No.6

新能源与节能

新能源与节能
/01/ 强一致高可靠分布式数据库关键技术及应用
强一致高可靠分布式数据库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目前,金融、政府等行业绝大多数系统的数据存储

层都采用“IBM小型机+AIX操作系统+DB2/Oracle数据库+

高端存储阵列”的实现方式,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均由国外厂

商垄断,随着业务和技术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在信息安全、

成本控制、系统可扩展性方面暴露出问题。随着数据库技术

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数据库体系架构已经非常成熟,分

布式数据库逐步替代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为了满足金融、政

府行业系统的要求,分布式数据库必须提供数据强一致性和

/01/ 强一致高可靠分布式数据库关键技术及应用

高可靠性,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数据强一致性,“强一致高可

靠分布式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完整的分布式事

务解决方案和数据备份恢复方案,保证系统的处理效率、跨

节点数据的一致性、失败事务处理、海量数据的更新及备份

、读写混合事务、分布式事务控制、事务的的持久化等关键

功能点;二是系统高可靠性,“强一致高可靠分布式数据库关

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内部的数据高可

靠高可用架构,保证任何单一节点的硬件故障不造成数据损

坏,不影响分布式数据库服务的正常提供。支持同城双活,异

地容灾。通过数据强同步机制,保证跨IDC数据高一致性,同

时时延和性能满足容灾的要求,实现跨IDC的数据库自动切换

和自动恢复。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共申请发明专利35个,其中

已授权发明专利21个,已受理发明专利14个。已在中信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村信用联合

社,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仙桃智慧城市等项目中成

功应用。

/02/ LNG燃料船的燃气双壁管破损流场实效与仿真
LNG燃料船的燃气双壁管破损流场实效与仿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以LNG(液化天然气)挥发气为主要燃料的中速双

燃料发动机电力推进系统和低速双燃料发动机直接推进系统

是目前大型LNG船的主流推进方式,挥发气在使用过程中,安

全可靠性的定性定量评估和潜在风险的全面分析防范是设计

建造中的重要部分。以双燃料电力推进大型LNG船发电机间

和双燃料直接推进大型LNG船机舱为研究对象,对舱室内部不

同区域上可能发生的燃气泄露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首先对

发电机间和机舱的通风管网通风流量和风机运行工况进行估

/02/ LNG燃料船的燃气双壁管破损流场实效与仿真

算,并完成通风效果评价。进而从泄露发生的形式、位置和

速率等方面定义了危险泄露工况,使用CFD软件Fluent,选择

雷诺应力模型为湍流模型,分别对发电机间内燃气供应管线

在5个不同位置上和机舱3个不同位置上的持续泄露进行了模

拟计算,并将泄露扩散结果与舱室通风的流场速度分布结合

分析,得到不同区域上发生泄露后天然气的扩散趋势和浓度

分布。最后依据分析结果优化了相应的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布

置方案,并确定了排气风机无需进行防爆设计。所采用的分

析方法和模拟结果为有限空间内通风条件下的可燃气体泄露

事故的分析防范、设备防爆等级设计和危险区域划分提供了

参考,还可进一步将结果应用于对燃烧爆炸破坏的定量评估

,从而指导结构强度设计。项目的技术指标有机舱和发电机

间通风量、天然气泄漏扩散趋势和浓度分布。通过本项目的

实施,掌握了双燃料推进船舶低压供气系统燃气泄露分析技

术,基于该技术方法可进行有限空间(机舱、发电间,燃气阀

组室等)的通风系统防爆设计和燃气传感器优化布置设计。

降低了机舱设备成本,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度。本项目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可推广应用到LNG船货物机械室通风系统、LN

G船甲板及货物机械室管系的泄露分析和安全性评估和以LN

G为动力的船舶的安全性分析。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

通过泄露分析,将原有的通风系统的防爆设计优化为非防爆

设计,大大降低了设计建造成本,直接节约计算分析成本80万

元(DNV报价),节约防爆风机成本40万/单船;2、通过燃气

/02/ LNG燃料船的燃气双壁管破损流场实效与仿真

泄露分析,优化燃气传感器布置,降低船舶安全运营风险,提

高我司高新技术船舶的设计水平;3、通过该分析消除船东的

技术疑问,技术分析结果得到船东的认可。通过项目实施掌

握了LNG船燃气泄露分析核心技术,初步具备了独立分析的能

力,为后续LNG船的研发设计创新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并且将来能够直接节约相关计算费用,为LNG船型的相关安全

计算分析也积累了技术经验。

/03/ 出口北美轻便电动汽车新型控制器研制
出口北美轻便电动汽车新型控制器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效率高、比功率大、功率

因数高、可靠性高和便于维护等优点,目前逐渐应用于电动

汽车。其控制系统是保证驱动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平稳启

动、加速、制动是电动汽车运行中需要经常变换的几个环节

,灵活、方便、安全、可靠、节能是对控制器的基本要求。

电动机控制器硬件设计方面主要包括主控制回路功率器件和

保护电路的设计,电枢电流检测电路和反馈回路的设计;在软

件设计方面主要有双闭环自动PID控制系统。本项目研制的

/03/ 出口北美轻便电动汽车新型控制器研制

控制器,能实现电子换向控制、故障检测、自我保护及无级

调速功能,技术指标:(1)工作电压:72V±12V,(2)

输出功率:5KW,最大11KW,(3)工作温度:-20℃—50℃,(

4)输出效率:≥89%(5)兼容电机:60度或120度霍尔位置

传感器可提供产品研制报告及设计图纸。

/04/ XD5.2型户外LED地砖屏
XD5.2型户外LED地砖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LED地砖显示屏以整个箱体为显示单元生产制造,安

装结构复杂,导致装卸和维护都不方便,同时LED地砖显示屏

还存在散热性能不佳、密封性能不好、承重能力差、制造成

本高的问题,大部分LED地砖显示屏采用正面锁螺丝的安装方

法,水容易进入地砖显示屏内部,造成LED地砖显示屏的损坏

,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降低了现有LED地砖显

示屏的实用性。LED地砖显示屏通过创新型的设计被大量应

用于舞台展示、商业应用、店铺装修等方向,互动地砖屏的

/04/ XD5.2型户外LED地砖屏

出现为各种表演创意设计提供了一种更加新颖的表现手法,

是对当前显示设备的一个有益补充。在LED显示屏市场产品

同质化的问题日益突出情况下,LED地砖屏的出现是为我国L

ED创新型应用提供了借鉴思路,互动地砖屏颇具市场前景。

(1)硅胶密封透明面罩:在透明面罩后侧设有矩形阵列排

布的两相邻灯孔凹槽,在两相邻灯孔凹槽之间设有多个矩形

阵列排布的第一受力柱,并在四周边缘处设置第一台阶与中

框四周设置的灯孔凹槽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可以设置

硅胶密封圈,起到灯珠的防护功能。(2)防水型模组结构:

中框的边缘处设置防水灯孔凹槽,中框背面的边缘处开设有

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母柱,密封圈与安装槽配

合使用,密封圈的表面开设有与螺母柱配合使用的通孔,密封

圈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防水凸起,解决了地砖显示屏内部的

模组防水问题。(3)穿孔式金属散热板体:金属散热板体

正面的多段导热条和设于金属散热板体背面的多段散热条,

金属散热板体上设有底壳连接边带和整齐排列的穿透孔,边

框架连接于底壳连接边带,内支撑骨架设于金属散热板体的

正面,导热条与驱动芯片对应接触。

/05/ 成都市农村幼儿园教师园本研修有效途径实践研究
成都市农村幼儿园教师园本研修有效途径实践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学前教育
技术详情

  课题设计三个核心概念:农村幼儿教师、园本研修

、途径。农村幼儿教师至县级和乡镇幼儿园教师,课题研究

所致的“农村幼儿教师”特质乡镇幼儿园教师。园本研修是

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在职阶段的专业发展,表现在:为了

幼儿园(研修目的)、基于幼儿园(研修土壤),在幼儿园

中(研修方式)。《现代汉语词典》中“途径”指方法、路

子,课题研究所指的是农村幼儿教师园本研修中的方法、形

式等。

/06/ GR-6600在线五参数分析仪
GR-6600在线五参数分析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GR-6600在线五参数分析仪标准配置包括:GR-700

多参数控制器、PH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

浊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工业废水、自来水、地

表水等场合水质的五参数测量。可在现场快速、准确的测定

水中的温度、pH、溶氧、电导、浊度五项参数,其结果在4位

LED屏直接显示,无需换算,操作方便,是保护水源、检查水质

的理想工具。

/07/ 基于发育期模型的一季稻适宜播种期分析系统
基于发育期模型的一季稻适宜播种期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生产中品种类型、种植方式多样化及前后茬不

同的农田使用情况,以不受高温影响的最早日期为最早适宜

抽穗期、以不受低温影响的最迟日期为最迟适宜抽穗期,基

于适期早播的原则,利用水稻生长模型、结合研究区域多年

气象资料,开发了本系统。系统可根据不同前后茬的农田使

用情况,分析一季稻区不同种植方式(常规移栽、机插秧和

直播)和品种类型的适宜性及其适宜播种期。

/08/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信息资源库信息检索系统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信息资源库信息检索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建立了基于字节流的B/S模式软件体系结构,能够

通过本地网络或广域网对本系统内的多种类型的文件信息进

行查询或添加,修改。系统能够无修改的跨平台运行,可运

行于windows系列操作平台和Linux系列操作平台。系统主要

包括:基于Web的普通用户检索平台系统,特权用户检索平

台系统,以及管理员平台。采用XML与WebServices技术相结

合模式实现用户信息实时传送存储,使得数据通信趋于高层

化、抽象化,通信系统的维护也变得简单:建立了一种基于

/08/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信息资源库信息检索系统

最大熵的自适应N-gram模型,实现分词的切分与词性的标注

,算法的主体是遗传算法,通过演化、竞争的方式来搜索分

词的最优解,是一个并行计算的算法。项目的完成,可在电

子政务,档案管理等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无纸化办公系

统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将

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9/ 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养殖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与背景“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

术示范与推广”是天津市水产局承担的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

会下达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项目编号:0501120,实

施时间:2005年6月~2008年4月。为调整我市水产养殖品种

结构,2000年天津市水产局开始引进、驯化、试养南美白对

虾并取得成功,2002年在全市推广,使南美白对虾养殖迅速

发展,面积、产量、产值分别从2000年的几十亩增加到200

4年的16万亩、2.5万吨、5亿元。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已

/09/ 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成为推动我市渔业经济快速增长、渔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的支

柱性产业。但是,在南美白对虾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整

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如:苗种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水资源短缺、养

殖生态环境恶化、病害频发、成品虾因质量问题出口受阻、

效益下降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制约了我市南美白对

虾产业的发展。从养殖面积上看,全市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

面积已从2004年的16万亩下降到2005年的12万亩。为稳定南

美白对虾产业,促使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基本解决制约南

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我市南美白对虾养殖这一

优势产业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天津市水产局

联合各水产科研、推广、教学、生产单位申立了该项目。二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针对制约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

的瓶颈问题,集成、创新并示范和推广优质虾苗保障、良好

的水环境调控、先进实用的饲料营养、有效的病害综合防治

、安全健康养殖、捕捞与加工“六大核心技术”,基本解决

了制约南美白对虾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使南美白对虾

产业得到全面升级。性能指标:1、技术指标:(1)建立了

5个南美白对虾优质苗种培育基地,三年共培育优质虾苗50

.44亿尾,其中2007年培育优质虾苗22.37亿尾。(2)研发

出了绿色人工配合饲料配方一种。(3)开发完成对虾白斑

综合症(WSSV)快速诊断试剂盒产品,建立了南美白对虾桃

拉病毒病(TSV)RT-PCR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方法标准的

/09/ 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快速检测技术。(4)开发出了中草药免疫制剂一种。(5)

基本形成了HACCP水产品质量安全预防控制体系。(6)开发

出了南美白对虾加工产品8种。(7)编印发放了《南美白对

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指导书》。(8)发表论文21篇,获得

授权专利一项,获得受理专利一项。2、经济指标2007年推

广面积158753亩,实施单精养面积10.26万亩,南美白对虾

平均亩产量达426.00公斤,亩产值8905.00元,亩利润3982

.00元,年总产值10.18亿元,年总利润4.79亿元。项目实现

年新增产量1830万公斤,新增产值25689万元,新增利润95

91万元。3、技术示范与培训:建立了18个集成技术应用示

范基地,总面积3362亩,平均亩产量643kg,南美白对虾产

品质量经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

天津)的抽检,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示范区面积2.3

万亩,平均亩产量449公斤,其中12cm以上商品虾比例达到

73%,平均亩产值9409元,平均亩利润4444元。项目总计培

训人员11539人次,使5000人掌握相关技术,建立了69个科

技示范户。三、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项目在下列技术方面

有创新:1、首次在温寒带地区规模化引进南美白对虾亲虾

,并繁育成功。2、研制、示范和推广了新型水下管道式增

氧设施。3、形成了盐化植物修复海水养殖环境系统。4、研

究、示范和推广了4个系列7种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新模式。

5、改进实施了HACCP管理模式,完善了HACCP南美白对虾养

/09/ 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殖质量安全预防控制体系。6、项目由市行业主管部门牵头

,产学研及推广15个单位140余名科技人员联合研究示范推

广,保障了集成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全面性和创新性,

制定并采取了“集成、创新、示范、推广”的技术路线。成

立了项目二级示范区,培育了新型推广人员和推广形式,编

制了《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指导书》,制作了“南

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光盘。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技术处于成熟运用阶段,适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

领域,具良好的安全性。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三年推广

各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累计实施面积达到30.42万亩,平

均亩产317.33kg,亩产值6958.24元,亩利润3275.24元;累

计总产量达到9.65万吨,总产值21.16亿元,总利润9.96亿

元;实现新增产量3.54万吨,新增产值5.81亿元,新增利润

2.40亿元。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项目组编印的《南美白

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指导书》在应用过程中应更加完善和

提高,并进一步加大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力度。

/10/ 配置无人机侦测技术的相关干涉仪测向系统
配置无人机侦测技术的相关干涉仪测向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系统由低互耦多元测向天线、轻型双通道测向接收

机、双路中频处理单元、一体化监测数据管理平台等组成,

为无线电监测测向提供先进的配置无人机侦测技术的相关干

涉仪测向技术手段。该系统创新性采用了幅相二元法技术优

化小孔径测向算法、采用低互耦技术实现小孔径测向天线阵

、采用无人机数据链信号多维参数提取技术、采用轻型模块

化设计优化工程实施。幅相二元法是将测向天线振元的幅度

信息和相位信息都加以利用的一种测向算法,该算法通过拟

/10/ 配置无人机侦测技术的相关干涉仪测向系统

合的方式获得标准参考信号,再将振元间的幅度和相位差做

相关计算,从而获得了较传统算法更加优异的测向准确度和

灵敏度。测向天线性能的优劣决定了空中监测测向系统性能

的优劣,具有优秀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测向天线,解决对无人机

信号的监测测向性能提升最大的因素。采用特殊的工艺控制

,是的天线间的互耦达到最小,从而能够捕获到细微的幅度及

相位差别,为算法提供低扰动的初始信号。接收机是具有共

本振的双通道的轻型数字接收机,工作频率为20MHz~3000M

Hz,重量小于1kg。接收机是采用一体化模块式设计,不仅避

免了干扰对射频信号的影响,而且可以做到参数设置更加灵

活快速,测向数据获得更加及时,对于快速捕获无人机信号发

挥了重要作用。在无线电信号扫描监测中用本公司发明专利

无线电信号扫描监测的实时自动门限计算方法。

/11/ YD-Ⅵ型微机建筑塔钟
YD-Ⅵ型微机建筑塔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YD-Ⅵ型微机塔钟是应用于车站、码头、空港、广场

、邮电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公共用钟。采用微机控制,实现了

塔钟全自动、免维护、高可靠运行。采用GPS卫星自动校时

装置,报时精度年误差百万分之一秒。子钟走时精度月误差

±3秒。停电48小时大钟正常运行。采用接近开关检测

子钟运行状况实现了子钟误差校正。采用发光二极管发光板

点阵作夜间指示光源,不但寿命长,色彩更好。报时区间可

任意设置,报时功率可选。系统总功率不超过1KW。该项成

/11/ YD-Ⅵ型微机建筑塔钟

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前景。随着经

济的发展,YD-Ⅵ型塔钟必将有更多的需求,社会效益巨大。

它可以美化建筑,服务大众。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

/12/ 一种氯能谱测井方法
一种氯能谱测井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核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在石油开采的盐水地层油藏注水高含水

期测定井下含水饱和度的一种氯能谱测井方法。采用热中子

探测器和伽马探测器同时测量中子源子发射中子与地层作用

后产生的热中子和弹性散射伽马信息,通过测量中子与中子

伽马相对于饱和淡水或油地层的差异,求解出产层的视孔隙

度和含水饱和度。因而可以克服地层中泥质和骨架的影响,

双向差异测量方法也提高了对地层水矿化度变化测量响应的

灵敏度。由于使用的仪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测井成本低。

/13/ 生箔辊无氰电刷镀银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箔辊无氰电刷镀银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技术详情

  “生箔辊无氰电刷镀银技术研究与应用”是针对西

安航天设备厂成套生箔设备生产过程中“钛基阴极辊无氰电

刷镀银”、西北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电解阳极生产过程中“钛

基PS阳极板局部无氰电刷镀银”的生产要求而取得的应用研

究成果。该项目研制成功的环境友好型无氰镀银技术还可以

用于其它材质的大型、异型零部件表面上的装饰性、导电性

镀银。无氰电刷镀银溶液及镀银层的基本性能如下:镀银液

的pH值为:6.0~6.5;镀银液的耗电系数为:0.018A·

/13/ 生箔辊无氰电刷镀银技术研究与应用

;h/(dm2·μm);镀银液的电导率为:62Ω-1·cm-1

(30℃);刷镀工作电压为:4~7V;相对运动速度为:3~1

0m/min;施工温度范围为:-5℃~+40℃;镀厚能力:大于

0.2mm;镀银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符合GB2570-85标准规定的

要求,并且镀银层加热到400℃,镀层不起皮、不剥落。该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于:首次研制成功了一种无氰电刷

镀银新技术,避免了传统有氰电刷镀银工艺存在的安全隐患

和环境污染问题。用活化-成膜“二合一”法对钛材表面进

行镀前处理。在去除钛材表面氧化膜的同时,形成了一种锌

基金属待镀底层,解决了因钛表面易氧化而导致镀层结合力

差的问题。基于生箔辊生产工艺要求,采用多层过渡工艺,

提高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成功地将无氰电刷镀银技术用

于大型钛基零部件表面的导电性镀银。该技术的成熟程度及

应用情况:生箔辊无氰电刷镀银技术在西安航天设备厂的成

功应用,使该厂年净增产值2000多万,累计产值数亿元。生

箔辊成套设备的生产现已成为该厂的主要产品。该技术还应

用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钛基PS阳极板的表面导电性镀银以

及其它军、民关键产品的表面功能性镀银,现已形成一套完

整的、稳定的、适用于多种基材的表面无氰电刷镀工艺。对

于高、低压大型电器设备重要零部件表面的导电性镀银,大

功率电解冶炼设备、动力设备的铝基或铜基汇流排配合面的

表面镀银,其它材质的大型、异型零部件表面的装饰性、导

电性镀银,都可以使用该项目研制成功的环境友好无氰镀银

/13/ 生箔辊无氰电刷镀银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估量。该项目于2005年获

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壹等奖。

/14/ 柬埔寨绿色大米精加工技术示范
柬埔寨绿色大米精加工技术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广西科技合作与交流

计划项目(合同编号:桂科合1346009),于2013年6月18日

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签订合同,项目实施日期是:

2013年1月~2014年12月,获得财政科技经费支持30万元。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①大米生产工艺调整和

技术改造由于工厂原料来源的多样性,必须对原料的收购标

准和保管标准进行重新理顺,强调稻谷粒型的均一性,以提高

加工过程中的清理筛分效果、砻谷效果以及碾米的加工精度

/14/ 柬埔寨绿色大米精加工技术示范

和减少碎米等。对生产工艺进行适时调整,包括重新对风网

系统进行平衡,确保去石机筛面的谷石分离;选择合理的砻谷

工艺参数,确保谷糙分离工艺效果;提高碾米工艺的灵活性,

正确选择排糠比例、适宜对糙米进行调质。②快速检测技术

和监控手段利用本单位自有成果,引入了黄曲霉毒素B1(AF

B1)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对稻谷和大米的黄曲霉毒素B1污

染进行长期监控,并用酶联免疫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验证检

测。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在酶标板

微孔上预包被黄曲霉毒素B1抗原,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和此

抗原竞争抗黄曲霉毒素B1抗体,同时抗黄曲霉毒素B1抗体与

酶标二抗相结合,经显色剂显色,样品吸光度值与其含有的黄

曲霉毒素B1成负相关,与标准曲线比较再乘以其对应的稀释

倍数,即可得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黄曲霉毒素B1

检测试纸条应用胶体金免疫竞争法,通过特异性抗原抗体反

应,快速检测粮食、饲料原料以及部分成品饲料中黄曲霉毒

素B1的残留,整个检测过程只需15-20分钟,可以实现现场快

速检测。(2)性能指标推广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技术1项,免

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1项;开发出桑果洛香米、茉莉香米和

隆多香米三个新产品;制定了桑果洛香米、茉莉香米和隆多

香米三个企业产品标准;建成1个日产100吨绿色优质大米生

产示范基地;组成研究开发团队12人,生产加工管理团队8人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强调原料的均一性,是本

项目的亮点之一。重视原料前期处理和定等,强调稻谷粒型

/14/ 柬埔寨绿色大米精加工技术示范

的均一性,减轻加工过程中的清理负担、提高了砻谷及碾米

效果,对节能降耗和减少碎米作用明显。(2)引入先进的快

速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加工原料和产品生产进行全方位的监

控,保障了大米产品的食品安全。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大米生产工艺改造的技术成熟,适应对各种小

型大米加工厂进行技术转移,是一项安全实用的技术;免疫胶

体金检测试纸条和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在黄曲霉毒素B1(A

FB1)的快速检测方面是一项成熟的检测产品,它也是一项安

全实用的技术产品,在粮食类原料及其加工产品的应用具有

广泛地市场前景。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次项目以扩

大产能和开发新产品为主,适时引入快速检测技术,虽然已完

成项目要求,但一些技术经济指标还有提升空间。今后可以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大米生产节能降耗和提高出

米率方面的整改,以便于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免疫胶体金

检测试纸条和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的成本由于本单位生产规

模偏小,成本有点偏高,随着快速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增

加,生产成本也会随即下降。

/15/ 基于溶胶射流靶的LPP-EUV光源系统
基于溶胶射流靶的LPP-EUV光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溶胶射流靶的LPP?EUV光源系统,由溶胶发

生装置、溶胶喷射?循环装置、LPP?EUV发生装置和泵浦激光

源所构成。首先由溶胶发生装置产生溶胶,再经溶胶喷射?循

环装置而在LPP?EUV发生装置内形成溶胶射流靶。由泵浦激

光源输出泵浦激光,进入LPP?EUV发生装置后作用于溶胶射流

靶。本发明基于溶胶射流靶增强LPP?EUV光源的可靠性与稳

定性,为EUV光刻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AnL

PP-EUVlightsourcesystembasedonacollosoljettargetcom

/15/ 基于溶胶射流靶的LPP-EUV光源系统

prisesacollosolgeneratingapparatus,acollosoljetting

andcyclingapparatus,anLPP-EUVgeneratingapparatusand

apumplasersource.Firstly,thecollosolgeneratingappar

atusgeneratescollosol,andthen,thecollosoljettargeti

sformedintheLPP-EUVgeneratingapparatusbyusingthecol

losolcyclicjettingapparatus.Thepumplasersourceoutpu

tspumplaserwhichactsonthecollosoljettargetafterente

ringtheLPP-EUVgeneratingapparatus.Thepresentinventi

onenhancesthereliabilityandstabilityoftheLPP-EUVlig

htsourcebasedonthecollosoljettargetandensurestheeff

icientandstableoperationofanEUVlithographysystem。

/16/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集成评估平台及推广应用示范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集成评估平台及推广应用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我国既有建筑约420亿㎡,大部

分为高能耗建筑,重庆市作为第一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

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和节能改造示范城市,从

2007年-2010年开展了为期两个阶段的公共建筑基本信息收

集、能耗统计诊断、能耗诊断等工作,获悉了重庆市国家机

关办公建筑和大中型公共建筑的能源管理、运行管理与系统

等级基本情况,启动了节能改造工作。但全面推动既有建筑

节能改造仍存在三大科技需求:一是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支

/16/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集成评估平台及推广应用示范

撑体系需求。通过集成既有建筑各大类先进的、适用性强的

建筑节能技术体系,方便从业者进行节能技术的识别,技术应

用效果、适应性的一般性判断;二是节能改造全过程评估技

术体系需求。通过总结行业经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指标

与方法,解决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面临的全过程评估问题;三

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推广机制的需求。通过建立完善

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建筑节能改造模式与推广机制,明确合

同能源管理企业的收益、改造主体的责权利、相关行政监管

策略与政策等,建立市场化建筑节能改造机制与模式。(二

)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本成果针对重庆地区

既有建筑情况,经实测分析,示范应用,完善形成重庆市既有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建立建筑节能改造全过程评估

体系,构建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主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

持续的市场化发展机制。(2)主要性能指标:重点形成应

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集成与体系、节能诊断方法、节能

量审核方法、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机制等5大类技术,完

成江北服务行政中心、京天办公楼和日月光中心广场3个改

造示范项目,节能率超过20%,编制建筑节能改造手册1套。(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成果基于公共建筑实际运行模

式,分析建筑运行核心要素,建立节能率32.84%的公共建筑节

能改造技术体系;创新性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公共建筑节能

空间进行预判;国内首创标准状况下状态分析与实际运行规

律相结合的节能量核定办法。(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16/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集成评估平台及推广应用示范

范围和安全性通过实际示范项目的应用及推广,本技术成果

成熟可行,适用于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不存在任何安

全问题。(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成果应用于江北服

务行政中心、京天办公楼和日月光中心广场3个改造示范项

目,应用示范项目建筑面积达27万㎡,经测试论证,分别实现

了20.2%、28.7%和24.3%的节能效果,进行推广应用,效果良

好。(六)成果简介(1)适宜重庆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技术体系。该成果通过对改造技术影响因素及节能效果实测

分析,对建筑围护结构、空调系统、供配电与照明、监控与

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平

台,形成了适宜重庆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整体节

能率可达30%以上。建立了可操作性强的节能诊断模型,开发

建筑用能系统综合能效诊断软件。编制了《重庆市公共建筑

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办法》(建议稿)。已被重庆市城乡建

委作为地方标准(渝建发[2013]4号)正式发布,在重庆市

超过500万㎡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中应用。在此基础

上,完成了3个(共27万㎡)典型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

程。(2)推动形成了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导的公共建筑节

能改造机制,在80余个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中得到应

用,并编制完成了《关于在建设领域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的实施意见》(建议稿)。(3)牵头编写《重庆市既有公

共建筑节能改造手册》,制作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科普手

/16/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集成评估平台及推广应用示范

册》、《践行节能宣传视频》系列宣传资料,组织召开宣传

与技术培训8次,惠及民众超过33万人次/年。

/17/ 基于天然气-空气测量关联模型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校准系统
基于天然气-空气测量关联模型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校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氢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本项目为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项目编号为cstc2012jjA90022。该项目于2012年9月正

式立项,完成于2015年9月。二、研究目的与意义天然气流量

仪表作为天然气能源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国民经济各

个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怎样实现天然气流量仪表的快

速、可靠和低成本检测,以确保天然气计量的准确性,已日益

成为关系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目前在

天然气工业中,大多还是利用以空气为检测介质的气体流量

/17/ 基于天然气-空气测量关联模型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校准系统

标准装置来对天然气流量仪表进行检测。然而,由于空气与

天然气的物性差异,使得气体流量计对空气和天然气两种介

质的计量测试性能产生区别,因此,以空气为检测介质对天然

气流量仪表进行离线检测,然后将被检流量仪表用于天然气

计量就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其计量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

本项目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是针对现有天然气流量仪表检

测/校准技术的缺陷,研究天然气流量仪表在空气和天然气介

质条件下的计量性能,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方法和数据处理

技术研究常用天然气流量仪表在上述两种介质下测量结果的

关联关系,提取两种介质条件下计量测试数据的关联特征,建

立相应的关联模型,并最终基于关联模型建立起基于空气介

质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校准系统。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本项目研究天然气流量仪表在空气和天然气介质条件下的计

量性能,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常用

天然气流量仪表在上述两种介质下测量结果的关联关系,提

取关联特征,建立相应的关联模型,并最终基于关联模型建立

起基于空气介质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校准系统。项目基

于涡轮流量计和旋进旋涡流量计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测量数

据,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最

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天然气-空气测量关联模

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基于所建立的天然气-空气测量关联

模型建立了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系统。涡轮流量计和旋进旋

涡流量计的实验结果均显示,基于天然气-空气测量关联模型

/17/ 基于天然气-空气测量关联模型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校准系统

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校准方法是有效的,主成分分析(PCR)模

型、偏最小二乘(PLSR)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

SVM)模型均对天然气介质条件下流量计的测量性能起到了

改善作用,其中PLSR模型的测量效果最佳,PCR模型次之,LS-

SVM模型效果最差。四、创见与创新通过研究常用天然气流

量仪表在空气和天然气介质条件下计量性能的差异与关联关

系并建立相应的计量测试数据的关联模型,并最终基于关联

模型建立起基于空气介质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校准系统

,可视为本项目的创新点。基于该项目,已撰写论文3篇,其中

SCI刊源论文1篇(评审中),EI论文1篇(已发表,已收录)

,国内期刊论文1篇(已录用);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

利1项;撰写项目技术报告1份;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五

、社会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提供了一种基于天然气

-空气测量关联模型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校准方法,可弥

补现有天然气实流检测装置检测成本高、周期长,受环境的

影响大的不足。该方法先直接获取天然气流量仪表在空气介

质条件下的计量性能,再结合关联模型来确定该仪表在天然

气介质条件下的计量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天然气流量仪

表的准确、快速、可靠和低成本检测,为天然气流量仪表的

检测/校准提供必需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也可为天然气流量仪

表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借鉴。但本项目由于经费原因只利用涡

轮流量计和旋进旋涡流量计进行实验研究,且试验的流量标

/17/ 基于天然气-空气测量关联模型的天然气流量仪表检测校准系统

准装置具有温度和压力不可调节的特点,不利于研究种类繁

多的不同的流量计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计量性能。若在

今后的研究中针对不同的天然气流量仪表进行类似的研究,

且投入经费建立温度压力可调的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用于试验

验证,则有望发展出实用性更强,更易于推广的技术和装置,

对确保天然气能源计量准确性,促进能源贸易公平公正产生

重要作用。

/18/ 汪氏牌斯蓝柏片(桔子味)
汪氏牌斯蓝柏片(桔子味)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新产品开发是根据失眠者的

需要,旨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从常

用的中药资源中开发出能改善睡眠,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理

想的保健食品。本产品还采用了现代的制剂生产技术,先进

的质量控制方法,使产品做到安全、稳定、质量可控。失眠

症是一种持续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

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

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

/18/ 汪氏牌斯蓝柏片(桔子味)

能,属于祖国医学之“不寐”范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

推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生活

方式发生改变,失眠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愈来愈成为现代生

活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睡眠障碍疾病。据我国卫生部200

1年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披露,我国失眠症患病人数已达120

万~240万。椐《2006年中国6城市普通人群失眠状况调查报

告》,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和杭州六个

城市的2657人接受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在

过去12个月内有失眠症状的比例高达57%;而在2005年美国为

56%,英国为36%,法国为34%。调查发现,在入睡困难、睡眠维

持困难和睡眠质量差三种常见的失眠症状中,接受调查者最

常见的失眠症状是睡眠维持困难;而39%的人则数月、数日遭

受失眠困扰;53%的人失眠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长期失眠对

人的峰心健康有害,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

降,并与溃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其他精神

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改善睡眠

已成为当今人们日益重视的一个保健问题。因此开发改善睡

眠的保健食品是我国科研人员和企业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和

责任。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感官指标:性状(包

衣片);气味、滋味(特有桔子气味),滋味,无异味;色泽(

桔红色,片芯乳黄色,无杂质)。(二)功能要求:改善睡眠

。(三)标志性成分:癸烯酸g/100g≥0.856。(四)理化指

标:铅(以Pb计)mg/kg≤0.5;砷(以As计)mg/kg≤0.3,汞(

/18/ 汪氏牌斯蓝柏片(桔子味)

以Hg计)mg/kg≤0.1。(五)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

群、霉菌、酵母菌、致症菌等参照国标或企标执行,控制指

标内或不得检出。三、技术创新性与先进性1.创新性:主要

把天然蜂原料(蜂王浆)与我国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充分应用

,有机结合,科学配制好,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和人体改善睡眠

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使各种原料多种成分可以提供改善睡

眠,调节因失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发挥更多确切疗效。2

.技术难点:该新品研发基于改善人们的睡眠,提高人们生活

质量的思路开发的,结合现代医学失眠症理论研究发展组成

配方,主要由蜂王浆冻干粉、酸枣仁提取物、灵芝提取物、

刺五加提取物等科学配方,保健功能筛选是技术难点,根据十

几种配方原料和材料,对人体机理分析,有目的进行调理,并

达到保健之功效。3.技术路线新产品形态与剂型选择的科学

性、合理性、可行性及依据,主要采用常规的薄膜包衣片剂

生产工艺:过筛、混合、干压、制剂、混合、压片、包衣、

分装、外包装、检验、入库。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根据新产品研发后,经过初步毒理试验(清洁级昆

明种小鼠和SD种大鼠)和各种检测报告表明,该产品科学配

方合理,改善睡眠功能显著,主要根据原料的特性及活性成分

,经现代工艺制成,服用方便,外形美观的产品形态。经市场

调研和科技查新,该产品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填补江西保健

品产业的空白,具有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五、应用

/18/ 汪氏牌斯蓝柏片(桔子味)

情况及存在问题本产品研发基本成功,已进入小试和中试阶

段,即将形成产业化规模,本产品是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现

代医学失眠症理论的研究发展组成配方,由蜂王浆冻干粉、

灵芝提取物、刺五加提取物、酸枣仁提取物组成原料,再经

现代工艺加工,制成的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片剂。根据失眠

症的机理和中医理论,我们可分析为:蜂王浆冻干粉可以补

肾养肝,多用于心悸失眠,蜂王浆中的多种成分可以提供改善

睡眠,调节因失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灵芝提取物对心脾两

虚型的失眠症疗效确切,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灵芝可以改善

病人的睡眠状况;刺五加提取物对改善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

的睡眠质量,治疗重度失眠和功能性失眠都有疗效;酸枣仁中

的酸枣仁多糖和酸枣仁皂甙都有很好的镇静催眠作用。把几

种原料综合应用,能更加全面的改善睡眠质量。六、历年获

奖1.2000年获国家保健食品证书2.2012年获江西省新产品证

书3.2013年2月获江西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19/ WEMS能源管理中心系统
WEMS能源管理中心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万洲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简称WEMS)集数据采集、

在线监测、综合分析、流程优化、报表发布为一体,通过对

能源、生产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各

种能源的生产、使用过程和重点能耗设备的运行工况;在信

息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能源管理的流程优化再造;同时实施以

客观数据为依据的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实现能源管理由粗放

化向精益化管理、生产管理由经验化到精细化调度的转变,

保证生产工序用能的优化分配及供应,最终达到提高整体能

/19/ WEMS能源管理中心系统

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与此同时,WEMS采用“互联网+”模式为

用户提供远程在线节能服务,代替用户进行系统的运维与值

守,在线指导用户实施节能优化技改,提高解决问题的响应速

度与能力。

/20/ 一种大容量高压双筒连续注射装置
一种大容量高压双筒连续注射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大型注塑机及其模具之间的匹配关系是注塑系统高

