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

新材料

/01/ 荔枝皮多酚在制备降低肝脏甘油三酯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荔枝皮多酚在制备降低肝脏甘油三酯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

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从而

造成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目前还没有

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饮食结构

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今后几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

预计将成倍增加,这些患者将给社会及家庭造成很大压力,研

究有效方法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重要意义。②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高脂饮食(含1.5%的胆固醇)可以诱导非

/01/ 荔枝皮多酚在制备降低肝脏甘油三酯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酒精性脂肪肝,荔枝皮多酚提取物可以降低肝脏甘油三酯含

量。在组织病理学切片中观察到高脂模型组大量肝细胞肿胀

,多数肝细胞内可见脂滴空泡,肝索排列紊乱,汇管区伴有炎

细胞浸润以及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荔枝皮多酚提取物肝脏

的损伤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显著减少,汇

管区无明显炎细胞浸润。说明荔枝皮多酚提取物可以治疗高

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目

前在临床上尚无完全有效的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

做到的仅仅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维护机体内环境脂质代谢、

能量代谢和抗氧化物的平衡。近年来,胰岛素增敏剂、抗氧

化剂等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动物实验以及临床

研究表明,这些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并不理想,某

些药物甚至可以引发肝脏毒性。我们发现荔枝皮多酚提取物

具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且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

用。说明荔枝皮多酚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很好的

应用前景,有着显著的进步性。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荔枝皮多酚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突出,

但荔枝皮多酚的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目前荔枝皮多酚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只在

动物身上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未进行临床实验。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⑦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本方法采用采用

大量实验证明荔枝皮多酚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突

出,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或保健品。

/02/ 复合氨基酸
复合氨基酸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复合氨基酸应用于配合饲料中等量代替进口鱼粉。

其技术原理是根据角蛋白的特性,利用化学物理方法破坏其

内部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中间反应,产生复

合氨基酸。它解决了角蛋白在体内不能消化吸收利用的技术

难题,尽可能全部转化成L型。产品游离氨基酸种类齐全,

总量达48.9%,13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29.4%,

今年仅已推广的11个单位,使用复合氨基酸代替进口鱼粉

配制饲料,降低成本,即获得了24万余元的经济效益(每

/02/ 复合氨基酸

使用1吨节省1千元)。因减少进口鱼粉用量,为国家节约

外汇支出15.84万美元。若在全国推广,效益更大,该

厂今年取得了利税9.62万元的经济效益。该产品原料系

废弃物。通过此技术,开发了资源,变废为宝,减少了对人

类生存环境的污染。

/03/ METI—IVC型微波治疗仪
METI—IVC型微波治疗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我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研制、生产

的单位,具有多年开发、生产经验,先后与南京市鼓楼医院、

南京市中医院等单位合作,将微波用于消化科、妇科、肛肠

科、外科、皮肤科等疾病的治疗,产品经全国数千家医院临

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疗效。1984年与鼓楼医院合作研制出的

国内第一台用于内镜治疗的微波治疗仪,荣获省、市科技进

步奖,1989年与南京市中医院合作研制出的国内第一台微波

肛肠治疗仪器,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及全国高新技术博览会

/03/ METI—IVC型微波治疗仪

银质奖。产品参照国际标准,具有完善的测试手段及质量保

证体系。产品为多功能、电脑控制,主要元器件全部进口。

治疗附件采用进口特殊材料、效率高、组织粘连轻微。仪器

适用范围:消化科、妇科、肛肠科、外科、皮肤科、耳鼻喉

科、泌尿科、理疗科等。仪器特点:●治疗安全、可靠。●多

功能一体化、治疗范围广。●精密、轻巧、智能化、随诊断

随治疗。●操作简单方便,一学就会。●价格低廉,社会、经济

效益显著。●售后服务完善,产品实行三包。仪器型号:电脑

IVB型微波治疗仪;电脑IVC型微波治疗仪;电脑IVC改进型微

波治疗仪。

/04/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LDC单回路调节器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LDC单回路调节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众所周知,电子仪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热,过热状

态不仅会影响电子仪器、机械设备的运行,甚至会导致仪器

的损坏。目前散热上采用传统的风扇散热,这种方法不仅会

造成电能的消耗,而且散热效率非常低。本新型专利技术通

过利用吸热装置和散热装置,利用吸热装置中易汽化物质具

有吸热汽化的特性,对调节器散发出来的热量通过导热管输

送到散热装置。本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吸热装置和散热装

置,利用吸热装置中易汽化物质具有吸热汽化的特性,对调节

/04/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LDC单回路调节器

器散发出来的热量通过导热管输送到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不

仅能快速高效的进行散热,而且材料循环利用,不会造成额外

消耗。该项新型专利技术目前正处于小范围试用阶段,技术

可以广泛应用于仪器设备、机械设备、传动部位的散热。该

项技术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该项新型专利技术目前正处

于小范围试用阶段,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仪器设备、机械设

备、传动部位的散热。该项新型专利技术目前正处于小范围

试用阶段,暂不存在问题。无。

/05/ 西洋参茎叶皂苷P-F11和Rg1集合组分——促神经生长素的新药开发
西洋参茎叶皂苷P-F11和Rg1集合组分——促神经生长素的新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研究的二单体皂苷集合物是在单味中药的基

础上提取分离纯化的有效部位,大大减少了服用剂量,改变了

以往中药服用剂量大见效慢的不足,又从细胞水平、基因水

平上研究了二单体皂苷集合物对神经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和

对神经细胞的增殖作用,从新的作用机制上起治疗和益智作

用,该产品将会是一种新型的益智药物和益智保健品。将此

药开发为具有促进神经组织生长、修复作用的神经疾病治疗

药物和具有促进脑神经发育、提高智商、保护脑神经不受损

/05/ 西洋参茎叶皂苷P-F11和Rg1集合组分——促神经生长素的新药开发

害功能的益智保健品,不仅可以为人们防病治病服务,而且会

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06/ 湘派维钙系列豆奶
湘派维钙系列豆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饮品以黄豆、奶粉、水、白糖为主要成分,以食

用添加香精、乳化稳定剂为辅助成分。同时掺有维生素B、

核黄素、葡萄糖酸钙、高果糖、蛋白糖。其生产工艺包括浸

泡、脱皮、去酶、磨浆、脱渣、煮浆二次去酶、复合调制、

超高温灭菌、灌装封膜、二次高温灭菌等。达到国内先进水

平。

/07/ 纳米碳化硅晶须粉体中试研究
纳米碳化硅晶须粉体中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纳米碳化硅晶须是一种新的一维纳米材料。它的应

用范围广泛,从用途来讲,它可以在多种领域有极其重要的

应用。它在集成系统、电子技术、光子技术、精密仪器、国

防工业和机械工业等领域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材料。

同时它又是一种最重要的宽带半导体,所谓第三代半导体,

在太空探测、导弹、相控雷达、飞机和汽车等的高温抗辐射

电路中是关键元件。所以又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微米级

碳化硅晶须属于巴黎协会统筹限制出口产品。我国长期被禁

/07/ 纳米碳化硅晶须粉体中试研究

止进口,对我国的各项重要工业应用包括国防科技造成很大

负面影响。我们针对它的广泛应用前景,早在8、9年前就开

始研究。但是制备纳米碳化硅晶须碰到巨大的困难。由于其

性能重要,可以在多个领域应用,国际上一些大公司,比如

美国NASA、波音、福特、通用、GE和日本三铃重工等对此投

入很大,但尚未有报道批量生产。由于在武器和航天领域的

重要性,国内也对纳米碳化硅晶须进行了大量制备研究,但

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制备的晶须直径变化大,杂质含量高,

有后续工艺污染环境。这些特点我们都予以了注意,从开始

就规划均匀高纯的晶须并且环境友好的目标,进行了长期的

实验研究。在众多的方法中,我们对溶胶-凝胶法进行了深

入研究。这一方法曾经被认为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极好方法。

但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碳化硅晶

须时都碰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先后放弃了这一方法。因为

其产物碳化硅晶须从纳米级到微米级大量存在,且以微米级

为主,杂质含量高。它们先后把精力集中在原料、焙烧过程

,我们采取了一条完全不同的思路,就是对凝胶制备体系及

其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调控,找到了制备直径均匀碳化硅

纳米晶须的关键因素,控制了晶须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成功

地实现了高纯和直径分布均匀的超长纳米碳化硅晶须,并在

小试基础上进行了中试研究。我们的晶须长度从50nm~6mm

,直径为2~50纳米,碳化硅物相检测含量为99%。正在进行

纳米碳化硅晶须的规模应用。已经在湖北工业大学化工业大

/07/ 纳米碳化硅晶须粉体中试研究

学进行了高分子材料的增强实验。结果显示,各项性能指标

已得到了显著改善。至此,圆满完成武汉市下达的任务,我

国的碳化硅纳米晶须制备技术有了实质性突破。现在生产球

墨铸铁和蠕墨铸铁的咸宁市宝塔机械修造厂进行纳米碳化硅

晶须增强增韧球墨铸铁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铸铁的强度

、韧性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在江苏张家港市塑料模具厂进行

的纳米碳化硅晶须增强模局合金钢实验也取得成功。

/08/ 发电厂痕量氯离子测定仪的研制及应用
发电厂痕量氯离子测定仪的研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氯离子是水汽系统中危害最大的侵蚀性阴离子,水

汽系统含有微量的氯离子就足以破坏金属表面氧化物保护膜

的完整性,国内外发电厂已出现多台机组由氯离子引起的水

冷壁管腐蚀、汽轮机叶片断裂的事故。所以GB/T12145中对

水汽系统氯离子含量做出严格的规定,但目前电厂没有相应

的实时在线监测手段,水汽中氯离子检测基本依靠送检,检测

样品易被污染及检测结果严重滞后,不能及时发现腐蚀隐患

避免腐蚀事故发生等问题。发电厂迫切需要能实时监测水汽

/08/ 发电厂痕量氯离子测定仪的研制及应用

系统氯离子含量的关键技术,以避免出现水汽系统设备因氯

离子腐蚀造成的机组“非停”事故。项目组针对发电厂痕量

氯离子无法在线监测的问题展开科研工作,研究确定了电厂

水汽中氯离子测量原理并研制了相应的显色剂配方;发明了

痕量氯离子浓缩处理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可将水中氯离子浓

缩40倍以上,使仪器检测下限达到1μg/L以下。项目主要内容

包括:1、发明了一种发电厂痕量氯离子在线测量方法及测

量装置;2、发明了痕量氯离子浓缩处理方法,常温常压可将

水中氯离子浓缩40倍以上,使仪器对氯离子检测下限达到1μ

g/L以下(可测准至0.2μg/L),可以满足国标监控要求;3、

研究出测量水中痕量氯离子的低毒性水溶性显色剂配方,解

决了传统的硫氰酸汞甲醇(乙醇)溶液难溶、剧毒、管路腐

蚀及在线测量气泡多的问题,大幅提高了检测灵敏度;4、研

制了一种适用于电厂的实验室仪器及在线痕量氯离子分析仪

,对仪器结构进行了优化,首次将废液处理器集成于仪器中,

采用先进的光学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使仪器系统结构简单

、环保,可实现电厂水汽中0~1000μg/L痕量氯离子的准确测

量;5、研制的仪器已在陕西渭河电厂、陕西锦界电厂、大唐

灞桥电厂、华能玉环电厂等6个电厂成功应用,极大地促进了

发电企业的科技进步。该项目已于2015年3月通过了中国电

机工程学会的鉴定,评价为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在低含量氯离子的在线测量(小于5.0μg/L)、炉水氯

离子的在线检测和仪器校准系统的设计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

/08/ 发电厂痕量氯离子测定仪的研制及应用

水平。该项目技术为自主研发(获得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

新型专利),填补了我国电厂水汽系统痕量氯离子在线测量

的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目前研发的仪器已推广

应用了6台,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制定的电力行业标准已

版布实施,研制的仪器通过了省质监局的形式评价试验,获得

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本项目的实施,可准确测量发电厂水

汽中痕量氯离子,有效指导防止锅炉爆管及汽轮机低压缸叶

片腐蚀断裂事故,保证热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09/ 基因工程菌生物转化甘草酸生产甘草次酸
基因工程菌生物转化甘草酸生产甘草次酸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三种葡萄糖醛酸

酶的结构及其作用专一性研究(2006年,批准号:20672142

)”,在国家基金的支持下,实现了利用生物转化(甘草酸水

解酶)方法水解甘草酸生成甘草次酸,且得率大于80%。本成

果在前期基础上提高了基因工程菌的甘草酸水解酶表达量、

生物转化效率和转化产物(甘草次酸)的得率,并解决常规

生物转化制备甘草次酸产率低的关键问题,可实现甘草次酸

的生物转化法产业化生产。从而以生物转化方法代替传统的

/09/ 基因工程菌生物转化甘草酸生产甘草次酸

强酸强碱水解甘草酸方法。在技术上可实现生产规模级别提

高基因工程菌株的表达量为2~3g/L;发酵水平达到200kg/月

;每月能生产约100kg甘草次酸;可提供性能稳定的甘草酸水

解酶制剂;用生物转化方法生产甘草次酸,得率大于90%;具备

成熟的适合生物转化制备的甘草次酸粗品纯化工艺,可进行

中试制备甘草次酸,纯度可达到96%以上;甘草酸生产甘草次

酸收率提高50%,且没有环境污染,甘草酸原料充分利用,成本

降低30%以上,提升了产品的技术成本优势。利用基因工程菌

生产甘草酸水解酶,对甘草酸进行生物转化生产甘草次酸。

以生物转化方法代替传统的强酸水解甘草酸方法,克服了传

统工艺的高污染、低得率的缺点。利用基因工程菌方法提高

甘草酸水解酶表达量,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甘草酸转化率和优

化提取工艺提高产物收率,可实现甘草次酸的生物转化法产

业化生产,显著降低甘草次酸的生产成本。这种酶法水解具

有反应速度快、条件温和、反应专一、低污染、高得率的优

点,且原料(甘草酸)得到充分利用。

/10/ 米级尺寸激光玻璃铂金颗粒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米级尺寸激光玻璃铂金颗粒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米级尺寸待测激光玻璃铂金颗粒检测仪及其检

测方法,所述的待测激光玻璃铂金颗粒检测仪包括检测光源

、光束变束移位机构、待测激光玻璃工作台和控制系统,检

测光源由多台Nd:YAG激光器组成,光束变束移位机构包含多

路光束变束移位模块构成,待测激光玻璃置于待测激光玻璃

工作台上,控制系统控制多台Nd:YAG激光器所输出的激光经

过各自对应的光束变束移位模块垂直地辐照在所述的待测激

光玻璃的大面上,控制系统通过电机驱动待测激光玻璃工作

/10/ 米级尺寸激光玻璃铂金颗粒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台的水平移动导轨的运动,带动所述的待测激光玻璃运动,以

实现对所述的待测激光玻璃的铂金颗粒快速扫描,检测人员

通过眼睛进行观察判断。本发明的特点是快速直观。

/11/ 利用SAXS技术研究蛋白质堆积导向构筑的具有可裁剪性耦合等离激元场效应的超晶结构
利用SAXS技术研究蛋白质堆积导向构筑的具有可裁剪性耦合等离激元场效应的超晶结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金属纳米晶体的超结构材料展示出不同于独立纳米

晶体或宏观块体材料的收集特性,超结构材料内部的自由电

子收集震荡导致的等离激元共振,继而产生的纳米尺度下的

电磁场浓缩引发独特的光学性质。因此,构筑等离激元超晶

体正成为高性能超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目前广泛研究的

表面活性剂蒸发调控的构筑技术相比,探索基于特定空间结

构的蛋白质堆积导向的无机纳米超晶构筑技术,是更为重要

和极具挑战性的。本项目以研究耦合等离激元电磁场与手性

/11/ 利用SAXS技术研究蛋白质堆积导向构筑的具有可裁剪性耦合等离激元场效应的超晶结构

光学特性的关系为目标,通过蛋白质堆积导向构筑二元等离

激元超晶格结构,运用同步辐射SAXS技术研究新型纳米生物

超晶体的晶相结构与形成机制,拓展SAXS技术在纳米技术和

生物材料交叉领域的应用,进而探讨化学生物杂交型纳米等

离激元超结构的手性光学特征。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将为研究

蛋白质贵金属二元复合体系的超晶格结构与耦合等离激元场

激发下手性光学特性的关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可能。

/12/ 变电站蓄电池远方监控系统应用研究
变电站蓄电池远方监控系统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蓄电池在线智能监控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可

以实现对蓄电池的实时的、在线的、智能的监视,并将监视

得到的数据上传到上位机(MIS系统等),再自动或根据上

位机指令对蓄电池进行内阻测量、核对性放电、激活等操作

,使得在蓄电池劣化早期,及时发现落后电池,避免出现劣

化积累、加剧,避免出现蓄电池过早报废的情况。该项目具

有创新性,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同意通过验收。

/13/ 一种水处理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单体含量检测方法
一种水处理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单体含量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阳离子聚

丙烯酰胺不仅用于污水及污泥的处理还可以在饮用水源水处

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能起到助凝的作用,而且对部分常规

处理工艺及水处理剂难以去除的有机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

果。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共聚物本身无毒,但在使用过程中,由

于该聚合物中存在未聚合的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酰胺是一种

世界上公认的、水溶性、具有神经毒性和遗传毒性的致癌物

,目前,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方法

/13/ 一种水处理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单体含量检测方法

主要有溴化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以及液相色谱-质

谱法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等,但溴化法只适用于测定

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品,不适用于阳离子型聚

丙烯酰胺;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以及与质谱联用等方法

由于所用的仪器设备非常昂贵,且操作步骤复杂、对操作人

员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实验室难以实现,因此,本成果中提供

了一种检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单体含量的方

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许多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其基本内

容如下:(1)称取一定量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胶体碎块,先

后加入一定量的水、乙醇,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9:1,使得阳

离子聚丙烯酰胺胶体碎块完全浸泡在加入的液体之中,静置

24h;(2)将步骤(1)的浸泡液快速转移至容量瓶中,然后

补加水和无水乙醇,补加的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9:1,以

保证容量瓶中无水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最后用无水乙醇

与水组成的混合液定容,定容后混合液中乙醇与水的比例为

1:1;(3)将步骤(2)所得到的混合溶液静置30min后,用紫

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205nm处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根据吸

光度和丙烯酰胺标样标准曲线y=aX+b,计算出残留单体含量

。由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成功测得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丙烯胺

单体的含量,并且处理成本低、操作工艺简便、条件容易控

制,加标回收率可达到85%以上,适用于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企业、使用应用单位和质检单位。

/14/ 加米霉素
加米霉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加米霉素(Gamithromycin)

属第二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动物专用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

RNA依赖性蛋白合成而起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目前用于防

治由溶血性曼氏杆菌、出血败血性巴氏杆菌、睡眠嗜组织菌

和牛支原体等导致的非泌乳牛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猪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包括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

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了加米

霉素对牛、猪呼吸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加米霉素具有抗菌

/14/ 加米霉素

活性强、吸收快、体内分布广泛、生物利用度高、体内残留

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明确可以使用的兽用抗生素,在

兽医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加

米霉素原料合成路线为:以9-脱氧-9-同型红霉素A(E)肟

为起始原料,经过构型转化、贝克曼重排-还原反应、胺化-

还原反应得到加米霉素,再精制得到纯品。研制的加米霉素

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引湿性;在二氯甲烷

中极易溶解,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乙腈中略溶,在

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20mg/ml)中的比旋度为-41°

~-44°之间;pH值在9.0~10.0之间;在乙醇溶液中的澄

清度浅于1号浊度标准液,颜色浅于黄色1号标准;水分小于1

.5%;炽灼残渣不超过0.01%。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加

米霉素原料合成开发独特工艺一步完成“贝克曼反应”和“

还原反应”,反应时间短,溶剂少,收率高,成本低。首次获得

加米霉素单晶型物,对加米霉素的结构进行准确定位。4.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加米霉素已在国外

应用多年,推广至今,临床反映产品使用效果良好。5.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本产品正在进行临床推广,暂未发现使用

问题。

/15/ PH指示剂的吲哚吡啶盐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PH指示剂的吲哚吡啶盐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国内的极碱性精密pH指示剂全部依赖进口。

本发明能很好的填补国内在极碱性指示剂领域的空白。具有

较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本发明所涉及的吲哚吡啶盐,是

一种活性生物小分子,被广泛用于医药领域,其作为极碱性指

示剂的报道还没有被发现。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

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作为PH指示剂的吲哚吡啶盐衍生物,该

指示剂为吲哚吡啶盐衍生物指示剂,该指示剂具有制备简单

、显色清晰、检测灵敏、具有可逆检测等优点。

/16/ 玉米秸秆润湿性及胶合机理探索研究
玉米秸秆润湿性及胶合机理探索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来源为黑龙江省森林工

业总局青年基金项目,2011年立项,2014年完成验收。2、研

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通过对玉米秸秆的基础特性及胶合机理

进行研究,找到合适的玉米秸秆处理方法,拓宽玉米秸秆的利

用途径,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寻找性价比高的胶粘剂,从而

降低秸秆人造板的生产成本,使得秸秆人造板在质量和价格

等方面能够打开并占领市场。本研究项目可以起到以小带大

的作用,为我省玉米秸秆的回收利用找到新出路,可以提高农

/16/ 玉米秸秆润湿性及胶合机理探索研究

民收入。并希望可以通过开发农业剩余物人造板产品开发,

为森工人造板生产企业提供新的生产项目,解决森工全面禁

止采伐后企业面临的原材料缺口。。3、主要论点与论据本

项目通过探索玉米秸秆的润湿性与胶种之间关系及胶粘剂与

玉米秸秆的胶合机理等,确定了玉米秸秆表层砂光去硅质层

以及通过碱液处理玉米秸秆皮层等方法来改善玉米秸秆皮层

润湿性,同时采用添加异氰酸酯改性脲醛树脂资质异氰酸酯

-脲醛树脂复合胶粘剂。选取成板密度、热压时间、热压温

度和施胶量等作为试验因子,确定制备玉米秸秆皮层刨花板

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5min,成板密

度0.7g/cm?,施胶量12%。4、创见与创新玉米秸秆润湿性研

究:润湿性指固体界面由固-气界面转变为固-液界面的现象

,固体的润湿性用接触角表示,当液滴滴在固体表面时,润湿

性不同可出现不同形状。本项目通过将润湿性这个概念引入

到玉米秸秆表面性能研究方面,通过使用光学接触角测定仪

对不同胶粘剂与秸秆表面接触角大小判定玉米秸秆同胶粘剂

润湿性好坏,从而以此为标准对玉米秸秆和胶粘剂进行改性

处理,选取较佳的改性处理方法。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

问题。经济效益:目前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主要集中在麦稻秸

秆的研究上,使用的胶粘剂也是昂贵的异氰酸酯胶粘剂,造成

了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成本的升高,为其拓展人造板市场制造

了较大的障碍。通过本研究寻找同玉米秸秆胶合性能好,价

格低廉的胶粘剂,同时可拓宽玉米秸秆的利用途径。制造性

/16/ 玉米秸秆润湿性及胶合机理探索研究

价比高的玉米秸秆人造板,既可以利用农业剩余物,又能提高

资源利用率,同时能节约木材,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使

用农作物秸秆来生产板材能够提高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从

而缓解木材的供需矛盾。充分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人造

板对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具有重要的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玉米秸秆进行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与

开发,并以建立产业化示范生产线为最终目标,可以为产品更

广泛地推广应用到各个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如果建立秸秆高

效利用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将有力地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

,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建立生产线可以吸纳社会闲散

人员就业,招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就业率的提升也

能做出贡献,在满足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创造重要的社会效

益。生态效益:利用农业剩余物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

节约木材,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拓

宽玉米秸秆的利用途径作出贡献,利用目前我省现有农作物

秸秆资源玉米秸秆制造人造板,原料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具

有固碳、可再生性。在我省森工现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生产

具有环保、低碳、高附加值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是符合我国

发展低碳经济六方面内容中有关提高能效节约能源、优化和

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的政策,而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

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吸收和固碳作用,具有其它工业产品

所没有的优势。本项目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16/ 玉米秸秆润湿性及胶合机理探索研究

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利益,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针

对目前我省农村对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其被就地

焚烧浪费资源又污染大气,还可避免因随处堆放从而构成火

灾隐患。6、历年获奖情况暂无。

/17/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

探讨》主要研究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交通行业兄弟院校(

国家示范院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本课程的研究内

容、目标及研究方法与途径。本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在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具体确立了我院交通安全智能

控制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技术技能型

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即专业师资队伍、实训条件、

课程体系要实现有机结合、整体统一,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7/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工学结合”即以项目化课程体系为

载体,借助“三位一体”的有机基础,通过“校企合作、工学

结合”的途径实现“三线并重”(即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技

能教学、综合素质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中,作为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课程”,单独作为一个

重要的分支研究命题,从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依据等方面

进行专门的研究。课题组在研究的过程中,紧紧依托行业,充

分发挥行业优势,同时亦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充分拓展

就业面各渠道的考虑,以项目课程为主要载体,最终构成了服

务于“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项

目课程体系;此外,本研究团队亦对人才需求分析进行了详尽

的调研,并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高等职业

教育的特点及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实训体系建设,主

要从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点入手,同时,明确了

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方案等。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考

虑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对外服务功能,规划专业、

行业未来发展,充分考虑服务功能性及经济效益。

/18/ 一种检波器导电接触片
一种检波器导电接触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波器导电接触片,其解决了

因为检波器上盖的定位凸起与磁系统之间发生相对扭转致使

检波器导电接触片的内导电接触片与内导电直片之间撕裂断

开,进而使得检波器可靠性差,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其设有

内导电接触片和外导电接触片;内导电接触片设有内导电直

片和内导电半圆片,内导电直片和内导电半圆片相连,其连接

处设有去应力槽;外导电接触片设有外导电直片和外导电圆

片,外导电直片与外导电圆片相连,其连接处设有去应力槽,

/18/ 一种检波器导电接触片

内导电直片和外导电直片上均设有固定连接孔,内导电直片

和外导电直片之间设有工艺连接筋,内导电直片与内导电半

圆片之间设有连接筋。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检波器。

/19/ 盐酸小檗碱的新合成方法
盐酸小檗碱的新合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盐酸小檗碱又名盐酸黄连素,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

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药物。他是众多治疗腹泻药物中最为

大家熟知、价格便宜、服用简单、携带方便的药物之一,对

于细菌性腹泻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所以,几乎家家户户备有

此药,无论出差还是旅游,黄连素更是人们的必备药物之一。

许多人在腹泻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它。应当说,它是一种物

美价廉的好药。然而其获取途径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过程中

需用大量氰化物,导致了很大不安全因素,并且对环境有很大

/19/ 盐酸小檗碱的新合成方法

的污染。本课题基于此基础上,由湖北文理学院立项开发出

一条新的工艺,旨在改变传统工艺的缺点。根据传统工艺延

续使用剧毒物氰化钠制造盐酸小檗碱的不可操作性,我们结

合结构及机理的认识,设计出了新工艺:首先对胡椒环进行

氯甲基化,然后胡椒氯苄先和乌洛托品成盐,再水解生成胡椒

醛,胡椒醛和硝基甲烷产物进行催化加氢合成胡椒乙胺,胡椒

乙胺和甲基邻香兰素缩合、还原,然后用乙二醛进行环合得

到盐酸小檗碱。整个工艺过程从化学角度讲都是比较经典的

反应,反应条件安全且便于操作,后处理也比较常规,最关键

的是避开剧了毒物质氰化钠(氰化钾),降低合成工艺难度

,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该合成工艺原料和试剂廉价易得,工艺

操作简单稳定,反应重现性好,收率高,对环境污染小,适合工

业化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

以对于一些产能落后和以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的大生产

会逐渐被淘汰。对于盐酸小檗碱当前的合成工艺,涉及到大

量的有害物,必然会被新的工艺取代。我们也是在此指导思

想下提出创新性的合成方法,避开剧毒物氰化物的使用,避免

了重大潜在危害,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

此同时,本工艺具有启发性。氰化物是化学制药、有机材料

和一些其他化学工艺中经常使用的一类化学试剂,所以本工

艺的成功,可以对其他类似的化工业产生一些启示,以使得更

多的工艺可以避开氰化物,避开对人体的伤害,使此类化学工

艺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该技术已经进入工厂调试,改技

/19/ 盐酸小檗碱的新合成方法

术实验室研究及放大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该技

术已经进入工厂调试阶段,预计3个月后车间设计及改建完工

后即可调试生产。

/20/ 非晶IGZO应力变化规律与传感模型
非晶IGZO应力变化规律与传感模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依据对应稳定性机制,研发提高器件稳定性的工艺

路线等技术方案。基于对器件电学特性随温度变化的工作机

理研究,提高了对非晶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

istors,TFTs)的电学特性和导电机制的理解与调控;设计出

提高非晶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稳定性的结构,结合工艺研究,使

新的样品在环境中的电学特性具有更高的可重复性,从原来

的一天保存时间可延长到一个月甚至更长。实现基于更新技

术方案的样品进行温变电学特性建模;结合实验与模拟深入

/20/ 非晶IGZO应力变化规律与传感模型

探讨非晶IGZO薄膜晶体管的工作机制。

/21/ 植物天然活性物质在控制番茄果实采后病害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植物天然活性物质在控制番茄果实采后病害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

一,但果蔬采后由于病原物的侵染、生理失调、呼吸和衰老

等原因容易腐烂变质,造成巨大的损失。通常,控制果蔬病害

及品质劣变的方法是施用化学防腐保鲜剂。但是,这些化学

性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会造成危害、病原菌对杀菌

剂的抗性也会不断增强。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安全高效

的果蔬病害及品质劣变的控制技术。近年来发现多种植物内

源的活性物质参与了植物的抗性反应过程,而且外源应用这

/21/ 植物天然活性物质在控制番茄果实采后病害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些物质可以加速植物自身的抗性过程。其中,茉莉酸(JA)

及其甲酯(MeJA)被认为是诱导植物抗性反应的原初信号分

子,参与了植物抗性的建立[2]。近年来研究发现,MeJA作为

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能充当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和抗逆性反应,并可以诱导果蔬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提高果

蔬的抗病性。转录因子MYC2在植物JA介导的信号途径中具有

重要作用。但目前对MYC2在MeJA诱导的果蔬采后抗病反应中

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该成果利用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

统构建番茄转录因子SlMYC2的功能缺陷型果实,结合外源茉

莉酸甲酯处理,采用转录组学技术筛选野生型和SlMYC2功能

缺陷型果实抗病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

分析筛选SlMYC2调控的靶基因,同时结合分子水平、生理生

化水平以及直观效果等不同层面的分析,逐步揭示了SlMYC2

在MeJA介导番茄果实抗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实现果蔬

品质的绿色安全高效控制奠定了基础。

/22/ 生物技术在有机蔬菜上的应用技术示范
生物技术在有机蔬菜上的应用技术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位于天津市蓟州区东施古镇,

主要生产放心蔬菜、水果、杂粮,建设日光温室大棚54栋,占

地375亩。该项完成了引进NE型植物保护剂、农药生物增效

剂、农药降解菌剂、沼液提取有机杀虫剂、杨康微生物菌肥

等五项蔬菜生产技术,实现了有机蔬菜生产配套技术体系应

用到示范。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农业投入物质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特殊产品,在农业生

产中起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作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

/22/ 生物技术在有机蔬菜上的应用技术示范

、质量和安全。投入物质问题已成为我国有机产业发展和食

品农产品安全的的瓶颈和当务之急。《食品安全法》、《地

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都要

求,要求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保障人

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目前我国植保类投入物质化学农

药市场占有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非化学类生物农药仅占百

分之五,高效天然环保的植保剂产品更是稀缺。本项目针对

种植放心安全蔬菜瓜果中遇到的病虫害技术难题研制的纯植

物型植物保护剂。该成果利用植物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万物

间生克制化,返璞自然之真的原理,将传统中医理论应用到农

业生产植保中,替代化工合成农药造成的危害,能解决灰霉、

白粉、霜霉、落叶角斑病对植物的威胁,有效的防治红蜘蛛

、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达到种植物及土壤环境安全无农

残的要求。项目从2008年启动到2015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完

成,每一阶段历时约三年。第一阶段进行产品研发小试;第二

阶段提升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第三阶段在京津冀相关产

业园区进行中试推广。项目研发的纯天然植物保护剂产品系

列,可用于“三防三治”,防灰霉、白粉、霜霉,治蚜虫、粉

虱、红蜘蛛,防治杀伤在80%以上,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达到

中等以上产量。此产品研发近7年,连续在70多个果蔬产品上

使用。由于使用的原材料是自然界生长的植物,这些植物南

北方都能生长,并且制成品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因此成本低

。据试验和推广统计,使用植物保护剂的成本同比可降低50

/22/ 生物技术在有机蔬菜上的应用技术示范

%以上。项目现已开发出烟剂、水剂、粉剂系列产品12种并

已申请注册“一口大锅”商标。2010至2012年,“生物技术

在有机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示范”项目已申报天津市科委

科研项目成果,现已结项验收,2013年已获国家级专利,《一

种作物灰霉病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农作物蚜虫

的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2017年6月参加天津市农委组织

的创新创意创业大赛获三等奖;2017年9月参加农业部组织的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业大赛获入围证书;2018年参加农

业部组织的“新希望杯”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

大赛总决赛获优秀奖。该产品具有是零农残、零间隔期、无

药害特点、成本低等特点,对环境零污染,天然环保,安全放

心。可有效解决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的植保产品缺乏、农药药

残、种植方式成本超高、式产量不稳、有机种植高投入低产

出等问题。团队根据植物保护的研发与应用问题,已研发出

45项科技专利成果,百余项新技术,均可对生产放心果蔬基地

进行指导应用、补充。专家评价此产品在国际国内达到领先

水平,将在国际国内植保领域引起一次颠覆性革命,是划时代

产品,也将为大健康产业做出贡献,是生产放心果蔬基地的福

音。天津农科院有专家称它为“基地里飞出的金凤凰”。本

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了天然环保了植保剂产品缺乏的空白

,而且能够保证了食品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了食品和农

产品的商品价值,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能

/22/ 生物技术在有机蔬菜上的应用技术示范

够保证种植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改善,具有良好的生态

效益。

/23/ 低热量脂质构造产品的研发
低热量脂质构造产品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低热量构造脂质产品是指热量较普通油脂低,具有

高食用安全性的一类功能性油脂,既可以保证油脂的风味和

口感,又能减少消费者摄入的热量,在抑制肥胖、减少体内脂

肪增加等方面有重要功能。因此,发展健康食用低热量油脂

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迫在眉睫。本项目采用普通大宗油料

为原料,与辅料进行酯交换合成的油脂。该产品的特点是液

态的、澄清透明、口感正常、质量指标符合烹饪用食用油的

要求。热量值降低应大于40%以上,并且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应

/23/ 低热量脂质构造产品的研发

可靠,完全消化吸收。产品是烹饪用食用油脂。以小包装形

式销售。价格接近普通食用植物油。通过项目的实施,开发

出一种短链油脂产品的检测方法。

/24/ 化香树果序多酚类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化香树果序多酚类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香树果序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

方法,先将化香树果序粉碎,将质量体积比为1∶(5~8)的化

香树果序与40-60wt%乙醇水溶液在40-50℃超声强化提取,提

取物固液分离,将上清液浓缩为原体积的1/5-1/3,将浓缩液

用乙酸乙酯萃取,挥干乙酸乙酯得到粗多酚,粗多酚经LS-46

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分离纯化,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到酚类

化合物浸膏,烘干、粉碎得产品,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多酚含量

大于70%。本发明提取温度低、时间短能耗小,使用LS-46大

/24/ 化香树果序多酚类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所得的产品多酚含量大于70%,可用于

制备治疗鼻窦炎药物。

/25/ 高品质光学镜片
高品质光学镜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镜片的

需求量日益增加。镜片是采用玻璃或树脂等光学材料制作而

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曲面的透明材料。其中,光学镜片作为

一种由光学玻璃制作而成的镜片,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刮性

和高折射率在生物、电子、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

其手机摄像头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且摄像头的像素越来

越高,客户要求其成像质量和成像的适应环境越来越残酷,这

就要求其上的镜片的清晰度和透过率也相应提高;为了实现

/25/ 高品质光学镜片

上述效果,往往采用真空镀膜工艺在镜片上不同的涂层,以达

到清晰度高的要求,同时兼顾实现耐磨损、透过率高等效果

。但是目前的真空镀膜工艺,往往存在镀层不均匀的现象,这

就导致其透过率和耐磨损等性能的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

我司特立项,开展了高品质光学镜片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

该项目围绕光学镜片的加工工艺,对开料、点胶、切割等工

艺流程及设备改进创新,开发了一套产品检测及管理系统,形

成了一套完备的高品质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运用该工艺技

术生产的光学镜片具备耐划伤、耐冲击、耐跌落、防翘曲、

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等优良性能。该工艺流程操作方便,生

产效率高,成本低,技术成熟,现已广泛应用于公司高品质光

学镜片的批量生产。

/26/ 气象影视大数据传播新技术
气象影视大数据传播新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影视场景和舞台专用新材料的加工生产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研究背景:“气象影视大数据传播新技术在新形势

下的作用”是在气象影视各种丰富的资源数据的基础上,为

充分利用融媒体大数据,开展新技术研究,以增强气象影视节

目的创新性、专业性。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在气象影视节

目制作中实现了人机互动与AE、3DMax等新技术的融合,增强

了节目宣传效果。技术的创新性:该课题利用三维模型再现

技术,实现了台风等特殊天气在气象影视节目中的沉浸式体

现。从“走、转、改”中汲取创新能量,直观气象服务,专业

/26/ 气象影视大数据传播新技术

预报产品。在确立创作理念后,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服务对象

。技术的成熟度:技术已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已在山东省气

象影视节目制作中应用。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在气象影视节

目制作中应用,安全性良好。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成

果在农科频道2019年开播的《农事气象站》就是找准服务对

象进行行业服务的,节目拍摄选在第一现场,与服务农业面对

面,通过走访、观察、深入探讨从而了解哪些气象服务是农

业设施需要的,制作时,技术的创新应用,加上央视著名专家

参与助力,就达到了内容有亮点,技术有创新点,打造品牌节

目,大大增加了传播效果。获奖情况:无。

/27/ 羧甲基壳聚糖载纳米银纳米粒水凝胶制备及抗感染研究
羧甲基壳聚糖载纳米银纳米粒水凝胶制备及抗感染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羧甲基壳聚糖载纳米银纳米粒水凝胶制备

及抗感染研究》是2013年由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

准立项进行研究。项目编号2013KY38,由天津市医药科学研

究所承担。纳米银是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作为目前热门的

抗菌药物。但银离子一旦游离于结合物,容易经人体创面吸

收入血,在机体的肝、肾、角膜、粘膜组织和创面上皮处沉

积,因此不适宜直接给药。且其粒径小,化学性质活泼,易转

变成为氧化银并且极易发生团聚而形成尺寸较大的团聚体,

/27/ 羧甲基壳聚糖载纳米银纳米粒水凝胶制备及抗感染研究

从而影响实际应用效果。制成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其壳聚

糖成分通过包覆纳米银粒子防止纳米银离子被氧化或团聚而

失去活性。包裹载药纳米粒的水凝胶给药系统已被用于经皮

给药的治疗研究。壳聚糖类水凝胶是能显著溶胀于水的一类

亲水性高分子网络,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可作为微贮库在角质

层贮藏,并可以有效的控制药物释放,降低毒副作用,延长药

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止血活性、可降解和对组织有粘附性等特点。另外该类凝胶

对环境敏感,一旦伤口处出现并发症,即由弱酸性转向碱性即

在碱性环境中的溶胀比大于酸性环境,因此羧甲基壳聚糖水

凝胶系统在感染伤口碱性环境中释药速度较快,总释放量超

过正常伤口。羧甲基壳聚糖缓释纳米粒能协助药物向组织渗

透和滞留,水凝胶的pH敏感性可在感染创面选择性释药。二

者结合可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发挥药效。本项目以羧甲

基壳聚糖为药用载体,纳米银为模型药物,三聚磷酸钠为离子

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

再将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加入羧甲基壳聚糖/戊二醛

凝胶发生体系中,制备包裹载药纳米粒的水凝胶,考察其性质

,体外释放、生物安全性、体外和体内抗感染作用。本实验

将纳米微球和水凝胶结合制备给药系统,制备方法有独创性

。制得的载药水凝胶释放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与

单纯的水凝胶相比,药物释放更加平稳,减少了突释现象。给

药系统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作为皮

/27/ 羧甲基壳聚糖载纳米银纳米粒水凝胶制备及抗感染研究

肤创伤后局部给药系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8/ 固定化脂肪酶LipzmeTLIM作为不对称Michl加成反应催化剂应用
固定化脂肪酶LipzmeTLIM作为不对称Michl加成反应催化剂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物质的新应用,特别涉及固定化脂肪酶

LipozymeTLIM作为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催化剂的应用,

具有底物适用性广、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好、容易操作、能够

回收再利用等优点;该项目还提供了利用固定化脂肪酶Lip

ozymeTLIM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方法,产物收率高

,选择性好。由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形成的碳负离子对α,β-不

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碳碳双键的亲核加成,是活泼亚甲基化合

物烷基化的一种重要方法,该反应称为Michael加成反应。

/28/ 固定化脂肪酶LipzmeTLIM作为不对称Michl加成反应催化剂应用

Michael加成反应通常是由碱催化,或者是由胺和羧酸或路

易斯酸联合进行的均相催化,这些催化剂的使用造成了一些

环境问题。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环境友好

的催化剂上。生物催化剂作为一种绿色、有效的催化剂在有

机合成的应用中正逐步增多。水解酶(主要为脂肪酶和蛋白

酶)作为一种新颖的生物催化剂,由于其对很多底物都具有

高稳定性和高催化活性,已用于Michael加成反应中。但迄

今为止,酶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尚未见文献报道

/29/ 高强度片状a-半水石膏的制备方法
高强度片状a-半水石膏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片状α-半水石膏的

制备方法,以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采用成本低廉的生物大分

子多糖作为转晶剂,在常压盐溶液中制备高纯度、高强度的

片状α-半水石膏。本方法通过采用常压盐溶液、生物大分子

多糖转晶剂、以及pH调节,调控α-半水石膏晶体的生长,制备

得到高纯度、高规整度片状α-半水石膏晶体,长径比均小于

0.1,颗粒大小均匀,规整度高,最大抗折强度高达23.7MPa,抗

压强度高达56.5MPa,属高强石膏;而且,本方法工艺简单,操

/29/ 高强度片状a-半水石膏的制备方法

作方便,反应时间短,能耗低,非常适合产业化。

/30/ 植物多糖快速提取技术及其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多糖快速提取技术及其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兽用药品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热水浸提法、微波辅助浸提技术等方法与技术

,自农副产品米糠和山药、竹笋、马兰等蔬菜类植物中提取

水溶性多糖,筛选到了较佳的提取工艺方案,该方法操作简

单,成本较低,得率较高,易于进一步纯化,可用于实验研

究或大规模生产。将提取到的米糠多糖和山药多糖添加于饲

料中对河蟹进行饲喂,研究了这两种植物多糖对河蟹免疫功

能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多糖对河蟹的免疫

功能及抗病能力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是适合于河蟹的免疫

/30/ 植物多糖快速提取技术及其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增强剂。生产应用试验表明,以0.1%的剂量将米糠多糖和山

药多糖添加于饲料中投喂河蟹,可使河蟹的发病率分别下降

76.5%和80%,使河蟹养殖的亩效益增加200元以上。本研究

成果对甲壳动物免疫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我国水产

养殖业尤其是特种水产养殖业中的疾病预防也具有重要的指

导与参考作用。研究成果可用水产养殖尤其是河蟹养殖。本

课题的研究成果多为创新性成果。研制的4种植物多糖的提

取方法和工艺流程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其中竹

笋多糖的提取制备和山药多糖的微波辅助浸提技术在国内尚

未见文献报导,马兰多糖的提取制备研究在国内外均未见报

道,因此,这些研究分别填补了国内及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空

白。该项目首次将自高等植物类产品米糠和山药中提取到的

多糖用于水产养殖实践,首次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了米糠

和山药多糖对河蟹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首次对两种多

糖对河蟹血细胞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信号传导机制进行了研

究,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31/ 动物抗菌多肽的研制
动物抗菌多肽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抗菌多肽是动物体内极为重要的先天免疫物质,是

一种安全、绿色且具有高效抗菌、抗病毒、免疫功能的生物

活性因子。该项目已拥有动物抗菌肽创制的发明专利,可利

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替代饲用抗生

素的产品。其抗菌多肽在酵母表达系统中的表达量达12~1

5mg/L;表达产物具有与天然动物抗菌多肽相同的生物学活

性;在预防畜禽疾病和促进畜禽生长或生产性能上优于抗生

素的效果。

/32/ 一种基于煤岩工业组分的脆性指数确定方法
一种基于煤岩工业组分的脆性指数确定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煤岩工业组分的脆性指数确定方法,基于

煤岩工业组分,充分利用固定碳、灰分含量与杨氏模量、泊

松比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基于固定碳和灰分含量的脆性指数

计算模型,进而对煤岩的脆性指数进行计算,提高煤岩脆性指

数计算精度的同时,将为提高煤层可压裂性预测精度提供测

井技术支持;本发明基于煤岩工业组分的脆性指数确定方法

,将煤岩工业组分与煤岩力学参数有机结合在一起,所计算的

脆性指数与实验室分析化验的脆性指数值基本重叠,其精度

/32/ 一种基于煤岩工业组分的脆性指数确定方法

大大提高。

/33/ HFC6480ECTV瑞风S7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
HFC6480ECTV瑞风S7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搭载2.7CTI发动机,匹配ML642A变速箱

,外壳采用全铝设计,总成干重仅90kg;后桥采用小模数+螺旋

角花键,凸缘改为圆法兰,降低平衡量;采用怠速预减振系统

,大幅度降低发动机传至变速箱振动噪声;行车制动系统为真

空助力液压双回路制动系统,转向柱为可调机构装置;电气系

统标配CAN总线和BCM,同时采用多功能方向盘;全新造型双排

驾驶室,安全可靠。

/34/ 电动汽车用智能充放电和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研制
电动汽车用智能充放电和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车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企业自选。二、应用领域及技术原

理:应用领域:公路运输技术原理: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池组

为动力,利用电机驱动整车行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

求。电驱动及其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燃

油车最大不同点,采用IGBT分时应用技术,形成具有智能充放

电的电机控制器;采用制动能量回馈技术,以一定的回馈控制

策略,达到对蓄电池保养的效果同时增加车辆续驶里程。三

、性能指标:以森源重工SY7040EV72车型为例。SY7040EV7

/34/ 电动汽车用智能充放电和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研制

2性能参数表序号项目单位主要技术要求检测结果1整车外形

(长×宽×高)mm3590×1540×1486358

5×1542×14852整备质量kg673067253轴距mm2332

23354轮距(前/后)mm1315/13201315/13185整备质量kg11

0011026整车电量kWh10.8117最高车速km/h70718最大爬坡度

%≥20229最大续驶里程km≥200210四、成果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基于IGBT分时应用技术的智能充放电的电机控制器,在

行驶状态下对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逆变,实现对电机驱动;在

停车状态下通过链接电网对交流电整流,实现对电池组充电

。2)在车辆不同的运行状态(制动、滑行、加速)时控制电

池组的放电及回馈电流的大小,使电池组一直处于良好的工

作状态,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并增加车辆续驶里程。3)车

辆通过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面、侧面碰撞测试,完

全符合国家安全要求。五、存在问题及措施:目前该产品已

经在多个用户中进行了推广,效果良好。用户在使用的过程

中,提出了以下改进意见:1)充电指示位置在车后部不易观

察;2)车辆没有备胎。针对以上问题,公司也采取了相应的措

施:a)将充电指示灯移到仪表台上;b)增加备胎;c)加强技术

开发的投入,增进与大专院校“产、学、研”合作,不断通过

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保持国内技术领先的优势。六、

应用情况:本项目现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已具备年产2000

0台电动汽车的能力,自2014年10月投产后,现已销售2876台

,共实现销售收入15818万元。经许昌市长丰科技有限公司等

/34/ 电动汽车用智能充放电和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研制

用户使用表明,该产品运行可靠,性能优越,路况适应性好,续

驶里程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35/ 一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一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在国内外现有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技术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研究,攻克其现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

子灭菌技术的灭菌效果不稳定,对细长管腔内壁灭菌效果差

等技术难关,提高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的可靠性。

同时该项目还将其研发的技术成果转化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

子体灭菌器产品并投放市场,该产品是一种低温型的消毒灭

菌设备,主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无毒无残留,属于

医疗器械消毒学技术领域,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为C

/35/ 一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3683。该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医院、诊所、科研院所,实验

室等领域,能对各种侵入式、接触式等广谱医疗器械进行消

毒灭菌,包括对金属、玻璃、塑料等材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

毒灭菌,尤其适用于对畏热畏湿的器械进行灭菌。

/36/ 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快速检测工具
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快速检测工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背景:国内在用的电梯绝大多数都是曳引

式电梯,它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曳引机通过曳引轮上的绳槽与

曳引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传动,将扭矩动力通过曳引钢丝绳

传递给轿厢和对重,实现轿厢和对重的上下运行。曳引轮绳

槽的形状直接关系到曳引力的大小,且严重影响电梯的安全

,一旦曳引轮绳槽过度磨损,曳引轮绳槽与曳引钢丝绳之间的

摩擦力不够,将造成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打滑,会导致电梯

轿厢溜车事故。据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电梯数量达到

/36/ 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快速检测工具

786.55万台,并且将越来越多。乘用电梯的安全问题非常突

出。电梯曳引轮绳与槽打滑造成轿厢溜车的后果:轿厢失控

、轿厢冲顶、轿厢坠落、运行不正常停车、停站不准确、包

括在开门状态发生剪切、乱层困人等事故。近年来,电梯溜

车失控的事故报道不少,必须做好防范措施。该项目针对现

有的一些电梯曳引轮槽的测量装置,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比

较复杂,没有快速测量的优势;而一些滑轮绳槽磨损情况的滑

轮绳槽量规,虽然有快速测量的优势,但因为其检测尺头部没

有开缺口,会干涉测量结果,并且没有划线比较判断环节和工

具等;研究开发了一种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快速检测工具。2、

技术原理及性能:本设计方案提供了一套曳引轮绳槽磨损的

快速检测工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快速测量轮绳槽是否

符合要求的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曳引轮绳槽磨

损的快速检测工具,至少包括一把检测尺;所述检测尺包括尺

体和检测端头,尺体一端与检测端头一端连接;所述检测端头

另一端设置成带缺口的圆弧形工作端,该圆弧形工作端的圆

弧尺寸与被检测的绳槽直径尺寸相匹配;检测端头上面设置

有标志线,该标志线用于检测绳槽是否符合检测标准。标志

线包括新槽标记线和严重磨损标记线;严重磨损标记线设置

在距离新槽标记线以对应绳槽所放置的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

/4长位置处。尺体另一端开设有挂孔。尺体与所述检测端头

连接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槽。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快速检测工

具由多把检测尺组成。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快速检测工具通过

/36/ 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快速检测工具

在挂孔内穿入连接物将多把检测尺连接而成。还包括划线刀

。检测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快速检测工具包括圆弧形工作端为

φ10mm、φ11m、φ12mm、φ13mm、φ14mm、φ15mm、φ16mm、φ18

mm、φ20mm、φ22mm的检测尺。检测尺上面标记有对应的尺寸

。检测尺由不锈钢板或经过防锈处理的普通钢板制成,所述

检测尺厚度为1.5~2mm,长度为40~80mm。使用时,将检测尺垂

直放置在曳引机轮的绳槽内,通过观察曳引机轮表面轮廓与

标记线即可快速判断该曳引机轮是否符合要求。具体做法是

:取出划线尺,各检测尺其一端头部分别用划线尺刻划出2条

平行刻度线,首先画出端部计起第1条是新绳槽外端部与检查

尺的记号线,然后画出第2条与第1条的距离是头部圆弧直径

的1/4长(即所配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4长)(或达到设计文

件的相应数据)的平行记号线,作为严重磨损线标志。所述

各检测尺第2条刻度线的两端减少截面,作为严重磨损线的永

久性标志,并作为曳引机绳槽磨损报废参考标识。然后在画

好2条刻度线的检查尺上贴上电梯品牌或型号标志。3、技术

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能快速、直观地测量曳引轮槽的磨损情

况;填补国内市场产品的空白;为加强电梯的安全使用管理提

供科学的检测手段。4、技术的成熟程度:该项目产品已比

较成熟,已小批量生产,经现场多次使用,效果理想。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本装置适用于所有在用电梯的检验、维护保养

、和使用管理领域,其应用对象包括电梯检验单位、电梯维

/36/ 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快速检测工具

保单位、电梯维修单位等;其安全性能达到100%安全。5、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在小范围应用,在《中国电梯》期

刊发表了有关技术论文。但宣传推广应用力度不够。6、历

年获奖情况:该项目未报奖。该项目推广应用对象众多,在

推动电梯安全使用、检验检测、维护保养、安全监督方面,

将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对防止电梯的重大安全事故意义深

远。为安全生产环境和社会稳定起到较大的作用。

/37/ 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腻子、涂料及其复合体的开发
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腻子、涂料及其复合体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针对砌筑水泥、建筑腻子和建筑涂料的不同

特点,对沸石、重晶石、纳米材料和超细水性丙稀酸乳液进

行了超细加工、级配和复合,精细化和高效率的利用了资源

材料,大大提高了建筑材料的防氡防辐射效率,提高了砌筑

水泥、建筑腻子的强度和涂料的耐擦洗性,完全能满足工业

和民用建筑工程的要求。成本低,基本性能指标好,市场前

景佳。首次开发成功如下防氡防辐射产品:1)生态防氡防辐

射砌筑水泥首次对沸石、重晶石、膨润土进行超细加工和级

/37/ 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腻子、涂料及其复合体的开发

配和复合,制备低成本防氡防辐射生态基元材料,通过对氡

和放射线的吸附和屏蔽作用,使加有该基元材料的砌筑水泥

具备防氡防辐射的双防功能,在基元材料添加量为20%的情

况下,采用表面析出法测出本砌筑水泥对氡的屏蔽率为60.

0%,对放射线的屏蔽率为46.9%。2)生态防氡防辐射建筑

腻子首次对沸石、重晶石、膨润土进行超细加工和级配和复

合,制备低成本防氡防辐射生态基元材料,通过对氡和放射

线的吸附和屏蔽作用,使加有该基元材料的建筑腻子具备防

氡防辐射的双防功能,在基元材料添加量为20%的情况下,

采用表面析出法测出该建筑腻子对氡的屏蔽率为86.5%,对

放射线的屏蔽率为48.4%。3)生态防氡涂料首次使用粒径为

100纳米的超细的水性丙稀酸乳液和纳米TiO填料,制备成功

既能抗碱、封固基层、增加涂层平整美观和延长涂层使用寿

命,又能有效屏蔽氡释放的生态环保防氡涂料,采用密封法

检测防氡率为90-99%,采用表面析出法防氡率为86.7%。

4)生态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腻子保料复合体首次用生态防

氡防辐射砌筑水泥/腻子/涂料复合体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工

程的氡和辐射的防护。结果表面,将粉煤灰作为氡和放射性

释放源,加入20%的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制成基块,批刮5

毫米厚的防氡防辐射腻子,涂刷2道生态防氡涂料制备防氡

防辐射砌筑水泥偶子/涂料复合体,采用密封法检测防氡率

为90-99%,采用表面析出法测出该复合体对氡的屏蔽率为

87.9%,对辐射屏蔽率为50.4%。耐霉菌性能达到“0”等

/37/ 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腻子、涂料及其复合体的开发

级,红外发射率为0.87。该产品技术最大的优点为对排放量

巨大而氡和放射性污染较重的粉煤灰建材制品有针对性的治

理作用,市场容量和社会效益特别显著。因此,该项目开发

的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腻子、涂料及其复合体的开发具有

广阔的市场前景,2005年1月28日通过了四川科技厅组织的

召开的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38/ 火龙果TST类糖转运子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火龙果TST类糖转运子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成果是通过检测火龙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明

确果实成熟期间葡萄糖和果糖大量积累。利用第三代全长和

第二代转录组测序,获得火龙果多组织转录组序列和基因数

字表达谱。获得火龙果TST基因家族4个成员全长序列,HpTS

T1基因在果实丰富表达,随果实成熟显著上调,与果糖、葡萄

糖和总糖积累密切相关。HpTST1蛋白定位于液泡膜,在草莓

果实中瞬时表达促进可溶性糖积累,初步阐明HpTST1促进果

实可溶性糖积累的生理功能。

/39/ 米糠阿魏酰低聚糖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米糠阿魏酰低聚糖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

科技攻关项目“米糠阿魏酰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任务书编号20130206047NY。米糠作为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

物,约占稻谷重量的6%-8%,吉林省年产米糠约40万吨。在国

外,米糠被誉为“天赐营养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把米糠

称为“一种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具有非常高的保健开发价

值。本项目利用米糠通过生物酶法和发酵法制备阿魏酰低聚

糖进行开发利用,将米糠开发成高附加值产品,变废为宝,提

/39/ 米糠阿魏酰低聚糖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高了稻米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阿魏酰低聚糖(

具有卓越的生物活性。阿魏酰低聚糖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氧化、减

轻氧化损伤等,还能够促进体内益生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内微

生物的生态环,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巨大的发展空

间和市场需求。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利用生物酶法和真菌

发酵法进行了米糠阿魏酰低聚糖的制备工艺研究,利用大孔

树脂对制备的阿魏酰低聚糖进行了纯化研究,并对其进行了

生物活性研究。主要性能指标为:(1)优化了以米糠为原

料的木聚糖酶制备阿魏酰低聚糖酶解工艺参数,建立了米糠

阿魏酰低聚糖酶解制备工艺,提取量为1.09×10-3mol/

L;(2)优化了以米糠为原料的真菌发酵制备阿魏酰低聚糖

工艺参数,建立了米糠阿酰低聚糖发酵制备工艺,提取量为0

.90×10-4mol/L;(3)建立了D101大孔树脂纯化米糠阿

魏酰低聚糖工艺,纯度达到58.21%。(4)发表科学研究论文

4篇。(5)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3.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利用真菌发酵米糠,阿魏酰低聚糖提取量为0.90mmol/L,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利用酶酶解米糠制备阿魏酰低聚

糖,以米糠为底物,阿魏酰低聚糖的提取量为1.09mmol/L;以

碱解米糠的得到的阿拉伯木聚糖为底物,阿魏酰低聚糖的提

取量为0.84mmol/L,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适用范围适用于

稻米加工企业,进行米糠高效利用,提高附加值。适用保健品

、饮料加工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阿魏酰低聚糖推广

/39/ 米糠阿魏酰低聚糖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应用。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阿魏酰低聚糖(Fos)具有卓

越的生物活性。Fos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具有强烈

的抑制作用,因此,有望成为生产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药物

的新原料;FOS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氧化、减轻氧化损

伤等,因此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的配料,从而起到保健作用;

Fos能够促进体内益生菌的增殖,因此可将其添加到食品中,

以食物的方式进入肠道,改善肠道内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对人

体便秘及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Fos具有抗氧

化和抑菌作用,故可作为食品保鲜剂,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所

以,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项

目在真菌发酵米糠制备阿魏酰低聚糖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但是目前,制备的阿魏酰低聚糖纯度不高,应该继续

对提取的阿魏酰低聚糖进行进一步纯化和体内抗氧化性研究

,从而进行功能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应用。6.历年获奖

情况申请发明专利1件,专利名称:一种米糠发酵制备阿魏酰

低聚糖的方法,专利号:201610532698.0,申请日期:2016年

7月7日。

/40/ 船舶动力系统滑油智能监测仪研发
船舶动力系统滑油智能监测仪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滑油智能监测仪是在设备正常运行不停机的情况下

通过对在用滑油的物化参数实时自动监测,判定滑油状态、

设备工况,诊断设备的的异常部件,异常程度,从而实现避免

重大事故的发生,有针对性地维护和修理,确定滑油剩余寿命

及换油期。滑油智能监测技术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的滑油监测

实验室离线分析方法成本高,操作复杂,测量样本点有限的不

足,成为新一代滑油监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行业发展

有着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41/ 药用微生物活性成分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药用微生物活性成分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微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蛋白质类、多糖类、甙类、生

物碱、甾醇类、黄酮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提高

免疫、抗菌、保肝、保护心血管、抗衰老、抗菌等多种生物

活性。深层发酵技术因周期短、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而成为微生物成分生产的主要方法,但如何提高活性成分的

产量,是国内外相关研究者的主要课题之一。项目在灵芝多

糖、桑黄多糖、木耳黑色素、假单胞菌酸A、环孢素、硫链

丝菌素等微生物活性小分子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方面开展研究

/41/ 药用微生物活性成分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筛选了木耳黑色素、假单胞菌酸A生物合成高产菌株,成

功阐释了这些活性化合物生物合成关键技术,确定了促进剂

、碳、氮调控这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工艺条件,并实现了

环孢素、硫链丝菌素的产业化生产应用。基质添加中药的灵

芝菌深层发酵。确定薏苡仁、山药、党参和牛膝的提取液能

促进灵芝菌的生长及灵芝多糖的生物合成。以薏苡仁为基质

进行灵芝深层发酵,最适培养基组成为:MgSO0.075%、KHP

O0.1%、KHPO0.1%、VB110mg/L、葡萄糖2.05%、薏苡仁3.59

%。以薏苡仁为基质进行灵芝发酵可有效促进灵芝多糖的生

物合成,并提高发酵产物抗肿瘤活性。研究了碳源(包括糖

、植物油)和植物激素对桑黄胞外多糖合成的代谢调控。乳

糖的添加对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合成影响达到了显著水

平,发酵初始添加3%乳糖摇瓶培养168h,胞外多糖产量分别

可达0.963±0.391g/L。5.0mg/L植物激素萘乙酸对菌丝

和胞外多糖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于192h,最大胞外多糖产

量为0.86±0.01g/L,与空白比较产量提高了56.36%。

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高产黑色素的最优培养基:葡萄糖0

.90g/L、酪氨酸6.68g/L、蛋白胨6.99g/L、CaCO6.75g/L、

可溶性淀粉6g/L、(NH4)2SO41.5g/L、MgSO0.8g/L、KHPO1

g/L、CuSO0.005g/L、FeSO40.01g/L,使产量从313.2mg/L提

高到1008.08mg/L。以工业生产菌发酵为研究对象,以基础

培养基氮源调控为重点,利用多参数相关分析研究了假单胞

酸生物合成工艺,确定了玉米浆、硫酸铵流加方法以及重要

/41/ 药用微生物活性成分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复合营养因子硫酸锌、柠檬酸、苏氨酸的添加浓度,184h效

价达到2622mg/L,比对照组提高了11.7%,达到了强化假单

胞酸合成代谢流的目的。

/42/ 杜仲多糖制备的绿色工艺及相关活性研究
杜仲多糖制备的绿色工艺及相关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杜仲多糖的制备工艺及活性研究在我国,杜仲具

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杜仲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大部分原料处

于自生自灭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流失和浪费。并且,目前

国内对杜仲的研究多集中在生产栽培和育种上,对杜仲资源

的开发利用也多是集中在初加工产品开发。杜仲作为传统的

中药材,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深入

开展杜仲不同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深加工,不仅能够利用我国

特有的宝贵杜仲资源开发出新药品、食品等,而且可以推进

/42/ 杜仲多糖制备的绿色工艺及相关活性研究

杜仲由资源优势向产业和经济优势的转化,创造出更多的的

经济和社会效益。杜仲作为传统名贵药材,然而其中的多糖

活性成分研究很少。本项目对杜仲多糖的提取、纯化、体外

抗氧化活性及免疫活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采用微波辅助

提取方法高效制备杜仲多糖,操作简单、省时,提取效率较高

。在优化后微波辅助条件件下,杜仲多糖得率可达27.07mg/

g。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杜仲多糖具有清除DPPH自

由基的能力。在免疫活性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杜仲多糖

在各个浓度作用下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率均有显著增强

作用(P<0.01,P<0.05),且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其

本身具有有丝分裂原的作用;同时也可促进经ConA或LPS活化

的T或B淋巴细胞增殖(P<0.05或0.01),结果表明杜仲多糖

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其对B淋巴细胞

的增殖作用强于T淋巴细胞。以上实验表明,杜仲多糖具有较

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为杜仲多糖的应用和开发提供

理论依据。2.杜仲活性物质提取后剩余固形物的生态化利用

在全球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发展资源化利用,变

废为宝,提高产品附加值已经成为废弃物再生利用发展的新

思路。对于中药生产企业来说,提取生产中的固形废弃物属

于工业“三废”中的废渣,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生产企业造成

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

此能够将废弃物生态化利用,为中药产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

益,同时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是目前中药产

/42/ 杜仲多糖制备的绿色工艺及相关活性研究

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课题。研究中采用杜仲活性物质提取后

剩余固形物为原料,用磷酸作活化剂,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粉

状活性炭,以期对杜仲植物资源实现多级利用,同时减少对生

态环境造成污染。以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以微波辐照磷

酸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活性炭的得率

为38.41%,碘吸附值699mg/g,亚甲基蓝吸附值69.5mL/g。本

工艺方法为杜仲活性物质提取后的固形剩余物的处理提供了

可行的途径,为杜仲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方法,实现了对杜仲

资源的高效多级利用。

/43/ 三峡库区水体持久性有机污染对鱼类的生理生态学的影响
三峡库区水体持久性有机污染对鱼类的生理生态学的影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三峡工程成库蓄水后库区水体从成库前的流水状态

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水体自净能力明显减弱;由于上游工

农业发展,库区水环境受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的规模和强度更

大,库区的鱼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众多的水体污染

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广泛存在,造成的环境

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持久性有机污

染物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等特

征,大多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三峡

/43/ 三峡库区水体持久性有机污染对鱼类的生理生态学的影响

成库后,库区的鱼类生态系统受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加剧,导致鱼体发生组织病理和遗传特征的变化,生物多样

性降低,食物链将发生重构,进而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

衰退。因此,我们提出“三峡库区水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

鱼类的生理生态学的影响”的研究课题,拟选取4个具有代

表性意义的种群,专性肉食性鱼类南方鲇、杂食性鱼类瓦氏

黄颡鱼、滤食性鱼类白鲢和草食性鱼类草鱼为研究对象,采

用生态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及水环境化学的研究手段,

针对水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鱼类的影响,探讨持久性有机

污染物在鱼类体内的富积及对生长、发育、繁殖、能量代谢

的影响,阐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影响鱼类的生理生态学机理

,为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经研究发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影响生长和饲料效率;摄食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导致鱼体的能量代谢水平增高,对鱼体静

止代谢率的影响呈折线增高模型;导致鱼体摄食代谢反应持

续时间延长、峰值增高;极低水平即可导致鱼体静止代谢率

增高,因此可采用静止代谢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监

测指标;影响鱼类的组织结构和抗氧化功能,提出可采用抗

氧化酶CAT、GPT和GSH-PX等活性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

物监测指标。研究结果验证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抑制鱼体生

长、增加的能量消耗的理论假说,为监测三峡库区水体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提供了新的生物学方法,为评价水产品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状况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44/ 多孔中空α-半水石膏微球自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
多孔中空α-半水石膏微球自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脱硫石膏制备多孔中空

α-半水石膏微球自组装体的方法,以超枝化树状大分子聚乙

烯亚胺为调控模板,以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通过pH调节,调

控α-半水石膏晶体的生长及自组装,制备得到比表面积大、

具有良好注射性能及高填充度,直径可达350微米的多孔中空

α-半水石膏微球自组装体;而且,本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能耗低,非常适合产业化。

/45/ 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VCD)法研制6.5%硅钢片
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VCD)法研制6.5%硅钢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技术详情

  主要特点及简介:用PVCD法研制6.5%硅钢片,实施

生产。市场前景: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

/46/ 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土草畜互作及调控
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土草畜互作及调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成果以“高山嵩草草甸-牦牛放牧生态系统”、

“垂穗披碱草/同德小花碱茅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生态系

统”、“紫花针茅高寒草原-藏羊放牧生态系统”和“草甸

化草原-牦牛藏羊放牧生态系统”4种典型的高寒草地放牧系

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放牧压力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的过程,明

晰了在中度放牧强度下高寒草地植物存在超补偿生长作用;

量化了青藏高原3种典型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的最大(佳

)家畜生产力放牧强度、草地最大负载能力以及最大经济效

/46/ 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土草畜互作及调控

益下的放牧强度,发现在中等放牧强度下,混合放牧对于草甸

化草原群落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具有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牦牛藏羊以1:2混合放牧时,植物的补偿生长作用最

佳,牦牛和藏羊的增重最为明显;揭示了青藏高原不同类型的

典型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存在的普适性规律:中度放牧提

高了高寒草地植物对土壤资源和光资源的利用效率,维持了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此放牧强度下可获得最高的家畜

生产力;以上研究成果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进行合理放牧管

理,实现生态系统生产-生态功能平衡和维持,草地畜牧业可

持续发展具有普适性的指导意义。

/47/ 内嵌CFRP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特性研究的 π梁法及应用
内嵌CFRP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特性研究的 π梁法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完成π型混凝土梁的工法。CFRP暴露在梁体的纯弯

段,CFRP承受纯拉应力且受力明确,CFRP的应变测试和界面平

均剪应力求取方便,界面受剪应力与正应力的共同作用,符合

被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的实际受力情况;构建CFRP加固混凝土

梁应变协调的双线性假定,对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应变协调

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并导出加固的混凝土梁包括

π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基于应变协调的双线

性假定,分析混凝土梁及π型混凝土梁中CFRP板(筋)-混凝

/47/ 内嵌CFRP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特性研究的 π梁法及应用

土界面粘结-滑移特性,建立CFRP筋加固π型混凝土梁的粘结

滑移本构关系模型,得到CFRP板(筋)-混凝土界面平均剪应

力及剥离承载力的经验计算公式。技术关键:π型混凝土梁

的工法;CFRP板(筋)-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特性及界面平

均剪应力及剥离承载力的经验计算公式。创新点:用π型混

凝土梁研究CFRP-混凝土的界面特性;提出CFRP加固混凝土梁

应变协调的双线性假定;基于双线性假定的CFRP-混凝土界面

剥离承载力计算公式。主要目标:取得π型混凝土梁构建的

关键工法获得CFRP加固混凝土梁应变协调的双线性假定的应

用条件及梁界面的分布特性及剥离承载力分布。

/48/ 矿棉保温板界面改性材料的研究
矿棉保温板界面改性材料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据岩棉类纤维玻璃体结构的基本特点,建立了岩棉

纤维组成、结构与介质侵蚀作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制定了配

方设计的技术路线。将该类界面改性材料与岩棉板进行有效

复合后,解决了困扰施工的污染问题,有利于实现绿色施工。

配方中有效成分可显著抑制岩棉纤维组成离子与侵蚀介质发

生离子交换、迁移与结晶现象,提高岩棉板与保温构造层界

面区域的长期稳定性。该类界面改性材料还能够进一步提高

岩棉板的防水性,防止岩棉板因吸水发生严重的劣化现象。

/48/ 矿棉保温板界面改性材料的研究

就目前文献检索,发明专利申请和查新结果来看,所开发的岩

棉专用界面改性材料无疑具有显著创造性和先进性。

/49/ 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机械手爪
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机械手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机械手爪。该手爪

具有自主抓捕目标功能,通过启动抓捕执行机构,伸缩、旋转

、开合机械手爪执行抓捕任务,成功捕获到目标后,三自由度

机械手爪及三自由度手爪各执行机构锁紧,以确保抓捕任务

顺利完成。该三自由度机械手爪可通过搭载在卫星平台上,

在平台的导引下通过自主寻觅、目标跟踪和智能控制系统的

制导与控制进行位置、姿态的调整和校正,并通过安装自带

的喷气推进系统在复杂环境抓捕目标。该三自由度机械手爪

/49/ 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机械手爪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50/ 锶尾矿中回收锶制备高纯氯化锶的相化学基础
锶尾矿中回收锶制备高纯氯化锶的相化学基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含铵、锶、钙、镁、铝等多离子共存的水盐体系中

盐类相互作用关系复杂,为锶矿废渣中有用矿物质元素的提

取分离带来一定难度。鉴于此,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完成了

7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25℃条件下的NH4Cl+CaCl2+H2O、NH4

Cl+SrCl2+H2O、NH4Cl+AlCl3+H2O、MgCl2+AlCl3+H2O、SrC

l2+AlCl3+H2O、SrCl2+MgCl2+H2O、SrCl2+CaCl2+H2O三元体

系、10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25℃条件下的NH4Cl+MgCl2+CaC

l2+H2O、NH4Cl+MgCl2+SrCl2+H2O、NH4Cl+CaCl2+SrCl2+H2

/50/ 锶尾矿中回收锶制备高纯氯化锶的相化学基础

O、NH4Cl+CaCl2+AlCl3+H2O、MgCl2+CaCl2+SrCl2+H2O、Mg

Cl2+SrCl2+AlCl3+H2O、NH4Cl+SrCl2+AlCl3+H2O、CaCl2+S

rCl2+AlCl3+H2O、NH4Cl+MgCl2+AlCl3+H2O、MgCl2+CaCl2+

AlCl3+H2O四元体系、5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NH4Cl+MgCl2+C

aCl2+SrCl2+H2O、NH4Cl+CaCl2+SrCl2+AlCl3+H2O、NH4Cl+

MgCl2+SrCl2+AlCl3+H2O、NH4Cl+MgCl2+CaCl2+AlCl3+H2O、

MgCl2+SrCl2+CaCl2+AlCl3+H2O五元体系相平衡研究,测定了

上述体系298.2K时的溶解度及平衡液相的密度和折光率,采

用X-ray粉晶衍射法和湿渣法对平衡固相进行了鉴定。根据

实验数据,绘制了各体系的相图。研究发现:5个三元体系N

H4Cl+CaCl2+H2O、NH4Cl+SrCl2+H2O、NH4Cl+AlCl3+H2O、M

gCl2+AlCl3+H2O、SrCl2+AlCl3+H2O均为简单三元体系,无复

盐或固溶体生成;25℃时三元体系SrCl2+MgCl2+H2O中存在三

种结晶水合盐,分别为:SrCl2·6H2O、SrCl2·2H

2O和MgCl2·6H2O;25℃时三元体系SrCl2+CaCl2+H2O有

固溶体[Sr,Ca]Cl2·6H2O生成。2个四元体系NH4Cl+Ca

Cl2+AlCl3+H2O和NH4Cl+SrCl2+AlCl3+H2O均为简单四元体系

,无复盐或固溶体生成;其余四元体系均为复杂四元体系,Ca

Cl2和SrCl2间极易形成固溶体[(Ca,Sr)Cl2]·6H2O和

[(Sr,Ca)Cl2]·6H2O,且固溶体结晶相区占据整个相

图大部分区域;MgCl2与NH4Cl间易形成NH4Cl·MgCl2&#

183;6H2O、MgCl2与CaCl2间易形成2MgCl2·CaCl2

3;12H2O。研究涉及的五元体系均为复杂体系,上述体系中存

/50/ 锶尾矿中回收锶制备高纯氯化锶的相化学基础

在的盐类结晶形式分别为:无水盐:NH4Cl;结晶水合盐:S

rCl2·6H2O、SrCl2·2H2O、CaCl2·6H2O、M

gCl2·6H2O、AlCl3·6H2O;复盐:NH4Cl·Mg

Cl2·6H2O、2MgCl2·CaCl2·12H2O;固溶体:

[(Ca,Sr)Cl2]·6H2O、[(Sr,Ca)Cl2]·6H2O。

采用Pitzer模型对7个三元体系和2个四元体系进行了理论计

算,计算所得溶解度数据与实验所得溶解度数据基本吻合。

/51/ 深水固井用低温早强耐腐蚀水泥浆体系
深水固井用低温早强耐腐蚀水泥浆体系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深水固井用低温早强耐腐蚀水泥浆体系

,由以下各组分按重量份配比组成:水泥100份,密度调节剂

20~100份,缓凝剂0.3~0.6份,降失水剂0.1~5份,早强剂0

.1~3份,分散剂0~0.6份,热量调节剂5~30份,水60~120份

;100重量份水泥中含有下列成分的重量份:CaO?20~70份,

Al2O3?20~60份,SiO2?5~20份,P2O5?10~35份,Fe2O30.5~

5份,MgO?1~4份。该水泥浆体系具有优异的低温早强、耐腐

蚀和稠化时间可调、“直角稠化”性能,有望解决深水固井

/51/ 深水固井用低温早强耐腐蚀水泥浆体系

所面临的低温、水泥石腐蚀、浅层水一气窜流等主要问题。

本发明技术可靠、现场施工方便、成本低,特别适合于深水

条件下的低温、腐蚀、浅层水一气窜流固井作业。

/52/ 新霉素生产中有机氮源的优选及应用
新霉素生产中有机氮源的优选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新霉素发酵配方一直以来采用的

都是以“五谷杂粮”为主的原材料,尤其是在有机氮源方面

种类繁多,其中有花生粉、黄豆粉、酵母粉、蛋白胨、玉米

浆等成分。原材料种类多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原材料

质量不稳带来的发酵生产波动;配送料复杂带来的储运难度

;发酵结束后废液处理负担加重等等,同时,有机氮源的价格

比较贵,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

于不利地位。为此,公司特立此项目,探寻一种或两种有机氮

/52/ 新霉素生产中有机氮源的优选及应用

源来替代其它数种有机氮源,从而简化配方达到降低成本的

目的。性能指标:新配方在罐上的实验数据表明,在各项指

标对比上与老配方不相上下,有的指标则优于老配方。采用

发二车间50吨发酵罐作为新老配方的对比,从新配方与老配

方对比数据来看,新配方发酵液的C组分与老配方发酵液C组

分基本一致,表明新配方发酵液的质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符

合新霉素生产的质量要求。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新霉素生

产中有机氮源的优选与应用,进一步地改变了发酵的生产形

势,在不增加设备投入的前提下,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

全面提升,显示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效应,从该项成果应用中

,我们看到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点:(一)、以黄豆

粉替代花生粉、酵母粉、蛋白胨,确保了发酵生产的稳定,降

低生产波动的风险。(二)、降低了发酵污染物的排放,减

轻了企业环保的压力。(三)、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

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工作质量。该技术通过实验室试验、

生产验证试验后,已经成功应用于新霉素的大生产中,技术成

熟,应用效果显著。此项技术适用于新霉素的发酵生产。安

全性高。该项目“新霉素发酵新配方的研究与应用”已成功

应用于我公司新霉素发酵生产中,根据项目中创新技术—以

黄豆粉替代花生粉、酵母粉、蛋白胨的发酵新配方应用于生

产后,使发酵生产更稳定;降低发酵污染物的排放,减轻了企

业环保的压力;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一

年节省成本费用至少791.5万元(根据2012年原材料计划价

/52/ 新霉素生产中有机氮源的优选及应用

计算)。

/53/ 一种空气辅助雾化尿素喷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空气辅助雾化尿素喷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技术成果通过自选项目完成,自选课题名称为DC

I国Ⅴ发动机商品开发,课题编号为A11EX15,开发了一种空气

辅助雾化尿素喷射系统,包括气源、内部设置有尿素溶液区

和气囊的气囊压力罐、喷射管路系统,气囊依次经二位三通

阀、稳压阀后与气源气路连接,气囊经二位三通阀后与大气

相通,喷射管路系统包括计量阀、喷嘴、混合腔,喷嘴依次经

混合腔、计量阀后与尿素溶液区液路连接,混合腔依次经气

动开关阀、二位三通阀、稳压阀后与气源气路连接,二位三

/53/ 一种空气辅助雾化尿素喷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通阀、计量阀均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控制过程中,气源给气

囊充气增压,以使尿素与混合腔中的气体混合后喷射,尿素停

止喷射时,气源中的气体经气动开关阀后进入混合腔和喷嘴

,对喷射管路系统进行吹扫,气囊中的气体经二位三通阀后通

向大气,对气囊放气泄压。该技术成果在国际属于领先水平

,成果创造性高,大大改善了尿素喷射系统的成本和性能。

/54/ 绿色添加剂植酸酶的研制及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绿色添加剂植酸酶的研制及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背景:由于单胃动物胃肠道基本不分泌分解植

酸的酶,这使得原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极低,饲料中以添加

无机磷或骨粉补充,这样至少造成了三个不良后果:①造成

了环境污染;②由于植酸在消化道内起抗营养作用,造成资

源浪费;③低品质无机磷作为假冒原料,造成极大的危害。

植酸酶解决了这些问题,它能把植酸彻底水解成肌醇和磷酸

盐,从而提高磷元素的利用率,释放许多有益的营养物质,

减少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粪便中有机磷的含量

/54/ 绿色添加剂植酸酶的研制及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减少了环境污染。为了食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开发环

保水产饲料添加剂植酸酶成了人们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目

前研究植酸酶生产的主要采用工程菌的发酵提取获得。但采

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植酸酶在产量、热稳定性、pH值适用范围

等方面仍需改进。另外,植酸酶在单胃动物家禽饲养方面研

究较早,且添加工艺成熟,现应用广泛并取得良好的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上的使用研究较晚,且

很不成熟。在水产养殖方面,投喂无机磷和骨粉含量高的饲

料导致产生高磷和高氮污染排放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

进行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课题来源:

海宁市科技局一般科研。技术原理及指标:1、通过将appA

基因和载体pET32a相连,构建了重组子pET32a-appA,转化

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了高效表达植酸酶的工程菌BL21

(DE3)pET32a-appA,通过初步的发酵优化植酸酶的比活力可

达5×107IU/g。2、饵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40﹪,无机磷

的添加量减少了40﹪以上。3、相对于对照组,添加植酸酶后

水产品日增重相对提高5.09﹪以上。4、年增产值3000万元,

年增利税200万元。5、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磷排泄量降低4

0﹪以上,可相应减少环保投资。6、研究期间共发表相关论

文3篇。技术创新点:1、植酸酶基因热稳定性改造。2、含

植酸酶基因重组菌的高效表达。3、植酸酶在水产饲料加工

中的添加工艺。4、植酸酶与无机磷的添加组合配方。应用

情况:课题期间,通过边实验边推广,共生产饲料1200吨,

/54/ 绿色添加剂植酸酶的研制及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销售额624万元,实现利税50万元。使用产品的养殖户反映

养殖情况良好,饲料浪费少,水体污染少,耳料系数低,公

司决定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将进行大面积推广。改进之处

:因植酸酶属于蛋白质,而水产饲料生产需要经过高温,所

以公司决定进一步研究植酸酶的高温稳定性,并且研究植酸

酶的其他添加方法,以利水产饲料质量的提高和减少环境的

污染。

/55/ 返魂草(微丸)胶囊
返魂草(微丸)胶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返魂草作为一种植物药,与现有的几种治疗该类疾

病的西药相比,具有疗效明确,毒副作用低,无耐药性,对

于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感染有效,成本低廉等优点,适合

我国消费心理,将有上百亿的市场潜力。鉴于此药是单味中

药,从种植、采集、药材标准、制剂标准等方面均易于控制

。随着研究的深入,该药获得美国FDA认可进入欧美市场是

有可能的。且呼吸道感染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

群较多,只要产品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加上可靠的宣传,

/55/ 返魂草(微丸)胶囊

市场前景广阔。

/56/ 基于圆感应同步器的高精度金属编码器
基于圆感应同步器的高精度金属编码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属于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学科中的角度

测量领域,项目研制一种基于圆感应同步器的金属编码器,此

编码器具有安装简单、精度高(±3″)的特点,同时具

有与国外知名厂商(德国海德汉公司)编码器类似的技术指

标、机械及电气接口,本项目所研制的金属编码器内部的传

感元件为金属材质的圆感应同步器,因而较传感元件为玻璃

材质的光电编码器其环境适应性更好,性价比更优,能在机床

、转台等行业替代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海德汉光电编码器。

/56/ 基于圆感应同步器的高精度金属编码器

编码器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供电电压:+5V(2)系

统输出信号:标准A、B、Z三相脉冲差分信号;标准RS422工

业串行信号(3)系统测角精度:±3″(4)工作温度:

-40℃~+60℃(5)存储温度:-40℃~+70℃(6)振动量级

:符合GB/T4857.23-2012中运输包装件随机振动试验方法中

不同货载卡车随机振动PSD曲线D频谱。本项目通过深入分析

国内外先进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采用高度集

成的技术在传统分离式圆感应同步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轴承

、连接轴等零部件将定子、转子以及解码板封装在一起形成

一个整体的编码器,产品具有与国外同类产品(德国海德汉

RON786系列编码器)类似的机械及电气接口,同时环境适应

性及长期工作的稳定性更好、性价比更优,极具市场竞争力

,可直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从而打破国外厂家在国内高精度

角度编码器市场领域的垄断地位。本项目是九江精达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项目,九江精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

本项目中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定子轴承基座的一体化嵌入式结

构设计,从而彻底解决了传统圆感应同步器安装困难的缺点

,实现了一种能与国外先进产品兼容的,具有通用机械以及电

气接口的编码器产品。经成果鉴定,本项目填补了国内相关

领域的空白,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部分关键技术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司研制的编码器由于其具有精度高

、可靠性好、价格低等特点,已在我国不同行业的多个单位

进行了广泛应用,如在测试转台行业内有北京航天发射技术

/56/ 基于圆感应同步器的高精度金属编码器

研究所、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

位;在机床模具行业中有合肥申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武汉

湖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57/ 痹痛灵—纳米马钱子复方制剂
痹痛灵—纳米马钱子复方制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中药马钱子具有突出的散结消肿、通络止痛的作用

,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类风关等痛性疾病疗效显著。本项

目以马钱子的主要镇痛成分和毒性成分之一的马钱子碱(b

rucine,即布鲁生)为对象,采用现代纳米技术设计,制备出

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并以马钱子碱脂质体为主,通过合理的

配伍选择,设计制备马钱子的复方透皮外用新剂型:先研究

过程的规模化放大效应和放大规律,实现其中试规模生产;在

此基础上,以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为主,配伍几种中药,设计

/57/ 痹痛灵—纳米马钱子复方制剂

研制对类风关和痛风性关节炎等痛性疾病有显著治疗效果的

痹痛灵复方透皮喷雾制剂,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了不同的配方

及复合方法、喷雾剂的组成、浓度和喷雾装置等对治疗效果

的影响,优化药物的配方和组成;最后,开展痹痛灵喷雾剂治

疗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前研究,进一步优

化制剂的配方组成,建立药物中不同有效成分的测试方法和

药物质量的控制方法,确定药物的适应证。经应用纳米马钱

子碱脂质体喷雾剂外用治疗类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初临床

观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有效率为80%,且无局

部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由此可见,采用脂质体包裹后,不仅

可以明显提高药效,而且能大大降低毒副作用,为马钱子有效

成分马钱子碱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该产品可用于风寒湿

痹痛、跌打伤痛、运动及劳损性疼痛等病症,包括风湿性、

类风湿性、痛风性关节炎,网球肘,肩周炎,落枕,轻度运动损

伤性关节痛,腰肌劳损等患者。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和巨大

的潜在经济效益。

/58/ 生产(R,R)-2,3-丁二醇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生产(R,R)-2,3-丁二醇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2,3-丁二醇(2,3-butanedi

ol)是一种平台化合物,在化工、食品、能源、医药等领域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微生物发酵生产是现代生物化工的

重要课题。传统化学合成法获得的2,3-丁二醇是三种光学异

构体的混合物,不但存在过程繁琐、产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等问题,而且由于不同立体构型2,3-丁二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近,手性拆分成本十分高昂,难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生产。

因此,开展微生物高效合成单一构型(2R,3R)-2,3-丁二醇

/58/ 生产(R,R)-2,3-丁二醇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化学合成法相比,2,3-丁二

醇的微生物发酵法对环境友好,工艺简单,符合绿色化工的要

求。单纯的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工程菌株或采用廉价原料发酵

(R,R)-2,3-丁二醇,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弊端,因

此将基因工程方法与廉价碳源结合,一方面提高菌株生产(

R,R)-2,3-丁二醇的能力,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原料成本,是

未来工业化生产(R,R)-2,3-丁二醇的方向。2、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一种生产(R,R)-2,3-丁二醇基因工程菌株的

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α-乙酰乳酸

合成酶基因、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和(R,R)-2,3-丁二醇

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2)将经密码子

优化的α-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和(

R,R)-2,3-丁二醇脱氢酶基因拼接获得包含该三个基因的基

因簇,所述基因簇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3)将基

因簇插入表达载体中,获得多顺反子重组质粒;(4)将多顺

反子重组质粒导入宿主菌E.coli,获得生产(R,R)-2,3-丁

二醇的基因工程菌株;所述宿主菌E.coli为多基因缺失的突

变菌株,通过叠加敲除菌株中合成副产物的关键基因而获得

;所述副产物包括meso-2,3-丁二醇、丁二酸、甲酸、乙醇和

乙酸;所述合成副产物的关键基因包括dar、frdABCD、pflB

、adhE和pta。构建方法得到的基因工程菌株在生产(R,R)

-2,3-丁二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取木

薯粉、氮源原料,再加入水、液化酶和氯化钙,在80-100℃下

/58/ 生产(R,R)-2,3-丁二醇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液化0.5-5h,静置冷却;当温度降低至55℃以下时,加入糖化

酶和蛋白酶,在50-60℃糖化5-20h,调节pH6.5-7.5,离心或过

滤收集上清,稀释上清液后在115℃条件下灭菌15min,即得;

按1000mL水计,所述液化和糖化的各组分用量为:木薯粉10

0-200g,氮源原料40-80g,液化酶0.5-2mL,氯化钙0.01-0.5g

,糖化酶0.2-1mL,蛋白酶0.050.5g;所述木薯粉是将木薯去皮

晒干后经粉碎过50-200目筛制备而得,所述氮源原料为棉籽

蛋白粉、豆粕粉、豆饼粉、花生蛋白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组合;在无菌条件下,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50-100μg/mL氨苄

青霉素,然后移至发酵罐中,将经活化的基因工程菌菌液以体

积比为1-10%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35-42℃

、搅拌转速200-800rpm、通气量0.2-1.0vvm条件下发酵培养

20-72h,当检测发酵液中(R,R)-2,3-丁二醇的浓度不再增

加时,发酵结束。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针对现

有合成(R,R)-2,3-丁二醇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生产

(R,R)-2,3-丁二醇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

发明通过构建多顺反子表达载体,再导入宿主菌E.coli,获得

生产(R,R)-2,3-丁二醇的基因工程菌株,同时还使用代谢

工程技术对代谢网络进行优化,敲除主要副产物合成途径的

关键基因,提高(R,R)-2,3-丁二醇的产量、光学纯度与转

化率。本发明还提供利用非粮木薯粉和廉价氮源作为发酵原

料生产(R,R)-2,3-丁二醇的工艺,代替高纯糖和高价氮源

/58/ 生产(R,R)-2,3-丁二醇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可大幅降低原料成本。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

全性:单纯的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工程菌株或采用廉价原料发

酵(R,R)-2,3-丁二醇,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弊端

,因此将基因工程方法与廉价碳源结合,一方面提高菌株生产

(R,R)-2,3-丁二醇的能力,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原料成本

,是未来工业化生产(R,R)-2,3-丁二醇的方向。5、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利用非粮木薯粉和廉价氮源

作为发酵原料生产(R,R)-2,3-丁二醇的工艺,代替高纯糖

和高价氮源,可大幅降低原料成本。

/59/ 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与纳米金检测L-半胱氨酸浓度的方法
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与纳米金检测L-半胱氨酸浓度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半胱氨

酸的检测,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与纳米金检测L-

半胱氨酸浓度的方法。L-半胱氨酸是一种具有生理功能的氨

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中唯一具有还原性基团

巯基(-SH)的氨基酸,现今已在医药、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

中广泛应用。2002年全世界对L-半胱氨酸的需求达到4400~

4600吨,而且以每年2~3%速度递增,其中西欧需求的递增速

度达到3~4%,日本则为2%。国内现今,L-半胱氨酸的生产

/59/ 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与纳米金检测L-半胱氨酸浓度的方法

主要依靠人或动物的毛发经酸水解或碱水解提取L-胱氨酸后

,再经过电解还原制得L-半胱氨酸。该方法收率低,能耗高,

水解过程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废酸处理困难,对环境污染严

重。随着L-半胱氨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转化法制生产

L-半胱氨酸逐渐取代了毛发水解制备L-半胱氨酸。微生物转

化法制备工艺以其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对环境友好等

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L-半胱氨酸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氨基酸

,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许多用途,它主要用于焙烤制品,作为面

团改良剂的必需成分。L-半胱氨酸是一种还原剂,它可以促

进面筋的形成,减少混合所需的时间和所需药用的能量,L-半

胱氨酸通过改变蛋白质分子之间和蛋白质分子内部的二硫键

,减弱了蛋白质的结构。近年来,石墨烯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

荧光探针,引起多个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半导体

量子点和荧光碳点相比,石墨烯量子点具有十分优越的物理

化学性质,如: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荧光稳定性强

、抗光漂白性能强等。这些优越的光谱性质使石墨烯量子点

荧光探针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检测领域,发挥了巨大的应用

潜力。但迄今为止,将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与纳米金结合

检测L-半胱氨酸的相关报道仍未见。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

的申请人研究了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与纳米金检测L-半胱

氨酸浓度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且灵敏度高。

本项目研究暂无社会经济效益,也无存在的问题。

/60/ 舞毒蛾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作为农药靶标的功能鉴定
舞毒蛾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作为农药靶标的功能鉴定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是世界性的

森林害虫,分布广,食性杂,据国外报道可危害300多种植物,

国内报道可危害栎、杨、柳、榆、桦等500多种植物,分布于

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舞毒

蛾幼虫主要危害叶片,食量大,食性杂,传播快,严重时可将全

部叶片吃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该虫难以防治,严重

影响了我国林业建设工程的实施和城市生态林的建设。化学

防治是当今和可预见的将来害虫控制中不得不用的一种控制

/60/ 舞毒蛾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作为农药靶标的功能鉴定

措施。目前,各种防治技术用于舞毒蛾控制,但使用广泛、杀

虫效果好、作用迅速的还是利用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

溴氰菊酯、氧化乐果、吡虫啉、灭幼脲III号等杀虫剂的化

学防治,但这些杀虫剂易产生“3R”问题。随着相关学科的

飞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化学防治

的概念不断外延,朝着高效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逐渐满足生物

安全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要求。该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31570642,31101676)的资助下,以森林害虫舞毒蛾为

对象系统研究了杀虫剂作用新靶标及分子防控技术,以及抗

虫转基因林木培育和应用技术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

发展,控制害虫新的防治策略是运用分子靶标干预开发新杀

虫剂以及利用RNAi技术沉默靶标基因控制害虫。基于森林有

害生物生物学、生理学特征的新型农药分子靶标挖掘及绿色

农药创制是构建高效、无公害防控体系重要内容之一,昆虫

体内专一性分子靶标的利用是创制选择性杀虫剂的科学基础

。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不同于其它生物,比较容易寻找

特异性的杀虫剂靶标。理想的分子靶标是参与机体至关重要

功能的基因产物,通过调节这种靶标的活性来干扰害虫正常

的生理过程。该成果对森林重大害虫舞毒蛾为对象,积极开

展杀虫剂分子靶标挖掘及无公害防控技术两个领域的基础研

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鉴定出舞毒蛾GPCR家族中OA

1基因介导G蛋白信号通路影响生长发育和抗逆功能,是理想

杀虫剂分子作用靶标;(2)阐明舞毒蛾CYP6家族基因CYP6B

/60/ 舞毒蛾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作为农药靶标的功能鉴定

53、CYP6AN15v1和smHsp家族Hsp23基因参与杀虫剂胁迫响应

机制,获得dsHsp23分子干扰剂;(3)成功获得转Bt毒蛋白C

肽和蜘蛛杀虫肽ω-ACTX-Ar1基因小黑杨对舞毒蛾幼虫具有高

杀虫活性,可有效防控舞毒蛾危害。这些研究为将来创制新

型无公害杀虫剂提供了分子靶标和防治新材料,可广泛推广

应用于森林其它类似基因分子结构害虫的防控,具有潜在的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尽管申请人课题组成功获得一

些可作为新型杀虫剂创制分子靶标,但是参与舞毒蛾生理功

能调控基因众多,鉴定的主效基因数量和功能有限,需要进一

步的挖掘以及构建高通量筛选平台。该成果为基础性研究,

其成果主要以科研论文、发明专利和研究生毕业论文呈现,

在Pesticide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JournalofInse

ctScience、ArchivesofInsectBiochemistryandPhysiolog

y、OpenLifeSciences、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林

业科学研究、植物保护学报等国内外研究领域期刊发表相关

研究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获“萧刚柔森林昆虫奖二等奖”1项、获梁希青年论文奖

3项和第十二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

共指导毕业博士1名和毕业硕士3名。

/61/ 速生纤维用材林培育的分子基础解析
速生纤维用材林培育的分子基础解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我们发现次生细胞壁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PtWND1B

基因在杨树木材形成过程中,发生特异的可变剪接。在木材

形成过程中,PtWND1B基因的第二个内含子发生部分滞留事件

,进而产生一个正常短的转录本PtWND1B-s和一个长的含有第

二内含子的转录本PtWND1B-l。这两个转录本在木材形成过

程中相互拮抗。过表达PtWND1B-s可以增强纤维细胞壁的加

厚,过表达PtWND1B-l则抑制细胞壁的加厚。PtWND1B基因发

生的选择性剪接事件更加精细地调控了木材形成过程中纤维

/61/ 速生纤维用材林培育的分子基础解析

细胞次生细胞壁的加厚。

/62/ 基于工艺网格化的厂级节能降耗管控系统
基于工艺网格化的厂级节能降耗管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

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传统能源利用模式,

已导致能源供给难以高效支撑能源需求,而且对生态环境带

来严重的问题。为了尽快破解当前能源利用的弊端和挑战,

实现能源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推进高耗能工业企业(

如钢铁、水泥、建材等)的生产环节优化与节能减排已成为

当务之急。通过采用先进的优化管控系统,可系统化地提升

重点耗能行业的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工序能耗,提高二次

/62/ 基于工艺网格化的厂级节能降耗管控系统

能源回收利用率,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的思路,这已经成为有效

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一个关键主攻方向和必然途径。为此,

本课题利用厂级能量管控网格,将大型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

与能量网络优化管理相结合,从能源利用方面对产生和利用

进行综合管控。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

面:1.以水泥工业和冶金工业中的高耗能生产过程(包括烧

成系统、磨机系统和高炉系统等)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

其复杂的工艺环节及其耦合关系进行多级网格化划分及建立

面向多级数据交互建立数据公共对象模型(CIM),实现了系

统应用功能的模块化,并构建系统功能模块库,从而真正意义

上实现了基础数据平台和系统功能模块相分离的大型企业管

控系统;2.基于智能联合模型的工艺网格的在线凸优化控制

。在对工艺网络进行多级网格划分的基础上,基于弱连接理

论的思想建立大型耗能企业综合管控系统中的能耗管理和控

制策略。所指定的策略通过管控平台相应的功能模块和以公

共对象模型为基础的多级数据传递,可转化为工艺网格优化

模块中的目标信息,并最终通过智能联合模型和在线凸优化

系统来深度发掘基础自动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潜力。3.将

工业生产环节中的物质流、能量流、排放流的多介质协调优

化方法应用于大型耗能企业的能量管理体系中,并在此基础

上建立了集能量、工艺和故障在线监测和预警于一体的能量

监控和管理系统,形成一体化厂级网格优化控制平台。经过

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单位的积极配合,经过前

/62/ 基于工艺网格化的厂级节能降耗管控系统

期的深入调研、潜心研究和开发,反复的调试、验证和改进

后已取得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和阶段性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成

果,达到了项目预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并被成功应用于典

型的高耗能企业工业现场,在水泥和钢铁行业中得到了积极

的推广和应用,并在诸多企业中得到了良好的实际应用,并取

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本项目的研究开展过程中,在

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

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

/63/ 岩石类材料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测试方法的基础研究
岩石类材料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测试方法的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岩石,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简称岩石类材料)的

强度和断裂参数在土木建筑,石油采矿,水利能源等国民经济

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重视。岩石类材料的力学试验方法

,尤其是动态测试存在较多的问题要解决,研究的难度大,有

的甚至还是空白。本项目是关于岩石类材料的动态拉伸强度

、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方法的基础研究,涉及的基础学科是

岩石力学和断裂力学,对土木工程,地质学和材料科学中准脆

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有直接影响。项目历时整整10年(

/63/ 岩石类材料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测试方法的基础研究

2003-2013),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有三方面主要科学发现

点:1.巴西圆盘试验方法广泛用于确定岩石和混凝土的静态

拉伸强度。项目组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一个重要的

学术突破,就是改进和发展巴西圆盘试验方法(代表性论文

2,4,5,6)。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平台巴西圆盘(flattenedB

raziliandisc-FBD),把巴西试验推广到同时测定3个参数,

即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韧度,扩大了应用范围,提高了

测试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基于平台巴西圆盘试样的变化和

推广,首次提出用霍普金森压杆径向冲击平台巴西圆盘(FB

D)试样来确定岩石的动态拉伸强度(代表性论文4,5),进

一步又提出用中心圆孔裂缝平台圆盘(holed-crackedflat

tenedBraziliandiscs-HCFBD)试样来确定岩石动态断裂韧

度,以及将实验和数值分析结合在一起的实验-数值法(代表

性论文6,8)。2.多次改进岩石I型断裂韧度测试方法(代表

性论文1,7,10),针对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S

ocietyforRockMechanics-ISRM)在1995年提出的方法,指出

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整解决。对此,SCI他引(引文5)的

一个评价是:“关于此课题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是王(201

0)最近做出的澄清,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消除了进一步的混淆

。”(“Recentlysomeveryinterestingissuesonthesubje

ctwereclarifiedbyWang(2010)inaconvincingmannereli

minatingfurtherconfusion.”),这对按准静态原理的岩石

动态断裂韧度测试方法也是必不可少。3.在难度很大的复合

/63/ 岩石类材料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测试方法的基础研究

型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方面也做出了开拓性的尝试(代表性

论文8),提出中心直裂纹平台巴西圆盘(crackedstraight

throughflattenedBraziliandisc-CSTFBD)试样,利用霍普

金森压杆系统进行径向冲击CSTFBD来确定岩石的I型和II型

复合型动态断裂韧度,还首次研究了在给定加载速率下岩石

动态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代表性论文6)。此项目的10篇

SCI收录的代表性论文,发表在6种本专业国际主流学术期刊

上:International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MiningSci

ences(4篇),PureandAppliedGeophysics,MechanicsofMa

terials,ExperimentalMechanics,EngineeringFractureMe

chanics(2篇),RockMechanicsandRockEngineering,最高

影响因子2.598。SCI他引共152次,有49份SCI引用期刊,最高

影响因子4.634。其中前35份引用期刊就涵盖了地质学,医学

,力学,材料科学,数学和物理学,地球和空间科学,以及工程

科学等7大学科。本项目的学术成果得到相关的国内外权威

学术机构,研究性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众多学者的认可与好

评。力学学科最具盛名的权威期刊AppliedMechanicsRevie

ws上发表的综述论文(引文1),以及岩石力学的权威期刊R

ockMechanicsandRockEngineering上发表的综述论文(引文

10),引用了7篇代表性论文,肯定了FBD,HCFBD和CSTFBD,以

及我们的复合型动态断裂,实验-数值法和动态尺寸效应,认

为是属于“用霍普金森压杆测试岩石材料的主要进展”(“

/63/ 岩石类材料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测试方法的基础研究

MajordevelopmentsinsplitHopkinsonbartestingofrockma

terials”。)

/64/ 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系统
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于背景伴随社会工业化的进程,各种功

能的车辆使用频率得到显著提升,交通的拥挤、仓储空间的

狭小,都会给居民日常生活、企业生产等带来诸多不便。现

有技术中记载的一种具有360度转向功能的智能穿梭车(CN

104326205B),其采用与轮组转向及驱动总成数目相同的转

动器、轮式电机,由转动器负责转向,由轮式电机负责提供前

进或者后退的动力,其虽然可实现全方位任意角度的设定,但

是其结构过于臃肿,成本较高,并且其减震性能较差。②、技

/64/ 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系统

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本项目提供的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系统,

其包括车架主体,安装于车架主体前端的前置传动总成,安装

于车架主体后端的后置传动总成,前置传动总成、后置传动

总成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与车架主体连接的轮组转向及驱

动总成,并且前置传动总成、后置传动总成与轮组转向及驱

动总成之间连接有转向传动总成、动力传动总成,前置传动

总成、后置传动总成分别通过转向传动总成向轮组转向及驱

动总成传递转向动能,前置传动总成、后置传动总成分别通

过动力传动总成向轮组转向及驱动总成传递行驶动力;前置

传动总成与后置传动总成之间连接有转向传动轴、动力传动

轴,前置传动总成连接于车辆转向系统,由车辆转向系统给予

前置传动总成提供转向的驱动力,前置传动总成通过转向传

动轴向后置传动总成提供转向动能,前置传动总成与后置传

动总成之间通过动力传动轴进行行驶动力的传递;其中,轮组

转向及驱动总成包括与车架主体连接的连接架、与连接架滑

动连接的定位板、与定位板固定连接的定位悬架,定位板通

过轴承a与连接架连接,连接架连接于轴承a的外圈,定位板连

接于轴承a的内圈处,转向传动总成的输出端与定位板上端之

间设置布置有第一传动部件,转向传动总成的输出端连接于

第一传动部件的主动件,定位板上端连接于第一传动部件的

从动件。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必然

会遇到各种障碍物,为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升驾驶的舒

适度、降低车辆的硬性碰撞损伤等,减震功能的设计尤为重

/64/ 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系统

要,本项目完成人研究过在本申请之前并且同样实现在任意

巷道内行驶的技术,其共同存在减震环节的弊端,并不能与减

震器建立有效的连接,为此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具体可行的减

震技术;为更好的解决减震问题并与减震总成相配合,上述的

转向传动总成、动力传动总成采用多段式柔性连接方式,具

体地,转向传动总成、动力传动总成由多个轴段通过万向节

进行连接;当受路面障碍物阻挡或者凹陷物体下陷影响,下行

减震支架与上行减震支架向上发生倾斜或者向下发生倾斜,

在此过程中减震器产生减震阻力,与此同时多段式柔性布置

的转向传动总成、动力传动总成发生一定角度的形变,从而

适应减震总成的变化,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④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六安永

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03月成立了“悬挂式车辆

智能转向系统”项目研究小组,并于2017年10月研究结束,并

形成定形产品;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03

月27日申请了由朱文祥发明的名称为“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

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17年10月17日获得国家知识产

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其专利号为:ZL2017202992

29.9。本项目提供的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系统,其技术成熟

、性能稳定可靠,尚未发现有任何的安全隐患。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暂未大批量应该,待推广。⑥历年获奖情况

暂未获奖。⑦成功简介要向社会公开该成果已经被国家知识

/64/ 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系统

产权局授权为实用新型专利,并向社会公开。

/65/ 用于大型钢制套圈成品超声波检测的校准试块及方法
用于大型钢制套圈成品超声波检测的校准试块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用于大型钢制套圈成品超声波检测的校准试块及方

法,所述的校准试块为一梯形块,梯形块上表面与两侧的斜

面之间的夹角a与所用的超声波斜探头K值相匹配,在梯形块

两侧的斜面上开有数量相等的若干圆形平底孔;所述平底孔

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斜面垂直;检测时,先用上述试块对超

声波斜探头进行校准,绘制距离-波幅灵敏度曲线,再对套

圈工件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检测产品内部裂纹、夹杂、白

点、缩孔、空隙和表面缺陷,使用十分方便。

/66/ 非接触式柔性智能穿戴心电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非接触式柔性智能穿戴心电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心脏病是当今心血管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

病之一,心脏病的防治和诊断成为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亟待解

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用于诊断心脏病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心

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一百多年来,心电图这种

无创检查技术,由于诊断方法简便、对患者无损害等优点,在

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医院普遍使用的常

规心电图监护仪或心电工作站存在体积较大、价格昂贵和不

便携带随时监测等缺点。尽管Holter即“动态心电图”可以

/66/ 非接触式柔性智能穿戴心电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佩戴在患者身上进行心电的动态监测,但它主要是完成连

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为医生提供以往一次心电

图难以捕捉到的有效的诊断依据,后期仍需由人工离线进行

心电信号分析。本项目通过非接触式容性耦合织物电极、柔

性电路、人工智能算法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了非接触式心

电硬件、智能手机APP和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的心电监测系

统。通过非接触式的容性耦合织物电极采集心电信号,进行

去噪预处理、特征参数提取和分类诊断作出相应的诊断。心

电监测系统可以实现9类心电信号的分类,包括:正常心电、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性

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2秒以上长间歇。本

项目任务来源于:1、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18KPXMSF

00050),基于柔性智能穿戴技术的心电监测科普应用开发,

2018-10至2020-09,20万元,已结题,项目负责人李鸿强。2、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JCYBJC29100),基于容性

耦合织物电极的心电传感与诊断研究,2018-04至2021-03,1

0万元,已结题,项目负责人李鸿强。本项目通过非接触式容

性耦合织物电极、柔性电路、人工智能算法和云计算等技术

,构建了非接触式心电硬件、智能手机APP、人工智能算法和

云计算的心电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融合小波包分解-统计

分析和斜率阈值相结合的多域特征提取,利用SVM支持向量机

进行分类诊断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正常心电、窦性心

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

/66/ 非接触式柔性智能穿戴心电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2s以上长间歇早期诊断分析

,心律失常分类识别准确率分别可以达到97%。提出了一种通

过格拉姆角场将心电信号转换为图像,利用改进的深度残差

网络模型进行分类诊断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正常心电

、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

动过缓和窦性心动过速早期诊断分析,心律失常分类识别准

确率分别可以达到98.25%。本项目利用全新的柔性智能穿戴

技术理念,将智能穿戴技术、快速心电监测和诊断技术进行

有机结合,实现了传统医院心电图机和目前市面上便携式心

电设备向更为便利的“智能可穿戴心电监测”这一新模式的

升级。迄今为止,已经在天津市胸科医院累计为千余名心脏

病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和诊断。项目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天津电

视台、天津日报进行宣传推广,实现了超过40万人普及心血

管病防治知识,提高了本市居民心血管病知晓率。项目研究

成果除了可以进行心脏疾病的长期管理,也能进行院内快速

筛查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心电筛查的效率,在心血管疾病的初

筛、非心脏疾病的手术评估、健康体检筛查等方面具有重要

的优势。研究成果促进了心脏病预防关口前移、防治重心下

移,提高了广大居民的心脏病预防与急救意识,完善了公共卫

生服务体系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降低了疾病的发病率和死

残率,改善了人群的健康状况,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67/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模式的研究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模式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项目研究目的:第一,

本课题的研究借助系统的研究,推导出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

模式的演变规律,并力图证明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叙事就是一

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独特非理性”叙事风格。第二,本

课题研究更进一步的归纳出威廉福克纳多元化叙事的特征与

证据,为更好的深化本次研究的深度,提升研究的内在品质提

供有力的保证。第三,本课题研究很好的破解威廉福克纳小

说创作与作家人文性的关联,进而更为深刻的推导出威廉福

/67/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模式的研究

克纳小说叙事模式的嬗变与规律,也为后世的研究与创作实

践带来积极的启迪。项目研究意义:此次课题的推进和研究

,具备以下两方面的意义:首先,理论意义。福克纳创造性地

运用意识流叙事技巧,使用多视角叙事、时间倒错、内心独

白和意象隐喻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在小说形式的创新方面

达到了极致,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小说叙事。因此,将福克纳

的叙事作品置于叙述学的理论视域进行研究,无疑会更清晰

地揭示福克纳小说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实践意义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作品为人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嵌入式叙

事”来坼裂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因此,研究这类叙事模式与

技巧,能够带动此类研究的创新;从研究者的普遍意义来看,

本次的研究突破一般的思维定式,力图更为明晰的跨越理论

研究与写作实践的鸿沟,让本次的课题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实

践启迪与引导意义。2.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

策建议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以威廉福克纳作为研究

的主要对象,借助大量的研究性文献资料与威廉福克纳个人

的小说作品,力图更深刻的揭示“小说叙事模式”在威廉福

克纳作品中嬗变,同时更为明确的突出了威廉福克纳小说创

作的个性化特征。首先,本次课题对于威廉福克纳本人及其

创作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威廉福克纳作为此次课题研究

的中心人物,围绕他展开系统的论述与分析是整个课题研究

的基础,也是研究活动的启承点。其次,本课题着重从“小说

叙事模式”的角度来解读威廉福克纳及其小说作品。通过选

/67/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模式的研究

取威廉福克纳小说作品的代表作,分析其运用的叙事模式和

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刻的了解威廉福克纳创作小说过程

中运用的方法与思维逻辑,也能够很好的凸显威廉福克纳小

说叙事模式的独特性。再者,本课题重点分析威廉福克纳叙

事模式形成的机理与影响力,以及这类叙事模式的独特性与

相关外溢效应,希望以此为范式,来提炼出威廉福克纳小说独

特非理性叙事模式的精华内容,为更多人所用,产生更为积极

、多元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第一、福

克纳小说的这种线性、非理性的多角度叙事技巧摆脱了时间

、因果规约的叙事结构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开放多元的空间,

使读者能通过不同的视角叙述更加形象而又客观地观察故事

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第二、复调式的叙事声音福克纳小说

中往往会出现多个叙述者,基于不同的立场、态度对小说的

核心人物以对话的方式展现不同的叙述声音。这种呈现多重

叙述声音的复调式叙事风格使福克纳说有了立体多面性和结

构意义上的开放性,令评论界和读者们折服和倾倒。第三、

意识流和时空并置的叙事福克纳小说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他

完全打破传统小说按时间或因果来有序地叙述故事的方法,

而是跨越时空界限,过去和现在、主体世界和客观世界、幻

想和现实融为一体。第四、叙事空间呈现,空间叙事是现代

小说的一种尝试,时间叙事是因果性,福克纳的作品中打破了

这种因果关系,大量使用空间关系来体现空间叙事功能。3.

/67/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模式的研究

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此次课

题的系列研究,从威廉福克纳的个人创作入手,首先将研究界

定为威廉福克纳的“小说作品”,然后根据小说创作的基本

范式,提出了以叙事模式的构建和解读来分析威廉福克纳风

格的基本论述方向。所以,此次课题的推进和研究,具备以下

两方面的价值:首先,学术价值。通过大量解析威廉福克纳

小说作品的案例,来透视现代小说创作中叙事模式如何更好

的服务于作品全局,如何在小说作品精神理念的散播中发挥

更大的功能。当然,此番的研究与阐述都建构于准确的文学

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综上而言,此次的研究具备一

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其二,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威廉福克纳的独特叙事角度、思维、方向与技巧都是独具艺

术魅力的,是一种高超的文学技巧与写作创新方法。所以,研

究这类叙事模式与技巧,能够带动此类研究的创新;因此,从

研究者的普遍意义来看,探讨威廉福克纳小说独特非理性叙

事模式的“外溢效应”,即这种叙事风格与模式带给小说创

作与其他作家的多样影响。所以,希望以此为范式,来提炼出

威廉福克纳小说独特非理性叙事模式的精华内容,为更多人

所用,产生更为积极、多元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68/ 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莫西沙星关键工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莫西沙星关键工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公司发明的本公司发明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药

物莫西沙星关键工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广谱、不易产生

耐药性,抗生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药物手段。作为还没有在

人体中广泛产生抗药性的药物,莫西沙星是那些明显抗药性

、免疫力低下人群的一个解决方案相关原料及制备方法,降

低工艺成本、缩短工艺流程、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具有巨大

的市场应用价值,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产品2013年-201

4年度实现产品销售1885万。本产品主要特点:1)广谱杀菌

/68/ 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莫西沙星关键工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

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有广谱抗菌活性。抗菌作用机

制为干扰Ⅱ、Ⅳ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是控制DNA拓扑和在

DNA复制、修复和转录中的关键酶。2)无交叉耐药性。实验

证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和四

环素类耐药的耐药机制不影响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莫西沙

星和这些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至今未发现质粒介导的耐药

性的出现,这使得莫西沙星成为滥用上述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后的一个较佳解决方案。基于以上两点,莫西沙星成为迅速

崛起的抗生素药物明星,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莫西

沙星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是优良的作用机制带动了其市场

销售,尤其在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

发作、阻塞性肺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表现出显著效果

,其强大的细胞组织穿透力得到了医生、患者的认可,莫西沙

星的制备工艺,是由环合酯和侧链缩合得到的,环合酯是诸多

喹诺酮药物公用的中间体原料,技术成熟且市场供应充足,而

侧链由于制备工艺复杂和化合物专利的保护,市场价格高达

400~600美金/公斤,是环合酯单价的10~15倍,具有巨大的

市场价值和技术挖潜空间。莫西沙星侧链,化学名称(S,S)

-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含有两个手性胺结构,存在四

个立体异构体,是制备莫西沙星的关键中间体,也是莫西沙星

成本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我公司通过巧妙的工艺设计和多年

的研发投入,成功的攻克了莫西沙星合成工艺的关键技术,成

/68/ 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莫西沙星关键工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本比其他竞争对手低30-50%,特别是产品质量关键技术指标

大幅提高,并得到原研药厂拜耳公司的质量认可,目前是拜耳

公司全球唯一的第三方合格供应商(以前拜耳公司都是自己

生产的)。为扩大市场份额,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将专

利技术的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我们生产的产品一推出市场

,就以优异的性价比得到市场的认可,二是与各仿制药厂联系

,争取成为其第一供应商。

/69/ 定风止痛片
定风止痛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业
技术详情

  取得的成果:1.完成定风止痛片药学研究、稳定性

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2.小试、中试生产十批样

品(每批:1万片)。主要创新点:1.生产工艺创新:突破了

“定风止痛胶囊”将药材粉碎的传统工艺特点,立足于中药

现代化,将药材超微粉碎成微粉,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优化

生产工艺,筛选适宜的原辅料,解决了中药材粉末易吸湿、

稳定性差问题。2.质量标准创新:保留原标准显微鉴别和三

七的薄层色谱鉴别的同时,增加了防风和羌活的TCL的鉴别

/69/ 定风止痛片

方法;并增加了三七含量测定(HPLC法);增加了乌头碱的限

量检查方法。3.与胶囊剂相比,定风止痛片在保证安全性和

有效性的基础上,具有外形美观,质量稳定,携带、运输、

服用方便等特点。应用前景:由于风痰瘀血阻络引起的关节

肿胀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为临床常见病,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严重影

响患者学习、工作和生活。治疗该种疾病的药物以西药为多

,治疗中常伴随无法变得副作用和耐药性,且价格很高,不

但是患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疗,且经济上承受很大压力。

对于该类中药的开发既有临床上的需要,又有明显的优越性

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该品用于

祛风化痰,行瘀散结,消肿定痛,而该品为纯中药制剂,疗

效确切、使用安全、无副作用,且价格合理。因此,无论在

疗效还是价格上都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预计上市后,可

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税合计450万元。

/70/ JGH型微电子封装特种键合金线
JGH型微电子封装特种键合金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产品简要技术说明半个世纪以来,半导体的制

作成本巨幅的下降,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力与产品质量

不断提升。今日的LED也有相同的市场驱动力,LED将以快速

的脚步走向高亮度,低成本的普及之路。在此海兹定律的理

论依据上如果不跟上每个月性能提高一倍的步调,就很难在

市场上竞争;基于此不断地跟上市场上LED产品生产成本持续

降低的节奏,即成了LED企业生死存亡的又一条重要指标。L

ED封装作为产业的重要工段,随着成品价格的逐步降低,在跟

/70/ JGH型微电子封装特种键合金线

上产业发展技术的前提下,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成本管控,才能

在这竞争的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故而,近年来封装的原材

料如芯片、荧光粉、支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跳水,几番

的价格竞争下来,几乎再没有压缩空间。其中,封装金线虽说

原先成本占比很小,但在其他材料跌价的基础上,占比确逐渐

扩大,因此封装线材替代材料的选用也成了封装行业不可忽

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于是自2012年起,便有诸多的封装行业跟

随半导体封装的脚步积极寻找诸如白银与铜系列的封装线材

。十年来,黄金的行情逐步攀高,更加速了金线的成本占比,

因此参杂同样为铂金族元素的银作为合金线替代材料的应用

材料因运而生。金隶属与铂系贵金属,其中银和金为同轴元

素成为了合金元素首选,另外铂、钯为邻族元素作为微量辅

选元素。传统键合金丝除价格昂贵外,其抗拉强度偏低。例

如直径20微米的金线,在焊接后,其最高抗拉强度不到5Fmgf

,延伸率不超过6%,键合弧度低。而LED封装要求金丝有高的

强度、高的延伸率,高的键合弧度,焊接性能极好。因此急需

对现有键合金丝性能进行改进提升。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公司决定研究一种以高纯金为基材,添加10%~20%的银和

微量元素的LED芯片封装专用键合金丝,产品具有低成本,高

强度、高延伸率、高弧度、抗氧化性好、抗封装冲击及封装

材料热膨胀力好的优点。公司凭着精良的生产和检验设备,

成功研制出了JGH型微电子封装特种键合金线,产品采用99.

999%纯度的黄金为基材,添加10%~20%的银和5~900ppm的

/70/ JGH型微电子封装特种键合金线

Ca、Pd、Cu、In、Sn、Ni、La、Sc、Ce中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组成的微量元素,使其具有强度高、延伸率高、抗氧化性好

、键合弧度低、电阻率低的优点;并自主设计黄金熔炼专用

石墨熔炼坩埚、微细拉丝放线、微细线材清洗、微细线材风

干和烘干等装置,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合格率。产品已取得

实用新型专利5项,专利号:ZL201020640982.8、ZL2010206

40984.7、ZL201020640957.X、ZL201020640979.6、ZL2010

20640977.7,经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检测合

格(报表编号:ZYW20131117),经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CTI检测(报告编号:RLSZD001049540001C、RLSD

D000114350001C),符合欧盟REACH法规规定要求,并取得SD

S证书(证书号:ZJJB2362920110929~1),经用户使用,反

映良好。二、产品主要技术性能特点:1、采用99.999%纯度

的黄金为基材,添加10%~20%的银和5~900ppm的Ca、Pd、

Cu、In、Sn、Ni、La、Sc、Ce中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组成的微

量元素,使材料软化,便于键合,改善成球性能,使烧球圆润稳

定,并减少滑球,使其具有强度高(经实际检测:直径为18m

m时最大载荷为5Fmgf,直径为20mm时最大载荷为6Fmgf;直径

为23mm时最大载荷为7.5Fmgf;直径为25mm时最大载荷为9.5

Fmgf;传统产品直径为18mm、20mm、23mm、25mm对应的最大

载荷一般只有2Fmgf、3Fmgf、5Fmgf、6Fmgf)、延伸率高(

经实际检测:直径为18mm时伸长率为12.5%;直径为20mm时伸

/70/ JGH型微电子封装特种键合金线

长率为15.5%;直径为23mm时伸长率为16%;直径为25mm时伸长

率为18%;传统产品一般在2%~8%)、抗氧化性好、键合弧度

低、电阻率低的优点。2、黄金熔炼专用石墨熔炼坩埚设计

:通过在石墨熔炼坩埚中内置了与石墨熔炼坩埚相匹配的陶

瓷坩埚,由于耐高温陶瓷坩埚耐温达到1200℃,很好的解决了

石墨坩埚造成石墨粉混入其中,熔炼效果不佳,造成产品纯度

下降的缺陷。3、自主设计了微细线材清洗装置、风干装置

及烘干装置,全面清洗线材表面而不伤线,并通过风干和烘干

,使产品在清洗后能快速干燥,防止氧化现象的出现,有效保

证产品品质。4、设计了一种微细拉丝放线装置,有效解决了

微细拉丝放线过程中,现有放线装置会损伤线材的表面,影响

产品品质,严重者会导致断裂的问题,使产品微细拉丝放线顺

畅,不损伤线材表面,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5、采

用全部千级净化的无尘厂房,严格控制空气中颗粒悬浮物数

量,并通过专业级除尘室对人体进行除尘作业,以保证外界的

浮尘颗粒等无法进入车间内,确保生产环境的绝对达标。6、

采用无铅化配方,产品符合欧盟REACH法规规定要求,绿色环

保。三、主要性能指标1)、直径(μm):18±1、20&#

177;1、23±1、25±1;2)、重量偏重(mg/20cm)

:0.7445~0.7621、0.9300~0.9497、1.2469~1.2696、1

.4839~1.5087;3)、延伸率(%):≥6、≥7、≥10、≥12;4)、

断裂负荷(Fmgf):≥4.5、≥5、≥6、≥9。

/71/ 基于纳米碳管的纳米气体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纳米碳管的纳米气体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及其在传感器气中应

用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碳纳米管制备的新方法并研制出多

种基于碳纳米管的气体和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气体和基因

片段快速检测。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有,以聚合体为碳源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475oC加热1.5h,实现原位生长碳纳米

管/纤维;以HF腐蚀的硅基底为模板,Fe为催化剂,应用CV

D技术通过高温分解乙炔可以得到有序的螺旋碳纳米管;以

生长在硅衬底上碳纳米管为阳极,通过传感器的暗电流的变

/71/ 基于纳米碳管的纳米气体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化来测量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该湿度传感器的恢复时间和响

应时间短,碳纳米管的尖端场极化效应使得该湿度传感器具

有低工作电压和微功耗优点;用单个SnO2气体传感器的动态

检测方法,并结合离散小波变换来提取传感器响应曲线的特

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100%的定性识别,同时也能够

很好地仿真出待测气体的浓度;利用Au/MWCNT修饰电极,以

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研制出高灵敏、高选择性的DNA电化学

传感器。利用Au/MWCNT修饰电极,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研

制出高灵敏、高选择性的DNA电化学传感器。在上述工作中

,研究内容新颖,并取得了一系列有突破的研究成果。同时

,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72/ 大米草气、电、热三联供技术研究
大米草气、电、热三联供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大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属植物的总称,我国的大米草

主要包含有四种:大米草、互花草、大绳草和狐米草,生长

于沿海滩涂地区,它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等组成,含

碳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富含钾、钠、氯元素。根据大米草原

料的特性,在吸收国内外现有设备基础上,经课题组科技攻

关,首次以大米草为原料,利用热解气化技术,将原料中的

碳、氢等元素转化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通

过净化处理后,成为优质、廉价的清洁能源,实现了气、电

/72/ 大米草气、电、热三联供技术研究

、热三联供。其技术特点如下:1、根据大米草的特性,研

制的气化炉采用自动调节进风量和合理的高径比,气化效率

高;合理的流线形状,防止气态氯的腐蚀;梯度燃烧、气化

,反应速度可控,提高燃气热值、降低焦油含量;2、燃气

净化设备采用集喷淋、冲激、降膜吸收和脱湿功能于一体的

闭路循环净化系统,具有集成创新,一次性无动力污物排出

,净化效率高,操作简单,泄漏点少,用水量少,焦油含量

低等优点。3、开发的适用于低热值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的

自吸式燃气/空气混合器,提高了发电效率;解决了燃气供

给与内燃机接口、点火系统、机组调速、控制系统的有效衔

接,实现了全过程自动控制。4、供热通过燃气专用锅炉进

行集中供热或分户用采暖炉进行分户供暖,研制的燃气供热

锅炉中的燃烧器采用动力燃烧方式,燃气适用范围广;点火

装置采用延时互套管技术,具有延时吹扫、自动点火,防爆

防熄火功能,系统安全可靠。研制的低热值燃气分户供热装

置,实现了一键操作,具有自动温度控制、安全性能可靠、

外形美观等特点。由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和山东

省内燃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该项目检验的主要技术性能

指标如下:燃气热值:5101kJ/m^3、气化效率:79.6%、焦

油含量:9.3mg/m^3、发动机在标定功率点时的气耗率为1.

56m^3/kW.h、供热效率>90%。我国大米草的生长,北起辽

宁锦西、南到广东电白100多个县(市)的沿海海滩上均有

生长,大约2亿亩,其密度为150~2640株/m^2,亩产量可达

/72/ 大米草气、电、热三联供技术研究

3吨以上,是农作物秸秆产量的4倍以上,面对如此巨大的大

米草资源,包括每年生产的农林废弃物的生物质原料,均可

利用本技术转化为优质能源。依托本技术,可以建设独立的

、完整的、能源-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大米草能源系统,它适

合于分散的、独立的生物质能源利用体系,根据原料数量和

需求,其规模有较大灵活性。每套系统以村镇或企业为单位

,可以用于炊事、供热、发电单项供给,也可联供;利用气

化发电装置生产高品位的电力,并网或输送给当地的用户,

或为小型企业提供电能。大米草的能源利用可以实现环境友

好和CO_2归零排放、极低NO_x和SO_2等有害气体排放等优点

。该项目的研究成功验证了将大米草资源转化为清洁的二次

能源,实现气、电、热三联供系统的可行性,为规模化利用

大米草和农作物秸秆的规模化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该系统

的应用对抑制大米草的蔓延、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为加速该

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拟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大米草气、

电、热的设备和工艺,包括大米草的收集、储运等配套技术

,开发兆瓦级气化发电系统,实现成套设备系列化、产业化

和设计、制造、安装、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的一体化;建立

以质量为主体的气化机组质量保证体系,使设备生产的各个

环节都达到质量可控;2、抓紧生产建设,形成设备生产、

系统设计和工程建设的综合服务能力;按市场规律组织技术

/72/ 大米草气、电、热三联供技术研究

推广,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和规模效益;3、在充分利用课题

组科技资源的同时,将借助有权威的社会组织和经验丰富的

专家、市场意识强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一方面把

握市场需求,一方面提高技术含量,特别是要加强技术管理

工作,实施技术产权保护措施,通过对核心技术的继续创新

,实施技术领先战略,形成本领域的名牌产品。4、依靠国

家对可再生能源产品、环保在政策上的扶持,抓紧建设一批

试点,形成一个示范群体,完善管理制度,培育市场。

/73/ 汽车齿轮室类零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汽车齿轮室类零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启动,正是参考了世界先进压铸厂的汽车

大型齿轮室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引进

世界先进的压铸及自动化系统,同时与周边配套的设备生产

厂家共同开发应用于本课题的自动化实体,探索能适用于汽

车大型齿轮室总成生产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模式。

/74/ 测量尺(D型树木直径生长变化)
测量尺(D型树木直径生长变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
技术详情

  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胸高处的直

径。树木胸径生长测量环是非常简单易用的测量树木胸径变

化的工具。使用激光蚀刻工艺,刻度清晰,读取方便,长时间

使用,刻度不会消失;不锈钢材质,野外长期使用不会生锈。

使用刻度以π为单位,可直接读取直径以及监测直径变化量;

使用弹簧作为固定装置,对树木无伤害,可以做到无损长期监

测。游标尺与主尺一体化设计,都在一个平面上,且游标尺位

于主尺下方,最大程度的缩减了整体尺寸,方便快速读取数值

/74/ 测量尺(D型树木直径生长变化)

。技术指标:可测树木最小周长:5πcm,同类产品测量周长

最小10πcm。适用树木胸径(直径)范围:D10:5-7cmD20:5

-22cmD40:5-42cmD60:5-65cm单次最大测量变化量:5πcm分

辨率:0.01πcm弹簧安装孔以3.14厘米为距离单位主测量尺

材质:SUS304弹簧材质:SUS304高张力弹簧固定环卡扣长度

1厘米。初张力:259.29g弹性系数:32.01g/mm横弹性系数

:7000Kg/mm2使用温度:-40~70℃。

/75/ 用于肿瘤光疗和免疫多模治疗的线粒体靶向型石墨烯基纳米复合药物的研究(面上项目)
用于肿瘤光疗和免疫多模治疗的线粒体靶向型石墨烯基纳米复合药物的研究(面上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执行期内,申请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生

物材料和纳米生物医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3篇JCR一区论文篇

,分别是Biomaterials(2019,205:106-119)、AdvancedHe

althcareMaterials(2020,9:1901187)、ACSAppliedMate

rials&Interfaces(2018,10:6942-6955)、当前,Biomat

erials(2019,205:106-119)被引5次,ACSAppliedMateria

ls&Interfaces(2018,10:6942-6955)被引16次;相关研究

成果发表非第一作者论文10篇;申请人2016,2017年度均申请

/75/ 用于肿瘤光疗和免疫多模治疗的线粒体靶向型石墨烯基纳米复合药物的研究(面上项目)

过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可惜未能获批;2019年作为核心参

与者,获批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9A2006

)。

/76/ 医用电脑自控护理翻身床
医用电脑自控护理翻身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内容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前言:上

海南鑫护理设备用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也是唯一由卫生部

帮助组建的一家专业从事医院护理设备研制、开发、生产的

企业,其主要目的是配合卫生部护理条线对中国医院加强护

理装备、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实现宏观调控工作,本

公司开发成功的多个项目中已有两个项目被上海市列为A级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其整体技术水平被鉴定为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水平。性能:开发中的医用微电脑自控护理翻身

/76/ 医用电脑自控护理翻身床

床具有电脑自控病人起坐、抬腿、侧翻等功能。技术指标:

A:床架部分B:床垫部分※床面尺寸:1990×930(mm)※

床垫尺寸:1900×900×40(mm)※床面高度:618(m

m)※电器箱尺寸:310×210×120(mm)※电源:AC22

0V50Hz※电源:※有效输出功率:100W电压:交流220±

10%(V)※床内部控制部分电压:24V(DC)频率:50Hz※手控器

工作电压:5V(DC)※输入功率:70W※床面最大承重:250KG※

工作噪音:≤50(Db)※工作行程:※床垫压力:起坐:0度~8

5度低压:0.010±0.002(Mpa)曲腿:0度~45度中压:

0.012±0.002(Mpa)左右翻身:0度~70度高压:0.014

±0.002(Mpa)※重量:※气道轮换时间:金属:110KG初

次:6(min)塑料:70KG中间共设六档:15,45,90,120,

180,240(min)最长轮换时间:300(min)※重量:17.5KG关键

技术和解决方法:1、起坐、曲腿、左右翻身集于一体。2、

配上整体升降能够达到符合护理床的高度范围。3、“起坐

:0~85度、曲腿0~45度、左右翻身0~70度”,对于不同

体重病人都能达到此数据。4、为使结构合理和降低成本选

用气动、包气技术。5、使用交替充气床垫防止和治疗褥疮

。6、充入暖气流(25度)在室温较低情况下提高效果。7、采

用微电脑控制系统使各功能有序不相互冲突、干扰。8、系

列产品,适用于不同层次客户要求。9、线控装置使护理人

员和病人自己都能安全方便地使用这些功能。10、折叠式床

框板,方便运输。创新性和先进性:开发中的医用微电脑自

/76/ 医用电脑自控护理翻身床

控护理翻身床具有电脑自控病人起坐、抬腿、侧翻等功能,

改变了目前国内仅靠摇杆升降的落后纯机械技术,特别是帮

助病人左右翻身的功能,更超越了日本、美国、法国等电动

床的功能。该床与电子自控充气床垫可电脑联机,更具有同

类病床无可比拟的折叠运输包装功能,其成本仅有国外四分

之一、国内的二分之一。二、推广应用前景及效益测算:经

济效益分析年份产量计量单位单位成本(万元)产值(万元)销

售额(万元)利润(万元)创汇(万美元)税额(万元)利税率(%)

2005500台0.7550050071.58853.4217%33%20061000台0.770

0700171.7924128.2117%33%20072000台0.714001400343.59

50256.4117%33%市场分析简要说明:1.国内市场:主要是

医院和福利院、养老院。目前这些机构都非常迫切需要该产

品。待卫生部将它纳入特殊病房装备标准,市场非常庞大。

2.国外市场:目前丹麦、荷兰、日本、法国等许多客商都

纷纷看好此产品。

/77/ 一种CuAlO2粉体的制备方法
一种CuAlO2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铁合金冶炼
技术详情

  一种CuAlO?,粉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一水乙酸铜加

入乙二醇中得溶液A;然后向A溶液中加入九水硝酸铝后调节

pH值为2.0~4.0,形成均匀的前驱物溶液B;将上述B溶液放入

干燥箱干燥使其形成干凝胶,将干燥好的凝胶用玛瑙研钵研

细后待用;将研细的干凝胶放入马弗炉中在1100~1200℃,煅

烧3~5h,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到CuAlO?,粉体。本发明采用

溶液法制备得到了CuAlO?,粉体,该方法不仅制备成本低,而

且操作简单、反应周期短,整个制备过程无需昂贵的真空装

/77/ 一种CuAlO2粉体的制备方法

置,所以该方法能够低成本高效的得到CuAlO?,粉体。

/78/ 两种民族药用波罗蜜属植物中的异戊烯基酚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两种民族药用波罗蜜属植物中的异戊烯基酚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异戊烯基取代的酚性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具有广泛

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受到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波罗蜜属(桑科)植物以富含这类化合物而知名。该属植

物在我国分布约15种,其中有2个种-波罗蜜和二色波罗蜜被

我国各民族作为药物使用,但其中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仍

少见报道。明晰这两种民族药用植物中的异戊烯基酚性成分

及其活性,对这两种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有着重

要意义。基于这些背景,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

/78/ 两种民族药用波罗蜜属植物中的异戊烯基酚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以下成果。1主要研究内容1.1波

罗蜜与二色波罗蜜中异戊烯基酚性成分研究对波罗蜜与二色

波罗蜜富含异戊烯基酚性成分的根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

分研究,分离获得了55个异戊烯基黄酮、15个异戊烯基二苯

乙烯及22个异戊烯基2-芳基苯并呋喃衍生物,另外还获得了

44个其它酚性成分,共计132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有新结

构31个,其中包括一系列罕见的具有四环骨架的二苯乙烯衍

生物,并重新推导了它们的生源途径。本研究表明这两种民

族药用植物中的异戊烯基酚性成分具有丰富的结构多样性,

为这两种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

,采用UPLC-Q-TOF-MS/MS偶联LTQ-Orbitrap-MSn技术建立了

一种快速从复杂基质背景中鉴定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的方法

,并成功应用该技术从波罗蜜的95%乙醇粗提物中鉴定了47个

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1.2异戊烯基酚性成分的生物活性研

究建立各种离体模型从蛋白水平和细胞水平,评价了这些单

体对骨质疏松治疗靶点-组织蛋白酶K(CatK)酶的抑制活性

、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抑制活性以及糖尿病治疗靶点蛋白酪

氨酸磷酸酶1B(PTP1P)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一些异戊烯

基黄酮与异戊烯基2-芳基苯并呋喃对化学刺激剂激发的中性

粒细胞呼吸爆发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一些异戊烯基黄酮

对CatK具有很强烈的抑制活性;异戊烯基二苯乙烯对PTP1B具

有很强的抑制活性。本研究表明从波罗蜜和二色波罗蜜分离

的异戊烯基酚性单体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多样性。本研究筛

/78/ 两种民族药用波罗蜜属植物中的异戊烯基酚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选出的大量活性单体,为后续进行药物研究与开发奠定了重

要基础。2研究成果发表了相关论文19篇,其中SCI论文10篇

。代表性论文如下。[1]YeJin-bao,RenGang*,LiWen-yan,Z

hongGuo-yue,ZhangMin,YuanJin-bin*,LuTing.Characteri

zationandidentificationofprenylatedflavonoidsfromAr

tocarpusheterophyllusLam.rootsbyquadrupoletime-of-f

lightandlineartrapquadrupoleorbitrapmassspectrometr

y.Molecules,2019,24(24),4591;https://doi.org/10.3

390/molecules24244591。[2]YuanWen-jun,YuanJin-bin,P

engJia-bing,DingYuan-qing,ZhuJi-xiao,RenGang*.Flavo

noidsfromtherootsofArtocarpusheterophyllus.Fitotera

pia,2017,117:133-137。[3]LiWen-yan,PuZhong-ji,YiWen

-fang,MaQin-ge,LinQin-hua,ZhongGuo-yue,YaoPeng-chen

g,RenGang*.Unusualprenylatedstilbenederivativeswith

PTP1BinhibitoryactivityfromArtocarpusstyracifolius.

PlantaMedica,2019,85:1263-1274[4]肖川云,李文艳,翟晓

晓,朱灵芝,周燕飞,姚鹏程,舒清霞,任刚*.波罗蜜根中的异

戊烯基黄酮类成分.药学学报,2018,53(4):592-597。[5]

翟晓晓,钟国跃,姚鹏程,林沁华,元文君,任刚*.波罗蜜根酚

性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2016,47(22):3959-3964。

/79/ 基于生物底盘调控特性的生物元件表征和设计
基于生物底盘调控特性的生物元件表征和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主要成果如下:(1)链霉菌表达控制元件的开发

:通过启动子工程改造,开发一个强度明显优于ermE*的链霉

菌组成型启动子kasO*;同时,通过系统的转录组分析,筛选到

166个不同强度的链霉菌组成型启动子;通过从头筛选适用的

表达控制元件,开发一个严谨控制的链霉菌诱导表达系统Po

tr*。为了便于精确定量分析,在链霉菌确定了最优的5个内

参基因。(2)调控网络方法学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遗传

电路设计,建立抑制蛋白筛选Biosensor;同时在链霉菌完善

/79/ 基于生物底盘调控特性的生物元件表征和设计

了ChIP-seq的研究方法,鉴定天蓝色链霉菌和阿维链霉菌的

若干调控网络;解析了角蒽环抗生素作为生理信号的功能及

其信号转导通路。(3)结构元件储备与表征:围绕非典型

角蒽环聚酮生物合成过程展开相应的研究,鉴定了催化碳-

碳键氧化断裂反应的氧化开环酶AlpJ以及催化环氧水解反应

的水解酶Alp1U,并对其催化机制、晶体结构、底物选择性等

进行了研究。这些工作为合成生物学新型角蒽环聚酮生物制

造提供了结构元件。(4)利用调控元件的体外合成生物学

应用:利用调控元件开发全新的小分子体外检测方法。

/80/ 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
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单元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

应光学成像系统”是全世界第一台应用于临床实验的工程样

机。目前该系统已经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发挥非侵入式高分

辨率成像特点,在全新的视细胞分辨尺度上分层、分区域探

测活体人眼视网膜细胞,并与其他先进的医学检查段特别是

眼底诊断结合,分析研究视网膜细胞正常和变异形态,从而

控索眼底自身病变和全身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亚临床诊断

。技术指标:1.波前校正器-变形镜:37单元2.波前探测器

/80/ 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

:11′11子孔径3.成像系统:信标波长:780nm;成像波长:

650nm;成像系统倍率:42;系统分辨力:接近人眼衍射极

限。

/81/ 伸缩可调式内孔测量装置
伸缩可调式内孔测量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领域:本项目属于采用机械方法为特征的计量

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伸缩可调式内孔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加工齿圈时,内孔尺寸的精度要

求很高,现有的内孔测量工具无法实现准确测量,随着机械加

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的测量工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

用需求;关于内孔测量已经出现了很多设计,但是大多结构复

杂、操作繁琐、价格昂贵。因此,本项目旨在提出一种结构

简单、操作便捷的内孔测量工具,以满足大直径内孔的精确

/81/ 伸缩可调式内孔测量装置

测量要求。项目内容:有鉴于此,本项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伸缩可调式内孔测量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内孔直径的测量

,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为达

到上述目的,本项目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伸缩可调式内

孔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支撑杆,所述测量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

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撑杆

端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测量支撑杆垂直的

滑孔,所述滑孔内设有滑柱,所述滑柱的一端设有与其垂直并

与内孔端面配合的限位挡板,且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锁定

所述滑柱位置的位置锁定机构;所述位置锁定机构包括设置

在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滑孔垂直的销孔和与所述销孔配合

的锁定销,所述滑柱的外周壁上间隔地设有与所述锁定销配

合的环形凹槽;两个所述安装座中,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座上设

有与所述测量支撑杆平行的定位顶杆,另一个所述安装座上

设有测量头与所述测量支撑杆平行的千分表;所述测量支撑

杆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并包括套杆和滑动配合套装在所

述套杆内的芯杆,所述套杆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芯杆位置的

位置锁紧螺钉。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轴线与所述测量

支撑杆平行的安装通孔。进一步,所述定位顶杆上设有外螺

纹,且所述定位顶杆延伸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并采用与

其螺纹配合的螺母限位固定。进一步,所述千分表的测量头

延伸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进一步,每一个所述安装座

上设有两个滑孔,每一个所述滑孔内均设有滑柱。进一步,所

/81/ 伸缩可调式内孔测量装置

述安装通孔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孔之间。进一步,所述套杆与

芯杆相互背离的一端端部分别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座固定

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本项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项目的伸

缩可调式内孔测量装置,通过在测量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

调节机构,如此,利用滑孔和滑柱可方便地调节限位挡板的高

度,进而调节测量支撑杆的高度,以提高测量精度;通过在安

装座上设置销孔和锁定销,利用锁定销与环形凹槽之间的限

位配合关系,可锁定滑柱的位置;通过在测量支撑杆两端的两

个安装座上安装定位顶杆和千分表,使用时,将定位顶杆顶在

内孔内壁上,并使千分表的测量头与内孔的内壁接触配合,转

动测量支撑杆,读取千分表的最大读数,即可测量内孔的直径

,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另外,通过将测量支撑杆

设置为伸缩杆,使用时,可根据内孔直径的大小调节伸缩杆的

长度,以满足不同内径的内孔的测量要求,具有适用广的优点

。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923437.2

/82/ N-乙酰半胱氨酸镁的制备及其抗肝纤维化活性的研究
N-乙酰半胱氨酸镁的制备及其抗肝纤维化活性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人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它是各

种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终末途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胶原

基质过度沉积,正常肝组织结构破坏和血液循环紊乱,肝脏的

实质细胞、非实质细胞及炎症细胞等均与肝纤维化的形成有

关。近年研究证明肝纤维化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大量研究

显示抗氧剂乙酰半胱氨酸具有独特的抗氧化性能,能清除体

内各种自由基,调节配体依赖信号传导和细胞生长。但由于

乙酰半胱氨酸不管口服或静脉给药进入体内的药物极大部分

/82/ N-乙酰半胱氨酸镁的制备及其抗肝纤维化活性的研究

遭遇到快速和广泛地代谢,体内游离的乙酰半胱氨酸在血浆

中持续时间极短,循环中游离乙酰半胱氨酸含量很少,临床需

用大剂量,而大剂量又易发生支气管痉挛和Ⅰ型超敏反应等不

良反应。现今的医药手段对于肝纤维化治疗的手段和有效药

物较为匮乏,其效果也不甚理想。在我国,肝纤维化的治疗主

要以中医药为主,临床用化学药物极少,导致在肝纤维化治疗

的水平较低。为了改善乙酰半胱氨酸缺点,提高临床治疗肝

纤维化水平,课题组于2009年申请了杭州市卫生科研项目:

N-乙酰半胱氨酸镁的制备及其抗肝纤维化活性的研究及其抗

肝纤维化活性的研究,项目编号2009B023。本项目首次合成

了乙酰半胱氨酸镁盐,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工艺,考察了

理化性质,制定了质量标准;开展了乙酰半胱氨酸镁盐对四氯

化碳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和对二甲基亚硝胺引起大鼠

肝硬化药效学的研究,实验表明,新合成的乙酰半胱氨酸镁盐

对肝纤维化、肝硬化有较好的逆转作用,对于治疗肝纤维化

和肝硬化具有临床和学术意义。本项目的研究,将使临床治

疗肝纤维化更具有特异性,为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希望,并

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3/ 高固含量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研制
高固含量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国内普遍生产和使用的甜菜碱溶液的

固含量较低(仅为30﹪~35﹪),造成了生产、储存和运输成本

的上升,为了增加甜菜碱溶液浓度,很多人提出了各种改进

方法,但是效果不明显,广州市星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了突破

这一行业难题,企业内自主立项,对高浓、高纯甜菜碱的制

备进行研发。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以植物油作为

原料,采用多阶段反应进行酰胺化,同时在反应过程中加入

多羟基化合物,从而突破了合成高浓度烷基酰胺基丙基甜菜

/83/ 高固含量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研制

碱过程中存在凝胶现象这一技术瓶颈,探索出合适的工艺方

法,使高浓度烷基酰胺基丙基甜菜碱得制备工艺操作简单,

所得产品质量稳定,在常温甚至低温(2℃)条件下仍能自

由流动,不会出现凝结现象。本项目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技术指标项目新技术产品外观无色至黄色透明液体色泽(

APHA)≤150PH值(10﹪水溶液)4.50~5.50氯化钠(﹪)5.8

~7.0固含量(﹪)44~48活性物(﹪)≥37未反应酰胺(﹪)

≤0.3一氯乙酸(ppm)≤5二氯乙酸(ppm)≤10三、技术的创

造性与先进性这里提到的合成高浓、高纯椰油酰胺基丙基甜

菜碱工艺,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下面三

方面:1、在合成高浓、高纯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过程中

,所采用工艺配方技术突破了国内技术难关,通过加入个人

护理产品常用做原料的某种有机物,使得在合成时避免出现

凝胶现象,达到了高浓的要求,且产品低温(5℃)条件下

流动性能佳,不会出现凝结,使用方便。2、采用独特的工

艺,通过全新的加料方式和调整反应体系的酸碱性,使反应

更完全,残留未反应酰胺明显降低(<0.1﹪),所采用方法

国内未见有相关文献。3、先进的反应后处理技术有效地控

制了具高毒性、强腐蚀性成分一氯乙酸、二氯乙酸的含量,

使产品中其最终含量为:一氯乙酸(0)、二氯乙酸(≤10p

pm)。国内各类甜菜碱对这两个指标均未得到有效控制或列

入技术指标控制项目。4、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目前,本技术已经达到产业化水平,生产的产品批次之间

/83/ 高固含量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研制

质量稳定,符合要求。本项目开发的高浓、高纯甜菜碱产品

主要用于日化行业,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保湿剂、杀菌剂

、防霉剂等;还可以作为渗透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或皮肤

抗衰剂,用途十分广泛。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

开发的产品,目前已经有少数客户在使用,意见反馈良好,

能代替进口同类产品。目前主要问题是市场推广,新产品仍

需要大力的推广,为客户熟识和接受。

/84/ 用放大机和生物显微投影仪制作生物切片的超低倍像片和幻灯片的新方法
用放大机和生物显微投影仪制作生物切片的超低倍像片和幻灯片的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根据光学原理,将生物切片放在放大机的

底片夹上,将底片放在像片夹上,经反复调节对焦钮,光圈,曝

光时间,使大小不同的切片像完全进入幻灯片框内,然后曝光

,显影,定影,即可得到象像底片,最后可直接放大洗像,也可

经拷贝制成像幻灯片.

/85/ 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及其应用
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轻量化

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的

同时,也给钢板的精益成形提出了许多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本成果在轿车企业得到应用,项目实施以来创造了显著的经

济效益。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已成为高等级汽车板持续稳定

供货的有力技术保证。因此,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表现在:该项目开发的复杂车身零件冲压成形综合评价

技术和镀层抗粉化性能的计算机视觉评估系统,实现了冲压

/85/ 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及其应用

成形工艺分析的系统化和定制化。该项技术显著缩短了汽车

厂模具调试、车型投产以及高等级汽车钢板批量供货的周期

,有效保证了汽车零件大规模生产的稳定性。提出基于塑性

形变理论的毛坯设计方法和回弹快速预测方法,能提高可制

造性评价的精度和效率,缩短设计和生产周期。形成了从车

身材料的选材、车身覆盖件质量评价指标到冲压工艺的稳健

设计的完整车身覆盖件成形质量控制体系和设计方法,显著

提高了复杂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的成品率,实现国产钢板对

进口钢板的替代技术。变压边力控制技术作为改善车身覆盖

件成形质量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控制手段,其改善板料成形

性能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变压边力的

优化设计方法,有效改善复杂零件成形性。形成的TRIP钢板

相变诱发塑性行为研究体系,为推广TRIP钢在汽车中应用提

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86/ 磁控流固两相流传热传质的振荡强化及声场控制研究员
磁控流固两相流传热传质的振荡强化及声场控制研究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建立了受声场和磁场控制的两相流动的网络

模型,从而为两相流传热的智能控制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

础;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证明了受控热声热管以及传热智能化

控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立了受控两相流动态传热特性以

及流型的数据库,从而为受控两相流流型的分类和识别提供

了可靠的依据;建立了受控两相流动的拨动模型,揭示了其

传热传质的非线形特性;对声控磁控两相流传热的混沌控制

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研究成果在受控热声热管、强化传热职

/86/ 磁控流固两相流传热传质的振荡强化及声场控制研究员

能化控制、液相热声热机或制冷机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

景。

/87/ 一种活塞式取土器
一种活塞式取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及成果背景课题来源:成果背景:在

农业技术领域,表层土壤进行取土采样时,常用的农业取土采

样工具有小土铲、管型土钻和普通土钻等,但这几种常用工

具却各自存在以下缺陷:1.小土铲:在切割的土面上根据采

土深度采取上下一致的薄片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运用,但

比较费工;2.管型土钻:在一定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土柱

,但不适用于很砂性的土壤,在采取粘重的土壤时,取出土柱

较费时;3.普通土钻:普通土钻不适用于砂土,且容易混杂。

/87/ 一种活塞式取土器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本发明的一种活塞式取

土器,包括手把、套筒、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环、活

塞杆和活塞压杆,套筒上设置有活塞槽和活塞压杆卡槽。将

活塞组件装入套筒,在取土过程中活塞手把置于活塞手把卡

槽内。活塞槽下部设置有土柱槽,土柱槽上设置有刻度。取

土样时,将取土器钻入土中,在所需要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

土柱,手持活塞手把,用力向下推,套筒里土柱被推出,即完成

采样。性能指标:套筒下部有刻度(0~30cm)和单侧槽,最

下部为5cm长的无槽套筒。取土深度为0~750cm。三、技术

的创造性和先进性本发明基于传统采样取土器,利用套筒活

塞式设计,使得土柱被推出套筒更省力;土样槽设置为单面槽

,使得在取黏性或砂性土壤均很容易,同时设置一段无槽套筒

,保护套筒不易变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清洁、工作

效率高。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一种活

塞式取土器”在表层土壤进行取土采样时,其作业技术具有

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水稻生长季节或收获期对

水稻植株间表层土壤进行取土,同时,安全性高。五、推广应

用前景本发明明显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土壤取

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本成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88/ 齐拉西酮中间体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齐拉西酮中间体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盐酸齐拉西酮对急性或慢性、

初发或复发精神分裂症均有很好疗效,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症

状如视听幻觉、妄想、动机缺乏和逃避社会等有效,是当今

较为理想的抗精神病药物之一。本品口服剂型和肌注剂型最

早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9月在瑞典上市,其市场前景广阔,

2008年已迈入“重磅炸弹”药物行列,2011年在美国的销售

额为8.59亿美元。随着齐拉西酮的市场份额日益扩大,越来

越多的生产企业参与其中,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投入研发齐拉

/88/ 齐拉西酮中间体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西酮的制备新工艺也逐渐展开。本公司也抓住时机,于2013

年10月成立了齐拉西酮中间体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组,对

齐拉西酮关键中间体5-(氯乙酰基)-6-氯-2-吲哚酮开展项

目攻关,并获得了两件国家发明专利,并在此专利技术的基础

上,通过深入开展工艺研究、工艺优化,开发出可工业化生产

5-(氯乙酰基)-6-氯-2-吲哚酮的新工艺,该工艺操作工序

少、收率高、产品质量优、成本优势明显且对环境友好,力

争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技术原理及其性能指标2.1技术原理本项目采用苯乙酸作

为起始原料,经邻对位硝基化反应得到2,4-二硝基苯乙酸,经

硝基还原得到2,4-二氨基苯乙酸,然后环合反应得到6-氨基

-2-吲哚酮,在进一步经氯置换得到6-氯-2-吲哚酮,最后在催

化剂作用下与氯乙酰氯发生傅克反应得到化合物Ⅰ,即齐拉西

酮中间体5-(氯乙酰基)-6-氯-2-吲哚酮。该路线原料便宜

易购,收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适于工业化应用。2.2性能

指标:齐拉西酮中间体总收率达到55%以上,工艺成本低于行

业生产的30%以上;齐拉西酮中间体含量≥99%,有关物质总杂

质≤1.0%,单个最大杂质≤0.2%。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

)采用自主专利技术,开展齐拉西酮中间体产业化研究,形成

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工艺。2)制备化合物Ⅵ时采用

硝酸钠和氯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和氯化试剂,试验成功,技术先

进,操作简便,成本低廉。3)制备化合物Ⅳ时,采用锡粉替代普

遍使用的铁粉作为还原试剂,试验成功,大大降低了还原试剂

/88/ 齐拉西酮中间体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的用量,减少了铁泥等固废的产生。4)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先

进,总体收率达到55%,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产品纯度达到9

9.0%以上,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质量。4、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及安全性齐拉西酮中间体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是

为生产新型非典型广谱抗精神病药盐酸齐拉西酮关键中间体

而开发实施的,该技术正式转化为工业批量生产以来,已正式

生产一年。本项目充分考虑环保问题,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

,减少三废的产生,做到绿色环保,从反应源头控制废水、废

渣的产生量,本公司废水站具备处理的能力。5、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5.1应用情况齐拉西酮中间体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项目正式转化为工业批量生产以来,至2015年6月共生产5吨

产品,单价4500元/kg,实现产值2250万元,新增利税675万元

。5.2存在问题总收率达到55%以上,虽高于市场水平,但仍有

提高的空间,继续深入研究工艺,提高产品收率,同时减少三

废的产生。6、历年获奖情况2015年09月被评为高新技术产

品。

/89/ 唾液DNA收集保存瓶
唾液DNA收集保存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唾液DNA收集保存瓶项目所属技术领域:符合国家

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生物与新医药—医药生物技术—

生物分离介质、试剂、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新型专用高效

分离介质及装置、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置。为了解决上

述的技术问题,一种唾液DNA收集保存瓶,包括保存瓶体、与

所述瓶体配合使用的收集盖,所述收集盖包括与所述保存瓶

体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前端的中空的收集部以及

位于所述收集部前端的取样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设有连通

/89/ 唾液DNA收集保存瓶

所述收集部与所述保存瓶体的流液孔,所述取样部与所述收

集部的连接面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边缘设有导流结

构。述取样部的直径从靠近所述收集部至远离所述收集部逐

渐增大。这样的设计更便于唾液的收集,使其不易溅出,污染

外壁。所述导流结构为从所述进液口的边缘向所述收集部内

延伸的导流柱,加快了唾液样品向保存瓶内流动,减少了被污

染机会。所述收集盖还设有与所述取样部边缘铰接的保护盖

。所述保护盖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取样部相适配的内槽,

所述内槽内设有密封圈,保证了唾液样品不会从收集瓶内漏

出。所述保护盖的外表面上设有二维码标识。所述保存瓶体

上设有与所述二维码标识相对应的条形码标识。二维码与条

形码的一一对应保证了样品的准确性,不致出错。所述保存

瓶体与所述收集盖通过过渡结构连接,所述过渡结构呈中空

的管状结构,包括与所述保存瓶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

述收集盖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之间通

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通过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壁

上设有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的连接槽,所

述连接槽连通有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壁内侧的轴向的竖槽

;所述收集盖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插入并沿着所述连接槽

和所述竖槽移动的连接突起。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壁上设有相

对设置的两条连接槽和对应的两条竖槽,两条所述连接槽之

间留有隔离区。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

有益效果:(1)设置于嘴型可以很好吻合的取样部,便于取

/89/ 唾液DNA收集保存瓶

样,不容易四处溅出,更加卫生、方便;(2)采用多节式的收

集盖设计以及过渡结构的设置,对样品的保护密封性好,不会

漏出,又大大降低了样品被污染的几率;(3)整体结构操作

简单、方便,适合范围推广使用。。经过反复论证,在鉴戒国

外专利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从精准

性、安全性出发,通过不断的工艺论证,参考最先进的国外专

利制定优于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Q/DSH0006-2018《唾液DNA

收集保存瓶》从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全新产品,该产品主要涉

及研究已扩散科研院所实验室,大型生物样本库,市场前景广

泛。

/90/ 药物中间体氟代芳香醛的合成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药物中间体氟代芳香醛的合成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氟代芳香醛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用

于农药、医药、香料及其它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合成。以对氟

苯甲醛为例,在医药上用于制造氯贝丁酯铝盐、对氟苯氧异

丁酸、抗癌药、肌肉松弛药物等,在染料上用于制备弱酸性

嫩黄2G及弱酸性嫩黄5G,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目前我国的氟

代芳香醛合成工艺非常落后,生产能力小,消耗定额高,大部

分需要进口,在应用方面受到限制。随着氟代芳香醛应用领

域的不断扩大,尤其在药物合成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多,开发研

/90/ 药物中间体氟代芳香醛的合成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究开发一种生产药物中间体氟代芳香醛的新技术,有较大的

经济和社会意义,该项目就是针对此产生的。申请专利一项

。乔旭组织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该技术利用绿色闭环控制氧化方法和微波催化卤素交换合成

氟代芳香醛,形成一条清洁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及特点如下:

(1)邻氯甲苯、对氯甲苯的选择性氧化工业化生产,其中包

括氧化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催化剂的筛选、氯代苯甲醛从

反应混合物中的分离方法,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氯代甲

苯的氧化反应转化率和氯代苯甲醛的选择性。(2)氯代苯

甲醛经卤素交换反应合成氟代苯甲醛工业化生产,其中包括

常规卤交换反应与微波催化卤交换反应的区别、耐高温相转

移催化剂的选择、氟代苯甲醛的简便分离方法、微波催化卤

素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优化、工业生产装置微波反应器的设

计。采用控制氧化氯代甲苯合成氯代苯甲醛,转化率≥80﹪,选

择性≥85﹪;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回收套用催化剂,降低生产成

本。采用微波催化卤交换反应合成氟代苯甲醛,转化率达到

99﹪,选择性达到87﹪,氟代苯甲醛含量达到99.7﹪,时间较常规

加热工艺缩短60﹪以上。该项目弥补了当前工业化生产的缺

陷和不足,实现了重要的药物中间体氟代苯甲醛的工业化生

产,并促进该类中间体下游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该技术应用

于常虹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意义和社

会意义。目前,已形成年产300吨的生产能力,自投产以来,累

计实现产品销售3214万元,利税达1420万元。

/91/ 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智能化成套设备
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智能化成套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智能化成套设备”是天津宝

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独立研发。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全自动

化生产系统由五单元组成: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激光切割单

元、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前边缝制单元、汽车全景天窗遮阳

帘前边缝制单元、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涂油预紧单元、汽车

全景天窗遮阳帘热熔单元。五单元全部由我公司技术独立完

成:生产线控制技术,激光切割技术,全自动缝纫技术,布料

自动折边技术,自动送料技术,物料输送技术,弹簧涂油预紧

/91/ 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智能化成套设备

技术。技术开发:1)在激光切割技术基础上,充分考虑自动

输送布料、切割精度布料定位精度、生产过程中烟尘处理问

题以及生产人员的安全防护问题开发出全新的汽车天窗专用

激光切割技术。2)在全自动缝纫技术基础上,克服卷送料问

题、大盘钢卷和小钢卷不兼容问题、根据不同尺寸的产品设

备长宽自动调节一键换型问题、无工装自动收卷问题、布料

包裹钢带紧密性问题、钢性材料与柔性材料结合缝制问题、

工作台面发光验伤问题、15轴联动控制问题开发出全自动天

窗双边缝纫技术。3)在全自动缝纫技术基础上,充分考虑布

料的定位问题、不同性质布料精准折边问题、工装自动切换

问题和机头旋梭分离空置问题开发出全自动折边缝纫技术。

4)解决弹簧自动均匀涂抹油脂问题和弹簧精准施加预载力检

测问题开发出全自动涂油预紧技术。5)在市面上原有塑料热

加工技术上,解决温度精准稳定控制问题、操作者安全防护

问题、自动翻转落料问题开发出汽车天窗热熔技术。汽车全

景天窗遮阳帘激光切割单元:最大工作面积:1600X1600mm;

切割速度:64000mm/min;最小成形文字:汉字2×2mm字符

1×1mm;分辨率:≤4000dpi;定位精度:<0.1mm;汽车全景

天窗遮阳帘双边缝制单元:工作面积:长度400-1600mm,宽

度600-900mm;单工位生产节拍:<2min/件;缝纫速度速:最

高1200rpm/min;缝制精度:小于±0.2mm;自动收卷,一

键换型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前边缝制单元:缝纫范围:600

-900mm;单工位生产节拍:<25s/件;缝纫速度速:最高150

/91/ 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智能化成套设备

0rpm/min;缝制精度:小于±0.2mm;汽车全景天窗遮阳

帘涂油预紧单元:单工位生产节拍:<2min/件;预紧力检测

精度:0.01nm;缝制精度:小于±0.2mm;过程追溯控制

汽车全景天窗遮阳帘热熔单元:生产范围:宽度600-900mm

;单工位生产节拍:<30s/件;温度控制精度:±1℃。

/92/ 一种新型的镀锌称重机构
一种新型的镀锌称重机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技术领域本产品属于一种检测设备,具体是一

种新型的镀锌称重机构。二、背景技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缓冲秤在冶金行业中作为一种计量

设备应用更为广泛。对于冲击较大的现场,为保护称重传感

器不被损坏,常增加称重传感器材料的硬度来提高称重传感

器的使用寿命,另外也有增加缓冲装置的。现缓冲装置常用

聚氨酯材料的缓冲器,虽然缓冲效果较好,但寿命较短,经常

使用3年左右聚氨酯缓冲器就因老化、弹性变差等原因损坏

/92/ 一种新型的镀锌称重机构

;除此之外对于冲击较大的现场,使用环境常年都是在裸露的

地面,有好多称重机构防护性差,容易生锈。三、产品研发内

容本产品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

镀锌称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延长

使用寿命、减少维修量和防生锈。四、产品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镀锌称重机构,由底座、重量感应器、导杆、缓

冲座、限位螺钉、称重台、梯形台、镀锌层、硅胶层、缓冲

装置、电缆、电池、数据转换器、显示器、微型打印机和U

SB接口组成;底座上设有重量感应器,重量感应器上部设有缓

冲座,缓冲座上部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上部设有称重台,

称重台的左侧和右侧设有梯形台,称重台和梯形台表面设有

镀锌层,镀锌层的上面设有硅胶层;重量感应器横向前面和后

面各设有2个,总共4个。底座、缓冲座和称重台外表面为钢

框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五、产品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上表面镀锌,可以防止生锈;2、设有硅胶层和缓冲装置,

具有2道缓冲工序,更加的保护重量感应器,增加重量感应器

的使用寿命,另外硅胶层也可以启到防锈的作用;3、底座、

缓冲座和称重台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填充混凝土可以降

低产品的成本;4、本产品自带显示、打印和USB接口功能,更

加的人性化、智能化。六、总结本产品一种新型的镀锌称重

机构,上表面镀锌,可以防止生锈,设有硅胶层和缓冲装置,具

有2道缓冲工序,更加的保护重量感应器,增加重量感应器的

使用寿命,底座、缓冲座和称重台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填

/92/ 一种新型的镀锌称重机构

充混凝土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本产品自带显示、打印和US

B接口功能,更加的人性化、智能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

益。

/93/ 凉粉草多糖抗辐射生物活性的研究
凉粉草多糖抗辐射生物活性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人无时无刻都受到辐射的威胁,目前已知最佳辐射

保护剂如WR-2721(amifostine),因其毒副作用较大、体内

半衰期很短、价格昂贵,其应用价值受到限制,本项目首先通

过对凉粉草多糖提取因素和纯化工艺的研究确定了凉粉草多

糖提取率相对较高且纯度较高的工艺。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

验得出,在碳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5%,凉粉草和提取液的料液

比为9/250(m/v),在95℃水浴锅提取时间为1.5h的条件下

多糖提取率最高。接着以100mL料液中将加入10%20mL的双氧

/93/ 凉粉草多糖抗辐射生物活性的研究

水对凉粉草粗多糖溶液脱色,在此条件下脱色可达到较好效

果且多糖损失较小。再在0.1MPa的压强下使脱色多糖溶液经

过10K与50K中空纤维膜管循环超滤2小时,分别取其截留液部

分加入70%的乙醇溶液使草胶析出,经多糖含量测定、分子量

分布和单糖组成的分析,发现截留分子量为10K的膜组件更适

合凉粉草多糖的超滤纯化。接着主要评价了凉粉章多糖的体

外抗氧化性质,通过考察其自由基清除活性,FeZ‘整合能力

、还原能力、抑制FeSO4-H202引发的小鼠组织匀浆中脂质氧

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率、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和对S

180肿瘤细胞的抑制能力,最后确定出凉粉草多糖的各抗氧化

性的量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凉粉草多糖能有效清除羟基

自山基,26.5江g/ml时清除率为41.66%;对DPPH·自由基

有着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率最高达到52.66%;未显示清除超

氧自由基的作用;对Fe2“具有一定的整合能力,螯合能力值

达到42.9%,浓度是26.卑g/ml;对小鼠肝脏中MDA的水平具有

明显的降低作用,MDA含量最低为2.6865nmovml。使用凉粉草

多糖进行Raw264.7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活性实验,发现在凉

粉草多糖的刺激作用下,巨噬细胞的NO产量明显上升,并随着

多糖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S18副’癌细胞抑制实验中,凉粉

草多糖体现了约15%的肿瘤抑制效果。显示出凉粉草多糖在

细胞免疫调节方面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而在抗细胞肿瘤方面

的生物活性不显着。最后考察了MJ3G的抗辐射生物学活性。

阴日G的抗辐射效力实验表明:正常组小鼠30d存活率为100

/93/ 凉粉草多糖抗辐射生物活性的研究

%,且体重明显增加,照射组小鼠则出现食欲下降、松毛、活

动减少、稀便、体重无增加或显格下降等情况;MBG给药组动

物上述情况均明显改善,30d存活时间及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单

纯照射组,且在12.5~50mg/kg范围内呈剂量一效应关系,最

高生存防护效力达3.46,最高存活率为单纯照射组的8.6倍。

MBG对受辐射小鼠造血系统及免疫器官重量影响的结果表明

;小鼠照射后第4天和第10天,单纯辐射组和MBG+辐射组动物

WBC、RBC和PLT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若降低,其中MBG+照射组

则能显抑制上述指标的降低,提示对照射所致造血系统损伤

有显防护作用。单纯照射组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明显低

于正常组,MBG+照射组动物脾指数也有所降低。但显著高于

单纯照射组,MBG对动物胸腺指数也有轻度提高,但与单纯照

射组无显着差异。上述试验表明,M80的确具有一定性能的抗

辐射损伤能力。MBG的支链结构、甲酯化结构以及羧基’(

醛羧基)可能是MBG产生抗辐射能力的活性部位,其抗辐射效

应可能与MBG体外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活性有关。此研

究结果显示凉粉草多糖对于辐射所致的遗传损伤具有保护能

力,有助于开发预防与治疗辐射伤害的药物,让医生在辐射的

防护领域中有更多的选择,并可造福长期在辐辐射环境中的

工作人员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

/94/ 万兆网络存储器
万兆网络存储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体系架构,融入SAS、多核

处理器、缓存镜像等多项先进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技术,保证

了系统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和强大的扩展能力,满足高性能

应用、IO操作频繁的OLTP或电子邮件以及其他高要求应用领

域的存储需求。还提供丰富的软件功能,提供从在线到近线

、从本地到远程的全面可靠的数据保护,轻松实现存储容量

动态扩展、连续数据保护、远程数据灾备和海量数据迁移,

为用户提供多层次、跨地域的存储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对于

/94/ 万兆网络存储器

数据管理的各种需求。该存储设备主要面向需要海量存储和

大量数据访问的的企业和单位、如业务量大的政府部门、数

据中心、平安城市项目中应用、数字电视存储等行业中。随

着人们对网络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和数字化管理的推广,人

们对数据存储的依赖越来越墙,甚至一旦存储出现了故障后

整个公司面临着业务无法交流、或者丢失量的数据个企业和

各人带来巨大损失甚至是灾难。所以高性能的存储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青睐。由于有着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所以单个硬

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存储服务器的出就是解决人

们对海量存储的需求。在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都是采用了

大量的存储服务器,建成一个数据存储服务器集群为客户和

企业提供海量的存储。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高

清视频图像的要求,那么存储的网络连接速度也是备受人们

关注的今后将以成果转让、自己生产产品、合作开发等形式

推广。

/95/ 无磁性、耐腐蚀的硬质合金仪表轴
无磁性、耐腐蚀的硬质合金仪表轴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以碳化钨(WC)、镍粉(Ni)为主要成分的硬质合金

,用碳化铬(Cr3C2)和碳化钛(TiC)作为添加剂,使用真

空烧结的工艺制取硬质合金。通过成型和加工得到硬质合金

仪表轴。其工艺特点为以纯Ni代替Co作为合金粘结相,以此

获得无磁硬质合金;加入Cr3C2,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

细化晶粒;加入碳化钛,解决了以纯Ni作为粘结相制备的硬

质合金的硬度和抗弯强度低的问题;采用真空烧结和氩气保

护,在配粉和烧结工艺过程中控制碳含量和合金相来控制合

/95/ 无磁性、耐腐蚀的硬质合金仪表轴

金的缺陷,获得性能良好且在常温下呈现无磁性的硬质合金

仪表轴。硬质合金仪表轴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耐

腐蚀、无磁性和表面光洁度好等优点,应用于水表、流量计

、压力表、热量计和涡轮表等各种仪表。单单以水表为例,

基本上家家户户均需用到,我国水表年产量已经超过2500万

只,并且产量仍在逐年增加,在水表行业就有巨大的市场潜

力。我国正面临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仪表作为计量和测量

的仪器,在各个制造领域中是不可缺少的。随着技术的提高

和行业的进步,对其性能和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给

硬质合金仪表轴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硬质合金仪表轴在

仪表上的推广使用,将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96/ 新型胃药S-泮托拉唑镁的合成及中试工艺研究
新型胃药S-泮托拉唑镁的合成及中试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左旋泮托拉唑化学名为(S)-5-二氟甲氧基-2-{[

(3,4-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

。在临床上,泮托拉唑常用其盐形式,包括泮托拉唑钠和泮托

拉唑镁。研究表明,左旋泮托拉唑比其消旋体泮托拉唑对胃

病的治疗效果更强、更有效,2006年左旋半托拉唑钠盐在印

度获批率先上市,目前国内已有进口制剂上市。临床应用结

果表明,左旋泮托拉唑钠相对于消旋泮托拉唑钠,其用量更少

、安全性更高、有效性更好。同时,左旋泮托拉唑镁目前在

/96/ 新型胃药S-泮托拉唑镁的合成及中试工艺研究

国内外还处于研究阶段,均还未上市,它的研究开发已成为拉

唑类药物开发的热点。另外,研究还证实了左旋泮托拉唑镁

盐比其消旋体有更好的可湿性、更快的溶解速率和更好的稳

定性,治疗和释放效果有显著提高,可见,左旋泮托拉唑镁将

有着更加明显的临床优势。以2-氯甲基-3,4-二甲氧基吡啶

盐酸盐(1)为起始原料,经取代反应生成5-二氟甲氧基-2-

[(3,4-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硫基]-1H-苯并咪唑(2

),在手性辅剂(-)-酒石酸二乙酯与四异丙醇钛作用下,用

过氧化羟基异丙苯作为氧化剂,经不对称氧化制备得到左旋

泮托拉唑(3),左旋泮托拉唑(3)再与甲醇镁反应合成得

到目标产物左旋泮托拉唑镁。本研究还对反应条件及后处理

操作[14]进行了优化,最终产品收率、纯度及手性纯度均较

高,质量达到了药用标准要求。项目创新点:①研究了一条可

以实施工业化的S-泮托拉唑镁合成工艺技术路线;②完成S-泮

托拉唑镁的中试放大研究,生产规模达到4kg/批;③建立了符

合国际ICH规范的S-泮托拉唑镁质量标准。④填补国内S-泮托

拉唑镁产品批量生产空白。①以2-氯甲基-3,4-二甲氧基吡啶

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左旋泮托拉唑镁达到总收

率53.8%,成本控制在4281元/公斤。②在小试工艺成功研究的

基础上,成功完成三批中试放大工艺研究,达到每批次3-4公

斤的产量,已初步在湖北省荆门医药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形

成了一条年产80公斤的左旋泮托拉唑镁的合成生成线。③建

立了符合国际ICH规则的左旋泮托拉唑镁质量检测标准,开发

/96/ 新型胃药S-泮托拉唑镁的合成及中试工艺研究

出高质量的左旋泮托拉唑镁产品。项目放的的可行性在中试

中的到验证,可以批量放大制备。

/97/ 电网虚拟大集控系统建设
电网虚拟大集控系统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乌鲁木齐电业局将现有的三个集控中心系统进行互

联,把110KV六道湾集控,110KV北京路集控与220KV集控做

成相互备用的集控中心。各集控中心所辖的变电站由各自的

前置机接入后,送进各自的服务器中进行数据处理,三个集

控中心的服务器由路由器相互连接,各集控所辖变电站数据

在此汇总交汇,三个集控中心互为备用。三个集控中心组成

一个虚拟的信息共享的大集控,三个集控站之间可以实现数

据备份和通讯,大集控可交叉使用三个分集控数据。每一个

/97/ 电网虚拟大集控系统建设

集控的服务器上不但有本集控所辖的变电站的图库及数据,

而且有另外两个集控站所辖的变电站图库及数据。其中任意

一套系统如果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而退出运行时,其余两个集

控中心仍然可以替代退出运行的系统而继续运行,不因一个

监控站的退出运行而使所辖的无人值守站失去监视及控制能

力,另外,监控站具体来监控哪些变电站可以根据我局的实

际需要,自由灵活组合。乌鲁木齐电业局集控互联方案及其

应用不仅实现了集控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统一维护,还实现了

电力集控系统互备和容灾,使集控形成一个有效的、直观的

反映全局状况的整体,增强了乌鲁木齐电网监控的可靠性,

提高了电网的防灾能力。

/98/ 新型近红外长余辉纳米发光探针研制及其小鼠炎症成像中的应用
新型近红外长余辉纳米发光探针研制及其小鼠炎症成像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合成了纳米级近红外长余辉发光颗粒Zn1.1Ga1.8G

e0.1O4:Cr(ZGG),并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表面修饰,尝试通

过增加炎症部位ZGG含量的方法,同时利用ZGG的近红外长余

辉发光实现活体内炎症的长时间,高灵敏度成像检测本项目

拟合成不同粒径ZnGa2O4:Cr近红外长余辉纳米颗粒,在基础

上进行不同带电功能基团的修饰(-NH2,-OH,-PEG);利用巨

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对不同粒径、不同功能基团纳

米颗粒吞噬难易,进而研究不同类型蛋白对巨噬细胞吞噬纳

/98/ 新型近红外长余辉纳米发光探针研制及其小鼠炎症成像中的应用

米颗粒的影响;在前二者的基础上,选择携带炎症的老鼠进行

炎症部位长时间成像研究,为其医学应用奠定基础。

/99/ 积雪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胰腺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积雪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胰腺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积雪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胰腺纤维化

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用积雪酸对大鼠胰腺纤维化的

影响,证实了积雪酸具有抗胰腺纤维化的作用。因而,积雪

酸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胰腺纤维化的药物。

/100/ 大孢虫花发酵培养及其生物活性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大孢虫花发酵培养及其生物活性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大孢虫花是虫草的一种。大孢虫花生物活性成分种

类和含量与冬虫夏草接近,而且有其突出的优点。大孢虫花

菌丝体含有的acetoxyscirpenediol的细胞毒素活性是顺铂

的4.0~6.6倍,抗肿瘤效果十分显著。大孢虫花有镇静、镇

痛、调节免疫力、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本技术的特点:1.

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通过对碳源、氮源、无机盐

、培养温度、初始pH等条件的优化,大孢虫花菌丝体得量最

高为2.2-4.8g/100ml,是比已报道的最高得量1.018g/100m

/100/ 大孢虫花发酵培养及其生物活性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l高2-4倍。本培养技术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菌丝体得率

高。2.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以冷冻干燥大孢虫花菌丝

体为原料,应用统计学软件SAS软件优化提取多糖条件,分

离纯化多糖均采用无毒试剂和无毒分离纯化介质,得到纯度

较高的多糖制品。本项目技术来源于攻关计划。

/101/ 低维半导体结构中激子和复杂激子的量子特性
低维半导体结构中激子和复杂激子的量子特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低维半导体结构中激子和复杂激子的量子特性”

课题组在1997年至2007年之间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

:(1)“半导体微结构中杂质态、激子态和复杂体系的量

子特性”是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半导体超晶格研究室所承

担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9年申请获得资助,批准

号为199181。(2)“纳米结构中的自旋电子特性研究”是

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新型薄膜材料省重点

实验室所承担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申请获得

/101/ 低维半导体结构中激子和复杂激子的量子特性

资助,批准号为A2005000147。半个世纪以来,半导体材料

的研究在当代物理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中都占有突出的地位

。半导体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理内涵,而且其性能可置于

不断发展的精密工艺控制之下。30年前,著名物理学家江崎

与其合作者朱兆祥首次提出了半导体超晶格的新概念,由此

揭开了超晶格、量子阱、量子线和量子点微结构等一系列低

维材料研究的序幕。随着微加工技术和分子束外延技术的成

熟与发展,半导体量子阱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迄今为止,

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进展。由于量

子阱在一个方向上限制了电子的运动,产生了许多新的量子

效应,并具有许多新的应用,因而人们就想用各种方法在两

个方向上限制电子的运动,使之产生更强的量子约束效应,

于是产生了量子线和量子点。在量子线中,电子在两个方向

上受到约束,只在沿线的方向上能自由运动,而量子点是系

统在三个方向上受到限制,其量子限制效应更强,它们的光

学性质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说,它的开拓与发展,不

仅对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两翼

而发展的信息科学技术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极

大地刺激了低维物理、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发

展。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研究

半导体微结构中电子态、杂质态、激子态以及复杂激子体系

的量子特性,外加电场、磁场等对其性质的影响;半导体微

结构中晶格振动的模式以及电子-声子作用对基态能量和发

/101/ 低维半导体结构中激子和复杂激子的量子特性

光性质的研究。对于以上的研究内容,我们采取如下的研究

方法:(1)初步选取的波函数考虑到粒子之间的相关效应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采用二维等效势物理模型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利用“高斯法”和“高斯轨道展开法”等,(2)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采用超球坐标方法,数值计算微分方程得

到波函数的数值解以计算D体系的各种性质,并与实验结果

进行比较。(3)对于抛物阱中的杂质态,我们利用一维化

方法考虑有效质量随抛物阱的变化对杂质态性质的影响(S

DEM效应),计算外加电场、磁场对其体系性质的影响。经

过多年的努力,课题组取得如下成果:1.建立了合理的物

理模型,构造新的尝试波函数,其中考虑了电子-电子、电

子-空穴、空穴-空穴的相关效应,利用变分技术计算复杂激

子体系的束缚能、振子强度和体系的度规法则等性质,从而

阐明复杂激子体系的发光机制,进一步解释了现有的实验现

象,确定了实验中的疑问,为实验建立了理论依据。2.建

立电场和磁场下的半导体超晶格中类氢杂质态的垂直输运和

量子跃迁理论,阐明了外加磁场对抛物势量子阱中类氢杂质

体系的束缚能及跃迁能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释微结构和介观

系统的量子特性。3.进一步研究低维系统(量子阱、量子

线和量子点)中粒子的有效质量和介电常数的失配性对激子

和复杂激子等量子体系的性质影响,对杂质态和激子体系能

量及其维里定理值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和理

/101/ 低维半导体结构中激子和复杂激子的量子特性

论结果符合地很好。4.研究各种维度、尺度效应产生的局

域电子态、杂质态和激子态以及外加电场、磁场下量子体系

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课题组完成论文39篇,其中SCI

收录26篇,EI收录3篇。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47次,得到

了一致好评。同时本课题组培养了三名博士生,20余名硕士

生,为河北省乃至全国输送了高质量的科技工作者,在河北

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的评选中,提供了强

有利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也为凝聚态物理获得博士学位授

权点做出了巨大贡献。

/102/ 一种渗漉法提取甜菊糖的工艺
一种渗漉法提取甜菊糖的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渗漉法提取甜菊糖的工艺是将3个以上的提取

罐串联,每个罐中添加甜叶菊干叶,再加入相当原料重量10-

12倍的水,提取温度控制在40-45℃,浸提6-12小时,得提取液

;将提取液用碱性溶液调PH至10-11;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得滤

清液;采用3根LX-T28树脂进行串联吸附,流速≤2BV/h,当提取

液过柱至第三根层析柱流出液有甜味后停止过第一根,又增

加一根吸附柱在第三根后,上柱完成,用1-1.2倍BV纯化水除

杂;所得树脂用0.3%-0.7%的碱液除杂,流速为1-1.5BV/h,洗

/102/ 一种渗漉法提取甜菊糖的工艺

脱量为3-4BV;水洗,将碱洗后的柱子用纯化水过柱2-3BV,洗

去碱液;酸洗,用0.35-0.7%的酸液,流速为1-1.5BV/h,洗脱量

为2-3BV,中和碱性;水洗,将层析柱过水2-3BV,至流出液水为

中性,流速为1.8-2BV/h;酒精解析,每根层析柱用4±0.

2倍BV的70-75%的乙醇进行洗脱;浓缩,收集的乙醇溶液,采用

真空加热浓缩,真空度-0.07Mpa至-0.095Mpa,加热温度50-6

0℃,回收乙醇直至无醇味,得到待脱色液;脱盐、脱色处理,

将待脱色液连续经过LX-T5,D941,D285树脂脱色,流速为2&#

177;0.1BV/h,收集流出液,再用3-3.5BV的60-70℃纯化水水

洗至无甜味,采用真空加热浓缩,加热温度60-80℃,再放入烘

箱干燥,干燥温度75-85℃,干燥时间4-5h,得到粗糖;过精制

树脂,将粗糖溶解,每100ml水溶液含粗糖15-20g,之后过LX-

69B树脂,收集流出液;活性炭脱色,流出液用粗糖质量5%-10

%的活性炭进行脱色,脱色后过0.4微米滤膜,收集滤液,浓缩

干燥,干燥温度75-85℃,干燥时间4-5h,得甜菊糖。本工艺克

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渗漉法提取甜菊糖的工艺,不经

过精制即可得到总糖95%以上,莱苞迪甙A(RA)60%以上规格

的甜菊糖。

/103/ 年产1.75亿只一次性光·生物双降解餐饮具生产线建设
年产1.75亿只一次性光·生物双降解餐饮具生产线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内容:建年产1.75亿只光·生物淀粉双降

解一次性系列餐饮具生产线,主要产品有餐盒、饮杯、方便

面盒、饭(汤)碗、盆等。土建工程9920平方米。主要设备:

挤出片材机、高速自动真空吸塑机、空气压缩机、粉碎造粒

机、制杯机等。产品降解餐饮具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首次发

明"在位"改性工艺,对玉米淀粉进行特殊聚合处

理,配以化学材料制备的一种新型降解树脂(母料),利用

新工艺和合理的配方生产降解饮具,是发泡塑料制品的替代

/103/ 年产1.75亿只一次性光·生物双降解餐饮具生产线建设

品,主要特点是其制品经使用废弃后,经光合作用后易被土

壤消纳、分解,无残留,且对土壤及环境无毒害、无白色污

染形成。该项目已经铜计发(2000)191号文件批准立项,可

行性研究报告工作已完成。目前完成了厂址选择和设备的考

察投资总额及合作方式:项目总投资2149.7万元,其中:土

建工程投资800.7万元,机电设备投资698万元。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投资、补偿贸易、参股等。市场预测及投资回

报分析:项目简称后年销售收入3500万元,年利润1075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1.5年。

/104/ 广州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
广州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2、课题背景智能装备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产

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的基本工具,其发展

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全球制

造业大国产业竞争的焦点。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先后提出“

中国制造2025”、智造强国等发展战略,大力支持智能装备

产业发展,鼓励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智能装备作为智能制

造的核心支撑,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热点。广东省

/104/ 广州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

是我国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基地,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

础和完备的工业体系,省层面出台《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

划(2015-2025年)》等政策,将发展智能装备产业作为推动

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广州市亦出台“广州制造

2025”、“IAB”计划等相关政策措施,着力发展机器人、智

能成套装备等智能装备产业。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市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核心区,充分具备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的基础和

条件,加快广州开发区智能装备产业建设,推动智能装备产业

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对促进广州市、广东省智能制造产业

发展有重要意义。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本项目的集群顶

层设计和促进研究工作,第一,有利于形成产业发展共识、形

成产业发展合力;第二,有利于培育形成产业链完整、创新链

完整、资金链配套、官产学研协作机制灵活的协同发展良好

格局;第三,有利于激发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动力与

潜力,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进而为高新区、

广州市乃至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变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本研究在充分的前期研究、本地调研以

及外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广州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基础

进行诊断分析,把握智能装备产业国内外发展态势,借鉴国内

外典型代表区域的发展经验,明确广州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

发展的发展思路与目标,提出:广州高新区要以打造工业机

器人本体、核心功能部件、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为核心抓手

,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国智

/104/ 广州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

能制造应用示范区、广东省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引领区。并分

别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空间布局、示范应用等方面提出

了若干目标。重点领域选择方面,要着力做大工业机器人及

核心部件、高端数控机床及核心部件、流程制造智能成套装

备、智能化金融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及测控设备等五大核心

领域;聚焦培育智能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智能物流装

备三大新兴领域。在产业提升发展举措方面提出五大重点任

务,分别是:壮大多层次企业主体,提升产业发展规模;深化

产业创新合作,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集聚产业发展资源,

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深化“机器换人”计划,推广智能装

备试点示范;完善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优化产业发展配套。

四、创见与创新产业促进政策围绕发展重点和适用范围、金

融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智能化改造、技术创新、创业扶持

、产业配套、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的政策建议,

为广州高新区后续研究出台的“金镶玉”和IAB政策体系提

供了参考;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本项目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项

目组织实施机制,一是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项目

执行小组;三是组织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四是建立了日常沟通

和信息共享机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及时讨论沟通,顺利完成

了项目申报书中约定的工作内容。五、社会经济效益,存在

的问题广州高新区主动服务“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

5”等国家战略,贯彻落实省市相关产业政策部署,以打造具

/104/ 广州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

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为导向,以努力建设全国智

能制造应用示范区、广东省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引领区为目标

,明确思路、找准重点、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智能

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了项目各项工作任务。截

至2018年底,广州高新区集聚了规模以上智能装备企业70家

,实现工业总产值382.72亿元,构建从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

整机到下游应用集成、检验检测的智能装备全产业链条,一

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处于领先。比如,达意隆

研发出国内第一台高速吹贴灌旋一体机,成为继德国克朗斯

、法国西德乐之后,全球第三个成功突破该技术的企业;昊志

机电在国内电主轴市场占有率达40%,产品全面替代进口,解

决了我国电主轴核心功能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广州

高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建设了中国(广州)智

能装备研究院、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广州中科院沈阳自

动化研究所分所、巨轮研究院、浙大工研院、聚华国家级创

新中心等一批高端研发机构。下一步,高新区将在省、市大

力支持下,将加强政策研究与创新,围绕智能装备产业五大核

心领域和三大新兴领域,加紧出台专项产业促进政策,明确不

同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及发展策略,围绕开发区机器人及智

能装备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重大项目,积极对接

中央、省、市的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一批带项目、带

资金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105/ 生物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
生物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产品概况:乳酸链球菌素(又称乳酸链球菌素

、尼生素、尼辛素)是由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抗生素

。早在1928年,美国Roger等人发现乳酸链球菌的代谢产物

能抑制保加利亚乳杆菌,在其后的20多年里,许多科学家对

其结构、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Nisin能抑制大部

分革兰氏阳性菌及其芽孢的生长和繁殖。迄今为止Nisin已

在约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批准作为食品防腐剂,其中在干酪

产品和罐头食品加工中应用最为广泛。我国也在1990年在G

/105/ 生物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

B2760–1986中批准Nisin可用于罐藏食品、植物蛋白食品、

乳制品、肉制品中。1992年3月29日我国卫生部食品监督部

门签发了Nisin在国内的使用合格证明书。二、乳酸链球菌

素化学结构式及理化特征:1、化学结构:乳酸链球菌素(

Nisin)是一种含有34个氨基酸的具有很强杀菌作用的多肽

细菌素,分子式为C_143H_228N_42O_37S_7分子量为3510道

尔顿,其活性分子常为二聚体或四聚体。2、理化特征:Ni

sin是灰白色的固体粉末,使用时需溶于水或液体中,不同

pH值下溶解度不相同。如在一般水中(pH=7),溶解度为

49.0mg/ml;若在0.02MHCl中,溶解度增加为118.0mg/ml。

在碱性条件下,几乎不能溶解。Nisin的耐酸、耐热性能都

很优良。三、主要技术指标:性状:灰白色略带黄色粉末状

含量:≥1100IU/mg干燥失重:≤3.0%砷(以As计):≤3mg/k

g重金属(以Pb计):≤20mg/kg氯化钠:≥50%菌落总数:≤1

0cfu/g霉菌和酵母菌:≤10cfu/g大肠菌群:≤6MPN/100g沙门

氏菌:25g中不得检出四、该项目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如下:

该项目采用三级发酵技术生产乳酸链球菌素,生产工艺具有

如下创新:⑴通过菌种筛选、选育和对发酵配方及工艺的优

化,使生产上的发酵单位由5000IU/ml提高到12000IU/ml。

⑵采用陶瓷膜微滤→超滤浓缩→超滤脱色三级提取工艺,控制

溶液中溶质的分子量,有效去除色素,使产品的收率达到7

0%以上,纯度达到40%以上。⑶使用了超微粉碎新技术,使产

品的粒度≤1600目。五、经济效益:根据成本计算,当产品

/105/ 生物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

的生产能力为14.8吨/年或售价降至现时间价格的38.15%,

项目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故此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六、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目前我国食品防腐剂多采用盐类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等,多是化学合成,现有食品行业的

现实生产条件下,使用量超标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人体有一

定的毒副作用。而作为新型的防腐保鲜剂乳酸链球菌素是一

种绿色的保鲜剂、无毒副作用,对人体没有危害。乳酸链球

菌素及自然提取的防腐剂将会逐步取代化学合成的防腐剂,

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给人类的健康带来

美好的未来。

/106/ LED光功能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LED光功能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华南理工大学和佛山市国星光电

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担广东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面

向高附加值产业的LED光源系统的集成、开发及产业化”(

项目编号:2010A080802007),依托产学研联合研制及其产

业化,形成完整的技术成果“LED光功能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

技术”。该技术成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且成功应用在

液晶显示背光、LED显示等高附加值LED领域,所形成的共性

成果可以在光通信等领域共享,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项

/106/ LED光功能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目实施过程共发表论文13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

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件。2.技术原理技术成果利用电磁

波传播规律,通过有限时域差分方法,对光波经过微观尺度光

学结构时的近场和远场光学现象进行推算,获得光学结构的

本征光功能属性,从而在宏观尺度下,利用几何光学的光线追

迹方法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计算。基于此精确光色设计

理论,分别从LED芯片、封装与光源系统层级进行了针对性的

技术突破。在LED芯片层级,基于不同架构芯片发光模式设计

图形化衬底与取光面微粗糙结构,提出芯片微图形转印刻蚀

技术,实现阵列与随机微图形复合结构的协同制备,提升芯片

取光性能并实现近场光线分布的精确调控,为封装提供关键

光源参数;在LED封装层级,分析荧光涂层内部微纳粒子及宏

观表面光学特性,建立荧光涂层的宏微协同光学模型,实现L

ED器件的精确数字化设计;提出图形化分层脉冲喷涂技术实

现各色荧光涂层的阵列化制造,解决器件光效低及光色均匀

性差等技术难题;提出模压磨切成形技术,实现精密光学涂层

结构的无损、高效制备;在光源系统层级,开发光学透镜能量

负反馈设计方法及其近净成形平面阵列塑封装备,实现自由

曲面透镜的精确设计与规模化高效制备;采用微透镜阵列强

化散射薄膜及微纤维漫反射涂层结构,开发新型远程荧光光

源系统,有效提升系统光效及光色均匀性。3.技术的创造性

与先进性本项目在光学设计方法上实现了宏观与微观尺度结

构协同设计的突破,从LED芯片切入,贯穿中游封装及下游应

/106/ LED光功能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用,对LED各层级光功能结构进行设计与优化,充分考虑宏微

复合尺度光功能结构对LED光色品质的影响,为LED设计与优

化提供了重要新思路。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具体如下

:第一,在芯片层级针对水平、倒装架构分别对图形化蓝宝

石衬底阵列结构的排布形式、轮廓形状等参数实现了量化设

计,突破了蓝宝石衬底与芯片取光模式失配的限制;结合三维

分形理论实现芯片取光面微粗糙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提升芯

片取光性能并实现芯片近场发光分布的准确调控,突破了封

装与芯片发光模式失配的限制;开发出微图形转印刻蚀技术

,制备出阵列与随机微图形复合结构,实现高品质芯片的高效

规模化制备;第二,在器件层级建立荧光涂层宏微协同光学模

型,实现LED的精确数字化设计;开发出图形化分层脉冲喷涂

技术实现各色荧光涂层结构的阵列化制造,通过荧光涂层分

区解决重吸收问题,利用图形化排布局部定向强化散射,有效

提升器件光效及光色均匀性;开发出精密模压磨切成形技术

,采用两步成形方法精密调控封装涂层尺寸形貌,实现精细涂

层结构的无损、高效制造;第三,在光源系统层面开发了透镜

能量负反馈设计方法及近净成形平面阵列塑封装备,实现自

由曲面透镜的精确设计与高效制备;在远程荧光光源系统中

采用微透镜阵列强化散射薄膜及微纤维漫反射涂层结构,显

著提升光效及光色均匀性。4.技术适用范围项目提出的LED

光功能结构设计与关键制造技术在微电子领域具有普适性,

/106/ LED光功能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可推广至光通信等其他领域,解决高端领域的光学元件设计

与制造难题,提高我国在涉及国防、民生等技术领域的核心

竞争力。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应用情况本项目在

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成功,利用“LED光功能

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光色品质LED器件及灯

具的产业化生产,包括大功率白光LEDHPF等系列,小尺寸白光

LEDCSP1313及CSP1010等系列,全彩显示RGBLED0505等系列以

及LED球泡灯等系列。目前该项目开发的产品已经为公司创

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存在问题目前设计方法主要集

中在对光功能结构的优化方面,优化方式相对单一,并不能达

到光学性能的最优化设计;所提出的光功能结构还未能完全

考虑到与任意LED光源系统的融合与匹配问题,难以直接应用

到各式各样的LED光源系统;光功能结构设计方面未能全面考

虑对热学性能的影响,缺乏评估光色热综合性能的指标。6.

历年获奖情况无。

/107/ 薁磺酸钠原料药的工艺研究
薁磺酸钠原料药的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薁磺酸钠原料药的工艺研发,主要对其生产工艺、

结构确认、质量标准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与开发。进行了

薁磺酸钠在磺化阶段、结晶纯化阶段等过程的工艺研究,达

到了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具体体现在:在磺化阶段,采用

三氧化硫有机溶剂络合法代替浓硫酸法磺化法,促进磺化反

应更加完全,大大提高了粗品纯度,使产品上升为药品级成为

能。在结晶纯化阶段,我们将结晶溶剂由乙醇改为纯水,并在

纯水精致过程中,加入可沉淀杂质的吸附剂等手段,将成品杂

/107/ 薁磺酸钠原料药的工艺研究

质降至符合药品级规格标准。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在整个

工艺过程中,通过三氧化硫硫化法,无毒有机溶剂络合法和溶

剂回收法三大措施,克服了原工艺中产生废酸,作业环境差,

溶剂不回收的弊端。并建成了薁磺酸钠生产净化车间,经天

津市食品药监局净化检测中心检测符合标准要求,取得了国

家药监局的药品受理通知书。该产品促使企业研制开发了多

个下游制剂产品,用于药品、日化、等多个领域,展现了良好

的应用前景。

/108/ 富顺香辣酱衍生腌菜调味食品的开发
富顺香辣酱衍生腌菜调味食品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源于四川省科技厅科

技计划2018年重点研发项目。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

)技术原理1.蔬菜脱水方式的优选比较盐渍脱水和风脱水各

有特点,盐脱水速度比较快,腌渍工艺却复杂一些,且浪费食

盐;风脱水速度比较慢,但是品质要好。风脱水晾晒所需时间

较长,适宜高端加工。盐渍所需的干制脱水时间较短,但是食

盐消耗量大,不但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增加盐渍脱水工艺

、与国家绿色发展政策向违背;另一方面,盐渍脱水的品质不

/108/ 富顺香辣酱衍生腌菜调味食品的开发

如风脱水好,只适宜加工低端产品。2.蔬菜无损伤风脱水技

术的开发开发无损伤风脱水技术,针对不同的蔬菜品种加以

选择。实验网兜挂式方法进行风脱水,避免传统方式因穿孔

而造成的蔬菜组织结构损伤,力求保持蔬菜结构的完整性。

3.辣椒辣度量化分级及精准添加技术的开发本项目在广泛调

查的基础上,试验对辣味食品的辣度进行量化分级,通过定量

调节辣味食品中辣椒碱含量的办法来控制辣味食品的辣度,

使产品辣味定量化(辣度分级),定量分析了不同辣度辣味

食品中辣椒碱的含量,依据感官辣度和辣味食品中辣椒碱的

含量,对辣椒和花椒,麻辣味食品进行了分别量化分级。(二

)性能指标通过研究,使用风脱水后乳酸菌快速生酸技术,使

青菜低盐腌渍技术用盐量由15%降到了8%-10%,调味腌菜热力

杀菌由100℃-10分钟降到90℃-10分钟,防腐剂添加量由0.0

3-0.05%降至0.02-0.04%,完成低强度热力杀菌产品保质期6

个月以上目标。项目达产后预计衍生腌菜调味食品年产400

0多吨,新增销售收入5200万元,新增利润590万元以上,新增

税金300万元以上,同时通过辐射示范,建立大头菜、辣椒、

萝卜等原料基地3000亩以上,带动农户1500户以上,成为自贡

市、富顺县的地方支柱产业。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

项目优选比较蔬菜脱水方式,开发青菜、大头菜新型风脱水

技术,设计蔬菜风脱水棚架产业化方案,提高蔬菜风脱水效果

与效率。本项目蔬菜风脱水后经过腌渍后熟,尤其在腌渍后

期,科学引流池底盐水,减少底部腌菜在盐水中长期浸泡,减

/108/ 富顺香辣酱衍生腌菜调味食品的开发

少原果胶的分解,保持青菜、大头菜等产品的脆度。低盐食

品更加利于人类身体健康,本项目在蔬菜腌渍后熟发酵过程

中通过人工接种纯种菌种促进发酵,降低发酵食盐添加量助

推高盐制品向低盐制品转化,同时缩短了发酵周期,提高青菜

加工产量及风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佐餐食品向休闲食品

转化,大幅度扩展消费市场。本项目实现了化学保鲜向现代

天然香辛料生物保鲜技术转变,提高脆度和风味,减少耗盐量

,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

全性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研发与成果转化无缝衔接

,开发2个系列,9个新品种,一改富顺香辣酱品种单一的现状

,实现香辣酱口味、用途多元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新

建生产线1条,实现年产5000吨的生产能力,使传统香辣酱实

现升级换代,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富顺香辣酱特色风味调

料方面专利2项。课题所开发的新品技术稳定,通过第三方检

测机构自贡市检验检测院的各项检测,各项指标符合食品安

全要求,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并利用课题承担单位现有的线上

线下推广、销售渠道投放市场,得到经销商及客户的认可。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应用情况1、酱渍蔬菜新

产品的开发本项目传承富顺香辣酱调味秘诀与工艺配方,创

新生产工艺,结合了腌菜风脱水技术研究的成果进行转化开

发出了风味酸菜、风味大头菜等产品。2、酱菜方便调料新

产品的开发本项目以富顺香辣酱风味特色为基础,通过研究

/108/ 富顺香辣酱衍生腌菜调味食品的开发

分析川菜菜品的风味特点及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以及辣椒

辣度量化分级及精准添加技术的成果转化开发出了“腌菜烹

饪调料”:水煮、干锅、烧烤、蒜蓉辣酱、鲜椒酱等产品。

为提高腌菜竞争力,提高其附加值,扩大消费群体和运用领域

,稳定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二)存在的问题:目

前企业完全实现风脱水难度很大,菜农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空

旷地晾晒,可同时解决了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还节省了前期

的风脱水工艺的成本。高品质的产品必然要有高品质的原料

,但是传统风脱水方式产量低,速度缓慢很难满足最新的高端

生产需求。本项目辣椒辣度量化分级及精准添加技术的开发

主要针对的是四川及西南地区消费人群对辣味食品辣度的感

官评价进行了调查,而四川地区百姓喜好食辣,对辣味的需求

及承受力相对全国其他地区偏大,分析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

/109/ 房车用智能驱动控制组件42ZY66-42JX-42JS
房车用智能驱动控制组件42ZY66-42JX-42J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公司承担的房车用智能驱动控制组件42ZY66-42

JX-42JS是我公司应客户要求开发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机电

一体化新产品,是微特电机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的又一新

品种。属于高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一个执行元件。该项

目针对电机的高可靠性要求,进行电机关键部位的结构方案

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开发。主要技术创新点:1、最终

输出采用90°直角输出,对整个结构而言,更合理化(外

观设计专利ZL201730251922.4);2、通过设计箱体4个凸台

/109/ 房车用智能驱动控制组件42ZY66-42JX-42JS

做支撑安装使用,采用无螺钉安装方式,整体设计结构较为新

颖,节能高效(实用新型专利ZL20170692630.9);3、齿轮行

星架组件采用了齿形孔组合,出轴级轮轴组合附加了激光焊

,提升安全性和寿命;4、机电一体化,增加霍尔编码器和电磁

刹车(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1154819.9),提高系统的控制

性能。产品经客户信赖性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反应该电机性

能指标均能达到客户的验收标准,符合产品的使用环境。目

前,根据样机试制情况和批量生产要求,技术人员积极调整和

改进有关技术问题,完善了工装,并投入批量试产。从生产情

况看,生产设备先进,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前景乐观

,达到了本项目立项时的预期目标。

/110/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V1.0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近年来,基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日益受

到重视。但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大规模直接

接入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供电质量带来较大挑战

。因此,为协调电网和分布式发电的矛盾,充分挖掘分布式发

电为电网和用户带来的价值,微电网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微

电网技术已被公认为是DG最有效的利用方式。作为大电网的

有效补充,微电网是具有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能力的微型

配电系统,可根据电网运行情况在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之间

/110/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V1.0

灵活切换,它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系统可靠性等方面起着

重要的作用。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是微电网技术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能为微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提供数据管理、监视、

控制和优化,保障微电网的稳定高效运行。微电网能量管理

系统中的最优控制问题是一个多目标非线性的控制问题。在

进行多目标优化时,很难使所有目标同时达到最优。微电网

能量管理的优化问题一般包括技术目标和经济目标。其中技

术目标主要反应在电能质量方面,包括各负荷节点的电压偏

差最小,而经济目标则包括系统的网损最小,微电网中分布式

电源的运行效率最高。本课题的关键是使目标函数尽可能达

到最优,同时能满足在线监测和实时控制。课题以各分布式

电源功率输出特性和电压波动范围、潮流约束等为约束条件

,以电压偏差最小、系统的网损最小,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

运行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多目标

优化模型。微型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现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

阶段,相对于大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在功能方面还有很大的

差距。微电网中包含的实时监测点很多,所必须采集的信息

量增多,导致通信难度增加,不利于调度员的准确决策。

/111/ 极耐高温木聚糖酶的研发和应用
极耐高温木聚糖酶的研发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为依托,经

过5年多的研究在耐热木聚糖酶生产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

进展。“极耐高温木聚糖酶的研发和应用”成果通过了教育

部的成果鉴定,鉴定意见认为“项目起点高,创新性强,应

用价值大,在极耐高温木聚糖酶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完成了产耐高温木

聚糖酶(xynB)基因的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重新

构建表达载体,将产极耐高温木聚糖酶(XynB)基因在分泌型

/111/ 极耐高温木聚糖酶的研发和应用

寄主中(毕赤酵母)高效基因,工程毕赤酵母中XynB的拷贝数

超过40,并系统地研究了该酶的酶学性质。通过一系列酶学

性质分析发现:它的最适酶反应温度为90℃,且具有良好的

pH和热稳定性。同时,XynB水解木聚糖的产物是以木二糖为

主的小分子寡糖,非常适合制备高纯度低聚木糖。另外,该

项目还筛选得到出多株能高效生产耐热木聚糖酶的野生菌株

。采用自行选育的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嗜热真菌)经深层发酵

培养(也可采用固体发酵生产),提取等工艺制成的,已经完

成中试生产,其综合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已经完成耐热木

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和在低聚木糖制备、焙烤食品品质改善、

制浆造纸行业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合作形

式,所需费用等面议。

/112/ 小分子大豆肽制备工艺技术开发及新型干燥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小分子大豆肽制备工艺技术开发及新型干燥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大豆蛋白肽是由大豆蛋白经蛋白酶水解作用处理后

,再经分离和精制等处理得到的低聚肽混合物,大豆肽一般

由3~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小,更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

同时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及热稳定性,因此更适合于解决老年

人消化吸收差的问题,同时大豆肽的理化特性更适合于开发

各种蛋白类健康食品。本成果突破现有制备大豆肽中使用的

简单酶水解法,采用复合酶多级定向酶解技术、多种生物膜

组合分离技术及四级喷雾干燥技术等国际领先技术,确立酶

/112/ 小分子大豆肽制备工艺技术开发及新型干燥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切位点与肽功能性关系,高效回收生物活性肽片段,并最大

限度减少肽产品中游离氨基酸和高分子蛋白的含量,四级喷

雾干燥技术通过增加塔内调节风速和风向的热风管装置,无

需添加造粒剂,便可实现塔内富集、成粒,解决了小分子肽

耗能大、扬尘、冲溶性差等问题,制备分子量在150Da~15

00Da范围内的肽产品。

/113/ 新型高效安全面粉改良剂-偶氮甲酰胺(ADA)
新型高效安全面粉改良剂-偶氮甲酰胺(ADA)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在面制品生产中,常加入面粉强筋剂来增强面筋的

弹性和韧性,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机械加工性能。过去,

溴酸钾是最为常用的面粉强筋剂,但近年的安全性研究发现

,溴酸钾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作用,不少发达国家已相继

禁用或限用溴酸钾。偶氮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简称

ADA,为黄色至橘红色结晶性粉末,具有漂白与氧化双重作

用,是一种面粉快速处理剂,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并已通过

WHO和FDA的批准,是替代溴酸钾的理想产品。偶氮甲酰胺具

/113/ 新型高效安全面粉改良剂-偶氮甲酰胺(ADA)

有氧化性,是一种速效氧化剂,其本身与面粉不起作用,当

其与面粉中加水搅拌成面团时,能快速释放出活性氧,将面

粉蛋白质内氨基酸的硫氢根(-SH)氧化成二硫键(-S-S-),使

蛋白质链相互连结而构成立体网状结构,改善面团的弹性、

韧性及均匀性,从而改善面制品的组织结构及物理操作性质

,使生产出的面制品具有较大的体积,较好的组织结构。与

溴酸钾相比,ADA不似溴酸钾那样,须待酵母发酵时将面团

的pH降低至足以激化时才起作用,而是在面粉潮湿后就立即

起作用,所以起效更快,基本在和面阶段就可以使面团达到

成熟,这对制粉行业要求缩短仓储期、烘焙行业要求快速发

酵极有意义。ADA的增筋效果优于溴酸钾,而跟溴酸钾与抗

坏血酸合用的效果相近。应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

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ADA可用于小麦粉

,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使用方法:推荐使用量10-20g

/1000kg面粉,最佳添加量应针对不同品质的面粉通过面团

流变学特性试验及烘焙实验确定。建议使用微量喂料机在面

粉中定量均匀分配,或在和面时溶于水后均匀添加。为使A

DA与小麦粉混合均匀,可先用中性稀释剂(如碳酸盐、磷酸

盐等)将该品稀释成10%的混合物后再用。保存方法:密封贮

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之处可保存两年。包装规格:1公斤

×15铝箔复合袋/箱,25公斤/桶。

/114/ 基于量子点的蛋白质淀粉样纤维检测
基于量子点的蛋白质淀粉样纤维检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以与朊蛋白病相关的朊蛋白为检测目标,采用量子

点、纳米金等纳米材料为探针,构建了检测朊蛋白的多种方

法,为实现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奠定了基础。纳米探针无标

记法检测。朊蛋白是一类容易发生纤维化的蛋白质。蛋白质

纤维化诱导的纳米材料团聚是课题组发现的一种新现象。由

于蛋白质的纤维化和纳米材料的团聚互相促进,少量蛋白质

发生纤维化可以诱导大量纳米材料团聚;此外,量子点和纳

米金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课题组

/114/ 基于量子点的蛋白质淀粉样纤维检测

以CdTe量子点为探针,构建量子点-孔雀石绿互补色体系。

当没有朊蛋白时,溶液呈无色;有朊蛋白存在时,量子点发

生团聚,互补色体系被破坏,从而呈现孔雀石绿的颜色;且

朊蛋白浓度越高,颜色越深。据此可以实现对朊蛋白的目视

化检测。纳米探针表面修饰识别物质检测。为提高检测朊蛋

白的选择性,课题组在纳米探针表面修饰识别物质。

/115/ 基于具有纳米粗糙表面微电极的新型电化学基因芯片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具有纳米粗糙表面微电极的新型电化学基因芯片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

来的前沿生物技术,由于具有高通量、快速、平行化采集生

物信息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人类基因测序、药物筛选与开发

等方面,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有着较广的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许多公司和研究机构如美国的Affymetrix、Ap

ogen、CombiMatrix和GeneMachines,以及中国的清华大学生

物芯片中心等在基因芯片的研制开发方面已取得一系列科研

成果。尽管基于荧光检测的基因芯片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发

/115/ 基于具有纳米粗糙表面微电极的新型电化学基因芯片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目标分子的标记是重

要的限速步骤,如何绕过这一步是人们一直期望解决的问题

;其次,检测灵敏度不够高,当前多数公司在标记和测定前都

要对样品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增以便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再者

,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检测系统庞杂。另一方面,基因电化学

检测的基因芯片技术也取得一些进步,比如,CombiMatrix研

制了微电极Microarray系统,探针DNA分子通过电化学方法在

电极表面原位合成,检测灵敏度可达0.75pM,但此系统存在两

个缺点:1)需要对目标DNA分子进行标记;2)由于探针DNA是

电化学原位合成的,成膜情况难以控制,牺牲了杂交效率。T

oshiba开发了Genelyzer系统,此系统中,杂交指示剂Hoechs

t33258同时吸附在ssDNA和电极表面,产生干扰信号,且灵敏

度不够高。Motorola研制了eSensor系统,但存在信号DNA分

子需Ferrocene修饰及临床样品仍需PCR扩增放大等问题。因

此,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纳米技术与功能材料课题组开

发一种灵敏度高、稳定性及重现性好、价格低廉、操作简单

,不需样品标记、免PCR的电化学基因检测系统,并将该系统

用于疾病临床诊断中,以期为疾病临床早期基因诊断及预警

提供新的平台和建立新的方法学。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电化学DNA检测灵敏度达1aM。2)电化学检测成果重现性>

90%。3)建立用微电极检测DNA研究方法。4)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国内外研究论文17篇。3.技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采用具有纳米级粗糙表面的微电极

/115/ 基于具有纳米粗糙表面微电极的新型电化学基因芯片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作为换能器,使得本电极同时具有微电极和纳米电极的优点

,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2)基于微加工技术的对集成在芯片

上微电极的位置、数量的可控性。3)基于电沉积技术的对电

极大小微米级及对表面形貌纳米级可控性。4)根据特定检测

疾病,对微电极表面进行相应修饰,可方便开发出专门针对某

种疾病进行可靠、早期基因诊断的电化学基因检测系统。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利用微加工技术,在

SiO2/Au/SiO2/Si基底上形成纳米或微米孔,然后进行电沉积

,制备具有粗糙表面的微电极,考察巯基化的探针DNA在电极

表面上的成膜能力,并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和现代电化学分

析技术,研究目标DNA分子和固定在电极表面的探针分子间的

杂交行为。在此基础上,利用微加工技术,得到微电极阵列,

开发基因芯片。运用微电子技术设计相应的接口电路,开发

电化学基因芯片检测系统。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随着

基因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基因生物行业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

的主角。疾病在于预防,但预防重在预知。通过基因检测,人

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内因“风险,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

预防。由于个体对药物的代谢强弱不同,盲目服用药品和保

健品不仅造成金钱上的浪费,还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通

过基因检测,辩证用药、因人而异,给病人找到最合适的药物

,不仅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提高疗效,更避免对人体造

成不必要的伤害。由于DNA生物传感器能够从基因水平上对

/115/ 基于具有纳米粗糙表面微电极的新型电化学基因芯片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引起疾病的病原作出定性、定量的检测,并且和传统的诸多

分析手段相比具有简单、快速和准确等特点,因而新型DNA生

物传感产品的研制将一直是当今生物传感器领域中的前沿性

课题。现在,世界各国的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投入了大量的人

力、物力及财力用于其研发。本研究项目所获得的基于纳米

粗糙表面的微电极的新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具有高灵敏度、

高选择性、快速、低检出限、低成本及易于使用等优点,将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为

临床疾病诊断及预警提供新的工具。存在的不足:在电沉积

过程中,相同沉积条件下所获得的微电极在形貌、大小及表

面纳米粗超度等方面的一致性不够好,进而影响下一步实验

,在控制微电机加工的重现性上需要进一步提高。改进措施

:通过恒电位或者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技术,在以纳米或微米

孔底部的金层上可控生长具有纳米粗糙表面的微电极,在实

验条件上细化,研究电极尺寸、表面形貌与电沉积参数之间

的联系。此部分工作还在进行中,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116/ 新型可溶性血小板凝胶纱布的研制
新型可溶性血小板凝胶纱布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符合2015年广州市产学

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申报指南中民生科技研究项目的创新医

疗器械产品开发及示范应用一项,本课题的完成,不仅能满足

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伤口止血,还能用于战伤出血

的一线救治、战时烧伤救治、促进创伤愈合,达到创伤急救

的重要目的。对挽救伤员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维护和再生

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止血

是紧急医疗救治的一个重要步骤,病人在手术治疗过程、日

/116/ 新型可溶性血小板凝胶纱布的研制

常生活中出现突发性创伤时,均需进行快速的止血。随着自

然灾害的和交通工具的增多,严重创伤患者也相应增多,这些

患者多为脏器损伤和动、静脉血管破裂,如不止血是紧急医

疗救治的一个重要步骤,病人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出现突

发性创伤时,均需进行快速止血。随着自然灾害的和交通工

具的增多,严重创伤患者也相应增多,这些患者多为脏器损伤

和动、静脉血管破裂,如不能及时止血,就会带来非常危险的

并发症,甚至出现器官衰竭、昏迷及危及生命等。手术过程

中创面渗血,尤其是实质脏器手术或外伤创面渗血成为了术

中棘手的问题,手术时若医护人员的疏忽将敷料留置病人体

内更会造成医疗事故,增加医患矛盾。加上废弃脓血纱布还

会造成环境污染。术后伤口的换药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传

统的敷料如纱布、敷伤巾等,不仅吸附性差,抑菌作用、与机

体的相容性、透气、透湿等方面存在缺陷,创面肉芽组织容

易长入敷料的网眼中,更换敷料时易与创面伤口粘连,损伤新

生的肉芽组织,对新生上皮组织可引起再损伤和出血,加大了

细菌感染的机率,不仅降低了伤口的愈合速度还会产生严重

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课题拟研制的新型可溶性血小板凝胶纱布是一种多效止血

并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敷料,将富血小板血浆和羧甲基壳聚

糖联合冻干,使其成为既能快速止血,还能促进伤口愈合、抗

感染的可溶性纱布。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1

、项目目标(1)研制出一个急慢性创面止血、促进创面愈

/116/ 新型可溶性血小板凝胶纱布的研制

合和抑菌新型可溶性富血小板凝胶纱布。(2)通过疗效评

价和安全性评价,证明新型可溶性富血小板凝胶纱布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2、项目内容(1)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2

)新型可溶性血小板凝胶纱布的制备工艺:(3)新型可溶

性血小板凝胶纱布的疗效观察:三、主要创新之处1、本课

题首次将冻干血小板与羧甲基壳聚糖制备成新型的复合型纱

布,应用于止血和促进创面愈合。2、本课题探索羧甲基壳聚

糖与富血小板血浆混合的制备工艺,为可溶性富血小板凝胶

纱布提供质量标准。四、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和取得的社会

效益本课题研制的新型可溶性血小板凝胶纱布能够广泛用于

需要外科手术的各个领域,还能应用于术后急性创面和慢性

创面的伤口愈合及抑制细菌的增生,因此按照全国一年的手

术量计算,销售量可以用亿来计算,收益超过上亿元。五、主

要研究成果(1)发明专利:一种富含生长因子的壳聚糖可

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2)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富含生长因

子的壳聚糖可溶性创可贴(3)QiyuZ,MingJ,QiangL,etal.

EnhancedHealingActivityofBurnWoundInfectionbyDextra

n-HAHydrogelEnrichedwithSanguinarine[J].Biomaterial

sScience,2018:10.1039.C8BM00478A。(4)唐艳姣,周谋,

施琳颖,魏淑贞,林放,李文丹,丁慧慧,许育兵,单桂秋.冻干

血小板在促SD大鼠急性创面愈合中的实验研究[J].中国输血

杂志,2018,31(06):588-592。(5)张卫,单桂秋,黎诚耀

/116/ 新型可溶性血小板凝胶纱布的研制

,程飚,林放,施琳颖,王玲,杨域.羧甲基壳聚糖-血小板复合

材料在兔耳动脉出血模型中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输

血杂志,2017,30(05):504-507。(6)周谋,唐艳姣,施琳

颖,魏淑贞,林放,李文丹,单桂秋.血小板冻干过程对其生长

因子释放量和促HUVECs增殖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输

血杂志,2018,31(06):593-596。(7)魏淑贞,施琳颖,周

谋,林放,吴红宜,李蕾,李荣娟,单桂秋.冻干血小板保护液优

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04):350-355。

六、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由于该项目属于候选类生物药物

研究,处于前期实验阶段,需要进一步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

行研究。

/117/ 天然高分子白芨多糖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应用
天然高分子白芨多糖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涉及天然高分子

产品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内容是对传统药材白芨天然高

分子多糖资源进行精深加工与产品应用研究,由超声波逆流

提取-酶法随程精制、丹皮酚-白芨多糖包合物制备、多糖安

全性及生物活性评价、白芨功效产品制备与应用等系列创新

技术组成。项目不仅能够提升我国传统中药资源的附加值,

而且符合国家对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与战略部署要求,以中

药化妆品为突破口,增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驱动力,使中药

/117/ 天然高分子白芨多糖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应用

化妆品行业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项

目针对我国传统药材资源白芨的利用率低、多糖产品品质低

、应用领域狭窄等迫切需要解决的行业难题,通过3项国家级

重大课题和10多项部省级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十几年系统深

入研究与开发,建立了天然高分子白芨多糖的精深加工及应

用的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体系;针对应用需求,形成了四大类

创新技术和系列产品:(1)首创超声波连续逆流提取-酶法

随程精制技术,白芨胶提取率大于95%,精制胶收率大于28%,

精制白芨多糖中葡甘聚糖含量大于95%;(2)首次使用白芨

多糖作为包合材料对丹皮酚进行包合,不但提高了丹皮酚的

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还使二者的生物学效应有所叠加,产生

协同作用;(3)率先对白芨多糖抗氧化、保湿,抑菌等功能

进行了研究,同时系统开展了皮肤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白芨

资源在日化产品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4)开发了

治疗口腔溃疡的白芨中药组合物,临床效果显著治愈率100%

;在牙膏基质中添加白芨多糖及其包合物,使白芨中草药牙膏

具有抗菌消炎、敛疮止血等功效,可用于防治口腔溃疡、咽

喉肿痛、牙龈炎症,并具有预防龋齿和其它口齿疾病作用;在

护肤品中对皮肤祛斑增白、延缓皮肤衰老、润肤保湿,抗菌

消炎等都具有显著作用。

/118/ 青海省27种药用植物基原、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青海省27种药用植物基原、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采用中药传统鉴定方法中的“基源鉴定

、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三大传统鉴定方法,对项目中所选

药用植物开展系统的中药鉴定,利用植物学及植物分类学相

关知识和分析方法完成项目中药用植物的基源鉴定,确定正

确的学名,保证研究品种的准确无误;利用中药鉴定学的知识

和技术方法,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十分便捷的方

法,来鉴定药材的外观性状,应用中药鉴定学相关专业术语加

以描述总结,得出药材性状上明显、特有的鉴定特点;利用显

/118/ 青海省27种药用植物基原、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微技术对项目药材进行显微分析,主要是通过组织鉴定和粉

末鉴定,组织鉴定是通过观察药材切片组织的构造特征,粉末

鉴定主要是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观察药材细胞结构及内含物的

特征,并结合现代显微成像系统完成组织结构的显微定性分

析,达到显微结构影像资料的获取和整理、为后期科学研究

奠定基础。

/119/ 云南特色烟叶中新颖的酚类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
云南特色烟叶中新颖的酚类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组紧扣计划任务书要求,围绕云南烤烟样品中

的酚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共采集了15个不同产地、品

种的样品,其中包括8个花叶病田间浸染病毒实验中筛选出的

高抗病毒植株样品。项目组通过植物化学分离的方法,对样

品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鉴定。此外,扩展性的对5个香

料烟、地方晾晒烟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扩展性研究。项目

组总共分离到酚类化合物263个,包括106个新酚类化合物,其

中6个为新骨架分子;所有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红

/119/ 云南特色烟叶中新颖的酚类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

外、紫外光谱等波谱技术对结构进行准确鉴定。项目组还完

成了148个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筛选,发现了10个对

烟草花叶病毒抑制率显著超过对照(宁南霉素)的化合物结

构,对部分活性好的化合物抗病毒机理、及构效关系研究。

还发现了一批具有抗细胞毒性、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抗

HIV活性的新酚类化合物,并开展了实际应用。项目组还开展

了扩展性研究,对不同风格特征烟叶中酚类化合物差异规律

进行研究以及烟草内源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项目成果共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49篇,还获得了55件发明

专利授权。

/120/ 一种高性能持久生物除草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性能持久生物除草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为减少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

我们从一些植物中提取了具有抑制草类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

,制成的生物除草剂具有环保、性能好的特点。葛藤中含有

大量以碱为主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能对草类种子的萌

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由于这种活性物质易被外界细菌、光

、氧气等污染,从而使其失去除草的效果,同时,这些活性物

质也不便于直接使用,从而给大面积推广带来了困难。基于

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项成果提出了一种高性能持久

/120/ 一种高性能持久生物除草剂的制备方法

的生物除草剂的制备方法,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将干燥

的葛藤粉碎得到葛藤粉末,将葛藤粉末、水混合均匀得到混

合物料,调节混合物ph傎,接着添加复合酶制剂,搅拌均匀,静

置后浓缩得到浓缩混合物料,继续添加丙酮水溶液,超声处理

后,过滤、洗涤,浓缩得到葛藤溶液,将葛藤溶液倒入树脂分

离柱,静置后依次加入蒸馏水和两种不同浓度的丙酮水溶液

得到液体物料A、液体物料B、液体物料C。将上述三种液体

物料混合均匀后,浓缩、干燥得到葛藤活性物料,将葛藤活性

物料、大豆油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声处理得到葛藤活性物料溶

液,将葛藤活性物料溶液加入壁材溶液中均质后,喷雾干燥、

冷却得到高性能持久生物除草剂。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从①植物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制成的除草剂,能较好的抑制草

类的生长发育,性能优异;②本项发明提出的高效持久的生物

除草剂,延长了有效期,减少了施药量和施药频率;③毒副作用

小,使用安全,提高了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减轻了对作物

的药害;④降低农药残留,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保障土壤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⑤环境兼容性好,降低了环境污染,减轻了环境压

力,减少了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为除草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

发展思路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

度高,可以大规模生产,该发明提出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大面积

作物生产使用,安全无污染。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使

用效果表现出性能优异、持续时间长,且易于施用。6.历年

获奖情况:无

/121/ 增光型防侧漏LED及芯片级封装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增光型防侧漏LED及芯片级封装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于2019年7月1日开始立项,经过为期近两年

的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关键技术创新开展项目研究:一

方面LED封装在兼顾发光角度、光色均匀性等方面时必须满

足具有足够高的取光效率和光通量;另一方面,芯片、荧光粉

、基板、热界面材料和等封装材料以及相应的封装方式亟待

发展创新,以提高LED的散热能力和出光效率。项目开展着重

于开发具备微型化、高光效、高亮度、高散热、抗冲击和抗

老化等,适应新型显示器的高性能LED模组,在产品和应用性

/121/ 增光型防侧漏LED及芯片级封装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能方面大幅提升。

/122/ 聚康牌银蜂人参胶囊
聚康牌银蜂人参胶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

凶,发病率高,保守估计我国约有1亿人患有高血脂。目前我

国1/3的成年人血脂普遍偏高,每年导致中风的病人近350万

人。为此,我公司研制开发出了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聚

康牌银蜂人参胶囊”。本产品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长

期服用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品以

传统中草药银杏叶、泽泻、决明子、荷叶、人参为主要原料

,再配以蜂胶,共同达到辅助降血脂作用。制剂过程中根据各

/122/ 聚康牌银蜂人参胶囊

药材所含有效成分进行醇提和水提,既确保了中药的有效成

分,又减少了服用量,易长期使用,适用于血脂偏高的人群。

原材料主要以传统中草药、普通食品浓缩物及新兴的多肽蛋

白类为主,均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由于以中草药为原料

制成的保健食品,毒副作用小,保健功能确切,作用缓和,价格

又适中,所以更受到群众的欢迎。

/123/ 复方雷公藤多苷片的研制和开发
复方雷公藤多苷片的研制和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江西省科技厅社发科技攻关项

目。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本课题研制以

雷公藤多苷和青蒿素类衍生物组成中药复方制剂—复方雷公

藤多苷片,它对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治疗免疫性疾

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红斑狼疮等。力求从药物代谢动

力学的角度,说明两者配伍剂量和药效的合理性,同时进行

其免疫学研究,阐述两者配伍后再药效和毒性上的合理性、

科学性。开发高效、低毒,安全性好的中药新药—复方雷公

/123/ 复方雷公藤多苷片的研制和开发

藤多苷片。2、性能指标经济指标:由于本项目完成临床前

的药学资料,进行新药申报。项目完成时没有正式投入生产

,不产生经济效益。故而,本项目不产生经济指标。技术指

标:1.建立雷公藤多苷和青蒿素或青蒿素类衍生物配伍后雷

公藤甲素、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素琥珀酸酯

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的动力学方程。2.比较雷公藤多

苷和青蒿素或青蒿素类衍生物配伍前后有效成分吸收、分布

、排泄规律的差异。3.完成新药临床前研究的实验内容并整

理资料注册申报。4.可能取得的专利1~2项。三、技术的创

造性与先进性(1)创新的组方:本课题提出以对类风湿性

关节炎有显著疗效中药雷公藤的有效部位雷公藤多苷为主,

佐以具有免疫调节、解热镇痛作用的蒿甲醚组成中药制剂复

方雷公藤多苷片,在国内外属首例,为中药配伍的又一创举

。(2)安全的配方:目前临床应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

激素类药物有很大的毒副作用。用单方雷公藤制剂治疗,雷

公藤的毒性也较明显,本课题提出以雷公藤多苷和蒿甲醚配

伍组方,以利用药效协同原理,达到增强药物疗效、降低毒

性的目的。与目前临床所用药物,安全性将是本品的一大特

点和优势。(3)创新的研究模式:本课题提出以中药有效

部位和成分为中药复方的研究基础,并以药效学实验和药物

的代谢动力学规律研究为指导,是现代中药复方研究开发的

创新模式。(4)先进的研究方法:对复方雷公藤多苷片新

药的研究开发,本课题应用现代先进的制剂工艺技术研究其

/123/ 复方雷公藤多苷片的研制和开发

制剂工艺方法,采用先进科学的分析检测手段研究其质量并

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本课题从2004年1月开始研究至2006年12月,历

时3年完成全部研究工作。课题进行了雷公藤多苷与蒿甲醚

配伍的免疫学研究;比较研究了雷公藤多苷和青蒿素、蒿甲

醚配伍前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及变化规律;完成了复方雷

公藤多苷片制剂工艺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药物稳定

性研究等新药临床前研究的全部实验内容并整理形成技术研

究报告;申请专利1项;发表论文3篇,完成了课题各项考察

指标。本品的研制成功,必将为类风湿行关节炎患者提供一

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新药选择,有望解除患者病痛,

减轻社会负担,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五、应用情况及存

在的问题应进一步研究,开发出新药。

/124/ 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包含菊芋10~3

0%,马铃薯1~5%,牛肉膏1~5%,鱼粉1~6%,维生素B10.03~0.08

%,核黄素0.02~0.06%,叶酸0.01~0.05%,硫酸镁0.05~0.1%,氯

化钠0.06~0.1%以及余量的水,本发明首次将菊芋原粉用于冬

虫夏草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取得了优异的技术效果,所得冬虫

夏草质量高,活性成分含量丰富。

/125/ 一种灰树花袋栽割口覆瓦式催蕾方法
一种灰树花袋栽割口覆瓦式催蕾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树花袋栽割口覆瓦式催蕾方法

,包括菌包制作、接种培菌、瓦片制作、原基分化、育菇等

;通过割口确定最佳出菇点及最适出菇面积,通过覆瓦构建出

较为一致的催蕾小环境,出菇速度快、菇形美观,大小一致,

品质优良;可增加单位空间菌包容量,利于工厂化生产;同时

较低的相对湿度能显著减少灰树花细菌及真菌病害的发生,

菇品整洁,商品性能好,间接增产5~10%;是现有灰树花催蕾

方法的有效替代技术。

/126/ 一种碳化硅纳米线阵列的气相层间扩散反应工艺制备方法
一种碳化硅纳米线阵列的气相层间扩散反应工艺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线阵列的气相层间扩

散反应工艺制备方法,首先,将多孔衬底固定在双通道石英管

连通两通道的开孔上,然后将双通道石英管放入高温管式炉

中;其次,用真空泵对双通道石英管两通道抽真空,并通入氩

气;然后,将高温管式炉升温,分别向双通道石英管的两通道

通入含碳先驱体和含硅先驱体,在该温度下保温,然后降至室

温,整个过程通氩气保护;最后,从双通道石英管中取出衬底

,衬底表面被一层高度超过1cm的淡蓝色半透明沉积物所覆盖

/126/ 一种碳化硅纳米线阵列的气相层间扩散反应工艺制备方法

,该淡蓝色沉积物即为制得的碳化硅纳米线阵列,本发明采用

了气相层间扩散反应工艺,可以简单、高效和低成本地获得

高度有序的大面积碳化硅纳米线阵列,并且质量好,成本低,

避免了该纳米线使用过程中的纯化操作。

/127/ 一种氧化铝-氧化硅复合氧化物薄膜制备工艺
一种氧化铝-氧化硅复合氧化物薄膜制备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氧化硅复合氧化物薄膜

制备工艺,仅使用惰性气体氩气作为载气及稀释气体,以目前

国际通用的化学气相沉积炉作为复合氧化物薄膜制造设备,

能够制备出比例可调的氧化铝-氧化硅复合氧化物薄膜,制备

温度约500~800℃,可用于制备对氢气有强渗透性的薄膜、

金属表面耐磨涂层以及非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防氧化涂层

/128/ 铸造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铸造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铁合金冶炼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

特点是由4.5~6.5wt%的Zn、1.0~3.0wt%的Gd、0.4~0.

7wt%的Zr、杂质≤0.25wt%(其中,Cu≤0.1%,Ni≤0.01%)

和余量Mg制备而成,通过添加Zn、Mg-Gd中间合金和Mg-Zr中

间合金,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所制备的铸造镁合金的室温

抗拉强度σb由现有技术的235MPa提高到270MPa,屈服强度σ0

.2由现有技术的140MPa提高到175MPa,延伸率δ由现有技术的

5%提高到6%。同时,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也显著提高。

/129/ 基于NMDA/AMPA受体的黄花菜快速抗抑郁活性成分分离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NMDA/AMPA受体的黄花菜快速抗抑郁活性成分分离及作用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黄花菜,又名萱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据

《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宽胸隔,安五脏,安寐解郁,清热

养心”的作用,且《本草纲目》里记载黄花菜是一味“忘忧

草”,经常食用黄花菜,帮助解郁、安神、调节低落的情绪缓

解因情绪起伏引起的失眠等不适。因而中医认为黄花菜具有

安神健脑、平肝养血、消肿利尿、抗菌消炎、止血、镇痛、

通乳、健胃和功能,能治疗郁证、肝炎、黄疽、大便下血、

感冒、痢疾、尿路感染、头晕、耳鸣、心悸、腰痛、水肿、

/129/ 基于NMDA/AMPA受体的黄花菜快速抗抑郁活性成分分离及作用机制研究

缺乳、关节肿痛等多种病症。例如中医里的解郁方是由白芍

、郁金、萱草花等味中药组成,该方具有疏肝解郁安寐的功

效。综上所述,基于已有文献报道,本项目以NMDA受体及AMP

A受体为靶点开展黄花菜提取物快速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筛选

,继而对活性成分调节脑内BDNF和神经发生的机制进行研究

,确定其快速抗抑郁的分子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工艺

开展小试试验。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快速抗抑郁药的研发,为

开发黄花菜活性成分为基础的中药制剂或宁神益脑保健品提

供依据。

/130/ 一种组织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组织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组织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脱细胞小

肠粘膜下层为内层,其两面包裹覆有脱细胞羊膜所构成;所制

备的组织补片以脱细胞羊膜隔绝了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的免

疫毒性;而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补偿了脱细胞羊膜机械强度

的不足,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对细胞无毒性;同时制备方法具有原

料来源不受限制,无细胞残留,能有效灭活病毒,不产生伦理

道德问题的优点。所制备的产品适用于充当组织加强物,修

/130/ 一种组织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复机体软组织强度不足或缺损;作为组织充填材料,用于颜面

部凹陷畸形的修复。

/131/ 高甲氧基系列果胶加工技术研究
高甲氧基系列果胶加工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果胶作为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优良的功能特性,可

以作为食品加工中的胶凝剂、稳定剂、增稠剂、悬浮剂和乳

化剂而添加到奶制品、冰淇淋、饮料、糖果、焙烤食品等中

,显著改善和提高食品的品质。该项目通过高甲氧基系列果

胶加工技术研究,解决和完善高甲氧基系列果胶加工生产技

术,突破了原料标准、原料选择、工业化提取工艺技术优化

、系列产品开发等技术瓶颈,建立了3000吨具有世界先进水

平的苹果果胶产业化示范线一条,开发不同应用领域8种系列

/131/ 高甲氧基系列果胶加工技术研究

高甲氧基果胶产品,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提高我

国果胶产品深加工能力。

/132/ 广东省药用脂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药用脂质重点实验室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方向1:完成4种药用脂质的物质基础研究(1)完

成中链油的4个甘油三酯主成分、3个甘油二酯杂质的分离与

鉴定研究完成橄榄油的7个甘油三酯主成分、3个其它杂质的

分离鉴定研究,共2个药用油脂物质基础研究。(2)完成蛋

黄磷脂酰胆碱的主成分磷脂酰胆碱、杂质磷脂酰乙醇胺、溶

血磷脂、鞘磷脂的分离与鉴定研究;完成药用胆固醇的主要

成分胆固醇的分离与鉴定研究,共1个药用磷脂、1个药用甾

醇的物质基础研究。方向2:药用脂质的关键新技术研究(

/132/ 广东省药用脂质重点实验室

1)药用磷脂的改性技术研究①物理改性技术:完成以HLB值

评价物理改性磷脂;②化学改性技术:完成以HLB值评价化学

改性磷脂;③酶法改性技术:完成以HLB值评价酶改性磷脂。

(2)酯交换技术研究①完成油脂的酯交换技术研究:比较了

酶法与化学法的优缺点,得到含量约70%的结构酯;②完成磷脂

的酯交换技术研究:以蛋黄卵磷脂为研究对象,制备得到含

量在95%以上的甘油磷酰胆碱。(3)吸附技术研究①吸附技

术在药用脂质中的应用及规律:完成氧化铝对橄榄油酸值的

吸附规律、氨基硅胶用于橄榄油降低甲氧基苯胺值的吸附规

律、活性炭用于橄榄油脱色的吸附规律等研究;②吸附技术在

药用磷脂中的应用及规律:不同孔径的硅胶用于磷脂除杂的

吸附研究;二醇基硅胶用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质量指标控制的

吸附研究。(4)完成脂肪乳制备技术研究:包括初乳制备

、高压剪切过程、高压均质等关键工艺过程及参数研究;方

向3:药用脂质的新产品研究和开发(1)完成4个药用脂质

原辅料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精制橄榄油、结构甘油三酯、

蛋黄磷脂酰胆碱等制备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完成中链油、蛋

黄磷脂酰胆碱、精制胆固醇等4个药用脂质原辅料产品的中

试放大研究,产品质量符合标准;(2)完成1个药用脂质终端

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前列地尔脂肪乳注射液研究和开发。方

向4:药用脂质的质量研究(1)完成2个药用脂质原辅料的

技术改进和质量提高:完成对橄榄油、卵磷脂的甲氧基苯胺

值的控制方法进的研究与应用;(2)完成2个药用脂质终端

/132/ 广东省药用脂质重点实验室

制剂的技术改进和质量提高: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中/长链

脂肪乳注射液的技术改进及质量标准提高工作。③酶法改性

技术:完成以HLB值评价酶改性磷脂。(2)酯交换技术研究

①完成油脂的酯交换技术研究:比较了酶法与化学法的优缺

点,得到含量约70%的结构酯;②完成磷脂的酯交换技术研究:

以蛋黄卵磷脂为研究对象,制备得到含量在95%以上的甘油磷

酰胆碱。

/133/ 求解双曲守恒律的加映射CWENO方法
求解双曲守恒律的加映射CWENO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已有研究成果表明,若双曲守恒

律的解含有间断,但在光滑区域解的结构比较简单(如激波

管问题),此时二阶精度的数值格式已足够胜任;但如果解的

结构比较复杂(如激波/湍流相互作用问题),此时高精度的

数值格式相比低精度格式而言,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由于

实际应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研究双曲守恒

律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值格式就显得非常重要。赋权本质无

振荡方法(weightedessentiallynon-oscillatory,简称WE

/133/ 求解双曲守恒律的加映射CWENO方法

NO)是求解双曲守恒律的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值方法,

它通过对不同的低阶重构采用非线性凸组合,从而数值解能

在光滑区域达到高精度,且在间断附近保持本质无振荡性质

,从而在近20年来一直是研究和应用的热门方法。从格式是

否迎风的角度来分类,WENO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迎

风格式,即UWENO);另一类是采用中心格式,即CWENO,该类格

式不使用方程的特征系统,非常适用于方程的特征系统较为

复杂甚至无法求出的情形,操作简单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因

此成为近几年来研究和应用的热点。2、研究目的与意义CW

ENO方法求解双曲守恒律同样存在着如下的不足:(1)在光

滑区域的临界点附近会丢失最优精度;(2)在长时间问题或

高频振荡问题的模拟中,数值解的分辨率不高。我们同样考

虑使用加映射技术来解决如上的问题,但是从UWENO方法到C

WENO方法,加映射技术的应用并不能直接地推广,因为CWENO

方法与UWENO方法有较大的不同:UWENO方法只涉及单元边界

值的重构,而CWENO方法涉及两个WENO重构和一个WENO近似过

程,即由原网格上的单元平均重构其交错网格上的单元平均

、由原网格上的单元平均重构其单元中心处的点值和由原网

格上的单元中心处的点值近似通量函数的导数。如何在CWE

NO方法求解双曲守恒律中使用加映射技术,从而在临界点附

近恢复最优精度和提高在长时间问题或高频振荡问题的模拟

中数值解的分辨率,并且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目前尚未见有

研究。因此,本项目研究求解双曲守恒律的CWENO方法的加映

/133/ 求解双曲守恒律的加映射CWENO方法

射技术,从而提高其数值解的精度、分辨率和计算效率,尤其

在长时间问题和高频振荡问题的模拟中。3、主要论点与论

据CWENO方法包含两个WENO重构步骤和一个WENO近似步骤,即

由原网格上的单元平均重构其交错网格上的单元平均、由原

网格上的单元平均重构其单元中心处的点值和由原网格上的

单元中心处的点值近似通量函数的导数。研究成果表明:(

1)使用加映射技术能恢复原方法在临界点处丢失的最优精

度;(2)只需在第一个WENO重构步骤(由原网格上的单元平

均重构其交错网格上的单元平均)使用加映射技术即可,此

时,计算量并没有太多的增加,而数值解的分辨率则得到较大

的提高,尤其是在长时间问题和高频振荡问题的模拟中,进而

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同时我们还研究了自适应阶WENO重

构中的光滑因子,为了方便表示,我们用WENO-AO表示Balsar

a、Garain和Shu(J.Comput.Phys.,326:780–804,2016)提

出的自适应阶WENO重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部分:(1)我

们为5阶WENO-AO重构中的5阶重构多项式提出了一个更简单

有效的光滑因子,其最大优点在于,能直接应用到非均匀网格

的计算;(2)根据已有的WENO-AO格式,我们构造了一个6阶

WENO-AO格式,其优点在于,在光滑区域,该格式趋于中心格式

,以提高数值解的精确度,而在间断附近,该格式趋于迎风格

式,以保持数值解的稳定性,另外,我们还为其中的6阶重构多

项式提出了一个更简单有效的光滑因子,以减少计算量,从而

/133/ 求解双曲守恒律的加映射CWENO方法

提高计算效率。4、创见与创新(1)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加

映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找到了加映射技术在一维CWE

NO方法上的有效执行方式,从而为二维方法的研究打下了基

础;(3)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光滑因子的研究和应用。

/134/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在线检测装置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在线检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在线检测装置

属于太阳能电池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暗室,所述暗室内

设置有竖直升降的升降台,所述暗室底部设有透过透明玻璃

检测太阳能电池的第一近红外工业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暗

室内部的升降台上设置有与太阳能电池片配合大小的凹槽,

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金属探点,所述凹槽底部为透明玻璃组

成,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第一近红外工业相机,所述升降台上

设有第二金属探点,所述暗室上部设置有遮光盖,遮光盖顶部

/134/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在线检测装置

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水平设

有滑轨,遮光盖内设有光源,在遮光盖的内侧正中间设有用于

图像检测的第二近红外工业相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

和快速检测的特点。

/135/ 摄像头模组自动对焦功能测试方法
摄像头模组自动对焦功能测试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产品是摄像头,未

来3D、双摄像头发展前景广阔,在手机、VR/AR、车载等方面

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大广角、180度鱼眼、360度环视摄像头

在智能家居、安防方面应用需求扩大;低功耗、超小型封装

模组在可穿戴、运动相机方面需求扩大。本发明涉及摄像头

模组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自动对焦功能测

试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自动对焦功能测试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将未组装VCM的摄像头模组半成品的VCM焊

/135/ 摄像头模组自动对焦功能测试方法

脚与测试灯连通,使测试灯接入所述摄像头模组半成品的测

试电路;及向所述摄像头模组半成品输入自动对焦测试参数

,记录所述测试灯明暗变化。上述摄像头模组自动对焦功能

测试方法中,利用测试灯代替VCM,通过测试灯明暗情况来判

断VCM驱动芯片的输出电流变化情况,达到模拟VCM动作之目

的,进而判断模组是否有自动对焦功能,从而无需组装VCM即

可判断是否有自动对焦功能。

/136/ 高顺式番茄红素微胶囊制备技术
高顺式番茄红素微胶囊制备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将超高压技术应用在番茄红素顺反异构体的

转化上,通过超高压处理及其它条件调控番茄红素顺反异构

体的比例和数量,提高番茄红素功能作用,并且采用微胶囊包

埋,提高产品稳定性。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幅提升我国番茄精

深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我国番茄精深加工产品的国际

竞争力,项目实施可实现我国番茄加工关键技术和综合利用

技术的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

技术,从广度和深度上全面提升我国番茄资源加工产业的科

/136/ 高顺式番茄红素微胶囊制备技术

技水平,项目开发番茄红素保健产品,对保证国民健康,促进

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7/ Lgr5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Lgr5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心肌纤维化系类似于肿瘤的难以逆转的增生性疾病

,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不仅可促进心脏舒缩功能障碍

,还可导致心肌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

性猝死的发生。糖蛋白激素受体--Lgr5与肿瘤等增殖性疾病

有密切的联系,可能与心血管代谢病有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国

内外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本项目利用C57BL/6J遗传背景的

心肌特异性Lgr5基因敲除小鼠,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诱导局灶性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ANGII诱导心肌纤维化细胞

/137/ Lgr5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模型,检测collagenI、collagenⅢ、MMPs、TIMPs、Lgr5、β

-Catenin等的表达情况,从而研究Lgr5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

用及分子机制,为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138/ 人工耳蜗电极极阵联测试装置
人工耳蜗电极极阵联测试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保证测试触点的接通率高,操作方便、安

全,满足多种功能的测试要求,生产成本低等需求,进行人工

耳蜗电极极阵联测试装置的研制。核心技术:1.人工耳蜗电

极极阵联测试装置包括底板、两弹针座、两弹针,一弹针座

为纵向设有数个平行针槽的矩形块,矩形块的一角设有与针

槽垂直相交的通槽;2.另一弹针座为矩形块,其顶面设有滑槽

、侧面固接调节板,滑槽内设有数个平行针槽的滑块;两弹针

座两两相对由螺钉固定设置在底板上;3.两弹针为数个且平

/138/ 人工耳蜗电极极阵联测试装置

行两排设置在两针槽内,其一端与底板焊接;底板下固接排插

座。创新点:采用弹针解决了测试点间距小、测试件细长、

柔软怕挤压的检测难点,提高了测试触点的接通率。该项目

已完成,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详见附件,专利

号:ZL200810039177.7)。

/139/ 直读式远传水表及自动抄表系统
直读式远传水表及自动抄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直读式远传水表已完成了从口径15mm到500

mm规格系列化工作,经产品测试,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

准GB/T778.1~3《冷水水表》和CJ/T188-2004《户用计量仪

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和CJ/T224-2006《电子远传水表》规

定要求。完成了产品图纸、机加工工工卡、塑料注射工艺卡

、装配工艺卡、工艺检验卡的编制,经和产验证,达到正确

、统一清晰,能指导生产。生产所需的模具、工夹具、量检

具已完成设计和制造,经生产验证或计量室测试合格,签发

/139/ 直读式远传水表及自动抄表系统

了合格证。增添了必要的检测仪器的设备。主要特点:(1

)字轮的一维循环绝对式编码,及其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2)在字轮的同一圆周上进行绝对式循环编码,占用字轮的

面积少,有利于生产和加工;(3)一维绝对式编码有利于

计算和控制编码允许的误差范围;(4)一维绝对式编码有

利于设计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精度;(5)绝对式编码水表

同时具有机械读数和电子读数,并且保持完全一致;非接触

式的电子读数装置不影响原来一次仪表的计量精度;(6)

系统采用2层网络通信结构,可以降低通信电流,也有利于

故障定位和隔离,便于系统维护;(7)水表的机械读数和

电子读数保持完全一致,水表即使发生倒转情况,读数仍然

保持一致;非接触式识别装置不影响原来一次仪表的计量精

度;(8)水表直接识别字轮读数,不是脉冲累加式计数,

无需初始化,抄表系统维护工作量少;即使出现抄表误差,

也是不累计在结果中,下一次抄表时自动更正,在复杂的环

境下也能稳定、准确、可靠地实现计量;(9)抄表系统平

时不工作、无需供电,避免了由于供电不稳定、不可靠或故

障引起的计量误差及大量的维护工作。经过市场的培育和开

发,无源直读抄表系统已在常熟市、淮北市、广州市、自贡

市、济南市等地使用,使用效果较好,无源直读水表已被普

遍认同,正逐步取代脉冲水表,其市场容量和潜力较大。

/140/ “Y”型一体化消化道支架
“Y”型一体化消化道支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来源与背景: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具,特别

是涉及一种“Y”型一体化消化道支架。胃癌为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全胃切除,毕-II式吻合为胃癌根治术的一种常见

术式,术后吻合口病灶复发引起消化道梗阻常见的解决方法

为消化道支架置入治疗或造瘘术。但目前缺乏适合全胃切除

术后,毕-II式吻合的消化道支架。传统的造瘘术存在以下不

足:造瘘术为有创治疗,风险大;术后瘘口易感染,营养管易

脱出;术后患者只能从营养管注入流质饮食,不能从口腔进食

/140/ “Y”型一体化消化道支架

,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目的及意义:本发明的目的在

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Y”型一体化消化

道支架。操作简单、安全,属无创治疗,一次置入后可解除消

化道梗阻,解决患者进食问题。创见与创新:为实现上述目

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Y”型一体化消化道

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食道部和肠侧部,食道部和肠侧部

呈“Y”型衔接,肠侧部为捆绑式支架。所述的食道部和肠侧

部为MTN镍钛记忆合金、编织型结构,裸或部分覆膜或全覆膜

,食道部和肠侧部呈“Y”型一体化衔接,肠侧部呈60°

-100°夹角。所述的食道部上口为喇叭口状,直径18-2

2F,长度4-20cm。所述的肠侧部下口为杯口状,直径18-22F,

长度4-6cm,为捆绑式支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

以下优点:1、解决了全胃切除术后,毕-II式吻合,术后吻合

口病灶复发引起消化道梗阻问题。2、本发明操作简单、安

全、无创,一次置入后解决患者进食问题。3、支架上口为喇

叭口状,不易引起支架移位。两个下口为杯口状,不易损伤肠

粘膜。支架置入时,支架常规装入支架输送器中,内镜引导下

在两个肠侧各引入一根硬导丝,分别自分叉支架头端引入硬

导丝,经左右两侧导丝分别引入装载支架左右分支部的内芯

,沿双导丝同步送入一体化Y型双分支支架及输送系统至吻合

口处,调整支架输送系统位置使左右支架分支部与两个肠侧

居于同侧,黄金标记点位于左右两侧缘,到位准确后,分别拉

线释放左右分叉支架,推送器顶住吻合口固定同时回拉前手

/140/ “Y”型一体化消化道支架

柄释放食管部,缓慢退出支架输送系统及导丝。社会经济效

益:本发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Y”型一

体化消化道支架,为胃癌术后毕-II式吻合吻合口病灶复发引

起消化道梗阻的一种无创解决方法,该解决方法操作简单、

安全,一次置入后可解除消化道梗阻,解决患者进食问题,避

免患者进行传统的造瘘术,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安

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了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141/ 带有自动补液氮的红外探测器老化装置(中科院)
带有自动补液氮的红外探测器老化装置(中科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补液氮的红外探测

器老化装置,包括:低温杜瓦﹑储液罐﹑连结储液罐和低温杜

瓦的输液管及自动控制补液部分。自动控制补液部分由PC机

和与PC机连结的电源控制器﹑报警器组成。PC机通过低温杜

瓦内的测温传感器和储液罐内的测温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

控制装置自动补液。本装置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减少人工照看

次数,至少可由原来的每天两次减少到现在的每三天一次。

其次由于该装置设置了老化红外探测器环境温度测量与报警

/141/ 带有自动补液氮的红外探测器老化装置(中科院)

功能使得其更安全可靠。

/142/ 新型动物用保健品复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创制及应用
新型动物用保健品复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创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属于医药化工合成领域,主要应用于制备一

种畜禽用驱虫杀虫剂——复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复

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是一种新型的兽用广谱抗寄生虫

药,对畜禽的线虫、绦虫、吸虫、螨和其他寄生虫均有强烈

的驱杀作用。因寄生于体内外的多种寄生虫有难治愈、难彻

底根除的特点,在杀灭寄生虫的过程中,常会引起畜体中毒等

不良反应,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成为亟待解决的一

大难题。本成果经过多年的研究,通过处方筛选、优化及中

/142/ 新型动物用保健品复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创制及应用

试放大研究,制备复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通过对复方

芬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性状、鉴别、检查、有关物质及含

量测定等成果的研究,建立了复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

的质量标准,并对复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稳定性进

行了研究,并对其临床药效学、药代动力学、靶动物安全性

评价及残留试验。

/143/ 柔性基底材料生长与显示驱动器件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柔性基底材料生长与显示驱动器件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基于柔性衬底材料氧化锌薄膜生长与晶体管制备关键问

题研究,编号:5127208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nO

薄膜材料生长及器件研制,编号:608760133)教育部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05-03264)吉林省科技厅重点攻关

项目,新型显示驱动器件研制,编号:201103235)吉林省科技

厅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创新

团队,新型显示器件与驱动电路研制团队,编号:201218226

/143/ 柔性基底材料生长与显示驱动器件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长春市科学技术局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新型显示驱动器

件研制与应用,编号:11GH237)吉林省人社厅,吉林省留学回

国人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择优资助,柔性衬底氧化锌薄膜晶

体管制备与应用研究,编号:吉人社办字[2010]273号8)吉林

省人事厅,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资助,氧化锌薄膜晶体管的制

备与应用研究,编号:吉财行指[2011]1593号背景:薄膜晶

体管(TFT)性能影响着显示器的功耗、开口率、刷新率等

宏观性能指标,开发高开关比、低阈值电压、高电子迁移率

的薄膜晶体管作为显示驱动器件,是国内外显示领域极为重

要的研究内容,尤其开发新型柔性显示驱动器件具有良好的

应用前景。本项目开发了基于柔性基底低温条件下制备有关

TFT工艺技术,解决了柔性显示技术中柔性基底固定、平整等

技术难题,制备出性能优良、参数可控的柔性薄膜晶体管。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所研制器件平均光透过率达到85

%,器件迁移率达到4c㎡/V·s量级,电流开关比可以达到

108量级,稳定在107量级,部分性能指标超过a-SiTFT器件。

技术成果经专家鉴定,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如下:1)实现了柔性衬底上薄膜材料的低温生长

。衬底材料包括聚酰亚胺(PI)和生物蛋白,薄膜材料包括

栅极材料(Al,Au,Cr)、绝缘层材料(SiO2)、沟道层材料

(ZnO及掺Sn、In、Ga、Al的ZnO薄膜)、源、漏电极材料(

Al),研究了适合于低温下生长薄膜材料的条件与方法,开发

了基于柔性基底低温条件下制备有关TFT工艺技术。2)研制

/143/ 柔性基底材料生长与显示驱动器件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了柔性衬底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采用光刻胶以

物理方法成功解决柔性衬底在整个器件制备工艺环节过程中

平整、固定的技术难题,设计了器件结构及两种光刻版图,开

发了柔性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全低温工艺,成功制备出性能参

数可与硬质衬底金属氧化物TFT相比拟的器件。3)薄膜生长

设备开发、升级改造。开发出了一种氧化物薄膜生长用有机

金属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在氧气气氛条件下氧

化物半导体薄膜功能材料生长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设

备;设计开发出一种溅射用辉光放电发生新装置和新方法,有

效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降低制造成本,简化了辉光放电发生

过程的操作工艺环节。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柔性基底显示驱动器件相关技术已获得多项科研课题资

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4项,发表SCI检索论文6篇

。目前所制备的器件安全稳定,相关技术性能指标达先进水

平,适用于柔性显示驱动器件领域。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面向显示驱动的有关技术成果已经在长春市芳冠电子科技有

限公司、苏州惠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大友联合光电

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试用,共创造了超过1360万元经济效益。

存在问题:传统器件制备中所采用的图形化工艺,不论干法

刻蚀还是湿法刻蚀,图形化过程中的刻蚀步骤会对氧化物半

导体有源层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器件特性变差。同时受到光

刻工艺精度影响,栅电极和源/漏电极之间较大的交叠量将引

/143/ 柔性基底材料生长与显示驱动器件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入较大的寄生电容因而限制器件在高速电路中的应用,今后

课题组将采用全新的印刷方法来制备柔性TFT器件,省略了繁

琐的光刻工艺,避免了刻蚀步骤对有源层性能的不利影响,提

高了器件制备精度,减小栅电极与源/漏电极之间的交叠,继

而减小寄生电阻,提高器件的频率特性。

/144/ 极低光衰P型高品质单晶技术研究及应用
极低光衰P型高品质单晶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自选项目2、研究内容传统的P型单晶

是以硼作为掺杂剂且氧杂质含量较高,导致单晶电池的光衰

及转换效率表现不尽如人意。使用镓化合物代替传统的硼母

合金作为掺杂剂,大幅降低了P型硅片中的硼氧对缺陷,大幅

降低电池、组件光衰。同时通过工艺改进、热场设计等降低

单晶中氧杂质含量,最终实现极低光衰P型高品质单晶技术。

从而降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衰比例,提升能量转换效率

。(1)采用新型掺杂技术,利用镓化合物代替传统硼母合金

/144/ 极低光衰P型高品质单晶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为P型单晶掺杂剂,降低硼氧对缺陷,极大降低电池光衰,提

高电池质量和使用效率。(2)开发限氧石英坩埚,通过使用

低氧,限氧材料,从石英坩埚辅材、氧杂质来源方面就开始奠

定极低光衰P型高品质单晶技术的基础。(3)开发单晶高挥

发工艺,从单晶挥发工艺方面着手,通过调节控制热屏下沿到

液面的距离、炉压、氩气等,加强杂质气体挥发,大幅降低单

晶中氧杂质含量。(4)设计单晶高挥发热场,将热屏内胆内

壁形状设计成圆弧形,保证Ar气吹拂区在三相点附近,尽快带

走晶棒附近可挥发杂质。通过将液面温区石墨保温桶替换为

低导热系数的陶瓷材料,并将石墨软毡更换为保温性更好的

陶瓷纤维材料,提高液面温区温度,增加硅熔体中氧等杂质挥

发速度。3、成果的创新性本项目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融合

了多种国内外创新技术:(1)限氧石英坩埚的应用:通过

对热场辅材进行筛选。氧杂质主要来源与石英坩埚,硅熔体

与石英坩埚反应:Si+SiO2→2SiO,SiO杂质随着晶体生长进入

单晶中,单晶中氧杂质由此而来。从源头开始考虑进行氧杂

质含量控制,通过制备一层缺氧的石英层及SiOx(其中x<2

),减缓氧杂质的进入。与国内外不同的坩埚厂家进行合作

实验及涂层开发,关注拉晶完成之后石英坩埚熔解情况,选用

符合要求的低氧石英坩埚(2)单晶高挥发低氧热场设计开

发及应用:a)圆弧热屏设计:热屏内胆内壁形状使用圆弧形

,保证Ar气吹拂区在三相点附近,尽快带走晶棒附近可挥发杂

质。b)液面温区保温,通过将液面温区石墨保温桶替换为低

/144/ 极低光衰P型高品质单晶技术研究及应用

导热系数的陶瓷材料,并将石墨软毡替换为保温性更好的陶

瓷纤维材料,提高液面温区温度,增加硅熔体中氧等杂质挥发

速率。(3)单晶高挥发低氧工艺开发:从加强SiO杂质挥发

以及加快SiO杂质排出速率个两方面进行考虑,结合理论,从

氩气、炉压、排气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工艺改进优化,低炉压

可以加强SiO杂质的挥发、高氩气流量可以加快SiO杂质的排

出速率、下排气可以使SiO杂质排出更加顺畅,再综合拉晶稳

定性以及成本进行折中工艺设计。同时控制热屏下沿与液面

的距离,保证Ar气流速,尽快带走杂质气体,从而增加挥发速

率。(4)掺杂工艺开发及应用:为了降低光衰,使用了与B

同族的Ga作为掺杂剂,根据Ga在硅中的分凝系数,按照分凝理

论计算Ga配比。在开发中,微调计算公式使理论计算电阻与

实际电阻接近。镓在30℃时就会融化,为实现掺杂的便捷及

准确性,在实际过程中以镓化合物的形式进行掺杂,其物理化

学性质比较稳定,而且操作便捷有利于工业化生产。4、与国

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极低光衰P型高品质单晶技术应用将会大

幅度降低电池光衰比例以及提高电池转换效率、输出功率。

除了新型掺镓工艺之外,降氧技术也较为领先,主要涉及到以

下三点:(1)限氧坩埚应用,从坩埚涂层等方面考虑,控制

来源;(2)高挥发热场设计,从热屏设计及液面保温考虑,加

强氧杂质挥发;(3)高挥发工艺改进,调节控制热屏下沿到

页面的距离以及炉压、氩气流量,加强氧杂质挥发。目前光

/144/ 极低光衰P型高品质单晶技术研究及应用

伏产业中,普遍的P型单晶都是以硼作为掺杂剂且氧杂质含量

较高,因此光衰比例较高,常规电池工艺光衰比例可达到3%以

上,在PERC电池工艺上光衰比例更高。晶科通过新型掺镓技

术,有效降低光衰,再结合降氧技术应用,使电池转换效率进

一步攀升,极大提高了电池质量和使用效率。目前晶科已经

完成156型单晶硅片效率达到19.8%、光衰比例1%以下的技术

水平,结合PERC电池工艺转换效率更是达到20.6%以上,与同

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均处于领先水平。5、经济社会效益本项

目不增加硅片制造成本,但在质量和对应电池品质上较普通

单晶硅片有很大的提升,其产品因优异的性能比同类产品获

得了更好的市场认可度,大幅度增大了公司多晶硅片产品的

销售量,增加了公司的销售收入(在总出货量不变情况下,每

年可增加312万元的收益),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提高了公

司在行业内的声誉。

/145/ FAT/CD36介导的日本沼虾脂肪酸代谢分子机理研究
FAT/CD36介导的日本沼虾脂肪酸代谢分子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品加工
技术详情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又名青虾

、河虾,现为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种类之一。近年来在

实际生产中出现了个体生长缓慢、规格偏小等一系列问题,

制约着该虾养殖业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拟从脂肪酸跨膜转运

的重要载体蛋白-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入手,从体内外

的角度深入探索FAT/CD36基因在日本沼虾脂肪酸代谢中分子

作用机理。结果如下:(1)通过转录组测序(GSE78788)

,发现一含CD36结构域基因,起初命名为FAT/CD36,后经比对

/145/ FAT/CD36介导的日本沼虾脂肪酸代谢分子机理研究

及进化树发现其与日本对虾的SR-BI基因更为接近,同时文库

种未发现其它具CD36结构域的基因,因此将其命名为MnSR-B

I。SR-BI是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属于CD36清道夫受体家族中

的一种跨膜蛋白,在脂质稳态调节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

此猜测MnSR-BI可能具有了包括FAT/CD36基因功能的多种功

能。MnSR-BI基因完整编码区长为1545bp,其蛋白含一个CD3

6结构域,N-端和C-端分别含有一个跨膜区。MnSR-BI氨基酸

序列与其它物种CD36清道夫受体家族成员相似性约34-41%。

MnSR-BI在肝胰腺组织中高表达。(2)饲料脂肪源如亚麻籽

油和豆油促进肝胰腺MnSR-BI基因表达,dsRNA干扰抑制了肝

胰腺中MnSR-BI基因的表达,同时引起了脂质代谢相关基因(

CPT1,ACC,FABP10和ACBP)的表达变化。但亚麻籽油和豆油

对虾体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显著。(3)饲料中0.86%花生四烯

酸(ARA)促进了日本沼虾的生长,0.28%ARA显著上调MnSR-

BI基因的表达,0.28-0.54%ARA显著提高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

(FATP4和FABP10)的mRNA表达。(4)1.66-2.02%饲料亚麻

酸(LNA)显著提高MnSR-BI基因的表达,同时乙酰辅酶A羧化

酶、△9去饱和酶和脂肪酸延长酶6表达量也随饲料中LNA含量

的升高呈降低趋势。(5)在体外,使用不同浓度ARA孵化日

本沼虾原代肝胰腺细胞,过高的ARA浓度(1000μmol/L)会降

低细胞的活力,适宜的ARA浓度(50-100μmol/L)可促进脂肪

酸脱饱和酶、碳链延长酶及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MnSR-BI

,FABP10和ACBP)的mRNA表达。本研究首次分析日本沼虾具

/145/ FAT/CD36介导的日本沼虾脂肪酸代谢分子机理研究

有CD36结构域的SR-BI基因,并分析体内、外脂肪酸营养对其

表达的影响,结果可为甲壳动物SR-BI基因的研究提供可参考

资料,丰富甲壳动物脂类代谢的研究,指导虾类配合饲料生产

/146/ 连续离子交换实验设备
连续离子交换实验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在分离提纯操作中,离子交换是

一项不可或缺的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树脂可选择性吸附溶液

中的离子,被广泛应用于流体分离纯化中。在离子交换树脂

发明100多年的时间里,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各种各样的领

域,包括医药、食品、添加剂、冶金、化工等等。然而我国

很多离子交换设备都是沿用最传统的固定床方式,造成很大

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让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得到更广

泛的推广、应用,我司推出连续离子交换实验设备,占地面积

/146/ 连续离子交换实验设备

小,价格经济,更适合实验室、研究所的技术开发应用。从而

为各研究所等机构单位在开发产品工艺路线的过程中提供一

个更高效、环保的离子分离技术,推动新型环保的工业分离

新技术在全国的应用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离

子交换技术是基于树脂功能基团与物料中特定离子的吸附作

用进行的交换过程,离子交换是可逆的等量交换反应。性能

指标:1)装置收率较固定床普遍提高10%左右。2)节省30%-

60%的交换树脂用量。3)减少废水总量约30-60%。4)化学品

消耗减少30%-50%。5)减少占地面积。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

进性1)装置通过多树脂柱的串、并联,实现了离子交换工艺

的连续性。2)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转动环形中空盘,通过

简化设备的转台驱动结构,有效减少设备的面积,并降低实验

设备的制造成本。3)主轴设有分配阀包括上下两个阀板,上

阀板与下阀板连接转盘轴承,且上下阀板均设置了压紧装置

,其中的凹槽和凸台之间设置了镶嵌密封。4)可实现自动化

控制,有效提高分离操作的效率和准确率。4、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我司开发的连续离子交换实验设备技

术成熟完善,设备运行稳定无异常,设备无泄漏问题,符合客

户要求,安全性较高。设备适用于实验室的流体分离,涉及多

个领域包括医药、食品、添加剂、冶金、化工等等。5、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司已制造出两台连续离子交换实

验设备,基本满足客户的需要,根据客户的反馈,对于设备的

细节我司还需要继续完善改进。

/147/ 绿色化结构设计和全流程中空容器制造智能系统
绿色化结构设计和全流程中空容器制造智能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中国塑料加工业存在起步晚、技术力量弱、创新能

力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阻碍了塑料包装行业的发

展。为了提高我国塑料包装机械制造水平,项目组开展自主

研发,提升了塑料包装容器生产装备,提高了产品的精细化生

产。项目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1.开发了一种基于PLC控

制的中央供料系统(1)自动拆包机、吨罐集中储料和供料

(2)封闭管道真空送料、自动多组分计重连续混料系统(

3)联动吹塑机螺杆的新型下料系统2.开发了全自动智能化

/147/ 绿色化结构设计和全流程中空容器制造智能系统

挤出吹塑生产线(1)闭环反馈智能调整系统(2)3D扫描自

动生成且300点径向壁厚和SFDR轴向壁厚调整的流胶曲线3.

开发了一种中空容器智能检测和闭环反馈系统(1)发明了

在线视觉识别检测装置(2)实时监测在线壁厚测量反馈和

自动调整螺杆转速及型胚壁厚4.开发了全电动、多层共挤吹

塑一体机(1)全自动多层挤出吹塑机(2)新型电动挤出吹

塑机合模传动机构5.发明了尺寸测量智能机器人(1)尺寸

测量智能机器人能够自动抓取、尺寸测量及称重;(2)通过

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实时录入计算机中控系统,进行数据的分

析与处理。6.发明了静电在线贴标(1)不干胶标签在线贴

标生产线(2)多机台集成式在线贴标传送装置(3)用于吹

塑生产线塑料瓶表面静电处理装置项目团队通过技术创新、

工艺创新和自主开发,建成了全电动多层共挤闭环反馈吹塑

料制品静电贴标一体化加工的智能制造系统,填补了国内空

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作为埃克森美孚、联合利华、碧

辟(BP)嘉实多润滑油、诺维信和蓝月亮、益海嘉里等国际

和国内一流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年产吹塑瓶近亿只、塑料桶

1000万套,实现年节能量约500吨标准煤,实现节能减排。本

成果共申请国际专利6项,中国国家专利81项,其中:发明专

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项目共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5篇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148/ 玉米黄色素水溶性微胶囊化研究及产品开发
玉米黄色素水溶性微胶囊化研究及产品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齐齐哈尔市科技局农

业攻关项目;背景:玉米黄粉是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物,含有

较多的玉米黄色素。玉米黄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是一种优

质的天然色素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玉米黄色素为油溶性

色素,可用于人造黄油、人造奶油等食品中,其着色效果良好

,产品质量稳定正逐渐取代柠檬黄、日落黄等合成色素。它

主要由玉米黄质、隐黄素和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组成,而类

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抗癌等功能活性已被很多科学研究所证

/148/ 玉米黄色素水溶性微胶囊化研究及产品开发

实。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主要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

玉米蛋白粉技术提取玉米黄色素,皂化纯化分离提取技术,微

胶囊化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制备出得率高、稳定性好、水溶解

性高的天然玉米黄色素产品。性能指标:(1)得到了挤压

膨化预处理玉米黄粉最佳工艺条件是:玉米黄粉含水量18%

,温度150℃,转速160r/min,色素得率最大为59.03±1.

86mg/g,比未处理色素得率提高了149.70%。(2)玉米黄色

素最佳皂化纯化工艺条件为:KOH-乙醇浓度为0.125g/mL,皂

化温度为70℃,皂化时间为4.0h,在此最佳条件下,玉米黄色

素色价最高达到922。比未皂化玉米黄色素粗提物色价的39

4提高了2.4倍。得到了喷雾干燥法制备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工

艺为:壁材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比列为1:5,芯材含量为

15%,进风温度为170℃,进料量为10mL/min,在此条件下,玉米

黄色素微胶囊化效率达到89.5%。(3)玉米黄粉色素微胶囊

化后在温度、pH、光照和微波加热等条件下的损失率最多分

别下降了5.6%、12.0%、15.42%和10.92%。3.技术的创造性

与创新性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本项目在掌握挤

压膨化预处理玉米黄粉改变其内部结构进而提高色素得率的

科学规律基础上进行分离提取玉米黄色素,在预处理技术方

面具有明显优势和先进性。并且在玉米黄色素微胶囊的制备

和微胶囊稳定性等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4.技术成熟度和工

艺条件成熟该技术成熟可靠,制备的玉米黄色素可应用于天

然食品着色剂和保健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适用范围和应

/148/ 玉米黄色素水溶性微胶囊化研究及产品开发

用前景。5.社会经济效益及存在问题我国关于玉米黄色素的

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玉米黄色素的需求量每年大约100万

吨左右,因此,发展天然玉米黄粉色素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由玉米黄粉经过预处理、提取分离、皂化纯化和喷雾干燥等

技术手段制备出得率高、稳定性好、水溶解性高的天然玉米

黄色素微胶囊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受到提取溶

剂的成本和色素降解等问题的限制。6.成果简介本项目以玉

米加工副产物-玉米黄粉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挤压膨化预处

理玉米黄粉,改变其组织特性和微观结构,使玉米黄色素得率

提高了149.70%,其主要成分为玉米黄素和叶黄素;对提取的

玉米黄色素进行分离纯化,玉米黄色素色价最高达到922。比

未皂化玉米黄色素粗提物色价的394提高了2.4倍,提高玉米

黄色素的色价和纯度,该方法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工

艺条件易于控制和可工业化生产等优点;采用喷雾干燥法制

备玉米黄色素微胶囊,通过工艺优化,得到了微胶囊效率达到

89.5%的水溶性色素产品,玉米黄粉色素微胶囊化后在温度、

pH、光照和微波加热等条件下的损失率最多分别下降了5.6

%、12.0%、15.42%和10.92%,进一步证实了微胶囊化可以明

显提高玉米黄粉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本研究为玉米

黄色素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拓展玉

米黄粉色素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对我省和当地的玉米

深加工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49/ 广西凡纳滨对虾IHHN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广西凡纳滨对虾IHHN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为桂财教[2015]139号文件

下达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凡纳滨对虾IHHNV分子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任务书编号为2015GXNSFBA139069,项

目期限为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经费5万元。传染性皮下及

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世界各地养殖和野生对虾的

重要病毒性病原之一,该病毒感染凡纳滨对虾引起的传染性

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又称慢性矮小残缺综合症(

RDS),患病虾表现为生长缓慢和表皮畸形、规格参差不齐、

/149/ 广西凡纳滨对虾IHHN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产量下降,对幼虾危害较大,严重影响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由

于无有效治疗IHHN的药物,对当地水产养殖品种进行IHHN的

监测和流行病学跟踪调查,并根据当地的流行特点制定综合

防控措施是预防该病害发生与流行的有效途径。2010年以来

,IHHNV潜伏感染在广西养殖的凡纳滨对虾中广泛存在,IHHN

爆发处于高风险状态,对我区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巨

大的潜在威胁。IHHNV已确定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基因型:1

型、2型、3A型和3B型,其中1型和2型对对虾有感染性,3A型

和3B型无感染性。本项目对IHHNV广西流行毒株进行分子流

行病学的跟踪与调查研究,包括对IHHNV感染的流行情况进行

调查,并对流行毒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确定IHHNV在广西流行

的基因型及分布情况,为分析我区IHHNV毒株的传播途径、致

病机理以及毒力变异情况提供基础资料,也为IHHN的预警和

防控提供参考。②研究目的与意义了解IHHNV感染在广西养殖

凡纳滨对虾中的分布、流行规律和趋势,为IHHN的预警和防

控提供参考;了解凡纳滨对虾IHHNV感染及发病与其规格、养

殖季节、养殖模式等之间的联系,为在生产上采取相应的防

制措施提供参考;确定IHHNV在广西流行的基因型或致病型以

及分布情况,获得广西IHHNV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IHHNV变

异机制与致病机理的研究以及IHHN的有效防控提供帮助。③

主要论点与论据从广西对虾主要养殖地区钦州市、北海市和

防城港市采集凡纳滨对虾样品进行主要疾病IHHN、白斑综合

征(WSS)及新发疾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肝肠胞

/149/ 广西凡纳滨对虾IHHN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虫病(EHPD)、虾虹彩病毒病(SHIVD)的检测及IHHNV基因

型分析,2016-2018年广西IHHNV感染率很低,仅检出4份阳性

,未形成流行趋势;对2010-2018年收集的546份IHHNV阳性样

品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确定546株IHHNV广西流行株全部为有

致病性的基因1型和基因2型,未发现无致病性的基因3型。2

016-2018年WSSV和IHHNV感染率保持在较低水平(<10%),

VpAHPNS和EHP感染率虽有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

水平(10%左右),2018年SHIV感染率较高(18.3%),说明广

西养殖对虾疾病由传统的WSS和IHHN为主转变为以新发疾病

AHPNS、EHPD和SHIVD为主。此外,近3年广西对虾IHHNV检出

率非常低(<2%),而2017年和2018年EHP感染(可引起对虾

生长缓慢)的阳性率分别为31.9%和16.2%,提示EHP感染可能

已成为广西对虾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但有待进一步调查研

究。④创见与创新2016-2018年广西IHHNV感染率很低,仅检出

4份阳性,未形成流行趋势;进一步对广西养殖对虾主要疾病

WSS、AHPNS、EHPD和SHIVD进行调查,发现广西养殖对虾疾病

已由传统的WSS和IHHN为主转变为以新发疾病AHPNS、EHPD和

SHIVD为主;近3年广西对虾IHHNV检出率非常低(<2%),而

2017年和2018年的E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1.9%和16.2%,提示

EHP感染可能是广西对虾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对2010-201

8年收集的546份IHHNV阳性样品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确定546

株IHHNV广西流行株全部为有致病性的基因1型和基因2型。

/149/ 广西凡纳滨对虾IHHN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此外,本项目在原有IHHNV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和

优化,建立了IHHNV套氏PCR检测方法,敏感性更高;建立了基

于dnaJ基因的弧菌PCR检测方法,为弧菌快速筛查及种类鉴定

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技术手段;建立了对虾AHPND定量PCR检

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对虾样品及水样的VpAHPND检测。⑤社会

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属于基础研究,对广西养殖凡纳

滨对虾进行IHHNV及其他几种多发病原的调查,为当地养殖户

和相关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对虾主要疫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减少经济损失。无商品化产品形成,没有可直接计算的经济

效益。由于项目实施这几年广西IHHNV感染率很低,仅检出4

份阳性,且跟踪调查未发现明显的IHHN临床发病病例;IHHNV

阳性样品数太少,缺乏代表性,不能反映近三年来凡纳滨对虾

IHHNV感染和发病与其规格、养殖季节、养殖模式等之间的

联系。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50/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模式研究项目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模式研究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2014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

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为转变农业发

展方式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本项目于2014年12月被齐齐哈

尔市科技局列为全市软科学研究项目。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根据我市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遵循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方向

,围绕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的全链条、全过程,我们提出加快建

立“7+1”模式既“基地(合作社、协会)+农业物联网+品

牌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产品条形验证码+智能化仓

/150/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模式研究项目

促设施+品牌电子营销平台+科技支撑”的绿色食品发展新模

式,努力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升级版,为推动我市传统农业向现

代农业飞跃,促进并实现全市绿色食品健康发展。③主要论点

与论据:加快建立“7+1”模式既“基地(合作社、协会)

+农业物联网+品牌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产品条形验

证码+智能化仓促设施+品牌电子营销平台+科技支撑”的绿

色食品发展新模式。1、基地生产标准化:通过组织农民合

作社、农业企业、大户、协会等经营主体,严格按照绿色有

机食品建设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实施严格化、标准化、科

学化种养,提高基地建设标准。种植业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模

式,实施专品种种植,搞好土壤检测,加强施用监管,限药控肥

,提高基地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养殖业上围绕“两牛一猪”

等重点品种,在养殖环境、引种、饲料、兽药、免疫、消毒

、饲养管理、废弃物处理等各环节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特别

是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禁用药物、添加剂及抗生素,推

广绿色养殖。2、企业加工规模化:我们在梅里斯区辟建了

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32.2平方公里,力争用3—5年

把园区打造成集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家标

准化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借助该园区加挂齐齐哈尔市台湾

食品产业园牌子为契机,打造产业特色明晰的台港投资集聚

平台,同时按照已经确定的11个绿色食品专业园区总体定位

,明确主攻方向,打破区域界限,吸引外埠企业和项目入园集

聚发展,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龙头企

/150/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模式研究项目

业集群,增强产业整体竞争能力。3、物联网监管全程化:加

快推进象屿集团投资物联网建设,组建农业物联网租赁公司

,促进绿色有机食品种养殖、运输、加工、配送、销售环节

实行全过程、全天候、可追溯的监控。在绿色有机水稻生产

上,以泰来、富裕、龙江、甘南、昂昂溪、梅里斯等县区为

主,加快物联网推广应用。在杂粮杂豆、果蔬生产上,通过在

甘南县兴十四村先行探索物联网应用试点,覆盖杂粮杂豆1.

1万亩、大棚果蔬4000亩。在养殖业上,以“两牛一猪”规模

化养殖场为主体,争取物联网覆盖率达到10%以上。4、网络

销售品牌化:在提升京东商城我市绿色食品旗舰店营销规模

和水平的同时,组织联合县(市)区和龙头企业寻找大的企

业集团,采取“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大型合作社+消费者”多

方合作模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生态标签的大型电商互联

网集合营销平台,把产品集群推向高端市场,力争3—5年内营

销平台上市;全面落实“互联网+”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

通过自建或与知名电商合作,搭建营销平台,扩大网上销售。

5、仓储服务智能化:以县(市)区为主体,组织相关龙头企

业,结合地方产品品类和规模,采取县(市)区合作、企业自

建、多企合股等方式,加快建设智能仓储设施,满足高端绿色

有机产品仓储需求。6、质量追溯信息化:积极推广拜泉县

鸿翔亨利米业基地、加工、销售一条龙全程质量监控模式、

富拉尔基区天锦食用菌有限公司二维码产品识别跟踪模式等

/150/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模式研究项目

20个基地和企业溯源试点单位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做到

产品有标志,过程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溯。强化认

证企业资质审核、企业年检、产品公示公告和不合格产品“

退出”等制度。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

权益。7、质量检验制度化:启动开展绿色食品和农产品产

地环境、农畜食品常规、食品微生物、生物毒素、农兽药残

留等指标检测,按实际需要完成检测与评价工作。要加强对

食品的检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加快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

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尽快通过资质认证投入使用。3年内,全

市绿色有机产品检验检测实现全覆盖。④创见与创新:突出

围绕种、储、销三个环节,抓好农业物联网、现代化智能仓

储设施、电子商务三个关键,努力实现由卖产品向卖生态、

卖基地、卖生产方式和储存方式转变,由政府和企业监管向

消费者透明化、市场化监管转变,由追求数量增长向质量提

升转变的三个转变。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据测算,

通过推行此种新模式生产的绿色有机食品产量可达240万吨

,按平均价格8元/斤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比普通农

产品增加效益280亿元,增幅在2倍以上,可直接带动农户27万

户,农民户均增收2500元(按高于市场价格0.5元/斤,亩均单

产500斤计算)。存在问题主要是认识不够问题,大部分绿色

食品企业只注重传统营销方式。⑥历年获奖情况:由于齐齐

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模式研究项目是2014年12月-2016年6

/150/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模式研究项目

月为完成时限,所以现在没有获奖情况。

/151/ 模具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模具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选自东风模冲2015年研发项目;计划名

称:《模具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立项背景(相关

科学技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低成本人力资源日趋

紧张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必然要成

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尤其是轿车已进入多元

化、个性化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汽车生产企业更多

地依靠新车型上市来争取市场份额,一般企业常常同时开发

多款新车型。新车投放、旧车改型步伐不断加快,周期越来

/151/ 模具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越短,其中全新车型开发周期已由原来的4年左右缩短到1-3

年,旧车改型周期已由原来的6-24个月缩短到4-15个月。近

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每年推出的新车型上百种,这些新车

型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保持发动机及汽车底盘基本不变的情

况下,汽车外观的变化,即车身覆盖件的不断更新,而汽车覆

盖件的更新均需要汽车模具作为基础装备,由此对汽车模具

产生了巨大的需求。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模具制造越来越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国内,汽车模具起步较晚,还

没有完全形成一个制造体系,大多依靠低廉的人工成本创造

价值,技术相对落后。相比在欧美、东亚等发达国家,模具产

业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发智能制造系统,如日产汽车公

司,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应用自主发开的制造系统,成熟的

顶尖技术不仅使它们掌握着高端模具的绝大部分技术和订单

,还让它们能够用少量的人工创造高我们数倍的价值。国内

模具制造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亟待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现状

,给我国汽车模具制造带来新的蓝图,为“中国制造2025”添

砖加瓦技术原理:基于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模具一体

化制造思路,在模具制造的工艺、编程、加工阶段,利用软件

和系统的开发使之有机的融合起来。性能指标:系统特性达

到行业领先,系统性能比肩日韩,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提升:1

)产品数据利用率达到90%以上;2)编程周期缩短至10天/标套

,工艺缩短至4日/标套;3)加工制造周期缩短至355小时/标套

;4)软件集成度、自动化程度高;5)数据管理实现在线实时管

/151/ 模具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理。(1)关键技术:截止项目研发至今,总计突破技术难点

20余项,其中申报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东风公司专有技术4项

,DFM2项,DFL2项。(2)创新点1)面属性赋值工具的开发实

现产品属性的自动识别,并赋予工艺属性;2)工艺流程树的使

用,实现工艺和编程的无缝对接及编制自动化;3)程序在线评

价,实现程序的持续优化;该系统已在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

公司模具分公司模具制造工艺、编程、车间加工环节推广和

使用,在国内汽车模具制造领域极具实用和推广价值,对提高

我厂的核心竞争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该系统目前仅限公司

内部使用,核心技术和专利均受法律保护应用推广情况:20

15年开发完成第一版,经过两年的功能完善及BUG修复,已正

式发布第三版,相比之前功能更加完善、更加智能、更加高

效。已在我厂所有项目结构面的加工中推广使用,包括工艺

、编程、加工各个环节,已在神龙A88C、日产331、乘用车X

37、本田2YS等项目中广泛使用。1、东风模冲优秀项目2、

东风公司科技进步奖

/152/ 具有靶向放化疗增敏及免疫增强效应的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应用性研究
具有靶向放化疗增敏及免疫增强效应的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应用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放化疗抵抗以及免疫耐受一直

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因此,如若

存在一种新技术可将针对上述三大瓶颈问题的治疗策略有机

整合在一起,扬长避短,在肿瘤治疗领域将会有巨大的潜力。

鉴于此,我们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

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江苏

省医学创新团队、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

学研究项目等20余项课题的资助下,借助纳米技术,经过近十

/152/ 具有靶向放化疗增敏及免疫增强效应的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应用性研究

年的努力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些原创性和突破性成果,为恶

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策略,主要技术创新点

如下:1.免疫耐受方面:恶性肿瘤自身表面抗原表达较弱,

即使经过放化疗后释放的肿瘤源性蛋白抗原(Tumor-deriv

edproteinantigens,TDPAs)量亦有限,难以激发自身免疫抗

肿瘤活性,是导致免疫耐受的主要因素。为了克服免疫耐受

,我们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

licacid),PLGA)为内核、通过不同的表面修饰方法制备的

多种纳米粒子,首次揭示这些纳米粒子可以富集和俘获常规

放疗下释放的有限的TDPAs,其中,PLGA和PLGA-PEG-Mal富集

和俘获TDPAs的能力最强,产生的免疫增强效应及远隔效应最

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在NatNanotechnol(IF33.407)、Adv

Mater(IF25.809)等杂志发表13篇。2.放化疗抵抗方面:

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易产生放化疗抵抗,尤其是脑胶质瘤等特

殊部位的肿瘤,提高其放化疗敏感性、靶向性以及克服血脑

屏障等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近30年关于靶向提高放化疗敏感

性的研究一直处于瓶颈期,无突破性进展。鉴于此,我们首次

制备了新型靶向纳米粒子以荷载具有干预多靶点、无免疫源

性等独特优势的放射增敏剂,提高恶性肿瘤的放化疗敏感性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首次构建了一种高效低毒的

靶向纳米粒子,荷载可引诱和劫持DNA损伤修复所需的全部关

键蛋白与酶,且无免疫源性的新型放射增敏剂Dbait,提高恶

性肿瘤的放射敏感性;(2)以在肿瘤侵袭与转移、治疗抵抗

/152/ 具有靶向放化疗增敏及免疫增强效应的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应用性研究

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核心分子为靶点,比如以雄激素受体为靶

点,构建荷载这些核心分子的靶向纳米粒子,提高恶性肿瘤的

放射敏感性。相关研究结果在ACSNano(IF13.903)、Biom

aterials(IF10.273)等杂志发表文章33篇。本项目研究成

果发表的SCI文章在SCI-EXPANDED数据库中被他引超过2500

次,其中1篇代表性论文他引137次,属于高被引论文,已将其

归入MaterialsScience学术领域同一出版年最优秀的前1%之

列,多次被NatRevImmunol、ChemSocRev、NatRevClinOncol

、AdvMater等杂志予以正面引评。

/153/ 一种模拟在日照降雨及风化作用下水流对库岸边坡岩体冲刷作用的装置
一种模拟在日照降雨及风化作用下水流对库岸边坡岩体冲刷作用的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
技术详情

  一种模拟在日照降雨及风化作用下水流对库岸边坡

岩体冲刷作用的装置包括试验仓、螺旋搅拌器轴、日照模拟

器、鼓风机及环状喷水器,螺旋搅拌器轴上设有螺旋搅拌器

叶片。环状喷水器轴心处有日照模拟器,对日照模拟器可进

行日照时长和日照强度的调节,且能够使光照和热辐射均匀

的照射到岩样上,从而模拟日照强度及日照温度对裸露岩样

表面的影响。鼓风机通过向试验仓鼓风,并在日照模拟器的

配合下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及模拟风化作用。本发明的优点在

/153/ 一种模拟在日照降雨及风化作用下水流对库岸边坡岩体冲刷作用的装置

于,本装置可考虑水流冲刷岩样的速度、侵入水中的岩样高

度、岩样干湿循环时间和次数、降雨量大小、日照时长及温

度等因素单独对岩样的影响和作用效果。

/154/ Φ125MMN硅单晶及抛光片
Φ125MMN硅单晶及抛光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N硅单晶抛光片是制造CMOS器件的主要材料,其性

能对器件的质量与成品率有着直接影响。该成果通过改变热

场设置,增加热场的轴向温度梯度,使生长界面附近晶体的

温度加大;通过调整生长参数,大大减低了晶体中的微缺陷

密度;通过调整热处理及抛光的工艺参数,明显降低了抛光

片的热氧化层错密度;从而提高了Φ125mmN硅抛光片的质量

,整套工艺稳定可靠,产品参数指标达到了WAEKER90年代产

品的技术指标水平。其主要技术参数:生长方法/直径为CZ

/154/ Φ125MMN硅单晶及抛光片

/Φ125mm;导电类型/晶向为N型(掺磷)/〈100〉;电阻率

3-8Ω.cm;电阻率径向不均匀性≤6%;氧含量可控制范围12

-15/14-18ppma;氧含量径向分布不均匀性≤5%;碳含量≤5

/0.3ppma;硅片厚度625±15μm。

/155/ 穿琥宁中空栓的制备及其药效研究
穿琥宁中空栓的制备及其药效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说明:该课题属于药物的新剂型开发研究。穿

琥宁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等

多种功效。现在市场上穿琥宁只有注射剂一种剂型,使用不

方便,而且有大量文献报道穿琥宁注射液有多种配伍禁忌和

不良反应,该课题就是探索穿琥宁给药的其他途径。我们把

课题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穿琥宁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

考查。分别用水、聚乙二醇300、1,2-丙二醇、水和聚乙二

醇300混合液(1:1)、水和1,2-丙二醇混合液(1:1)作为

/155/ 穿琥宁中空栓的制备及其药效研究

分散媒,制备混悬液,通过计算5种混悬液的沉降容积比,

选择出最稳定的分散媒,制备穿琥宁中空栓,并对其质量进

行考查。第二部分为穿琥宁中空栓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

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家兔作为实验动物

,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静脉注射组;第2组为聚乙二醇30

0穿琥宁中空栓直肠给药组;第3组为1,2-丙二醇穿琥宁中空

栓直肠给药组。给药后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按统计矩的

非隔室动力学理论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应用前景:穿琥宁

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等多种功效,是一种纯中药

制剂,1992年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中医院急诊科

首批必备中药品种。但市场上穿琥宁只有注射剂一种剂型,

使用不方便,尤其不适用于慢性感染的儿科患者。因此,临

床上急需一种非注射的给药途径。穿琥宁中空栓使用方便、

费用低、无痛苦,增加了患者尤其是儿科患者的依从性,便

于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若穿琥宁中空栓应用

于临床,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56/ 扇贝边中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
扇贝边中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57/ 中山道地人工沉香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山道地人工沉香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中含有树脂的木材,是一

种传统的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功能行气止痛、降逆调中、

交通心肾、温肾纳气、壮阳除痹。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沉香的价值认识

越来越深,2011年,世界沉香产品的贸易额达200亿元以上,其

中与中国有关的贸易就达到了74亿元。由于沉香价值高且国

际市场需求量大,长期以来沉香属植物遭到过度砍伐。白木

香作为国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

/157/ 中山道地人工沉香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护野生植物,并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在自然界中,只有

当沉香属植物受到刺激或损伤时,才会产生沉香,结香过程往

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临床用药

需求。因此,人工结香技术随之得到大力发展。中山与沉香

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山市古称香山县,即因古代盛产沉香

而得名。2011年12月,中山市被授予“中国沉香之乡”的称

号。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近代中山地区的原产香木-白木香

采割的沉香几乎绝迹。目前,随着“华南中医药城”的建立

,中山人工沉香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山市政协经济

委2014年重点关注产业,并在港口镇建立了首个以沉香为主

题的生态博物园。据中山市林科所统计,在火炬开发区、南

朗、板芙、神湾、港口等地均建有种植沉香树达数万棵的沉

香园,中山人工种植的沉香树已近200万棵,中山人工沉香产

业前景广阔。随着人工沉香的发展应用,人们需要验证比较

人工沉香与野生沉香在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等方面的异同,

从而为科学地评价人工沉香的质量并进而用其替代野生沉香

提供科学的依据。近年来人们对人工结香所得沉香的化学成

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不同产地人工沉香的化学

成分存在差异,而目前关于中山道地人工沉香中化学成分的

研究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因此,本课题通过采用各种检测

技术对中山道地人工沉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

明,中山道地人工沉香与天然沉香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项

目申请发明专利2件,发表论文3篇。该项目成果应用于中山

/157/ 中山道地人工沉香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人工沉香生产企业,对生产企业人工沉香的科学种植和高效

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158/ 一种新型的医用手术手套
一种新型的医用手术手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手术衣所用织物属于医疗用屏

蔽织物,主要着重阻隔(barrier)性能。阻隔性能包括防止

液体与微生物渗透的性能。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救护中,不

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与体液,病人的血液与体液往

往可能携带HBV(肝炎B病毒)、HCV(肝炎C病毒)和HIV(

艾滋病病毒)等各种病原体。在手术衣的组成结构中,手套

是主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在医生进行手术时,手套是直接保护

医生与病人之间产生直接的皮肤接触的主要部分。现有结构

/158/ 一种新型的医用手术手套

的手套,都是直接在套筒的顶端,设有一个皮筋环,用以封住

套筒与手臂之间的间隙,不仅是为了避免手套滑脱,同时,也

可以避免别人的血液从缝隙滑落至手套内部;进一步,现有的

手套结构,为了避免医生操作时的不方便性,都是直接采用单

体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在医生做手术时,易发生手套破

损的现象,进而会对病人造成细菌感染的现象。②技术原理及

性能指标:本成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医用手术手套,用以解

决现有的手术手套的结构,不仅会造成手套易滑脱,同时,也

会由于易发生破损而导致病人细菌感染的技术问题。技术方

案为:一种新型的医用手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分

为三个部分,套筒、掌套和指套,套筒上,从上到下,均匀分布

有多个皮筋环;套筒和掌套的外壁,从外到里,依次设有表层

、隔层和内层,且隔层内填充有聚乙烯纤维棉料。套筒上,由

上到下,均匀设有三个皮筋环,环套筒一周,每相邻的皮筋环

之间,沿套筒竖直方向上,均匀设有多个弧形槽。环掌套一周

的外壁上,沿掌套竖直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弧形槽,该弧形槽

的一端从套筒最底一层的皮筋环延伸至掌套与指套的连接处

即止。聚乙烯纤维棉料通过高温热压成整体式结构。表层、

隔层和内层通过热压胶合成一体式结构。表层和隔层的厚度

相等,内层的厚度为表层和隔层厚度。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本成果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套筒上,从上到下,均

匀设有三个皮筋环,不仅可最大化的防止了手套滑脱的现象

,同时,也避免了病人的血液从套筒与手臂之间的缝隙流入到

/158/ 一种新型的医用手术手套

手套内,而造成感染;进一步的,通过在将套筒和掌套部分设

计成三层结构,从而可有效的避免由于手套表面破损对造成

疾病传染的现象;同时,通过在三层的中间一层内填充有聚乙

烯纤维棉料,从而可有效的增加了医生在进行手术时,操作时

的舒适度。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已

经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生产出的新产品

符合工艺要求。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技术已经成功

运用到产业化生产当中,生产出的医用手套好操作,不易破损

,舒适度高,得到客户的认可。⑥历年获奖情况:2018年获实

用新型专利授权。

/159/ 4-氟异喹啉硫酸盐
4-氟异喹啉硫酸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4-氟异喹啉硫酸盐是新开发的一种白内障眼药水的

重要中间体。它是以4-氨基异喹啉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

分解氟化、成盐而成。工艺路线合理、可行,在氟化剂的选

择上有创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该产品的中试成功,满足

了该产品的部分需求。随着新型白内障眼药水的发展,该项

目年需求量将逐年增加,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60/ 具有黑色吸光格槽的电子纸显示屏
具有黑色吸光格槽的电子纸显示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阅读者从早先的竹、简到纸质的阅读物,直到电子

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可以通过显示屏阅读电子读物。然而由

于传统显示屏是通过背光折射,在显示屏上显示文字,其折

射效率低,另外易给阅读者带来视觉疲劳,不适合长时间的

阅读,所以阅读者往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打印到纸上,因

为比较起来这样阅读比较方便,比较舒服。电子纸的提出解

决了上述的问题。电子纸本身轻、薄,它既不会像液晶显示

屏那样由于背光造成读者眼睛不舒服,也不会因为节能或停

/160/ 具有黑色吸光格槽的电子纸显示屏

电而造成黑屏使阅读很吃力,还不会由于视觉角度不同,造

成颜色或形态的失真与变形。但是现有的电子纸显示屏都是

基于自然光的方式运行显示,容易带来失真率、对比度、文

字清晰度以及透明电极正、负的转换对电能要求等各种问题

。而本发明就是涉及了一种具有黑色吸光格槽的电子纸显示

屏,在原有电子纸的效果下,更节省电力,且失真率更低,

对比度较高,文字更清晰,是理想的适合使用者阅读的工具

/161/ 半导体发光芯片光学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半导体发光芯片光学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810769241.0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61/ 半导体发光芯片光学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910559899.3
专利授权日期
2023-04-18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61/ 半导体发光芯片光学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详情

  本研究提出叉排多芯片阵列结构,通过建立叉排阵

列系统中LED芯片直径,芯片之间的距离、排列角度等参数

与系统的阻力系数、Nusselt数、收益因子、品质因数、热

耦合效应等散热性能参数,以系统的平均结温和热流均匀性

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LED集成模块的叉排阵列结

构,降低多芯片器件内部的平均结温,提高多芯片器件内部

的热流均匀度,才能有效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162/ 纳米磷酸钙晶须/纳米钛酸钾薄层/Ti合金人工种植牙齿的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
纳米磷酸钙晶须/纳米钛酸钾薄层/Ti合金人工种植牙齿的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新型高结合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

性生体骨骼替换材料纳米磷酸钙晶须/纳米钛酸钾薄层/钛合

金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与开发,材料中所有的元素均无

毒副作用,新材料的开发克服现有羟基磷灰石涂层在临床中

所出现的脆性大、强度和断裂韧性低、结合强度低易脱落等

不足,以解决种植牙在临床中所遇到的承载较高、受力复杂

等困难。材料设计制备中的所有元素均无毒副作用,基体材

料具有高耐蚀性,高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疲劳强度和断裂韧

/162/ 纳米磷酸钙晶须/纳米钛酸钾薄层/Ti合金人工种植牙齿的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

性,纳米钛酸钾薄层的各种特性能使其植入体表面在生体中

自然形成一层与骨质近似的磷灰石,以求达到种植牙与牙颌

骨的相容和结合。

/163/ 磷和硅营养对雷竹生长的影响研究
磷和硅营养对雷竹生长的影响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雷竹为中国特有的优良笋用竹

种,它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味鲜美及营养丰富

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省临安等

地采用稻草、竹叶和砻糠等有机物质覆盖林地,利用微生物

分解有机物过程产生的热量来使土壤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

达到雷竹提前发笋,生产反季节竹笋的目的。另外,人们加大

雷竹林地施肥量特别是化肥,提高雷竹的产量。然而,长期覆

盖以及化肥的不断投入等集约经营技术也使雷竹林地的经营

/163/ 磷和硅营养对雷竹生长的影响研究

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改

变,土壤品质的降低,竹林退化等现象。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

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施用适量的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但是过量的磷素积累将会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硅是植

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尤其是提高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

迫的抗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解雷竹对磷和硅的营养需

求,揭示磷对雷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硅对雷竹抗逆性的影响

,结合现有的施肥管理模式,提出、完善雷竹林的磷和硅营养

管理的技术体系,2012年,建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向浙江省

竹产业创新团队申请了“磷和硅营养对雷竹生长的影响研究

”项目。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项目通过温室种植的雷竹幼

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磷浓度下雷竹幼苗生理特性和营

养特性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供磷水平对雷竹生长特征的影响

,反映雷竹幼苗的生理状况,研究施硅肥对雷竹林生长、土壤

供硅能力、雷竹林抗逆性能力的影响。旨在揭示雷竹施磷、

硅肥的施用量,为雷竹林生存施用磷、硅肥、提高雷竹抗逆

能力和改善立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合理的培育措

施,实现雷竹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三、主要研究结

论1、初步发现了不同磷水平对雷竹生长的影响通过项目研

究表明,添加磷素改变了雷竹幼苗的根系形态,主要表现在降

低根冠比、根表面积以及根体积。供磷水平影响了雷竹幼苗

叶片和根尖中Apase活性的变化,在0-5.0mgoL-1范围内时,雷

竹幼苗叶片和根尖APase活性均随着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163/ 磷和硅营养对雷竹生长的影响研究

当磷水平为5.0mgoL-1时,各类光合指标最优,说明在该试验

条件下,此供磷浓度有利于雷竹幼苗叶片进行正常的光合作

用。供磷浓度对幼苗各营养器官中营养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

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幼苗体内P与Fe、Mn、Cu、Zn、B之间存

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对雷竹施肥实践有一

定的理论价值。2、发现了雷竹生长磷和硅最适宜浓度。通

过研究发展,在该试验条件下,供磷水平5mgoL-1最接近适宜

雷竹幼苗适应生长的磷浓度,5.4mM的硅处理达到生物量增加

量的最大值,最接近适宜雷竹幼苗适应生长的硅浓度。研究

结果对指导雷竹科学施肥具有指导意义。3、表明了硅对提

升雷竹抗逆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雷竹的抗旱性和抗寒性

/164/ 傣药哈宾抗肝细胞纤维化的有效筛选部位研究
傣药哈宾抗肝细胞纤维化的有效筛选部位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傣药抗肝细胞纤维化药物目前还

没有。傣药哈宾是“10种傣药解药抗肝细胞纤维化筛选研究

”筛选出的有效药物,为了更好的研究其抗肝纤化的活性部

位,州科技局于2011年给予了5万元的经费支持,2012年景洪

市科技三项费资助8万元,单位自筹经费10万元,对哈宾进行

了药效物质基础初步研究,使该项目得以顺利完成,2014年8

月15日通过验收。研究目的与意义:细胞纤维化是目前威胁

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其诱因很多,在临床上多见有病毒性肝

/164/ 傣药哈宾抗肝细胞纤维化的有效筛选部位研究

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肝细胞纤维化是

肝硬化和肝癌的早期,研究表明,该病可以逆转,治疗重在早

期治疗和预防。本研究是对傣医临床常用解毒药,哈宾在对

其进行抗肝细胞纤维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有抗肝纤化作用的

傣药哈宾进行有效部位研究。筛选出哈宾抗肝纤化的有效部

位,为进一步研究开发5类傣药新药奠定基础。主要论点与论

据:对哈宾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5个

部位进行提取,用提取物与四氯化碳复合高脂饲料方法造模

的同时给药,检查肝纤化四项指标,并以病理切片做参考,筛

选出傣药哈宾的抗肝细胞纤维化的活性部位。创见与创新:

1、傣药抗肝细胞纤维化药物目前还没有,本研究为开发抗肝

细胞纤维化傣药新药奠定基础。2、哈宾传统用于产后病的

治疗,研究结果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提升了该药材的应用价

值。3、水、醇提取液疗效比较结果,为提高药材生物利用度

,减少资源浪费,创造生态效应提供了依据。4、在提取方法

和成分分离研究方面,充分利用现代色谱技术和柱层析分离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抗

肝细胞纤维化的傣药目前还没有,也无安全有效的西药,中医

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因此开发具有保肝护肝作

用,预防肝细胞纤维化的傣药将有着广泛的前景,为肝病的有

效治疗增添了一份力量。其势必也将带动傣药种植业的发展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历年获奖情况:成

果获得2014年度景洪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65/ 一种罗汉果甙Ⅳ含量高的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
一种罗汉果甙Ⅳ含量高的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是广西工信委项目,罗汉

果有效成分综合提取与产品开发,桂桂工信投资[2014]276号

。2、研究目的与意义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由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

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

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

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

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165/ 一种罗汉果甙Ⅳ含量高的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

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

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本

发明涉及食品药品领域,尤其是一种以芦荟、罗汉果、板蓝

根、金银花等为原料,提供一种罗汉果甙Ⅳ含量高的芦荟罗汉

果复方胶囊,该胶囊具有预防和治疗丙肝的作用,副作用低。

3、创见与创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汉果甙Ⅳ含量高的芦荟罗

汉果复方胶囊,该胶囊具有预防治疗丙肝的作用。采用如下

配比,以干基重量%计:原色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5-10;罗汉

果甙Ⅳ含量为15%-55%的罗汉果提取物8-12;金银花提取物6-

12;板蓝根提取物4-8;玉米淀粉30-40;麦芽糊精10-25;微晶

纤维素10-15;成品中功效成分含量为:每100g产品中,罗汉

果甙Ⅳ含量为1200-6600mg,O-乙酰基含量大于800mg。正常用

量是每日2-3次,每次1-2粒。各种有效成分在一起,互相支持

,互相协作,起到了增效作用;实验表明,该复方胶囊对由HCV

感染引起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对HCV病毒有

抑制作用。复方胶囊的抑菌作用是芦荟、罗汉果甙Ⅳ含量高

的罗汉果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和板蓝根提取物复配后互相

支持,共同起的作用,并且副作用低。

/166/ 红枣复合保健粉生产技术研究
红枣复合保健粉生产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提出并独立完成的自选

项目,属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巨大的工作压力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质量,其中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

人,平均大约有20%的女性、50%的孕妇都会有贫血的情形。

缺铁性贫血从营养学理论分析,是由于微量元素铁等营养素

补充不足,在中医治疗辨症上多属于“虚症”。红枣作为平

补气血首选佳品已有悠久的历史,现代营养学也证实其所含

/166/ 红枣复合保健粉生产技术研究

的多糖、环核苷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是补血的物质基础。

本成果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营养学研究,在探

索有效保留红枣营养成份生产纯枣粉的基础上,选用具有补

血补气双重功效的药食兼用植物,以及含铁及对铁吸收有促

进作用因子丰富的深色果蔬,与红枣复配生产复合保健粉。

本成果以红枣为主要原料,配伍阿胶、枸杞、黑木耳、银耳

、菠菜、胡萝卜等药食同源植物,首次研发出具有补血补气

补铁的红枣复合保健粉,在营养吸收上加强了微量元素铁的

协同性和其它多重功效的叠加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真空干

燥、低温粉碎、超微粉碎等先进技术,并进行计算计编程建

立了配方优化的数学模型,实现了方法系统化、手段现代化

,结果最优化,成本最低化。产品具有应用方式多样化,食

用携带方便化、营养价值全面化、保健功效协同化等特点。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感官:干燥、细度40~400目、均

匀一致的浅褐色粉末,枣香浓郁,甜润适口。(2)理化指

标:水份≤10%果糖≥15g/100g膳食纤维8.0~12g/100g铁≥6m

g/100g胡萝卜素≥1mg/100g(3)卫生指标:符合国标。本成

果创新性表现在:1、遵循中医理论,从补血补气双重功效

的药食同源植物,含铁多的深色蔬菜、水果,颜色搭配等多

个角度考虑,优选出阿胶、枸杞、黑木耳、银耳、菠菜、胡

萝卜等食物与红枣进行组合,既实现了红枣复合粉微量元素

铁补充吸收协同性和多重功能叠加性,又克服了红枣粉碎工

艺困难的问题,产品的配方具有创新性。2、采用真空干燥

/166/ 红枣复合保健粉生产技术研究

、低温粉碎等先进技术,最大程度降低了枣果热敏性营养物

质损失,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3、通过优化的配方

建立了数学模型,实现方法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结果最优

化、成本最低化,在实际生产中具有指导性意义。4、开发

出不同细度的枣粉和复合粉,拓展了产品的应用空间。5、

综合利用残次枣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作用意义:

红枣是我国第一大干果,年产量25亿公斤,全国有800~10

00万人口以红枣为主要经济来源。山西年产5亿公斤,在十

大红枣主产省份中位居第二。本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红枣资源

优势,进行深加工产品开发,附加值高,与传统枣产品相比

更适应国际消费趋势,有利于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拓,具有显

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67/ MIMO系统中基于RUMSWF的低复杂度降秩均衡方法
MIMO系统中基于RUMSWF的低复杂度降秩均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MIMO系统中基于RUMSWF的低复杂度降秩均衡方

法,基于MSWF的自适应降秩线性均衡方法进行改进,是一种基

于长方阻塞矩阵并通过相关相减结构来实现多级维纳滤波器

的降秩自适应MIMO线性均衡方法。通过对酉多级维纳滤波器

的阻塞矩阵改进,选取其正方阻塞矩阵中的一个长方矩阵块

作为阻塞矩阵,使得酉多级维纳滤波器前向递推分解中接收

信号向量的维数逐级降低,从而在降低了自适应均衡的迭代

复杂度的同时,并且加快了收敛速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

/167/ MIMO系统中基于RUMSWF的低复杂度降秩均衡方法

表明,此低复杂度快速降秩自适应均衡方法具有复杂度低、

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在具有4根发射天线,8根接收天线,采用

BPSK调制的V-BLAST系统中,仅用基于多级维纳滤波的均衡方

法0.5倍的计算复杂度即可达到与其仅相差0.78dB的误码性

能。

/168/ 一种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及加固方法
一种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及加固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及加固方法

,该加固剂0.01g/mL~0.05g/mL的植酸乙醇溶液和0.01g/mL

~0.03g/mL的氢氧化钡甲醇溶液组成,使用时先用植酸乙醇

溶液固化,再用氢氧化钡甲醇溶液固化。本发明的土遗址防

风化加固剂以介电常数较小的甲醇、乙醇为携带剂,可实现

对土遗址深层、原位加固,同时避免水作为携带剂对土遗址

的破坏,加固后的土遗址表现出较好的防风化性能,在保证土

壤孔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机械强度、抗水性能和透气性

/168/ 一种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及加固方法

显著提高,而且该加固剂未造成土遗址酸碱性、色泽等化学

物理性质的明显变化。另外,采用本发明加固剂加固土遗址

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对于人员专业性要求低。

/169/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截存作用机理研究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截存作用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1990年在西南大学实验农场建立的长期定

位试验为研究材料,研究了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保护性耕作

)、常规耕作、水旱轮作和垄作翻耕四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有

机碳的分解、固定、土壤颗粒中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揭示

了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截存作用机理。

  主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阐明了稻田保

护性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及不同生态系统有机碳的输

入、输出特征,土壤活动性碳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2)

/169/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截存作用机理研究

揭示了稻田保护性耕作下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土壤

颗粒中的分布与分配;(3)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中有

机碳形态与分配的关系及其碳固定;(4)阐明了温度、水

分、水稻土类型、耕作方式是影响稻田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

碳累积的主导因子。

  研究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截存作用,不仅

能阐明稻田保护性耕作的培肥机理,而且能贡献于大气温室

效应的减缓与控制,从而丰富稻田免耕技术的理论,推动农

学、土壤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的发展。

/170/ 环保型渔用配合饲料引进与研发技术项目
环保型渔用配合饲料引进与研发技术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引进鲟鱼、镜鲤、卡拉白鱼环保型饲料配方和

特种鱼膨化饲料工艺技术。新建面积7300㎡鱼虾膨化饲料加

工厂,改扩建四条万吨级鱼虾饲料生产线,年生产鲟鱼高效环

保型膨化饲料1200吨,实现产值900万元;卡拉白鱼高效环保

型膨化饲料500吨,实现产值235万元;镜鲤高效环保型颗粒饲

料8600吨,实现产值3999万元;合计年生产三种鱼饲料1.03万

吨,总产值5134万元,总利润805.4万元。在本市建立水产养

殖科技示范户30户,辐射养殖面积10000亩。水产养殖科技培

/170/ 环保型渔用配合饲料引进与研发技术项目

训200人次。鲟鱼、镜鲤和卡拉白鱼环保型人工饲料的饵料

系数分别为1.26、1.45和1.5。

/171/ 臭氧化法水处理器
臭氧化法水处理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172/ 甘薯渣膳食纤维饼干制作技术与应用
甘薯渣膳食纤维饼干制作技术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甘薯渣是甘薯提取淀粉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其水

分含量高,且不易运输和储存,极易受微生物污染导致腐败变

质;目前甘薯渣仅有少量作为初级饲料原料直接利用,大部分

被当作废弃物废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其实,甘薯渣

还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淀粉含量高达47-52%,粗

纤维22-27%,蛋白质约2-4%,脂肪1%,灰分2-3%,完全可以通过

适当的加工技术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本课题自立项目

,以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甘薯渣为主要原料,进行系

/172/ 甘薯渣膳食纤维饼干制作技术与应用

列膳食纤维食品的开发。甘薯渣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营养成

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工技术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尤其

是薯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该项目对甘薯渣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加工特性

;利用复合酶解技术对甘薯渣进行处理,软化甘薯渣质地,增

加其开发的膳食纤维食品的口感;建立了甘薯渣膳食纤维快

速生物分解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或组分调控的技术,开发系

列膳食纤维健康食品。主要性能指标:甘薯渣复合酶率≥10

%;甘薯渣膳食纤维素饼干中甘薯渣使用比例≥20%;甘薯渣膳

食纤维素饼干中膳食纤维含量≥5%,甘薯渣膳食纤维系列食品

色泽、口感、外观等品质优良。1、根据甘薯渣资源特点,开

发甘薯渣膳食纤维饼干,并将香菇柄、燕麦等作为主要原料

与甘薯渣进行复配,开发甘薯渣多功能膳食纤维食品;2、将

复合酶解技术用于甘薯渣膳食纤维成分调节,优化甘薯渣膳

食纤维产品生产工艺;该项目开发了甘薯渣膳食纤维饼干及

香菇柄甘薯渣燕麦酥加工技术及产品,该技术已进入中试生

产应用阶段,适合在甘薯种植加工企业应用转化。无无

/173/ 大尺寸板条状光学元件的加工装置检测装置和加工方法
大尺寸板条状光学元件的加工装置检测装置和加工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大尺寸板条状光学元件的加工装置、检测装置

和加工方法,该装置包括该加工装置包括拼盘式工装夹具、

标准单轴抛光机和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竖式干涉仪、

电脑控制端以及可调承载车等部件,本发明实现了板条状光

学元件拼盘式多件一次性加工,实现了上述拼盘的板条状光

学元件整盘面形检测。该发明适用于大尺寸板条状光学元件

的批量加工和检测,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174/ 中压循环液体空分设备研究开发
中压循环液体空分设备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随之各种工业气体及液体用

量也不断扩大,研制一种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靠的液体空

分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中压循环双膨胀机制

冷作为液体空分设备的一种流程形式,具体有空气循环和氮

气循环、高低温膨胀机的增压有并联和串连等形式。根据液

体产品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流程组织,具有运行可靠性

高、维护工作量小、一次性投资少、能耗低、液体产量高等

特点。国内现在对较大量液体空分设备的开发,一般采用中

/174/ 中压循环液体空分设备研究开发

压循环+低温冷冻机制冷流程。由于低温冷冻机能耗高,故

障率也高,维护保养量也大。所以为进一步降低能耗、促进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开发中压(空气或氮气)循环高低

温双膨胀机制冷、膨胀空气进下塔流程的液体空分设备。由

于高温膨胀机的高焓降、高温差,与低温膨胀机结合后,能

与整个中压循环的液体空分设备构成最佳的匹配,减小了循

环空气(或氮气)量,降低了轴功率的输出,提高了液氧、

液氮、液氩的提取率,使液体产品的能耗达到1.05~1.15K

W?h/m^3。以四川侨源液体空分设备和天津伯克液体空分设

备为例:运用了新开发的中压空气循环、并联增压和中压氮

气循环、串连增压两种系列的流程计算与精馏计算的软件包

,分别对数据进行了筛选、比较和优化,得出能耗最低、投

资最省的技术方案。开发了齿轮式空气透平增压机、开发了

高低温增压透平膨胀机,采用了中压板翅式换热器、新型阀

门和多种新工艺新技术等,整个液体空分设备结构设计合理

,外观新颖。推广应用前景:氧、氮、氩液体的单位能耗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生产氧、

氮、氩液体的用户寻求高质量、低能耗的液体空分设备。以

四川侨源气体有限公司“2200液体空分设备”项目为例,经

过3年实际运行考核证明是成功的,这种配套部机国产化率

高、投资省,既能降低用户的运行成本,提高用户的核心竞

争力,又使本企业利用这个新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增加

企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对振兴国家的机械工业具有重要

/174/ 中压循环液体空分设备研究开发

的意义。

/175/ DTSD722/DSSD722型电子式三相多功能电能表
DTSD722/DSSD722型电子式三相多功能电能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DTSD722/DSSD722型电子式三相

多功能电能表是用于高、低压电网电量测量的多功能仪表。

1、主要技术特征1)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数字采样处

理技术及SMT工艺,根据工业用户实际用电状况所设计、制

造出具有计量各个方向的有功、无功电量及最大需量,并具

有双485通讯、手动及红外停电唤醒等功能,且产品具有性

能稳定、准确度高、操作方便;2)具有分时计量正、反向

有功电能、正、反向无功电能、有功总电能、无功总电能、

/175/ DTSD722/DSSD722型电子式三相多功能电能表

四相限无功电能,正、反向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反向

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并存储当前、上月、上上月数据

;3)可编程4种费率,12个时段,5个日时段表,4个时区,

12个公共假日及春节三天;具有备用时段功能:在执行当前

费率、时段状态下,可设置预存第二套费率、时段,能设置

自动转换时间,并保存自动转换时的底码(包括正、反有功

,正、反无功总及各费率电量);4)具有无功测试脉冲输

出,正、反向有功和正、反向无功脉冲测试(远动)口输出

功能;5)具有多功能输出功能,可实现1Hz时钟、需量周期

更替信号、时段切换信号、超负荷跳闸等输出功能;6)具

有失压、断相、失流、过压、欠压、过流、电压合格率、停

来电、编程、需量清零、广播校时等记录功能。二、主要技

术性能指标1)准确度等级:有功0.2S级,基波有功0.5S级

,无功2级;2)实时量准确度:电压、电流、功率为0.5级

,频率0.01Hz,相角0.01度;3)额定频率:50Hz;4)起动

电流:有功0.001In(0.2S级),无功0.003In(2级);5)

潜动:具有防潜动逻辑设计。

/176/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黄色素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黄色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摆脱了传统研究方法和传统工艺的模式,以提

高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效果做为研究的重点。采用国内外先进

技术和工艺解决了玉米黄色素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取得了突

破性进展。CO2超临界萃取、微胶囊化、稳定化等关键技术

经查新,国内外文献、专利均未见报道,为首创,处于领先水

平,并申报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玉米

黄色素超临界萃取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是目前国际上先进

的分离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高新技术,它的特点是产品质

/176/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黄色素

量高、无污染,适于高附加值的食品,保健品和药物的萃取。

项目已完成超临界萃取玉米黄色素的小试和中试,质量已达

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技术成熟。但超临界萃取设备昂贵,生

产效率不高,不适宜萃取玉米黄色素等中等附加值的产品(

投入大,生产成本高)。为适应超临界技术在玉米黄色素生

产上的需要,我们进行了超临界分馏(精制)技术研究,在超

临界状态下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的差异,通过调

节压力和温度可以有效的分馏出不同成份。试验表明,分馏

技术可以除去脂肪酸(脂类),色价明显提高,其他质量指标

与萃取法相近。也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这一工艺对提高

玉米黄色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投入有重要意义。

玉米黄色素的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

有广泛用途,是食品行业重点推广的新技术。超临界精制的

玉米黄色素是脂溶性,呈液态;可直接在人造奶油、冰淇淋上

应用,而在面食(方便面、面条)上大量应用的是水溶性黄

色素,因此如何改变物态,改变溶解性是应用的需要,也是生

产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产品无法开发。本项目制备的微

胶囊玉米黄色素,壁材的选择、配比及包埋技术有独道之处

,适宜规模化生产,包埋率在95%以上,应用效果好。壁材均为

食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只相当玉米黄

色素的5%左右。玉米黄色素的稳定化技术:依据玉米黄色素

被氧化褪色和色素中脂类被氧化酸败的机理,筛选出了可以

吸收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对可催化氧化进程的重金属离子有

/176/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黄色素

螯合作用,可吸收氧分子的复合天然抗氧剂。这种复合天然

抗氧剂明显提高了色素的抗氧化能力,对光、热的稳定性提

高一倍以上,明显延长了添加天然色素食品的保质期,在生产

和应用上有重要意义,是天然色素研究中又一突破。筹建年

产200吨玉米黄色素厂。以技术入股形式与黄龙食品工业有

限公司合作,成立黄龙天然色素股份有限公司,正运作建设年

产200吨玉米黄色素工厂,添补国内生产上的空白,双方已签

定意向合同,计划八月在中国国际食品、农副产品大会上正

式签定合同。现已完成了建厂的可行性报告以及资金筹措,

设备考察,厂址选择和人员培训的准备工作。正式投产后,年

产值可达4500万元,利税550万元,利润1400万元;同时带动地

方玉米精深加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如市场看好,计划达到

年产千吨的规模。玉米黄色素主要是用于方便面、挂面、面

条、人造奶油、冰淇淋和药片着色,面食着色是最大使用行

业,我国方便面年产约150万吨,挂面100-150万吨,面包100万

吨。如玉米黄色素加入量按1‰计算,方便面需1500吨,挂面需

1000-1500吨,面包需1000吨,其中方便面着色是未来最大市

场。国外,日本每年面食中使用天然色素160吨,欧共体面包

中使用天然色素200-300吨,台湾、韩国、东南亚等需求量也

很大。玉米黄色素主要着色成份属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根

据需要转化成维生素A,具有保护视觉,防止视网膜黄斑老化

,促进人体发育,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是国际公认的营养强化

/176/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黄色素

剂,开发玉米黄色素的营养功能潜力很大,效益会更好。生产

玉米黄色素成本低,利税高,利润较大,经济效益显著。生产

玉米黄色素的玉米蛋白粉是生产淀粉的副产品,原料极为丰

富,不影响和破坏生态资源,这是其他天然色素无法比拟的。

提取玉米黄色素后的蛋白粉只是颜色变浅,蛋白质等营养成

份没有变化,可继续用作饲料。副产品可综合利用,无三废,

不污染环境是本项目的又一优势。

/177/ 一种基于双面表面应力的压阻式微纳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双面表面应力的压阻式微纳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阻式微纳传感器,用于检测双面

表面应力;所述压阻式微纳传感器包括氧化层包裹的微纳双

端固支梁以及离子掺杂区域沿厚度方向完全贯穿微纳双端固

支梁的压阻,利用微纳双端固支梁双面受到相同的表面应力

时沿该梁轴向产生的轴向应力效应进行检测。为适用于检测

双面表面应力,将压阻深度贯穿梁厚度;使用微机械加工工艺

制作出检测双面表面应力的压阻式微纳传感器。相比于现有

的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纳米厚度的双端固支梁检测双

/177/ 一种基于双面表面应力的压阻式微纳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面表面应力,避免了传统压阻掺杂区域不能超过中性面的限

制,同时得到更高的压阻检测灵敏度。

/178/ 磷霉素右环氧新工艺的研究和产业化
磷霉素右环氧新工艺的研究和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磷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上市至今已有几十年

历史,但长期以来市场销售平平。最近,全球一些地方相继出

现了“超级细菌”引发的病例,而磷霉素可以作为抵抗“超

级细菌”的药物,因此受到了临床的高度重视,知名度大大提

升。其发展前景亦由此被看好,生产厂家纷纷投入巨资扩大

生产。磷霉素右环氧新工艺研究属于化学合成领域。磷霉素

有旋光性,临床上使用磷霉素左旋体,右旋体无活性。东北制

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使用Glamkowski全合成工艺生产磷

/178/ 磷霉素右环氧新工艺的研究和产业化

霉素。首先是由丙炔醇和三氯化磷进行酯化、水解反应生成

丙二烯磷酸,再进行选择性催化加氢生成顺丙烯磷酸,顺丙烯

磷酸与苯乙胺成盐后在钨酸钠催化下使用双氧水进行环氧化

反应并经过拆分得到,左磷霉素右苯乙胺盐(以下简称左盐

)。左盐已经具备磷霉素的活性中心,加氢氧化钠游离即可

得到磷霉素钠成品,是磷霉素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中间体,目

前由顺丙烯磷酸和苯乙胺经过环氧化、拆分生产左盐的Gla

mkowski工艺主要有使用混旋苯乙胺的环氧拆分工艺和使用

右旋苯乙胺的右环氧工艺,环氧拆分工艺工序繁琐、污染大

,生产成本较现右环氧工艺低,右环氧工艺简洁、污染小,但

成本较高,目前我们使用67%的环氧拆分工艺和33%的右环氧

工艺组织生产,但右环氧工艺代替环氧拆分工艺已经成为磷

霉素生产行业的整体趋势。2014年磷霉素车间面临搬迁细河

的工作,必须做到减轻环境污染负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产品质量。我们对现有Glamkowski右环氧工艺进行了两点改

进,第一点是创新的使用甲胺、乙胺或丙胺替代部分右苯乙

胺后,进行环氧化反应,右苯乙胺的使用量为原来的73%从而

降低了右环氧工艺成本,同时还解决了物料黏度大的问题;第

二点是减少催化剂钨酸钠用量,由原来的顺丙烯磷酸/钨酸钠

摩尔比55/1减少至270/1,钨含量由≥20ppm下降至≤10ppm,使

左盐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新工艺节省原料成本2800万元

/年,人员成本170万元/年,能源成本120万元/年;右环氧新工

艺成本低于环氧工艺,污染小,促进细河厂区革除环氧工艺,

/178/ 磷霉素右环氧新工艺的研究和产业化

节省一次性设备投入1500万元。

/179/ 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靶材中硒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
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靶材中硒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背景与来源高纯铜铟镓硒靶材是目前全球通用

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其纯度要求达到99.999%。太阳能光

伏发电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发电技术,是全球公认的无环境污

染、可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可靠绿色能源,是国家重点扶持

的项目。高纯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靶材中硒含量约在5

0%左右,属于高含量常量分析,目前国内外对高纯铜铟镓硒靶

材中高含量硒的分析检测,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也没有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方法,查阅国内外关于硒的分析检测

/179/ 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靶材中硒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

研究文献,富集物中硒的测定有重量法和容量法,但其测定的

硒含量范围都在30%以下,其余方法基本上为硒的微量分析,

少有关于高含量硒的检测方法的报道,特别是在大量铜、铟

、镓存在的情况下,高含量硒的检测方法未见报道。为此迫

切需要研究出一种测定高纯铜铟镓硒靶材中硒含量的有效方

法,为太阳能光伏电池所需的高纯靶材的研发、工艺试验、

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检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依据,并将研

究的检测方法逐步提升到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2014年广西

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立项实施了“薄膜太阳能电池高纯靶材中

硒含量测定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2014ACZ03)。20

15年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提出《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

靶材中硒含量的测定容量法》的制定计划,2015年广西壮族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广西地方

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附件文中批准将其列入

2015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编号2

015-0287),由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具体承担制定任务。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在低温加热下用硝酸盐酸混合液(

3+1)消解铜铟镓硒靶材样品,在盐酸介质中,用亚硫酸将亚

硒酸还原为单质硒沉淀与其他杂质分离,沉淀用酸溶解,在硫

酸介质中,以淀粉作指示剂,加入碘化钾,用硫代硫酸钠标准

溶液滴定,算出硒的含量。方法测定的硒含量范围为30%~70

%。所用沉淀剂对靶材中大量Cu、In、Ga的存在对Se含量的

测定无影响。重复性好、精密度高、五个靶材每个11个平行

/179/ 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靶材中硒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

样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5%~0.48%。用纯Se(99.99%)标准

物质来验证方法准确度,其准确度高;且回收率好,回收率均

在98.6%~101.2%之间,可满足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靶材

中镓含量的测定要求。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建立了高

纯铜铟镓硒靶材中硒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为太阳能光伏电

池所需的高纯靶材的研发、工艺试验、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本成果形成的广西地方标准:

DB45/T2109-2019《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靶材中硒含量

的测定容量法》,标准客观反映了目前铜铟镓硒靶材中硒含

量检测技术的先进性,方法快速、准确、环保,具有适用性、

准确性、指导性,操作简易,无需特殊检测设备,填补国内外

目前尚无Cu、In、Ga、Se太阳靶材中硒含量的测定的标准方

法空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该研究完成成果所形成的行业标准于2019年12月

25日发布2020年1月30日实施,审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是在

广泛收集资料、深入调研基础上,通过筛选优化、反复验证

比较来制定,制标过程完整,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

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满足铜铟镓硒靶材中硒

含量的测定要求。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太阳能靶

材生产厂家使用标准的时间不长,所产生的效益尚未及时收

集,将进一步收集标准的使用及反馈情况,并大力推广使用该

标准,使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80/ 薄壳山核桃林下生态种养复合经营模式研究
薄壳山核桃林下生态种养复合经营模式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项目创建了“薄壳山核桃幼龄林—保健食品作物

”、“薄壳山核桃幼龄林—中药材”的生态栽植模式和“薄

壳山核桃成龄林—紫花苜蓿—禽/鱼”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

了林药、林农和林禽复合经营;研究了薄壳山核桃、薏仁、

黑豆、丹参、决明子、白芷、紫花苜蓿等栽培技术,开展了

害虫诱木指示植物、灯光诱杀等技术研究;促进了薄壳山核

桃植株的生长,生产出市场前景较好的保健食品、中草药、

禽和鱼等优质产品,土地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示

/180/ 薄壳山核桃林下生态种养复合经营模式研究

范作用。

/181/ 豌豆蛋白构效关系及豌豆抗氧化肽制备技术研究
豌豆蛋白构效关系及豌豆抗氧化肽制备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豌豆淀粉生产中的副产物豌豆蛋白为原料

,进行脱盐、除杂等处理,采用高新技术对豌豆蛋白进行分级

提取,并测定不同类型蛋白的功能特性,考察其加工适用性;

采用生物酶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制备豌豆蛋白肽,开发功能

性豌豆肽,以提高豌豆淀粉的附加值,开拓豌豆的应用范畴,

为国家优质蛋白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途径,为企业节省成

本。另一方面,也可可为其他杂豆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经研究发现豌豆蛋白分子量介于29-66.4kDa;球蛋白分子

/181/ 豌豆蛋白构效关系及豌豆抗氧化肽制备技术研究

量分布在50-66.4kDa;醇溶蛋白分子量集中在49.0-51.0kDa

。其中清蛋白的起泡性和持水性较高,分别为42.08%和0.7g

/g,球蛋白的乳化性和持水性较好,分别为47.19%和0.89g/g

;豌豆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功能特性优于醇溶蛋白。将豌豆蛋

白采用生物酶法进行处理得出,碱性蛋白酶酶解条件为pH7.

0,温度55℃时,豌豆蛋白酶解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研

究结果表明4h豌豆蛋白的酶解产物具有抗氧化能力,因此本

文以4h豌豆蛋白水解物为原料,采用葡聚糖凝胶G-25、膜分

离和模拟移动床色谱三种分离技术分离豌豆抗氧化肽,分析

其分子量分布,并测定分离产物的TBARS值和DPPHo清除能力

,试验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的豌豆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182/ 利用纳米碳管控制场发射电子发散角的方法
利用纳米碳管控制场发射电子发散角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利用纳米碳管对场发射电子发散角的控制方法,该

方法包括利用多壁纳米碳管作为场发射的电子源,在碳管和

阳极之间加上电压形成电子场发射。通过调整并选择纳米碳

管的外壁抽出的长度及在纳米碳管上所施加的电压,改变所

述的纳米碳管端口的电场分布,控制场发射电子发散角、准

直或者会聚,控制电子束的聚焦距离。本发明可以在没有任

何附加聚焦装置下,控制场发射电子的发散、聚焦或者准直

/183/ 高效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和机理探索
高效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和机理探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内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light—em

ittingdevices,也称OLED)是一种利用有机物作为发光材料

的薄膜型电致发光器件。由于这种器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

、广视角、高对比、高效率、响应时间短、驱动电压低、轻

薄等优点,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景,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重视。该研究成果以新型结构的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

件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N-DPF掺杂Mg或L

i为有效连接单元,采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了叠层(Ta

/183/ 高效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和机理探索

ndem)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重点研究了降低Tandem器件驱动

电压、提高器件电流效率的方法;研究了叠层结构中的微腔

效应对器件的发光光谱和电流效率的影响;2.对器件的性能

及特性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精心设计器件结构,优化了Tan

dem器件结构,获得了电流效率是普通器件4倍以上的Tande

m器件;以Mg:N-DPF/WO3或Li:NDPF/WO3为连接单元,以NP

B和为空穴传输材料,以Alq3为发光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

研制成功了绿色Tandem高效器件。以Alq3:DCJTB为发光层

材料,研制成功了红色Tandem高效器件;以ADN为发光层材

料,研制成功了蓝色Tandem高效器件;以AND:Rubure为发

光层材料,研制成功了白色Tandem高效器件。3.探明了Tan

dem器件机理。主要从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注入、输

运、材料间的能量转移和有机材料体系中的激子运动等方面

出发,分析了器件连接单元对器件的界面状态、工作电压、

电流效率影响,研究了器件连接单元的物理现象及本质,探

明了Tandem器件机理。科学发现点:研制成功电流效率是普

通器件4.1倍的Tandem(叠层)新型高效器件;探明了Tandem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低电流、高效率运行的机制。科学价值:

该项目研制成功新型的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降低了有机

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解决了困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用化

多年的器件寿命问题。同行引用及评价:该研究成果成员共

完成科研论文80篇,其中SCI论文54篇。他引340次。其中被

中国发光学奠基人-徐叙熔院士的团队引用4次。详见附件的

/183/ 高效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和机理探索

检索报告。2012年9月28日,重庆市教育科学技术委员会组

织专家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验收。评价结果是:“达到了国

内领先水平”。

/184/ 新一代催收及外呼管理项目
新一代催收及外呼管理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面向全行零售业务,包括催收业务和外呼

作业两大技术应用建设工作,总体技术架构基于开放平台微

服务、分布式、新一代SIP通信协议等先进技术,搭建全新的

分布式催收和外呼管理系统,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全账户视

图,并结合规则引擎,支持自动化和智能化任务管理流程,并

提供智能手机端业务解决方案。同时,实现外呼业务的智能

化运营管理,有利于提升我行不良资产风险管理和业务管理

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业务运营成本及资产风险。

/185/ 生态有机亚麻物生物酶处理技术及产业化
生态有机亚麻物生物酶处理技术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的是生物酶脱胶,利用酶的生物活性,降

解原麻纤维外包裹的胶质复合体,从而使纤维分离出来。传

统的化学脱胶方法,不仅损伤亚麻纤维质量,污染环境,而且

破坏了麻纤维本身具有的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保健功能,残留

的化学物质影响人体健康。生物酶脱胶制得的纤维柔软、蓬

松卷曲、脱胶均匀,纺纱和织造加工性能好,纱线和布的质量

有一定提高,同时能大幅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降低成本。

/186/ 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双三唑酮、双三唑醇类化合物及其盐、合成方法及用途
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双三唑酮、双三唑醇类化合物及其盐、合成方法及用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三唑酮、三唑醇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即以一系列苯

或取代苯为原料,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到取代苯基一Q一氯乙

酮化合物。进一步将取代苯基一Q一氯乙酮化合物与三唑氮

烷化,卤苄碳烷化得到三唑酮化合物,所得产物经羰基还原

反应得到三唑醇化合物。三唑酮、三唑醇类化合物可以以单

位剂量形式给药,给药途径可为肠道和非肠道,包括口服、

肌肉、皮下和鼻腔。化合物给药途径可为静脉给药。注射包

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穴位注射。药物组合物

/186/ 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双三唑酮、双三唑醇类化合物及其盐、合成方法及用途

的各种剂型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法制备,例如使

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载体混合,然后将其制成所需的剂型

。给药剂型可以是片剂、胶囊剂、分散片、口服液、大输液

、小针、冻干粉针、软膏、搽剂或栓剂。

/187/ 纳米电催化界面调控细菌胞外电子传递及细菌直接电化学机制
纳米电催化界面调控细菌胞外电子传递及细菌直接电化学机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研究目的与意义:细菌胞外电子传递是自然进化

形成的一种特殊能量代谢途径,是多种新兴可再生能源技术

(如生物电能、CO2生物电还原)的理论基础。纳米材料被

发现能够显著增强细菌胞外电子传递效率,但其理论研究尚

不完善。本项目聚焦纳米无机界面与电活性细菌(希瓦氏菌

、铜绿假单胞菌)胞外电子传递间互作的关键科学问题,系

统研究纳米电催化界面对细菌胞外电子传递途径的调控作用

及细菌直接电化学机制,为深入认识生物-无机界面互作及生

/187/ 纳米电催化界面调控细菌胞外电子传递及细菌直接电化学机制

物体能量代谢提供新视角。2.主要科学发现点:(1)综合

运用生化分析、电化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发现具有

电催化活性的纳米无机界面(如纳米碳化钼界面)不仅因其

高生物相容性和多孔表面结构明显促进了细菌生物被膜的形

成,而且对细菌分泌的内源电子介体(如核黄素)表现出高

电催化活性,从而将细菌产电能力提升了10倍以上。(2)通

过自制粉末微电极原位实时监测、显微观察等技术,发现细

菌在电驯化中易于形成电极生物被膜,从而加速内源电子介

体(绿脓菌素、核黄素等)介导的细菌胞外电子传递速率,

细菌生物被膜对内源电子介体的分布与富集具有显著效应。

3.科学价值:揭示了电催化活性纳米无机界面增强细菌胞外

电子传递的作用及分子机理,阐明了细菌电极生物被膜与内

源电子介体介导的胞外电子传递的重要关联作用,基于此提

出了细菌直接电化学机制,不仅丰富了生物与纳米无机界面

互作的基础理论,而且对理解和认识生命体的能量代谢及其

生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5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J.Po

werSources(IF8.247)、BioresourceTechnol.(IF7.539

)、Bioelectrochem.(4.722)、EnzymeMicrob.Technol.

(3.448)等生物与电化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上,SCI总引用

98次,其中SCI他引81次。所提出学术观点及方法被国际知名

期刊如等Adv.Mater.(27.398)、Biotechnol.Adv.(IF10

.744)、Biosens.Bioelectron.(IF10.257)、J.PowerSo

urces(IF8.247)、BioresourceTechnol.(IF7.539)、C

/187/ 纳米电催化界面调控细菌胞外电子传递及细菌直接电化学机制

hem.Eur.J.(IF4.857)、ProcessBiochem.(2.592)等广

泛地正面引用和评述。

/188/ 应用产色培养基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酸葡萄球菌
应用产色培养基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酸葡萄球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MRSAID产色培养基是培养基中含有产色底物a-葡萄

糖甘酶和抗生素头孢西丁,产色底物能使MRSA直接呈现绿色

菌落,头孢西丁可抑制大多数的费葡萄球菌个酵母菌,用颜色

的指示来判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方法。

本题应用MRSAID产色培养基直接而快速地检测MRSA,将临床

标本直接接种MRSAID产色培养基,对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

疑似菌落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用常规苯唑西林MIC法筛

选MRSA,比较这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并与PBP2a乳胶凝集法、

/188/ 应用产色培养基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酸葡萄球菌

头孢西丁纸片法、以PCR检测mecA基因作为判断MRSA的标准

,比较四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从而评价MRSAID产色培养

基是否可以作为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筛选临床标本中MRS

A的方法。

/189/ 路面材料干缩测试仪的研究
路面材料干缩测试仪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从半刚性基层材料和水泥混凝土材料干缩机

理及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在总结目前已有的材料干缩测试设

备和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上,依据路面材料在干缩变形方面的

特点,研制了路面材料干缩测试仪。该仪器能够较好地模拟

路面材料工作的温度、湿度和风速条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

、测试准确性好、数据实时采集等技术优势,可以有效地避

免人工读取数据而造成的对干缩测试结果的影响,具有较高

的测量精度。此外,提出了利用研制的干缩仪进行干缩试验

/189/ 路面材料干缩测试仪的研究

的方法,以半刚性基层材料为例,进行了干缩特性试验,验证

了自研的路面材料干缩测试仪的准确性、可行性和稳定性。

同时,提出了以综合抗裂指标--抗裂指数作为混合料抗裂设

计的控制指标,并进行了计算验证。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助于

对不同路面材料的干缩特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干缩规律的总

结以及半刚性基层材料抗裂指标的提出,对于减少路面干缩

开裂,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90/ TiO2薄膜超亲水特性的研究
TiO2薄膜超亲水特性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薄膜,研究了薄膜厚度、

孔隙率、热处理温度、掺杂等因素对薄膜亲水性的影响。结

果表明:当TiO2薄膜的厚度小于87.2nm时,随着膜厚的增加

,接触角降低。当膜厚大于87.2nm时,接触角基本不变;孔隙

率的增加、掺杂SnO2均有利于超亲水性的改善,热处理温度

为450~662℃时薄膜亲水性最好。

/191/ 纳米药物载体在斑唇马先蒿抗癌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药物载体在斑唇马先蒿抗癌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采用二维色谱技术和HSCCC分离技术分离鉴

定了32个化合物。合成了GQPN纳米复合物,并在石墨烯上负

载了有助于药物靶向性的P-gp糖蛋白,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

载药性能,增加药物在癌细胞内部的靶向性富集。对分离得

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4种不同的肿瘤细胞抗癌活性筛选,发

现毛蕊花苷对HN4和HN6两种鳞癌细胞具有很明显的促凋亡和

抑制癌细胞迁移、浸润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IKK/NF-κB信号

通路相关。

/192/ CK-LXJC蓄电池组脱离母线监测模块嵌入式软件V1.0
CK-LXJC蓄电池组脱离母线监测模块嵌入式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直流电源系统就好比变电站的“心脏”,其作用是

为变电站内各类操作电机、控制装置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

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流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损失往

往是灾难性的。近年来,由于国网范围内直流系统故障频发

。暴露出直流系统以下两方面问题:问题一是在直流系统运

行状态监视方面,存在监视覆盖面严重不足,监控信号量各监

测设备装置分散、界面和信息未有效整合,远传功能不完善

等问题。问题二是在直流系统运维管理方面,主要以人工定

/192/ CK-LXJC蓄电池组脱离母线监测模块嵌入式软件V1.0

期清扫、巡视结合电池巡检仪在线电压检测为主,并按规程

进行年度核对性放电试验,自动化水平较低,对人力依赖较大

,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都无法满足精益化运维的要求。本课

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1)针对问题

一,一是开发直流电源智能化在线运维管理系统,建立直流系

统一体化监控平台,扩充监视信息覆盖面,除现有三遥信息外

,增加蓄电池单体电压、温度、内阻、断路器、隔离刀闸及

各馈线开关位置等遥信和充电模块稳压、稳流精度、纹波系

数等遥测。解决目前监控覆盖面不足的问题。二是全面整合

直流电源、母线、蓄电池、断路器等设备监测信息进行统一

展示,解决各监测设备装置分散、界面和信息复杂的问题。

三是建立建立兼容统一的数据模型,通信接口,解决信息互通

,实时调阅、远程浏览等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四是开发了专

家级智能分析管理系统,在线监控直流系统所有运行参数,在

满足传统的直流电源在线监测功能基础上,实现直流电源故

障预防、诊断和智能化治理。(2)针对问题二,一是开发直

流电源智能化在线运维管理系统,提升直流系统运维自动化

水平。实现系统自动巡检并上送报表,高频电源模块的自动

投退轮换,直流系统特性参数实时在线测试等功能。二是将

原本需人工介入的部分C类检修,例如蓄电池容量测试,变为

系统自动实施。彻底革新了蓄电池的运维方式,实现蓄电池

组在线容量准确预估,提高了蓄电池维护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是提升直流系统检修消缺自动化水平,运用电池组出口熔

/192/ CK-LXJC蓄电池组脱离母线监测模块嵌入式软件V1.0

断器综合检测技术、单体电池开路智能跨接技术等手段实现

智能化诊断和缺陷自主处理,彻底解决在运蓄电池开路、离

线故障难题。提升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安全性。

/193/ 轮毂式行星齿轮两档自动变速器
轮毂式行星齿轮两档自动变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一种轮毂式行星齿轮两档自动变速器,包括设置在

轮毂内的电机、与电机定子固定设置的固定轴、套在固定轴

转动配合的传动轴套,还包括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和自适应自

动换挡变速总成,自适应自动换挡变速总成包括有凸轮顶杆

式超越离合器、慢档超越离合器和变速弹簧自适应圆环体轴

向凸轮机构,该发明的变速器实现非齿轮刚性传动,能够在

不需要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自动进行

换挡变速,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车速变化

/193/ 轮毂式行星齿轮两档自动变速器

稳缓,同时,该发明的变速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适合于安装在轮毂处,有利于安全行驶。

/194/ 梅花鹿茸多肽的分离提纯及功能评价
梅花鹿茸多肽的分离提纯及功能评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项目采用醇沉法、SephadexG-25层析和TOYOPEARL

GigaCaps-650M层析法分离提纯得到鹿茸多肽,并采用Alph

aimagerTM2200凝胶成像系统测定多肽纯度,其提取纯度达

79.397%。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鹿茸多肽的氨基酸序

列,确定其含有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14种氨基酸。采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MTT法、小鼠碳粒廓清法及抗应激和抗

疲劳试验进行了鹿茸多肽药理功能的研究。研究表明,鹿茸

多肽能够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

/194/ 梅花鹿茸多肽的分离提纯及功能评价

能,增加其免疫球蛋白IgG和IgM的含量,具有提高动物机体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免疫的功能的作用,并能够增强动

物机体清除异物和自身有害物质及抗应激抗疲劳的能力。

/195/ 自润滑包容包络套筒滚子链
自润滑包容包络套筒滚子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自润滑包容包络式传动链是一种用于机械传动系统

的全新概念的包络包容推拉式基础传动结构,是集滚子链、

无声齿形链、同步齿形带、带传动的优点综合融为一体的钢

柔性传动系统。它能储存润滑脂,改善润滑条件,大面积、

多层次承受的正向压力和负载,使传动圆周力变小。具有:

传动效率非常高(ηγ=0.96~0.997);传动比准确,传动

范围大;允许的线速度较高(可达40m/s),传动平稳传动

;耐磨损,使用寿命长;自动效对进链;柔性好,无噪声,

/195/ 自润滑包容包络套筒滚子链

抗拉能力强;缓冲减振性能好;安装精度要求低;在各种恶

劣工况下均能传动;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可靠,造价低廉

。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和超过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

适用于摩托车、汽车、机器人、家用电器、矿山、起重、交

通、建筑、港口、轻工、化工、食品、石油、纺织、医药和

医疗器械、包装、金属切削机床、农业、工程机械、以及军

事和航天上的机械传动领域。年销售量达3000万条以上,按

市场占有率的10%计算,可实现年产量300万条,年销售额3

亿元,可实现年利润3000万元,年税金2400万元,市场大,

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

/196/ 一种高精度水洞阻力测量天平
一种高精度水洞阻力测量天平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水洞阻力测量天平,它包

括:天平支架、弹性变形梁、刚性联接支架、非磁性横梁、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磁针、传感器安装支架。阻力测量天

平支架和传感器安装支架与水洞盖板联接;弹性变形梁右端

的M20的外螺柱穿过天平支架上φ20的通孔,并用M20的螺帽紧

固联接;刚性联接支架与弹性变形梁之间采用两个M6的螺栓

联接;磁针过盈镶嵌于非磁性横梁左端小孔内。通过磁致伸

缩位移传感器测量小磁针的位移量间接测量水洞实验模型所

/196/ 一种高精度水洞阻力测量天平

受阻力,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的特点,能够广泛应用于水洞

阻力对比实验中

/197/ 输精管注射绝育粘堵剂J3 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输精管注射绝育粘堵剂J3 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98/ 光功率热分析仪
光功率热分析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购买华中科技大学2项发明专利,研究开发后转化为

项目产品-光功率热分析仪。利用光干涉原理对透光材料及

其配套薄膜热膨胀系数的检测。根据薄膜材料在相变前后光

学性质(反射光功率)有较大差异的特性,在程序控制温度

下,采用一束恒定光功率的激光照射样品表面,并对其反射回

的光功率进行检测,确定样品在对应温度点下的反射光功率

,通过分析形成反射光功率与温度的变化曲线,确认样品的包

括晶化温度、熔化温度等不同结构相之间转变的一级相变,

/198/ 光功率热分析仪

及其他部分二级相变在内的所有相变温度。可以同时测量薄

膜相变温度和热膨胀系数。①针对薄膜材料的检测缺陷开发

。利用自主专利技术,利用材料在相变前后光功率的变化情

况,准确有效的测试薄膜材料相变温度以及薄膜材料及其相

关透光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同时具备检测两项指标的能力;②

极端条件检测。采用红外环绕加热的方式,选取特定的加热

炉材料,设计特定的炉腔结构,实现高温1600℃环境下测试,

以适应各种研究温度需要。光功率热分析仪的研发成功,一

举填补了无损检测纳米级薄膜材料相变温度和热膨胀系数的

国际性技术空白!可同时无损检测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热膨胀

系数。能测量低至5nm的薄膜材料。OPA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采用创新的光干涉原理专利技术,可无

损检测块体和薄膜样品的热膨胀系数,广泛应用于辅助各种

新材料,尤其是薄膜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质量检验。适用

范围:各种材料相变温度(融化、软化、晶化等)的实时测

定;新型材料(相变材料、相变储能材料)的稳定性测试及

性能优化;强诱导体薄膜的结晶化退火;玻璃基板的均热退火

;注入离子后的扩散退火;热循环试验与热冲击试验;半导体

材料的烧成与退火条件研究;升温脱离试验与触媒试验。本

项目产品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品,拥有两项发明专利,打破了

国外企业在此领域的技术垄断,且本项目技术也处于该领域

的先端地位,具有极好发展前景。虽然前期市场有德国耐驰

、赛特拉姆、意大利ESS、日本精工、美国TA以及中国湘潭

/198/ 光功率热分析仪

华丰等品牌设备销售,但是他们所检测目标对象主要为块体

材料,对薄膜材料检测基本无能为力,因此本项目产品依然具

有极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尽最大可能占领薄膜

材料检测市场,预计在产品最终发展期可占有国内60%左右市

场份额,约1500台左右,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2013年分别获

得“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武汉市十大科技事件”;20

14年获得“武汉市制造业中的全国第一”称号。

/199/ BS1000型全能精密元素分析仪
BS1000型全能精密元素分析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BS1000全能精密元素分析仪是我公司针对国内光电

比色元素分析仪存在光源波长为预设固定并且准确度不够高

的先天性缺点研制的。它与传统产品相比具有光源波长连续

可调,波长准确度大幅提高的优点,从而解决冶金、铸造、

机械、化工等各行业,分析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中多种元素

,需要不同的特定波长而目前的元素分析仪无法满足的困难

,可以适应各行业现场检测分析材料中多种元素含量的需要

,有助于企业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199/ BS1000型全能精密元素分析仪

仪器技术指标:1、400nm~800nm(波长连续可调)2、波长

准确度:±2nm。3、测量范围:吸光度:0~1.999A;

浓度值:0~99.99%。4、显示方式:1英寸数码管显示。5、

测量光源:右出口自准式衍射光栅可调波长光学系统。6、

数据存贮:机内EEPROM断电数据可保存10年或计算机储存。

7、电源:交流220V±10%,50Hz±5%。8、重量:

≤15Kg。我们公司在总结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传

统元素分析仪的致命缺陷,开发研制QL-BS1000全能精密元

素分析仪,国内首创采用波长连续可调光源系统和曲线建立

多字节浮点运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可根据分析对象任意选

择波长,并且明显提高波长精度,使仪器操作方便、应用范

围广、分析结果准确。因此,该仪器可以用于炉前、成品、

来料化验等对黑色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中的多种元素进

行光度法分析的新一代元素分析仪,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

光电比色仪的升级换代产品,自产品推出以来,深受广大用

户欢迎,销量不断上升,市场推广前景良好。

/200/ 基于高可靠嵌入式系统的一维激光条码阅读器
基于高可靠嵌入式系统的一维激光条码阅读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产品的整个解码和数据传送模块由一片32位ARM微

处理器芯片完成,取代了传统设计中10多块芯片才能完成的

功能。这种全数字化的设计,具有硬件结构简洁、系统可靠

性高、解码性能优异、在线更新便捷、客户定制方便等多项

优点。条码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政府公文、邮政、图

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医院等领域。

/201/ 判断多量子阱发光二级管材料中高效量子结构存在的方法
判断多量子阱发光二级管材料中高效量子结构存在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多量子阱发光二级管材料中

高效量子结构存在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注入电流的变化,

利用显微荧光光谱仪的面扫描功能对LED发光表面进行光谱

扫描测量,根据测得的显微发光光谱线型的演化来判断这种

高效量子结构的存在。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无破坏性;不

仅可以明确多量子阱外延层中的量子结构,及时推进生产工

艺的改进;还可对其在工作电流下发光效率的高低进行预测

,有利于器件产品的应用分级,对于产品升级换代、降低成

/201/ 判断多量子阱发光二级管材料中高效量子结构存在的方法

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 微电子用光刻胶成膜树脂
微电子用光刻胶成膜树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

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中“i线光刻胶研发与产业化”项

目(项目编号:2010ZX02304),及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

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高分辨率KrF光刻胶专用树

脂的研究开发”项目(项目编号:BY2015019-14)。项目设

计并合成了i线光刻胶用酚醛树脂、248nm光刻胶用聚对羟基

苯乙烯类线型及超支化聚合物和分子玻璃,结构及分子量可

控;基于所合成树脂配制的i线光刻胶和248nm光刻胶经过用

/202/ 微电子用光刻胶成膜树脂

户验证测试,结果证明达到生产线工艺要求。

/203/ 一种营养型舔砖的高温成型方法
一种营养型舔砖的高温成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具体为一种营养型舔砖的高

温成型方法。该成型方法为先将原料玉米、麦麸和菜粕分别

进行粉碎后按比例混合成为固态混合物,同时将糖蜜加热,然

后加入尿素后再加热融化形成糖蜜--尿素液态混合物,最后

将固态混合物与糖蜜--尿素液态混合物混合后再加热,再去

模具中压制成型后干燥即可。采用了高温成型技术,小麦麸

与玉米粉中的淀粉在高温下发生糊化后形成高粘性的淀粉粘

合剂,这些粘合剂与糖蜜一起吸附在固体颗粒的表面从而形

/203/ 一种营养型舔砖的高温成型方法

成强了强大的化学键。增强了颗粒之间的结合力,有利于提

高舔砖的机械强度;淀粉粘合剂冷却后变硬增强了舔砖的硬

度有利于控制舔食量,同时减缓水渗透的速度提高了舔砖的

耐水性。

/204/ 高速半导体激光器制备、测试与耦合封装技术
高速半导体激光器制备、测试与耦合封装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不可

替代的信息承载平台,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

要部分,并在国防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半导体激光

器与石英光纤和光放大器一起被喻为光通信的三大支柱技术

。光网络可根据传输距离的不同分为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

网。接入网对高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半导体激光器有巨大

的需要,这类激光器就是该项目的主要产品——可实现高速

率/宽频带信号直接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该器件批量生产

/204/ 高速半导体激光器制备、测试与耦合封装技术

过程中存在如下技术难点:①高可靠的光纤耦合和低串扰的

微波封装。常用的胶粘接工艺难以保证激光器光纤耦合的可

靠性和一致性。全金属化焊接流程的优化设计和低反射光纤

插针等光学部件的制备是激光器大批量生产急需解决的难题

。目前光模块器件工作速率越来越高、尺寸越来越小,消除

射频信号之间的串扰成为激光器微波封装设计中的技术难题

;②芯片有源区材料和波导结构制备工艺优化和保护。由于

激光器制备工艺流程长,尺寸小(有源区2~3微米宽),往往

后工序会对已制作的结构产生严重的损伤。芯片有源区材料

和波导结构制备工艺优化和保护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技术难题

;③激光器静态和动态特性参数测试分析。在激光器芯片优

化和微波封装设计过程中,需要测试激光器在不同频率和不

同驱动信号幅度下的响应特性,可是借助商用测试仪器只能

得到时域响应特性或频域响应特性,不能满足光模块开发生

产的需要,为激光器工作参数优选和封装电路设计提供可靠

的依据。在解决上述三方面技术难题的过程中,申请相关专

利12项,制定相关标准10项。核心发明技术为:①发明了一

种半导体激光器封装用光纤陶瓷插针和固化封装方法,发明

了一种激光器配置电路制作方法和光电模块电串扰抑制结构

,提高了光耦合质量和效率,延长激光器使用寿命;②发明

了借助保护层的取样光栅制作方法和一种异质掩埋波导结构

的激光器制作技术,提出一种波长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制作方

法;③改进了激光器光波长漂移、光谱线宽、相干性等静态

/204/ 高速半导体激光器制备、测试与耦合封装技术

特性参数测量技术。定义了激光器动态P-I特性曲面,并通

过该曲面获取激光器的动态特性参数。基于以上专利技术,

研制了2.5Gb/s、10Gb/s和40Gb/s数字光发射模块,制

定了相关行业标准,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华为、中兴、朗

讯等国内外主要通信系统商供货,近三年销售额达3.56亿

元。研发了带宽达24GHz的高线性模拟信号直接调制激光器

,成功应用于国防高技术领域多个重要型号项目,中科院半

导体所已成为国防领域高速半导体激光器的定点研制生产单

位。

/205/ 苏氨酸高产酸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生产
苏氨酸高产酸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生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为提高苏氨酸产酸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辽梅花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苏氨酸新配方、新工艺的研究试

验工作,经过一系列小试及中试,完成了“苏氨酸高产酸技术

研究与工业化生产”项目。对二级种子罐配方有机氮源及有

机炭源进行研究:有机氮源确定玉米浆水解液代替豆粕水解

液并确定用量为0.3%、玉米浆用量为0.125%及去除酵母膏;

有机炭源用葡萄糖代替蔗糖并确定初糖含量3.0%。对发酵罐

配方中有机氮源、有机炭源、无机盐及控制条件进行研究,

/205/ 苏氨酸高产酸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生产

确定用葡萄糖代替蔗糖、玉米浆用量0.45%、甜菜碱0.1%、

玉米浆水解液代替豆粕水解液、用氯化钾和磷酸代替磷酸二

氢钾、磷酸0.11%。控制通风达到溶氧要求。通过以上研究

,最终实现了产酸15.5%、转化率57.2%工艺技术水平,生产成

本由10200元/吨下降到7958元/吨。经济效益预算:以年产

60000吨规模苏氨酸,年销售成本47748万元,平均销售价格1

.1万元/吨计,年销售收入66000万元,年销售利润税前:180

93.87万元,税后净利润15379.79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

益,为公司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6/ 淀粉基低GI特膳米及其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
淀粉基低GI特膳米及其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项目发明了玉米淀粉变温结晶与乳化剂诱导结晶

制备技术。基于成核与结晶速率平衡控制实现淀粉微晶快速

增长,实现了淀粉在4~25℃变温结晶,抗消化淀粉含量从32

%提高到50%以上;筛选出单硬脂酸甘油酯乳化剂诱导淀粉结

晶,使不耐热的B-型结晶(60~70℃)转化成耐热V-型结晶

(105~120℃),抗消化淀粉含量高达67.4%。开发出淀粉基

低GI特膳米及其制品的稳态预混、挤压成型造粒技术与装备

。研制出多通道分流冷却和整流控压系统,实现了物料稳态

/206/ 淀粉基低GI特膳米及其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

预混与出料;创制了具有组合切刀、长孔变径出料模头等组

件,实现了低GI特膳米形态结构的有效控制,产品形态相似度

达到90%;建立了“稳态复配、短时蒸煮、直接成型、连续干

燥”的生产新工艺,产品质构、风味良好,GI值低于55。

/207/ 智能热(冷)量表
智能热(冷)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本项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

热量表计量模块,阀体和控制器部分小面积接触设计,避免

了控制器部分电路过热,造成死机现象,测量分辨率可达0

.01℃;流量采用SCANIF传感方式,工作稳定且寿命长;通

过MBUS总线将热量表的数据集中到采集器里,在通过GPRS通

讯方式传输到计算机前端,实现整个地区联网,实时监控热

量表运行状况,便于收费管理和处理溢帐情况;通过通讯的

方式,实现室内室外数据同步显示,达到双显效果,便于读

/207/ 智能热(冷)量表

数和热量表的维护,并实现远程抄表功能;无磁传感器采用

特殊铁氧体,内125℃高温,在高温下仍能正常工作,具有

功耗低,传输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等显著特点;表头显示装

置可以实现上下90°,左右180°旋转,方便读数

。二、智能热(冷)量表是计量以水为介质的热交换所释放

或吸收热量的仪表,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

规格,既可以用于采暖供热系统,也可用于空调制冷系统,

能实现采暖系统的标准计量和合理计费。公司为了提升产品

档次,优化产品结构,经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客户的信息反馈

,从结构和产品生产工艺设计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选用优质材料,研制了博凯牌智能热(冷)量表;它具有灵

敏度高、性能稳定、测量准确度高、使用可靠、功能全及省

电量等特点。产品广泛应用于热力公司、热电厂、住宅、机

关工矿、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需要对热水管网进行计量、采

集和数据传输的场合,能实时监测热力管网的供回水温度、

压力,计量管网热水瞬时流量、累计流量和累计热量。

/208/ 半方盲文数字编码汉字输入法
半方盲文数字编码汉字输入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利用八掛原理与盲文方案的相似之处,发明了一种

高效的半方盲文数字编码汉字输入法,简称半方盲码输入法

。半方盲码输入法克服了传统盲文数字输入法编码长、输入

效率低的缺点,使盲人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健全人的输入速度

。同时该输入法还具有易学易用的优点,盲人只要经过几分

钟的学习就能掌握,几个小时就可熟练。目前该输入法已经

在爱盲公司开发的手机语音读屏软件、广州金蟾软件开发中

心有限公司研发的“给予视障人士使用的宽屏移动阅读系统

/208/ 半方盲文数字编码汉字输入法

”及深圳有利通公司开发的盲人手机上应用,成为盲人输入

汉字的主要工具。电脑WINDOWS系统下的半方盲文输入法软

件也开发完毕,免费供盲人下载使用。半方盲码输入法不仅

适用于汉字,同时也适用于其它任何一种语言,如英文、法

文等。由于西方语言的盲文版本中,大量采用缩写方案,因

此半方盲码输入法可充分利用这些规则,达到高效快速的输

入效果。可以说,半方盲码输入法是自路易·布莱尔1

826年发明点字盲文以来,盲文体系的一次飞跃,其影响是

重大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必将为广大盲人的信息无障碍事

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09/ 兼备喷洒管功能的一次性胃肠镜活检钳
兼备喷洒管功能的一次性胃肠镜活检钳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是济南市卫计委科技项目(编号2017-2-03

),主要研究内容是一种兼具喷洒管功能的消化内镜活检器

械,用于改善内镜操作中两种器械更换时间长、操作不方便

、费用高的问题。根据研究方向,完成设计概况为以下两项

:设计一:具有喷洒管功能胃肠镜活检钳是在一次性活检器

械基础上,通过增加活检钳的侧向孔道或改良的钳身双通道

实现喷洒功能,同时保证活检钳的活检功能,又能在喷洒药物

后,无需更换操作器械,即可实现活检操作。从而有效减少胃

/209/ 兼备喷洒管功能的一次性胃肠镜活检钳

肠镜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改良后的设计合并了喷洒管

和活检钳的功能,有效减少医疗器械耗材,节省了胃肠镜检查

过程中均次费用。设计二:胃镜透明帽上药器,在透明帽内

部制造凹槽,凹槽尾端连接透明管道,直达胃肠镜操作柄部位

,形成孤立与胃肠镜活检通道的另一孔道。通过该凹槽形成

的孔道,也可喷洒药液,实现喷洒管的功能;同时,孔道可成为

活检钳进入的通道,实现病理活检操作。另外,其他操作器械

比如ESD手术、EMR手术、胃石碎石、消化道取异物手术等有

创操作所需器械,常常需要两种器械相互配合使用,从增加透

明帽内的孔道,将器械送入体内,实现器械的相互辅助操作,

提高操作效率、减少频繁更换器械消耗时间,对改善患者手

术预后有很大帮助。检索国内相关知识产权网站及论文发表

网站,未发现与本课题研究相同功能的胃肠镜活检钳专利设

计及论文科研报道。此类改良后的活检钳及胃镜透明帽上药

器,无论在胃肠检查过程中或者其他内镜操作中,因所增加的

功能,实现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作用;并可在治疗操作中提供

双通道,使两种器械同时进入人体,实现两种器械辅助操作的

功能,操作简便,技术容易推广。本研究设计的活检钳较传统

操作过程中单独使用活检钳及喷洒管进行内镜操作减少费用

约1/3左右,有效降低患者实际支出费用及科室运营成本,费

用更低;同时解决医疗器械高耗材的困扰,是临床可推广项目

,可实现医疗机构及患者的共赢。该研究的活检钳克服了传

统消化内镜钳道直径的限制,实现多种功能,满足临床工作中

/209/ 兼备喷洒管功能的一次性胃肠镜活检钳

多种内镜操作需求,并通过小范围样品生产及临床体外试验

评估器械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已获得国家已授权实用新型

专利《一种一次性具有喷洒功能的胃肠镜活检钳》(专利号

ZL201920741539.0)及《一种消化内科用胃镜上药器》(专

利号ZL201921243378.9)共2项,在国家级期刊《医疗装备杂

志》发表论文著作《具有喷洒管功能的胃肠镜活检钳的临床

研究》1项,课题研究人员为消化内镜临床医师,从业达10年

以上,具有丰富临床操作经验及内镜器械使用经验,熟练掌握

各种内镜操作器械操作要领,对产品的设计、应用情况的把

控更有权威性。团队愿意共享研究成果,为所见成本、减少

患者经济负担、实现临床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210/ 利用膨润土生产白炭黑和4A 沸石新技术
利用膨润土生产白炭黑和4A 沸石新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内容白炭黑即水合二氧化硅,是用于彩色、

浅色橡胶制品的主要补强填料之一。传统的制造方法主要有

两类:气相法(四氯化硅燃烧法)和沉淀法。4A沸石分子筛

广泛用作洗涤剂助剂、催化剂载体、吸附抗菌剂载体以及填

料等,伟统生产方法是以氢氧化铝和硅酸钠为原料的合成法

。利用膨润土制备白炭黑和4A沸石新技术是西南科技大学矿

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责任最新研制的新工艺,国内还没有先

例。该工艺以天然矿产膨润土(钙基膨润土及钠基膨润土)

/210/ 利用膨润土生产白炭黑和4A 沸石新技术

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主开发的独特工艺同时生产白炭黑(纳

米级二氧化硅)和助洗剂4A沸石产品。生产成本低,生产工

艺新颖先进,流程合理,低能耗,产品品种多,产品附加值高。

本项目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白炭黑产品达到了沉淀法白炭黑

国家标准(GB10517-89)的要求,4A沸石产品达到了国家行

业标准的要求。2、需求分析白炭黑已开始大量用于子午线

轮胎制造和胶鞋的制造上,21世纪将是绿色轮胎时代,白炭黑

的需求将直线上升。4A沸石分子筛取代三聚磷酸钠作洗涤剂

助洗剂是洗涤剂工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年产合成洗衣粉300万

吨左右,到2005年达到500万吨左右,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要

求,在洗涤剂中限磷、禁磷势在必行,洗涤剂行业对4A沸石的

需求将飞速增加。3、经济效益以1000吨/年白炭黑和1000吨

/年4A沸石计,年创产值800万元以上(按售价白炭黑5000元

/吨和4A沸石3000元/吨计),利税300万元以上。4、投资分

析以1000吨/年白炭黑和1000吨/年4A沸石的规模计,设备投

资约300万元,建筑面积1000㎡,操作人员90人。5、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建厂设计。6、主要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基本情况完

成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主要完成人:

孙红娟、彭同江、罗利明联系人:孙红娟;联系电话:1355

0826578

/211/ 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研究与开发
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奥美拉唑是首个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1989年进入

美国市场,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及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生产工

艺上克服了以往产品主料不能和辅料混合物直接制丸的缺点

,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通过工艺研究提高稳定性肠溶衣处方中加入滑石粉,解决了

肠溶包衣时严重的静电吸附问题,克服了常规以增加湿度及

季胺类、吡啶盐等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导致的贮存期稳定性问

/211/ 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研究与开发

题。该产品工艺技术先进,其制剂制备技术成熟先进可靠,

使产品质量稳定,生物活性高,便于服用,剂型规格齐全。

这一优秀的产品顺利销往全国各地,有效解决广大患者痛苦

,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2/ 一种颗粒增强泡沫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颗粒增强泡沫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颗粒增强泡沫玻璃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废玻璃

粉、氮化硅、碳粉、硝酸钠、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加入到球

磨罐中球磨得配合料;然后将配合料加入到模具中,并将模具

移入发泡炉中烧成。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泡沫玻璃

的密度为0.2~1.2g/cm3,孔径0.3~5.0mm,且气孔分布均匀

,比强度可达5~20.0MPa/(g.cm-3)。本发明所制备的泡沫

玻璃比强度大,机械强度高,使用范围较普通泡沫玻璃广泛,

使用寿命长。该泡沫玻璃可以与水泥、钢或其他高强度建筑

/212/ 一种颗粒增强泡沫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物材料结合,而且具有刚性结构的优点,当面临冲击波时,能

够吸收爆炸能量的主要部分。

/213/ 九合一养身保健美容系列食品——清醒葡萄糖维生素天然饮品开发研究
九合一养身保健美容系列食品——清醒葡萄糖维生素天然饮品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九合一养身保健美容系列食品——清醒葡

萄糖维生素天然饮品的开发研究。该研究利用曲靖开发区格

力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配方、有效成分提取等新技术

,以天然药食两用植物金荞麦、三七提取物配伍葡萄糖、多

种维生素等制成饮品。既有清凉利咽、健脾消食,提高机体

免疫力的功效,又能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葡萄糖和维生

素。课题组对配伍后产品稳定性、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等进

行了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该项目提取金荞麦有效成分,技

/213/ 九合一养身保健美容系列食品——清醒葡萄糖维生素天然饮品开发研究

术先进,组方科学合理,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工艺可行,能满

足生产技术要求。经济效益显著。

/214/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纤维成分含量自动测试系统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纤维成分含量自动测试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纤维成分含量自动测试系

统”项目的任务来源为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

号为2006QK85。背景为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事过图像处理技术

在纺织纤维检测的研究,希望能够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来取代人工检测,实现纤维自动检测或属性测量。②技术原理

为根据图像采集和分析技术,结合XYZ自动控制平台,开发出

具有实用价值的全自动系统,即以棉/苎麻纤维的鉴别为突破

口,开发出具有纤维计数、纤维直径测量、数据统计等功能

/214/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纤维成分含量自动测试系统

的系统,重点研究包括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纤维自动识别

的关键技术。性能指标为:a.试样片中纤维清晰图像的采集

;b.纤维计数、直径测量、种类判断;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a.研制出具备通用功能的可编程控制自动显微镜软硬件

平台,实现软件对硬件的精确控制。b.可在软件控制下实现

试样片上大面积图像的连续采集、缝合、纤维搜索、自动聚

焦等。c.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算法取得突破,建立并提取了

多个有效的,用于描述纤维表面特征差异的特征参数,实现了

纤维种类无人工干预的识别算法。d.通过对光学成像系统的

标尺标定,实现了纤维细度(直线测量)和截面面积(任意

不规则形状)的精确测量。e.在以上基础上初步完成了系统

功能的扩展。④本项目研究的技术应用非常成熟,适应于检验

检疫部门、研究机构、生产企业等对苎麻/棉等全自动检测

。⑤本课题研究和开发了一种苎麻和棉纤维自动检测系统,该

系统具备全自动、无人工干预(客观)、准确、稳定,高效

等特点。该系统的后期研究应用的目的是取代目前使用的人

工检测方法。⑥尚未获得任何奖项。

/215/ 中草药源蛇床子素有机杀菌剂产品研究开发
中草药源蛇床子素有机杀菌剂产品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成功提取出了中药

材蛇床子、除虫菊、苦参、黄连、小桐子、印楝果等药用植

物中药理成分,经合理的配伍研发出了蛇床子素、印楝素的

有机杀菌杀虫产品,对枸杞、玫瑰、瓜类、茶叶等作物上病

虫害有较好的防效。研究了产品对茶叶、枸杞等作物的安全

性;活性成分配方筛选,确定最佳的配伍比例;在全国不同省

份进行8地田间药效试验;完成了产品的急性经、急性经皮、

皮肤致敏、眼睛刺激、皮肤刺激等五项毒理学研究、测试了

/215/ 中草药源蛇床子素有机杀菌剂产品研究开发

理化性质、两年常贮试验、质检报告及方法验证、农残检测

等方面工作,制定3个产品的企业标准。取得了生产批准证书

、有机认证证书,经中试建立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达到了中

试水平,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研发内容。该项目的实施给

企业带来了如下几方面的影响:1、促进了企业技术水平的

提升;2、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3、扩大产品销售领域

及丰富了新产品。

/216/ 华夏显示生产看板自动发布系统
华夏显示生产看板自动发布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生产看板,是一种由LED组合而成

的新型电子化看板,突破传统看板白纸黑字固定不变的方式

,采用电子化的方法,集单片机技术、光电子显示技术、现场

总线技术于一体,版面灵活多变,内容随时可以更改,充分适

用于各行各业生产管理。在生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甚至

直接影响到生产线的产能,比如:显示信息,动态刷新,汇总

统计,计算差异,报警提示,汇总报表,总结生产效率,损耗率

,数据车间共享,检测,监控,部门主管统计,部门经理审核,总

/216/ 华夏显示生产看板自动发布系统

经理汇总报表等等。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整套生产看板自

动发布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若干台42寸安卓系统的显示

器、一台共享电脑、一套监控以及发布软件。华夏显示生产

看板自动发布系统包含以下主要功能:1、支持自动启动、

自动运行、自动隐藏;2、监控目录、文件发生便是自动生成

文件变化列表;3、支持word、Excel、PPT、pdf、图片、视

频;4、建立http服务,提供查询、反馈、下载服务;5、具有

PPT、WORD、Excel素材解码;6、服务端支持自动监控功能,

监控目录的任何变化将自动反映到显示端;7、具有全程自动

化工作模式,发布节目无需人工干预;8、显示端支持自动开

机、自动关机功能。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成果中的生

产计划自动发布系统可以实时更新节目,自动循环播放节目

;支持word,excel,ppt格式素材的播放,在服务器上可以添加

、编辑、删除素材。全程自动化工作模式,发布节目无需人

工干预。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已经

较为成熟,适用于各行各业生产管理,可靠性高。⑤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该项成果技术已经应用小批量生产,效果良好

,暂未发现任何相关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无⑦成果简介华夏

显示生产看板自动发布系统可以实时更新节目,自动循环播

放节目;支持word,excel,ppt格式素材的播放,在服务器上可

以添加、编辑、删除素材。全程自动化工作模式,发布节目

无需人工干预。

/217/ 噁唑酮合成工艺研究与开发
噁唑酮合成工艺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培南类抗生素药物是碳青霉烯类新型广谱的β-内内

酰胺类抗生素,是迄今为止的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很强的

一类新型抗生素。培南类药物在全球药物市场增长迅速,市

场广阔。噁唑酮是合成培南类抗生素的重要手性辅基。菏泽

睿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噁唑酮合成工艺的研发成功,打破了

国外对该产品的技术封锁和对市场的长期垄断,产品完全取

代进口,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需求,抑制了国内制剂制造企业

对国外原料的进口依赖,对促进我国培南类抗生素产业的发

/217/ 噁唑酮合成工艺研究与开发

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8/ 含氮硫脲类新型抗菌剂的研究与开发
含氮硫脲类新型抗菌剂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药制造
技术详情

  硫脲类化合物由于结构中存在不同取代的肽键(C

ONH),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和杀虫性一直被人们所广泛研究。

含氮杂环化合物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及生理作用成为当

前抗菌剂发展的重要趋向,在含杂氮杂环化合物中,吡啶、嘧

啶、咪唑、吡唑、三唑、噻唑、稠杂环等类化合物是目前发

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主要原因是在这些杂环化合物中,大多具

有高效低毒的特性。某些金属离子具有抗菌性强、耐高温、

稳定性和安全性好等特性。本项目构建的新型化合物就是把

/218/ 含氮硫脲类新型抗菌剂的研究与开发

含氮杂环、硫脲类杀菌剂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从而改善

杀菌剂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杀菌活性;扩大杀菌谱;增加水溶性;提高光稳定性和热

稳定性;降低对哺乳动物的毒性。我们利用组合化学的方法

,选用含氮杂环嘧啶类、三唑类、噻唑类等含氮杂环化合物

作为先导化合物,以异硫氰酸酯为修饰基团,合成一系列约有

45种含氮杂环硫脲类化合物并合成出多种金属配合物,通过

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对它们进行结构表征。部分化合物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得到微观结构数据。并选

择果树类和经济作物中常见的病原菌对硫脲类化合物进行室

内生物活性测试和小麦生长调节作用的测试。运用Gaussia

n程序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优化。讨论了原子电荷,最高占据

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的组分含量与化合物活性的关系。运

用计算软件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本项目将基础研究

与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紧密结合。对这些新化合

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热分解机理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

的研究,弄清了化合物中原子的空间排列、化学结合方式、

热行为等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提供了该类化合物的应用依据

和应用方向。从而可以有目的地设计某些实用新品种,降低

杀菌剂研制的成本,具有较强的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是,1.如何筛选出具有高效低

毒的抗菌剂,需要经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检索,理论论证,实验

验证,工作量比较大。2.单晶的培养也是本项目研究的一个

/218/ 含氮硫脲类新型抗菌剂的研究与开发

重点和难点,只有培养出化合物的单晶,才能进行晶体结构测

定,更精确地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寻找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在该项目资助下,项目组成员已经在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

及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论文25篇,其中15篇以上被SCI收录。

2篇被EI收录。研究引起了同行专家的重视,英国和美国等相

关领域科学家来函索要晶体结构的数据。并且本项目的研究

获得了2011年陕西石化科技奖一等奖;西安市第十三届自然

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19/ 新型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测量仪校准装置的研制
新型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测量仪校准装置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自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

督局科技项目(编号:2013PJ01)。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日益

成为社会极度关注的焦点,建筑质量和技术指标在未来将成

为更关键的因素。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参数,对建筑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新型钢筋保护层、楼

板厚度测量仪校准装置的研制》经过了系统研究和反复试验

,研制出了一套新型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测量仪校准装置

,本装置的原理是利用螺杆驱动、控制厚度的变化,并由游标

/219/ 新型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测量仪校准装置的研制

卡尺来准确指示厚度值大小。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研制过

程中主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和问题:1.装置要利用精密螺杆产

生连续可靠的厚度值变化,并且准确性、操作性要优于传统

校准装置;2.整个装置要采用非磁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③技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研究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1.改进以

往标准装置只能在固定点测量,无法进行特殊点测量,满足不

了客户多样性要求的缺点,增加保护层厚度可调部分,可以在

量程内任意点进行测量,实现连续测量;2.采用螺杆升降结构

,提高操作性和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3.增设钢筋间距测量

结构,可以对布筋功能进行延展测量;4.采用新型材料作为装

置的制作材料,满足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装置的操作性和可

靠性。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装置主要以

解决钢筋直径、装置材料、装置精度、不确定度、操作性等

几个关键点问题为导向,利用螺杆机械运动产生连续位移原

理,结合标准规范、材料力学、精密机械设计、检测技术等

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设计和制造了一台钢筋保护层、楼板厚

度测量仪校准装置,整体性能满足了设计、使用及量值传递

的要求。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装置不仅可以提高测量

的精度和效率(装置厚度值允差满足±0.2mm,标准钢筋

直径允差满足±0.1mm),还对影响厚度测量的多种因素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今后的保护层厚度测量起到很好的指

导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计量机构、工程单位的混凝土保护

层、楼板厚度测量领域。填补了国内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

/219/ 新型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测量仪校准装置的研制

测量仪校准装置在标准厚度连续可调领域的空白,技术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智能化水平,注意知

识产权的保护。⑥历年获奖情况;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获广东省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本所科研

项目立项奖二等奖,成果奖二等奖。

/220/ 全固态Nd:KGW多功能激光系统
全固态Nd:KGW多功能激光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激光实验在激光学的发展与教

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在激光教学领域方面通常还

处在枯燥死板的纯理论教育方法,即使有激光实验仪,也是

体积庞大,可做实验单一,不太适合教学实验室使用。本激

光系统是以新型激光晶体Nd3+:KGd(WO4)2为工作物质,

使用高功率LD激光器来进行泵浦的全固态多功能激光系统。

为掌握和研究激光原理概念、非线性光学知识而提供的实验

工具。该激光系统把实验和理论相结合,把激光原理性的抽

/220/ 全固态Nd:KGW多功能激光系统

象定义通过实验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将那些抽象的理论通

过实验具体地展示出来。应用本激光系统能提高国家光学教

育水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思维,可以了解目前固

体激光器的发展进度,掌握现在世界的最新的激光技术。二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说明:本项目主要技术特点表现

在采用了LD激光泵浦、谐振腔可调,采用最新的Nd3+:KGd

(WO4)2激光晶体及模块化设计的优质全固态Nd:KGW激光

实验系统。同时包括研制—采用紧凑性设计的半导体激光器

驱动电源。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物质:掺钕离子的钾钆

酸盐(Nd:KGW)。2、激光腔长度(mm):连续可调。3、

工作模式:连续波(CW)、脉冲、被动式调Q。4、激光模式

:TEM00。5、输出波长(nm)±5nm-基波1067-二次谐

波(在腔内增倍)533.5-第一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拉曼自转

换)1180。6、输出连续波功率(在250C,0.95W功率的泵浦

驱动下波长为808nm)mW:<±3﹪1h-基波≥300-二次谐

波≥20。7、调Q模式的输出功率(在250C,0.95W功率的泵浦

驱动下波长为808nm)mW:<±2﹪1h-基波≥100-二次谐

波≥20-第一斯托克斯拉曼散射≥0.1。8、脉冲频率(在0.95

W功率的泵浦驱动下波长为808nm),Hz40。9、调Q模式下输

出基波的脉宽(0.95W泵浦功率,808nm)(ns)50。三、技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激光效率高;(2)性能稳定可靠

、寿命长;(3)激光输出质量好;(4)轻易实现连续激光

和脉冲激光;(5)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实验操作;(6)结构

/220/ 全固态Nd:KGW多功能激光系统

简单明了透切利于教学;(7)模块化设计自由灵活便于功

能拓展和深化研究;(8)腔长可调便于研究;(9)腔内倍

频、调Q、拉曼平移轻而易举。是其他国内产品无法比拟的

。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公司拥有相关技术

方面5项国家专利,其中一项为发明专利。专利号为别为:

200920120991.6;200920120790.1;200920120788.4;200

920120789.9;200910099173.2(发明专利)。本激光系统

主要适用于大学近代物理教学,学生可以自己动手,通过调

整激光器光路,观察倍频现象,并测量倍频效率、相位匹配

角等参数,从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激光原理及激光技术,所

以在国内外各工科类,光电类,医药类以及各类研究所都可

以广泛应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高等院校

和科研院所在激光器教学仪器方面需求很大。随着国家财政

力量的日益增长和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教学、科研各方面

投入的不断增加。因此激光器教学仪器方面的需求很大。同

时该激光系统也有存在某些问题,激光系统中激光工作物质

还依赖白俄罗斯进口,国内还无法生产。

/221/ 一种接线检测装置及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一种接线检测装置及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一般具有很

多电池板,每个电池板都有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以

便输出电能,同时也需要对两个输出导线进行接线检测。现

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铰链23(设有轴线24)和卡

扣25形式连接上下两部分,可能导致接触不良;2、切割导线

取电方式,由于铰链23定位差,会切断线缆,切削刀口可能会

错开,导致刀片很难切削导线绝缘皮;3、切削口部防护比较

差,需要增加切口处前后防护。目前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必

/221/ 一种接线检测装置及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须要解决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该装置防护能力,以免给作业人

员带来安全隐患。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公开

了一种接线检测装置及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接线检测装置

包括检测电路板、绝缘机体、两个插针。绝缘机体上设置有

分别卡合电池板的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的两个导线

槽,绝缘机体通过两个导线槽安装在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

出导线上。两个插针分别安装在两个导线槽上,且一端分别

刺破正极输出导线的导线外护层和负极输出导线的导线外护

层以与相应的输出导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检测电路板分别

电性连接。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

果为:1.防护能力高;2.导线采用独立固定结构,结构紧凑更

可靠;3.采用插针式取电方式,由于导线定位准确,取电安全

可靠;4.插针取电处设置密封圈,可有效对外漏导电体进行防

护;5.插针与PCB直接连接,采用封装壳体,提高整体结构的防

护能力,使用安全可靠;6.插针位于导线上方中心处,同时插

针对应PCB封装具有定位作用。本技术被授予专利权,具有实

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本项目所研发技术目前较成熟,适用于XXXX领域,安全性

高,使用范围广,该专利技术目前已经在我司的集中式光伏逆

变器SG500系列、SG630系列、SG1000箱式逆变器系列以及风

电等产品上成熟应用,并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将在组串式产品

中进行推广使用。从实施效果来看,本专利方案成本低、效

果好、安全可靠。正是由于该专利技术具有上述优点,应用

/221/ 一种接线检测装置及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了这一专利技术的产品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产生巨大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司该技术方案具有很好的实用

性。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目前已应用于多项实

际工程,由于本专利方法在我司大量产品中已经成熟应用,加

上通过实际电站现场检验,我们也发现行业中越来越多的逆

变器采用了相似设计思路,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多电平的应

用上投入了更多的前沿研究工作,这表明本专利技术方案在

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行业发展方向。目前尚无出现明显问题。

⑥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222/ 环三磷腈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环三磷腈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三磷腈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用于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环氧树脂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是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引入环氧

基团,再用含有双硫键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固化,通过双硫键的

热交换达到自修复目的。由于六氯环三磷腈为六官能度化合

物,通过点击反应,得到含有四个硫醚键、两个端烯基的中间

产物,最后得到含有双环氧官能团和四个砜基的环氧树脂2,

4-二(4-(缩水甘油基甲基)苯氧基)-2,4,6,6-四(4-(

/222/ 环三磷腈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3-(苯甲基磺酰基)丙氧基)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

CTP-EP)。所得CTP-EP/DTDA环氧固化体系在热压条件下可

以反复多次修复,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实用性好。

/223/ LT-05皮肤吻合器
LT-05皮肤吻合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皮肤吻合器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皮肤伤口吻合器械,

可以实现伤口愈合后轻松移除、无二次创伤、疤痕最小化、

表皮愈合效果完美的效果,在医用缝合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皮肤吻合器的操作不便,其连接结构

固定后是不可调或难调节的。然而,较大的伤口往往在组织

愈合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皮肤吻合器不能及

时调整,就会造成组织的损伤,甚至造成皮肤吻合器的脱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

/223/ LT-05皮肤吻合器

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通

用型皮肤吻合器[申请号:201521106823.9],包括基底层、

两个底面具有粘性的第一粘结层、两个第二粘结层和多个排

成一排的拉扣条,基底层在最下面,两个第一粘结层呈长条状

,两个第一粘结层互相平行并且相间隔地粘贴在基底层上,两

个第二粘结层也呈长条状,两个第二粘结层分别粘贴在两个

第一粘结层上,左侧的第二粘结层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

固定座,右侧的第二粘结层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锁扣,拉

扣条上设有多个锁齿,拉扣条的左端和固定座固定连接,拉扣

条从锁扣中穿过,拉扣条的右端设有握持部。上述方案虽然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使用时操作不便的问题,但是

该方案依然存在着:固定后是不可调或难调节的等问题。因

此,我司以发展LT-05皮肤吻合器为牵引,以关键材料为突破

口,以提升生产工艺技术为着眼点,将“材料研究一工艺开发

一产品生产”相结合进一步组织力量,突破关键技术,形成自

主知识产权。为此,我公司成立了“LT-05皮肤吻合器研究开

发”课题研发小组,对项目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研究,对关键技

术皮肤吻合器其连接结构固定后是否不可调或难调节,是否

造成组织的损伤,甚至造成皮肤吻合器的脱落进行系统研究

攻关。使产品能顺利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本项目于

2020年6月经浙江省科学技术斤批复列入浙江省新产品计划

项目(编号2019D60SA522887),由课题研发小组进行认真组

织实施。1、固定表皮伤口可靠,抗张力强,使用安全;2、均

/223/ LT-05皮肤吻合器

匀减张,无蜈蚣足疤痕,对合正确,不会产生错位拉合;3、无

二次创伤,无穿刺疼痛,无异物侵入,不影响血供。根据市场

需求和项目分析,在现有LT-05皮肤吻合器生产工艺及经验基

础上,确立了研发工作的具体方案:①轻松实现皮肤外翻缝合

,呈现最美表皮愈合效果。②固定表皮伤口可靠,抗张力强,使

用安全。③均匀减张,无蜈蚣足疤痕,对合正确,不会产生错位

拉合。④无二次创伤,无穿刺疼痛,无异物侵入,不影响血供⑤

伤口渗液可排出,易于清理伤口,避免创口感染。促进伤口愈

合。⑥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只需简单培训即可操作。⑦不

受伤口形状和尺寸限制,广泛使用。⑧愈合后轻松快速移除,

免拆线痛苦。1.在试验期间,贴于不锈钢板上无创皮肤吻合

器中的双面无纺布胶带、单面无纺布胶带或PU膜顶端下滑应

≦8cm。2.无创皮肤吻合器中的双面无纺布胶带、单面无纺布

胶带或PU膜,每1cm宽度所需的平均力应≧30N。3.无创皮肤吻

合器每扣的脱离力≧5N。4.无创皮肤吻合器每扣的闭合力≦3

0N。5.无创皮肤吻合器的检验液pH值与空白液pH值之差应≦

2.0。本项目已经形成年产LT-05皮肤吻合器20万片的生产规

模,项目从2020年7月—2020年12月,完成产品产量10万片。

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0万元,实现净利润20万元,实现纳税16

.5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224/ 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养殖
技术详情

  研究了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对凡纳滨对虾生

长性能、体组成、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

初始体重为(2.00±0.01)g凡纳滨对虾960尾,随机分

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各组投喂6种不同饲

料:投喂40.79%粗蛋白质的高蛋白质饲料(HT0),投喂含3

7.01%粗蛋白质并分别添加0(LT0)、1.20(LT1)、2.50(

LT2)、5.00(LT3)和10.00(LT4)g/kg色氨酸的低蛋白质

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结果表明:低蛋白质饲料中添

/224/ 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加色氨酸对凡纳滨对虾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

响显著,LT2、LT3显著高于HT0(P<0.05),但LT0、LT1、L

T4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HT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摄食量LT1、LT2、LT3显著高于HT0和LT0(P<

0.05)。蛋白质效率LT0、LT3、LT4显著高于HT0(P<0.05

)。LT2、LT3、LT4与HT0和LT0相比肝胰指数、存活率、全

虾水分、粗灰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虾粗蛋白L

T2、LT3、LT4与HT0无明显差异(P﹥0.05),但LT4显著高于

LT0和LT1(P<0.05)。全虾粗脂肪LT0、LT2、LT3与HT0相

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LT1、LT4显著低于HT0(P<0.

05)。对虾血清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

着色氨酸含量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与HT0相比均无显

著性差异(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LT2显著高于LT0(P

<0.05)。血清丙二醛含量LT2、LT3和LT4均显著低于LT0(

P<0.05),但与HT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总超氧化

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LT1、LT2、LT3和LT4均高于L

T0(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可明

显改善凡纳滨对虾营养物质沉积,增强对虾免疫抗氧化能力

,提高生长性能从而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以增重率和

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为评价指标,抛物线模型拟合回归方程

分析得出,本试验条件下37.01%低蛋白质饲料中色氨酸的适

宜水平为7.53g/kg和8.04g/kg。

/225/ 基于分子特征的中低阶煤定向转化的理论基础
基于分子特征的中低阶煤定向转化的理论基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与研究意义研究任务来源于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煤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51134021)。研究成果在中

低阶煤定向转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精细煤加工领域具有良

好的应用前景。借助对可溶煤族组分和骨架结构碳的非破坏

、选择性解离、解聚等手段,结合多种新型分析技术,深入剖

析煤中有机碳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液体产物催化定

向加氢获得高附加值化学品。2.主要论据与创新(1)国际

上率先提出了分子煤化学概念,开发出了基于质谱方法学的

/225/ 基于分子特征的中低阶煤定向转化的理论基础

中低阶煤分子研究体系。(2)国际上首次创立了中低阶煤

有机质逐级解离/解聚方法,为中低阶煤高附加值转化提供了

科学依据。利用分级萃取、逐级热溶、超强酸/碱催化加氢

裂解及常温常压氧化解聚等方法,中低阶煤中>80%有机质转

化为可溶有机物。(3)构建了中低阶煤及所得液体产物定

向加氢新型催化基础,实现了煤转化产物定向加氢。开发了

中低阶煤转化产物定向加氢、缩合芳烃深度加氢、完全加氢

等系列新型催化剂,获得的加氢产物可用于高速战机燃油和

高级润滑油基础油。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具有明显的创

新性;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书性能指标。本研究形成的热溶

-解聚-解离精细煤化工工艺,克服了现有煤直接液化和热解

等传统方法存在的反应条件苛刻、产物组成复杂、难以从分

子水平上分析其组成并分离出高附加值化学纯品问题。对煤

液化、氧化和醇解产物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次使用原位电

离方法研究煤及其衍生物,可把煤分子量的分析拓展到分子

量1500Da,获得传统分析方法不能获得的分子信息。无烟煤

、半焦的氧化处理性能较差,采用双氧水预处理/乙酸酐逐级

氧化相结合方法,可有效降解富含缩合芳环结构的无烟煤、

半焦,显著提高其氧化产物中苯五甲酸、苯六甲酸的选择性

和收率。采用低沸点煤热溶解聚反应溶剂、滤膜热过滤连续

式反应器、逐级变温热溶等新技术,实现了在较低温度下获

得较高收率的热溶效果。研究制备的新型高分散Ni/ZSM-5催

化剂对芳烃加氢活性远高于文献值,低于150oC条件下可使苯

/225/ 基于分子特征的中低阶煤定向转化的理论基础

、甲苯、萘、四甲苯、蒽菲以及高温煤焦油中大部分芳烃完

全加氢。制备的新型环境友好固体酸催化剂能显著提高煤及

其萃余物和煤液化残渣的反应收率,使Car-Calk键高选择性

断裂,促进醚桥键断裂。3.社会经济效益从煤自身分子结构

特征出发,探索从中低级煤直接获取或定向转化为此类化学

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获批发明专利8项,发表SCI论文18

0余篇。培养国家优青、省部级优秀青年人才5名,中青年教

师8名,毕业博士研究生30名、硕士生60名,获学术奖40人次

,促进了中低阶煤清洁转化、高效分离及利用,社会效益良好

。开发的利用双溶剂选择性从中低温煤焦油中提取链烃和酚

类化合物新方法、新工艺及成套智能化装置。具有分离效果

好、溶剂回收率高、工艺操作简便,已应用于企业生产,形成

了从煤基液体中分离酚和烃的双溶剂新工艺。应用前景良好

。4.存在的问题揭示煤有机可溶组分的全分子组成与结构信

息受限于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这为基于质谱大数据

统计分析以及指导煤精细定向转化带来一定难度。本研究制

备的加氢催化剂,在比较温和条件下,对脱除芳环内杂原子有

一定的难度;需进一步提高活性,提高除率。通过本研究中低

阶煤逐级解离/解聚方工艺,仍然有约20%固体残渣,有待发展

绿色、高效的解离/解聚方法,增加化学品收率。

/226/ 九龙湖船舶安全管理系统
九龙湖船舶安全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九龙湖库区船舶安全管理系统是一套能够实时监管

和提供海事救助帮助的综合管理系统,专门针对库区水域船

舶管理设计。系统以国际标准的电子地图显示为基础,集成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GPS、VHF、CDMA/GSM/GPRS等多种

通讯技术手段,结合管理部门具体业务,能够综合处理辖区

GIS地理信息、重要地点视频监控、实时船舶动态静态信息

、水文环境信息、船岸通讯信息,具有完善的船舶动态跟踪

、船舶助航服务、信息管理、预警和搜寻救助、事故取证、

/226/ 九龙湖船舶安全管理系统

远程传输、逐级管理等功能,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整合管理部门现有的内部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具有统一

角色和权限,为管理部门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提供信息

互动和信息共享,全面提升信息智能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

海事救助效率。

/227/ 一种菜刀刀坯的加工方法
一种菜刀刀坯的加工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发明解决了千年锻打工艺产量低的局限性、即产

品表面的不平整、氧化过重、消耗能源过多等局限性,不能

形成批量生产。一种菜刀刀坯的加工方法的有效使用,可以

和现有的机械设备形成批量生产,大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

、电力、原材料,可以有效地增加市场竞争力。结合现代化

的淬火工艺,使产品品质更进一步得到提升,能够满足国际国

内市场的需要。

/228/ 全混日粮饲料搅拌机
全混日粮饲料搅拌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我国是一个畜牧大国,但对全混合日粮(简称TMR)

饲喂工艺的研究还是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在饲料搅拌机的

研发上,饲料搅拌机是TMR饲喂工艺在配套技术上的重要组成

装备,是实现牛、羊等动物采食均衡性的关键技术设备。当

前我国的牛、羊等养殖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减少使用劳动力

和能够集饲料搅拌、切割、混合、计量和饲喂为一体的饲料

搅拌设备,设计制造出符合中国的畜牧业发展的饲料搅拌机

对于提高我国乳制品产业、牛羊肉等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

/228/ 全混日粮饲料搅拌机

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洛阳四达农机有限公司于2010年正式立

项并开始了TMR饲料搅拌机的研发工作。本机的研发是解决

反刍类(如牛、羊等)动物在饲喂过程中的搅拌、切割、混

合、投料和精确计量等难题,同时还可节省大量劳动力并降

低人力的劳动强度和饲喂成本。其技术原理是:由拖拉机作

为动力单元,通过PTO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传动齿轮箱,带动

主齿轮箱驱动立式螺旋搅龙工作;完成物料在料箱内的切割

、揉搓和搅拌过程,达到将粗料剪短揉细、粗精饲料混合均

匀的作用。卸料时,开启卸料开关,出料量由电动推杆或双向

液压缸带动出料门的开启与闭合来控制,实现卸料作业。

/229/ 饲用酵母制剂稳定化处理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饲用酵母制剂稳定化处理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项目来源于高明区科技创新

专项资金项目,专项资金70万,企业自有资金470.48万元。背

景: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传统抗生素的使用正面临着严

峻的挑战。抗生素的发现曾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不

断增加,使得病原菌的抗药性大大提高,抗感染治疗已经陷入

耐药危机之中。与此同时,抗生素的使用也使动物肠道菌群

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致使菌群失调,进一步导致肠上

/229/ 饲用酵母制剂稳定化处理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皮细胞的代谢调节水平和生理功能紊乱,从而使畜禽肠道内

的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过度繁殖而造成肠道感染。因此,在

抗击肠道感染的过程中,选择可有效防治肠道菌群失调,而又

无毒副作用的微生物活菌制剂,将成为畜牧业的研究热点。

微生物活菌制剂是可以直接饲喂的有益活体微生物,可以改

善胃肠道的生态环境,建立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产生各种

消化酶、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维持动物健

康生长、减少动物疾病发生和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等,而且无

抗药性、无残留、可克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的一些不

良后果,是抗生素潜在的、天然的、对环境和健康无害的替

代物。基于饲用微生物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绿色、

天然、高效等优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其中,国

务院2013年1月发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

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确立生物产业

为战略性新型产业。”可见,饲用微生物制剂必将在饲料工

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酵母菌属于兼

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下都能生存和繁衍,具有较强的产酶

活性,而且还能产生丰富的B族维生素、谷胱甘肽、麦角固醇

、氨基酸和未知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酵母菌是饲料中应用

最早、最广泛的微生物之一,但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将酵母的

菌株蛋白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开发的布拉迪酵母菌不仅具有提供营养物质,还能提高肠

道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抑制病原菌生长和提高肠黏膜免疫功

/229/ 饲用酵母制剂稳定化处理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能等作用,在畜禽养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此可见,本

项目符合国家“绿色农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的要求,又符合当今畜牧行业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养殖业向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

实意义。2、技术指标:5000L发酵罐中布拉迪酵母菌培养密

度达200亿CFU/克。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低温

浓缩(真空薄膜浓缩)技术收集菌体:在温度40℃、真空度

-760mmHg的条件下进行浓缩,浓缩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也完

全保留了发酵清液中的活性成分。在传统的微生物活菌制剂

生产工艺中,为了收集微生物菌体,对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

产生大量的离心废液(发酵清液)。这些发酵清液中含有大

量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主要由各种蛋白质、酶制剂、多肽、

氨基酸、维生素、促生长因子等组成。由于其成分极为复杂

,收集利用的成本高昂,一般都作为废水排放。本项目采用对

发酵清液进行真空薄膜浓缩技术,浓缩液作为培养基成分进

行布拉迪酵母的生产,一方面充分的利用了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离心废水,大幅度降低废水产生量,同时,废水中的有益成

分得到充分利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液态包

合技术的应用:通过在菌体浓缩液中直接加入疏水包合材料

进行分子态包合,获得微胶囊粉末。其优点有如下几个:减

少了流化床包衣过程中的动力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充分实

现了包埋效果,使每一个菌株都被包入囊材中,可有效保护其

/229/ 饲用酵母制剂稳定化处理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免受造粒环境的破坏,有效提高了活菌率。(3)二次包合技

术的应用:将第一次包膜得到的微胶囊粉末使用疏水性包合

材料进行二次包膜,最终得到微胶囊颗粒剂。其优点有如下

几点:经过多次包膜,使布拉迪酵母菌制剂得到双层保护,在

造粒过程中更能耐受高温、高湿等严酷环境;通过包合材料

的选择,可以使其外层在胃中溶解,内层在肠中溶解,既避免

胃酸的破坏,又能更好地发挥疗效。4、技术成熟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项目技术已成功完成成果转化及实现产业化生

产,适用于替代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有

良好的抗逆作用;无毒无残留。5、应用情况:本项目产品为

布拉酵母微胶囊制剂,经广东省兽药与饲料质量检验所检验

合格,并且在养殖场做了大量试验,包括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及促生长影响试验,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影响试验等

,结果均呈正向关系,产品效果得到用户好评,目前已销往深

圳金新农、双胞胎集团、正大集团等大型饲料企业及一些养

殖场。6、成果简介:本项目产品安全、高效、绿色、无残

留,符合国家政策趋势及市场发展需求,为另一市场广阔的绿

色饲料添加剂,预计达产后年产量可达1000吨,销售额约700

0万元,这将极大地提高海纳川公司微生态制剂产品份额,丰

富海纳川公司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库,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

伐,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及市场竞争力

有重要作用。

/230/ 基于自愈合机制的激光金属直接成形实验方法
基于自愈合机制的激光金属直接成形实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愈合机制的激光金属直接

成形实验方法,采用相同基本工艺参数,分别在不同粉末离焦

量情况下进行激光单道金属成形实验,得到不同粉末离焦量

情况下单道金属成形截面厚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该规律得到

粉末负离焦情况下存在一种自愈合机制,随着成形的进行能

自动消除成形过程中因工艺不稳定而产生的成形面凹凸不平

现象,保证成形过程的稳定进行。运用粉末负离焦所产生的

自愈合效应,能够在开环控制系统下实现复杂薄壁零件的高

/230/ 基于自愈合机制的激光金属直接成形实验方法

质量堆积成形。

/231/ 哌嗪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哌嗪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镇痛药物的成瘾性问题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

大问题之一。发现结构全新的先导化合物和新的作用机制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该项目中,作者发现了一类结构全

新的镇痛化合物——哌嗪季铵盐,并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

系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该类化合物与传统镇

痛药物的性质不同,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确具有镇痛作用,

且无发现有成瘾性。其研究结果被国际上药物研究进展方面

的重要刊物“DrugDiscoveryToday”在“Monitor:molecul

/231/ 哌嗪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esandprofiles”栏目整版介绍,并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

“Theseresultscouldbeusefulforelucidatingthefactors

thatinfluencetheinteractionsbetweennon-traditionall

igandsandneuronal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s.”

(对于阐明非传统配体和中枢神经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间的

相互作用因素很有价值)。该项目共设计合成了单哌嗪季铵

盐、双哌嗪季铵盐、桥环哌嗪季铵盐,三大系列,20个小系

列数百个化合物,测试了它们的镇痛活性,发现了多个镇痛

活性很强的化合物,如:化合物97-9-G4(侧脑室给药:剂

量为0.005mg/Kg,镇痛活性为88%;皮下给药:ED50为10mg

/Kg)。构效关系研究表明:1)季氮原子是产生镇痛活性的

关键药效团;2)在作用部位至少有两个作用位点;3)两个

季氮原子之间的距离及连接链的结构和性质对化合物的活性

和毒性有很大影响;4)哌嗪的六员环状构型有利于与作用

受体结合;5)提高化合物的酯溶性有可能增强其活性。该

项目选择最有潜在价值的化合物97-9-G4进行了深入的药理

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中枢,其镇痛

活性可被纳洛酮拮抗,但作用特点有别于吗啡,无成瘾性。

有望开发成为新的非成瘾性镇痛药物。最先运用电喷雾离子

阱多级质谱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哌嗪季铵盐类化合物的质谱

裂解规律,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在对该类化合物的药理学

研究中,这一结果对分析和确定其代谢产物,确定其作用位

点等都具有重要价值。该项目的研究结果已在国内外重要学

/231/ 哌嗪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9篇,被引用了34次,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已得到

了国际上的承认和重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32/ 增程式乘用车双电机控制系统
增程式乘用车双电机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所研发的增程式乘用车双电机系统是一种基

于AF平台的GMC机电耦合系统,目标车型是具有一定市场竞争

力的国内B级三厢新能源乘用车,并通过系统移植将此增程式

电动平台应用到其它后续车型上,实现“一个平台、多款车

型”的开发。项目基于AF平台,研究了永磁磁阻同步电机技

术、控制器整体集成封装技术、扁平式双面冷却IGBT模块开

发技术以及高容积比薄膜电容、叠层母排技术,解决了电机

过载启动、恒功率调速范围、输出功率以及噪音问题,开发

/232/ 增程式乘用车双电机控制系统

了增程式乘用车双电机系统一套,并实现产业化,形成批量生

产能力。

/233/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道路运输辅助活动
技术详情

  该项目以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为研究对象,首

先从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机理出发,对面层材料在重

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性能水泥

混凝土路面,以适应当前重载交通的需要;其次,对重载应

力、大应力疲劳关系、重载轴载换算方法进行研究,并在此

基础上系统的提出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最后,开

发研制了适合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

件。主要技术指标:1、该项目提出了重载交通界定方法,

/233/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疲劳特性的分析,建立了全应力水平

疲劳方程,并提出相应重轴载换算方法。2、以双层板理论

为基础,提出了考虑面板和基层同时疲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结构设计方法,对完善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在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类型及

其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掺加硅粉及减水剂等技术途径,提高

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并提出了高性能路面混凝土

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打下基

础。4、在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与结构研究的基础上,

开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CAD软件,适用范围广、功能强大、

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应用前景:随着我国国民经

济的发展,化工、电力、油田、矿山、机械等行业引进、制

造、采用了许多大型设备和大吨位运输车辆。公路运输车辆

的大型化、拖挂化和集装箱化,使公路运输超限问题日趋严

重。据预测,国际汽车市场结构将出现八大特点,其中之一

是:载货汽车将改进现有动力装置,使目前载货汽车拉得更

多,跑得更快。重载交通运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交通运输发

展的趋势。因此,该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效益分析:

该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可节约大量的水泥(减少环境

污染),降低工程投资,而且必将极大地延长水泥混凝土路

面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工作及其费用支出,也有利于

避免因维修而带来的交通堵塞及运输不便现象。另外,更主

要的是有利于重载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了运输效率。

/234/ 储层敏感性快速预测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储层敏感性快速预测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是针对常规的分析储层敏感性方法-岩心流

动实验的实验周期长,不但探井用不上研究出的保护油气层

技术,就是大多数的开发井在钻井完井和射孔过程中也不能

用上研究出的保护油气层技术,使研究工作成为“马后炮”

,研究工作的价值因此减弱;而对于老区块,仍需大力开展

保护油气层工作,但在这些区块不宜找到有代表性的天然岩

心,使保护油气层工作难以进行。针对这些不足,该课题利

用人工神经BP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并编制了相应软件,来快

/234/ 储层敏感性快速预测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速预测储层潜在敏感性,缩短了室内实验与现场措施应用的

距离。该课题经过两年研究,利用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自

组织性、容错性和较强的学习、记忆、联想识别等功能的人

工神经BP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并对传统BP算法存在的收敛速

度较慢、容易产生局部极小,网络的隐单元个数只能凭经验

选取等问题进行了改进。采用了自动调整学习因子、添加动

量项、对权值进行批处理等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能使BP网

络在训练过程中优选最佳的学习因子,并以最快的速度逼近

极小点,加快了网络的收敛速度。编制了相应软件,利用容

易取得的储层特性资料(粘土矿物、水分析、岩石物性、全

岩分析数据以及原油物性、高压物性等),来训练人工神经

网络。BP网络训练时,将要教给网络的信息(即已知储层的

组成结构参数和敏感性损害程度)作为网络的输入和输出,

使网络按训练算法调节各神经元间的连接权值,直至精度满

足要求时为止。当神经元间的连接权值调节好后,对训练好

的网络输入经过处理的各因素数值,网络就能正确地回忆出

相应的敏感性损害程度。该方法所需参数少,预测精度较高

,准确率>80%,是一种实用的预测储层潜在敏感性损害预

测的新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工作液的选取提供指导

性意见。该课题并收集了港中开发区、六间房油田等13个油

田的基础地质资料,建立每个油田地质参数手册。并用敏感

性预测软件预测各个区块的五种敏感性,分析其潜在损害因

素,据此推荐适合于该区块的工作液体系。

/235/ N-800M 实验室生物显微镜
N-800M 实验室生物显微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国际同类先进的OLYMPUS、NIKON实验室生

物显微镜的性能技术指标作为设计输入要求,结合人体工程

学理论,并根据国际上显微镜的发展趋向,力求外观设计新颖

、镜体稳定、高度融洽的低位操作等特点,并配齐各种实验

室显微镜附件,使本仪器成为一种性价比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显微镜。随着高

等院校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及实验室显微镜的国产化,国

外厂商看中中国显微镜市场,并作为生产基地。在这种国际

/235/ N-800M 实验室生物显微镜

大环境的影响下,国内一些规模略大的显微镜厂都开始生产

实验室显微镜,但由于技术、工艺及设备等原因,国产实验室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在照明方法、附件配套及制造精度上还是

与国际先进国存在一定的差距。本项目在国内同质产品差异

化竞争中,在照明方法、光学镜头及载物台等零部件和附件

开发设计及工艺制造技术上,解决了许多十分关键的问题,提

高了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制造精度。N-800M实验室显微镜自2

005年始试制,经过反复试验,项目已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功。

产品经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符合“GB/T29

85-1999显微镜”标准规定的“实验室显微镜”要求。由于

产品光学性能优越、外观新颖、附件齐全,且具有性、价比

高等优势,深受国际、国内广大用户的欢迎,产品已远销欧洲

、美国、日本等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产品从开发至

今两年多来,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至2006年12月底,新

增产值2080万元,新增利润49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用户反映的情况来看,普遍反映良好。特别是对于无穷

远光学系统,能适应不同的附件需要,暗视场效果良好,客户

非常满意。

/236/ 一种饲料用低聚木糖、磷酸氢钙联合生产方法
一种饲料用低聚木糖、磷酸氢钙联合生产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发明专利。本发明是设计一种高效地水解植物原料

以获得大量低聚木糖的方法。低聚木糖能有选择性地刺激肠

道内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强动物体内的活

动,提高免疫功能,达到抑制有害菌的目的,促进动物体内

有益菌群的存在的活性,对宿主的矿物元素、糖类、脂类、

蛋白质、纤维等的消化吸收有促进作用。本发明可以将上述

低聚木糖与磷酸盐的混合液采用各种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

或中和并将副产物磷酸盐制成化肥或饲料添加剂,以提高效

/236/ 一种饲料用低聚木糖、磷酸氢钙联合生产方法

益。低聚木糖溶液可以进行浓缩制成糖浆成品,也可以不浓

缩,加入载体如玉芯粉、淀粉、稻草粉等搅拌均匀制成粉状

低聚木糖成品。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极大提高了植物秸杆、壳

体分解制取低聚木糖的得率,为植物秸杆、壳体的综合利用

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子,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此外,本

方法的副产品磷酸盐是重要的化肥原料或饲料添加剂,回收

后制成化肥又不污染环境,对环境不造成破坏。

/237/ 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应力的预测方法
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应力的预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航空发动机隔热防护涂层系统可靠性

预测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应力的预测方法。

包括对生成的一个热循环分析步的inp文件进行处理,去掉

所述一个热循环分析步的inp文件中的分隔符;修改设定次

数的热循环分析步的注释名和名称;生成设定的循环所需要

的幅值曲线数据;将设定的幅值曲线数据覆盖一个热循环分

析步的inp文件中相应的数据;修改相关参数和inp文件名并

保存;把修改后的inp文件提交分析,获得涡轮叶片热障涂

/237/ 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应力的预测方法

层系统内应力场的分布;经过对应力场的对比分析,预测出

涡轮叶片热障涂层系统危险区域。本发明解决了在进行涡轮

叶片热障涂层系统大数目热循环时,处理工作繁琐复杂,过

度消耗人力和时间的问题。

/238/ 长寿命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
长寿命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产品在混合气体及其配方、镜片及散热器上具有

创新性。工艺创新点一是采用拥有独特配方的特殊混合气体

。工艺创新点二是在反射镜片方面,采用高质量的硅质镜片

,并通过在镜面上涂一层高反射率的涂金膜,使激光通过此

涂金膜时在波长10、6um处的反射率达98﹪以上,并具有十分

稳定的化学性质。应用前景:近年来,激光和激光加工业发

展迅猛,各种激光设备诸如激光打孔、焊接、热处理、雕刻

、打标等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机械制造、医疗器

/238/ 长寿命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

械等行业。激光器作为激光加工设备的核心部件,其市场随

着激光加工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项目投产后,将以极其

优异的性价比替代进口产品,并因产品质量稳定、工作寿命

长等特点,大大减少了更换时间,提高了激光设备的利用效

率。

/239/ 番茄果实风味形成机理及影响农艺因子分析
番茄果实风味形成机理及影响农艺因子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刘明池研究员课题组完成的北

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番茄果实风味形成机理及影响农艺

因子分析”。该项目基于消费者对蔬菜风味品质要求提高的

同时,对市场上出售番茄风味感到不满的现状,在国内较早

地进行了番茄芳香物质的研究,对番茄芳香物质的种类及影

响番茄芳香物质形成的农艺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

用品质优良的番茄品种,开花期采用人工授粉,果实膨大期

适当控制水分,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收,番茄能达到较好的品

/239/ 番茄果实风味形成机理及影响农艺因子分析

质和风味,对于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初步研究了番茄芳

香物质和脂肪酸、脂肪酸合成酶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芳香物

质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成果如下:(1)在不同

基因型的四个品种中共检测到118种芳香成分,以醛类、酮

类、醇类和酯类为主,包括顺-3-己烯醛和β-紫罗酮等15种

特征效应化合物。红色品种中特有1-戊烯-3-酮、1-乙基-1

-甲基环戊烷、2-壬醇、反-2-壬醛、2-十一碳烯醛、反-2-

己烯-1-醇和法呢丙酮这七种化合物,黄色品种中特有1-己

醇。红果的水分含量高于黄果,而Vc含量则以黄色果实含量

较高;感观综合评价是红果优于黄果。(2)不同水分处理中

,共发现113种芳香物质,包括11种特征效应化合物。中度

调亏灌溉中检测出的特征效应化合物最多,正常灌水条件下

最少。重度调亏灌溉条件下检测出的芳香物质总数比其他处

理略多。调亏灌溉使果实红绿色差和颜色饱和度降低;果实

含水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糖酸比和Vc含量提

高。(3)激素蘸花可以提高番茄果实的产量及单果重,但品

质无显著差异。人工授粉番茄的底物含量和脂氧合酶活性均

高于激素蘸花番茄,在两种不同授粉处理的番茄果实中总共

发现76种芳香物质。人工授粉番茄中检测出的芳香物质种类

多于激素蘸花,并发现了对风味贡献最大的组分顺-3-己烯

醛。(4)随着果实的成熟,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增加,但脂氧

合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芳香物质的种类随着果实成熟而增多

。定量研究中,大部分芳香成分的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糖

/239/ 番茄果实风味形成机理及影响农艺因子分析

酸比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增加。项目研究期间发表论文4篇

,培养硕士生2名。

/240/ 强壮牌天麻蜂乳(天麻蜂王浆)
强壮牌天麻蜂乳(天麻蜂王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天麻蜂乳″通过对天麻、枸杞子用酒精浸渍和多次

煎煮浓缩,以保证有效成份的完全提取,并用蒸气管道对蜂

蜜间接加热,即达到了灭菌目的又使蜂蜜不致机体对疾病的

抵抗能力等功效.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江西省药品

标准》和卫生部《药品卫生检验方法》的要求.

/241/ 花椒籽栽培天麻、猪苓的方法
花椒籽栽培天麻、猪苓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发明花椒籽栽培天麻、猪苓的方法,提供了一种

用花椒籽中不孕空籽粒替代林木生产天麻和猪苓药用植物的

栽植技术,其技术要点分为花椒籽中不孕空籽粒分离、袋料

栽培蜜环菌栽培菌种、菌床坑栽培三个环节,栽培技术科学

简便,生产成本低廉,产量高,品质好,不仅可应用于山沟林区

,也可在平原果、椒园中推广应用,既替代林木避免毁林,又

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

/242/ 大型通讯方舱
大型通讯方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产品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技术原理:JSV5250XZ

HML5大型通讯方舱是以庆铃QL1250WTFZY重型卡车二类底盘

为基础车型,经过全新外观造型和内部设计而研制的大型通

讯方舱,在此基础上设计带双侧扩展舱的大型方舱,双侧拓展

舱长度达到5.2米、舱内地板自动升降,系统一键全自动展开

及收回;并开发一体化导流罩及导风板造型,使车头与后方舱

形成一流线型的整体;同时针对大型扩展方舱,开发出全新的

内饰及安装方案;开发整体式平板LED顶灯,配合射灯及灯带

/242/ 大型通讯方舱

,形成一体化的照明系统;开发方舱空调系统安装方案;以及

设计大型通讯方舱供电系统方案、通信及车载会议及办公系

统的方案;率先在大型通讯方舱上采用5G网络及VR技术达到

快速传输数据以及更人性化的操作界面的目的。开发目的:

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不断集聚,自然、人为因素造成

的紧急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巨大,因

此紧急与灾害事故的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快速反应、处

置、恢复)越来越重要,对事故现场的指挥控制和调度也越

来越重要,但是,在应对重要赛事、突发事件、大型活动等方

面,现场指挥有以下几个问题的存在:1、通信盲区。2、临

时或紧急通信中断,现场重要信息不能实时反馈。3、重大事

件持续时间长,地点不固定,领导现场研究问题、决策指挥没

有依据。4、重大活动保卫参与的警种全、人数多,联合作战

有必要在现场迅速建立临时指挥中心。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各类大中小型的应急通信指挥车应运而生,用于满足不同情

况及用户的需求,而大型通讯方舱是一种功能最全面的产品

,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大型通讯方舱具备良好的机动

性,能快速抵达事故及活动现场;采用重型卡车底盘作为承载

平台,载重高,可搭载更多设备;通讯方舱体积大,内部空间大

,且带扩展舱功能,可满足更多人员在舱内会议及办公。为了

更好的应对市场需求及丰富我公司产品种类,采用庆铃重卡

底盘为基础开发了一款大型通讯方舱。应用范围:主要广泛

应用于特警,公安,人防,安监,消防,地方军区等,用于应对大

/242/ 大型通讯方舱

型活动现场指挥保障、各地重要赛事、突发事件以及地质灾

害等,为各类工作人员提供现场通信保障,会议指挥平台,以

及各种办公需求。

/243/ 注射用卡络磺钠
注射用卡络磺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注射用卡络磺钠为我公司自选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113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本品为橙黄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用于泌尿系统、上消化道、呼吸道和妇产科出血疾病。对

泌尿系统疗效较显著,亦可用于手术出血的预防及治疗等。

在注射用卡络磺钠生产过程中,灯检废品率明显高出其他品

种的灯检废品率,并高出公司规定的标准2.0﹪,产品收率低。

分析原因主要是冻干过程中,溶液结冻体积膨胀,从而胀破西

林瓶。产生胀破瓶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冻干结晶过程中冷

/243/ 注射用卡络磺钠

冻速度过快,而在生产过程中降温速度和其它品种降温速度

一致,不是产生破瓶的原因。二是溶质比过大,从而产生较大

的膨胀力,胀破西林瓶。为了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

调整处方中辅料最佳用量,从而降低灯检废品率,从而使产品

的收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该技术创新点为:将处方中的辅

料用量从100mg/ml降为40mg/ml,从而节约的辅料用量,降低

了灯检废品率,提高了产品的收率,同时缩短了冻干时间,降

低了能耗。注射用卡络磺钠为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主要

产品,若按一般的生产工艺生产,灯检废品率平均为6.15﹪,按

照新工艺生产,灯检废品率降为平均0.84﹪,从而使产品的平

均收率提高了5.31﹪。注射用卡络磺钠出厂价以2元/支计,按

我公司冻干粉针剂车间正常产量4,每年100批计算,采用新工

艺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为:经济效益=100批×4万支/

批×(6.15﹪~0.84﹪)×2元/支=21.24万支

5;2元/支=42.48万元注射用卡络磺钠投放市场以来,因其稳

定可靠的质量和确切的疗效,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

和青睐,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对社会稳

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

/244/ 造纸用树脂控制酶的研制开发
造纸用树脂控制酶的研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树脂是木材中促使树木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

一,但在制浆造纸过程中由于树脂的存在会造成纸页产生斑

点、孔洞及纸的断头,降低了产品质量及产量,产生树脂障碍

,且传统去除树脂的方法由于在制浆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

品,故易造成设备磨损、腐蚀、制浆废水COD含量高等问题。

而造纸用树脂控制酶是由多种菌株组成脂肪酶体系,体系中

的脂肪酶发挥各自特长针对树脂中某种组分进行降解,达到

共同降解树脂的目的。同时针对化学法处理树脂障碍时易造

/244/ 造纸用树脂控制酶的研制开发

成设备磨损、腐蚀,制浆废水COD含量高,生物技术处理树脂

障碍成本高等问题,造纸用树脂控制酶通过基因改造,筛选出

了具有较高活性和适应性的脂肪酶高产菌株,有效地解决了

上述问题。

/245/ 三甲胺精品
三甲胺精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246/ 一种碳晶须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碳晶须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属材料与冶金领域。耐火材料直接保证高温过

程工业流程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满足其质量与品质需

求。目前节能型社会和高品质钢冶炼需要耐火材料具有:节

约矿物资源,降低能耗,避免钢液增碳,以及进一步长寿化和

低碳化。传统含碳耐火材料普遍存在着易氧化、钢液增碳效

果强、热导率高带来的能耗大等共性技术瓶颈,其核心是含

碳耐火材料中有机结合剂固化后形成的次生碳,只能将碳素

和氧化物组分机械啮合和镶嵌成一体,而无法形成强化学结

/246/ 一种碳晶须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合。针对该核心问题,项目技术思路是将这种传统的网络状

次生碳、碳化物和氧化物,在制备和服役过程中转化生成具

有一维和二维高强度低维化学结合相,突破传统材料组分之

间机械结合的局限。项目通过研究含碳耐火材料一维和二维

高强度低维化学结合相的形成机理,阐明碳纳米管(CNTs)

、刚玉(Al2O3)晶须、镁铝尖晶石(MgAl2O4)晶须以及二

维片状陶瓷结合相等的生长模型及其对材料微结构调控机制

;发明低维化学结合相增强和增韧功能含碳耐火材料的关键

共性制备技术,在含碳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进一步长寿化

和低碳化及低能耗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实现工业应用

,形成创新成果。项目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申请发明

专利7项;发表含碳耐火材料方面SCI收录论文15篇,EI收录论

文28篇,其中关于二维Sialon结合含碳耐火材料技术的文章

2013年被”CeramicInternational(影响因子2.88)”期刊

列为封面成果。成果在宝武集团、浙江自立、江苏永和等五

家企业推广应用,其中近三年仅在武钢耐火、浙江自立等企

业实现产值12.5亿元,利税1352万元。项目成果促进了我国

碳复合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为高温过程工业节能降耗和高

品质钢冶炼提供了有力支撑,技术成熟度8级。成果在宝武集

团、浙江自立、江苏永各等五家企业推广应用,其中近三年

仅在武钢耐火、浙江自立等企业实现产值12.5亿元,利税13

52万元。

/247/ 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器件制造装备
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器件制造装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自从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Dr.C.W.Tang研究组报

道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

)以来,OLED作为一种新的电致发光技术,因其具有自发光、

快响应、高效率、低能耗、可卷曲等优点,在手机显示屏、

电视等方面得到成功应用的同时,目前正在朝固态照明方面

快速发展。申请人1996年在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

实验室已开始从事OLED器件及其界面物理的研究,并得到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通过设计、加工、改造、安装等,建成

/247/ 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器件制造装备

了当时国内第一套用于OLED材料生长和界面研究的分子束外

延系统。相关工作得到美国柯达公司OLED发明人C.W.Tang博

士的重视并由其举荐,持美国特殊人才签证(O-1)赴美国柯

达公司研发部任研究员。OLED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其工作

原理与液晶显示器件(LCD)不同。它的发光亮度随着工作

电流的增大而增加,从而使器件的工作寿命大大缩短,同时使

OLED基板控制电路的性能急剧退化。高亮度与长寿命的根本

性矛盾严重阻碍了OLED的产业化进程。为了解决上述矛盾,

申请人发明了“叠层(Tandem)OLED”的新型器件结构。这

种叠层OLED是一种通过采用透明的有机内部连接层将两个或

多个有机发光单元(EL单元)在器件内部堆叠串联而形成的

新型器件。与常规OLED相比,具有N个EL单元的叠层OLED可以

获得N倍于常规OLED的电流发光效率,从而在不改变工作电流

大小的情况下,可获得N倍于常规器件的发光亮度;或者在保

持相同亮度的条件下,其工作电流可以减小到常规器件的1/

N左右,从而获得大约N倍于常规器件的工作寿命。叠层OLED

器件概念的提出以及成功应用,进一步加快了OLED器件的产

业化进程。叠层OLED技术被柯达公司视为OLED发明专利之后

的一个关键技术。国际上多家OLED显示器厂家和固态照明厂

家,正在采用这种结构来制备大面积OLED器件,例如LG生产的

55英寸OLED电视等。因申请人的突出贡献,被授美国柯达公

司“杰出发明人”奖。叠层OLED器件的关键技术在于内部连

接层材料的设计以及新型发光材料的开发。申请人进一步研

/247/ 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器件制造装备

究开发了多种新型的内部连接层材料以及在器件中采用新型

发光材料,如用单一有机材料2,3,6,7,10,11-六氰基-1,4,5

,8,9,12-六氮杂三亚苯(HATCN)成功地取代了内部连接层

中的p-型掺杂有机层,合成了一系列咔唑衍生物、嘧啶结构

铱配合物、芴螺三苯胺衍生物、硼类材料、二苯并杂环连螺

双芴化合物等,大幅提高了叠层OLED器件的效率和寿命。高

性能叠层OLED器件是以2个或多个常规OLED为基本单元而构

筑的,其多层薄膜结构需要多个功能层的沉积以及掺杂沉积

。整个叠层器件的制备需要用到包含12个或多于12个蒸镀源

的真空薄膜蒸镀设备,而且该装备必须具备三源共蒸、蒸镀

速率精确控制、蒸镀材料损耗少以及能自动实时切换蒸镀模

板的功能等。然而,申请人回国时国内尚无此类有机薄膜蒸

镀装备。为了填补国内空白,申请人团队首先创新性地设计

和制造了适用于制备叠层OLED的真空蒸镀装备,重点解决了

高性能有机蒸镀源、三源共蒸、模板自动切换、蒸镀速率精

确控制、成膜均匀等关键技术。所开发的OLED蒸镀装备系列

产品,已被多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所采购用于研究,并获得

了客户的好评,对我国OLED显示与照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

用。随后,申请人团队配合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项目

课题的需求,进一步自主设计和制备了可用于大面积(300m

m×300mm)叠层OLED制备的中试型真空蒸镀装备,发明

了蒸镀效率高、成膜均匀性好、造价低廉的线性蒸镀源,解

/247/ 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器件制造装备

决了大面积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该自主制造的、廉价的

中试型设备,达到了价格上亿元的国外引进装备所具备的主

要功能。利用该设备,申请人团队成功制备了国内发光面积

最大的OLED照明面板(270mm×270mm),超额完成了“

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的研究任务,并正在推进OLED照明技

术的产业化。

/248/ 植物相关细菌生防活性及生长促进特性的阈值敏感调控
植物相关细菌生防活性及生长促进特性的阈值敏感调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通过组合使用系列报告菌株,比较分析了植物相关

PGPR菌株Serratiaplymuthica和固氮菌Herbaspirillumspp

.产生AHLs的模式。3株Herbaspirillum和S.plymuthicaIC1

270都产生OH-取代基的AHLs,而2个S.plymuthica菌株,则

产生完全不v同类型的AHLs。说明植物细菌的AHLs模式似乎

与亲缘关系无关,同时基于报告菌株的AHLs检测方法是方便

可行的。在克隆和鉴定了splI/R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研究

了AHL信号通路对PGPR菌株生防活动的调控作用。2个S.ply

/248/ 植物相关细菌生防活性及生长促进特性的阈值敏感调控

muthica菌株都产生几丁质酶、蛋白酶和硝砒硌菌素等抗真

菌因子。菌株IC1270的GacS/GacSandRpoS突变体AHL合成能

力降低,说明QS系统是在GacS/GacS和RpoS的控制之下。而

HRO-C48miniTn5插入的AHL缺损突变体同样丧失了上述抗真

菌因子的产生和生防能力,但是生物膜形成等与野生菌没有

差别;另外该突变体仍有痕量AHL残余,说明除了splI/R,

HRO-C48中还存在其它的QS系统。

/249/ 立方金属塑性变形机理若干问题的定量研究
立方金属塑性变形机理若干问题的定量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技术详情

  本研究从1989年9月始开展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

的研究,并为满足研究中对微观组织结构定量表征的需求,开

展了透射电镜微区晶体取向快速标定的研究工作。1992年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9201011)的资助下,开展了

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的研究。1995~1999年,项目成果主要

完成人刘庆在丹麦工作期间开展了以Al为主的面心立方金属

塑性变形机理的定量研究,并进一步完善了透射电镜晶体微

区取向快速标定的研究工作。从1999年开始,在国家杰出青

/249/ 立方金属塑性变形机理若干问题的定量研究

年科学基金(59825110)、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9871

009、50071027、50571051)、重点项目(50231030)、国

际合作(50620130096、50911130230)和重大项目(50890

172、51261130091)的持续资助下,相继开展了面心立方(

铝、铜和镍)和体心立方(IF钢)金属塑性变形微观组织演

变和微织构演化机理研究、金属(铝、镍和珠光体钢)超大

塑性变形微观组织结构演化及其机制和力学性能机理研究。

通过上述研究系统阐述了立方金属形变加工过程微观组织结

构演变规律、金属材料强韧化机理、工艺组织与性能之间的

定量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了显微组织结构定量

表征新技术。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定量表征

了金属塑性变形中形成的低能位错界面,以此为基础,将形变

位错界面区分为几何必需界面(GNBs)和随机界面(IDBs)

,并结合位错界面特性、滑移几何和界面结构的理论分析,首

次实验证实了形变位错界面为低能位错界面,丰富和发展了

低能位错界面结构理论。2.通过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纯金

属以及合金在多种形变模式下微观结构的统计性表征,确立

了其形成的三类形变微观结构的普遍性,建立了位错界面结

构类型与晶体学取向和开动滑移系之间的相互关系。首次提

出并证明了金属塑性变形位错界面结构特征与晶体学取向的

相关性。3.提出了金属超大塑性变形细化晶粒的新机制和亚

晶超塑性的新概念,建立了其微观组织结构与加工硬化行为

之间的定量关系。4.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双倾样品台,建立

/249/ 立方金属塑性变形机理若干问题的定量研究

了一套快速测定微区晶体学取向、界面取向差及界面法线的

新技术。5.上述科学发现为实现多种工程金属材料组织结构

和织构的精细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提出

了优化加工工艺的技术方案,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获得了高

性能的金属材料制品,相关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成果共

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22篇,其中ActaMaterialia10篇、Me

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5篇、ScriptaMate

rialia12篇,SCI他引900余次。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阐述了

立方金属微观组织结构和微区织构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演化

规律,深入揭示了金属塑性变形的机理,可为金属材料的工业

生产中实现微观组织和织构的精细调控、性能优化等提供重

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250/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机制研究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本成果系荆州市2015年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流浪

未成年人救助机制研究》(编号2015AD52)的最终研究成果

。本成果尝试建立一个家庭、社区、学校及政府有关部门共

同参与的社会保护体系,通过监护干预尽量避免遭遇生活困

境的未成年人失学流浪;对于流浪未成年人,通过及时的危机

干预、心理治疗和生活照料使其能够复归家庭和社区;对于

无法回归家庭的流浪未成年人,通过法律程序将监护权转移

至民政机关,在救助机构的照料下继续学习、生活,达到能够

/250/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机制研究

自食其力的健全人格和知识水平。本成果提出建立一个由“

民政部门牵头,公安部门负责解决户口,交通部门负责乘车凭

证,教育部门负责义务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职业培训和就

业,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救治”的统筹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

善了救助保护网络。在荆州市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中倡

导“救助文化建设”、“类家庭模式”、“技能培训”以及

“社区儿童文化中心”、“钢琴班”等形式,已经从对救助

对象的低层次生存救助拓展到发展性的社会扶助,这突破了

现行《救助管理办法》的旧有框架,丰富了新时期社会救助

事业的人文内涵。本成果在荆州市民政局、救助管理站、未

成年人保护中心、社会福利机构、试点社区等单位进行了推

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助于解决流浪未成年人面

临的各种困难,防止未成年人遭受伤害或产生未成年人犯罪

问题,促进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安定。本成果的部分内容已

经转化成荆州市政府文件,用以指导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

。本成果借助荆州市作为民政部社会救助试点地区的优势,

可以在全国民政系统内进行广泛借鉴和适用。部分研究成果

已经以《民政部参阅文件》和《民政信息参考》等形式向全

国推广,并得到了民政部部长的批示。今后,将进一步参见民

政立法和救助方式的完善,在制度上赋予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对受助对象保护性意义上的强制性权力,将非自愿接受救助

的危害社会治安的流浪未成年人纳入保护性救助管理的范畴

/251/ 维骏电子资料库系统V1.0
维骏电子资料库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维骏电子资料库系统基于外场保障人员学习培训现

状和需求,进行学习内容细化和管理标准量化分析研究,以岗

位为牵引,通过梳理各岗位对人员能力要求,掌握外场保障人

员学习的根本目标和现实需要,为管理系统的顶层规划设计

提供支撑;并建立学习资料数据库,开发的维骏电子资料库系

统,以离线(支持在线)使用模式提供便携式学习终端,有力

推动培训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战斗力、保障力。1、通过分

析研究某型飞机计算机教学系统的软件编码结构、软件数据

/251/ 维骏电子资料库系统V1.0

库设计、软件数据组织格式等结构,整理提取该资料库系统

的数据资料库,随后将该教学系统的数据资源库编制成数据

资源课件,加载到资料库系统中进行学习浏览。2、构建一套

学习课件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应用的数据库应用软件,该

软件包含一套某型飞机机务学习数据管理系统、一套学习课

件资源数据库,满足对电子课件资源的浏览、检索、推送、

过程量化管理等保障需求。本项目建设遵循S1000D、GJB66

00、SCORM2004标准进行设计,采用android语言研发,遵照软

件工程思想进行源代码及生命周期管理,完成维骏电子资料

库系统的开发工作。

/252/ 一种含动物肠道有益菌的产品制备方法
一种含动物肠道有益菌的产品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动物肠道有益菌产品的制备技

术,包括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枯草

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培菌及提取,混合、造粒、

干燥等技术混合、造粒、干燥等技术,特征是:A、菌种培养

,B、离心、C、制粒、D、干燥、E、混合。本发明操作方法

简单,采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增殖发酵后,分别加入可溶

性淀粉、海藻糖、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保护剂,经

造粒、低温干燥制成含活性干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品,

/252/ 一种含动物肠道有益菌的产品制备方法

再加入高浓度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等混合制成益生菌的产

品,具有较强的胃酸胆汁耐受性,产品活菌存活率高,在肠道

中分段释放,应用效果好,免疫价值高,整体生产价值高等特

点。

/253/ EDM加工用电极辅助管理软件V1.0
EDM加工用电极辅助管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对钢料的成形过程有一类必要

的加工方式:电极放电腐蚀,用来处理细小、深隙、精密部

位的加工成形,并以此涉及到电极的设计与制作、加工。在

电极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涉及图形处理、模拟加工形态等

标准化内容,单靠设计人员经验技术去手动调节标准来绘图

,会消耗不少的时间;另一方面,电极的设计过程中还有很多

排表、分类、输入输出等多种文档管理操作,若单纯依靠人

工完成,效率上难以提高;同时UG软件也没有专项设计工具予

/253/ EDM加工用电极辅助管理软件V1.0

以这方面的支持。本工具就是考虑到这些问题,将标准制成

工具方便快速选定与标准加载,根据工作不同阶段的需要,提

供一些整合型工具,协助梳理信息的排布、分类,并最终实现

自动输入输出的功能。整个工具能有效的减少手动操作带来

的出错,提高电极设计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促进工作的质

量与效率的提升。

/254/ 一种马齿苋冰淇淋
一种马齿苋冰淇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将马齿苋烘干后粉碎,按配比准确称取干马

齿苋末,加热水浸泡后过滤得马齿苋汁,再与其它原料混合

均匀经杀菌、均质、老化、凝冻、灌装、硬化制备而成。

/255/ 应变硅锗薄膜材料掺杂浓度测试方法
应变硅锗薄膜材料掺杂浓度测试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应变硅锗薄膜材料杂质浓度

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创建N型和P

型Si<SUB>1-x</SUB>Ge<SUB>x</SUB>材料电阻率ρ

与杂质浓度N<SUB>D</SUB>或N<SUB>A</SUB>及Ge组

分x的关系曲线,进而用四探针法测试应变Si<SUB>1-X</

SUB>Ge<SUB>X</SUB>材料的电压V和电流I的测量值,通

过函数关系式,∴解出电阻率ρ,根据应变Si<SUB>1-x</SU

B>Ge<SUB>x</SUB>材料的类型和锗组分x以及得到的电

/255/ 应变硅锗薄膜材料掺杂浓度测试方法

阻率ρ,对应查找N型或P型应变Si<SUB>1-x</SUB>Ge<S

UB>x</SUB>电阻率ρ与杂质浓度N<SUB>D</SUB>或N<

SUB>A</SUB>及Ge组分x的关系曲线,得出应变Si<SUB>

1-X</SUB>Ge<SUB>X</SUB>薄膜材料掺杂浓度。本发

明具有简便快捷、精度较高、重复性好、在线应用、可与现

行Si材料掺杂浓度检测技术相容等优点。

/256/ 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基于CAN总线的动力系统
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基于CAN总线的动力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方案将动力系统CAN网络案数据量分为3路。

3路CAN网络物理隔离,互不影响;对于多节点CAN网络,本发明

提供串行拓扑结构,降低CAN干扰,明确节点走线路径,方便检

修维护。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方案有效降低了传统单路动

力系统CAN网络负载率,保证了CAN信号稳定。本发明提供串

行拓扑结构,降低CAN干扰,明确节点走线路径,方便检修维护

/257/ TRR8000通用型半导体分立器件测试系统及其产业化
TRR8000通用型半导体分立器件测试系统及其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绍兴科盛电子有限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与绍兴

文理学院紧密合作,对原来业内具有领导地位的台湾引进的

整流二极管测试仪引进样机进行了消化吸收,运用现在IT技

术和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引入了新的测试方法和工艺,开发

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半导体分立件器件测试系统(

内部开发代号为TRR8000)并将其产业化形成年500台套的产

能。TRR8000属于半导体分立器件业界第一台系统全开放、

多MCU协同工作的测试系统,可连接各类主流型号的晶粒分

/257/ TRR8000通用型半导体分立器件测试系统及其产业化

选台(机)、打印测试一贯机等设备,可进行整流器件、齐

纳型器件、雪崩型器件、快恢复型器件、超快恢复型器件、

保护型器件的电性参数和工艺参数测试,并进行器件的技术

分类。本测试系统通过自带的LCD显示器,显示测试条件及

测量结果,采用视窗化的交互式界面系统,允许用户直接在

主机上对各类器件的测试条件进行设置。本设备采用专门开

发的高抗干扰通讯系统连接电脑进行数据的远程控制、分析

统计、打印等功能。开发的测试系统是以单片机为基础的嵌

入式控制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嵌入式软件系统。其中硬件

系统由液晶显示系统、主控平台系统、电源系统、总线通讯

连接系统、测试功能卡系统组成。嵌入式软件系统主要包括

:显示模块、测试心模块、输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参数

设定模块、通信模块等几大部分,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可扩展

性。研发的关键技术:1、系统的升级、扩充能力,要适合

整流器件、齐纳型器件、雪崩型器件、快恢复型器件、超快

恢复型器件、电源保护型器件的电性参数和工艺参数测试,

并进行器件的技术分类。2、测量的量程和精度。3、真正独

立的一机双测功能。4、工业通讯组网的高抗干扰和远距离

通讯,和企业内部以太网的互联互通。5、主控平台和各测

试功能卡的即插即用功能和协同数据处理。6、视窗化的人

机界面,非专业语言的人机对话。7、多MCU协同通讯与测试

处理技术。8、测试项的自由组态技术。根据整个研发的实

施计划,截止2008年12月31日,合同规定的项目主要内容已

/257/ TRR8000通用型半导体分立器件测试系统及其产业化

经全部完成。TRR8000半导体通用型半导体分立器件测试系

统完成了研发工作,并实现了产品的销售。在引进样机整流

二极管专用测试机的消化吸收基础上,完成了对其核心技术

的完全消化,将其测试技术的理念引入到了整个半导体分立

器件测试系统中,并在系统的开放与扩展性能、量程的精度

、远距离的高抗干扰通讯、人机交互界面等核心技术取得了

巨大的突破,并成功将这些关键技术应用到了TRR8000半导

体分立器件测试系统当中。

/258/ 观赏芍药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观赏芍药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2003年起自选项目研究,2006

年以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立项支持。具体如下:1.国家十一

五科技支撑计划“优质、高效、低能耗设施园艺作物品种筛

选与配套生产技术研究”(2006BAD07B01)2.国家十二五科

技支撑计划“商品花卉设施生产关键技术优化升级研究与示

范”(2011BAD12B02-01)3.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芍药鲜切

花标准化生产技术引进”(2006-4-84)4.国家林业局行业

标准“芍药鲜切花质量等级”(2005-LY-055)5.国家林业

/258/ 观赏芍药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局行业标准“芍药切花露地生产栽培技术规程”(2010-LY

-072)6.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切花芍药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和质量分级”(2011-LY-122)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针

对我国观赏芍药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产业化水

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挖掘、保存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及培育优质品种,构建配套种苗、切花、盆花、工程苗标准

化生产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研发,获得生产适用品种、种苗

繁育技术、不同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并进行了推广示

范。解决了芍药产业化生产缺乏品种和关键技术的难题,创

新了芍药产业化生产模式,提高了观赏芍药的商业价值和产

品品质,开辟了传统名花的商品化途径。1.建立围绕产业生

产和种质创新为目标的芍药核心种质圃和超低温保存库;建

立芍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开展多途径育种;建立基于多

项专利技术的组培体系,提高种质创新效率。2.构建针对露

地和设施盆花、切花、容器苗不同形式的品种高效筛选技术

体系4套,大幅提高筛选效率,筛选及鉴定准确率达90%以上,

筛选出一批产业化生产适用品种。3.创新无土栽培、花期调

控、营养诊断、病害防治、设施环境控制、切花采收等产业

化生产关键技术。4.创建“专用品种+新型无土栽培基质和

容器+高效施肥技术+低能耗栽培环境控制+创新产品形态”

五位一体的芍药新型产业化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4套标准

化生产技术规程并进行推广示范,降低资源成本和能耗达30

%以上,供花期延长3个月以上,产值提高15%,推进了我国传统

/258/ 观赏芍药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名花产业化生产进程。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建立了

世界首个芍药花粉超低温保存库,保存73个品种和5个野生种

,共182份。2.建立了芍药野生种及品种胚和茎尖行超低温保

存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首次提出了芍药设施栽培耐

弱光和抗病品种高效鉴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4.研发

了农用废弃物基质及其配套供肥和营养诊断结合的无土栽培

技术体系,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5.建立基于筛选品种的基

质、花芽分化、需冷量、供温、补光的反季节供花技术,获

国家发明专利2项。6.首次研发集成芍药切花、盆花、容器

苗三类产品产业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3项

。7.针对我国芍药品种,建立从培养基、诱导与增殖、生根

与移栽的全面离体快繁技术,获发明专利2项。8.建立芍药组

间、亚组间的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通过亲本选配、幼胚

拯救技术、种子破眠技术,缩短杂交育种周期,加速了新品种

培育进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芍药是近十几年国际花卉市场的新花卉,但国内

缺乏规模化生产,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产业化生产品种和支撑

技术。本项目研发创新的技术覆盖产业链的全生产环节,解

决了观赏芍药育种、繁殖、产业化生产等多方面的技术瓶颈

,筛选和培育的品种可以直接用于产业化生产;集成的露地切

花生产技术规程、设施盆花生产技术规程、工程苗生产技术

规程、设施生产技术规程已经在生产和应用单位进行推广与

/258/ 观赏芍药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示范。目前该成果已广泛应用于规模化生产中,为我新花卉

研发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本项

目解决了芍药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难题,创新了芍药产业化

生产模式,提高了观赏芍药的商业价值和产品品质,技术成果

先进,效果稳定可靠,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花卉企业和

生产基地,技术安全性高,应用前景广阔。五、应用情况及存

在的问题通过本项目推广与示范,在国家花卉工程中心、北

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菏泽黄河园艺有限公司、菏泽市傲阳牡

丹种植专业合作社、菏泽京菏牡丹园艺有限公司、北京润峰

创景苗木中心等进行了生产推广应用,产出产品在北京景山

公园、北京市园博园、青岛市园博园、天津、新疆等应用,

收到良好效果。项目通过种苗、工程苗、切花、盆花生产及

园林景观配植的方式进行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将项目技术

成果贯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近三年合计示范推广应用面积

628亩,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2275.5万元,新增利润1077.2万

元,新增税收47.1万元,培训生产技术人员1100人次。目前受

资金及成果认定等因素的制约,推广应用还不够,需进一步加

大推广力度。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259/ 枣渣中提取总三萜酸的方法
枣渣中提取总三萜酸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枣渣中提取总三萜酸的方法。

主要提取步骤如下:(A)将大枣渣乙醇提取液浓缩,回收乙

醇后得浸膏,加水煮沸洗涤、过滤;(B)乙醇溶解浸膏,脱色

剂脱色;(C)向脱色后的提取液中加入浓盐酸,抽滤,浓缩母

液,过滤;(D)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煮沸,抽滤;(

E)将所得浸膏用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中性;(F)采

用大孔吸附树脂脱色、分离,得到总三萜酸产品。本发明提

供了从枣渣中提取总三萜酸的新工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

/259/ 枣渣中提取总三萜酸的方法

成本低、不采用有毒有害溶剂等优点,为实际生产和应用提

供了有利条件。

/260/ 环糊精基营养素装载体系开发关键技术
环糊精基营养素装载体系开发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发了可食用型环糊精制备技术。研发了双

酶一步法制备α-环糊精、γ-环糊精、麦芽糖基-β-环糊精生

产技术,α-环糊精产率由30%增加至50%,γ-环糊精转化率达到

50%以上,麦芽糖基-β-环糊精转化率由28%提高至45%。研发

了酸改性环糊精,产品收率达90%以上。项目发明了环糊精高

效分离技术,开发了光响应型分子印迹分离材料,使α-环糊精

和γ-环糊精的分离纯度大于98%;开发了聚乙二醇键合硅胶基

分离α-环糊精的填料,常压色谱分离α-环糊精纯度达98%以上

/260/ 环糊精基营养素装载体系开发关键技术

;开发了麦芽糖基-β-环糊精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纯度达

93%以上。项目创新了环糊精基营养素装载技术。创制了笼

形、球形、无定形环糊精基营养强化装载体系,装载能力提

升了20%以上,并开发了营养强化面包、营养强化米等食品。

/261/ 稀土离子注入ZnO磁光性质变化机理研究
稀土离子注入ZnO磁光性质变化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
技术详情

  项目主要围绕稀土离子Gd注入ZnO样品制备、性能

测试和机理探索三方面科学问题进行。提出利用离子束注入

进行可控掺杂ZnO,可控掺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和降低由注

入带来的损伤,可以有效地促进掺杂元素的激活和替位,增加

稀土离子的固溶度,增加其与Zn、O结合的几率,促进稀磁半

导体的生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将Gd离子的注

入ZnO单晶;选择不同的注入温度,分别进行液氮温度、300℃

~350℃进行注入。选择不同的退火温度,分别进行550℃~75

/261/ 稀土离子注入ZnO磁光性质变化机理研究

0℃进行退火。研究分析可控注入后的样品微结构,通过在2

×1.7MV静电加速器上进行非传统的道分析,研究其损伤

情况。(2)结合X射线衍射技术,测量样品Gd离子注入前后

的X射线衍射谱,通过分析计算各衍射峰的准确位置,定量给

出样品注入前后的晶格常数变化,并通过观察计算衍射峰位

变化研究是否有新的相结构生成。(3)通过光致发光谱和

拉曼光谱测量,研究样品注入前后的特性。相比纯ZnO而言,

注入引起缺陷产生,不同退火温度所产生的缺陷不同。室温

光致发光测量显示,离子注入后可见光区发光峰强度较紫外

区光明显,主要是由注入引起的缺陷和空位产生。项目研究

结果为离子注入半导体改性提供有效实验依据。

/262/ 安塞县大棚蔬菜生产技术产业化开发与加工技术应用
安塞县大棚蔬菜生产技术产业化开发与加工技术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项目从2008年12月开始,2010年12月止,两年完成。

项目按照“突出特色,打响品牌,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强化服

务,提升效益”的原则,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生产

无公害绿色蔬菜为导向,积极推行“一乡一业”或“一村一

品”,瞄准市场,拓宽销路,做大做强棚栽业,全面加快产业化

进程,到2011年底,全县大棚、弓棚总量发展到4.42万棚。项

目完成时年实现生产鲜菜15万吨,建成3个大棚蔬菜生产专业

村,1个大棚蔬菜专业乡镇,1000个大棚蔬菜生产示范户(户

/262/ 安塞县大棚蔬菜生产技术产业化开发与加工技术应用

均两棚以上)棚均收入稳定在9200元以上。建立一个净菜加

工厂,年生产规模5000吨。2010年全县大棚蔬菜产业实现总

产值2.75亿元,新增产值1500万元。新增就业人数85人。

/263/ 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表面处理的细晶AZ91D镁合金生物相容性及骨修复作用的研究
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表面处理的细晶AZ91D镁合金生物相容性及骨修复作用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利用电泳沉积法原理,制备GO/HAP涂层,通过

扫描电镜观察涂层微观形貌,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

涂层物相组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试样的极化曲线与交

流阻抗,考察含GO/HAP涂层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在此基础

上,探讨GO/HAP-细晶AZ91D的体内降解特性、评估其成骨性

能及生物相容性方面相关变化,评价其作为一种新型医用植

入材料的细胞相容性,为开发新的植入材料提供实验依据,为

细晶AZ91D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的理论

/263/ 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表面处理的细晶AZ91D镁合金生物相容性及骨修复作用的研究

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HAP-A

Z91D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骨降解和

骨内固定的替代材料。首先,GO/HA-AZ91D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其主要机理是腐蚀电位、膜电容和传递电阻增大,电流减

小,腐蚀性能大大提高。结构表征表明,复合涂层的表面致密

性较好,复合涂层能有效提高镁合金表面的耐蚀性。另外,植

入组与空白创伤组血浆中镁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

理观察显示,GO/HA-AZ91D的生物活性较好。因此,这种新型

涂层镁合金在临床固定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64/ 基于聚集态结构的纤维素定向酸水解机理及技术研究
基于聚集态结构的纤维素定向酸水解机理及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研究了保留结晶区、加速无定形区降解的纤维

素选择性酸水解技术与机理,提出了微晶纤维素与纤维素乙

醇联产技术路线,初步形成了纤维素结晶区与无定形区有效

分离和分别利用的高值化利用理论基础;制备的合成革用麦

草微晶纤维素性能优于国产木质源微晶纤维素,接近进口木

质源微晶纤维素,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微晶纤维素制备技

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较重要的理论价值。

/265/ 材料微观结构原位测定分析
材料微观结构原位测定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对材料的结构与缺陷进行原位衍射测试分析,可以

在与实际环境近似的条件下了解材料的结构变化,并可能探

索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结构特征,是新材料研究发展的一项

重要工作。该课题将通过中子衍射与X射线衍射及其他测试

手段结合的方式对某些选定材料的结构与缺陷进行原位测试

分析,以获取响应条件下的结构特征。对材料的结构与缺陷

进行原位衍射测试分析,可以在与实际环境近似的条件下了

解材料的结构变化,并可能探索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结构特

/265/ 材料微观结构原位测定分析

征,是新材料研究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2002年内,做了

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衍射数据的分析处理。编制数据处理

计算机程序的核心部分,目前该程序以用于分析Ti-Mo合金

充氢后X射线衍射的分析处理工作。二、与原子能研究院合

作,对其反应堆的中子衍射仪进行升级改造,正处于安装调

试阶段,2003年一季度可投入使用。将探测器从一个增加到

四个,在每个探测器前加装准直器,并对所有电子设备进行

了改造。升级改造后的效率可以提高4倍,精度和可靠性也

有响应提高。这样可以在国内从事一些基本的原位中子衍射

测试工作,拉近了中国与世界在这方面的差距。三、与所内

实验室的合作,利用原子能研究院的中子衍射设备开展了对

TiMo合金内氘原子占位的研究,此项工作目前已有实质性进

展,测定出氘在TiMo几种合金成分的合金中的占位特征及相

应的晶体结构,相应的论文正在修改。四、与燕山大学合作

,开展对B-C-N化合物的研究,已协助燕山大学探明了一些

B-C-N系统中新的化合物及其结构特征,其中两篇文章已送

审,另外几篇正在撰写中。综上所述,该项目工作正按预定

计划进行,由于此项目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和拟合,下

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编制一套完整的结构处理

软件,以适应结构分析的需求。

/266/ 电仿塑仪研制
电仿塑仪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是在消化原进口仿型仪基础上,进行设计、

研制、调试与应用等工作.主要技术关键是设计与调试,使

其结果能达到最理想的电气元件抗电弧、损伤能力、精密机

械运动的无间隙传动及刚度匹配与调整等.所研制的电仿型

仪性能稳定,控制可靠,适用性强,加工精度可达0.05mm.

/267/ 一次性使用带采样装置塑料血袋
一次性使用带采样装置塑料血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产品主要用于血站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的采集。在

传统血袋基础上增加了用于前端血液采集的采样装置,将初

端血5~25ml流到采样小袋中,通过手持护套、穿刺针和阻

血套与真空采血试管配套使用,进行留样操作,简单易行。

经过试验、检验、和试用,完全符合相关标准中规定的物理

化学、生物性能等要求。通过科技查新,国内尚无同类或近

似结构的产品,本产品已于2008年委托威海专利局申请实用

新型专利,受理号2008200213972。该产品大大减少了血液

/267/ 一次性使用带采样装置塑料血袋

细菌污染的潜在危险,是安全输血的一次巨大进步,具有重

大的社会效益;由于具有国内领先的竞争优势,将会给企业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已有近十家血站开始或正在

应用该血袋,反应良好。正在计划在全国推广应用,前景非

常看好。

/268/ 一种喷雾干燥制粒机
一种喷雾干燥制粒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干燥制粒机是制药行业生产固体制剂的主要设备。

现有的喷雾干燥制粒机通常由捕收桶、喷雾干燥筒、流化床

和进风桶等主要部件构成,它利用引风机负压抽吸使雾滴干

燥,聚集成粒,并能根据要求调整粒度,目前市面上的干燥制

粒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干燥室,干燥室的上方设有旋转雾

化装置,旋转雾化装置分别与进液管和进气管相连接,进气管

与送风机相连接,该干燥机虽然一定程度的避免了物料黏在

壳体内壁,但对空气过滤性差,使空气中的杂质和细菌进入至

/268/ 一种喷雾干燥制粒机

制粒机中,影响药品的质量。本项目产品在结构上进行了创

新,通过支撑筒、支撑杆、空心筒和转盘的配合,逆时针转动

转盘,转盘带动第二卡座在第一卡座的外壁转动,转盘在与螺

杆螺纹咬合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牵引板带动空心筒沿着支撑

杆的外壁向上滑动,空心筒通过支撑筒带动料斗上升,支撑筒

带动第二固定座与第一固定座紧密接触,从而提高了料斗与

沸腾干燥装置之间的密封性,进而保证了药品的成型质量。

/269/ N-芳烷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N-芳烷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公开了N-芳烷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将具有通式Ⅰ的芳胺与具有通式Ⅱ的酚在有机溶剂中,氯乙酰

氯和碱存在下于温度50~150℃搅拌反应,制得具有通式Ⅲ的

N-芳烷基苯胺类化合物;在上述通式中,R1、R2、R3、R4和

R5独立地为氢、甲基、甲氧基、氟、氯、硝基或氰基,n为

从0至4的任一整数,R6、R7、R8、R9和R10独立地为氢、甲

基、甲氧基、氟、氯、硝基或氰基;该项目方法在低温、常

压下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产物

/269/ N-芳烷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收率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该项目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项目的N-芳烷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低温、常压

下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产物收

率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为达到该目

的,该项目的N-芳烷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是将具有

通式Ⅰ的芳胺与具有通式Ⅱ的酚在有机溶剂中,氯乙酰氯和碱

存在下于温度50~150℃搅拌反应,制得具有通式Ⅲ的N-芳烷

基苯胺类化合物在上述通式中,R1、R2、R3、R4和R5独立地

为氢、甲基、甲氧基、氟、氯、硝基或氰基,n为从0至4的

任一整数,R6、R7、R8、R9和R10独立地为氢、甲基、甲氧

基、氟、氯、硝基或氰基。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

,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甲苯、甲醇和乙醇中的一种或多

种;进一步,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进一步,所述芳

胺与酚的摩尔比为1~3∶1。

/270/ 基于DNA靶标的芳香二脒抗菌素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基于DNA靶标的芳香二脒抗菌素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寄生虫病,是一种流行性的人畜共患病。目前,用

于治疗寄生虫病的成药还很少,尤其在口服药方面非常缺乏

。因此,加强寄生虫病防治的应用性科研,发现新的活性的

有抗寄生虫的药物就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芳香二脒类抗菌

素被发现具有抗原生动物活性以来,已经有很多种化合物经

过合成和活性测试,而且表现出杀虫及抗细菌、真菌、病毒

和肿瘤的活性。现在已经证明,这些芳香二脒化合物都结合

在富AT碱基DNA地小沟区域,与DNA紧密结合,有较强的相互

/270/ 基于DNA靶标的芳香二脒抗菌素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作用力,以此来抑制依赖DNA的酶或者直接抑制DNA的转录。

因而,以DNA为作用靶点,设计新型的芳香二脒抗菌素是一

项意义深远且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工作。同时,这一研究对

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寄生虫药物,推动宁波市区域

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71/ 油烟油排控制系统
油烟油排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抽油烟机的结构包括,内壳,电机,风扇,琴键开关,

照明灯,挡光灯,集油罩,集油杯,电源线。系统分为检测部分

和控制部分(如图2.1),检测部分为键盘输入、烟雾检测、

煤气检测三部分,单片机控制电路由AT89C51单片机、抽油烟

机开关电路、声音报警、定时显示四部分组成,其中当抽油

烟机启动时,自动照明电路才有效,为保证单片机正常工作,

设有看门狗芯片监测电源稳定及程序是否正常执行。

/272/ 防治小麦吸浆虫药剂筛选和示范
防治小麦吸浆虫药剂筛选和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273/ 水泥纤维板制板校正系统
水泥纤维板制板校正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我国房地产建设不断地改

进和提高,建筑模式不断的提升,更加适合人居环境。人们对

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水泥纤维板制板技术已

经满足不了人们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水

泥纤维板混料的原因,常常出现制板平面粗糙,不均匀,使得

生产出来的水泥纤维板达不到要求。在此情况下,本公司在

经过不断的研究下,发明改善了水泥纤维板制板校正系统。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明解决了水泥纤维板制板的技术

/273/ 水泥纤维板制板校正系统

问题,该系统可以使水泥纤维板制板表面平整。一方面,本系

统的制板平台和用于抹平水泥纤维板表层余料的滚动转轴,

且靠近滚动转轴的一侧面设置有清理装置。作为本发明进一

步的改进,清理装置型,清理装置包括分别与滚动转轴的两端

部连接的、均带有凹槽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

第二支杆通过带有凹槽的第三支杆连接,第三支杆相对滚动

转轴的轴线朝下方向倾斜5-45°。第三支杆相对滚动转

轴的轴线朝下方向倾斜10-35°。制板平台上、滚动转

轴的两侧或一侧还设置有刮平装置。另一方面,刮平装置沿

制板平台的宽度方向布置,其包括相对拼接扣起的第一夹具

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设置有能够擦除水泥

纤维板表层余料的软质材料。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制板平台和用于抹平水泥纤维板表层余料的滚轮,且靠

近滚轮的一侧面设置有清理装置;(2)、清理装置包括分别

与滚轮的两端部连接的、均带有凹槽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

,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带有凹槽的第三支杆连接,第三支

杆的一端相对滚轮的轴线朝下方向倾斜5-45°(3)、

三支杆的一端相对滚轮的轴线朝下方向倾斜10-35°(

4)、制板平台上、滚轮的两侧或一侧还设置有刮平装置。

(5)、刮平装置沿制板平台的宽度方向布置,其包括相对拼

接扣起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设

置有能够抚平水泥纤维板表层余料的软质材料。(6)、第

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拼接扣起的两端均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

/273/ 水泥纤维板制板校正系统

高度调整装置包括支座和螺杆,螺杆通过旋入支座的深度来

调节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相对制板平台的高度。(7)、软

质材料相对水泥纤维板的距离为1-5mm。(8)、包括喷水系

统,通过支架设置于制板平台上、滚轮的一侧或两侧位置。

(9)、喷水系统包括喷头和水管,喷头朝制板平台表面的方

向布置,水管为橡胶管道,缠绕在支架上。(10)、软质材料

为海绵、纤维或动物毛,动物毛为粗制羊毛。④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此次发明的目的,解决了因为水泥纤

维板混料的原因,出现制板平面粗糙,不均匀,使得生产出来

的水泥纤维板表面更加平整,薄厚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

外观。可广泛适用于建筑行业中。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情况良好,暂未发现其他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发明专利证书。

/274/ 民用飞机轮胎爆破空气喷流压力场测试技术
民用飞机轮胎爆破空气喷流压力场测试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飞机轮胎对于飞机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飞机

轮胎若发生爆破,就会对轮胎附近的很多关键机构造成损坏

,从而造成巨大损失,了解飞机轮胎爆破过程中气流场分布规

律就显得至关重要。轮胎爆破是飞机适航验证必须考虑的特

定风险,是适航取证必不可少的工作。在民用飞机研制和适

航取证工作中,需制定飞机轮胎爆破防护措施,并根据轮胎爆

破CCAR25.729(f)条款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飞机轮胎爆

破冲击压力数据是轮胎爆破适航验证工作的首要输入,是飞

/274/ 民用飞机轮胎爆破空气喷流压力场测试技术

机轮胎爆破防护设计和强度计算的重要依据。建立符合适航

要求的轮胎爆破空气喷流压力场数据库并给出压力场分布,

对于民用飞机轮胎爆破适航验证意义重大。民用飞机轮胎爆

破空气喷流压力场测试技术的研究项目经费来源为C919飞机

项目科研经费,在开展此项目之前国内尚属空白。充有高压

气体的轮胎,由于轮胎本身是高弹性体,爆破时破口大,胎内

压力瞬间释放。所以对空气喷流压力场的测试系统要求很高

,一是要求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二是要求压力传感器支架

对气流场的干扰要小。本项目基于C919飞机轮胎爆破空气喷

流压力场测试,研究民用飞机轮胎爆破空气喷流的特点,制定

测试手段,选择满足测试要求的压力传感器,研制对气流场干

扰最小的压力传感器支架。民用飞机轮胎爆破空气喷流压力

场测试技术,主要有两大关键创新点:一、开发了一套用于

轮胎爆破试验的引爆装置的线接头,该装置可有效防止处于

空气喷流的出口处的电阻丝被喷流带走,打到测量爆破冲击

压力场的压力传感器,从而损坏传感器并给测试结果判别带

来错误信息。二、开发了一种用于轮胎爆破压力测试的传感

器支架组件,该传感器支架截面设计为翼型,在轮胎爆破流场

测试系统中使用翼型支架作为安装气压传感器的支架可以将

传感器支架对气流场测试的影响降到最小。民用飞机轮胎爆

破空气喷流压力场测试技术已应用于C919飞机轮胎爆破能量

测试试验,并获得了圆满成功;C919飞机轮胎爆破空气喷流压

力场测试结果得到了CAAC审查方的认可,测试数据已应用于

/274/ 民用飞机轮胎爆破空气喷流压力场测试技术

C919飞机轮胎爆破防护设计和强度计算。本项目填补了国内

在飞机轮胎爆破空气喷流压力场测试方面的空白、达到了国

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民用飞机的轮胎爆破测试和适航取证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275/ 人工无土孵化水蛭的方法
人工无土孵化水蛭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水蛭,俗名蚂蝗,早在《神农本

草经》中已有记载,是重要的传统中药材,传统用于治疗中风

、高血压、清淤、闭经、铁打损伤等症。近年来,随着医学

对水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药用价值逐渐得到体现,特别

是用于制备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水蛭已成为世界性的紧俏中

药材之一。近年来,农药、化肥等滥用,水蛭的生存环境受到

严重污染,加上掠夺性捕捉,致使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供需矛

盾非常突出,人工养殖势在必行。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

/275/ 人工无土孵化水蛭的方法

发明属于养殖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水蛭的孵化速度和孵

化数量的人工无土孵化水蛭的方法。由于自然环境和天敌等

因素,水蛭的孵化速度为15-25天,孵化率较低,严重限制了大

规模养殖水蛭的程度,本发明通过人为控制水蛭孵化过程的

环境温湿度等参数,实现无土化的人工孵化水蛭,能有效提高

水蛭的孵化率,同时减少孵化时间。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打破了自然环境对水蛭孵化的限制,同时优化孵化条件,缩

短了孵化时间,提高了孵化率,减少了水蛭幼苗的个体差异。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在专利说明书基础上

,利用所提供方法,集约化、规模化孵化水蛭卵茧,根据不同

的水蛭品种,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合适的、人工制造的水

蛭孵化环境;另外,从水蛭养殖的全过程考虑,提出了若干合

理模式,能使该孵化方法方便的嫁接于其他水蛭养殖方法。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该孵化方法已用于水蛭的规

模化养殖,能有效缩短水蛭的养殖周期,有效避开养殖过程中

的恶劣季节。历年获奖情况

/276/ 一种硬币包装装置
一种硬币包装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自选课题。随着无人售

票、自动售货机的推广,硬币流通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公交公

司、金融部门等每天要对大量硬币进行分类、包装。对大量

硬币的处理十分繁重,利用人工清点费时费力,其结果是银行

增加了清点费用,因此硬币流通自动化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

,市场需要一种成熟可靠的硬币自动处理机具。现有的硬币

处理机器的硬币包装装置,制造复杂、价格昂贵、缺少实用

价值。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成果提供了一种硬币包装装

/276/ 一种硬币包装装置

置,包括底板、推送热缩膜部件、绕卷热缩膜部件以及电控

部件;推送热缩膜部件包括推送电磁伸缩器、切割电磁伸缩

器、推程板、热缩膜卷轴以及四个长摩擦轮;绕卷热缩膜部

件包括条形导板、转动驱动电机、摆动驱动电机、曲柄、连

杆、短摩擦轮、皮带以及限位开关;在底板上设有条形槽,且

条形槽横向设置于推程板的推送方向上;曲柄的一端固定安

装在摆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在条形导板一端的下方设有

沿条形槽滑动的圆柱形滑块;连杆的两端分别摆动式安装在

曲柄和条形导板的另一端上;限位开关沿条形槽设置,且限位

开关的开关触头伸出至条形槽上;短摩擦轮转动式竖直安装

在条形导板上,并在短摩擦轮的周围竖直设有构成硬币卡位

的立柱;转动驱动电机安装在条形导板上,并通过皮带驱动短

摩擦轮转动;电控部件包括控制器和启停开关;③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本成果提供了一种硬币包装装置,该硬币包装装

置采用推送热缩膜部件和绕卷热缩膜部件实现了热缩膜的推

送、切割和包装,结构简单,且过程由控制器控制执行,自动

化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本成果包括一个安装在推程板上的退币电磁伸缩

器;退币电磁伸缩器的伸缩端位于短摩擦轮侧面上方。采用

退币电磁伸缩器能够将包装好的硬币退出装置外,进一步增

强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在底板上还设有散热风机。采用散热

风机能够将电加热片产生热量排出装置外,防止高温对装置

内的电器造成危险,提高装置的安全性。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

/276/ 一种硬币包装装置

问题该成果暂未应用。⑥历年获奖情况成果未获奖。⑦成果简

介要向社会公开,请不要填写商业秘密内容成果简介未涉及

商业秘密。

/277/ 锦杂100
锦杂10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0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1995年

以外引不育系7050A(引自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为母本,

以自选恢复系9544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特征特性:锦杂1

00生育期128天,芽鞘绿色,幼苗绿色,成株株高179.8厘米

,穗长31.2厘米,紧穗型,纺锤形状穗,籽粒橙黄色,黄壳

,单穗粒重84.2克,千粒重28.2克,籽粒淀粉含量78.76%,

粗蛋白含量8.76%,赖氨酸含量0.26%,单宁含量0.12%。锦

杂100增产潜力大,一般亩产500千克以上,高抗丝黑穗病,

/277/ 锦杂100

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于2001—2002年两年接菌种鉴定,结果

发病率分别为0%和1.4%,对各试点两年试验结果统计,自然

发病率为0,抗倒性强,在两年中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倒伏

是0—1.3%,无叶部病害,较抗蚜虫。产量表现:1997年辽

宁省区域预备试验结果:平均亩产439.1千克,比对照一锦

杂93增产19.4%,比对照二辽杂四号增产13.5%;1998—199

9年辽宁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61.7千克,比对照一锦

杂93增产16.5%,比对照二辽杂十增产3.2%;1999—2000年

辽宁省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3.6千克,比对照一锦杂

93增产13.5%,比对照二辽杂十减产3.4%;2001—2002年国

家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50.5千克,比对照一锦杂93增

产13.7%,比对照二辽杂十减产1.5%,比对照晋杂12减产8.

0%;2002年国家生产试验,共9个试验点,平均亩产518.9千

克,列试验10个品种第5位。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在

4月25日到5月15日。适宜密度为6500株/亩。为保高产应施

农肥,施口肥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亩,拔节期追

一次尿素20—25千克/亩。

/278/ 具有多种节能控制模式的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的研制
具有多种节能控制模式的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实现

分户计费供热,使用热量表组成热网集中供热,但传统热量表

温度调节精度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用户舒适度要求;传统热量

表无法关注到进水管和回水管的温差,造成能源浪费,降低了

能源利用率;传统热量表组成的供热系统易出现水力失调导

致热能浪费;传统热量表组成的供热系统无法实时了解各个

用户的热量使用情况,容易导致热网传输热量过少,无法满足

用户需求的情况,也容易导致热网传输热量过多,造成能源浪

/278/ 具有多种节能控制模式的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的研制

费的情况。基于以上原因,广州柏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筹

资金开展以“具有多种节能控制模式的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研

制”为题的项目,重点研究:①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的结构研制

;②阀控超声波热量表负荷控制模式的实现;③阀控超声波热量

表流量控制模式的实现;④阀控超声波热量表能量控制模式的

实现。目标定位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解决热网中部分地方

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让节能更彻底。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

标:超声波表:可双电源供电,M-BUS总线可直接取电;超声

波计量功能要求;2级表要求;含控制电路,可实现阀门的切断

功能;含电机组和阀控;IP等级:整表普通处理IP65,经过特

殊工艺处理可以达到IP68。无线控制装置:红外通讯:和超

声波表进行红外数据读写;无线通讯:采用RF方案与房间温

度采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联网要求为单无线模块能实现面

板和系统的双接入功能;温控功能:实现温度控制的功能。

时间面积法计时功能:实现阀门时间计算和热量分摊的功能

。无线房间温度采集装置:室温采集功能;设定温度功能;无

线发送参数功能;预付费刷卡功能。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

性:(1)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的多种节能控制模式,包括:A

根据房间温度和进、回水管温差实现房间负荷和热交换平衡

的负荷控制模式;B根据整个供热系统的流量状况进行流量的

配置,达到水力平衡的流量控制模式;C根据供热系统最大需

求热量对能量进行输出限定的能量控制模式。(2)阀控超

声波热量表的无线连接技术,该表包括超声波表、无线控制

/278/ 具有多种节能控制模式的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的研制

模块和无线房间温度采集模块,所述的超声波表通过专用的

机械定位和相应的红外读写口与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相连接

;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通过射频通信与所述的无线房间温度

采集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用户设定、控制和测量三部分的分

离,有利于拆卸和升级维修。(3)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的控制

方法,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的三个模块彼此独立,分工明确,由

无线控制模块根据无线房间温度采集模块发送的温度参数和

超声波表发送的流量参数,利用内置系统软件可产生多种控

制策略。本项目所提出的内容是先进的、有效的、实用的。

项目研究经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进行手工和计算机检

索,查新结论(报告编号:20136574,合同编号:201308090

24)认为广州柏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具有多种节能

控制模式的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研制”的课题,国内未见到有

委托项目的创新点相同的文献报道。(见附件10:科技查新

检索报告)。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

成果科作为热量计量装置,可应用于城镇供热系统,实行分户

计费供热。项目研制一种具有多种节能控制模式的阀控超声

波热量表,项目成果由超声波表、无线控制装置及无线房间

温度采集装置组成,超声波表通过红外通信装置与无线控制

装置连接,无线控制装置通过射频通信装置与无线房间温度

采集装置连接,实现了用户设定、控制和测量三部分的分离

。项目成果具有多种节能控制模式,包括负荷控制模式、流

/278/ 具有多种节能控制模式的阀控超声波热量表的研制

量控制模式和能量控制模式。负荷控制模式,根据房间温度

和进、回水管温差,实现房间负荷和热交换平衡;流量控制模

式,根据供热系统的流量状况进行流量的配置,达到水力平衡

;能量控制模式,根据供热系统需求的热量,对能量进行输出

限定。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成果完全可以取代

传统热量表,应用于广大楼宇的供暖系统,完成传统热量表的

热计量工作,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热力部门的管理需要

。将来可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有成本控制、数据传输安全以及

计量精度的进一步提高等。6、历年获奖情况:广州柏诚智

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热量表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超声波冷

热量表”2011年通过建设厅科技成果鉴定(粤建鉴[2011]-

25号),核心技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准确度满足国家热量表

2级表的要求。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2012年广州市科

学进步三等奖(电-3-14)、2012年度中国热计量十大品牌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粤科高字[2013]40号)、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1年“优秀新产品奖”。项目配套“热

能表自动检定装置”项目

/279/ 电沉积Ni-Co-Al-Cr高温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电沉积Ni-Co-Al-Cr高温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Ni-Co-Al-Cr高温复合镀层是通过在镍钴合金镀液

中添加Al、Cr第二相微粒制备的新型复合材料,该技术可显

著提高镍基高温合金中的铝、铬含量,增强镍基合金的抗高

温氧化能力,在1100℃以下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同时可节约

高温合金中大量的镍、钴、铬等贵金属材料,降低零件的生

产成本。Ni-Co-Al-Cr高温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简单、可靠

,操作容易,利于工业化生产,且生产成本低,不污染环境,便

于普及推广,该镀层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化工、热能和发

/279/ 电沉积Ni-Co-Al-Cr高温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动机等领域中高温工作的耐热部件、压铸模具、结晶器、活

塞等零部件工作表面的防护镀层。

/280/ 利用废弃果枝开发食用菌基料及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利用废弃果枝开发食用菌基料及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技术详情

  针对攀枝花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食用菌栽培原料

紧缺;由于栽培原料的紧缺,栽培料价格不断上涨,严重压缩

食用菌栽培利润,制约着食用菌的蓬勃发展;废弃果枝焚烧和

随意堆放等处理,导致污染环境,果园病虫害严重,果枝资源

浪费等问题。项目组利用核桃、芒果、板栗、桑、枇杷、石

榴等6种废弃果枝,进行凤尾菇、香菇、木耳、灵芝和杏鲍菇

5种食用菌栽培实验研究,并对果枝栽培食用菌配方进行了优

化,提出了利用不同果枝栽培不同品种食用菌的配方;在国内

/280/ 利用废弃果枝开发食用菌基料及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首次利用核桃枝和枇杷枝栽培食用菌,并开展了芒果枝生料

和石榴枝发酵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提出利用“3%生石灰浸

泡3天+7天堆制发酵+常压灭菌”方法处理含单宁物质果枝用

于食用菌栽培的工艺;开展了利用废弃果枝栽培平菇、香菇

的应用示范,总产值137.03万元,利润达62.8万元;研究获得

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3篇,培训相关从业人员113人次

。项目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

水平。废弃果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研究,拓展了食用菌栽培

原料来源。食用菌栽培中可全部使用果枝或添加部分果枝替

代棉籽壳、杂木屑和玉米芯进行生产,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焚

烧果枝带来的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废弃果枝栽培食用菌,走

“果-菇-肥-果”的低碳循环经济道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该研究成果可在大面积果树栽

培区域推广应用。

/281/ 一种含溴菌腈与咪鲜胺锰盐的杀菌组合物
一种含溴菌腈与咪鲜胺锰盐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

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溴菌腈与咪鲜胺锰盐,其中溴菌腈与

咪鲜胺锰盐的重量比为1~60∶60~1,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

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主要用于防治作物

的炭疽病。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

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溴菌腈与咪鲜胺锰盐,其中溴菌腈

与咪鲜胺锰盐的重量比为1~60∶60~1,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

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主要用于防治作

/281/ 一种含溴菌腈与咪鲜胺锰盐的杀菌组合物

物的炭疽病。

/282/ 伞式玻璃幕墙承载强度测试仪
伞式玻璃幕墙承载强度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背景与来源玻璃幕墙在城市建筑物外装饰

工程中广泛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幕墙结构胶的老化及

半隐框玻璃幕墙紧固件松动,造成幕墙高空坠落伤人事件时

有发生,国家对幕墙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既有幕墙结构

胶承载能力及半隐框玻璃连接紧固强度现场检测,目前尚无

可靠的操作仪器,所以制约了既有玻璃幕墙安全检测与评估

技术的发展。我单位结合多年的检测经验与玻璃幕墙现场条

件,设计开发了玻璃幕墙连接强度现场检测仪,该仪器主要用

/282/ 伞式玻璃幕墙承载强度测试仪

于检测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承载力强度,以及半隐框幕墙玻

璃坚固件连接强度,在中国或国外目前尚属首例。2、技术原

理及性能指标伞式玻璃幕墙承载强度测试仪,包括反力支架

,反力支架上设有油缸,油缸上设有贯穿油缸的反力丝杠,反

力丝杠的一端设有把手,另一端设有连接块;油缸中设有压力

传感器与油缸内腔连接配合;反力支架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杆

,每个支撑杆上均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卡口固定座;

所述连接块的四边分别铰接有连杆,每根连杆的另一端均铰

接有推板,四根连杆呈四棱锥形分布,四个推板呈矩形分布;

所述测试仪还包括呈矩形的施力背板以及矩形气囊袋;使用

时,推板、施力背板、施力气囊袋与待测玻璃幕墙依次形成

力的传递。作为第一种改进方案:每个推板的中部均设有推

力块,连杆与推力块相铰接;相邻的推力块之间连接有钢绞线

,所述钢绞线构成矩形。作为第二种改进方案:所述连杆为

伸缩式结构。作为第三种改进方案:所述固定杆为伸缩式结

构。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

过反力支架对连接块施力,再由连接块分配给四根连杆,最后

依次通过推板、施力背板与施力气囊袋施加在待测玻璃幕墙

上,使得玻璃幕墙的受力均匀,从而有效地模拟了自然界风力

的施力方式,提高了玻璃幕墙承载强度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另

外,通过钢绞线能够抵消玻璃在平面方向受到的扩张力,只保

留玻璃在垂直方向的推力;结构简单,安装、携带方便;通过

伸缩式的连杆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玻璃测量。4、技术

/282/ 伞式玻璃幕墙承载强度测试仪

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伞式玻璃

幕墙承载强度测试仪,包括反力支架1,反力支架1两端分别设

有固定块1a,用螺钉1b连接于反力支架1上,固定块1a中连接

支撑杆2,支撑杆2上分别套装有伸缩支杆2a;反力支架1上设

有油缸9,油缸9上设有贯穿油缸的反力丝杠5,反力丝杠5的一

端设有把手8,另一端设有连接块7;油缸9中设有压力传感器

13与油缸内腔连接配合,压力传感器13与数字传感器显示仪

14连接配合;反力丝杠5下端与连接块7上的连接座7a连接配

合,使丝杠既可以转动、又可以带动其上下移动。每个支撑

杆2上均连接有固定杆3,固定杆3与支撑杆2相垂直,固定杆3

上设有卡口固定座4,卡口固定座4上设有锁紧螺栓4a,作为优

选的,固定杆3上装有可伸缩的固定支杆3a,伸缩式结构能够

适应不同尺寸的玻璃幕墙。每根连杆10的另一端均铰接有推

板11,四根连杆呈四棱锥形分布,即呈伞状辐射,四个推板中

的其中两个横向设置,另外两个纵向设置,使四个推板呈矩形

分布;结合图4所示,每个推板11的中部均设有推力块12,连杆

10与推力块12相铰接,每个推力块12上均设有通孔12a,相邻

的推力块之间连接有钢绞线15,钢绞线15穿过通孔12a进行连

接,所述钢绞线构成矩形。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杆10设有可伸

缩的连杆支杆10a,伸缩式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玻璃幕墙

。[0012]结合图5与图6所示,本测试仪还包括呈矩形的施力

背板16以及呈矩形的施力气囊袋17;施力背板16可以由若干

/282/ 伞式玻璃幕墙承载强度测试仪

长条板拼接而成,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玻璃,同样的,施力气囊

袋17也可以由若干气囊带拼接而成,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玻璃

;待测玻璃幕墙18通过结构胶18c粘接于附框18b,再固定于外

框18a上;使用时,先将卡口固定座4与待测玻璃幕墙18的外框

18a固定连接,然后将施力气囊袋17平铺于待测玻璃幕墙18上

,再将施力背板16压在施力气囊袋17上,之后调节连杆10与推

板11的位置,使推板11与施力背板16形成配合;推板11与施力

背板16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也可以不连接;通过把手8旋

转反力丝杠5,从而对连接块7施力,再由连接块7分配给四根

连杆10,最后依次通过推板11、施力背板16与施力气囊袋17

施加在待测玻璃幕墙18上,使得玻璃幕墙18的受力均匀,从而

有效地模拟了自然界风力的施力方式,提高了玻璃幕墙承载

强度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通过钢绞线15能够抵消玻璃在平面

方向受到的扩张力,只保留玻璃在垂直方向的受力。[0013]

另外,沿玻璃幕墙的四周设置一组位移传感器19,位移传感器

19与数字传感器显示仪14连接配合,从而在测试时不仅可以

通过压力传感器13测得输出的压力数据,同时检测出玻璃结

构胶的位移。

/283/ 猕猴桃微囊化超微粉及制备方法
猕猴桃微囊化超微粉及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成果来源于重庆市科委应用开发计划项目《猕猴

桃深加工技术及其微胶囊开发》。猕猴桃因其营养丰富,风

味独特,维生素C含量远高于其它水果而被誉为“维C之冠”

。猕猴桃果实汁多,肉质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但不耐贮存

,不利于运输,在加工过程易受到光、热、氧、PH值等外界因

素的影响和化学成分之间的影响。能有效避免外界因素的影

响,提高产品的耐贮性、使用方便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加工方

法,一直是猕猴桃加工业迫切的技术需求。本成果采用微胶

/283/ 猕猴桃微囊化超微粉及制备方法

囊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对猕猴桃进行深加工,使得果汁与果

肉得以微胶囊化、超微化,获得了猕猴桃深加工的新技术、

新工艺,其产品呈超微粉状,色泽均匀稳定,基本保持原果味

风味,营养成分损失少,耐贮藏,便于运输,使用方便,分散性

好,易消化吸收,可广泛用作各类食品配料、功能食品配料和

特殊营养膳食等各个方面。项目研究过程中,建立适合工业

生产的猕猴桃微胶囊的深加工技术方法;对产出的猕猴桃微

胶囊中试样品,经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和中国轻

工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重庆站的检测,各项指标均合

格,并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284/ 高效检测炭疽杆菌纳米技术研究
高效检测炭疽杆菌纳米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建立了基于纳米金颗粒结合不对称PCR检测

炭疽杆菌核酸序列的技术,利用纳米材料独特性检测白色粉

末(炭疽杆菌)的特异、高效检测技术方法,成功检测炭疽

杆菌并区分其高度相似菌株如蜡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

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该检测方法在不对称PCR扩增后产物无

需纯化,即可简单混合纳米核酸探针偶联物在室温进行杂交

;并且无需成像设备,在偶联物与靶核酸杂交的初期,数分钟

内肉眼可观察到明显的红—蓝颜色转化,实现快速检测。随

/284/ 高效检测炭疽杆菌纳米技术研究

着杂交时间延长,阳性反应由于团聚—沉淀出现更明显的颜

色差别,判读进一步强化。该课题还研制了特异性高、反应

时间短、方便实用的炭疽纳米技术检测试剂盒,满足了出入

境检验检疫车站、机场、码头等口岸快速筛查有潜在危险性

的白色粉末的需要,有效解决了炭疽杆菌检测环境要求高、

检测时限长的问题,为在国门第一道屏障线的国境口岸快速

、准确地开展反生物恐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对加

强口岸生物恐怖因子反恐工作、提高快速应对生物恐怖事件

能力、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生产生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85/ 超亲水高阻燃高档涤纶而料改性技术
超亲水高阻燃高档涤纶而料改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
技术详情

  涤纶因其出色的性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纺织面料

。在服装、汽车内饰面料和室内装饰面料上应用最多。但涤

纶不亲水,服用不舒适,有闷热感;同时,作为重要的室内

装饰面料和汽车内饰面料,易染而产生的火灾是造成财产、

生命损失的重要因素。

  超亲水高阻燃涤纶改性技术,可以同时赋予涤纶织物

超亲水性、阻燃性。经改性的涤纶织物是超亲水织物,水滴

接触角降为0:同时,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水平燃

/285/ 超亲水高阻燃高档涤纶而料改性技术

烧测试,基本不燃;垂直点燃,在火源离开后,迅速熄灭;

极限氧指数达到30-31%,是难燃织物。

  该处理工艺流程短,投资低,成本合理。改性涤纶织

物具有耐久性,不因存放和洗涤而丧失功能。

/286/ 一种富硒麦芽粉的制备技术
一种富硒麦芽粉的制备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天津市天马希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从2008年

初着手富硒麦芽粉的制备技术研究,经过17个月的努力,至

2009年5月取得项目成功。硒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须

微量元素。人类的四十多种疾病与缺硒有关。通过生物转化

技术克服无机硒的缺陷(生物利用率低、大量服用会中毒)

,改变硒的存在形式,使之变为有机硒,成为安全高效定量

准确的营养强化食品,从而为广大缺硒人群所适用,是我们

的研究方向。突破技术难关。富硒麦芽粉生产的关键技术,

/286/ 一种富硒麦芽粉的制备技术

一是培养液的配比,既要有一定的浓度,又不能影响小麦种

子的正常发芽过程;二是在富硒转化(培养)过程中温湿度

的控制,在培养液的配比问题解决之后,这是麦芽粉含硒量

控制的关键所在。经反复试验,我们获得了有效数据,确定

了生产工艺和流程,形成了生产操作规程,保证了富硒麦芽

粉含硒量的准确和稳定,攻破了技术难关。产品定量准确,

质量稳定,技术已经成熟。产品经天津市卫生局疾控中心检

测,含硒量在每克30~50微克(附检测报告)。产品标准。

满足了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强制性要求、技术性要求和一般

性要求,产品标准通过了天津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核备案。

生产场地设备达标。我们在北辰区北辰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分

支机构天津市天马希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富硒麦芽粉厂,

改造了厂房,配置了烘干机、研磨机、培养架等设备。经天

津市卫生局验收,确认合格。产品用途。富硒麦芽粉是有利

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资源性食品,用途非常广泛。富硒麦

芽粉作为原料可以用于保健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的生产;富

硒麦芽粉作为添加剂,可以广泛应用于普通食品,制作成富

硒饼干、面包等等,在增加营养成分的同时提高其附加值;

富硒麦芽粉还可以作为高级营养强化剂或添加剂,用于渔牧

饲养业,提高名贵水产、畜产品的营养成分。市场前景分析

。人体对硒的需求是一种终身需求。缺硒人群的重复消费所

形成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在人类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和生

活质量的今天,富硒产品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287/ 一种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氧化物-非氧化物复合材料是耐火材料发展的重要

方向。MgO-C耐火材料已成为钢铁工业用重要的耐火材料,它

是由镁砂及石墨以树脂为结合剂制成的。由于石墨不被熔渣

润湿,热导率高,因而碳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渣性和热震稳

定性,被广泛用于冶金炉及容器的内衬。在上世纪后期,耐火

材料使用寿命的大幅度提高,碳复合耐火材料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能源的日益短缺,节能降耗已成为各行各业所面临的

一个重要课题。传统镁碳材料中由于存在大量的石墨(石墨

/287/ 一种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加入量在12%以上),导致材料的热导率高,使用过程中的热

量散失大(很容易将工作面接触的热量传递出去),不利于

节能降耗。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引入一定数量的极细的菱镁

矿粉,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结合剂在较低温度下首先炭化并

形成微小气孔通道,在较高温度下,菱镁矿粉分解并释放出气

体,生成的气体会从结合剂炭化形成的气孔通道排除并在材

料中形成微孔,从而降低了材料的热导率。而且由于形成了

微孔,材料的强度还会有所提高,同时对材料的热震稳定性增

加有帮助。另一方面,镁碳复合材料中最大的石墨加入量比

传统镁碳材料低得多,对降低材料的热导率也有一定的作用

。本发明所制备的镁碳复合材料既具有高熔点又具有较强抗

氧化性、热震稳定性和抗冶金熔渣、金属熔体的渗透和侵蚀

能力,同时该材料的热导率低于传统的镁碳复合材料,能减少

热量散失,以利节能。所制备镁碳复合材料适用于冶金炉及

容器的内衬。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引入一定数量的极细的菱

镁矿粉,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结合剂在较低温度下首先炭化

并形成微小气孔通道,在较高温度下,菱镁矿粉分解并释放出

气体,生成的气体会从结合剂炭化形成的气孔通道排除并在

材料中形成微孔,从而降低了材料的热导率。而且由于形成

了微孔,材料的强度还会有所提高,同时对材料的热震稳定性

增加有帮助。另一方面,镁碳复合材料中最大的石墨加入量

比传统镁碳材料低得多,对降低材料的热导率也有一定的作

用。本发明所制备的镁碳复合材料既具有高熔点又具有较强

/287/ 一种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抗氧化性、热震稳定性和抗冶金熔渣、金属熔体的渗透和侵

蚀能力,同时该材料的热导率低于传统的镁碳复合材料,能减

少热量散失,以利节能。所制备镁碳复合材料适用于冶金炉

及容器的内衬。

/288/ III-V族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的氧化及钝化研究
III-V族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的氧化及钝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III-V族半导体材料具有很高的电子迁移率,是替代

硅材料的下一代理想的沟道材料。由于很难形成高质量的高

介电(high-k)氧化物/III-V族半导体界面,III-V族半导体

/高介电氧化物界面问题是整个高速电子器件发展的关键和

瓶颈所在。申请人采用第一性原理的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

法,系统地研究了III-V族半导体材料与氧化物的界面原子结

构与宏观电子性能的关系,提出了解决界面态钝化难题的方

案,为未来发展III-V族高速电子器件提供了的理论依据。相

/288/ III-V族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的氧化及钝化研究

关成果发表在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7,5141

,2015),J.Mater.Chem.A(1,1078,2013),ACSNano(6,53

81,2012;5,4945,2011),NatureCommunications(5,4745,

2014)等学术期刊上。麻省理工学院微系统技术实验室主任

J.A.delAlamo教授在Nature综述里对申请人的研究成果给出

了正面评价:“……界面态的起因可以通过密度泛函模拟获

得……有意义的是,GaO钝化方案可以帮助清除任意的表面态

……”。鉴于在该领域的系统工作,申请人还参与撰写了Wi

ley出版社出版的高速电子器件方面专著的第13章-《III-V

半导体材料表面和界面的氧化和钝化研究》。

/289/ 心脑增氧剂—第二代Ⅲ号氟碳代血
心脑增氧剂—第二代Ⅲ号氟碳代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采用全氟三丙胺(FC–422)作携氧化,F–68

等为乳化剂,加上渗透压调节剂及其他助剂,在无菌条件下加

水进行高压喷射乳化-离心-超滤-检验-分装而成。三号

氟碳代血液具有携氧性能,与血互溶,无毒、无致变、无致畸

、无致癌,其携氧粒子大小仅为红血球的1/80,能顺利进入微

血管,故而对疾病有更好的疗效。如对于防止心肌缺氧引起

的心脏病发作、发作后的治疗恢复,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对于

腹腔手术愈后治疗等都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心脏病的药

/289/ 心脑增氧剂—第二代Ⅲ号氟碳代血

疗方面,可以和目前使用的其它药物相媲美。

/290/ 肠道靶向磁共振造影剂
肠道靶向磁共振造影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人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胃

肠道疾病所引发的健康问题逐渐增多,日益成为影响人类健

康的主要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炎症性肠病发病率呈上升趋

势,同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从上世纪70年代的第六位上

升到现在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因此,对胃肠道疾病

的诊断先得尤为重要。但现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需要肠道病

变范围或肿瘤达到一定大小才能发现,而早期炎症范围、肿

瘤体积小,形态学特征不确定,所以早期诊断成为难以突破的

/290/ 肠道靶向磁共振造影剂

瓶颈。部分肿瘤发展至中晚期,或者在早期误诊为良性,到中

晚期才得以确诊。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技

术之一,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软组织分辨力而在临床上得

到广泛应用及重视。但在肠道检查中,由于正常结肠组织与

病变组织之间的弛豫时间差异很小,给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带

来一定的困难。临床上,随着对比剂的使用,使得正常组织与

病变组织之间的信号差异变得明显,对肠道疾病的诊断也更

加容易。但由于目前使用的对比剂,如Gd-DTPA为非特异性细

胞外对比剂,经口服或结肠灌肠的途径无法使得Gd-DTPA保留

于肠道粘膜并被肠道粘膜吸收,从而使得Gd-DTPA无法到达或

停留在病变组织,失去了增强效果。因此,需要探索一种能够

粘附并被肠道粘膜吸收的肠道特异性造影剂来增强磁共振成

像对肠道疾病诊断的能力。壳聚糖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

生物可降解的,能够以一定的方式释放药物的材料,已经过临

床试验广泛应用于基因及药物的载体。最近有研究显示壳聚

糖纳米粒具有增强穿越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及细胞跨膜转运的

能力。众所周知,壳聚糖是一种带正电荷的天然多糖,无毒、

无刺激性、无致敏性、无致突变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和生物降解性;其分子链上丰富的氨基和羟基,易于带正电

荷,与粘膜发生作用。因此,壳聚糖对肠道组织具有靶向作用

。本成果以介孔二氧化硅为基础,通过介孔二氧化硅孔道负

载氧化钆,实现磁共振成像。进一步地,将壳聚糖包裹在介孔

二氧化硅表面,从而不破坏壳聚糖的结构,实现肠道靶向成像

/290/ 肠道靶向磁共振造影剂

/291/ 新型、高效金属材料缓蚀剂抗蚀机理及应用研究
新型、高效金属材料缓蚀剂抗蚀机理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主要研究内容:“新型、高效金属材料缓蚀剂抗蚀

机理及应用研究”属应用基础研究课题,该项目研究了金属

铜、碳钢、不锈钢等在各自腐蚀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探讨了

有机缓蚀剂在金属材料表面的抗蚀作用机理,从微观角度探

讨了缓蚀剂的耐蚀机理,这对深入认识缓蚀剂抗蚀机理,指

导新型、高效缓蚀剂的筛选与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发

现点及科学价值:发现点1:有机杂环化合物对碳钢的缓蚀

作用及机理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考察了有机杂环化合物

/291/ 新型、高效金属材料缓蚀剂抗蚀机理及应用研究

2,5-二巯基-1,3,4-噻二唑在硫酸中对碳钢的缓蚀能力,获

得了一种在硫酸介质中对碳钢具有良好抗蚀作用的新型缓蚀

剂,并对其缓蚀作用机理有了深入认识。发现点2:电化学

聚合膜对不锈钢的抗蚀作用利用循环伏安技术,在碱性溶液

介质中,利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将苯胺、邻甲氧基苯胺和N

-甲基苯胺聚合到304不锈钢上,获得具有良好防护性能的聚

苯胺、聚邻甲氧基苯胺和聚N-甲基苯胺膜。发现点3:分子

自组装技术在铜基材料防护中的新应用利用杂环化合物多吸

附中心的特点在铜基上组装了5-巯基-3-苯基-1,3,4-噻二唑

-2(3H)硫酮钾盐、三聚巯氰酸、2,5-二巯基-1,3,4-噻二唑

等缓蚀功能膜,研究了组装膜在不同腐蚀介质中对铜的腐蚀

抑制行为,上述化合物对铜基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蚀性能,并

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对成膜分子在铜表面的缓蚀机理进行了探

讨,展现了分子自组装技术在铜基材料防护中的应用前景。

科学价值:该项成果对深入认识金属材料缓蚀剂抗蚀机理,

指导新型、高效缓蚀剂的筛选与合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部分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刊

物如《Corros.Sci.》、《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上发表论

文21篇,其中SCI收录17篇,8篇代表论文在《SCI》收录中

被他人引用67次,他引共计112次。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

7名。同行引用及评价:8篇代表论文主要在2011-2013年间

发表,他引共计112次。该研究领域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

如加拿大的Zhitomirsky教授、斯洛文尼亚Finšgar教授、巴

/291/ 新型、高效金属材料缓蚀剂抗蚀机理及应用研究

西的Wislei教授、印度学者Quraishi教授以及中国学者王超

和杨海峰教授分别在著名杂志Corros.Sci.,J.Phys.Chem.C

等评价引用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以重庆大学黎学明教授为

首的验收组在对该项成果的评价意见中指出:“分子自组装

技术为金属材料防护提供了新途径。”

/292/ 干态剑麻叶片的研制及其增强高性能板材的研究
干态剑麻叶片的研制及其增强高性能板材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人造板制造
技术详情

  将剑麻叶片直接经过辐照(微波或远红外)处理的

方法破坏剑麻叶片表面的生物膜以及叶片中的活性生物细胞

,采用热压的方式将处理后的叶片中的大量水分挤压出来,

再采用远红外的方法将叶片烘干制成干态剑麻叶片。所制成

的干态剑麻叶片具有良好强度和韧性,可用过热压等方式加

工成剑麻复合板材,用于建筑装修、家具制造和包装等行业

。项目研究内容:1、干态剑麻叶片加工技术研究。针对剑

麻叶片中含有大量的不易去除的生物活性水的特点,采用辐

/292/ 干态剑麻叶片的研制及其增强高性能板材的研究

照(微波或远红外)技术破坏剑麻叶片表面的生物膜以及叶

片中的活性生物细胞,采用热压的方式将处理后的叶片中的

大量水分挤压出来,再采用远红外的方法将叶片烘干并定型

制成干态剑麻叶片。解决了剑麻叶片常规干燥易破碎的难题

后,同时挤出的叶汁可用于开发其他产品。2、纯剑麻叶片

板材的制作,将剑麻叶片通过缝合、热压等方式制成板材,

改板材可利用剑麻叶片自身含有的胶质达到自粘合的效果,

可用以开发出具有保健、环保功能的剑麻床垫、一次性拖鞋

。3、在实验条件下,研究剑麻叶片复合板材,通过将干态

剑麻叶片与PP、PE、水泥、橡胶等材料通过热压的方式制成

剑麻增强复合材料。4、建成了一条年产500吨干态剑麻叶片

生产线,并申请发明专利。项目特点:1、该项目用剑麻叶

片中剑麻纤维自增强的特点来充分发挥剑麻叶片的性能特点

,不仅将剑麻叶片全部纳入使用,增加其资源的利用效率,

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剑麻生产中产生

大量废水、废渣、废气的“三废”问题,而且改变了剑麻仅

生产剑麻纤维的格局,拓宽了剑麻产品的应用领域,促进了

剑麻种植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生产剑麻叶片的环

保和高性能的板材,填补了我国复合板材加工领域的一项空

白,可大量节约木材,推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该项目已

于2001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并在广西剑麻集团

建成了年生产能力在500吨的干态剑麻叶片生产线,加工出

以干态剑麻叶片为鞋底的系列拖鞋并投放市场,该环保保健

/292/ 干态剑麻叶片的研制及其增强高性能板材的研究

拖鞋被列入2002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目前,以干态剑麻叶

片为增强材料,正在深入开发一些复合板材,如干态剑麻增

强水泥基板材、橡胶及板材、塑木板材等。

/293/ 高效富集铅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富集特性的研究
高效富集铅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富集特性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验从蓄电池厂土壤中分离到一系列对铅具有不

同抗性的菌株,并且成功筛选得到对铅具有较强抗性和富集

能力的酵母菌(Y11)和丝状真菌(Fhet)各一株。丝状真菌Fh

et经鉴定归入茎点霉属(Phoma),有关此类的真菌对重金属

的抗性及其污染治理的研究未见报导,所以本实验结果为应

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经Fhet对溶

液中铅的去除作用分析表明,冷冻干燥后的菌体对于水中铅

的吸附去除率较高,而且受到溶液pH的限制作用较小。活体

/293/ 高效富集铅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富集特性的研究

对于水中铅的去除作用及生长过程中对液体培养基中铅的去

除作用不太稳定,但在高铅浓度(163.8mg/L)的液体培养下

,培养基中铅的去除率可达95%,菌体铅含量最大可达27%,

显示了较大的去除能力和富集容量。所以Fhet作为微生物吸

附剂在水体铅污染治理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294/ 小微企业线上融资业务系统
小微企业线上融资业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国传统银行机构一直是我国企业发展获得融资支

持的主要渠道,但小微企业由于信息收集难、规模小、利润

创造空间不足等,造成这类企业在向银行融资过程中屡屡碰

壁被拒,最终形成了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我行始终以坚

持以扶持小微企业、助力实体经济为己任,在响应党中央国

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

,“兴业银行小微企业线上融资”系统应势而生,通过金融科

技的赋能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294/ 小微企业线上融资业务系统

问题创造了新机遇。本系统是通过实时获取小微企业税务数

据,并基于兴业银行行内存量业务数据、工商数据、企业征

信数据、企业主个人征信数据、法院数据等行内外数据,运

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白名单模

型、自动审批模型、额度模型、利率模型,实现全流程线上

智能风控与业务的自动审批,提高客户融资效率与降低业务

成本,从而切实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95/ 钕掺杂的硅酸镓钙铌晶体的生长及其激光自倍频性能的研究
钕掺杂的硅酸镓钙铌晶体的生长及其激光自倍频性能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来源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

:钕掺杂的硅酸镓钙铌晶体的生长及其激光自倍频性能的研

究,项目编号:ZR2018PEM006。随着功能晶体的发展,越来越

注重在同一材料上实现功能的复合。目前对于激光自倍频晶

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对称性晶体方面,但是正是由于结构

上对称性较低,使得晶体在定向和加工方面比较复杂。本项

目选择属于三方晶系CNGS(Ca3NbGa3Si2O14)和Nd3+:CNG

S晶体为研究主体,从晶体生长开始入手,以理论和经验确立

/295/ 钕掺杂的硅酸镓钙铌晶体的生长及其激光自倍频性能的研究

了适合晶体生长的温场和参数,获得适用于激光自倍频实验

的高质量晶体;对晶体生长的后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提

高晶体质量。通过对非线性光学性能测试,确定晶体的透过

光谱,并且通过测试其折射率计算最佳相位匹配方向。在此

基础上,对晶体进行加工镀膜,并设计合理的激光自倍频光路

,在高对称性晶体中实现激光的自倍频效应。为高对称性晶

体在非线性光学性能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帮助。多种功能实

现在同一介质上的复合应用成为新型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晶体材料自身的结构特性决定了其功能复合的潜在可行性。

本项目通过生长Nd3+离子掺杂的CNGS晶体并对其基本物理性

质和激光自倍频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在材

料制备方面,发展和完善了晶体生长工艺,根据CNGS晶体的生

长特性,总结出适合该体系晶体生长的温场和工艺条件。获

得了高质量、适合于激光自倍频实验的Nd3+:CNGS晶体;(

2)在材料表征方面,系统研究了Nd3+:CNGS晶体的热学、光

学等基本性质,探明离子掺杂对晶体的折射率等物理性质的

影响,为后续功能的复合提供理论依据;(3)在激光自倍频

表征方面,在折射率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该晶体的

色散方程,并拟合出最佳位相匹配方向;进而在此基础上,沿

位相匹配方向进行加工镀膜。通过搭建合理的光路实现78m

W的532nm绿光输出。在高对称高对称性晶体中实现非线性光

学现象,为非线性光学领域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且由于CNGS晶

体本身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可以为功能材料的发展、实现

/295/ 钕掺杂的硅酸镓钙铌晶体的生长及其激光自倍频性能的研究

更多功能的复合提供研究基础。

/296/ 氯化钠注射液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氯化钠注射液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聚丙烯粒料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四[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合成水

滑石(碱式碳酸铝镁)、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聚合物、

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混合而成的聚丙烯共混为原料,制备

了氯化钠注射液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并采用FO大于12的

灭菌工艺,保证产品的无菌水平。袋体系吹塑成型,受力均衡

,没有力学薄弱点,不存在软袋在灭菌或运输使用时袋体开裂

的问题;袋体的材质为聚丙烯,对药物的吸附性低,避免临床

/296/ 氯化钠注射液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使用上对药效的影响,在使用上更安全;输液袋粒料中既不含

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如DEHP),也不含有任何粘合剂

,安全性相对较高。

/297/ 无溶剂聚氨酯微乳液制备关键技术、流变模型及固化机理
无溶剂聚氨酯微乳液制备关键技术、流变模型及固化机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对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乳液系统研究的基

础上,确立了较佳的无溶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原位

无皂乳液聚合条件;并通过高分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

T-IR、高级流变仪、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

光散射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系列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形态与

流变行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向体系中引入了多种交联

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甲基丙烯酰胺、有机硅

烷偶联剂、双酚A环氧树脂E-44、木质素等,系统研究了体系

/297/ 无溶剂聚氨酯微乳液制备关键技术、流变模型及固化机理

的交联结构与乳胶膜性能的关系。

/298/ 重大线性工程耕作层剥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重大线性工程耕作层剥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耕作层土壤作为耕地的精华部分,具有最适宜植物

生长的水、肥、气、热等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粮食安

全的根本保障。耕作层还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有研究表

明,每形成1cm耕作层土壤大约需要100~400年的时间。因此

,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是保护和延续土壤肥力,保护土壤

基因库功能,有效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

的重要路径。2013年1月,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耕地

保护司下发《关于选择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广西桂林至南宁

/298/ 重大线性工程耕作层剥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段开展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的函》,将广西壮族自

治区泉南高速公路柳州(鹿寨)至南宁段改扩建工程耕地耕

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项目(以下简称“柳南高速耕作层剥离利

用项目”)认定为全国唯一的线性工程建设占用耕作层土壤

剥离再利用试点。依托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自

2013年1月-2017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

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广西桂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在自

然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

京)技术指导,开展“重大线性工程耕作层剥离关键技术研

究及应用”课题研究,形成系列成果。形成成果包括:1项行

业标准《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1048-2016

);4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耕作层深度采样装置》《一种田

间耕作层土壤展示装置》《一种耕作层土壤沉降监测装置》

《一种耕作层土壤的剥离装置》;1篇研究报告《耕作层土壤

剥离利用效益及模式分析-以广西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为例》;《广西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发展对全国的启示

》等6篇论文;《广西土地整治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该项

研究成果在全国及广西全区得到广泛应用,产生较好社会、

经济、生态效益。“重大线性工程耕作层剥离关键技术研究

及应用”成果通过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费

效评估框架,创新重大线性工程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施工

工艺与模式、土壤耕作层深度采样等实用技术、部门协同管

理和政策创新研究,实现了剥离耕作层土壤资源利用工程施

/298/ 重大线性工程耕作层剥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工的标准化和体系化,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调查、评价、监

测的科学化、动态化、精准化,以及管理机制和政策集成创

新。主要创新成果包括:1.提出了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施工

工艺与模式创新。依托柳南高速耕作层剥离利用项目工程试

点,创新性的提出了耕作层土壤剥离工艺、存储点获取模式

和回覆利用模式,实现了剥离对象细分工艺、剥离施工工艺

、剥离方法选择和机械组合、“即剥即用”和五种剥离土壤

存储点获取模式创新,节约了存储土壤临时用地租金成本,循

环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2.创造

性的发明了高精度的土壤耕作层深度采样、田间耕作层土壤

展示和耕作层土壤沉降监测技术,实现了野外土壤耕作层的

快速采集、展示和精准检测。3.根据不同耕作土类型及不同

深度表土成分不同,采用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标准,对柳南高速

耕作层剥离利用项目区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进行分析研究。

创造性和较全面的对不同类型表土及同类型表土不同深度可

剥离利用进行了评价分析,丰富了耕作层表土剥离利用的方

法体系。依托柳南高速耕作层剥离利用这一国土资源部明确

的全国唯一的交通行业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项目,总

结了试点形成的制度规范、施工标准、技术工艺等,梳理了

在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政策及部门协

同等管理机制,归纳了线性工程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

发展进程及存在问题,分析了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政策

/298/ 重大线性工程耕作层剥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演进趋势,提出了部门协同优化方案,为全面推广非农建设占

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重大线性

工程耕作层剥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对耕作层

土壤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延续了土壤的生命力。在与工程

绿化、土地整治、生态造林、低产田改良、石漠化治理等具

体需求结合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提

高经济效益。广西试点通过大范围剥离、存储耕作层土壤资

源,有效保护了优质土壤资源。剥离土壤用于边坡绿化、互

通立交绿化、隔离区绿化等,提高了绿化效果和草、树成活

率,大大减少了树木补植、草皮补种和其他维护成本。剥离

土壤用于土地整治项目和临时占用损毁土地复垦,有利于提

高土地利用率,提升新造耕地的质量等别,提高农产品产量。

统计表明,工程沿线很多村民直接把剥离出来的土壤“即剥

即用”,有效改良的贫瘠耕地面积达303多亩,此外,废弃土地

、矿坑复垦,石漠化土地治理及土质改造等390亩,加上其他

类型的土地改良和垦造工作,共计新增、改良800余亩耕地。

按照改良和新造耕地亩均增收1200元计算,则改良、新增耕

地年净增收益近百万元。2.优化生态环境。耕作层土壤回覆

利用与边坡绿化、石漠化土地治理及耕地土壤改良等工程相

结合,能切实改善水土条件,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退化土

地植被恢复,最终实现区域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99/ 智能集装箱场站操作系统
智能集装箱场站操作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集装箱场站作为物流链的重要节点,其作业效率、

经营成本直接影响着整个物流链的运行。随着其规模越来越

大、功能越来越多,作业复杂程度和组织管理难度也日益加

大,出现诸如重复作业频繁、作业指令不及时、现场设备调

配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作业效率的提高和经营成本的

控制,针对以上问题,大连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完成《智能集装箱场站操作系统》。该系统重点关注集装箱

场站的物流操作管理及服务对流程优化、物流效率、经营成

/299/ 智能集装箱场站操作系统

本的需求,建立多权重的数学模型、引入智能控制理论、采

用最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GIS、GPS、RFID、OCR、DVR)设

计开发,帮助场站定义优化的业务操作、管理控制流程,建

立智能化的现场作业及实时监控体系,建立透明、灵活开放

的客户服务平台,实现整个场站的数字化操作、智能化管理

和科学化决策。该系统实现了多项创新,主要包括:1)管

理创新:打破传统的职能划分,构建客户服务、计划、调度

和现场操作四大中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强调部门间的制约

、协同和管控,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实时、多维度

的业务数据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2)流程创新:把

单证、商务、计费职责规划到客服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

服务,客服审核后订单才能到达计划;内部操作以计划部门

驱动整个作业过程;调度根据计划分配资源;现场操作根据

计划指令作业,并实时反馈到客服中心,有客服中心负责对

外发布。3)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设计多项物流领域的智能

控制技术,包括智能化场地图形化开发、智能大门控制、智

能堆场作业技术等,在现场作业线路的优化、设备资源的动

态调度实时监控、集装箱堆放位置的最优化策略、现场捣箱

次序/次数的优化计算、大门的智能控制等方面较同类产品

实现了重大的突破。该系统技术先进、功能完备,适用于大

、中、小不同规模的集装箱场站,目前已经在大连、秦皇岛

、青岛、丹东等全国近20家集装箱场站成功应用,优化场站

业务流程,选择场地内最优作业路线,获取最优捣箱和提箱

/299/ 智能集装箱场站操作系统

的指令、平均捣箱率降低了2%,场站大门实现无人值守管理

方式等,大幅提高了场站作业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受到

用户的认同和赞许。本系统研发完成的关键技术还可以广泛

地应用于整个社会智能系统的建设,比如智能小区、智能交

通等。该系统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因创新性和强

大的功能曾荣获“辽宁省优秀软件产品”、“中国国际软件

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优秀产品”。

/300/ 一种手轮自动插拔式电动执行器
一种手轮自动插拔式电动执行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来源与背景:传统电动执行器采用滚珠限位,运行

不够流畅、易卡,采用销子定位连接,由于负荷较大,易出现

断裂现象,影响执行器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低。存在整体结

构复杂,零件较多,成本高等问题。申请号为:20152037310

9.X,名称为“一种收录能自动插拔式电动执行器”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操作方便、密封性好、实用

性强、机械效率高、结构紧凑的手轮插拔式电动执行器。其

包括手轮,所述手轮中心位置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置于手摇

/300/ 一种手轮自动插拔式电动执行器

座中,且手摇座与转轴之间靠近受损的一端设有油封,所述转

轴远离手轮的一侧轴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蜗杆,所述

蜗杆侧表面径向设有连接孔,螺钉穿过连接孔与键连接,所述

蜗杆径向表面设有与连接孔连通的键槽,所述键槽底部设有

圆柱槽,圆柱槽内设有弹簧,且弹簧与键连接。本实用新型具

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键、

弹簧方便压缩与伸展,实现蜗杆与传动轴的啮合和脱离,结构

更加简单,油封、止动垫圈使得密封更严,插拔更加方便,具

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密封性能好等优点。

/301/ 超微晶高压预付费计量系统
超微晶高压预付费计量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自选项目。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电能管

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需要,按照城乡“两网”改造电能管

理改革的精神,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研制适应高精度计量和

开发新型的计量系统势在必行。2.超微晶高压预付费计量系

统的工作原理:(以下简称系统)系统由超微晶高压计量箱

、高压真空开关、无线双向终端、多功能电子电能表、工作

变压器、继电保护电路组成,高压电能通过超微晶高压计量

箱、高压真空开关提供给用户,用户预交电费后,控制中心

/301/ 超微晶高压预付费计量系统

将有关指令发给无线双向终端,经确认后控制高压真空开关

合闸,系统供电。用户用电达到设定的电费提醒值时,系统

声光报警,提醒用户购电,用户没及时购电,电费用完后,

高压真空开关分闸,系统停止供电,此时系统没有控制中心

的指令拒绝合闸。系统内置的工作变压器给各控制单元提供

电源,避免受外界人为因素的影响。系统根据需要可有几种

方案供选择,1.户内整体式;2.户外整体式;3.户外分体式

3.主要技术指标3.1额定频率:50Hz3.2设备最高工作电压:

12kV;40.5kV3.3额定一次电压:10kV;35kV3.4额定电流比

:5~600/5A3.5额定二次电压:0.1kV3.6级次组合及额定输

出:电流互感器:0.2S级、10VA3.7一次绝缘水平1min工频耐

受电压(有效值):42kV;80kV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

4.1超微晶高压计量箱与普通高压计量箱相比,在同等技术

要求,如二次负荷(2×10VA,3×10VA)相同的情

况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计量精度高的特点,由于超微

晶铁芯线性度较好,批量生产的计量精度接近0.1级,部分

产品的计量精度超过了0.1级国家标准。4.2超微晶高压预付

费计量系统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配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

点,既可以用在户内,也可以用在户外;既可以用在新增用

户,也可以用在老线路改造;既可以与无线双向终端配合,

进行人工智能远程控制,也可以与IC卡多功能电子电能表配

合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本项目

将纳米超微晶铁芯应用在高压计量箱内,长期以来,高压计

/301/ 超微晶高压预付费计量系统

量箱的电流互感器铁芯一直用硅钢片,由于硅钢片有较大的

剩磁,使计量的精度不高,线性度较差,损耗也较大。采用

纳米超微晶铁芯取代硅钢片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也

提高了生产工效和产品的合格率,属国内首创。6.对社会经

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意义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今

天,如何使供电设备本身的损耗尽量降低,有着尤为重要的

意义。另一方面,电能作为一种商品,对电费及时进行回收

以及不让其流失,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超微晶高压预付费计

量系统在其进行计量的关键器件-电流互感器上应用超微晶

铁芯,提高了计量的精度,又降低了互感器本身的损耗。系

统具有预购电功能,并有较好的防窃电功能。产品在上述两

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共需投入1200万元,达到规模生

产后未来三年每年的销售收入为0.8亿元,三年平均年利润

450万元,税收225万元,投资回收期二年零三个月。该项目

开发投产后,2006年生产500余台,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净利润150万元,新增就业人数30人。预计2008年、2009

年、2010年净利润可达300万元、450万元、600万元。本项

目可以较大地提高公司在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为国家城

乡电网改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302/ 电化学阻抗法评价固井水泥化学渗流的方法
电化学阻抗法评价固井水泥化学渗流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电化学阻抗法评价固井水泥化学渗流的方法

,包括1)电极包封:使用绝缘环氧树脂将工作电极进行包封

,只有工作面留在外面,然后使用固井水泥进行包封,保证每

次使用工作面外侧的固井水泥的厚度一致;2)电化学阻抗测

试:使用三电极体系,在工作介质中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电化

学阻抗测试,根据电化学阻抗图对固井水泥的抗化学渗流进

行评价,本发明方法能针对固井中的腐蚀性介质Cl↑[-]、

SO↓[4]↑[2-]、HCO↓[3]↑[-]、Mg↑[2+]、CO↓

/302/ 电化学阻抗法评价固井水泥化学渗流的方法

[2]、氧气、H↓[2]S、甲烷等更加直观、准确地对固井

水泥的渗流因素进行评价。

/303/ 长波头长间隙放电试验研究
长波头长间隙放电试验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长波头长间隙放电试验研究》项目属于高电压工

程、绝缘技术以及输配电工程学科。本项研究利用近似于真

实情况的长波头操作波、结合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中变电站

的实际电气布置环境,开展了交流特高压外绝缘特性的试验

,弥补了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外绝缘间隙距离设计时缺乏试

验数据支持的不足。项目通过对特高压示范工程变电站电气

模型以及750kV单回紧凑型线路杆塔电气模型开展长波头和

标准波冲击试验,获得不同电气模型的波头修正系数,并对

/303/ 长波头长间隙放电试验研究

此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与波头修正系数相关的新结论,对特

高压电网的设计和后期工程的建设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研究

的主要内容为:通过技术改造,研制出国际首台可产生大幅

值(幅值>1800kV)、长波前(波前时间≥2000μs,波尾10

ms左右)的操作波发生器;利用长波头操作冲击电压发生器

,根据我国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变电站相对地电极的具体尺

寸以及我国交流750kV紧凑型线路杆塔相-地距离的具体设

计尺寸搭建试验模型,在两种模型上进行长波头冲击电压和

标准操作波试验,获取放电特性曲线,确定与标准操作波相

关的波头修正系数;比较两种模型获得的试验结果,系统总

结以往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绘制出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曲线

对比图,根据图中的规律提出特高压示范工程设计中关于空

气间隙距离选取时应注意的问题。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为:

研制出国际首台大幅值长波前操作波发生器,可产生标准操

作波和长波前操作波(波前时间>2000μs可调);对于交流

特高压示范工程中变电站的电气布置而言,推荐波头修正系

数为1.095;证实电气设备布置不同,波头修正系数可能会

存在一定差别;证实特高压建设中,变电站7.5m的最小间隙

距离存在较大裕度,建议对交流特高压工程应用中的各种典

型间隙进行长波头操作放电试验复核;发现对于环和上引线

—构架这种工程间隙,上引线会有效降低操作冲击放电电压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及应用情况:项目研制的可产生2000μ

s以上长波前操作波的冲击发生器可用于涉及超、特高压的

/303/ 长波头长间隙放电试验研究

多种外绝缘试验,促进了我国高电压试验能力的提升。项目

对特高压示范工程的变电站外绝缘特性设计中提出的波头修

正系数给出修改参考值,有助于未来特高压变电站最小间隙

距离设计准确性的提高。另外通过试验证实不同的电气布置

具有不同的波头修正系数变化趋势,不能笼统的采用同一种

放电特性曲线确定波头修正系数值,修正了以往波头修正系

数的使用方法。项目提出了变电站环和上引线-架构电气结

构的间隙距离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可为后续特高压变电站的

设计提供参考。同时,项目通过试验证实特高压试验示范工

程中变电站的空气绝缘间隙距离可大幅缩减,有助于减少特

高压项目的建设投资,必然将节约大量的经济成本。国家电

网公司已经认识到长波前操作波冲击发生器对特高压工程建

设中绝缘配合相关参数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着手制造更高等

级和大容量的相关设备,用于对特高压建设中的各种间隙距

离进行复核,并开展特高压相关试验研究。

/304/ ABS抗氧体系的复配技术
ABS抗氧体系的复配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PVC具有刚性好、强度高、阻燃、耐腐蚀、电气绝

缘性好等优点,但其加工性能差,缺口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

度低,脆性大,因此PVC很难代替工程塑料,这使它的应用

受到很大限制。ABS树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较宽的温

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与表面强度,热变形温度高,

尺寸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但耐候性与耐热性

较差、易燃、且价格也较高。PVC和ABS掺混后形成一种亚微

观多相均质的PVC/ABS合金。PVC/ABS合金在性能上相互取长

/304/ ABS抗氧体系的复配技术

补短,它既具有ABS树脂耐冲击、耐低温、易于成型加工等

优点,又具有PVC的阻燃性和耐腐蚀的优良性能。PVC/ABS合

金是由美国Marbon公司首先工业化生产。随后美国、日本、

西欧等有关公司先后推出了各种PVC/ABS合金,以美国Borg

Warner公司最著名。在我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ABS生

产厂家目前开发PVC/ABS合金的比较多,但多数只是实验研

究,仅有上海高桥PVC/ABS合金实现了产业化。因此对于这

种合金的研究将非常有前景。我中心从事ABS树脂的合成与

研究已有1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功开发出注塑级PVC/ABS合

金,完成了产品的中试,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技术指标:

Izod缺口冲击强度≥400J/m;拉伸强度≥35Mpa;热变形温度

(0.45MPa)≥72℃;阻燃性能V0级。生产原料:PVC树脂、

SAN树脂、ABS接枝粉料。生产工艺:PVC树脂+SAN树脂+ABS

接枝粉料+其他助剂熔融共混挤出。生产装备:双螺杆挤出

机。

/305/ 抗糖尿病功能性食品"糖脂康"的中试生产基础研究
抗糖尿病功能性食品"糖脂康"的中试生产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糖脂康(又名:复方螺旋藻片,螺旋藻花粉片)是

大理学院经多年的实验研究而研制开发出的一种具有增强机

体免疫力、调节血糖、血脂等功效的新型功能性食品,已获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6107910.X),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该项目为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高新技术开发区

园区项目,项目编号:2004GX10)。项目的主要特点:1、本

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不添加任何辅料的原料一步压片法进行

生产的新技术,从而在保持产品纯天然特性的同时,降低企业

/305/ 抗糖尿病功能性食品"糖脂康"的中试生产基础研究

生产成本。工业化中试生产研究表明,该产品生产过程中能

耗低、无污染。研究项目技术路线切实可行。经卫生部认定

的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分析表明,中试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

均达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保健食品的要求,产品质

量达到项目研究制定的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中试产品试销表

明,该产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2、经卫生部认定的有资质的

实验室检测研究表明,该项目研制的产品具有针对糖尿病、

免疫力低下等特定人群的特点,产品功效确切、功效成分清

楚、含量可以测定、作用机制基本清楚,产品附加值较高、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本研究撰写论文7篇,公开发表4篇,

其中核心期刊发表2篇。人才培养情况较好。目前我国功能

性食品发展十分迅速,竞争日益激烈,凭单一资源型常规产品

的企业将难以获得持续性发展。在消费人群和消费需求多元

化、消费者对保健产品知识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开发功效确

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及销售对路

的产品,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尤其研究开发

群为与特定人群健康服务的一个特色产品,由于功效独特、

市场定位准确,竞争力强,往往能迅速发展壮大,能走向规模

化和产业化,并能持续发展。因此,糖脂康产品的开发研制,

能更新企业的经营观念,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能使企业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306/ 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晶制备、表征和荧光、共振瑞利散射特性
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晶制备、表征和荧光、共振瑞利散射特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该项目涉及无机合成、纳米材料和检测技术领域。

纳米晶在分析科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生命

科学和药物分析中,更显示出了优越性能。由于稳定的、发

光效率高的纳米晶的制备需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条件较为苛

刻(隔绝空气、无水、原料毒性大、温度高);且有机相合成

的纳米晶不溶于水,限制了其在医疗、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原有水相合成的纳米晶虽然可溶于水,但是其稳定性、发光

效率都不够高。针对上述问题,该课题组系统进行了水相合

/306/ 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晶制备、表征和荧光、共振瑞利散射特性

成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晶的探索,建立了新的合成方法,制

备出了性能优异的纳米晶;并将纳米晶应用于癌细胞的特异

性荧光标记和一些药物、金属离子的检测。主要技术创新:

1、首次合成出了荧光量子产率97%的CdTe、CdTe/CdS纳米晶

,稳定12月以上,荧光半峰宽32nm;2、CdTe/CdS纳米晶-羊

抗鼠IgG与胃癌细胞表面CK19鼠抗人IgG结合,实现了癌细胃

胞的特异性荧光标记;3、应用合成的优质纳米晶,建立了

新的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小诺霉素L-天冬氨酸、ctDNA和金

属离子Cu(Ⅱ)、Mn(Ⅱ)、Hg(Ⅱ)、Co(Ⅱ)、Cr(Ⅲ)、Ni(Ⅱ)的高灵

敏分析方法,检出限在ng/mL水平;4、发现吖啶橙导致GSH

-CdTe纳米晶荧光猝灭,ctDNA可使体系荧光恢复,实现了纳

米晶荧光的可逆调控。研究了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相应的

作用模型;5、发现吡柔比星猝灭GSH-CdTe/ZnS纳米晶的荧

光,加入ctDNA使体系荧光恢复。实现了纳米晶荧光的可逆

调控。建立了一种研究蒽醌类抗癌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光

谱方法;6、建立了水相合成mono-6-thio-β-CD-CdTe纳米晶

的新方法;7、建立了一种室温水相合成Cu2Se纳米晶的新方

法。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研究成果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

医院用于肿瘤细胞的荧光标记,证实碲化镉/硫化镉纳米晶

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和稳定性,比传统的试剂更稳定、量子

产率更高,癌细胞标记清晰,为癌细胞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具有示范作用和应用前景。承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将纳

米晶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新方法应用于地下水中二价铜、汞、

/306/ 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晶制备、表征和荧光、共振瑞利散射特性

锰等离子的检测,证实新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操作方便、重

现性好,具有应用推广价值。通过该项目已培养博士1名,

硕士4。部分成果已经发表学术论文8篇,SCI5篇,EI2篇,

仅中文论文被下载1846次,在相关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该项目建立了水相合成优质CdTe、

CdTe/CdS、Cu2Se纳米晶的一些新方法,首次制备出了荧光

量子产率97%的CdTe/CdS纳米晶;建立了高灵敏度的药物、

金属离子分析方法,实现了胃癌细胞的荧光标记,实现了量

子点荧光的可逆调控。成果为纳米晶的制备提供了先进的技

术和方法,为纳米晶在药物分析、细胞标记等方面的应用打

下了基础。

/307/ 一种传导制冷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传导制冷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属于半导体激光器封装技术领域。现有的高

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按照制冷方式主要可以分为液体制冷型和

传导冷却型。液体制冷型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已经形成商

业化的产品,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存在以下缺点:1

)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半导体激光器的液体制冷片通常

为很薄的铜片,并且内部需要加工精密的液体制冷通道;2)密

封要求较高,对液体制冷通道的制冷液体的密封要求严格,一

旦出现漏液,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3)寿命短,长期使用

/307/ 一种传导制冷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时,液体制冷通道易堵塞,对激光器的安全性能造成威胁。现

有的传导冷却型半导体激光器存在以下缺点:1)散热性和可

靠性差,传统的结构只能工作在断脉宽、低占空比的条件下

,限制了产品的输出功率及应用领域;2)由于结构和封装工艺

水平低制约,传导冷却型的多巴条叠阵产品的成品率较低,散

热效率低,不利于产品商业化推广;长期使用中产品寿命较短

。本成果的设计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传导冷却半

导体激光器叠阵的封装结构设计出发,通过机械设计,热设计

与热管理技术,开发出基于传导冷却方式的高效导热封装结

构,并且开发出高良率半导体激光器制备工艺及生产流程。

本成果提出的传导冷却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包括一个或者

多个相互独立的半导体激光器单元,每个半导体激光器单元

均由激光芯片、与芯片焊接起散热导电作用的衬底以及绝缘

片组成,多个半导体激光器单元依次排列金属键合在散热器

上。这种独立的半导体激光器单元可以保证与散热器的接触

良好,且具有相同的散热路径及应力,显著提高了半导体激光

器的散热效率和可靠性。此外每个半导体激光器单元可以进

行独立的测试、老化、筛选与排序,通过对半导体激光器单

元的筛选,不但大幅提高了产品的良率,降低了制造成本,而

且通过对半导体激光器的单元的波长进行筛选排序,提高其

的光束质量和光谱特性。为了满足半导体激光器单元的测试

、老化与筛选需求,本成果设计了专用于半导体激光器单元

的测试老化系统,包括气缸动力模块,激光器单元吸合模块,

/307/ 一种传导制冷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功率与光谱测试模块,温度控制模块,以及软件控制模块,实

现了对激光器单元进行无损、精确、高效的测试。本成果的

传导冷却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可以应用于工业加工,固体

激光器泵浦,激光显示以及医疗领域,基于本成果,还开发出

用于脱毛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在市场上得到一致好评。

/308/ 氮化镓基紫外-红外双色集成探测器
氮化镓基紫外-红外双色集成探测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aN基紫外-红外双色集成探测器

,它由在蓝宝石衬底上依次排列生长的n+-GaN电极层、GaN

基多量子阱、AlxGa1-xN紫外吸收层、叉指电极组成。其中

利用了MSM结构紫外探测器的叉指电极作为红外量子阱探测

器的一维光栅,实现了外加偏压控制的可选择双色探测。本

发明的双色探测器较之于传统的红外双色探测器有更大的光

谱波段跨度,可以获得目标的特征波段图像,目标信息更加

丰富准确。

/309/ 植物源提取物/PBS彩色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植物源提取物/PBS彩色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从具有有效抗菌成分的植物中,提取含有不

同种类成分的亲水性植物源提取物,并将提取物与不同结构

的脂肪族聚酯PBS复合,在弥补现今合成色素市场中有毒物质

排放弊端的同时,赋予脂肪族聚酯以美丽的色彩及较好的抗

菌功能性。旨在为探索亲水性植物源提取物与各种脂肪族聚

酯相容性改善的研究创立有效途径,同时解决亲水性植物源

提取物与脂肪族聚酯的染色问题,并提高抗菌能力。但由于

大部分植物源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成分,因而,其与脂

/309/ 植物源提取物/PBS彩色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肪族聚酯PBS在复合时,其两性物质的相容性较差,不能达到

分子间的融合。并且由于大量水溶性成分的存在,可能导致

复合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提取物暴露在空气中形成团聚,使

得复合难度加大,材料致密性下降,提取物成为复合材料中的

应力集中点使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从而影响着复合材料

的应用。研究中采用绿色原料、环保经济的生产工艺通过植

物源提取物修饰和PBS基体改性两种方式,开发新一代功能型

环保抗菌塑料,研究提取物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阐明复合

材料的界面作用机理,促进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与环境科学

技术的发展。所研发产品废弃后,在土壤微生物及其它自然

因素(如光、水、热等)的共同作用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降解,并参与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可避免污染物的形成和堆积

,最终逐步被自然环境滋化、吸纳;生产过程和降解过程对环

境及土壤无二次污染,弥补了国内外市场的空缺。通过植物

源提取物的添加,能够促使可生物材料的降解,达到控制降解

速度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效应。目前产品的具体技

术指标可达到:①所合成的PBS基脂肪族聚酯的分子量均为1

0×104。②所制备的彩色功能型抗菌塑料,植物提取物与

脂肪族聚酯PBS的相容性得到充分改善,色牢度好;③根据植物

源提取物添加量的不同达到降解速度可控,产品可在60-120

d降解,降解率≥90%,抗菌能力可达90%以上。本研究属于现代

绿色材料和新型环保材料相结合的技术领域,产品可用于农

业地膜、玩具塑料、日常生活用品、医用器材、包装材料等

/309/ 植物源提取物/PBS彩色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方面,应用范围广泛,具有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10/ 碳纤维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碳纤维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碳纤维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

方法,将尿素、磷酸氢二氨和硝酸钙溶液混合后再加入硝酸

镁溶液在微波化学反应仪中反应得白色悬浮液并滤去上层清

液得样品F;将样品F放入氧化铝坩锅中煅烧后在玛瑙研钵中

研磨得含镁羟基磷灰石粉体;向镁羟基磷灰石粉体中加入硅

烷偶联剂KH550和无水乙醇超声分散得G;取碳纤维置于去离

子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过硫酸钾超声分散得H;取样

品H向其中加入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溶液混合得L2;取样品G于

/310/ 碳纤维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表面皿中,加入溶液L2后将其移入模具中固化成型即得所需

要的产品。

/311/ 超-亚临界CO_2组合分离隐丹参酮的新技术开发
超-亚临界CO_2组合分离隐丹参酮的新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根据隐丹参酮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CO_2状态下的

溶解性特点,采用超-亚临界组合分离新技术达到分离纯化

隐丹参酮的目的。自行设计制造了2L超-亚临界提取分离反

应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探讨了优化提取分离丹参酮的各项

操作条件,并确定了有关技术参数为:(1)丹参生药提取

温度为60℃,提取压力为40MPa,提取时间为3小时(静态3

0分钟,动态150分钟),夹带剂为工业乙醇,夹带剂流量为

1L/h。(2)丹参浸膏提取压力为40MPa,提取温度为52℃,

/311/ 超-亚临界CO_2组合分离隐丹参酮的新技术开发

提取时间为4小时(静态30分钟,动态210分钟),不使用夹

带剂。研究表明,通过利用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在含夹带

剂与不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解度的差异,可采用

两步法从丹参中提取获得隐丹参酮含量高于55%的产物A(提

取产物),以及丹参酮IIA含量高于80%的产物B(提取原料

)。本技术可应用于从丹参提取物中直接分离得到高含量隐

丹参酮。

/312/ 干细胞捕获金属血管支架生物纳米涂层技术
干细胞捕获金属血管支架生物纳米涂层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产品及技术简介:本发明为第三代金属血管支

架生物纳米涂层技术,是以壳聚糖和透明质酸作为载体材料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首次将CD133单克隆抗体负载在金

属血管支架纳米涂层中,植入体内,能迅速特异性捕获外周

血液中的干细胞,2天内支架表面被所分化的单层血管内皮

细胞所覆盖,从而加速血管的组织修复,是一种更加自然、

安全的防止血栓形成与再狭窄的新措施。本发明优于Genou

s血管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涂层专利技术(美国博士顿科技

/312/ 干细胞捕获金属血管支架生物纳米涂层技术

),具备国际竞争力,有望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在生物

医学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二、知识产权情况:中国专利

:ZL200710157449.9国际专利:PCT/CN2008/072660,美国

专利:US12/602976)

/313/ 5.28~6GHz十二次倍频器及分功器
5.28~6GHz十二次倍频器及分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此倍频器用作某毫米波频率计扩频器中谐波混频器

的本振信号。输入440~500MHz、-6dB功率的低频信号,通

过三次倍频及放大滤波,再四次倍频及放大滤波,最后进入

功放,达到5.28~6GHz、10dB的输出功率。此信号再通过高

低通分功器送入谐波混频器作本振信号。由于采用两级低次

倍频,每一级由带通滤波器进行谐波滤除,所以谐波抑制度

大,达-40dB左右。功率起伏由三级放大器调节,达±

1dB以内。分功器由低通与带通滤波器组成。隔离度大于35

/313/ 5.28~6GHz十二次倍频器及分功器

dB,输入、输出驻波比小于1.5。主要特点、性能谐波抑制

度大,功率起伏小。谐波抑制度好于-40dB,功率起伏小于

±1dB。输入频率440~500MHz,输出频率5.28~6GHz。

用途用作微波接收机的本振信号。

/314/ 食用菌风味物质产生的关键因素及其风味成分的高效制备技术研究
食用菌风味物质产生的关键因素及其风味成分的高效制备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对香菇传统模式栽培品种和工厂化栽培的杏鲍

菇品种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呈香和呈味成分进行系统分

析。以典型香气物质和鲜味评价指数为指标,筛选出了高产

风味物质的香菇菌株申香10号和杏鲍菇菌株125、150菌株。

研究了香菇和杏鲍菇整个发育阶段过程中风味物质产生的规

律和最佳风味时期;并综合风味、营养价值及生产成本确定

了最佳风味采收期。确定了能最大限度保留香菇较佳品质和

风味成分的干制方式为鼓风干燥工艺;冷冻干燥与热风干燥

/314/ 食用菌风味物质产生的关键因素及其风味成分的高效制备技术研究

适用于杏鲍菇的脱水干制。开发了酶解提取、醇沉分离相结

合的香菇风味物质的高效制备工艺,提取物种呈味氨基酸和

核苷酸的含量分别达到52.65%和5.39%;开发了酶解法提取杏

鲍菇风味的最佳工艺,在最优酶解条件下,得到的酶解液与酶

解前的样液相比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了62.65%,氨基酸含

量为83.12mg/g。构建了能全面表征香菇、杏鲍菇呈味机理

的香菇良好滋味评价模型、香菇特征香气指纹图谱和杏鲍菇

滋味评价模型。建立了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香菇、杏鲍菇以及

其他食药用真菌的风味鉴别方法。利用电子舌技术对12种不

同品种的食用菌进行区分与识别,对传感器阵列采集的食用

菌响应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并以食用菌中

主要的鲜味物质对食用菌的鲜味强度进行判定。开发了复合

菌菇酱、杏鲍菇低盐调味品、杏鲍菇脆片和菇盐固态复合调

味料4种食用菌类风味产品,并起草了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发

的食用菌风味产品已进行了应用转化,市场前景广阔。

/315/ 建筑节能保温材料耐候性检测系统装置的研制
建筑节能保温材料耐候性检测系统装置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制了新型建筑节能保温材料耐侯性检测系

统装置,装置由控制台、环境箱、干燥、空气制冷制热、喷

淋、通风、试件装卸等部分构成。墙体保温材料耐侯性检测

系统的样板支架采用内部夹空,首次模拟了建筑行业标准规

定的试验环境,一个样板支架可测试两个试验样品,并且试

验样品还可满足含有一个转角的标准要求;试验箱内可放置

两个试验支架,可同时检测四个样品,并可检测多种墙体保

温系统,检测效率高;采用中空隔热断桥型材及双层玻璃,

/315/ 建筑节能保温材料耐候性检测系统装置的研制

内部喷涂聚氨酯发泡材料,便于观察,节约能源。

/316/ 大型板材真空退火炉多温区均温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大型板材真空退火炉多温区均温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板材真空退火炉多温区均温

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温控仪、多

个功率调节器、均温巡检仪和对均温巡检仪所检测信号进行

分析处理、对各温控仪和各功率调节器的工作过程进行监控

上位机监控系统;其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数据初始化,2、

计算出温度偏差e(n)的绝对值|e(n)|与温度偏差变化

率ec(n)的绝对值|ec(n)|,3、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对P

ID控制器所要使用的控制参数进行在线整定,4、PID参数自

/316/ 大型板材真空退火炉多温区均温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整定,5、实现对真空退火炉的加热控制,6、多温区均温性检

测,7、多温区均温性分析与局部调整。本发明控温精度高、

均温性好、可靠性高、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好,能够很好地满

足稀有金属真空退火炉的生产工艺要求,便于推广使用。

/317/ 制备云母珠光颜料的新工艺
制备云母珠光颜料的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以羰基金属为主要原料,采用MOCVD方法

,在微米级(10~150um)片状云母粉表面包覆纳米级(30~1

50um)的金属氧化粒子而获得不同色彩的珠光颜料的研究。

与珠光肽颜料传统工艺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大大简化了工

艺流程、设备结构简单,同时因无高温、高压和低真空要求

而易于产业化。该工艺用于粉体材料表面沉积反应,时间短

、成本低、质量稳定,而且能耗低、无污染、无三废排放,

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化工工艺。效益分析:该珠光颜料可在车

/317/ 制备云母珠光颜料的新工艺

辆工业、日用化工、家具业、电器及建筑、锻彩、装饰等领

域,有广阔的前途,优良的化学性能与物理性能满足不同行

业的需要。该项新技术为制备多色复层结构、多种衍射色的

梦幻珠光颜料提供技术条件。设备年生产25T,销售收入32

0万,利税180万元。

/318/ 含二苯甲酮受体单元的热延迟荧光聚合物的设计、制备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含二苯甲酮受体单元的热延迟荧光聚合物的设计、制备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材料的合成:合成得一系列含二苯甲酮受体的聚

合物。(2)对所得到的聚合物进行光电性能测试和轨道能

级计算。光性能主要通过聚合物在发光波长、效率、寿命以

及热延迟荧光特性等进行表征,电方面性能主要通过循环伏

安法测试氧化还原电位等表征,化学计算通过密度泛函理论

得到相应的HOMO、LUMO轨道、相应的电子云分布,分子轨道

夹角等参数。(3)OLED器件的制备、测试与性能优化。将

所TADF聚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制备成OLED器件,进行流明电流

/318/ 含二苯甲酮受体单元的热延迟荧光聚合物的设计、制备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电压,EQE等参数测试。使TADF-OLED的发光效率:≥40cd/A;

外量子效率:≥15%。

/319/ 一种穿心莲内酯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穿心莲内酯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心莲内酯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每粒软胶囊含穿心莲内酯10-300毫克,并含蜂蜡和药用辅料

,药用辅料包括稀释剂、助悬剂、消泡剂,囊壳中含明胶10份

,甘油4.0-5.5份(重量比)。制备工艺:明胶加水溶解后加

甘油和适量防腐剂,真空脱气;将助悬剂加入植物油中,穿心

莲内酯与稀释剂、消泡剂混匀;用模具压软胶囊。与穿心莲

内酯的已有剂型相比,本产品优点是质量稳定,携带、给药均

方便;有效成分溶出快。

/320/ 一种去除碲镉汞界面层的霍尔样品制备方法
一种去除碲镉汞界面层的霍尔样品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是一种去除碲镉汞界面层的霍尔样品制备方

法。其方法是:使用特定腐蚀剂,对碲镉汞外延层下方的碲

锌镉衬底进行腐蚀,过程中不损伤碲镉汞外延层材料,然后对

去除碲锌镉衬底的碲镉汞材料进行腐蚀,以消除可能的界面

层。通过此样品后续的霍尔测试,可以正确标定碲镉汞外延

材料的电学性质,排除碲镉汞界面层对碲镉汞外延材料电学

性质的影响。本方法操作方便,仪器要求简单,能够有效的去

除碲镉汞界面层。解决了长久以来,难以排除界面层对碲镉

/320/ 一种去除碲镉汞界面层的霍尔样品制备方法

汞材料影响,正确标定碲镉汞电学参数的问题。这对研究碲

镉汞外延材料特性有着重要意义。

/321/ 面向智能制造的制丝数据治理与CPS体系构建
面向智能制造的制丝数据治理与CPS体系构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面对制丝生产组织过程的精细化、精益化和智能化

的需求,传统的人工控制和数据治理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生

产的需求,所以本项目提出了基于CPS新型控制架构控制模式

,在CPS控制架构的基础上完成制丝的数据治理,实现基于CP

S新型架构的智能控制应用,达到智能控制的效果。已完成项

目合同要求的全部研究内容。通过项目研究,主要体现在下

列几个层面的突破和创新。1、形成了制丝生产的高质量数

据源针对制丝部大量的生产数据,完成了工艺数据关系研究

/321/ 面向智能制造的制丝数据治理与CPS体系构建

、数据时空关系研究、生产数据治理研究、一般过程数据治

理、特殊数据治理五个部分的研究,采用了大数据的手段对

数据进行清洗和压缩,实现了制丝数据的预处理,得到了较高

质量的历史数据集,为智能控制应用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持

。2、研究了基于CPS的新型控制架构体系由于制丝设备硬件

上拥有巨大的优势,拥有较为完善各种流量、水分、温度、

压力等传感器,并都已实现互通,已经具备感知系统的硬件条

件,在硬件部分已经实现了各个设备的联网,具备了网络系统

的硬件条件,在PLC控制层面我们还实现了各个工序的独立控

制,在中控我们实现了整个车间的集中控制,具备控制系统的

条件。通过对制丝线现有系统的扩展与整合,引入计算系统

,通过数据治理形成一个高质量数据集,用来支撑计算系统,

激活目前的感知系统,使其从数据的显示变为信息的感知;激

活网络系统,使其从目前的物理相连变为多点相通、多点协

作、多点互控;激活控制系统,使其从目前一个单一的实时数

据计算控制,扩展为具备存储、海量历史数据计算与实时计

算的智能控制;通过这4大系统有机的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完

整的闭环CPS体系。3、机器学习等先进算法形成了制丝过程

控制的智能化针对回潮机人工控制出口水分不稳定的问题,

首次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松散回潮水分控制建立了自学习模

型,实现了对松散回潮水分的智能控制;针对薄板烘丝机人工

控制水分不稳定的问题,首次利用深度学习反馈神经网络对

薄板烘丝建立了自学习模型,实现了对薄板烘丝机的智能控

/321/ 面向智能制造的制丝数据治理与CPS体系构建

制;基于加香出口水分的特性,结合大量历史数据集,建立烘

丝出口->风选冷却->气流丝掺配->梗丝掺配->加香数学

模型,实现了通过加香出口水分准确预测烘丝出口水分的回

归预测模型。机器学习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的人工控制,使得

整个过程的智能控制成为现实。项目研究期间,已受理发明

专利3件,已登记软件著作权1件;撰写学术论文3篇,其中2篇

论文已公开发表或录用,1篇论文获得2019年烟草行业统计论

文征集评选二等奖。以本项目为核心的“基于CPS的卷烟智

能工厂项目”入选2019年工业和信息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发展的试点项目;研究成果成为了烟草行业的信息化与智能

化建设的标杆,为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

践验证。项目研究成果于2018年1月应用于制丝生产线上,统

计至2019年12月共节约烟叶消耗费用217万元;到目前为止,

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大幅度的提高了烟丝的生产质量,保

证了制丝生产线的均质化生产,为集团均质化生产的要求提

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322/ 液晶材料
液晶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内容简介:(包括技术指标、技术水平、鉴定情况

等)液晶显示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优点在军事和

民用领域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作为液晶显示器三大主

要材料之一的液晶材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该所开发

生产的单体液晶和混合液晶,能满足国内大多数LCD产品的

原料要求,可替代进口,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该技术

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主要技术指标:(单晶)纯度:≥99.5

%,电阻率>5×10Ω·Cm,部分产品电阻率达到

/322/ 液晶材料

100×10Ω·Cm。形成产品的经济分析:工厂成本:

3902元/公斤(混晶)2956元/公斤(单晶)。推广应用和生产条

件:固定资产投资:1300万元;流动资金:700万元。经济

效益及市场预测:该所生产的单体液晶主要用于配制各种T

N型混合液晶及部分STN液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23/ 高品质生物可降解医用无纺布
高品质生物可降解医用无纺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项目产品以

生物可降解性能较好的纯棉及粘胶纤维为基本原料,添加来

源广泛、价格低廉的柳絮纤维,采用针刺法首次制备棉/柳絮

及粘胶/柳絮复合薄型非织造布。然后,利用壳聚糖溶液对该

无纺布进行医用涂层整理,拟制备棉/柳絮及粘胶/柳絮复合

无纺布医用敷料产品。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天然柳絮

的结构、性能、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天然柳絮

作为医用敷料的可行性,并对柳絮纤维进行预处理;(2)采

/323/ 高品质生物可降解医用无纺布

用生物可降解性较好的纯棉、粘胶纤维与经过预处理的柳絮

纤维按照不同的重量比进行开松混合,比较分析柳絮纤维成

网的难易程度和纤维成网的均匀性,探索制备过程中各参数

对棉/柳絮或者粘胶/柳絮复合薄型无纺布敷料的面密度均匀

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3)制定适宜的方法溶解壳聚糖,配

制壳聚糖整理剂对棉/柳絮及粘胶/柳絮针刺复合无纺布敷料

进行整理,考察整理过程中各参数(壳聚糖浓度、焙烘温度

、焙烘时间)的变化对无纺布敷料一般使用性能(如断裂强

度、断裂伸长率、毛细效应、透气透湿性、白度)的影响。

(4)综合国内外现有的医用抗菌纺织品的检测方法,探索适

合于壳聚糖整理无纺布的抗菌检测法。对整理后的无纺布敷

料进行抗菌检测,分析壳聚糖分子量、脱乙酰度、浓度的变

化对棉/柳絮及粘胶/柳絮复合无纺布抗菌性能的影响。技术

路线:天然柳絮--对柳絮进行处理--通过针刺法制备棉/柳

絮及粘胶/柳絮复合薄型无纺布--对复合无纺布进行壳聚糖

整理--性能测试--抗菌整理--产品。技术指标:棉/柳絮及

粘胶/柳絮复合医用无纺布:纵向断裂强力≥20N;横向断裂强

力≥5N;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6%-+6%;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

≤5%;白度≥90%;毛细效应≥60mm;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9

5%。

/324/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长期性能研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长期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针对目前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不足且研究大

多集中在面层的现状,选择代表性气候区域,调查与评价不

同类型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状况,并提出基于基层长

期性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气候分区;通过理论计算与室内外

试验,分析基层性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建

立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长期性能评价模型,并提出其评价方

法与标准;分析不同类型基层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适用性,

结合室内外试验提出基于长期性能的基层材料设计指标与方

/324/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长期性能研究

法;综合考虑荷载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出在面层与基层之

间设置层间功能层,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功能层的路用性能,

提出其材料设计指标及方法,并对设置功能层后不同类型基

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分析,提出面层、基层及功能

层相关力学指标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水泥混凝土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结合功能层的作用,推荐出不同交通等

级及气候分区适宜的基层类型,基于基层长期性能的要求,

对水泥混凝土面层与基层进行协调设计,提出同时考虑混凝

土面层和基层疲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此外,

通过大比例尺模型试验与试验路铺筑,观测不同类型基层和

面层的匹配性及其使用性能。研究成果对于减少水泥混凝土

路面的早期损坏,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并延长使

用寿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重大实用价值,可为修订公路水

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提供依据,在指导我国水泥混

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25/ 聚乙烯咔唑类聚合物电存储材料
聚乙烯咔唑类聚合物电存储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发的聚乙烯咔唑类聚合物电存储材料是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成果,已申请及授权多项发明

专利。应用领域:静电复印技术领域。技术指标:其开关比

超过一万,经过开关百万次后性能仍没有明显退化。创新内

容:电存储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器件性能稳定、功耗低等优

点。成熟程度:试生产阶段。投资规模:对场地和投资规模

要求不高,可以同相关企业合作开发。合作方式:各种合作

方式均可。

/326/ 景电灌区盐碱地微生物改良与覆膜灌水技术研究与推广
景电灌区盐碱地微生物改良与覆膜灌水技术研究与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2015年甘肃省水利重点科研计

划项目--甘水科外发[2015]55号文列入计划,课题序号7。

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合

理治理与利用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地资源,是缓解农业稳步增

收与耕地逐渐减少矛盾的重要出路,也是当地农业生产切实

关注的民生问题。景电灌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

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是我国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扬程灌

溉农业区,因灌溉回归水汇集致使灌区地下水水位持续抬升

/326/ 景电灌区盐碱地微生物改良与覆膜灌水技术研究与推广

,重度盐碱化土地约以400hm2/a的速度不断蔓延扩张,且蔓延

的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课题

以景电灌区盐碱地为研究对象,以覆膜滴灌条件下不同改良

模式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影响为研究重点,采用大田

试验方法、室内样品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全面系统地对

该地区盐碱地覆膜条件下不同改良模式下土壤盐分、养分、

产量特征进行研究,揭示覆膜滴灌不同改良模式对玉米生理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规律和覆膜滴灌不同改良模式对土壤养分

、盐分、离子相关性的内在机制,为景电盐碱地改良模式的

合理选择与应用推广,合理开发盐碱荒地资源与防治农田次

生盐渍化,保证半干旱区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揭示盐碱土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和微生物改良与覆膜

灌水的抑盐作用;(2)中度盐碱土改良后土壤含盐量逐步降

低到轻度,轻度盐碱土改良后可以种植耐碱农作物;(3)利

用盐碱地微生物改良与覆膜灌水技术可节省水资源,缓解景

电工程水资源供需状况,推动景电工程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和

利用水平。(4)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3篇,完成课题研

究报告。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揭示覆膜滴灌不同改良

模式对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规律和覆膜滴灌不同改良

模式对土壤养分、盐分、离子相关性的内在机制,分析得出

景电灌区盐碱地耕作层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阳离子以Na+

为主;分析了不同处理耕作层中HCO3-、SO42-、Cl-、Ca2+、

Mg2+和K+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采用不同配方的改良剂处理

/326/ 景电灌区盐碱地微生物改良与覆膜灌水技术研究与推广

盐碱土,得出施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对降低盐碱土壤pH

值和盐分的效果最为显著;不同改良剂均能改善玉米生长指

标状况,促进玉米株高,有利于玉米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

累,提高玉米产量,对玉米生产具有指导作用。④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到立地条件

相似的盐碱地地区。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

结合,在应用中,应注意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选

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作物。⑤应用领域:本研究成果可应用

于半干旱区盐碱地玉米种植和盐碱地改良等领域。研究成果

对半干旱区盐碱地改良利用覆膜滴灌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社

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解决半干旱区的不同改良模式治理盐

碱地及合理利用盐碱地资源,提高粮食产量和合理利用灌溉

水资源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受研究方法、时

间、经费、技术条件等限制,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本研究

中未进行农作物根系生长情况和分布状况的深入调查,对微

生物菌剂与有机肥的最优配比没有进行更加细化和深入的研

究,也没有考虑到植株对土壤盐分吸收和作物品质的影响,无

法了解作物对盐碱地盐分减少的贡献作用;本研究只是对景

泰县芦阳镇盐碱地进行了覆膜微生物菌剂改良研究,没有开

展大范围的推广。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327/ 一种光隔离器及其隔离方法
一种光隔离器及其隔离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隔离器及其隔离方法,实现光

波正向传播、反向隔离,解决了背景技术基于法拉第旋转式

原理制得的光隔离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利用光路系

统中起偏器产生线偏振光,磁旋光玻璃的非互易圆双折射特

性以及自然旋光晶体的互易性圆双折射作用,使正向光能够

重新聚焦在输出端,而反射回的光在通过磁旋光楔形玻璃之

后不能在正向输入端聚焦而被隔离,从而达到光单向传输的

目的。本发明具有反向光隔离度高、插入损耗低、工作带宽

/327/ 一种光隔离器及其隔离方法

宽等显而易见的优点。

/328/ 新型生物力学适配功能钛合金牙种植体开发
新型生物力学适配功能钛合金牙种植体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系统研究了TLM合金棒、丝材在加工成型过

程中的加工工艺参数、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变化,形

成了牙种植体用高品质TLM合金棒、丝材产业化加工技术。

通过大塑性变形制备出超细晶和微纳米晶TLM样品,并研究了

其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变机理及其生物力学性能匹配规律。

基于中国人体典型骨骼特征,设计和开发出不同结构牙种植

体7套,并分别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

,以使得牙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适配性能和长期的稳

/328/ 新型生物力学适配功能钛合金牙种植体开发

定性,保证能够在植入人体以后长期、稳定、可靠的发挥口

腔修复效果。同时依据骨整合理论和临床口腔环境特征和康

复治疗要求,分别开发出表面非涂层粗化涂层、活性多孔涂

层、功能抗菌涂层等多种牙种植体表面功能改性技术。在种

植体延期负载试验中,发现纯钛种植体的骨结合率、螺纹内

骨的面积率、皮质骨区结合骨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显著低于

低弹性模量的TLM种植体。

/329/ 枝状物负载5-氨基水杨酸纳米缓释体系的合成及其缓释性研究
枝状物负载5-氨基水杨酸纳米缓释体系的合成及其缓释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视黄醛循环障碍会导致视黄醛在视网膜细胞内累积

,引起视网膜细胞中毒,最终造成失明。5-氨基水杨酸(简称

5-ASA)能与视黄醛形成席夫碱,降低游离视黄醛浓度,达到

治疗高浓度视黄醛引起的视网膜疾病的目的。由于5-ASA的

眼部给药比较困难,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吕正荣教授课题组研

究了一种用枝状物负载5-ASA的纳米给药体系(简称AGFB-A

SA),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缓释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5-ASA的

给药效果。申请人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中发现,每个枝状

/329/ 枝状物负载5-氨基水杨酸纳米缓释体系的合成及其缓释性研究

物分子平均负载超过8个5-ASA分子后水溶性很差,无法实现

正常给药,大大影响了该纳米缓释体系的应用前景。因此,有

必要对AGFB-ASA缓释体系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对5-ASA负载

效率更高,性能更为优越的新的纳米缓释体系。本项目通过

选择合适的连接分子将5-氨基水杨酸分子连接到纳米枝状物

上,在保证整个纳米缓释体系能负载8个以上5-氨基水杨酸分

子时,仍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缓释效果,同时又保证了纳米

缓释体系易于合成。项目研究内容为:(1)连接分子的选

择;(2)纳米缓释体系的合成;(3)纳米缓释体系缓释效果

评价。项目的实施为探索性质更为优良的类似缓释体系提供

了有价值的参考。

/330/ 在线电生不稳定氧化剂化学发光在医药分析中的应用
在线电生不稳定氧化剂化学发光在医药分析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通过优化试验条件自行合

成出能满足实验需要的鲁米诺精品;应用流动注射进样技术

,将恒电流电解在线产生ClO^-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

相结合,建立了化学发光法测定卡托普利含量的分析新方法

/331/ 腹膜透析液(碳酸盐)的研究开发
腹膜透析液(碳酸盐)的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尿毒症属于重大疾病,我国尿毒症患病人群约为15

0-200万,且每年正在以5%-10%的速度增长。2012年,卫生部

将尿毒症等8类特重大疾病的医保全面推开使补偿水平达到

90%左右。腹膜透析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于管理

、价格低廉等优势,更适合中国国情,在“尿毒症一体化治疗

”流程中被推荐为有残肾功能尿毒症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法。

腹透患者需要每天使用3-5袋腹膜透析液,按照2013年年底登

记的腹透患者数量计算(还有很多人员未登记入册),腹膜

/331/ 腹膜透析液(碳酸盐)的研究开发

透析液的需求量约6000万袋/年,相当于20亿元市场。华仁药

业自主研究开发了一种采用非PVC双室袋的应用乳酸盐和碳

酸氢盐作为缓冲剂的生理性腹膜透析液。该腹膜透析液可用

于尿毒症的治疗,能减少腹膜透析液中的渗透剂-葡萄糖在灭

菌和放置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GDP),也保证了透析液的

生理性pH,从而降低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功能的损害

,减少残余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华仁

药业生产的非PVC软袋包装的腹膜透析液(乳酸盐)已经于

2011年取得了生产批件,并针对腹膜透析液需要连接易折塞

、双联系统和引流袋等,专门设计了腹膜透析用双室软袋并

申请了发明专利“腹膜透析用药液袋”申请号20131036013

6.9和实用新型“腹膜透析用药液包装结构”ZL2013208395

57.5。华仁药业具备研究和生产腹膜透析液的技术能力和产

业转化能力。本项完成了小试、中试和质量研究,并于2012

年向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临床注册申请,受理号

为CXHL1300626鲁--CXHL1300628鲁。项目采用的二氧化碳灌

注保护的工艺方法和新的质量检测方法已经分别申请了发明

专利“腹膜透析液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413331.3和

“一种测定复方制剂中碳酸氢钠含量的方法”申请号20121

0397923.6。

/332/ 棉花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应用
棉花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成果主要以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联合基金

重点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等项目为支撑。针对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效率低、开发的引物存在冗余性、分子育种和常规

育种脱节等问题,以及品种权保护、种子质量控制、种子纯

度高通量检测、DNA快速高效提取、种质资源整理与高效利

用、杂种优势配组等育种和种子产业等方面需求,本研究成

果主要围绕SSR标记开发、功效评价、非冗余性检测、PCR体

/332/ 棉花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应用

系优化、PAGE电泳技术完善、多重PCR技术等方面展开,覆盖

了SSR标记实验整个过程,构建了棉花SSR标记技术体系。同

时在棉花遗传育种和种子产业等方面展开利用研究,包括杂

交棉纯度鉴定、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核心

材料的亲缘关系、(陆地棉×达尔文氏棉)F2遗传群体

高密度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等。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

(SCI两篇,学报5篇),其中4篇文章分别获得国家、省市优

秀论文奖;授权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基于该项成果相关

技术省级审定棉花品种1个(苏棉28入选市级主推品种,推广

26.6万亩,基于该品种配套栽培技术新建省地方标准1项)、

申报植物新品种权1项(盐棉196);该项成果相关技术体系

在全国三大棉区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取得

社会经济效益1.155亿元。该项成果相关技术体系对于棉花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QTL定位、遗传多样性和关联分析、基

因组育种、棉花高通量测序后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挖掘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棉花育种、棉花材料创制具有一定

指导和借鉴意义。也将为国家种业体制改革后和“一带一路

”背景下的棉花种子产业的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种子质量控

制、种质资源整理与高效利用、棉花高通量测序后的遗传物

理图谱构建以及基因图位克隆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333/ 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铁酸铋粉体的方法
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铁酸铋粉体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铁酸铋粉体的方

法,(1)将FeCl3·6H2O和Bi(NO3)3·5H2O配成

母盐溶液;(2)将母盐溶液滴加到氨水溶液中,滴定速度小

于2mL/min,搅拌0.4-1h得到沉淀物;(3)将沉淀物用去离子

水反复清洗,陈化,制得水热反应前驱物;(4)将前驱物溶液

加入微波水热釜中,填充比为60%-75%,并向反应釜中加入

矿化剂,将反应釜置于微波辅助水热合成仪中,用去离子水洗

涤得到中性产物,再将中性产物用无水乙醇清洗,室温下干燥

/333/ 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铁酸铋粉体的方法

得到铁酸铋粉体。本发明的优点是总结了制备纯相BiFeO3粉

体的生成范围,并且通过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控制BiFeO3

粉体形貌、得到比表面积较高的BiFeO3粉体,从而提高粉体

的光催化性能。本发明的到的粉体粒度分布均匀,工艺控制

简单,工艺周期短,节省能源。

/334/ 一种用于铬(VI)解毒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铬(VI)解毒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属于一种用于铬(VI)解毒的吸附剂的制备

方法。该项目的铬(VI)解毒吸附剂以蛋壳膜(EsM)为主要原

料,其重量百分比为86.2%一96.2%,另有改性剂聚乙烯

亚胺(PEI)3.8%一13.8%。该项目的吸附剂具有成本低廉

、组分简单、废物利用等优点,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无二次

污染。在污水处理中,应用该项目的吸附剂,可将有毒的c

r(VI)转变成无毒的cr(III),实现对cr(VI)的解毒,还可适

用于铬渣的处理。§淡鼢2500黧浈m1500§。500l

/334/ 一种用于铬(VI)解毒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受糙碰m8簸。该项目是一种用于铬(VI)(即cr(VI))解毒的吸

附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铬去除中的应用。cr(VI)和cr(1lI)

是铬在水体中存在的两种主要价态。其中cr(1lI)是辅助哺

乳类动物体内糖类代谢的必需元素,cr(VI)则毒性很强,对

生物体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诱变性。对废水中cr(VI)的去除

多采用吸附的方法,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微生物菌体、

纳米材料等,其中活性炭的应用最为广泛,但其难于分离、

后续处理成本高。由于具有环境友好性和生物体相容性,天

然生物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己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335/ 环淫羊藿素苷元在制备抗炎、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环淫羊藿素苷元在制备抗炎、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陕西产淫羊藿属植物有淫羊

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4种属于《中国

药典》2005年版收载品种。安康是巫山淫羊藿最佳适宜地之

一。从陕西产巫山淫羊藿中已分离77种化合物,并测定了4个

品种淫羊藿的总黄酮,巫山淫羊藿黄酮含量达5%以上,但以朝

藿定C为主,并非其他品种富含的淫羊藿苷,这一点以前并未

引起强烈关注,在2005版及以前版本的中国药典中,所有的淫

羊藿质量控制指标均为淫羊藿苷,而据我们测定,巫山淫羊藿

/335/ 环淫羊藿素苷元在制备抗炎、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中淫羊藿苷明显低于朝藿定C,如果按以前方法衡量,大部分

样品不符合药典标准,但其在临床中的药理活性并不输于其

它品种,具有较好抑菌抗炎、抗骨质疏松等作用。2、技术原

理及性能指标:采用水或乙醇提取主要黄酮成分,加入酸回

流提取,有机溶剂萃取,回收溶剂,大孔树脂纯化,乙醇洗脱并

结晶,得到含量大于90%的环淫羊藿素苷元,DPPH法研究其抗

氧化作用,蛋清致炎研究其抗炎作用,液体培养基法研究其对

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环淫羊藿素苷元具有良好的

抗炎抗菌作用,可以环淫羊藿素苷元为原料,用于制备抗炎、

抗菌药物的原料,制成各种常用制剂类型如胶囊剂、片剂等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研究首次制备分离了朝

藿定C的衍生物环淫羊藿素苷元,并首次研究了其抗炎抗菌活

性及抗氧化活性,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活性,可作为一

种新型植物类抗生素吗,作为一种新的医药及保健食品原料

,用于新药开发和保健食品开发。4、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本课题研究处于巫山淫羊藿研究的前列,成分研

究的重点在于比较巫山淫羊藿和其他品种成分间的差异;标

准研究的重点在于以朝藿定C为指标的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

;生物药理研究的方向为抗炎。这一方向为首次进行。此研

究结果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众所周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

,抗药性已经成为目前抗生素使用的一大隐患,而植物抗生素

与常用的化学抗生素比较,在抗药性及耐药性方面具有无法

比拟的优势,近年的研究开发也逐渐成为焦点,这可能在一定

/335/ 环淫羊藿素苷元在制备抗炎、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程度上为民间将巫山淫羊藿根作为“小黄连”应用提供理论

依据,具有更大的期望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此外,研究制备

了环淫羊藿素苷元,其制备方法和生物活性研究为初次开展

,其研究成果申报了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所用工艺、技术

方法和产品适用性广,安全无副作用。4、技术成熟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本课题研究处于巫山淫羊藿研究的前列,环

淫羊藿素苷元在抗炎抗菌方面表现良好,可用于市场常见炎

症及致病菌的治疗。此研究结果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所用

工艺、技术方法和产品适用性广,安全无副作用。5、应用及

存在问题:巫山淫羊藿的研究走在国内前列,项目承担者近

十年来一直从事淫羊藿研究,对淫羊藿的成分、分离提取工

艺、质量控制和采收、生活环境及衍生物的制备有较深入的

研究。研究结果淫羊藿已经被中国药典2010版单列作为药用

,产生了一定社会反响,对于当地巫山淫羊藿的正确采收期提

供了参考,为藏在秦巴深山的巫山淫羊藿药用提供了依据,项

目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意义。环淫羊藿素苷元分离纯化

工艺成熟,产物含量高,可作为新剂型药物的原料药,在成本

控制和质量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活性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可

作为一种新型植物类抗生素,随着研究深入和需求量的猛增

,其应用前景非常好。项目研究进行了小试,有关提取物达到

了含量大于90%的预期要求,产品已用于课题组开发巫山淫羊

藿保健食品和新药的初步研究,项目研究将有力推动陕南巫

/335/ 环淫羊藿素苷元在制备抗炎、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山淫羊藿产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和经济效益。6、

历年获奖情况:2014年,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

奖(名称:“巫山淫羊藿质量标准与朝藿定C分离及抗炎作

用研究”)

/336/ 杜仲引种栽培示范技术
杜仲引种栽培示范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技术说明:经过8年试验,研究出杜仲在新疆

对土壤条件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方法、播种深度、密度、

播期、苗圃育苗技术、田间移苗技术、田间管理、幼苗防寒

越冬技术等。1、经大面积试种,新疆地区的杜仲株高较长

江南北地区杜仲明显提高,一般情况下,长江南北地区幼苗

一年生苗高60-80厘米,在新疆我们培育出的当年幼苗株高

80-120厘米,较长江南北地区增高40%左右。内地2年生苗1

50-200厘米,我们的2年生苗都在250厘米以上。2、提高了

/336/ 杜仲引种栽培示范技术

种子发芽率。一般内地杜仲种子发芽率在20%左右,而经我

们“低温沙藏种子处理技术”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可达70%

,比常规种子的发芽率提高3倍多。3、幼苗经“室外假植越

冬技术”,第二年春天幼苗成活率达90%以上。二、应用前

景:1、为杜仲在新疆的大面积栽培利用及杜仲的产业化发

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据。2、为新疆的退耕还林、荒山

绿化、城市美化、提供了新的选择。3、为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促进农民快速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4、为大批名贵中

药材落户新疆提供了理论依据。

/337/ 全平坦式滑盖电子装置
全平坦式滑盖电子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全平坦式滑盖电子装置,其包含:一本体;一上

盖;以及二滑动枢接组件,是以可滑动方式枢接本体,且以可

滑动方式枢接上盖,使得上盖可完全叠合于本体上方而收折

滑盖电子装置,亦使得上盖可完全移动脱离本体上方并以一

边缘相邻本体的一端的方式相互并排,进而完全伸展滑盖电

子装置,此外,各滑动枢接组件分别具有一第一连结块、一第

二连结块以及一枢接杆,该第一连结块滑设置在本体一侧,该

第二连结块滑设在上盖一侧,该枢接杆以二端分别枢接在第

/337/ 全平坦式滑盖电子装置

一连结块与第二连结块上。上述结构可完全伸展滑盖电子装

置而增进使用者操作性与观看性。

/338/ 渔船磁罗经平行固定校正法
渔船磁罗经平行固定校正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339/ 芒果与扁桃cpDNA高通量测序及结构分析
芒果与扁桃cpDNA高通量测序及结构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

获得对优良品种的培育、叶绿体基因组工程的发展和系统发

育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芒果(MangiferaindicaL.

)为漆树科芒果属植物,几乎分布于所有的热带、亚热带国

家和地区,为世界五大名果之一;扁桃(Mangiferasvlvatic

a)与芒果同科同属,但不同种,是广西中南部地区广为种植

的庭院、街道绿化树。目前,尚未发现从芒果与扁桃叶绿体

基因组水平的角度对其进化地位进行评价比较分析的相关报

/339/ 芒果与扁桃cpDNA高通量测序及结构分析

道。本研究以“桂热芒82号”与“扁桃”为供试材料,采用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技术对其叶绿体基因组(cpDNA)

进行测序,以期获得其cpDNA全序列并对其中所包含的基因结

构进行注释分析。同时,通过与其它近缘植物cpDNA的比较,

揭示分子系统进化地位,为今后研究芒果果皮色泽转化,采用

叶绿体基因工程培育芒果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本课题为了

打破传统芒果育种工作的瓶颈而获立项,由广西科学技术厅

下达,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承担、实施的青年基金(2015

GXNSFBA139085),实施时间为2015年09月至2018年08月。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目的:迄今为止,尚未见到过从叶

绿体全基因组角度对芒果研究进行的报道。因此,本课题利

用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具有通良性分辨力的

特点,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报道和笔者研究团队的研

究基础,选用可作为庭院街道绿化观赏兼食用的“桂热芒82

号”和“扁桃”为材料,以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为手段

,通过芒果和扁桃叶绿体全基因组的公布以及对基因组结构

、基因功能和类别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芒果属植物的系统

进化地位。为芒果分子育种、光合调控、植物抗性、物种鉴

定、亲缘关系提供基础遗传信息。可以预见芒果叶绿体基因

组的研究为解决其育种周期长、易发病虫害以及系统发育关

系等世界性难题提供崭新的解决方法。(二)意义:如今,

越来越多的物种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得到公布,许多物种的

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已获得的叶绿体

/339/ 芒果与扁桃cpDNA高通量测序及结构分析

全基因组序列与植物物种的总数相比差之深远,果树物种的

相关研究报道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叶绿体全基因组研究的

应用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从而限制了笔者研究的芒果和扁桃

在亲缘关系、物种鉴定及分子育种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那么芒果在植物进化发展中又居于什么位置?虽然世界各国

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但对芒果的起源、发展、演化过程以及

分子育种的研究,目前的认识还是比较粗浅。芒果叶绿体全

基因组序列的获取将对增强光合作用能力、利用叶绿体基因

工程提高芒果的产量以及发挥分子机制更深入从事芒果领域

相关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三、主要论点与论据(一)主要论

点:为加快芒果产业发展,更好地利用芒果特色资源优势,丰

富芒果选育种借鉴素材,推进芒果新品种的选育进程。1.芒

果扁桃cpDNA理想获取;2.cpDNA克隆完整序列的成功测序;3

.基因注释、分类、功能分析;4.芒果及其近缘种扁桃的系统

进化地位分析。(二)主要论据:张宇,黄国弟,李日旺,莫

永龙,黄强.芒果属植物叶绿体DNA提取方法的研究[J].南

方农业学报,2017,35(3):50-54,62。四、创见与创新(

一)摸索出适合芒果属植物叶绿体DNA提取的方法;(二)明

确了芒果及其近缘植物扁桃的系统进化地位;(三)培养了

青年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构建一支从事芒果分子生物学

研究的团队,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五、社会经济效益,存

在问题(一)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所

/339/ 芒果与扁桃cpDNA高通量测序及结构分析

形成的成果远大于经济价值所衡量,一旦推广引用于生产研

究,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芒果分子育种、

光合调控、植物抗性、物种鉴定、亲缘关系提供基础遗传信

息。可以预见,芒果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为解决其育种周期

长、易发病虫害以及系统发育关系等世界性难题提供崭新的

解决方法。充分展示广西芒果研究先进水平,提高影响力。

(二)存在问题:芒果与扁桃cpDNA序列虽然成功测序,但基

因功能注释还需进一步细化,寻找优良性状基因,为芒果分子

育种产业发展做充分准备。六、历年获奖情况撰写发表的论

文《芒果属植物叶绿体DNA提取方法的研究》在广西热带作

物学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广西热带作物学

会2017年优秀论文”。

/340/ 酸枣高值化综合利用与全产业链开发
酸枣高值化综合利用与全产业链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

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历时十

二年之久,创造性地对酸枣开展了从资源、栽培、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营养功能、作用机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完整

链条的系统研究;构建了“营养功能成分-作用机制-生物活

性-体内过程”为核心的酸枣研发全过程创新模式;建立了系

统的酸枣研发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在系统阐明酸枣镇静安

眠、神经保护、改善心肌功能的主要营养功能成分及相关机

/340/ 酸枣高值化综合利用与全产业链开发

制的基础上,开发了酸枣仁脂肪油的绿色提取、多糖的高效

生产、黄酮皂苷类成分的可控制备等核心生产技术,以及指

导提升改造生产工艺为核心的营养功能成分高效利用技术,

发表文章36篇,其中SCI收录17篇(中科院1区两篇),引用次

数260次,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阶段成果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

技进步一等奖;从多个层面对酸枣进行了高值化综合利用产

品研发并投入生产(上市),主要产品包括新型酸枣饮料、

酸枣固体饮料、酸枣叶静神茶、酸枣仁油,并支撑“通心络

胶囊”的二次开发提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生态效益: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0.07亿元,新增利润1.5

3亿元,带动京津冀地区十多万亩酸枣种植及野生资源保护利

用,累计助力两万余户农民增收1.31亿元。本项目基于酸枣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的平台,实现了酸枣产品

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的有机结合和无缝链接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利用酸枣资源、开发酸枣产

品、打造酸枣产业,服务区域经济,为京津冀一体化服务”的

目标。

/341/ 陕产重楼总皂苷纳米长循环脂质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陕产重楼总皂苷纳米长循环脂质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已有实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陕产重楼

总皂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初步的理化性

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选择脂质体为制剂的剂型,对该制剂

的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药效学进行研究,初步开发

出一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型中药制剂。本研究首先采用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重楼中重楼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为自变量,重楼总皂苷的提

取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完全二次响应曲面

/341/ 陕产重楼总皂苷纳米长循环脂质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的回归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最佳提取工艺,并将预测值与观

测值进行比较。重楼中重楼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

乙醇浓度为62.5%、液料比为16.5、提取时间为3.0h,通过3

批验证提取工艺参数,重楼总皂苷的提取量实测值与回归模

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61%。使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

化重楼中重楼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结果可靠,预测

性良好。其次制备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表

征。以粒径、PdI、Zeta电位及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制备

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各个因素。并采用Malvern粒度

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分布、PdI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考察其

形态,并考察长脂质体的稳定性。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

的平均粒径为109.4±32.7nm,PdI为0.171±0.036

,zeta电位为-36.7±4.5mV,包封率为93.5±3.2%;

透射电镜显示脂质体粒径均一,成球状分布;长期稳定性研究

表明,长循环脂质体在4℃条件下放置3个月稳定。重楼总皂

苷长循环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可以得到包封率高、稳

定性好的脂质体制剂。最后分别对体内及体外的抑制肿瘤效

果进行研究。其中体内研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行研

究,研究表明重楼皂苷及脂质体组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

用均随剂量的升高而增强。脂质体组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

制效果明显好于重楼总皂苷溶液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采用以异位皮下移植肝癌H22实体瘤小鼠为动物模型

,考察了脂质体与药物溶液的抑瘤效果,结果表明脂质体具有

/341/ 陕产重楼总皂苷纳米长循环脂质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较好的杀灭抗肿瘤的能力,与模型组相比较,重楼溶液组及脂

质体组TNF-α含量显著降低。

/342/ 功能性玫瑰腐乳的研制
功能性玫瑰腐乳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项目通过定向诱变选育出一株紫色红曲霉LHH-1

,该菌株具有高产功能性代谢产物莫纳克林-K、不产真菌毒

素桔霉素的优良特性;研究建立了红曲发酵产物中莫纳克林

-K和桔霉素的HPLC-PDA快速分析方法;创制了功能性红曲生

产的关键技术和新型玫瑰腐乳产品,产品中莫纳克林-K的含

量最高可达到24mg/100g,并进行了日加工2吨的玫瑰腐乳的

试生产。

/343/ 硫酸氢氯吡格雷合成新工艺
硫酸氢氯吡格雷合成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此项目为计划外根据国内国际市场及

技术研究程度自建项目。2.应用领域:生物医药、化学药、

医药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3.技术说明:工艺流程简述:以

邻氯苯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拆分、取代、环合、成

盐五步反应合成硫酸氢氯吡格雷,总收率约35%。硫酸氢氯吡

格雷技术指标:CAS号:120202-66-6化学名称:(S)-ALP

HA-(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乙

酸甲酯硫酸盐分子式:C16H16ClNO2S·H2SO4分子量:

/343/ 硫酸氢氯吡格雷合成新工艺

419.9有关物质:A<0.2%,B<0.3%,C<1.0%,其他杂质<0.

1%,总杂质<1.5%质量标准:企业标准4.成果的创造性、先

进性:硫酸氯吡格雷原料药的工艺路线目前有三种,而我公

司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分拆后合成的工艺路线。氯吡格雷工

艺路线:以(±)-邻氯苯甘氨酸经酯化、拆分,得到(

+)邻氯苯甘氨酸甲酯,再与噻吩乙醇对甲苯磺酸酯发生XN2

取代反应制成胺,然后与多聚甲醛在甲酸中加热回流,实现关

环反应,从而得到氯吡格雷碱,再与硫酸成盐得到终产物。整

个工艺其创新点有两点:(1)在拆分制备邻氯苯甘氨酸甲

酯酒石酸盐的工艺中创新性地使用了新的拆分溶剂—四氢呋

喃、甲缩醛、苯乙腈。将此三种溶剂按一定比例配比后用做

拆分的反应溶剂,这样与文献相比提高了反应收率和产品质

量。(2)在对接取代反应工艺中,创新性地使用新的反应溶

剂—苯乙腈、乙醇。将两种溶剂按一定比例配比后作反应溶

剂,能使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

。此创新性具有国内领先水平。5.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抗血小板药

物,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动脉粥状硬化疾病、急性冠脉综合症

、预防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性并发症等

。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相比,硫酸氢硫酸氢氯吡格雷具有疗

效强、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硫酸氢硫酸氢氯吡格雷与

阿司匹林联用正逐渐成为心脑血管病中抗血栓治疗的标准。

2005年,全球销售额达59亿美元,列单产品销售额第2位。20

/343/ 硫酸氢氯吡格雷合成新工艺

09年,全球销售额达100亿美元,国内市场深圳信立泰年销售

额7亿人民币,占同品种份额15%。该产品的强劲销售增长势

头可见一斑,现已占据该类别市场的首位。综上所述,开发本

品必将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344/ 电脉冲改善连铸坯组织的工业化试验研究
电脉冲改善连铸坯组织的工业化试验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铁合金冶炼
技术详情

  电脉冲技术与细化晶粒的传统工艺相比,具有细化

效果显著并且稳定、投资少、无污染等特点,同时可改善铸

坯宏观组织质量,在不需要加大合金消耗量的条件下,提高钢

铁材料综合力学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产品的利润空

间,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同时,电脉冲技术对环境也不会造

成影响,属于新型清洁环保的工艺,有“绿色凝固细晶技术”

的美称。

/345/ 一种土遗址浆-土界面应变计的布设装置及使用方法
一种土遗址浆-土界面应变计的布设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我国土遗址数量巨大,类型全面,

分布广泛,然而土遗址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其中裂隙、坍塌和

掏蚀等有关力学稳定性的病害在土遗址中广泛发育,成为危

机土遗址安全保存的首要问题。锚固技术在土遗址稳定性控

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土遗址锚固问题的复杂性,

目前对土遗址中锚杆锚固作用机理的认识仍不清晰,严重制

约了土遗址锚固技术的发展,使锚杆支护设计的理论水平远

远滞后于工程实践。遗址土围岩体向自由空间移动时,力的

/345/ 一种土遗址浆-土界面应变计的布设装置及使用方法

传递先由遗址土体到黏结材料,再由黏结材料到锚杆,涉及3

种介质和2个界面的复杂传递过程,其中界面应力的传递机制

和分布规律才是锚固作用机制研究的重点。然而当前国内外

学者多集中于研究锚杆与粘结材料之间的应力传递和分布规

律,对遗址土体与粘结材料之间的锚固体界面应力传递和分

布规律研究甚少,根本原因在于模型试验中无法突破在浆体

-遗址土界面准确定位、高质量、高成功率粘贴应变片的技

术难题。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针对现有应变计在土遗址浆

-土界面的粘贴成功率低、粘结质量差、定位不准确的技术

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土遗址浆-土界面应变计的布设装置及

使用方法,制作简单、操作简单且准确、高效、高质量的将

应变计粘贴至锚孔壁,为土遗址浆-土界面的应变监测提供有

利支撑。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本发明操作简单、安

装方便,其设计充分考虑了科研实验的要求,使得整个装置制

造简单、造价低廉,维护保养便捷,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2)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土质成分和不同孔径的土遗址锚孔

壁的应变监测;对土遗址孔壁几乎无扰动,极大程度的保护了

锚孔,保证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为浆-土界面物理力学性能

探究试验和最大兼容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岩土质遗址保护加

固工程试验探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为浆-土界面应力传

递和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有利支撑。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技术成熟可靠,适用于土遗址保护加固

和试验测试等相关行业,安全性与可靠性高。⑤应用情况及存

/345/ 一种土遗址浆-土界面应变计的布设装置及使用方法

在的问题该装置初步应用于土遗址浆-土界面应变计的布设

工作。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346/ 耐高温刺参和白刺参种苗商品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耐高温刺参和白刺参种苗商品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成功选育了1个耐高温速生刺参品系和1个白刺参品

系,建立了耐高温刺参品系和白刺参品系苗种培育技术操作

规程,形成了2个苗种繁育技术标准。2012-2014年共筛选保

存了耐高温刺参种参1600余头,白刺参种参815头;培育出耐

高温刺参苗种共计1849kg,选育的耐高温F3代刺参室内保苗

期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提高11.2%;池塘网箱养殖阶段生长速度

提高53.38%,存活率较对照组提高42.0%;培育出白刺参苗种

1100kg,根据实际育种经验不断进行调整优化,白刺参苗种室

/346/ 耐高温刺参和白刺参种苗商品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内养殖生长速度提高了13.5%,浮游期至幼参期存活率提高了

14.9%。;项目执行期内获授权专利3项,发表文章4篇,获得2

个奖项,出版专著1部。

/347/ 三七总皂甙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三七总皂甙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本品采用PEG-400做溶媒的软胶囊新工艺、新技术

,使产品服用后能很快分散在胃肠液中,生物利用度提高,能

更好地适应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时的要求。本品是国内最早研

究开发出的已知成分含量达到95%以上、可测成分达到70%以

上的科学天然药创新产品,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产品功能及应用领域:活血化淤,通络活脉。用于淤血阻

滞所致的缺血性中风病(脑梗塞)中经络恢复期,症见半身

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

/348/ 分子电催化小分子活化基础研究
分子电催化小分子活化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利用光能或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能源转

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发展高效稳定的水分解催化剂

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围绕水分解反应,开展了一系

列机理研究及性能优化工作。本研究团队在研究方向上具有

特色且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在“基于分子催化剂的水分解

机理研究”方向上立足世界前沿领域,针对水分解过程中氧

氧键和氢氢键的成键机制这个关键科学问题,发展了基于卟

啉和咔咯的分子催化剂模型,通过电化学和原位光谱的技术

/348/ 分子电催化小分子活化基础研究

和停流光谱技术研究快速反应,实现了对高活性反应中间体

和催化活性物种的监测及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揭示了水分解

过程中氧氧键和氢氢键的成键机制;在以分子指导异相催化

剂设计合成中,设计制备了分子催化剂与异相催化剂高效共

催体系及高效过渡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在电催化

析氧反应、氧气还原反应等重要能源相关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并进一步地组装成金属空气电池等器件。为解决新能源领

域相关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上述创新性成果

,开拓了利用金属卟啉类模型分子的水分解催化反应机理研

究,深化了氢氢成键理论,不但推动了金属卟啉类水分解催化

剂的发展,也将对其他类型分子催化剂和固体材料催化剂的

理性设计提供重要指导。一方面,在获得高效分子催化剂的

基础上,提出并构筑了“分子+连接+纳米阵列”电极体系,拓

展了分子电催化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基于这

些机理研究成果深化了氢氢/氧氧成键理论,也固体材料催化

剂的理性设计提供重要指导,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高效的电

催化产氧催化剂,为最终实现高效分子电催化在能源及其他

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这些成果被总结发表在Angew.Che

m.Int.Ed.(2篇),Adv.Mater.(1篇),Adv.EnergyMater.