效经济运行的基础,一般取决于塑料产品的材质、大小、壁

厚、腔数等因素;因而在注塑量、注塑压力、锁模力和锁模

板大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现有注塑设备以及模具是根据

高压注塑条件下的各项技术参数设计匹配的,即便是更换不

同容量的注塑螺杆和料筒,其注塑容量和压力的调整量非常

有限(调节范围50%~100%),当针对低压厚壁、大型塑料产

品注塑成型时,经常遇到射胶容量和能力不足、锁模板尺寸

/20/ 一种大容量高压双筒连续注射装置

和锁模压力不匹配的问题。如果为了增加射胶量而采用大规

格的注塑设备,则锁模系统的能力出现冗余,造成设备投资增

加,运行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大容量高压双筒连续

注射装置,采用两套并行的注塑螺杆料筒,通过共注单元和控

制系统,实现交替循环注射,保证产品在模具内快速连续充满

,并保持足够的压力提高注射产品的密实度,同时采用模具自

我锁定系统,保证足够的锁模压力,并在不同大小的模具之间

灵活配备自锁系统,突破锁模力和锁模板大小对模具尺寸的

限制,从而使同一机台适合不同大小的产品生产。1、技术创

新:采用两套并行的注塑螺杆料筒,通过共注单元和控制系

统,实现交替循环注射。因而可以适应各种规格的塑料产品

。同时保证产品在模具内快速连续充满,并保持足够的压力

提高注射产品的密实度。2、应用创新:项目产品的研发,改

变了现有注塑机市场现状。目前传统技术下,如需要生产大

型、大体积、厚壁塑料产品,塑料行业在解决这一类产品成

型问题时,不得不采用普通或标准的设备和模具,造成投资巨

大且能耗很高,生产效率较低。项目产品通过对现有产品功

能,尤其是射胶容量和及能力、锁模板尺寸和锁模压力方面

做出改进,解决了关键的技术瓶颈问题。3、项目产品属国际

国内首创该产品现处于成熟应用阶段:1、用于大容量、厚

重塑料工件的加工生产。2、用于市政工程系统(给排水工

程、污水处理系统、农田水利、市政垃圾桶、窨井筒、搬运

托盘,园林产品等)的生产3、主要应用于塑料建材生产企业

/20/ 一种大容量高压双筒连续注射装置

。希望上级部门作进一步的应用和技术推广。

/21/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系列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系列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共开发了25种142个型号的汽车综合性能检

测系列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用户遍及全国所有省份的100

0多家单位,并出口到美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加拿大

、泰国等13个国家,形成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均非常显著。其中12种产品获国家、省级名牌产品

或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主持和参加编写了12项国家、行业和

地方检测标准,完善了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标准体系。获

得了国家授权专利40项和国家软件著作权16项。该项目的研

/21/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系列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

究对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

大推动作用,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系自

主创新的应用于汽车制造、检测及维修行业的大型成套技术

与装备,荣获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应用领域:

交通运输。

/22/ 片式功率晶体管的研制(3CA772D、3CA882D)
片式功率晶体管的研制(3CA772D、3CA882D)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迅速,电子元器件产品进入了一

个迅速升级的时期,其突出表现是插装向表面组装、模拟化

向数字化、固定式向移动式、分离式向集成化转变。TO-25

2封装以其厚度薄,整体体积小、存载功率大、易于组装等优

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手机、机顶盒、路由器等制

造行业,都朝着轻薄并集成多功能的方向前进,要求与之配套

的元器件生产厂商不断推出适合的元器件。为了应对这种变

化,小型化、集成化、高频、高容的电子元件将被广泛应用

/22/ 片式功率晶体管的研制(3CA772D、3CA882D)

,而且随着贴装密度的增加,片式元件的使用量将激增。本公

司开发的片式功率三极管3CA772D、3CA882D采用改性环氧树

脂材料新型TO-252片式封装形式,具有饱和压降小,hFE高且

线性好,引线框架新设计增加锯齿边沟侧结构和锁定孔及密

封槽等特点,因此被大量应用于表面贴装技术产品中,如适配

器、电脑、LCD显示器等便携式电子产品。本项目产品属于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不仅涉及到微电子技

术,而且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技术。本产品通过

对比分析国内外同型号的参数指标和外型尺寸的要求作为依

据,在已有的产品工艺制造的基础上,对TO-252封装进行改进

,解决生产片式功率晶体管所需的技术。在引进部分设备的

基础上,研制新技术、新工艺,通过自主开发、对原有设备进

行革新,对有关材料、工艺技术进行反复改进,生产出来的产

品指标均达到国内外同型号产品的水平。本项目产品已实现

利润1179万元,向国家上缴税金525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个

。本产品销售形势看好,经济效益是显著的。本产品凭着参

数优良,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现已

在明华电子、共进电子、卓翼科技等著名整机厂大量使用,

客户反映良好。该项目产品的成功批量生产既满足了国内市

场的需求,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本项目研制的产品

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23/ 校园软考系统V1.0
校园软考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针对的是软考开发,对于软考各大高校都非

常重视,如果能设计出一项基于Android平工台的软件,相信

也是每个人所期待的,再加上Android是开源的,使得开发者

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系统的源代码,并且使用当下最流行的

java作为其主要的开发语言,用MyEclipse来编写作为服务器

的语言。如今Android手机在我们生活中逐渐占据了更加重

要的地位,在大部分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与

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即软考不是特别重视,通过

/23/ 校园软考系统V1.0

调查学生在大部分传统软考APP上练题积极性的不高,本项目

特此弥补了此不足,通过加入特色和创新来提高学生的练题

积极性,极大地方便了身处不同空间的用户使用。可以帮助

自己同时帮助一样的学习者。其次,开发本项目只需要电脑

及相关开发环境的配置搭建即可,android软件是基于java语

言开发,数据库打算利用MySQL来进行数据存储,数据库和服

务器又可以在本地电脑局域网下交互,构造网络交互,管理数

据和调式项目很是可行的,这些环境要求,根据自身条件都可

以满足进行开发。最后,构造设计app,采用用户积分奖励机

制,来作为考核学习作答结果的鼓励方案,后期加入用户之间

可以进行交互学习,互相分享经验和提问题回答问题,加入贴

近用户学习行为及目的功能。由于软考涉及到的范围较多,

本项目只针对了软考中的一个项目:电子商务设计师,对电

子商务类型做一个小型的手机软件。就目前的手机发展趋势

来看,手机已不再是单一的通讯工具,更多的手机用户希望在

工作、学习之余通过方便灵巧可随身携带的仪器休闲娱乐,

也可以增长知识,供校园软考者使用。由于软考涉及到的范

围较多,本项目只针对了软考中的一个项目:电子商务设计

师,对电子商务类型做一个小型的手机软件。就目前的手机

发展趋势来看,手机已不再是单一的通讯工具,更多的手机用

户希望在工作、学习之余通过方便灵巧可随身携带的仪器休

闲娱乐,也可以增长知识,供校园软考者使用。对于目前大部

分的软考类型的APP,都是以答题的形式来做的,较少部分有

/23/ 校园软考系统V1.0

计分的模式甚至功能还不够完善,大部分的软考APP功能类型

都差不多,没有答题难易层次的分明,因而不具有新颖性,答

题久了容易让答题者产生倦意。首先,计分按照积分制的原

则,让答题者更有信心;其次,设置关卡的选项,让答题者产生

挑战的心理,使得整个人精神抖擞;最后,没有排名的设置,很

容易使得答题者没有下一次练题的兴趣。所以,由以上当前

研究领域现状,需迫切开展本课题研究,来解决当前领域的问

题,让学生在软考之路上走的更加有信心。

/24/ 基于预应力施加的薄壁件铣削稳定性改善方法
基于预应力施加的薄壁件铣削稳定性改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零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应力施加的薄壁件铣削稳

定性改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薄壁件铣削稳定性改善方法实

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首先通过模态锤击实验得出

刀具与工件的模态参数并确定其模态使用阶数,利用时域法

计算薄壁件稳定性叶瓣图,选定优化转速;然后通过有限元方

法计算一系列预应力下薄壁件的固有频率,利用曲线拟合得

到固有频率和预应力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选定优化转速对

应的目标轴向极限切深为优化目标,扫描固有频率,直到该转

/24/ 基于预应力施加的薄壁件铣削稳定性改善方法

速下轴向极限切深达到目标值时,输出所需预应力的值。本

发明在不干涉走刀路径的前提下,利用施加相应大小的预应

力,达到改善薄壁件铣削稳定性的目的,实用性好。

/25/ 分体式可拆卸多功能头颈部手术支架的研制及应用
分体式可拆卸多功能头颈部手术支架的研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头颈部手术是外科常见手术操作,当头颈部手术野

消毒铺巾后,由于手术巾遮盖了病人的口鼻部,使病人呼吸

不畅、胸闷、憋气、烦躁、缺氧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

影响手术操作,加大了头颈部手术难度。为此我们研制出分

体式可拆卸多功能头颈部手术支架,彻底解决了病人术中呼

吸不畅的难题。将144例常规择机手术病人按入院时间随机

分为应用手术支架进行手术76例和采用传统手术模式进行手

术68例。其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25/ 分体式可拆卸多功能头颈部手术支架的研制及应用

),因此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国内

在头颈部手术中使用支架满足病人术中自由通气,不憋闷方

法繁多如应用托盘、塑料支架、海绵钳等。但未见与本课题

分体式头颈部支架相同的文献报道。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分体式可拆卸多功能头颈部手术支架与其他手术时采用的

通气手段相比,在手术时可保证空气流通,改善病人呼吸功

能,也便于及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与病人交流沟通,还可

根据手术及医生习惯任意拆卸分离。提高了术者操作时的稳

定性和舒适性。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任务来源:自选课题,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院内立项。应

用领域和技术原理:眼科、甲状腺、耳鼻喉、口腔、颅脑手

术。性能指标:分体式可拆卸多功能头颈部手术支架由格网

托盘、分体头托、棉布条状带组成。格网托盘由厚0.2厘米

宽2厘米不锈钢钢板制成长58厘米宽30厘米的条边。长边两

侧各有两条可伸缩长56厘米的延长杆,底部为2*2厘米格网

组成。底部设有4个交叉固定环。分体头托由长55厘米宽20

厘米高10厘米木头制成,中间断开,头窝外径25厘米,顶部

距边5厘米。棉布条状带2根,长1.5米,宽2厘米。头颈部手

术时使用该支架可保证空气流通,改善病人呼吸功能,也便

于及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与病人交流沟通,还可根据手术

及医生习惯任意拆卸分离。提高了术者操作时的稳定性和舒

适性。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手术病人应用分体式可拆卸

多功能头颈部手术支架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方面具有明显

/25/ 分体式可拆卸多功能头颈部手术支架的研制及应用

的优势。将144例头颈部手术病人随机分组,使用头颈部手

术支架为实验组,不应用支架采用传统方法铺手术巾为对照

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分体式可拆卸多功能头颈部手术支

架彻底解决了手术巾捂嘴,空气流通不畅致病人憋闷难受、

呼吸困难、缺氧等难题。实验组在效果评价、手术时间、住

院天数、三个不同时间段血氧饱和度及脉搏数等方面明显优

于对照组。头颈部手术支架可保证空气流通,改善病人呼吸

功能,也便于及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与病人交流沟通,还

可根据手术及医生习惯任意拆卸分离。提高了术者操作时的

稳定性和舒适性。该支架制作简便取材普通、经久耐用成本

低消毒方便功能齐全操作便利。易于临床推广应用,具有良

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6/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研制与产业化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研制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运用人体工程学和Unigraphics数字化三维

造型研发设计平台,采用有限元强度分析和数字化三维造型

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座椅采

用符合儿童体形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人体工程学造

型,兼顾材料力学、儿童心理学等多方面因素,完全配合不

同年龄段孩子们的生理特点,使儿童坐上去格外的体贴舒适

。同时,依照儿童心理学原则,采用适宜的材料、图案和周

边形状设计,给孩子们一种充实和被环绕的安全感。设置电

/26/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研制与产业化

子传感器动态检测汽车加速度的不正常变化,由控制装置激

发预拉紧装置动态调节儿童汽车安全带的束缚力。重点解决

儿童座椅快速安装调节、冲撞限力、缓冲吸能等技术难点。

使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具有座椅倾角多级可调、升降式头枕、

随动调节式肩带、宽度可调式肩背护垫、拆卸式双层座椅垫

和ISOFIX等装置。

/27/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岑溪软枝油茶是我国第一个通

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的油茶良种,主产于广西岑溪市、藤县

、苍梧一带,以枝条软韧,挂果下垂而得名,属普通油茶中的

优良农家品种;其分枝角度大,冠幅大,树冠大多是圆头形、

自然开心形,具有速生高产、早实稳产、含油率高、油质好

、适应性广等优点,在我国油茶产区广泛推广应用。2008年

以来,由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需要,岑溪软枝油茶密植采穗圃和

高产原料林基地建设得到快速推进,为有效解决我国食用植

/27/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物油紧缺和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资源保障。但常规

的采穗圃和果用林的营建均采用纯采穗或纯采果的单一模式

,不仅使早期经营效益及土地生产力水平低,而且会随着采穗

圃面积的增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出现穗条过剩而造成资源

浪费的情况。多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岑溪软枝油茶密

植果穗两用林营建模式,其综合经济效益可比纯采穗圃或纯

果用林的经营模式提高3~4倍,土地利用率提高2~3倍。而

目前还没有出现一种技术是针对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

林的营建,达到油茶果穗产量高、质量优、成本低、提高综

合经济效益目的的相关报导。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

明涉及一种经济林木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具体是一种

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属森林培育技术

领域。包括优良品系选择、密植造林、林分管理、密度调整

等内容,是一种具有建设周期短,果、穗产量高,质量优,成本

低,综合经营效益高的岑溪软枝油茶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方法已获发明专利授权,其先

进性在于造林后第2年即可规模产穗,产穗量比常规的单一采

穗圃高出3~4倍;造林4~8年,即可实现果、穗双丰收,盛果

期比常规果用林缩短2~3年,产果量提高3~4倍,土地利用率

提高2~3倍,能有效体现精耕细作出效益的经营理念,全面提

升了油茶产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和土地生产力水平。4.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较成熟,适用于岑溪

软枝油茶果穗两用林的营建。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

/27/ 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密植果穗两用林的营建方法

在广西油茶良种密植采穗圃中应用。6.历年获奖情况无。

/28/ 华北电网电能质量数字化分析平台
华北电网电能质量数字化分析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华北电网电能质量数字化分析平台,是在华北电网

直属地区进行电能质量远程监测和分析的通用平台,它向广

度发展可以扩充监测网点,向深度发展可以根据本平台提供

的监测数据对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本

平台开发建立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

网站,从网站中可以查询基于电网地理接线图的各种电能质

量数据。主站采用B/S(浏览器方式)+C/S(客户端方式)

的方式,浏览器方式主要满足系统用户的浏览和查询,客户

/28/ 华北电网电能质量数字化分析平台

端方式主要满足对系统的维护。建立电能质量知识库形成了

初步的专家系统,具备输出各种电能质量报告,电压暂降发

生原因的判断分析,背景谐波分析,以及电能质量的综合评

估等多种功能。华北电网电能质量数字化分析平台首次将P

QView平台引入华北地区,PQView是一个优秀的电能质量平

台,在数据库、统计分析方面比较突出。华北电网电能质量

数字化分析平台充分吸收了PQView的核心思想,基于该平台

,完成了大量的功能扩充,如将查询分析放到WEB页面上,

方便了用户使用;结合GIS,将GIS的强大功能和电能质量监

测分析结合起来,使得对大区域的电能质量监测分析更加方

便,基于GIS,系统完成了监测点管理、事件告警等各种功

能。华北电网电能质量数字化分析平台引入电能质量专家系

统,专家系统主要包括谐波分析模块、电压暂降分析模块和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块。电压暂降模块可以对暂降原因进行

判断,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块可以按监测点、电压等级、区

域进行电能质量的综合分析,给出电能质量问题严重程度。

专家系统的引入使得整个系统不仅可以完成对华北地区的电

能质量数据进行收集,而且自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实现

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应用的跨越。本系统是华北电能质量管理

的初步尝试,整个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以及上线以来

一直稳定持续运行的实际情况,证明了本系统完成了既定的

目标,为华北电能质量管理的进一步的工作创造了前提条件

。建立了华北电网直属地区的电能质量监测仪规范的企标和

/28/ 华北电网电能质量数字化分析平台

电能质量远程监测管理制度(暂行稿)。

/29/ BY2463三相交流功率电能表
BY2463三相交流功率电能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BY2463三相交流功率电能表采用了改进的电荷平衡

型时分割乘法器,高准确度的双极性功率-频率变换器,线

性度优良的无源交流电压、电流互感器隔离技术及单片微处

理器技术;在工艺上采用了美国FLUKE公司的生产技术,使

该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8

0年代中期的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表适用于单相

、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的有功功率和电力测量,在校验电能

表时,用六位数码管显示累计电能值。该表1990年创产值6

/29/ BY2463三相交流功率电能表

5万元,创利润26万元;1991年创产值1300万元,创利润52

万元。

/30/ 分散式空调表
分散式空调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分散式空调表是用于解决分散式室内空调器(主要

包括窗式空调器、分体壁挂空调器、分体柜式空调器等户用

小型室内空调器)节能控制、能耗监测、集中管理的专用设

备。主要应用领域是:大面积安装分散式空调器的国家机关

办公建筑、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学校、医院、集体宿舍和星

级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筑,是分散式空调器节能控制的最佳选

择。其技术原理是:应用电子、网络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

,具有预置时间控制、预付费管理控制、强制温度控制等多

/30/ 分散式空调表

种控制方式和半双工通讯收发控制方法进行无线通讯,既能

独立运行,又能网络使用,可以实现节能控制、用量计量和空

调状态监测,满足插拔式安装方式,易安装、易维护,是目前

对分散式空调节能控制的最佳选择。

/31/ 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

业的发展。对于汽车传动轴行业来讲,自2007年开始至2012

年中国汽车传动轴需求量迅速增长。汽车传动轴管与万向节

、花键副共同组成汽车传动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

会副理事长王立耀提出对于重型汽车来讲,减轻整车重量,向

轻量化发展已成为2010年中国重型汽车关注的热点。汽车传

动轴管作为汽车传动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轻量化,必须

提高传动轴管的屈服强度,但屈服强度提高后,材料的弹性会

/31/ 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随之增大,这就造成了成型、焊接困难的问题,因此高强钢的

成型技术和焊接技术成为制约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制造技术

发展的瓶颈。在国内其他焊管企业也曾对高强度汽车传动轴

管进行研制,但都因解决不了以上两个技术难题,导致知难而

退。国外有些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正对高强度

汽车传动轴管的成型技术和焊接技术进行研究,但强度也局

限于700MPa。因此,公司鉴于攻关高强钢成型技术和焊接技

术,对“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

行立项,突破技术难题,力争产品性能和精度超过国外同等产

品。成果技术原理为利用冷弯成型原理对钢带逐步弯曲变形

,为焊接做好准备;利用高频焊接原理对钢带边缘进行加热,

通过挤压辊挤压实现焊接。规格Φ134x4.0mm牌号ZQS700Z高

强度汽车传动轴管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拉伸性能:抗拉强度

(750~950)Mpa,屈服强度≥700MPa,断后伸长率≥15%;压扁

试验:焊缝位置90°,平板间距(mm)1/3D,焊缝无裂缝

或裂口;扩口试验:顶芯锥度60°,外径扩口率10%,无裂

缝或裂口;液压试验:试验压力25.1Mpa,保压时间≥5S,无渗

漏;无损检验:按GB/T7735标准进行涡流探伤,验收等级A级

;扭转试验:屈服扭矩(N.m)≥40421;外形尺寸:内径(mm

):Φ126(0~0.3)、弯曲度(mm/m)≤0.3、椭圆度(mm)

≤0.3、内毛刺高度(mm/m):-0.05~+0.20。项目创新性和

先进性:1、采用自主创新的“双道次W弯曲组合成型技术”

,通过加大边部变形量和控制内外壁变形量,解决了高强钢边

/31/ 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部变形不充分和管坯边缘平行对接困难的问题;(1)双道次

W弯曲成型与单道次W弯曲成型相比,管坯边缘实弯长度增加

一倍,变形更加充分。(2)变形量分配合理,成型稳定2、采

用独创的挤压辊调整方法,解决了焊缝错边、内外毛刺不均

匀、挤压量过大过小的问题,保证了管坯对接质量;采用此种

调整方法有以下优点:(1)对于钢管错边、焊缝中心偏离

、挤压量、金属流线升角、焊缝和热影响区宽度调整都非常

方便,并且调整速度快,对提高焊缝质量和产品成材率有明显

的效果。(2)生产厚壁管时,采用传统的挤压辊调整方式,

只能达到V型对接,根本无法实现管坯边缘平行对接,只能通

过刨边来实现,而我公司通过独创的调整方式,在不刨边的情

况下,同样实现平行对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定径机组采用五道变形,立椭与平椭孔型交叉排列,减

少每道次变形量,解决了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尺寸精度不高

的问题。目前我公司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生产技术已达到了

比较成熟的程度,主要应用于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的制造,产

品安全系数高,质量稳定可靠。产品已销往中国一汽、中国

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

轴股份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重传

等企业,客户一致认为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售后服务热情周到

。项目参加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荣获成长组企业山东

赛区三等奖,并入围全国赛;项目荣获山东省技术市场科技金

/31/ 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桥奖优秀项目二等奖。

/32/ 深圳发展银行ODS项目
深圳发展银行ODS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深圳发展银行ODS系统是自主创新开发的操作型数

据存储管理系统,定位于全行企业批量数据交换总线,有效

地解决了原有业务系统数据分散存储所导致的数据获取和数

据分析的问题,显著地提升了全行数据网络架构的清晰度和

运行稳定性,为决策部门提供了高可用的数据模型和强有力

的决策支持。深发展ODS基于大批量并行处理数据库GreenP

lum产品实施,整体架构清晰,数据结构合理,处理性能高

效,同步建立了统一数据管理、统一数据处理、统一共有数

/32/ 深圳发展银行ODS项目

据模型、统一调度监控以及统一的文件传输五大技术平台,

实现集中数据存储、快速的数据处理和统一的数据发布。作

为深发展的集中数据平台,ODS系统每日采集各业务系统的

源数据,然后加载到ODS数据库内,在储存历史数据的同时

,也对数据做了进一步标准处理和汇总加工。ODS系统作为

全行的数据中心,为CRM系统和其他应用系统的业务开展起

到了不可替代的数据支撑作用,通过ODS系统,各业务部门

可以共享到全行业务数据,为银行业务的运行、管理提供决

策支持。经过ODS一、二期建设,ODS已集成了包括主机、个

贷、信用卡、大小额支付系统等在内的39个系统的数据,并

在源系统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客户主题,交易主题等多个主

题模型。实现了全行统一的客户视图,客户资产负债、日均

余额、交易整合等功能,为我行各类营销活动提供了有力的

数据支持。自上线以来,ODS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原来

支持CRM到目前已经支持网银、报表、管理会计、资产负债

、信贷、事后监督系统等43个下游系统的数据服务。下传给

各分行的数据也更加丰富,由原来的只有核心数据到现在1

8个交易系统的业务数据。分行普遍反映对分行的MIS建设及

业务查询帮助很大。还建设了统一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了全

行统一、集中、直观的ETL及应用系统批处理调度、监控。

同时通过对ODS二期的改造实现了数据处理的高吞吐,基于

高速并行数据库GreenPlum,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相比,数

据处理性能提升5~10倍以上。经测试,该系统数据处理读

/32/ 深圳发展银行ODS项目

写速度分别达到800M/秒、400M/秒。原系统批量处理的速度

得到了成倍的提高,GP内部计算性能比Oracle提升了5倍,

部分单项应用处理提升了10倍;利用Greenplum的分布式数

据库的特性实现了数据库热备和数据镜像,大大地提高了系

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并实现了系统的线性扩展。

/33/ 维生素B6工业生产工艺技术工程改造
维生素B6工业生产工艺技术工程改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维生素B6工艺技术工程改造包括:对维生素B6生

产工艺中酯草化生产工序进行了三元共沸脱水工艺设计,并

采用新的催化工艺,使酯草化收率由85%提高到90%。

采用了正丙基七元环与_唑合成维生素B6的新工艺进行工

程设计,VB6由50吨/年扩产为80吨/年。将原七元

环生产工艺改造成正丙基七元环新工艺,使生产能力达12

0吨/年。该工艺技术改造后,提高了收率,降低了成本,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4/ 全向全地形线控底盘
全向全地形线控底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业
技术详情

  随着智能网联时代的到来,线控底盘已经成为新能

源汽车发展的“下半场”。线控底盘可分为道路用车和非道

路用车两个领域,非道路用车无需底盘资质,因此,我们的

产品定位于低速滑板底盘和AGV两个细分市场。据统计,20

23年,我国滑板底盘市场容量将突破271亿元,AGV市场容量

将突破1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与传统底盘不同,滑板底

盘完全线控,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和上装分体式设计理念,可

基于同一底盘,根据不同场景,定义不同上装。适用于园区

/34/ 全向全地形线控底盘

物流、巡检和景区观光等场景。为此,我们基于集中式驱动

,四轮转向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低底盘高度前后独立悬架技

术壁垒,完成了从0.5吨-3吨级系列化产品的开发。

/35/ 斯强牌多维营养片(青少年型)
斯强牌多维营养片(青少年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营养缺

乏性疾病仍然是我国重要的营养问题。国民摄入的钙、维生

素A、维生素B2严重偏低。其它矿物质与维生素在不同人群

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情况。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

无机盐,占体重的2﹪,中国国民缺钙现象相当严重,每年有

数百万儿童和老人发生易碎性骨折、牙齿脱落和软骨病;铁

不足可以致体内铁储备减少,血清铁蛋白降低,导致血红蛋

白生成障碍而出现缺铁性贫血;人体缺锌表现为食欲不振、

/35/ 斯强牌多维营养片(青少年型)

生长停滞、认知行为改变、性成熟延迟、皮肤改变及免疫功

能障碍等;硒缺乏是克山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克山病是一种

以多发性灶状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病,硒对心肌有保护作

用。低硒还是大骨节病发生的环境因素之一。维生素是一类

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各不相同的有机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理

功能、不构成机体组织、体内不能合成、需要量极微的一大

类有机物质,它们不仅是防止多种缺乏病的必需营养素,而

且具有预防多种慢性退化性疾病的功能。斯强牌多维营养片

(青少年型)就是针对缺乏上述营养物质的青少年而设计的

一类营养素补充剂。2.项目技术原理与指标本产品的主要原

料为碳酸钙、乳酸亚铁、乳酸锌、亚硒酸钠、维生素A、维

生素B族等。各功效成分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编写的《中国居

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一书,参考各维生素和矿物质1

1~18岁青少年的参考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

各项指标为,每片含:钙189.6mg、铁4.27mg、锌3.504mg、

硒10.86μg、维生素A158.4μg、维生素B10.3mg、维生素B20

.3mg、维生素B60.2712mg、维生素B120.48μg、维生素C21.

12mg、维生素D0.984μg、叶酸76.0μg、泛酸0.972mg。3.技

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本产品的功效成分共有13种,各原料的

理化性质及在配方中的添加量差异很大,为了解决某些成分

的稳定性问题,将本产品设计为包衣片;为了使各功效成分

能分布均匀,工艺采用了多种和多部混合的混料方法,通过

多次工艺验证,证明此工艺是切实可行的。本产品在没有国

/35/ 斯强牌多维营养片(青少年型)

家标准的情况下,根据保健食品相关法规及标准制定了本产

品的企业标准,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指标。4.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评审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陕西省卫生厅现场审查:

本产品配方合理、质量可靠、工艺稳定。产品在经国家认证

的保健食品GMP生产线上生产。是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营养

素补充剂。产品已生产销售30万瓶,服用患者达百万人次,

市场反映良好。本产品是成熟、安全、适用人群广的保健食

品。5.应用情况本产品获国家保健食品批文号后已上市1年

多,以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市场空间。销售网

络遍布全国各地,固定服用者达40多万人次。销售额逐年上

升,累计已达150万人民币。6.历年获奖情况本产品于2006

年3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批文,批

文号:国食健字G20060405。

/36/ 富硒优质大米生产技术
富硒优质大米生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硒是人类健康的必须微量元素,有增强人体免疫和

预防癌症作用。中国大部分行政区是一个缺硒的地区,尤其

是长江以南地区,因此水稻等作物产品的硒含量较低。稻米

是主要粮食作物,开发富硒大米意义重大。根据水稻作物需

求规律,浙江大学土化系开发了专用于水稻生产的硒肥。每

亩硒肥的成本为8-10元,稻米硒含量提高200%,亩产富硒大

米350千克,每千克增加效益4角计算,亩增效益132元。

/37/ 泵送轻质屋顶绿化基材
泵送轻质屋顶绿化基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本发明属于屋顶绿化

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合混凝土泵送的轻质屋顶绿化基材

及其施工方法。技术背景:已经公开的发明和其他技术资料

提供了几种类型的屋顶绿化基材或种植层的技术方案:(1

)发明“绿化用无机栽培基质”,申请号:200410072723.9

;(2)发明“一种绿化防漏节能屋面的建构方法”,申请号

:96100525.4;(3)发明“一种屋顶绿化基体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专利号:200610019301.4;(4)发明“利用固体废

/37/ 泵送轻质屋顶绿化基材

弃物对屋顶绿化的方法”,申请号:200610124700.7。这些

技术方案在配方设计时一般考虑植物生长的营养需要、土壤

三相比、抗旱要求、轻质要求等,对屋顶绿化如何施工,特别

是怎样把所有材料拌合和从地面搬运至楼顶没有较好地考虑

。国内外现有的施工方法是也存在需要人工多、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施工耗时长、环境污染大、对住户干扰大、

施工成本高的缺点。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明公布的泵

送绿化基材的配方由粘结材料、粗骨料、细骨料、减水组分

、润滑组分、引气组分、塑性调节组分、增稠组分、纤维、

肥分、保水剂、水、植物种子组成。绿化基材具有轻质、隔

热、保水、保肥、抗侵蚀、三相比合理、养分释放慢、环保

的优点。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极大提高了屋顶绿

化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和屋顶绿化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屋顶绿

化的成本,为大面积屋顶绿化提供了技术支持。4.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提供的泵送轻质绿化基材

以及利用其进行屋顶绿化的优点:(1)本发明提供的屋顶

绿化基材适合用现有的混凝土泵送设备泵送,不必专门开发

专用设备,因而节约了应用推广成本,利于大面积推广。(2

)本发明在施工的运输、泵送、布料等环节,拌合物呈流塑

状态,施工过程中不产生灰尘等污染,对城市环境影响小。(

3)本发明使用的主要材料都是常见材料,易于获得,价格便

宜,还使用了粉煤灰、火山灰、秸秆纤维等废物。改善了环

境,降低了成本。5.应用情况本发明目前已在一定范围内推

/37/ 泵送轻质屋顶绿化基材

广和应用。

/38/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状态估计方法与均衡控制技术研究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状态估计方法与均衡控制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电车制造
技术详情

  国际社会面临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地球环境的不

断恶化,大力发展融多项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电动汽车已呈不

可逆转的态势。然而,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却仍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是作为电动汽车核心的车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还

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项目将先进的控制理论和信息技术与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的重大现实需求相结合,深入

研究和解决车载动力电池状态估计和均衡控制的理论方法和

关键技术。课题组通过开展各种工况下动力锂离子电池充放

/38/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状态估计方法与均衡控制技术研究

电试验及寿命循环实验研究,收集了大量相关实验数据;基于

AIC准则和分数阶理论建立了动力电池的非线性动态数学模

型,并实现了其慢时变参数的准确辨识;针对电池系统的强非

线性、慢时变特性和噪声干扰等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非线

性观测器、H∞滤波器和模糊神经网络优化EKF的电池荷电状

态SOC估计新方法,有效提高了估计精度,误差在2.5%以内,并

设计了非线性观测器估计电池的健康状态SOH,为电动汽车安

全高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针对电池系统部分信息不明确

的难题,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及SVM建立了锂电池的寿命预测模

型,该项成果可有效防止因电池失效引发的安全事故。针对

串联电池组特性不一致造成电池容量及性能下降的问题,综

合考虑均衡速度、电池SOC、电池寿命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

多种基于软开关准谐振开关电容等的模块化可扩展均衡电路

拓扑及控制策略,可实现电池单体及电池组间的高效主动均

衡;设计和搭建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电池管理与均衡控

制实验平台,验证和改进了课题组提出的新算法。本项目研

究成果可为突破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瓶颈提供坚实的理

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39/ 摩托车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
摩托车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摩托车制造
技术详情

  摩托车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是组成智能燃油空

气喷射系统的重要部件。由电动泵、空气分层喷射机构、调

压阀、调速阀、止回阀、气室、霍尔开关位置传感器组成。

在ECU控制下,依据电子加速踏板、转向、刹车、发动机曲

轴转速点火位置和车辆动态扭矩速度等多种传感器获得的各

种信号,精确配合发动机吸气行程,同步准时、定量、分层

精确喷射空气。摩托车年销售量达1800万台左右,按市场占

有率的8%配置计算,可实现年产量150万台左右,年销售额

/39/ 摩托车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

1.5亿元,可实现年利润1500万元,年税金1200万元,市场

大,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

/40/ 一种可调节式胃管
一种可调节式胃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固定留置胃管方法更多的是采用布胶布分别交

叉固定于鼻翼两侧及面颊部,再加棉绳系于耳廓上缘或枕后

,这些方法经临床使用观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由于患

者烦躁不安、出汗和皮肤油脂分泌,易出现胶布固定不牢固

导致非计划性移位或脱管,并且胶布易引起皮肤过敏的风险

,同时由于面部清洁护理时需反复揭掉胶布易导致面部皮肤

损伤的风险;其次是由于棉线较细无弹性,长时间使用易勒伤

局部导致疼痛甚至出血,从而给患者带来痛苦。防止胃管脱

/40/ 一种可调节式胃管

落是保障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摄入足够营养和水分的关键,

也是保障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本院对留置胃管固定方法

进行了研究,主要是是在胃管上设置一个固定装置,旨在避免

或减少胃管移位、脱管等意外事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进

一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本发明

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胃管

,不仅能起到固定胃管,避免或减少胃管移位、脱管等意外事

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还能依据不同患者调节固定装置的

大小以匹配调节合适的固定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

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式胃管,包括胃管本体

,所述胃管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一个或多个环

形圈,环形圈上设置有卡扣;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且在胃管外表

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卡扣与卡槽匹配连接后将环形圈固

定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上;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可调节环形圈

半径大小的伸缩机构,环形圈外围还包裹有防滑套,所述胃管

本体另一端插入鼻孔,在插入鼻孔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孔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半环形圈A和半

环形圈B均为塑料软管构成,半环形圈A套在半环形圈B内构成

环形圈,半环形圈A套入半环形圈B内的两端上设置有若干个

凸起卡环,半环形圈B对应凸起卡环设置有凹陷卡环,通过推

拉半环形圈A将半环形圈A上的凸起卡环卡在凹陷卡环实现调

控环形圈的半径大小。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环形圈固定

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上,且能依据胃管插入患者胃里面的长度

/40/ 一种可调节式胃管

,通过调节环形圈上的卡扣卡在胃管本体上设置的某一个卡

槽上的位置来调节固定胃管在患者鼻孔的位置,将环形圈套

过头顶挂在两耳朵上或者脖子上,环形圈外围还包裹有一层

防滑套,防滑套能防止环形圈过于滑润容易滑落,起到固定胃

管的作用;依据不同人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可通过调节伸

缩机构来调节符合患者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使得固定部

件能合适的套在患者的脖子或者两耳上。综上所述,由于采

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设计

巧妙,不仅能起到固定胃管,避免或减少胃管移位、脱管等意

外事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还能依据不同患者调节固定装

置的大小以匹配调节合适的固定位置。2.本发明的胃管安全

可靠,能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升患者舒适感,操作简

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易于掌握及推广。

/41/ 一种用真空泵吸式来代替虹吸式的智能马桶
一种用真空泵吸式来代替虹吸式的智能马桶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转让、普通许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其他
应用领域: 其他住宿业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2024207609819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41/ 一种用真空泵吸式来代替虹吸式的智能马桶
技术详情