(2篇)等学术期刊上。

/349/ “双黄败毒颗粒”的研制与应用
“双黄败毒颗粒”的研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兽用药品制造
技术详情

  “双黄败毒颗粒的研制及应用”项目是成都恩威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根据我国家禽病毒病防治现状和人类对

餐桌安全的高度关注,联合西南民族大学和四川省兽药监察

所、启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兽药新药研制及应用项目

,属于可持续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

化等科学技术领域。项目以《兽药注册管理办法》和《中兽

药、天然药物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等法规技术为指导,主

要研究内容为处方优化筛选、药学研究、药效学评价和毒性

/349/ “双黄败毒颗粒”的研制与应用

研究、临床研究(疾病模型和自然病例)等,通过研究取得

了以下成果:1.根据传统中兽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精

心配伍,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固本、燥湿利胆之功的纯

中药处方;2.确定了颗粒剂为最终剂型,确定了制剂工艺并

制定了企业质量标准;3.双黄败毒颗粒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显

著抑杀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等多种家禽病毒

的作用,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4.具有解热和增强免

疫功能作用;5.建立了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常见家禽病毒

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平台和药物评价平台。6.临床对新城疫、

传支、传喉、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明

显降低鸡新城疫的死亡率,迅速改善症状,对鸽新城疫临床

治愈率可达97.6%,效果优于复方金刚烷胺,是治疗新城疫

的首选药物;对鸡痘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降低鸡痘引起的死

亡,缩短病程8天,7天内治愈率为96%,痘疹脱落开始时间

较病毒克推迟1天;能有效缓解鸡传支的临床症状,有良好

疗效,优于病毒克;对鸭病毒性肝炎有显著疗效。7.“双黄

败毒颗粒”获农业部三类新兽药证书,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

项,已进入实质审查,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1篇,出

版专著3部,培养研究生12名,试验技术人员10名。8.以该

产品为核心,组建了成都恩威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建成两条

兽药生产线。在四川、河北、石家庄、广西、辽宁、哈尔滨

等国内诸多省市以及越南、伊拉克、尼日利亚等地规模化养

鸡场开展了推广应用,并以技术培训、网络、宣传资料、培

/349/ “双黄败毒颗粒”的研制与应用

训会等进行了广泛宣传。

/350/ 手持式激光元素分析设备的研发
手持式激光元素分析设备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LIBS技术是已知的唯一能够在任何环境下检测所有

元素光谱的技术,可检测处于固体、液体、气体等各种形式

存在的样品。但检测精密度差被公认为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技术最突出的一个缺陷,也是目前限制该技术更深入发展和

应用的主要因素。高性能的激光器、光谱仪系统,信号增强

辅助系统,以及光谱信息提取处理算法的优化均有助于提高

LIBS测试的准确性。该项目设计了一套多脉冲-空间限域型

激光诱导元素分析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初激发脉冲激光器

/350/ 手持式激光元素分析设备的研发

和三个空间均匀分布的再激发脉冲激光器,并且设计了一个

用于谐振增强等离子体信号的空心球形约束装置。该设计可

从空间上均匀地对等离子体进行谐振再激发,形成谐振加强

效果,具有更强的等离子体光谱信号强度、更低的元素检出

限和更高的检测灵敏度等特点。并利用手持式LIBS技术,对

钢铁中铬镍锰铜硅五种元素进行同步、快速检测的实际应用

研究,标样验证实验与实际样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

准确性和精密性较高,实际样品测试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

发射光谱仪(ICP-AES)测试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满足

钢铁行业快速定量分析的需求。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该技术

测试一组实验数据的时间为5秒左右,并且样品无需前处理或

经过简单的前处理,在同步快速、高效、实时及试验材料消

耗少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的快速检测技术。可广泛的应用于日常五金制品等合金产品

质量快速检测、金属牌号及钢种鉴别等,并且有望为冶金在

线实时过程监测、远程在线监测提供新的测试方法。目前该

项目已获得发明专利1件,发表相关论文2篇。

/351/ 一锅法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Rhopaladins类似物
一锅法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Rhopaladins类似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生物碱通常含有比较新颖的结

构,以海洋生物碱作为先导结构进行结构修饰的抗肿瘤药物

开发已经受到化学、药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等多种学科领域

的重视。因此,以类似Rhopaladins结构的吲哚类化合物为先

导结构的合成与药物开发,已成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研究的一

个重要领域;其代表性研究成果是靶向药物舒尼替尼的合成

与应用。本课题设计运用高效的Ugi4CC/SN后修饰一锅法合

成新型的与Rhopaladins结构类似的,具有多活性基团的五元

/351/ 一锅法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Rhopaladins类似物

杂环化合物4-苄叉基-5-吡咯烷酮;前期主要对新化合物的细

胞毒性、诱导细胞凋亡情况、对miRNA表达影响、相关通路

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发现4-苄叉基-5-吡咯烷酮(ZR)对宫

颈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筛选出ZR8化合物作为主要研

究对象,发现ZR8能诱导多种宫颈癌细胞系凋亡;由RT-qPCR实

验发现ZR8可降低宫颈癌细胞及其外泌体miR-21的表达;通过

Westernblot实验检测了PI3K/AKT/mTOR通路上的AKT蛋白,发

现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后期

将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新型4-苄叉基-5-吡咯烷酮诱

导外泌体miR-21调控宫颈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并依此对4-苄

叉基-5-吡咯烷酮进行结构优化,开辟靶向药物合成与筛选的

新途径,发现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潜在抗肿瘤药物新结

构。

/352/ 保健食品南极磷虾油软胶囊的研究与开发
保健食品南极磷虾油软胶囊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南极磷虾油为主要原料,开发具有辅助降

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南极磷虾油软胶囊”。项目前期基础

良好,已完成小试工艺、质量标准研究、中试放大及注册检

验样品的制备。先进性:1.原料采自南极,天然无污染,201

3年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2.首次将该原料用于保健食品开发

,尚未见以该原料获批的保健食品;3.南极磷虾油含有与其他

鱼油类产品不同的磷脂型Omega-3,易于吸收;4.南极磷虾油

富含天然抗氧化成分虾青素,通过抗氧化辅助降血脂的同时

/352/ 保健食品南极磷虾油软胶囊的研究与开发

,抑制其它油脂类功效成分被氧化,协同增效。实施内容:1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功效成分检测、卫生学检验、稳定性

试验、毒理安全性评价试验、动物功能学试验、人体试食试

验;2.整理研究资料,注册申请,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支

撑条件:公司具备经验丰富、全流程开发的保健食品团队。

/353/ 玉米淀粉及其衍生物绿色高效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玉米淀粉及其衍生物绿色高效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以自主筛选的产乳酸菌BacilluscoagulansCG

MCC6382、自主开发的含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复配酶制

剂为基础,开发出生物浸泡和酶促分离新技术,淀粉收率提高

了0.36个百分点;SO2用量比传统工艺减少了70%;浸泡处理时

间缩短至36-40h,提高了生产效率。项目研发设计的JMZ型废

热降膜蒸发器系统,吨水蒸发节省0.2吨新鲜蒸汽;研发设计

的GZG型高效管束干燥机,使蒸发强度提高了15%,蒸汽消耗量

降低了15%;开发了带中间管轴的管束干燥机管芯,使管束干

/353/ 玉米淀粉及其衍生物绿色高效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燥机的寿命延长了25%以上;研发设计的DGZQ型气流干燥机,

使气流干燥强度从20.5kcal/m3/h提高至23.5kcal/m3/h,吨

淀粉蒸汽消耗量从0.62吨降低至0.48吨,减少了22.6%;研发

设计的新型机械蒸汽压缩(MVR)蒸发系统,吨糖蒸汽消耗量

从1.0吨降低到0.5吨,蒸汽消耗降低了50%;研发设计的液化

蒸发一体化设备,液化蒸发的能耗降低了80%。项目形成了一

套玉米淀粉和淀粉糖精益闭环制造工艺,实现废热及工艺水

的综合循环利用,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消耗。

/354/ 多功能固沙固土植生保墒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示范
多功能固沙固土植生保墒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高分子聚合

物类固沙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化学固沙

物质,属于水溶性或有机溶性化学胶结物。使用高分子聚合

物类固沙材料,处理程序和施工工艺简便,其效力较其他化学

材料显著和稳定,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其

中,高吸水树脂类固沙材料是当今化学固沙材料的研究热点

之一。近年来,将聚氨酯树脂材料用于固沙固土荒漠化治理

,具有使用效果好、施工效率高、与沙土附着力强、耐候性

/354/ 多功能固沙固土植生保墒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示范

好、安全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本研究主要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开发一种低成本、亲水性聚氨酯树脂材料,不仅可以用于沙

漠地区的固沙植生,同时可用于农田固土保墒,减少白色污染

,减轻农民劳动力。研究开展固沙植生示范4公顷,农田保墒

液态地膜示范1公顷。利用材料遇水固化后与沙土附着力强

的特点,达到固沙固土的目的,利用材料的亲水保水性能,来

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达到营造一种植物生根发芽并且

稳定生长的自然环境。

/355/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机反黄过滤系统3.0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机反黄过滤系统3.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手机和互联网络逐渐融为一体,为信息的传递提供

了更便捷、更迅速的网路。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手机

淫秽色情等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手机色情的泛滥不仅违背

社会公德、败坏社会风气、毒害青少年,也对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造成严重损害,这不仅将毁掉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更

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根据青少年网络协会2008年发

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

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人数超过2000万。绿色网络建

/355/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机反黄过滤系统3.0

设问题日益严峻,手机用户成为网络安全市场的主要消费用

户,对内容净化、绿色上网安全类的产品需求尤为巨大。本

项目《手机智能反黄过滤系统》是一款面向手机用户的安全

过滤软件,将绿色上网解决方案从传统的计算机终端扩展到

手机系统和公共无线网络上,打造一个针对家庭、学校和社

会的“手机反黄、健康上网、安全智能”的新型解决方案。

能广泛适应于各种行业、各种年龄、各种层次的手机用户的

安全需求,为各种手机系统提供内容过滤、数据保密、智能

防护、安全应用等服务,达到内容净化、安全防护、数据安

全保密存储和防止攻击等目标。主要主要功能如下:(1)

本项目针对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系统与MICROSOFTWINDO

WSMOBILE系统,提供新型的防黄过滤、安全防护系统,集成手

机数据防护、内容过滤、行为监控、手机加密技术等模块为

一体,能广泛适应安装以上两种系统的手机用户安全需求。

(2)提供从多角度、分层次地保护手机的硬件设备、操作

系统、运行进程、文件数据等资源,可解决不断出现的新病

毒和黑客攻击。(3)利用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人工智能

技术,实现手机用户浏览内容的净化、过滤,并且该功能具有

学习性和自适应,大大地提高内容识别的精度和内容过滤的

效率。(4)利本系统利用手机操作系统内核技术,对手机用

户游戏、聊天、视频等功能进行限制,规范手机用户的网络

行为。(5)界面美观清晰,操作简单便捷,流程清晰实用,不

需要对现有的手机软、硬件环境进行额外的投入。

/356/ JMD型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
JMD型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JMD型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是根据目前电力部

门SF6电器设备中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困难这一情况,由

上海珂利电气有限公司立项研制的新产品,其作用是可方便

地对SF6气体密度继电器进行性能校验,以及对SF6气体任意

环境温度压力进行标准换算的一种便携式工具,为SF6电气产

品的生产、安全运行、预试和维护提供方便。该产品操作简

单,校验精度高,使用方便,智能化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及广

阔的市场前景。

/357/ “美丽中国”系列纤维基材彩织艺术品的设计、研发
“美丽中国”系列纤维基材彩织艺术品的设计、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技术详情

  纤维基材的彩织艺术品的成型是对期望画面的原物

(自然景观、实体人物、美术作品等)拍摄,对数码照片进

行图像分析、处理,导入专业软件,辅助花型设计、纹织C

AD、提花设计,形成意匠文件;确定经、纬线种类、纤度、

颜色、排列密度,完成纹版设计,最后将工艺文件传输至专

用机台,用各色纱线织成与照片高度仿真的布样。"美

丽中国"系列彩织以我国5A级景区标志景观(照片)为

原稿织造而成的纤维艺术品,以新奇、独特的方式突显“美

/357/ “美丽中国”系列纤维基材彩织艺术品的设计、研发

丽中国“。各地景观类旅游区缺乏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

家纺产品品种单一,缺乏文化创意和艺术性,从未出现能体

现需求者个人意愿,彩织将有效地解决这些系列问题,彩织

完全实现单一品种单一数量生产,市场空间灵活,前景看好

。彩织成型技术还可应用到各类需求个性化的家用纺织品、

汽车内饰品、婚纱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的染色纱线方式的表

达再现等,彩织技术已能实现各种复杂画面的高仿真织造,

制品在功能上远超过高档纺织品,市场竞争优势,彩织有可

能成为首个具有真正意义的、消费者自己供稿、消费价格完

全有能力接受的个性化纤维基材艺术品,制品利润率可达到

100-300%,同时带动旅游、装饰、汽车内饰、婚庆市场产品

、商业销售的岗位增加,并一定程度改变旅游商品市场与纺

织品相关的市场格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对于"绣","锦"等,彩织达

到了高度仿真,成本仅为"绣","锦"

;的十分之一或近百分之一,项目组已完成自然景观、婚纱

人物、美术作品等为原稿的彩织作品近400余个。要求合作

单位具有市场开发的能力,能辅助进行市场化工程,配合项

目组进行市场分析和模拟运行,并提供必要的资金的支持。

/358/ 新型抗癌化合物的筛选、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
新型抗癌化合物的筛选、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新型抗癌化合物的筛选、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编号200

70550。核酸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在生长、遗传、变异

等一系列生命现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二级结构不仅有双

螺旋构象,还发现了三链、四链DNA结构。这些特殊结构的核

酸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研究发现,许多临床上广泛应用的

抗癌药物都对DNA有较强的作用,因此,研究小分子与DNA特异

性结合,对小分子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及抗癌药物在体内的

/358/ 新型抗癌化合物的筛选、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

作用等研究非常重要。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利用生物化学

,生物物理方法,结合功能纳米材料的特性,筛选出与多股螺

旋DNA具有特殊识别能力的小分子配合物并研究了其识别及

调控机制。性能指标:1.以特殊结构核酸为靶点,结合化学

、生物物理及波谱学等方法与技术,筛选出能与多股螺旋核

酸直接相互作用、高亲和力的化合物。2.在分子水平上研究

了小分子配体oxazine750与人类端粒DNA相互作用的特异性

及作用机制,揭示了小分子—核酸间的结构功能关系。3.结

合功能纳米材料的特性,发展简便、高通量DNA结合试剂筛选

体系。4.申请专利2个,在国际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8篇。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首次利用小分子对特定序

列DNA的识别作用,发展了一种小分子诱导的纳米金组装方法

,并初步用于聚腺嘌呤双链识别分子的筛选。2.选取人类端

粒DNA重复序列为靶点,利用金纳米粒子非交联聚集的方法,

通过酶操控手段实现了四链结合分子的有效筛选,同时可显

著区分其相对结合能力及对四链、单链、双链的选择性。3

.选取c-myc基因P2启动子的关键调控区内可形成三股螺旋的

DNA片段作为模型体系,设计了一种以非标记金纳米粒子为光

学探针来筛选三股螺旋DNA结合分子的方法。4.研究了小分

子oxazine750对人类端粒DNA形成四股螺旋的调控作用。证

实了oxazine750是一种潜在的选择性很强的抗癌药剂。5.基

于DNA的i-motif结构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形成与解离,设计

了一类质子驱动的DNA分子镊子,并为其应用做了一些初步探

/358/ 新型抗癌化合物的筛选、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

索。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发展了简便、高

通量DNA结合试剂筛选体系,筛选并发现了有潜在应用价值的

药物先导化合物,为合理优化设计新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后,构建出简便、高通量

DNA结合试剂筛选体系,筛选并发现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药物先

导化合物,为合理优化设计新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小

分子探针对非规则核酸的结构调控,探索非规则核酸的生物

学和医学功能。获得一些新型的多功能纳米材料,为探索其

在生物医疗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⑥

历年获奖情况。无。

/359/ “集值随机过程”专著
“集值随机过程”专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360/ 一种雷帕霉素/ 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一种雷帕霉素/ 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专利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近红外荧光/磁性Endoglin适配体靶向肺癌双模态

成像研究”,批准文号:8146045,是自科金项目的学术基础

。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功能材料在生物

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用磁性羧甲基壳聚糖固定

雷帕霉素制成纳米药物微球的方法。雷帕霉素(RAPA),是

从吸水链霉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免

疫抑制剂。它不仅具有抗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而且对前列腺

/360/ 一种雷帕霉素/ 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癌、肾癌、乳腺癌、结肠癌及肝癌等还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然而,临床给药发现雷帕霉素存在水溶性低(2.6ug/mL)

、靶向性差及局部浓度过高等问题,同时易伴随骨髓抑制、

高血脂、过度免疫抑制、腹泻、头疼等一系列的毒副反应,

不利于连续化疗。因此,RAPA的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开发新的分子靶向药物载体已成为当下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但是仍然存在某些不足:比如制备的雷帕霉素载药颗粒比

较大,一方面阻碍了药物在血管内的流通,另一方面易导致载

药微球被网状内皮组织吞噬,达不到治疗效果;载药微球靶向

性差,不能准确的将药物定向输送至病变部位,仍然无法解决

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本发明所要解

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靶向性强、载药量高、粒径较小、

缓释性能好的雷帕霉素/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颗

粒的制备方法,该载药微球颗粒具有超顺磁性,对肿瘤细胞具

有较强的杀伤能力。3、创见与创新本发明本发明涉及一种

雷帕霉素/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将

合成的Fe3O4纳米颗粒加入液体石蜡油中,与羧甲基壳聚糖溶

液混合,加入交联剂,采用磁分离收集纳米微球,经洗涤、干

燥得到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将制得的磁性羧甲基壳

聚糖纳米微球配成水分散液,雷帕霉素溶于乙腈,搅拌,将二

者混合;采用磁分离,下层沉淀用超纯水洗涤,经冷冻干燥、

粉碎得到雷帕霉素/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本发

明制备的纳米载药微球具有靶向性强、载药量高、缓释性能

/360/ 一种雷帕霉素/ 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好、粒径小、药物毒副作用低等特点,能显著提高雷帕霉素

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

易于规模化生产。

/361/ 胸腺肽α1的固相合成工艺
胸腺肽α1的固相合成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胸腺肽α1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

,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它可以启动T淋巴细胞的成熟、

刺激分泌干扰素及各种淋巴介素,以及增强自然杀伤(NK)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α1在T淋巴细胞成熟和免疫功能方面

有很大的作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肿瘤、重型病毒性肝炎、流

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少。具有较高

的临床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固相

法合成胸腺肽α1采用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及产率高的F

/361/ 胸腺肽α1的固相合成工艺

moc(Nα-芴甲氧羰基)保护氨基酸固相合成法,以王树脂为

合成载体从序列C端向N端方向进行合成研究,在采用缩合试

剂TBTU的基础上,通过对添加HOBt及反应时间的长短比较,摸

索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方法,完成了合成粗肽研究。在粗肽合

成后,采用同种制备液相系统不同反相C18填料两次精制纯化

的路线,对纯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优条件参数并制得

精肽。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①催化剂HOBt(1-羟基-

苯并三氮唑)的应用,通过用法用量选择是反应时间缩短收

率质量提高。②本品为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难纯化困

难,采用了同种制备液相系统不同反相C18填料两次精制纯化

的路线,是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产品的质量水平。4.应用情

况: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专利名:胸腺肽α1的固相合成工艺

,专利号:201110186259.6)并获得授权,应用于胸腺法新原

料药的生产。胸腺法新原料及其制剂已于2013年获得药品注

册批件,批准文号分别为国药准字H20133155和国药准字H20

133153。

/362/ 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中药淫羊藿混构支架的仿生制备及生物特性研究
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中药淫羊藿混构支架的仿生制备及生物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

支持计划项目,编号为1152G034。本项目选用性能不同的羟

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壳聚糖和中药淫羊藿要素材料仿生设

计多元混构的细胞支架,就是从成骨原理出发,以利于成骨为

目的,复合过程中兼顾材料学与生物学特性,借助合理的冷冻

干燥技术,从而解决材料降解与组织再生时空匹配问题、提

高细胞的亲和性、改善内部结构的同时并强化材料使之更接

近于理想骨细胞支架的标准.弄清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征以

/362/ 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中药淫羊藿混构支架的仿生制备及生物特性研究

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演变规律,以便为组织工程

应用提供依据。目前报道制备支架的方法主要有溶液浇铸/

粒子沥滤、熔融成型、气体发泡、相分离/乳化、计算机快

速成型等。但这些方法有很多缺点。而相分离冷冻干燥技术

则解决这些缺点但用此方法制备出的材料强度偏低。如何解

决其材料强度偏低问题,是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

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主要有钙磷陶瓷材料、天然的高

分子材料和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等。大量文献报道表明复合

生物材料相对于单一材料它们的确具有更好的生物性能。近

来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无机与有机材料的复合。Linhart等

报道:用无定形碳酸羟基磷灰石和羟基乙酸以及聚乙醇酸复

合成一种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经过证明是一种很好的复合支

架材料。Roy等报道:用PLGA加20%(重量比)β-TCP加工设

计成一种复合支架材料。通过实验表明其复合支架材料可影

响新骨的形成。国内清华大学模拟天然骨的成分和结构自组

装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通过将其植入骨髓

腔3个月实验表明此材料是目前最好的组织工程骨。虽然其

结构和组成接近骨组织,但要真正在体外预构天然骨组织的

纳米结构,受到目前材料制作工艺水平的限制,难以达到临床

需要的水平。此外,胶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成本高、交叉感

染难于控制、抗原性消除不确定等问题。寻找取而代之的新

材料是当务之急。开发既具有组织引导功能又具备药物包括

基因和诱导因子功能的多元生物化的组织工程支架,中药比

/362/ 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中药淫羊藿混构支架的仿生制备及生物特性研究

BMP更具多方面的优势,引用中药实施骨诱导再生技术是一种

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骨损伤修复的方法。本试验探索了含中药

能促进骨生长的的多功能支架材料的生物学性能,为此材料

应用于临床治疗骨缺损修复提供了试验依据。本项目在研究

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次被引用,SCI收录4篇,EI收录5篇。

申请发明专利2项。

/363/ 高原缺氧环境下凝固型牦牛酸奶中乳酸菌的复配及微波杀菌长效工艺的研究
高原缺氧环境下凝固型牦牛酸奶中乳酸菌的复配及微波杀菌长效工艺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为计划外项目,由甘肃省轻

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雪域牦珍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协

作开发研究。牛乳营养丰富,且消化率和吸收率高,一直以来

作为我国主要的饮用乳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

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牛乳已经不能满足一些消费

人群的需要,市场上也相继出现山羊乳、牦牛乳等。牦牛奶

作为高原地区特有的优质奶源,发酵成酸奶后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普通酸奶所不具有的独特风味。但牦牛奶的产地

/363/ 高原缺氧环境下凝固型牦牛酸奶中乳酸菌的复配及微波杀菌长效工艺的研究

多为西北高原地区,由于酸奶冷链要求高、保质期短,大大限

制了牦牛酸奶的市场范围。为了将这一西北地区特有的优质

资源推广到国内更广大的市场,引入常温酸奶技术就显得十

分必要。②研究目的与意义课题产品所含营养成分更高,市场

前景广阔。本课题的实施将极大促进企业的生产能力,带动

地方特色畜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区域经

济调整优化,同时还可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课题实施后,在提高牦牛酸奶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拓展销

售市场,延伸乳制品深加工产业链,对调整当地农业结构、推

动区域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产生积

极影响。③主要论点与论据;根据成果产品及主要试验、测试

记录、检验报告等支撑材料查证,该成果中所涉及的关键技

术现均已顺利完成,结合效益证明、委托研发合同、销售合

同等资料查证,该成果已实现收回投入稳赚利润。根据查新

报告,本课题研究成果国内未见相同文献报道。产品检验报

告证明,该产品检测结果远高于国标《GB19302-2010发酵乳

》。④创见与创新;结合设备实际情况,确定本课题的技术创

新点如下:1、选用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5株优势复配乳酸菌

作为凝固型牦牛酸奶发酵菌种。2、确定最佳菌种配比:丹

尼斯科1:罗地亚1:罗地亚5:汉森2:罗地亚4=1:1:1:

2:6。3、确定最佳微波杀菌条件:微波功率600W,物料层厚

度为53.08mm(底面直径60mm,即150ml),作用时间1.55min

。4、成品发酵凝固型牦牛酸奶色泽均匀一致,呈乳白色,具

/363/ 高原缺氧环境下凝固型牦牛酸奶中乳酸菌的复配及微波杀菌长效工艺的研究

有发酵乳特有的滋味、气味,组织细腻、均匀,允许有少量乳

清析出,常温下保质期≥90天,冷藏下保质期≥180天。⑤社会经

济效益,存在的问题高原缺氧环境下凝固型牦牛酸奶生产中

乳酸菌的选择及微波杀菌长效工艺的研究,充分利用当地牦

牛乳资源生产凝固型牦牛酸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

展方向,对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综合利用、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培育新的经济

增长点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可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带

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

的进一步提高,是加快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课

题产品已由甘肃雪域牦珍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转化,仅20

18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存在问题:1、企业扩大生产

规模后,急需优质奶源,因此开展标准化牦牛养殖,建立从养

殖到收购、加工、成品检测的清真乳品安全追溯体系十分必

要。2、目前企业生产的长效牦牛酸奶仅有原味一个品种,待

生产规模扩大后,需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消费者评价,不断开

发各种口味,丰富花色品种,优化产品结构。⑥历年获奖情况

本项目成果为本年度完成评价项目,未取得其他奖励。⑦成果

简介牛乳营养丰富,且消化率和吸收率高,一直以来作为我国

主要的饮用乳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品品质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牛乳已经不能满足一些消费人群的需

要,市场上也相继出现山羊乳、牦牛乳等乳制品。该科技成

/363/ 高原缺氧环境下凝固型牦牛酸奶中乳酸菌的复配及微波杀菌长效工艺的研究

果选用甘南地区牦牛乳为原料,经单种多杯试验筛选出适应

高原缺氧环境的菌株,进一步通过复配试验,确定发酵凝固型

牦牛酸奶最佳菌种组合方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微波杀菌技

术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微波杀菌技术处理酸奶。生产出风味

独特,口感细腻,凝块凝固良好、稠度和黏度适宜、几乎无乳

清析出的,且具有较长保质期的凝固型长效牦牛酸奶。该成

果已通过小试、中试,进入市场推广阶段。项目产品质量满

足GB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的要求,且营

养丰富,口感及质构较普通酸奶更佳,并将微波杀菌技术引入

酸奶生产中,延长了产品保质期(常温90天,冷藏180天),打

破销售地域限制,使这一地方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具有广

阔的市场前景。

/364/ 一种富硒和富锌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一种富硒和富锌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背景锌和硒是人体必需生命元素,是维持机体正

常新陈代谢的必需要素,缺锌硒会导致各种疾病。锌是很多

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与锌有关的酶大约有一种

。许多研究表明,锌是聚合酶和聚合酶呈现活性所必需,锌能

协助葡萄糖在细胞膜上转运。锌不象大多数维生素,它无法

在体内合成,因此,只能从体外得。人体缺锌时,可发生生长

迟缓少年期发育不良,味觉障碍和伤口愈合缓慢等孕妇缺锌

甚至可出现胎儿畸形。我国幅源辽阔,膳食的构成基本以谷

/364/ 一种富硒和富锌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为主,食物中锌的摄入不足或是膳食中纤维摄人太多影响锌

的吸收导致缺锌,特别是儿童缺锌情况较为普遍。年中国营

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锌摄取量为一,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

学院对北京等个省市学龄儿童头发中含锌量的分析,大约有

儿童低于正常值。从儿童生长发育不良、侏儒、痴呆等缺锌

的病理状况看,缺锌情况相当严重。食物是人体硒摄入的主

要来源,而天然食物中的硒含量普遍较低,果蔬的含硒量一般

小于,谷物、海洋动物、肉类特别是内脏的硒含量略高些,猪

肾的含量最高。因此,仅靠天然食物中的硒含量一般不够满

足人体的正常需要。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多

糖等,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防衰老,具有很高的食用

和药用价值,因此对其进行富锌、硒的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

。食用微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是一类高效的生物吸附剂,能富集许多微量元素,具有高效

、经济、选择性好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的研制

,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防衰老等保健功能。2.目

的和意义提供一种富硒和富锌功能性保健食品研究与开发,

旨在解决天然食物中的硒、锌含量普遍较低,仅靠天然食物

中的硒、锌含量一般不够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的问题。3.主

要论点与论据(1)采用微藻作为富集锌、硒的载体,使无机

锌、硒通过生物转化途径有机化。降低了其毒性(2)应用

食品加工工艺学原理,设计既能够均衡补充营养又具有保健

功能的富硒和富锌产品配方。4.技术的创新性本发明通过藻

/364/ 一种富硒和富锌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类天然合成有机物的技术方法,将无机硒和锌转化成有机硒

、有机锌,提高了硒、锌的生理活性与吸收率,同时降低了其

毒性,生产出天然意义上的功能性保健食品。突破了以往试

验室条件下产品得量少、环境因素恒定等的局限,大胆尝试

了自然条件下微藻富集技术,总结出了规模化养殖含硒和锌

微藻的成套技术,确定其最佳生长条件。把微量人体必需元

素的摄取与高蛋白食品结合起来,采用生物富集的方法,研制

新产品,保证了人们补充微量元素的安全性和定量稳定性。

5.社会效益通过藻类天然合成有机物的技术方法,将无机硒

和锌转化成有机硒和锌,其产品具有纯天然、高纯度,全价营

养,功效显著的特点。保证了人们补充微量元素的安全性和

定量稳定性,开辟了微量元素缺乏患者专用食疗食物新途径

。6.获奖情况无

/365/ 一种鲫鱼人工养殖方法
一种鲫鱼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1.1课题来源:企业自立。1.2背景

技术: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水产

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养殖水产品产量占世界70%

,水产养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

水产养殖事业迅猛发展,淡水业养殖作为产量最大的养殖模

式年平均增长率稳定保持在10%左右的较高速度。2008年我

国淡水产品生产总量达到2297.3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为

2072.5万吨,占我国淡水产品生产总量的90%,而天然渔业产

/365/ 一种鲫鱼人工养殖方法

量仅为224.8万吨,占10%左右(中国统计年鉴,2009)。淡

水鱼类养殖作为淡水养殖乃至水产养殖中产量最大的组成部

分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近30年来随着鱼类配合饲

料的推广和使用,淡水鱼类养殖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

此带动了饲料机械工业,饲料制造工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

迅速进步。然而,一些传统的养殖鱼类(如草鱼、鲤鱼、鲫

鱼、鳊鱼、鲫鱼等)由于养殖产量不断的增加和消费的普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价格出现下滑,导致养殖者利润下降

,养殖热情受挫。而在淡水鱼类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到总

成本的60-70%,随着鱼价的下跌,饲料的价格也一路下滑。

近年来,由于饲料中植物蛋白和一些低值原料的使用,一些养

殖鱼类的诱食性和生长受到较大影响,导致摄食量减少、生

长缓慢,死亡率偏高,在正常养殖周期内达不到商品规格,进

一步影响了养殖利润,此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淡水鱼养殖业和

饲料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成果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

种鲫鱼人工养殖方法。本成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

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鲫鱼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骤:a.在鱼苗放养前对鱼池进行清塘消毒处理;b.向

鱼池注水;c.注水一周后放养鱼苗;d.将虾和螺蛳放养于鱼池

中;e.对鱼苗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9%~40%的混合饲料;f.根

据鱼池水质情况按照每亩10~20kg的量用生石灰调控水质;

g.定期向鱼池中补充新鲜水,保证鱼池内有效水位;所述混合

/365/ 一种鲫鱼人工养殖方法

饲料中混配有添加剂,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干姜粉3份、陈皮2份、桂皮3份、桃花精油2份、粳米灰5

份、神曲粉6份、大蒜素4份、赖氨酸11份、甘氨酸2份、谷

氨酸钠2份、甜菜碱6份、海带粉10份、田螺粉8份;制备添加

剂的各原料逐一加入搅拌机中,每加入一种原料均充分搅拌

,使物料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另一种原料,所有物料都加入并搅

拌均匀后,即得饲料添加剂;所述桃花精油是以桃花为原料,

制取的精油;粳米灰的制取:将粳米做成熟米饭,然后团成饭

团,再放入火中烧,将饭团完全烧成灰,即得粳米灰。所述桃

花精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制得。③技术的创造性

与先进性本成果提供的鲫鱼人工养殖方法,配合饲料中加有

添加剂,具有诱食促生长的作用,添加剂原料来源稳定,可以

满足鲫鱼对配合饲料的嗅觉和味觉要求,明显加快摄食速度

和提高摄食量;本饲料添加剂的有效成分和配比经成果人在

长期实验中达到优化,加强诱食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鲫鱼的

抗应激能力和生长速度,同时降低饲料系数;本饲料添加剂长

期使用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本技术已成熟,适用于养殖户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

性。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已应用转化,无安全问题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366/ 高耐磨汽车传感器厚膜电阻板技术开发
高耐磨汽车传感器厚膜电阻板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立项背景本项目属自选项目。汽车

传感器厚膜电阻板是汽车各类传感器不可或缺的基础元件。

紧跟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要求,汽车传感器技术开发的重点,集

中在高可靠性、小型化和低成本上。根据小排量、小型化汽

车的开发需要不断减少传感器自身尺寸和重量。通过传感器

对各种汽车参数的精确测量,确保车辆上的电子系统有效工

作,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环保性、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

。未来几年,高耐磨汽车传感器厚膜电阻板的市场需求量将

/366/ 高耐磨汽车传感器厚膜电阻板技术开发

提升30%。国内企业急切需要迅速开展该产品的开发,并提高

产能,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和利润空间渐趋狭小的市场有立

足之地。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针对各类产

品对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将焊接

预上锡、表面抛光、抗硫化处理工序、可剥离蓝胶保护印刷

等工艺引入流程中,以提高产品的可耐焊性、耐磨性能及抗

有机溶剂腐蚀性能。2、性能指标和技术水平产品耐磨指标

:干磨次数200万次以上,湿磨次数500万次以上;阻值精度:

±0.5%电阻温度系数1Ω≤R<10000Ω:≤±250PPM/℃

。产品经广州五所检测中心检验合格。性能指标水平与日本

、美国同行产品性能相当,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1)本项

目的高耐磨汽车传感器厚膜电阻板具有耐磨性能高、高精度

、电压输出线性度好、设计弹性佳、成本低廉、抗硫化能力

强等优点,满足汽车技术向小排量、电气化、低成本、高可

靠等方向发展的配套需求。并在国内首次实现量产,填补国

内生产空白状态。2)通过导体耐磨浆料研究,实现产品的耐

磨性能从100万次提升到200万次以上。3)通过高精密丝网印

刷,实现产品高分辨率细线印刷不断线、不连线;通过不含钌

电阻浆料的应用,实现低温固化工艺的应用,减少高温烧结工

序的电能消耗,取得质量和效率双重效益。四、技术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技术成熟,实现规模化生产。应

用于高耐磨汽车传感器厚膜电阻板的批量生产。项目通过多

/366/ 高耐磨汽车传感器厚膜电阻板技术开发

种工艺手段取得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效果,属于安全和环保

的新型片阻生产技术。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该项目开发

的厚膜电阻板产品,目前已进入国外市场和国内的轿车市场

。与日本PRICOL、沈阳玄潭等客户就产品质量和应用取得了

良好共识。在产业化阶段将继续加大产业规模,加大市场推

广力度,预计在5年内扩产至1亿只。该项目的生产规模还比

较小,和国外同行相比,产能处于劣势。项目需要尽快稳定生

产工艺,提高生产规模,取得项目成本效益,同时积极争取更

多的客户订单量,优先在现有的客户群中开拓高耐磨汽车传

感器厚膜电阻板客户,逐步使高耐磨汽车传感器厚膜电阻板

发展壮大,成为公司闪亮的经济增长点。

/367/ 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产品
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后的产物,在自然界中

的储量非常丰富,广泛存在于虾、蟹和昆虫的外壳及藻类、

菌类的细胞壁之中,是年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

分子。壳聚糖是由β-(1,4)-2-氨基-D-葡萄糖单元与β-(

1,4)-2-乙酰胺基-D-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共聚物。由于壳聚

糖的分子量很大,且存在紧密的结晶区域,不溶于普通的溶

剂,只能在酸性介质中溶解,这一性质限制了它的应用。不

同分子量的壳聚糖的性质差异很大,有时甚至表现出截然相

/367/ 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产品

反的特性,壳聚糖的许多特殊功能只有在分子量降到一定程

度时才表现出来。相对分子量低于1万的水溶性壳聚糖更具

有独特的生理活性。例如,具有降低肝脏和血清中的胆固醇

;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双歧杆

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防止胃溃疡等功能。因此,开发

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主要技术

特点:1.外观类白色粉末2.脱乙酰度85%,90%,95%3.粘

度(mPa.s/25℃)<50mpa.s4.粒度≥100目5.灰分<1.0%应

用领域及效益分析:主要应用于医药辅料、保健品原料、食

品辅料。原料成本:8-10万元/t综合成本:12万元/t产品售

价:20万元/t吨利税:8万元/t年产值:6000万元年利税:

2400万元投产条件:设备投资:200万元主厂房:200M2主要

设备:不锈钢酶反应器、减压浓缩装置、发酵罐等合作方式

:技术合作或面议

/368/ 银杏黄酮生物合成工艺的研究
银杏黄酮生物合成工艺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目的: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学合成相结合的手段

,调控银杏叶黄酮相对百分含量,制作低成本,高质量,高回收

的银杏黄酮生物合成工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生态效益。方法:本项目采用酶工程、细胞工程、化学合

成相结合的手段,先对银杏叶高产细胞系进行筛选,在此基础

上进行培养。然后对银杏黄酮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催

化酶进行分析与筛选,可通过添加廉价的化学合成前体以及

增调催化酶的活性(通过堵塞次要代谢支路),来大幅度提

/368/ 银杏黄酮生物合成工艺的研究

高银杏黄酮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结果:通过小试试验、中

试实验,主要从原料成本、产品收率、产品回收率进行考察

,发现银杏黄酮生产成本降低,产品收率高于3.6%;产品区银

杏总黄酮回收率90%以上;产品区银杏黄酮含量24%以上,符合

2010版《中国药典》的规定。结论:本项目实施完成后,年

生产能力达到预计的要求,完全实现银杏叶中银杏黄酮的提

取。项目产品经过本司质检中心对含量指标进行检测,银杏

黄酮含量≥24%,未检出农药残留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产品

符合企业标准。

/369/ 抗高温饱和盐接枝淀粉
抗高温饱和盐接枝淀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成果任务为“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主食

工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示范”(编号:2012BAD

37B00)中课题“主食工业化共性技术研究及关键装备研制

”的子课题。目前,油田钻井用的变性淀粉普遍存在稳定性

差、易发生霉变、抗温性低差的特点,同时随着钻井深度不

断加深,三次甚至四次采油的实施,迫切需要为油田钻井找到

一种溶解性好,且不结团,抗剪切,抗高温,能降失水但不增粘

的降失水剂,以期达到在饱和盐水泥浆或淡水泥浆中都能使

/369/ 抗高温饱和盐接枝淀粉

用的变性淀粉。我公司新开发的钻井液用抗高温抗饱和盐变

性淀粉是以天然高分子、乙烯基单体通过改性而成的一种高

效抗高温抗饱和盐降失水剂。该产品能抗温150℃、抗盐至

饱和、无毒,易生物降解,是配制淡水、盐水、饱和盐水及正

电胶钻井液的高效降滤失剂。该变性淀粉因降失水性好、价

格便宜、环保无污染,在油田应用广泛。该工艺以玉米淀粉

、片碱、抗高温改性剂、腈纶废粉(聚丙烯腈)为原料,采

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合成了抗高温抗饱和盐接枝

淀粉。通过多方应用,证实了该接枝共聚物能够在150℃老化

16h后,4%盐水和饱和盐水中压滤失量均小于15ml;常温条件

下4%盐水和饱和盐水中压滤失量均小于10ml。技术性能指标

:序号项目指标1外观自由流动,黄色至褐色粉末或颗粒2含

水量,%≤10.03细度(0.90㎜筛余量),%≤10.0序号项目API失

水性能14%盐水浆室温≤10.0150℃老化16h≤10.02饱和盐水浆

室温≤10.0150℃老化16h≤15.0

/370/ L-间氨基苯甘氨酸及其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L-间氨基苯甘氨酸及其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公开了具有通式(Ⅰ)的L-间氨基苯甘氨酸及

其衍生物,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项目的L-间氨基

苯甘氨酸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药物中间体,其制

备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产物易于分离纯化,收

率高,制备成本低,具有十分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苯甘氨酸

衍生物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及药物中间体有着广泛的用途,

如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的侧链,用

于生产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头孢哌酮等抗生素;氯代苯

/370/ L-间氨基苯甘氨酸及其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甘氨酸衍生物不仅用于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农药等的制

备,还用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成。因此,苯甘

氨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发明人在抗

糖尿病药物的高通量筛选研究中发现,L-间氨基苯甘氨酸及

其衍生物是部分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的化合物的合成中间体,

且其自身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活性。有鉴于此,该项目

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L-间氨基苯甘氨酸及其衍生物,目的之

二在于提供所述L-间氨基苯甘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所述L-间氨基苯甘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371/ 非圆柱形岩心表面采集仪
非圆柱形岩心表面采集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圆柱形岩心表面采集仪,属地球

物理及信息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

岩心竖直放置在工作台面上,工作台面上的上部装有环形水

平移动机构,且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

非圆柱形岩心表面采集仪。本发明采用将岩心竖直放置在工

作台面上,通过水平环形移动机构使摄像头水平绕岩心转动

,对岩心表面进行采集。克报了现有岩心水平放置,采用对辊

转动岩心,岩心圆柱面必须完好无损,无法对破碎岩心进行表

/371/ 非圆柱形岩心表面采集仪

面采集扫描的问题。本发明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达到国内领先

水平。岩心、岩屑是进行地下矿藏资源研究最珍贵的资料之

一。目前,国内外对岩心、岩屑含油情况的描述,已由人用肉

眼观察记载描述的过程改变为采用荧光图像高分辨率采集仪

进行采集,大大提高了采集精度和采集效率。但由于现有图

像采集仪对破碎圆柱面岩心的表面含油情况无法采集,导致

大量的破碎岩心被浪费掉,浪费人力物力,也浪费岩心资源。

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技术已成熟。适用

范围广,可用于岩心、岩屑等图象。安全性能可靠。

/372/ 人参茎叶皂苷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与应用
人参茎叶皂苷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现代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

畜产品,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动物养殖还存在

饲料污染、抗生素滥用以及频繁使用疫苗等有害因素,抑制

动物免疫功能,引起疫苗免疫失败,动物抗病力下降。上世纪

五十年代,人们发现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控制疾病

和促进生长。这一发现促进了抗生素在动物养殖中的使用,

也导致了后来养殖场滥用药物性饲料添加剂,造成动物产品

中药物残留、细菌耐药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危害人类健康。

/372/ 人参茎叶皂苷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与应用

我们在农业部等项目资助下,围绕中草药对动物的免疫增强

作用与应用开展研究。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从

补气类中草药中筛选出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具有免疫增强功

能的中药,按照国务院《兽药管理条例》,农业部《兽药注册

办法》和《兽药注册分类和注册资料的要求》中的有关规定

,研制出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新兽药产品,获得国家批文

,用于投向市场,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减免抗菌

药物在养殖环节的使用。3.主要论点与依据(1)筛选出了

具有免疫增强功能的人参茎叶皂苷。从常用补益类中药提取

物黄芪多糖、甘草多糖、白术多糖、党参多糖、人参根皂甙

和人参茎叶皂甙中,筛选出了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具有显著

免疫增强作用的人参茎叶皂苷。经过实验动物小鼠和本动物

鸡的研究发现,口服人参茎叶皂苷可显著增强动物的肠道黏

膜免疫以及对疫苗的免疫应答。(2)发现人参茎叶皂苷具

有抗动物应激作用。体内研究发现口服人参茎叶皂苷可显著

减轻动物的实验性氧化应激,并使应激引起的动物增重减缓

得到显著缓解;体外研究发现人参茎叶皂苷可显著减轻应激

引起的免疫细胞损伤。(3)发现含人参茎叶皂苷的生理盐

水溶液作为疫苗稀释剂可显著提高动物的免疫应答。以人参

茎叶皂苷为主要成分的生理盐水溶液作用疫苗稀释剂,用于

稀释猪伪狂犬弱毒疫苗,猪瘟弱毒疫苗,鸡新城疫弱毒疫苗以

及鸡法氏囊病弱毒疫苗,可显著提高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水平,免疫增强效果大于国内市场使用商品疫苗的

/372/ 人参茎叶皂苷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与应用

稀释剂。(4)发现人参茎叶皂苷的增强免疫和抗应激功能

与其化学结构有关。人参茎叶皂苷增强免疫和抗应激功能与

其化学结构有关,人参三醇型皂苷Rg1,Re,Rg2的免疫增强作

用显著大于人参二醇型皂苷Rb1,Rb2,Rd,Rc,人参皂苷的免疫

学活性与结合在达玛烷型骨架上不同糖侧链所形成的不同分

子构象有关;人参皂苷的免疫增强和抗应激作用还具有立体

特异性,R型的功能显著大于S型。(5)建立了人参茎叶皂苷

颗粒的质量标准,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经过药学研究,确定了

人参茎叶皂苷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建立了质量控制标准,实

现了药物在兽药企业GMP车间的规模化生产;经过药效学和毒

理学研究,证明了实验动物口服人参茎叶皂苷颗粒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经过临床学研究,确定了给药方法、剂量和给药时

间,证明了本动物口服人参茎叶皂苷颗粒安全性和有效性。

人参茎叶皂苷颗粒已经获新兽药证书,三家兽药企业已获农

业部批文进行生产。4.创见与创新本项目首次将廉价的人参

茎叶皂苷研制成新兽药人参茎叶皂苷颗粒,获得国家新兽药

证书1个,3家兽药企业获得了农业部的生产批文,实现了人参

茎叶皂苷颗粒的产业化生产;首次以人参茎叶皂苷为原料制

成可用于增强疫苗免疫效果的疫苗稀释剂,效果优于商品疫

苗稀释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

题(1)国家规定新兽药监察期内限制在三企业生产。三家

生产企业分别于2018年3月、2018年5月和2019年7月开始生

/372/ 人参茎叶皂苷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与应用

产销售人参茎叶皂苷颗粒,获收入562.3万元,交税32.46万元

,节资62.73万元,净利润86.17万元。生产中药颗粒剂31.8吨

,可用于1.82亿只鸡服用一个疗程,提高了抗病力,减少了发

病,挽回养殖户经济损失1.58亿元。(2)人参茎叶皂苷颗粒

在养殖场的应用,降低了动物动物发病,减少了抗生素在养殖

环节的使用,对抗生素减量化使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动物源

性食品安全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3)存在问题:因《中

国兽药典》在制剂通则项下目前尚未对“疫苗稀释剂”作出

的相关规定,无法形成新兽药,有待和疫苗生产企业合作开发

。6.历年获奖情况未申请奖励。项目主要成果:从常用补益

类中药中筛选出了人参茎叶皂苷,证明人参茎叶皂苷具有增

强免疫和抗应激作用,并研究了其作用机理。研制成功人参

茎叶皂苷颗粒制剂,获国家新兽药证书1个,三家兽药企业获

得农业生产批文,进行产业化生产。近三年来生产销售人参

茎叶皂苷颗粒31.8吨,挽回养殖户经济损失1.82亿元。以人

参茎叶皂苷为主要成分的疫苗稀释剂可显著增强兽用疫苗的

免疫效果,效果优于商品疫苗稀释剂,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发表相关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16篇。研究结果对于抗生素

减量化使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起到了

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兽药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373/ 高强度耐侵蚀Al2O3-SiC质复合耐火材料的研制及工业应用
高强度耐侵蚀Al2O3-SiC质复合耐火材料的研制及工业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耐火材料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深入研究了炉衬的粘渣机理和损毁原因,提

出了延长炉衬寿命的有效途径,研制出适合长寿命使用要求

的无碳高强度耐侵蚀Al2O3-SiC质复合耐火材料,解决了“瓶

颈”问题。探明了耐火砖中C的氧化问题以及气孔率高、孔

径大而导致材料的抗渣渗透与侵蚀性不好是炉衬损毁和粘渣

的主要原因;然后进行材料的微结构设计与控制研究,研制出

具有气孔率低、孔径小、结构微细、致密度高、耐侵蚀性好

的无碳高强度耐侵蚀Al2O3-SiC质复合耐火材料。由于材料

/373/ 高强度耐侵蚀Al2O3-SiC质复合耐火材料的研制及工业应用

不含有C,强度大、气孔微小而且分布窄,材料表面粘渣非常

少、易清除,有良好的抗渣侵蚀性和抗铁水冲刷性能,使用期

间熔损量小,耐用性好。应用证明,混铁炉寿命可以延长4倍

以上、320吨大型混铁车寿命延长34%以上,解决了上述“瓶

颈”难题。

/374/ 二十八烷醇对彭泽鲫及团头鲂抗逆性研究
二十八烷醇对彭泽鲫及团头鲂抗逆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养殖
技术详情

  到目前为止,二十八烷醇对哺乳动物的作用已有很

多报道,但二十八烷醇对鱼类的作用的研究除本研究外国内

外尚属空白。本研究确认二十八烷醇对彭泽鲫鱼的抗逆性影

响情况,明确了二十八烷醇能提高鱼类生长性能,对提高养殖

鱼类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缺氧对于鱼类的危害极大,

由于养殖中水体缺氧引起鱼类亚硝酸盐中毒、缺氧死亡是鱼

类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也是运输过程中死亡是降低经济效

益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表明添加25mg/kg二十八烷醇的

/374/ 二十八烷醇对彭泽鲫及团头鲂抗逆性研究

饲料喂养的彭泽鲫具有更强的抗亚硝酸盐应激的耐缺氧能力

。这说明在饲料中添加25mg/kg二十八烷醇可以在鱼类运输

等缺氧条件下降低死亡率。二十八烷醇能够有效改善鱼体的

脂代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总胆固醇,明显降低了低密度胆

固醇并提高了高密度胆固醇。浓度适宜的二十八烷醇,可以

大幅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红、白细

胞数量。这说明适量的二十八烷醇可以有效提高鱼类免疫力

/375/ 基于纳米银线的柔性显示触控面板的研究
基于纳米银线的柔性显示触控面板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纳米银线的柔性显示触控面板的研究的器件性

能的提升,以制稳定性好、测试设备依赖度低的纳米银线基

柔性显示触控面板为目的,通过优化纳米银线材料合成路径

、设计膜层结构、引入印刷电子工艺与微纳结构技术等手段

,制备出了纳米银线基柔性薄膜与显示发光器件,以及高性能

的柔性传感器件,实现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的电学性能

,光学性能,柔韧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化。

/376/ 食用米半干法调质制粉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
食用米半干法调质制粉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任务来源于科研院所技术开发

研究专项资金,采取自主开发的研发方式。自上世纪九十年

代起根据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为了解决我国大宗农

产品急需解决加工技术、综合利用技术等难点问题,以提高

农产品的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农产品资源、提高

粮食综合利用率为目的,洞察到米粉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结

合市场不同米粉食品、膨化米粉食品等对米粉的不同需求,

我公司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该领域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

/376/ 食用米半干法调质制粉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

和技术储备,为本完成本任务奠定了基础。2.技术原理及性

能指标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食用米半干法调质制粉关键技

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具体内容为:(1)食用米半干法调质

制粉加工工艺技术研究;(2)专用米粉后处理技术研究;(

3)半干法调质制粉加工关键装备开发和技术集成,重点研制

连续着水调质装置、粉碎闪蒸干燥装置和混配微量添加装置

。通过对食用米半干法调质制粉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开发,最终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现为:(1)生产能力:1.5t/

h;(2)粒度:100~120目,白度≥85%,出品率≥95%;(3)混

合均匀度CV≤5%;(4)配料精度≤0.2%±F.S;(5)水耗

≤0.1t/1t大米。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食用米半干

法调质加工技术既能和传统湿法加工法一样对大米分子结构

破坏较少,保留传统的食用口感,又能减少浸泡水用量,降低

能耗,解决了传统湿法加工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米粉加工

规模化、自动化、工业化生产。(2)调质压片后的在制品

,利用高速撞击粉碎和闪蒸气流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满

足细度要求的同时,实现连续化闪蒸干燥,保证了营养成分和

口感不受影响,并使得米粉具有很好的速溶性和风味性。稳

定连续的干燥生产形式还能保证成品的水分稳定和品质稳定

。(3)配混料微量添加技术和膨化、糊化技术的集成,实现

满足不同食品用米粉专用粉在品种和品质上的要求。利用膨

化、糊化、杀菌技术可生产各种即食的营养类、功能类、保

健类高端食品用米粉。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376/ 食用米半干法调质制粉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

性我公司作为大米加工技术研发的专业科研设计院,在大米

及米制品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多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有

多年的相关课题开发、工程设计、咨询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并参与江苏泰兴、日本西春两个米粉

加工项目的工程配套,作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为该项目的实施

奠定基础。食用米半干法调质制粉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经近

三年的研究与试验,技术已完全成熟,可广泛应用于我国米粉

加工企业。

/377/ 3-取代亚甲基硫色满酮设计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3-取代亚甲基硫色满酮设计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题目为“3-取代亚甲基硫色满酮设计合成及

其抗癌活性研究”,是河北省保定市科学技术局的科技攻关

计划项目(课题编号:13ZF057),属于应用基础研究。本课

题针对3-氯代亚甲基硫色满酮的结构特征,设计合成了其衍

生物,并考察了它们的抗癌活性研究,经过7个月的努力,本课

题组完成了三方面的基础研究:1.3-氯代亚甲基硫色满-4-

酮类化合物合成及其体外抗癌活性采用经过试验优化的合成

路线合成了3个3-氯代亚甲基硫色满-4-酮类化合物,采用MT

/377/ 3-取代亚甲基硫色满酮设计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T法考察这些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人类纤维肉瘤HT1080、

人宫颈癌HeLa、乳腺癌MCF-7、胃癌SGC7901、BGC-823、肝

癌HepG2、大肠癌LS174T、人黑色素瘤A375、前列腺癌C4-2

B细胞抑制活性。3-氯代亚甲基硫色满-4-酮类化合物的活性

测试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对供试所有癌细胞均有很好的体外

抑制杀死活性,数据显示受试化合物对多种癌细胞系具有极

强的抑制作用,IC50在0.41~16.36μg/mL之间;初步构效关系

分析得知:芳环上不同取代基对这类化合物的影响差异较小

,说明其3-氯代亚甲基为主要作用官能团,而且顺反异构体之

间体外活性差异很小,有待进一步研究。2.3-溴代亚甲基硫

色满-4-酮类化合物合成及其体外抗癌活性采用经过试验优

化的合成路线合成了28个3-溴代亚甲基硫色满-4-酮类化合

物,采用MTT法考察这些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人类纤维肉瘤

HT1080、人宫颈癌HeLa、乳腺癌MCF-7、胃癌SGC7901、BGC

-823、肝癌HepG2、大肠癌LS174T、人黑色素瘤A375、前列

腺癌C4-2B细胞抑制活性。3-溴代亚甲基硫色满-4-酮类化合

物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对供试所有癌细胞均有很

好的体外抑制杀死活性,数据显示受试化合物对多种癌细胞

系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IC50在0.44~16.87μg/mL之间;初步

构效关系分析得知:芳环上不同取代基对这类化合物的影响

差异较小,说明其3-溴代亚甲基为主要作用官能团,而且顺反

异构体之间体外活性差异很小。但是这类化合物稳定性较差

。有待进一步研究。3-巯基取代亚甲基硫色满-4-酮类化合

/377/ 3-取代亚甲基硫色满酮设计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物合成及其体外抗癌活性采用经过试验优化的合成路线合成

了8个3-巯基取代亚甲基硫色满-4-酮类化合物,采用MTT法考

察这些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人类纤维肉瘤HT1080、人宫颈

癌HeLa、乳腺癌MCF-7、胃癌SGC7901、BGC-823、肝癌HepG

2、大肠癌LS174T、人黑色素瘤A375、前列腺癌C4-2B细胞抑

制活性。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

对供试所有癌细胞均未显示出好的抑制活性。不具有进一步

研究价值。同时从侧面证实3-氯代亚甲基为主要活性官能团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处于同领

域的前沿,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78/ 曼地亚红豆杉的引种繁殖和诱生剂的研制
曼地亚红豆杉的引种繁殖和诱生剂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探明了重庆地区曼地红豆杉最适生长的土壤

、水分、温度、光照等生态气候条件,为在重庆市大力发展

曼地亚红豆杉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引进了5个品种,培育

了4万株曼地亚红豆杉种苗,建立了约10万株规模的种苗基

地。研究开发的曼地亚红豆杉专用诱生剂“TR1水溶性生根

粉”,具有明显的促进曼地亚红豆杉插穗生根的能力,90天

生根率达到97.1%,形成了年产10万株种苗的繁育能力。利

用该技术繁殖的曼地亚红豆杉叶片中紫杉醇含量高达0.017

/378/ 曼地亚红豆杉的引种繁殖和诱生剂的研制

%-0.051%,达到并超过红豆杉产业化的技术要求。

/379/ 种子缓控释静电干粉多层包覆技术及设备研究
种子缓控释静电干粉多层包覆技术及设备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种植业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地耕种和自然环

境日益恶化,例如常用的农作物杀虫剂,真正作用于害虫身上

的剂量只占0.1%,其余99.9%都进入土壤或江河之中;结果,导

致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土壤的生

态平衡正遭受严重破坏。使用现有种子包覆设备对种子包覆

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这不仅会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造成环

境污染,而且当有机溶剂使用超过一定浓度时,对种子萌发将

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对于具有凹陷部位的种子,当前包覆设

/379/ 种子缓控释静电干粉多层包覆技术及设备研究

备难以做到均匀包覆,将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

的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司承担的宁波市公益类科技

计划项目创造性的将干法包衣技术原理应用到种子包覆领域

,从而进一步提升种子包覆均匀度、提升包覆膜完整性、大

幅减少种子包覆加工企业生产能耗、避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排放、提高种子成活率。此外,本研究依据农作物生长周期

所需,采用具有缓控释功能的多层包覆膜,可减少农作物生长

周期中9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所需使用量,从而降低总体农业

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收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

效益的有机统一。本研究完成以下成果:1.依据植物生长初

期所需,研制出具有缓控释功能的种子包覆材料;2.完成种子

静电干粉包覆技术指导准则,搭建完成实验平台;3.完成可批

量处理5kg种子的静电干粉包覆样机一台;4.完成1篇论文,申

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

/380/ 一种稳定的包含纳米金颗粒的食物
一种稳定的包含纳米金颗粒的食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包含纳米金颗粒的食物,

该食物包含纳米金颗粒和丙酸。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纳米金

颗粒的食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食物,纳米金颗粒

均匀地分散在食物中,可以稳定地被动物组织吸收,改变脂代

谢,提高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可以用于饲养动物,提高动物的

脂肪含量,也可以用于制备负载药物或核酸的组合物,为进一

步研究纳米金负载药物或核酸在动物体内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奠定基础。

/381/ 一种材料的高温蠕变寿命加速试验方法
一种材料的高温蠕变寿命加速试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的高温蠕变寿命加速试验方法

,包括进行同一温度下材料的多组短时应力松弛试验、基于

数值微分原理的松弛速率—应力曲线获取、利用松弛方程形

成松弛蠕变速率—应力曲线、计算蠕变数据构建蠕变曲线、

建立稳态蠕变速率曲线和Norton蠕变方程。本发明从松弛与

蠕变的物理关系出发,利用短时松弛过程涵盖了非常宽的蠕

变应变速率的性质,导出比通常的蠕变试验宽十几倍的蠕变

数据,有效降低了高温蠕变试验量和试验时间,可为新材料

/381/ 一种材料的高温蠕变寿命加速试验方法

开发和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382/ 柿子霜的生产方法
柿子霜的生产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柿子霜的生产方法,涉及天然药物生产技术领

域。本发明是将去皮的柿子用硫磺熏蒸,再摊晾、堆捂,堆捂

期间反复通风,并进行三次取霜。其柿霜的产量可达到柿饼

产量的2.5-3.0%,同时柿饼仍可食用,柿霜可作为药物和原

料药成为商品;本发明不仅能保证生产过程的卫生条件,而且

使柿子加工的附加值大大提高,其具有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成本低的优点。

/383/ 压力可调式凸轮离合机构
压力可调式凸轮离合机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发明的压力可调式凸轮离合机构,包扩传动轴和

自适应自动变速机构和压力调节器,自适应自动变速机构包

括离合装置和变速弹簧;所述离合器装置分为主动传动部分

和从动传动部分,所属的传动轴圆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螺旋

展开的凸轮槽,凸轮槽插入凸轮销,离合装置根据行驶阻力

在变速弹簧、凸轮槽和凸轮销的配合下完成离合。还包括压

力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调节杆和调压块,所属传动轴与变速

弹簧配合的端部设置横向内螺纹,传动轴设置径向通槽,内

/383/ 压力可调式凸轮离合机构

螺纹与径向内螺纹贯通,调压块嵌入径向通槽设置在变速弹

簧的端部,调节杆一段通过外螺纹嵌入并穿过内螺纹与调压

块轴向固定连接,所述调压块紧靠变速弹簧,通过旋转调节

杆带动调压块轴向移动调节弹簧的压缩量。圆环体轴向锥盘

与动力输入装置设置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圆环体轴向外锥

盘为轴向锥面,圆环体轴向内锥盘以锥面互相配合的方式套

在圆环体轴向外锥盘外圆周;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盘圆周上

加工有与凸轮槽数相同的径向销孔,圆环体轴向外锥盘间隙

配合套在传动轴上,凸轮销穿过径向销孔插入凸轮槽;变速

弹簧间隙配合套在传动轴上,紧靠圆环体轴向外锥盘,圆环

体轴向内锥盘的内锥面与圆环体轴向外锥盘的外锥面在弹簧

作用下贴合,所述传动齿轮端部与圆环体轴向外锥盘的端部

啮合。

/384/ 昭通烟叶资源属性及应用研究
昭通烟叶资源属性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昭通烟叶资源属性及应用研究》项目是由红云红

河集团承担,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昭通市烟草公司共同协作的中烟工业公司资助项目。我国

在烟草种植适宜性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烟草种植分区

、烟草气候区划等方面,且大多数的区划工作都是从几个或

某些简单的区划指标着手,区划的单元大(一般为县级以上

),区划的对象不够具体。像昭通这种自然条件极其复杂,

具有立体气候特点的地区,在一个县的行政区内,会有多种

/384/ 昭通烟叶资源属性及应用研究

适宜生态类型,县级以上的区划单元显得太粗。在此形式下

,项目组收集整理了昭通烟区地形地貌资料、土壤资料、气

候等基础生态资料2万余条,筛选出六个优选精选气候指标

,建立了基于GIS平台下的“昭通烟叶气象信息辅助系统”

;依据气候指标及其时间分布,对昭通烟区5655个植烟点数

据资料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及聚类分析,将昭通烟区分为四个

气候类型。对气候类型背景下的四种类型烟叶质量从物理、

化学、感官、及香气类型四个方面进行了质量评价、分析,

依据质量分析结果,将昭通烟区烟叶分为四大类各三个级次

水平,共十二类烟叶。并集成了香气风格、质量水平、化学

成份、生态背景(气象、土壤、地形地貌)及代表产地信息

,系统表征了昭通烟叶资源的质量属性。对十二类烟叶分别

进行了在“红河”产品中的配方应用研究,确定了各项昭通

烟叶在“红河”产品叶组配方中的适宜比例。所取得的成果

在“红河”品牌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008-2009年,“红

河”系列产品卷烟配方中累计使用昭通烟叶9068.8吨,同比

节约成本5241.8万元。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根据“红河”

品牌需要,提出了烤烟种植布局调整和生产技术建议。综上

所述,该项目以卷烟品牌为导向,研究提出了昭通烟叶种植

布局和烟叶生产改进意见,对提高昭通烟叶生产水平和烟叶

的可用性、降低卷烟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鉴定委员会一致

认为,该项目组很好地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研究水平达

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385/ 抗菌新特药-硝酸咪康唑纳米乳
抗菌新特药-硝酸咪康唑纳米乳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审定鉴定情况:获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号:ZL2

00610104610.1获得时间:2009年6月3日特征特性:硝酸咪

康唑临床常用作由皮肤真菌、酵母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皮肤

、指甲、趾甲感染及口角炎、外耳炎、和念珠菌、革兰氏阳

性菌引起的阴道感染和继发性感染。本发明的纳米乳液增强

了硝酸咪康唑的皮肤渗透性且不污染衣物,增强了其溶解度

,延缓其代谢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且生产工艺简单。产

品表现:本品的动物刺激性试验分别采用0.5%、1%、1.5

/385/ 抗菌新特药-硝酸咪康唑纳米乳

%、2%的硝酸咪康唑纳米乳0.3ml和3ml对新西兰塔兔进行

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为24h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刺激性。抗

菌活性试验结果为对黄癣菌、白色念珠菌、花斑癣菌、羊毛

样小孢子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氏杆菌的有效抑菌浓度在

1%-2%,而且对以上菌均呈较好的抗菌活力,浓度越高抗

菌效果越好。本品与其他制剂的药效学对比试验结果为经过

一段相同时间的治疗,涂用本品的患者治愈率为88%,涂用

常熟星海制药公司生产的2%的国药准字H19983185硝酸咪唑

康软膏的患者治愈率为62%,涂用上海世康特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的国药准字H31022700夫即康的患者治愈率为75%。适

宜区域:适宜所有区域。对外合作形式及意向:望与资金雄

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投资者合作。合作方式可采取技术转

让、许可使用或合作开发等多种模式。

/386/ 用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料选择、评价与标准
用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料选择、评价与标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围绕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料技术指标、混

合料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法

标或欧标中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与我国规范中技术

指标之间的关系,解决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体系在国

内推广应用的技术难题。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常用的三类胶

结料的技术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分析与研究,主要取

得以下成果:1、基于混合料性能—成本考虑,提出了高模量

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料选择原则和方法。2、首次提出了用于

/386/ 用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料选择、评价与标准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低标号沥青技术标准。3、首次提出了

采用低剂量SBS改性低标号沥青来实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新

的技术途径。该研究成果具有显著创新性,社会经济效益明

显。

/387/ 复方磷霉素钙胶囊的研制
复方磷霉素钙胶囊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药是在磷霉素的基础上研究的复方抗菌药物。它

采用磷霉素钙与甲氧苄氨嘧啶配伍。经药理研究、毒理学试

验及临床应用证明,其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抑菌效果较单

方磷霉素提高一倍,而服用量减半。该药对肠道感染有特效

,对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显著,毒副作用极小,对肝、肾、血

液心脏均无明显影响。该药生产工艺控制严格,产品质量优

良,填补了磷霉素钙复方制剂的空白。

/388/ 一种高纯度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纯度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

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①水提法提取粗多糖;将灵芝子实体粉碎成小块,按照1k

g子实体:15~25L水的比例加水并加热至沸腾,1~3小时,之

后用滤布(200目)过滤,滤渣重复上述步骤再提取1~2次后

过滤,合并滤液,干燥。②将粗多糖按0.5~2%的质量比配制成

水溶液,加入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含量为粗多糖的3%~

5%(质量百分比),于37~40℃,反应20~40分钟;木瓜蛋白

/388/ 一种高纯度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

酶反应的作用是水解粗多糖中的蛋白。③酶反应后的粗多糖

溶液加入弱碱性阴离子树脂柱中进行处理,其中粗多糖溶液

与弱碱性阴离子树脂的比例为:1升水提溶液:1.5~2公斤

树脂;流速1~2ml/min;收集处理之后的流出液;这一步的作

用是脱色和除去水解后的蛋白。④将收集到的流出液用1万分

子量级别的中空纤维柱进行超滤,或用1万分子量级别的透析

膜进行透析处理;收集大于1万的部分,浓缩、干燥。最终得

到脱色并除去大部分蛋白及其他杂质的灵芝多糖产品。本发

明使用的灵芝菌种为赤芝,产自浙江龙泉;本发明使用的蛋白

酶为木瓜蛋白酶,购自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发明

使用的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可选自下述树脂:环氧骨架,功能

基团为-NH2、=NH、≡N、=N=,具体如上海华震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的335型树脂。树脂在使用前最好先经过预处理,使其p

H值为7~8。预处理方法如:先用3%的盐酸浸泡4小时,之后

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再用3%的NaOH溶液浸泡4小时,之后用

蒸馏水冲洗至pH7~8;使用该方法制备的灵芝多糖的含量可

达到50%以上,且多糖的活性也比粗多糖要高。并且该方法操

作要求简便易行,适合放大到规模化生产。

/389/ 呋喃它酮及其代谢物AMOZ残留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
呋喃它酮及其代谢物AMOZ残留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对FT及其代谢物AMOZ的免疫原性,人工抗原

的合成、单克隆抗体(mAb)制备及其特性、试剂盒研制及

其性能、液相质(HPLC)的确证等进行了研究。1.AMOZ用戊

二醛法制备人工结合抗原AMOZ-BSA,重氮化法制得人工抗原

AMOZ-N-BSA;2.通过动物免疫用合成的五种人工抗原均产生

了效价;3.FT/AMOZmAb的研制通过CPAMOZ-IS-BSA免疫Balb/

C小鼠,筛选出4F9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用于FT/AMOZ-Ki

t的研制和性能测定;4.FT/AMOZ-Kit的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

/389/ 呋喃它酮及其代谢物AMOZ残留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

,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回归方程为y=-30.367x+49.65;

5.鸡肉样、虾肉样的平均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9.4%、10.3%

,FT/AMOZ-Kit具有较高的精密度;6.以鸡肉和虾为样品,HPL

C-UVD进行检测,HPLC-UVD的检测限较高,为1000μg/L,多用于

待检样品含量较丰富情况下的检测不适用于FT/AMOZ在组织

样和奶样中的残留检测。

/390/ 双室输液袋的转阀
双室输液袋的转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室输液袋的转阀,它包括阀芯

、阀体和密封装置,阀芯插设于阀体中,所述阀芯的上开设有

第一通道,位于阀体内的阀芯外表面上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

上的孔,该孔与第一通道连通;阀芯与阀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阀体上开设有第二通道,阀体上的第二通道与阀芯的端部之

间设有密封装置。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更为简便,

使用效果更好的双室输液袋的转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

明的优点就在于:本发明双室输液袋的转阀的结构更为简单

/390/ 双室输液袋的转阀

,加工更为方便,只需要通过阀芯、阀体和密封装置就能实现

双室之间的隔断;混药工作开始时,只需利用阀芯与阀体的螺

纹配合旋转阀芯,当阀芯略为退出阀体后,就能实现双室的导

通,操作十分简便,且安全可靠。这样既避免了折断式设计中

造成的微粒危害人体,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阀在操作时需

要旋转固定角度以实现对准的问题,只需要拧松阀芯,使其与

密封装置之间的出现缝隙即可完成混药。

/391/ 甲砜霉素的手性催化合成方法
甲砜霉素的手性催化合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自选项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抗

生素甲砜霉素的手性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工技术领域,也属

于兽药和医药原料药合成技术领域。甲砜霉素(Thiamphen

icol)系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其抗菌谱与氯霉素基本相似

,主要用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本项目采用手性合

成方法合成甲砜霉素,产品质量达到中国兽药典2010版标准

,生产成本比现有生产工艺大幅降低。本发明涉及一种氯霉

素类广谱抗生素甲砜霉素的手性合成方法,以苯甲硫醚为起

/391/ 甲砜霉素的手性催化合成方法

始的原料,经过酰化、溴代、合成含取代基团的氮杂丙啶、

手性催化还原、氧化反应、酸化开环、脱保护以及酰化反应

合成了符合药监要求的合格产品。其中,手性催化还原是在

催化剂trans-RuCl2[(R)-xylbinap][(S)-DPEN]的作用

下,[1-取代基氮丙啶-2-基][4-(甲硫基)苯基]甲酮氢化还

原得到ee值和de值较高的[1-取代基氮丙啶-2-基][4-(甲硫

基)苯基]甲醇。本发明用手性催化不对称动态还原的方法

避免另外一半原料的浪费,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

成本。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手性催化合成的方法来合成甲砜

霉素中的手性中心,避免了现有工艺中带来的废水污染,大大

降低了处理废水的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避免了拆分工

艺,增加了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工艺。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制备甲砜霉素的两个问题:利用手

性催化方法合成甲砜霉素的手性中心避免了使用D—对甲砜

基苯丝氨酸乙酯,另外一方面用价格便宜,毒性小的化学试剂

,较短工艺路线的方法,有利于工业生产。专利证书

/392/ 采用GM1601+FLI2300方案的液晶彩色电视机(TLM4777/LCD3703HK/LCD4203AU/LCD4203HK/LCD3703AU)
采用GM1601+FLI2300方案的液晶彩色电视机(TLM4777/LCD3703HK/LCD4203AU/LCD4203HK/LCD3703AU)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系列液晶电视机采用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视角

电视专用液晶屏,为优质的显示效果提供了保证。图像处理

部分采用了GENESIS公司的嵌入式芯片GM1601,此芯片功能

强大,包括CPU、A/D转换、SCALER、LVDS编码部分。同时还

采用GENESIS公司的专用视频处理芯片FLI2300,主要进行图

像的逐行处理,解码部分采用了MICRONAS的数字解码芯片V

PC3230D。伴音处理部分采用MICRONAS公司的MSP34x0进行伴

音信号的处理,由于接口较多,为了实现丰富的功能和后续

/392/ 采用GM1601+FLI2300方案的液晶彩色电视机(TLM4777/LCD3703HK/LCD4203AU/LCD4203HK/LCD3703AU)

欧洲机的扩展,在伴音处理板上增加了一个切换开关TA885

1CN,用于对各路音视频进行切换,从而为功能的扩展提供

了前提条件。本系列液晶电视机支持射频、视频、S端子、

YPbPr/YCbCr、VGA、DVI等多种接口,其中YPbPr/YCbCr输入

支持1080P/60、1080i/60、720P/60、480P、480i等多种高

清、标清的图像格式,标准的VGA接口可兼容电脑显示,支

持的显示格式有:VGA、SVGA、XGA、SXGA等。用户可以在体

验网上冲浪的同时欣赏高品质的电视节目,同时在TLM4777

上增加了USB接口,可以接插带有USB接口的设备。可以一边

欣赏风景如画的图片,一边观看节目,也可以聆听MP3等格

式的音乐。并且由于本系列产品设计时考虑了后续扩展的因

素,因此,对于后续的开发是极其有利的。本系列产品开发

项目的顺利完成,将推动液晶电视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

液晶电视的制作技术,降低成本,使之进入寻常百姓家,提

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393/ 鸡尿酸盐沉积机理及防治开发研究
鸡尿酸盐沉积机理及防治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鸡尿酸盐沉积又称痛风病,是现代养鸡生产中普遍

发生的、对鸡健康的生产有着重要危害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

病。在生产中,该病往往呈群发性、发生各种不同年龄的鸡

,可造成发病鸡死亡,严重影响生产效益。重庆有着巨大规

模的禽蛋肉生产基地,但每年仅该病给生产造成的损失叫不

下千万元。为此,本成果从鸡尿酸盐沉积病的病因学、血液

学、酶学、临床病理学、肾脏超微组织病理学等几个方面,

对本病的发生原因及机理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了

/393/ 鸡尿酸盐沉积机理及防治开发研究

“肾脏损伤”的病理机制学说,并结合这一学说成果,研制

出了具有高效防治该病的“肾脏解毒灵”药物,98年获重庆

兽药生产批文,经近几的生产和推广使用,创造经济效益近

千万元。

/394/ 椰子酰胺丙基甜菜碱CAPB(CAB)
椰子酰胺丙基甜菜碱CAPB(CAB)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的研制开发者于1988年涉足精细化工中的表

面活性剂领域。由于我国在该领域里起步较晚,与国际水平

相比差距很大。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该行业的一些国际

性大公司诸如联合利华等陆续进入我国,其高效的生产率与

先进的技术制造出的高质量日化产品,很快占领了国内的极

大部分消费市场。使我国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工业(含日化原

料与成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该项目所依据的前期成果萌

芽于九十年代初,研发初期(1988~1992)的水平只是停留

/394/ 椰子酰胺丙基甜菜碱CAPB(CAB)

在国内的传统技术标准上。1993年起,我公司开始与进入国

内的跨国公司联络并合作,促使其开展并加快其使用的日化

原料国产化进程。该项目即在此背景下开始进行研发。该项

目是将脂肪酸与二甲胺基丙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反应,生

成酰胺丙基二甲胺,再与氯乙酸纳反应,生成椰子酰胺丙基

甜菜碱,最后经过精制与后处理,即得各种所需的产品。产

品的性能指标为色泽(黑曾) ≤200PH值 4.5~5.5氯化钠含

量% ≤6.0活性物含量% 29.0~31.0游离胺含量% ≤0.5SMCA(

ppm) <6细菌总数(个/克) ≤10该项目的创新性在于:不

同于一般生产工艺,其核心技术采用我公司专有技术化学模

式识别调优方法,建立多因素多目标数学控制模型,以此模

型为基础建立的计算机配料投料程序、生产工艺质检控制程

序等,使产品质量稳定、转化率高,色泽透明、一致性好。

先进性:立足于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将有害杂质成功地降至

ppm级,解决了国内同行不能解决的难题,填补了国内的空

白。经上海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查新产品达到国际九十年

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特点:高纯度,无有害杂质,采

用包括计算机优化技术等各项先进技术,有效的抑制化工反

应中的副反应,解决了多项性能相抵的影响因素,提高产品

的综合效果,满足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的高质量标准要求。

该产品是一种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去污、柔软

、抗静电、低刺激、润湿、发泡、易生物降解、低毒性及金

属的缓腐蚀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香波、泡沫浴、儿童用浴

/394/ 椰子酰胺丙基甜菜碱CAPB(CAB)

以及织物柔软剂、抗静电剂、杀菌消毒剂、金属防腐剂等领

域之中,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该产品于2001年获上海市优秀

新产品二等奖,国家经贸委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395/ 一种UFPA中无效像元的判别方法
一种UFPA中无效像元的判别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一种UFPA中无效像元的判别方法,属于红外热成像

技术领域,涉及在图像的预处理阶段对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

列(UFPA)中的无效像元的判别方法。本发明根据像元响应

特性,采用循环迭代的方法自动搜索出最优的无效像元识别

阈值,确定无效像元在焦平面上的分布,形成一个无效像元位

置映射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根据经验设定无效

像元判别阈值;且在循环迭代的过程中,随着无效像元数的增

加使得迭代步长逐步缩短,这种变长搜索使得在迭代初期有

/395/ 一种UFPA中无效像元的判别方法

较快的收敛速度,然后逐步减小搜索步长,使数据接近稳定值

时搜索更为精确,从而保证高效,精确的判断无效像元。

/396/ 木结构件数控加工NC程序自动生成的研究
木结构件数控加工NC程序自动生成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利用所学知识,将众多需要加工的木结构件进行

公式化及参数化的分类成组,建立工件加工数据库。即工件

尺寸参数的变量化,达到简化工序和编程种类。(2)自动生

成的程序文本文件,提供了两种选项:①G、M代码文本,符合

ISO标准制定了JB3050-82《数字控制机床用七单位编码字符

》、JB3051-82《数字控制机床坐标和运动方向的命名》、

JB3208-83《数字控制机床穿孔带程序段格式中的准备功能

G和辅助功能M代码》等标准的要求;②直接调用运动控制器(

/396/ 木结构件数控加工NC程序自动生成的研究

卡)的宏指令和库函数,从而控制机床的加工运动。

/397/ 一种新型微孔医用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新型微孔医用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正常的止血机理主要包括3

个方面:小血管的收缩、血小板的激活和凝血系统的启动。

其中,小血管的收缩是创伤后止血的最早反应,血管受损后血

管平滑肌通过轴突反射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有利于血液

凝固和止血。血小板具有粘附于伤口和异物表面的生理功能

,在止血初期具有重要意义。粘附的血小板被激活则可能引

起更多的血小板聚集,并从其内部释放出大量的促凝物,进而

在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来止血。由于环境因素或是人体自身

/397/ 一种新型微孔医用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因素,正常止血机理对于人体受伤大面积出血并不能挽救伤

员即将消逝的生命。因此,研究迅速止血的止血材料是重要

的研究课题。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以植物淀粉为

主要原料,经变性,乳化交联复合一种或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

合物及附属因子。微孔淀粉是指将天然淀粉经过酶水解处理

后,形成的一种蜂窝状多孔性淀粉载体。由于其表面布满许

多向微球颗粒内部拓展延伸的小孔,与天然淀粉相比具有较

大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及良好的吸水、吸油性能,并且成本

低、无毒害,可自然降解,在食品、医药、化工、农业等方面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微孔

淀粉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快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形成“即

时凝胶”,可机械性封堵血管破口,同时此物理屏障可隔离伤

口,起到防粘连的作用,而中药提取物则发挥止血、抗炎、抗

菌,镇痛、收敛、激活凝血系统的作用,本技术通过微孔淀粉

和中药提取物进行有机结合,显著增强止血效果,可直接作用

于创伤部位的血液促进凝血。2、本技术可迅速止血,构成的

凝胶粘度较高,可填塞受损组织和血管,本技术在水中易溶胀

和清洗,残留物大大减少;本技术稳定且不易分解,保存期长

,具有贮存优势。四、适用范围本品有止血、抗炎、抗菌,镇

痛功效、适用于外科止血。

/398/ 降低塑料食品包装中溶剂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降低塑料食品包装中溶剂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聚焦大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领域,针对一些企

业生产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溶剂残留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这个现状,分析包装基材、印刷油墨、粘合剂等材料中溶剂

残留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加工工艺参数对溶剂残留的作用。

本项目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合格的塑料食品

包装材料的有效方法,减少企业的材料浪费和能源损耗,推动

企业的技术进步,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具有

良好的经济意义;另一方面,减少污染物向大气的排放,生产

/398/ 降低塑料食品包装中溶剂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可靠的塑料包装材料,为食品的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让大众

吃的更加放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项目基于对塑料包

装材料加工技术、印刷技术及化合物迁移特性等的基础研究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溶

剂残留的来源,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探求降低塑料食品包装

材料中溶剂残留的工艺参数。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

)塑料基材对不同溶剂的吸附能力;(2)油墨和粘合剂对溶

剂残留的作用;(3)印刷色序、墨层厚度、实地面积对溶剂

残留的影响;(4)印刷技术参数对溶剂残留的作用;(5)环

境因素对溶剂残留的影响。实验方程的相关系数≥0.9500,检

出限≤0.01mg/m2,回收率在70%~110%,相对标准偏差≤5%。完

成的相关技术指标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399/ 四英寸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棒
四英寸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棒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声表面波技术的不

断发展,声表面波器件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前景越来越

广阔,仅声表面波滤波器就可以看到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从

20世纪90年代开始,声表面波滤波器在手机上的应用增长非

常迅速,功能手机时代,每部手机需要表面波器件2-3个,而

最新的智能手机需要声表面波器件至少15-20只,增长幅度

十分惊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3亿部,2016年

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14亿部,全球手机市场对声

/399/ 四英寸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棒

表面波滤波器件年需求在200亿只以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

发展,全球上网的用户愈来愈多,高性能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在

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宽带多媒体数据广播系统(如VOD等)方

面的应用也迅速发展起来。另外,在汽车电子市场、无线LA

N及数字电视的传输系统中,也需要大量的中频声表面波滤波

器。可见,仅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市场前景就十分可观。而对

于整个声表面波器件行业来说,其市场前景就更广阔。因此

目前国内外都在对声表面波器件进行广泛的研制和开发,以

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本项目是在压电材料国产化已成为

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国家明确把压电材料列入重点支持产

业以及压电材料应用于智能手机及其他高端电子产品成为趋

势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用四英寸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棒,主

要客户有杭州中晶,德清晶辉等,制成晶片后主要用于制作声

表面波滤波器(SAW)。声表面波滤波器(SAW)广泛应用于

手机、通信、导航、雷达、电子对抗、遥控遥测、广播电视

等各类军用和民用电子系统。国内外主要SAW厂商的晶片月

需求量在50万片以上,换算成四英寸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棒

约20吨,随着器件国产化的推进,晶棒的需求量还将成爆发式

增长。2、项目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难点(1)居里温度控制

问题:采用有效偏析系数研究方法,即一定组分的熔体用提

拉法生长出晶体后,切割顶部晶体样品和尾部样品,通过化学

组分分析确定有效偏析系数,当有效偏析系数接近或等于1时

,即获得了一致熔融组分配方,并运用多晶制备技术,提高单

/399/ 四英寸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棒

个晶体均匀性和晶体间一致性。(2)晶体极化(单畴化)

开裂问题:通过自动极化系统,使用了均匀缓慢的方法,提升

电压,使得晶体单畴化更加好,减少晶体灼伤,大大减少了极

化晶体的碎裂。3、项目产品技术路线及核心技术多晶制备

技术是将氧化钽和碳酸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烧结成钽酸锂多

晶原料的技术,实现晶体居里温度的稳定控制,保证钽酸锂晶

片的性能。本方案在合成钽酸锂多晶料,通过配料,混料,压

料,烧料四个步骤,制备出优质的碳酸锂多晶原料,能够实现

居里温度的有效管控。4、项目产品技术创新点(1)等静压

一次填料技术。本产品使用等静压一次填料技术,可根据四

寸坩埚的直径,结合等静压机压料的收缩比,设计出合适磨具

,将所需原料直径压制成一个圆柱体,只要将圆柱体直接放入

坩埚中,就完成一次性投料的工作,大幅提高填料的效率,减

少原料的污染,延长保温材料的寿命,降低成本,提升钽酸锂

晶体的质量。(2)自动极化技术。本产品使用自动单畴化

技术,通过软件计算极化目标电压,极化时间,自动计算出每

分钟电压增加的量,按照时间的推移,极化电压呈斜率自动缓

慢上升,最终到达目标极化电压值。慢逐渐增大施加的电压

,减少了电压对晶体的冲击,能够有效提高晶体单畴化程度和

晶体质量,保证产品的一致性。5、项目产品客户开发情况及

推广前景分析声表面波用四英寸钽酸锂晶棒在国内的德清晶

辉,杭州中晶等进行了试用,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外的水平。

/399/ 四英寸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棒

目前SAW滤波器技术正在朝着小体积、大带宽、高频率和高

稳定(温度补偿)四个方向发展。此外,物联网、工业化4.

0的高速发展,在改善民生的生物医疗、环保、无人驾驶等广

泛领域,SAW器件由于其高灵敏度,作为温度、化学、生物传

感器将会爆炸式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SAW产业的快

速发展。6、总结通过等静压一次填料技术的创新,结合多晶

制备技术,能够精准的控制晶体的组分一致性和居里温度,而

且大幅提高填料的效率,减少原料的污染,延长保温材料的寿

命,降低成本,提升钽酸锂晶体的质量。通过自动极化技术的

创新,减少了电压对晶体的冲击,能够有效提高晶体单畴化程

度和晶体质量,保证产品的一致性,而且大大解放了劳动力,

降低了人员要求,提高人均效率。

/400/ 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功能构建及肿瘤诊疗基础研究
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功能构建及肿瘤诊疗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癌症治疗是世界性难题,而精准诊疗技术手段是其

核心基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项目组历经五年

,针对药物递送效率低以及治疗效率差等关键科学问题,通

过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新型纳米生物材料,通

过构建多功能药物递送系统,实现肿瘤的高效诊疗,并进一

步明确了纳米生物材料在肿瘤诊疗中的作用机制。主要科学

发现点如下:1)发展了兼具高灵敏诊断与高效治疗的纳米药

物诊疗系统,通过功能设计,有效改善了药物的递送效率以

/400/ 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功能构建及肿瘤诊疗基础研究

及体内分布,显著提高了纳米递送系统的载体稳定性和载药

率,为肿瘤精准诊疗提供新的策略。相关工作被国际著名期

刊《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和《Advan

cedScience》等所引用。2)揭示了纳米药物生物材料界面的

重要性,利用层层自组装和静电吸附技术构建了一类新型透

明质酸/聚多巴胺聚合物涂层,探索了生物材料的表面相容

性等科学问题,为生物相容性界面材料的纳米药物构建提供

新的策略。相关工作被Nature主要子刊《NatureBiomedica

lEngineering》等所引用。该成果已在ActaBiomaterialia

,Chemicalcommuncations,ACSAppliedMaterials&In

terfaces,ColloidsandSurfacesB:Biointerfaces和Lang

muir等国际TOP期刊上发表代表性论文20篇,并得到国际著

名专家和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积极评价与重点引用,论文总计

他引294次,其中SCI他引232次。项目组申报并获批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4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庆市技术创新

与应用示范1项。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在国

内外重要学术任职,提升了影响力,有力促进该市乃至全国

纳米生物材料领域的发展。

/401/ 一种杏仁葱管糖的制作方法-“兴趣棒”
一种杏仁葱管糖的制作方法-“兴趣棒”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杏仁含有颇据吸引力的营养素,是一种应用性强,

兼容性好的健康型食品原料和配料。杏仁中含有的蛋白质,

钙,膳食纤维等亦是不能忽视的.最近的研究显示,杏仁中

所含的营养素共同促进健康的效果远远大于单个营养素功效

的简单加和。将杏仁用于制作传统食品葱管糖,不但提高了

葱管糖的营养价值,丰富了葱管糖的种类,加之杏仁含有极

其丰富的植物化学元素,研究表明这些元素有助于减少患癌

症、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危险,更赋以传统食品葱管糖

/401/ 一种杏仁葱管糖的制作方法-“兴趣棒”

全新的健康内涵。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休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眯。杏仁葱管糖从健康,

美味,营养的层次出发,产品既保持方便快捷的食用方式,

但更讲求品质和口感。现任的市场倾向是营养休闲的设计概

念,我们的产品杏仁葱管糖致力于补充目前市场对新型葱管

糖制品的需求,针对杏仁的独特品性及营养价值,符合人们

追求健康饮食的心理,让人们在休闲娱乐时享受到别出心裁

的休闲食品。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休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食品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是停留在原来

的口味方向,而是要求吃得健康、吃得均衡,希望通过强化

补充和改善营养成分来调整日常膳食结构,提高食品的保健

功能,从而预防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增强人体抗病免疫

能力,保持健康水平。现在的市场倾向是营养休闲的设计概

念,我们的产品杏仁葱管糖致力于补充目前市场对新型杏仁

制品的需求,针对杏仁的独特品性及营养价值,符合人们追

求健康饮食的心理,让人们在休闲娱乐时享受到别出心裁的

休闲食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成熟度本技术相对成

熟,产品现处于实验室小批量生产规模,适合生产线大批量

生产。投资规模本创新在传统食品葱管糖生产工艺中添加了

杏仁酱,提高了葱管糖的营养价值,并且方便人们随时随地

享用杏仁酱,作为副食,长期食用,研究表明这些元素有助

于减少患癌症、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危险。我们的产品

/401/ 一种杏仁葱管糖的制作方法-“兴趣棒”

通过糖管内填充杏仁酱的做法大大的降低了杏仁用量,降低

生产成本。且无当前市面所见杏仁粒对原料整齐度的高要求

,降低选材成本。技术转让条件项目状态实验室阶段项目描

述实用新型专利合作方式技术入股合作对象广大休闲食品生

产厂家

/402/ 一种高海拔烟区烟叶栽培的覆膜保墒保温技术方法
一种高海拔烟区烟叶栽培的覆膜保墒保温技术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烟区烟叶栽培的覆膜保墒

保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移栽时间:在4月25日

对烟叶进行移栽,使其保水增温效果达到最佳状态;(2)覆

膜:使用白+黑地膜进行覆膜,能够有效增加地温,而且保温

能力强;(3)揭膜:覆膜40天后进行揭膜,揭膜后测定杂草

及杂草生物量;在揭膜上厢和移栽后60天,分别测定田间杂草

数和杂草生物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

方法围绕覆膜时间、覆盖地膜的种类以及揭膜时间的综合技

/402/ 一种高海拔烟区烟叶栽培的覆膜保墒保温技术方法

术配套,提高高海拔烟区土壤保墒、保温栽培技术,为高海拔

烟区烤烟高效栽培、提升质量提供科学指导。

/403/ 桉叶不饱和脂肪酸资源和药用价值评价
桉叶不饱和脂肪酸资源和药用价值评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任务来源: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桉树不饱和脂肪酸资源研究”(9145624536-4000003)?

湛江市财政资金科技专项竞争性分配项目“桉叶不饱和脂肪

酸资源和药用价值评价”(湛科[2010]174号文件,2010203

0244)和林业重大公益性行业科研“桉树生态经营及产业升

级关键技术研究”专项(201104003)。2.应用领域和技术

原理应用领域: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我们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对免疫调节、心脑血管疾病、补脑健脑有良好保健和治疗

/403/ 桉叶不饱和脂肪酸资源和药用价值评价

作用,具有重要的医用药用价值;根据我们的对桉叶脂肪酸提

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和抗氧化功效,

开发桉叶不饱和脂肪酸资源,可利用在饲料、食品、日化品

甚至医药等方面。技术原理:以广东省广泛栽培的尾巨桉,

巨尾桉,巨赤桉,尾叶桉等20余个品种(无性系)的叶片为研

究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系,林龄和叶龄的桉叶不饱和脂肪

酸类型和含量。建立了桉叶脂肪酸分析测试方法,优化了桉

叶不饱和脂肪酸生产工艺条件。筛选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

桉树品系,初步研究了桉叶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和抗菌活

性,为桉树采伐剩余的废弃物桉叶应用开发利用不饱和脂肪

酸产业化高效利用奠定基础。3.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研究

成果创新点属于技术创新与生产工艺创新。通过国内外同类

研究、成果分析比较,对于桉叶油研究和产业化主要集中在

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桉叶油或桉叶精油及其生物活性

方面的研究,其来源主要是含有桉叶醇(1,8-桉叶油素)为

主的兰桉、柠檬桉等油用树种上,对于工业原材料林速生树

种尾巨桉等树种研究相对较少,对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

肪酸关注更少,对其分析检测技术不够完善和深入,几乎没用

关注其活性,对其提取优化化生产技术没用建立。该研究创

造性或先进性体现在如下:1)首次对桉树不饱和脂肪酸资源

、建立其分析检测技术,优化生产工艺等进行系统研究。该

研究通过对GC-MS优化条件,系统的对广泛栽培的尾巨桉?巨

尾桉?巨赤桉?尾叶桉无性系等20余个品种的叶片进行脂肪酸

/403/ 桉叶不饱和脂肪酸资源和药用价值评价

分析评价,建立以100-200目桉叶粉浸泡12h、150ml丙酮为溶

剂、萃取0.5h的超声波辅助法为适宜的桉叶脂肪酸提取技术

方法,筛选出不饱和脂肪酸较丰富EC95、WC3、SH48、赤桉5

/11、SW48等品种。2)本研究以忍天青为指示剂在有氧状况

下建立了一种桉叶快速抗菌活性的筛选方法,并采用此种方

法对不同桉树树桉叶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具体以金黄色葡

萄球菌、大肠杆菌、农杆菌3种菌体进行了筛选。通过相关

获得桉叶脂肪酸成分具有抗菌生物活性,并筛选具有较强的

抗菌活性桉树品种。3)建立桉叶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的加工工

艺标准,从原材料、分析检测等各方面规范,实现产品产品规

模化生产。4.技术成熟程度1)桉叶不饱和脂肪酸(天然药物

)有效部位、有效成份与其同品种,林龄,叶龄的关系;含量

以夏季含油率较高,3年生以上成熟的成熟叶最适时期,在生

产桉叶油时,考虑采收最适时期,有利用提高出油率,增加经

济效益?2)桉叶脂肪酸成分的提取?处理和鉴定技术方法的建

立;建立了以超声波加化学提取方法,桉叶脂肪酸成分GC-MS

分析检测1套技术。3)优化桉树不饱和脂肪酸生产工艺条件

,完善桉叶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脂肪酸甲酯和乙酯用于的生

物活性初步研究;优化桉树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生产工艺条件

,完善桉叶脂肪酸提取物生物活性分析技术,并获得生物活性

与提取成分之间关系。4)桉叶不同不饱和脂肪酸的资源和利

用价值评价。分别对尾巨桉、巨尾桉、巨赤桉、尾叶桉等2

/403/ 桉叶不饱和脂肪酸资源和药用价值评价

0个桉树品系进行调查评估,筛选出脂肪酸含量丰富的桉树品

种EC95、WC3、SH48等品系。5)推广应用范围本研究成果桉

叶不饱和脂肪酸产品具备食品、医药价值,可以作为饲料添

加剂、日化产品、甚至保健品原料进行开发利用。6)推广应

用条件一是加工场地选择:对于桉叶原材料本着来源稳定、

成本低廉的原则,桉叶产品加工厂尽量选择在原料产地,如桉

树人工林生产基地附近,以减少原料运输成本和有低廉的、

充足的适宜的堆放场所。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1)应用情

况项目已经选择具有高产含油率品种的在雷州林业局推广的

成果,选择的尾赤桉WC3、EC85、T54等桉叶脂肪酸成分桉树

品种,共推广营造桉树丰产林1.15万亩,于2011-2012推广两

年,以生产木材累计新增产值1150万元,新增利税132.5万元

,除此以外还有桉叶等林副产品。从2011年底至2012年,广州

威希化工有限公司采纳项目的成果,使用桉叶提取物应用洗

手液抗菌系列日化产品生产,累计新增产值43万元,新增利税

0.86万元。(2)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一是单一产品成份

难以及以及生产相对效率提取率低,较难满足企业发展要求

。二是需要专业加工设备。本研究是采用化学提取工艺,大

规模工业化生产仍然推荐采用化学生产方式:这需要专业设

备能更好提高产品加工效率。三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治理方

案。项目旨在解决农业植物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但是

在所研究的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带来如下影响环境的问

/403/ 桉叶不饱和脂肪酸资源和药用价值评价

题,针对性采取措施尽量回收利用或有效降低或完全消除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如桉叶提取过程中将产生少量化学提取污

水,需要污水采取集中排放,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使之完全

分解。

/404/ 基于Hopkinson杆的材料动态双压剪实验装置
基于Hopkinson杆的材料动态双压剪实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Hopkinson杆的材料动态双压剪

实验装置,包括应变片(5)、撞击杆(3)、入射杆(4)和

透射杆(7),其特征在于,入射杆(4)和透射杆(7)相邻

的端头中的一个为V形槽或楔形头,另一个为楔形头或V形槽

;V形槽和楔形头的斜面与入射杆(4)和透射杆(7)的轴线

夹角相同且均在30°至80°之间;两个试样对称的

夹在V形槽和楔形头的斜面之间。本发明无需对Hopkinson压

杆进行大的改动,只需重新加工一根一端为楔形或V形槽的入

/404/ 基于Hopkinson杆的材料动态双压剪实验装置

射杆(4)和一根一端开有V形槽或楔形头的压杆;采用传统

的Hopkinson压杆试样即可对两个试样同时施加压剪组合的

冲击载荷。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小,美观大方,操作简单的特点

/405/ 优势肥用有机物料快速有效处理方法
优势肥用有机物料快速有效处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中国优势肥用有机物料种类多,资源潜力大,尤以

富氮型有机物料资源丰富。但尚缺少快速有效的处理方法,

极大地限制了该类资源的高效利用。优势肥用有机物料快速

有效处理方法,系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矿质酸组成的复合分解

剂快速有效处理优势肥用富氮型有机物料和以肥料为主要组

分的中和调节剂控制反应物料酸碱度,获得的终产物是以氮

素多形态组合并以可溶性有机氮为主体的一种多养分有机复

合肥料。该肥料不含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害的成分,而主要含

/405/ 优势肥用有机物料快速有效处理方法

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氮、硫、磷、钾、钙、硼等,有机质达

30%(w/w)以上,氮素养分10%,其中有效氮占70%;磷、钾

和中微量元素养分18%以上。该新型有机复合肥氮素养分具

有缓释与控释作用,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基质栽培植物,特别

适宜栽培生长期长的名特优果树、蔬菜(瓜果类)、中药材

等经济植物一次性施肥,在供给植物氮素营养方面具有迟速

相济、平衡协调作用,减少无机氮肥施用量,最终实现氮素

的高效利用,达到植物产品优质高产,是发展优质农业和绿

色农业应用前景广阔的物化技术产品。本项研究成果采用低

温处理富氮型有机物,具有处理周期短(<5天)、工艺流程

简单、成本低、处理过程无环境污染等优点,系国家863计

划“新型高效肥料研制与产业化”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2

005年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05010.7。

/40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结构的基础研究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结构的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在国内率先开展天然高分子壳聚糖凝聚态的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为目前热点研究领域的甲壳素的应用研究奠定

了理论基础。1、发现了四十多种壳聚糖衍生物具有液晶性

,从而使壳聚糖液晶成为一个大家族。人们首次报道壳聚糖

衍生物的液晶性是Ogura(1982),此后只有比较零星的报

道。该课题组则进一步发现了大多数甲壳素衍生物均呈现溶

致液晶性。首先我们利用壳聚糖同时具有羟基和氨基两类活

泼基团而易于进行多种多样的化学修饰的独特优势,合成了

/40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结构的基础研究

大量衍生物。发现了这些衍生物大多具有较低的临界浓度。

2、系统地研究了脱乙酰度、分子量、取代基长度、取代基

大小、取代度、取代基位置等因素对液晶临界浓度的影响,

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结果。结果基本上可以用Flory和Khok

hlov-Semenov理论解释。这些结果使人们较全面地认识了天

然高分子溶致液晶行为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通过氧化酸

刻蚀和SEM技术对壳聚糖胆甾液晶的织构与向错进行研究,

首次提出了氧化酸对典型胆甾液晶的指纹状织构的刻蚀机理

。4、用壳聚糖衍生物的高浓度溶液,制备了在天然高分子

中很少见的结晶形态,如针状晶体和伸直链晶片等。首次提

出了浓溶液制备壳聚糖及衍生物大晶体的机理。5、用圆二

色性仪(CD)测定了壳聚糖衍生物不同层次结构中传递和符

号变换。6、用DMTA、DSC、TSC、DIL等四种方法测定了壳聚

糖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为140℃,澄清了文献中不同方法不

同作者的测定值从150℃~200℃的近50℃的差异。为壳聚糖

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数,已被国外作者广泛引用。课题来

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4041,29974023)、福建省重

点科技项目(2004I0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51000

3,E0310002,E9910006)和厦门市科技项目(3502Z20055

013)。2002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407/ 维生素B6芳构新工艺
维生素B6芳构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针对现行维生素B6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优化。

在维生素B6制备芳构化反应中,采取弱极性溶剂、水、盐酸

组成新的芳构体系,通过调控芳构体系中各组分的比例,人为

调控反应的进程,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使产品收率与质量同步

提升,收率提高2-3个百分点,产物只需两次精制就可以达到

药典要求。另外反应结束后,加入盐酸使芳构物成盐,然后通

过分层的方式分离芳构产物和有机溶剂,大大降低了传统生

产工艺需通过精馏回收乙醇的蒸汽能耗,可减少蒸汽能耗30

/407/ 维生素B6芳构新工艺

%以上。

/408/ 非甾体抗炎药恶丙秦原料药及片剂的研制
非甾体抗炎药恶丙秦原料药及片剂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恶内秦原药及片剂为国家二类新药,商品名称:诺

松。该项目研制成功制备原料新工艺和片剂新处方,原料药

经uV、IR、^1H-NMR、^(13)C-NMR、MS鉴定结构,片剂质量

符合标准。经动物试验,该品个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解热

作用,吸收迅速,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对动物心血管、呼吸

和神经系统等无不良影响。临床生物利用度实验。该产品与

国外生剂比较,生物学等效,相对于国外片剂的生物利用率

为107.9%。一、二、三期临床试验,该品每天给药一次,每

/408/ 非甾体抗炎药恶丙秦原料药及片剂的研制

次2片(400mg),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肩周炎、强

直性脊椎炎、牙科手术后疼痛等的平均有效率80.6%,不良

反应发生率7.62%,程度轻微、长效的抗炎镇痛药物,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409/ 基于多尺度方法的农产颗粒物料干燥孔道网络模型及模拟
基于多尺度方法的农产颗粒物料干燥孔道网络模型及模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较之传统的颗粒物料干燥模型,本项目考虑了干燥

时的微尺度效应,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清晰考察了物

料颗粒堆结构特性,如粒径分布、空隙大小分部队干燥过程

的影响,丰富和完善了干燥科学基础理论。其次,本项目研究

了干燥床内出现局部“湿团”现象的机理,找出了影响“湿

团现象的因素”,未解决因“湿团”引起干燥过程中的能源

浪费和贮藏过程中物料发霉变质提供了理论方法,故本项目

的完成将促进“降低干燥能耗,提高干燥效率”的新型干燥

/409/ 基于多尺度方法的农产颗粒物料干燥孔道网络模型及模拟

技术的出现。

/410/ 农场员工系统V1.0
农场员工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

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是越来越多,本平台APP为用户提供育种

育苗、浇水、施肥、施药、采摘、加工、包装、入库、出库

、物流、报损等功能,帮助用户通过使用此软件来详细记录

农产品的生长和销售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农作物产品产业

化经营管理水平。整个网站信息可在后台智能调整,信息发

布流畅,权限管理机制完整。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系统后

台采用C/S方式实现,其中数据存储采用非关系型数据库,采

/410/ 农场员工系统V1.0

用emqtt协议实现物联网数据传输。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系统是互联网+农业产业专业服务,集物联网、云计算、大

数据、移动互联网、NB-IOT等现代高新技术集于一体的农场

社员、农事、农作物一体的网络服务系统,系统实现用户联

网,具备联动、资源和信息共享等功能。④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性:实现农作物产品产业化经营管理,是绿色

食品诚信交易、农业服务、信息化导航、农场联盟的多元化

连接共生战略物联服务平台,也是技术领先的服务“三农”

大数据平台。农场事物与农业商家和消费者互动形成生态价

值链,填补了农业特色旅游,农产品流通,农业好项目投融资

的空缺。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使用互联网对农场主的

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收入平均提高0.594个百分点。农

场主使用互联网将会为经营规模平均提高0.412个百分比。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农作物产品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

利用互联网来牵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逐步调整农业产

业结构的长远目标。

/411/ 耐高温石油井下动态压力传感器
耐高温石油井下动态压力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传感器,特别是一种在油井

井下使用的耐高温微动压力或微流量传感器,由弹性元件[2

]、主保护盖板[3]、次保护盖板[7]和SOI硅微固态压阻芯片

[5]及连接螺钉[8]组成,弹性元件和主保护盖板、次保护盖

板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弹性元件设计为悬臂梁形式,装有S

OI硅微固态压阻芯片的悬臂梁上部安装在保护盖板内,通过

保护盖板并悬在保护盖板外部的悬臂梁的下部通入具有流体

的管道内。本发明的硅微固态压阻芯片采用SOI技术制造,具

/411/ 耐高温石油井下动态压力传感器

有耐高温、测量精度高的效果;通过改变悬臂梁的长、宽和

厚度,可解决井下微压力或微流量的测量问题,该传感器动态

特性好、耐高温并具有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等特点,适宜

在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412/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种植修复可缩短治疗周期、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是口腔种植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牙槽骨吸

收或外伤导致唇侧骨板菲薄甚至缺损,植入种植体的直径和

形状与拔牙创的大小不一致而形成的骨间隙,都需要通过植

骨手段使骨组织与种植体形成有效的骨结合。但是,目前临

床及实验研究中对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材料的选择,尚无

一致意见。临床上理想的植骨材料应当具备骨生成性,骨传

导性和骨诱导性。PRF来源于自体血液,制备简单,具有促进

/412/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软硬组织修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小面积骨缺损的修复。但

是,目前制备PRF所采用的离心方法不完全相同,很难对不同

离心方法制备的PRF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做出合理的比较。Bi

o-Oss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天然且无抗原性的多孔腔隙性骨移

植材料,具有很好的骨传导性,但却缺乏骨诱导性。目前,关

于PRF/Bio-Oss复合材料、PRF单独应用于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中骨缺损修复中的实验研究尚不多见。该项目通过全血细胞

计数分析、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

比较了三种PRF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得到制备最佳生物学性能

的PRF的离心方法并应用于后续研究。通过在比格犬种植体

周围骨缺损处和临床符合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条件的患者的骨

缺损处分别植入PRF/Bio-Oss复合材料、胶原膜/Bio-Oss复

合材料及单纯植入PRF,评价植入材料对软硬组织的修复效果

。研究结果发现,PRF能促进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生长,

同时还发现PRF可以分泌TGF-β1、PDGF-AB,为PRF促进软硬组

织生长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证据,也为临床应用PRF/Bi

o-Oss复合材料及单独使用PRF提供可靠依据,为即刻种植即

刻负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但是,释放

的生长因子促进软硬组织生长的分子机制仍不明了,有待于

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已取得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著名专业期刊发表相关论文五篇,并配合此项研究成

功举办三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现在,PRF修复即刻种植即

刻负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研究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已

/412/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成为临床种植工作中常规应用的技术。当前,课题组正着力

于扩大即刻种植即刻负重应用PRF修复软硬组织的病例数量

,并不断完善临的技术路线和手术方法,为该技术的全面推广

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413/ MBR膜组件及MBR膜元件3
MBR膜组件及MBR膜元件3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结构的MBR膜元件和具有该

MBR膜元件的MBR膜组件。MBR膜组件,包括:支撑杆;第一定

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安装在支撑杆的一端;第二定位装置,

第二定位装置安装在支撑杆的另一端;以及膜芯,膜芯安装在

支撑杆上并轴向定位于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之间,

该膜芯包括多个依次套接在支撑杆上并沿该支撑杆的轴向间

隔设置的膜元件以及分别与各膜元件适配的密封装置;其中

,所述膜元件包括膜片,所述膜片包括第一过滤薄膜、与第一

/413/ MBR膜组件及MBR膜元件3

过滤薄膜相对设置的第二过滤薄膜以及由第一过滤薄膜与第

二过滤薄膜叠置而形成于第一过滤薄膜和第二过滤薄膜之间

的空腔;所述膜片的空腔中设置有防偏移支撑结构。

/414/ 姜状三七的生药学研究
姜状三七的生药学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了生药学研究的人才队伍,圆

满完成了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指标。初步确定了姜状三七

的主要鉴定特征,质量控制参数,重金属含量及指标性化学成

分含量,相关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为制定该药材质量标准和

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姜状三七系我省特有药用植

物,在民间一直作为三七的替代品使用,具有较高的药用潜力

,本课题对其生药学的系统研究,为其深入开发提供了可靠线

索、人工繁育提供第一手资料。

/415/ 基于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光源研究
基于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光源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该项目用不同的激活离子和不同的方法

,合成不同配方的荧光粉,获得激发光谱与蓝、紫光匹配,

可被蓝、紫色LED有效激发,而发射光谱可与蓝、紫色LED组

成白光发射的优质荧光粉,并探索荧光粉涂布工艺。项目内

容还包括GaN基蓝光LED外延片的MOCVD生长、蓝光LED芯片制

备技术的完善及芯片生产线的建立及芯片的生产。该项目还

对白光LED器件的结构、可靠性以及适用于LED白光光源的电

源进行设计。

/416/ 果汁及果汁制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荧光PCR方法
果汁及果汁制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荧光PCR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spp.)是一群

耐热、嗜酸的细菌,其营养细胞为杆状,能产芽孢,革兰氏染

色为阳性至可变,其生长的pH范围2.0~6.0,即在酸性环境(

如果汁中)生长良好,相对于多数中温菌的37℃的培养温度

,脂环酸芽孢杆菌在45℃时繁殖更为迅速,其芽孢能经受酸性

条件下的巴氏杀菌过程而存活,从而引起果汁发生后浑浊,沉

淀和腐败变质。脂环酸芽孢杆菌超标是浓缩果汁产品最为严

重的质量问题之一。因此,国际贸易中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

/416/ 果汁及果汁制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荧光PCR方法

杆菌有严格要求,是苹果浓缩汁(applejuiceconcentrate,

AJC)的必检项目,也是当前中国苹果浓缩汁出口中所遭遇的

主要技术壁垒之一和AJC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

果汁生产厂家的顺利发展和果汁及其制品食用的安全性,我

国急需发展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根据吉林省质

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编写任务通知,由吉

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负责地方标准《果汁及果汁制品中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荧光PCR方法》的起草工作。

本标准的制定填补了果汁及果汁制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检测

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证

产品质量,提高生产企业效益,保证果汁生产厂家的顺利发展

和果汁及其制品食用的安全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我国食品

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的

完成及应用可以为生产企业及相关部门带来近百万的良好收

益。

/417/ 特效吸收性止血灵
特效吸收性止血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该产品是国内首创的新型医用止血材料。以天然纤

维为原料精加工的无菌产品,适用于各科手术止血及野战急

救、家庭创伤止血。其特点:止血迅速,手术时间缩短1/3;

使失血平均减少60-70%;根据需要任意裁剪;能降解被人体完

全吸收,无残留物及不良反应;便于携带。据Silverstein氏

标准,该产品属目前世界上的理想止血用品。合作方式:开

发国内外市场。

/418/ 年产3000吨营养粉系列产品
年产3000吨营养粉系列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利用该地农副产品资源优势,采用高新科学技术,对

原产品进行技术工艺改造,采取与维桑集团公司合作的方式

,扩大产品产量,增加新品种,促进地方工业发展,创造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品种有婴儿营养粉,普通营养粉,黑芝麻

糊,花生糊,核桃糊等十多种。

/419/ 一种集有机无机缓释控为一体的多元微肥的研制
一种集有机无机缓释控为一体的多元微肥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肥料制造
技术详情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缓释控保水型多元微肥的研究

属于天然产物有机化学和农业肥料领域的研究范畴。课题来

源与背景:干旱是我省出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范围

最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灾害,也是对农业影响最大的危

害。我省干旱形势比较严峻,截止到2010年底,我省陕北地区

、渭北地区、潼关地区等遭遇连年干旱,农作物产量减少,田

地荒芜严重,农民收入较少。虽然近年来,现代农业经济建设

取得了一些成效,部分地区农业经济有所回暖,但是现代农业

/419/ 一种集有机无机缓释控为一体的多元微肥的研制

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却不是很乐观,主要还是因为持续的高

温导致干旱缺水,种子发芽成苗率低,植物生长困难,另外农

村地区化学肥料的使用,长年累积致使土壤板结,土地费力严

重不足,土壤中有机腐殖质含量微少。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

经过多年的研发,成功地使保水型控释多元微肥的推广应用

,缓解了土壤干旱、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问题,实现了土壤

的逐渐修复,恢复了土壤地力。消除了传统化肥肥料带给土

壤的不良损害和污染等问题,成功打造了绿色农业,有力地推

动了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引领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为我

国的“三农”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主要技术内容:项目

对缓释控有机无机多元微肥进行了系统地研发,并且应用于

土壤改良和对作物增产方面。(1)研究了从风化煤中提取

腐殖酸的最佳工艺,提高了腐殖酸的提取率,成功申报并获得

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腐殖酸有机无机多元微肥的制备工

艺”的授权专利;(2)基于陕西省科技厅农业创新项目:一

种集有机无机缓释控为一体的多元微肥的研制(项目编号:

2006K01-G30),成功制备了有机无机多元微肥、保水缓释颗

粒微肥、液体喷洒肥、核壳控释肥等多种农用腐殖酸缓释控

肥料;(3)对缓释控肥料的性能、养分、毒理性进行了检测

;(4)用产品进行,土壤改良、培肥实验;(5)对腐殖酸缓

释肥料进行了推广,并获取了用户对农作物生长增产的反馈

信息。课题组建立了一整套具有技术创新型的缓释控腐殖酸

有机无机多元微肥研发体系,这项技术的特点是利用我省丰

/419/ 一种集有机无机缓释控为一体的多元微肥的研制

富的煤炭资源和废弃的硼泥及残留的虾蟹壳为原料,实现了

腐殖酸多元微肥的工厂化批量生产,和规模化大田示范应用

,为我国实现现代绿色农业,改良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

产增收,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一定的贡献。存在的问题

:腐殖酸是一类不能列为有机化学中现有的任何一类物质,

分子式及侧链结构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对于腐殖酸的认识和

研究还处于宏观阶段。对于腐殖酸肥料的研究工作仍存在养

分释放机理和释放动力学、肥料的性能及质量检验方法等方

面研究不足,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评价体系,质量检测无统一

的标准。研发的目的及作用:项目的研发旨在改进土壤干旱

贫瘠、土壤板结导致生长困难的现实,打造绿色农业,在拓展

煤炭产业链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填补

了国内外缓释控腐殖酸保水型多元微肥的空白。历年获奖情

况: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二等奖

/42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番茄红素新技术研究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番茄红素新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研究采用夹带剂超临界CO2萃取番茄皮中番

茄红素,并对提取的番茄红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

,同时对提取物进行了抗氧化动物实验研究。1.确定SFE萃

取番茄红素最佳工艺条件:压力15-20kpa,温度40-50℃,

萃取时间1-2h,CO2流量15-20mL/h,混合夹带剂为乙醇:乙

酸乙酯。2.番茄红素酯油的提取率<90%;含量70%。3.提

供超临界流体萃取番茄皮和籽中番茄红素最佳工艺技术条件

。为厂家应用本研究成果提取番茄红素提供可行性报告。番

/42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番茄红素新技术研究

茄红素(Lycopene)属于烃类类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天

然色素,广泛存在于番茄中,特别富含在番茄皮中。近年来

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比其它类胡萝卜素更忧越的生理

活性,如抗氧化性能在类胡萝卜素中最强,清除单线态氧的

能力是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100倍,是β-胡萝卜素

的2倍,并可诱导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

:番茄红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防癌抗癌作用;因

此,该项目拟采用现代萃取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方法从番茄皮

中提取番茄红素,并对萃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对

番茄红素测定方法,分离条件进行实验研究确定;同时对番

茄红素进行了抗氧化生物活性功能实验。提供开发利用番茄

红素生理功能及保健作用理论基础及技术。

/421/ 利用高温纤维菌进行牛场粪便无公害化处理和绿色肥料生产
利用高温纤维菌进行牛场粪便无公害化处理和绿色肥料生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筛选和培育出四株具有分解纤维效率高,生

物特性稳定的高温纤维分解菌,并利用这些优良菌株制备出

复合菌剂。在我国高湿度的南方地区,实现了无(低)能耗

无害化处理牛场固体有机废弃物,并且在生产绿色化学肥料

中,提高了发酵温度,缩短了生产周期。课题组解决了人工

繁殖条件下,高温纤维分解菌容易退化,繁殖困难的技术难

关,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有效的、可用于生产的人工复合菌种

繁殖体系,为生产上大规模地应用课题组选育的优良高温纤

/421/ 利用高温纤维菌进行牛场粪便无公害化处理和绿色肥料生产

维分解菌提供了保障。

/422/ 镁合金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氮化层生长机理及纳米流体磨蚀效应研究
镁合金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氮化层生长机理及纳米流体磨蚀效应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微弧氧化(Micro-arcoxidation,MAO,也称等离子

体电解氧化)技术,是一种在电解液中利用高电压使阳极镁

合金表面产生火花、微弧等放电现象,形成等离子体,从而引

发电化学、热化学和等离子体化学等一系列复杂反应,最终

在基体表面原位生成一层陶瓷氧化膜的液相表面处理方法。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工艺可控,且形成的膜层与基体结合

牢固,结构致密,韧性高,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蚀、耐高温冲

击和电绝缘等特性,是一项全新的绿色环保型材料表面处理

/422/ 镁合金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氮化层生长机理及纳米流体磨蚀效应研究

技术。然而,微弧氧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微弧氧化过程超过50%的能量转化为电解液的热能,引

起电解液沸腾,而常规的电解系统冷却效率低、能耗高;且常

采用搅拌子或者机械搅拌的方式对电解液进行搅拌,搅拌效

果差,空间利用率低,从而影响膜层质量。(2)使用传统的

电解液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往往获得白色或灰白色的陶瓷涂

层,颜色单一不美观,且不具有热控等功能,无法满足笔记本

、手机外壳等镁合金制品表面的装饰性需求,以及空间飞行

器等镁合金部件表面的热控功能需求。针对以上问题(1)

,提出了一种微弧氧化工艺用电解系统设计方法,设计的电解

系统冷却和搅拌效果好,空间利用率高、能耗低、便于移动

、能够用于微弧氧化涂层制备,尤其是形状复杂的大工件表

面处理,解决涂层局部烧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2),发

明了一种镁合金制品表面黑化用微弧氧化电解质溶液及黑色

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溶液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成膜效率

高、电参数在较宽范围内可调节且不易发生尖端放电。并利

用所设计的电解系统,实现了镁合金制品表面黑度高、色差

小、粗糙度低、附着力强,且具有优异的耐蚀耐磨性能及热

控性能涂层的可控制备。本技术可用于耐蚀、耐磨黑色装饰

性要求以及热控要求的镁合金制品表面处理。现已通过中试

试验,可进行小批量镁合金制品表面处理。

/423/ 外燥伤肺的分子机制研究
外燥伤肺的分子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本课题经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外燥可致小鼠Ⅱ型肺泡

细胞板层小体与线粒体减少,证实项目组提出的模拟外燥之

温燥与凉燥“温度-湿度-风”量化空间指标,确可致小鼠气

道与肺津生成相关的气道液分泌功能障碍,从气管黏液腺病

理性化生、Ⅱ型肺泡细胞板层小体与线粒体减少、肺表面活

性物质含量下降,尤其与肺水分子转运的水通道蛋白之AQP

1、AQP5表达下降等得到支持;外燥可使小鼠支气管黏液素

MUC5AC基因表达下调,同期温燥组与凉燥组气管与肺组织上

/423/ 外燥伤肺的分子机制研究

皮核因子NF-κB活性持续下降,伴气道液中IgG、SIgA含量持

续减少,具有调节与炎性反应相关的TNF-a含量下降,证实

外燥的基本致病机制之一是损伤或减弱气道局部抗体分子与

细胞因子免疫屏障之功能。并与周期气管肺组织病理学程度

相关。本原创性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对外燥伤肺致病机制进

行研究,填补该项研究的“空白”,丰富了中医学六淫燥邪

理论,具有理论创新性,并对指导中医临床燥证辨证论治起

到积极作用。

/424/ 三囊四腔防漏灌肠管
三囊四腔防漏灌肠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三囊四

腔的防漏灌肠管,由3个气囊和4个管腔组成,管的头部园钝,

管壁上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进液侧孔,管外壁有刻度显示,三个

气囊由球囊和充气管组成,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包裹于管外

,第三气囊在出液管腔内,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与与第一充气

管连接,第三气囊与第二充气管连接,2个充气管游离端均有

充气阀,四腔是进液管、出液管、第一充气管、第二充气管

,进液管与出液管尾部呈分叉状,末端有阀门,进液管细,出液

/424/ 三囊四腔防漏灌肠管

管粗。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乙状结肠内大便滞留难以排出

的难题,可分阶段使灌肠液保留不同时间,直肠内灌肠液停留

时间短些或反复灌肠先排出直肠内粪便,清除直肠内粪便后

,再排出乙状结肠粪便会更顺利,能彻底清洁肠道,避免反复

灌肠对肠粘膜的刺激,防止肠液及粪液外漏污染床单,减轻患

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负担。

/425/ 自动旋转送药机
自动旋转送药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

安装方便、输送速度快、且在装药输送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民爆装药工人们的人身安全的自动旋

转输送机。

/426/ 一种铁皮石斛金条或片的加工方法
一种铁皮石斛金条或片的加工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皮石斛金条或片的加工方法。它

包括以下步骤:a、取铁皮石斛鲜条,洗净泥沙,晾干表面水

分,得净铁皮石斛;b、在100℃~105℃下进行烘烤,烘烤3~

6分钟,趁热取出搓揉,如此反复操作,至所述净铁皮石斛表面

成金黄色;c、切段或切薄片,然后在-70℃~-90℃下进行冰

冻,冷冻干燥,得具有金黄色的铁皮石斛金条成品或具有金黄

色的铁皮石斛片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得铁皮石斛

产品呈金黄色,美观,食用方便、酥脆,并能有效保留铁皮石

/426/ 一种铁皮石斛金条或片的加工方法

斛原有活性成分。

/427/ 全乳型冰淇淋浆料
全乳型冰淇淋浆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淇淋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

备方法,其原料含有:乳脂肪2-8%,乳蛋白质8-16%,甜味剂5

-25%,乳化剂0.1-1%,增稠剂0.1-1%和水,百分比为质量百分

比;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混合:在温度30~40℃下,将乳脂肪

、乳蛋白质、除白砂糖以外的甜味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升温至

60-70℃得溶液A,再与乳化剂、增稠剂和白砂糖混合均匀,所

有原料完全溶解;进行二级均质;杀菌,杀菌的温度为110-13

0℃,杀菌的时间为10-30s;冷却;无菌灌装,即可。本发明产

/427/ 全乳型冰淇淋浆料

品冰淇淋浆料,保质期长、使用方便,产品状态均匀、无分层

析水现象,滋味和气味佳,保证了冰淇淋口感细腻、风味清新

。本发明产品属于全乳型高脂软冰淇淋,乳脂采用新鲜稀奶

油为主要原料。

/428/ 中药中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及应用
中药中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工作得到山西省科技厅农业科技

攻关项目“中药中抗动物免疫抑制性疾病先导化合物的筛选

(项目编号:2010311047)”的支持。动物免疫抑制性疾病

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

何突破猪、鸡生产中控制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技术难题

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目前,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

最大困难是部分疫苗保护率不佳、抗病毒化学药物全部禁用

、抗生素对病毒及免疫无效。中药在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

/428/ 中药中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及应用

临床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功效,但市场上现有中药制剂存在

制剂质量不可控、药效成分不明确、作用靶点不清楚等问题

。深度开发中药,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具有深远的

意义。本项目获得15种具有抗PRRSV、PRV、PCV-2、MDV、I

BDV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其中4种为候选药物,并对其抗病毒作

用机制进行了研究;获得13套先导化合物提取、分离和纯化

工艺,技术改造产品21个;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1

0篇;完成硕士学位论文16篇;申报专利4项,获授权1项;建立

了抗病毒药物筛选与药效评估技术平台。项目实施期间,引

进浙江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凯悦。以本项目为载体,按

照山西省“百人计划”政策,引进美国哈佛医学院王志瑞研

究员。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团队,

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等得到了提高,本项目团队及依托的实

验室被山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山西省新型中兽药协同创新基

地”。项目建立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中兽药研发

技术平台,对提升我省兽药生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

水平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对支撑和引领我省乃至全国兽药

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项目应用获得的13套有效部位

纯化工艺,在省内3家兽药生产企业和一家大型养殖公司进行

了小试推广试验,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576.89万元。项目成果

对突破养殖生产中控制病毒性疾病的技术难题,保障我国畜

牧生产的健康发展,以及人和动物的生物安全,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

/429/ 一种菠萝蜜种子五香罐头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菠萝蜜种子五香罐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发明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自选课题《菠萝蜜种子系列产品研发》(Xys1412)。菠萝

蜜(ArtocarpusheterophyllsLam.)又名木菠萝、树菠萝,

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是集水果、粮食及珍贵用材于一体

的热带树种,原产于热带亚洲的印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

培,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缅甸、印度尼西亚

、中国等。在国内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

建和四川,其中以海南省种植最多。菠萝蜜是世界著名的热

/429/ 一种菠萝蜜种子五香罐头及其制备方法

带水果,果实中含有13%-20%的种子,种子呈椭圆形,大如板栗

,富含淀粉,通常果肉食用后剩下的种子除利用其进行选种、

引种外大多都没有得到利用,这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研究

表明菠萝蜜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占整个果仁的60%以上,

同时其粗蛋白含量也较高,占果仁的7%以上,热量160千卡、

脂肪0.3g、维生素C16mg、膳食纤维2.3g、同时还含有钙18

mg、镁27mg、铁1.6mg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少量即能充

饥,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菠

萝蜜种子具有可治疗妇女产后乳汁缺乏症、促进消化、治疗

腹泻、治疗烦躁抑郁等症状、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效,菠

萝蜜种子无论蒸煮,清炖,还是烧卤,煎炸,都风味香浓,营养

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疗营养价值。目前随着菠萝蜜生产工艺

的日渐成熟,种子废弃量逐渐增加,由于其淀粉含量较高,是

亟需有待开发利用的淀粉资源。菠萝蜜种子不能直接食用,

必需经过加工后成品后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随着社会

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名烯水果要求也越来越

高,不仅需要具有海南特色的水果风味,还要求具备一定的保

健功效。因此,可充分利用菠萝蜜种子的特点来进行深加工

。但是国内外对利用菠萝蜜种子进行食品加工的研究报道较

少,并且市场上并无成形产品。本发明采用菠萝蜜种子为原

料,精选水、八角、花椒、桂皮、良浆、食盐、老抽、味精

、白砂糖等配料,经混合、熬煮、冷却、加稳定剂、装罐、

排气封口、杀菌冷却、抹罐等工艺制备成五香菠萝蜜种子罐

/429/ 一种菠萝蜜种子五香罐头及其制备方法

头产品。制备的产品具有口感香甜、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淀粉和膳食纤维的特点,同时具有改善人体免疫力

、减轻烦躁、治疗腹泻等多重保健功效。本发明提高了菠萝

蜜种子的利用率,为制作菠萝蜜种子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

技术支撑,对促进菠萝蜜种植业、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该发明技术已进行小批量生产,加工的产

品经质检部门检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经实践证

明,技术成熟可靠,适合产业化生产及开展推广示范。

/430/ 电网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研究与应用
电网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综合集成各种信息技术,建立了业务应用系

统平台。系统具有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物资管理、设备管理五大业务模块,实现了企业级数据的

共享,流程的交互,及物资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

一”,能满足河南省电力公司业务工作的需要。该系统针对

电力企业的实际,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了自动出具设备验

收清单和工程决算报表,自动进行费用分摊,辅助自动生成

资产卡片的功能,提高了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效率,规范了工

/430/ 电网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研究与应用

程项目转变为设备的业务程序。在电费管理中,实现了购电

费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联动,最终达到购电费核算凭证的

自动生成。人资管理使用BDC工具批量导入工资数据,提高

了工作效率。在物资管理中,通过物资超市化采购模式、代

储代销模式,实现了物资运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ERP系统建设在国家电网“典型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河南

电力本身生产经营特点,通过“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

后难、变革同步”的实施步骤,成功实现省公司本部、18家

地市公司、22家直属单位的全面上线,在电网同行业中处于

一流水平。该项目获河南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431/ BCG与TLR4激动剂预防心肌肥厚和纤维化(J Immunol,180:7349-7357,2008)
BCG与TLR4激动剂预防心肌肥厚和纤维化(J Immunol,180:7349-7357,2008)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免疫-炎症反应介导内外源性致病因素引起的心血

管组织纤维化和肥厚,调节异常改变的免疫-炎症反应可能

是逆转心血管组织纤维化和肥厚的重要途径。卡介苗(BCG

)是牛型结核杆菌经改造获得的安全有效的抗结核病疫苗,

也是强大的Th1型免疫调节剂,我们发现BCG在不改变血流动

力学前提下,显著减轻血压过负荷所致心脏肥厚和纤维化,这

种心脏保护作用与其上调心脏组织中IFN-γ的表达,减少心脏

组织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调节心脏组织Th1/Th2平衡向Th1方

/431/ BCG与TLR4激动剂预防心肌肥厚和纤维化(J Immunol,180:7349-7357,2008)

向迁移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BCG促进Th1反应的心脏保护作

用可以被TLR4抑制剂而不能被DC-SIGN抑制剂所逆转,这说明

TLR4信号系统的激活介导了BCG的心脏保护作用。本研究获

得的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高血压心脏病发病过程中心脏异常

重构的免疫病理学机制,为今后开发治疗心脏异常重构的疫

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线索。

/432/ 纳豆双菌种协同发酵高效生产技术
纳豆双菌种协同发酵高效生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双菌种协同发酵法制备具有高含量、高

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产品。首先采用了微波灭菌技术对发酵

基料进行杀菌处理,通过在以大豆为基础的发酵基料上,预接

种米曲霉,转化基料中糖类、淀粉及纤维素为菌体蛋白,提高

基料中的整体蛋白含量,再接种纳豆芽孢杆菌,实现纳豆激酶

的高效转化,制备出的纳豆产品富含高活性纳豆激酶,并减少

了制备基料时蛋白类物质的添加,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该

项目对米曲霉和纳豆芽孢杆菌双菌种协同发酵生产纳豆技术

/432/ 纳豆双菌种协同发酵高效生产技术

进行了系统研究,优化确定了米曲霉和纳豆芽孢杆菌培养工

艺及关键控制参数。培养温度38度,米曲霉发酵时间48小时

,芽孢杆菌发酵时间36小时,纳豆激酶活力达到110.8U/g,蛋

白转化率平均提高90%,有效提高了基料组份的转化率和纳豆

激酶活力。

/433/ 烯丙孕素
烯丙孕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烯丙孕素在国外已很成熟地

用于母猪和母马的同期发情的诱导,特别是在欧洲国家使用

得非常广泛。目前,我国仍无批准的、合法的烯丙孕素及其

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本研究项目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将给养猪业带来一场技术变革,较大程度地提高我国母猪养

殖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价值。2、技术原理及性

能指标:烯丙孕素(四烯雌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

。它在结构上与兽用药类固醇群勃龙相似,是一种合成的tr

/433/ 烯丙孕素

ienicC21甾类孕激素,属于19-去甲睾酮类;它是具有口服活

性的孕激素。与所有类固醇一样,烯丙孕素通过自身脂溶性

可以渗透入靶细胞中然后与特定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其类

似于天然孕酮的作用模式来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阻止动

物发情排卵,抑制正常的性周期。停药后体内激素恢复正常

水平,动物进入同期发情状态。它的分子式为C21H26O2,分子

量为310.43,CAS号为850-52-2。烯丙孕素为淡黄色至黄色固

体;无臭无味,对光敏感;用药后,同期发情率可达95%以上,对

性成熟后备母猪诱导发情效果显著,能明显控制同步发情,对

母猪分娩过程、活产仔数、妊娠时间均无不良影响。3、技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打通了烯丙孕素合成工艺,适合大生

产应用。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成果合

成工艺成熟,能获得稳定的烯丙孕素原料,适用范围广,生产

过程安全性高。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单位应用

技术产品制备了烯丙孕素内服溶液,性质稳定,符合质量标准

规定。

/434/ 轿车密封件多工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轿车密封件多工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轿车密封件多工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

用”为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编号2348A)资助

项目,目标是为上海大众第四代轿车—POLO家轿提供前后车

门外侧密封条全自动加工生产线专机及相关的刀具、模具产

品设计及工艺设计。用其加工出的密封条产品达到德国大众

的产品要求,生产节拍每套90秒。POLO车体密封件的自动加

工生产线的一共有7个工位:(上料)–切割–铣削(两头)

–冲两头(直冲)–冲两头(斜冲)–冲中间–(返回下料)。

/434/ 轿车密封件多工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连接在丝杠的工作台由伺服电机驱动在7个工位上来回运动

。整个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又可分为

结构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和辅助四个部分。结构部分

是指支撑整个生产线或执行机构的金属结构,主要材料为钢

材和铸铁,包括基座,支架,工作台,刀架等等;执行部分

是由多个切割电机、铣削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以及

汽缸和油缸加上各自使用的刀具或冲切刀头构成;控制部分

包括一整套松下PLC控制模块、触摸屏以及各类传感器;辅

助部分则是由气泵、油泵、电器柜、辅助装置组成。软件部

分可总分成人-机部分和机-机部分。人-机部分指触摸屏的

操作界面,因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人是通过它来发出操

作指令,修改工艺参数,检测设备故障的。机-机部分指的

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执行程序,包括触摸屏和PLC之间的数据

传递,PLC与执行设备之间执行信号的传递,传感器与PLC之

间信号的传递。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所设计的多工位自动

加工装备的创新性与先进性表现为:1、 工序集成化高,保

证产品重复性。整个装备将切定长、铣削、冲切端头、冲切

泡钉群、冲切软边缺口等工序集成为一线,一次装卡,多工

位加工,随行工作台重复定位精度0.02mm,保证了加工件的

重复性精度要求。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设计。2、 设备敏捷

柔性(AFTL)功能强。可加工产品对象及工序均可调整。密

封条长度范围600-1200可调;泡钉数目、间距可调;软边

缺口位置及形状可调;可重组性强,各加工工序的次序可调

/434/ 轿车密封件多工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3、 技术集成度高。涉及动力与控制技术(机械、电控、

液压、气动)、机床与刀具技术(切割、铣削、冲切等)、

模具技术(导向模、装卡模、硫化模)。应用前景:1、 汽

车车门密封件是汽车上的一种关键零件,直接影响到汽车外

观形貌、运行噪声、密封性能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目前国内

密封件的制造,一部分采用简易工装进行手工制作(缺点:

一是密封件的质量很不稳定;二是产量上不去,规模效益低

);另一部分采用国外进口设备加工。由于国内新上市轿车

的生产规模基本上是年产几万辆,最多不过十多万辆,因此

引进国外设备由于价格昂贵,最终将导致产品制造成本的上

升。更为严重的是,采用国外购置设备限制了国内生产厂在

新产品开放方面与国外进行同步开发的能力。该项目研究成

果将填补国内空白,并可替代进口设备,为国家节约进口设

备或者密封条所需的大量外汇。缩短工件加工辅助时间,降

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率,单台设备

年新增生产总值580万,创利税150万元。2、 该项目研究成

果显著提高和稳定上海申雅密封件有限公司的加工质量,降

低废品率,将为上海申雅密封有限公司取得国内密封条生产

的技术优势。提高了汽车密封条的国产化率,降低成本,增

强了上海,乃至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3、 由于本专机的

设计采用了柔性可重组设计,因而具有较大的产品加工适应

性。既可用于POLO轿车密封条加工,也可以通过对模具及动

/434/ 轿车密封件多工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力头的调整,用于加工二门轿车及四门轿车的外侧密封条。

亦可用于其他汽车密封条的加工,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435/ 奥迪B9后副车架冲压件连续成型制造技术
奥迪B9后副车架冲压件连续成型制造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1.采用连续模工艺生产后,可以以卷料生产,改善了

单工序模具不断上料的缺点。2.产品各工序及结构设计较为

弹性,提高了模具前度及使用寿命。3.连续模是一副多工位

的模具,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完成包括冲裁,弯曲,压型,拉伸等

多道工序,具有比复合模,单工序模具更高的效率。4.同一套

模具可以生产多种产品。同时连续模具易于实现自动化,包

括自动送料,自动出料,自动叠料等。5.且操作安全,因为手

不需要进入模具危险区域。还可以减少使用设备,半成品的

/435/ 奥迪B9后副车架冲压件连续成型制造技术

储藏运输及操作人员,减低了成本。6.本项目所研发的产品

是奥迪B9新车型后副车架总成中的12种冲压件后副车架是中

高档轿车底盘中非常重要的安全与承载部件。它作为支承整

车后部的承载基体,其总成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悬架系统的连

接刚性,减少路面振动的传入,以提高舒适性。7.为了实现对

整车的强度、操作稳定性、NVH性能及安全舒适性能的综合

要求,对后副车架总成的强度、刚度、模态及疲劳寿命均提

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应地对后副车架总成中的冲压件的技术

性能也提出了较严的要求:首先应用厚度t=2.2mm的高强度

钢板SP420MC材料,以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其次对冲压件的

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以保证装配精度。

/436/ 氟达拉滨生产新工艺
氟达拉滨生产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氟达拉滨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对B-细胞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CLL)疗效显著,特别是对常规治疗方案失效的患

者有效。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对其他白血病、淋巴瘤、实体

瘤也有效。还可用于再障性贫血的预处理方案。另外,氟达

拉滨还可以和一些药物联合用药。例如,氟达拉滨联合阿糖

胞苷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也取得一定的

治疗效果。氟达拉滨是美国FDA批准用于烷化剂治疗失败的

CLL的唯一的嘌呤类似物,目前,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药

/436/ 氟达拉滨生产新工艺

品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因为氟达拉滨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

和药理作用,目前在30多个国家作为临床用药,在我国也有很

大的应用市场。所以寻找工艺简单、原材料价格低的工艺路

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氟达拉滨的制备主要有两类。一类

是化学合成法,另一种是酶法。化学法原料多采用取代二胺

基嘌呤及D-阿拉伯糖基氯代物缩合,或者采用鸟苷为原料;氟

化反应多采用氟硼酸。酶法采用2-F腺嘌呤和阿糖尿苷为原

料,在产气肠杆菌的作用下得到氟达拉滨。这些生产工艺步

骤长、成本高,使氟达拉滨的市场售价较高。本项目采用低

价易得的阿糖腺苷为起始原料,且各步反应所需试剂均可方

便廉价购得,使生产成本降低;跟文献方法相比,该合成路线

大为缩短,仅需4步,每步反应收率均较高,且总反应时间大为

缩短,节约生产所需能量;各步反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设备

简单,操作简便易行,其中第一步为60℃反应,其余三步均为

室温反应,能耗低,适合工业化生产。总收率达到38.8%,所得

产品纯度较高。

/437/ 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教学模块课程设计与开发
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教学模块课程设计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自动变速器已逐渐成为汽车

的必备配置。它作为汽车电控技术的一项应用总成,作为汽

车上典型机电液一体化的集成物,技术相对复杂,原理抽象

,拆检要求精细规范,故障检测与排除专业性很强,是汽车

维修技术的一大点,也是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学习的重点与难

点。对中职学生来说,自动变速器教学模块学习难度大。并

且,当前职业教育中自动变速模块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第

一,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学生所学非所用;第二,中级工

/437/ 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教学模块课程设计与开发

与高级工的培养重点划分不明确;第三,学校实训资源与教

材中的学习内容不一致;第四,教学策略与方法不适合学生

职业能力的提高。为此,山西交通技师学院申请了“现代汽

车自动变速器教学模块课程设计与开发”项目,拟建立符合

学生认知规律和智力特点的课程体系。此项目被列为山西省

交通厅计划科技项目,编号08-25。本项目以市场需求和在

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生认知规律与素质现状为依据,以

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

发理念为指导,注重市场调研,注重教学试验,开发出了自

动变速器模块的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实训室建设标准、校

本教材与学生工作单等一系列课程文件及配套的教学支撑资

料。本项目的创新之处是:一、开发出了与当前职业教育理

念一致的自动变速器教学模块的一系列课程文件。课程文件

符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典型产

品为载体,以职业技能为参照,以工作目标为学习目标。二

、设计了模块化分层次的课程架构,建立了自动变速器教学

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中中级汽车维修工

与高级汽车维修工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素质现状,为中级

工与高级工确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三、提出并应用了学生

工作单这一具有较强教学实用价值的学习载体。学生工作单

能有效解决师资与工位数紧张问题,能有效地提高项目教学

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职教新

理念。应用前景:1.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思路,特别是

/437/ 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教学模块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文件开发过程、校本教材编制思路、学生工作单编制方

法,对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汽车

维修专业其他模块的课程均可以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改进与提

高,从而提高职业教育阶段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这种

思路与方法也可用于职业教育其他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2

.本项目编制出的《自动变速器拆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中级

工用)》、《自动变速器拆装与维护教学方案(中级工用)

》、《自动变速器拆装与维护学生工作单》《自动变速器检

修课程标准(高级工用)》、《自动变速器检修教学方案(

高级工用)》可作为本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学文件。

/438/ 几种景观植物四季枝插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几种景观植物四季枝插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景观植物(Landscapeplant)是适用于园林造景应

用的绿化植物材料,包括乔木、灌木、藤木和草本的观花、

观叶、观果植物及芳香植物,是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生态

化的物质基础,是生态环境修复必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营造自

然景观、人造景观,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角。要使景观植物应

用于园林,实现大地园林化,建设生态城市,建造美丽的人文

景观,就必须由种苗繁育的单位或企业提供满足应用的优质

种苗。基于多年与景观植物繁殖与应用相关的科研、生产实

/438/ 几种景观植物四季枝插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践及该项目实施前的调查、文献资料的查找,我们发现:(

1)我国绝大多数景观植物种苗繁育单位和企业,仍采用传统

的理念进行种苗的生产和培育,单一植物种类和繁殖季节导

致效率低下;(2)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前期的试验研究不足

,缺乏技术规程和技术应用前的示范,仅凭有限的经验进行种

苗的生产,导致培育的种苗质量不高;(3)多数常规法繁育

种苗的单位和企业,缺少能提供企业因四季不同条件、不同

景观植物种类进行周年生产的技术支撑。为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自选了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河南省科技厅项目(04

24070049)和河南省教育厅项目(2010B222001)的部分资

助。项目主要针对7种景观植物(日本樱花、日本贴梗海棠

、火棘、花叶连翘、花椒、百里香、‘金叶’过路黄)一年

不同季节扦插繁殖关键技术进行了前期试验研究,探索了插

穗类型、激素种类和浓度、扦插基质等因素对插条成苗的影

响,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点示范应用,撰写了适于推广

普及的四季枝插育苗技术规程。通过近10年的实施,有如下

创新:①首次建立了春季露地覆膜条件下火棘带冠硬枝扦插

技术体系,为火棘盆景快速创作的育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

火棘的园林应用提供了冠形丰满的种苗。②首次采用5因素5

水平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建立了花椒半硬枝扦插生根率

目标函数的回归模型及单因素效应和双因素互作效应的子模

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筛选出提高花椒半硬枝扦插生根

率的综合决策方案。③系统地研究了7中景观植物的四季枝插

/438/ 几种景观植物四季枝插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育苗关键技术,编制了便于推广应用、基于景观营造理念的

景观植物四季枝插育苗技术规程。着重从技术的可行性、实

用性、效益性出发,在规程中做到了春有火棘带冠硬枝扦插

,夏有日本樱花、日本贴梗海棠、花叶连翘等的全光照迷雾

扦插,秋有花椒半硬枝扦插,冬有百里香温室穴盘绿枝扦插。

该技术规程为种苗繁育单位、企业及种苗专业户等的提供了

强有力的四季扦插育苗技术指导。研究的目的意义在于:(

1)在最初的景观植物选择时就与景观营造挂钩,着重考虑“

乔(日本樱花)、灌(火棘、花椒、日本贴梗海棠、花叶连

翘、百里香)、草(‘金叶’过路黄)”搭配,“花(日本

樱花、日本贴梗海棠、火棘、花叶连翘、百里香)、果(火

棘、花椒)、叶(‘金叶’过路黄、花叶连翘)”均可观赏

,还有全株生香的种类(百里香、花椒),便于技术的推广应

用和种苗的组合销售。(2)本项目研究筛选出了针对7种景

观植物在不同季节扦插繁殖的关键技术,制订了规范化的扦

插育苗技术规程,经过示范后推广应用,为园林苗木繁育单位

生产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效益。(3)

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能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使农民本地就业,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该技术已在新乡、许昌、濮阳等多家育苗企业应用

。仅从2008年到2012年,利用课题组提供的技术,枝插的大量

种苗,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该技术繁育的大量优质

/438/ 几种景观植物四季枝插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种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种苗市场的紧张,有力地支援了园林

绿化和生态城市建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439/ 丛植菌根提高棉花产量及抗黄萎病的研究
丛植菌根提高棉花产量及抗黄萎病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棉花黄萎病是由真菌病原大丽轮枝菌引起的维管束

病害,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迄

今为止,棉花黄萎病尚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棉花黄萎病

是一种土传性病害,利用物理化学手段进行黄萎病防治效果

甚微,微生物菌肥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危害,将

很大程度上降低黄萎病的危害,减少经济损失。本项目主要

开展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生长和抗黄萎病的影响。研究首先

确定丛枝菌根的体外繁殖方法,然后通过丛枝菌根处理棉花

/439/ 丛植菌根提高棉花产量及抗黄萎病的研究

接菌黄萎菌,通过观测棉花幼苗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发育情

况,以此证明在丛枝菌根菌在提高棉花产量和抗病性上有一

定的影响。开发利用丛枝菌根菌肥开展生物防治防御棉花黄

萎病。

/440/ HBF2.4型玻璃钢浮标
HBF2.4型玻璃钢浮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用玻璃钢材料应用浮体发泡充塑工艺,采用防撞圈

和预埋金属加强浮标骨架、灯架,采用桶形透风结构,波力

发电机蓄电池,航标灯采用专门工具拆装灯光视距>6海里

,总重量<1650KG,抛设深度13~40M,能源额定6W,灯质

32种,稳定性为8级风3节海流,偏摆角<20°,国人首

创。

/441/ 五酯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五酯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本品主要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者

。分散片是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多的一种速释固体剂型,其兼

有片剂和液体制剂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不足。与胶囊剂比

较,分散片具有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

吸收快、不良反应少、服用及携带方便等特点,可以吞服、

咀嚼含服、或在水中分散后服用,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吞咽困

难患者。此外,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用法多样

,不但能丰富临床给药剂型,而且生产可行性好。

/442/ 一种抗水性表面施胶剂乳液的制备方法
一种抗水性表面施胶剂乳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抗水性表面施胶剂乳液的制备方法,取醋酸乙

烯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混合均匀

制成溶液A;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乳化剂混合均匀制成乳化

液,过硫酸铵和磷酸氢钠混合均匀制成引发剂;将溶液A与溶

液B加入到预反应罐中,搅拌制得预乳化液;将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乳化剂和水搅拌升温滴加引

发剂,制得种子乳液;将预乳化液与种子乳液的及引发剂混合

用氨水调pH值为7.0~7.5即可。采用本发明对纸张进行表面

/442/ 一种抗水性表面施胶剂乳液的制备方法

施胶处理,不但可以提高成纸的表面强度和内在物理强度性

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未进行浆内施胶纸的施胶度性

能(即抗水性能)。

/443/ 一种提高柿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一种提高柿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子萌发前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

一种提高柿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变温处理、种

子消毒、湿沙包裹等简单步骤促进种子发芽,缩短了发芽时

间,达到苗齐、苗壮、出芽率高的目的。

/444/ 低熔点混合熔盐储热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低熔点混合熔盐储热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当前世界各国能源短缺,能源问题已经上升为战略

问题。太阳能是最经济最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大规模集

中利用太阳能主要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目前太阳能发电主要

有两种方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

电池板直接将阳光转换为电压和电流,但是其受光照条件影

响较大,尤其受到阴天、夜晚和雨雪天气的制约。而光热发

电是利用巨大的太阳镜将光能汇聚于一点转变为热能,在该

点产生很高的温度伴随巨大的热能,再用传热材料将该点的

/444/ 低熔点混合熔盐储热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热能传导出来,然后经过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汽

,水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光热发电设备设计配置有储热单

元,储热单元内填充有储热材料,以便将白天充足的太阳光能

储存起来,然后在夜晚、阴天和雨雪的时间里继续发电。因

此光热发电技术是今后太阳能大规模发电应用的主流。经过

几十年的技术研究积累,近年来光热发电的成本已经大大降

低,发达国家如美国、西班牙等已经成功实现大规模商品化

光热并网发电,我国也已建设了一批实验性光热发电电站。

为了降低成本,光热发电厂应用的储热材料和传热材料一般

采用同一种材料。储热传热技术是太阳能光热发电厂的三大

核心技术之一,其成本一般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太阳能热

电站是采用显热方式储存热能,即通过储热材料的升降温储

存热能。在储热材料的比热容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材料温

度的变化范围越大,其储存的热能也就越多,这就要求储热材

料的热分解温度越高越好。材料的热分解温度越高,其应用

的温度范围越广,特别是对于太阳能热发电站,储热材料的热

分解温度决定了产生的水蒸气的温度,而水蒸气的温度直接

影响到蒸汽轮机的发电效率。热能工程,尤其是太阳能热发

电厂需要宽广工作温度范围的储热传热流体。目前常见的商

业化应用的熔盐储热传热材料为Solarsalt(60wtwt%NaNO3

+40wtwt%KNO3)混合熔盐体系,它的使用温度范围是:220-

600oC。其缺点是熔点相对太高,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凝固

而堵塞管道导致危险。如果要预防这种凝固危险,就需要额

/444/ 低熔点混合熔盐储热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外铺设大量感温探头和电加热辅助设备,导致工程造价及后

期的维护运行费用大幅上升。优良的熔盐储热传热材料需要

具有很宽的保持稳定液态的工作温度范围,理想的储热传热

材料应该在室温至600oC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液态而不发生分

解,如果温度超过600oC,水蒸汽开始变得不稳定,且对钢铁管

道的腐蚀性加大,更重要的是熔盐对钢铁管道的腐蚀性也会

大幅增加。另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对反应单元预加

热或者将多余的热量及时转移,这也需要储热传热流体。因

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具有更低熔点更宽工作温度范围的储

热传热材料,这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国

内外对混合熔盐的开发研究逐步发展,国内技术水平和研究

还需不断深入,以追赶国外水平。孙李平等为找到三元体系

NaCl–KCl–MgCl2的最低熔点做了36次以上的实验;王涛为找

到三元体系Li2CO3–Na2CO3–K2CO3的最低熔点做了36次以上

的实验;Raade等为获得LiNO3–NaNO3–KNO3–CsNO3–Ca(NO3)

2五元体系的共晶点测试了惊人的5000多份熔盐样品。由此

可见,采用传统的多次平行实验方法来寻找储热传热材料将

非常耗时费力,其效率很低,如果选择合适的热力学模型并理

论预测其相图,根据相图找到其最低熔点及相应组成,再对该

组成点进行实验验证测试其真正的熔点或者结合预测结果做

少量实验进行验证及筛选,这将会节省很多药品和时间。另

外,由于碳酸盐和氟化物的单盐及混合物的熔点相对都很高

/444/ 低熔点混合熔盐储热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氯化物的腐蚀性很大,因而当前国际主流技术是利用混合硝

酸熔融盐体系储热传热,这是因为硝酸熔盐具有比热容大、

高导热性、高储能密度、合适的密度,低粘度和低蒸汽压等

优点。然而,当前可用的熔盐配方还存在熔点高、热稳定性

一般、使用工作温度范围窄等缺陷,无法满足光热发电技术

、其他热能工程实际生产的高需求。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低熔点、高热稳定性、工作温度范围宽的

一系列低熔点混合熔盐储热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

开发了多种混合熔盐储能材料,具体组成配方及含量为:6-

10wt%NaNO3、30-47wt%KNO3、3-10wt%NaCl、37-61wt%Ca(

NO3)2;还可以将Ca(NO3)2替换成LiNO3或同时再添加LiN

O3。本发明所得的混合熔盐的熔点为80-115℃左右,性能优

良。相对于国际上成熟的熔盐储能材料SolarSalt(熔点为

220℃),本发明材料的熔点降低了近105-140℃,同时热稳定

温度可达到562-595℃。本发明技术在国内领先,其主要热性

能也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本发明成果经过多次试验,已经很

成熟,适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以及一般工业余热回收利用

/445/ 传统功能性发酵饮料-红茶菌
传统功能性发酵饮料-红茶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红茶菌(kombucha),又名红茶菇、海宝、胃宝,

是以含糖的茶叶浸出液通过微生物混合发酵制成的一种民间

传统功能性饮料,长期以来,一直被喜爱它的人们认为是一

种可以增进健康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保健饮料:他可以调节肠

胃、排毒、抗增生、增强免疫力等。但是红茶菌的生产一直

以家庭小作坊式为主,迟迟未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原因主

要在于:(1)红茶菌是复合菌种发酵,在生产过程中菌种

比例容易发生变化,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2)红茶菌中

/445/ 传统功能性发酵饮料-红茶菌

含有木醋杆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发酵生成一层膜,不利于

工业化生产。另外,有关红茶菌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到目

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本课题组通过试验及查阅资料

,选择出功能因子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含量最高的红茶菌

,并对所选红茶菌的菌种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中发现了一

株可以产生高产量功能因子的菌株,确定其为红茶菌中的功

能菌株,已申报专利。其后,对功能菌株的发酵条件及其与

红茶菌中其它菌株之间的代谢关系进行了研究,选择出了功

能因子产量高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菌种组成、比例及其发酵

条件,并对最终发酵液中的功能因子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

,为解释红茶菌的多种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技术指标:以

含蔗糖或葡萄糖的茶叶浸出液为发酵液,在30℃下发酵8d,

功能因子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产量可以达到3~5mg/mL

。设备投资和生产条件:投资预算:总投资500万,其中固

定资产投资300万;效益分析:年生产量1800吨,零售价10

元/L,年产值1800万元;生产成本1190万元;毛利润610万

元。

/446/ CWBS-P配电网综合安全控制管理系统
CWBS-P配电网综合安全控制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CWBS-P配电网综合全安控制管理系统由珠海华伟电

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

台技术、防误锁控一体化技术、拓扑防误技术、无源三相验

电等技术,开发了具有设备锁具智能化管理、配网运行管理

、三相高压验电防误、完善的记录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配电

网综合安全控制管理系统,解决了配网系统在安全操作、设

备闭锁、故障检测以及设备巡检中存在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

问题,项目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国家级产品鉴定

/446/ CWBS-P配电网综合安全控制管理系统

,鉴定意见为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配电网管理水

平。

/447/ 一种蒲草味咸蛋腌制调料包
一种蒲草味咸蛋腌制调料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以常

用中药组配,制作出一种用以腌制蒲草味咸蛋的调料包。咸

蛋又称腌蛋,是一种食用方便且有着咸香风味的深加工制蛋

品。鲜蛋经过一段时间的腌制,其营养物质有着显著变化,据

检测,脂肪含量增加13%以上;尤以碳水化合物中糖分含量变

化较大,上升为鲜蛋的6倍以上;多种矿质微量元素保存较好

,其钙的含量提高显著,比腌制前鲜蛋上升至9倍以上。我国

咸蛋生产历史悠久,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自古以来咸蛋均

/447/ 一种蒲草味咸蛋腌制调料包

为老幼皆宜的佐菜。历史至今,我国各地加工咸蛋一直沿袭

传统以水腌浸渍法和涂抹法两种,在以食盐为主的腌制过程

中,除应用料酒或配以少量的花椒、茴香等香料外,未见有其

它腌咸蛋所用原料,制作的蛋品味道单咸,也无标准,有营养

价值而缺乏药膳保健价值。目前,市场还未见到配制成品的

趋保健药膳功能的咸蛋腌制调料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

目前普遍存在的咸蛋腌制所用配料的不足,为使鲜蛋腌制既

趋营养,又趋药膳保健功能,突出呈味物质与药膳养生的统一

,而提供一种以常用保健功能的中草药土茯苓、西洋参与食

药兼用的桔梗、桑椹、罗汉果、山楂、桂圆以及香蒲等组成

,混合后封装,制成一种蒲草味咸蛋腌制调料包,供人们日常

家庭腌制咸蛋应用。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取国家卫生部公

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中具解毒除湿百合科作物土

茯苓;抗疲劳、滋补元气,五加科作物西洋参;卫生部公布的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中具有清肺气、利咽喉桔梗科作

物桔梗;补血滋阴、生津润燥桑科作物桑的桑椹;清热润肠、

益气利咽葫芦科作物罗汉果;消食健胃蔷薇科作物山楂;补益

心脾、养血安神,无患子科作物桂圆以及具解毒化瘀功能的

时令水生蔬菜香蒲科植物香蒲根茎,分别经干燥灭菌,使水分

降至6-12%,粉碎后分别计重,进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再进入计

量封装机计重分装于滤纸质包装袋中,外套无毒塑料袋抽真

空封口,制成成品蒲草味咸蛋腌制调料包。进一步,本发明的

一种蒲草味咸蛋腌制调料包,其特征在于:具体采用以下步

/447/ 一种蒲草味咸蛋腌制调料包

骤制作:取无霉变、无虫蛀的土茯苓、西洋参、桔梗、桑椹

、罗汉果、山楂、桂圆以及香蒲,分别风选后,送入干燥设备

干燥,使水分降至6-12%,冷却后再分别将其送入装有孔径1-

1.5㎜网筛的粉碎机粉碎成粉末,取粉碎后的土茯苓4-4.5重

量份、西洋参2.5-3重量份、桔梗2-2.5重量份、桑椹3.5-4

重量份、罗汉果2.5-3重量份、山楂4.5-5重量份、桂圆3-3

.5重量份以及香蒲5-5.5重量份,倒入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

再送入定量分装机装入宽7-9㎝滤纸质包装袋,按每8-10克封

包,制成成品小包装蒲草味咸蛋腌制调料包。为防止贮存时

吸湿霉变,可将小包装蒲草味咸蛋腌制调料包,按每5-10个为

一组,再外套铝箔袋并抽真空封装。应用时,打开铝箔封包,

将调料包一小袋置入3-5公斤冷水中,小火煮沸后再熬制15-

20分钟,当水温降至50-60℃时,去除调料包,并加入食盐0.8

-1公斤,溶解后制成腌蛋调料液;取常规腌蛋容器洗净后,将

熬煮冷却后的腌蛋调料液倒入;取无破损的50只鲜蛋洗净、

晾干,置于调料液中,并将容器封口,于常温下腌制;经夏秋季

二十天,冬春季三十天浸腌后即可取蛋,煮熟后食用。本发明

以常用保健功能的中草药土茯苓、西洋参与食药兼用的桔梗

、桑椹、罗汉果、山楂、桂圆以及香蒲等,经烘干、粉碎、

筛分、混合、包装等工艺制作而成,腌制后的咸蛋蛋黄乌亮

,呈天然香蒲的草香味,适口性好,并具清热解毒、养血健胃

的保健功能,且取用方便。

/448/ 支载液膜双有机相萃取分离药物对映体的研究
支载液膜双有机相萃取分离药物对映体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针对手性药物对映体难以用常规方法分离这

一难题,提出支载液膜双有机相手性萃取方法。在含有两个

相反手性选择体的双有机相萃取体系中,采用中空纤维支载

液膜和逆流分级手性萃取对药物对映体进行萃取分离及机理

研究。支载液膜双有机相手性分离方法实现在不增加传质单

元数的前提下,通过增大分离因子来提高对映体萃取分离程

度的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手性药物对映体工业制备性分离提

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449/ 酸牛奶强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铁的实验研究
酸牛奶强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铁的实验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利用酸牛奶作为载体,强化维生素C的微量元素铁

,主要是由于酸牛奶对铁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对维生素C有

保护作用,维生素C又可促进铁的吸收。该项研究弥补了奶

铁的不足,提高了奶的营养价值,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50/ 饲料配比对林麝育成麝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饲料配比对林麝育成麝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育成麝是从断乳起生长发育到性成熟时的麝。育成

期是幼麝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也是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直

接关系到麝未来的生产性能和人工养麝的经济效益。从以往

的养麝情况看,育成麝成活率偏低,是当前人工养麝存在的主

要问题之一,严重地影响到养殖群体的扩大,因此,饲养好育

成麝是养麝生产的重要环节。而饲料营养水平是影响养麝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情况,2012年,项目组以“饲

料配比对林麝育成麝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为题向重庆市卫

/450/ 饲料配比对林麝育成麝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生局申请立项并获准。该项目主要研究了林麝育成麝的生长

发育规律,探明了林麝育成麝的体重与体尺的变化规律;首次

利用不同饲料配比对林麝育成麝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

筛选出较能适应不同年龄阶段林麝育成雌、雄麝生长发育的

饲料配方4个;首次对圈养林麝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研究,明确

了圈养林麝体重、肩高和体长的生长曲线不符合“S型”,而

是更接近幂函数型。本研究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经过两年

的系统研究,获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填补了饲料配比对林

麝育成麝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的空白,为人工养麝增添了新

的内容,丰富和充实本学科知识,在家养林麝同类研究中居国

内领先地位。此研究成果可在我国各养麝场推广应用,以加

快麝群的发展。目前,我国圈养林麝5000只左右,育成麝按2

0%计算,据有关资料报道育成麝成活率为80%甚至更低,因饲

料原因死亡的占绝大多数,按16%计算,经过饲料配比筛选后

,育成麝成活率为100%,目前林麝售价为3~5万元/头,按平均

4万元计算,可多增产值数百万元。此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对提高育成麝质量和数量、林麝选种及发挥以后生产性能(

如林麝繁殖性能、产香性能)均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对于推动我国人工养麝的产业化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均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将产生更加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451/ 人参皂苷Rg1的开发及应用
人参皂苷Rg1的开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从中分离出来的人参皂

苷Rg1是它的代表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我们选择R

g1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希望用现代科学方法来证实它的主

要活性,找出有别于现代医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现代化做出

贡献。一.Rg1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功效。Rg1可显著提高神

经干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效率,提高海马区神经发生数量,改

善学习记忆能力。除此之外,Rg1可促进突触联结的形成,增

强神经网络之间的信息通讯,提高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发挥改

/451/ 人参皂苷Rg1的开发及应用

善学习记忆的功效。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本研究已在10种记

忆障碍模型验证了Rg1的促智功效。二.Rg1的增强雄性性功

能作用。与国际上最权威的壮阳药西地那非相比,Rg1具有更

多优势。表现为:①西地那非在没有性欲的情况下不发挥作

用,Rg1既可增强性行为,又可提高性欲。②西地那非毒性大,

时有死亡病例。Rg1相当安全,可长期服用。③西地那非破坏

精子顶体导致不育,Rg1无此副作用,且能防止棉酚导致的不

育。Rg1在生殖功能上的神奇作用,将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三.Rg1的生精作用。目前人类精子数量以每年1﹪的速率

下降,全世界育龄夫妇中15﹪不能生育,其中40﹪归咎于男方,

在这一背景下,Rg1在三种生精障碍模型上有生精作用是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四.Rg1的延缓衰老作用。慢性应激,过量的

自由基和免疫功能低下都是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研究证明

,Rg1提高血中睾丸酮水平,抑制糖皮质激素的释放,从而解除

了应激引起的一系列负反应。Rg1显著抑制脑、肝、肾微粒

体脂质过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促进老年鼠淋巴细胞活化和

白介素2的产生。Rg1的抗应激、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

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延缓了衰老过程。应该指出的是

,Rg1的抗应激机制很新颖,它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是巧妙的

,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而兴奋下丘脑-垂体

-性腺轴(HPS),真正做到了驱邪(糖皮质激素被公认是应

激引起一系列负反应的元凶)扶正(性激素包括雌激素、雄

激素均被证明是神经保护剂)。五.Rg1能够促进肝细胞新

/451/ 人参皂苷Rg1的开发及应用

生,同时对于酒精性肝病具有显著治疗作用。促进肝细胞新

生表现为促进酒精性肝病肝脏细胞增殖性核抗原的表达,使

细胞处于活跃的复制期,通过促进新生的肝细胞弥补在疾病

过程中肝功能损伤。对于酒精性肝病具有显著治疗作用表现

为提高酒精性肝病患者生存率,降低由于饮酒导致的转氨酶

升高,减少由于饮酒导致的血脂升高,减轻肝脏中脂肪蓄积等

方面。六.人参皂苷构效关系研究。日本学者Kobashi的前

药理论认为人参皂苷是前药,必须在体内变成去糖基化的代

谢产物才有活性。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共享学说,更为合

理的解释人参皂苷生物利用度低而生物活性强的现象。七.

Rg1生产工艺创新。长期研究的结果证明人参皂苷Rg1产率低

,成本高。我们研发的专利提取技术,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年生产规模可达吨级。本项目已出版人参专著两部,发表论

文50余篇,被引用达900次,他引868次。项目获得国内发明专

利1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6项和国际发明专利1项。已开展R

g1治疗老年痴呆和酒精性肝病的新药的研发并完成临床前的

主要工作。本公司Rg1植物提取物出口创汇10万美元,研发的

保健食品“参缘胶囊”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200万元,经

济效益明显。

/452/ CO2飞行激光在线打标机
CO2飞行激光在线打标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技术特征:标识永久,效果精美,符码丰富,标

刻智能,成本低廉,无害无味无污染,洁净,健康,保证产品免

污染。打标速度:最高打标速度10000mm/s,适合180m/min的

生产线在线打标。成果应用领域:飞行激光打标系统应用广

泛,适于食品、饮料、医药、烟草等多行业的包装标注。广

泛适用于纸张、PVC、橡胶、木材、陶瓷、部分玻璃等各种

材质表面的标刻加工。成果成熟度:激光飞行打标机是采用

嵌入式计算机控制器,选用国外射频CO2激光器及高速扫描系

/452/ CO2飞行激光在线打标机

统研制成的一种新型的在线式打标设备,技术成熟,并已应用

/453/ 基于SiP集成技术的汽车轮胎压力感应器
基于SiP集成技术的汽车轮胎压力感应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利用系统级封装技术,将不同功能的芯片、独立元

件组合封装,达到高效率、高可靠性、并降低成本、有效缩

小产品尺寸等目标。在世界上首先将谐振器组件封在轮胎压

力感应器封装内,并适用于美国及欧洲不同标准频率的要求

/454/ 纳豆发酵和纳豆溶栓酶的发酵及提取技术
纳豆发酵和纳豆溶栓酶的发酵及提取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溶栓

酶的发酵工艺及分离提取技术研究(08276413D),2008年1

月-2010年12月,经费70万元;与河北省科学院项目:溶栓酶

的亲和分离提取技术研究(09307),2009年,经费20万元。

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筛选得到了高酶活枯草纳豆芽孢杆

菌株,利用Plackett-Burman法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其发酵

工艺,采用最佳培养基配方拟合实验后,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液

的酶活提高到2226.06U/mL,并且发酵时间可以控制在20-24

/454/ 纳豆发酵和纳豆溶栓酶的发酵及提取技术

小时内。对发酵液采用硫酸铵二级盐析、脱色、离子交换层

析三步法从发酵液中提取纳豆激酶,可以得到电泳纯的纳豆

激酶,总收率为48.51%;利用大豆颗粒作为亲和介质,验证了

大豆颗粒对纳豆激酶的亲和吸附特性,研究测定了其静态吸

附动力学特性和吸附等温线等条件,结果表明其静态吸附洗

脱的收率81.3%,纯化倍数达到30.2倍,动态收率可以达到84

.6%;再结合G-75分子筛除盐和进一步纯化。最后选定的发酵

生产工艺为:膜过滤除菌体、大豆颗粒亲和层析、分子筛脱

盐和纯化,三步的总纯化倍数达到238.8倍,收率达到61.6%,

完成了合同书指标。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采用纳豆芽

孢杆菌为生产菌株,优化了溶栓酶的发酵工艺,发酵水平达到

2226.06U/ml。建立了扩大培养和提取纯化等下游技术,利用

大豆颗粒作为亲和介质进行发酵液的第一步提取工艺,结合

G-75分子筛层析的两步法提取技术,代替了脱色、盐析、离

心等常规步骤,最后电泳纯的纳豆溶栓酶的收率可以达到61

.6%,总纯化倍数达到238.8倍;改进了相关的检测技术手段,

可以使酶活力的相对误差减小到0.22%。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一种利用大豆颗粒做亲和介质分离纳豆激酶的方法,该专

利于2011年11月2日取得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91007402

0.2。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目发酵技

术成熟,可以规模化生产。适合于食品厂、药厂或保健食品

等的开发。中试生产已经验收,产品检测合格。

/455/ 头孢三嗪
头孢三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头孢三嗪钠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注射用头孢菌素

,本成果完成了年产3吨头孢三嗪钠的设计及安装,获得较

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技术指标全面完成技术开发

项目合同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产品生产中主要技术关键问题

,侧链三嗪环工艺,设备改进,便三嗪质量提高,收率达2

1.67%,头孢三嗪缩合采用活性硫酯先进工艺路线,三嗪钠

总收率50.98%,无菌粉质量达到卫生部部颁WS-282-90规定

要求,头孢三嗪生产过程三废处理装置齐全,溶媒做到回收

/455/ 头孢三嗪

利用,废水达国家排入标准,投产后累计生产头孢三嗪钠1

.8吨,新增产值6193万元,害现利税3603万元,利税率585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国内领先水平。头孢三嗪钠适用于敏

感的致病菌引起的各利感染则广谱低毒高效的注射用头孢菌

素,是头孢菌素类产品中叭二的长效头孢,是一个市场前景

广阔的良邓品种。

/456/ 头孢克肟原料及口崩片
头孢克肟原料及口崩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适应症本品为第三代头孢类广谱抗生素,用于敏

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支

气管炎、慢支急性发作、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支气管扩张

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尿路感染,如下尿路感染

、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耳鼻喉科感染

,如中耳炎、副鼻窦炎。急性胆道感染和胆囊炎。猩红热。

2.项目简介头孢克肟是日本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研制开发

的第三代头孢类广谱抗生素,由日本藤泽公司开发。本品于

/456/ 头孢克肟原料及口崩片

1987年在日本上市,临床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现已收载于日本抗生物质医药品基准解说,1998,p140~1

42及USP-NF,1995版,p291~292。3.项目知识产权状况国

内专利及行政保护情况:头孢克肟原料及颗粒剂在中国申请

的行政保护,2001年初到期。4.目前进度头孢克肟原料药:

已获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头孢克肟口崩片:已完成临床前

研究工作。近日即可上报SFDA。

/457/ 壳之宝(甲壳胺)胶囊
壳之宝(甲壳胺)胶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选用脱乙酰基大于94%,堆积密度为0.6~0.65g/m

l,含钙0.06%的壳聚糖制成具有两种保健功能(调节血脂、

免疫调节)的壳之宝(甲壳胺)胶囊。通过理化、卫生学、

稳定性试验、毒理学试验和功能试验。壳之宝(甲壳胺)胶

囊由于含有相当数量钙,因此不会出现脱钙副作用。对人体

健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壳之宝对免疫力低下者和血脂不正

常者均有保健效果,克服单一功能的缺点,同时由于其含有

一定量钙(0.06%),因而避免人体钙流失的副作用,应用

/457/ 壳之宝(甲壳胺)胶囊

前景十分良好。现已批量投入市场,其销售情况很好。为加

速这一产品的销售,成立大连鑫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来推广

壳之宝(甲壳胺)胶囊。

/458/ 大型超薄彩色显像管BM曝光台研制
大型超薄彩色显像管BM曝光台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曝光台是彩色显像管制屏工序的关键设备,直接决

定了显像管的外形尺寸与偏转角度,并可通过对焦距的调整

影响成像的清晰度、透亮度以及色彩的饱和度等,是各彩管

厂家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在各种规格屏的生产线上均需大

批量使用。但目前国内彩管厂家使用的曝光台均为生产某一

规格普通CRT的设备,尚无一台可满足超薄显像管研制的曝

光台。该曝光台是首台自行研制的集研发、试验、生产于一

体的多品种兼容型曝光台。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外也

/458/ 大型超薄彩色显像管BM曝光台研制

是独树一帜。仅通过换装不同面板组件,就可用作不同规格

的曝光台。兼容的要求不仅包括曝光制造过程,也包括切换

、调整、设备状态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器具(含调整用量规

、量具)。并可通过反复试验,对不同尺寸玻屏的曝光数据

进行采集、优化,作为日后制造较简单超薄CRT曝光台的依

据。该新研制的曝光台合理压缩空间、优化布局。严格控制

设计与加工精度,并巧妙增设各种微调机构,及精密线性模

组、直线轴承等高精度控制元件。该曝光台实现机械与电器

的完美结合,提高了使用精度、扩展了使用功能、简化了操

作步骤、改善了人机结合性能。该曝光台首次在使用方安装

试用,便得到各方认可与赞许。各曝光参数经过反复试验采

集、优化后,已被提取作为研制超薄CRT的依据,为其技术

中心提供广阔的研发平台。其技术中心负责人称,该曝光台

是创新曝光设备设计思路的新突破,实现了技术进步上的新

跨越。本项目的研制在为国内高端显像管领域的发展与竞争

注入了活力与动力的同时,也蕴含了极大的市场。据了解,

目前仅咸阳彩虹集团一家,生产线上约有220台曝光台在运

行,加上国内其它企业,如松下、赛格、大显等,估计同类

产品在国内市场总保有量已达到上千台。而且目前国内现使

用的曝光台几乎全部为进口设备,规格单一、功能简单、价

格昂贵。大多已有15年以上的使用寿命(数据统计,彩虹集

团有近一半的曝光台已达到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绝大部

分设备已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竞争的使用要求。所以高质量、

/458/ 大型超薄彩色显像管BM曝光台研制

高可靠性的曝光设备已为我单位研制开发出了有一定市场容

量,且能够产生较好效益的长线产品。

/459/ 叶酸靶向温敏性纳米胶束为基础的多重靶向抗癌药物载体
叶酸靶向温敏性纳米胶束为基础的多重靶向抗癌药物载体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针对抗肿瘤药物缓控释纳米胶束存在的主要

难题(有机物残留、药物突释、靶向性不足),设计了一种

新型叶酸修饰的多重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PNiPAAm-co-PCL。

该项研究得到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的资金支持。先将叶酸偶联在单体上,再参与聚合的合成方

式,可以偶联足够量的叶酸分子,克服了一般药物载体偶联靶

向分子剂量太低的缺点。而且在形成胶束后叶酸基团将更容

易暴露在胶束表面,更有利于叶酸基团发挥其主动靶向功能

/459/ 叶酸靶向温敏性纳米胶束为基础的多重靶向抗癌药物载体

。该载体不仅能对温度具有快速响应性(响应温度在39.5~

40.5℃),而且具有主动靶向性,利用多重靶向的协同作用,

使药物更好的定位于靶向部位,充分发挥抗癌药物的治疗效

果。“智能开关”的设计也有助于减少药物在正常体液中的

释放,增强药物靶向性。叶酸修饰的PNiPAAm-co-PCL多重靶

向抗肿瘤药物载体,通过自组装方式包载疏水性药物,减少乳

化剂和有机溶剂(例如CH2Cl2等)的使用量,降低了化学杂

质的残留,提高了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本成果不但为多重靶

向抗肿瘤药物载体PNiPAAm-co-PCL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研究基

础,为其它药物制剂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学术

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460/ 低渗透油田生物酶提高油井产量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生物酶提高油井产量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通过对生物酶在油田中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

及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的解堵、破胶、驱油机理研究,从定性

和定量两方面深入研究了生物酶对低渗透油田油井的增产作

用机理,确定了生物酶与油井增产的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并得

出生物酶作用时适合的温度范围、pH值以及最佳质量分数等

技术参数。采用综合的生化分离工程技术提取生物酶、克隆

重组并纯化目标活性生物酶,采用合理的化学改性技术制备

了在油井增产方面具有特异活性的生物酶制剂。其次,通过

/460/ 低渗透油田生物酶提高油井产量技术研究

室内和现场的生物酶在石油增产单井解堵、压裂、完井、提

高采收率等方面的室内和现场评价,建立适合低渗透油田特

有的生物酶评价方法和模型,为低渗透油田找到一种切实可

行的评价体系。项目研究过程中发表了相关论文1篇,相关专

利3项,科技成果登记1项。本项目自2015年到2016年,通过对

生物酶破胶、驱油、解堵机理的研究,降低了低渗透油藏的

开采成本,提高了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461/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工艺优化项目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工艺优化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为企业自有产品的新技术应用创新。产品为

无菌冻干制剂,适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后遗症伴有记忆

力减退及注意力集中障碍的症状改善。已上市多年,工艺复

杂,控制难度大。难点主要在于多种氨基酸组分和多肽含量

的稳定控制、杂质以及满足无菌冻干制剂其他安全性要求,

为国家严格控制规范生产和强化质量控制的品种。2015年国

家颁布了该品种的质量公示标准。申请单位依据国家颁布的

《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

/461/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工艺优化项目

基本技术要求》、《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

则》等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结合现代药品研究开发和制造技

术的提高、GMP管理体系的不断实践,开展本项目,致力于开

发品质均一、质量稳定、安全可靠,达到国家新颁布标准的

高质量产品。本项目产品“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是由猪脑

组织提取,经匀浆、水解、分离、精制、冻干而得的无菌粉

针剂,内含多种游离氨基酸和一定量多肽,药效成分通过血脑

屏障进入脑神经元,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影响呼吸链,增强大

脑抗缺氧能力,促进脑内葡萄糖转运正常化,提供神经递质、

肽类物质及辅酶的前体物质,为脑功能改善用药。申请单位

依据产品特性和法规,开展了实验室应用研究,开发了相关专

利技术;成果转化基于QbD理念指导,完成了工艺优化与验证

、药学研究、指纹图谱、分子分布、病毒灭活等关键项目的

研究;建立了严格的起始物料控制措施和中间质量控制标准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和标准控制体系;并对变更后的工艺

进行了风险评估。通过优化调整后的工艺验证样品均符合脑

蛋白水解物国家公示标准,与工艺调整前的产品比较,指纹图

谱、分子分布基本一致,物质基础未发生变化,稳定性考察良

好。经过工艺优化调整前后工艺参数对比研究,其关键属性

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子分布MP、分子组分比例等均未发生

变化,工艺优化调整前后物质基础一致;工艺优化调整后的微

生物控制水平、内毒素限度、多肽含量等均有所提高;工艺

验证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所使用设备和使用的原辅材

/461/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工艺优化项目

料能保证工艺参数要求,能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均一稳定

的产品,能满足生产要求。优化关键步骤的工艺参数更为合

理稳定地控制了酶解水平、控制无菌制剂生产风险,以及强

化了冻干过程精细控制,结合风险评估及产品质量检测和长

期稳定性检测结果,批量生产产品达到或优于国家颁布的质

量标准,结果通过了专家组鉴定。工艺优化后的生产采用了

智能化膜过滤系统,智能化全管道输送系统以及冻干过程轨

道输送系统,运用在线控制检测技术、分子量分布和指纹图

谱技术进行生产过程、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大大提高了产

品生产过程控制水平。技术产品的执行标准为: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标准编号YBH16322004。产品为

白色至淡黄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工艺优化后内控标准每瓶

含总氮(N)应为标示量的87%~103%,总氨基酸(以氮计)

为总氮的93.0%~107%,含肽(以氮计)应不低于总氮的17%

;以上各指标均高于国家公示标准。同时,采用先进的指纹图

谱技术和相似度参数,对中间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控制,其与国

家标准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95%,高于国家公示标准。本项

目具有以下创新性和先进性:1、以QbD理念,重新设计工艺

确定的条件下的参数空间,良好地完成生产线产品生产过程

重建,极大降低成本;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更好控制无菌冻

干制剂生产过程;2、采用智能化全管道输送系统设计和AGV

自动进出料小车将压半塞产品运输至理料平台,以及冻干过

/461/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工艺优化项目

程的入箱和出箱,大大减少了人为干预生产过程造成的污染

风险;3、在线监控和工艺再优化融合,通过先进监控系统时

时监控参数变化,结合参数与产品的质量关系,形成核心专利

技术,使生产过程中重大环节产生的偏差可得到即时发现与

纠正;4、应用指纹图谱技术监控中间产品和成品,与国家标

准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95%,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本项技术

自完成开发以来,已完全成熟,适用于“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

”(规格:30mg)产品生产,安全有效,满足临床需求。至目

前,项目成果形成3项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均已授权。本项目

成果已良好应用于“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产品生产,并带

动其他新产品创新。首先其基于产业化平台,以QbD理念为指

导,对工艺优化过程加以设计的开发模式,已形成共性技术应

用于其他生化产品的工艺开发和优化。其次,将指纹图谱和

冻干过程精细化控制技术应用于其他生化药物无菌冻干注射

剂的生产也提升来其他新产品的质量品质。第三,本项目产

品已进入国内多个省份医疗市场,良好满足临床需求,上市以

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62/ 化石与生命——生命的进化
化石与生命——生命的进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化石与生命--生命的进化》以宇宙大爆炸为开端

,从宇宙天体讲到生物细胞。以大进化的视角,阐述宇宙与生

命的演化。以137亿年前宇宙大爆发为开端,讲述了宇宙的诞

生、恒星与太阳系的形成、原始海洋的生成。生命从最原始

的单细胞蓝藻进化成第一个多细胞动物海绵。从5.3亿年前

到6500万年前,共发生了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从寒武纪生命

大爆发为开端,鱼类开始称霸海洋、两栖动物登陆亮相、爬

行动物雄踞天下、千姿百态的恐龙称王称霸、哺乳动物占领

/462/ 化石与生命——生命的进化

全球、走出非洲的智人统治五洲。这一幕幕壮丽的史诗般生

命进化剧,告诉读者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是一个生命时

代的终结,另一个生命时代的开启。该书内容全面,知识系统

,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是一部了解天文学、地学、生物

学等自然科学和生命进化历史的、针对青少年甚至成人等普

通大众的生动科普读物。该书是以普通大众重点是青少年为

读者对象的,了解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生命

进化历史的生动科普读物。(1)该书很好地反映了我国古

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以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特

色、宣传中国科学、传播先进文化为理念。(2)该书文图

并茂,图文结合,用文释图,用图示文,既直观生动,又容易读

懂。以生物进化为脉络,从大到天体宇宙,小到生命个体,都

有所涉及并脉络清晰。内容全面系统,以古生物学为主,涉及

天文学、地学与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

科学知识的严谨性、系统性,并且把科学性与趣味性融为了

一体。(3)该书在讲述生物进化的同时,将地质历史中的5

次生物大灭绝贯穿其中,呼吁保护地球、爱护生物多样性、

珍惜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4)该书充分体现了中国的

特色,用我国的古生物学研究成果来诠释生物进化的历程,如

贵州瓮安生物群、云南澄江生物群、辽西热河生物群等,告

诉读者最原始的生物的形态特征,第一个脊椎动物昆明鱼的

诞生,长毛恐龙进化成鸟的的历程等。(5)该书最突出的亮

点是用“生命进化树”——“脊椎动物进化示意图”的表现

/462/ 化石与生命——生命的进化

手法,直观易懂,向读者展示35亿年生物的进化历程。示意图

形象直观、简洁易懂,将纷繁复杂、深奥难懂的生命进化历

史,浓缩归纳在一张图上。全书紧紧围绕这棵“生命进化树

”,并辅以8个演化分支图做支撑。每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老

生命,都能在每个演化分支图上和“生命进化树”上,找到它

的相应位置,知道它在生物进化道路上的作用。以中国科学

院院士及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为:从古生物学的研

究角度看,该图总体可行,符合相关科学性,兼顾科学性与科

普性。对于普通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也有助于他们了解生物

进化知识,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6)该书的最大意义还在

于:依据其系统全面的内容优势、清晰直观的进化路径,创

新研制出一系列的衍生产品:如4D特效电影《会飞的恐龙》

、4分钟微视频《会飞的恐龙》、VR《会飞的恐龙》;4D特效

电影同名图书《会飞的恐龙》、系列漫画书《会飞的恐龙》

(4册)、《走出非洲》(2册);科普展览“我们从哪里来

——宇宙与生命历程”;科普讲座“我们从哪里来”;科普长

廊“宇宙与生命进化科普长廊”。今后依据该书,拍摄制作

4D特效电影《生命大爆发》《鱼类称霸》《爬行天下》《恐

龙帝国》《走出非洲》,26集系列动漫《我们从哪里来》;网

络动漫《我们从哪里来》,电子游戏(由动漫《我们从哪里

来》改编制作)。同时根据本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完成了

《宇宙与生命科普产业园设计书》,为地学科普、出版转型

/462/ 化石与生命——生命的进化

,文化创意、旅游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衍生产品情况详

见“六、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63/ 高电阻率碲锌镉晶体的制备方法
高电阻率碲锌镉晶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阻率碲锌镉晶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化学计量配比将满足Cd0.9Z

n0.1Te的纯度为7个9的原料装入高纯石英坩埚内部,加入原

料质量百分数为0.5~2%的过量Te,和体积浓度为(1~6)

×1018cm-3的In;对石英坩埚内部抽真空并封接石英坩

埚;将坩埚放入合成炉中进行原料合成;将坩埚放入五段式晶

体生长炉中采用下降式垂直布里奇曼法进行晶体生长。由于

采用五段式常压单晶生长炉,在晶体生长过程加入了过量的

/463/ 高电阻率碲锌镉晶体的制备方法

Te,为Cd1-xZnxTe晶体生长提供足够多的深能级TeCd2+,降低

了生产成本,得到了稳定高电阻率的Cd1-xZnxTe晶体。同时

Cd0.9Zn0.1Te晶锭中In的分凝因数更趋近于1,使得整个Cd0

.9Zn0.1Te晶锭电阻率变化较小,提高了Cd0.9Zn0.1Te晶体均

匀性和利用率。

/464/ 高品质玉米淀粉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高品质玉米淀粉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由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林松毅教

授所主持的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高品质玉米淀粉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20130305026NY)》,以突破主导玉米淀粉糖产业关键技术为

重点攻关目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初始淀粉乳浓度45%的

玉米淀粉糖生产中通常出现的混料黏度大、搅拌难、淀粉酶

高效利用难、液化/糖化效果不佳、淀粉糖品质不高等生产

瓶颈问题为重点研究对象,借助PEF技术和电子束辐照技术,

/464/ 高品质玉米淀粉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降低高浓度玉米淀粉乳粘度的研究,确证电子束辐照技

术有降低高浓度玉米淀粉乳的粘度和增加液化、糖化效果,

揭示电子束辐照技术降低高浓度玉米淀粉乳粘度的作用机理

,确定了底物浓度为45%的玉米淀粉乳液化关键酶系的分步液

化条件,优选出糖化关键酶复合体系与其最佳糖化条件,检测

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含量的变化,重点攻克玉米淀粉

预处理技术、协同高效催化玉米淀粉液化作用的关键酶系、

初始淀粉乳浓度45%的液化和糖化技术、高品质玉米淀粉糖

的产品品质控制技术4个核心技术,设计出高品质玉米淀粉糖

生产工艺路线1条,实现降低玉米淀粉糖生产成本5%、减少能

耗10%。团队取得了如下成果:(1)确定了电子束辐照技术

能够有效降低质量分数45%的玉米淀粉乳的粘度,确定了液化

、糖化工艺;(2)筛选出质量分数为50%的玉米淀粉乳协同

高效催化玉米淀粉液化和糖化作用的关键酶系2种;(3)优

化确定出玉米淀粉生产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产品品质

控制技术参数;(4)申请发明专利3件,其中获得授权专利2

件;(5)发表论文3篇,其中Webofscience检索论文2篇;(6

)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成果在以下方面有创新:1、首次采

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和电子束辐照技术有效降低玉米淀粉乳

粘度;2、优选出高浓度玉米淀粉乳液化和糖化关键酶系及其

最佳工艺条件。综上,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65/ CaCO3分解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CaCO3分解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力生产
技术详情

  在升温速率为5~30K/min的范围内利用热天平对平

均粒径为13.4μm的CaCO3进行了分解过程的实验研究。应用

等转化率法,在不假定机理函数的情况下,得到了CaCO3分解

的活化能随转化率变化的规律,并将转化率外推为零,得到了

理论上新物相晶核形成时的活化能Ea→0=243.62KJ/m01。同

时,对于N2气氛。不同升温速率下CaCO3的热分解,在假定Ca

CO3分解机理函数的情况下,得到了30种不同机理函数所对应

的动力学参数。将升温速率外推为零,得到了理论上系统处

/465/ CaCO3分解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于热平衡状态下的动力学参数Eβ→0与lnAA→0。将Eβ→0与A→0

相比较,确定了CaCO3分解的最可能机理是n=2/3的成核与生

长过程。

/466/ 环保型可食包装膜的工业化制造技术研究
环保型可食包装膜的工业化制造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1)水不溶性和油不溶性可食包装膜的研究;(2)多

糖包装膜、蛋白质包装膜、复合可食包装膜工业化制造方法

的研究;(3)可食包装膜工业化制造所需的机械设备研究;

(4)可食包装膜商业应用范围的研究。通过以上几项研究,

确定了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参数、配方及设备配套,形

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化生产配套技术支撑体系;对中试生产

的可食包装膜与市场上的合成塑料膜进行了综合性质的比较

研究,显示可食包装膜在机械强度、热封强度和通透性等方

/466/ 环保型可食包装膜的工业化制造技术研究

面可与LDPE膜和HDPE膜相比,但成本却比LDPE膜和HDPE膜高

50%以上。完全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和项目合同的要求。项目

研究成果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可食包装膜工业化工业化生产的

技术支撑体系(工艺流程、工艺参数、配方及设备配套)和中

试生产的可食包装膜的商业应用。通过该项目的攻关研究形

成的技术成果,能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际,改造现有的包装

工业。很多权威人士预料:食品包装的未来属于可食包装膜

。因此可食包装膜对于防止环境的污染具有重大的意义。合

成塑料包装袋在包装食品之后,还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和异味

,有的塑料包装袋对人体还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可食包

装膜对于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方便面

调料袋和食品内包装绝大多数采用塑料薄膜,强度高、使用

不方便,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而用可食性包装膜代替,

则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因此对于方便人们的生活亦有重要的

作用。

/467/ 高虫草素复合米加工技术及应用
高虫草素复合米加工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高虫草素复合米加工技术及应用”是农业公益性

行业科研专项《食用菌保鲜加工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编号201303080)和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营

养主食再生米制粒工艺及设备研究》(项目编号201313011

-5)的研究内容之一。项目完成单位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

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和武汉轻工大学,并在武汉江声

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应用示范。该项目以碎米和蛹虫

草培养残基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进行量化重构

/467/ 高虫草素复合米加工技术及应用

,经粉碎、混匀、加水调配、挤压造粒、微波干燥、缓苏、

冷却分级等工艺,得到能模拟大米外形的高虫草素复合米(

蛹虫草复合米)。项目成果对于大米加工企业及蛹虫草工厂

化生产企业延长产业链,加大综合利用力度,丰富产品种类,

提升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高虫草素复合米的研发,实现

了食用菌的主食化加工,一方面将非粮变粮,增加了主粮的供

应保障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让虫草由高端奢侈品变为老百姓

日常消费得起的功能性主食,有助于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项目首次将限制性糊化技术应用于

蛹虫草复合米的研制,在确保米粒成型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糊

化度,蛹虫草复合米的糊化度为68.58%,远低于普通挤压食品

和其他复合米,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在农业部推荐标准(NY

/T2116-2012《虫草制品中虫草素和腺苷的测定》)的基础

上,进一步优化完善了高淀粉含量食品中虫草素的测定方法

,针对性更强,精密度实验RSD为0.76%。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

,整合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和企业的生产实践条件,项目进行

了应用示范。江声科技等公司应用该技术共生产蛹虫草复合

米中试产品1000多袋(1kg/袋),工艺成熟,品质稳定,通过

小规模品尝和试销,消费者反映产品煮粥食用口感弹糯爽滑

,具虫草独特风味,且有一定增强免疫的效果。此外,项目实

施过程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

CI论文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形成了较好的经济和社

会效益。

/468/ 金属氧化物薄膜光电化学分解盐水产氢的研究
金属氧化物薄膜光电化学分解盐水产氢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在p型Cu2O半导体薄膜中制备微量Cu提高其光电化

学稳定性,为增强Cu2O半导体在水溶液中的抗腐蚀能力、延

长其寿命提供了一种渐变的途径,也为光电化学产氢的阴极

光电极大规模可控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利用清

洁免费的太阳光分解储量丰富的盐水产氢,为太阳能的利用

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太阳能-氢”绿色循环利用提供了新

的研究视角,对于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

意义和应用价值。

/469/ 一种基于聚合物基底的凸起电极、制作方法及应用
一种基于聚合物基底的凸起电极、制作方法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物基底的凸起电极、制

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和柔性聚合

物作为基底和加工凸起电极结构,保证电极的刺激点与神经

的充分接触,改善神经电刺激和神经信号记录效果。

/470/ 低氟边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低氟边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精制茶加工
技术详情

  《低氟边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是四川省

科技支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2006Z06-019。该研究适

用于边茶企业生产低氟边茶供应民族地区,以达到从根本上

解决民族地区出现的“饮茶型氟中毒”问题。该研究的目标

是在符合国家食品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在不改变民族

同胞饮茶习惯和边茶品质的前提下,使边茶的含氟量达到4

00mg/kg以下,并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低氟边茶生产技术方案

。该研究针对目前边茶氟含量过高的实际问题,从原料生产

/470/ 低氟边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品种改良、加工工艺以及生物、化学材料降氟方法等方面

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形成边茶降氟的综合技术方案,其主

要技术措施是:1、采取动态检测茶树新梢的含氟量,利用

机械及时采收具有一定成熟度的、含氟量低于400mg/kg的一

芽四、五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达到了既保证边茶传统风

味,又有效地控制了边茶的含氟量,提高了原料的采摘效率

,降低了原料采收成本的效果。2、采取叶面喷施1﹪以下浓

度的尿素溶液,不仅促进茶树新梢的快速增长、增重,提高

了采收批次和茶叶产量,而且减少了茶树新梢对氟的积累,

有效降低了边茶原料的含氟量。3、对边茶组成原料的质量

特性进行定量分析,以边茶成品的质量指标和含氟量为目标

参数,进行合理拼配、优化组合,达到了既保证边茶质量,

控制边茶成品的含氟量,又有效降低了边茶的生产成本,减

少了原料库存的实际效果。4、采取在高氟边茶提取后的茶

汤中加入不溶于水的吸附降氟材料,进行吸附降氟处理,采

用严格过滤方式,从而有效避免了降氟材料在茶汤中的残留

,再经浓缩、杀菌、灌装等工序生产低氟边茶膏,不仅使含

氟量低于300mg/kg,而且保留了传统边茶的品质风格,饮用

方便。5、在边茶中添加茉莉花干等生物材料,不仅能有效

降低边茶成品的含氟量,而且风味独特,具有茶叶以外的其

它保健功能。6、通过对现有26个茶树品种老叶和新梢含氟

量的检测,发现品种间的含氟量存在显著差异。建议推广连

南大叶、越南大叶、梅占、城西4号等低氟茶树品种,或利

/470/ 低氟边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用这些品种的遗传特性,培育新的低氟茶树品种。7、通过

对19个不同类型茶园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检测,发现不同土

壤的水溶性氟含量存在差异,在茶园土壤中施以适当的CaO

(以土壤PH不高于6为宜),可有效降低茶树对氟的吸收与

聚集。8、通过对341人5个月饮用低氟砖茶的跟踪监测,建

议边茶含氟量标准设定为400mg/kg,就能有效地避免饮用边

茶导致摄氟量过高,而引发的氟中毒问题。查新结果证明:

“除该项目外,未见相关的专利、成果和文献报道”。该研

究成果在名山县的茅河乡、中峰乡、万古乡,雨城区的和龙

乡等茶叶产区进行了低氟边茶原料生产的示范推广,由于采

用机采方式,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

了采收成本,而且增加了采收批次,提高了茶叶产量,得到

了茶农的普遍认同;在名山西藏朗赛茶厂、雅安友谊茶叶公

司等进行了加工技术的示范推广;产品经过了四川省边销茶

质量检测中心、杭州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中国农科院茶

叶研究所等单位检测,含氟量低于400mg/kg;产品经甘孜州

341人为期5个月的实际饮用,达到了降低饮用边茶后的摄氟

量与尿氟排出量的目的,比饮用高氟边茶显著减少50﹪的效

果。该成果若大面积推广,既可达到解决民族地区“饮茶型

氟中毒”的实际问题,同时又可促进边茶产区茶产业的健康

发展。

/471/ 医用加速器
医用加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PET医用加速器是PET(正电子断层扫描器)的配套设

备。将PET医用加速器产生的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注入肿瘤

患者体内,可通过PET精确地描绘出肿瘤的三维图像,是一

种先进、高效的早期肿瘤诊断方法,因而PET及其医用加速

器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该项目自主开发研制的KJ-C1

0型PET医用力加速器是一种小型的质子回旋加速器。其质子

束能量10MeV;流强60μA;轮廓尺寸Φ160cm×120cm;其

总重20吨,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其操作实

/471/ 医用加速器

现了高度自动化而无需配备加速器专业人员,因此受到了各

方面的关注。质子治癌加速器--KJ-C10型质子回旋加速器与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主加速器SSC联合运行,可将质

子束加速到120MeV的能量,适合于进行临床质子治癌研究。

与此同时,该项目还完成了KJ-C240型质子治癌专用加速器

的设计。质子治癌除具有重离子治癌的优点之外,还有简便

易行的特点,从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目前实现质子治癌,

还需在SSC前后分别新建一短一长两条束流输运线和一台大

型的辐照终端(包括治疗屏蔽室、测控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重离子治癌加速器--由于重离子在物质中的能量损失集

中于射程末端,用于治癌时对健康组织损伤极小,而且可以

准确定位和精确控制照射剂量,因而重离子治癌已成为当代

放疗的前沿和发展方向之一。合作方式:面议。

/472/ 连续逆流超声萃取分子蒸馏提纯分离辣椒红色素与辣椒素
连续逆流超声萃取分子蒸馏提纯分离辣椒红色素与辣椒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连续逆流超声萃取分子蒸馏

提纯分离辣椒红色素与辣椒素”项目获得了国家、自治区、

南宁市三级科技部门立项,由广西南宁恒得润食品添加剂有

限公司(现更名为广西恒得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具

体为: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2011年下达的项目,立项代

码:11C26214505636,项目实施期为2011年6月~2013年6月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桂科攻110

3056,项目实施期为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南宁市科技型

/472/ 连续逆流超声萃取分子蒸馏提纯分离辣椒红色素与辣椒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合同编号:20126309,项目实施期为

2012年3月~2014年3月。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以

干红辣椒为原料,在连续逆流提取基础上,结合超声提取原理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等效应,加速有效成份的浸出),获得含

有辣椒红色素及辣椒素的萃取液,萃取液经过浓缩及分子蒸

馏提纯,即可分别得到富含辣椒红色素、辣椒素的组分,再经

烘干,即得成品。产品辣椒红、辣椒精经广西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院检测,其中辣椒红色素吸光度101,未检出有机砷及有

机溶剂残留,铅含量0.06mg/kg,辣椒素质量分数0.03%,各项

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将连

续逆流+超声波一体化萃取和分子蒸馏同时应用与辣椒红色

素和辣椒碱的提取过程并实现了中试生产,与传统提取方式

相比,具有收率高、生产周期短、无需加热、有效成分不被

破坏等优点,实现了提取与分离能同时进行,溶济自动回收循

环使用目标,且节省设备总投资6-7倍,产品经检验符合GB27

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10783-2008《食品添

加剂辣椒红》要求。在国内首次在连续逆流超声萃取结合分

子蒸馏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应用研究中,产品铅、砷

及总有机溶剂残留量优于同类产品,因此具有重要的创新价

值。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工艺成熟,已

申请2件国内发明专利(201010246261.3“辣椒精粗品中分

离脱色辣椒精和辣椒色素的方法”和201010245862.2“从辣

椒精中提取辣椒碱晶体的方法”),其中,前项已获得授权。

/472/ 连续逆流超声萃取分子蒸馏提纯分离辣椒红色素与辣椒素

项目技术适用于辣椒红色素及辣椒精的分离提纯。项目所用

原料、提取溶剂普通易得,回收可控,环境友好,使用安全,低

耗高效。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辣椒的收获具有一定的季

节性,且价格也会有季节性变动,如何保证原料来源及规避市

场价格变动仍需进一步探讨;同时产品在广西区外的推广力

度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473/ 太行山绿壳笨鸡山地散养综合技术开发
太行山绿壳笨鸡山地散养综合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项目以太行山区地理环境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为

立足点,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技术优势为支承点,以家

禽专业育种公司的新品种为突破点,以生态型有机循环技术

开发(如养殖蚯蚓喂鸡)为发展养鸡产业的闪亮点,以适合

山地散养鸡优良品种-绿壳笨鸡为饲养主体,以建立科学养

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提供给人们丰富的

绿壳笨鸡蛋为该项目的最终产品,以鸡蛋回收→质检冷藏→包

装贮运→市场营销为保障体系,彻底扭转了山区农民养鸡品

/473/ 太行山绿壳笨鸡山地散养综合技术开发

种混杂退化、经济效益低下的传统养鸡陋习,较好地解决了

当地农民在养鸡产业链条中(前、产中、产后)存在的产难

卖难,发展养殖户700户、饲养绿壳笨鸡3.5万羽、增加农民

收入175万元。该项目技术成熟、效益显著、国内领先。1、

该项目集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技术优势、家禽专业育种公司

培育的绿壳笨鸡的新品种优势、太行革命老区的地理环境优

势和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于一身,达到“四优合一”,

并初见成效;2、养殖蚯蚓喂鸡技术开发研试,形成了“农

作物秸杆+鸡粪→养殖蚯蚓喂鸡+蚯蚓粪肥田→农作物秸杆+鸡

粪→再养殖蚯蚓喂鸡”生态型有机循环链条;3、立足山区、

着眼老区,依托于居住分散的农村、农户、农民进行小规模

、多农户山地散养绿壳笨鸡,具有蛋壳绿、高营养、风味好

、无污染、投入少、回报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从根本

上解决了规模化集约养鸡带来的鸡蛋多源污染;4、初步建

立了太行革命老区山地散养绿壳笨鸡科学管理技术规范体系

,推动了科教兴农战略在革命老区的进一步施实;5、充分

发挥本公司“鸡蛋回收→质检冷藏→包装贮运→市场营销”的

体系优势,较好地解决农民在发展养鸡产业链条(产前、产

中、产后)中的产难卖难问题。绿壳笨鸡,羽色黄中带黑麻

花,青脚、青啄、与土鸡无异,特别适合山地散养,专产绿

壳蛋。生产优越性,年鸡产蛋160~180枚。饲料消耗少,散

养条件下每鸡、每天补饲复合饲料50克。淘汰时平均体重1

.3~1.5公斤、存栏率95%以上。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回报

/473/ 太行山绿壳笨鸡山地散养综合技术开发

好,平均饲养一只绿壳笨鸡可使农民增收50.0元。最终产品

绿色环保,蛋壳绿色、营养丰富,无激素、添加剂、药物残

留等污染,自然纯朴、山野味足,特别是卵体鲜黄、微量元

素含量丰富,具有味美、营养、保健于一蛋之优点,倍受崇

尚绿色消费的国内外人士之青睐。

/474/ 电子聚合物NO_x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研究
电子聚合物NO_x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电子聚合物NO_x气体传感器阵列是受国家863项目

(2002AA325110)、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4165)及

中电科技集团公司预研项目(0241323030414)共同资助取

得的成果。其研究目的为:通过对集成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器

件结构设计,将超分子薄膜技术与半导体工艺相结合,制备

出具有一定功能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并探索其工艺与其性能

的关系。该项目采用通过对大量有机敏感材料的选择,选定

了聚苯胺和酞菁类有机物作为敏感材料,研究了其合成技术

/474/ 电子聚合物NO_x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研究

;利用实验室配备的LB槽系统,成功地制备了LB膜;同时利

用分子自组装技术,也制备出了超分子敏感膜,并对超分子

薄膜的气敏特性进行了初步测试,设计了气体传感器阵列的

器件结构,采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及超薄膜技术研制出了电子

聚合物NO_x气体传感器阵列。其主要技术指标为:检测对象

:NO_x等混合气体气体检测范围:0~100ppm阵列元:4

15;4尺寸大小:4.8×2.7mm^2温度范围:-20℃~+60℃

灵敏度:1ppm气体响应时间:≤30Sec本成果能够有效地提高

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和测量精度,可用于混合气体浓度的测

定,特别是对NO_x有毒气体的检测。它可广泛应用于区域化

数字部队、环境、卫生、工业、农业等各部门了解及控制当

前环境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基础,在军民两用方面都具有广阔

的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475/ 三峡库区退耕与林牧生态系统仿真模型
三峡库区退耕与林牧生态系统仿真模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本研究探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方法,为三峡

库区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资源估化配置、经济发

展规划、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提出了土

地单元、效益系数、比较效益等新概念,建立了新的研究方

法理论体系--定性→定量→数学模型→理论→实践→提出新观点

→得出新结论。提出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为土地经

济、生态经济定量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参数参考和科学理论依

据。推导出了退耕还林还牧系统仿真数学模型,为经济活动

/475/ 三峡库区退耕与林牧生态系统仿真模型

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新观点。三峡库区畜牧业生产方式由

种粮养猪变为种草养畜,种植业生产方式由粮、经二元结构

转变为粮、经、草三元结构。为农民指明了退耕后的土地利

用方向。

/476/ 表征纤维素醚溶解性能的测试方法
表征纤维素醚溶解性能的测试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纤维素醚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表征纤维素醚溶解性能的测试方法。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提供一种测定时间短的表征纤维素醚溶解性能的测试方

法,该测试方法步骤如下:1、溶解:将纤维素醚溶于蒸馏水

中配制成溶液,经搅拌至完全溶解呈透明状态,静置;2、刮膜

:将a步骤所得溶液用成膜设备在表面光滑平整的无色透光

薄片上形成厚度一致的薄膜;3、对光检测:正对光源数出无

色透光薄片上不溶胶状颗粒的数目。本发明测试使用仪器简

/476/ 表征纤维素醚溶解性能的测试方法

单,操作简单,缩短了产品测试周期。同时使纤维醚的水溶解

性得到直观、定量的表征。

/477/ 云杉矮槲寄生害人工修枝技术规程
云杉矮槲寄生害人工修枝技术规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技术规程的制定根据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

编制地方标准计划的要求制定,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承担、青

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和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协作

参与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研究项目《青海云杉矮

槲寄生成灾主因及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201204503)的研究成果编制,已于2015年2月9日由青海省质

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该技术规程主要规定了云杉矮槲寄生害

调查、发生(危害)程度和分级标准、修枝防治技术、修枝

/477/ 云杉矮槲寄生害人工修枝技术规程

效果等内容,。在对云杉矮槲寄生害人工修枝技术试验研究

中,吸收借鉴国内外防治有害植物的经验和方法,采用林间系

统监测与室内研究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生物学方法相结

合的研究方法,系统观察研究和防治试验同步进行,在监测点

实地监测调查,记载有害植物发生变化规律和流行规律,掌握

了云杉矮槲寄生害的发病因子、生理生化、寄生害与小蠹虫

互作关系,研究出人工修枝防治寄生害技术,该项技术为进一

步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及为生产单位开展经济、有效、适时

的防治提供参考,并可结合林分抚育措施进行,无公害,易于

操作,防治效果显著,最大限度地降低云杉矮槲寄生对天然云

杉林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是目前防治寄生害的最佳防治技

术措施,将成为今后科学、有效防治寄生害的技术依据,对减

少防治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478/ 福建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福建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福建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

测系统》项目是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题《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

究与应用示范》(2008HZ0003)第二课题《既有公共建筑和

政府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的子课题。福建省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开发研究是

当前正在开展的我省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办公建筑节能监管

体系建设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是节能支撑技术的基础研究

课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研发建筑能耗实时监测系统

/478/ 福建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2、建设我省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数据管理及诊断平台,并建

立我省统一的节能考核体系。该系统采用多层分布式架构和

先进的通信采集技术,实现了建筑能耗数据及相关参数的实

时采集传输;数据中心软件平台界面友好,提供了多种维度、

多种形式的建筑能耗数据比对分析和展示功能。该系统引入

了虚拟仪表概念,增加了本地能耗管理功能,提供了碳排放分

析功能,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理论与数据仓库技术的节能诊断

与节能管理功能,具有创新性。该系统经典型工程应用,运行

安全、稳定、可靠,对建立科学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强化

建筑节能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政府建筑节能管理和考核水平

、推进社会各行业节能降耗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福建省国

家机关办公建筑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是根据我国、

我省节能工作实际情况和能耗监测工作要求,在总结吸收国

内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省建筑

能耗监测的现状及我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

耗监测系统省级、市级数据中心(或数据中转站)的业务需

求,并综合考虑建立起全省联网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需求。

它的投入使用必将极大推进我省建筑节能事业,必将改变我

省建筑节能管理现状。预计必将产生以下深刻的变化:1)可

以完善我省暨有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大楼能耗调查、监

督体系,强化基础信息设施建设,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2)推

进建筑节能事业实现能源系统由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型、

科学化管理。建设我省建筑能耗数据查询、分析、存储和诊

/478/ 福建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断平台,为节能技改提供详尽的数据基础。3)建立科学、完

整、统一的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及时掌握全省

能耗情况和节能目标实现程度,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最

终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

/479/ 光机能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光机能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1.可见光响应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与东京大学合

作,采用易于实现和控制、具有实用化意义的氮掺杂手段,

改善光吸收性能,开发出了能够被可见光激发、高活性可见

光响应型TiO2光催化剂。能从总体上降低制备成本,简化工

序。所制备出的催化剂在普通荧光灯照射下显示出了很高的

可见光催化活性。在室内空气净化和脱臭等方面有着广泛的

应用前景。如通过利用该光催化剂制备的具有装饰效果的人

造花卉以及室内涂装,可以除去装修综合症的元凶物质,如

/479/ 光机能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甲醛、丙酮等VOC类挥发性有机物;除掉办公室、起居室、

旅馆房间的烟臭;除却宠物所产生的动物臭味;除去卫生间

的氨臭和车内的令人不快的味道等等。2.利用光诱导超亲

水化现象实现自洁功能和防雾功能光诱导超亲水化现象,可

采用提拉法在瓷砖或玻璃上制备出厚度为100-300nm的光催

化剂薄膜,实现光诱导超亲水化反应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和后

视镜上通过涂装二氧化钛薄膜,即使在雨天,也可以保持较

好的视界;在瓷砖上涂装后,可利用雨水可实现外装墙面的

防污自洁效应。为实现即使在室内也可以实现超亲水化效应

的光催化剂,开发了在普通荧光灯照射下具有超亲水效应的

可见光响应型二氧化钛薄膜,在普通下班上涂装之后,接触

角小于5?,即已经具备了超亲水化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浴室

、盥洗室的玻璃镜的防雾和室内涂装自洁等方面。

/480/ 装甲装备蓄电池原位充放电与在线监测系统软件
装甲装备蓄电池原位充放电与在线监测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题来源与背景;蓄电池是维护保养特种车辆、保

持特种车辆战斗力性能的坚强后盾。特种车辆一般都设计有

交流发电机,为电焊机等维修设备提供电源。蓄电池原位充

放电与在线监测系统就是为特种车辆交流发电系统研制的,

直接安装在特种车辆上的充放电和检测控制设备,可实现为

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实时在线检测交流发电系统的电压、频

率、漏电流及负载的工作电流,并可设置过压、过流报警值

及动作时间。车载电源及智能管理系统作为车载设备,能够

/480/ 装甲装备蓄电池原位充放电与在线监测系统软件

适应如今车辆整体数字化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液晶

显示功能,使信息输出更直观,同时在结构上也提高了对温度

、震动等恶劣环境因素的适应性,以满足车载设备的特殊要

求。在行业快速增长的大前提下,具有广阔的市场,除车用领

域外,工业行业等也有可观的发展空间。2.技术原理及性能

指标;蓄电池原位充放电与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如下:系

统保障能力:单台充电设备能够完成不少于15台装备的蓄电

池充电,单套系统能够完成不少于45台装备的蓄电池组自动

充电和状态监测。各支路蓄电池组一次性接入后无需人工调

整,系统自动完成充电、监测过程,保障蓄电池组达到良好状

态。具有在线监测功能,能够在蓄电池不离车的情况下,实时

监测各支路蓄电池组的电压、电流、内阻、容量等参数信息

,智能控制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和

控制各支路蓄电池组状态;能够同时动态显示各支路蓄电池

组的工作状态和电压、电流、内阻等参数。充电时,充电设

备根据蓄电池的技术状态自动匹配充电参数,无需人工设置

参数或调整充电机部件。能够同时对各支路路蓄电池组的内

阻进行实时检测,评估蓄电池组的技术状态。管理系统具备

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和数据分析功能。能够调用历史电压、

电流数据形成曲线,并能输出曲线文件;能够形成报表,并以

文件形式输出;能够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积累,判断蓄电

池组技术状态。系统具有反接、过压、欠压、过流、过温保

护功能,具有报警实时显示及历史查询功能。3.技术的创造

/480/ 装甲装备蓄电池原位充放电与在线监测系统软件

性与先进性;蓄电池原位充放电与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配备于

装备车库,用于特种车辆底盘装备在车库停放时,在不拆卸蓄

电池的条件下,对装备蓄电池组进行自动充电和状态监测。

系统为可执行软件,可安装在电脑上,运行系统为WIN7及以上

操作系统。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蓄电池组的充电过程和蓄电

池状态远程监控,对电压、电流、内阻、容量等参数实施监

测和异常报警。同时,可以查询历史数据,生成数据报表。4

.历年获奖情况软件著作权一项。

/481/ 无铅膏药涂敷机
无铅膏药涂敷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实现了膏药制备的全机械化生产,根据不同

规格来涂敷,速度可控制在0.8m/min~5m/min,涂敷面积范围

为100mm~400mm,粘度可达6N~17N,控温系统使涂敷温度在

80℃~100℃之间。无铅膏药涂敷机完成了以下创新:1.全

程机械化流程;2.无铅工艺;3.恒温加热系统控制工作温度;

4.收卷速度控制经验公式调控工序时间;5.可调压和膏药装

置;无铅膏药涂敷机属自主研发独立知识产权,本项目产品是

结合国内市场需求,自主开发成功的新型产品,该机器结构简

/481/ 无铅膏药涂敷机

单、操作方便、便于维修,全程机械化生产,节省了人力、物

力,且利用提纯松香油替代铅丹,减掉传统制备膏药熬制铅丹

和收膏工序,避免了铅丹给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无铅膏药

涂敷机生产的膏药质量上乘、克重稳定,完全可以满足膏药

涂敷的整体需求,适用于大、中、小生产企业的需求。无铅

膏药涂敷机在2010年年初完善了纠偏工艺,使产品在涂敷过

程中收卷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加完善。我们加大

了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并与天大、武警中医学院联合

开发,经过努力产品已经定型完善。无铅膏药涂敷机受到有

关专家的关注,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独特的生产技术等诸多

优点。并根据用户的使用结果对产品进行了修改,完善了工

艺,并最终定型,使产品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实现了研发转向

生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公司生产的膏贴已遍布到全

国各地,受到客户和患者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信得过的产品

/482/ 一次性细胞专用移液管
一次性细胞专用移液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次性细胞专用移液管是为替代国内研发使用,攻

关现有塞芯一次性移液管产品而引进国外昂贵的高端实验耗

材所需的高端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降低

研发过程中材料成本克服再次使用污染样本等特点,通过引

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从经济性、技术性、精准性出发,参

考最先进的ISO12771-1997《实验室塑料制品器皿.可处理的

血清移液管》标准制定优于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Q/DSH00

03-2014)《一次性血清移液管》从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全新

/482/ 一次性细胞专用移液管

产品,该产品主要涉及研究已扩散到实验室、研究院、学校

等机构用于药物研究、细胞学、肿瘤学、微生物学研究等高

端技术领域,市场前景广泛。

/483/ 纳他霉素高表达菌种选育及提取技术研究
纳他霉素高表达菌种选育及提取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本项目为山东省2011年科学技术发展

计划(政策引导类),项目名称《纳他霉素高表达菌种选育

及提取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1YD21026。2、技术说明

与性能指标我国卫生部批准纳他霉素作为食品防腐剂可以在

我国使用,使用范围为:乳酪、肉制品、广式月饼和糕点表

面、果汁原浆表面、易发霉食品、加工器皿表面等,另外,纳

他霉素作为一种抗真菌剂,在医疗、青储饲料、家禽养殖等

方面也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本项目达到的性能指标为:发酵

/483/ 纳他霉素高表达菌种选育及提取技术研究

单位10g/L,提取总收率65%,在36T罐上实现工业化生产,生产

成本低于500元/kg,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项目创新点

(1)项目菌种选育在国内首次采用空间育种方法,筛选到一

株高表达菌株;(2)本品种在国内首次在36T发酵罐规模上

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发酵水平达到10g/L,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建立了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满足

了菌种选育过程中大量样品检测的需要。

/484/ 钢筋混凝土传统风格建筑梁-梭柱节点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钢筋混凝土传统风格建筑梁-梭柱节点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分析总结钢筋混凝土传统风格建筑梁v梭柱节点与

钢筋混凝土常规建筑梁—柱节点的主要区别及存在的关键技

术问题,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些关

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掌握钢筋混凝土传统风格建筑梁—梭

柱节点的抗剪性能与抗震性能,建立混凝土传统风格建筑梁

—梭柱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混凝土传统风格建筑梁

—梭柱节点的设计方法。从而解决混凝土传统风格建筑结构

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其推广与发展。

/485/ 辐照食品级糖化酶制剂的研究
辐照食品级糖化酶制剂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酶制剂是利用γ射线改变酶分子构象,稳定酶液

的pH值,排除其他微生物的破坏干扰等多种因素的协同效

应,使酶活性保存率超过国家标准,微生物总含量达到检不

出水平。该成果测出糖化酶活性与微生物的D10值存在显

著差别,为辐照处理酶制剂提供了重要依据。采用该技术处

理液型制剂制备食品级糖化酶,可彻底改变传统的盐析工艺

,免除6道工序,降低成本,改善劳动环境,降低残糖,提

高糖度,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486/ 一种气管插管及连接管的研发及应用
一种气管插管及连接管的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气管插管及连接管的研发及应用,一次性使用

吸引连接管通过多个吸引连接管和波纹连接管组成,吸引连

接管上的连接端头保证吸引连接管与其它医疗器械连接时不

易脱离,波纹连接管保证吸引连接管可以自由弯曲可以不受

空间位置的影响,同时可以根据长度需求将多个第一吸引连

接管、第二吸引连接管、第三吸引连接管直接通过连接盘连

接,在需要弯曲时再将波纹连接管连接,多种组合方式能满足

与多种医疗器械连接,且长度不受限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486/ 一种气管插管及连接管的研发及应用

气管切开插管,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其将输氧通气注药进湿

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极大降低了气管切开插管生产的种类

,减少了生产线,降低了成本,其次将湿气与氧气分别输入,且

通过流量调节阀进行控制,不仅能够便利的控制氧气浓度,而

且调湿度的范围广,使手术难度降低,且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病

人的痛苦,故广泛应用于各个场合。

/487/ 甘精胰岛素结晶的制备方法
甘精胰岛素结晶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涉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重组甘精胰岛素(

即GlyA21-ArgB31-ArgB32-人胰岛素)结晶的制备方法。重

组甘精胰岛素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本课题产品重组甘精胰岛

素正处在工业化生产工艺优化和确定阶段,目前生产工艺相

对稳定,生产的产率与预期目标相比,已相对接近,经过2010

年和2011年的研究和工艺优化,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基本达到了设计任务指标。本成果方法用于重组甘精胰岛

素纯化后的精制,通过大量的纯化工艺优化研究,对层析系统

/487/ 甘精胰岛素结晶的制备方法

的上样和洗脱PH均做了系统的、细致的试验,把原有的条件

进行了微调,结果杂质的去除得到了有效提高,产品的收率有

了明显提升,同比上年产量提高了25%以上。该方法的实施缩

短了产品的离心收集及冷冻干燥时间,适合于重组甘精胰岛

素的工业化生产。本课题产品获得了北京市创新产品认证,

该产品目前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11年的销售额较2010年

将近翻了一倍,达到3.23亿元。

/488/ 化学溶液沉积制备YBCO超导层的钉扎机理
化学溶液沉积制备YBCO超导层的钉扎机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技术在单

晶衬底制备YBCO超导层,引入第二相作为丁扎相。研究了不

同钉扎相及钉扎含量对YBCO超导层磁通过钉扎能力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Jc-B测试等对薄膜的结构和性

能进行了表征,对比两种不同钉扎机制的影响。

/489/ 宽带隙半导体量子结构的光学性质研究与应用
宽带隙半导体量子结构的光学性质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

划项目(No.2011A140028)和校重大预研基金项目(No.20

09XYYJJ006)。(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宽带隙半导体材

料因具有高热导率、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和大临界击穿电压

等特点,成为研制高频大功率、耐高温、抗辐照半导体微电

子器件和电路的理想材料;在通信、汽车、航空、航天、石

油开采以及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GaN和SiC作为

新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一直是国际上化合物半导体方面

/489/ 宽带隙半导体量子结构的光学性质研究与应用

研究的热点。本项目通过研究价带的复杂性和强内建电场效

应对氮化物量子结构中的电子、空穴态的影响,从而详细研

究有关量子结构参数对宽带隙基量子结构中的光学性质的影

响,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改进宽带隙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性

能。(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研究成果及其创新点有以

下几个方面:1.本课题首次用理论的方法研究GaN基半导体

量子结构的杂质态及其光学性质,探讨GaN基半导体量子结构

对电子、空穴的空间受限作用和强内建电场引起的电子、空

穴空间分离这一对相互矛盾的因素对激子态及其光学性质影

响。2.首次研究量子尺寸效应对InGaN/GaN量子点中的类氢

杂质态的影响。3.制备了SiC量子点,并测试了其光致发光性

能,与半导体量子结构中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相

互印证。(4)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以氮化物为研究对

象,通过建模,理论计算进行系统的探索研究,以期给出详尽

的理论结果,然后和SiC半导体量子点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指导实践。本课题基于有效质量近似,运

用变分方法计算了闪锌矿InGaN/GaN量子点中的激子结合能

和带间发光波长。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出当量子点的尺寸增加

时,基态激子结合能降低和带间发光波长增加。(5)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计算影响基于GaN量子结构的光电器件发光

性能的机理问题,此研究成果给予GaN量子结构的相关物理实

验和相关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G

aN光电器件和电子器件在光学存储、激光打印、高亮度LED

/489/ 宽带隙半导体量子结构的光学性质研究与应用

以及无线基站等应用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应用前景非

常广阔。

/490/ 全视向的球体光场渲染方法
全视向的球体光场渲染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视向的球体光场渲染方法,包括

:预备步骤,即将相关文件进行预备输入与加载;预计算网格

状密布于球体上的参考相机位置的深度图;移动渲染相机,其

移动范围为所述球体表面,并计算、识别渲染相机四周包围

其的参考相机;反投影渲染相机的像素,与所述四个参考相机

进行深度测试;对通过深度测试的参考相机进行插值,得到的

即为最终渲染的像素值。本发明能够快速且实时看到渲染的

结果;可以从球面上任意角度观察物体,可以感受到更加真实

/490/ 全视向的球体光场渲染方法

的浸入感。

/491/ 一种微波快速中低温干馏煤的方法
一种微波快速中低温干馏煤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烘炉、风机、包装等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变质煤种的低温煤干馏方法,

该方法采用微波发生装置作为加热热源,微波频率是0.3GHz

~300GHz,将低变质煤种加热到300℃~800℃进行低温干馏

,生成兰炭、焦油和煤气。本发明的方法原料选择变质程度

较浅的煤种,利用微波辐射型的加热方式,对煤料进行快速选

择性体加热,依靠煤料自身的介电性质转换微波能量,产生热

量,利用微波活化分子的作用,达到低变质煤快速热解的目的

,从而得到兰炭、焦油和低温干馏煤气。该方法煤的热解速

/491/ 一种微波快速中低温干馏煤的方法

度很快,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干馏煤气中有价组分的含量,有利

于煤气的有效综合回收。

/492/ 射频卡电池外置式预付费垂直安装的立式智能水表
射频卡电池外置式预付费垂直安装的立式智能水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卡电池外置式预付费垂直安

装的立式智能水表。包括出水口,和进水口,其竖向管路上连

接塑料外壳,塑料外壳底下端连接外置式电池仓,外置式电池

仓一侧置有刷卡区,立式基表设有液晶显示屏,进水口的竖向

管路上连接电动球阀,电动球阀另一端连接的竖向管路与水

平U型管路连接,水平U型管路出口与立式基表的水轮进口端

连接,立式基表的水轮出口端连接到竖向管路出水口上,电动

球阀与执行器连接,外置式电池仓分别给执行器、刷卡区供

/492/ 射频卡电池外置式预付费垂直安装的立式智能水表

电,立式基表与塑料外壳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简单,用户自

行更换电池,水表垂直安装,可减小安装空间,延长使用寿命

,并可以免受外界的恶意攻击,使得水表更安全、更可靠,降

低了水表的维护费用。

/493/ 电镀工艺和飞机用化学品的机械氢脆评估试验方法
电镀工艺和飞机用化学品的机械氢脆评估试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修改采用ASTMF519《电镀工艺和飞机用

化学品的机械氢脆评估试验方法》(英文版),规定了评估

电镀工艺和飞机用化学品导致机械氢脆的评估试验方法。该

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于2006年6月27日发布,并于2006

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对电镀工艺和飞机用化学品导致

机械氢脆的评估试验方法进行了规范、统一,使飞机用化学

品满足适航性的要求。避免因飞机使用了未通过氢脆试验的

航化产品或不合格的电镀工艺,造成起落架以及飞机大梁等

/493/ 电镀工艺和飞机用化学品的机械氢脆评估试验方法

使用高强度钢的结构件在运行中脆断,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甚至机毁人亡。该标准内容结合了我国民航业务的实际情况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94/ 金花茶野生抚育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金花茶野生抚育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桂科计字〔2009〕92号文件下达的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中药新产品开发与产业

化(二)”。所属课题“金花茶野生抚育关键技术研究及示

范”。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项目技术主要应用于金花

茶野生抚育基地建设。本项目研究采用了中药资源学、生态

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编写了金花茶野

生抚育操作规程,创建了金花茶野生抚育示范基地。性能指

标:(1)建成金花茶野生抚育种植示范基地130亩:进入达

/494/ 金花茶野生抚育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产期后每年可收获金花茶鲜叶4.91万公斤。(2)编写了金

花茶野生抚育技术操作规程,发表2篇科研论文。3、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1)首次对金花茶进行野生抚育关键技

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金花茶野生抚育技术,建成了

100多亩金花茶的野生抚育示范基地。(2)首次编写了金花

茶野生抚育技术操作规程。既填补了国内金花茶野生抚育技

术标准的空白,又规范了金花茶野生抚育技术,具有一定的

先进性和实用性。(3)率先对金花茶原生种群核心区和迁

地保护区进行了病虫害全面调查,并提出了有效的金花茶生

态防治技术。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

项目技术主要应用于金花茶野生抚育基地。编写了金花茶野

生抚育操作规程,创建了金花茶野生抚育示范基地。既填补

了国内金花茶野生抚育技术标准的空白,又规范了金花茶野

生抚育技术,保证了种源质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

和安全性。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本项目的成果

应用,形成金花茶野生抚育技术操作规程(SOP),建立金

花茶野生抚育示范基地,为市场提供产量、品质、有效成分

含量达标,质量稳定的金花茶叶片原料。存在的问题:1、

在金花茶病虫害调查中发现,藻斑病对金花茶的危害较大,

但对其的防治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2、进一步熟化金花茶

野生抚育人工补植技术,并深入开展仿野生栽培的金花茶质

量研究。

/495/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该产品系全天然产品,极为平和,具有较高的保健功

效,时不分季节,人不分老幼,均可长年饮用。该产品以金银

花蕾为主体原料,经科学方法加工而成,饮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有清热解暑、促进生长,延缓衰老、降脂减肥、清除体内

有毒物质等多种保健功能,该产品汤色黄亮、香气清雅、滋

味甘醇。

/496/ 火星主次元素同步分析的定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方法
火星主次元素同步分析的定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火星主次元素同步分析的定量激光诱导击穿光

谱方法。该方法依据火星表面物质元素组成的先验知识,把

火星表面物质元素分为主要元素及痕量元素;对主要元素定

量检测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对痕量元素检测采用单变量分

析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在火星车有限的硬件资源

条件下,实现主要元素的高精度分析,同时兼顾痕量元素的分

析。

/497/ 电液比例组件CAT测试台
电液比例组件CAT测试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关键技术包括比例放大器大电流信号对压力、流量

传感器集信号的抗干扰技术;自动完成试验及测试资料的处

理技术;不同种类比例阀综合测试技术。国产电梯液压提升

装置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填补了本行业的国内空白,为液压电梯在国内的大批量应

用做好了物质准备。目前电液比例组件的生产已达到年产5

万台的生产能力。

/498/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用高温压电材料及换能器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用高温压电材料及换能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重点开展满足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换能器研制与开

发方面的人才优势和技术积累,重点开展高温压电陶瓷的配

方设计和元件制备工艺,结构设计及声学特性的数值分析。

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换能器

,改变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降低石油勘探成本。

/499/ 透明质酸钠注射液
透明质酸钠注射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透明质酸钠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粘稠的眼内充填剂,

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眼内手术,包括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

植入、角膜移植、青光眼等十余种眼科手术,在手术中使眼

内组织保持正常的解剖位置,避免虹膜、晶体与解膜接触,有

利于操作,防止感染,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视力恢复水

平,被誉为眼显微手术的一次革命。该药属于填补国内空白

,替代进口的国家级二类新药。合作方式:开发国内外市场

/500/ 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课题:“牦牛

乳酸脱氢酶-B遗传变异体的分离纯化及其基因的克隆”,N

o.05ZQ026-024;国家民委课题:“牦牛乳酸脱氢酶-B遗传

变异体的纯化及其性质研究”,2004年度;西南民族大学配

套科研经费。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属于畜牧学

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成果用于指导牦牛的选育。主要原理是

基于参与低氧适应的关键酶-乳酸脱氢酶的遗传变异体分析

,为牦牛选育提供分子辅助选择标记。3、性能指标:已经

/500/ 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完成了计划任务书设计的指标。主要内容包括:①牦牛乳酸

脱氢酶基因的分子克隆研究;②乳酸脱氢酶的纯化及代谢适

应性研究;③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基因特点的研究。研究从

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牦牛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4、与国内外

同类技术比较:课题采用了多种实验分析技术,主要包括:

分子克隆、酶活力的测定、电泳、高效液相色谱、蛋白质的

分离纯化等,技术先进,研究系统。过去国内外对牦牛低氧

适应性主要是从形态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而该

课题以参与无氧代谢的乳酸脱氢酶为切入点,从基因、酶蛋

白等水平上进行了深入研究。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以参与糖类无氧代谢的乳酸脱氢酶为切入点研究牦牛

低氧适应性。过去研究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主要利用形态解

剖学、生理学等技术手段,该课题从乳酸脱氢酶的基因、酶

的催化特性、酶蛋白的活力及组织分布等分子水平上,对牦

牛低氧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2)首次从基因水

平上鉴定了牦牛LDH1的两种遗传变异体。过去的研究都是采

用同工酶谱分析推测牦牛LDH1存在遗传变异体,该研究通过

基因克隆方法,首次获得了牦牛LDH1遗传变异体的基因序列

。因此,该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牦牛LDH基因与其低氧

适应性、生产性能的关系等奠定了基础。(3)首次对牦牛

LDH1的两种遗传变异体进行了纯化及催化特性的比较。通过

酶的纯化和米氏常数的测定发现,牦牛LDH1-F和LDH1-S之间

的Km值有差异,并不同于普通牛,推测这可能与高原低氧适

/500/ 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应性有关。(4)发现了牦牛等动物中睾丸特异Ldhc基因的

选择性剪接。在牦牛、狗、大鼠中检测到了Ldhc基因的多种

剪接体,推测可能与LDH-C4的表达调控有关。6、作用意义

:研究成果对认识牦牛的生物学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牦牛的分子辅助育种,提高生产性能有实际参考价值。

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

见:可在青藏高原牦牛饲养区推广,需要牧民的有效配合,

并在较大的群体中实施,有助于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存在

的问题适,牦牛品种的选育和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同时

,LDH1变异体对牦牛生产性能的综合影响也需要进一步分析

和评估。

/501/ 面整体光固化快速成型方法及装置
面整体光固化快速成型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LED光源组实现光固化快速成

型的方法及装置。其光固化快速成型方法是:首先在计算机

中绘制三维实体图形,通过软件对三维实体进行分层处理,得

到实体的各个截面层信息,利用控制电路控制的LED光源组,

将计算机中实体的截面层信息转化为对应的光学图像逐层照

射到光敏树脂的加工层上,完成光固化快速成型的面整体光

固化成型。实现该方法的装置由LED光源组、光纤束、聚焦

纤维透镜组和成像透镜等组成。本发明具有实体成型效率高

/501/ 面整体光固化快速成型方法及装置

、成型质量好、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操作方便

、对光敏树脂材料性能要求低、便于普及应用等优点。

/502/ 香辛料抗氧化成分的超声波提取技术
香辛料抗氧化成分的超声波提取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 简要综述本项目是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

内容,开发了迷迭香等香辛料抗氧化成分的超声波提取和精

制技术。二、具体介绍1、应用领域来自香辛料迷迭香的抗

氧化成分是优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安全无毒,耐高温,用途

广泛。2、技术指标符合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3、创新内容

传统提取设备的超声波有效嫁接技术;低温快速高效提取技

术。4、成熟程度正在开展3000L提取设备的超声波功能化改

造和生产性试验。5、应用前景技术通用性好,易工程化和

/502/ 香辛料抗氧化成分的超声波提取技术

工业化应用。6、投资规模根据生产规模而定。7、合作方式

合作进行工业转化,专利技术实施许可或转让。

/503/ 三氧化二砷脂质体制剂
三氧化二砷脂质体制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三氧化二砷作为一种抗癌砷制剂,经研究证实可诱

导细胞调亡。应用三氧化二砷为原料精制而成的亚砷酸注射

液于1999年被批准为我国二类新药,其活性已经获得临床上

的认可。但是三氧化二砷的毒副作用却阻碍其在临床的应用

。本文将脂质体作为三氧化二砷的药物载体,使药物能充分

向靶细胞组织渗透,既可增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其药理总

用的特异性,又可降低毒副作用,延长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脂质体由于其类似生物膜的双分子层的结构和包封药物的

/503/ 三氧化二砷脂质体制剂

能力,已被广泛研究用作药物载体。其作为给药系统,弥补

了药物制剂治疗上的许多不足,具有长效、低毒、促进药物

吸收、靶向、保护包封药物等许多优点。现已有多个抗真菌

和抗癌药物脂质体制剂在近二十个国家应用于临床。目前脂

质体的制备方法常用的有逆相蒸发法、薄膜分散法、乙醚注

入法(溶剂注入法)等。三种方法中,薄膜分散法是目前应

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系指将磷脂等膜材溶于适量的氯仿

或其它有机溶剂,脂溶性药物可加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减

压旋转下除去溶剂,使脂质在器壁形成薄膜,加入含有水溶

性药物的缓冲液,进行振摇,则可形成大多层脂质体。大多

层脂质体可采用干膜超声法、薄膜—振荡分散法、薄膜—匀

化法或薄膜—挤压法等方法分散成各种脂质体。1、本项目

采用新型的药物载体系统,采用超声薄膜分散法将三氧化二

砷制成脂质体,其包封率和稳定性均比同期实验高,经体外

实验证实:本实验制备的三氧化二砷脂质体的三氧化二砷具

抑制细胞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特点;同时脂质体脂溶

性高能够通过血脑屏障。2、创新的靶向药物活性:As2O3脂

质体具有明显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明显

提高鼠脑内As2O3的浓度,可更有效对大鼠脑内胶质瘤细胞

达到治疗作用。3、本实验对三氧化二砷脂质体进行了药理

学的研究,为三氧化二砷脂质体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氧化二砷脂质体将会为临床医生和脑胶质瘤患者带来福音

/504/ 银杏内酯注射液及含量测定方法
银杏内酯注射液及含量测定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脑

血管疾病的银杏内酯注射液的检测方法和其中有效成分含量

的测定方法,所测定的银杏内酯注射液每1ml含银杏萜类内酯

以白果内酯(C15H18O8)、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

内酯B(C20H24O10)和银杏内酯C(C20H24O11)的总量计,

含量为1-10mg/ml,优选4.25~5.75mg。

/505/ 抗柑橘溃疡病先导分子的剂型研究
抗柑橘溃疡病先导分子的剂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药制造
技术详情

  1、合成及工艺:挑选7个对柑橘溃疡病具有高抑制

活性先导分子,开展合成核实;实现了4个先导分子的非柱层

析纯化,每个分子获得纯品不少于12克;完成了1个先导分子

的合成工艺优化,获得了高纯度固体产品220多克。2、结构

及纯度表征:获得4个先导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

4个先导分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1个先导分子的液相

色谱-质谱(LCMS)数据,进一步表征了结构和纯度。3、制

剂研究:获得3个挑选分子的制剂研究初步结果;获得了3个

/505/ 抗柑橘溃疡病先导分子的剂型研究

分子的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重点研究了1个分子的可湿

性粉剂,制备650多克粉剂用于田间防效评价。4、活性评价

:开展了先导分子制剂的抗柑溃疡病的室内活性评测,获得

相应抑制活性及毒力方程;开展了1种制剂的田间防效评价,

发现防效好于阳性对照药物、室内评测结果。5、对前期合

成的双氢青蒿素衍生物476个、新合成的130个双氢青蒿素磺

酰衍生物、新合成的辛弗林/对氨基水杨酸/α-氨基亚磷酸酯

/头孢/甲硝唑/氟康唑中间体等的衍生物627个新化合物进行

了抗柑橘溃疡病及真菌病的活性研究;6、申请抗柑橘溃疡病

及真菌病的专利12件,获得授权专利3件。

/506/ MF55-3-600J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MF55-3-600J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MF55-3-600J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在电子电路

中主要起温度补偿、温度测量、温度控制作用。温度补偿是

利用热敏电阻器电阻值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特性,对电路中其

它元器件的特性随温度变化发生漂移的现象进行补偿,保证

电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能够稳定地工作。该项目产品是我

公司自主产品设计研发,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凭借其体

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

,该产品已实现销售收入70万元。该项目产品年生产能力在

/506/ MF55-3-600J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5万只左右,预计未来3年每年供货可达1万只,按销售单价30

0元/只计算,该项目产品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利润可

达50万元以上。该产品应用范围广,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经

济效益。

/507/ 具有药物释放载体功能的自组装超分子水凝胶材料
具有药物释放载体功能的自组装超分子水凝胶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经过三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

果,超额完成了研究计划中的各项指标。合成了一系列药物

载体材料,研究了这些材料对光、超声、酸碱及生物分子的

响应释放行为和动力学性质。筛选了其中部分材料,研究了

其对抗生素药物、蛋白、DNA等的结合与可控释放过程,并将

光响应的多功能材料用于活体细胞成像和细胞中金属离子的

检测。共发表标注本基金项目的SCI收录论文15篇(影响因

子大于3.0的13篇,大于5.0的7篇),会议论文16篇(其中邀

/507/ 具有药物释放载体功能的自组装超分子水凝胶材料

请和口头报告共9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项,授权中国发

明专利2项,毕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生9

人。

/508/ 可注射磷酸钙杂化纳米粒骨修复材料
可注射磷酸钙杂化纳米粒骨修复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可注射磷酸钙纳米粒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

选择了首先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海藻酸钠制备了海藻酸钠

-磷酸钙杂化粒子,然后利用其中的海藻酸钠氧化为氧化海藻

酸钠,最后与羧甲基壳聚糖发生席夫碱交联反应制备成可注

射磷酸钙杂化纳米粒水凝胶。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钙磷盐

的浓度和比例可以调整最后制得的水凝胶中磷酸钙的组成和

含量。

/509/ 齿轮滚刀智能化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齿轮滚刀智能化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技术详情

  齿轮滚刀应用广泛,作为齿轮加工最常用的刀具它

对汽车、机床、动力、重型、轻工等行业的齿轮加工效率、

精度、经济性有着直接影响。齿轮加工中滚齿是齿形加工中

生产率较高、应用较广的一种齿轮加工方法。主要优点:与

成形法相比,不但齿形精度高,而且分度更准确;滚齿法可用

同一模数的滚刀加工相同模数不同齿数的圆柱齿轮;可连续

切削,生产率高;应用范围广泛,不但能加工直齿圆柱齿轮,还

可以滚斜齿圆柱齿轮、蜗轮等。而滚刀设计时采用传统的设

/509/ 齿轮滚刀智能化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计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效率低,且容易出错;而

滚刀的制作材料一般是高速钢或者涂层硬质合金,这样的材

料比较昂贵,所以如此反复修改,会造成大量的财力、物力及

人力的浪费。若能采用CAD系统来完成滚刀的设计和仿真工

作,可以解决传统设计的很多困扰。此课题主要研究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阿基米德螺旋线齿轮滚刀智能制造集成系统,

应用开发出的系统进行齿轮滚刀的自动化设计与制造,采用

参数化设计的思想,自动生成齿轮滚刀的二维生产用图,生产

工艺卡片和三维模型,同时对阿基米德齿轮滚刀的加工工艺

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滚刀铲磨干涉进行仿真计算。为完

成CAD/CAPP/CAM的一体化的方向而打下基础,使滚刀的设计

和加工向数字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为齿轮滚刀提供全自动的

数字化设计。软件(1)齿轮滚刀自动绘图系统(2)齿轮滚

刀加工工艺生成系统(3)齿轮滚刀参数化建模(4)齿轮滚

刀铲磨干涉计算系统发明专利(1)带防撞保护和自动转向

功能的一维测头,2014年7月9日授权(2)一种自润滑麻花钻

及其加工方法,2014年9月17日授权(3)一种微小零件平面

度精密测量装置,2016年4月6日授权(4)一种新型齿轮加工

刀具,申请号201610717613.6,已公开(5)机械零件加工成

型系统,申请号201610452124.2,已公开软件著作权(1)齿

轮滚刀设计系统,登记号:2013SR117178(2)齿轮滚刀自动

绘图系统,登记号:2016SR123918(3)滚刀加工工艺生成系

统,登记号:2016SR125431(4)齿轮滚刀铲磨干涉计算系统

/509/ 齿轮滚刀智能化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登记号:2016SR192129

/510/ 一种对膜材的预张力进行测定的方法
一种对膜材的预张力进行测定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预张力就是在建造膜结构建筑时引入拉力,这是膜

结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膜表面的形状由曲率的两个主方向

的预张力比率决定,设计过程中这部分可通过计算机的找形

程序来实现,预张力的绝对值能保证在任何工况下膜结构的

各部分形状。膜中要施加的预张力水平还与使用过程中需要

承受的荷载有关,预张力太小,在荷载作用下膜会出现松弛,

同时如果预张力不够,一定的荷载会引起膜下面下陷,但是如

果预张力太大,膜材的边沿构件受理会增大,这会增加安装的

/510/ 一种对膜材的预张力进行测定的方法

难度。所以要综合考虑受力分析的结果和安装过程等因素,

在设计阶段确定合理的预张力水平,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和使

用过程中准确测定膜结构实际的张力变化以便能控制和把握

设计要求的张力水平是成果建筑膜结构的关键。一种对膜材

的预张力进行测定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同样条件下

在测量点处施加两级荷载q1、q2,实测得荷载下相应的位移

w1、w2,记录下两组数据q1,w1和q2,w2;(2)用H=qα2/8w求

出各荷载下的膜张力H1、H2;(3)用以上两组数据q1,w1,H

1和q2,w2,H2,联立方程组:求出弹性模量E′和预张力H0,短

向预应力即为σ0=H0/(t×1),其中t为膜材厚度。所

述的施加荷载是指利用真空泵对张拉好的膜材局部施加一个

气压,再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该局部区域中心点的平面外位

移,于膜面上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真空泵可从这个空间

中抽气,内外气压差即是作用于膜面上的气压。本发明的方

法在节省测量成本、操作便利及高精度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

越性。

/511/ 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20063

266)(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于医药卫生包括预防医

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通过采集病人标本,

分离鉴定肺炎克雷伯菌(KPN),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

,筛选多重耐药KPN,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再用P

CR检测AMEs基因并序列分析,探讨KPN多重耐药性ESBLs、A

mpC酶及AMEs基因携带状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

供依据。(3)检测结果:129株KPN中筛选出61株多重耐药KP

/511/ 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N;产ESBLs、AmpC酶,同时产ESBLs和Am、pC酶检出率分别

为31.1%、14.8%,45.9%,有8.2%均未检出;AMEs基因阳性

检出率86.9%,其中aac(3)-Ⅰ、aac(3)-Ⅱ、aac(6&acut

e;)-Ib、aao(6&acute;)-Ⅱ、ant(3")-Ⅰ和ant(2&

quot;)-Ⅰ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1%、60.7%、55.7%、11.5%、

6.6%和26.2%。携带2种以上AMEs基因47.5%(29/61)。有5株

表型耐药,未检出AMEs基因。(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江西省医学科技情报中心查新结果,本研究在药敏试验后对

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耐药KPNESBLs、A

m、pC酶发生率以及AMEs基因检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较全

面了解多重耐药KPN携带耐药基因状况,导出耐药机制,国

内未见报道。该研究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有可操作性,

该课题为创新项目,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因此对临床预防、

诊疗和医疗卫生领域决策具有前瞻性研究。(5)作用意义(直

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1)联合检测ESBLs、AmpC酶、AMEs酶

及相关基因,以了解KPN多重耐药菌携带状况,为临床治疗

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2)检测KPN耐药菌流行状况,避

免抗菌药物滥用,节省宝贵或不可再生药物资源。3)筛选有

效治疗药物,及早解除病人痛苦,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为政

府解决看病贵决策提供依据。4)为了解插管、腔镜及逆行造

影造成的多重耐药KPN交叉感染提供消毒效果依据。5)为治

疗多重耐药KPN研发新药提供依据。6)为研究基因探针提供

科学依据。总之,KPN多重耐药机制复杂,深入研究其产ES

/511/ 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BLs、Am、pC酶、AMEs多种酶及相关基因,对于临床诊疗及

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512/ 一种复合有机高分子增强的高岭土与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复合有机高分子增强的高岭土与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有机高分子增强的高岭土与

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制成的该复合

胶凝材料是在二元复配的高岭土和矿渣中加入二元复配的有

机高分子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和聚丙烯酸酯树脂乳液,在硅

酸钠的激发下生成。二元复配的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和聚丙

烯酸酯树脂乳液的加入量以二元复配的高岭土和矿渣的质量

为基础,二元复配的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和聚丙烯酸酯树脂

乳液的加入量为二元复配的高岭土和矿渣质量的1%~15%

/512/ 一种复合有机高分子增强的高岭土与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硅酸钠的加入量为二元复配的高岭土和矿渣质量的15%;水

灰比为0.36。制备过程无三废排放,无需加热,绿色环保,解

决了无机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存在的韧性差,长期抗压强度

差的技术关键问题。

/513/ 高品质枣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高品质枣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相对于其他红枣深加工产品,枣

粉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原料的利用率高,红枣制粉对原料的

要求不高,特别是对原料的大小、形状没有要求;第二,红枣

粉水分含量低,可以延长贮藏期,降低贮藏、运输、包装等费

用;第三,加工制成红枣粉后,拓宽了红枣原料的应用范围。

可把红枣加工成分散性强、营养丰富、色泽、风味还原性好

的速溶食品,并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面食制品、膨化食品等

多类食品加工,同时可减少红枣储藏运输、销售不及时所造

/513/ 高品质枣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成的损失,产品附加值大。目前红枣粉产品由于生产工艺的

限制,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红枣粉制备技术今后发展的方

向是高效、节能和安全,并不断缩短干燥时间,形成连续化生

产工艺,在此基础上兼顾营养保健和产品感官风味。鉴于以

上原因,本项目在对比了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红枣粉工艺后,优

选并优化了枣粉滚筒薄层干燥和喷雾干燥工艺,不仅能耗降

低、投资减少、适于大规模生产,而且红枣粉产品具有风味

好,营养成分容易吸收等特点。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

目红枣原料采用级外果(低规格果)为原料,实现资源的高

值利用,通过对比热风干燥、喷雾干燥、滚筒薄层干燥和冷

冻干燥等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枣粉的品质情况,优选并优化了

制粉工艺。优化后滚筒干燥工艺参数为:淀粉添加量21%,滚

筒表面温度为130℃,滚筒转速为3.Or/min。此条件下成品颜

色均一,香味突出,适和连续化的工业生产;所得枣粉进一步

超微粉碎,粉碎时间10min,温度≤30℃,枣粉的溶解性大幅提

高。优化后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助干剂麦芽糊精的添加量

为枣汁(22%固形物)质量的1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0℃

,出风温度⒛℃;雾化器转速为25000r/lllin;冷风输送温度为

40℃。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红枣滚筒薄层干燥制粉工

艺,对所得枣粉进行超微粉碎处理,所得产品溶解度大幅提升

;喷雾干燥结合冷风吹扫、输送的方法生产速溶红枣粉的加

工工艺研究,解决了速溶枣粉吸湿性强、易粘壁等问题,大幅

提升了枣粉的纯度,产品溶解度高,速溶性好。4、技术的成

/513/ 高品质枣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开发的高品质枣粉加工工

艺,提出了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速溶枣粉的生产工艺,可指导

企业生产,为枣粉的工厂化连续生产,红枣资源的综合高值利

用,提供了技术依据,有较高应用价值。5、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项目研发了两种适合工业化生产高品质枣粉的工艺,

为红枣的深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推广措施方面,还需加

强宣传力度,吸引和引导更多客户群体,扩大市场份额,加快

高品质枣粉产品的产业化应用。

/514/ 福建主要蔬菜氮磷钾营养特性及其施肥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福建主要蔬菜氮磷钾营养特性及其施肥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和技术路线本项目属于

土壤施肥技术研究领域。应用土壤施肥技术原理,采用“室

内实验-盆栽和田间试验-肥效模型建模-配方肥开发-田

间示范和推广”的技术路线,以福建主要蔬菜氮磷钾营养特

性和施肥模型研究为核心,以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建设为突

破口,研制开发蔬菜配方肥。本项目成果适用于福建主要蔬

菜推荐施肥技术领域。2、主要科技内容(1)主要蔬菜根长

增长和氮磷钾吸收动态特性及其模拟模型,养分吸收特征参

/514/ 福建主要蔬菜氮磷钾营养特性及其施肥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数及其最佳追肥时间的确定方法;(2)蔬菜氮磷钾肥效模型

的MonteCarlo建模法及其应用效果;(3)主要蔬菜氮磷钾施

肥指标体系,包括土壤肥力分级、施肥效应和目标产量确定

方法、植菜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不同土壤肥力等

级的区域施肥模型及其最佳用量和比例、土测值与最佳施肥

量关系、施肥时期和方法等5个方面的科技内容;(4)叶菜

类蔬菜、瓜果类蔬菜和根茎类蔬菜配方肥的研制与开发;(

5)大面积推广应用及其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等。3、主要技术

和经济指标(1)建立一个种植周期的蔬菜根长增长模型和

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得到蔬菜根长增长常数和养分吸收常

数、最大养分吸收速率及其时间、最大养分吸收量及其时间

等根系养分吸收特征参数,为中后期养分管理方案的制定提

供科学依据;(2)提出蔬菜氮磷钾三元肥效模型的MonteCa

rlo建模法,典型肥效模型的出现几率是采用最小二乘法建模

的2.21倍;(3)建立适合福建蔬菜生产的叶菜类、根茎类和

瓜果类蔬菜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各1套;(4)研制开发叶菜

类蔬菜、瓜果类蔬菜和根茎类蔬菜配方肥,取得肥料登记证

3个;(5)同行专家对示范基地现场测产验收表明,与习惯施

肥相比,平均增产8.8﹪;肥本降低445元/hm2,增收节支8785元

/hm2。4、推广应用和社会经济效益自2008年以来,以国家测

土配方施肥项目为载体,对蔬菜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及其配

方肥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多层次的140期技术培训,显著提高了

菜农的科学施肥水平;4年来,研究成果在福建全省8地(市)

/514/ 福建主要蔬菜氮磷钾营养特性及其施肥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蔬菜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累积推广应用32.39万公顷,增

收节支74166.3万元。5、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在施肥理

论上,提出的根长增长模型和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以及肥效

模型的MonteCarlo建模法,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施肥共性理

论,提高了推荐施肥的可操作性和定量化水平。在应用上,提

出的主要蔬菜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及其开发的配方肥,提高

了福建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的科技含量和因土施肥的科学性。

在环保上,与菜农习惯施肥相比,N和P2O5施用量平均分别降

低69kg/hm2和78kg/hm2,有效减轻了因过量施肥对农业环境

的压力。同行专家的成果鉴定表明,该项目整体达到同类研

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515/ SYP1001Z-Ⅱ自动石油产品开口闪点燃点试验器
SYP1001Z-Ⅱ自动石油产品开口闪点燃点试验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智能自动化油品闪点测量仪器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

闪点和燃点,79~400℃测定范围,0.1℃显示精度,电子点

火,执行标准为:GB/T3536-2008,GB/T261-2008,ASTMD92,

ASTMD93。设备具有自检诊断、自动测试、记录查询、打印

、故障报警等功能。采用无明火设计,执行机构的过载保护

,电子点火测试油样,超安全温度报警并自动停止试验,自

动灭口,自动断气等安全措施。为方便用户使用采用ATM式

人机界面。离子检测环的设计采用单环结构,提高检测灵敏

/515/ SYP1001Z-Ⅱ自动石油产品开口闪点燃点试验器

,用户清洁时不再担心因操作不当损坏检测环。系统采用先

进的工艺材料和器件,外形设计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一键

操作测试,模块设计理念强,互换性高。各项技术标准符合

国家的国际安全标准。

/516/ 从淫羊藿中提取分离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方法
从淫羊藿中提取分离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从淫羊藿中提取分离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先以20-40%乙醇作为溶剂逆流提取,提

取液离心分离,分离液分别以微滤膜除沉过滤和超滤膜分离

,再以纳滤膜处理,得截留液;将此截留液干燥,干燥温度

60℃以下,干燥物水份≤5.0%,干燥物即为淫羊藿有效成分

富集物,其中淫羊藿苷含量达到60%以上,淫羊藿总黄酮含

量达到80%以上,膜分离各单元淫羊藿苷、淫羊藿黄酮转移

率≥98%;本发明①采用多罐逆流提取代替传统的浸渍和热回

/516/ 从淫羊藿中提取分离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方法

流,有效地缩短了提取时间,减少了溶剂用量,提高了提取

效率,②采用膜技术对淫羊藿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提高了

目标成分淫羊藿苷、总黄酮的含量及转移率;③采用纳滤膜

浓缩,减少了浓缩时间和有效成分损失,降低了能耗。

/517/ 焦化生产回收过程控制系统研究—智能模糊控制器
焦化生产回收过程控制系统研究—智能模糊控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炼焦产生的煤气中含有大量的苯、甲苯、本甲苯(

总称粗苯)、煤气经洗苯塔,其中的粗苯被洗油及收。然后

根据粗苯与洗油的沸点不同,加热蒸馏,使粗苯与洗油分离,

从而将粗苯回收。这就是粗苯的生产。粗苯的生产过程各环

节对温度有较高的控制要求,而其整个生产过程中,被控温度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传统的PID调节器是难以完成对这种

相互关联的多参量影响的温度控制的。我们研制的“智能模

糊控制器”应用于粗苯生产过程温度控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

/517/ 焦化生产回收过程控制系统研究—智能模糊控制器

的效果。

/518/ 一种新型EGFR靶向抗癌药物的分子设计及机理研究
一种新型EGFR靶向抗癌药物的分子设计及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恶性肿瘤的治疗至今仍然是医学上的难题,主要是

因为恶性肿瘤术后常出现微转移,不能完全通过手术治疗来

解决。发展靶向性强、毒性低的生物药物来治疗、预防微转

移一直是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超抗原是指一类能直接与抗

原递呈细胞MHC-Ⅱ及T细胞TCR结合并激活T细胞的逆转录病毒

蛋白和细菌外毒素。我们早期研究表明EGFR配体与金黄色葡

萄球菌肠毒素A组成的融合蛋白能以超抗原依赖的细胞毒作

用的形式杀伤肿瘤。有研究表明超抗原还可以免疫佐剂的形

/518/ 一种新型EGFR靶向抗癌药物的分子设计及机理研究

式特异性增强体液免疫,这提示用融合蛋白免疫可以产生E

GF疫苗的作用。本项目设计是将EGFR配体与SEA融合,所得

融合蛋白既保留超抗原靶向抗癌药物的特性,杀死残留肿瘤

细胞,同时在多次使用或辅以免疫刺激后还可以肿瘤疫苗的

形式预防微转移的发生,从而在肿瘤手术清除后构建防止复

发的双重屏障。本项目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上述设计。实验

证明,本项目所设计EGF样靶向分子能与EGFR结合,同时保

留了EGF和TGFalpha两配体的抗原表位。用该靶向分子与SE

A组成融合蛋白制备的抗体可以在体外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在体内也体现出延缓实体瘤的生长。该融合蛋白有可能发展

成为一种预防肿瘤微转移的药物。

/519/ URE—2000A型i线深度曝光光刻机
URE—2000A型i线深度曝光光刻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机在深度曝光光刻机系列中具有突出的特点,成

功采用一千瓦大功率汞灯照明电源系统;采用球气浮自动调

平调焦技术;采用高倍率双目双视显微镜及CCD图像对准技术

;采用侧壁增陡技术和提高光刻分辨力等先进技术;具备接触

和绝对不接触曝光方式;具备定时、定剂量两种曝光剂量设

定功能;具有分辨力高、套刻准、线条陡直、线条高宽比大

、曝光速度快等特点,成为我国应用于毫米量级深层光刻工

艺生产的新型i线光刻设备。

/520/ 基于纳米材料表面的高敏度蛋白质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
基于纳米材料表面的高敏度蛋白质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内容:利用纳米材料具有高吸附性能和催化发

光活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纳米材料原位富集-快速升温的化

学发光检测方法,研究疾病标志物异丙醇在纳米材料表面的

催化发光特性,筛选高活性的纳米材料,设计高灵敏度富集-

检测一体的催化发光传感器。研究方法:(1)纳米材料表

面富集的方法;(2)纳米材料催化发光方法。

/521/ OsSOF参与水稻抽穗期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
OsSOF参与水稻抽穗期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抽穗期是决定水稻产量和种植区域的一个重要农艺

性状。鉴定和解析抽穗期相关基因及其调控网络,对于培育

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前期发现了一个新的水稻开

花抑制基因SOF(SuppressorofFlowering),SOF过量表达材

料晚花,sof突变体早花。SOF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具有转录激

活活性和DNA结合能力。进一步发现抽穗期抑制因子Hd2在S

OF-OE中表达量高于对照,在sof突变体中表达量低于对照,推

测SOF通过提高Hd2的表达进而延迟水稻开花,利用体外实验

/521/ OsSOF参与水稻抽穗期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

证实SOF能结合Hd2的启动子ACGT顺式作用元件,进一步通过

在Hd2近等基因系中过量表达SOF,遗传学证据表明在Hd2有功

能时SOF过量表达晚花,在Hd2没有功能时晚花程度降低,说明

SOF发挥抽穗期部分依赖于Hd2。项目研究成果将为完善水稻

抽穗期关系网络奠定理论基础,为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522/ 医用折瓿器
医用折瓿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发明公开一种医用折瓿器。瓿头折断器上的那些

瓿头套管的内形与相应规格瓿头的外形相配,折瓿时,不仅

瓿头套管内壁与瓿头外壁之间的着力点不会发生移位,确保

断口不偏离瓿颈划痕,而且在瓿头套管倒置时,断离的瓿头

不会从瓿头套管的另一端口滑落在地板上弄脏地面;瓿头折

断器上设置有瓿头脱出装置和一个与瓿颈划痕方向呈垂直关

系并且远离瓿颈划痕的手柄,不仅能防止断离的瓿头卡在瓿

头套管腔内,而且其折瓿的操作更为省劲安全利落;其附配

/522/ 医用折瓿器

的瓿体防护套筒,不仅能避免因直接或过度用力捏持安瓿可

能发生的安瓿碎裂意外受伤,而且能防止瓿体歪倒药液流出

;该技术尤其适合配备在护士站或安瓿包装箱/盒内供医护

人员折瓿防护使用。

/523/ 汽车雨刮自动装配自控制系统研发
汽车雨刮自动装配自控制系统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立项背景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产

品的生产制造日趋自动化,人工生产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

的市场需求,尤其是现在的一些雨刮器生产厂家,在日常生产

中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生产制造,这样大大浪费了劳动力,且

人工精确度不高,极易造成产品的损失,造成资源浪费。通过

“机器换人”可以有效的减少低素质劳动用工量,节约劳动

力成本,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的优良品质率,确保

安全环保生产。最终高效有力的推动公司由“制造”转向“

/523/ 汽车雨刮自动装配自控制系统研发

智造”的转型升级。2、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发内容:1)研

究装配工序的多个电缸、气缸、油缸的协调控制方法;2)研

制以PLC与触摸屏为控制级,与集多电缸、电-气执行机构、

电-气-液执行机构等为一体的汽车雨刮器自动装配装备专用

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设计采用:人机界面-PLC-检测、

执行系统的结构,由参数采集、信号传输、参数指示、控制

执行及超限报警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符合工艺要求,并实

现机电一体化。编制PLC软件,完成人机界面组态,实现PLC与

操作面板的通信,通过触摸屏的组态实现对设备的操作、控

制管理等,确保安全生产、环保生产。3、项目水平该项目目

前属于国内领先水平4、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各类专用有骨

雨刮厂家,作为汽车雨刮器自动装配装备机,不仅需求量日益

增大,而且对雨刮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一个雨刮生

产企业一般均需配置30-45人才能达到生产要求。因此,汽车

雨刮器自动装配装备机的研发成果,易于推广,能获得广泛应

用,同时起到提高产品质量及降低劳动成本。

/524/ 螺环类光致变色显示材料产业化研究
螺环类光致变色显示材料产业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近年来国际上刚出现的新型功

能材料,在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资助下,两年来,用我们特有

铜盐络合物方法,合成几十种新的螺环光致变色显示材料,并

筛选出20多种性能优异的新化合物进行产业化升级,我国第

一条光致变色材料生产线和应用实验基地,具有年生产5吨光

致变色材料MC粉的能力,并且用微胶囊技术,高分子材料同光

致变色材料相结合的技术,成功制成光致变色微胶囊(MC粉

)和光致变色微米颗粒,在溶液中达到纳米级颗粒,大大提高

/524/ 螺环类光致变色显示材料产业化研究

了耐疲劳度由3000次提高到1万次以上,并开发成功光致变色

显示材料在服装业、纺织品、树脂、塑料、装饰品、防伪识

别、变色薄膜、油墨、涂料、防紫外制品。成功的解决了在

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影响光致变色材料耐疲劳度

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经过两年的努力,主要

品种光致变色显示材料的产率提高到50%以上,有的已达到6

0~70%,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建立了光致变色材料同其他色

彩体系的配色方法,使光致变色材料颜色品种更多,色泽更鲜

艳,色变更丰富等特点更突显出来。光致变色材料所应用的

产业群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都是一些传统行业,产能

过剩行业,急需升级换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急需结构调整

转型的行业,这些行业用光致变色材料使产品升级换代,将会

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创造更美好的人们生活环境,大大提高

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已把重要的光致变色制品申请专利进

行保护,已经授权9项实用新型专利,正申请4项实用新型专利

和8项发明专利。最近双光源新的光致变色材料准备用到重

要的票据上,防伪识别标示上,有色变无色、光热变光致变色

新品种已问世,准备用到军事隐蔽伪装材料上。目前正进行

应用性能测试,测试成功又开出一个很大的市场。在化纤行

业、棉纤维行业,光致变色材料已应用成功,又开创一个新的

市场。

/525/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药

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如通式I、II、

III、IV或V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

的盐,还提供通式I、II、III、IV或V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衍

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防止和/或治疗肿瘤的

药物中的应用,以及提供一种治疗对象的肿瘤的方法,所述方

法包括给予需要治疗的对象治疗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通式I

、II、III、IV或V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

/525/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可接受的盐,式中R为C1-C6烷基,X选自F、Cl、Br或I,?。

/526/ 磷化液自动加液系统的设计制造
磷化液自动加液系统的设计制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磷化液自动加液系统的设计制造》是我公司申报

的《2012年天津冶金集团科技项目计划》项目之一。该项目

设计研制的磷化液自动加液系统是为本公司使用的HFZ-Ⅲ型

盘卷自动酸洗生产线配套设计的,它的设计研制克服了自动

酸洗生产线由于产能大而暴露出的辅助功能不完善的不足,

改变了磷化液依靠人工添加的生产状况,实现了磷化液的自

动添加,使酸洗、磷化的工艺控制更加科学、严谨,提高了表

面处理工序的质量,同时降低了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生

/526/ 磷化液自动加液系统的设计制造

产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该项目的工作原理是将磷

化液定期储存到磷化液储存池内,磷化储存池内设有最低限

位,低于最低限位时,自动报警,提示向磷化液储存缸内添加

磷化液。通过对槽体刻度的设定(以一桶液在槽内上升的高

度为一刻度),并在满足工艺参数的条件下,测算出磷化液的

消耗,以盘条行走生产线的半周(时间25分钟)作为基准,每

次添加6桶(5秒钟完成),主控人员启动电磁阀,传递给泵体

运转,利用时间继电器的间隔自启功能(间隔时间设定为25

分钟,每次工作时间设定为5秒)当5秒钟到时,继电器发挥作

用传递给电磁阀,电磁阀自动停止,泵停止工作,25分钟后继

电器重新启动,传递给电磁阀,电磁阀开启,泵开始工作,依次

循环。

/527/ 29″PF纯平彩管荫罩
29″PF纯平彩管荫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荫罩属于高精细加工的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其生产

过程涉及十几个学科,生产线共需对二百多个参数进行检测

和控制。29″PF纯平彩管荫罩生产需使用规定要求的原材料

钢带,经过对钢带去油脱脂清洗,在钢带两面涂覆一层均匀

厚度的光致抗蚀剂。在曝光段对钢带两面已涂覆的光致抗蚀

剂进行选择性曝光,在显影段将未曝光部分胶膜去掉而使该

部分钢带裸露,通过坚膜剂的作用和热培烧使抗蚀膜的强度

得以固化。在腐蚀段,钢带未被抗蚀膜覆盖的部分与三氯化

/527/ 29″PF纯平彩管荫罩

铁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在钢带上形成最终要求的各种大小及

形状的孔。最后将钢带两面的抗蚀膜去掉,对钢带作最终清

洗处理,干燥后切断去边,就得到了成品荫罩。随着CRT显

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大彩管厂商相继开发出了全平面

、纯平面、真平面等各种平面彩色显像管,国内各彩管企业

也纷纷开发和引进纯平管型,并相继进入试产和量产阶段;

为适应新的市场形势,烟台正海电子网板公司走引进、吸收

、消化、创新之路,立足自身,通过对生产工艺、设备的改

造,首先在2000年完成了21英寸纯平彩管荫罩的开发和量产

,此次完成了29英寸纯平彩管的荫罩开发和量产。

/528/ 生物材料表界面功能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生物材料表界面功能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化学学科领域中物理化学的应用基础研

究,是胶体与表界面化学、有机高分子科学、无机合成化学

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生物材料表/界面

在生物和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绝大部分生物反

应,诸如蛋白吸附、细胞粘附、迁移及生长等,都发生于植入

材料的表/界面,研究材料表面,进行表面功能化既是未来生

物材料研究的前沿,也是临床植入体(物)实际应用的迫切

需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

/528/ 生物材料表界面功能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及陕西高校高层次留学回陕人才科研资助项目等资

助下,项目组系统地研究了生物材料表/界面功能改性及其相

关机理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利用气相等离

子体、等离子体引发紫外光接枝技术,对聚乙烯等进行了表

面肝素化及十八烷基的化学键合固定化,有效改善了医用高

分子材料的抗凝血性能;采用射频辉光等离子体和高频介质

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PMMA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多分子

层功能化,显著改善了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改性

材料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保持不变,对紫外光的隔离效率显

著提高;将液相阴极等离子体、阳极氧化、磁控溅射等技术

与生物活性分子固定化相结合,在钛合金材料表面成功构筑

了仿生微环境界面,在改善材料亲水性、耐磨性、耐腐蚀性

等基础上,赋予其组织/细胞响应性;采用液相阴极等离子体

技术制备了几种耐腐蚀陶瓷涂层,突破了该技术只能用于钛

合金、不锈钢表面硬质涂层制备的技术瓶颈;采用阳极微弧

氧化与层层自组装相结合,在镁合金表面构筑了电解质多分

子层膜,利用弱聚电解质对pH的缓冲作用,实现膜层腐蚀的自

修复,促进了医用镁合金材料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热分解技术、微乳液技术、溶剂热法、单晶硅模板法

制备了多种稀土纳米材料和纳米银,考察了载银材料的抗变

色性能和抗菌性能,获得了形貌、尺度可控纳米材料的制备

方法和表面装载技术。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于研究界面与

/528/ 生物材料表界面功能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生物体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探索新型人体组织自适应表面改

性技术,提高植入材料长期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

临床应用价值。该项目研究成果先后在《ActaBiomaterial

ia》、《ColloidsandSurfacesB》、《SurfaceandCoating

sTechnology》、《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M

aterialsLetters》、《MaterialsChemistryandPhysics》

、《AppliedSurfaceScience》、《PlasmaChemistryandPl

asmaProcessing》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3篇,其中

SCI源期刊论文42篇,SCI一区论文2篇,SCI二区论文15篇,论

文被SCI源刊引用300多次,其中他引210次,授权中国发明专

利4项。项目成果公开发表后,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较高关

注和企业界的关注。发表的论文被《ChemicalReviews》、

《ChemicalSocietyReviews》、《ProgressinPolymerScie

nce》、《ProgressinMaterialsScience》、《MaterialsS

cience&EngineeringR》、《TrendsinBiotechnology》、

《ChemicalScience》、《AdvancesinColloidandInterfac

eScience》、《Biomaterials》、《CurrentOpinioninCol

loid&InterfaceScience》等化学、材料和生物类期刊论文

引用。多位国际著名科学家,如美国工程院院士DonaldR.Pa

ul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教授、美国SunghoJin教授、

瑞典MartinMalmsten教授、韩国T.S.N.SankaraNarayanan教

授等人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大量引用和正面报道。同时部分

/528/ 生物材料表界面功能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成果被相关企业关注,进行了联合研发,充分说明了本项

目研究工作的影响度。本项目也为物理化学及相关领域培养

了人才,研究过程中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5名。

/529/ 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应用
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围绕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稳定

性两大问题,从材料结构调控、生长机理、气敏机理等方面

进行研究,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提高气敏传感器的性能

,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制备微/纳结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各种掺杂、表面修饰技术对材料等,系统研究材料的形貌、

尺寸、结构、表面修饰等参数的改变对材料比表面积和氧空

位的影响,研究材料形貌、结构、尺寸对气敏性能的影响,深

入研究不同结构、材料金属氧化物的气敏机理,从材料设计

/529/ 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应用

的角度提高气敏传感器的性能,研究不同金属氧化物结构的

合成工艺及其后处理程序等对于介晶材料的晶面、活性位等

的影响;研究基于物理或者化学驱动力的纳米架构自组装过

程,探索不同工艺对自组装微球的形状、结构及比表面积的

影响,探讨介晶结构的生长机理。成功研制出灵敏度高、选

择性好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如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备方面

,已成功掌握了制备ZnO纳米线单晶SnO2、介晶TiO2、TiO2纳

米管的技术,对其形貌、晶型、光学性质、结构及尺寸调控

、电学特性做了详细研究;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单晶SnO2微球

,气敏结果显示,该微球对H2S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制

备了纳米片分级自组装ZnO微球,纳米片的厚度在5~10nm范

围内可调;制备了纳米颗粒组装ZnO微球,纳米颗粒直径在10

~25nm范围内,微球尺寸在1~2.2μm,实现了Sn掺杂ZnO微球

,掺杂后,材料对乙醇的响应率提高了一倍,响应时间由掺杂

前的13s缩短到3s;制备了纳米线分级自组装ZnO微球,纳米线

的直径在10nm左右,系统研究了影响纳米线、分级自组装微

球结构、尺寸、形貌的制备工艺;制备了Sn掺杂的纳米线分

级自组装ZnO微球,研究了掺杂和未掺杂分级自组装微球对乙

醇的气敏响应,结果显示,少量Sn掺杂可以提高分级自组装Z

nO微球的响应率和响应时间。我们团队熟练掌握了纳米材料

的制备和各种光谱技术在表面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材料合

成及组装器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30/ 制度环境、财政政策与企业创新研究
制度环境、财政政策与企业创新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关于财政政策能否提升企业创新存在两种对立的观

点,一种认为财政支持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创新及绩效,另一种

则认为不仅不能促进创新,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不公、盈余

管理甚至腐败骗补行为。其矛盾主要是由于研发补贴和税收

数据缺陷,对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制度安排考虑不足所致。

因此本课题以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税法、研发税前

抵扣政策,再到2016年实施修订版为背景,研究不同制度安排

下财政政策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创新和绩效。通过解决:(1

/530/ 制度环境、财政政策与企业创新研究

)研发补贴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制度环境和产权有何影响?