   人们为了解决每天都要解决的如厕问题,很

早就发明了马桶,进化到现在,就有了人们广泛使用的虹吸

式抽水马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多高档人群都用上

了智能马桶,与普通抽水马桶相比,智能马桶增加了冲洗和

烘吹干功能。现在的智能马桶以虹吸式为主,虹吸式又有两

种,一是喷射虹吸式智能马桶;冲水时水流从喷射口直接喷

出,能够产生较强的冲力,冲刷内壁效果较好,但这种马桶

在冲水时噪音较大。二是旋涡虹吸式马桶;底部设有排水口

和侧出水孔,内部设有旋转的涡流,能够产生更强的冲力,

同时有效避免排水口径小而造成的堵塞问题,这种马桶的噪

音相对较小。不管什么智能马桶,为了保证正常使用,对水

压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需要在0.05-0.7兆帕之间,为了解

决水压不够的问题,所以很多高档智能马桶都必须装有增压

器。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就是一种用真空泵吸式

代替现在普遍的虹吸式智能马桶,其实用真空泵吸技术来代

替虹吸式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的应用,比如说现在在高

铁、火车、飞机、高端的服务场所都有应用。虽然那些真空

泵吸式的结构都比较复杂,造价成本比较高,但是由于真空

泵吸式的良好使用效果而吸引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使用真

空泵吸式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改进了上述智能马桶结

构复杂,耗水耗电的问题,利用人体体重的压力转变为液压

/41/ 一种用真空泵吸式来代替虹吸式的智能马桶

压力泵的压力,解决了智能马桶的动力源问题;用液压真空

泵吸式代替了虹吸式智能马桶,解决了虹吸式智能马桶冲洗

不干净的问题,用液压增压器解决了水压不够和用水量大的

问题,用液压泵升降机构解决了智能马桶盖的自动开关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种装置的生产成本低,大量生产能够解决人

们特别是老年人很少使用高档智能马桶,大部分的老年人还

是艰难蹲着如厕的问题。也可以装上轮子,制造成活动的智

能马桶车可以方便住院病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由此可见这种

产品的推广使用,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热装置
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热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

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计算机又叫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

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

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

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中用来放置主板及其他主

要部件都是放在主机机箱内,计算机的主机机箱上会配有散

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确保计算机

/42/ 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热装置

工作时主机机箱不会过热。现有的散热风扇在使用的时候,

通常都是将散热风扇的四角处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机内部,但

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时,螺栓需要进行拧紧固定,安装比较费

时费力,操作不方便,降低了安装人员安装效率的问题,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热装置。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

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热装置,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散热风扇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都

是将散热风扇的四角处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机内部,但是通过

螺栓进行固定时,螺栓需要进行拧紧固定,安装比较费时费力

,操作不方便,降低了安装人员安装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

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

热装置,包括主机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主机之间

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固定块,所述固

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嵌入槽,所述散热风扇的两侧面均设

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

内部分别设置有活动条和固定柱,所述活动条的内部开设有

供所述固定柱的端部穿过的贯穿槽,且所述活动条可在所述

固定柱上进行左右往复活动,所述固定柱的外壁套设有弹簧

,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活动条和所述活动槽的内壁之间,所述

活动条的侧面设置有两组嵌入杆,所述嵌入杆的端部可穿入

所述嵌入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条的正面设置有移动块,所述定

位块的正面开设有移动槽,且所述移动块的端部穿过所述移

动槽并延伸至所述定位块的正面。优选的,所述主机上设置

/42/ 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热装置

有插接座,所述散热风扇上设置有两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

端部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的端部可延伸至所述插接座的内

部,所述插接座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内部开设

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柔性橡胶杆,所述插头上设置

有两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嵌入孔,所述柔性橡

胶杆的端部可穿入所述嵌入孔的内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

电子芯片散热量越来越大,解决电子芯片的散热成为热能专

家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子芯片散热技术仍

然是强制风冷散热.散热器普遍被应用于台式计算机芯片的

散热.对于设计者和应用者来说,掌握散热器的散热特性非常

重要.由于散热器的材质不同,结构形状并不规则等原因,我

们需要建立统一的对这些散热器的散热性能进行测试及其评

价方法.该文主要针对商业散热器进行了在自然对流和强制

对流下的热特性的研究.该文介绍了一个标准的测试装置,用

以解决计算机芯片散热器的性能测试及其分析.通过控制模

拟芯片的加热功率和送风系统中空气的流速而实现散热器在

不同散热量及其不同对流强度下的散热效果的测量.采用两

种不同材料和结构的散热器,在此实验装置上进行了一系列

的测试.然后,根据所测数据,对散热器的散热特性进行了分

析研究.分析了一定流速和模拟芯片加热功率下的稳态过程

和急剧加热或冷却时的瞬态散热过程.同时,实现了对两种散

热器的特性的分析比较.该文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探索

/42/ 一种计算机用风冷散热装置

了测定散热器性能的标准的测试方式和针对散热器的散热性

能的分析和评价方法.此外该文还对散热器的性能评价做了

比较深入的理论分优选的,所述柔性橡胶杆上设置有拉块。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

上设置有多组扇叶。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上设置有两组支

架,所述支架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散热风扇的表面。

/43/ 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与产业化示范
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与产业化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
技术详情

  (1)秸秆预处理产物的活性基团优化与控制:结合

秸秆预处理改性的工艺过程特征与处理产物性状,依据沙质

土壤的结构特征,研究了秸秆处理产物活性基团对促进沙质

土壤腐殖化、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改善土壤水分调控

功能的作用过程与规律,基本摸清了秸秆预处理产物的活性

基团及其功能,并对秸秆预处理产物的活性基团特征进行了

表征,优化了秸秆预处理改性工艺控制参数。相关优化参数

为:养分特性:有机质≥30.0%,腐殖质≥20.0%,氮、磷、钾

/43/ 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与产业化示范

(N+P2O5+K2O)≥2.5%,养分有效期大于2年;物理特性:pH6

.0-7.0,容重≤1.0g/cm,水分≤15.0%,细度(3-5mm)≥80%;

水分特性:最大吸水倍率≥5.0g/g,释水时间(标准状况下)

≥600min。(2)秸秆预处理产物与纳米化膨润土、PAM复合效

应与调控、配方优化:选择具有桥连与吸水功能的纳米化膨

润土、PAM与秸秆预处理产物复合,通过研究纳米化膨润土

、PAM和秸秆预处理产物的耦合作用过程与规律,定量出秸

秆预处理产物-纳米化膨润土-PAM与沙质土壤相互作用的

效应梯度,筛选出秸秆处理产物特性参数优化指标和功能复

合物质剂型、剂量,获得了最佳的功能材料组分的配方。从

12个秸秆改良材料配方组合筛选出三个优化配方分别为秸秆

:膨润土:PAM的比例900:100:10、900:100:20和900:100:30

。(3)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产业化技术与工艺:依据秸秆

沙质土壤改良材料的功能需求特征,课题制定了秸秆沙质土

壤改良材料产业化生产工艺设计目标,对秸秆沙质土壤改良

材料秸秆预处理、计量混合、产品包装、系统控制四个模块

生产工艺进行设计,对各个模块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

该基础上,进行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产业化生产工艺流程

设计,对各个模块进行分解,明确每个模块的功能,并结合

生产线各环节的功能需求,进行各个模块设备选型及参数优

化,建立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产业化技术与工艺1套。(4

)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质量标准:该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包括: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

/43/ 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与产业化示范

和定义;4.技术要求;5.试验方法;6检验规则;7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44/ 氢存储的碳纳米结构及其在电动汽车燃料上的应用
氢存储的碳纳米结构及其在电动汽车燃料上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分子动态模拟原则上提供用于碳纳米材料储存氢气

的可能性,同时它提供了在特定结构和条件的吸附模拟。通

过Monte-Carlo方法和基于动力学理论和连续介质力学为基

础的模拟方法,可得到复杂初始体系的速度、力和流量。在

不同层次的这些的组合形成多尺度逼近的方法,可应用于类

似的大量问题的解决。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金属掺杂对碳

纳米管储氢作用的影响,为储氢碳纳米管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45/ 高均衡性铝合金轮毂研发
高均衡性铝合金轮毂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采用H13钢取代45#钢制造模具,减小了模具

受热后的变形量,保证了铸件轮毂的均衡性。在模具制造方

面,采用受热后不易变形的材质进行加工。并模拟上下合模

时的状态,设置3点定位销定位,保证生产时上下合模的稳定

性。在热处理方面,为了防止轮毂的变形,采用平放方式,并

在轮毂的内侧下表面做辅助支撑。在机加工方面,采用加工

后窗口铣加工方式进行,以保证窗口的均匀性,从而达到平衡

的稳定。同时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可以铣出不同造型的窗

/45/ 高均衡性铝合金轮毂研发

口。高均衡产品的研发成功,大于15g比率将降低了10%~30

%,综合成品率提升5%,同时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又能生产出不

同造型的产品,同时保障了车辆行驶安全性,降低了因车轮不

稳定性造成的交通事故,避免了人身安全隐患。该项目技术

先进,工艺可靠,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46/ 相控阵HIFU系统
相控阵HIFU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用于肿瘤治疗的相控阵HIFU系统,具有定位准确、

治疗剂量可控的优点。此设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中

央控制与定位系统:包括HIFU-TPS(靶区设计治疗计划系统

),控制软件,机载数字化B超。其功能是完成对肿瘤病灶空

间位置、大小、靶皮距及周边情况等数据的收集处理,对超

声功率电源和治疗与运动系统进行控制。(2)治疗与运动

系统:由多阵元换能器,运动系统和床体组成。其功能是中

央控制系统传输指令使换能器进行若干方向的机械运动,并

/46/ 相控阵HIFU系统

发射超声波对病灶实施精确治疗。(3)脱气水处理系统:

由上下水系统,真空处理系统和温控系统组成。其功能是脱

去储水罐水中的空气,减少超声通过时的衰减,并能够提供与

人体温度相适的水温环境。(4)超声功率电源系统:为超

声换能器提供1MHz的电信号,使肿瘤治疗系统的焦点声强在

1KW/cm2~10kW/cm2之间连续可调。

/47/ 农作物富硒技术
农作物富硒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一、背景技术:硒是维持人和动物正常生理功能的

必需微量元素,人和动物缺硒会引起多种疾病。我国从东北

到西南有一低硒带,淮北地区处于这一低硒带边缘,主要农

作物含硒量属缺硒区范围。经检测淮北市居民膳食硒平均摄

入量为(31.92±9.93)μg/d,远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的摄入量(50μg/d)。最易被人体吸收的是植物中的有机硒,

开发富硒植物食品,是供人们补硒的最好方法。二、技术简

介:在农作物(水果、蔬菜、粮食作物)生长期施加硒营养

/47/ 农作物富硒技术

液(外源硒),通过植物自身的营养输送功能和在吸收促进

剂的作用下,把外源硒输送到农作物的果实、籽粒、茎干、

叶子以及根茎中,并加以富集。通过生物作用使施加的外源

无机硒转化为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有机硒。经苹果、梨及小

麦的大田试验,硒含量均可提高200倍以上。三、技术特色

:使用吸收促进剂,使施加的外源硒更加充分的被植物吸收

利用。且此吸收促进剂具有肥料的功效,对农作物生长无任

何负面影响,并无任何影响人体健康的残留物质。四、适用

范围:本富硒技术适用于各种水果、粮食作物和蔬菜。五、

优点:本富硒技术操作方法简单,不用专门技术培训,农民

即可操作,并无需增加任何生产设备;投入成本低。如能有

效的开发市场,生产富硒农产品,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

更加重大。

/48/ 电容式触摸屏项目
电容式触摸屏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1、产品特性:产品厚度:目前主要产品厚度在0.

7mm,客户需求超薄情况下甚至可以做到0.55mm出货。单片玻

璃强度:采用精密CNC叠片加工技术和化强工艺,即使采用普

通旭硝子玻璃强度也可以做到300Mpa以上,部分产品采用康

宁玻璃可以做到550Mpa的强度。透光率:透过率在90%以上

,通过AR镀膜增透技术,透过率可达到96%以上。2、电容式触

摸屏同液晶显示屏贴合产品:产品厚度:采用全贴合技术,

贴合光学胶水采用0.175mm,使用0.7mm厚度电容式触摸屏搭

/48/ 电容式触摸屏项目

配2.05mm液晶显示屏可以将厚度控制在3mm以内。采用超薄

的0.55mm电容式触摸屏和0.125的胶水可以使贴合产品厚度

减少到2.8mm左右。

/49/ 吉林省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吉林省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开发,将建立一个具有吉林省地域特点的

药用植物数据库,详细记录我省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习

性、药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信息。该系统以网络为平台

,以数据库为核心,具有数据完整、功能齐全、操作方便、使

用快捷等特点,本系统的开发将为中药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为

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药用植物的科学研究提供详细的

信息,大大促进我省的中药产业的发展和对药用植物资源科

学利用。本项目采用现代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与现代中

/49/ 吉林省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药技术相结合,在大量的实际调研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

,将完成逾200种药用植物的文字、图片、声像等信息编制,

形成一个,图文并茂,功能齐全的现代药用植物数据库。本系

统经过扩展,可以同其他地区的数据库相连接,实现数据共享

,也可以为其他地区、部门和企业所应用,所以系统本身可以

进行商业化运作,目前这类系统市场价格约为2~5万元/套,

按100套市场规模计算,可实现经济效益200~500万元。另外

,本系统的价值不仅在于系统本身商业效益,更大的效益在于

它对于我省中药产业和药用植物研究的社会效益,将使更多

的人去关注药用植物和中药产业,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

获得我省药用植物的具体信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技

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50/ 实验室系统和规范 互动和循环管理研究与应用
实验室系统和规范 互动和循环管理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研究主要是为解决实验室管理普遍存在的管理

体系建立不系统和不规范,过程控制方法不当和层次不清,管

理活动规律性差,创新发展活动能力不强和证明结果数据准

确性、一致性和及时性等问题。项目研究以质量管理的“八

原则”为出发点,结合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法规及实验室

特点,总结和创新提出“六计划”和“十六全”的管理方法

和要求,并建立实验室系统和规范,互动和循环管理模式(以

下称8.6.16工程),规范引入和应用了实验室管理体系创新

/50/ 实验室系统和规范 互动和循环管理研究与应用

的理念,最终可促使实验室管理活动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

理、自我发展、科学和常态管理模式,确保结果数据的准确

性、一致性和及时性。项目由黑龙江省粮食局HLHK2011-01

计划任务书《实验室系统和规范互动和循环管理研究与应用

》提出,现已按项目计划任务书要求完成,形成了完整的实验

室系统和规范,互动和循环管理体系,至此不但形成了一个系

统和规范版本的“8.6.16工程”管理模式,同时又系统生成

“八原则”、“六计划”和“十六全”相对自身和整体互动

的循环管理模式。由于互动和循环模式具有规律性强、易于

理解、极具可操作性,从而使得实验室复杂的管理活动,变得

更加具体、生动和可行,也更具系统和规范性。2012年项目

已由省粮食局,正式在全省行业内推广实施,部分其他行业也

有借鉴和推广,现处稳定推广状态。

/51/ 一种用于木本植物枝条的收集装置
一种用于木本植物枝条的收集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有以下特点:野外采集植物资源,其分布区

域往往在交通运输并不是很便利的山地地区,不论是在进行

野外资源考察还是定点采集,剪取得枝条往往不易立即送回

保鲜单位进行扦插,期间间隔一般短则2、3天,长则9、10天

甚至以上。采集到的枝条极易脱水死亡,一般木本植物幼嫩

枝条1-2天即可死亡。阳光暴晒下存活时间更短。以往的保

鲜方式,通常仅限于将枝条放于水桶,或者小型矿泉水瓶中,

由于野外资源采集枝条量经常捆绑扎堆存放于其中,叶片也

/51/ 一种用于木本植物枝条的收集装置

有较多脱落,遮光和透气效果不佳均是引起植株不易成活的

原因。同时,一些大型苗木公司在进行小型珍贵的苗木转印

、嫁接枝条转运时,也会遇到上述状况。该项成果装置很好

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主要用于科研机构、苗木生产公司、牧

草生产育种公司,进行野生资源收集、苗木种苗转运等。该

装置应用前景广泛,且制造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利润大,为

生产企业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52/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立项背景针对日趋严重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

,利用具备高功率密度、清洁环保等优势的燃料电池产生电

能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随着多/全电飞机的发展,将燃料电池

系统应用于高空无人机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由

于高空环境的复杂性,如温度、氧气浓度、气压等参数多变

;以及飞行工况的多样性,如无人机的起飞、爬升、扰流和机

动飞行等。以上不确定因素均给提高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的

寿命和可靠性带来严峻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从燃料

/52/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电池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出发,即燃料电池本体、阴极

供气系统以及电能控制部分。对于燃料电池模型而言,通常

为仅包括电化学域的经验模型,该模型较为简单,难以据此分

析模型内部参数对燃料电池性能变化;对于阴极供气系统而

言,高度和负载的变化导致电机电磁参数和空压机气动特性

的波动,进而使得燃料电池阴极气压和氧气浓度的平稳控制

更加复杂;对于燃料电池系统电能控制而言,燃料电池的输出

电压会随着氧气浓度和后级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与地面燃料

电池相比,其变化更为剧烈,这导致维持母线电压的平稳更为

困难,为控制策略的设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项目围绕上

述三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更能反映燃料电

池特性的燃料电池多物理域动态机理模型,提出一种阴极供

气系统控制方法以及构建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电能优化控制策

略。本项目的顺利开展为提高燃料电池在航空运行条件下的

寿命和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高空长航时无

人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内容简介该项目属于

新能源多/全电无人机技术领域。随着多/全电飞机的发展,

具备高功率密度、零排放等优势的燃料电池系统成为了多/

全电无人机的核心动力。考虑到高空复杂环境及多变飞行工

况,长航时已成为燃料电池无人机发展的紧迫需求。该项目

围绕延长燃料电池使用寿命、提高高空环境下系统性能,对

燃料电池机理模型、阴极供气系统以及电能优化控制三方面

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自2009年建立该研究方向起,在国家自

/52/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然基金、省部级项目等支持下,历经9年研究,取得如下发现

:(1)建立了燃料电池的多物理域动态机理模型。构建了

基于电化学域、流体力学域和热力学域的燃料电池多场物理

动态模型,并基于多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揭示了模型内部参

数对燃料电池性能变化的敏感度,为模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

依据。所建立的燃料电池模型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

高教授的高度认可,同时也被许多其他国际知名学者借鉴和

引用。(2)设计了变高度下燃料电池阴极供气系统平稳控

制器。给出了空压机在不同高度下的工作特性曲线,基于该

特性,采用多目标复杂约束的高维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燃料

电池宽工况大流量离心/涡旋混合式供气系统,解决了气压和

流量高精度控制的技术难题,提出了燃料电池空压机气压和

流量高精度控制方法,保证了阴极气压和氧气浓度的平稳,提

高了燃料电池的可靠性。国际著名燃料电池系统控制专家、

IETFellowAdelAkbarimajd教授指出首次提出该控制方法以

解决燃料电池阴极气压余氧气浓度的平稳控制。(3)提出

了变工况下燃料电池系统电能优化控制策略。针对高空复杂

环境和多时间尺度负载的问题,基于TS模糊模型与李雅普诺

夫稳定性理论提出了多时间尺度负载级联系统稳定性分析方

法;为实现母线电压稳定,基于高阶滑模控制理论为变换器设

计了鲁棒控制策略,实现了燃料电池无人机在复杂工况下功

率输送的可靠性。IETPowerElectronics主编VolkerPicker

/52/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t教授在国际著名期刊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

tronics文章中评价所创建的电能优化控制策略在满足电能

质量标准的要求下提高了无人机的效率和可靠性,研究成果

具有相当卓越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性。该项目成果中的1

5篇代表性论文均发表在本领域顶级SCI期刊,总影响因子达

66.547,被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总引235次,他引151次,2篇

代表作为ESI高被引论文;主要成果被国内外院士、IEEE/IE

TFellow、SCI期刊主编和副主编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先后引

用并给与正面评价,肯定了在长航时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的

推广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结合主要研究成果,由人民邮电

出版社发行工业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授

权发明专利5项;自2017年连续三年组织了“新能源与混合动

力国际前沿论坛”,获得热烈反响;研究成果获得了第二十一

界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优秀展品奖。

/53/ S&S-3电热压光系统
S&S-3电热压光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产品功能及应用领域:在一定湿度下均匀加热加压

,使羊毛织物外观亮泽、手感滑糯。应用在精毛纺后整理的

电热压光工序。技术特点:电热特点:采用国家专利新材料

-碳纤维电热体,立体网状平面发热,更均匀可靠;结构特点:

采用复合材料结构。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耐热阻燃性高

于国外产品,加热均匀性比国产产品提高一倍,结构耐用性无

国外产品易开裂、易断路现象,使用寿命超过进口产品一倍

。项目成熟程度:批量生产。市场分析简要说明:目前国内

/53/ S&S-3电热压光系统

市场对电热压光系统设备需求旺盛。现有精纺厂家共计拥有

电热压光设备800余套,其中100套为该公司产品,其余大部分

为九七年以前进口产品,因该产品使用寿命为3-5年,现在已

进入更换期。根据现有市场情况每年需求约在300套左右,而

该公司为国内唯一生产商,占新增/更换市场率的80%以上每

年可创造产值2668万元,利税861万元,节省外汇800万美元。

新增总投资:500万元。新增销售收入:4440万元。产品主

要技术性能指标:耐热阻燃等级:F级、V-0级,使用电压:

220V,耐压强度大于30MPa,耐压等级小于3750V,额定功率:

880W±10%,工作寿命:大于10000小时;有效加热面积1

640×880mm。

/54/ 内蒙古东部地区农田种草养畜关键技术研究
内蒙古东部地区农田种草养畜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草地超载过牧是内蒙古东部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

原因,而紧牧舍饲则是草地生态恢复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禁

牧必然导致饲草的短缺,进而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农田种草

养畜是从草畜矛盾的根源上解决问题,是实现畜牧业发展与

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有效之举。课题组经过6年(2001~2

006)的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先后引进牧草、饲料作物

新品种62个,从中筛选出健宝、牧特利、甜格雷兹、科多4

号、阿尔冈金5个具有显著优势的品种。针对这些品种的特

/54/ 内蒙古东部地区农田种草养畜关键技术研究

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研究了刈割时间、刈割频次,留茬高

度、种植密度、配比施肥、喷施生长调节剂、收获时间、灌

溉次数以及连作等栽培技术效应对产量、品种的影响,建立

了适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高产优质栽培模式。2、以牧草、

饲料作物为青粗饲料,以牛奶、羊肉、肉鹅为饲料对象,以

饲养标准和饲喂试验为依据,以多草种配比种植和多方式利

用为手段,建立了与牛奶、羊肉、肉鹅饲料相适应的牧草饲

料作物种植模式。种养结合与种植普通玉米相比,单位面积

耕地产值增加了1~3倍。3、提出了农牧交错地区“以小范

围集约高效种草,确保大范围草地禁牧生态恢复”的可持续

发展思路;提出了农田种草适宜品种的筛选原则,饲草周年

持续供应对策;提出了内蒙古东部地区麦后复种思路作物的

关键技术和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的高效刈割制度。4、课题

组在《草地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5篇,其中22篇

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出版《东北农牧交错带种草养

畜的理论与技术》专著1部;完成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

位论文6篇。协助通辽金山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通辽及

其周边地区累计推广健宝牧草30万亩,牧特利2万亩,甜格

雷兹1万亩。

/55/ PMI夹芯户外天线防护罩
PMI夹芯户外天线防护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背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号频率越来越

高,要求户外天线防护罩具有更好的透波性,更高的比强度,

以良好适用于室外环境。传统的玻璃钢户外天线防护罩,由

于其密度大,重量大,装配不便,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户外天

线防护罩市场需求。2、研究目的户外天线防护罩是天线系

统的保护装置,保护天线系统免受暴风雪、冰雪、沙尘以及

太阳辐射等的影响,户外天线防护罩的质量好坏及技术指标

直接影响天线信号的质量,对天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3、创

/55/ PMI夹芯户外天线防护罩

新点(1)创新设计了PMI夹芯户外天线防护罩,采用透波性

良好的PMI泡沫作为夹层芯材,玻璃钢作为外部保护层,具有

透波性好,密度小,重量轻等特点,相比传统的玻璃钢天线罩

减重达60%,装配方便。(2)优化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制

备工艺,以在PMI泡沫塑料及其夹芯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废旧料为原料,经过粉碎及加入成核剂、发泡剂等进行

组份的重新设计,得到的微孔材料具有低介电、低损耗、绝

缘的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废旧料的处理成本,实现了绿色产业

的效益最大化。4、经济效益本产品投放市场后,将形成年产

15000个的生产能力,按市场销售价为0.1万/个计算,年销售

收入1500万元,税金270万元,利润总额430万元,新增就业5人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本

产品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

本也随之下降,经济效益也将会进一步提高。5、专利情况本

产品已经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户外天线防护装置(

ZL202020143389.6);授权1项发明专利:一种聚甲基丙烯酰

亚胺微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ZL201410775265.9)

/56/ 汽车重力势能及空载余能收集装置
汽车重力势能及空载余能收集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能量回收利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

物质基础,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问题。自从上世

纪90年代以来,我过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能

源短缺问题随之产生,增加能源供给的压力重新变得十分巨

大。近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汽车的保有量

也在大幅增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私人汽车提供了巨大

的发展空间,同时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势必对交通、能源

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现象历来是大

/56/ 汽车重力势能及空载余能收集装置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通病。交通拥堵不仅给出行者造成时

间上的延误、机动车燃料消耗增加,还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

大的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道路事故率增加等无谓损失

。因此,开发一种装置将汽车空挡运行时的余能及下坡时的

重力势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就尤为必要了。本发明的目的在

于将汽车空挡运行时的余能及下坡时的重力势能收集起来加

以利用,该装置结构简单、环保节能、经济安全,便于推广使

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底板、空挡

控制器、导体、控制面板、水平控制器、线路控制器、磁铁

、电磁线圈、发电机组、滑道、转轴、转子、汽车联动装置

、储电装置、水平气泡;设置一个底板,在底板的一角安装两

根滑道,在滑道上安装一个发电机组,使得发电机组可以在滑

道上自由滑动;在发电机组的转轴的一端安装一个正N边形(

N>36)的小转子,在小转子的外侧设置一个与小转子边数相

同的正N边形(N>36)大转子,小转子能恰好嵌入大转子,形

成子母扣结构;将大转子与汽车联动装置相连,联动装置的转

动带动大转子的转动,当小转子嵌入大转子后,联动装置将直

接带动发电机组的转轴的转动;在发电机组的一侧安装一个

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远离发电机组的一侧安装一个磁铁,使

其与电磁线圈相对应,电磁线圈通电工作时,可使得发电机组

沿着滑道水平运动,进而实现小转子和大转子的连接和分离

;在底板上安装一个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分别安装水平控

制器和线路控制器;在水平控制器中的水平气泡两侧安装相

/56/ 汽车重力势能及空载余能收集装置

同材质、相同体积很相同重量的导体,在水平控制器的一侧

内部安装两个不相连的导体,当水平气泡运动到水平控制器

安装有导体的一侧时,可以将两个不相连的导体连通;在底板

上安装一个储电装置,将储电装置和线路控制器的供电输入

端相连,将线路控制器的供电输出端和电磁线圈相连,从而形

成储电装置经过线路控制器对电磁线圈供电的回路;在线路

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导线,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空挡控制

器相连;当汽车档位处在空挡时,将导线连通,从而激活线路

控制器,同时用导线将水平控制器内部安装的其中一个导体

相连,用导线将水平控制器内部安装的另一个导体相连,当水

平气泡将水平控制器内部的导体连通0.8s后,将导线连通,从

而激活线路控制器,以避免道路颠簸造成的无为启动与关闭

;当线路控制器被激活时,将储电装置和电磁线圈形成完整的

供电回路,从而实现对电磁线圈的控制;当线路控制器被激活

后,实现将供电导线连通时间为1.5s,使得电磁线圈将小转子

和转子连接传动工作,1.5s后将供电导线自动断开,以节约电

量;当线路控制器由激活状态变为未激活状态后,实现供电导

线反转连通,实现反向供电1.5s,使得电磁线圈将小转子和大

转子分离,以降低汽车传动阻力;通过导线将发电机组产生的

电能在储电装置收集后,通过导线导出应用。本发明在工作

时,当车辆下坡,水平气泡将水平控制器上的导体连通时间达

到0.8s时,或者汽车处在空挡运行时,激活线路控制器,能使

/56/ 汽车重力势能及空载余能收集装置

供电导线连通,将储电装置和电磁线圈形成完整的供电回路

,在磁力作用下,将发电机组沿着滑道推进,将小转子能恰好

嵌入大转子,形成子母扣结构,联动装置的转动带动大转子的

转动,带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工作,并将电能储存使用,同时

当线路控制器被激活后,当供电导线连通时间为1.5s,使得电

磁线圈将小转子和转子连接传动工作,1.5s后将供电导线自

动断开,以节约电量;当汽车平路行驶、上坡或非空挡运行时

,线路控制器由激活状态变为未激活状态后,实现供电导线反

向连通,从而实现反向供电1.5s,使得电磁线圈将小转子和大

转子分离,以降低汽车传动阻力。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

是装置结构,便于维护,该装置具有加工、维护简单,可大批

量应用推广;二是环保节能,该装置可实现汽车运行余能和下

坡重力势能的回收利用;三是应用广泛,该装置可以用于各类

机动或非机动车辆使用,便于该装置在社会中的普及与推广

/57/ 禄劝县高寒山区土鸡产品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禄劝县高寒山区土鸡产品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生物质能
应用领域: 牲畜饲养
技术详情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禄劝县高寒山区土鸡产品质

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合同编号:2019-1-N-253180

00001030)”于2020年10月31日通过验收,并获得如下成果

:1、完成饲草紫花苜蓿111亩种植,制定产蛋鸡补饲技术、

林下土鸡驱虫技术企业标准2件。2、已建成养鸡合作社2家

,引导4家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07户农户养殖土鸡,奖补

发放:消毒机7台、产蛋鸡笼共115个、脱温鸡2140羽、鸡苗

4000羽。3、土鸡产蛋率由40-50%提高到55-60%。4、完成土

/57/ 禄劝县高寒山区土鸡产品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鸡屠宰胴体保鲜技术企业标准1件。5、邀请相关专家现场指

导20人次,完成线下、线上科技培训7次,培训232人次,已发

放林下土鸡养殖技术手册100份;已培养白条鸡规范屠宰及销

售人员6人,完成产品代销合作点1个,网上销售平台1个,实验

基地建设1个。6、已帮助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售卖土鸡3.1万

羽,鸡蛋8万枚,脱温鸡3.7万羽,合作社及农户实现产值达21

0万元。超额完成技术和经济指标。

/58/ 检测隧道拱腰衬砌质量的移动式地质雷达天线
检测隧道拱腰衬砌质量的移动式地质雷达天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是检测隧道拱腰衬砌质量的移动式地质

雷达天线,包括地面耦合雷达天线本体,所述移动式雷达天线

支架设有手推平板车,该手推平板车设有与其移动方向一致

的轴座,该轴座轴支撑有向手推平板车一侧倾斜的桁架斜梁

,桁架斜梁的顶端设有承压轴承,该承压轴承的安装座与桁架

斜梁顶端相固定,其转动部固定有连接支架,地面耦合雷达天

线本体的多孔铰接座与连接支架之间设有轴连接的铰接轴。

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人员高空作业、检测过程走行连续、并

/58/ 检测隧道拱腰衬砌质量的移动式地质雷达天线

且是真正意义上的直线、雷达数据图像清晰稳定、检测效率

高质量好的突出优点。

/59/ 多功能水利自动监测柜
多功能水利自动监测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水利自动监测柜,属于监

测柜技术领域,其包括柜身,在柜身底部设有柜底,在柜身的

顶部设有柜顶,在柜身侧边设有用于封闭柜身的柜门;在柜身

的中部设有用于隔离的柜间隔板,在柜间隔板上设有铭牌安

装支架和水位计安装支架,其中,柜间隔板、柜顶和柜门之间

形成密闭的空间。该监测柜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器材用的支架

和安装组合部件,不仅便于各个数据的检测的同时组装简单

,抗干扰性能和密封效果好,防水耐用,体积小且功能丰富,而

/59/ 多功能水利自动监测柜

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运行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易于在生产

实践中推广应用,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60/ 河南电网年度运行方式综合优化计算系统
河南电网年度运行方式综合优化计算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河南电网年度运行方式综合优化计算系统”是以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安全

稳定计算规定》关于运行方式计算管理规定为原则,紧密联

系河南电网运行实际,充分考虑年度运行方式分析计算工作

的特点与侧重点,积极吸纳电网分析人员在电网计算与分析

方面的丰富经验研发而成的。本项目所开发的年度运行方式

报告编写和分析计算平台由电网运行方式数据库、年度运行

方式报告辅助编写工具、安全稳定计算报告辅助编写工具、

/60/ 河南电网年度运行方式综合优化计算系统

短路电流计算报告辅助编写工具和无功电压计算报告辅助编

写工具等五部分组成。该平台不仅能够为年度运行方式计算

提供必要的计算数据和对分析计算结果进行规范化管理,还

能够有效融合、管理与年度运行方式密切相关的电力和电量

网间交换计划、发供电电力电量平衡、新设备计划、基建项

目进度及生产运行技改检修等方面的信息;按照河南电网年

度运行方式计算分析流程,自动进行数据整合,自动生成计

算数据,自动组织实施多用户、并行化集群计算任务,自动

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将计算分析结果汇总并输出;根据年度

方式报告编制规范,自动构建报告框架模版,自动输出年度

运行方式报告内容,形成规范的报告文档。“河南电网年度

运行方式综合优化计算系统”是第一套投入运行的电网年度

运行方式自动计算和报告自动编制系统,首次实现了电网年

度运行方式的自动计算和报告的自动编制,减轻了运行方式

分析人员负担,提高了年度运行方式计算分析和报告编制的

效率和水平,为深入研究分析电网安全稳定特性提供了便捷

的技术手段。

/61/ 甲鱼高雄性率孵化技术
甲鱼高雄性率孵化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养殖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由于雄性甲鱼生长速度快,食用价值高

,甲鱼市场价格明显高于雌性甲鱼的现象,一般销售价格要高

15-25%,因此养殖雄性甲鱼的效益更显著,科学有效的控制中

华鳖性别的技术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课题。不需要增加

固定资产投入,可以通过孵化控制技术,使雄性甲鱼的出壳率

达到75%以上,成本投入低,回报率高。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本技术不需要固定资产投入,以10万只甲鱼计算,孵化增加

投入成本为5000元,雄性甲鱼可达到7.5万只,增加2.5万只,

/61/ 甲鱼高雄性率孵化技术

以每公斤增加10元的利润,年预计可提高利润25万元,投资回

报率很高。技术成果提供方式、条件及适宜推广地区范围:

技术转让方式成套转让技术,可在规模和小型孵化场推广,浙

江省为甲鱼养殖大省,前途广阔。

/62/ CoolPad6260TD双模双待智能手机
CoolPad6260TD双模双待智能手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产品背景TD-SCDMA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

准,从标准的开始制定到实施、产品化的整个过程,国家都

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经过几年发展,TD-SCDMA技术已渐趋成

熟。目前正在进行商业化使用的试商用测试阶段,现在中国

移动等运营商已经在10个城市开展TD-SCDMA网络建设,其中

包括6个奥运举办城市,北京、上海、保定、青岛和夏门已

经开始进行对专业用户的放号。在网络建成的初期,TD-SC

DMA网络覆盖不可能覆盖到全国,考虑到信号覆盖的效果,

/62/ CoolPad6260TD双模双待智能手机

以及2G用户过渡等问题,必将需要大量的双模手机。产品特

性CoolPad6260TD提供了两个卡槽,在无卡、单卡(SUIM或

UIM)以及双卡(SUIM和UIM)情况下均可使用。其中,无卡

时主要提供PDA功能;UIM单卡时相当于普通单模智能手机;

SUIM单卡时相当于双模单待智能手机,即支持T网或G网单网

在线,双卡时,同时支持T网和G网同时在线工作,或双G网

同时在线,即实现了双待机技术;与宇龙前期产品线上的产

品相比,除承袭了CoolPad系列机器一贯的风格与易用性之

外,CoolPad6260TD是一款最新的3G手机主要技术参数Cool

Pad6260TD的简要技术指标如下所示:频段:TD-SCDMA/GS

MLCD:2.8寸英寸存储容量:3000条联系人、3000条短信、3

00条日程安排、3000条通话记录,1000封邮件存储器:128M

ByteFLASH+64MByteSDRAM内置摄像头:200万像素自动对焦

摄像头多媒体:MP3/MP4,支持MicroSD卡,最大支持1G容量

TD手机定制的规范:支持可视电话、流媒体、MMS、WAP、J

AVA、DM、QR码、飞信、POC等业务蓝牙功能:支持蓝牙立体

声和数据支持环绕立体声耳机其他功能:移动证券,名片识

别,语音识别,蓝牙功能,关机闹铃,OFFICE商务套件,无

线小秘,防盗,私密功能,3D游戏等。

/63/ 微尺度下材料表/界面力学与仿生研究
微尺度下材料表/界面力学与仿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力学领域。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很多现象,