(2)政府级别和补贴时机如何影响创新及绩效?(3)税收

优惠如何影响创新及绩效?从而揭示制度环境、财政政策在

促进企业创新及其创新绩效的关键作用机制。本课题在理论

上有助于澄清关于财政支持政策的争议,并拓展和深化宏观

经济政策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上为进一步深化财

政体系改革、企业转型、提高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

考。

/531/ 达那唑胶丸
达那唑胶丸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达那唑为水不溶药物,生物利用度很低,临床用药

剂量很大,且价格昂贵。从提高生物利用度和降低临床剂量

的目的出发,我们应用新技术制备了达那唑胶丸。狗的生物

利用度是市售达那唑胶囊的5倍,人体生物利用度是市售胶

囊的6.8倍;可以显著降低用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减轻

病人负担;对生产企业而言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

产品推广应用。

/532/ 金属带锁髓内钉
金属带锁髓内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对于股骨近端骨折目前临床上治疗的内固定主要有

以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为代表的髓外固定

系统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

tation,PFNA)为代表的髓内固定系统两大类。髓外系统由

于力臂较长,易发生机械故障导致内固定失效断裂;且常需要

切开复位固定,对患者创伤较大。髓内固定属于中心性固定

,力矩较小,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优势;可实现微创手术操作

;对不稳定性的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近端螺旋刀片在完成抗

/532/ 金属带锁髓内钉

旋转的同时可实现稳定支撑。髓内钉系统由于明显优势已成

为临床固定首选,但临床随访也发现较多相关并发症。并发

症包括股骨颈螺钉或螺旋刀片切出,髋部内翻畸形造成内固

定失败;髓内钉曲率半径与患者股骨髓腔不匹配,造成术中植

入困难,增加应力性骨折风险;髓内钉曲率半径与患者髓腔不

匹配,内植物在髓腔内打磨股骨前侧皮质,造成术后患者髋部

疼痛;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髓内钉股骨颈固定螺钉或螺旋刀片

没有有效可控的加压机制,骨折断端无法进行加压固定;针对

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无法实现稳固可靠固定;股骨颈螺钉或

螺旋刀片部位突出股骨外侧平面,内植物激惹引起患者髋部

疼痛不适;髓内钉近端过于圆钝,术中插入困难及术后对股骨

外侧壁压力过大,容易造成应力性骨折等风险。内固定术后

行内植物取出手术中常出现取出问题,由于螺旋刀片由多个

零配件组成,术中打入时需要解锁到位后在进行锁定;取出手

术时由于受力敲击螺旋刀片尾部常出现解体现象,导致螺旋

刀片体部存留在股骨颈内无法取出。其中金属带锁内钉主要

包括,亚洲髓内钉系统(AsianProximalFemoralNailSystem

)由髓内钉主钉、螺旋刀片/拉力螺钉、尾帽及横锁钉组成

,配合使用工具包括瞄准架,打入器及套筒等器械。该系统主

要适用于转子间骨折(31—A1和31—A2)、经转子间骨折(

31—A3)和高位转子下骨折(32—A1);禁忌症包括低位转

子下骨折、股骨干骨折及单纯或合并股骨颈中段骨折。髓内

钉主钉增加前弓弧度设计,主钉长度200/240mm分左右侧,髓

/532/ 金属带锁髓内钉

内钉弧度与股骨髓腔匹配。股骨前弓的大小受性别、身高、

年龄、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女性、矮小、老年、亚洲人种的

股骨前弓较大。股骨前弓的大小常用弧度半径表示,二者呈

反比关系,即半径越小,意味着前弓角度越大。在股骨转子间

骨折中,股骨前弓仍完整,对髓内钉的形状无任何适应调整作

用。不匹配的髓内钉在插入髓腔时会遇到明显阻力,钉尖易

与股骨干前侧皮质接触、碰撞,甚至穿出,导致医源性骨折。

髓内钉植入髓腔后由于弧度不匹配,顶尖打磨股骨前侧皮质

,容易造成应力性骨折,增加患者髋部疼痛。由于髋部特殊的

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特点,要求股骨颈螺钉必须在正位片上

置于股骨颈中份偏下位置,正位片上要求置于股骨颈正中。

该位置股骨颈拉力螺钉或螺旋刀片切出概率最低。亚洲型髓

内钉主钉颈干角采用130度及125度设计,使得螺旋刀片或拉

力螺钉更符合患者的颈干角解剖,让螺钉或螺旋刀片更靠近

安全区域。主钉近端外侧平面设计,减少插入时和术后对外

侧壁的压力。5度外偏角符合亚洲人体解剖,允许从大转子顶

点置入。主钉近端外侧面切削处理,避免对股外侧肌的激惹

。远端长形凹槽设计,有效避免应力性骨折。螺旋刀片采用

一体式设计,解决螺旋刀片取出困难问题;一体式螺旋刀片术

中可直接打入,无需解锁及锁定,节约手术时间。螺旋刀片设

有骨水泥孔,配合专用骨水泥推注器械;骨质疏松患者可采用

骨水泥增强技术,增加固定的稳定性。末端斜面设计,螺旋刀

/532/ 金属带锁髓内钉

片打入到位后末端与股骨外侧面齐平,减少对软组织的激惹

及患者术后异物感。尾帽设计固定型及滑动型两种,针对不

稳定性骨折可选用固定型尾帽,术中可实现稳固固定;稳定性

骨折选用滑动型尾帽,术后可实现滑动加压,促进骨折愈合。

一体式碳纤维瞄准架设计。碳纤维材料,操作轻便,术中可透

光,透视无遮挡。一体式设计,术中无需更换器械;在打入螺

旋刀片或拉力螺钉后可直接进行远端横锁钉锁定,简化了手

术操作步骤。瞄准架近端第一处位置设有克氏针孔,打入克

氏针可判断股骨前倾角度;在侧位片上导针位置与股骨颈螺

钉或螺旋刀片处于同一位置。瞄准架近端第二处同样采用克

氏针孔设计,该克氏针孔可植入导针判断主钉植入的深度。

对于不稳定的基底部骨折,瞄准架侧孔可植入导针进行临时

固定,避免螺旋刀片打入时发生旋转移位。

/533/ 微粉碎麸皮面粉的研制及其面团流变特性与品质改良研究
微粉碎麸皮面粉的研制及其面团流变特性与品质改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功能材料的许多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它们的微观颗粒

大小和形状以及表面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制备能够可

控颗粒大小以及颗粒形状的纳米/微米材料具有相当大的意

义,尤其是对于某些特殊功能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

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工作者做了相当多这方面的工作,在取

得一定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至今,合成可以

控制颗粒大小以及形貌的功能材料,尤其是无机材料,对科研

工作者来说依然是个挑战。作为一种功能材料,CaSnO3也面

/533/ 微粉碎麸皮面粉的研制及其面团流变特性与品质改良研究

临这些问题。本课题采用液相法制备了锡酸钙多孔微立方,

所得产品锡酸钙由微米级立方颗粒组成,立方的面上有多孔

结构,微立方的大小可控。碱土金属锡酸盐CaSnO3具有高温

热稳定性、导电率高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光致发光、光

催化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应用或应用的潜力。本课题采用液相

法成功制备锡酸钙多孔微立方,将对其诸多方面的应用产生

较大的影响。

/534/ 番茄皂苷功能性产品生产试验
番茄皂苷功能性产品生产试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2014年广西壮族

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联合广西壮乡河谷农业科

技有限公司,申报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番茄

皂苷功能性产品试验”,项目于2014年6月获准立项,合同编

号:2014GB2E100274。项目的实施期限是2014年7月至2017

年6月。2.背景:番茄为茄科番茄属植物,番茄中水溶性成分

“番茄皂苷”含量是另一个脂溶性成分“番茄红素”含量的

3倍;番茄皂苷同番茄红素一样,具有多重药理活性。番茄皂

/534/ 番茄皂苷功能性产品生产试验

苷能调解人体血脂、降胆固醇、能抑制人体血液中泡沫细胞

的形成,修复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域的功效;番茄皂苷是

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天然先导活性成分。大孔树脂是近些

年发展起来的—类具有较好吸附|士能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

,根据吸附在树脂上分离物质的分子量大小、以及吸附力不

同,在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洗脱分离,进而达到有效分离的目

的。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本项目系统的验

证了番茄精制粉(番茄皂苷)提取生产工艺,通过生物酶解

、柱层析纯化等提取工艺,实现了番茄精制粉(番茄皂苷)

的工业化生产,对其核心技术生物酶解、层析纯化等工艺进

行优化升级,建立日处理新鲜番茄3吨的生产线;首次完成了

番茄精制粉(番茄皂苷)的工业化提取生产。通过国家农业

科技成呆转化资金的支持和近两年的技术熟化,已开发出符

合市场需求的番茄精制粉(番茄皂苷)功能性产品。2.主要

考核技术指标:获得发明专利1项,获得番茄皂苷提取新工艺

1条,建成番茄皂苷提取新设备1套,建成日处理3吨鲜番茄生

产提取线1条,生产番茄皂苷产品204千克,番茄皂苷产品销售

207.75万元,新增就业人数16人,帮扶贫困户2360户,人均增

收110O元,给农户带动了近1000多万元的增收,培训农户达1

60人次,培养硕士毕业生3人,职称晋升1人。三、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1.项目的完成,为人类提供一种新型的降血脂、

降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食品。项目系统验证番茄

皂苷生产工艺,确定影响大规模提取生产番茄皂苷提取物工

/534/ 番茄皂苷功能性产品生产试验

艺参数;研究和优化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为番茄产品更大规

模工业生产提供依据。番茄精制粉生产技术路线:新鲜番茄

原料→粉碎→生物酶解→絮凝→离心→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洗脱→

回收乙醇与干燥粉碎→制剂→检测→包装→产品。2.项目实现了

产学研结合,与合作单位(广西壮乡河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起有效地利用公司在销售圣女果过程中的残留果,生产

番茄精制粉(番茄皂甘)提取物,使其变废为宝,促进番茄产

业的提质增效。项目首次建立了番茄皂苷含量检测方法,确

立了番茄深加工产品企业质量控制标准;率先建立的生物酶

解技术提取番茄精制粉(番茄皂苷)工艺。课题组完成了日

处理3吨番茄生产工艺研发,生产工艺科学环保、操作简便、

易于工业化生产;并首次将“番茄总皂苷”的提取物己制成

“番茄总皂苷”片剂推向市场。提升番茄深加工产业链,最

终促进广西番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四、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课题组系统的验证了番茄精制粉(番茄

皂苷)提取生产工艺,通过生物酶解、柱层析纯化等提取工

艺,实现了番茄精制粉(番茄皂苷)的工业化生产,对其核心

技术生物酶解、层析纯化等工艺进行优化升级,建立日处理

新鲜番茄3吨的生产线;首次完成了番茄精制粉(番茄皂苷)

的工业化提取生产。通过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

和近两年的技术熟化,已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番茄精制粉

(番茄皂苷)功能性产品。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应

/534/ 番茄皂苷功能性产品生产试验

用情况:番茄皂苷提取技术主要是通过酶解提取与柱层析精

制相结合来实现,这两种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上己经成熟,我们

进行了小试生产、放大试验、以及中试试验,对番茄精制粉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酶解提取与柱层析精制工艺上的关键

技术难题,己经基本攻克;在工业化生产上不会形成技术障碍

,该项目是通过生物酶解技术提取番茄中的有效成分,整个生

产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污染物采取相

应的治理措施后,均可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影

响。2.存在的问题:番茄皂苷虽然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但

并不被老百姓所待见,销量一直不好,其原因有二:1、番茄

皂苷作为新资源食品,人们对其了解不多,所以需要加大宣传

;2、番茄皂苷作为功能性食品,其生理功能显效较慢,开始并

没有明显的效应,往往需要几个月才有明显作用,很多人可能

不能坚持服用。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535/ 油田自动洗井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油田自动洗井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油田自动化洗井系统可以自动记录人工操作过程,

结合洗井工艺制定的合理的控制每道工序洗井液的流量和每

道工序的热洗时间,采用判断兼定时的方法控制热洗过程,

当来水温度达到洗井所需的水温T1时电动调节阀开启,进入

洗井工序,在洗井最后一道工序中,判断达到回水温度T2时

,再保持t1时间(否则维持最后一道工序),然后自动关闭

电动调节阀,洗井过程完成。热洗时,有效防止热洗液量少

或温度低,不能达到理想的清蜡效果,避免热洗液量多(压

/535/ 油田自动洗井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力高),造成热洗介质倒灌,使热洗液进人地层,导致油井

热洗后不出油或2---3d排出的全是水。节约电能,减少采油

的投资,减轻污染地层和损坏油层。同时每年可以多产近2

00多吨石油。油田自动化系统使用了美国Cygnal公司最先进

的8位SOC混合信号片上系统C8051F320和德国高质量、低噪

音的电动调节阀。

/536/ 黄芩总黄酮苷元提取工艺
黄芩总黄酮苷元提取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黄芩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为唇形科植

物黄芩的干燥根。其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

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用于湿温

,署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

热吐衄,胎动不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炎、抗变

态反应,抗微生物,解热降压,降血脂利尿利胆,解痉,镇静作

用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总黄酮苷元提取工艺,其步骤

为:以黄芩为原料,粉碎为粗粉,加入1~10倍生药量临时煮

/536/ 黄芩总黄酮苷元提取工艺

沸放冷至25℃~40℃的水,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恒温酶水解

5~24小时,静置,取出,烘干。干粉加入0.2~2倍量乙醇,搅

拌均匀,加盖湿润,装入渗漉器,加入3~15倍量乙醇,渗漉,收

集漉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04(40℃~45℃

),于50℃~80℃烘干,即得。本发明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成

本低、生产安全、有效成分含量高,且黄芩总黄酮苷元得率

高达5%~14%。

/537/ 多元醇体系中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
多元醇体系中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纳米半导体微粒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质迅速成为

目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如何实现对半导体纳米微粒的

尺寸大小、粒度分布以及形状和表面修饰的控制是半导体纳

米材料研究的关键。多元醇法具有毒性小、反应温度低且简

单易控、产物形貌与尺寸可调,并能对其性能进行“剪裁”

等优点,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液相合成法。然而,该法目前主

要是应用于金属及含氧化合物的制备,或用作纳米微粒的分

散剂。其潜力还有待开发并系统化,反应机理也需进一步研

/537/ 多元醇体系中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

究。本课题旨在利用多元醇的特性,如相对较高的沸点、还

原性、两性、络合性,以及可作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通过控

制反应温度或引入外界成核剂,通过精心设计反应路线,选

择合适的反应物及多元醇,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粒度分布窄

、形貌均匀、具特殊性质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同时,研究控

制反应的途径,考察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和其热学、力学性

能的影响。本项目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可望在纳米器件、生物

工程、太阳能利用、光学工程及生化传感器等多领域具有巨

大潜在应用价值。

/538/ 一种基于流量控制的管式雨水弃流装置
一种基于流量控制的管式雨水弃流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量控制的管式雨水弃流装

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本体,及设置在该管状本体上端的

进水管和侧端的收集出水管与沿管状本体下端延伸的弃流出

水管;在所述弃流出水管内腔设置有轻质空心球体;该球体通

过设置在弃流出水管内腔的锥形漏斗支撑,锥形漏斗底端设

有漏斗出水口;所述轻质空心球体圆心至收集出水管下管壁

的距离h为收集出水管管径的0.5-6倍。该装置据弃流量的大

小调节锥形漏斗的锥角和锥形漏斗出口直径,并通过调节轻

/538/ 一种基于流量控制的管式雨水弃流装置

质空心球体的材质、大小,改变其旋转速度和时间;并通过保

护高度h所产生的静水压保证轻质空心球在收集过程中始终

停留在底部,从而实现初期被污染雨水的弃流和后期干净雨

水的收集。

/539/ 高灵敏度全彩色聚合物基炸药探测器件的研究
高灵敏度全彩色聚合物基炸药探测器件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世界政治形势的改变,非对称

作战成为当今世界热点地区主要的战争形式和安保的需要,

发展低成本、便携的炸药探测器件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和安保

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对于当前传统炸药探测技术,

基于发光共轭聚合物的炸药探测技术由于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探测器件的制备和使用较为方便等优点,近年来成为炸药

探测技术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例如1998年和2006年,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研究所分别制

/539/ 高灵敏度全彩色聚合物基炸药探测器件的研究

备出了基于荧光聚合物的荧光淬灭效应炸药探测器件,并得

到初步试用。但是,聚合物的炸药探测器件的灵敏度还需进

一步提高、误判率和成本进一步降低。②研究目的与意义本

项目在前期聚合物炸药探测器件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设计并

拟合成一系列高的荧光量子效率、较长激子寿命和扩散长度

的新的共轭聚合物。同时基于中等光强下人的眼睛对色彩的

敏感度比对光强的敏感度要高的情况,设计出一种彩色的聚

合物炸药探测器件,当荧光聚合物与TNT等炸药分子接触时器

件的颜色发生改变,实现肉眼判断,从而在不用CCD、PMT等复

杂光学元件的情况下,实现高灵敏度、低成本的炸药探测。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1)高固态荧光量子聚合物单体的设计与结

构优化;2)合成经过优化的单体和基于这些单体的固态高荧

光量子聚合物;3)利用新得到的固态高荧光量子聚合物作为

彩色炸药探测器件的探测层,通过优化器件结构,提高器件的

灵敏度,制备出高灵敏度的彩色聚合物炸药探测器件。④创见

与创新:1)合成基于经过优化单体的固态高荧光量子效率聚

合物;2)利用新得到的固态高荧光量子聚合物以及通过优化

器件结构,提高器件的灵敏度,制备出高灵敏度的彩色聚合物

炸药探测器件。Pentiptycene单元的存在,不但可以降低固

态下荧光聚合物激基复合物的形成,提高聚合物固态荧光量

子效率;而多骈苯芳环结构单元的存在、可以提高聚合物的

荧光寿命、提高聚合物中激子/电荷/空穴等的迁移,增加炸

药分子与聚合物有效作用几率,进而提高器件的灵敏度。在

/539/ 高灵敏度全彩色聚合物基炸药探测器件的研究

前期彩色聚合物炸药探测器件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市售发光

峰在412nm左右的发光二级管作为激发光源,二极管的光被吲

哚芴二元白光聚合物吸收后,二元白光聚合物光致发射的白

光中的红光部分从顶层聚合物中透射出来,而蓝光部分被顶

层的绿光聚合物吸收,激发顶层聚合物发出绿光,此时器件有

红光+绿光+蓝光透射出(透射过的蓝光强度可以通过顶层聚

合物的厚度来调控),当顶层聚合物与TNT等炸药分子接触时

绿光聚合物发生荧光淬灭,器件的颜色发生改变,并且可以通

过肉眼得以判断,实现了低成本的彩色聚合物炸药探测器件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为应用基础研究,主

要是研究彩色聚合物炸药探测的可行性以及进行炸药探测技

术的创新。因此,本项目更为注重成果的原创新以及对相关

行业的技术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在实现

全彩色的聚合物炸药探测技术。并培养研究队伍。本项目设

计并合成了6中可用于聚合物炸药探测的新的共轭聚合物,并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课题主持人团队在炸药探测材料设计

与合成、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

富经验,部分结果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吸纳了新的团队成员

,使团队人员结构更为合理。另外,本项目的实施,为课题主

持人团队在吸引学校、企业投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使团队

科研条件大为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540/ 利用MOD法制备薄膜电阻热敏打印头
利用MOD法制备薄膜电阻热敏打印头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随数字图像如数码相片的打印、医疗诊断图

像如B超图像输出等应用的越来越普及;速印领域如孔版印

刷的使用也非常广泛。实现上述打印,需要使用薄膜型的热

敏打印头。与厚膜型热敏打印头比较,薄膜型热敏打印头的

结构特点在于:发热电阻体具有分离的结构,即每个发热体

呈独立的结构,与相邻的发电阻体,相互分离,互不影响。

厚膜型热敏打印头,在主扫描方向,连续的发热电阻体带,

被梳状电极分离成多个电阻体,实际上发热电阻体仍然邻接

/540/ 利用MOD法制备薄膜电阻热敏打印头

。在进行打印时,由于相邻点的热量能发生相互传递,造成

左右点受到多余的热干扰影响,因此厚膜热敏打印头不能实

现高清晰打印。薄膜型热敏打印头主要由日本KYOCERA、TD

K、TOSHIBA等公司,采用磁控溅射等薄膜成膜技术生产;国

内处于空白,包括山东华菱只能生产厚膜热敏打印头。国内

使用的薄膜型热敏打印头由上述几个公司垄断,产品的价格

非常贵。该项目产品属于国内首创,国际上也未发现相同类

型的产品。它成功地采用MOD材料,利用厚膜成膜工艺,制

备薄膜电阻。通过特殊设计的套刻工艺,经过两次刻蚀,制

造出薄膜电阻体的热敏打印头。在打印速度、产品耐磨性、

打印质量等技术参数上,完全可以替代其它公司薄膜热敏打

印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投产后,可打破日本企业在

薄膜热敏打印头领域的垄断。为图像打印、孔版印刷等领域

提供高性能的薄膜热敏打印头,对提高国产打印机行业的整

体水平具有很高的价值。

/541/ 脱入玻璃体腔晶状体及核碎块的处理技术
脱入玻璃体腔晶状体及核碎块的处理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各种眼挫伤,以及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是造成

晶状体脱位或碎核掉入玻璃体腔的常见原因之一。而晶状体

核、核碎块落入玻璃体腔可引起眼部各种相关并发症,它将

直接导致玻璃体机化、混浊的发生和玻璃体前膜形成,引发

严重的葡萄膜炎及继发性青光眼,最终必将引起视网膜脱离

这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甚至丧失。晶

状体脱位的处理历来较困难,治疗是为提高视力和防止并发

症。如何处理晶状体脱位或碎核掉入玻璃体腔具有重要的临

/541/ 脱入玻璃体腔晶状体及核碎块的处理技术

床价值。希望眼科医院带着这些问题立项进行深入的探索研

究,为自选课题。该研究采取适当措施,灵活运用浮动托出

法、利用眼内器械后段玻璃体托取法、后段玻璃体切割联合

玻璃体腔内“削梨法”超声乳化吸出术等不同手术技巧和方

法进行处理掉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核或核碎块,可以减少手

术并发症,恢复视力,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这对于术后早

期恢复视功能减轻病人的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和显著性的社会效益。此外,在研究此课题时,还研

究了一种“带输液套管的导光纤维管”,申请国家专利,经

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取得专利号:zL200320119350.7。该技

术能在不同的手术环境和条件下,因时、因地采取合适的处

理技术,以减少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常见眼疾的

致盲率,为危重眼疾争取时间治疗,拯救视力。该技术已达

到国内领先水平。

/542/ 岩石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的新试验方法
岩石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的新试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200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提出驱动固体地球科学

研究的11个重大科学问题(LinnAM.IdentifyingGrandRese

archQuestionsintheSolidEarthSciences.WashingtonDC,N

ationalResearchCouncil,Eos,USA,28February,2006,87(

9)),其中第9个问题是“我们能理解和预见灾变性的自然

事件吗?(Canweunderstandandpredictcatastrophicnatu

ralevents?)”,这个重大科学问题涉及到岩石力学,更具

体的方面有对岩石的力学参数的确定和评价。岩石材料的强

/542/ 岩石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的新试验方法

度和断裂参数在石油采矿,岩土工程,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各

个部门也都得到应用并受到重视。岩石的力学参数的试验方

法的创立和发展要求大量,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作为其基础

。岩石材料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它的拉伸强度和断裂韧度的

试验方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要完善,有的甚至还是空白,尤其

是岩石的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

素,研究的难度很大。巴西圆盘(Braziliandisc-BD)试验

方法广泛用于确定岩石的拉伸强度。我们经过长达十余年坚

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上的突破,就是

改进和发展巴西圆盘试验方法(代表性论文1,2004年发表在

IJRMMS)。我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平台巴西圆盘(flatten

edBraziliandisc-FBD),把巴西试验推广到同时测定3个参

数,即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韧度,不但扩大了应用范围

,而且提高了测试精度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基于平台巴西

圆盘试样的各种变化和推广,提出岩石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

断裂韧度的多种新的试验方法,包括首次提出利用霍普金森

压杆径向冲击平台巴西圆盘(FBD)试样来确定岩石的动态

拉伸强度,以及首次提出用中心圆孔裂缝平台圆盘(holed-

crackedflattenedBraziliandiscs-HCFD)试样来确定岩石

动态断裂韧度的方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难度很大

的复合型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方面也做出了开拓性的尝试,

首次提出中心直裂纹平台巴西圆盘(crackedstraightthro

ughflattenedBraziliandisc-CSTFBD)试样,利用霍普金森

/542/ 岩石动态拉伸强度和动态断裂韧度的新试验方法

压杆系统进行径向冲击CSTFBD来确定岩石的I型和Ⅱ型复合型

动态断裂韧度的方法,还研究了在给定加载速率下动态断裂

韧度的尺寸效应。该文2011年发表后,由于在国际上研究复

合型动态断裂韧度和动态尺寸效应的成果很少,6篇SCI英文

论文中只有这篇尚未有引用。另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切入点

是改进岩石I型断裂韧度测试方法(代表性论文5,2010年发

表在IJRMMS),对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Socie

tyforRockMechanics-ISRM)在1995年提出的方法,进一步指

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而ISRM新近提出的按

准静态原理的岩石动态断裂韧度测试建议方法也是有问题的

,即使认可该建议方法采用的准静态原理,但采用错误的静态

断裂韧度公式的误差也是较大的。对此,SCI他引的一个评价

是:“关于此课题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是王(2010)最近做

出的澄清,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消除了进一步的混淆。”(“

Recentlysomeveryinterestingissuesonthesubjectwerecl

arifiedbyWang(2010)inaconⅥncingmannereliminatingf

urtherconfusion.”)。

/543/ 力偶楔块式超越离合器
力偶楔块式超越离合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一种力偶楔块式超越离合器,通过保持架

设置用于对楔块施加与啮合方向一致的力偶的弹性片,该项

目保持架对楔块施加与啮合方向相同的力偶,超越离合器超

越过程中,楔块具有较好的随动性,由超越状态至啮合状态

时,直接进行啮合,避免超越状态过渡至啮合传动状态存在

空位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减小楔块、内圈和外圈

之间的冲击震动,保证超越离合器的稳定运行,避免由于冲

击产生的超越离合器的机械故障,保护楔块以及内圈和外圈

/543/ 力偶楔块式超越离合器

啮合面不受损坏,长周期保证传动效果;同时,全部楔块同

步啮合或者超越,均匀承受载荷,增加承载能力,使用寿命

长,且加工、装配和拆卸过程简单。超越离合器是随着动力

产品的发展而出现的基础部件,它是用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

间或机器内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动力传递与分离功能的重

要部件。主要是利用主、从动部分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

变换,具有自行离合功能的装置。实践中,多数为利用牙的

啮合、棘轮-棘爪的啮合或滚柱、楔块的楔紧作用单向传递

运动或扭矩的离合器。楔块超越离合器用异形楔块代替滚柱

作为楔紧件,是用楔块和内、外圈组成摩擦副的一种离合器

。当内圈、外圈与楔块之间由于相互挤压导致摩擦力增大而

无相对运动,转向相同,转速相等,则达到传递转矩的目的

/544/ 注射用骨肽
注射用骨肽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业
技术详情

  注射用骨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第二

类,属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中的(三)化学药:老年病治疗药物

。主要成份为小分子多肽类物质,是由胶原蛋白分解而来的

小分子多肽类混合物,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

,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

治骨质疏松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增生性骨关节疾病,类风湿

关节炎,并能促进骨折愈合。在国内外市场上最早开发出的

此类产品为骨肽注射液,药理实验表明,骨肽注射液用于治

/544/ 注射用骨肽

疗骨折、增生性骨关节疾病及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效果显

著。但因为骨肽溶液中的小分子肽类物质在长时间保存过程

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发生聚合反应,产生高分子物质,

因此在临床上易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该项目产品注射用骨

肽采用冻干粉针剂型,生产过程采用专利提取工艺技术,彻

底去除热原,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工艺简单,技术水平达

到国内领先,专利名称:注射用骨肽冻干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200610150890.X。产品生产工艺及质量稳定,纯

度高,临床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

/545/ 双电极测量装置研发
双电极测量装置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2012年,钦州市创华工控设备有限公司承担了钦州

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为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培育及申报认定—双电极测量装置研发,合同编号为20

1218107,计划类别为科技攻关。项目主要通过对亚法甘蔗糖

厂澄清过程的pH值自动化测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研制出一种

结构更合理、效率高、易维护、故障率更低的双电极测量装

置,应用于pH值自动控制系统中,为实现pH值自动控制提供成

熟、可靠的前提条件,确保制糖工艺的稳定性,提高蔗糖的回

/545/ 双电极测量装置研发

收率,产品合格率,提高制糖行业的科技水平,实现蔗糖生产

节能降耗。本测量装置是针对蔗糖生产企业中澄清中和工段

对pH值、温度等的控制和监测管理要求而设计的一种双组电

极测量装置,这种测量装置是采用二组测量电极交替测量、

清洗的装置,当电极A移至采样室进行测量时,电极B移至清洗

室,由磁力酸泵喷出清洗液,洗清除电极上的积垢;电极A工作

一段时间后,改由电极B移至采样室测量,电极A移至清洗室进

行清洗。A、B电极的交替测量、清洗,均由控制器自动控制

,本测量装置测量范围:2.00-14.00pH,分辨率:0.01pH,配

套糖度:±0.09pH,在线精度±0.12pH。本项目利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糖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制糖行业的

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项目创新设计避免了原有技术存在的

清洗液渗漏、清洗效果不理想及清洗液出口需外接一个清洗

回收箱,安装不便,易造成清洗液泄漏等问题,解决同类产品

存在的稳定性差,维护量大的缺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

水平。在工业生产中,液体的pH值、电导率、浓度、浊度、

二氧化硫含量等参数在线检测是控制生产操作的主要依据。

目前,国内涉及液体参数在线检测有许多方法和手段,其中的

电极测量方法使用较多。本项目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

工、造纸、制糖、制药、污水处理、食品等加工生产行业,

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测出的结果可靠。本项目成果已转化为

产品广泛应用于东亚糖业、南华糖业、永鑫华糖、广西农垦

、云南英茂、力量生物等全国众多糖业集团公司生产现场。

/546/ 抗流感药用原料莽草酸发酵菌株的筛选
抗流感药用原料莽草酸发酵菌株的筛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莽草酸(shikimicacid),化学名为[3R-(3α,4α

,5β)]-3,4,5-三羟基-1-环己烯-1-羧酸,气味微辛酸,是一

种白色精细粉末,分子量:174.16。莽草酸主要用于合成抗

流感药物“达菲”,还有抗炎、镇痛作用,是抗癌药物中间体

及许多生物碱、芳胺酸、吲哚衍生物和手性药物合成的关键

前体。目前,作为抗流感药物的原料莽草酸生产大部分采用

植物提取法生产。由于植物组织提取法原料来源有限,化学

合成法还处于试验阶段,国内外作为药物原料的莽草酸市场

/546/ 抗流感药用原料莽草酸发酵菌株的筛选

供应短缺,价格陡升,所以建立莽草酸生产的新途径,如利用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莽草酸,以满足国内外制药行业的原料需

求。根据莽草酸的特性,在“高碘酸显色法”和“对羟基苯

甲醛显色法”这两种方法中,研究确定了“对羟基苯甲醛显

色法”为莽草酸菌种筛选检测方法;通过对莽草酸生物合成

途径的分析,选择细菌、霉菌60多株出发菌种,筛选获得大肠

杆菌44102(产莽草酸1.359%)和枯草草芽胞杆菌A047(产

莽草酸1.216%)为产莽草酸的出发菌株,确定了菌种的发酵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547/ 菏泽市林木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应用
菏泽市林木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研究吸收国内外最新发展成果,准确分析平原农

区林木工业发展特色优势、关键要素,并结合菏泽区域与产

业特色,创新地提出系统发展战略,即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化

、产业发展集群化、产品品牌化、贸易会展平台化,具有现

实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并率先提出以产业集群为目标,

以资源培育、人才培养、技术改造、品牌创建、行业管理、

中国林交会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市场体系、会

展平台为载体,四轮驱动,全面实施发展战略,使菏泽市成为

/547/ 菏泽市林木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应用

全国平原农区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典范。

/548/ 圣草酚生物电子等排体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抗肝纤维化研究
圣草酚生物电子等排体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抗肝纤维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如何筛选一种安全、高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这是

当前国际上死亡率非常高的肝癌疾病防治的瓶颈与难点。本

项目是基于传统中药材女贞子的提取物可以起到保肝护肝作

用这样一个研究基础,通过实验发现其活性成分为圣草酚,然

而其大批量来源十分有限。我们拟利用药物化学分子设计的

优势,采用生物电子等排体的药效学转换理念,合成含有可大

量用于定性或定量研究抗肝纤维化的圣草酚及其生物电子等

排体衍生物;并进一步利用体外细胞、体内动物实验筛选出

/548/ 圣草酚生物电子等排体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抗肝纤维化研究

具有高效低毒的抗肝纤维化的先导化合物,藉此反馈逆向全

合成步骤,优化反应路线。本项目可以解决抗肝纤维化中药

材女贞子活性成分圣草酚的来源问题,又能阐明圣草酚生物

电子等排体衍生物的结构与其抗肝纤维化能力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中寻找出高效、低毒、价廉的治疗肝纤维化的先导化

合物,不仅能为今后的抗肝纤维化筛选产业化研究提供关键

技术参数,并且为解决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的可持续研究提

供科学依据。

/549/ 水泥混凝土场道除缝机
水泥混凝土场道除缝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混凝土场道除缝机,包括机

架、座椅、前驱动桥与后驱动桥和前后驱动轮,还包括为后

驱动桥提供动力的液压驱动系统、安装在前驱动桥上且相应

带动前桥转向的转向扶手、位于在机架前部且与被处理伸缩

缝相配合使用的作业装置和在被处理伸缩缝侧向作用力作用

下沿被处理伸缩缝的延伸方向移动并通过作业装置相应带动

前桥同步转向的除缝刀具,作业装置安装在前桥上且前桥与

机架间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通过传动结构

/549/ 水泥混凝土场道除缝机

与后桥相接。本发明各部分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控制

灵活、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沿除缝自动作业,且刀具能够

根据除缝宽度改变而改变,作业效率高,使得作业质量能够有

较好保障。

/550/ 一种基于二维微波成像的低散射共形天线RCS测试方法
一种基于二维微波成像的低散射共形天线RCS测试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微波成像的低散射共形天

线RCS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对装机状态下的金属

蒙皮及共形天线进行RCS测试,得到二维微波像;对新的二维

微波像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目标谱域的数据;对一个R

CS已知的金属球进行RCS测试,得到二维微波像对二维微波像

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金属球的散射场随频率和角度变

化的数据G0(f,θ),最终可得:共形天线的RCS=共形天线

数据G1(f,θ)-金属球数据G0(f,θ)+金属球RCS。本发明

/550/ 一种基于二维微波成像的低散射共形天线RCS测试方法

提出的方法,基于二维微波成像技术获取装机状态下共形天

线的RCS测试方法,经过实践,所得的效果良好,具有极大的工

程推广价值。

/551/ α-亚麻酸均衡营养油技术开发
α-亚麻酸均衡营养油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以α-亚麻酸均衡营养调和油调配技术为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编制应用软件,科学调配产品成份组分,实现

该产品调配方法科学化、手段现代化、成本最优化、产品绿

色化。主要在开发出均衡营养调和油产品、实现生产过程计

算机自动控制上进行创新。项目按合同要求完成了α-亚麻酸

均衡营养油技术开发项目的中试,并规定了规模生产工艺和

技术参数,形成亚麻籽、沙棘转化和α-亚麻酸均衡营养油生

产等产业化的成熟路线,建成一条年产1000万公斤α-亚麻酸

/551/ α-亚麻酸均衡营养油技术开发

均衡营养油生产线;在右玉县建立了2万亩亚麻籽种植原料基

地,每年可带动当地亚麻种植户1.25万户。项目的实施,有效

提高了亚麻籽(胡麻)的附加值,发展了具有地方特色新的

产业链,对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具有示范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农

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对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52/ 中期因子反义寡核苷酸纳米制剂研究
中期因子反义寡核苷酸纳米制剂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是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

项,课题编号为2009ZX09103-680。本课题成功地研制开发了

针对原发性肝癌等实体瘤的特异性基因治疗新药—中期因子

(Midkine,MK)反义寡核苷酸纳米制剂,并完成了它的成药

性评价研究:1.在建立新的MK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纳米制剂的

制剂工艺的基础上,完成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放大,达到了产

业化水平,由此建立了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纳米制剂的制剂工

艺平台;并确定了最终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主要质量

/552/ 中期因子反义寡核苷酸纳米制剂研究

指标可达到中试水平;2.完成了中期因子反义寡核苷酸纳米

脂质体(Nano-MK-ASODN)的药效学评价:Nano-MK-ASODN对

各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人肝

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介于60%-82%之间;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

植模型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高达72.87%,明显高于同剂量

的MK-ASODN组。3.完成了MK反义寡核苷酸纳米冻干制剂在猕

猴和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包括血浆药代动力学、组

织分布、血浆结合率、药物排泄研究等)的评价;4.完成了

MK反义寡核苷酸纳米冻干制剂的安全性早期评价;5.申请国

家发明专利4项,其中2项已经授权。建立了新工艺一项,企业

标准一项,发表SCI论文2篇,参编著作2本。本项目开发的中

期因子反义寡核苷酸纳米制剂属于反义药物,主要通过与靶

mRNA的相互作用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

家发明专利号(ZL200410102719.2),目前同类产品未见开

发报道。同时,本项目成功地为反义寡核苷酸搭载了一个纳

米载体,不仅可以可以显著提高反义寡合核苷酸的稳定性和

生物利用度,同时具有靶向和缓释的作用。由此建立起反义

寡核苷酸纳米制剂的平台,这在国内外都处于一个领先的水

平。与传统的以肿瘤细胞为靶点的治疗手段相比,MK反义寡

核苷酸纳米制剂具有广谱、放大的抗肿瘤作用,且毒副作用

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具有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临床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由此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

难以估量的。

/553/ 传统蛋品现代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相关国家标准制订
传统蛋品现代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相关国家标准制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屠宰及肉类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和背景:我国是蛋品生产大国,必须

开展蛋品加工。自85年开始,我国禽蛋产量远超美国,成为

世界第一产蛋大国。06年达3000万吨,产量巨大,但加工很

少,必须研究。同时,传统食品面临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研

究新技术,制定安全标准,实现现代化和标准化生产,尤其

是传统皮蛋出口国际贸易的新要求。由于铅的问题,致使出

口量锐减,必须开展相应的研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根据铅在皮蛋加工中的作用机理,首次在国内外研究出了铜

/553/ 传统蛋品现代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相关国家标准制订

盐、锌盐和加代盐,并得出铜盐、锌盐的合适配合比例。研

究出KJ-004涂膜剂,成膜时间快,成本低,操作简单,保质

时间达8个月,干耗率仅为0.33~0.89%;研究建立了清料法

加工鹌鹑皮蛋的配方、合适浓度与配套加工技术,产品质量

好,并实现出口;创建了皮蛋清料生产法,并提出“清料法

生产”新概念;研究建立了皮蛋料液循环利用模式与技术,

降低成本42%,明显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国内外首次研究成

功并提出了“低钠K+型皮蛋”新概念。产品中钠含量降幅为

38.27%,K+的含量提高213.97%;有效地突破了表面无斑点

、无铅出口皮蛋生产技术难关;首次自行设计研制成功原料

鸭蛋清洗消毒、烘干、计量、分级一体机、松花蛋清洗、杀

菌、涂膜一体机和皮蛋枕式包装机等现代生产机械;研究制

定了国家《无公害食品鲜鸭蛋》(5259-2004)、《无公害食

品鹌鹑蛋》(5270-2004)两个原料蛋标准和《无公害食品皮

蛋》(NY5143-2002)产品标准,均已颁布实施。3、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该技术在传统蛋品—皮蛋的加工技术、配方

、生产装备、标准等多方面进行了重大创新,许多内容属于

国内外首次研究成功。该成果的部分内容,经过国内蛋品专

家的鉴定,成果的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地位。4、技术的

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经过近16年

的研究积累,实行边研究、边开发、边推广的措施,该成果

形成的新技术、配方、装备和标准等,已经很成熟,并且在

国内10多家企业生产应用。适用范围:适用于国内蛋品行业

/553/ 传统蛋品现代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相关国家标准制订

。安全性:由于针对传统蛋品的许多不安全的配方、技术进

行了充分的研究,所以,该课题形成的各项技术均不存在安

全性问题。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成果已经在国内蛋

品行业至少12家企业推广10多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累计创造生产总值20亿元以上,尤其是促进了我

国蛋品的出口,以该技术为依托,使我国传统蛋品制品的出

口由低谷逐步上升,目前出口情况上升了10多倍。

/554/ 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
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生产中经常需要用到圆角筒状结

构,如蒸发器中所用结晶罐,其底面为周向向上翘起的曲面,

且为了底面与圆柱状侧面的焊接,底面的底部与侧壁应形成

垂直角,且其转折处应该为圆角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

最合理的加工方式便是将底面作成边沿周向翘起的弧形面后

与圆柱体边沿焊接,这种加工方式中对底面的加工属于曲面

加工领域00003场上出售的面加工系统,基本结构为电机等动

力机械带动砂轮或者刀具,用磨削的方法加工曲面,其原因是

/554/ 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

普通的机床加工曲面的时候,容易产生折断、开裂等现象,因

此不得不使用磨削的办法加工曲面。但用磨削的办法加工,

设备复杂,成本高昂,而且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推广。②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基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

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加

工效畜高,效果好,性能可靠。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结晶罐底面

自动控制加工系统,包括:底座、支撑架、工件支撑机构、转

动台、挤压机构控制模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

和第四电机00底座上设置有直线型轨道,支架垂直安装并与

底座连接。工件支撑机构包括移动台和压盘,移动台可移动

地安装在轨道上,移动台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样,设有

中心孔的圆形板状工件可通过其中心孔与定位柱间隙配合以

可转动地安装在移动台设有中心孔的压盘可通过定位柱安装

在板状工件上对其进行压0008转动台为圆柱体结构,其可转

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轨道长度方向延长线上转动台的上

表面为圆形倒角结构甜。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提

出了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包括:底座、支撑

架、工件支撑机构、转动台、挤压机构、控制模块、第一电

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底座上设置有直线型

轨道,支撑架垂直安装并与底座连接;工件支撑机构包括移动

台和压盘,移动台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上,移动台上表面中心

位置设置有定位柱,圆形板状工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移动台上

,压盘可通过定位柱安装在板状工件上对其进行压平;转动台

/554/ 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

为圆柱体结构,其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轨道长度方

向延长线上;挤压机构包括套筒、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

部件和压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

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加工效率高,效果好,性能可靠。

/555/ 镧钼等阴极材料及制备技术
镧钼等阴极材料及制备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以中国富有

的稀土、钼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多种新型稀土钼热阴极

材料。大中功率电子管在电子工业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

电子设备用器件,每年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出口到国外,并产

生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长期以来,国际及国内直热式

电子管及部份雷达用磁控管还使用沿用百年的钍钨阴极,期

具有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和难加工等缺点,急需研制新型无污

染的环保型阴极材料。该项目系统研究了氧化镧掺杂的深加

/555/ 镧钼等阴极材料及制备技术

工钼材的力学性能与再结晶行为,明确提出了氧化镧对钼材

的综合强韧化效应,发现含量为2.0~4.0%的镧钼丝材,不

仅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与室温韧性,而且具有优异的热电子

发射性能,可以作为大功率栅控电子管的新型阴极。经过多

年系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揭示了镧钼阴极发射原理,解决

了长期以来其发射不稳定的重要问题,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制

成了实用型镧钼阴极的FU-6051电子管。与FU-6051电子管同

型号钍钨(W-Th02)阴极电子管相比,工作温度降低200~30

0℃,发射效率提高一倍,寿命达到3000小时(技术标准为1

000小时)。该技术已在塑料加工的介质加热生产线上实现工

业应用。在栅控电子管镧钼阴极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

耐高温回轰、长寿命、工艺制作简化的磁控管用复合稀土钼

陶瓷阴极(烧结体),阶段实验结果已达到用户要求,可以全

部取代W-Th02(或Ta-Th02)阴极,在耐高温回轰性能方面可

替代钡钨阴极。

/556/ 由球铁型材得到高强高韧ADI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由球铁型材得到高强高韧ADI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铁合金冶炼
技术详情

  针对球铁型材的组织、成分特点,研究了等温淬火

工艺(包括奥氏体化温度、奥氏体化时间,等温淬火温度、

等温淬火时间等)对于ADI组织的影响规律。在完成球铁型

材单步法等温淬火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球铁型材双

步法等温淬火工艺的研究。建立了由球铁型材得到ADI的等

温淬火工艺规范,得到了高强高韧ADI。在研究过程中:(1

)选用Φ35mm直径的普通球铁型材,制备等温淬火试样及力学

性能测试试样。结合型材化学成分的自身特点,以普通球铁

/556/ 由球铁型材得到高强高韧ADI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等温淬火工艺的奥氏体化温度及时间为基础,分别采取3档不

同的温度和时间,对每一挡试样进行奥氏体化。此期间,用金

相组织分析考察奥氏体转变过程与温度、保温时间的关系。

(2)以普通球铁等温淬火工艺的淬火温度及时间为基础,分

别采取3档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对每一种奥氏体化的试棒进行

中温转变。此期间,通过X射线测量奥铁体的奥氏体转变过程

、并分析高碳稳定奥氏体的含碳量与数量,以及上述几方面

温度和时间的关系。(3)测量每种试棒的σb、δ。(4)归

纳出等温淬火工艺参数、金相组织、性能之间的规律,建立

由球铁型材得到高强高韧ADI的等温淬火工艺规范及优化关

系。(5)依靠得到的技术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制备出性能稳

定的高强高韧ADI。

/557/ 铝挤压用动态梯度工频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
铝挤压用动态梯度工频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特色与创新点在于实现了动态加热控制

、温度测量控制及加热效率等方面的重大创新突破和先进的

设备设计制造工艺以及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本项目的研

究涉及到加热线圈、可控硅触发控制系统、动态加热模型等

方面的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力求控制保护完

善。其技术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动态梯度工频感应加热控制系

统的连续梯度加热控制的精确性,实现更为平滑的梯度加热

曲线。在主回路中采用晶闸管取代原有的接触器控制,可大

/557/ 铝挤压用动态梯度工频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

大提高主回路的开关频率,实现更精确的温度控制,同时提高

装备功率与寿命。系统配置先进的大电容制造技术、无功补

偿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提高了效

率,同时辅以双针热电偶和电子警察,在精确测温的同时将加

热安全提到最高级别。本项目中特别值得一提是动态温度加

热控制,即工频炉系统可根据预设好的梯度温度、加热电流

占空比、加热时间等一系列参数自动计算出推锭机构的速度

曲线。由此便可得出最佳的锭温分布,为后续各种挤压工艺

提供配套的坯料。同时在该系统中运用了分布式系统、HMI

人机界面系统、自动控制等目前在工业控制中先进技术。

/558/ 一种可改良区域土壤的原生态益生菌复合液
一种可改良区域土壤的原生态益生菌复合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分离区域性土壤中有益的原生态菌,以

液态方式富集培养出一种可改良区域土壤的原生态益生菌复

合菌液,配以适合C:N比(15~20:0.5~1.2)营养基质,培

养生产出喜温性益生菌,可用作夏季农作物快速营养补充液

,使农作物中的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元素含量显著提高。本

产品可用于区域性土壤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市场前景广阔。

/559/ 年产5000吨易烧结α-AL2O3超微粉产业化工程
年产5000吨易烧结α-AL2O3超微粉产业化工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易烧结α-Al2O3超微粉材料(亚微米、

深亚微米、纳米级),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广泛用于IC基

板、IC封装、电力、机械、化工及精细陶瓷等方面,是传统

氧化铝的升级产品。西南师范大学高新技术研究所独创“水

系络合分解法”新工艺,可从工业级原料(也可从原矿)出

发,将纯化与超微化同步进行,解决了国际上最通行的改良拜

尔法的脱钠难题,使该工艺成为目前世界上最经济的制备低

纳超微粉工艺。同时有效控制纯度,实现超微料致密化,研究

/559/ 年产5000吨易烧结α-AL2O3超微粉产业化工程

出国际上作为绝密技术的超微粉后处理技术。已建成200吨

/年中试基地,600吨级的技术改造,所生产的易烧结α-Al2O3

超微粉,填补了国内空白,经用户使用后均能实现进口替代,

质量稳定可靠,且具有优质、低成本低、高附加值等特点。

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约2亿元,利税约9000万元。同时以该

项目产品为原料,可带动陶瓷基板、电子器件、高压钠灯、

特种陶瓷、ATH阻燃剂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起一个以

氧化铝超微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560/ 一板三饼MOY丝
一板三饼MOY丝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MOY”是涤纶中速纺纤维的简称。“一板三饼MO

Y丝”是一种新型的涤纶纤维,该新产品主要采用半消光聚

酯切片,利用“杯型”纺丝组件保温性能较好的特性,对纺

丝喷丝板重新进行了设计,使喷丝板具备喷丝时“一分为三

”的功能,增加了单板的喷出量和内部发热量,采用相对较

低的纺丝速度和特殊的工艺条件,使生产的产品内部高分子

排列处于半混乱状态,从而使纤维产生较大的断裂伸长率和

较大的沸水收缩率,并保证纤维“弱环”现象的最少,最终

/560/ 一板三饼MOY丝

使常规的涤纶预取向丝BW1235设备具备了生产细旦MOY丝的

功能。生产的新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新颖的复合纤维,并最终

用于织造高档面料,为广东、福建等地客户所青睐,市场开

发前景较好。

/561/ 平面不对称消能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平面不对称消能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可以为新建平面不对称

消能结构设计或既存平面不对称消能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奠定

理论基础,对现有的结构性能设计理论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

,也可为空间消能结构的简化非线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在

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业主要求,安全、经济的对现有危旧建

筑进行抗震加固,保持结构的连续使用,并能充分利用现有资

源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

/562/ 超小褶皱臂尾轮虫高密度培养技术研究
超小褶皱臂尾轮虫高密度培养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不同培养方式下褶皱臂尾轮虫的产量比较:露天

大面积土池培养,最高培养密度20个/mL;露天半连续培养,最

高培养密度达100个/mL;用酵母和小球藻室内连续高密度培

养S型轮虫的方法,最终培养密度2000个/mL;通过纳米增氧通

入纯氧,高浓度小球藻室内连续高密度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

虫,实际密度超过24000个/mL。2.褶皱臂尾轮虫繁育的最佳

饵料筛选:选择小球藻(Chlorellaellipsoidea)、金藻8

701(IsochrysisgalbanaParke8701)、角毛藻(Chaetoce

/562/ 超小褶皱臂尾轮虫高密度培养技术研究

rosaffinis)、绿色巴夫藻(PaviovaviridisTsengChenet

Zhang)、扁藻(Tetraselmischuii)进行褶皱臂尾轮虫繁

育的最佳饵料筛选,结果表明,小球藻是褶皱臂尾轮虫繁育的

最佳营养源。3.褶皱臂尾轮虫最佳繁育环境条件的筛选:系

统研究了温度、光照、pH、溶氧、氨氮等不同环境因子胁迫

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繁殖力的变化。为适宜高密度繁殖的

褶皱臂尾轮虫品系的筛选提供基础数据。4.适宜高密度繁殖

的褶皱臂尾轮虫驯化和筛选:根据褶皱臂尾轮虫本身特点(

个体遗传特性不同和变异不可避免),对轮虫进行选育驯化

,成功选育出适宜高温、高密度繁育的SS褶皱臂尾轮虫品系

。5.申请专利一项(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

尾轮虫的方法,申请号:201210120645.X)。

/563/ 一种PCB板显影水平线、显影方法及PCB板
一种PCB板显影水平线、显影方法及PCB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PCB板显影水平线、显影方法及PC

B板,所述显影方法包括步骤:A、对待处理的PCB进行显影液

清洗,并将经过显影液清洗的PCB进行第一次水洗;B、对第一

次水洗后的PCB进行超声溢流水洗,再将超声溢流水洗后的P

CB进行第二次水洗,以完成显影处理。本发明通过增加超声

溢流水洗的流程,通过对PCB板进行超声溢流水洗,从而通过

超声振动将附着在PCB板上的油墨及干膜碎片振松,并通过第

二水洗对振松的油墨及干膜碎片清洗掉,从而减少了PCB板上

/563/ 一种PCB板显影水平线、显影方法及PCB板

残余的油墨和干膜碎片,特别是PCB小孔内的杂物,提高了显

影水洗的干净度。

/564/ 可调节式羊用颈枷系统
可调节式羊用颈枷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越来越高,过去以

放牧为主的养羊业将逐步受到限制和禁止,生产方式也将逐

步由传统的放牧转向舍饲为主。但由于过去对舍饲养羊的羊

舍建筑和配套设施研究不多,造成现有羊舍建筑设计不科学

、不合理。其中羊颈枷系统是羊采食的重要“饭碗”,设计

的不合理致使羊采食姿势不对,影响羊的采食量和生长发育

;羔羊等个体偏小的羊只无法很好隔离,能通过颈枷自由出入

圈舍,造成因偷食过量精饲料等致瘤胃胀气死亡屡有发生,同

/564/ 可调节式羊用颈枷系统

时也不利于羊场生产管理记录和环境卫生等。针对以上问题

,根据羊的生物学特性,对羊舍颈枷系统进行多次设计和试验

示范。最后确定确定这种可调节式的羊用颈枷系统更加科学

合理,该系统包括食槽和设置在食槽上方的颈枷,颈枷包括竖

向固定架和多根设置在竖向固定架下部可任意调节间距的横

向活动杆。横向活动杆可以根据羊只大小任意调节间距,避

免了以前的固定设计模式,不论羊只大小都使用相同间距或

间距只能按设计标准调节,同时也可以提高圈舍羊只的饲养

量,避免了限位颈枷对圈舍承载羊只数量的限制。该设计经

过在酉阳、开州和荣昌等肉羊养殖场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

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对原有颈枷系统的改进,出栏量提高

了22%,新增销售收入140万元,新增利润30.8万元。同时根据

羊只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定期的调整颈枷间距,使羊只能够舒

服的采食,提高了羊的采食量和生长发育速度,同时也保证了

断奶等育成羊不能随意进出,避免了疾病的传播和偷食等现

象发生。

/565/ CGT-1快速原棉杂质测试仪
CGT-1快速原棉杂质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简介CGT-1快速原棉杂质测试仪采用国标YG042

型杂质分析仪核心功能,在其基础上进行大的改进创新,增加

扩展功能,提升其测试效率,降低噪音、以及棉尘污染。主体

由棉杂分析主机、纤尘收集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和主处理机

等部分组成,整机线路分为电气控制单元、称重单元、杂质

图像单元和主处理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将电气、图像

采集、计算机控制系统运用集成于含杂率检验仪器,采用自

动喂棉装置,实现原棉杂质自动高效分离、自动称重、测试

/565/ CGT-1快速原棉杂质测试仪

、数据存储输出的自动化检验。适用于棉花加工生产、收购

贸易、纤维检验等单位对杂质含量的测试。CGT-1快速原棉

杂质测试仪能够将原棉中的杂质和纤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

杂质由电子秤自动称重、杂质质量自动上传至主处理机,然

后通过专用监控软件自动计算出被测原棉的含杂率。CGT-1

快速原棉杂质测试仪。实现棉花含杂率由人工、低效率的检

验向自动化高效检验转变,提高了棉花杂检验效率,避免人为

因素干扰,进一步提高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权威性。同时自

主研制的原棉快速杂质分析机将进一步减少国内纤检系统对

国外进口设备的依赖。2主要性能指标2.1整机尺寸a)棉杂分

析主机(mm):1350x800x1060(宽×深×高);b

)纤尘收集装置(mm):520x500x1060(宽×深×高

);2.2整机重量a)棉杂分析主机:350KG;b)纤尘收集装置:

100KG;2.3额定功率:<3.5KW;2.4耗气量:<0.1m3/h;2.5

刺辊转速:1400±20rpm;2.6罗拉转速:0.9~2.2rpm;

2.7运行噪音:<70dB;2.8电子秤a)试样称重:量程≥100g,

分度值0.1g;b)杂质称重:量程200g,分度值0.01g;2.9含杂

率重复性R1(95%概率下)a)小于2.5%的低含杂棉样:R1<

0.24%。b)大于或等于2.5%的高含杂棉样:R1<0.39%。2.1

0环境条件a)电源AC220V±10%/50Hzb)温度-20℃~40℃

c)相对湿度20%RH~65%RH3.测试原理CGT-1测试仪利用纤维

与杂质的比重差异,借助气流的作用,使纤维与杂质分离。原

棉在刺辊的作用下受到打击而使纤维得到开松,被分解的原

/565/ CGT-1快速原棉杂质测试仪

棉在除尘刀和流线刀的作用下,使纤维与杂质分离,杂质因为

比重较大而落入收杂箱内的电子秤托盘上,称重后数据上传

监控软件,称重完成后托盘中的杂质被吸入纤尘收集装置中

;纤维则随气流运动而尘笼表面,附着在尘笼表面的纤维经过

原棉板落入净棉箱内,后经气流吸入纤尘收集装置中。4.工

作流程用台秤称重原棉100g,将其放置于操作台上均匀的撕

散成棉网铺满整个操作台,启动机器后,将棉网喂入进棉口,

这是棉样被罗拉电机输送到棉杂分析主机内,在刺辊高速转

动下,利用纤维与杂质的比重差异将棉纤维和杂质分离,杂质

收集到电子秤托盘内,称重后上传之监控软件,监控软件实时

计算出杂质质量所占100g棉花的百分比。

/566/ 罗汉果皂苷、苷元及其衍生物防癌活性及机制研究
罗汉果皂苷、苷元及其衍生物防癌活性及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罗汉果皂苷、苷元及其衍生

物防癌活性及机制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5年1

0月下达给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的地

区科学基金项目[21562009],项目总经费48万元,其中科技经

费40万元。项目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二、研

究目的与意义罗汉果作为广西特色的重要经济药用植物,目

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化学、药理、分析、资源开发等

方面。由于其保健、药用价值的基础研究数据严重不足,使

/566/ 罗汉果皂苷、苷元及其衍生物防癌活性及机制研究

得罗汉果无论作为药品或是食品其市场开发都受到制约,尤

其罗汉果产品中附加值最高的罗汉果皂苷仅作为单一的甜味

剂使用,极大的浪费了罗汉果皂苷的保健及药用功效。本项

目基于体内代谢的研究成果,研究罗汉果皂苷、苷元及其衍

生物的对癌症的化学预防作用、防癌机制及构效关系,获得

的基础研究数据可为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并

拓宽罗汉果皂苷的功能及应用范围,筛选潜在性能优良的抗

癌防癌化合物。研究结果可推动罗汉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三

、主要论点与论据(1)从罗汉果果实中获得罗汉果皂苷I、

罗汉果皂苷IIE、罗汉果皂苷III和罗汉果皂苷V,进一步通过

酶水解获得赛门苷I,通过酶水解和氧化裂解获得苷元罗汉果

醇和11-氧化罗汉果醇。通过代谢产物富集-分离获得代谢产

物17个,其中新化合物4个均为罗汉果醇衍生物。(2)从罗

汉果醇出发,设计合成了六大类衍生物,包括格氏试剂法制备

的醇类衍生物、席夫碱再还原制备的胺类衍生物、缩合剂缩

合制备的氨基酸酯类衍生物、二氢吡啶类衍生物、吲哚类衍

生物以及四氢咔啉类衍生物。通过六种癌细胞体外抑制试验

对以上衍生物以及之前从植物和小鼠代谢产物中分离的罗汉

果皂苷衍生物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筛选出了数个效果较好

的化合物,其中四氢咔啉类衍生物表现最佳,其IC50值达到2

-9umol的水平。(3)通过化合物6和罗汉果醇对人鼻咽癌细

胞株CNE1的促凋亡机制研究,发现它们通过降低survivin的

表达并上调Caspase-3的表达,又通过促进Bax的表达,抑制B

/566/ 罗汉果皂苷、苷元及其衍生物防癌活性及机制研究

cl-2的表达,从而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为研究罗汉果皂

苷在口腔鳞癌中的抑癌作用,我们对罗汉果在口腔鳞癌细胞

株中对其增殖能力以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罗汉果醇在口腔鳞癌中抑制增殖及其侵袭迁移能

力,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凋亡、侵袭迁移相关蛋

白表达,抑制肿瘤的发展。四、创见与创新(1)以前期代谢

试验结果为指导,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能够被吸收入血

的罗汉果皂苷、罗汉果醇及获得的代谢产物的防癌抑癌活性

研究,从DNR、RNA、细胞到动物试验完整的考察其对NF-κB通

路的影响,结合前期获得的代谢产物体内分部,阐明其作用机

制,确证罗汉果中对癌症的化学预防作用物质基础。(2)对

苷元罗汉果醇衍生物进行目标设计合成,建立罗汉果醇衍生

物化合物库,研究其抗癌活性和构效关系,寻找潜在有价值的

防癌化合物。五、存在问题及打算项目研究成果表明,侧链

氮杂环修饰的衍生物相比于罗汉果醇对肺癌细胞A549和鼻咽

癌细胞CNE1的抑制作用平均提升近20倍,说明杂环可能是罗

汉果苷元发挥抗癌活性的药效团,相关论点论据需要进一步

研究。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567/ 布洛芬苯海拉明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布洛芬苯海拉明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提供了一种布洛芬苯海拉明口腔崩解片,按

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布洛芬40%、盐酸苯海拉明

5%或枸橼酸苯海拉明7.6%、填充剂35%~40%、崩解剂6%~12%

、泡腾崩解剂0~5%、粘合剂1%~2%、表面活性剂1%~2.5%、润

滑剂1%~1.5%、甜味剂0.7%~2.5%和芳香剂0~0.5%;填充剂为

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和预胶化淀粉中的至少两种,崩解剂为

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淀粉钠中的至少

一种,泡腾崩解剂由质量比为1~2:1的枸橼酸和碳酸氢钠组

/567/ 布洛芬苯海拉明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成,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润滑剂为硬脂酸或硬脂酸镁与胶体二氧化硅,甜味剂为阿

司帕坦和/或甜菊素,芳香剂为药用香精;还提供了该口腔

崩解片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

产,所得产品符合口腔崩解片的质量要求,外观美观,口感

好,质量稳定。口腔崩解片是指遇唾液能迅速崩解和溶解的

片剂,可通过口腔或食道内的黏膜吸收,具有吸收快、生物

利用度高、肝脏首过效应小、胃肠道刺激小、服用方便等优

点,特别适合于老人、儿童、卧床不起、吞咽困难或饮水不

便的患者以及吞水即呕的癌症化疗患者。

/568/ 基于热/力效应的纳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热/力效应的纳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纳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磨削以微量润滑技术为

基础,依据固体强化换热原理,并基于固体颗粒传热能力在适

当条件下远大于液体和气体的事实,提出将纳米级固体粒子

、润滑液与压缩气体混合雾化后、以静电辅助射流的形式喷

切削区,实现有固体纳米粒子参与强化换热的微量润滑新工

艺;是一种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可持

续绿色制造新方法。项目应用前,传统机加工切削液的大量

使用对加工、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成本高昂;德国具有先进的

/568/ 基于热/力效应的纳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微量润滑技术但实行技术垄断;我国微量润滑技术换热能力

不足的技术瓶颈一直未获突破,严重制约了冶金、交通、汽

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关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制造。因此,急

需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磨削

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企业创

新基金和省、市、自治区计划等项目支持下,以产、学、研

结合的创新科研模式,历时7年取得如下发明成果:1、植物

性可降解、绿色环保的新型微量润滑基础油制备关键技术。

研发了30种植物性可降解、绿色环保的新型微量润滑基础油

配方,具备优异润滑性能、冷却性能、极压抗磨性能等优点

;分别满足了多种加工工况、多种工件材料对不同微量润滑

基础油的性能要求;实验研究了以植物油作为微量润滑基础

油的冷却润滑机理,揭示了切削区换热机理及的热/力学作用

规律。2、纳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切削润滑剂可控输运

关键技术。针对高能量密度产出的磨削加工工况,建立了纳

米粒子射流气、液、固三相流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进行了

纳米粒子气雾微量润滑磨削区流场建模仿真与实验研究;研

发了切削液供给、静电辅助技术装备与5套雾化喷嘴。3、纳

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加工工艺。实现了难加工材料的高

效低碳精密加工制造。与传统加工方法对比,润滑液消耗量

减少至1/1000;工件表面粗糙度Ra=0.274~0.35μm。与干式

加工方法对比,比磨削能降低30-38%;G比率提高32-48%;摩擦

系数降低35-48%;由切削液传出能量分配比率提高14-28%。

/568/ 基于热/力效应的纳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4、刀具/工件约束空间流场分布规律及工件表面粗糙度预测

关键技术。建立了纳米粒子射流气、液、固三相流运动学及

动力学模型、楔形接触区浇注式和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两

种供液条件下的动压力理论模型与数值仿真;发明了微量润

滑磨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方法和装置,揭示了微量润滑磨削加

工工件表面形貌创成机理,建立了微量润滑磨削表面形貌和

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基于以上发明,构建了微量润滑和纳

米流体气雾射流微量润滑装备生产线,并在国内500多家企业

应用。近三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5356万元。引领了精密制造

润滑剂供给改革潮流,大幅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获授权发明

专利45项、PCT专利6项(其中2项获得美国、韩国国家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7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

,发表SCI/EI收录论文77篇(JCR-1区8篇、JCR-2区16篇),

制定国家标准2项。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东北大学修

世超教授等评价:“项目具有显著的创造性和实用价值,整

体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中科院和教育部查新均

得出结果:“该项目具有新颖性”;获得“长城质量保证中

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两项

“上海市高新技术转化项目”、2015年青岛市技术发明二等

奖、“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等。

/569/ 制备富硒植物原饮的杀菌釜系统
制备富硒植物原饮的杀菌釜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富硒植物原饮的杀菌釜

系统,用于配合液体一起对待杀菌消毒产品进行作业,其包括

杀菌釜体的隔离腔中设有恒温装置,杀菌釜体连接一热水罐

,杀菌釜体与热水罐之间由第一管体相连通,第一管体为直管

设置,于该第一管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由该第一控制阀控制

杀菌釜体内液体与热水罐内液体的相互流通,第二管体一端

连接杀菌釜体,另一端连接过滤装置,于该第二管体上设有一

第二控制阀,由该第二控制阀控制杀菌釜体内液体与过滤装

/569/ 制备富硒植物原饮的杀菌釜系统

置内液体的相互流通,第一逆流部设于第一管体内靠近内腔

体一端,第二逆流部设于第二管体内靠近内腔体一端,且第一

逆流部和第二逆流部于竖直方向位于不同侧,杀菌消毒彻底

/570/ 一种同质混合介质粘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一种同质混合介质粘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路文丘里管的下端与出口管连接;倒U形管上连接第

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U形

管连接,U形管与液路文丘里管的下端连接,液路文丘里管的

上端与出口管连接;U形管上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

压力传感器;气路文丘里管和液路文丘里管上均连接有差压

变送器;所述进口管上还连接有旋转式粘度计,U形管上还连

接有细管式粘度计。本发明所提供的同质气液混合介质质量

流量测试装置及方法对于发展实验测试技术和提高工程领域

/570/ 一种同质混合介质粘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测量精度具重要的意义。

/571/ 荧光/磁共振双模成像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多功能性质研究
荧光/磁共振双模成像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多功能性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抗体药物用作靶向治疗已有很好的苗头,如美国约

翰·霍普金斯医院尝试用抗体“导弹”治疗晚期肝癌病

人,确有使肝脏肿癌显著缩小的病例,而且没有副作用,这证

明靶向药物是人类攻克各种顽症的利器。因此,研究具有诊

疗一起化的靶向纳米探针对维护人类健康更具战略意义。但

这种诊疗一体化可控释放药物的纳米探针对纳米载体的合成

和连接荧光分子、靶向药物分子以及顺磁配合物磁共振成像

探针分子提出了很高要求,揭示这些新型探针与生物大分子

/571/ 荧光/磁共振双模成像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多功能性质研究

(DNA)、细胞以及生命金属离子的识别机理等难题更面临

许多挑战,解决这些难题不仅对开发优于Magnevist等进口药

物的国产磁共振造影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对开发可控释

放的靶向药物和多功能纳米材料意义重大。此外,随着我国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匮乏的问题已经日益突现,开发环

保,高效的新能源,如催化光解水制备氢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

义。本项目的总体思路是设计合成具有高弛豫效率的超顺磁

纳米载体,分别接枝金属配合物、靶向药物分子和荧光分子

作为实时示踪的诊疗一起化荧光/磁共振双模成像纳米探针

。通过分析纳米探针与生物大分子(DNA)的作用方式研究

其识别细胞和金属离子以及靶向性的机理。同时研究纳米载

体接枝药物分子后可控释放药物的有效途径以及作为载体的

纳米氧化物的催化光解水活性。通过磁性纳米粒子接枝稀土

顺磁配合物、药物分子和荧光分子对癌细胞的选择性检测和

作为诊疗一起化荧光/磁共振双模成像探针来实现纳米探针

的多功能化。如铕的稀土配合物和钆的稀土配合物借助聚乙

二醇被有效修饰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这种新颖的修饰策略

不但保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而且为荧

光/磁共振双模造影剂的设计提供了革新性思维。又如把铽

的稀土发光配合物和叶酸靶分子连接在四氧化三铁表面,所

形成的复合物不但在水中发出了很强的荧光且表现出了很长

的荧光寿命,从而使复合物能够作为生物体内一种潜在的荧

光和磁共振双功能造影剂。根据Schiff碱C=N双键对酸不稳

/571/ 荧光/磁共振双模成像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多功能性质研究

定的性质设计合成了磁性纳米载体以碳氮双键连接药物分子

到纳米探针上能显著改善药效并实现了pH控制药物释放。为

解决天然黄酮类抗癌药物的水溶性和体内循环时间短的问题

,我们对磁性纳米粒子表面用端位是胺基的聚乙二醇衍生物

修饰然后与黄酮上的醛基缩合形成Schiff碱C=N双键,从而把

黄酮类物质负载在磁性纳米粒子上。形成色酮-四氧化三铁

纳米粒子复合体系在水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溶解度从2.5

μg/mL增加到633μg/mL)。由于磁性载体和药物通过希夫碱

C=N双键连接,而C=N双键在酸性介质中容易断裂,该药物能在

癌细胞的酸性环境释放出来,实现了pH控制药物释放。相对

游离的色酮药物,与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载体相连的色酮药

物对癌细胞表现出更很好的杀伤力。合成磁性纳米粒子接枝

配合物作为金属离子探针可用于水体系及生物环境中金属离

子的检测和清除。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金属污染对生物

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有效地检测并同时去除废

水中的多种重金属离子且不造成二次污染已成为当前迫在眉

睫的任务。课题组把对金属离子具有超灵敏识别和极强配位

能力的荧光物质修饰在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实现

在水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快速、灵敏地痕量检测,并利用四

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超顺磁性通过外加磁场来达到对有害金

属离子的清除。氢气是清洁能源的代表,所以太阳能光解水

制氢在最近几十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项目制备的纳

/571/ 荧光/磁共振双模成像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多功能性质研究

米WO3.薄膜可以在较低的偏压下获得较高的饱和光电流,光

电流测试表明我们所制备的纳米WO3薄膜具有较高的催化光

解水作用。纳米Fe3O4颗粒修饰氧化石墨烯可催化醛、炔和

胺三分子一步偶联反应。本项目围绕发展具有准确靶向、实

时示踪、多模成像、药物可控释放和纳米催化等多功能磁性

纳米探针,系统发表了SCI收录论文115篇,发明专利1项,累积

SCI他引2032次,其中10篇代表性论文累积被SCI他引454次。

项目执行期间培养博士9人,硕士21人,还创建了兰州大学生

物无机研究所。此外获得二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二

等奖,一项《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出版《综合化

学实验》和《配位化学》教材两部。

/572/ 全自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仪
全自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市场上的绝缘油色谱分析设备均无法做到全

自动分析,只能手动的加平衡气、手动放入振荡设备脱气、

手动对色谱进样等。由于大量的工作都需手动完成,不仅造

成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对操作员的技术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稍

有不慎就会造成分析结果的重复性低、准确性差,甚至会出

现操作失败,需要二次取油进行检测的问题。市场上急需一

款可完全实现自动化的绝缘油色谱检测设备,以避免人工操

作所产生的误差,既可将人力解放出来,同时又可提高工作效

/572/ 全自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仪

率。本成果提供一种全自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仪,该分

析仪自动化程度高、误差小。本成果所提供的全自动绝缘油

中溶解气体分析仪总体上分为自动脱气部分和色谱分析部分

两大部分。以及相关的自动化控制部分。仪器自动脱气部分

采用传统的机械震荡顶空脱气原理。采用自主研发的自动进

样系统,可精准实现自动加平衡气,自动进样等操作,有效的

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过程。该装置采用同步带传动,利用

小型直线电机为动力源,通过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做上下转

动,针头组件可随同步带做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针头组件位

置的精确控制。此系统可满足活塞式脱气瓶中油样的底气加

注,脱出待分析气体的定量提取,以及色谱分析进样等功能要

求。其由针头定位装置,动力驱动机构和一套切换气路组成

,并可通过智能识别功能对整个进取气机构的工作进行自动

化控制。为了实现脱气体积和补入洗脱气体积的自动识别,

仪器配置一个高分辨率的工业摄像头,并搭配发光面积70&#

215;120mm的背景光源,在设备运行流程中可实时的对当前运

行的过程进行观测,通过自行研制的算法对图像中特征图像

的分析实现样品容器中气体的精确定量。振荡脱气部分采用

伺服电机作为脱气动力来源。该元件采用大扭矩伺服电机,

是脱气机构的核心部件,主要满足脱气振荡所需大扭矩和高

速换向的要求,同时起到对活塞式脱气瓶位置精确定位的作

用。此款电机实现了位置,速度和力矩的闭环控制,克服了步

进电机失步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同时又具备较高的

/572/ 全自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仪

适应性及稳定性,可在高转速下持续的正反转运行。从而实

现快速的完成脱气工作。在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盘式脱气定

位器,主要完成对活塞式脱气瓶的固定夹紧、位置定位,以及

传递脱气伺服电机扭矩及转角力的作用。一次能承载16个样

品。色谱分析部分集成了传统的单针三检测器气路分析流程

,采用专用的绝缘油色谱分析柱,高灵敏度氢焰检测器。配合

专用的色谱分析工作站软件。使得整机分析灵敏度优于传统

的实验室色谱分析仪。本成果针对现有绝缘油检测方法中手

动操作较多、分析结果误差较大的现象,采用全自动的方式

对绝缘油中溶解气体进行分析,在操作时,只需将油样放入分

析仪中,分析仪就会自动对油样进行加平衡气、振荡脱气、

进样等动作,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为操作,不仅节省了人力

,同时避免了人工操作所产生的误差,其做样结果具备远高于

人工进样时的重复性及准确性;本发明将脱气及采集分析集

中到一台设备中,无需再使用两台设备来回转移油样,避免了

在转移油样时组分产生回融现象;本发明对油样测试成功率

高,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失误需要重新去现场取油进行再次

分析的麻烦。

/573/ 锦杂101
锦杂10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锦杂101是锦州农科院于1995年以自选不育系375A

为母本,以外引恢复系LR9198(引自辽宁省科学院)为父本组

配的新杂交种。特征特性:锦杂101生育期131天,成株株高

240厘米,穗长34.6厘米,中紧穗型,长纺锤形穗,籽粒白

色,黄壳,单穗粒重89.9克,千粒重32.4克,籽粒淀粉含量

76.38%,粗蛋白含量11.5%,赖氨酸含量0.25%,单宁含量0

.043%。抗丝黑穗病,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于1998年接菌种

鉴定,结果发病率分别为3.9%,无叶部病害,较抗蚜虫。产

/573/ 锦杂101

量表现:锦杂101在1998年辽宁省区试预备试验中,平均亩

产618.4公斤,比对照锦杂93增产18.4%。1999-2000年在辽

宁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14.9公斤,比对照锦杂93

增产12.6%,其中,1999年平均亩产529.7公斤,比对照锦杂

93增产10.3%;2000年平均亩产500公斤,比对照锦杂93增产

14.9%。2001年在辽宁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58.1公斤,比

对照锦杂93增产16.8%。栽培要点:播种期在4月25日-5月

10日为最佳播种期。适宜种植密度为7000株/亩。适宜区域

:辽宁省锦州、葫芦岛、朝阳和阜新南部、铁岭、营口等地

种植。

/574/ 具有肿瘤细胞靶向与内酯型稳定功能的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脂质体的构建与评价
具有肿瘤细胞靶向与内酯型稳定功能的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脂质体的构建与评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基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具有肿瘤细胞靶向与内酯型稳定功能的9-硝基喜

树碱包合物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为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

2012FFA083)。该项目研究应用于药物制剂领域。喜树碱类

药物是一大类抗肿瘤药物,羟基喜树碱、喜树碱、拓扑特肯

等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喜树碱的抗肿瘤药效依赖

于内酯环关键药效结构,并且大多溶解度低、口服生物利用

度差。技术原理:该项目在包合物脂质体载体的基础上,应

用复合磷脂技术和主动靶向修饰,显著改善了载体的稳定性

/574/ 具有肿瘤细胞靶向与内酯型稳定功能的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脂质体的构建与评价

和靶向递药效果,稳定内酯型关键药效形式,最终实现减毒增

效。技术指标:9-硝基喜树碱的稳定性、靶向性、抗肿瘤药

效。1.首次在国内外报道采用主动靶向修饰改善了包合物脂

质体载体的稳定性。2.首次采用荧光技术考察了包合物脂质

体的结构。3.首次采用复合磷脂技术改善包合物脂质体的性

质。4.首次应用包合物脂质体技术解决9-硝基喜树碱的内酯

型稳定性问题。主动靶向修饰的包合物脂质体技术小试阶段

方法成熟,简单可靠,这项技术主要用于稳定性差、毒副作用

大的抗肿瘤药物。本项目技术现在处于实验室小试研究阶段

,包合物脂质体这一载体技术能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

有效性,这一技术是否适用于其他难溶性抗肿瘤药物,还有待

于进一步的研究与证实。无

/575/ 一种烯基琥珀酸酐改性胍胶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烯基琥珀酸酐改性胍胶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基琥珀酸酐改性胍胶压裂液稠化

剂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改性胍胶用的环氧丙烷自身的沸点较

低,原料不易得,反应过程复杂,产品质量不易控制。本发明

一种烯基琥珀酸酐改性胍胶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依

次包括下述步骤:将100g胍胶粉和10~15g烯基琥珀酸酐混

合均匀;配制盐溶液,其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质量

分数为5%;在搅拌状态下以喷雾的方法向胍胶与烯基琥珀酸

酐混合物中加入20-25g盐溶液,并在40~60℃条件下,恒温密

/575/ 一种烯基琥珀酸酐改性胍胶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闭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0~150g的醇洗涤、干燥。

本发明破胶液残渣含量低,减少对地层的二次伤害,促进压裂

施工效果。

/576/ 骨修复用聚乳酸仿生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生物相容性研究
骨修复用聚乳酸仿生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生物相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组织工程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依托“骨修复用聚乳酸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生物

相容性研究(面上)”发表sci论文4篇,分别如下:1.Mech

anicalandAntibacterialPropertiesofOrientedPoly(Lac

ticAcid)2.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polybutylene-t

erephthalate/grapheneoxideinsituflame-retardantmate

rial3.Preparation,structureandflameretardancyofpoly

(butyleneterephthalate)withgradientintumescentfla

meretardantdistribution4.Structureandantimicrobialp

/576/ 骨修复用聚乳酸仿生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生物相容性研究

ropertiesoflong-chainbranchedpoly(lacticacid)授权

发明专利1项:一种聚乳酸取向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中文核心2篇:1.PLA/RTiO2复合材料的紫外光老化行为2.纳

米层状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577/ 发酵分解玉米浆中多糖生产高能量高蛋白饲料的方法
发酵分解玉米浆中多糖生产高能量高蛋白饲料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玉米浆传统利用方法是将玉

米浆直接喷在玉米皮上做成蛋白原料,缺点是:1.多糖不能

被动物吸收,造成动物拉稀;2.硫酸根离子不能被降解,造成

消化不完全;3.无机酸对动物机体造成影响,破坏消化系统正

常运行;4.蛋白质不能被完全吸收,用量大容易造成动物脱水

;5.无机盐吸收过程中,造成动物机体肾脏负担重从而引起病

变。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先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

孢杆菌、酵母菌和米曲霉分别扩大培养,然后加入种子罐培

/577/ 发酵分解玉米浆中多糖生产高能量高蛋白饲料的方法

养60~72小时,得到复合菌液;将玉米浆和水混合加热,然后

在混合液中加入木聚糖酶、葡聚糖酶、蛋白本酶和脂酸酶,

保温发酵;发酵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尿素、磷酸二氢

钾、硫酸镁和饴糖,均匀混合后,调整PH值为5.5~6.5,然后

加入复合菌液,搅拌通氧发酵;发酵好后喷在麸皮或豆粕上,

搅拌均匀后烘干,粉碎至颗粒度<2mm,包装,即制得高蛋白饲

料。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益生菌活菌总数≥5×109CFU/

Kg,有效酶制剂≥3500u/g。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

淀粉加工企业的废弃物玉米浆中多糖含量高,蛋白含量高,经

发酵分解后多糖转化成单糖或双糖,增加能量,无机蛋白质转

化成菌体蛋白,从而提高消化利用率。国内首创采用玉米浆

为营养基培养微生物;2.采用过氧化氢为催化剂分解亚硫酸

盐;3.选用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和米曲霉进

行混合培养,不需发酵过程,而直接将培养后的活菌液接入固

体物上;4.发酵液喷在麸皮上,能够以麸皮为作用底物,适用

性好,能够继续作用,从而提高麸皮利用率;5.产品采用多菌

复合发酵和加入复合酶制剂,共同作用分解,具有成本低分解

效果好的优势;6.多菌发酵能够充分分解多糖,在转化方面速

度快效率高。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

前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技术产品可用于各种畜禽饲料

的生产开发。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就此项产

品已与平顶山正元饲料有限公司、福建科佳生物工程有限公

司等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存在

/577/ 发酵分解玉米浆中多糖生产高能量高蛋白饲料的方法

的问题: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下一

步要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优化、升级生产工艺和生产

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产量。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578/ 磷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磷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盐发光材料制备方法,用于

单金属阳离子磷酸盐和单相多金属阳离子磷酸盐的制备,在

含水的液相体系中,原料为含有PO43-,能溶于酸或水的物质

以及含有相应金属阳离子,能溶于酸或水,与PO43-能直接发

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磷酸盐沉淀的物质。将原料、pH值调

节剂混合后溶于用酸和水,得到澄清溶液。尿素加热分解均

匀释放出OH-使溶液pH值升高,同时生成不溶于该液相体系的

磷酸盐。经洗涤、干燥、球磨、高温煅烧得到最终产品。具

/578/ 磷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有工艺简单、流程短,易于控制,成本低廉,煅烧温度较低,颗

粒尺寸分布比较均匀,荧光性能好等优点。

/579/ 一种树枝状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
一种树枝状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树枝状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的

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一种无

支持电解质的银氨络离子稀溶液,采用恒电位阶跃法在钛片

表面上沉积具有树枝状结构的银纳米颗粒,其工艺过程为:

以硝酸银为银粒子来源,通过加入氨水形成银氨络合物来控

制晶核的生长速度和方向,从而控制颗粒尺寸和形状;同时通

过改变电位、浓度、不同价态金属离子添加剂等因素,进一

步达到控制银纳米颗粒形状的目的。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

/579/ 一种树枝状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

无污染、无公害、安全性好,是一种制备具有特殊树枝状结

构的新型纳米颗粒的新方法

/580/ 全色堆栈式倒装RGB Micro-LED芯片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全色堆栈式倒装RGB Micro-LED芯片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色堆栈式倒装RGBMicro-LED芯片

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衬底和在衬底上外延生长的蓝、绿

光LED外延层,以及在蓝、绿光LED外延层上继续生长的红光

LED外延层;然后通过刻蚀和沉积技术在所述外延层上分别制

作红光、绿光和蓝光Micro-LED电极,并采用金属互连线将各

个Micro-LED相连形成可独立寻址、高集成度的RGBMicro-L

ED阵列。本发明显著提高Micr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同时也

省去了传统RGBMicro-LED制作过程中巨量转移这一步骤,避

/580/ 全色堆栈式倒装RGB Micro-LED芯片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免了转移率低、一致性差等问题。

/581/ 咪喹莫特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咪喹莫特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咪喹莫特化合物于1983年在美国和欧洲等地申请了

专利,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也没有申请我国行政保护。目前

在我国市场上有进口和国产咪喹莫特,国内具有生产批文的

厂家有包括我公司在内的六家。虽然现在咪喹莫特在我国还

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它,国内市场的销售也刚刚起步,但据有关

人士分析,今后咪喹莫特在我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们采用该路线制备咪喹莫特,但其与国内先进生产技

术相比没有优势。生产成本也比较高,试剂成本达到了8700

/581/ 咪喹莫特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元/公斤。一些反应溶媒由于使用量大,而又没有进行回收套

用,对环境污染大。有必要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使优化后

的工艺重量收率达到40%以上,成本达到5000元/kg以下,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

/582/ YD103-4N电动式纸盆扬声器
YD103-4N电动式纸盆扬声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主要配套于18英寸和14英寸彩色电视机

上。该产品的纸盒深度较深,超出于同类口径扬声器,纸盒

的强度增强,从而满足了功率的要求,还在不改变材料的情

况下,高频有所展宽。

/583/ 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管线固定器
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管线固定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管线固定器,包括

外围无纺布手术洞单,所述外围无纺布手术洞单的中心处设

置有手术单孔洞,所述手术单孔洞的四周设置有内无纺布手

术洞单,所述手术单孔洞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卡线槽,所

述内无纺布手术洞单上设置有Ⅰ型管道卡、Ⅱ型管道卡、缝线

卡,所述缝线卡底部设置有缝线卡底座;所述外围无纺布手术

洞单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翼保护巾;所述外围无纺布手

术洞单上设置有手术器械袋。2、缝线卡的材质为医用硅胶

/583/ 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管线固定器

。3、外围无纺布手术洞单的背面通过医用双面胶带与下面

的手术单粘结在一起。4、管道卡巧妙地固定体外循环管道

,卡线槽能最简洁的固定心内缝线,手术器械恰当的放置在手

术器械袋内,取放方便,特制的侧翼保护巾能保证手术视野的

整洁。5、本项目明显的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减

少感染几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584/ 猪用配方稀土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
猪用配方稀土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从单一稀土元素入手,研究不同的单一稀土元素添

加到猪饲料中的饲喂效果,从中筛选出最佳的单一稀土元素

;其次,将各单一稀土元素与多种阴离子复合,再进一步试

验,从中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化合物;第三与其他营养元素配

合,研制成猪用配方稀土添加剂。经三年十四个正规试验,

结果用猪用配方稀土添加剂喂猪后,均表现出食欲旺盛、皮

红毛光、不易腹泻、生长加快等特点。平均增重比对照增加

15.8%,饲料转化率提高11.4%。目前已在湖南、四川、广西

/584/ 猪用配方稀土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

、韩国等地推广50多万包。

/585/ 冬虫夏草菌丝活性成分提取及产品研发
冬虫夏草菌丝活性成分提取及产品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西宁市科技局先立项后补助项目,冬虫夏

草作为珍稀名贵中藏药材是青海省的优势资源,资源稀缺性

明显,该项目利用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为主要原料,提取活性成

分多糖和腺苷。其中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腺

苷具有保护神经,减慢心率,抗辐射抗惊厥参与人体代谢和生

理调节的作用。利用富含冬虫夏草菌丝活性成分多糖和腺苷

的菌粉与羊肚菌酶解粉、动物蛋白水解粉、泡菜发酵液冻干

粉等组织配伍出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粉,具有调节人

/585/ 冬虫夏草菌丝活性成分提取及产品研发

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功效。

/586/ 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
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高分子材料
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业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520081979.X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586/ 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721157540.6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721157584.9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586/ 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2017210497221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586/ 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201511009048X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586/ 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
技术详情

  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究了长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LFT)专有技术,集成了国内外先进LF

T技术链、产业链、市场创新链等综合解决方案。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制造,融机、电、仪、设计开发与高

分子材料工艺技术为一体,实现行业领先的现代化生产制造

平台,形成集设计开发、制造与应用三大关键技术于一体的

综合优势。

/587/ 杏仁系列产品的研制
杏仁系列产品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新产品加工项目。该项

目针对山西省丰富的杏仁资源和市场对杏仁保健食品的需求

进行了杏仁系列休闲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研制的产品有果味

糖衣类、琥珀类和酥香类,3类型13个品种。研制出的产品

技术含量高,产品形式新颖、口味诱人,是很好的杏仁保健

食品。杏仁富含不饱和和脂肪酸,蛋白质、钙、铁、锌寻多

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营养丰富。杏仁具有润肺、三寒、降

低胆固醇等多种保健作用。世界上最长寿的洪礼族和菲律宾

/587/ 杏仁系列产品的研制

土著常年食用杏仁等含苦杏仁丰富的食物,他们与包括肿瘤

在内的文明病无缘。因而杏仁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原料。

我国年产苦杏仁24000余吨,山西3000多吨,全国年产仁用

杏仁3800多吨,山西近1000吨,资源丰富。过去以出口为主

要销路。目前市场上的杏仁食品以杏仁露、杏仁露等饮料类

产品为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该项目研究结合我省农产品

资源和生产实际,采用自行设计的苦杏仁脱皮和脱苦方法效

果好;对加工需用的九十种国内外不同品牌的香精进行了对

比筛选,选出可适用的品种。糖衣杏仁的加工多种工艺环节

的试验条件。而且其试验结果证明,微波不仅熟化速度快,

而且省能源。该项目从原料预处理到多种产品的生产工艺,

形成了系统的核果仁类休闲杏仁食品加工的成套技术;具有

独特的创新性,对我国杏仁新产品的开发,杏树产业的发展

,等多方面都有主要的意义。

/588/ 汽车制动踏板及支架总成
汽车制动踏板及支架总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汽车制动踏板领域,具体属于汽

车制动踏板及支架总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

制动踏板及支架体,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制动效果好。①课题

来源与背景:汽车制动踏板用于限制动力的踏板,即脚刹(

行车制动器)的踏板,制动踏板用于减速停车。它是汽车驾

驶五大操纵件之一。使用频次非常高。驾驶人掌握如何直接

影响着汽车驾驶安全。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汽车制

动踏板及支架总成,包括有1、制动支架体;2、制动支架体的

/588/ 汽车制动踏板及支架总成

底座上安装有固定螺栓;3、制动支架上部侧壁铰接有制动踏

臂;4、制动踏臂外端设有制动踏板套;5、制动支架体上端铰

接有摆动块;6、摆动块与制动支架体之间连接有制动拉簧;

7、摆动块与制动踏臂顶端之间连接有制动行程调整螺杆,制

动行程调整螺杆两端分别与摆动块、制动踏臂相外商铰接;

8、制动支架体外侧固定连接有真空助力器支架,真空助力器

支架上端设有装配螺栓;9、制动支架上设有制动灯开关支架

;10、制动灯开关支架上安装有制动灯开关,制动行程调整螺

杆与制动踏臂之间通过固定销轴相铰接。③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支架体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

旋转制动行程调整螺杆可以调节长度,从而控制有效制动行

程,同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大大较低了生产成本,且汽车制

动效果好。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我公司是

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专业生产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汽车

配件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从1972年起就为安徽省江淮

汽车集团生产配套,已有40多年历史。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力

量雄厚,检测手段齐全。公司于2002年3月通过了ISO9000质

量体系认证。为规范汽车行业质量标准,2007年公司又通过

了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2009年被江淮汽车集团授予产

品质量贡献奖。汽车制动踏板适用于江淮汽车的重卡、轻卡

汽车所用,安全性能好。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不存在问

题。制动支架体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旋转制动行程调整

螺杆可以调节长度,从而控制有效制动行程,同时具有结构设

/588/ 汽车制动踏板及支架总成

计合理,大大较低了生产成本,且汽车制动效果好。⑥历年获

奖情况: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工业发展先进企业”、“明星贡献

企业”、“先进集体”、“阜阳市重点培育企业”、“区长

质量奖”、安徽省“A级纳税信用单位”、安徽省“两化融

合示范企业”等称号,2016年5月被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

16年10月分别被评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2017年8月25日公司在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

精特新版挂牌。

/589/ 种植牙即刻负载的生物力学研究
种植牙即刻负载的生物力学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无牙牙合下颌骨,建立

含即刻负载种植体的完整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咀嚼

肌载荷下比较延期负载和即刻负载时骨界面应力、应变及位

移分布情况,分析即刻负载时不同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对应力

、应变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下颌骨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

分析各向异性模拟种植体骨界面生物力学分布的影响。研究

结果提示:即刻负载时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分布规律与

延期负载时相似,受到侧向力时应力、应变增大的,种植牙

/589/ 种植牙即刻负载的生物力学研究

即刻负载技术是可行的。增加种植体的直径和长度都可降低

骨界面颈部应力和应变,并且直径的改变对生物力学的影响

更显著。即刻负载种植体的直径至少要4.1mm,骨量充足时

尽量选用直径4.8mm的种植体,长度至少要10mm;而且要尽

量避免受到非轴向力。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种植体骨界面

应力、应变及位移值均增加。倾斜30度种植时,种植体骨界

面应力显著性增加,建议种植体倾斜角度应小于30度。种植

牙有限元分析时,下颌骨各向异性模拟会明显影响骨界面应

力和应变值,并以增加为主,我们在生物力学研究中更应注

重下颌骨各向异性的材质力学特性。课题组在国内外最先报

道了建立包含即刻负载种植体完整下颌骨的高质量的下颌骨

模型,并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即刻负载时骨界面的生物力学

分布,研究倾斜植入种植体对种植体骨界面生物力学的影响

,种植体即刻负载及延期负载时种植体骨界面生物力学(应

力、应变及位移)分布情况的差异;在国内最先综合报道了

建立含种植体完全正交各向异性的完整下颌骨模型,并研究

分析下颌骨各向异性模拟对种植体骨界面生物力学分布的影

响。该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3篇,参加国内外会议交流5次

,其中国外英文杂志4篇(SCI收录3篇),国家一级杂志论文

5篇,被文献引用20余次。该研究为种植牙即刻负载的临床

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对推进种植牙即刻负载技术

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推进种植牙有限元分析的发展。

/590/ 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内功角自稳定后馈补偿控制方法
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内功角自稳定后馈补偿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内功角自稳定后

馈补偿控制方法,根据电机的三相反电势和三相电流得到反

电势和电流的角度值,根据反电势和电流的角度差计算内功

角补偿值。基于内功角补偿值计算αβ坐标系下的电压矢量,

利用PWM计算模块产生PWM波,驱动逆变器的开关管,进而带动

电机,实现内功角的自稳定后馈补偿。有益效果是:无刷直

流电机为感性负载,电机相电流会滞后反电势,滞后角度随着

电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本发明方法,对滞后角度进行自稳

/590/ 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内功角自稳定后馈补偿控制方法

定后馈补偿,保证了无刷直流电机在不同的转速情况下相电

流和反电势的同相位,使得电机在相同的定子电流和反电势

情况下输出最大的电磁转矩。

/591/ 基于Pt反应电极的气体传感器及温度补偿方法
基于Pt反应电极的气体传感器及温度补偿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t反应电极的固体电解质气

体传感器及温度补偿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Pt反应电极、固

体电解质晶片,该固体电解质晶片一个端面连接带第三引线

的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Pt反应电极采用MEMS工艺制备

在固体电解质晶片的另一个端面上,该Pt反应电极为带状结

构,其两端头分设于固体电解质晶片端面过直径方向相对的

边沿,并分别连接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该带状电极沿固体电

解质晶片端面的平面呈迂回布局。第一、第二引线之间连接

/591/ 基于Pt反应电极的气体传感器及温度补偿方法

电阻信号转换电路,将温度变化造成的Pt反应电极电阻值变

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对

初测得到的反映气体体积分数的电动势信号进行补偿,消除

温度变化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592/ 集装箱码头自动导引车(AGV)分布式浅充浅放循环充电技术及系统
集装箱码头自动导引车(AGV)分布式浅充浅放循环充电技术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属于新能源与节能领域,首次提出了浅充浅

放的电池利用模式,研发了长寿命、高倍率、大电流充放能

力钛酸锂电池的AGV电池动力系统,创新开发了集装箱堆场海

侧交互区装卸作业和机会充电并行的AGV循环充电技术,有效

降低了AGV配比值,首次提出了基于四连杆机构的高度自适应

AGV车载可伸缩集电器技术,攻克了基于橡胶保护套及温控加

热带的滑触线供电技术,集成研发了基于防雨、防尘、防冰

雪滑触线的AGV充电系统,首次开发了与AGV循环充电策略相

/592/ 集装箱码头自动导引车(AGV)分布式浅充浅放循环充电技术及系统

匹配的循环充电实时管理与控制技术及系统,实现了自动化

码头装卸作业过程中TOS和ECS对AGV车组充电的实时管理,始

终确保AGV电池电量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经过实际使用

,该循环充电系统基本可以满足AGV正常的运转需求,除了大

大降低了整个自动化码头的运行风险外,可节省初期投资及

后期运行维保费用共1.4亿元;单机自重降低30%,能耗降低2

5%,每年可节省能源消耗约250万元;浅充浅放的电池使用模

式,电池组寿命延长5-7倍,节省后期设备投入约6000万元。

以10年为一周期计算,共计节省各项成本约3.3亿元。另外,

由于实现了AGV不停车补充电能,最大程度提高了AGV的利用

率,水平运输系统装卸效率可以提高2.5%,具有非常良好的前

景。

/593/ 基于抗肿瘤、对抗迟发型变态反应白鲜活性成分的研究
基于抗肿瘤、对抗迟发型变态反应白鲜活性成分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白鲜皮为芸香科白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Dic

tamnusdas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目前大部分来源于

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内

蒙古、河南、山西等地。白鲜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

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多用于治疗湿热疮毒、黄

水淋璃、湿疹、风疹、皮肤瘙痒、疥癣、黄疽和急慢性肝炎

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中,人们发现白鲜皮具有抗菌及抗HI

V、抗炎、抗虫、抗过敏、止血、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

/593/ 基于抗肿瘤、对抗迟发型变态反应白鲜活性成分的研究

物活性。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以白鲜皮的粗提取物为研究对

象,因此对白鲜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性的分离获得单体化

合物,继而做更深入的药理活性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的创新性

。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且随着环境的

恶化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世界上对癌症的治疗手段主

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化学药物治疗等,化学药物虽然

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但其副作用较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

同时正常细胞同样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故而开发出疗效

明显且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至关重要。Ⅳ型变态反应也称

为迟发型过敏反应,是T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弱接触变应原

只能引起一些易感个体产生变态反应,但这些易感个体为什

么会引起变态反应的原因,目前尚待研究。2007年,本课题组

在对白鲜种植资源调查研究中,发现内蒙民间用白鲜皮粉末

治疗恶性肿瘤并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性疾病.2009年起,课题组

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白鲜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层进

行了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通过采用MTT体外活性跟踪方法

,从乙酸乙酯有效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柠檬苦素类化合

物,其中5个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经过初步的活性实验证

实化合物dasycarpusacid具有抗脑胶质瘤的活性。为此对白

鲜皮抗肿瘤及迟发性变态反应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实验采用

乙醇对白鲜皮提取;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正

丁醇依次萃取;每个萃取部位进行活性筛选,确定活性部位。

在TLC及HPLC分析结果指导下对白鲜皮的乙酸乙酯萃取层采

/593/ 基于抗肿瘤、对抗迟发型变态反应白鲜活性成分的研究

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Sephadex-LH(20))、

中压液相色谱(MPLC)、制备TLC、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H

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高分辨质谱(

HR-MS)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式;采用一维核磁共振(

1D-NMR)技术测定1H-NMR,13C-NMR光谱,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2D-NMR)测定H-H,C-H相关二维谱,解析谱图确定化合物的

结构。实验由白鲜皮中共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紫外光

谱、红外光谱、旋光、液质联用以及核磁共振等手段鉴定了

其化学结构。其结构分别为:化合物1白鲜酚酸A,化合物2白

鲜酚酸B,化合物3柠檬苦素,化合物4吴茱萸苦素,化合物5梣

酮,化合物6黄柏酮,化合物73-[(1R)-1,2-二羟乙基-4-甲

氧基-2(1H)-喹啉酮,化合物8异阔戴明,化合物9白鲜碱,化

合物10大叶桉亭,化合物114-甲基喹啉酮,化合物123-醛基吲

哚,化合物13尼克酰胺,化合物145-羟基尼克酸甲酯,化合物

155-羟甲基呋喃甲醛。化合物类型分别为生物碱类化合物4

个,柠檬苦素类化合物4个。并且化合物化合物1,2为新化合

物;化合物11-15为首次从白鲜皮中分离。活性测试对确定结

构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在细胞培养板上观察被测物质在体外

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或杀伤作用,采用四氢唑盐酶还原法

(MTT)或黄酰罗丹明B法(SRB)测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

生物效应。柠檬苦素类化合物采用SRB和MTT方法进行药效学

研究,确定体外对肿瘤株生长的影响,将体外药效结果好的新

/593/ 基于抗肿瘤、对抗迟发型变态反应白鲜活性成分的研究

柠檬苦素进行裸鼠的异体移植瘤的体内动物实验,以进行整

体药效学评价,同时采用半合成等结构修饰等方法,人工合成

类似的柠檬苦素类衍生物,研究其在体外对脑胶质瘤细胞株

生长的影响,找出白鲜皮中柠檬苦素抗肿瘤的活性药效基团

,探讨其构效关系。可能的条件下,筛选其他活性。通过对白

鲜皮提取分离所得到的化合物1-12进行MTT抗肿瘤活性筛选

,化合物白鲜酯A3和化合物白鲜酚碱1对U251脑胶质瘤细胞、

Bel-7402具有明显的增值抑制作用;而其他化合物未见明显

的抑制作用。采用对经ConA干预后的致敏及未致敏小鼠脾淋

巴细胞增殖是否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致敏小鼠淋巴细胞增殖

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对非致敏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具是否有增

殖作用筛选对抗迟发型变态反应活性成分。白鲜碱对经Con

A干预后的致敏及未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

作用,梣酮作用较白鲜碱稍差,但体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对致

敏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对非致敏小鼠淋巴细胞

增殖具有增殖作用,其余四种化合物对二者均无明显作用。

/594/ 防酸防硫地面测试装备
防酸防硫地面测试装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防酸防硫地面测试装备来源于2008年立项的国家科

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21之课题5“

复杂深井随钻测录、酸性气层测试等技术与装备”研究任务

,课题编号2011ZX05021-005。经过“十一五”期间三年的研

究和试验,课题组筛选了几十种耐酸压力容器材料,采用特殊

工艺制造的防酸防硫地面测试装备既满足了高压容器和装置

的强度要求,又满足了耐酸耐硫腐蚀性能指标的工艺要求,最

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了国家检测部门的检测

/594/ 防酸防硫地面测试装备

。其中关键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目前本课题已完成了

任务合同书规定的研究内容,通过了集团公司组织的项目验

收。自主研制开发了防酸防硫地面测试装备,包括井口管汇

及安全控制装置、三相分离器、蒸汽热交换器及其他配套设

备;形成了酸性浓度、酸性气体(H2SCO2)含量和设备腐蚀

状况的在线监测及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H2S防护全封闭地面

测试流程。实现了深井和超深井酸化压裂测试过程中对高酸

性流体的分离计量,解决了酸性介质对压力容器设备腐蚀损

害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该装备采用合金材料及复

合工艺技术制造,抗酸浓度小于等于15%,防硫级别FF级,适用

处理酸液PH值为2~5,日处理液量2000m3、天然气量160

15;104m3。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外高级别防酸防硫地面测试设

备空白,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获得

2011年度渤海钻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和创业二等奖。

/595/ 右旋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酒石酸盐
右旋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酒石酸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项目产品以

邻氯苯甲醛、氰化钠、甲醇、酒石酸为主原料,碳酸氢铵、

催化剂、液碱、活性碳、硫酸、氯化亚砜、二氯甲烷为辅助

原料,经过环合、水解、脱色、中和、酯化、析晶、拆分、

干燥等步骤得到右旋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酒石酸盐。同时大大

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大的社会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外观白色结晶颗粒比旋度[α]20D[5.0g

/595/ 右旋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酒石酸盐

,在c(HCl)=1mol/L盐酸中]+84°~+90°含量

(高氯酸法)≥98.5%水分(卡尔费休法)≤0.5%吸光值[C=1

0,410nm]≤0.05溶清度C=30%,CH2Cl21#~3#pH值C=16.5-6.8

二、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右旋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酒石酸盐是

合成氯吡格雷的重要中间体。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和中风的有效药物,通

过抑制ADP途径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立项

的目的就是寻找一种安全可靠,收率较高且环境友好的邻氯

苯甘氨酸的制备方法。本试制产品附加值较大,工艺废水、

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少,符合绿色化工的要求。该项目属于国

家鼓励,园区支持的项目。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生

产成本,减少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水排放,具有很大的

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

水平,是一种环保型医药中间体,对增加企业产值、提升企业

品牌、推动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扩大医药中间体销售市

场都有一定的作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经

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596/ 酶法合成熊去氧胆酸的工艺研究
酶法合成熊去氧胆酸的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如下:一、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

:地方计划-中山市科学技术局立项2、立项编号:2015A20

233、研究时间:2014年12月1日-2017年5月31日二、技术原

理及性能指标1、关键技术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为利用从大

肠杆菌中提取的氧化酶和还原酶,在水溶液状态下,能够发挥

酶自身能与底物高效结合的优势,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鹅去

氧胆酸转化为熊去氧胆酸。本项目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

在于以下几点:1)研究采用诱导培养技术,使大肠杆菌分别

/596/ 酶法合成熊去氧胆酸的工艺研究

产生目标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再

利用细胞破碎技术,离心纯化将两种酶提取出来。2)探索在

最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在原料水溶液中加入两种酶,采用一步

氧化还原反应,将鹅去氧胆酸氧化成7-羰基石胆酸(7-KLCA

)后,再将7-羰基石胆酸转化成熊去氧胆酸。3)使用乳酸脱

氢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研究适宜的辅助因子再生问题,能够将

反应混合物中形成的共产物更容易地去除,进一步提高产品

的收率。2、性能指标1)打通了一条以鹅去氧胆酸为原料生

产熊去氧胆酸的工艺路线,并优化了工艺技术,形成半酶法合

成熊去氧胆酸新工艺1项,且已经进行生产。2)已申请了1项

酶法合成的发明专利--一种熊去氧胆酸制备方法(2016101

92346.5)。3)产品转化率与收率:鹅去氧胆酸合成熊去氧

胆酸转换率95%以上,产品收率高于90%。4)产品质量:符合

中国药典、欧洲药典EP7.0的质量标准要求。5)产品含量:

产品含量不低于99.0%,产品纯度不低于99.0%。6)产品产能

:目前,酶法生产的熊去氧胆酸每月生产4吨左右,年产能达

到40吨。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成功打通了一条酶

法生产熊去氧胆酸的生产工艺,实现了生物酶法在工业化生

产中的实际应用。2、熊去氧胆酸转化率由原来的80%提高至

95%,含量99.0%以上。3、反应条件温和,生产过程中没有使

用到溴素、金属钠等危险品,对环境友好,真正达到清洁化生

产。4、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首家使用酶法工业化生产熊去氧

胆酸原料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四、技术的成熟程

/596/ 酶法合成熊去氧胆酸的工艺研究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采用无污染、转化效率高的生物

酶法代替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随着环保产业的推进,医药领

域向节能环保的“绿色模式”转变已经成为行业中的共识。

因此,在环保压力持续上涨的环境下,用生物方法生产传统化

学药将成为未来化学原料药制造业的必然趋势。项目的实施

符合中国原料药产业升级和污染控制的需求,也符合中国药

品质量提升目标,也将带动国内原料药企业积极创新,采用新

的生物合成工艺,这对原料药的环保、质量和成本控制都非

常有利,我们也将发挥一贯作为胆酸系列产品领军企业的优

势,促进熊去氧胆酸的清洁生产工艺。五、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该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销售,2017年销售收入2个多亿

,2018年预计营业收入2.7个亿,该成果目前未出现问题。六

、历年获奖情况最近几年,公司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和资质证

书,具体包括2007年~2012年连续五年获“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2009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山市工程技术

研究开发中心”、“熊去氧胆酸原料药生产证书”、“广东

省名优企业”;2010年获“熊去氧胆酸原料药GMP证书”;20

11年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证书,2011年通过ISO1

4001环境认证,2011年熊去氧胆酸、7-ANCA、头孢唑肟酸等

获得“中国名优产品”;2012年公司通过高企复审、清洁生

产认证等;2013年获得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证。2015

年成功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

/597/ 一种用于金属疲劳裂纹扩展实验的摄像头安装与调节装置
一种用于金属疲劳裂纹扩展实验的摄像头安装与调节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用于金属疲劳裂纹扩展实验的摄像头安装与调

节装置可用于观察、发现和检测在役设备在承受动载荷作用

下的损伤情况。一种用于金属疲劳裂纹扩展实验的摄像头安

装与调节装置,涉及摄像头安装与调节技术领域,包括摄像头

安装机构、垂直方向调节机构,水平方向调节机构、两处36

0°旋转机构和连接固定机构。整个装置主体采用注塑

型材和金属型材材料制作。垂直方向调节机构由螺纹杆、螺

纹环和固定杆组成;水平方向调节机构由旋转直杆和带孔旋

/597/ 一种用于金属疲劳裂纹扩展实验的摄像头安装与调节装置

转紧固件组成;360°旋转机构,分别由带孔旋转紧固件

、定位螺栓组成和平移圆台、万向杆组成。垂直方向机构与

水平方向机构由旋转紧固件连接,旋转直杆经旋转连接件连

至平移圆台,万向杆顶端与摄像头安装机构连接。本发明具

有结构合理简洁,牢固可靠、可移动、可拆卸,稳定性高,无

松动、无摇晃,成本低,安装精度高的特点。研究成果已经应

用于高速列车高强铝合金焊接接头的疲劳损伤检测中,高速

列车高强铝合金焊接接头是高铁车体结构的最薄弱环节,由

于焊接热循环破坏的高强铝合金母材在热处理状态的最佳性

能,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强度下降,软化区的硬度比母材大大降

低,是车体焊接结构的薄弱环节。而另一个薄弱环节是焊缝

金属,由于焊缝的填充金属采用的非热处理强化的焊丝,因此

,焊缝的强度也只有母材的70%左右,成为焊接接头的另一个

薄弱环节。高速列车在运营中受到动态载荷的作用容易产生

疲劳损失,对疲劳损伤进行实时监测非常关键,研制的装置可

对高强铝合金等金属疲劳裂纹扩展实验进行实时观察和检测

,研究在役设备在承受动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扩展过程。

/598/ 一种微波频段下铁电材料铁电性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一种微波频段下铁电材料铁电性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频段下铁电材料铁电性的测

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测试电路板包括三个微带二端口网络,分

别为直通网络、延迟网络、开路及测量网络,从两端到中间

均依次有同轴接头、微带线、高阻四分之一波长短路枝节、

耐高压带通滤波器、直流馈电电路;将高压源分别连接在三

个微带二端口网络的直流馈电电路上,为待测样品提供直流

偏压;计算机从矢量网络分析仪中读取三个微带二端口网络

的S参数,并根据读取的S参数计算出铁电材料的介电常数。

/598/ 一种微波频段下铁电材料铁电性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可以测量微波频段下待测样品的介电常数;降低滤波

器的差损,提高测量精度;保证高压测量时矢量网络分析仪的

安全。

/599/ 磁控溅射镀膜软件
磁控溅射镀膜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磁控溅射镀膜软件主要功能及技术特点:溅射镀膜

控制软件主要是利用气体放电产生气体电离,其正离子在电

场作用下高速轰击阴极靶体,击出阴极靶体原子或分子,飞向

被镀基体表面沉积成薄膜,磁控溅射镀膜实现镀膜精密控制

的系统功能。磁控溅射镀膜实现镀膜精密控制的系统功能。

磁控溅射镀膜软件系统有直观性、快捷灵活性、稳定性等功

能及技术特点。

/600/ 特种麦芽制备及配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特种麦芽制备及配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特种麦芽制备及配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属

于生物领域,主要应用于制造业。该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了研究:(1)特种麦芽特征性指标的解析该成果在

麦芽香气物质检测技术及制备技术等特征性指标进行研发:

建立了13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和含氧杂环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明确关键麦香物质制麦过程变化规律,形成调控模型;痕量检

测技术能够确定高麦香麦芽、高焦糖香气麦芽典型风味物质

及其阈值,建立了关键制备技术和质量标准。(2)特种麦芽

/600/ 特种麦芽制备及配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特征性指标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酶促反应机理,研究了特种

麦芽焦糖香气产生机理,系统研究焙焦设备、糖化工艺、入

炉水分、焙烤温度、焙烤时间等制麦关键点,对4-羟基-2,5

-二甲基-3(2H)-呋喃酮(DMHF)含量的影响并识别出主要

影响因素。创新了高温短时发芽技术,使绿麦芽在短时间内

高效降解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建立了高焦糖香气焦香麦

芽短时制备技术。(3)特种麦芽特征性指标预测模型的建

立从机理上针对特种麦芽美拉德反应机理及生色团形成途径

进行揭示,首次在麦芽和啤酒行业建立三维色彩评价体系,量

化了特种麦芽色彩Lab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从而形成特种

麦芽色彩调控模型,最终建立黄色、红色、黑色等特种麦芽

大试制备技术。(4)下发酵酒液麦芽配方特征性指标调控

技术的建立基于拉格酒液颜色均呈黄色的现状,进行特种麦

芽配方复配技术研究,通过黄色、红色生色团的叠加及消减

效应,建立了黄色、红色、黑色系拉格酒液原料配方标准,形

成酒液色彩调控技术。(5)上发酵酒液麦芽配方特征性指

标调控技术的建立基于酒液风味多元化需求,优选不同品类

特种麦芽进行原料复配研究,确定原料配方麦香物质含量与

酒液麦香物质含量的关系,建立酒液麦香物质预测模型,实现

了从源头原料控制酒液风味的跨越。该成果已实现了应用,

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修订国标啤酒原料质量要求第2部分:

啤酒麦芽,取得经济效益8124万元,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601/ 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膜制备方法
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膜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克服了现有镁合金表面处理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

结合溶胶-凝胶(Sol-Gel)湿法涂层技术的优点和电镀层的

特点,在镁合金基体上采用Sol-Gel技术得到多层纳米级的

氧化物保护薄膜,并在溶胶涂层上实施镀层,形成具有功能

梯度性保护的涂层,该功能梯度层具有与镁合金基体的结合

力好、膜层致密、耐腐蚀性好的优点,对镁合金基体材料起

到很好的耐蚀防护作用。该方法简单,安全性高,便于得到

可以应用到工业上的防腐蚀镁合金,从而使镁合金的应用得

/601/ 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膜制备方法

到进一步的扩展。

/602/ 花生低温压榨及固体吸附脱酸技术研究
花生低温压榨及固体吸附脱酸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花生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年产量达1400

万吨以上,除直接食用和其它食品原料外,约有55~60%用于

制油和获取花生蛋白。花生仁的粗脂肪含量在40~60%之间

,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食用植物油。花生蛋白含量25~36%,

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较完全,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须氨基酸,且

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我国是一个蛋白资源不足的国家,

用花生制取优质的植物油和花生蛋白已经成为花生利用重要

的发展趋势。而低温压榨制油是制取优质油脂和蛋白最佳工

/602/ 花生低温压榨及固体吸附脱酸技术研究

艺,也是提升花生加工效益,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1.项目以花生仁为原料,根据花生仁冷榨制油的条件参数,成

功的研究试验了组合型的双螺旋啮合结构,对现有双螺旋榨

油机实施了改进创新,使之花生仁冷榨两次压榨干饼残油低

于6%,比现有水平干饼残油降低15%左右。该机除用于花生外

,设计了多套螺旋组合,用于核桃、紫苏等其它高含油料低温

压榨以及所有油脂热榨。2.通过对活性白土等进行碱化处理

,研究开发了固体精炼脱酸剂,对低酸价花生油进行吸附脱酸

,对于酸价3~4(KOH)/(mg/g)的低酸价花生油可以达到

一级花生油质量标准。研究改进设计了新型低残油双螺旋低

温榨油机。改进后该设备一次冷榨花生仁干饼残油≤10%,二

次压榨干饼残油≤6%,比现有同类榨机降低残油降低15~20%

。在国内首次对花生油固体碱精炼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开

发了一种适用于酸价油精炼的固体精炼剂,具有明显的脱酸

效果;利用固体碱对花生油进行了精炼试验,脱酸效果可达到

国家一级油标准。所研究开发的固体碱精炼技术适用于其它

低酸价油精炼。实现了花生压榨、精制全程低温生产。通过

双螺旋低温压榨创新改进、固体碱开发、固体碱精炼工艺研

究、固体碱精炼对花生油风味的影响等技术集成,实现了花

生从压榨到精制全程低温化,提高了花生加工附加值。本课

题研究以花生仁为生产原料实现全程低温制油。项目技术还

可以应用于其它油脂低温压榨和固体碱脱酸,如:菜籽油、

大豆油、茶籽油、核桃、紫苏等,特别是用于高品质低酸价

/602/ 花生低温压榨及固体吸附脱酸技术研究

油脂加工。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研究出一种从油脂提取到精

炼过程均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新技术;此技术不采用(或少

用)化学试剂,以选择性吸附材料开发为基础,采用物理吸附

或化学吸附的方法去除掉油中杂质,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一

些活性成分,实现制油技术的绿色、环保和低碳,并为开发新

一代油脂—功能性油脂打下良好基础。该项目成果已经成熟

可以应用于生产。双螺旋榨油机获2007中国粮油学会科学进

步二等奖。

/603/ 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优化设计
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优化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因其相邻层间的旋

向相反,从而可达到钢丝绳中的力矩平衡,实现不(微)旋转

的目的,因而,多应用于对钢丝绳抗旋转要求较高的场合;

但该类钢丝绳因绳中股数较多,多层捻制,因而绳中应力消

除较难,抗冲击性能较差,易出现打扭、分层(起灯笼)问

题。项目组与某钢绳厂合作多年,有较强的技术支持与实验

条件。本项目拟针对该类绳的使用特点,(1)涉及新型结

构,解决抗旋转性问题;(2)设计加工工艺的控制参数、

/603/ 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优化设计

控制方法、要求,解决钢丝绳打扭、分层(起灯笼)问题;

(3)进行钢丝绳使用材料的研究,选用符合要求的盘条材

质,制定热处理及冷加工工艺,达到高强度的目的;同时提

高钢丝绳的抗疲劳性能。备注:需求资金:六万元

/604/ 磁光存储薄膜的磁和磁光性能研究
磁光存储薄膜的磁和磁光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探讨了影响磁性薄膜和纳米金属小粒子的磁

性物理机制,研究了纳米级CoxPt1-x等磁性金属与非磁性金

属的合金膜,为开发实用化的、适应不同需要的多层磁性膜

奠定了基础,它们有望成为对短波长激光记录灵敏的、稳定

的和可擦重写的海量信息存储介质,对超高密度磁光盘的开

发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605/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与抗凝血性能研究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与抗凝血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壳聚糖改性材料优异的血液相容性,使其在生物医

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研制性能优良的抗凝血壳聚糖

材料,课题组利用壳聚糖制备了结构与天然抗凝血材料肝素

相似的磺化6-羧基壳聚糖,并初步研究了其结构、理化性能

和血液相容性。1.制备了两性了6-羧基壳聚糖。在冰乙酸介

质中,经特殊处理的多孔壳聚糖分子中C6位羟甲基被NO_2气

体氧化成羧基。一次反应氧化度可达47%;在冰乙酸介质中

有效减弱了降解反应。2.研制了在中性、酸性或碱性条件下

/605/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与抗凝血性能研究

均有很好的水溶性的磺化乙酰壳聚糖。磺化乙酰壳聚糖具有

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3.在甲酰胺介

质中,6-羧基壳聚糖与氯磺酸反应生成与肝素具有相似结构

的磺化6-羧基壳聚糖。-SO_3H基团以共价键优先连到6-羧基

壳聚糖氨基上,其次是二级羟基、第三是一级羟基。4.深入

研究了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抗凝血性能机理,发现了-COOH

和-SO_3H对抗凝血性能的协同效应,通过控制-COOH和-SO_

3H的比例得到其抗凝血活性与肝素钠相当的磺化6-羧基壳聚

糖钠盐。硫含量为10.5%的磺化6-羧基壳聚糖钠盐的抗凝血

活性与肝素钠(硫含量10.1%)相当。

/606/ 金标条阅读仪及检测方法
金标条阅读仪及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金标条阅读仪及检测方法,该阅读仪由光学模

块、控制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和金标试纸条框组成,所述的

光学模块由LED模组、匀光板、成像镜头和图像传感器组成

,所述的LED模组的多个LED以所述的成像镜头成中心对称分

布,所述的匀光板的中心开有圆孔供所述的成像镜头伸出,所

述的控制模块由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构成,所述的图

像传感器的输出端经多功能数据采集卡与所述的计算机相连

,所述的多功能数据采集卡与所述的输入输出模块相连。本

/606/ 金标条阅读仪及检测方法

发明能实现对金标试纸条的高灵敏度检测。

/607/ 创新药物奥赛博司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创新药物奥赛博司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工作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应用量子化学理论

方法研究若干槐定碱类化合物的微观反应机理,旨在探明这

些反应的微观反应历程和表征该反应过程中个中间体和过渡

态的结构及能量变化情况,得到其微观作用过程反应动力学

和热力学数据,从而为了更好的开发基于该类骨架单元的新

型结构及其结构改造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用

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DFT)对10种苦参碱类化合物的结

构进行理论计算,并对其抗HBV活性进行了分析。1.运用量子

/607/ 创新药物奥赛博司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了反应通道上个驻点(反应

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能量与振动

分析结果证实了各个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找到了可能的

反应途径;然后用内禀反应坐标(IRC)确认反应途径;理论

计算的结果支持本文所设计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

在反应体系中,槐定碱首先与过氧化物氧化剂形成氢键复合

物,进而发生氧化反应,主要产物为SPRIDA;(2)反应中得到

的化合物奥赛博司主要经由SPRIDA而非槐定碱酰胺键水解后

氧化生成;(3)相对于间氯过氧化苯甲酸(mCPBA),过氧化

氢的氧化作用具有更好的立体选择性。2.利用密度泛函方法

B3LYP对10种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电子结构进行优化,然后根据

计算结果分析了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抗HBV活性的构

效关系,并应用启发式算法(HM)建立了的结构—活性关系

模型。结果表明:分子的偶极矩、分子表面积、酰胺键的稳

定性以及13位C原子上的净电荷是影响该类化合物抗HBV活性

的重要因素。

/608/ 半导体脉冲功率芯片
半导体脉冲功率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属于电力半导体芯片研发、加工技术领域,

它集中结构设计及优化技术、多重扩散掺杂、制版技术、扩

散工艺条件设定、硅片减薄、欧姆接触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

的综合运用,生产一种用于脉冲功率开关的新型器件。本成

果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新技术应用包括:(1)器件的结构设

计及优化,包括阳极多元胞结构设计参数、各扩散层的深度

、浓度,阴极短路点的设计参数、光刻版图的设计。(2)实

现优化后结构的工艺实现,包括各扩散层实现的扩散条件设

/608/ 半导体脉冲功率芯片

定、设计版图的工艺实现,欧姆接触的工艺实施。(3)化学

腐蚀减薄硅片、引进电子幅照技术,改善芯片技术性能、新

型欧姆接触电极制备等关键的加工新工艺应用。该器件的基

本结构为P+-N-P-N+四层两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核物理技术

、电子束、加速器、激光、放电理论、电磁脉冲成型加工、

等离子技术、电子对抗、电磁炮等领域。应用本成果开发的

产品通过内部检测和用户测试、试用,并通过国家电力电子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通过用户批量试用,基本能够

满足特定用户脉冲电力电子线路中的使用要求。

/609/ 荸荠皮提取6-甲基木犀草素的方法
荸荠皮提取6-甲基木犀草素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研究背景6-甲基木犀草素(6-Methylluteolin)

,黄色晶体,化学名为6-甲基-5,7,3′,4′-四羟基黄酮,为木犀

草素的C-甲基化衍生物。该类黄酮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如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6-甲基木犀草素结构独特,自

然界分布少,相关文献并不多,人们通常通过合成获得。目前

没有发现有关6-甲基木犀草素的提取分离技术介绍。荸荠(

Eleocharistuberosa),又称马蹄,属莎草科多年生浅水草本

植物荸荠的地下球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其中,广西

/609/ 荸荠皮提取6-甲基木犀草素的方法

荸荠产量占全国70%,贺州荸荠产量占广西70%。据文献报道

,荸荠有抗菌、抗肿瘤、防治呼吸道疾病、利肠通便和利尿

排淋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咽喉疼痛、痰热咳嗽、热病

烦渴、小便不利、痢疾等症。研究表明,荸荠的活性物质主

要富集在果皮和果肉之间。在荸荠加工过程中,被丢弃的荸

荠皮质量约占新鲜荸荠质量的25%,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在研

究中发现荸荠皮中含有6-甲基木犀草素,但目前未见从荸荠

皮中提取分离该化合物的文献报道。2.技术原理本发明的荸

荠皮提取6-甲基木犀草素的方法,属于天然有机化学领域,其

特征在于,以丙酮水溶液为溶剂,提取荸荠皮中的6-甲基木犀

草素,提取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后,萃取物经中压MCI柱色谱和

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然后用SephadexLH-20凝胶色谱纯化,最

后经重结晶,获得含量在95%以上的6-甲基木犀草素产品。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开辟了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

离6-甲基木犀草素的新途径,分离效果好,产品纯度高,使一

贯被视为废弃物的荸荠皮变废为宝。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已成功掌握了该项成果的核心技术,具备了

大规模产业化实施的基础。所选用的层析材料MCI、聚酰胺

和凝胶均可反复使用,原料易得,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可

应用于医药行业。此技术方法因使用了化学试剂,所以要注

意操作者的防护,其他方面尚未发现其危害性。5.应用情况

已经和相关植物提取物企业进行合作,所提产品全部出口创

汇。

/610/ 藏药荨麻属植物的研究
藏药荨麻属植物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317和辽宁省教

育厅2004F114的资助下,从2001年到2008年历时8年的时间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2010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

纲要》要求,对藏药收载的荨麻属植物荨麻、宽叶荨麻、三

角叶荨麻、滇藏荨麻、狭叶荨麻及易混淆的同科植物红火麻

,从药效、药效物质基础到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

。这是国家“十一·五”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纲要中列

为重中之重的研究内容,认为是中医药研究与国际接轨,使

/610/ 藏药荨麻属植物的研究

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通过药理学研究,确认了

荨麻属植物确有抗风湿作用,同时发现荨麻属植物亦具有抗

前列腺肥大(BPH)和抗骨质疏松(PMOP)作用,并通过深入研

究从源头上揭示了抗风湿、抗BPH、抗PMOP的物质基础和作

用机理。通过研究还澄清了藏药荨麻民间使用的误区,确认

荨麻属植物无抗肿瘤作用。此项目化学研究工作量巨大、创

新点多。从六种荨麻科植物中共分离到115个单体化合物,

鉴定了105个。其中新化合物15个,95%(98个化合物)为首次

从“种”中分离到,55%(57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

中分离到。

/611/ 食品抗氧剂——乙氧喹的合成新工艺
食品抗氧剂——乙氧喹的合成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乙氧喹又叫6-乙氧基-2·2·4-三

甲基-l·2-二氢喹啉,防老剂AW,山道喹。是饲料、食

品的抗氧剂。将本品喷雾在脱水饲料或收获前的饲料作物上

,可防止脂肪、蛋白质在储存过程中变质。可用于维生素A和

维生素E等药品的保存。防止罐头肉食品、动物性饲料中有

机过氧化物的形成。改善VE在雏鸡体内的摄取情况,使其维

持正常水平。改善酮体质量及增加动物体重。本品也可用于

苹果、梨子等水果的保鲜。本品也是橡胶的防老剂(抗氧剂

/611/ 食品抗氧剂——乙氧喹的合成新工艺

AW)主要用于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特别是丁苯橡胶,抗氧性

和抗臭氧性优越、耐热性、耐候性和耐屈挠龟裂亦佳。本产

品采用SO4/mxoy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消除了其他酸催化带

来的催化剂的分离困难,催化剂可重复回收使用,可再生,不

产生污染。反应温度180度,反应时间15小时,反应压力16mp

a。乙氧喹收率51%。聚乙氧喹收率8.5%(防老剂RD,防橡

胶老化)未反应的原料可回收重复使用。产生少量残渣可通

过燃烧处理。2、原料:对乙氧基苯氨、丙酮。3、所需设备

:高压反应釜(20Pa)、减压设备。4、预计投资:200万元

/612/ 2CLG0203~2CLG0216(DD300DD1600)系列彩色复印机用塑封高压硅堆
2CLG0203~2CLG0216(DD300DD1600)系列彩色复印机用塑封高压硅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彩色复印机用高压硅堆主要由日本和欧洲的一

些厂商提供,存在着价格过高等因素,因此一些国外客户找到

我公司,希望我公司研制并提供彩色复印机用高压硅堆。产

品是由多个微型单元PN结芯片串联构成组件型器件,还具有

高压、高耐放电、可承受严酷的使用条件的特点。VRRM=3~

18KV,IF(AV)=20mA,IFSM=3A,VFM=20~40V,IFM=20mA,IRR

M1=1μA,Trr=150ns。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技术:管芯的特殊切

割技术;耐高热的结构设计;采用新型聚酰亚胺钝化,确保微

/612/ 2CLG0203~2CLG0216(DD300DD1600)系列彩色复印机用塑封高压硅堆

型化塑封高压硅堆的耐湿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

,生产设备、动力配套、水、电、气、工艺文件、设计文件

、工装夹具、人员培训等全部完成,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并

且开始批量供货,经公司检验科及天津市有关检验机构检验

,产品性能完全符合设计标准。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累

计发货520K,实现利润34万元。未出现客户反馈情况。存在

以下问题:1)产品合格率不高,该产品的合格率约为93%,现

有产品的合格率为95%,需要提高该产品的合格率。2)员工培

训不到位,有一部分员工对新产品的工艺操作了解的不透彻

。3)市场销售量较少,需进一步开拓市场。

/613/ 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为复方制剂,含有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性

抗高血压药利血平与抗组胺药盐酸异丙嗪、利尿药氢氯噻嗪

、扩血管药硫酸双肼屈嗪等协同配伍,同时补充氯化钾(血

钾)和复合维生素(维生素B1、B6和泛酸钙等),用于治疗

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降压作用持久、温和,临床用于治疗

轻、中度高血压。本项目经过处方前研究(药物利血平、盐

酸异丙嗪、氢氯噻嗪、硫酸双肼曲嗪与有关辅料间的相容性

研究)、处方研究、制剂工艺研究、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制

/613/ 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剂稳定性研究等相关工作,产品质量达到并超过国际同类产

品质量要求,本项目所研究的一种含利血平的药物组合物-复

方利血平片,其配方合理、药物稳定性更好,杂质少,用药安

全。本项目已申请并获得相关的发明专利。极低含量药物如

何在制剂中保证其含量均匀度是对制剂生产工艺的一项挑战

,本项目研究了流化喷雾制剂工艺,结合等量递加法工艺,较

好解决了药物含量均匀度问题。本项目的研究,其研究成果

用于提高复方制剂中的药物稳定性。为口服制剂稳定性方案

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借鉴思路,即综合考虑处方工艺条件对药

物稳定性影响,研究药物稳定性的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

发的抗高血压药物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替米沙

坦片”也已经上市进入临床应用以及专利“稳定的复方酮酸

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涉及的复方酮酸片正在进行新药申报

。应用推广情况: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习惯的改

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高血压

的发病率已达人群的29.6%,需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目前全

国每年的抗高血压药物市场总份额高达200亿元。本项目一

种含利血平的药物组合物-复方利血平片,其药物组分配伍协

同,具有良好的药物稳定性,临床应用广泛,被誉为最经济的

抗高血压药物之一,产品上市后造福广大高血压患者,取得了

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目前相关该类产品目前年销售额达

约650万元,利润约130万元。药物稳定性研究的技术平台在

其他项目中也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以此为基础研发上

/613/ 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市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替米沙坦片目前年销售额约

300万元,利润约75万元;专利“稳定的复方酮酸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中涉及的复方酮酸片正在进行新药申报。

/614/ 巯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巯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化学修饰电极是在电极表面进

行分子设计,将具有优良化学性质的分子、离子、聚合物设

计固定在电极表面,使电极具有某种特定的化学和电化学性

质。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是进行修饰电极的关键,修饰方法

的设计、操作步骤合理性与否及优劣程度对化学修饰电极的

活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是进行修饰电极研究

和应用的基础,因此探索新材料和新的固定方法,以达到高稳

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良好的重现性等目的②研究目的与

/614/ 巯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意义: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电催化性能等电学性质,

是制备生物传感器的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也可以在电化学

过程中有效地促进电子传输,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

应信号,缩短响应时间,而且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有

效提高生物试剂的负载量,由此改善传感器的灵敏度等性能

。此外,石墨烯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保持负载生物

试剂的生物活性,有利于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本课题以石墨

烯、巯基化合物作为增大电信号和固定生物试剂的基质,通

过自组装技术、化学吸附作用和化学键合法构建不同的生物

传感器,分别检测多巴胺、过氧化氢、酸性磷酸酯酶(ACP)

的动力学测定,并对构建的传感器进行性能研究,如线性范围

、检测限、稳定性、抗干扰性、重现性和实际样品检测等,

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巯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在生物传感器

方面的应用。③主要论点与论据:本课题以石墨烯、巯基化

合物作为固定生物试剂的基质,通过自组装技术、化学吸附

作用和化学键合法构建了酸性磷酸酶生物传感器、多巴胺生

物传感器和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并对构建的传感器进行方

法学考察,如稳定性、抗干扰性、重现性等,以便更深入地了

解巯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通

过改变修饰条件,使这种新型的酸性磷酸酶生物传感器、多

巴胺生物传感器和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达到国内先进的测试

水平。④创见与创新A.本课题以石墨烯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

作为基质,改善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B.固定酶时为了

/614/ 巯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保持酶的活性,利用自组装技术和静电吸附减小酶的失活,为

增加传感器的寿命提供保证;C.本课题制备一类操作简单、

价格便宜的生物传感器,为生化检验中的多巴胺、过氧化氢

和酸性磷酸酯酶测定提供一种新方法。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

的问题:酸性磷酸酶生物传感器、多巴胺生物传感器和过氧

化氢生物传感器分别在检测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多巴胺浓度

、过氧化氢浓度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在研究中发现酶和生命

活性物质因为受环境因素限制,所以需要进一步优化,下一步

打算使用化学物质进行直接修饰,一可以降低成本,二可以提

高该类传感器的环境限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中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一步打算利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

生命科学中其他物质,拓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方

面的应用。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615/ 狗鱼人工繁育研究
狗鱼人工繁育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狗鱼人工繁育研究是2009年吉

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计划类别:科技引导,任务书编号:

20090857。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①狗鱼人工催

产技术;②狗鱼人工孵化技术。性能指标:狗鱼培育成熟率达

到89%、催产率达62-73%、受精率达84-97%、孵化率为40%以

上。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首次采用人工催产、人工受

精、人工孵化等繁育技术,建立了狗鱼全人工繁育技术体系

,摸索出狗鱼最佳的怀卵量、催产时间、催产药物、催产计

/615/ 狗鱼人工繁育研究

量、孵化水温、孵化时间和出苗时间等各项参数指标。本项

目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4、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首次采用人工催产

获得受精卵的方法,经反复试验研究,确定了狗鱼的怀卵量、

催产药物、催产计量、孵化水温、孵化时间及出苗率等繁殖

生物学指标,为狗鱼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

项目突破了狗鱼人工繁育的关键性技术,技术成熟度高、生

产安全,适于大规模推广和应用。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狗鱼是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在国内各水域现已濒临灭绝,本

项目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尚无报道。通过本项的实施,优化了

养殖品种结构,保护了物种的纯正性,维持了生态环境的多样

化,保持物种间的的相互平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益,狗鱼养殖前景十分广阔。推广地区涉及敦化大山水库及

周边地区,促成了新的渔业生产体系形成,延伸了产业链,现

已累计投放300多万粒受精卵,为其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

育及保护和增殖殖提供了保障,在鱼类增殖流放站和养殖单

位广泛应用,并可向全国渔业推广。6、成果简介本项目首次

通过人工催产、孵化等繁育技术,成功解决了狗鱼养殖过程

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对调整水产养殖品种,促进渔业可持续健

康发展,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和渔民收入意义重大。

/616/ 用元素含量计算地层岩石矿物成分的方法
用元素含量计算地层岩石矿物成分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元素含量计算地层岩石矿物成

分体积含量的方法,本发明以元素测井得到的地层元素含量

曲线、常规测井曲线为输入信息,结合区域地质参数,计算得

出复杂岩性地层的岩石矿物成分的体积含量。本发明适用于

各种复杂岩性地层岩石矿物成分的确定,能提高岩石矿物成

分及孔隙度计算的准确性。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元素含量计

算地层岩石矿物成分体积含量的方法,本发明以元素测井得

到的地层元素含量曲线、常规测井曲线为输入信息,结合区

/616/ 用元素含量计算地层岩石矿物成分的方法

域地质参数,计算得出复杂岩性地层的岩石矿物成分的体积

含量。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复杂岩性地层岩石矿物成分的确定

,能提高岩石矿物成分及孔隙度计算的准确性。

/617/ 基于领域工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及应用
基于领域工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来源于湖北省交通厅2006年科技计划项目“

基于EJB技术的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编号:2006

-392-19-3),由于原项目负责人调离原单位,且EJB技术已较

落后,经请示批准,项目研究内容调整为”基于领域工程的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本项目以石首物流园区建设为依托

,在区域物流与面向对象的领域工程理论指导下,以物流信息

化系统用户界面的软件复用为突破点,研究区域物流信息化

的应用需求,发展面向对象的领域工程技术与应用,开发区域

/617/ 基于领域工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及应用

物流综合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物流信息化和政府物流监管信

息化水平。通过物流技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

术、数据传输处理技术的集成,发展面向对象的领域工程技

术与应用,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面向对象的领域可复用组件

设计模式,研究了适用于用户界面设计领域所有应用系统通

用组件的方法,从实践的角度研发了基于领域工程的用户界

面设计器组件,开发了物流信息系统原型。本项目研究取得

了可喜的成果,得益于项目研究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领域工程的软件复用思路,利用Java、Flex、Eclipse等成

熟且广受程序员好评的设计工具,这些为成果的高成熟度打

下基础。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与领

域工程相结合,并运用于用户界面设计的具体实践,用户使用

体验意见表明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618/ 人参皂甙Rb1改善生精功能机理研究
人参皂甙Rb1改善生精功能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人参皂甙Rb1具有改善生精功能的活性,但机制不明

。本课题通过建立精细胞与支持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观察

Rb1对精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与支持细胞clusterin基因的关

系。结果显示clusterin基因表达下调后,精细胞的分化、发

育受到阻碍。而Rb1可以上调clusterin基因表达,改善支持

细胞对精细胞的支撑作用。对比分析基因表达谱,我们发现

人参处理组与精细胞处理组在诱导支持细胞基因表达改变呈

现诸多相似性,与淋巴细胞的作用差异较大。我们提出人参

/618/ 人参皂甙Rb1改善生精功能机理研究

皂甙对生精功能改善作用的机理--诱导支持细胞基因表达谱

的改变(如同精细胞的诱导作用),以利于支撑生精细胞的

发育、成熟。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采用基因功能研究实

验,我们发现Argonaute2基因可能通过调控BTB相关基因的表

达参与BTB的形成。此外,我们首次发现PRP基因表达于雄性

睾丸(以往研究认为RPR只表达于雌性),表达呈现年龄依赖

的方式,人参皂甙可以下调其表达,功能研究显示其可能与生

殖衰老存在关联。

/619/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金属护套缺陷诊断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金属护套缺陷诊断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运输、敷设、运行的过

程中,由于外力等因素造成电缆变形、金属护套损伤等现象

时有发生。这些损伤是否伤及主绝缘,一般通过外观检查很

难判断。本成果采用X射线检验技术,在现场对电缆的损伤部

位进行X光拍照,可以清晰的看出电缆金属护套变形程度以及

主绝缘外形状态。为判断电缆的安全状况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通过本成果完成了在现场复杂环境下,对电缆内部金属护

套变形、损坏进行诊断。该方法主要完成人为国网吉林电科

/619/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金属护套缺陷诊断

院焊工培训中心高级技师,在培训工作中得知:由于无法从

外表判断金属护套内部损伤,造成电缆敷设、运行、检修过

程中不必要的损失,产生了利用检测焊缝的X射线方法对电缆

金属护套进行诊断的设想;同时针对现场复杂情况,组装出了

一套应用于现场的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探伤装置,该装置操

作直观、方便、安全,经现场应用: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能够快速检测出交联聚乙烯电缆金属护套的内部缺陷。利

用该方法组装的装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利用X射线对交联聚

乙烯电缆金属护套缺陷进行诊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良

好的应用前景。该装置于2011年5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

号ZL201020592996.7。利用该方法于2006年5月19日对昌通

甲线和东昌甲线的电缆外护套过热熔化、滴流故障段进行了

诊断,于2006年7月13日对西平乙线发生单相接地、电缆终端

塔升空部分起火、电缆金属外护套变形进行诊断,于2007年

6月5日对长春一次变新更换电缆发现新电缆外护套变形进行

诊断;于2012年9月对平心乙线由于小区开发商的野蛮施工造

成电缆破损、变形进行了诊断,于2013年5月2对长春一次变

电缆由于施工牵拉方法不正确造成的电缆外部严重变形进行

了诊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电缆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

科学保障。

/620/ 光致变色材料薄膜作为记录介质的偏振全息光存储装置
光致变色材料薄膜作为记录介质的偏振全息光存储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光致变色材料薄膜作为记录介质的偏振全息存

储装置,以空间光调制器作为页面式信息输入元件,图像采集

器件作为信息读出设备,采用光致变色材料薄膜作为记录介

质,将其放置在傅立叶变换透镜的频谱面上记录全息图,利用

光致变色材料的光诱导各向异性,采用相互正交的线偏振光

或正交圆偏振光作为物光和参考光记录偏振调制的全息图,

提高再现图像信噪比。采用菌紫质薄膜或俘精酸酐薄膜作为

可擦写全息记录介质,具有感光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可

/620/ 光致变色材料薄膜作为记录介质的偏振全息光存储装置

擦写次数多,抗疲劳性和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装

置再现全息图像信噪比高,可同时空间复用与角度复用,大大

提高数据存储密度和容量。

/621/ 无臭大蒜系列产品生产线
无臭大蒜系列产品生产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副食品加工业
技术详情

  该公司利用当地盛产的大蒜作原料,采用先进的加

工手段,生产无臭蒜皇油、无臭蒜泥、无臭蒜精胶丸、无臭

蒜粉胶囊等无臭大蒜系列产品。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无

臭味,由于采用科学加工工艺,除去臭味,使食者感到蒜味

浓,闻者不感到有臭味:二是既为食品调料,又是保健佳品

。素有“绿色青霉素”美称,具有抗菌、强体、防菌、活血

的作用;三是品种齐全,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习性人们食

用蒜类制品的需要;四是价廉物美,方便实用。项目投资:

/621/ 无臭大蒜系列产品生产线

总投资额108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8860万元,流动资金20

00万元。

/622/ 有机小分子共催化构筑环丙烷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有机小分子共催化构筑环丙烷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研究氮杂环卡宾和其他催化剂的普适性

和兼容性,利用串联的有机反应,高效地构筑了各类多官能团

化合物。通过研究氮杂环卡宾与钯类及镍类金属配合物的兼

容性,以醛类化合物和醋酸肉桂酯为原料,成功的制备出了烯

丙基化的α-羟基酮化合物。二多官能团的烯丙基α-羟基酮合

成环丙烷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此外,本项目还利用氮杂

环卡作为主要的有机催化剂,研究了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催

化剂的多样性,通过一锅内串联的安息香缩合反应和氧化反

/622/ 有机小分子共催化构筑环丙烷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应,高效地获得了具有重要用途的化合物苯偶酰。

/623/ 陶瓷/金属气密组件的研究
陶瓷/金属气密组件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电雷管和电爆管是矿山开采、隧道开凿、航空航天

器以及武器型号等领域点火/起爆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

生产的陶瓷/金属气密组件均难以满足点火/起爆系统提出的

考核指标要求,成为影响点火/起爆性能的主要薄弱环节,相

关单位对点火/起爆系统用陶瓷/金属气密组件的开发和应用

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成果在研制过程中通过系统研究,形成

以下创新点:1.形成高强度、高韧性陶瓷的凝胶注膜成套技

术及关键装备;2.形成陶瓷/金属微孔针封成套技术及关键装

/623/ 陶瓷/金属气密组件的研究

备;3.形成陶瓷/金属异性结构件整体超精抛光成套技术;4.

建成国内唯一一条集陶瓷基体制备、气密封接以及超精抛光

为一体的点火/起爆系统用陶瓷/金属气密组件生产线。本成

果自2013年推入市场以来,在满足国防急需的同时,已形成直

接经济效益800余万元:随着后续在军民两用领域的进一步

拓展,年需求量将达到100万件上下,形成上亿元的产值规模

/624/ 电子应用引线框架材料的产业化技术攻关
电子应用引线框架材料的产业化技术攻关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研究KFCC1220和C194的国产化问题。在

铜基体中加入微量的Fe、P元素,虽然可以起到固溶强化的作

用,但却严重降低基体的导电率,然而在冶炼时通过合理控制

Fe、P含量,使其形成Fe3P金属化合物,以弥散的质点分布于

铜的基体之上,既可起到弥散强化作用,又能保证基体的导电

率不受到严重损害,达到高强高导的目的。引线框架材料不

允许有纵裂,通过摸索和优化生产工艺,比较好地消除了裂边

和表面纵裂等现象,使在现有技术装备的情况下大批量生产

/624/ 电子应用引线框架材料的产业化技术攻关

框架材料成为可能。改技术属国内首创,世界领先,引线框架

材料所要求的高表面、高精度、和性能的均匀一致稳定性也

采取相应措施达到了有效的实现和控制。

/625/ 生物质直接制备车用汽、柴油新技术及连续式试验装置
生物质直接制备车用汽、柴油新技术及连续式试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理化所杨正宇研究员负责承担的国家“863”课题

“生物质直接制备汽、柴油馏份联产含氢燃料的研究”日前

成功地研制出连续式生物质直接脱氧液化制备汽、柴油馏份

的新型装置,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合成出车用汽、柴油的化学

成份。他们采用在不外加氢的条件下脱氧液化,直接利用生

物质内的氢、碳元素制备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得到矿产石

油的化学成份的生物质液化制备液体燃油的新方法,得到的

燃油热值(粗品>40MJ/kg;分馏产品43-47MJ/kg)远远高于

/625/ 生物质直接制备车用汽、柴油新技术及连续式试验装置

一般生物质液化所得生物油(16-18MJ/kg)的热值,为生物

质直接制备车用汽、柴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课题

近日通过了科技部能源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验

收并获得高度评价,专家委员会建议尽快建成示范工程装置

,为后续能源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626/ 低温压榨黑豆油特征营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低温压榨黑豆油特征营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黑豆是我国珍稀的优异粮油作物

资源,除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异黄酮、强心苷、

大豆皂苷等功能因子,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性物质、黑豆皮

色素及微量元素。随着黑色食品市场的风靡,黑豆因其具有

药食两用性而备受全世界关注,已成为世界黑色食品的主角

之一。在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以黑豆为基

础物质开发系列功能产品将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针对这种现状,本项目以山西黑豆为原料,对低温冷榨黑

/626/ 低温压榨黑豆油特征营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豆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为黑豆的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2.技术原理及性能

指标为充分开发利用黑豆资源,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分析测

定黑豆油理化指标,并委托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采用日本岛

津GC-14C气相色谱仪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同时对黑豆油的抗

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为开发高抗氧化活性黑豆油提供科学依

据。3.技术的创造性欲先进性(1)通过采用异丙醇能将油脂

引入水相中参与反应,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建立了一种

测定植物油体外抗氧化能力的试验办法。(2)对黑豆油理化

特性、抗氧化功能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项目为

开发黑豆油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黑豆油中VA、VE、胡萝卜素及花青素含量丰

富,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1.39%和49.22%,其脂肪酸组

成的不饱和程度高,对人体有益的α-亚麻酸含量高达5.83%

,且对猪油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具有明显的体外清除自

由基的能力(特别是羟基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明显,可以

作为一种理想的保健食用油。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

目以山西黑豆为原料,采用国际先进的低温物理压榨工艺,

榨取黑豆油精制而成,避免传统工艺高温处理产生反式脂肪

酸、油脂聚合体等有害物质,具有纯天然特性,最大限度地

保留了黑豆油中大部分抗氧化活性物质,如维生素E、花青

素和异黄酮等。因此本实验在对黑豆油理化特性分析的基础

上,对黑豆油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黑豆油

/626/ 低温压榨黑豆油特征营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质量标准,尽快实现产业化。

/627/ 烧结生产专家系统
烧结生产专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以国家项目“烧结生产

信息化、智能化集成技术开发平台”为基础,由鞍钢集团公

司立项在鞍钢炼铁总厂进行研究开发。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

标:本项目应用计算机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以烧结机尾断

面图像分析系统、烧结配料优化计算、烧结终点智能控制系

统、混合料水分检测控制系统为基础,通过系统整合和优化

,构建了烧结生产过程主题数据库和具有综合智能控制功能

的烧结生产专家系统。通过两年多的在线运行结果表明:该

/627/ 烧结生产专家系统

系统稳定可靠、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烧结终点判断命中率

≥90%,FeO稳定率提高了4.25%,成品率提高3%,固体燃耗降

低了1.5Kg/t,使炼铁经济效益得到提高。③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1)基于基础自动化数据、烧结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烧结专家实际经验、烧结生产过程各关键环节智能控制系

统分析结果、关键软测量参数等多元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实

现烧结生产专家系统的知识与信息的获取;采用带有规则强

度的产生式知识主体,构建了系统知识库;以多类型,有时

限的命题作为规则的分析介质,以循环递进快速匹配模式建

立系统推理机制,以关系型法则计算规则可信度,综合的提

高了系统的推理有效性、实时性及全面性,解决了烧结生产

过程与表象不同步对系统推理带来影响的问题。(2)以操作

指导和在线控制的形式进行决策的解释及执行,结合模型控

制和模糊控制,有效地实现了多因素、大滞后条件下专家系

统的即时决策及控制功能,增加了专家系统在长流程、复杂

生产工艺中的适应性和综合优化的功能。(3)基于VS.NET20

08平台开发,采用OPC服务、WebService及串口隔离通讯等

手段解决现场数据安全通讯及系统应用集成问题。基于面向

对象编程思想开发,采用三层结构建立低耦合、高内聚的类

模块框架,多线程实现并行推理及执行运算,有效地提高了

烧结生产专家系统的在线运算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保证了

系统分析推理和决策功能的实现。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本系统已经应用于鞍钢炼铁总厂,系统运行

/627/ 烧结生产专家系统

稳定、可靠,应用效果良好,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较,具

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28/ 医用级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医用级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医用级丙二醇的方法,该方

法以工业级丙二醇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a)向工业级丙

二醇中加入与其质量比为1-2%的沸石-壳聚糖球形颗粒,每

隔2-5分钟振荡1-3分钟,共吸附15-40分钟,进行过滤。(b)

向上述滤液中加入与工业级丙二醇的质量比为0.5-1%的药

用活性炭,升温至75-85℃,保温静置20-40分钟;?对上述溶液

进行过滤、将滤液加热到90-100℃蒸发脱水,直至无浑浊时

停止脱水,获得医用级丙二醇。本发明的医用级丙二醇的制

/628/ 医用级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该方法制造的医用级丙二醇的质量

水平高,能够满足医药、食品、化妆品行业对丙二醇的需求

/629/ 米格列醇
米格列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米格列醇(Miglitol)是由拜耳公司开发司20世纪

80年代初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降糖药,是第一个用于治疗II

-型糖尿病的氮杂糖药物,是DNJ的衍生物。奥翔药业通过查

阅文献总结,设计新的合成路线,以氨基取代呋喃糖为原料,

经过加氢重排,缩合、氢化还原等反应制得米格列醇。主要

技术性能指标:外观: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鉴别:本

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溶解性:在水、

冰醋酸(100)中易溶,在乙醇(99.5)中不溶;熔点:144~

/629/ 米格列醇

147℃;水分≤1.0%;炽灼残渣≤0.1%;重金属≤10ppm;比旋度:

-7.0-9.0°;pH:8.5~10.5;溶液的澄清度和颜色:溶液

应澄清无色,在400nm吸收度不大于0.10;氯化物:≤0.018%;

硫酸盐:≤0.024%;含量:99.0%~101.0%;有关物质1:最大单

一杂质≤0.10%、总杂质≤1.0%;有关物质2:最大单一杂质≤0

.10%、总杂质≤1.0%;残留溶剂:甲醇≤3000ppm、乙醇≤5000

ppm。

/630/ 绿色优质茶叶籽油加工技术研究
绿色优质茶叶籽油加工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本技术以茶树种子废弃资源利用为目的,以螺旋压

榨为茶叶籽油提取方法,以乙醇溶液为洗脱精制手段,提取过

程中重点研究了原料预处理方法对茶叶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

,最终形成一套优质绿色茶叶籽油生产加工技术,该技术的应

用可以使茶叶籽油的提取率达到75%以上,制率为17%以上。

精制过程在有效保留其活性成分的同时,使茶叶籽油的理化

、感官指标达到食用油的标准。

/631/ 天然聚多糖纳米晶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策略与机制
天然聚多糖纳米晶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策略与机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该研究属于以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科学学科为基础并

与生物质资源利用方向交叉的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新生学科领

域。生物质经济体系逐渐形成,秉承材料来源可持续性的发

展理念,来自农林和海洋生物质以纤维素为代表的天然聚多

糖纳米晶成为前沿研究热点。该项目以聚多糖纳米晶高效应

用的材料化学基础为研究核心,针对网络结构和线形热塑两

类典型材料体系,围绕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界面、网络和

逾渗等结构和行为调控机制”共性关键问题展开探索,丰富

/631/ 天然聚多糖纳米晶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策略与机制

了纳米结构受限表面化学修饰及可控性的研究,以期夯实聚

多糖纳米晶在材料领域应用的物质和科学基础。研究内容、

科学发现点、科学价值、同行引用评价如下:1)以高性能导

向的分子水平作用模式设计和调控为核心理念,发展了基于

小分子反应和聚合物接枝等策略的聚多糖纳米晶表面化学修

饰方法学这一便捷有效的技术途径;基于此创新了材料构建

方法和界面调控策略,揭示了纳米晶表面分子结构微小调控

对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放大效应机制。率先开展了“

graftfrom”策略的聚合物接枝“绿色”方法的探索,首次

实现了表面小分子取代的可控,被Chem.Rev.、Prog.Polym

.Sci.等正面评述。2)针对材料体系的链运动能力和交联过

程的反应活性,发展了高性能导向的“填料表面长链/基质

链段缠结”和“填料/基质化学耦合”构建共连续结构的界

面强化策略并证明具有普适性,开拓了该类材料体系高性能

化的异相物质协同和多类型结构兼容新思路。“填料/基质

化学耦合”策略解决了网络结构材料刚性与延展性矛盾的共

性问题,进而创新了航天固体推进剂含能材料高强高延展性

的微观结构设计理念,突破多项关键技术。3)首次揭示了材

料体系受力应变过程中纳米颗粒与基质间微观作用模式的演

化过程,阐明了纳米尺度刚性粒子力学增强的维度效应以及

力场与时间相耦合的微观动态机制,同行专家作出“精美的

论文”、“系统研究”、“令人信服的数学建模”、“令其

他科学家感兴趣的有趣工作”等积极评价。上述科学探索受

/631/ 天然聚多糖纳米晶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策略与机制

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资

助,形成的学术思考和知识体系融入牵头编著的《Polysac

charide-BasedNan℃rystals:ChemistryandApplications

》(中文版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项论

著被顶级期刊NatureReviewsMaterials等正面他引974次且

单篇最高189次。

/632/ 利用人参茎叶制备人参皂甙单体Re、Rh1、Rh2、Rg2、Rg3的工艺
利用人参茎叶制备人参皂甙单体Re、Rh1、Rh2、Rg2、Rg3的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的技术特点在于采用人参茎叶制备人参皂甙

单全,成本低,转化率高,产率提高500倍,并且实现了产

业化,在人参深加工方面实现了突破。该项目首先采用一种

无毒有机溶剂将人参茎叶总甙在吸附柱上分离成人参茎叶二

醇、三醇与Re。再采用一种有机酸降解,然后上吸附柱分离

,得到粗品,再经过常压、高压硅胶柱、重结晶等分离得到

人参单体皂甙Re、Rh1、Rh2、Rg2、Rg3。

/633/ 存储器的分块管理方法
存储器的分块管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应用开发方法将利用PCRAM优良的高速随

机访问、非易失、低功耗、高数据保持力与长寿命等特性,

实现多款PCRAM应用于:高速数据处理(打印机);移动存储

介质(U盘);银行移动电子钥匙(U盾);固态存储硬盘(S

SD);服务器快速缓冲(电容式的瞬间供电与PCRAM的快速保

存);DVD或电视机顶盒,2年内应用于市场开拓。在芯片架构

方面本课题创新性的引入RISC核,实现对工艺波动、电路设

计、相变单元性能的自优化。同时将此RISC核应用于芯片量

/633/ 存储器的分块管理方法

率提升、可靠性提升、芯片自测试方面也是本课题的特色。

在存储器架构方面根据银行移动电子钥匙应用的要求,本课

题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PCRAM同种工艺的大容量高密度只读

存储区域和高性能反复擦除区域的混合存储器IP。针对服务

器快速缓冲的应用中对可靠性的特别需求,创新性的提出了

2D2R的互补存储结构以提高芯片可靠性。

/634/ 起伏地形二维和三维电磁法正反演解释工作站
起伏地形二维和三维电磁法正反演解释工作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成都理工大学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

展计划(863计划)“起伏地形条件下二维和三维电磁法反

演技术(2006AA06Z110)”和“起伏地形二维和三维电磁法

正反演解释工作站(2009AA06Z108)”两个课题,独立完成

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本项成果。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起伏地形二三维电磁法正反演解释工作站课题在前期863项

目“起伏地形条件下二、三维正反演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集成了TEM、CSAMT和

/634/ 起伏地形二维和三维电磁法正反演解释工作站

MT正/反演解释功能于一体的处理解释系统。该系统采用基

于GIS的测线及测点数据管理模式,将带地形的地电模型构建

与正演模块实现无缝对接;正演模块主要采用有限单元法,为

适应带地形的正演,使用等参单元和非规则网格对模型区域

进行剖分,并提高已有算法的计算精度,采用并行算法提高计

算效率,频段设计与实际勘探所使用频段一致;反演模块集成

了多种反演方法,采用并行算法提高反演计算效率,采用约束

反演提高反演的精度;系统将快速成像与最优化方法相结合

,集成了解释模块,可直观显示处理解释过程或结果,同时能

对结果做简单的地质解释。该处理解释包含三个子系统:(

1)二维、三维带地形TEM解释子系统;(2)二维、三维带地

形MT/AMT/CSAMT数据处理解释子系统;(3)二、三维电磁正

演屏幕建模子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研发并集成

了起伏地形二、三维正演屏幕可视化建模功能;(2)集成了

MT法、CSAMT法、TEM法等数据处理与正反演解释功能;(3)

研发了起伏地形TEM与MT二、三维正演模拟及快速成像方法

;(4)基于开源GIS平台的测线数据管理、地图管理与可视

化功能;(5)基于CPU、GPU的TEM与MT二、三维并行计算;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将MT法、CSAMT法、TEM法等

多个独立的方法进行集成,梳理其数据结构和组织关系,建立

了数据管理系统,有效分类组织存储各类数据;(2)建立二

维和三维屏幕可视化建模子系统,可实现二维和三维的地电

模型绘制,电阻率等物性参数的填充,为各方法正演子模块提

/634/ 起伏地形二维和三维电磁法正反演解释工作站

供理论模型数据;(3)为提高正反演运算速度,正对正反演

过程中求解矩阵方程组的算计进行优化,采用各种预处理方

法改善矩阵的条件数,并研发基于MPI和GPU的并行解算大型

稀疏矩阵的方法,提高计算速度;(4)形成基于GIS的测线数

据管理与共享模块,使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成果实现

有效调度;(5)将各方法的正、反演等模块有机结合,形成

一套二/三维多方法多功能的电磁数据处理解释系统,为地球

物理勘探行业提供一套实用化的软件平台。4、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成果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相

关算法进行优化,将先前一维解释为主工作方法拓展到二维

和三维;将现代并行计算技术运用到电磁勘探数据处理解释

过程中,提高计算效率。技术相对成熟,经不断改进形成了M

TSoft2D1.0,MTSoft2D2.0,MTSoft2D2.2、MTSoft2D2.3、EM

Station1.0等多个版本,均已经实现产品化。该成果主要应

用于工程、矿产和深部构造探测与研究领域。经几年的研发

,改进,在技术相对成熟,在研发过程形成的各个版本或子系

统在电磁勘探领域中都得了广泛的应用,为地球物理勘探工

作者提供了较好的工具。5、应用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本成果

已转化为系列软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该软件在

国内地矿行业、石油勘探系统广泛应用,课题组前期与加拿

大凤凰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签定协议,将MTSoft2D系列软件与

加拿大凤凰公司开发的“V8多功能物探数据采集系统”绑定

/634/ 起伏地形二维和三维电磁法正反演解释工作站

销售,目前国内、外已有近百家单位或组织购买了该软件,并

运用与实际生产中,用户反应良好,且产生了客观的经济和社

会效益,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课题研发期间共发表各

类论文27篇,其中被SCI检索6篇,EI检索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

利4项,申请并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

/635/ 全自动电磁式铁钉包装成套设备
全自动电磁式铁钉包装成套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全自动电磁式铁钉包装成套设备由六部分组成:振

动加料部分、电子称重部分、料斗提升部分、加磁排钉及铁

钉去磁部分、气动部分以及可编程控制系统。其具体机构有

:大料斗送料机构、三级粗细送料机构、称重机构、接钉桥

伸缩机构、提升料斗机构,星轮拨钉及其支架、加磁排钉机

构、空盒传递机构、空盒到位机构、交流退磁机构、满盒振

实机构、电气控制柜。该成套设备实现了送料、定量称重、

排钉装箱、振实打包等动作组成的整个铁钉包装流水线的全

/635/ 全自动电磁式铁钉包装成套设备

自动控制。

/636/ 药液的注射式输送容器
药液的注射式输送容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液的注射式输送容器,主要由

注射杆(1)、注射缸(2)和输出管组成,其输出管主要由

管嘴(16)和对接固定端构成,输出管的内部制有与注射缸

(2)内部空间连通的内孔(3),所述管嘴(16)的形状为

圆柱体或圆锥体、圆弧形体、球体,在管嘴(16)上连接有

密封件,在对接固定端上连接有对接螺母;由于本发明根据药

液、特别是枸橼酸药液的实际使用情况,将容积大的包装改

为容积小、一次性使用的包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药液的浪

/636/ 药液的注射式输送容器

费和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又由于本发明很顺利地推动

注射杆(1)挤压注射缸(2)内的药液,直接将药液排入到

医疗管内,不再需要其他抽取工具,因而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637/ 小功率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智能驱动器
小功率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智能驱动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机制造
技术详情

  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兼具永磁无刷电机和多相电

机的双重优点,特别适合于工业机器人高精度伺服驱动、农

业精准灌溉、光热光伏伺服驱动、电动车辆、航空航天等场

合。深入研究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理论和控制策略

对电机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符合工业、农业、

军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

用价值。多相永磁电机的应用前景广泛,各国针对多相电机

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地进行,但依然有些问题有待解决。本

/637/ 小功率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智能驱动器

成果开发一款小功率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智能驱动

器,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

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完成电动机整体结构设计、定转子设

计、永磁体设计、绕组结构设计、刹车器设计等,并完成电

机本体的电磁设计与有限元仿真,同时制作出了多相永磁无

刷直流电动机的实物样机。(2)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智能控制系统的MATLAB建模与仿真。项目组建立多相永磁无

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并完成智能控制策略和系统的仿真研

究,包括分数阶PI转速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模糊/PI转速控

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混沌控

制系统建模与仿真。(3)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智

能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完成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智

能控制系统架构设计、硬件设计、嵌入式智能驱动软件设计

等,同时制作出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智能驱动器的实物

样机。

/638/ 高水溶性药用辅料磺丁基-β-环糊精生产
高水溶性药用辅料磺丁基-β-环糊精生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综述借助市科技攻关、市产学研创新和留

学基金等项目支持,解决了工业化生产中的设备、原料、路

线、质量、分离等实际问题。通过市科委验收。二、具体介

绍1、应用领域:药物制剂专用辅料2、技术指标:总收率大

于80%;工业生产成本小于1800元/公斤;平均取代度为1、

4、7三种规格,性能超过传统药用辅料,解决某些特殊药物

的制剂难题。3、创新要点:(1)特殊的合成催化剂;(2

)膜分离纯化;(3)先进的产品干燥方式和条件;(4)工

/638/ 高水溶性药用辅料磺丁基-β-环糊精生产

业化中试生产设备选型;(5)工业化中试生产工艺;(6)

完善的结构表征和质量检验体系。4、效益分析:已完成中

试生产三批,收率达到80-83%,原料成本小于1800元/公斤

,现提供总计26公斤给国内外客户使用。综合效益分析未计

算。5、推广情况:目前已经有外商预订产品。

/639/ 特异抑制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GTF)的DNA配基筛选及结构和功能研究
特异抑制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GTF)的DNA配基筛选及结构和功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变形链球菌是人类口腔中最主要的致龋菌,葡糖基

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es,简称GTF)是变形链球菌致

龋的重要毒力因子,抑制和拮抗变形链球菌GTF活性能够有

效预防龋病的发生。目前,针对GTF研究较多的是防龋疫苗

,但其免疫效能还很低,提高防龋疫苗的黏膜免疫效能是防

龋疫苗研究的难点。SELEX(Systematicevolutionofligan

dsbyexponentialenrichment)技术是一种新的、体外筛选

寡核苷酸配基的组合化学技术,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

/639/ 特异抑制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GTF)的DNA配基筛选及结构和功能研究

靶蛋白的特异配基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特点,以变形

链球菌GTF为靶子,利用SELEX技术更有可能筛选获得高效能

GTF功能拮抗剂,本研究拟首先用重组DNA技术表达、纯化变

形链球菌GTF,再利用已构建好的随机ssDNA文库筛选特异识

别GTF的ssDNA配基,分离、纯化这些配基并分析其拮抗GTF

的活性,进一步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完成对配基的改造,

动物实验研究改造后配基的防龋效果,从中寻找高亲和力、

高效能GTF功能拮抗剂。通过本课题研究可能为临床龋病预

防提供新的、实用的手段。

/640/ 玻璃厚度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玻璃厚度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玻璃厚度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该设备由探

测装置、信号放大整形电路、接口卡和计算机构成,该设备

具有原理简单、结构灵活、可扩展性好、检测速度快等优点

,适合企业的在线玻璃厚度的检测。

/641/ β- 环糊精选择性合成及母液再利用技术
β- 环糊精选择性合成及母液再利用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基本情况: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专利状况:1

、申请专利3项;2、已授权专利2项授权专利情况:一种环糊

精的生产方法,200810022919.5;一种利用环糊精母液制备丁

香油微胶囊的方法,200910034840.9成果体现形式:新技术

、新工艺所属领域:农业食品科技技术成熟程度:小批量生

产阶段成果简介:一、简要综述本项目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

展计划(863项目)和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并获201

1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

/641/ β- 环糊精选择性合成及母液再利用技术

、具体介绍1、项目简介利用淀粉作为原料,开发了通过对淀

粉进行温和热处理或添加乙醇以提高β-环糊精的得率的新方

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由于没有添加有毒害作用的有

机溶剂,环糊精产品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无应用限制。

与传统无溶剂法先酶解再进行转化的方法相比,淀粉转化率

大幅度提高。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开发了与之相配套的环糊

精母液综合利用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糊精生

产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2、创新要点(1)通过对淀粉底物

进行温和热处理后的β-环糊精转化率可达48.9%;(2)通过

添加乙醇处理后的β-环糊精转化率可达65.1%;(3)无毒害

有机溶剂添加,需入去除的工艺;(4)通过对母液进行简单

处理后可直接应用于有益物质的包埋,实现了对母液的高效

利用。3、效益分析工艺流程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较低,可

直接应用于传统β-环糊精的生产工艺,由于采用温和热处理

淀粉或添加乙醇溶剂的技术替代了添加甲苯或环己烷等物质

,无需增加有机溶剂去除的工艺,也降低了毒害物质残留的风

险。辅以高效率的母液综合利用技术,显著降低了废液处理

的成本,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合作需求:合作方式:技

术转让、技术服务关键词:环糊精、选择性合成、母液综合

利用

/642/ 医药中间体-3,5-二羟基苯甲醇的制备
医药中间体-3,5-二羟基苯甲醇的制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利用3,5-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酰

化、还原等步骤,不需要使用价格贵重的保护试剂,而使用

价格较低的酰化试剂,生产成本和生产安全性较高,是很有

前途的工业化生产方法。项目优化后的工艺,反应条件温和

(相转移催化),操作方便(水压加氢),无环境污染,总

收率高达77.2%,是适合工业化生产,尤其是短、平、快小

化工生产的一种较简便的合成工艺。

/643/ 蒸发式热分配表(管道测量式)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蒸发式热分配表(管道测量式)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适用于现有住宅单管垂直式供暖系统的热计

量。这种供暖系统的存量十分庞大,仅天津市就达4000万平

方米以上,全国达5亿平方米以上。如果将这些系统都改为

单户热计量系统,其资金上的难度大到不可能的程度。将本

成果用于这些住宅的供暖热计量,系统改造费用低,同时克

服了从国外引进的散热器热分配表在我国试用中暴露出的问

题。热计量成本大大低于国外散热器热分配表的计量方式,

并可获得较高的计量精度。本成果中的热量分摊计算程序可

/643/ 蒸发式热分配表(管道测量式)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视化程度高、交互性强、操作简便,并为供热部门提供了快

捷、准确、可靠的热费记录和管理方案。本成果的应用将推

进我国住宅供暖热计量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供暖商品化、降

低建筑能耗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本成果属于分摊

式热计量中的一种形式,已取得国家专利,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热分配表由表座、蒸发管、蒸发液、刻度盘、表壳和后

壳组成。本成果适用于现有住宅供暖系统的热计量,系统改

造费用低,同时克服了从国外引进的散热器热分配表在我国

试用中暴露出的问题。这种计量方式与散热器型号、数量、

装修情况完全无关,热计量成本大大低于国外散热器热分配

表的计量方式,并可获得较高的计量精度。本成果中的热量

分摊计算程序可视化程度高、交互性强、操作简便,并为供

热部门提供了快捷、准确、可靠的热费记录和管理方案。本

成果的应用将推进我国住宅供暖热计量工作的开展,有利于

供暖商品化、降低建筑能耗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644/ 5毫秒19"宽TFT-LCD面板产品开发
5毫秒19"宽TFT-LCD面板产品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经不再是一个单

纯的办公工具,而更多的被作为一个多媒体娱乐工具。为了

适应媒体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显示格式上的变化,最近几

年宽屏显示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液晶显示器有以下几

点发展趋势:1)向宽屏方向发展根据DisplaySearch的调查

数据,宽屏出货量所占的比重将由2005年占总体出货量的2

2%上升到2010年的60%。是整个液晶显示器市场的绝对主流

。2)19”宽屏产品是最适合的一个产品预计19”宽屏产品

/644/ 5毫秒19"宽TFT-LCD面板产品开发

将由2005年占液晶显示器总体出货量的7%上升到2010年的3

0%。3)市场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不断提高已有19”

宽屏产品的规格在对比度上,2007年的主流产品是1000:1

;在响应速度上,2007年的主流产品是5ms。根据上述情况

,广电光电子决定将19”宽屏的响应速度提高到5ms,在该

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我们研究探讨了以下技术,并将其

应用在具体的产品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致力于液晶

的优化选择为了提高响应速度,我们和业界液晶第一大厂M

erck公司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合作,调整了液晶的单体

配比,降低了液晶的粘度,提高ne和no的差值等技术指标,

以满足5ms的技术规格的要求。同时根据前期发现的一些问

题,在液晶的螺距上作了相应的修改,以改善配向明点等问

题。2)在低盒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优化选择为了实现5ms的

响应速度,单纯在液晶方面进行改进是很难达到目标,必须

配合降低盒厚的设计,因为理论上,液晶显示器件的响应速

度和盒厚的平方成反比,降低盒厚可以大幅度提高响应速度

。而在低盒厚上面的主要困难点在于对异物的管理。4um的

盒厚对异物容忍的程度在4um以内(对于个别柔性异物可以

稍大),否则就会带来盒厚异常等Mura。在降低盒厚的过程

中,就必须同时考虑彩膜和阵列基板的异物要求规范。通过

和彩膜厂家以及SVA-NEC的协商交流,及加强对异物的管理

,来最终防范由于低盒厚而产生的对应不良率上升的问题。

3)修复线技术SVA-NEC生产液晶显示器件在阵列工艺中采用

/644/ 5毫秒19"宽TFT-LCD面板产品开发

4Mask技术,作为4Mask技术本身存在一些良率上的问题,其

中主要的问题点是D断。我们根据事前分析,发现如果不针

对D断在设计上有所改进,产品生产稳定时,其不良率仍然

可以到达1.0%。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修复线的技术。

当原先的D线发生D断而造成线缺陷时,利用引入的修复线以

及相应的激光修复技术,可以尽可能降低由于D断造成的线

缺陷。根据我们事后的统计,采用修复线技术后,D断的发

生率由原先的1.0%左右降低到0.7%左右。4)精细切断技术

通过我们对行业的调查,其他TFT-LCD厂家在G5生产线上生

产19”宽屏产品时,都是采用12面取的设计。我们通过研究

,发现如果在我们的生产线上也采用12面取,切断上会有一

些挑战,原因在于由于面取数较多,屏和屏之间的距离过小

,大约只有3mm,如果不做改进,在实际切割时会发生一些

费材残余,跳刀等技术问题。为了保证最有利的经济切割,

通过和SVA-NEC的交流,通过实验发现通过添加一些DummyS

eal图形,可以完全解决上述的问题。2006年下半年开始,

SVA-O设计的5毫秒响应时间的19”宽屏液晶面板已在SVA-N

EC面板工厂正式量产,月产量20KS左右,约占SVA-NEC面板

厂产能的22.2%左右。

/645/ 多酚类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纯化及测试方法
多酚类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纯化及测试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技术说明为了提升技术标准对生物安全检测的

基础支撑能力,针对当前核酸检测方面相关检测结果无法溯

源,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的现状,由此带来的

生物安全问题,同时考虑到制约多酚类植物产业健康快速发

展的关键技术落后的突出问题,项目加大了现代生物技术和

量值溯源与传递技术在其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深入地开展了

多酚类植物基因组DNA制备纯化技术,DNA测试、定值技术,分

子标记技术、量值溯源技术研究。2、项目成果及主要技术

/645/ 多酚类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纯化及测试方法

指标(1)该项目将速冻、机械研磨方式应用于多酚类植物

基因组DNA制备工艺中,解决了DNA提取时易氧化、褐变的关

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2)该项目将研制的多酚类植物

基因组DNA制备技术成功应用于茶树中,将传统技术制备的茶

树DNAOD值比值(260nm/280nm)范围由1.7~2.0缩小为1.8

1~1.86之间,纯度得到明显提升,很好的为茶树量值溯源与

传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保障,并确定了适合制备高纯DNA的茶

树最佳取样部位为1芽2叶和最佳取样时间为4月。(3)建立

了“多酚类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纯化及测试方法”的国家标

准。(国标委综合[2011]57号,编号:20110099-T-469)。

(4)建立了“凝胶成像系统”的校准规范(国质检量函〔

2009〕393号)。

/646/ 面向区域中小微企业的诚信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研发
面向区域中小微企业的诚信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横向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研发了一个面

向区域中小微企业的诚信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该平台包含三

大部分:企业独立电子商务平台、地方可信商务导航门户、

企业平台支撑服务中心三部分的综合平台。该项目的研究成

果包括:1.所研发的诚信电子商务服务系统面向企业提供独

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企业电子商务的载体,可实现企业的

商品在线展示、网络营销、营销管理、客户管理、商务管理

等。2.通过研发的地方可信商务导航门户,可以把已经通过

/646/ 面向区域中小微企业的诚信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研发

过企业身份、网站和产品认证的区域优质中小微企业汇聚到

门户之上,帮助中小微企业独立电商平台获取大量真实、有

效的互联网客户。3.所研发的系统实现了企业支撑平台服务

中心,通过集成项目组已研发的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平台,可

灵活定制和接入集成企业所需的服务,从而为中小微企业提

供全流程的经营与商务信息化的支撑。研究单位:北京邮电

大学计算机学院项目负责人:宋美娜项目组成员:宋美娜,

鄂海红,许可,宋俊德,彭博,刘廉如,张通结题时间:2014年

6月5日

/647/ 纳米光电信息材料的物性调制及其传感器
纳米光电信息材料的物性调制及其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稀土纳米光学晶体在光信息处理、纳米光学传感器

、生物荧光探针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

前报道的纳米光学晶体具有发光效率低,表面缺陷猝灭效应

显著,光损伤严重等亟待解决的难点,严重制约了纳米光学晶

体的实际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纳米光学晶体的

物性调制及其传感器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新方法和新理论。本项目得到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10项

省部级项目的支持。发表SCI论文95篇,论文被SCI杂志引用

/647/ 纳米光电信息材料的物性调制及其传感器

700多次。单篇论文最高SCI影响因子13.734,SCI影响因子>

3.0的论文24篇,有两篇论文分别入选高被引论文ESI1%和3%

;申请发明专利5项。

/648/ 新型功能化多孔有机骨架(POFs)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牛奶中兽药残留高灵敏度分析的应用
新型功能化多孔有机骨架(POFs)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牛奶中兽药残留高灵敏度分析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新型功能化多孔有机骨架(POF

s)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牛奶中兽药残留高灵敏度分析的

应用(项目批准号:21705065)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

学基金项目。牛奶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

,对其兽药残留进行有效检测和监控,对于保证人们饮食的卫

生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牛奶中兽药残留丰度低,种

类繁多,理化性质差异大,且兽残的高灵敏度、高通量检测仍

存在困难的问题,本项目旨在(1)发展比表面积大、功能基

/648/ 新型功能化多孔有机骨架(POFs)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牛奶中兽药残留高灵敏度分析的应用

团含量高且孔径尺寸可调的多孔有机骨架(POFs)整体材料

,作为新型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牛奶中兽药残留的高效富集

,提高检测灵敏度;(2)基于POFs整体材料易于多功能化的

优势,实现不同理化性质兽药残留的同时固相萃取,最大限度

提高性质差异较大的兽残目标物的检测通量。在此基础上,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实现牛奶中多

兽药残留的高通量、高灵敏度与高准确度分析。通过本项目

的研究,有望突破复杂食品基质中痕量污染物的检测瓶颈,为

食品安全分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项目首先针对兽药β-受体激动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疏水性和

碱性结构性质,设计了含苯基磷酸结构的多功能多孔有机聚

合物整体材料,与目标分子间形成离子交换和疏水性混合相

互作用,用于固相萃取牛奶中14种β-受体激动剂和β-受体阻

滞剂的检测。所合成的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545-804m2&#

183;g-1),且富含微孔和介孔多级孔结构,对β-受体激动剂

具有高吸附容量(对模板分子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的的吸

附容量分别达224mg·g-1和171mg·g-1)。结合液

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所得分析方法定量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可

跨3-5个数量级(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方法定量限为

0.05to0.25ng·g-1,检出限为0.02to0.1ng·g-1。

且所得样品添加回收率在73.9-119.4%,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

性,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低于11.7%(n=5

)和12.2%(n=4)。针对绝大部分兽药结构中含有疏水性的

/648/ 新型功能化多孔有机骨架(POFs)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牛奶中兽药残留高灵敏度分析的应用

苯环或者其他碳链结构性质,又设计了两种疏水性多孔有机

聚合物整体材料(POPs),其中一种是苯-甲苯POPs,另外一

种是均三苯-甲苯POPs,其中均富含苯环结构,可与兽药分子

间形成较强的π-π和疏水性相互作用。本研究采用所合成的

疏水性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

辨质谱(Q-Exactive)分析法,建立了牛奶中β-受体激动剂

和阻断剂、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非甾体

类抗炎药、喹诺酮类、甾体类抗炎药、磺胺类抗生素和降压

药类等150种兽药的快速筛查及定量分析方法。所得兽药的

高分辨质谱分析方法定量限在0.2~2ng/g范围内,其线性范围

最宽为2.5~50ng/mL,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在

阴性牛奶样品中进行了两个添加水平(0.8ng/g,4ng/g)分

析,添加回收率在70%120%之间。并将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多

个牛奶实际样中兽药残留的筛查,并对筛查为阳性的项目其

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筛查范围广

,为奶制样品的风险监测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技术手段。3.技

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基于整体材料的固相萃取技术应用于牛

奶中多种兽药残留的同时分析仍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材料

比表面积及功能基团含量有限,对目标物吸附作用力不够强

,有时会引起回收率的偏低;二是材料功能单一,吸附剂选择

性不强,而兽药种类多,化学性质各异,造成提取液净化不完

全,检测基质效应明显,影响检测灵敏度,甚至导致检测的假

/648/ 新型功能化多孔有机骨架(POFs)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牛奶中兽药残留高灵敏度分析的应用

阳性。本项目按照计划执行,针对不同极性及离子性的兽药

残留,研制比表面积大、有机官能团含量高且功能多样的整

体材料用于多种兽药残留的高效固相萃取,围绕新型功能化

多孔有机骨架(POFs)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牛奶中兽药残

留高灵敏度分析的应用进行研究,合成了三种新型多孔有机

聚合物整体材料,分别用于牛奶中各种性质兽药残留的筛查

和定量分析。实现了牛奶中多兽药残留的高灵敏度、高通量

分析关键技术。4.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

牛奶实际样中兽药残留的筛查,并对筛查为阳性的项目其进

行了定量分析。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筛查范围广,

为奶制样品的风险监测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技术手段。需要进

一步研究并制作成成品柱子用于分析。5.项目取得成果的总

体情况在本项目资助下,共发表4篇论文,其中SCI论文2篇,其

中IF≥5.0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3件;在项目实施期间,协助

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项目实施期间,参与国内会议两次。

/649/ 中华被毛孢活性组分分离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中华被毛孢活性组分分离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饮片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组以生物发酵为主要技术,联合项目参加单位

杭州雪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华被毛孢活性物质分

离纯化技术体系,使组分得率高于5.6g/L,多糖含量为57.9%

,分子量控制在44KD,研制出中华被毛孢II组分等中间体一个

。同时项目组十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目前已申请了

1项国家发明专利。同时,积极组织相关论文的撰写工作,以

项目研究内容为基础,项目组成员共发表了与项目相关的论

文2篇,其中被SCI收录的2篇。

/650/ 量子点-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软反应器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量子点-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软反应器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纳米TiO2半导体氧化物在光催化反应领域,已引起

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当TiO2半导体吸收了能量大于禁带宽度

的光能后,价带电子被激发至导带,产生电子一空穴对,光生

空穴具有强氧化性,它能促使许多化学反应发生,如光还原、

光催化、光有机合成等。纳米TiO2粒径小、比表面大、表面

能高,纳米粒子很容易团聚;另一方面纳米TiO2与表面能比较

低的基体的亲和性差,二者在相互混合时不能相溶,导致界面

出现空隙,存在相分离现象。为了确保纳米TiO2粒子在材料

/650/ 量子点-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软反应器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中以纳米级的尺寸存在,纳米TiO2的表面改性成为必然。同

时,从光吸收范围而言,锐钛矿型TiO2的电子激发需吸收光波

波长小于<388nm,限制了TiO2仅在紫外区域有比较强的吸收

,但在可见光区吸收很弱,要使纳米TiO2在自然光下发生光催

化反应,必须对其修饰或改性,以达到应用之目的。由于纳米

TiO2半导体氧化物在光催化反应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使其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而纳米TiO2在可见光区

的光催化性能并不好,为了适应更加宽泛的使用条件和应用

范围,对纳米TiO2的结构改性和表面修饰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和研究。目前纳米TiO2的表面改性研究主要有掺杂过渡金属

离子,非金属元素等手段和利用光敏试剂对可见光有较强的

吸收,光激发后可将电子转移给TiO2而达到可见光光催化的

目的。量子点(QDs,QuantumDots)是一种特殊的纳米微粒

,又称半导体纳米微晶(semiconductornanocrysta1s),是

一种由Ⅱ-Ⅵ族或Ⅲ-V族元素组成的稳定的、尺寸在1~100nm之

间的纳米晶粒。普通纳米微粒的原子排列通常是杂乱的,而

量子点具有类似体相晶体的规整原子排列。量子点激发态上

的电子可以有效地注入到TiO2导带中,减少电子与空穴复合

的机会,提高TiO2光催化效率。半导体材料的复合可提高电

荷的分离效果,扩其光谱响应的范围。聚合物链所具有的亲

水性和稳定效应协同作用,使水凝胶成为一种“;软反应器”

;,完全可以作为光敏抗菌、纳米粒子的制备、有机反应的催

化反应器。同时,水凝胶网络为高级催化剂材料的设计提供

/650/ 量子点-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软反应器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了新思路,并允许几种不同的催化反应同步进行,提供了比传

统的系统更多的协同优势。水凝胶软反应器自身就可以提供

酸或碱官能团,可以实现酸碱自调控;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进行

;能够有效实现抑菌杀菌抗菌,催化降解水溶性染料、颜料、

除草剂、杀虫剂等;该水凝胶“;软反应器”;的基材采用绿

色高分子的天然聚多糖,其独特的结构不仅赋予同合成高分

子相当甚至更好的功能,而且其常具有无(低)毒、助催化

、可生物降解等特性使其应用更加广泛。传统的水凝胶催化

材料普遍采用化学交联法与化学还原法。但是该法制备的水

凝胶不仅易在水体中释放残余的剧毒交联剂与还原剂,而且

会出现不均匀交联,局部发生“;烧焦现象”;,并且化学交联

难以控制交联度;其次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量子点不仅不能均

匀分布在凝胶骨胶体系,而且其与凝胶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弱

甚至没有,让其易从凝胶孔洞中流失,从而影响了水凝胶的催

化稳定性,制约了水凝胶作为多功能材料的应用。为克服化

学交联法与化学还原法带来的不足,辐射合成量子点/TiO2纳

米复合水凝胶“;软反应器”;的方法应运而生。辐射法相对

于化学法实现了有效的补充和完善,具体表现为:①反应过程

不需要添加任何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交联度高,水凝胶纯度高

;②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下即可进行,操作简便,反应周期短

;③通过控制聚合物组分和辐照条件可以准确调控水凝胶的力

学性能;④水凝胶制备、塑形及量子点的还原过程可同步完成

/650/ 量子点-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软反应器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⑤辐射制备的量子点可均匀分布在负载在凝胶骨胶中的纳米

TiO2表面,对纳米TiO2进行有效的修饰且不易流失。从综合

和长远的角度看,利用辐照技术制备水凝胶“;软反应器”;

催化材料所花费的经济成本较低。因此,辐射合成技术已成

为智能水凝胶及相关催化材料制备极富前景的研究途径。本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开一种量子点/TiO2纳米复合水凝

胶“;软反应器”;及其原位辐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

存在的上述缺陷。

/651/ 西安健身娱乐业供求机制的研究
西安健身娱乐业供求机制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对居民消费观念转变的

引导,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将促进西安体育健身娱乐业的

全面、可持续发展。

/652/ 快速高效发酵保健豆豉的工艺研究
快速高效发酵保健豆豉的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立项背景我国的豆豉虽然历史悠久,产量较大,

品种较多,但由于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大多仍依赖传统的自然

制曲,生产工艺原始,因此生产季节性强,工艺参数控制不严

,生产周期较长,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形成工业化。2、技术

路线:1、完善发酵工艺,缩短发酵时间。目前豆豉的生产工

艺可以分为传统发酵工艺和现代发酵工艺,现代工艺大致可

分为三角瓶种曲制作、豆豉曲制作、豆豉醅制作、豆豉的密

封发酵等。传统发酵豆豉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大大限

/652/ 快速高效发酵保健豆豉的工艺研究

制了豆豉行业的发展。现代豆豉的发酵对传统的生产工艺进

行了大幅度的技术改进,发酵时间大大缩短,大致在三个月到

六个月之间。本研究本着高温快速发酵的思路,从原料、盐

浓度、盐水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一系列因素对豆豉

的发酵进行了大量的工艺优化。通过研究,我们获得的豆豉

生产最佳工艺参数是:原料配比黄豆和麸皮的比例为100克

:40克、豆豉醅制作时间为36小时;盐浓度为7.5%、加水量

在80%~100%、发酵温度50度、发酵时间为一周时。这一工

艺的优化处理,使得豆豉的制作时间缩短到一周,为豆豉的大

规模发酵奠定了基础。2、淋油获得优质酱油。本研究在优

化豆豉发酵工艺的同时,对成熟豆豉醅进行了淋油处理,获得

了基础豆豉,这不仅进一步降低了豆豉中的盐浓度,减少了人

们在食用过程中对含盐的摄入量,而且还得到了另外一种产

品—酱油,使得本产品的开发更具有实际价值。3、添加纳豆

激酶,获得稳定的保健豆豉。本研究在基础豆豉制作完毕后

,按照每100克豆豉加入1mL的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比例加

入,这样每克豆豉中含有2个单位的纳豆激酶,保健功能突出

。4、添加配料,制作各种花样豆豉。本产品在基础豆豉制作

完毕后,进行了花样豆豉的调配。将八角、花椒、辣椒、红

糖、茴香、桂皮、米酒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不同风味

的豆豉调味料,再和添加了纳豆激酶的基础豆豉按照一定的

比例进行均匀混合,这样可以调配出风味不同、营养全面的

花样豆豉。3、创新点:本项目研究的“低盐高效发酵豆豉

/652/ 快速高效发酵保健豆豉的工艺研究

新工艺”,发酵原料配比明确,采用纯种发酵,制曲和发酵时

间短,因此杂菌污染少,发酵周期短,工艺参数容易控制,可应

用于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0.7g/

100g。

/653/ 分子印迹中空纤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分子印迹中空纤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开展了对模板分子的识别具有可预见性和对

于特定物质的分离极具针对性的分子印迹膜研究,将膜分离

的可连续化操作特点与分子印迹技术进行了结合,可望在制

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应用,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

用价值。筛选出PSF、PAN、PVDF作为基体滤膜材料,采用干

干喷湿法纺制具有良好柔韧性和机械强度的中空纤维基体滤

膜。分别以抗菌药磺胺嘧啶和手性药物分子(5R).苄基海因

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4-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做功能

/653/ 分子印迹中空纤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单体,探索和优化在基体滤膜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反应条

件,开发出分子印迹中空纤维分离膜的新品种。该研究确定

了分离膜与模板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及其作用,分子印迹膜

微孔结构与印迹点调控的关系,寻找出提高膜的有效印迹的

新途径;解决了将含模板分子的功能单体在基膜微孔中交联

聚合会导致膜孔被堵塞的难题。该研究成果还确定了分子印

迹中空纤维膜对磺胺类药物分子、手性药物分子截留和拆分

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在制药工业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654/ 纤维寡糖与木质素联产工艺技术
纤维寡糖与木质素联产工艺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我公司功能糖废渣为原料经过,提取木质

素制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木质素;酶解纤维素制备新型功能

糖纤维寡糖。纤维寡糖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用于木质素

的提取,同时由于木质素的提取,去除了木质素对葡聚糖酶的

吸附、抑制作用,大大提高了纤维寡糖的纯度与收率。两种

产品的联产减少辅料消耗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

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变废为宝,是我公司生物质综合利用产

业结构的合理补充。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1纤维寡糖技

/654/ 纤维寡糖与木质素联产工艺技术

术指标:项目指标纤维寡糖含量,%≥50灰分,%≤10.0水分,%≤

7.0pH值3.5-6.5

/655/ 葡萄糖的能耗降低
葡萄糖的能耗降低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葡萄糖作为一种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

种单糖,在糖果制造业及医药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公

司结合自身优势,为葡萄糖的生产进行专业研发,力求使其成

本降低,收率提高,经济效益更上一层楼。1、为其专门设计

了一款配套的结晶器,企业没生产一吨产品较之前可节省近

200元人民币,且此结晶器可以针对不同粒度的产品进行调节

。2、优化了葡萄糖的结晶工艺。3、本项目中含有多项高新

技术,其中部分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

/656/ 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设备及系统
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设备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

检测设备,其包括:一输入端,其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雷击

计数器连接,接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泄漏全电流信号;一自

调整无相差放大模块,其与所述输入端连接,对接收自输入端

的泄漏全电流信号进行自调整无相差放大;一MCU,其内设有

一A/D转换器,所述MCU与自调整无相差放大模块连接,接收自

调整无相差放大模块输出的信号,并控制与之相连的各模块

工作以及处理数据;一GPS模块,其与所述MCU连接,所述GPS模

/656/ 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设备及系统

块为检测提供同步时标;一存储模块,其与所述MCU连接,用于

存储MCU传输的数据;一无线通讯模块,其与所述MCU连接,用

以实现MCU与外界的数据传输。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

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系统。

/657/ 一种基于(100)晶面硅锭制作的红外闪耀光栅结构及方法
一种基于(100)晶面硅锭制作的红外闪耀光栅结构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100}晶面硅锭制作的红外

闪耀光栅结构。其关键是对{100}晶面硅锭进行特定角度

c切割形成基片,再对基片进行常规半导体工艺,包括光刻

、氧化、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等,从而制作出特定的闪耀光栅

倾角,实现闪耀光栅结构;其光栅闪耀角b和切割角度c满足

关系式:b+c=54.7o。所得到的闪耀光栅的闪耀角范围可

以从1到54度。由于本发明采用硅的慢腐蚀面{111}面来保

证闪耀光栅的闪耀角,具有精度高、易集成、工艺简单、成

/657/ 一种基于(100)晶面硅锭制作的红外闪耀光栅结构及方法

本低廉、易于控制、成品率高、重复性好、易批量生产等优

点,特别适合于量大面广、需要集成的场合使用。

/658/ 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作为新型载药材料的研究
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作为新型载药材料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作为

胃肠道滞留给药载体的研究”,项目编号为:30902010。

  多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目前已有报道的天然多糖

化合物约有300多种。植物多糖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广

泛重视,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KGM)是从魔芋

块茎中提取制得的一种非离子型、亲水性植物多糖,属天然

/658/ 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作为新型载药材料的研究

高分子化合物。基于其吸水高度膨胀、易凝胶化、缓释骨架

、结肠降解等特性,KGM不仅可以作为口服缓控释载药材料

,且具有纯天然来源、生物相容性好、价廉易得等优势。

  但天然KGM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如溶胀速率慢、疏

水性不足、稳定性较差、单独直接作为药物载体使用时的缓

控释性能不够理想等。当前,基于天然植物多糖的衍生物、

前药、水凝胶等相关研究已成为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

热点。

  超多孔水凝胶(superporoushydrogels,SPH)是具

有三维网络结构的亲水性聚合物,其内部存在大量相互连接

的孔隙、比表面积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大量的水分。

与传统水凝胶相比,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相互连接的孔隙,大

大增加了水凝胶内部的表面积,使得其溶胀很快通常为几秒

至几分钟,具有快速溶胀的性能;但它的机械强度较差,限

制了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国内外对多孔水凝胶的研究主要

集中于制备工艺,对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研究还不够

深入。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KGM的自身优势,同时改善和提

高其性能、弥补和克服其缺陷,我们根据KGM的特殊理化性

质,从第三代超多孔杂化水凝胶(SPHH)入手,提出制备、

表征含魔芋葡甘聚糖新型超多孔杂化水凝胶(KGM-SPHH)及

其作为胃肠道口服给药载体系统研究的设想,并将其推广应

/658/ 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作为新型载药材料的研究

用至其他植物多糖(如胡芦巴胶等)因此,本项目制备并考

察含植物多糖的结构特征、载药(容量与相互作用)、释药

(扩散与溶蚀)、胃肠道滞留(膨胀截留、机械固定与黏膜

黏附)等性能特点及其作用机制,并结合动物口服毒性、生

物可降解性、体内转运和药物动力学等多方面研究,综合评

价其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基于

植物多糖的新型载药材料和相应产品开发奠定基础,也为充

分挖掘和高效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多糖资源再创新途径。

  三、研究目标与任务

  1.制备KGM-SPHH,探讨其配方工艺与结构性能之间的

关系,通过毒性试验确认其口服安全性。

  2.以KGM-SPHH为载体材料,制备苦参碱胃滞留和肠滞

留缓释制剂,通过多种体内外方法研究给药系统在体外的溶

胀、溶蚀、载药、释药、漂浮、黏附、机械固定等性能与体

内胃肠道滞留、转运和药物动力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明确

其作为新型载药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主要机制。

  3.以KGM-SPHH的研究为基础,改用“胡芦巴胶”多糖

,制备含胡芦巴胶超多孔杂化水凝胶,评价其作为片剂的超

级崩解剂时对其崩解和溶出性能的影响及作为口服给药载体

材料的优势。

  4.KGM-SPHH的拓展应用,扩大其应用范围,推广到其

他植物多糖中制备新型超多孔水凝胶。

/658/ 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作为新型载药材料的研究

  考察采用其他植物多糖制备新型超多孔杂化水凝胶方

法的可行性与产物性能的优越性

  四、成果特色与创新性

  1.将魔芋葡甘聚糖等天然植物多糖引入超多孔水凝胶

体系,制备KGM-SPHH材料,不仅保留了超多孔凝胶的快速吸

水、显著膨胀的特性,同时提高了体系的机械性能、生物黏

附性能和安全性。

  2.对魔芋葡甘聚糖的超多孔水凝胶进行了系统的安全

性评价,尤其是开展了大鼠口服的亚慢性毒性研究,验证了

其作为口服给药载体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3.对上述含植物多糖的超多孔凝胶体系作为片剂超级

崩解剂、胃内膨胀型滞留制剂、肠滞留缓释制剂等潜在应用

领域进行了考察,为上述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社会效益与存在的问题

/658/ 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作为新型载药材料的研究

  所制备的含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应用前景广泛

,如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可以作为胃肠道滞留给药载体、固

体制剂的超级崩解剂等、组织支架材料;又在日用化工领域

中,可作为优良的吸水材料用于制备纸尿裤等产品。具有良

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可观。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阶段性的成果,但在

含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等转

/658/ 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作为新型载药材料的研究

化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六、历年获奖情况

  2012年,作品《含魔芋葡甘聚糖超多孔水凝胶的制备

与评价》获得第七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三等奖。

  2013年,作品《一种胃肠道滞留给药新载体魔芋葡甘

聚糖超多孔水凝胶(KGM-SPHH)亚慢性毒性研究》获得第八

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659/ 腾龙电力能源智能管理软件V1.0
腾龙电力能源智能管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如何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用电的效率目前

在世界各国正在摸索中。从2011年开始在日本和中国的天津

都在规划相关的示范生态城。智能区域能源管理软件已深入

到到家庭能源管理软件(HEMS)、建筑物能源管理软件(B

EMS)、工厂能源管理软件(FEMS)以及云端的区域能源管

理软件(CEMS)。本项目主要是通过从前端数据的自动遥感

采集到后端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完成电力能源使用情况的总体

监视和管理。另外,在云端的整体电力情报的监视﹑共享和管

/659/ 腾龙电力能源智能管理软件V1.0

理,可以实现从能源供给到能源需求全部通过管理软件来协

调的智能电网软件。通过实际的分析和管理掌握各个区域以

及设备的实际用电情况,不但及时有效的发现能源浪费的盲

点,而且通过对每天每小时每个设备和区域的实际用电情况

的掌握,可以调整用电的习惯达到既可以节约用电费用也可

以科学地缓解地区用电高峰是的压力。

/660/ 三维粉末粘接增材制造设备控制系统V1.0
三维粉末粘接增材制造设备控制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快速成型领域的

一种新兴技术,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

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

的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材料成为限制3D打

印技术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材料的发展

决定着3D打印能否有更广泛的应用。目前,3D打印材料主要

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

料等,除此之外,彩色石膏材料、人造骨粉、细胞生物原料、

/660/ 三维粉末粘接增材制造设备控制系统V1.0

木质材料以及砂糖等食品材料也在3D打印领域得到了应用。

三维粉末粘接增材制造设备技术是使用粉末材料,在工作台

上先铺一层粉末,然后使用喷嘴将粘接剂喷在需要成型的区

域,让材料粉末粘接,形成零件截面,然后不断重复铺粉、喷

涂、粘接的过程,层层叠加,获得最终打印出来的零件。目前

,市场各类各式的软件比较多,但没有贴合公司自主研发的设

备,且适用的软件。为此公司团队为了让这一项技术在设备

上能够更快捷,更有效的运行,自主开发了一款三维粉末粘接

增材制造设备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款软件目前暂时

只在自主研发的3D打印机上测试与应用,后续将开放及推广

到更多的其他设备中。

/661/ “唐人”牌香烟磁性保健卡(烟友金卡)
“唐人”牌香烟磁性保健卡(烟友金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吸烟危害健康已成共识,如何较有效保护吸烟人士

及被动吸烟人士的健康是本品的主要用途。本品利用磁性原

理对卷烟中有害极性分子的磁作用,改变有害分子的结构,使

卷烟燃吸时将大量有害分子滞留于烟灰中。有较好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

/662/ 打叶复烤烟叶新技术
打叶复烤烟叶新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打叶复烤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原烟处理技术,它能从

工艺处理上对烟叶进行细致的加工,烟叶、烟梗规格整齐,水

份均匀,不仅可以提高烟叶品质,增强烟叶出口创汇,减少烟

叶损耗,节约人力、物力,还可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

,并为卷烟生产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产品远销到

荷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能除去烟叶中的砂土杂物,提高

烟叶的内在质量和卷烟档次质量,为出口创汇创造了条件,在

/662/ 打叶复烤烟叶新技术

我省尚属首家引进。

/663/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无调制稳频装置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无调制稳频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无调制稳频装置,由单频

窄线宽外腔半导体激光、法拉第隔离器、第一半波片、偏振

分束镜、萨格纳克环、两个光电二极管探测器所组成的差分

探测电路、减法电路、比例积分微分处理电路、和开关组成

。本发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稳频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664/ 重楼人工驯化及初加工研究
重楼人工驯化及初加工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来源:由于国内野生资源日渐枯竭,重楼药材

资源稀缺,重楼药材市场价格逐年攀升。而制约重楼产业发

展的关键在于重楼种子发芽率低,育苗周期长;导致重楼药材

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重楼生长缓慢,根茎成药周期长达

8~12年。为提高重楼种子发芽率解决种苗繁育问题和提高

重楼种植根茎产量以及药材品质的道地性和同一性,该项目

开展了重楼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研究,通过变温催芽处理提

高了重楼种子萌芽率并有效缩短了种子子叶出土时间,通过

/664/ 重楼人工驯化及初加工研究

配方施肥试验提高了重楼根茎单位面积产量。经过近10年的

努力,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1、项目利用植物表型相关分析

方法研究重楼植株表型与根茎重量的相关性,通过根茎体积

估算根状茎重量,估算准确率达95%。该方法简化了生产中重

楼产量的估算方法,技术创新性强。2、为确保攀产重楼药材

品质的道地性和同一性,该项目通过对重楼资源调查分析,推

荐植物学性状稳定,根茎品质好的华重楼作为本地区药用重

楼栽培品种。3、项目通过攀枝花地区重楼资源调查和生境

分析,界定出攀枝花地区种植重楼应选择的适生海拔和林下

种植最适宜荫蔽度区间,为重楼种植产业基地建设规划提供

科学依据。4、项目首次开展的重楼外种皮中是否存在抑制

种子萌发物质的检验,得出抑制物质存在于重楼鲜外种皮中

的结论,建议种子育苗须人工脱去外种皮。5、项目研究总结

出的重楼脱皮种子采用低温+间隔常温+低温的变温催芽处理

技术措施,使重楼种子萌芽率达到66.22%,子叶出土时间由两

年以上缩短到8~9个月。该技术对指导规模化繁育重楼优良

种苗具有重要作用。6、项目通过氮磷钾配方施肥,磷钾硼配

方叶面追肥试验,研究总结出适合本地区重楼种植的最佳施

肥配方和施肥方法,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203.38%。该技术

对科学有效施肥提高重楼根茎产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7、

项目针对攀枝花地区发生的病虫害提出防治措施,编制《攀

枝花市重楼种植技术图册》,对指导科学种植重楼,推动本地

区重楼产业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8、项目实施过程中

/664/ 重楼人工驯化及初加工研究

推广重楼种植面积达1130亩,预期产值达1.2亿元,对推动贫

困山区“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665/ 一种可持久改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卫生性能的后整理方法
一种可持久改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卫生性能的后整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针织或钩针编织服装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为一种可持久改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卫生

性能的后整理方法,首先使用处理剂进行超细纤维合成革基

布表面的预处理,然后,使用碱性蛋白酶对胶原蛋白进行水解

,最后,使用交联剂将水解后的胶原蛋白嫁接至初步改性的超

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表面,本发明实现了胶原蛋白大分子对超

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表面的共价改性,进而实现胶原蛋白对超

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卫生性能的持久改善,达到超细纤维合成

革高度仿真化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改善效果不佳及耐久

/665/ 一种可持久改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卫生性能的后整理方法

性不够好的问题。

/666/ 儿茶素自乳化体系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儿茶素自乳化体系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儿茶素在油脂、化妆品等产品的应用技术多以分子

结构脂化改性为主,包括甲基化修饰、酰基化修饰等。这些

技术虽然提高了儿茶素的脂溶性和稳定性,但是由于涉及到

分子结构的改变和分子量的增加,在实际的技术应用和产品

开发中,存在脂化改性化合物得率不高、生物体吸收度较低

、新功效成分安全性评价效果不明确等不利因素,因此,技术

接受度和市场接受度都不高,限制了儿茶素脂溶性产品的开

发和利用。针对儿茶素在脂溶性弱、稳定性弱等应用问题,

/666/ 儿茶素自乳化体系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采用新型自乳化技术,研究儿茶素微乳制备技术及产品稳定

性,明确了较佳的儿茶素自乳化体系各溶剂配比,获得了儿茶

素较佳自乳化关键工艺技术参数;制备得到了1种儿茶素微乳

产品,粒度分布均匀,产品脂溶性和稳定性均比较好。

/667/ 采用电磁带隙结构和金属网格结构相结合的高方向性天线
采用电磁带隙结构和金属网格结构相结合的高方向性天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电磁带隙结构和金属网格结构相结合的高方向

性天线,其特征在于:首先确定天线的工作波段及其中心波

长λ;设计电磁带隙结构,由接地板,介质基板,金属贴片,金属

过孔组成,金属贴片跟接地板间由金属过孔连接,金属过孔周

围填充介质基板;馈源结构在电磁带隙结构中心位置,由馈源

贴片和馈源通孔组成;在馈源通孔内焊接同轴线,一端与馈源

贴片相连,另一端从馈源通孔下方伸出;设计双层金属网格结

构,并在两层网格间隔中填充泡沫材料;在电磁带隙结构上方

/667/ 采用电磁带隙结构和金属网格结构相结合的高方向性天线

距离为d处放置金属网格结构,并将边缘一起焊接在铝板上;

采用电磁带隙结构和金属网格结构相结合的高方向性天线设

计完成;本发明设计所得天线是一种尺寸小,结构紧凑;并具

有高增益、高方向性的天线。

/668/ 基于松装熔渗法制备钨铜合金的方法
基于松装熔渗法制备钨铜合金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铁合金冶炼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松装熔渗法制备钨铜合金的

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钨粉、铜粉、镍粉粒径

的选择;步骤2、混料:按所制钨铜合金的质量百分比计算出

钨和铜的质量,并依照步骤1选择的粒径称取钨粉,称取占钨

和铜总质量0.05%-0.15%的镍粉,再称取占钨和铜总质量5%-

15%的毫升数乙醇,另按钨和铜总质量的5%称取预加铜粉,将

本步骤所称的钨粉、镍粉、乙醇和预加铜粉,共同机械混合

;步骤3、装模:将混合粉末装入石墨模具中,滴入汽油,捣实

/668/ 基于松装熔渗法制备钨铜合金的方法

后得到坯料;步骤4、熔渗烧结:在烧结炉内进行熔渗烧结;

步骤5、脱模即成。本发明方法所制备钨铜合金的尺寸、形

状、成分可以任意要求,不需要钢制模具和专用的压制或成

型设备。

/669/ 河南省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方法
河南省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完成河南省历史区域暴雨过程普查。利用国家

气象信息中心制作的河南省气象台站降水量日值数据集(1

951-2016年),完成1951-2016年历年全省气象台站暴雨日普

查;完成1951-2016年历年全省暴雨过程普查和间断日补充;

识别出全省区域暴雨日841个,普查得到506个全省区域性暴

雨过程。(2)完成河南省120个气象台站暴雨过程普查。利

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制作的河南省气象台站降水量日值数据

集(1951-2016年),完成1951-2016年历年全省气象台站暴

/669/ 河南省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方法

雨日普查,识别出全省台站历年暴雨过程。(3)构建了河南

省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公式。确定了河南省区域性

暴雨过程评估指标,计算全省历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指标值,利

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综合强

度等级划分标准。(4)构建了河南省单站暴雨过程综合强

度评估公式。确定了河南省单站暴雨过程评估指标,计算单

站历次暴雨过程指标值,利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

用百分位数法确定综合强度等级划分标准。(5)结合历史

灾情资料和气象部门重大暴雨过程服务总结,完成对暴雨过

程历史事件强度排序验证。

/670/ 一种食用香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测定方法
一种食用香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测定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2013年6月4日欧洲食品安全管理

局(EFSA)公布了对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重新评估的

意见,认为该物质在体内和体外试验均表现出致突变性,作为

食品用香料使用存在安全问题。2013年6月14日,欧盟委员会

通过法规(Regulation(EC)No545/2013),禁止2,5-二甲

基-3-乙酰基-噻吩作为食品用香料使用,将其从食品用香料

法规附录I食品用香料清单中删除。2013年8月以前,我国允

许将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作为食品用香料使用。《食

/670/ 一种食用香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测定方法

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

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中收录该物质。欧盟食品

用香料法规(REGULATION(EC)No1334/2008)的附录I食品

用香料清单收录“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编号15.024

)”。2014年8月14日,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根据现

有的安全评估结论及协会对国内部分香料香精主要生产企业

“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生产和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发布了香料香精行业自律文件-关于3-乙酰基-2,5-二甲基

噻吩的限制要求(香化协字[2013]62号),自律文件规定:

自本自律文件发布之日起,香料生产企业不得生产用作食品

用香料的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食品用香精生产企业调

整配方,不得再使用该物质。食用香精香料是食品生产中不

可或缺的主要组成从部分,其安全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

,而安全控制的源头,就是生产原料,文献调研表明:目前我

国尚无香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检测方法,也

缺乏相关方面的研究,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有必要建立

食用香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测定方法。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采用含有内标物的萃取液超

声萃取食用香精香料中的目标物,过滤膜后直接进入气相色

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实现准确定量3-乙酰基-2,5-二甲

基噻吩的含量。项目建立了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测定食用香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方法。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所建方法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

/670/ 一种食用香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测定方法

比,显著提高了定量分析的重复性、可靠性以及定性分析的

准确性,克服了仅用色谱保留时间定性易产生假阳性的缺点

,可实现准确定量。1)本发明首次采用气相色谱分离、质谱

选择离子扫描监测、内标法定量的的方式检测食用香精香料

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含量,本方法耗时短,灵敏度

和回收率高,重复性好,能实现对食用香精香料中该物质快速

、准确、批量检测。2)本发明实验过程不使用有毒有害化学

品,对操作人员危害小,易于操作。3)本发明操作简便、快速

、准确、灵敏度及重复性好的优点。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所建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食用香

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的含量,测定过程干扰少

,检测结果准确,回收率高,该技术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检测限低。本技术除用于食用香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

甲基噻吩的含量测定外,同时也适用于香精香料中同类物质

的测定。本技术使用溶剂量少,对环境无污染。5.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建立的测定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到食用香

精香料中3-乙酰基-2,5-二甲基噻的分析检测中,项目对126

种液体类食用香精香料进行分析检测,所建方法定量准确,分

析效率高,但目前仅应用于液体形态的香精香料,有待于进一

步拓宽应用领域,下一步将项目成果扩展应用到所有形态的

食用香精香料中,确保食用的安全。

/671/ 一种考虑自相关测量误差的Wiener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
一种考虑自相关测量误差的Wiener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产品小样本、高可

靠、长寿命的特点日益突出,这对以失效时间为基础的传统

可靠性分析方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性能退化建模是解决该

类产品可靠性分析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目前可靠性工程领

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考虑到产品的性能退化过程往往同时

受到多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基于随机过程理论进行退化建模

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在众多随机过程理论里面,由于

Wiener过程明确的物理意义和良好的数学性质,已经成为一

/671/ 一种考虑自相关测量误差的Wiener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

类广泛且在工程中应用最广的退化模型之一。同时,在工程

实际中,测量得到的性能退化数据中会不可避免的存在测量

误差。因此,有必要建立考虑测量误差的性能退化分析模型

。本发明建立了一种考虑测量误差的Wiener过程退化可靠性

分析方法。然而,在目前所有考虑测量误差的退化模型中,均

假设不同时刻测量误差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个正态分布。

但是,这与很多实际情况不符,特别是当测试时间间隔较短时

,连续测试测量误差间的自相关性往往不可忽略,独立性假设

将会严重影响可靠性分析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

一种考虑自相关测量误差的Wiener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该

发明具有一般性,现有退化模型可以看作该发明的一种特例

,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可靠性评估精度。

/672/ 外源性硫化氢对AD大鼠海马气体信号分子的影响
外源性硫化氢对AD大鼠海马气体信号分子的影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该课题虽为自选课题,但得到了湖北教育厅项目(

编号No.B20112015)的资助,实施期限为:2011年1月到201

1年12月。气体信号分子参与和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生理

过程如学习、记忆、神经信号传递等以及脑缺血、缺氧后损

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表明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

和CO、硫化氢(H2S)在AD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但在AD患者中三种气体信号分子网络间是否相互

调节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外源性H2S对AD模型大鼠

/672/ 外源性硫化氢对AD大鼠海马气体信号分子的影响

海马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NO体系和血红素氧合

酶-1(hemeoxygenase-1,HO-1)/CO体系的影响,研究AD模型

中气体信号分子网络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希望能为研

究AD病理生理机制及其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1.研究了一

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这三种气

体信号分子共同参与了AD的发病机制,可能成为AD治疗及预

防的重要靶点。2.AD模型中三种气体信号分子的相互影响的

机制尚无人研究。本校胚胎干细胞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拥

有本实验所需的大型设备和技术。我院拥有标准化实验动物

中心,SD大鼠可通过湖北医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购买。动物

实验人员持有动物上岗证。目前已经发表论文3篇,包括核心

期刊《神经解剖学杂志》1篇。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外源

性硫化氢脑室给药可明显改善AD模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2.外源性硫化氢对AD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3.外源

性硫化氢脑室给药对外源性H2S能抑制Aβ25~35诱导AD大鼠

海马iNOS活性,降低NO含量,激活HO-1活性,增加CO含量。对

AD大鼠海马iNOS/NO体系具有抑制作用,而对HO-1/CO体系有

激活效应,这可能是其改善学习记忆减退的机制。存在的问

题和下一步解决办法:1.本研究采用了外源性的硫化氢干预

,并没有给予内源性硫化氢抑制剂,不能排除内源性硫化氢的

影响,要能控制内源性硫化氢的产生,可以让结果更加可靠。

2.本研究受条件所限,只从外源性硫化氢干预角度观察了海

马气体信号分子的变换,外源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干预后

/672/ 外源性硫化氢对AD大鼠海马气体信号分子的影响

海马气体信号分子如何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是我们今后努

力的方向。

/673/ 搅拌站原料仓自动输料系统
搅拌站原料仓自动输料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背景与来源现有的输料装置,都是单一的输料

装置,只能单纯输送一种物料,及其不方便。若想用同一设备

进行输送多种物料,可能会出现混料、卡料的现象,不仅不易

操作,而且投资消耗大,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技术原

理与研究内容本项目的核心内容是提供一种搅拌站原料仓自

动输料系统。搅拌站原料仓自动输料系统,可以实现六种物

料的轮流进料储存和轮流输送生产,实用方便,操作简单,生

产成本低。主要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搅拌站原料仓自动输料

/673/ 搅拌站原料仓自动输料系统

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送料系统、择仓系统、上料系统和监

测系统;送料系统包括移动小车、原料仓、仓底皮带机和提

升机,移动小车与原料仓相配合,仓底皮带机的一端安装在原

料仓的底部,仓底皮带机的另一端安装在提升机的底部,仓底

皮带机上活动套设有仓底皮带;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移动小车

、仓底皮带机和提升机运动;择仓系统包括钢架、定位择仓

装置、库顶滑动皮带机和若干并列设置的储料仓,钢架横跨

安装在所有储料仓的顶部,库顶滑动皮带机安装在钢架上,库

顶滑动皮带机上活动套设有库顶滑动皮带,库顶滑动皮带的

一端连接提升机,库顶滑动皮带的另一端绕过库顶滑动皮带

机并形成回路;每一储料仓的仓顶均开设有下料口,每一储料

仓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定位择仓装置安装在钢架上并活

动连接库顶滑动皮带和若干下料口;控制系统分别控制库顶

滑动皮带机和定位择仓装置运动;上料系统包括输出皮带机

、传送皮带机、六通分料器和若干并列设置的集料斗,输出

皮带机装设在所有出料口的下方,输出皮带机上活动套设有

输出皮带;若干集料斗均装设在若干储料仓的一端,六通分料

器安装在若干集料斗的上方并连通若干集料斗,传送皮带机

的一端连接输出皮带机,传送皮带机的另一端连接六通分料

器,传送皮带机上活动套设有传送皮带;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输

出皮带机、传送皮带机和六通分料器运动;监测系统包括若

干第一雷达料位计、若干第二雷达料位计和声控提醒设备;

若干第一雷达料位计分别安装于每一储料仓内,用于监测到

/673/ 搅拌站原料仓自动输料系统

每一储料仓的实际料位值并与第一雷达料位计的设定料位值

相比较;若干第二雷达料位计分别安装于每一集料斗内,用于

监测到每一集料斗的实际料位值并与第二雷达料位计的设定

料位值相比较;声控提醒设备安装于原料仓内,用于发出警报

;若干第一雷达料位计、若干第二雷达料位计和声控提醒设

备分别连接控制系统。内腔分为相连通的上仓室和下仓室,

下仓室通过隔板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从下仓室延伸至

上仓室,上仓室内设有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第一气缸装置

和第二气缸装置,第一气缸装置和第二气缸装置均安装在分

料仓的外壁并延伸至上仓室内,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的一端

分别固设于隔板上并相抵接,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的另一端

分别可转动地抵接至上仓室两侧的内壁,以将上仓室分为第

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均连通

下仓室,第二腔室连通传送皮带;第一气缸装置连接第一翻板

,第二气缸装置连接第二翻板,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第一气缸装

置和第二气缸装置,以通过第一气缸装置驱动第一翻板相对

水平面转动,或通过第二气缸装置驱动第二翻板相对水平面

转动;左腔室连通第一腔室,右腔室连通第三腔室,左腔室和

右腔室的底端各开设有三个卸料口,且左腔室和右腔室内每

两个卸料口之间均装设有一翻板,分别为第三翻板和第四翻

板;左腔室和右腔室内还各安装有一第三气缸装置和第四气

缸装置,第三气缸装置连接第三翻板,第四气缸装置连接第四

/673/ 搅拌站原料仓自动输料系统

翻板,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第三气缸装置和第四气缸装置,以通

过第三气缸装置驱动第三翻板相对水平面转动,或通过第四

气缸装置驱动第四翻板相对水平面转动。技术创新性与先进

性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站原料仓自动输料系统,从物料的

进料储存到出仓生产,全程自动完成,可轮流从原料仓输送若

干种不同的物料到对应储料仓中,然后将对应储料仓中的物

料输送到对应集料斗中进行生产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整个

搅拌站原料仓的进料效率和上料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生产

成本,减少污染,减少工程机械投入,安全环保,节能智能,实

用方便,操作简单。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站原料仓自动

输料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六通分料器中的几个气缸装置的控

制要求精确到位,各翻板的动作时间为1.0秒,且上仓室和下

仓室的各翻板协同动作,同时清料过程的动作时间为2.0秒,

以使分料仓迅速切换到对应的送料管,从而准确完成送料工

作。六通分料器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混料和卡料的现象,极

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站原料仓自

动输料系统,提升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六通分料器的进料

口和出料口均装设有布袋除尘器,整个系统还装设有喷雾装

置,用于除尘,保证了搅拌站拥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避免

了施工现场尘土飞扬的现象,从而响应了国家挖潜增效、节

能减排以及“青山绿水”的环保建设的号召,实施大规模生

/673/ 搅拌站原料仓自动输料系统

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

项目涉及输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站原料仓自

动输料系统。可以实现六种物料的轮流储存和轮流输送,使

用方便,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674/ 一种基于双质量块的三轴微加速度计
一种基于双质量块的三轴微加速度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质量块的三轴微加速度计,

属于微机电系统(MEMS)中的微机械传感器领域。此加速度

计有两个质量块组成,外质量块中心具有开口,向外伸出的四

组动梳齿与固定于基底的四组定梳齿构成两对差分的梳齿电

容器,分别检测X和Y方向的加速度输入,外质量块下的金属电

极与外质量块构成平板电容器用于检测Z轴加速度输入;内质

量块位于外质量块开口内,由锚点固定在基底上,与其下的金

属电极形成检测Z轴加速度的参考电容器。本发明的优点是

/674/ 一种基于双质量块的三轴微加速度计

:(1)质量块由较少的梁支撑,有效地减少运动方向的刚度

,从而降低器件的尺寸;(2)内电极和内质量块构成Z轴的参

考电容,降低了后续电路的复杂性;(3)有效地减少机械耦

合和非线性度。

/675/ 一种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铸锭的制备方法
一种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铸锭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技术详情

  该项目涉及一种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铸锭的制备方

法,属于材料加工工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厚度为r3mm的

铝或铝合金板材经氩弧焊方法连续焊接成一侧开口的预制铝

板盒;所述铝板包覆层厚度占包铝镁合金复合铸锭总厚度的

10%~20%;预制铝板盒型腔经机械打磨、化学清洗,去除

表面油污及氧化物后置于通有保护气氛的电阻烘箱中进行2

00℃预热处理;镁合金芯材采用气体保护熔炼,浇注温度6

60℃、720℃。将预热的铝板盒装卡在自制模具中,再将熔

/675/ 一种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铸锭的制备方法

融镁合金液浇注于铝盒型腔,冷却后即得。所制备的包铝镁

合金复合铸锭可形成多重复杂的冶金结合界面结构,为后续

热轧包铝镁合金复合板带提供了高质量的锭坯。该项目属于

材料加工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铸锭

的制备方法。镁合金轧制板材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潜力,为

解决腐蚀和加工问题,采用耐蚀和加工性能好的铝合金包覆

在镁合金表面进行轧制,获得的包铝镁板层状复合材料既具

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又可大大改善镁合金的加工成型性能

,为此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应用累积复合轧制工艺制备了Al,/Mg,/Al多层结构复

合板[cN1850383A];太原理工大学应用扩散连接工艺通过在

铝合金与镁合金板材问添加低熔点的锌锡连接材料,制备了

具有连接层的镁合金与铝合金复合板材[cNl。709688A]:西

南大学应用热轧退火工艺制备了Al,/Mg,/Al三层包铝镁

板带[cNlol804710A]。然而,Mg,/Al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

主要依靠轧制和扩散连接等工艺,尚存在成材率低,工艺参

数控制困难,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

/676/ 梯度多孔钛合金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研究
梯度多孔钛合金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采用离心沉积法获得梯度分布的钛合金粉与碳

酸氢铵颗粒,通过冷压成型,去除碳酸氢铵,再经真空无压烧

结来得到梯度多孔钛合金。探讨了原料尺寸、悬浮液中两相

浓度以及离心机转速对两相颗粒的分布状态以及梯度多孔钛

合金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对所制备的梯度多孔钛合金进行

压缩性能测试,分析孔隙率,孔隙率梯度对梯度多孔钛合金的

刚度以及压缩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机制。为研制梯度多孔人工

植入体或其他骨组织再生植入体提供基础实验依据。对所制

/676/ 梯度多孔钛合金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研究

备的梯度多孔钛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为具有相似

结构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677/ 渡越辐射及高能电子输运特性的研究
渡越辐射及高能电子输运特性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

和成都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开展了渡越辐射及高能电子在

固体靶中的输运特性的诊断技术方法应用基础研究。在国内

首次测量了在飞秒(fs)激光强度下高能电子渡越辐射光斑

、光谱、能谱和注量,以此来获得高能电子输运的各种信息

,详细考察高能电子输运的特性。1.基于渡越辐射,开展了

“超短超强激光产生的高能电子在固体靶的输运特性”实验

物理研究,并首次获得多个物理规律。2.将高能加速器的渡

/677/ 渡越辐射及高能电子输运特性的研究

越辐射测量技术和方法改进并应用到激光聚变研究中,解决

了快的弱信号测量问题。在同一发打靶实验中,进行时、空

、能谱分辨的渡越辐射特性综合诊断。3.在理论分析方面,

实验结果与J.Zheng等理论计算给出的相干渡越辐射谱和强

度相比,理论值与实验值一致,有力地证实了有质动力J&#

215;B的微束团模型的正确性。在近五年的研究工作中已取

得多项国内外未见报道的新的物理结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

文20篇,被国际重要检索机构SCI、EI等收录16篇,其中6篇

被SCI收录,16篇被EI收录,共被他人引用15篇次,单篇最

高引用频次为5次。

/678/ 复合稳定平台功能的宽视场成像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复合稳定平台功能的宽视场成像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复合稳定平台功能的宽视场成像结构及其控制

方法,宽视场成像结构包括基座;横滚环架;俯仰环架;横滚轴

电机;俯仰轴电机;45°补偿镜;成像仪器。本发明将稳

定平台复合在宽视场成像结构上,采用控制领域经典的PID三

环控制算法,既实现翼展方向的宽视场摆扫成像和飞行方向

的前向像移补偿,又为成像仪器配置稳定平台,有效解决了使

用通用稳定平台带来的诸如仪器重量以及设计尺寸方面的限

制问题。

/679/ 磁性材料、纳米粉体及电子器件专用烧成设备——高温箱式电阻炉
磁性材料、纳米粉体及电子器件专用烧成设备——高温箱式电阻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提供一种具有控温精度高、温度均匀等优点

的高温箱式电阻炉。该高温箱式电阻炉主要由机械框架、炉

膛、控制柜、炉门和U型硅钼棒等组成。这种高温箱式电阻

炉有效的克服了使用中炉膛的坍塌和开裂现象,保证了腔体

的平整性、密封性,提高炉膛内的温度均匀性,保证物料的烧

结品质。

/680/ 醋酸棉酚原料的生产方法
醋酸棉酚原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生产制药原料的生产方法,

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丙酮热回流-醋酸重结晶的方法,大批量、

高效率的生产醋酸棉酚原料药,其特征是:将棉籽粉碎,置多

功能提取罐中加温35℃-50℃热回流提取2-4小时,提取液加

冰醋酸冷置析晶,再精制。所述的棉籽粉碎是将棉籽制成粕

饼,棉籽粕饼在多功能提取罐中,先用体积1-2倍量75-78%的

丙酮水溶液常温浸泡1小时,再加温40℃回流提取。这种新的

醋酸棉酚原料的生产方法,它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

/680/ 醋酸棉酚原料的生产方法

本,使醋酸棉酚原料收率高、质量优。

/681/ 紫锥菊中菊苣酸的工业化纯化制备
紫锥菊中菊苣酸的工业化纯化制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紫锥菊制剂具有免疫促进和调节作用,在德国早在

1989年就列入2000个最常用处方中,排名131位。且有许多

剂型已大量用于临床,如用于治疗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和

慢性呼吸道感染,辅助各种抗菌素治疗各种严重的细菌感染

等。紫锥菊在美国自1995年健康食品畅销排名榜上名列榜首

以来,它的提取物及制剂销售额一直居美国医药市场前5名

,受到国内外极大关注,在全球范围内还有日益普及的趋势

。菊苣酸作为紫锥菊中极为重要的免疫活性成分之一,具有

/681/ 紫锥菊中菊苣酸的工业化纯化制备

明确的药理活性,是紫锥菊中极为重要的免疫活性成分之一

。从药物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菊苣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把紫锥菊中的菊苣酸纯化出来,得到较高纯度的产品甚至

单体,对于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提供技术的具体指标:

对紫锥菊提取物经过初步萃取纯化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

行分离纯化,采用价格低廉的水溶液进行洗脱后,采用简单

的富集方法将洗脱液中菊苣酸进行富集、干燥,然后采用重

结晶方法进行重结晶,得到的产品为淡黄色至白色结晶,其

色谱纯度大于95%。转让资金:200万元。合作方式:技术转

让。

/682/ 针对人体重要蛋白hDBP的潜在小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针对人体重要蛋白hDBP的潜在小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首次提出将小分子探针技术应用于人体重要

蛋白hDBP的检测,通过小分子探针的变化获知血清中hDBF水

平,进而获知人体维生素D状态。这一策略为维生素D相关疾

病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研究所建

立的“切断—重组”的汇聚式合成维生素D类衍生物的方法

,不但可以高效制备我们所设计的四个目标化合物,而且也为

其他维生素D类药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应用前景良好。

/683/ SJZ超仿棉聚酯纤维双色纱
SJZ超仿棉聚酯纤维双色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纺织业
技术详情

  一、主要科技内容及关键技术:①研发了在超仿棉

聚酯纤维上接枝阳离子的无盐无碱抗菌高固色率促染剂及染

色工艺,改性聚脂纤维染色时上染率在99%以上,不产生含

盐、含碱、有色废水,皂洗牢度达到4级以上,远高于市场

上普通色染固色率在60~70%的水平,节约染料30%以上,

节约水60%以上,而且抗菌率达到99%以上。②项目发明了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阻燃剂,开发了聚脂纤维无甲醛耐

久阻燃整理剂合成与整理技术,整理的聚脂纤维织物,在使

/683/ SJZ超仿棉聚酯纤维双色纱

用过程中,不产生甲醛,克服了国内外市场上生产的聚脂纤

维织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甲醛危害的难题,使得阻燃聚脂

纤维织物可在民用领域健康使用。③开发了高效优质细纱生

产技术。采用三级牵伸纺纱技术,实现牵伸倍数最高达200

,生产效率提高2%以上;低耗紧密纺技术,能耗节约2.5%

以上,毛羽减少70%以上、条干改善2%以上;低扭矩纺纱

技术,成纱强力不变基础上降低纱线设计捻度10-20%。二

、授权专利情况:项目核心技术共有授权发明专利4件,在

申请发明专利1件,授权实用新型专2件;其中聚脂纤维改性

剂生产方法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改性染色工艺获得授权

发明专利1件,申请了发明专利1件,无甲醛阻燃剂生产方法

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配套色纺技术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

利2件。三、技术经济指标: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超仿棉聚

酯纤维双色纱通过市场试销来看,很受客户欢迎,成本优势

明显,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可观。2016年,完成超仿棉聚

脂纤维阻燃抗菌双色纱的制备工艺,形成年产4000吨超仿棉

聚脂纤维阻燃抗菌双色纱产业化开发,实现年销售额1860万

元,利税212.43万元;2017年,完成年产4355吨超仿棉聚脂

纤维阻燃抗菌双色纱的产业化开发,实现年销售额1960万元

,利税231.16万元;2018年,年产4400吨超仿棉聚脂纤维阻

燃抗菌双色纱的产业化开发,实现年销售额1980万元,利税

233.6万元。四、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主要通过以下销售

策略来拓展国内外市场:①以公司原有客户为基础,推广该

/683/ SJZ超仿棉聚酯纤维双色纱

项目产品,使其逐渐取代老产品,并向其它地区纺织厂进行

示范和辐射。②通过江苏国泰亿达实业有限公司、江苏新芳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外贸出口企业,扩大在外销市场的

影响力,逐步在国外设立代理机构。③通过《中国纺织报》

等报刊杂志和新闻媒体、并积极参加国际纱线展会等行业会

展,加强宣传该项目产品,树立品牌和企业形象,让更多厂

商逐步了解、应用该产品。④加大电子商务营销,把点对点

的销售变成一对多营销,减少信息的不对称。⑤加大产品系

列化开发,满足客户个性需求,适应产品结构多样化的发展

趋势,通过产品系列化开发不断满足客户群不同层次的需求

;同时,建成一定规模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网络,并形成一整

套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技术服务带动销售,通过服务

创造需求,扩大竞争优势。⑥通过与国内纱线代理商战略合

作,扩充海外市场。

/684/ CW-2型小化肥微机自控装置
CW-2型小化肥微机自控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可使氢氮比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入炉蒸汽流量自

动调节可节省蒸汽10%,提高蒸汽分解率.应用范围:以煤为

原料的小型化肥厂氢氮比自控,入炉蒸汽流量自动调节.;转

让方式:系统设计,安装调试

/685/ 电磁功能薄膜材料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纳米多层膜高频电子材料
电磁功能薄膜材料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纳米多层膜高频电子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电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控

微波电子元器件。所述铁电异质结包括顺序接触的电极层、

压电基底层、缓冲层、交换偏置多层膜和保护层,其中,所述

交换偏置多层膜为[铁磁层/反铁磁层]N,N为周期数,且N≥2,

所述铁磁层为磁致伸缩系数较小的铁磁性材料。本发明能够

提供一种新型的含有铁磁/反铁磁交换偏置多层膜的铁电异

质结;还能够对磁致伸缩系数较小的磁性薄膜高频性能进行

大范围调节,进而获得良好的高频磁性的铁电异质结。本发

/685/ 电磁功能薄膜材料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纳米多层膜高频电子材料

明的铁电异质结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可可用于新一代的电

控微波电子元器件。

/686/ 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机研制
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机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机用于检测秋千座椅的防撞击

要求,通过起吊机构提高秋千座椅,角度传感器可以感应到提

高角度的变化,当角度达到标准要求的60°时停止起吊

提升,释放电磁铁自动释放秋千座椅正面撞击三维加速度传

感器测试铝球,通过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收集10次撞击数

据值经过计算机自动运算,得到加速度峰值和表面压力。并

且在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测试铝球正向均匀擦涂印泥层,当铝

球与秋千座椅产生撞击后印泥层留下撞击痕迹,通过透明计

/686/ 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机研制

算纸投影统计出实际撞击接触面积大小,从而计算出平均表

面压力。该试验机采用一体化整体结构综合设计,共用一套

人机控制界面,操作简单方便,试验时间短,结果准确度高。

一、关键技术及创新点1、秋千座椅在60°角度的指定

位置,释放时应不能带有影响撞击试验外力,以确保座椅的运

动轨迹是平滑向下的,不能有任何可见的震荡和旋转,影响测

试铝球撞击,因此该装置的试验支架连接应非常牢固可靠,不

可有任何晃动和振动现象。本试验装置采用左右两块电磁铁

进行同时平面释放,保证秋千板及座椅平稳跌落,确保试验结

果更加有效。2、三维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直径为160mm

77;5mm的铝球重心位置,铝球重量为4.6kg±0.05kg,表

面粗糙度小于25μm,使撞击物在秋千座椅和三维加速度传感

器之间平均受力,更加真实模拟实际工况秋千座椅防撞击过

程。3、以往的进行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采用人工提拉方式

,这种方式角度控制不准确。本项目研制方案的起吊方式采

用起吊机构自动提升,采用角度传感器进行初始下落位置的

定位,精度可靠使用简单,并且提高了试验效率。4、人工提

拉方式在秋千座椅手动释放时左右往往不同步释放,下跌过

程常常引起震荡和旋转,本方案释放过程采用左右两块电磁

铁并通过操作界面一键控制,确保同时释放,保证秋千座椅平

稳跌落。5、本项目研制方案针对大小长短规格型号各异的

秋千座椅,研制了能够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的自动化调节机构

,该自动化机构通过计算机控制,从而大大缩短了试验前的秋

/686/ 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机研制

千座椅的安装,位置调试的过程,提高了效率,同时通过前期

位置调试操作确保秋千座椅的撞击部位能够真正碰到测试铝

球的正面位置。二、获自主知识产权情况1、获得发明专利

1项,专利号ZL201610213313.4。实用新型专利3项(专利号

:ZL201620290441.4、ZL201620283312.2、ZL20162028329

3.3)知识产权归属浙江省泵阀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永嘉县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2、发表论文2篇,其中《秋千座椅

防撞击试验装置的研制》发表于《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

6年第7期,ISSN1673-257XCN11-5345/TK,《秋千座椅防撞击

试验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发表于《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7年第8期,ISSN1673-257XCN11-5345/TK。三、成果应

用和产业化情况1、本试验机能够准确表征秋千座椅撞击产

生的加速度峰值以及表面压力,为秋千产品质量检测、科学

研究、国际贸易提供有关秋千座椅撞击的量化指标,为秋千

产品标准提供检测依据和方法。2、该项目研制成功,填补了

目前国内对于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机研制的空白。可为检测

机构、科研院校、企业提供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方法,研究

秋千座椅材料的防撞击性能、选择秋千座椅材料提供科学的

依据。3、项目的建立和实施提升了省教玩具中心的秋千检

测能力,使GB/T28711-2012《无动力类游乐设施》标准检测

方法通过了省计量认证、国家实验室认可,提高了省中心检

测服务的社会效应,增加检测业务创收,充分发挥质检机构对

/686/ 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机研制

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

/687/ 新型旋压设备及工艺研发
新型旋压设备及工艺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新型数控旋压机系列设备包含高压气瓶数控热旋压

机、异形曲面数控双旋轮热旋压机、三旋轮强力旋压机等,

广泛应用于高压气瓶生产、弹体(航空炸弹、炮弹等军工产

品)生产、航空航天产品生产等军工、民用领域。本系列数

控旋压机床研制总体方案设计先进、合理,与同类设备相比

,结构新颖、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技术优势,整体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旋压设备发展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其主要性能、技术经济指标均属先进水平。

/688/ 17F+208Pb弹性散射角分散研究
17F+208Pb弹性散射角分散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次级束流线上完

成了141MeV的17F+208Pb和128MeV的17O+208Pb弹性散射产物

微分截面的角分布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前角区不大的角

度范围内,产物微分截面的对数ln(d/d)与散射角平方依赖

关系的角分散平面图ln(d/d)2中,实验数据需要用两条不同

斜率的直线拟合,这两条拟合直线的交叉点对应的角分散拐

角远小于反应系统的1/4角。对于稳定核16O和6Li,角分散

拐角tu与1/4角gr的比值约在0.43左右,而对于弱束缚核6H

/688/ 17F+208Pb弹性散射角分散研究

e和17F,这个比值则要小得多,仅仅0.20左右。角分散直线

斜率变化的拐角反映了弹性散射产物从以库仑相互作用为主

,到有核力的重要贡献之间的转变。散射理论指出,这个角

分散拐角就是经典偏转函数中的核虹角。因此,角分散测量

提供了从实验上提取核虹角的新方法。角分散拐角与1/4角

的比值反映了核表面密度分布的弥散程度,这个比值越小,

核的弥散程度就越大。对于我们所考察的几个核反应系统,

弱束缚核与稳定核的这个比值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为晕核

或者皮核的鉴别给出一个新的灵敏探针。

/689/ 粗毛褐孔菌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粗毛褐孔菌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首次从粗毛褐孔菌中分离鉴定出8个单体化

合物,并对其所含成分进行了体外抑瘤试验,对所含多糖进行

了含量测定及鉴别研究,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含麦

角甾醇进行含量测定研究。我国真菌梓源丰富,本课题的完

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690/ 水产品中典型有毒生物胺的代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
水产品中典型有毒生物胺的代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品加工
技术详情

  水产品出口是宁波重要的创汇行业之一。近几年来

,随着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水产品新鲜

程度的更加重视,从宁波口岸出口的青占鱼、金枪鱼、冻鲭

鱼等多次被检出组胺等典型有毒生物胺超出其限量要求50m

g/kg,甚至连续几年遭到国外的退货处理,这给宁波的水产品

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无形的压力。就目前研究

的初步结果来看,水产品中典型有毒生物胺如组胺、腐胺、

尸胺主要是相应的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脱羧形成的,这些有

/690/ 水产品中典型有毒生物胺的代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

毒生胺在生物体内形成后又是如何代谢或升高的,基于其形

成机理与代谢机制,建立有效的水产品中有毒生物胺的控制

技术,破解宁波出口水产品中有毒生物胺超标的难题,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691/ 蚕丝蛋白的组成、合成调控及抗菌功能研究
蚕丝蛋白的组成、合成调控及抗菌功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蚕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重要文化标识,也是

中国蚕业科学和产业的基础。然而蚕丝产业面临着产品单一

、缺乏竞争力等问题,造成此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课题组对蚕

丝蛋白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蚕丝蛋白的合成

机理也长期处于难以突破的尴尬境地。项目组在“973”计

划等支持下,历经6年攻关,在蚕丝蛋白组成、合成调控及

抗菌功能等方面取得突破,获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该项目

为改造和创制新型蚕丝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质量、效益

/691/ 蚕丝蛋白的组成、合成调控及抗菌功能研究

和应用等方面为推动蚕丝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创新成果如下:发现点1:系统鉴定了蚕丝蛋白的组

成,绘制了蚕丝的分子“全景图”。传统认为蚕丝由丝素和

丝胶等十余种蛋白构成,该项目首次系统地解析了蚕丝复杂

的组成成分,共鉴定到近500种蛋白,除丝素和丝胶外,新

发现大量的蛋白酶抑制剂、酶类及结构蛋白等,并阐释了其

中几十种重要丝蛋白的合成时期、合成部位与分泌过程。该

研究成果重新认识了蚕丝的组成,纠正了国际上几十年来对

蚕丝蛋白组成的传统观点。发现点2:揭示了蚕丝蛋白的合

成调控机理,发现了决定蚕丝产量的关键分子。首次鉴定到

丝腺特异的转录因子Bmsage和Bmdimm,阐明了其促进丝蛋白

合成的分子机制,构建了丝蛋白合成调控的信号通路。首次

鉴定到调控丝蛋白合成与蛹期营养物质储备平衡的关键小分

子物质-甘氨酸,发现其在提高蚕丝产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该成果为培育高丝量家蚕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分子靶标。发

现点3:阐释了蚕丝蛋白的抗菌性能及抗菌机理,解开了蚕

丝“长年不腐”的秘密。系统鉴定了蚕丝中发挥防御功能的

活性蛋白,重点研究了BmSPI38、BmSPI39、Seroin、Glove

rin2等十余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抗菌蛋白,揭示了蚕丝具

有防护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与分子机理,为拓展蚕丝在生物医

学材料、保健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该项目在

AnnuRevEntomol、JBiolChem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

35篇,其中20篇主要SCI论文他引共计296次,授权发明专利

/691/ 蚕丝蛋白的组成、合成调控及抗菌功能研究

3项。该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代表论

文被两篇Nature子刊TheISMEJournal和NPGasiamaterials在

内的国际顶级期刊论文所引用。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GertL

ubec教授等国内外同行对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

价。

/692/ 一类集系统-拟阵的模糊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一类集系统-拟阵的模糊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依据的拟阵(Matriod)理论是一门新

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支。Whitney于1935年在“关于线性相关

的抽象性质”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拟阵的概念,并叙述了拟

阵的公理系统。1942年,Rado提出了有关拟阵的一些定理。

Birkhoff、Maclane和Dilworth等人研究了拟阵集合方面的

问题以及拟阵与格的关系等等。60年代,Tutte发表“关于

拟阵的演讲”一文后,拟阵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E

dmonds和Minty等人把图论的算法推广到拟阵,使拟阵在组

/692/ 一类集系统-拟阵的模糊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合优化、整数规划、网络流及电网络理论中有了广泛应用。

Welsh研究了拟阵的结构,拟阵与格论的关系以及拟阵的极

值问题等,于1976年撰写了关于拟阵理论的专著《Matroid

Theory》。由于实际需要的推动和数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拟阵的模糊化理论已日益丰富起来。我国学者史福贵教授于

200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化拟阵的概念,建立比较具有广

泛意义的M-fuzzifying拟阵的概念。本项目就是在史教授所

提出的模糊化拟阵基础上,通过M-模糊化拟阵的四类截拟阵

,分别引入M-模糊化内部算子和M-模糊化开集族,研究了它

们的性质,并在M-模糊化内部算子及M-模糊化开集族与M-模

糊化拟阵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任意一个M-模

糊化拟阵都对应着某个M-模糊化内部算子或M-模糊化开集族

,同时从这个M-模糊化内部算子或M-模糊化开集族出发也可

以诱导一个M-模糊化拟阵,诱导出的这个M-模糊化拟阵与原

M-模糊化拟阵一致。其实质是扩充了M-模糊化拟阵理论的基

础知识,为解决实际的模糊优化问题提供了更加多样有效地

研究工具。此研究内容是全新的,并为M-模糊化拟阵理论的

完善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性,可以将

研究理论应用到优化问题的模糊处理上。

/693/ 高纯度α型天然维生素E生产技术开发研究
高纯度α型天然维生素E生产技术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高纯度α型天然维生素E技术开发研究”是浙江省

科技计划重点项目(计划编号:001103231)。于2000年8月

开始,2002年3月完成。天然维生素E(naturalvitaminE)

,学名生育酚(tocopherols),是重要的保健药品,有抗

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天然维生素E有右旋光性,并且有d-α-,d-β-,d-γ-和d-

δ-生育酚四种同系物,其中d-α-生育酚的生理活性远高于其

它同系物。天然维生素E一般是从食用植物油(色拉油)精

/693/ 高纯度α型天然维生素E生产技术开发研究

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的。国外有天然

维生素E浓缩油系列产品,混合生育酚含量分别为50%,70%

,和90%。国内已有“天然维生素E浓缩油”产品,其生育酚

(混合)总含量为50%,而其中d-α-生育酚仅占总生育酚量

的10%左右。在一定的条件下,d-β-,d-γ-和d-δ-生育酚可

以转化成为d-α-生育酚,使天然维生素E的效价更高,生物

利用度更大。高纯度α型天然维生素E,国外已有系列产品,

d-α-生育酚含量分别为67.1%(1000IU/g),87.2%(1300I

U/g),和91.9%(1370IU/g)。但对于高纯度的α型天然维

生素E,国外究竟采用何种可行的工艺生产,无从了解。国

内虽然也有高纯度d-α-生育酚产品的报道,但未能形成规模

生产。其中混合生育酚的纯化技术和高α型生育酚的精制技

术没有突破是关键所在,成为限制高α型天然维生素E生产的

瓶颈。该项目以国内生产的约50%天然维生素E浓缩油为原料

,经三步工艺生产出高纯度α型天然维生素E。首先采用吸附

分离技术,将总生育酚含量提高到98%以上,生育酚收率达

到97%以上;再经过化学构型转化(羟甲基化,高压催化加

氢)将d-β-,d-γ-,d-δ-生育酚转化为d-α-生育酚,转化率

达到99%以上,d-α-生育酚收率达到90%以上;最后经过工业

色谱精制步骤,得到d-α-生育酚含量90%以上的产品,本步

d-α-生育酚收率达95%以上。全流程的产物收率为82.9%以上

。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外,用吸附分离法将50%

的混合生育酚提纯到98%以上的技术和用工业色谱法精制d-

/693/ 高纯度α型天然维生素E生产技术开发研究

α-生育酚的技术,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通过该课题研究和

校企合作,已建成了100t/a高纯度α型天然维生素E生产装置

,并于2001年9月投产成功。该项目的完成以及产业化的实

施,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度,对于油脂加工企业

、混合生育酚粗品生产企业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该产品的

规模化生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大规模产出高纯度α型天然维

生素E的历史。为其后续产品d-α-生育酚醋酸酯和琥珀酸酯

胶囊的上市打下了基础。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

贡献。

/694/ 基于抗肿瘤作用的海绵总萜烯研发及产业化
基于抗肿瘤作用的海绵总萜烯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全世界约有100种海洋天然产物活性物质作为新药

或复方制剂进入市场或进行临床研究,每年仅在医药领域所

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达100亿美元。本项目研究目标化合物—

海绵总萜烯,已经作为新一代广谱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应用

。公司科研人员通过从我国一种特产的海洋生物中提取分离

得到前体化合物,通过对前体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活性筛选

,制备出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海绵总萜烯,通过新的工艺路线

,其售价可为现市场售价的三分之一左右;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694/ 基于抗肿瘤作用的海绵总萜烯研发及产业化

药理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其抗肿瘤活性优于传统抗癌药物紫

杉醇,存在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可

为开发新型、高效、抗耐药的微管稳定剂类抗癌药物提供先

导化合物,同时在海绵总萜烯的高效制备技术上形成自主知

识产权。为开发利用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奠定基础。

/695/ 吉林省玉米耐密种质的扩增与创新
吉林省玉米耐密种质的扩增与创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含热带种质的耐密群体和含P种质的耐密群体持续

为我院选系利用。选育的自交系JN348、JN154、JN583所配

组合,淀粉含量高,丰产性好。吉科12、吉科801、吉科80

2、吉科805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吉科12已升级进入吉林省

玉米生产试验。

/696/ 一种头孢美唑钠的制备方法
一种头孢美唑钠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

吸系统感染、胆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妇产科细菌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手术后预防感染等。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孢

美唑钠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氢氧化钠溶于水,加入

巯基乙酸和氯乙腈反应,再加入氯化钠和乙酸乙酯搅拌溶解

,静置分相,保留溶媒相备用;(2)将7-MAC溶于二氯甲烷

,加入有机碱和侧链溶液,搅拌反应进行分相,弃去水相,

溶媒相进行二次分相,得头孢美唑苄酯;(3)将三氯化铁

/696/ 一种头孢美唑钠的制备方法

溶于乙醚,加入二氯甲烷,滴加于头孢美唑酸中,反应0.5

~1h,然后进行分相,弃去水相,溶媒相进行碱液反萃后,

保留水相,加入晶种,搅拌析晶,制得头孢美唑酸;(4)

将头孢美唑酸溶于碱水后,冻干得到头孢美唑钠。本发明的

制备方法具有收率高达58~62%,成本低,对环境友好,产

品纯度达92%,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697/ 单环刺螠(海肠)生态育养及高值利用
单环刺螠(海肠)生态育养及高值利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单环刺螠俗称海肠,是黄渤海区特有的经济类底栖

无脊椎动物,烟台是主产地。作为原料依赖型的产业,高品质

原料的集中、稳定供应与资源的高值综合利用是制约海肠产

业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本成果通过海肠生态育养技术的示

范,打造了高品质原料生产和集中初加工基地;通过冷链运输

及海肠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打造高值原料及产品深加工基

地;通过功效分析技术和销售平台的结合,实现产品精准销售

和服务完善。通过各参与单位的密切协同,基于原创技术的

/697/ 单环刺螠(海肠)生态育养及高值利用

集成与示范,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体系和系列产品。协

调原料-加工-产品-销售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单环刺螠产业链

条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引领海洋生物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698/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的生成机制与控制技术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的生成机制与控制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立项背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已有千年的

历史。发酵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对各种含氮化合物的

不完全代谢而生成的胺(氨)类物质,如氨基甲酸乙酯、亚

硝胺类和生物胺类等是影响发酵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其中

,氨基甲酸乙酯是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发酵

食品如酱油、食醋、泡菜、腐乳和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

酯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强烈的肺毒性和较强的致癌性,长

期摄入微量的氨基甲酸乙酯也会显著增加各种癌症的发病率

/698/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的生成机制与控制技术

。氨基甲酸乙酯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安

全性,限制了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出口贸易和食品文化影响

力。2、研究目的与意义:传统发酵食品中存在的氨基甲酸

乙酯与传统的原料、生产工艺以及微生物生理和代谢特性密

切相关,是我国特有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混菌体系中微生

物组成解析和它们对氮源利用分析,系统揭示导致有害氨(

胺)类合成、积累相关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采

用食品安全级手段消除以氨基甲酸乙酯为代表的有害(胺)

类代谢物积累的分子基础,为解决由于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含

氮有害物积累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对

于提升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安全性、打破国际市场针对我国传

统发酵食品行业设置的技术壁垒、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饮食

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3、主要论点与论据:(

1)通过分析化学方法确定了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前体有

瓜氨酸和尿素,并证实了瓜氨酸是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主

要前体。(2)利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从成曲和发酵不同时

期的酱醪中筛选并获得了80株具有精氨酸利用能力而瓜氨酸

生成率不同的细菌菌株,奠定了寻找酱醪中瓜氨酸主要积累

菌和控制瓜氨酸含量微生物的研究基础。(3)从基因水平

和菌株表现型证实了酱酪中瓜氨酸的产生和积累途径是细菌

的精氨酸脱亚氨酶途径。证实了酱油发酵前期(乳酸发酵时

期)嗜酸乳酸足球菌是瓜氨酸的主要产生和积累菌,并阐明

了盐胁迫是该类菌由精氨酸生成瓜氨酸的转化率提高的主要

/698/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的生成机制与控制技术

因素。(4)揭示了酱油发酵中后期(乙醇发酵时期)氨基

甲酸乙酯前体瓜氨酸的积累机制:酱醪中乙醇的生成促进了

体系中游离脂肪酸的溶解,使得瓜氨酸想细菌胞外转运效率

提高,造成体系中瓜氨酸的积累。通过模拟这一时期发酵条

件,证实了酱油发酵中后期葡萄球菌对酱醪中瓜氨酸的积累

起主要作用。(5)采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获得了一株利用

精氨酸不积累瓜氨酸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并通过诱变进

一步提高了该菌对精氨酸的利用能力和减低瓜氨酸水平的能

力。(6)应用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进行了8批工业酿造试

验,实现了低产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瓜氨酸的酱油发酵过

程。4、创新点:(1)本项目确定了酱油中EC的主要前体是

瓜氨酸;确定了酱油中瓜氨酸的产生时期是乳酸发酵时期和

乙醇发酵时期。(2)本项目明确了鲁氏结合酵母在代谢过

程中不利用精氨酸,证实了它们不会通过降解精氨酸积累氨

基甲酸乙酯前体尿素和瓜氨酸。(3)本项目证实了嗜酸乳

酸足球菌在盐胁迫条件下通过ADI途径利用精氨酸并转化生

成瓜氨酸是这一时期瓜氨酸积累的主要原因和形成途径。(

4)本项目证实了葡萄球菌是乙醇发酵时期主要的精氨酸利

用和瓜氨酸产生的菌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乙醇促

进的游离脂肪酸溶解度提高是这一时期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

利用精氨酸积累瓜氨酸的重要影响因素。(5)本项目通过

高通量筛选的方法,成功筛选出一株具有高精氨酸利用能力

/698/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的生成机制与控制技术

但又不积累瓜氨酸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并实现了工业规

模应用。5、社会经济效益:酱油是以大豆和小麦为原料的

发酵调味品,在亚洲是最为重要的传统发酵调味品之一。我

国酱油年产量约950万吨,酱油产业是我国调味品行业的第一

大产业和重点产品。酱油生产过程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形成过

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涉及细菌对氮源利用的作用过程。项

目成果中建立的采用基于酱醪体系自有微生物干预的策略,

不对生产菌株进行基因工程改良,对酱油生产过程无需进行

特别的改造,易于在酱油生产企业中推广应用。此外,具有特

定物质代谢功能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和微生物干预减少有

害物的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似的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

过程中,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699/ 一种球形硅酸锆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一种球形硅酸锆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球形硅酸锆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将ZrOCl2·8H

2O、Na2SiO3·9H2O和PVP加入蒸馏水中得前驱液A,将L

iF加入到前驱液A中得溶液B;将溶液B置于超声波发生器在超

声波引发下反应,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溶液C;将溶

液C倒入水热反应釜中,然后密封水热釜,将其放入微波水热

反应仪中在反应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溶液D;将溶液D通过滤

纸抽滤收集,然后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与电热

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得球形硅酸锆纳米晶。本发明采用超声波

/699/ 一种球形硅酸锆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结合微波水热法,能够在低温下制得晶型和尺寸可控的球形

硅酸锆纳米晶。由于反应在液相中完成,工艺设备简单,操作

方便,原料易得,制备成本较低,所得硅酸锆纳米晶粒径分布

窄,晶型可控采,反应温度低,反应周期短,重复性好。

/700/ 报春苣苔属“华美”(Primulina ‘Gorgeous’)
报春苣苔属“华美”(Primulina ‘Gorgeou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报春苣苔属‘华美’(Primu

lina‘Gorgeous’)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的新品种。该品

种于2020年向苦苣苔科植物国际登录权威世界苦苣苔科植物

协会(TheGesneriadSociety)申请登录,并获得国际植物新

品种登录证书,证书编号为201543。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

标技术原理:报春苣苔属‘华美’是由报春苣苔属的两个不

同种进行杂交获得的新品种,母本为中华报春苣苔(Primul

inadryas),父本为焰苞报春苣苔(Primulinaspadiciform

/700/ 报春苣苔属“华美”(Primulina ‘Gorgeous’)

is)。2019年8月16日杂交,2019年9月23日播种。性能指标

:多年生草本,基生莲座状植株。叶片绿色,叶卵圆形,长6.

3-8.8cm,叶宽4.3-6.1cm,叶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圆齿

;叶柄长1.5-4.0cm;叶被毛。花萼浅绿色,长0.8-0.9cm,花梗

长1.1-1.3cm。花萼5裂至基部。每花序具花1-2朵。花冠紫

色,长3.9-4.2cm,口部直径1.4-1.5cm,筒漏斗状。花期10-1

1月。具有和双亲一样的大苞片。叶片形状和母本相似,具有

和母本一样的长花序梗。花朵较父本大。该品种不耐寒,严

禁积水。栽培土壤需疏松、透气性极好,喜较强光照。三、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繁殖容

易,栽培粗放。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适用

范围:报春苣苔属‘华美’适宜作为室内观花盆栽。五、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品种已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通过

组培快繁获得了更多的新品种植株。由于报春苣苔属在202

1年才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林木目录》(第七批)

,新品种保护权尚未申请,而在《广西观赏植物品种审定技术

规范》中,该属植物不在审定名录中,无法开展地方品种审定

工作。因此该新品种短期内无法获得法律层面的保护,对其

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影响。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701/ 驾驶室翻转扭杆弹簧材料及强化工艺研究
驾驶室翻转扭杆弹簧材料及强化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结合驾驶室产品开发进行了三个车型商用车驾驶室

翻转扭杆的结构优化分析,确定了翻转扭杆的应力分布及应

力集中点和集中系数,分析结果与实物试验结果一致。完成

了三种材料扭杆的材料、强化工艺及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等系

统研究,完成了翻转扭杆弹簧制造中喷丸强化、预扭强化和

感应淬火强化等工艺的强化机理和合理优化及匹配的研究。

研究开发出性价比优良的感应淬火翻转扭杆弹簧,在性能改

善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单件降成本5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

/701/ 驾驶室翻转扭杆弹簧材料及强化工艺研究

效益。课题研究成果已在解放FK和FM系列商用车上采用,抗

松弛性能提高五倍以上。该项目在我国率先进行驾驶室翻转

扭杆研究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我国及解放商用车驾驶室翻转沉

重问题,从部件优化设计和材料强化工艺选择等方面为高耐

久性的翻转扭杆设计制造奠定了基础。

/702/ 一种制备合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喷射成形系统
一种制备合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喷射成形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合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零部件

的喷射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中频感应熔炉、中转坩埚、

高压气体喷嘴、接收器、三维工作台和超声换能器工具头设

于真空罐内;真空罐体通过管路连接真空机,侧壁上开有进出

料口,中频感应熔炉通过熔炉支架固定在支撑板上,并连接控

制其运动的伺服电机机构;中转坩埚置于中频感应熔炉一侧

的下方,并通过其底部的螺纹通孔与导流管连接,超声换能器

工具头固定于固定支架上。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细化雾化颗粒

/702/ 一种制备合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喷射成形系统

,提高金属收得率,其技术路线先进可靠、生产成本低、产品

质量易于控制。

/703/ 西藏牦牛生产性能改良技术研究
西藏牦牛生产性能改良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通过实施该课题,总结和完善了牦牛本品种选育技

术体系,生产选育牦牛368头,选育水平显著提高,建立的

选育综合技术可在全区牦牛生产地进行示范和推广,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对牦牛的生殖生物学特性有了深入的了解,

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和实践,掌握和初步建立了牦牛胚胎移植

生物工程技术体系,为牦牛胚胎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

技术基础;牦牛能量分流和生产系统的分析方法对研究牦牛

提供的新颖的思路和技术;在牦牛生产中加强对放牧生态系

/703/ 西藏牦牛生产性能改良技术研究

统的管理是提高产业效益和实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强对牦牛放牧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

/704/ 适合南方地区的简易节能开放式畜舍
适合南方地区的简易节能开放式畜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在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既能满足夏季通风

良好,又能满足冬季保温的畜舍建造和环境控制技术。技术

要点如下:(1)简易节能开放式畜舍的主要特征是卷帘窗

,结合畜舍环境调控设备。(2)夏季时畜舍卷帘卷起,像

凉亭一样通风;(3)冬天放下卷帘,像温室一样保温。(

4)通过工程手段如加长屋檐和采用有效的环境控制新技术

(如夏季采用冷风机),既能解决高温高湿的地区夏季防暑

,同时能提高其冬季的保温性能。

/705/ 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性及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
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性及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和背景此项目为自选科研项目,项目

名称为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性及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

研究。院内感染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重点研究探讨的课题,

细菌的耐药性是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严重挑战,产酶菌株、

多重耐药菌迅速蔓延波及全球,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美国微

生物学专家预言,“21世纪末人类将可能被耐药性细菌毁灭

”。所以耐药性细菌的研究,已成了全人类必须面对的严酷

形势和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关注和支柱的热题。2010年8月,

/705/ 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性及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

在《柳叶刀》上刊登一篇论文,研究者已发现一种“超级细

菌”,它可让致病菌变得无比强大,抵抗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

。引起临床医师的惊慌,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少见的

致病菌应引起注意,我们以把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性及耐药性

作了研究,单药治疗基本无效果。因此临床医师应用抗生素

时要慎用以免耐药株的增加,因此临床医师和院内感染管理

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掌握该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积极采

取措施,有效地控制该菌耐药株及院内感染率上升的趋势。

对本细菌联合用药模式的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及临

床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提供价值。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探讨咸阳地区阴沟肠杆菌的产酶现状及其抗菌药物的应

用。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

负担,我们研究阴沟肠杆菌的产酶现状和耐药性能及联合用

药模式为临床治疗粘质沙雷菌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依据。避

免无效用药使患者免受不必要的抗菌药物对身体的摧残等负

面影响,直接和间接降低经济损失,为社会及患者家庭减轻经

济负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对控制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三、主要创建和创新(1)阴沟

肠杆菌耐药者居多,且多重耐药。(2)研究其产酶性,发现

其产多种酶。(3)发现一种药对其没有任何疗效,故采用联

合用药模式,研究哪两种药联合在一起效果最好。四、社会

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每一个感染病人每天按200元计算,疗

程5~7天,花费1000~1400元。一个病人就节省1000~1400

/705/ 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性及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

元。五、成果简要向社会公开在我们研究的100株阴沟肠杆

菌中,其中产ESBLs酶的为49%,产AmpC酶的为29%,碳青酶烯酶

的为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为29%。药敏结果是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吡肟、环丙

沙星、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抑菌率分别为64.7%,58.8%,1

00%,70.6%,70.6%,64.7%,41.1%。联合药物头孢吡肟、哌拉

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对

阴沟肠杆菌的协同及相加作用分别为17.64~41.18%,11.76

~47.06%,5.88~52.94%,0~58.83%。联合药物头孢吡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

星对阴沟肠杆菌协同及相加作用分别为11.76~23.54%,5.8

8~11.77%,11.77~47.06%,5.88~17.65%。产酶的阴沟肠杆

菌在该地区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

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706/ 电压互感器串联加法校验方法及装置
电压互感器串联加法校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半绝缘电压互感器的串联加法

校验方法及装置,包括对称性高压试验电源、三端口串联电

压互感器、半绝缘电压互感器及误差测量装置。根据发明所

述特点可制造用于工频电压比例量值溯源的成套设备,按照

基于半绝缘电压互感器的串联加法校验线路,通过对三端口

串联电压互感器与半绝缘电压互感器间的相对误差测量,并

对测量结果进行数学处理后可以得到半绝缘电压互感器误差

的电压系数曲线。该方法操作方便,不受电压等级限制,可以

/706/ 电压互感器串联加法校验方法及装置

建立从低压10V到高压1000kV的工频电压比例标准量值体系

,作为国家或省部级计量标准使用。

/707/ 一种用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还原糖浓度的方法
一种用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还原糖浓度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还原糖浓

度的方法,它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作为显色剂并与流动化

学分析仪结合来测定还原糖的浓度,试剂价格便宜,配制程序

简单,实验过程温度和时间由仪器控制,精度高,重复性好,无

人为误差,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于批量产品快速准确检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还原糖浓度的方法

,它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作为显色剂并与流动化学分析仪

结合来测定还原糖的浓度,试剂价格便宜,配制程序简单,实

/707/ 一种用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还原糖浓度的方法

验过程温度和时间由仪器控制,精度高,重复性好,无人为误

差,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于批量产品快速准确检验。

/708/ 高性能注塑控制系统
高性能注塑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1.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13年广东省引

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高分子成型装备升级的核心技术研发

及产业化,项目编号:2013G076,文件编号:粤人才办[2014

]1号;2.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孔雀计划:高分子成型装备

升级的核心技术研发机产业化,项目编号:KYPT2014101311

0413288,文件编号:深科技创新[2015]18号;3.2013年深圳

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技术攻关项目:新一代模塑集成智能成型

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编号:JSGG2013062410144836

/708/ 高性能注塑控制系统

2,文件编号:深科技创新[2013]243号。二、应用领域和技

术原理塑料材料由于具有密度小、质量轻、成本低、易加工

、绝缘性好、减震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汽车、家电、

电子、医疗器械、高铁、航空航天、仪表和化工等国民经济

支柱产业中,塑料已成为金属等的良好代用材料,出现了“以

塑代钢”、“以塑代木”、“以塑代石”的发展趋势。塑料

工业主要包括塑料原材料行业、塑料机械行业、塑料模具行

业和塑料制品加工行业这四大部分。其中,塑料机械是塑料

工业发展的支柱,它为塑料工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它的

发展也塑料工业发展的基础;从全球范围来看,塑料机械的三

大品种依次为注塑机、挤出机(挤出生产线)和吹塑机,其

产值合计占到塑料机械总产值的80%以上,而注塑机的产值约

占塑料机械总产值的40%以上,是塑料机械最为重要的产品,

也代表着塑料机械的技术发展方向。在塑料制品加工行业方

面,我国的塑料制品存在着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与配套产品少

,加工效率低、利润低和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在塑料机械行

业方面,尤其是在注塑机行业方面,我国注塑机主要是技术水

平低、产品精度差,附加值不高,加工过程能耗大等问题,主

要是由于我们的塑料机械控制精度、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

等原因。本产品针对这些实际问题,为了实现国产塑机升级

,研究适合中国塑料加工的智能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因此主要

应用领域为塑料机械行业,具体而言为注塑机行业。本产品

采用国际首创、独有的二维迭代学习预测控制算法,对注塑

/708/ 高性能注塑控制系统

过程进行全闭环控制。不改变原有注塑机的机械、油路和电

路,使用该系统提高注塑加工精度和产品稳定性,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在机械定位、温度精度、质量重复精度等关键技术

参数上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该产品具有开放的面向

生产效益的优化和监测平台。三、成果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

产品在原有“国际首创、国际领先”的“注塑过程精密控制

软件”技术成果基础上,对注塑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软件和硬

件进行全新深入的设计和研发,进行了批量化的生产,并在多

家不同的企业的不同机型上进行了生产应用,对比该产品在

企业应用前后的结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品具有如下

创新:(1)采用国际首创、独有的二维迭代学习预测控制

算法,对注塑过程进行全闭环控制。(2)不改变原有注塑机

的机械、油路和电路,使用该系统提高注塑加工精度和产品

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机械定位、温度精度、质量重

复精度等关键技术参数上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3

)具有开放的面向生产效益的优化和监测平台。四、技术成

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结合我国塑料机械行业的实

际情况研究塑料成型高端装备升级的核心共性技术,通过自

主研发的高性能注塑机控制系统以提升塑料机械制造装备的

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项目的技术路线科学合理,具备扎

实可靠的技术基础;项目核心技术已获得国内外学术界与工

业界的认可,现已获得1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和2项授权国内

/708/ 高性能注塑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部分核心技术并未公开并采用Know-how方式保护,其主要

性能指标参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塑料工业高速

发展,而本项目研制的高性能注塑控制系统是注塑机行业的

核心技术,可应用于在汽车、机电、仪表、化工和航空航天

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

政策,切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节能的智能

控制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项目对我国塑料工业转型升级和

技术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对注塑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软件和硬件进行全新的设计和研发

,进行了批量化的生产,并在多家不同的企业的不同机型上进

行了生产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比该技术在企业工程

车间试验应用的前后结果,在生产效率、产品的合格率都有

很大的提高。下阶段加快研发进度,进一步完善产品技术水

平;同时加快产业化推广应用进程,进一步完善为注塑机厂配

套和以存量的旧注塑机改造相结合,齐头并进的市场拓展营

销方法,要迅速制定适应行业及未来发展的市场营销和管理

体系,并在注塑工业发达省市建立旧机改造和新机应用的样

板工程。六、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的核心技术获得了国家教

育部2012年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709/ 一种用于微检测的高聚光学眼镜
一种用于微检测的高聚光学眼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本项目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检测的高聚光

学眼镜,包括微镜筒、微镜伸缩杆、镜框、微镜安装板,两侧

所述镜框顶部安装有眼镜支腿固定板,所述眼镜支腿固定板

另一端均固定有眼镜支腿,所述镜框内部均设置有所述微镜

安装板,所述微镜安装板中间位置上均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

接套内部均装配有微镜伸缩杆,所述微镜伸缩杆端部连接有

所述微镜筒,所述微镜筒端部安装有微镜端盖,所述镜框端部

固定有微调按钮,所诉眼镜支腿上附着有镀层,所述镜框之间

/709/ 一种用于微检测的高聚光学眼镜

设置有连接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微镜筒配合内部光学镜

片,充分达到微事物的观察质量,配合微调按钮大大提高检测

质量和效率,整个装置构造简单可靠,人性化比较强。

/710/ 玉米干黄秸秆低温微贮饲料化技术
玉米干黄秸秆低温微贮饲料化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玉米干黄秸杆低温微贮饲料化技术”课题系黑龙

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

源,我国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是秸

秆利用的重中之重。秸秆作为粗饲料,其共同特点是质地粗

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一般秸秆饲料的

加工方法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加工等,但单一

处理秸秆的方法营养价值不高,采食量和消化率不能大幅度

提高。秸秆饲料要成为商品就必须解决秸秆松散、容重低,

/710/ 玉米干黄秸秆低温微贮饲料化技术

储运困难且成本高等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形态或规

格,方便装卸及运输,粉碎、揉搓后添加生物发酵菌剂,然后

进行压缩、打捆、密封包装,达到可以长期安全贮存的目的

,因此对秸秆就地进行高密度压缩和相应饲料发酵菌剂的添

加,形成中高密度秸秆捆或块的饲料产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

键所在,才能为充分地开发利用及商品流通创造有利条件。

以MRS-S为选择性培养基,通过限制性培养条件筛选到10℃低

温乳酸菌复合系LAC-1。LAC-1主要由L.nodensis、L.curva

tus、L.sakei、Lactobacillussp.、L.delbrueckiisubsp.

bulgaricus、L.letivazi和L.tucceti组成,它们均属于乳杆

菌属。乳酸菌复合系LAC-1接种玉米干黄秸杆后可定植于发

酵体系中,促进玉米干黄秸杆的微贮进程。接种LAC-1于玉米

干秸秆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率70%,培养温度10℃,接

种量为3%,在此条件下对玉米干秸秆进行发酵,在发酵第5d时

,接种LAC-1的秸秆饲料的pH降到4.1,达到了秸秆饲料良好的

标准。

/711/ 葡萄干制作新技术
葡萄干制作新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新技术改变了常规的荫房挂刺晾干方法,采用框

架筛网式晾干方法,提高上架工效65~110%,葡萄落粒仅为

挂刺方法的1/110,提高晾房利用率13.18~69.3%,提高葡

萄干绿级品率9.2%,叶绿素含量提高0.38mg/100g,维生素

C含量提高0.07mg/100g,每吨鲜果可比挂刺晾干增收节支2

70.97元。该项技术是葡萄传统干制技术的改革,具有推广

价值。此外,还采用了三种小棚通风机械制干方法,可比自

然晾房晾干缩短干燥时间15天左右。

/712/ 利用废弃笋根制取植物纤维素产业化开发
利用废弃笋根制取植物纤维素产业化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蔬菜、菌类、水果和坚果加工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在利用废弃笋根制取植物纤维素的基础上

,再同时添加适量具不同疗效成份的野生植物的根、茎、叶

提取物,制取不同功能的植物纤维粉,达到年产1000吨的生产

能力。再以各种不同功效的纤维粉为原料进一步制成丸、胶

囊、饼干等系列产品,形成产业化规模。

/713/ 高性能和低成本纳米晶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元件
高性能和低成本纳米晶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元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
技术详情

  1.主要技术内容(1)高性能各向异性纳米晶钕铁

硼合金生产关键技术研发针对现有烧结钕铁硼能耗大、稀土

含量高等问题,提出采用热变形技术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解

决方案;通过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磁性能影响因素研究,揭

示了其形变取向机理及矫顽力机制,研发了高性能各向异性

纳米晶钕铁硼合金制备技术,开发了磁元件生产所用粉末加

工装置及不同磁元件产品。基于高性能热变形钕铁硼合金的

开发,研发了各向异性纳米晶钕铁硼磁粉制造技术,实现了高

/713/ 高性能和低成本纳米晶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元件

性能、高精度、形状复杂粘接钕铁硼磁元件的生产制造。项

目在研发出高性能各向异性钕铁硼和锰铋磁粉基础上,开发

了各向异性致密混合磁体制备技术,进一步改善钕铁硼磁体

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2)高性能低稀土纳米晶钕

铁硼合金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基于钕铁硼热变形机理研究,通

过金属锌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液相扩散,实现了钕铁硼晶界相

结构调控,突破了低稀土钕铁硼合金取向困难的技术瓶颈。

利用晶界液相扩散技术,添加适量轻稀土镧、铈合金,提高了

钕铁硼合金的磁性能,实现了轻稀土在钕铁硼永磁材料中的

高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发了一键式磁性能综合智能

测试系统、永磁体空间磁场强度快速检具以及磁性元件端面

平行度检具。其完全满足相关国标要求,使用方法简单,有效

提高了企业磁元件的磁性能和尺寸检测效率。2.技术创新点

开发了高性能热变形纳米晶钕铁硼合金材料,其磁性能与当

前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相当,但制备工艺大大简化,稀土含

量减少2%以上;开发了各向异性钕铁硼磁粉,满足了粘接磁元

件高磁能积要求。创新性的开发了各向异性低稀土钕铁硼合

金材料,实现了轻稀土在钕铁硼永磁材料中的高效利用,降低

了生产成本。率先研发了各向异性钕铁硼/锰铋致密磁体,具

有优异的磁性能和较高温度稳定性。开发了钕铁硼永磁元件

相关检测装置,提高了检测能力。经行业内专家鉴定,项目整

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得到了中

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磁学及磁性材料专家都有为教授的高度

/713/ 高性能和低成本纳米晶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元件

认可和推荐。3.知识产权获授权专利14项,发表相关SCI/EI

收录论文16篇。4.应用推广及效益本项目成果已应用于浙江

鑫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文童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在

2016-2018年期间,累计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此

外,利用该项目成果开发的磁元件,还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用

高性能伺服阀、电机等器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714/ 湖北土家族重要植物药资源、鉴定分析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
湖北土家族重要植物药资源、鉴定分析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湖北重要土家族植物药资源、鉴定分析方法及开

发利用研究”是由中南民族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华中科技

大学、原湖北省药检所、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武汉市

药检所等10余家单位的研究人员,经过20余年的共同艰苦努

力所完成的大型横向研究项目。本项目的应用领域属于民族

医药学、中药及民族药资源与鉴定、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及中

药制药产业等学科或领域。项目研究综合运用了民族植物学

、植物分类学与解剖学、光谱色谱、分子标记以及中药新药

/714/ 湖北土家族重要植物药资源、鉴定分析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

开发的技术与原理,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主要技术性能指

标:通过研究,掌握了湖北土家族常用植物药的资源种类与

药用经验;建立了100余种重点药材的鉴定方法;制定了数

十个品种的质量标准;用现代光谱色谱技术及分子标记技术

探索了在某些种类品质鉴定分析上的价值;对代表性品种进

行了应用基础研究与新药研发,项目组成员通过研究取得2

个品种的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发表主要论文近90篇;主编出

版了《湖北药材志》(第一卷),收载土家族药材品种100

个,参编出版《中国民族药志》(第3、4卷)、《湖北省中

药材质量标准》、《湖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9年版

)等重要专著或标准。与国内外同类研究与技术相比,本项

目有如下特点:以药物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基源

鉴定准确可靠;研究工作具有系统性。从资源调查、基源鉴

定、药材鉴定分析方法研究,到应用基础(化学、药理)和

新药开发研究,以及将重点药材推荐进入省级质量标准,整

个研究自成体系。本项目主要创新点:发现了一批新的药用

品种;首次研究报道了80余种土家族重点药材鉴定方法;经

研究及推荐,使得70余个重要品种纳入《湖北省中药材质量

标准》(2009年版)、《湖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

9年版)两部省级技术法规中;通过长期研究,形成了一系

列其他的理论性或创新性观点。本项目对于土家药资源的保

护与临床应用、应用基础研究、新药研发、质量控制与监督

,保证用药的准确及安全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产生

/714/ 湖北土家族重要植物药资源、鉴定分析方法及开发利用研究

了极为显著的社会效益与潜在的经济效益。

/715/ 400A/3600V高压半导体模块
400A/3600V高压半导体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高压半导体模块是依据电力电子装置的高可靠、高

性能及使装置电路设计简化而诞生的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大

功率高压半导体组成的应用系统可靠性更高、耐压更高、安

装使用更方便,而且生产成本低,设计周期短,适用于自动化

生产。大功率高压半导体模块采用键合式结构,使之有良好

的热疲劳稳定性,可制成大电流和高集成度的功率模块。模

块三个主电极端子设在模块的右侧,并与主端子分开,因而提

高了抗干扰能力。模块内的陶瓷绝缘片是AL2O3或BeO,它使

/715/ 400A/3600V高压半导体模块

铜底板与芯片之间的绝缘耐压超过4.2KV有效值。晶闸管芯

片用RTV"或玻璃钝化保护,上面灌有夺凝胶和环氧树脂

,从而提高了模块的气密性,这种双重密封结构大大提高了模

块的耐潮湿性能,因而使模块能稳定可靠地运行。由于容量

和耐压的增大,技术上的关键是横向结构(图形)和纵向结

构(扩散分布)设计,但需消化吸收国外产品更先进科学的

设计思想,提高精度和质量,拟采用计算机CAD智能化设计,主

要用于:1、光刻版式图优化设计2、动态和静态电参数优化

设计3、扩散烧结等关键工艺参数设计

/716/ 氮化铝半导体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
氮化铝半导体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氮化铝和氮化镓、氮化铟等都属于

宽禁带的Ⅲ-Ⅴ族化合半导体。AlN为直接带隙,禁带宽度(E

g)为6.2eV,是目前Ⅲ-Ⅴ族氮化物半导体中禁带宽度最大的

材料,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以上

这些材料形成连续变化的固溶体AlGaN具有高的键强度,良

好的热稳定性和高的击穿电压等性能,是制造高温、高频和

短波长光电器件的极好的材料。蓝色发光管的研究成功,使

半导体器件可以发射和探测可见区的三基色,这将大大提高

/716/ 氮化铝半导体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

成像和彩色显示系统的质量和扩展应用前景。另外,波段2

40-280nm是地球周围臭氧吸收带,因此利用这个波段在太空

进行的通信对地球是保密的。AlN可以制成波长从215nm到大

于500nm的发光器件,也可以制成对紫外线敏感的探测器。

近年来,在氮化铝光学特性测试方面文献较少,能查阅到只

有AlN块状材料或TE膜的特性,TM膜的特性从未有文献报道

。该课题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沉积(MOCVD)技术在蓝宝

石基底上生长的光波导薄膜,测试的方法采用薄膜棱镜耦合

和光波导的测试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同时测出薄

膜材料的折射率和厚度。应用前景:1、该研究利用薄膜棱

镜耦合和光波导测试方法,可应用于测量其它光学介质,能

得到很高的测量精度。2、该课题提出对TM膜单晶波导薄膜

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又推广应用于其它类似的薄膜器件,有

指导意义。3、得到的氮化铝半导体薄膜光学特性对开发氮

化物半导体的应用有较高的科学意义,对发展光电子集成有

一定促进作用。该项目对氮化铝光导体薄膜特性包括结构、

电、光学特性作深入分析和研究,利用课题组在棱镜耦合和

光波导测试方法的技术基础,对MOCVD制作的以蓝宝石为衬

底的氮化铝薄膜的光学特性进行测量研究。

/717/ 依帕司他片/胶囊
依帕司他片/胶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糖尿病的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

并发症之一,其成因复杂,机制尚不清楚,但近几十年的研究

还是明确葡萄糖使多元醇旁路活化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

原因。作为目前唯一上市的醛糖还原酶特异性抑制剂,依帕

司他通过阻断多元醇通路而发挥作用,1992年首次在日本上

市,2006年扬子江药业集团开发此药,在国内首家上市,商品

名唐林,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病变。对多治疗中心临

床证明,依帕司他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觉

/717/ 依帕司他片/胶囊

症状及体征,并且能够使周围的传导速度明显提高。依帕司

他片/胶囊(唐林)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在内分

泌科、神经内科和老年科广泛应用,足迹遍布上海、北京、

江苏、浙江、四川,新疆等26个省市。截至2015年,“唐林”

林已入院11661家,受益患者达千万,极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

的生活质量。

/718/ 苎麻控花技术研究
苎麻控花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研究配制了一种在苎麻三茬孕蕾末期至始花期使

用控花药剂240-280P?PM,控花效果在98%以上,

提高单纤维支数在200公支以上,增加产?量在8.3%左

右。通过控花后还能增加出口量,减少自然灾害,节省劳动

?工日等。

/719/ 纳米SiO2/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纳米SiO2/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是基于多项科研基金的综

合研究成果。2002年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热固性树脂、热塑

性塑料、橡胶弹性体,以及与不同结构的CE单体和含有不饱

和双键的化合物共混或共聚等几种途径,尚未见纳米SiO2改

性CE的研究报道。2.研究目的与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CE的力

学、热学、摩擦学、介电等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我们选用

纳米SiO2为突破口,进行了大量探索性实验研究和改性机理

分析。3.主要论点与论据研究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如KH-560、

/719/ 纳米SiO2/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SCA-3、SEA-171等对纳米SiO2的表面处理效果,还考察了引

入第三组分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苯

乙烯(St)等对氰酸酯树脂力学、热学、摩擦学、介电等性

能的影响,从而从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和固化工艺等方面较

为系统地考察了各种可能因素对氰酸酯树脂综合性能的影响

。实现了设计目标:相对于纯CE,冲击强度/(kJ/m2)、弯

曲强度/MPa、玻璃化温度Tg/℃的提高率分别为50%、12%和

10%,稳定摩擦系数、磨损率/×10-6mm3/(N·m)

的降低率分别为10%和30%。4.创见与创新①首次采用纳米Si

O2对氰酸酯树脂进行改性研究,建立了一套制备纳米SiO2/氰

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和新工艺;②首次将溶胶—凝胶法

制备纳米SiO2引入到氰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中,发现当纳米

SiO2的质量分数为3.0%时,其改性效果最佳;③首次采用不同

的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SiO2,有效克服了纳米SiO2的团

聚现象,发现其改性效果随着KH-560、SCA-3、SEA-171的顺

序呈现递增趋势;④首次将高速均质剪切法引入到氰酸酯树脂

的改性研究中,进一步提高了纳米SiO2在复合材料体系中的

分散度;⑤首次在纳米SiO2/氰酸酯树脂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考

察了引入MMA、AN、St等第三组分形成互穿或半互穿网络对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在热学性能稍微受到影响的前提

下,力学性能会得到极大提高;⑥首次在纳米SiO2/氰酸酯树脂

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不同的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

SiC、纳米TiO2等氰酸酯树脂性能的影响,发现纳米粒子不同

/719/ 纳米SiO2/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改性效果不同;⑦首次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微观分析,提出了分

散相容原理和界面化学作用机理,发展了Lange的裂纹受阻理

论;⑧首次将部分研究成果应用在火箭推进剂保护膜、储备电

池包装膜、高性能胶粘剂和防潮隔热层等方面,取得了较为

显著的效果。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题本研究制备的系列

化纳米SiO2/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光学、医

学、胶粘剂、微波通讯等领域,尤其在航空航天、高频印制

电路板、高性能胶粘剂、高性能保护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在军事装备技术和多

功能性塑料中,其它应用研究已全面起动。6.历年获奖情况

“纳米SiO2对氰酸酯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一文被中国科学

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0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该成果2011年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720/ 白杨透翅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白杨透翅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吉林省林业厅项目《白杨透翅蛾无公害

防治技术的研究》合同编号:2007-04。2.应用领域和技术

原理应用领域为林业类(01020)森林保护,技术原理为无公

害防治。3.性能指标合同要求:1.选择出1-2种生产适用的

监测方法;2.提出白杨透翅蛾性信息素的最佳诱捕距离;3.建

立野外白杨透翅蛾性信息素防治示范区5公顷左右;4.提出

白杨透翅蛾无公害治理的技术方法。实际完成如下:1.提供

了两种白杨透翅蛾性信息素为监测和防治诱芯,并选择出了

/720/ 白杨透翅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生产适用的诱芯A为监测和防治的最佳诱芯;2.确定了白杨透

翅蛾性信息素的有效诱捕距离;3.建立野外白杨透翅蛾性信

息素防治示范区10公顷;4.提出了白杨透翅蛾无公害治理方

案。4.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1)明确白杨透翅蛾雄成虫

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的扬飞规律;(2)确定了两种可应用于白

杨透翅蛾诱捕监测商用性信息素类型,以及白杨透翅蛾的有

效诱捕距离及最佳诱捕时期,并将其应用于该虫的监测与防

治示范试验;(3)首次分析了白杨透翅蛾危害期与越冬期杨

树韧皮部、木质部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初步明确

了单宁与该虫害的发生呈明显的负相关,并对不同杨树品系

的抗性进行了初步排序,为生产上抗白杨透翅蛾杨树品种的

选择提供了依据;(4)系统提出了以信息素等多种手段协调

使用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并在松原地区进行了10公顷的试验

示范。5.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本研究已达到国内同类研

究的领先水平。

/721/ 大宗废弃矿物油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大宗废弃矿物油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项目是在石油资源急剧减少的

背景下获得立项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石油(即矿物油)在地

球上的储量很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开采技术的提高,世

界石油储量仅够开采50-100年,正面临石油紧缺危机的到来

。在此背景下,人们除开展零星、分散、小规模废油简化处

理技术研究外,如何减少矿物油大量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开展

大宗废油资源的循环利用研究,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

题。与电力和煤炭不同,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矿物油,直至

/721/ 大宗废弃矿物油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目前仍是可替代程度最低的能源,然而,工业润滑油需求却在

一天天加大,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国内不时出现的“油荒”

,《节约能源法》的修订,国家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求,

都使研发大宗矿物废油回收利用关键技术成为必然。在此背

景下,项目组在多年开展零星废油处理的前期研究基础上,2

009年1月,通过市科委立项资助,开展了对废油统一回收后集

中处理技术的研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成果与前期研

究的区别,在于前期主要针对几百公斤到几十吨的零星小批

量,轻度劣化油品,进行净化过滤,恢复使用性能。而本成果

主要针对批量特别大,达到千吨以致万吨数量级规模,油液劣

化更严重、油品牌号更混杂,已不能通过简单过滤恢复使用

性能,多数已被废弃等特点。当用于处理制造业的润滑油时

技术指标如下:主要规格:300—12000L/h回收率:≥95%工

作压力:≤0.5MPa工作温度:40-80℃真空度:≥0.099MPa油

液闪点:≥172℃颗粒度:NAS1638-7级油液水分:≤50mg/L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了新型絮凝

工艺关键技术,具有废油处理质量高、成色好、成本低,以及

无害、环保、高效的特点,还具有突出的生物降解和环境友

好特性;研究了废油的真空洗涤脱水关键技术,实现了废油与

水分、气体的快速分离;开展了低速离心分离破乳机理的应

用研究,获得了乳化废油的破乳新技术;研究了粒-膜真空塔

微量水份快速分离技术;为提高过滤介质的纳污能力,开展了

多级梯度过滤技术研究;通过对大宗废矿物油回用工艺和设

/721/ 大宗废弃矿物油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备参数优化,开展了废弃矿物油再生工艺示范设备的应用研

究。根据查新报告结论:“综合分析对比所检出的文献,在

检索范围内,除该项目委托单位所属专利技术外,目前国内外

未见其他与大宗废弃矿物油回用设备项目创新点和技术要点

相同的文献报道。”根据专家鉴定结论:“成果达到国内领

先、国际先进水平。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来源于2009年1月承担的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于2012年1

2月通过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2014年8月获得重庆市科技

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可靠的安全

性。项目实施期间获得专利授权12项,发表学术论文51篇,其

中SCI、EI收录21篇,出版与项目相关的专著2本,培养硕士、

博士、博后人员共33人。成果主要针对蕴涵量很大的废弃矿

物油,即除燃油外的工业废润滑油。例如废旧的车用、制造

业用石油基润滑油类,以废油资源综合利用和减排为核心,对

大宗废矿物油回用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进行矿物废油回收利

用,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成果已在中国核工业

集团公司、总装某部、松下万宝公司、广大的电力行业等重

大工程中应用,同时,通过服务库区废油再生、主城周边区县

废油再生、服务重庆市废油监测、以及服务长寿化工园区等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公益价值。

/722/ 玉米皮纤维功能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
玉米皮纤维功能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玉米皮纤维功能化及其在食

品中应用的研究”为长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

长科技合(2014176)号。项目总经费75万元,其中长春市科

技经费25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50万元。项目起止年限为

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成果

以玉米皮为主要原料,以提供产业化生产技术为目的,采用挤

出酶解复合降解技术研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保健食

品功能因子低聚玉米膳食纤维,并以其为原料生产系列高纤

/722/ 玉米皮纤维功能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

维食品,实现玉米皮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延长玉米产业链,

在不增加玉米原粮消耗量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玉米

淀粉及其下游产品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经

济效益,有力促进长春市玉米经济的发展。按本成果工艺制

备的低聚化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膨胀力21.66(ml/g)、持水

力9.40(g/g)、结合水力6.99(g/g)。将低聚化膳食纤维

应用到高纤维玉米片中,低聚化膳食纤维添加量为30%;将低

聚化膳食纤维应用到高纤维营养面中,低聚化膳食纤维添加

量为6%;将低聚化膳食纤维应用到高纤维调味酱中,低聚化膳

食纤维添加量为15%;将低聚化膳食纤维应用到高纤维饼干中

,低聚化膳食纤维添加量为8%。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采用挤出酶解复合降解技术对玉米膳食纤维进行低聚化

处理,有效降低其聚合度及分子量,改善膳食纤维功能特性,

使其能够作为营养强化剂应用于食品中。(2)在挤出操作

同时对膳食纤维进行耐高温酶解,实现物料的连续化可控降

解,简化操作,节水节电、省时。(3)采用快速熟化与成型

技术生产高纤维玉米片,产品酥脆、风味优良,适于各类消费

群体,既可作为休闲食品也可作为间餐或主食食用。(4)低

聚玉米膳食纤维的粉体特性、适口性及加工学特性均优于普

通玉米膳食纤维,可添加到各种食品中,应用范围极为广阔。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采用复合酶解

挤出技术对纯化后玉米膳食纤维进行低聚化处理,使膳食纤

维紧密的束状结构疏松化,有效降低膳食纤维聚合度,使其中

/722/ 玉米皮纤维功能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

具有生物活性的可溶性低聚β-葡聚糖含量增加至原料的10倍

以上,与未低聚化处理的玉米膳食纤维相比具有更优异的物

性及生理活性,可大幅度提高玉米膳食纤维的品质,技术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本项目产品科技含量高,成本低,与玉米皮的

传统利用方式相比,经济效益可大幅度提升。本项目产品生

产技术易于掌握,节水省时、能耗低,无污染、产业化程度高

,市场潜力巨大,在不增加玉米原粮消耗的前提下,大幅度提

高玉米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适合吉林省乃至我国玉米经济

发展需要,对玉米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低

聚化膳食纤维及高纤维系列健康食品的生产无废弃物产生,

实现原料全利用,生产过程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是真正的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生产。

/723/ 用于食品接触材料重金属检测的纸基芯片技术
用于食品接触材料重金属检测的纸基芯片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用

于食品接触材料重金属检测的纸基芯片技术》,计划编号:

2015IK225。课题依托纸基芯片前沿研究基础,确立了“简”

和“准”两种研究思路,发展了“重金属试纸”和“纸色谱

”SERS测试卡两种纸基芯片技术:重金属试纸利用双硫腙纳

米纤维制备及固定化技术实现了铅离子定量检测,灵敏度与

国标法相当,省去了传统国标方法中繁琐的显色萃取步骤;“

纸色谱”SERS测试卡将纸色谱与新颖的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

/723/ 用于食品接触材料重金属检测的纸基芯片技术

强拉曼光谱SHINERS技术相结合,使用SERS作为检测手段,目

前已实现两种同分异构小分子染料混合物的原位分离检测。

上述两种纸基芯片技术成本低廉、携带方便、检测背景低、

后处理方便,适用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重金

属离子现场快速检测。本课题仍处于研发初期阶段,下一步

计划研究多种金属元素并行检测技术,最终构建针对不同食

品接触材料的专用纸基芯片。本课题不仅仅限于食品接触材

料的重金属定性定量检测,也可进一步扩大至食品、环境中

的重金属检测;其应用范围也不仅限于检验检疫工作第一线

,甚至有望推广至家庭日用层面。

/724/ 乌柏类可可脂毒理研究的评价
乌柏类可可脂毒理研究的评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科学性强,数据可信,结论可靠,是目前国

内较系统和较完善的乌柏类可可脂毒理研究材料,达国内先

进水平。对评价乌柏类可可脂的食用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为柏类可可脂的食用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为乌柏类可可脂

的生产应用提供了依据。

/725/ 晶闸管开通扩展电压测试技术
晶闸管开通扩展电压测试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准确测试晶闸管的开通电流扩展特性,是对器件进

行优化设计、工艺改进和科学应用的基础。通过模拟分析和

反复试验,台基半导体公司成功运用瞬时开通电压测试技术

,来检测判断晶闸管的开通速度和扩展速度。该技术采用脉

冲放电法,通过瞬时电压和电流采样技术,检测出整个开通过

程中的器件电压和电流变化曲线。由于所要检测的属瞬时大

功率信号,信号的产生、高速检测、抗干扰和失真控制、信

号的储存和输出等需要采用特别的方案设计。理论上,电流

/725/ 晶闸管开通扩展电压测试技术

扩展的速度与其开通电压具有对应关系,扩展电压的高低直

观地反映了器件的扩展速度。同时开通电压也非常直接地反

映了器件开通损耗情况,为研究器件开通的di/dt耐量,开关

损耗与开关频率的关系,开关损耗与电流对应关系等提供了

基础。主要指标:可测试开通速度:0.1-50μs脉冲电流:5

0-5000A脉冲电流宽度:10-1000μs扩展电压:0.1-50V测试

响应频率带宽:100MHz

/726/ 新型聚酰亚胺单体——桥环二酐合成及应用研究
新型聚酰亚胺单体——桥环二酐合成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设计的桥环二酐单体具有刚性的桥环骨架、

不含苯环等芳香环结构单元,通过该单体与二胺单体聚合而

成的聚酰亚胺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聚酰亚胺存在的难溶、难

熔、颜色深、折光率等问题。基于此,我们首次系统研究了

合成该单体的关键氧化反应步骤。在臭氧-对氧乙酸的氧化

体系下,顺利实现降冰片烯二酸酐氧化成二酸而不影响骨架

中不稳定的酸酐官能团。此外,吲哚骨架是一类非常重要的

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吲哚类化合

/726/ 新型聚酰亚胺单体——桥环二酐合成及应用研究

物在医药、农药、香料等精细化工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例如

,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抗炎药物—吲哚美辛、抗高血压

药物—利血平等药物分子结构中均含有吲哚母核。基于吲哚

类化合物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含有吲哚骨架的多环化合

物(并环以及螺环化合物)的高效、绿色构建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基于方法学组合策略简单、高效、低成本等优势,通

过组合3-取代氧化吲哚亲核加成和吲哚的分子内卤化/环化

两种方法学,发展了一种构建含吲哚并环的多环螺环氧化吲

哚骨架的新方法。通过预先在氧化吲哚3位引入吲哚基团,我

们发展通过其一锅煮、分步Aldol反应/卤化/环化反应构建

了一系列含有吲哚骨架的多环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最高可

获得84%的收率以及96%ee。在此基础上经过氧化重排反应,

实现双螺环双氧化吲哚化合物的合成。基于2-四氢萘酮骨架

,通过在其1位引入吲哚基团,在N-卤代丁二酰亚胺介导下,实

现2-四氢萘酮/肟分子内氧化环化/芳构化反应构建色烯并吲

哚以及多环平面型α-咔啉衍生物。本文共合成了3类50余个

含有吲哚骨架的新型化合物分子,其中包括通过萘环、喹啉

、螺环氧化吲哚等活性母核修饰,为深入研究各活性母核间

相互协同配伍作用对生物活性、药理活性的影响提供更多备

选化合物源。

/727/ 无公害食品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食品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课题来源于山东省农业厅标准化委员会。番茄是

消费者非常喜爱的蔬菜,番茄质量直接影响番茄商品价值和

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日光温室番茄的生产是在人工控制的

条件下进行的,生产优质、安全的番茄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

,制定标准的番茄生产技术规程主要目的在于:一是可以规

范菜农的生产过程,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满足人们消费安全

需要;二是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提升番茄的商品质量,增

加农民的收入;三是通过控制污染,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的无

/727/ 无公害食品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公害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

有利于有关部门对番茄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跟踪检查。该成

果适用于山东省无公害食品日光温室番茄生产。内容主要包

括番茄生产中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

等技术要求。其特点:一是系统性强,结构严谨,适用于无公

害食品日光温室番茄生产全过程。二是可操作性强,各项生

产技术措施具体、详实,有利于该规程的实施。三是科学性

和针对性,该标准是在获取相关科研项目研究数据的基础上

,针对山东省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实际情况,参考最新质量安

全标准,优化集成各项新技术研制而成。

/728/ 新型自动称料设备
新型自动称料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目的:粉末定量称量装置是用于流动性良好的

粉末计量的专用设备,在粉末冶金(铜粉、钨粉、镍粉等)

行业应用中,许多工艺(如粉末烧结等)都需要准确的计量

产品,目前,冶金粉末计量时往往采用传统的直接称量方式,

称量不精确、速度慢、人工作业效率低。再者一些专用设备

上的称料方式大部分为定容式称量,定容式称量的缺点是调

节不方便、称量精度受粉末的松装密度影响,并且这类设备

一般无添加除尘措施,在称料过程易扬起粉尘,无法处理,严

/728/ 新型自动称料设备

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研究一种结

构合理、称量精确且速度快的新型自动称料设备,在实现0.