例如植物叶子的自清洁效应、小动物的水面爬行以及微纳结

构的弹性变形等都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或固体的表面应力等“

非经典力”息息相关。当结构的尺寸进入微纳米量级时,其

表面效应随着比表面积的加大而日益凸现出来,从而产生迥

异于宏观尺度力学行为的特殊现象。在微纳观尺度下,利用

表面张力或表面应力诱发的浸润、变形及自组装效应来设计

新材料和新器件已成为当今前沿科学研究的热点。本项目针

/63/ 微尺度下材料表/界面力学与仿生研究

对表面仿生以及微纳米领域中的表/界面现象进行系统深入

的研究,建立了定量化分析的力学模型,为微器件和仿生结构

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表面或

者体内具有微纳米结构的材料的表/界面效应,分析了表面张

力或表面应力对于浸润现象和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为

表面仿生和微纳米材料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1)首次提

出了基于接触线钉扎的新型浸润模型,该模型比经典的Wenz

el模型和Cassie模型更能准确地预测宏观接触角的数值。提

出了亲水基底产生超疏水状态的力学机理,并阐明了多级粗

糙度表面和接触线钉扎更有利于产生超疏水状态,进一步解

释了莲花效应。(2)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水黾腿表面的

浸润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力学模型阐明了水黾腿表面

的蜡质结构和纳米沟槽是产生超强浮力的重要原因。推出了

水黾腿周围的液面形貌以及所受浮力的解析解,给出了腿的

临界下沉条件,并结合接触线钉扎讨论了棒的截面形状对于

浮力的影响。(3)采用表面弹性理论建立了纳米多孔金属

的Timoshenko梁模型,准确预测了纳米多孔材料的有效弹性

模量,同时定量给出了多孔材料微结构尺寸和微梁临界屈曲

载荷之间的关系。2.系统研究了液体的表面张力与细长弹性

结构的相互作用。(1)建立了两根、三根、两束微梁的毛

细粘附模型,给出了临界长度和挠曲线的解析解,并从能量角

度阐述了多级毛细粘附结构存在的合理性。(2)建立了液

滴放置在变刚度微梁上面时的定向运动模型,指出液滴将自

/63/ 微尺度下材料表/界面力学与仿生研究

发地向微梁较软的一端运动,从而提出了利用结构弹性驱动

液滴的新方法。(3)指出水黾腿表面的刚毛能够自适应水

面的变形从而增大其浮力值。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水黾腿

的整体弹性变形对于浮力的影响,发现相比刚性腿而言,柔性

腿仅产生一个较小的水坑就很容易浮在水面上;当腿充分柔

软时,水面永远不会刺破腿也不会下沉。本项目在Langmuir

、PhysicalReviewE、Nanotechn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上发表SCI论文*篇,其中影响因子>3的论文*篇;出版2章英

文专著。发表的论文被AdvancedMaterials、AnnualReview

ofMaterialsResearch、AppliedPhysicsLetters、NanoTod

ay等刊物上的论文广泛引用。

/64/ 世界自然遗产地钙华演化规律与震后主景观生态修复保育技术
世界自然遗产地钙华演化规律与震后主景观生态修复保育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生态保护
技术详情

  世界5个钙华自然遗产地四川阿坝洲就拥有2处,具

有巨大的科研和文旅价值。“8.8”九寨沟地震造成世界自

然遗产地部分钙华景观受损严重,如何使地震受损严重的钙

华地质体与景观群科学恢复和保育工作全球瞩目。按照环境

友好、影响最小的科学重建总原则,如何解决钙华地质体及

其景观系统灾难性震损、退化的科学修复和保育难题,实现

遵循天然钙华演化规律,应急性快速复原钙华景观、保持钙

华自然遗产地原真性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64/ 世界自然遗产地钙华演化规律与震后主景观生态修复保育技术

项目组在7个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的资助下,经过十余年的协同

攻关,以Ca-C-H2O物质循环理论为基础,以钙华地质体为对象

,以空-地无损探测及分析为手段,在明确高寒钙华海绵地质

体多相特征基础上,将成套钙华修复保育技术成功应用于震

损核心遗产点抢救性恢复中,首次解决了钙华世界自然遗产

地震损及退化的科学恢复保育难题。取得的主要创新和成效

如下:(1)创新性研究了钙华天然海绵地质体的共沉积耦

合作用规律,对钙华地质体从微观孔隙到宏观孔洞的特征及

功能进行了系统剖析,掌握了高寒钙华地质体单元特征,并进

行系统性细化分类,揭示了钙华遗产保育过程与维持多孔隙

构筑单元的功能和共生关系。(2)首次从元素-矿物/生物

-地质体一体化系统的角度揭示了钙华-生物体系共演化过程

,揭示了微生物对钙华沉积双向调控互换行为,建立了钙华修

复基元材料跨尺度级配和力学强度调控科学模型。(3)遵

循“同质同相、自然增强”修复保育理念,首次研发的修护

、构筑、降渗等系列生态环境协调型钙华修复材料,具有天

然钙华等效特性与功能;形成了受损钙华生态原位修复整套

材料、方法和技术,突破了天然钙华地质体与修复体完整性

、原真性巨大难题,解决了自然遗产地钙华体重大受损应急

性抢救需求。(4)采用“协同保育、保持原真”整体生态

化思路,运用“钙质胶结,富钙晶化,海绵构筑,同步施工”的

成套材料和工法,首次成功应用于世界自然遗产地震损、退

化钙华景观修复工程,恢复综合效果优良,维护了整个遗产地

/64/ 世界自然遗产地钙华演化规律与震后主景观生态修复保育技术

景观系统的唯一性和天然属性。项目成果对于世界遗产地的

震后微观-宏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对维

护遗产地岩溶水、森林生态和钙华景观美学价值起到关键作

用。实践成果得到省委领导、专家及游客的高度认可及央视

、澎湃新闻等多次追踪报道,本成果对助推区域旅游、带动

周边乡村振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有重大意义。近两年技

术研发收入1936万元,技术应用15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2

.2亿元。成果形成专利23项,已授权专利14项(发明专利10

项),发表论文33篇;被采用的省级咨询报告2件,上报应急研

究简报4份。经鉴定:该成果系统完整先进,其钙华海绵地质

体及其修复保育材料和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

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灾害区修复,属国际首创,为世界自然遗产

地钙华景观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科学认知和世界级的范例,

在同类遗产修复保育中极具推广价值,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

分显著。

/65/ 瞳孔测量尺
瞳孔测量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监测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瞳孔

测量尺。瞳孔大小形态及其反应的改变,除见于眼科本身的

疾病外,尚可反应全身性疾病,尤其是对神经科、脑外科和内

科疾病的诊断、鉴别和护理治疗等方面也很有价值。在医疗

护理工作中,瞳孔的观察尤为重要,观察瞳孔的工具是电筒,

电筒的光有分为黄光和白光,白色的都是LED,由红绿蓝三基

色组成,光谱是断续的,显色指数为65。黄色的灯泡有7种颜

色组成,显色很好,光谱是连续的。黄光对人眼来说比较柔和

/65/ 瞳孔测量尺

,比冷色LED没那么刺眼。观察瞳孔大小时通常都是目测估计

大小,必然会影响结果,现代铝制瞳孔笔上虽然有刻度,但笔

身呈圆形,不便测量,三种瞳孔直径测量方法在不同测量状态

下测量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汪育文,保金华和吕帆,眼视光学

杂志,2009年03期)对照相机拍摄法、Pupillometer瞳孔测

量仪和Rosebaum瞳孔尺三种方法3种测量瞳孔的方法进行比

较,结果显示照相机拍摄法和Pupillometer测得的瞳孔直径

结果瞳孔直径偏小,均只在双眼自然状态下测量,并且不便于

神经内科卧床病人,而Rosebaum瞳孔尺在普通照明环境下测

量困难,难以分辨瞳孔边缘。眼科近距瞳孔直径测量法近用

视标采用常用五号宋体字,分为单个清晰视标和阅读材料两

种,距离受试者33cm。我国正常人的平均瞳孔直径为3.35mm

。一般光照下,瞳孔小于2mm和大于5mm者分别称为瞳孔缩小

和散大。若相差0.25mm以下为生理性,相差1mm以上为不等大

。瞳孔位于巩膜中央稍偏鼻下方,呈圆形。瞳孔最大可散大

至7.5~8mm直径;极度收缩为1~2mm直径。瞳孔的大小因光

照的强弱而异。室内光线下,正常成年人的瞳孔为2~4mm。

影响瞳孔的因素有以下几种:(一)生理情况1、年龄因素

瞳孔的大小在不同年龄是有差异的。出生1年内,因瞳孔放大

肌未发育完全,瞳孔较小。青春期的瞳孔最大。进入老年期

的瞳孔呈进行缩小。2、在不同的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自身调

节作用,瞳孔的大小会有所不同。中国人虹膜颜色深,瞳孔边

缘不便分辨,若瞳孔尺以1mm为梯度,可能导致观察不准确。

/65/ 瞳孔测量尺

(二)视力因素瞳孔的大小与维持物像清晰有一定关系。一

般来说,近视者的瞳孔较远视者大;老视者较小。(三)神经

系统疾患对瞳孔的影响神经系统疾患可使瞳孔的大小及对光

反射改变。根据反射弧信道大致可分为病变在传入道、中枢

和传出道三种。1、病变在传入道位于视网膜、视神经、视

交叉、视束或中脑顶盖前区的病变,使光刺激信号传导受阻

,不能正常传至瞳孔运动中枢,导致双眼瞳孔对光收缩时交感

性能下降。2、病变在中枢病变在外侧膝状体以上时一般不

影响对光反射。松果体和脑膜瘤可使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

失但近反射存在。3、病变在传出道副交感神经病变时,患眼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及近反射消失或减弱;交感神经病变

时,患侧瞳孔缩小,瞳孔反射不受影响,常见为Hornor综合征

。表现为轻度眼睑下垂、眼球凹陷和瞳孔缩小。针对上述因

素,目前使用的检查方法是:室内照明中等亮度,采用聚光笔

式电筒照射先对准双眼中间照射,再将光源移向左右瞳孔中

央,交替性照射,观察瞳孔的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对比观察双侧瞳孔的大小、形状是否等大等圆,位置及近反

射。距眼3~5cm,每眼照射约1秒,然后迅速移至另眼,以平稳

的频率在两眼间交替移动,观察并比较双眼瞳孔的大小及对

光反射,在现有的测量方法中,存在测量精度低、容易对病人

造成二次伤害。项目内容本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瞳孔测量

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精度低、容易伤到

/65/ 瞳孔测量尺

病人及护理人员的问题。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

瞳孔测量尺,包括长方形支撑板,支撑板的非边缘处不同尺寸

的瞳孔对比标记,瞳孔对比标记为圆形,靠近每个瞳孔对比标

记处均设置有对应的数字尺寸符号。本项目特点还在于:瞳

孔对比标记为孔型或非孔型、支撑板的四个角边缘均为圆形

、两相邻瞳孔对比标记之间的直径相差0.5mm、瞳孔测量尺

长为10cm,宽为3.5cm。本项目瞳孔测量尺的有益效果与优点

是:瞳孔测量尺能够避免伤及护理人员,并且测量精度高,尤

其方便了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患的病人的测量,此

外,本瞳孔测量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66/ 南通港矿石取制样设备
南通港矿石取制样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氢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设备是国内第一套机械自动化取制样设备。从工

艺流程、系统主参数确定到各单机的选型及结构设计,全部

自行完成采用PLC控制,配以微机进行作业辅助管理,在中

控室操作。该设备可实现全断面等时间间隔取样,全断面等

质量间隔取样,样品分为品质化验样、水份测定样和粒度试

验样。并可实现块矿、粉矿的正常作业流程,对比样试验和

事故流程。完全符合有关国际及国内标准的规定,样品及检

测结果具有完全的代表性。该设备各项技术指标及使用性能

/66/ 南通港矿石取制样设备

均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散状物料检测领

域中的一项空白,价格是国外产品的五分之一,单台可节汇

200万美元。该设备可用于港口、电站、矿山等部门。

/67/ ZTC-Ⅰ自动观测系统综合测试维修平台
ZTC-Ⅰ自动观测系统综合测试维修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ZTC-I自动观测系统综合测试维修平台是一款为解

决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维护保障问题而研制的,确保自动气

象观测系统的数据准确及时的上传。产品具有整机标定功能

,检测功能以及维修功能。该维修平台主要用于地方自动气

象观测系统,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在气象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

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产品可以提高对自动气象

站设备的标定和维护保障效率,达到对自动气象站的维修维

护更加系统化和制度化,对自动气象站整机和部件的检测维

/67/ ZTC-Ⅰ自动观测系统综合测试维修平台

护更加准确、方便,满足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设备的维护保障

需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a)仿真信号:温度检测点偏差:

±0.2;最大允许误差:±0.06;分辨力:0.001。湿

度检测点偏差:±0.02V;最大允许误差:±0.01V

;分辨力:0.005V。风速检测点偏差:±1Hz;最大允许

误差:±1Hz;分辨力:1Hz。雨量输出(雨强):1mm/

min;最大允许误差:±0.2mm;分辨力:0.1mm。b)工作

环境温度:15℃~55℃;相对湿度:5%RH~95%RH;风速:≤2

0m/s。c)储运环境温度:-25℃~55℃;湿度:0~90%RH。d

)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少于3000h。e)维

修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应不大于2h。f)电源:AC220

(1±10%)V,50Hz。“ZTC-I自动观测系统综合测试维

修平台”是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针对自动气象站的测试和维

修平台。该平台可通过综合处理软件系统完成对自动气象站

的标定、测试和维修功能。该平台集成测试仪表、标准气象

要素模拟信号源、多功能检测接口、电源和维修以及打印机

等设备,完成从对自动气象站设备的整体测试、标定到对部

件(模拟板、数字板等)板级和芯片级的检测和维修。目前

该产品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得到了吉林省气象装备保障

中心等用户的充分肯定,技术上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

性,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68/ XN-1型全自动多功能绝缘油耐压试验机
XN-1型全自动多功能绝缘油耐压试验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试验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该机由高压试验

单元、中继控制单元、计算机三个部件构成,各个单元相对

独立,连接简单。若只用高压试验单元和中继控制单元也可

以构成一个具有单一试验功能的全自动试验系统。(2)具有

4个油样同时进行试验或任意选择其中的油样进行试验的功

能。(3)严格按照IEC标准Standard156、国标GB507-86和GB

7595要求,采用计算机进行程控试验。(4)利用油样的试验

间隙时间,对多个油样进行循环试验,工作效率高。(5)试

/68/ XN-1型全自动多功能绝缘油耐压试验机

验过程中可以通过界面进行中断,也可重新恢复试验。(6)

测试数据和试验结论不可修改,确保试验报告的客观性和可

靠性。(7)系统具有自动检测、校正和直接修改专家系统的

功能。主要技术指标:(1)额定容量2kVA。(2)输出电压70k

V。(3)输出电流30mA。(4)升压速度2kV/s。(5)试品个数4(

或用户指定的数目)。(6)试验方式全自动程序控制,任意抽

样。(7)试验结果屏幕显示,打印B5或A4纸报告。(8)测量误

差<1%。(9)保护动作<1ms。(10)绝缘水平90kV(高压部分

),1kV(低压部分)。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电力系统、铁路

供电系统中充油式设备大约占70%,每年要对大量的绝缘油

样进行耐压试验。在供用电生产实践中,一座200MW的中型

电站正常情况下每年需要进行数百个绝缘油样的耐压试验;

一个管辖7个牵引变电所,1个分区亭、1个开闭所的铁路供

电段,每年需要进行数千个油样的耐压试验。由于绝缘油耐

压试验程序性很强,重复工作量大,手工操作很难保证测试

结果的正确性。由于试验工作效率低,对供用电企业加快电

气设备检修速度,特别是在事故抢修中,为减少停电时间带

来了困难。如果一台20MVA的变压器因检修前后的绝缘油耐

压试验速度加快,提前1天结束检修工作,不计检修附加费

,仅电能按每度电0.5元计就可创造经济效益24万元。减少

停电时间,还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试验结论

不准确,将给运行的电气设备埋下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很大

的经济损失。此外,一个中型炼油厂每年也需要进行数千个

/68/ XN-1型全自动多功能绝缘油耐压试验机

油样的耐压试验,由于普通方式的单油样试验耗时量大,对

大型炼油企业的自动化生产过程监控不利,甚至可能造成生

产的绝缘油质量不合格,必然影响到经济效益。综上所述,

XN-1型全自动多功能绝缘油耐压试验机能够在充油电气设备

的检修、绝缘监督中,在绝缘油生产的质量监控中发挥较大

的作用,能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整体技术

性能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到目前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69/ 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
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氢能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项目是天津电力快速发展的需

要,特别是子公司运行模式和电力市场交易等的需要。该系

统具有很强的应用功能,大大提升运行的稳定性,减小维护

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电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为公司的

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有力技术支持。该系统实现了500

kV、220kV网损计算和分析;500kV、220kV母线和变压器损

耗分析;220kV、500kV、110kV分区、分线损耗分析,电厂

发电和上网电量的分析,网间联络电量、分区供电量分析等

/69/ 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

功能。以上各项可以以网页、报表、曲线、棒图和饼图等各

种形式展现给用户,图形界面中的贴士功能,增加了界面的

可视信息纬度。系统的主要特点: 1、数据的完整性:一体

化和完善的系统设计,实现了与天津EMS系统图形及数据共

享,使用户对电网中各类电量信息展现更加完整; 2、数据

的准确性: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算法,使带路、换表、主备表

替代和其他错误数据的发现和处理,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3、数据的及时性:前置的实时内存库技术,保证了数据的

及时性; 4、高可用性:Ⅱ、Ⅲ区应用界面相同和数据的快速

更新,使公司各基层单位都能使用该系统。 5、高可靠性:

进程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 6、易维护性:方便的数据维护

功能,强大的报表功能,使各类报表的定制,更加方便和快

捷。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数据采集准确

、及时,各子系统应用功能齐全。该系统为天津公司内部各

相关部室提供分析电网、分析线损的最好的技术平台,分区

电量统计、分析功能、母线平衡、变压器平衡、分线线损分

析功能可以在天津电力公司的各个供电单位推广(目前已在

部分分公司应用)。另外,该系统在国内同类型的应用属领

先,可以通过对成果的鉴定,扩大系统在天津、华北网乃至

全国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我们的成果。

/70/ 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关键技术研究
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31项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建立了高功率激光光束质量表

征新方法,形成了国家标准鉴于过去Siegman提出的M2因子不

能完整描述高功率激光复杂像散和扭曲等特性,课题组提出

了M2/M4因子矩阵概念和表征方法,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

基础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并研制了M2/M4因子矩阵测量仪器;

在激光亮度诊断方面,课题组提出了改进的Mach-Zehnder点

衍射干涉仪(M-Z/PDI)和环形共光路点衍射干涉仪(CCP/

/70/ 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关键技术研究

PDI),设计了基于CCP/PDI的干涉传感器系统,用于诊断激光

复振幅场分布。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万瓦级激光的光束质量

进一步实验验证的基础上,课题组建立了国家标准,该标准为

高功率激光光束质量的表征与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在理论分

析和激光器的设计、制造、检测、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均匀面泵浦耦合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采用大面阵LD空间

拼接技术、高功率密度泵浦光整形技术、非球面镜头组快轴

聚焦技术、导光板慢轴强度匀化技术等,实现了两维LD阵列

圆对称均匀泵浦;完成了50kW大功率LD泵浦源优化设计及装

调,激光功率、波长及光谱宽度达到实验应用需求;建立了基

于波导均化的泵浦耦合模型,设计并完成实验用泵浦耦合系

统研制,泵浦均匀性达到94%,整体耦合效率接近90%。3).热

管理技术取得的突破提出采用热-固-液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

方法,分析激光光学元件产生严重热效应的物理过程;研究高

功率激光辐照下光学元件及膜层的热疲劳损伤机理、微结构

的形成和扩展、纳米杂质诱导产生的热损伤问题;提出了分

区域主动冷却方案和一种背面泵浦、背面液体直接冷却的悬

浮式复合薄片激光热管理方案,在国内首次实现单片1.9kW、

光-光效率约33%的稳腔激光输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

含括非热稳定热力学模型、光学传输模型、能量转换模型及

有源非稳腔模型的综合理论分析平台,为分析高平均功率全

固态激光器光束质量非线性下降提供了理论基础。4).非热

稳定大模体积非稳腔研究取得突破提出非稳腔内采用相位板

/70/ 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关键技术研究

补偿激光介质静态畸变,提高输出激光光束质量的技术措施

,并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实验验证,激光光束质量由采用相位板

补偿前的5.48倍衍射极限提升到补偿后的3.19倍衍射极限;

建立了非热稳定大模体积非稳腔固体激光技术验证平台,实

验验证了大功率LD阵列均匀泵浦、非热稳定激光介质热管理

及非稳腔设计技术,实现了输出功率12.1kW、光束质量5.35

倍衍射极限的技术指标。5)建立高平均功率激光创新实验平

台,演示里程碑成果建立了高平均功率、高亮度全固态激光

创新性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采用热

容工作方式,国内首次实现单谐振腔P=12.1kW激光,光束质量

β=5.35,取得了标志性里程碑成果(P>10kW、β<6)采用国

产元件,2011年底,通过采取热效应综合控制技术,单链光路

获得了P=11kW激光输出,光束质量β=4.7,突破性地实现了万

瓦级高平均功率激光器连续工作时间超过100s,输出功率不

稳定度低于3.6%,使得高平均功率激光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

步。2013年,通过对输出激光光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控制

,获得P=13kW激光输出,光束质量因子β=1.7。查新结果表明

本项目突破的关键技术具有原始创新性,对高平均功率激光

创新实验平台的测试结果证实本项目的理论创新及里程碑成

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本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在L

aserPhys.Lett.、Opt.Lett.、Opt.Exp.、JMO、CPL、COL、

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113篇(其中SC

/70/ 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关键技术研究

I收录53篇,EI收录论文44篇)。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项

,获得美国专利1项。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成果紧密结

合工程应用和国家重大需求,并已应用于全固态激光新方案

探索、材料损伤、产品性能提升等研究,是一项难度大、具

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的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国

内领先水平。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成果

突破了高效耦合、均匀泵浦、定标放大、光束净化、热管理

等一系列技术,难度较大,整体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有效提升了我国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整体水平,对我国高平

均功率全固态激光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5.应用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研究成果在成都航空四站装备修理

厂的设备生产和维护中得到大量应用,2013年-2015年新增销

售额62222万元,新增利润5886.4万元;分别应用于苏州长光

华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莱普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20

13年-2015年新增销售额30222万元,新增利润4526.4万元,新

增税收855.96万元。

/71/ 极米项目管理积分制考核系统
极米项目管理积分制考核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主要功能:包含考核上报、考核审核、考核成绩等

功能模块。主要解决企业、政府在人员参与项目工作,公平

公正考核评价职工的重要体现及制度,积分制考核系统可将

相关制度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形成分数、排名,为人员储备

提供技术保障。技术特点:采用MVVC架构,实现前后端分离

技术,前端采用VUE开发,后台采用vb.net开发,后端主要实现

API接口,前端实现静态页面,独立发布,安全采用token认证

方式。

/72/ MG56,MG57,MG59型多功能钳型表
MG56,MG57,MG59型多功能钳型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具有国内首创的锁针机构和弯曲针显示器,以及1A

档钳型互感器的无源测量.该表还具有实用性功能的1.5A低

电源兆欧级电阻测量和档测量的峰鸣报警等功能,采用转向

件钳口结构,具有较大的张开尺寸操作灵活省力,钳口接触良

好等特点.国内同类产品中居先进水平.

/73/ 槐角炭
槐角炭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及背景为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监督管理,

保障公众安全用药有效。本项目列入吉林省中药材地方标准

修订计划,承担单位为吉林省药品检验所。2.技术原理及性

能指标主要编制依据为:根据《吉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编

制方案》、《槐角炭中药饮片炮制项目任务书》及按《中国

药典》(2015)药材标准修订技术的相关要求,对槐角炭中

药饮片炮制工艺进行了系统地研究。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

性1986版《吉林省中药炮制标准》中,槐角炭项下无质量控

/73/ 槐角炭

制指标,虽已有法定标准但尚不能满足中药质量控制要求。

目前药品生产企业的槐角炭饮片均为厂家按照自己内控标准

炮制、检验,没有统一的饮片标准来控制其质量,给使用槐角

炭为原料的药品带来安全隐患,无法真正做到保证药品的疗

效和应用安全,因此应尽快制定其质量标准,以便更好控制其

质量,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为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4.技

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本项目目的为建立槐角炭的质量标准

,适用于使用单位、药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经营单位对

槐角炭进行检验,控制槐角炭的质量。检验包括槐角炭来源

、性状、鉴别、水分、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等内容。本标准的

建立为槐角炭的质量评价控制提供了全面、科学、有效的方

法和依据,确保槐角炭使用的安全、有效、可控。现已编入

《吉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一册)5.历年获奖情况目

前尚未取得奖项

/74/ 一种针对风电场空间相关性的风速预测方法
一种针对风电场空间相关性的风速预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风电场风速的预测方法。主

要考虑现有方法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各风电场之间的空间相关

性以及无迹卡尔曼滤波的优化等问题。主要方法是对于给定

22个风电场,计算其余21个风电场与目标风电场的秩相关系

数,依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去判断用于预测的风电场,选择Ken

dall秩相关系数大于0.55且Spearman秩相关系数大于0.75的

风电场。之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去建立非线性状态空间模

型,利用建立好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进行无迹卡尔曼滤波

/74/ 一种针对风电场空间相关性的风速预测方法

预测。针对无迹卡尔曼滤波的尺度参数依据预测误差最小原

则去优化。最后选择4年中同一时刻的风电场风速数据,用其

和目标风机9号机的第一年同一时刻的风速数据进行灰色关

联度分析。

/75/ 一种新型电动车定位器
一种新型电动车定位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目的: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

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从能耗角度看,电动自行车只有摩托车

的八分之一、小轿车的十二分之一,从占有空间看,一辆电动

自行车占有的空间只有一般私家车的二十分之一,从发展趋

势上看,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依然看好,电动自行车曾以

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

睐,电动车相较于人力踩动进行驱动的自行车而言,具有行驶

速度快,操作省力的特点,更受使用者的青睐,电动车行驶耗

/75/ 一种新型电动车定位器

电,不会排出尾气,较为环保,因此,电动车在生活中的使用较

为常见。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动车定位器大多数是使用螺

丝进行直接固定,缺乏必要的抗震组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项目研发了一种新型电动车定位器,解决了缺乏必要的抗

震组件,使得定位器震动明显,会损伤内部元件,影响定位器

的正常使用,尤其是电动车颠簸时,更容易造成电动车定位器

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降低了使用性能的问题。②创新点:

该新型电动车定位器,通过凸字形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

振垫片,凸字形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外框,外框的顶部配合

连接有顶盖,顶盖与外框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凸字形

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端与外框的底部固定

连接,外框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拱形支撑座,拱形支撑座的

顶部且位于外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部卡

接有GPS定位器,顶盖的内壁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缓冲块

,缓冲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条,达到了缓冲抗震的效果,结

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缓冲抗震效果好,减小了振动幅度,延

长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性能。③社会效益:本项

目属于高科技类产品,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技术资源、

经验积累等,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研发基地,对同

行能起到领军性影响。项目的实施,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很好的缓解了社会就业问题。该项

目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将具有极强的社会

效益。

/76/ 选煤厂浓缩池防压耙报警装置的研究
选煤厂浓缩池防压耙报警装置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核能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浓缩机是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澄清的主要设备,在煤

泥水沉降过程中易发生压耙事故,一旦发生压耙事故就会导

致选煤厂停产。目前选煤厂浓缩机使用的电流检测报警装置

不能准确实现压耙报警功能,因此提出该项目的研究。该项

目为自选项目。该项目通过对选煤厂浓缩机压耙机理的研究

,开发了选煤厂周边轨道传动式浓缩机随动防压耙报警装置

。该装置利用速度检测原理,由随动轮、光电编码器、无线

传输模块、plc和声光报警器等组成速度检测报警装置,实

/76/ 选煤厂浓缩池防压耙报警装置的研究

现了耙式浓缩机因煤泥过厚造成压耙之前的预警和非正常运

行工况的报警。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浓缩池直径:Φ=

30.362、实际测得浓缩机的运转速度:9.0~5.0m/min3、取

样时间:T=1s4、T秒内高速计数模块的计数值:M=205、随

动防压耙报警装置测量速度:v=0.0628m/s

/77/ 换代卡车铝油箱开发
换代卡车铝油箱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燃油箱,具有耐腐蚀、降低整

车重量、产品生命周期内经济效益好、材料的再生利用率高

等优点,符合目前国际上汽车生产向绿色制造、减少有限资

源消耗、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趋势。国外载重卡车的大容

积燃油箱已普遍采用铝合金制造,欧洲与美国中、重型卡车

中铝合金油箱所占比例约为60~70%。欧洲生产的铝合金油

箱以方型为主,美国生产的主要为圆形,方型油箱可以更有

效的利用空间,容积可以更大,在车上也更美观,但方型油

/77/ 换代卡车铝油箱开发

箱的成型及自动化焊接难度较大。立项时国内铝合金油箱尚

未开发应用,需要进行产品、材料、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开发

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掌握了铝合金方型油箱制造的关键技

术,在结构和制造工艺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已批准两项专

有技术。2004年6月通过专家鉴定:研究成果为国内首创,

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我国载重卡车的技术水平做出

一定的贡献。项目为该产品批量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

该技术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并小批量生产。投资收益分析结

果表明,该项目有较好的投资回报率及较好的应用前竟景。

/78/ 运旱22~33
运旱22~33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是以89D46为母本,以90-13-20为父本杂交后,采

用系谱法经过连续5代定向选育而成。国审麦2005019,山西

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弱冬性中早熟,全生育期2

39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起身较早,两极分化快,苗

脚利落,苗期叶片宽大,成株后旗叶上举、细小。株型紧凑

,茎秆较细,弹性稍差,抗倒伏能力一般。穗层整齐,小穗

排列紧密。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黑胚

率1.1%。平均亩穗数40.7万穗,穗粒数27粒,千粒重39.8克

/78/ 运旱22~33

。抗寒性较好,抗青干能力强,成熟落黄好。中抗至中感条

锈病,中感白粉病、黄矮病和秆锈病,高感叶锈病。适播期

10月上中旬,亩播种量7~10公斤。

/79/ 智能型UV上光连线机组
智能型UV上光连线机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性能指标:1、型号:1150最大幅面:800*11

00mm;2、最小纸张幅面:320*470mm;3、纸张适用范围:

200-260g厚纸型,80-600g厚薄两用;4、速度:0-60M/min

;5、总电机功率:20.4KW;6、红外灯管功率:18KW;7、

紫外灯管功率:24KW;8、整机重量:5.8T。

/80/ 医学验光的开发、应用及推广
医学验光的开发、应用及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医学验光定义为在正确验光基础上,为医学目的进

行正确验光和处方的医学行为。医学验光区别于常规验光之

处在于,在初级验光的基础上,根据被检者的眼位、调节、

双眼单视以及集合功能等检查结果等作出综合判断,给予验

光处方。医学验光的全面推广促进了我国验光师整体专业水

平的全面提升,弥补了培训制度缺陷造成的先天不足。医学

验光的全面推广使得我国验光配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广大

屈光不正患者获得了最大收益。

/81/ 感应式电自控饮水机
感应式电自控饮水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家用电力器具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制的感应式电自控饮水机;是采用微电脑

技术、温度检测技术、人体感应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研制出的

一种全新产品。该产品已申请专利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受理号:200420034660.3)。该产品的市场投放,必将占

据有利的优势,也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有益。在目

前饮水机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生产成本30元(按1万台

/月)在目前饮水机销售价的基础上增加60元(按1万台/月)销

售额增加30万(按1万台/月)。

/82/ 登海6102
登海6102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鲁农审字[2005]011号原代号DH6102,系莱州市农

科院选育的玉米一代杂交种,组合为DH4866/DH62,母本DH

4866是以7922/478组成基本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父本DH6

2是以丹340/4221组成基本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该杂交种

参加了2002~2003年全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两年23处试点

17点增产6点减产,平均亩产573.2公斤,比同组对照掖单4

号增产8.1%;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5公斤,比同组

对照农大108增产5.1%。该杂交种株型紧凑,幼苗叶鞘紫色

/82/ 登海6102

,生育期平均102天,株高平均271厘米,穗位平均119厘米

,试点调查:平均倒伏率1.2%、倒折率1.9%。全株叶片数2

0~21片,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16.0

厘米,穗粗5.1厘米,秃顶0.8厘米,穗行数平均16.7行,穗

粒数541粒,白轴,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出籽率84.7%,千

粒重301.9克,容重749.7克/升。2002~2003年试点田间自

然发病调查结果(两年23处试点)最大值为:大斑病一级,

小斑病三级,弯孢菌叶斑病五级,青枯病5.6%,粗缩病1.9

%,黑粉病5.6%,锈病五级。2002年委托河北省农科院植保

所(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试抗病性指定鉴定单位)进行抗病

性鉴定,结果为:抗小斑病,感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

、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中抗矮花叶病。经农业部谷物

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析,粗蛋白含量10.27%,

粗脂肪含量4.28%,赖氨酸含量0.29%,粗淀粉含量72.6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3500~4000株/亩,其它田间管理

同一般大田管理措施。制种技术要点:父母本行比1:4或2:

5,在母本出齐苗后播第一期父本,第二期父本比第一期父

本晚播5天,母本每亩留苗4000~4500株左右,父本1200~

1500株左右。在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利用。

/83/ 新型电控高安全性储纬器
新型电控高安全性储纬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本项目产品

新型电控高安全性储纬器应用于喷气织机,以扩大喷气织机

的制造范围,主要分电控系统、储纬系统、人机界面、分气

管等组成,主要特点如下:1、产品创新设计了适合喷气织造

的专用储纬器电机能耗制动电路,制动聘问,定位准确,能量

消耗小;2、开发了气流穿纱器,利用气压将纬纱穿入进纱口

磁眼,引线过程方便快捷;3、开发了纬纱制动器,实现了在引

纬后阶段给纬纱一个制动力以减弱纬纱的瞬时张力,改善布

/83/ 新型电控高安全性储纬器

面质量,减少了断纱的现象;4、增加了在引纬结束纬纱被剪

断后,将露在喷嘴口外面的纬纱拉回的功能,有效的防止各个

喷嘴之间纬纱头相互干扰的可能;5、通过调节绕纱鼓的直径

和改变释放的圈数来实现储纬定长,减少纬纱消耗量,提高织

机运行效率和织物质量。产品的性能指标(1)最大入纬率

:1800m/min;(2)适应纱支范围:20D~3.5S;(3)适应织

机转速:≤800转/min;(4)织机最大幅宽:3600mm;(5)适

应纬纱捻向:S向或Z向;二、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喷气织机

向以高速、高效、高质的特点,织制批量大、品种翻改勺的

织物通用和可靠的织机,应用较多的棉织物、牛仔织物、防

羽绒织物、色织物、弹力织物、毛巾织物等,织制这些织物

性价比高于剑杆和片梭织机。近年来,喷气织机在无梭织机

中是技术和应用发展最迅猛的机种,特别随着机电一体化技

术的高度应用,新型高速器材的配套使用,使集现代机、电、

光、气、仪技术一体化的喷气织机特别的亚洲地区是引进应

用最多的机种。现有国内喷气织机生产厂家有的纯粹引进国

外的,有的搞自行开发,但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绝大多数走的是外购图纸,测绘仿造之路,从而导致国产喷气

织机大部分是中低档次的重复产品,不管是在织机的产品性

能上,还是数控程度上,都打不到目前纺织业生产需求,缺乏

真正意义上产品创新,因此造成国产喷气织机总体技术水平

总是滞后于国外。而国内喷气织机的市场巨大,发展前景良

好,开发高技术含量的喷气织机以取代进口产品,有利于我国

/83/ 新型电控高安全性储纬器

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随着

新型电控高安全性储纬器的研发、市场化进程加速,具有性

价比优势的球阀在未来市场将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

/84/ 通机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
通机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是组成智能燃油空气喷射