1kg~2kg的快速称料的同时,可以吸收称料过程中扬起的粉

尘。关键技术:1、设备机架采用型钢拼焊而成,下部为工具

箱,中部为计量装置,上部为料斗空间,顶部是可开启的加料

口及按需要组装的外侧盖板,整台设备结构布局科学紧凑,拆

装方便。2、设备核心部分是计量装置,采用容积法计量。螺

旋杆采用精密丝杆,容积调节可靠。机构采用气缸驱动,确保

机构运动时有一定刚度又易产生冲击,排除震动引起的原料

密度变化,保证称量精度。使用气体类的动力源,合理利用车

间资源,减小设备的机构,设备更实用。3、由气缸控制滑移

,实现往复滑移和左右滑移,气缸与可翻转板的连接,实现容

积空间内粉末的控制,气缸与斜杠的连接,促使进料滑块始终

受到向下的压力,从而避免面粉末飞扬造成的原料浪费。4、

设备设有吸尘阀组,吸料阀组与所述储料筒相连接。创新点

:1、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小巧,拆装方便。2、设

备核心部分采用容积法计量,称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易

。3、机构采用气缸驱动,确保机构运动时有一定刚度又易产

生冲击,排除震动引起的原料密度变化,保证称量精度。4、

进料滑块的设计,实现了往复滑移和左右滑移;气缸与可翻转

板的连接,实现了容积空间内粉末的控制,气缸与斜杠的连接

,促使进料滑块始终受到向下的压力,提高了仪器的密封性,

从而避免面粉末飞扬造成的原料浪费。5、设有吸尘阀组,可

/728/ 新型自动称料设备

以吸收称料过程中扬起的粉尘,为工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

作环境。技术指标:1、称量范围:0.2kg-100kg;特殊范围

可定制设计制造;2、精度:±0.1g;3、传输速度:≥2s

/次;4、原料浪费率:≤5%;5、进气压力:0.5MPa~0.6MPa应

用范围:本项目成果适用于可应用于推杆炉、还原炉、装卸

料设备等仪器加工应用行业。

/729/ 一种砂型铸造用可调试砂箱
一种砂型铸造用可调试砂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砂型铸造是传统的铸造方法,它

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及各种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车间生

产铸造前需要先制成模,然后将模放入砂箱中,将砂填入砂箱

进行铸型,由于铸造适合制作各种结构复杂的零件,因此铸件

形状也是多样的,并且很多部件的外形并不是有规则的,很多

特形的零件表面有很多凸起形状,因此,很难放置在平面上,

稍微有外力震动,就可能发生滚动,因此造成铸型发生变形,

导致该工序的失败。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公司提出了一种

/729/ 一种砂型铸造用可调试砂箱

砂型铸造用可调式砂箱,满足各种形状、大小及各种常用合

金铸件的需求,特别是外形不规则的产品需求,保证模型稳定

可靠。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砂型铸造用可调式砂箱

,其特征是,砂箱包括底板、以及底板上设置的第一左侧板、

第二左侧板、第一右侧板、第二右侧板,第一左侧板位于第

二左侧板外侧,第一左侧板、第二左侧板上对应设置第一螺

纹套筒、第二螺纹套筒,第一螺纹套筒、第二螺纹套筒上螺

纹连接第一螺杆,第一左侧板外的第一螺杆上设置第一螺母

;第一右侧板位于第二右侧板外侧,第一右侧板位于第二右侧

板上对应设置第三螺纹套筒、第四螺纹套筒,第一螺纹套筒

、第二螺纹套筒上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第一右侧板外侧的第

二螺杆上设置第二螺母。底板中心设有凹槽,第二左侧板内

侧的第一螺杆内端通过第一弹簧设置第一夹持块;第二右侧

板内侧的第二螺杆内端通过第二弹簧设置第二夹持块;第一

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为弧形结构。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项成果第一,通过在砂箱两侧设置两套

螺杆螺纹套筒结构,根据产品需求,分别调整螺杆伸入砂箱的

深度,实现对于模型两侧的夹紧,配合砂箱底部的凹槽,通过

三个维度对模型稳固,防止模型滚动。第二,将夹持块设计为

弧形结构,增大与模型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防止模型滚动。④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一种砂型铸造用

可调试砂箱,是根据本企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的专门攻关,因

为成果转化性较强,可广泛应用于本企业的相关产品。工艺

/729/ 一种砂型铸造用可调试砂箱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种砂型铸

造用可调试砂箱已逐步应用于本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而且

在应用后,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大提高了

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纳税金额。⑥历年获奖情况:2019年8月获

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822045957.4。

/730/ 光闪烁测量仪器的研制
光闪烁测量仪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光源闪烁就是光源发出的光随时间呈快速、重复的

变化,使得光源跳动和不稳定。当然人的肉眼并不能很容易

地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这主要取决于闪烁的频率。一般地,在

闪烁频率50Hz以下,人眼都能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而在8.8H

z时,人眼是最敏感的。同时,能被觉察的最大闪烁频率(临

界闪烁频率)是随着光源发出的光强而变化的,随着光强增

大临界闪烁频率也增大,当光强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后,临界

闪烁频率也相应减小。当光强以大于50Hz的频率变化时,大

/730/ 光闪烁测量仪器的研制

多数人就分辨不出光源是否在闪烁了,此时的光源就发出稳

定、连续的光,因为这时人眼的反映已经跟不上光源的变化

了。例如,人眼就觉察不到每秒100次闪烁(100Hz)的荧光

灯的闪烁现象。目前各种光源或多或少都存在闪烁问题。光

的闪烁对人的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人们长期在闪烁的光线下工作或生活,还可能影响视觉系统

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光闪烁问题给人类生产、日常生活

、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本项目通过制定出合理有效的

测量方法及适用的测量仪器对光闪烁进行评价,可期为人们

创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光环境。

/731/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麦角生物碱(EA)简称麦角碱

,是麦角菌属(Claviceps)侵害黑麦、大麦、小麦、裸麦、

燕麦以及多种禾本科植物而产生的生物碱毒素。麦角毒素的

活性成分主要是以麦角酸为基本结构的一系列生物碱衍生物

,如麦角胺(ergotamine)、麦角新碱(ergonovine)、麦

角毒碱(ergotoxin)、麦角生碱(ergosine)、麦角克碱

(ergocristine)等。麦角碱是妇产科常用的重要药物,几

个世纪前,麦角浸出物就被用于妇科产后出血的治疗。麦角

/731/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新碱注射液作为妇产科用药自1998年起就被列入国家基本药

物目录,是历史上最早使用也是临床常用的子宫收缩药。马

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国内市

场几乎完全由同类进口产品高价垄断,为患者带来了沉重的

经济负担,为了打破该产品的进口垄断,本项目团队针对麦角

新碱热稳定性差、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以及不适用于高血压和

冠心病等缺陷,参照欧盟标准,开展了麦角菌发酵制备麦角新

碱、麦角菌发酵废料制备麦角新碱以及注射液开发等方面研

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2.1麦角菌发酵制备麦角新碱:

采用原生质体细胞融合筛选、优化溶媒配比等技术,通过多

次菌种复苏,纯化了优势菌种,并对其进行培养条件、中试放

大以及麦角新碱制备研究,使得产品整体收率达50%以上。2

.2麦角菌发酵废料合成制备麦角新碱:开展了麦角菌发酵废

料-麦角酸-麦角新碱的合成途径,经检测,麦角新碱经过打浆

纯化后光学纯度达98%以上。2.3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开发

:通过对注射液处方的筛选研究,确定了抗氧化剂的种类及

配比方式,成功开发出质量稳定、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马

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成功填补国家医药生产的一项空白。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产品技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4.技术的成熟程及应用情况项目技术开发成功后已应用于生

产1年时间,并实现销售收入6735.07万元。产品通过发酵方

法和麦角菌发酵废料合成制备麦角新碱,极大提高了麦角新

碱的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通过制剂工艺的改进和创新

/731/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提高了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的稳定性。

/732/ 一种碳酸氢钠及其制备方法和碳酸氢钠在发泡材料中的应用
一种碳酸氢钠及其制备方法和碳酸氢钠在发泡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氢钠及其制备方法和碳酸氢钠

在发泡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气泡液膜界面法制备了纳

米碳酸氢钠,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水、NaHCO3、纳米SiO2

、增稠剂和水泥发泡剂混匀,通过搅拌得到气泡液膜,且液膜

壁内还有大量更小的气泡;干燥时NaHCO3在气泡液膜界面上

结晶析出,液膜中间的气泡阻碍了NaHCO3的长大,从而获得小

粒径的NaHCO3。本发明提供的NaHCO3为80nm宽、280nm长的

片状结构,明显小于市售NaHCO3尺寸(5μm~100μm),分解温

/732/ 一种碳酸氢钠及其制备方法和碳酸氢钠在发泡材料中的应用

度比市售NaHCO3低得多,可用于制备性能优良的微孔发泡材

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能耗少,适用于工业化

生产。

/733/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热稳定的研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热稳定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立项背景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主要由生化

、免疫和分子诊断试剂构成,且三大品种增长迅速,生化和其

他诊断试剂的年复合增长率也将达到15%。目前我国体外诊

断试剂生产企业约400~5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300家,

但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约30家,企业普遍规模小、品

种少。随着国家对临床滥用抗生素的控制以及对国产体外诊

断试剂的支持,抗生素体外诊断试剂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国

际竞争格局经过多年发展,全球体外诊断已成为拥有数百亿

/733/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热稳定的研究

美元庞大市场容量的朝阳行业,产业发展成熟,市场集中度较

高,并聚集了一批著名跨国企业集团包括Roche(罗氏)、S

iemens(西门子)、Abbott(雅培)、Beckman(贝克曼)

、BectonDickinson(BD)、Johnson&Johnson(强生)、

BioMerieux(生物梅里埃)、Bio-RadLaboratories(伯乐

)等其总部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等体外诊断市场发展早、

容量大的经济发达国家。这些企业集团下属体外诊断业务年

销售收入均在10亿美元以上,产品线丰富,不仅包括各类体外

诊断试剂,还包括各类诊断仪器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技术服

务。在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市场快速增

长的驱动下,体外诊断业务在这些企业业务板块中的重要性

日益显现,从而也促使其加快该领域的扩张步伐。2.课题研

究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解

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体外诊断试剂40℃受热不稳定的问题

,精确测定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本课题的研

究监控与规范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保证患者使用药

物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实用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

量。3.主要论点与依据对医院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

统计分析,经过体外诊断,改善现有药敏制作工艺,制定实验

室肠杆菌科抑菌SOP标准,药敏效价明显提高。4.创见与创新

(1)制作干燥质控平板,(2)完善实验室肠杆菌科抑菌SO

P标准,(3)收集临床肠杆菌科最低抑菌浓度(MIC),(4)

检测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受热的不稳定性,(5)应用冻干

/733/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热稳定的研究

技术改善现有药敏制作工艺。5.社会经济效益项目成果被多

家单位采纳应用,保守预计产生的效益5万/月,如果将此工艺

再次应用到其他抗生素上,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6.存在问题由于相关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课题探索内容

多,有些方面需进一步研究验证。7.今后主要研究方向:(

1)进一步研究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抗生素对革兰阴性需氧

菌试剂、革兰阳性需氧菌试剂、革兰阴性厌氧菌试剂进行了

配制、加样、干燥研究。(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试剂中

样品的含量。(3)临床注射用抗生素稳定性研究试验。

/734/ 重组里氏木霉工程菌纤维素酶发酵工艺及其棉织物后整理液体剂型
重组里氏木霉工程菌纤维素酶发酵工艺及其棉织物后整理液体剂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德清亿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重组里氏木

霉工程菌纤维素酶发酵工艺及其棉织物后整理液体剂型,该

工艺和产品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得到的里氏木霉转化

子,经初筛和复筛,获得了一个优良产中性纤维素酶的重组里

氏木霉工程菌,开发了该菌株相应的液体发酵和后提取生产

工艺,并探索了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以及非离子型等表面活

性剂对该菌株产酶的影响,研究了中性纤维素酶与三元共聚

嵌段硅油、柔软剂、蛋白稳定剂以及防腐剂进行复配的机理

/734/ 重组里氏木霉工程菌纤维素酶发酵工艺及其棉织物后整理液体剂型

,开发出用于牛仔水洗等服装后整理的中性纤维素酶液体剂

型。该产品用于棉织物的生物抛光整理和牛仔服装的返旧整

理,处理后的棉织物表面光洁、手感柔软纹理清晰,处理后的

牛仔织物雪花点清晰、立体感强、返沾色低、蓝白对比明显

。其技术与性能指标在原来的基础上均有大幅度提高。主要

技术指标为:1.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527.5IU

/ml2.滤纸酶(FPA)活力:365.5IU/ml3.沙门氏菌:04.菌

落总数:2.7×107个/ml5.大肠菌群:4.4×106个

/ml。

/735/ 微纳光学器件及系统
微纳光学器件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光刻二维码技术:纳米光学二维码产品是将光学防

伪技术和手机、互联网应用有机结合,开发出的新一代产品

,并开发出相关的可追溯系统,形成“一站式”的防伪服务。

/736/ 高效引发剂CPNC的研制开发
高效引发剂CPNC的研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聚氯乙烯聚合中绝大多数都采用有机过氧化物

类引发剂,其主要作用是:可有效改变和改善高分子聚合物

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耐热性能和绝缘性能。但采用单一

的过氧化物引发剂如EHP,在聚合中存在以下缺点:聚合反

应前期诱导期长,聚合速率不均匀,后期有翘尾现象,且反

应周期长,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而采用复合引发剂体系,

即一组相对慢和相对快的过氧化物组合体,就可以克服这一

缺点,它可以使聚合反应接近于等速反应过程,反应热均匀

/736/ 高效引发剂CPNC的研制开发

放出,无放热高峰,消除反应速度的自动加速现象,反应易

于控制,整个聚合反应的周期缩短,产品质量好。而相对快

的这一类高效引发剂的生产技术,目前都是由国外大公司垄

断,购买难且价格很高,制约了我公司聚氯乙烯的生产,为

此,自行研制生产新型高效引发剂CPNC前景较好。本项目生

产工艺的先进性在于:(1)工艺路线合理,操作简单。(

2)配方设计合理有效,产品纯度高。(3)使用无毒助剂,

满足食品级聚氯乙烯树脂生产需要。(4)“三废”得到有

效治理,满足环保要求。项目投资55万元,按年产50吨75﹪

CPNC计,年销售收入可达363万元。本项目于2004年12月24

日通过青岛市科技局主持的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

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随着国内PVC产销量的迅速增大,此

产品必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

/737/ 在线即时气体检测系统及中红外半导体光电器件
在线即时气体检测系统及中红外半导体光电器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中红外波段(2-25μm)由于其独特的光谱特征使其

在污染和有毒气体快速实时检测、环保监控、大气窗口遥感

和通信、医学诊断、光谱及热成像、夜视以及红外对抗等领

域有重要应用,在这些应用中光源和光电探测器是关键器件

。与其他类型的器件相比,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光电子器

件具有独特的优点。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

将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工作波长拓展到中红外波段方面进行

了近廿年的持续努力,在国家863、973等计划项目支持下,

/737/ 在线即时气体检测系统及中红外半导体光电器件

研制出刨舌分布反馈量子级联激光器、锑化物量子阱激光器

及InGaAs光电探测器等一系列实用化的中红外半导体光电器

件,并已将这些器件应用于“线即时气体检测系统。

/738/ 高端一次性微创医疗器械研制与开发
高端一次性微创医疗器械研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微创手术是近现代医学的革命

性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作为外科手术的主导潮流,微创医

疗已在全球广泛开展,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微创

手术比例高达90%。由于重复使用的微创手术器械普遍存在

交叉感染,因此国外有近50%的微创手术器械采用一次性。本

项目的研究领域属于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规

划中支持的产业领域,是国家和我省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并

已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技术研

/738/ 高端一次性微创医疗器械研制与开发

究项目。目前,我国微创医疗器械企业多集中在低端医疗器

械的生产,普遍以简单模仿、低技术含量和代加工为主,在高

端微创医疗器械领域尚属空白。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研发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全面取代进口的高端一次性微创医疗

器械是解决我国微创医疗操作器械共性问题的必由之路。只

有搭建长期、稳定的医工结合平台,充分发挥湖南省在材料

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优势,攻克高端微创手术器械的制备问

题并大幅降低成本,杜绝交叉感染,才能形成具有湖南特色且

前景广阔的优势产业。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2.1、研究粘

结剂组元与超细金属粉末的相互作用,拟解决包括超微粉体

在内的粘结剂分散系组元设计与组成优化问题;2.2、研究添

加剂与超细粉末及介质组元的相互作用机制,拟解决均匀分

散超微的添加剂组元设计与组成优化问题;2.3、研究MIM工

艺过程中各工序工艺参数对产品尺寸变化的影响,建立高精

度MIM产品尺寸精度过程控制体系。2.4、基于器械操作界面

生物力学及临床工程学评估,根据不同组织、器官的特点,建

立不同齿纹、力矩、长度操作界面的数据库,优化设计微创

手术器械;2.5、收集并分析生物力学及临床工程学数据,对

腔镜手术钳的设计和制造进行反馈。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

进性3.1、基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高端微创医疗器械

金属零部件的加工技术关键:高精度模具的设计、建立尺寸

精度过程控制体系;微小型腔高流动性喂料的制备技术。创

新点:注射过程研究和模拟。目前的工艺主要采用试错法,

/738/ 高端一次性微创医疗器械研制与开发

通过经验判定缺陷出现的原因,调节参数改正。本项目以单

分子层粘结剂吸附的颗粒作为基元,研究基元在聚合物玻璃

化温度至黏流温度区间内的外力作用下的流动过程;从统计

学角度出发,系统建立成形坯在外场变化过程中残余应力的

变化和控制方程。3.2、基于组织工程学的高端手术器械操

作界面的优化设计技术关键:微创手术器械操作界面的齿纹

、力矩、长度等参数数据库的建立。创新点:以临床需求为

导向,多学科专家通力协作参加设计,基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力

学原理和操作界面对人体组织的损伤机制,优化内镜及胸、

腹腔镜手术器械操作界面的齿纹、力矩、长度等参数,此项

研究可填补国内外空白。3.3、高端微创医疗器械生物安全

评估体系研究和终端产品开发技术关键:微创手术器械最佳

机械效率区间的评估,微创医疗器械生物安全性评估体系建

立。创新点:微创手术器械的最佳机械效率区间的确定,标

准化组装模式的建立。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

全性公司运用MIM技术解决了国家重要工业核心零部件的制

备问题,特别是在微创医疗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取样钳头,

催生了我国一次性取样钳行业,占据了国内95%以上的市场份

额。目前公司已累积50余款微创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的制备

技术,为国际知名医疗企业如BOVIE,CONMED,TYCO等提供了多

年的微创手术钳头。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产品高

端一次性微创医疗器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微创外科

/738/ 高端一次性微创医疗器械研制与开发

手术的各个领域,项目执行期间已开发12款新产品,包括弯剪

、直剪、细直分离钳、直角分离钳、30度弯分离钳、组织抓

钳、胆囊抓钳、轻型组织抓钳、重型组织抓钳、无损伤肠钳

、无损伤抓钳、口腔清洁器,实现了工业化规模生产,取得良

好的经济效益。6、历年获奖情况作为中国国内最早从事MI

M的专业公司之一,英捷高科在中国粉末注射成形领域权威专

家李益民教授(公司法定代表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青

年科技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的带领下,构建了一

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高素质的精英团队。公司MIM技术处于

国际先进、国内NO.1水平,曾获得MIM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汽车行业臻选

最佳进步奖1项。公司已获各级项目支持十余项,授权国家专

利9项,受理国家专利4项。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南省

新材料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8和汽车行业TS16949质量

体系认证,该体系得到了国际知名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

评。

/739/ 新能源客车同轴式减速器用轴承研发及应用
新能源客车同轴式减速器用轴承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整车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降

低汽车有害气体污染物排放量、开发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主

要发展趋势。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和低噪音将

是开发的重点,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传动部件减速器轴

承则需要高转速、低噪音、长寿命。目前国外高端汽车车厂

寻求我司共同开发一款新能源客车二级同轴式减速器用轴承

。此项目轴承全部采用碳氮共渗技术以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输入轴轴承需要满足每分钟13000转的极限转速,所以输入轴

/739/ 新能源客车同轴式减速器用轴承研发及应用

轴承采用高转速设计理念进行设计。整箱体使用MASTA进行

仿真分析,并且箱体外壳采用有限元外部柔性化处理,使用仿

真分析计算结果对轴承设计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设计方案

。此项目成功后不仅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司新能源汽车

用轴承市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740/ 一种能提高白酒糟转化率的肉牛饲料配方
一种能提高白酒糟转化率的肉牛饲料配方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成果来源与背景

  成果来源于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提高涪陵水牛

产肉性能的综合技术研究”。该项目开展涪陵水牛基础性研

究,研究提高涪陵水牛产肉性能的综合生产技术,促进涪陵

水牛由役用向肉用转变,挽救濒临灭绝的水牛品种,为我市

水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白酒糟是品质优良的家畜蛋白质类粗饲料之一,属生

物燃料和酿酒工业加工副产品,在中国西南地区资源比较丰

/740/ 一种能提高白酒糟转化率的肉牛饲料配方

富,且适口性较好、营养价值较高,特别适宜作为反刍家畜

的蛋白质补充料。由于白酒糟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率达53%

,基本能够满足肉牛早期快速生长和育肥对蛋白质的需求。

但以玉米、高粱为主要原料的白酒糟蛋白质含量虽高,氨基

酸含量却极不平衡,主要缺乏赖氨酸和蛋氨酸,从而降低了

白酒糟饲料的转化率,不仅白酒糟浪费严重,而且使肉牛生

产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对于白酒糟蛋白质的氨基酸平衡的研究较少,在

牛用白酒糟饲料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以达到氨基酸平衡,从

而促进白酒糟。

  项目实施期间先后开展了四个试验:犊牛直线育肥技

术研究试验、成年牛短期育肥技术研究试验、不同饲养方式

对涪陵水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以及放牧涪陵水牛的补

饲育肥研究试验。

  项目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提高涪陵水牛肉用性能的

综合技术,最终获得了该科研成果。

  成果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

提高白酒糟转化率的肉牛饲料配方,该配方能使白酒糟中的

蛋白质氨基酸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促进白酒糟在肉牛体内的

消化利用,提高白酒糟中蛋白质的转化率,减少氮污染,增

加肉牛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能提高白酒糟转化率的肉牛饲料配

方,其成分包含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精饲料25-30%,粗饲料

/740/ 一种能提高白酒糟转化率的肉牛饲料配方

40~45%,干白酒糟25~30%,过瘤胃赖氨酸0.16~0.50%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可以促进白酒糟饲料的

消化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提高

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并已在

小范围内推广,主要适用于有大量白酒糟生产而未加以有效

利用的地区,该技术稳定安全。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部分牛场的白酒糟育肥肉牛的应用实践表明:

应用该方法短期育肥肉牛头均日增重比常规饲养方法提高1

0%、屠宰率提高10.3%、证明该成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能

够帮助肉牛养殖场(户)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对促进养牛业

向高产、低耗的方向快速发展。

/740/ 一种能提高白酒糟转化率的肉牛饲料配方

  存在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变化、推广渠

道不畅、信息不灵以及成果推广经费较少等原因,造成成果

推广面还比较小。

/741/ 典型有机胂在土壤-叶菜系统中的残留富集规律及调控研究
典型有机胂在土壤-叶菜系统中的残留富集规律及调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

长基金课题背景为:砷(As)污染物对人具有较强的毒性和

致癌风险。有机胂阿散酸(对氨基苯甲酸)由于能促进动物

血液循环,刺激生长,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抗寄生虫等药理作

用,因而常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于畜禽养

殖业,因其不能被动物胃肠道所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作为

有机肥施入土壤,影响周边水域环境。并在土壤微生物、高

温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转化为一甲基胂(MMA)、二甲基胂

/741/ 典型有机胂在土壤-叶菜系统中的残留富集规律及调控研究

(DMA)以及无机砷As3+、As5+,从而导致毒性增强。阿散酸

迁移性较强,可从土壤中迁移到蔬菜中,对土壤-蔬菜系统产

生较大影响。叶菜类蔬菜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食用较多的

蔬菜之一,但对砷有较强的吸附性。目前主要集中于无机砷

的相关研究,而对饲料添加剂有机砷在土壤-蔬菜中的迁移转

化研究甚少。②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在前期相关研究的基

础上,拟研究饲料添加剂有机胂阿散酸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

、转化特性和对叶菜蔬菜产量及不同部位中的分布、积累、

转化的影响,并考察施用硅肥对叶菜阿散酸吸收的缓解效应

,以期找到通过合适的农艺措施解决叶菜砷污染的方法,为确

保叶菜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人体健康做基础研究。③主要论

点与论据(1)根据测定盆栽实验前后土壤中砷形态,获得了

阿散酸在土壤中的残留及转化特征。(2)通过测定不同处

理的菜心、菠菜和香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获得了阿散

酸对菜心、菠菜和香菜生长的影响特征。(3)根据测定菜

心、菠菜和香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砷形态,获得了阿散酸在菜

心、菠菜和香菜不同部位中的积累、分布、转化规律。(4

)通过对比施硅与不施硅菜心、菠菜和香菜中阿散酸的含量

,获得了施用硅肥对菜心、菠菜和香菜积累阿散酸的作用规

律。④创见与创新(1)本项目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使用的

、而作为砷污染来源被忽略的有机胂阿散酸为研究对象,从

形态分布角度探讨了砷在土壤-叶菜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突破

了传统的以重金属总量来探讨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潜在

/741/ 典型有机胂在土壤-叶菜系统中的残留富集规律及调控研究

风险的局限性。而且,本项目不仅测定添加的有机胂的形态

及浓度,还同时测定在叶菜中可能存在的砷形态(无机三价

砷、无机五价砷、一甲基胂、二甲基胂),以便更好的确定

有机胂在叶菜中的转化结果。(2)本研究结果既揭示了叶

菜对有机胂的迁移转化规律,又为科学评估饲料含胂添加剂

引起的粪便污染导致的农产品食品安全性风险提供了参考依

据,本研究还考察了施用硅肥对叶菜有机胂胁迫的缓解作用

,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为缓解叶菜砷累积提供实验数据

支持,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指导农业安全生产和促进农业生

产标准化示范。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经济效益:砷污

染修复却成本高、周期长、效果不理想。如何在现有的土地

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更加安全的农产品是我国农业生产最为现

实的问题。本项目着重考察施用硅肥对叶菜积累的缓解效应

,不仅为传统的农艺种植措施的改进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而

且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叶菜对砷的吸收、降低叶菜

蔬菜中砷的含量、提高叶菜蔬菜质量,减小因叶菜蔬菜砷超

标带来的经济损失,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随着

含砷矿物的开发、砷工业污染的排放、施用含砷农药/兽药

/饲料等,使得农田土地、灌溉水等砷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

蔬菜中砷含量部分已超标,给消费者带来了恐慌。然而,土壤

中砷超标,并不一定在其上种植的蔬菜中砷超标,这与蔬菜种

类、吸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蔬菜对不同形态的砷的

/741/ 典型有机胂在土壤-叶菜系统中的残留富集规律及调控研究

富集能力也不同。砷的毒性不仅与其含量有关,也与其形态

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形态的As毒性差异较大。有机砷因其

毒性较小而常常被忽略,但其可通过脱甲基、过氧化等途径

转化为高毒的无机砷。本研究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使用的

阿散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叶菜蔬菜质量的影响,对准确

评估叶菜蔬菜的毒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安全限量标准、

减轻人们的恐慌、预防人们“谈砷色变”、保障人体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存在问

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638号公告,本项目的研

究对象阿散酸自2019年5月1日起,停止经营和使用等本项目

的研究对象阿散酸的原料药及各种制剂。为此,本项目原计

划的下一步或进一步研究将终断,未来的研究方向怎样,目前

还在思考中。已经做出来的数据结果等待发布的文章,是否

会被接收,成为一个影响本项目成果的重要因素。⑥历年获奖

情况无。⑦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请不要填写商业秘密内容

无商业秘密。

/742/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动力匹配性较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传动系统,发动机的曲轴与第一离合器、第一太阳轮从左至

右连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为空心轴,其左端穿过第二行星架

与第二太阳轮相固联,第二、第四齿轮左右并列固定于连接

轴上,连接轴的右端与制动器相联结,第一、第三齿轮分别与

第一齿圈和第二行星架相固联且分别与第二、第四齿轮相啮

合,第一行星架与第二齿圈相固联且第一行星架与输出轴的

左端相固联,输出轴由左至右穿过第二太阳轮、驱动电机的

/742/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电机轴及驱动电机且其右端与第二离合器和变速器从左至右

连接,第一太阳轮位于第一行星架之内、第一行星轮可转动

地安装于第一行星架上、第一齿圈位于第一行星架之外,第

二太阳轮位于第二行星架之内。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传

动系统,包括包含曲轴(2)的发动机(1)、第一离合器(

3)、包含电机轴(5)的驱动电机(4),以及第二离合器(

21)和变速器(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齿轮(6)、

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第四齿轮(9)、连接轴

(10)、制动器(15)、输出轴(20)和包含第一太阳轮(

11)、第一行星轮(12)、第一行星架(13)、第一齿圈(

14)的第一行星排,包含第二太阳轮(16)、第二行星轮(

17)、第二行星架(18)、第二齿圈(19)的第二行星排,

所述发动机(1)的曲轴(2)与第一离合器(3)、第一行

星排的第一太阳轮(11)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4)的电机轴(5)为空心轴,其左端穿过第二行星排的第

二行星架(18)与第二行星排的第二太阳轮(16)相固联,

所述第二齿轮(7)和第四齿轮(9)左右并列固定安装于连

接轴(10)上,所述连接轴(10)的右端与制动器(15)相

联结,所述第一齿轮(6)和第三齿轮(8)分别与第一行星

排的第一齿圈(14)和第二行星排的第二行星架(18)相固

联且分别与第二齿轮(7)和第四齿轮(9)相啮合,所述第

一行星排的第一行星架(13)与第二行星排的第二齿圈(1

9)相固联且第一行星排的第一行星架(13)与输出轴(20

/742/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的左端相固联,所述输出轴(20)由左至右穿过第二行星

排的第二太阳轮(16)、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5)及驱

动电机(4)且其右端与第二离合器(21)和变速器(22)

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11)位

于第一行星架(13)之内、第一行星轮(12)可转动地安装

于第一行星架(13)上、第一齿圈(14)位于第一行星架(

13)之外,所述第二行星排的第二太阳轮(16)位于第二行

星架(18)之内、第二行星轮(17)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行

星架(18)上、第二齿圈(19)位于第二行星架(18)之外

/743/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田除

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除草剂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甲酰

胺磺隆,烟嘧磺隆和使它隆,所述有效成分的重量比例为甲酰

胺磺隆:烟嘧磺隆:使它隆为1-15:1-15:1-50。本发明提

供了一种含有甲酰胺磺隆、烟嘧磺隆和使它隆三种活性成分

的除草剂组合物,组配合理,防效高,增效作用明显,扩大了杀

草谱,可减少施药次数及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减缓杂草抗性

的产生,对农作物安全性高,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744/ 高亮度白光LED阵列封装技术研究
高亮度白光LED阵列封装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研究内容本项目旨在根据半导体照明市场和

特种照明市场的需求,采用功率型单芯片和多芯片组合,应

用新型铝碳化硅石墨基板材料,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

亮度发光二极管(HB-LED)单芯片封装和阵列封装工艺和技

术,解决HB-LED封装中的材料问题、散热问题、光学问题及

小批量制作的工艺问题,并提供封装件样品。2.项目的技术

特点(1)采用板上芯片(COB)技术进行阵列模块设计,其

技术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其制造工艺更简洁、更可靠,可

/744/ 高亮度白光LED阵列封装技术研究

获得更好的性价比和成品率;(2)采用新型的倒装焊芯片

工艺、微透镜阵列光学配光技术及远离荧光粉封装技术,有

效的提高了芯片的光提取效率;(3)采用自己研制的先进

的AlSiC石墨封装基板材料,有的效提高封装结构的散热性

,降低LED芯片的结温,延长了其使用寿命;(4)采用微型

热电制冷(主动散热)技术,使封装模块结构更小,更紧凑

,可靠性更高。3.项目的创新性(1)针对LED封装技术,完

成了以下工作:研制了一种AlSiC石墨封装基板材料,有效

提高了封装结构的散热性,降低了LED芯片的结温,可延长

其使用寿命;采用计算模拟,对板上芯片进行了阵列模块设

计,并对微透镜阵列光学配光及远离荧光粉封装进行了优化

;改进了无铅焊接技术并运用倒装焊芯片工艺实现了芯片高

质量焊接。(2)试验样品经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检

测,在色温、显色指数、色坐标和光谱分布等方面优于GB/

T9468-2008和GB/T17262-2002的要求。

/745/ 马来酸氨乙基青蒿素【SM934】的免疫抑制机理研究
马来酸氨乙基青蒿素【SM934】的免疫抑制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

项目:免疫抑制/抗乙肝病毒创新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及其作

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本项目针对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

物的需求,开展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相关作用机理的研究。②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候选新药的临床前研究方面将严格按照

国家CFDA新药研究法规进行,同时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基因的表达调控,结合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深入研究候选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基础;研究候选化合物在疾病动物模型中

/745/ 马来酸氨乙基青蒿素【SM934】的免疫抑制机理研究

调节信号转导与疾病防治的相关性。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本项目在研候选新药马来酸氨乙基青蒿素【SM934】为自

主研制的化学药品1.1类,作为治疗红斑狼疮1.1类候选新药

,获2项中国、2项美国和1项日本专利授权,现已申报临床研

究。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在研候选

新药马来酸氨乙基青蒿素【SM934】为自主研制的化学药品

1.1类,作为治疗红斑狼疮1.1类候选新药,已完成临床前研究

,现已申报临床研究。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在研

候选新药马来酸氨乙基青蒿素【SM934】为自主研制的化学

药品1.1类,作为治疗红斑狼疮1.1类候选新药,已完成临床前

研究,现已申报临床研究。⑥历年获奖情况。2012年获得上海

药学会”药学科技一等奖“:青蒿素衍生物免疫抑制活性研

究及应用

/746/ 三角鲂营养需求研究及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
三角鲂营养需求研究及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三角鲂营养需求研究及高效

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项目,计划编号20120232B03,是杭州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2~2014年农业科研攻关项目。近几年

,随着三角鲂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及商品鱼养殖技

术的突破,其消费需求及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面积逐年增

加,已经形成规模化养殖,已成为我省淡水渔业养殖的主要品

种之一,据统计近年来全省三角鲂年均养殖面积超万亩。但

是,目前关于三角鲂主要营养物需求量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高

/746/ 三角鲂营养需求研究及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

效专用配合饲料研究也没有得到开发。因此,在三角鲂养殖

过程中,人们只能用其它淡水鱼配合饲料来养殖三角鲂,导致

在三角鲂养殖过程中养殖产量、肉类品质及经济效益降低,

不但造成了饲料资源、人力资源及资金的大量浪费,同时,还

会对养殖水域水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与高效、绿色、

环保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不符,也不利于三角鲂养殖产业

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以解决三角鲂养

殖过程中的饲料问题为出发点,研究三角鲂肌肉营养成分及

其对几种主要蛋白质原料的消化率,三角鲂对蛋白质、脂肪

的需求量,补充当前三角鲂营养研究的基础资料,并根据其营

养需求特点,研究开发出优质、高效的三角鲂配合饲料,并得

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对提高三角鲂养殖产量、鱼类规格及

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

目以解决三角鲂养殖过程中的饲料问题为出发点,研究确定

了试验条件下三角鲂对饲料粗蛋白及粗脂肪的需求量;通过

测定三角鲂对几种主要饲料蛋白原料表观消化率的研究,对

三角鲂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选定配方

饲料原料及饲料添加剂。对饲料产品进行定位,初拟饲料配

方,修订企业标准,增加淡水鱼(三角鲂)生产企业标准。对

饲料配方进行诊断和修订,工厂化生产出三角鲂专用配合饲

料。本项目主要指标:提出三角鲂蛋白、脂肪适宜需求量;

生产三角鲂专用高效配合饲料,饲料系数1.3~1.5;生产三角

鲂适用配合饲料1000吨;三角鲂适用配合饲料养殖示范面积

/746/ 三角鲂营养需求研究及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

2000亩;亩增效益300元;形成三角鲂适用配合饲料投饲技术

操作规程;发表学术论文1篇。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目

前,三角鲂养殖用饲料种类和品质良莠不齐,饲料系数多为1

.7~2.2,饲料浪费严重。近年来,三角鲂在浙江、江苏、安

徽等省的消费需求及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有向全国推广的

趋势。因此三角鲂适用配合饲料的市场将非常广阔。但三角

鲂适用配合饲料还未见开发生产,因此本项目实施对节约养

殖成本、提高养殖户效益、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产品品

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将对我市三角鲂养殖产业及饲料

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4、技术的成熟程度,使用范

围与安全性三角鲂专用配合饲料现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本

项目开发出三角鲂专用配合饲料,随着三角鲂专用配合饲料

的推广及应用,大大提高了三角鲂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

成本,增加了饲料企业、渔民、养殖企业的生产效益及国家

税收。项目合作单位生产饲料3200吨,按5300元/吨可获得产

值1590万元。生产饲料据统计在杭州地区应用面积2200亩,

亩增效可达465元,总增效102.3万元。

/747/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研究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的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是用于长效避孕五

年,本研究技术方法是采用模压硫化工艺设备,制成圆筒型或

能构成一个圆筒型的半圆型或多瓣扇形的含药层瓣,并将含

药层瓣覆附于IUD塑性支架纵臂上,然后通过包覆或浸渍的的

方法将硅酮和医用高分子聚合物覆于含药层瓣的外部以形成

控释层。本发明方法不需特殊注模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其外观和长期释药曲线与进口品一致。

/748/ 类金刚石膜改性的PC光学眼镜研发
类金刚石膜改性的PC光学眼镜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综述拥有发明专利1项,具体应用范围包括

驾驶员光学眼镜、学生户外光学保护眼镜等。二、具体介绍

1、应用领域:需要在户外活动的光学眼镜配戴者2、技术指

标:3、创新要点:采用一种型PECVD新工艺,在PC光学镜片

上沉积类金刚石膜,提高镜片的抗划伤性和防水性,同时提高

镜片对浅紫外及深蓝光线的吸收。4、效益分析:预计设备

投资100万元(不包括厂房、公用工程等),年销售额500万

元。5、推广情况:PC镜片厂商。

/749/ 青海省气象台企业微信
青海省气象台企业微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青海省气象台企业微信”是为了满足青海省气象

气象部门预报服务需求开发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应用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实况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评估三大部分内

容,其中,实况监测有定点天气监测预报、天气实况监测分析

、气象卫星云图产品以及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报预警有临

近预报灾害预警、城镇短时天气预报、城镇中期短期预报、

全省天气形势预报以及乡镇短期天气预报;服务评估有决策

气象服务产品、客观预报预警结果、技术总结经验交流、预

/749/ 青海省气象台企业微信

报效果检验评估和台站历史同期资料。青海省气象台预报服

务人员和青海省气象局内部定制用户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的

手机终端或算机设备,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从“青海省气

象台企业微信”中得到青海省气象台发布的各类天气预报、

气象灾害预警、空气质量预报和决策气象服务信息以及气象

灾情、各类天气实况信息、天气分析资料等。通过该系统业

务人员能及时了解青海全省的天气实况和气象灾情,最新时

次的各类天气预报、空气质量预报、气象灾害预警、预警信

号,为有效开展灾害性天气联报联防、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发

布的时间提前量创造了条件。该系统也为气象部门内管理人

员随时掌握决策气象服务信息提供了方便。“该系统2016年

11月在青海省气象台投入试运行,2017年元月开始向青海省

气象部门内部开放共享试用,2017年5月升级为青海省气象台

企业微信,并投入业务试运行。

/750/ 一种超导电缆模拟太空环境试验腔体
一种超导电缆模拟太空环境试验腔体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电缆模拟太空环境试验腔体

,包括由外侧真空金属管、中间悬浮热屏蔽管和内层低温辐

射金属管相互套接形成的腔室,在腔室中贯穿有连接到腔室

两端接线盲板上的电缆,腔室上方两侧壁开有安装工艺孔,对

应安装工艺孔的腔室侧壁下方焊接有制冷机冷头安装管;外

侧真空金属管上对应安装工艺孔上封装有方孔盲板,对应制

冷机冷头安装管处安装有制冷机冷头,在外侧真空金属管中

部上侧开有真空度测量窗口,下侧焊接真空泵安装管。本结

/750/ 一种超导电缆模拟太空环境试验腔体

构不仅可以模拟太空环境下的真空度和低温条件,而且通过

辐射传热的方式提供了超导电缆的运行温度并带走其产生的

热量。采用该试验腔体使得在地面上可以完成超导电缆的模

拟太空环境运行试验。

/751/ 重组人工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人工红细胞生成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属国家二类新药,

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可刺激红细胞的生长,增加红细胞内

红素的合成,主要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和外科围手术期应用。

三维公司于1994年开始开发研制重组人细胞生成素,于199

7年获得新药证书,投入试生产,1998年获准正式生产,在

国内产业化速度最快,公司的生产能力为100万支/年,98年

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计划生

产能力提高到300万支/年。该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首

/751/ 重组人工红细胞生成素

位,达40%左右。三维公司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益比

奥)采用专利技术生产,工程细胞表达量高,细胞发酵工艺

先进;产品纯度高,稳定性好,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临床验证表明,总有效率与国外同类产品一致,并

通过国家GMP认证。

/752/ 新一代CO2激光器的激励——“麦肯”放电的探索
新一代CO2激光器的激励——“麦肯”放电的探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麦肯(Macken)”放电是近年来新发明的一种新

型放电激励方法,据称用这一方法激励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具

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成果主要探讨了有关“麦肯放电”的

理论和技术问题并在研制的“麦肯放电”激励的二氧化碳激

光器上获得了激光输出,从而为我国早日研制出实用化的新

一代二氧化碳激光器作了很好的理论和实验探讨。该技术属

国内首创。

/753/ 一种三维分光组合五棱镜
一种三维分光组合五棱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三维分光组合五棱镜,该三维分光组合

五棱镜包括主棱镜、直角等腰棱镜、上直角棱镜以及侧直角

楔镜;直角等腰棱镜、主棱镜以及上直角棱镜依次设置于同

一光轴上;侧直角楔镜设置于上直角棱镜的反射光路上;直角

等腰棱镜设置于侧直角楔镜的反射光路上。本发明提供了一

种三维分光组合五棱镜,以解决锥镜反射式激光投线仪的三

维分光问题,并实现了同一坐标原点的三维分光。

/754/ 油泼炒制技术开发辣椒食品中试与示范
油泼炒制技术开发辣椒食品中试与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技术详情

  公司已有的核心技术为辣椒食品的油泼炒制技术,

主要内容是开发制造大型辣椒食品油泼炒制装置,生产休闲

调味辣椒食品,满足市场需求。项目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是

采用了油泼炒制技术生产辣椒食品。项目的建立符合国家产

业政策,对大庆这种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换有积极作用,可充

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及地方收入,盘活地方经

济。休闲调味食品,产品颜色纯正、口感酥脆、口味卓绝,让

人有闻香神往、入口奇香无比、吃后余香不绝的感觉,是休

/754/ 油泼炒制技术开发辣椒食品中试与示范

闲调食味品中少有的特色精品。企业销售收入1800万元;利

税520万元。

/755/ 不含油相高效速溶低摩阻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减阻剂
不含油相高效速溶低摩阻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减阻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为计划外的自选项目。本发明涉及一种不

含油相高效速溶低摩阻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减阻剂,属油气

田工程化学剂应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减阻剂经由包括

水溶性单体A、疏水单体B、互溶剂C、在含有表面活性剂/分

散剂和无机盐的水相D中通过自由基引发剂E引发沉淀聚合而

获得;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溶性单体A:5-40%;疏

水性单体B:0.1-30%;互溶剂C:1-50%;水相D中的表面活性

剂/分散剂:0.1-10%;水相D中的无机盐:10-50%;自由基引

/755/ 不含油相高效速溶低摩阻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减阻剂

发剂E:0.000001一0.1%;水:余量。本发明不含油相高效速

溶低摩阻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减阻剂,保留了原有减阻剂高

效速溶,高效减阻的特点,在水力压裂中使用可以达到70%的

减阻效率;同时,疏水基团的引入降低了减阻剂分子间以及与

储层岩石之间的亲和力,提高了水力压裂过程后的助排和储

层保护性能。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无毒、无储层伤害、抗盐

、速溶可满足现场大排量快速混配的工艺要求。能有效的降

低压裂施工过程中的阻力损失,有利于天然裂缝的改造,极大

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压裂施工成本,提高非常规油气的采收率

/756/ 一种复合对重块称重计量装置
一种复合对重块称重计量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对重块称重计量装置,包

括振动平台、称重支柱、秤盘、导向轴、称重传感器、秤盘

支架、直线轴承、气缸、气缸托架及气缸固定板,在气缸固

定板上竖直固装气缸,在气缸的缸杆顶端固装气缸托架,该气

缸托架为镜像对称的托肩式结构,在气缸托架的两个托肩上

镜像对称各竖直固装一导向轴的下端,该两个导向轴的上端

共同固装一水平的秤盘支架,该称盘托架上平面中部固装一

称重传感器,该称重传感器也与秤盘的下底平面固装,该秤盘

/756/ 一种复合对重块称重计量装置

通过两侧的称重支柱与振动平台连接。本装置结构巧妙,设

计科学,可不停止设备运行即可完成称重,称重精度高,是对

重块生产企业不可或缺的生产线辅助装置。

/757/ 研究极性接枝在透明或半透明的高分子薄膜内层分布的方法
研究极性接枝在透明或半透明的高分子薄膜内层分布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极性接枝链在透明或半透明

的高分子薄膜内层分布的方法,该方法为染色切片法,该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接枝有极性接枝链的高分子薄膜置

于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2)清洗染色后的薄膜,并干燥之

;3)将干燥后的薄膜进行石蜡包埋;4)将包埋好的薄膜切

成厚度为60至120微米的薄膜切片;5)显微镜观察薄膜切片

。本发明的染色切片法是一种直观、简便的观察接枝链在高

分子薄膜内层分布情况和研究接枝单体如何在聚合物中扩散

/757/ 研究极性接枝在透明或半透明的高分子薄膜内层分布的方法

的方法,容易观察各种接枝条件对接枝链在高分子薄膜内层

分布的影响,而且本染色切片法得到的薄膜切片的染色效果

较好,染色图片清晰可见,得到的接枝链渗透度数据精确、

可靠。

/758/ 一种测定卷烟滤嘴中亚硝胺含量的方法
一种测定卷烟滤嘴中亚硝胺含量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卷烟滤嘴中亚硝胺含量的方法

,包括提取目标物、涡旋振荡与过滤、标准储备液和标准工

作液的配制、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四个主要步骤

。本发明与传统的GC-TEA检测方法比较,采用醋酸铵萃取,涡

旋振荡,过滤进样的方式,简化了前处理过程,提高了分析灵

敏度;与现有的LC-MS/MS方法相比,用涡旋振荡法振荡时间明

显短于超声萃取或振荡萃取,提取效率增加,振荡时间缩短了

10倍。

/759/ 一种改进型非金属垫片密封性测试装置
一种改进型非金属垫片密封性测试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非金属垫片密封性测

试装置,包括下工作台、上工作台,还包括一组表面粗糙度为

0.5~5μm的插接圆形薄把手体,用以代替设置在上工作台上

的上法兰密封体。本实用新型将现有密封性测试仪中的上法

兰密封体采用可活动插接的圆形薄把手体代替,可活动插接

的圆形薄把手体设计为多个,每个把手体的粗糙度以0.5微米

的间隔递增,从0.5~5微米,总计10个,为一个系列;这样设计

多个把手体后,可良好地满足各种非金属垫片与金属法兰盘

/759/ 一种改进型非金属垫片密封性测试装置

之间的相容整合性,更能真实地模拟测试出非金属垫片在实

际工况下的泄露情况,且采用本测试装置后,当需要测试不同

类型的非金属垫片时,只需要更换相应的圆形薄把手体即可

,实用性大大提高。

/760/ 抗癌新药-注射用高三尖杉酯碱的研究
抗癌新药-注射用高三尖杉酯碱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高三尖杉酯碱被誉为90年代抗癌新药三大成就之一

,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好药。1973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和解放军187医院合作研究三尖

杉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癌作用,经动物试验证明高三尖杉酯碱

有明显的抗癌活性,1974年解放军187医院将高三尖杉酯碱

试用于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明显疗效

,完全缓解率达27.7%左右,部分缓解率55.3%,总有效率达

80%。随着扩大临床试用,该药被中国血液协会及全国白血

/760/ 抗癌新药-注射用高三尖杉酯碱的研究

病研究协作组推荐作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的第一线

药物推广使用。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是

可靠的。但高三尖杉酯碱的制剂目前只有水针剂一种。据有

关资料报道,高三尖杉酯碱本身存在稳定性差,具有引湿性

,遇光变色,易水解的特性。特别是它的水溶液稳定性更差

。它在H^+、OH^-或广义酸碱催化下,可水解生成无活性

的三尖杉碱,这就造成了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稳定性差、效

期短的弱点。这种弱点成为限制临床用药的最大障碍。为此

,科研小组经过一系列规范性试验研究和一系列科学验证,

重新组方,设计新的工艺,采用高三尖杉酯碱与酒石酸成盐

的新方法,终于保护了高三尖杉酯碱不被水解,研制出质量

可靠、性质稳定的注射用高三尖杉酯碱,研究结果显示高三

尖杉酯碱冻干粉针剂不但可避免药物高热及水解变质而且所

得产品质地疏松,加水后能迅速溶解恢复药物原有性能。与

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相比,该产品含水量低,不易水解氧化

,稳定性好,有利于长期贮存,同时剂量准确,外观优良。

该项目思路新颖,技术先进,方法科学,解决了高三尖杉酯

碱水针剂稳定性差、有效期短,遇光变色,剂量不准的问题

。同时新工艺新配方使高三尖杉酯碱形成稳定的盐,解决了

高三尖杉酯碱不被水解的问题,为国内首创。为高三尖杉酯

碱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把高三尖杉酯碱

治疗白血病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该产品2002年9月30日获

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生产证书。

/761/ 交联壳聚糖表面构建仿细胞外层膜结构的方法
交联壳聚糖表面构建仿细胞外层膜结构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壳聚糖表面构建仿细胞外层

膜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壳聚糖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然后

在交联壳聚糖表面接枝磷酰胆碱基团构建仿细胞膜结构,接

枝磷酰胆碱基团反应在无水非质子性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

为40~80℃,二氯磷酰胆碱浓度为0.1~20mg/mL。实验结果

表明,用仿细胞膜结构修饰后的表面,对蛋白质吸附和血小板

黏附明显降低,血液相容性显著提高。这种仿细胞外层膜结

构的改性材料,在血液净化,体内植入材料,组织工程,药物缓

/761/ 交联壳聚糖表面构建仿细胞外层膜结构的方法

释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62/ 柿果醋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变化及护肝机理研究
柿果醋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变化及护肝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柿子在我国栽培面积广,产量大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2016年,我国柿产量228万吨

,约占世界产量的42%。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佳食品排行

版中,柿子位居前列。柿子营养丰富,相对与其他水果,它含

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柿果多酚具有

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肝脏脂肪的

积累,还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过敏等功效

。柿子富含多酚类化合物,在酿酒酵母和醋酸菌等微生物的

/762/ 柿果醋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变化及护肝机理研究

作用下,其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发酵后的多酚是否对肝脏有

保护作用,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报到十分有限。②研究目的与意

义:研究柿子多酚在果醋发酵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护肝机制,

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多酚类化合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

多酚保肝的机理,为柿子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对我国柿

子的加工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③主要

论点与论据:本项目明确了柿果醋发酵和陈酿过程中多酚类

物质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柿果醋多酚在微生物作用下的结构

变化,通过对发酵前后的酚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得出发酵

能增加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其能力与没食子己糖和没食子儿

茶素呈显著性正相关。明确了柿果醋多酚的护肝作用,揭示

了柿果醋多酚护肝的分子机制:柿果醋多酚可通过诱导Nrf

2的核转录,上调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减少肝脏活性氧簇的

积累,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从而减轻肝细胞的氧化损伤

。项目完成期间申请发明专利1件,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

CI论文4篇、EI论文1篇。④创见与创新:柿果中多酚类化合

物的结构已有较多的研究,但目前关于柿果在发酵过程中多

酚结构变化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项目明确了柿果醋多酚发

酵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结合细胞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相

关技术研究柿果发酵后多酚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基因表达的

影响,阐明了多酚保肝的靶点和信号通路。⑤社会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项目的实施系统研究了多酚类物质在发酵过程

中的结构变化,在生物分子学上探讨柿果醋多酚护肝的机制

/762/ 柿果醋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变化及护肝机理研究

,这样既丰富了我国调味品和饮料行业的产品类型,也为解决

柿子资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项目属

于基础研究,无经济效益,在研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进行产品

的开发并进行产业化应用。

/763/ 基于环状碘鎓盐的芳环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基于环状碘鎓盐的芳环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源于2018年广东省医学

科研基金项目,本项目的背景是基于当前抗肿瘤药物的热点

而进行的研究,研究背景是针对靶向肿瘤细胞DNA,引起肿瘤

细胞DNA复制和转录失败的一类新型芳环药物的研究;2.研究

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1)、以环状碘鎓盐为反应底物

,借助金属催化剂的催化,寻找能够高效合成出芳环化合物的

新路径。(2)、将上述目标产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以期获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潜在药物。2)研究意义在已明

/763/ 基于环状碘鎓盐的芳环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确平面芳环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后,关于芳环化合物的合成

现阶段的研究报道较少,而二芳基碘鎓盐则是最被广为人知

的三价碘化合物,因其比卤代苯活泼和高度缺电子的性质,它

通常作为芳基化试剂与多种亲核试剂进行反应。然而,目前

尚未有报道以环状碘鎓盐为底物,与多种亲核试剂反应,进而

合成新型芳环化合物。因此,本项目的拟以环状碘鎓盐为合

成底物,利用其较高的反应活性及安全性、反应的绿色环保

的特点,开发一条全新的合成芳环化合物的路线,解决当前合

成方法的不足;另,通过对目标产物的体外活性筛选,获得具

有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3.主要论点与论据1)现阶段,

关于芳香稠合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较少,现阶段中常用的合

成方法均存在原料购买昂贵、反应条件较苛刻等缺点,本项

目拟寻找出能高效合成出芳香稠合环化合物的路线,解决了

当前合成方法的不足。2)当前,癌症已然成为了人类健康的

天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关注焦点

,本项目合成出的化合物旨在作用于肿瘤细胞的DNA,通过嵌

插结合的方式插入肿瘤细胞DNA的碱基对中,进而封锁了DNA

复制,从而显示出抗肿瘤活性,以期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获得具

备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4.创见与创新环状碘鎓盐则是

最被广为人知的三价碘化合物。因其比卤代苯活泼和高度缺

电子的性质,它通常作为芳基化试剂与多种亲核试剂进行反

应。环状碘鎓盐介导的C-C偶联反应和分子内闭环反应均能

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引起了人们对环状碘鎓盐作为芳基化试

/763/ 基于环状碘鎓盐的芳环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剂的C-H活化反应的兴趣。大量研究表明,平面或者近平面的

芳环化合物对于抑制肿瘤细胞的DNA的复制及转录具有教好

的效果,我们前期工作也报道了平面或者近平面的芳环环化

合物咔唑、菲类及芴类化合物对于抑制肿瘤细胞的DNA的复

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咔唑、菲类及芴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

杀死的同时也存在着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但本项目拟设

计合成的目标产物具有较大的平面刚性结构,疏水性较强并

且与DNA的碱基对配位较紧密等特性,靶向性更强,开发潜力

和应用前景的更明朗。然而,目前尚未有报道关于环状丙二

酮类化合物、含氧环丙烷类化合物及吡咯类化合物与环状碘

鎓盐发生芳基化反应,生成平面的芳环化合物及其体外抗肿

瘤活性实验筛选方面实验。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因

本项目为基础性研究,虽然已发现了若干个具有较好前景的

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也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尚未有进一步

转化。但目前本项目中所发现的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

化和构效关系考察工作,处于进一步的工作中,后期工作具有

转化前景。6.历年获奖情况项目刚完成,暂未获奖7.成果简

介要向社会公开本成果发现了可快速制备合成芳环类药物的

全新方法,通过本成果可大幅度提高芳环类药物的制备效率

,创新性较强。

/764/ 环境友好型带锈直刷防腐涂料
环境友好型带锈直刷防腐涂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在我国,防腐涂料年产量在400万吨左右,占涂料

总产量的24%以上,是一种占有量较大的特种涂料,但当前

我国的防腐涂料仍然以溶剂型涂料为主,由此所造成的污染

仍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该防腐涂料不含有机溶剂,对环境友好、无污染,具

有底湎合一的特点和优异的物理化学转锈、防锈功能,既适

用于有锈蚀、坚硬氧化皮层或旧漆膜的钢材表面的防锈,又

适用于无锈钢材表面的防锈,涂料生产过程简单,施工方便

/764/ 环境友好型带锈直刷防腐涂料

。主要用于金属围栏、道路护栏、油气管道、工程机械设备

和脚手架等易腐蚀金属制品的防锈保护。

/764/ 环境友好型带锈直刷防腐涂料
简介相关图片
/765/ 漆树的引种及人工栽培技术
漆树的引种及人工栽培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本课题是自选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漆树的引种及人工栽培技术”。本课题是由蕉岭县福泰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蕉岭县南礤林业工作站、广福林业工作站

、皇佑笔林场等单位共同完成。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技术主要应用于林业及一些农业方面。技术原理,我们从

2013年7月到2016年12月在广东省蕉岭县广福镇铁坑村、留

畲村两个自然村引种种植木腊漆树,简述了木腊漆树的形态

特征,分布及引种目的,分析了引种种植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

/765/ 漆树的引种及人工栽培技术

经济条件。引种种植漆树的种源是漆树种子,其是江西宁都

1994年从日本昭和、伊吉采摘的野生漆树种子培育漆树做为

母树采摘的,母树生长健壮,种子达国家一级种子质量标准。

我们自己通过种子发牙育苗,然后种植一年实生漆树苗木。

经过四年多对比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总结了一套高产漆

树人工栽培技术。漆树的人工栽培技术要点:①漆树种植地

的选择。②漆树种植地的清理整地。③漆树苗木选择。④漆树

栽种方法。⑤漆树幼林抚育方法。⑥漆树病虫害防治。3、成

果的创造性、先进性:第一,我们研究的课题全面系统地总

结得出了木腊漆树的人工栽培技术,该成果具有科学性、针

对性和实用性。第二,我们研究的课题总结得出的木腊漆树

的人工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省时省工,节约成本的特点,同

时通俗易懂,易于推广。第三、我们研究的课题总结得出的

漆树的人工栽培技术,生态环保,为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为退耕还林造林、按树林改造提供了一个发展树种并提供种

植技术支持。4、漆树人工栽培技术应用前景分析4.1漆木预

期效益漆树是我国重要特产经济树种。漆树一身都是宝,其

价值和潜力巨大。漆树树干韧皮部割取生漆,生漆具有防腐

、耐酸碱、耐高温、绝缘等优良特性。生漆广泛用于军工、

化工、纺织、轻工、造船、机电以及工艺制品。生漆价格常

年保持在120—200元/kg。5年生漆树每年可割取生漆0.5-

1kg/株。按每亩70株算,每年每亩可收入人民币达4200-1

4000元。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居住环

/765/ 漆树的引种及人工栽培技术

境,更注重健康环保;作为生态漆、环保漆、天然漆需求会更

进一步上升。4.2木腊预期效益漆树果皮可取蜡,作蜡烛、蜡

纸。目前国际木蜡市场年需求量大,每年需求高达十几万吨

,供应量仅有6万吨,产品供不应求。木腊售价高达3万美元/

每吨,漆籽售价也达到2000美元/每吨。种植木腊漆树3年可

挂果,8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产果量20-50公斤。盛产期有5

0年。同时,我国漆树资源开发滞后,中国木蜡价格远低于国

外市场,每吨售价人民币才几万元/每吨,因此具有出口价格

竞争优势和国外市场发展空问。4.3漆树产业在化装品行业

开发利用由于植物油的保健作用,特别是漆籽油的独特功效

已经日愈被世人所认识;以及化妆品市场容量巨大、发展迅

速等成长性因素,漆树产业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4.4漆树产业在其它行业开发利用木腊作为离型剂,可作为食

品的增光效果,也可作为水果的保鲜剂。木腊中的亚油酸在

医药上具有降低血脂等作用,外科材料均有使用。漆树种子

油可制油墨,肥皂。叶、根可作土农药。漆树木材坚实,生长

迅速,可供建筑用材。5、推广应用: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

户的形式,在广东省蕉岭县广福镇铁坑村、留畲村引种种植

日本木腊漆树,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带动当地村民

经营山林的积极性,增加当地村民经济收入。通过公司基地

种植示范作用,同时大力推广漆树人工栽培技术,目前已发展

广福镇铁坑村、留畲村、广育村三个自然村种植日本木腊漆

/765/ 漆树的引种及人工栽培技术

树,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争取到2020年种植面积10000亩以

上。依据每株产干果量10-2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12元/公斤

折算,每亩70株年产值为8400-16800元,到2020年,仅此一项

年产值就达1亿元。二是绿化了环境,保护了农村生态文明建

设。木腊漆树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枝叶繁茂,有良好的

水土保持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一到秋

天,漆树满树红叶,酷似红枫,甚为美丽,可作为旅游景点加以

开发利用。三是为退耕还林造林提供了一个发展树种并提供

了种植技术支持。

/766/ 一种履带式悬耕式割草机
一种履带式悬耕式割草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悬耕式割草机,包括:一割

草机构、一移动平台及一连接机构;移动平台包括车壳及驱

动装置,车壳一端面凸出,形成一连接台,驱动装置包括柴油

机、车轮、履带及油箱,柴油机设置在车壳的内部且与车轮

连接,柴油机包括一进气口及排气管,进气口设有滤网;排气

管设置在车壳的底面且远离割草机构,排气管的管口朝向地

面;履带套设在车轮上,油箱包括一主油箱、一油杯及一油管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履带式悬耕式割草机,其灵活度高、结

/766/ 一种履带式悬耕式割草机

构简单,能较好的承担和缓冲割草机构上下移动时产生的的

力,避免工作因压力过大形成机械疲劳,装置整体使用寿命长

/767/ TiO<SUB>2</SUB>纳米光催化不锈钢和钛纤维丝条的制备方法
TiO<SUB>2</SUB>纳米光催化不锈钢和钛纤维丝条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TiO<SUB>2</SUB>纳米光催化不锈钢和钛

纤维丝条的制备方法,在宽0.3~3mm、厚0.01~0.1mm的不锈

钢和钛纤维丝条的前后表面上涂镀有TiO<SUB>2</SUB>

纳米薄膜、两侧面涂镀或不涂镀有TiO<SUB>2</SUB>纳

米薄膜。其制备方法为:待镀基体清洗干净,干燥备用,将基

体装入真空镀膜机中,溅射靶材为金属钛板,抽真空,充入氩

气,基体加偏压,按常规方法分别放电清洗钟,调基体偏压,再

充入氩气,调节真空镀膜机中闭合磁场调制线圈的电流,加靶

/767/ TiO<SUB>2</SUB>纳米光催化不锈钢和钛纤维丝条的制备方法

电压,在基体上沉积钛膜,在真空镀膜机中再充入氧气与氩气

混合气体,在基体上沉积TiO<SUB>2</SUB>纳米薄膜,热

处理,检验,切纤维丝条。该纤维丝条编织的过滤网和制成的

过滤毡能杀毒灭菌、分解有害物质。

/768/ 苯佐卡因合成工艺的改进
苯佐卡因合成工艺的改进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苯佐卡因(Benzocaine),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分子量为165.19,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

,苯佐卡因具有麻醉作用,主要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

,一般性痒等。常见的苯佐卡因合成工艺,反应步骤复杂,产

品杂质多,且釆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但浓硫酸在生产中有对设

备腐蚀严重,以及污水排放量大等缺点。浙江优创材料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在总结分析以上几条合成路线的基础上,对苯

佐卡因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公司的发明专利《2-芳基

/768/ 苯佐卡因合成工艺的改进

丙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制备

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在离子液体为催化

剂的存在条件下经过酯化、加氢催化还原,脱色,干燥等后处

理得到苯佐卡因产品。整条路线,反应步骤少,原料易得,价

廉且容易回收,得到的产物收率高。改进后的工艺具有工序

简化,产品纯度高,收率高,投资小,污染小等特点,具体表现

如下: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的酯化技术。以对硝基苯甲酸和

无水乙醇为原料,用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O

Ac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发生酯化反应,该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用

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技术,解决了产品杂质多,后处理需要碱

洗,设备腐蚀大等问题,增加了产品的收率。催化剂可以循环

利用。含有离子液体的下层液体,通过催化剂处理工艺,可以

再次循环利用,循环利用次数10次以上,收率无明显下降。降

低了催化剂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改进工艺,反应时间减少

,反应温度温和,在工业化生产中,能很好的做到节能降耗,以

及环境友好型生产。改进后的苯佐卡因工艺,乙醇作为反应

的原料和溶剂,增加了乙醇的利用率,且反应剩余的乙醇通过

后处理环节,可以循环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在文献检索和

现有工艺的基础上,对已有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有合成工艺创

新和离子液体技术的技术创新,适用于苯佐卡因的工业化生

产。检测的产品指标均符合浙江优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指标,产品经多家客户使用,一致认为该产品质量稳定。

/769/ Nd:YLF激光四倍频装置及调试方法
Nd:YLF激光四倍频装置及调试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Nd:YLF激光四倍频装置及调试方法,该装置构

成包括Nd:YLF基频激光器,沿该Nd:YLF基频激光器的激光

输出方向依次是二倍频晶体、第一二倍频激光色分离膜和第

二二倍频激光色分离膜、四倍频晶体、第一四倍频激光分离

膜和第二四倍频激光分离膜,所述的第一二倍频激光色分离

膜、第二二倍频激光色分离膜、第一四倍频激光分离膜和第

二四倍频激光分离膜均与光路成45°放置,所述的四倍

频晶体的温度由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本发明具有装置稳定、

/769/ Nd:YLF激光四倍频装置及调试方法

调试方法简便快捷、四倍频转换率高等优点。

/770/ 枸橼酸坦度螺酮及其制备方法、制剂和质量控制方法
枸橼酸坦度螺酮及其制备方法、制剂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是企业生产的国内独家品种,

作为一种新型的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其抗焦虑作用与地

西泮相近,而神经运动性功能损害以及药物滥用等毒副作用

比地西泮小。枸橼酸坦度螺酮还有一定的的抗抑郁作用,因

此对于混合有焦虑和抑郁的病人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本发

明提高了枸橼酸坦度螺酮的质量标准,药效试验及临床观察

结果表明,抗焦虑效果有显著提高,而不良反应有明显的降低

/771/ 木质纤维素专用酶系“赛特巴斯特”产业化研发及应用
木质纤维素专用酶系“赛特巴斯特”产业化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饲料中木质纤维素的组成特异性,开发一套高

活性底物特异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该酶系的开发主要从

里氏木霉菌种诱变及高通量筛选、复合纤维诱导碳源以及聚

乙二醇增强剂三个角度开展研究,建立了一套里氏木霉50立

方规模化纤维素酶生产工艺,酶活达到50FPU/ml。每吨饲料

中添加50000FPU纤维素酶,显著提高了饲料中木质纤维素的

消化率,NDF消化率提高5%以上,降低了肠道食糜粘度,同时提

高了蛋白等其他原料的消化,饲料消化率提高3-10%,显著,提

/771/ 木质纤维素专用酶系“赛特巴斯特”产业化研发及应用

高的养殖效益。示范应用过程中在日粮投喂或传统饲喂等环

节形成了配套的饲喂技术规程。研究了赛特巴斯特木质纤维

素酶系开发及其在养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通过产酶菌

种的高通量筛选、智能诱导发酵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

,及其在畜禽养殖中对于肠道健康以及饲料消化的影响,形成

了赛特巴斯特饲用专用酶系,该产品大幅提高饲料利用率同

时促进了畜禽肠道健康。

/772/ L-苯丙氨酸多晶型成核及晶型转化研究
L-苯丙氨酸多晶型成核及晶型转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和背景本课题来源于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药物多晶型现象是指同一物质具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空间排列和晶胞参数,形成多种晶体结构的现象。具有多

晶型的药物,晶型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各种理化性质(如溶解

度、溶出速率、熔点等)及稳定性(晶型及化学稳定性)也

不同。多晶型药物在医学应用中表现为不同晶型具有不同的

生物利用度,在制剂领域中则表现为同一药物,不同晶型具有

不同的稳定性。L-Phe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医药行业中

/772/ L-苯丙氨酸多晶型成核及晶型转化研究

主要用于氨基酸输液和氨基酸类药物,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

作食品甜味剂阿斯巴甜(Aspartame)的主要合成原料及营

养增补剂,应用非常广泛。L-苯丙氨酸有两种晶型,有α晶型

和β晶型。α晶型因具有流动性好、晶形美观、便于分装和贮

存等优点而成为工业制剂生产的目标晶型,。然而,在温度低

于37°C时,结晶析出的α晶型极易发生晶型转化,转变为

β晶型。如何实现低温下(<37°C),亚稳晶型α晶型的

制备成为L-Phe药物多晶型的核心问题。低温下亚稳晶型α晶

型的制备与其物性、成核及晶型转化等过程有关。然而,目

前有关L苯丙氨酸的研究还集中在热力学性能方面,有关L-P

he晶型转化、成核等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项目以L

-苯丙氨酸为研究体系,采用溶液结晶的方式,从分析方法、

晶型转化以及添加剂影响的角度,开展其相关多晶型结晶行

为的研究。2.研究目的及意义本项目采用二元相图及三元相

图的方式考察溶剂、温度等L-Phe多晶型溶解性能的影响;通

过测定介稳区、诱导期研究L-Phe的初级成核速率及相关成

核机理;考察溶剂、温度、水活度、添加剂等因素对L-Phe晶

型转化的影响,重点考察添加剂及水活度对L-Phe晶型转化的

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添加剂与L-Phe的作用机理,实现了

对L-Phe的溶液结晶行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进行的相关晶型转化研究,可为后续低温下(<37°C)

,实现亚稳晶型α晶型的稳定制备,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及技术

支持。此外,本研究可为新药物研发应用、对未知物质的多

/772/ L-苯丙氨酸多晶型成核及晶型转化研究

晶型和性质进行预测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

思路。3.研究结果1)建立了L-苯丙氨酸定量定性分析方法。

2)考察了L-苯丙氨酸热力学性质:L-苯丙氨酸在水中的溶解

度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升高,L-苯丙氨酸的溶解性能增

大。L-谷氨酸的加入在高温区能增大了L-苯丙氨酸的溶解性

能,在低温区可降低L-苯丙氨酸的溶解性能,这可能与L-谷氨

酸的自身存在晶型转化过程有关,低温条件下,L-谷氨酸的加

入量虽然未能造成该温度条件下L-谷氨酸的吸出,但是溶液

环境中存在的L-谷氨酸胶束可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溶液体

系中,低高温环境中存在的L-谷氨酸胶束性能不同,最终导致

其对热力学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Apelblat简化经验方

程对L-苯丙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回归值与

实测值相比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于L-苯丙氨酸溶解度数据的

关联,能为其工艺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L-苯丙氨酸在乙醇-

水中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本文测定了其在20℃、25℃、

30℃等温条件下的溶解度,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一水合物、无

水物之间的转晶水活度。转晶水活度的获得对未来进行生产

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3)考察了添加剂L-苯丙氨酸介稳区的

影响,并应用相关理论进行了成核动力学参数的拟合,结果表

明,添加剂的加入增大了其成核速率,有利于其成核。4)考察

了添加剂对L-苯丙氨酸诱导期的影响,并应用相关方程对成

核机理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L-苯丙氨酸的成核机理为螺旋

/772/ L-苯丙氨酸多晶型成核及晶型转化研究

错位生长,添加剂的加入并未改变其成核机理。相关诱导期

数据显示,相同温度下,随着溶液体系过饱和度的增大,其诱

导期时间降低,表明成核推动的增大,缩短了L-苯丙氨酸的成

核析晶时间。5)考察L-谷氨酸加入量对低温下(10℃),L-

苯丙氨酸晶型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谷氨酸的加

入增大了其晶型转化的时间,可作为晶型抑制剂用于抑制L-

苯丙氨酸晶型转化行为。应用Langmuir模型对数据回归拟合

结果表明,随着L-苯丙氨酸加入量的增大至2.01741*10-4mo

l/ml,可完全实现对L-苯丙氨酸完全抑制其晶型转化。不同

与低温下的实验,高温下(40℃),水合物向一水合物转化的

晶型转化时间数据拟合结果表明,L-谷氨酸的加入不能完全

抑制其晶型转化行为。6)不同与L-谷氨酸对热力学行为的影

响,L-谷氨酸的加入均抑制了L-苯丙氨酸的晶型转化过程,上

述实验结果与Mohan推断的添加剂对L-苯丙氨酸热力学的降

低造成其对晶型转化抑制不同,L-谷氨酸对L-苯丙氨酸热力

学能力的增加或降低与否,均未能改变其对晶型转化过程的

抑制作用,但是却对抑制作用的程度造成了影响。

/773/ 丁苯羟酸乳膏
丁苯羟酸乳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皮肤科一线用药丁苯羟酸乳

膏及其原料药生产技术工艺创新及产业化。丁苯羟酸乳膏为

国家四类新药,我司为该产品原料药全国独家生产供应单位

,制剂国内首仿单位。近年来我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集成创

新。主要为合成丁苯羟酸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精选合成原

料,减少副反应产生的杂质;简化生产步骤,三步反应得到丁

苯羟酸,大幅度降低成本;避免使用浓硫酸等易制毒危险化学

试剂,做到安全、有效、价廉;缩短工时,节约成本;提高产品

/773/ 丁苯羟酸乳膏

收率,使得最终产品质量符合美国药典标准。企业生产做到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研究涉及一种合成丁苯羟酸的

新工艺,其特征在于以正丁醇和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避免对

人体有害的杂质1(对乙氧基苯乙酰羟胺)的产生,减少毒副

作用;经酯化、烷基化和胺解三步反应得到丁苯羟酸:缩短

工时,节约成本;避免使用浓硫酸等易制毒危险溶剂,改用硫

酸氢钠做催化剂,做到安全、有效、价廉;酯化反应的转化率

由80%提高至100%,进而将总收率由44%提高至70%。产品质量

符合美国药典标准。工艺创新特征为:1、以正丁醇和对羟

基苯乙酸为原料,经酯化、烷基化和胺解三步反应得到丁苯

羟酸,避免杂质Ⅰ的产生。减少杂质带来的毒副作用,增强药

品稳定性。2、使用甲苯为溶剂兼脱水剂,酯化反应的转化率

提高至100%,进而将总收率提高至70%以上;同时甲苯回收后

可直接套用不需要再处理,减少工艺、缩短工时。3、反应时

间缩短至现有工艺的1/10以内,同时避免现有工艺繁琐的后

处理,节约大量能耗,并缩短了合成周期,成本大幅度降低;4

、使用硫酸氢钠代替硫酸做催化剂,安全性更高。使用固体

催化剂使后处理非常便利,只需要过滤除掉即可,而且可回收

利用。原工艺需要浓缩、乙酸乙酯溶解、碱洗、水洗、干燥

、再浓缩等一系列的后处理来除去催化剂和未反应完全的对

羟基苯乙酸。主要研究目的:克服现有合成工艺中的酯化反

应转化率低、后处理繁琐、反应时间长、有难除去的杂质产

生等问题。

/774/ 汽车防水密封试验装置
汽车防水密封试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2009年~2011年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

能力计划项目背景:国内目前还处于汽车防水密封的起步阶

段,主要是通过汽车淋雨台对新下线或在用的客车(包括乘

用车)进行简单的淋雨试验,执行标准是推荐性标准GB/T12

480-1990《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和汽车行业标准QC/

T476-2007《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这种淋雨

试验只能考核汽车在水平放置条件下,对降雨的防水密封性

能。本装置喷淋架采用开放式可调节结构,整体喷淋面的喷

/774/ 汽车防水密封试验装置

淋角度可依据被试车身面基准作符合性调整,每个喷嘴的喷

淋角又可根据试验要求作45度范围内的立体调整,以保证不

同车型、不同车身外廓尺寸的降雨强度均匀性。主要性能指

标:平均降水强度~35mm/min五月雨降水强度5.~6.5mm/水

泵压力~700ka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该试验装置可完成

防雨试验和防水(洗车)试验该试验装置可完成涉水、溅水

试验;该试验装置可完成五月雨试验该试验装置可完成坡道

及倾斜情况下的防水密封性能进行检测;使用方型喷嘴,提高

试验均匀性;喷架和喷嘴的角度均可调整,适应不同车型、不

同外廓尺寸的汽车。本装备技术成熟,已应用在东风汽车公

司技术中S30/H30/S15/EJ04等4种自主品牌轿车的12项汽车

防水密封检测试验任务和奇瑞量子汽车公司的倾斜淋雨、高

压洗车委托试验项目。本装备科完成GB/T12480-1990《客车

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汽车行业标准QC/T476-2007《客车

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和东风公司企业标准《Q/EQC

T1639-2010乘用车防水密封性试验方法》的防水密封试验。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制的汽车防水密封试验装置在汽车倾

斜角度调整方面,目前依靠垫块进行调整,操作、使用尚不够

方便。可结合今后的检测工作,对垫块的规格进行系列化,组

合使用可方便存贮和操作。为该试验装置的推广使用创造更

好的条件。

/775/ 高集成度监护引擎模块
高集成度监护引擎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针对当前监护仪向信息化、多功

能化和低成本化的发展,监护仪要从技术上保留多功能化,

要降低成本,靠以前那种分立参数模块来组合是达不到降低

成本目的的,只能考虑将所有参数(包括ECG、RESP、SpO2

、NIBP、TEMP、EtCO2和麻醉气体等生理参数)集成一块板

上,共用一个CPU、共用一个AD,电路尽可能共享,这样才

能将成本降下来,这块参数模块集成板被定为“监护引擎模

块”。2.技术原理和技术指标为提高可靠性和精简电路,监

/775/ 高集成度监护引擎模块

护引擎模块的控制核心选用单片系统SoC(MCU):C8051F020

/021,其集成有64KB的Flash存贮器、4KBXRAM存贮器、8路

12位ADC、2路12位DAC、2.5V基准、双串口、25MHz高速805

1微控制器内核等混合信号片上系统,有足够运算和控制能

力完成各生理参数(血氧除外)测量过程中所需的全部采样、

控制及计算功能。SoC:C8051F020/021片内JTAG接口提供在

线调试下载功能,支持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在线仿真。其丰

富的片上外围功能模块,使得外围电路大大简化,降低了成

本,提高工作可靠性。3.技术的创新性提高了对患者诊断的

安全性,主要是监护引擎模块采用了全隔离浮地、心电抗除

颤保护、NIBP双重过压保护、SpO2单独隔离等多项技术措施

降低风险,保护患者安全,防止单一故障引起的危害。监护

引擎模块上集成了Musaic数字血氧模块,MX-1血氧板具有更

强、更好地抗干扰、抗运动和抗低灌注能力;集成的无创血

压参数模块采用脉搏峰值匹配技术,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

度高,并有软硬件双重过压保护,保证病人安全。4.应用前

景监护引擎模块的应用前景十分宽广,一台普通监护仪安装

这样一块小巧的模块即可成为一台功能齐全的监护仪,模块

的集成技术高,体积小,监护的生理参数齐全,精度高,稳

定性好,对于监护仪向小型化、集成化和低成本化的发展具

有促进意义。

/776/ 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世界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正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随之而来的是世界汽车工业面临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据研究,汽车

每减重10%,油耗可降低8%到10%,降低排放5~6%。减轻汽车

自重是节约能源和提高燃料经济性的最基本途径之一,汽车

轻量化成为汽车技术的前沿和热点。南京聚隆“汽车轻量化

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实施时间(2010年-

2017年)贯穿了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项目紧跟汽

/776/ 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车节能减排、轻量化趋势,开发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料

,旨在打破国外同行在汽车轻量化用高性能复合材料中的技

术壁垒。项目产品围绕汽车安全件、功能件和内外饰件材料

进行开发,通过南京聚隆汽车零部件产品设计及模拟验证数

据库的建立完善,提升自主研发的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

料产品的质量和效益。项目主要研发内容包括:1、开发高

流动、耐高温、高模量、阻燃、热老化等特性的新型高性能

聚合物复合材料,填补在汽车关键零部件上应用的空白。2、

研制具有高流动、高强度、刚韧平衡、缓冲性、隔音等性能

,同时解决制件成型问题、提高制件表观质量、为制件减重

降本的轻量化复合材料。3、进行规模化生产研究,对生产设

备及工艺流程改进再优化,包括配混料及加料系统的优化及

节能真空集成系统工艺、高功效螺杆组合长径比的研究,严

格把控过程关键绩效指标(KPI),确保质量稳定;4、通过m

oldflow软件分析、验证和优化零部件成型加工流程与工艺

。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5项获得授权,申请实用新

型专利1件并获得授权,主要包括汽车内外饰件及发动机进气

歧管等关键零部件材料制备技术以及轻量化技术。该项目建

成了年产5万吨的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品应用于

汽车内外饰件及汽车发动机舱进气歧管等关键零部件,并通

过零部件厂进入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美系汽车公司的

采购目录,纳入大众、标致雪铁龙、马自达、特斯拉等跨国

/776/ 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汽车公司的供应商体系,获得国内自主品牌长城、上汽、广

汽、吉利、长安、东风、北汽等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认证。公

司主导起草制定的国家标准《塑料汽车用长玻璃纤维增强聚

丙烯(PP)专用料》,2019年8月30日正式发布。参与制定的

国家标准《塑料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

和性能测定》于2015年12月31日发布,2016年6月1日正式实

施。项目产品“汽车高性能尼龙复合材料”“聚丙烯微发泡

材料”被评为高新技术产品。近两年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2.

6亿元,新增利税6500万元。同时,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塑料

机械、模具、改性及加工、助剂等相关产业发展,新增就业

岗位180人,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777/ 可注射抗癌药物小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功能研究
可注射抗癌药物小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功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疏水性的抗癌药物需要有机溶剂助溶,产生较大毒

副作用;同时化疗也带来系统性的全身毒副作用并导致各种

并发症,所以我们发展了两种含有抗癌药物的小分子水凝胶

。1)基于抗癌药物硼替佐米的多肽衍生物水凝胶的研究,该

多肽衍生物自组装形成的水凝胶具有纳米结构,并对BTZ具有

药物缓释作用。细胞实验结果表明Nap-GFFYEE-Cat-BTZ对癌

细胞的杀伤作用高于非癌细胞,降低了硼替佐米的毒副作用

。2)一种主要由紫杉醇自己所组成的水凝胶,动物实验证实

/777/ 可注射抗癌药物小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功能研究

该水凝胶能直接注射进实体瘤阻止肿瘤的生长和迁移。血液

中低浓度的紫杉醇和高的抗癌活性表明我们的紫杉醇水凝胶

在化疗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水凝胶中纳米纤维既是载体又

是传输的对象。这种新型的药物自传输体系具有较大的希望

应用于临床。3)不同芳香基封端基团的短肽化合物混合,形

成的水凝胶力学性能将会大幅度提高。我们设计合成了四种

多肽序列Nap-GFFY,PTZ-GFFY,Nap-GDFDFDY,PTZ-GDFDFDY,研

究不同的封端基团Nap和PTZ、不同的氨基酸构型L型和D型多

肽序列,分别相互混合,产生的水凝胶力学性能发生了明显提

高。具有不同力学强度的水凝胶在药物控释中具有重要的应

用前景

/778/ 利用天然纯品卡拉胶研制系列产品
利用天然纯品卡拉胶研制系列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利用天然纯品卡拉胶研制系列产品是对卡拉胶深加

工的又一途径它可彻底改善高档食品的品质、口感、感观和

营养价值,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档次水平。该系列产品的成功

,可替代产品的进口,使应用厂家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获得

可观的经济效益。该产品的应用,是使食品业走向高档低价

的新途径,并大大加强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天然纯品卡

拉胶作载体,以物理、化学的加工手段,再增添一些可溶性物

质,以独特的加工方法达到制品成型度、色泽及品质。产品

/778/ 利用天然纯品卡拉胶研制系列产品

广泛应用于肉制品、饮料果冻、奶制品、糖果、糕点及八宝

粥、八宝饭等食品。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领域和较好经济社

会效益。

/779/ 一种底栅型FED下板图形的制作方法
一种底栅型FED下板图形的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栅型FED下板制作方法,采用感

光介质层印刷曝光后不显影,直接印刷感光阴极层,曝光阴极

后阴极电阻层和阴极层同时显影的方法,减少了显影次数,并

且由于介质层在阴极图形上面,显影时不易造成介质层的过

度显影,同时降低了曝光时对对位精度要求,解决了底栅型F

ED下板制作时栅极和阴极间容易短路的问题。

/780/ 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结构研究
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结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结构研究”是长

沙理工大学和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服务区改扩建

工程项目部共同承担的科技攻关项目为自选项目,项目编号

:05xxyc069。本项目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道

路工程、机场道路工程和其它广场路面工程方向。本课题针

对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车辆超载严重,车辆基本处于慢速、

启动和制动状态时路面结构受力极为不利,导致这类路面结

构破坏非常严重,维修期限很短。并且服务区以水泥路面结

/780/ 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结构研究

构为主,路面结构单一,维修时限长,维修也非常不便,严

重影响服务区的效益和正常使用的实际情况,研究了重载条

件下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结构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

努力,课题如期完成,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对河南境

内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车型、轴载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重

载条件下服务区的路况进行了分析评价。2.根据实测轮胎接

地压力,建立了树脂改性半刚性面层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分析了不同厚度、模量及轴载下的路面力学响应。3.通过室

内试验和工程实践,提出了环氧树脂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和性

能评价方法,确定了环氧树脂水泥砂浆的稠度标准、开级配

沥青混合料组成和环氧树脂水泥砂浆的灌注量。4.通过物理

力学性质及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树脂改性半刚性面层具有优

良的路用性能。5.依托实体工程,提出了环氧树脂水泥砂浆

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的施工技术和检测标准。本研究成果对提

高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路面的整体使用寿命具有

指导作用。

/781/ 基于石墨烯泡沫的三维力传感器
基于石墨烯泡沫的三维力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泡沫的三维力传感器

,包括大小相同、平行设置的顶层和底层,顶层和底层之间、

顶层和底层的四角处均固定设有分隔柱,四个分隔柱构成支

撑层;顶层和底层之间的中心位置设有三维移动单元,三维移

动单元与顶层连接,三维移动单元的正下方设有正压力石墨

烯泡沫单元,正压力石墨烯泡沫单元与底层连接,三维移动单

元的水平方向四个面外侧均设有侧石墨烯泡沫单元,侧石墨

烯泡沫单元的外侧设有侧石墨烯支撑层,侧石墨烯支撑层与

/781/ 基于石墨烯泡沫的三维力传感器

底层连接,所述支撑层、侧石墨烯支撑层、三维移动单元的

材料均为超弹性材料。本发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稳定性,

能够解耦三维力,测量单元间没有串扰。

/782/ 无边框高效LED封装的研究及应用
无边框高效LED封装的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

ED)具有体积小、反应快、寿命长、不易衰减、外表坚固、

耐震动、可全彩发光(含不可见光)、指向设计容易、低电

压、低电流、转换损失低、热辐射小、量产容易、环保等优

点,已逐渐取代一般传统照明设备。随着微电子器件向高性

能、轻量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微电子对封装材料提出越来

越苛刻的要求。传统的封装材料包括硅基板,金属基板和陶

瓷基板等。硅和陶瓷基板加工困难,成本高,热导率低;金属

/782/ 无边框高效LED封装的研究及应用

材料厚度及其热膨胀系数与微电子芯片不匹配,在使用过程

中将产生热应力而翘曲。因此,这些传统的封装材料很难满

足封装基板的苛刻需求。对于大功率LED来说,这尤为重要。

国内外新研发的散热基板材料有金属芯印刷电路板(MCPCB

)、覆铜陶瓷板(DBC)和金属基低温烧结陶瓷基板(LTCC

-M)。其中,金属芯印刷电路板热导率受到绝缘层的限制,热

导率低,且不能实现板上封装;覆铜陶瓷板采用直接键合方式

将陶瓷和金属键合在一起,提高了热导率,同时使得热膨胀系

数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但金属和陶瓷的反应能力低,润湿

性不好,使得键合难度高,界面结合强度低,易脱落;金属基低

温烧结陶瓷基板对成型尺寸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也同样存

在金属和陶瓷润湿性不好、易脱落的难题。项目通过结构设

计和材料选用最终实现产业化:1)、从LED封装结构改进入

手,并结合相应的封装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陶瓷板采

用直接键合方式将陶瓷和金属键合在一起,提高了热导率,同

时使得热膨胀系数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但金属和陶瓷的

反应能力低,润湿性不好,使得键合难度高,界面结合强度低

,易脱落;金属基低温烧结陶瓷基板对成型尺寸精度要求高,

工艺复杂,也同样存在金属和陶瓷润湿性不好、易脱落的难

题。2)、通过支架减薄处理,并在焊盘上增加镀银层,利用高

粘度荧光胶,使用该结构的目的是去掉有边框的围坝;可用无

边框器件的封装,解决不同功率不同尺寸的封装。3)、通过

提高LED封装的显色指数,提高LED光源的发光品质。本项目

/782/ 无边框高效LED封装的研究及应用

共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技术指标:白光

LED封装光效≥140lm/W,显色指数达到91.2。经济指标:项目

于2016-2018年开展产业化,累计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新增

利润0.123亿元,纳税0.12亿元(由于公司投入大量新的进口

设备,相对于近几年进项设备纳税抵扣额较多,因此相对纳税

比例较少)。社会效益:在无边框LED封装结构中,主要应用

于紧凑型结构中,该封装最大功率可做到10W,主要应用在通

用照明领域的显示、球泡、路灯等。福建LED产业集群已经

形成了覆盖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装和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

的产业格局,培育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LED外

延芯片产量和LED照明产品出口连续多年居于国内第一。LE

D外延芯片总产量占国产总量的60%以上,连续12年成为我国

规模最大、技术最强、品种最全的LED外延芯片生产基地;全

国LED照明出口企业前十名福建地区企业占据五席,是全球最

大的高端LED球泡灯制造和出口基地之一,全球每100只LED球

泡灯中,就有30只由福建制造和出口。

/783/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V1.0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实现了企业工资管理的功能,其角色主要分

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每个模块都大致的实现了增加、删除

、修改和查询的功能,基本上包含了一个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的功能。编写本系统用的是java语言。本系统采用B/S结构

,使用方便,成木低,且交互性强。其表示层web前端页面采用

了js.html.cs等技术,前端页面大方简约、操作简单、使用

方便,完全能够适用于Internet网络:逻辑层用的是SpringM

VC框架,用的开发软件是Esclipse,搭建Tomcat服务器;数据

/783/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V1.0

层用的是MySQL数据库。本系统具备以下这些功能:(1)管

理员管理:系统管理员根据企业高管投权可以进行账户注册

,注册成功后可以管理企业员工信息、部门信息、员工工资

信息等。(2)员工信息管理:管理员可以对企业员工进行信

息管理,包括添加新员工信息、修改员工信息、查找员工信

息。

/784/ 动物蛋白饲料--肉粉
动物蛋白饲料--肉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该肉粉研究的工艺流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配方有

先进性和合理性,同时,采用近代先进“桥式”瘘管法测定肉

粉消化代谢率,研究内容全面、系统。肉粉与北京的肉粉比

较:粗蛋白分别64.6-71.8%和55%;赖氨酸分别为2.49%和2.

45%;消化能分别3.2兆卡和3.0兆卡;粗灰分分别15.98%和18

%。该研究填补省内空白,为缓解我省动物蛋白质饲料起着重

要作用,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

值。

/785/ 一种大吨位摩擦焊机
一种大吨位摩擦焊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摩擦焊机,包括床身,床身

的一端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主轴箱,床身的另一端设

有施力油缸,施力油缸上的活塞杆连接移动夹具,主轴箱和移

动夹具位于电机与施力油缸之间;解决了现有顶锻力超过20

0吨的大吨位、超大吨位摩擦焊机,由于静压止推轴承会出现

泄漏量超标,无法有效平衡摩擦焊接时施力油缸提供的轴向

压力,导致摩擦焊机主轴系统损坏,摩擦焊机无法使用,造成

使用单位巨大经济损失的问题。

/786/ 2018-2019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岗位专家
2018-2019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岗位专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立项编号、研究

时间);根据广东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8年省级现代农业

科技创新联盟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按照2018年现代农业

科技创新联盟建设项目的申报对象和条件,广东省农业科学

院动物科学研究所马现永研究员按要求完成了以农产品为单

元的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岗

位专家的申报材料,经过专家公开评审获得立项。立项文件

见《2018年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广东省现代农

/786/ 2018-2019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岗位专家

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任务书》。项目编号:201

8LM1080研究时间:2018.7-2019.6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开展生猪营养平衡、饲料原料的开发、营养调

控猪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等的研发工作,并进行相关的技术

集成与推广,提高养殖效益,改善猪肉品质,提高人类健康水

平。性能指标:本年度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

项,广州市主推技术1项;发表科技论文17篇,其中SCI论文3篇

,参编论著1部;申请专利9项,获得专利授权3项。提交试验总

结报告1份,完成相应的应急任务。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优化农业废弃物(果渣、糠麸类等)发酵饲料工艺并研

究发酵对猪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及环境的影响,形成应用技

术并试验站(韶关、茂名等)进行示范,进一步完成示范推

广;在肉品质改良方面,收集不同品种、季节相应的肉质评定

数据并筛选获得相应的肉质改良剂;通过植物提取物及筛选

的中草药、益生菌及活性物质的配伍,获得对应激及肉质的

改良技术,并形成相应的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在生猪生态养殖

绿色循环模式的建立方面,开发黑水虻作为蛋白饲料资源,完

成其在生猪养殖应用研究,并完成了相关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申请项目的研

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充分了解广东省生猪产业现状的基

础上,提出本项目的研究内容,项目研究内容经过充分论证,

理论上是可行的。项目适用范围为营养平衡及特殊营养素的

功能挖掘、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发酵饲料研究、肉

/786/ 2018-2019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岗位专家

品质调控研究等。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地源性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非常规蛋白饲料资源的开发

,解决饲料资源短缺,保护环境,也有助于畜禽养殖业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提供与同

行专家交流及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充分了解本行业相关领域

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有助于项目纵向联合解决

广东省养猪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集成、技术推广

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营养岗位专家以本项目为桥梁

,与试验站、多家饲料公司、养猪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有利于技术的集成、合作实施与推广,促进广东省养猪业的

发展。本项目实施获得良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效益。经济

效益: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节约饲料成本,减少疾病发生,提

高出栏率,增加养殖企业或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

项目的开发的技术,有效促进生猪产业的无抗养殖的生态、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

施,有效提高猪消化吸收功能,减少畜禽废弃物及抗生素的排

放,提高猪肉品质及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六、历年获

奖情况本年度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

/787/ 普通络筒机电子清纱器数据输入方法
普通络筒机电子清纱器数据输入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普通络筒机电子清纱器数据输入方法,是将旋转式

编码器首次应用在普通络筒机电子清纱器上,解决了不同旋

转速度下脉冲的识别、正反转的识别、波形整形及去抖动等

技术难题。旋转式编码器不仅能够通过旋转来完成数字的增

减,还可完成确认功能,“一旋一按”即可完成参数的设定,

因此操作极为简便。普通络筒机电子清纱器数据输入方法,

其特征是将旋转式编码器应用在普通络筒机电子清纱器上,

且是将旋转式编码器的A、B端通过电阻上拉,使用电容对各

/787/ 普通络筒机电子清纱器数据输入方法

种尖峰干扰信号进行有效滤除,利用整形电路对波形进行整

形,然后将一端接单片机的中断口,另一端接单片机的I/O口

,利用合理的软件编制来实现数字的加减,利用软件延时方法

消除抖动,提高鉴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经过合理调整软

件延时时间,使旋转编码器在正常的旋转速度范围内均能被

可靠识别。

/788/ 新型多视角可切换笔记本电脑用屏的研发和产业
新型多视角可切换笔记本电脑用屏的研发和产业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新型多视角可切换笔记本

电脑用屏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

术领域(2016年修订)中第一类别电子与信息技术第六大项

新型电子元器件技术第7小项平板显示器件技术。液晶20世

纪60年代开始与显示技术结合,目前TFT-LCD已发展成为市场

主流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桌上

型显示器等各类消费电子终端以及车载显示、工业控制、健

康医疗等专业显示领域。在市场占有率方面TFT-LCD技术产

/788/ 新型多视角可切换笔记本电脑用屏的研发和产业

品占据绝对优势,2018年TFT-LCD产值占比77.67%,未来TFT-

LCD产值占比虽下降,但至2022年仍将占据65.25%的市场份额

,是市场主流显示技术。本项目是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

内容和平板显示市场的发展趋势,重点开发产业先进的新型

多视角可切换技术,达到显示信息防窥保护,解决“显示信息

安全”这一全球问题。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用液

晶显示面板研发及产业化,目标客户为惠普、戴尔、联想等

国际一流笔记本品牌厂商。(二)项目主要内容项目实施期

为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主要研发内容是:A.单一液晶盒

的视角切换显示信息安全防护架构开发通过在公司自主PET

架构基础上进行发明创造,开发单一液晶盒的视角切换显示

信息安全防护架构,实现宽窄视角一键切换防窥。防窥效果

优于目前市场3M防窥膜防窥窄视角左右55度的防窥效果,左

右视角防窥角度达到50度。B.低功耗、低成本显示信息安全

防护技术开发研究开发单一背光源视角切换技术,与双背光

技术以及双液晶盒技术比较,实现显示器件的重量以及厚度

得到极大的降低,并且由于部件的减少而使得材料及制造成

本降低(降低成本10%)。(三)技术经济指标1、产品技术

指标项目指标显示模式宽视角模式窄视角模式分辨率1920*

10801920*1080亮度700nits350nits对比度800:1150:1视角

(上/下/左/右)85/85/85/8585/85/50/502、项目主要经济

指标项目产品于2016年底完成研发及试生产工作,2017第一

季度实现产业化,全年销售各类目标产品26万片,新增销售收

/788/ 新型多视角可切换笔记本电脑用屏的研发和产业

入20,561万元,新增利润6,831万元。2018-2019年销售各类

目标产品278万片,新增销售收入212,841万元,新增利润47,

827万元。(四)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推广应用情况龙

腾光电在新型多视角可切换技术上已申请相关专利188件,其

中授权专利79件(发明专利39件),形成大量的专有技术。

本项目实施期内新增授权内嵌式触控技术关键核心自主发明

专利10件,填补国内高端技术领域的空白,对促进我国新一代

显示技术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有着积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另

外,本项目产品已成功出货给惠普、联想品牌及模组厂商。

/789/ 沉水植物对景观再生水中营养盐的控制机制研究
沉水植物对景观再生水中营养盐的控制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
技术详情

  本研究以西安市再生水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应用

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沉水

植物对再生水景观水体中营养盐的控制机制研究。通过水质

监测实验和模拟实验进行了受沉水植物影响下的再生水景观

水体水质富营养化和净化效果研究,并研究了西北典型沉水

在再生水体中的生长特征和影响因素,并结合西安浐灞生态

区开展了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水质净化研究和水生态健康评价

,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790/ 高精度非接触式三维微小力发生装置的研究
高精度非接触式三维微小力发生装置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制的高精度非接触式三维微小力发生装置

能够提供微牛级别的标准力值,最小力值达到20μN,误差不超

过1.5%,将大幅提高微小力值计量的准确性。不仅能满足微

小卫星、微型飞行器性能测试平台中微牛级别的力值标定需

求;还可对高端装备中三维微小力传感器、微纳米机械性能

测试系统,以及生物领域的生物力学测试系统、新材料领域

的纳米或薄膜材料测试系统进行微小力值的校准,具有广泛

的使用价值和商业发展空间。同时该项目的研究不仅对计量

/790/ 高精度非接触式三维微小力发生装置的研究

科学中力学计量领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与理论价值;对于高端

装备、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生

产等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是我国国防军事工业发展、

产业科技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

/791/ 基于21种天然植物定向开发呈味增香烟用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21种天然植物定向开发呈味增香烟用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成果基于云南省科技厅项目“云产卷烟天然植物材

料研发”(2015BA006),属于天然植物深加工技术及应用研

究领域。以云产卷烟提味增香为目标,依据配体小分子与甜

味受体蛋白的结合特征,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首次构建了甜、

酸、苦等基础味觉的呈味物质判别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

方法,分别建立了烟气化合物与部分感官重要香气特征指标

、感官基础味觉的回归模型,明确了对烤烟烟香、清香、果

香、辛香、奶香、甜香等香气特征及甜、酸、苦等基础味觉

/791/ 基于21种天然植物定向开发呈味增香烟用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指标贡献度较高的部分烟气化合物,并借助呈味物质判别模

型对所确定的呈味贡献度较高的烟气化合物进行一致性分析

。以此为指导,对21种具有潜在增甜、增香、改善舒适性功

能的植物,通过大孔树脂、分子蒸馏、制备色谱等方法,结合

分子极性、分子量等理化性质,建立了10种相应的提味增香

功能组分的定向制备方法,复配开发了9个具有定向增甜或增

香效用的天然香料模块;同时,借助电子舌、感官分析技术,

应用中效法和等效图,以滇橄榄等为材料,建立了多种固体粉

末特定功能的最佳制粒工艺,开发了2种具有显著增甜或增香

功能的复合植物颗粒材料。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在云产卷烟部

分规格中的规模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792/ 万向颅骨固定器
万向颅骨固定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颅骨固定器是耳鼻喉科实验室必要的设备,它能代

替助手将颅骨固定在一个良好的位置上供操作者进行各项实

验之用。尤其是现代显微外科发展甚快,为了培养人才,国

外耳鼻喉科学界,每年组织各种各样的尖端手术进修班,医

师们必先在头上反复进行多次练习,直到掌握充分高级技巧

,方能允许在病人身上手术,以保证成功率,减少或消灭事

故发生率。老式固定器只能把颅骨一次固定在一个位置,调

整改变非常困难,国外先进器械却比较高,只能固定颅骨,

/792/ 万向颅骨固定器

作大部份耳科的操作,故名“颅骨固定器”,而不能随意进

行鼻部、咽喉部、蝶鞍及颅腔等多种手术,故用途较为有限

。为了耳鼻喉科的实际需要,课题组研究制了一种能把整个

颅骨或头固定起来,并能非常灵便地随意调整方向,适应操

作者需要的位置。该仪器已生产100台,销售80多台,具有

简便及实用价值。

/793/ 一种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材料模具
一种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材料模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工、木材、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一种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材料模具,包括

模具座、活动插板和侧面夹紧机构。所述模具座由底板,侧

板和经紧固螺栓连接组成。所述侧板和加工有凹槽并于活动

插板间隙配合,所述侧板和加工有螺纹孔并与侧面夹紧机构

连接,所述侧面夹紧机构由夹紧板和螺纹推杆连接组成。采

用该项目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铸锭模具可以实现外包铝盒底

面和四周侧面与模具良好的贴合,实现了复合铸锭的均匀散

热,有效防止烧穿。所述模具座由底板和三面侧板经紧固螺

/793/ 一种铸造包铝镁合金复合材料模具

栓连接形成一个顶面开口和一侧面开口的方形结构;其中相

对的两面侧板上对应加工有竖向凹槽,活动插板插于其中,

封闭侧面开口;其中两面相连的侧板上加工有螺纹孔,分别

安装有一个侧面夹紧机构;所述侧面夹紧机构由夹紧板和螺

纹推杆连接组成,夹紧板位于模具座中,分别与各自一侧的

侧板平行,螺纹推杆装在各自一侧的侧板上的螺纹孔中。螺

纹推杆装在侧板上的螺纹孔中。另外,所述侧面夹紧机构的

夹紧板上还连接有导向杆,对应在侧板上有导向孔,所述导

向杆穿过导向孔,对夹紧板进行导向。

/794/ 便携关节式坐标测量机
便携关节式坐标测量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便携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由旋转关节和连接杆件组成

,是一种柔性精密坐标测量系统。相比于传统正交坐标测量

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对环境要求高、不利于携带、搬迁

、不便于在生产现场进行在线测量、一般只能应用于精密测

量室的缺点,该坐标测量系统具有测量范围大、灵活、轻便

、易于搬运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

模具检测、逆向工程等领域。融入加工生产线,为企业进行

复杂制造过程的规划、运作、控制和优化提供技术保障。便

/794/ 便携关节式坐标测量机

携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在国内的市场全部被国外公司占领。该

类产品市场较大,价格昂贵(每台售价40-100万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对关节类坐标测量机的年需求超过20亿元,随着

制造业的升级,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模具加工、高端装

备等领域对关节类坐标测量系统提出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795/ 工业微生物生产性能的分子机制与调控方法
工业微生物生产性能的分子机制与调控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领域的工业生物技术

课题。该项目针对工业生物过程中微生物生产性能的分子机

制与调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

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综合运用系统生物学知识、

代谢调控理论、基因工程策略和生化工程方法,以典型工业

微生物为对象,围绕影响微生物生产性能的关键要素:合成

能力、生长性能、环境适应性,阐释了调控微生物生产性能

的分子机制,提出并实践了全局高效调控微生物生产性能的

/795/ 工业微生物生产性能的分子机制与调控方法

新方法。该项目对于提升我国生物制造行业技术水平和国际

竞争力、促进我国生物制造行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

要战略意义。主要科学发现如下:1、探明了微生物碳代谢

流调控机制,提出了碳代谢流流向、通量和流速高效调控新

策略,解决了如何调控碳代谢流增强微生物合成能力的难题

。探明了关键酶活性、基因转录、蛋白表达、胞内微环境、

中间代谢物等调控碳代谢流的分子机制,发展了转运蛋白调

控碳代谢流通量、最优合成路径调控碳代谢流流向、辅因子

调控代谢流速度等系列碳代谢流流向、通量和流速精准调控

新策略,解决了如何调控碳代谢流增强工业微生物合成能力

的难题。2、揭示了基因特征、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影响微

生物细胞生长浓度、速度和形态的生理机制,为提升微生物

生长性能提供了新方法。通过关联分析基因组序列-代谢网

络模型-细胞组分-代谢流量-细胞生长性能,阐释了基因特征

、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调控细胞生长性能的生理机制,建立

了营养组分调控生长浓度、环境条件调控细胞形态、关键基

因加快细胞生长速度等调控细胞生长浓度、形态和速度的新

方法,显著提升了工业过程中微生物细胞生长性能。3、率先

研究了环境条件调控细胞膜功能的作用机制,建立了优化细

胞膜功能提升环境适应性的新技术。研究了环境条件对细胞

膜功能的影响,揭示了环境条件调控细胞膜流动性、通透性

和完整性的生理机制,建立了转录因子调控流动性、中介体

复合体调控完整性、信号级联通路调控通透性等优化细胞膜

/795/ 工业微生物生产性能的分子机制与调控方法

功能的新技术,解决了因微生物环境适应性而导致的目标产

品转化率低和生产周期长等工业生物过程共性问题。该项目

研究期间:(1)在NatCommun、MetabEng、BiotechnolBio

eng、ApplEnvironMicrobiol等国际生物工程领域核心期刊

上发表SCI论文78篇;(2)论文被NatCatal、NatChemBiol、

NatCommun、ChemSocRev等90余种杂志他引1798次(其中5篇

代表性论文被他引74次),得到了美国工程院院士JensNiel

sen、CarolynR.Bertozzi等知名专家的广泛肯定,并给予了

积极评价;(3)出版了1本著作,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

书;(4)指导的博士生获得1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4篇江

苏省优秀硕士论文;(5)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发展的理

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多种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796/ 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关键技术研究
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基于沈阳师范大学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卵磷脂调控

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开发获得该成果。

本成果以玉米粉为原料,双螺杆挤压机为反应器,卵磷脂为质

构调节剂,结合分段研究、TPA、RVA、DSC、SEM、XRD、分形

微孔特征等方法和手段,探讨低温干式共挤压条件下,卵磷脂

与米淀粉分子的融合机理、结合方式和分形特征,及对米淀

粉晶体构型的影响,研究卵磷脂对米淀粉回生动力学特性的

影响机制,借助线性回归分析,建立Avrami回生动力学数值模

/796/ 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关键技术研究

型,探究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特性与崩解值间的

相关性,并构建反映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品质特性的

挤压数值响应模型,为有效控制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关键技

术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本成果实际完成的具体指标如

下:(1)卵磷脂对挤压加工谷物米的食味品质有所改善,卵

磷脂影响挤压加工谷物米食味品质的最佳用量范围为0.44%

~0.55%。反映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品质特性数值响

应模型为:Y=1206.83+54.63X1-31.87X2+49.29X3+54.38X4

+50.69X1X3-32.19X1X4-66.94X2X4-57.19X3X4-39.47X12-8

0.72X22-64.72X32-34.72X42研究表明,挤压加工参数对崩解

值崩解值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卵磷脂添加量>转速>水

分;通过频数选优,崩解值较佳时各加工参数范围分别为:机

筒温度为71.1℃~75.5℃;水分含量29.2%~30.5%(w/w);

螺杆转速为185r/min~208r/min;卵磷脂添加量为原料的0.

44%~0.55%(w/w)。(2)DSC和质构仪研究结果表明,添加

卵磷脂的量越大,挤压加工谷物米存放相同时间的硬度值越

低;且挤压加工谷物米的糊化温度呈现上升趋势,在贮存过程

中更难回生;卵磷脂对挤压加工谷物米淀粉回生的Avrami方

程中的速率常数k和Avrami指数n影响明显,随着卵磷脂含量

的升高,k值降低。(3)随卵磷脂添加量的增加,挤压加工谷

物米崩解值逐渐增大;X-衍射研究表明,挤压加工谷物米淀粉

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渐变过程中,结晶态并没有多大变化,亚

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非晶化现象;挤压加工谷物米的表

/796/ 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关键技术研究

面孔隙具有分形特性,通过N2吸附等温线求算分形维数D,可

以更为准确地描述挤压加工谷物米对N2的吸附性能。本成果

具有以下创造性和先进性:(1)建立了卵磷脂影响加工谷

物米品质的Avrami回生动力学数值模型。(2)通过N2吸附

等温线求算分形维数D来描述加工谷物米对N2的吸附性,创新

了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的研究方法。(3)在卵

磷脂共挤压条件下,米淀粉由多晶态向非晶态渐变过程中,结

晶态并没有多大变化,亚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非晶化现

象。该项目将与企业合作进行工程实践全面推广所获得成果

,同时将本研究挤压加工谷物米通过成果推介会等方式面向

同行学者、研究人员和消费者进行推荐。项目所揭示的卵磷

脂与米淀粉融合机制,为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关

键技术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理论支撑。结合双螺杆挤压技术

,建立的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特性数值响应模型,为天然

谷物米工艺路线的设计及合理控制挤压工艺参数提供了直观

方法,同时,为卵磷脂在食品领域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在改善

人类营养素需求平衡,提高粮油副产物附加值等方面,具有巨

大的经济、科研价值及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现存在如

下问题:本项目虽然对挤压加工谷物米淀粉与卵磷脂的融合

机理进行了研究,但是对挤压加工谷物米淀粉与卵磷脂的相

互作用过程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后续研究中,如能对挤压

加工谷物米淀粉中卵磷脂的分布及挤压加工谷物米中卵磷脂

/796/ 卵磷脂调控挤压加工谷物米质构关键技术研究

与米淀粉结合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将会从理论上极大的支

撑挤压技术在工程再造食品领域的应用。本成果拟解决“挤

压加工谷物米如何达到自然米物性以保证其食味品质”这一

科学问题及国际研究领域的难点,通过本研究,可以构建一套

以卵磷脂调控并改善挤压加工谷物米品质特性技术较为系统

的支撑理论和研究方法。此外,以卵磷脂改善玉米粉挤压加

工谷物米品质特性,获得的挤压加工谷物米绿色营养高效,市

场前景广阔。本成果于2016年1月11日荣获中国粮油学会科

学技术三等奖。

/797/ 胆道镜
胆道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我公司研制的胆道镜掀起保胆取石手术的一次

大变革热潮,通过胆道镜可以清晰观察到肝内外胆管和胆囊

腔及黏膜内的面貌,可在内窥镜的直视下清楚地取净囊内结

石、黏膜下结石和摘除胆囊息肉,大大降低胆石的残留率和

提高息肉的清除率。另该胆道镜还具有坚固耐用、手术安全

可靠、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该内窥镜直线性的器械通

道设计,缩短配套器械进出器械通道的手术时间,提高胆囊结

石、胆囊息肉手术的治疗效率。2、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

/797/ 胆道镜

3、该产品市场需求强烈,经用户使用,拥有良好的口碑,由于

推广该产品可产生较大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具有广阔的市

场开发前景和技术应用前景。

/798/ 新型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筛选与应用
新型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筛选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1、技术说明:以诺氟沙星、沙拉沙星和环丙沙星

为先导化合物,对分子的哌嗪基进行修饰,以期获得新型兽

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的25个化合物中有3个为新化

合物,从中生物活性筛选出的化合物18有研究开发前景。药

剂学、毒理学、药物代谢与动力学、临床药效学研究表明,

以化合物18制成的菌灭和葛黄消炎液,质量可控,毒性极小

、无刺激性,主要代谢物为环丙沙星、在体内以原药和代谢

物共同发挥作用,药效时间较长,对仔猪白痢、鸡白痢、奶

/798/ 新型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筛选与应用

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疗效。2、性能指标:任务

指标:设计合成出一系列氟喹诺酮类新化合物,筛选出新型

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药剂学、毒理学、药物代谢与动

力学、药效学初步研究。实现情况:(1)合成了25个化合

物,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2)筛选出一个临床上从未作为

药物研究的化学实体(1-环丙基-6-氟-7-(4-乙酰基-1-哌嗪

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3)初步完成了1-

环丙基-6-氟-7-(4-乙酰基-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喹

啉-3-羧酸的制剂学、毒理学、药物代谢与动力学、药效学

研究结果。3、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氟喹诺酮类化合物

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抗感染药物,是新

型抗菌药物研究中的活跃领域之一。但其对革兰阳性菌、厌

氧菌、支原体等活性相对较低,一些品种具有光毒性,如何

克服这些缺点,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已有品种进行结构修饰

是寻找新的抗菌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之一。本项研究在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7位哌嗪基的4位引入磺酰基、烷基、芳

香烷酰基和烷氧羰基,经活性筛选获得的新化合物和新型兽

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国内外未见研究报道。4、成果的创

造性、先进性:化合物创新合成了3个新型化合物,分别为

:1-环丙基-6-氟-7-{4-[(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胺乙

酰基]-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1-乙基-

6-氟-7-{4-[(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胺乙酰基]-1-哌

嗪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1-(4-氟-1-苯基)-6

/798/ 新型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筛选与应用

-氟-7-{4-[(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胺乙酰基]-1-哌嗪

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用途创新:1-环丙基-

6-氟-7-(4-乙酰基-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

酸首次用于药物的研究开发。结果创新:1-环丙基-6-氟-7

-(4-乙酰基-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的制

剂学、毒理学、药物代谢与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结果未见报

道。推广应用前景:1、推广应用前景:感染性疾病是指由

病原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具有传染或较低及

不传染性特点的疾病。对该类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以疫苗为主,而且许多传染性疾病已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

结果,但是应该客观地看到,目前仍有许多普通感染病等尚

难用疫苗防治,这可以从国内外非生物性动物药品的研发和

销售窥见一斑。如1987~2005年我国批准的动物用新化学药

物中抗感染药物的种类占76.0%以上,而抗菌药物占56.0%左

右;2005年世界动物用化学药物抗感染药物所占市场份额超

过57%,其需求量为疫苗类药物的2.5倍以上。近年来高热病

、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等新类型疫病的出现,增加了感染性

疾病的复杂性,与此同时,现有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新型高

效品种匮乏使得兽医临床迫切需要新化学实体药物出现。但

现实是以化学合成为基础的新药开发周期太长、成功率低、

难度大,上市新化学实体药物逐年减少,如60年代初期每年

上市的新药约100个,90年代后期以来每年上市的新药平均

/798/ 新型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筛选与应用

少于40个,而且研发成本成倍增长。因此,吸取现代药物化

学、计算机学、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

过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渗透融合,在药理试验结果指导下

,依靠各种化学研究手段,开展基于药物作用机理的药物分

子设计,定向合成筛选出药物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最终研制

出更加安全、有效、稳定和质量可控的药物产品,使其在畜

禽感染性疫病防治和保健中发挥显著作用。氟喹诺酮类化合

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抗感染药物,是

新型抗菌药物研究中的活跃领域之一。但其对革兰阳性菌、

厌氧菌、支原体等活性相对较低,一些品种具有光毒性,如

何克服这些缺点,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已有品种进行结构修

饰是寻找新的抗菌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之一。本项研究

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7位哌嗪基的4位引入磺酰基、烷基、

芳香烷酰基和烷氧羰基,经活性筛选获得的新型兽用氟喹诺

酮类抗菌药物实体,经开发的制剂“菌灭”和“葛黄消炎液

”研制成功后,必将为我国增加抗菌药物新品种,减少耐药

性的发生,为防治仔猪白痢、鸡白痢、奶牛乳房炎、子宫内

膜炎提供新型高效安全的新产品,应用前景广阔。2、推广

应用措施:以已研制出的新型高效化合物及其制剂为基础,

深入研究新制剂的药剂学、药理药效学、毒理学,最终实现

产业化,推广应用于兽医临床上缺乏药物防治疾病如奶牛子

宫内膜炎等的治疗。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以研究所为技术依

/798/ 新型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筛选与应用

托,结合有实力的兽药生产企业和大型养殖场,以点带面,

逐步实现兽药新产品的广泛使用。

/799/ 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进行了马钱子总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及龟板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的研究,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制

备工艺的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完成了复方马钱子缓释骨

架片初步稳定性试验的研究以及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体外

释药机理的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为优化马钱

子总生物碱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依据

。2.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提取物中马钱子碱、士的

/799/ 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宁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钱子碱、

士的宁的含量,优选马钱子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

示,处方中马钱子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50%乙

醇,提取3次,每次1.5h;验证试验表明提取工艺可行,适合大

工业生产。3.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马钱子总生物碱的粗提

取物进行纯化,通过对树脂类型、最大上样量、上样浓度、

上样速度、吸附时间、洗脱剂浓度、水洗脱用量、洗脱速度

及洗脱剂用量等因素的考察,确定最佳纯化工艺。结果显示

,马钱子总生物碱的纯化工艺为将经预处理的AB-8型大孔树

脂湿法装柱,取0.1g生药/ml的马钱子提取液,以1ml/min的流

速上样,上样量为4BV,吸附2h,用水洗脱进行除杂,水洗脱用

量为1BV,然后用50%的乙醇进行洗脱,洗脱剂用量为6BV,洗脱

液速度为2.0ml/min。4.采用EAN家兔模型进行单因素考察,

确定龟板有效部位为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通过L9(34)

正交试验法,分别以含氮量、抗氧化活性确定龟板最佳水提

取工艺及最佳乙醇提取工艺。结果显示,龟板最佳乙醇提取

工艺为加10倍量乙醇,提取3次,每次3h;龟板最佳水提取工艺

为加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h;验证试验表明提取工艺可行

,适合大工业生产。5.通过对缓释材料、黏合剂种类、压力

等因素的考察,确定缓释骨架片的制备工艺,以马钱子碱和士

的宁的累积释放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处方组成。结果显

示,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的处方组成:马钱子总生物碱为

7%,龟板提取物为48%,微粉硅胶为9%,缓释材料为35%;该工艺

/799/ 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简单合理,适合于大工业生产。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的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为优化

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的工艺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依据。

6.通过处方筛选确定最优处方后,对该处方进行放大,自制三

批样品,对这三批样品的累积释放度进行考察,从而对其进行

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批内释放度均一性、批间释放度重现

性均良好。说明本研究中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能够保证大

工业生产顺利进行。7.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XC原

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采用加速试验,以片剂

的外观及性状、含量和释放度为测定指标,对复方马钱子缓

释片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在加速条件下,复方

马钱子缓释骨架片对光、热、水分、空气等均较稳定,含量

、释放度均无明显变化,说明了其性质稳定,为药物的运输、

保存及缓释片包装材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8.完成了复

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释药机理的初步研究,亲水凝胶骨架片

的药物释放过程为骨架片的润湿、吸水;进而亲水缓释材料

的水化、膨胀及凝胶层的形成;已溶药物的扩散及凝胶层的

溶蚀。因而药物从亲水凝胶骨架中的释放可通过两种机制进

行,药物扩散和凝胶骨架的溶蚀。先采用数学模型对药物释

放曲线进行拟合,再根据拟合的结果对释药机理做出判断。

结果显示,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的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模

型。9.完成“一种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疾病的中药制剂及

/799/ 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制备方法”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1010285939.9,公开号

:101940619A。10.完成期刊发表:(1)马钱子生物碱提取

工艺的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33(2):195~198。

(2)基于脑髓理论对益髓通经法治疗痿病的思路,世界中西

医结合杂志,2010,5(3):254~256。(3)益髓通经方对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家兔神经电生理影响的研究,世界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5):401~405。(4)龟板免疫

调节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研究,时针国医国药(待发表)。

11.完成3篇博、硕士论文:(1)2011年益髓通经方对实验

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2)2010年

“复方马钱子缓释骨架片制备工艺的研究”。(3)2010年

“益髓通经方治疗萎病脾肾亏虚证的临床研究”。

/800/ 1000t/a1-氨基-4-溴蒽醌-2-磺酸钠产品合成
1000t/a1-氨基-4-溴蒽醌-2-磺酸钠产品合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溴氨酸钠是染料工业重要中间体,广泛用于蒽醌型

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分散型染料的制备。我国在染料中间

体研究和开发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的

差距。因其合成线路长,技术难度大,且染料工业需求量大

,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公司与山东大学经过长期

的合作研究,开发出的溴氨酸钠生产新工艺具有许多其原工

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公司克服产品工艺合成路线复杂、提

纯难度大等技术难题,采用了国际先进的重结晶技术,主要

/800/ 1000t/a1-氨基-4-溴蒽醌-2-磺酸钠产品合成

原料溴素公司内部可满足供应。溴氨酸钠研发成功并得到国

内外客商的认可,满足了国内外市场需求,具有显著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801/ 9-O-糖苷-小檗碱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9-O-糖苷-小檗碱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化学与药学领域,涉及具有下述通式的

9-O-糖苷-小檗碱盐,其中R为单糖基或双糖基,X-为卤素离

子;还涉及该9-O-糖苷-小檗碱盐的制备方法,先将小檗碱

转化为小檗红碱,再与全乙酰卤代糖反应制得9-O-全乙酰糖

苷-小檗碱,最后在碱性条件下反应脱去乙酰基制得9-O-糖

苷-小檗碱盐;该项目的9-O-糖苷-小檗碱盐相比小檗碱盐具

有更强的抗菌、降血脂、降血糖活性,且其制备方法简便易

行、产率高、成本低,可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制备高效、安全

/801/ 9-O-糖苷-小檗碱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的新型抗菌、降血脂、降血糖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是从黄连中提取的一

种天然抗菌物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性感染。近

年来的药理研究发现,小檗碱不仅具有抗菌活性,还具有降

血脂、降血糖等多种药理活性。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小

檗碱分子中的8-位被烷基或苯基取代或12-位被溴取代后,

其抗菌活性变化显著。但国内外尚未见有关小檗碱糖苷衍生

物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该项目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

种小檗碱糖苷衍生物,与小檗碱相比具有更强的抗菌、降血

脂、降血糖等药理活性。

/802/ 特种野兔引种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
特种野兔引种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泰顺县拓新农牧场利用山区的自然资源,引进特种

野兔品种,进行适应性观察,掌握其生活习性和繁殖技术,并

利用山区天然无污染的草资源和人工种植的牧草,结合应用

科学配合的全价饲料,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科学饲养管

理,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农产品。引进特种野兔,进行科学培育

,掌握了野兔的习性,和推广野兔饲养,引导农民依靠科学技

术,发展野兔饲养业,可为广大农民提供增收渠道,为欠发达

地区农民探索出一条致富的道路。⑴野兔种兔核心群的建立

/802/ 特种野兔引种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

。⑵野兔繁殖性能和仔兔育成率的提高。⑶特种野兔无公害饲

料及配方设计。⑷特种野兔疫病防控技术。

/803/ 喹诺酮类药物对糖尿病兔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预防研究
喹诺酮类药物对糖尿病兔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预防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兽用药品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

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飞速增长,且呈现出年轻化

趋势。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

延长,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并且,糖尿病患者易于并发感染

,而感染又可引起和加重糖尿病。尽管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死

亡率有所下降,但在直接死因构成比中,感染仍占首位。临床

上常用的抗生素种类虽多,但是考虑到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条

件致病菌感染、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抗生素与降糖药物的

/803/ 喹诺酮类药物对糖尿病兔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预防研究

相互作用,及患者对某些药物的存在过敏反应,抗生素的选择

,受到限制。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但是喹

诺酮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报道日渐增多,表现为QT间期延长及

室性心律失常,且常见于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其发生率虽然

不高,但一旦发生,就有致命性的危险。本研究通过建立糖尿

病兔模型,采用动脉灌注的兔楔形心肌块模型研究了左氧氟

沙星对糖尿病兔的电生理作用,表现为糖尿病兔动脉灌注的

楔形心肌内膜、外膜的动作电位教正常兔均延长,跨壁复极

离散度均延长,关注左氧氟沙星后,延长程度更甚,更易发生

室性心律失常。本研究阐明了灌注左氧氟沙星后糖尿病兔发

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

/804/ 高耐磨高透光性手机玻璃盖板
高耐磨高透光性手机玻璃盖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与国外研究进展相比,国内在类

金刚石膜制备与应用研究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还鲜见

比较成功的产业化应用,很多还仅仅停留在实验水平上,即便

有推广应用前景也缺少资金的支持。为满足市场需求,此成

果为公司自主研发。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采用

石墨靶材、高能射频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在玻璃材质表面沉积

一层DLC镀层,同时,为获得镀层需要的光学与机械性能,包括

镀层与玻璃表层、及与后续功能镀层的结合力,采用中间镀

/804/ 高耐磨高透光性手机玻璃盖板

层与镀层渐变技术,以最终获得满意的玻璃盖板表面复合镀

层;经过优化设计DLC磁控溅射镀膜阴极结构和电源配置以及

DLC膜层沉积工艺条件,实现玻璃表面超硬超耐磨处理。主要

性能指标:耐磨性提高到20000次以上(常规5000次),表面

莫氏硬度高达8.5(常规6.5),并保持了90%以上的光学透过

率。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独创的多跑道(5或7道)磁

场磁控溅射阴极结构设计和靶基距可调式的结构设计,大幅

提高了靶材的利用率膜层的均匀性和镀层的硬度,使成膜质

量更加优良和稳定;2)创新的电源配置方式:采用高能直流

加射频相结合的方式,使等离子离化率更高能量更大,得到的

镀层硬度更高;3)采用中间镀层与镀层渐变技术,使DLC镀层

与玻璃表面、AR镀层及AF镀层有良好的结合力。4.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全部为基于无机材料的物

理气相沉积过程,不涉及到任何有机、污染用品,因此符合绿

色制造理念和原则。本项目研发的耐磨类金刚石薄膜是在充

分分析我国市场需求和国内外同类产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

,并经过了科学的严谨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在项目研发的过

程中,我们对各项关键技术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在性能指标

上可代替国外同类先进产品,在配套施工工艺方面具有独创

性。我们将手机盖板玻璃的耐磨性提高到20000次以上(常

规5000次),表面莫氏硬度高达8.5,并保持了90%以上的光学

透过率。最终能批量生产手机盖板玻璃类金刚石涂层,达到

产业要求。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中最大特点就是

/804/ 高耐磨高透光性手机玻璃盖板

采用类金刚石涂层在不损耗手机光学玻璃的光学性能条件来

提高玻璃表面的耐磨防护性能。类金刚石具有金刚石的很多

特性,如硬度高,耐腐性强等优点,但是又不需要金刚石苛刻

的制备环境,但是预达到光学玻璃上的应用需要解决其结合

力和透过性的要求,这点是行业内多数企业面临的困难。我

公司通过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通过增强型磁控溅

射镀膜技术解决了该问题。

/805/ 帕洛诺司琼、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制备方法及注射剂
帕洛诺司琼、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制备方法及注射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帕洛诺司琼、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制备方法及注射剂

/806/ 煮茧过程自动加茧装置和自动抽真空渗透装置应用示范
煮茧过程自动加茧装置和自动抽真空渗透装置应用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来源与背景:项目是鹿科工贸计字[2018]第1

号文件下达的鹿寨县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名称为“煮茧过程

自动加茧装置和自动抽真空渗透装置应用示范”,由鹿寨古

典桑蚕丝织有限公司、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承担。鹿寨

古典桑蚕丝织公司在煮茧加茧、抽真空方面全部是人工方式

操作,不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工艺生

产不稳定影响产量和质量,课题对煮茧工艺及生产设备进行

研究和改造,解决煮茧关键技术难题,实现煮茧生产过程自动

/806/ 煮茧过程自动加茧装置和自动抽真空渗透装置应用示范

化,管理信息化,节茧增产、降低能耗。二、技术原理及性能

指标(一)解决的问题:转化应用柳州市自动化所的科技成

果煮茧过程自动加茧装置,解决鹿寨古典桑蚕丝织公司煮茧

加茧、抽真空设备落后、操作复杂、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

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工艺生产不稳定影响产量

和质量,实现关煮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二)技术关

键:1.真空渗透前自动送料和自动下料至真空罐;2.真空渗

透过程中自动抽真空、自动进水、自动充空气和自动回水的

工艺控制;3.真空渗透后自动出料;4.传感器采集数据标准的

准确性;5.人机界面及变频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的通讯;6.煮茧

过程自动化管理软件设计。(三)创新内容:采用先进适用

自动化检测及控制技术,对煮茧过程真空渗透和煮茧自动定

量加茧这道关键工序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精准测控、实

时数据采集、监控与信息化管理,提高缫丝加工生产自动化

水平,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四)项目目标1

.煮茧过程自动加茧装置应用示范1套。2.煮茧过程自动抽真

空渗透装置应用示范1套。3.煮茧工艺自动加茧生产数据采

集及参数监控专家系统软件1套。4.系统速度、液位工艺参

数测量精度优于1%;自动化控制精度优于2%。5.申请相关

发明专利2项。6.发表论文2篇。7.完成技术人员培训50人次

。(五)经济指标1.提高产量质量,实现节茧增产、生丝产

品高值化,示范企业生产能力提高5%。2.年增加经济效益20

0万元以上

/807/ 胶辊型橡胶国际硬度计(中硬度)
胶辊型橡胶国际硬度计(中硬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胶辊表面硬度系指在成品胶辊上测定的硬度,它反

映胶辊外胶层的抗压入性?能。该硬度不仅取决于橡胶本身

的特性、温度、辊径、包覆胶厚度及辊芯特?性,而且还与

测量方法有关,即受硬度计压头形状、压入力大小、作用力

时?间等因素影响。该硬度计充分考虑了影响硬度示值的因

素,采用适于放置在?胶辊及其类似曲面上的基座、定负荷

砝码和球形压头结构,使仪器能平稳?地置于试样上测量硬

度;接触负荷和定负荷二段加压装置减少了摩擦力影响?,

/807/ 胶辊型橡胶国际硬度计(中硬度)

以保证施力大小稳定;球形压头不易变形,以避免造成示值

误差和损伤试?样表面;加压后30秒读数,指针已趋稳定

状态,保证了仪器测试准确度高?、经久耐用,示值可与常

规邵尔硬度计示值转换。胶辊型橡胶国际硬度计的?研制成

功,将推动我国采用国际通用方法,提高胶辊硬度检测水平

。?

/808/ 新能源汽车磁芯研制及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磁芯研制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车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全球环境与能源问题的加剧,汽车产业作为国

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

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

实现汽车工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新能源汽车主要采用电

力驱动,包含众多电子控制系统,如:能量传输系统、安全及

信息系统、电子控制单元、车载多媒体系统等。汽车电子技

术正在改变整个汽车的面貌。磁性元器件作为汽车电子技术

中的关键部件,在汽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并起着至关重要的

/808/ 新能源汽车磁芯研制及产业化

作用本项目产品新能源汽车磁芯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低损

耗、宽温、高居里温度特性的软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各类

电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元件之一,主要起到功率转换、稳定

电流及拟制电磁波干扰的作用。

/809/ WJJIDC-3C型红外激光身份证鉴别仪
WJJIDC-3C型红外激光身份证鉴别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技术指标:鉴别方式:红外激光鉴别为主。荧

光紫外线鉴别为辅;误辩率:<1/10000;鉴别时间<

2S;红外波长:650nm;红外二极管功率:50mW;工作电压

:3V;红外光斑直径:最小光斑直径<1.0mm。应用前景由

于红外激光身份证鉴别仪是一项新技术,是目前市场上现有

的鉴别器所不具有的,检测的准确率远远高于同类的产品,

而且产品的外形比同类产品小3-5倍,价格低1-2倍,在市场

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810/ 莲子加工副产物功能成分提取与高值化利用
莲子加工副产物功能成分提取与高值化利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水生蔬菜保鲜与加工技术

研究”(2012BAD27B03)项目针对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副

产物综合利用及贮运等方面技术水平发展现状,通过研发新

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技术支持水生蔬菜加工企业,实现水

生蔬菜加工综合利用产业化。以莲子通心粉为原料,经超微

粉碎、缓释包埋等工艺处理,制备了复合莲心微粉茶。性能

指标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莲心生物碱,上样液浓度

10.00mg/mL、上样体积30mL、pH9.0时,最大吸附量为9.55m

/810/ 莲子加工副产物功能成分提取与高值化利用

g/g;70%乙醇、pH2.0,以4BV体积,洗脱率达89.93%,最终提取

率为64.39%。莲心黄酮提取率为1.99%。复合酶解法提取莲

皮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α-淀粉酶2.0%,果胶

酶2.0%,中性蛋白酶0.5%,料液比1:25,pH4.5,温度50℃,酶解

时间为60min,多糖得率可达12.36%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

、利用莲子加工副产物通心粉和磨皮粉,开展了莲心生物碱

、莲心黄酮、莲皮多糖等功能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评价了莲

皮多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作用;2、以莲子加工副产4通心粉

为原料,结合超微粉碎技术、功能成分缓释技术等现代食品

加工技术制备了复合莲心微粉茶新产品,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产品已经经过中试扩大生产,技术稳定,可操作性高,可进

一步扩大,进行连续式生产。适用于莲子加工企业或食品加

工企业。湖北是莲子主产区,总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随着

经济的发展,莲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快速增长。同时莲

子加工副产物也大量增加。本课题围绕莲子加工副产物综合

利用及复合莲心微粉茶新产品的研发为莲子加工综合利用提

供了有效的利用途径。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莲子加工副产

物莲心粉和通心粉长期以来作为废弃物抛弃掉,副产物的收

集和卫生条件很不尽人意,建议莲子加工企业提高副产物利

用意识和相关配套设备的补充和完善。无

/811/ 碳纳米管薄膜三电极传感器及其检测单一气体浓度的方法
碳纳米管薄膜三电极传感器及其检测单一气体浓度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薄膜三电极传感器及其

检测单一气体浓度的方法,传感器包括三个依次分布的第一

、第二和第三电极,第一电极设有透气孔,其内表面粘接有分

布着碳纳米管薄膜的基底;第二电极中心设有引出孔;第三电

极板面设有盲孔;三个电极相互隔离。方法包括:1)放置三

个不同极间距传感器,分别检测气体浓度、温度和湿度;2)在

电极上施加电压;3)测量各传感器离子流值;4)测得值与单一

气体浓度、温度和湿度标定值组成样本,并与插值样本,构建

/811/ 碳纳米管薄膜三电极传感器及其检测单一气体浓度的方法

气体浓度测量数据库;5)构建数据融合仪,建立单一气体浓度

测量模型;6)传感器实测值输入测量模型,获得单一气体浓度

准确测量值。该传感器检测气体灵敏度高,线性度好,准确度

高。

/812/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高对比度可调色电致变色显示器件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高对比度可调色电致变色显示器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电致变色器件是一类在加不同的电压的时候会显示

不同颜色的器件,经过优化设计的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实现

从透明态到深色态的转变。目前可以进行电致变色的材料主

要由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构成,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变色

是由外加电压引起其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来产生颜色的变

化。

  目前国内外电致变色器件采用的材料多为三氧化邬,

五氧化二机等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器件有着不

/812/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高对比度可调色电致变色显示器件

容易进行表面镀膜,不容易形成均匀的浆料以及器件的显色

对比度(透明态与深色态透光率对比度的差值)比较低等缺

点。同时基于金属氧化物的电致变色器件有着工作电压较高

,从深色态到透明态的转换时间过长,都影响着该器件的应

用。目前国外生产这类器件的代表公司是Gentex。该公司器

件的工作电压为9-16V,变色时间大约为8s。

  本项目拟采用可溶聚嚷吩同系导电聚合物制备电致变

色涂层,并通过双电极显色来提高器件的显色对比度,能极

大的改善电致变色器件中存在的加工制备的问题,并将显色

对比度从35%提高到接近60%。同时基

  于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变色器件工作电压低(-1V-+0.

8V),从深色态到透明态的转变时间<3s。同时由于导电聚

合物可溶性好,极大的降低了镀膜的难度,可以II页利实现

从实验室往生产的转化。目前本研究院拥有合成导电聚合物

和所需离子电解液的能力,并拥有小型器件加工和封装的能

力。目前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直接开展中试并小规模的

生产器件。

  该项目除可以应用于汽车后视镜防眩光镜之外,还可

以应用于电致变色窗,柔性电致变色薄膜,实现室内光线控

制或者在某些光敏元件中起到开关的作用。

/813/ 利用微生物细胞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生产手性芳香醇
利用微生物细胞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生产手性芳香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手性醇由于在不对称中心的碳原子上引入了一个活

泼的羟基,可方便地与其它基团反应合成大量所需的手性药

物,是一类重要的手性平台化合物,高效合成该类手性化合物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是手性芳香醇在手性

药物医药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许多手性药物合成的手

性砌块,如L-氯丙那林,R-托莫西汀,S-氟西汀,R-沙丁胺醇,

R-地诺帕明。但这些芳香醇及其相应的合成底物芳香酮,对

微生物活性具有很高的毒性,抑制微生物催化反应效率,通常

/813/ 利用微生物细胞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生产手性芳香醇

的底物浓度不能超过20mmol/L,这就限制该类反应在工业中

的应用。基于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组的前期

研究基础,本研究组将从微生物工程以及生物催化介质工程

出发,开发高效生物催化技术生产手性芳香醇的生产技术。

本课题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08CDB354),武汉

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编号:200750731288),湖北省教育

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d20121108),武汉祥龙电业股

份有限公司(原武汉葛化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金诺药业有

限公司经费资助。微生物细胞中,还原型辅酶参与下,胞内的

氧化还原酶催化前手性羰基不对称还原直接生产相应的手性

醇,而辅酶转化为氧化型辅酶。同时微生物细胞利用胞内的

代谢使氧化型辅酶原位再生为还原型辅酶。还原反应及辅酶

再生在细胞内耦合进行,使反应连续进行。筛选得到了一株

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sp.可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地催化前

手性羰基不对称还原的微生物,可获得e.e.值高达99%的反应

立体选择性;开发以大孔吸附树脂与有机溶剂为分离因素的

生物催化过程,避免底物的毒性,底物浓度提高一倍;开发了

通过代谢调控技术促进胞内辅酶再生效率,胞内辅酶量提高

75%,催化效率提高1.2倍。项目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主要为:

①筛选到了一株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sp.)可高效高立

体选择性地催化前手性芳香酮不对称还原生产手性芳香醇,

其对模型底物苯乙酮不对称还原可生产出R-苯乙醇,可获得

e.e.值高达99%的反应立体选择性,反应收率高达70%以上。

/813/ 利用微生物细胞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生产手性芳香醇

较常用的酵母细胞、白地霉等催化效率有很大的提高。②开

发引入分离因素的活性微生物催化芳香酮不对称还原的生产

技术。该技术通过引入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溶剂为分离因素

可避免底物与产物对细胞活性的抑制,可显著促进活性细胞

催化不对称还原过程,方法简单,易于实现。③首次提出了通

过辅酶的代谢调控技术促进细胞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合成手

性醇。本项目已完成实验室开发研究工作,初步达到工业应

用要求。该成果主要是生产手性芳香醇,为手性药物、手性

农用化学品以及香精香料的合成提供关键手性中间体,主要

应用于制药行业、农用化学品以及香精香料等精细化学品行

业。该技术使用的是常规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技术过程中

也为牵涉高毒性化学品,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不存在剧毒、生

物危害等安全问题。本成果在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原武汉葛化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金诺药业有限公司初步应

用,试生产表明技术可行,满足生产需要,产品满足技术要求

。需要改进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催化微生物的重复利用批次,

如何多批次长时间地保持微生物良好的活性,以节约微生物

培养成本。

/814/ Al/Az31/Al包铝镁板带
Al/Az31/Al包铝镁板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技术详情

  一种Al/Az31/Al包铝镁板带,其芯材为Az31镁合

金,双面包覆层为铝,包覆层的单面厚度为总厚度的4~12

%,芯材厚度为余量,即总厚度的86~92%。包覆层Al合金

的牌号以纯铝为主。所述包铝镁板带的最佳退火工艺为:金

属温度200~300℃保温0.5~1.5小时。该项目采用最佳温

度退火,可获得界面结合比较稳定,剥离强度较高、综合力

学性能较好的包铝镁板,其要点是,退火温度要控制在最佳

温度区,退火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其优点是,通过最佳退火

/814/ Al/Az31/Al包铝镁板带

温度的控制确保包铝镁板在使用过程的综合性能的稳定。该

项目提出一种Al/AZ3l,/Al包铝镁板带,针对Al/AZ3l,

/Al包铝复合板新材料带制备过程的难点:界面结合性能不

高的一种热处理方法,通过对研究优化该复合材料的成品退

火工艺来提高界面结合强度、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包铝镁板

带。该项目所述的包铝镁板带的包覆层为双面包覆,通过热

轧来焊合。所述包板镁板带的包覆层Al合金为纯铝系合金,

主要以纯铝为主,其质量分数:含Fe0.10~1.0%,含Mn

0.01~0.8%,含si0.05~0.65%,含Ti0.008~0.1

5%,含cu0.05~0.5%,Mg0.05~0.5%,Ni≤0.05%

,余量为Al;包覆铝板的厚度为总厚度的4~12%。所述包

板镁板带的芯材为镁合金,以Az3l为主,其质量分数:含A

12.3~3.5%,含zn0.7~1。

/815/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的产业化开发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的产业化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和背景:来源:2018年四川省级科技

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的产业化开发。背

景: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是抗代谢类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

,由美国礼来公司开发,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膜间皮

瘤的首选一线药,被公认为近年上市的最具临床价值的抗肿

瘤新药之一,2018年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市场终端销售额40多

亿元,市场容量巨大,其产业化开发具有极大的市场效益和社

会效益。2、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参比原研制剂,开展全面系

/815/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的产业化开发

统的比对研究,最终达到课题单位产品和原研药品的质量和

疗效一致,符合中国、欧盟、美国三方的药品质量标准要求

,实现国内上市,实现国际注册,为国内临床提供高质量层次

的进口替代产品,也助推国产药品制剂的国际化进程。3、主

要论点和论据2018年课题立项前,培美曲塞国内批文有30多

个,涉及10多家药企,国内市场几乎全部被礼来公司、山东齐

鲁、江苏恒瑞3家药企占据;同时,受限于产品质量层次以及

国际注册经验能力的制约,国产培美曲塞制剂没有一家能够

达到和进口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也无国产品牌能够出口

进入欧美等国际市场销售。课题单位汇宇制药,经过充分详

实、全面系统的比对研究,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生产工艺

控制、质量标准研究制定方面,严格参照中国、欧盟和美国

三方质量标准,从杂质控制、内毒素、相容性研究、无菌保

障、包材相容性等多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小试、中试放大研

究,申请并获相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1项,累计取得中国、德

国、塞浦路斯、马耳他、摩尔多瓦、新加坡、巴基斯坦、巴

勒斯坦、文莱、斯里兰卡、巴拿马10个国家19个上市许可批

件;并提交了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越南、马来

西亚、阿联酋等15个国家地区的注册上市申请;成为国内培

美曲塞近20家药企中,第一个通过其一致性评价的厂家,成为

唯一一个和原研产品一起被收录进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

》的国产厂家,在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进口替代、国际化方

面成绩显著。4、创见与创新课题产品制备技术获得发明专

/815/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的产业化开发

利授权:课题产品是国内第一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注射剂产

品;课题产品同时符合中国、欧盟和美国药品标准。专利名

称:一种培美曲塞二钠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

:ZL201811017935.5)5、社会效益课题单位累计取得中国

、德国等10个国家19个上市许可批件;并提交了荷兰、意大

利、西班牙等15个国家地区的注册上市申请;实现了以高质

量层次国产药品制剂替代进口原研药、实现国际注册和销售

:近三年(2018-2020)国内外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19亿元

;在国内产品价格降幅超过70%,有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节约

了国家医保开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问

题建议无。

/816/ 橡胶业炼胶生产管理控制网络系统
橡胶业炼胶生产管理控制网络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橡胶轮胎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规模公路建设和汽

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橡胶轮胎工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

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大中型橡胶轮胎企业有376

家,但总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生产能力较低,导致产品

质量不稳定、资源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差

,售价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橡胶轮胎企业的最大特点是

工艺、设备、管理模式乃至厂房都非常相似,该项目实施成

/816/ 橡胶业炼胶生产管理控制网络系统

功后将实现真正意义的管控一体化,带动全行业的普及发展

,具有十分明显的示范作用,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是非常巨大的。本产品属于国外先进的硬件与中国优秀的软

件的集成品,随着市场经济与国际化的接轨,我们坚信即使

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我们同样具有竞争力。而且我们开

发的网络信息系统,又特别适合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实际应

用,可见,在国外市场上也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东南亚地

区作为全球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基地,其生产、管理情况

与我国类似,也急需用信息化武装自己的企业,需求量不低

于国内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基于上述市场潜力巨大,我们

会在橡胶轮胎企业通过信息网络化知识培训、实施示范工程

、现场培训等手段措施大力宣传推广该产品,争取尽快在行

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817/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调控机制及与性能的相关性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调控机制及与性能的相关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HPC)存在的主要问

题是韧性差、容易裂缝和渗透,国内外解决的主要方法是用

高性能纤维进行增强增韧,但是裂缝渗透的问题依然存在。

申请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氧化石墨烯(GO)

的高强度和高柔韧性以及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调控作用,显

著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特别是韧性和抗裂缝的性能。通过研究

GO对水泥水化产物的组成与形状、集料与凝胶体间过渡层结

构、孔结构及对性能的影响,揭示GO对HPC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817/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调控机制及与性能的相关性

特别是韧性影响的规律。通过GO的可控氧化调控分散和功能

化程度,提高GO调控HPC微观结构和性能的能力,揭示GO调控

HPC结构的机理和规律,建立HPC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本

项目创新之处是利用纳米GO对水泥水化产物组成和形状的调

控作用改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显著提高HPC的力学

性能特别是韧性及抗裂缝的能力,为通过调控混凝土的微观

结构构筑理想性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818/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甲醛脲的研制及试用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甲醛脲的研制及试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研究确立了用尿素和甲醛缩合反应生产甲醛脲

的最佳反应条件、工艺路线和生产流程。经多次小试和中试

试验,该合成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无废渣、废气,

母液可循环使用,不污染环境,生产原料易得。所生产的甲

醛脲为白色粉末,溶于水,无味、无毒、性能稳定,含氮量

41—44%,mp摄氏110—120度。该产品家畜适

口性强,可作为反刍动物及单胃动物的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具有明显的增重作用。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饲用甲醛脲饲

/818/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甲醛脲的研制及试用

用生产的空白。

/819/ DLC基超硬纳米复合涂层材料
DLC基超硬纳米复合涂层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各种新型高强度金属基复合材料、纤维和颗粒

增强复合材料、有色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等在航空航天、造

船、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切削刀具提出了更高的技术

要求。将超硬涂层材料镀于切削刀具表面,正适应了现代制

造业对切削刀具的高技术要求,不但切削刀具基体保持了其

较高的强度,镀于表面的超硬复合涂层又能发挥它“超硬、

强韧、耐磨、自润滑”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切削刀具在加

工过程中的耐用度和适应性。TiC纳米晶掺杂类金刚石(Ti

/819/ DLC基超硬纳米复合涂层材料

C-DLC)复合涂层具有与金刚石薄膜相似的高硬度、高耐磨

、高导热性、抗粘连以及低摩擦系数等优异的性能,在许多

复合材料和有色金属加工场合可以替代金刚石薄膜的使用,

从出现开始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类金刚

石涂层制备方法中,主要包括磁控溅射和电弧放电。但涂层

和基体的附着力较差。设备结构复杂、稳定性差、不利于工

业化的批量生产。与目前国际国内DLC制备技术不同,本项

目采用“靶中毒”法进行了TiC-DLC纳米复合硬质涂层的制

备,获得了TiC从晶体到纳米晶以及非晶的演变过程,涂层

硬度值已接近40GPa,并成功应用到高硬难加工复合材料的

高速加工中,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由于本项目使用乙炔

气体作为碳源而不采用石墨作为靶,克服了常规电弧石墨靶

时的颗粒污染问题,因此其不需要复杂的过滤设备,导致设

备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由于电弧对乙炔气体的高度离化,

使涂层的附着力好,硬度较高。目前DLC刀具涂层市场保守

估计在30亿元左右。除刀具外,TiC-DLC还可以用在柴油发

动机的燃油泵柱塞表面防护,为了达到欧IV排放标准,国产

燃油泵柱塞在5年之内会大范围的采用DLC涂层柱塞,中国年

产燃油泵柱塞约1亿根,按涂层费用每根20元计,年产值可

达20亿元。每年DLC涂层市场估计在50亿元以上,市场前景

广阔。TiC-DLC涂层技术参数如下:厚度:3-5微米附着力:

60N硬度:40GPa摩擦系数:0.1

/820/ 甲壳胺生物活性止血护脐包
甲壳胺生物活性止血护脐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对护脐包生产关键环节技术研究,进一

步优化工艺,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主要技术为壳聚糖粉或海

藻酸粉的喷附:采用喷涂技术将壳聚糖或海藻酸喷涂于甲壳

胺无纺布上,使其牢牢结合。使用时壳聚糖粉或海藻酸粉遇

到组织液而溶胀,起到隔离病原菌、抑菌止血促进组织愈合

的作用。同时在明确产品开发利用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自动

化剪裁制备技术、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全自动包装技术等现

代技术,优化制备、灭菌、包装等关键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820/ 甲壳胺生物活性止血护脐包

保证疗效。本项目成果来源于山东贝诺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一种新型新生儿

医疗护理用品生物活性护脐包的制备。所申请的专利已于2

012年获得授权,专利号ZL201220161655.3。该项目来源于山

东省第三批技术创新项目,课题名称为:多聚糖复合微球止

血材料,立项编号:201421907034,研究起始日期为2014年1

月,终止日期为:2015年1月。

/821/ 轿车电动板式门锁的开发
轿车电动板式门锁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轿车电动卡板式门锁由遥控器、控制器、闭锁器和

卡板式锁体等部分组成,当乘员需要打开或关闭轿车车门时

,用遥控器(或钥匙)发出相应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的输

出信号控制所有闭锁器,闭锁器驱动锁体使车门同时处于所

需的状态。该成果达到项目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及性能指标

,开发了无线电遥控功能,完成了实际装车检验。该成果填

补了国内空白,具有九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

/822/ 一种由硅和二氧化硅共同支撑的可移动微结构及制作方法
一种由硅和二氧化硅共同支撑的可移动微结构及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硅和二氧化硅共同支撑的可移动

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针对微观下静电驱动力小的问题,采

用硅梁和二氧化硅膜作为共同支撑部件,共同支撑中间可动

部件。既增加了支撑强度又提高了静电力驱动下的位移;针

对用梁支撑的可动结构在后续工艺中粘上杂质和被腐蚀液破

坏的问题,采用二氧化硅膜作保护,使结构在后续工艺中不

被污染破坏,增加了提高器件制作工艺的可选择性。其制备

方法是通过硅片上制作出图形,键合到衬底上,然后从背面

/822/ 一种由硅和二氧化硅共同支撑的可移动微结构及制作方法

减薄硅片上。

/823/ 益肾赞育丸在预防和治疗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益肾赞育丸在预防和治疗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业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2310978657.4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823/ 益肾赞育丸在预防和治疗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技术详情

  益肾赞育丸在我院为协定处方,临床应用多年,具

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用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改善包括

先兆性流产在内的临床症状,提高胎儿成活率和正常分娩率

。已成功申报院内制剂获准,专利受理中。

/824/ ADJ1/20安瓿注射剂异物自动检查机
ADJ1/20安瓿注射剂异物自动检查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来源:ADJ1/20型安瓿注射剂自动检查机(

原称安瓿水针剂自动灯检机)是我公司根据国家药典要求和

市场需求自主选择的开发研制项目。二.应用领域:本项目

主要应用于水针剂药品中可见异物的检测,以替代人工灯检

,提高药品质量。同时通过改进可以用于食品、化工、饮料

等行业的异物检测。三.技术原理:本机包括机架、进瓶装

置、设在机架上的转动盘、制动装置、光电检测部分、出瓶

装置和伺服系统。本机工艺流程:待检品→进瓶→光电检测区

/824/ ADJ1/20安瓿注射剂异物自动检查机

→旋瓶→刹车→拍照→分瓶器根据软件指令区分合格品、不合格

品→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别出瓶。本机利用机器视觉对可见

异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受瓶壁影响。四.性能指标:适

用范围:安瓿水针剂、西林瓶水针剂、口服液等。检测项目

:可见异物(玻璃屑、金属屑、纤维、白点、白块)、液位

检测速度:150支/分钟。分辨率:40μm电容量:1.7KW,电

压:AV38050Hz。压缩空气:压力0.15-0.3Mpa工作台高度

为:900mm。外形尺寸为:2980×1370×1800(长

×宽×高)。净重为:900Kg。五.与国内外同类技

术产品比较:目前国内安瓿水针剂自动灯检机大多处于探索

阶段,还没有真正的产品投放市场。当前国际上主要流行的

全自动灯检机出自日本、德国和意大利,检测原理日本与德

国和意大利有少许不同,中国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研

制的本款ADJ1/20型安瓿水针剂自动灯检机检测原理与德国

和意大利完全相同。比较内容人工灯检国外本机检测方法经

长期培训且视力均为4.9或4.9以上的检测人员,在灯光下进

行检测机器视觉检测机器视觉检测检测项目玻屑、纤维、白

块、白点和毛等可见异物、液位玻屑、纤维、白块、白点和

毛等可见异物、液位玻屑、纤维、白块、白点和毛等可见异

物、液位可见异物检测次数二到三次二次三次检测分辨力5

0~80μm﹤40μm﹤40μm检测速度慢150支/分钟150支/分钟漏检

率高≤0.3%≤0.2%破损率≤0.05%≤0.03%检测稳定性不稳定稳定

稳定Knapp测试效能比值实测结果5.09六.本项目成果的创造

/824/ ADJ1/20安瓿注射剂异物自动检查机

性、先进性:本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性

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能对透明瓶的液内可见异

物进行在线高速检测,并能自动剔除不合格品;2.采用多组

光电检测装置,识别精度高,检测速度快;3.基于工控机开

发的实时控制软件能对数字摄像进行实时分析比对,并统一

指挥进瓶装置、连续式转动盘、出瓶装置及次品剔除装置的

协调动作,实现全自动化运行;4.该机采用先进的伺服系统

、光电气控制、图像处理和工控计算机,技术集成度高;5

、采用了被欧洲药典和美国FDA所承认的Knapp(质量因数法

)测试程序,使主要功能均具有可验证性,符合产品国际化

的要求;6、采用同步检查、压瓶旋转急停装置技术,解决

光电检测与图像处理设备在安瓿注射剂生产中的应用问题。

本机特点主要有:1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破损率低。2检测

精度可调节。3运行平稳,噪音低。4通过旋转和制动被检测

物体相应的瓶座,可使被检测物体旋转和制动,使之非常容

易检测。5当检测物体运动到检测区进行连续监测时,通过

伺服跟踪系统实现被检测物体、摄像头和光源的相对静止,

能够保证摄像头清楚的采集到被检测物体的图像,使得机器

检测精度提高。6通过更换进瓶拨轮、出瓶拨轮和绞龙、瓶

座顶盖,调节压轴卡箍上下位置,本机可以迅速更换规格件

,应用非常方便。7本机采用高分辨率工业相机,每个相机

采集的每幅图像相当于把被检测物放大50倍,由于在被检测

/824/ ADJ1/20安瓿注射剂异物自动检查机

物体上打强光,可见异物的可视性更强,因此检测精度远远

高于人工灯检。8本机可储存一定时间内的检查数据,并带

有打印接口。本产品已经申请了4项专利,1.全自动灯检机

,专利号:ZL2007200623262.全自动灯检机同步检查装置,

申请号:200820053159.x3.检测设备压瓶旋转急停装置,申

请号:200820053160.24.一种全自动灯检机,申请号:200

820052153.0七.作用和意义:制药企业采用自动灯检机可以

统一检测标准,很好的控制产品质量,减少人为不确定因素

对药品质量的影响,降低漏检率,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如果

人工误检的不合格的药品出厂后进入市场被发现,药品生产

企业将承担极大的市场风险,药品企业轻则被处以巨额经济

处罚,重则关门倒闭。所以采用自动灯检机可以规范异物检

测标准,降低灯检用工成本,降低漏检率,提高检测效率,

还可以提高药厂GMP标准,为中国制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硬件支持与保障。随着药厂安瓿水针剂自

动灯检机的普遍使用以及该产品的系列化升级,湖南正中制

药机械有限公司实施该项目将可以创造300人的就业机会,

促进社会和谐;该产品对环境基本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社会

友好型的项目。

/825/ 一种新型无散件插片式光分路器
一种新型无散件插片式光分路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现有技术下的插片式光分路

器中,都放有一个微型光分路器,而微型光分路器的末端都需

要有连接器,生产连接器时首先要将连接器的前散件(尾套

、止动环、弹簧)穿在光纤上,再穿上陶瓷插芯,再将所有后

散件(内卡套、外卡套)与前散件组装,因每个连接器都要

组装所以很耗用时间、人工和材料,所以生产周期和成本约

束光通信的发展。另外在光分路器中光纤通常是一束光纤分

开然后进入陶瓷插芯,光纤束通常定位在光分路器盒体中一

/825/ 一种新型无散件插片式光分路器

定的位置再分散进入陶瓷插芯中,光纤束的每一根光纤在进

入陶瓷插芯中时都与陶瓷插芯成一定角度,在光纤进入陶瓷

插芯处的弯折部位容易发生光纤的破损而导致信号传输失效

,如果通过加长光纤来改善光纤进入陶瓷插芯处产生的弯折

,过长的光纤挤在狭小的盒体中会使光纤线路非常凌乱,各束

光纤相互纠缠难以理顺,在某一光纤线路发生故障时不便于

检修,并且即使通过延长光纤长度来改善光纤进入陶瓷插芯

时产生的弯折问题,由于光分路器空间狭小,在收纳长光纤时

会衍生出更多的光纤弯曲折绕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公司自主立项开展了一种新型无散件插片式光分路器研

发。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新型无散件插片式光分

路器,包括插片底盒、微型光分路器、法兰盘:1、微型光分

路器安装在插片底盒内,微型光分路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穿入

陶瓷插芯内并固定,与分路器连接好的陶瓷插芯装入法兰盘

无散件一端;2、法兰盘包括外套壳和与外套壳相匹配的内芯

件;3、外套壳内壁上嵌装有固定安装件,所述固定安装件由

球壳状的转动固定部和与外套壳内壁相连接的连接部组成;

4、微型光分路器是由是由单纤光纤阵列、平面光波导芯片

和带纤光纤阵列通过六维调节架,耦合为裸器件再封装在微

型方形不锈钢管内,并将光纤穿入空管中,在光纤的末端固定

好陶瓷插芯。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提供了一种新

型无需散件的插片式光分路器及生产方法,对插片盒内一端

法兰的设计从原来的两端都要连接器改为一端直接与陶瓷插

/825/ 一种新型无散件插片式光分路器

芯连接,从而节约了原材料,缩短了物资采购周期,减少了穿

散件和组装散件和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减轻了产品重量,

降低了运输单价,并且依然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YDT200

0.1-2014》和各大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的技术要求

,极大的降低的产品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竟争力;2、供了一种

可转动内芯件与外套壳嵌套配对的光分路器法兰盘组件,由

于内芯件在法兰盘外套壳中转动可调,使陶瓷插芯的入口方

向能够根据光纤引入的方向得到调整,从而避免光纤在陶瓷

插芯的入口处产生弯折和磨损,有利于减轻光纤束对于分路

器盒体空间的占用,能够保障光分路器的长期有效使用,避免

使用过程中由于光纤破损导致的信号传输失效。四、技术的

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技术安全成熟,且适用

范围广,其核心技术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五、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已成功应用于产品中,取得良好的市场

应用效果。

/826/ 改性废旧聚乙烯管道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改性废旧聚乙烯管道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废旧聚乙烯管道专用料及其

制备方法。所述专用料的重量组成为:废旧回收聚乙烯100

份、复合增韧改性剂3~30份、无机填料3~5份、交联剂0.

02~0.2份、抗氧剂0.05~0.1份、黑色母粒1~7份、消泡剂

0.1~0.5份,所述复合增韧改性剂是以废旧轮胎橡胶粉、PO

E与LLDPE树脂,以科学合理的比例制得。本发明利用优化了

的复合增韧改性剂,提高复合材料体系中各相关组分的交联

度,弥补复合材料体系拉伸强度值,控制改性材料体系的凝胶

/826/ 改性废旧聚乙烯管道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含量和流动性,达到优化复合材料体系力学性能的目的。本

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适应性强,易于工业化生产,不仅降低了

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27/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输液产品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输液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产品来源与背景,历年获奖情况直立式聚丙烯输

液产品为公司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公司自2005年起开始研究

以来,历时近3年于2008年7月研制出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包

装产品,并制定相关企业标准,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申报要求积极准备相关研究技术材料,于2009年6月1

2日正式上报报批资料,并于2011年4月18日获得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注册证》,注册

证号为国药包字20110258,于2012年3月21日上报国家CFDA申

/827/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输液产品

请直立式聚丙烯输液产品的药品批件,最终于2013年1月获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该项目产品12个品规的药品

生产批件。同时于2013年申请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产品

鉴定,评为国内先进,产品通过新产品鉴定后在2014年获得了

自治区优秀新产品一等奖。2017年获得新疆药学会科学技术

奖3等奖。2.产品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直立式聚丙烯输液产

品无开放空气通路,具全封闭、自动闭合功能,在临床输液过

程中通过袋体自身收缩而排出药液,可广泛应用于无菌输液

产品领域。该产品横截面积为椭圆形,质地柔软,壁度比塑料

输液瓶薄1/4。袋壁两侧分别设计有两条凹槽抛物线的导向

筋,在输液时不需用回气针,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以大体

上恒定的速度平衡的排出液体。袋内药液能全部自流干净,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袋两壁沿导向筋变形,输液袋不会出现变

形扭曲,一个个“全自控”,成就了安全、可靠的用药过程。

3.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公司作为国内首批、西北五省唯一

一家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输液产品生产企业,直立式聚丙烯

输液袋输液产品作为一项新型无菌产品,无论是从保障人民

用药的安全性,还是从产品储运、临床用药等的方便性,以及

适宜新疆特殊地理、气候特点的用药等方面,均有独到的优

越性。同时具有如下创新之处:(1)独特的瓶型设计改变

输液方式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横截面积为椭圆形,质地柔软

,瓶壁比较薄。袋壁两侧独特的导向筋设计,在输液时不需通

入外界空气,无进气口,完全密闭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

/827/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输液产品

液体以大体上恒定的速度平衡的排出液体至袋内药液能全部

自流干净,这种独特的输液方式,有效杜绝临床二次污染,用

药安全性好。(2)瓶坯注射急速冷却技术提高产品柔韧性

和透明度聚丙烯作为半结晶型无规聚合物,其柔韧性及透明

度受结晶的影响程度比较大。聚丙烯在大分子链方向上为共

价键相连,作用力较强,因聚丙烯分子中无长支链结构,易排

列规整。同时聚丙烯存在着结晶相和无定形相,由于两相的

光折射率不一样,所以在两相界面处产生光的散射。对于结

晶性高分子聚合物,在熔体注射时,对熔体的冷却速率决定了

其会不会出现晶形结构,以及形成晶体的形状、晶体尺寸的

大小,而这些均是影响产品柔韧度和透明性的重要因素。因

此,采用急冷的方式使聚丙烯相中无定型区域增加,晶相减少

,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柔韧性;当聚丙烯采取缓慢冷却成型

时,所得球晶尺寸较大,可达到几十微米,远大于可见光波长

(390~760nm)。光线通过时会引起散射,制品透明性较差

。通过多次实验证明:当聚丙烯采取快速冷却成型时,会形

成较小的球晶,透明性变好。(3)降低产品的灭菌变形收缩

率直立式聚丙烯输液瓶输液产品在纵向拉伸和横向吹胀工艺

的加热梯度呈线性排列,其大分子链部分作为骨架起支撑作

用,小分子支链部分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从而形成了均匀的

取向结构,通过改良吹瓶加热系统,调整原料在注塑模腔中塑

化温度,主分流道的温度及注塑的压力速度,吹气的压力吹瓶

/827/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输液产品

的大链速度等工艺参数,可使直立式聚丙烯输液瓶具有优良

的耐热力,缩小灭菌变形率。该产品瓶坯采用注射急速冷却

技术有效提高了产品柔韧性;且产品在纵向拉伸和横向吹胀

工艺的加热梯度呈线性排列,降低灭菌变形收缩率;并在产品

使用后会自动收缩成袋状,无进气输液,可有效避免临床污染

。4.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自本项目产品2013年

1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颁发的药品生产批件,成为西北五省

第一家获得该类产品生产资质的企业,填补了新疆此类市场

的空白。同时公司就该产品也积极申报了新疆药学会等医药

行业部门的新产品鉴定工作,并与同年2013年10月获得自治

区新产品鉴定,获得新产品鉴定证书。之后公司即快速进行

了产品转化的相关前期工作,包括该项目产品产业化生产线

的设计、改造和国家新版GMP认证工作和市场前期铺垫推广

工作等,新建了单班年产能4000万袋的本项目产品的规模生

产线,带动了医药内包材产业的同步发展。目前,公司生产的

本项目产品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已覆盖疆内三甲以上医疗机

构和全疆各基层医疗机构,大大提高了新疆人民的用药安全

。直立袋上市以来,产品自检合格率达到了100%,新疆各地州

医院临床使用反馈良好。

/828/ 一种自组装形成尺寸可控的硅纳米晶薄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自组装形成尺寸可控的硅纳米晶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组装形成尺寸可控的硅纳米晶薄

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首先,镀膜前预处理后利用A

r离子对Si靶和C靶进行磁控共溅射,调整Si和C靶的溅射功率

,在硅和玻璃基体上交替沉积多层结构的非晶硅/碳薄膜;然

后,在氮气气氛中分阶段退火,形成α-SiC/nc-Si多层结构薄

膜。此类薄膜形成的硅纳米晶尺寸在2-10nm范围内可控,同

时硅纳米晶的密度亦可控,此尺寸范围的硅纳米晶的光学带

隙在2.7-1.8eV范围内可控改变。本发明超晶格结构Si/C多

/828/ 一种自组装形成尺寸可控的硅纳米晶薄膜的制备方法

层薄膜形成尺寸和密度可控的硅纳米晶,进而调整其吸收光

谱范围,并显著提高所用材料光电转换效率。此类薄膜有望

大幅提高硅基光伏器件的光吸收范围和光电转换效率。一种

自组装形成尺寸可控的硅纳米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选用玻璃或者单晶硅片作为衬

底,并进行镀膜前预处理;2)Ar气作为溅射气氛,在对基体施

加偏压的条件下,采用射频和直流电源分别对硅靶和碳靶进

行磁控共溅射,在玻璃或者硅基体上交替沉积非晶硅/碳超晶

格结构多层薄膜;交替沉积是首先在基片上沉积一层碳,厚度

为10nm,其次一层硅一层碳交替沉积为多层超晶格薄膜,其中

,碳层厚度保持为10nm,改变硅层厚度,使硅层厚度/碳层厚度

比在0.5-3之间变化;3)镀膜完成后,原位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

谱检测;4)在氮气下分阶段进行退火处理;5)进行微观结构和

性能检测。

/829/ 无毒、高性能非PVC医用塑胶材料研发与生产
无毒、高性能非PVC医用塑胶材料研发与生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进行了无毒、高性能非PVC医用塑胶材料研

发与生产。重点解决了塑料与橡胶之间的分子相融性问题,

无其他任何的加工油和增塑剂等添加剂,制备出了透明性和

柔软性好、无毒环保、易回收的一次性输液容器的塑胶原料

。该项目自主研发代替进口非PVC医用塑胶原料,填补国内空

白。通过该项目的不懈努力实现非PVC医用塑胶原料的国产

化,对我国在橡塑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具有重大的意义。

/830/ 基于RNA-seq技术的花斑裸鲤低氧适应研究
基于RNA-seq技术的花斑裸鲤低氧适应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项目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开展了花斑裸鲤混

合组织转录本组装,低氧胁迫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低氧适

应pathway富集分析,低氧胁迫miRNA-mRNA关联分析,珠蛋白

家族成员的低氧胁迫应答;促红细胞生成素低氧胁迫应答;T

oll样受体家族成员鉴定和低氧应答。结果发现:(1)低氧

条件下花斑裸鲤肝胰脏、心脏、血液、脑和肌肉中分别有2

8、30、74、48和282个差异表达基因。应对低氧环境花斑裸

鲤将加强糖酵解途径功能和糖异生作用,增强抗氧化防御系

/830/ 基于RNA-seq技术的花斑裸鲤低氧适应研究

统,抑制能量消耗进程,促进损伤细胞的凋亡,从而提高机体

的低氧耐受和存活能力;(2)低氧条件下,花斑裸鲤各组织

HbA和HbB表达量显著下降,引发Hb转录机器的关闭,启动节能

机制。同时,肾脏不但是裂腹鱼亚科鱼类红细胞生成的主要

器官,而且是红细胞的储存组织,在花斑裸鲤低氧耐受中发挥

重要作用;(3)花斑裸鲤拥有1个Mb基因和2个Cygb旁系同源

基因,均为氧敏感基因。Mb在心脏供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

用,与低氧条件下心肌细胞的存活有关;Cygb1和Cygb2为体细

胞供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用的组织器官有所不同;(4)

花斑裸鲤EPO和EPOR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均未经

历适应性正向选择。EPO在花斑裸鲤运动、神经营养和神经

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在花斑裸鲤中鉴定到18个T

LR家族成员,应对低氧环境花斑裸鲤TLR家族表现出明显的组

织特异性表达,这是缺氧诱发机体损伤的组织特异性免疫应

答反应。项目结果为揭示高原土著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环境的

适应机制积累科学数据,同时为高原土著鱼类的资源保护和

创新利用奠定了基础。项目执行期间,发表论文6篇,其中SC

I4篇,中文2篇,参编英文专著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831/ 赛瓦压裂拖车自动控制系统V1.0
赛瓦压裂拖车自动控制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创作目的:为了使压裂作业过程更为安全可靠及准

确,操作快捷方便系统包括单压裂拖车单独控制,机组整压裂

拖车编组控制,机组总急停控制,机组总快捷停控制等。单压

裂拖车单独控制:包括发动机启动,发动机停止,发动机急停

,快捷停(一健怠速,空档,刹车),档位设定,油门升降,超压

复位,试压测试。机组编组控制:编组控制就是将某些压裂

拖车设置为一组,选定该组后同时控制其档位和油门。编组

后的控制包括档位控制,油门控制,快捷停控制。机组总急停

/831/ 赛瓦压裂拖车自动控制系统V1.0

控制:按键“急停”,并确认后将对网络上所有压裂拖车进

行发动机急停控制。西门子S7-300控制压裂拖车,控制发动

机油门和传动箱档位。模拟控制发动机油门和传动箱档位发

动机控制:包括发动机启动、停止,急停,发动机油门升级控

制发动机控制模拟:模拟发动机油门升降控制,模拟发动机

油门转速传动箱档位控制:控制传动箱档位传动箱档位控制

模拟:模拟传动箱档位控制,模拟大泵排量技术成熟度高,适

用于油田压裂设备,安全性好。系统包括单压裂拖车单独控

制,机组整压裂拖车编组控制,机组总急停控制,机组总快捷

停控制等。单压裂拖车单独控制:包括发动机启动,发动机

停止,发动机急停,快捷停(一健怠速,空档,刹车),档位设

定,油门升降,超压复位,试压测试。机组编组控制:编组控

制就是将某些压裂拖车设置为一组,选定该组后同时控制其

档位和油门。编组后的控制包括档位控制,油门控制,快捷停

控制。机组总急停控制:按键“急停”,并确认后将对网络

上所有压裂拖车进行发动机急停控制。机组总快捷停控制:

按键“快捷停”,并确认后将对网络上所有压裂拖车进行快

捷停控制(空档,怠速,刹车同时完成)。再次按键并确认后

,将取消快捷停保持状态。只有快捷停状态取消后,才可能对

压裂拖车进行档位和油门控制。

/832/ 基于富勒烯的纳米光敏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
基于富勒烯的纳米光敏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高效的光敏剂对肿瘤防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

富勒烯量子产额高、光敏性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以及纳米颗

粒的优良特性,设计合成制备了三种新型的基于不同结构富

勒烯衍生物的纳米光敏剂,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文献报道。其

一是合成了富勒烯双加成吡咯烷的四种同分异构体,二为富

勒烯双加成氨基酸,第三种为富勒烯修饰的RGD肽,利用RGD肽

的导向性,得到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光敏剂;建立了富勒烯双

加成氨基酸/多肽的合成方法,应用该方法,可变换链接的多

/832/ 基于富勒烯的纳米光敏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

肽序列得到不同特性的靶向光敏剂。建立了富勒烯衍生物纳

米颗粒水悬液的制备方法,将化学修饰与纳米颗粒水悬液相

结合,方法简单易行,纳米体系均匀稳定。制备了包括n-Fpy

、n-Fbpy、n-FD、n-FV、n-FbD、n-FbG、n-FbV、n-FP、n-

FbP等纳米颗粒水悬液,表征显示制备的纳米颗粒水溶液具有

很好的形貌特征和分散性质;适合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为

富勒烯衍生物在纳米医学及肿瘤光动力学疗法中的开发应用

提供技术支持。比较研究了制备的纳米光敏剂对细胞生长增

值的影响、细胞毒性及光敏性等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结果显

示本项目制备的纳米光敏剂光敏性能良好,光照后对细胞的

抑制作用显著提高,将细胞周期阻断在G2/M期。制备的纳米

光敏剂均具有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与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密切相关。研究比

较了设计合成的不同结构的纳米光敏剂的细胞毒性及抗肿瘤

活性,筛选出具有突出光致细胞毒性的富勒烯衍生物。富勒

烯双加成吡咯烷的四种同分异构体中n-Fbpy2性能最优,FbD

优于FbG,富勒烯双加成衍生物优于相应的单加成衍生物。发

现活性基团的性质及加成的位置和构象对其生物学效应也有

很大的影响。为阐明富勒烯光动力疗法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为富勒烯衍生物的医学生物应用和抗肿瘤药物的分子设计提

供一些新的思路与参考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

应用价值。

/833/ 酵素和纳米硒在芽菜生长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酵素和纳米硒在芽菜生长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经过3年的系统研究,在实验室科学研究基础上,进

行了酵素和纳米硒在芽苗菜生产的中试和产业化推广,完成

了项目主要技术指标:①确定了适宜大豆芽生长的酵素种类

和推荐浓度;②确定了适宜绿豆芽生长的酵素种类和浓度;③确

定了适宜大豆芽和绿豆芽生长的纳米硒浓度。实现了大豆芽

和绿豆芽产量提高5%以上的任务目标,实现了酵素和纳米硒

在芽苗菜生产中的产业化。1实验室科学研究。本项目经过

实验室科学研究,探索出了适合大豆芽和绿豆芽浸种、喷淋

/833/ 酵素和纳米硒在芽菜生长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的适宜的酵素种类,结合生产、经济方面因素,确定了主要的

相关技术指标:(1)对于大豆芽,确定了最佳酵素品种为大

豆酵素,其适宜的浸种和喷淋浓度为大豆酵素400-600倍稀释

液;(2)对于绿豆芽,确定了最佳酵素品种为绿豆酵素,其适

宜的浸种和喷淋浓度为绿豆酵素400-600倍液;(3)对于大

豆芽、绿豆芽,确定了纳米硒1000mg/L浓度下,最适宜的稀释

浓度为400-600倍液。利用酵素或酵素复配中微量元素对豆

芽生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提高生物产量,预防变质

;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了多

酚化合物含量,提高了抗氧化力,改善品质,提高适口性。酵

素提高豆芽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的研究有待于深入研究。纳米

硒的吸收率随着浓度的减低,吸收率逐渐提高。纳米硒的吸

收率明显高于亚硒酸钠。酵素、酵素与亚硒酸钠配合、纳米

硒应用与芽苗菜生产均有显著提高品质,增加总黄酮、总酚

含量,抗氧化性能提高。2酵素和纳米硒的中试及产业化研究

在工厂化条件下酵素和纳米硒对大豆芽和绿豆芽生长指标的

影响。从生物产量来看,用酵素处理的大豆芽生物产量均高

于CK,其增产幅度为8.51%-13.66%;用酵素处理的绿豆芽生物

产量均高于CK,其增产幅度为7.36%-8.96%。各处理的酵素豆

芽形态整齐、芽体茁壮,芽体舒展,色泽纯正,手感舒爽,有清

香气味,均无腐烂现象。纳米硒处理大豆和绿豆,其生物产量

和产出比有所增加,大豆芽增产幅度为5.3%-7.4%;绿豆芽增

产幅度为7.8%-17.6%。大豆芽、绿豆芽均无腐烂现象。

/834/ 魔芋葡甘聚糖纯化和分子改性研究
魔芋葡甘聚糖纯化和分子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魔芋葡甘露聚糖一种流体半纤维素,具有吸水性强

、粘度高和膨胀力大等特点和独到的理化性能,广泛应用于

食品、医药和工业等行业。但主要产品形式魔芋精粉中的葡

甘聚糖含量仅为70%-78%(少数纯化的微粉可达到85%),尚含

有纤维素、矿物质和生物碱等多种杂质,存在腥味浓、透明

度差、溶胀速度慢、分子稳定性较差、易被微生物降解等问

题,因此提高魔芋葡甘聚糖纯度是扩展提高葡甘聚糖利用价

值的关键技术难题。国内研究开发的分离纯化魔芋葡甘聚糖

/834/ 魔芋葡甘聚糖纯化和分子改性研究

的方法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在重庆市级科

技攻关计划项目“魔芋葡甘聚糖纯化和分子改性研究”的支

持下,西南大学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纯化魔芋葡甘

聚糖的新方法-酸性乙醇纯化法。采用该法二次洗脱可使魔

芋精粉中的葡甘聚糖含量大幅度提高到99%,并在该基础上

创新建立了乙酸磷酸复合酯化改性新方法,可以使魔芋葡甘

聚糖样品的抗菌能力比对照增长48小时以上,并制备出抗菌

性强的高纯度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胶囊。该成果的应用具广阔

的市场前景,将对于中国开发食品添加剂或制作减肥保健制

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835/ 新型索膜结构的分析理论、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新型索膜结构的分析理论、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新型索膜结构的分析理论、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由上海交通大学从2001年开始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技术研

究,先后承担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科研课题。于

2006年联合上海太阳膜结构有限公司开展大型索膜结构工程

的设计技术与应用研究,历时10年。根据索膜柔性张力结构

的全生命周期分析,预应力是其核心、关键基础。通过建立

完善的预应力分析理论、设计方法、施工方法,可保障预应

力精确、形态合理,进而提高结构性能、提高抗风能力。研

/835/ 新型索膜结构的分析理论、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究成果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提出了柔性张力结

构体系全过程分析的状态、参数与数理模型,阐明了状态间

的物理、数理逻辑,完善了索膜结构分析理论,构建了索网

、张拉膜、充气膜的全过程分析模型;柔性张力结构的零应

力态是结构计算分析的基础,建立了基于广义逆的逆向非线

性迭代法,从找形平衡形态弹性化后逆向解析求出零应力态

;预应力是柔性张力结构体系维持形态和刚度的关键,零应

力态体系为非几何稳定的机构态,基于能量原理,引入可行

自应力模态的初始应力小量假设,以索元无应力长度为基准

,建立了预应力导入计算方法,由边界点移动或附加牵引索

的长度变化实现;张拉成形过程是一个机构运动和弹性变形

强耦合的非线性运动过程,建立了基于动力松弛法与抛物线

模拟索元的正向张拉成形分析方法、基于广义逆与悬链线索

单元的正向张拉成形分析理论、基于五节点索元和温度模拟

索长变化的非线性有限元逆向张拉成形分析方法;找力分析

是找形的逆分析,提出了基于线性调整理论的找力分析方法

,以节点不平衡力残差平方和最小为极值条件;针对复杂工

程问题,提出了基于找力分析的找形分析方法、基于力密度

法的一致协同找形分析方法、基于单元生死技术的协同找形

分析方法、非线性力密度找形分析方法、考虑重力效应的找

形分析方法,解决了大型工程的关键设计分析问题;索膜结

构存在复杂的接触现象,索-膜、钢构-膜接触对是典型的

膜接触问题,其对索膜结构受力有重要影响,建立了基于神

/835/ 新型索膜结构的分析理论、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经网络法的膜接触分析方法;索膜结构形体复杂,是风敏感

结构,建立了有效的数值风洞模拟方法,探究了流固耦合机

理、附加质量与湿模态,研究了风振分析方法、风振特征;

根据钢索制作误差,建立了索长正态分布、极值分布误差概

率模型,通过随机方法确定索长无应力长度,通过预应力分

析评价其影响,为索网体系制作和安装提供依据。建立了索

膜结构完善的设计技术体系,从选型、选材、设计、分析、

制作,被行业界广泛接受;通过大量的膜材系列试验,形成

了膜材参数库,为膜材设计强度取值及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研制了新型多功能双轴拉伸膜材试验机,可完成日本和德国

膜结构规程建议双轴拉伸试验,以及进行膜材本构、撕裂、

徐变、应变补偿等试验;针对世博轴超大型索膜结构,研究

了大面积双层膜补强技术,解决了其协同受力、制作工艺、

设计强度取值的关键设计问题;单层膜材热阻值小,通过双

层膜、三层膜以及增加半透明保温玻璃棉,从而实现膜结构

的节能指标;研究了系列新型膜材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技术,

包括ePTFE膜、网格膜、Kapton、Vectra薄膜等;研究开发

了系列的膜细部设计技术,定制膜节点铝合金型材连接件;

建立了先进的CAM制造技术、数控裁剪,膜裁片精密加工;

不同于普通膜拉紧器,采用螺杆丝杠与千斤顶结合实现高膜

面张力,且控制精确。“新型索膜结构的分析理论、设计关

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型索膜结构工

/835/ 新型索膜结构的分析理论、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2010年上海世

博会的世博轴、挪威馆、德国馆,2010年广州亚运会海心沙

看台,2011年大运会的宝安体育场,以及佛山游泳馆、章丘

体育馆、惠州体育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新加坡SICC等,

并在研制飞艇、薄膜天线等特殊新型索膜结构应用。

/836/ 黑木耳袋栽技术
黑木耳袋栽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黑木耳袋栽生产是八十年代食用菌试验、研究的重

点课题之一,袋栽可常年工厂化生产,产量高,成本低,品

质好,周期短,不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而且节约大批木

材,充分利用林副产品(木屑)。

/837/ 抗圾纤冲剂对免疫损伤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实验研究
抗圾纤冲剂对免疫损伤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实验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基础研究表明,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与肝纤维化

密切相关。在我国,目前仍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左右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人。在这些乙肝病毒携带

者中,有25%~40%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的患

者每年有6%的病人可发展为肝细胞癌。因此,慢性乙型肝

炎等慢性肝病及其所致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已是严重危害

人类身体健康及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肝纤维

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是由各种

/837/ 抗圾纤冲剂对免疫损伤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实验研究

致病因子引起肝脏慢性损伤和炎症,激活肝内星状细胞(H

SC),使其转变为肌成纤维样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armatrix,ECM),特别是胶原蛋白,由于细胞外

基质分泌增多,降解减少,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肝脏过度沉积

而致纤维化,严重时则发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的基础上部

分病人可转变为肝细胞癌。随着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进一步

阐明,寻找有效防治肝纤维化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的

重点、热点也是难点。但至今尚未有公认有效的抗肝纤维化

药物,因此,抗肝纤维化阻止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仍是

医学界面临的世界难题。本课题采用抗肝纤冲剂对鼠肝纤维

化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抗肝纤冲剂对鼠肝纤维化有明

显阻断作用,能促进肝内胶原的降解与吸收,其机理与抑制

肝内转化生长因子-1(TGF-1)及smad蛋白信号转导有关。

这为临床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了

分子病理学的实验理论依据。鉴于我国人口多,各种慢性肝

病如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慢性血吸虫肝病及慢性酒精性肝

病等,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因此采用中医中药对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积极抗肝纤维化治疗,有着广阔的应

用前景,则可阻止许许多多慢性肝病患者免于发展为肝硬化

及肝细胞癌,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故将会带来极大的社会效

益。其推广措施包括:一是尽快发表学术论文,扩大影响面

;二是参加多种学术交流活动,进行广泛学术交流;三是尽

快促成医院及集团公司对该制剂进行深入的开发,为广大肝

/837/ 抗圾纤冲剂对免疫损伤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实验研究

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

/838/ 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是渤海油

脂工业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院校进行的一

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该项目独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脂

加工技术,创立了中国磷脂加工产业体系,消除了由油脚废

弃或生产黑脂酸带来的污染,使油脂行业每年减少废酸水排

放300多万吨。渤海油脂通过科技攻关,凭借独有的膜过滤

生产技术的创新性,产品品质优异,无溶剂残留、天然环保

完全能够替代进口。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大豆产品加工

/838/ 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空白,也为今后国内农副产品深加工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滨州市科技局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

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

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积极引导全市大中型企业与高等

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关系,有效

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提升。

/839/ 罗汉果的水培方法
罗汉果的水培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课题的来源及背景本专利是根据广西罗汉果产

业特别是组培育苗产业面临的炼苗难成活率低、生长势弱等

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改良研究,属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罗汉果质量改进和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内容之一。发明权

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罗

汉果是葫芦科罗汉果属的多年生藤本植物,是中国特有的药

用和甜料植物,不仅是药典收载的中药品种,也是卫生部、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录的中药,

/839/ 罗汉果的水培方法

是广西著名的道地药材。目前罗汉果的种苗繁殖主要以组织

培养为主,因此组培苗的移栽成活至关重要,常规的组培苗移

栽主要以移栽到大棚营养杯为主,但是水肥施用并不好控制

,过早施用容易烧苗,过迟施用则难以满足生长要求,生长迟

缓。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罗汉果组培苗水培技术,完全按植

物的生理周期供给水、肥、气、温、光,使得罗汉果组培苗

生长良好,以提高罗汉果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速度。

同时由于水培靠的是人工气候,不受自然水、温、光的影响

,可以周年进行生产,打破了季节的限制,大大的提高罗汉果

种苗的生产效率。三、主要论点及论据发明一种罗汉果的水

培方法,解决组培苗炼苗过程中成活率低、生长势弱等问题

,且不受自然水、温、光的影响,可以周年进行生产,打破了

季节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组培苗的利用率。四、创见与创

新提供一种罗汉果组培苗的水培方法。五、社会经济效益及

存在问题1、社会经济效益本专利暂还未进行转化,但本专利

研究成果为建立一种罗汉果的水培方法,该方法在罗汉果组

培苗的炼苗移栽过程中,可以极大减少传统土壤移栽过程成

活率低、生长势弱、发根慢等问题的发生,提高罗汉果组培

苗的使用率,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且水培生根快,根系粗壮

,育苗周期短,水培苗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移栽成活率高

,为罗汉果的组培苗产业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移栽炼苗方

式。2、存在的问题水培过程根系发达,需要适当控根。六、

历年获奖情况未进行成果登记,未获得任何奖项。七、成果

/839/ 罗汉果的水培方法

简介本发明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罗汉果质量改进

和综合开发利用》中的组培苗育苗改进部分的内容,具体要

求为建立矮壮苗培育技术,增强种苗抵御倒春寒,简化种苗大

田移栽对套袋保护措施的要求,种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并优化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汉果的水

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栽:将消毒后的罗汉果生根苗的基

部用海绵包覆,之后将其移栽入储有水培营养液的栽培槽中

,使罗汉果生根苗的根系的1/2~5/6浸入水培营养液中;水培

管理:罗汉果生根苗移栽后,保持水培营养液的pH值为5.5~

6.5之间,每天向管体中通入空气30min,当水培营养液浸没罗

汉果的根系不超过1/3时,则更换水培营养液。采用本发明水

培的罗汉果,其水培营养液可满足植株生长需求,经水培培养

的罗汉果生根苗,其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叶色浓绿,转移到大

田种植时能很快就能恢复生长势,符合生产需求。

/840/ 中华馒头工业化生产线和生产技术开发
中华馒头工业化生产线和生产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该项目旨在开发推广前所未有的馒头工业化生产成

套设备和生产技术,采用独立发酵-成型-排放醒发-汽蒸-冷

却等自动化生产工艺,实现馒头的规模化生产、贮存、配送

一体化。

/841/ 生物高分子聚乳酸合成新技术及应用
生物高分子聚乳酸合成新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为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豫科条

[2011]43号),项目名称为“生物高分子聚乳酸合成新技术

及应用”,项目编号为112102210006。我国的白色污染情况

十分严重,已引起国家和环保部门的日益重视。近几年,各项

法规政策相继出台,对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开发也提供了越

来越多的资金支持。在我国发布的2000-2005年国家《纺织

行业科技发展项目指南》中,“聚乳酸纤维的开发及其应用

”项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

/841/ 生物高分子聚乳酸合成新技术及应用

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

订)》,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2

006年,国家发改委又启动了关于推广生物质生物降解材料发

展的专项基金项目;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限塑

令”,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

加大,可降解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生物

降解材料的开发应用必将催生一个新的生态产业。近年来,

造成严重雾霾天气的大气悬浮颗粒物,尤其是粒径≤2.5微米

的颗粒物(PM2.5),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较大的大气颗

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大

气中停留时间长,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2013年10月,世

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

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此外

,PM2.5吸附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可显著提高

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机率。因此,在高PM2.5浓度环境中,

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PM2.5颗粒太细小,一般

常规口罩、有活性炭滤片的口罩以及普通医用口罩等并不能

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本项目开展

了聚乳酸合成及纤维膜制备方面的研究,目的是制备一种在

自然界中可生物降解的纤维膜材料,并将其应用于PM2.5防护

口罩。本项目对聚乳酸的合成及纤维膜的制备进行了研究,

具体包括:详细研究了以乳酸为原料制备丙交酯的方法,通

过使用SnCl2、ZnO、Sn(Oct)2等其中一种或将两种催化剂

/841/ 生物高分子聚乳酸合成新技术及应用

相结合,研究了脱水温度、脱水时间、解聚温度等因素对丙

交酯产率的影响。然后使用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高分子量聚

乳酸,同时采用羟基封端的PCL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丙交酯

开环制备三嵌段共聚物(PLA-PCL-PLA),再以1,6-己二异氰

酸酯为扩链剂,在氯仿溶液中扩链,制备具有相对较高分子量

且有固定PCL含量的PLA/PCL多嵌段共聚物,并使用聚乳酸溶

液的静电纺丝制备纤维膜。研究发现,该纤维膜具有良好的

透气性和阻隔性。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使用催

化剂SnCl2、复合催化剂ZnO和Sn(Oct)2制备了高产率的丙

交酯。(2)利用开环聚合制备了PLA/PCL三嵌段共聚物,并

首次使用端异氰酸酯的PCL进行扩链反应,制备了高分子量、

结构明确的多嵌段增韧聚乳酸共聚物,研究了多嵌段的PCL链

段含量对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3)研究了聚乳酸

纤维膜的透气性和透过性,为聚乳酸通过静电纺丝制备防PM

2.5的口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拓宽了聚乳酸应用开发的领域

。本项目开发的聚乳酸纤维膜除可应用于PM2.5防护口罩外

,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空气净化、水净化等领域,并带来较

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由于聚乳酸的产业化有巨大发

展应用前景,近十年来,有关聚乳酸的研究和产业化正受到世

界各国政府、企业界和研究机构的普遍关注。聚乳酸原材料

的生产在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已初步形成产业,年生产能力

目前已超过26000吨。目前,国内在乳酸的纯化、聚乳酸的合

/841/ 生物高分子聚乳酸合成新技术及应用

成、高分子量聚乳酸制备研究等方面还刚刚起步,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新型绿色聚乳酸及其相关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我

省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通过玉米深加工得到乳酸,再

以乳酸为原料合成聚乳酸,进而发展相关工业产品,对提高农

产品的竞争力、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842/ 利用复合生物酶靶向酶解技术提取制备咸味食品香精及调味料
利用复合生物酶靶向酶解技术提取制备咸味食品香精及调味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以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经济鱼类以及畜禽肉骨

为原料,建立稳定工业用食品蛋白酶复合催化技术体系,提取

经济鱼类以及畜禽肉骨蛋白;筛选合适的糖基化供体(寡聚

糖及还原单糖),优化蛋白与糖基化供体的配比、加热方式

、反应温度以及时间,获得风味独特的糖蛋白复合物,再通过

配比调香,开发天然咸味食品香料和复合调味料。

/843/ 基于并联LC谐振器加载的通带嵌入型频率选择吸波体
基于并联LC谐振器加载的通带嵌入型频率选择吸波体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频率选择吸波体具有通带低损耗透波,阻带显著吸

波的滤波特性。相较于传统的频率选择表面,能够避免带外

镜面反射。在保证被防护设备整体性能的同时,实现双基站

雷达散射截面积减缩,达到隐身的目的。最早的频率选择吸

波体以吸波透波罩的形式出现,该结构为包括一层带通FSS和

一层电阻性的吸波表面的复合多层结构。现有频率选择吸波

体结构通过将吸波体的通带和吸波带频段分开设置,使吸波

体结构的通带位于吸波带以上频段,从而降低吸波带频段内

/843/ 基于并联LC谐振器加载的通带嵌入型频率选择吸波体

的电磁反射。但该结构会在通带和吸波带之间形成较宽的频

率间隙,且关于通带对称的另一侧的频段内仍存在强电磁反

射。具有嵌入型通带特性的频率选择吸波体便能克服这些不

足。现有的具有嵌入型通带特性的频率选择吸波体结构包含

吸波层,支撑层和透波层。根据所需滤波特性构建等效电路

从而得到电路参数,在吸波层上加载电阻元件来实现吸波的

效果,构成频率选择吸波体。然后再在电阻元件两端加载的

串联LC谐振器,构成通带嵌入型频率选择吸波体。在谐振时

,串联LC谐振器阻抗为零,相当于一根导线连接金电阻两端使

得电阻短路,此时电阻不消耗能量,屏蔽了吸波层的吸波效果

,而在谐振频率两侧的频段依旧保持吸波特性,实现了通带嵌

入特性。正因如此,这种结构必须要引入额外的串联LC偏置

支路。如2017年,OmarAA和ShenZ等人在期刊《IEEETransac

tionsonAntennas&Propagation》第PP卷99期第1页发表的

文章“AbsorptiveFrequency-SelectiveReflectionandTra

nsmissionStructures”中,公开了一种三维的通带嵌入型吸

波体结构,该结构由沿xyz坐标轴周期排列的单元组成。单元

包括两层介质板和一个二面角形的导体平板,介质板上印制

微带线,微带线上和微带线与导体平板之间加载了电阻用以

实现吸波功能。为了实现通带嵌入的目的,其每个电阻两端

均连接一条串联LC谐振支路,这样造成了结构复杂化且不易

于加工。又如2017年,ShangY,ShenZ和XiaoS.等人在期刊《

IEEETransactionsonAntennas&Propagation》第62卷11期

/843/ 基于并联LC谐振器加载的通带嵌入型频率选择吸波体

5581-5589页发表的文章“Frequency-SelectiveRasorberB

asedonSquare-LoopandCross-DipoleArrays”中公开了一种

基于方形环和交叉偶极子阵列的通带嵌入型频率选择吸波体

结构,该结构由在xoy面上周期排列的单元组成。单元包括两

层介质板,上层介质板印制方形环和交叉偶极子形状,在方形

环每条边和交叉偶极子中间加载了电阻用来实现吸波功能,

又分别设计偏置串联LC谐振支路,实现通带嵌入的目的。这

种额外的偏置串联LC谐振支路使得结构复杂、线路冗杂、集

成度低,还得根据吸波体的结构单独设计,否则会降低吸波体

的吸波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LC谐振器加载的通

带嵌入型频率选择吸波体,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的问

题,包括个周期性排列的吸波体单元,吸波体单元包括上下级

联中间设有空气层的通带嵌入型吸波结构和带通频率选择结

构;通带嵌入型吸波结构,包括第一介质板,其下表面印制有

四个条状贴片,上表面印制有加载并联LC谐振器和电阻的耶

路撒冷十字形贴片,二者通过金属化过孔连接;带通频率选择

结构,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二介质板和第三介质板;所述第二介

质板的上表面印制有第一方形环贴片和位于其内部的第一末

端蜿蜒十字形贴片;第三介质板的上表面印制有标准十字形

贴片,下表面印制有第二方形环贴片和位于其内部的第二末

端蜿蜒十字形贴片。

/844/ 钛合金TC18铣削过程铣削力建模方法
钛合金TC18铣削过程铣削力建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建立了切削成形过程的物理仿真模型:全面阐明了

从切削力到表面误差的建模仿真机理,构造出表面误差仿真

新算法,发现了等相宽以及铣削力的”三元”现象等重要机

理,建立了切削力系数与偏心参数的高效标定方法,发现底刃

对铣削力有重要贡献的重要结论。揭示了切削力模型与颤振

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如破烂以往模型的片面性,建立了从切

削变形时域仿真到多延时动力学颤振稳定性分析的稳定性状

态判据,结合实验阐明了不同铣削力模型对稳定性叶瓣图的

/844/ 钛合金TC18铣削过程铣削力建模方法

影响规律,发现瞬态铣削力模型对铣削稳定性有不容忽视的

影响。

/845/ 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
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产品研制的目的和意义:GC-9560-HG氦离子化

气相色谱仪属先进制造领域的高性能分析仪器,符合《国家

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并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

和产品目录》。1.提高气体工业的产品检测能力,准确分析

高纯气体中的痕量杂质,促进气体工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气

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目前在国内的高端气体产品

市场中,林德、梅塞尔、法液空等少数几家国外跨国公司占

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打

/845/ 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

破跨国公司的垄断,国内气体工业正处在由普通工业用气向

着产品纯度更高、竞争力更强的高纯和超高纯气体行业转变

的关键时期,准确分析气体中的痕量杂质是实现气体工业实

现产品质量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性工作。高纯和超高

纯气体中微量杂质的分析一直是色谱分析的难点,分析手段

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气体工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在高纯气

体分析领域多数采用的热导(TCD)检测器由于灵敏度有限,

很难测定5ppm以下的杂质;氧化锆检测器由于是一种选择性

的检测器,只能分析少数几种气体杂质;而氩离子检测器又

往往带有放射源,均无法很好地完成高纯气体中痕量杂质的

分析。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配备的脉冲放电氦离

子化检测器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通用型检测器,对几乎所有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有很高的响应,是唯一能够检测至ng/

g(ppb)级的检测器,特别适合高纯气体中痕量杂质的检测。

该产品采用四阀五柱的中心切割与反吹技术,辅以多柱箱分

离系统,一台仪器即可完成如高纯氢气、高纯氮气、高纯氧

气、高纯氦气、高纯氩气、高纯二氧化碳以及氖气、氪气、

氙气等稀有气体中痕量杂质的准确测定。2.开创性地建立完

整硅烷、磷烷、砷烷、硼烷等易燃或有毒电子工业用气痕量

杂质分析的解决方案,为半导体行业和多晶硅行业的发展提

供基本数据的支持:硅烷、磷烷、硼烷和砷烷等电子工业用

气体是半导体行业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

其中硅烷还是多晶硅行业用来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重要原

/845/ 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

材料之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

重要体现,多晶硅行业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新能

源已经在国家新能源产业规划中得以明确,国家将加大对太

阳能硅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以实施国家调整

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和加快发展绿色能源,实现国民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下,国内半导

体和多晶硅行业均迅猛发展,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

,作为基础原材料的硅烷等电子工业用气体的纯度却成为制

约我国半导体和多晶硅行业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GC-

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配备了专用的电子气体取样及

尾气处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硅烷遇氧自燃、有毒样品尾气

排放等分析难题,同时其配备的高灵敏度的氦离子化检测器

对硅烷中的杂质的最小检测限可达20ppb,可以有效地完成

硅烷等电子工业用气中痕量杂质的定量分析。3.承担国家标

准的制定工作,规范气体行业的产品检测方法,推进氦离子

化气相色谱仪的普及,促进气体工业和半导体、多晶硅行业

的技术进步:新制定的GB/T8979-2008《高纯氮》、GB/T14

599-2008《高纯氧》、GB/T4844.3-1995《高纯氦》以及GB

/T4842-2006《氩》等国家标准中均规定采用氦离子化检测

器替换原有的热导等检测器作为检测高纯气体和电子工业用

气体的手段,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主要起草

任务的国家标准《气体分析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也正在制

/845/ GC-9560-HG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

定之中,不久将正式公布实施。随着新的国家标准的陆续颁

布实施,必将推进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在国内气体产品检测

领域的普及。而作为进口仪器的替代产品,GC-9560-HG氦离

子化气相色谱仪的研制和生产可以打破国外产品在该行业的

垄断,大幅降低客户的采购成本,其在国内的应用和普及将

大大提升国内气体公司的产品检测能力,促进整个气体工业

的产品实现升级换代,改善国内气体工业只能在低端产品进

行价格竞争的现状,对整个气体工业乃至半导体工业以及多

晶硅行业的发展均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846/ 皂甙-葡萄糖糖苷酶反应的研究
皂甙-葡萄糖糖苷酶反应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主要研究了中草药皂苷(皂甙)糖苷酶:发

现了四种人参皂苷糖苷酶,也发现其他皂苷糖苷酶,如白头

翁、穿山龙、七叶皂苷酶。人参皂苷糖苷酶不遵守国际酶学

上的传统的糖苷酶规律:水解皂苷糖基时,对甙元种类和糖

基位置选择性高;但,对糖的种类选择性低,水解多种糖基

。弄清了皂苷酶在极端恶劣发酵条件下才产酶的分子机理。

建立了利用人参皂苷糖苷酶,酶转化法生产高抗癌的Rh2等

人参稀有皂苷方法,比红参中的提取提高600倍,首次产业

/846/ 皂甙-葡萄糖糖苷酶反应的研究

化。研究成果在国际刊物(SCI收录)论文5篇;获得发明专

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奖4项,其中2003年国家技术

发明二等奖(F-234-2-01号),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和

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2002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

奖一项。

/847/ 基于天然薄荷脑为原料合成的凉味剂WS-3中手性右旋体的去除方法
基于天然薄荷脑为原料合成的凉味剂WS-3中手性右旋体的去除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提纯工艺技术领域,具体

涉及一种基于天然薄荷醇为原料合成的凉味剂WS-3中手性右

旋体的去除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基于天然薄荷醇为原料合成的凉味剂WS-3中手性右

旋体的去除方法,该方法是针对反应产物中凉味剂WS-3的右

旋体及其它杂质的纯化处理,纯化处理包括蒸馏、结晶、重

结晶、离心、烘干以及后处理各单元过程,最终得到的产品

中左旋凉味剂WS-3达到国家标准和商用要求。

/848/ 加强型预成型反光标线带
加强型预成型反光标线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预成型反光标线带,

包括反光层、粘固层、基材层、纤维层、粘合剂层、隔离层

;粘固层位于反光层下方;基材层位于粘固层下方;纤维层位

于基材层下方;粘合剂层位于纤维层下方;隔离层位于粘合剂

层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型预成型反光标线带,增加了强

度、抗撕裂能力,以及减少了温差带来的收缩影响,即使在温

差较大的地方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不会出现标线带开缝的情况

/849/ 呈味核苷酸二钠(简称I+G)高活性酶法转化清洁生产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呈味核苷酸二钠(简称I+G)高活性酶法转化清洁生产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主要技术内容:本项目成果是以环境友好、条件

温和、经济效益好的生产技术代替传统技术为目标,通过基

因筛选、工程菌构建、发酵工艺优化、酶催化反应优化和高

效环保的提取技术实现。(1)选育性能优异的磷酸转移酶

生产菌株:在建立完善的高通量菌种分子选育系统基础上,

综合利用密码子优化、酶定向进化以及优化宿主和载体技术

等不同层面对微生物诱导产酶体系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

微生物的产酶能力。(2)磷酸转移酶发酵与代谢调控技术

/849/ 呈味核苷酸二钠(简称I+G)高活性酶法转化清洁生产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优化的研究:运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遗传算法、多尺度

发酵控制过程优化等各种优化方法,对影响磷酸转移酶生产

菌株发酵的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组成、PH、温度、通风

搅拌等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发酵产酶条件,提高发酵

液磷酸转移酶的酶活。(3)高效磷酸转移酶催化体系的研

究:实验考察催化体系中的pH、温度、底物浓度、磷酸供体

浓度、酶活单位量、金属离子和化学物等对核苷转化率的影

响,建立生产技术环境友好、条件温和、经济效益好的高效

磷酸转移酶催化核苷反应体,替代传统化学合成法。(4)新

型高效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研究PH和温度对核苷酸反应液

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反应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的方法,确定

优选结晶工艺条件,按照优选条件进行中试验证。(5)开展

酶催化法生产呈味核苷酸工艺上下游技术集成的中试、产业

化预实验及产业化进程。2.授权专利情况:本项目核心技术

获得6项发明专利授权以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磷

酸转移酶基因PhoC(I)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ZL201310

574198.X)、《一种利用回收磷酸盐制备缩合磷酸盐溶液的

方法》(ZL201410277272.4)、《一种肌苷菌株的生产方法

》(ZL201510909971.2)、《一种复合增味基的制备方法及

所得产品》(ZL201510400635.5)、《一种磷酸转移酶及其

编码基因与应用》(ZL200810104087.1、《一种用于高粘度

易结晶物料的双搅拌均质装置》(ZL201821185484.1)、《

一种用于易结晶、温度敏感物料的卧式浓缩装置》(ZL201

/849/ 呈味核苷酸二钠(简称I+G)高活性酶法转化清洁生产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920453641.7)。3.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成果在星湖科技

肌苷发酵车间、I+G提取后工序技改新车间进行推广应用,在

化学法生产I+G的基础上,通过发酵法产磷酸转移酶的种子及

发酵生产工艺优化,建立了完善的酶反应及后工序工艺体系

,2018年1月产业化实施后,磷酸转移酶活达到8500~10000U

/L,转化率达到96%,提高了呈味核苷酸二钠产品质量,降低了

成本,大幅降低资源的耗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项目综合

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4.应用及效益情况:实施新工

艺后,呈味核苷酸二钠(I+G)和5’-肌苷酸二钠(IMP)的

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上升,两项产品在2018、2019年销售收

入合计分别为49069、54626万元,2018、2019年毛利分别为

13725、20806万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850/ 长梗秦艽酮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长梗秦艽酮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论文信息:ZhangZ,WangS,QiuH,DuanC,DingK*,Wa

ngZ*.Waltonitoneinduces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

cellsapoptosisinvitroandinvivo.CancerLett,2009,286(

2):223-231(IF=3.7)该论文研究了长梗秦艽酮(Walton

itone,WT)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影响。AO/EB染色和流

式细胞术分析表明WT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诱导BEL-7402细胞

凋亡有关。我们用细胞凋亡基因芯片研究了WT诱导BEL-740

2细胞凋亡过程中112个关键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WT

/850/ 长梗秦艽酮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对很多凋亡基因的表达都有影响,尤其是BCL-2家族和caspa

se家族。RT-PCR和Westemblot分析表明线粒体通路和Fas/F

asL死亡受体通路都参与了WT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过程

。我们用裸鼠移植瘤模型对WT的体内抑瘤效果进行了初步评

价。结果显示,WT给药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

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综上所述,WT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

活性尤其是抗肝细胞癌活性,其作用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周

期阻滞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851/ 25500kVA硅铁电炉改造生产化学级工业硅
25500kVA硅铁电炉改造生产化学级工业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为盘活资产、优化公司产品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实现公司的发展状大,同时促进云南省工业硅产业结构调

整工作,项目在国内首次完成了对25500kVA硅铁电炉装备技

术进行优化升级,将其改造提升为符合煤焦冶炼工业硅并产

出高品质化学级工业硅生产要求的装备技术,并实现了产业

化的成功应用,平均日产量达到了48.155t,单位产品消耗硅

石2.55t/t,炭单耗1.06t/t,电极单耗58kg/t,各项技术指标

都达到了国内同行的领先水平;工业硅产品质量优于国家GB

/851/ 25500kVA硅铁电炉改造生产化学级工业硅

/T2881-2008控制标准,并能成功生产中优级2202工业硅产品

,使公司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生产2202优级产品的有机

硅原料生产基地。项目排放污染物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综合

能耗低于《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准入值及先进

值,有很好的环保及节能效果,大幅度提升了公司冶炼技术、

装备水平,项目对提升我国工业硅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有重

要的示范作用。同时增加了高品质化学级工业硅产品的产量

,推动了工业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技术性能指标

:名称25500kVA硅铁炉现25500kVA工业硅炉升级后25500kV

A工业硅炉炉壳高度4750mm5000mm5200mm炉膛深度2600mm30

00mm3100mm极心圆直径3200mm3050mm3138mm电极控制系统组

合式把持器波纹管压力环波纹管压力环炉门三开门三开门六

开门出硅口烟气共用电炉收尘系共用电炉收尘系统独立收尘

系统料管气封无无每根料管气封烟罩大门及下料系统人工点

动控制人工点动控制遥控控制

/852/ 一种含粉唑醇与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一种含粉唑醇与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

有粉唑醇与氟菌唑,其中粉唑醇与氟菌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

60∶60~1,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黑星病

、斑点落叶病。一种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

分是粉唑醇与氟菌唑,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粉唑醇1~60%

,氟菌唑1~60%。

/853/ 光电等离子消毒装置及应用系统
光电等离子消毒装置及应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类似2003年的非典SARS,2020年初爆发的COVID-20

19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球。众所周知,这类流行病毒主要是

通过呼吸系统传播,且很容易通过空气流通形成广泛传播。

因此对室(车)内空气和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是截断传

播途径的重要手段。本项目申报的创新产品光电等离子空气

消毒装置及应用系统就是因应车内和室内空气消毒及通风管

道消毒配置的一个科技创新产品,在公交车辆、车站、医院

和商业中心等众多共同场所的应用推广中,获得了良好的应

/853/ 光电等离子消毒装置及应用系统

用效果。基于爱芯环保公司多年专注的空气净化消毒科研基

础,本项目光电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及应用系统集合应用了

低温等离子技术、光催化技术、静电吸附技术、物联网技术

等关键技术,在空气净化消毒性能、臭氧控制、电磁兼容等

多方面取得科研突破,形成一个高效的动态消毒空气净化消

毒装置;结合无线物联技术,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形成有针对

性的应用解决方案。其关键创新点主要如下:1)平面格栅式

介质阻隔电离模式:它与针板电离、线板电离、陶瓷介质放

电等多种方式相比,具有绝缘安全可靠性和电离模块可扩展

优势,离子释放量高且安全可控,达到全截面均匀电离2000万

/cm3以上负离子释放量,且能防控臭氧超标。2)电离装置与

驻极熔喷布过滤器结合的动态驻极技术创新:保持稳定持久

的静电吸附效率,具有除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消毒效果。3)

采用深紫外LED与纳米材料蜂巢板结合的光催化复合消毒机

制。4)动态循环消毒机制:电离装置释放的大量负离子形成

流动空气的“主动捕获”消毒机制,与光催化定位消毒机制

形成的动态循环消毒机制,保证有人环境的持续消毒处理。

5)远程联网集控:采用智控高压电源,可定量分级调控,可远

程联网集中管理。本项目已通过车用行业严格的EMC产品认

证,已在车用行业、医疗行业、绿色酒店、轨道交通行业等

公共场所通风系统中取得成功应用。

/854/ 辣椒无缓苗水移栽技术
辣椒无缓苗水移栽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技术要点:1、对辣椒秧苗移栽地按传统方法施足

有机肥,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按一定畦宽整地作畦,当

畦面平整,无大土坨后铺盖地膜;2、用一根一头为圆锥形

、长150厘米、直径3-4厘米的定植木棒,对铺盖地膜的移栽

地按计划的株、行距打孔,孔呈漏斗状、深10-20厘米;3、

向定植孔内浇水,使定植孔局部区域土壤持水量达到饱和;

4、半个小时后定植健壮秧苗,并用畦沟中的干细土封盖好

地膜开口,定植完毕;5、次日检查地膜开口是否封盖完好

/854/ 辣椒无缓苗水移栽技术

,无需再浇缓苗水,这样定植的秧苗即可自然成活。适用范

围:本技术适合西北、西南干旱缺水地区早春大田秧苗移栽

/855/ 生物工程益生菌活性粉产业化开发
生物工程益生菌活性粉产业化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生物工程益生菌活性粉,主要是以乳酸

菌如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Pediococcus)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

erium)和片球菌属(Pediococeus)5个属以及酵母菌为菌

种,以牛乳(或含有同等乳固体的其他乳)为原料,采用连

续式在线智能化定向控制发酵技术、微胶囊技术、低温、常

温电析浓缩技术、超低温脱水技术生产的高活性乳性制品(

液、固),该产品对肠道内菌群起平衡作用,排除和抑制有

/855/ 生物工程益生菌活性粉产业化开发

害菌的繁殖;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抑制人体内癌细胞增殖,

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等,被誉为“21世纪最具活力与广阔市

场的健康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应用

情况:前景:益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食品”生产行业

,是食品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全球食品行业中占着

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报道,1997年2月--11月间德国酸奶

酪行业益生素产品的销售额达2.35亿德国马克,全年销售额

比1996年增加了100%;在瑞典,一种益生菌以发的燕麦粥,

1994年每周销量达20万升;日本的Yakult益生素产品,199

5年登陆欧洲后,在欧洲大陆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生物工程

益生菌活性粉产业化开发可以加快农村产业化步伐,优化农

业结构,加快形成企业+农户的贸工农一体产一化链条的形

成。其市场容量巨大,具有非常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856/ 饲料霉菌素吸附剂
饲料霉菌素吸附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近年来,霉菌毒素中毒事件屡屡发生。2011年12月

乳业巨头蒙牛集团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更是牵出

这一饲料业难题。霉菌毒素主要是由霉菌分泌出来的二级产

物,普遍存在于谷物和饲料中。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

道,全世界每年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平均有2%

不能食用(计成,2012);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每年给全球畜

牧业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霉菌毒素会造

成动物拒食、呕吐、腹泻,生长停滞,生产力下降甚至中毒死

/856/ 饲料霉菌素吸附剂

亡。另外,霉菌毒素还能通过乳汁、鸡蛋及其他产品转移到

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针对解决霉菌毒素污染这个复

杂的全球性难题,众多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各种抑霉、脱霉、

杀霉方面的研究工作。几十年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无机物理

吸附去毒法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

。但是目前市场上各种吸附剂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偏高。因

此,寻找更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减缓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危害是

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项目试验结果表明改性麦饭石具

有强大的吸附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能力,且对动物无毒无害,能

改善生产性能,可在饲料中使用。本课题组在试验中初步发

现,改性麦饭石对ZEN具有良好的体外吸附效果,但其吸附能

力受改性麦饭石添加量、溶液pH值、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在

ZEN(1.11mg/kg)污染日粮中添加10g/kg的改性麦饭石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毒素对断奶仔猪的负面影响。因此,开发

改性麦饭石作为霉菌毒素的吸附剂,缓解霉菌毒素对猪的毒

性,提升猪场效益和竞争力。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解决了霉菌毒素吸附剂的四大技术瓶颈,实现四大创新点

,为本企业和广大养殖业带来了效益。

/857/ 全自动30MW大型平板PECVD氮化硅覆膜系统
全自动30MW大型平板PECVD氮化硅覆膜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指标:1、可全自动或手动实现光伏电池片氮

化硅(SiNx)薄膜制备2、全程用工业微机实现自动控制3、

成膜种类:氮化硅减反射膜4、SiNx减反射膜厚度:80nm5、

成膜面积:1356mm×1356mm(平板式)6、产能:30MW/年

(1700片/每小时)7、膜厚均匀性:片内(125x125mm)≤&#

177;3%,片间≤±4%,批间≤±5%8、成膜温度:15

0~450℃连续可调;温区稳定性±1℃9、压力调节范围

:13~300Pa连续可调,闭环控制10、射频电源:40KHz11、

/857/ 全自动30MW大型平板PECVD氮化硅覆膜系统

工艺气体路数:3路(SiH4、NH3、N2、)12、淀积速率:3

0nm/min13、折射率范围:2.0~2.1批次之间的一致性:&#

177;5%(折射率误差:2.1±0.05)14、极限真空≤1Pa1

5、工作压力10~300Pa16、真空漏率≤5X10-6Pa.L/S17、具

有完善的报警功能及安全互锁装置18、设备工作条件的要求

:本工序设备需要有配电(380V)、工艺冷却水、压缩空气

、真空、氮气、氨气、硅烷、热排风等条件。应用领域:本

公司所研发生产的大型平板式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

备(PECVD)主要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制造过程中的氮化

硅(SixNy)薄膜的减反射膜制备,是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上的

关键设备之一,制备氮化硅(SixNy)采用气态源作硅源。其

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频在两平板电极之间激发气体放电形成等

离子体,高化学活性的反应物可使成膜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

行。由于平板PECVD设备在此之前国内光伏电池厂商一直采

用的均是进口产品,因此,我们公司产品出现,填补了国内

空白,扭转了国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上平板PECVD全部进

口的局面。该设备由带有升降装置的装载台、予热室、PEC

VD反应沉积室、冷却室、真空系统、气路系统、加热系统和

中频电源等组成。生产过程中所有工艺参数实行了全自动控

制;并具有高精度的压力控制系统。该设备在单/多晶硅基

底上所生长减反射膜时,片内、片间和批间均匀性和一致性

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产品说明:1、整个设备除机

架为碳钢外其余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制造;2、设备除装

/857/ 全自动30MW大型平板PECVD氮化硅覆膜系统

卸电池片用人工外其他所有工艺过程全部用工业微机实现自

动控制(包括工艺时间、温度、气体流量、阀门动作、反应

室压力);3、设备中所有关键零部件均采用国外知名大公司

产品;4、设备性能指标与德、日同类设备在同一水准,但

更优的性能价格比;5、具有完善的报警功能及安全互锁装

置;6、电极易于维护和清理。

/858/ CST2002数字压力校验仪
CST2002数字压力校验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CST2002数字压力校验仪,具有多量程压力测量及五

位半高精度直流电流和电压测量、+24V电源输出的功能;双

排荧光显示窗,可以同时显示测量的压力和电流/电压值;主

要用于校验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压力仪器仪表以及精

密压力测量等。技术指标:使用环境:温度:-10-50℃。相

对湿度:≤99%(非凝露)。气压:86-106kPa。供电电源:

专用适配电源或内置充电池供电。技术参数:压力测量范围

:-100kPa-2kPa-160MPa,最多可任选六个量程;不确定度:

/858/ CST2002数字压力校验仪

0.05%FS。电压测量:25.0000V;电流测量:25.0000mA。不

确定度:0.02%读数±0.003%量程。外形尺寸:150mm&

#215;200mm×50mm。重量:0.5kg。

/859/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一)立项背景棕壤是大连市重要商品粮生产耕地,

对保障我市粮食总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大量

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在粮食产量提高的同时,也导致土壤过度

利用而发生退化,地力下降,尤其是大面积退化,表现为有机

质含量下降,耕层变薄、变瘦和变硬;大量的作物秸秆等农业

废弃物污染环境。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藏粮于土和藏粮于科

技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开展藏粮于土的工作主要

思路是,通过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采用农

/859/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艺措施,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提升耕地生产粮食的潜力。将

能培肥土壤的农业废弃物秸秆、畜禽粪便等通过耕作的方式

还田,达到培肥土壤的目的,同时设计合理的轮作周期;即将

土壤培肥、耕作、轮作、施肥、作物秸秆还田整合到一个技

术体系中,是科学家多年追求的目标,也是藏粮于土、藏粮于

科技的一个重要途径。本项目在总结国内外各项技术后,首

先提出了肥沃耕层培育的理念,并经过10年的研究,明确了在

农业生产中重点管理0~35cm土层,将能培肥土壤的所有农业

废弃物,经无害化处理后均匀的全层施入,构建了一个35cm厚

、上下均匀一致的肥沃土层,同时将轮作、免耕、施肥、玉

米秸秆还田集成到一个模式之中,获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

和环境效益。(二)详细科学技术内容1、研究发现了肥沃

耕层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1)肥沃耕层构建满足了作

物生长的水分条件。将秸秆和畜禽粪便均匀的深混入0~35c

m土层,形成肥沃耕层,增强了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能力。

肥沃耕层蓄水能力比免耕覆盖、浅混秸秆的土层提高10.4%

和6.7%;保水能力提高5.6%和12.3%;供水能力提高33.2%和9

.8%;玉米利用大气降雨的效率三年平均为13.9kg/hm2/mm。

水分性质的改善,主要是改善了全层土壤结构,创造了适宜土

壤孔隙,在降雨时,水分能够向下运移,干旱时,水分靠毛管运

动可以上移,肥沃的土层调节了水分的丰缺。(2)肥沃耕层

具有良好的养分供应能力。肥沃耕层构建过程中将秸秆和畜

禽粪便深混施入0~35cm土层,能够均匀地增加0~35cm土层中

/859/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养分库容,提高土壤供肥能力。与常规耕作相比,构建肥沃耕

层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3%,全氮提高了2.4%~4.3%,碱解氮提

高了11.9%~14.4%、速效磷和速效钾提高了3.7%~4.8%和9.5

%~12.6%。肥沃耕层构建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深层土壤养分的

含量。构建0~35cm肥沃耕层后土壤的供肥综合能力比常规耕

作提高了8.9%,主要是由于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结构改善后

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了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进而提

高了土壤的供肥能力。(3)肥沃耕层满足了作物生长的土

壤空间条件。田间长期定位试验和长期观测证明玉米和大豆

95%以上的根系分布在0~35cm,这部分土层能满足作物生育期

内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决定作物产量高低,过深或者过浅的

土层都不利于作物高产和稳产。(4)肥沃耕层能满足作物

丰产的需求。肥沃耕层构建能够调节不利气候条件对作物产

量的影响,以降水为例,常规耕作和肥沃耕层构建下玉米产量

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5%和2.5%,说明肥沃耕层构建能够增加

产量的稳定性。在枯水年(2010年)常规耕作玉米产量较平

水年(2009年和2011年)显著下降了9.9%和16.4%,而肥沃耕

层构建下枯水年玉米产量较平水年(2009年)略有增产,说

明肥沃耕层具有“土壤水库”的功能,能够贮存上一季大气

降雨,供给当季作物吸收利用,调节大气降水丰缺对作物产量

的影响。2、筛选了肥沃耕层构建的适宜厚度和构建频度针

对棕壤存在免耕、超浅耕(15cm)、浅耕(20cm)和超深(

/859/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50cm)等的多种耕作深度和缺乏适宜耕作频率的现状,研究

提出了适宜辽宁省棕壤的耕作深度为35cm的肥沃耕层技术,

其使用频度以3~4年为一个周期。以3年为一个耕作周期,集

成了“深(翻)、免、浅”的组合耕法,以4年为一个周期,

集成了“一深(翻)一浅加两免”的组合耕法。耕作层深度

为35cm的技术原理与技术效果:在代表性耕作制度的棕壤上

,分别设置耕深为0、15、20、35、50cm五个耕作深度的田间

试验,田间长期观测表明:耕作层为35cm的土壤蓄水能力最

强,比免耕提高了5.0%,比深耕50cm蓄水能力提高了1.6%。耕

作深度为35cm的土壤供水能力最大,比免耕提高了33.2%,比

深耕提高了4.2%。35cm耕作深度,能满足降雨入渗土壤的蓄

水条件,增强土壤蓄水供水能力,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尤

其是能调节旱涝。分利用效果:耕作深度为35cm时,农田作

物对大气降水利用效率最高,比免耕提高了1.4%,比深耕提高

了18.4%,耕作深度为35cm能够有效地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

率。产量效果:耕作深度为35cm时,农田作物产量也达到了

最大值,比免耕提高了12.9%,比深耕提高了4.0%。耕作深度

为35cm能够满足作物根系生长需求,提供充足养分和水分,进

而增加作物产量。这项技术通过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和示范区

证明,增产效果稳定。耕作频度为3~4年的技术原理与技术效

果:通过田间6年试验结果证明,每3年一次深耕35cm能够创

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比每年深耕的土壤

/859/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提高8.2%~11.7%;土壤保水供水能力比每年深耕提高9.9%~1

2.3%。在连续深耕处理中,第二年和第三年玉米产量与第一

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3.19%和13.36%,但是第三年表现为下降

的趋势。在一次性深耕处理中与第一年相比第二年和第三年

的产量均显著增加了34.95%和16.00%,虽然第三年的产量也

是表现为下降,但是此时的产量仍然高于连续深耕处理中第

三年玉米产量;从第四年开始玉米产量显著下降,恢复至未深

耕前的产量水平。由此证明了一次性肥沃耕层构建效果,可

以延续到3~4年,这个结果可以作为深耕频度的参数,作为组

合耕作的时间参数。3、肥沃耕层构建关键技术研发(1)基

于秸秆一次性全还田的肥沃耕层构建技术的研发提出了全量

秸秆一次性还入0~35cm土层的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解决了玉

米秸秆浅层还田影响播种及出苗的问题。在玉米使用联合收

割机收获后,使用研发的仿地形秸秆粉碎机(专利号ZL2017

20897168.6)进行玉米秸秆的二次破碎,然后使用研发的带

深松铲的螺旋式犁壁犁(专利号ZL201620447788.5),将玉

米秸秆深混与0~35cm土层之中,实施秸秆一次性全还田(区

域内玉米秸秆量约每公顷15t),土层翻转60°~120

76;后,土壤阀片晾晒一周左右,采用圆盘耙将土壤整平耙细

,使土壤处于待播种状态(图10和图11)。技术效果:经过

瓦房店市元台镇等7个核心示范区的三年示范,玉米增产9.1

2%~12.45%,大豆增产8.72%~11.36%,氮肥利用效率提高5.9百

/859/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分点,土壤容重下降9.81%~12.35%,孔隙度增加6.58%~9.64%

,>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增加8.78%~11.85%,土壤有机质

提高0.5%以上。(2)研发了有机肥激发玉米秸秆快速转化

的肥沃耕层构建技术本项技术发现了有机肥具有激发玉米秸

秆快速转化的作用,解决了玉米秸秆分解缓慢的问题。在玉

米收获时,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联合收割机处理后的田间玉

米秸秆,再用灭茬机或秸秆粉碎机进行玉米秸秆再粉碎,然后

每公顷添加优质发酵后的纯有机肥3~6吨,采用抛肥机抛洒,

然后选用带深松铲的螺旋式犁壁犁,将作物秸秆和粪肥深混

于0~35cm土层之中,在土壤贫瘠的地区添加土壤调理剂(专

利号ZL201510645302.9),达到了耕层快速培肥的目的。将

腐熟的鸡粪和猪粪(每亩200千克),分别施用在秸秆还田的

小区内,与仅施用秸秆的小区进行比较。获得了如下技术效

果:玉米秸秆腐解速度加快。在秋季10月20~30日期间秸秆

还田,至第二年春天4月20日~25日,施用鸡粪和猪粪的小区,

秸秆的分解效率20.3%~25.6%,比仅施用秸秆的小区秸秆分解

效率提高11.4~13.1个百分点;秸秆腐解程度决定秸秆还田对

土壤跑墒和出苗率的影响程度,分解速率快有利于土壤保墒

和出苗。施用鸡粪和猪粪小区的土层,可培养微生物三大类

群数量为2798×105CFU/g土,提高了1倍;土壤碱解氮提

高了21.7%,土壤速效磷提高了15.2%,氮和磷都是大连地区早

春有效性低的土壤营养元素,通过微生物活化有所提高,在生

/859/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产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0~35cm土壤监测,2个生产周期后,

土壤有机质提高了8.3%~11.6%,蓄水供水能力提高了6.6%~1

0.2%,土壤供水能力提高了7.1%~25.7%。大气降水利用效率

提高了10.4%~18.5%,玉米和大豆连续增产9.45%~12.82%。4

、技术集成与优化(1)集成了基于“深、免、浅”耕作组

合的玉米连作优化模式在大连的玉米连作区,以3年为一个周

期,集成了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免耕技术、浅耕技术和精准

施肥技术,构建了基于“深、免、浅”耕作组合的玉米连作

优化模式。以3年为一个周期:第一年种植玉米,秋整地采用

肥沃耕层构建技术1或者2,第二年种植玉米,秋季免耕秸秆覆

盖;第三年种植玉米,秋季玉米秸秆全部或者部分移除农田(

用于发电、发展畜牧、沤肥和农民少量取暖做饭),采用浅

耕技术。通过监测两个生产周期后,土壤有机质提高了7.1%

~10.6%,蓄水能力提高了7.8%~11.42%,土壤供水能力提高了

6.5%~18.7%,大气降水利用效率提高了8.8%~21.9%,玉米连续

增产9.81%~12.37%。(2)集成了基于“一深一浅加两免”

耕作组合的米豆轮作模式在大连的玉米和大豆轮作区,以4年

为一个周期,集成了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免耕技术、浅耕技

术和精准施肥技术,构建了基于“一深一浅加两免”耕作组

合的米豆轮作模式。以4年为一个周期:第一年种植玉米,秋

整地采用肥沃耕层构建技术1或者2;第二年种植大豆,秋季免

耕覆盖大豆秸秆;第三年种植玉米,秋季玉米秸秆部分或者是

/859/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全部移除农田,采用浅耕技术秋整地技术;第四年种植大豆,

秋季免耕覆盖大豆秸秆。通过监测2个生产周期后,土壤有机

质可提高8.4%~12.3%,蓄水能力提高8.2%~15.8%,土壤供水能

力提高了7.8%~17.4%,大气降水利用效率提高了9.5%~17.6%

,玉米和大豆连续增产10.7%~11.3%。(三)发明及创新点(

1)提出了棕壤肥沃耕层理论,发现了肥沃耕层在作物生长的

高产稳产作用机制,首次提出了肥沃耕层构建的适宜厚度与

构建频度。(2)研发了玉米秸秆一次性的深混技术,发明了

仿地形玉米秸秆粉碎机(专利号ZL201720897168.6),能够

捡拾沟底的秸秆,将全部秸秆充分二次破碎,显著改善了秸秆

还田的效果;发明了带深松铲的螺旋式犁壁犁(专利号ZL20

1620447788.5),解决了秸秆深混还田过程中产犁底层的问

题;登记了黑土地肥沃耕层构建应用系统V1.0(登记号:20

20SR0412754)。(3)研发了有机肥激发秸秆玉米秸秆一次

性全还田技术,发明了一种使土壤快速熟化的调理剂(专利

号ZL201510645302.9),解决了现有土壤调理剂培育土壤肥

力慢、效果差的问题,有效地实现了棕壤快速培肥,肥沃耕层

构建。(4)技术集成与模式优化,在大连的玉米连作区建立

了基于“深、免、浅”耕作组合的优化模式,在玉米和大豆

轮作区建立了基于基于“一深一浅加两免”耕作组合的米豆

轮作模式。(四)应用及推广情况从2016年开始在大连市进

行肥沃耕层构建技术示范,并在瓦房店市推广应用,2018-20

/859/ 瓦房店市棕壤耕地肥沃耕层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20年累计推广应用90万亩,增产粮豆1530万千克。

/860/ 功能性包装材料的研究-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保鲜膜
功能性包装材料的研究-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保鲜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印刷
技术详情

  包装是塑料最大的应用领域,一般包装用塑料占塑

料总用量的25%~3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包装

向功能化、高性能化和节省材料方向发展,阻透性包装是塑

料包装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适用于食品保鲜、贮存、运输

和分销,延长保质期,方便顾客,发展速度快于一般包装。

该项目来源于湖北省科技厅《功能性包装材料》项目,于1

995年下半年开始研究,目的是针对现有聚合物材料阻隔性

能较差,加工困难,原材料来源不足,不能满足包装要求的

/860/ 功能性包装材料的研究-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保鲜膜

问题而进行改性,以获得高阻隔性包装材料。该项目通过科

学的工艺及配方获得一种高性能、低成本、易回收,无污染

的阻隔高分子材料,并制定出最合理、经济的工艺路线,实

现了阻隔材料的工业化。在研制及生产的过程中,采用了自

行研制的微磨剪切塑化装置及工艺,对无机硅酸盐粉体和树

脂进行塑化和分散,并利用粒状、线状、平面状无机纳米材

料不同的形表特性和元素特性,采用合理的复配方法,充分

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它们互补、协同,以层状硅酸盐为主体

制造优良的纳米复合塑料,实现了纳米塑料熔融共混过程中

的有效分散和消泡。该材料中,硅酸盐片层和树脂基体间形

成近乎分子水平的共混,而且形成二维尺寸上的取向结构,

改变的树脂的透气通道和树脂的结晶分布、程度及晶型,从

而提高了基体树脂的阻隔性。其创新性在于:(1)采用了

自行研制的微磨剪切塑化装置及工艺,对无机硅酸盐粉体和

树脂进行塑化和分散;(2)利用粒状、线状、平面状无机

纳米材料不同的形表特性和元素特性,创造性地进行优化匹

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它们互补、协同,以层状硅酸

盐为主体制造优良的纳米复合塑料,实现了纳米塑料熔融共

混过程中的有效分散和消泡。生产出来的PA6阻隔膜,其主

要指标氧气透过系数达到5.11×10^(-13)cm^3·c

m/cm^2·s·cmHg,为纯树脂的16倍,力学强度也

均有提高。达到进口阻隔膜的水平。本产品已经在湖北纳米

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咸宁市塑料厂生产,产品生产已经

/860/ 功能性包装材料的研究-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保鲜膜

初具规模(目前已经有三条生产线在生产)。

/861/ 腹腔镜腔内圈套结学习系统V1.0
腹腔镜腔内圈套结学习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本课题来源于临床工作实践,是自选

课题。(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随着科技的发展,腹腔镜

下有鱼骨线,各种血管闭合夹,以及电凝系统均可以止血,但

是腹腔镜下腔内圈套打结仍然不可缺少的止血方法,占据重

要的位置,是手术应急的关键措施,在特殊部位或情况下腹腔

镜下腔内圈套打结是首选止血方法。腹腔镜下腔内圈套打结

对于临床医学实习生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来说仍然是

困难的,因为腹腔镜下打结分为预制结、路德结、体外方结

/861/ 腹腔镜腔内圈套结学习系统V1.0

、体内方结、邓迪挤塞结、阿伯丁结、简易结等。方法各异

,线的走向不同,学习的难度较大,熟练掌握更难。(3)性能

指标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运用软件系统学习腹腔镜下腔内圈

套打结,学习腔内圈套结的步骤和线的走向,再以鼠标指引模

拟腹腔镜下腔内圈套打结,让学员掌握腹腔镜下腔内圈套打

结的方法,并将文字的打结方法内化为动态的腔内圈套打结

步骤,帮助学员迅速掌握腹腔镜下腔内圈套打结方法,简化学

习曲线,推广普及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4)与国内外同类

技术比较目前尚无腹腔镜下腔内圈套打结的软件系统,相比

器械模拟,本软件系统无需场地,设备限制,最大程度利用电

脑等可以即时使用的设备就可以广泛训练,调动了临床外科

初学者的兴趣和进度。(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腹腔镜

下腔内圈套打结学习训练系统是初学者将文字方法转化为实

践操作过程中重要一环,是转化消化吸收文字方法的重要工

具,以动画的形式展示腔内圈套打结方法有助于理解打结步

骤和过程,以初学者鼠标演示是加深理解学习的成效。创新

与先进性;1应用软件技术系统动态演示腔内圈套打结过程,

消除书面文字描述的静态弊端。2以软件方式使得学习可以

多次重复学习和训练,减少场地器械的依赖。3以软件方式动

态让学员学习和训练腔内圈套打结步骤和过程,以评分方式

检测学员学习效果。4以软件演示方式加速学员向实践操作

的转化,有利于熟练掌握腹腔镜下腔内圈套打结方法。(6)

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本软件系统可以使学

/861/ 腹腔镜腔内圈套结学习系统V1.0

员简单高效学习腹腔镜下腔内圈套打结方法,加速学员掌握

腹腔镜下腔内圈套打结技术,有助于推广普及腹腔镜技术。

(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意见本软件可以在外科系统广泛应用和推广。目前软件演示

打结步骤仍需要在腹腔镜模拟器中模拟学习操作的立体感。

/862/ 吹磨底西林瓶
吹磨底西林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研发背景随着国家医保的迅速推进、药品制剂的迅

速发展和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的加强

以及药厂自身发展后对安全可靠药物包装的需求,作为最重

要内包装材料的玻璃瓶在某些耐冷冻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对玻璃瓶的质量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瓶底结构差,在

一些冷冻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容易在冷冻过程中造成掉底现象

。西林瓶本身的质量因素,是影响冻干破瓶率的重要因素。

西林瓶在灌装之前,需经过超声波清洗和高温灭菌除热源,无

/862/ 吹磨底西林瓶

论哪一道工序,对西林瓶都是一个考验。清洗中超声波的强

度以及水气的冲击会对玻璃有一定影响,而隧道烘箱温度的

分布不均匀容易产生骤热骤冷的情况,这更是对质量不好的

西林瓶产生重大的伤害。另外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环境中冷

冻。但如果同一个瓶子上的不同部位(尤其是瓶底)的温度

发生骤冷或骤热的变化,形成相对较大的温差,此时瓶子各部

位会受到不同的膨胀力,当这种作用力超过玻璃的承受力时

,必然导致玻璃的损坏。项目研发技术指标①10ml西林瓶底R

从1.5提升至2.0以上;②瓶全高公差从±0.5mm提高到&#

177;0.2mm;③底部平整度从0.5mm提升至0.2mm;④底部缺陷率

降低;⑤底凹控制在公差0.1mm以内的范围。项目研发成果该

产品经北京药品包装检验所检测,其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YB

B00292005-2-2015中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肖特新康药品

包装有限公司标准的要求。该产品拥有卓越的内表面耐水性

、耐热性、耐冷冻性及极强的防掉底性能,被广泛用于高档

生物制剂,血液制剂、贵重药品、出口药品、药品研发包装

、进口高速制药生产线使用等耐冷冻性要求高的场合,大大

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863/ 国土资源部矿政系统集成与维护
国土资源部矿政系统集成与维护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现状要求我国必须尽快实施政务

电子化的战略,以满足政府提高组织效率、转变职能、适应

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电子政务的建设对于提

高政府的管理绩效和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将

起到重要作用。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和国务院即作出了加

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战略部署,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

化放在优先位置。项目总体目标:以国土资源部政务管理信

息系统建设方案为指导,以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为支撑,集成

/863/ 国土资源部矿政系统集成与维护

建设部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在部一级整合现有的矿产资源数

据库,实现矿产资源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建立面向主要矿政

管理的信息共享机制,提供信息互连互通的方法;健全国家级

矿政管理数据库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实现国土资源部机关矿

政管理系统规范化的安全运营维护。本项目的总体任务:(

1)矿政管理标准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调整、词表代码分

类、命名的规范化(库名、表名、数据项名)以及名词用语

的标准化、统一的数据字典。(2)对已有矿政管理信息系

统中业务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分解、改造、搭建或移植重组

,形成覆盖国土资源部机关主要矿政审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流程;(3)对已有矿政业务数据库(探矿权、采矿权、油气

勘查与开采、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储量库以及储量空间

数据库等)信息的分析、转换、数据迁移以及数据整合,形

成满足矿政业务管理应用的,分业务权限并集中统一管理的

矿政业务数据库;(4)根据部机关新的矿政管理业务要求,

开展业务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开发相关的矿政业务管理系

统。开展相关信息服务与支持。(5)对部机关矿政管理信

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以及完成由部统一部署到各级的各矿

政管理系统的维护与技术支持。

/864/ 腊八蒜干法生产关键技术
腊八蒜干法生产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腊八蒜是一种风味与营养价值均佳的传统食品。传

统的腊八蒜生产方法中必须以醋为介质浸泡大蒜,然而在醋

浸制过程中,绿色素、粗蛋白等水溶性物质有部分溶出,减少

了醋蒜的活性物质,且不易维持腊八蒜的绿颜色。本项目首

次采用高浓度二氧化碳协同醋酸气体的干法加工腊八蒜,与

贮藏、运输环境条件相结合,既可以带皮制备出干燥的腊八

蒜产品,又可以避免传统醋浸制过程中,绿色素、粗蛋白等水

溶性物质溶出,提高生物活性,更方便于包装,带动大蒜、腊

/864/ 腊八蒜干法生产关键技术

八蒜新兴产业出现。高浓度二氧化碳协同醋酸气体干法加工

腊八蒜与传统的醋浸泡的腊八蒜相比,参与的介质不同,制备

机制不同,破膜机理也有差异,本项目首次对干法加工腊八蒜

的破膜机理和色素形成途径进行研究,为新工艺的应用提供

了理论基础。首次研制开发出腊八蒜的干法生产技术体系和

保鲜与包装技术,使腊八蒜的生产不受季节影响,可实现周年

供应,在大蒜加工产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865/ α-突触核蛋白与Sph1的相互作用位点及其在筛选帕金森症药物中的应用
α-突触核蛋白与Sph1的相互作用位点及其在筛选帕金森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的多肽(SYN12),所述的多

肽可用于筛选抑制Α-突触核蛋白与SPH1蛋白相互作用的物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筛选抑制Α-突触核蛋白与SPH1蛋白相

互作用的物质的方法,该方法以Α-突触核蛋白N-端的12个氨

基酸残基作为筛选的靶点。本发明首次发现Α-突触核蛋白N

-端的12个氨基酸残基是真正决定Α-SYN与SPH1相互作用的位

点,从而为筛选抗LEWY包涵体形成的物质提供了更为明确的

靶点。

/866/ 地质聚合物与有机高分子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
地质聚合物与有机高分子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聚合物与有机高分子复合胶

凝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可提供地质聚合物成分的钢

渣或粉煤灰,与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在激发剂硅酸

钠的作用下,生成钢渣或粉煤灰地质聚合物与有机高分子复

合胶凝材料;其中,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的用量为

磷渣或矿渣重量的5%~25%,碱性激发剂硅酸钠的用量为磷

渣或矿渣重量的20%~22%。本发明制备的地质聚合物与有

机高分子复合胶凝材料,28天龄期的抗折强度均高于无机铝

/866/ 地质聚合物与有机高分子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

硅酸盐聚合物,其28d的最高抗折强度是无机铝硅酸盐聚合物

的1.76倍。制备过程无三废排放,无需加热,绿色环保,节能

降耗,是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规模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867/ 球型测量棱镜
球型测量棱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方便、玻璃角锥体位置不

容易变动的球型测量棱镜。球型测量棱镜,包括球体,在球

体上开有一穿过球体的通孔,球体的球心在通孔的中轴线上

,在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后盖、定位角偶、玻璃角锥体和前盖

,所述后盖安装在球体的通孔内,所述玻璃角锥体安装在定

位角偶上,所述前盖安装在球体的通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

安装前盖,可以推动玻璃角锥体向后运动,使得玻璃角锥体

上三个互相垂直的面与定位角偶紧密接触,通过控制零件的

/867/ 球型测量棱镜

加工精度和安装时的前后调整,可以准确地将玻璃角锥体的

反射中心与球体的球心重合,安装好后玻璃角锥体的位置也

不容易变动。

/868/ 不同配比的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不同配比的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舒巴坦一种竞争性不可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

制β-内酰胺酶中Ⅱ、Ⅲ、Ⅳ、V型的酶,本身只有很弱的抗菌性

,但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有明显的抗菌协同作用,通

过防止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酶催化水解或牵制,从而使对头

孢呋辛耐药的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下降到敏感范围内,实现

头孢呋辛的临床价值。通过比较不同配比的头孢呋辛钠∕舒

巴坦钠(1∶1、2∶1、4∶1、8∶1)复方制剂及头孢呋辛钠单方

制剂对黑龙江地区临床分离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筛

/868/ 不同配比的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选出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的最佳比例,分析复方制剂的临床

应用价值,为评价新的抗菌药物和优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头孢呋辛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应范围广,可用于敏感菌所

致的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科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和

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淋病、包括败血症及脑膜等其

他感染。我们考虑把头孢呋辛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成复

方制剂。现已有研究表明,舒巴坦钠与头孢呋辛钠配伍后6h

内稳定,可配伍使用。临床致病菌对头孢呋辛耐药严重影响

了它的临床使用。细菌对于头孢呋辛产生的耐药机制主要有

改变灭活酶、改变细菌胞质膜通透性和改变靶位蛋白结构,

这三种机制,针对这三种耐药机制,克服细菌的策略主要有如

下三点:⑴可以对化合物做适当修改,可以在头孢呋辛分子结

构中受到β-内酰胺酶攻击的部位周围增加障碍性基团,增加

其空间位阻,使酶难以与之结合,从而保护头孢呋辛免受分解

。⑵增加其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向头孢呋辛分子中导

入适当的亲脂性取代基,选取能增加PBP2a亲和力,又不过分

增加血清蛋白结合率的物质。⑶寻找β-内酰胺酶抑制剂,保护

抗生素免遭分解。不同种类的细菌其耐药机制各不相同,而

其中产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最

主要的机制。

/869/ 流道表面具有贯通凹坑的抗泥包PDC钻头
流道表面具有贯通凹坑的抗泥包PDC钻头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道表面具有贯通凹坑的抗泥包

PDC钻头,包括钻头本体,该钻头本体下部设有联接钻杆的螺

纹接头,上部设有若干刀翼,刀翼之间的沟槽形成钻头的流道

槽,流道槽的全部或部分表面设有相互贯通的凹坑。这种流

道表面具有贯通凹坑的抗泥包PDC钻头相比于常规PDC钻头,

能明显减小岩屑在流道槽的粘附,防止流道堵塞,达到抗泥包

的目的,从而提高钻头钻进效率,降低钻井成本。

/870/ 一种在金属镍基片上生长氧化物铁电薄膜的方法
一种在金属镍基片上生长氧化物铁电薄膜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金属镍基片上生长氧化物铁电薄

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抛光后的镍基片放入强

氧化剂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镍过渡层

,然后将镍基片取出清洗并风干;步骤2:将预先配置好的相

应的氧化物高分子混合溶液或溶胶凝胶溶液滴在步骤1中得

到的镍基片上,用甩胶机进行甩胶使溶液均匀分布在镍基片

上;步骤3:对步骤2中得到的镍基片进行烧结处理,烧结后得

到位于镍基片上生长的氧化物铁电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870/ 一种在金属镍基片上生长氧化物铁电薄膜的方法

:可以比较容易和稳定的制作氧化物铁电薄膜,便于工业化

生产氧化物铁电薄膜,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

/871/ 提高牛性控精液受胎率配套技术研究
提高牛性控精液受胎率配套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牲畜饲养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天津市科委2006年下达的科技攻关计划重

点科技攻关专项项目,编号为06YFGZNC01400。由天津市畜

牧兽医研究所承担,项目执行时间2006年~2009年。项目执

行期间共使用性控精液5200支用于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的人

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46.9%(2441/5200),产犊2286头,

生产母犊2110头,母犊率92.3%。首次在国内应用公牛生育

力相关抗原(FAA)测定技术进行公牛生育能力的测定。FA

A对公牛生育率的测定结果表明,阳性公牛情期受胎率为56

/871/ 提高牛性控精液受胎率配套技术研究

.3%,阴性公牛情期受胎率为45%,FAA阳性公牛情期受胎率

高于阴性公牛情期受胎率。通过对性控精液解冻前后精子活

力、有效精子数的比较,输精部位筛选等的研究,制定了提

高奶牛性控精液受胎率的质量标准。项目执行期间,在武清

区、北辰区等牛场进行奶牛性控精液人工授精试验,累计为

奶牛养殖户实现新增经济效益640万元,并取得明显社会效

益。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表论文六篇,培养硕士研究

生两人。

/872/ 基于卟啉敏化的二硫二铁仿生物产氢酶模型物的构建及催化性能研究
基于卟啉敏化的二硫二铁仿生物产氢酶模型物的构建及催化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为解决含单膦配体的ADT类仿[铁铁]氢化酶制

氢催化剂的合成路线步骤长、总收率低的问题,开发出简便

、高效合成ADT类制氢催化剂的“一锅煮”新方法。同时基

于模块化理念,设计开发了一类新型的氮杂芳环功能化的[F

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类仿生物酶制氢催化剂。利用I

R、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试手段深入研究了制氢催化剂

的结构;利用CV法研究了模型物的电化学性质和电催化质子

还原产氢的性能,结果表明首次设计合成的20余种该类仿生

/872/ 基于卟啉敏化的二硫二铁仿生物产氢酶模型物的构建及催化性能研究

催化剂均具备电催化制氢的能力。UV-vis光谱滴定法研究结

果表明氮杂芳环功能化的[2Fe2S]类仿生制氢催化剂易与光

敏剂ZnTPP通过轴向配位构建二元超分子体系,其间存在电子

转移或能量转移,表明氮杂芳环功能化的[2Fe2S]类仿生制氢

催化剂可作为光活性二元超分子体系的自组装模块。研究成

果在国外专业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6篇,被SCI期刊引用60余

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获授权2项。

/873/ 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白藜芦醇及相关产品
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白藜芦醇及相关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白藜芦醇具有抗菌、抗肿瘤、抗脂质过氧化、预防

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凝集、降血脂和抗诱变等作用,是一

种新的抗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葡萄细胞培养

生产白藜芦醇技术是在我们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植物次

生代谢产物形成分为可诱导型和非完全诱导型理论后,以葡

萄皮为原始材料,经组织培养使其形成愈伤组织,进而继代

培养进行驯化,以农杆菌介导将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导入驯化

细胞,然后筛选高产白藜芦醇细胞系,并对此细胞系进行克

/873/ 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白藜芦醇及相关产品

隆,克隆细胞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或悬浮细胞培养,外加理

化、生物因子诱导,大幅度提高细胞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最

终提取分离出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

等行业。

/874/ 三叶青功能成分提取分离与全株加工利用
三叶青功能成分提取分离与全株加工利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2019年11月26日,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

对本单位承担的宁波市科技富民项目“三叶青功能成分提取

分离与全株加工利用”(编号:2016C10052)进行验收。验

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

,形成如下意见:1.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验收要求。2.通过

对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和超声温度四个条件研

究超声法对提取三叶青块根总黄酮的影响,建立三叶青功能

成分提取分离测定工艺流程1套;通过不同杀青方式和干燥方

/874/ 三叶青功能成分提取分离与全株加工利用

式筛选,得出以锅炒、烘干、选顶端前5段嫩茎段的制茶关键

技术和-50℃真空冷冻干燥的冻干粉制作工艺流程1套,研制

三叶青茶和三叶青冻干粉初制品2个;通过不同栽培密度、不

同遮蔽程度、补充不同微量元素以及不同移栽时间对三叶青

栽培技术进行优化,筛选出以3-4月移栽,以株行距20cm

5;30cm密度,采用70%遮阳网遮蔽,采用每亩叶面喷施施500L

的100mg/L硝酸钙溶液的三叶青优化栽培体系1套。发表相关

论文2篇。3.在天童林场阿育王寺林区建立林下仿生栽培基

地50亩。4.经费使用基本合理。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已

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和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875/ 仿生机器鱼
仿生机器鱼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仿生学是由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相互渗透、相

互结合而成的向生物学习的科学,到对工程系统的研究与设

计中,尤其对当今日益发展的机器人科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仿生机器鱼以其效率高、机动性好、噪音低、对环境

扰动小的优势将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比较研究了各

种鱼类的游动机理以及相应的水动力分析后,研究所以鲹科

鱼类为模型,完成了仿生机器鱼的电机驱动设计、机械结构

设计和整体控制部分的设计。

/876/ 一种简易高效止血粉制备方法
一种简易高效止血粉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本成果根据功能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相关性,设

计、制备了对动脉喷射状大出血具有快速止血作用的新型微

孔多糖止血材料。微孔多糖可快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聚集

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于多糖颗粒表面,快速形成血凝块,并紧

紧粘附于伤口,以达到止血。

/877/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其

特征在于,该除草组合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氟

草烟10~12.5%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9.4~15.6%十二烷基二

苯醚双磺酸盐9.4~15.6%助溶剂A(丙酮)2~4%助溶剂B(

无水甲醇)1~2%助溶剂C(无水乙醇)1~2%乳化剂3~7%防

冻剂1~3%有机溶剂38.3%~6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乳化剂为土温-80,防冻剂为丙三醇,助溶剂A为丙酮,助溶剂

/877/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B为无水甲醇,助溶剂C为无水乙醇,有机溶剂为二甲苯。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

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具体步骤为:(1)按权利要求1备

料;(2)在反应罐A中分别加入的氟草烟、丙酮和二甲苯,在

25℃恒温条件下以10~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

溶解,为药物液体;(3)在反应罐B中分别加入乙氧基改性三

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再加入无水甲醇、无水

乙醇和二甲苯,在25℃恒温条件下以10~20转/分钟搅拌5~

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助剂液体;(4)将步骤(2)得到

的药物液体与步骤(3)得到的助剂液体混合,再加入土温-

80和丙三醇,20℃恒温条件下以60~80转/分钟搅拌10分钟,

使其全部溶解,为混合液体;(5)混合液体经静置后呈均一

、橙色透明溶液,经检验、包装,即得该除草组合物。

/878/ 超纯总RNA快速提取系统
超纯总RNA快速提取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长沙赢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横

向委托项目;长沙市高新区2005年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项

目(长高新管发〔2005〕64号);2005年8月国家科技型中

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项目(立项代码:05C2622430113

9,批准文号:国科发计字〔2005〕443号)。二.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此产品是直接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的试

剂。它在破碎和溶解细胞时能保持RNA的完整性。加入氯仿

后离心,样品分成水样层和有机层,RNA存在于水样层中。

/878/ 超纯总RNA快速提取系统

收集上面的水样层后,RNA可以通过异丙醇沉淀来还原。在

除去水样层后,样品中的DNA和蛋白质也能相继以沉淀的方

式还原。乙醇沉淀能析出中间层的DNA,在有机层中加入异

丙醇能沉淀出蛋白质。性能指标:1.RNA产量高:通过光吸

收测定(A260读数)来定量RNA,1OD=40ugRNA。经测定本系

统的RNA得率较以往试剂有明显提高。2.RNA纯度:本系统提

高了抽提出的RNA的纯度,A260/280比率为1.8~2.0之间。

3.广谱性:超纯总RNA快速提取系统能促进不同种属,不同

分子量大小的多种RNA的析出。4.提取时间:整个操作过程

只需30分钟,减少了RNA酶的污染和降解机会。5.稳定性:

超纯总RNA快速提取系统在室温避光条件下能够稳定保存12

个月。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a.提取RNA快速。与国内技

术对照,提取RNA的时间由4h减少到60分钟,与国际先进水

平对照,其提取时间差不多;b.提高了RNA纯度和产量。通

过研究在产品配方技术上进行了创新,从而大大提高了RNA

的纯度:1)RNA酶抑制剂与裂解剂的配伍;2)独特的缓冲

体系;3)采用多糖、多酚去除剂。四.应用情况该产品已提

供给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

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深圳科兴、

复旦张江生物等大学或公司使用,客户反映良好。特别是中

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出具了测试报告,卫

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出具了相应的用户报告,中

南大学举办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学习班”应用了

/878/ 超纯总RNA快速提取系统

我们提供的RNA提取系统,获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该产品

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各类实验室的核酸分离、提取,

对加快我国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

的作用。五.历年获奖情况:未获奖

/879/ 一种利用纳米颗粒判定温度高低的方法
一种利用纳米颗粒判定温度高低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纳米颗粒判定温度高低的方法。

选用憎水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或者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或

者其他不溶性纳米颗粒,利用纳米颗粒在液体中布朗运动的

增强的特性,通过比较两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纳米颗粒在液体

中透光率的变化判定温度差异;或者通过比较加热前测定的

纳米颗粒的透光率与加热后的纳米颗粒的液体透光率,得到

对应的温度范围和数值。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形成了一

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方法,能够测定常温到数千度以上的

/879/ 一种利用纳米颗粒判定温度高低的方法

高温,并可用于现有测温仪器的大部分应用领域,也可以应用

于高温电炉、工业窑炉、各种炼钢炉、锅炉、核电站等测温

场合,具有直观、便捷、快速和测温和判定温度范围适用广

泛的特点。

/880/ 广西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重组技术研究
广西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重组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和背景近江牡蛎是广西钦州市的海产四

大名产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近

江牡蛎产量大增,对其进行深度的开发利用对于牡蛎产业的

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广西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

重组技术研究》(合同编号:0815006-1-1)为2008年自治

区科技计划项目,是广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海

水产品深加工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的子课题。2.技术原

理和性能指标本课题应用超声波提取牡蛎中氨基酸和锌等小

/880/ 广西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重组技术研究

分子物质;采用蛋白酶对牡蛎进行酶解,使提取物中的蛋白

质酶解为多肽和氨基酸;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获得高纯度牛

磺酸。然后对提取的多肽、生物锌和牛磺酸按需要重组,得

到一种富含生物锌、牛磺酸、多肽而不含水溶性蛋白质和嘌

呤衍生物的牡蛎提取物产品。形成的新产品为牡蛎提取物。

在小试阶段牡蛎提取物的收率为7.46﹪,其中生物锌9.45﹪,

牛磺酸2.04﹪,多肽30.41﹪;在中试阶段制备的牡蛎提取物

的收率为5﹪~10﹪,其中生物锌0.82﹪,牛磺酸8.4﹪,氨基酸

和多肽23.4﹪。该课题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应用于青岛“欢动”啤酒的

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1)本技术能同时从牡蛎肉中提取生物锌、牛磺酸、多肽等

活性物质,为牡蛎提取物在饮料和食品中的开发应用奠定了

基础。(2)完善了牡蛎蛋白质酶解成牡蛎多肽的制备技术

,保证了牡蛎多肽的生物活性和产量。(3)优化了牡蛎生

物锌的提取制备技术。选用合适的超声波提取设备,对超声

波的破碎功率,物料比进行最优方式筛选,优化了生物锌的

提取工艺技术条件。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制得的牡蛎提取物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多肽及微量

元素,非常适合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技术稳定、可靠。工

艺条件温和,无安全隐患。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牡蛎提取

物作为氮源添加到啤酒生产工艺中,应用于青岛“欢动”啤

酒的生产。该啤酒营养丰富,口感醇厚;更由于其不含大分

/880/ 广西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重组技术研究

子蛋白质,添加后并不影响其稳定性和泡沫性能。课题技术

应用稳定可靠,不存在问题。

/881/ 高温对黄瓜花粉发育及受精过程伤害机理研究
高温对黄瓜花粉发育及受精过程伤害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目前对作物在高温胁迫下如何作出反应的知识绝大

多数来自对营养器官的研究,但许多重要作物都以生殖器官

为产品器官,而关于作物生殖生长热伤害生理机制及其信号

传导的研究却相当薄弱。本项目针对我国夏季高温造成黄瓜

生产严重减产降质的事实,选取Ca^(2+)和ABA信号为主要研

究对象,并探讨了它们与高温下生殖器官内基因表达变化的

关系。结果表明,常温下黄瓜花药和柱头中Ca^(2+)多分布

于质外体,热胁迫后胞内的Ca^(2+)浓度显著升高,并引起

/881/ 高温对黄瓜花粉发育及受精过程伤害机理研究

一系列基因表达的变化。这种细胞间隙与胞内Ca^(2+)浓度

梯度的丧失可能是花粉管不能在花柱中正常生长并最终达成

受精的重要原因。热胁迫后及时恢复胞内Ca^(2+)至正常水

平对较长时间忍受高温胁迫很重要。外源Ca^(2+)处理后,

黄瓜花药内源ABA含量升高,并伴随着新蛋白质的合成,表

明高温下黄瓜花药内Ca^(2+)信号可对ABA发生影响。单核期

花药经高温胁迫后鲜有新蛋白质产生,表明此阶段花药中热

激蛋白的合成至少已被部分抑制,这可能是黄瓜花药在该阶

段对高温最为敏感的重要原因。上述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黄瓜

生殖器官高温逆境信号传导及其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建立了良

好的基础,并为夏季黄瓜生产化学调控技术的制定提供了依

据。

/882/ 基于塑性成形的锌制汽车平衡块固态成形技术开发
基于塑性成形的锌制汽车平衡块固态成形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与传统工艺相比,锌制粘贴式平衡块的塑性成形技

术去除了锌锭压铸前的再熔融工序,没有了锌液不断加热后

氧化分解问题,塑性成形工艺中的工艺性废料因没有氧化问

题,可以重新加入到锌液中,制成锌板;也没有了压铸过程中

锌液对压铸模和压铸机注射流道的腐蚀,仅此一项,可以节约

的压铸模修模、更换模具配件和更换熔炼坩锅的费用相当可

观;研制成功了精密切边整形复合模后,经切边整形后的零件

形状规则,表面光整,没有了传统压铸成形零件的挫修边锋工

/882/ 基于塑性成形的锌制汽车平衡块固态成形技术开发

序,直接节约人工费用0.10元/件,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由于塑性成形零件的组织致密度高,力学性能好,在涂装前

的滚筒清理过程中,没有发生脆性折断现象。而传统压铸成

形的零件,因其组织疏松,力学性能较差,在滚筒清理过程中

经常发生零件折断的现象,废品率较高。锌作为一种常用的

有色金属,常被用于压铸成型,用于生产受力较小的辅助结构

件。由于锌的力学性能要逊于钢,鲜见有冷塑性成形的工艺

用于实际生产。锌制内置式粘贴式平衡块的塑性成形技术在

国内填补了同行业的空白,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本项目

的研究成功,彻底改变了锌制车轮平衡块的压铸成型工艺。

项目的锌板塑形成形技术,革除了锌的加热熔融工序、后道

的挫修边锋和飞边的工序,以节约昂贵的锌材料,降低电能消

耗,最大限度提高模具寿命,实现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具有

非常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83/ 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富集技术的研究
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富集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背景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富集技

术的研究项目,系甘肃省科技厅2017年甘肃省省青年科技基

金[17JR5RA017]项目。项目承担单位为甘肃省轻工研究院有

限责任公司。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富集技术的研究项

目实施期限:2017.11-2019.11,项目安排资金共计6万元,其

中公司自筹3万,甘肃省科技厅补助资金3万元。2、研究目的

意义甘肃河西地区种植的胡萝卜、金盏花富含维生素A原,具

有显著的地域优势。项目以甘肃河西胡萝卜、金盏花颗粒为

/883/ 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富集技术的研究

原料,通过化学浸提、超临界萃取、亚临界萃取等天然产物

分离技术对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提取进行比选,选择最

佳提取方法,提升维生素A原提取率;再通过层析法、色谱法

、中压制备色谱法等天然产物富集技术对其提取物进行纯化

比选,选择最优富集方法,使其维生素A原成分含量≥90%,为维

生素A原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3、主要论点论据(1)

对胡萝卜、金盏花颗粒原料进行维生素A原含量分析。采用

GB5009.248-2016和GB5009.248-2016分别对胡萝卜、金盏花

颗粒原料进行维生素A原测定。结果表明,胡萝卜原料中总胡

萝卜素含量为0.479g/100g,金盏花颗粒原料中叶黄素含量为

0.270g/100g。(2)胡萝卜、金盏花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

艺方法的筛选针对胡萝卜、金盏花颗粒原料特性,分别采用

索氏提取、超临界萃取、亚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脂溶性成分。

结果表明,采用亚临界萃取技术对胡萝卜、金盏花颗粒原料

提取的脂溶性提取物中维生素A原含量显著高于索氏提取、

超临界萃取方式,提取物中维生素A原含量分别达到了29.27

8g/100g和31.073g/100g,确定采用亚临界萃取技术作为胡萝

卜、金盏花颗粒脂溶性成分的分离技术。(3)亚临界萃取

胡萝卜、金盏花中的脂溶性成分的工艺优化项目以胡萝卜、

金盏花颗粒为研究对象,进行亚临界流体(R134a)萃取富集

总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响应面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亚临界流体(R134a)萃取富集胡萝卜中总胡萝卜素的最佳

工艺条件为:萃取次数4次、萃取时间为30min、萃取温度为

/883/ 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富集技术的研究

45℃,提取物总胡萝卜素含量为30.343g/100g;采用亚临界流

体(R134a)萃取富集金盏花颗粒中叶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为:金盏花颗粒尺寸10mm、萃取时间44min、萃取压力1.2MP

a、萃取温度39℃、萃取次数4次,亚临界萃取物中叶黄素含

量为32.280g/100g。(4)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最优富

集纯化方法的筛选采用层析法、液相色谱法、中压制备色谱

法技术分别对胡萝卜、金盏花提取物中的总胡萝卜素及叶黄

素进行富集纯化。结果表明,采用中压制备色谱技术对胡萝

卜、金盏花颗粒脂溶性提取物中总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富集

含量显著高于层析法、液相色谱法,其维生素A原含量分别达

到了89.337g/100g和88.524g/100g,确定采用中压制备色谱

技术作为胡萝卜、金盏花颗粒维生素A原的富集纯化技术。

(5)中压制备色谱技术纯化富集胡萝卜、金盏花脂溶性成

分中维生素A原的工艺优化项目以胡萝卜、金盏花颗粒提取

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压制备色谱富集纯化总胡萝卜素及叶

黄素响应面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压制备技术富集纯

化总胡萝卜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色谱柱为DubheC30中压制

备色谱柱,进样量为2g胡萝卜提取物,柱温为30℃,波长为45

0nm,流速为20mL/min,线性梯度洗脱:A相:无水甲醇:乙腈

:水(73.5:24.5:2)-B相:甲基叔丁基醚(10:90)→(90:

10),制备物中总胡萝卜素的含量为90.117g/100g;中压制备

技术富集纯化叶黄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色谱柱为DubheOD

/883/ 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富集技术的研究

S(C18)中压色谱柱,进样量为2g金盏花提取物,柱温为30℃

,波长为445nm,流速为20mL/min,线性梯度洗脱:A相:无水

甲醇-B相:水(10:90)→(90:10),制备物中叶黄素的含量

为91.332g/100g。4、创见创新(1)针对我省胡萝卜、金盏

花资源的特性,采用最佳天然产物分离技术提取维生素A原脂

溶性成分,研究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最佳工艺条件。(2)

采用最优的天然产物富集技术纯化维生素A原脂溶性成分中

的维生素A原,研究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最佳工艺条件、精

制工艺。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1)社会经济效益

维生素A原(叶黄素、胡萝卜素)均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人工

合成工艺复杂,至今尚未成功,工业上只能从天然植物中提取

得到。目前传统的富集纯化工艺,耗时耗力,无法做到大通量

连续性成产。通过对我省的胡萝卜、金盏花资源,进行胡萝

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富集技术的研究,提升我省在天然产物

分离提取技术、有效成分富集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水平,利用

其特性研发功能性产品,实现产品技术转移,产业化,市场前

景广阔,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存在问题①胡

萝卜、金盏花原料来源和质量是直接关系到维生素A原纯化

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在上游做号原料的种植,以获得更多

维生素A原的原料,以便产业化富集维生素A原。②本课题应进

一步优化工艺参数,为课题产业化实施工艺流程设计和设备

选型做好工作,为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6、历年获奖情况发

/883/ 胡萝卜、金盏花维生素A原富集技术的研究

表科技论文1篇。

/884/ 生产红枣澄清汁的方法
生产红枣澄清汁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饮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红枣澄清汁的方法,包括枣

浆的制备、枣浆的酶解、酶解液的澄清及超滤,超滤得到的

红枣汁用大孔吸附树脂脱除总酚和蛋白质,大孔吸附树脂可

采用LSA-800和/或LX-400吸附树脂。该法制得的大枣多糖含

量达40%以上,整个提取分离过程不含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

,安全无毒,操作简单,耗时少,实现了全程绿色提取。

/885/ 橡胶子ω-3脂肪酸微胶囊化功能食品的开发研究
橡胶子ω-3脂肪酸微胶囊化功能食品的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ω-3脂肪酸微胶囊化:壁材选择,乳化-喷雾干

燥工艺参数的确定。2、筛选出1~2种当地资源丰富可食用

的多糖壁材。3、ω-3脂肪酸微胶囊化产品的稳定性考察,以

过氧化值(POV)为指标,观察样品在热带地区常温条件下

与强制氧化条件下(64℃±1℃)的POV值变化。技术指

标:有效成分>40%;包埋率≥90%;抗氧化稳定性提高2~

4倍。

/886/ 磁性微球固定化酵母细胞及在酱油增香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微球固定化酵母细胞及在酱油增香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免除

了破碎细胞来提取胞内酶的手续,降低制备成本;酶在细胞内

的环境中稳定性较高,完成细胞固定化后,酶活力的损失较少

;尤其在需要利用复合酶系时,固定化细胞有可能将古老的微

生物发酵改为连续的酶反应。因此,用固定化细胞技术改革

传统的发酵工业,已成为当前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尤其需要注

意新型固定化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纵观国外酱油调味品,均

在酿造过程中,以多菌种方式发酵,使粮食中的多种微量元素

/886/ 磁性微球固定化酵母细胞及在酱油增香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各种酶的分解得到充分发,以获取更多的营养和芳香味

,提高品质,因此该项目是迈向国际化的步骤

/887/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该项目为自选项目。(2)本项目属于农药技术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的农药用于防治

农作物上多种虫害防治。(3)主要性能指标:吡蚜酮质量

分数24±0.5%,阿维菌素质量分数1±0.5%,PH值6.

0~7.0,水分≤2.5%,吡蚜酮悬浮率≥85%,阿维菌素悬浮率≥85

%,分散性≥88%,湿润性≥80%,细度(35μm试验筛)≥95%,热贮

稳定性:合格。(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本项目于现有

技术相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对操作人员

/887/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健康无伤害和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同时本项目产品所用助

剂、载体均为无毒害、无污染,减少了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利用不同作用机理和两种有效成分混配产生的增效作用,

提高了防效,减少了对有效成分的用量,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

产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

虫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虫害

很常见的方法。不同作用机理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并根据实

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

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

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

的复配就更少了。本项目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经过室内毒力

测定及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证明,有效活性成分吡蚜酮和阿

维菌素的重量比在特定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药

效试验效果优异,防治效果高于同类产品。(6)本项目获得

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888/ 高韧超高强变形铝合金产业化关键技术
高韧超高强变形铝合金产业化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超高强度铝合金应用领域的扩大,用户对性能

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原来的高强度低韧性已远远不能满

足航空航天及军事工业的需要,必须由高强度低韧性逐渐向

高强度高韧性(双高)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用户对产品尺

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格和特大规格的产品的需求量

开始大幅度升高,但目前的工艺技术根本不能满足大规格产

品的生产要求。此外,国防工业用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又不

允许改变材料的主体合金成分,这对性能的提高加上了非常

/888/ 高韧超高强变形铝合金产业化关键技术

苛刻的限制条件。该项目针对上述问题,成功开发了高韧超

高强铝合金产业化新技术。重要创新为:(1)复合纯净化技

术。成功开发了熔体净化新技术和基体纯化新工艺,并且把

熔体的整体净化和材料的基体纯化工艺有机结合在一起,获

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熔体中氢含量和基体中的铁硅危害性

明显降低。(2)变温变速铸造技术和集优变形工艺。该技术

突破性解决了特大规格高强铝合金产品铸造裂纹倾向严重和

成型难的问题,减少了产品的各向异性、强化金属流线,内

部缺陷明显减少。(3)亚稳相控制的高温热处理工艺和双峰

值时效工艺。通过控制亚稳相的形成和转变,优化了均匀化

工艺和高温固溶工艺,在生产中成功实现了双峰值时效工艺

,使强度和韧性几乎同步达到峰值,工艺和性能上实现了突

破性进展。该项目成果已在多种产品的生产中获得成功的工

业化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89/ 仿日浓口酱油研制
仿日浓口酱油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种酱油应用日本曲霉及酵母菌种,参照日本酿造

工艺,利用该厂设备采取先固后稀、先高温后适温的发酵工

艺路线,在短周期(1.5个月)内生产成功。除乙醇含量略低

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日本长周期(6~8个月)生产的“

浓口酱油”标准,香味浓郁,味鲜柔和,用户反映良好。仿日

浓口酱油研制成功,填补省内高档酱油的空白。其生产工艺

属国内首创,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

/890/ 负压实型铸造用涂料
负压实型铸造用涂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内容负压实型铸造是一种新的特种铸造工

艺,其基本过程是在与所需工件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上刷上

涂料烘干后,埋在无任何粘结剂的松散干沙中,在负压状态下

浇铸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在浇注前市没有空的型腔的,而是

靠金属液的高温使泡沫塑料汽化而形成型腔,汽化后会有大

量的气体通过涂料排除,因此要求涂料要有非常好的透气性

;此外常规涂料与泡沫塑料的湿润性较差,涂料厚度不易均匀

,且与泡沫塑料的附着力差,涂料干后容易块状脱落,这是负

/890/ 负压实型铸造用涂料

压实型铸造对涂料另一特殊的要求;还有负压实型铸造涂料

背后是无任何粘结剂的干砂,若涂料高温强度太低,就会塌箱

。因此,涂料是否具有透气性好,与泡沫塑料润湿性好,高温

强度高的特点,就决定了该工件的成功与否。本项目以锆英

粉,铝矾土和石墨为主要原材料,加入湿润剂,发泡剂和粘结

剂,从而制备附着力强,高温强度高及透气性好的涂料,为负

压实型铸造新工艺的成功使用奠定了基础。2、所处研究阶

段已拥有知识产权。3、预期效益项目所使用的原料来源广

泛,价格便宜,生产工艺简单,所生产涂料附着力强,高温强度

高及透气性好,为负压实型铸造新工艺的成功使用奠定了基

础。4、成果成熟度技术先进、完整,工艺简单,已在实际中

应用。5、知识产权、专利等情况该涂料已获得发明专利,专

利号:ZL03134231.0。6、合作要求对此项目有兴趣的投资

人,企业家或者单位和个人。

/891/ 多肽药物手性氨基酸的D,L-构型分析技术
多肽药物手性氨基酸的D,L-构型分析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多肽类药物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医药界的关注

,其具有毒副作用低,用量少,生物活性强,疗效好等特点。多

肽类药物主要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目前除甘氨酸外,天然氨

基酸都是手性分子,可分为L型和D型。多肽类药物的生物活

性与其氨基酸的手性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多肽合成中氨

基酸手性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对氨基酸手性的分析方法主

要分为色谱法、光谱法、传感器和质谱。利用色谱分离技术

对手性和氨基酸对映体进行分析,常用的两种方法是直接法

/891/ 多肽药物手性氨基酸的D,L-构型分析技术

(无衍生)和间接法(衍生化)。大多数手性分析都是在分

析前进行衍生化处理,如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液相质

谱法(LC-MS),液体色谱荧光检测(LC-FLD)和毛细管电泳

荧光检测(CE-FLD)。其中采用手性Marfey’s试剂1-氟-2

-4-二硝基苯基-5-L-丙烯酰胺(FDAA)进行衍生使D/L氨基

酸的极性发生改变,经反相C18色谱柱实现分离是目前大家使

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昂贵的手性色谱柱,还可以

同质谱进行联用以实现高灵敏、高通量的手性氨基酸定性和

定量。在水解过程中,手性氨基酸有可能发生差向变构。为

了排除这一干扰,本项目将多肽药物在氘代盐酸重水溶液中

进行水解,氨基酸若在水解过程中发生构型转换,则会在手性

碳(α碳)上标记上一个氘原子,使得分子量增加1Da,在质谱

中可以进行区分。本项目采用多肽水解-手性衍生-液相/液

质联用的方法对多肽药物中手性氨基酸的D,L-构型进行了分

析,获得D型和L型的相对比例与含量,用于控制产品中的相关

异构体杂质。通过氨基酸对照品的质荷比、保留时间等信息

保证了该方法的专属性。测定获得了氨基酸对照品的检测限

、定量限、线性等信息,实现了手性氨基酸含量的准确定量

,有效保证了多肽类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892/ 一种(E)-3-亚基取代苯酞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一种(E)-3-亚基取代苯酞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3-亚基取代苯酞类化合物

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铑作为催化

剂,通过芳香羧酸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之间发生基于羧基邻

位C―H键官能团化的串联环化反应,简便、高效地一步合成出

一系列(E)-3-亚基取代苯酞类化合物。本发明具有原料简

单易得、催化剂用量少、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893/ BFICS非接触式IC卡复费率水表
BFICS非接触式IC卡复费率水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为全密封的非接触式IC卡复费率水表,壳体

分为流水腔和计量控制,两个腔互不相通,水流腔有装有叶轮

系和阀门系统,叶轮系传动轴上装有永久磁铁,靠近磁铁的发

讯表头上装有感应器。计量控制腔内装有高容量电池供电的

电路板、射频天线组件、驱动阀门系统的先导阀和流量感应

器。该产品的技术特点:1、复费率系统在表内可实现六阶

段梯式自动分量计费,根据用户不同的用水量设定阶梯价格

,符合目前国家推行的超定额累进加价办法;2、系统加有保

/893/ BFICS非接触式IC卡复费率水表

密技术,安全可靠;3、具有数据存储技术,可自动保持一年内

的用水量数据;4、射频卡技术,可从基站按区读和写,区可保

护起来防止重写,读写可靠,安全性高;5、具有零功耗技术,

电池使用寿命可达6年以上;6、电控阀技术,采用双稳态先导

性电控阀技术,压损小。

/894/ 新一代增强CCD(ICCD)用高耦合效率纤维光锥
新一代增强CCD(ICCD)用高耦合效率纤维光锥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目的与意义本项目研究的目

的是在国内首先研制增强CCD(ICCD)用的具有正四边形排

列图案的高耦合效率纤维光锥。正四方形排列方案的光纤元

件制造技术,在国外早已有,但是对我国技术封锁禁运。本项

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没有正四边形排列图案熔压光纤元

件的空白,增加了品种;缩小了我国熔压光纤元件与国际水平

的差距,有助于我国的熔压光纤元件和像增强器进入国际市

场;有助于增强CCD成像器件耦合效率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以

/894/ 新一代增强CCD(ICCD)用高耦合效率纤维光锥

推广到所有熔压硬光纤元件。实现硬光纤元件,包括光纤面

板、光纤扭像器等的更新换代。2011年公司申报了广州市科

技计划项目,并于2012年立项,获得财政资助15万元,经过项

目组的大力实施,项目于2013年9月通过现场验收,项目全面

完成预期计划内容、目标,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

主要论点与论据本项目主要的研究内容:(1)设计中膨胀

系数、高介电常数光纤芯、皮、光吸收玻璃组份及其熔炼工

艺技术;(2)带吸收材料的正四边形光纤和复合光纤棒的排

列、拉制、熔压工艺技术;熔压采用现有的正六边形熔压模

具进行熔压,有横压技术和竖压技术均已成功。(3)设计制

造高精度的光锥拉制成型设备及工艺技术;项目研制了高精

度的拉锥机,确定了光锥毛坯尺寸及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实现

了加热炉温区宽度和光锥锥度控制;实现了拉力的自由控制

;设计并制作了锥度配合的拉锥夹具。(4)高精度光锥光学

加工设备和工艺装置以及检测技术。项目组采购了部分高精

度冷加工设备,并对光锥冷加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

一种卡位夹具,用于控制光锥小面的铣正尺寸;设计了一种辅

助夹具,使用粘结的方法定位光锥小端面,铣正大端面;使用

平面磨床上成型砂轮的方式,进行四方锥台面的加工,一次加

工两个面,替代了采用分度头铣斜面的方式,提高了加工效率

和角度精度;设计了一种光锥磨抛夹具,配合加保护玻璃和填

充石蜡等方式,实现了光锥小端面的高速磨抛;采用理论计算

和实际检测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了光锥放大率的精确控制。

/894/ 新一代增强CCD(ICCD)用高耦合效率纤维光锥

3、创见与创新(1)自主设计全新的玻璃配方,这三种玻璃

材料化学相容性好,塑态温度范围宽、抗析晶性能好,与光锥

的制造工艺相适应;膨胀系数α达到68±2×10-7/K

,较一般87×10-7/K的更有利于光锥的耦合。(2)在国

内率先设计了正方形光纤结构和复合光纤排列工艺,操作简

单易行,相较于传统圆形光纤-正六边形工艺,开口比提高12

%,对比传递函数提高8%等,并且填补了我国没有正四边形排

列图案的熔压光纤元件的空白。(3)自主设计了一整套完

整的光锥冷加工工艺及工装辅具,适用于光锥生产,有效地解

决了光锥冷加工的技术难题,得到了客户的认可(4)自主研

制高精度高难度的大尺寸光锥拉制成型设备及工艺技术,有

效地控制了光锥毛坯尺寸及伸长量、解决了锥度小和小尺寸

光锥的拉锥问题和歪锥问题并实现了变力拉锥,使得光锥拉

锥合格率稳定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优于其他光锥厂家。(

5)首次将国内自主设计生产的带吸收材料的正四边形排列

图案的纤维光锥应用到我国增强CCD(ICCD)中,提高了ICC

D的产品性能,为国家军用夜视系统数字化和提高ICCD光电仪

器质量性能水平作出贡献。4、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项

目完成时已实现项目实际新增年产值152万元,新增销售收入

119万元,新增利税26万元的经济效益。目前该产品已打开法

国、俄罗斯、台湾等国际市场,在在医疗、生物、X射线机等

应用领域逐步拓宽,产品的未来市场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894/ 新一代增强CCD(ICCD)用高耦合效率纤维光锥

和经济、社会效益。

/895/ 椰子油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的研究
椰子油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椰子油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的

研究”是2010年经海南省科技厅批准立项的省科学事业费项

目。月桂酸单甘油酯是月桂酸和甘油形成的单酯,是一种安

全、高效、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不仅具有优良的乳化功能

,而且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药品及

化妆品中,且没有使用量限制。本项目利用椰子油月桂酸含

量高的特点(约50%),直接以椰子油为原料制备月桂酸单甘

油酯,旨在实现椰子油的高值化增值利用。2.技术原理及性

/895/ 椰子油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的研究

能指标技术原理为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椰子油与甘油酯交

换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再以分子蒸馏技术提纯月桂酸单甘

油酯含量。主要性能指标:产品收得率40%以上,月桂酸单甘

油酯含量达50%以上;产品外观为银白色粉状或片状晶体,无

味;游离酸≤1.5%。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①直接以椰子油

为原料生产GML,简化了工艺,易于操作;②建立产品检测技术

;③将月桂酸以单甘酯形式开发出更安全高效的食品防腐剂。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目技术成熟,项目

产品是一种安全、高效、多功能食品添加剂,不仅具有优良

的乳化功能,还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可广泛使用于各类食品、

药品及化妆品中,且没有用量限制,根据生产需要添加即可。

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于1977年批准月桂酸单甘油

酯为GRAS(一般公认安全)类食品添加剂,并已将月桂酸单

甘油酯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药品及化妆品中。我国卫生部

也于2005年4月批准月桂酸单甘油酯用于各类食品,且规定在

食品中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添加即可(见2005年卫生部第7号

文件)。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尚未得到应用。以椰

子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催化法生产脂肪酸单甘油酯,通过分

子蒸馏可以使脂肪酸单甘油酯和脂肪酸二、三甘油酯有效分

离,即可以提高脂肪酸单甘油酯的含量,但分子蒸馏不能使不

同脂肪酸单甘油酯分开,所以产品无疑会是以月桂酸单甘油

酯为主的脂肪酸单甘油酯的混合物。如要进一步提高月桂酸

单甘油酯的含量,由于不同脂肪酸单甘油酯的性质差别细微

/895/ 椰子油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的研究

,宜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虽然本分子蒸馏设

备只是试验设备,处理量有限,且不能进行连续蒸馏,但是实

验中所得出的蒸馏条件和工艺流程对于大规模生产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896/ 乐昌含笑引种及城市栽培应用研究
乐昌含笑引种及城市栽培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该成果含乐昌含笑、峨眉含笑深山含笑、洞辨含笑

、醉然含笑五种的引种驯化和城市扩大栽培,通过重复对比

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乐昌含笑可在城市推广应用,其余四

种可在城市游园庭园推广应用。上述五种均系常绿乔木,树

形优美、生长迅速为理想的绿化美化优良园林新树种。对美

化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等诸方面成效显著。属省内首创

,达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897/ 具有免疫、抗癌活性的极地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
具有免疫、抗癌活性的极地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组从南极海冰细菌Pseudoaltermonassp.S-

15-13产生的EPS(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中,分离

纯化得到EPS-Ⅱ,解析了其结构,初步证明该多糖具有很强

的免疫活性和抗肿瘤作用。极端环境微生物胞外多糖的获得

和应用,对于设施蔬菜的抗逆(抗寒、抗旱及抗土壤酸碱度

)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并可能发现新的糖类抗病诱导子。

该项目的实施能够开发极具有发展潜力的提高人体免疫力的

功能性食品及治疗和/或辅助治疗多种肿瘤的药物。其技术

/897/ 具有免疫、抗癌活性的极地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

指标:功能性食品的大规模发酵液内多糖含量达1.0g/L,大

规模提取工艺后,多糖的得率大于80%,纯度大于85%;临床

药物多糖的得率大于60%,纯度大于95%。该项研究完成后,

至少能研制出3-5种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多糖类功能食品

,1-3种治疗用多糖药物;1-3种提高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的

抗逆剂用于产品转化。可产生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898/ 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光电转换机理研究
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光电转换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有机电致发

光材料及其器件,由电子给体2,6-二咔唑-1,5-吡啶和电子受

体2,5,8-三(2,4-二氟苯基)-1,3,4,6,7,9,9b-庚嗪组成。

本发明通过选择庚嗪环衍生物HAP-3DF作为电子受体,PYD2作

为电子给体,降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电荷转移特性,从而实现

一种发光光谱窄、效率衰减慢的激基复合物体系有机发光器

件。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有机电致发光材

料及其器件,由电子给体2,6-二咔唑-1,5-吡啶和电子受体2

/898/ 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光电转换机理研究

,5,8-三(2,4-二氟苯基)-1,3,4,6,7,9,9b-庚嗪组成。本

发明通过选择庚嗪环衍生物HAP-3DF作为电子受体,PYD2作为

电子给体,降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电荷转移特性,从而实现一

种发光光谱窄、效率衰减慢的激基复合物体系有机发光器件

/899/ 无铝低脂油条预混粉加工关键技术
无铝低脂油条预混粉加工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无铝低脂油条预混粉是将油条专用粉及油条加工过

程中所用到的部分辅材按一定比例以复配的方式将其功能及

一些加工技巧协同地融合在一起,它是一种涉及到一些物理

,化学,生物等高新技术的复合产品。无铝低脂油条预混粉采

用的核心技术是专用粉配粉技术及预混粉调配技术,这两种

技术在国内外的面粉加工中都是非常先进的技术,本课题组

通过多次试验,已可成熟运用。本次鉴定的无铝低脂油条预

混粉在国内外市场上未发现正规销售产品,依据市场需求、

/899/ 无铝低脂油条预混粉加工关键技术

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铝

低脂油条预混粉将具有很强的市场优势。本成果采用先进的

加工工艺,产品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方便和健康饮食需求,对

于解决目前预混粉新产品研发推广困局、提高面粉经济价值

,促进粮食产业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900/ 可降解性快速止血材料
可降解性快速止血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技术成果是提供两种可降解的快速止血材料制备

技术:壳聚糖海绵状止血材料和可水凝胶化棉花止血纤维;

这两种止血材料的特点是遇到血液等液体,能迅速形成凝胶

,封堵伤口,达到快速止血目的。经家兔止血模型实验表明

,对于家兔耳动脉和肝脏大出血均能在1分钟左右完成止血

,止血效果明显好于市面出售的明胶止血海绵、速即纱(美

国强生公司)等止血产品,并且都能体内降解。这两种产品

可以开发成为临床止血材料(一类,二类,三类),也可以

/900/ 可降解性快速止血材料

开发成为战争野战创伤救护,及运动,野外探险等户外急救

敷料等。

  本技术成果止血效果可与国外先进的止血材料相媲美

,生产成本仅为国外先进材料速即纱售价的1/10,若投入生

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本技术成果愿意向军队后勤供应相关部门、医药生产

企业转化相关技术成果,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共同将本技术

成果产业化,生产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可吸收性

止血产品。

/901/ 莱钢1500mm热轧带钢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莱钢1500mm热轧带钢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莱钢1500mm热轧带钢工程是国内第一次从机械到液

压系统全部国产化的热连轧工程,其电气控制系统全部由国

内自行集成并完成现场调试。该系统在国内第一次采用了目

前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高性能控制器-西门子TDC,这也是

第一整套由中国人自己独立自主完成基于TDC的热连轧控制

软件开发和现场调试的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分为两级,L

1级为基础自动化系统,按工艺分为炉尾上料区及加热炉区

、粗轧区、精轧区和卷取区。主要完成生产过程的控制、顺

/901/ 莱钢1500mm热轧带钢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序控制、逻辑控制、数据采集、工艺显示、历史数据存储、

故障报警等功能。L2为过程控制级,主要完成过程控制、过

程日志、过程监视、优化控制、物流跟踪、生产作业管理等

功能。该系统是基于分布式应用服务器技术实现的过程控制

系统。莱钢1500mm热轧带钢控制系统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

独立自主完成基于TDC的热连轧控制软件开发和现场调试的

系统。SIEMENS公司的SIMATICTDC的CPU为64位RISC处理器,

最快控制周期可小于1ms,适合于应用在分布式生产过程的

快速系统中。硬件集成化程度高,百分之百的工业级芯片,

非常适合用于轧钢生产线的快速控制中。该系统的开发成功

,说明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自主利用最先进的控制器来开发

和集成系统,自主研制控制程序。该系统设计先进、合理,

运行平稳可靠,系统在线运行率达100%,软件设计完全满足

现场需要。控制系统网络通讯能力强大,软件设计完全满足

现场需要,保证了生产的安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

于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在国内同

类生产线上进行推广,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902/ 羟基喜树碱对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
羟基喜树碱对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兽用药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在传代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加入羟基

喜树碱,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观

察羟基喜树碱对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研究发现,

羟基喜树碱能抑制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的增殖,且呈时间依赖

性和剂量依赖性。

/903/ 用于剑麻粉蚧的防治药剂
用于剑麻粉蚧的防治药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剑麻又名菠萝麻,为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是一种多年

生热带硬质叶纤维作物,其原产墨西哥,现主要在非洲、拉丁

美洲、亚洲等地种植。剑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

耐腐蚀,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具

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

硬质纤维。发展剑麻种植产业前景广泛。粉蚧是危害剑麻的

一种主要害虫。粉蚧危害剑麻,先是危害麻株内生叶片基部

,然后蔓延至叶片中部、顶部及轴心嫩叶和整个植株,通过大

/903/ 用于剑麻粉蚧的防治药剂

量吸食剑麻汁液,消耗植株营养,造成植株减产甚至失收;同

时排泄污物,引发煤烟病,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更为严重的是

引发紫色卷叶病,在叶片上表现为叶尖边缘变黑色,向下蔓延

成淡紫色斑驳或退绿黄斑,同时叶尖向内卷曲,干缩失水;在

植株心轴上表现为上半部枯死腐烂,严重受害株的根系呈黄

褐色至坏死干枯状。目前,对于剑麻粉蚧用药主要有48%毒死

蜱或40%速扑杀600倍稀释液、24%螺虫乙酯2800倍稀释,虽然

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存在着药效期短、粉蚧产生抗药性

、防治效果差等诸多问题,使得对防治粉蚧需要长期多次用

药,这会导致耐药性的出现且用药量增加,对生态环境、剑麻

生长等均有不利影响。本发明属于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

涉及一种用于剑麻粉蚧的防治药剂,可以实现剑麻粉蚧的高

效杀灭,且具有较长的药效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剑麻

粉蚧的防治药剂,所述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高岭土1~

2份、魔芋胶0.5~1.6份、海泡石4~8份、植物油0.2~0.4份、

乙酸钙3~6份、磷酸二氢钾4~8份、生物表面活性剂2~4份、

真菌浓缩物6~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5份、烷基聚氧乙

烯醚2~6份、蔗糖脂肪酸脂1~3份、r-氨基丁酸0.5~1.6份、

泰利霉素0.20.6份。该药剂喷洒后粘附于粉蚧表面,其中的

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聚氧乙烯醚等成

分能对粉蚧的壳体进行破坏,使得真菌浓缩物等有效成分进

入虫体,从而将粉蚧杀灭,且有较好的杀灭效果;药剂中的魔

芋胶、高岭土、海泡石包裹着真菌浓缩物可以延长药效期。

/903/ 用于剑麻粉蚧的防治药剂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药剂进行剑麻粉蚧杀灭具有较好的杀灭效

果且药效期较长。这是因为药剂喷洒后会粘附于粉蚧表面,

其中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聚氧乙烯

醚等成分能对粉蚧的壳体进行破坏,使得真菌浓缩物等有效

成分进入虫体,从而将粉蚧杀灭;药剂中的魔芋胶、高岭土、

海泡石包裹着真菌浓缩物可以延长药效期。

/904/ 绿色环保菊花生产技术示范
绿色环保菊花生产技术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采用微波-气流相结合技术干燥菊花,可使菊花在加

工过程中一次成形,且色、香、味不变,其内部挥发油、绿原

酸等主要成分稳定,利用该技术加工菊花可避免菊花的二次

污染,真正达到绿色环保要求。通过该技术生产菊花是传统

方式加工销售价格的三倍以上。

/905/ 移动互联网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移动互联网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1、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及论点1)任务来源《移动互

联网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模式研究》是工业和

信息化部科技司2014年下达的研究任务,列入工业和信息化

部通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4-R-39)。2)主要

研究思路当前世界制造业正呈现出全球化、精益化、协同化

、服务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态势。相比之下,我国制

造业目前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

环境压力大、制造业物流成本高、产业集群整合度不够等问

/905/ 移动互联网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题,并直接导致其在全球产业链上仅处于中低端环节。而要

扭转这一局面,并尽快赶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步伐,转型升级

是必选之路。目前,制造业竞争格局已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

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产品制造和销售进入微利时代,通过增强

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拓展产品服务范围,成为

制造企业的重要转型战略。移动互联网作为无处不在,适时

交互的一种信息传递与管理工具,对现有行业的潜力进行再

次挖掘,用新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重造传统产业,使传统制造业

变成现代制造业已成为一种必然与趋势。如何利用互联网特

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功能盘活庞大制造技术资源,实

现制造的再上台阶,是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走向集约化发展

的主要问题。国内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探讨并不少见,但

大多是把制造业转型升级看成企业自主的管理行为研究制造

业的转型升级问题,以移动互联网为引擎对传统制造业转型

升级的路径、模式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很少。因此,本课题将

专门就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何推促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化

升级的路径和模式进行系统研究。3)研究结论(1)新形势

下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一种必然从全球制造业发展

趋势来看,产业形态变革推动通信制造业产能重新布局,商业

模式创新推动通信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关键技术升级促进

制造业新一轮产业链布局。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制造业发

展出现以下特征: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增长动力与模式存在

隐忧;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发展结构性问题突出;品

/905/ 移动互联网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牌运作与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整体水平仍在全球价值链低位

徘徊。因此,我国传统制造业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应对劳动力

成本上升、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

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制造

业的转型升级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传统制造业在环境的变化中

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应对挑战,就会从

内部萌发出一种变革或转型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传统

制造业主动寻求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突破。当移动互联网技

术供给有助于满足这种需求时,企业就会采纳移动互联网,从

而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转型

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移动互联网将改

变传统产品的性能;移动互联网将改变传统产品的生产模式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产品的经营模式;第四,移动互联网

改变了传统产品的营销模式。(3)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传

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依企业具体实际而定。分析表明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在进行转型升级中选择的具体路径不

同,并且不同行业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也不同,因此,移

动互联网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上应考虑行业

、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最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具体可从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以及链条升级等

四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4)综合考虑内外因选择移动互

联网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模式结合移动互联网对传统

/905/ 移动互联网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制造业的影响以及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设计,课

题组认为其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模式有以下两类

:价值链局部模块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模式;生态圈

与移动互联网思维的有机结合模式。(5)推进传统制造业

转型升级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利用移动互联网促进传统制造

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需

要相应的政策措施。

/906/ 汽车轻量化板材冲压工艺及模具开发技术
汽车轻量化板材冲压工艺及模具开发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汽车轻

量化板材冲压工艺及模具开发技术”(07ZCKFGX02400),

针对汽车轻量化材料的成形工艺技术,采用自主研发和产学

研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在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从材

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和成形性、板料成形工艺关键技术等方面

开展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成形前板

料进行组织及成形性能测试,建立轻量化板料成形性数据库

;(2)针对轻量化板料,借助于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展板

/906/ 汽车轻量化板材冲压工艺及模具开发技术

料成形工艺研究;(3)快速全三维模板化模具设计技术应

用研究,开发高品质可靠模具;(4)高速、高精度数控加

工技术研究。通过加工刀具运动模拟,进行刀具轨迹优化编

程,实现高精密数控加工;(5)针对成形后零件试样进行

微观结构及性能测试;研究板料变形后关键部位对成形件整

体质量影响。(6)建立轻量化板料CAE计算和工艺分析知识

库,为开发其它相似类型模具积累经验。国内汽车产业中大

型精密轻量化板料冲压模具依赖大批量进口和国际知名企业

对轻量化板料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技术的垄断,本项目改变

国内在汽车制造技术上的落后局面,抓住国际汽车轻量化带

来的发展机遇,形成汽车轻量化板材冲压工艺模具制造技术

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汽车模具开

发技术,使本市汽车模具制造技术,实现自主、创新、跨越

式发展。研究成果将为大力开展车身成形工艺与模具技术市

场需求提供技术依据,实现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提高汽车

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对国内相关企业具有示范和推

动作用。

/907/ 生物技术催化烟叶中多糖成还原糖改善品质的研究
生物技术催化烟叶中多糖成还原糖改善品质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针对滇西一带生产的烟叶中水溶性总糖含量过高(

达35%~40%),糖碱比例失调,影响可用性的问题,“生物

技术催化烟叶中多糖成还原糖改善品质的研究”项目经过3

年(2004年-2007年)研究,探讨并建立了应用酶制剂催化

烟叶中多糖成还原糖改善品质的方法和工艺,研究了有关酶

制剂的提取、纯化方法和工艺。根据生产需要设计了不同的

处理烟叶的工艺方法,形成了从酶制剂的制备、纯化到应用

的实用性工艺。与对照组相比,在确定条件下经过酶处理后

/907/ 生物技术催化烟叶中多糖成还原糖改善品质的研究

的烟叶中多糖含量降低50%以上,还原糖比重明显增加,烟

气中香气含量上升,评吸结果有明显改善,提高了原料的可

用性。该课题对开发特色工艺,发展中式卷烟具有积极的促

进作用。

/908/ 鼻部冷敷袋
鼻部冷敷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鼻部冷敷袋旨在对临床现用的一次性冷敷冰袋的缺

陷进行改良,使改良型冰袋具有体积小巧、佩戴方便、冷冻

后保持柔软、能反复使用且能与鼻面部贴合的特点,使其可

应用于鼻科手术后患者,起到止血、止痛、减轻渗出的作用

。鼻部冷敷袋袋的外形10×5cm,固定带可调节松紧,固

定于耳后,内容物为食用丙二醇,冷冻后保持变软,对人体无

毒无害,且成本较低。改良型冰袋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909/ 汇智博创煤炭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V1.0
汇智博创煤炭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因张矿集团需要实现煤炭

运销集中管理,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加强

管理,设计并开发本系统。该系统支持多层次、多结构的管

理模式,面向的用户群体广泛,其中包括:集团管理者、分矿

负责人、科长、普通过磅员等。要求系统能将利用自助服务

、工作流技术等不同方面的先进产品以及工具,依据用户特

点搭建多角色的应用操作环境,使得不同层面的用户感觉到

系统好象就是为自已的业务量身定做的一样。在不同角色之

/909/ 汇智博创煤炭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V1.0

间应利用先进的消息传递模式协同各个角色之间的业务处理

。使之成为一个整合的业务处理系统。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

标;本项目采用以J2EE为核心技术路线,采用SSH三层结构,表

现层采用JSP、AJAX,Struts技术框架,业务逻辑层采用Spri

ng框架、数据访问层采用Hibernet框架;业务应用基于SSH通

用基础框架进行开发,采用组件化的设计思想,在系统设计时

进行合理的功能组件划分;采用WebService应用服务接口,遵

从WebService规范协议,提供标准的服务接口调用。本项目

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基础业务信息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

报表管理、现金结算管理、借还款管理、劳资管理等。这些

模块之间存在功能逻辑上的关系,基础业务信息提供日常业

务活动所需的所有基础业务数据,出入库环节是其他业务活

动源头,通过库存管理、现金管理,以及与财务方面的信息对

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煤炭运营业务管理过程。③技术的创造性

与先进性;本项目属于国内领先,本项目于2012年12月29日通

过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18”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进

行检索,共命中相关文献20篇,经分析对比,在国内公开发表

的中文文献中,未见与查新项目查新点完全相同的文献报道

,得出如下结论:查新点:1.煤炭运销集中管理系统中的煤

质抽样管理模块:对于煤质的全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

、入库混煤、低位发热量等各个参数进行了管理和比较,并

利用开源技术poi进行Excel数据导出及汇总查询;2.煤炭运

销集中管理系统的合同管理模块:其中合同确认签署功能结

/909/ 汇智博创煤炭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V1.0

合jQuery来实现合同状态页面动态预警;3.煤炭运销集中管

理系统的合同管理模块:采用jBPM4Workflow实现对流程的

可视化管理和煤种限价等自动控制。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于2012年12月19日通过国家标准GB/T

25000.51-2010《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求与评价(SQua

RE)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中

相关条款,经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机构认可的软

件产品登记测试报告。适用于煤炭运销领域,各项功能可稳

定运行。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软件稳定运行,因

面向的煤炭运销领域用户群体广泛,使用人员水平较低,需要

培训后实施操作。⑥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暂无申请其他奖

励申报。

/910/ 气管插管牙垫
气管插管牙垫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气管插管是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时的一种气管内导管

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目前经口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比较

单一,通常是在确定插管成功后,将牙垫置入患者的上下门齿

之间,将牙垫和气管插管用胶布固定,这种牙垫和气管插管的

固定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松脱和操作繁杂的问题。本实

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管插管牙垫,以解

决现牙垫和气管插管的固定操作繁杂且易松脱的问题。本实

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气管插管牙

/910/ 气管插管牙垫

垫,包括有牙垫本体,所述牙垫本体为设有中心孔的四方体,

所述牙垫本体于每个侧面设有一个弧形凹面,所述牙垫本体

于相对的两个所述弧形凹面上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气管插管固

定的上固定单元和下固定单元;所述上固定单包括位于所述

弧形凹面上部的上固定带和设在所述上固定带上方的上定位

带,所述下固定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弧形凹面下部的下固定带

和设在所述下固定带下方的下定位带。较之现有技术,本实

用新型可以解决现牙垫和气管插管的固定操作繁杂且易松脱

的问题。上述气管插管牙垫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还可以是:所述上固定带和所述下固定带均具有间隔设有多

个长形开口的带体和与所述带体连结的收紧带,所述收紧带

的宽度沿长度方逐渐变窄;在所述上定位带和所述下定位带

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长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带体上的所述长

形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收紧带前端的宽度;所述上定位带和

所述下定位带上的所述长开口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收紧带前端

的宽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

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一个弧形凹面上的气管插管

同时采用上固定单元和下固定单元进行缠绕固定,稳定性好

,不易松脱;2.简单、快捷,使用方便。

/911/ 酸性粒子元青
酸性粒子元青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酸性粒子元青又称水溶性苯胺黑,主要用于皮革的

染色,也适用于纸、木材、丝、羊毛等。该产品以苯胺黑为

原料,经磺化反应等工艺过程制得,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

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省内空白。

/912/ 多肽修饰创制高活性高稳定性创新药物关键技术
多肽修饰创制高活性高稳定性创新药物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通过对各种生物活性肽进行系统的修饰研究

,创建用β-氨基酸修饰肽药物的扩展技术,筛选稳定性好、活

性高的肽类候选药物。课题来源与背景;虽然许多肽是生物

活性物质,但把肽类物质开发成新药却有一定的限制。最主

要的问题是肽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稳定性,即未经修饰的天

然肽类物质易被体内的蛋白水解酶水解,易清除,还有些肽具

有较差的膜通透性。因此,对天然肽序列进行修饰,增加其抗

酶解稳定性,并保持天然肽的活性或增强活性成为肽类药物

/912/ 多肽修饰创制高活性高稳定性创新药物关键技术

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肽结构的修饰与改造,涉及的内容

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在原序列基础上进行氨基

酸取代,如L型氨基酸和D型氨基酸取代,其中包括部分D型氨

基酸取代和反序列的全D型氨基酸取代;近年来正在研究的β

、γ-氨基酸取代。二是基于分子量大小效应的改造,主要采

用PEG修饰、长效缓释技术等方法,以延长体内肾排出时间,

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肽的结构修饰还包括肽链的环化、N段

糖基化、乙酰化、C端酰胺化等。由β-氨基酸构成模拟肽的

方法,对于提高肽生物活性及酶解稳定性具有很大潜力。β-

氨基酸与α-氨基酸类似,都含有一个氨基端、一个羧基端,所

不同的是β-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间相隔两个碳原子,这种

含有β-氨基酸的肽通常称为β-肽。β-肽类似天然存在的α-肽

,可以折叠成确定的二级结构,如螺旋、折叠片及转角,从而

与相应α-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而且它们对多数蛋白酶

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而β-肽将成为药物设计领域的一类

新型化合物。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功

能的蛋白质是药物设计的重要靶分子,其中许多蛋白质的功

能体现在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之间。如下图所示,一些

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亚基之间的结合形成全分子是发挥活性

的必要条件。另外,在生物信息传导过程中也是多种蛋白质

间形成的相互作用才能发挥信息传导功能。如果短肽序列能

与相互作用蛋白质中的某个成分结合,从而阻断蛋白质间的

相互作用,该肽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新药的先导化合物。肽类

/912/ 多肽修饰创制高活性高稳定性创新药物关键技术

药物的另两类靶标是生物体内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各种关键的

酶分子和受体分子。开发关键酶的抑制剂、受体分子的肽类

拮抗剂和激活剂,是肽类新药的重要领地。但是,正如前文所

述,由于肽类物质易被体内相关酶类水解破坏,即具有代谢的

不稳定性,因此,对天然肽序列进行修饰,增高其抗酶解稳定

性,并保持天然肽的活性或增强活性是修饰肽技术的重要目

的。然而,通过修饰技术把天然肽修饰成符合稳定性和活性

要求的修饰肽是一个复杂的费时费力的技术过程(见下图)

。本项研究在该过程所涉及的技术,即下面阐述的β-肽修饰

技术。通过β-氨基酸修饰技术,确定原型肽可用于修饰的部

位并进行序列设计、合成及先导肽的筛选。本研究选择三个

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原型肽进行,包括免疫活性肽胸腺五肽

(TP5)、胸腺素α1(Tα1)及具有抗2型糖尿病活性的胰高

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Exendin-4。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本课题用β-氨基酸修饰肽类药物的技术,是从原型肽

的易水解位点及其生物活性位点入手,采用β-氨基酸、γ-氨

基酸对可修饰位点进行单取代、低取代来设计限制的分子库

中肽序列,采用多通道固相合成法合成肽,此种构建限制性肽

库的方法科学、合理、可行、属创新的方法。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技术在对多肽类药物进行多年修饰

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修饰的手段对肽类药物的结构修饰进行

系统研究,其中包括修饰位点的确立、修饰序列的设计、限

/912/ 多肽修饰创制高活性高稳定性创新药物关键技术

制分子库的构建、序列筛选等项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建立

可行的肽类药物结构修饰的关键技术,为其他肽类药物的开

发研究奠定基础,推动化学合成肽类药物的发展。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通过β-氨基酸修饰肽类药物的关键技术开发,

筛选出3个候选新药STα1、β-氨基酸修饰胸腺五肽和12PA。

使用该技术成果对原型肽STα1、TP5、艾塞那肽结构修饰方

法的系统研究,创建了β-氨基酸修饰的关键技术,使STα1在大

鼠体内半衰期比原型肽延长近10倍,该技术解决了多肽药物

易酶解、成药性难等问题。成果1、完成了β-氨基酸修饰肽

类药物的关键技术研究,筛选出3个候选新药STα1、β-氨基酸

修饰胸腺五肽和12PA。2、通过对原型肽STα1、TP5、艾塞那

肽结构修饰方法的系统研究,创建了β-氨基酸修饰的关键技

术,用该技术修饰原型肽的序列,使STα1在大鼠体内半衰期比

原型肽延长近10倍,该技术解决了多肽药物易酶解、成药性

难等问题。3、建立了STα1制备工艺,STα1样品纯度在98%以

上,收率15%左右,中试规模达60g/批。4、申请1项发明专利

(一种胸腺素α1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2100

25364.6),艾塞那肽原料及注射剂、注射用艾塞那肽向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报生产药品注册申请。

/913/ 蟒、巨蜥等爬行动物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蟒、巨蜥等爬行动物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技术原理:通过不断改善蟒、巨蜥等爬行动物的饲

养环境配置、温度和湿度调控、适宜食谱、饲喂频率和饲喂

量的探索,获得蟒、巨蜥等爬行动物适宜的人工饲养条件,

掌握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关键饲养技术。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蟒、巨蜥等爬行动物的人工饲养管理中,执行严格的饲

养管理程序,新到动物经过40天以上的单独隔离检疫。在隔

离检疫阶段先进行驱虫和诱食,观察其行为活动、采食和排

泄情况;救治患病个体。2)蟒、巨蜥等爬行动物饲养丰容

/913/ 蟒、巨蜥等爬行动物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管理包括饲养环境配置丰富化和食物丰富化。饲养环境的自

然仿生配置有利于爬行动物很好地适应人工饲养环境,减少

应激和患病死亡。丰富的食物品种供给(包括季节性调整)

是维持爬行动物正常采食和生长所必需的,给素食动物绿鬣

蜥、缅甸陆龟、等提供如胡萝卜、南瓜、空心菜、猕猴桃等

季节性的食物以丰富食物品种均衡营养。3)采用较低温度

(20~25℃)无冬眠饲养蟒、巨蜥、缅甸陆龟、艾美凹甲陆

龟等多种爬行动物低消耗安全越冬,实现缅甸白蟒全人工无

冬眠饲养自然配对繁殖并产卵。4)自主创新采用35℃温水

浸浴爬行动物并成功运用于病弱爬行动物蟒、圆鼻巨蜥和绿

鬣蜥的救护。5)采用空调结合补充加热取暖设备形成有温

度梯度的立体加热保温模式对蟒、巨蜥等爬行动物越冬饲养

是新颖而有效的技术措施。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国

内外未见采用低温(20~25℃)对蟒、巨蜥、缅甸陆龟、艾

美凹甲陆龟等进行无冬眠越冬饲养,并实现缅甸白蟒全人工

无冬眠饲养自然配对繁殖并产卵的文献报道。2)国内外未

见35℃温水浸浴爬行动物并运用于病弱蟒、巨蜥、绿鬣蜥的

救护的文献报道。技术应用:该技术已趋成熟并且安全地在

本单位得到推广应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部分研究成

果自2007年起相继在重庆动物园等国内多家动物园爬行动物

人工饲养管理中推广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技术成

果还可以在全国其他动物园、爬行动物养殖机构、野生动物

繁育保护中心和保护区等有关单位推广应用。

/914/ 基于纳米修饰石墨烯气敏传感器的油浸变压器故障特征气体检测研究
基于纳米修饰石墨烯气敏传感器的油浸变压器故障特征气体检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敏感元件与传感器技术领域。高增敏微

纳传感器对于环境监测、工业及矿业安全、民生健康、物联

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研制高增敏微纳传感材料及器件

并揭示其敏感机理,是亟待解决且富有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之

一。高增敏微纳传感器对于环境监测、工业及矿业生产、公

共安全、民生健康、智能传感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譬如

,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污染源有害气体和车载尾气的排放严

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家居环境VOC类污染气体引起的健

/914/ 基于纳米修饰石墨烯气敏传感器的油浸变压器故障特征气体检测研究

康问题与日俱增,煤矿瓦斯气体爆炸和中毒事故直接威胁矿

工的生命安全,有毒气体泄漏对于社会公共安全和稳定同样

造成更大威胁。人体呼出气标志物对于疾病早期筛查具有指

导作用,关系到民生健康和医疗诊断。而且,离子检测传感器

对于水环境重金属离子检测及民生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检测仪器及方法主要包括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气

体检测管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光声光谱法等,但在高灵敏

度、痕量检测、微型便携、实时在线、稳定可靠、低成本、

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发展用于高端领域的质

优价廉的高增敏微纳传感器,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与面

临的挑战。随着器件阵列化、微型化及智能化发展,研制高

增敏微纳传感材料及器件并揭示其敏感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

特定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基

金支持下,本项目以发展新型微纳敏感材料构筑高性能传感

器及系统为目标,聚焦于探索先进微纳材料的设计制备、掺

杂改性、电子传输及识别功能和敏感材料的利用效率等基础

研究,开展微纳传感器的材料结构设计、传感性能调控、器

件结构优化、增敏机制分析、传感系统集成、信息获取与智

能处理等研究工作,致力于新型微纳薄膜材料与传感器件及

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探索微纳传感材料与器件及系统的新原

理、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和重要进

展,为高性能微纳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及应用提供理论与技

术支持。发现点主要包括:(1)构建分等级金属氧化物及

/914/ 基于纳米修饰石墨烯气敏传感器的油浸变压器故障特征气体检测研究

其复合敏感材料并揭示了其微纳结构和理化性能的调控机制

;(2)提出纳米修饰、有序组装、元素掺杂和异质互补策略

增强气湿敏/离子传感器的综合性能;(3)构建一系列高增

敏微纳传感器及阵列信息融合方法实现特定多组分气体定量

检测与分析。

/915/ 小体积葛根素冻干粉针、其制备方法及生产装置
小体积葛根素冻干粉针、其制备方法及生产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年产7200万支冻干注射剂新产品产业化

技术升级”2013年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成果,项目执行期为

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项目总投资26000万元,其中新增投

资2361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项目实施内容是对影响产品

质量的葛根素原料提取及冻干制剂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内容

包括葛根素提取、分离纯化及升华干燥工艺研究,提高葛根

素的产品质量。完成葛根素原料药及冻干粉针制备工艺优化

及技术改造,冻干粉针剂产量达到7200万支/年。按照新版G

/915/ 小体积葛根素冻干粉针、其制备方法及生产装置

MP标准完成注射用葛根素生产线建设,提高产能,进一步巩固

公司国内注射用葛根素的市场主导地位。项目实施期内突破

葛根素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及小体积葛根素冻干粉针大规模冻

干平台建设两大关键共性技术,产品经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

所检验,单个杂质0.2%,各杂质总和0.3%,干燥失重2.70%,指

标远远超过国家药品标准WS1-(X-388)-2003Z-2011要求;

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发表论文1篇;完成符合新版GMP要求冻干粉针车间建设,并

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注射用葛根素冻干粉针剂产能达到8

094万支/年,产品市场占有率由60.4%提高到66.50%。该成果

为一种小体积葛根素冻干粉针、其制备方法及生产装置,所

述的小体积葛根素冻干粉针是将葛根素冻干粉用注射用水溶

解,活性炭脱色、钛棒过滤后灌装于7ml西林瓶中,冻干、压

塞、轧盖制得。该成果减小了注射用葛根素冻干粉针的包装

体积,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单位产量,降低了能耗,降低了包装

、运输成本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冻干蒸发能耗。

/916/ 适用于CA501项目的结构分析技术
适用于CA501项目的结构分析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CA501是一种超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为诺和诺德

已上市药物德谷胰岛素的生物类似药。CA501在药物设计时

的分子结构是通过1个L-γ-谷氨酸连接子,将1个16碳脂肪二

酸连接在已去掉B链第30位苏氨酸的人胰岛素。它由A和B链

组成,通过三对二硫键进行连接,分子式为C274H411N65O81S

6,分子量为6103.97Da。该药物通过在注射部位组成多个六

聚体结构,形成了一个储存库;而锌离子随后缓慢散开,使得

胰岛素单体可以持续地分离入血,与白蛋白结合。而在靶器

/916/ 适用于CA501项目的结构分析技术

官中,由于胰岛素单体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高于与白蛋白

的亲和力,激活胰岛素受体,达到超长效的降糖作用。对CA5

01的结构分析对于其研发以及质量控制均有重要的意义。但

从CA501的结构可以看出,其结构复杂,包含了包含有三个部

分:在位置B30氨基酸苏氨酸缺失的人胰岛素,一个谷氨酸连

接子和一个16C组成的脂肪酸链。CA501的氨基酸序列间还包

括二硫键连接以及一些氨基酸修饰。如何更好地对该药物进

行结构分析,是函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水平看,应当

通过多种手段才能够对CA501的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本项

目针对CA501的原料药、中间体、注射液以及标准品进行了

结构分析。采用高分辨液质谱联用、气质联用、毛细管电泳

仪等手段,从分子量、N端氨基酸序列、C端氨基酸序列、氨

基酸全序列、肽指纹图谱、肽段覆盖率、二硫键连接、修饰

位点、游离脂肪酸、脂肪酸支链以及等电点等方面对CA501

药物的原料药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由于CA501中间体为

位置B30氨基酸苏氨酸缺失的人胰岛素,因此对它的分子量、

N端氨基酸序列、C端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全序列、肽指纹图

谱、肽段覆盖率进行了分析。此外,本项目还对CA501注射液

和标准品的氨基酸全序列进行了分析。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在

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能减少患者皮下注射

的次数以及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减少血糖值的波动范围

,令血糖值趋于稳定,对患者控制血糖具有极大的意义。而我

国患者对长效胰岛素的需求大,但已上市的国产药物却品种

/916/ 适用于CA501项目的结构分析技术

较少。通过本项目提高了胰岛素类似药的研究以及质量控制

水平,有效促进了CA501药物的质量提高,促进该类长效胰岛

素的上市。

/917/ 一种产蛋鸡用代谢笼
一种产蛋鸡用代谢笼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蛋鸡用代谢笼,包括笼体

、笼门、料槽、集粪盘,笼体内设有可向前、后平移的隔离

网,隔离网的网格间隙为5.5cm;笼体前侧外挂有料槽;笼体后

侧顶部设有乳头式饮水线;集粪盘前部23cm处设有隔板将集

粪盘分隔为两个部分;笼门位于笼体后侧正中位置。本实用

新型在笼体内增设活动的隔离网,减小产蛋鸡的活动空间,将

采食与饮水分开,增加料槽深度,减少饲料的损失及饲料对排

泄物的污染,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便于实验员操作。

/918/ 在硅衬底外延生长GaN材料(中科院)
在硅衬底外延生长GaN材料(中科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Si衬底上生长GaN将主要采用低温AlW作缓冲层,用

横向生长技术,AlGaN/GaN超晶格,多次成核的方法来减小

GaN层应力和缺陷,发来新的减少应力和缺陷的方法,研究

低维结构的生长技术,用X射线衍射,透视电子显微镜,Ra

man谱,AFM研究其微结构,用变温光荧光、光发射谱、变温

Hall,光荧光瞬态谱的方法研究物性。采用制成原型器件的

方法研究微结构对器件参数的影响。

/919/ 甘蔗渣、啤酒糟栽培灵芝研究及菌糠功能饲料添加剂开发
甘蔗渣、啤酒糟栽培灵芝研究及菌糠功能饲料添加剂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以蔗渣作为灵芝的主要

培养基,并辅以啤酒糟提供丰富的氮源,研究利用草本植物为

原料代替段木来栽培灵芝,栽培灵芝后剩余的菌糠,用于生产

功能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有效提高甘蔗渣和啤酒糟的附加值

,变废为宝,实现甘蔗渣和啤酒糟的高值化综合利用,同时有

力缓解我国森林资源贫乏所造成的窘境和环境恶化问题,完

全符合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

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已明确优先支持“农林生物质综合

/919/ 甘蔗渣、啤酒糟栽培灵芝研究及菌糠功能饲料添加剂开发

开发利用”和“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通过本项目

的应用,基于甘蔗渣的食用菌培养及其菌糠用作饲料添加剂

其“低碳、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非常吻合

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2、项目性能指标(1)收集保存18种灵芝菌,筛选1株

适合利用甘蔗渣、啤酒糟栽培的灵芝菌种GL0003;(2)开发

出灵芝菌糠饲料添加剂,粗蛋白含量18.3%以上,进一步优化

配方所得功能饲料添加剂蛋白含量达到32.3%,并富含氨基酸

和低聚多糖(3)项目共发表论文6篇;申请专利4件,其中发

明专利2件,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4)研发出利用甘

蔗渣、啤酒糟栽培灵芝最佳原料预处理工艺、栽培配方、有

效成份提取工艺。3、技术先进性和创造性(1)本项目的先

进性和创造性在于立足农业固体废弃物甘蔗纤维和啤酒发酵

废弃物啤酒糟资源化利用难点和瓶颈问题,提出以微生物为

桥梁,实现甘蔗渣、啤酒糟多层次高值转化利用,通过项目实

施可以促进广州市资源与环保产业和生物健康产业发展,培

育新业态。(5)本课题创新点在于利用微生物二次发酵甘

蔗渣栽培灵芝后的菌糠,改善菌糠营养组成,提升菌糠营养价

值和应用价值,开发功能饲料添加剂,实现甘蔗渣绿色高值化

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技术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利用甘蔗渣啤酒糟栽培灵芝,原料为工

业废弃物甘蔗渣、啤酒糟,本身为蔗糖、啤酒生产副产物,甘

/919/ 甘蔗渣、啤酒糟栽培灵芝研究及菌糠功能饲料添加剂开发

蔗渣压榨过程需要不断用水清洗,原料相对干净,基本无农药

残留、重金属残留量,所得灵芝安全性好;利用栽培的菌糠制

备菌糠安全性好,可应用于制备功能饲料添加剂辅料,制备技

术已趋于成熟,安全无风险。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因经费

所限,暂未投入应用。

/920/ 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战略研究
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战略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会极大地促进辽宁装备制

造业现有政策体系的进程,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2

)该课题是区域性研究,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对我国其它类

似老工业地区的政策选择具有积极借鉴意义。(3)对丰富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理论研究,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

能具有积极的价值。目前,辽宁装备制造业及其技术政策分

析对省科技厅、人事厅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机构改革政策,提

供了最直接的理论材料支撑。由于该项成果是构建完整的振

/920/ 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战略研究

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整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因此,还需要其

他政策的支撑与协调。同时该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或实际

的产业化方面还需作进一步的实证与试验研究。

/921/ 微胶囊化细胞技术及应用
微胶囊化细胞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微胶囊技术是当前解决组织细胞移植、人工器官构

建、细胞治疗的重要技术。本成果将天然多糖制备的微胶囊

分别包埋组织原代细胞、建系的细胞株、基因工程细胞用于

各种神经、内分泌疾病及肿瘤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ACA

微胶囊化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BCC)移植入慢性疼痛模

型大鼠的蛛网膜下腔中,移植后大鼠存活镇痛效果达8周后

。ACA微胶囊化PC12细胞移植入帕金森氏症(PD)大鼠模型

,能纠正PD大鼠的症状。ACA微胶囊化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

/921/ 微胶囊化细胞技术及应用

制因子的转基因CHO细胞具有明显的肿瘤抑制效果。上述结

果表明本成果研究得到的治疗用免疫隔离材料及终端产品能

够满足细胞治疗、人工器官的技术要求。以微囊化人工肝脏

为例。目前全球肝衰患者近1200万,其中急性肝衰患者死亡

率为60-80%。美国每年约有12,000人需肝移植治疗,但供肝

数量不到4,500个,许多患者在等待中死亡。人工肝是肝衰

患者支持治疗重要方法,临床使用的非生物人工肝,只具备

物理解毒功能,不具备生物功能,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生物

人工肝是人工肝发展的趋势,本成果可以实现肝细胞的包埋

,从而构建微囊化肝脏组织,进而结合多种反应器,设计成

不同的生物人工肝。

/922/ 富硒藤茶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功能产品研发
富硒藤茶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功能产品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新食品资源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grossedenta

ta(Hand.-Mazz.)W.T.Wang),俗称藤茶,具有清热润肺、

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等功效,是湖北西部地区重

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但是湖北省藤茶产业发展中存在化学活

性成分及其生理功效尚不明确、缺乏优质栽培和精深加工技

术的问题。课题组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进

展。①研发了一套藤茶富硒栽培、活性成分制备与检测的技

术体系:利用作物生物转化途径,建立了藤茶富硒栽培技术

/922/ 富硒藤茶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功能产品研发

体系;建立了从富硒藤茶老叶、残次叶中同时制备单体活性

成分的方法以及检测富硒藤茶中活性成分的方法。②开发了

富硒藤茶深加工技术:以富硒藤茶为原料开发了一款应用于

食物防腐的天然防腐剂和具有降血脂、利尿、抑菌等多种功

效的功能性富硒速溶茶。③富硒藤茶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菌

资源发掘:从富硒藤茶内生真菌AlternariaalternataTC-1

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出了4个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

,具有潜在开发为抗菌药的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通过对该

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促进全省富硒藤茶产业发展,为企业

、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923/ 单组分高弹性防水材料
单组分高弹性防水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1)产品特性:①单组分产品,开盖后即可涂刷,施

工简单;②水性涂料,无毒无害,无污染;③涂料成膜后即形

成高延伸率、高抗拉强度的整体化无缝防水层,对墙体基层

收缩和变形开裂适应性强;④耐老化性能优异,在紫外线、

热、光作用下性能稳定,材料使用寿命长;⑤可在干/湿基层

上直接施工,干燥时间短,可缩短工期。

  (2)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内厕浴间、厨房、地下室以

及外墙的防水和防渗,特别适合轻型薄壳结构的屋面防水工

/923/ 单组分高弹性防水材料

程。

  (3)市场前景:目前市面上所售防水涂料为双组份(A

、B组份)水泥基涂料,施工前需要将浆料和粉料混合均匀,

施工工序复杂,对施工环境要求很高,且使用的粉料为水泥

和沙子,涂料成膜后由于墙面裂缝和墙体结构变形而导致漏

水,使用周期短,需要经常返工;雨虹、云禹、优仕涂等品

牌单组分防水涂料市售价格晾5阮公斤好瑁嘛开便,岫牌,

站氐(砂斤曲介之一),市场销售潜力巨大。

  (4)项目现状:中试完成。

/923/ 单组分高弹性防水材料
简介相关图片
/924/ 冷饮专用卷制蛋卷防潮防碎包装新技术
冷饮专用卷制蛋卷防潮防碎包装新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方便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在竞争激烈的冷饮市场中,为适应市场发展,以不断

创新的产品引领市场潮流,创造最大的效益,2009年黄冈工厂

引进一台德国进口全自动甜筒焙烤设备,该设备的产量较大

,批量生产后的卷制脆筒将提供于事业部各工厂使用。目前

,黄冈厂生产出的卷制脆筒用五层包装箱加大塑料膜进行包

装,而这种传统包装形式的卷制脆筒极易因环境导致潮、湿

变软,且脆筒直接接触纸箱不符合食品包装要求;同时在运输

中卷制脆筒极易损坏,增加浪费。为了避免受潮、湿等环境

/924/ 冷饮专用卷制蛋卷防潮防碎包装新技术

的影响,防止卷制脆筒在调运或储存过程中发生挤压和破碎

。现使用一台双伺服包装机及包装输送带进行蛋卷的包装。

/925/ 一种医疗低速方便观察式离心机
一种医疗低速方便观察式离心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公开了一种医疗低速方便观察式离心机,该

离心机包括机壳、上盖和离心腔,机壳和上盖顶部的右侧边

设有铰链,且机壳和上盖之间通过铰链进行固定,机壳和上盖

顶部的左侧边设有搭扣,且机壳和上盖之间通过搭扣进行活

动锁定,机壳的中间设有离心腔,离心腔的内部设有隔板,隔

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安装在机壳内腔底面的电动机,电动机的

转轴贯穿隔板,转轴连接离心台,离心台内部设有试管槽,试

管槽通过弹簧连接一组对称的夹板,且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试

/925/ 一种医疗低速方便观察式离心机

管槽的内壁,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夹板,夹板内侧夹有试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且能稳固的定

位的夹板,使用方便简单。

/926/ 一种尸体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尸体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尸体保存液,按照质量百分比组

成为:工业乙醇:10%-15%,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

酰脲溶液:0.15%-0.2%,3-碘代-2-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溶液

:0.05%-0.15%,丙三醇:1.5%-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

%-0.2%,乙二氨四乙酸二钠盐:0.2%-0.5%,硝酸钾:1.0%-2

.0%,香精:0.1%-0.2%,余量为去离子水。将1,3-二羟甲基-

5,5-二甲基乙内酰脲溶液、3-碘代-2-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

溶液、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香精溶解在工业乙醇中,得到醇

/926/ 一种尸体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

相溶液;将称取的丙三醇、乙二氨四乙酸二钠盐、硝酸钾溶

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水相溶液,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醇相溶液

倒入到水相溶液中,得到本发明尸体保存液。本发明尸体保

存液及其制备方法,配方独特,抑杀菌效果好,无毒、无异味

,对环境无污染。

/927/ 环氧大豆油
环氧大豆油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该产品环氧值达6.30以上;酸价≤0.5%;色泽(APHA

)法≤300号;闪点290℃。该产品工艺技术先进合理,设备运行

稳定,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闪点、酸价等指标达到了国

际水平。可等量代替进口产品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PVC)制

品的增塑剂兼稳定剂

/928/ 典型取代苯类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系统研究
典型取代苯类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取代芳烃类化合物多属有毒害作用的有机污染物,

随着工业废水、农业径流水、生活污水流入水体,对水生生

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构成危害,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平衡

,而且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研究结果显示,在取代苯类有

机污染物的胁迫下,环境中有很多生物指示物受到不同程度

的影响,而对这些受胁迫调节表达的基因深入研究发现,这些

调节发生在多个层次上,比如: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

译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等。从感受有机污染物胁迫到调节基因

/928/ 典型取代苯类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系统研究

表达之间存在的多层次性,解释了环境指示生物响应重金属

、有毒物质胁迫等多种胁迫时,错综复杂的响应网络。深入

研究水生生物对有机污染物响应机理,有助于挖掘分子标志

物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生物

修复。国内外关于取代苯类污染物对水生物毒性的研究主要

集中发光菌、藻类、大型蚤类、甲壳类、鱼类上,而对于底

栖动物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摇蚊是一种分布广泛且种类数量

众多的底栖生物,常作为水体质量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因

此,在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基础上,按照取代基

的类型、位置及取代基个数的不同筛选出12种取代苯化合物

,以摇蚊中的优势种红裸须摇蚊和花翅摇蚊为研究对象,在种

群、个体、生化、分子四个生物水平上研究了典型取代苯对

摇蚊的生态毒理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对于深入了解取代

苯类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为水质

标准的制定和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取代苯单一

毒性24h的LC50为基准,按等比毒性配比测定了19组二元取代

苯对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的联合毒性,并利用4种指数评价方

法对联合效果进行了定性评价。根据取代苯对摇蚊急性毒性

结果结合摇蚊受到取代苯类有机物胁迫时的中毒症状,筛选

出几种典型的取代苯,系统的研究了亚致死剂量(0.4mg/L、

4mg/L、40mg/L)典型取代苯对摇蚊幼虫体内6种生物化学标

志物(SOD、CAT、GST、CarE、ACP/ALP)的影响,研究结果

表明:摇蚊幼虫暴露于取代苯溶液后,其体内的生物标志物

/928/ 典型取代苯类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系统研究

(SOD、CAT、GST、CarE、ACP、ALP)都会对取代苯的胁迫

做出响应:对于暴露时间最为敏感的指标是SOD和CarE;暴露

6h,摇蚊体内SOD和CarE就会对苯酚和对氯苯酚的胁迫做出应

答。对于浓度最为敏感的指标是SOD,摇蚊体内的SOD在0.4m

g/L就会对对氯苯酚和对苯二胺的暴露做出响应。对于剂量

效应响应最为明显的指标是GST和CarE,暴露24h,摇蚊体内的

GST和CarE均随着浓度增加,活性被诱导增强。综合时间-剂

量效应以及酶受到激活和抑制的程度来看,6种生物化学指标

对于取代苯胁迫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SOD>CAT>GST>CarE

>ALP>ACP。本成果还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Solexa分析了苯

酚胁迫对摇蚊基因表达差异,苯酚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基因转

录水平差异2倍以上的基因(FDR<0.001)共有10724个。其

中8390个基因转录水平大于2倍,2334个基因转录水平差异小

于2倍。进一步分析显示3121个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在5倍以上

,1139个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在5倍以下,60.28%的基因表达水

平在5倍之间。Unigene表达差异20倍以上的基因共有472个

。通过DEGs富集性分析苯酚胁迫下的生物通路。5091个上调

基因和3055个下调基因参与了238个通路,这些通路主要是代

谢通路和信号转导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基因表

达水平和Solexa测序分析的表达水平趋势是一致的,但两者

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程度存在差异。相关研究已发表研究论

文7篇,其中包括在PLOSONE等SCI刊源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

/928/ 典型取代苯类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系统研究

/929/ 规范势分解、夸克囚禁的对偶超导理论和核子结构的相关研究
规范势分解、夸克囚禁的对偶超导理论和核子结构的相关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夸克囚禁是粒子物理中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

对偶超导模型对此给出了一个直观的物理图像,同时它还能

用来描述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现象。然而如何从QCD出发直

接得出对偶超导模型则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另外传统的对

偶超导模型只考虑了SU(3)规范场中的阿贝尔投影部分,忽

略了其非阿贝尔性质。本项目将深入研究规范势分解理论,

从QCD出发研究非阿贝尔对偶超导理论,进一步研究色磁单极

凝聚问题,这是对偶超导图像中夸克囚禁的基础。并研究纯

/929/ 规范势分解、夸克囚禁的对偶超导理论和核子结构的相关研究

规范场中的纽结态和胶球态间关系。探讨规范势分解在描写

规范场系统(原子、核子)内动力学自由度的必要性和合理

性,为核子结构研究提供规范场论基础。

/930/ 一种钨铜或钨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一种钨铜或钨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铜或钨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它是在直径为10~500微米的钨丝上缠绕铜丝或银丝,然后

将缠绕铜丝或银丝的钨丝捆扎成棒状,放置到真空烧结炉中

进行熔渗,即可获得在相互平行排列的钨丝间充满了铜或银

的钨铜或钨银复合材料,钨丝间的间隙由钨铜或钨银阴极材

料中铜或银所占的相对比例确定。用本方法制得的钨铜、钨

银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致密度和导电率,而含氧量、含氮量

及夹杂物都很低,特别适合作中、高压电器等领域的阴极材

/930/ 一种钨铜或钨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料。

/931/ 宽频带微带滤波器
宽频带微带滤波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为宽频带微带滤波器,解决己有微带滤

波器体积大、成本高、相对带宽在50%内的问题。SMA输入端

口(1)与第一50Ω微带线(5)连接,第一50Ω微带线与第一

哑铃型带线(3)连接,第一哑铃型带线与第一接地柱(4)

连接,第一哑铃型带线与第二50Ω微带线(10)连接,第二50

Ω微带线与第二哑铃型带线(6)连接,第二哑铃型带线与第

二接地柱(8)连接,第二哑铃型带线与第三50Ω微带线(11

)连接,第三50Ω微带线(11)与第三哑铃型带线(7)连接

/931/ 宽频带微带滤波器

,第三哑铃型带线与第三接地柱(9)连接,第三哑铃型带线

与第四50Ω微带线(12)连接,第四50Ω微带线与SMA输出端口

(2)连接。

/932/ 基于刚度贡献度评价方法的多材料结构车身轻量化技术
基于刚度贡献度评价方法的多材料结构车身轻量化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本项目属于公司自选项目。项目围绕“

基于刚度贡献度评价方法的多材料结构车身轻量化技术”展

开,目前小批量生产阶段,已完成核心技术攻关,首批相关原

型机已经完成相关设计,从而推出正式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领域: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在给

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能耗,安全和环保问题。

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各国相继对大气中各种排放污染源提出

控制要求,制定强制性排放标准,以控制汽车污染物的排放量

/932/ 基于刚度贡献度评价方法的多材料结构车身轻量化技术

。按照世界铝业协会的统计标准,汽车总重减轻10%,百公里

油耗减少6%-8%,排放降低5%-6%,而燃油消耗降氐1L,CO2排放

量将降低2.45Kg。可见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

段,且能同时满足安全、油耗和排放三项法规要求。技术原

理:在满足碰撞要求且保证汽车整体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减轻各零部件的质量,达到质量-性能-成本三者

的最优结合。实现汽车轻量化主要有3种途径:一是改进汽车

结构,使部件薄壁化、中空化、小型化及复合化;二是开发新

型轻质材料,如使用铝.镁合金等有色金属、塑料及非金属复

合材料,或者截面厚度较薄的高强钢度钢;三是采用先进的制

造工艺,如激光拼焊、液压成型、琨压成型等。汽车车身质

量占整车自重的30%-40%,对于整车的轻量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轻量化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是汽车轻量化的最有效途

径之一。3.性能指标(1)整车轻量化程度20%左右(与同

类型原钢主体整车结构)(2)整车安全性能不弱于同类型

原钢主体整车结构,并满足国家相关法规要求。(3)连接结

构强度满足受力要求,保证局部结构力学性能达标。4.成果

的创造性、先进性中兴智能配备了国内一流的底盘测功机、

整车环境舱、四立柱、电机电控试验室、振动试验室、动力

电池试验室、零部件环境试验室、性能测试设备、台架测试

设备等一系列先进研发生产设备,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

优良、培训完善的专业技工队伍,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

可靠的全系列产品。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厂房主要分

/932/ 基于刚度贡献度评价方法的多材料结构车身轻量化技术

八大车间,有准备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底盘车间、

总装车间、调试车间、整车安全检测车间及新能源控制系统

生产车间等。各车间按流水线模式作业,可满足各种车型批

量生产。公司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参与起草数项国

家与行业标准11项,申请专利5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10多件。

(1)研究方法创新针对客车车身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整车

结构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项目所取

得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对现有的“车身结构局部刚度贡献

度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与改进。提出了一种车身

结构刚度性能评价方法“车身结构刚度贡献度系数评价方法

”,建立更直观的评价车身结构刚度性能和材料刚度利用率

的方法。2)应用车身刚度贡献度系数评价方法,开展新型客

车车身结构匹配设计,基于刚度贡献度系数的轻量化车身结

构设计方法理论实现多材料符合结构设计。3)利用虚拟样机

平台方法实现客车整车铝制化的设计开发和验证,并进行产

业化,投入市场。(2)技术创新1)提出一种基于车身结构模

态特性的车身结构性能评价方法“一种车身各局部模态贡献

度的评价方法”,为客车车身结构基于模态特性的优化设计

提供了更有直观的技术指导。2)依托铝制客车车身结构的技

术和经验积累,创新设计铝型材结构及其连接方式,将铝制结

构从车身延伸至车架结构。基于客车局部结构刚度贡献度评

价理论指导并结合多材料复合力学性能优势,将合适的轻质

/932/ 基于刚度贡献度评价方法的多材料结构车身轻量化技术

材料置于合适的位置,使各种材料的力学特性物尽其用,进而

实现整车全铝化。较大程度的满足轻量化要求,达到行业内

容领先技术水平。(3)服务创新项目完成,铝型材结构与连

接结构及整车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运用到包括公司目前畅

销和主打的公交、公路车型中。同时,成果将进一步拓阔运

用范围在后期的专用车平台上得到广泛使用。真正实现成果

市场化和批量化的战略布局,成为行业第一家提供全铝客车

结构的生产商。5.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

处于中试阶段,已经形成订单,实用范围目前主要在公交车等

客车产品领域6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经形成订单,目前的

轻量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应用的产品类型上还有待拓展。

/933/ 五味牵牛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五味牵牛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一种五味牵牛胶囊是由牵牛子、穿山甲等五种中药

材制成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和慢性前列腺炎的中成药制剂,

其加工由穿山甲制粉、小茴香提取挥发油并包和、其余中草

药煎煮后浓缩清膏、混制软材、过筛制粒、烘干装囊等工艺

组成,其制剂生产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简便,质量稳定,无毒副

作用,口服方便,疗效突出。其余中草药煎煮后浓缩清膏、混

制软材、过筛制粒、烘干装囊等工艺组成,其制剂生产成本

低廉,加工工艺简便,质量稳定,无毒副作用,口服方便,疗效

/933/ 五味牵牛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突出。

/934/ 计算机芯片光互连——GaAs/Si单片光电子集成技术
计算机芯片光互连——GaAs/Si单片光电子集成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935/ 一种头孢克肟分散片及制备方法
一种头孢克肟分散片及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孢

克肟分散片及制备方法,所述分散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头孢克肟50份,乳糖10-30份,甘露醇20-40份,微晶纤维素

30-60份,交联聚维酮2-14份,阿斯帕坦2-15份,二氧化硅0.5

-9份,硬脂酸镁0.5-9份。将乳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交

联聚维酮和阿司帕坦混合,加入头孢克肟,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即得。所述分散片质

量稳定可控、溶出速度较快且能溶出完全,制备方法简单,易

/935/ 一种头孢克肟分散片及制备方法

操作。

/936/ 铁水炉外脱磷物理化学及脱磷剂配方研究
铁水炉外脱磷物理化学及脱磷剂配方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制的脱磷剂来源广泛,价格便宜,采用该

脱磷剂并按照该项目确定的操作条件处理铁水,效果好,负

作用小;用这样的铁水炼钢,能降低炼钢过程中的熔剂消耗

、铁损、耐火材料消耗;能提高铁水收得率;从而提高生产

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该项目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937/ 轿车门窗橡胶密封条开发系统与设计方法的研究
轿车门窗橡胶密封条开发系统与设计方法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对橡胶材料特性进行试验分析,利用有

限元方法建立材料特性数学模型,同时利用大量的密封条结

构性能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数据进行比较,修正密封条结构

模型参数,使密封条理论分析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更为一致

,从而能够指导实际开发设计,使公司具备在密封条新产品试

样前,即在初步开发完成阶段,就可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

真试验预知其在工作状况下变形量、密封力、插拔力等密封

条性能特性及其结构合理性,以减少结构修正、挤出成型试

/937/ 轿车门窗橡胶密封条开发系统与设计方法的研究

验口模更改以及试验次数,从而降低了样品试制及试验费用

投入,并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938/ 果蔬副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基于酚性抗氧化成分的调查与评价
果蔬副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基于酚性抗氧化成分的调查与评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比较提取溶剂对提取物得

率及其酚类含量的影响,分析了果蔬副产物中总酚含量和抗

氧化活性的关系;2以总酚和黄酮得率为指标,研究果蔬副产

物中酚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探讨提取方法对酚性成分

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探讨提取方法对酚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的

影响,总酚与总黄酮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活性测

定采用DPPH清除能力和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测定。3研

究了果蔬副产物中酚类成分的组成特征及其与抗氧化活性之

/938/ 果蔬副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基于酚性抗氧化成分的调查与评价

间的关系。4研究果蔬副产物酚性成分的理化特性及其对食

用油脂或食用氧化的抑制作用。

/939/ 一种带助产及限位功能的母猪分娩用产床
一种带助产及限位功能的母猪分娩用产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业分娩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带助产及限位功能的母猪分娩用产床。现代化养

猪场分娩栏的大量使用,使得妊娠母猪长期处于犬坐式姿势

,这就会导致母猪缺乏运动,从而其辅助分娩的肌肉收缩能力

得不到锻炼,其体质和耐力也明显下降,这就容易导致母猪产

仔无力、分娩产程过长、出现难产及增加产死胎几率的现象

。此外,缺乏限位架的分娩栏在后门处没有给初生猪预留活

动及逃生的通道,仔猪在后门处被母猪压死、夹死的概率极

/939/ 一种带助产及限位功能的母猪分娩用产床

高。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

供一种带助产及限位功能的母猪分娩用产床。本实用新型结

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母猪分娩时有助于母猪发力产仔,

且可以防止仔猪在后栏门处被母猪压死或夹死。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分娩母猪的

个体大小及体长,选择限位助产架在后栏门边柱上合适的安

装通孔,上下及前后调节限位助产架,使其弧形段对准母猪屁

股,避开外阴部分,并限制母猪,使其不紧挨着后栏门。母猪

分娩努力时,屁股部分可以顶住限位助产架,有助于母猪发力

产仔;由于限位助产架的限位作用,母猪与后栏门之间形成有

一定距离的通道,足够出生至断奶时期的仔猪通行,防止仔猪

在后栏门处被母猪压死或夹死。该限位助产架的助产效果良

好,同时也增大了仔猪逃生的机会。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限位

助产架是采用螺杆进行连接固定的,结构简单合理,拆卸、安

装、更换方便,限位效果好。

/940/ 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的开发
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课题以氧化和交联的方法对玉米淀粉改性后,在

适当的温度下接枝聚合,乳化改性制成白色乳液黏合剂,不

仅改善了产品的流平性、稳定性、耐水性、粘结时间、粘结

强度、抗高低温等物理性能,而且克服了黏合剂粘接效果差

的缺点,解决了由于糊化工艺造成的凝胶、分层、变质的问

题,降低了成本,绿色环保,经查新,该产品制备工艺国内

外未见相同的报道。该课题开发的淀粉基乳胶黏合剂,符合

化工建材行业标准HG/T2727-95标准。外观:乳白色,无粗

/940/ 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的开发

颗粒和异物;pH值:6.5~7;固含量:15~35%;黏度:30

000~35000mPa.s;平均压缩剪切强度:(干强度)≥7.0MP

a;平均压缩剪切强度:(湿强度)≥2.1MPa;耐水性:54h

无明显变化:离心稳定性:无沉淀;贮存稳定性:180天流

动性正常;木材污染性:较涂敷硫酸亚铁显色浅

/941/ 半合成催化裂化催化剂装置工艺包设计开发与应用
半合成催化裂化催化剂装置工艺包设计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任务来源于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科技管理部重

大科技专项《炼油催化剂研制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中的课

题五《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合同号

:2010E-1905)。项目属于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制造领域。

课题总经费共计5556万元,其中资本化4204万元,费用化135

2万元。研究周期:2010年08月---2014年12月。该成果通过

研究开发清洁高效的新型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实

现拟薄水铝石的超浅度酸化应用;对比研究压力式喷雾和离

/941/ 半合成催化裂化催化剂装置工艺包设计开发与应用

心式喷雾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催化剂密相输送原理

和产品自动包装技术,建成三套包装系统,制定并实施筒仓储

存技术集成方案;开展胶带滤机工业试验,实现橡胶带式过滤

机的在催化剂生产中的工业应用;开发应用FCC催化剂成胶反

应釜及搅拌系统;提高产品分析技术水平,实现大型分析仪器

在催化剂质量分析和产品评价中的高效应用等。解决的问题

主要为,通过项目开展形成了5万吨/年半合成催化裂化催化

剂工艺包,使中国石油催化剂在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生产

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大幅提升,形成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

权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成套工程化制备技术。(1)开发了拟

薄水铝石的浅度酸化技术,催化剂成胶酸铝比从0.16降低至

0.07,催化剂固含量从28%提高至35.2%,降低了生产成本。(

2)形成了分子筛细化分散技术,产品粒度降低73.8%,合成催

化剂的强度降低54.2%,明显提高产品质量。(3)开发出催

化剂胶体高固含量雾化输送技术,解决了35%高固含量胶体的

雾化输送难题。(4)开发应用单悬臂绞龙倾斜式双螺旋输

送机构,解决了公斤级自动包装线底端轴承易磨损、漏料导

致计量不准的问题,提高了公斤级自动产品包装水平。(5)

形成集装箱级催化剂包装系统,为催化剂产品海外推广打下

坚实基础。(6)具备8万吨/年催化剂生产质量检验和平衡

剂分析评价能力,为产品分析、售后服务及海外市场开拓提

供了坚实保障。该成果形成的5万吨/年半合成催化裂化催化

剂成套工程化制备技术,已广泛成熟地应用于中国石油兰州

/941/ 半合成催化裂化催化剂装置工艺包设计开发与应用

石化催化剂厂2.5万吨/年催化裂化催化剂装置生产及福建长

汀催化剂项目建设。应用新技术生产的催化剂成胶酸铝比从

0.16降低至0.07,胶体固含量从28%提高到35.2%,催化剂能耗

从680Kg.Eo/t下降到553Kg.Eo/t,水耗从14.6t新鲜水/t催化

剂下降到13.9t新鲜水;工业生产的新型催化剂(LDO-70)N

a2O含量为0.13%、磨损指数为1.7%、微反活性(800℃,4h)

82%,提升管评价表明:与中石化对比催化剂相比,重油转化

能力提高2.86个百分点,轻质油收率和总液收分别增加1.46

个百分点和2.15个百分点。2.5万吨/年催化裂化催化剂装置

清洁化生产的LDO-75SL催化裂化催化剂产品结果表明:Na2

O含量0.11%,微反活性指数62.4%,磨损指数0.65%,0-20μm组

分含量0.22%,0-40μm组分含量7.7%;雪佛龙催化剂测试评价

中心对LDO-75SL催化剂完成性能测试,在冷、热磨损强度测

试中,LDO-75SL催化剂结果较好,在ACE和SCT-RT活性测试中

,相同剂油比情况下活性最高,ACE和SCT-RT焦炭测试结果也

达到SLR炼厂要求,应用效果良好。LDR-600SR催化剂在新加

坡SRC炼厂成功实现工业应用,并获得SRC炼厂最佳“客户导

向”催化剂供应商的评价。

/942/ 药用“三酶”联产工艺
药用“三酶”联产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药用酶“三酶”联产是以指以猪胰脏为原料,联产

弹性蛋白酶激肽释放酶(B)和胰酶(C)三种药用酶原料药。

  A、B、C均可用做临床治疗药物和作为生化试剂用于

生物学和医学研究。A具降低血清蛋白胆固醇、增加大动脉

血管弹性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高血脂症,防治动脉样硬化

等疾病,国内商品名为弹性酶片;B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

冠状及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C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作

为某睦抗菌剂,工业上可用于制革业和生化制药等,商品有

/942/ 药用“三酶”联产工艺

酶胰片、酶胰口了液和胰酶粉等。

  该“三酶”产品符合和超过国家标准,A每毫克效价

不低于40单位(卫生部药品标准为每毫克不低于25单位),B

每毫克效价不低于20单位(现无国标,参照上海药品10单位

/毫克标准),C符合部颁药典(1995年版)标准。

  市场分析:以猪胰脏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酶类产品,在

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市场占有率。日本

仅92年激肽释放酶的临床药品销售额就高达260亿日元,弹

性蛋白酶的产值也在百亿日元以上;胰酶产品在中国市场上

作为大众用药,每年的产值也很可观。

  近年来,由于猪胰脏原料偏紧(生猪屠宰分散、猪胰

脏收购困难),使“三酶”产品更为紧俏。但随着生猪屠宰

业的集中和理顺收购渠道普遍会使:“三酶”联产显出其优

势。该工艺也可暂时“一酶”单产,但“三酶”联产可充分

利用有限的原料资源,使成本降低、大大提高投入产出比。

综合生产成本:40-50元/公斤原料。

  以最低生产能力估算产值:50元/每公斤原料;70元

/每公斤原料;10元/每公斤原料,合计130元/每公斤原料生

产规模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销售情况而定。

  小规模生产可日投原料10公斤,在有基本生产条件的

前提下,投资在10成元左右。

  较大规模生产可投原料200公斤,如已有生化制药厂

条件,投资仅在8-10万元左右。

/942/ 药用“三酶”联产工艺

  建一个小型的生化制药厂,投资需要50-70万元。

/943/ 兰迪(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工艺
兰迪(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兰迪(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工艺,在药物颗粒

粉碎时更换了筛网,控制好时间,提高了其细度和均匀性,

并及时和辅料混合,很大的提高了成品的溶出度,目前溶出

度已达到100%。该工艺还合理控制了颗粒的水分,并反复

摸索流化床进一步制粒的工艺参数,对喷雾速度、喷雾压力

和风量等都进行了较大调整。

/944/ 微生物发酵酶解提高豆粕饲用功能性关键技术研究
微生物发酵酶解提高豆粕饲用功能性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青岛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进行的“微生物

发酵酶解提高豆粕饲用价值的关键技术研究”属于农业、畜

牧行业新产品与新工艺研究,本研究自2008年3月份开始,

于2010年8月份完成。本研究目的是针对养殖环节中的特定

问题,如植物蛋白原料造成幼龄动物的营养性应激问题,提

升处理以豆粕为主的植物蛋白原料的功能性和消化率,实现

此技术产品的功能性和营养性。在此研究过程中,公司自筹

经费260万元,进行的项目研究包括特定菌种筛选、实验室

/944/ 微生物发酵酶解提高豆粕饲用功能性关键技术研究

小试、规模化中试、建立了适用于本行业的检测评价系统,

解决并实现此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1、筛选获得一株适用于豆粕

发酵的枯草芽孢杆菌亚种纳豆芽孢杆菌,该菌酶系丰富、酶

活力高:蛋白酶2000U/g,果胶酶1000U/g,木聚糖酶1000U

/g,甘露聚糖酶2000U/g,淀粉酶50U/g。2、建立了系统的

产品评价检测体系,主要指标包括抗原蛋白、不良寡糖等抗

营养因子以及小肽、有机酸含量。3、采用好氧和厌氧发酵

相结合的两步发酵工艺,产品中小肽含量超过30﹪,有机酸

超过5﹪,抗营养因子降解彻底;进行了干燥工艺改进,研制

了一套符合本产品特性的干燥设备;产品中试规模达到20吨

/月。4、对生产的康地恩纳豆舒化蛋白进行了初步应用。在

15﹪添加水平下,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降低料

重比,对蛋白质消化率和免疫力有一定程度改进。本研究对

于解决日益匮乏的以鱼粉为主的动物蛋白原料匮乏具有重要

的意义,通过对豆粕类植物蛋白原料功能性和营养性的提升

也解决的在幼龄动物尤其是乳仔猪使用血浆蛋白粉类原料可

能造成的生物安全性隐患,对于提升养殖效果与养殖经济效

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所实现的技术工艺属于环境友好型

性工艺,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水废气等污染源的产生,其产品

可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降低畜牧养殖业对环境污染

,对当地的经济与环保具有一定的意义。

/945/ 利用香菇柄为基质发酵富集麦角甾醇技术研发
利用香菇柄为基质发酵富集麦角甾醇技术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来源:该课题先后得到了以下项目的资助:湖北裕

国菇业有限公司项目“香菇液态发酵香菇多糖”,湖北省农

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中药渣深层发酵食(药)用菌关键技

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项目编号:2011-620-007-001)和公

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食用菌菌柄、残次菇综

合利用及甾醇类活性物质提取富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编号:201303080)。背景:中国是香菇生产大国,产量占全

球的60%以上,湖北随州是香菇主产区之一,2011年随州市香

/945/ 利用香菇柄为基质发酵富集麦角甾醇技术研发

菇产量达4万吨,产值20亿元,食用菌出口创汇4.2亿美元,占

全国的近四分之一,居全省第一位。香菇产业为随州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出口创汇和经济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已经成为随州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

途径,并在出口创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为

了满足香菇商品化和出口要求,生产企业不得不将约占香菇

干重20%~30%的香菇柄剪切去掉,仅湖北省每年因此产生的

香菇菇柄达2万吨左右。据报道,香菇柄和香菇一样含有丰富

的麦角甾醇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可是,由于香

菇柄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加工设备滞后,大量的菇柄未被有

效利用甚至是遗弃,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为了改变目前的

现状,《利用香菇柄为基质发酵富集麦角甾醇技术研发》项

目,基于利用香菇加工副产物菇柄与生物发酵技术融合思路

,运用超微粉碎、超声辅助提取、液态深层发酵技术寻求菇

柄高值化利用新途径。技术原理:基于利用香菇加工副产物

菇柄与生物发酵技术融合思路,运用超微粉碎、超声辅助提

取、液态深层发酵技术寻求菇柄高值化利用新途径。性能指

标:1、菇柄超微粉相比菇柄粗粉而言,溶出时间缩短了30m

in,最大溶出量提高了48.1%;2、超声场强化菇柄提取麦角甾

醇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与常规回流提取工艺相比,提取时间缩

短了8倍;麦角甾醇溶出量提高了17.46%;3、筛选出适宜香菇

液态发酵的香菇菌株YG-7,适合香菇菌种生长的基础液态培

养基组成,经摇瓶培养周期为9天;4、经5L机械机械搅拌式发

/945/ 利用香菇柄为基质发酵富集麦角甾醇技术研发

酵罐试验,每升发酵液中的产物量为:麦角甾醇73mg,胞内多

糖408mg,胞外多糖215mg。创造性:1、运用超微粉碎、超声

辅助提取及液态深层发酵技术进行了适用性工艺衔接集成,

研发了以香菇柄为基质发酵富集麦角甾醇技术。2、探索了

香菇柄超微处理技术对菇柄麦角甾醇的溶出效应,获得了超

声波强化提取麦角甾醇的工艺。3、研究优化了以香菇柄超

微粉为基质深层发酵富集麦角甾醇的工艺,确定了富集麦角

甾醇的发酵条件及工艺参数。先进性:本项目一方面,以开

发利用湖北香菇柄的资源优势,对菇柄利用缓解了资源与环

境的压力,为努力寻求无废弃开发的加工技术开辟了新途径

;更重要的是,发酵产物及其包含的有效成分具有营养丰富,

功效显著的突出优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开发多种新型

功效产品的广阔前景。该项目技术完成中试,本项目将广泛

地应用于食品、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和治疗药品等领域。技

术绿色、环保,具有环境友好型的特征。应用情况:无限极

(中国内地)有限公司在保健品生产中使用湖北裕国菇业有

限公司该项目技术生产的香菇多糖和麦角甾醇,进行了多批

产品中试及试生产试验,产品品质得到了较大提高,我公司已

试销片剂、粉剂、胶囊型保健品60件(20瓶/件),销售收入

123630万元。此外,我公司还向企业单位及家庭用户发放试

用品500瓶,进行了市场销售研判分析。试销结果证明,该产

品成本控制合理,市场定位准确,目前国内市场还未有食用菌

/945/ 利用香菇柄为基质发酵富集麦角甾醇技术研发

麦角甾醇的保健品的销售,建议研发单位进一步开展研究、

完善并熟化相关技术,为开发食用菌类多糖和麦角甾醇系列

产品提供技术支撑,以满足消费者对新型保健品的需求。存

在问题:1、明确添加菇柄后香菇液态发酵环境中的代谢调

控机制,探明香菇菌丝体转化-富集黄酮物质的发酵途径。拓

展活性物质转化富集的技术,使得发酵产物成为具有复方、

协同、提高药效的作用或产生新的保健、预防或治疗功能的

营养物质。2、加强生物转化富集麦角甾醇的发酵基质研究

,研究不同类型的基质和不同的培养基组成等对菌丝体生长

和麦角甾醇物质的积累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发酵工艺提供理

论指导。3、加强对发酵麦角甾醇的发酵工艺的优化技术研

究,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的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

行分析考察,实现对发酵反应过程的有效操作优化和控制。

改进意见:开展产品多样化开发。当前市场已有许多香菇发

酵产品,如药物类有针剂、片剂等,食品类有软饮料、含酒精

饮料、口服液、营养液、食品添加剂等。但体现麦角甾醇功

能的菌类产品还是空白,应针对市场空白,满足特定人群的消

费需求,大力开发以食用菌甾醇类为特色的各类型加工产品

,明确有益成分的作用机理,产品研发体现出功能性特色,通

过规范营养及安全食用评价方法,制定相关标准,为菌类发酵

功能性食品提供了多样化开发途径。无

/946/ 中低碘值天然油脂及衍生物直接氧化亚硫酸化技术研究
中低碘值天然油脂及衍生物直接氧化亚硫酸化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亚硫酸化加脂剂是制革工业中一

种加脂品种,它有极好的渗透性和对酸,铬盐的稳定性,是

制造当档产品必用的材料。我国每年要进口1万多吨该类产

品。然而,由于天然油脂的结构及低碘值的影响,国内外生

产氧化亚硫酸化油脂均采用醇解,小分子醇还需回收、粗馏

等等,这不仅会造成生产周期长,产品中付产物多,资产投

入大,对环境不利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由于天然油脂经过醇

解后结构受到破坏,分子也减小,最终造成制革加脂油感变

/946/ 中低碘值天然油脂及衍生物直接氧化亚硫酸化技术研究

坏,革制品存放期缩短。是否能够对天然低碘值油脂进行直

接氧化亚硫酸化,完全克服现有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缺陷,研

究出一种新的合成技术,同时开发我国丰富的植物油资源大

量节省外汇是该项目立项宗旨,经过多年的研究应用,项目

组于2000年12月申请立项鉴定。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在特定

条件下,用空气对脂肪酸(酯)中双健旁α氢激活氧化性生

成过举基,继而与亚硫酸盐反应生成亚硫酸油脂产品。其性

能指标如下:外观黄棕至红棕色油状液体,有效物(%)≥7

5%;PH(10%)7~8;乳化稳定性(1:9)24h无浮油;耐酸

型(油冰:1MHCl=1:8:1)≥4小时不浮油。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经过反复大量的研究明确了过氧基生成机理章节能容

易地控制过制基的生成。在不变天然甘油三酸酯结构,对中

低碘脂进行直接氧化亚硫酸化,全过程反速度快、过程控制

精确,突破了只有高碘值鱼油才能氧化亚硫酸化的传统观念

,为中低碘值天然油脂和多品种油脂的氧化亚硫酸式加脂剂

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该课题在氧化机理和合成技术。研究

水平上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在现创的生产工艺中具有很好的

创新性。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中低碘值天然

油脂的直接氧化亚硫酸化技术应用于多种植物上已有3年多

历史,其生产的皮革专用高档加脂剂5千吨左右,产品生产

无活排放,非高温高压生产,生产过程安全可靠,产品非易

燃易爆、无毒,制革厂使用安全。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产

品用于加脂后成革油感很好,赋于革制品柔软舒适性的效长

/946/ 中低碘值天然油脂及衍生物直接氧化亚硫酸化技术研究

;对染色影响极小,在制革废水中的残留物易于生物降解,

可以说从生产到使用,该技术与传统多种加脂剂生产技术相

比较,具有更突出的环保性,若能调整好某些天然油脂,气

味适应各种革制品的需求,则更为优越。

/947/ 报春苣苔属‘希望’(Primulina ‘Hope’)
报春苣苔属‘希望’(Primulina ‘Hope’)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报春苣苔属‘希望’(Primu

lina‘Hope’)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的新品种。该品种于

2019年向苦苣苔科植物国际登录权威世界苦苣苔科植物协会

(TheGesneriadSociety)申请登录,并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

登录证书,证书编号为191457。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

术原理:报春苣苔属‘希望’是由报春苣苔属的两个不同种

进行杂交获得的新品种,母本为褐纹报春苣苔(Primulinag

landaceistriataX.X.Zhu,F.Wen&H.Sun),父本为牛耳朵(

/947/ 报春苣苔属‘希望’(Primulina ‘Hope’)

Primulinaeburnea(Hance)YinZ.Wang)。2017年5月13日

杂交,2017年6月26日播种,2019年4月30日第一次开花。性能

指标:多年生草本,基生莲座状植株。叶片深绿色,叶圆形,

长5.6-11.1cm,叶宽4.5-10.6cm,顶端微尖,基部斜,边缘具圆

齿状锯齿;叶柄长1.3-5.7cm;叶被毛。花萼绿色,长0.7-1.0

cm,花梗长1.7-2.5cm。花萼5裂至基部。每花序具花3-5。花

冠淡蓝色,长4cm,口部直径1.4-1.5cm,筒漏斗状。叶片和花

朵与双亲都有很大区别。花期4-5月。较易栽培,喜明亮分散

的自然光,喜潮湿但排水良好的基质,生长温度范围为0-37℃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品种植株长势旺盛,花量多

,观赏价值高。是褐纹报春苣苔和牛耳朵杂交组合首次在世

界苦苣苔科植物协会获得国际登录权的新品种。四、技术的

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适用范围:报春苣苔属‘希望

’适宜作为阳台、室内栽培的观花观叶盆花。五、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该品种已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通过扦插繁

殖获得了更多的新品种植株。由于苦苣苔科植物本身在花卉

市场的认知度较低,推广应用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六、

历年获奖情况无

/948/ 基于拟合变形反射面的天线电性能预测方法
基于拟合变形反射面的天线电性能预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拟合变形反射面的天线电性能

预测方法,主要解决天线设计中机电分离的问题。其过程是

:基于天线结构有限元分析,得到反射面变形后的节点位移

;根据反射面节点的理论设计坐标和变形后坐标的空间位置

关系,对变形反射面进行拟合;利用拟合的反射面,计算天线

表面法向误差以及该法向误差导致的相位误差;根据天线口

径面的幅度和相位参数,计算天线远区电场分布;依据天线远

区电场分布计算天线远区电场方向图,从方向图中得到电参

/948/ 基于拟合变形反射面的天线电性能预测方法

数,实现反射面天线结构位移场与电磁场耦合的电性能预测

。本发明可用于指导天线的结构设计及对不同工况下的天线

机电性能综合分析与评价。

/949/ 基于m面SiC衬底的非极性m面GaN薄膜的MOCVD生长方法
基于m面SiC衬底的非极性m面GaN薄膜的MOCVD生长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面SiC衬底非极性m面GaN薄

膜的MOCVD生长方法,主要解决常规非极性GaN生长中质量差

、工艺复杂的问题。其生长步骤是:(1)将m面SiC衬底置

于MOCVD反应室中,并向反应室通入氢气与氨气的混合气体,

对衬底进行热处理;(2)在m面SiC衬底上生长厚度为20-50

nm,温度为550-680℃的低温AlN层;(3)在所述低温AlN层上

生长厚度为100-300nm,温度为1000-1200℃的高温AlN层;(

4)在所述高温AlN层上生长厚度为200-500nm,温度为600-8

/949/ 基于m面SiC衬底的非极性m面GaN薄膜的MOCVD生长方法

00℃的AlInN层;(5)在所述AlInN层上生长镓源流量为10-

100μmol/min,氨气流量为1000-10000sccm的高V-III比非极

性m面GaN层;(6)在所述高V-III比非极性GaN层上生长镓源

流量为20-200μmol/min,氨气流量为500-5000sccm的低V-II

I比非极性m面GaN层。本发明具有高质量,工艺简单的优点,

用于制作非极性m面GaN发光二极管。

/950/ 棉花花总黄酮抗轻度认知障碍新药研究
棉花花总黄酮抗轻度认知障碍新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属于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

”项目系列中“西部博士”项目。课题针对维吾尔药材棉花

花展开研究,通过药学、药效学、安全评价等研究申报了棉

花花中药五类新药。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对新疆棉花花黄

酮类化合物进行系统研究,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制备

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棉花花质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国际技术发展及国内实际情况,建立了两套不同要求的

质量标准。国际标准采用棉花花指纹图谱结合其中7个主要

/950/ 棉花花总黄酮抗轻度认知障碍新药研究

黄酮成分的含量,制定技术标准。国内技术标准,采用以金丝

桃苷为对照品,建立了棉花花药材的薄层鉴别及采用高效液

相色谱技术测定含量。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利用高效逆

流色谱(HSCCC)从棉花花中分离得到金丝桃苷、槲皮黄苷

,异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和槲皮素四个黄酮成分,并

进一步纯化制备出异槲皮素的对照品,已获得国家标准样品

证书。该方法简单、制备量大、损失小,作为对照品制备技

术先进可行。通过课题完成的棉花花总黄酮提取纯化技术使

棉花花总黄酮的含量达到50%以上,通过中试验证稳定可行,

建立了棉花花总黄酮片的成型工艺。现已申报中药五类新药

,获得受理通知书2项。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按照国家中药五类新药技术要求,制定了新的棉花花药材质

量标准,完成了棉花花原料药,棉花花总黄酮片两套新药研究

资料,已经获得新药受理通知书。课题研究单位已经利用棉

花花提取纯化及成型技术完成了6批制剂的中试生产,技术稳

定可行。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得到的异槲皮素对照品

,现在已公开出售,对照品含量均一、稳定,表明技术成熟可

行。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课题形成的相关成果和研

究技术,目前仍在研究单位中使用。草花总黄酮和草花总黄

酮片已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并已获得新药受理通知书。利用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的异槲皮素对照品已经获得了国家标

准样品证书,现仍然利用此技术制备对照品并公开发售。

/951/ TH一次性水果拼盘
TH一次性水果拼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研发内

容:(1)结构、材质:此项目产品是用生物基的聚乳酸PL

A材料与PBAT材料和PPC材料及改性玉米淀粉共混,加少量偶

联剂、增塑剂、润滑剂等助剂通过共混共聚制片材,再经高

速自动吸塑机吸塑、冲裁得到的产品。(2)技术、工艺:

TH一次性水果拼盘产品制造主要分高混,挤出制片材、吸塑

、冲裁四部分,关键是高混和挤出制片材。产品中各组成各

百分比含量为:ST:25%;PLA:30%;PBAT:30%;PPC:15%;酞

/951/ TH一次性水果拼盘

酸复合材料:0.5%;润滑剂:1%;抗氧剂:0.1%;增塑剂:2%

;。2、技术指标:1)生物降解性能(堆肥条件中180天)≥9

0%2)技术关键:﹙1﹚高混脱水加温。先将ST计量放入高速热

混合机中脱水,20分钟后,测定水分,控制在0.7%以下;﹙2﹚共

混。将PLA和PBAT和PPC材料投入冷混锅中,与ST粉在低温低

速下共混20分钟,再依交加入酞酸复合材料、润滑剂、抗氧

剂、增塑剂。﹙3﹚将配好的物料投入到双螺杆片材机,通过喂

料机双螺杆挤压混合、融熔、定量挤出,形成片材。﹙4﹚在高

速自动吸塑机上吸塑成品后,经裁切、分检、检验成为合格

品。(5)性能:本产品的机械学性与传统的一次性淀粉基

产品相比能基本达到一致;废弃后可做堆肥处理,可生物降解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填料,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6)

使用功能:替代塑料类的一次性餐具。二、推广应用前景与

措施公司设有营销中心,拥有专业的市场策划和销售人员,建

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并在欧美、日本等国有产品代理

合作伙伴。同时公司销售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产品市

场,并有选择的参加国际、国内专业包装博览会和交流会,广

泛接触洽谈中外制造企业客户,提高公司知名度。企业高度

重视品牌建设,在营销过程中通过对加大高科技含量产品的

开发,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人员素质及售后服务

水平,加大企业产品的宣传力度,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提高

公司产品市场影响力。本项目产品由于合成技术的优势,其

产品不含扩链剂,卫生性能较高,应用领域广泛。美国市场研

/951/ TH一次性水果拼盘

究机构Crapentine公司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今后5-10年

内,国内外将形成一个以淀粉基、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

酯等降解材料为主的销售市场,年产值将达到上百亿美元。

中科院等研究机构以及企业都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推广工作

,国家在政策上及资金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扶持,前景光明。

/952/ 海洋活性肽抗辐射作用研究与产品开发
海洋活性肽抗辐射作用研究与产品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以从海参中提取的多肽和海藻中提取的多

糖酚为功效因子研制的一种具有抗辐射作用,与肿瘤放疗和

化疗联合应用,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海洋生物制剂,简称

海肽酚(HaishengPolypeptidePolysaccharide-phenol,H

PP)。该项目采用给口服HPP制剂的小鼠用60Coγ射线全身性

照射的方法,实验证明HPP制剂可有效抑制急性辐射和亚慢

性辐射引发的白细胞减少、细胞凋亡、染色体畸变、精子畸

形、基因突变和免疫功能下降,对急性和亚急性辐射损伤均

/952/ 海洋活性肽抗辐射作用研究与产品开发

有良好防治作用。将荷转移瘤的小鼠在进行放疗和化疗的同

时口服HPP的制剂,检测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转化率、

骨髓细胞增殖与凋亡水平,肝细胞POD与Caspase-3mRNA基因

表达和肿瘤抑制率等指标,结果表明HPP可有效减轻放疗化

疗的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产生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该

项目采用营养药膳方式,对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试

用效果观察,结果表明运用HPP制剂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

凋亡率、血浆MDA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显示出良好作

用。该项目还与企业合作进行了以HPP制剂为主要功效因子

的抗辐射保健品研制,现已通过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评审,研制的肿瘤放疗化疗营养药膳正在进一步临床试用中

。该项目在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辐射损伤与肿瘤等疾病防

治、药品开发和医院临床营养工作等领域有较广阔的推广应

用前景,可以制成营养食品、保健品和药品供给不同健康状

况人群食用,可望产生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1、营养食品

:重点在医院营养科推广应用,以营养餐的形式提供给相关

疾病的病人食用。2、保健品:可供给各类辐射接触者、肿

瘤患者的辅助治疗及肿瘤与相关疾病的预防食用。3、药物

研制应用:在本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抗辐射和用于

肿瘤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药品研制与应用。该项目对海洋生

物的研究利用和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科学资料,对辐

射损伤和临床相关疾病的防治方面都有较为重要意义,具有

较高学术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953/ 双作用靶点的唑类新化合物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
双作用靶点的唑类新化合物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创新性地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喹诺酮唑、

喹唑啉酮唑、香豆素唑、黄连唑、磺胺唑、查尔酮唑等化合

物并探讨了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高收率合成方法。发现

了多个化合物抗菌活性强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氯霉素、氟

康唑,具有广谱抗菌抗真菌能力,尤其对耐药的MRSA有效。最

强活性化合物毒性远远低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诱导MRSA菌

株产生耐药性的能力极低,且对DNA回旋酶的抑制能力优于参

考药物诺氟沙星。抗菌作用机制表明,该类化合物与MRSA菌

/953/ 双作用靶点的唑类新化合物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

株中提取的DNA双链和单链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作用力远远强

于经典喹诺酮抗菌药物的作用力。高活性化合物能切割敏感

菌DNA,也能被人血清蛋白(HSA)有效运输。该系列创新研

究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微生物谱宽、高效、能克服

耐药性的抗菌、抗真菌等强生物活性分子,为临床治疗和发

现新的抗微生物候选药物分子提供了希望。项目成果在药物

化学领域全世界顶尖期刊MedicinalResearchReviews、Jou

rnalofMedicinalChemistry、国内最好期刊《中国科学》等

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文42篇,其中ESI论文9篇(HCP论文3篇,

6篇为3%,SCI收录36篇。影响因子大于8.0的有1篇,8.0~3.

0共计12篇。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中国科学》中

文版1篇,英文版4篇,其中论文获得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

国际学术论文1篇,2012年度《中国科学》杂志优秀论文奖。

2篇论文被评为“领跑者5000(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顶尖学术论文”,1篇获提名,2篇论文被国际著名期刊Bioor

ganic&MedicinalChemistryLetters评为年度高引用率前十

热点论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项,其中4项已授权,前期相关

工作申请中国专利16项,其中12项已授权。主编十二五规划

教材一部,获邀撰写专著《AdvancesinAnticancerAgentsin

MedicinalChemistry》第二章。已招收外国留学生15名,其

中外国博士后9名,外国博士生2名。承担各类项目12项,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面上项目2项,主任基金1项,国际合

作项目7项)、教育部博导基金1项、重庆市教育委员会1项

/953/ 双作用靶点的唑类新化合物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

。组织承办了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及首

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并荣获中国化学会优秀学术交

流组织奖,多次受邀参加药学、化学领域其他年会并作大会

邀请报告。

/954/ 双-三氮唑缀合的假二糖及其合成方法
双-三氮唑缀合的假二糖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在安徽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单糖砌块构

筑几种多组分反应及其手性辅助性能研究》,1208085QB23,

验收成绩为良B)的资助下,着眼于现代合成化学对原子经济

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针对现有某些糖类药物或其先导化

合物难以满足生物化学、药理学和临床研究的需要,围绕以

单糖砌块参与的多组分反应这一中心,以廉价的单糖炔丙苷

为原料,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杂环衍生物,并构建此类化

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中取得的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了以三组分

/954/ 双-三氮唑缀合的假二糖及其合成方法

缩合构建少见的N2-羟甲基糖基三氮唑化合物,并以此基础通

过氯代、叠氮化、偶联、脱保护等步骤全合成具有新颖骨架

的双-三氮唑缀合的假二糖化合物,为后续的生物活性研究奠

定了方法和物质基础。以非糖苷键偶联的二糖即为假二糖,

其中包括键接杂环的二糖;设计此类双-(三氮唑基)缀合的

假二糖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以下3点:1)1,2,3-三氮唑的母核

是具有较为明确的抗菌、抗真菌的作用机制,因为它们对细

菌或真菌细胞膜有着重要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在于三

氮唑母核对细胞膜的重要组成物质麦角甾醇有着很强的抑制

作用、进而达到杀死细菌和真菌的功能。目前,1,2,3-三氮

唑成为抑菌/真菌药物的重要研究领域(如上市药物他唑巴

坦),此外,它们在抗病毒、抗肿瘤领域也有较多的报道。2

)碳水化合物是一类多羟基、有着良好水溶性、生物兼容性

的天然产物,而糖苷化修饰有助于提高母核分子的水溶性、

降低毒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糖类药物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

新药开发上。3)所设计的新颖骨架的双-(三氮唑基)缀合

的假二糖为一种含有1个N2-取代的三氮唑,N2-位取代产生不

同类型的氢键给体和受体进而改变与靶标的亲和能力、提高

药物分子的作用效能。综上,开发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或抑真

菌性能并具有良好水溶性、低毒优点的新型1,2,3-三氮唑药

物是本项研究追求的最终目的;目前,该研究已为该类新型化

合物的构建储备了高效、绿色的制备方法。从合成方法学上

说,传统的铜(II)催化炔-叠氮的环加成(CuAAC)反应制

/954/ 双-三氮唑缀合的假二糖及其合成方法

备的1,2,3-三氮唑产物无论是1,4-还是1,5-二取代产物,N原

子的取代位置多为端氮位,在中间氮位(即2-N)上引入取代

基的报道较少。本课题的核心步骤是以全乙酰化-D-炔丙苷

与叠氮化钠、甲醛水溶液(代表性为甲醛,还可以是乙醛或

丙醛)为原料进行三组分缩合,合成得到2-N/1-N羟甲基的三

氮唑糖苷化合物(产率约75%,2-/1-羟甲基异构体比例约5∶

1;异构体结构和比例经1HNMR、13CNMR、HMQC、HMBC、HPLC

、HRMS等表征)。接着,上述异构体混合物通过氯代反应得

到氯代物后,经柱色谱分离出纯净的2-N-羟甲基的三氮唑糖

苷化合物,再经叠氮化取代氯原子、与另一分子炔丙苷偶联

、脱保护基团等反应步骤合成具有新颖骨架的双-三氮唑缀

合的假二糖化合物(纯度>98%、5步反应的总得率约35%;糖

砌块包括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核糖等单醛糖)

。该工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CN104045673B,2014-06-

06),其中异头碳构型光学纯净的研究内容随后发表在Carb

ohydrateResearch(2015,414,72-77)期刊上。该化合物在

抗菌、抗病毒方面具有潜在的药用前景,化合物结构及制备

方法详见专利正文的报道。

/955/ 满足商用车复杂工况的智能盘式制动器研发与产业化
满足商用车复杂工况的智能盘式制动器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盘式制动器相对于鼓式制动器,具有散热好、响应

时间快、重量轻、间隙自动调整、制动效果稳定、抗热衰退

性好以及易于维护保养等众多优点,但是由于其技术要求高

、国内复杂多变的使用工况(如:超载、频繁制动、过水槽

和泥泞路况)等局限性,导致其在国内商用车市场上无法大

规模的推广。本项目以商用车用智能化气压盘式制动器为主

导思想,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台架试验、整车道路试验以

及用户试验为验证手段,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探索,统筹规划加

/955/ 满足商用车复杂工况的智能盘式制动器研发与产业化

模块化设计,创造性发明了满足商用车复杂工况的全系列智

能化气压盘式制动器,有散热好、响应时间快、重量轻、间

隙自动调整、制动效果稳定、抗热衰退性好以及易于维护保

养等优点,并相继批量投放市场且以绝对优势领跑市场。本

项目产品满足商用车复杂工况的全系列智能化气压盘式制动

器,可满足轻、中、重、特以及客车等匹配需求。结构上采

用双活塞、整体推盘、间隙自动调整、长短滑销导向等主体

结构,为满足国家法规要求设有磨断式和实时监控两种电子

磨损报警系统。通过统筹规划加模块化设计,关键分总成沿

用重汽专利创新结构,整体技术国内领先,达到了国际先进水

平。除盘式制动器本身拥有众多优点外,在整车应用匹配上

也根据不同使用工况、不同车型进行了适应性创新,如前盘

后鼓车型匹配20吋气压盘式制动器,全盘车型匹配22.5吋气

压盘式制动器,经市场验证完全满足国内商用车复杂多变的

使用工况要求。本项目涉及的所有产品在中国重汽济南桥箱

公司生产制造以及装配,生产车间自动化率高,工艺工装布置

合理,可大大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其中主要的承载件钳体、

托架以及活塞支架等采用德国SAMAG公司先进的自动化数控

机床,具有效率高和加工精度高等优点,除此之外,还有两条

国内先进的盘式制动器装配线,日生产可达1000套盘式制动

器。

/956/ 液相反应自组装制备太酸铋铁电薄膜及其性能的研究
液相反应自组装制备太酸铋铁电薄膜及其性能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以带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硅烷衍生物为主要成分,在

羟基化的玻璃基片表面自组装单分子膜;研究制备条件,如紫

外光照射时间,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对不同体系的自组

装膜性能指标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反应物体系,生产高质量的

自组装但分子膜。通过研究溶液中所形成的离子团,固体核

或颗粒等与基板的相互作用,探索Bi4Ti3O12薄膜的生长机理

;研究薄膜的组成,厚度,微观结构和结晶形态对薄膜贴点等

性能的影响。

/957/ 饲料添加剂 烟酰胺产品标准研制
饲料添加剂 烟酰胺产品标准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饲料是动物的“粮食”,饲料添加剂是饲料的“核

心”,它们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肉、蛋、奶、鱼等养殖业的

高效生产和动物产品的安全卫生,关系着人们身体的安全和

健康。近年来,国内的饲料添加剂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但部分

饲料添加剂仍存在安全性、有效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不十分清

楚的情况,既影响了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又会给养殖业的生

产及其产品的安全卫生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将原有

的推荐性标准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以确保饲料添加剂产品

/957/ 饲料添加剂 烟酰胺产品标准研制

的质量及动物产品消费市场的稳定、有序。烟酰胺作为营养

性添加剂可以满足现代饲料业对动物迅速生长的需要,可有

效避免畜禽养殖过程中生长缓慢,死亡增多等现象,因此修订

这项标准可进一步规范我国饲料添加剂烟酰胺的生产、销售

和使用。根据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1年国家标

准制修订计划的安排,由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广州龙沙

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GB/T7301-2002《

饲料添加剂烟酰胺》标准的修订工作,项目编号为20111319

-Q-469。项目组在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美国药典、欧洲

药典等标准的基础上,对GB/T7301-2002《饲料添加剂烟酰

胺》进行了修订,以体现当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烟酰胺的质

量水平。标准技术内容的编写主要参考了2010年版《中国药

典》以及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在编写格式上依据为GB/T1.

1《标准化工作导则》、GB/T20001.4《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

分化学分析方法》。从性状、红外鉴别、紫外鉴别、NaOH鉴

别、熔点、含量、干燥失重、重金属、有关物质(%)、炽

烧残渣(%)等方面,本着严格遵循科学依据,与国际水平接

轨,并且准确、实用的原则,完成了产品标准各项指标的研究

工作。该标准起草单位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

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58/ 贝莱斯芽孢杆菌ZJ20菌株及其液体制剂5
贝莱斯芽孢杆菌ZJ20菌株及其液体制剂5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

sis)菌株ZJ20,该菌株已于2012年4月13日保藏在中国北京

市朝阳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编号为CGMCCNO.5995,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

cillusvelezensis)。)本发明筛选的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

菌(Bacillusvelezensis)ZJ20新菌株,具有抗逆性强的芽

孢,商品贮藏寿命长,对环境适宜性强,可生产成商品生物制

剂;代谢产物杀菌力强,在植株上定殖能力强、速度快,能有

/958/ 贝莱斯芽孢杆菌ZJ20菌株及其液体制剂5

效占领杂交竹体表,预防梢枯病的发生。产生的抗菌蛋白(

几丁质结合蛋白质)不仅可杀灭病菌,且能促进杂交竹和多

种竹类枝叶生长、有恢复病后生产能力的新功效。

/959/ KK200A快速晶阐管的研制
KK200A快速晶阐管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快速晶阐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急需的电力电子

元件,它对于改善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如:中频电源电机调速

系统,机车牵引系统的控制质量至关重要。同时能减少设备

体积,方便操作,节电节能又节约原材料。我们研制出的快

速晶阐管产品质量完全符合部颁标准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深受

用户好评,大批生产将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快速晶阐管的研

制填补了我市空白为我市电子工业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无

件被广泛应用于电机调速中频电源等电力电子装置中,应用

/959/ KK200A快速晶阐管的研制

领域遍及国民经济各部门。

/960/ 超疏水膜乳化技术及装置
超疏水膜乳化技术及装置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业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202222576637.8
专利授权日期
2023-01-06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960/ 超疏水膜乳化技术及装置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发的超疏水或超亲水膜乳化装置,不仅成

本低、工艺简单,而且与日本SPG膜垄断技术相比性能更加

优异;不仅打破了日本的技术垄断,而且可以用于制备尺寸

更为均一的乳液、乳珠、微球、微胶囊等。

  以多孔熔融二氧化硅玻璃作为基材、廉价有机硅试剂

作为表面改性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多孔玻璃膜表面

原位生长一层有机硅网络纳米涂层,赋予多孔膜表面超疏水

特性,从而利用该膜制备油包水乳液。

/961/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富酶利生素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富酶利生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①项目将多种原料优化组合,配置成

复合菌种的培养底基,采用自主开发的同步复合固体发酵技

术,使选育出的啤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

链球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双岐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多个

菌种(以上菌种均为农业部105号公告指定可使用于饲料添

加添加剂的范围)在同一培养底基中按设计比例存活和繁殖

,解决了由于营养、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离子强度

和培养温度等原因造成各菌种的生长速率和比例不同的问题

/961/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富酶利生素

,使这些多种不同种属的厌氧及好氧有益微生物同步进行发

酵;②对不耐热的菌种采用了双层微囊包被处理,保证了菌种

的稳定性,克服了普通包被处理菌种存放时间较短(半年左

右)、使用时不易增殖的缺点;③利用菌种之间的共生共栖原

理生产大量活性酶(微生物相互分解阻遏酶合成的生理代谢

物质),酶活数大幅度超过其它微生物制剂;④项目建立起一

整套养殖场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规范,采用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在养殖生产中推出无抗生

素的安全、绿色饲料,使示范养殖场生产出优质、安全的产

品。应用前景:富酶利生素可广泛用于各种畜禽、水产饲料

及饲料原料的添加、改善畜禽环境等多个领域,如在上海地

区现有养殖户中推广使用率达50%的规模,富酶利生素产品每

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3,500万元以上。使用本项目产品,可

以替代或部分替代抗生素,为城市和乡村提供“放心肉”,也

可为肉类出口、提高国际声望创造条件.富酶利生素不但可

以防病治病、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还可降低畜

禽产品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养殖环境及粪便中氨气、硫化

氢、有机磷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畜牧业生产对环境

造成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专家预

言,微生态制剂将成为替代饲用抗生素的跨世纪产品,是目前

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

/962/ 一种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酸蚀蚓孔宽度的方法
一种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酸蚀蚓孔宽度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酸蚀蚓孔宽

度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实验岩样的加工处理;

(2)将实验岩样进行酸液滤失实验,测量一分钟后的酸液滤

失量和酸蚀蚓孔宽度,以其作为初始酸液流量Q0和初始酸蚀

蚓孔宽度d0;(3)将实验岩样继续进行酸液滤失实验,记录

酸液滤失过程中X时刻流量Qx随时间X的变化曲线,并测量酸

液滤失结束时的流量QT和酸蚀蚓孔宽度dT;(4)计算酸液滤

失过程中X时刻的酸蚀蚓孔宽度dx。本发明原理可靠,操作简

/962/ 一种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酸蚀蚓孔宽度的方法

便,通过推导缝洞型碳酸盐岩酸液流量与酸蚀蚓孔宽度的关

系式,可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液滤失过程中的酸蚀蚓

孔宽度,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开发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科

学依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963/ ZWF-Ⅰ型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
ZWF-Ⅰ型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碳、氢元素微量分析仪是医药、化工、石油、农药

等各部门科研、生产中需要的自动分析仪。该仪器结构简单

,以价廉易得的氧气为载气,所用元件比较简单,成本低,

便于推广。该仪器采用“扭动转子”控制三通活塞切换气体

流动方向和电源开关装置;使用两个玻璃注射器代替捕集泵

,不牵涉克分子校正系数,简单易行。本仪器操作简便,容

易掌握,测定快速,每分析一次样品只需7分钟左右,并能

连续分析,分析精确度能满足碳、氢元素分析的要求,重现

/963/ ZWF-Ⅰ型碳氢微量自动分析仪

性良好。

/964/ 文冠果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
文冠果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2017年甘肃省重点研

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7YF1NA057,资助金额30万元。文冠果

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树种,它耐干旱、贫瘠、抗风沙

,在石质山地、黄土丘陵、石灰性冲积土壤、固定或半固定

的沙区均能成长,是一种优良的防风固沙先锋生态树种,也是

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在我省天水、定西、平凉、庆阳、兰

州、白银、武威、张掖、酒泉等市都有栽培,目前全省栽培

面积约33万亩,其中白银市相对集中连片面积16万亩(靖远

/964/ 文冠果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

县有14万亩)。已有研究证明,文冠果果壳中皂苷类物质含

量丰富,达到1.88%,对人体多种肿瘤细胞有高抑制活性(包

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等),可为相关

新药的开发提供丰富原料;果粕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且含

有18种氨基酸,提取纯化后为高蛋白食品开发提供原料。目

前,我省文冠果栽培面积发展迅速,但副产物的深加工非常落

后,高附加值的副产物均未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未得到发挥

,而且其初加工(榨油)后的果壳、种壳、果粕又形成了新

生物垃圾,难于处理,造成新的环境污染。本课题围绕提高文

冠果全产业链经济效益,消除加工剩余物对环境的污染,按照

变废为宝的思路,利用先进提取分离技术,研究探讨文冠果初

加工副产物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质和蛋白质的提取技术和工

艺方案,形成文冠果榨油后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的完整技术体

系,为提高文冠果产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②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完成了文冠果果壳提取物中皂苷

类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技术、提取流程、工艺设计方案等工

作,提取得到的皂苷含量可达72%。利用现代色谱和波谱技术

分离鉴定了文冠果果壳中单体成分24个,其中3个皂苷类化合

物;并完成了文冠果果壳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完成了文冠果榨油后油粕中总蛋白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优化了提取工艺流程,得到的蛋白含量达65%以上,并对文冠

果油粕蛋白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该项目完成了文冠果榨油后剩余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964/ 文冠果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

。完成了文冠果果壳中皂苷类活性成分提取纯化技术及工业

化提取流程;分离并鉴定了24个单体化合物;完成了文冠果果

壳提取物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对油粕中总蛋白的提取纯

化工艺进行了比较和优化;对提取得到的文冠果蛋白进行了

蛋白特性试验研究。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所有工艺方案已完成实验室小试,技术方案安全可行

,可依托西北文冠果中种植基地,形成文冠果种植、加工、尾

料再利用一条龙的文冠果产业链,为甘肃文冠果的产业升级

做出贡献。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完成的技术方

案可用于文冠果壳皂苷提取及文冠果油粕蛋白提取纯化。

/965/ 方形分药器
方形分药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方形分药器,包括呈长方体

形的分药盒体,所述分药盒体由一倾斜的隔板分割成互不相

通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的上端敞口,所述下腔体的

下端敞口,所述下腔体的敞口处设置有下盖将下腔体封闭,所

述分药盒体的外侧设置有下端敞口的滑动基体,所述滑动基

体具有与下腔体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能沿滑槽来

回推动的分药推杆,所述分药推杆位于滑槽内的部分与滑槽

的形状大小匹配,所述分药推杆的下端开设有分药孔,所述分

/965/ 方形分药器

药孔与下腔体连通,当分药推杆的下端伸出滑槽底部时分药

孔位于滑槽外部并且与下腔体隔断。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

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又能对袋装药物进行精确分量。

/966/ 长效头孢噻呋混悬注射液
长效头孢噻呋混悬注射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头孢噻呋为动物类专用抗生素,市场应用广泛。作

为专门用于动物的第3代头孢菌类抗菌素,虽然对革兰氏阳性

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超广谱强效抗菌作用,但其用法为

一天一针,在多次注射的使用过程中较易引起家畜的应激反

应,增加了相应的人工费用。在市场的迫切需求下,人们希望

在减少注射次数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为此,我们

对药物不同剂型的作用时间进行比较后,选定用油将盐酸头

孢噻呋钠做成混悬剂。我们对油、辅料及其用量比例进行了

/966/ 长效头孢噻呋混悬注射液

大量精心筛选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组方和工艺,制成了长

效头孢噻呋注射液。该制剂在保证同等疗效的情况下,可以

减少注射次数,达到长效的作用,符合市场的需求。头孢噻呋

(Ceftiofur)是第一个专门用于动物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

素,抗菌活性强,有广谱杀菌作用;头孢噻呋钠粉针或头孢噻

呋混悬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治疗效果好,但都需要每天注

射一次,连用三天到五天。为了减少注射引起的应激反应、

减少人工费,我们:(1)在制备工艺中,以混悬液生产工艺

代替粉针生产线,使用的设备主要是胶体磨。(2)将盐酸头

孢噻呋和经过科学配比的相关辅料,与油经胶体磨制成混悬

剂,大大提高了盐酸头噻呋的稳定性,并赋予了其它混悬剂不

具有的长效性,实现了价格合适、真正长效的头孢噻呋制剂

面世。剂型选择→处方筛选→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

→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申请批文、专利→规模

化生产。我们研制的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盐酸头孢噻呋为

标示量的90.0%~110.0%;性状为微细颗粒的混悬液,静置后

微细颗粒下沉,振摇后成均匀的乳白色混悬液。本产品,第一

,安全。第二,有效。除强效杀菌,还可广谱抗菌;不易产生耐

药性;可以延长头孢噻呋在畜体内的代谢时间,减少注射次数

,四天注射一次,减少了应激反应。第三,该制剂稳定。主要

用于治疗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及其他感染和三针保健。

/967/ 一种背负式水箱结构
一种背负式水箱结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搪瓷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负式水箱结构。包括储水

箱体和位于箱体上部的箱盖,箱体下部有突出的集水腔,集水

腔底部设置出水口,箱体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弧形固定槽;箱体

背面底部有通过螺栓与背架连接固定的固定脚。本实用新型

水箱结构紧凑,与便携式装置的其他结构很好匹配,能最大限

度地利用水箱的容积,提高了使用效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一种背负式水箱结构。包括储水箱体和位于箱体上部的箱盖

,箱体下部有突出的集水腔,集水腔底部设置出水口,箱体两

/967/ 一种背负式水箱结构

侧面分别设置有弧形固定槽;箱体背面底部有通过螺栓与背

架连接固定的固定脚。本实用新型水箱结构紧凑,与便携式

装置的其他结构很好匹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箱的容积,提

高了使用效率。

/968/ 24bit高精度Sigma-Delta ADC芯片 CS1242
24bit高精度Sigma-Delta ADC芯片 CS1242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24bit高精度Σ-ΔADC集成电路(CS1242)属于“电

子信息”领域“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项目,是我公司自

主正向设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数模混合集成电路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1、设计高精度低噪声sigma-de

lta调制器。2、设计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解

决系统的直流Offset误差和增益误差。4、带有OFFSETDAC,

可以对输入信号的共模电压进行调整,调整的范围为满幅电

压的一半,这样可以提高整个ADC的动态范围。以上四点设

/968/ 24bit高精度Sigma-Delta ADC芯片 CS1242

计内容在国内属于领先技术,我公司技术人员经过刻苦攻关

,解决了关键以上关键问题,并申请三项发明专利(其中一

项已授权)及一项集成电路版图登记,这标志着我公司已经

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Sigma-DeltaADC芯片设计

技术。本项目产品可实现24bit分辨率,有效精度高达21bi

t;能够抑制50Hz和60Hz的信号;当PGA增益为1时,有效精

度为21bit,当PGA增益为128时,有效增益为18bit;功耗为

600uW。和国外大公司芯片的性能基本一致,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完全可以替代国外公司的产品。本产品可广泛应用于

要求高精度慢速信号的工业过程控制、高精度重量计、固体

/气体传感器、血压计、监护仪、智能设备以及便携设备等

领域,市场年需求量在4000万片以上。从2007年本产品面市

以来,已经在长三角、江浙、珠三角等地建立了完善的销售

网络,为上海友声、耀华,浙江霸王、衡天,福建衡之宝等

国内衡器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公司提供更低成本的整机解决

方案,帮助他们摆脱了对高价进口芯片的依赖,提高了整机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相关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

竞争力。2007年CS1242产品获信息产业部颁发的2007“中国

芯”最具潜质奖。

/969/ 舒安卫生阴道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舒安卫生阴道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阴道栓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舒安卫生

阴道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新药转正标准》第

61册公开了一种粒重为1.5g的舒安卫生栓,主要由寮刁竹、

两面针、蛇床子、大黄、野菊花、甘草制成的黄棕色圆锥形

栓剂,该卫生栓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湿热下

注证候。该药物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使用者外阴部瘙痒、

疼痛、尿频等症状疗效较差,更重要的是,并会对之前无此症

状的患者诱发上述症状,而且发生率较高。虽然普通药学领

/969/ 舒安卫生阴道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域技术人员会想到该药物配方中会含有刺激性成分,进而诱

发上述症状,但是一直没有深入研究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报道。中国专利CN1589866A公开了一种治疗妇科病得外用中

药制剂及其制造方法,该中药制剂采用了与舒安卫生栓基本

相同的药材制备而成,而且具体公开了药材的用量,分别为寮

刁竹25%、两面针20%、蛇床子15%、大黄15%、野菊花15%、

甘草10%。并公开了上述中药制剂的治疗阴道炎及具有杀精

作用的。但是该专利没有公开能够解决上述副作用问题的报

道,虽然同时具有治疗阴道炎和杀精作用,但是效果仍不理想

。另外,《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7年第5期总31期发表了

题目为“波斯迪卫生栓的体内外杀精作用和抗生育作用的实

验研究”的文章,其公开了一种由丹参、甘草、草河本、半

夏和蛇床子等中草药精制而成的波斯迪卫生栓,同时具有治

疗阴道炎和杀精作用,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并没有公开各个药

物成分的用量。此外,舒安卫生栓还具有如下技术问题:1、

传统的舒安卫生栓无膨胀作用,或者是膨胀无序,大大降低了

临床的应用;2、质量控制方法不可靠,导致实际生产过程中

,批间的含量、稳定性、融变时限变化很大。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独创的“阴道内贴附式给药技术”

,提供了一种外阴部瘙痒、疼痛、尿频的疗效高且低诱发率

的带有膨胀载体的舒安卫生阴道膨胀栓。同时还提供了一种

舒安卫生阴道膨胀栓的制备方法;特别还提供了一种能够控

制上述舒安卫生阴道膨胀栓的产品质量的科学检测方法。本

/969/ 舒安卫生阴道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发明也提供了与上述膨胀栓相适应的栓剂基质。令人意外的

是,本发明的栓剂可以保留治疗各种阴道炎的同时,还具有较

强的杀精作用。本发明涉及一种舒安卫生阴道膨胀栓,该膨

胀栓包括重量份为30-500的中药组合物、重量份为800-200

0份的基质和重量份为500-4000份的可膨胀的膨胀载体,该栓

剂充分膨胀,可使含药层与阴道内壁充分接触,防止药液外流

;本发明膨胀栓具有对外阴部瘙痒、疼痛、尿频的疗效高且

低诱发率等有益效果,并且该舒安卫生阴道膨胀栓采用了独

创的六项领先技术,令人意外的是,本发明的栓剂可以保留治

疗各种阴道炎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杀精作用。

/970/ CRM-1型接触轨检测装置
CRM-1型接触轨检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传统的接触式检测方法,采用人工持接触轨轨道尺

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不仅效率低,工作量大,并且在有限

的拉电时间内,检测点少,密度低,又脱离列车运行时的动态

状态,这些都不利于接触轨的科学评价管理和计划维修。因

此,开发一种新型、在线、非接触式接触轨检测装置势在必

行,该装置的研制对于填补我国接触轨动态检测技术具有重

要意义。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对地铁接触轨进行检测。从而

得到评价接触轨授流质量,为接触轨维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参

/970/ CRM-1型接触轨检测装置

考。

/971/ 具有可调制紫外光学性能的富勒烯/壳聚糖复合材料的研究
具有可调制紫外光学性能的富勒烯/壳聚糖复合材料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拟基于分子设计的方法制备可调制性富勒烯

/壳聚糖复合紫外滤光材料。研究这类复合体系的宏观紫外

光学性能与材料的化学结构(如富勒烯衍生物中所含富电基

团的种类、加成试剂的结构及加成度,壳聚糖基体的分子量

、官能团、脱乙酰度等)以及微观聚集态结构(富勒烯衍生

物分子之间以及富勒烯衍生物与壳聚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尤其是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间的关系,据

此阐明材料的可调制性紫外滤光机理,并在上述理论和实验

/971/ 具有可调制紫外光学性能的富勒烯/壳聚糖复合材料的研究

依据的指导下,设计合成1~2种能完全滤除260~340nm波段

范围紫外光(对生物体有较强杀伤力)的富勒烯衍生物/壳

聚糖复合光学材料。该项目研究成果对于研制开发新型的高

性能紫外光学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壳聚糖基体具

有较好的成膜性和可纺性,因此这类复合光学材料在紫外防

护、抗紫外织物、光学器件(如滤光器、光学限幅器、光学

开关)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972/ 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力供应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电气工程学科。输变电设备智能化符合

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目标是实现变

压器状态信息智能感知、故障智能诊断和运行控制智能决策

,为电力变压器智能控制、优化调度和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支

撑。作为电力系统大型关键设备,电力变压器的智能化技术

是变电设备智能化最为复杂和最具难度的课题。已有在线监

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与变压器智能化发展需要尚有显著差距,

主要体现在:(1)已有变压器状态监测传感系统智能化水平

/972/ 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较低,无法满足变压器智能监测一体化设计的需要;(2)变

压器状态信息具有多源性,评估模型繁多,缺乏兼顾多源信

息的统一建模方法;(3)变压器状态评估与运行控制相互孤

立,状态评估结果难以支撑变压器智能运行控制。在重庆市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该项目采

用“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攻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

过“产、学、研”合作,解决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的信息智能

感知、状态智能评估与以及运行控制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难

题。取得的在国内外均具创新性的成果有:提出了大型电力

变压器智能化系统架构,研制出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实现

了智能传感器自适应接入、网络通讯与分布式计算,解决了

变压器信息感知、数据传输、信号处理、故障诊断等硬件的

一体化设计技术难题。提出了大型电力变压器多种信息智能

感知方法,发明了局部放电超高频智能传感器、F46中空毛

细纤维管及MQ型气体智能传感器、绕组暂态电压与套管绝缘

参数集成智能传感器,提高了变压器状态监测传感器的智能

化和一体化设计水平。提出了基于统计模型、状态模型和寿

命模型的大型电力变压器健康指数评价模型,解决了基于多

源信息的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的难题。同时提出了基于混沌

振子滤波和最优小波去噪的变压器状态监测信息自适应去噪

新方法,提高了感知信息的信噪比与可信性。提出了电力变

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油纸水分平衡和油纸加速老化因子评估

模型.建立了基于评估模型的变压器冷却系统、滤油系统在

/972/ 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线运行控制策略,为不同状态变压器的负荷调度提供了辅助

。研制出电力变压器智能化系列产品,在110-500kV电压等

级大型电力变压器上得到广泛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

效益。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

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软件9项;发表论文277篇,

SCI收录64篇、EI核心收录213篇。专家鉴定意见为:该项目

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973/ 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的课题来源包括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八五、九五攻关子专题等国家级项目7项

,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5项科研项目。以黑米、黑大

豆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作物资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黑色食

品作物资源种类繁多,不同品种之间营养价值差异较大,尚

没有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筛选优质的作物品种;与

其营养特点相适应的加工技术体系尚未形成。虽然中医理论

对黑色食品的养生保健作用所阐释,但对其营养价值缺乏全

/973/ 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面的科学实验数据的支持,对其作用机理更是知之甚少。为

此,该研究从黑色食品作物品种资源的筛选利用,加工技术

体系以及营养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2.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该研究以推进黑色食品产业化,改善人类主

食营养为目标,综合集成作物品种资源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植物化学、医学营养学和食品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新技

术,按照“广泛收集、全面评价、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的

原则,进行了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的收集整理及其营养品质遗

传与新品种选育、营养活性物质和保健功能评价、作用机理

分析以及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的系统研究。3.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1)收集保存了国内外最为丰富的黑色食品作物

种质并最早创建了其资源库。黑米378份、黑大豆128份、黑

玉米32份、黑小麦7份、黑芝麻8份,共计553份,其中黑米

占全国的92%,占世界的85%。(2)率先分析了黑米主要品质

性状的遗传效应及与粒形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发现黑米矿质

元素含量同时受种子、母体和细胞质遗传效应作用,矿质元

素含量与其粒形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种子、母体和细胞质遗

传相关性,提出据粒形性状的间接选择有利于改良黑米的营

养品质。(3)选育了一批黑米、黑大豆新资源和新品种。创

新黑米新资源82份,其中综合性状优良的资源8份;选育出

黑糯米三系186A、186B和161R及其杂交组合186A/161,率先

实现了黑米的三系配套;选育出第一个富碘和铁的黑大豆新

品种“粤引黑大豆1号”,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认定。(

/973/ 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4)评价了近500份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的的营养成分和花色苷

、黄酮和多酚等活性物质含量,最早创建了黑色食品作物资

源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数据库。明确了黑米和黑大豆抗氧化

作用的主要物质为锦葵素、天竺葵素-3,5-二葡萄糖苷、矢

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4种花色苷

类化合物。(5)发现并确证了黑米、黑大豆的抗氧化、降血

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提出黑米抗动

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机制在于其花色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和对

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6)建立了与黑色食

品作物资源的营养功能特点相适应的多种加工技术,研制开

发黑色食品新产品40个,获绿色食品证书6个,保健食品证

书2个。(7)获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成果总体达国

际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2项获授权;出版专著

5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20篇,其中SCI、EI、ISTP和国

家级学报43篇,被国内外引用627次。专家鉴定成果总体研

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关于5种黑色食品作物种质资源

库的建立和黑米三系配套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成果已处于成熟应用

阶段,选育出的黑色食品新品种适于在广东、广西、湖北、

湖南等南方大部分省份种植推广;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的营养

功能评价与加工技术适合于在以农作物为原料进行食品加工

的各种企业推广应用。5.应用情况该项目筛选和选育出的

/973/ 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黑米和黑大豆品种在全国20个省市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

达860万亩,建立的与黑色食品作物资源营养功能相适应的

加工技术体系在36家相关企业推广应用,累计新增社会经济

效益近40亿元。培育出了“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等农业产

业化国家龙头企业和“南方”牌驰名商标,极大地带动了全

国性的以黑米、黑玉米、黑小麦、黑大豆和黑芝麻等资源高

效利用为核心的黑色食品产业化发展。

/974/ 一种生产袋栽杏鲍菇去套环疏蕾的方法
一种生产袋栽杏鲍菇去套环疏蕾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来源:湖北省园艺产业农技推

广服务试点项目背景:针对我市工厂化杏鲍菇产业发展中所

面临的用工成本不断升高,尤其是疏蕾环节对用工量及用工

时间的苛刻要求问题,研究轻简化栽培技术作为工厂化杏鲍

菇栽培原基诱导及疏蕾的关键技术,开发轻简化栽培技术,进

行原基诱导及疏蕾操作优化,建立优质高产的轻简化栽培技

术。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原理:利用高效的去套环技术

诱导原基定向形成,从而降低疏蕾工作量。指标:在保证产

/974/ 一种生产袋栽杏鲍菇去套环疏蕾的方法

量不下降的前提下,降低了疏蕾工作量,从而提高了效益。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造性:利用高效易行的去套环方

式,诱导原基定向形成,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定向形成的原

基有利于疏蕾操作,从而大大降低疏蕾难度以及工作量,从而

提高了杏鲍菇产品质量及效益。先进性:实现了通过轻简化

栽培技术实现杏鲍菇原基定向形成,并降低劳动力使用,提高

杏鲍菇栽培的整体经济效益。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成熟度:已经可以进行常规生产。适用范围:进行

工厂化杏鲍菇袋栽的企业。安全性:安全。5、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在十堰境内产业化应用。存在问题:

不能应用在瓶栽模式上。6、成果简介本成果通过标准化的

去套环方法,形成特定的开口方式,从而诱导原基定向形成,

最终降低疏蕾难度及工作量,本发明的去套环方法,可有效减

少杏鲍菇菌包袋口上半部分菇蕾的形成,并促进袋口下半部

分菇蕾的优势生长,利于商品菇的形成,并降低疏蕾的工作量

以及难度,提高疏蕾质量,最终提高商品菇的商品质量。

/975/ 一种果园用U形固膜钉和果园用膜
一种果园用U形固膜钉和果园用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园用U形固膜钉和果园用膜

,主要应用于葡萄园、草莓园、苹果园、樱桃园、桃园、李

园等果园,该果园用U形固膜钉包括底边和与底边的两端对称

连接的侧边,底边长度为10cm~15cm;该侧边与底边形成的夹

角a小于等于130度,侧边长度为5cm~7cm,侧边和底边均用钢

丝制成,其中,侧边的顶端为两面、三面或四面的圆锥体。本

实用新型包括在上述果园用U形固膜钉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

果园用膜。本实用新型解决目前使用土块覆盖或竹竿固定地

/975/ 一种果园用U形固膜钉和果园用膜

膜中存在的,土块容易被雨水冲掉或竹竿容易戳破膜,增加膜

的损耗问题,以达到既能使膜固定又能明显减少膜的损耗、

防止雨水冲掉膜、省时省力降低成本的目的。

/976/ HER101~HER108硅快速恢复整流二极管、SIA~SIM硅贴面整流二极管
HER101~HER108硅快速恢复整流二极管、SIA~SIM硅贴面整流二极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SIA-SIM片式贴面硅整流二极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

,可靠性高、便于整机行产厂大批量生产使用的特点。经山

东省电子器材厂研究攻关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供应国内外

市场,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

水平。主要技术性能指标:Vf<1.1V,PIV:50~1000V。

/977/ 一种噻吩并嘧啶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噻吩并嘧啶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噻吩并嘧啶

脲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本成果的噻吩并嘧啶脲类化合物为式

(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1-6的

烷基,或者R1和R2相互键合形成C5-8的脂肪环;R3选自H、C1

-6的烷基和C1-6的卤代烷基;R4选自H、卤素和C1-6的烷基。

本成果的噻吩并嘧啶脲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

殖活性。

/978/ 四硫富瓦烯修饰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与组装
四硫富瓦烯修饰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与组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四硫富瓦烯及其他功能分子修饰

的环糊精,选择具有不同的有机和药物分子作为底物。通过

光谱测量、培养单晶等手段研究了修饰环糊精及其包合物在

溶液和固相中的结构,结合谱学、量热等手段研究它们选择

键合底物的键合模式、键合能力和分子选择性,探索修饰环

糊精分子识别的机理和驱动力。进而以修饰环糊精为单元构

筑了一些具有光电性能和生物功能的超分子体系,如环状分

子/聚苯胺超分子组装体、富勒烯桥联环糊精/卟啉超分子组

/978/ 四硫富瓦烯修饰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与组装

装体、环糊精/聚轮烷/碳纳米管多元超分子纳米管等,利用

紫外光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循环伏安、扫描电镜、透

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其自身的结构以及组装

行为,考查了组装体结构和功能对主客体分子结构(构型)

的依赖关系。以上成果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8篇

(影响因子大于3.0的11篇)。

/979/ MMD-688A四合一多功能洁肠水疗仪
MMD-688A四合一多功能洁肠水疗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现有的洁肠水疗设备,由于供水

直接进入人体,对水温的精确度、升温时间要求非常高,设备

加热器的输出功率大,所需时间长,不仅造成水的浪费、设备

的损坏,而且还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同时现有单个洁肠

水疗头只可以用于清洁大肠,同时用于其他部位会造成交叉

感染,对人体存在很大风险;本项目拟开展水温智能控制装置

、设计多种快速接头及程序、水压安全开关的研究,开发四

合一多功能安全洁肠水疗仪,面向广大便秘、宿便、美容养

/979/ MMD-688A四合一多功能洁肠水疗仪

生等客户群体。2、性能指标:①额定电压:a.c.200V±

;10﹪;额定频率:50Hz±10﹪;输入功率:600VA②出水温

度:≦38℃;工作环境:5℃-40℃③储存环境:-20℃-50℃,无

腐蚀性气味④最大出水量:1.5L/分钟⑤臭氧发生量:200-30

0mg/h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1)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

控制系统程序,通过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再进行加热到恒温恒

压的纯水状态,利用芯片编程实现对水温水压的智能感应与

控制,实现持续供给需求用水,保证水温快速升高至指定稳定

值并保持稳定运行在指定温度值,提升产品可靠性。(2)研

发蓄能装置,在能源消耗处于波谷时将热能储存起来,在使用

的时候将蓄能释放,节省损耗的同时又能具备显著的节能效

果。(3)采用磁簧振片高速振动雾化药液,实现更有利于人

体吸收与治疗的效果。4、技术的成熟程度公司组建有企业

研发中心,配备完善的检测、试验和加工设备,建立完善的研

发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研发项目、研发人员与研发经费的科

学管理,为研发活动提供了完善的研发条件。项目负责人戴

勇,公司技术部总监,具有近二十年医疗器械领域的从业经验

,熟悉洁肠水疗仪等医疗器械生产工艺,并对医疗器械设备的

改进具有很深造诣。本项目已在结肠水疗仪等技术方面取得

一定研究成果,现已申请7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授权,项目

样品经深圳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中三院等医院试用于患者

,显示其治疗效果良好、质量稳定可靠,并已与山东、深圳、

徐州等客户签订了销售意向合同。

/980/ 新型便携式电力安全工器具力学性能试验机研制
新型便携式电力安全工器具力学性能试验机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电力安全工器具力学性能试验机作为一个很重要的

安全检验工具已经使用的很广泛,在电力安全生产中起到来

很大的作用。传统安全工器具力学拉力试验机采用双臂拱门

式,将两根液压缸固定在一块铸铁上,然后在两根液压缸上安

装一根横梁,这当中铸铁的重量在200kg左右,单个液压缸在

50kg左右,横梁在40kg左右,粗略计算安全工器具力学性能试

验机装置重量在350kg左右,不易运输或搬迁,所以传统的设

备安装完后基本上就不会去移动,若需要移动时也往往需要

/980/ 新型便携式电力安全工器具力学性能试验机研制

联系厂家过来拆卸并安装调试;同时这种双臂的液压缸,吞油

量也比较多,液压站也比较大,对于空间有限的试验室来说,

放置如此笨重而又庞大的设备,往往需要另置一块地方出来

,对于城市用地紧张的今天,不但加大了企业的负担,浪费了

空间,同时不利于集中生产,加大了工作人员负担。同时一些

比较偏远地区,安全工器具送检不是很方便,往往要就检测单

位,能够将设备带到现场检测,传统的安全工器具力学拉力试

验机不便携带是个突出的问题。另外,传统的安全工器具力

学性能试验机安全带、安全帽和脚扣等试验模块是分开的,

既占地又不易搬运。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根据《电力安全

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国电发[2002]777号)要求,研制

了油箱容量3L、最大拉力5000N、最大开距2800mm、最大压

力(安全帽)20kN、尺寸900mm*500mm*1500mm(长*宽*高)

、力值最小分辨率1N、重量150kg的便携式安全工器具力学

性能试验机。该试验机集安全帽、安全带(绳)和脚扣(升

降板、竹木梯)力学性能试验模块于一体,具有操作简单、

方便灵活的特点。项目创新点:设计了3L小容量液压油缸系

统,研制了最大拉力5000N、最大开距2800mm和重量150kg的

便携式安全工器具力学性能试验机,在一台试验机上集成了

安全帽、安全带(绳)和脚扣(升降板、竹木梯)力学性能

试验,既减轻了试验机的重量,又节省了试验空间。项目成果

:项目申请专利6项,获得实用新型授权3项,发表论文2篇。

/981/ 医药原料7-氨基头孢烷酸二步酶法直通裂解生产工艺
医药原料7-氨基头孢烷酸二步酶法直通裂解生产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由于近10年来头孢类抗生素发展十分惊人,新品种

纷纷登场如头孢克罗、头孢呋新钠、ceftin等。目前生产头

孢总数在50种以上,临床常用的头孢品种也在30个以上。任

何头孢品种均为半合成产品,目前生产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的

,其生产工艺无一例外地均为“7-ACA+化学侧链”缩合而成

。故7-ACA无疑是合成头孢的关键性中间体。7-ACA是通过头

孢菌素C裂解而成,按裂解方法的不同分为化学法与酶法。

一直以来国内厂家采用化学法生产的7-氨基头孢烷酸,对环

/981/ 医药原料7-氨基头孢烷酸二步酶法直通裂解生产工艺

境产生严重污染,其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

代价获取的。我公司在乔晓光总工程师带领下研究“二步酶

直通裂解法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就解决孢菌素C裂解生

成7-ACA的研制开发技术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经过查阅大

量资料,并在周密的市场调研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论证

的基础上,确立了“二步酶直通裂解法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

”生产工艺。工艺中省去头孢菌素C结晶出头孢菌素C钠盐这

一需要大量有机溶媒的过程,操作步骤短,减少固定资产投

资,先利用D-氨基酸氧化酶将头孢菌素C转化成GL-7-ACA,

再利用GL-脱酰酶将GL-7-ACA转化成7-ACA。反应条件所需温

度在20~25℃,反应过程中没有强酸、强碱,对设备要求低

,能耗低,反应易控制,酶还可以循环利用,设备投资小,

降低成本约130元/KG,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生产过程中不使

用有机溶媒和其他有毒有害原料,对操作人员没有身体伤害

。对环境没有污染,操作人员职业防护大为改善。废水中的

主要成分为7-ACA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戊二酸,氯化铵,污

水可生化性强,处理起来比较容易。作为抗生素行业,需要

大量能源和原料,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非常重要,所以

提炼及裂解工艺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我们依托集团资金技术

优势和本公司的技术力量,针对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

减少环境污染为研究目的。直通裂解法生产7-ACA的工艺过

程中没有环境污染,符合国家发展高新医药技术的产业政策

,占地面积小,成本也低。这一项目的成功运作,不仅可以

/981/ 医药原料7-氨基头孢烷酸二步酶法直通裂解生产工艺

有效地调整焦作市的产业、产品结构,而且还可以有力地带

动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将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公司利用二步酶法直通裂解生产工艺生产的7-A

CA已形成产业化,产品质量基本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主

要客户有丽珠合成制药、苏州中联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苏州

万庆药业有限公司、东北制药总厂、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

、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982/ 碱矿渣(JK)高强混凝土研究
碱矿渣(JK)高强混凝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该高强混凝土是由碱矿渣胶结材、碎石、砂及少量

外加剂制成。它采用工业副产品或工业废料作为胶结原料,

具有原料广泛、成本低廉、节约能源、不用水泥熟料等特点

。所制成的混凝土构件,其制作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与普通

水泥混凝土构件相似,且易于蒸汽养护,并具有高强,快硬

、高抗渗、高抗腐蚀性等优异性能。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

,其成本可降低22-36%,能耗降低56-70%,同时有利于环

境保护。

/983/ 竹荪新法栽培的研究
竹荪新法栽培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竹荪之所以珍贵,除其营养丰富我,还因其制种较

困难,栽培方法较复杂,低海拔栽培时易遭多种虫和软体动

物危害和杂菌的感染,致使栽培完全失败。该栽培新法采用

简易的新技术制种,不用糖、米糠和小麦作栽培料以及不用

塑料薄膜而用稻草作覆盖物,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避免

了虫害和杂菌滋生,用茶枯代替化学农药防虫除杂菌,使竹

荪避免了农药污染,解决了竹荪栽培中的三大难题,使其栽

培方法更简单,缩短了出菇时间,节省了开支,提高了抗病

/983/ 竹荪新法栽培的研究

能力,平均亩产菇60公斤,最高达100公斤,从而使竹荪的

价格大幅度下降,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该研究达到国内同

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对开发山区经济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用

价值。

/984/ 饲用复合酶
饲用复合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依据蓄、禽消化生理特点,应用生物工程技术,从

200多株优良菌种中选择4株最佳产酶菌,研制出适用于

不同畜、禽饲料的复合酶制剂。其中:α-淀粉酶>950

酶活单位/克、糖化酶>9300酶活单位/克,纤维素酶

>3000CMC,活性单位/克,达国内领先水平。以1

.0%~2.0%比例添加,可使猪加快增重8.3%~2

2.0%,提高饲料报酬8.6%~12.2%;以0.5

%~1.0%比例添加,可加快肉鸡增重4.6%~9.4

/984/ 饲用复合酶

%,提高产蛋率3.3%~9.4%,该复合酶制剂可以提

高畜、禽日粮中蛋白质、能量、纤维素消化吸收率,提高对

二价金属离子的利用率,改善消化率表面形态,增进吸收机

能。应用效果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机理研究属国际领先水平

/985/ 高纯度迷迭香抗氧化剂及单体提取预产业化项目
高纯度迷迭香抗氧化剂及单体提取预产业化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已经建设了迷迭香抗氧化剂中试生产线,该生产

线完全可以承担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的中试生产,而且这条

中试生产线还可以提取其它云南特色珍稀药用植物有效成分

:从彝族植物药露水草中提取蜕皮激素;从山乌龟(地不容

)中提取千金藤素;从蛇足石杉中提取石杉碱甲;从芍药根中

提取芍药苷;从树花中提取树苔净油;从云归(当归)中提取

当归净油等等。这条中试生产线由于设计合理,公司研发工

艺路线好,因此前述所以产品均能够根据客户要求提取出高

/985/ 高纯度迷迭香抗氧化剂及单体提取预产业化项目

含量(HPLC)98%的迷迭香单体:迷迭香酸,鼠尾草酸,鼠尾

草酚及熊果酸;高含量(HPLC)98%的蜕皮激素、石杉碱甲、

千金藤素、芍药苷等等。公司提取的这些高含量(HPLC)9

8%的植物药中间体,在国内能够达到上百公斤供货量的我们

公司还是仅有的几家。2、已经确立了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

产业化生产技术工艺路线;确立了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设备

工艺技术路线;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设备工艺布局。3、已经

开发迷迭香脂溶性抗氧化剂;迷迭香水溶性抗氧化剂;迷迭香

精油;迷迭香单体:迷迭香酸,鼠尾草酸,鼠尾草酚等迷迭香

系列产品。4、已经确立了蜕皮激素、千金藤素、石杉碱甲

、芍药苷、树苔净油、当归净油的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并正

在编制这些产品的企业标准。5、已经编制完成了迷迭香脂

溶性抗氧化剂,迷迭香水溶性抗氧化剂的企业标准,正进入申

报流程。6、2011年,在昆明市官渡区兔耳关租地30亩,建设

了迷迭香种质资源圃,收集了国外迷迭香产地的25个迷迭香

种质(品种),目前在国内属于第一家拥有如此多的迷迭香

种质(品种)的迷迭香种质资源圃。7、制定了《迷迭香水

溶性抗氧化剂HPLC检测操作SOP》;《迷迭香脂溶性抗氧化剂

HPLC检测操作SOP》;《迷迭香酸HPLC检测操作SOP》;《鼠尾

草酸HPLC检测操作SOP》;《蜕皮激素HPLC检测操作SOP》;《

千金藤素HPLC检测操作SOP》;《芍药苷HPLC检测操作SOP》

;《石杉碱甲HPLC检测操作SOP》;《树苔净油HPLC检测操作

SOP》;《当归净油HPLC检测操作SOP》。8、已经在西南林大

/985/ 高纯度迷迭香抗氧化剂及单体提取预产业化项目

学报发表了《迷迭香引种栽培及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201

0-04)》,《不同种源迷迭香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2013

-04)》;还有已经进入编辑的一篇:《不同栽培密度对迷迭

香生长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9、除在兔耳关种质资源圃

中建设了迷迭香育苗基地外,公司原来安宁市八街镇车木河

建设了350亩迷迭香耐旱等实验示范基地;在在禄劝县屏山镇

发明村官庄建设了20余亩迷迭香采穗圃;在石林县长湖镇祖

莫村建设了60亩迷迭香示范种植基地;在云县正在建设了30

00亩迷迭香种植示范基地。10、通过迷迭香抗氧化剂中试生

产线建设,完成了迷迭香产业化生产的中试生产过程,完成了

云南特色珍稀药用植物中间体中试生产过程,已经启动了迷

迭香抗氧化剂及云南特色珍稀药用植物中间体产业化进程。

11、完成了迷迭香抗氧化剂产业化生产验证,实现了一次投

料即可以生产出含量不低于50%的迷迭香抗氧化剂,第二次进

一步提取就可以获得不低于80%的迷迭香抗氧化剂产品,再进

一步即可以获得含量为(HPLC)95-98%的迷迭香单体—迷迭

香酸、鼠尾草酸、鼠尾草酚等。12、项目执行过程中申报了

《高纯度鼠尾草酚的制备方法》、《植物油提取装置》等两

个国家发明专利及《植物油提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已经

初审通过。相关经济指标参见“项目简要说明”部分。

/986/ 抗艾滋病药物——去羟肌苷缓释片的研发
抗艾滋病药物——去羟肌苷缓释片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人数增长迅速

。去羟肌苷为最常用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化学成分为

2’,3’双脱氧肌苷,半衰期:1.6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

为0.2。目前仅有口服粉剂、咀嚼片、分散片、颗粒剂及缓

释胶囊剂。缓释制剂患者每日仅需服药一次,且可减轻峰谷

现象,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本品需长期用药,因此方便服

药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已批准的缓释胶

囊剂为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因为

/986/ 抗艾滋病药物——去羟肌苷缓释片的研发

是外资企业,药品的价格较贵,而治疗爱滋病的药物在贫困地

区或针对贫困的爱滋病患者是由政府免费发放的,这就增加

了政府的负担。该项目研制了去羟肌苷缓释片,每日服药一

次,且生产工艺优于缓释胶囊,用法用量:每次400mg每日一

次;体重>60kg400mg每日一次,体重<60kg,每次300mg每日

一次。

/987/ 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简介: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及其用途

(专利公开号:CN101343268A):本发明涉及具有抗肿瘤活

性的噻唑联吡唑酮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下图所示的结

构式,合成方法简便,收率高。各种实验证实该类化合物在

分子水平上具有明确的作用靶标,通过抑制过量表达的Bcl

-2家族蛋白的功能来促进细胞凋亡过程。生物活性测试显示

该类化合物对若干种肿瘤细胞(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等)

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抗肿瘤候

/987/ 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选药物。

/988/ 铁三院办公自动化系统优化升级研究
铁三院办公自动化系统优化升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解决了如下问题:1、与现有系统实现无缝

切换,即现有系统不能中断进行切换,且开发的新的系统必

需能处理原系统的文件;2、工程文件处理与行政文件处理

截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3、改进的、能满足今后需要开发

的Web界面方式的收文处理流程保持了现有正在处理的文件

使用的一致性;4、以提高效率为目的,以阅知为主要手段

的公文处理流程需要记录阅知人是否处理过文件,同时要保

证阅知过程中的文件不影响其他阅知者处理文件;5、增加

/988/ 铁三院办公自动化系统优化升级研究

短信发送、处理简单公文功能,同时解决了回复短信的信息

记录在相应的公文处理记录中;6、满足Vista、Win7等新环

境下使用的新的控件保证了与老板本控件高度兼容。

/989/ 航道原型观测及新技术开发
航道原型观测及新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成果包括原型观测、自动测深定位、遥感应用、

中浅层剖面仪等四个内容。原型观测工作完成不同水期的5

次测图和6次水文测验,提供了大量河道地形图、流速分布

图、流向图和水文测绘资料;结合原型观测,对引进的测绘

系统和全站式电子速测仪进行了设备配套和软件开发,大大

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选用跨15个年度的时相和高分辨

率卫星图片,制成了14幅汉江襄樊至利河口段1/5万~

1/20万遥感形象图,通过分析确定印证了该河段河床演

/989/ 航道原型观测及新技术开发

变规律;研制成功的中浅层声学地层剖面仪,为水深较浅、

沙层较厚地区的地层探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该项成果已

实际应用,效益显著。

/990/ 珍稀山野菜品种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
珍稀山野菜品种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珍稀山野菜品种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项目

是青岛市科技局下达,由青岛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承担的农业

科技重点项目。是为了解决山野菜不合理的过度采集,造成

品种资源破坏和再生产困难,人工驯化栽培仍未提到生产的

日程上来,野菜的营养价值,功能性研究还处于混沌状态,

加工方面仍处于低级或粗加工水平,不能保持野菜采后的新

鲜度等问题而立项的。合同计划要求:(1)通过实验测量

,对广泛收集的主要野菜品种有效功能成分进行营养分析,

/990/ 珍稀山野菜品种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

明确其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功能成分的含量及对疾病的

治疗或预防作用。(2)通过采取分离菌种、采取孢子繁殖

技术、模拟野生环境,进行松菇、拳头菜人工驯化栽培。(

3)通过塑料大棚等保护措施,提早或延迟栽培,实现周年

产出新鲜野菜。(4)研究适宜山林地气候、土质的主要野

生蔬菜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5)对山野菜产品进行加工

,加工产品为:干制、腌制、速冻保鲜。从2000年开始,采

用人工驯化与品种引进相结合、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

、规模种植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完成了各项计划

任务。(1)筛选出了20几个特色野生蔬菜品种进行驯化栽

培和研究,重点开发应用12个品种,其中,青岛本地资源品

种有崂山松菇、崂山参、崂山拳头菜、崂山云峰4个品种,

外地引进品种有蒲公英、苋菜、紫背天葵、枸杞、菊花脑、

蒌蒿、黄秋葵、苦菜8个品种。(2)首次通过对本地4个野

生蔬菜品种营养成分的分析,明确了其含有的蛋白质、脂肪

、维生素C、氨基酸等功能成分及对人体的保健作用。(3)

通过采取有性与无性相结合繁殖方式,露地与设施相结合的

栽培方式研究、开发,总结出了野生蔬菜周年化生产技术体

系。(4)通过采后技术包括干制、腌制、速冻保鲜等技术

及食用方法研究,形成了野生蔬菜系列加工增殖产品,使野

生蔬菜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开发的路子。(5)项目实施三年

来,累计推广崂山参、拳头菜、云峰、蒲公英、紫背天葵、

枸杞、黄秋藓等野生蔬菜面积2.87万亩,总产量5628万公斤

/990/ 珍稀山野菜品种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

,总产值15477万元,增加经济效益5260.8万元。查新结果

:在所查范围内,有关山野菜的栽培、收获、加工、包装的

产业化开发有相关性文献、成果报道、与相关文献对比分析

,本查新项目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1)山野菜的品种资

源在相关文献中未见相同报道。(2)通过无性与有性相结

合的繁殖技术,露地与设施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形成山野菜

的周年化生产体系。(3)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野生蔬菜品

种,在当地形成产业化开发。

/991/ 低聚木糖产业化关键技术
低聚木糖产业化关键技术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0410013840.8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991/ 低聚木糖产业化关键技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0610156015.2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991/ 低聚木糖产业化关键技术
技术详情

  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酶解、集成膜分

离(微滤除杂、纳滤脱盐、超滤脱色、纳滤浓缩)技术制备

低聚木糖,得到低聚木糖含量(对总糖)为>70%和>

90%的两种型号的糖浆和糖粉产品,其中木二糖~木四糖含量

≥70%。生产成本为60000元/吨,显著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项目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的优点,生产线居国内外领

先水平。已先后在新疆、山东等地实现产业化生产,最大规

模为年产2000吨低聚木糖。

/992/ 基于螺旋-环-螺旋结构肽库定向进化技术研发具有生物靶向的“微抗体”药物研究
基于螺旋-环-螺旋结构肽库定向进化技术研发具有生物靶向的“微抗体”药物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使用螺旋-环-螺旋结多肽技术作,以VEGF生物靶,进

行肽库的建立、多肽序列的生产、多肽亲和力的成熟等一些

列工作,成功构建了2个抗VEGF螺旋环螺旋多肽序列,通过酵

母展示肽库以及易错PCR等技术成功将将目标肽亲和力成熟

,半抑制浓度达到了预期的<100nM的目标。同时目标蛋白成

功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通过对培养基、培养条件的

优化使得细胞活性不减少的情况下,多肽的产量达到了47.5

mg/L较发酵前提升了1.98倍,并且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抑

/992/ 基于螺旋-环-螺旋结构肽库定向进化技术研发具有生物靶向的“微抗体”药物研究

制试验中成功抑制了VEGF的诱导作用,明显降低了细胞的扩

增,验证了目标蛋白的效果,为下一步抗VEGF药物动物实验、

人体临床实验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993/ 一种用于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入射光线反射结构
一种用于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入射光线反射结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入射

光线反射结构,它包括基底层(1)和微棱镜阵列结构(2)

,多个微棱镜阵列结构(2)间隔均匀地排布于基底层(1)

上,所述的单个微棱镜阵列结构(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来自于投影机的入射光线(6)照射在微棱镜阵列结构(2

)的侧面上,微棱镜阵列结构(2)靠近投影机一侧还设置有

金属介质镜面反光膜(3),金属介质镜面反光膜(3)的外

侧还设置有光线漫反射层(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993/ 一种用于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入射光线反射结构

明亮环境下,具有高增益,高对比度,同时还具有无表面眩光

和高色彩还原度。

/994/ 一种纯山芋淀粉粉丝的制作方法
一种纯山芋淀粉粉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山芋又名红薯,是我国高产的农

作物之一,每年的产量高达1.2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山芋含

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维生素及铁、钾、钙等10余种微

量元素和亚油酸,其营养价值高。将山芋加工成淀粉然后制

作成粉丝,既丰富人们餐桌,又增加了营养。纯山芋粉丝外观

嫩黄、晶莹剔透,口感爽滑、韧劲十足,是老百姓必备的食物

之一。现有加工的粉丝大多不是纯山芋淀粉制作成的,由于

受工艺等影响,制作出的粉丝外观、口感均达不到要求。专

/994/ 一种纯山芋淀粉粉丝的制作方法

利文献CN102048082公布了一种将淀粉揉团后放入漏瓢中,然

后使其均匀落入开水锅里,捞出即成粉丝。此方法比较费时

、费力,效率低下,对人不安全,而且粉丝成品长短不一、口

感也不一样;而CN101288453公开了一种制作绿豆粉丝的新工

艺,公布了酸浆回用技术,属于浆的重复利用,权利要求中也

提到了“漏粉”,其制作工艺同前一篇专利文献一样比较原

始,另外说明书中只简单地提及“离心机脱水、箱内烘干”

,没有说明绿豆粉丝的详细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公开的不充分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成果的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上

问题,提供一种制作工艺先进、简单、粉丝外观整齐、晶莹

好看,口感爽滑、韧劲十足的纯山芋粉丝制作方法。③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1)山芋淀粉制备:先将准备好的山芋

洗净,再磨浆、过滤,然后将淀粉液沉淀,制得淀粉;(2)淀

粉脱水:将(1)中制得的淀粉进行脱水,脱出的水占总重量

的10-15%;(3)搅拌:取脱水后的淀粉,加入淀粉重量的一

定水分,进行机械搅拌,淀粉呈浓稠状;(4)蒸煮淀粉:将(

3)搅拌后的稠状淀粉舀入蒸笼中,每个蒸笼中装入一层厚稠

状淀粉,关上蒸笼,打开蒸汽,蒸煮8-10分钟;然后打开蒸笼,

在其上面再舀入一层稠状淀粉,再用蒸汽蒸煮若干分钟;如此

循环操作,直到蒸笼中填满,最后得一个圆筒形粉丝饼;(5)

粉丝饼的冷藏:将(4)中制得的粉丝饼放到冷藏室进行冷

藏;(6)刨丝、干燥制得成品:将冷藏过后的粉丝饼用进行

刨丝,然后干燥,使得粉丝的含水量(重量比)小于10%,即得

/994/ 一种纯山芋淀粉粉丝的制作方法

合格的粉丝成品。为了使加工过程更加的顺利、制作出来的

粉丝标准统一,所述的搅拌步骤采用搅拌器进行搅拌,所述的

刨丝步骤采用刨丝机进行刨丝。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本成果发明的技术非常成熟,使用安全,可操作性

强。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技术应用情况很好,没有存

在的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2015年荣获歙县科学技术二等

奖。⑦成果简介:1、制作过程采用机械化操作,操作标准统

一,制作出来的粉丝外观、口感一致;2、减少了人工,提高了

生产加工效率;3、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995/ 棚载双孢菇大面积高产技术开发
棚载双孢菇大面积高产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技术详情

  该成果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我国出口创汇率较

高并驰名中外的实用菌双孢菇,组装配套了棚载双孢菇的大

面积丰产技术,其综合技术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其技术关

键为:建立了适合我国土地气候特点,投资广、见效快的棚

体;选用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品质优、产量高、属半气生

型的优良品种;制定了科学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料

配方;开发应用了培养料二次发酵新技术;合理播种与发菌;

及时合覆土及出菇管理;注重温、湿、气的合理调节;科学防

/995/ 棚载双孢菇大面积高产技术开发

治病虫害,实现了无公害栽培。

/996/ 冷热量计量及节能控制仪表与系统
冷热量计量及节能控制仪表与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用户通过终端直控温度调节热量表可以对室内的温

度进行精确控制,终端直控温度调节热量表对用户使用热量

进行计量,并由抄表管理系统将热量表的数据采集回来并上

传到管理中心,最终实现计费管理。抄表系统采用物联网技

术实现家用水表、气表、电表和热表的无线联抄,用户可以

使用手机WIFI查询各表运行信息和设置控制信息。采用分户

供热按热量收费可节能10%-15%。不同的用户对采暖的时间

和温度的要求不同,分户供热按热量收费的采暖方式,依靠

/996/ 冷热量计量及节能控制仪表与系统

它具有的调节手段,既满足了使用要求,又节省了能耗。预

期推广比例30%,总投入300-500万元,年节24000t标煤以上

/997/ 基于调控组的道地黄芩活性成分“逆境效应”形成分子机制研究
基于调控组的道地黄芩活性成分“逆境效应”形成分子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已获得的黄芩cDNA文库和基因组序列,分析不

同环境条件下,SbMYB家族成员与bZIP、WRKY、ERF等其他转

录因子对黄芩活性成分积累的协同选择性调控作用,建立基

于多个转录因子调控组的道地黄芩活性成分“逆境效应”形

成基因调控网络,为指导黄芩药材生产、采收提供依据,同时

也为道地药材形成环境影响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998/ 高分辨超细径多模态支气管内窥镜及导航系统
高分辨超细径多模态支气管内窥镜及导航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

,但CT筛査发现的肺外周结节如何活检确诊仍需依赖支气管

镜的微创活检。虽然活检是诊断金标准,但因为这些结节位

于肺外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时镜下不可见,又因结节小,

盲取活检的成功率很低,因此需借助超细径支气管镜及辅助

导航技术引导至目标外周结节,来提高诊断准确率。超细径

支气管镜可进入肺部支气管,通过吸引通道釆集诊断精准度

更高的痰或肺泡灌洗液用于检测,特异性好,为核酸检测假

/998/ 高分辨超细径多模态支气管内窥镜及导航系统

阴性率高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高分辨超细径支气管镜在肺

癌诊断和治疗中同样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999/ 货币流通跟踪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货币流通跟踪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由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

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货币流通跟踪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广

东省货币识别企业重点实验室)”项目,于2012年获得广东

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立项,列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建设支撑项目,同时,于2013年获得广州开发区科技和信息化

局资金配套立项。该项目执行期两年,从2012年2月开始到2

014年1月结束。项目计划总投资830万元,其中广东省重点实

验室建设支撑项目专项资金下达50万元,开发区配套专项拨

/999/ 货币流通跟踪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款33万元。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金融机构货币发行

量也随之剧增,但同时也伴随着不法分子制假钞技术的日益

精进,他们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针对自动柜员机的识别技术

漏洞进行洗假钞活动,导致市场假钞泛滥。这些几乎可以以

假乱真的“高仿真”假钞通过金融自助设备在市场上流通,

严重威胁国家金融安全,扰乱社会市场秩序,影响人民财产安

全,阻碍了金融自助设备的推广应用。基于以上情况,广电运

通开展了“货币流通跟踪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研发,项目

的成功实施提高了我国国产金融自助设备研发水平,保障我

国金融市场安全而进行的研究开发。2、研究目的与意义从

现代金融自助服务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能够记录在金

融自助设备上进行交易的每一张钞票的身份信息,并将每一

张钞票与交易帐户、交易时间、设备、金融机构等信息对应

起来,实现对钞票交易过程的跟踪,是我国金融自助设备及金

融行业在安全技术方面的迫切需要,对增强民族企业在国际

上的竞争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1)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2)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3)维护金融机构声誉,

保障储户权益,(4)提高民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3、主要

研究内容本项目首次基于电子、光学、磁学、机械及物联网

等基础技术,采用非二值化输出的OCR技术,结合多种智能算

法来确定钞票身份的钞票流通跟踪技术,通过对基于非二值

化OCR的钞票身份鉴定技术、钞票定位跟踪技术、封闭式现

金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制出钞票序列号跟踪管理

/999/ 货币流通跟踪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软硬件解决方案,开发出适用于金融、泛金融领域的现金处

理跟踪设备,并实现产业化。本项目大大促进了企业自主创

新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国产金融电子自助设备的地位和技术

水平,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4、解决的关键技术(

1)基于非二值化OCR的钞票身份鉴定技术:本项目在国内首

次提出基于非二值化的OCR技术,通过识别钞票冠字号码并记

录冠字号码图像、时间、账户、设备编号等信息,按照非二

值化OCR的特点建立钞票冠字号码和交易信息的对应关系数

据库,结合半监督学习的技术路线,解决实际应用中钞票来源

追溯的需求。(2)钞票定位跟踪技术:通过钞票冠字号码

进行模糊智能检索,可定位到冠字号码、序号、账号等交易

信息,同时对冠字号码及其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准确定位钞票

来源。(3)封闭式现金管理技术:通过智能钞箱主密钥和

工作密钥的更新与管理,实现智能钞箱和ATM机器以及智能清

分机之间的身份认证技术,保证了只有授权的ATM才能使用某

一授权的智能钞箱,只有授权的钞票才能进入现金流通领域

。5、项目的创新点(1)实现了非二值化OCR技术在钞票冠

字号码识别中的应用。(2)钞票定位跟踪系统实现了对流

通环节钞票的追踪溯源(3)封闭式现金管理系统实现了钞

票流通环节的无缝对接6、社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该项目

产品在2013年12月-2014年1月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54万元

,实现净利润533.61万元,上缴税金273.40万元.社会效益:

/999/ 货币流通跟踪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1)打破了国外金融自助设备核心技术的垄断,使国内企业

掌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降低国内行业对国外产品和技术的

依赖,缩短与国外领先品牌产品的差距。(2)首次在国内金

融技术领域中提出钞票冠字号码跟踪防伪概念及应用,有效

解决银行纠纷。(3)加快了我国金融信息化和国际化建设

的进程,提高了国产金融电子自助设备的地位和技术水平,降

低国内金融系统的采购成本,提高了国产设备的竞争力。(

4)促进现金金融领域的深化发展。

/1000/ 菊粉功能性食品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菊粉功能性食品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方便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青海瑞湖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科

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产学研合作开发,在产品开发方面

进行共同合作。以菊粉为主要原料,辅以枸杞、荷叶、苦瓜

、山楂等新食品原料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药食两用

品为主要原料,配方依据按照传统中医药学养生和保健理论

。开展了功能因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四氧嘧啶诱发的小鼠

糖尿病模型降血糖作用研究、高血糖相关靶点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研究、对蛋黄粉诱发的斑马鱼高血脂作用研究。通

/1000/ 菊粉功能性食品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过现代食品工程技术,对降糖活性和降脂活性组分提取工艺

技术研究,开发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的功能食品,主要有

膳食纤维粉(菊粉)、菊粉降糖片(苦瓜杞菊片)、菊粉降

脂颗粒(胶原蛋白肽),动物学试验研究表明,具有降血糖、

降血脂作用,进行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产业化生产

/1001/ 油田注药新型流量控制器的研制
油田注药新型流量控制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开发的流量控制器是一种直观简便的流量调

节控制装置,其关键技术是流量控制器把流量计、微控制器

、流量调节阀集于一体,根据控制要求预先输入配比后自动

完成稳定的计量注药工作,适用于油田的渗药、定量注药及

各种液体的定量控制,还可根据液体温度进行补偿,依据各种

参数对阀门进行连续调节,从而实现药液定时、定量的自动

输出控制。

/1002/ 植物极端环境下生理生态特性及植株再生体系构建的研究
植物极端环境下生理生态特性及植株再生体系构建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成果来源与背景:白刺等西北荒漠盐生植物生理

生态适应性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960064),起止

年月2010.1-2012-122.研究目的和意义:西北地区是中国内

陆荒漠盐碱化土壤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明确植物对盐碱环境

的适应特征,对西部荒漠盐碱地区的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该成果主要以西北荒漠盐生植物唐古特白刺、黄花补血草

等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构建植株再生体系进行控制实验,从

细胞水平、整体水平对其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分析

/1002/ 植物极端环境下生理生态特性及植株再生体系构建的研究

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对盐胁迫的响应,揭示细胞和植株的耐

盐机制,为推动西北抗逆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

据,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抗逆机制进而开展分子遗

传操作奠定基础。3.主要论点和依据(1)唐古特白刺愈伤

组织对低浓度的盐有一定耐受性;盐胁迫诱导NO的增加可能

与调节愈伤组织生长、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刺激CAT活

性有关。(2)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在白刺愈伤组织对盐胁

迫的耐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依赖于质膜NADPH氧化酶胞外H

2O2的产生可能与盐胁迫下白刺愈伤组织APX活性的升高有关

。(3)外源H2O2处理诱导白刺愈伤组织产生抗氧化反应,钙

信号的增强、PDH活性减弱和GK活性增加对H2O2诱导愈伤组

织脯氨酸积累是必需的。(4)盐处理下唐古特白刺愈伤组

织脯氨酸的积累与OAT活性增加及PDH活性下降有关,且盐胁

迫下H2O2产生诱导的OAT活性升高和盐处理早期钙量的增加

是愈伤组织中脯氨酸积累必需的。(5)盐胁迫降低了黄花

补血草种子的萌发率,使幼苗根中活性氧产生增加,抑制根尖

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生长,导致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下降、

氧化损伤加剧,从而影响黄花补血草幼苗的生长。(6)黄花

补血草在盐胁迫下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和提高SOD、APX活性

,使其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对盐

环境的适应性。4.创建和创新:(1)诱导出唐古特白刺愈

伤组织,构建了补血草属盐生植物的植株再生体系。(2)从

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

/1002/ 植物极端环境下生理生态特性及植株再生体系构建的研究

点出发,从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系统地研究揭示西北荒漠盐

生植物唐古特白刺和补血草属植物适应盐渍化生境的生理生

态机制。(3)分析质膜NADPH氧化酶活性变化与荒漠盐生植

物生理生态特征间的关系,发现依赖于质膜NADPH氧化酶胞外

H2O2的产生可能与盐胁迫下白刺愈伤组织APX活性的升高有

关,揭示质膜NADPH氧化酶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中的作用机制。

(4)研究H2O2作用的调控途径及作用机制,发现盐胁迫下H

2O2产生诱导的OAT活性升高和盐处理早期钙量的增加是愈伤

组织中脯氨酸积累必需的,而钙信号的增强、PDH活性减弱和

GK活性增加对外源H2O2诱导愈伤组织脯氨酸积累是必需的。

(5)发现盐胁迫诱导唐古特白刺愈伤组织NO的增加可能与

调节细胞生长、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刺激CAT活性有关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题:从细胞水平研究揭示盐胁迫

下唐古特白刺适应盐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相关结果为研究

植物的抗逆机制、推动抗逆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思路和理论

依据;补血草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及其愈伤组织抗盐机理的

研究为建立相关植物完善的快繁体系创造了条件,对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因而

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历年获奖情

况:无

/1003/ 药物的生物分析
药物的生物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成果背景1990年代初,我国的新药审评采取专家

会审制。本成果的申请人作为专家参与过相当数量的新药审

评会。会议上,常常听到关于药效评价模型的认可度和准确

性的争论。后来,申请人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地涉及药效评

价模型。在查阅国外的药效评价模型时,申请人发现分子水

平,细胞水平,器官水平和动物水平的模型多数应用了化学原

理。在查阅国外的药效评价模型时,申请人还意识到分子水

平,细胞水平,器官水平和动物水平的评价模型已经形成了可

/1003/ 药物的生物分析

以称作“生物分析”或者“药物的生物分析”的学问。于是

,萌生了写一本“生物分析”或者“药物的生物分析”专著

的念头。2005年Wiley出版社决定出版"Hand-bookofP

harmaceuticalBiotechnology",主编是荷兰的Gladys

教授。这本书有一章是"Bioassay",即“生物分

析”。调研了申请人发表的学术论文之后,他发来了邀请函

。认为申请人最适合作为"Bioassay"这章书的作

者。在2006年Wiley出版的"Hand-bookofPharmaceuti

calBiotechnology"中,申请人的"Bioassay&quo

t;是第五章。"Hand-bookofPharmaceuticalBiotechn

ology"正式出版之前,时任副主编的JonathanRose博士

致信申请人。说第五章"Bioassay"构成了一本专

著的基础,邀请申请人撰写一本"PharmaceuticalBioa

ssays"方面即“药物的生物分析”方面的专著。Jona

thanRose博士还说,如果申请人不愿意写这本书,而愿意写其

他方面的专著,他都可以提供条件和帮助。为了满足学科发

展和新药研究的需要,申请人接受了撰写一本"Pharma

ceuticalBioassays"方面专著的邀请。这本书于2009

年全球发行,并定名为"PharmaceuticalBioassays:Me

thodsandApplications"。2.成果内容和特色"P

harmaceuticalBioassays:MethodsandApplications"

对当今普遍用于评价生物活性分子的相关方法进行了系统全

面的阐述。书中涉及的生物评价方法从生物化学领域(例如

/1003/ 药物的生物分析

:肺结核杆菌DNA聚合酶的β裂解酶,Cox和Lox酶等)到基于

细胞范围的领域(例如:人全血中免疫调节剂γ-干扰素的评

价),从动物模型(例如:大鼠电热板疼痛实验)到人体样

本(例如患者的血液样本)。全书包含了来自584篇文献的

大约434个普遍国际公认的模型,涵盖了从癌症到糖尿病的2

1个不同治疗领域。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模型的权威性,又保

证了模型的广泛性。"PharmaceuticalBioassays:Met

hodsandApplications"从不同疾病的不同治疗领域入

手,而不是从方法学评价入手,构建全书框架。这种框架特点

,特别适用于想了解特定药理研究方向的读者。体现了申请

人为新药研究和新药评审提供支持的初衷。书中对生物评价

方法之间的方法学联系,没有进行过于详尽的介绍。因此,为

读者体会各章节之间方法学的联系留出了足够的空间。&qu

ot;PharmaceuticalBioassays:MethodsandApplications&q

uot;涉及如此广泛的检测方法和治疗领域,高屋建瓴地概述

并介绍了相关内容,免去了对于单个方法细节的过多繁缛阐

述,对生物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简明的阐述,解答了相关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生物评价的方法来说,该书介绍的细节内容之

详尽,足以让读者在实验室中重现这个实验。因此,该书可作

为一本生物评价词典使用。该书还做到了轻重适度,例如对

于个别方法只介绍其中的关键步骤,而对于有些实验则进行

全面细致的陈述。基于上述特点,"PharmaceuticalBi

/1003/ 药物的生物分析

oassays:MethodsandApplications"特别适用于那些对

于药物研发和药物化学方面感兴趣的理论科学家和工业科学

家。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该书主要定位于那些在药物研发中

有着丰富经验的从业者,他们完全可以将这本书作为一部较

为全面的参考书籍使用,并从书中获得大量中肯实用的指导

和启发。读者还可以从本书中学习到截止于2008年末的最新

技术和最新材料。书的字里行间对于生物评价方法应用的详

实介绍多于对方法发展史的介绍,这使得它更具实际应用和

操作指导价值。3.成果水平和应用状况Wiley出版社评价评

价该书“是该领域的权威专著”。发行后,在学术界产生了

广泛影响。英国UniversityofEastAnglia的Dr.GerdWagner

特地撰写了书评,发表在药物化学知名杂志Chem.Med.Chem.

上。成果内容和特色中的大部分描述来自这篇书评。目前,

国际排名前40所大学中的22所大学图书馆收藏了"Han

d-bookofPharmaceuticalBiotechnology"的"Bi

oassay",18所大学图书馆收藏了"Pharmaceutic

alBioassays:MethodsandApplications"。

/1004/ 快速恢复二极管(FRD)用8英寸重掺硅片
快速恢复二极管(FRD)用8英寸重掺硅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及背景快速恢复二极管(简称FRD)是

一种具有开关特性好、反向恢复时间短特点的半导体二极管

,是GTO、IGBT、IGCT、IEGT等大功率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中不

可缺少的”伴侣”芯片。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mm硅抛

光片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能力提升”项目和国家工程中心

支持下,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利用自身在硅材料制备方

面多年的技术积累,开展快速恢复二极管用8英寸硅片的制备

技术并推进产业化,满足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的战略需

/1004/ 快速恢复二极管(FRD)用8英寸重掺硅片

求。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项目执行期间开展了多项技术

研究,包括单晶低电阻率重掺杂控制控制、单晶氧含量及其

均匀性控制、单晶COP(晶体原生缺陷)控制、晶切片成形

的表面形貌控制、硅单晶片边缘加工、硅单晶片厚度一致性

控制、硅单晶背面处理、硅单晶片翘曲控制等,最终形成的

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电阻率控制在0.002~0.

005ohmcm,氧含量控制在2.5~6E17/cm3,TTV控制在3μm以内

,STIR控制在1μm以内,翘曲控制在70μm以内,表面金属控制在

5E10at/cm2以内。3、技术成熟度及应用情况项目技术已成

功实现产业化转化,近五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433万元。形

成专利8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4项。

/1005/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车用缓速器是一种用于提高现代商用汽车主动安全

的新型辅助制动装置,国外许多国家的交通法规都将缓速器

作为商用汽车主动安全的必备装置,例如德国的交通法规就

明文规定:总质量在5.5吨以上的客车和9吨以上的载重汽车

,必须装有缓速器。在国内2002年6月1日交通部己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325-2002“营运客车类型

划分及等级评定”。该标准规定中型客车中高二级,大型客

车中高一级、高二级和高三级客车都必须装置缓速器。目前

/1005/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车用缓速器关键技术掌握在法国TELMA公司和德国Voith公司

等国外厂商手中,其产品已向轻量化、整体化、节能和集成

控制方向发展。缓速器市场基本依赖进口,其产品售价高达

1.5~3.5万元,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特别是客车行业的

技术进步。国内包括电涡流缓速器在内的汽车辅助制动装置

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在实际使用中

发现普通电涡流缓速器存在以下缺点:体积较大,重量较重

;制动减速能力和使用时间长短受转子温升、周围气流条件

和环境温度的影响;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为了克服电涡流

缓速器的缺点,近几年来国外主要生产缓速器公司一方面采

用结构优化和智能控制技术来减少缓速器的重量、降低缓速

器的温升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在研究利用永久磁铁励磁的新

型缓速器技术。国外生产的永久磁铁形式缓速器产品使用中

存在着一定的漏磁和制动强度不能分级控制的两大技术难题

至今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由于永久磁铁形式缓速器与普通

电涡流缓速器相比,具有不消耗电能、轻量化和小型化等优

点,随着用户对于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视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的实施,永久磁铁形式缓速器将会广泛地应用在国内客车上

/1006/ 家蚕细胞生物学研究及应用
家蚕细胞生物学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细胞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物的遗传、

发育等重大生命现象的研究基础。鳞翅目昆虫是主要的农林

害虫,而家蚕作为重要的泌丝经济昆虫,又是鳞翅目昆虫的

重要模式,其细胞生物学研究对认识鳞翅目昆虫的生命活动

规律及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然而由于昆虫细胞

系建立困难、遗传可操作性差等因素的客观存在,极大程度

上制约了昆虫细胞生物学的研究。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计划等重点和重大项目支持下,十余年致力于家蚕细

/1006/ 家蚕细胞生物学研究及应用

胞生物学的研究,通过构建不同组织的家蚕细胞系,对家蚕

细胞重大生命活动中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调控机制进行

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家蚕主要病原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抗性机制解析与基因治疗等一系列家蚕病理学创新

性和系统性研究工作。主要科学发现点及科学价值如下:1

.构建了来自家蚕胚胎、卵巢、丝腺等组织的5个细胞系,并

分别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为家蚕功能基因的鉴定及

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发现2个卵巢细胞系BmN-SWU1和BmN-

SWU2对BmNPV表现出不同的抗性,为探究BmNPV的侵染机制提

供了极好的材料。2.鉴定了52个家蚕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并

揭示了它们参与的凋亡路径,为解析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提

供了基础;鉴定了家蚕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探

索了家蚕丝腺细胞高效核内有丝分裂的调控机制,发现了家

蚕幼虫丝腺发育过程中DNA复制的规律,为阐明蚕丝蛋白的

高效合成机制并有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3.成功将

构建的家蚕细胞系应用于家蚕病理学研究,利用家蚕细胞系

平台对BmNPV侵染增殖的分子机制进行解析,构建了新型的

家蚕内源性amiRNA骨架载体,能够广泛应用于调控靶标基因

表达并可以在基因工程中直接应用;构建了高效的病毒诱导

型启动子,并建立了病毒诱导型CRISPR/Cas9系统应用于家

蚕遗传改良及抗性素材创制,为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该项目在实施期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

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所建细

/1006/ 家蚕细胞生物学研究及应用

胞系被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

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研所、中国林

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等20余个科研单位应用,发表

论文60余篇。主要论文引用达268次,其中代表性论文单篇

最高引用达65次。项目成果丰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

用价值。

/1007/ 鸭毛藻对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物质基础及其作用研究
鸭毛藻对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物质基础及其作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醛糖还原酶作为多元醇代谢途径的重要酶,高糖条

件下在辅酶I的参与下导致葡萄糖大量转化为山梨醇。大量

研究证实,多元醇代谢途径异常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

采用体外筛选体系为指导研究鸭毛藻对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

的物质基础,从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了7个溴酚类化合物,

其中新化合物3个:双(2,3,6-三溴-4,5-二羟基苯基)甲

烷(1),2,2’,3,5’,6-五溴-3’,4,4’,5-四羟

基双苯基甲烷(2),2,2’,3,6,6’-五溴-3’,4,4

/1007/ 鸭毛藻对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物质基础及其作用研究

’,5-四羟基双苯甲基醚(4);首次从天然产物分离化合

物2个:2,3,6-三溴-4,5-二羟基甲基苯(5),2,3,6

-三溴-4,5-二羟基苯甲醛(6);已知化合物2个:双(2,

3,6三溴-4,5-二羟基苯甲基)醚(3),2,3,6三溴-4,

5-二羟基苯甲基甲醚(7)。化合物3体外抑制活性强于依帕

司他,化合物1,2,4,6,7强于槲皮素。探讨了构效关系

。化合物3灌胃给药20mg/kg可明显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

尿病大鼠红细胞、晶状体、坐骨神经中山梨醇的含量。从非

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本研究为开发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新药奠定基础。

/1008/ 葛根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葛根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葛根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

,去淀粉,灭菌,水解,浓缩等步骤,制得黄酮提取物,该

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提取效率高;还公开了由该制

备方法制得的黄酮提取物,提取物中黄酮含量高,可以用于

制备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美容等药物,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葛根为多年生藤本,性凉,味甘、辛。具有清热、

降火、生津、透疹、升阳止泻、排毒等功效。用于外感发热

头痛、高血压、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葛根

/1008/ 葛根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中黄酮类物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

一定疗效。用于提取葛根黄酮的方法很多,但是其工艺复杂

,步骤繁琐,提取效率低,成本高,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1009/ 一种微波水热制备CdS薄膜的方法
一种微波水热制备CdS薄膜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微波水热制备CdS薄膜的方法,将CdCl2·

H2O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得溶液A;向A溶液中加入Na2S2O3

3;5H2O或SC(NH2)2得溶液B;向B溶液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

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得溶液C;将C溶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

然后基片放置在水热釜中,浸于镀膜液体中;密封水热反应釜

,将其放入MDS-6型温压双控微波水热反应仪中,反应结束后

自然冷却到室温;打开水热反应釜,取出基片,分别用蒸馏水

和无水乙醇清洗后,真空干燥即在基板表面获得CdS光电薄膜

/1009/ 一种微波水热制备CdS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的反应在液相中一次完成,制得的CdS薄膜纯度高,

均一性好,薄膜与基板结合牢固,不需要后期的晶化热处理。

/1010/ 复杂储层结构的地震检测与流体识别新方法
复杂储层结构的地震检测与流体识别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成果来源于本研究组在“

十一五”期间承担的中国科技部与中海油研究总院的国家高

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高精度储层结构地震

检测分析及流体识别”(No.2006AA09A102-12,2011年9月结

题),课题的目标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深水域高精度含油气储层结构地震检测分析及流体识

别的方法技术系列和实用的计算机配套软件。二、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本课题利用地震信号存在的频谱时变性与波数

/1010/ 复杂储层结构的地震检测与流体识别新方法

的空变性、波形相似性差异和多尺度特性,由于这些特征中

包含了与储层结构及其含油气性等有关的有效信息,因此,采

用多学科(地球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模

式识别及最优化理论)交叉融合、并结合地震资料与复杂储

层模型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等,研发提取这些特征信息进行

储层分析与油气检测的有效方法。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⑴

形成了地震全频带信息挖掘与利用新技术⑵形成深水地震高

分辨率储层结构分析与高清晰度地层结构成像的方法技术系

列⑶建立高灵敏度储层流体识别因子,实现储层结构和流体性

质的同步预测⑷开发高精度储层结构成像和高精度流体识别

的计算机程序模块。形成了如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模

块:①地震信号高精度时频分析程序模块集;②全频带地震信

息集构建与挖掘程序模块;③复杂储层地震奇异信息检测程序

模块集;④高灵敏度储层流体识别因子的计算程序模块集。⑸

知识产权,已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16篇SCI、18篇EI收录;编

写科研专著2部,获准国家发明专利2项,另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项已进入实质审查。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第一,建

立高精度地震时频分析方法,进而提取全频带地震振幅、频

率、相位、波形、吸收和能量密度等特征参数,并视实际资

料的具体情况将这些参数进行融合优化,使地震频率的信息

得到全面充分利用,从本质上提高基于地震资料的储层成像

能力。第二,利用储层内部不连续性和非均质性造成的地震

波形相似性差异和地层弯曲等特征,进行多尺度地震奇异信

/1010/ 复杂储层结构的地震检测与流体识别新方法

息检测,如突出构造几何特征的滤波、三维多尺度体曲率分

析等多种方法。从以上两个方面实现对储层外部形态、规模

和内部结构的多尺度成像。第三,对于储层流体识别,一方面

,采用含油气介质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地震响应特征参

数(如振幅、衰减、相速度、反射系数等)在低频端的变化

规律,进而研发低频信息识别流体的方法(如低频伴影、低

频流体流度、低频异常和低频差异信息提取等),另一方面

,在分析对比国内外流体识别因子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机理分

析和实验研究,建立组合型高灵敏度储层流体识别因子,实现

储层物理结构描述和高灵敏度储层流体预测。主要创造性成

果为:①基于第三类广义S变换的全频带地震信息数据集的构

建与信息挖掘;②基于含流体孔隙介质的三维弥散-粘滞-速度

频散型微分方程及不同储层特征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与分析

;③基于三维多尺度体曲率分析的储层结构地震检测方法;④高

灵敏度组合型储层流体识别因子及基于地震低频信息的储层

流体流度提取;⑤三维平稳小波变换的自适应采集脚印消减;

⑥基于扩散张量的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构造方向滤波

方法。四、技术应用与产业化本研究的成果可应用于深水和

陆上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开发领域。以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提供

的渤海JZ20-2N地区等作为主要的试验靶区,对课题的方法

技术成果进行了检验、优化和完善。获得了靶区东二下段浊

积扇体储层的空间分布、内部结构、以及有利油气储集区等

/1010/ 复杂储层结构的地震检测与流体识别新方法

有价值的资料解释成果,验证了本课题方法技术成果的正确

性和有效性。以中石化南方公司项目“碳酸盐岩礁滩储层多

尺度高精度地震识别技术”为依托,针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长

兴-飞仙关组、黑池梁地区和龙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生物礁

和生屑滩储层,利用本课题的方法开展了深层多尺度、高精

度的储层地震预测及流体识别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

效益,为元坝千亿方级大气田发现为天然气储量的探明作出

了贡献。所有方法技术成果形成的软件已移植至中海石油研

究中心的解释平台MIAS和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

物理勘探公司的Geomountain软件上,已在多个地区的储层预

测与流体识别中应用,效益显著,在生产单位的油气勘探开发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011/ 高性能汽车减振器开发
高性能汽车减振器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高性能汽车减振器,一是新结构,采用外包式整体活

塞代替传统的活塞-活塞环结构;二是新材料,选用RE-3新型

高分子、钢纤维异相复合材料制作成整体式活塞;三是新工

艺,使导向器克服了干摩擦的弊病,使其与活塞杆之间在工作

时始终保持油润状态。

/1012/ 重整溶剂油及苯酚、丙酮分离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及优化
重整溶剂油及苯酚、丙酮分离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及优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应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高桥石化公司炼

油厂的重整溶剂油塔及苯?酚、丙酮分离系统进行计算机模

拟及优化,并在系统分析及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二系

统的工艺改造方案。对重整溶剂油塔的改造,经过1年多考

验?,其指标达到:一线油的收率提高7.18%,二线油

的收率提高4.28?%,塔顶气体损失减少1063t/

a,并减少能耗,质量有所提高,获得?经济效益370万

元/a。对苯酚、丙酮分离系统的改造,经过8个月的考?

/1012/ 重整溶剂油及苯酚、丙酮分离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及优化

验,获得了节省2t/h蒸汽,合61万元/a的经济效益

,苯酚的收率已?从92%提高到98%,质量提高到90

%的合格率。该成果的研制成功,?证明系统分析是正确的

,在其基础上提出的优化改造方案是切实可靠和有效?的。

该成果投资少、效益高,在重整溶剂油塔、苯酚和丙酮的老

装置改造以?及其它化工装置上推广,将会产生十分可观的

经济效益。?

/1013/ 激光场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操控
激光场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操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1)利用可控马约让那跃迁实现自旋原子激光;(2

)利用双频激光场实现玻色凝聚体的量子动量调控;(3)利

用超辐射散射实现对一维光晶格的精密测量;(4)利用编码

激光场实现对一维光晶格的操控。

/1014/ 功能性大豆酸乳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功能性大豆酸乳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采用去纤维、蛋白提

取、酶解和微生物发酵、浓缩等加工环节,生产的产品保持

了较高的营养活性成分,风味独特。该成果处于中试研究阶

段。性能指标技术指标和产品性能与国家酸牛乳产品相近,

在口味、功能性方面不同。适用范围、市场前景适用于豆奶

、酸牛乳、奶粉、豆奶粉的深加工生产企业,产品适用于乳

糖不耐症消费者、肠胃功能低下的人群。投资概算具备豆奶

、酸奶加工的企业都可生产。成本主要是原料、豆奶前处理

/1014/ 功能性大豆酸乳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酶解、辅料和超净灌装车间。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所需投入

的资金约30万元。

/1015/ 袋式除尘器脉冲阀性能检测装置
袋式除尘器脉冲阀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在“863”计划支持下研发的袋式除尘器脉冲阀性

能检测装置,对脉冲袋式除尘器清灰用脉冲阀喷吹性能特性

进行检测评价的一种装置,同时,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可

对各种类型的脉冲阀进行性能检测与评价,给出被检测脉冲

阀的最佳使用条件及其适用场合,有利于脉冲袋式除尘器具

有最佳的清灰效果并长期稳定地运行。该装置也可为研究开

发新型脉冲阀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本成果检测方法科

学、准确、直观,检测内容全面、完整、通用性好,可为设

/1015/ 袋式除尘器脉冲阀性能检测装置

计和选用脉冲阀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选用不当而造成经济

损失,也有利于脉冲袋式除尘器达到最佳的清灰效果。适用

范围:烟气除尘。

/1016/ 一种体位固定器
一种体位固定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骨科手术无论是四肢或脊柱操作时常需将麻醉后失

去主动活动功能的患肢固定于某一特定体位,以便术中肢体

骨与神经的显露和复位,还往往需要不断更改四肢体位,另外

术中X线透视及导航需要维持其于某一特定体位。体位维持

的不当可导致手术的失败或副损伤、手术时间延长、X线透

视及导航不良、例如使用牵引床时可使皮肤压疮,甚至神经

血管受压或牵拉。而旋转手术台又有术中患者滑落的风险。

目前下肢术中体位固定方法简单、局限于以布巾钳钳夹手术

/1016/ 一种体位固定器

巾与床单来维持体位,固定方法粗糙,手术中极易发生固定松

脱导致体位变动,影响手术操作;或因投照体位不满意,需反

复调整X线透视仪器及肢体,无法提供良好的术中监视和导航

效果。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位固

定器,其可以根据手术体位需求调节固定位置,满足体位维持

的需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安装拆卸。为了实现上述

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体位固定器,用于外科手术中的四肢定

位,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卡槽,至少一个

连接器,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接器包括限制于所

述卡槽内的第一部分以及显露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第二部分

,所述连接器可通过一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第一

定位螺钉锁死固定于所述底板上;至少一万向定位杆,包括第

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

连接的万向转动关节,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可

通过所述万向转动关节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连

接器的第二部分固接;至少一托板,与所述万向定位杆的第二

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板上设有至少一条固定绑带,且所

述托板可通过第二定位螺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互固定。本

发明适用于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体位固定器,主要用于

下肢固定,包括底板、至少一连接器、至少一万向定位杆以

及至少一托板,底板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卡槽;连接器可滑动

设置于底板上,连接器包括限制于卡槽内的第一部分以及显

露于底板的第二部分,其可通过第一定位螺钉锁死固定于底

/1016/ 一种体位固定器

板上;万向定位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万向转

动关节,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可通过万向转动关节相

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连接器的第二部分固接;托板与万

向定位杆的第二连接杆可转动连接,且托板可通过第二定位

螺钉与第二连接杆相互固定。本发明可以根据手术体位需求

调节固定位置,满足体位维持的需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

于安装拆卸。

/1017/ 手动自动中置式传动电驱动变速器
手动自动中置式传动电驱动变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一种手动自动中置式传动电驱动变速器,包括主驱

动电机、变速箱体、变速主动轴、变速从动轴和换档鼓,还

包括自适应传动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换档系统,变速

器采用中置结构;该实用新型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控制器根

据行驶阻力和驾驶员的意图自动控制控制换档鼓驱动伺服电

机自动加减档,使电流与档位达到最佳匹配;在阻力发生变

化时,根据扭矩-转速变化决定换档动作和换档档位,使实

际的扭矩-转速与电流大小和档位达到最佳匹配,从而使驱

/1017/ 手动自动中置式传动电驱动变速器

动电机始终保持良好、稳态和高效运行,该实用新型还可根

据实际情况可将自动换档切换至手动换档系统,换档开关向

控制器输入档位命令并控制驱动电机和换档鼓驱动伺服电机

实现手动换档。

/1018/ 一种建筑用梁加固方法
一种建筑用梁加固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为一种建筑用梁加固方法,沿梁的长度方向

,每间隔50~300mm,安装一道钢带箍,钢带箍绕梁的周向闭合

,所述钢带箍的张拉应力为钢带的极限抗拉强度的10~50%

,本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梁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并有效限制或延

缓开裂,具有施工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特点

。本发明为一种建筑用梁加固方法,沿梁的长度方向,每间隔

50~300mm,安装一道钢带箍,钢带箍绕梁的周向闭合,所述钢

带箍的张拉应力为钢带的极限抗拉强度的10~50%,本方法

/1018/ 一种建筑用梁加固方法

可以有效改善梁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并有效限制或延缓开裂

,具有施工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特点。

/1019/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试验开发是汽车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近些年,随着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

对新能源动力总成试验台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相对于常

规动力车辆,混合动力汽车在保留原有部件的基础上,增加了

电机和动力电池等动力部件。因此,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试验

研究就需要增加对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

统,发动机和电机的协调控制等多项试验内容。国内的汽车

试验台架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很多测

/1019/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

量仪器生产厂商已经可以为多种测试要求提供不同层次的解

决方案。例如湘仪、南峰开发的鼓式电涡流测功试验台架,

启东公司开发的水力测试功能台架等。但是这些试验台架仍

存在一些不足,如测试精度不够,测控效率低下等。华依集团

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技术合作等方式提升技术含金量,紧跟

国际技术潮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汽车动力总成及其相关零

部件测试设备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内汽车动力总

成测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在同行业全球范围占有一席

之地。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主要研究内容:测功机系

统、电池模拟器系统、现场数据采集系统。能提供对混合动

力总成、纯电动动力总成的组成部件试验和标定功能的测试

,这些部件主要是发动机、电机、变速器、电控等动力总成

;对新能源动力总成的性能试验,包括外特性、最大扭矩、最

大转速以及其他用户定义的性能试验;提供动力总成控制策

略、整车控制策略、制动控制策略优化试验;为道路仿真实

验做好基础准备。本项目解决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新能

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发试验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空白,产品

经上海浦东智产科技服务中心(原浦东信息中心)查新分析

对比:本项目“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台”提供对混合动力总

成的组件试验和标定功能的测试,并为多家用户提供检测服

务,同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具有新颖性,产品技术水

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见查新报告和查新咨询报告)。该

项目技术成熟,已有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

/1019/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

件著作权1项,商标2件。华依集团通过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

车动力总成测试台,为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了研发、设计、

测试、验证的测试技术支持。产品经上海颐森计量校准有限

公司和上海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检测,产品性能符合测试

设备和软件标准的规定。测试设备经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上

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申请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

变速器有限公司、西门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上海)有

限公司、长城汽车有限公司传动研究院、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有限公司等用户试验验证反映很好。

/1020/ 多功能高效空气炸制食品机理的研究及应用
多功能高效空气炸制食品机理的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公司针对“多功能高效空气炸制食品机理的研究

及应用”(缙科〔2018〕11号,项目编号为201812)项目,对

项目应用空气烤箱DT10L产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

内容及成果如下:1、高速空气循环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通过

顶部烘烤装置配合大风量加热风叶高速运转产生的空气强对

流,在炸篮内侧特制的百叶窗形成旋转高速热风,360°

全方位接触食材表面,使食物受热均匀,高温烤炸受热时间短

;2、在网格散热处设计油烟过滤装置,让油烟通过蜂窝活性

/1020/ 多功能高效空气炸制食品机理的研究及应用

炭过滤器的净化处理,减少烘烤过程中产生的食品的油烟气

味散发;3、通过对设备内部侧面转笼组件机体结构设计,电

机驱动转动头带动转笼轴旋转,使在转笼里的食物在烤炸过

程中循环旋转,进行均匀加热,解决了传统设备烤炸食物过程

中需多次手动取出食物再翻面的问题,省时省力,节能高效;

4、运用温控智能技术,对控制面板智能记忆设计,设置不同

食物处理的温度、时长及温控曲线,更合理选择适合食材的

最佳烹饪温度;5、采用耐250°高温可视可拆卸硼砂钢

化玻璃窗的设计,充分考虑烹饪过程中的直观明了性,且嵌入

抽屉式设计更易于清洗;6、加热防护网可拆的设计,易于清

洗,避免油污在高温煎炸造成食物的二次油烟污染。本项目

开发的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大幅提高了食材均匀受热的速度

,结合烤箱的各项功能,实现了多功能智能温控,研发的可视

旋转技术,解决了无法直观烹饪过程和期间需要手动翻面食

物的问题;同时,轻便的可拆卸转笼组件、可拆透明玻璃面板

、可拆发热管防护网,简化了消费者清洁操作过程,符合现代

厨房“绿色健康、节能环保”的理念,也更加符合公司“让

全球用户悦享智慧健康的厨房生活”的愿景,促进传统空气

炸锅、烤箱等厨房用具产品的升级换代,有力推动了厨房小

家电行业的发展及技术革新,为全国厨电产业链经济发展做

出应有的贡献。

/1021/ 聚-DL-乳酸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的研制
聚-DL-乳酸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适用于医学领域,其科学原理是:椎间融合

器具有撑开椎间隙,使前纵韧带处于紧张状态,恢复椎间高

度,并通过腰部肌肉的收缩,自身重量及椎体间内固定器等

对椎间融合器的压缩,实现椎间融合器的稳定并促进椎体间

的骨的融合。本项目采用可生物降解吸收的聚-DL—乳酸为

材料,根据国人腰椎体的解剖特点,设计制作成腰椎间融合

器:为矩形,长度23毫米和25毫米两种规格,宽度为13毫米

,高度有9,10,11,12四种规格。采用精良注册成型加工

/1021/ 聚-DL-乳酸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的研制

工艺制成。挑选体重20公斤的家狗20只,进行体内降解过程

中抗压强度和粘度试验。同时,还选取新鲜牛腰椎体为动物

模型,进行该融合器生物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测试。表明该融

合器的设计和研制符合腰椎间融合器的要求,动物体内降解

过程中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粘度,有较大的装载骨量,满足

了促进骨的融合的基本条件;该融合器的矩形设计稳定性优

于其它同形设计,能够满足腰椎生物力学要求。本项目研究

成果为下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22/ 地理标志产品 吉林梅花鹿鹿茸、鹿鞭、鹿血、鹿尾、鹿胎膏、鹿筋、鹿脱盘
地理标志产品 吉林梅花鹿鹿茸、鹿鞭、鹿血、鹿尾、鹿胎膏、鹿筋、鹿脱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吉林梅花鹿产品是吉林省特产,中国东北三宝之一

。家养梅花鹿在吉林省已有300余年历史,是吉林特色优势产

业。2017年,吉林仅双阳区梅花鹿存栏已达23.5万只,较201

6年同期增长1万余只。养鹿户发展到1.2万户,百只以上养殖

大户450户,超千只规模养殖户12户,鹿产品经销企业发展到

220家,鲜鹿茸产量200余吨,增长8%。全区梅花鹿产品交易市

场鹿副产品吞吐量达到3000吨,增长近一倍。鲜鹿茸吞吐量

达到300吨,鹿业总产值20亿元。梅花鹿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有

/1022/ 地理标志产品 吉林梅花鹿鹿茸、鹿鞭、鹿血、鹿尾、鹿胎膏、鹿筋、鹿脱盘

8家,生产加工六大类130个品种,年产值达5亿多元。经过人

工驯养培育的梅花鹿药用价值很高,被加工成为各类保健品

和药品,长期以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修订《地理标志

产品吉林梅花鹿鹿茸、鹿鞭、鹿尾、鹿血、鹿胎膏、鹿筋、

鹿脱盘》2009版地方标准,将推动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

护标志,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1023/ 坳陷型富烃凹陷的主要特征和形成的动力学环境--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坳陷型富烃凹陷的主要特征和形成的动力学环境--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地质勘查
技术详情

  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和研究表明,不仅不同油区油

气资源贫富悬殊,就是在同一含油气盆地,油气也主要来自盆

内少数几个资源极为丰富的富烃凹陷。此特征在陆相盆地表

现尤为明显。然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断陷类富烃凹陷

。鄂尔多斯盆地为我国大陆石油发现最早、最先进行现代石

油钻探的大型含油气盆地,近年盆地每年石油新增储量和产

量均位居中国诸含油气盆地前列,原油年产量达4000×

104t,油气勘探开发方兴未艾。该盆地石油主要源自中晚三

/1023/ 坳陷型富烃凹陷的主要特征和形成的动力学环境--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叠世延长期坳陷型富烃凹陷,主力烃源岩为大面积分布的长

7段优质烃源岩。然在全球范围内,中晚三叠世有效烃源岩相

对并不发育,该盆地为何于中晚三叠世湖相环境中形成了较

大规模优质烃源岩,该坳陷型富烃凹陷形成具何地质构造属

性,处于何种地球动力背景,前人鲜有论及。这些问题聚焦了

鄂尔多斯含油盆地的核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抓住了油

气赋存成藏和勘探的关键,有着实效的应用前景,值得深入探

究。由此,“坳陷型富烃凹陷的主要特征和形成的动力学环

境——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重点项目的资助。项目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石油资源极

为丰富的延长期坳陷型富烃凹陷为重点解剖对象,通过大量

野外地质考察、钻井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和系列测

试分析,研究了该凹陷中晚三叠世延长期主力优质烃源岩发

育期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烃源岩中凝灰岩夹层和富铀特

征的形成、分布和来源及其与优质烃源岩形成的关系,探讨

烃源岩发育期间各种地质构造事件的发生和特征、古地温场

演化、深部过程信息和盆山(秦岭)耦合-响应关系等,在此

基础上探讨该富烃凹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环境和区域构造背

景。取得了以下创新性认识:(1)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

长期富烃凹陷优质烃源岩与凝灰岩、铀异常、事件沉积及深

部热液活动具五位一体时空分布和叠合共存模式,系统揭示

了富烃凹陷沉积-沉降中心叠覆、迁移和多类型同沉积构造

变形的特征及规律,首次提出了该富烃凹陷和其中优质烃源

/1023/ 坳陷型富烃凹陷的主要特征和形成的动力学环境--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岩形成期具构造活动明显、深部作用活跃的特征。通过对柴

达木、江汉盆地和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渤中凹陷咸化和断

陷盆地富烃凹陷的对比研究,支持和佐证了此富烃凹陷形成

构造环境的创新认识。(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烃凹陷的

形成,与同期秦岭地区南北大陆汇聚-碰撞和造山的演化过程

时空响应、区域动力环境关联。据此和盆山对比研究,首次

提出了此富烃凹陷属后陆盆地,具较热-伸展构造属性,是在

大陆聚敛碰撞环境中仰冲板块一侧深部物质高度汇聚、能量

转换,热物质上涌拱张所形成。(3)根据延长组优质烃源岩

的个性特征,开展了系列生烃热模拟对比实验和辐射生氢模

拟实验,揭示出铀元素的参与可降低烃源岩生烃的温度域、

增加生烃量;放射性辐射可促使不同流体产生烃源岩之外的

外源氢;铬元素催化效应则与温度及有机质类型密切相关等

。上述认识有助于全面、客观认识自然界烃源岩生烃的实际

,发展和完善了油气生成和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理论;为探讨

盆地石油资源丰富的成因提供了科学依据。本项目共计培养

研究生博、硕士研究生14名、34名;发表学术论文125篇(S

CI收录28篇,EI收录27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4项。项目成果在2019年由国家基金委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

会上,以12位专家评委全优的投票结果通过结题验收。该项

目创新成果未曾报奖。

/1024/ 一种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一种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池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及其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日

益严重,再加上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研究太阳能电池

意义重大,势在必行。钙钛矿作为太阳能电池材料近年来受

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明星太阳能电池材

料。其中钙钛矿为有机铅卤化物,结构为ABX3(A:CH3NH3+

;B:Pb2+;X:I–,Br–或Cl–),负责太阳光的吸收和光电子的

产生。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电极的制备是制作钙钛矿太阳能

电池的核心步骤。目前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1024/ 一种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有溶液法,共蒸发法和气相辅助溶液法。共蒸发法和气相辅

助溶液法能获得较完整致密的钙钛矿材料。但共蒸发法对设

备要求很高,且能耗很大;气相辅助溶液法也需要较高的气化

温度和惰性气体保护,操作麻烦。溶液法具有低能耗,操作简

单的优点。溶液法有单步溶液法和两步溶液法,单步溶液法

操作简单,但钙钛矿薄膜的形貌变化大,可控性差。两步溶液

法第一步先用旋涂法将高浓度的卤化铅溶液旋涂在氧化物膜

上,再浸渍在卤化甲胺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得到钙钛矿。但旋

涂工艺会导致卤化铅在氧化物的表面覆盖不全,出现针孔,从

而影响第二步中钙钛矿膜的形貌,进而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

池的转化效率。因此,在两步溶液法中,期望有一种低成本,

操作简单,并能在氧化物上制备出完整致密的钙钛矿膜的新

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第一步能在氧化物上制备出均匀,致密

的碘化铅膜。该技术在涂有氧化物薄膜的导电基底上用电泳

法沉积一层卤化铅,再将其浸渍在卤化甲胺的溶液中制备钙

钛矿,在氧化物膜得到完整致密的钙钛矿薄膜。其技术原理

为利用电泳沉积法先获得致密和厚度可控的卤化铅薄膜,再

与卤化甲胺在溶液中反应制得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性能指

标为钙钛矿薄膜的完整性和厚度目前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电

极已有的制备方法有溶液法,共蒸发法和气相辅助溶液法。

该技术先电泳沉积,再溶液反应,是一种全新的钙钛矿/氧化

物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国内外未见公开报道,具有较强的

创造性和先进性。目前该技术尚没有完全成熟,主要体现为

/1024/ 一种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的稳定性不是很高。该技术可以用于制备有机铅卤化物

钙钛矿,其结构为ABX3(A:CH3NH3+;B:Pb2+;X:I–,Br–或

Cl–),其适用于不同导电基底,可在包括金属、玻璃等不同

的导电基底上得到均匀的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电极。由于制

备过程中电泳沉积的电压低于100V,时间少于1分钟,其安全

性能好。该项目目前仅应用于实验室科学研究中,没有进行

生产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技术没有完成成熟,稳定性不

高。

/1025/ 叶黄素水溶性微胶囊研制与开发
叶黄素水溶性微胶囊研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叶黄素具有良好的着色性能,着色范围一般为黄色

到橙红色,着色力强,安全性高。是良好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能够抗氧化、防癌症、能预防夜盲症、在临床医学、食品、

保健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叶黄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天然

色素。但由于其遇氧,遇酸,强光照及高温下不稳定,易降解

变化或异构化,并不溶于水,为其应用造成了限制。为了解决

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应用中药微囊化的技术

,攻克了将油溶叶黄素改性为水溶性微胶囊叶黄素。技术的

/1025/ 叶黄素水溶性微胶囊研制与开发

难点及创新点是:1.将叶黄素进行微囊化,以使叶黄素水溶

性。2.本项目研究的水溶性微胶囊叶黄素解决其遇氧,遇酸

,强光照及高温下不稳定的问题。微胶囊化技术应用于食品

工业中,其产品有如下优点:①叶黄素暴露在空气中不稳定,

微胶囊后使其与空气隔绝且避光,延长了产品的稳定期,便于

存贮、运输和使用。②微胶囊粉末具有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易于与其它粉状物料均匀混合使用。③改变物料溶解性能,

可使水(或油)溶性的物质均匀分散于油(或水)食品中。

④具有缓释功能。⑤掩盖自身的异味。检测情况:产品通过检

测符合国家标准:GB10783-1996的规定。

/1026/ 液体驱动式超微小位移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液体驱动式超微小位移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驱动式超微小位移控制装置

及控制方法,该装置由弹性微位移机构与液体驱动控制机构

通过连接链相连接组成,上述弹性微位移机构的弹簧和弹性

微位移梁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机体上,弹簧另一端与弹性微位

移梁的另一端相连接,工作台及其夹具安装在弹性微位移梁

的左端;上述液体驱动控制机构包括有浮室、浮室中含有液

体、液体量的增加或减少通过固定在浮室上的液体计量和控

制装置进行注入或抽取;上述液体驱动控制机构的标室置于

/1026/ 液体驱动式超微小位移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浮室、并悬浮于液体之中,标室中含有液体,液体量的增加

或减少通过固定在浮室上的液体计量和控制装置进行注入或

抽取,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方便地通过宏观位移或载荷大小的

调整,达到有效的微观操作和控制要求。

/1027/ 一种汽油车辆油耗计量仪
一种汽油车辆油耗计量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油车辆油耗计量仪

,其特征是还包括:缓冲盒,缓冲盒内安装有缓冲盒单向排气

阀、输油泵、液位传感器、电磁阀,解决了汽油车辆油耗测

试的难点,为汽油车辆提供了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油耗计量

仪,有利于汽油车辆节能减排及油耗管理,属汽车电子领域。

背景技术燃油消耗量是车辆(特别是公交车)运行时最受关

注的指标之一。对燃油消耗量进行精确的计量与实时显示,

便于公交车驾驶员及管理者迅速了解公交车的燃油消耗性能

/1027/ 一种汽油车辆油耗计量仪

、驾驶员的操作能力,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高能耗的问题。中

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203444.2公开了一种汽车油耗计量仪

,由流量传感器、单向阀、三通、回油脉动滤波器、放气阀

、油耗数据处理与显示器、用户终端监视系统、车速传感器

、GPS/GPRS模块、空气囊等组成,能精确计量和实时显示汽

车运行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量,但这种技术适于以柴油为燃料

的汽车,不适于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

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汽油车辆油耗计量仪,其特

征是还包括:缓冲盒,缓冲盒内安装有缓冲盒单向排气阀、

输油泵、液位传感器、电磁阀,解决了汽油车辆油耗测试的

难点,为汽油车辆提供了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油耗计量仪,有

利于汽油车辆节能减排及油耗管理。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

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主要包括:油箱、滤清器、流量传感

器、单向阀、带有单片机及GPRS功能的油耗显示、油箱出油

管、汽车发动机、进油管、回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

冲盒,缓冲盒内安装有缓冲盒单向排气阀、输油泵、液位传

感器、电磁阀,其连接方式为:滤清器出油口与流量传感器

进油口管路连接、滤清器置于油箱内、流量传感器出油口与

单向阀止回端管路连接、油箱出油管一端与单向阀出油端管

路连接、油箱出油管另一端插入缓冲盒、输油泵固定于缓冲

盒内、输油泵的出油口与进油管连接、输油泵的进油口与电

磁阀连接、发动机的回油管插入缓冲盒内、缓冲盒单向排气

阀固定在缓冲盒上、带有单片机及GPRS功能的油耗仪控制器

/1027/ 一种汽油车辆油耗计量仪

与流量传感器的霍尔元件导线连接。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输油泵连续供油时,输出燃油通过进油管进入到发动机,一部

分被发动机燃烧,其余部分回油管流回到缓冲盒,回油中所含

的气体通过缓冲盒单向排气阀排出,缓冲盒为全密封结构,工

作时为负压状态,补充燃油在负压的作用下从油箱里吸出,通

过滤清器、流量传感器、单向阀、油箱出油管流入至缓冲盒

,液位传感器控制电磁阀,当液位传感器为下止点时,电磁阀

关闭,导致缓冲盒单向排气阀排气,当液位传感器为上止点时

,电磁阀导通,导致缓冲盒单向排气阀结束排气。补充燃油流

经流量传感器时产生脉冲信号,经导线传输给带有单片机及

GPRS功能的油耗显示,显示油耗数据并通过GPRS/GPS传输至

终端。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本发明提供一种

汽油车辆油耗计量仪,其特征是还包括:缓冲盒,缓冲盒内安

装有缓冲盒单向排气阀、输油泵、液位传感器、电磁阀,解

决了汽油车辆油耗测试的难点,为汽油车辆提供了精度高、

稳定性好的油耗计量仪,有利于汽油车辆节能减排及油耗管

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

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油箱1、滤清器2、流量传感器3

、单向阀4、带有单片机及GPRS功能的油耗显示5、油箱出油

管6、汽车发动机7、进油管8、回油管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盒14,缓冲盒14内安装有缓冲盒单向排气阀10、输油

泵11、液位传感器12、电磁阀13,其连接方式为:滤清器2出

/1027/ 一种汽油车辆油耗计量仪

油口与流量传感器3进油口管路连接、滤清器2置于油箱1内

、流量传感器3出油口与单向阀4止回端管路连接、油箱出油

管6一端与单向阀4出油端管路连接、油箱出油管6另一端插

入缓冲盒14、输油泵11固定于缓冲盒14内、输油泵11的出油

口与进油管8连接、输油泵11的进油口与电磁阀13连接、发

动机7的回油管9插入缓冲盒14内、缓冲盒单向排气阀10固定

在缓冲盒14上、带有单片机及GPRS功能的油耗仪控制器5与

流量传感器3的霍尔元件导线连接。

/1028/ 核苷5-硫代磷酰胺基酸酯的合成、性质及抗HIV药物活性
核苷5-硫代磷酰胺基酸酯的合成、性质及抗HIV药物活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

s,HIV)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

eficiencysyndrome,AIDS)的主要病原体,因此HIV在过去

20多年中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们比其他任何感染介质更密切

的关注,对其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HIV病毒属于逆转

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的慢病毒亚科(Lentiviruses)

,人们对HIV复制循环过程已基本研究清楚,同时还掌握了

HIV如何感染正常细胞并复制本身产生新的感染性病毒粒子

/1028/ 核苷5-硫代磷酰胺基酸酯的合成、性质及抗HIV药物活性

的详细过程。目前使用的治疗艾滋病药物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疗效不确切或不持久,易产生耐药性;2.药物副作用或

毒性较大,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忍受巨大痛苦;3.多数药物

是单一成分,易于导致耐药性变异株出现。同时国外大制药

公司对相应化学药物在知识产权上限制,为国内开发新药形

成障碍。本课题组通过多步合成法合成一系列核苷5&a

cute;-硫代磷酰氨基酸酯,硫代磷酸在磷原子上含有一个硫

取代氧的结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抗核酸酶的水解能力增强

,利用核苷5&acute;-硫代磷酰氨基酸酯来作为前体药

物,一方面避免了核苷-磷酸化对细胞激酶的依赖性;另一

方面由于分子中引入氨基酸酯,增加了药物分子的酯溶性,

提高了药物的生物活性,同时也减少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因

此具有很好的抗HIV-1药物活性。利用糖磷酸酯具有的良好

识别特性,在目标分子中引入糖环结构增强药物对HIV逆转

录酶的识别能力。同时研究了α-氨基膦酸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和不对称合成方法,利用SGI工作站SYBYL软件包对目标化合

物进行3D-QSAR药物构效关系研究,并进一步将计算结果应

用于实践,指导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合成。

/1029/ 变电站远程抄表及管理系统
变电站远程抄表及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变电站远程抄表及管理系统包括:电能数据收集器

、电能脉冲收集器、电路分线器和电业局后台抄表及管理软

件构成。该系统可通过电话线对带有通讯接口的全电子式电

能表、机械总费率表的电能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和传输,也

可将机械表改造成总费率表,以便于抄表。后台软件可完成

电能数据的自动采集、存贮、打印及电量平衡的计算等功能

/1030/ 六面体三氧化二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六面体三氧化二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池制造
技术详情

  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等诸多领域,

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高比容量

负极材料的开发变得尤为紧迫。目前负极材料主要有人造石

墨、天然石墨、介孔碳微球等碳材料,具有充放电循环稳定

性高、首次库伦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其充放电容量较低(约

300mAh/g),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影响

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鉴于碳材料的这些缺点,开发高安

全性、高充放电容量的新型负极材料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030/ 六面体三氧化二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因此,本项目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简单的水

热法成功地获得了单晶六面体形貌的三氧化二铁结构,将其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项目系统研究了影响的三氧化

二铁形貌尺寸的几个关键性因素,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量、

反应温度等。更重要的是,研究了反应时间对单晶三氧化二

铁的形成的影响。此外,研究证实六面体三氧化二铁的形成

过程是从细胞核到针状的形状再到六面体形状。六面体形貌

的形成是由最小化表面能和奥斯特瓦尔德的熟化驱动的双重

作用。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六面体三氧化二铁

具有较高的锂离子传输能力。此外,在150个循环周期后,六

面体三氧化二铁仍然具有高达680mAh/g的储存锂量。

/1031/ 离合器分离轴承结构及离合器的分离行程测试方法
离合器分离轴承结构及离合器的分离行程测试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来源与背景:离合器分离轴承是汽车上一个比

较重要的零件,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分离轴承移动,实现汽车发

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结合与分离,从而使汽车平稳起步、

换档、停车,并对传动系统起保护作用。由于部分驾驶员操

作习惯不规范、超载和工作环境恶劣等,导致离合系统可能

出现如下故障:离合器高、离合器沉重、离合踏板不回位、

离合踏板踩不动、无法挂档、挂档异响、离合器打滑、离合

器烧片、无离合等。出现故障的一个非常大的可能就是离合

/1031/ 离合器分离轴承结构及离合器的分离行程测试方法

分离不彻底,而现有离合器分离轴承无法监测分离行程值,不

能对提前发现和解决离合系统故障问题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造成离合系统零部件的损坏,增加对解决故障问题的难度,

对驾驶员带来诸多不便。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a)不改

变现有轴承结构,在现有结构上增加检测零件;b)克服现有技

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准确测量离合器分离行程,进而可为离

合系统故障问题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降低故障c)主要针对

工程车特殊工况,可靠性到国内先进水平;③、技术的创新性

与先进性:a)建立传离合器分离轴承感器与整车通信协议,

实现整车在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控,将信息及时反馈到车辆仪

表上,仪表提醒驾驶员离合器状态,可预设置一定状态时报警

;b)通过提前预防,预计降低离合器故障率50%以上;c)减少人

工更换成本,为客户增加效益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

安全性:该技术目前主要在集瑞联合卡车工程车进行应用,

由于工程车车辆超载严重以及行驶工况比较恶劣(使用离合

器较频繁),采用此技术可以及时将离合器状态反馈给驾驶

员,让驾驶员及时调整作出相应的驾驶调整,为驾驶员提供便

利,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推广价值大。⑤、应用情况及存

在的问题:该装置可以在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等多车型

上应用,形成多类车型产品的产业化技术成果,带动相关行业

的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该技术在重型卡车行业的全面推广提

供了有效支撑,为汽车行业的制造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1032/ 紫杉醇靶向纳米注射剂的开发
紫杉醇靶向纳米注射剂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开发具有主动靶向功能的纳米抗癌药物紫杉醇

靶向纳米注射剂制备技术;产品规格100mg、药量5.3~6.6%

、包封率约79.85%、纳米粒粒径约153.2nm、纳米粒在生理

盐水溶液中稳定时间不小于8h;技术水平:项目进入中试水

平。2、推动紫杉醇靶向纳米注射剂的产业化,给公司带来持

续的盈利并促进广东省内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3、满足我

国对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的需求。

/1033/ 高压电子灭鼠器
高压电子灭鼠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电子灭鼠器,在我国,鼠患发

生较为严重,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电子灭鼠器,其

主要由干电池盒、电子升压器、上、下板、连接弹簧、电极

板及一晃动接触开关组成;其中,在上板、下板之间用四根

弹簧在它们四角之间相连接,在下板上固定有干电池盒、电

子升压器,在上、下板之间连有一个铜筒与一个铜柱组成所

述的晃动接触开关,在上板上覆盖有宽带状的电极板,在上

板中央有诱饵固定端。本发明涉及一种灭鼠装置,具体涉及

/1033/ 高压电子灭鼠器

一种高压电子灭鼠器。目前,大多数电子灭鼠器的原理是采

用晶体管将6V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再用变压器升压至6万伏,

可以直接电击老鼠。但其在使用时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

6万伏电压输出首先要有一定的绝缘材料进行固定,不能和

其他物体接触以免短路和漏电;二是干电池平时处于断路常

闭状态,只有老鼠进入电击区域才打开电源,这样一方面可

以节省耗电,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灭鼠效果。在我国,鼠患发

生较为严重,特别是在贫困的地区,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

经济实用,可长期使用的灭鼠工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现

有的电子灭鼠器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电、可长

期使用的高压电子灭鼠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电子灭鼠

器有主要干电池盒、电子升压器、上、下板、连接弹簧、电

极板及一晃动接触开关组成。其中,在上板、下板之间是用

四根弹簧在它们四角之间相连接,在所述的下板上固定有干

电池盒、电子升压器,在所述的上、下板之间连有一个铜环

与一个铜柱组成晃动接触开关。当老鼠受到食饵引诱攀登上

上板,所述的上板发生晃动时,铜环与铜柱有可能相碰接触

,可使干电池与电子升压器输入端接通,这时电子升压器有

高压输出,使甲电极板与乙电极板之间瞬时产生有8万伏高

压将其击毙。而当所述的上板不发生晃动时,铜环与铜柱就

不能相碰接触,可使干电池与电子升压器输入端断开,可节

省耗电,提高灭鼠的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可

用于鼠患严重的贫困山区进行长期的灭鼠工作,因此,具有

/1033/ 高压电子灭鼠器

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本发明所使用的电子升压

装置开发出的系列产品,在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的未来工

程师论坛上获三等奖。

/1034/ 低聚糖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低聚糖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本课题实验室内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

进行增值和发酵试验,筛选了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按

一定比例制备复合低聚糖。用不同比例的复合低聚糖对双歧

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体外增菌试验,研究结果表

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在不同浓度的复合低聚糖培养基中

都得到大量繁殖,大肠杆菌在不含复合低聚糖的培养基中生

长快,数量多,而在不同浓度的复合低聚糖培养基中生长速

度缓慢,生长数量虽然增多,但幅度不大。用不同比例复合

/1034/ 低聚糖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低聚糖饲喂奶牛,试验各组都比对照组产奶量分别提高5.0

2﹪、9.74﹪、8.73﹪,差异显著(p<0.05);奶料比分别提

高5﹪、9.67﹪、8.67﹪,试验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1);对腹泻牛(非传染性)饲喂复合低聚糖饲喂2周,治

愈率93.75﹪。

/1035/ 一种酶解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的方法
一种酶解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根据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市

场上香精调味料的调研结果以及企业自身的创新型研发需要

而由企业自主提出的。水解植物蛋白(简称HVP)是制备反

应香料的重要原料之一。具有风味特征性强、醇厚,供应稳

定,价格低廉等优势。目前,水解植物蛋白(HVP)一般采用

酸法水解生产。该方法水解彻底,破坏了植物蛋白的原有风

味,不能满足产品开发的需要。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失去客

户、市场。为了既能够达到上述方法生产的咸味食品香精的

/1035/ 一种酶解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的方法

风味效果,又能够降低成本,本发明采用了在国内原料广泛、

且价格低廉的水解大豆分离蛋白代替氨基酸制备反应香料。

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酶解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的方法,

大大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反应香料制备原料的品质,为

反应香料的生产提供了新型原料。首先应用内切蛋白酶水解

大豆分离蛋白,再应用风味蛋白酶进一步水解得到没有苦味

的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使用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制备反应

香料,风味更饱满、更接近天然、更有烹调感。以此为基础

生产的肉味香精市场前景更广阔。本发明专利解决了内切蛋

白酶的选择、内切蛋白酶水解条件的优化、外切蛋白酶的选

择、外切蛋白酶水解条件的优化、水解工艺条件的选择等技

术问题。运用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得到反应香料的新型

原料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生产出新型反应香料,使产品风

味更饱满、烹调感更强,深受市场欢迎。

/1036/ 基于三维构建技术的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平面图线状描图及三维测量系统V1.0
基于三维构建技术的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平面图线状描图及三维测量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立项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强

警”战略的深入实施,公安机关管理和执行业务需要越来越

多的信息通讯技术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以构建高效、高水

平的业务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警务工

作的信息化建设,针对公安业务部门的迫切需要,建立交通事

故的现场图自动绘制系统,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现场平

面图自动绘制。推进现场取证无纸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环

节,提高现场勘察真实度,并提高现场处置速度,缩短处置时

/1036/ 基于三维构建技术的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平面图线状描图及三维测量系统V1.0

间,为缓解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快速处置案件现场

提供装备支持,推进科技服务民生工作的开展。同时,利用三

维构建技术,检测自动构建的三维物体在空间的拓扑冲突,提

高自动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能力,提高现场图还原真实场景能

力。二、系统功能(一)通过三维数据生成二维投影平面线

描图。服务器接收到上传的采集数据后,生成三维模型。根

据采集现场区域大小,识别出地面,以地面为投影面,将三维

空间信息一定高程范围的空间实体转换为俯视二维信息进行

打印。如将地面20cm至150cm高程范围的空间实体,向地面进

行投影,所产生的投影信息可以自动过滤地面散落物、标志

标线等干扰信息,得到完整的肇事车辆实体线描对象信息。

(二)在三维数据中,对空间的两个点进行空间测距。经过

多种不同光源条件下对生成三维模型的影响,调整三维算法

,以达到最优的效果。对调整后的三维空间数据,可以测量其

相对阵距离,结合三维空间比例尺,可以实现以厘米为单位的

测距。(三)将三维空间测距线投影并追加到平面线描图中

。(四)对追加的平面线描图设置图例和线型。三、创新点

在交通事故、案件现场进行拍照后,自动上传服务器,自动生

成三维模型,并对三维模型进行空间拓扑冲突检测,对出现空

间重叠的部分进行重新计算,修正因仰角、方位角度偏差造

成的误差,继而实现根据现场平面图统一现状图制式,自动绘

制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平面图,并通过三维数据,实现对现场的

二次测量。

/1037/ 多功能高精度自动油墨配料控制系统
多功能高精度自动油墨配料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多功能高精度自动油墨配料控制系统主要是用于

印钞油墨的配料生产,严格控制污染,使色粉不再到处飞扬

,不再危害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使配出的油墨达到规定的

严格要求,精度高、一致性好,使生产出来的人民币同一品

种都是一个样,没有色差的区别,既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又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多功能高精度自动油墨配料控制系

统主要控制对象电机、变频器、小车、高精度秤、电器阀、

振动器、蝶阀、料位计和温度控制等等,分别安装在7个油

/1037/ 多功能高精度自动油墨配料控制系统

料罐、21个粉料罐和小车上。构成了加料除尘回收、进油缓

气、进料称量、小车定位走位、温度控制和粉料破拱等系统

。小车上放置有高精度电子秤,它的称重精度、启动的时间

和运行的准点都是在电脑通过PLC的控制下,非常准确。每

四个料罐组成一个加料工位,共有7个工位,在电脑和PIC的

控制下,由机械构件、气功元件和电器元件等配合动作来实

行自动配料,整个配料过程,除了人工放置料桶外,所有工

位的称重、配料、破供、除尘、温度控制、小车运行等都是

自动进行直到配料完成。该系统在配料过程中如有配料不足

和过重时,下一步就不运行,直到纠正,才继续运行下去。

每配一料,都在有吸尘的状态下自动清零,没有累积误差,

每一次配料都有自检,有自动修正功能。本项目主要用于油

墨和彩印厂所需各种油墨的自动配料及称量,也可用于塑料

、化工食品等行业的配料称量中,该系统的外形结构为二台

控制柜、交流接触器及空气开关,变频调速器安装于控制柜

内,PIC及称量仪表、显示表按钮等安装于操作台内,系统

的控制为三层网络控制系统,采用预测控制方法实现小车定

位,采用变频多段速进料方式,PIC控制JAGUAR仪表自动清

零、去皮、清皮技术,实现自动称量配墨操作,消除了人为

因素的影响,采用集中除尘,是一项绿色环保工程,整套系

统主要用PIC编程控制。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1、称量精度

高。2、称量速度快。3、小车走位定位准确可靠。4、控制

系统先进可靠。5、结构布置合理、安装维修方便。6、消除

/1037/ 多功能高精度自动油墨配料控制系统

环境污染、减轻劳动强度。7、性能/价格比高。主要技术

性能指标如下:1、最大称量值600kg。2、称量精度±

1/60000(满量程)。3、称量时间15~22min(以15称料36

0kg计)。4、料仓数目:粉料21个、油料7个。

/1038/ 作物绿色营养体高产与高转化技术研究
作物绿色营养体高产与高转化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该研究成果利用作物生长S型曲线理论,在粮食集中

产区改小麦-水稻,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全部收获为小麦-

水稻、小麦-玉米-玉米模式的直接收获作物绿色营养体用

作青贮饲料原料。该成果营养的青贮技术先进可行,青贮方

式科学,青贮饲料质量良好。采用该营养体喂牲畜表现良好

,经测定,饲喂玉米营养体,奶牛产奶量提高34.9%,肉牛增重

提高3.6%,肉兔增重提高10.0%;小麦营养体,奶牛产奶量提高

31.3%,肉牛增重提高2.7%,肉兔增重提高6.7%。

/1039/ 一种可溶解血栓的纳豆制品
一种可溶解血栓的纳豆制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方便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解血栓的纳豆制品,其起效快

,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恢复快,无不良反应。本发明包括以下

原料药:纳豆粉9~45、蜂胶8~30、苦瓜8~30、人参8~3

0、玉米须8~30、灵芝8~30、硒化胶8~30、蜂蛹8~30、

蜂王浆冻干粉8~25、油菜花粉8~20、壳聚糖2~10、枸杞

子2~10、五倍子2~10、知母2~10、桑白皮2~10、天花粉

2~10、神经酸5~20、锁阳5~20和苁蓉5~20,重量单位为

重量份。

/1040/ 7-烷氧基甲基橙皮素的合成及其制药用途
7-烷氧基甲基橙皮素的合成及其制药用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涉及一类新的化学物质,其化学名称为7烷

氧基甲基橙皮素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如下:ROOCH3OCH3,

其中ROHO为c。H。。…n=1~20本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炎活

性,其抗炎活性明显高于橙皮素,是一种极有药用价值的新

化合物。该项目的目的在于提出烷氧基甲基橙皮素衍生物,

公开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抗炎方面药物中的用途,该类化

合物抗炎活性明显高于甲基橙皮苷,且活性随烷基链长度的

增力口而增强。所述7一烷氧基甲基橙皮素衍生物合成方法

/1040/ 7-烷氧基甲基橙皮素的合成及其制药用途

:将甲基橙皮苷、乙醇、浓硫酸按照重量体积比1:10~20

:1的比例加至三颈瓶中,60~80℃回流7~9小时,TLc跟踪

反应,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醇,它们体积比为一2~5:1

:55~75℃减压蒸馏旋干步骤(1)溶液中的溶剂乙醇,浓缩

物为深红褐色。甲基橙皮苷和乙酸乙酯按照其质量g与体积

mL比1:10~20,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同时用5~15%质量浓

度的Nacl溶液清洗,将第一次洗液再用同等体积乙酸乙酯萃

取,合并乙酸乙酯液再用5~15%质量浓度的Nacl洗至中性

,无水Na。s0。干燥过滤,自然挥干后得甲基橙皮素粗品,

甲基橙皮素粗品经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干法装柱按照

样品硅胶质量比1:30~40上柱,先用体积比一20~50:1石

油醚与乙酸乙酯做洗脱溶剂洗脱,再用体积比一5~10:1的

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洗脱,最后得白色絮状甲基橙皮素纯品。

/1041/ 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棚收集五倍子春迁蚜的方法
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棚收集五倍子春迁蚜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五倍子春迁蚜是连接藓类和寄主树的重要蚜型,通

过它的迁飞实现倍蚜从冬寄主藓类向夏寄主树的转换,其数

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五倍子的产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层塑

料薄膜保温棚收集五倍子春迁蚜的方法,利用竹木材料、塑

料薄膜等搭建,防雨防风、升温效果好,可以避免气温下降、

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对春迁蚜迁飞的影响,帮助五倍子春迁蚜

成功迁飞。这种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棚具有设计科学、折装方

便、成本低廉、通风透气和收虫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实现春

/1041/ 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棚收集五倍子春迁蚜的方法

迁蚜的规模化收集,适合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

/1042/ TDB-1长延时高精准及TDB-2快速电子体温计的研制
TDB-1长延时高精准及TDB-2快速电子体温计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发了两款新型电子体温计,简介如下:1、

技术原理:TDB-1:通过对芯片的开发和外围原件的调试,增

长了测温稳定时间。通过测试,蜂鸣器响起时的温度要比平

衡温度低0.2度以内,更接近与人体实际体温;采用了350nm的

加工工艺,要比通用芯片尺寸小,功耗更低。TDB-2:传统的

导热黑胶导热系数较低,而含银、导热系数高的导热胶价格

又较高。通过各种方式的不断尝试,在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方

式上做了改进,实现了10秒测温。2、性能指标:(1)显示

/1042/ TDB-1长延时高精准及TDB-2快速电子体温计的研制

范围:32.3-42℃(2)分辨力:0.1℃(3)最大允许误差:

±0.1℃(4)测量完成提示、记忆及自动关机功能3、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TDB-1实现了64秒稳定测温时间,国

内外通用的是16秒和32秒;TDB-2实现了10秒测温,快速、准

确。4、改进效果多方案试验后确定采用电子体温计IC设计

为64秒稳定时间,提高测温稳定性;通过优化热传导的路径和

IC的控制这两方面的共同研究,最终实现蜂鸣器提示时显示

温度与人体实际温度差值为0.2℃以内。该项目产品是以集

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仪表。在程序控制下,实现体温测量,不

但长延时高精准电子体温计能精确测量体温,快速电子体温

计可以实现10秒测温。本产品具有测温准确、安全、简便,

外型精巧,携带方便,读数直观等特点,将会成为传统含汞体

温计较好的换代产品。

/1043/ 赛瓦电动压裂撬自动控制系统V1.0
赛瓦电动压裂撬自动控制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产品应用领域:油田压裂作业。一键自动控制辅助

电机;无需进行换挡操作快速调节主电机转速,从而更加自由

灵活的控制及稳定排量。主电机控制模块:控制主电机启停

,直接设定主电机转速。辅助电机控制模块:辅助电机分别

单独执行启停动作,按下备机,辅助电机会分别启动,按下备

机停,辅助电机会分别停止。模报警处理模块:设置好报警配

置后,报警发生时会提示相应报警,并按照配置要求产生相应

动作。维护保养模块:对主电机及大泵进行维保管理,保养

/1043/ 赛瓦电动压裂撬自动控制系统V1.0

到期时会产生相应报警提示。信号校准模块:能够对采集的

信号进行相应的校准。数据记录及下载模块:能够对指定的

参数进行记录,同时可下载出来。一键自动控制辅助电机;无

需进行换挡操作快速调节主电机转速,从而更加自由灵活的

控制及稳定排量。可控制电机转速,设定超压值,超压复位,

以及查看某些参数和进入其他操作界面。电机转速控制,可

用按键操作升降,升/降是点动一下升降20RPM(可在电机功

能设置界面上设置)。也可持续按着持续升降。还可以直接

点击设定转速区域直接输入想要的转速。技术成熟度高,适

用于油田设备领域,安全性好。

/1044/ 杂环有机砜类药物的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
杂环有机砜类药物的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中喹啉、异喹啉和吡啶杂环有机砜的构建是

通过卤代喹啉、异喹啉和吡啶的直接区域选择性砜基化反应

完成,解决了喹啉或喹啉氮氧化物的砜基化方法存在区域选

择性低的技术难题,反应具有完全可控的优点;同时采用水为

反应溶剂,避免污染性大的有机溶剂的使用,具有环境友好的

优势。项目中苯并呋喃、β-羰基砜γ-丁内酰胺和丁内酯类杂

环有机砜的合成是通过采用简单易得原料、非金属参与的条

件完成,克服了传统合成方法使用金属试剂造成金属残留的

/1044/ 杂环有机砜类药物的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

难题。本项目为吡啶、喹啉、异喹啉、呋喃、γ-丁内酰胺和

丁内酯类有砜化合物抗癌活性筛选提供大量化合物来源。同

时,为解决目前用于治疗肾细胞癌、肝细胞肝癌和甲状腺癌

药物索拉非尼的价格昂贵、现耐药性和严重副作用的问题,

我们以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2为主要靶点,设计合成了一系

列吡啶硫脲类化合物,研究发现两类3,5-双(三氟甲基)苯

基化合物在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面超

过阳性对照药索拉非尼,有望开发成抗癌药物替代昂贵进口

药索拉非尼。

/1045/ 砷化镓2、3、4寸单晶片生产产业化
砷化镓2、3、4寸单晶片生产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砷化镓是国际公认的继硅之后最成熟的化合物半导

体材料,是微电子和光电子工业最重要的支撑材料之一,可用

于制作红、橙、黄光发光二极管(LED),高速集成电路,数

字集成电路和光电子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照明、高

清显示屏、交通指示、仪器仪表、移动通讯、光纤通讯、卫

星通信和国防军事电子装备等领域。我国的砷化镓材料行业

虽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多年来由于前期投资强度不足

且分散,造成研究基础较之于发达国家一直比较薄弱,发展速

/1045/ 砷化镓2、3、4寸单晶片生产产业化

度较为缓慢。近几年,由于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拉动,部分民营

企业开始涉足本行业,使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也仅限于低端

砷化镓材料的研发与制造。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用的半绝缘

砷化镓材料的大批量制备技术仍处于美国AXT、日本住友电

工、德国费里伯格等少数国际大公司控制之下。部分尺寸的

产品需求仍依靠进口来满足。目前,世界范围内砷化镓单晶

生长的主要方法集中于垂直梯度冷凝法(VGF)和液面封盖

直拉法(LEC)。与传统的液面封盖直拉法相比,VGF生长方

式中不存在机械力推动,生长完全是在温度控制中进行,故产

品位错密度相比LEC生长低了几个数量级。这对于大尺寸砷

化镓单晶制备来说,是一种非常优越的生长方法。但是,由于

传统VGF需要采用PBN(热解氮化硼)坩埚作为反应容器,而

砷化镓晶体却不与PBN浸润,因此,为了避免单晶率下降,普遍

采用氧化硼(B<下角标2>O<下角标3>)作为覆盖剂和浸

润剂,使得PBN、氧化硼和砷化镓晶体三者形成浸润,但此举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硼元素进入砷化镓晶体内成为杂质(该杂

质含量可达10<上角标18>量级),影响了衬底片(单晶片

)的质量。随着相关器件和电路的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成本,使用稳定性更佳、参数更优、成品率更高的

衬底材料是必然趋势。然而,砷化镓晶体长度提升及参数优

化受到传统制备工艺的制约却是业界不争的事实。目前业内

采用的砷化镓或锗单晶生长法基本均需使用氧化硼(B<下

角标2>O<下角标3>)或仅处于理论阶段,而我公司使用的

/1045/ 砷化镓2、3、4寸单晶片生产产业化

改良型砷化镓或锗单晶生长法系业内首次在单晶生长过程中

明确不使用B<下角标2>O<下角标3>作为覆盖剂和浸润剂

,有效避免了硼元素对砷化镓晶体的污染,降低了杂质(硼元

素)含量至10<上角标15>量级,同时,并不影响单晶率和衬

底质量,稳定性得到增强。除了降低杂质,公司还大力研发进

一步提高晶体性能的行业领先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高纯多晶

料分凝提纯技术、温度梯度场设计控制、晶体掺杂均匀性控

制、晶体热稳定性增强技术,用以保证晶体的高品质。利用

本课题所示技术所制备的高品质单晶体,通过切割、倒角、

研磨、抛光、清洗等步骤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砷化镓单晶片

,相关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参数指标如下

:(1)晶片颗粒度范围:0.2颗/cm<上角标2>≤颗粒度≤0

.3颗/cm<上角标2>;(2)表面粗糙度≤0.289nm;(3)平整

度(TTV)≤2μm;(4)位错密度≤1100个/cm<上角标2>;(

5)晶片电参数:电阻率≥1.0×10<上角标8>Ω·

cm,同时保证电子迁移率≥5000cm<上角标2>/(V·S)

。经过数百炉次的晶体生长及对产品(晶体及晶片)各项性

能的测试,公司的改良型砷化镓或锗单晶生长法及高纯多晶

料分凝提纯技术、温度梯度场设计控制等相关工艺技术已相

当成熟,可制备多尺寸(2~6英寸)单晶体及单晶片,适用于

制作红、橙、黄及黄绿光发光二极管、高速集成电路和数字

集成电路等,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照明、高清显示屏、交通指

/1045/ 砷化镓2、3、4寸单晶片生产产业化

示、仪器仪表、移动通讯、光纤通讯、卫星通信和国防军事

电子装备等高技术领域。广泛使用公司产品的国内外下游客

户(包括但不限于厦门(扬州)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天

津(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北京太时芯光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彩虹蓝光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艾尔法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巨鎵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OSRAMOptoSemi

conductorsGmbH、联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利亚德光电股份

有限公司等)。经试用后,已与我司签订多批次大批量的采

购订单。凭借领先的技术、一流的品质和突出的发展速度,

公司获得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

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

等政府单位给予的多项政策扶持,先后被评为“北京经济技

术开发区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单位”“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中关村科技园瞪羚企业(连续三年获评)”“瞪羚计划重

点培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中关村企业信用

促进会会员”“北京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Azc级信用单位

”及“北京市信用企业”,并荣获“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新产品(服务)”“

中关村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联盟2012年优秀创新产品奖金奖

”和“2012~2013中关村信用培育双百工程-百家最具影响

力信用企业”认证。

/1046/ 一种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发明涉及黄精加工领域,具体

涉及一种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黄精”是野生草本植物,

虽无毒,有一种涩味,人们很难接受。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

强,要大力发展功能保健饮料。那利用黄精为主做成中国独

有“熬夜不疲劳精神好、滋肾、润肺”等功能饮料是非常有

必要的。同时也是落实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提高

农副产品附加值,种植黄精加大市场消费,扩大黄精食药两用

市场,生产黄精饮料是非常有潜力的。黄精在道家来说是一

/1046/ 一种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

种帮助修炼的“仙药”,吃了能容颜永驻、肌肉丰厚、延年

益寿,并成为道家很推崇的男性养精良药,而且能补中益气、

润心肺、强筋骨。有人说黄精是取义“黄土的精华”;《抱

朴子》中曾说:“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吸收

了自然界灵气的意思。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介绍黄精是

太阳草,无毒,食、药两用,有保健治病功效。中医药专家研

究指出:黄精有滋肾、润肺、补益脾气、养精增寿、延年抗

衰老的功效。能辅助降血压、降血糖,对动脉硬化、脂肪肝

有一定的疗效。特别中老年常服,能提高免疫力、强身延年

。传说许多僧人均曾食用了黄精,如九华山地藏王老爷、无

瑕和尚、大兴和尚等60多尊肉身菩萨都是与食用了九华山黄

精寿至99岁、110岁、116岁等高寿才圆寂的。古时学习武功

之人也要长年食用黄精才能轻身炼成轻功。可以从多方考证

,黄精确是一味难得的好仙草。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

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该黄精采用粉

体制得,可快速冲水喝,具有快速调配的功能,携带方便,适应

现代社会,该黄精粉冲剂无土腥气、味道可口。为实现上述

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1)选料:选取高山地区的

黄精,将收集回来的干黄精除去灰砂,选择无虫害、坏烂的黄

精;2)浸泡:将已选好的黄精用水清洗,接着放入水中浸泡3

-5min,然后将浸泡后的黄精沥水晾干;3)蒸煮:将浸泡晾干

后的黄精送入锅内进行高温蒸煮处理,蒸煮时间为25-30min

/1046/ 一种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

,蒸煮温度为80-85℃;4)二次浸泡与蒸煮:将蒸煮后的黄精

送入装有松针叶水的锅中浸泡20-24h,然后除去其中的松针

叶,接着对锅内的黄精进行蒸煮处理,蒸煮25-30min,蒸煮温

度为80-85℃;5)三次蒸煮:将二次浸泡与蒸煮后的黄精沥水

晾干后送入锅内蒸煮,并放入木槿花,然后除去其中木槿花并

将黄精沥水晾干,其中蒸煮时间为20-25min,蒸煮温度为80-

90℃;6)四次蒸煮:将三次蒸煮沥水晾干后的黄精送入水中

蒸煮,并放入杭白菊花,然后除去其中杭白菊花并将黄精沥水

晾干,其中蒸煮时间为20-25min,蒸煮温度为80-90℃;7)五次

蒸煮:将四次蒸煮沥水晾干后的黄精放入锅中加水蒸煮,然

后沥水晾干后得到黄精干品,其中蒸煮时间为10-20min,蒸煮

温度为80-90℃;8)浓缩:将步骤9)得到的黄精干品清洗并称

取20质量份,然后加入50质量份水浸泡12-14h,接着加热煮沸

28-32min,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其中滤液保存;9)二次浓缩

:将步骤10)得到滤渣再次加入40质量份水,加热煮沸28-32

min,接着冷却过滤,将得到的滤液保存;10)得到成品:将步

骤10)和11)得到的滤液进行合并浓缩至40质量份,然后将滤

液进行雾化、烘干,得到黄精粉并保存。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

进性:1、一种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

骤如下:1)选料:选择无虫害、坏烂的黄精,将收集回来的

黄精除去灰砂;2)浸泡:将已选好的黄精用水清洗,接着放入

水中浸泡3-5min,然后将浸泡后的黄精沥水晾干;3)蒸煮:将

/1046/ 一种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

浸泡晾干后的黄精送入锅内进行高温蒸煮处理,蒸煮时间为

25-30min,蒸煮温度为80-85℃;4)二次浸泡与蒸煮:将蒸煮

后的黄精送入装有松针叶水的锅中浸泡20-24h,然后除去其

中的松针叶,接着对锅内的黄精进行蒸煮处理,蒸煮25-30mi

n,蒸煮温度为80-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粉冲剂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松针叶与黄精的配

比是2-4: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粉冲剂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木槿花与黄精的配比是1

-2: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杭白菊花与黄精的配比是1-3

: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粉冲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得到的黄精粉置于4℃下保存。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有益效果:本产品采

用粉体的方式存在,具有快速冲水喝的效果并且携带方便,能

做到即时即食,无无土腥气、味道可口,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成果

已经成熟应用。

/1047/ 脉冲激光引发过渡金属与硅及锗硅薄膜固相反应研究
脉冲激光引发过渡金属与硅及锗硅薄膜固相反应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了脉冲激光退火对Ni、Co等过渡金属与硅及锗

硅薄膜固相反应的可行性、有效性和优越性。获得了脉冲激

光参数与生成物薄膜的物理及电学特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并

和常规热退火等工艺引发的固相反应做了系统比较。提取了

脉冲激光退火引发过渡金属(如Ni、Co等)与硅及锗硅薄膜

的固相反应的参数集合,获得了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据

和结果。指出脉冲激光引发过渡金属(如Ni、Co等)与硅及

锗硅薄膜的固相反应的优势所在及其在微电子技术领域的应

/1047/ 脉冲激光引发过渡金属与硅及锗硅薄膜固相反应研究

用前景。

/1048/ 尿管固定器
尿管固定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产品构成固定带、连接裤、保护套、固定件、

防护管、挂钩。(二)各部件衔接介绍固定带前面连着连接

裤,侧边连着连接带,连接裤与连接带共同连接着保护套。连

接裤通过固定件连接保护套,保护套与保护管是一体设计。

防护管尾端设计有挂钩。(三)工作原理1、固定带与连接

裤紧紧连着导尿管保护套,当人为牵扯导尿管时,会先拉动导

尿管外侧的防护管,从而拉动保护套及固定带,此时固定带起

到一个反作用力,患者不能直接拉动导尿管,这样可以避免人

/1048/ 尿管固定器

为意外拔管。2、防护管尾端安装有挂钩,集尿袋在固定于床

边的同时,可以悬挂在挂钩上,起双保险作用。这样降低了集

尿袋从床边掉落的风险,避免造成导尿管意外脱出。3、保护

套将患者会阴部与周围环境隔开,保护管保护着裸露在外的

尿管,这样可以阻止粪便以及周围环境污染会阴区及裸露的

尿管,使会阴区及裸露在外的尿管处于相对清洁的环境,大大

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4、保护套与连接裤可以拆卸,清洗

方便。(四)、专利产品功能1、稳妥固定尿管,防止意外拔

出。2、保护尿路清洁,防止尿路感染。

/1049/ 草花、骆驼刺、毛菊苣等8种新疆特色维药药材化学对照品的制备
草花、骆驼刺、毛菊苣等8种新疆特色维药药材化学对照品的制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饮片加工
技术详情

  课题内容:草花、骆驼刺、毛菊苣等8种新疆特色

维药药材化学对照品的制备。研究结果:1.分别制备来源于

草花、骆驼刺、毛菊苣、红花、新疆黄芪、沙生蜡菊,瘤果

黑种草子等8种新疆特色维药纯度大于98%的异槲皮素1100m

g、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600mg、山莴苣素840mg、山莴苣

苦素630mg、3,5-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500mg、白桦

脂酸1200mg、羟基红花黄色素A1340mg、槲皮黄苷740mg,常

春藤皂苷元1000mg等9种化学对照品;2.在全国标准样品技术

/1049/ 草花、骆驼刺、毛菊苣等8种新疆特色维药药材化学对照品的制备

委员会备案9种化学对照品。其中异槲皮素已获得标准样品

证书,槲皮黄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山莴苣素、羟基

红花黄色素A等4个化学对照品已经通过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

员会专家组审核,正在等待标准样品证书下发;山莴苣苦素、

3,5-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白桦脂酸、常春藤皂苷

元等4种化学对照品正进行均匀性,稳定性,定值等测试工作

。3.发表研究论文6篇(第一脚注),已发表文章中,SCI收录

1篇,唯一脚注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

士4名。

/1050/ 新型弹簧钢材料及少片变截面汽车板簧
新型弹簧钢材料及少片变截面汽车板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新型中低碳合金弹簧钢系列30SiMnB、35SiMnB、3

5SiMnVB材料是河南省“七五”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具有冶炼

、轧制、加工容易,综合机械性能、减振性能好,(低温)冲

击韧性、疲劳寿命、淬透性均很突出等优点,属国内外首创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用它制成的少片变截面汽车板簧具有

片数少、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和整车平顺性、舒适性好等优

良性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适用于小型、轻型、中型及重型

汽车。技术指标:新型弹簧钢30SiMnB、35SiMnB、35SiMnV

/1050/ 新型弹簧钢材料及少片变截面汽车板簧

B;规格:厚6-25mm,宽50-120mm;技术指标:≮1375N/mm^2、

≮1225N/mm^2、≮6%、≮40%。少片变截面汽车板簧,其名称、

规格、型号及技术指标根据国内外各种汽车需要及标准进行

生产。生产规模:新型弹簧钢材料8万吨/年、少片变截面汽

车板簧4万吨/年。

/1051/ 海洋特色资源——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聚丙酸酯类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海洋特色资源——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聚丙酸酯类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来源海南省科协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项目

。瘤背石磺是一种具有重要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经济贝类

,具有滋补强壮之功效,主治肝硬化、久病体虚等症,民间用

于治疗哮喘、风湿病,有滋补、壮阳、清凉、祛火、祛湿、

助消化、消除疲劳、明目之功效,是海洋独一无二的特色药

用资源。其出肉率高,且适应性强、资源量比较丰富、食用

历史悠久,是我国销售最广泛、市场认同度最高的品种。基

于文献报道及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发现,瘤背石磺含有丰富

/1051/ 海洋特色资源——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聚丙酸酯类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的聚丙酸酯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自然界罕见,具有独特的

结构骨架和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被认为是石磺属等海洋软体

动物的典型代谢产物。本项目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技术结合体

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模型MTT法,对瘤背石磺中抗肿瘤成分跟踪

分离,筛选分离出瘤背石磺抗肿瘤活性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

分,并结合体外抗肿瘤细胞模型优选活性显著、作用针对性

强的成分,阐明瘤背石磺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本研究不

仅将填补国内瘤背石磺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空白,而

且获得显效的新化合物或先导物质,为开发瘤背石磺中聚丙

酸酯类成分作为高效低毒的海洋药物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同

时,从一般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海南岛3种石磺肌肉组织

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蛋白质含量极高,与文献报道结果一

致。但是,海南岛瘤背石磺中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石磺

,且高于文献报道的结果。从碳、氢、氧、氮及硫元素分析

结果表明,3种石磺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与营养

成分分析结果及高含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结果相符合。海南岛

3种石磺肌肉组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且18种氨基酸含量分布

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但总氨基酸含量均较低于文献报道的

结果。海南岛所采集的3种石磺中矿质元素含量极为丰富,且

与上海崇明所产石磺的主体分布一致,区别在于海南岛3种石

磺中钙和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上海崇明、广东湛江及江苏盐

城所产石磺,钠及钾元素含量显著低于上海崇明、广东湛江

及江苏盐城所产石磺。总之,海南岛3种石磺肌肉组织具有丰

/1051/ 海洋特色资源——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聚丙酸酯类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海南岛具有得天独厚的热

带岛屿气候,滩涂及港湾地理资源丰富,且石磺野生资源量大

,是养殖繁育石磺的极佳之地。以上结果及结论表明,海南岛

3种石磺中,以瘤背石磺肌肉组织中蛋白质及多糖等营养成分

含量最为丰富,极具有较好的经济开发价值。

/1052/ 尘埃颗粒充电及大小分布对等离子体输运及波动现象的影响
尘埃颗粒充电及大小分布对等离子体输运及波动现象的影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及背景等离子体是由离子、电子及中

性原子构成的离化气体状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宇宙中,是宇宙

中一种常见的物质,等离子体常被视为是除固、液、气外,物

质存在的第四态。在等离子体中,通常存在多种形式的波动

现象。在等离子体中的波动现象要比普通介质中的波动现象

丰富的多,因为在等离子体中除了热压力驱动的声波以外,还

存在静电波、电磁波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波。研究等离子体

波有多方面的用途,在天体物理中等离子体波普遍存在,它是

/1052/ 尘埃颗粒充电及大小分布对等离子体输运及波动现象的影响

理解许多类型的能量输运和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基础,因此

研究等离子体的波动现象非常重要。输运现象是宏观世界中

的一种普遍现象。研究等离子体中的输运现象对于受控核聚

变的研究极为重要。未来的聚变堆,不管是磁约束还是惯性

约束等离子体,总是在有限区域内有巨大能量释放出来。等

离子体的输运理论支配这些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重新分布

的规律,并告诉我们是否有可能限制不可避免的泄漏和回收

最大数量的能量。输运理论对于天体物理和地球物理也有重

大的意义。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研究不同大小尘埃颗

粒充电过程如何影响波的色散关系以及非线性波的传播等问

题。获得在实验上不容易测量的量和容易测量的量之间的关

系。为我们间接测量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提供方法与理论指导

。(2)研究不同大小尘埃颗粒的充电过程如何影响等离子

体输运现象。获得尘埃颗粒的充电过程对于尘埃等离子体电

导、扩散、热传导和粘性影响的规律。获得尘埃颗粒的充电

过程、大小分布及碰撞影响电磁波衰减的规律。3、主要论

点及论据尘埃颗粒所带的电量是与尘埃颗粒大小有密切而复

杂的函数关系。实验指出,无论是在实际的空间坏境中还是

在实验室中,尘埃颗粒的形状各不相同。其大小与所带的电

量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本项目不考虑二次电子发射等复

杂因素,通过考虑尘埃颗粒的大小分布以及由此引起的尘埃

颗粒上所带电量的不同而对尘埃等离子体中尘埃颗粒的集运

动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多种物理条件下尘埃颗粒大小的分布

/1052/ 尘埃颗粒充电及大小分布对等离子体输运及波动现象的影响

以及荷电量的不同是如何影响波的色散关系以及孤立波的各

种参数等问题。由于色散关系与孤立波的参数包含着尘埃颗

粒的许多信息,从而可以通过测量波的色散关系与孤立波的

参数来推断尘埃颗粒不易测量的物理参量,例如:可以通过

测量波的传播速度振幅等来判断尘埃颗粒所带的电量等一些

不易测量的物理量。从而,得到在实验上不易测量的量和容

易测量的量之间的关系。为实验提供方法与理论指导。4、

创见与创新过去关于尘埃等离子体集体运动行为的绝大多数

研究工作是建立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的,即不考虑充电过程

,并假设尘埃颗粒的大小与带电量是一样的。实际尘埃颗粒

的大小与带电量是不相同的,尘埃颗粒大小分布与带电量随

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是考虑粒子的

充电过程并考虑不同大小尘埃颗粒以后建立多组分尘埃颗粒

组成的尘埃等离子体运动微分方程组,再用摄动方法、行波

法结合数值计算分析波的色散关系以及各种非线性波特征参

数与粒子充电过程与尘埃颗粒大小分布的关系。将这些容易

测量的物理量同不易测量的量(例如:尘埃颗粒大小的分布

以及尘埃颗粒所带的电量等)联系起来,此外,利用包含碰撞

项的Boltzmanna方程研究不同大小尘埃颗粒的充放电过程以

及尘埃颗粒的大小分布效应如何影响等离子体输运现象.从

而,为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提供可能的简捷方法

,这将对于实验研究还是理论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5、社会

/1052/ 尘埃颗粒充电及大小分布对等离子体输运及波动现象的影响

紧急效益,存在的问题无存在问题6、历年获奖情况无

/1053/ 大型国产化空分装置的优化与应用
大型国产化空分装置的优化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冶金行业和化工行

业对氧气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除了需要鼓风即吹入空气之

外,还需要供应大量纯度为99%以上的氧气。工业对高纯度氧

气的需求,无法直接从自然界直接汲取,在电解法和分离法等

制取氧气的方法中,用廉价的空气作为原料气制取高纯度氧

气的深度分离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发展。鄂尔多斯

市乌审旗世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4×30万吨/年煤制甲醇

项目(一期),利用巴彦高勒煤矿的资源,采用西安热工研究

/1053/ 大型国产化空分装置的优化与应用

院自主开发的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利用纯度99.6%以

上的氧气与干煤粉发生化学反应生产甲醇原料气。我公司空

分装置采用沈鼓制造的MCO1404和3BCL457压缩机组以及四川

空分设备制造公司制作的KDON-28000/32000国产化空分装置

,该工艺采用深冷法空气分离技术,通过过滤、压缩、冷却、

纯化(净化)、热交换、精馏等过程,利用氧气、氮气沸点

的不同,把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同时副产液氧、液氮等副

产品。自2011年10月开始压缩机组试车,2012年5月产出合格

的氧氮产品以来,我们发现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存在如下

缺陷:空压机的推力轴承温度设计指标为<105℃,实际达到

109℃,压力越高导致温度越高,使压缩机不能达到设计负荷

。2、空压机密封气排气管线漏油严重,影响空压机的进气量

和运行安全,制约空分装置的氧气产量。3、增压机机间串气

严重,减低了增压机的做功效率,且增压机轴振动过大,末级

压力远不能到设计值,使得增压机负荷受到很大的影响。4、

由于纯化器内分子筛吸附效果不好,造成纯化器出口CO2含量

偏高,换热器堵塞,换热效果变差,制约系统高负荷生产。为

提高空分装置的生产能力,促进系统高负荷稳定生产,必须提

高空压机打气量,解决增压机机间串气,增大增压机负荷,提

高纯化器分子筛吸附效果,才能给分馏系统稳定满负荷运行

提供必要的保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054/ 利用纸浆废液制备功能含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
利用纸浆废液制备功能含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在该项目中采用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和煤沥青作为

炭化原料生产电磁屏蔽材料,其中木质素为造纸行业废弃物

,随造纸黑液排放后造成水体的COD值显著升高,故木质素为

造成造纸黑液污染水体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项目使木质素得

到资源化再利用,一方面减少了因木质素排放而产生的环境

污染,另一方面得到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性能的碳基电磁屏蔽

材料,真正达到“以废治害”。该项目研究工艺路线简单,易

于实现。由于采用添加镍、钙催化剂的方法,使炭化生成结

/1054/ 利用纸浆废液制备功能含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

晶碳的温度下降近1100℃,显著降低了能耗和对设备的要求

。同时利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焦化有限公司现有的煤气净化

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使该项目试验中产生的热裂解气体和

少量污水得到有效利用及处理,达到了生产工艺“绿色化”

。对制备得到的电磁屏蔽材料进行电磁屏蔽性能检测,检测

结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电磁屏蔽材料在50~800MH

z的范围内电磁屏蔽性能均超过30dB,已达到了作为电磁屏蔽

材料的标准要求。

/1055/ 灰树花菌株发酵转化天麻提取物促进真菌多糖代谢的研究
灰树花菌株发酵转化天麻提取物促进真菌多糖代谢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成果来源与背景本研究工作是基于微生物发酵

应用于中药炮制的基础之上,其主要研究目的是运用不同相

关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天麻中的主要成分在灰树花发酵生

长代谢过程中的变化,试验探明灰树花发酵转化天麻的增效

机理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为实现药用真菌发酵生产与中药

生物转化的结合进行中药新药(或活性化合物)的创制提供

理论基础。任务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3

1060272,灰树花GZD-032菌株发酵转化中药及其增效机理的

/1055/ 灰树花菌株发酵转化天麻提取物促进真菌多糖代谢的研究

研究)及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黔省专合

字[2009]106号,药用真菌灰树花转化中药天麻及其增效机理

研究)。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1)研究灰

树花发酵天麻培养液抗肿瘤活性增效的物质基础。对灰树花

发酵天麻培养液以溶剂萃取及各种柱层析分离(硅胶柱层析

、凝胶柱层析、制备HPLC等)等分离纯化方法,结合MTT法药

理筛选(检测样品对S180、BEL7402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

性及其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对灰树花发酵天麻

培养液抗肿瘤增效作用物质基础进行系统研究,找到其单体

活性成分及转化所得新成分。(2)天麻成分对灰树花多糖

合成代谢的影响。灰树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灰树花多糖,根

据微生物多糖合成代谢的共有途径和灰树花多糖的主要单糖

组成,构建出灰树花多糖合成代谢的基本途径,然后分析多糖

合成和糖酵解的各个分支途径。灰树花多糖合成的途径和糖

酵解途径的关键酶分别是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和磷酸萄糖异

构酶。因此,通过测定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异

构酶、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dT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酶

活的测定,完成酶活动力学曲线,然后对这些曲线进行分析比

较,再结合补加天麻成分后产物多糖的组成变化进行分析,则

可初步阐明补加天麻成分对灰树花多糖合成代谢的影响。(

3)天麻提取物及灰树花发酵液成分分析方法优化。在前期

研究中,已经确定了几种天麻提取物中的成分,建立了可靠的

HPLC分析方法,并将同样HPLC分析方法运用到灰树花发酵液

/1055/ 灰树花菌株发酵转化天麻提取物促进真菌多糖代谢的研究

中天麻成分的分析。(4)利用建立的方法,研究天麻成分与

灰树花生长代谢间相互作用过程的成分变化,同时结合液相

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进一步确认增效的物质基础及

对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2、性能指标(1)从发酵动力学的

角度来说明了灰树花与天麻的相互作用。通过MATLAB软件,

运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分别得到了两组灰树花深层发酵的

动力学模型。(2)利用HPLC和LC-MS初步定性和定量分析天

麻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它们分别是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

、单取代巴利森甙、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甙C和巴利森甙

。(3)在发酵代谢途径的研究中发现,两组天麻成分的添加

不仅对灰树花代谢、EPS产量和菌体干重均有促进作用,而且

α-葡糖磷酸变位酶(α-PGM)酶活力有明显上升,相反,葡糖

磷酸异构酶(PGI)酶活力有所降低。(4)对羟基苯甲醇和

对羟基苯甲醛能显著促进灰树花细胞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合

成,对羟基苯甲醛的促进作用优于对羟基苯甲醇。结果显示

,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是天麻提取物对灰树花发酵

起促进的作用的关键成分。(5)灰树花胞外多糖的活性检

测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2(加入新鲜未经硫磺熏蒸处理的

天麻醇提成分)能起到抑制A549细胞的活性作用,实验组1(

加入常规药店加工生产销售的天麻醇提成分)能促进小鼠脾

淋巴细胞(B细胞)增殖,其有免疫活性作用,两组灰树花胞

外多糖均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T细胞)增殖,有一定的免

/1055/ 灰树花菌株发酵转化天麻提取物促进真菌多糖代谢的研究

疫活性作用,而对照组(未加天麻醇提成分)在三个试验中

均无明显生物活性。(6)本研究首次报到了灰树花菌株51

616对天麻主要成分的影响:在灰树花深层发酵过程中,灰树

花具有利用自身的细胞或酶系合成天麻素的功能,而且天麻

的主要成分-天麻素可以重新再合成巴利森苷。同时又分析

了巴利森甙裂解产生的天麻素残基在灰树花发酵过程中的变

化情况,并提出了灰树花同时具有转化天麻素和合成天麻素

的双重作用的假设。(7)添加天麻提取物后灰树花发酵液

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提升,且灰树花发酵液提取物还原铁离

子能力增强,同时其螯合亚铁离子的作用也明显增强。四、

技术创造性及先进性1、研究发现,天麻提取物中除天麻素外

,含有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甙等物质;2、

建立了天麻提取物和灰树花菌株发酵液成分的HPLC、LC-MS

等分析方法;3、天麻提取物能明显促进灰树花菌株深层发酵

合成胞外多糖,其机制主要与对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醇

促进细胞和α-葡糖磷酸变位酶(α-PGM)活力、抑制葡糖磷

酸异构酶(PGI)活性有关,其中对羟基苯甲醛的作用优于对

羟基苯甲醇;4、分析测定表明,灰树花菌株发酵体系具有利

用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甙等物质形成天麻

素的机制;5、发酵合成的多糖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抗肿

瘤细胞、抗氧化的活性。五、项目取得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

利授权1件;发表研究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2篇、国际学术

/1055/ 灰树花菌株发酵转化天麻提取物促进真菌多糖代谢的研究

期刊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

/1056/ 蟾皮中小分子肽抗肿瘤新药成药性研究
蟾皮中小分子肽抗肿瘤新药成药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中药中含有大量的多肽类成分,特别是动物药中,往

往含有活性较强的蛋白及多肽类成分。《中药大辞典》收载

动物药达740味,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了动物药47

味,而大多数动物药中多肽类成分占了很大比例,往往也有极

高的活性。近年来,多肽类成分的活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

研究的关注,尤其是在药物活性如:抗凝血、抗血栓、抗癌

、镇痛、抗癫痫等方面,成为开发新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

蟾皮为原料生产的华蟾素注射液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30

/1056/ 蟾皮中小分子肽抗肿瘤新药成药性研究

多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国内外学者对华蟾

素注射液抗肿瘤活性倍加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对华蟾素注射

液研究发表的论文多达二百多篇,对其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基

础主要关注在其脂溶性成分毒配基,如华蟾素毒基、脂蟾毒

配基等,而对其水溶性成分研究很少。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

发现,华蟾素注射液中含有大量的多肽类成分,其分子量的分

布主要在2000~4000(D),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因此

,进一步深入研究华蟾素注射液中多肽类成分,搞清蟾皮中抗

癌活性成分,开发出疗效更为显著的抗癌新药,具有重要的意

义。本课题以中药华蟾素注射液(蟾皮制剂—抗肿瘤药物)

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抗肿瘤活性的成分,特别是水溶性成分,

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中发现,并制备出大量华蟾素注射

液多肽类成分,通过HPLC-MS测定出其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00

0~4000(D),体外抗癌试验结果显示,华蟾素注射液多肽类

成分对胃癌细胞系BGC823、MCG803,结肠癌细胞系DLD-1、H

T-29及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等5种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

增殖作用,并呈现出良好剂量依存性。本研究首次明确华蟾

素注射液(蟾皮制剂)中小分子肽类成分是其抗肿瘤活性成

分之一,为开发抗肿瘤肽类新药奠定了基础。首次从华蟾素

注射液(蟾皮制剂)中分离、鉴定并制备并鉴定出小分子肽

类成分。首次建立了华蟾素注射液(蟾皮制剂)小分子肽类

的含量测定方法。

/1057/ 皮肤组织细胞提取器
皮肤组织细胞提取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组织细胞提取器。本发明是

一种皮肤组织细胞提取器,是通过利用工作组合刀片的高速

运转作用在正常皮肤上切割正常皮肤,刀片在运转过程中能

够切取并带起一部分正常皮肤组织细胞,并随工具的工作部

位刀片在运转时的方向和惯性甩至积蓄集合部位,从而完成

初皮肤组织细胞提取,提高疤痕的治疗效果和成功率。

/1058/ 具有开启触发锁定记忆功能的LED调光电路
具有开启触发锁定记忆功能的LED调光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开启触发锁定记忆功能的L

ED调光电路,包括至少两个串接LED灯组的发光模块、用于将

外部市电转换成LED灯组所需直流电的电流转化模块,外部市

电通过总开关连接电流转换模块的电流信号输入端,电流转

换模块的电流信号输出端连接发光模块,还包括将总开关的

开闭信号转换为触发信号而控制发光模块的LED智能调光模

块,以及当总开关断开到下一次闭合期间维持LED智能调光模

块继续工作的供电维持模块,LED智能调光模块的电源输入端

/1058/ 具有开启触发锁定记忆功能的LED调光电路

与电流转化模块的电流输出端相连,其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发光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能够保证调光期

间LED智能调光模块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实现了调光的精

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调光操纵的LED照明灯

具。

/1059/ 茶叶籽油中反式脂肪产生机理及控制研究
茶叶籽油中反式脂肪产生机理及控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该技术解决了木本油脂生产中出油率低和质量与安

全性问题,使人们能够吃上保健油、放心油,具有广阔的推广

应用前景。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可产茶叶籽油20万吨,实现

产值50亿元,每亩增收600元,惠农8000万人。极大地提高了

农民种植和经营茶园的积极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循

环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茶油中反式脂肪酸快速检测方法

建立,研究企业茶油生产中反式脂肪酸产生环节和关键因素

,降低低茶油产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技术方案,建立无反式

/1059/ 茶叶籽油中反式脂肪产生机理及控制研究

脂肪酸茶油生产线设计。

/1060/ 新型环保锌 源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调控机理研究(面上)
新型环保锌 源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调控机理研究(面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牲畜饲养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选取硫酸锌、甘氨

酸锌和乳酸锌,根据锌排泄、肠道发育状态、肠道消化吸收

功能、肠道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不同锌源对断奶仔

猪肠道健康的影响,探索新型环保锌源(乳酸锌)调控肠道

功能的机制;同时考察高剂量氧化锌替代物对断奶仔猪生产

性能、锌排放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效果及可

行性,旨在克服氧化锌的限量给断奶仔猪带来负面影响,为氧

化锌在生产中的限用提供替代方案,指导生产实践。项目研

/1060/ 新型环保锌 源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调控机理研究(面上)

究结果表明饲粮添加100mg/kg硫酸锌、甘氨酸锌和乳酸锌均

能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屏障功能,其

中以添加有机锌特别是乳酸锌效果最佳。饲粮添加无机锌和

有机锌对锌转运载体基因表达不一致,说明其吸收转运通道

可能存在差异。有机微量元素和酵母培养物替代氧化锌降低

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增加腹泻率,但提高饲

料转化率和养分消化率,改善肠道形态结构,维持肠道屏障功

能,说明该替代方案可有效可行。

/1061/ 基于周氏啮小蜂寄主识别的仿生嗅觉研究
基于周氏啮小蜂寄主识别的仿生嗅觉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本项目成功克隆、纯化了白蛾周氏啮小蜂两种气味

结合蛋白CcOBP2和CcOBP5,并应用荧光结合实验分析了14种

美国白蛾蛹挥发物和11种植物挥发物与周氏啮小蜂触角特异

性表达的嗅觉结合蛋白CcOBP2的结合状况,结果显示其中五

种化合物与CcOBP2特异性结合。其中,3-蒈烯对周氏啮小蜂

有明显引诱作用,应用RNA干扰特异性敲降CcOBP2表达,该引

诱作用明显降低。此外,3-蒈烯对周氏啮小蜂的宿主美国白

蛾有明显的趋避作用。本研究发现植物挥发物3-蒈烯趋避害

/1061/ 基于周氏啮小蜂寄主识别的仿生嗅觉研究

虫,吸引天敌,在植物-植食性昆虫-寄生性天敌三者互作中起

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CcOBP2和CcOBP5在白蛾周氏啮小蜂

气味识别中的关键机制奠定基础。

/1062/ 碳/碳复合材料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过程温度自动控制器
碳/碳复合材料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过程温度自动控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TCVI过程温度自

动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5)、调压变压器、整流柜,还

包括A/D转换器、模糊控制器、D/A转换器、D/O输出、驱动

放大电路、升档继电器、降档继电器和停止继电器;温度传

感器(5)插在化学气相渗透炉炉体(3)内,其输出端通过

A/D转换器与模糊控制器电连接,模糊控制器另一端通过D/A

转换器与脉冲触发电路电连接,脉冲触发电路的另一端与整

流柜电连接;模糊控制器还有一个端口通过D/O输出与驱动放

/1062/ 碳/碳复合材料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过程温度自动控制器

大电路电连接,驱动放大电路的另一端通过升档、降档和停

止继电器分别与有载开关电连接,有载开关的另一端与调压

变压器电连接。由于采用了模糊控制器,可使得碳/碳复合材

料TCVI工艺过程温度实现闭环自动控制。

/1063/ 一种观察微纳尺度蛋白质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方法
一种观察微纳尺度蛋白质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观察微纳尺度蛋白质晶体从溶

液中析出的方法,把蛋白质结晶溶液滴加到石英结晶池中,密

封石英结晶池;然后将石英结晶池放在两个线偏振片之间,激

光依次穿过第一线偏振片、石英结晶池和第二线偏振片,调

节两个线偏振片,直至光强测试仪测得的光强度为0~0.02m

V;观测光强测试仪测得的光强度,当光强度>0.02mV,判定有

晶体出现。本发明能实时观测结晶溶液中是否有微小晶体的

形成,具有操作简单、实时观察、高效等特点。

/1064/ 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
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在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出现之前,临床上使用的大多

是玻璃注射器,通过高压蒸汽设备、普通煮沸方式重复性使

用。但是由于消毒设备压力达不到或人为的操作不当等原因

可造成消毒不完全,不能够完全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为确

保临床上的注射安全,就产生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也就

是由医用高分子材料构成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通过合

理的结构设计,使得注射器在使用后可以处于自毁的状态,使

其不能再次使用,避免了因二次使用而造成的交叉感染,但是

/1064/ 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

注射器使用后仍然暴露在医疗环境中,没有对注射器进行有

效保护,依然存在着较大医源性危害。因此,近年来人门对于

注射器也越来越高,对针的安全性也愈加重视,新技术、新材

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国内外的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发

展轨迹表明,无菌、无痛、自毁式注射器是未来一次性使用

注射器的未来发展的趋势。创新点1:安全保护套与卡座之

间采用配接的连接方式,使得注射器在使用完后,安全保护套

想要回到卡座内就必定会破坏其结构,从而避免了重复使用

针头造成的疾病感染。创新点2:研制出一种免转移的卡式

瓶溶药器,可以免转移注射剂药液而进行直接注射,避免了安

瓿瓶的玻璃碎屑混入药液伤害患者,也防止了药液的二次污

染和药液对临床环境的污染。创新点3:项目采用20171030

3558.0发明专利技术,将针座与外筒的接触面设有环状的外

密封圈,增加针筒密封性,防止因环境温度变化造成材料发生

形变导致的泄液。本项目产品运用了自有专利技术将注射器

设计成安全自毁结构,安全保护套与卡座之间采用配接的连

接方式,使得注射器在使用完后,安全保护套想要回到卡座内

就必定会破坏其结构,从而避免了重复使用针头造成的疾病

感染:针座和外筒的接触面设有环状的外密封圈,增加了针

筒的密封性,防止因环境温度变化造成其材料发生形变导致

的泄液:采用免转移的卡式瓶注射器,可以免转移注射剂药

液而进行直接注射,避免了安瓿瓶的玻璃碎屑混入药液伤害

患者,也防止了药液的二次污染和药液对临床环境的污染。

/1064/ 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

产品被广泛使用于各类医疗行业中。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

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065/ 四氨合硝酸铂
四氨合硝酸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2016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业和信息化部

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工信厅科〔2016〕58号)文下达该标准的修订任务,项目

起止时间为2017年01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行业标准计

划号为2016-0307T-YS,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江西省汉氏贵金属有限公司、西安

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悦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北

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1065/ 四氨合硝酸铂

四氨合硝酸铂,别名:硝酸四氨合铂(Ⅱ)、硝酸四氨合铂,

是一种重要的铂化合物,它具有水溶性好、溶液化学性质相

对稳定,且在受热分解时直接得到金属铂,是制备铂载体催化

剂较为理想的前驱体化合物,例如,四氨合硝酸铂用作前驱体

化合物可以制备出高活性的Pt/C和Pt/SiO2催化剂。同时,还

可以作为中间体,合成各种铂的化合物,例如,与氯亚铂酸钾

反应生成具有一维导电性质的材料[Pt(NH3)4][PtCl4]。

随着我国工业长足发展四氨合硝酸铂的需求量也得到了较快

的发展。主要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根据标委会要求,我们于

2016年5月组建了四氨合硝酸铂行业标准编制小组,由品控部

主责,其他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共同确定了四氨合硝酸铂行业

标准的原则。主要进行如下工作:(1)确立《四氨合硝酸

铂》标准起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申报企业内部课题计

划;(3)申报起草该标准的立项报告;(4)对生产、使用厂

家进行调研、收集资料;(5)查阅相关标准;(6)确定产品

主要技术内容和建立仲裁分析方法;(7)根据测试数据确定

技术指标取值范围。。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

作导则》和四氨合硝酸铂生产规范需要,在反复实验和调研

的基础上修订的。标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标准技术先

进、结构合理、文字简练、条理清晰,能够满足生产和使用

需要。适用范围: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四氨合硝酸铂产

品标准,为使市场运作更规范和生产厂家与应用厂家技术质

量检查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制定本标准时主要考虑四氨合

/1065/ 四氨合硝酸铂

硝酸铂的共性指标,其它具体指标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生产

厂家和应用厂家共同协商制定。本标准按照GB/T1.1、GB/T

1.2、GB/T20001.4和《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加工产品、化学

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制定。

标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标准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文

字简练、条理清晰,能够满足常规产品四氨合硝酸铂的生产

和供货需要。本标准按照GB/T1.1、GB/T1.2、GB/T20001.4

和《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加工产品、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制定。标准具有实用性、

可操作性、标准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文字简练、条理清晰

,能够满足常规产品四氨合硝酸铂的生产和供货需要。金属

铂质量分数的测定:四氨合硝酸铂的分子式是Pt(NH3)4(

NO3)2,分子量为387.21,理论铂含量为50.38%,我们根据客

户的使用要求及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标准时,铂的质量分

数为49.37%~50.38%。四氨合硝酸铂中铂质量分数的测定按

照YS/Txxxxx四氨合硝酸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铂含量的

测定水合肼还原法的规定进行。杂质元素的确定基于以下原

则:杂质元素的确定基于以下原则:一是原料或生产过程中

引入元素,包括设备接触到的材料所引入的元素;二是在产品

使用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杂质元素;三是常见易沾污的元素;四

是根据用户要求生产情况确定杂质元素的最高允许量。称取

一定量样品,用水溶解,在硝酸的条件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1065/ 四氨合硝酸铂

发射光谱仪进行检测,具体参照YS/Txxxxx四氨合硝酸铂化学

分析方法第2部分:铜、铅、锌、钯、镍、铁、镉、铝含量

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规定进行。检索

ISO、ASTM、EN、JIS、DIN及我国国家和行业标准,均无与四

氨合硝酸铂相关的产品标准;本标准是首次制定,填补了国际

、国内四氨合硝酸铂产品标准的空白。该标准具有实用性、

可操作性,该标准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文字简练、条理清

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066/ 粉体改性技术对党参黄芪微粉相关制剂的性能影响研究
粉体改性技术对党参黄芪微粉相关制剂的性能影响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饮片加工
技术详情

  该项目通过粉体改性技术对党参、黄芪微粉的粉体

学性质进行干预,充分发挥其破壁微粉的优势并通过粉体改

性技术克服了其缺点,改善了党参、黄芪粉体的吸湿性,并使

其流动性、可压性等重要的制剂性能有所提高,相关研究结

果可为改善和提高含有党参、黄芪的其他制剂的内在质量提

供参考依据,并为甘肃道地药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

据。该项目成果发表国家级核心论文2篇。1、任务来源与背

景本项目来源于2016年度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508RJZA0

/1066/ 粉体改性技术对党参黄芪微粉相关制剂的性能影响研究

10)。中药的超微粉碎,就是将药物粉碎成粒径为微米级粉

粒的粉碎技术。超微粉碎通过超音速气流或研磨介质高频冲

击研磨等作用粉碎药料,可显著提高药材细胞破壁率,又称为

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超微粉体粒度小

且分布均匀,有良好的溶解性、吸附性和化学活性。与普通

细粉相比,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显著提高,用药剂量减少,并

为多种剂型的制备创造了条件。党参、黄芪为甘肃道地药材

,以其作为主药的制剂种类颇多,临床疗效确切。但传统制剂

中党参、黄芪细粉中的相当一部分有效成分是不能穿过细胞

壁而进入溶剂或机体中的,这就势必造成有效成分的浪费和

制剂疗效减弱。超微粉碎技术能够将药材的细胞结构打破,

但不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影响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

治,因此,减小中药粉体粒径是提高有效成分利用率和制剂疗

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粉体粒度减小易在制剂时出现吸

湿、结块、流动性差等缺点,从而影响后续的制备过程造成

剂量不准、称取混合困难,制剂成型性差,工艺不稳定等,最

终影响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本研究以党参、黄芪为研究对

象采用粉体改性技术对其流动性、吸湿性、可压性等制剂性

能进行了干预和改善,为甘肃道地药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

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通过粉体改

性技术对党参、黄芪微粉进行了干预,摸清其粉体学性质与

制剂性能优劣、疗效、安全性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其破壁

微粉的优势并克服其缺点,使含有党参、黄芪的制剂不易吸

/1066/ 粉体改性技术对党参黄芪微粉相关制剂的性能影响研究

湿、粉体流动性好、制剂性能提高,为更好的发挥中药制剂

的治疗优势起到积极的作用。3、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

以甘肃道地药材党参、黄芪为研究对象,考查了其破壁微粉

的粒径、流动性、吸湿性等粉体学性质,获得了相关科学数

据,并进一步采用粉体改性技术对二药微粉的流动性、吸湿

性、可压性等制剂性能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以颗粒得率

、颗粒脆碎度为评价指标,以细粉含水量、压片变频、制粒

变频、低温恒温槽的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优选了党参、黄芪微粉的干法制粒工艺,获得了

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工艺验证。通过实验,获得了黄芪、党参

粉体学性质的相关数据,形成了基础性研究报告。2)以乳糖

、预胶化淀粉、HPMC、微粉硅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辅料对

粉体进行了改性。并进一步对党参微粉的干法、湿法所得颗

粒进行了流动性、吸湿性、可压性方面的比较。结果显示干

法所得颗粒的外观、流动性、可压性明显优于湿法所得颗粒

,为党参微粉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4、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超微粉碎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

为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物料加工新技术,

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陶瓷、纺织、食品、医药、化妆品

及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各个领域,国内则主要用于

新型材料的研究和生产。随着我国中药产业化和现代化研究

方向的确立,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

/1066/ 粉体改性技术对党参黄芪微粉相关制剂的性能影响研究

起人们的关注,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研究表明,采用

超微粉碎技术得到的中药制剂与用传统工艺得到的中药制剂

相比,可明显提高药效,该技术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

应用前景。但超微粉体易出现吸湿、结块、流动性差等缺点

,本研究为甘肃道地药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

学支撑。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无6、历年获奖情况无7

、有无商业秘密内容无

/1067/ 手性半合成紫杉醇
手性半合成紫杉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紫杉醇(Taxol)是近年来发现的疗效确切的新型广

谱抗癌药。来源于第三世纪子遗植物—红豆杉,首先由美国

施贵宝开发成一种天然抗癌药物,原料为太平洋红豆杉的树

皮。此药有促进细胞微蛋白聚合的作用,并阻止微管正常的

生理性解聚,从而有抑制癌细胞快速分裂的独特作用机理,

与其它抗肿瘤药物的直接杀死癌细胞的机理截然不同,且对

正常细胞较少影响。广泛用于治疗转移性卵巢癌、乳腺癌、

非小细胞癌和卡波济氏肉瘤等。由于原料来源于珍稀树种红

/1067/ 手性半合成紫杉醇

豆杉的树皮,因此紫杉醇的提取是要以树木的死亡为代价的

,故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为扩大原料来源,我们研究了半

合成紫杉醇的方法:一是从红豆杉类植物的枝,叶等可再生

资源提取得紫杉母核10-脱乙酰白卡亭。二是运用不对称羟

胺化反应制备得手性侧链羟胺酯,然后将手性侧链与修饰过

的紫杉母核进行对接,再经转换制备得紫杉醇。半合成工艺

使无效的、在植物中含量比紫杉醇要高的紫杉母核化合物转

换成紫杉醇类药物,以满足紫杉醇市场的需求,这既保护了

资源,又综合利用了资源,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的资源再利用

的政策。同时,半合成工艺使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更使产品

质量中各项指标有所提高,生产成本较低,为扩大紫杉醇的

来源和满足临床需求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经检索,本公司

紫杉醇手性半合成的工艺具有创新性,不对称合成所制成的

13-位侧链光学纯度大于99%ee。侧链和母核的对接效率高(

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24859.4),整个工

艺反应条件温和(室温条件),除最终纯化外,整个过程无需

层析,易于产业化。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与国际同

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相当。采用半合成工艺制得该产品是国内

首家,于2002.12.5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批文。

产品质量好,符合中国新药标准(国药准字H20020705),同

时符合USP28版标准。首家通过GMP认证;已获2004年度上海

市重点新产品证书,2005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1068/ 多功能山特产品真空灭菌包装自动加工生产线
多功能山特产品真空灭菌包装自动加工生产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生产线的研制关键技术在连续灭菌及真空包装方

面,主要采用常温护色连续高温杀菌、真空保鲜包装技术,

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连续灭菌、真空立式保鲜包装

自然护色,实现了不破坏山野菜的天然营养成份和维生素含

量,保存了山野菜自然的色味,并延长了保存期。主要对我

省及全国林业部门和国内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进一步发展可

扩大到国外蔬菜加工企业。该生产线的研制实现了山野菜的

无菌包装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山野菜的附加值,同时又可解

/1068/ 多功能山特产品真空灭菌包装自动加工生产线

决我省林业部分工人的就业问题。

/1069/ 新型低成本水平阵列液体制冷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新型低成本水平阵列液体制冷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低成本水平阵列液体制冷半导

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激光器包括下液体制冷块、密封

圈、正极引片、正极连接片、微制冷模块、负极连接片、绝

缘片、负极引片、和回水块。下液体制冷块上端面上的每组

进出水孔上各设有一个微制冷模块,微制冷模块与下液体制

冷块之间均夹有正极连接片,每个微制冷模块的上面依次叠

置有负极连接片和回水块。这种半导体激光器具有散热能力

强、替换性强、使用成本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可

/1069/ 新型低成本水平阵列液体制冷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激光大功率输出。

/1070/ 由具有稳定二级构象的寡肽诱导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由具有稳定二级构象的寡肽诱导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研究发现以非天然氨基酸构成的寡肽能以很

短的序列产生短的天然寡肽所没有的、结构稳定的二级构象

,将非天然氨基酸构成的寡肽用做不对称合成的催化剂尚未

见文献报道,计划设计并合成由非天然氨基酸构成、具有特

定二级构象的寡肽,尝试将它们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探索

这类新型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规律。所发现的高立

体选择性的寡肽不仅可以丰富纯有机分子在不对称反应中的

应用。研究它们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还有助于理解比寡肽

/1070/ 由具有稳定二级构象的寡肽诱导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更复杂的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生源性的催化性寡肽

可以在室温,酸碱中性的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因此可以

用在活细胞内中连接或修饰水溶性的生物分子。由非天然氨

基酸构成寡肽还可能成为具有生物活性,成为药物的先导化

合物。我们尝试设计并合成了多个连接有非天然的α-氮氧氨

基酸的寡肽,将它们用于不对称的二级醇的酰基转移反应和

Aldol反应,研究结果显示这些非天然的寡肽具有中等到较

好的不对称催化性能,我们总结了该类催化性寡肽立体结构

与催化性能的关系,还在进一步优化催化性寡肽的结构。我

们同时发现分子量较低、更为简单的组氨酸衍生物也能催化

不对称二级醇的酰基转移反应,我们合成了数量众多、结构

各异的组氨酸衍生物,将他们用于不对称的二级醇酰基转移

反应,研究结果显示简单易得,分子量小的组氨酸衍生物在

多个底物的不对称催化转化中有较好到极佳的不对称催化性

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类催化剂可以对含α-羰基的二级

醇进行有效的动力学拆分,该类二级醇的化学法动力学拆分

尚未有文献报道。通过研究该类催化剂在固态和溶液中的构

象,我们提出了对该类催化剂催化机理的解释。在计划进行

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环氧烷和吖丙啶在热水中可以有

效地进行的亲电开环反应,所尝试的多个不同结构的环氧烷

和吖丙啶和亲核试剂的反应产率大多在90﹪以上。这种方法

使用纯水作为溶剂,避免了外加催化剂和由此带来的额外的

后处理,是一个环境友好而且实用性很强的新方法。

/1071/ 一种应用于分数分频锁相环的低杂散线性化电路结构
一种应用于分数分频锁相环的低杂散线性化电路结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在无线通信发射/接收机中,锁相

环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为数据的发射和接收提供时钟,其中

电荷泵锁相环因其宽的捕获范围,是锁相环架构的首选。在

电荷泵锁相环中,锁定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环路锁定时间

由环路的带宽决定,宽的环路带宽对应着小的锁定时间,然而

,环路带宽一般只能取参考信号频率的1/20~1/10,所以大的

参考信号频率是设计快速锁定所必需的。对于多个通道(c

hannel)的应用中,小的分辨率(resolution)是设计所追

/1071/ 一种应用于分数分频锁相环的低杂散线性化电路结构

求的,但是在整数分频电荷泵锁相环中,通道的分辨率为参考

信号的频率,所以小的参考频率才能实现好的分辨率,由此可

知,整数分频锁相环中小的分辨率和小的锁定时间是一个矛

盾。然而,对于分数分频锁相环,即使使用大的参考频率也能

实现小的分辨率,但是,相对于整数分频锁相环,分数分频锁

相环中有更多的设计难点,其中一大难点是由于PFD/CP的非

线性性引起的noisefolding(噪声混叠)效应,噪声混叠效

应将会导致带内噪声恶化,如附图1所示。消除PFD/CP的非线

性,常用的方法采用固定偏置电流,该偏置电流使环路锁定后

PFD的输入信号波形REF和Div之间引入一个固定的相位差,该

固定的相位差使PFD和CP传输特性的非线性区下移,从而避免

了PFD和CP传输特性的非线性性。但是固定相位差会导致的

电荷泵向环路滤波器周期性的充放电,从而使VCO的电压控制

波形有较大的纹波,从而恶化了参考杂散。差的参考杂散也

会对PLL环路输出波形的抖动(jitter)有明显贡献,所以,

既能采用偏置电流消除PFD/CP的非线性引起的噪声混叠,又

不会导致参考杂散恶化的线性化技术成了分数分频锁相环设

计的追求目标。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

了一种应用于分数分频锁相环的低杂散线性化电路结构。②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分数分频锁

相环的低杂散线性化电路结构,包括:PFD/CP、复制PFD/CP

、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和分频器;PFD/CP包括第一鉴频

鉴相器和第一电荷泵;复制PFD/CP包括第二鉴频鉴相器和第

/1071/ 一种应用于分数分频锁相环的低杂散线性化电路结构

二电荷泵;第一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鉴频鉴相器

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于获取参考信号;压控振荡器

的输出信号作为锁相环的输出信号;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连

接分频器的输入端,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鉴频鉴相器的

输入端;输出信号经过分频器产生分频信号并输入第一鉴频

鉴相器;第一鉴频鉴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荷泵输入端,其

根据参考信号和分频信号产生具有相位差的UP1信号和DN1信

号;并根据UP1信号和DN1信号控制第一电荷泵产生第一偏置

电流;第二鉴频鉴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荷泵的输入端,第

二鉴频鉴相器根据获取的两路参考信号产生具有相位差的U

P3信号和DN2信号用于控制第二电荷泵产生第二偏置电流;环

路滤波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荷泵的输出端和第二电荷

泵的输出端,第一偏置电流和第二偏置电流合路形成环路滤

波器的输入电流,环路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压控振荡器的输

入端用于根据输入电流向压控振荡器输入电压信号。③技术

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分数分频锁相

环的低杂散线性化电路结构,不仅能消除分数分频锁相环中

由于非线性性引起的噪声折叠,而且该线性化技术不会使参

考杂散恶化。本发明采用第二鉴频鉴相器PFD2和第二电荷泵

CP2去产生第二偏置电流INET2,该第二偏置电流使环路锁定

后第一鉴频鉴相器PFD1的输入信号即参考信号和分频信号之

间引入一个固定的相位差,该固定的相位差使第一鉴频鉴相

/1071/ 一种应用于分数分频锁相环的低杂散线性化电路结构

器PFD1/第一电荷泵CP1传输特性的非线性区下移,从而避免

了第一鉴频鉴相器PFD1/第一电荷泵CP1传输特性的非线性性

。在环路锁定后,由具有固定相位差的UP1信号和DN1信号控

制第一电荷泵CP1充放电,假如忽略IUP1、IDN1之间的失配与

IUP2、IDN2之间的失配,则第一电荷泵CP1产生的第一偏置电

流INET1和第二电荷泵CP2产生的第二偏置电流INET2大小相

等,即在环路滤波器上没有周期性的充放电过程,从而该线性

化的技术不会使参考杂散恶化。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分数分频锁相环的低杂

散线性化电路结构,不仅能消除由于PFD/CP的非线性性引起

的噪声混叠效应,使得PLL(锁相环)输出的带内噪声得到了

改善,而且不会恶化参考杂散,使得PLL输出波形参考杂散很

低。本项目涉及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

于分数分频锁相环的低杂散线性化电路结构。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建成了专业的研发团队,为可持续的创新

研发凝聚了潜力;开展了多项工程化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1072/ 高效量产红外硅透镜
高效量产红外硅透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红外硅透镜主要用于军事及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导弹

、卫星发射及跟踪、传感、遥感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红外硅透镜已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钢铁、化工、电

力、家电等领域的传感器中。因红外硅透镜加工涉及国防机

密,因此,英、美等发达成家对外封锁该技术。目前,国内

只有少数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科研院所在小批量生产,但其采

用的加工工艺仍是传统的方法。因此,研究红外硅透镜高效

量产的加工工艺,对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改变现有加工工艺

/1072/ 高效量产红外硅透镜

落后状况,对推动我国国防建设和民用领域的技术进步具有

重要的意义。为了使红外硅透镜生产达到高效量产的目的,

公同成功研发了金刚石套筒套圆生产设备,解决了硅透镜毛

坯成型难的关键技术;其次,研发了特种抛光溶液机金刚石

单点加工成型的精密模具,改变了传统的柏油与毛毡模抛光

工艺,提高了硅透镜表面光洁度和面型精度;第三,研发了

多功能数字化球面干涉仪,能高效、准确地对硅透镜的中心

偏差和模型误差同时进行双项检测。该项目2008年10月经江

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结论为:该产品的研发开创了我

国红外硅透镜高效量产加工新工艺,产品达到了同类产品的

国际先进水平。红外硅透镜的主要性能指标:1)硅单晶的

性能①硅单品:N型,晶向<111>;②电阻率>10欧姆;③在

3.5微米处透过率>50%;④硬度:克氏(kg/mm2)1150,莫

氏7.5级(光学玻璃粟硬度为6级);⑤高折射率,低色散。

2)硅透镜的主要性能指标①面形精度:N=3,面形局部议差

:△N=0.24;②表面疵病等级:达到GB1185标准Ⅳ级;③中心偏

差:C<0.02mm;④外径误差:±0.02mm。通过前阶段的

研发,高效量产红外硅透镜生产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小批量

试产,2007年9月,样品经国家光学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2008年我公司生产的红外

硅透镜样品经国内主要客户(如:北京北方光电公司、北京

四方德瑞科技有限公司等)使用,产品均符合设计要求。

/1073/ 外螺纹石油机械工件的防护罩
外螺纹石油机械工件的防护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螺纹石油机械工件的防护罩

,钢性的顶部外壁、侧壁、凸键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凸键设置

在侧壁的顶端,所述顶部外壁设置在侧壁的顶端,形成下部开

口顶部封口的倒“凹”字形结构。所述顶部外壁上开有注油

孔,所述注油孔内设有防尘塞,所述防尘塞与注油孔活动连接

,所述防尘塞的顶部固设有提拉部。所述侧壁的内侧设有至

少一个凸肋,所述凸肋的延伸方向和侧壁的延伸方向一致,所

述塑料螺纹贴合设置在侧壁的内部,所述塑料螺纹的内壁上

/1073/ 外螺纹石油机械工件的防护罩

设有与凸肋相配合的凹槽,通过凸肋和塑料螺纹的凹槽的过

盈配合,塑料螺纹可进行装卸,所述塑料螺纹的外径基本等于

侧壁的内径,所述塑料螺纹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

石油机械工件的外螺纹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

于装卸、便于工件本身的维护、防尘防磨损。

/1074/ 高强度伸缩牵引带
高强度伸缩牵引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为解决现有汽车牵引带因两车间距离变

化而牵引带本身长度不变化造成拖地损坏牵引带的问题,提

供一种高强度伸缩牵引带,包括圆筒外套,圆筒外套中的里

纱,里纱穿过环眼连接金属钩,橡筋经由两端各一条的牵引

环连接金属钩,橡筋接头处用铁丝环扎紧,车缝线车缝环眼

上外套与圆筒外套,其特征在于,圆筒外套中有橡筋通过牵

引环连接金属钩。里纱与橡筋在牵引带中间段并列,里纱比

橡筋长,未受力时整条牵引带呈褶皱状态。金属钩两端带保

/1074/ 高强度伸缩牵引带

险舌片。牵引带里纱采用高强度聚酯工业长丝,与橡筋平行

,由圆筒带外套包裹。本项目产品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由

于增加了一个伸缩系统,使牵引带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伸缩

长度,结构简单,强度高,伸缩性好,可避免相互牵引的车

辆因距离突然缩小而造成牵引带掉到地上造成摩擦破损。应

用前景非常乐观: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重点工程建设,如港

口铁路装卸,核电、火电、水电安装,冶金矿山建设,起重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海油,陆油开采等。

/1075/ 用于个体防护服面料的氯化丁基橡胶特种材料的设计研究
用于个体防护服面料的氯化丁基橡胶特种材料的设计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阻燃添加剂和防毒添加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氯化

丁基橡胶特种材料的阻燃和防毒性能影响,研究柔顺剂的用

量对氯化丁基橡胶特种材料的穿着性能的影响,确定氯化丁

基橡胶特种材料的最佳配方;研究致孔剂和硫化剂的种类及

用量对氯化丁基橡胶高分子形成网状微孔情况的影响,确定

网络、致孔结构的控制条件。对氯化丁基橡胶特种材料的混

炼、硫化、上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使其阻燃性、防毒性、

透气舒适、呼吸通畅性能达到最佳。在氯化丁基橡胶特种防

/1075/ 用于个体防护服面料的氯化丁基橡胶特种材料的设计研究

护材料的研究中,欧美和日本始终处于世界领军地位,研发的

防护材料满足防毒、透气、呼吸通畅、阻燃等综合性能,但

对中国仍是产品禁运与技术封锁。本课题紧扣氯化丁基橡胶

的基本性能,研究设计的多重综合防护材料,具有与之接近的

先进性。在氯化丁基橡胶中制成诸多分布均匀的微孔,并在

孔中填入纳米活性炭吸毒颗粒,使氯化丁基橡胶特种材料,在

恶劣的极端环境中仍具有既防毒、又透气的功能,是本研究

的创新点。

/1076/ 示波(仪器化)冲击试验机(系列)产品研究开发
示波(仪器化)冲击试验机(系列)产品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计划—科技

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代码

EF)。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冲击能量

测控系统由冲击力传感器、编码器、动态测力变送器、数据

采集、数据分析系统、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测控系统简

要工作过程如下:先通过软件给一扬摆信号,此时编码器(

安装在摆锤转轴上)开始测试扬角,当扬角接近预扬角时,再

给一停摆信号,摆锤停在预扬角位置。扬好摆、放好试样后

/1076/ 示波(仪器化)冲击试验机(系列)产品研究开发

即可做试验,通过软件给一冲击信号,信号控制摆锤脱钩装置

,摆锤脱钩下摆打击试样,在打击试样过程中,冲击力传感器

(由摆锤刀刃改制而成)测试试样所承受的力—时间曲线,

同时在整个摆锤工作过程中编码器一直工作测试摆锤扬角(

α)与反扬角(β),摆锤冲击完试样后还具有一定的动能,摆

锤会继续扬到一定高度(反扬角β),然后回摆,当回摆的扬

角接近反扬角大小时(动能接近0),再给一扬摆信号,使摆

锤继续上扬,当达到预扬角位置时,软件再给一停摆信号,摆

锤挂在挂钩上。此时,放好试样即可进行下一试验,如果不做

试验,通过软件给一放摆信号,摆锤缓慢放到最低位置,放摆

过程中编码器测试放摆角度,当接近扬角位置时,给一停摆信

号,摆锤停在最低位置。根据编码器测得的冲击过程中的扬

角(α)和反扬角(β)可以由公式(1)计算出试样的吸收

能量。由冲击力传感器测得的力—时间曲线,通过运算可以

得到能量—时间、能量—位移、力—位移曲线,并且通过对

曲线上特征的分析可以给出四个特征值点(屈服点、最大值

点、失稳起始点、失稳终止点)的测试数据。(二)性能指

标(以300J为例)(1)冲击能量:300J;(2)摆锤力矩:

175.7359N·m;(3)摆锤予扬角:135°;(4)摆

轴轴线至打击中心距离:800mm;(5)最大冲击速度:5.2m

/s;(6)试样支座端部圆弧半径;R1+0.5;(7)冲击刀刃圆

弧半径:R2-R2.5;(8)冲击刀夹角:30°;(9)冲击

刀厚度:16㎜;(10)试样规格:10×10×55㎜;(

/1076/ 示波(仪器化)冲击试验机(系列)产品研究开发

11)测力传感器精度:≤±1%FS;(12)角位移传感器分

辨力:0.1°。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为了能够

灵敏、迅捷准确地获取试样受力过程的瞬态变化信息,对摆

锤冲击刀刃进行了重新设计,即将传统的过盈配合镶嵌式结

构改为组合件用螺钉及销子定位连接。2.软件采用先进的虚

拟仪器技术设计,人机操作界面图形化,形象、简单、易懂。

3.核心部件数据采集卡选用美国进口的高性能、高精度数据

采集卡,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真实、准确及可靠。4.关键元件

专用测力传感器和高频信号调理器,保证信号的获得及处理

的真实、准确。5.软件功能全面,可根据用户需求做适时性

修改。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研制示波(

仪器化)冲击试验机的关键部分是“冲击能量测控系统”,

采用先进的虚拟仪器技术进行设计,这一关键技术,在我公司

以往生产的落锤动态撕裂试验机上已使用多年,可靠精准。

该项目可定量分析,在动负荷下,材料的断裂机理,大型构件

如核电站、压力容器、舰船、桥梁、西气东输的大型管道的

安全设计和评估,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安全性。五、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产品的研制成功,对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的设计选材和新型材料的研制将提供强

有力的支撑手段。样机研制完成后,经过综合测试,其精度与

性能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但尚有个别地方,如机体的外观造

型、外表的喷漆质量等,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下一步目标:

/1076/ 示波(仪器化)冲击试验机(系列)产品研究开发

改进、整顿图纸和工艺文件,完善外观造型,提高表面喷漆质

量,使该项目产品尽快批量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1077/ 发酵液中新霉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及装置
发酵液中新霉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新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旋光度法。抗生素微生物

检定法是新霉素类成品即硫酸新霉素原料药及其制剂含量的

法定测定方法,详细见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正文754页和附

录79页,该法由于专属性较高,除可用于新霉素类成品的含量

测定外,还可用于发酵液中新霉素含量的测定,但由于该法操

作繁琐,测定时间约需20小时,这就不能及时得知发酵过程中

新霉素的含量,因而也就不能及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调控

/1077/ 发酵液中新霉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及装置

,这就不利于提高发酵生产水平。通过提供一种发酵液中新

霉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及装置,使发酵生产过程中新霉素

的含量能够进行及时监测,从而实现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及

时调控,为提高发酵生产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将测定时间由

原有测定方法的20小时降到了1小时以内。实用本方法及装

置后,不仅大幅度节约了费用,还提高了新霉素发酵水平,增

加了成品质量。根据大量文献查证及国内外市场调查了解,

该项快速测定方法,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及时的调控了发酵

工艺条件从而提高了发酵生产水平,降低了成本,我公司是国

内外唯一使用该领先技术的药品生产企业。该技术已成功应

用于大生产,成品稳定性高,本技术还能用于新霉素发酵研究

领域,既可对摇瓶发酵过程中新霉素的含量进行及时监测,也

可对摇瓶发酵终点新霉素的含量进行及时测定,为提高发酵

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另外,本技术不仅能

对单个样品进行快速测定,而且还能对多个样品同时进行快

速测定。安全性比较高。该项技术已于2009年投入规模化生

产,产品生产稳定,成品质量稳定性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

益。

/1078/ AV6591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测试仪
AV6591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AV6591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测试仪产品综合性能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解决了国内电站现场光伏组件/阵列的测试技

术难题,显著增强了我国户外光伏测试方面的技术储备,可以

促进相关测试仪器和测试装备的研制。本项目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申请发明专利2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本项目的

研制成功,显著增强了我国在户外光伏测试方面的技术储备

,标志着我国高性能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测试仪从设计到生产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在行业内具有里程碑的意

/1078/ AV6591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测试仪

义。本项目填补了国内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测试仪的空白,可

以替代目前国外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测试仪,可应用于光伏组

件研发、鉴定测试,光伏电站施工建设、维护、验收,以及高

校科研、教学等,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产品获得

了蚌埠科技局颁发的《高新技术产品认证》证书,为我国户

外光伏电站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079/ 人造纳米金刚石中铁、镁、锰、铜、钙、铝的化学分析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人造纳米金刚石中铁、镁、锰、铜、钙、铝的化学分析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人造纳米金刚石是利用富氧平衡炸药在轰炸过程中

产生的游离碳,控制轰炸过程的温度和压力使之产生5-20纳

米粒径的人造纳米金刚石产品,产品基本是圆球状,表面粗糙

度一般为0.8nm,为方便运输管理,一般加入某种特殊粘合剂

,粘合成微米或者毫米级运输,结构较为松散,比较容易研磨

成原来结构。人造纳米金刚石中主要组成为碳、硅、铁、镁

、锰、铜、钙、铝,其杂质含量随着生产工艺不同而不同,一

般在1-1000ug/g,但Al一般稍微高些,可能能达到10000ug/g

/1079/ 人造纳米金刚石中铁、镁、锰、铜、钙、铝的化学分析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最终产品能达到10ug/g的杂质含量水平。电感耦合等离子

光谱为现代无机分析的先进仪器,拥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

广、多元素同时分析的特点。人造纳米金刚石中的铁、镁、

锰、铜、钙、铝可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一次性进行

分析。而青海省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器的检测机构已

有数十家之众,所以此标准方法有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080/ 投影仪反射器用低膨胀微晶玻璃
投影仪反射器用低膨胀微晶玻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投影仪反射器所选用的材料及性能对整

机的使用寿命、图象显示质量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投影仪

整体价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投影仪通常采用氙灯

作为电光源,反射器的作用首先是将氙灯发射的光调整成为

一个窄的平行光束。其次,尽可能多地将光源发射的光通量

反射到光学系统以得到最大的光输出比,此外还要满足特殊

光源的使用要求。因此,用作发射器的材料必须具备:1)

良好的热稳定性。2)较高的软化温度。3)较高的机械强度

/1080/ 投影仪反射器用低膨胀微晶玻璃

。4)具有良好的表面平整度。早期投影仪通常采用硼硅酸

盐玻璃作为反射器基材,如肖特公司的SUPRAX?。但近年来

,随着显示技术的突飞性进展,对发射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

高,显然硼硅酸盐玻璃已无法适应发射器发展的要求,急需

开发出一类新型的高性能材料。在各类候选材料中,低膨胀

微晶玻璃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性

能而不产生应力,使得该发射器能用于非常高的工作温度。

此外该系统微晶玻璃还具有非常好的成形性能和可加工性能

,其原料分布广、储量多,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反射器材料。

应用行业领域:电子-应用电子效益分析:年产20万只投影

仪用反射器,项目总投资约8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原料系

统、熔制系统、成型系统、热处理系统、镀膜系统等主要生

产工程和辅助生产工程(不包括土建),预计年利润400万

元,投资回收期2年。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1081/ 一种柔性多孔聚吡咯膜、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电极的应用
一种柔性多孔聚吡咯膜、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电极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1.本项目简介本研究拟制备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和低

成本的Pb3O4涂层钛基体金属氧化物电极,与传统的贵金属钛

基体金属氧化物电极相比,其具有低的价格,每平米的Pb3O4

涂层的钛基底电极的价格仅为200-500元/平方米;这种电极

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加速寿命测试的过程中(其使用寿

命略小于RuO2涂层电极,优于现有报道的所有的铅电极;同时

,这种电极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溶解在水中的铅离子的浓度

远小于国家要求的标准。本项目制备的电极在化工、环保、

/1081/ 一种柔性多孔聚吡咯膜、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电极的应用

水电解、水处理、电冶金电镀、金属箔生产、有机电合成、

电渗析、阴极保护等行业中有广泛应用。2.主要的技术指标

1)每平方米的价格小于1000元;2)使用寿命大于100小时;3

)本研究所制备的电极可作为制备导电聚合物的基体电极;4

)采用基体电极可以制备柔性多孔聚吡咯电极。3.技术的创

造性和先进性1)进一步完善DSA电极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基

本理论(固溶体理论、Pb3O4涂层活性衰减机制)。最终,也

为公司开发出一款低成本、高活性、高稳定性、符合环保要

求的DSA电极;2)将所制备的铅电极用于聚吡咯膜的制备,制

备出一种柔性、低成本的多孔聚吡咯膜。4.技术成熟度本项

目处在最后的调试阶段,同时也有少批量的量产。陕西易莱

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也有相关的资金支持,在共

同的努力下本项目正在陕西易莱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业

化。本项目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诸多技术问题,但

完全产业化的可能性依旧非常大。5.应用情况目前,本项目

正在试产阶段。6.获奖情况无。

/1082/ 一种降解脂肪族聚酯回收低聚酯或单体的方法
一种降解脂肪族聚酯回收低聚酯或单体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用固定化脂肪酶降解脂肪族聚酯回收低聚酯或

单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脂肪族聚酯0.1~5g,固

定化脂肪酶0.01~0.5g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10~80ml四氢

呋喃或甲苯和1~5ml蒸馏水,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

4~16h;其次,在上述反应物中加入甲苯和固定化脂肪酶,甲

苯和四氢呋喃、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0~30∶10~80∶1~5ml,

固定化脂肪酶0.01~0.5g,低速搅拌60~120r/min,温度为3

0~80℃、常压下反应20~30h,反应完毕,回收脂肪酶,即得

/1082/ 一种降解脂肪族聚酯回收低聚酯或单体的方法

降解产物,具有操作简单、节约能源、资源循环再利用、回

收成本低的优点。

/1083/ 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磨轮和研磨装置
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磨轮和研磨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在玻璃生产环节中,如果玻璃的两

应用边过于锋利,对后续工艺设备会造成破坏,并对操作人员

的安全产生影响,故须对玻璃的应用边进行处理,通常使用研

磨轮对玻璃进行磨削可达到使用要求。在传统的液晶玻璃基

板研磨机加工过程中,研磨轮与玻璃基板相对运动而对玻璃

基板的边缘部进行研磨,在研磨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和粉末

飞尘,为防止研磨轮和玻璃基板的温度升高而破坏设备和玻

璃制品,研磨机一般连接有冷却水系统,但由于研磨轮加工后

/1083/ 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磨轮和研磨装置

的研磨幅呈梭形,使研磨幅宽度较大,导致局部磨削量过多,

从而使研磨机在对玻璃端缘部研磨时产生的热量不能充分散

去,对玻璃基板的边部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易造成边烧,边烧

比例为2%左右。另因液晶玻璃显示行业内,未对液晶玻璃基

板AB面研磨幅偏差进行管控,导致液晶玻璃基板AB面研磨幅

偏差较大,从而使玻璃边缘处变薄,增加了液晶玻璃基板边部

受外力时破碎的风险。在降低良品率的同时,也给玻璃基板

在后续传送及包装运输过程中带来碎板的隐患,导致客户端

在加工过程中,因研磨不良或液晶玻璃基板AB面研磨幅偏差

出现批量碎板及长时间待机;由于研磨过程产生的热量不能

充分散去,研磨轮一直处于高温作业,缩短了研磨轮的寿命,

增大了生产成本。随着玻璃基板生产线的投入使用,急需通

过改变研磨幅形状有效降低研磨不良,进而降低玻璃制品的

边烧现象,提高玻璃品质,增加玻璃基板受力时的承载强度,

延长研磨设备的使用寿命。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设

计一种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磨轮和研磨装置,该研磨轮的外周

面形成有环形轮槽,所述环形轮槽沿研磨轮径向由内向外设

置有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的径向轮廓线为圆弧形,所述外槽

从所述圆弧形的外端延伸至所述环形轮槽的开口。本项目提

供的研磨轮和包括该研磨轮的研磨装置能够减少液晶玻璃基

板边缘的磨削量。。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技术使用的

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磨轮和研磨装置,充分的考虑了玻璃基板

对研磨幅精度的需求,实现了磨削玻璃基板边沿使其研磨幅

/1083/ 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磨轮和研磨装置

为弓形,传统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磨轮和研磨装置异造成玻璃

基板边烧,且增加了液晶玻璃基板边部受外力时破碎的风险

,影响玻璃品质。本技术使用的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磨轮和研

磨装置,既能够减少降低玻璃制品的边烧现象,提高玻璃品质

,又增加了玻璃基板受力时的承载强度,延长研磨设备的使用

寿命。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课题开发形成

的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磨轮和研磨装置,已较为成熟,并在各产

线上不断使用,为玻璃基板边烧降低,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

此要套控制方法已在公司各线体使用,其开发的研磨轮和研

磨装置,采用安全环保的材料,不仅安全且符合百级、千级洁

净间的使用要求,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安全应用。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研发得到的装置以及系统经应用示范,已

达到目前行业内的高等水平,且使用方便,效率高,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1084/ 海棠盆景的制作与养护研究
海棠盆景的制作与养护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空间的缩

小,盆景以其以小见大的形式,满足了人们在局促的空间内享

受大自然、贴近大自然的愿望,受到人们的青睐。盆景以植

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

中典型、集中地塑造了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

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海棠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是千百

年来人们较为喜爱的一种花卉。研究哪些海棠品种适宜盆景

制作、如何制作、如何对其进行花期调控、如何养护海棠盆

/1084/ 海棠盆景的制作与养护研究

景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必然趋势

。我们通过对海棠品种进行归类分析,筛选出更多适合做盆

景的海棠品种,丰富海棠盆景的材料,总结出实用的海棠盆景

造型技艺,方便盆景爱好者、初学者等学习制作,同时通过研

究海棠品种的养护管理及花期调控技术,在技术上达到对海

棠盆景的花期控制,使其满足不同节日、不同场合及各类人

群用花赏花的需要。技术说明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对海

棠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的各个品种的性状特征通过对海棠

品种的生长概况、株高、冠幅、树冠性状、有无枝刺、叶片

色泽、花、果及抗性和是否适宜盘扎等情况进行调查,选择

更为适宜制作盆景的现代海棠品种。2盆景技艺手法分析盆

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

材料,又可分为观枝、观叶、观果和观花4类,盆景千姿百态

,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

附石、丛林等形式;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运

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

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

、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树(或石)、盆和几架,是盆景艺

术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根据盆景规格

和盆景类型以及盆景的形式选择适宜的几架,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3海棠盆景的花期调控花期调控是要求花在预定时

间开放,花期尽量长,以达到预定的观赏效果。解决了花期调

控问题,也就解决了花卉周年供应问题。本研究意在通过家

/1084/ 海棠盆景的制作与养护研究

庭方便操作的调控方法,通过温度、湿度、生长调节剂的调

控,使海棠在限定的时间内开花,达到欣赏海棠盆景的目的。

/1085/ 循环式生物菌种发酵生产秸秆生态有机肥开发与应用
循环式生物菌种发酵生产秸秆生态有机肥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甘肃省科技厅2018年立项下达的科技型中

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CX5JJ06。项目由甘肃省

昕农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实施,实施年限为2018年12月

—2019年12月。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其中省级科技专项

经费20万元、企业自筹30万元。项目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

1.项目开展循环式生物菌种发酵生产秸秆生态有机肥原料、

功能性微生物、造粒工艺、烘干工艺等关键技术研究,改建

成年产20000吨生产能力的循环式生物菌种发酵生产秸秆生

/1085/ 循环式生物菌种发酵生产秸秆生态有机肥开发与应用

态有机肥生产线1条。2.获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专用

液体冲施肥及制备方法》1件,制定《循环式生物菌种发酵生

产秸秆生态有机肥操作技术规程》1项。3.建立马铃薯、蔬

菜(芹菜、甘蓝等)等作物示范点10个5000亩。4.举办专题

培训班2期(次),培训技术人员15人,合作社社员和种植农

户500人,印发宣传资料1000多份。

/1086/ 1612金属封装表面贴装式晶振研发及产业化
1612金属封装表面贴装式晶振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个人通讯科技的发达,及

智能生活相关需求的增加,占据所有电子用品及设备关键地

位的石英晶振组件正快速地朝小型、薄型与无线应用技术发

展。目前最新最高阶应用领域的石英晶振均掌握在美国及日

本手中,主要的原因即在于该两国掌握了石英晶体振动特性

分析、小型化石英晶振成型技术、高精度组装能力及高强度

高可靠度材料分析与加工技术。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本计

划目标即在于突破这些关键技术,使中国不仅是石英晶振大

/1086/ 1612金属封装表面贴装式晶振研发及产业化

国,且成为石英晶振强国,在最新与最高阶的频率控制领域居

于主导地位,开创通讯、汽车、智能结构与生活等的崭新应

用。3.主要论点与论据:目前市场主流尺寸是3.2x2.5mm,但

已经朝向2.0x1.6mm转换,由此发展趋势,1.6x1.2mm势必成为

下一代新电子产品使用的晶振尺寸。为了抢占此部分市场,

开发一款国际先进水平的1.6x1.2mm微型晶振已迫在眉睫。

为配合封装外壳的微型化,需开发出相应的高精度模具,并改

良陶瓷成分克服封装外壳墙壁变薄后强度不够的问题。晶振

使用的石英芯片尺寸由目前的1.3x1.0mm缩小为1.0x0.7mm,

尺寸缩小约46%,芯片缩小后,晶体受到边界条件的影响加剧

,必须提升工艺精度到±4μm内。通过开发新的圆边技术

克服1.0mm下的芯片阻抗居高不下(高达500Ω以上)的技术

难题。同时进行组装工艺的改良,开发小型化点胶技术,保证

晶振的可靠性。改良组装段工艺,提升频率集中性和电性稳

定性来实现金属封装表面贴装式晶振产业化。4.创见与创新

:(1)建立石英晶体振动分析能力,并整合模拟设计与自行

研发世界最小型化石英晶振所得的特性参数,验证设计能力

;(2)开发国内首创并领先国际之超高速圆边制程,突破小

型化石英晶体加工制程技术之瓶颈;(3)研发添加不同元素

成分的陶瓷材料,以提升陶瓷抗弯曲强度至600MPa;(4)克

服微量银胶加温收缩后,接口强度与导电银粒接合问题。5.

产生效益:(1)发表论文2篇(2)申请并授权专利总数5件

,其中发明专利2件(3)截至到2014年12月地,本项目研发的

/1086/ 1612金属封装表面贴装式晶振研发及产业化

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13,255万元,新增利润430万元,新增税

金64万元,新增利税人民币494万元,创汇2138.5万美元。(

4)社会效益:月产值900万个以上,新增产线1条,新增人力

需求20人。6.历年获奖情况:(1)2007年11月:手机用微

型晶振CellPhoneSMDX’tal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并由科

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颁发了项目证书;(2)2

008年11月:表面贴装微型晶振SEAM3225被评为“国家重点

新产品”,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

商务部、质量监督部联合颁发了证书;(3)2010年获得《浙

江省名牌产品证书》;(4)2013年09月:2016金属封装表面

贴装式晶振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并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

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颁发了项目证书

/1087/ 一种多元混杂再生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
一种多元混杂再生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混杂再生纤维增强再生混凝

土制备方法,该方法用破碎的废旧混凝土作为混凝土的部分

再生粗骨料,并添加废旧轮胎提取的尼龙纤维和子午线钢纤

维,并加入低弹模聚丙烯网状纤维,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

性能,每立方米混凝土中,以100份重量单位计,由以下物质组

成: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21份,细骨料:20份,天然碎石

:25-35份,再生粗骨料:15-25份,尼龙纤维:0.01-0.02份

,子午线钢纤维:0.01-0.02份,聚丙烯三枝抗老化网状纤维

/1087/ 一种多元混杂再生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

:0.01-0.02份,水:9份。该方法制备简单,可以普遍满足常

用中、低标号混凝土的要求,并且能够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性

能,尤其是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

/1088/ 电化学及其联用技术方法的仪器设备化
电化学及其联用技术方法的仪器设备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中主要研发高性能电化学分析系统、电化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及微加工、电化

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嵌入式电化学-光学检测仪器5个系列

的仪器产品。所研制开发的五类系列的仪器产品可满足科研

、环境监测、质检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需求,部分仪器产品填

补国内空白,一些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助于提升该

领域的科研技术水平,并对国内分析仪器行业的发展具有推

动作用,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具体提出的研发项目,在科研和生

/1088/ 电化学及其联用技术方法的仪器设备化

产中普遍需要,适应我国科技和生产发展的市场需求,具有较

大的市场潜力。

/1089/ 紫外光引发模板共聚合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
紫外光引发模板共聚合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现有的制

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为: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改性法

或共聚合法。其中,聚丙烯酰胺阳离子改性法制备的阳离子

聚丙烯酰胺具有产品存储时间短,阳离子度低且阳离子度不

易控制的缺点,而共聚合法则需要对温度进行恒温控制,温度

过低则反应时间变长,温度过高又影响聚合反应的散热,且耗

能,并且合成的产品其阳离子在分子链上无规则分布,电荷分

散,应用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其阳离子性作用。因此,本成果中

/1089/ 紫外光引发模板共聚合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

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引发模板共聚的方法来制备阳离子聚丙烯

酰胺,其实现过程如下:(1)在反应装置中依次加入去离子

水、阴离子聚合物、阳离子单体和丙烯酰胺单体搅拌均匀至

完全溶解形成单体水溶液,其中去离子水作为溶剂,阴离子聚

合物作为模板,计阳离子单体和丙烯酰胺单体为总单体;反应

体系中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0%-50%,阳离子单体占总单体质量

的5%-80%,丙烯酰胺单体占总单体质量的20%-95%,阴离子聚

合物与阳离子单体的摩尔比为2:1-1:10;(2)在上述单体水

溶液中,加入占总单体质量0.05%~2%的尿素作为增溶剂,再

加入无机酸和无机碱将单体水溶液的pH值调节为2.5-7,向反

应装置充入高纯氮排除反应装置中的空气,再向单体水溶液

中加入占总单体质量0.05%~1%的引发剂,然后继续向反应装

置充入高纯氮,将反应装置中的空气完全排除后,将反应装置

密封;(3)在室内温度环境下,将第二步中密封后的反应装

置放入紫外光反应装置中,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引发聚合,1

0min~100min后取出,静置熟化1小时以上,制得胶状阳离子

聚丙烯酰胺;(4)将第三步得到的胶状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制

成颗粒状,搅拌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调节使pH<2,再多次加

无水乙醇提纯、洗涤精制,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后研磨,即得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粉末。与传统的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

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

和模板共聚合法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

该方法合成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度高,且阳离子电荷

/1089/ 紫外光引发模板共聚合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

分布集中,易控制;另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经过去除模板,提

纯后,产品的纯度和分子量都较高,同时合成的阳离子聚丙烯

酰胺产品具有较长的储存时间;(2)该合成方法不需要对温

度进行控制,在室温下就可以聚合反应,因此避免了由于温度

过高或过低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不但简单节能,而且制备过程

容易控制;(3)采用了紫外光照射引发聚合和水溶性偶氮引

发剂,因此聚合反应时间更短,效率更高;(4)原材料均为市

售材料,价格低廉,选取方便,可直接购买,因此,由该方法制

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由于阳离子基团分布集中,阳离子度

和分子量高、纯度高、无毒无害等优点,能够广泛应用于给

水与污水处理行业中。

/1090/ 3D打印骨关节修复重建创新技术体系
3D打印骨关节修复重建创新技术体系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作为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关节在传导载荷、维系

运动、缓冲应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随着老龄化、

运动及交通事故损伤、股骨头坏死、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逐

年升高,我国新发关节损伤超20万人/年,骨性关节炎(OA)

总患病数更高达1.2亿,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已成为致残的主

要原因之一。由于关节复杂的解剖、力学、生理/病理特点

,传统的病情分析与手术计划、标准化工具、修复材料、医

疗器械难以精确重建关节疾病达到个性化精准诊疗,导致复

/1090/ 3D打印骨关节修复重建创新技术体系

杂关节疾病的远期疗效不理想。本项目组开展了数字关节外

科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系列研究,成功建立了3D打印骨

关节修复重建创新技术体系,破解了复杂骨关节疾病的个性

化精准诊疗难题。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内容如

下:(1)围绕常规三维CT、MR影像对难以1:1直观还原复杂

骨关节疾病的病理解剖问题,系统性提出通过系统优化CAD设

计、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FDM-3DP)技术构建骨骼原型,并

应用于复杂关节周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THA)/全膝关

节置换(TKA)的解剖测量、全股骨置换、全肱骨置换的解

剖测量,实现了复杂关节疾病的术前精确诊断与测量。(2)

围绕常规器械难以精准引导复杂关节手术操作定位的难题,

创新采用基于CT/MR融合影像数据CAD设计、有限元力学计算

的手术设计,并采用光固化成型3D打印技术(SLA-3DP)构建

手术导板,系统性研发了TKA截骨槽/定位针手术导板、伴骨

畸形TKA截骨导板、THA髋臼中心点导板、髋臼骨折导板,实

现了关节外科手术的个性化、精准化。(3)围绕关节骨、

软骨组织修复难题,系统解析了阵列式微流控3D打印技术(

AMF-3DP)构建多孔骨/软骨生物材料支架组成、微结构、微

环境的关键调控因子,发现了3D打印多孔支架在体骨髓血浸

没生理环境下,骨髓血基质(Marrowclot,MC)动态演化、调

控组织再生的规律,形成了多孔关节修复重建假体高性能组

织长入的技术体系,为3D打印个性化假体的优化制备提供了

理论与实验支撑。(4)围绕常规假体无法实现复杂关节组

/1090/ 3D打印骨关节修复重建创新技术体系

织结构性缺损的精准治疗难题,系统性提出基于计算机辅助

设计(CAD)、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FE)理论计

算、3D打印多孔支架理化特性-生物学性能调控等系列研究

结果,采用电子束熔融3D打印技术(EBM-3DP)构建个性化人

工关节假体,并创新设计了反肩肿瘤假体等系列个性化定制

3D打印假体,解决了面向复杂病理环境(肿瘤、感染、创伤

、畸形)的大块异形关节组织缺损修复、重建难题。本项目

成果在多个方面改变了复杂关节创伤、肿瘤、畸形等疾病的

基本诊疗理论与方法,多次获邀在国际数字医学大会、中华

医学会全国骨科学年会、中华医学会全国数字医学学术年会

北美骨科年会等进行大会特邀交流。系列成果累计发表SCI

文章50篇(包括AFM、BM、SA等一区期刊,最高影响因子15.