系统的重要部件。由电动泵、空气分层机构、调压阀、调速

阀、止回阀、气室、霍尔开关位置传感器组成。在ECU控制

下,依据发动机曲轴转速、点火位置、电流负载/动态扭矩

转速等多种传感器获得的各种信号,精确配合发动机吸气行

程,同步准时、定量、分层精确喷射空气。通机年销售量达

1000万台左右,按市场占有率的10%配置计算,可实现年产

量100万台左右,年销售额1亿元,可实现年利润1000万元,

/84/ 通机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

年税金800万元,市场大,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

/85/ 对加入肝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的改进研究
对加入肝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的改进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对加入肝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

的改进研究,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9062

1。(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于医疗机构临床实验诊

断,减少实验干扰因素,提高实验数据可靠性。(3)性能

指标:要求在采血管底部加入适量分离胶,以上管壁喷涂肝

素锂抗凝剂,已达到指标要求。(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

较:与国内市售其它类型采血管相比,具有优化整合特点,

国内采血管生产企业尚无该采血管销售。(5)成果的创造

/85/ 对加入肝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的改进研究

性、先进性:该采血管加入了肝素锂抗凝剂,可立即离心并

上机测试;管底加入了适量塑型的分离胶,离心后可有效隔

离有形成分,提高部分项目数据可靠性;可用于血流变及部

分生化项目,实现一管多用。(6)作用意见:可适当减少

了患者的静脉采血量;同时也可有效降低耗材成本。(7)

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该采血管可向各级临床实验室推广,根据实验所需进行选择

,因为仅是技术改进,不涉及未实验证实的成分,不存在实

验风险,前景比较乐观。

/86/ 牛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示范
牛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屠宰及肉类加工
技术详情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牛肉是世界第三的消耗肉制品

,因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而受消费者喜爱。

牛肉制品是以牛肉为原料,通过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生产的休

闲食品,具有营养丰富和食用方便的优点,市场需求旺盛。然

而目前牛肉制品精深加工仍存在着水分易流失、嫩化技术有

待提升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为了迎

合市场对牛肉制品多元化需求,西华大学在四川省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资金专项支持下,以研发系列高品质牛肉新产品为

/86/ 牛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示范

目标,从牛肉制品标准化生产工艺、新产品研发及牛肉制品

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二)研究主要内容

与结果1.牛肉制品标准化生产工艺研究。选择影响牛肉产品

质量的主要因素煮制时间、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并采用正交

实验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参数,对牛肉制品的嫩化和保水生产

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良,在原辅料及包装材料接收环节制定了

原辅料验收作业指导书,在原料预处理、腌制、烘干、煮制

复水、成型、杀菌、包装贮存运输等环节研究明确了规范化

操作要点,并在此基础上筛选了蒸煮锅、微波干燥杀菌机和

真空滚揉机等加工设备,建立了牛肉制品生产线。2.牛肉制

品系列新产品研发。按照原料肉选择及处理、腌制、滚揉、

烘烤脱水、切坯、涂布、烘烤和包装等环节,以牛肉,食盐、

白糖、姜、白酒、大茴香、味精、速溶红茶粉等为原料,以

牛肉制品嫩化、护色、保水及抗氧化为目标,筛选出了最优

的原辅料产品配方并依据标准化生产工艺对试制的牛肉制品

的色泽、组织形态和性状气味、杂质、水分、食用盐及蛋白

质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3.牛肉制品产品质量安全控

制研究。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对各种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

的微生物进行了检测,测定分析了原料库房、录制车间、微

波车间、包装车间及成品库房的温度、湿度及细菌菌落总数

,采样分析了生产加工车间机器设备表面、容器等的菌落总

数,确定了牛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关键控制点为原辅料

验收、蒸制工序、清除异物工序、称重装袋工序和微波消毒

/86/ 牛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示范

工序依据确定的危害关键控制点制定了HACCP质量安全控制

体系。(三)成果技术水平描述1.系统研究了牛肉加工主要

工序工艺条件,在国内率先探讨了牛肉超声辅助处理与蛋白

酶嫩化的协同作用,使得产品剪切值降低39.0%。2.基于维生

素C和维生素E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研究了其复合使用工艺条

件,获得了最佳复合比例(1:1.5),并研究了维生素C和维

生素E对牛肉制品的护色、保水、抗氧化协同共效作用,大大

提高了产品的持水力并降低了过氧化值。3.申请国家发明专

利1件,发表论文5篇,开发出牛肉系列新产品3个,研发了牛肉

制品生产关键技术2项,制订企业标准1项。(四)成果综合

效益描述该成果新建牛肉生产线1条,研发的3个新产品推广

效益显著,累计新增总产值900余万元。并针对食品相关的从

业人员及管理人员举办了技术和管理等相关知识培训班6期

,培训相关技术、管理人员110人次,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五)成果风险综合评估该成果创新性突出,符合农产品精深

加工增品种和提质量的政策导向,研发的牛肉制品产品市场

前景广阔,整体风险可控。

/87/ 天津水利信息资源聚合型服务技术研究
天津水利信息资源聚合型服务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门户集成:建立天津水利信息资源聚合型服务

门户,将天津市水利局及下属各单位的业务信息和政务信息

统一集中到一个界面上,把各类信息资源都展现到主页上,

或直接链接,便于识别和进入。系统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和各

类业务应用的集中与浏览。二、ESB:结合天津水利信息资

源聚合型服务要求,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各个应用包装

成WebService接口,提供WEB服务,然后由ESB来统一管理这

些WEB服务和信息,ESB相当于这些WEB服务的容器,各个业

/87/ 天津水利信息资源聚合型服务技术研究

务功能通过访问ESB来获取对应的WEB服务,最后在门户上集

中展现。三、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使各

类业务数据得到充分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运行在数据库和业

务应用之间,统一向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抽取、数据转换

、数据共享和用户信息等服务,把防汛、供水、防潮等数据

库中的业务数据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分类、转换等操作后以

记录集的方式返回当前业务应用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再进行

页面整理,使用友好的界面展示在天津水利信息资源聚合型

服务门户中,主要包括数据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支撑两部分

。四、数据库建设策略:以不影响现有业务应用系统为原则

,天津水利信息资源聚合型服务门户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可直

接调雨水情数据库、水质数据库、防潮数据库、工程管理数

据库、气象数据等重要业务数据库;对现存各系统的各类数

据库都不进行调整,保持现在的运行状态;新建公共信息数

据库,用于保存共享的数据以及内容管理、栏目管理、系统

管理等各类辅助数据。

/88/ 宽基线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
宽基线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立体匹配是立体视觉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用双摄像

机从不同的角度、甚至不同的时空获取周围景物的两幅数字

图像,提取图像特征、进行特征不变性分析、建立立体匹配

算法,解决匹配图像间的对应问题。根据成像时两摄像机光

心的连线,即基线的长短,可以分为窄基线匹配与宽基线匹配

。在宽基线条件下成像时,不仅仅存在平移变换,而是有平移

、尺度、伸缩、剪切、旋转变换五个变换组成的仿射变换。

因此,宽基线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成为立体视觉研究领域的

/88/ 宽基线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

难点。同时,宽基线立体匹配技术也是立体视觉、机器视觉

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宽基线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宽基线双目图像对的特征区域的提取,包括点特征、

线特征以及区域特征等;基于区域特征的立体匹配函数的构

造;误匹配的剔除算法设计;基础矩阵F的精确估计;在F的指

导下进一步求精匹配;最终解决宽基线立体图像对间的对应

问题。取得的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改进的立体图像对

的点特征、直线特征、区域特征提取算法;(2)从不同角度

对点特征提取算法的适应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适应性较好

;(3)分别提出了基于点特征、直线特征、区域特征的立体

匹配算法,算法的适应性较好;(4)建立了多级立体匹配模

型。结果表明,提高了算法效率与准确度。通过研究宽基线

条件下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提高匹配算法的准确性,对于准

确获取目标的深度信息、完成目标的三维形状恢复与重建、

目标的识别与跟踪、非接触测量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

实践价值。随着光学技术、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立体视觉

技术将不断取得进展与突破,进一步实用化,提高工农业的发

展速度,为国民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广阔的

推广应用前景。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社

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立项以来,在国内外

公开期刊、会议上发表文章20多篇,EI检索4篇,核心10篇,出

版专著1篇。存在问题:该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算法的稳

定性与准确度。获奖情况:延安市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20

/88/ 宽基线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

09年度延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89/ 旺源牌驼奶片
旺源牌驼奶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兽用药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品是以骆驼奶粉为原料,采用传统制剂工艺并结

合现代技术制成的保健食品,本品剂型为片剂,标志性成分是

蛋白质。经安全性毒理学实验证实,本品安全无毒可长期服

用;经动物功能实验证实,本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经卫生学、稳定性、功效成分实验证实,本品质量稳定,剂型

设计合理。目前市场上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主要有以下几

类:1)以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营养型保健品。2)以

天然或珍贵植物为原料,提取出有效营养成分的保健品。3)

/89/ 旺源牌驼奶片

以名贵中药或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补养型保健

品。4)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保健品。5)以动物

初乳为原料制成的保健品。6)以“第七营养素”——膳食纤

维为主的保健品。本品具有的特点和优势:1)驼乳被称为“

沙漠白金”,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且易被人体吸收,其维生

素C的含量是牛奶的三倍,蛋白质含量与钙含量均高于牛奶,

脂肪含量则低于牛奶,有关科学家认为,骆驼奶比牛奶更有益

健康。本品以骆驼奶粉为原料,采用适当的制剂技术,合理的

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保证了产品的安全

性、稳定性、可控性。2)本品是采用传统制剂工艺并结合现

代技术制成的保健食品,剂型为片剂,具有剂量准确、含量均

匀;体积小、致密,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

小,化学稳定性好;携带、运输、服用方便;生产机械化、自

动化程度较高,易于大生产等优点。

/90/ 上推式万能试验机防护装置
上推式万能试验机防护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技术领域】材料力学检测技术领域。二、【

背景技术】现有的万能试验机通过在钳口的高度位置设置防

护罩,当使用万能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检测时能够有效的避免

破碎的颗粒向外飞溅;但是,在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力学对一

个样品检测结束、第二个样品检测之前需要对万能试验机进

行清理,以避免破碎的颗粒掉落至钳口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现有的防护罩的围挡会影响光线进而影响清洁的效果;其次

,现有的防护罩开口较小,也不方便清洁的操作。通常为了清

/90/ 上推式万能试验机防护装置

洁效果还需要将防护罩进行拆卸,非常的麻烦。三、【内容

】一种上推式万能试验机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罩体,其

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架连接,且可相对支撑架上下移动,当下

移时以对万能试验机进行遮挡,当上移时以将万能试验机敞

开;推拉装置,其包括滑轨、滑轮和重力块;滑轨的第一端固

定在支撑架的上部,第二端与罩体的上部连接;滑轮包括第一

滑轮和第二滑轮且分别固定在滑轨的两端,重力块通过钢丝

绳连接在第一滑轮的一端,钢丝绳连接第一滑轮向第二滑轮

伸延并连接至罩体。四、【有益效果】通过在万能试验机的

外部设置上推式万能试验机防护装置,使用万能试验机对样

品进行检测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破碎的颗粒向外飞溅而误伤操

作人员。并且,上推式万能试验机防护装置通过支撑架可推

拉的设置在万能试验机的外部,当需要对万能试验机进行清

理或放入样品进行检测时,可将上推式万能试验机防护装置

向上推使得万能试验机的钳口位置敞开,以方便操作;当开始

运行万能试验机时,再将上推式万能试验机防护装置下拉至

钳口拉伸的区域位置,以对操作人员实行防护;非常便于操作

人员根据实际工作进程进行操作。

/91/ 变频电子控制器
变频电子控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是智能变频空调器的主要配套件,是智能变

频空调器的控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及现

代环境空调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的高科技产品,具有高效节

能,软启动,减轻电网冲击,智能话控制等独特的技术性能。

/92/ 音速喷嘴和钟罩复合式燃气表检定装置
音速喷嘴和钟罩复合式燃气表检定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高温热泵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燃气表是被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的六类重点管理的工

作计量器具之一,它的用途是计量燃气消耗量。正确使用燃

气仪表,保证仪表流量量值的准确和统一,不仅对于节约能源

,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而且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燃气

表的失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还会影响到

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燃气表检定装置主要有钟罩式气

体流量标准装置、标准表法(主要为音速喷嘴法)气体流量

标准装置。前者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的优点

/92/ 音速喷嘴和钟罩复合式燃气表检定装置

,是最原始、可靠的气体容积标准之一,但这种方法在检定时

,有近一半时间是用在钟罩的提升和稳定上,这决定了钟罩式

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工作效率低,很难满足大批量燃气表的检

定工作。而且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同时作为气体流量计

量的一种原级标准,日常计量的频繁使用必然影响其使用寿

命和准确度,所以适用于实验室进行高精度检测。音速喷嘴

式燃气表检定装置一般都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控制

多个不同流量值的音速喷嘴可以实现流量值的任意组合,根

据大气压、室温、相对湿度和自动检测的滞止压力、滞止温

度值,进行数据处理和修正计算,得出实际流过音速喷嘴的空

气流量。具有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等

特点。但其稳定性、重复性、准确度通常不如钟罩式气体流

量标准装置,所以适用于大批量但准确度要求相对较低的检

定。本项目将两种标准装置复合设计、制造,两套标准就能

共用实验场地、气源、实验管道、各种传感器、计算机软件

和硬件等资源.既节约成本又节约场地。研制了专用于该新

型检定装置的检定软件,实现自动采集,自动控制、自动生成

报告等功能。满足了在日常检定时既有批量大情况,又有准

确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并且实现了两种方法的相互验证,确

保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为燃气表检定提供必要的保障。为

今后相关行业的测量和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

/93/ 犊牛代乳品应用技术示范与推广
犊牛代乳品应用技术示范与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犊牛代乳品应用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内容是将犊牛代

乳品作为早期断奶技术的实施关键保障条件。使用代乳品达

到犊牛早期断奶的目的是提高奶牛饲养效益的有效方法。其

核心技术是采用大豆红外膨化与微波加工处理技术。代乳品

是现代奶牛业和饲料工业相结合的产物,代乳品用于代替鲜

奶饲喂犊牛,其意义在于降低犊牛的饲养成本,控制疾病的

发生,促进其消化系统的发育,为奶牛的高产打好生理营养

基础。

/94/ 五谷米生产技术开发
五谷米生产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以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为完成单位,武

汉工业学院、武汉江声科技有限公司为协作单位联合完成的

科研成果。主要内容是:以小麦粉、玉米粉、荞麦粉、燕麦

粉及小米粉等主要谷物粉类为原料,用其中的二种或多种,按

照不同的比例混合,使用特殊的挤压造粒技术,通过调整工艺

参数,控制工艺条件,达到使原料限制性糊化的效果,保证最

终产品不糊化而形成胶状体,再通过特制的旋转刀片切削加

工成具有大米颗粒形状的食品——五谷米。随着经济的发展

/94/ 五谷米生产技术开发

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与膳食结构有了明显的

改观,更加注重五谷杂粮的地位和作用,更加追求食物的多样

化、营养化、方便化和功能化。大量研究表明,玉米,荞麦、

燕麦和小米均具有独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但直接食用口感

较差,蒸煮亦不方便,成为人们改善主食结构的障碍。因此,

以两种或多种谷物粉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搭配,加工制成营养

均衡且食用方便的大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从2

009年3月份正式展开,老牛面粉公司为项目的主持单位,负责

项目的的整体进度和实施,并建设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武汉工

业学院负责项目方案的制订,部份实验室研究;武汉江声科技

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工艺的设计和设备的制作安装调试。201

0年7月正式投产至2011年12月,共加工6000吨,新增产值360

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新增利税400万元,新增就业

人数30人。2010年11月29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宝鸡市科技

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目前产品已销往西安、汉中、宝鸡、武汉等大中城市

,市场前景较好。

/95/ 基于过程的加工番茄氮素吸收模型研究
基于过程的加工番茄氮素吸收模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项目列入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基于过程

的加工番茄氮素吸收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011BA009)。

新疆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是全世界最适宜种植

番茄的区域之一。加工番茄成为新疆种植业主要的优势产业

之一,种植面积和加工基地生产能力均占全国90%以上。加工

番茄膜下滴灌技术为番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养分和水分环

境,增产效果良好,不仅种植户从这项技术中获得实惠,也为

实施养分和水分的精准控制提供了重要手段和基础设施保证

/95/ 基于过程的加工番茄氮素吸收模型研究

。氮素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过量施氮不仅增

产效果甚微,养分利用效率下降,而且提高生产成本,造成环

境污染。2011年本项目获得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的支

持,主要研究在新疆干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运用作物模拟技

术,将加工番茄的生长发育与生育期的温度、辐射等气象条

件相结合,建立加工番茄生长模拟模型,在计算机生长模拟基

础上分析加工番茄生长与环境的定量关系,建立氮素吸收模

型,并将生长发育模拟模型与加工番茄的氮素吸收动态耦合

,模型以气象环境因子温度、辐射为驱动变量,输入少量的作

物参数,实现加工番茄叶面积、干物质和氮素吸收量的动态

预测,建立基于模拟模型的氮素实时监控技术与氮肥运筹策

略,从而实现对氮素的优化管理,减少农化产品的过量投入,

提高番茄酱的品质,减轻由此造成的土壤、地下水及空气污

染,起到保护环境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推动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种植技术的精准化、智

能化管理水平,为加工番茄氮素优化管理奠定理论与实际应

用基础。通过研究,项目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建立了加工

番茄物候期发育模拟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建立了

加工番茄物候期发育模拟模型,加工番茄主要生育时期的PD

T为:从播种至出苗期、开花期、坐果期、红熟期和拉秧期

的生理发育时间分别为4.5、35、48、76、106d。2.建立了

加工番茄叶面积、干物质生产与积累模拟模型。基于生育期

模型,建立了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的加工番茄叶面积动态

/95/ 基于过程的加工番茄氮素吸收模型研究

模型,利用机理的光合生产模型,建立了加工番茄干物质生产

与积累模型。模型具有较强的机理型和较高的预测精度。3

.建立了基于加工番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氮素吸收模型和

氮素营养诊断模型。以加工番茄生长发育模型为基础,将加

工番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和生长发育模型通过生育期

进程和干物质积累动态耦合,建立基于加工番茄生长发育模

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氮素吸收模型、氮素营养指

数模型,模型机理性强、可动态预测氮素吸收和诊断氮素营

养状况。4.研究建立了基于模拟模型的氮素实时监控技术与

氮肥运筹策略。根据高产加工番茄氮素吸收特点,基于模拟

模型建立了氮素实时监控技术。①根据曲线拟合形成1吨经济

产量的适宜施氮量为3.28kg,确定目标产量的适宜施氮量。

②根据生长发育模型、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与氮素吸收模型

测算不同生育阶段植株氮素的临界需氮量,确定氮素供应强

度的目标值。③通过滴灌施肥技术把氮素的供应强度始终调

控在合理范围内。是否在合理范围内,需通过基于临界氮浓

度的加工番茄氮素营养指数模型诊断。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土

壤、环境氮素供应和施肥投入与作物氮素吸收在时间上的同

步和空间上的耦合。④根据氮素实时监控技术进行试验总结

,确定加工番茄生育期内氮肥的合理推荐总量、施肥比列、

分期调控的氮素供应目标值,实现氮素精准施肥技术在种植

区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建立了基

/95/ 基于过程的加工番茄氮素吸收模型研究

于生理发育时间的滴灌加工番茄物候期发育模拟模型、叶面

积动态模型、光合与干物质生产模拟模型及干物质分配与产

量预测模型。2.首次将机理性的干物质积累模型和滴灌加工

番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耦合,研究建立了氮素吸收模

型和氮素营养指数模型。3.首次研究建立了基于作物模拟模

型的滴灌加工番茄氮素营养诊断与精准施肥技术。2011~2

013年,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实现了基于模拟模型精准施肥

技术的理论创新,项目研究成果可在新疆加工番茄种植区推

广应用,农田需要具备滴灌设施,能够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施

肥。2011~2013年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项目研究成果累计在

加工番茄种植区应用面积17.5万亩,培训基层种植户2856人

次,新增经济效益1886.5万元。本研究对于实现加工番茄精

准化、智能化栽培管理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

值。加工番茄种植受市场影响很大,职工文化素质的因素也

一定程度限制了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后课题组还需要

根据这种情况开发出界面友好、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的

智能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并和水肥一体化灌溉硬件系统相结

合,实现加工番茄水肥智能化管理。

/96/ 高纬度地区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实验一体化平台
高纬度地区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实验一体化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为配合黑龙江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建设,黑龙江院

建立了充放电设施实验站,重点开展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

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能量转换技术、充放电设施对电网

的影响、高纬度地区电池充放电及运行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为保证该实验站及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开发了实验站一

体化监控管理系统。基于现场总线模式的一体化监控管理系

统的系统设备前端数据采集器通过以太网连接到通信管理机

构成监控管理网络,通信管理机把相关数据传送到监控管理

/96/ 高纬度地区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实验一体化平台

后台。其中一些设备能够通过以太网实现数据共享,实现数

据双向传送。能够实现运行设备及车辆的监控管理、电能调

度管理、电能质量检测、电能计量等功能。并且由于系统中

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站的存在,一体化监控管理系统还能实

现专业的电能计费功能、电动汽车充放电管理功能,以及安

保监控功能,可为工作人员提供丰富的控制操作、数据分析

、在线故障查找、报表统计、历史曲线、能量管理等功能。

一体化监控管理系统与常规监控系统相比,集成化度更高,

功能更完整。传统的监控系统采用硬线与通信相结合的方式

,而一体化监控管理系统采用的是全通信方式,可以实时监

测到电动汽车储能单元的运行工况,如单体电压、单体温度

、故障状态等内容。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监控管理、对电动

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管理控制平台。而且,

有助于研究和制定监控系统功能规范,研究和制定监控系统

通信协议。该项目获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97/ 汽车夜视仪高新科技专利项目
汽车夜视仪高新科技专利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我们研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夜视仪系

统。(有发明专利证书)我们的汽车夜视仪系统,能够使黑

夜,也能象白天那样,可以清晰准确地观察到路面情况,它

是通过红外成像技术在黑暗中辨认物体。它既可以看到前方

道路内人眼难以观察到的危险,也可以看到前大灯照射不到

的区域。汽车夜视仪系统能够观察到比普通汽车前大灯远3

倍至5倍的距离。我们对汽车夜视仪系统项目产品已经进行

了小批量生产,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栏目、《中国科技

/97/ 汽车夜视仪高新科技专利项目

信息》杂志、《北京青年报》、《车经》杂志、《北京汽车

》周刊等对我们的汽车夜视仪系统都做过专题介绍。

/98/ 嵌入式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系统
嵌入式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性能指标网络控制模块性能指标:采用ARMSTM32F

103RB主控器,主频72MHZ,128KFLASH,20KRAM12路2组继电器

输出220V3A(可改为NPN输出,单路输出0.5A/30V)8路光隔

输入(12V/24V);1路RS485,支持MODBUS协议;1路TTL电平R

S232;10M网络接口,支持UDP,TCP/IP,HTTP协议;315/433M无

线遥控模块接口2路12位模拟量输入,0~5V或0~10V或4~2

0mA,可连接DS18B20或DHT11这类数字温湿度传感器;RTC时钟

,带后备电池。1.5寸TFT128*12865K彩色液晶(功能菜单:

/98/ 嵌入式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系统

地址选择、时钟设定、查看继电器工作状态、密码设定、继

电器开和关、定时、TCP/IP等设定)4个用户操作按键,蜂鸣

器,12VDC电源输入;SWD编程口1.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安全监

控:包括各种报警探测器的讯息采集,开关门报警等如门磁

、紧急按钮、红外探测、煤气探测、火警探测等,并完成与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和110报警的联网。背景音乐:在居室的

任何一间房里,均安装背景音乐线,通过多个音源,可以让每

个房间都听到美妙的背景音乐。具有功能完善的三表(水、

电、气)远程传送收费系统(一般配合在智能住宅小区使用

)。家电控制:利用计算机、移动电话、PDA通过高速宽带

接入Internet,并对灯具、窗帘、空调、冰箱、电视、洗衣

机等家用电器进行远程控制、定时控制。家居商务和办公:

实现网上购物、网上商务联系、视频会议。基于Internet的

电子商务使每天的工作事务变得更加容易和简单。网上娱乐

同样简单方便。家庭医疗保健和监护:利用Internet,实现

家庭的远程医疗和监护。

/99/ 200JK-1型农村局用程控交换机
200JK-1型农村局用程控交换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交换机是专为公用网设计的乡镇用交换机,可用

于农话网终端局、小场面?端局。该产品经20多个农村支

局使用,用户反映良好,不仅解决农村自动?化的问题,而

且具有组网、等位拨号、汇款、长途直拨、计时计费打印、

电?话业务量统计、故障自动诊断显示和打印、故障报警等

功能。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是我国目前农村支局的理

想设备。?

/100/ 住宅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包(简称“DeST-h”)
住宅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包(简称“DeST-h”)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住宅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包(简称

“DeST-h”)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住区微气候工

程热物理问题研究”编号59836250的子课题,是在清华大学

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十余年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由清华

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研制开发的面向住宅类建筑的设计、性

能预测及评估并集成于AutoCADR14上的辅助设计计算软件。

DeST-h主要用于住宅建筑热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住宅建筑

热特性指标的计算、住宅建筑的全年动态负荷计算、住宅室

/100/ 住宅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包(简称“DeST-h”)

温计算、末端设备系统经济性分析等领域。DeST-h采用状态

空间法求解不稳定传热方程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筑动态热

特性,计算住宅建筑的空调能耗,客观全面地反映住宅建筑

的热状况。主要技术性能指标:DeST-h提供可视化的建筑几

何与热环境描述界面,用DeST-h描述中等复杂度的建筑平均

只需一人一天的时间,而对应的描述数据量超过1兆字节。

DeST-h是高度集成的软件,所有的描述均嵌入在AutoCAD中

,使用方便快捷。DeST-h是动态模拟软件,计算过程的实质

是求解非稳态传热微分方程组,由于DeST-h计算核心在计算

速度方面做了充分的优化,用DeST-h在平均速度的计算机上

计算复杂建筑全年8760小时上百个房间的负荷只需要不超过

一个小时的时间,计算基础室温的时间更是只有十几分钟。

用EXCEL做相同复杂度的计算基本不可实现,而手算更无法

完成。由于采用C++各动态分配数据技术,DeST-h对计算对

象的复杂度没有实质的限制。在测试中建筑复杂度超过了3

00个房间,而工程实例中有多个上百个房间的案例。用DeS

T-h对平均复杂度的工程做一次分析,只需要一人周的时间

,而对于简单工程,两天则可完成,大大提高生产效率。D

eST-h采用状态空间法求解非稳态传热方程组,全面准确的

模拟住宅室内环境的热状况。相对国内外相同功能的软件,

DeST-h在计算模型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 自然通风量的大

小根据室内外状况逐时计;2、 全年逐时计算外遮阳及建筑

物自身遮挡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3、 内遮阳及窗帘可进行

/100/ 住宅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包(简称“DeST-h”)

全年的作息定义;4、 自然通风量的大小根据室内外状况逐

时计算;5、 全年逐时计算外遮阳及建筑物自身遮挡对建筑

热环境的影响;6、 内遮阳及窗帘可进行全年的作息定义;

7、 采用多区域模型,可准确模拟和分析邻室之间的传热问

题;8、 提供末端系统模型,可对不同末端系统形式的经济

性进行评价。运用DeST-h对住宅建筑的热特性进行分析,可

以计算出住宅全年逐时的室内温度,计算出投入的供暖负荷

及空调电耗,从而准确预测住宅建筑的热状况。因此,DeS

T-h可以作为住宅建筑能耗标识的有力工具,为住宅建筑的

性能标识和评估提供坚实的平台,推动节能住宅的建设,促

进建筑节能的健康发展。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DeST-h是进

行住宅建筑模拟分析的有力工具,它可以辅助住宅建筑的研

究人员进行住宅建筑的节能研究,辅助住宅建筑的设计者进

行节能设计,通过模拟分析,能够为住宅建筑的最终消费者

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能耗标识数据,同时它还能作为住宅

建筑评估和节能检验的工具。因此DeST-h适用于住宅类建筑

的设计领域、空调研究领域、建筑能耗标识和建筑性能评估

以及教育领域。用户在使用DeST-h时,住宅建筑经济性分析

方面的数据需要继续调研和改进,新版本的DeST-h将致力于

改善。DeST-h已在以下工程中应用:DeST-h在新康小区住宅

采暖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成都河滨印象小区热环境分析;当

代万国城节能评估;广州汇景新城住宅小区能耗评价;峻峰

/100/ 住宅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包(简称“DeST-h”)

华亭项目热环境评价;天鸿小区住宅室内热环境评价。在工

程应用的过程中,软件的成熟性和完整性等得到体现,推广

前景较好,推广措施主要是加强与设计院、各大院校及研究

机构的合作,同时通过研讨会、学术会议进行发布和宣传,

积极协助实现其作为标识工具和评估工具的功能。

/101/ 汽车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
汽车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是组成智能燃油空气喷射

系统的重要部件。由电动泵、空气分层机构、调压阀、调速

阀、止回阀、气室、霍尔开关位置传感器组成。在ECU控制

下,依据电子加速踏板、转向、刹车、发动机曲轴转速点火

位置和车辆动态扭矩速度等多种传感器获得的各种信号,精

确配合发动机吸气行程,同步准时、定量、分层精确喷射空

气。汽车年销售量达500万台左右,按市场占有率的10%配置

计算,可实现年产量50万台左右,年销售额1亿元,可实现

/101/ 汽车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喷射器

年利润1000万元,年税金800万元,市场大,投资少,见效

快,风险小。

/102/ 超高清显示三合一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超高清显示三合一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开创性地推出了全球首款集成可编程电源管理(P

MIC)、可编程伽马缓冲器(P-Gamma)以及GVcom的单芯片

显示解决方案,在大尺寸面板显示中,T-CON板电源管理需要

用4颗模拟芯片,包括PMU、P-Gammabuffer、VCOM、PVCOM,现

有的三合一方案将替代传统方案,能够支持32寸及以上的HD

、FHD、UHD解析度,支持窄边框的GOA显示屏。通过可编程P

-Gamma调节技术,可根据环境光线实现动态的Gamma曲线调节

,从而自动调节显示面板的明暗度,使眼睛感觉更舒适。

/103/ 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测试平台
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测试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通过构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测试平台,可以测量和

控制反应气体的质量流量、压力、温度、相对湿度,电堆的

工作温度、电流,冷却水的温度、流量;通过对发动机系统

零部件进行性能测试,找出零部件与系统的最佳匹配工作特

性;通过对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测试,从而寻找其最

佳工况点;通过模拟发动机各种进气状态,评价其在不同进

气状态下的工作性能。

/104/ 开式平板相变蓄热箱
开式平板相变蓄热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式平板相变蓄热箱,该蓄热箱

主要包括蓄热水箱、卡槽板、导流槽、相变蓄热槽、相变蓄

热板、保温层、高温热水注水管、热水供水管、回水管、泄

水管、各水管均安装阀门调节流量;相变蓄热板内装有相变

蓄热材料,可根据需要采用相变温度约等于供热水温度的相

变材料,其相变温度范围为0~100℃;高温热水供应时,相变

蓄热板释放热量,使水箱水体维持在相变温度并供热;本发明

专利利用相变材料蓄热量大、温度稳定等特点,解决供热热

/104/ 开式平板相变蓄热箱

源供热量不稳定的缺点,延长供热时间,维持稳定的供热温度

;本发明还可以大大缩小蓄热水箱的体积,减少占地面积,给

设备安装及场地要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05/ Radar办公系统V1.0
Radar办公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客户、职员、基础物料等基础资料的录入、修

改、查询;2、公司的销售产品目录的增加、修改、查询、

分类统计;3、销售订单的录入、修改、查询、、分类统计

;4、技术文件的目录管理和电子文档管理;5、售后服务的

配件管理和维修记录登记查询;6、服务人员的考评记录管

理;7、办公用品的出入库管理;8、与ERP系统的接口,查

询ERP系统的基础物料、材料表、即时库存等。

/106/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容量评估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容量评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针对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容量的内涵,选取气

温、降水和极端气候事件作为天然容量的指标,研究了该典

型生态区域天然容量的气候特征、未来可能变化趋势及阈值

水平。分析了2000年以来祁连山积雪和植被变化。2、项目

针对河西走廊地区生态资源确定了衍生容量的指标体系,初

步建立了水资源、植被第一净生产力等生态指标评估模型,

定量评估和预评估了在天然容量范围内的生态承载力和气候

承载力,进而提出了提升或稳定容量对策。3、项目针对河西

/106/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容量评估

走廊地区主要灾害风险特征,河西大气环境容量、荒漠化、

气候风险和脆弱性等进行了评估。4、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容

量的研究成果已在业务及省级气候服务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107/ 电站锅炉水质调节方法与自动加药装置
电站锅炉水质调节方法与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腐蚀、结垢、积盐是电站锅炉、汽机运行中容易发

生的、影响机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重大问题,统计表明:结

垢、腐蚀、积盐是锅炉四管爆破(省煤器管、水冷壁管、过

热器管、再热器管)的最主要原因所在;四管爆破导致发电

机组非正常停机事故的比例在7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每年

超过100亿元。本项研究以降低电站锅炉系统腐蚀、结垢、

积盐为目的,对锅炉水化学工况进行特别优化调整,并藉此

研制了一整套智能加药装置,主要取得以下3方面的研究成

/107/ 电站锅炉水质调节方法与自动加药装置

果:第一,首创了锅炉水化学工况优化方法及制定了现场实

施导则。通过优化锅炉水化学工况,确保锅炉给水管道、水

冷壁管等金属表面氧化膜的完整与致密,使其处于最佳防护

状态,使水汽系统中腐蚀与结垢量最少。炉水pH值是表征锅

炉水化学工况优劣的最直观指标,是国内外实施炉水三级处

理措施的标志性指标,也是还原性、氧化性水工况下表征金

属腐蚀状态的评价性指标,本项研究中,通过长期对多家火

电厂水化学系统的跟踪调查,并采取Mathemetica4.0符号运

算,通过一系列的推导及运算,得到了综合考虑锅炉给水中

各种杂质的影响、适用于各种锅炉水化学工况下炉水pH值通

用计算模型,使检验、校核、预测炉水pH值变化情况变得简

单易行,为锅炉水化学工况的优化与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同

时,针对锅炉给水系统与汽轮机初凝区腐蚀问题、高温下炉

水pH值变化特性与炉水缓冲能力等问题,本项研究通过详尽

的分析、论证,为降低整个水汽系统的腐蚀速率提供了指导

性原则与方法。并制定了可实际应用的锅炉水化学特色优化

方法与现场指导导则,在多家电厂应用,效果良好。第二,

创建了锅炉水化学专家诊断系统。本项研究建立了电厂化学

专家诊断系统,将已有在线仪表的数据及行业水汽最新指导

原则和标准,与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研究

和判断,提供机组运行期间材料状态、水工况状态、加药状

况等结果,给出评价信息,并提供应采取的措施。该系统已

在多家电厂的使用,为给定材质与水质状况的机组提供了给

/107/ 电站锅炉水质调节方法与自动加药装置

水处理、炉水处理的选择原则与方法,为水化学工况的优化

调整提供极有价值的评价和诊断信息。第三,研制了锅炉智

能加药装置。本项研究建立了以炉水pH值通用计算模型、炉

水中磷酸盐随时间变化微分方程、炉水多参数控制体系为依

据的智能加药数学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采用人工智

能模糊控制技术的锅炉智能加药装置,已在多家电厂使用,

该装置保证了机组加氨、加磷酸盐、加联氨、加氧等参数可

以按水化学优化工况要求进行精确加药,提高了加药装置的

可靠性与平稳性,满足了锅炉给水、炉水、蒸汽品质优化控

制需要,且实现了远控及与DCS联网,方便了数据监控。智

能加药装置的研制成功,为锅炉水化学工况的优化与调整提

供技术保障;专家诊断系统的建立,为锅炉水化学工况的优

化提供实时监督与诊断依据。本项研究形成的技术对于提高

机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延长机组的服役年限意义重大,在

3个省多家电厂使用中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945亿元。

/108/ 适用于并网分析的风电场等值模型软件开发
适用于并网分析的风电场等值模型软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基金项目的资助下