621分),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项目组作为副主编单位

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数字医学概论》

,并参与我国《3D打印矫形器设计、制造、使用标准与全流

程监管的专家共识》、《3D打印骨科手术导板技术标准专家

共识》的制定。近10年来,本项目成果在30余家单位推广,应

用上述设计方法、手术技术,累计临床应用达3000例以上,获

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091/ 热稳定性β-果糖基转移酶工程菌株构建及工业化循环合成低聚果糖生产工艺
热稳定性β-果糖基转移酶工程菌株构建及工业化循环合成低聚果糖生产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为自选。低聚果糖是果

糖基经β-2,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功能性低聚糖。目前,依靠果

糖基转移酶生产低聚果糖的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是液体深层

发酵法,主要对几种真菌菌株进行摇瓶实验,利用酶制剂进行

分批生产;二是利用固定化酶或细胞进行连续生产。当前提

高FOS产量的策略主要集中于生产工艺的开发,基因工程方法

尚未应用于工业菌株以提高FOS的生产水平。通过从自然界

中筛选菌株、使用基因工程等手段改造、构建合适的工程菌

/1091/ 热稳定性β-果糖基转移酶工程菌株构建及工业化循环合成低聚果糖生产工艺

株,快速检测和筛选出能表达相应适用于低聚果糖产业化生

产的酶,是低聚果糖现代化产业化生产的要求。(2)技术原

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原始菌株黑曲霉

ATCC20611,经转化筛选得到工程菌黑曲霉,将其应用于低聚

果糖生产。结果表明其表达的β-果糖基转移酶能在50℃反应

30h后仍保持原活性的91.2%;且菌株循环利用六轮(5h/轮)

时,每轮的产物低聚果糖含量均高于55%。改造后的β-果糖基

转移酶在酶活力保持和低聚果糖生产率上均高于亲株,可以

免固定化和免重复培养,将其循环应用于低聚果糖的连续生

产,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大批量的生产。基因工程转化之

后,可以通过平板显色方法实现对转化菌株合成低聚果糖能

力的快速检测。这种方法即简单高效又成本低廉,具有极大

产业应用价值。依据GB/T23528-2009对本项目产成品低聚果

糖55糖浆做出检测,其中,产品均为淡黄色或无色,呈透明粘

稠状液体,具有低聚果糖浆特有的香气,且甜味柔和清爽,闻

起来并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符合国标的感官指标要

求;同时产品在干物质、pH值、低聚果糖总含量、电导灰分

、色度及透光率等各个理化指标上也均符合国标要求;在微

生物指标当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量、酵母菌及霉菌数

量也均符合国标要求。(3)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本项目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黑曲霉ATCC20611,工程菌F4V1-11生产的

β-果糖基转移酶在50℃下30h仍能保持原始活性的91.2%。并

且该酶能被回收再利用于FOS合成。该策略结合了游离酶和

/1091/ 热稳定性β-果糖基转移酶工程菌株构建及工业化循环合成低聚果糖生产工艺

固定酶的优点。它不仅可以在高温条件下稳定地生产FOS,而

且可以避免任何固定化步骤或重复培养,为高效、低成本连

续生产FOS提供了新的策略。且在本项目中,对于高产酶菌株

的快速判定评估也对黑曲霉菌株的优化做出了很大贡献。这

种检测方法巧妙地将低聚果糖合成过程产生葡萄糖和酶法快

速检测葡萄糖两方面结合,实现了在以蔗糖为唯一碳源的固

体培养基上利用菌落产红色晕圈大小的不同进行低聚果糖合

成菌株能力高低的比较,解决了现有检测技术中费时、工作

量大、成本高的缺陷。其具有较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尤其

是在工业用低聚果糖生产菌株的选育方面,极大的缩短了高

产低聚果糖丝状真菌的筛选进程,推动低聚果糖的工业化生

产。(4)技术的适用范围本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低聚果

糖工业化生产应用和实施。目前随着国家对功能糖的大力推

广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从

源头(产酶菌株)去提高低聚果糖的生产产量是推动功能糖

行业迅速发展,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项目实施期间取

得了显著成果,未来也将应用于低聚果糖的产业化生产,有效

去解决酶制剂难以多次利用、成本高浪费严重等问题,为今

后低聚果糖酶制剂的多次循环利用打下了基础。(5)作用

意义本项目技术为自主研发的新技术,通过对β-果糖基转移

酶生产菌株进行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使其产酶的酶活力及耐

高温特性增强,最终实现酶制剂的可循环利用;同时通过平板

/1091/ 热稳定性β-果糖基转移酶工程菌株构建及工业化循环合成低聚果糖生产工艺

显色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产酶能力大小的鉴别,简便易行的

同时又能对大批量的生产菌株进行筛选,获取优良菌种,节省

了大量生产成本。1)经济效益该项目的投产,充分利用了生

产资源,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当地经济

产业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等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

社会意义本项目的实施可促进我国低聚果糖产业的发展。符

合国家当前提倡的循环经济发展,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项目的实施推进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进程,为行业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这一项目的开发,将产生显著

的社会效益。(6)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1、经过科研攻关

,可循环利用的β-果糖基转移酶生产菌株的构建技术已基本

成熟,中试放大实验表明,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良好。目

前正在推进其工业化生产,现在还存在的问题是:产酶菌株

的生产条件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需

要做到进一步的提高。2、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在现有工艺的

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各种生产条件,降低能耗的同时节约生产

成本;同时促进该项目尽快实现工业化生产,以创造更大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92/ 40"玛奥提
40"玛奥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杭州大立过滤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40’玛奥提”

首先通过进水箱与净化设备连接,汇流板下端的出水口与净

化设备连接,通过打开球阀使得水进入进水箱中,并且可通过

球阀调节进入进水箱中的水流量,水进入进水箱后可按下控

制阀,使得进水箱中的水进入活性炭滤网中,通过微孔滤膜将

水中的杂质等物过滤掉,再通过活性炭将水中的离子和异味

全部吸附在活性炭中,过滤后的水通过水管进入汇流板中,再

由汇流板的出水口将过滤后的水排出,该滤芯是通过若干个

/1092/ 40"玛奥提

活性滤网同时过滤,从而可增加过滤速度,实现了大流量过滤

,并且该滤芯可通过控制阀打开和关闭以及进水箱的水流量

来调节活性炭滤网的使用数量,该滤芯结构简单,功能强大,

通过多个活性炭滤网实现大流量过滤,并且可准确控制过滤

流量大小,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该生产工艺特点是:1、通

过活性炭将水中的离子和异味全部吸附在活性炭中,过滤后

的水通过水管进入汇流板中,再由汇流板的出水口将过滤后

的水排出,该滤芯是通过若干个活性滤网同时过滤,从而可增

加过滤速度,实现了大流量过滤,并且该滤芯可通过控制阀打

开和关闭以及进水箱的水流量来调节活性炭滤网的使用数量

,该滤芯结构简单,功能强大。2、通过滤芯体的外侧设有外

支撑筒、内侧设有内支撑筒,滤芯的结构强度较高,能抵抗大

流量液体的冲击,加工简单和成本低廉。3、采用线割电机调

速器开启第一切割电机和第二切割电机同时运行,第一加热

丝和第二加热丝开始上下运动,并可通过切割电机调速器调

整第一切电机和第二切割电机的转速,从而达到调整第一加

热丝和第二加热丝上下运动速度到合实的状态。该生产工艺

条件生产的40’玛奥提是可行的,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强大

等特点。产品经用户试用,反映良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产品经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检测,符合AP

(2004)5、(EU)NO/2011(2011年1月14日)及其修正案

标准要求。经用户试用,反映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

/1093/ 利用铁磁材料表面杂散磁场信号监测疲劳损伤的方法
利用铁磁材料表面杂散磁场信号监测疲劳损伤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利用铁磁材料表面杂散磁场信号监测疲劳损伤的方

法属于磁性无损检测领域。铁磁构件早期服役阶段不会出现

可测量的应变,难以评价损伤程度。本发明制作和被测构件

材质、热处理状态相同的光滑板状标准疲劳试件,经高温退

磁,获得纯净的初始磁状态,施加恒幅拉拉疲劳载荷,对应

预定循环次数,卸载检测试件表面各检测线杂散磁场法向分

量,提取不同循环磁曲线斜率值Ks,确定临界斜率值Ksc,

建立疲劳裂纹萌生前斜率Ks与疲劳循环次数N的映射关系式

/1093/ 利用铁磁材料表面杂散磁场信号监测疲劳损伤的方法

。按相同提离值检测被测构件,将所测得的磁曲线斜率值K

s与临界斜率值Ksc对比,确定疲劳损伤程度。本发明操作简

便,检测结果准确,可在卸载状态下实现动态监铁磁构件的

早期疲劳损伤程度。200710175255.1

/1094/ 优质小米系列保健速溶营养粉加工关键技术
优质小米系列保健速溶营养粉加工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以小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处理,改

变小米粉的物化性质,制备得到具有良好速溶性的小米粉,并

根据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开发出适于产后妇女、婴幼

儿、老年三高、普通人群等不同人群食用的速溶型小米营养

粉,产品在90℃以上温度冲调,其溶解性达到90%以上,无明显

结块发生,实现了即冲即溶的效果。本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最

大程度的保留了小米中的营养成分,且无任何添加剂的使用

,属于绿色产品加工。本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能够产生良好的

/1094/ 优质小米系列保健速溶营养粉加工关键技术

经济和社会效益。

/1095/ 一种取向电工钢氮含量的精确控制方法
一种取向电工钢氮含量的精确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国内生产取向电工钢的国有企业有武钢、宝钢

、首钢、鞍钢,另外,还有十多家民企生产取向电工钢,如广

东、浙江、福建、湖北、江苏等地一批民营工厂也在生产取

向电工钢。但是,民营企业没有炼钢、热轧生产能力,原料需

要从大型国企钢厂购买,而生产取向硅钢的国企除首钢销售

少量取向电工钢原料外,其他三家国企不对外销售取向硅钢

原料。新钢公司具有生产取向硅钢原料的炼钢、热轧条件,

为了提高新钢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品种效益,优化公司产

/1095/ 一种取向电工钢氮含量的精确控制方法

品结构,并且,为了落实公司十三五规划“开发高磁感取向电

工钢(Hi-B)项目”进行基础技术储备,开展普通取向电工

钢(CGO)热轧原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从2014年9月首次接到普通取向硅钢XG120QR牌号的订

单开始研发,本项目开发出来的专利技术逐步运用到了XG13

0QR和高磁感取向电工钢XG100HD等牌号的冶炼上,技术日臻

成熟,N含量合格率达到了99%以上,形成了批量生产取向硅钢

的能力。本项目的实施开发的CGO取向电工钢热轧基料,解决

了民企对CGO取向电工钢产品原料的需求,也为国家电网改造

间接提供了电器资源,使以电工钢为原材料电力机械自身消

耗的电能大大降低,动力增大,不仅可以节约电能,还可以节

约钢材的使用量。同时也将促进我国高效电机、压缩机和变

压器等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

发展前景。

/1096/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OrD表达的研究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OrD表达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本研究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

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做抗生素敏感试验,进行临床耐药

性监测分析。2.根据SantiagoHerández-Allés使

用的超声物理破碎法制备细菌的外膜蛋白。3.使用十二烷基

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sulfate-pol

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离细菌外膜

蛋白,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图谱及OprD蛋白的表达水

平。4.使用PromgaRNA试剂盒提取细菌总RNA。5.使用TaKaR

/1096/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OrD表达的研究

aDNA酶(RNaseFree)处理细菌总RNA,以消除基因组DNA对实

验结果的影响。6.使用PromgaRT试剂盒对细菌总RNA进行逆

转录。7.荧光实时定量PCR:根据铜绿假单孢菌oprD基因的

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进行荧光实时定量PCR。为校正原料数

量的差异,选用铜绿假单孢菌实验室菌株PAO1的核糖体基因

(rpsL基因)作为参照进行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使用目

的基因(oprD)与参照基因(rpsL)表达的比率(oprD/rp

sL)表示。

/1097/ 艾丽卿皮肤黏膜消毒液
艾丽卿皮肤黏膜消毒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艾丽卿皮肤黏膜消毒液”项目由成都顺发消洗科

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立项。本项目旨在通过消毒液制配

技术的创新,使用理念的扩大及生产工艺的优化,解决以下技

术问题:通过使用单链和双链季铵盐杀菌成分复配消毒液的

方式替代单一杀菌成分的消毒剂,使各种消毒液的效力得以

协同增效,增强了杀菌效果及作用范围,降低其用量和成本,

减小消毒剂副作用,使产品的安全性得以提高;通过合理的溶

媒选择,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杀菌效率;通过使用进乳化及澄

/1097/ 艾丽卿皮肤黏膜消毒液

清工艺改进产品视觉效果由乳白色或胶状物再或絮状物变为

透明的液体,满足消费者心理,提高感官舒适度。本产品是以

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C22H48BrN)和苯扎溴铵(C20H40Br

N)为主要杀菌成分,辅以三氯羟基二苯醚、聚乙二醇(HOC

H2(CH2OCH2)nCH2OH)、丙三醇(C3H8O3)、土温80、薄

荷脑、龙脑、医用乙醇等制成的皮肤粘膜消毒液。该项目主

要创新点:(1)将杀菌、消毒、杀精一体化,扩大产品使用

范围,可有效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球

菌、艾滋病毒等起到杀灭作用,达到严格的消毒要求。(2)

采用复合消毒剂制配技术,使各种单一消毒液作用得以互补

,增强了杀菌效果,从而使复合产品更经济、更有效;使各种

消毒液的效力得以协同增效,从而减低其用量和成本;消毒液

功能增加,剂用量便减少,从而减少了它的副作用,使产品的

安全性得以提高。(3)采用乳化及澄清工艺,增加产品感官

效果,使原本混溶形成的乳白色液体,形成了透明的液体,符

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需求。本项目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试验菌株药物浓度作用时间(min)杀灭对数值金黄色葡萄

球菌(ATCC6538)原液3.0≥4.00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

)原液3.0≥4.00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原液3.0≥4.00皮

肤表面自然菌原液3.0≥1.00艾滋病病毒10倍原液3.0≥4.00本

品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mg/kg;对家兔皮肤无刺激

性;对家兔眼睛无刺激性;对家兔阴道粘膜无刺激性。

/1098/ 高营养葡萄籽油生产技术
高营养葡萄籽油生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高营养葡萄籽油生产技术”是

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申报的太原市科技局科技项目课题。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超临界CO2萃

取技术生产高营养葡萄籽油,使用CO2作为萃取介质,有效

地保留了葡萄籽中的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产品无溶剂残留

、无污染,绿色环保。高营养葡萄籽油精炼油性能指标为:

酸值3mgKOH/100g;过氧化值3g/100g;亚麻酸71.59g/100g

;维生素E63.9mg/100g。3.技术创造性及先进性本项目的关

/1098/ 高营养葡萄籽油生产技术

键技术及创新点在于采用先进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综合

精炼技术相结合。(1)萃取温度低,保护了油中的热敏性营

养成分,无任何溶剂残留,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洁净生产工

艺。(2)较好地提取了葡萄籽中的维生素E。(3)采用综合精

炼技术,有效地降低了葡萄籽油中的酸值、过氧化值、含皂

量。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高营养葡萄籽油

生产技术通过小试,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其数据为中试生

产提供可靠的产数。项目采用的技术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无任何污染,是清洁环保的生产方法。葡萄籽油产品广泛

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范围。5.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完成研究

的同时,不仅仅是以获取最佳工艺参数为目的,而是为生产

提供最适技术参数,主要体现在萃取成本方面,下一步需在

生产中进行检验和修正。6.历年获奖情况无。

/1099/ 瓷砖胶粉状物混合成套生产自动控制装置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瓷砖胶粉状物混合成套生产自动控制装置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城市化导致地产业的高速发

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材料的美观程度

及功能性要求逐渐提升。为满足市场需求,瓷砖技术不断更

新、品质不断提高、花色不断创新,向着艺术化、精致化、

仿物化发展,从陶砖,到釉面砖、通体砖、仿古砖,再到目前

的玻化砖、微晶石、全抛釉、薄板,瓷砖的吸水率越来越低

,瓷砖的背面越来越密实光滑,粘结难度增大。瓷砖产量的增

加以及新品种(大尺寸和低吸水率)的出现,都对瓷砖胶粉

/1099/ 瓷砖胶粉状物混合成套生产自动控制装置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状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瓷砖胶粉状物的应用创造了良好

的发展机遇。瓷砖胶粉状物是随着建筑瓷砖的发展应运而生

的一种无毒、无臭、无污染的环保产品,在美化建筑物、改

进建筑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的使用在国内外瓷

砖铺贴工程中。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环保型瓷砖胶

粉状物配方改进,探究不同矿物掺合料的瓷砖背胶在不同环

境因素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规律,解析不同矿物掺合料对瓷砖

背胶及瓷砖背胶与本项目研发瓷砖胶粉状物界面的作用机理

,并确定耐候性能最优的瓷砖背胶,可为生产企业配制出高性

能耐候性瓷砖背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二)环保型瓷砖

胶粉状物自动化生产线:原料仓、配料输送机、计量称、加

量斗、斗式提升机、待料仓、三轴高效混合机、成品仓,包

装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单位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

均可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装置开关,实时监控生态瓷砖胶粉

状物生产过程,调解生产机械使用的参数。生产线运行过程

中产生的生产记录均被记录在生产线后台管理系统中,方便

生产线系统管理员管理设备。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经茂

名市机电学会和评价委员会鉴定,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建议在行业内推广应用。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

安全性;瓷砖胶粉状物生产自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

目可推广到广大瓷砖胶粉状物生产企业,让其在企业的生产

配套流程中发挥自动化控制的作用,满足企业对现有生产线

的智能化,环保化改造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本项目完成后

/1099/ 瓷砖胶粉状物混合成套生产自动控制装置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为本企业升级现有生产线,产品良品率

增加20%,人工费用节省40%,材料费用节省10%以上,每年新增

工业产值30%,达到3500万。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未发现

技术上的以及其他问题。

/1100/ 营养型天然食品防腐剂聚-ε-L-赖氨酸(ε-PLL)的研究
营养型天然食品防腐剂聚-ε-L-赖氨酸(ε-PLL)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聚-ε-赖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利用亚甲基蓝平板

初筛,利用甲基橙能够与ε-PLL产生沉淀反应原理进行摇瓶

复筛,从土壤中筛选了一株ε-PLL高产菌株,经过形态观察

、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

株为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lus)。通过UV诱变和

DES诱变两种方法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选育,得到了一株ε-

PLL高产稳定菌株。2、聚-ε-赖氨酸的初步表征Streptomyc

esalbulus发酵纯化样品经水解后,薄层层析出现一个斑点

/1100/ 营养型天然食品防腐剂聚-ε-L-赖氨酸(ε-PLL)的研究

,与赖氨酸相同,说明其由赖氨酸聚合而成;紫外扫描说明

赖氨酸聚合的酰胺键与一般的酰胺键的最大吸收峰不同。高

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图与日本制备的ε-PLL的谱图一致,

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因此初步判断,实验室制备

的样品可确定为ε-PLL。3、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利用两个正交

实验分别对白色链霉菌发酵生产ε-PLL培养基中的碳氮源和

无机盐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对Streptomycesalbul

us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4、发酵罐扩大实验在5L自动发酵

罐中,通过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对Strepomycesalbu

lus生物合成ε-PLL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分批补料发酵中,采

用pH控制策略,当糖浓度在10g/L以下,补加葡萄糖和硫酸

铵,细胞产物得率和ε-PLL产物得率都最高,ε-PLL产量提高

到16.81g/L。5、ε-PLL提取工艺研究探讨并分析了从发酵液

中提取ε-PLL的工艺流程,着重研究了利用离子交换剂从发

酵液中提取ε-PLL的工艺。实验证明使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

树脂D152提取ε-PLL是可行的。平均提取得率为82﹪,离子交

换后产品纯度达到了80﹪以上。6、ε-PLL稳定性研究利用高

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ε-PLL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将为ε-PLL在

食品中的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依据。7、ε-PLL应用研究ε-P

LL对于部分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霉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菌作用可通过与甘氨酸、醋酸

等复配而得到加强。ε-PLL可用于米饭和牛奶的防腐,防腐

作用也可通过与甘氨酸、醋酸等复配而得到加强。该项目在

/1100/ 营养型天然食品防腐剂聚-ε-L-赖氨酸(ε-PLL)的研究

食品、医药、环境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食

品领域,在大力提倡食品安全的今天,营养型天然食品添加

剂将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01/ 易溶姜油微胶囊
易溶姜油微胶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系我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的一项产

品。本项目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姜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姜油有效成分含量,以提取率和有效成分的含量确定最

佳的提取工艺,然后选择合适的壁材、芯壁材比、乳化剂等

进行包埋,最后喷雾干燥得易溶姜油微胶囊。本产品能够实

现冷水中快速溶解,溶解度大于90%,溶解后状态稳定,姜油的

包埋率大于85%,电镜扫描显示微胶囊效果好。优化了产品的

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粉末姜油微胶囊产品的冷

/1101/ 易溶姜油微胶囊

水快速易溶。应用时能迅速分散到凉拌的菜肴、速食面制品

馅料等加香产品中,姜风味迅速体现,应用效果良好。

/1102/ 罗汉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甜甙合成的研究
罗汉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甜甙合成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于2011年度的广西自

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罗汉果是主产于广西桂林的一种药食

两用植物,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罗汉果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罗汉果含有包括甜甙在内的多种有效

成分,目前对罗汉果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甜甙上。但罗

汉果甜甙开发中存在生产成本较高、市场售价高等问题,限

制其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由于内生真菌在与宿主植物长期

协同进化过程中,获得宿主植物通过遗传信息传递而形成的

/1102/ 罗汉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甜甙合成的研究

特定代谢途径,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成分

。2.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产甜甙内生真菌的筛选分离、液体

深层发酵,借助于罗汉果甜甙已有成熟的分离、提取、纯化

方法,建立起罗汉果内生真菌产甜甙的发酵和提取工艺。开

展本项目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罗汉果甜甙产业化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是一种以其它途径获得罗汉果甜甙Ⅴ很好的尝试和

非常有潜力的解决之道。3.主要论点与论据(1)从罗汉果

植株的叶部等部位筛选分离到15株内生真菌菌株。(2)借

助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分析技术筛选分离到2株能够

产甜甙Ⅴ的内生真菌菌株(编号为LHG-F5和LHG-L4),对这2

株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二者分属于当归间座壳菌(Diapo

rtheangelicae)、腐皮镰刀菌(Fusariumsolani))。(

3)优化了LHG-F5产甜甙Ⅴ的发酵条件,即在马铃薯液体发酵

培养基基础上,以10g/L葡萄糖为碳源,添加2.5g/L的硫酸铵

,培养基初始pH值为7,培养基装液量为150mL,发酵时间为5天

,发酵温度为28℃,在此条件下甜甙Ⅴ的产量最高可达7.156m

g/L发酵液,是优化前甜甙Ⅴ产量的1.87倍。4.创见与创新借

助HPLC、HPLC-MS筛选分离到2株产甜甙Ⅴ的内生真菌菌株并

建立起它们液体发酵产物-甜甙Ⅴ的发酵提纯工艺。以此证实

了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的协同进化和内共生理论,国内外尚

未见相关的文献报道。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由于本

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还不能马上产生经济效益;但取得了

一批理论成果,公开发表了6篇国内核心刊物学术论文,为国

/1102/ 罗汉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甜甙合成的研究

家培养了3名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未能从内生真菌发酵

液中分离提取到葡萄糖基转移酶(内生真菌可能有不一样的

甜甙Ⅴ合成机制),内生真菌产甜甙Ⅴ的机理研究未能如期完

成。

/1103/ 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凝胶型)
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凝胶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凝胶型)使用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纳米银微粉作为核心材料,适用于各种妇女阴道炎

及宫颈炎的治疗。产品突破了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体的传统

概念,是一种安全环保的非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杀菌消毒

且维护阴道正常菌群及酸碱平衡的特点,兼具润滑和修复的

作用。当纳米银抗菌凝胶进入阴道后,均匀分布于阴道粘膜

及宫颈口上,有效杀灭致病微生物,润滑阴道,发挥抗感染

和修复的功效。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凝胶型)使用方便

/1103/ 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凝胶型)

,具有以下特点:1、高科技纳米技术清华大学通过扫描电

镜观察到的纳米级颗粒,呈弥散分布,粒径大致在25nm左右

,是真正的纳米银微粒。2、广谱、高效、速效经北大临床

药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权威机构检测,该品对白念

珠菌、淋球菌、支原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

原体有较强的杀灭或抑制作用。3、无耐药性北大临床药理

所对纳米银微粉的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纳米银

微粉对300多株致病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其中部分致病

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4、安全无刺激中国药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对该品主要成份纳米银微粉进行了皮肤过敏,皮肤

、粘膜刺激等实验,结果表明对人体无毒性,对皮肤、粘膜

无刺激。5、不受使用部位酸碱度的影响根据北大临床药理

所进行的纳米银微粉抗菌活性实验结果,pH5.0~9.0时,纳

米银微粉的抗菌效力不受pH值的影响。该公司以纳米技术开

发的纳米银抗菌凝胶开创了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在抗感染领

域应用的先河,而且建起了十吨级规模的纳米银抗菌原料生

产线,工艺稳定可靠,其纳米银微粉生产核心技术和系列产

品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专利以及PCT的保护,

针对纳米银系列产品的开发也使其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1104/ 高性硅火灾高温下爆裂的热—湿—气—力学数值模拟
高性硅火灾高温下爆裂的热—湿—气—力学数值模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对高温(极高温)下混凝土中化学—热—湿—气—

力学(CTHM)耦合过程分析提出了一个多孔多相介质的非混

溶—混溶两级数学模型。混凝土被模型化为孔隙中充填了两

不混溶孔隙流体、在不混溶—混溶两个级别上的气相与液相

混合体的非饱和变形、(化学)反应多孔介质。模型包含了

高温下混凝土基质的脱水与脱盐(相变)过程,以及基质成

份随孔隙水流动的传输过程,计及了它们对材料损伤与材料

强度退化的化学效应。可模拟和再现随热脱粘与热损伤发展

/1104/ 高性硅火灾高温下爆裂的热—湿—气—力学数值模拟

而导致的化学软化现象。数学模型基于控制干空气、湿份及

基质溶解物的质量守恒、混凝土混合体的动量守恒和焙(能

量)守恒的耦合偏微分方程组。给出了模型的控制方程、状

态方程与所采用的本构定律。发展了一个混凝土CTHM耦合本

构模型。计及了孔隙水中化学物质对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考虑了温度对化学物质传输机制的影响。导出了混凝土中

CTHM耦合模型的非线性有限元求解过程的混合弱形式,发展

了相应数值分析过程和混合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火灾和热

辐射等热荷载作用下的CTHM耦合行为,并分析所发生的以爆

裂为特征的破坏现象。数值结果例题显示所发展的数学模型

和数值方法在重现高温下混凝土中CTHM耦合行为的有效性。

/1105/ 来一爆香脆饼干系列开发与应用
来一爆香脆饼干系列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焙烤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嘉士利牌来一爆香脆饼干是我公司新推出产品,科

研技术开发人员根据市场调查及广大客户提供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市场需求情况,利用我公司现有先进的饼干生产设备

加以改良并结合创新的工艺技术,研发出一种以马铃薯粉生

产的非油炸休闲食品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休闲食品的

配方用料配比为小麦粉和马铃薯粉混合物50~60﹪、植物油

5~10﹪、白砂糖5~10﹪、胡麻8~12﹪、膨松剂1~2﹪、香料

0.3~0.5﹪、表面喷油15﹪、表面撒调味料8~10﹪以及水等工

/1105/ 来一爆香脆饼干系列开发与应用

序制造而成,于2010年06月成功研制并顺利投产。该产品在

研制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各种原辅料的特性,采用新材料

、新工艺、新技术,在新工艺、新技术与先进的生产设备良

好地配合下,经反复试验而成功。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马铃

薯淀粉、胡麻等新型原材料组成配方,利用饼干生产线,通

过面团调制、辊切成型、烘烤、喷油、表面撒调味料等工艺

制成的一种烘烤类休闲食品;休闲食品口感硬脆,形状鼓起

,加上胡麻特殊口味和表面撒的调味料,使口感尤为突出;

胡麻含可溶性植物纤维素,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经常食

用胡麻,可以降低便秘、肥胖、心脏病等发病率,有利于人

们的身体健康;本发明具有易成型、观感好、口感好、满足

人们对改变马铃薯口味要求的特点,且它对马铃薯的品质和

种类要求不高,能充分利用马铃薯,不会造成浪费,广泛推

广到人们的休闲食品中。产品自投放市场后,以其品质优良

、口感香脆可口,加上包装精美大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

爱,销量节节攀升,销售市场逐渐拓阔,创造了显著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品经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

,各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符合GB/T20980-2007、GB710

0标准要求,有些指标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1106/ 紫花芸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其降糖作用研究
紫花芸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其降糖作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验研究紫花芸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

然后通过观察其对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血脂、血清胰岛

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胰岛β细胞数量等影响进行了深入

研究,以期探讨紫花芸豆的降血糖功能和作用机制,为把紫花

芸豆开发为治疗糖尿病的天然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初步建立

在实验室内用膜分离法提取紫花芸豆胰蛋白酶抑制剂蛋白粗

提物。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扩大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的用途以及

开发中药新制剂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将紫花芸豆胰蛋白

/1106/ 紫花芸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其降糖作用研究

酶抑制剂用于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糖尿病的治疗,并初步探讨

了其对糖尿病治疗机制的研究。当pH值为7.5时紫花芸豆胰

蛋白酶抑制剂的提取率高。加热75℃下紫花芸豆胰蛋白酶抑

制剂的活性回收率和纯化倍数最高。紫花芸豆胰蛋白酶抑制

剂可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血糖升高,同时降低TC,但对HDL-C

和TG的效果不明显。

/1107/ 蛹虫草黄豆及蛹虫草花生的制备及其应用
蛹虫草黄豆及蛹虫草花生的制备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310151228.6
专利授权日期
2014-09-10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107/ 蛹虫草黄豆及蛹虫草花生的制备及其应用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310150267.4
专利授权日期
2014-03-26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107/ 蛹虫草黄豆及蛹虫草花生的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详情

  虫草菌素的特殊医疗保健功能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

的高度重视,已有不少以虫草素为主的保健品、保健食品、

化妆品、药品投放市场。目前,以蛹虫草真菌对黄豆或花生

进行生物转化,即在黄豆或花生固体发酵中产生虫草菌素的

研究,在国内外未见报道。该项目采用菌酶协同作用以及使

用添加昆虫功效成分的方式改良液体培养基成分,在蛹虫草

黄豆或蛹虫草花生固体发酵过程中提高虫草菌素含量,制备

高含量虫草菌素的蛹虫草黄豆或蛹虫草花生,并提供系列加

工技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时,如果通过黄豆或花

生的蛹虫草生物转化及其系列加工产品的途径摄取虫草菌素

等功效成分,对提高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前景十分广

阔。

/1108/ 替代对照品法研究当归系列品种质量标准
替代对照品法研究当归系列品种质量标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立项背景当归是甘肃省的道地药材,我省企业也

有很多含当归药材的成方制剂与提取物,包括生化丸、当归

腹痛宁滴丸、以及当归油等,临床疗效较好,但由于当归中的

功效成分稳定性差,价格昂贵,使用不便,检测成本高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药品标准的执行与药物质量的控制。在一定程

度上也影响了这些产品的销售。目前替代对照品法为解决这

些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可以使用安全、稳定和经济的对

照品替代功效成分,降低检测成本,提高药品质量。我们拟采

/1108/ 替代对照品法研究当归系列品种质量标准

用替代对照品法这种新方法研究生化丸、当归腹痛宁滴丸和

当归油等一系列含当归药材的成方制剂与提取物,提高药品

标准,带领企业更好的控制药品的质量,为产业提质增效。2

.主要研究任务对生化丸、当归腹痛宁滴丸和当归油等含有

当归药材的成方制剂和提取物的各方中的主要药味进行文献

调研与研究,确定质量标准的检测指标,规范质量标准的制法

描述,摸索研究处方中主要药味的专属性鉴别方法,新建适当

的薄层鉴别方法,使用替代对照品法建立主药当归的含量测

定方法,起草质量标准,将其中成熟方法收入标准正文,提高

药品标准。3.最终研究成果提高了生化丸、当归腹痛宁滴丸

以及当归油等质量标准,其中生化丸与当归腹痛宁滴丸的质

量标准已上报国家药典委员会,当归油的质量标准已收入地

方药材标准。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当归腹痛宁滴丸质量标准

提高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收载)、生化丸质量标准提高

研究(中兽医医药杂志2020年01期)、以及顶空GC法测定当

归痛宁滴丸中二氯甲烷残留溶剂的方法研究(甘肃药学201

9年2期)。

/1109/ 猕猴桃全利用中“四渣”的深加工方法
猕猴桃全利用中“四渣”的深加工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猕猴桃全利用中“四渣”的深加工方法,将鲜猕猴

桃洗净去皮后,送入打浆机中打浆;所得浆液经离心分离,滤

液1用于制备猕猴桃饮料;用猕猴桃果渣接种酵母进行纯种发

酵,所得发酵醪液经过滤分离,滤液2用于制备猕猴桃果酒;用

猕猴桃醪渣蒸馏,所得馏分用于制备猕猴桃白兰地;用猕猴桃

酒渣进行调配、均质,用于制备猕猴桃果酱;将猕猴桃皮渣、

发酵变质果及清洗水用于制备酵素有机肥。本发明实现了猕

猴桃的全利用,开发出猕猴桃饮料、猕猴桃果酒、猕猴桃白

/1109/ 猕猴桃全利用中“四渣”的深加工方法

兰地、猕猴桃果酱、酵素有机肥五类产品;猕猴桃四渣中的

营养与保健成分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提升猕猴桃的综合利用

水平及猕猴桃产品的附加值,避免了粗加工造成的环境污染

,实现了产地清洁化生产。

/1110/ 环保型单组分防水涂料/水性木器漆
环保型单组分防水涂料/水性木器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环保型单组分防水涂料:以优质改性丙烯酸弹性乳

液为基料,添加多种助剂和填充剂,经科学加工而成的一种

高弹性单组分水性高分子防水涂料。该产品特性:①单组分产

品,开盖后即可涂刷;②水性涂料,无毒无污染;③涂料成膜

后即形成高抗拉强度的整体化无缝防水层,对墙体基层收缩

和变形开裂适应性强;④耐老化性能优异;⑤可在干/湿基层

上直接施工,可缩短工期。适用范围:适用于厕/浴间、厨

房、地下室以及外墙的防水和防渗,特别适合轻型薄壳结构

/1110/ 环保型单组分防水涂料/水性木器漆

的屋面防水工程。

  中国发明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防水涂料,专利

授权号ZL201***38.0。

  水性木器漆:采用优质的树脂和助剂调配而成,具有

优异的渗透效果,在木材表面形成一层透明薄膜层,有效阻

止外部水分的侵入。该产品以水为溶剂,无毒无污染,固含

量高,漆膜丰满细腻,耐刮耐划,适用于门、窗、橱柜、护

栏以及室外围栏和建筑等各种木质材料的表面涂装。

/1110/ 环保型单组分防水涂料/水性木器漆
简介相关图片
/1111/ 头孢他啶二盐酸盐
头孢他啶二盐酸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研究按照国内的生产条件、原料情况进行工艺

研究,提高产品收率、质量,降低成本,综合表现为工艺创新

。在合成头孢他啶叔丁酯这一关键步骤中,加入少量委胺盐

类相转移催化剂,使其变成相转移催化反应,产品纯度高,收

率比专利文献有较大提高(摩尔收率从79%提高到93%)。经

过超过100批次的小试、中试实验,90%的实验达到了预斯的

结果,最后确定了优化的工艺。公司已经建成了年产5-10吨

产品的生产装置,目前处于正常生产阶段,同时建成了污水处

/1111/ 头孢他啶二盐酸盐

理装置等附属设施,保证生产顺利实施。现在该项目已投入

了批量生产,产品已经被珠海联邦制药厂、丽珠合成药厂等

国内知名制药企业接受。下面将进一步改善生产操作条件,

稳定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1112/ ST-5土工合成材料垂直渗透仪
ST-5土工合成材料垂直渗透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垂直渗透仪主要是对土工合成材质

检测品的渗透率进行检测的仪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传统垂

直渗透仪主要包括一个圆盘形的结构,其中检测品放置在上

述圆盘形的中间位置,然后外接水源通过检测品渗透至另一

个瓶体内。此类传统渗透仪全程采用传统旋钮开关对进水或

者出水进行控制,无法实现精确化检测。ST-5土工合成材料

垂直渗透仪通过设备结构优化等方式,(如:通过整机内置

控制器,实现土工试验垂直渗透仪自动进水,达到自动化操作

/1112/ ST-5土工合成材料垂直渗透仪

的目的。通过夹置试样方式的改良,提高土工试验垂直渗透

仪测试精度。内设水循环装置,实现土工试验垂直渗透仪内

试验用水可循环使用,避免水资源浪费。)进一步优化检测

精度,倍受各试验单位的青睐,它取代了传统旋钮开关对进水

或者出水进行控制,既省时省力又提高精度。产品经绍兴市

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检测,所测各项指标符合JTGE50-2006《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

程》、JJF1101-200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

标准的相关条款要求,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较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外

观:仪器表面应无明显气孔、砂眼等,镀层应平整、色泽均

匀,无气泡、碰伤等现象。(2)渗透面积:透水板两端面应

平整,其渗透面积应介于20cm2~78.5cm2。(3)刻度板精度

:刻度板上的刻度线要准确、均匀、清晰,最小分度值应为

1mm。(4)仪器组装拧紧后,仪器应不漏水。(5)水循环:

内设水循环装置。(6)仪器升降系统调整水位差:0~250

mm。(7)仪器试验用水温度控制:可对试验用水温度控制

在20℃±0.5℃。

/1113/ 浓香型冷榨食用油产品
浓香型冷榨食用油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油料生产国,油料总产量稳居世

界第一。我国油料产量呈增长态势,从2013年的3348万吨增

长至2021年的3613.17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预计未来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冷榨

油是原料经过低温压榨生产出的食用油,最大程度地保留了

油料的营养,营养价值最高。高端植物油大多采用冷榨工艺

,不过冷榨油颜色比较浅,而且香气寡淡,很难满足消费者

的感官需求。因此如何赋予冷榨油浓郁的特征香气,成为食

/1113/ 浓香型冷榨食用油产品

用油生产上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本团队对来源于油料自身

油粕中的蛋白质进行酶解,通过热反应定向制备热榨油特征

香气组分,并将其萃取添加到冷榨油,能使冷榨油满足营养

与风味的双重属性。

/1114/ 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之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和2:1)
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之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和2: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抗生素的发酵技术是国家科学计划重点关注的计划

之一,抗生素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常见用药,其安全性、有效

性是我国医疗事业的重要因素,提高抗生素产品的发酵技术

对于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着极其

重要的意义。2011年由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主导完

成的“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证书编号:2011-J-213-2

-07-D03。其中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

/1114/ 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之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和2:1)

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和2:1)为此

次获奖项目的内容产品,即国家科技进步奖药品。目前国内

上市的头孢类抗生素主要有注射用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和2:1)等,但是质量与国外同

类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有:杂质含量高、聚合

物含量高易发生过敏反应等安全性问题。鉴于上述遇到的问

题,本项目的设计任务以新的发酵及相关技术,从源头上降低

杂质含量、降低内毒素和聚合物,进而使其最终使用的药物

制剂具备杂质含量低、内毒素低、聚合物含量低、纯度高的

特点。即实现:从药物制剂制备的源头上降低杂质含量、降

低内毒素和聚合物,使其最终使用的药物制剂具备杂质含量

低、内毒素低、聚合物含量低、纯度高,注射用头孢他啶、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和2:1)的杂质和聚合物

降低30%以上,细菌内毒素显著降低。

/1115/ 一种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中药
一种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中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中

药,由水蛭,三棱,山楂,昆布,海藻等中药为原料药制成。一

种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化瘀散结中药组合物,其

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药原料药制成:水蛭62.5~187.5g,三棱

187.5~562.5g,山楂250~750g,昆布250~750g,海藻250~

750g。一种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化瘀散结中药组

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药原料药制成:水蛭62.5~187

.5g,三棱187.5~562.5g,山楂250~750g,昆布250~750g,海

/1115/ 一种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中药

藻250~750g。

/1116/ 多聚体化可溶性人TNF-α受体Ⅱ
多聚体化可溶性人TNF-α受体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用途: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产品类型:生物制品1

类新药产品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

其发病率约占人群的1%-2%,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可能在患

病后20年内出现严重残疾。现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中,最成功的品种当属依那昔普(Enbrel,安进)、英利昔单

抗(Remicade,强生/Centocor)和阿达木单抗(Humira,雅

培)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2003年,TNF-α抑制

剂总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2004年销售额增长30%;到200

/1116/ 多聚体化可溶性人TNF-α受体Ⅱ

7年,预计约30%的中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接受TNF-

α抑制剂的治疗,其市场销售额将达到70亿美元。Enbrel自

1999年美国FDA批准以来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它是TNFRⅡ的细胞膜外部分,即可溶性TNFRⅡ(sTNFRⅡ),与

IgG1Fc(CH2和CH3)部分形成的融合蛋白质二聚体,并由中国

仓鼠卵巢细胞(CHO)分泌表达获得的。研究表明,因二聚体

化而使亲和力增强,Etanercept拮抗TNF-α的能力是sTNFRⅡ

(单体)的近50倍。同理,利用我们发明的独特技术,我们获

得了多聚体化(二聚体以上)的sTNFRⅡ,初步研究显示,这些

多聚体化的sTNFRⅡ拮抗TNFα的能力与Enbrel相当,即0.25n

g/mlrhTNF-α存在的情况下ED50约为1-10ng/ml。它是由大

肠杆菌高效表达制备获得的,故我们的制备技术成本低(仅

为Enbrel的十分之一),易于工业化生产。开发进展阶段:

目前已完成中试研究。预计完成时间:3~5年预计研究经费

:面议合作方式:一次性转让、合作开发、技术入股等。

/1117/ 噻吗心安
噻吗心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噻吗心安以左旋D-甘露醇为主要原料,经12步化

学反应而合成。其工艺合理,原料能立足于国内,三废处理

有相应措施,填补国内空白。该药品是一种非选择性的强效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其特点是起效快,疗效高,作

用时间长,耐受性好,副作用小,对于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效

果甚佳,对其他各类青光眼也具有肯定的疗效。临床经400

例603只眼的近期疗效观察证明,对各类青光眼的有效率为

82.7%。

/1118/ 压机成型全自动综合控制装置
压机成型全自动综合控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与应用前景该项目属于光机电一体化

技术领域。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压机成型生产过程,采用计

算机控制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能量回馈技术以及交流伺服

控制技术,提高整条压型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最终达到提高

产能、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的目的。我们主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项目研究开发:A.采用远红外测温仪

20:1散面测定料温,矢量变频控制圆筒凉料机转速进行精

确凉料,并且开发研制能量回馈装置,将减速发电状态下的

/1118/ 压机成型全自动综合控制装置

能量回馈电网。B.研究开发压机真空度模糊控制策略,采

用数字控制技术实现抽真空复杂过程连锁控制,实现圆盘给

料压型生产向抽真空压型生产工艺转变。C.压型速度的不

确定性使自动剪切变得非常复杂。为了达到稳速运行,采用

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主、副缸行进速度是十分必要的。该

项目采用PLC控制技术独立控制压机速度和主、副缸往复运

动过程。机头的电加热则采用了低压大电流多段加热控制,

保证了炭极的分子排列结构。D.全数字式交流伺服定位跟

踪控制技术完成碳极自动定位、同步剪切。本产品采用的创

新技术:1、根据电能回馈原理,利用微处理器芯片开发出

滚筒凉料时产生的电能回馈控制装置,实现电能回馈,将减

速制动时的能量转变为电能,从而使总的用电量大大降低,

滚筒的动能变换效率提高近60%,具有非常显著的理论与实

际应用价值。2、利用模糊控制理论以及专家经验,构建挤

压成型生产过程控制策略,开发相应的软件,采用工业计算

机控制技术实现复杂的抽真空连锁控制。电极密度提高至2

.0kg/cm^3。3、利用远红外检测技术,矢量变频控制凉料机

转速,实现料温在线精确监控并实现吸尘排污控制。4、采

用光电测试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开发交流伺服控制动态剪切

装置。电极剪切尺寸误差小于20mm。5、运用数据通讯传输

技术可与车间管理主机之间实现双向通信,将压机的运动位

置、剪切车运行状态以及温度、压力、速度、真空度等基础

数据传送到车间管理主机中,从而实现成型生产的网络化管

/1118/ 压机成型全自动综合控制装置

理。作用意义:该项目研发的产品总体设计合理,充分利用

了微机控制技术、人机界面监视及可编程控制技术,形成了

完整的一套压机成型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装置。1)、

研制压机成型全自动综合控制装置是为了适应抽真空、滚筒

凉料、动态剪切等国外新生产工艺的应用而开发的。在碳素

行业,国内应用还是空白。该项目研发的成型压机综合自动

化装置已应用在中国最大的碳素生产基地——中钢集团吉林

炭素股份有限公司301压型生产线上,装置的应用使301压型

生产线生产过程从滚筒凉料、压机抽真空、液压传动和同步

剪切全部实现自动化。产品生产合格率创建厂以来最高记录

,产品检验合格率达98%。电极密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

高、工作环境改善,与该厂300压机生产线引进国外同类产

品相比,产品合格率、电极密度等各项检测性能指标均有提

高。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曾给予报道。2)、自动剪切装

置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已有的类似产品多数采用直流

伺服控制装置或采取模拟控制步进电机方式进行控制,装置

响应速度慢,同步跟踪精度低(有关应用见查新报告结论)

。交流伺服驱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研制高精度剪切装置提供

了基础。该项目研制开发的高精度交流伺服同步跟踪剪切装

置采用了永磁式交流正弦波伺服电机,开发了基于现代控制

理论为基础的具有强鲁棒性滑模控制算法程序,通过可编程

控制器和电机专用控制数据处理器DSP芯片及高品质的功率

/1118/ 压机成型全自动综合控制装置

驱动单元IPM,实现了自动定位跟踪同步剪切。系统可靠性

强、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保护措施完善,系统对参数变动

自适应能力较强。在石墨电极剪切应用中实现了动态同步跟

踪剪切。剪切精度满足了用户的要求,达到国外同类装置水

平。不仅如此,该技术还可以衍生在其他应用领域的同步剪

切技术,如在有色冶金等重工业企业的钢材、轻合金等生产

线的高精度定位跟踪剪切,也可进一步改进配置以适用于电

子行业的激光加工、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以及柔性制造系统

。3)、制动状态下再生发电能量的回馈技术是变频调速系

统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逆变原理

以及电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分别起动变频器和回馈装置,

逆变单元将制动发电状态下的直流电能转变为三相交流电回

馈电网,该技术的应用使电能转换率达到95%。节能效果显

著。针对恒转距、大惯性负载调速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

价值。社会效益: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炭素制品行业4千多家,压型生产线1万多条。

其中98%的生产线采用人工操作,多数设备陈旧。制约了炭

素制品的产量和质量。环境污染严重。本产品样机经企业应

用证明,系统性能达到了引进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动态剪

切定位精确,系统响应快,滚筒凉料,抽真空机头加热,同

步剪切等多道工序实现全自动监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

幅度提高,工作环境明显改善。直接的经济效益:我国现有

/1118/ 压机成型全自动综合控制装置

的炭素工业中,炭极挤压成型生产合格率不到90%,而使用

该研究成果后合格率可达98%以上。一条生产线每天生产1

20吨计,合格率提高8%计,每吨电极1.5万元每天提高效益

120吨×8%×1.5万=14.4万元。如果考虑因密度提

高而减少下道工序生产成本以及环境改善产生的效益,每天

成本下降0.05万/吨×120吨=6万元,节电以30%计,采

用该项目技术后,则一套生产线:每年可节省电费92KW

15;30%×330天×24×0.5元/千瓦时=356,40

元。每年因合格率提高创造效益14.4万×330天=4752万

。每年因成本下降创造效益6万×330天=1980万。该项

目进入产业化生产后,第一年计划生产20套,实现产值970

万元,第二年生产30套,实现产值1470万元;第三年生产3

0套,实现产值1470万元。届时,企业年总产值预计达到39

00万元,年上缴税金160万元,企业总资产达3000万元。三

年内可累计生产80套,每套平均功率为200KW,总功率达1.

6MW,电能平均变换效率提高以5%计,电费以0.5元/千瓦时

计,三年累计可节约电费为1.6×106×5%×3

60×24×0.5=3450万元。同时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

,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大气环境污染减少。因此,该项目具

有巨大的经济、技术价值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推广应用的范

围、条件和前景目前,国内大部分碳素生产企业主要采用传

统生产技术。国内市场对综合自动化装置需求旺盛,生产线

/1118/ 压机成型全自动综合控制装置

改造需求达数万套。此类设备生产厂家几乎为零。引进国外

系统装置价格昂贵。而其它行业相关的需求不胜其数,如钢

铁企业线材切割、轻合金飞剪切割,电子行业的集成电路板

在线切割、柔性加工等,针对不同行业具体单一使用,由于

其特殊的技术和成本指标,需要量身定制。在该项目研发的

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用户特定需求的运动控制系统装置,可以

大大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而这些典型行业市场需求具有一

定批量,因此,在满足一定条件后针对碳素行业为主要市场

。不断开发具有一定批量需求的其他市场,本产品具有十分

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们的系统装置还为单机成套作业,

智能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未实现网络化,在未来

的一年里我们将在这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使系统具有网络化

功能,满足生产管理、过程监控一体化要求。

/1119/ 光学玻璃及光学元件
光学玻璃及光学元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较低转变温度,耐失透性和化

学稳定性良好且成本低廉的光学玻璃,其折射率为1.58~1.

64,阿贝数为60~67。光学玻璃,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含有:

P2O5:30~50%、La2O3:0.1~2%、Gd2O3:0~5%、Li2O:

0.1~5%、MgO:2~10%、CaO:3~10%、BaO:30~50%、Al

2O3:0~5%,但不含有B2O3。本发明通过合理调整个组分的

含量且不加入B2O3和GeO2组分,使玻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

性,并具有较低的转变温度。本发明的光学玻璃抗潮湿大气

/1119/ 光学玻璃及光学元件

作用稳定性RC为1级,抗酸作用稳定性RA为1级,光学玻璃密度

为3.8g/cm3以下,转变温度为520℃以下,适于精密模压并且

成本较低。

/1120/ β射线式多功能烟尘(气)测定仪
β射线式多功能烟尘(气)测定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烟尘测定仪的多功能采样嘴底座同时支持低浓度采

样头和β射线采样头两种方式测量工况颗粒物的浓度,同时采

样嘴底座配有加热棒,保证低浓度采样头水汽汽化,减小抽气

泵的阻力。烟尘测定仪的采样枪配有加热丝保证使用β射线

采样嘴时,气体充分汽化保证传感器的测试精度。通过滤膜

采样头的过滤作用,使烟气及水汽通过β传感器,检测出其干

扰值,经过软件处理调零,最大限度降低工况条件下水汽以及

烟气对烟尘测定结果的影响。

/1121/ 基于卤键的异喹啉类生物碱绿色合成方法研究
基于卤键的异喹啉类生物碱绿色合成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卤原子在分子中可作为电子接受位点与电负性原子

(主要是N和O)发生非共价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许多方面呈

现出与氢键非常相似的特征。为了强调两者的相似性,人们

把形如R-X···Y(X=卤素,R-X称为电子受体

,也称卤键供体;Y为电子供体,业称卤键受体)的作用命名

为卤键。卤键与氢键同属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与许多化学、

物理及生命现象密切相关,并且已经在合成化学、材料科学

、生物有机化学和手性拆分等领域获得了应用。一些基于卤

/1121/ 基于卤键的异喹啉类生物碱绿色合成方法研究

键进行分子组装获得的功能材料(如液晶)已显示出良好的应

用前景。1.获得1-氨基异喹啉和1-硝基异喹啉及其衍生物的

绿色合成方法;通过实验对卤键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2.发

表SCI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1122/ 一种弱小仔猪专用液体配方乳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弱小仔猪专用液体配方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小仔猪专用液体配方乳,其特

征在于:该配方乳由配方奶粉与纯净水按1:3.6~4.4搅拌

混和而成,所述配方奶粉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牛

初乳(干燥粉状)30%~50%,脱脂奶粉10%~20%,乳糖10%~

20%,乳清浓缩蛋白10%~20%,鱼油、椰子油和乳化剂混合物

2%~5%,益生菌1%~3%,肉碱0.5%~1%,精氨酸0.2%~0.5%,维

生素E0.1%~0.3%,酵母多糖0.1%~0.2%,溶菌酶0.1%~0.2%

,乳猪复合维生素0.5%~1%,乳猪复合微量元素0.5%~1%。该

/1122/ 一种弱小仔猪专用液体配方乳及其制备方法

配方乳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促进

消化、防止乳仔猪腹泻、促进生长等作用。使用含有上述成

分的配方乳,可有效改善弱小仔猪的免疫及生长能力,并提高

其存活率。

/1123/ 从党参中提取分离党参炔苷的方法
从党参中提取分离党参炔苷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自选课题①党参提取液的制备;②固液分离;③微滤分

离,要求微滤液浊度≤4NTU,有效成分透过率≥95%;④超滤分离

,要求超滤液浊度≤3NTU,有效成分透过率≥95%;⑤纳滤分离,

得截留液;⑥将截留液干燥,干燥物即为党参炔苷有效成分富

集物,其中党参炔苷含量(w/w)不低于98%;本方法根据党

参提取液的理化特性,采用不同的分离膜进行梯次组合,有效

成分保留率高,无用杂质去除彻底,透过液浊度低,操作简单

,能耗低,生产周期短。从党参中提取分离党参炔苷的方法,

/1123/ 从党参中提取分离党参炔苷的方法

由下述步骤组成:①党参提取液的制备;②固液分离;③微滤分

离,要求微滤液浊度≤4NTU,有效成分透过率≥95%;④超滤分离

,要求超滤液浊度≤3NTU,有效成分透过率≥95%;⑤纳滤分离,

得截留液;⑥将截留液干燥,干燥物即为党参炔苷有效成分富

集物,其中党参炔苷含量(w/w)不低于98%;本方法根据党

参提取液的理化特性,采用不同的分离膜进行梯次组合,有效

成分保留率高,无用杂质去除彻底,透过液浊度低,操作简单

,能耗低,生产周期短。本方法根据党参提取液的理化特性,

采用不同的分离膜进行梯次组合,有效成分保留率高,无用杂

质去除彻底,透过液浊度低,操作简单,能耗低,生产周期短。

/1124/ 煤焦油渣制备高碳吸附材料及工程元件开发
煤焦油渣制备高碳吸附材料及工程元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绵阳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煤焦油渣制备高碳

吸附材料及工程元件开发"(09J001)由西南科技大学

和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完

成。自2010年01月起,至2012年12月结束。通过研究煤焦油

渣组成特征分析、煤焦油渣制备高碳吸附材料、煤焦油渣基

高碳吸附材料在液相污染物中的吸附、煤焦油渣制备高碳吸

附材料活化机理、微波活化处理装置设计及应用、煤焦油渣

基高碳吸附处理工程元件开发及吸附效果等,最终研制出高

/1124/ 煤焦油渣制备高碳吸附材料及工程元件开发

碳吸附材料和工程元件。主要性能指标:1以磷酸为活化剂

的高碳吸附材料,孔径分布约在2nm~50nm,比表面积为59

6.1m2/g,总孔容积0.2856cm3/g,强度≥90%。2非标微波能

活化炉可承受正2个大气压、有效腔体容积Φ=800mm、H=800

mm、温度可达1600℃。3微波能活化炉能耗量0.5-2W/g,升

温速率10℃-20℃/min。4利用煤焦油渣基高碳吸附材料制成

的Φ=10mm、H=30mm圆柱试验元件吸附柱,可重复使用6次以

上。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针对产量大、利用率低、品位

价值低的煤焦油渣,经过高温活化处理,固定其中的碳资源

充分利用其吸附特性制备高碳吸附材料。目前此项技术处在

成熟应用阶段。高碳吸附材料可应用于工业污水处理、污染

性气体泄露、大面积有机物或重金属污染物泄露应急处理等

方面。该材料具有绿色环保、无毒、无挥发分,无有害元素

溶出等特性,能有效保证人与环境的安全且能循环作用。自

制非标微波能活化炉可广泛应用在陶瓷、化工等领域中的加

热、干燥、活化、高温烧结、气氛可控等工业过程,该微波

炉能承受2个大气压,耐高温,安全可靠性好。成果已转让

2家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各项性能指标表现良好。今后在整

体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大高碳吸附材料各级复粒制造,工程

元件大型化;微波能活化炉的连续工况生产。此项目目前已

在矿物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功能材料、2011IEEEInter

nationalConferenceonWasteRecycling,EcologyandEnviro

nment和地下水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并有已申请的相关专利

/1124/ 煤焦油渣制备高碳吸附材料及工程元件开发

三项。

/1125/ 贴片式汽车ECU连接器
贴片式汽车ECU连接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产品简要技术说明贴片式汽车ECU连接器是一

种主要用于汽车中央控制系统ECU中实现与其上设有线路板

构成对接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的装配方式主要分为人工装配

或机器装配两种,由于规模与安装条件的限定,由此人工装配

则成为了各生产厂家普遍的选择;而本连接器为贴片式多引

脚结构,由此采用人工式装配需实现连接器若干引脚与线路

板上对接点之间的完美对接,还须防止虚焊的出现,但由于连

接器为多引脚机构会出现不易定位,或者出现错位焊接,还有

/1125/ 贴片式汽车ECU连接器

可能焊接完成后会出现连接器与线路板之间出现倾斜的情况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司决定研发贴片式汽车EC

U连接器产品,市场前景巨大。产品具有创新点:1)设计焊接

辅助结构,引脚采用双排式排列并与连接器本体两侧面相平

行,在连接器本体处的引脚边上设置定位柱,呈单侧式分布;

;并在连接器两侧增加辅助端结构。2)捆绑式定位轴与限位

台阶结构设计,通过限位台阶靠近定位柱一侧形成配合块,于

该配合块上并形成与定位柱弧度相一致的配合圆弧,通过配

合圆弧与定位柱之间的配合构成定位柱与配合块之间的配合

。3)产品设计紧固结构,连接器本体上形成与辅助端相连的

凸块,而凸块上形成配合通槽,且辅助端设置有与配合通槽相

适配的配合部,配合部两侧面均形成配合钩刺,配合通槽内形

成与配合钩刺相适配配合钩槽;通过配合钩刺与配合钩槽配

合,形成辅助端连接器本体之间的紧固配合。4)改进固定端

结构设计,通过辅助端于连接器本体底面处向外侧平行延伸

并形成固定端,其固定端与配合部之间形成90°夹角;而

连接器本体底部处固定端与引脚均设于同一平面,且固定端

高度与引脚高度均设于定位柱高度与限位台阶高度之间。二

、产品主要性能指标1)可焊性:蒸汽老化1h,锡焊槽焊料温

度:235℃±5℃,浸渍时间:2.0s;试验后,借助10倍的

放大镜检查,浸渍过的端子可焊表面覆盖一层光滑、明亮的

焊料层。

/1126/ 基于“情景-应对”模式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的研究
基于“情景-应对”模式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构建了“情景-应对”模式下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应

急决策系统。“情景-应对”模式下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

决策系统,将现场监测点数据与情景库情景数据进行匹配,通

过情景库的情景数据检索匹配,找到与目标情景相似情景,输

出决策内容。情景库中的决策内容具有通用性,与泄漏现场

的单一性相比,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甚至出现决

策失误等情况,这就要求决策者对情景库中应急方案的决策

内容进行评价,看其决策效能是否达到危化品泄漏现场应急

/1126/ 基于“情景-应对”模式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的研究

处置的要求。真实泄漏现场场景与情景库相似情景匹配确定

后,迅速输出决策内容。对应急决策内容进行比对、评价,看

其决策效能是否能达到现场处置、救援要求。若情景库中相

似情景方案的决策内容与现场场景的应急行动相符,输出决

策内容作为应急救援方案直接用于氯气泄漏事故现场的抢险

、救援工作;若不相符、出现偏离,根据相似度、偏离大小的

不同,确定是现场修正应急方案,还是重新返回情景库进行相

似情景匹配。基本相符、偏离较小,快速调整决策内容后应

用于现场救援;偏离较大,重新与情景库相似情景匹配,输出

决策内容二次比对,确定其相符性。应急方案确定后,应急救

援指挥部依据应急方案立即开展应急救援活动,各相关部门

按照应急方案要求有序开展工作,完成泄漏事故的抢险救援

、消防保卫、后勤保障、医疗救援、善后处理、安全事故调

查等工作。依据企业建立的氯气泄漏情景库,快速确定泄漏

源项并做出决策,比对决策内容符合现场应急行动后、输出

应急方案用于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具有决策方便快捷

、现场救援效率高等特点。

/1127/ 维A酸液体胶囊的开发
维A酸液体胶囊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维A酸产品1995年最早上市软胶囊,用于急性早幼粒

细胞白血病(APL),原研英国罗氏公司,2007年美国巴尔制

药研发液体胶囊剂型,目前国内没有该产品上市,良福制药研

制开发的维A酸胶囊属国内首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

是一种极为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血液疾病。陈竺教授团

队应用维A酸制剂和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

血病进行联合靶向治疗,使得这一疾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跃

升至95%以上,达到基本“治愈”标准。同时,从分子机制上

/1127/ 维A酸液体胶囊的开发

揭示了维A酸和砷剂是如何分别作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病致病分子PML/RARα,将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从而达

到疾病治疗的目的。根据国家药审中心CDE要求,首先维A酸

片剂产品进行质量研究及完善,目前已完成了原料与制剂的

质量标准提升、制剂中原料的晶型研究、工艺验证、片剂和

胶囊剂的BA对比试验、稳定性考察等工作,并整理材料已提

交至国家药审中心CDE进行审核,同时根据研究内容我们申请

了3项发明专利。

/1128/ 超临界萃取葡萄籽油及原花青素(OPC's)分离提纯技术研究
超临界萃取葡萄籽油及原花青素(OPC's)分离提纯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技术说明:1.以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葡萄籽油,得

到最佳的萃取条件;2.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大孔树脂柱层析纯

化原花青素技术,筛选出最适宜的树脂;3.以聚酰胺柱层析

技术研究确定了纯化及提取高OPC&acute;s产物的方法

;4.以改进的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40%、60%、80%丙酮分级

洗脱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平均聚合度;5.在原花青素稳定性

研究中,模拟了食品体系条件,研究了各处理参数对原花青

素稳定性的影响;6.采用了微胶囊包埋技术保持原花青素的

/1128/ 超临界萃取葡萄籽油及原花青素(OPC's)分离提纯技术研究

稳定性。应用前景:葡萄籽是一种产量大、富含功能性成分

但却在我国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副产物资源,主要含有葡萄籽

油和原花青素。该项目采用先进的分离提纯技术以较低的生

产成本从葡萄籽中提取高质量葡萄籽油和多酚类物质,不仅

可以提高副产物的利用率,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同时,使我省的农产品副产物深加工水平得到提高

,并带动了葡萄种植、深加工等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技术进

步。

/1129/ 华信牌复合氨基酸硒口服液
华信牌复合氨基酸硒口服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与背景。当人体免疫系统不能发挥免

疫监视作用时,人体不能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导致

人体出现病变。免疫力低下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成因之一,

因此,要维护人体健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应该从增强人体免

疫力入手。食用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是提高机体

免疫力的较为方便快捷的途径之一。因此我公司决定立项研

制复合氨基酸硒口服液保健食品。2、技术原理及技术指标

。本产品在现代医药学理论指导下,选用复合氨基酸、硒酵

/1129/ 华信牌复合氨基酸硒口服液

母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复合氨基酸能

够为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物质;硒酵母是有机硒原料,有机硒

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补硒效率高。本产品

配方将氨基酸与矿物元素的补充结合起来,为机体免疫系统

发挥免疫功能提供了全面而充足的物质基础,使得上述各原

料在各自发挥增强免疫力作用的基础上,又协同作用与机体

免疫系统,从而使产品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更加显著。另外,本

产品选择口服溶剂型,生物利用度高,利于提高产品的保健效

果。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项目投入经费170万元,由

企业自筹解决,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和产品中试。本产品配方

中用量较大的复合氨基酸溶于水,且其水溶液性质稳定,因此

,考虑将其制成生物利用度较高的口服液剂型。硒酵母水溶

性差,可加入琼脂作为助悬剂制成混悬液,从而更好的发挥助

悬作用,我们将其融化,过筛后在进行投料。产品经权威机构

检测,氨基酸和硒元素含量等数据均符合标准,满足相关要求

。产品经用户使用表明,产品饮用方便,能够补充人体必须的

氨基酸和硒元素,明显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用户口碑良好。4

、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产品以复合氨

基酸和硒酵母为主要原料,富含多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和硒元

素,对人体亚健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免疫

力,本品安全无任何副作用。本产品目前已申请“复合氨基

酸硒酵母口服液”发明专利(201710165114.5)和实用新型

专利。项目通过采用自主知识产权,制备出复合氨基酸硒口

/1129/ 华信牌复合氨基酸硒口服液

服液保健食品。5、本项目技术工艺成熟,项目产品上市以来

,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

/1130/ 复方长效烟酸诺氟沙星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复方长效烟酸诺氟沙星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烟酸诺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的烟

酸盐,临床上一般用于各种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

氏体、密螺旋体、原虫等感染的防治,是畜禽治病治疗中使

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也是畜禽保健的基本用药。但目前

市场上的烟酸诺氟沙星兽药注射液产品质量不稳定、易析出

结晶;半衰期短、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多次注射才能达到疗

效,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不便,且易造成药物残留等问题

。为了解决目前烟酸诺氟沙星注射液存在的上述问题,本项

/1130/ 复方长效烟酸诺氟沙星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目致力于通过选用合适的溶媒、稳定剂,优化药物用量、助

剂用量及加料顺序,综合使用多种物理、化学技术,开发国内

首个烟酸诺氟沙星混悬液制剂;通过选用独特的增效剂组合

,实现增效剂与烟酸诺氟沙星的高效协同杀菌作用,降低耐药

性;通过制备混悬液,并配合选用合适的缓释剂,实现烟酸诺

氟沙星的缓慢释放。由于以上技术创新,本项目产品具有稳

定、缓释、高效、长效、广谱抗菌等优良的综合特性,对于

一般的畜禽疾病,使用本项目产品,临床上只需要一次用药即

可,药效是目前市场现有烟酸诺氟沙星溶液产品的4倍。经权

威机构查新表明,本项目产品及工艺未见文献报道,处于国内

领先水平,而且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131/ 液固挤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自动控制装置
液固挤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固挤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自动

控制装置,包括油泵(2)、数字压力补偿器(4)、电液比

例阀(5)、压力传感器(13)、位移传感器(14)、温度

传感器(15)、A/D转换器(16)和D/A转换器(19),特别

是还包括数字微分(17);数字压力补偿器(4)的油路一端

接油泵(2),另一端接电液比例阀(5)的油路,电液比例阀

(5)的油路另一端接液压机(6);电液比例阀(5)和数字

压力补偿器(4)的电路通过D/A转换器(19)与控制器(1

/1131/ 液固挤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自动控制装置

8)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3)、位移传感器(14)和温度传

感器(15)通过A/D转换器(16)与控制器(18)电连接。

利用本发明装置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质量得到提高,表面

光滑无龟裂现象发生。

/1132/ 碳纳米管薄膜电离式传感器阵列及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方法
碳纳米管薄膜电离式传感器阵列及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薄膜电离式传感器阵列

及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方法,传感器包括三个依次分布的第一

、第二和第三电极,第一电极设有透气孔,其内表面附着有分

布着碳纳米管薄膜的金属膜基底;第二电极中心设有引出孔

;第三电极板面设有盲孔;三个电极相互隔离。方法包括:1

)放置多个不同极间距传感器;2)在电极上施加电压;3)测量

各传感器离子流值;4)测得值与混合气体各组份浓度、温度

、湿度标定值组成样本,并与插值样本,构建混合气体浓度测

/1132/ 碳纳米管薄膜电离式传感器阵列及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方法

量数据库;5)构建数据融合仪,建立混合气体浓度测量模型;

6)阵列中各传感器实测值输入测量模型,获得混合气体各组

份浓度准确测量值。该传感器阵列检测气体灵敏度高,线性

度好,准确度高。

/1133/ 东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菌株同源性研究
东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菌株同源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

率逐渐升高,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增

加,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控制带来了极大

的挑战。本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从东营地区三

级综合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51株鲍曼不动杆菌,收集

2011年第一季度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

23株,使用KB法对251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实验;对23株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

/1133/ 东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菌株同源性研究

PCR扩增并对阳性的PCR扩增基因产物进行基因测序;采用ER

IC-PCR法对23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开展东

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表明,本地区多

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高,达56.2%。临床分离的鲍曼

不动杆菌在18种抗菌药物中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

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包括碳青霉稀类在内的其他抗菌药

物敏感性较低,多重耐药十分严重;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

碳青霉烯酶基因为OXA-23、OXA-51和OXA-66,产生这3种酶是

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分离出三株携带

OXA-58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和PER-1型ESBLs基因,未发现产金

属酶基因和A类碳青霉烯酶基因;同源性检测表明本地区耐碳

青霉稀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存在4个克隆株分布于三家综合

医院,其中A、B为主要克隆株。提示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小型爆发流行的可能。在三家医院目前尚未发现同一克隆

株的流行播散。作用意义:通过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重抗

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东营地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

动杆菌感染提供了使用依据,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

患者治疗费用。对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检测并做同源性分析

,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判断是否存在产碳青霉稀酶菌株的克隆

传播,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耐药株的爆发流行提供理论依据

。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研究所收集的菌株范围在东营市三

家综合医院,医院范围较为局限。另外收集的耐碳青霉烯酶

的菌株相对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扩大医院范围和菌株量

/1133/ 东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菌株同源性研究

;还可以展开对医院感染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性及不

同类型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1134/ 有机活性高硒大蒜的培植及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
有机活性高硒大蒜的培植及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成果利用专用硒肥结合苍山特有的种植环境和大

蒜品种培植新型内吸收性有机活性高硒大蒜,近三年共检测

样本375个,取得大量试验数据,2007年化验检测含硒量达66

.76mg/kg,是普通蒜的6676倍,说明有机活性硒蒜研发成功。

进行了有机活性高硒大蒜深层次生物制品研究工作,辅以大

蒜药理作用结合有机活性高硒大蒜毒理功能实验,以超临界

流体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技术、冻干就技术等国际新型食品

制造技术为依托,历经三年的培植/研究,到现在为止已开发

/1134/ 有机活性高硒大蒜的培植及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

出食品级、药用级、保健级等多种有机活性硒蒜。通过对有

机活性高硒大蒜有效部位的提纯及制药学和药理学研究开展

保健食品生物制药研究,研究具有抗肿瘤、抗爱滋病的有机

活性高硒蒜粉针剂。项目实施后将年增加农民收入6亿元,企

业可增加收入3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实现出口创汇1.6亿美

元,因此项目前景广阔。

/1135/ 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团队
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团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自团队立项建设以来,在市科技局和宁波工程学院

的支持下,五年间在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设备购

置、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总投入经费共计2000万元

以上。在五年的建设周期里,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团

队紧紧依托地方产业,围绕“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

技术”四大研究方向,共承担企业项目100余项,国家级项目

12项,省部级项目25项,厅市级项目25项,总计经费达2000万

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把

/1135/ 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团队

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团队建设成为了具有一定行业影

响力的创新团队,完成了该团队申报时的总体目标。

/1136/ 五倍子抗根面龋活性物质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五倍子抗根面龋活性物质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名称:五倍子抗根面龋活性物质筛选及作用机

理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人:徐静舒、谭小兵、刘玉梅、金华

、郭宇、廖先旻、崔云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推荐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重要技术创新点1.基于HPL

C-basesdactivityprofiling技术对五倍子提取物进行精细

组分化,测定其化学成分对根面龋优势菌的抑菌效果,以发行

其活性组分;继续组分化及直接分离纯化,针对性发现其活性

成分;2.检测五倍子提取物活性成分对根面龋优势菌产酸能

/1136/ 五倍子抗根面龋活性物质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力和产胞外多糖能力的影响,对实验动物根面龋(大鼠根面

龋模型)进展的抑制作用,对动物龈沟液内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的抑制作用,深入研究五倍子提取物活性成分抑制

根面龋的作用机理。项目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本课题从五倍

子中提取抗根面龋有效化学物质,进行筛选、分离及鉴定,重

点研究了五倍子抗菌活性成分对实验动物根面龋和MMP-9的

抑制作用,从而阐述五倍子抗菌活性成分抗根面龋的作用机

制。结果发现五倍子对根面龋防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具

有潜力的抗龋药物,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根面龋药物提供科

学依据,也为制备有效剂型体会基础实验研究。本研究总共

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2篇(累计影响因子0.64)、北

大核心期刊6篇、省部级以上期刊5篇。经云南省医学信息研

究所查新检索,本项目主要内容除本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

员外,国内外未见相同文献报道,为国内外同行五倍子防龋研

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文献参考。急性毒性实验证实五倍子提

取物临床用量远远小于口服致死剂量。我们选取昆明地区1

50名患者进行五倍子活性成分防龋实验,结果证实其抗根面

龋能力优异,且与茶多酚、氟化钠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从

2011年开始,我们和省内30余家医院合作将五倍子提取物应

用于浅表根面龋的防治,共治疗2140颗患牙,中有效率达76.

9%,说明五倍子提取物对根面龋防治具有良好应用效果。本

研究建立了五倍子活性成分对根面龋菌斑基质形成酶和致龋

菌生物膜形成影响的实验方法,除了应用于根面龋防治外,还

/1136/ 五倍子抗根面龋活性物质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可应用于慢性牙周炎等的防治研究。

/1137/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糖蜜酒精废水预处理方法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糖蜜酒精废水预处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一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糖蜜酒精废水预处理

方法,该方法为:取糖蜜酒精废水置于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

为2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糖蜜酒精废水与质

量分数为2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

∶0.015~0.06,搅拌,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高速离心机4

000转/分钟离心20分钟,沉淀,分离沉淀物,上清液进入生化

系统处理。本发明具有在常温常压进行、处理时间短、适应

性强、无须调节pH值等优点,糖蜜酒精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化

/1137/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糖蜜酒精废水预处理方法

学耗氧量、色度明显降低,为后续生化处理减轻了负荷,同时

沉淀得到的黑色焦糖色素可回收,在食品加工工业中可用作

色素。

/1138/ PCS-9799远动装置
PCS-9799远动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立项背景: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变电站自动化系

统也得了大幅度的发展与提高。目前IEC61850规范成为了站

内系统架构标准。站控层设备的配置和应用出现了新的发展

趋势,业务融合、上下贯通和站级高级应用成为了目前的技

术趋势和特征。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迫切需

要研制新一代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远动装置,以解决

现有装置的不足,适应智能变电站发展的要求。技术原理:

PCS-9799远动装置用于全站数据采集、统一数据平台建立与

/1138/ PCS-9799远动装置

维护、远传数据出口和高级功能应用。集成了远动、保信、

计量、在线监测、PMU五类业务,并具备程序化操作、VQC、

小电流接地选线等站级高级应用等功能。支持与不同业务的

多级主站进行通信。采用单台嵌入式装置实现,多CPU插件分

布式设计,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不同软件模块可以灵活配置

在任意一个CPU插件上运行。该装置还具备即插即用式监控

终端,可以降低站内监控系统的复杂性,适应无人值班趋势。

应用领域:PCS-9799远动装置适用于变电站、直流换流站、

发电厂、新能源、厂矿等不同应用场合的站控层配置,并能

满足海外市场对远动装置的特殊需求。

/1139/ 温州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研究
温州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采取有BB&O模型和因果分析模型计算出温

州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10.99年,99﹪的企业仍处于初创期和

发展期(其中处于初创期的约占42﹪,处于发展期为57﹪,在稳

定期的民营企业仅占0.8﹪左右),其大致区间:9~13年,而

比全国企业的平均寿命3~4年,高于1倍多。并通过分析研究

,目前影响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三大难题为土地资源、员工

素质、技术创新,而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延续,企业受到的外

部不利环境和内部障碍逐渐递增。为此,研究结果认为:温

/1139/ 温州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研究

州民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初创期应以创

新策略为核心,发展期应合作竞争策略为核心,稳定期应以扩

张策略为核心,而衰退期则以转型策略为核心。本课题开展

研究正值温州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境而寻

求突围之时,而温州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成果,对上级领

导部门更有针对性地做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对

政府有关部门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和有效管理,具有

无可替代的作用。本课题通过研究,既对已死亡企业的平均

寿命得出明确的结论,并对民营企业处于在生命周期的不同

阶段进行判断,分析企业内外部因素,对企业生命周期所产生

的影响,提出诊断对策,即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直接指导

/1140/ 一种微创锁定钢板
一种微创锁定钢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现代的骨折治疗中,一般都使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

,所用钢板一般均为LCP钛合金钢板和螺钉构成,钢板外形

为长条形,上面设有若干螺孔。使用时,在骨折处设计切口

,分离软组织达到骨面用钢板将断骨固定,来达到骨折接骨

愈合,再将钢板取出。但使用这种钢板进行断骨固定时,需

切口暴露骨折端,使骨折断端的血运受到影响,不利于断骨

的尽快愈合。该成果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锁定钢板,包括

锁定钢板和其配合使用的锁定螺钉,手术时远离骨折端做小

/1140/ 一种微创锁定钢板

切口,将锁定钢板插入并用螺钉固定。它可实现微创对骨折

断骨的固定,最小限度骚扰骨生理环境,利于骨折的愈合。

/1141/ 微波器件激光封装材料的研究
微波器件激光封装材料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通过对国际国内一些相关资料的分析,针对无氧铜

激光焊接时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以铜锆合金为基础,添加一些

对导电率影响较小的元素和增加液态流动性的元素,以提高

材料的可焊性和封装的气密性等级。对新研制的合金进行激

光焊接工艺方面的优化实验,找出一套比较成熟的适合激光

焊接的工艺。微波器件金属基外壳封装材料多采用铝合金和

铜合金,使用最多的铝合金是防锈铝合金LF21、LF6、LF3和

Y12、Y11等;铜合金多用无氧铜、黄铜和钨—铜合金。外壳

/1141/ 微波器件激光封装材料的研究

结构件材料的选择。通常选无氧铜、铁镍钴铍合金、钨铜合

金和钼。因为它们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80~+800~900℃

)具有高的机械强度,易加工,蒸气压低,在器件制造、使用

过程中不放出有害气体,可焊性与化学稳定性较好,在器件封

装和工作过程中不发生同素异构转变,以保证封接可靠。MC

M的制造技术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材料技术、工艺技术、封

装技术、检测技术,虽然其中的一些技术是已有技术尤其是

半导体技术的延伸和发展,但也有一些全新的技术,需要尽快

研究,尽快的实用化。铜合金激光焊接封装方面的文献报道

并不多见。由于铜合金对激光的反射率在80%以上,要想把激

光有效的藕合到被焊件上,这是研究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在未来的电子技术领域,金属基电子封装材料仍然将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1142/ 一种以非金属硼化物为烧结助剂硅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
一种以非金属硼化物为烧结助剂硅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非金属硼化物为烧结助剂硅酸钙

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0:1

00~20:80称取非金属硼化物粉体及硅酸钙粉体,加入有机

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分散均匀的非金属硼化物/硅酸钙粉

体混合物,对混合粉体进行成型得到陶瓷坯体;2)对制得的坯

体于500~1400℃进行常压烧结,得到硅酸钙陶瓷。本发明在

克服传统常压烧结工艺缺陷的基础上,解决了硅酸钙生物陶

瓷难烧结、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是一种适合于大规模制备高

/1142/ 一种以非金属硼化物为烧结助剂硅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硅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方法。

/1143/ 一种抗氧保香的凤梨沙棘乌龙天然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氧保香的凤梨沙棘乌龙天然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于背景一种抗氧保香的凤梨沙棘乌龙天

然香料及其制备方法。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沙棘为药食同

源植物。沙棘的根、茎、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

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

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沙棘果实入

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淤之功效。现代医学研

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

/1143/ 一种抗氧保香的凤梨沙棘乌龙天然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

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

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

、果胶素、有机酸、酯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而铁观

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

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

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等。铁观

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

他茶类。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一种抗氧保香的凤梨沙棘

乌龙天然香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凤梨9-11、花椒

果皮2-4、芹菜5-7、沙棘果3-5、板蓝根3-4、乌龙茶茶梗3

-5、异抗坏血酸钠0.5-0.7、青篙3-4、聚乙烯吡咯烷酮1-2

、增香助剂0.02-0.04;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特殊工艺将凤梨的请香

与乌龙茶的醇香相结合,配合具有麻感的花椒皮,保持了原果

实特有的香气,通过添加增香助剂,进一步提升食品的香味,

不仅能够促进食欲,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本发明添加异

抗坏血酸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留香持久,而且原料充足,工

艺简单,适合面食、饼干、方便食品、调味品等。5.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

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

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发展,并被

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

/1143/ 一种抗氧保香的凤梨沙棘乌龙天然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好处。但是如果是高分子有机物,在体内大量积累,会导致机

体多种慢性疾病甚至癌症。技术研发人员:华洪生申请(专

利权)人:安徽省三环纸业集团香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144/ 触摸屏用超硬减反多层膜研发
触摸屏用超硬减反多层膜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平板显示行业的发展,特

别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车载导航仪的广泛应用,人

们对触摸屏玻璃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二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①主要生产工艺路线概述如下:触摸

屏用超硬减反多层膜是在高硬度强化玻璃基底上,通过真空

磁控溅射技术沉积一组SiNx和SiO2交替形成高硬度、高透过

率的光学薄膜,且膜层性能稳定,达到量产的要求。a.切割:

将大张来料玻璃切割成我们需要的尺寸。b.化学强化:通过

/1144/ 触摸屏用超硬减反多层膜研发

化学方式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提高基板本身的耐划伤性能

。c.真空镀膜: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在钢化玻璃基底上交

替沉积一组高硬度、高透过率的触摸屏用超硬减反多层膜。

②技术性能指标:透光率(400~700nm)≥94%;a*:-6~3;b*:-

15~0;表面硬度≥9H;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透过率的

提升、提升客户使用体验通过光学折射原理,实现透过率的

提升。即在可见光波段内,尤其是500-700nm,将玻璃的固有

透过率从91%降低至94%。普通的电容式触摸屏一般是通过表

面贴附一层高分子材质的减反射膜材,从而提高成品透过率

,但是由于膜材材料限制,其表面硬度难以满足要求。而磁控

溅射制备的多层减反射薄膜,光学效果出色,表面硬度高,从

根本上提升客户使用体验。2、膜厚的精确管控多层高折射

率/低折射率光学膜层依次按物理膜厚精确沉积在玻璃表面

,而高/低折射率膜材的材料和膜厚以及所需的反应气体均不

一样。我们主要是通过光学模拟软件对所需达到的光学效果

进行模拟,精确把握所需膜层的层数、膜厚。3、膜层大面积

控制均匀性多层光学减反薄膜的均匀性要求严格,需要确保

可视区域靶材均匀沉积,否则会出现严重的色差,但是实际上

由于箱体内气氛变化、基片温度差异和夹具放气等不可避免

的因素,靶材的沉积速率会有所差异,从而导致玻璃的中心和

边缘区域的减反效果不均匀。对此,我们通过延长气体流量

调节等手段来均一化基片温度和减少放气,来调整不同位置

的靶材沉积速率,从而确保基片的整个工作界面的均匀沉积

/1144/ 触摸屏用超硬减反多层膜研发

。4、调节氮硅原子比,确保膜层高硬度触摸屏用超硬减反多

层膜中高折射率材料主要以氧化物、氮化物或氮氧化物为主

,常见的材料有:NbOx、TiO2、SiON等。对此,我们通过调整

反应气体流量比例来调节氮化硅氮硅原子数目比,确保膜层

的硬度满足要求。四、此项目的专利成果通过本项目实施,

目前已受理一项发明专利《用于玻璃检测分拣的设备》(专

利号:201610640474.1),取得授权四项实用新型专利《一

一种链轮传动压条结构》(专利号:201620847650.4)、《

一种车载触摸屏结构》(专利号:201621398438.0)、《一

种镀膜基片架》(专利号:201620848431.8)、《一种用于

玻璃检测分拣的设备》(专利号:201620848218.7)。五、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情况本项目于2015年1

0月开始项目调研工作;2016年2月—4月,进行触摸屏用超硬

减反多层镀膜工艺研发;同时通过化学强化工艺的研发,制备

出符合产品要求的强化产品,于2016年8月完成触摸屏用超硬

减反多层镀膜和基板强化工艺的研发,2016年10月完成样品

的初期制作过程,并送样给客户进行系统性评估,2017年1月

份开始批量试生产,2017年4月份产品通过客户测试并开始批

量生产。触摸屏是一种新型的人机对话界面,广泛应用手机

、Pad、笔记本电脑、车载导航等产品中。由于表面经常被

触摸,要求触摸屏表面玻璃需要超强硬度,防止被划伤。另外

很多显示终端要在户外使用,要求触摸屏表面更低的反射率

/1144/ 触摸屏用超硬减反多层膜研发

,提高显示清晰度。这样对于触摸屏的硬度和反射率要求也

提高,因此研制超高硬度、低反射率(超硬AR膜)的触摸屏

玻璃。长信触摸屏用超硬减反多层膜终端客户比如:BYD、

福特、小鹏汽车等,且客户使用反映良好。六、公司荣誉长

信公司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高新技

术企业、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

科技工程试点企业。近三年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共计二十余项

,全部实现了产业化生产;承担多项部、省级科技计划和产业

化项目;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公司研

发团队被批准为安徽省第二批“115”产业创新团队、芜湖

市首批“5111”产业创新团队。公司研发中心为国家级企业

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为“安徽省真空薄

膜材料与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拥有国家级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145/ 直线驱动单元的研究与开发
直线驱动单元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得到了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ZS041-A2

5-026)和兰州交通大学“青蓝”人才工程项目资助。(2)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直线步进电动机(LinearPulseMotor-LPM

)是一种把电脉冲信号直接转换为微步直线运动的装置,每

输入一个电脉冲信号,它就会按照指令给定的步距相应地走

一步。由于驱动装置中不需要传动装置,已成为机械装备上

理想的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实测电机参数(推力:4.9~6.63

/1145/ 直线驱动单元的研究与开发

N,速度:0.083m/s,分辨率:0.01mm,定位精度:0.001m

m)。(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研究了磁阻式直线步进电机

的静态力移特性、力移特性与气隙磁导的关系;在解析分析

的基础上建立了磁网络理论模型,分析了终端效应和边缘效

应的原因、机理,给出了其影响及解决方法;设计制作了直

线电机原型,开发了控制系统,满足了高定位精度、高分辨

率的要求;并对直线步进电机的通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及应用情况以前,国

内对直线驱动单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感应式高速进给电机(

LIM)及应用研究的研究,很少有人涉及高定位精度、高分辨

率直线驱动单元的开发与研究,本次研究只是一种探索,在

微型数控组合机床上研究性能可靠的高定位精度、高分辨率

驱动单元,以解决精密加工之迫切需要,因此,还需要进一

步的研究。

/1146/ AJD305型棉精梳夹技式顶梳
AJD305型棉精梳夹技式顶梳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是用于A201系列型棉精梳机上的新颖性能专

件,具有结构新颖、梳理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等

特点,是优于传统顶梳的技术改造换代产品。

/1147/ 研究开发含微结构元件的AR HUD光机系统
研究开发含微结构元件的AR HUD光机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的来源和背景1、课题来源余姚科技局根

据《关于加快“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市建设助

推智能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余党发[2017]37号)、《<

关于加快“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市建设助推智

能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科技政策实施细则》(余科[2017

]13号)文件,我公司项目被列为“2018年余姚市重大科技创

新项目”2、课题背景近年来,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引起

了全世界的关注。车载视觉辅助系统即抬头显示系统HUD,主

/1147/ 研究开发含微结构元件的AR HUD光机系统

要作用为驾驶环境的视觉增强及其视觉信息的扩展。车载抬

头显示系统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驾驶员获取仪表盘信息时

的驾驶盲区问题,它将与驾驶安全相关的信息投影显示在驾

驶员平视范围内,悬浮在发动机罩上方,显示亮度、水平显示

位置和垂直显示位置均可调节,驾驶员不需要低头查看仪表

,从而缩短甚至消除了驾驶员前方视野的盲区时间,因此研究

抬头显示器系统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以AR为基础的HUD设计研究是目前HUD研究的前沿领域,是公

司重要的战略机遇点。通过项目的开展,可以提升公司技术

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以此项目为突破口,展开与

知名国内国外汽车厂商完成AR-HUD整机及零部件的小批量生

产乃至后期的量产订单,长远角度看不仅仅能够提升公司的

知名度提高公司本身名配角的战略部署,还能够提升公司在

HUD产业链的占比,提高销售,创造利润。三、主要论点论据

AR-HUD是增强现实显示抬头显示系统的简称,是常规HUD系统

的一个进阶衍生系统,整个系统分为两大块:一个PGU系统(

图像显像源系统)与Head系统(自由曲面投影系统)。由于

AR-HUD系统投影需要更大更远更清晰的要求,那么它对PGU系

统与Head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PGU系统具有更高的光

效与分辨率以及Head系统更大的FOV,更远的投影距离。为实

现项目的技术要求,公司研究团队通过对AR-HUD光机系统搭

建整合技术、微结构阵列式透镜设计与加工技术、高精度超

大口径自由曲面镜设计加工技术等3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实现

/1147/ 研究开发含微结构元件的AR HUD光机系统

了高精度微结构阵列的加工及快速检测微结构阵列透镜性能

的检测方法,成功达成项目预期技术指标并实现远超常规HU

D的高分辨率,高光效,大FOV,高亮度,高均匀性,低畸变,远距

离投影AR-HUD系统开发。四、创见与创新①搭建整合完成大

FOVAR-HUD光机系统。本项目采用了DLP(数字光处理)-HU

D方案整合PGU系统(图像显像源系统)与Head系统(自由曲

面投影系统),实现远超常规HUD的高分辨率,高光效,大FOV

,高亮度,高均匀性,低畸变,远距离投影AR-HUD系统开发。②

设计并加工完成微结构阵列式透镜。结合微结构阵列透镜的

特殊性,采用五轴高级加工方式加工高精度微结构阵列透镜

模具,采用合理的成型与镀膜工艺加工高光效高面精度的微

结构阵列透镜,并建立快速检测微结构阵列透镜性能的检测

方法。③自主研发超大口径高精度自由曲面反射镜。为了保

证AR-HUD投影系统的大FOV,高亮度,低畸变,远距离投影的系

统要求,我司利用高精度超大口径自由曲面模具加工专用六

轴设备和超大口径自由曲面产品检测与补正方法检测设备,

保证产品成型精度。同时我司具备了自由曲面反射镜的镀膜

能力,生产的常规自由曲面镜产品面精度与膜层信赖性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五、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完成样机并形成小

批量生产,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2725.65万元,新增利税2077

.9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公司的技术进步,取得了

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公司下步布局低成本、标准化的HUD市场

/1147/ 研究开发含微结构元件的AR HUD光机系统

打下基础。同时,对于HUD行业标准的建立、产业市场的规范

提供了新方向。项目实施中,还存在着“行业检测标准建立

、产业整体成熟度提升、产品良率攻关”等问题,这些问题

将在下步的项目推进中重点关注和解决。

/1148/ 生物富集骨钙保健食品加工技术
生物富集骨钙保健食品加工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以天然动物骨胳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培养发酵、生

物富集,利用发酵后高钙含量的微生物菌体生产生物富集骨

钙保健食品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生物富集骨钙片剂和胶

囊二种生物富集骨钙保健食品,确定产品加工工艺、加工配

方、发酵菌种和设备选型配套,并为甲方获得卫生部保健食

品批文。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卫生部保健食品标准和国家食品

卫生标准,具有补钙保健功能和食用方便的特点,产品中钙

元素为生物富集有机钙,人体食用后吸收率高,产品加工技

/1148/ 生物富集骨钙保健食品加工技术

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

/1149/ 超临界CO_2萃取沙棘药用成分及产品开发
超临界CO_2萃取沙棘药用成分及产品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创新点为国内首创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

用于沙棘果肉、果渣、果的提取而得到高品质安全卫生的沙

棘果渣油、沙棘全果油、沙棘总黄酮、沙棘全果素等多品种

,并将沙棘全果素应用于保健食品及新药的开发,目前已开

发出保健食品有调节免疫、抗辐射的“沙棘天宝软胶囊”、

保肝降酶的“沙棘甘之福软胶囊”以及“沙棘养颜软胶囊”

。生产过程中的CO_2气体循环使用,萃取后的果渣可综合利

用,经省环保局评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其300立升超临界CO

/1149/ 超临界CO_2萃取沙棘药用成分及产品开发

_2萃取设备先进,工艺合理,检验手段完备,技术难度高,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150/ 三氧低温灭菌器
三氧低温灭菌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三氧低温灭菌器”采用微电脑程序自动控制,由

柜体、真空系统、三氧发生注入系统、三氧活化(加湿)系

统、三氧分解系统、控制系统组成。该设备以三氧(臭氧)

为灭菌剂,在一定温度和真空状态下,作用一定时间可杀灭灭

菌室内所有微生物。主要技术指标:工作温度:20℃~60℃

。工作压力:50Pa~150kPa(绝对压力)。三氧浓度:30m

g/L~80mg/L。干燥时间:≤40min。有效灭菌时间:≤120mi

n。该产品技术创新点有:1、三氧发生存储注入系统该系统

/1150/ 三氧低温灭菌器

应用于三氧低温灭菌器,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它解决了灭菌器将高浓度三氧快速注

入到灭菌室的关键问题。2、多级泵抽真空系统3、活化剂(

加湿)注入系统适用范围:本设备主要适用于大中型医疗单

位对物品消毒灭菌,尤其是不耐高温的器械和管腔类器械及

适用于三氧灭菌的其它器械和物品。本次项目的研发从整体

上来说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

是成本偏高。系统中用到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公司不能够生

产,只能外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有些关键零部件选用了

国外的知名品牌,因而产品成本较高。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

是对产品进行不断改进,进一步降低成本,这样才能有利于产

品销售,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灭菌周期:≤200min

/1151/ 自凝型褐藻胶生产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
自凝型褐藻胶生产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基于现有褐藻胶凝胶成型过程复杂及生产工

艺落后等问题,通过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研究出自凝型褐藻

胶的生产技术,并开发出高附加值自凝型褐藻胶新产品。本

研究重点突破脱钙工序和中和工序两大关键技术,实现了钙

钠比的可调控性和褐藻胶的自凝特性,简化了褐藻胶凝胶成

型,节约了能源,建立自凝胶型褐藻胶的生产技术,生产出高

附加值、技术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的自凝型褐藻胶。自

凝型褐藻胶利用其胶凝性不仅可制作强度范围极广的凝胶,

/1151/ 自凝型褐藻胶生产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

如软凝胶、硬凝胶(果冻、皮冻)、半凝固型凝胶(医用软

膏、果酱)等,而且由于其对热稳定性好,所形成的凝胶具有

热不可逆性,从而赋予其区别于卡拉胶、明胶等热可逆胶体

的一系列性质,如可制作抗熔皮冻、代脂肪等。该产品的开

发将为海藻加工行业增加新的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

升我国行业产品技术水平,带动海藻加工行业及海藻养殖业

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行业示范效应和经济、社会意义。

/1152/ 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
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PAQR3是参与胃癌进程的一个关

键蛋白,并且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我们还发现了PAQR3与乳腺癌的发展及存活率也有着一定

的相关性。在对临床乳腺癌病人的癌旁及癌组织进行检测分

析中,证明了PAQR3在乳腺癌病人的样本中普遍低表达,且PA

QR3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基因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在体外

的多株乳腺癌的细胞中PAQR3的过表达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

的生长、迁移。该研究为临床研究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及治

/1152/ 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

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153/ 10KVA/220V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
10KVA/220V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大量非线性负荷的使用,电力系统尤其是在配

电系统的电力谐波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谐波污染问题给

电网系统、供电部门和电力用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电网中

谐波含量的增加,将导致电气设备的寿命缩短,网损增大,

系统发生谐波谐振的可能性增加,严重时会造成危险的过电

压、过电流。同时还可能引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

仪表指示和电度计量不准、使通信系统受干扰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电压、电流质量标准。目前,较为普遍

/1153/ 10KVA/220V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

采用的并联型无源滤波器来抑制谐波,无源滤波器滤波效果

易受电网参数影响,并可能与电源阻抗在电源侧发生并联谐

振而产生“谐波电流放大”现象,同时需使用大量的电感、

电容元件,响应速度慢,占地面积大、维护工作繁重。与无

源滤波器相比,有源滤波器具有高度可控制和快速响应特性

,并且能跟踪补偿各次谐波、自动产生所需变化的无功功率

,其特性不受系统影响,无谐波放大危险,相对体积重量较

小等突出优点。目前有源滤波器产品较少,国外少数公司如

ABB,诺基亚等的产品价格昂贵。该项目采用多项先进技术

,使得所研制的有源滤波器装置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

时大大降低了产品价格,因此,此研究项目在国民经济中有

现实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项目鉴定后应进一步和

电力部门和电力用户合作,研究具体工程中的具体问题,在

大规模应用中保证其成功运行。

/1154/ 一种用于给智能IC卡热水表供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温差发电智能IC卡热水表
一种用于给智能IC卡热水表供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温差发电智能IC卡热水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电力供应
技术详情

  一种新型安全节能温差发电智能ic卡热水表装置(

申请号:201*****451.6),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能够长期使用的安全实用新;节能的智能IC热水表供电

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热水管与冷水管固定在墙壁上,

所述温差发电组块固定在热水管与冷水管之间,所述热水阀

安装于热水管支管上,所述冷水阀安装于冷水管支管上,所

述混水阀安装于出水口处,所述智能IC卡热水表安装在热水

阀与混水阀之间,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接。其中温差发电组

/1154/ 一种用于给智能IC卡热水表供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温差发电智能IC卡热水表

块包括温差发电片、蓄电池、导线,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导

热硅脂与热水管和冷水管紧密接触,固定于热水管和冷水管

之间,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温差发电片热源接线柱相接,负

极与温差发电片冷源接线柱相接。

  本技术特点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广泛用于给智

能IC卡热水表供电。投资条件10万和预期经济收益500万。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合作开发等发明人。

/1155/ 直涂LED芯片
直涂LED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直涂LED芯片可以直接从芯片端就做出白光,而且可

以从晶圆级做成,有利于产品垂直整合。相对传统工艺,简化

了封装流程,减少封装端白光所用的设备,亮度更高、可靠性

也很稳定,可以使客户更好的配光,出光光斑很好,可以按照

客户所需做成2700k~8300k色温,也可以做成显色指数Ra70

~90;完全可以替代在封装端做成白光,应用到室内外照明。

技术关键和创新点:1、研发出适合晶圆级直涂白光所用的

荧光粉,并提高亮度;2、研发利用光刻显影技术及涂布技术

/1155/ 直涂LED芯片

将荧光胶均匀附在芯片上,并能保证封装后可靠性良好;3、

研发直涂芯片出光效果(光斑)很均匀、色温分布很窄。直

涂LED芯片具有以下优势:1)成本更低;2)承受更大电流;3)

朗伯发光形貌,白光出光均匀,容易配二次光学;4)垂直结构

,打线少,可靠性好;5)同时适合于FlashLED,和方向性较强的

照明应用;主要技术指标:直涂芯片40*40mil封装后在350m

A的电流下,发光145lm/W;显色指数Ra:大于75;本项目预计

可形成3件发明专利。

/1156/ 应用新型生物脱毒技术提高营养吸收的猪代乳料关键技术的研究
应用新型生物脱毒技术提高营养吸收的猪代乳料关键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于背景随着养猪快速发展及规模的不

断扩大,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利用效率和猪场整体效益的新

途径,因此代乳料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成为关键技术。此阶段

的乳仔猪由于生长、生理特点对营养需求较高,并且对代乳

料霉菌毒素的含量要求较苛刻,本研究重点利用生物脱毒技

术提高营养吸收并防控霉菌毒素对乳仔猪侵害。二、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①本成果通过对乳猪代乳料原料的筛选和生

物、物理脱毒技术的研究,以降低霉菌毒素对猪养殖的影响

/1156/ 应用新型生物脱毒技术提高营养吸收的猪代乳料关键技术的研究

,提高仔猪营养吸收能力和生长性能。采用外在生物处理和

内在调理动物机体免疫力相结合的设计原理,达到三元吸附

和双向消除的效果。②通过将营养性添加剂、生物脱毒剂和

物理吸附剂等按不同的重量添加到饲料中,使仔猪免疫力明

显增强、抵抗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及霉菌毒素等毒素对仔猪的

侵害。应用生物脱毒技术,能够有效清除日粮中霉菌毒素污

染,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营养吸收能力;本研究产品以产生多

种活性酶以及多种酶促因子,促进动物消化酶的活性,促进仔

猪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此外,能产生抗活性物质,并具

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三

、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安全性①适用范围:断奶仔猪②安全性:

利用微生物降解霉菌毒素是一种相对安全、高效和环保的方

式,但在目前的研究中更多的精力被用来选育降解转化率更

高的菌种而忽视了菌种的饲料安全性,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

表明多种肠道提取菌或霉菌对毒素有很好的转化作用,但并

未对其饲料安全性进行检测,不一定能被大量生产。而在我

们研究中我们更多选用农业部批准的饲料添加菌,在获得较

好的毒素降解率的同时,也保障了饲料安全性,不对其此后的

规模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四、应用情况饲用代乳料的两组的

采食量和日增重均优于饲喂普通日粮的养殖组,未添加脱毒

剂组的采食量提高20.4%,添加脱毒剂的养殖组提高23.7%,日

增重分别提高14.5%和17.6%,而两组的死亡率也均降低20%以

上。

/1157/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系统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空调在混合动力公交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但

随着混合动力控制技术的发展及ISG电机的应用,车辆可通过

发动机怠速或停机降低混合动力的油耗。但由于传统空调必

须是通过发动机带动空调压缩机实现制冷,通过空调自带发

电机给鼓风机供电实现空调的吹风,一旦发动机空调制冷及

通风均停止工作。因此为了保证空调的正常工作,发动机就

无法怠速或停机,这对混合动力客车降低油耗极为不利。本

发明主要解决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由于传统空调的应用而不能

/1157/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系统

实现发动机怠速停机功能从而增加有好的问题。

/1158/ 头孢米诺钠合成工艺
头孢米诺钠合成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适应症用于由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大肠杆

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属、流感菌属、拟杆菌属中对本品

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感染症:败血症、扁桃体炎、扁桃体周

围脓肿、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

慢性呼吸气管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肺化脓肿、肾盂肾炎

、膀胱炎、胆囊炎、胆管炎、腹膜炎、骨盆腹膜炎、子宫附

件炎、子宫内感染、骨盆死腔炎、子宫旁结缔组织点。2.项

目简介头孢米诺钠为头霉素衍生物,由半合成法制取,7位

/1158/ 头孢米诺钠合成工艺

上有甲氧基和D-氨基侧链,3位连有N-甲基四唑硫甲基,19

87年6月30日明治制药以Meicelin的商品名取得许可,其作

用性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近。3.项目知识产权状况目前本

品原料及制剂均有进口,国内企业已有多家原料药及制剂批

产,按照药品审批办法的有关规定,本品原料药可按照进口

原料药标准仿制。4.生产使用条件本原料药制备工艺无高温

、高压、深冷等反应条件,适合工业化生产。5.市场及经济

效益预测头孢米诺钠原料药市场售价目前为5000元/公斤,

按照本工艺原料合成成本为3000元/公斤,有较大的利润空

间。6.目前进度已完成实验室中试放大工作。

/1159/ 一种耐高温增韧缓凝剂
一种耐高温增韧缓凝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增韧缓凝剂,制备如下:

(1)将海泡石粉碎,经水浸泡,搅拌澄清,再过滤、清洗、干

燥、粉碎、磨细过筛;将海泡石粉投加到硝酸、硫酸或盐酸

溶液中,搅拌3~8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过滤;在100~

200℃下焙烧2~4h后,又在600℃下煅烧2~3h;(2)将硼砂

与硼酸按照1.2~4:6~8.8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缓慢倒入水

中,搅拌5~15min;(3)将处理后的海泡石加入到硼砂与硼

酸的混合溶液中,搅拌2~4h,制成海泡石—硼酸、硼砂混合

/1159/ 一种耐高温增韧缓凝剂

液;(4)喷雾干燥。本发明缓慢释放缓凝作用成分,降低水

泥对缓凝剂的敏感程度,使水泥石低温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

能,高温下仍能发挥缓凝作用且对力学性能无影响。

/1160/ 酮康唑栓
酮康唑栓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酮康唑是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19

79年合成的第二代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属于芳乙基环状缩

酮类化合物,对多种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均有效,具有适应范

围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可重复治疗等优点。鉴于该品优良

的性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公司集中优势资源,与北京佳诚

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本项目产品。②技术原理及性能

指标本品通过干扰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

膜主要固醇类--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和改

/1160/ 酮康唑栓

变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同时也可抑制真菌

的甘油三酯和磷脂的生物合成,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

性,引起细胞内过氧化氢积聚导致细胞亚微结构的变性和细

胞坏死。对白色念珠菌则可抑制其自芽孢转变为具侵袭性的

菌丝的过程。主要性能指标:含量:含酮康唑栓(C26H28C

l2N4O4)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性状:类白色至微红

色栓剂;有关物质:不得过2.0%;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

重量差异:不得过±5%;融变时限:不得过60分钟。③技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由全身用药改为局部用药,填补国内空

白。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应用剂型,定位在局部应用治疗制

剂。最大程度避免了酮康唑因口服经过肝脏代谢所带来的毒

性问题,而且使其药物浓度局部富集、直达病灶,作用迅速。

增加了应用酮康唑治疗真菌感染的一种新剂型--栓剂,可使

酮康唑在临床中更好地发挥优势,并充分体现了药物制剂学

科“根据药物的药理活性,合理设计使用剂型”的重要原则

,更好地发挥其局部治疗作用。处方的创新,采用更安全的P

EG/S40为赋形剂,生理黏附性好,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长,无

过敏刺激症状,适用人群较硝酸咪康唑软胶囊更为广泛。④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酮康唑栓属于“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销售的

药品”,即化学药品新药3.3类,主要用于治疗阴道念珠菌病

。项目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案,其实施将解决现存

的治疗不稳定、复发率高、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彻底解除

/1160/ 酮康唑栓

患者的病痛之扰。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012年8月取得酮

康唑栓药品注册批件,产品2013年开始投产销售,经各大医院

使用,效果良好。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161/ 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中药新产品开发
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中药新产品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1.完成系统的药学和药效学研究,由中药有效部位

组成的新型中药复方唐顺平在抗糖尿病作用方面,具有改善

异常糖脂代谢作用,明显改善机体胰岛素抗性,发挥胰岛素

增敏作用,可用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治疗。同时能使

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炎症状态有所缓解,反应微血管病变

敏感指标NAG活性有所降低,可能有益于糖尿病某些慢性并

发症的防治。从作用特点来看,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噻唑烷

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相比,一方面是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

/1161/ 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中药新产品开发

敏剂对四氧嘧啶动物模型无降糖作用,本药能使四氧嘧啶动

物模型血糖降低,一方面是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使动

物体重增加,本药则不仅没有使动物体重增加,反而有降低

趋势,提示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避免目前临床关注

的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水肿、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可

能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药效学更全面明确,

不仅具有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特点,也具有二

甲双胍对糖代谢的外周作用,符合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理

论,有别于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糖尿病化药及中药;配伍比例

更合理,服用剂量小,大约为金芪降糖片剂量的1/7至1/10

;另外经查新国内中药新药的研究多以单一有效部位或多味

中药复方为主,多个有效部位制成的中药新药,难度大具有

创新性。2.申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中药有效部位复方处方

组成、制备工艺及其抗糖尿病用途”,申请号为200710122

035.2和200910080116.X;“金银花有效部位、制备工艺及

其抗糖尿病用途”,申请号为200910081015.5。3.申报6.2

类中药新药本项目已于2009年12月将申报临床批件的资料上

报至天津药监局,2010年1月通过天津药监局对该项目原始

记录的检查,2010年3月、4月、5月又分别通过了药监局对

毒理、药学和药效学研究现场的核查,现天津药监局正在整

理总结核查报告。

/1162/ 吡咯/吲哚基合成受体分子识别与光化学传感
吡咯/吲哚基合成受体分子识别与光化学传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属超分子化学和分离

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等交叉研究领域,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2、研究目的与意义:分子识别与组装成为创造新物质、实

现新功能的有效方法,合成受体分子识别与化学传感是当前

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中非常活跃的前沿课题。本项目重点针

对仿生分子识别研究中阴离子、生物分子等的合成受体设计

及其识别作用机理等应用基础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相关研

/1162/ 吡咯/吲哚基合成受体分子识别与光化学传感

究工作对深入理解和阐明合成受体的分子识别与化学传感机

理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并为基于分子识别的分离分析新材

料、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3、主

要论点与论据:本项目长期致力于吡咯/吲哚基合成受体的

分子设计及其分子识别研究,深入系统开展了杯吡咯大环化

合物、二吡咯甲烷、双吲哚烷/烯、吲哚醌类化合物和吡咯

/吲哚基荧光探针分子的设计制备及其对阴离子、金属离子

和氨基酸等生物分子的识别与光化学传感性能及构效关系研

究工作,旨在发展新型仿生分子识别体系,阐明合成受体的分

子识别与化学传感机制,构建基于分子识别的分离分析新技

术新方法。4、创建与创新:①发展了基于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的新型吡咯基受体-醌超分子组装体系,构建了组装体的阴

离子、金属离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生物分子比色化学传感

器;②设计构建双吲哚烷/烯类受体分子识别与传感体系,揭示

了基于氢键作用的识别过程中潜在可逆质子转移反应的发生

、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因素;建立了系列高灵敏、高选择性阴

离子和生物分子识别与比色传感新体系;③设计制备氟硼荧修

饰吡咯/吲哚基近红外荧光探针分子,构建其对阴离子和生物

分子的识别与荧光传感体系;④建立了基于合成受体分子识别

功能的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和流动注射分离分析新方

法。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为发展新型仿

生分子识别体系,建立分离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奠定理论和技

术基础。6、历年获奖情况:无

/1163/ 一种新型营养强化剂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
一种新型营养强化剂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国内低聚果糖工业化制备过程中存在的转化效

率低下、产品纯度及品质不高、生产成本高昂及污染较大等

共性难题,我司研究开发出蔗糖来源的高纯度功能性低聚果

糖系列产品并实现其产业化,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将其列入营

养强化剂新品种,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该项目具体技术特点如

下:1、针对我国蔗糖产量丰富的国情,在国内首创以蔗糖为

原料制备低聚果糖作为营养强化剂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

打破了近年来进口低聚果糖在婴幼儿配方食品领域使用的垄

/1163/ 一种新型营养强化剂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

断状况。2、新型固定化酶制备低聚果糖技术,采用经紫外线

诱导改性的高活力果糖基转移酶,优化发酵过程,提高低聚果

糖转化效率。3、通过色谱分离技术--改良型顺序式模拟移

动床进行低聚果糖提纯,低聚果糖纯度可高达98%以上,收率

83%以上。4、采用全密封低温真空连续干燥工艺制备粉状低

聚果糖,有效避免了低聚果糖各种单糖在高温下的焦糖化反

应及溶解,进料浓度可达75%DS以上,产品收率达98%以上,生

产过程实现粉尘零排放。5、在低聚果糖原有功效基础上,拓

宽了低聚果糖应用范围,通过马来酸酐酯化低聚果糖制备耐

酸热低聚果糖,可广泛应用于酸性或需高温加工食品。

/1164/ 矿物纤维道路水泥混凝土材料
矿物纤维道路水泥混凝土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道路运输辅助活动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为用价格低廉的天然矿物纤维作为道路水

泥混凝土路面的增强增韧材料,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性

能。本成果是国家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和交通部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曾获陕西省高校科

技二等奖。本成果以天然矿物纤维作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的增强增韧材料,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弯拉强度和

疲劳寿命15%以上,减少道路维护费用,延长道路的使用年

限。该技术经过高速公路工程及农村公路工程的应用试验,

/1164/ 矿物纤维道路水泥混凝土材料

效果良好。应用前景本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速公路、城

市道路及农村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中。

/1165/ 一种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方法
一种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方法,属

于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领域。首先确定地层原油基础特征

参数:包括死油体积、排除的地层原油体积、死油质量、闪

蒸脱出气在标准条件下的体积、闪蒸脱出气在标准条件下的

密度,通过确定CO2最小混相压力预测参数:包括地层原油体

积系数、地层原油密度、地层原油温度,结合CO2混相驱最小

混相压力经验常数,实现对CO2驱最小混相压力FMM的预测。

该发明仅利用原油体积系数、密度、地层原油温度参数对C

/1165/ 一种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方法

O2驱最小混相压力进行预测,所需实验数据较少、计算简单

,可以实现对目标油藏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快速、经济、准

确预测。

/1166/ 超低断面抗湿滑低噪声乘用子午线轮胎
超低断面抗湿滑低噪声乘用子午线轮胎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1.成功开发了20-26寸、15个规格的超低断面抗湿

滑低噪声乘用子午线轮胎,最低断面为25系列,最大轮辋直

径为26寸,最高速度级别为W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建

立超低断面乘用子午线轮胎的轮廓设计方法,利用有限元分

析,优化设计方案;3.建立了国内企业第一个室内噪声试验

室,通过室内噪声测试分析轮胎噪声频谱,优化轮胎结构设

计,降低轮胎噪声。4.基于UNITIRE模型,利用CARSIM软件

进行轮胎操控性能的模似分析,优化轮胎结构设计,改进操

/1166/ 超低断面抗湿滑低噪声乘用子午线轮胎

控性能。5.经权威机构检测,265/35R22L689产品的主要性

能指标与世界名牌相当。

/1167/ 简易团购管理系统V1.0
简易团购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知识产权就《简易团购管理系统》(著作权名)

所出现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问题进行策划和分析,将现在的业

务在流程进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和重组,在对新方

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后,与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

软件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在讨论基础之上进行原始框架的

开发,并将开发的框架让用户进行功能确认,确保软件真正适

用于用户需求,确保软件的可用性和先进性。对用户提出的

功能性意见和性能性要求与管理和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改进分

/1167/ 简易团购管理系统V1.0

析和论证,完成系统的改进设计,根据改进设计方案与开发团

队进行技术方案的仔细讨论,将实现系统将面临的技术瓶颈

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一一解决,并重新进行信息化的需要分析

设计、详细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维护,得了应用单位的

认可,取得了良好效果。《简易团购管理系统》(著作权名

)应用领域的专业应用软件虽然已有开发,但其还存在的具

体问题尚有很多,该应用软件在对该类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的

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流程、设置合理功能和开发友好的人机

界面,因而该软件在国内该行业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并且该系统是在与相应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共同针对实

际问题进行设计和研发的,因而在相关行业内具有广泛的适

用能力,系统在安全性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访问权限、防

火墙和操作记录方面,使系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安全性。因

此,广泛的市场前景。但软件系统应与实际系统紧密结合,并

随着应用者流程和要求的改变不断升级改善,因而,课题组将

不断努力使成果更趋完善。

/1168/ PMYL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开发研究
PMYL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成果在传统湿法生产的基础上,对工艺、工艺参

数作了创新改进,使淀粉在强碱介质中及一定温度下与3-氯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起醚化反应,再经降解反应得到的季

铵型阳离子淀粉。该法增创了降解反应,从而降低了粘度;通

过对工艺参数的改进创新,严格控制温度、时间、PH值及醚

化剂的用量,提高了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生产出的产品粘度

由650mp.s下降至50-60mp.s,取代度由传统的0.015上升到

0.033以上,反应效率由传统的60%上升到90%以上,产品回收

/1168/ PMYL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开发研究

率达99%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市场反馈认为产品达到低粘

度高取代度,能增加吸附性,提高留作率,助滤,且能在中性条

件下作施胶剂,减少了环境污染等特点。

/1169/ 一款特殊的背光用3806型LED
一款特殊的背光用3806型LED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通过反光杯结构优化,降低了宽度对出光角

度变化的影响,提高了LED光效;采用增加支撑条的方式,提高

了LED与导光板配合精度和背光效果;通过支架结构设计,提

高了导光效率。所开发的产品具有性能稳定、支架薄、成本

低等特点。产品在结构设计上有创新,相关技术获实用新型

专利2项,处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产品经浙江省电子信息

产品检验所检验(报告编号【2013】电检元字3613号),所

检指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较

/1169/ 一款特殊的背光用3806型LED

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技术指标:(1)将3806led厚度控制

在0.58以内,与导光板契合不会漏光。(2)增加了支撑条,

使得led贴在PFC上的平整度更好。(3)B控制在0.57±

;0.02mm,D控制在0.23±0.02mm,C控制在0.32±0.

02mm。(4)支撑条的尺寸为:0.05mm(成楔形,此为最厚处

的厚度)。

/1170/ 组织再生结构的激光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研究
组织再生结构的激光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骨组织的再生修复与功能重建一直是人类不断追求

的梦想,本项目针对常规工艺难以制备骨植入物的多孔结构

,更难以实现微纳结构的精细调控,提出利用激光3D打印技术

制备人工骨植入物,从装备系统开发、增材成形机理、生物

力学性能改善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

成果有:(1)研制了面向激光增材制造用高分子粉末球形

化系统,揭示了多能场耦合下激光与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机

理,形成了具有多级微孔结构人工骨的增材制造原理与技术

/1170/ 组织再生结构的激光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研究

;(2)提出了低维纳米结构增强人工骨的理论与方法,探明

了高温成形过程中纳米第二相结构稳定的条件与策略,建立

了纳米第二相的弥散分布模型及强韧化机理;(3)揭示了人

工骨宏微结构与降解速率之间的关联规律,查明了人工骨降

解和新骨形成的动态过程,实现了人工骨降解速率与新骨生

长速率相匹配;(4)查明了氧化石墨烯诱导干细胞定向成骨

分化的信号通路,实现了干细胞在多孔人工骨上的定向诱导

成骨分化,发展了人造结构向生物结构的转化理论与方法。

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JCR一区期刊70余篇,影响

因子5.0以上35余篇;培养江西省“双千计划”领军人才3人

、江西理工大学“清江学者”优秀青年人才1人。5篇代表性

论文SCI总引用300余次,SCI他引200余次,2篇入选ESI热点论

文、3篇入选ESI高被引用论文。被Chemicalreviews(IF:5

4.301)、Progressinpolymerscience(IF:24.505)、Adv

ancedscience(IF:15.804)和Advancedfunctionalmateri

als(IF:15.621)等权威期刊引用,并获得中美英等国院士

的正面评价,充分肯定了本项目研究成果在组织再生结构制

造技术与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

/1171/ SCZNBK系列自动表架
SCZNBK系列自动表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SCZNBK自动表架产品可提供一种能实时提供电能计

量器具的库存信息,并可通过软件直接在电力营销系统中实

现对库存表计管理的智能化电能表配电表库,实现了远方监

控和集中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的

工作量,不需人工输入,运用无线读码技术查找方便,差错

少。自动表架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计量设备管理领域

,在其他行业(自来水等)计量管理工作中也可以使用。该

产品是一套集机械制造、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多学科技

/1171/ SCZNBK系列自动表架

术的综合系统。自动表架从研制开发时就已有明确的定位,

即产品主要面向电力系统用户。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省

外已有多家企业使用SCZNBK系列自动表架,省内供电企业由

于省公司的指定,已基本倾向于本公司产品,可以说SCZNB

K系列自动表架基本占据了全省供电企业95%以上的市场份额

。接下来的销售重点是省内其他电力企业及省外供电企业特

别是发达地区的供电部门。

/1172/ 一种双水相萃取提取柿叶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一种双水相萃取提取柿叶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水相萃取提取柿叶黄酮类物质的

方法。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将柿叶烘干、粉碎,加入乙

醇溶液,固液浸取,过滤除杂后得到柿叶粗提液。取上述柿叶

粗提液,加入PEG聚合物和硫酸铵双水相系统,混匀、分为上

、下两相。取出富含聚乙二醇聚合物的上相,加水、乙酸酯

类和无机盐,混匀。取出含有大量黄酮类物质的乙酸酯类的

相,对其进行减压蒸馏、浓缩溶液,然后将该浓缩液进行真空

干燥,得到固体柿叶黄酮类物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

/1172/ 一种双水相萃取提取柿叶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高了提取柿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而且可以得到高品质的

黄酮类物质,同时方法本身既经济又操作简单。

/1173/ 粉状震源药柱连续化制药生产工艺
粉状震源药柱连续化制药生产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根据2010年工信部下达的加强民爆行业安全生产的

通知中关于着力提高震源药柱制药及装药过程自动化连续化

生产的要求。A、螺旋预混:硝酸铵再通过螺旋输送至螺旋

预混处,同时木粉也通过螺旋输送至螺旋预混处,复合油相通

过喷油器输送至螺旋预混处,TNT通过螺旋输送至螺旋预混处

,在螺旋预混处进行螺旋预混;B、碾压混合:物料经碾压预

混后输送至碾混机进行碾压混合,碾压混合后通过螺旋水冷

直接输送至装药工房。优点是:在螺旋预混后由碾混机代替

/1173/ 粉状震源药柱连续化制药生产工艺

了球磨混合机和轮碾碾压机,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提高了

工作效率。1.木粉和TNT采用检重称定量,精度更高,产品质

量更稳定;2.由连续双层碾混机代替原有的球磨机和间断式

轮碾机,物料连续输送至装药工房,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

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3.降低了物料温度和电机转速,

消除了安全隐患;4.设计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设备连续

化、自动化运行;5.在碾混机、斗式提升机、混药螺旋等关

键设备上设计安装了自动消防、雨淋装置,提升了震源药柱

制药生产线的本质化安全水平。为了解决间断式震源药柱制

药线存在的间题,我们从降低物料温度和电机转速入手,通过

多次工艺试验,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确定了新的工艺参数,采

用连续碾混机代替原有的间断式轮碾机实现连续化生产。

/1174/ 液固两相发酵生产海珍品生物活性饲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液固两相发酵生产海珍品生物活性饲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发生产的微生态菌剂是适应了海水环境的

陆地细菌,以豆粕、麸皮、酒糟、果渣、海带渣、海藻等为

原料,通过采用液态和固态发酵,严格控制溶解氧、温度和培

养基组分,实现兼性的好氧发酵,充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不同

的代谢方式来提高发酵效果。通过完善液固两项发酵技术,

建立液态深层发酵和固态发酵联动生产线来生产海珍品生物

活性饵料和微生态制剂。

/1175/ 心欣舒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
心欣舒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一、科技领域:本科技项目在独家中药制剂心欣舒

胶囊的研制中,发明一种新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该处方工艺

已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010617607.6二、主要技术

内容:第一阶段,处方的筛选;第二阶段,制备工艺的改进。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研究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1.通

过将中医临床经验与现代药理研究的结合,以及大量的实验

,得出本组方:黄芪,地黄,五味子,丹参,赤芍,桂枝,人参茎

叶总皂苷。2.一种动态回流提取设备心欣舒胶囊的新工艺,

/1175/ 心欣舒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超声波连续萃取设备提取,具体包括

下列步骤:1)将组方中部分赤芍粉碎成细粉,备用;2)丹参及

剩余赤芍加乙醇先加热回流提取,再动态回流提取,将得到的

稠膏,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3)醇提药渣与其余黄芪等

四味,先加水煎煮,再动态回流提取,将得到的稠膏,加入赤芍

细粉,搅匀,真空干燥,粉碎成细分,备用;4)人参茎叶总皂苷

与上述两细分混合均匀,加适量辅料,制粒,装入胶囊。发明

人通过药理学及临床试验证明,动态回流提取法制备的心欣

舒缓解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效果显著。三、技术经济指标

:本产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总有效率为95.7%,治疗心绞痛总

有效率为93.2%。经过工艺改进后,使用动态回流提取发制备

的心欣舒胶囊,浸膏粉总量提高2.2%,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含

量由2.0mg/粒提高至2.3mg/粒。提取工艺操作时间由原10小

时缩短至6.5小时,同时提取溶剂可直接回收利用,提取溶剂

水与乙醇节约60%。生产成本降低,患者服用1个疗程药品费

用由280元降至220元。四、应用推广情况:本项目成果由企

业自行应用于独家品种心欣舒胶囊的生产工艺控制,产品销

售遍及全国,应用覆盖范围涉及全国各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

和药店,城市与乡村人民,2012年受益50万患者,预计受益人

群将以125%年增长速度递增。

/1176/ 肿瘤抑素直接抗肿瘤活性肽靶向抗肿瘤活性研究
肿瘤抑素直接抗肿瘤活性肽靶向抗肿瘤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对肿瘤抑素的结构改造,获得肿瘤抑素

直接抗肿瘤活性肽-7肽,通过体内外活性研究证明其对鼠黑

色素瘤细胞B16、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HEPG2、

人胃癌790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促凋亡活性,7肽对内皮细胞

抑制作用较弱,说明肿瘤抑素7肽主要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直接抗肿瘤活性,而对肿瘤血管内皮

细胞几乎无作用,不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间接抗肿瘤活

性。为了提高肿瘤抑素直接抗肿瘤活性肽的靶向性,对7肽的

/1176/ 肿瘤抑素直接抗肿瘤活性肽靶向抗肿瘤活性研究

结构进行改造,采用柔性甘氨酸连接子,将RGD引入到肿瘤抑

素7肽中,合成含有RGD的改造肿瘤抑素7肽。改造后7肽包含

13个氨基酸序列RGD-SGG-CNYYSNS,称为T-7R肽,MTT实验测得

改造7肽对B16、A549、HepG-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ECV3

04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改造7肽浓度的增加细胞

的存活率下降,具有药物剂量依赖性,改造7肽对肿瘤细胞和

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大于7肽。HE染色、TUNNEL实验

、电镜实验等说明改造7肽对可引起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的

形态改变,出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但无论对肿瘤细胞还是

内皮细胞,改造7肽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均大于7肽。以上实

验进一步证明了改造7肽由于RGD肽加入,RGD可与体内的层连

蛋白等竞争性结合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整合

素αVβ3,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加

入RGD肽在加强原肿瘤7肽直接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还具有一

定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改造7肽具有双重抗肿瘤作用,

另外,引入的RGD肽因与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结合

能力强,可将改造7肽带入到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实现双重靶向作用。

/1177/ 面向柔性显示的发光器件设计及制备的关键技术
面向柔性显示的发光器件设计及制备的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面向柔性显示和穿戴式设备领域发展的迫切

需求,聚焦新一代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结构设计

和器件制备。针对限制该类技术性能的难点,如电光转换效

率低、光提取损耗大、器件耐弯性差等关键科学问题,项目

通过新型发光单元设计、微纳光学耦合调控、柔性透明电极

结构集成等协同调控方法实现柔性OLED器件性能优化,取得

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为柔性OLED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

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177/ 面向柔性显示的发光器件设计及制备的关键技术

(1)能隙态辅助电荷输运调控:针对电光转换效率低、内

量子效率受限的难题,率先在国际上实验证明了高简并n-型

过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在有机发光材料中的p-型掺杂效应,

以及高能隙界面对有机发光材料激子的限域作用,提出了氧

化物能隙态辅助电荷输运调控新方法,构建了新型叠层OLED

器件结构,提升了能量传递效率,显著增加了OLED器件的内量

子效率,改善了器件的稳定性,为实现高效电光转换发光单元

提供了重要设计策略。(2)局域表面等离子耦合增强设计

:针对光耦合输出损耗高、外量子效率低的难点,发展了基

于金属纳米结构局域等离子增强自发辐射速率调控方法和基

于软纳米压印的亚波长微纳结构光学耦合提取调控新方法,

实现了近场表面等离子激元和光波导抑制辅助的远场宽光谱

、广视角光提取增强,显著提升了OLED的电光转换效率及外

量子效率,获得了效率达到366cd/A的叠层OLED器件,是当时

文献报道的叠层器件最高效率纪录,展示了该微纳光学结构

的重要应用前景,为解决柔性OLED器件的光提取损耗难题提

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相关工作被Appl.Phys.Lett.期刊主编

选为2012年该杂志最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之一。(3)金属/介

质柔性发光器件构筑:针对耐弯折性差、器件效率低的技术

难点,发展了高透光率、高导电性的新型金属/介质复合堆叠

结构柔性透明电极,降低了界面能级势垒,提升了电荷注入效

率,为替代传统ITO电极提供了可能,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该

电极与上述新型发光单元、光提取结构的有效集成新方法,

/1177/ 面向柔性显示的发光器件设计及制备的关键技术

为构筑高效柔性OLED提供了新技术途径,为新一代穿戴式信

息显示应用奠定了科学基础。项目实施期间发表SCI论文91

篇,SCI总他引2032次。5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Adv.Funct.Ma

ter.、ACSNano、Appl.Phys.Lett.等国际权威期刊,SCI总他

引253次。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项目基于光、电协同界

面调控实现高效柔性OLED器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作为典型进展被

发表于NatureCommun.、Adv.Mater.等国际著名期刊的论文

正面评论,对推动OLED柔性显示和固体照明的发展具有较高

的学术价值和潜在的商业应用价值。项目团队入选江苏省高

校创新团队,获得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2项,入选国家级人才

计划2人次。

/1178/ 硫酸头孢喹肟中间体7-ACQ产业化及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
硫酸头孢喹肟中间体7-ACQ产业化及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硫酸头孢喹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德国赫斯特公司

研制成功的,是一种动物专用药,属于头孢类第四代产品,是

CVMP确定的用于动物呼吸道、下呼吸道感染等多种严重感染

疾病的药物。其硫酸盐性质稳定,可制成制剂,便于保存及运

输,非常适合于临床应用。硫酸头孢喹肟优点如下:抗菌活

性高、低毒性、药动学特征优良等;可以被机体快速吸收,在

许多组织均可达到较高的浓度;残留低;对β-内酰胺酶亲和力

低,稳定性高,可以快速从周质间隙穿过,具有耐酶性;对多种

/1178/ 硫酸头孢喹肟中间体7-ACQ产业化及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

菌有效,特别是在低浓度时就可以强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巴氏杆菌、链球菌和多种肠道菌,甚至对某些对青霉素有

拮抗作用的细菌也有高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硫酸头孢

喹肟比盐酸头孢噻呋具有更强大的抗菌活性,其治愈率也远

高于氨苄西林与氯唑西林。在药效上,硫酸头孢喹肟对乳房

炎以及牛、马、猪的败血症和毒血症药效良好。此外,用放

射性标志的硫酸头孢喹肟药动学表现优异,在动物体内的吸

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而在毒理性上,硫酸头孢喹肟几乎无

蓄积毒性,具有头孢类药物毒性低,安全性高的特点。用途广

泛,是养殖业不可多得的好产品。硫酸头孢喹肟制剂工艺的

研究,具有很大意义。国内外各种专利文献中头孢喹肟的合

成路线较少,且缺少相关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在国内硫酸头

孢喹肟的合成主要以氟利昂作为反应溶剂,大量使用这种物

质,会对大气臭氧层产生严重的破坏。尽管我国已明令禁止

该种物质作为硫酸头孢喹肟的合成溶剂使用,但还是无法完

全避免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该项目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该

项目以7-氨基头孢烷酸出发,使用二氯甲烷替代氟利昂先和

2,3,4,5-环己基并吡啶反应制备7-氨基-3-2,3,4,5-环己基

并吡啶基-头孢烷酸(7-ACQ)。生产母液通过蒸馏回收,大

部分可以回收套用,碘残液回收碘,该产业化工艺比现行工艺

高效、环保、节约资源、产品质量高。通过调研和查阅文献

并结合以往我们做过的同类产品相关研发经验,确立研究方

向对现行生产工艺进行变革。该项目以7-氨基头孢烷酸出发

/1178/ 硫酸头孢喹肟中间体7-ACQ产业化及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

,使用二氯甲烷替代氟利昂先和2,3,4,5-环己基并吡啶反应

制备7-氨基-3-2,3,4,5-环己基并吡啶基-头孢烷酸(7-ACQ

)。主要解决现行工艺污染严重、投料比例小产能低、三甲

基碘硅烷和2,3,4,5-环己基并吡啶消耗量大,资源浪费、液

体离子交换树脂不好购买和废树脂不好处理的问题。生产母

液通过蒸馏回收,大部分可以回收套用,碘残液回收碘,该产

业化工艺比现行工艺高效、环保、节约资源、产品质量高。

/1179/ 新型镇痛药关键中间体的研究与产业化
新型镇痛药关键中间体的研究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近几年来,癌症患者逐渐增多,据

国际抗癌组织统计,每年将近新增1100万癌症病例,每年有超

过12%的死亡由癌症造成。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术

后疼痛及癌症疼痛等症状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癌症

患者逐渐增多,镇痛药市场在药物市场中比例逐渐增大,据研

究与市场(RM)公司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世界镇痛

药市场的规模已达到750亿美元。目前市场上许多镇痛药物

普遍存在镇痛时间短、不良反应多的缺点,强效镇痛药物如

/1179/ 新型镇痛药关键中间体的研究与产业化

吗啡等则存在药物依赖性,新型镇痛药物他喷他多(Tapent

adol)具有止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微的特点,

没有药物依赖性的优势,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具有良好的

市场前景。他喷他多(Tapentadol)由德国Grunenthal公司

研制,由排名世界前10位的美国强生公司授权销售,可用于中

、重度急性疼痛,且已提交中重度慢性疼痛适应症的申请,包

括如外科手术、手术后疼痛及晚期癌性疼痛的治疗,特别是

用于晚期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该药于2008年11

月20日上市据国外医药专业市场分析公司预测,该药的销售

额将在2015年左右其达到10亿美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外消旋体的拆分是合成光学纯手性化

合物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而动态动力学拆分是国外常用的方

法。因为经典的动力学拆分技术存在最大理论产率仅50%的

缺点,为提高产率,经典的动力学拆分方法需要一个底物消旋

化过程,理论产率可达到100%,由经典动力学拆分与底物消旋

相结合的方法即为动态动力学拆分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在

国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广泛用手性醇的拆分、手性胺的

拆分、氰醇的拆分及萘普生酯等的拆分。性能指标:小试阶

段总收率从40%提升至45%,在中试阶段进一步提升至50%,光

学纯度从95%提升到99%;实际检测性能为,化学纯度99.3%%,

光学纯度100.0%。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设计出全新的合

成路线,成功解决了脱羧反应的问题。在新设计的合成路线

中,最关键的是脱羧反应,如果条件控制不当会发生酸式分解

/1179/ 新型镇痛药关键中间体的研究与产业化

,得不到所需要的酮。如何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进行酮式分

解,即发生脱羧反应,是新路线成功与否的关键。项目组从甲

醇、乙醇、异丙醇等常规溶剂中选出了最佳溶剂(因涉及技

术秘密,不便公开溶剂名称),使项目在中试阶段的总收率从

45%提升至56%,该工艺成功运用于生产中,有效地节约了成本

,使最终产品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增加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产业化研究过程中对拆分步骤进行优化,实现了生产过

程的污染最小化。因为经典的动力学拆分,仅能做到50%的理

论拆分收率,如要提高收率,必须涉及拆分母液的多次消旋、

萃提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而项目组通过对生产过

程的优化,将收率提高到56%,据此估算,用于回收处理母液多

次消旋、萃提的产品单位废水量下降70%以上,并且避免了上

述繁杂的过程。通过对拆分步骤的优化,有效地减少了污染

排放,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合成技术提供了一项新的思路

,减少行业相关反应的环境污染。4.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该项目产品是新型镇痛药他喷他多的关键中间体

,目前在国内没有生产和销售,通过该项目的研制和开发,美

国强生公司的制药子公司比利时杨森公司对我公司的研究和

生产能力更加认可,后续将会有更多的项目给到我公司,此外

,我公司与罗氏公司也建立了业务联系。该项目已完成中试

,在我公司生产基地建成了公斤级中试线1条,并建成年产30

吨的生产线1条,可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5.应用情况及存在

/1179/ 新型镇痛药关键中间体的研究与产业化

的问题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术后疼痛及癌症疼痛等

症状越来越重视,镇痛药市场在药物市场中比例逐渐增大,2

010年世界镇痛药市场的规模增加到750亿美元。目前市场上

已有许多镇痛药物,但普遍存在镇痛时间短,不良反应多的缺

点,强效镇痛药物如吗啡等又有药物依赖性,因此,需要有一

种新型的镇痛药物来缓解病人所受的痛苦。他喷他多是一种

双重作用方式的新型中枢性镇痛药,它既是μ型阿片受体激动

剂,又是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对急性、炎性和慢性神

经病理性疼痛的多种动物模型有镇痛作用。自2008年底上市

以来,市场反应良好,据专业市场分析公司预测,2014年该药

仅Gruenenthal公司的销售额就达到1.14亿美元(美国强生

公司未公布该药的销售数据),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根据

生产他喷他多所需原材料的单耗测算,未来三年,项目产品(

S)-3-(二甲基氨基)-1-(3-甲氧基苯基)-2-甲基-1-丙

酮的年产值将超过1亿元人民币,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欧元,

可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6.历年获奖情况该项目暂未获得各

级奖励。

/1180/ 冬瓜、萝卜制作的系列产品
冬瓜、萝卜制作的系列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副食品加工业
技术详情

  冬瓜、萝卜软罐头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在市场上

销售。冬瓜含水分97.2%,蛋白质0.4%,糖类1.6%,热量8千

卡,粗纤维0.5%,灰份0.3%,钙29㎎,磷17㎎,铁0.5㎎。

冬瓜含有腺素、葫芦巴碱及多种营养素,而且含纳量低,有

利尿止渴的功能,是肾脏病、浮肿病患者的理想蔬菜。据《

本草备要》载,冬瓜“寒泻热,甘益脾,利二便,消水肿,

止消渴,散热毒痈肿”。《神农本草经》称:“冬瓜味甘,

主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因此,冬瓜萝卜不仅是优

/1180/ 冬瓜、萝卜制作的系列产品

良的蔬菜之一,而且具有药食同源的营养保健作用,具有较

高的开发利用前景。冬瓜、萝卜系列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

加工简便,便于生产推广。冬瓜萝卜口感清爽,口味酸甜;

冬瓜萝卜软罐头,颜色鲜艳,口感香甜,清脆,组织形态好

,造型别致,产品色、香、味、形具佳。以上两种产品不含

防腐剂,保质期可达12个月以上。

/1181/ 白蛋白包裹纳米微囊紫杉醇抗肿瘤注射针剂的开发
白蛋白包裹纳米微囊紫杉醇抗肿瘤注射针剂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开发出一个在同等实验条件下

与美国AbraxisBioscience的原创药物,Abraxis比较,在稳定

性和平均粒径分布方面一致的配方。主要创新点:1.与传统

的紫杉醇制剂相比,项目产品不含毒性大的药物载体,蓖麻油

;2.同时利用白蛋白良好的水溶性,以及肿瘤血管对白蛋白通

透性高的特点,能把水难溶的紫杉醇运载到肿瘤的部位,达到

近似靶向给药的作用。3.由于人体对于自身的蛋白质没有年

乙方应,因此可以使用大量的白蛋白以溶解比传统制剂更多

/1181/ 白蛋白包裹纳米微囊紫杉醇抗肿瘤注射针剂的开发

的紫杉醇以提高疗效。获得的社会效益:美国AbraxisBios

cience的Abraxancezai在中国的销售价每支为人民币6千元

。由于每个疗程需要4.5支,治疗一般至少需要使用三个疗程

,加上医院向病人收取的治疗费之后,患者需要至少支付需要

人民币十多万元才能完成治疗,项目在成功开发成为药物后

,其社会效益将体现在最终为国内患者提高疗效显著,但价格

可以承受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

/1182/ 蛇毒中具有止血功能的成分的新药研制
蛇毒中具有止血功能的成分的新药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该研究室在长期从事蛇毒成分研究的基础上,试图

从我国尖吻蝮蛇的蛇毒中提取具有止血功能的蛋白质成分,

并按照新药申报有关规定完成新药的研究、开发和申报工作

/1183/ 镍钴的回收及其在硬质合金中的应用
镍钴的回收及其在硬质合金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铁合金冶炼
技术详情

  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以镍钴为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

合金综合性能,然而我国镍钴资源紧缺,钴镍的使用成本逐年

增高。该项目成果以冶炼厂、机械厂等收集到的富含镍钴的

废料为基础原料,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工厂完成镍钴的富集提

炼,所得再生镍钴合金进入硬质合金制造厂,将镍钴料作为添

加的粘合剂,制备出镍钴复合添加的硬质合金新产品。同时

,在硬质合金制造厂通过再生工艺方法的优化、压制与烧结

工艺的控制,加上后续涂层处理,得到的再生硬质合金粉末制

/1183/ 镍钴的回收及其在硬质合金中的应用

品性能与正常同牌号粉末制品性能相当。另外,硬质合金厂

产生的废物资源,以及硬质合金产品报废后,可将这些边角料

、废旧硬质合金再次资源回收,实现镍钴资源的循环利用闭

环。本项目利用镍钴废料开发“二联炉”工艺技术,提升了

Ni-Co回收率和产品纯度。项目开发的Ni-Co复合粉替代传统

Co粉应用于硬质合金生产,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从

固废资源回收到硬质合金生产整个产业链,属于资源循环利

用,技术创新程度高。通过优化提炼工艺,得到的Ni-Co合金

纯度≥98wt%,粉末平均粒径1微米,利用该粉末制备的硬质合

金密度14.23g/cm3,硬度91.4HRA,磁矫顽力14.4kA/m,抗弯强

度1650N/mm2,孔隙度A02B02。2015年以来,项目先后在攀枝

花市泓岩科技有限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自贡

长城科瑞德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业化应用。日产回收

Ni-Co合金20吨,近三年生产再生硬质合金产品1500吨,累计

新增销售收入5.18亿元,利税2000余万元。镍钴资源循环再

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118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评价体系及统计调查研究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评价体系及统计调查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立足区域创新系统涉及主客体矛盾错综复杂

的实际,从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客体、管理与服务的多维度

结合上开展研究。一、建立了首个国内推进区域创新驱动发

展的参照体系。该课题“区域评价体系及统计调查制度方案

”,为各区域科学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及评价考核,提供了可以

各展所长而又鼓励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方向的参照体系;系统

全面地构建了区域层面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方法(包括指标

体系及计量方法);为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启发了思维

/118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评价体系及统计调查研究

、提供了思路。二、首次研究提供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国

内评价考核标尺。该课题结合我国生态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型

关键期最具时代特征的创新2.0理念和体制机制实践,以区域

创新和转型发展为研究目标,在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基础上

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及统计调查制度方案,既考虑了我国区域

创新驱动发展及其统计调查工作的现实状况,又预留了未来

充实完善的发展空间,体现了科学性与可行性、前瞻性与现

实性的统一。不仅解决了各区域长期以来在科技创新统计方

面各行其是、分散凌乱的问题,为各级组织及时了解把握区

域创新驱动发展全貌和存在问题,加强督促指导拓展了思路

、开辟了路径;为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客观真实了解区域科

技创新情况,提供了监测方法、找到了入门之道;而且首次为

各级组织科学评价考核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情况,提供了一把

客观适用的标尺。以此检测评价各区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业

绩及工作差距,有利于加快各区域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的推进、有利于加快各区域转型升级等科学发展目标的实

现。三、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并可据此建立国内首个区

域创新驱动发展信息资源库。该课题,按照“提出新的思想

—分析区域层面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指标计量方

法”的逻辑思维展开,不仅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全面而又

突出重点和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而且立题新颖而具有前瞻

性、逻辑严谨而具有科学性、措施保障而具可操作性。其研

究成果,不仅兼顾了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需要,而且广泛

/118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评价体系及统计调查研究

吸收借鉴了全国各省市区科技创新统计制度的有益成分,并

充分考虑到区域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推广

应用价值,包括促进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民主决

策的意义、强化宣传普及创新驱动发展知识和国家政策的意

义、引导各区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导航仪作用、打牢提升

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基础的作用等。该研究成果如能在全国推

广应用并不断修订完善,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首个层次清

晰、内容丰富、评价结果直观浅显,并能同时满足国家和区

域管理服务需要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情况”信息数据库。

尤其是课题研究提出突出优势、重视人性化和区域特色的定

性评价指标和调查分析策略,以及依据其评价结果及相关统

计调查信息形成的政府大数据库信息,可作为政府施政的重

要考量标准和社会公众研判国家及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的重要参照信息体系。该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及开发利用,有

利于激励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社会公众协同推进创新驱动

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各区域创新管理服务科

学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各区域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和

创新模式的嬗变,对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水平产生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

供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源泉。

/1185/ 4μm高清晰度倒像器
4μm高清晰度倒像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公司研发生产的倒像器、光学纤维面板、光锥系列

产品是光电子成像技术——微光夜视、微光摄像、射线成像

、大规模数字成像的高效耦合元件。一、技术来源、立项背

景光纤倒像器可以将图像反转180°,使传输的像成为

倒立的像。具有分辨率高、传像清晰、体积小、重量轻等特

点。倒像器主要用来代替微光夜视仪中的中继透镜系统,被

广泛用于需要倒像的装置中。随着微光夜视技术的发展,对

光纤倒像器产品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现有的光纤倒像器不

/1185/ 4μm高清晰度倒像器

能适应高像质的夜视技术的需要。因此,减少光纤倒像器的

畸变,提高夜视像质,增强图像的真实性和武器的瞄准精度

,已成为微光夜视领域的一大课题。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

争取到更多的用户,我们进行产品技术改进,研制生产出高

质量、高像质的光纤倒像器,来满足客户需求。二、技术说

明该项目是在原有的技术和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创新和

工艺改进,扩大了生产规模,提出光纤尺寸达到4微米,分

辨率提高到128Lp/mm以上;降低畸变,使切变≤35微米、蛇

变≤50微米;改进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试验设备保证

倒像器的试验,增加测试设备,保证高清晰度倒像器合格率

。三、主要创新点1、倒像器的芯料、皮料和吸收料的配方

,进行工艺改进,形成高清晰度倒像器材料的良好芯皮比。

2、在拉丝工序,选用、加装先进的激光测径装置和炉温精

密控制装置,进行拉丝机的改造,稳定光学纤维丝径,降低

了剪切畸变技术指标。3、改进倒像器的扭转技术,降低蛇

变,减少炸裂,提高了高清晰度倒像器的合格率。4、公司

研制的热压模具属国内首创,较传统的模具效率提高了10倍

。四、国内外技术比较公司生产技术完全是自行开发的专有

技术,是世界范围仅有的三家可批量生产倒像器和光锥产品

的企业之一(另二家为美国肖特公司和美国INCOM公司)。

目前国内针对光纤倒像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优化加工技

术以提高其分辨率、透过率、对比度传递特性等性能参数,

但这些研究多为实验或理论方面国内生产光纤倒像器的单位

/1185/ 4μm高清晰度倒像器

较少,主要以山西长城微光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中国建

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贾金升[5]等人研制的光纤倒像器主要

技术指标为:单纤维直径≤6微米;理论数值孔径≥0.8;轴向

分辨率100Lp/mm;准直光传输≥65%;朗伯光传输≥57%;剪

切畸变≤50微米;蛇形畸变≤75微米;像位移≤250微米;像反

转180°(±1°)。该项目研制的光纤倒像器

光纤尺寸达到4微米,分辨率提高到128Lp/mm以上;并降低

了畸变,使切变≤35微米,蛇变≤5O微米。在检索范围内,未

见上述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该项目“4微米高清晰度光纤倒

像器”的公开文献报道。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现产品已

被法国PHOTONIS公司用于生产微光像增强器,成果技术先进

、工艺可靠,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产品需

要专业检测设备检验,应研究、完善测试仪器设备。

/1186/ 促进桑寄生种子萌发的方法
促进桑寄生种子萌发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的来源及背景本专利针对桑寄生种子萌发

率较低,萌发缓慢,导致成苗率低的问题,通过浸种剂浸泡处

理,显著促进了桑寄生种子在恒温培养箱中的萌发,解决了自

然状态下桑寄生种子萌发缓慢、萌发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属

于自主选题。发明权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桑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Danse

r,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安胎元的功效,是广西乃至我国极具特色、用量极大的道地

/1186/ 促进桑寄生种子萌发的方法

寄生类药材。目前桑寄生药材主要以野生资源为主,一方面

,由于其寄生于林木、果树等经济林上而影响寄主的生长,人

们不得不将其除掉,导致其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桑寄生果实

为浆果,在野生状态下其传播与繁殖主要通过一些食果肉鸟

吞食果实消化果肉排出种子粘连到寄主上成活来实现,然而

该方法对外部环境条件要求高,且萌发率较低,萌发缓慢,导

致成苗率低,致使野生资源大幅减少,因此,为满足市场需求

,保证药材质量,规范化栽培将是必然选择。但是由于桑寄生

种子不耐脱水且对低温敏感,在实验室的自然状态下萌发缓

慢、萌发不整齐、萌发率低,并且现有技术没有对于促进桑

寄生种子萌发的报道。三、主要论点及论据本发明通过人工

手段促进桑寄生种子萌发的方法,显著提高桑寄生种子的萌

发率和萌发整齐度,极大地缩短了萌发时间。四、创见与创

新提供一种桑寄生的种子萌发方法。五、社会经济效益及存

在问题1、社会经济效益本专利暂还未进行转化,但本发明提

供一种促进桑寄生种子萌发的方法,显著提高桑寄生种子的

萌发率和萌发整齐度,极大地缩短了萌发时间。2、存在的问

题种子的消毒处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六、历年获奖情况未进

行成果登记,未获得任何奖项。七、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

一种促进桑寄生种子萌发的方法,将桑寄生种子用浸种剂浸

泡处理550min,之后将桑寄生种子放入带有滤纸的培养皿中

,置于温度为2032℃、湿度为7585%的恒温培养箱中萌发培

养至种子萌发,所述浸种剂中含有530mg/L的复硝酚钠、550

/1186/ 促进桑寄生种子萌发的方法

mg/L的胺鲜酯和220mg/L的激动素。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浸种

剂浸泡处理,显著促进了桑寄生种子在恒温培养箱中的萌发

,解决了自然状态下桑寄生种子萌发缓慢、萌发率低的问题

/1187/ 铁水脱硫喷枪破损机理及提高其寿命的研究
铁水脱硫喷枪破损机理及提高其寿命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技术详情

  在铁水预处理系统,主要脱硫方法为使用脱硫喷枪

对混铁车或铁水罐进行顶喷脱硫法,一般钢种要求,脱硫后

铁水硫含量<0.015%,优质钢要求铁水硫含量<0.005%。而

影响铁水脱硫正常生产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脱硫喷枪用耐火材

料的破损,若在处理过程中发生换枪(换枪时间20~25分钟

),对实现生产计划的兑现影响较大,因而脱硫喷枪的寿命

对炼钢生产及降低耐火材料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为此,该研

究在如下两方面对脱硫喷枪进行研究:1)采用有限元法分

/1187/ 铁水脱硫喷枪破损机理及提高其寿命的研究

析在烘烤及使用过程中不同结构脱硫喷枪中的温度分布应力

分布,找出了较合理的喷枪结构,并分析了材料的性能对温

度及应力的影响。有限元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应力分析方法,

但过去在耐火材料中应用很少,因为耐火材料为非均匀脆性

材料,使用情况复杂,计算困难。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及有限元方法的进步,使得有限元法在耐火材料中的应

用成为可能。近年来国外在这方面的报道成倍增长,但未见

有关脱硫喷枪的报道,本工作在国内外首次进行这方面的工

作。2)对莫来石浇注料的组成、工艺对加热过程中的膨胀

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热应力的计算结果,得

到了合理的组成与工艺,根据以上两方面的结果,优化脱硫

喷枪枪芯结构和耐火材料,开发出低热应力高寿命的铁水脱

硫喷枪,应用于生产中取得良好的结果。该项目的研制成功

,提高了铁水脱硫喷枪的使用寿命,脱硫枪平均使用寿命从

攻关前2002年的25.9次提高到该课题的38.1次,采用该技术

,仅武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第三炼钢厂年直接经济效益为2

50万元。同时由于脱硫喷枪的寿命提高,可以实现脱硫生产

中计划换枪,基本消除了非计划换枪对脱硫生产组织的影响

,该项技术对提高脱硫设备处理铁水能力及降低生产成本有

很大作用。因此,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其推广价值良好,市

场发展广阔。该项目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脱硫喷枪的热机械应

力、结合喷枪用耐火材料材质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可推

广应用于其它耐火材料的研究。

/1188/ 一种4-[5-羟基-4-吡喃酮-2-基亚甲氨基]-3-巯基-1,2,4-三唑化合物及用途
一种4-[5-羟基-4-吡喃酮-2-基亚甲氨基]-3-巯基-1,2,4-三唑化合物及用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类新型的5-取代-4-[5-羟基-4-吡喃

酮-2-基-亚甲氨基]-3-巯基-1,2,4-三唑类化合物,其结构式

如式(I)所示,式(I)中,取代基R是-CH3、-CF3、-CH2CH

3、C6H5-、3-CH3OC6H4、4-CH3OC6H4-、4-HOC6H4-、2-CH3

C6H4-、3-CH3C6H4-、4-CH3C6H4-、4-ClC6H4-、3-ClC6H4-

、4-BrC6H4-、3-BrC6H4-或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本发

明的5-取代-4-[5-羟基-4-吡喃酮-2-基-亚甲氨基]-3-巯基

-1,2,4-三唑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可用

/1188/ 一种4-[5-羟基-4-吡喃酮-2-基亚甲氨基]-3-巯基-1,2,4-三唑化合物及用途

于制备美白化妆品和药品。并且其合成方法简单,材料易得

/1189/ 苹果籽油甾醇的分离,提取及功能性评价
苹果籽油甾醇的分离,提取及功能性评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本课题组以苹果籽油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溶剂对含

甾醇的不皂化物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乙醚为提取溶剂下,通

过正文试验,建立了苹果籽油不皂化物提取的最佳技术参数

。采用柱层析从苹果籽油不皂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甾醇类

物质,并分别建立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检测

苹果籽甾醇的方法。研究了苹果籽油甾醇体外清除DPPH自由

基的能力。利用MTT比色法验证了苹果籽油甾醇对人胃腺癌

细胞的抑制能力。

/1190/ Ni-Mn-Ga单晶合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Ni-Mn-Ga单晶合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铁合金冶炼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Mn-Ga单晶合金颗粒的制备方

法,是通过将制备的Ni-Mn-Ga多晶合金锭制备为非晶合金丝

,非晶合金丝转化为多晶合金丝后再转化为单晶合金颗粒的

方法,步骤为:制备Ni-Mn-Ga合金锭;将合金锭加热至熔化,

冷却后得到非晶合金丝;再将非晶合金丝热处理,得到多晶合

金丝;最后将多晶合金丝破碎成单晶合金颗粒。与现有技术

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而得的单晶的合金颗粒裂

纹等缺陷少,颗粒呈现长条形,有利于复合材料磁致应变的发

/1190/ Ni-Mn-Ga单晶合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挥;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备时间短,具有很大的市

场及应用价值。

/1191/ 一种口腔护理包
一种口腔护理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护理包,包括塑料薄膜

包、盘体、连接板和清洁组件,塑料薄膜包包覆盘体,盘体具

有下凹形成的容纳空间,连接板与盘体固定连接,并将容纳空

间分隔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并位于第一腔体

内,清洁组件包括海绵垫,海绵垫填充第一腔体。通过设置海

绵垫,医护人员可以在海绵垫处导入生理盐水或其他消毒水

,或海绵垫吸附塑料薄膜包封装消毒时残存消毒水,医护人员

可以将多根不同的根管扩大针在使用后可以插入海绵垫,方

/1191/ 一种口腔护理包

便根管扩大针的置放,生理盐水或消毒水浸泡根管扩大针,对

使用后的根管扩大针进行清洁,并防止术后的杂质粘连在根

管扩大针上。

/1192/ ABT生根粉(膜)的推广开发和应用
ABT生根粉(膜)的推广开发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ABT生根粉(膜)是一种高效、广谱性的复合型

植物生根促进剂,已建立了一套技术完备的生产工艺。用该

生根剂在近4000个点的农、林、果树、花卉的300种

植物上应用,平均成活率94%,最高达100%,已在全

国26个省(市)推广,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193/ 双酶法大米转化高麦芽糖浆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
双酶法大米转化高麦芽糖浆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该公司新上一条高麦芽糖浆生产线,使麦芽糖浆的

年产量由现在的7500吨扩大15000吨,实现年产值3500万元,

年创利税350万元生产规模.

/1194/ 用于饲草料及秸秆袋式青贮的辅助平台
用于饲草料及秸秆袋式青贮的辅助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本成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又省力

的用于饲草料及秸秆袋式青贮的辅助平台。本成果解决其技

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饲草料及秸秆袋式青贮

的辅助平台,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

,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围成一个敞

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用于放置青贮袋,所述左侧板的外侧上

端、右侧板的外侧上端、前侧板的外侧上端、后侧板的外侧

上端均设置有夹袋装置,所述右侧板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板,所

/1194/ 用于饲草料及秸秆袋式青贮的辅助平台

述支撑板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在右侧板的上端

,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右侧板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左侧

板与底板之间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所述左侧板的两侧分别与

前侧板、后侧板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进一步的是,所述夹

袋装置包括第一夹片、转轴、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的中

部与第二夹片的中部通过转轴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夹片的

下部与第二夹片的下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进一步的是,

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台阶。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板

与右侧板之间的夹角为50-70度。进一步的是,所述右侧板的

上端设置有挡板。进一步的是,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固定在

前侧板或后侧板上的U形卡槽以及固定在左侧板侧端面的连

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铰链固定在左侧板的侧端面,所述连接

杆的末端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连接杆互相垂直,当左侧板

与前侧板、后侧板接触时,所述插杆位于U形卡槽内。本成果

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饲草料及秸秆袋式青贮的辅助平台在

使用时,首先将青贮袋放置在腔体内,然后将青贮袋的四个边

利用夹带装置夹紧,接着,操作人员将新鲜的草料及秸秆沿支

撑板搬运至腔体上方进而投入到腔体内,当腔体内放满新鲜

的草料及秸秆后,将青贮袋密封,然后打开可拆卸结构,将左

侧板打开,取出青贮袋,完成草料及秸秆的填装,整个过程只

需一人即可完成,多人效率更高,省时又省力,使用非常方便

,大大提高了草料及秸秆的青贮效率。

/1195/ 集成制动梁架新材料及整体锻造工艺技术研究
集成制动梁架新材料及整体锻造工艺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1、集成式制动梁新材料研究

传统制动梁用热轧型钢采用Q460E牌号钢,其化学成分只需满

足TJ/CL107《L-A、L-B型组合式制动梁生产质量控制要点》

中要求,而其中所要求的成分范围十分宽泛,各元素无详细的

添加要求,致使制动梁材质的热烈敏感性难以控制、连续冷

却转变曲线不唯一,这些因素均使成型产品在一定工艺下的

组织及综合力学性能不能准确把握,因此需对新材质制动梁

用热轧型钢进行开发研究。通过对新材质制动梁用热轧型钢

/1195/ 集成制动梁架新材料及整体锻造工艺技术研究

进行成分设计及试验分析,提出了新材质制动梁用热轧型钢

的成分范围及其采购技术条件,规范其入厂检验规则及质量

要求等内容。并通过热模拟试验测得了该钢的过冷奥氏体连

续冷却转变曲线。2、集成制动梁生产制造工艺研究先后进

行了整体锻造工艺技术改造及中频感应加热技术改造等多项

技术改造方案的编制、可行性论证、及方案实施。完成了集

成式制动梁中频感应加热工艺与传统燃气炉加热工艺的比对

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制动梁热加工过程物理模拟试验,充分掌

握了制动梁微观组织对性能影响机理。编制了制动梁中频感

应加热工艺守则及集成制动梁用锻造工艺卡片。并进行了制

动梁缓冷技术开发研究,自主设计研发了制动梁用缓冷处理

装置。以缓冷处理工艺替代了传统的回火处理工艺,节约了

大量的生产制造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制动梁架的塑韧性指

标及其稳定性。对改进了材质及工艺后的集成制动梁进行了

小批量试生产及其工艺验证。该生产制造技术的改进,为集

成制动技术的发展及制动梁设计、制造积累了经验,走出了

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整体技术达到了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

平。3、成果应用情况2016年至2017年,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

限公司装用本技术生产的集成式整体锻造制动梁的KM98型煤

炭漏斗车、C96型敞车、SQ6型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及重

载专用货车均已正式上线运行,截止目前,该制动梁已运用两

年,运用效果良好。并且此技术已成熟推广至L-B型组合式制

动梁的生产工艺当中,其技术原理对于传统组合式制动梁基

/1195/ 集成制动梁架新材料及整体锻造工艺技术研究

本适用。该制动梁生产技术的研制成功,添补了国内在该领

域技术研究的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地位,为企业的核心

技术之一。该项目的成功应用及推广,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核

心竟争。4、获得的技术创新成果本成果申请发明专利3项,

已受理,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授权,形成技术标准3项。本

项目中解决集成制动梁制造技术难题所采用的技术创新方案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

方法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本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的集

成制动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及世界轨道交通装

备制造提供了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集成制动装置中关键配

件,满足了铁路运输对重载、快速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提高

了铁路运能,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

/1196/ 益生菌与病毒偶联生产药物的方法
益生菌与病毒偶联生产药物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由于在我国养殖业中大量抗生

素的滥用,造成畜禽产品残留抗生素的量严重超标,细菌耐药

性变异越来越快、耐药谱越来越广,由此引起的动物疫病越

来越难以控制,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到我国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因此,研究开发无污染,无公害残留利于生产,能长期

存活,并保持高效的功能性益生菌已迫在眉睫。蛋白质修饰

粪肠球菌在国内率先将新城疫病毒蛋白和益生菌偶联形成产

品,并采用微囊定位缓释技术,添加到饲料中饲喂动物就能达

/1196/ 益生菌与病毒偶联生产药物的方法

到预防畜禽病毒细菌方面的疾病,该产品能够作为部分抗生

素和抗病毒药物替代品,能够有效缓解现代畜牧养殖业中日

益严重的药物残留问题,从而保障养殖动物、人类健康及公

共卫生安全。在国内尚属于首次,其产业化在市场上有较强

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产

品的开发是将功能性益生型微生物与新城疫抗原蛋白进行巧

妙偶联,既能发挥微生态制剂的肠道益生作用,又能够针对新

城疫病毒抗原产生特异性抗体,将二者经微胶囊包被后复配

制备成成品,从而起到良好的预防动物肠道疾病及家禽新城

疫的作用。技术指标:A.高粘附性率的益生菌的筛选分离纯

化粪肠球菌、腊样芽孢杆菌等。制备鸡小肠上皮细胞并加入

24孔板,4℃过夜固定用NSS液洗去未固定的粘液及细胞,然后

每孔加入250ul菌液28℃孵育2h。每孔用0.5mlNSS液洗去未

粘附的细菌,最后用SDS洗液洗脱粘附的细菌,取50ul革兰氏

染色后计数计算出各菌株钻附的百分率。选择粘附率高的益

生菌为偶联载体。B.益生菌发酵工艺的摸索通过正交实验确

定最适培养基配方,在此配方基础上筛选其最佳的发酵温度

、PH等参数,进行高密度深层发酵。C.偶联剂的筛选通过比

较不同偶联剂的筛选,确定使用方法,测定其偶联效率等参数

,确定最终的偶联剂。D.蛋白质偶联工艺参数的摸索将处理

后的的目标病毒蛋白(鸡新城疫病毒蛋白)荧光标记,通过

正交实验确定标记蛋白和益生菌达到最高的偶联效率的偶联

时间、温度、ph值等参数。E.微囊化技术处理本项目对现有

/1196/ 益生菌与病毒偶联生产药物的方法

的市场生物保护剂进行筛选,以生物活性的损失作为配伍的

依据。同时对生物降解性包被材料进行筛选,根据包被材料

性能确定用途,在此基础上使用均匀设计或正交试验设计方

法优化微囊化工艺中的温度、粘度、粒度、速度等参数。F

.生物活性检测通过血凝抑制实验检测产品的效价。G.产品

小试: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鸡新城疫疫病预防实验。H.产品

中试:进行部分区域中试。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A.应

用蛋白质偶联技术,首次成功将目标病毒蛋白与粪肠球菌偶

联制备新型饲料添加剂,经国家科技查新证明:未见国内外

相关技术报道,该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B.采用微囊化处理

技术,根据不同产品特性和功能,选择不同的包被材料,可使

产品水分含量≤5.0%,产品的活性提高2-3倍。微胶囊可在胃

和肠道中定点迅速且完全溶解释放,免受胃酸、胆汁和酶破

坏,不但药效能够尽早发挥,且药物的利用率高。④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研究应用蛋白质偶联技

术将目标病毒蛋白结合到粪肠球菌细胞壁表面,经微囊化包

被的产品水分含量≤5.0%,活性提高2-3倍。产品经口服进入

动物体内,利用益生菌的肠道黏附定植机制,不断的刺激机体

通过肠道粘膜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针对目标病毒蛋白的抗体

来预防病毒性疾病。同时定植肠道的益生菌通过调理肠道菌

群平衡和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来防制病毒病继发细菌性疾病

,是作为部分抗生素和禁用抗病毒药物的替代品,可以有效缓

/1196/ 益生菌与病毒偶联生产药物的方法

解畜牧养殖因大量添加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药物残留问题,

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本项目在

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如:蛋白质偶联技术

、液体深层高密度生物发酵技术,微囊化成型技术在生物中

的应用等,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取得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

平,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产品目前已完成

实验室研究前期基础工作,核心技术均已突破,并申请专利技

术保护。目前,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药用水溶性微胶囊

及生产方法ZL200510047203.7和益生菌与蛋白偶联生产药物

的方法ZL200910011465.6)。其中“益生菌与蛋白偶联生产

药物的方法”为本项目核心技术专利。因此,项目的实施形

成本产品具有可靠性和成熟性。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自该项目产品上市以来,已在国内多家养殖单位进行了试点

应用,临床数据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新城疫作用及肠道

益生效果,养殖企业对于该产品反响也十分良好,它可以将家

禽养殖企业新城疫的病死率降低10%以上,为企业带来了巨

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的产业化必将对我国的家禽饲

养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会大大降低家禽疾病的死亡率,减

少因疾病死亡带来的巨大损失,保证了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

展,继而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197/ 中杂105
中杂105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品种是以892-43为母本,以05g313为父本杂交育

成。其中,母本892-43是从荷兰引进的材料872(KR2)经6

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05g313是从美国引进品种BF经6代自

交选育而成。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植株无限生长型,生

长势中等,中早熟。幼果无绿色果肩,成熟果实粉红色。果

实圆形,果面光滑,大小均匀一致,单果重180~220克。果

实硬度高,耐贮运。商品果率高,品质优,口味酸甜适中。

抗番茄花叶病毒病、叶霉病和枯萎病。丰产性好,特别适合

/1197/ 中杂105

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2、栽培要点: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

栽培方式适时播种。春季保护地栽培苗龄不宜超过50天,秋

季栽培苗龄不宜超过30天。⑵冬春季节育苗夜间温度保持在

11℃以上。⑶定植时多施有机肥,生长的中、后期加强水肥

管理。⑷开花期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蘸花,以保花保果。

⑸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

/1198/ 悬浮烧成法处理制糖滤泥循环利用生产线
悬浮烧成法处理制糖滤泥循环利用生产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公司自主研发,该项目技术来源于公司发

明专利“悬浮烧成法处理糖泥实现澄清剂循环利用的方法及

装置”(201810145924.9)。该产品主要用于制糖行业,实

现制糖滤泥/粉状石灰的煅烧/碳酸化循环和CO2逸出/吸收的

循环,解决固体废弃物制糖滤泥的环境污染问题。即悬浮烧

成法处理制糖滤泥新工艺,使糖泥中的CaCO3在悬浮状态下深

度脱碳,完全分解,制取高活性CaO,不但彻底解决了糖泥造成

环境污染的行业技术难题,而且实现了制糖滤泥的资源化循

/1198/ 悬浮烧成法处理制糖滤泥循环利用生产线

环利用。CO2循环利用技术,将制糖过程中产生的CO2进行回

收、净化,作为制糖饱充过程用气,再用于糖汁澄清过程中,

实现制糖全过程“零”排放,降低了制糖企业生产成本。产

品主要技术质量指标:制糖滤泥处理量:7.8万吨/年CO2回

收量:1350万Nm3/年CaO产出量:3.9万吨/年此成果已经进

行了国际查新,目前国内外未见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同的文

献,属国际领先。由于石灰澄清剂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制糖企

业外购石灰澄清剂和CO2饱充用气的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增加了企业效益。公司下游客户国内某知名制糖企业测算,

该企业利用原糖制造白砂糖,每生产吨成品糖约消耗石灰澄

清剂45kg,CO2饱充气体35.4kg。该企业日产3000吨成品糖的

生产线每天消耗石灰澄清剂135吨,CO2饱充气体106吨,以每

吨石灰单价600元,CO2饱充气体300元计算,每天节约采购费

用11.3万人民币,年节省原科采购费约3728万人民币,扣除滤

泥热处理过程的费用,年增效益2000-2500万元以上,投产当

年即收回建设投资。该成果为制糖行业带来了制糖滤泥处理

的新转机,不但彻底解决了糖泥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难题,而

且实现了制糖滤泥和CO2的饱充气体的循环利用,正在做到了

制糖全过程“零”排放。为国内外制糖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

践经验和技术创新,为行业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

过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成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和先进

性。公司悬浮烧成法处理制糖滤泥新工艺属国内首创,抢占

了市场先机,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产品问世时间

/1198/ 悬浮烧成法处理制糖滤泥循环利用生产线

较短,需继续开拓市场。今后在满足产品性能稳定的前提下

,继续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向造纸白泥、磷石膏制硫铵肥产生

的碳酸钙渣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进军。

/1199/ CN180S小型城市SUV的整车开发及产业化
CN180S小型城市SUV的整车开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从2008年到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了全球

最大的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也上涨了将近10倍。

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SUV细分市场的增

长更加显著。SUV车型不仅是在市场增长幅度上远远高于普

通乘用车的增长幅度,而且经过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经

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细分领域中增长情况最强劲的细分市场

。相比于传统的SUV车型,小型SUV由于自身车重等因素,比传

统SUV车型更加节油,更加环保,在节能减排上优势巨大。上

/1199/ CN180S小型城市SUV的整车开发及产业化

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自主品牌,急

需开发一款新型的小型SUV来扩宽产品线。国内对小型SUV的

开发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开发成本较高,相关车企在车

身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方面,不能做出相关的优化,导致车型

的质量较大,同时开发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可靠性质量不高

,在骡子车进行早期开发验证时,不能充分解读验证性能目标

及相关参数,导致在验证过程中不能保证高可靠性的开发质

量。三是造型设计方面,造型设计表面设计质量不高,艺术美

感缺乏。四是燃油经济性能不高,动力搭配选择,及相关性能

优化上,做的不到位,导致油耗高等问题。五是舒适性较差,

在操纵性能与噪声控制方面,缺乏足够的分析-仿真及验证手

段。为支持上汽通用五菱开展小型城市SUV的开发,推进区内

汽车行业发展,柳州科学技术局、财政局于2016年通过柳科

计字[2016]22号文件下达本项目。本项目“CN180S小型城市

SUV的整车开发及产业化”,由上汽通用五菱独立承担,课题

合同编号为2016A010201。本项目通过汽车造型设计、内外

饰设计、车身设计、性能优化、动力优化等手段,完成CN18

0S小型城市SUV的整车开发及产业化。本项目开发的小型SU

V车型(宝骏510),丰富了公司宝骏品牌乘用车产品型图,作

为宝骏品牌的第五款车型,能以极高的辨识度提升宝骏品牌

形象。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设计手段,应用先

进C3P并行工程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并行设计,对全车进行

仿真模拟碰撞,所有的设计采用UG三维建模,进行CAE仿真分

/1199/ CN180S小型城市SUV的整车开发及产业化

析,大大提高设计水平、缩短设计周期。对于提高五菱汽车

的口碑有着重要的意义。该车型在国内外进行推广,因此对

行业的汽车品牌推动有较大的贡献。另外该项目还具有如下

的特点:CN180S项目由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研发,产品定位为

小型城市SUV车型,2排,5座,整车长*宽*高为4223mm*1742

mm*1604mm,动力匹配1.5L发动机机,达国V排放标准,满足第

三阶段油耗法规,同时配置EPS、ABS和CAN总线技术,安全性

能实现C-NCAP规划目标(四星级)及满足行人保护法规要求

。本项目以上汽通用五菱的应用示范为平台,集中上汽通用

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源进行小型SUV项目开发。项目过

程中,上汽通用五菱各有团队负责相应区域的研发工作,同时

项目组设有专人负责协调沟通,便于各个项目团队进行协作

。除此之外,项目组还通过各种工具、渠道进行定期沟通,定

期汇报,最终实现项目的顺利完成。本次项目课题主要的研

究内容有:(1)提出基于真实路谱重现的虚拟台架方法,提

高虚拟仿真模拟汽车实车试验的精度。该方法通过在虚拟台

架仿真中引入汽车行驶的真实路谱,通过迭代反馈来修正虚

拟台架仿真,最终实现目标结构的真实路谱精确重现。(2)

建立了系统的整车轻量化开发策略和轻量化开发体系,从整

车的安全、强度、刚度等性能角度出发,研究了在保证这些

性能的前提下,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轻量化设计思路,确保了各

个性能之间的平衡。(3)建立了高精度的整车NVH分析模型

/1199/ CN180S小型城市SUV的整车开发及产业化

,发现车型NVH共性问题的机理,实现了车型发动机噪声与路

噪共性问题的改进优化。通过对子系统以及整车级别的仿真

与测试对标,保证了仿真模型达到较好的精度要求。研究发

动机扭矩激励计算方法和轮心载荷识别方法求解发动机噪声

与路噪问题。作为整车开发项目,其整车各个部分都有需要

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在本项目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仿真模拟汽车实车试验的精度比较差。在验证

过程中,汽车模型的精度差,不稳定,导致数据采集及应用过

程中,偏差较大。(2)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整

车开发策略和设计思路,各种轻量化技术手段和应用方法有

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在平台轻量化方面研究较少,平台轻

量化发展潜力巨大,自动化生产能力也有待提高。(3)而在

车身NVH的开发中,主要根据标杆车的性能以及上代车型的问

题,对车身与子系统的模态与动刚度进行设计,从而保证白车

身结构的NVH性能。然而同底盘平台的车身NVH正向开发,需

要考虑外部激励的影响,需要对同平台的动力总成以及路噪

载荷的识别与对比,以及对结构NVH的共性问题与产生机理进

行系统研究,从而指导平台车身NVH的性能开发。本项目通过

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提炼总结,创新技术如下:创新点一:提

出基于真实路谱重现的虚拟台架方法。创新点二:建立了系

统的整车轻量化开发策略和轻量化开发体系。创新点三:建

立了高精度的整车NVH分析模型。宝骏510于2017年投产上市

/1199/ CN180S小型城市SUV的整车开发及产业化

,2017-2019年累计实现销量883490台,实现销售收入460.70

亿元,利润18.67亿元,税收29.13亿元。2017年10月宝骏510

销量首次超过哈佛H6夺得国内SUV月销量冠军,并连续4个月

蝉联SUV销量第一。2018年宝骏510勇夺7万以下A0级SUV用户

满意度第一名。

/1200/ 抗肿瘤新药丹皮酚
抗肿瘤新药丹皮酚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恶性肿瘤已成为人

类死亡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原因,现有的化疗药物由于其严重

的毒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影响疗效,限制了其在

临床的广泛应用,寻找一种低毒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成为当前

抗肿瘤治疗的难题。丹皮酚是我省道地中药材牡丹根皮的主

要活性成份,前期工作已表明其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市

场分析消化道肿瘤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研

究工作已经表明,本品在增强化疗药物的抗消化道肿瘤作用

/1200/ 抗肿瘤新药丹皮酚

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具有重要市场前景。项目技术特点、

先进或创新性、成果水平、产业化基础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

段和方法,从体外和体内两个层面分别对丹皮酚单药和丹皮

酚增强化疗药物顺铂、5-Fu、阿霉素对食管癌、胃癌和肝癌

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

探讨,有明显创新。项目效益分析药理作用有特色,具有低

毒高效的特点;我省铜陵牡丹根皮最为道地,原料来源可靠

;正在进行的抗食管癌新药“丹皮酚干混悬剂”的临床前研

究和抗食管癌新药——“丹皮酚口服液”的应用基础研究,

将会产生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进展情况基本完成临

床前研究工作,其中丹皮酚在制备抗食管癌药物中的应用已

申报国家专利。合作方式转让或合作均可,价格面议。

/1201/ 一种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1
一种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制品,特别涉及一种风味发酵

乳,同时还涉及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风味

发酵乳,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浓缩乳清蛋白粉8~1

2‰;白砂糖40~70‰;冰糖5~20‰;冻干菌种1~10‰;浓缩雪梨

汁1~8‰;余下为标准化无抗牛奶。其制备步骤包括:配料、

均质、杀菌、接种发酵、装罐。本发明所得的风味发酵乳,

以发酵乳作为基质,加入冰糖雪梨汁,使其口感自然清甜,改

善发酵乳的风味;同时,相比现有的冰糖雪梨饮料,发酵乳提

/1201/ 一种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1

供了人们对乳制品营养素摄取的需要,适应人群相应提高。

/1202/ 一种落地支架和投影设备
一种落地支架和投影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落地支架,包括底座和用于

安装投影仪的支撑架,支撑架与底座连接,底座包括底座本体

,底座本体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底座本体对应第一容纳腔的侧

壁设置有线槽,线槽与第一容纳腔连通。通过在底座本体设

置的用于容纳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等配件的第一容纳腔,可

对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等配件进行隐藏式收纳,避免使用者

在行走时绊脚导致脱线的现象,给家居环境带来更加整洁干

净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落地支架的投

/1202/ 一种落地支架和投影设备

影设备。

/1203/ 多级可控自组装模拟生物体系的功能
多级可控自组装模拟生物体系的功能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5

27306)支持下完成的,着眼于通过化学多级组装模拟生物体

系的结构和功能,获得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组装材料,揭示化

学组装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探索重大疾病的精准诊

断与高效治疗新模式。构建了三种类型的自组装分子伴侣体

系,分别模拟天然分子伴侣TriggerFactor、HSP70和GroEL/

GroES的结构与功能。系统验证了自组装分子伴侣在辅助未

折叠蛋白折叠复性,提高蛋白质稳定性,抑制蛋白质错误折叠

/1203/ 多级可控自组装模拟生物体系的功能

以及蛋白质转运等方面的功能,利用自组装分子伴侣使包涵

体蛋白复性效率达到90%以上。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Aβ

和Tau蛋白错误折叠及并发症等关键问题,发展了自组装分子

伴侣预防和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的新策略,利用自组装分子伴

侣在体内选择性结合Aβ,抑制其聚集降低神经细胞毒性,并促

进降解。利用动物模型实验证明其能够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

默症的发生和发展,并可进行早期诊断。在合成新型共轭聚

合物纳米粒子(CPNs)基础上,建立了CPN-叶绿体复合体系

,利用CPN量子产率高、低毒性的优势,实现了对光合作用的

增强,同时构建了新型活细胞拉曼成像探针,为生物检测方法

提供了新的基础手段和技术。通过抗生素与CB[7]之间的超

分子作用,构建了可调控抗生素作用的“杀菌开关”,建立了

“超分子杀菌”的新方法,有效降低了抗肿瘤药物及抗生素

引发的细菌耐药性,为高效治疗肿瘤和细菌感染奠定了基础

。基于本项目研究工作,已发表SCI研究论文45篇,其中影响

因子大于10的文章14篇,包括Adv.Mater.三篇、J.Am.Chem.

Soc.一篇、ACSNano两篇、Adv.Funct.Mater.一篇、Adv.Sc

i.一篇、NanoLett.一篇、Angew.Chem.Int.Ed.三篇,另外受

邀分别为Chem.Soc.Rev.和Adv.Mater.撰写综述文章。申请

发明专利22项,另有8项专利获得授权。共有6名博士后、33

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参与项目相关研究工作,其中3名博士

后、18名博士生、6名硕士生已出站或毕业。

/1204/ 一种高山绣线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山绣线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山绣线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属

于医药领域。高山绣线菊为蔷薇科植物高山绣线菊的干燥花

、叶、。花期采集、晒干。收载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性凉、味甘。具有清骨热、生津

、止血、敛黄水之功效。其制备方法是以高山绣线菊为原料

,用30%-70%乙醇提取,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等纯化得到。可与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其他适宜赋形剂相结合,按照常规方

法制成口服给药的剂型。

/1205/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壳斗

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干

燥的壳斗科植物叶,按固液质量比为1∶5~10加入质量分数为

2%~10%的盐酸溶液,浸泡12~24小时,再回流提取2~3次,每

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用碱调节pH值至中性,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该项目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

不仅提取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而且所得提取物抗菌活

性明显提高,提取物中除了酸碱中和产生的盐以外没有引入

/1205/ 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

其它外源性物质,可以直接或者经脱盐处理后应用于食品、

保健品、药品、化妆品和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对壳斗科植

物叶中含量丰富的单宁等物质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206/ 植物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植物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西部寒区旱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0%,干旱荒漠

区年降水量不足100mm,并且伴有强烈的蒸发、高光辐射、

土壤贫瘠和盐渍,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在这种严酷的自然条

件胁迫下,进化和孕育了大量特有的抗逆性强的具有经济和

生态价值的植物物种资源。尤其是在高大山脉临近雪线边缘

分布的冰缘植物和极旱环境中的荒漠植物,它们抗寒、抗旱

、耐瘠薄、耐盐碱、抗辐射,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高,它

们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同时也是区域经

/1206/ 植物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和特色生物制品的物质基础。在当地的工

、农业生产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生长在极端环境下的冰缘植物、荒漠植物,其遗

传变异最剧烈,物种进化和新物种形成最为频繁,经过长期

的演化,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和遗传特征等方面进化了多

种高效适应逆境的生理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抗性机制,同时

,干旱和高寒环境下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这些都是需要解

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可见研究不同环境下的植物生理生态学

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该项目针对以上的科学问题,集

生态、生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于一体,应

用植物生理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以寒区旱区

多种逆境下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的重要野生

植物和农作物为研究对象,从农作物、冰缘植物和荒漠植物

的种子生理、繁殖特征及生活型谱等全面探讨植物对环境的

长期趋同适应,深层次揭示繁殖适应的内在机制和寒区旱区

植物的生态适应与分子进化的关系,同时阐释增强的UV-B

辐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基础与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

阐明植物/作物抗逆的生理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

论依据,拓宽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也为我国西部地

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

/1207/ 人参高品质膳食纤维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人参高品质膳食纤维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人参高品质膳食纤维加工关

键技术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为长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合同编号:长科技合(2013183)号。项目总经费60万元,其

中长春市科技经费2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40万元。项目

起止年限为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2、技术原理及性能

指标本成果以人参碎屑或人参加工副产物人参残渣为原料,

以提供产业化生产技术为目的,采用微波破壁、超临界流体

萃取、高压挤出等技术研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健康

/1207/ 人参高品质膳食纤维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食品或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人参高品质膳食纤维,可解决人参

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利用长春市乃至吉林

省宝贵的人参资源,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延长人参

产业链,大幅度提高人参各组分的有效利用率。按本成果工

艺制备的人参高品质膳食纤维,人参膳食纤维分子量为1000

0~100000(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分子量分布在12915和520

1,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分子量为72576),纯度为81.08

%;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24.94%。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本成果以安全性高且来源丰富、价格较低的人参碎屑或人

参加工副产物人参残渣为原料制取人参高品质膳食纤维,且

渣料和废水可以生产食品和饲料,创意新颖,经国内外有关资

料查新结果表明,本成果研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健

康食品或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人参高品质膳食纤维加工关键技

术,实现人参加工副产物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目前国内外没

有专利文献报道及技术标准,也未见工业化成果的报道,属国

内首创,国外也未见报道。整个研究工作的开展均以产品工

业化生产为目的,成果技术成熟、可操作性强、无环境污染

、产业化程度高,且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可大

幅度提升人参深加工企业的综合利用效益,适合我省人参经

济发展的需要。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成

果技术成熟、可操作性强、无环境污染、产业化程度高,且

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可大幅度提升人参深加工

企业的综合利用效益,适合吉林省人参经济发展的需要。5、

/1207/ 人参高品质膳食纤维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应用情况现已有吉林省奇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吉林省长白

明珠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吉林农业大学达成意向,待

本项目研究成功后,在投资实施本项目,并使产品能快速推向

市场,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所以,本项目具有很

好的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1208/ 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诱捕器
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诱捕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诱捕器,涉

及诱捕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信息素扩散器和诱捕

腔,所述信息素扩散器包括扩散器本体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

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扩散器本体内部,信息素通过超声波发

生器的超声雾化,通过出雾通道管扩散至外界,增加了信息素

气息的扩散范围,从而使得大范围内的昆虫能够被信息素引

诱,从而实现大范围的昆虫诱捕的目的。

/1209/ 智能金属探测器研制
智能金属探测器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智能金属探测器采用软硬件接合的输送带接头检测

技术,解决了传统探测器仅靠软件进行屏蔽而造成检测不稳

定的缺陷;其频率可变,从而能消除来自其它电气设备的干扰

;采用了RS-485串行通信,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效率和舒适度

;简单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的参数调整,提高了设备的易用

性。1、软硬件接合的输送带接头检测的研究。智能金属探

测器所采用的软硬件接合的输送带接头处理技术,一方面由

专门设计的输送带接头检测传感器准确提供信号,另一方面

/1209/ 智能金属探测器研制

由微处理器迅速处理这些信号,与混入金属信号区别开,控制

探测器输出机构的动作,避免探测器输出虚假报警信号。输

送带金属接头检测主要有专用输送带接头检测传感器,信号

处理电路等组成。2、可变频技术的研究探测器设计为可变

频率,可以方便地设定操作频率,如果在使用现场受到了来自

电机、无线电和其它外部装置的干扰,可以通过改变频率来

消除干扰源。3、远程控制及显示的研究控制和显示是金属

探测器的重要部件,其操作的便利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

效率。现在的输送系统基本无人值守,而且有些环境根本就

不可能让操作人员长时间值守,如果没有便捷的控制及显示

系统,操作人员根本不可能及时了解掌握金属探测器的运行

状态,可能只有出现输送带停机或磨机、破碎机等损坏时操

作人员才会发现探测仪故障,这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采

用LED屏本地显示及远程控制显示可随时掌握金属探测器的

运行状态,及时查询故障信息并迅速处理。同时根据物料变

化,可方便调整金属探测器运行参数,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

保护磨机、破碎机等昂贵设备。

/1210/ 一种高品质海藻酸钙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
一种高品质海藻酸钙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技术针对现有海藻酸钙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即

提供了一种高品质海藻酸钙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方法简单易

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通过制出的海藻酸钙产品的色泽白、

铅含量<4mg/kg、砷含量<2mg/kg,杂菌总数≤1000cfu/g,霉

菌及酵母菌总数≤100cfu/g,大肠菌群未检出,磷离子含量≤0

.05%,硫离子含量≤0.25%,氯离子含量≤0.2%;而且产品易粉碎

,损耗小,产品收率提高,从而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1211/ 扩散型液体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扩散型液体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散型液体防霉剂,由一定量的

丙酸、丙酸铵和胍基聚合物组成,优选加入锁水剂,本发明的

胍基聚合物与丙酸复配后,起到保护丙酸分子中羧基的效果

,显示出促进防霉效果的协同作用,同时公开了这种液体防霉

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液体防霉剂防霉时间长、用量少,具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散型液

体防霉剂,由一定量的丙酸、丙酸铵和胍基聚合物组成,优选

加入锁水剂,本发明的胍基聚合物与丙酸复配后,起到保护丙

/1211/ 扩散型液体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酸分子中羧基的效果,显示出促进防霉效果的协同作用,同时

公开了这种液体防霉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液体防霉剂防

霉时间长、用量少,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12/ 灰树花多糖及其硫酸化衍生物的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研究
灰树花多糖及其硫酸化衍生物的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Thetumorgrowthandmetastasisareangiogenesisd

ependent,thusblockadeofangiogenesisisapromisingappr

oachfortreatmentofcancer.Hereinwereportedthestructu

ralandbiologicalfeaturesofanovelwater-solublepolysa

ccharidenamedGFPWfromthefruitbodyofGrifolafrondosa.

ChemicalandspectralanalysisrevealedthatGFPWwithanav

eragemolecularweightof15.7kDa,possessedabackbonecon

sistingofα-1,6-linkedgalactopyranosylresidues,withb

/1212/ 灰树花多糖及其硫酸化衍生物的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研究

ranchesattachedtoO-2ofα-1,3-linkedfucoseresiduesand

α-terminalmannose.Bythechlorosulfonicacid–pyridinem

ethod,wepreparedasulfatedderivativeofGFPW,Sul-GFPW,

withasubstitutiondegreeof0.33.Accordingtothe13CNMRs

pectrum,thesubstitutionpositionwasdeducedatC-2andC-

3.TheangiogenesisassaysinvitroshowedthatSul-GFPWsig

nificantlyinhibitedendothelialcellproliferationinad

ose-andtime-dependentmanner,andreducedendothelialce

llmigrationandtubeformationaswell.

/1213/ 一种血吸虫病电化学传感快速测定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制备方法
一种血吸虫病电化学传感快速测定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吸虫病电化学传感快速测定试剂

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制备方法,该试剂盒包括:电化学传感阵

列、酶结合物工作液、酶底物、阴性对照品、阳性对照品、

样本稀释液和洗涤液,电化学传感阵列包括印刷碳电极以及

表面共组装的血吸虫抗原层和吸附的封闭剂层,血吸虫抗原

为SjE16和SEA的混合物,酶结合物工作液为含有辣根过氧化

酶标记的二抗的BSA溶液,酶底物为四甲基联苯胺与双氧水的

混合物,阴性对照品为正常血清,阳性对照品为血吸虫感染血

/1213/ 一种血吸虫病电化学传感快速测定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制备方法

清,样本稀释液和洗涤液均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磷酸盐缓冲

液。本发明的试剂盒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可进行多样本分

析,且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重现性好,有望用于疫区血吸虫

病患者筛查及监测。血吸虫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人畜共

患寄生虫病之一,其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并直接影响着全球

经济发展。在我国,血吸虫病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其仍

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血吸虫病的诊断仍然

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它是寻找并确定指示血吸虫在

机体存在的直接或间接证据,为血吸虫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

依据。血吸虫病传统的检测方法为粪检等病原学检测,但该

方法在中度或低度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敏感性并不令人满意

,且费时、费力、漏检率较高,而且不能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至今逾半个世纪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

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制,目前免疫学诊断已被广泛用于血吸

虫病的筛查及监测,并成为血防工作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方法

主要包括换卵沉淀实验(COP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

A)、间接血凝实验(IHA)等,但由于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

缺陷,灵敏度仍不够高,操作复杂费时,且需要昂贵的仪器及

技术熟练的分析人员,严重阻碍了其在现场大规模筛查中的

应用,不能完全适应目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需要。目前,比

较常用的商业化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大多是采用粗制

的虫卵抗原,虽然其诊断灵敏度高,但由于其常常含有宿主抗

原或其他寄生虫抗原的共有成分,易产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较

/1213/ 一种血吸虫病电化学传感快速测定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制备方法

低。此外由于天然抗原的来源有限,且虫卵抗原的提取及纯

化过程比较复杂,难以控制且耗资大,大大限制了其在大规模

筛查中的应用。为了实现对血吸虫病的有效控制,我们迫切

需要开发新型快速诊断方法及试剂,实现血吸虫的快速、灵

敏、便携检测,为血吸虫病的现场筛查及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将免疫测定技术与电化学传感技术相

结合的一类新型生物传感器。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免疫

分析技术,即把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表面(即电极上

),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来检测样品中的抗体或抗原。

目前,其已发展成为一种分析浓度范围宽,适用于多种生物基

质的有力分析工具。通过特定的标记物进行标记,该方法还

能实现信号的放大,因此,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对于混合样品

中微量的待测物,不论从灵敏度、特异性,还是分析时间和可

操作性方面考虑,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都将成为首选的检测方

法且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前期已有研究报道将电化学免疫

传感技术用于血吸虫抗体的检测,例如俞汝勤课题组通过在

玻碳电极上修饰Nafion来固定血吸虫抗原,用免疫竞争的方

法进行血吸虫抗体的检测,其主要采用重组血吸虫抗原作为

诊断抗原,灵敏度并不够高,且其所用的电极多为单一圆盘电

极,前处理及抗原固定方法比较复杂,且需配合其他辅助电极

进行检测,不太适合多样本分析。近年来,随着丝网印刷技术

的发展,批量制备成本低廉、重现性好的丝网印刷电极已成

/1213/ 一种血吸虫病电化学传感快速测定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制备方法

为可能并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印刷电极芯片的发展为开发

适用于实际检测的便携式、可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提供了

便利。迄今为止,仍没有基于电化学传感阵列技术的血吸虫

快速测定方法及试剂被研制出来。

/1214/ G8.5液晶玻璃基板生产技术应用开发
G8.5液晶玻璃基板生产技术应用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G8.5代液晶玻璃基板方向展开研究,通过组分

优化设计与研究,高质量配合料制备、复合澄清剂研制、熔

制技术、铂金系统研究,G8.5代溢流下拉法成型工艺研究与

关键装备开发,生产全过程工艺操作技术协同化研究,开发成

套G8.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技术与装备。课题己申请国内专

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形成新产品1项;发表论文23篇,

其中核心论文9篇;主编国家标准1项,企业标准1项;形成部相

关著作出版稿。

/1215/ 基于深度学习的热轧带钢表面在线检测与质量评级系统
基于深度学习的热轧带钢表面在线检测与质量评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现有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检出率低、周期性缺陷及表

面质量在线分级难,本团队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热轧带钢

表面在线检测与质量评级系统。替代了原有的国外检测系统

,缺陷检出率和识别率分别提高了3%和7%,实现了热轧表面

质量从人工经验到量化模型的自动评级。已成功推广到海内

外多家钢企应用,推动了热轧带钢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

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被行业权威专家评价为总体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检测算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216/ 香菇即食食品的开发
香菇即食食品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在香菇酱类制品的基础上开发一种铝箔袋装的开袋

即食香菇类产品,主要味型为:香辣味、烧烤味、泡椒味、

原味共计四种味型,采用计量包装形式,进入大型超市进行散

装称重销售和袋装销售主要是解决现阶段远安县主要的香菇

类深加工产品香菇酱及香菇精调味料等只能作为调料,不能

做到开袋即食,不便于运输等问题。新开发的香菇即食类产

品单袋在15g,单价便宜,开袋即食,十分方便采用先进的现代

食品加工方法对远安县特产香菇进行加工,对香菇进行熟化

/1216/ 香菇即食食品的开发

加工方法,改变香菇的食用方式,更加方便快捷,15g/袋更加

方便生产工艺:原料→整理、清洗→成片(条)→硬化→护色→

烫漂→脱水→风味调配→装袋→真空封口→杀菌→冷却→保温检查

→成品到目前为止,市场上香菇类产品主要以酱类为主,油含

量比较丰富,掩盖了香菇的本身香味,同时,大部分只能作为

调料使用,消费群体比较单一,所以市场范围还是比较有限香

菇即食类食品,摈弃了传统的加工方法,油含量少,味型多样

化,开袋即食,合适面更广,符合现代健康生活理念。经过研

发和长期的加工生产,技术成熟度高,制定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标准,并通过卫生厅的认证,所生产的产品经过质检所检验合

格,方才经过市场销售,安全性高,味道适中可口,适用范围广

/1217/ 一种充气式PICC弹力止血压迫带
一种充气式PICC弹力止血压迫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充气式PICC弹力止血压迫带止血绷带是是临床

工作中常用的医疗器械,为了减少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或

水肿等情况,利用充气式可调节PICC弹力止血压迫带将其穿

刺部位加压止血,而现有的弹力绷带用具只能压迫整个手臂

,且不具有调整患者的手臂大小、松紧的功能,容易引起穿刺

点压迫不到位及上肢血液回流障碍而水肿现象。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充气式PICC弹力止血压迫带,包括充气气囊和用于

将充气气囊固定在人体手臂上的绑带,充气气囊的内部设有

/1217/ 一种充气式PICC弹力止血压迫带

隔层,隔层将充气气囊分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各自的外表面

上设有用于向腔室内部充气的充气孔;绑带设有两条,两条绑

带分别设置在充气气囊外表面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

果是:本压迫带设有隔层可调节充气气囊内部压力的功能,

压迫带是有固定手肘关节的功能,且压迫带易于拆开观察穿

刺部位,方便临床使用,利于观察及操作,预防患者置管后自

压迫不到位出血和手臂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水肿现象,达到

降低PICC置管后出血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弹力绷带

不能有效的压迫止血和调节松紧度的缺陷,在弹力绷带中间

制作一个可充气的气囊,弹力绷带两头可调节松紧度卡扣,使

气囊和卡扣一体式,方便临床使用,预防患者在PICC置管后压

迫不当出血和手臂液回流障碍而水肿,达到降低PICC置管后

出血的作用。

/1218/ 高端天然维生素E产品研发与规模生产工艺研究
高端天然维生素E产品研发与规模生产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中粮天科生物工程(天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人

民币5700万元,总资产达到2亿元。企业性质最终变更为中粮

集团驻港机构投资的全资外资企业,现在隶属中粮集团下属

中粮生物科技直接管理。公司经营范围:食品添加剂、饲料

添加剂、微胶囊化天然活性物质、植物天然活性物质有效成

分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仓储,保健食品经营(

批发),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涉及行业审批的项目

需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生产、经营)。中粮天科始终

/1218/ 高端天然维生素E产品研发与规模生产工艺研究

依靠研发创新提升产品力,开发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和新

产品,目前申报专利18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3个。获得

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等认定

,被评为首届天津粮食行业创新先进单位、第二届全国粮油

优秀科技创新型企业等多种荣誉资质,2013-2014年度环境保

护工作优秀单位,2015-2016年度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

护优秀单位,获得还获得了中国粮油学会2012年科技进步三

等奖、201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2013年度天津

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度滨海新区科学技术一等奖,201

3年度天津开发区科技创新20强,201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

奖、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

负责人获得了2014年天津市“新型企业家”人才认定,以及

中粮生化总公司颁发“资深高级工程师”荣誉称号。公司全

面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项目

的来源主要是基于公司自有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以及公司战略

发展需求而定。中粮天科注重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的产业发

展,努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公司积极规划产业发展长远目

标,注重维生素E产业的纵向发展,推动维生素E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壮大,努力成为国内最大的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产业基地

,同时带动后续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预混料、保健品等

产品的发展。在集团提出的打造“全产业链”的目标下,依

靠集团的原料优势,公司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天然维生素E的领

/1218/ 高端天然维生素E产品研发与规模生产工艺研究

军企业。中粮天科于2014年7月23日在天津市与天津市科学

技术委员会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发展局签订了天津

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重大项目任务合同书,项目名称

:高端天然维生素E产品研发与规模生产工艺研究,研发项目

的目标是:以油脂副产物为原料,采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吸

附90VE,甲基化脱羟基反应高α-VE合成,高α-VE醋酸酯合成和

高α-VE琥珀酸酯合成,降膜蒸发和多效精馏等节能技术工艺

研究及新产品研究开发、规模生产工艺研究;新建年产200吨

90%混合生育酚浓缩液生产线一条;新建年产100吨d-α-生育

酚的生产线一条;新建年产50吨d-α-醋酸生育酚的生产线一

条;新建年产50吨d-α-琥珀酸生育酚生产线一条。该项目由

中粮天科生物工程(天津)有限公司独立承担,该项目获得

授权发明专利5项,项目完成时已实现产值8450.36万元,主营

业务收入9533.46万元,出口额达到794.79万元。产品质量符

合GB1886.233标准要求以及欧盟质量标准。

/1219/ 显微操作用镊子
显微操作用镊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微操作用镊子,提供一种

可用于显微操作环境下的镊子,以便于实验人员、进行相应

的操作,并可提高实验效率。所述显微操作用镊子,包括镊柄

、镊身和镊嘴,在两侧的镊嘴处还分别设置有镊子尖,所述镊

子尖为针管结构;所述镊子尖的一端与镊嘴连接,镊子尖的另

一端向外延伸并形成尖端。通过增加设置针管结构的镊子尖

,在将镊子尖做得较小的情况下可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因

此可适用于在显微操作环境下使用。另外,还可通过在针管

/1219/ 显微操作用镊子

结构的尖端设置的斜切面,由此可产生相应的切削刃结构,可

用于进行适当的切割操作,更便于在显微操作下使用。

/1220/ PCB板生产无尘室空气过滤系统节能控制集成电路
PCB板生产无尘室空气过滤系统节能控制集成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PCB板生产无尘室空气过滤系统节能控制集成电路

HLT815是一款用于PCB板生产无尘室的空气过滤系统控制集

成电路。通过控制出风机构与风机过滤机构同步工作促使室

内空气流通,原室内空气被出风机构抽离至无尘室外,处理后

经回风机构返回风机过滤机构循环通气。无尘室内空气的自

动更新换代,提高了除尘效率和产品良率,同时排出制程中可

能产生的有害气体。所述HLT815采用0.18um100V的BCD工艺

进行设计,十层工艺设计完成。HLT815支持6个通用IO口,1个

/1220/ PCB板生产无尘室空气过滤系统节能控制集成电路

基本8位自装载定时器,可设置溢出中断,并可输出BUZ,1个基

本8位自装载定时器/计数器,其信号源可由软件设定,可设置

溢出中断,并可输出PWM信号,2路外中断(INTO/NT1),可设

置上升沿/下降沿/高电平/低电平触发方式,内部自振式看门

狗计数器(WDT)。

/1221/ 高效钝化土壤中铅、镉、砷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赤泥基修复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高效钝化土壤中铅、镉、砷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赤泥基修复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分析了赤泥基复合材料中各主要组成对土壤中重金

属钝化修复的效用及相互影响机制,选择污染陈化期不同和

污染强度不同的实际污染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土样中重

金属形态变化和根系-土壤酶活性变化、颗粒施用量范围和

负荷阈值。对比施用赤泥基础上研究施用复合颗粒后根系-

土壤酶活性变化,植株根系生长变化及改善状况。结合对土

壤重金属修复的促进作用,明确赤泥基材料的联合修复作用

和长效机制。2012年起,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课

/1221/ 高效钝化土壤中铅、镉、砷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赤泥基修复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题子项2012BAC09B04“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及

示范”,已筛选的赤泥基修复材料将部分用于湖南资兴铅锌

矿区污染土壤修复试验。

/1222/ 阿扎霉素F5a及新型类似物的立体结构研究和大规模发酵制备
阿扎霉素F5a及新型类似物的立体结构研究和大规模发酵制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以”ESKAPE”著称的多种临床病原菌对多

种结构类型的抗生素相继耐药,成为超级广谱耐药菌,严重威

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新型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药物研发显

得尤为迫切。鉴于微生物放线菌来源的大环内酯在抗耐药菌

方面的临床用药优势和良好成药性,成果完成人采用大环内

酯产生菌的化学定向筛选和HPLC-HRMS等方法,对288株海洋

放线菌进行大环内酯产生菌筛选,发现海洋链霉菌211726产

大环内酯阿扎霉素F5a及多个可能的新类似物,且发酵液具有

/1222/ 阿扎霉素F5a及新型类似物的立体结构研究和大规模发酵制备

显著的抗多种病原菌活性。基于此,该项目先对海洋链霉菌

211726进行足量的发酵,然后采用硅胶、反向C18半制备HPL

C和SephadexLH-20等现代色谱技术,对发酵液含有的阿扎霉

素F5a及可能的新类似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单体制备。鉴于日

本学者Chandra和IwasaKi等报道的阿扎霉素F5a平面结构和

碳氢NMR信号归属相互矛盾,成果完成人以主成分阿扎霉素F

5a为重点研究对象,对阿扎霉素F5a、F4a和F3a的平面结构和

碳氢NMR信号归属进行了修正和完善。随后采用构型研究的

NMR法,结合基于偶合常数的构型分析法和分子结构的3D模拟

等,将阿扎霉素F5a的化学降解产物及其衍生物和模型化合物

的通用NMR数据库等进行详细比对分析,首次确定了阿扎霉素

F5a、F4a和F3a结构中分别含有的18个手性中心的相对构型

。接着对特定降解片段结构中的部分羟基进行丙酮缩合衍生

,采用改进的1HNMRMosher法,确定其结构中C-11、C-15、C-

21和C-35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再根据阿扎霉素F5a的相对构

型,采用基于偶合常数的构型分析法等,首次确定阿扎霉素F

5a、F4a和F3a结构中分别含有的18个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

最后,结合与阿扎霉素F5a、F4a和F3a各种理化性质和波谱数

据的比对分析,对从链霉菌211726分得的9个新类似物的各种

波谱进行综合解析,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命名为23-

缬氨酸去丙二酸单酰基阿扎霉素F5a酯(1),25-丙二酸单酰

基去丙二酸阿扎霉素F5a(2)单酯,23-(6-甲基)庚酸去丙

二酸单酰基阿扎霉素F3a酯(3),2-乙基戊酸阿扎霉素F4a酯

/1222/ 阿扎霉素F5a及新型类似物的立体结构研究和大规模发酵制备

(4),23-(6-甲基)庚酸去丙二酸单酰基阿扎霉素F4a酯(

5),23-(9-甲基)葵酸去丙二酸单酰基阿扎霉素F4a酯(6

),23-(10-甲基)十一酸去丙二酸单酰基阿扎霉素F4a酯(

7),23-(6-甲基)庚酸去丙二酸单酰基阿扎霉素F5a酯(8

),2-乙基戊酸阿扎霉素F5a酯(9)。同时,采用琼脂扩散法

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显示:化合物1-9对金

葡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50为

0.20-25.0μg/mL。并首次发现阿扎霉素F5a等具有显著的抗

多重耐药菌MRSA活性,且通过化学结构修饰,最终获得抗MRS

A活性、水溶性和稳定性显著增强的去丙二酸单酰基阿扎霉

素F,其对MRSAATCC33592和临床MRSA菌株的MIC为0.25-0.50

μg/mL,且与维生素K3具有协同抗MRSA作用,凸显其作为新型

抗MRSA先导化合物开展后续新药研发的良好前景。另外,该

项目还对阿扎霉素F5a及新型类似物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

,优化后其产量可达到613mg/mL;并按优化后的发酵工艺,制

备了325.7g阿扎霉素F5a及新型类似物,为阿扎霉素F5a的进

一步结构优化、抗MRSA作用机制和后续的抗MRSA新药成药性

评价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上述研究成果,共计发表论文5篇

,其中SCI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3项;在国际

和国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交流3次;被美国三大专业科技媒体

VerticalNews(焦点新闻)连续2次报道。上述科研成果的

取得,为微生物放线菌产大环内酯的化学结构、抗多重耐药

/1222/ 阿扎霉素F5a及新型类似物的立体结构研究和大规模发酵制备

菌活性、结构修饰和发酵优化等系统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并

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MRSA新药研发打下坚实基础。

在MRSA等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新型抗MRSA等

多重耐药菌药物研发尤为迫切的今天,显示重要的研究价值

和现实意义,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1223/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内的直立式聚丙烯输

液袋由封盖、颈口、袋体、袋底和吊环依次连接组成,颈口

和袋体通过弧线过渡,袋体的主体为椭圆形柱体,该直立式聚

丙烯输液袋的容积与该袋内所装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2.

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环保

性好、成本低、自排液彻底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

备领域内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由封盖、颈口、袋体、袋底

和吊环依次连接组成,颈口和袋体通过弧线过渡,袋体的主体

/1223/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为椭圆形柱体,该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容积与该袋内所装

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2.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

作方便、安全可靠、环保性好、成本低、自排液彻底的优点

/1224/ 凸轮顶杆式齿轮超越离合器
凸轮顶杆式齿轮超越离合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一种凸轮顶杆式齿轮超越离合器,包括从动凸轮轴

,从动凸轮轴外圆周上均布设置有与顶杆数量相同的与从动

凸轮轴旋转方向相一致的由高到低的径向凹槽,啮合滚柱拨

环上设置有啮合孔,啮合滚柱通过啮合孔放入从动凸轮轴的

径向凹槽中,顶杆穿入啮合滚柱拨环上的啮合孔,顶住啮合

滚柱,顶杆另一端顶住与快挡超越离合齿轮保持超越啮合接

触状态的超越离合滚柱,左、右轴承托外圈分别设置于顶杆

以及超越离合滚柱左右两侧,左、右轴承托外圈内圆与啮合

/1224/ 凸轮顶杆式齿轮超越离合器

滚柱拨环外圆之间通过变速滚柱为滚动配合,该发明能够及

时根据行驶阻力情况通过手动或自动不切断驱动力分离或啮

合,使机车始终处于平稳状态,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1225/ 基于不同策略研究硫酸化修饰对多糖类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多糖硫酸酯注射液的研制
基于不同策略研究硫酸化修饰对多糖类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多糖硫酸酯注射液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多糖硫酸酯类药物是多糖大分子链中单糖分子链上

的某个羟基被硫酸根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类多糖衍生物,为聚

阴离子化合物。多糖硫酸酯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和理化性质

紧密相关,是多糖结构改造的一个研究热点。关于硫酸酯化

修饰与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未知性,一些影响

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没有得到充分地认识和阐明。所以多糖

硫酸酯类药物的开发应用研究尚缺乏系统性的工作,医药市

场产业空间巨大。课题通过收集国内外资料,归纳目前研究

/1225/ 基于不同策略研究硫酸化修饰对多糖类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多糖硫酸酯注射液的研制

中的问题,完成“基于不同策略研究硫酸化修饰对多糖类药

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多糖硫酸酯注射液的研制”。本

项目主要成果如下:(1)完成项目验收工作报告。采用不

同方法(氯磺酸-吡啶法、三氧化硫吡啶络合物法)对多糖

进行修饰,分析酯化试剂比例、物料比、酯化反应时间、酯

化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多糖硫酸酯取代度的影响,合成不同多

糖硫酸酯。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明显增强,确定了硫酸化修饰

可以改善多糖的生物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多糖硫酸酯可

以通过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和内质网途径诱导肿瘤细

胞凋亡。(2)完成项目验收工作报告。针对多糖硫取代度

、硫取代位置、糖链的空间构象、结构和分子量与生物活性

的关系展开研究,确定硫取代度、硫取代位置、分子量大小

、糖链构象是影响多糖硫酸酯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多糖硫

酸酯的抗肿瘤活性与硫酸基的取代度、硫酸酯的分子量在一

定范围内呈现正相关性。硫酸基和羟基的酯化反应活性或亲

和性具有一定的位置规律性。(3)制备多糖硫酸酯注射液

,完成了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检测、稳定性及安全性初

步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用生理盐水精密配制多糖硫酸

酯溶液,调pH值,用微孔滤膜过滤,灌封于无菌玻璃安瓿瓶,以

双火焰法溶封后灭菌,得多糖硫酸酯注射液。多糖硫酸酯注

射液符合质量、稳定性、安全性要求。(4)发表学术论文

4篇,其中SCI收录2篇。(5)申请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

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1项)。

/1226/ 便携仿生熏显器
便携仿生熏显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在一线刑事现场勘查工作中,案件现场的很多指纹

、掌纹肉眼辨认模糊可见,无法直接用相机拍照取证,轻轻哈

气后便可以清晰看出指纹、掌纹存在,但是哈气效果转瞬即

逝,无法拍照取证,给痕迹提取工作造成困扰。为了解决这一

难题,开始设立这个研究课题:制作一种便携设备,可通过雾

化蒸汽显现现场手印,不破坏痕迹物证以便于痕迹二次利用

。本设备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在现场中无损显现手印痕迹,实

现对痕迹物证的二次利用。本设备涉及对液体的雾化、对喷

/1226/ 便携仿生熏显器

雾的温湿度控制以及如何将雾化、控制、供电三种模块整合

在一个紧凑的设备中。以达到显现手印痕迹,并在显现时不

破坏痕迹本身,可以实现对痕迹物证的二次利用的目的。主

要研究内容:1.使设备产生模拟人嘴呵气的效果,实现方式

为对纯水的雾化;2.实现对设备内纯水温度的控制,以应对环

境温度的不断变化,保证设备在一定温度范围(室温)内均

能达到显现效果;3.雾化模块实现纯水雾化颗粒在0.00005微

米以下,雾化量及喷雾面积可控;4.对设备的雾化、温度控制

、供电三个主要模块进行整合。

/1227/ 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视觉全方位自动装载设备
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视觉全方位自动装载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国内某电镀生产线零件表面处理均采用

全浸式滚镀电镀线,其所用承载装置为滚筒结合门盖板式。

目前滚筒上、下料口门盖板的开、合仍采用人工操作完成,

操作人员总是进行长时间重复性的动作,并长时间在有害的

电镀厂房内工作,对身体造成较大毒害且效率较低。为提高

整体生产效率、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及人员工作的环境人性化

,根据用户需求,利用视觉引导技术,同时引进机器人代替人

工操作,公司开展了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视觉全方位自动装载

/1227/ 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视觉全方位自动装载设备

设备【以下简称:自动装载设备】的研制,最终提高生产线

的自动化程度及改善操作人员工况条件。2.工作原理及性能

指标本项目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体,引入视觉智能引导系统与

激光测距技术,采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实现

对门盖板开、合的精确、实时控制。重点利用2D视觉边缘特

征提取、匹配、引导与激光测距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目标

图像特征的3D识别。重点突破了机器视觉识别标定引导技术

、2D视觉与激光测距结合技术、旋钮伺服锁紧技术、异常情

况监测报警技术,使得设备目标识别准确、与模型匹配快速

、开合作业流畅、自动化程度高。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气路工作压力:0.2MPa-0.6MPa(2)旋转气缸扭矩≥30N

m;推杆气缸行程≥60mm(3)夹紧力(F):三爪≥20N、两爪

≥10N(4)开合盖周期(T)≤8min(不含上料时间)(5)视

觉系统引导精度:0.1mm(6)视觉系统引导工作距离:≥10

0mm(7)工业机器人自由度:63.技术创新点(1)针对电镀

生产线的特殊要求,应用机器视觉识别、PLC控制及伺服驱动

技术,创新设计了一种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视觉全方位自动装

载设备,满足了复杂工况下的特定需求。(2)提出了2D视觉

边缘特征提取、匹配、引导与激光测距相结合的技术,解决

了机械手在特定环境中目标获取、自主识别与模型匹配的技

术难题,提高了电镀行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3)采取气缸

、微型盘类伺服电机等部件组合技术,设计了一种集成执行

机构,解决了狭小空间旋钮锁紧及解锁、滚筒门盖推拉困难

/1227/ 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视觉全方位自动装载设备

的问题,实现了顺畅解锁及推拉,提升了电镀生产线作业安全

性与可靠性。4.专利及成果应用情况(1)专利自动开合盖

装置用开合盖执行机构(专利号:ZL201520243357.2)一种

自动开合盖装置(申请号:201510190524.6)(2)成果应

用情况该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电镀生产线进行试运行

,设备工作可靠、性能稳定,得到了用户认可。5.适用范围及

市场展望该项目技术先进,创新性强,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

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通过调整不同执行机构,可应用于

多种相关自动化生产线行业,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电镀领域自

动化设备的设计水平及行业设备的制造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

作用。

/1228/ 超临界C02萃取天然物质活性成分
超临界C02萃取天然物质活性成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它是利用

流体在超临界状态时具有密度大、粘度小、扩散系数大等优

良的传质特性而成功开发的。这项技术除了用在化工、医药

等行业外,还可用在烟草、香料、食品等方面。如食品中,可

以用来去除咖啡、茶叶中的咖啡因,可提取大蒜素、胚芽油

、沙棘油、植物油以及医药用的鸦片、阿托品、人参素及银

杏叶、紫杉中的有价值成分。该课题组现已完成从甜橙皮中

萃取甜橙油;从银杏浸膏中萃取银杏内酯;发酵液制得乳酸钙

/1228/ 超临界C02萃取天然物质活性成分

中萃取还原糖、蛋白质;发酵液制得乳酸钙中萃取重金属离

子。

/1229/ 用于重金属汞监测和净化的双功能磁性荧光纳米传感器的研制
用于重金属汞监测和净化的双功能磁性荧光纳米传感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用于重金属汞监测和净化的双功能磁性荧光纳米传感器的研

制”(2016GSF117010)研究目的与意义:广泛分布在大气

、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其

中,重金属汞因其具有持久性和易迁移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

全球性污染物。另外,鉴于汞的生物蓄积性和高毒性,美国环

境保护总署规定饮用水中Hg2+的含量不能高于2ppb(10nM)

。因此,汞的灵敏监测和彻底净化技术一直是广大科学工作

/1229/ 用于重金属汞监测和净化的双功能磁性荧光纳米传感器的研制

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且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2、

主要论点与论据:成功制备了一系列胸腺嘧啶/琥珀酰亚胺

包裹的核壳结构的Fe3O4@ZnS磁性荧光纳米传感器,并对汞离

子识别性能进行了细致研究,并最终运用到实际水样中对汞

离子分析检测和净化。一方面,我们证明了基于四氧化三铁

的荧光纳米传感器是去除汞离子的良好的吸附材料,通过纳

米颗粒的聚集沉降和外部磁场可实现对汞离子的彻底净化。

另一方面,传感器能够在广泛的pH范围内对汞离子进行灵敏

准确测定。3、创新点:基于新型识别受体与汞的特殊配位

作用,构建一系列结构简单、环境友好的监测和净化双功能

Fe3O4@ZnS核壳结构的重金属汞磁性荧光纳米传感器。采取

汞与两个识别受体的特殊配位作用诱导纳米传感器聚集沉降

策略来实现汞的彻底净化。重要的是,新制备纳米传感器的

使用不仅能够彻底净化水体中的汞,而且还能够实现对汞的

快速灵敏分析。4、社会经济效益:虽然重金属汞污染严重

(汞污染在水体中表现尤为突出),用于汞净化和监测的双

功能材料市场需求量庞大,然而直至目前为止,市场上该类产

品相对较少。鉴于此,我们研制的Fe3O4@ZnS核壳结构的双功

能磁性荧光纳米传感器可用于净化和监测水体中重金属汞,

为企业含汞废水及被汞污染湖泊水中汞的监测和净化提供了

急需的功能化材料和监测净化方法;并且材料合成简单,易于

实现产业化。综上可见,我们研发的新型磁性荧光纳米传感

器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230/ D,L-扁桃酸及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D,L-扁桃酸及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扁桃酸(Mandelicacid)是一种重要的计划生育手

性药物,本身具有杀精子和灭滴虫的双重功效。扁桃酸同时

也是许多重要手性药的中间体原料,以扁桃酸为前体可以合

成血管扩张药环扁桃酯、尿路感染消炎药扁桃酸乌洛托品、

滴眼药羟苄唑和镇痉药扁桃酸苄酯等药物。目前,市场上销

售的扁桃酸有左旋扁桃酸、右旋扁桃酸和扁桃酸消旋体等,

不同手性的药物作用于生物体时,在生物活性、代谢过程及

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手性化合物扁桃酸开发

/1230/ D,L-扁桃酸及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前景广阔。现有的扁桃酸的制备方法有苯甲醛相转移催化法

、苯-乙醛酸法、苯乙酮氯化法和传统的苯甲醛氰化法。苯

甲醛相转移催化法是以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在碱性环境中与

氯仿混合,在相转移剂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反应得到扁桃酸,反

应液经萃取、干燥、蒸发、重结晶等后处理后得到产品。但

是该工艺由于在碱的作用下苯甲醛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难分离的苯甲酸,并且生产成本较高。苯-乙醛酸法是以乙醛

酸为起始原料,在醋酸介质中与苯一步反应得到扁桃酸,反应

液经分相、调pH、浓缩、过滤、干燥等后处理过程得到产品

,收率不高并且乙醛酸价格昂贵,成本较高。苯乙酮氯化法是

以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氯化得到二氯苯乙酮,再经过碱水解

、酸化、萃取、浓缩等过程得粗品,粗品重结晶得到产品。

收率以苯乙酮计80%,是目前主要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但本方

法步骤较多,而且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不仅仅难以避免环境

污染,对工艺生产也是不利的。传统的苯甲醛氰化法是以苯

甲醛、亚硫酸钠、氰化钠反应或者以苯甲醛在有机溶剂中与

无水氢氰酸反应加成扁桃腈,扁桃腈经分离后水解得到扁桃

酸反应液,反应液经过甲苯脱水除盐、结晶等后处理过程得

到粗品,粗品经过有机溶剂重结晶得到产品,收率以苯甲醛计

为55%。本成果提供一种D,L-扁桃酸及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

方法是将氰化反应得到的扁桃腈先合成D,L-扁桃酰胺,然后

再在高温下进行深度水解制备扁桃酸,扁桃腈的水解经历两

步对水解反应是有利的,大大降低酸的用量,并且水解较为彻

/1230/ D,L-扁桃酸及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底;其次,本发明将得到的D,L-扁桃酸和无机酸铵盐的混合物

,经有机溶剂提取来分离D,L-扁桃酸和无机酸铵盐,得到的D

,L-扁桃酸纯度高、收率高,并且反应低能耗,所需成本低。

/1231/ 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机制研究
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医疗卫生领域,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

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及青岛市科技支撑计划资助完成。萜类化

合物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重要的植物化学物,具有独

特的异戊二烯骨架结构,在抗肿瘤、抗氧化、抑菌消炎、增

强免疫等许多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

萜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同时,萜类化合物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活性氧

和乙醇氧化时形成的羟自由基,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1231/ 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机制研究

本项目从三列凹顶藻中获得凹顶藻醇提物,测定提取物中总

萜含量并进行分离、纯化凹顶藻萜提取物(LaurenciaTerp

enoidsextract,LTE),获得凹顶藻溴代倍半萜海兔素(Apl

ysin)纯品。应用现代理论和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

体外细胞培养及动物实验,探讨海兔素对人乳腺癌FCM-7细胞

株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并深入探讨海兔素及熊

果酸对H22、脑胶质瘤荷瘤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抑瘤机制。

同时建立了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从体内外两方面,探

讨海藻萜提取物对酒精性氧化损伤和肝细胞凋亡的保护效用

,并进行相应分子水平作用机制研究。其中,离体实验主要研

究LTE对酒精暴露大鼠肝Kupffer细胞分泌功能及线粒体活力

的影响;整体实验主要检测LTE对酒精暴露大鼠抗氧化能力、

DNA损伤与修复代谢、肝细胞凋亡、线粒体与微粒体氧化/硝

化应激、内源性及外源性凋亡通路等的影响,以此阐明LTE保

肝功能及作用机制。本研究课题设计新颖,实验技术先进,填

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对萜类植物化学物的开发应

用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其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1.国际上首次从细胞到整体,在分子生物学水平通过

多条作用途径对海兔素及熊果酸抑瘤机制进行详细阐述,为

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和

理论基础。2.国际上首次报道萜类化合物海兔素对酒精暴露

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从氧化应激损伤对细胞结构与

功能的影响等多个角度,详细阐明了其可能的保肝机制。3.

/1231/ 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机制研究

国内较早建立了在单细胞水平检测DNA损伤的彗星电泳技术

,其DNA损伤半定量分级评价技术已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本

项目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和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推广

,对阐述植物萜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为今

后植物萜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相关的实验数据,取得

良好的效果,社会效益显著。在研究过程中,已发表论文25篇

,其中SCI收录11篇,获得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申

请专利3项,获批专利1项,共参加了12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其

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次(2013年9月,西班牙和2013年4月,

美国);培养学生16名,其中博士生2名,硕士生14名。

/1232/ 基于硼酸功能化技术构建新型荧光铜纳米簇探针用于糖蛋白选择性识别与检测
基于硼酸功能化技术构建新型荧光铜纳米簇探针用于糖蛋白选择性识别与检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以蛋白质为代表的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的生长、分

化和识别等重要的生理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其在

生物体内含量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诸多

进程,往往也能够指示肿瘤等恶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因此,在生物体系内建立针对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检测方法

是非常必要的。本项目针对现有荧光探针在制备与应用中存

在的问题,重点发展了具有高荧光性能和低毒、低成本优点

的一系列功能化铜纳米簇、量子点、上转换纳米粒子等荧光

/1232/ 基于硼酸功能化技术构建新型荧光铜纳米簇探针用于糖蛋白选择性识别与检测

探针,基于这些高性能探针建立了在复杂体系中检测蛋白质

、生物活性小分子和药物分子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性分析方

法。此外,在本项目研究中形成的荧光纳米探针制备与应用

技术被进一步拓展到了磷光分析检测和环境样品前处理等技

术领域,促进了其他学科与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本项目的研究

与应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研究进展顺利,主

要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1)以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

dBSA)为模板,设计了一种简便的用于制备近红外发射的功

能化铜纳米簇(dBSA-CuNCs)的方法,并将所制得的dBSA-C

uNCs发展为一种高灵敏荧光探针,应用到对生物体内重要的

生物活性分子肝素的分析检测中。2)以廉价易得的卵清蛋白

(Ova)为合成模板,通过简便的室温水相合成方法制备了一

种具有红光射能力的功能化铜纳米簇(Ova-CuNCs),目标物

叶酸可以通过激发光竞争的静态猝灭过程实现信号传感,且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实现在复杂样品中对

生物活性分子叶酸的免标记快速灵敏检测。。3)通过简便易

行的水相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以生物活性分子谷胱甘肽(G

SH)为模板的功能化荧光铜纳米团簇(GSH-CuNCs),并以药

物小分子硫普罗宁作为荧光猝灭剂,目标物谷丙转氨酶作为

荧光恢复剂,构建了一种基于“off-on”模式的谷丙转氨酶

检测体系,实现了对人体内重要的肝损害标志蛋白谷丙转氨

酶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性分析检测。4)以生物活性分子谷胱

甘肽(GSH)为合成模板制备了一种在632nm处发射红色荧光

/1232/ 基于硼酸功能化技术构建新型荧光铜纳米簇探针用于糖蛋白选择性识别与检测

的功能化铜纳米簇(GSH-CuNCs),基于其荧光能够被利福平

通过内滤光效应所猝灭的原理,将其发展为一种“turn-off

”型的利福平荧光检测探针,该探针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

干扰能力,且其灵敏度极高,可以实现在复杂样品中对药物分

子利福平的超灵敏检测。5)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制备

模板,制备了一种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能力的功能化铜纳米

簇(BSA-CuNCs)探针。该探针的荧光可以被目标物胞嘧啶

所猝灭,据此可实现复杂生物样品中生物活性碱基胞嘧啶的

检测。6)以简便的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近红外发光的功

能化CuInS2量子点(CuInS2QDs),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可以

提高荧光分析的灵敏度和光谱分辨率的特点,将该量子点发

展为用于同步荧光法检测食品与生物体液里的生物活性物质

谷胱甘肽的高灵敏荧光检测探针。7)以简便的溶剂热合成方

法制备了一种NaYF4:Yb3+,Tm3+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UCNP

s),并用MnO2对其进行表面修饰,构建了一个用以检测人体

中重要蛋白质碱性磷酸酶的“turn-on”型传感体系,该方法

具有优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且抗干扰能力强,尤其是以近红

外光作为激发光的UCNPs可有效避免生物样品中生物自体荧

光的干扰,非常适合于在复杂生物体系中开展分析检测应用

。8)基于本项目研究中形成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制备了一

种二氧化硅包覆的纳米磁球,并对其进行羧基和ZIF-8功能化

修饰,得到了Fe3O4@SiO2/ZIF-8磁性MOFs复合材料,并进一步

/1232/ 基于硼酸功能化技术构建新型荧光铜纳米簇探针用于糖蛋白选择性识别与检测

利用其对环境中常见的四种双酚类污染物进行了磁固相萃取

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实现了低浓度目标物的预

富集和检测。本项目进展顺利,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和成

果目标,发表与项目研究相关的SCI收录高水平研究论文6篇

,中文论文1篇,高水平会议论文1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项。

/1233/ 有机化合物代谢知识库管理系统
有机化合物代谢知识库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众所周知,有机化合物在农药、医药、材料、中药

材成分、食品和环境等领域中是被关注的主要化学实体之一

。通常,用于农药、医药、材料、食品添加剂的化合物应该

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对环境不产生或低污染。但由于受

到体内生物酶等和外界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等因素影响,

化合物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其它化合物(代谢产物或

反应产物),它们对人类健康或环境也可能产生影响。因此

,人们在非常关注有机化合物本身时,也将高度关注它们的

/1233/ 有机化合物代谢知识库管理系统

代谢产物。截止2008年11月,在美国化学文摘社(CAS)登

记的化合物已达40,000,000个,而目前商业数据库只有1

3,052个化合物的代谢信息,未被收集的大约有近2,000个

化合物的代谢信息。也就是说,已报道代谢信息的化合物约

有15,000个,已知率只有0.38‰。可见,数据库方法不能从

根本上满足获取化合物的代谢产物信息的需求。化合物代谢

实验时间和经费耗费之大,成本之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充分

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实现预测化合物的代谢产物,这对化

合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或降低它们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可

能性有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有机化合物代谢知识库管理系统

(CISOC-MetaKBMS)是一个管理有机化合物代谢知识的管理

系统,既可用于构建有机化合物代谢知识库,又可以用于有

机化合物代谢知识检索,为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提供了

一个有效工具。使用者可以利用本系统,建立自有的有机化

合物代谢知识库,根据检索获得的有机化合物代谢知识,推

测该化合物的可能代谢产物。该系统可应用于农药设计、药

物设计、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本系统使用简单,方

便直观。如果要检索,用户只需输入提问信息就可得到相关

的检索结果。如果是建立自有代谢知识库,只需准备原始数

据。

/1234/ 抗艾滋病、乙肝药物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工艺开发
抗艾滋病、乙肝药物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工艺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系指研发生产具有重大社会、经济以及

科研意义的创新药物的工艺研发。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以下

简称TAF)可为HIV患者提供低价、安全、有效的医疗药物,

不仅有利于促成艾滋病毒从多药丸式向单一药丸式转变,简

化了患者的用药程序,而且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肾脏,避免了重

复Stribild的覆辙——因血液乳酸增高从而产生严重的肝脏

问题这类副作用。概括来说,该项目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将原研反应减少至9步,提高生产效率;创新安全工艺,避免危

/1234/ 抗艾滋病、乙肝药物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工艺开发

险与贵重原料TBSBr、BSTFA的使用,更加低碳环保;反应条件

更趋温和、可控,为后期工业化生产打下扎实基础。

/1235/ 固液混悬空化高效萃取积雪草总提物
固液混悬空化高效萃取积雪草总提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本项目自主研发了一条全新的提取和纯化积雪草总

皂苷的新工艺,其关键步骤就是运用闪式提取法及空化混悬

萃取技术使其提取时间、出膏率及皂苷含量方面都明显优于

传统工艺提取方法,其得率达到18.3%,积雪草总皂苷含量达

到93%,比传统的得率12%高出了6.3个百分点,且提取时间缩

短了近三分之二。该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主要是用于生

产治疗烧伤性瘢痕等皮肤病及抗抑郁、抗肿瘤等药物的重要

原料。目前本项目产品质量、工艺稳定,项目进展顺利,市场

/1235/ 固液混悬空化高效萃取积雪草总提物

正在稳步拓展中。

/1236/ 医用微型超薄塑件注塑技术研究
医用微型超薄塑件注塑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主要成果:(1)微型超薄高光塑件注塑的相

关理论问题研究通过医用微型超薄高光注塑技术的研究,对

变模温冷热交替循环理论、微型超薄高光注塑加热冷却过程

的传热模型,加热冷却过程的控制,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内的

流动状态与流动规律,以及影响充型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因素

等微型超薄高光注塑理论问题开展研究。(2)开发出微型

超薄高光塑件的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出医用微型超薄高光注塑

变模温冷热交替循环系统、温控系统、注塑机--冷热交替循

/1236/ 医用微型超薄塑件注塑技术研究

环--模具工艺系统的衔接技术等先进工艺技术,优化医用微

型超薄塑件的高光注塑相关工艺参数,为生产实际提供借鉴

。(3)开发出微型超薄高光塑件注塑模具设计针对冷热交

替循环引起模具温度急剧变化,带来模具的热胀冷缩,模具表

面温度频繁变动、模具型腔表面高温软化加剧磨损等问题,

开发医用微型超薄高光注塑模具。

/1237/ BaxSr1-xTiO3薄膜生长和铁电薄膜特性研究
BaxSr1-xTiO3薄膜生长和铁电薄膜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先了实现了溶胶-凝胶法外延生

长钦酸惚领铁电薄膜材料,首次在实验上发现前驱体溶液浓

度对制备样品的P-E电弛回线和介电常数温度谱的影响;在理

论上提出了控制BST薄膜晶粒形状的方法和实现途径,在国际

上首次实现了BST薄膜的异质成核、同质外延生长,形成100

-200nm的大尺寸柱状晶粒;采用新工艺在Pt/Ti/SiO2/Si衬底

上制备的Ba0.8Sr0.2TiO3薄膜表现出了优良的介电、铁电、

绝缘和热释电性能;首次在2.5-12.5μm红外波段获得钙铁矿

/1237/ BaxSr1-xTiO3薄膜生长和铁电薄膜特性研究

结构铁电薄膜的光学常数和吸收系数,在BaTiO3纳米晶中发

现两个新的发光带,发现电荷注入引起界面势垒的临时破坏

现象,首次用非对称脉冲电场驱动研究了PZT、铁电薄膜的疲

劳机制。

/1238/ 一种放射源屏蔽装置
一种放射源屏蔽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源屏蔽装置,包括悬臂回转机

构(1)、屏蔽体和驱动机构,其中屏蔽体包括机头屏蔽体和

地面屏蔽体(3);机头屏蔽体固定在悬臂回转机构(1)悬

臂上;地面屏蔽体(3)为开口箱体,并且地面屏蔽体(3)箱

体的开口与机头屏蔽体相接;地面屏蔽体(3)内腔的形状和

结构同源体(4)的截面形状。当源体在悬臂回转机构1的带

动下正常回转时,地面屏蔽体3在非工作位(I);源体(4)

需要屏蔽时,地面屏蔽体(3)运动至工作位(II),机头回

/1238/ 一种放射源屏蔽装置

转至最低点进入地面屏蔽体(3),此时,机头屏蔽体和地面

屏蔽体(4)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六个方位屏蔽功能的

全屏蔽装置,实现对射线源的全屏蔽。

/1239/ 固定化单宁酶及酶法制备3,4,5-三羟基苯甲
固定化单宁酶及酶法制备3,4,5-三羟基苯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基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单宁酶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能转化单宁酸为3,4

,5-三羟基苯甲酸的生物催化剂,固定化单宁酶是将单宁酶

液与高分子材料共价结合形成的高稳定性、能多批重复使用

的高效酶制剂,能在温和、环保的条件下低成本生产高品质

的3,4,5-三羟基苯甲酸。本技术首次采用共价结合的固定化

单宁酶生产3,4,5-三羟基苯甲酸,转化批次可达200批以上

,单宁水解转化率达98%以上。3,4,5-三羟基苯甲酸是重要

的医药中间体,是食品、化妆品和饲料的抗氧剂,可用作半

/1239/ 固定化单宁酶及酶法制备3,4,5-三羟基苯甲

导体离光树脂的原料,其脱羧产品焦性没食子酸是电影胶片

显影剂,红外照相的热敏剂,苯乙烯与聚苯乙烯的阻聚剂等

,广泛用于医药、纺织印染、矿冶、化工、机械、国防、轻

工、塑料、电子、食品、农业等行业。

/1240/ 颈椎康片
颈椎康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业
技术详情

  1.适应症颈椎康片是以灯盏细辛等五味中药制成具

有温经散寒,益气活血,解痉止痛的作用。用于颈椎病的治

疗。2.项目简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

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颈椎病可分为颈型

、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临

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

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颈椎疾病正严重侵害着中老年人

和上班族的健康。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5.9%,且有逐年上升

/1240/ 颈椎康片

的趋势。颈椎康片是以灯盏细辛等五味中药制成,疗效确切

、价格低廉、质量稳定、毒副作用少,市场容量大。本制剂

在研究过程中没有改变原剂型的处方和药材提取工艺。

/1241/ 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自驱动机制研究
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自驱动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1.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近年来将纳米铁应用于地下

水污染物降解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针对地下水的特殊

环境,利用纳米铁高效的反应性能,用简便、节能、对环境无

负效应的方式进行污染修复,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水资源

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纳米铁由于比表面积大、表面

能高、间极易团聚、另外无机纳米材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容

性不好、这样就限制了纳米铁的应用、并且纳米铁粉由于具

有较高的比表面能,活性特别高,在空气中可以发生自燃,限

/1241/ 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自驱动机制研究

制了纳米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要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纳

米零价铁技术能够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对纳米粒子进行表

面包覆,应用有机物对纳米铁粉进行包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

抗氧化膜,这层抗氧化膜能隔绝空气中氧化性物质,从而能有

效地抑制纳米铁粉的氧化腐蚀,并且也提高了纳米铁与有机

污染物的相容性。因此,制备出一种高效、廉价、性能稳定

的包覆型纳米铁非常必要,其中对纳米铁包覆材料的选择尤

为重要。本项目在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合成等已有技术的基础

上,发展纳米铁、纳米铁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实现分散、稳

定、高效的纳米材料宏量制备。通过利用SEM、XPS等现代分

析手段,对材料的形貌、尺寸等进行表征和体相结构、表面

结构、组成结构分析,结合后期脱硝性能评价结果,初步阐明

纳米效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2.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研

究氢自养反硝化菌的筛选和包覆型纳米铁材料的制备,对比

包覆型纳米铁材料和氢自养反硝化菌以及这两种材料的耦合

体系去除地下水硝酸盐效果和脱氮产物,得出最佳体系,并探

讨组合体系的脱氮机制。(1)氢自养反硝化菌的筛选、鉴

定及对地下水硝酸盐脱氮特性研究。(2)油酸钠包覆型纳

米铁的制备、表征及还原地下水硝酸盐影响因素研究。(3

)对比油酸钠包覆型纳米铁的化学还原体系、氢自养反硝化

菌的生物反硝化体系及油酸钠包覆型纳米铁-氢自养反硝化

菌耦合的化学-生物反硝化体系在模拟地下水环境下对硝酸

盐氮的去除效果及脱氮副产物,确定在模拟地下水条件下去

/1241/ 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自驱动机制研究

除地下水硝酸盐的最佳体系。(4)研究油酸钠包覆型纳米

铁-氢自养反硝化菌耦合体系在模拟地下水条件下的脱氮性

能,对不同影响因素下耦合体系脱氮的反应动力学进行探讨

。3.研究目的与意义以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地下水硝酸盐污

染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利用零价铁在地下水厌氧腐蚀过程中

产生的氢电子供体,保障氢自养微生物的生物反硝化作用,研

究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降解地下水硝酸盐的共性

特征和基本规律,实现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修复地

下水硝酸盐污染,探究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在硝酸

盐污染地下水中的自驱动机制,为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

体系作用机理研究提供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为地

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有效去除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4.研

究创新性和已有的研究工作相比,本课题针对我国出现的大

面积地下水典型硝酸盐污染,从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

系的前期研究着手,尝试将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应

用于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利用零价铁为氢自养微生物提供

电子供体,同时解决脱氮产物中氨氮比例过高和生物反硝化

缺少电子供体这两方面的缺陷,将为硝酸盐污染修复提供新

的方法和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5.社

会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有望初步建立基于零价铁

-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技术,提示影

响处理过程的关键参数,探索硝酸盐污染物、零价铁表面相

/1241/ 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自驱动机制研究

互作用与还原机制,探索零价铁-氢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降解

硝酸盐污染物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规律,初步建立零价铁-氢

自养微生物耦合体系去除硝酸盐的动力学模型。对于缓解水

资源匮乏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

/1242/ 口服胰岛素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
口服胰岛素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服胰岛素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

,它是以可生物降解的无毒性的聚氰基丙烯酸丁酯为载体,胰

岛素分子通过部分包埋和部分键合在载体表面上构成纳米级

胰岛素微球,纳米级胰岛素微球的平均粒径30纳米,当这种粒

径的胰岛素纳米球被分散在精制植物油中时,不仅其稳定性

得以大大提高,而且以这种油溶液的形式喂服大鼠时,它能在

30分钟以内迅速透过肠粘膜而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

出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较快的作用效果。

/1243/ 浦软检察办案系统V3.0
浦软检察办案系统V3.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了适应全国检察院政务电子化的统一要求,浦东

软件园同浦东新区检察院于2003年成功开发出面向全国基层

检察院的《浦软检察办案系统V3.0》。系统平台为Wintel微

机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

C/S与B/S结合的体系结构,采用了工作流、多媒体、协同工

作、流程监控、文档自动生成等主流的先进技术。与以前的

版本相比,3.0版更加贴近实际,更加适用。2004年7月,该

系统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得全国检察系

/1243/ 浦软检察办案系统V3.0

统网络应用软件准入资格。该系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賈春旺

检察长赞扬为“最好的系统之一”,目前已经在上海、浙江

、云南、福建、广东、山东、宁夏、四川、内蒙古等地检察

机关得到推广应用。2005年5月9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与上

海浦东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协议,决定在云南全省

149个检察院全面推广使用该系统,协议总金额近千万元。

总之,《浦软检察办案系统V3.0》技术先进,应用效果显著

,为全国检察院的科技强侦、科技强检建设提供了一个高效

、实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平台。

/1244/ 免定标的远程定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方法
免定标的远程定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免定标的定量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方法

,该方法首先测定反映LIBS光谱探测器数字电压输出与目标

受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发射系数关系的光谱基准函数,然后建

立LIBS发射与接收光学系统的几何关系模型,并将两者融入

到CF-LIBS的定量计算当中,以实现定量化LIBS检测。本发明

的优点在于:将光谱基准函数与LIBS发射与接收光学系统的

几何关系融入CF-LIBS的定量计算当中,提供了一种免定标且

具有较高精度的远程LIBS定量化分析方法。

/1245/ Co-Mn-Fe-Zn系热敏电阻材料研发
Co-Mn-Fe-Zn系热敏电阻材料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通过四元氧化物陶瓷材料深入研究,获得结构与性

能的调控规律,得到所需参数的热敏电阻器。不仅完成了项

目规定的R25℃=50kΩ,B25/50=3950K和R25℃=100kΩ,B25/50

=3950K两种热敏电阻器产品研发工作,而且开发出B25/50=4

000K,R25℃=5kΩ和B25/50=3950K,R25℃=10kΩ热敏电阻器产

品。此外,针对WPOS专题项目四“深海装备仪器”子课题“

深海极端环境高精度温度链及其应用系统研制”项目对热敏

电阻器的需求,研制开发的参数为B25℃/50℃=3950K,R25℃

/1245/ Co-Mn-Fe-Zn系热敏电阻材料研发

=10kΩ热敏电阻器产品已应用到ROV冷泉区缆式温度链装置(

目前国外无相关装备),用于冷泉区垂向和水平方向温度梯

度的测量,测温分辨率0.0001℃,测温精度±0.001℃;已

完成1套(2条)的加工,于“科学”号冷泉航次进行海试,效

果较好。

/1246/ 秸秆饲料成型工艺及成型后液体添加剂真空后喷涂技术
秸秆饲料成型工艺及成型后液体添加剂真空后喷涂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玉米秸秆是具有巨大潜力而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

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将其进行生物发酵后饲用,将对缓解畜牧

业长期存在的饲粮压力具有积极意义。本项目研究了玉米秸

秆生物发酵的工艺参数和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制粒参数,通过

比较降解方法和发酵菌种对小麦秸秆降解发酵的效果,筛选

出适宜小麦秸秆降解发酵的方法及工艺条件,获取适用于生

产玉米秸秆颗粒饲料的制粒和喷涂工艺参数,最后通过动物

饲养对照试验确定真空后喷涂玉米秸秆颗粒饲料饲喂效果。

/1246/ 秸秆饲料成型工艺及成型后液体添加剂真空后喷涂技术

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化学试剂糖化和酶解糖化试验对小

麦秸秆进行降解,酶解糖化效果优于化学糖化,复酶糖化要比

单酶糖化效果好。4种菌种发酵小麦秸秆的效果依次为:黑

曲霉>EM菌>绿色木霉>酵母菌,获取了使还原糖含量和蛋

白质含量两个指标都较好的最佳参数组合,即发酵温度为29

℃,接种量为2.55mL,发酵时间为3.5d。在此条件下,小麦秸

秆中还原糖含量为2.13g/100g,蛋白质含量为3.48g/100g。

通过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组成的复酶降解后,再由

黑曲霉进行发酵,降解发酵后的小麦秸秆与空白对照相比,其

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41%,粗纤维含量降低了5.73%。2、采用

专用发酵剂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降解,其最佳工艺条件是发

酵时间5.3d,发酵温度31.4℃,含水量62.0%,接种量1.87%,上

述条件下,玉米秸秆中粗纤维的降解率可达44.69%。3、进行

了秸秆颗粒饲料成型工艺试验。在精料率为30%、含水率为

21%、模孔径为5mm的工艺条件下,玉米秸秆颗粒的成型率达

98.50%,抗碎性达98.64%,堆积密度达0.50g/mL。4、设计并

试制了秸秆颗粒饲料真空后喷涂试验设备。以Vc水溶液为试

验对象,对秸秆颗粒饲料液体添加剂真空后喷涂工艺进行了

优化,在真空度为0.08MPa、液体添加剂Vc添加量90mL、混合

时间6.2min的条件下,反映喷涂均匀度的变异系数值为3.76

%与实测值3.65%较为接近,Vc保存率预测值为92.16%接近于

92.79%的实测值。5、通过真空后喷涂玉米秸秆颗粒饲料代

替一般配合饲料饲养肉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生产性能和

/1246/ 秸秆饲料成型工艺及成型后液体添加剂真空后喷涂技术

屠宰性能差异不显著,常规品质中对肉兔肌肉的嫩度和pH影

响显著(p<0.05),并能改善肉色,营养成分中对肉兔蛋白

质影响显著。兔肉低温贮藏期为21d,常温贮藏期为10d。

/1247/ 高性能聚丙烯用成核剂开发与应用
高性能聚丙烯用成核剂开发与应用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2110378083.8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247/ 高性能聚丙烯用成核剂开发与应用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610174573.5
专利授权日期
2017-09-08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247/ 高性能聚丙烯用成核剂开发与应用
技术详情

  新型、高效、低成本成核剂的开发对于高性能聚丙

烯专用料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如何保持改性聚丙

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目前聚丙烯改性领域的难点问题

。高性能聚丙烯用成核剂在聚丙烯改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研究团队针对聚丙烯用新型、高效、低成本成核剂的

开发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发出了可大幅度提高

聚丙烯弯曲模量的成核剂,同时开发了可同时显著改善聚丙

烯刚性和韧性的成核剂。

/1248/ 一种玻璃面板冲击试验装置
一种玻璃面板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现有的家用电冰箱大都采用带有玻璃面板的门体

结构,外形美观、大气,但是玻璃的强度很低,属于易碎材料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意外操作将会使玻璃面板破碎,玻璃面

板破碎后产生的碎玻璃太大,将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

需要对玻璃面板进行冲击试验。根据冰箱产品的安全标准要

求,对于易触及的玻璃面板应满足击碎时能粉碎成足够小的

碎片,标准要求,用一个测试冲头来击碎待测样品,计算透明

罩范围内的无裂痕的碎片数,每次评估碎片数应不少于40个

/1248/ 一种玻璃面板冲击试验装置

。但是这种使用锤击测试冲头的方法有如下几个弊端:测试

冲头比较小,进行试验时,需要试验人员一只手扶住测试冲头

,使用锤头进行挥锤冲击时,锤头有砸伤手的危险。而且冲头

的施力点在每次试验时不一致,时间长了会使测试冲头的尖

头发生损耗,影响使用寿命,同时玻璃碎裂也可能会有碎玻璃

飞溅出,容易伤害试验人员。如果试验人员施加的力过小,玻

璃不会被击碎,还要再次挥锤施加力,直到玻璃破碎,使用也

不方便。②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

种玻璃面板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底部开设有冲击口的壳体,壳

体内下方设有测试冲头,测试冲头顶端竖直固定在冲头固定

块上,测试冲头底端正对冲击口,冲头固定块可上下滑动地设

在壳体内,测试冲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冲

击口边沿,另一端固接在冲头固定块上;壳体内冲头固定块的

上方设有钢块,钢块上方设有横向旋转杆,钢块的顶部连接有

尼龙细线,尼龙细线的另一端缠绕固定于旋转杆上,旋转杆的

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外与可折叠摇手连接

,壳体上设有与可折叠摇手相匹配的摇手固定孔。冲头固定

块左右两端卡设在壳体内,在外力作用下在壳体内上下滑动

。③需要说明的是,钢块的重量较大,可以产生足够的冲击力

,保证试验可以以一次性击碎玻璃。由于钢块较重,尼龙细线

受力较大,为了延长尼龙细线的使用寿命,并在不使用时将钢

块锁紧,在旋转杆的下方设有钢块限位板,钢块卡设在钢块限

位板下方,钢块顶端两侧设有固定销;壳体的两内壁各设有释

/1248/ 一种玻璃面板冲击试验装置

放按钮,释放按钮部分外露于壳体外,部分位于壳体内并固定

连接在钢块固定板上,两个钢块固定板分别通过固定板支座

固定在壳体内壁上,钢块固定板与固定板支座转动连接;钢块

固定板的顶端抵在固定销下端,钢块固定板顶端的一侧固定

有第一永磁铁,壳体内壁固定有第二永磁铁,第一永磁铁和第

二永磁铁相对设置且极性相同。钢块限位板分为两块分离的

板子,分别相对固定在壳体内两侧,将钢块卡设在其下方,钢

块限位板位置为该试验装置的初始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位

于钢块两侧的固定销,采用机械加工工艺的车,铣工艺加工而

成,坚固耐用。第二永磁铁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上,第一永磁

铁通过螺栓固定在钢块固定板上。钢块固定板上固定设有连

接块,连接块上设有第一圆环,固定板支座上设有第二圆环,

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内穿设有插销。插销将第一圆环和第二

圆环连接,可以实现钢块固定板旋转一定角度。为了避免钢

块固定板转动角度过大,从而对钢块下落造成干扰,在固定板

支座上临近第二圆环处设有钢块固定板限位块。通过限位块

限定钢块固定板移动距离。旋转杆通过轴承固定在壳体上。

采用低阻尼的轴承固定,减少摩擦,降低了钢块下落时的阻力

。作为结构上的改进,释放按钮包括内卡块、外卡块以及连

接在内卡块与外卡块之间的固定块,固定块的宽度小于内卡

块宽度、外卡块宽度,内卡块固定在钢块固定板上,固定块以

及外卡块外露于壳体,壳体上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通孔

/1248/ 一种玻璃面板冲击试验装置

。由于内卡块的宽度大于固定块的宽度,可以保证松开释放

按钮时,钢块固定板移动固定的距离。④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玻

璃面板冲击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安全且方便,主要想应

用于检测行业中对冰箱等产品的玻璃面板冲击试验,适用的

钢块可以保证每次都将玻璃击碎,大大提高了试验的效率。

测试时不需要试验人员一只手扶住测试冲头,避免了测试人

员手被碎玻璃划伤的危险。由于每次试验都将测试冲头垂直

于玻璃面板表面进行冲击,减少了测试冲头尖头的损耗,提高

了测试冲头的使用寿命。⑤目前尚未应用。⑥无

/1249/ 定制性医学英语语料库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定制性医学英语语料库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

医学科学研究带来了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医学竞争

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的很多一线医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却不

能满足其科研、临床活动需要,他们在阅读时对于英语文献

中部分词句的理解有困难、在写作英语论文和专著时英语表

达准确性差和中式英语现象泛滥,严重阻碍了我国医学科研

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医学创新成果的国

际化推广和交流。医学工作者迫切需要能够服务于多种医学

/1249/ 定制性医学英语语料库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专科的定制性医学英语语料库,这种语料库应该由医学团队

人员和语言学家共同构建并共享应用,有利于帮助医学工作

者克服英语语言障碍进行阅读和写作。②研究目的与意义考

虑到目前国内的医学语料库无法很好地满足医疗界实际的应

用需要,本项目由语言学、计算机、医学三个学科研究人员

跨学科合作,打破以往语言研究与医疗应用脱节的局限,很好

地满足医疗行业人员在医疗、科研和教育工作中对于英语的

应用需要。③主要论点与论据收集了大量的各学科医学英语

语料,建成了包含4000万英文单词,涵盖生殖医学、男科、妇

科、产科、儿科、内科、泌尿外科、影像科、干细胞等多个

相关交叉学科的医学英语语料库,并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定

制性医学英语语料库网络平台。根据医疗行业人员的需求而

定制研发的医学英语语料库,对于以下几方面的数据驱动医

学英语学习有显著效果,包括:帮助医学工作者选择合适的词

汇语义韵;获得专科医学语境下的(与通用英语语境不同的

)专业英文表达方式;学习如何使用不熟悉的医学术语;如何

修改不地道的中式英语表达等。这种语料库平台能够有效地

支持医疗行业人员使用语料库进行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

英语论文写作等工作。④创见与创新开发了国内首个具有自

动词汇用法分析等功能的中英双语界面的定制性医学英语语

料库网络平台。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可

以帮助解决众多医疗界人士迫在眉睫的英语语言应用困难,

这对于满足我国医疗行业需要和提升其英语水平有重要意义

/1249/ 定制性医学英语语料库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250/ 蒙药降血脂的研究
蒙药降血脂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心管病,它的主要原因之

一是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的降胆固醇药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

化,可延长人的寿命,这是它的社会效益,而胡椒酸甲酯有

显著的降胆固醇作用,这一点对脂质代谢理论的进步将有很

大的推动作用。

/1251/ 燃油添加剂数据库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燃油添加剂数据库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基于燃油添加剂在实际使

用和质量检测的迫切需求提出,燃油添加剂种类复杂,且多为

混合物,对产品的使用和质量监控产生很大困难。加入添加

剂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燃油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机动车机械

制造极限存在的不足,使成品油的各项指标符合产品标准的

要求。然而除这些有益用途外,这些添加剂也会有一些副作

用,不仅有的本身会产生一定危害,还可能含有除C、H外的其

他元素,如S、N、Mn、Si等这些元素的加入会对车辆、环境

/1251/ 燃油添加剂数据库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以及人身安全产生不好的作用。然而不同的调配工艺需要添

加不同作用的燃油添加剂,同时这些添加剂多为复合配剂,成

分复杂,多为一些大分子的混合物,因此燃油添加剂的分析就

很麻烦,同时也为汽柴油等燃油的产品质量的监督造成了困

难。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从汽柴油中检测这些燃油添加剂的方

法。②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的研究,可以通过分析燃油以及

燃油添加剂中的元素来进行风险监控,使不利的元素处于可

控范围内;通过建立一个关于燃油添加剂的种类、性能、元

素分析、性能评价的数据库,可进行查阅,有利于指导企业生

产,对于出现的问题可及时进行朔源,为政府的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③主要论点与论据通过查阅资料以

及联系企业等方式,收集完善了燃油添加剂的技术要求及检

测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进行了燃油添加剂的性能评价;建

立了燃油添加剂中氧、硫、氮、氯等元素的检测方法;对收

集的燃油添加剂进行元素分析;建立包括燃油性能、主要组

分、包含元素加剂量以及技术指标的数据库。④创见与创新

首次建立燃油添加剂的数据库,包括添加剂的种类、相关用

途、元素分析、性能评价等内容;建立了燃油添加剂中氧、

氯、氮、硫等元素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燃油添加剂的产品质

量风险监控,可为政府的风险监管提供技术保障;对柴油十六

烷值改进剂、抗磨剂、降凝剂、清净剂、抗静电剂以及抗爆

剂等7类燃油添加剂进行了性能评价,明确我国燃油添加剂的

未来发展趋。⑤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具有很好的社

/1251/ 燃油添加剂数据库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会效益,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分析燃油以及燃油添加剂

中的元素来进行风险监控,使不利的元素处于可控范围内;通

过建立关于燃油添加剂的种类、性能、元素分析、性能评价

的数据库,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对于出现的问题可及时进行

朔源,为政府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不足

之处是进一步开发燃油添加剂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元素分析方

法,以及开展燃油添加剂的结构分析,以明确其具体组分。

/125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铁关键外购件质量跟踪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铁关键外购件质量跟踪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地铁关键外购件的质量保

证关系着整个地铁的运行安全,如何更好的保证采购的关键

外购件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该项目以车轮为代表,进行基

于RFID标签的采购物流过程的质量跟踪管理,将车轮物流过

程各阶段的质量信息在写入电子标签,通过各作业点的手持

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和校核,实现对车轮从出厂、再加工、及

现场交付的全程质量的实时跟踪。通过这种创新的质量管理

集成模式,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物流

/125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铁关键外购件质量跟踪研究

周期和降低库存。使管理者通过该系统及时掌握车轮物流过

程的实时情况,从而来决策整个物流仓储的高效运行。基本

的射频识别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以及上位控制计

算机所组成。电子标签由芯片和标签天线组成,如图1-1所示

,标签天线是采用印刷或蚀刻工艺在基片(PVC、PET等材料

)上制造而成,主要有铜和铝两种材料,芯片与标签天线焊接

,并固定在同一个基片上。标签芯片中有数据存储区,用来存

储被识别物体的数据信息。电子标签以读写器发射出的无线

电电波为能源,在接收到读写器的指令后,对数据存储区进行

数据的存储或读取操作,并通过标签天线将载波信号发送出

去。读写器分为手持和固定两种,其功能是向电子标签接收

或发送数据,并可以与上位控制计算机通信。(2)性能指标

(写明项目建议书考核的主要性能和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

1)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铁关键外购件质

量跟踪研究软件v1.0(已受理)2)论文1篇;潘顺,潘尔顺.基

于模糊FMEA的地铁备件RFID物流系统风险评估[J].物流工程

与管理,2014,36:103-105,1223)示范项目投入使用。已投入

使用4)质量跟踪管理过程中标签信息的采集正确率:100%;

系统使用中来看,质量跟踪管理过程中标签信息的采集正确

率:100%。5)缩短质量信息采集人工作业时间:5%;实际使

用中,缩短缩短质量信息采集人工作业时间超过5%6)信息全

程贯通率:100%。实际使用中,信息全程贯通率:100%(3)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在国外大型的车辆制造厂,车辆运行

/125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铁关键外购件质量跟踪研究

维护单位,均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生产和设备的

维护都通过信息提供良好的支撑。日本东京地铁公司其通过

设备智能化维护系统能给出定期需维护的设备;纽约地铁公

司的现场维护人员通过配带的手持终端能及时把现场的检验

数据发回系统。在设备的采购管理上这些公司也有完善的信

息系统,以进行设备的采购、仓储和发货的管理。瑞典钢铁

公司(SwedishSteel)采用RFID系统监控钢板的运输。07年

4月,瑞钢开始在400辆轨道车上安装有源RFID标签。这些轨

道车将钢板从Lule?或Oxel?sund的制造厂运送到Borl?nge,

全路程大概长为900公里。利用RFID可以帮助SwedishSteel

识别车辆的位置,确保铁轨车装载钢板的准确性。SwedishS

teel采用专门定制的有源RFID标签和读写器。每辆轨道车安

装两个标签,一个是位于车辆的前右侧,另一个则位于后左侧

,这样不管车的行驶方向,阅读器都可以读取标签。标签编有

唯一一个ID号和所在车辆的车号。但将RFID技术应用于地铁

车轮采购过程中的质量跟踪管理在国内尚属首例。(4)成

果的创造性、先进性研究项目过程中实现了RFID中间件产品

的研制,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和车轮标签编码技术的研

究。通过该项目的示范应用,达到了信息采集效率和正确率

的大大提高,并将物流和信息流进行了完美的统一。(5)作

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集团

车轮采购、交付质量全程跟踪管理系统实施后,将在大大提

/125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铁关键外购件质量跟踪研究

高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预计:5%)的同时减轻现场人

员的工作强度(预计:30%);同时提高现场质量保证作业的

正确率。也为集团物联网技术的今后大规模应用,积累良好

的经验。物联网技术在上海地铁关键外购件质量跟踪管理应

用上的成功实施,不仅给上海地铁行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同

时这些技术也推广到我国其它城市的地铁系统中。除此之外

它还可应用于铁路等其它类似行业,这些应用的展开,必将产

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物联网技术应用正处于深入研究和积极

推广阶段,它被喻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重要技术,它的推

广应用,必将对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本项目的

研究成果将首先在地铁行业进行推广应用。其次,可在像铁

路等其它行业推广应用。

/1253/ 清达颗粒开创精准降压新时代
清达颗粒开创精准降压新时代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业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重大专项等项

目为依托,传承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治疗高血压的学术思想

,构建了高血压早期防治新理论、新方案,并创制早期精准

防治高血压的创新中药清达颗粒。将其研发成安全有效、质

量可控的中药新药,服务更多的高血压患者。在系统总结清

达颗粒防治高血压的理论依据及人用经验的基础上,项目组

全面地开展药学、药理和毒理等临床前研究。从药材基源、

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等方面开展全程质量控制研究

/1253/ 清达颗粒开创精准降压新时代

;通过多种高血压动物模型,研究证实清达颗粒能显著降低

血压和改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建立基于GLP规范的临床

前安全性评价体系,证实清达颗粒安全性良好;已获国家1

.1类创新中药的Ⅱ期临床试验批件。并且开展了552例多中心

、大样本、随机、双盲、双模拟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获得高

级别循证临床证据,证实清达颗粒降压疗效确切,改善头痛

、眩晕等症状优势突出。清达颗粒不仅降压效果显著,还具

有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有望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该成果由福

建中医药大学申请并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本项目已在

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基层和社区医院推广应用。项目组正在

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申报。

/1254/ 电子束辐射合成天然聚多糖/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应用基础研究
电子束辐射合成天然聚多糖/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应用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虽然具有应用

前景的天然聚多糖材料有很多,但由于单一组分的天然聚多

糖材料在实际应用时常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力学性能和生物

、生理功能方面),限制其作为功能材料在各种领域的实际

应用。故常通过共混、复合、嵌段、交联、接枝等手段来提

高其性能,弥补单一材料的缺陷。共混辐射乳液聚合制备复

合多功能水凝胶,有望实现有利性能的结合,力学性能的提高

、生物生理功能的协同增效,材料应用范围的拓宽,以获得具

/1254/ 电子束辐射合成天然聚多糖/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应用基础研究

有良好相容性、性能优异、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材料。1、

合成NIPAm/天然聚多糖温敏复合水凝胶的温敏响应速率快,

且其LCST达到36.7℃,2、以复合水凝胶为模板,采用电子束

原位辐射制备CdS(QDs)/TiO2水凝胶软反应器,其对亚甲基

蓝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高达86.9%;3、原位辐射构筑的PV

A/天然聚多糖/Cu纳米复合水凝胶对有机染料的吸附量达到

了1.8mg/g;4、本项目制备的医用水凝胶伤口敷料各项性能

(P<0.01);5、具有产业化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有望实现

中试生产;6、敷料生物相容性优良,无急性毒性、细胞毒性

、致敏性和刺激性,使用安全;10、成本低廉。在本项目中以

天然聚多糖、TiO2等为基本原料,通过共混辐照乳液聚合技

术,从组分仿生、结构仿生和表面仿生等角度出发,将纳米T

iO2和天然聚多糖进行有效络合,形成三维互穿网络结构的水

凝胶。通过天然聚多糖改性后的TiO2,其波长使用范围可以

达延伸至可见光,大大拓宽了TiO2的光学性能和抗菌作用;同

时纳米TiO2引入到天然聚多糖的网络结构中,提高了天然聚

多糖水凝胶的力学性能,达到了二者优势互补的应用目的,有

望实现有利性能的结合,力学性能的提高、生物生理功能的

协同增效,以制备新型高性能天然聚多糖/无机复合功能高分

子材料。采用电子束辐射交联技术研制系列新型高性能水凝

胶产品,该方法避免引入大量的化学试剂,造成二次污染,同

时简化工艺、提高性能、节约成本。研究以纤维素,淀粉,壳

聚糖等天然高分子为原料,从组分仿生、结构仿生和表面仿

/1254/ 电子束辐射合成天然聚多糖/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应用基础研究

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探讨水凝胶在

体内外药物输送中的传输机制,制备各种智能性水凝胶,开展

了医用敷料等应用性研究。三元共混复合水凝胶相对于二元

共混而言,更能综合各组分的优良特性,克服普通天然高分子

二元共混的力学性能不高、抑菌性能不好和抗水性差的缺点

。三元共混复合水凝胶各组分之间由于存在着氢键、离子键

、范德华力、界面力等相互作用而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可

望形成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本

项目的有效实施,有望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共混

辐照乳液聚合制备NPSA/TiO2三元共混纳米复合水凝胶多功

能材料的方法,证实这种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

抗菌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力学性能,并且有望安全

有效地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医用敷料等体系,为制备天然

聚多糖/无机复合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开发奠定基础。20

13-2015年,获得省级优秀学术论文2等奖1项,咸宁市首届自

然科学技术论文奖2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4篇,

湖北省化学化工第8届大学生创新报告奖2等奖1项。

/1255/ Si基光电子集成芯片与技术
Si基光电子集成芯片与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包含有三项关键性Si基集成光电子器件,即

MMI可调谐光强衰减器(VOA),SOI热光(TO)亚微秒光开

关及4×4集成芯片和异质健合Si基可调谐窄带响应共振

腔增强型探测器(RCE-PD),其主要指标分别为动态调节范

围>21dB,工作波长1525-1565nm,开关时间2-8μs,插入损

耗<8dB,响应度0.5A/W,响应半宽<1.0nm,工作波长130

0-1650nm。质键合Si基可调谐窄带响应共振腔增强型探测器

(RCE-PD)在CWDM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CWDM系统是

/1255/ Si基光电子集成芯片与技术

最近一两年发展起来的可同PON互补优势的光网络系统。其

特点是同现有的系统技术兼容,客户升级容易。在CWDM系统

中要求探测器能够选择性地吸收能分配的光波长并过滤掉其

它的波长。全球估计目前市场需求为10万支/月,并以40%的

年增长率增长。成功开发出此产品估计在几年后可赢利120

0万/月。可调谐光强衰减器(VOA)和Si基热光开关是光网

络系统中的关键元器件,目前的市场为人民币4亿元/年。除

了光通讯市场,他们还在光传感、数据通讯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及市场,成功开发此产品估计可带来人民币2亿元/年的利

润。本系列产品属国际先进水平并有自己的创新特色和专利

,属于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产业化目标,市场的空间很大。

/1256/ 岩石类材料在高温后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岩石类材料在高温后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对于遭受突发性火灾的岩土工程,在受高温作用后

其抗震安全性评价及灾后的修复加固;对于重点建筑物的防

爆、抗爆以及对敌作战时弹体对装甲和建筑物的侵彻、爆炸

冲击等研究,都以高温作用时或高温后岩石类材料在中高应

变率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为基础。然而,岩石类

材料是含大量固有缺陷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影响材料力学性

能的内在因素(如矿物成份、微裂纹特征、含水率等)和外

在因素(如温度、围岩压力、加载方式、加载速率等)很多

/1256/ 岩石类材料在高温后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使得复杂应力作用下难以准确的辨别岩石类材料的真实率

敏感性,从而影响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正确分析和计算。基于

上述研究背景,本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

,开展了岩石类材料在高温后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

能研究。本课题采用静力加载设备和波形整形器改进的分离

式Hopkinson压杆装置(SHPB),对不同高温(200-1200℃)

加热和不同冷却方式处理过的商品混凝土(C35)、花岗岩

和砂岩等岩石类材料,分别在不同围压(0、5Mpa、10Mpa、

20Mpa)下进行了静力和高加载率(8.6m/s、14.6m/s、18.

8m/s)冲击压缩及巴西劈裂试验,研究了岩石类材料的抗冲

击压缩强度和劈裂拉伸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破坏模

式等力学性能的率相关性规律,并揭示了温度、冷却方式、

围压、加载率和材料微结构等因素对其静、动态力学性能的

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岩石类材料静态和动态力

学性能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结果对比验证,进一步研究了

材料的微观破碎、裂纹扩展、应力应变重新分布等规律,从

而揭示岩石类材料的微观损伤演化对宏观力学性能影响的机

理。在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岩石类材料在复

杂应力状态下的考虑温度损伤和应变率强化作用的动态本构

模型,并用嵌入模式搜索加速优化进程的反演算法对岩石类

材料动力学特征参数进行反演分析,推导出相应的波动方程

。本课题的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在于:对于高温后的岩石类

脆性材料,考虑多因素的高应变率三轴冲击试验是相当复杂

/1256/ 岩石类材料在高温后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的,也较困难。本课题试验的完成可为以后的同类试验研究

提供经验和参考;试验得到岩石类材料复杂条件下的动态力

学参数,可以为其他学者的理论研究以及动力分析程序的开

发提供试验数据;本课题构建了岩石类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

下的考虑温度损伤和应变率强化作用的动态本构模型,推导

了相应的波动方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课题试验研究

、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过程采用的技术成熟可靠,研究成果

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3篇,CSC

D核心6篇,发明专利7项。本课题研究结果对地下结构与隧道

工程中的爆破开挖及其稳定性分析、国防工程中的防爆抗爆

设计、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及灾后修复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

价值。虽然本课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

些问题,主要包括:(1)试验研究过程中发现,加热持续时

间、含水率、尺寸效应等因素影响显著,但是由于时间及资

金限制,本项目未能开展相关研究;(2)本构模型构建过程

中,未考虑热力耦合作用,本课题后续会持续改进、修正。

/1257/ 多单元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及产业化工艺
多单元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及产业化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泮托拉唑钠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酸性胃

相关性疾病(胃肠道溃疡、胃食管返流症等)的治疗。因其

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

病人用药的首选。目前,国内外上市的泮托拉唑口服制剂均

为单单元型肠溶制剂,易因肠溶衣提前破坏使得药物失效或

因个体生理差异造成药物生物利用度差。本成果涉及一种多

单元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片工艺,可将活性成分分散于上

千颗膜控型肠溶微丸中,抗酸力达90%以上,且个别微丸缺陷

/1257/ 多单元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及产业化工艺

不会影响制剂的整体性能,吸收不受胃排空限制,能有效保障

药物疗效。目前已克服和解决了微丸片技术由小试研究转化

为中试放大生产的难题,成功制备了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片

的新剂型,获得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片

的新工艺。本成果创新点包括:(1)微丸片工艺难度很高

,国内未见实现微丸片产业化的研究报道。(2)选择块状非

圆整的蔗糖丸芯作为上药丸芯其特有的丸芯形状为微丸压片

时的应变提供更多的形变空间,降低应力集中引起的微丸破

裂,是微片压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3)采用EudragitN

E30D包衣材料替代常规泮托拉唑钠药物层上药使用的粘合剂

如HPMC、HPC等,能有效改善上药包衣过程因溶剂干燥药物重

结晶后形成固体桥架而导致药物层脆的弊端,该成果发现已

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CN201610165628.6)。(4)本项目

选用微晶纤维素Vivapur200、AvicelPH102两种型号的微晶

纤维素作为填充剂,二者用量比例接近。将泮托拉唑钠肠溶

微丸先与流动性较差的微晶纤维素AvicelPH102先混合,利用

微晶纤维素AvicelPH102的粘附性降低微丸流动性,再与粒径

较大的微晶纤维素Vivapur200及其他外加辅料混合,可以有

效提高整体压片混合物的流动性。这种二次混合混制压片混

合物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泮托拉唑钠微丸压片混合物物料分

层,该法制得的多单元型泮托拉唑钠肠溶缓控释片含量均匀

度好。该成果发现已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CN20151103151

6.3)。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本项目形成的微丸压

/1257/ 多单元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及产业化工艺

片工艺涉及到许多关键技术,例如载药丸芯、肠溶包衣材料

、压片辅料、工艺条件参数等各方面技术,因此该工艺难度

很大,前期研发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仅有少量进口品种上市

,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洛赛克)、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耐

信),尚未见国内采用相同微丸片技术的仿制药产品上市。

实现微丸片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微丸片技术平

台价值,有望将该平台技术应用到类似临床需求品种。此外

,微丸片产业化的关键核心技术多为国外企业所掌握,本项目

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多单元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缓控释制

剂的制备及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创造该药物的新剂型,填补多

单元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缓控释制剂在产业应用方面的空

白,给国内制药研发企业研究微丸片增加信心,促进我省乃至

全国医药缓控释研究技术的发展。

/1258/ 超硬涂层零件接触疲劳性能评估技术研究和新型接触疲劳试验机研制
超硬涂层零件接触疲劳性能评估技术研究和新型接触疲劳试验机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针对超硬涂层零件滚动接触性能的评估技术

和应用难题,提出了利用接触区中的超硬微粒效应加速滚动

接触疲劳的试验方法。研究了超硬涂层零件滚动接触疲劳失

效机理和利用超硬微粒效应加速接触疲劳试验规律。项目解

决了再制造寿命评估、滚动接触疲劳原位动态自修复等的难

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目居国内领先水平。

/1259/ 光电转换模块的电磁兼容测量方法
光电转换模块的电磁兼容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与测试光电转换模块的电磁兼容性的方法有

关。本发明测试的GBIC是一种广泛利用与局域网(LAN),

存储区域网(SAN)及其他高速数据通信的高速光电转换模块

,它的应用是将其插入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或其他高速数据通

信设备的专用插口,与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或其他高速数据通

信设备配合使用。电磁兼容是指设备在工作时对周围环境的

电磁影响,又可分为传到发射与辐射发射,为了避免设备在

工作环境的电磁影响,又可分为传导发射与辐射发射,为了

/1259/ 光电转换模块的电磁兼容测量方法

避免设备在工作环境中不能正常工作,或受到周围其他设备

发射的电磁辐射影响而不能正常工作,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

电磁辐射标准的要求。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是保证GBIC

可以正常的工作在数据通信设备中的必备条件。GBIC的电磁

兼容测试的设备需要:1、信号源(数字信号发生仪或数字

信号分析仪)2、GBIC评估测试板3、频谱仪或EMC分析仪4、

直流稳压电源5、光纤跳线及射频线6、射频终结器(50Ω)

测试方法:1、将信号源射频线与GBIC评估测试板信号输入

端相连,并用射频终结器(50Ω)将GBIC评估测试板信号输

出端屏蔽掉;2、将GBIC苹果测试板的电源端与直流稳压电

源相连,并将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调至+5V;3、将GBIC插入

GBIC评估测试板,并用SC/PC-SC/FC双头跳线将GBIC的发端

与收端相连接;4、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并打开信号源,将

信号源调至相应的码型、幅度及频率;5、打开频谱仪或EM

C分析仪,将接收天线距GBIC评估测试板3米或10米;用频谱

仪或EMC分析仪扫描各频段电磁辐射的强度。

/1260/ 利用发酵及营养强化改善小麦粉营养品质的技术
利用发酵及营养强化改善小麦粉营养品质的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面制品的营养与健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长期以

来,课题组积极进行小麦粉的营养强化研究工作,努力采用天

然、健康的营养素改善小麦粉的营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又不断有新型的营养强化剂问世,有待加强研究应

用。同时,我们也将小麦粉的营养问题与加工工艺联系起来

,探讨面食加工方式对其营养性能的影响。为此,们开展了膨

松方式与营养素添加对发酵面食品质的影响研究,并将其应

用与生产实践。该项目是武汉轻工大学的自选项目。项目进

/1260/ 利用发酵及营养强化改善小麦粉营养品质的技术

行中得到了武汉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上游企业广东白燕

的支持,同时项目也在河南华星粉业有限公司得到推广应用

。首先,对于发酵面食,通过酵母发酵作用,降解小麦粉中的

植酸酶,进而提高小麦粉中矿物质元素的吸收。酵母发酵可

以降解普通小麦粉馒头中90%以上的植酸,降解全麦粉中40%

的植酸;其次,通过添加适当分子量和合理水平的钙型γ-谷氨

酸,达到强筋、提高钙含量和抗老化的目的。向馒头粉中添

加0.3%400KDa的钙型γ-谷氨酸、或向面包粉中添加0.5%100

0KDa的钙型γ-谷氨酸可提高相应制品综合评分8分以上。第

三,在上述营养改善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

的建议和国家营养强化小麦粉的标准,进一步外源添加补充

完整7种营养素。对馒头加工品质无负面影响。①用酵母发酵

、老面发酵和泡打粉膨化三种方法对馒头粉面团膨化,分别

测定面团中植酸水解率、矿物元素盐酸提取率及小白鼠采食

面食后血液、肝脏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提出酵母发酵是

天然营养强化和有效利用小麦粉内源矿物营养素的最佳膨化

方法,为国内外率先报道;②系统研究聚γ-谷氨酸在面制品中

的合理分子量水平和用量,在国内外未见报道。该项目技术

成熟,适合推广应用。项目适用于小麦自发粉,营养强化小麦

粉生产厂家,以及小麦粉营养强化素生产商。项目涉及内容

安全,无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隐患。该项目已经在仟吉食

品有限公司及其上游企业广东白燕粮油有限公司实现初步转

化。河南华星粉业有限公司利用该技术开发营养强化自发粉

/1260/ 利用发酵及营养强化改善小麦粉营养品质的技术

。在推广中,应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生物发酵制品和营

养强化食品。

/1261/ 双层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抑瘤效应
双层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抑瘤效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于乳腺癌联合化

疗的双层纳米药物输送体系的研究”(U1304819)项目资助

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本项目依托于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

学院,新乡市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与合作单位中国医学

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共同完成。随着对肿瘤发病机理

的深入研究及长期的临床数据表明,传统直接抑制癌细胞的

手段逐渐进入瓶颈阶段,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意识到需要探索

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新的抗癌思维模式的建立是取得良好

/1261/ 双层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抑瘤效应

疗效的关键。肿瘤血管的生成对乳腺癌等肿瘤的生长、侵袭

和转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壳结构的双层纳米颗粒可以作

为靶向共递送化疗药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载体。肿瘤细胞

和血管内皮细胞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抗肿瘤血管生成

治疗与放疗或化疗联同治疗,能够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肿瘤

上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协同抗肿瘤的效果。随着纳米技术

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医学领域的结合,这种新型的双层纳米体

系可能为未来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基于上述研究背

景,本项目提出了利用合成的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壳聚糖(

mPEG-g-CS)作为双层纳米粒的外壳材料,该衍生物能够自聚

集成纳米粒,亲脂性基团向内,亲水性基团向外;复合siRNA后

作为双层纳米控释系统的外层包裹PLGA纳米粒。此双层纳米

控释系统首先释放siRNA发挥靶向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切

断肿瘤生长的“运输线”,还能使残存的肿瘤血管结构和渗

透性正常化,改善随后释放的化疗药物向肿瘤组织内的传送

,提高化疗药物有效浓度。位于内层的化疗药物随后释放,发

挥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本研究使用透析法以及乳液溶剂挥

发法制备合成单、双层纳米粒双层纳米粒呈核壳形状均匀的

球形,且具有相对均匀的分布。与单层纳米粒相比,双层载药

纳米粒的综合包封率和载药量均有所提高。双层载药纳米粒

体外释放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释放呈现不同的释放速率,外

层的药物先释放,内层后释放。三种空白纳米粒对细胞的增

殖没有显著影响,即空白纳米粒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浓度范围

/1261/ 双层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抑瘤效应

内无明显细胞毒性。共聚焦图像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纳

米粒能够被这些细胞高效摄取。纳米粒的急毒实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体重、食量无显著差异,临床体征也

无明显的差异。药物分布及代谢情况表明三种纳米粒均可以

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具有一定的靶向性,且双层纳米粒效果最

佳。双层载药纳米粒与单层载药纳米粒相比,抗肿瘤和抗血

管生成作用增强,血液中循环时间延长,肿瘤分布增加,且肿

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降低。我们进一步通过

琼脂糖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细胞转染实验等研究单层纳米粒

作为DNA载体的可行性;通过体外细胞毒实验研究双层纳米粒

作为siRNA载体的可行性;通过荷瘤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研究

体内抑瘤效应。mPEG-g-CS能有效地与pDNA结合形成稳定的

复合物。细胞转染实验表明,纳米粒可以成功转染MCF-7和H

UVEC细胞,并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双层纳米粒可作为si

RNA载体,且在本研究中siRNA浓度为100nM为最佳转染浓度,

N/P为20为最佳转染比例。体内抑瘤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均

显示出一定的抑瘤效果,比较而言,基因治疗与化疗相结合的

双层纳米粒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通过本项目的研制,我们

成功构建了一种双层载药纳米粒,并且表现出良好的药物缓

释性,长循环性和肿瘤靶向性,可作为基因治疗与联合化疗药

物载体;化疗和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联合作用在乳腺癌等癌

症治疗上具有协同作用;本项目提供了用于药物缓控释放的

/1261/ 双层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抑瘤效应

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药物输

送体系。该项目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12)国内检索

证明,除本项目组成员发表的相关文献外,国内未见能涵盖本

项目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共整理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

I收录12篇,发表学术会议论文并做口头报告及墙报交流4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目前该成果已经在进行了探索性的

研究与应用,在动物体内靶向抗肿瘤实验及机制研究工作尚

需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1262/ 小型便携式离子阱质谱仪
小型便携式离子阱质谱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质谱技术的发展是集物理,化学,生物

及电子、真空、机械等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为适应科

技发展的需要,质谱议的小型化、微型化、功能上的专门化

,以及成本低价化已成为目前分析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小型便携式离子阱系统由塑料制成的小型线形离子阱质量

分析器组成,并优化它的尺寸,探讨大气常压产生生物大分

子的新方法,简化离子进样系统,进而构建可工作于小型的

真空系统,使用较低的射频电压,并可进行射频频率扫描的

/1262/ 小型便携式离子阱质谱仪

便携式小型离子阱质谱装置。该装置在生命科学、航空航天

、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1263/ 依托泊甙壳聚糖—海藻酸钠靶向微球的研制及体外释放考察
依托泊甙壳聚糖—海藻酸钠靶向微球的研制及体外释放考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微球作为一种血管内栓塞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

国内外对肝肾肿瘤、宫颈癌、卵巢癌等进行微球栓塞疗效明

显。鉴于此,我们以生物相容且可降解的海藻酸钠和壳聚糖

为壁材,以依托泊苷为模型药物,开发了用于靶向到肺部,治

疗肺癌的依托泊甙缓释微胶球。该课题为技术创新性课题,

首次开发了依托泊甙壳聚糖—海藻酸钠肺靶向微球,解决一

系列的工艺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首先采用凝聚法制备了

依托泊甙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微球

/1263/ 依托泊甙壳聚糖—海藻酸钠靶向微球的研制及体外释放考察

的最佳处方工艺。依托泊苷为鬼臼毒素的糖代谢产物,主要

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淋巴癌等,但实验发现这种复合物可

随药物的清除而逆转,使损伤的DNA得到修复,降低了细胞毒

作用。依托泊苷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症状、恶心、骨髓抑

制等也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延长药物有效浓度的作用时

间,并实现其腹部的靶向定位,可能提高其抗肿瘤活性,降低

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药物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1264/ 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合成与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合成与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从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改

进与抗糖尿病活性筛选两个大方面进行研究。通过使用微波

辐射加热法合成了多种取代的3-芳基香豆素类衍生物。我们

对44个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和体外活

性初步筛选,包括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α-葡萄糖苷

酶抑制活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结

果显示大部分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几乎完全嵌入位点口袋

中,其构象很好的与结合位点口袋契合,达到结构最佳匹配。

/1264/ 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合成与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后来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计算机辅助

药物设计的对接结果,说明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对

活性初步筛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用最低的成本

完成对实际效果进行预估,节省了实验资源。构效关系研究

表明,大多数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自由基清除,并且具有邻二

酚羟基结构的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更为优越。多数化合物

对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形成呈现较强的抑制活性,甚至

优于氨基胍盐酸盐。证明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对糖尿病及

其并发症存在多个潜在的作用靶点,很可能在糖尿病及其并

发症形成的多个阶段产生疗效,这对开发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及其并发症的多靶点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1265/ 西他列汀中间体1,2,4-三氟苯的合成
西他列汀中间体1,2,4-三氟苯的合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1,2,4-三氟苯是制备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可

用于生产降糖药磷酸西他列汀,也可用于合成克林沙星和西

他沙星等氟喹诺酮类关键中间体,还可以用于液晶材料原料

,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需求量较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该项目西他列汀中间体1,2,4-三氟苯的合成制备研究工艺,

属自主研发产品。本项目以2,4-二氯氟苯为原料,经硝化、

氟化、还原和重氮脱氨基等几步反应制得1,2,4-三氟苯,在

该工艺中利用了以下关键技术:(1)本工艺采用DCS自动化

/1265/ 西他列汀中间体1,2,4-三氟苯的合成

控制系统,彻底改变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不稳定性,为更好的控

制各个环节做好了铺垫,一旦其中某个设备或某一环节发生

不正常现象,本系统立即自动进行连锁停机,避免事故发生,

保证安全生产。(2)本工艺反应路线新颖,除本公司发明专

利外(CN201910743529.5),未见公开报道;利用本公司专利

技术(CN201510862799.X),将重氮化副产硫酸吸收高温氯

化反应的副产物NOX制成亚硝基硫酸,复用于该工艺重氮化反

应,资源利用,变废为宝。本工艺涉及的硝化、氟化、加氢和

重氮脱氨基操作条件温和,不涉及保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也不

涉及剧毒品的使用,安全风险系数较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减少了蒸馏风险和物料分离的弊端,同时大幅简化了生产流

程。生产该产品50吨,可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实现利税收

入3131万元,该产品市场前景良好,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经

济和环境效益。公司已获得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在

整个管理体系引入了ERP系统和OA办公系统,从原料采购—进

货检验—生产过程—成品检验—销售管理等每个环节加以控

制,同时有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支持,先进的检测仪器

好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产品的品质进行控制,保证了批量生产

的要求。我们将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稳定生产的同时

保证技术上的持续改进,保证产品的竞争优势,争取共性关键

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的进步,创造

更大的环境、经济效益。

/1266/ 以MEK和AKT为靶点的双通路抗肺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以MEK和AKT为靶点的双通路抗肺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fragment-baseddrugdesign(FBDD)设

计策略,利用PD0325901(MEK抑制剂)和BX517(PDK1抑制剂

)作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新型MEK/Akt双重抑

制剂。按照计划合成和建立了一个分为3个系列的包含43个

新化合物的化合物库。系列Ⅲ中的新化合物9za显示出最强的

抗肺癌活性。因此,我们后期针对化合物9za展开深入的分子

机制研究。1、设计合成:建立了一套设计、合成MEK/AKT双

通道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

/1266/ 以MEK和AKT为靶点的双通路抗肺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采用前述Scheme1的合成路线,共合成了三个系列共43个化合

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2、活性初筛:对所得到的目标

化合物通过肺癌细胞(A549或NCI-H460)生长抑制试验了初

步的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多数化合物对肺癌细胞有良好的生

长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9za活性最好。3、靶点评价:采用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考察了化合物9za对A549细胞株RAF-MEK

-ERK通路和PI3K-PDK1-AKT通路的磷酸化抑制活性。结果显

示,化合物9za可以下调RAF-MEK-ERK通路中ERK的磷酸化同时

也可以下调PI3K-PDK1-AKT通路中的AKT的磷酸化,从而产生

对癌症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4、建立一套具有指导价值的

双通路抑制剂的评价模型、参数和方法⑴建立基于MEK激酶和

PDK激酶的计算机虚拟筛选平台借助MOE软件平台,分别利用

现有的PD0325901-MEK1以及BX517-PDK1复合物晶体模型,寻

找到两个激酶的关键结合位点,将所设计的化合物分别与这

两个虚拟模型进行对接,发现双通路抑制剂的共同结构特征

,并进一步指导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⑵通过已经建立的多种

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的检测方法,对设计和合成的双通路抑制

剂进行活性初筛利用现有的多种肿瘤模型细胞,包括大细胞

肺癌细胞NCI-H460、肺腺癌细胞A549和H1299等非小细胞肺

癌细胞(NSCLC)考察设计、合成的化合物对它们的生长抑

制作用,结合前期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对化合物活性进行初步

筛选、评价,得到了目标化合物。⑶通过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

评价,验证双通路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将RAF-MEK-ERK以及P

/1266/ 以MEK和AKT为靶点的双通路抗肺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I3K-PDK1-AKT通路中的关键下游底物设置为考察指标,利用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ting),并以经典的单通路

抑制剂AZD6244和MK2206为阳性对照,考察所获得的双通路抑

制剂对MEK和PDK1激酶的抑制作用。5、机制研究分子机制研

究结果表明,9z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具有细胞毒

和凋亡诱导作用并会引起细胞周期阻滞,9za通过PDK1/Akt/

mTOR分子信号通路诱导自噬的产生,PDK1是其作用靶蛋白。

另外,9za介导的自噬与其具有的细胞毒和凋亡诱导作用紧密

有关,抑制9za诱导的自噬可显著增强9za介导的细胞毒和诱

导凋亡作用。最后我们还发现9za是通过MEK/Akt双通路引起

NSCLC细胞的线粒体途径凋亡。到目前为止,本项目利用计算

机辅助设计平台,采用前述Scheme1的合成路线,共合成了三

个系列共43个化合物,建立了包括43个新化合物的化合物库

且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并筛选出了2个具有强大抗肿瘤活性

的新化合物9za和9d。本项目建立了一套具有指导价值的双

通路抑制剂的评价模型、参数和方法:即建立基于MEK激酶

和PDK激酶的计算机虚拟筛选平台,通过已经建立的多种肿瘤

细胞抑制活性的检测方法,对设计和合成的双通路抑制剂进

行活性初筛,并将RAF-MEK-ERK以及PI3K-PDK1-AKT通路中的

关键下游底物设置为考察指标,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

sternblotting),以经典的单通路抑制剂AZD6244和MK2206

为阳性对照,考察所获得的双通路抑制剂对MEK和PDK1激酶的

/1266/ 以MEK和AKT为靶点的双通路抗肺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抑制作用。另外,本项目深入进行了新化合物9za抗肿瘤的分

子机制研究。目前,本项目已发表SCI论文2篇,另投稿SCI论

文1篇。

/1267/ 球形金属罐容积测量方法
球形金属罐容积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方法采用光切法测量球罐直径,是数学、工程测

量方法应用于计量领域的一个创新,其精度高,可提高工效几

十倍,还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危险性。该方法已被国家

技术监督局采用,指定为《球形金属罐容量计量检定规程》

/1268/ 无添加凝固型风味酸乳(十天)研制与开发
无添加凝固型风味酸乳(十天)研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从原料奶奶源的筛选、总固形物含量的

设计,成品脂肪、蛋白等各项理化指标等各方面做了梯度实

验及配比实验,最终达到了产品所要求的稳定性、风味、稠

度及口感。本项目产品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发酵菌种采

用八株菌种不同比例配比,根据其丁二酮、乙醛的分解能力

,多聚糖,胞外多糖的产出率及协同效应对其添加比例进行优

化,使最终成品从质构、粘度、风味各项标准达到国家标准

,产品保质期10天(2~6℃)并在保质期内质量稳定。主要

/1268/ 无添加凝固型风味酸乳(十天)研制与开发

技术内容①配料的选取及配方设计②菌种的选择③产品检验及

中试④发酵工艺设计⑤货架期稳定性试验本项目创新点为:①

不添加食品添加剂②短保质期③菌种配比本项目开发的酸乳短

保质期新产品,居行业领先地位,产品新鲜,质量稳定,为酸乳

市场提供了一个新品类。无添加凝固型风味酸乳(十天)是

短保质期酸乳的新品类,营养价值高,符合当前乳品市场发展

趋势,满足了消费者对营养和健康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空

间。无添加凝固型风味酸乳(十天)产品是一种投资少、见

效快、工艺合理、营养丰富的酸乳新产品。预计2013年产品

销量将达到14600吨,增加销售收入14205.4万元;新增毛利6

088.91万元。因为该产品的特殊性,对保质期要求极高,销售

的选择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定位要准确,同时要有针对性,这

类产品的销售价格在2.5元/杯,主要开发市场为东三省及河

北省、山东省等。

/1269/ FP40Ⅱ多联片自动分片机研发
FP40Ⅱ多联片自动分片机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国家在节能环保方面对蓄电池生产企业提出了

明确要求,同时各行各业对蓄电池的质量、稳定性和寿命等

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国内蓄电池企业对生产设备也提出

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传统工艺对蓄电池板栅进行分片

切片主要采取手工及半自动方式,这明显不能满足当今蓄电

池行业的需求,因此,研制高效率、全自动、节能环保型的新

一代分片机已成为必然。我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于2011

年10月开始立项研制开发高性能环保型全自动蓄电池“FP4

/1269/ FP40Ⅱ多联片自动分片机研发

0Ⅱ多联片自动分片机”,以满足蓄电池生产企业对设备的需

要。FP40Ⅱ多联片自动分片机属应用科学技术领域,是专用于

铅酸蓄电池小密和摩托车电池极板分切的专用设备,适用于

联片极板,可执行刷耳、切耳、分片等功能。尤其是其封闭

式作业空间设计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时通过外接的除

尘管道吸入到除尘器处理,生产现场实现清洁、环保,其独立

式分切刀座设计使生产过程中更换极板规格方便快捷。该产

品于2012年9月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后,已销往江西、广东等地

并出口越南等国,深受客户好评。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万

元,利润50多万元,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实现利税

400多万元,出口创汇90多万元,解决社会就业5人。该项目已

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公司蓄电池产品研发向

节能环保、绿色生产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更

带动了本地原材料、元器件、运输业、外协加工等行业的发

展。

/1270/ 基于布里渊散射海水盐跃层的二维扫描方法
基于布里渊散射海水盐跃层的二维扫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受激布里渊散射激光雷达系统的核心技术

,基于该成果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可以用于实际水下参数及目

标探测的新型激光雷达——受激布里渊散射激光雷达。在具

体技术上,该项目采用了受激布里渊散射技术,这是国际上首

次将受激布里渊散射技术用于激光雷达。利用布里渊散射技

术可以实时监测水中声速、水温、水的粘度等参数,并可以

实时探测水下目标,特别是隐身目标。已有十多个单位使用

了或正在使用该系统和相关技术,并已有多家单位出具了应

/1270/ 基于布里渊散射海水盐跃层的二维扫描方法

用证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成果完成的

雷达系统于2013年3月成功进行了两次海试试验,取得了理想

的成果。基于该项目成果完成的布里渊散射激光雷达系统于

2014年3月29日通过了教育部主持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

主任和副主任分别为叶声华院士和徐大雄院士,鉴定意见为

:“该成果创新性强,填补了我国海洋监测布里渊散射激光

雷达的空白,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271/ 基于GPP技术的电力电子芯片的研发
基于GPP技术的电力电子芯片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本项目是浙江正邦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在分析电力半导体器件发展趋势,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和公

司自身芯片优势领域特点确定的新技术应用与新产品开发项

目,经缙云县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列入缙云县2019年科技计

划项目,项目编号:GY201901。项目背景:电力电子技术被

认为是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也是新一代的高新

技术。电力电子芯片是用来实现对电能的多种变换和控制电

路的最核心功能单元。我国电力电子器件的品种和质量同国

/1271/ 基于GPP技术的电力电子芯片的研发

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急待提高。日益严重的能

源和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对电能变换的效率、品质越来越关注

,也引导电力电子器件沿着高效率、高频率、高耐压、高功

率、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迅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电力电

子器件的应用范围也得到急剧的扩大。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电力电子器件几乎无处不在,大到机车牵引、船舶推进及风

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系统,小到洗衣机、冰箱、空

调等家用电器,电力电子器件都在其中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

。本项目直接来源于市场,电力电子器件多数因PN结终端处

理及保护的原因,存在着抗污性能不好,性能稳定性差、可靠

性不好,受环境干扰因素大,封装成品率不高等诸多缺点,必

须从芯片的结构设计与实施的工艺进行彻底的解决。本项目

着重解决电力电子芯片台面的钝化问题,引入特性的玻璃钝

化技术(GPP),将电力电子芯片的台面造型与保护从磨角涂

胶转变为掩蔽刻蚀加玻璃钝化,优化电力电子芯片的电性能

稳定性。2、目的意义:采用本项目技术的产品有很好的市

场应用前景本项目所属的电力电子产业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涉及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市场容量巨大,产

业关联度大,且都处于行业快速成长的初期,市场发展的前景

十分看好。新型高频电力电子器件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光电

子器件均被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产

业”中,列为关键技术和基础,并重点扶持。以求加快形成先

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基

/1271/ 基于GPP技术的电力电子芯片的研发

础元器件与原材料是支撑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

结构的基础和核心,与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是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通过技术攻关,解决电力

电子器件生产过程中共性技术难题,确保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提高我国电力电子器件档次,提升

我国电力电子器件生产水平,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促进

作用。本项目的技术引领作用,在器件结构设计、光刻、刻

蚀、玻璃钝化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相应解决台面保护稳

定性等部分难题。其主要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电力电子器件

的生产。产业带动作用。可以提高电力电子器件的设计生产

能力和工艺水平,使器件具有更高的技术性能,可使产品有更

大的利润空间,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

。同时为打造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添砖

加瓦。3、主要创新:(1)对电力电子芯片的结构进行全新

设计和优化,将芯片的形状设计从圆形改成正方形或者长方

形,大幅提高贵重材料硅单晶利用率,纵向扩散层的厚度与杂

质浓度分布进行重新设计,增加电流通过能力。(2)彻底改

变芯片台面的造型方法,用掩蔽刻蚀方法替代原来的机械分

割加研磨方法。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提高参数的一致性。(

3)采用二次烧制复合二氧化硅玻璃钝化层进行台面防护,提

高芯片抗污染能力,保证芯片工作的稳定可靠性。焊上电极

电极后外加硅橡胶固化的多层台面保护技术,综合了两种台

/1271/ 基于GPP技术的电力电子芯片的研发

面保护方法的优点,进一步提高芯片的抗污染能力和性能稳

定性。4、社会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其技术的先进性必

将提升芯片产品的档次,增强竞争力,巩固企业在全国电力电

子行业的地位。将应用一些先进技术,实施后可以提高企业

的技术开发水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地方产品

结构调整,有利推动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缙云产品

的知名度,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产品是节能减排、可再

生能源产业的绿色的“芯”,是实现高效节能、改造传统产

业并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关键器件之一,实现电力的高效率传

输、转换及其过程的有效精确控制,实现对电能的高质量、

高效率的使用,推广应用后对执行当前国家节能减排、发展

新能源、实现低碳经济的基本国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解

决能源危机,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272/ 菱角抗肿瘤活性成分与生物效应
菱角抗肿瘤活性成分与生物效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是2005年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的项目,

项目编号200505137。根据合同书的要求,主要进行了以下

几方面的工作:1、菱实系统预试。2、菱实中活性成分的提

取分离工作。3、菱实活性成分的体外、体内药理实验。4、

菱实活性成分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5、利用IR、1H-N

MR、13C-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菱实中活性成分的结

构鉴定。6、菱角中活性成分的生物效应试验。通过以上工

作,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果:1、菱实系统预试结果表明,

/1272/ 菱角抗肿瘤活性成分与生物效应

菱壳中含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鞣质、酚类、有机酸、

挥发油、油脂、蒽醌、黄酮,不含有生物碱、皂苷、香豆精

、甾体和强心甙。2、菱实提取物在体内对小鼠肝癌H22的抑

瘤率为60%。3、菱实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实验表明,

菱实提取物能明显促进荷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值

反应,淋巴细胞增殖率(%)为98.5±19.71。4、从菱

实中提取分离了部分纯品,经IR、1H-NMR、13C-NMR、MS等

现代波谱技术鉴定证明该化合物为3,4,5-三羟基苯甲酸二

聚体,纯度达98%。5、HPLC法测定菱实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为

0.08%。6、采用MTT法检测从菱实提取物对Hela细胞和SMMC

-7721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表明,该药品对SMMC-7721肝癌

细胞体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μg/ml,对Hela细胞体外半数

抑制浓度IC50为10μg/ml。7、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从菱实

中分离的活性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可见较多肿瘤

细胞呈现早期凋亡改变——细胞核内异染色质趋边凝聚或细

胞核呈碎裂状改变,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以肿瘤细胞凋亡

为主。8、菱实纯化物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表明,人

肝癌SMMC-7721细胞经菱实纯化物3,4,5-三羟基苯甲酸二聚

体处理后,其细胞凋亡百分数非常明显增加,为27.74%。说

明菱实纯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9、菱实纯化物对肝

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实验表明,菱实纯化物使G2+M期细胞

百分数明显增加,G2+M期发生阻滞;S期细胞百分数降低。

这些结果提示,菱实纯化物3,4,5-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对肿

/1272/ 菱角抗肿瘤活性成分与生物效应

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G2+M期阻滞引起细胞凋亡实现的

。10、根据从菱实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3,4,5-三羟基苯甲酸

二聚体,即没食子酸,申请专利一项,发明名称:没食子酸

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0410010725.5。

11、建立了菱角吉林省地方标准。12、《菱角抗肿瘤作用的

物质基础研究》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3、结合

该项目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收载论文2篇。该课题组以从

菱实中寻找高效低毒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

为主线,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有价值的成果

。该课题组的研究证实了菱实的抗肿瘤作用,并从中分离出

天然化合物,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诱导肿瘤

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这些都是我们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独特创新之处。由此可见,项

目成果已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中的国际先进水平。

/1273/ 甘肃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制度优化研究
甘肃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制度优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计划来源:甘肃省软科学专项

研究背景: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降低代理成本,协

调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内外的

发展经验看,员工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成长具有显著的正相

关性,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我

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即开始推行股权激励改革,然而受制于

制度约束,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直到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

行才使得股权激励开始真正启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大众创

/1273/ 甘肃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制度优化研究

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提出,如何进一步通过股权激励挖掘人才

潜力推进战略落实成为政策出台的基点,优化股权激励体系

、完善制度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甘

肃省来说,股权激励尚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对股权激励的必要

性及相应的宏观制度安排与具体的方案设计做深入的探讨,

显得非常有意义。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在阐述国内外

的股权激励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国家制定的

一系列股权激励政策,结合甘肃省股权激励的现状,对甘肃省

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和综

合评价,分析了甘肃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指出了甘肃省企业人力资本股权激励设计原则与要素,为设

计企业股权激励方案提供指导性思路;最后探讨了建立健全

甘肃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的对策建议。长期以来,人才短缺

是制约甘肃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长期发展战略,我

省须进一步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到基础性、战略性位置,积极

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使更多的各方面人才来甘

肃创业兴业,全力支撑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因此,对人力

资本产权及其激励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

过论证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实际效果,积极建议政府对企业

股权激励体系的构建给予政策上的引导和帮扶,引导企业建

立更具效率的现代企业制度。3、主要论点与论据股权激励

是挖掘人才潜力、激活人才创新动力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通

过系统梳理中央和各地方近年来在股权激励改革领域所出台

/1273/ 甘肃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制度优化研究

的政策,总结了我国股权激励改革实施以来所取得的实施效

果,认为股权激励的改革实践对加大人力资本激励力度,建立

健全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起到了

很重要的作用。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甘肃省学习和借鉴。与

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甘肃省股权激励起步较晚,且目前大多是

在上市公司层面开展,自主创新企业的股权激励机制尚未建

立,股权激励全面推行的试点工作尚在进行之中。从对一些

甘肃省股权激励落实情况的调查来看,影响股权激励政策落

实最主要障碍或问题是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以及激

励覆盖范围小、激励力度不够、管理过程复杂、时间长以及

基本条件过高、激励方式不当等也直接影响到我省股权激励

政策的落实。研究从宏观制度环境及微观企业管理机制改善

两个方面提出完善甘肃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4、创见与创新4.1基于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

略的大背景,系统分析了甘肃省部分企业进行人力资本股权

改革和激励的背景条件、激励效果及政策协调问题。4.2比

较分析了人力资本市场化与人力资本股权化的优劣,针对甘

肃省上市公司不足且影响力有限的情况,认为应进一步推进

股权激励的改革与试点工作,完善股权激励机制,通过人力资

本股权化的路径促进甘肃省综合竞争力的提升。3、提出人

力资本股权设计的动态性、适度性、约束性和灵活性原则,

提出在考虑通过股权激励赋予核心人力资本“进入权”的同

/1273/ 甘肃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制度优化研究

时,也应设置“退出权”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

置。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社会经济效益:人力资本

股权激励的探讨有助于提高相关提高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针

对性和时效性,保证政策试点按照预期目标贯彻执行,有效提

升企业管理效率。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甘肃省股权激励试点工

作的推行及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决策支撑,为优化我省人力

资本结构、推进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可供参

考的意见。存在的不足:因为数据的局限性,对甘肃省股权

激励实施情况及效果的分析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从实施

效果层面出发,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进一步探讨甘肃省

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发挥股权激励对组织绩效

的积极作用。

/1274/ 发酵产物N-乙酰神经氨酸的醋酸溶剂结晶过程机理与控制研究
发酵产物N-乙酰神经氨酸的醋酸溶剂结晶过程机理与控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N-乙酰神经氨酸(NANA)具有提高智力和记忆力、

抗菌抗病毒等功能。发酵法直接生产的NANA具有成本低、用

途广和安全性好等优点。从发酵液中提纯高品质NANA是目前

的技术难点,对决定产物晶型和纯度的结晶过程的有效控制

是提纯的关键。醋酸是一种结晶提纯NANA的优良溶剂,但发

酵产物NANA的醋酸结晶过程和机理目前尚不清楚,限制了其

分离提纯技术的发展。本项目拟在掌握醋酸结晶NANA的热力

学性质基础上,利用在线颗粒分析技术和颗粒显微镜成像技

/1274/ 发酵产物N-乙酰神经氨酸的醋酸溶剂结晶过程机理与控制研究

术,探索结晶条件对成核诱导时间、晶粒生长速率、粒数变

化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等,构建成核和生长动力学方程,结合液

相色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的产品纯度和晶型等信息,综合

分析研究结晶的宏观条件、微观机理和产物品质的内在关系

和规律,揭示醋酸结晶NANA的过程机理,实现对结晶过程的控

制,为NANA的分离提纯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促进NANA醋酸溶剂

结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275/ 兽药微囊化关键技术与工艺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
兽药微囊化关键技术与工艺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兽用药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主要是为突破喷雾冷凝微囊化造粒关键技术

,设计和建立兽用药物微囊化共性平台并建立实施喷雾冷凝

微囊化造粒关键技术的兽药GMP颗粒剂/预混剂生产线;筛选

、优化不同药物的微囊化工艺配方,如替米考星、氟苯尼考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恩诺沙星等等常用兽用化药及饲料添

加剂、疫苗等的微囊化配方并形成知识产权和产品标准。该

微囊化技术成功申请相关专利20件,其中已授权3件;使我公

司12个成熟产品成功实现微囊化剂型改造,并研发出两个微

/1275/ 兽药微囊化关键技术与工艺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

囊工艺新兽药:替米考星缓释颗粒和氟苯尼考缓释颗粒,目

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将进行新兽药注册申报工作。已上市

产品每年为公司带来上千万销售收入,相关微囊产品的2016

~2018年销售额1300~1800万元,年利润320~550万元。微囊化

工艺成功使我公司的兽药产品剂型的升级换代,正逐步成为

我公司兽药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自主设计微囊工艺生产设

备,建立微囊产品生产线并通过了GMP验收,成功个建立兽药

微囊化工艺技术创新制造平台。本项目成功使我公司在兽药

行业微囊化工艺革新中占得先机,继续巩固了公司在国内外

动物寄生虫防控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同时在兽药微囊化工艺

基础上继续延伸出了微乳化工艺技术,在兽药领域倡导兽药

减量化、减抗替抗趋势中占得先机,带动整个兽药行业工艺

技术的发展进步。

/1276/ 商用汽车电涡流缓速器集成化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商用汽车电涡流缓速器集成化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为充分发挥电涡流缓速器制动性能,提高行车安全

性,该项目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基

于CAN总线的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具有节省安装空间、恒速

控制平顺、短路/过流保护、电源反接保护、过压/欠压保护

等特点。采用项目研究成果中基于载荷与GB12676制动法规

的电涡流缓速器最优制动力矩与最优主制动器前/后轴制动

力分配比控制技术,实现了任意载荷下商用汽车制动性能都

能满足GB12676制动法规要求,改变了商用汽车安装缓速器后

/1276/ 商用汽车电涡流缓速器集成化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轻载与空载工况无法满足制动法规要求的应用现状。在持续

使用缓速器高档位制动工况下,采用基于转子温差与温差变

化率的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模糊控制技术,成功地将电涡

流缓速器转子温度控制在400±20℃范围,实现了电涡流

缓速器制动力矩与转子温度之间的动态平衡,克服了目前应

用技术中因转子高温而停止缓速器工作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

。项目研究成果对今后提高商用汽车安装电涡流缓速器后的

行车制动安全性、平顺性、舒适性具有积极意义。

/1277/ 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
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城墙是古代城市的重要构成要

素,承载着历史和城市发展的印记。西安城墙是中国至今保

存最完整的明清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垣城市形态的典型体现

,其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巨大。但是,长期以

来由于历史因素、思维认知和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西安

城墙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文化传承受到了很大限制。在西安城

墙参与“明清城墙”世界文化遗产申请,西安打造国际化大

都市的大背景下,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委托西北大学等机构

/1277/ 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

开展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2.研究的目

的与意义。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其具有的

独特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不相匹配,通过进一步研

究城墙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使西安城墙

保护的科学性、开发的经济性、文化传承的长远性得到显著

提高,将西安城墙整体文化影响力提升一个大的台阶。从遗

产保护和文化传承角度研究西安城墙的进一步保护与开发,

使之更好地成为西安的城市名片。这对于推动西安城墙申请

世界文化遗产,弘扬城墙文化,展现三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主要论点与论据。本课题主要以西安城墙为研究对象,立

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请的重大战略目标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

都市的长远规划,重点从西安城墙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文化传

承两大角度,分别研究西安城墙遗产保护、开发和文化传承

的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首先,基

于文献梳理方法,本课题回顾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墙遗产保护

与文化传承的历程,总结了不同历史阶段西安城墙遗产保护

的特征,发现不同历史阶段中城墙遗产保护的具体经验及教

训。其次,结合西安城墙遗产保护的现状,针对不同历史时期

城墙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总结当前西安城墙遗产保

护与文化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估其对西安城墙申遗造

成的不利影响。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欧美国家、

东亚国家、国内其他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墙保护、开发的

经验与教训,得出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启示,并将

/1277/ 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

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与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现

实条件相结合。进一步,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城墙

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所存在的问题,从世界文化遗产申请、

城墙文化艺术大展厅构建、古都历史文化体验中心建设等方

面提出推进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战略构想。最后

,在总体战略构想的支撑下,本课题结合国内外建设经验,提

出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具体对策建议。4.创见与

创新。本课题的研究表明,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中

必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城墙文化资源的合理

开发。按照整体性、协调性、统一性原则,通过整合城墙景

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协调实物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

城墙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特色化文化传承路径等具体做法,

在有效保护中推进城墙遗产保护,在合理开发中推进城墙文

化和三秦精神走出陕西、立足全国、面向世界。5.社会经济

效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首先以提高西安城墙遗产的有效

保护为研究目标,提出推动西安城墙遗产保护的战略构想和

具体对策,有助于将城墙这一全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更好的

流传下去,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其次,本研究分析了在有效

保护基础上,对城墙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将有助于提升西安

城墙景区的旅游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第一,受西安城墙内城市规划现状、历史遗留问

题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中对于城墙内古城区整体性发展的

/1277/ 西安城墙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

部分研究成果可能在现实中具有较大的执行困难。第二,受

研究团队成员专业限制,本研究对城墙遗产保护的技术性考

量较少,在后续研究中可吸纳相关专业成员进入研究团队,进

一步提升本研究的专业化水准。历年获奖情况:无。

/1278/ 腐烂茎线虫种群分化研究
腐烂茎线虫种群分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我国腐烂茎线虫13个群体的PCR扩增结果可以看

出:DeSD1、DeSD2、DeSD3和DeJS1四个群体的ITS1区PCR扩

增产物比DeAH1、DeAH2、DeHB1、DeHB2、DeJS2、DeSX、De

SD4、DeTJ1和DeTJ2九个群体的扩增产物长约200bp,表明我

国不同地理的的腐烂茎线虫群体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2.用RsaI、HaeIII、MspI、HinfI和AluI5种限制性内切酶

对我国腐烂茎线虫13个群体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发

现:DeSD1、DeSD2、DeSD3和DeJS1四个群体与其他9个群体

/1278/ 腐烂茎线虫种群分化研究

相比,在RsaⅠ、HaeⅢ、HinfⅠ和AluⅠ4个酶切位点上存在明显

差异。根据RFLP酶切图谱的差异,可以将腐烂茎线虫的13个

群体分为两个基因型:A基因型包括DeSD1、DeSD2、DeSD3和

DeJS1四个群体,其他9个群体属于B基因型。3.我国腐烂茎

线虫13个群体的ITS1区序列对比分析发现:腐烂茎线虫A基

因型的序列差异在1%~4%之间,B基因型的序列差异在0~1

%之间。腐烂茎线虫种内不同基因型群体之间的差异在29%~

30%之间。鳞球茎茎线虫与腐烂茎线虫种间的ITS1区序列差

异在39%~48%之间。4.经测量分析4个代表性种群,发现腐

烂茎线虫在雄虫形态上无显著差异,而雌虫在c值、尾长、

V值、V&acute;值四个测计值有显著差异;鳞球茎茎线

虫与腐烂茎线虫种间群体在雌虫体长、雄虫体长、PUS2、b

ursa四个测计值上存在显著差异。5.10个群体苹果酸脱氢酶

(MDH)酶谱分为2个酶型:酶型Ⅰ的相对迁移率(Rf值)约

为0.21、0.26;酶型Ⅱ的Rf值约为0.21、0.26、0.31,而酯

酶染色不成形。结合MDH表型和核糖体ITS区核酸序列分析,

划分为3个不同遗传类型。6.10个腐烂茎线虫群体在两个中

抗甘薯茎线虫病的甘薯品种上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表明:

1)在P=0.05水平上,各群体间的致病力、繁殖力、雌雄性

比差异显著,其中致病力最高的群体来自河北廊坊DeHB,对

苏薯9号的致病力为75%;2)各线虫群体致病力与线虫繁殖

力呈正相关;3)偏相关分析显示,在苏薯9号上不同线虫群

体繁殖力与性比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13,而在宁薯9

/1278/ 腐烂茎线虫种群分化研究

-9上不同群体繁殖力与性比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

01,说明寄主品种的改变对线虫群体性别分化影响显著;4

)在抗甘薯茎线虫病和保鲜力方面,宁薯9-9分别比苏薯9号

高33.48%和19.86%。

/1279/ 枸橼酸钾钠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枸橼酸钾钠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提供了一种枸橼酸钾钠咀嚼片,处方按质量

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枸橼酸钾33.0%~33.1%、枸橼酸

钠27.8%~27.9%、填充剂28%~32%、粘合剂0.05%~0.3%、润滑

剂1%~1.5%、矫味剂3%~5%、芳香剂0.1%~0.3%和防潮薄膜包

衣剂3~4%;填充剂为甘露醇或甘露醇与山梨醇或木糖醇合用

,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或聚维酮K30,润滑剂为硬脂酸镁

或硬脂酸镁与微粉硅胶合用,矫味剂为柠檬酸或柠檬酸与糖

精钠、阿司帕坦或甜菊素合用,芳香剂为药学上可接受的香

/1279/ 枸橼酸钾钠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精;该项目还提供了枸橼酸钾钠咀嚼片的制备方法,操作简