,针对大型风电场详细建模的“维数灾”问题,研究了风电场

等值方法和仿真模型。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和DIgSILEN

T/PowerFactory仿真平台上建立了风电机组模型、风电场详

细模型以及风电场等值模型,形成了相应的软件包。提出适

用于低电压穿越分析和频率分析的风电场等值方法,仿真验

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环境因素对风电机组MPPT控制的

影响,进行了变速机组风电场单机等值方法的适用性分析,指

/108/ 适用于并网分析的风电场等值模型软件开发

出机组转子惯性是影响双馈机组风电场等值模型误差的主要

因素。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电网公司、电科院及风电场的风电

并网分析。2017年1月,该项目负责人主持的“风电场动态等

值建模理论与方法”获得了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技术三等奖。

项目组发表论文7篇(1)苏勋文,徐殿国,杨荣峰,环境因素

影响风机MPPT的机理研究,电工技术学报,2017.7.10,32(1

3):210-218,(2)苏勋文,徐殿国,杨荣峰,双馈风电机组

MPPT动态功率特性分析,电气传动,2017.6.20,47(6):60

-65(3)苏勋文,徐殿国,杨荣峰,双馈风电机组MPPT动态功

率特性分析,电源学报,2017.5.20,15(3):156-162(4)

苏勋文,秦浩宇,杨荣峰,风速波动下变速机组风电场的单机

等值建模方法,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7.6.30,27(3):

228-232(5)师楠,含CO2排放和成本的多火电与风-水电的

优化调度,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7,27(3):275-280(

6)XunwenSu.ModelingDCcircuitbreakerinMTDCforwindfa

rmsbasedondelayslopemethod,IECON2016(7)NanShi.Uni

tcommitmentandmulti-objectiveoptimaldispatchmodelfo

rwind-hydro-thermalpowersystemwithpumpedstorage,IPE

MC-ECCEAsia-2016申请发明专利4项(1)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苏勋文等,基于环境因素的风机功率信号反馈方法,2017.3

.8,CN201710136175.9(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苏勋文等,应

用于风电场多端直流输电的延迟斜率法直流断路器以其实现

的闭合方法,2016.5.12,CN201610317456.X(3)中国发明专

/108/ 适用于并网分析的风电场等值模型软件开发

利申请,杨荣峰,苏勋文等,基于转矩实时观测叶轮疲劳寿命

的在线估计装置及方法,2016.9.21,CN201610320171.1(4)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杨荣峰,马昭胜,徐殿国,杨华,张学广,苏

勋文,一种用于风电偏航系统的角度PI控制器整定方法,201

6.12.08,CN201611126190.7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1)中

国软件著作权登记,苏勋文等,考虑风电场等值的电力系统潮

流计算程序,申请号,2018R11L901449

/109/ 天尚光伏电站智能监控软件
天尚光伏电站智能监控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企业自主研发背景:2017年我国光伏发

电新增装机高达53.06GW,居全球首位。从我国光伏新增装机

布局来看,由西北地区向中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分布

式光伏发展继续提速,浙江、山东、安徽三省分布式光伏新

增装机占全国的45.7%。但随着光伏电站数量的增加,光伏电

站的运维成本高、运维效率低下等问题成为制约光伏电站快

速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市场上主流的分布式电站监控系

统软件生产企业有两大类,一类企业仅单纯研发生产监控软

/109/ 天尚光伏电站智能监控软件

件,缺少对软件在电站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效果及问题进行

客观的评估及有效的优化。第二类企业主要以生产设备硬件

为主,软件仅仅只是为自家生产的硬件设备提供配套辅助,其

监控产品既无兼容性也缺乏专业型;绝大多数产品都滞留在

软件功能的第一阶段,只能对电站的运行状况提供报警指示

,并不能及时高效的对故障进行排查和修复。②技术原理及性

能指标技术原理:通过建设覆盖全系统的设备生产信息实时

监视系统、预警评估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构建光伏电站集

中监控平台,实现多电站统一运行监视、统一数据管理、资

产管理,达到优化用工结构和管控模式,实现无人值班、少人

值守,降低电站运行成本,提高电站运行效率。性能指标:遥

测综合误差率≤1.5%;遥信正确率≥99.9%;遥控正确率100%;数

据记录时标精度≤1ms;可接入实时数据容量≥20万个。③技术

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依托AI算法:推出智能诊断系统,智

能分析预测功能提升电站发电量。(2)基于离散率、偏差

率和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互联网+”相关的物联网、大数据

技术:全面覆盖、在线智能监测光伏电站所有设备,实时定

位并准确判别故障,避免“无目的例行巡查”,有针对、有计

划地指导开展人工现场检测核验消缺,大幅度降低消缺运维

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运检效率;能够多级部署,分级管

控,实现电站运维考核精确量化;能够积累形成故障知识库指

导现场人员运检,减少人员培训成本。系统的部署应用结合

严谨的运检规程,可最大限度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发电量隐

/109/ 天尚光伏电站智能监控软件

性损失,保持电站设备在25年生命周期内始终处于最佳发电

状态,从而为光伏电站的高效智能化运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提高电站效益提供新手段、新方法。④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程度:该技术已经广泛生产投入

使用,产业化程度趋于成熟。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分布式

光伏电站的远程监控。安全性:相较于市场其他产品,该项

产品安全性高。⑤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该项产品处于投入使

用阶段,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使用过程中未

出现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2017年荣获天长市创新创业大赛

三等奖,2018年荣获天长市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110/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与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动物疫情以及畜

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并且,养殖过程中畜禽因病死

亡无法完全避免的。病死畜禽是动物疫病的主要传染源,也

是引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加强病死

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对防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

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很多,如深埋、焚烧、化制、

生物降解等,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要么存在生物安全风

/110/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险,要么存在环境污染,要么投入大、处理成本太高,难以推

广应用。因此,尽快推广科学、经济、实用的病死畜禽无害

化处理技术,十分重要而紧迫。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保障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20

15年,天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承担了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

化与推广项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项目编号:201501060,项目自2015年6月始,至2017年10月

。项目按照“科学、经济、实用”原则,引进北京爱牧技术

开发有限公司研究成果——高温与生物降解复合处理技术及

其处理设备,引进山东诸城市众泰达机械有限公司病死畜禽

高温化制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设备;针对不同规模和条件的养

殖场,将生物降解、高温灭菌、化学灭菌等处理技术组合配

套,设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立多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

,养殖场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模式进行示范,在全市推广应用

。2、项目技术原理及经济指标2.1项目技术原理(1)项目

引进高温与生物降解复合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其处理设备,其

处理原理是,在一个容器内,通过对夹层通入高温循环热源进

行加热的方式,高温杀灭病死畜禽尸体中的病原体;随后配合

生物发酵处理畜禽尸体,汽化脱水,生成有机肥。(2)引进

高温高压干式化制处理技术设备,其处理原理是:在一个密

闭的高压容器内,通过对夹层通入高温循环热源加热的方式

,高温高压杀灭病死畜禽尸体中的病原体,实现无害化处理。

该技术设备不能用于患有炭疽等芽孢杆菌类疫病,以及牛海

/110/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绵状脑病、痒病的染疫动物及产品、组织的处理。(3)设

计建造病死畜禽化尸窖,处理原理是:按照农业部《病死动

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3〕34号)、环保部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要求,在

地面挖坑后,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防漏防渗的窖池

;病死畜禽尸体自密封的窖池内,通过厌氧发酵自然降解、通

过化学消毒剂杀灭病原体,实现减量化和无害化。化尸窖处

理法是深埋法的改良。(4)设计建造生物发酵房,处理原理

:按照农业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

2013〕34号)要求,建设生物发酵房,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

湿度和氧气浓度;在生物发酵房内,先将发酵菌剂与稻糠、锯

末等辅料以及水混成发酵物料,再把病死畜禽尸体放入发酵

物料中,通过静态好氧发酵,降解有机质、释放能量、杀灭病

原体,形成安全高效的有机肥料。2.2项目技术指标(1)完

成高温与生物降解复合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和示范

。(2)设计两种以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这些设施

运行可杀灭所有病原体,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具备投资相对较

少、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安全等。(3)培育示范点20个

,示范区屠宰厂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率达100%,示范区规模(

猪、蛋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率达75%以上。(4)

培训460人次,实现全市规模(生猪、蛋鸡)养殖场熟练掌握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以

/110/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上。3、项目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本项目针对畜禽屠

宰厂和大型饲养场,引进示范推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

设备两种;针对其他饲养场,集成无害化处理技术、设计处理

设施两种,实现全市畜禽屠宰厂、规模饲养场病死畜禽有效

无害化处理。(2)本项目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法规

宣传、无害化处理行政监管,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推

广结合起来,强化推广效果。4、项目技术适用范围及安全性

(1)高温与生物降解复合处理技术设备、高温高压干式化

制处理技术设备、化尸窖处理设施不得用于患有炭疽等芽孢

杆菌类疫病和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的染疫动物及产品、组织

的无害化处理。(2)生物发酵房处理设施不适用于重大动

物疫病、患有炭疽等芽孢杆菌类疫病以及牛海绵状脑病、痒

病的染疫动物及产品、组织的处理。5、应用情况项目技术

已推广全市应用。

/111/ 低电容效应多层PCB板
低电容效应多层PCB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在多层PCB的设计过程中,高速信号的走线不可避免

的要进行换层走线,因此多层PCB的各层之间会设置过孔,用

来连接PCB各层之间的印制导线。但过孔本身相当于一个电

容,现有技术在进行PCB设计时,为减小各层之间过孔的电容

效应,PCB的厚度只能设计地尽量薄,在使用时,却更易引起相

邻两层之间信号的串扰,降低信号传输质量。相对地,本产品

克服了低电容效应薄PCB使用中易发生相邻两层之间信号串

扰的问题,制造成本较低,信号传输质量高,因此其具有十分

/111/ 低电容效应多层PCB板

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温州市瓯海区

郭溪街道曹埭村。公司拥有一流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操作经

验,产品不断更新,生产设备引进越来越精良。产品全部严格

贯彻国家标准,并可根据国内外客户的需要制订,深受广大客

户信赖。项目产品解决了现有低电容效应薄PCB使用中易发

生相邻两层之间信号串扰的问题。该产品采用前端螺旋线、

后端光整圆柱面的低电容效应镀层结构设计,镀层导电后等

于电感电容串联,信号流过时升高的电压和降低的电压相互

抵消,从而使得信号的电压幅度保持恒定,在减少电容效应的

同时,可以保持合适的PCB厚度,传输信号质量大大改善,能很

好地满足电子化工等特殊领域高品质传输信号的需要。。主

要技术性能指标:1、PCB板金属化孔中空洞的总面积不应超

过孔壁总面积的0.5%;2、PCB板金属化孔中空洞在水平面内

最大尺寸不得超过孔圆周的0.2%

/112/ 丘陵山区果牧能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及配套技术研究
丘陵山区果牧能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及配套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项目通过规模化养殖,沼气发酵,沼液肥的利用,

有效地解决了低山丘陵区围山转果树长势差和易早衰的问题

。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果品产量,

增加果园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显著,对丘陵山区农业结构的调

整,发展“两高一优”可持续性农业。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该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113/ 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研究与应用
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道路运输辅助活动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课题来源西部交通

建设科技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预估方法研究”(项目编号为2008318814065)。2)课题的

背景目前我国对路面结构的设计是将行驶的车辆荷载以静止

的胎压模型设计,这在荷载不大、车速较低、路面平整的情

况下基本适合。然而在路面具有一定的不平整度时,汽车行

驶将对路面产生运动荷载,静力荷载模式与车辆行驶过程中

对路面的实际作用力将有较大的差异,地面结构的动力学特

/113/ 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研究与应用

性也远非静力学特性所能描述;这些差异和缺陷,用现有的设

计理论和方法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过

程中,路面的使用寿命往往在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就出

现早期破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没有考虑实际的动

荷载作用而导致的。同时,在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

的动力响应不仅受路面结构参数的影响,还受路面材料物理

参数的影响。除水泥混凝土较为接近线弹性体外,其他路面

材料往往具有粘性、弹性和塑性等,特别是高温下的沥青混

凝土,在荷载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应变滞后和应力松弛现象;而

我国目前的柔性路面的设计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因此,

从不平整路面引起的行车动荷载作用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

模型计算,研究高等级公路路面平整度与行车动荷载间的耦

合作用和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响应,可为实现高速公路

路面结构的动态设计奠定基础;考虑路面结构材料特性,寻求

动荷载作用下路面平整度发展规律,参照质量规范得出路面

的剩余使用寿命,对不同使用时期路面的使用性能进行判断

,可为合理制定路面的养护维修方案提供依据,这对于进一步

完善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均具有重大意义及实用价值。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项

目技术原理本项目将从不平整路面引起的行车动荷载作用出

发,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研究高等级公路路面平整度与

行车动荷载间的耦合作用和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响应,

为实现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动态设计奠定基础;考虑路面结

/113/ 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研究与应用

构材料特性,寻求动荷载作用下路面平整度发展规律,参照质

量规范得出路面的剩余使用寿命,对不同使用时期路面的使

用性能进行判断,为合理制定路面的养护维修方案提供依据

,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和延

长其使用寿命均具有重大意义及实用价值。2)性能指标(1

)建立了基于平整度指标进行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及剩余使用

寿命预估的新方法。(2)提出了基于叠加原理的、力学分

析与沥青混合料蠕变柔量方程相结合的,考虑车辆荷载、路

面材料特性及温度条件等因素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方法

。(3)建立了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的能反映路面受车辆重

复荷载效应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本构模型。(4)建立了不

同工况下分片“循环次数-偏应力-永久变形量”三维曲面,

实现了因试验数据不足而对其余试验条件下永久变形规律的

预测。(5)建立了路面功率谱与路面状态参数(波长和幅

值)、路面功率谱与标准差间的关系函数。(6)仿真计算

了不平整路面引起的行车动荷载,系统分析了路面状态参数

(波长和幅值)、速度、载重及胎压等因素对车辆动荷载的

影响规律。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技术的创造性(1)

由路面实测平整度建立了路面不平整度模型;(2)得到了平

整度标准差、平整度参数(波长和幅值)与路面功率谱间的

函数关系;(3)建立了多自由度车-路耦合模型,计算了行车

动荷载;(4)得到了路面平整度参数(波长和幅值)及车辆

/113/ 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研究与应用

参数对路面动荷载的影响规律;(5)揭示了级配、温度、偏

应力对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影响规律;(6)建立了反映重

复荷载效应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本构模型;(7)建立了不同

温度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三维曲面;(8)提出了基于车辆

动荷载、材料变形特性及路面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

计算方法;(9)得到了动荷载作用一年后的沥青路面变形量

;(10)提出了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及剩余使用

寿命预估的新方法。2)技术的先进性与现行同类技术相比,

本技术的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路面不平整度

模型:快速简便的反映各种工况道路的平整度,可靠度高;(

2)行车动荷载:多自由度、多车型;考虑了不平整度对行车

动荷载的影响及车-路耦合作用;(3)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

混合料永久变形特性: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本构模型能体现重

复荷载效应;三维曲面可表征沥青混合料全部的永久变形;(

4)沥青路面永久变形计算:考虑了车辆动荷载及温度分布

,更接近沥青路面实际工况;(5)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

用寿命预估方法:仅采用平整度指标,快速简捷;精度较高。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提出的基于平

整度指标进行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及剩余使用寿命预估新方法

,考虑了车辆的动荷载、沥青混合料材料特性、路面结构力

学特性及温度条件等因素。车辆动荷载是通过采用多自由度

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不平整度路面耦合系统模型,对

/113/ 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研究与应用

路面不平整度引起的车辆动荷载进行分析和求解而得。路面

材料特性的获得是基于沥青混合料变形规律与重复荷载作用

下黏-弹性本构模型建立而得;不同温度、不同应力等试验工

况下沥青混合料的变形规律可通过三轴重复荷载作用试验研

究而得,项目主研单位拥有的气动伺服沥青材料多功能试验

机、旋转压实成型仪可为试验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重复荷

载作用下黏-弹性本构模型可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理论推导

而得。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可采用成熟的有限元分析与计算软

件Ansys建立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代表温度及代

表荷载作用工况下路面结构层各亚层偏应力值求算而得。以

上技术的顺利求解或获得,都可为建立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

面使用寿命预估方法提供保障。

/114/ 榆林风能/太阳能发电量无线远程监控及能源管理系统研究
榆林风能/太阳能发电量无线远程监控及能源管理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风能/太阳能与大型公建一体化无线远程监控

系统,研究系统中电能计量仪表与Zigbee无线模块接口技术

,GPRS远程传输技术,研究大型公建耗动态复合预测模型,为

风能/太阳能发电量供于大型公建提供依据;建立大型公建能

耗数据库,开发基于Web的风能/太阳能与大型共建一体化能

源管理系统。本项目研究主要采用信息技术方法进行风能/

太阳能与大型公建能耗剂量,传输与管理;应用数学建模方法

和建立大型公建能耗复合预测模型。

/115/ 葡萄糖系统工艺创新研发项目
葡萄糖系统工艺创新研发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项目以提高葡萄糖产品质量,增加收率为目标,通

过改进一水糖液化系统及其控制工艺,在保证淀粉乳液化效

果的前提下,提高了葡萄糖液化浓度,从而提高了葡萄糖产品

质量,增加了收率,同时减少了一次水的使用量,降低了能耗

。通过确定糖化罐中液化液重量为100~150kg,淀粉酶添加

量为液化液重量的0.2%,控制液化液pH值4.2~4.5,淀粉酶

的加入速率为1mL/s,pH调节剂的加入速率为7mL/s,各糖化罐

中反应的预定时间为3~5h等关键参数控制点,优化了一水糖

/115/ 葡萄糖系统工艺创新研发项目

液化系统及其控制工艺,在保证淀粉乳液化效果的前提下,提

高了液化时的淀粉乳浓度,为糖化、精制等工序提供浓度较

高的料液。液化工艺实现全自动精准调节,改善原有液化系

统DE值不稳定现象,提高液化质量,提升了产品得率,降低了

生产成本。

/116/ GOA浙江省政协综合办公管理平台三期
GOA浙江省政协综合办公管理平台三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在浙江省政协综合办公管理平台(GOA)一

二期的基础上,采用CAS单点登录和Portal技术,按照省政协

机关的业务要求充分完善了GOA平台,增加的系统和GOA平台

紧密集成,融为一体,构成了网上的浙江省机关综合办公管理

平台。完成了基于ITIL的浙江省政协综合办公管理平台(G

OA)运维监管系统,系统地保障了浙江省政协综合办公管理

平台软硬件系统的可靠运行,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省政协机关

信息化服务的规范性。完成了基于WEBSERⅥCE技术的浙江省

/116/ GOA浙江省政协综合办公管理平台三期

政协综合办公管理平台(GOA)应用监管系统,通过对GOA各

个系统使用情况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机关持续改进平台应

用提供了依据。完成了智能提案管理、委员基本信息管理和

履职管理等系统的市县统一版,并按时完成了四个测试点的

实施,符合招标文件和项目建设合同的要求。在二期的基础

上继续深化全省统一的数据存储、备份和安全防护机制,为

GOA平台的稳定可靠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7/ 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仿真实验室的构建与开发
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仿真实验室的构建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通过建立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仿真模型,建立房

地产市场政策实验室,可以实现单项政策和组合政策在实施

前对其可能的结果和市场效应加以预测和分析,从而改变当

前宏观调控“盲调”的现状,减少可能的政策损失和政策风

险。项目对提高我国房地产领域宏观调控水平和科学性都有

着重大的意义,同时该研究对各类宏观调控领域均具有可借

鉴的意义。主要论点与论据研究成果创建了宏、微观相结合

的政策仿真实验技术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之中处于前沿地位

/117/ 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仿真实验室的构建与开发

,提高了决策的可预见性,增强了政策决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

性。特点:项目通过建立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仿真模型,建立

房地产市场政策实验室,可以实现单项政策和组合政策在实

施前对其可能的结果和市场效应加以预测和分析,从而改变

当前宏观调控“盲调”的现状,减少可能的政策损失和政策

风险。项目对提高我国房地产领域宏观调控水平和科学性都

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该研究对各类宏观调控领域均具有可

借鉴的意义。创新:(l)构建了深圳房地产政策仿真实验

系统,并通过设置不同的房地产政策来顶测各项政策的市场

影响,从而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全方位模拟。(2)将基于系

统动力学的宏观仿真技术,基于Agent的微观仿真技术进行了

有机的结合。(3)将工程技术引入社会科学之中,从决策科

学角度为政闹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18/ 一种插电式驱动模式切换方法
一种插电式驱动模式切换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主要解决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在运行过程

中,需要驾驶员手动切换纯电动模式及混合动力模式的问题

,并间接实现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节能控制。现有方

案对纯电动模式的切换及运行未考虑对路况的判断,车辆无

法有效识别路况信息,在上坡路段车辆可能仍然自动切换至

纯电动模式运行。整车控制系统未保护电池,防止其放电电

流过大,往往会限制电池功率输出,因此容易出现车辆爬坡无

力的情况。

/119/ 炎热地区猪舍低能耗局部环境调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炎热地区猪舍低能耗局部环境调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牲畜饲养
技术详情

  项目对现有的科研成果进行改进,在重庆市种猪场

进行了产品的调试和中试,并成功转化成相关产品,包括猪舍

漏缝地板设计图1项,无害化消毒技术规程1项,开发研制了水

冷式调温猪床1套,清洁福利型漏缝地板1套,建立了1个标准

化的低能耗局部环境调控技术示范工程。在荣昌地区、永川

地区等多个猪场进行示范推广。同多家示范猪场进行合作,

形成了1套炎热气候区的低能耗局部环境调控技术体系,并在

重庆市种猪场进行了技术示范,建立了1个低能耗局部环境调

/119/ 炎热地区猪舍低能耗局部环境调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控技术示范基地。项目在实施期间,将产品和技术在重庆市

种猪场、重庆日泉农牧有限公司、荣昌县陶然居畜牧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等十家养殖企业进行示范推广,示范推广生猪15

万头以上。通过应用项目的相关技术和产品,现母猪繁殖性

能提高5%,仔猪用药量降低11%,环境调控总体能耗降低22%

,猪只全程死淘率降低7.34%,生长育肥猪日增重提高5.1%,料

重比减少7.3%,消毒成本降低11.9%以上,企业运行能耗(水

、电)降低20.45%,平均每头猪提高经济效益140元以上总体

的示范经济效益增收2136万元。项目共举办培训会2次,培训

人数300余人,印发了相关技术宣传资料3000份,现场技术指

导,接待咨询群众200余人;采用“科研院校+示范基地+示范

企业+养殖户”的农技推广模式,促进“企业+农户”利益联

结模式,带动400户农户,实现农民增收2600万元。培养硕士

研究生1名,发表了1篇科技论文。

/120/ 薄荷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薄荷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生物质能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1.薄荷品种资源收集与评价课题组

先后从国内外收集了薄荷属40余份种质材料,在南京中山植

物园建立了薄荷种质资源圃。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差

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15份薄荷种质材料的生物学和经

济学性状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薄荷种内生物

学性状和经济性状变异很大,且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薄荷育种时应当选用株较高、分枝数和存叶对数多、叶

片大的种质作为育种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将15个薄荷种质

/120/ 薄荷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材料分为三种类型,可以为新品种选育中亲本的选择提供参

考。2.薄荷属植物的RAPD分析对薄荷属6个种38个居群进行

了RAPD分析,2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28条带,多态条带比

率(PPB)为81%;聚类分析将薄荷属38个分为两大类,其中

第1类含日本薄荷、灰薄荷、皱叶留兰香、椒样薄荷、薄荷

5个种,第2类含唇萼薄荷1个种。RAPD分析结果所表现的种

质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来源地、遗传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

说明RAPD标记用于薄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鉴定是有效的

,其结果可以为该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证据,为薄荷

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信息。3.薄荷快速繁育体系的研究

对薄荷、椒样薄荷和留兰香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消毒

方法、培养基的选用、激素的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

,建立了各自的快繁技术体系。4.薄荷施肥试验以薄荷产

量和含油量为考察指标,开展了薄荷氮肥、磷肥、钾肥不同

配比施用及微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头刀薄荷,氮肥

、磷肥、钾肥的最好组合是尿素50kg/亩、过磷酸钙40kg/亩

、钾肥20kg/亩;对于二刀薄荷,氮肥、磷肥、钾肥的最好

组合是尿素20kg/亩、过磷酸钙15kg/亩、钾肥10kg/亩。不

同施肥时期氮肥施用量研究发现,薄荷在生长后期需要较多

的氮素营养。施用硫酸铜、硫酸锰、硼酸、硫酸锌后,均能

使头刀薄荷、二刀薄荷的薄荷油及其薄荷脑的含量有所提高

。5.薄荷立体种植技术研究在江苏东台地区开展了薄荷立

体种植技术的研究,包括薄荷与棉花套种及薄荷与大麦、蚕

/120/ 薄荷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豆、油菜、玉米、蔬菜、芝麻等作物的间种。薄荷与这些作

物之间的套种和间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减轻

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6.薄荷主要

病虫害防治对东台地区薄荷的病虫害发生与发展情况进行了

广泛的调查。调查发现当地薄荷主要病害有薄荷灰斑病、薄

荷斑枯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根蚜、造桥虫、盲蝽象、

小菜蛾等,并总结了它们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提出了防

治方法。7.薄荷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分别采用水蒸气蒸

馏法、冷浸法、超声波法和超临界CO_2法提取薄荷油,通过

气相色谱测定薄荷脑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法提取薄

荷油得率和薄荷脑得率分别为2.43%和1.77%,超声波法分别

为1.34%和1.09%,冷浸法分别为1.27%和1.02%,水蒸气蒸馏

法分别为1.15%和0.90%。实验表明薄荷油的四种提取方法中

以超临界CO_2法最优。8.薄荷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研究

以萃取率和薄荷脑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

对薄荷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优选出了薄

荷油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薄荷油萃取率

最高的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2MPa、萃取温度50℃

、CO_2流量30Lh-1、萃取时间1.5h。薄荷脑含量最高的超临

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0MPa、萃取温度50℃、CO_2流量

40Lh-1、萃取时间1.5h。9.薄荷油化学成分分析运用GC-M

S技术对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的

/120/ 薄荷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

薄荷油中含44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7%以上,其中薄

荷脑相对含量为69.4%;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

含38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以上,其中薄荷脑相对

含量为61.8%。10.薄荷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对薄荷非挥

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取分离到5个化合物,鉴

定了其中的4个:香叶木苷(Ⅰ)、5,8,4′-三羟基-6,7-二甲

氧基黄酮(Ⅱ)、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Ⅲ)、二

十八烷烃(Ⅳ),其中化合物Ⅰ,Ⅱ,Ⅲ为首次从薄荷中分离鉴

定的。11.薄荷脑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研究采用超临界CO_

2萃取技术对薄荷油中薄荷脑的分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薄荷油中的薄荷脑需在精馏柱内建立

温度梯度。在温度梯度为20℃,初始压力为8MPa,程序升压

速率为0.2MPa/15min条件下进行萃取,可以获得薄荷脑含量

为96.3%的馏分。12.薄荷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订对薄

荷的生长条件、生物学特征、播种与栽植、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质量检测、包装、贮藏和运输等进行

了研究和总结,制定了薄荷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为薄荷生

产和薄荷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13.薄荷油

质量标准的修订从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

运输、贮存等方面对薄荷油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应用前景在

薄荷属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几个适合

/120/ 薄荷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我省栽培的薄荷品种,并已在我省东台新曹镇进行推广。鲜

草产量高、出油率高的薄荷新品种的推广,将推动我省乃至

全国薄荷种植业的发展。薄荷油和薄荷脑超临界CO_2提取工

艺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吊油”法,使薄荷油及薄荷脑的得率

大大提高。同时超临界提取操作简单,能够保证薄荷中有效

成分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薄

荷油和薄荷脑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的推广,必将对我国薄荷

加工业产生一次彻底的变革。

/121/ 追日中高压固态软起动装置控制软件V3.03
追日中高压固态软起动装置控制软件V3.03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公司在经过三年的《GZRQ-2000/10高压固态软起动

装置》项目研究开发,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高压固态软起动产

品并进入了小批量生产阶段,整个研发过程比较顺利,达到了

立项时的全部指标。接下来产品使用阶段公司市场调研和用

户的反馈信息来看,接下来必须进行固态软起动智能化升级

与系列化开发,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高端需求和市场的差异

化需要。本项目产品达到了国内外同样采用高压可控硅阀串

联技术的高压固态软起动产品技术水平起动方式:恒流、电

/121/ 追日中高压固态软起动装置控制软件V3.03

压斜坡、阶跃、点动、与直起功能;停机控制:自由停机、

软停机;电压等级:2.3-15(+10-10%);电流等级:65-8

50A;人机界面:液晶中英文大屏幕触摸界面;过载容量:10

0%连续、500%运行30s;限流范围:200%~500%;触发方式:

32位DSP全数字移相触发;绝缘方式:空气绝缘;保护功能:

低/过电流、欠/过压、接地故障、相序、电源电路、SCR短

路、辅助跳闸、电流不平衡、起动超时等;同步信号:电阻

分压;光纤隔离:触发信号;相序:任意相序1、智能化和再

现监控功能,功能更加强大,不仅具有传统软起动产品的测控

、保护、安全稳定控制与数据传输等性能,还结合智能电网

建设的需要,集成了“四遥”功能,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测、

自检测、自诊断、智能预警。2、高压(15/10kV)大功率(

20MW)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上的突破,实现高压固态软起动

向大功率迈进。3、独有的大屏幕人机触摸式界面交互功能

——可以通过人机界面智能化的设置起动参数。本项目之前

公司经过三年开发了《GZRQ-2000/10高压固态软起动装置》

,本项目是固态软起动智能化升级与系列化开发,软件开发和

可靠性应用是主要工作。电机拖动电力控制综合性能试验检

测平台是在公司原有电动机软起动试验室的基础上建设起来

的,不仅能够为各类软起动装置提供有载检测试验研究和验

证、为大功率节能调速控制装置提供试验检测而且可以作为

无功补偿与调节分析研究、工程机电保护综合分析的试验平

台。本项目的实施丰富了公司软起动系列产品及组合,将更

/121/ 追日中高压固态软起动装置控制软件V3.03

好地服务用户,增加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好地促进企业发

展,可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本项目研究开发必将

促进软起动产品优化和产业升级,促进本地区软起动产业的

发展。促进了襄阳地区电机节能与系统优化运行控制产业的

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时也会带动其他电气产业和相关联产业

的进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现已完

成了GZRQ-65A-850A的系列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性能验证,适

用于额定电压为2.3-12KV、额定功率已达到10000KW,先后

成功应用在中钢集团、承德京城矿业、山东黄金矿业、成都

华西气体、漳州大水港、森源电气、青岛钢铁等不同行业3

0多家企业,因而成果及成果转化能力已相对成熟。通过科技

查新,采用独有大屏幕人机触摸式界面交互功能,采用Fuzzy

+PID的分段智能控制闭环,实现电动机起动的精确控制,基于

光纤+磁变换的信号传输防止电磁干扰,GPRS无线故障诊断

,高压电阻电容封闭技术,所检文献未见相同报道,具有新颖

性。

/122/ 一种触碰式LED节能灯
一种触碰式LED节能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碰式LED节能灯,包括LED

灯头、台灯底座、触摸开关和PLC,所述台灯底座底部内壁中

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动滑轨,所述亚麻布远离亚麻布卷

一端通过缝接与套筒相连接,两个所述电机支座上通过螺栓

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和第二减速电机,本实用新型

通过在台灯底座内设置的电动滑轨以及套筒,实现了无需增

大台灯底座面积的同时,通过电动滑轨带动套筒移动,从而使

得LED灯头移动到台灯底座边缘,便于获取更大的照射面积,

/122/ 一种触碰式LED节能灯

通过设置的套筒和第二转动臂实现了无需移动台灯底座即可

实现LED灯头的360度转动,同时在紧凑空间无法使用台灯底

座时,LED灯头可以单独拆卸,独立使用,方便快捷。

/123/ 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在线分析监测系统
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在线分析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生化需氧量(BOD)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标准BO

D5测定方法耗时5天,操作繁琐;溶氧电极生物传感器法虽

然能够实现BOD的在线监测,但寿命短,重现性差,尤其对

于多组分高浓度废水,其测定结果缺乏可靠性。本项目以微

生物燃料电池为核心,开发BOD在线监测系统,利用微生物

降解有机物产生的电量信号与BOD含量的相关性,测定BOD含

量,具有响应时间短,操作稳定,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宽,

连续操作时间长等优点,为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

/124/ 马齿苋系列保健食品的研制与开发
马齿苋系列保健食品的研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马齿苋饮料加工技术,在研究加工工艺基础上,重

点研究了原味型马齿苋饮料配方、马齿苋压榨汁乳饮料配方

、调味型马齿苋饮料配方,在工艺研究中主要从取汁、稳定

剂选择、均质处理技术、杀菌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马齿苋软罐头的加工技术研究,采用护色液处理,解决了蔬

菜罐头容易褪绿问题。并且对罐头的汤汁进行了试验研究,

针对不同消费者研制出不同风味的马齿苋罐头;马齿苋粉及

面食、焙烤制品的研制,采用真空浓缩工艺生产出马齿苋粉

/124/ 马齿苋系列保健食品的研制与开发

或汁,再用于挂面、焙烤食品中。马齿苋挂面增加了营养价

值,又改善了口味,同时延长了熟化时间,脂质与面筋结合

率提高,面筋形成的状态好,提高了面条的耐煮性。在酥性

饼干中添加马齿苋汁,重点研究了马齿苋中维生素C的保存

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保健意识的加强,加工食品向功能

化、保健化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马齿苋作为一种具有独特

食疗保健功能的新型食物源,已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但目前

对马齿苋的开发利用尚不普及,许多人没有认识到马齿苋的

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尤其在产品市场方面几乎是空白。可

以预见马齿苋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市场前景诱人,并将逐

步形成规模化和产品系列化。

/125/ 武陵山区草食动物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
武陵山区草食动物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本项目根据武陵山区草食动物生产的客观条件、生

产水平,针对草食动物生产存在的品种生产性能低、饲料饲

草供应不均衡、生产方式粗放、动物易发疾病的主要问题,

进行广泛的调查、深入研究,探索能够在武陵山区推广应用

的新技术和推广模式。

  通过重点示范区县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并将新技术

进行有效的组装和集成,形成有利于武陵山区草食动物生产

的综合配套技术。在技术推广应用时,采用“项目+职能部

/125/ 武陵山区草食动物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

门(企业)+农户”的推广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

性,并充分发挥了各自功能,使项目的技术创新有平台、技

术应用有场所、农户使用有收益。

  筛选了适宜武陵山区肉牛、肉羊生产杂交组合;设计

了适宜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奶牛降温装置;获得了肉山羊幼羊

育肥精料配方专利;筛选了适宜武陵山区不同季节生长的优

质高产牧草品种;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突破;首先在国内开

展肉牛程序化人工授精;建立了西南地区草食家畜养殖技术

规范。

  本项目组就同武陵山区的贵州石阡县、重庆黔江区等

区(县)建立了紧密的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合作伙伴体系,研

发的“家畜微电脑自控喷雾降温装置”,发明的“肉山羊幼

羊育肥精料配方”,筛选的适宜于高温高湿地区的肉牛杂交

组合;

  倡导的“项目+职能部门(公司)+农户”的技术推广模

式等技术创新,在武陵山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

,应用本项目技术创新的区(县)6个,企业3家,累计新增产

值139507万元,新增利润83151万元,经济效益十分突出,

对武陵山区及西南地区草食动物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有着

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126/ 水流能发电机
水流能发电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氢能
应用领域: 电力生产
技术详情

  一种水流能发电机,在两根立柱上设安装滑块的轨

道,轨道上设能上下移动的滑块,滑块上设水轮,水轮上设通

过连杆与滑块联接的聚能导流板,水轮通过传动机构与发电

机相联。本发明采用了水轮机,随水位变化水轮能浮在水面

上,利用水的动能和势能使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旋转

发电,能随河流水位高低变化自动提升水轮机的高度,增加了

发电机的稳定性,不影响泄洪排洪,不需要修筑拦水大坝,可

以安装在大江大河、支流的河道上,沿河道每隔一段距离可

/126/ 水流能发电机

以安装一台,也可以安装在拦坝水电站出的高速水流出口位

置。

/127/ 高光电转换效率宽光谱红外线LED
高光电转换效率宽光谱红外线LED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红外线(IR)传感检测

已广泛用于安全感测监控、造影、虹膜/脸部辨识、红外触

控面板等领域,市场需求大,但其核心器件-红外感测光源(

红外LED、红外线雷射管)通常采用低能量的不可见红外光

(710nm),因而存在红外光谱半波宽较窄、波长不易调控、

结构单一以及制备成本高等缺点,并且核心关键技术基本由

国外掌控。本产品创新采用“蓝光LED芯片+激发红外荧光粉

”融合生产工艺和多种激发光源结构(包括水平、垂直、倒

/127/ 高光电转换效率宽光谱红外线LED

装),开发生产的“高光电转换效率宽光谱红外线LED”(5

050LED)较普通红外LED具有光发射能量高、宽光谱(峰值

波长710-1550nm)、光谱半波宽(>50nm)、高光电转换效

率(≥20%)、大发光角度(≥140°)、开关寿命长(>

15,000次)以及成本低等优点,适合红外传感检测等发展应

用,可取代普通红外LED。本产品2020年2月通过中检集团南

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能检测。产品相关技术已授权2项

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产品

经用户使用,性能、质量反映良好。本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不

仅提升了我国LED技术及应用水平,而且将提高行业资源利用

率,支持和推进我国“红外传感检测”和“LED产业”的发展

/12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自动照明节能系统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自动照明节能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自动照明节能系统,

包括上位机和室内照明子系统,各室内照明子系统和上位机

位于同一局域网内,且各室内照明子系统的子控制器通过局

域网络与上位机通讯连接,室内照明子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单

元、子控制器、子存储器、智能开关和若干子照明单元;图

像采集单元与子控制器通讯连接并将采集的室内图像信息传

输给子控制器,子控制器处理后将处理结果存储在子存储器

内;各子照明单元并联设置并分别与子控制器通讯连接,子控

/12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自动照明节能系统

制器接收并处理后将相应的信息存储在子存储器内;智能开

关与子控制器连接,给子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本系统分区

域自主性控制,能最大程度贴合实际使用,达到最大程度的节

能效果。

/129/ “蝾螈牌”绿色鸡蛋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
“蝾螈牌”绿色鸡蛋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项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1、制定“蝾螈牌”绿色蛋鸡饲养管

理技术规程,形成“蝾螈牌”绿色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

1套;2、在吉林地区进行“蝾螈牌”绿色蛋鸡标准化养殖技

术示范与推广,建立示范点3个以上;3、年生产绿色鸡蛋200

吨,年实现产值300万元左右,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余万元;4

、“蝾螈牌”绿色蛋鸡可提高产品附加值,极大地解决制约

蛋鸡养殖业发展的难题,拉动吉林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效益

/129/ “蝾螈牌”绿色鸡蛋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

显著。该项技术比较成熟,先后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市益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单位推广应用,效果很好。

/130/ 高强度光纤分线箱
高强度光纤分线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光纤分线箱特别适合光纤接入网中的光纤终端点,

具有光缆的配线和熔接功能,可以实现光缆纤芯的灵活调线

及存储。本项目通过将光缆与尾纤在所述熔接盘中熔接存储

,上行线插到适配器的一个插头上,分路器的进线通过适配器

与上行线对插,分路器的出线全部插到适配器其余的插头上

,从适配器的另一端引出皮线光缆,解决了光纤分线箱中安装

光分路器的通用性和方便性;设计铰链结构与方式,降低成本

和强度,提高了抗生锈的能力。

/131/ 光伏发电工程气候论证业务方法研究
光伏发电工程气候论证业务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经调研及总体设计,确立了适用于大连地区光

伏发电工程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并编写了评估方法的书

面介绍。收集并整理了大连地区的辐射及日照数据(日照时

数和日照百分率),建立了各月太阳总辐射气候学经验公式

,并计算了评估所需指标(丰富程度和稳定程度),分析和评

估了大连地区七个国家气象站所在区域的太阳能资源情况,

形成了书面报告。编写了光伏发电工程气候论证评估流程,

编制了光伏发电工程现场观测站建设指南,形成了光伏发电

/131/ 光伏发电工程气候论证业务方法研究

工程气候论证的评估报告模板。首次确立了适用于大连地区

光伏发电工程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为光伏发电工程的选

址和运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分析并评估了大连地区的

太阳能资源,并编写了评估流程、建站指南和报告模板。

/132/ 多功能力学测试机构
多功能力学测试机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产品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方式,具有快速拆装,互换

性好、组合方便,结构稳定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创新能力;本力学实验平台包含了单摆、自由落体等六

大类实验项目,为用户有效利用实验空间,降低采购成本;采

用激光光电门和高速响应器件,使响应频率优于1μs,提高了

测量准确度。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技术处于国内领

先水平。

/133/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模型演化及其知识吸收实证研究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模型演化及其知识吸收实证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十二五规划》指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促发展。在创新中遇到的“创新者的困境”促使企

业反思要不要突破性创新?如何提高突破性创新能力?从隐

性知识视角研究突破性技术创新,对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意

义重大。1、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从知识吸收的视角研究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构建问题。剖析了技术创新的知识

特性,分析了隐性知识吸收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中的

作用。研究影响隐性知识吸收的因素,通过聚类分析,筛选重

/133/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模型演化及其知识吸收实证研究

要的影响因子。比较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差

异,提炼出“创新决策能力”与“创新风险防范能力”两个

特殊因子,构建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结

构方程模型,引入企业规模、行业、企业生命周期等控制变

量,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

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和知识吸收路径。2、研究目标:通过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了解知识吸收的路径和影响因素,剖析

知识吸收与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和能力形成机理

。构建科学的突破性技术创性能能力体系,建立系统的技术

创新机制,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其主要创新点:1、将演

化博弈引入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机理分析中

,探讨基于演化博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2、建

立一套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在创新能力体系

中既考虑了“财务指标”,也考虑了“竞争性指标”,并且结

合突破性创新的特点,引入了“创新决策能力、风险防范能

力”指标,这是以往创新体系中没有考虑的内容。3、从创新

的组织结构设计、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政策制定、创新风险

规避等方面提出了创新能力培育策略,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

效率和政府制订科技扶持政策有较好的借鉴作用。科研成果

研究知识资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作用绩效,知识吸收

和转化为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过程、规律,建立了知识吸收的

动力模型,设计了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这些成果对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管理,提高企业的

/133/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模型演化及其知识吸收实证研究

竞争能力作用很大,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对创新

主体发展路径与创新网络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34/ 基于回复电压的油浸式变压器固体绝缘含水量评估方法
基于回复电压的油浸式变压器固体绝缘含水量评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回复电压的油浸式变压器固体绝缘含水量

评估方法,步骤为:1、准备工作:变压器降温,没有强迫油

循环;将各绕组套管出线端与线路解离;将高压绕组各相及中

性点短接并接地;2、接线,测量各绕组对地绝缘;3、参数设

置;4、测试结束判断:当极化谱曲线平滑上升后又下降,出

现峰值时终止测量;当所测极化谱曲线跳跃严重或出现多峰

值时,则充电时间Tc=100s时终止;5、根据极化谱曲线的主

时间常数判断含水量;6、含水量<1%时,状态良好;含水量

/134/ 基于回复电压的油浸式变压器固体绝缘含水量评估方法

等于1%~2.5%时,绝缘状况一般;含水量高于2.5%时,绝缘

状态很差。本发明不吊芯、不破坏绝缘材料,不用取样,可以

准确评估绝缘纸中的微水含量,判断油纸绝缘老化状态。

/135/ 一种间歇式食品辐照装置
一种间歇式食品辐照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式食品辐照装置,包括输

送带和烘干室,输送带穿过烘干室,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能翻

转食品的机械抓手,所述机械抓手位于输送带的侧面,所述烘

干室内设置有辐照装置,所述辐照装置位于输送带的上方和

下方。通过设置机械抓手,在烘干食品时不停的翻动食品使

得食品烘干均匀,营养成分不流失,且能连续化生产,生产效

率大大提高。

/136/ JSJ70机械推靠三分量检波器
JSJ70机械推靠三分量检波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检波器是一种适用于深井VSP测井的井下接收仪

器。其方法原理是将三分量检波器置入井中,用推靠装置将

其与井壁紧密贴合,在地面以不同方式进行激发,由仪器内

装的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地面激发的地震波,并转换为电信号

,经前置放大后传输到地面,用数字地震仪记录直达波和续

至波,并用于地质解释。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分辨率高于地

面地震方法的各种地震信息,为研究井孔周围的精细地质现

象提供资料该检波器耐温175℃,耐压120MPa,灵敏度0.6V

/136/ JSJ70机械推靠三分量检波器

/cmS,失真<0.2%。

/137/ 富硒茶园土壤养分管理系统V1.0
富硒茶园土壤养分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精准农业一直是未来农业精细

化发展的方向,为了能够因地施肥、精准施肥、精细栽培,对

土壤养分的原始情况、速效养分变化规律、茶树生长的养分

消耗规律等均需要系统的了解。硒是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近年各地加快了各类富硒农业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进展,本研

究为了精准管理茶园土壤中养分尤其是硒的含量,在茶树富

硒高效栽培的试验同时,着手开发富硒茶园土壤养分管理系

统,并录入一些基础数据作为测试,以期为后续富硒茶园土壤

/137/ 富硒茶园土壤养分管理系统V1.0

养分精准管理系统的完善奠定基础。同时,为避免茶园外源

硒施用漏洞、保证富硒茶的茶叶安全性,有必要做好富硒茶

园栽培流程监管,尤其土壤肥料施用管理。本软件立足于广

西富硒茶园生产中土壤养分数据、土壤原始状况数据、茶树

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数据这几类数据量大、数据复杂、

难以整理、交接不便、回溯较难等问题开发了富硒茶园土壤

养分管理系统,围绕茶园基础土壤状况、硒肥及其他肥料施

用等安全生产核心环节进行数据录入,为有效记录监督和管

理富硒茶的生产、良好的产品回溯、改进管理效率提供了科

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二、软件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软件功能上

集成了富硒茶叶生产流程中数据采集和管控,从土壤基本数

据采集、土壤有效态养分数据录入,硒肥施用日期、用量等

各类投入品的记录等富硒茶园生产数据的录入和归纳,可进

行简单的整理分析;软件占用空间较小,适合普通电脑安装,

运行速度正常。三、软件先进性与创造性本软件集成了富硒

茶生产中土壤主要数据尤其是硒素数据的录入和归纳,降低

了人工资料分类整理、查阅的困难,提高了生产数据的利用

效率,同时方便后期监督监管。有利于后续分年度、季节等

对比查看投入和操作的规范性,对管理效率提升有较大的帮

助。四、软件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软件的基础数

据录入功能较为成熟,其他功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完

善;较为适用于富硒茶园的土壤基础状况、肥料投入等生产

流程数据记录、管控和监督,能够有效的提升管理效率;软件

/137/ 富硒茶园土壤养分管理系统V1.0

本身泄密和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较小,较为安全。五、软件应

用情况、存在的问题软件经过小范围的合作试用,取得了一

定系统的数据资料,完善了生产记录,在生产统计、监测上较

以前有较大的便捷性;但在软件推广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企业

不同的生产需求、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端口、加载项、分析

功能的二次开发。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138/ 琵琶洲文化园科普项目管理系统V1.0
琵琶洲文化园科普项目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系统简介琵琶洲文化园科普项目管理系统是对

科普项目管理的系统,实时管控项目全过程,项目阶段自定义

,准敏捷方法,在线协作实时反馈,实现对科普项目管理全过

程管理,规范项目管理业务,实现进一步统一规划化的管理。

二、主要功能2.1网络接入系统菜单区包含5个模块:管理、

网络拓扑、设备监测、集成管理、系统设置。在界面左侧,

可以查看统一监控监测树。在界面右侧,可以查看监测树的

检测数据。单击功能区的设置按钮,会弹出菜单窗口,在该窗

/138/ 琵琶洲文化园科普项目管理系统V1.0

口,包含报警设置、值班表设置、用户管理、监测器设置、

任务计划及数据源配置。监测器概要窗口中,可以选择以折

现图显示或面积图显示。单击窗口右上角的“编辑”按钮,

可以对数据进行编辑。单击“刷新”按钮,可以刷新界面中

的数据。单击“详情”按钮,可以查看监测数据详情资料。

监测树菜单中,右击菜单选项,会弹出选项窗口,用户可以选

择增加资源、排序、启动组、禁用组、编辑组、删除组及增

加子组。单击增加子组选项,即可进入增加子组窗口。增加

子组:2.2网络设置网络设置界面中,包含网络连接模式及更

改控制卡网络设置。网络连接模式:网络连接模式包含单击

直连、固定IP及自动获取IP地址。单击选项前的单选按钮,

即可选中该连接模式。更改控制卡网络设置:可以选择静态

IP或自动获得IP地址。单击“公网IP”按钮,可以获取公网

IP地址。单击按钮,即可进入控制器设置窗口,如下图所示:

在该界面,可以对控制器网络进行设置。选择静态IP或自动

获取IP选项,选择后,设置其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端口

等信息。2.3服务器管理在界面左侧选择服务器选项,即可查

看服务器资源信息。单击界面中的“列表视图”按钮,可以

按列表视图显示资源信息。单击“图标视图”按钮,可以切

换至图标视图模式。单击“树状视图”按钮,可以切换至树

状视图模式。2.4报警查询在报警查询窗口中,通过界面中的

查询条件,对报警事件进行查询。在查询条件中,输入报警开

始时间、报警结束时间、报警规则等,单击“查询”按钮,即

/138/ 琵琶洲文化园科普项目管理系统V1.0

可在报警日志列表中,查看查询结果。右击查询结果,可以暂

停告警信息。2.5报警规则设置在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

,可以添加新的报警规则。单击“删除”按钮,可以删除报警

规则。单击“允许”按钮,可以将该报警规则设置为允许。

单击“禁止”按钮,可以将选中的报警规则设置为禁止。单

击“刷新”按钮,可以刷新界面中的数据。单击“关闭”按

钮,可以关闭本界面。在报警事件窗口中,可以查看报警状态

、报警设备、报警监测器、状态持续次数、报警时间及监测

器值。2.6新建集成管理器在该界面,可以新建集成管理器。

在快速搜索窗口中,可以搜索集成管理器信息。在界面中,选

择要添加的集成管理器类型,即可进入集成管理器添加窗口

。在常用集成管理器栏中,单击集成管理器选项,可以快速选

择新建该类集成管理器。2.7网络历史趋势报告在该窗口,包

含查询条件、运行情况表、集成器统计报表及图表模块。查

询条件:在查询条件中,包含小时、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查询。选择查询条件后,单击“查询”按钮,即可进行查询。

运行情况表:在运行情况表中,可以查看名称、正常、危险

、错误、最新值等信息。集成器管理统计报表:在集成管理

器统计报表中,可以查看名称、返回值、最大值、最小值、

平均值等信息。图表中,可以查看包成功率的统计图表信息

。单击“关闭”按钮,可以关闭本窗口。2.8安装调试用户根

据实际的需求,可以在系统内点击相关的功能按键,系统会自

/138/ 琵琶洲文化园科普项目管理系统V1.0

动跳转到对应的界面,如图,用户可以清楚的,在界面内查看

到系统显示的安装调试信息,并且根据实际的需求,点击对应

的按键,进行相关的功能设置,详情如下图所示:2.9网络状

况报表在该界面,可以查看集成管理的状态报表信息。在界

面顶部,可以选择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单击“查询”按钮,

查询该时间段内容的状态报表信息。在状态栏中,可以查看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时段状态、持续次数等信息。在状态

统计列表中,可以查看政策、危险、错误、禁止的百分率。

在状态统计图中,可查看统计图饼信息。单击界面底部的“

关闭”按钮,可以关闭本窗口。2.10云服务监测云服务监测

界面中,对经过设备的流量进行流量统计,您可以勾选需要的

检测协议类型进行流量统计分析。在界面右侧,可以选择协

议类型,点击按钮,查询其流量详情。2.11移动资源在移动资

源窗口中,可以移动监测树中的资源。选择资源后,单击“移

动资源”按钮,即可进行资源移动操作。

/139/ 风电场风资源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综合评估和选址技术
风电场风资源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综合评估和选址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该专题旨在瞄准国际前沿科技手段,应用卫星遥感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中小尺度气象学等相关高新技术研究

成果,研制中国新一代风电场选址技术。专题攻关解决了几

何校正、投影转换、资源卫星图幅的高程数据配准、浮雕图

像显示及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其中资源卫星

每个像元经纬度的逐点精算程序编制具有目前国际先进水平

。在该基础上做到卫星数据与数字高程数据(DEM数据)的位

置精配准。专题还建立了全国600个站点的风能资源数据库

/139/ 风电场风资源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综合评估和选址技术

。给出了大范围面上风能资源分布状况和风能参数数据。研

究使用了一个扩展的GUIDELINE模式加诊断的方法,初步解

决了考虑海陆分布影响、地面粗糙度影响、风随高度的垂直

变化影响以及考虑到不同的盛行风方向等因素,对复杂地形

上空风的变化进行模拟。专题还研制了适合中国特点的风电

场选址资源评估软件。应用情况及推广前景:该成果在建立

发展中国自己的风电场选址和风资源评估讲述方面作出了有

益的尝试,为风电场评估客观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该成果

使资源评估可视化和具体化、对中国今后大规模发展风力发

电具有重要意义。

/140/ 一种食品检测用便捷取样收集存储装置
一种食品检测用便捷取样收集存储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酒泉敦煌种业百佳

食品有限公司。课题背景:食品安全在现代生活中,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品安全出现了一些差错,那么会对我们

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对于小孩和老人的食品更需要

关注,所以很多食品加工场,都必须设置食品检测这一环节,

把好食品检测这一关,才能将食品投入到市场中。2、技术原

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发明技术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便捷取样

收集存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结构简单,功能性差,且现有的

/140/ 一种食品检测用便捷取样收集存储装置

食品检测用便捷取样收集存储装置在使用存储的时候,无法

合理的利用空间,使得可以存储多个不同的检测样品,且在移

动过程中无法减少晃动,从而无法做到不影响样品的形态,且

现有的取样装置无法根据样品的材质选择采集样品的接触件

硬度的问题。本项目发明技术包括包括主体,闭合板,放置槽

,翻转板,开关槽,开关件,前挡,轨道,固定槽,连接块,滑动仓

,滑槽,滑头,滑轮,稳定仓,缓冲块,嵌入板,隔板,左夹,右夹

,承接板,滑块,调节槽,限位槽,限位板,限位齿,滑仓,接触件

,侧件,插入头,限位块和外撑弹簧。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本项目发明技术设置了稳定仓以及接触件,稳定仓起到了

将防止收集后的样品产生晃动,影响其形态,从而影响检测数

据,稳定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滑动仓的内部,使得滑动仓

在移动的时候可以带动稳定仓进行移动,使得更多的检测样

品可以被收集存储,且最底端的稳定仓可以减少样品到稳定

仓的距离,防止夹取时间长,样品会出现脱落滑落等现象,稳

定仓的外侧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硅胶材质的缓冲块,则是

使缓冲块与滑动仓进行接触,若是滑动仓产生晃动,缓冲块则

会起到缓冲的作用,使稳定仓的内部尽可能减少晃动,而嵌入

板的顶端为磨砂结构,则是起到了在产生晃动的时候,样品也

不会产生较大的晃动,且嵌入板可以直接将样品带出,从而进

行检测,而隔板则是起到了将稳定仓的内部进行分割的作用

,使得可以暂时存放多个样品,也起到了带动嵌入板取出的作

用。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技术已成

/140/ 一种食品检测用便捷取样收集存储装置

熟应用于食品检测取样的收集存储过程中,使用方法便捷,适

用范围广,安全性高。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发明

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合理的利用空间,使得可以存储多个不同

的检测样品,移动过程中减少晃动,不影响样品的形态,且可

以根据样品的材质选择采集样品的接触件硬度,应用优点突

出。6、历年获奖情况无。

/141/ 一种用于改进手机电磁辐射的双排左手微带线
一种用于改进手机电磁辐射的双排左手微带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手微带线,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C

电路的双排左手微带线。其包括接地板,介质板,微带单元,

贴片电感,贴片电容,短路馈线,弹压馈线。其中位于微带单

元中央的点焊连接单元与接地板的贴片电感,产生负的介电

常数;两排依次点焊的周期型电容,产生负的磁导率。两者同

时使用实现双负左手效应。利用这类固定于手机后盖板的双

排微带线,将手机1900MHz工作频段的电磁波辐射引导入左手

微带线的截止频段内截止消耗,从而改进手机的电磁辐射。

/142/ 西北地区乡村新民居设计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研究
西北地区乡村新民居设计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本课题通过大量考察调研、设计实践,探索西北乡

村新民居的营建技术体系,提出如何在建房中有效利用地方

材料和清洁能源,以提升其居住空间的舒适度、安全性为目

标,以节能环保,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地方材料为原则,为西

北乡村新民居营建提供依据和示范,缓解国家能源压力,优化

能源结构,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归纳总结西北地区

乡村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乡村规划缺乏地域特色和科学

性:首先,一些地区的新农村规划没有尊重村庄发展的历史

/142/ 西北地区乡村新民居设计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研究

和现状,没有从环境、经济以及文化等多角度综合思考,进行

有鲜明特色的新农村规划设计,而是套用城市规划手段来规

划农村,一味模仿城市布局和房屋建设方式,破坏了传统文化

的传承。其次,乡村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注重可持续

发展。在规划实施中不顾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和经济条件,盲

目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不服从规划的严肃性、权

威性,擅自变更规划,甚至无视规划进行建设活动。这在很大

程度上会影响到西北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西北地区乡村

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北乡村清洁能源利用现状,本课

题主要研究该地区民居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模式。1.对西北地

区乡村民居建设现状进行调研、测绘,分析当前新民居营建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新民居营建模式的理论构建及实践探索

3.指导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西北新民居营建,配合当地政府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课题主要研究适宜的营建技术体系

,重点研究建筑太阳能一体化设计,例如坡屋面的设计与太阳

能屋面材料的结合,利用新型生态材料的太阳能暖廊优化设

计,墙体保温材料的开发利用,沼气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等。例

如对于住户相对集中的地区,可以采用集中发酵供应沼气的

方式分送至各家各户。在住户相对独立的区域,家用独户沼

气池可和猪圈、卫生间相连,形成拥有独立循环模式的沼气

池。在农户庭院将沼气池,畜禽室,厕所组合在一起,构成生

态能源综合利用体系。从而在各家各户应用推广,简单易操

作,实现养殖,产气,积肥并举,能源物资高效利用,这一举措

/142/ 西北地区乡村新民居设计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研究

成为发展新民居的重要环节。最终完成以下成果:1.完成调

研报告1份“西北地区乡村民居能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2.

发表论文1篇“乡村大家谈:生态·经济·文化”

《新建筑》01/2015NO.158靳亦冰钱利等3.完成推荐图集2本

①西北地区乡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民居设计推荐图集(6个

方案)②太阳能暖廊优化设计方案图集(4个方案)4.完成课

题验收报告5.指导示范民居建设

/143/ 低温输液管性能测试系统
低温输液管性能测试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低温输液管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低温输液管、测

量胆、保护胆、测量胆绝热体、保护胆绝热体、测量胆供液

管、保护胆供液管、输液管排气管、测量胆排气管、保护胆

排气管、输液管端盖板I、输液管端盖板II、测量胆流量计

、保护胆流量计等。其中,测试系统在输液管两端采用聚氨

酯泡沫塑料进行绝热。该系统能够实现对低温输液管及其端

盖板的漏热测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等优

点。

/144/ 新型节能环保水压泵
新型节能环保水压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应用领域: 水资源管理
技术详情

  项目特点:

  1、只要有流动水就能将水抽到高处。

  2、不耗任何商品能源、无排放、无污染,节约能源

、并可发电。

  3、投资省、工期短、扬程高、见效快、易维护、运

营成本极低。

  4、保用30年,每年的维护材料费低至百元以内,不

需要建泵房,不需要人值守,远程监控,一次少量投资,长

/144/ 新型节能环保水压泵

期受益,几乎是一劳永逸。

  主要技术指标:

  只要有每秒大于0.5L,0.5米落差的水,均可以通过

本系统以落差/扬程1:10的得到提升。单机提水效率最嗣达

58%,2级可达75%,有步提升空间。

  应用范围:

  ①特别适用于山区、半山区的人、畜饮用水工程;

  ②用于山区农林山地粮食、蔬菜、林、茶、果灌溉等

,将极大地降低灌溉用水成本,提高产量,对山区农林高产

稳产起到可靠的保障作用。

  用于森林防火,将极大地改善目前防火技术手段较少

,效果差的现状。

/144/ 新型节能环保水压泵
简介相关图片
/145/ 远红外脚底穴位袜
远红外脚底穴位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生物质能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研究开发远红外脚底穴位袜,该产品以中空保

暖Thermolite纤维为主要原料在毛圈机上编织而成,采用“

底丝外翻”工艺,增加了产品耐磨性和保暖性,通过组织结构

设计,在袜底形成不规则起毛圈凸起结构,达到刺激脚底穴位

的效果,产品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项目已获国家实用新型

专利一项,在组织结构设计和工艺技术上有创新。技术指标

完成情况:1、耐摩擦色牢度(级):干摩≥4,湿摩≥4;2、耐

汗渍色牢度(级):原样变色≥4,白布沾色≥4;3、耐洗色牢

/145/ 远红外脚底穴位袜

度(级):原样变色≥4,白布沾色≥4。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

良好,已实现产业化生产。

/146/ 供多人使用的狭窄舱室呼吸装置
供多人使用的狭窄舱室呼吸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装置是一种隔离、过滤两用的压力送风、自动调

节式呼吸道防护装置。它主要由空气压缩机、空气净化装置

、储气瓶、气路分配器和自调器、呼吸罩具组成,可供多人

使用。经过四级过滤、空气洁净化,精度达到0.375毫克/立

方米。作业人员通过供气调节器和舒适的口鼻罩,随时可以

呼吸到洁净空气。该装置不仅适合于修造船业,还适用于石

化、地下采矿、压力容器等狭小密闭舱室中作业,保护工人

健康。

/147/ PEAMS能源优化管理系统
PEAMS能源优化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华创能源管理系统是由上海华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

司,针对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的具体特征和用户需求,面向

企业生产人员和管理用户,提供的可快速组态和部署的企业

级能源管理集成平台。该平台基于成熟的技术,稳定的性能

,以及贴合用户需求的特点,可以实现快速实施,利于用户

后期维护工作的进行。该平台能够帮助用户理顺能源方面的

管理要求,实现能源数据采集、监控、考核、统计、管理以

及能源的诊断,快速对生产情况做出反应,实现企业能源的

/147/ PEAMS能源优化管理系统

全流程、全周期的整体管理。

/148/ 卓朗科技线路评估与线路地基管理系统[简称:卓朗线路评估分析系统]V1.0
卓朗科技线路评估与线路地基管理系统[简称:卓朗线路评估分析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卓朗科技线路评估与线路地基管理系统[简称:卓

朗线路评估分析系统]V1.0通过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安装的在

线监测装置,对线路导线运行状态(导线温度、张力、弧垂

、导线张力)和气象条件(环境温度、日照、风速、日照强

度)进行在线评估。卓朗科技线路评估与线路地基管理系统

[简称:卓朗线路评估分析系统]V1.0根据已有线路基本参数

,通过卓朗科技线路评估与线路地基管理系统[简称:卓朗线

路评估分析系统]V1.0给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检修等部门

/148/ 卓朗科技线路评估与线路地基管理系统[简称:卓朗线路评估分析系统]V1.0

提供风险评估提示和指导,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和对覆冰

进行评估监测。主要功能:1.登录校验;2.用户管理,权限管

理;3.统计分析,分析报表;4.线路管理,老旧程度分析;5.线

路参数维护管理分析;6.线路地基管理分析;7.导入导出系统

;技术特点:卓朗科技线路评估与线路地基管理系统[简称:

卓朗线路评估分析系统]V1.0微服务可以在“自己的程序”

中运行,并通过“轻量级设备与HTTP型API进行沟通”。关键

在于该服务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运行,将服务公开与微服务

架构(在现有系统中分布一个API)区分开来。在服务公开

中,许多服务都可以被内部独立进程所限制。在微服务架构

中,只需要在特定的某种服务中增加所需功能,而不影响整体

进程的架构。

/149/ 北方地区长毛兔养殖配套技术得研究与推广
北方地区长毛兔养殖配套技术得研究与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和较实际的推广应用前景,由于

长毛兔的饲养属于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易饲养的项目,把

饲养简单化,可操作性强,本项目特别适合边远山区、人多地

少的贫困地区发展,如兔毛市场复苏,前景可观。

/150/ 菌草和苏丹草等在草食动物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
菌草和苏丹草等在草食动物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为2015年海南省农业科

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菌草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生长

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牧草,其生物学特征是茎直立、丛生

,根系发达,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苏丹草属禾本科高

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稳产、高产的特性,其营养价值较

高、质地柔软、适口性好。本项目旨在研究菌草和苏丹草等

在草食动物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对菌草和苏丹鲜草进

行青贮制作,得出菌草和苏丹草青贮效果,探讨其对草食动物

/150/ 菌草和苏丹草等在草食动物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

生产的影响,并示范推广。这既能解决海南夏季草量充足但

质量不高的问题,又能解决海南牛、羊等草食动物冬、春季

的饲料短缺问题,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一举多得,对促进海

南草食动物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分别开展菌草和苏丹草青贮制作

,通过色泽、质地和气味,干物质、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

和中性洗涤纤维,pH、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等

指标评价菌草和苏丹草青贮发酵品质;分别开展添加复合酶

制剂青贮菌草和添加尿素青贮苏丹草在草食动物上的应用研

究,通过生产性能(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饲料增重成

本和毛利润)及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葡萄糖、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谷丙

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探讨其对草食动物的应用效果,并将

该技术进行集成,并示范与推广。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分别开展了菌草和苏丹草青贮制作;分别开展添加复合酶制

剂青贮菌草和添加尿素青贮苏丹草在草食动物上的应用研究

;形成添加复合酶制剂菌草和添加尿素青苏丹草青贮制作技

术各一套;形成添加复合酶制剂菌草、添加尿素青苏丹草青

贮饲料分别在海南黑山羊和海南和牛上应用技术各一套。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技术成熟,适合在

海南推广应用。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在9个牛、羊场

,栽培菌草和苏丹草各1790亩和1300亩,在2080余只海南黑山

羊和205头海南和牛上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效果显著。在项目

/150/ 菌草和苏丹草等在草食动物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

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如资金、人员以及传统观念,要

加大推广范围,加强推广力度,推进成果转化进程。

/151/ 垂直四叠式鸡笼蛋鸡高密度饲养新技术
垂直四叠式鸡笼蛋鸡高密度饲养新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技术采用垂直四叠层式鸡笼,采光适宜鸡会以自

然通风为主,设计可调窗口,以利于夏季散热和冬季保温,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

/152/ 温室电瓶车控制器
温室电瓶车控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采用最新的电机控制技术并选用高性能微机

来设计开发了温室电瓶车控制器。该控制器开机时采用软启

动技术,减少电机启动电流,延长电瓶的使用时间;采用手柄

无级PWM(脉宽调制)调速,具有转速平稳、驱动力矩大等优

点;其外还有多重保护功能: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刹车失

效保护等;考虑温室等农业具体生产环境比较恶劣,控制器具

有防潮、防水等功能,性能非常稳定。该设备还可以应用在

其他农业电动设备的领域中。控制功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

/152/ 温室电瓶车控制器

计改变。

/153/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CANWeb产品及技术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CANWeb产品及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50万元
技术领域: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网络应用技术、风能
应用领域: 电力生产、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设计:CANWeb亮点

及市场:

      非冗余的现场总线一般只

能用于非重要的现场信号的采集,在有控制输出(DO/AO)或

有重要的信号测点需采集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国家标准

都有严格的冗余配置现场总线及供电的设计要求及对应的严

格测试验收规定;

      与常规DCS(PLC)比较,

/153/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CANWeb产品及技术

控制系统使用冗余CANWeb现场总线可使工程费用减少60%,

工程工作量减少80%,并能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CANWeb现场总线自2015年推出以

来,作为用户控制器的远程现场总线IO模块,大概已有近2

500个节点的使用案例,销售发票可证明,用户有:

     谏壁电厂、南宁电厂、方家庄电

厂等的远程温度数据采集系统(DAS)应用;

     南京科远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也在

大量采购8DI8DO模块;

     在新疆、内蒙古煤化工行业也大

量使用;

     

     可在设备分散、有高可靠通信要

求的控制系统项目中推广,如:电力,电网,新能源(太阳

能、风电、储能)、矿业、设施农业、环保、楼宇控制、交

通、水处理、轨道、大型船舶等行业,推广冗余现场总线系

统;

     发电行业推广,尽管CANWeb现场

总线比ProfibusDP总线优点多多,估计在火电厂主机推广比

较难,可先在电厂温度采集、除尘、输煤等辅机中推广;

     在已有RS485通信的应用行业推

广,价格类似,性能提高;

/153/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CANWeb产品及技术

     在已有的ProfibusDP通信的应用

行业推广,价格大幅降低,性能提高;

     

      冗余CANWeb现场总线网络

拓扑结构简单,设备也仅有网关、光纤中继及纯电中继3种

模块,与常规DCS比较,使用CANWeb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CS)的控制室电子间会增加一个集中光纤配线柜,其他控

制柜数量可减少2/3,IO卡件至少减少90%。

      电缆电缆桥架减少90%以

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主要采用光纤及少量屏蔽双绞线做为

通信线,可以较大程度上节约电缆、电缆桥架等安装材料,

相应减少了90%以上施工工程量。

     与ProfibusDP比较,CANWeb网络

拓扑结构简单,布线施工方便,CANWeb总线网络设备的价格

为Profibus_DP总线网络设备价格的10~20%;CANWeb节点设

备(仪表)价格一般为DP从站设备价格的50%~75%;DP(PA

)总线系统不是完全冗余的现场总线,CANWeb是全面支持冗

余通信的现场总线,接线配线更简单;不同于DP大包轮询问

答通信,CANWeb是触发小包通信,检测到节点信号变化满足

发送条件即发送,实时性更好,通信负载小,通信失败率低

;另外CANWeb节点设备的调试及参数配置通过笔记本电脑的

Web浏览器就可以完成,不需要软件及昂贵的调试设备。

/154/ 基于优质供电指标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分析决策系统研究
基于优质供电指标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分析决策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开发了基于优质供电指标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分

析决策系统,主要技术研究内容为:①利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系统的实时数据,依据电网拓扑结构及电能质量污染源信息

等,研究对电网其它节点电能质量指标进行状态估计算法;将

在线监测系统上实现谐波状态估计功能;②利用适用于在线分

析的电能质量快速仿真分析技术,电能质量污染源定向技术

,依据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进行电能质量污染功率流向

与分布的分析计算;③依据配电网优质供电指标要求,对未达

/154/ 基于优质供电指标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分析决策系统研究

到指标要求的区域或重要用户群进行预警,提出相应的补偿

、控制措施建议。

/155/ 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研究
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业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知识源头

协同创新研究”项目是2015年度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

划项目(合同编号:15ZLZLZF02700),由天津农学院经济管

理学院教师齐天真承担。本研究旨在深入调研天津市农业产

业链和农业科技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业源头协同

创新体系,在参量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链融合的实现路径

,并针对相应的路径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及有

关部门制定农业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以更好、更快地完

/155/ 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研究

成天津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2、研究目

的与意义当前,支撑天津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与科技链之间存

在严重失衡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链不完善且产业链存在

断裂,特别是农业原生性技术与共性关键技术在科技链中严

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科技链与产业链彼此之间衔接性差,

而且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天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仅低

于发达国家而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机制、政策、资金、

技术等诸多障碍,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很难为天津沿海都市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可见发展天津高产优质高效

农业的关键在于进行农业知识源头创新,在于以原生性创新

弥补科技链和产业链之间的间隙,实现双链有效融合,不断促

进农业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3、主要论点与论据;1

)对农业知识源头创新、农业产业链和科技链协同创新、农

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农业科技原生性主体与农业科技创新体

系的内涵和关系进行系统描述;2)对农业产业链、农业科技

链以及双链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系统分析;3)

构建基于产业链的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模型;4)从科技链

和产业链完善和发展出发,构建基于农业知识源头创新的科

技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模型;5)从市场驱动、技术驱动和政府

主导角度提出了双链融合的路径。6)完善协同创新的对策和

建议。4、创见与创新1)目前农业协同创新多集中于区域农

业创新问题上,属于宏观或者中观研究较多,对于微观产业链

融合创新研究较少。通过双链融合研究农业协同创新为农业

/155/ 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研究

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2)从宏观创新系统、行业

技术链、行业产业链、外部创新系统四个方面构建基于农户

知识源头协同创新体系,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3)对天津

农业协同创新路径方面分别从市场驱动型、技术驱动型、政

府主导型双链融合路径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协同创新性

农业发展方向。4)提出完善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5、社会

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预期成果将具有较高的社会效

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为农业产业链

和科技链的深入融合和衔接以及打造高产优质高效沿海都市

农业,构建农业协同创新体系提供参考,以提高“三农”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2)为科委、农委等相关部门进行农业科研

立项提供参考依据;3)为分析现代农业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

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农业知识原始性

创新是农业新技术开发的起点,是市场对于农业发展提出的

新的要求,因此市场需求至关重要。由于天津都市农业小而

全,各地资源禀赋和特色各不相同,以农业原始创新为起点的

协同体系会涉及内部和外部诸多影响因素。去粗取精、去伪

存真,构建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协同创新体系道任重而道远。

基于农业知识原始性创新体系的设计设计到农业的方方面面

,跨组织管理导致协同难度加大。本文采用协同论分析方法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协同创创新的参量进行识别,由

于调查的代表性、客观性、全面性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参量识

/155/ 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研究

别的结果,所以需要结合农业专家和农业组织负责人意见进

行认真修改。在农业大变革时代,土地流转加快,农业要素跨

行业、跨区域流动频繁,农业创新形式多种多样,在这样的时

代背景下农业协同创新会受到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约

,会受到农业组织的历史、动力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绩效

机制、激励机制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其进行制度创新受

诸多因素影响。未来在分析具体农业产业发展的时候,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修改和完善。

/156/ 构建高产碱性蛋白酶工程菌
构建高产碱性蛋白酶工程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采用基因工程菌和生产菌进行细胞融合实现

重组基因的转移,并在工业菌株中表达,这种方法融合了基因

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双重优点,使融合了的发酵水平比发株高

97%,达到319u/ml,国内领先。

/157/ 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
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结合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实际,充分利用最新的

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开发新一代的房地产项目动态成本管

理系统,以便更好地满足项目成本控制的需求,实现信息共

享和协同工作,使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上一个大的台阶。依据

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相关的规范、规程等理论,对房地产企

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开发出实用

的房地产项目动态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性:通过动态成

本管理系统,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将实际的成本管理成果

/157/ 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

在系统中实时、动态、真实的反应出来。成本管理模式:通

过核算对象分解,将作业成本管理引入房地产企业管理中,

细化成本管理对象,使成本发生情况具有可追溯性,动态反

映成本状况。提供多维成本分析方法,规范成本管理流程。

WEB技术:通过对系统使用WEB技术,解决集中式管理需求问

题,能使企业和在外地的项目或者分公司及时进行数据汇总

和实时数据的采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方便成本控制和企

业决策。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有多家用户,尤其在广

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为用户企业

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充分的利用信息,能节省工程

造价5%。该系统投入使用后,每年还能带来400万的经济效

益。软件推广应用后,本身的经济效益可达百万元;软件推

广应用后,使用成本管理系统使项目成本更可控,更优化,

可节约工程造价。按每项工程节约造价5%计,每年可节省

工程造价上千万元。

/158/ 新型高强度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新型高强度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先进制造2.主要科技内容本项

目《新型高强度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

化》由慈溪市亚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和宁波工程学院、中汽

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合作,以国外产品

的最高技术指标作为设计依据和指导,解决安全带高度调节

器无级调节技术、安全带高度调节器锁止技术、安全带高度

调节器结构和强度优化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首创楔块锁紧

调节技术,研制成功新型高强度调节车用安全带高调器,实现

/158/ 新型高强度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了项目产品的产业化。本项目开发一种新型高强度汽车安全

带高度调节器,优化了结构设计,采用摩擦楔紧自锁方式,取

消了限位点设置,依靠材料屈服强度确保锁止可靠性,可在任

意位置锁止与解锁,且调节时无异响噪音,实现安全带高度调

节器无级调节;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侧锁式安

全带高度调节器。针对现有的高度调节器安全性差的问题,

设计一种具有保险功能的高度调节器包括调节板、滑块、定

位机构以及保险机构。使得使用该高度调节器的安全带更具

安全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发表相关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7

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德国专利1项,产品关键技术处于国际

同类产品先进水平。3.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产品达到的技术

指标为:调节力小于15N,温度稳定性变形量小于6%,耐腐蚀

性腐蚀面积小于2%,断裂抗拉强度大于19KN。自“新型高强

度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技术

的应用实施以来,经济效益显著。2018年新增销售5995.84万

元,新增利润2351.46万元,新增税收587.15万元;2019年新增

销售8549.14万元,新增利润3207.25万元,新增税收876.36万

元;2020年因疫情影响市场,产品新增销售额有所下降,新增

销售6981.21万元,新增利润2361.96万元,新增税收629.54万

元。即本项目产品成功实施并投入市场后,近三年累计新增

销售额达到21526.19万元,新增利润7920.67万元,新增税收

2093.05万元4.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该产

品开创性地采用无级调节方式,颠覆车用高度调节器行业一

/158/ 新型高强度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直以来不变的设计思路,不仅加强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布

局,更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该产品采用摩擦锁止,不仅

实现了无级调节功能,且能承受15KN以上的拉力,满足了国标

的载荷要求,相比传统高度调节器,具有无级调节、成本低、

可靠性高、舒适性好的优点。目前该产品正在推广的整车厂

有广汽传祺的新一代GS4等车型、吉利的GS、GE、凌克等车

型、长城的H6、WW9等车型、奇瑞的CX62B捷途、福特的CD5

42新款蒙迪欧等等车系车型。预计年产量400多万件,年产值

4000多万元。该项目产品凭借技术和价格优势,不仅可以满

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降低对国外产品的依赖性,还可进一步在

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应用前景广阔。

/159/ 迪维斯
迪维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品种名称:迪维斯选育单位:上海种都种业科技有

限公司认证编号:沪农品认蔬果2013第008号品种来源:1-

48-7-3-4-2×6-2-2-5-4-1。母本1-48-7-3-4-2是从山

东引进的番茄品种218,经过多代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良纯

合的自交系,无限生长类型,粉果,生长势旺,坐果强,叶色浓

绿,果实中等,单果重230g左右,果表光滑,没有棱沟,着色均

匀,果实高扁圆形,硬度佳,耐贮运。父本6-2-2-5-4-1是以我

公司优良粉果自交系f150,与从以色列引进的抗TY优良红果

/159/ 迪维斯

番茄5122杂交后,经过多代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良纯合抗

TY的自交系,无限生长类型,粉果,株型较紧凑,植株长势旺,

坐果能力强,果实扁圆形,硬度较好,单果重280g左右。特征

特性:迪维斯为无限生长类型,早中熟,植株长势强,普通叶

,叶量中等;第一花序着生于7~9节,花序间隔3~4叶,坐果能

力强;果实高扁圆形,大小均匀,果面光滑,果脐、果蒂小,肉

厚,硬度高,耐贮运;成熟果粉红色,着色一致,商品性好;每穗

留4果时,单果重达240g;耐高温性好,较耐低温,高抗番茄黄

化曲叶病毒病。产量表现:1、2009~2010年在上海种都科

技园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番茄新品种迪维斯折

合亩产8752.98kg,产量较对照“浙粉701”增加9.30%,且高

抗TY病毒病。2、2010~2011年在上海浦东新区、闵行区、

崇明县等地进行区域试验,结果显示:番茄新品种迪维斯平

均产量9400~9500kg/667m2,较对照“浙粉701”增产10%左

右。3、2011~2012年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进行品种推广示范

试验,结果显示:番茄新品种迪维斯较对照“浙粉701”增产

9%左右,田间表现优势较强。推广示范2011年我公司番茄新

组合迪维斯在湖北武汉推广示范200余亩,在山东推广示范3

00余亩,在宁夏省推广示范300余亩,在山西省推广400余亩,

2010~2011年在上海市各个区域共推广150余亩。平均行距

0.65m,株距0.35m,每亩定植2200~2400株左右,亩产均达到

9300kg以上。栽培技术要点:上海地区春季大棚早熟栽培于

11月下旬~12月上旬保护地播种育苗,翌年2月中下旬定植。

/159/ 迪维斯

秋延大棚栽培,7月上中旬播种,8月中旬定植;密度2200株/亩

,重施基肥,及时整枝打叉,用番茄灵进行点花,结果盛期每7

天浇一遍水,隔水进行追肥,以复合肥和速效性肥为主,适时

采收。适宜种植地区:适合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南方根

结线虫发生严重的地区栽培,以及全国番茄设施栽培的各个

地区。

/160/ 应用于快速分离的柱体可拆卸式层析柱
应用于快速分离的柱体可拆卸式层析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为实用新型专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

对现有层析柱难以卸料、清洗及进行快速分离操作麻烦等技

术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快速分离的柱体可拆卸式层析柱。

突出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柱体可拆卸式层析柱,

其柱体可以拆分,柱体与柱尾也可分离,筛板位于柱尾上端,

方便卸料和层析柱清洗。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柱体可以纵向

拆分为两片,在进行“切柱法”实验时,简单操作即可保证填

料原样完整的取出。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柱尾主体呈漏斗状

/160/ 应用于快速分离的柱体可拆卸式层析柱

,柱尾下端呈套管结构,外管下端为磨砂口,侧面设有抽气嘴

。外管下端磨砂口连接磨口收集瓶,侧面抽气嘴连接真空泵

,这种设计可以创造良好的负压环境,加快洗脱溶剂流速,从

而实现快速分离。

/161/ 安全生产隐患精准排查系统V1.0
安全生产隐患精准排查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背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安全

生产法》所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

重要基础。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贯彻落实了以

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是安全生产工作理念、监管机制、监管

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把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逐步纳入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技术原理

和性能指标1、研究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执行标准《安全生

/161/ 安全生产隐患精准排查系统V1.0

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第16号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2.应用技

术:数据集成、权限管理、资源云服务、服务配置、数据加

密等技术。3.考核指标(1)获得企业安全隐患管理技术。

(2)形成隐患排查工作方案。(3)能够形成排查文件,排

查项目符合执行标准要求。(4)开发一个安全生产隐患精

准排查系统,管理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安排,具有登录系统、

重大隐患排查、一般隐患排查、隐患指派、隐患整改、隐患

验收、隐患流转、隐患督查、隐患排查等功能模块。2、研

究各行各业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需求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涵

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建设、打击非法违法和治理违规违章、群众参与和监

督、安全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

范围是:企业所有部门及场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重

点是: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制定情况、责任落实、特

种设备的管理、电气设备的管理、人员现场作业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等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治理的重点是: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制定情况、责任

落实、特种设备的管理、电气设备的管理、人员现场作业安

全管理、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等是否符合要求。四、技术

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获得企业安全隐患管理技术,能够对矿

山、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烟花爆竹、木业等多行业形成

针对性的隐患排查工作方案。2、能够形成排查文件,排查项

/161/ 安全生产隐患精准排查系统V1.0

目符合执行标准要求,有助于排查工作高效开展。3、开发的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平台能够实现管理各类安

全隐患项目,具有数据及时保存、信息录入、部门监管、按

照各种需求进行查询、根据工作需要生成各种报表、便于数

据长期、有效、安全保存等功能。4、开发的安全生产隐患

精准排查系统,能够管理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安排,具有筛查

甄选、按照各种需求进行查询、根据工作需要生成各种报表

、指派和追踪等功能。5、开发的系统可直接更新服务器的

程序即可完成系统升级,用户无需做任何工作便可享受维护

升级服务。本项目的应用,实现了安全隐患管理工作的高效

便捷,并能够帮助企业结合实际,着力整治安全隐患,将安全

职责落实到位,做到安全监管创新、安全措施强化、安全机

制有效,促进企业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

安全。

/162/ 空气热、煤混合能源新型烤房应用研究
空气热、煤混合能源新型烤房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项目开发出应用空气热、煤混合能源新型烤房,

研究了与之配套的实用新型烘烤工艺,应用信息化与微电脑

技术实现了烟叶烘烤各阶段温度、湿度自动化控制。本项目

主要包含四项关键技术。一是对空气热、煤混合能源供热系

统进行总体设计与优化技术;二是利用热泵原理获取空气热

的新型实用技术;三是空气热、煤混合能源的配套使用技术

;四是空气热、煤混合能源烤房烘烤烟叶的信息化、自动化

及远程控制技术。一、授权专利情况获得《一种新型烤房》

/162/ 空气热、煤混合能源新型烤房应用研究

、《空气源高温热泵烤烟专用机组》、《一种混合能源烤房

》三项实用新型专利权,申请三项发明专利。二、技术经济

指标(1)空气热、煤混合能源新型烤房供热系统是将空气

热、煤两种能源供热系统结合,突破了普通燃煤烤房单一能

源的供热方式;(2)热泵机组进行适宜性改造,满足在现有

农村电网条件下(180V~220V,电压不稳定),热泵保持正常

运转;(3)烤房温度在50℃以下,单独使用热泵机组供热;烤

房烤房温度在50℃以上时,单独使用燃煤供热,直至烤房内的

烟叶全部干燥为止;(4)增大并改造循环风机孔洞达到冷凝

器的热交换面积与循环风机的排风量匹配;(5)与普通燃煤

烤房比较,空气热、煤混合能源烤房可以节约能源资源消耗

30~50﹪;每一炕节省烘烤费用120~200元,节省烘烤用工费

用100元;农民销售收入增加30﹪以上;烤房耗煤量降低,产生

的粉尘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60﹪以上。三、应用推广

情况(一)2012年5月~2012年12月在古蔺县、叙永县开展

各建设20座烤房。(二)2013年5月~2020年10月2013年,制

订空气热、煤混合能源烤房操作技术规程,在通过改造原有

烤房,在古蔺县、叙永县各推广应用300座空气热、煤烤房。

2014年~2020年,在泸州烟区全面推广新型烤房。四、效益

情况(一)经济效益应用本项目增加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

以下三点:(1)相比于传统普通燃煤烤房,烤烟等级提高0

.5~1级,平均单价提高1~3.6元/kg,烤后烟叶质量的提高可

以为农民带来每亩500元以上的增收。(2)相比于传统普通

/162/ 空气热、煤混合能源新型烤房应用研究

燃煤烤房,能够实现每烘烤1公斤干烟节约烘烤费用0.5~0.

6元,节约烘烤用工2个,节省用工费用100元,农民增收每亩1

20~200元。(3)可以综合利用混合能源烤房加工生产烘烤

粮食、药材、干果等其他农副产品,可为农民增加收入每年

每座房1000元以上。(二)生态效益采用混合能源新技术的

烤房比传统烤房平均每公斤干烟少烧煤0.8kg,二氧化碳等污

染物排放减少64﹪。如果该技术在全省推广,按照2010年全省

收购干烟422.6万担计算,预计将减少用煤量16.9万吨,减少

污染物排放量3.9万吨。(三)社会效益与普通燃煤烤房相

比,可实现三大社会效益:一是本项目的推广地域、适用范

围广。二是服务“三农”,安全生产,减工降本,方便实用。

三是新型混合能源烤房既可以综合利用于烘烤加工粮食、药

材、干果等其他农副产品,还可以应用于冷藏蔬菜、水果,禽

蛋、肉制品等。

/163/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研究背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淡水资源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同时,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远低于

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农业正受到水资源不足、耕地减少、农

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威胁。为此,《国家中长期科学

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水和矿产资源确

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把综合节水列为优先主题,强

调开发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开展

/163/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研究。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发展时期,农业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受

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上世纪90年代以后,气候暖干化导致

作物需水量逐年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农田水

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很大。因此,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弄清气

候变化对我国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提出相应对策

和适应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必须

面对的紧迫课题。二.研究方法及主要技术成果采用大田模

拟试验、历史资料结合模型模拟和验证等,综合开展了气候

变化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研究,得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成

果,具体地:1.揭示了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和叶片水平水分

利用效率(WUE)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随

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以及干旱

半干旱区春小麦、马铃薯和玉米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在不

断提高。在不考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变化时,受区域气候变

化影响,玉米、冬小麦、马铃薯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总体

呈逐年减小趋势。在产量水平上:大多数农作物(如水稻、

棉花、春玉米、豌豆、春小麦等)以及豌豆-春小麦-马铃薯

轮作系统产量水平WUE随生长期温度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但

减小幅度不同。而有些农作物(如冬小麦、马铃薯等)产量

水平WUE随着生长期内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几乎所有农

作物产量水平WUE随生长期总耗水量、降水量(灌水量)的

增加呈抛物线型减小,随着CO2浓度升高而提高。不同作物W

/163/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UE达到最大时的温度、水分、CO2浓度有差异。从机理上来

看,增温和水分减少导致半干旱区春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

减小,千粒重、穗粒数下降,导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

CO2浓度增加时春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增加

,最大积累速率逐渐增大,千粒重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升高、

总穗粒数和产量增加,进而提高了春小麦WUE。在雨养农业区

,降水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水分来源和对作物WUE影响最大的

水分供给项或关键的水分供给项。名特优作物产量水平WUE

随着生长期温度升高、耗水量(降水量)的增加都呈先增后

降的趋势。当温度达到中等温度年型时,继续升温对这些作

物产量贡献不大。超过中等灌溉定额后,过多灌溉(降水量

)是不经济的。当温度、CO2浓度与水分变化耦合时,温度与

水分增加,春小麦WUE减小,这是由于在高温高水条件下春小

麦耗水量增加,使得其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量、产

量降低所致。在叶片水平上:大多数作物(春小麦、玉米、

水稻、大豆等)叶片水平的WUE随着增温和土壤水分增加而

降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增加先增后降,随着叶片表面CO2浓

度升高而持续增加,增减幅度因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品种

而异,C3作物从CO2浓度升高中获益更多。2.发现了气候变化

背景下施肥、灌溉技术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特征无论

未来大气温度升高1℃、2℃,CO2浓度升高90、180ppm时,采

用低磷、低氮肥投入将更为经济、适宜。在气候变暖的背景

/163/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下,漫灌模式无论从耗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还是纯收益

等方面均表现出弱势,而滴灌和喷灌则更能适应气候变暖的

挑战。3.预估了气候变化对对农田土壤水分、作物需水量及

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作物需水量增加。气候变

暖对不同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冬小麦需水量

的影响最大,对马铃薯、玉米和春小麦次之。变暖对干旱区

的作物需水量影响最大,半干旱区次之,其次是半湿润区,对

湿润区影响不大。预计未来30年,A2、B2气候情景下,雨养农

田冬小麦WUE减小,各地平均减少率为3.8%,且减少率A2>B2

。预计未来30年,A1B、A2气候情景下,灌溉农田春小麦、春

玉米、水稻WUE将减小,且减少率A1B>A2。A1B情景下,三种

作物WUE将减小。4.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旱作和灌溉

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应技术和对策根据研究结果,提

出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旱作和灌溉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的适应技术和对策,包括:1)选择抗旱品种;2)适当调整播期

,春播作物适当提前播种,秋播作物适度推迟播种等;3)适当

减小种植密度;4)灌溉区调整灌溉模式,采用滴灌、喷灌等节

水灌溉技术。旱作区采用垄沟地膜覆盖、垄沟径流集水蓄墒

、集雨补灌等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并在不同发育期进行适量

的补充灌溉;5)因地制宜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适当压缩冬小麦

种植面积,适当扩大玉米、马铃薯等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作

物种植面积;6)适当进行低磷、低氮肥等施肥技术。5.确定

/163/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灌溉量指标和最佳灌溉方案在干旱半干旱

区,以集雨补灌和滴灌为主要补充灌溉方式,喷灌次之,改1次

灌溉为多次灌溉,总量保持不变。2)根据土壤湿润比,计算灌

水定额,实现轻旱时及时补灌,可提高作物产量和WUE。大田

作物在补充灌溉时一般只灌关键水,因而灌溉次数一般为3-

4次。3)根据“作物灌溉时间灌溉量预报系统”中的土壤墒

情、灌溉时间、灌溉量预报模块,确定玉米、春小麦、棉花

和马铃薯等主要作物的适宜灌溉时间和灌溉量。三.总体完

成情况1.基于模拟试验(包括增温、OTC、水分控制、分期

播种等)和历史资料分析,揭示了气候变化对作物水分利用

效率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包括温度、降水量(灌水量)、C

O2浓度变化及其耦合等对主要农作物(水稻、棉花、春玉米

、豌豆、春小麦、冬小麦、马铃薯等)产量和叶片水平水分

利用效率影响规律和机理,温度、降水量(灌水量)变化对

名特优作物(苹果、当归、黄花菜、油橄榄、啤酒大麦、枸

杞等)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规律和机理。基于作物模

型和不同气候变化情景,预估了气候变化对农田土壤水分、

作物需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开展了不同节水种

植方式(双垄沟覆膜种植等)、灌溉技术(喷灌、滴灌、漫

灌)、不同施肥水平(磷、氮等)大田试验,揭示了气候变

化背景下施肥、灌溉技术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特征,

结合气候变化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从品种选择

/163/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播期调整、灌溉模式调整、种植密度控制、节水栽培、地

膜覆盖、种植结构与施肥水平调整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气候

变化、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技术与对策。3.提出了以

集雨补灌和滴灌为主要补充灌溉方式,喷灌次之;改1次灌溉

为多次灌溉,总量保持不变;根据作物各生育期耗水亏缺以及

土壤湿润比,计算灌水定额,实现轻旱时及时补灌等适应气候

变化的灌溉量指标和最佳灌溉方案。研发完成了“作物灌溉

时间灌溉量预报系统”,可实时计算确定主要作物的适宜灌

溉时间和灌溉量,并已在业务中试应用,效果良好。4.正式

发表论文68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编著出版《旱区名

特优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气候变化下旱区

农事技术》、《中国西北地区粮食与食品安全对气候变化的

响应》、《气候变化地球会改变什么?》专著4部。5.完成

了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事实

评估、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对主要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预评估、以及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对

策技术综合报告一份。收集整编完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

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论文集一部。6.依托项目11

人晋升为教授、正研级高工、副研究员等、副教授等,培养

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8人。4人次分别入选中国气象

局“青年英才”计划、“西部青年优秀人才”计划、“全国

气象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等。四.创新点及项目所解决的

/163/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关键技术气候变化对旱作、灌溉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

响规律和机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旱作和灌溉农田作物水

分利用效率的适应技术和对策,适应气候变化的灌溉量指标

和最佳灌溉方案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农田水分

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并为相关业务

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五.成果应用情况:

(一)成果转化应用情况课题研究成果已为政府提供有关决

策服务,引起了省级高层领导的关注。1)决策材料“东北区

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受到辽宁省主管领导的重视。依托项

目有关研究成果,辽宁省气象局的《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影

响评估》决策报告,作为《东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决

策者摘要及执行摘要部分内容,报送地方政府,引起了省级领

导的高度重视,主管农业副省长赵化明批示:“省气象部门

近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几家气象局一把

手更是大力支持,省政府表示感谢!请将此报告报送几大班子

主要领导”。2)服务材料“2014年气候变化影响下冬小麦备

播及生产建议”,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3)为农业气

象业务与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使业务和服务工作效益更加显

著。依托项目有关成果,兰州区域气候中心于2012年开始在

《甘肃省气候变化分析专题报告》、《甘肃省夏收夏种秋收

秋播气象服务信息》、《甘肃省农用天气预报》、《甘肃省

干旱监测信息》、《甘肃省生态气象监测信息》、《西北地

/163/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区干旱预测预警》、《西北气候变化及影响评估报告》等7

种气象服务产品和农业生产措施建议中应用了该课题的技术

成果。为科学合理部署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节水用水适用技术、防旱减灾技术等方

面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增强了气象服务产品的科学性、指

导性、实用性、针对性。服务工作受到政府决策部门和用户

的高度重视和赞誉。该课题成果对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的气候

变化业务、农业气象业务与服务、预测预警业务等都具有很

好的指导作用和支撑作用,使业务和服务工作效益更加明显

。(二)成果对业务发展的贡献与效果1.项目研发完成的“

作物灌溉时间灌溉量预报系统”以及相关的预报模型,已在

业务和生产中应用,并发挥着作用。“作物灌溉时间灌溉量

预报系统”可对灌区作物的灌溉时间和灌溉量进行预测,并

根据预测结论提供合适的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的生产建议,可

为水利部门确定合理的灌水时间、适时开闸放水灌溉提供决

策依据,为农业生产节约用水和精准化管理提供灌溉依据,对

干旱缺水地区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水资源效

益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的“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主要发

育期需灌水量指标”,已经在玉米、大豆、棉花等农田节水

滴灌和大田作物播种期预报等方面得到应用。2.在经济发展

方面:提供的服务材料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建设。1)“农田

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课题的研究成

/163/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果,为甘肃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支撑,增产效果

非常突出。2)“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和预报系统”受到当地政

府欢迎,社会经济效益明显。3)“马铃薯、玉米适宜播种期

预报”提供了最适宜的播种期建议,受到当地农户和生产部

门的采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成果在业务服务中推广

应用,定西市气象局应用成果于业务,其中2012-2015年发布

的“定西市马铃薯适宜播种期预测”、“定西市全膜双垄沟

播玉米适宜播种期预测”中提出了应用气候资源,提高水分

利用效率的建议,其中,2015年,定西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张

懿笃在服务材料上批示指出:“请相关部门按照气象部门的

生产建议做好服务工作”。农业生产部门釆纳该建议,扩大

了马铃薯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发挥

了重要作用,达到了农业増产农民増收的目的。(三)转化

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本课题研究证实了过去几十年

气候变化对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带来了重大影响,

/164/ YC-128型全自动扎钞机
YC-128型全自动扎钞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风能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发的产品主要按照我公司企业标准和现实

需求开展研发设计。主要利用机电一体化产品,涉及机械、

电、光等多个领域,需要各方面互相配合,是全自动扎把、自

动盖章、无需加热等功能于一体的扎把机,是一种智能控制

系统研发、创新结构设计研究等式产品达到连续工作时间长

、噪声低、耐温性能好。采用微电脑控制技术,将钞票直接

放入夹板机器开始工作,全自动快速纸带捆钞,是机电一体化

高科技产品,⑴通过采用一种能够迅速使纸带粘合的烫头机构

/164/ YC-128型全自动扎钞机

,机构内增设变压器,达到加热速度加快、节能环保的目的,

改变了以往产品由于加热速度缓慢、节能不理想的缺陷;⑵通

过在扎钞机上设置自动印章装置,从而在纸条将纸币扎把完

成后,由底部电机自动启动印章装置,在纸条上可以自动盖上

印章节省人工加盖印章时间;⑶采用手提式的结构设计,提高

产品在移位或挪动时方便性和灵活性,解决了以往的产品在

移位或挪动时存在费时费力且无法保证设备的安全的问题。

该产品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失误率低,捆扎美观,效率高,成

本低,是金融部门和大商场用来捆钞的理想机具,并促使厂家

开发具有一流技术的金融机具。产品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

外观应平整美观,不应有明显凹陷等缺点;外观油漆表面应色

泽均匀,无明显划伤、无污渍、无脱落和起皮;外形线条及棱

角应均匀,标志字迹清晰;机械传动争产,运转平整,无异常响

声;扎把全过程动作协调、准确,各部件安装牢固;操作按钮

应灵活、可靠,电气控制动作正常,电气设备安全、显示和报

警正常可靠;扎把机纸带进退带准确率应≥99%;扎钞时间(每

道扎钞时间应)≤2s;单张抽取力≥5N扎钞合格率≥99%扎钞纸

连接处应上下层对齐,中心偏移量应≤1.5mm,接头末端粘合部

分长度应≤2mm;扎钞纸连接处连接强度应≥30N;接地电阻≤0.

1Ω;绝缘电阻≥20MΩ;泄露电流≤0.75mA;电气强度AC1750V,1m

in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165/ 套管/过油管职能跟踪定位引信的研制
套管/过油管职能跟踪定位引信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解决了高能气体压裂/解堵工艺的施工不方

便问题,研制了耐高温、耐高压和高精度的套管井/过油管职

能跟踪定位引信,通过套管或过油管一次性投入使用,在设定

油层的深度点火,完成高能气体的压裂工艺或解堵工艺。职

能跟踪定位的高能气体压裂工艺如果研制成功将有12%的技

术附加值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的完成,一方面拓

展高校理论应用的范围,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盈利水平和竞争

力,解决部分社会就业的工作岗位。

/166/ 基于环道的高压天然气计量技术研究
基于环道的高压天然气计量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氢能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名称为“基于环道技术

的高压天然气计量研究”,项目来源于市科技局绩效激励项

目,项目编号“cstc2017jcyj120015”。项目由重庆市计量

质量检测研究院承担,项目负责人龚磊。本项目计划实施时

间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二、研究目的与意义天然气

计量实际上是天然气流量的测量,主要是天然气流量仪表的

使用及溯源。低压天然气流量仪表如燃气表、工商业流量计

等在重庆地区广泛运用,其溯源标准及方法已十分成熟。近

/166/ 基于环道的高压天然气计量技术研究

年来,高压天然气流量仪表的使用逐渐增多,其仪表选型、计

量检定需求日益增加。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下属国家

原油大流量计量站天然气重庆分站作为重庆地区唯一的天然

气法定计量机构,因气源受限导致检定压力较低,无法达到高

压流量仪表就近就地量值溯源的技术能力,而高压天然气流

量仪表的计量准确性直接影响能源计量的贸易公平,关乎公

众民生,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高压天然气流量计量及测试技

术的研究,以解决重庆地区无法对高压流量仪表进行溯源的

难题。三、技术的原理及性能指标(1)分析高压流量仪表

结构及原理,以高压天然气流量仪表性能为依据,获取各种环

境条件下高压天然气流量计量方法及仪表选型策略;(2)分

析目前各种原理高压天然气流量仪表检定装置,并从流动的

运动相似性及动力相似性原理出发理论上探索高压流量仪表

的测试替代方法,即以空气或者其他惰性混合气体代替天然

气进行测试,或者以低压测试结果修正后代替高压测试;(3

)设计验证装置-环道式高压气体流量装置,并对环道式高压

气体流量装置进行理论设计,并对设计参数的选择进行理论

分析。四、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将高压天然气流量

计量方法及仪表选型与高压天然气流量仪表原理、流量、压

力等工况参数相关联,使得选型参量表格化,增强可操作性。

(2)从流动的运动相似性及动力相似性原理出发,理论上分

析了三种常用高压流量计与无量纲参量雷诺数之间的关系,

并给出了相应的关联模型。(3)首次从理论角度对环道式

/166/ 基于环道的高压天然气计量技术研究

高压气体流量装置进行分析,从驱动源、储气系统、检测系

统几方面进行理论与典型参数设计。五、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近年来,高压天然气流量仪表的使用逐

渐增多,其仪表选型、计量检定需求日益增加。重庆市计量

质量检测研究院下属国家原油大流量计量站天然气重庆分站

作为重庆地区唯一的天然气法定计量机构,因气源受限导致

检定压力较低,无法达到高压流量仪表就近就地量值溯源的

技术能力。项目的实施针对技术短板,从理论上寻找突破,从

技术上建立支撑,项目的实施促进重庆页岩气产业发展,支持

重庆燃气高压管网建设,提升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站重庆

分站实力及影响力,助力重庆高压流量仪表生产企业做大做

强,项目的实施结合了重庆高压流量仪表的发展和需求,具有

很好的科学前瞻性和发展合理性。六、应用情况、社会效益

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设计的环道式气体流量装置是目前高压

天然气计量的技术前沿攻关,可以解决重庆地区乃至面向全

国的高压流量仪表的量值溯源,后续需要继续推进该装置的

落地实现,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七、历年获

奖情况无。

/167/ 带有可摇晃隔板的二氧化碳培养箱系统
带有可摇晃隔板的二氧化碳培养箱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培养细胞的一种装置,其通过在

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

长环境,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一般要求二氧化碳

培养箱内部有恒定的温度、适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现有的

二氧化碳培养箱内部各分割层皆为固定式,细胞培养瓶、培

养皿、培养袋等在培养箱内部处于静止状态。一段时间后由

于长期静止,培养基成分因沉淀而变得不均一;同时,培养基

的二氧化碳浓度也不均匀;会导致细胞培养状态不佳。一种

/167/ 带有可摇晃隔板的二氧化碳培养箱系统

带有可摇晃隔板的二氧化碳培养箱系统,包括箱体、隔板、

电机和摇动杆等,箱体内部设有若干水平的隔板;电机通过摇

动杆分别连接所述隔板。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细胞培养

袋通过隔板可在培养箱中两个方向摇晃,使培养基充分混匀

,细胞所处的环境更一致,培养状态更好。

/168/ 国产汽车低温冷起动方法
国产汽车低温冷起动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太阳能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交通部行业标准(JT/T287-95)《国产汽油车低温

冷起动方法》,是在《改善国产汽油车冷起动性能的研究》

课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推广应用,经试验验证,并分析了大

量的试验数据结果后制定的。标准中制定的实施方法、技术

要求及操作程序,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成

果于1995年10月通过交通部鉴定并发布实施。制定出的标准

发布实施后,可在我国黄河以北及东北、西北地区国产汽油

车上普遍推广应用,对保证这些地区车辆运营、促进运输生

/168/ 国产汽车低温冷起动方法

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69/ 低成本高性能便携式彩超
低成本高性能便携式彩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成功地完成项目初期的设计目标,研发成功

一套32通道—128阵元的低成本高性能便携式彩超系统。该

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高压发射模块:包括了各种

高压电源、高压脉冲器以及高压开关。其功能是完成对于彩

色超声成像声能量的激励,与彩色超声成像换能器电学性能

的匹配。(2)高速多通道信号采集模块:由多通道的信号

调理、放大、数模转换构成。其功能是对于多通道的模拟信

号进行转换,从而可以尽量小失真的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169/ 低成本高性能便携式彩超

3)高速数字处理模块:该模块包括了主控模块,发射控制模

块,接收控制模块,完成了彩色超声成像的发射波束形成、接

收波束形成等。(4)高速通信模块:该模块由千兆以太网

构成,可以达到近千兆的传输速度。(5)PC后处理模块:该

模块主要完成超声信号后处理和用户交互。

/170/ 超薄高效双极化空气微带天线技术研究及应用
超薄高效双极化空气微带天线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属于自选项目。背景:随着通信系统

集成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天线的体积越来越小,高隔离度,高

增益等性能越高,微带天线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剖面以及成

本低等优点,被应用广泛。常规的微带天线仍存在很多弊端

,天线尺寸大,成本高,结构复杂带宽窄等。(二)技术原理

空气微带天线由MIMO天线,辐射单元和馈电网络一体化,且在

同一平面,采用微带天线技术方案,通过引入空气隙来改变矩

形微带天线性能;天线垂直极化两辐射单元馈电反向180度,

/170/ 超薄高效双极化空气微带天线技术研究及应用

两馈电点在两单元内侧;振子和馈电网络,主要采用铝合金板

材一次冲压成型工艺,寄生单元为圆形。电性能指标:频率

(MHz)2400~2500增益(dBi)11.5前后比(dB)≥20交叉

极化鉴别率(dB)≥15隔离度(dB)≥28驻波比≤1.5方向图包

络满足标准YD/T1059-2004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条件

(三)技术的创造性产品采用微带天线技术方案,通过引入

空气隙来改变矩形微带天线性能,形成微带天线技术;采用铝

合金板材一次冲压成型工艺,不用外加高度方向的紧固件并

减少一些裁电缆等工序;天线垂直极化两辐射单元馈电反向

180度,两馈电点在两单元内侧,减小传输线的长度。成果先

进性:电磁辐射效率高,各项指标稳定;结构简单,尺寸精度

高、一致性强;体积小,安装方便。(四)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项目产品经用户

使用,反映良好(五)应用情况市场需求一般分布在通信市

场较为成熟的国家;存在的问题产品在生产以及搬运过程中

,可能会产生挤压变形。(六)历史获奖情况核心技术已获

得实用新型专利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