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所得片剂质量稳定可控

,口感清凉、味酸甜、有薄荷香或果香,表面光滑美观、色

泽均匀,硬度适中,溶出快,在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和改

善儿童及成人体内酸中毒症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280/ 高端蔬菜种子国产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高端蔬菜种子国产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建成了综合科研楼8563.48㎡,实验室1485.68㎡

;新建西葫芦、番茄、辣椒等蔬菜原种生产基地230亩,蔬菜

种子繁育基地2.3万亩,在广州、武汉、寿光等地建立新品种

测试点10个,示范基地20.39万亩;企业年生产种子能力达到

700t,种子加工能力达到5t/h,年均生产种子423t,企业种子

产能得到较大提高。2、育成“春秀2002”西葫芦、“盛鸿

一号”番茄、“金利3104”辣椒等蔬菜新品种12个,已经替

代进口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育成辣椒不育系

/1280/ 高端蔬菜种子国产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3个、保持系3个、恢复系2个;获得了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

番茄红素基因SCAR标记;提出了适合西葫芦未受精胚珠发育

的液体培养方法;建立了茄子、西葫芦2个作物的抗病性鉴定

方法。3、制定了《西葫芦杂交制种生产技术规程》等蔬菜

良种繁育操作技术规程6个;制定了番茄、茄子等集约化育苗

技术规范3项;种子加工质量达到或超过进口种子标准,西葫

芦、番茄、辣椒等高端蔬菜种子全部实现包衣销售。4、实

现销售额2.3亿元,实现净利润3500万元,创汇320万美元;培

养了45人的高端蔬菜育种研发团队,发表论文4篇;新增就业

220人,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1281/ 适用于传送带机构的金属杂质探测装置
适用于传送带机构的金属杂质探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通过在传送带下方设置金属探测器检测传送带上的

粉碎塑料,当金属探测器探测到金属杂质会向控制系统发出

信号,控制系统接受上述信号后启动急停装置停止传送带的

运行,并同时启动报警装置,有效防止金属杂质进入到成品生

产工序中,该金属探测器探测工作面大、均匀,灵敏度高,操

作简单方便,漏报可能性小。在传送带下方还设置电磁铁和

杂质收集仓,当金属探测器探测到金属杂质后,再启动电磁铁

部件对金属杂质进行吸附,然后再将其收集在杂质收集仓内

/1281/ 适用于传送带机构的金属杂质探测装置

,不仅可以节省电能,而且可以避免污染环境,并且保证了安

全生产,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对后一道工序带来的不必要的麻

烦,减少产品的报废率,节约成本。在限位板上还设置有光电

感应器,光电感应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传

送带传输的快慢,并对感应器的感应频率进行调节,这样保证

即使传送带速度过快也能准确的检测出金属物质,灵活性强

,进一步保证金属探测的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

量。

/1282/ 纳米材料TiO2降解细菌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纳米材料TiO2降解细菌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细菌内毒素是由革兰氏阴性杆菌死亡后释放出来的

内源性致热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释放出来的热源物

质常常导致人体出现发热反应,如果某些医用物品被污染直

接对人体造成损害。在我国或世界每年因细菌内毒素导致的

疾病患者屡见不鲜,那么如何能够预防或降低因细菌内毒素

引起发热反应的发生。围绕此问题,研究人员根据纳米材料

TiO_2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等特性,旨在选择常温条件下观察

其对细菌内毒素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其降解作用

/1282/ 纳米材料TiO2降解细菌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十分有效。根据研究结果可将纳米材料TiO_2广泛应用于医

疗卫生事业,利用纳米材料TiO_2能够降解细菌内毒素的特

性,必将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产生较大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纳米材

料TiO_2是一种稳定、耐热、无毒的物质可广泛应用于制药

业,用他的特性通过药物在体内流通的方式,达到降解细菌

内毒素的目的。2.在常温条件下纳米TiO_2能够降解细菌内

毒素,如果将其黏合到一次性采血袋中或在血袋内壁涂上一

层纳米薄膜不仅能够起到降解细菌内毒素的作用,而且能够

大大提高血袋使用的安全性。此研究结果一旦广泛应用到工

业领域必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1283/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无纺布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无纺布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行业需求聚酯多孔膜具有广泛引用,纤维状的聚酯

多孔膜具有孔隙率大、膜力学性能优异、耐温性好的有点,

目前聚酯纤维状多孔膜以及相关产品在能源、环境处理等领

域应用潜力巨大。采用不同结构的聚酯为原料,利用纺粘或

熔喷方法制备成无纺布,然后通过双向拉伸工艺,制备出孔径

、克重可控的聚酯多孔膜,可广泛用于过滤、电池隔膜等领

域,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的产品强度高、成本可控、通

过不同熔点聚酯原料可制备不同性能的聚酯多孔膜,该方法

/1283/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无纺布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聚酯多孔膜具有广泛引用,纤维状

的聚酯多孔膜具有孔隙率大、膜力学性能优异、耐温性好的

有点,目前聚酯纤维状多孔膜以及相关产品在能源、环境处

理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采用不同结构的聚酯为原料,利用

纺粘或熔喷方法制备成无纺布,然后通过双向拉伸工艺,制备

出孔径、克重可控的聚酯多孔膜,可广泛用于过滤、电池隔

膜等领域,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的产品强度高、成本可

控、通过不同熔点聚酯原料可制备不同性能的聚酯多孔膜,

该方法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成熟

/1284/ 氮化镓基高单色性光源阵列
氮化镓基高单色性光源阵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的高单色性光源阵列包括:金属基板,在金

属基板上依次排列的氮化镓发光二极管和窄带滤光片阵列。

二极管作为光源发出宽度为几十纳米的某个波段的光,而窄

带滤光片阵列则把这个波段内的光在空间上分成若干束不同

波长的单色光。本发明可以通过选择不同波段的发光二极管

,并与相应的窄带滤光片阵列集成,以获得不同波段的高单

色性发光阵列。这种发光阵列可以满足微小型光谱仪等在集

成单色光源方面的需求。

/1285/ GnRH多肽-甲氨蝶呤偶联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GnRH多肽-甲氨蝶呤偶联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GnRH多肽-甲氨蝶呤偶联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这项发明公开了一种GnRH-甲氨蝶呤偶联物,其可由GnRH多

肽或其类似物与甲氨蝶呤或其衍生物制得。这项发明还提供

了GnRH-甲氨蝶呤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

方面的用途,这项发明的GnRH-甲氨蝶呤偶联物制备工艺简单

、产率高、易纯化,且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

,能够将药物浓集于肿瘤部位。

/1286/ 全铝车身HQK6828BEVB电动客车开发项目
全铝车身HQK6828BEVB电动客车开发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整车制造
技术详情

  一、本课题于2016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

化委员会立项,下达文件为《关于下达2016年广西第二批技

术创新项目(自筹类)计划的通知》(桂工信科技[2016]7

26号),项目研究的主要承担单位为广西申龙汽车制造有限

公司。二、本项目的技术原理是融合了客车车身轻量化清洁

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整车采用纯电动运行模式,磷酸铁锂电

池作为动力源,整车全部动力系统、空调系统及电动油泵和

电动气泵辅助系统全部由电池组存储电量供给,实现了整车

/1286/ 全铝车身HQK6828BEVB电动客车开发项目

有害物质零排放,整车动力系统总成由大功率大扭矩电机及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采用电机直驱系统具有

无极变速功能。三、研究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该系列产品的推广有助于加快转变交通方式,提高城市公

共服务水平,改变大众出行方式,满足群众安全、快速、便捷

的日常交通出行,并拥有以下创造性,(1)对车辆进行轻量

化设计,较国内同类车型减重200kg(该产品整备质量为800

0kg),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为满足公交运营企业对营运线路上的车辆快速周转的

营运需求,首次研发出装载大电量、快慢充电结合等不同技

术路线车辆,满足公交车线路对车辆的利用效率的要求。(

3)具有能量消耗量降低的特点,整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

Ekg<0.157Wh/km·kg。(4)具有续航里程远的特点,

一次充电最大续航里程>250km。(5)知识产权情况: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2件,分别是“一种铝车身骨架结构[专利号为

:ZL201620570792.0]”和“一种自动滚弯机[专利号为:Z

L201620677623.7]”;;以论文形式发表知识产权2篇,《新能

源汽车远程监控系统平台的设计与搭建》发表于大科技期刊

,《HQK6828BEVB型纯电动公交客车总体设计》发表于中国科

技期刊数据库工业B。(6)课题研发期间,广西申龙汽车制

造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人才梯队建设

合理,以高职称带领、指导低职称,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为企

业培养了车身研发设计人员2名,电控研发设计人员2名,内外

/1286/ 全铝车身HQK6828BEVB电动客车开发项目

饰研发设计人员1名。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

全性:(1)该系列车型可运用于微循环公交线路,运营于狭

窄的社区道路,解决城市居民从社区到公交站、地铁站的不

远不近的路程,具有节能环保、车身小巧灵便以及较好的安

全性能等功能。(2)该系列车型产品已在南宁市纯电动公

交示范线路W10路公交车运营。五、应用情况:该课题研发

车型产品已实现产业化,目前已获得南宁市公共交通有限公

司订单55台,南宁白马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订单17台,南宁市诚

运鑫客运有限公司15台。获奖情况:该课题研发车型进入广

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年广西工业产品推荐

目录名单,并成功运用于南宁市纯电动公交示范线路,获得自

治区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登记号为201814441)。

/1287/ 柔性钢框架-再生混凝土墙板混合结构体系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
柔性钢框架-再生混凝土墙板混合结构体系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课题组将再生混凝土墙板引入侧向刚度较差的柔性

钢框架结构,墙板在起到维护功能的同时,做为结构的抗侧力

构件参与抗风、抗震,框架与墙体协同工作、优势互补,结构

体系安全经济、能高效利用材料、易于标准化施工。通过对

柔性钢框架—再生混凝土墙板混合结构的拟静力试验,揭示

该混合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机理和破坏模式;深入分析配合

比、再生骨料取代率、配筋率、节点刚度等关键参数对再生

混凝土墙板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给出墙体开裂荷载和极限

/1287/ 柔性钢框架-再生混凝土墙板混合结构体系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

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明确墙体与框架的刚度匹配关系及

耗能机理;基于内嵌和外挂两种墙体连接方式,建立该新型结

构体系的等效分析模型和设计方法,解决其工程应用、推广

的关键技术问题。

/1288/ 三氮唑甲酯新工艺
三氮唑甲酯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业
技术详情

  产品功能及应用;三氮唑甲酯是生产三氮唑核苷的

重要中间体。三氮唑核苷对眼角膜炎、结膜炎、腮腺炎、病

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使用方便

的优点。对艾滋病的治疗也有明显作用。技术特点:“边重

氮、边脱氧”,创新工艺使安全得到保障,使收率从53%提

高到64%,含量从98%提高到99%,反应时间从15小时减少

到4-5小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该公司产品技术先进

、产品质量优于其他厂家,收率高、成本低。控制温度、控

/1288/ 三氮唑甲酯新工艺

制配制溶液的用水量、原料加入次序和加入速度。成熟程度

:批量生产。新增总投资:763万元;新增销售收入:1750

万元;出口创汇:50万美元;主要竞争企业:武汉振兴精细

化工厂、烯水久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市场简要分析:三氮

唑甲酯是合成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的两大中间体之一。三

氮唑苷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多种DNA型及RNA型病毒均有明

显抑制作用。目前全国三氮唑甲酯年需求量为400吨,平均

每年按15%左右增速发展。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性状:

白色晶体;熔点:197-200度;炽灼残渣:小于等于0.5%;

水份:小于等于0.5%;PH值:3.5-6;含量:大于等于98%

/1289/ SZH--1铸造树脂的研制、生产及在托岭牌覆膜砂生产中的应用
SZH--1铸造树脂的研制、生产及在托岭牌覆膜砂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SZH-1铸造树脂生产过程中加入有效改性剂,强化

某些工艺条件,产品软化点高达113℃,游离酚降至4%以下,聚

合速度小于60秒,其生产的覆膜砂熔点为101℃,室温抗拉强

度为42-70MPa,其它指标均符合ZBG39005-89要求。填补了

我省树脂、覆膜砂生产空白。该产品壳型铸造用砂减半,节

省自然资源,工人劳动强度小,社会效益好。

/1290/ 花生蛋白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花生蛋白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创建了ViscozymeL预处理,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花

生浓缩蛋白。获得最优的提取条件为:酶添加量为8.6FBG/

g,pH值为4.2,酶解温度49℃,酶处理时间为5.5小时,花生浓

缩蛋白纯度达到74.21%,高于传统乙醇浸提法得到的花生浓

缩蛋白纯度。建立了微波辅助磷酸化修饰法制备磷酸化改性

花生蛋白。获得微波辅助花生蛋白磷酸化改性最优条件为:

微波时间3.15min、微波温度43.00℃、初始pH值9.90、三聚

磷酸钠(STP)质量分数7.70%,磷酸化改性花生蛋白的乳化

/1290/ 花生蛋白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活性指数达到65.04㎡/g,远远高于微波辅助碱浸提酸沉淀法

制备花生蛋白的乳化活性指数28.36㎡/g。创建了米曲霉和

酿酒酵母混合菌种固态发酵花生粕制备花生肽。获得花生肽

的最优条件为:米曲霉和酿酒酵母菌种比例1:2,接种量3m

l,营养盐溶液添加量30ml,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42h,水浴

温度40℃,水浴时间6h。

/1291/ 藏北高寒草地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藏北高寒草地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林木育种和育苗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西藏乃至全国范围内,首次集成和示范高

寒草原喷灌适应技术,可以利用降水增多导致河和湖水上涨

,合理分配和补充季节性干旱时期水资源,能够很好适应气候

变化,得到较好的退化草地治理效果。通过放牧管理适应技

术集成和示范发现,中等强度的放牧不仅使草地具有较高的

物种多样性指数,而且能够承载一定的载畜量,达到草地的最

大合理利用,同时也可以防止草地退化。此项目对今后藏北

草地保护和建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指导作用;在相似自

/1291/ 藏北高寒草地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然条件的其他青藏高原区域广泛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

到46.5万亩,实现间接经济效益10650.0万元,获得了显著的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该成果基于长时间序

列气候观测资料和多个模式下的未来气候情景,识别了藏北

高原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和季节性干旱频繁等气候变化风险

,构建了高寒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综合评估技术体系,为应对藏

北高原气候变化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2、该成果集成气

候变化控制实验、遥感反演与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建立了

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生产力和草地退化的影响评估方法体系

,有效降低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在气

候变化影响评估技术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3、该成果针

对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采取喷灌技术

和放牧管理适应技术集成示范,有效利用水资源,缓解季节性

干旱对操场的影响;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丰富了草地物种多样

性,提高了高寒草地载畜量,在高寒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

有推广应用价值。4、该成果具有理论研究和方法学的集成

创新,在西藏、青海等相似生态类型区逐步推广应用,取得了

相助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外高寒

草地适应气候变化研究的空白,整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292/ 102系列高档乳猪教槽料的研制与应用
102系列高档乳猪教槽料的研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102系列高档乳猪教槽料的研制与应用》项目是

湖南广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选产品开发项目。该项目产品

102系列高档乳猪教槽料,针对乳猪免疫力低下、肠道结构

损伤、腹泻率高、死亡率高、采食量低、生长迟缓等问题,

围绕仔猪断奶应激营养调控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利用谷氨酰

胺、精胺、肠膜蛋白修复仔猪肠道黏膜损失,改善仔猪对营

养物质吸收,同时防止病原菌通过损伤的黏膜进入体内;利

用血浆蛋白、深海产品提取物(海之素)、维生素E、维生

/1292/ 102系列高档乳猪教槽料的研制与应用

素C等促进仔猪免疫系统的发育,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利用

寡糖、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减少病原菌,改善仔猪肠道微生

物区系,降低仔猪腹泻率;利用脂肪粉、乳清粉和乳糖等高

能、高消化率物质的应用保证仔猪能量的摄入;利用膨化大

豆提高蛋白质的同时,降低植物蛋白抗原对仔猪肠道的损伤

;利用调味肽调节仔猪的食欲,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并结合

“30%玉米+30%大豆”膨化与二次制粒相结合的全新乳猪教

槽加工工艺,有效地缓解了仔猪断奶问题,较好地解决了早

期断奶仔猪腹泻率高、死亡率高,采食量低、生长迟缓等难

题。创新性:⑴巧妙地利用了酸化剂、益生素、寡糖三类物

质不同的作用机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优化仔猪胃肠道微

生物区系,确保了102系列高档乳猪教槽料抑菌除菌效果,

为解决断奶仔猪腹泻提供了有力保障。⑵利用谷氨酰胺、精

胺、肠膜蛋白修复仔猪肠道黏膜损失,改善仔猪对营养物质

吸收,防止病原菌通过损伤的黏膜进入体内。⑶内源性食欲

调节物质-调味肽结合传统香味剂、甜味剂调控仔猪采食量

。⑷该项目产品中创造性地启用了二钾酸钾、丁酸钠、半乳

甘露寡糖、壳聚糖、调味肽等新物质,拓展了乳猪教槽料原

料的选择范围。⑸使用了新的优质蛋白源-优生素,并证明在

教槽料中优生素能够替代部分鱼粉,极大地增加原料选择的

韧性。⑹首次采取部分原料(30%玉米+30%大豆)膨化结合

二次制粒(第一次制粒温度为85~90℃,第二次制粒温度为

65~70℃)的加工工艺。先进性:产品经过18个批次的小试

/1292/ 102系列高档乳猪教槽料的研制与应用

、中试,结果表明:于7日龄开始教槽,102人工乳能使21日

龄仔猪断奶后前两周的日增重达到256~262g/d,日采食量

302~320g/d,料重比1.18~1.22,仔猪存活率98.0%~100

.0%,仔猪腹泻率控制在1.60%~2.92%。与不教槽及国内同

档次教槽料相比,仔猪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存活率等性

状指标及仔猪头均赢利均有明显提高。并已累计销售10434

.8吨,推广养猪550万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经文献对比,该项目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应用前

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畜牧业国家之一,猪存栏数和年出栏

熟均居世界第一,2005年肉猪出栏61801万头,养猪业已经

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占农业总产

值的比例也不断攀升。然而,养猪生产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瓶颈,比如仔猪断奶

应激综合症。众所周知,仔猪断奶应激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一

个关键因素,轻则下痢、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下,重则

造成仔猪死亡,死亡率高达30~50%,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因而广大养殖户越来越渴望优质乳猪教槽料的

诞生。然而目前国内教槽料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而且教槽

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随着仔猪早期断奶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优质乳猪教槽料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另外由于生物活

性物质(酶制剂、寡糖、益生素等)和纳米锌的使用,大大

降低了抗生素和高锌的使用量,减少了仔猪排泄物对环境的

/1292/ 102系列高档乳猪教槽料的研制与应用

污染,具有明显的环保与社会意义,随着政府对环境污染问

题的日益关注,环保型饲料必将又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该项目研制生产的高档乳猪教槽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该项目主要以下几个的问题仍需进一部改进和完善

。⑴由于该项目属于自选课题,全部研究经费均由项目单位

自筹,在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科研项目难于按照科研必

需的内容和时限持续向纵深发展。⑵影响早期断奶仔猪生产

性能和断奶应激的因素还有很多,该项目只系统研究了营养

对早期断奶应激的调控,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环境因素等

,对仔猪早期断奶应激也有很大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⑶

高档乳猪教槽料的推广面和应用力度还不够,应进一步加深

公司与饲料公司、养殖企业(特别是大型养猪场)的合作。

/1293/ 一种用于抗菌杀虫的精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抗菌杀虫的精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成果为发明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

成果。互叶白千层鲜枝叶所提取的精油俗称“茶树油”,主

要含有4-松油醇、γ-松油烯和α-松油醇等化合物,具有高效

、无毒、无刺激地杀死人体皮肤表面的真菌和细菌的作用,

并对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是强效的抗菌剂及免疫激活剂,是

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医药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药、日化

、食品等行业,已列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采购名单

,2002年列入欧洲药典,中国国家卫生部2003年第四号公告把

/1293/ 一种用于抗菌杀虫的精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茶树油列入食品用香料名单。巨尾桉精油是从巨尾桉植物中

蒸馏得到的精油,主要含有α-蒎烯、1,8-桉叶素、对伞花烃

、柠檬烯、4-松油醇和α-松油醇等化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以茶树油和巨尾桉精油为原料,采用精馏、复配加

工制成用于抗菌、杀虫剂的精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

明名称为一种用于抗菌杀虫的精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

开了一种以4-松油醇型的茶树油和巨尾桉精油为原料,采用

精馏、复配加工制成精油组合物,提供了一种精油组合物的

配方、制法和组成含量,用于抗菌、杀虫剂。采用气相色谱

法测定主要含量,方法准确、稳定、操作简单,能适应工业生

产的需要,可有效地控制精油组合物的质量。本发明精油组

合物毒性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6种能引起皮

肤感染的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具有抑菌、杀虫

等活性作用,制备方法合理、稳定、生产周期短,适合工业化

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294/ 德杂6
德杂6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品种来源:德杂6号是吉林德丰种业有限公司

以外引0821不育系为母本,以骨干恢复系南133为父本组配育

成。二、特征特性:1、种子性状:种子白色,籽粒椭圆形,

中大粒,千粒重30-32克。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株高170

-196cm,成株叶片19片。花药黄色,柱头白色,恢复率达100%

。3、果穗性状:果穗纺锤形,穗长29cm,穗型中紧,单穗粒重

114.1克,红壳。4、籽粒性状:籽粒红色,椭圆形,千粒重29

.6-34克,角质率31.6%,着壳率7.4%。5、品质分析:粗蛋白

/1294/ 德杂6

含量8.41%,粗脂肪含量3.76%,粗淀粉含量73.30%,单宁含量

1.44%。6、抗逆性:2009-2010年人工接菌鉴定结果,抗丝黑

穗病(16.5MR、8.3MR),田间三年自然发病结果,高抗叶斑

病,高粱丝黑穗发病率为零。7、生育日数:中熟种,出苗至

成熟123天。三、产量结果:2009年区试平均公顷产量8453

.7公斤,平均比对照四杂25增产3.4%,2010年区试,平均公顷

产量8520.9公斤,平均比对照四杂25增产7.6%,两年区试平均

公顷产量8487.3公斤,平均比对照四杂25增产5.5%。2010年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04.3公斤,平均比对照四杂25增产

18.5%。四、栽培要点:1、播期:一般5月上旬播种,播种量

12.5-15公斤/h㎡。2、密度:公顷保苗10万株。3、施肥:

公顷施底肥300公斤,播种时施种肥磷酸二铵150-200公斤,拔

节时追施尿素200-300公斤4、制种技术:①制种时隔离区30

0米以上。②父母本行距比为1:6。③母本保苗12-14万株/h㎡

,父本10万株/h㎡。④同期播种。五、适应区域:能种四杂2

5的地区均可种德杂6。

/1295/ 纳米有序微结构--导电聚合物膜芯片电子舌的研究
纳米有序微结构--导电聚合物膜芯片电子舌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由于电子舌能够模仿人类的味觉功能,不仅在理论

研究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环境监测等领域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的传感器制备技术严重限制了芯片电

子舌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在微芯片电子舌中难以集成多性

能传感器阵列的问题,我们研究通过应用新型的导电聚合物

/分子筛等功能材料,重点发展微芯片传感器阵列技术以及相

关的模式识别技术和测试方法。首先,我们自行研制了一种

用于电子舌的新型微芯片传感器阵列;其次,采用电化学等方

/1295/ 纳米有序微结构--导电聚合物膜芯片电子舌的研究

法实现了控制其表面修饰敏感膜的种类和结构,我们采用俄

歇电子能谱等多种方法详细地研究了这种传感器结构和性能

的关系。研究表明通过控制传感器表面敏感膜的微观结构,

可以有效地提高该传感器的性能,例如采用三步电化学方法

制备的聚苯胺膜。

/1296/ 盐酸托烷司琼及其注射液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
盐酸托烷司琼及其注射液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于背景盐酸托烷司琼原料药及制剂的

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为我公司自有项目。盐酸托烷司琼是

一种外周神经元及中枢神经系统5-HT3受体的强效、高选择

性的竞争性拮抗剂,用于治疗化疗、放疗和手术引起的恶心

、呕吐。该药对肿瘤的治疗和患者生命的延长及改善患者生

活质量、降低手术风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继昂丹司琼

和格拉司琼之后上市的新一代司琼类产品,疗效更好,剂量小

,使用方便。盐酸托烷司琼于1992年在荷兰首次上市,之后相

/1296/ 盐酸托烷司琼及其注射液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

继在英、德、日等国上市。1993年9月首次在我国上市。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为尽快实现进口药品国产化,给我国患者

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我公司投入巨资

,率先在国内研制开发了盐酸托烷司琼原料药和注射剂。三

、主要研究内容我公司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攻关

,建立适合产业化生产的盐酸托烷司琼原料药及制剂的生产

工艺,严格控制β-异构体的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延长产品有效期。四、创新点1、国内首仿:2003年9月国内

首仿获批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用药选择,也减

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2、质量控制严格、药典标准

起草单位我公司国内首家对原料药中β-异构体的含量进行了

控制,质量标准比欧洲药典(5.6)更严格。我们在制剂的有

关物质检测方面采用了灵敏度较高的HPLC法,较进口标准(

JX19980139)更严格。2012年,药典委员会决定将盐酸托烷

司琼及其注射液纳入2010版药典标准。我司作为该产品的国

内首仿单位及申请单位,协助黑龙江药检所完成了该两个品

种的标准制定工作。3、通过研究,我们采用了醋酸钠缓冲系

统来提高注射液的稳定性,使有效期由24个月延长到36个月

。在该缓冲系统的支撑下,处方稳定的pH范围也显著拓宽,极

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适应性。该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专利号:ZL200610161190.0)。4、产品上市后我司研究

开发了“用于外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适应症及其相应规格

(2ml:2mg),并于2004年5月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296/ 盐酸托烷司琼及其注射液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

批准,独家增加了外科手术中、术后止吐的适应症。五、社

会经济效益我公司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上市10年,累计销售

收入已超过10亿元,为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

面。我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和创新,国内首家完成盐酸托烷司

琼的产业化生产,实现了进口产品国产化,降低了患者的用药

成本。同时,我们通过技术攻关,提高了成品的稳定性,延长

了产品的市场流通时间,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用药质量和用

药安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六、获奖情况1、2008年被评

为“重庆市重点新产品”2、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重

点新产品”3、2009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产品”

/1297/ 微机电系统的抗干扰控制技术
微机电系统的抗干扰控制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新材料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微机电系统的精密定位技术是原子力显微镜、扫描

隧道显微镜、线路光纤对准、生物显微镜外科手术、生物精

密技术和精密组装等现代科学与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驱

动器是产生驱动作用的器件或装置,是精密定位系统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压电驱

动器因具有分辨率高、体积小、输出力大、频率高、发热小

和响应快等优势成为精密定位系统的首选。虽然压电驱动器

的优良特性极大地提高了精密定位平台的性能,但是压电驱

/1297/ 微机电系统的抗干扰控制技术

动器固有的迟滞非线性特性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定位精度,

甚至使系统失稳。将系统偏离期望输出的各种因素视为干扰

,主动估计并补偿扰动,以获得期望输出的抗扰控制方法(

主动抗扰控制)逐渐为控制界所重视,并在精密定位控制中

得以应用。主动抗扰控制技术中,典型的一类是自抗扰控制

。它由系统所韩京清先生提出,其核心思想是以系统输出和

控制输入之间简单的积分串联关系为标准型,把系统动态中

异于标准型的部分视为“总扰动”(包括内扰和外扰),以扩

张状态观测器为手段,实时地估计并消除“总扰动”,从而

把充满扰动、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被控对象还原为标准的积

分串联型。但是,它强调利用非线性特性,参数较多,且参

数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有较大的

整定难度。为此,参数较少、容易整定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被提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虽解决了参数整定的问题,但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性能。为克服线性自抗扰控制的不足

,研究了提高微机电系统定位精度和速度的抗干扰控制技术

/1298/ 开放式1.2T医用磁共振超导磁体的研制
开放式1.2T医用磁共振超导磁体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研制世界上首台高磁场开放式医用磁共振超导磁体

,满足日益增加的高端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需求,以及日益增

加的高图像质量磁共振装置介入手术需求,用以填补国际上

该领域产品的空白。开放式医用磁共振磁体的研发,是国际

磁共振装置发展的趋势,公司对国内外生产厂家及终端用户

做过调查,如果开放式超导磁共振销售价格不高于传统超导

磁共振,开放式磁共振就可以占据总市场的70%以上。此项工

作有利于我国在医疗磁共振装置领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

/1298/ 开放式1.2T医用磁共振超导磁体的研制

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此项工作还有利于我国在新兴的国际

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帮助我们将进入一个4倍于现有医用永

磁体销售的主流MRI磁体市场,改变今后磁共振整机市场格局

的基础,改变现有主流超导磁场没有开放性变量的弱势,最终

可以成为新的主流产品,这是我国在医用磁共振领域走向引

领国际先进水平的开端。

/1299/ 硅酸铝纤维针刺毯
硅酸铝纤维针刺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针刺毯由电弧炉“连熔连吹”成纤,再经人

工吸缩或压制而成型,工艺流程:原材料-精选-粉碎-投

料-熔融-喷吹-除渣-集纤-引风-针刺-横切-烘干-

卷毯包装,导热系数平均温度16℃,是0.036W/(m?K),纤维

细度为2.4um,最高使用温度1150℃,国内先进。

/1300/ 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的研究与开发
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盐酸氨溴索能裂解痰中

黏液蛋白或(及)刺激支气管黏液腺分泌小分子黏蛋白。既

能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能使黏液分泌细胞溶酶体释出,从

而使黏液中的黏多糖解聚,降低黏液的黏稠度;还能直接作用

腺体上的胆碱受体,引起呼吸道分泌黏性低的小分子黏蛋白

,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2、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性能

指标:有关物质:单杂≤0.2%,总杂≤0.3%;pH值:4.5~5.5;

重金属:含重金属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

/1300/ 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的研究与开发

EU/ml。3、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本项目利用先进设备,经

过合成工艺研究、制剂处方工艺研究等研究后申报生产,解

决了现有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安全性低、有关物质高、

制备工艺复杂等缺点,制备出质量优、杂质少、药效可靠、

长期稳定的产品。4、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采用盐

酸氨溴索溶于氯化钠溶液的原料药添加顺序工艺,避免了一

水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等缓冲溶液使用,简化生产操作工艺

,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杂质带入风险,保证了产品

质量。(2)在终端灭菌的情况下,盐酸氨溴索的pH会出现波

动,通过优化配液工艺及pH范围筛选,使得产品pH能够耐受过

度杀灭(121℃*15min),有效的提高了产品无菌保证水平及

临床用药安全性。(3)现已上市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临

床使用时需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

在静脉滴注时可以直接使用无需稀释,方便临床使用。(4)

通过控制原料、辅料、包材、设备的细菌内毒素,有效控制

产品热原,避免了工艺中使用活性炭,降低引入杂质的风险;

并在实际药物装载的情况下对热穿透、热分布及生物指示剂

挑战性试验进行了验证,确保了灭菌工艺的可行性。(5)建

立了合理的工艺控制指标,制定了有效可控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国际先进的液质联用仪对制剂生产过程进行控制,通

过对杂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杂质种类及产生杂质归属,控

制杂质生成,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容器选择上,依据

药物性质,选取最佳储存容器,保证了药物质量的稳定性,制

/1300/ 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的研究与开发

订了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质量标准,新增渗透压测定和

5个杂质分析控制,产品经检验部门检测,各质量检测指标达

到国家标准。5、作用意义:该产品工艺简单易行,质量研究

鉴别方法专一,检查项目全面、严格,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满足了大规模生产的需要。通过对产品验证研究,验证色谱

条件的实用性,对含量、有关物质等项目进行定性、定量分

析,并模拟临床使用情况,与原研产品的质量进行对比,提高

了产品质量及安全性。产品投放市场后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

经济负担,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受到医疗单位和广大患者

的高度评价,现已销往全国各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

/1301/ 一种多功能医用生物骨水泥
一种多功能医用生物骨水泥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生物骨水泥,制得的

该多功能医用生物骨水泥由以下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组成:

聚丙烯酸微球:5%~15%,生物活性玻璃:20%,磷酸钙骨水泥

:64.9%~74.9%,纳米阿仑膦酸钠微球:0.1%,原料的质量百

分比之和为100%。该多功能医用生物骨水泥具有吸水自膨胀

功能,能够减少骨水泥用量,进而减少骨水泥渗漏;有较好的

组织相容性,可以诱导新骨形成增加椎体的强度,并且在体内

可降解,不在体内残留异物;同时缓释阿仑膦酸钠有效抗骨质

/1301/ 一种多功能医用生物骨水泥

疏松,减少骨吸收进一步增强椎体。因此该多功能医用生物

骨水泥应用于椎体成形术具备用量少、促成骨、抗骨吸收的

优点。

/1302/ 精制浅色松香
精制浅色松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精制浅色松香是以松脂或脂松香为原料,经减压蒸

馏得到的一种固体天然树脂,广泛应用于浅色树脂、胶粘剂

,电绝缘材料和食品添加剂行业。1992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

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了LY/T1065-1992《精制

浅色松香》,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对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

行为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改进和

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质量已较标准制定时有了较大提高,用

户对产品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与

/1302/ 精制浅色松香

当前的生产实际也有一定的脱节,一些技术指标与实际产品

指标不符,相关指标的检验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及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原有的标准亟需进

行修订。2011年5月,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与我所签订修订精制

浅色松香行业标准的合同。本标准的修定参加单位有:湖南

松本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我们接受任务后,立即和参加

单位湖南松本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

以走访生产企业和信函的方式联系了国内主要的精制浅色松

香的生产企业,调查了部分企业对标准的修订要求,还收集了

部分样品用于检验分析,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根据GB/T1.1-2

009标准编制的要求,于2013年6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

编制说明,并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发送《征

求意见稿》单位数:21个,收到回函的单位16个,收到回函并

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8个,没有意见的有8个,没有回函的单位

5个)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完成了标准的送审稿。

/1303/ 非结构化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
非结构化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模式识别与人工智

能领域,可以广泛应用于海量视频信息处理、生物信息、电

信和金融等行业的非结构化大数据处理与识别,具有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主要内容及发现点:1)纹理图像

不变性特征的表示理论: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基于重分形谱的

图像特征表示理论,并在理论上证明了纹理图像重分形谱在

广泛的双Lipschitz变换(包括各种非线性变换、非刚体形

变和投影变换等)下的不变性,在纹理特征不变量研究方向

/1303/ 非结构化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

取得理论突破。2)纹理图像不变性特征的提取方法:提出了

基于局部密度、多尺度和方向模板、小波系数金字塔模型、

时空自相似度量、基于“扭矩”的图像轮廓特征表示与提取

等理论和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特征维数低、普适性强、计

算复杂度低等特点。3)非结构化数据的认知规律与几何化计

算模型:针对模式识别方法存在不可逾越的维数灾难问题,

提出认知规律的几何计算模型,以及多种基于认知计算模型

的流形学习和数据挖掘新方法;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可以有

效地发现高维观察数据中有意义的低维嵌入。4)非结构化数

据的分类与聚类框架:提出了多种集成学习框架,包括分类

集成学习框架和聚类集成学习框架;并成功地将所提出的集

成学习框架应用于癌症基因表达数据和多媒体数据的模式识

别中。5)学习模型优化理论与算法:提出了新的基于近邻知

识的多目标演化算法和协同进化递归神经网络模型,为学习

模型的优化奠定基础;基于近邻知识的多目标演化算法不但

发挥了两大经典算法NSGA-Ⅱ和JGGA的优势,还系统地考虑了

搜索过程中所获取的领域知识;而协同进化递归神经网络模

型,用协同进化策略估计混沌相空间参数和优化神经网络结

构,提高了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同行引用评价与应用情况:

该项目论文已被SCI索引43篇、EI索引178篇。研究成果发表

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Vision》(一区)、《

IEEETransactions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一区)、

《MedicalImageAnalysis》(一区)、《PatternRecognitio

/1303/ 非结构化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

n》(二区)、《ImageandVisionComputing》(二区)等计算机

视觉和模式识别国际一流期刊和CVPR及ICCV等顶级国际学术

会议;其中Google学术的单篇最高他引次数72次,总共他引

次数720次;并在医学图像处理与识别和智能机器人场景理

解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304/ 3D打印加工制备自修复电子皮肤用于生理健康监测
3D打印加工制备自修复电子皮肤用于生理健康监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研发了一种室温自修复的硅橡胶弹性体并研究了其

3D打印可行性。通过分子间的高密度氢键相互作用,该硅橡

胶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3MPa,受损伤后,室温愈合24小时后,

愈合效率达到90%。当温度高于70oC时,该材料呈现了从弹性

体到粘流态的转变,同时具有很好的剪切变稀的特性,因此该

材料可以采用挤出式3D打印机打印,并展现了较好的效果,可

以打印出多种具有一定结构的制件。通过非溶剂相分离和粒

子滤粒法制备了具有类皮肤结构的双层氧化石墨烯-聚氨酯

/1304/ 3D打印加工制备自修复电子皮肤用于生理健康监测

伤口敷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水蒸气透过率,展现

了很好的持久抗菌性,多孔结构可以加速气体交换,上层小孔

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去,下层大孔可以吸收伤口渗液,有助于

伤口愈合,小鼠伤口愈合实验证明了MGO/TPU复合膜作为伤口

敷料的可能性。

/1305/ 一种短切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热压制备方法
一种短切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热压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短切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热压制备方法,取预

氧丝置于加热的碱液中,进行开纤处理,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

净。将开纤后的预氧丝与碳化硅粉、烧结助剂、粘结剂、界

面润湿剂、消泡剂以及水混合,捣匀制成泥浆。将所得浆料

盛装于石墨模具中,压坯并烘干,最后将带坯体的石墨模具置

于热压炉中,并在高温下烧结制成短切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

料。本发明采用韧性较好的预氧丝为原料,代替脆性的短切

碳纤维,可避免开纤过程中纤维易断裂的问题,而且预氧丝在

/1305/ 一种短切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热压制备方法

烧结过程中可原位转化为碳纤维,拓宽了碳纤维的来源,降低

了成本,同时烧结助剂中采用铝硅共晶粉和硼铝合金粉替代

铝粉和硼粉的混合物,可避免铝与碳生成易水解化合物A14C

3的问题。

/1306/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生产新工艺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生产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泰妙菌是一种半发醇半合成的新型动物专用抗生素

。它具有极强的抗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对金葡萄、链球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抗致病性支原体的特性,在治疗猪

和鸡呼吸道疾病,以及猪痢疾方面有优异的效果。经济效益

十分可观。

/1307/ 广东省智能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广东省智能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执行期内,我院联合参与单位台湾制品推广协

会,组建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并制定出基地建设方案,成立了

海峡产业合作中心,通过积极引进智能制造领域高端人才和

团队,以及科技成果、优势产业等资源,发挥承担单位深耕广

东智能制造领域多年的优势,搭建双方合作与交流桥梁,开展

智能制造技术合作、人才引进与交流、成果引进与转化、产

业规划与研讨等国际科技工作。1、智能制造技术合作平台

基地根据广东省3C、汽车、模具等产业特点,联合参与单位

/1307/ 广东省智能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共同搭建了智能制造技术国际合作中心,将国际智能制造先

进技术资源链接至珠三角智能制造企业。组建了全自主无人

艇实验室、智能传感技术实验室、激光器件与工艺装备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展无人艇、智能传感技术、高

功率激光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2、人才引进与交流平

台利用台湾制品推广协会在台湾拥有的人才资源,以及工研

院前期引进的2支国际创新团队的成功经验,基地引进了香港

中文大学的王钧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金炯华教授以及美

国JDSU公司高级工程师马修泉博士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智

能制造技术研发工作。项目执行期内,引进国内专业技术人

才14人,其中博士9人。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3人次。3、

成果引进与转化平台基地建设了成果引进与转化平台,引进

全球优质项目,利用工研院现有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

正在建设的产业园区,以及前期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开展成

果引进与转化工作,已经开发出RFID智能感知器件、无人艇

、伺服压力机、移动机器人、智能手爪等产品。为格力、美

的、中车青岛四方、海康威视、烽火通讯等141家企业提供

产品及服务。4、产业规划与研讨平台基地建设了产业规划

与研讨平台,密切关注国际智能制造领域前沿技术,通过与海

外高校及企业共建平台,举办技术交流会、研讨会、创新创

业大赛、展会展览等活动开展工作。先后与加拿大、丹麦、

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开展合作与交流达220余人次。

/1308/ 尖晶石结构Cr基氧化物局域晶格畸变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尖晶石结构Cr基氧化物局域晶格畸变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尖晶石结构Cr基氧化物中由于电荷、自旋、轨道和

晶格等多种自由度间的竞争与合作,使得体系表现出及其丰

富的物理性质,比如阻挫、多铁性及多种复杂磁有序等。本

项目系统研究了尖晶石结构Cr基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磁、电

输运等基本物性,利用电子顺磁共振的方法探测体系中局域

晶格畸变和其宏观物性的关系。在MnCr2O4中,通过电子自旋

共振的方法揭示了该体系中强自旋晶格耦合作用是体系在低

温下出现螺旋亚铁磁结构的主要原因。通过Zn离子替代Mn离

/1308/ 尖晶石结构Cr基氧化物局域晶格畸变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子,我们系统研究了Mn1-xZnxCr2O4体系的磁性质演变过程。

通过调整生长工艺,我们生长了缺陷少和氧含量接近名义组

分的高质量MnCr2O4,并在低温下观察到新的结构相变并伴随

有多铁性的出现。利用太赫兹技术,研究了CoCr2O4单晶中不

同亚晶格随温度的演变过程,并观察到了法拉第效应。本项

目取得的研究结果对尖晶石结构Cr基氧化物体系研究具有重

要的推动作用,为今后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对

该体系中多铁性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309/ 新型可降解聚苯乙烯高分子材料
新型可降解聚苯乙烯高分子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聚苯乙烯是世界上运用最广的五大通用塑料品种之

一,我国的年用量已超过317万t。为了解决白色污染,各国

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展降解塑料的研究。但可降解塑料的

最大问题是价格要高出普通塑料2~15倍,难以推广应用。

该成果采用独特的创新技术,使有机磷酸共聚进入聚苯乙烯

高分子链段中,从而制得新型可降解聚苯乙烯高分子材料。

据原料消耗预测,用该技术生产的可降解聚苯乙烯成本不超

过普通聚苯乙烯的1.4倍,且加工工艺无变动,有望挽救处

/1309/ 新型可降解聚苯乙烯高分子材料

于十字路口的聚苯乙烯庞大产业。目前已取得实验室小试成

功,今后将研究逐步实现产业化。

/1310/ 半导体封装用高可靠银及银合金键合丝的研发与应用
半导体封装用高可靠银及银合金键合丝的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半导体产业一直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半导体键合丝产品作为核心原材料之一,在整个半导体全产

业链中作用特殊,在国家半导体产业推进战略中地位不可忽

略。半导体键合丝是芯片和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引线,是

半导体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光电子等传统封装工

艺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基础原材料。2007年以前,国

内的半导体封装基本全部采用键合金丝,也基本全部依赖进

口或外资企业,相关技术被欧美日等国家及在国内设立的外

/1310/ 半导体封装用高可靠银及银合金键合丝的研发与应用

资企业所垄断,严重制约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特别是集成电

路、分立器件、传感器、光电子等行业的发展。键合金丝产

品一直是半导体引线封装的首选引线材料。其独特的金属化

学稳定性和极具作业效率的工艺应用优势,在高端封装领域

的焊线中一直占据主导,但金丝的价格昂贵,限制了一些中低

端半导体领域(如小型扁平式IC封装、LED光源器件等)的

发展与应用。因此,解决半导体封装键合丝的国产化难题,解

决半导体封装“卡脖子”技术,2007年,烟台一诺创始人林良

先生基于多年有色金属经验,第一次提出了由银基材料代替

昂贵的金丝,开发一种新型银基键合丝。此类低成本高性价

比、高可靠性的银基键合丝产品,可以替代进口、替代价格

高昂的键合金丝,对推动国家半导体产业战略,增加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增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

战略意义。本项目针对半导体封装行业对高可靠性、宽作业

窗口、低成本的现实需求,研发应用银基新型键合丝,替代传

统昂贵的键合金丝。利用公司创始人林良先生在半导体封测

行业多年的从业经历,对各类半导体键合丝及稀有金属材料

机理丰富的研究基础。解决金属银在空气中易氧化、硫化、

强度低等技术难题,开展新型高纯银基多元稀土钯合金与真

空高温熔炼、新型铜结晶冷却器与轴向大温度梯度连续拉铸

、高效率在线气体保护电磁感应套碳化硅陶瓷管加热均匀退

火拉丝、新型高速率程序化超长大卷绕线等工艺技术研究,

研制出半导体封装用高可靠性银及银合金键合丝,并成功应

/1310/ 半导体封装用高可靠银及银合金键合丝的研发与应用

用于小型扁平式IC封装、LED光源器件等领域半导体封装,为

一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首创产品,并且一诺公司也是银基

键合丝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1311/ 750kV非接触式验电器
750kV非接触式验电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该成果对750kV带电检测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研

发了采用内置电场传感器的非接触式验电器。2.该成果研发

的非接触式验电器,采用内置电场传感器测量高压线附近的

电场信号,传感器送出的交流信号经过必要的放大、滤波等

处理后送入施密特触发器,触发器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送出

有电或无电信号,可将有无电信号及被测体测量距离在验电

器上显示出来。3.该成果研究成果可以实现对750kV输电线

路进行非接触式验电,降低检修维护人员作业风险和工作强

/1311/ 750kV非接触式验电器

度。4.该成果研发的750kV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设计新颖,研

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5.基于此成果,申请了国家发明

专利2项、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1项。发明专利名称:《非接

触式验电器和验电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245198.5;发

明专利名称:〈一种非接触式验电装置〉,专利申请号:20

1310244520.2。实用新型1项,专利名称:《一种非接触式高

压验电器〉,专利号:ZL201320098235.X。

/1312/ 高温高压超临界水腐蚀试验装置的研制
高温高压超临界水腐蚀试验装置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超临界水冷堆(SCWR)是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

(GIF)确定的6种最具发展前景的核能系统中唯一的水冷堆

,具有热效率高、系统简化等优点。基于我国已压水堆技术

为主的核电技术基础,发展SCWR是我国在核能领域自主创新

的历史机遇。SCWR运行参数可达650℃+25MPa,与常规水冷堆

相比,这种核热结合给SCWR带来了许多科学挑战,设计、热工

水力、材料研究是其三大研发方向。材料研究是SCWR技术研

发的基础和先导,是制约SCWR工程应用的关键,超临界水腐蚀

/1312/ 高温高压超临界水腐蚀试验装置的研制

试验装置的研发室开展材料研究如腐蚀性能研究的前提,其

属于四川省科技厅“超临界核电站燃料包壳材料应用技术研

究”课题(计划编号2013HH0012)重要内容之一。高压釜装

置时开展核电材料腐蚀研究的必备设备,具有重要的、关键

的、基础的作用。此前,常规水冷堆的材料腐蚀试验所涉及

的温度、压力范围处于亚临界水状态,所用高压釜装置的温

度压力参数不再满足超临界水腐蚀试验的要求,超临界水腐

蚀试验装置的研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针对SCWR技术

的系统研发始于上世纪,到2000年后,已经有10个国家或地区

在开展相应的工作。美国、日本、欧盟等陆续开发了针对超

临界水的高压釜装置及系统,极大的促进了相关研究。迄今

为止,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设备,基本为自行研制状态,国

外在研制过程中主要面临了两个主要问题:(1)650℃&2

5MPa高参数超临界水条件下装置长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2)水质的控制。因此,针对我国SCWR技术研发的迫切需求,

必须突破超临界水腐蚀试验装置研制的核心技术,完成设计

、制造、安装、调试等,实现650℃&25MPa高参数的长期稳

定运行以及水质控制,满足长周期、高质量、高效的腐蚀试

验要求,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WR研发提供设备基础

,完成多种候选材料腐蚀试验,为SCWR材料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针对SCWR技术要求,基于多年开展

高温高压亚临界水腐蚀试验的经验,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经

过2-3年实践,在国内首次研制出了满足650℃&25MPa高参数

/1312/ 高温高压超临界水腐蚀试验装置的研制

超临界水腐蚀试验的静态/动态高压釜系统装置,掌握了超临

界水腐蚀试验技术,构建了核电材料腐蚀性能试验平台,解决

了SCWR材料腐蚀试验研究所需的专用设备空缺的难题,为我

国SCWR材料筛选和研发提供了条件保障。本项目技术属于装

置研制实物类,装置有7台套,形成5项国家专利(授权1项、

受理1项,申请中3项),技术报告类20余份。其成果特点有:

(1)提高了运行参数:设计及选材的安全裕度大,提升了运

行参数;通过独特的弧面/锥面组合式密封结构、釜体结构设

计以及合理选材,解决了高温密封技术难题,成功研制了满足

650℃&25MPa高参数腐蚀试验的静态/动态高压釜系统装置

,实现了超临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长期稳态运行。(2)控制

了水化学:水中溶解氧是影响材料腐蚀性能的关键因素,自

主设计的鼓泡除氧系统和优化的反馈控制式测控系统,弥补

了传统的热力学、化学除氧技术的不足,可使水中溶解氧下

限达到极低值2ppb(低于核电站一回路要求的14ppb),溶解

氧精度控制±1ppb,溶解氧含量2ppb-20000ppb范围内连

续调控在线监测,提升了腐蚀机理研究的质量和适应性。(

3)提高了安全性:在温控、压控的基础上,采用磁环耦合感

生电流控制电路技术,设计了全自动安全控制报警装置,能在

运行异常情况(断水、断电)时分别切断电源、水源,提高

了装置的安全可靠性。(4)提高了效率:设计了耐高温腐

蚀的方便拆卸的多层分体式挂钩试样架,使用寿命长,对试验

/1312/ 高温高压超临界水腐蚀试验装置的研制

介质影响小,方便拆卸和清洗,加载数量多倍增加,试样悬挂

数量大、方式灵活、方便绝缘,提高了试验质量及效率。针

对SCWR要求,在国内首次研制出了水质可控的满足650℃&2

5MPa高参数运行的超临界水腐蚀用动静态高压釜系统装置7

台套,构建了SCWR材料腐蚀试验平台,解决了SCWR材料腐蚀试

验研究所需的专用设备空缺的难题。研制设备已成功应用于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SCWR的技术研发中,开展了7种以上

候选材料(316、347、310S、6XN、800H、825、718等)、

500余个试样、4种温度条件(290℃、380℃、550℃、650℃

)、40周次/批次的均匀腐蚀试验(10000h)和U型试样的应

力腐蚀试验(8000h),揭示了候选材料与亚临界、拟临界以

及超临界水的相容性特点,获得了应力腐蚀方面的重要规律

。获得了大量成体系的腐蚀试验数据(2000多个数据点),

形成5项国家专利(授权1项、受理1项,申请中3项),技术报

告类20余份,中英文技术会议12次,促进了SCWR材料筛选和发

展。

/1313/ TQYS300散粮车套筒式自动取样器
TQYS300散粮车套筒式自动取样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TQYS300散粮车套筒式自动取样器项目列入国家科

技支撑计划,是“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产品项目中(项

目编号2012BAD34B00)”的课题—“粮食绿色加工大型装备

的研制与集成”的研究任务,课题编号2012BAD34B06。TQYS

300散粮车套筒式自动取样器由河南工业大学和开封市茂盛

机械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TQYS300散粮车套筒式自动取

样器是一种专用散粮取样设备,用于从运输工具中的堆积散

粮中合理取样,特别适合于从散粮卡车车厢中取出具有代表

/1313/ TQYS300散粮车套筒式自动取样器

性的散粮样品,从而通过取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散粮样品的质

量去反映整个车厢内的散粮质量。TQYS300散粮车套筒式自

动取样器基本参数:取样水平范围5000×2900mm,取样

吸嘴高度范围950~4350mm,水平旋转臂架工作半径1200mm,

水平旋转臂架工作范围±75°,俯仰臂架摆动范围

-30°~+55°,吸风量1600m?/h,风压3200Pa。

/1314/ 一种天然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天然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天然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1、将天然纤维毡在固含量为10%~50%、解封温度

为110~150℃的水性封闭聚氨酯分散液中浸透;2、辊压除去

多余液体使天然纤维毡增重50%~150%;3、湿态纤维毡的

两阶段常压干燥工艺如下:将步骤2)辊压后的天然纤维毡于

100~110℃下干燥0.5~3.0小时,升温至110~150℃下保温

0.5~2.0小时。

/1315/ 马来酰亚胺联苯二酚型苯并噁嗪的合成及固化性能研究
马来酰亚胺联苯二酚型苯并噁嗪的合成及固化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苯并噁嗪在工业上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还存在诸

如固化温度过高、固化物韧性差等不足。此外,苯并噁嗪所

具有的一些独特的优异性能目前还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将

这些独特的性能充分利用,拓宽其应用领域,还需要广大科研

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项目以马来酸酐、对硝基苯胺、多聚

甲醛、联苯二酚为原料,经过一系列中间步骤合成了一种马

来酰亚胺联苯二酚型苯并噁嗪单体,并对其热固化性能进行

了TGA、DSC等测定和分析。供本专业的研究同行参考。

/1316/ 藜芦酮生产新工艺
藜芦酮生产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工艺路线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生

产具有较高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并具有产品质量好、档次

高等优点。但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为此,企业应充分发挥产品

技术优势,努力拓展产品的使用面,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经

济评价认为,本项目抗风险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显

著。项目是可行的。通过工艺创新,采用“一锅煮”的工艺

,及对溶剂、反应温度的选择,合成藜芦酮,在国内尚属于较

领先的水平。创造性的将传统的分步反应,合并成“一锅煮

/1316/ 藜芦酮生产新工艺

”反应,减少了中间产品的分离过程,几步反应合并在一起完

成,减少了工艺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效率,同时提高

了产品的收率和产品的质量。同时对溶剂的选择进行了改进

,将水溶性溶剂甲醇改为非水溶性混合溶剂,从而降低了原料

成本,同时减少了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使工艺更加绿色和环

保。

/1317/ 聚维酮碘
聚维酮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聚维酮碘是新型外用消毒剂。该消毒剂

具有杀菌范围广,杀菌力强;贮存过程中稳定性好,作用持

久;局部应用无刺激性和过敏性,对皮肤染黄易于洗脱等优

点,是一种传统碘酊消毒剂的理想代用药品。它适用于手术

部位皮肤消毒,腹腔和缝合创口的冲洗消毒,皮肤创面消毒

,医疗器械和餐具消毒等,也可用于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和由

细菌、真菌、病毒所致的皮肤病、阴道炎及口腔炎。该院研

制的聚维碘已取得国家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市场预测:该

/1317/ 聚维酮碘

品收载于美国药典,欧美发达国家早在七十年代广泛用于取

代碘酒和酒精。中国目前只有少数厂家引进开发,国内市场

潜力大。实施条件:对接产单位的设备条件无特殊要求,一

般制药企业均可受让生产。经济效益分析:由于该品目前社

会需求量大,投产后能获取较大的经济。

/1318/ 2011年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评审工作
2011年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评审工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于广东省科技厅。研究

背景如下:人才是第一核心要素。在广东省转型升级的关键

时期,打好人才工作的主动仗,占领人才工作的制高点,对广

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意义重大。要实现“坚

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努力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

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先行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建设善于科学发展、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科研团队。因此广东省也及时提出了人才

/1318/ 2011年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评审工作

强省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宏伟目标,汪洋书记提出要克

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能只就经济抓经

济,还要抓人才,这是关系我省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为贯

彻落实广东省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引进创新科研团

队,为广东省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根据广东省省委、

省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

008〕15号)的精神,按照广东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贯

彻落实<关于加强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的实施方案

》的要求,大力引进广东省急需的领军人才、创新和科研团

队,为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

08—2020年)》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009年、

2010年广东省开展了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评审工作,引

进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并给予每个团队10

00万元至8000万元的科研工作经费资助。在当前激烈的人才

争夺中,这种主动的战略举措,无疑为建设创新型广东提供了

积极支撑。广东省2011年面向海内外实施引进创新科研团队

评审工作拟认真总结分析近几年来广东省开发海外人才工作

的现状,反思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

验,鳞选出广东省优先发展产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

,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广东省引进海外人才工作更大发展。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项目开展并完成了广东省第一批引进创

新科研团队中期跟踪评估工作,第二批团队收尾后续工作,第

/1318/ 2011年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评审工作

三批团队申报评审工作以及引进团队的管理制度建设、调研

和宣传工作,完善了引进团队信息化整合管理系统与专项信

息网,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评审体系、管理体系与

服务体系,形成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工作内容不断跃升的态

势,为加快实施广东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建设科技强省提供强

大动力和智力支持,成果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领先水平。项

目将引进若干个海内外创新科研团队,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2篇,为加快实施创新型广东战略,全面建设科技强省提供强

大动力和智力支撑。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的特色和

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实用性,项目开展并完成了广东省第一

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中期跟踪评估工作,第二批团队收尾后

续工作,第三批团队申报评审工作以及引进团队的管理制度

建设、调研和宣传工作,完善了引进团队信息化整合管理系

统与专项信息网,这些成果均为广东省科技厅应用于广东省

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申报评审及后期跟踪管理服务工作中,具

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现实应用价值高。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推广应用阶段,适用于广东省相关政

府部门开发建设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申报评审及后期跟踪管理

服务工作,项目安全性高。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成

果推动广东省成功引进26个海内外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汇

聚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长江学者等在内的高层次人

才近200名,有效支撑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政策的贯彻落

/1318/ 2011年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评审工作

实。历年获奖情况:无获奖情况。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

请不要填写商业秘密内容:无商业秘密内容。

/1319/ 激光诱导瞬态热探针的纳米光刻方法
激光诱导瞬态热探针的纳米光刻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瞬态热探针的纳米光刻方法,其

特征在于当准直的激光束聚焦到非线性材料时,诱导出材料

的非线性特性。由于激光强度的高斯分布特点,使激光中心

区域的能量最高,并沿着径向逐渐减弱,激光能量转化为材料

的温度差,从而在非线性材料内部诱导产生瞬态热探针。在

光刻过程中,激光束打开,热探针形成;激光束关闭,热探针消

失。形成的热探针随着激光束自由移动,热探针的形成与关

闭是动态的、可逆的。本发明简单实用,不需要复杂的操作

/1319/ 激光诱导瞬态热探针的纳米光刻方法

,特别适用于透明材料的微纳结构制造,能获得纳米尺度的特

征线宽。

/1320/ 腾龙电力能源智能管理系统
腾龙电力能源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立项背景腾龙电子公司自2004年成立,经过多

年的发展,目前在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已经推出了众多产品

并在海外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又在能源管理系统

和互联网领域研发投入,公司在智能数字高清电视,手机软件

平台,能源管理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得到了世界著名企业的认

可,云计算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带来了一

个新的空间和机遇。为此公司在现有的技术上针对能源管理

系统领域,在前期已经做了充分的市场、政策和技术的调研

/1320/ 腾龙电力能源智能管理系统

。世界范围已经形成了节能减排的大环境。随着中国在环境

问题和能源管理领域需求的发展,腾龙发挥自身在互联网已

经多平台和能源管理系统的多领域的经验,具备了开发本项

目的各种条件。二、主要研发内容及取得的成果通过优化电

力能源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改进电力能源平衡的技术手段,实

时了解能源需求和消耗的状况,能有效地减少污染的排放,提

高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率,采用综合平衡和燃料转换使用的

系统方法,使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实现

从能源供给到能源需求全部通过管理系统来协调的能源系统

。从现有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条件已经非常成熟。通过实际

的分析和管理掌握各个区域以及设备的实际用电情况,不但

及时有效的发现能源浪费的盲点,而且通过对每天每小时每

个设备和区域的实际用电情况的掌握,可以调整用电的习惯

达到既可以节约用电费用也可以科学地缓解地区用电高峰是

的压力。三、成果的创新点、先进性采用云计算服务新模式

来构建能源管理系统。建立节能减排的标准化模型。借鉴海

外技术和国际能源标准,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在平台和各个应

用之间的接口借鉴海外技术和国际能源标准,为后续能源管

理系统的发展带来便利和扩展性。采用可视化技术使得用户

更加直观了解自身的能耗情况。四、项目成果成熟度分析1

)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2)海外产品市场化进程稳健推进

3)产品本土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1321/ 增程式动力系统及其双电压保护方法
增程式动力系统及其双电压保护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为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双电压平台保护方

案的创新:增加了预充电回路;将预充电回路的温度纳入到

整车控制器的输入采集中,整车控制器通过采集预充电回路

的温度,来确定预充电回路是否断开;整车控制器根据整车的

行驶状态,当检测到发电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超级电容的电

压无法抬升时,整车控制器控制接通接触器K1、K2及预充电

回路,增程式动力系统的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均正常接

通,双电压平台储能系统得到了保护。超级电容组在任何工

/1321/ 增程式动力系统及其双电压保护方法

况下就均能接通,实现了制动能量的高效回收。

/1322/ 一种测定光亮镀镍镀液中多种光亮剂的方法
一种测定光亮镀镍镀液中多种光亮剂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背景:钕铁硼磁性材料是第三代永磁材料。钕

铁硼永磁体以其优异的性能、丰富的原料、合理的价格正得

到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在微特电机、永磁

仪表、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核磁共振装置、音

响器材、磁悬浮系统、磁性传动机构和磁疗设备等高科技领

域。然而钕铁硼磁铁由于其成分本身的化学特性而抗蚀能力

差,所以其表面通常需作电镀处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钕

铁硼电镀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不仅可以电镀Ni,Cu,Zn,

/1322/ 一种测定光亮镀镍镀液中多种光亮剂的方法

Au,而且可以电镀Ni-Cu-Ni,彩Zn,Sn等,但是电镀问题仍

然层出不穷,由于电镀而造成的退货时有发生。其中光亮镀

镍中光亮剂使用是否合理,质量控制是否准确是保证镀件的

平整度、光亮度、抗腐蚀性等指标的关键。能否准确分析光

亮剂的含量是消除电镀故障,提高镀件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

;考察光亮镀镍中光亮剂的含量和进行合理配伍,实现光亮

剂的合理使用也是当前光亮镀镍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难题。项

目简介:本项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先进的

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和检测技术测定光亮镀镍镀液中多种光

亮剂的方法。实现了各种光亮剂的含量准确有效测定,得到

每种的光亮剂的准确含量;避免了目前镀镍工艺中光亮剂的

检测传统方法中体系复杂、存在严重干扰,所得数据往往无

法对镀液中的光亮剂含量进行准确测定,从而影响电镀质量

的稳定的弊端。本项目采用先进的色谱分离技术,对光亮镀

镍中多种光亮剂的进行同时测定将大大减少检测投入,缩短

测定时间,同时可以大幅度增加对光亮镀镍工艺的质量控制

能力。本项目通过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钕铁硼

磁铁、VCM的光亮镀镍中电镀液质量和光亮剂调控,还可以

适用于印刷线路板、集成电路系统等光亮镀镍镀液中的多种

光亮剂含量检测。实现了光亮镀镍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控制。

/1323/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基因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基因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

的普遍使用,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逐年增高,特别

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成为院内不动杆菌暴

发流行的菌种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

机制复杂,不同地区的临床分离株在克隆的播散类型上,其耐

药谱、基因型和耐药机制存在差别。因此,对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进行地区性监测,对于预防医院感染、促进临床合理用

药具有重要的意义。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收集我院1

/1323/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基因分析

10株耐碳氢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的12种抗生素进行

体外药敏实验及Hodge实验和EDTA验证试验,用以碳青霉烯酶

的表型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CRAB进行

基因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同源性和

院内流行情况;通过PCR和测序检测耐药基因,比较其在对亚

胺培南耐药和敏感菌株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在介导对碳青

霉烯类耐药形成中的作用。3.主要论点与论据:(1)常规

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

菌;用GN-AST09和K-B法检测细菌耐药性;通过改良Hodge试

验和EDTA协同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表型检测。结果:110

株CRAB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70%),其次为肺泡灌洗液和伤

口分泌物;科室分布以ICU比率最高(56%),其次为神经外科

(20%),呼吸内科(9%)。在检测的12种药物中,对丁胺卡

那、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低,分别为33%、33%

和7%,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改良Hodge实验除1株为

阴性外其他均为阳性;EDTA协同法实验均为阳性。结论:CR

AB具有广泛的耐药性,应加强CRAB的耐药监测,建立有效的感

染控制措施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CRAB的流行。(2)收

集我院2015年3~12月分离的29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

杆菌,其中ICU病房18株、呼吸内科4株、骨科4株、神经外科

3株。采用仪器法及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菌株N

DM-1、OXA-51、OXA-23、OXA-24及OXA-58基因的携带情况,

脉冲场凝胶电泳(Plu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

/1323/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基因分析

)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并通过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

unweightedpairgroupaveragemethod,UPGMA)进行聚类,构

建聚类树。结果:29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复

方新诺明和丁胺卡那耐药率为46%和33%,左氧氟沙星耐药率

为10%,其他药物均为100%;OXA-51和OXA-23阳性菌株分别为

27(93.1%)和26株(89.7%),未检出NDM-1金属酶、OXA-5

8和OXA-24型基因;共检出12个PFGE型别,分别命名为PT1~1

2型,最常见的PFGE型别为PT4型,共包含14株菌(48.3%),分

别分离自4个病区,其中9株为ICU病房,2株为呼吸内科,2株为

神经外科,1株为骨科。其次常见的为PT1和PT7型,分别包含

4株和2株菌;其他9个型别分别仅对应1株菌。结论:我院分

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型别相对集中,提示

存在不同病区之间的院内感染传播;OXA-51和OXA-23基因可

能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主要原因,且OXA-51和OX

A-23阳性率高于同类报道;未检出NDM-1金属酶、OXA-58和O

XA-24基因。4.创见与创新5.社会效益:(1)本项目完成后

,对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同源性并探讨鲍曼不动杆

菌在介导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中的主要机制有了新的技术

手段,为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2)促进我院制定抗生素

合理用药策略,采取有力的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对控制耐药菌

株的暴发流行有重要意义;(3)加强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

监测及耐药机制的基础研究,为控制其感染的流行及阐明其

/1323/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基因分析

多重耐药机制、研发新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6.取得的成果

,人才培养情况:(1)在核心期刊发表了2篇科技论文,分别

为:《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庆阳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

动杆菌耐药性及表型分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庆阳地

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其同源性分析

。(2)培养科室业务骨干2名。

/1324/ 光互连芯片中微腔激光器
光互连芯片中微腔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为满足超级计算系统和网络数据中心数据传输量剧

增的要求,目前光互连技术已应用到距离不断缩小的数据传

输,对光子集成芯片的需求与日俱增。人们希望可以类似于

集成电路,采用平面工艺制作光子集成芯片,而发展适于集成

的光子器件则是光子集成的关键。利用光线界面全内反射实

现限制的微盘激光器,是一种适于集成的回音壁模式微腔激

光器。采用平面工艺研制出一系列新型单波导和双波导输出

圆形微腔激光器、集成的双圆形谐振腔激光器、以及多边形

/1324/ 光互连芯片中微腔激光器

微腔激光器,特别是研制出Si上键合单向稳定输出变形微盘

激光器以及多波长激光器,验证了所设计器件适于光子集成

/1325/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来源于2009年湖南省科

技厅国际合作计划重点项目“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

与应用”。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不仅具备了温拌技术

和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两者的优点,同时温拌也增强了

旧料再生的效率,整体具有比分部之和更强的效益,可有效降

低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并减少沥青和

优质集料等紧缺资源的使用,同时改善道路施工环境和人员

健康水平,符合我国政府低碳社会的发展要求,因而本项目的

/1325/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

标①建立了再生剂掺量与再生沥青组分含量的非线性模型。

②提出再生剂掺量应依据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来确定。③提出

对于HMA,RAP掺量应小于30%。④提出新的沥青混合料温拌技

术分类方式。⑤提出采用SGC法确定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

,测得温度较HMA降低30℃左右。⑥建议温拌沥青混合料成型

后,存储时间不超过1天。⑦利用Foam和Evotherm制备了RAP掺

量超过30%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其性能满足规范要求。⑧

依托国内外8条道路建设工程,提出了温拌再生沥青路面施工

技术。(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通过系统研究取

得了良好成果,其中:施工温度确定方法、成型技术和固化

特征等配合比关键技术填补了现有研究空白。制备的温拌再

生混合料中,RAP掺量≥30%,施工温度可降低30℃,混合料性能

符合规范要求。(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

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的结合,为推广提供了技术支

持,可广泛适用于沥青路面新建及改建工程,并具有良好的安

全性和环保性。(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河南安新高

速公路、美国田纳西州地方道路、贵州遵毕高速建设工程等

进行了科研成果应用。(6)历年获奖情况获得2011年中国

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1326/ 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研究及应用
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研究及应用”

项目是由安康市富硒产业标准化学会主持完成的自选科技攻

关项目。该项目从2009年1月立项到2015年12月完成。该成

果从2007年开始对安康市硒资源进行调查、普查、检测、分

析,根据硒资源分布状况,开展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的研究

,结合国家食品中硒的限量卫生标准(GB13105-1991)和人

体对硒元素需求机理,研究制订出22类53种食品和相关富硒

产品的硒含量标准,2009年发布为安康市地方标准,2012年升

/1326/ 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研究及应用

级为陕西省地方标准。提出的“富硒食品”、“天然富硒产

品”、“相关富硒产品”术语定义和设计的“富硒食品”、

“富硒产品”专用标志填补了国内空白。2013年至2015年,

安康市通过标准的应用,建设富硒现代农业园区154个,建设

面积34.8万亩,带动农民45万人、安置农民就业1万人,园区

农民人均收入6700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2.6万元。2013年至

2015年,在汉滨、汉阴、石泉、宁陕、镇坪、旬阳、平利、

白河、紫阳、岚皋十县区建立富硒产品基地430万亩,有75家

企业获准使用富硒标准和标志,开发生产102个富硒产品,新

增产值11.5亿元,新增利润3.45亿元,新增税收1.96亿元。安

康具有丰富的硒资源,土壤硒含量名列全国前茅,且硒浓度适

中,非常适宜开发利用,为发展天然富硒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安康有植物3000多种、动物790种,成为生物基因库,为在

高富硒区筛选植物种植、饲料饲草,生产有机硒与硒蛋白提

取和硒添加剂开发及天然富硒食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

资源;安康市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主体功

能区建设示点示范市,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富硒产业的

开发。"中国硒谷"已成为安康的"名片&qu

ot;,全市富硒食品企业效益、产业规模、增长速度均呈现加

速发展态势,富硒产品成为安康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富硒标

准发布实施后,使富硒产业逐步走出国门,融入世界贸易。该

项目标准的推广应用,有效地规范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提高

富硒产品品质,促进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社会了经济效

/1326/ 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研究及应用

益,为打造"中国硒谷"品牌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1327/ 核桃多肽的应用
核桃多肽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技术背景1)技术来源本发明技术是在广西植物

研究所基本业务费“核桃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合同编号:

桂植业13001;实施期限:2013.01.-2014.12)及“核桃饼粕

降血脂和抗疲劳作用研究”(合同编号:桂植业15011;实施

期限:2015.01.-2016.12)项目的实施中研究总结形成的。

2)技术背景核桃(JuglansregialL)原产于中亚,有胡桃、

羌桃、合桃等别名,为“木本油料之王”,它与扁桃、开心果

及榛子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核桃营养丰富,有补肾、温肺

/1327/ 核桃多肽的应用

、润肠、强身健脑、驻颜延年功能,又称“万岁子”、“长

寿果”、“益智果”、“美容果”,被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学

家视为益寿精品。我国的核桃资源非常丰富,已有的研究表

明,从核桃中提取的核桃油有显著降低血脂和降低动脉硬化

危险性的作用(贾立君,马汇泉.核桃油综合保质技术研究[

J].现代化农业,2013,1:40-41;谭新兰.国内核桃综合深加

工开发现状与前景[J].新疆农机化,2008,4:20-21),大量

的核桃仁脱脂后的产物即核桃饼粕被作为饮料和肥料,甚至

被丢弃。近年来,对核桃饼粕的深加工已逐步开展起来,主要

是利用核桃饼粕制备核桃多肽,如公开号为CN103125735A的

发明专利等。樊永波等人发现核桃饼粕能明显提高大鼠学习

和记忆能力,改善大鼠的抗氧化功能,提高乙酰胆碱酯酶的活

性(樊永波,陶兴无,马琳,等.核桃饼粕对大鼠学习、记忆和

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3,34(17):323-326

)。但至今尚未见有将核桃饼粕用于降血脂的公开报道。2

、技术原理生物活性肽具有主动吸收、吸收速度快、吸收完

整、低耗和数量多等特点,另外活性肽还具有提高免疫力、

稳定情绪、降低血压等功能,从生理功能上优于氨基酸和蛋

白质,肽是取代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新兴营养品。本技术通

过核桃饼粕粉碎所得的核桃饼粉经提取所得的核桃蛋白粉用

植物蛋白水解专用酶酶解、灭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所

得的核桃多肽,经体内药理作用表明其具有抗氧化能力和降

血脂作用。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所述的核桃多

/1327/ 核桃多肽的应用

肽,它是由核桃饼粕粉碎所得的核桃饼粉经提取所得的核桃

蛋白粉用植物蛋白水解专用酶酶解,灭酶,过滤,滤液浓缩、

干燥,得到核桃多肽粉;其中:所述植物蛋白水解专用酶的酶

解条件为:底物浓度为3~30%(质量),酶质量分数为0.00

5~10%,酶解温度为25~70℃,酶解时的pH值为7.5~12.0,酶

解时间为2~30h。所述的植物蛋白水解专用酶可以是南宁东

恒华道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植物蛋白水解专用酶、

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或广

州市暨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植物蛋白水解酶等,优

选采用南宁东恒华道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植物蛋白

水解专用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在于:1)以核

桃仁脱脂后的废弃物即核桃饼粕为原料进行提取,实现高附

加值的利用,且有效的节约了资源,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2)

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3)发现了由上述方法制得

的核桃多肽在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降血脂作

用,体现了其在制备天然、无毒的抗氧化药物或保健品中具

有良好的应用前景。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从植物中提取活性肽是一种常用成熟技术,已经过数十年的

研究和应用。本技术方法经过3-4年的完善改进和实践应用

,技术已达成熟,基本能够达到生产要求,就技术本身而言安

全性较高。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现只是小批量

和小范围应用,尚未发现问题。6、历年获奖情况本技术方法

/1327/ 核桃多肽的应用

还没有参加过任何评奖活动,故目前没有获得相关奖励。

/1328/ 基于高内涵筛选平台的京族习用海洋药物抗癌新药发现关键技术合作研究
基于高内涵筛选平台的京族习用海洋药物抗癌新药发现关键技术合作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一)任务来源:广西科学研

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基于高内涵筛选平台的京族习用

海洋药物抗癌新药发现关键技术合作研究》(桂科合15104

001-11)(二)研究背景:广西有丰富海洋传统药物资源,

但发展滞后,同时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从海洋生物资源中

发现抗肿瘤药物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京族习用药物中具有

极大开发潜力,但未得到重视。从传统药物中进行新药发现

的技术日益更新,广西的研发水平落后。二、研究目的与意

/1328/ 基于高内涵筛选平台的京族习用海洋药物抗癌新药发现关键技术合作研究

义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开展京族习用海洋药物抗癌

活性物质的研究及药物发现,可以弥补广西本地区海洋药物

新药研究方面技术和经验的不足,对于抗肿瘤海洋药物的研

发,以及中澳科技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

广西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广西海洋经济社会

发展做出贡献。三、主要论点与论据基于本研究团队前期的

调查和研究,我们坚信京族习用的海洋药用植物能够作为未

来新药发现的潜在性资源:(1)某些药用植物只见于京族

生活的区域,鲜见对其药用价值的科学研究;(2)这些药用

植物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分布广泛,资源量可以满足研究开发

的需求;(3)植物中的许多种类都被当作药物在当地京族人

群中长期使用,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其中,与其他民族不

同的是,京族人民具有利用红树林植物治疗疾病的经验。在

京族三岛范围内,共生存着12科16种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

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沿海地区常见病,如皮肤病、痢疾、痈

疮肿毒、肝病、癌症等。使用最多的是老鼠簕。因此,研究

开发京族习用海洋药物应该成为我国新药发现领域的一个重

要目标。对这些富有特色的海洋药用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

进而促进海洋药物产业的发展,是目前我区民族医药发展的

一项紧迫任务。四、创见与创新项目引进抗肿瘤活性成分筛

选及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高内涵筛选技术,对海洋红树植物木

榄、秋茄、桐花树、后藤等京族习用海洋药物进行了系统的

抗肿瘤研究,发现活性部位4个,分离化合物19个,发现新化合

/1328/ 基于高内涵筛选平台的京族习用海洋药物抗癌新药发现关键技术合作研究

物4个,发现先导化合物5个。五、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依托广西中医药国际合作技术基地,开展了多方位

的传统医药科技研究开发以及科技合作和创新活动,成功举

办了海洋药物和天然药物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澳传统药

物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成立学术研讨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

;开展了有成效的出访活动,与澳大利亚开展了实质性的科研

合作;邀请医药领域的优秀专家来华讲学,派出骨干成员进修

学习和参加学术会议,锻炼了团队,提升了团队学术水平,培

养了人才。本项目成果对促进中国与科研先进国家开展深层

次科研合作,提高广西传统医药的科研实力具有实际意义,不

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本项目确认了桐花树等传统京族习

用药物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有望未来开发成抗癌新药,具有极

大的经济潜力。本项目由广西中医药大学与位居天然药物化

学研究先进行列的澳大利亚Eskitis研究所共同实施完成,以

此实质性的科研合作为基础,促进了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

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该实验室是区内首次与发达国家联合成

立的传统医药领域的国际联合实验室,这一成果,将对广西传

统药物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起到促进作用。存在的问题:1

、桐花树、秋茄、厚藤的化学成分有待更深入系统研究,以

阐明抗肿瘤物质基础;2、木榄、秋茄、厚藤的抗肿瘤作用机

理及信号通路需进一步研究阐明;3、下一步将继续与澳大利

亚格里菲斯大学Ronald课题组合作,开展海洋药物抗肿瘤活

/1328/ 基于高内涵筛选平台的京族习用海洋药物抗癌新药发现关键技术合作研究

性及化学成分研究。六、历年获奖情况无七、成果简介要向

社会公开,请不要填写商业秘密内容:本项目首次与澳大利

亚格里菲斯大学Eskitis研究所合作,引进多技术联用分离纯

化技术和高内涵筛选技术,建立了海洋药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技术体系,成立“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搭

建中澳海洋资源合作开发利用平台。对木榄、秋茄、桐花树

、厚藤等京族习用海洋药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

成分分离纯化研究、药效筛选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了

木榄、桐花树、秋茄、厚藤等京族习用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对木榄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其中4个

为新化合物;明确了木榄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为其抗肿瘤活性

成分,秋茄乙酸乙酯部位为其抗肿瘤活性部位,桐花树正丁醇

提取物(NACL)为其抗癌活性部位,厚藤的30%MeOH、50%Me

OH、70%MeOH洗脱流分为其抗癌活性部位;初步阐明了桐花树

抗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对于抗肿瘤海洋药物的研发,以及

中澳科技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广西海

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广西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做

出贡献。

/1329/ 菌酶协同下的低温压榨菜籽粕抗氧化肽制备工艺
菌酶协同下的低温压榨菜籽粕抗氧化肽制备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基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襄阳市校企联合科研基金项目:油菜籽抗氧化肽的

制备研究(编号:HX2014130)1、应用领域本成果属于农产

品加工领域,涉及到油脂加工副产品的精深加工。2、技术原

理利用分析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化学、酶学、发酵

工程等常规方法和技术,对本地区低温压榨的菜籽粕进行抗

氧化肽制备。3、性能指标(1)在最适条件下,发酵后菜籽

粕粗蛋白产率达到45%,菜籽粕的脱毒率可达66.74%。(2)

获得一套低温冷榨菜籽粕菌酶协同制备抗氧化肽的生产工艺

/1329/ 菌酶协同下的低温压榨菜籽粕抗氧化肽制备工艺

,达到预期研究指标要求。本成果于2015年4月经省级查新中

心进行查新,查新结果表明本课题具有创新性,以下是查新报

告结论:针对委托课题查新要点,将委托课题查新要点与所

检文献对比分析,在国内所检文献范围内,未见与委托课题查

新要点相同的文献报道。本项目开发出一套枯草芽孢杆菌与

碱性蛋白酶协同下的低温压榨菜籽粕抗氧化肽制备工艺,与

通常工艺相比,显著提高了(p<0.05)菜籽粕中的粗蛋白质

含量,同时降低了(p<0.05)粗纤维和游离植酸含量。(1

)查新报告本成果于2015年4月经省级查新中心进行查新,查

新结果表明,本生产工艺与同类技术相比有一定的技术创新

性:“在国内所检文献范围内,未见与委托课题查新要点相同

的文献报道。”(2)与现行常规技术相比采用本工艺——

碱性蛋白酶和枯草芽抱杆菌XMD-01协同处理菜籽粕后,与现

行常规技术处理前相比,显著提高了菜籽粕中的粗蛋白质含

量,同时降低了粗纤维和游离植酸含量。结果显示,采用XMD

-01菌株结合碱性蛋白酶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改善菜籽粕营养

品质的方式。一、取得的技术成果获得一套低温冷榨菜籽粕

菌酶协同制备抗氧化肽的生产工艺:接种量2%、发酵时间4

8h、发酵温度37℃。在此基础上,添加0.1%(w/v)的碱性蛋

白酶作为发酵佐刹,可进一步提高(p<0.05)蛋白水解度。

在最适条件下,菜籽粕的脱毒率达到66.74%。二、取得的经

济社会效益菜粕蛋白,含量占到菜粕的35%~42%,其氨基酸组

成合理,与WHO/FAO推荐的氨基酸组成模式相近,是一种优良

/1329/ 菌酶协同下的低温压榨菜籽粕抗氧化肽制备工艺

的植物蛋白,可成为食用营养蛋白的合适来源。本项目以菜

粕为原料,进行油菜籽活性多肽的制备,如成果进行示范推广

,将极大地增加油菜籽饼粕的附加值。同时,通过发酵处理之

后的菜籽粕残渣,可以继续作为生物有机肥料和饲料使用,大

大减少了环境油脂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以合作单位

—湖北省奥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为例,目前每年产生30万吨

菜籽粕,按菜粕的市场售价为2950.00元/吨计算,每年菜粕的

直接销售收入为:8.85亿。已知,菜粕中的粗蛋白含量35%~

48%,按40%计算,30万吨菜粕的蛋白含量则为12万吨,再按至

少45%的提取率,则可分离获得5.4万吨菜籽蛋白,其中至少有

30%的蛋白可被消化为菜籽多肽,产量为1.62万吨。目前,菜

籽多肽的市场售价为:15万/吨,按上述年产量2.16万吨计算

,每年的销售收入至少将有32.4亿。此外,经过粗蛋白提取处

理后的回收菜粕,每年将有30万吨~2.16万吨=27.84万吨,仍

然可以作为饲料加工原材料出售。按800元/吨计算,依然会

有2.22亿的销售收入。目前本成果已开始在一些公司试用,

利用菌酶协同对低温冷榨菜籽粕进行抗氧化肽制备,大大提

高了产品附加值,取得不错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试用一年来,

实现新增利润约720万元。无

/1330/ 一种花卉微粒种子丸粒化配方及加工方法
一种花卉微粒种子丸粒化配方及加工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种子包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卉

微粒种子丸粒化包衣配方和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

分,其含有凹凸棒土69%-89%,硬脂酸钙10%-30%,芽孢杆菌1%

。利用本发明可以为花卉微粒种子如矮牵牛、四季秋海棠种

子进行丸粒化包衣,加工成的丸粒化种子为崩裂型,在水中不

裂解,但不影响种子发芽,具有单籽率、有籽率、发芽率高;

包衣用时短的特点,特别适合工厂化育苗。

/1331/ 混合动力挖掘机动力系统机电耦合机理研究
混合动力挖掘机动力系统机电耦合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以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轴系为研究对象,采

用有限元方法获取了混合动力系统轴系模态变化规律,揭示

了混合动力系统轴系模态频率变化的原因。采用多体动力学

方法获取了混合动力系统轴系运动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建立

了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轴系的控制性能仿真模型,获取了动

力系统在工作状态切换时输出转矩和轴系转速波动幅值的变

化规律。研制了由柴油机、电动机和液压泵构成的并联式混

合动力系统实验装置,对不同工况下混合动力系统轴系的振

/1331/ 混合动力挖掘机动力系统机电耦合机理研究

动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获取了轴系的机电耦合振动规律。

项目研究成果是对混合动力系统轴系设计理论和动力学分析

方法的新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通过该项目

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培

养硕士研究生2名。

/1332/ 一种骨科用捆扎绑带锁紧固定装置
一种骨科用捆扎绑带锁紧固定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用于闭合伤口或保持伤口闭合

用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外科手术正中纵形劈开胸骨手术

后用于重新捆扎锁紧胸骨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外科手术开胸后,以中国人人体生理特点为基础的

、采用不锈钢和聚醚醚酮材料设计制成的用于重新捆扎锁紧

胸骨的固定装置。减少病人的创伤和痛苦,大大缩短手术时

间,使手术更易于操作。

/1333/ 蓄电池的在线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蓄电池的在线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的在

线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其测量模块采用级联方式,一次控

制下一测量模块的电源控制开关,在完成测量后输出测量数

据。

/1334/ 产生凝血因子Ⅷ的生产方法和宿主细胞
产生凝血因子Ⅷ的生产方法和宿主细胞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重组凝血因子Ⅷ及其生产方

法以及作为治疗甲型血友病的药物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本

发明涉及人源凝血因子Ⅷ基因的改建,使其在哺乳动物细胞

表达体系中的表达量增加。本发明还提供了含该凝血因子的

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对甲型血友病患者的血浆有明显的促

进凝血的生物活性。

/1335/ 应用微波能与远红外线加工鹿茸技术及推广
应用微波能与远红外线加工鹿茸技术及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应用微波能与远红处线加工鹿茸是鹿茸加工史上的

一次重大改革。该法加工的鹿茸,较传统方法加工的鹿茸耐

贮,茸头饱满无糟皮臭茸,提高茸重4.3%;带血茸内含

血液充分,血液色泽鲜艳,分布均匀;缩短工时30-50

%,减少能耗50%,节省人力40-50%,降低加工成

本50%;改善了作业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文明

生产。经推广应用证明,该技术先进实用,其加工产品达到

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最佳水平,获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1335/ 应用微波能与远红外线加工鹿茸技术及推广

效益。

/1336/ 年产2万吨光合细菌
年产2万吨光合细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其特点是把微生物技术、化工技术有机结合,为农

作物种植、水产养殖、垃圾处理,特别是环境保护的水处理

方面提供高新技术。可净化水质,防治鱼虾病,促进动物生长

,提高瓜果、蔬菜品质及口感。也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

/1337/ 抗肿瘤佳品-竹叶多醣(糖)
抗肿瘤佳品-竹叶多醣(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资源介绍:中国每年砍伐竹子生产竹制品时,造成

竹叶、竹黄等辅料惊人的浪费!而竹子主要分布在中国贫困

山区,若能把竹叶、竹黄等辅料变废为宝,将成为发展山区经

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产品:金色盆地科技公司

结合中美最新生物高科技,系统集成现代传统提取工艺,是从

海拔1000米处的次原始森林中摘取三年生有机鲜活竹叶、竹

黄等,按GMP标准动态萃取有效功能因子,并采用组合膜分离

等高新技术分离出高纯度竹叶多醣(糖)等。功效:能有效

/1337/ 抗肿瘤佳品-竹叶多醣(糖)

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还有丰富多

彩的生物活性,如抗衰老、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抗凝

血等活性。应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酒类、保健品、生

物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欢迎有战略眼光和资金实力的伙伴

以多种方式合作加盟,共同挖掘500亿的竹类生物医药保健品

市场!

/1338/ Reuterin-LAB EPS复合益生菌发酵剂的研制
Reuterin-LAB EPS复合益生菌发酵剂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罗伊氏菌素(Reuterin)”是由罗伊氏乳杆菌能

产生的一种非蛋白质类广谱抗菌物质。罗伊氏乳杆菌(Lac

tobacillusreuteri)是目前已报道的几乎天然存在于所有

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肠道内的乳酸菌。乳酸菌胞外多糖(e

xopolysaccharides,EPS)是乳酸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它是由

乳酸菌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外的粘液或荚膜多

糖。乳酸菌产胞外多糖(LABEPS)具有增加人体免疫能力、

抗肿瘤和改善肠胃功能等生理作用。此外,防止乳清析出、

/1338/ Reuterin-LAB EPS复合益生菌发酵剂的研制

提高粘稠度、凝乳强度、防止凝乳断裂有益。因而在发酵乳

制品发酵剂中,得到广泛应用。本项目将产Reuterin的罗伊

氏乳杆菌和产EPS的乳酸菌很好的融合于乳酸菌发酵剂中,通

过发酵作用,使发酵乳制品同时具有抗杂菌、增稠和益生的

作用。本项目在罗伊氏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保加利亚乳

杆菌、嗜热链球菌等系列乳酸菌中筛选出四株优势菌株;确

定了各菌株的接种量,优化了发酵工艺条件,研制出了乳酸菌

复合发酵剂。该发酵剂具有产生罗伊素和乳酸菌胞外多糖L

ABEPS的特点,在保持发酵酸乳原有风味的基础上,提高了产

品粘度,替代了现有的增稠剂和稳定剂,并可延长产品货架期

/1339/ 抗溃疡新药-奥美拉唑的开发研究
抗溃疡新药-奥美拉唑的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药为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十二指肠及胃溃疡病

等方面有显著疗效。从1989年开始,对其药理、制剂、质量

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合成工艺方面,进行了多

方面改进,革除了价昂有毒的乙氰,将固液提取改为液液提

取;摸索出羟甲基转位的反应条件,使关键反应获得的收率

达78%,找到了从硫醚氧化为亚砜的最佳温度,使收率提高

到60%以上;在含吡啶环的各步中间体分离过程中,采取了

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快速闪柱层析法,解决了该药纯制条件,

/1339/ 抗溃疡新药-奥美拉唑的开发研究

使产物含量达99%以上。

/1340/ 基于PLC的船舶小型电站自动控制系统
基于PLC的船舶小型电站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当下全球航运中,重大件货物运输

市场潜力巨大。从目前的航运状况反映出全球工业布局正发

生着巨大的变革,欧美、亚洲等地的重大件货物进出口数量

在不断増加,随着非洲局部区域的矿产资源的逐渐开采,重型

机械设备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船舶运输不断发展。本文船舶

是指能够同时装载各种不同类型的货物,能够依据货物的形

状不同、尺寸差异以及重量大小来实现灵活配载,并且自身

拥有重吊的远洋运输船舶。这类船舶在一些没有重型起重设

/1340/ 基于PLC的船舶小型电站自动控制系统

备的港口,具有十分大的施展空间。船舶电力系统为船舶的

正常航行、港口装卸货物提供高品质电能,因而船舶电力系

统对于船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船舶小型电站是船舶

的电力系统核心部分,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关系到船

舶在海上的正常航行。由于船舶大型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电

站容量不断增大,电力负荷不断增加,电站操作也变得十分复

杂,因而电站自动化控制显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电站自动

化控制也是实现无人机舱的必要环节。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

标本文对电站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船舶的电站控制

系统由一个主站和三个从站构成,其中主站采用西门子公司

的S7-300PLC,子站采用丹控公司的发电机保护单元GPU-3,三

台GPU分别控制一台柴油发电机组。过程控制器PLC主要负责

发电机组的自动启停、自动并车与解列、自动分级卸载、重

载问询以及系统保护。GPU主要负责参数采集、同步合闸以

及机组的保护。同时完成了对电站系统采集信号的各类变送

器选型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用PLC来替代传统的继电接触

控制,依据电网的实际负荷率自动增减在网发电机组数量,完

成发电机端电压自动调节和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电网的频

率自动调节和有功功率的合理分配,监视电站系统的相关参

数。④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技术成熟可靠

,适用于各种工业,海上运输业等相关专业的系统,安全性和

可靠性高。⑤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本发明目前已在工业控制

、航海运输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应用。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341/ 轻质碳酸钙的生产技术(5000t/a~30000t/a)
轻质碳酸钙的生产技术(5000t/a~30000t/a)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内容轻质碳酸钙的用途广泛,大量应用于橡

胶塑料造纸、医药食品等行业中。轻质碳酸钙的生产技术(

5000t~30000t/a)是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责任最新研制的新工艺。该工艺以天然矿产石灰石为主要原

料,采用自主开发的独特工艺生产普通轻质碳酸钙、活性碳

酸钙、超细碳酸钙等产品。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新颖先进

,流程合理,低能耗,产品品种多,产品附加值高。本项目产品

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轻质碳酸钙国家标准(HG/T2226-20

/1341/ 轻质碳酸钙的生产技术(5000t/a~30000t/a)

00)的要求。2、需求分析轻质碳酸钙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

涉及到所有添加白色填料的行业,随着聚合物工业的发展,对

碳酸钙的需求将飞速增加。3、经济效益以2万吨/年轻质碳

酸钙计,年创产值800万元以上(按售价400元/吨计),利税

200万元以上。4、投资分析以2万吨/年轻质碳酸钙的规模计

,投资约420万元,建筑面积2000㎡,操作人员80人。5、合作

方式技术转让,建厂设计。6、主要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基本情

况完成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主要完成

人:彭同江、孙红娟、陈吉明、罗利明联系人:彭同江;联

系电话:13550826779

/1342/ 多滑面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方法研究及程序开发
多滑面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方法研究及程序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在建和拟建工程地质条件日趋复杂,需要开展大

量坝基多滑面抗滑稳定计算,为解决工程实际需求并提升科

技力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设

立了科研项目《多滑面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方法研究及程序开

发》(编号P091-2009)。2该项目基于刚体极限平衡原理推

导坝基多滑面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建立多滑面滑移通道方程

组并采用非线性迭代方法求解,获取建筑物抗滑稳定安全性

能。该项目多滑面深层抗滑稳定计算软件(MSDS)应用VC+

/1342/ 多滑面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方法研究及程序开发

+软件开发工具编制而成,软件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工作平

台,依据该项目多滑面方法原理编制,实现单一安全系数法

和分项系数法两种设计方法复杂地质条件的坝基抗滑稳定计

算。3该成果方法在国内外已有方法基础上推陈出新,首次

采用应力分摊的模式将建基面以上荷载传递到坝基各条块,

并将单一安全系数法和分项系数法两种设计方法紧密结合并

相互印证,更好地适应水利和水电两套规范体系的要求。成

果研究软件为国内第一个坝基多滑面稳定计算专业软件。4

研究成果技术成熟,软件方便实用,可按水电、水利规范体

系要求进行复杂地质条件下重力坝、闸坝等水工建筑物的抗

滑稳定计算。5成果已经在官地、藏木、牙根二级、楞古、

老木孔、叶巴滩等水电工程中广泛应用,从应用情况看,成

果利于缩短设计周期、保障工程安全、节约工程投资,具有

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6该成果于2012年

获得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

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四优"奖二等奖。

/1343/ 一种高居里温度和温度稳定性好的铌酸钾钠基透明铁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居里温度和温度稳定性好的铌酸钾钠基透明铁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居里温度和温度稳定性好的铌

酸钾钠基透明铁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陶瓷材料的通

式为(1-x)K0.5Na0.5NbO3-xBa(Zn1/3Nb2/3)O3,式中x表

示Ba(Zn1/3Nb2/3)O3的摩尔数,x的取值为0.03~0.05,该

陶瓷材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

重复性好、成品率高,所得陶瓷材料的透明性高、介电性能

好、居里温度高,其中透过率为66%~82%(近红外区)、

介电常数为1566~1813、居里温度为344~395℃,且在温度

/1343/ 一种高居里温度和温度稳定性好的铌酸钾钠基透明铁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30~500℃范围内,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小,具有优异的温

度稳定性,同时具有较好的铁电性能,其剩余极化强度为2~

4μC/cm2、矫顽场为13~16kV/cm。

/1344/ 石榴皮中活性药物成分提取的分子印迹新方法
石榴皮中活性药物成分提取的分子印迹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鞣质又称植物多酚,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类结

构比较复杂的多酚类化合物,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其独

特的生理活性。近年来它所具有得抗肿瘤活性,抑菌及抗病

毒活性,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活性,抗氧化和延缓衰老活性等生

理活性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新疆的石榴

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石榴皮中鞣质含量较高,约为干石榴皮的

25%~30%。通过分离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多酚是石榴皮中鞣

质研究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由于鞣质是复杂多元酚

/1344/ 石榴皮中活性药物成分提取的分子印迹新方法

类的混合物,分子量较大、极性强,其与黄酮类、蒽醌类和木

质素等在植物体内共存并且性质相近,同时鞣质性质较为活

泼,在提纯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离解、或聚合等化学反应

,因此分离提纯为单体非常困难,是相关研究中具有挑战性的

重要课题。分子印迹技术是通过以特定分子为模板,制备具

有固定孔穴大小和形状及特定排列功能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

,可实现对模板分子高选择性的结合。形成的分子印迹聚合

物不仅具有可与生物抗体相媲美的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好的特

点,而且其制备可利用商品化的原料,因此方法简单,价格低

廉。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高选择性,以多酚为模板,制备分

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已吸引许多国内学者的注意,例如用沉

淀聚合方法制备安石榴苷印迹聚合物来进行提纯,用本体聚

合方法印迹儿茶素活性成分用以提纯茶叶等等。但这些方法

都存在制备方法难于运用于制备级规模或印迹效率较低的困

难。本研究拟分别以安石榴苷、安石榴林、鞣云实精、木麻

黄鞣宁、没食子酸、异槲皮苷、没食子酸甲酯、鞣花酸、(

+)-儿茶素、乌苏酸及齐墩果酸等11个石榴皮中发现的具有

药用价值的化合物,为模板合成印迹聚合物,考察其对模板的

吸附量、吸附率、解吸率、回收率、动态及静态吸附容量等

指标,以达到在新疆石榴皮获得高纯度高收率的天然化合物

的目的。本项目在实施期间发展了新方法,重点解决了下面

三个方面的技术难点:1)极性溶剂中如何保持印迹聚合物的

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2)如何在不影响印迹聚合物吸附高容

/1344/ 石榴皮中活性药物成分提取的分子印迹新方法

量的前提下降低模板分子的消耗量;3)如何进一步提高印迹

聚合物的高选择性;在第一个拟解决问题中,我们提出以金属

离子为枢纽,以作用力更强的配位作用代替作用力较弱的氢

键,促进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形成稳定的印迹复合物的方案

。例如以Co2+为金属离子枢纽,由于Co2+是缺电子体,而功能

单体4-乙烯吡啶的N和模板分子中的O是富电子体,因此在含

水的极性环境下获得了高的印迹效果。在第二个拟解决问题

中,我们提出的是利用大分子拥挤以促进功能单体和模板分

子形成稳定的印迹复合物的方案。例如我们在制备鞣花酸印

迹整体柱时,即使模板与功能单体的比例只有1:1000,印迹

整体柱也能具有较大的印迹效果(印迹因子IF=12),而常规

的比例是1:4-1:10,因此我们模板的消耗量只有过去的1/

100到1/250,能有效降低印迹聚合物成本。在第三个拟解决

问题中,我们提出了以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拥挤试剂协同产生

拥挤环境的新思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我们在研究中尝试

了分子量较小的(4000)的聚乙二醇(PEG)在高分子量的

大分子拥挤试剂聚苯乙烯(PS)(分子量350000)存在下一

起做致孔剂制备了印迹整体柱,获得了比单独用PS时更强的

印迹效果。新疆民族医药学自成体系,具备显著的地域特色

和民族特征,为长期实践所证明、是中华医药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适应药品研究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亟需获得一

大批高纯度天然产物标准对照品。本研究拟将印迹聚合物的

/1344/ 石榴皮中活性药物成分提取的分子印迹新方法

研究成果应用于新疆石榴皮的开发中,特异性提取石榴皮中

多个单一药用组分,从而为开发石榴皮的药用价值提供技术

保障。其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完善石榴皮中多个单一药用组分

的质量控制,也可对其他新疆特色维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

益经验,从而加快维吾尔药的现代化进程。

/1345/ 阴离子的催化放大-SERS光谱分析
阴离子的催化放大-SERS光谱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4470

06),由于阴离子在生命科学、化学和环境过程中起到的重

要作用,探索和构建高选择性高灵敏、简便快速的阴离子分

析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分析化学和

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该项目将催化反应和以纳米银集

聚集体为基底的高灵敏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分

析技术结合,发展一批高灵敏高的测定靶分子的SERS光谱新

方法,并用于临床、环境、食品安全等试样分析,具有重要意

/1345/ 阴离子的催化放大-SERS光谱分析

义。该项目制备了稳定的金、银及其复合纳米微粒等并采用

吸收光谱、共振散射光谱、拉曼光谱、电镜、激光散射等手

段进行了表征;将催化反应和高灵敏纳米纳米银为基底的表

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技术结合,发现了一批高灵敏高选择性

的测定靶分子的催化放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新体系;总

结出催化分析反应的规律和纳米银聚集体为基底表面增强拉

曼散射增强机制的模型。探索了一批环境污染物如BrO3-、

Hg2+、Pd2+等的可用SERS光谱作跟踪检测技术的新体系,总

结出催化分析反应的规律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机制的模

型,建立一批测定BrO3-、Hg2+、Pd2+、I、Ti(IV)等的高

灵敏的高选择性的SERS光谱分析新方法,并用于环境、食品

、临床样品的检测。该项目在《Plasmonics》、《Nanosca

leResearchLetters》和《RSCAdv.》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

论文5篇,参加会议1次,会议论文3篇,此外,通过该课题,培养

了6名硕士生,其中2人获硕士学位。

/1346/ 胃癌特异性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
胃癌特异性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胃癌特异性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本

发明利用生物性纳米乳剂作为体内药物运输载体,以胃癌特

异性多肽抗原MG7为免疫抗原,以含有CpG基序的寡核甘酸(

CpGODN)为免疫佐剂,采用磁力超声法构建共包封有MG7-Ag

模拟表位多肽与CpGODN的纳米疫苗。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电镜观察以及离心等方法鉴定表明所构建的纳米疫苗粒径控

制在20~30nm并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稳定性。疫苗免疫接种

后,可诱导小鼠产生抗MG7-Ag特异性抗体以及一定数量的特

/1346/ 胃癌特异性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

异性CTL分泌IFNγ,抗原-佐剂共包封组优于单表位抗原单独

包封组和其他对照组。肿瘤攻击后,共包封疫苗免疫组小鼠

成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这一基因疫苗在胃癌的免疫治疗

研究,胃癌特异性疫苗的研制方面将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1347/ 弹力绷带的开发与应用
弹力绷带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属于医用纺织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医用弹力绷带。外科手术后的伤口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并发

症,据文献报道,积液率可达54%。预防伤口积液,除了术中彻

底止血和术后放置引流外,伤口加压包扎的效果,也是影响积

液的一个重要因素。乳腺及腹部外科术后伤口的传统包扎方

法,是使用医用纱布或胸、腹带对伤口反复缠绕、加压包扎

,来防止伤口渗血,由于包扎材料缺乏弹性,缠绕的力度也因

操作者手部力量不同、使包扎效果难以保证。缠绕过紧,病

/1347/ 弹力绷带的开发与应用

人易出现胸闷或呼吸困难;缠绕过松,起不到压迫止血目的,

容易发生术后伤口积血、积液,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而且换

药时大量使用纱布止血。本成果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

足,研制开发了一种医用弹力绷带,本产品由棉纱、聚氨酯纤

维、聚酰胺纤维复合制造而成。其用于加压包扎,达到消除

腔隙、临时止血(非动脉止血)、保护手术切口、预防疝气

等辅助性治疗效果。该成果产品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

局部加压帮助止血;促进伤口积液排出,利于伤口愈合;保护

伤口,减轻牵拉痛苦;2、防止伤口裂开,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创

面渗血,可提高其愈合率,减少住院时间;3、间接作用于创面

,捆绑到病人某个部位,对其施加一定压力,以起到治疗或辅

助性治疗目的的用品。

/1348/ 食用植物油脱蜡新工艺(双膜法)技术研究
食用植物油脱蜡新工艺(双膜法)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该课题为乌鲁木齐海阳霞油脂科技有限公司自立研

发项目。我国是世界上食用油消费大国,新疆是葵花、红花

油的主要产地之一,原料品质优良,亚油酸、维生素E含量

比其他地区都高,却因油脂加工精炼技术落后,脱蜡技术不

过关,产品品质差,降低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本工艺技术为

双膜极性选择脱蜡法,利用膜分离技术采用有机膜和无机膜

组合的方法和蜡质在25℃以下显极性的特点,完成蜡油分离

。成品技术指标符合并超过GB10464-2003《一级葵油》指标

/1348/ 食用植物油脱蜡新工艺(双膜法)技术研究

;整个工艺过程为纯物理过程,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易于控制,劳动强度低、无化学污染,产品质量和稳定性都

优于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阿尔法拉伐公司所完善的LIPORFRAC

工艺(离心脱蜡)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低、能耗少、油耗少

,在新工艺过程中,去除了使用传统脱蜡工艺中调质温度先

升高(温度80℃),然后降温(温度7℃)的步骤,去除了

传统脱蜡工艺中的冷库设置,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能耗,

降低了设备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利用双膜式极性选择脱

蜡工艺的产品,每吨加工成本比其它工艺降低30%,油品损

耗比冷冻压榨脱蜡法油品损耗减少100-140%。本工艺技术所

使用的膜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检测,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该

项目研发的工艺不仅适用于葵花籽油和红花籽油的脱蜡,也

适用于其它食用油脂的脱蜡,并可以其先天优势用于同类行

业不同生产规模企业脱蜡工艺的技术改造,同时也可配套其

企业原有的设备进行油脂的精炼及深加工。此外,还可用于

蜂蜡提取、酒类脱絮状物、霉菌脱除等行业,推广应用范围

广泛。依照制定的生产工艺路线进行试生产,现已试产葵花

色拉油1300吨,红花色拉油、高烹油150吨。成品油投放市

场试销,供不应求,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双膜式脱蜡工艺

设备结构需进一步改进,使其更趋紧凑。生产工艺流程中的

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需进一步地完善和简化。此两项

工作都在进行。

/1349/ 绿色环保血细胞分析仪试剂关键技术研究
绿色环保血细胞分析仪试剂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国家创新基金项目02C26223600374。

血细胞分析仪是目前我国普及使用的血常规检测仪器,长期

以来这类仪器和试剂在我国均为进口,因试剂价格高昂和供

货不及时等原因,给医院和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不便

。原有试剂的主要缺点是:1、产品成本高;2、加入防腐剂

既影响白细胞分类测定结果又增加生产成本;3、忽略了稀释

液配方组成对白细胞分类的影响;4、溶血剂使用剧毒的氰化

钾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5、原生产工艺无菌控制不到位,在

/1349/ 绿色环保血细胞分析仪试剂关键技术研究

没有防腐剂的情况下产品保质期达不到要求。本发明的创新

性为:1、在国际上首次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

对纯化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以及红细胞的作用规律,进而阐明了溶血剂对白细胞分类的

作用机理。为全血细胞分析试剂的筛选,尤其是复配试剂的

选择,提供直接的理论和经验指导。2、在国际上首次提出,

在血细胞分析测定中可通过选择稀释液的主要成分及调整各

组分浓度配比,提高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性。3、研制出以

EDTA替代氰化钾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的无毒溶血剂。4、首次

提出防腐剂的加入不利于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性的研究结

论,并研发出有助于白细胞分类的不含防腐剂的绿色环保稀

释液试剂。5、创新地将无菌冷灌装技术用于三分群血细胞

分析仪成套试剂的生产。6、结合GMP质量管理原则,自主设

计并建成拥有400万升成套试剂产能的专用生产线和质量管

理体系,为我国首座绿色环保血细胞成套分析试剂专业制造

厂。成套试剂临床检测白细胞分类中间值与显微镜分类的相

关性可达75%,高于进口试剂(仅65%),与文献报道中五分类

仪器单核测值的相关性相当。运用GMP质量管理原则研发了

先进的无菌冷灌装生产工艺,不添加防腐剂,产品保质期可达

2年。本项目属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配方组成不含有毒有害

物质,绿色环保;产品已经实现规模产业化,市场应用情况好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50/ 2H-1-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2H-1-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涉及化学领域,特别涉及2H-1-苯并吡喃-2

-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将具有通式II的水杨醛或

其衍生物与具有通式III的β-酮酸酯在溶剂中、碱性蛋白酶

催化下进行克脑文革反应和分子内酯交换反应,制得具有通

式I的2H-1-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

反应条件温和、化学选择性高、产物收率高、酶价廉易得、

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2H-1-苯并吡喃

-2-酮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炎、镇痛、抗菌

/1350/ 2H-1-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抗病毒、抗凝血、抗氧化、抗增殖、抗癌、调节中枢神经

系统等,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农用化学品、香

料、染料等领域;此外,其还可以作为合成苯并吡喃类、香

豆酮类等化合物的中间体。因此,2H-1-苯并吡喃-2-酮及其

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引起了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极大关

注。2H-1-苯并吡喃-2-酮及其衍生物的传统合成方法是以路

易斯酸或无机酸为催化剂,存在多步反应、操作繁琐、反应

条件剧烈、催化剂用量大等诸多缺点。该项目的目的在于提

供一种通过酶催化的多米诺反应合成2H-1-苯并吡喃-2-酮衍

生物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化学选择性高

、产物收率高、酶价廉易得、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1351/ 面向精密制造业的自动影像测量仪的研发及产业化
面向精密制造业的自动影像测量仪的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产品涉及到机械、光学、电子、软件算法几大领域

,各个环节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对工件的测量任务。自动影像

测量仪的结构包括:XYZ三维移动工作台、显微镜、CCD、照

明系统、电控系统、计算机和图像采集卡;计算机配备图像

采集卡,接收由显微镜和CCD所构成光学成像系统获取的图像

数据;计算机上的精密测量软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获取的

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完成对三维位移工作台上工件的测量;计

算机通过向电控系统发送命令来移动三维工作台,使得需要

/1351/ 面向精密制造业的自动影像测量仪的研发及产业化

测量的区域移动到显微镜的可视区域之内;照明系统在不同

工件、不同测量要求下,保证光学成像系统获取到高质量的

图像数据。

/1352/ 一种采用纳米改性留置针用符合材料的抗菌留置针
一种采用纳米改性留置针用符合材料的抗菌留置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应用领域为医院及医疗机构临床输液,其技

术原理:抗菌留置针采用纳米改性留置针用复合材料,由苯

乙烯类热塑性树脂和纳米抗菌剂组成,材料加工温度低,易加

工,添加纳米抗菌剂,具有抗菌功能,对链球菌、青霉菌、黑

霉菌、枯草杆菌、肺炎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大肠

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5%以上。静脉留置针又

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留置针穿刺后,拔出穿刺针

,套管留在患者血管中,下次输液时,只要将输液器连接在留

/1352/ 一种采用纳米改性留置针用符合材料的抗菌留置针

置针上即可输液,不用重复穿刺,减少患者痛苦。使用静脉留

置针常见的并发症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

脉炎及血栓的形成。我公司研制开发的抗菌留置针,经过临

床试用,全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该产品采用纳米改性留置针

用复合材料,实现抗菌,抗菌率高达95%,有效抑制了临床应用

中的细菌感染,减少对被穿刺部位感染的风险。

/1353/ 盆式昆虫诱捕器
盆式昆虫诱捕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捕监测害

虫,是目前监测害虫发生动态和预测害虫发生期的重要手段

之一。利用性信息素诱捕监测害虫,一般要配套使用水盆作

为诱捕器,而性信息素诱芯一般用铁线绑定悬挂在水盆上方

。但是,由普通水盆改装成的诱捕器,存在容易积水浸泡诱芯

、不防雨、不防日晒及不便固定安装和调整高度等缺陷,从

而影响了性信息素诱捕效果,进而影响害虫预测预报的准确

性。针对上述问题,在广西甘蔗二点螟抗药性监测及其抗性

/1353/ 盆式昆虫诱捕器

机理的研究(桂科青0832002Z)的支持下,本科研团队研发

出一种“盆式昆虫诱捕器”,并于2015年1月获得国家实用新

型专利授权,现在已经在广西蔗区广泛应用。2、技术原理及

性能指标该盆式昆虫诱捕器必须和性信息素诱芯配合使用,

其捕虫原理为:先是利用性信息素引诱害虫聚集,再利用盆

中的水体捕杀昆虫,从而了解昆虫的发生动态。3、技术的创

造性与先进性该盆式昆虫诱捕器包括诱杀盆和诱芯盒2个分

部,使用该盆式昆虫诱捕器,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诱杀盆的盆

壁上设计有孔径适宜的排水孔和诱芯绑线孔,安装使用后,性

信息素诱芯与盆里的水面距离2厘米左右,这样有利于提高诱

捕昆虫的效率,同时排水孔设计保证诱芯不会因积水浸泡而

失效,保障了性信息素的诱蛾效果;二是设计了专用的诱芯盒

,分上盖和下盖2部分,上盖密封防水、下盖为多孔状,这样设

计可保障性信息素诱芯在盒中防雨、防晒,延长诱芯诱虫的

生物活性,同时性信息素只能从诱芯盒的下半部分散发出来

,这样使昆虫主要集中在诱芯盒下方活动,更容易掉入水中溺

死,从而提高诱捕效率;三是诱杀盆底部侧面设计有3个固定

孔,这样方便用户根据作物高度调整诱捕器的高度;四是该盆

式昆虫诱捕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适于推广应

用。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利用该盆

式昆虫诱捕器配合使用性信息素的甘蔗螟虫监测技术已非常

成熟,并且编写了该技术的田间使用技术操作指导手册,从2

013年起已在广西各主要蔗区广泛使用。使用该监测技术,不

/1353/ 盆式昆虫诱捕器

使涉及化学农药,并且专一诱捕甘蔗螟虫,不杀伤害虫天敌,

不存在生态安全风险,保障了甘蔗生产的安全性。由于该盆

式昆虫诱捕器必须配合使用性信息素,而性信息素在田间通

过气流传播而诱集害虫,因此该技术主要适于地势较平缓的

区域使用,并且主要在农作物的生长前期(如甘蔗苗期和分

蘖期)使用。5、应用情况从2013年至今,该盆式昆虫诱捕器

配合使用性信息素的甘蔗螟虫监测技术已在广西各主要蔗区

广泛使用。由于该监测技术成本低廉、田间操作简单、实用

性强,获得糖业企业和种蔗农场的认可和采用,并在此技术的

指导下,推动各蔗区甘蔗螟虫的统防统治工作,提高了防治效

果。

/1354/ 连杆活塞销孔热压衬套装置及其热压工艺
连杆活塞销孔热压衬套装置及其热压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根据企业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需求以及

市场调研,自选项目。立项背景:关于连杆活塞销孔衬套的

压装,业内通常做法都是采用在常温下利用压装设备直接将

衬套压入活塞销孔内,冷压的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衬套表

面容易拉伤,造成衬套脱落;2.衬套总体贴合度较低;3.衬套

压入时所需压力较大。国内在连杆活塞销孔热压衬套装置及

其热压工艺技术领域几乎为空白。为克服连杆活塞销孔衬套

常温压装工艺中存在的弊端,本项目研制出活塞销孔热压衬

/1354/ 连杆活塞销孔热压衬套装置及其热压工艺

套装置,并发明一种新的热压衬套装配工艺,实现降低压入力

、提高衬套贴合度以及防止衬套表面拉伤的技术创新目的。

技术原理:1、连杆活塞销孔热压衬套装置:该装置在高频

加热炉内装有压装系统,由红外传感测温仪进行温度监控。

连杆定位在压装系统工作台上,衬套套在压入轴上,压入轴与

定位芯轴的轴向运动分别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2、连杆活

塞销孔热压衬套工艺:在压装衬套之前,连杆的活塞销孔端

利用高频感应线圈进行快速加热升温,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后均匀保持一定时间进行压装。性能指标:项目研发成果的

性能指标与常规做法相比,连杆承载区域贴合率有明显提升

,常规做法一般为85%左右,本项目研发成果贴合率接近100%

。同时,连杆活塞销孔端温度保持均匀一致,在200±10

℃之间保温10-20s,压装衬套时间在200ms以内。1、研发一

种连杆活塞销孔热压衬套装置:该装置由高频加热炉、压装

系统及红外传感测温仪组成,由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控制;2、

连杆活塞销孔端的热加工工艺:提出了一套用于连杆活塞销

孔端均匀加热的工艺方法,衬套外壁同活塞销孔基本上可以

自用通过,可避免衬套外壁拉伤,实现衬套在不受其他因素影

响的提前下与活塞销孔贴合度接近100%;3、连杆活塞销孔端

压装衬套工艺:提出了一套热压衬套的工艺方法,借助红外

传感测温仪监测连杆活塞销孔端的温度,通过定位芯轴及压

入轴两侧的沟槽分别对连杆及衬套进行定位,以实现衬套快

速压入连杆活塞销孔内,其压入时间控制在200ms内,较传统

/1354/ 连杆活塞销孔热压衬套装置及其热压工艺

方式提升30%。项目的研发成果已应用于公司的连杆件的制

造,连杆间的产品质量大为提升,加工效率也明显提高,客户

满意度高。目前,该产品的年产值超过2000多万。国内连杆

活塞销孔热压衬套装置及其热压工艺市场潜力较大,应用前

景广阔。项目研制的连杆活塞销孔热压衬套装置及其热压工

艺,综合性能指标高于同类产品,市场前景广。项目的研发成

果已应用于公司的连杆件的制造,连杆间的产品质量大为提

升,加工效率也明显提高,客户满意度高。目前,该产品的年

产值超过2000多万。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

型专利授权一项。

/1355/ 全自动工频同步外磁场试验装置
全自动工频同步外磁场试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全自动工频同步外磁场试验装置是综合各地用户对

多功能电能表检验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要求设

计的新一代交流磁场试验装置。本装置能全面实现对多功能

电子式电能表在外磁场作用下的性能试验及品质鉴别工作。

1、装置由操作台、亥姆霍兹磁场试验平台两大部分组成,通

过计算机软件控制,可自动找到磁场影响量最敏感处,并在该

点全自动完成对电能表的磁场影响量试验及潜动试验等检定

项目,并能进行误差数据化整、存储、查询、证书打印、报

/1355/ 全自动工频同步外磁场试验装置

表输出等一系列检定结果处理。2、该装置功能强大,可以提

供可自动旋转进行磁场方位角扫描的工频磁场线圈及电能表

试验平台,磁感强度0-1mT范围内可调,扫描步距自由设定,自

动完成机电式、电子式电能表在任意磁场角度下的工频磁场

相关试验。装置可提供电能表试验用高稳定度程控电压电流

信号,电能表试验电源和工频磁场同频,且磁场及电能表试验

平台可旋转,可完成三相四线、三相三线、单相电能表在任

意角度的工频磁场相关试验;可提供稳压、恒流、可移相、

可变频三相大功率工频程控试验电源和一路磁场激励程控电

源;具有输出电压短路和电流开路保护报警等功能。亥姆霍

兹试验平台数量可在1-6范围内灵活配置,也可以扩展,每个

试验平台单独可控。3、PC软件控制试验过程,显示当前电压

电流、磁场强度、位置角度信息及误差信息,并能保存最终

测试数据。经过产品研发、生产、现场使用,该试验装置运

营稳定可靠,获得了客户好评及肯定。同时该装置已获得了

实用新型类专利授权。

/1356/ 光驱固碳产能蓝细菌的人工设计与构建
光驱固碳产能蓝细菌的人工设计与构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造成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发

展生物燃料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保障我国能源

安全,同时降低CO2净排放量,符合国家发展新能源、节能减

排的重大战略需求。本研究重点针对光合微生物蓝细菌合成

可以作为石化燃料补充的脂肪族生物燃料,开展了基因-蛋白

-途径-细胞多尺度的合成生物学设计与构建基础研究,取得

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构建了通过光合体系直接生物合

成脂肪醇的基因工程蓝细菌,构建优化了蓝细菌细胞中天然

/1356/ 光驱固碳产能蓝细菌的人工设计与构建

不存在的脂肪醇生物合成途径,实现了直接利用太阳能和二

氧化碳生物合成C16与C18脂肪醇,建立了新的脂肪醇合成路

线(MetabolicEngineering,2011;Top2%的引用率)。针对

蓝细菌集胞藻PCC6803脂肪烃代谢途径,通过研究脂肪酸激活

酶脂酰-ACP/CoA合成酶的酶学性质与生理功能,发现用于合

成脂肪烃的脂酰-ACP主要来自自由脂肪酸活化,而非从头脂

肪酸合成(BiotechnologyforBiofuels,2012,);优化构建

了修饰脂肪烃生物合成途径基因元件的基因工程蓝细菌,脂

肪烃生物合成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BiotechnologyforB

iofuels,2013)。区别于传统异养能源微生物利用单糖或聚

糖作为能量来源与碳源生产生物燃料的方式,本课题选择光

合蓝细菌作为合成生物燃料的能源微生物催化转化系统,研

发基于光合作用的生物能源合成体系,实现了在单一生物体

内从光能和CO2到新型优质生物液体燃料的有效转化。区别

于生产传统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与生物柴油,本课题创新性

地选择长链脂肪烃作为微生物催化转化的目标燃料分子,研

发具备高能量密度、低吸湿性、低挥发性、与现存发动机设

备和运输设施相兼容等性能的优质新型生物液体燃料。本研

究围绕光合微生物-蓝细菌的脂肪烃代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工作,对蓝细菌脂肪烃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节点进行了深入

研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在Metabo

licEngineering等期刊共发表11篇SCI文章,影响因子大于5

的文章7篇,11篇SCI文章累计被引用181次,单篇最高被引用

/1356/ 光驱固碳产能蓝细菌的人工设计与构建

69次。2010年以来,在蓝细菌代谢工程领域发表的影响因子

大于5的文章,国际上总共32篇,国内14篇。其中本课题组发

表7篇,占国际的22%,国内的50%。蓝细菌脂肪烃工作获得Bo

eing公司持续资助,并与德国弗莱堡大学著名蓝细菌生物学

家WolfgangHess联合承担了国家基金委中德国际合作项目。

该研究的执行有力地促进了基于光合作用的生物能源合成体

系-“人工叶片”的构建。

/1357/ 基于整合药物靶点抗脑缺血新药匹诺塞林的发现及基础理论研究
基于整合药物靶点抗脑缺血新药匹诺塞林的发现及基础理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

一,也是导致人类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高发病率、

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在脑缺血防治方面,尽管全球

医药科学领域给予了极大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经过

长期努力,仍然没有发现理想的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

。我国缺血性中风患病和死亡人数居全世界之首,随着老年

人口的不断增加,以脑缺血为主要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在我国

的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因此,研发新机制的防治缺血性脑

/1357/ 基于整合药物靶点抗脑缺血新药匹诺塞林的发现及基础理论研究

血管病药物,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项重要科学课题。本项

目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

以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unit,NVU)功能调节作为

局部整体单位,以NVU调节蛋白形成的网点式通路作为疾病网

络信号,率先提出以NVU作为整合靶点研究抗脑缺血新药的新

理论和新策略。并通过应用多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建立了功

能性多靶点筛选模型,发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类抗脑

缺血新药—匹诺塞林,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匹诺塞林(pino

cembrin)是蜂胶中含量最高的黄酮类化合物,名为生松素,

自80年代起,国内外研究发现了其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

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等方面的作用。项目申请人所在团队

以网点式药物筛选模式率先发现匹诺塞林的脑保护作用,证

明其通过神经血管单元的独特作用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药效学方面,匹诺塞林疗效确切、作用明确,具有显著而突

出的抗脑缺血作用;在作用机制方面,匹诺塞林能够特异性保

护NVU形态和功能,具有扩张微血管、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线

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凋亡等多方面的作用,并通过NVU网络信

号转导调控而发挥防治作用。匹诺塞林的合成工艺成熟,制

剂稳定,已通过化学合成、分子微囊等技术,解决了该药的来

源、溶解度等问题,突破了多项技术难关,成功开发注射剂型

,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经SFDA审批,已于2009年批准匹诺塞

林进入临床研究。现阶段,研究团队获得了匹诺塞林抗脑缺

血作用的授权专利,同时对其晶型和制剂生产工艺也申请了

/1357/ 基于整合药物靶点抗脑缺血新药匹诺塞林的发现及基础理论研究

专利保护,发表研究性论文18篇。该项研究成果已成功转让

国内企业,转让额达到4200万元,并一次为纽带,建立了长期

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匹诺塞林注射剂已完成Ⅰ临床试

验,研究证实,匹诺塞林的作用与临床前研究结果一致,无毒

副作用,用药安全,现已批准开展临床Ⅱ、Ⅲ期试验研究。

/1358/ 一种区域电力减碳量计算方法
一种区域电力减碳量计算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本研究主要面向

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国家光伏扶贫示范区或海岛等,以小

水电、小光伏、小风电等分布清洁电力为研究对象。截至2

017年年底,江西省小水电、风电、光伏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1766.7MW、1936.7MW和1059MW,呈现出点多面广,管理松散,

运维成本高的特征。本项目针对传统上不受重视、规划无序

、调控粗放以及运维手段落后几大难题,以提高分布式清洁

电力消纳能力、提升区域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降低分布

/1358/ 一种区域电力减碳量计算方法

式清洁电力运维成本为目的,通过以精益化规划、调控、运

维为特征的分布式清洁电力的高效运行技术攻关,形成成套

技术和装备,制定相关标准,指导成果推广,取得了重要的技

术突破和创新成果:1、在精益化规划方面,分别针对已有分

布式清洁电力的改造配置、新建分布式清洁电力的合理选址

以及分布式清洁电力规模化接入后的容量置信度方面,开展

了分布式清洁能源一体化规划、分布式清洁能源电力电量平

衡方法以及分布式清洁能源置信容量价值提升方法三个方面

的技术攻关,首次提出了基于重要性采样和马尔可夫过程提

升风光资源等效置信容量的储能精益化配置方法。相对传统

配置方法,减少储能建设成本15%以上。2、在精益化调控方

面,分别针对分布式清洁能源单体的优化调控、分布式清洁

能源群体的协调控制以及分布式清洁能源与负荷打捆协调控

制方面,开展了分布式清洁能源单体储能一体化调控、分布

式清洁能源群体梯级优化调控以及分布式清洁能源与柔性负

荷打捆的供需协调策略三个方面的技术攻关。特别针对小水

电群密集区域电能质量合格率较低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

含区域小水电群的精益化群调群控技术,解决了丰水期小水

电弃水和电压越限的问题,弃水率小于5%,区域电网供电可靠

率不低于99.8%,区域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7.9%。3、在精益化

运维方面,分别针对分布式清洁能源的产能提升、分布式清

洁能源的运行效率提升方面,开展了分布式清洁能源的设备

级精细化运维以及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分布式清洁能源的系

/1358/ 一种区域电力减碳量计算方法

统级运维两个方面的技术攻关。首次提出了考虑阵列微观倾

角优化与电网净负荷最优匹配的光伏电站产能精益化提升策

略,采用季度周期运维方式的分布式光伏产能年均提高了8%

以上,同时实现年运维成本小于3.2元/kWh,较传统定期巡检

运维成本下降20%以上。4、项目开发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管控

终端经过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检测,支持以太

网,RS485数据采集,支持IEC104规约、CDT、Modbus等规约运

行,符合DL/T721-2013配电自动化终端标准要求。项目研究

成果已在江西戴家浦、浙江鹿西岛、江苏连云港等地开展应

用,在江西省内10余个小水电、小光伏、小风电场站得到推

广。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5篇,EI检索论文13篇

;申请受理国家发明专利21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同时制定

电力行业国家标准3项。项目研发的新一代分布式电源管控

终端目前已达年均1000万元利润的产值能力,目前占有国有

市场份额60%左右。在2018年3月2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

南昌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项目获得中科院电工所顾国

彪院士和湖南大学罗安院士的一致好评,认为“项目整体技

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基于马尔可夫过程提升分布式清

洁能源等效容量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分层分级式多目标优

化的小水电群调群控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359/ 大孔弱酸吸附树脂一步法提取井冈霉素
大孔弱酸吸附树脂一步法提取井冈霉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涉及一种井冈霉素的提取方法,所述方法是

将井冈霉素发酵液等电后趁热过滤,滤液用NaOH调pH=7~9,

冷却到室温,用大孔弱酸吸附树脂吸附,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然后用1.0~2.0mol/L氨水解吸,收集解吸液,减压浓缩除氨

气得井冈霉素水溶液,除去的氨气用树脂再生的盐酸溶液吸

收,井冈霉素水溶液浓缩至10波美,活性炭脱色,继续浓缩至

15~20波美,在40~70℃真空干燥得井冈霉素。该方法工艺

流程短、吸附量大、解吸时间短、提取收率高、废水废气排

/1359/ 大孔弱酸吸附树脂一步法提取井冈霉素

放少、成本低,得到的井冈霉素纯度含量高,为井冈霉素后续

产品研发打下基础。

/1360/ 一种水包油型复方酮康唑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水包油型复方酮康唑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包油型复方酮康唑纳米药物,

该药物的粒径在1~100nm之间,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

成:酮康唑0.01%~8.0%、丁香酚0.01%~10%、丙酸氯倍他

索0.001%~5.0%、表面活性剂25.0%~45.0%、助表面活性剂

0~10.0%、油0.1%~25.0%、其余量为蒸馏水。该药物能够

治疗顽固性皮肤真菌感染,念珠菌病、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

病、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着色真菌

病、副球孢子菌病,由皮肤真菌和酵母菌所致的皮肤真菌病

/1360/ 一种水包油型复方酮康唑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花斑癣及发癣,皮肤炎症和瘙痒症。该药物渗透性强,稳定

性好,侵润性好,作用时间持久,效果显著,成本低且制备方法

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1361/ 新型糖代品-三氯蔗糖生产新工艺的研究与产业化
新型糖代品-三氯蔗糖生产新工艺的研究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技术详情

  我司运用已有的三氯蔗糖生产的关键性技术,于2

006年6月在年产10吨装置上进行了中试生产,2007年9月在

年产100吨生产装置(也是国内最大的单套生产)上进行了

工业化大生产,并获得省卫生厅颁发的生产食品添加剂卫生

许可证和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的出口企业食品生产

企业卫生登记证书,产品经上海SGS公司和国家食品监督检

验中心检测全部符合FCCV(等同于UP30及NF24)标准。产品

远销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得到用品的认可。我

/1361/ 新型糖代品-三氯蔗糖生产新工艺的研究与产业化

国甜味剂市场已形成高、中、低倍共存的局面,高倍甜味剂

生产和应用较成熟的产品主要包括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

甜等,市场需求量大概为9万吨左右,其中甜蜜素的使用量

最大,为2万吨左右,糖精钠的用量也达到了3500吨,但糖

精钠的口味极差,其安全性也存在争论,在许多国家被禁用

。我国对糖精钠采取了限量生产并逐年减少产量的做法;阿

斯巴甜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石油价格持高

不下,已导致甘蔗制造乙醇汽油速度的提升,直接导致蔗糖

的价格上涨,再加上耕地面积的减少,越来越显得三氯蔗糖

产品的优势。以目前的蔗糖在同样甜度的情况下,蔗糖的价

格高出三氯蔗糖的一倍,使三氯蔗糖立足市场的优势更加明

显。预测五年后全球三氯蔗糖的用量将达到15000吨以上,

中国的需求量将达到1500吨以上。由于市场上三氯蔗糖供不

应求,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能给我司带来可观的经

济效益。2007年4月6日,英国泰莱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要

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全球其它三氯蔗糖的生产企业和贸

易商展开337调查。盐城捷康主动加入ITC诉讼捍卫自己的知

识产权。为了保持民族品牌在国际甜味剂市场的地位和形象

,同时也为了保持企业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于2007年8月15日开始了应诉工作,整个应诉工作历时近二

年。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ITC官方网站发布公告:“

按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程序,届时历经12个月,终以中

方胜诉落幕。我司也成为盐城市首例在美国337知识产权调

/1361/ 新型糖代品-三氯蔗糖生产新工艺的研究与产业化

查中首次遇到并胜诉的企业。我司与它公司相比,我司直接

参与了337调查,可以避免美国塔特和莱利三氯蔗糖公司在

伊利诺斯州中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在专利上

是国内最有发展潜力的公司。随着公司产能的逐步提升及对

技术、市场的开发大力加大,加之ITC337调查诉讼获胜,公

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步被客户接受。2007年起产品销售

收入稳步增长,公司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831.4万元,实现

净利润362.5万元;20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901.2万元,实现

净利润731.7万元。预计2010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1000万元,

实现净利润4500万元。

/1362/ 木聚糖酶生产工艺条件及应用研究
木聚糖酶生产工艺条件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说明:木聚糖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碳水化

合物之一,约占植物性材料的20-35%。木聚糖酶则是专一性

水解木聚糖分子β-1,4-木糖苷键的酶类,它将大分子木聚

糖降解成木寡糖、木二糖及少量木糖。该研究完成以下工作

:1.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从150株真菌中筛选到一株

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鉴定为黑曲霉,该菌株在摇瓶

发酵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达到250IU/ml。2.黑曲霉菌株的诱

变选育及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将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进行

/1362/ 木聚糖酶生产工艺条件及应用研究

紫外线诱变处理,筛选到一株高活力突变株,产酶达326IU

/ml,比原始菌株提高30%,经过10代传代试验,证明该突变

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进一步对该突变株进行发酵条件

优化,得到产酶最适培养基为:麸皮3%、玉米芯3%、葡萄糖

0.1%、草酸铵2.0%,Tween-800.15%,培养基初始pH为5.0,

250毫升三角瓶的装液量为100毫升,在该条件下发酵76小时

,木聚糖酶活力达到524IU/ml。3.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研究

:黑曲霉突变株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2℃,最适作用

pH为6.0,该酶在pH6.0到10.0之间稳定性较好,半失活温度

为55℃,在30℃-50℃之间酶活稳定存在。4.木聚糖酶发酵

罐生产小试:对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进行了40升发酵罐的

发酵参数优化,结果为:摇瓶种子接种量为10%,通气量控

制为:0~24h,0.6vvm;25~48h,1.0vvm;49h以后,1.3

vvm,搅拌转速为300rpm,发酵温度35℃,以流加NaOH的方

式控制发酵液的pH在5.0。在此条件下,发酵72h,木聚糖酶

活力达到558IU/ml。以此发酵参数模拟放大至300升发酵罐

,木聚糖酶活力为540IU/ml。5.木聚糖酶的应用试验:该

研究共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应用试验:(1)木聚糖酶用

于生产功能性食品低聚木糖:以麸皮半纤维素为酶解底物,

其浓度为2%,木聚糖酶加量为100IU/ml,于40℃酶解12h,

酶解得率为32.5%。酶解液经离心、浓缩和活性炭柱层析得

到低聚木糖纯品,其中包含有木二糖至木五糖各组分,低聚

木糖收率为25.5%。(2)木聚糖酶用于小麦啤酒的生产:在

/1362/ 木聚糖酶生产工艺条件及应用研究

50吨糖化罐中,小麦芽加量为50%时,按每克小麦加10单位

木聚糖酶进行糖化处理,结果表明糖化醪液粘度明显降低,

麦汁过滤速度提高。(3)木聚糖酶用于肉鸡的小麦型日粮

饲料:在玉米型日粮中50%玉米被小麦所替代时,每公斤饲

料加酶5000单位,经50天饲喂实验,结果比不加酶小麦日粮

肉鸡日平均增重8.7克,饲料转化率提高5.4%。(4)用于纸

浆预漂白:在浆浓度10%,木聚糖酶用量20U/g浆,50℃处理

3小时后,与不加酶对照相比,纸浆卡伯值减少3.8,纸浆白

度提高14.7%(ISO),减少后续氯漂白HClO用量22.8%。木

聚糖酶预漂白效果明显。应用前景:木聚糖酶在纸浆漂白、

饲料、食品、发酵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基于木聚糖酶

越来越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解决环保、能源、食品等领域

重大问题中的应用,木聚糖酶已成为酶制剂行业中的后起之

秀。从国际上看,木聚糖酶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逐年增大。

而我国目前尚无木聚糖酶产品生产,酶制剂行业仍然是结构

单一的局面。国家提出要尽快培育新型酶制剂应用领域,加

快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开发洗涤剂用酶、纸浆用酶、焙烤用

酶、环保用酶等,重点发展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植酸酶等

酶品,因此工业化开发木聚糖酶与国家酶制剂产业发展政策

是相符的。

/1363/ 羟氯扎胺混悬液
羟氯扎胺混悬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源于科学技术部“十

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由甘肃省科技厅主管,课题名

称为“新型动物专用化学药物的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编号2015BAD11B01,课题起止时间2015年4月至2019年12

月,课题承担单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张继

瑜研究员。羟氯扎胺原料药的生产,目前在世界上主要有两

个来源,即中国和印度。目前我国的生产厂家为常州齐辉制

/1363/ 羟氯扎胺混悬液

药有限公司,是本产品的申报单位之一,主要出口到欧洲市场

,占到全球供应量的近50%。世界上羟氯扎胺制剂的原研单位

为Intervet公司,但目前在市场上已无该产品的销售。据不

完全统计,法国Ceva公司是目前全球市场羟氯扎胺制剂供应

量较大的公司,其次为印度的制药公司,剂型以混悬剂为主。

我国国内本课题研发成功之前没有羟氯扎胺的兽药产品销售

。2、研究目的与意义针对严重危害我国动物养殖业和公共

卫生安全的动物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利用衍生或母核转换

、化学合成等技术,开发国内急需和短缺的新型动物专用抗

寄生虫病羟氯扎胺混悬液,完成新兽药原料药及其制剂的研

制,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解决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抗寄

生虫存在的耐药性、副反应大和治疗效果不确实等问题,填

补市场空白。3、主要论点与论据羟氯扎胺其混悬液的合成

、制备,工艺路线清晰,适合工业化大生产;通过系列研究制

定了其混悬液的质量标准,使其质量可控;相继完成的急慢性

毒性试验、Ⅱ期、Ⅲ期临床药效试验、靶动物安全性及残留试

验等结果表明,羟氯扎胺混悬液按10mg/kg.BW的推荐剂量口

服给药,治疗牛肝片吸虫病安全、有效;研究结果达到国家二

类新兽药上报的各项要求。4、创见与创新(1)产品创新:

研制出”安全、高效、质量可控“的羟氯扎胺混悬液,并制

定了在牛可食组织和乳中的残留限量,制定了药物的休药期

。(2)工艺创新:羟氯扎胺混悬液的合成、制备,工艺路线

清晰,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制定了羟氯扎胺混悬液的质量标准

/1363/ 羟氯扎胺混悬液

,使其质量可控。(3)应用创新:羟氯扎胺混悬液按10mg/

kg.BW的推荐剂量口服给药,治疗牛肝片吸虫病安全、有效;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羟氯扎胺混悬液研制成功,将

对我国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将改变我国

在动物吸虫病防控中缺乏有效药物的局面,对促进畜牧业健

康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6、历年获奖情

况无。

/1364/ 吉林省粗饲料生产与应用优化模式的研究——草食家畜对粗饲料高效利用模式的研究
吉林省粗饲料生产与应用优化模式的研究——草食家畜对粗饲料高效利用模式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组对吉林省的秸秆与牧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

,并对不同处理的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建立了吉林

省秸秆与牧草营养成分表及不同处理的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表

,为粗饲料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同时,根据吉

林省粗饲料资源的特点,在以往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以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结果为依据,并结合各个县市粗饲料资

源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粗饲料在肉牛和绵羊生产中的高效利

用模式各5个;在白城兴盛奶牛场,进行了TMR优化模式的研究

/1364/ 吉林省粗饲料生产与应用优化模式的研究——草食家畜对粗饲料高效利用模式的研究

及TMR加工工艺流程的研究,通过60天的饲养试验,综合产奶

量和经济效益,筛选出3个奶牛对TMR的高效利用模式。根据

生产实际情况,建立了一条0.5吨/次的全混合日粮加工工艺

流程。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优化组合后的粗饲料采食率达10

0﹪,日粮干物质消化率达到62.90﹪;杂交改良牛强化育肥日增

重1389g,细毛羊杂交一代成年羊育肥3个月,平均日增重达到

206.50g以上,乳牛产奶量提高了10.60﹪。建立了6个牛羊高

效养殖示范基地,乾安赞字乡五道岭羊场、双辽市永加乡各

建立了1个肉羊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在敦化江南镇、白城市的

兴盛奶牛场建立了奶牛高效养殖示范基地,敦化市翰章乡、

双辽绿禾牧业有限公司养牛场建立了2个肉牛高效养殖示范

基地。应用本研究成果能够显著提高粗饲料资源利用效率和

草食家畜的生产性能、以及肉质、奶品质的改善和养殖综合

效益,所以会受到广大养殖场(户)的欢迎,成果的应用转化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365/ 低膨胀系数铁模型砂生产管理系统
低膨胀系数铁模型砂生产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型砂在铸造中用来造型的材

料。型砂一般由铸造用原砂、型砂粘结剂和辅加物等造型材

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型砂按所用粘结剂不同,可分为

粘土砂、水玻璃砂、水泥砂、树脂砂等。以粘土砂、水玻璃

砂及树脂砂用的最多。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型砂在铸

造生产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因型砂的质量不好而造成的铸件

废品约占铸件总废品的3050%。通对型砂的要求是:①具有较

高的强度和热稳定性,以承受各种外力和高温的作用。②良好

/1365/ 低膨胀系数铁模型砂生产管理系统

的流动性,即型砂在外力或本身重力作用下砂粒间相互移动

的能力。③一定的可塑性,即型砂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当外力

去除后能保持所给予的形状的能力。④较好的透气性,即型砂

孔隙透过气体的能力。⑤高的溃散性,又称出砂性,即在铸件

凝固后型砂是否容易破坏,是否容易从铸件上清除的性能。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低膨胀系数铁模型砂生产管理

系统是一款针对低膨胀系数铁模型砂生产管理的系统,防止

铸件表面粘砂,将其磨粉用于铸造涂料的耐火骨料,铬矿砂是

激冷材料,在造型(制芯)时可替代部分冷铁。铬铁矿砂适

用于铸造涂料,耐火材料,摩擦材料,化工以及冶金铸造等领

域,从而对铁模型砂进行生产管理系统。4、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系统能防止铸件表面粘砂,将其磨粉

用于铸造涂料的耐火骨料,铬矿砂是激冷材料,在造型(制芯

)时可替代部分冷铁。铬铁矿砂适用于铸造涂料,耐火材料

,摩擦材料,化工以及冶金铸造等领域,从而对铁模型砂进行

生产管理系统。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低膨胀系数铁

模型砂生产管理系统v1.0在应用过程中,精度保持性好,可持

续性高,质量过硬,可以有效解决预期问题,达成预期的目标

。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在细节方面扔有改进、提高的空间

,可在其功能的多样性、便捷性等方面进一步研发。6、历年

获奖情况: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授权的著作权:

《低膨胀系数铁模型砂生产管理系统v1.0》

/1366/ 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新型Hsp90抑制剂的开发
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新型Hsp90抑制剂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对国家一类新药Hsp90抑制剂的结构筛选、

毒理药效评价、工艺优化、GMP生产平台构建等一系列活动

进行产业化的投资。上述Hsp90抑制剂产业化的成功实施,将

使公司形成年10亿元人民币的生产能力,以及数亿美元的国

际市场利润分成。届时,也将同时填补国内空白,进一步推动

国内创新药研发,造福广大癌症病人。目前,本项目已经完成

了上千种Hsp90抑制剂类似物的化学合成,通过体外活性测试

筛选出几十种候选化合物进行了动物实验,数据显示,ansam

/1366/ 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新型Hsp90抑制剂的开发

ycin类衍生物综合起来最具有优势:药效好、溶解性高、半

衰期长,具有较大的临床潜力。相关技术已经申请专利。

/1367/ 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之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之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抗生素的发酵技术是国家科学计划重点关注的计划

之一,抗生素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常见用药,其安全性、有效

性是我国医疗事业的重要因素,提高抗生素产品的发酵技术

对于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着极其

重要的意义。2011年由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主导完

成的“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证书编号:2011-J-213-2

-07-D03。其中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

/1367/ 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之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头孢唑肟钠为此次获奖项目的内容产品,即国家科技进步奖

药品。目前国内上市的头孢类抗生素主要有注射用头孢唑肟

钠等,但是质量与国外同类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

有:杂质含量高、聚合物含量高易发生过敏反应等安全性问

题。鉴于上述遇到的问题,本项目的设计任务以新的发酵及

相关技术,从源头上降低杂质含量、降低内毒素和聚合物,进

而使其最终使用的药物制剂具备杂质含量低、内毒素低、聚

合物含量低、纯度高的特点。即实现:从药物制剂制备的源

头上降低杂质含量、降低内毒素和聚合物,使其最终使用的

药物制剂具备杂质含量低、内毒素低、聚合物含量低、纯度

高,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细菌内毒素显著降低,杂质和聚合物

降低30%以上。

/1368/ 医用级壳聚糖-ChitosanforMedicalDevices
医用级壳聚糖-ChitosanforMedicalDevice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壳聚糖是天然唯一带阳电子的生物材料,可以广泛

用于医药食品、轻工、环保等领域。用于医疗器械的医用级

壳聚糖(Chitosanformedicaldevices)是我国新近研究开

发投产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material),植

入人体内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医用级壳聚糖制成的细胞载

体和三维结构仿生基质支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

、外细胞培养中有良好的细胞粘附性,能促进细胞生长与扩

增。随着近年组织工程开发研究的兴起,医用级壳聚糖被国

/1368/ 医用级壳聚糖-ChitosanforMedicalDevices

内、外学者公认为最佳可降解的生物医用材料,并被广泛应

用于各类种子细胞培养、生长的载体和细胞基质支架的制备

,植入体内形成新的人工器官替代物。此外尚可广泛应用于

人器官、组织、细胞、外科手术缝合线等医疗器械的开发研

究和生产。本公司出品的医用级壳聚糖品质优良,溶解性能

好,无杂质,生物学评价符合ISO10993-1标准和GB/T16886

.1-2001的要求。本品专供制备组织工程细胞载体和植入体

内细胞三维、仿生支架,各种医用装置、人工器官替代物等

外科植入物类医疗器械。质量标准:1、外观:白色或乳白

色粉末,80~1202、脱乙酰度:≥95%、≥85%、≥75%3、粘均

分子量:1.0~4.04、水分(%):≤8.05、灰份(%):<1

.06、重金属含量:≤0.001%7、粘度:<50mpa.s;<100mp

a.s;<150mpa.s8、细胞毒性试验:≤1级9、无急性毒性反

应10、皮内反应PH≤0.411、无致敏反应12、溶血试验<5%1

3、无遗传毒性14、内毒素限量<10.0Eu/mg15、无热原反应

成果应用情况:产品用途:本品为制造组织工程细胞支架、

载体、微球、人工器官、外科植入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生物医

用材料。

/1369/ 荔枝类黄酮的特异性生物转化研究
荔枝类黄酮的特异性生物转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以荔枝为原料制备活性物质,鉴定化学结

构,同时研究生物转化技术,合成异戊烯基类黄酮。3、技术

创造性与先进性:建立荔枝活性物质高效制备技术,富集原

花青素A2,获得高纯度原花青素A2产品,有一定的先进性;建

立代谢工程生物转化技术,以荔枝类黄酮为底物,合成异戊烯

基类黄酮,有一定的创新性。4、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与安

全性:该技术成熟,适合植物提取物行业,安全性良好。5、

/1369/ 荔枝类黄酮的特异性生物转化研究

应用情况:已推广到部分企业开始应用,尚未发现问题。6、

历年获奖情况:暂无。7、构建了荔枝活性物质的高效制备

工艺,鉴定了荔枝中多个活性物质结构,包括原花青素二聚体

、原花青素三聚体、山奈酚葡萄糖苷、山奈酚鼠李糖苷、s

chizandriside、ehletianolC、sesquipinsapolB等,大部分

物质为荔枝中首次发现。同时明确了这些物质的生物活性。

建立了上述物质,特别是原花青素A2的纯化富集技术,获得高

纯度产品。通过构建代谢工程菌,重组表达异戊烯基转移酶

,建立了类黄酮的特异性生物转化技术,实现了异戊烯基类黄

酮的高效生物转化合成。本成果为水果精深加工利用以及食

品功能因子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途径,解决了特殊活性物质

天然资源缺乏的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1370/ 大功率倒装LED芯片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大功率倒装LED芯片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科学技术领域:电子信息---光电子元器件---

大功率发光二极管;2、主要内容:①高晶格质量大电流耐受

型LED外延工艺:成熟运用PVD工艺蒸镀AlN薄膜结合低成膜

缺陷密度GaN符合缓冲层技术,以及针对PSS衬底岛状粗化层

以及UGaN填平层气象沉积表面原子输运新方式优化台阶,从

而提升底层晶格质量,有效降低延伸至有源区穿透位错密度

以及复合区垒晶薄膜平整度,极大降低非辐射复合中心。同

时,新的垒晶方式因内界面清晰度增强,有效提升载流子横向

/1370/ 大功率倒装LED芯片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扩展和外加电势的损耗,极大提升GaNPN结薄膜层的饱和电流

上限,从而实现LEDChip的大功率应用。②基于电子束辐照技

术提高LED发光效率:针对GaN和AlGaInP材料体系LED电子辐

照效应的研究,分析电子辐照提高LED发光效率的电子束辐照

的能量和剂量,实现LED量产发光效率提升至220lm/w。③耐大

电流密度的芯片设计:通过研发耐大电流能力、高光提取效

率的芯片结构,透过电极结构及组分的变化实现耐高温金属

结构的调整,以及抗迁移绝缘层优化,最大程度提高芯片整体

的可靠性。④关键的光提取设计层优化:关键高反射DBR反光

结构上,开发了独特的PECVD沉积结合离子辅助镀膜成长方式

,优化了介质层的钝化效果和覆盖性。新型的镀膜工艺搭配

合适的离子辅助条件有效减少了产品漏电产生的失效率;优

化DBR层光谱设计结合生产工艺调配,最终提高光反射效果提

升了产品亮度。⑤外延薄膜生长参数及生产设备MOCVD的优化

:通过研发温度场、气流场,以及MO源输运载流效率,保证维

持产出高品质氮化镓外延材料的条件下,外延各垒晶层生长

速率大大降低,以及因整体长晶质量提升带来的精细结构的

简化,综合实现产能的极大提升。⑥自组装TiO2的可控制备工

艺优化:通过控制水热温度、时间、表面活性剂来控制TiO

2的形貌,构筑分级有序、具有良好吸光性能的分级花状结构

。分级的花状形貌有利于入射光在材料表面和内部经过多次

反射和散射而被吸收,提高TiO2对光的吸收能力和光的利用

效率。3、经济技术指标①本项目实施期间,已申请专利15项

/1370/ 大功率倒装LED芯片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项;通过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IATF16949:2016)。②本项目研发并量产大功率倒装LED芯片

3535mil、4040mil、1531mil、1032mil、1028mil、1020mi

l、1229mil等7款新产品,产品面向高端电视背光、车载照明

、植物照明、大功率、闪光灯等终端市场,已经产生巨大的

经济效益,近两年新增销售收入25,471.91万元,新增利润4,

916.52万元。4、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本

项目中所涉及的LED大功率倒装芯片关键核心技术,均为企业

自主研发。在推广应用上积极与合作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宿迁学院开展针对性合作,使得生产遇到的问题和瓶颈能

够通过理论的分析与试验获得解决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

与品质,同时学术研究的成果也通过生产平台实现批量化的

生产。此外,本项目中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推广,对推动LED

关键卡脖子技术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将有

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LED倒装芯片国外技术垄断尤其是专利

等知识产权布局的局面,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引领国际市

场有着关键作用,具有先导性、突破性等优势。

/1371/ 噻洛芬酸(Tiaprofenic Acid)制备工艺研究
噻洛芬酸(Tiaprofenic Acid)制备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噻洛芬酸(TiaprofenicAcid),化学名5-苯甲酰

-α-甲基-2-噻吩乙酸,属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口服效力强

,副作用小。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术后

疼痛等。强森药厂于上世纪70年代上市,已报道的合成方法

有六种。我们综合文献路线,自行设计了一条完全创新的工

艺路线:以噻吩为原料,采用了先将噻吩丙酰化得2-丙酰噻

吩,再经碘重排反应得2-(2-噻吩基)丙酸,最后引入苯甲

酰基的方法得到噻洛芬酸。

/1372/ 药用肠溶明胶空心胶囊
药用肠溶明胶空心胶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胶囊(Cap

sule)制剂是医药制剂中最普遍的制剂形式,约占口服制剂

总量的60%以上。中国空心胶囊消费量年二千亿粒,全球消费

总量八千亿粒以上。目前,空心胶囊剂的壳是以牛、猪等动

物骨或皮等材料提炼出的明胶为原料而制得。传统的明胶空

心胶囊在胃酸中10分钟内就崩解、释放,但胶囊内有的内容

物对胃有刺激性,或遇酸不稳定,需要在肠内崩解才能发挥疗

效;更为严重的是:传统的空心胶囊逐渐暴露出一些质量和

/1372/ 药用肠溶明胶空心胶囊

安全隐患,如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

,熬制成工业明胶,由于这个过程中,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

而制成的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超标,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不

仅无法达到治疗的效果,还带来了更大的重金属中毒等安全

问题。如何有效改善明胶空心胶囊的安全性成为了首要解决

的问题。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性状:囊体色泽均匀,无异

臭;2、松紧度:应符合《空心胶囊》有关规定3、脆弱度:

破裂不得超过15粒;4、崩解时限:(9-1000)盐酸溶液中2

小时无裂缝或无崩解现象,人工肠液中1小时内完全崩解;5、

亚硫酸盐:≤0.01%;6、氯乙醇:样品峰面积小于对照品峰面

积;7、干燥失重:12.5%~17.5%;8、炽灼残渣:透明≤2.0%、

、半透明≤3.0%、不透明≤5%;9、重金属:≤40PPM;10、环氧

乙烷:≤0.0001%;11、对羟基苯甲酸酯类:<0.05%;12、铬

:≤2PPM;13、大肠埃希菌及沙门菌:不得检出;14、细菌:

≤1000个/g;15、霉菌及酵母菌:≤100个/g。二、推广应用前

景与措施1)原料的配比和提取工艺:原料是产品品质的基础

保障,新产品对原料的选择和提取上有了创新,保证得到更安

全的原料。2)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流程,通过机械化生产,在生

产中添加相应的控制手段,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稳定。3)通

过改进产品的生产设备,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

/1373/ 吲哚菁绿合成工艺
吲哚菁绿合成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诊断各种肝脏疾病,了解肝

脏的损害程度及其储备功能,用于诊断肝硬化、肝纤维化、

慢性肝炎、职业和药物中毒性肝病。2.项目简介吲哚菁绿是

一种全合成的三羧花青系诊断试剂,它于1955年由美国柯达

实验室研制开发,1956年Fox等首先将其应用于肝功能及循

环功能的检查,自1970以后,吲哚菁绿又开始被应用于眼科

血管造影。通过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应用,吲哚菁绿应用于肝

胆外科诊断领域的有效性及优点在欧美和日本已被广泛肯定

/1373/ 吲哚菁绿合成工艺

,同时将其应用于脉络膜血管造影业己成为眼底病检查诊断

的重要手段,有关它的应用技术也日趋完善。吲哚菁绿及其

注射剂现收载于25版美国药典及“日本医药品集”。3.项目

知识产权状况吲哚菁绿原料药及注射剂已收载于中国药典2

005版二部,按照药品审批办法的有关规定,本品原料药可

仿制。4.生产使用条件无高温、高压、深冷等反应条件,无

一类溶剂的使用,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品原料药生产工艺为

全新的,正在申请中国专利。5.市场及经济效益预测吲哚菁

绿原料药目前市场售价为400元/克,本工艺原料药合成成本

远低于其市场售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6.目前进度已完成

实验室中试放大工作,按照本工艺制得的原料药质量完全符

合中国药典2005版标准要求。

/1374/ 磁疗用永磁磁源定量应用研究
磁疗用永磁磁源定量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磁疗用永磁磁源

空间磁场定量分析及作用效果量效学研究》(项目编号:3

0873467)中的部分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磁疗永磁磁源的定量

和规范应用等方面工作。全面系统地探讨磁疗用永磁磁源空

间磁场及分布状态,准确掌握永磁磁源定量使用方法,为磁疗

基础与应用研究提供准确的理论与实际定量依据,进而为建

立磁疗用永磁磁源使用标准奠定基础。本课题采用以数学泛

函变分原理为基础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法,系统地完成了磁疗

/1374/ 磁疗用永磁磁源定量应用研究

常用永磁圆片磁源、方片磁源、球形磁源空间磁场的分析和

计算方法;得出了上述磁源空间磁场的矢量磁位、磁感强度

、磁场能量密度、磁力线和磁感强度等值线等参数的定量计

算结果和图形,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不同磁源的空间磁场分布

状态;并从使用和定量计算简便考虑,明确提出在永磁磁源磁

疗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应尽可能选用圆片磁源;为永磁磁源的

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际测量并分析了永磁磁源中最具有

代表性的圆片磁源两极面中心磁感强度、中心磁感强度随放

置时间的变化、磁场在不同组织中的衰减和空间磁感强度量

值;得出磁源两极面中心处的磁感强度均存在一定差异实际

使用时必须要进行筛选,磁源中心磁感强度随时间无明显变

化,磁源在人体组织中的磁场分布与在空气中无明显差异,磁

源空间磁感强度理论值与实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等有实用价

值的结论;同时根据不同的实际研究需要,建立了永磁圆片磁

源的使用筛选方法;以上工作为永磁磁源的使用提供了实际

测量依据。本研究已发表论文9篇,综述2篇,均为中文或科技

核心期刊。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专

利号:ZL201220503684.3)

/1375/ 面粉厂麦麸、胚副产物开发技术
面粉厂麦麸、胚副产物开发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小麦麸皮是人类所需膳食纤维的最好来源,已知戊

聚糖是其中主要的功能性多糖。以小麦麸皮为原料可开发可

溶性戊聚糖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前者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降

脂功能,后者有良好的改善肠道环境、通便的功能,均可作

为特殊保健功能食品的原料。小麦胚芽则因写信微量矿物元

素、维生素、生物酶等功能性成分而被称为“天然营养宝库

”,是生产高档保健食品的宝贵资源,最好的利用方式是全

利用,但首先要解决小麦胚的稳定化和活性保持技术。本技

/1375/ 面粉厂麦麸、胚副产物开发技术

术支持的即食麦胚片是一种方便保健食品,该产品具有天然

谷物清香、营养保留较完全、品质稳定等特点。麦胚保健饮

料是以麦胚为主要原料,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一种含有活性

肽及麦胚特有功能成分的保健饮品。 技术工艺及市场前景

(1)小麦麸皮综合利用工艺路线:固相→干燥→粉碎→不溶性

膳食纤维麸皮→预处理→粉碎→浸提→固液分离→上清液→酶法除

淀粉→乙醇沉淀→离心→干燥→可溶性戊聚糖(2)小麦胚芽综

合利用工艺路线:胚芽→清理→灭酶→轧片→调配→即食麦胚片

↓生物浸提→均质→调配→杀菌→灌装→麦胚保健饮料小麦麸皮和

胚芽中含有小麦中90%以上的功能活性成分,目前国内在此

仪式的开发利用水平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市场上出现的

谷物纤维、小麦精华素等产品多为进口,售价不菲,通过本

成果可实现我国面粉加工企业副产物的全面、增值转化,所

开发的产品可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主要设备投资主要设备

有:挤压机、提取罐、生物反应器、滚筒干燥机、粉碎机、

胶体磨、分享机、饮料灌装机、包装机等,总投资约650万

。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总承包。

/1376/ 虾蟹壳高值化利用制备壳聚糖及其衍生产品关键技术构建及应用
虾蟹壳高值化利用制备壳聚糖及其衍生产品关键技术构建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虾蟹壳高值化利用制备壳聚糖及其衍生产品关键

技术构建及应用》成果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主要

应用于食品、保健食品、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行业中。该

成果针对我国虾蟹壳等潜在高附加值产品加工水平低的问题

,从水产加工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化

分离工程等角度研究利用甲壳类动物的副产物,加工提取获

得甲壳素,开展新型功能性制品生产。该成果利用生物酶法

高效回收蛋白质及综合利用,甲壳素清洁生产,高品质、高性

/1376/ 虾蟹壳高值化利用制备壳聚糖及其衍生产品关键技术构建及应用

能、高纯度壳聚糖加工,高值化寡糖加工、及氨基葡萄糖糖

盐类产品制备与应用等创新技术,开发绿色高效的虾蟹壳废

弃物中甲壳素、碳酸钙和蛋白质的全组分,拓展了其在功能

食品、膳食补充剂、植物调节剂等方面的应用。解决了甲壳

素生产过程中酸碱污染的生态问题,促进了甲壳素产业的发

展,为国家农业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1)甲壳生物质资

源生态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传统甲壳素生产工艺中存

在的蛋白质营养损失大、利用价值低、酸碱用量大、二次污

染严重等行业技术难题,开发了生物酶法高效回收蛋白联产

甲壳素清洁生产技术。2)基于活性导向的非专一性酶水解壳

寡糖生产关键技术:针对壳聚糖水解制备壳寡糖专一性酶来

源缺乏、生产成本高、化学法制备壳寡糖还原性低及生物活

性差等问题,利用非专一性酶(双功能酶)高效水解、壳聚

糖增溶与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开发了高纯度、高活性的壳

寡糖(甲壳低聚糖)产品,并通过对壳寡糖的功能特性研究

,拓展了其在功能食品、膳食补充剂、植物调节剂等方面的

应用。3)高品质、高性能的壳聚糖制备与应用技术:采用物

理改性、化学修饰等技术手段,开发了高密度、高溶解性的

高品质壳聚糖以及防腐、乳化等性能提升了壳聚糖衍生产品

。4)食品医药级高品质氨糖盐类制备关键技术:利用真空循

环结晶、常温酰化催化、高效吸附脱杂等技术,完成了药用

、食用氨糖品种的生产。通过查证成果相关支撑材料,目前

该成果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1-21],美国专利1项[22],

/1376/ 虾蟹壳高值化利用制备壳聚糖及其衍生产品关键技术构建及应用

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23-26],发表论文33篇[27-59],其中17

篇被SCI收录,被SCI论文引用294次,他引270次[60],并通过

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及部分成果的科技鉴定[61-66],并

拥有医药级、BRC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证书[67]。目前该成果

已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已在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烟台固特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

有限公司、临沂欣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陆海蓝圣生

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博智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日

照众生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示范应用[69],实现了

虾蟹等甲壳类功能性制品成果转化与产业化,2018年至2020

年,三个年度新增销售收入51.5亿元,新增利润11.3亿元[70

],经济效益显著。

/1377/ IVF-ET透明带侵入性操作对出生结局的影响
IVF-ET透明带侵入性操作对出生结局的影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辅助生殖技术中对卵子及胚胎的侵入性操作不增加

出生子代的出生缺陷的发病率,不是增加子代出生缺陷的独

立因素。已收集行侵入性操作分娩男婴及其父代的外周血,

已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及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通过本项目

分析,已证实辅助生殖技术中对卵子、胚胎侵入性操作后,不

增加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技术。在其

后的临床操作中,通过对一些患者的胚胎的辅助孵化可增加

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然而并不增加子代出生缺陷,可在

/1377/ IVF-ET透明带侵入性操作对出生结局的影响

临床中推广这一相对安全的技术操作。胚胎辅助孵化(胚胎

侵入性操作)可显著提高高龄不孕女性患者冻融胚胎移植中

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胚胎辅助孵化(胚胎侵入性操

作)不影响单胎妊娠者母儿妊娠的远期结局(包括母体妊娠

期及分娩期并发症、胎儿出生缺陷)ICSI(卵子侵入性操作

)单胎妊娠者母儿妊娠结局与IVF(卵子无侵入性操作)单

胎妊娠者相比,不显著增加母儿妊娠期及分娩期发病率,二者

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相近。对于正常年龄患者不建议卵裂期冻

融胚胎移植时行辅助孵化操作;对于高龄患者,辅助孵化操作

可能改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但不能明显改善其妊娠

结局,远期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于FET前进行激光辅

助孵化应持谨慎态度。探讨在玻璃化冷冻胚胎移植中,激光

辅助孵化操作后对妊娠结局及母儿安全性的影响。通过分析

辅助生殖技术中对卵子、胚胎侵入性操作后受孕者的妊娠结

局资料,以论证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寻求探索进

一步改善妊娠结局的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对辅助生殖技术

进行改良应用,探索更适宜、对母子影响更小的干预措施,并

对规范的应用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规范性。通过

本项目分析,已证实辅助生殖技术中对卵子、胚胎侵入性操

作后,不增加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技术

。在其后的临床操作中,通过对有些患者的胚胎的辅助孵化

可增加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然而并不增加子代出生缺

陷,可在临床中推广这一相对安全的技术操作。

/1378/ 基于注塑成型过程的液晶微流动机理及应用研究
基于注塑成型过程的液晶微流动机理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液晶微流动的机理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VisualBasic与Fortran语言相结合开发了这套用于分析

非牛顿流体微流动的专用软件系统。通过该软件,微流体设

计者可以自由设计流道,选择驱动方式,选择微流体种类及计

算理论,通过计算得到流道内部各种场的计算结果。还可以

将计算结果可视化,可清楚观察流场的形态及所设计流道的

优点及缺点,进而对流道进行优化设计。

/1379/ BaO-La2O3-B2O3玻璃中Eu^2+和Eu^3+的共激活发光
BaO-La2O3-B2O3玻璃中Eu^2+和Eu^3+的共激活发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技术详情

  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2BaO.(1-x)La2O3.9B2O3.xE

u2O3(BLBE)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在1025℃附近,荧光光谱研

究表明,在BLBE体系中存在着Eu^(2+)和Eu^(3+)两种价

态离子,316,360,379,393,413,462和512nm锐线激发峰和59

2,616,650和750nm红区射峰分别对应Eu^(3+)离子的f-f激

发跃迁和^5D0-7FJ(J=1,2,3,4)跃迁发射,430nm和532nm宽

带激发峰和蓝区发射分别对应Eu^(2+)离子的5d-4f激发跃

迁和发射,引入Gd^(3+)离子友爱明显改善玻璃的红蓝光发

/1379/ BaO-La2O3-B2O3玻璃中Eu^2+和Eu^3+的共激活发光

射比,表明在BLBEG体系中存在着Gd^(3+)→Eu^(2+)→Eu^

(3+)能量传递过程。

/1380/ 稀有血型资料库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稀有血型资料库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技术说明: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助教Landste

iner首先发现人类红细胞血型,此后人们一度以为从此就可

以克服以前实验性输血中所遇到的困难,输血再也不是什么

大不了的事,已经变得很安全了,但事实上却证明并非如此

,一些母亲虽然生下ABO血型配合的婴儿,可是婴儿却表现

出严重的贫血症状,发生新生儿溶血,或者死亡。对此科学

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于1940年兰德斯堤纳等科学家在做动

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

/1380/ 稀有血型资料库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抗原物质,也就是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稀有血型,血液红细

胞上有Rh抗原的称为Rh阳性,否则称为阴性,这样就使已发

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

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然而Rh阴性人群在不同

种族中所占比例不同,我国汉族Rh阴性仅占0.35-0.49%。临

床上Rh阴性患者往往因无此类血液而失去抢救机会,例1:

兴平庄头乡一患者,梁某,女,A型Rh阴性血型,于2002年

因化脓性阑尾炎到四军大医院行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输血

治疗,当时因无A型Rh阴性血液导致死亡。例2:沈阳市民刘

某,女,B型Rh阴性血型,因外伤失血过多,需输血治疗,

当时无B型Rh阴性血液失去抢救机会死亡。基于以上种种原

因,鉴于Rh阴性血型在输血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亚于ABO血型

系统,咸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于1997年立项,对献血者进行

Rh阴性血型筛选,并带动咸阳地区各临床输血科对患者进行

Rh阴性血型筛查,预防因Rh阴性血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为

咸阳地区输血事业推波助澜。随着临床对患者Rh阴性血型筛

查工作的广泛开展,使Rh阴性血液的需求与日俱增,从199

8年Rh阴性用血量占总用血量的0.05%上升到2003年的0.26%

,超过5倍,对于供需出现的矛盾,咸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保证了临床的日常及紧急用血,从

来没有发生一例因无稀有血型血液而使患者失去抢救机会的

事故。1、建立Rh阴性献血者的档案,按血型登记造册,并

不断加大筛查力度,扩充、壮大队伍。2、为本地区Rh阴性

/1380/ 稀有血型资料库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的献血者搭建自救互救的平台,加深相互了解与沟通,从2

004年开始每年举行二次RhD阴性无偿献血者联谊会。3、于

2006年10月13日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稀有血型者协会,产生了

组织机构,并通过了协会《章程》草案,参加会员83人,在

血站的正确引导下,可以自己发展成员,壮大队伍。4、采

血先进的技术对检验合格的Rh阴性血液进行低温冰冻保存,

可达10年之久,以备临床急用。该技术基本达到国内同类技

术的先进水平,开辟了保存血液的新途径。5、为了确保Rh

阴性患者用血时的安全,本站对所有的RhD阴性血液均进行

了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对含有不规则抗体的Rh阴性血液的红

细胞进行直抗试验,这一技术在咸阳地区属第一家。截止目

前发现23份有不规则抗体,血浆报废。采取以上综合管理措

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稀有血型献血者从最初的28人发展

到现在的492人,固定无偿献血者305人。库存冰冻Rh阴性血

液共计219单位,全国除上海血液中心目前库存稀有血型10

0份,咸阳血站在全国属第一家,卫生局、卫生厅、中国输

血协会对咸阳血站的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要求

咸阳血站为2008年奥运会筹备稀有血型血液,这是全咸阳市

人民的骄傲与光荣。应用前景:1、提高了工作效率,克服

了临床紧急用血时才组织人力、设备,去寻找献血者,再加

班加点做实验检测,节省了人力、物力。2、采用先进的技

术进行低温冷冻保存稀有血型血液,可以保存10年之久,目

/1380/ 稀有血型资料库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前库存A型53u、B型53u、O型83u、AB型30u,为解决特殊血

型血液的临床急用提供了技术平台,对保证医院日常的急救

医疗用血具有一定的实用性。3、大量的稀有血型档案信息

及血液储存,为输血研究奠定了基础。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

参比实验室主任朱自严表示:大量的稀有血型档案信息,除

了具有临床输血上的意义外,稀有血型还是研究人群迁徙和

人种起源的最好材料,在红细胞血型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方面

具有特殊的意义。冰冻技术为自体储血打下了基础。4、获

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仅仅保障了咸阳地区的稀有血型需

求,还支援兄弟单位稀有血型的紧缺,如给第四军医大学、

北京血液中心等调配稀有血型血液。

/1381/ 金华杂6号
金华杂6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品种来源:金色农华首席棉花育种专家王惠萍

研究员选育而成,2006年河南省审定通过。审定编号:豫审

棉2006009。二、品种特征特性:春播杂交棉花品种,河南

中部棉区全生育期131天。株形较松散呈塔形,株高104.5厘

米,苗期长势中等,中后期生长势较强;叶色深绿,叶片大

小中等;茎秆坚硬,抗倒性好;花寇较大,花药金黄色,结

铃性强且开花结铃集中,单株结铃平均近30个。单铃重5.8

克,衣分39.7%,籽指11.1克,霜前花率92%,纤维品质佳。

/1381/ 金华杂6号

抗枯萎耐黄萎品种,抗棉铃虫。三、产量表现:2004—200

5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比对照

品种豫杂35增产7.8%居第二位,大田栽培在河南沈丘5.5亩

平均亩产377公斤,7农户连片种植30余亩,亩产均达350公

斤以上。四、适宜地区及栽培要点:适于河南省各棉区春播

及麦垄套种和新疆南疆棉区种植。河南春播及麦套移栽亩留

苗1500株左右;新疆南疆棉区亩留苗12000株左右。

/1382/ 青篱竹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青篱竹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在青篱竹属系统分类中由于对该属的形态分类标准

取舍不一,至今仍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采用PCR扩增产

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青篱竹属及近缘属(如苦竹属、矢竹

属、少穗竹属、巴山木竹属、肿节竹属等)有关争议属的代

表种或模式种(毛竹为外类群)等18种竹种的核糖体DNAIT

S区段序列和叶绿体DNAtrnL-F序列。分别对ITS序列、trnL

-F序列和ITS与trnL-F的组合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表明,和trnL-F区段序列相比,核糖体DNAITS区段序列有较

/1382/ 青篱竹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高的系统发育信息位点。通过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ITS系统

发育树表明,供试竹种形成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这说明广

义青篱竹属中这些不同的类群归属青篱竹属是合理的。17种

竹种可聚为2大分支.供试竹种(斑苦竹、仙居苦竹、茶秆竹

、长叶苦竹、苦竹、宜兴苦竹、菲白竹、翠竹、大明竹、巴

山木竹、冷箭竹、凤竹、鼓节矢竹、矢竹、短穗竹、肿节竹

、少穗竹)形成一个单系类群,且分为2个不同的分支。茶

秆竹与仙居苦竹关系非常密切,茶秆竹可归隶到青篱竹属中

;翠竹和菲白竹关系密切,且与苦竹类竹种分为2个分支。

/1383/ 橄榄油中脂肪酸烷基酯含量测定
橄榄油中脂肪酸烷基酯含量测定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国内外橄榄油标准中均对橄榄油进行了严格的等级

划分。在各种等级的橄榄油中,特级初榨橄榄油是顶级油品

,与次级油品的价差非常大。根据规定特级初榨橄榄油必须

在低温下采取机械式压榨,不经蒸馏或其他精炼过程。但是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利,试图把次级油品经低温脱臭,去除劣

质橄榄、果实过熟、保存不佳带来的发酵异味,然后冒充特

级初榨橄榄油销售,传统的化学检验方法很难分辨出这种假

特级初榨橄榄油。脂肪酸烷基酯(FAAEs)是游离脂肪酸与

/1383/ 橄榄油中脂肪酸烷基酯含量测定

橄榄果发酵产生的低级醇类物质反应产生的,主要有脂肪酸

甲酯(FAMEs)和脂肪酸乙酯(FAEEs)。通过对脂肪酸烷基

酯的检测,可以很好的区分是否为特级初榨橄榄油。目前,欧

盟和国际橄榄油协会现行标准均要求脂肪酸乙酯(FAEEs)

含量之和不大于35mg/kg。我们在国际橄榄油协会方法《CO

I/T.20/Doc.No28/Rev.22017Determinationofthecontento

fwaxes,fattyacidmethylestersandfattyacidethylesters

bycapillarygaschromatography》的基础上优化创新,开发

的橄榄油中脂肪酸烷基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在检

测效率、保护环境、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角度均优于国际橄

榄油协会的气相色谱法。本方法的研制可为政府监管提供必

要的技术支撑。

/1384/ 一种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膜制备方法
一种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膜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克服了现有镁合金表面处理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

结合溶胶-凝胶(Sol-Gel)湿法涂层技术的优点和电镀层的

特点,在镁合金基体上采用Sol-Gel技术得到多层纳米级的

氧化物保护薄膜,并在溶胶涂层上实施镀层,形成具有功能

梯度性保护的涂层,该功能梯度层具有与镁合金基体的结合

力好、膜层致密、耐腐蚀性好的优点,对镁合金基体材料起

到很好的耐蚀防护作用。

  该方法简单,安全性高,便于得到可以应用到工业上

/1384/ 一种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膜制备方法

的防腐蚀镁合金,从而使镁合金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1385/ 药物晶型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药物晶型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晶型药物属国际前沿药学热点新兴学科研究领域,

是继手性药物后发现仍可影响药物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及质

量的关键重要环节,也是制约我国药品质量和药品疗效与国

际接轨的关键瓶颈难题,晶型药物已成为国际创新药物开发

的重要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在我国率先开展晶型药物理论和技术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

晶型药物研究的单位。项目组在长期工作中开展了大量的科

学理论研究,出版了我国首部《晶型药物》学术专著;在国家

/1385/ 药物晶型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技项目支持下,建立了晶型药物研究关键技术体系;通过技

术的应用,使我国药学领域认识到晶型物质对药品安全性、

有效性和药品质量的重要影响,推动了我国晶型药物发展。

项目主要成果包括三个方面:一、奠定晶型药物基础理论一

种化学药物存在多种固体物质状态,不同晶型物质状态可能

会影响药品的安全性、临床有效性、质量稳定性等。为此,

本项目开展了晶型药物的理论研究,以揭示晶型物质本质。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晶型药物的基本范畴。2.药物形成多

晶型的原因。3.多晶型物质状态与成药性关系。4.优势药物

晶型的基本特征。5.影响晶型原料与药品制剂的关键参数。

二、形成晶型药物关键技术形成了从晶型药物的发现、晶型

物质的鉴定、晶型的成药性、晶型标准与药品晶型质量控制

的晶型药物关键技术研究体系,研制了国内外首个晶型标准

物质和晶型物质标准。1.晶型发现与制备关键技术。2.晶型

药物定性鉴别与定量检测关键技术。3.晶型药物成药性评价

与优势药物晶型关键技术。4.原料药晶型和制剂晶型的质量

控制关键技术。5.晶型药物标准与晶型标准物质关键技术。

三、理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项目在理论指导下应用创新技术

为北京市和全国的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提供了晶型共享关键

技术支撑和共享技术服务,促进了我国晶型药物管理水平的

提高,获得了晶型仿制药与创新药的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了一

批仿制药物的质量提高和创新药物的质量研究,起草了国家

晶型药物技术指导原则,发表了科学研究论文。

/1386/ 低分散度水溶性昆虫壳聚糖研究与开发
低分散度水溶性昆虫壳聚糖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应用领域与技术原理1.应用领域低分散度水溶

性壳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环保、农业与

纺织造纸厂工业中。主要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

开发。在国外,如日本、韩国、美国及其欧洲等国家,在上一

世纪九十年代已将水溶性壳聚糖列入食品添加剂名录,作为

一种营养补充剂添加到普通食品中(奶制品、面粉制品、饮

料等之中),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提升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水

平,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国内至今已批准了数十个相关的

/1386/ 低分散度水溶性昆虫壳聚糖研究与开发

功能食品,市场销售十分活跃。2.技术原理依据昆虫的生活

史、生长特点与目标物(几丁质)的富含量,选育优良蝇类

品种;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饲料的配制、环境条件的控制

等)建立高产养殖技术;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一性壳

聚糖内切酶清洁生产优质水溶性壳聚糖,分散度低、转化率

高、无衍生物产生,确保食用安全。二、实际达到的主要技

术指标灰份≤0.01,重金属≤国家允许标准,无单糖污染,无其

它衍生物污染提取得率≥95%含量≥98%三、与国内外同类技术

比较1.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国外没有形成以昆虫壳聚糖原料

为主导产品的养殖产业,所需的壳聚糖原料均由外国进口,以

中国的海洋水产壳聚糖原料为主。至今没有专一性壳聚糖内

切酶用于水溶性壳聚糖的清洁生产。2.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

国内有蝇类昆虫养殖产业,但是以加工养鱼的饲料为目的。

还没有一个以加工生产昆虫壳聚糖为主导产品的企业。更没

有采用专一性壳聚糖内切酶清洁生产水溶性壳聚糖的厂家。

因此,本项目的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四、成

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成果的创造性技术创新—使用我省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一性內切壳聚糖酶,对不溶于水的昆虫

壳聚糖进行生物催化剂降解,清洁生产,污水、废渣零排放。

工艺创新—建立了主导产品低分散度水溶性昆虫壳聚糖与活

性蛋白在一条生产路线上综合生产的工艺流程。节省能耗,

提高工效。产品创新—研制了特色优质昆虫壳聚糖原料,产

物的结构清楚(全部为氨基葡萄糖单体的低聚物),无毒性

/1386/ 低分散度水溶性昆虫壳聚糖研究与开发

,生物相容性好,尤其是产品中无其它衍生物污染,是一种安

全的药品原料与功能食品的原料,填补了我省缺乏海洋资源

的问题,创建了品質胜过海洋来源壳聚糖资源的昆虫壳聚糖

资源,为江西壳聚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2.成

果的先进性已成功制备了具有特色的优质昆虫壳聚糖新产品

:品质超过虾壳蟹壳来源的壳聚糖,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极大

的竞争优势;产品的价值大大超过常规原料与工艺生产的价

格由50万元/吨→150万元/吨以上;优质昆虫壳聚糖原料的生

产不受季节的限制,一年四季均可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民在自

家的土地上发家致富。

/1387/ RY1261高温型染样机
RY1261高温型染样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388/ 氯吡格雷硫酸氢盐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氯吡格雷硫酸氢盐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产品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死和确

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该药可减少动脉粥洋硬化事件的发

生(如心肌梗死,中风和血管性死亡)。与阿司匹林联合,用

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

心肌梗死)患者。

/1389/ 消糜阴道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消糜阴道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阴道栓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糜阴道

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消糜栓收载于《卫生部药

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同时也收录于中国药典中

,其由人参皂甙(苷)、紫草、黄柏、苦参、枯矾、冰片和

儿茶七味药按一定重量份数比与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和甘油

为基质制成的阴道栓剂;所述消糜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祛腐生肌的功效,适用于子宫颈糜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

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及支原体感染、淋病双球菌感染等

/1389/ 消糜阴道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病症。现有技术还存在由上述7味药与附加剂制成的其他剂

型;如,CN1672704公开了由人参皂甙、紫草等7味原料药制成

的消糜阴道泡腾片;CN1679649公开了由人参皂甙、紫草等7

味原料药和硬脂酸、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等附加剂制成的软

胶囊栓、软膏或膜剂等剂型;上述剂型中,栓剂对阴道炎等妇

科疾病的疗效显著,且应用广泛。但现有的消糜栓普遍存在

以下问题:1.不易清洁,容易污染衣物;2.活性药物与人体接

触面小,导致吸收不充分,没有发挥组方的最佳疗效;3.药物

溶出度差;4.活性成分和基质混合不均匀,不易粘合;5.药物

起效快,有效给药时间短;6.用药后存在峰谷现象、血药浓度

不稳定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消糜栓剂的溶出度

,减少对衣物的污染,发挥组方的最佳疗效,本发明提供一种

奏效快、释药时间延长的消糜阴道膨胀栓及其制法,同时还

提供一种能够控制上述消糜阴道膨胀栓产品质量的科学检测

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消糜阴道膨胀栓具有奏效快、药物释

放时间延长、稳定性高等有益效果,并且该消糜阴道膨胀栓

采用了独创的七项领先技术,所述的消糜阴道膨胀栓中的膨

胀载体的加入应用了独创的“药栓一次性灌装一体成形”技

术、“内芯膨胀系数控制”技术、“人体工程学栓型”技术

、“治疗清洁一体化”剂型、“阴道内贴附式给药”技术、

“防侧漏栓体设计”六项技术,该膨胀载体可使消糜阴道膨

胀栓的含药基质与阴道内壁充分接触,并且防止药液外流;还

具有清理阴道防止二次感染的功效;本发明所述的消糜膨胀

/1389/ 消糜阴道膨胀栓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栓为中空膨胀栓,其制剂与活性成分完全分开,增加了活性成

分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栓剂的稳定性;本发明所述的消糜阴道

膨胀栓中活性成分与分散载体一起制成固体分散体,填充在

中空外壳内增加了活性成分的溶出度;膨胀栓中吸收阻滞剂

应用了“药物长效分层释放”技术,其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

间,延长药物疗效。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糜阴道膨胀栓,所述膨

胀栓包括活性成分、基质和可膨胀的膨胀载体;本发明还涉

及膨胀栓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消糜阴道

膨胀栓采用了独创的七项领先技术;并将所述膨胀栓制成中

空膨胀栓,将基质和活性成分完全分开,与普通栓剂相比,提

高了栓剂的稳定性;活性成分与分散载体和吸收阻滞剂的结

合,不但增加了活性成分的溶出度,使活性成分很好的释放,

并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本发明所述膨胀栓具有奏效快、

作用时间延长、防止药液外流,清理阴道防止二次感染等有

益效果。

/1390/ 蓝莓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研究
蓝莓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生境土壤及叶

片矿质元素的研究,为笃斯越橘人工抚育、栽培中合理施肥

提供理论依据。以四种生境中的笃斯越橘为试材,通过测定

笃斯越橘生境土壤中有机碳、pH值、电导率、碱解N、速效

P、速效K、有效Ca、有效Mg、有效Fe、有效Mn、有效Cu和有

效Zn的含量及果实成熟期笃斯越橘叶片中N、P、K、Ca、Mg

、Fe、Mn、Cu和Zn的含量及产量,分析土壤养分及叶片营养

元素的关联特性,同时制定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

/1390/ 蓝莓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研究

值,最终应用DOP法进行营养诊断。结果表明:(1)在水湿

地有土壤、水湿地无土壤、疏林地和林缘坡地4种生境中,水

湿地无土壤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普遍高于其余3种生境类型

,而水湿地有土壤生境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较低。4种生

境土壤中,大量元素Ca和Mg含量最高,而N、K和P含量次之;4

种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Zn>Cu。除疏林地生境

土壤Ca呈空间强变异外,4种生境的所有有效养分均呈现空间

中等程度变异性。笃斯越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多以协同效应

相互影响。(2)笃斯越橘为寡营养植物,其对土壤有效养分

的吸收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大兴安岭自然土壤有效养分

含量的范围内,较低的土壤养分有利于笃斯越橘叶片对养分

的吸收及积累。(3)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生境中生长的笃

斯越橘的产量最高、林下疏林生境中的产量中等,而林缘坡

地生境中的产量最低。(4)应用概率分级法及高产区域法

相结合得出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中N素含量的适宜值

为17.7019.49g·kg-1,P素含量的适宜值为3.444.54g&

#183;kg-1,K素含量的适宜值为5.266.04g·kg-1,Ca素

含量的适宜值为3.164.03g·kg-1,Mg素含量的适宜值为

1.922.30g·kg-1,Fe素含量的适宜值为113.15155.53m

g·kg-1,Mn素含量的适宜值为257.47307.27mg·k

g-1g,Cu素含量的适宜值为5.396.37mg·kg-1,Zn素含量

的适宜值为17.3324.22mg·kg-1。(5)大兴安岭地区

高产区域的笃斯越橘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区域。根据诊

/1390/ 蓝莓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研究

断结果,建议在人工抚育过程中,高产区可适量施用N、P、K

、Fe、Mn和Cu肥,中产区可施用P、Ca、Mg和Zn肥,低产区可

施用N、Ca和Zn,各区均具有一定的产量提升空间。(6)发

表文章4篇(其中SCI收录2篇,国家1级学报收录1篇)。

/1391/ 岩体原位测试系统的国产化联系
岩体原位测试系统的国产化联系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392/ 牧原环保管理系统V2.0
牧原环保管理系统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牧原环保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业务版块构成

:1、环保运营:从固、液、气等方面记录牧原集团对粪污

的资源化利用流向,从数据上有理有据的证实公司环保粪污

资源化利用模式;2、沼液利用:沼液利用通径打通至产量追

踪,公司为农民增产增收具体数据留存,支撑资源化利用数据

库的建立,更好的服务社会;3、统计分析:数据透视业务,运

营数据反映出各子公司运营问题,支撑各子公司拿着报表做

管理,进一步优化提升运营标准;4、环保财务管理:环保成

/1392/ 牧原环保管理系统V2.0

本精细化核算,实现算清了环保成本,财务数据可用于挖掘利

润空间,并数据共享,月度排名,支撑子公司成本管理更加高

效透明。该系统的技术特点主要包含:容器化部署、分布式

、跨平台。

/1393/ 倾斜摄影及快速三维后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关键生产技术研究
倾斜摄影及快速三维后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关键生产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4年基础测绘科技项目,国

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目前开展的应急测绘保障、地理国情监测和数字城市、智慧

城市建设等重大测绘项目,需要快速获取、处理和应用海量

高精度的三维地面地理信息数据。而传统的三维地理信息数

据获取方式,如全野外方案、LIDAR等数据获取方式,存在工

作量大,数据获取周期长、处理方法人工干预多、成本高、

效率低等缺点,难以满足数据快速获取和高精度处理的要求

/1393/ 倾斜摄影及快速三维后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关键生产技术研究

。由倾斜机载航空摄影测量系统、街景工厂高精度三维影像

快速处理系统(StreetFactory)组成。它可以快速完成从

数据的获取和高精度自动化处理的整个任务需求。本项目对

实景三维模型的开发也是国内第一次将倾斜摄影技术应用在

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街景工厂比Smart3D在

处理流程上增加了空三的人工干预,对POS的精度要求也很高

,能够全面把握建模的每个环节,生产出的成果是可浏览、可

量测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在更换GPU运算节点之后,生产效率

还能有成倍的提升。同时Linux软件架构也保障了长时间作

业的稳定性。目前增加了无/弱POS处理模块后,更加拓展了

中低空倾斜摄影数据的处理兼容性,成为实景三维数据处理

的首选。通过对成果的宣传与推广,智慧讷河与智慧农场均

采用实景三维模型制作应用示范,许多地市管理部门也对真

实还原的地理模型反响强烈,并与其中一些单位达成合作意

向,实景三维已在各类的项目中发挥作用。1存在的问题目前

存在的问题有五点:(1)倾斜航摄仪升降舵配置问题:目

前我组倾斜航摄仪并无配备升降舵,可选航摄机型特别少,严

重制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2)倾斜航摄仪最佳重叠度分

析:基于倾斜航摄仪配置特点,拟编写个小程序来推导最佳

重叠度的选择,目前该软件还未编写完。(3)街景工厂设备

的厂方软件更新较慢:首先是街景生产软件存在一些用户体

验问题,制作mage.csv文件步骤繁琐易出错,Bundleview调点

操作不便捷,工作流容错机制需要调整,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

/1393/ 倾斜摄影及快速三维后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关键生产技术研究

接拖慢了生产进度,希望厂方能够给予支持,迅速更新软件。

(4)GPU显卡更新:街景三维的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GPU显

卡,更换市面的主流显卡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为防止显卡在

项目执行中过热死机,显卡的稳定性测试也很重要。为提高

生产效率,应研究如何采用市面主流显卡进行定期更换。(

5)实景三维数据的标准规范:目前倾斜摄影产品应用处在

起步阶段,在合作项目或是科学研究中,暂无相应的技术标准

为成果提交做参考。应尽快总结出倾斜摄影的数据获取、数

据生产、成果提交的相关标准,以指导生产和科研工作。

/1394/ 药剂瓶开合器
药剂瓶开合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背景技术医院的抽血、输液之前要对每个患者进行

局部皮肤的消毒,消毒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先将盛放消毒液

的药剂瓶打开,然后用绵签蘸取消毒液,消毒后要及时将药剂

瓶的盖子盖上,否则会因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入而造成消毒液

的污染或失效,然而这种不断的药剂瓶瓶盖开合的过程中,不

但容易使医护人员有时忘记将药剂瓶的盖子盖上,而且操作

复杂、效率低。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药剂瓶开合器,这种药剂瓶开合器可以解决消毒前不断

/1394/ 药剂瓶开合器

开合瓶盖的过程中,造成的操作复杂、效率低而且容易使医

护人员忘记将药剂瓶的盖子盖上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药剂瓶开合器,包括通过

其转轴立于底座上的通过驱动器带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

通过其横向伸出的第一横杆与吸盘电磁铁相连接,所述吸盘

电磁铁通过压接弹簧的活塞杆与对应于药剂瓶瓶口的盖子相

连接,所述吸盘电磁铁和所述驱动器的控制端头设有光电开

关。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

药剂瓶上套装有通过限位杆限位的限位套,所述限位杆立于

所述药剂瓶一侧的底座上,所述限位杆通过其横向伸出的第

二横杆与所述限位套相连接,所述转动杆、所述第一横杆、

所述限位杆和所述第二横杆均为通过锁紧螺钉固定的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为电机,所述转轴上套装有齿轮,所

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扇形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吸

盘电磁铁和所述驱动器与所述光电开关之间设有控制器,所

述控制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所述

光电开关和分别设在所述扇形齿轮轮齿两端的第一行程开关

、第二行程开关;所述光电开关的常开端、第二继电器的常

闭触点端、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端和第一行程开关串联组成第

一支路;所述光电开关的常闭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端

串联组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端、第一继

电器的常闭触点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端和第二行程开关串

联组成第三支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端与所述第二

/1394/ 药剂瓶开合器

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端并联后与所述吸盘电磁铁串联组成第四

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并联

后接电源,所述电机通过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

点端接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锥

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转轴上套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

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实现药剂瓶

盖子的自动开合,实现了消毒操作的简单化和高效率,并解决

了容易使医护人员忘记将药剂瓶的盖子盖上的问题。2、可

适用不同规格的药剂瓶。实现了药剂瓶盖子的自动开合功能

/1395/ 新功能人造生物器件的构建
新功能人造生物器件的构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对人参

皂苷等萜类产物的生物合成元件发掘与表征,解析其合成途

径;通过元件、途径、菌株适配性优化实现多种稀有人参皂

苷高效异源合成。基于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元件发现-途

径解析-细胞工厂构建与优化”平台,发展规模化的天然产物

生物元件发掘表征技术及在细胞底盘中实现工程化的天然产

物异源合成技术,为重要天然产物的标准化开发和现代化研

究奠定核心科学与技术基础。二、主要研究内容建立人参皂

/1395/ 新功能人造生物器件的构建

苷等萜类天然产物合成相关元件的发掘及功能鉴定方法,对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相关的糖基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等元件进行发掘、合成和功能表征;以酿酒酵母为底盘构建

高效的稀有人参皂苷合成细胞工厂,完成从葡萄糖到多种稀

有人参皂苷单体的一步法从头合成;利用规模化的生物元件

发掘、标准化的元件鉴定表征技术发掘、集成和文档化生物

元件,建立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元件库。三、创新性(1)本

研究在人参皂苷糖基转移酶的克隆与功能鉴定方面的成果具

有创新性。我们揭示的20多种人参皂苷糖基转移酶中,除了

UGTPg45和UGTPg29几乎与韩国科学家同时发现外,其他的糖

基转移酶皆由我们首先报道。所以,我们拥有这些糖基转移

酶的知识产权。在同领域研究中,我们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在本研究中,我们还首次人参中克隆了2个烟酰胺腺

嘌呤二核苷酸(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功能鉴定表

明这两个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与CYP716A47或/和CYP716A53

v2可以高效地催化DM或/和PPD的羟基化反应。(3)在上述

几项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率先构建了稀有人参皂苷CK,Rh2,R

g3,Rh1和F1的酵母细胞工厂,其中稀有人参皂苷Rh2和Rg3的

产量是同时韩国科学家构建的类似菌株的10倍以上。(4)

本研究的创新性还表现在对短序列拼接方法的优化。我们建

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能够将可能属于目的基因的短序列

提取出来,单独进行拼接,从而大大提高短序列的拼接效率。

采用优化的短序列reads拼接方法挖掘cDNA数据,可以更高效

/1395/ 新功能人造生物器件的构建

的获得候选元件全长序列,在天然产物合成途径关键生物元

件的挖掘方法上形成优势。(5)通过本研究,我们成功建设

了天然化合物合成生物学元件库,该生物元件库的构建是“

湿”的实验与“干”的生物信息的整合创新研究工作,为上

述几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撑,并为将来天然产物合成途径

的设计与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社会经济效益(1)

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进展程度:我们首先从人参中克隆和表

征了20多种人参皂苷糖基转移酶元件以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

苷酸(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为人参皂苷合成途径

的解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做

出的贡献:稀有人参皂苷具有极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通过

本研究,我们成功构建了稀有人参皂苷CK,Rh2,Rg3,Rh1和F1

酵母细胞工厂,极大地降低了稀有人参皂苷的生产成本,已达

到产业化的水平,从而为这些稀有人参皂苷的应用和产业化

奠定了重要的基础。(3)对基础研究与技术储备做出的贡

献:通过本研究,我们成功建设了天然化合物合成生物学元

件库,从植物和微生物的组学数据中收集、整理和挖掘了多

类天然产物的合成元件,为将来天然产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和

优化做好了元件的储备。

/1396/ 微生物催化法制备核苷类药物中间体2’-脱氧腺苷
微生物催化法制备核苷类药物中间体2’-脱氧腺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采用紫外诱变、亚硝基胍等诱变方法获得高产

菌株,通过PEG双水相系统进行生物催化,发酵效率高,菌体培

养周期为36小时,底物转化率高达80%以上,副产物少;2、采

用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2’-脱氧腺苷,工艺简单,总收率高,

达90%以上,产品纯度达98%以上。

/1397/ 一种消除GSM直放站自激的方法
一种消除GSM直放站自激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GSM无线直放站自激的方法

,首先,由一个手机代理MSA代替原来的直放站,然后将所述手

机代理MSA设置在信号盲区或者信号弱区域,该手机代理MSA

自动选择一个基站,该基站范围称为驻留小区,在驻留小区中

新建引导小区和服务小区来实现将处于驻留小区的移动手机

引导进入异频段的服务小区;接着手机代理MSA对进入服务小

区移动手机的各种业务流程进行控制,在完成移动手机业务

的前提下,使得手机代理和驻留小区之间、手机代理和移动

/1397/ 一种消除GSM直放站自激的方法

手机之间工作在不同的频点,从而实现手机代理MSA覆盖范围

内信号放大、消除盲区等目的。

/1398/ 彩色液晶显示器用ε晶型铜酞菁(C.I 颜料蓝15:6)
彩色液晶显示器用ε晶型铜酞菁(C.I 颜料蓝15:6)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在高档有机颜料当中,酞菁蓝颜料有着不可替代性

,它不但有高的着色强度,高的颜色饱和度,高的易分散性

能,同时更具有非常突出的耐温性、耐候性、耐溶剂性、耐

酸性和耐碱性。而且对于消费者具有更好的经济实用性,最

为不同的是酞菁蓝颜料在生产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的

要求-无毒性。而ε型铜菁蓝(C.I颜料蓝15:6)产品作为酞

菁系列的高档颜料和功能颜料,它的许多特性是其它颜料无

可比拟的。美利达颜料工业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查阅了大量

/1398/ 彩色液晶显示器用ε晶型铜酞菁(C.I 颜料蓝15:6)

的相关技术资料,攻克服了晶型转换、衍生物的研发及添加

、超分散剂试制与选择等一个个技术难点,研制出ε晶型铜

酞菁(C.I颜料蓝P.B15:6)产品。它具有更纯净、鲜艳的

强红光色调,抗结晶、抗絮凝、耐热稳定性能更是其它产品

所不能替代的。不仅适用于特种印刷油墨、涂料、塑料等着

色,而且具有良好的光电导特性,用于彩色液晶显示器着色

、静电复印材料、有机光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等,另外

还有一个用途是利用在近红外区域有特殊的光吸收特性,作

为光盘信息记录材料。

/1399/ 人造皮肤新材料——丝胶肽的技术开发
人造皮肤新材料——丝胶肽的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微生物蛋白酶解蚕丝丝胶蛋白,结合高

效有机膜分离技术降低蚕丝蛋白产品中的重金属,突破传统

蚕丝蛋白提取工艺,解决技术瓶颈,创新工艺。

/1400/ 大切削量刀具用超细硬质合金
大切削量刀具用超细硬质合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一种超细硬质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其制

备包括配料、湿磨、干燥、掺胶、压制、烧结、冷却等工序

。在配料时选用0.4um的超细wc粉末作为硬质相,重量百分

比为8%的co粉作为粘结相,钻粉的费氏粒度为1.42um,抑

制剂的加入量为Vc:0.2%,N1c:0.4%。采用真空烧结

一体烧结炉真空烧结工艺,烧结温度1440℃,保温时间1.

5小时。最后制得抗弯强度1787MPa,硬度1950HV,平均晶粒

尺寸470nm的超细硬质合金,具有高耐磨性和高抗扭转能力

/1400/ 大切削量刀具用超细硬质合金

。能应用于大切削量的粗车车削。该项目是通过向硬质合金

粉末中加入晶粒长大抑制剂Vc和Nhc,在烧结阶段抑制wc晶

粒的长大,从而得到一种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超细硬质合

金,提供一种新的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超细硬质合金配方

;该项目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

超细硬质合金制备方法。该项目提出的超细硬质合金主要由

wc硬质相、c0为粘结金属相和一定量的抑制剂三者组成的复

合金属,合金的组成成分及重量含量如下:硬质相:0.4u

m的wC91.4%粘结相:1.42um的c08%抑韦0齐0:1.39um

的Vc0.2%2.5um的Nbc0.4%该项目中,由于选用了细wc

粉以及采用适量的Vc和Nhc做晶粒长大抑制剂,细化了合金

的晶粒,降低合金的空隙度,并提高了合金中面心立方c0的

含量,可使得硬质合金中wc的平均晶粒度达(390—540)nm,

硬质合金的硬度达HV30:(1873一1950),硬质合金的抗弯强

度MPa:(1714一1854)。性能测试,根据GB38583测试硬质合

金的抗弯强度;根据GB’7887—87测试硬质合金的韦氏硬度

;根据GB3488—83标准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以上方法,通

过采用原始粒度为0.4um的碳化钨,能保证在球磨后粉末粒

度分布均匀,且wc颗粒细小,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抗弯强度与

维氏硬度,从而提高合金的耐磨性与抗扭折能力。通过添加

Vc、Nhc后能有效抑制合金在烧结过程中晶粒的长大。传统

单一添加Vc会降低合金中wc的晶粒尺寸,提高合金的力学性

能,但是Vc的加入会使合金脱碳,出现脆性相n相,从而降

/1400/ 大切削量刀具用超细硬质合金

低合金的抗弯强度。

/1401/ 大规模二值特征描述子的快速匹配方法研究
大规模二值特征描述子的快速匹配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二值特征描述子不仅存储代价低,而且汉明距离计

算速度快,使得它具备大规模视觉计算的潜力,是当前的一个

热点研究问题。然而,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大规模二值特征描

述子的快速最近邻匹配方法,标准的线性搜索方法在处理大

规模匹配数据库时效率十分低下,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

针对这个问题,本项目拟研究大规模二值特征描述子的快速

近似最近邻匹配问题和快速精确最近邻匹配问题,以满足实

际应用对匹配的不同需求,为今后大规模视觉应用打下坚实

/1401/ 大规模二值特征描述子的快速匹配方法研究

基础。具体地,针对近似最近邻匹配问题,研究数据驱动的哈

希键选择和多哈希表学习方法,从二值特征描述子中选择较

少的特征位置构造近似准确率高、匹配速度快的哈希匹配方

法,同时研究构造多个性能互补哈希表的哈希键学习方法,提

高近似性能,减少计算代价;针对精确最近邻匹配问题,研究

二值特征描述子数据库的高效存储与访问方法和基于机器学

习的多索引哈希表构造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数据访问次数,提

高匹配速度。

/1402/ HWD1501高性能低通滤波器
HWD1501高性能低通滤波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HWD1501是一款使用灵活、方便、精确的六级巴特

沃斯有源低通滤波器。内部应用了开关电容技术,这样不仅

减少了外部元件的使用(精确的大电阻等)而且能让其截止

频率随时钟可调。时钟频率和截止频率的比值内部设置为5

0:1。其中包含两种时钟模式:内部时钟(通过外接电容和

电阻)和外部时钟(CMOS或TTL时钟)。最大平坦化的频率

响应和1V/V的直流增益可以利用多个此产品整合成更高级的

滤波器。在所有的电子部件中,使用最多、技术最为复杂的

/1402/ HWD1501高性能低通滤波器

要算滤波器了,而高性能低通滤波器算是其中尤为复杂的。

高性能低通滤波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许多系统性能的优劣,

所以,对高性能低通滤波器的研究和生产历来为各国所重视

,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门之一,特别是研究采用开关技术实

现的高性能低通滤波器。

/1403/ 新型正反向快速对焦高端手机摄像头AF驱动马达的研究
新型正反向快速对焦高端手机摄像头AF驱动马达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结合现有产品技术,开发一款

能够超越现有只能向前移动的技术,实现了向前向后分别移

动的正反向自动对焦技术。该装置包含外壳、透镜支撑体、

磁石直线配合位置;线圈可直接绕制在透镜支撑体上,线头延

伸直接缠绕在透镜支撑体侧面突出凸台上。PIN角和底座模

具一体成型,采用激光熔焊和内部结构连接。新型正反向快

速对焦高端手机摄像头AF驱动马达具有以下特征:A.外壳,

透镜支撑体、磁石的卡位配合位置为直线形状的结构。B.透

/1403/ 新型正反向快速对焦高端手机摄像头AF驱动马达的研究

镜支撑体采用新的结构,线圈可直接绕制在上面,线头延伸位

置直接缠绕在透镜支撑体突出的小凸台上。C.透镜支撑体顶

端有四个小深孔结构,利用此结构可以精准进行静态产品测

试,来进行TILT监控。D.零件简化为6个。E.PIN角和Base通

过模具成型在内,实现insidemoding工艺,减少部分工艺,焊

接位置放置到上端面,进行平面的激光熔焊。

/1404/ 世界山茶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植物地理学综合研究(中科院)
世界山茶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植物地理学综合研究(中科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英国植物学家Dr.J.R.Sealy(l958)在其专著

(ARevisionofthegenusCamellia)中首次系统研究订正了

该属植物共82种,建立了12个组的分类系统,并附系统位置

未定和存疑的23个名称,初步讨论了该属的演化关系。我国

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1981)出版“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

”,其后(1984)又出版了英文版“Camellias”专著,首

次建立了亚属的分类等级,并报道了我国和亚洲地区尚未记

载的一些种类,在J.R.Sealy基础上前进了一步,但该专著

/1404/ 世界山茶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植物地理学综合研究(中科院)

中问题和错误颇多:(1)存在着多处“法规”上的错误。

(2)亚属和组的概念和范围值得商榷。(3)种类划分上混

乱。(4)认为起源中心和分布中心在同一地区。这一结论

也不符合事实,基于上述,俞德浚和吴征镒院士均提出,希

望(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承担山茶属的深化研究,以

澄清山茶属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经与各分支学科的

研究人员协商取得共识,要澄清山茶属植物的种类和建立新

的自然分类系统,探究该属的系统与进化规律及其分布与起

源问题,必须采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的方法。2.采用多个

分支学科同时围绕山茶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与进化这一主题开

展研究,能更客观揭示山茶属的系统分类与进化、分布规律

和起源。3.全面修定并重建山茶属植物为两个亚属和14个

组的新分类系统,从宏观到微观进一步论证了山茶属的系统

发育与进化、分布规律和起源。其科学性和客观性都得到了

同行们的高度评价,生态学和群落学以及属的生物学特性、

特征及经济意义的研究为开发和持续利用提出了很好的理论

依据。4.(1)研究方法和手段上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

研究。(2)研究内容上大大超过国家基金下达的范围。地

域上从中国扩展到世界。(3)全面修订了前人在种类划分

上的混乱和错误,研究确认该属共有119种,中国有98种。

(4)细胞学研究涉及到了山茶属两个亚属和10个组56种和

9变种的并进行了核形态学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细胞地理学的研究和探讨了该类群进化规律。(5)综合各

/1404/ 世界山茶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植物地理学综合研究(中科院)

分枝学科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山茶属两个亚属和14个组的新

分类系统,论证了山茶属的系统演化规律。(6)类群和种

类的分布规律表明,我国亚热带广茅地区是山茶属的分布中

心,而中南半岛和我国热带北缘地区是该属的起源中心。(

7)研究了该属中观赏茶花、油料(茶油)和茶叶等重要经

济植物的开发和利用价值。5.发表的论文(35篇)和专著

《世界山茶属植物的研究》已被引用了83次。它们已经在山

茶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中成为主要的参考文献。特别对观赏茶

花、茶叶和油茶等有重要经济价值植物的开发和持续利用有

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405/ 人工膝关节活动界面生物摩擦系统开发
人工膝关节活动界面生物摩擦系统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和功能是人

体关节中最复杂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据报道50岁以上存在膝关节病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男性发

病率35%,女性高达74%。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人工

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

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人工关节置换技术

是20世纪骨科领域里程碑的进展之一,为治疗终末期关节疾

患开辟了新天地。早在19世纪,人们就开始在病变破坏的膝

/1405/ 人工膝关节活动界面生物摩擦系统开发

关节内置入生物材料间隔物,以缓解甚至消除疼痛。1860年

,Vernuil采用猪膀胱和阔筋膜材料,Fergusson切除关节面保

留软骨下骨,形成假关节,但由于不符合膝关节的生物学及生

物力学,关节缺乏稳定性、无活动能力,因此均以失败告终。

直到1891年,德国医生ThemistoscilesGluck尝试置入象牙材

料的铰链式关节,替代病变膝关节,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关

节置换。随着膝关节置换病例增加,对膝关节假体设计和手

术技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进入21世纪,膝关节置换外科

进入了日趋繁荣的时代。同时手术适应人群渐趋年轻化和长

寿化,因此膝关节假体的使用年限越来越受到关注。膝关节

置换术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无菌性松动,而膝关节活动界面生

物摩擦性能的好坏是造成无菌性松动的最主要因素。活动界

面生物摩擦性能的评估成为膝关节研究的关键,对于膝关节

假体的设计和材料改进,摩擦机理研究,摩擦和寿命预测有重

要意义。临床的膝关节活动界面生物摩擦数据被认为是测试

关节产品摩擦性能最为准确的方法,但耗时长,费用高,数据

获取不易,不适用于产品研究和开发时的摩擦测试。故而,如

何简便、有效、准确地对膝关节活动界面进行体外的摩擦性

能测试,对于膝关节的研发以及其应用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深远的影响。人工膝关节活动界面生物摩擦性能参照ISO

14243.1-2009:《外科植入物全膝关节假体的磨损第1部分

:载荷控制的磨损试验机的载荷和位移参数及相关的试验环

境条件》及ISO14243.2-2009:《外科植入物全膝关节假体的

/1405/ 人工膝关节活动界面生物摩擦系统开发

磨损第2部分:测量方法》标准进行评估。人工膝关节活动

界面生物摩擦系统开发,能够建立更加准确的膝关节活动界

面摩擦的测试技术,同时能够建立人工膝关节活动界面清洗

、干燥、称重的技术方法。同时通过高倍显微镜,能够获得

膝关节活动界面摩擦的形貌。对人工膝关节活动界面生物摩

擦性能进行的试验分析,能建立活动界面生物摩擦系统的测

试方法,掌握人工膝关节活动界面生物摩擦的范围,提高人工

膝关节活动界面生物摩擦测量的精确度,为人工膝关节活动

界面摩擦性能积累数据和经验,对于摩擦方法的研究具有指

导意义。同时其系统开发能够获得国家审批,使新产品能够

尽快上市,以满足医生及患者的需求,同时为政府监督提供技

术支撑。

/1406/ 蒙医智能脉象模拟装置
蒙医智能脉象模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蒙医学是蒙古族的传统医学,蒙古族及其先民在长

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形成了具

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诊疗技术,逐步发展为具有系

统理论的民族医学。蒙医诊病以脉诊、舌诊、尿诊三种诊法

为主,其中脉诊是蒙医临床诊断疾病的最主要手段和蒙医临

床医师、蒙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蒙医脉诊的

内容在文献、教材中虽有详细的描述,但是多以主观描述,缺

乏有关脉诊等方面规范标准和客观指标,为学习蒙医者掌握

/1406/ 蒙医智能脉象模拟装置

该项诊断技术带来困难。本课题收集、整理蒙医学经典著作

中有关脉诊的理论,通过认真解读文献,对传统蒙医脉象进行

系统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回顾性研究各种临床资料,对蒙医寒

热十二脉象波动的图像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十二脉象的

波动范围和脉诊临床客观化指标,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

传统蒙医脉诊方法为标准,设定蒙医寒热十二脉象搏动范围

,研制完成蒙医智能脉象模拟装置。本装置利用计算机技术

模拟不同脉幅、脉力、脉速、脉势,能够模拟表现蒙医寒症

:微脉、沉脉、弱脉、迟脉、虚脉、芤脉,热证:实脉、洪

脉、滑脉、数脉、紧脉、弦脉十二脉象波动特征及范围,动

态显示。模拟装置的机械部分由仿真手臂-仿真动脉-输油管

-控制阀-回流阻尼阀-调压阀-稳压器-油泵-贮油箱等组成,

控制器为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了工业触摸屏技术,设计更为

人性化的触摸屏界面和智能控制系统,并成功实现了蒙文操

作系统。脉象模拟装置于2008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

利号ZL200620134604.6),2011年获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

助,模拟装置于2013年制作完成第一台样机,后又经过不断摸

索尝试改进,研制了Ⅱ代,实现了智能化和蒙文操作系统,该装

置于2016年开始应用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专业的蒙医诊断

学实践教学,2017年起应用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

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学生实验、实习和教师、临床医师

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教学工具,解决了对蒙医脉象无统一标

准,仅凭个人对文献的理解和医疗经验判定诊断,主观性大的

/1406/ 蒙医智能脉象模拟装置

问题,也使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方便快捷地掌握蒙医寒热十

二脉象特征,为蒙医脉诊标准化奠定基础,本研究成果在蒙医

学领域为首次,填补了此方面研究的空白,丰富和发展了蒙医

脉诊学理论和实践。

/1407/ 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
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研发内容:本项目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包

括同轴转动定长轮和绕纱盘、储纬器电机,储纬器电机上带

有与织机同步的编码器,纱线绕在定长轮上再通过绕纱盘绕

在纱鼓上,纱鼓上设置有电磁针。本项目采用转鼓式拘束储

纬器,其包括储纬器电机、电机轴、纱鼓、第一过丝瓷圈、

第二过丝瓷圈以及纱鼓刹车装置;其中储纬器电机内设有电

机轴,并驱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呈中空结构;纱鼓安装于电

机轴的一端,并随电机轴联动;第一过丝瓷圈、第二过丝瓷圈

/1407/ 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

分别通过一支架安装于储纬器电机外,并位于纱鼓的外侧;一

纱线通过第一过丝瓷圈,并卷绕于纱鼓,纱鼓上的纱线通过第

二过丝瓷圈;纱鼓刹车装置能穿出纱鼓,并插入支架内而将纱

鼓制动。二、技术指标:1、最大入纬率:2000m/min2、适

应车速:200~1000rpm3、纱线捻向:S向或Z向4、适应门幅

1100至3600mm5、到达角:240~265度6、防水等级:5级

/1408/ 注塑机螺杆设计优化系统
注塑机螺杆设计优化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注塑机螺杆设计优化系统”项目成果优化软件经

过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增强

了公司的螺杆开发设计能力和市场快速响应的能力。部分解

决了客户需求产品设计个性化与企业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

该项目成果应用具有广泛前景,在企业内部可以推广到海天

集团所有型号注塑机的所有螺杆的设计应用中,实现所有螺

杆的快速设计;在企业之间,该项目成果可以推广到整个塑

机行业。宁波北仑作为中国塑机产业的聚集地,同一技术成

/1408/ 注塑机螺杆设计优化系统

果在整个塑机行业中的推广,将会产生巨大的价值利润。

/1409/ 松香基高分子印迹柱分离10-羟基喜树碱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松香基高分子印迹柱分离10-羟基喜树碱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以松香为原料制备改性松香,通过接枝可聚合

基团制备松香基聚合单体马来海松酸丙烯酸乙二醇双酯、马

来海松酸丙烯酸乙二醇三酯和丙烯海松酸丙烯酸乙二醇酯,

采用IF、UV、NMR、GPC、HPLC等对其进行表征。以马来海松

酸丙烯酸乙二醇酯为聚合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微悬浮聚

合法制备了松香基吸附分离微球树脂Rm131和Ru131。以丙烯

海松酸丙烯酸乙二醇酯为聚合单体,采用微悬浮自由基聚合

法制备了松香基吸附分离微球树脂Ru232。用单因素实验考

/1409/ 松香基高分子印迹柱分离10-羟基喜树碱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察了分散剂用量、搅拌速度、油水比、共聚单体种类及用量

和致孔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Rm131、Ru232的粒径分布、交

联度、机械强度、软化点、酸值、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的影

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以喜树碱为模板,DT1为功能单体

,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和DT2为复合交联剂,采用悬浮聚

合法,合成了松香基手性高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的

吸附性能,将其作为固定相,制备了松香基手性高分子印迹色

谱柱。探索了松香基手性高分子色谱柱分离喜树碱和10-羟

基喜树碱的分离条件及热力学函数,色谱流动相为0.0025%醋

酸甲醇溶液、柱温为36℃、流速为0.3mL/min条件下,喜树碱

和10-羟基喜树碱的分离度为2.14,可以完全分离,测定了分

离过程中热力学数据,分离为自发过程。以紫杉醇为模板,采

用微悬浮聚合的方式合成了紫杉醇分子印迹聚合物,以MIP2

及NIP2为色谱填料分离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印迹因子为2.

67,分离因子为2.54。测定了松香基手性高分子印迹色谱柱

的热力学数据。采用松香基手性高分子色谱柱对喜树碱和1

0-羟基喜树碱、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延胡索乙素和盐酸小

檗碱、茶碱和咖啡因、天麻素和其衍生物4-甲氧基苯基β-D

-吡喃葡萄糖苷、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等药物分离,考察了

流动相与柱温对分离效果影响,建立了生物碱分子尺寸与松

香基微球孔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项目成果在国内外著名学

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篇(SCI收录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6件,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论文被国内外专家

/1409/ 松香基高分子印迹柱分离10-羟基喜树碱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引用和推广,其中LingxinChen研究团队在论文“分子印迹:

展望与应用”(CHEMICALSOCIETYREVIEWS,2016,45(8):2

137-2211,IF:34.09)时引用了新型松香基交联剂,评述了

新型松香基交联剂及松香基功能高分子:“首先,松香基交联

剂特征的菲骨架具有优良的刚性;其次,化合物含三个双键,

可以参与聚合反应和提高交联度,即使在有机溶剂中,可以帮

助保持模板分子的印迹腔的结构;另外,松香基功能高分子作

为分离和纯化中药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刚性、稳定性和

绿色无毒”。

/1410/ 高性能、低功耗、绿色节能LED照明驱动芯片
高性能、低功耗、绿色节能LED照明驱动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在LED良好的市场前景下,昂宝电子研究的“高性能

、低功耗、绿色节能LED照明驱动芯片”的研发成果,基于昂

宝电子的“绿色引擎TM(GreenEngineTM)”技术平台,采用

先进的频率抖动技术、高压工艺技术、IC片内动态能耗控制

、系统静态功耗控制等多种国际前沿的技术手段,提高优化

LED产品性能,简化电路结构,为客户降低系统成本,缩短设计

周期,有效帮助客户满足国际标准对LED产品的严格要求。项

目所研究的高性能、低功耗、绿色节能LED照明驱动芯片,获

/1410/ 高性能、低功耗、绿色节能LED照明驱动芯片

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研发OB3390、OB3392系列,OB3

330,OB3340,OB3380、OB3350系列芯片,以技术的力量突破L

ED照明的技术瓶颈,解决了LED照明中高效能、高功率因素、

高CC精度、体积小型化等技术难点,充分实现了绿色节能需

求,并实现产业化。项目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5项,申请发明

专利3项。该项目的成功实施,突破了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

垄断,加速了自主品牌的研发及推广。同时,提升了上下游晶

圆、封测厂商的工艺水平,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联动了产

业链的共同发展。

/1411/ 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和质量的“UV-CO2增补技术”
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和质量的“UV-CO2增补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已成为蔬菜供应主

要途径之一,但存在的制约因素是大棚内的紫外线大部分会

被塑料薄膜或玻璃吸收,造成棚内强度极低,使得棚内蔬菜的

质量和产量都受到严重影响。该技术可根据需要在棚内补充

一定量的紫外辐射,并增补适量CO2,使得蔬菜的产量大幅度

提高,质量大有改观,该技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412/ 一种含腐殖酸的氟虫腈的农药颗粒剂
一种含腐殖酸的氟虫腈的农药颗粒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腐殖酸和氟虫腈的农药颗粒剂

,由有效成分、粘结剂、润湿剂、缓释剂和载体组成;所述的

有效成分由腐殖酸、吡虫啉和氟虫腈组成,其中腐殖酸在颗

粒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吡虫啉在颗粒剂中的重量百分

比为0.5%~3%,氟虫腈在颗粒剂中重量百分比为0.5%~3%。

本发明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对蔗区产生抗性的蔗龟有较好的

防治效果,能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降低用药成本,提高甘

蔗的产量和品质,低毒、低残留、安全等特点。本发明涉及

/1412/ 一种含腐殖酸的氟虫腈的农药颗粒剂

一种农药颗粒剂,具体是含腐殖酸和氟虫腈的农药颗粒剂。

腐殖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是

动、植物的遗骸,经过微生物长期复杂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

球化学的一系列过程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一类成分复杂的天然

有机物质。腐殖酸的结构复杂,具有离子交换、螯合、絮凝

和溶胶等作用,因而腐殖酸类产品才能在各产业中发挥相应

的功能。但不同来源的腐殖酸在组成、性质上均有一定的差

异。黄腐殖酸,是腐殖酸中的精华,具有品质高、浓缩性、全

溶性好,是腐殖酸中活性最好、抗逆性最强的物质,更容易被

植物吸收和利用,而且黄腐殖酸可直接溶于水,能够使植物连

续不断地吸收养分,达到快速生长、增产增收的目的。黑龙

江省科学院的孙力、马志军发表的文献《黄腐殖酸在农业中

的应用研究》公开了:黄腐殖酸可以刺激植物生理代谢,促

进生根发芽,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抗病虫害等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吡

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

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

性问题。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广泛用于甘蔗、水稻

、蔬菜上防治蚜虫、蔗螟、蔗龟、稻飞虱、蓟马、粉虱等害

虫。氟虫腈,是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主要阻碍昆虫

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氟化物代谢,对

甘蔗蔗龟、甘蔗螟虫、飞虱、叶蝉、等鳞翅目、鞘翅目幼虫

有很高的杀虫活性。蔗龟是广西甘蔗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常

/1412/ 一种含腐殖酸的氟虫腈的农药颗粒剂

年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近年来,广西主要蔗区防治蔗龟、

蔗螟普遍使用呋喃丹、甲拌磷、辛硫磷,用药品种较单一,使

用时间较长,害虫已产生较大抗药性,防治效果明显降低;虽

特丁硫磷对蔗龟、蔗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特丁硫磷属剧

毒农药,我国现已禁止在甘蔗上的登记使用。因此,筛选新药

剂,合理交替使用,减缓害虫抗药性十分必要。发明人通过大

量的试验和筛选发现吡虫啉、氟虫腈、腐殖酸复配的农药颗

粒剂,用来防治甘蔗蔗龟具有很好协同增效作用,对防治蔗龟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腐殖酸和

氟虫腈的农药颗粒剂,解决目前蔗区中长期使用单一药剂防

治蔗龟,使蔗龟对单一药剂产生较大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

的问题。使用吡虫啉、氟虫腈、腐殖酸复配的农药颗粒剂,

在有效提高药效的基础上,能提高甘蔗的抗逆性,增强作物长

势。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

种含腐殖酸和氟虫腈的农药颗粒剂,由有效成分、粘结剂、

润湿剂、缓释剂和载体组成。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控蔗

龟危害的发生,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甘蔗抗逆性,腐殖酸中含有

甘蔗生长过程中各阶段的所需的营养元素,能促进甘蔗根茎

发育和植株生长,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本发明将产品制

成颗粒剂,采用沟施、穴施、撒施的施药方法,相比常规农药

喷雾法具有低毒、低残留、安全等特点。

/1413/ 酸性蛋白酶作为酮与硝基烯的Michael加成反应催化剂的应用
酸性蛋白酶作为酮与硝基烯的Michael加成反应催化剂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物质的新应用,特别涉及酸性蛋白酶作

为酮与硝基烯的Michael加成反应催化剂的应用,具有高效

、高选择性等优点;该项目还提供了利用酸性蛋白酶催化酮

与硝基烯烃的Michael加成反应的方法,产物收率高,非对

映选择性好。近年来,生物催化剂如酶作为一种有效的绿色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引起了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

Michael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效、实用、经济的形成碳碳键和

碳杂键的反应。近年来,酶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相继被

/1413/ 酸性蛋白酶作为酮与硝基烯的Michael加成反应催化剂的应用

报道,如脂肪酶和蛋白酶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形成碳杂键

,但酶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形成碳碳键的报道较少。Berg

lund小组报道了脂肪酶催化1,3-二羰基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

羰基化合物的Michael加成反应形成碳碳键。Lin小组发现了

一种来源于埃希氏菌的锌依赖性氨基转移酶能在有机介质中

催化1,3-二羰基化合物与丁烯酮的Michael加成反应。但据

课题组所知,蛋白酶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形成碳碳键还未

见报道。

/1414/ 5G网络条件下无人驾驶及操作的智慧矿山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
5G网络条件下无人驾驶及操作的智慧矿山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智慧矿山是基于数字矿山、物联网和云计算而建立

的现实矿山与数字矿山的融合,以实现对矿山的感知、控制

和智能服务。智慧矿山为矿山信息化建设和矿山的发展提供

各种智能化的服务,从而使矿山更加协调地发展,有利于实现

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矿山企业生产效率。5G网络条件下无人

驾驶及操作的智慧矿山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由无人驾驶矿用

汽车系统、生产智能调度系统、智能矿区安全监控系统等十

余个子系统构组成,具有时空一体、万物互联、数据融合、

/1414/ 5G网络条件下无人驾驶及操作的智慧矿山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

全息感知、业务联动、智能决策六大特点,实现了矿山“人

、机、环、管”能够在统一和谐建的综合体中高度自主运行

/1415/ 海藻多糖药用植物薄膜包衣剂
海藻多糖药用植物薄膜包衣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药用包衣材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控制和监

管的一种药用辅料。药用植物包衣是在原材料压成的药片胚

上喷上一层薄薄的稳定性很好的膜以掩盖药物片剂本身的味

道以及增加药片的稳定性,避免化学性质活泼的药物与其他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等。传统的包衣技术是糖包衣,其

主要辅料成分是滑石粉,使用滑石粉的糖衣片可以使药物片

芯的重量增大50%-100%,造成病患者服用大量与药物成份

不相干的辅料。海藻多糖药用植物薄膜包衣是以海藻多糖和

/1415/ 海藻多糖药用植物薄膜包衣剂

膳食植物纤维作为主要成膜剂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薄膜包衣

技术。具有化学惰性不与包衣药物发生反应;并具有防潮、

避光、掩味、耐磨;降低崩解时限,提高药物溶出度,生物

利用度;药物片芯增重2-4%等优点。海藻多糖药用植物薄膜

包衣剂适合片剂、丸剂、颗粒剂,特别是对吸湿性强、易开

裂、花斑的中药片剂更具有优势。

/1416/ 高效能中子慢化包
高效能中子慢化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核反应堆冷中子源中的一种高效能种

子慢化包,它放置在反应堆内的垂直孔道内,中子慢化包由包

体外壳、内置双层杯芯和助冷通道组成,慢化包的顶部与液

氢管和气氢管相连接。本发明的显著特征在于,慢化包的杯

芯分为上下两层,包壳的外壁有双螺旋助冷通道,而且在进气

通道的底部双测开孔,杯芯与桶状包体之间形成的上下环形

空间充满液氢来慢化中子,使环行通道液氢溢气量比现有结

构的慢化包减少60%,使环形通道的液氢含气量下降50%以

/1416/ 高效能中子慢化包

上。

/1417/ 耐高温1300度高效隔热保温涂料
耐高温1300度高效隔热保温涂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耐高温1300高效隔热保温涂料为单组份水性.无

毒无味.绿色环保.可喷涂可抹涂.常温自然固化8天或加热固

化:200度30分钟.本涂料可制做耐高温1300度隔热保温板材

隔热效果极佳:有关权威部门测试结果:3亳米厚涂层.在明火

1000度烧烤6分钟.样片背温180度!本耐高温高效隔热保温涂

料及板材技术指标:1、高温导热糸数:0.15-0.2W/MK2、高温

強度:6-7H3、耐磨性(磨损量喷砂实验):1.6克4、不含鉻及

重金属5、热膨胀糸数:8.6(1300度)6、热稳定性次:20(110

/1417/ 耐高温1300度高效隔热保温涂料

0度空冷)7、吸水性:百分之1以下.8、比热容:1000度时为1

3009、本涂料对钢鉄等金属底材有很好附着力.适用于大型

设备隔热保温

/1418/ 一种简易超威疝气针装置
一种简易超威疝气针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简易超微疝气针装置,背景技术目前治疗小儿

腹股沟斜疝分常规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而发展前景好的腹腔

镜手术一部分医生完全是用腔镜手术的器械把用针引入腹腔

的线在腹腔内完成疝囊高位结扎,一部分医生使用自己制作

简单的器械,例如专利号为201012092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简

易疝气针,在腹腔镜的监测下完成腹腔内或腹腔外皮下的疝

囊高位结扎临床应用的疝气针根据医生需要比较多样,专利

号为CN20156452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疝气针,但它只能

/1418/ 一种简易超威疝气针装置

出线,不能进线,且结构相对复杂,不能弯曲,与人体结构不符

,且复杂的结构使得针的直径较大,故操作不灵活,创伤大手

术时间长,针的成本提高,专利号为CN201012092Y的专利公开

了一种疝气专用针,可入线和出线,结构简单,但是它的直径

为0.2cm较粗,且针尖比较尖,且较厚,无针颈的弯曲,使得容

易刺破血管和腹膜,不容易在腹膜外潜行,出线的一端倒勾容

易使得腹膜及部分组织牵拉,组织受损。发明内容为了克服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超

微疝气针装置,将入线针和出线针合并为一根针完成,让入线

和出线完全在肌层下、腹膜外操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通

道操作,利用针芯远端的扁平设计和针芯远端沟槽的浅“S”

设计使线不用穿过针芯,而是挂在针芯远端的沟槽内,并且抽

到针套内送入腹腔,操作更简单,直接使用双线,且线不易切

割、容易拉入针套内,在不用将此针完全提出到腹壁外的基

础上,直接经疝囊外侧壁及腹膜外勾出入线的远端,真正的达

到腹膜外结扎,避免了结扎肌层,出现皮下结节及感染,具有

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人性化设计,适合小儿各年龄阶段,避免

感染、皮下结节出现及复发的特点。目前每年使用此手术器

械,每年完成近2000例手术,中华小儿外科也发表了相关文章

2篇,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专业人员的认可,也得到了家属的

认可每年仅我们科室完成此手术,给医院带来的收入约1000

万元。

/1419/ 湖南土家族抗类风湿药血筒总三萜的成药性研究
湖南土家族抗类风湿药血筒总三萜的成药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血筒”是湖南土家族“三十六血”药物之一,又

名血七、血通、香血等,隶属于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异型南

五味子植物的藤茎。对“血筒”的氯仿部位进行分离,并且

对单体化合物的活性进行筛选。对血筒提取物急毒进行了评

价。显示血筒醇提物小鼠最大耐受剂量为26g·kg-1,同

时也发现血筒醇提物具有很好的抗炎镇痛药效作用。选择大

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设定1.0g·kg-1的血筒醇提物剂

量,从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放射学及血清学等方面,初步

/1419/ 湖南土家族抗类风湿药血筒总三萜的成药性研究

评价血筒的抗关节炎药效作用,从血筒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

酯部位分离得到47个化合物,其中有12个新化合物,包括1个

新的香豆木脂素,1个新的木脂素5个新的倍半萜及5个新的三

萜类成分包括了4个高度氧化的三萜类化合物和一个结构新

颖的具有28个碳原子的降三萜类成分。(1)采用硅胶柱层

析等多种色谱方法,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47个化合物,采用I

R,UV,MS,1D-NMR和2D-NMR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式,其中有12

个新化合物,包括1个新的香豆木脂素,1个新的木脂素5个新

的倍半萜及5个新的三萜类成分。(2)化合物coumarinlig

nan是一个骨架较新颖的化合物,含有香豆素骨架的木脂素类

化合物在国内外文献里是首次报道,木脂素结构与香豆素结

构的结合也许能够增强该化合物的某种生物活性,因此对此

新化合物进行了多种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新化合物coumari

nlignan具有很好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在浓度为20ug/mL时对

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57%和48%,超过了对照品拉米

夫定1mg/mL的抑制效果。该化合物在浓度为50μmol/L时对肝

星状细胞的抑制率达到71%,同时该化合物在低浓度时(nM级

)表现了很好的抗神经炎活性。(3)化合物6α,9α-dihydr

oxycadinan-4-en-3-one和guai-3-en-10α-ol均为新的倍半

萜类化合物,在异型南五味子中虽然有学者从其挥发油中检

测到19种倍半萜,但是只有2种倍半萜分离得到,对于倍半萜

以油状存在的很多,此类化合物的相对构型较多,而新化合物

6α,9α-dihydroxycadinan-4-en-3-one通过X-ray晶体衍射确

/1419/ 湖南土家族抗类风湿药血筒总三萜的成药性研究

立了其绝对构型,也为以后此类倍半萜构型的确立提供了一

定依据。(4)对部分已知化合物也进行了活性筛选,其中化

合物cycloartenone,heter℃lialactoneA,meso-dihydrogu

aiareticacid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43%,52%和35%,具有一

定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化合物meso-dihydroguaiareticaci

d还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IC50=6.29μg/mL,18.04μg/mL)。

(5)本报告中给予SD大鼠注射免疫0.1ml含200gMtb的CFA,

诱导建立AIA模型,其发病率达到100%;模型组大鼠后足平均

肿胀度为正常组的2.5到4.8倍。而血筒醇提物发病率仅为5

5%,后足平均肿胀度为正常组的1.8到2.3倍,显示血筒具有很

强的抗关节炎作用,其抑制炎症的主要成分根据前期初步研

究可能是三萜类成分。此外,CFA免疫12天开始,模型组大鼠

体质量增长较正常组明显缓慢甚至下降,而血筒治疗组大鼠

保持稳定增长,较模型组大鼠平均重10-20%,提示血筒对AIA

大鼠的生理机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检

查显示,血筒能有效阻止进行性骨侵蚀,保护大鼠关节。研究

结果显示,血筒醇提物能显著抑制AIA大鼠血清TNF-α、IL-1

β、IL-6表达,提示血筒可能通过抑制致炎细胞因子产生,减

少足组织中炎性浸润,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减少骨和组

织的破坏发挥治疗RA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血筒属湖南

土家族药材,常见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长江以南各省区,蕴

藏量丰富,在民间常用血筒来治疗RA,其使用历史悠久,具有

/1419/ 湖南土家族抗类风湿药血筒总三萜的成药性研究

毒性低,镇痛、降低炎症因子生成、多靶点的特点,对RA具有

标本兼治的作用。如果成功上市,只需10%患者选择本品治疗

,我国则可产生数十亿的价值。如果本产品能成功开发,这种

高效、低毒的产品必将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血筒对RA的

疗效和安全性被确立后,其治疗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适应

症前景也非常广阔。本项目针对常见病、难治病RA,对血筒

总三萜进行系列新药成药性研究,如果开发成功将弥补国内

外高效、低价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空缺,为类风湿关节

炎患者带来福音,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时将促进民族医药

的继承与发展,推动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

就业机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1420/ 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为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

在中药毒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课题编号:1107RJZA146

)。开展生物样品中中药毒性成分的分析,对于中药的毒理

研究,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

毒性成分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只有痕量级,以及生物样品的

特殊性和复杂性,建立有效的分离富集方法成为解决问题的

关键。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HF-LPME)是近年来发展

/1420/ 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的一种集采样、萃取、浓缩于一体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

但HF-LPME要求有机溶剂能稳定存在于中空纤维孔中,不溶于

水,挥发性低,粘度适当,对分析物有良好的萃取性能和较高

的溶解度,而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有机溶剂种类非常有限,其应

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离子液体是当前热点研究的一种新兴

绿色溶剂,将疏水性离子液体用作HF-LPME的萃取溶剂,有望

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更能充分发挥HF-LPME的特性和优势。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课题利用离子液体的突出特点,针对

HF-LPME过程中有机种类受限、易挥发、纤维孔中不易固定

等缺点,将功能化离子液体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用作HF-LP

ME的萃取溶剂,构建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的功

能化离子液体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体系,实现对生物样品中

中药毒性分析的痕量分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离子液体在HF

-LPME中的优势和潜能。三、主要论点和依据本课题(1)针

对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过程中的缺点,将功能化离子液体替

代传统的有机溶剂,用作萃取溶剂,构建了离子液体中空纤维

液相微萃取体系;(2)为克服离子液体粘度大导致目标分子

传质受阻,萃取时间长的问题,将电场作为萃取动力引入,使

带电的分析物发生电迁移穿过支撑液膜(离子液体)得以富

集,电迁移代替被动扩散成为萃取的主要驱动力,加速了传质

过程,从而发展了新型的电场增强的离子液体中空纤维液相

微萃取技术。应用该技术,实现了生物样品尿液中毒性成分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肾脏组织中苯氧乙酸类除草剂的萃取和

/1420/ 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富集;(3)发展了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

温控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和基于多重功能化离子液体的

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生物样品中多种毒性成

分的富集。通过本课题的完成,促进了离子液体在液相微萃

取,包括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和分散液液微萃取等方面的应

用,得到了一些理论和应用成果;培养并组建了一支从事色谱

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技术研究的科研团队;该课题研究

成果发表SCI论文8篇。四、创见与创新本课题创新性地将电

场引入到离子液体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中,使电迁移代替被

动扩散成为萃取的主要驱动力,加速了传质过程,从而发展了

新型的电场增强的离子液体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创新

性地发展了基于多重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新技

术;利用新技术,实现了生物样品中多种有害成分的富集。五

、社会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基于离子液体的液相

微萃取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环境、生物、医药和食品等

领域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但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其局限性

也显露出来,如离子液体种类受限、高粘度导致萃取时间过

长等。本课题发展了电场增强的IL-HF-LPME中空纤维液相微

萃取技术、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温控离

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基于多重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分

散液液微萃取技术。通过本课题的完成,推进了离子液体在

微萃取方面的优势和潜能,开拓了液相微萃取新途径。六、

/1420/ 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历年获奖情况无。

/1421/ 用于新药筛选的药用化合物产业化
用于新药筛选的药用化合物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2007年,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申请并承

担了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用于新药筛选的药

用化合物产业化”。本项目合同编号07FDZDSH02200,项目

起止时间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

元,其中申请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600万元,企业自有资

金为4,400万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海路111号。该项目是以公司自主研究和开发的成果为技

术基础,以新药研发过程中的药物模板设计合成、药用小分

/1421/ 用于新药筛选的药用化合物产业化

子化合物库建设和先导化合物优化等阶段作为项目建设的切

入点,建立以螺环、桥环和并环等药物模板为核心的、具有

结构多样性的类药化合物的多靶标筛选储备库。通过项目的

实施,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药物模板合成和化合物库构建技术

,已生产三大类以螺环、并环、桥环为主结构的药用化合物

;建立了“天津市先导化合物技术工程中心”,从而形成了

一个集药物分子设计、虚拟筛选、手性技术、高通量分离纯

化、化合物库产业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新药研究技术平台

和建立了面向滨海新区、天津市及国内外制药行业的药用化

合物产业化基地。该项目每年为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250,0

00个可供新药筛选的小分子化合物,项目年销售收入达到2

亿元,创汇达3000万美元以上。经过LC-MS、HPLC和NMR检测

,每个化合物的纯度都达到90%以上,质量达到10-20mg。项

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在多通道并行虚拟筛选技术、计

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药物模板合成技术以及药用化合物

新品种开发上创新性很高。本项目的实施涵盖了小分子药物

研发链中的关键环节,完善和补充了天津市“国家生物医药

国际创新园”和“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创新药

物研究平台,为天津市及周边地区提供成熟、优质的新药研

发产品和服务。

/1422/ 3-烷氧基-6-羧基大黄酸或其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3-烷氧基-6-羧基大黄酸或其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具有通式(Ⅰ)的3-烷氧基-6-羧基大黄酸或其

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式中R为碳原子数为1~24的

直链或支链烷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大黄素与

卤代烷在溶剂中、碱存在下反应制得3-烷氧基大黄素醚,再

与乙酸酐在碱催化下反应制得3-烷氧基-1,8-二乙酰基大黄

素醚,再与氧化剂反应制得3-烷氧基-1,8-二乙酰基-6-羧基

大黄酸,最后与碱作用脱去乙酰基,再加酸酸化制得3-烷氧

基-6-羧基大黄酸;该项目的3-烷氧基-6-羧基大黄酸或其可

/1422/ 3-烷氧基-6-羧基大黄酸或其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药用盐,与大黄素相比具有更强的抗菌、降血脂和降血糖活

性,且制备方法简单,产物收率高,制备成本低,可用于制

备高效、安全的抗菌、降血脂、降血糖药物。从中草药有效

成分中找出有价值的新药和先导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改

造是当今药物研究的方向之一。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

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

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味

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现代药学研究发现,大黄的有

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

降血脂和降血糖活性。该项目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项目的3

-烷氧基-6-羧基大黄酸或其可药用盐,与大黄素相比具有更

强的抗菌、降血脂和降血糖活性,且制备方法简单,产物收

率高,制备成本低,可以用于制备高效、安全的抗菌、降血

脂、降血糖药物,用于感染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的

治疗,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1423/ 氧化降解养殖废水的钛基光催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氧化降解养殖废水的钛基光催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于2020年10月由重庆市科技局下达,实施期

限为2020年11月至2021月10月,国拨经费20万元。针对目前

养殖废水抗生素等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本项目选用养殖废

水处理二级出水作为研究对象,制备钛基可见光响应催化剂

,研究其对废水中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果,明确最佳催化剂投

加量及反应pH等反应参数,通过SEM、XRD等表征手段确定催

化剂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机理,弥补养殖废水二级处理中的

不足,提高养殖废水处理效果,为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去除提

/1423/ 氧化降解养殖废水的钛基光催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供新方法。本项目采用水热法制备出钛基催化剂TiO2-{001

/101}簇光催化剂对,在光照60min时,降解率达到92.3%。当

TCH浓度为10mg/L时,T-4h用量0.3g/L时的降解效果最佳。T

iO2-{001/101}催化剂对四环素具有较好的效果。根据XRD、

SEM、TEM表征数据显示,TiO2-{001/101}的比表面积较大,平

均孔径较小,较小孔径的介孔有利于材料内部对光的吸收和

多次反射,为光生载流子提供有效的传输路径,提高光催化效

率。根据FT-IR和EPR光谱及XPS分析表明随着TiOF2转化为T

iO2-{001/101},Ov的信号T-4h中的Ov最强,说明T-4h中存在

大量的Ov,将有效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可提高催化剂光催

化活性。通过UV-vis吸收光谱分析表明,T-0.5h、T-1h、T-

3h、T-4h和P25的带隙能量分别为2.91eV、3.00eV、3.00eV

、2.97eV和3.05eV,此外PL光谱表明以390nm为中心的宽发射

带归因于TiO2的带间跃迁。454和469nm处的两个峰归因于O

v和两个俘获电子,可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该成果可扩宽

养殖废水中抗生素处理方法,为光催化材料在养猪废水中的

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及参考依据。

/1424/ 年产5000吨易烧结α-AL_2O_3超微粉产业化工程
年产5000吨易烧结α-AL_2O_3超微粉产业化工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易烧结α-Al_2O_3超微粉材料(亚微米、

深亚微米、纳米级),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广泛用于IC

基板、IC封装、电力、机械、化工及精细陶瓷等方面,是传

统氧化铝的升级产品。

  西南师范大学高新技术研究所独创“水系络合分解法

”新工艺,可从工业级原料(也可从原矿)出发,将纯化与超

微化同步进行,解决了国际上最通行的改良拜尔法的脱钠难

题,使该工艺成为目前世界上最经济的制备低纳超微粉工艺

/1424/ 年产5000吨易烧结α-AL_2O_3超微粉产业化工程

。同时有效控制纯度,实现超微料致密化,研究出国际上作

为绝密技术的超微粉后处理技术。

  已建成200吨/年中试基地,600吨级的技术改造,所

生产的易烧结α-Al2O3超微粉,填补了国内空白,经用户使

用后均能实现进口替代,质量稳定可靠,且具有优质、低成

本低、高附加值等特点。

  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约2亿元,利税约9000万元。

同时以该项目产品为原料,可带动陶瓷基板、电子器件、高

压钠灯、特种陶瓷、ATH阻燃剂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

立起一个以氧化铝超微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1425/ 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2016年9月1日,青岛连城创新技术开发服务有限责

任公司受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委托,对《酚麻美敏口

服溶液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进行评价。本次评价的

主要目的为了实现该技术成果管理。青岛连城创新技术开发

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标准GB/T22900-2009《科学技术

研究项目评价通则》和青岛市科技局发布的标准化评价的相

关方法,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必要的程序对待

评成果实施了调查与分析,并出具本报告,评价结论如下:该

/1425/ 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成果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酚麻美敏口服溶液生产工艺改造

项目在配料中的高压均质机均质技术方面、涤纶-板框过滤

机过滤技术方面的应用领域有所创新。(1)采用高压均质

机均质技术,解决了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处方中对乙酰氨基酚

溶解难的问题,让含药量更均匀、稳定,减少因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过

多或过少引起的不良反应。(2)采用涤纶-板框过滤机过滤

技术,提高过滤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升过滤

工艺制备效率,增加产品利润,增强制剂制备单位的竞争力。

该成果通过配料中采用高压均质机均质技术、涤纶-板框过

滤机过滤技术,稳定了相对密度,让含药量更均匀,更稳定,又

能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大大提升过滤工艺制备效率和产

品利润,采用新工艺后,该成果药品的内控标准规定相对密度

应为1.150~1.240;采用新工艺生产的该成果药品内控标准

规定含量限度为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为29.76~34.24mg,每

1ml含盐酸伪麻黄碱为2.79~3.21mg,每1ml含马来酸氯苯那

敏为0.186~0.214mg,每1ml含氢溴酸右美沙芬为0.93~1.0

7mg。改进工艺后的酚麻美敏口服溶液指标,全面优于国家药

品标准和《中国药典》的相关指标。该成果技术成熟度为1

3级,技术创新度为4级,技术先进性为7级,该成果投入经费5

00万元,自2012年12月应用起至2015年12月,累计酚麻美敏口

服溶液销售收入8035万元、累计新增利润1043万元、累计新

增税收2105万元,经济效益方面已收回投入稳赚利润。该成

/1425/ 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果通过配料中采用高压均质机均质技术,解决了对乙酰氨基

酚溶解难的问题,让含药量更均匀、稳定,减少因对乙酰氨基

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

过多或过少引起的不良反应;通过采用涤纶-板框过滤机过滤

技术,稳定了相对密度,让含药量更均匀,更稳定,又能降低成

本,减轻劳动强度,提升了过滤工艺制备效率,增加了产品利

润,其研究结果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专家一致建议该成果整

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426/ RG-AWS滤膜滤筒低浓度头自动称重系统
RG-AWS滤膜滤筒低浓度头自动称重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属于自动称重系统技术领域,利用恒温恒湿

控制箱的机械和电控设计技术、滤膜放置及防振动装置的机

械和电控设计、滤膜去静电设置、带条形码的滤膜和滤筒的

识别技术,天平防风罩自动开启和关闭装置设计技术以及计

算机的监控设计技术,实现了可同时对时称量47mm和90mm滤

膜,3#滤筒的恒温恒湿滤膜的技术创新,研发了一种RG-AWS滤

膜滤筒低浓度头自动称重系统。该系统完全克服了人工操作

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放置称量托盘位置变化和读数错误等

/1426/ RG-AWS滤膜滤筒低浓度头自动称重系统

因素导致的称量误差,可自动称量滤膜、滤筒、低浓度采样

头等样品,样品称量的数据可存储、查询,可实现表格化,节

省了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

/1427/ 钢塔端面加工技术研究及精度管理系统开发
钢塔端面加工技术研究及精度管理系统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的索塔开创了中国的先河,索塔

设计为“人”字形,主体为钢结构,属国内首创。塔柱制造

加工节段呈弧线型,为国际领先。根据南京长江第三大桥钢

塔的设计要求,钢塔制造与架设的关键精度控制指标是塔段

间的金属接触率和钢塔柱线形精度,而塔段端面机加工精度

是实现其设计要求的关键。但在此技术领域国内目前还处于

空白。因此,为高质量完成南三桥钢塔的制造任务,设立“

南三桥钢塔端面加工技术研究及精度管理系统开发”科研项

/1427/ 钢塔端面加工技术研究及精度管理系统开发

目。本项目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钢塔节段端面加工测量

划线技术研究:大型钢结构件由于制造的误差与变形,构件

的实际几何形状必将和理论几何形状产生差异,通过课题组

成员讨论研究,提出了合理的轴线设定方法,作为钢塔节段

关键加工定位基准的轴芯线,并据此确定加工端面的理论位

置。2、研究针对大型钢结构构件的机加工精度控制工艺:

通过观测及试验,确认加工刀锯、切削参数及切削顺序,研

究环境温度变化、加工中构件的支承条件、加工中的抑振等

影响加工精度的关键,对以上项点分别制定控制工艺。3、

研究大型构件的测量技术,首次高精度的激光自动跟踪系统

应用到实际施工中:以南京三桥钢塔柱节段为对象,开发复

杂的数据处理系统和设计精密的测量工装,分析了影响测量

精度的因素,将高精度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应用到工程实践

中,为加工结果的确认提供可靠依据。4、开发出实用的累

积精度管理系统,用累积精度管理系统的结果直接指导加工

过程:以钢塔柱的设计线形为控制目标,以钢塔节段的主要

设计几何尺寸及端面加工随机误差理论为依据,建立经过参

数优化的数学模型,根据前节段的加工误差的累积结果对后

节段的加工精度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以保证各节段的

加工精度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最终确保架设后钢塔柱设计线

形精度的实现。桥梁钢塔柱的制造在国内首次进行,从整个

制作过程看我们的结构制作及焊接变形控制技术,塔柱节段

端面机加工技术达到了日本近几年的水平,而其中加工结果

/1427/ 钢塔端面加工技术研究及精度管理系统开发

的测量确认、累积精度管理的方法、制作工期上具有超过日

本现有水平的明显优势。本项目取得的成果,如钢塔节段端

面加工测量划线技术、大型钢结构构件的机加工精度控制工

艺、大型钢结构件的高精度测量技术、累积精度管理系统,

具有结构制作的通用性,只需要结合工程特点就可以利用研

究成果。特别是利用激光自动跟踪仪对构件进行高精度的测

量,对以后钢结构件的高精度机加工,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1428/ 核桃小吉丁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核桃小吉丁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一、项目来源:2016年,宝鸡市渭北和秦岭两大核

桃产区普遍突发了严重的核桃小吉丁虫危害,危害面积达到

11.6万亩,占全市新品种核桃栽培面积92万亩的12.61%。该

虫危害具有受害面积大、蔓延速度快、隐蔽性强、毁灭性高

和防治难度大等5大特点,其危害面积呈逐年扩大态势,每年

因此造成青果减产500-1000斤/亩,全市损失合计5800万元至

1.16亿元,且已严重威胁到全市核桃产业的安全,极大阻碍了

果农脱贫致富目标的按期实现。本项目在对全市核桃小吉丁

/1428/ 核桃小吉丁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虫发生和危害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其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

的基础上,采用无公害技术措施,通过试验示范观测调查研究

,总结出了一整套无公害防治核桃小吉丁虫危害技术措施。

二、主要技术措施1、防治原理与方法:根据核桃小吉丁虫

生活史及危害在树体内和树体外,采用物理及化学防治措施

,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目的;2.冬季防治措施:一是皆伐改造

和高接换优,对重度危害和重度以上危害的果园进行高接换

优和皆伐更新措施,达到消除传播源,控制危害蔓延又改良品

种的效果;二是整形修剪。对中轻度危害园进行整形修剪、

焚烧病虫枝措施,达到消除传播源,控制危害蔓延的效果。修

剪时要注意剪除枯枝以下20-30cm的活枝,防止越冬虫态残留

树体;3.夏季防治措施:渭河川原海拔600-800米区域,为每

年(4)5月初-8(9)月底;渭北低山海拔800-1500区域,为

每年5月初至8月底;4.人工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对轻度危害和无危害的果园,在(4)5月初至8(9)月底该

虫羽化后为取食、交配、产卵期,定期喷施(15kg水加“协

同钙”30ml后再加入2.5%的功夫乳油120-240ml的勾兑顺序

操作,混合搅均即可兑成5000-10000倍的“功夫”和协同钙

水液(400-500倍))的混合液,(以下简称“协同钙+功夫

”混合液”)。每15-20天喷施一次,直至9月底结束。可明

显降低虫口密度,使其当年生枝条平均危害率降低至1.7%,花

芽分化率提高57%;5.无人机化学防治:采用甲基硫菌灵(4

5ml/亩)和10%氯氟氰菊酯乳油(水乳剂45ml/亩)与兑糖醇

/1428/ 核桃小吉丁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钙(50ml/亩)的悬浮剂,选择睛天上午11点以前或下午3点

以后,开始飞防。洒药高度为5-7米,对树冠进行两轮交替喷

施防治。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至8月底;6.物理措施:5月

初-8(9)月底核桃小吉丁虫危害活动期,悬挂“捕杀特R”

牌粘虫胶带(规格20*30厘米)对其进行粘杀。三、关键技

术为:1、通过调查摸清了核桃小吉丁虫在我市危害分布规

律和危害程度呈现低海拔区域危害重于高海拔区域的规律,

并通过对同年度不同海拨高度核桃产区小吉丁虫危害始发期

与当年3月份平均气温关系进行分析,为预报危害提供了科学

依据;2、揭示了核桃小吉丁虫在我市渭河川原(海拨600—

800m)区域每年繁殖1.5代和渭北低中山(海拨800-1500m)

区域每年繁殖1代的生活史规律及原因;3、化学防治技术与

效果(同上);4、物理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①对重度以上

程度危害的(危害蔓延主枝或主侧枝)树体或果园必须尽快

结合低产林改造,采取高接换优或皆伐更新等措施进行防治

。②对中度危害的树体或果园,结合冬春季整形修剪对有危害

斑点的大小侧枝,统一进行剪除焚烧。修剪时要注意剪除枯

枝以下20-30cm的活枝,防止越冬虫态残留树体。③其他配合

防治措施:一是在4底—10月初小吉丁虫危害活动期,可悬挂

粘虫胶带和粘虫板粘杀;5、对大面积分户经营的核桃园核桃

小吉丁虫危害进行了植保无人机初步防治;6、制定了《核桃

小吉丁虫无公害防治技术规范》;7、编制了《核桃小吉丁虫

/1428/ 核桃小吉丁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无公害防治技术管理年历》并对防治结果通过了无公害检测

。四、主要创新点为:1、揭示了核桃小吉丁虫在我市不同

海拔区域繁殖危害规律;2、通过试验总结出化学防治最佳药

剂组合即在(4)5月初至8(9)月底该虫羽化后为取食、交

配、产卵期,定期喷施“协同钙+功夫”混合液,可明显降低

虫口密度和枝条平均受害率,同时,可提高侧枝混合芽分化率

1倍以上;3、制定了《核桃小吉丁虫无公害防治技术规范》

和《核桃小吉丁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管理年周历》;4、通过对

3月份平均气温与核桃小吉丁虫始发期关系分析,为预报危害

提供了依据。五、主要业绩与效果:项目完成年度普查4次

,通过反复试验示范,摸清了核桃小吉丁虫在我市不同区域的

危害规律;发防治通知7份,撰写发表论文7篇,举办技术培训

18次,培训2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投入防治补助

经费200多万元,建示范点5个,示范面积5000亩,推广防治面

积9.97万亩,防治率达到86%以上。据2019年7月份测报调查

结果显示,全市核桃小吉丁虫发生面积比2016年同期减少了

67194.9万亩,下降了57.9%,其中:重度危害面积减少23579

亩,下降了90.8%;中度危害面积减少38901亩,下降了100%。

2019年度新增产值已达到12715.45万元。此结果表明,项目

技术使核桃小吉丁虫危害蔓延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还

为我市核桃产业升级改造和丰产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按

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其经济、

/1428/ 核桃小吉丁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1429/ 一种荞麦营养米线及其生产工艺
一种荞麦营养米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一种荞麦营养米线及其生产工艺,涉及一种大米食

品及其加工工艺,是以大米、荞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比

例的植物蛋白,采用新的米线的生产艺加工制成食品。其配

方是: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荞麦粉10-30,大米粉60-75

、大豆淀粉2-15;生产设备:包括引风分离机、淘沙机、射

流输米管机、浸泡洗米罐、锤片甩打式粉碎机,和粉机、传

送带、米粉榨丝机、复蒸柜、隧道式烘干房、切断机。

/1430/ 一种2-(1-羟基-4-酮-2,5-环己二烯)-吡喃-4-酮的合成方法
一种2-(1-羟基-4-酮-2,5-环己二烯)-吡喃-4-酮的合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长江中下游富有的一种名为金星蕨科针毛蕨属

植物普通针毛蕨,收载于09版湖北省地方药材标准,为鄂西民

间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常用药材。这种植物当中富含结构新

颖的色原酮环己烯酮系列衍生物,药理实验证明其对多种肿

瘤细胞尤其是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但是其

有效成分利用中药常用的提取方法较难提取,收率不高且在

空气中不太稳定,并且存在着抑制肿瘤细胞同时也存在抑制

正常免疫细胞及骨骼造血细胞之弊。因此,我们利用其有效

/1430/ 一种2-(1-羟基-4-酮-2,5-环己二烯)-吡喃-4-酮的合成方法

成分为基础,并根据构效关系研究,采用化学修饰和结构改造

合成了系列小分子化合物库,再利用人体肿瘤细胞系的进行

筛选,最终发现了一个毒性更低,药效更好的新型抗癌先导化

合物GX03-01,其具体命名为2-(1-羟基-4-酮-2,5-环己二烯

)-吡喃-4-酮,英文名:2-(1-hydroxy-4-oxo-2,5-cycloh

exadien-1-yl)-4H-Pyran-4-one。以对甲氧基苯乙酮为起

始原料,通过硅烷上保护,得到烯醇硅醚化合物,烯醇硅醚化

合物与草酰氯在TiCl4存在的条件下缩合,得到β-二酮缩合物

,β-二酮缩合物与乙烯基乙醚在甲苯中回流反应得到吡喃-4

-酮化合物,再脱去甲基后,然后经氧化即得目标化合物。总

共经5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该方法是合成目标化合物的

新合成方法。本发明路线是通过硅醚保护,得到烯醇硅醚化

合物,烯醇硅醚化合物与草酰氯在酸性条件下缩合得到呋喃

二酮化合物,呋喃二酮化合物再与乙烯基乙醚在甲苯中回流

即得吡喃酮化合物,吡喃酮化合物再脱去甲氧基,最后经氧化

即得目标化合物。该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收率高,容易工业

化,经济。该路线通过硅醚保护,得到烯醇硅醚化合物,烯醇

硅醚化合物与草酰氯在酸性条件下缩合得到呋喃二酮化合物

,呋喃二酮化合物再与乙烯基乙醚在甲苯中回流即得吡喃酮

化合物,吡喃酮化合物再脱去甲氧基,最后经氧化即得目标化

合物。该方法工艺路线简捷,成本较低,原料便宜易得,中间

体不需要层析操作易于纯化,收率高,容易工业化,经济。

/1431/ 紫花苜蓿草产品在猪中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紫花苜蓿草产品在猪中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

的畜牧业地区,其中猪的饲养量居全国第二位。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髙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猪肉的品质、营

养价值、风味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绿色、安全、

高效的牧草饲料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高品质猪肉符合现代人

对“绿色猪肉”的要求。猪为耗粮型动物,2015年河南省饲

料总产量1251万吨,其中猪饲料产量达723万吨,占57.8%。同

时,集约化畜禽养殖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日趋严重,养

/1431/ 紫花苜蓿草产品在猪中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殖场环保压力日益加大,一个年出栏万头猪的规模化养殖场

每年能产固体粪便约2500吨、尿液约5400立方米。如何提高

畜产品品质、降低饲粮、节本增效及养殖业粪污处理已经成

为我省乃至全国很多生猪养殖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紫花苜

蓿作为全世界广泛栽培的豆科饲草作物,一方面具有适应性

广、高效固氮、修复土壤等特性,另一方面还是一种优质的

饲料原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

分及皂苷、多糖、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猪饲料中添

加紫花苜蓿,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肉品质、母猪产仔数及仔

猪成活率。因此,在牧草产业和传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

景下,开展苜蓿草产品在猪中的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模式研

发,发展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动

农业供给性侧改革、优质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其示范推广效果也更强。该项目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将紫

花苜蓿的高产优质栽培与草粉加工技术进行集成示范与推广

,加快种植业模式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达到提高土

壤肥力、修复中低产田的目的;同时在母猪、生长育肥猪等

示范基地推广应用不同苜蓿草产品(主要为草粉),以及适

合猪不同生长利用阶段的系列高效紫花苜蓿草产品配方及应

用技术,实现畜牧业良性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双赢;并且探索草

-畜一体化的最佳模式。项目实施期间,研发了适合我省条件

的集约化优质高效紫花苜蓿栽培、加工集成技术3套,建立示

范基地4个,面积达2.1万亩;建立了高效节粮型母猪、生长育

/1431/ 紫花苜蓿草产品在猪中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肥猪饲养及产业化示范基地2个;推广苜蓿草粉在母猪、生长

育肥猪饲粮中的技术配方和生产工艺3套;年加工含苜蓿草粉

的猪配合饲料4.05万吨;举办技术培训班14期,培训技术人员

2396人次,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2项。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每亩苜蓿青干草产品增产0.30吨,苜蓿干草和草粉特级和一

级草品提升20%,河南地区农业中低产田得到修复和改良,提

高了苜蓿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饲料投入

产出比达1:4-5;经产母猪每胎提高产仔数0.5头,初产母猪每

胎提高活仔数1.5头;仔猪成活率由90%提高到95%;育肥猪肉

质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肉中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水平。在河

南大规模猪场推广与应用后,年新增经济效益达2亿元以上。

研究成果对于做大做强苜蓿产业和推动猪产业的技术进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1432/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配方研究与应用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配方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项目经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组织的专家鉴定,项目

采用的西、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配方的研究与应用技术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应用领域为农业生产。该项目以江汉

平原多种工农业废弃资源为配料,采用理化性质分析及成本

分析进行人工复合栽培基质的选配与研究,并通过栽培试验

针对西、甜瓜开展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筛选与应用

研究。其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该项目研究以本地资源为

原料,经配方设计,理化性状分析,形成人工复合栽培基质

/1432/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配方研究与应用

,最终筛选出“锯末-炉渣-粗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配方

,其基质表现为成本低,较一般草炭、珍珠岩配方降低成本

36.2-76.1%,配方养分含量高,理化性状合理,且栽培基质

经消毒处理后,可反复多茬利用。2、该项目研究的有机生

态型无土栽培配方技术,操作简便,一般农户均可掌握,且

对大棚设施要求不高,适于在普通大棚、温室等设施条件下

推广应用。3、该项目研究的技术可满足无公害产品生产的

要求,并可与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相配套。且该栽培基质

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工农业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环

保要求,社会效益显著。4、应用该项目技术开展西、甜瓜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西瓜亩产可达3000-4000公斤,中心

糖在12%以上,甜瓜亩产达2000-3000公斤,中心糖13.5%,

每年可在早春、延秋各栽一茬,经济效益可观。试验证明:

运用该项目技术开展西、甜瓜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每年

早春、延秋各栽一茬,每亩年纯利润过10000元,且产品可

满足无公害要求。同时,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工农业废弃物,

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环保要求,社会效益显著。由于基质

就地取材,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对设施要求不高,江汉

平原乃至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及湖南、江西、安徽等多个省份

地区都可应用。

/1433/ 美多心安及关键中间体创新合成工艺研发与应用
美多心安及关键中间体创新合成工艺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美多心安琥珀酸缓释片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已列入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对-2-甲氧乙基苯酚则是合成美

多心安的必须与最关键中间体。对-2-甲氧乙基苯酚原先的

生产路线是以苯乙醇为原料经过醚化、硝化、还原、重氮化

与重氮盐水解五步合成,合成总收率仍30%多,且生产过程高

盐、高COD废水量大,基本无经济效益可言。因此,创新设计

一条即有市场竞争能力,又具清洁生产特征的绿色合成工艺

替代原工艺是急迫又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项目创新设

/1433/ 美多心安及关键中间体创新合成工艺研发与应用

计了以对氯苯酚为原料经叔丁基保护、格氏反应、格氏试剂

与环氧乙烷缩合、醚化与脱保护共五步反应合成对-(2-甲

氧基乙基)苯酚的全新合成路线,新路线总收率达到85%;与

传统苯乙醇为起始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产品收率提高约50

%,明显提高了原子经济性,本技术已获发明专利《对-(2-甲

氧基)乙基苯酚的合成方法》专利号ZL200610023436.8;同

时以对-(2-甲氧基乙基)苯酚为原料高效合成了治疗心血

管疾病的美多心安琥珀酸盐原料药,以合成对-(2-甲氧基乙

基)苯酚的中间体为原料合成了化工中间体对羟基苯酚。本

基本上属于有机化学工程与医药工程技术领域。以发明专利

《对-(2-甲氧基)乙基苯酚的合成方法》工艺路线为基础

,通过采用选择性催化保护、反萃取法、降膜精馏等高效工

艺与工程技术,成功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使对-2-甲

氧乙基苯酚产品生产过程三废排放得到显著减少,同时提高

了产品的经济效率。在以对-2-甲氧乙基苯酚为原料,在弱碱

性环境下与环氧氯丙烷进行缩合生成3-[4-(2-甲氧乙基)

苯氧基]-1,2-环氧丙烷中间体时,首次利用中间体油溶性特

点运用反应萃取技术将其从反应体系及时转移到油相,避免

其继续与水接确发生环氧环发生水解开环副反应,提高反应

的选择性,使美多心安琥珀酸盐的收率提高到92%,且产品质

量符合USP与所有客户的要求。首创了以生产对-2-甲氧乙基

苯酚的中间体对叔丁氧基苯乙醇为原料,经脱保护一步得到

对羟基苯乙醇产品,收率达到97%以上,同时采用降膜精馏与

/1433/ 美多心安及关键中间体创新合成工艺研发与应用

无溶剂结晶技术,使产品纯度达到99.5%以上,明显提升了对

羟基苯乙醇产品生产的清洁化程度。项目以发明专利《对-

(2-甲氧基)乙基苯酚的合成方法》为技术核心,实现了对

-(2-甲氧基)乙基苯酚、美多心安琥珀酸盐与对羟基苯乙

醇三个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使美多心安产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得到显著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加。对-(2-甲氧基

乙基)苯酚自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达到4000多吨,目前国际

市场占有率近80%。近三年本项目累计生产对-(2-甲氧基乙

基)苯酚1809吨,美多心安琥珀酸盐286吨,对羟基苯乙醇24

6吨,累计实现销售33908万,新增利润4596万元,新增税收24

96万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有

效提升了国内美多心安及其中间体产业的清洁生产水平。随

着美多心安琥珀酸盐原料药的国产化,也会降低国内心血管

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成本创造了条件。本项目既有优异的经济

效果又有极佳的社会效应。

/1434/ 超细生物材料丝蛋白的制备
超细生物材料丝蛋白的制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技术详情

  蚕丝主要由丝素蛋白(Fibroin)和丝胶蛋白(Se

ricin)两部分组成。除此之外,蚕丝中还有5%左右的杂质

。丝素蛋白是纤维蛋白质,不溶于水。而丝胶蛋白呈球状、

溶于水,且在碱性溶液中更易溶解,采用0.5%Na_2CO_3溶液

煮沸处理30min,即可将蚕丝中的丝胶蛋白完全脱除,得到

丝素蛋白。丝素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6~3.7)×10^

5,包含18种氨基酸,丝素蛋白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可以形

成丝素蛋白溶液。丝素蛋白在衣料领域的应用早已为人们所

/1434/ 超细生物材料丝蛋白的制备

熟知。而将其作为手术用缝线等医用材料,则反映了它用于

非衣料领域的可能性,显示了丝素蛋白对人体的安全性、亲

和性、无过敏性反应等优点。组织工程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在世界上兴起的生物与医学相结合的新科学,主要目标是体

外培养形成人体特有的组织,以代替由于疾病及其他原因造

成的坏死组织,通过细胞培养的手段,在体外实现大量的组

织扩增。由于大多数组织细胞为贴壁依赖型细胞,只有附着

在一个固定的表面,贴壁依赖型细胞才能实现正常的有丝分

裂,否则出现不正常生长,难以形成正常组织。并且,许多

组织工程培养除了要求一个固定的表面之外,还要求有一定

的形状、柔韧性,最好该种介质能够被组织完全吸收或形成

一个整体。丝素蛋白作为纯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这一特

殊优点,它可部分生物降解,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

作为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该项目以我国资源丰富的蚕

茧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获得了纳米尺度的丝素蛋

白的溶液,并进一步开发了性能特殊的具有广泛用途、尤其

可用于生物培养的新材料——丝素薄膜。创新地采用酸性成

纤维细胞对所开发材料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从而使所制薄

膜的细胞贴壁率提高了2.7倍,细胞生长密度提高2.4倍。我

国江南地区大量养蚕,优质蚕丝用于丝绸工业,而其废弃蚕

丝和蚕茧已成为环保难题。该项目以废弃蚕茧为起始原料,

通过预处理、脱胶、酶解、超滤、蛋白质分离等工艺过程,

获得纳米尺度的丝素蛋白溶液,经制膜得到生物材料丝素薄

/1434/ 超细生物材料丝蛋白的制备

膜。该材料的主要用途可为组织工程中的生物载体、作为生

物辅料用于烧伤早期或烫伤创面的覆盖以及药物缓释等。

/1435/ 芽孢杆菌APSH-07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
芽孢杆菌APSH-07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针对当前抗生素在养殖中的滥用、乱用现象

日趋严重,研究开发效果显著、成本低廉的抗生素替代品—

—抗菌蛋白。项目通过研究构建了高表达量的APSH-07抗菌

蛋白基因载体,确定了高表达量的APSH-07抗菌蛋白基因工程

菌,优化了APSH-07抗菌蛋白工程菌液体发酵工艺并实现了规

模化生产。利用断奶仔猪、妊娠母猪、白鲢及奶牛验证了A

PSH-07抗菌蛋白的应用效果,表明APSH-07抗菌蛋白可以显著

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机体免疫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435/ 芽孢杆菌APSH-07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

/1436/ 磁性纳米微球制备及其在大规模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技术
磁性纳米微球制备及其在大规模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免疫缺陷病

毒(HIV)是引致输血传播性疾病中的主要病毒,传统的免疫

检测方法因“血清转换窗口期”而存在感染病毒漏检的危险

。采用超顺磁性纳米微球,可以将极低浓度的病毒核酸迅速

提取出来并进行极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在病毒感染后数天

即能检出,大大缩短血液筛查的“窗口期”,使输血及血制品

安全性显著提高。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相关合作企业在国家科

技部863新材料领域纳米材料与器件专项的支持下,完成的本

/1436/ 磁性纳米微球制备及其在大规模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技术

成果将为解决我国临床用血及血液制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

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成果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

产权的纳米超顺磁性微球,突破了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

面修饰、高固体份、高分散性磁流体的可控制备、磁性颗粒

自组装聚集体制备、氧化硅可控包敷技术、自动化试剂/仪

器检测系统、HBV/HCV/HIV病毒核酸检测的评价等多项技术

瓶颈,目前已形成单分散系列超顺磁性氧化硅纳米微球、单

分散超顺磁性氧化硅纳米羧基微球、超顺磁性聚合物纳米羧

基微球三个系列产品。所研制的微球磁响应达到42.6emu/g

,超顺磁性颗粒粒径<10纳米,磁性纳米颗粒/氧化硅复合微

球粒径80~1000纳米可调,微球粒径分布偏差小于10%,制备

规模超过1公斤/批。采用该技术批量生产的超顺磁性纳米微

球在完全国产化的核酸提取与分析平台上,同时实现了对乙

肝、丙肝、艾滋病病毒高灵敏的检测,对于血液中乙肝、丙

肝、艾滋病病毒的最高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或小于40拷贝/

ml。上述成果共申请了8项国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

,其中获得授权的国内专利8项,国际PCT专利1项。本项成果

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从2010年6月开始,国家卫生部

正式启动血液病毒核酸筛查的试点应用,每年我国有千万级

单位的血液需进行检测,由此可产生数亿元的试剂销售和相

应的仪器耗材销售。本成果主要的技术突破均已实现了工程

放大,相应的产品已经定型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基于本成

果的超顺磁性纳米微球试剂盒已获SFDA药证批准,实现了产

/1436/ 磁性纳米微球制备及其在大规模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技术

业化,产品已经推广到全国20多家血站,相关试剂盒的销售额

已达4000万元。

/1437/ 厚朴多糖及其制备和用途
厚朴多糖及其制备和用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朴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降血糖、

降血脂活性。属于医药领域,国际专利号分类为C08B38/60。

一种厚朴多糖粗品和厚朴多糖精品,它是由植物厚朴皮粉碎

后过筛,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4℃过夜,离心去上清,沉淀用

乙醇洗涤三次,干燥后得厚朴水提物。厚朴水提物溶解于水

,加入阴离子大孔树脂去色素和蛋白质。脱色液浓缩后,乙醇

沉淀,离心去上清,沉淀用乙醇洗涤3次,干燥后得厚朴多糖粗

品。厚朴多糖粗品经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得

/1437/ 厚朴多糖及其制备和用途

厚朴多糖精品。它们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活性和免疫

调节作用。

/1438/ 无花果系列绿色保健食品
无花果系列绿色保健食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扩大无花果种植面积,新建无花果酒、果脯两条生

产线,最终年产8960万元,利税2920万元,走多种经营发展的

道路。

/1439/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及其周转研究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及其周转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与背景项目由江西省科技厅立项,为江

西省第15批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执行期为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主持实施,安

福县林业局等单位参加。项目经费为47.8万元,其中省科技

厅科技经费15.0万元,单位配套32.8万元。2、研究目的与意

义土壤有机碳既是土壤肥力的关键要素,也是土壤碳循环的

关键环节。毛竹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不仅为我国提

供了大量的商品用材,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明显

/1439/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及其周转研究

的作用。但随着其集约经营程度的提高,生产力提高的同时

,林地有机碳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在人工经营过程中既

希望林地生产力提高,又能维持土壤的长期肥力就成为毛竹

林集约经营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项目研究了不同类型毛

竹林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周转特征,揭示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的

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及其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与影响因

子,为毛竹林生态系统CO2源/汇功能关系调控提供基础数据

,也为林分尺度上合理经营提供技术支撑。3、主要论点与论

据(1)毛竹林土壤有机碳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不

同形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存在着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2)毛竹林土壤是一个较大

的碳库,竹阔混交经营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碳贮存能力。(3)

毛竹林经营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下降趋势,不同形式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之间关系紧密,在毛竹经营过程

中,混交经营要优于纯林,尤以竹阔混交最佳,能提高土壤固

碳培肥的能力。(4)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渗透贮水特性、

团聚体特征、凋落物和根系贮存量等存在差异,并且共同影

响着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其中,毛竹林地土壤容重、毛管

孔隙度、凋落物和细根贮存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主

要影响因子。4、创见与创新(1)分析了毛竹纯林、竹杉及

竹阔混交林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季节变化规律。(2)阐明

了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周转特征。(3)应用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机制。5

/1439/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及其周转研究

、社会经济效益项目成果揭示了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的时空格

局变化规律和稳定性影响因子、维持机制,完善了森林土壤

有机碳管理的理论框架,为深入揭示毛竹林地培肥地力机制

,实现林地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就业、增加林农

收入有重要促进作用,并已在安福县推广应用,对本省产业发

展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

/1440/ 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皮肤渗透促进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皮肤渗透促进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技术成果适用于作为药品和化妆品的经皮渗透

促进剂。因为我们开发的化合物属于生物可降界解的,无毒

的,对皮肤没有刺激作用的氨基酸类衍生物,克服了现在常

用的皮肤渗透剂,(如:氮酮)对皮肤有刺激性的缺点,而且

对药物的促渗作用强。因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经皮给药制剂

和提高化妆品的效果领域。

/1441/ 基于表面等离子的激光光开关纳米结构与特性研究
基于表面等离子的激光光开关纳米结构与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

械与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基于表面等离子的激光光开关纳米

结构与特性研究”项目属吉林省科技引导计划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项目任务书编号:201105026。以纳米线为模型的纳米

激光器由于其化学弹性和其一维性质,使其成为非常理想的

超小型激光光源,在光计算、信息存储、纳米分析、化学、

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计算机磁

盘信息存储以及未来的光子计算机信息存储领域有巨大的潜

/1441/ 基于表面等离子的激光光开关纳米结构与特性研究

在经济价值。并为集成电路光互连提供技术路径,是推动未

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纳

米激光器是纳米技术与半导体激光技术相结合的先进产物,

它利用纳米材料的小尺寸量子效应和表面等离子体效应,使

直径只有几十纳米的纳米结构受激发射,输出激光的光斑尺

寸仅有发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几十纳米),突破了衍射极

限。本项目研究了(1)光子和金属光栅结构相互耦合的机

理,给出了金属光栅结构中,光子耦合成为表面等离子体的条

件。研究表明,对于766nm波长,金属光栅周期在500nm,填充

因子为0.95时,光子耦合成为表面等离子体的效率可达到94

%以上,光子可以在25nm的光栅纳米线内形成光学模式,实现

聚焦光斑25nm。(2)金属光栅的单向透射的光开关特性,在

周期500nm、填充因子为0.7的Au-SiO2光栅结构中,565nm~

589nm波段具有单向透射性:(1)填充因子为0.662时,最大

透射对比率达3*10^4以上,可以充当激光的光开关结构。(

2)光栅厚度60nm的时候,入射波长在570nm~630nm之间透射

对比率均可达到5以上,最高透射率43%;(3)光栅周期1100

nm时1530nm~1590nm波段的透射对比率均大于5,因而可以满

足中红外波段的光开关应用。(4)研究并给出了1.5μm波段

硅基金属光栅单向透射的复合光栅结构,实现了在1.5μm波段

激光的单向透射光开关,透射对比率可达9.4。同时给出了一

种基于Bragg反射波导的新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器结构,可以

实现较高功率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光。3、技术的创新性与先

/1441/ 基于表面等离子的激光光开关纳米结构与特性研究

进性:本项目填补了我省在超小型纳米激光器研究方面的空

白,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设计了一种微型金属光栅狭缝可

实现621nm、766nm波长尺寸25nm的光斑聚焦;2)采用上述金

属光栅,实现在600nm~700nm之间有明显的光开关效应;3)提

出了一种复合金属光栅结构,实现1.5微米波段激光的光开关

;4)提出并设计了808nm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光源的具体结构,

制备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纳米光开关及其阵列。4、技术

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国外对纳米激光器的研究

非常活跃,1999年旅美学者CaoH等,用皮秒级脉冲激光抽运由

直径100nm的ZnO颗粒制成的微米量级薄膜或团簇,观测到了

谱线非常窄的激光辐射,从此揭开了研究微纳量级激光器的

序幕。2009年美国研究人员展示的一种超小型的激光器,其

包含一个直径仅为44nm的纳米粒子。我国对纳米激光器的研

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超小型纳米激光器的研究未见报道。

目前所有制作工艺均为化学方法,不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我

们首次提出的MOCVD材料生长和掺杂、真空镀膜和离子束刻

蚀技术物理方法制备适合于大规模集成的纳米激光开关和激

光阵列的技术。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纳米激光器是非

常理想的超小型激光光源,在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可用来

实现生物传感技术、显微术和激光外科技术、激光生物示踪

技术。激光光开关可用来实现自动地调控电路开关;用于光

纤传输系统的多重监视、光纤设备测试、网络测试和网络监

/1441/ 基于表面等离子的激光光开关纳米结构与特性研究

视功能;用于构建光网络关键设备OADM的设备核心和光骨干

网上的OXC设备的交换核心。纳米激光器速度比同等尺度的

晶体管要快上1000倍,这为制造速度超快的放大器、逻辑元

件和微处理器提供了可能。超小型纳米激光器是计算机磁盘

信息存储以及未来的光子计算机信息存储领域的关键技术,

为集成电路光互连提供技术路径,能够推动数据存储技术的

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6、历年获奖情况:1)2011年12月23

日,高密度集成、高光束质量激光合束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关

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证书号:2011-F-21

9-2-04-R01;2)2007年12月11日,无铝量子阱大功率激光器关

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7-

J-219-2-02-D01;3)2010年12月30日,半导体激光合束技术及

应用,获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编号:2010F10002,4)2004

年11月19日,无铝量子阱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激光列阵模

块,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2006年12月31日,980

nm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

奖。

/1442/ 玉米单垄双沟集雨半覆膜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玉米单垄双沟集雨半覆膜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玉米是红河州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6

5万亩,我州的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山区、半山区,长期以来

,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州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实施“玉米单

垄双沟集雨半覆膜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不断挖掘玉

米增产潜力,通过集中规模连片,集成、示范和推广先进实用

技术,实现高产再高产,并以点带面,促进全州粮食作物大面

积平衡增产,对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全

州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42/ 玉米单垄双沟集雨半覆膜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应用玉米高产抗病新品种,在红河州组织131.09万亩玉米

单垄双沟集雨半覆膜栽培:1.6米开墒,沟深30厘米,离墒边

55厘米开两行播种沟、沟距50厘米、沟深20厘米,玉米种植

带正中亩施底肥后复土,形成高于地面20厘米,垄底宽40~5

0厘米的小垄,垄面呈瓦片型,视土壤墒情播种覆膜;生产组织

方式创新,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确保粮

食安全。项目科技措施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推广高

产良种、统一播种节令、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栽培规格、统

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率达到100%,病虫害综合防冶率达到10

0%。“玉米单垄双沟集雨半覆膜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三

年累计在全州推广应用面积131.09万亩,加权平均单产464.

6千克,项目实施比常规露地栽培实现亩增产粮食70.25千克

,共计新增粮食9209.07万千克,新增产值23002.68万元。项

目的实施,加快了玉米新品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辐射

带动了项目区周边群众,有效地促进了全州粮食生产;项目区

农民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掌握了生育时期施肥、病虫

害防治等中耕管理技术措施,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同时,

项目实施,改变了农民不合理用肥习惯,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培肥了地力,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

农业可持续发展。

/1443/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关键生产参数的过程控制技术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关键生产参数的过程控制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五水头孢唑林钠为研究对象,对药品生产

过程的共性进行研究,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要求,利用近

红外(NIR)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从原辅料

入库检查、生产结晶过程控制、干燥过程控制以及成品稳定

性评价的NIR分析方法,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产品抽检合格

率100%。1、针对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生产的原辅料头孢

唑林酸、三水合乙酸钠、碳酸氢钠、异丙醇和丙酮等,基于

防止各辅料在入库、备料或者投料过程中出现混淆的目的,

/1443/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关键生产参数的过程控制技术

建立了各种原辅料的近红外快速定性鉴别方法,区分生产过

程中易与辅料混淆的物质,杜绝“齐二药事件”类似问题发

生,确保药品生产和质量安全。2、目前五水头孢唑林钠的包

装主要分为内包装(西林瓶、胶塞);外包装(纸盒),其中

与西林瓶匹配溴化丁基胶塞为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因

此胶塞是需要控制的关键包装材料。在选择供应商时需采用

一些特定的检查方法来保证产品的质量,这些方法通常需要

将胶塞剪碎,加热碳化后滴定,具有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的缺

点,不适合入库检验,本项目建立了新泰林使用的胶塞的近红

外定性分析模型,用于区分来源于不同厂家的胶塞,对胶塞进

行初步评估,达到快速入库目的。3、五水头孢唑林钠是一种

全新的螯合头孢唑林钠水合物晶体,其晶体结构是一个不对

称结构,化学计量式为(C14H13O4N8S3)2(H2O)nNa,水分

子在不同次试验中分别为4~6个,其均值为5。生产过程中发

现,这种螯合头孢唑林钠水合物结晶过程不稳定,个别批次产

品易在存储过程中失水板结。最初检查样品是否会出现板结

,采用加速实验的方法,将5瓶/批成品在实验条件为在40℃,

75%RH的人工气候箱内,不打开瓶盖,放置14天,如果其中一瓶

发生板结,则该批样品需要进行返工生产。为更好的解决样

品板结问题,本项目对企业的关键生产工序产物进行抽样分

析。经分析认为,这种现象与结晶过程部分晶体的晶格结构

存在缺陷有关,缺陷晶格中的水分子更易释放导致产品在贮

存过程中易出现板结等质量问题。为保证产品在整个有效期

/1443/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关键生产参数的过程控制技术

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迅速及时发现结晶过程不理想的产品

返工生产,我们建立了近红外生产过程晶型监测标准。4、对

药品活性成分固体形式的研究是药品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环节。具有不同晶型的头孢菌素通常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

并表现出不同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多晶型头

孢菌素晶体特性的监测是多晶型药物质量控制的关键。头孢

唑林钠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头孢菌素,其与水分子等作用可

形成α型、β型和γ型等晶体,生产过程中由不同的生产工艺又

可形成脱水结晶型和无定形产品,并表现出不同的化学稳定

性。已有文献证明五水头孢唑林钠(α型)较其它晶型具有

较好的稳定性。但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快速判断产品的晶型是

理想的晶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是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生产难

题之一。本项目通过对不同结晶型头孢唑林钠及不同工艺的

头孢唑林钠NIR光谱的比较,对其晶型与NIR光谱谱段的关系

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晶型注射用头孢唑林

钠的NIR定性判别模型。同时还对目前市场上包括九新在内

的三家生产五水头孢唑林钠厂家的产品进行分析,以深入研

究产品的特点及其结晶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初步尝试建

立了生产过程中五水头孢唑林钠最佳晶型的快速评价方法。

综上所述,建立的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注射用五水头孢

唑林钠原辅料、包材的近红外光谱库:头孢唑林酸含量预测

模型;头孢唑林酸水分预测模型;无机盐近红外定性模型;溶

/1443/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关键生产参数的过程控制技术

剂近红外定性模型;胶塞近红外一致性模型。(2)建立五水

头孢唑林钠结晶过程质量评价方法: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

近红外一致性模型。(3)建立五水头孢唑林钠干燥过程水

分测定方法: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水分定量模型。(4)

建立五水头孢唑林钠最佳晶型的快速评价方法:不同晶型的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的定性判别模型;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的TQ

对数判别法模型。

/1444/ JGC-I型激光测厚仪
JGC-I型激光测厚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测厚仪是一种新型的光机电一体化非接触式测量

设备。其测量方式与射线法、超声法、微波法等相比,具有

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安全、无辐射危害、无噪声漂移

等优点,对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适用于金属、橡胶、木材等非透明材料的轧制、压延、切

割生产过程的测量与控制。其测量范围为0.05mm-4

m;测量误差为选定最大测量范围的0.1%;分辨度优于

最大测量范围的0.02%。该仪器已拓展成系列化产品,

/1444/ JGC-I型激光测厚仪

并已用于首钢、重庆钢铁厂、太原钢铁厂等热轧钢板的生产

现场。它除用于冶金系统外,还可用于机械、化工、轻工等

行业。

/1445/ 榕树——榕小蜂化学通讯中的扩散协同进化研究
榕树——榕小蜂化学通讯中的扩散协同进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经典合作演化理论认为,由于遗传上的亲缘关系或

公共利益的相关性,合作双方会采取积极的合作策略,但经典

合作理论在解释合作系统中的“背叛”和“欺骗”现象以及

合作双方为争夺公共资源发生的冲突和竞争时都面临着明显

的挑战。最近的研究发现,在高度合作的互惠共生系统中也

存在冲突和竞争,从而导致合作系统的共存策略表现出多样

性,互惠合作系统在群体水平上的这种表现符合“扩散协同

进化”的特征。扩散协同进化被认为是促成植物与传粉者之

/1445/ 榕树——榕小蜂化学通讯中的扩散协同进化研究

间形成共存关系的关键性因素,本研究将以榕树——榕小蜂

育幼传粉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GC-MS分析20种榕属挥发物成

分,通过电镜扫描鉴定其传粉榕小蜂触角感受器形态,然后建

立两者之间的生态网络矩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确定两

者之间是否存在扩散协同进化关系,从化学生态学角度揭示

合作系统稳定性维持的机制。

/1446/ 电阻带式定向高温辐射器的研制
电阻带式定向高温辐射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高温辐射器以铁铬合金电阻带或铬镍合金电阻带

为电热基体,工作表面涂覆烧结高发射率釉料,配合多条高

温电阻带形成高温定向高效的辐射换热,电阻带底面有耐高

温绝热材料,绝热材料表面又涂有高反射涂料,增强定向辐

射,降低加热器背面温度。主要技术指标:热转换效率为6

0%,绝热材料涂料的平均反射率在2~5μm波段大于45%。该

加热器可用于汽车、自行车等行业的烤漆固化,石油、化纤

、印染等产品的脱水、固色与热定型等工艺,金属的低温冶

/1446/ 电阻带式定向高温辐射器的研制

炼和热处理等。

/1447/ 6-O-咖啡酰基飞蓬苷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6-O-咖啡酰基飞蓬苷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6-O-咖啡酰基飞蓬苷在制备抗烟草花

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证明化合物6-O-咖啡酰基

飞蓬苷可以显著抑制TMV对寄主的初侵染,从而减少病毒进入

寄主细胞并进一步复制和增值的机会,起到对寄主保护的作

用;对TMV侵染的抑制率优于市售抗病毒农药“病毒必克”。

/1448/ 基于迹线确定岩体结构面产状的方法
基于迹线确定岩体结构面产状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迹线确定岩体结构面产状的

方法,属于岩体测量技术领域,提供新的基于迹线确定岩体结

构面产状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开挖方向与结构面走向呈小角

度相交的岩体开挖工程。本发明所述基于迹线确定岩体结构

面产状的方法,无需使用地质罗盘,因此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岩

体开挖过程中岩体结构面出露面积小、罗盘无法紧贴结构面

进行测量的情况,同时,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也不会受到磁场干

扰;因此可获得准确的结构面产状信息。

/1449/ 帝一纯众飨开胃料
帝一纯众飨开胃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帝一纯众飨开胃料是公司认真研究分析了消费者的

味觉需求:酸、甜、苦、辣、咸、鲜六种味道。在现阶段调

味品市场多数是以鲜为主,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对消费者的需

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酸、辣、鲜三位一体的调味料能

够满足人们开胃需求,增强人的食欲。在现生活节奏高,工作

压力大的环境下,人的食欲往往受到了压抑。因此认为开发

帝一纯开胃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过

销售人员市场调研,目前市场上调味品主要以鲜为主,能够同

/1449/ 帝一纯众飨开胃料

时提供酸辣爽口,鲜香可口味道的调味料尚未发现。在相关

文献上只有部分报道,没有形成现实的产品。因此采用纯天

然农产品味主要原料,使用韩国进口的泡菜技术、新疆西红

柿、开胃辣椒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帝一纯众飨开胃料十分必要

。在此,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对帝一纯众飨开胃料产品进行

开发。

/1450/ 抗癌药物“20(S)-人参皂苷Rg3注射液”的研制
抗癌药物“20(S)-人参皂苷Rg3注射液”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20(S)-人参皂苷Rg3注射液”是以20(S)-人

参皂苷Rg3为原料,经科学研究而成的化学药品一类抗癌新

药,主要抑制肿瘤生长及癌细胞的转移。其作用机理为抑制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对正常组织的侵袭,同时具有增加肌体

的免疫力作用。该课题组自1990年7月开始对人参果实及其

茎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人参果中分离并鉴定了10种单体

人参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

-Re、Rh1、-Rh2、-Rg1、-Rg3,对人参果实的总皂苷的降糖

/1450/ 抗癌药物“20(S)-人参皂苷Rg3注射液”的研制

活性进行研究与开发,其中“人参果口服液”已投入生产;

对人参茎叶总皂苷的研究方面,主要在分组皂苷的分离方法

以及单体皂苷的半合成方法取得了重大突破。利用人参茎叶

总皂苷为原料分离出人参二醇组皂苷,然后进一步结构修饰

半合成得到20(S)-人参皂苷Rg3(发明专利号:ZL981034

33.0)。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20(S)-人参皂苷Rg3具

有较强的抑制B16-BL6黑色素瘤、S180肉瘤、BTT739膀胱癌

等肿瘤生长及肺转移的生物活性。因此,结合文献开始立题

,开发研究20(S)-人参皂苷Rg3原料药及“20(S)-人参

皂苷Rg3注射液”制剂。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20(S)-人

参皂苷Rg3注射液”具有明显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具有

抑制肿瘤转移作用以及对5-FU、环磷酰胺等抗肿瘤协同增效

和减毒的作用,是一个很有市场前景的抗肿瘤新药。

/1451/ HFC7130EWV小型SUV产品研究与开发
HFC7130EWV小型SUV产品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采用家庭化前脸,宽大前进气格栅,大气

时尚;大灯整体造型圆润、饱满,远近光一体并内置LED日间

行车灯;双色车身喷漆,悬浮式车顶,内饰中控出风口使用银

色镀铬件装饰,突出豪华感、科技感。搭载江淮1.3VVT“中

国芯”十佳发动机,高性能,低油耗,低排放。采用五星底盘

—增配BA刹车辅助功能,制动性能高。采用高强度车身、主

动限力安全带、胎压监测、发动机防盗、主驾玻璃防夹、防

反光光栅膜等。配置7寸高性能电容多媒体显示屏,内置智能

/1451/ HFC7130EWV小型SUV产品研究与开发

语音交互系统、GPS导航、蓝牙电话、多媒体播放、倒车影

像等功能,具有很高的电子化水平。

/1452/ 植物多酚消减电子束杀菌鳗鱼鲞脂质氧化的应用研究
植物多酚消减电子束杀菌鳗鱼鲞脂质氧化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下达后,课题组能抓紧时间在原有基础上进一

步收集资料,购买所需药品、原料、器材等,认真开展研究工

作,按计划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

。针对各项考核指标已完成研究如下:1.电子束杀菌处理鳗

鱼鲞过程中的脂质氧化规律,阐明多酚抑制电子束杀菌处理

导致的脂质氧化机理(1)电子束辐照对脂肪氧化酶及多酚

氧化酶构象影响的光谱分析完成情况:以多酚氧化酶(Pol

yhenoloxidase,PPO)和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

/1452/ 植物多酚消减电子束杀菌鳗鱼鲞脂质氧化的应用研究

为研究材料,利用圆二色谱(CD)和荧光光谱分析了电子束

辐照处理对此两种酶蛋白二级和三级构象的影响。PPO和LO

X酶活在电子束辐照剂量为3kGy时,分别降低了60.3%和21.7

%,并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PPO与I.OX酶的活性进一步降

低。通过CD光谱图发现,电子束辐照处理后,PPO和LOX的α螺

旋含量显著降低,而β折叠含量则呈现增长,表明PPO与LOX酶

蛋白中的二级构象在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酶活钝化和二级结构的破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电子束辐照

处理后LOX的荧光强度增加,随电场强度增强荧光强度增加幅

度显著增大,表明电子束辐照破坏了LOX三级构象,酶活钝化

和三级结构的破坏之问存在对应关系。(2)鳗鱼鲞脂肪氧

化酶在电子束辐照结合热处理过程中失活动力学模型。完成

情况:为了解鳗鱼鲞电子束辐照加工过程中脂肪氧化酶(l

ipoxygensae,LOX)活性的变化规律,以鳗鱼鲞为原料,经不

同电子束辐照剂量(1、3、5、7、9kGy)、温度(20~60℃

)结合处理后,研究LOX失活常数的变化规律,并分别用Arrh

enius和Eyring方程为基础来建立LOX失活的动力学模型。结

果表明,当处理温度不变时,失活常数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

加;同样,当电子束辐照剂量不变时,失活常数随温度升高而

增加。Arrhenius和Eyring方程分别适用于整个研究的温度

区间和电子束辐照剂量区间,分别以两者为基础可以建立LO

X失活的动力学方程,两个方程的拟合程度均较高,决定系数

分别达到0.989和0.965。因此在一定的处理温度(20~60℃

/1452/ 植物多酚消减电子束杀菌鳗鱼鲞脂质氧化的应用研究

)和电子束辐照剂量(1、3、5、7、9kGy)范围内,鳗鱼鲞

电子束辐照结合热处理过程中LOX活性的变化可以用以Arrh

enius和Eyring方程为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3)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与其结构关系探究。完成情况:基

于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Fe离子清除能力和﹣OH清除能力三

种抗氧化能力检测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羟基个数和羟基位点

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得出6种黄酮的抗氧化能力

排序为:杨梅素>槲皮素>桑色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芹

菜素。羟基个数和羟基位点决定了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

,其中B环是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的主要活性

部位。2.适用于鳗鱼鮝脂质保护的多酚结合电子束杀菌工艺

探究(1)浒苔多酚协同低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鳗鱼鲞微生物

和油脂氧化的作用完成情况:筛选合适的多酚预处理保护措

施以减缓低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鳗鱼鲞中油脂在贮藏期间的

氧化酸败,延长其贮藏期,本文对比研究了对照组、3kGy电子

束剂量处理组、3kGy+0.15%浒苔多酚组和3kGy+0.3%浒苔多

酚组,4种不同预处理措施对在4℃条件下贮藏6个月的鳗鱼鲞

油脂氧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鳗鱼鲞油脂的酸价、碘价、

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和脂肪氧合酶活性在不同预处理后贮

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确定适合低剂量辐照鳗鱼鲞的浒苔多

酚预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促进

了鳗鱼鲞的油脂氧化,浒苔多酚能有效屏蔽电子束处理导致

/1452/ 植物多酚消减电子束杀菌鳗鱼鲞脂质氧化的应用研究

的油脂劣化进程,3kGy+0.15%浒苔多酚预处理就能使鳗鱼鲞

油脂的氧化进程有效减缓,从而使鳗鱼鲞的品质下降得到延

缓,延长其货架期。(2)竹叶黄酮协同电子束对鳗鱼鲞风味

物质产生的影响完成情况:基于电子束辐照处理的显著杀菌

作用,本文对竹叶黄酮协同电子束辐照处理对鳗鱼鲞挥发性

风味物质的产生进行研究。对比了传统道地工艺鳗鱼鲞、工

厂工艺鳗鱼鲞和竹叶黄酮组合电子束辐照处理工艺鳗鱼鲞的

感官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添加0.25%竹叶黄

酮结合6kGy电子束辐照处理后鳗鱼鲞的感官评价在气味、滋

味、组织状态、色泽及质地与传统加工方式较为接近;鳗鱼

鲞的挥发性化合物以烃类、醛类和醇类为主,1-戊烯-3-醇、

2,7-辛二烯-1-醇、壬醛、戊醛、癸醛等化合物对鳗鱼鲞总

体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添加低剂量的竹叶黄酮在抑制鳗鱼

鲞脂肪氧化的同时基本不会对鳗鱼鲞的风味造成影响,而电

子束辐照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鳗鱼鲞各类化合物含量的增加

,且辐照剂量越大,化合物含量增加越多。综合考虑,对鳗鱼

鲞采取0.25%竹叶黄酮结合6kGy电子束辐照处理较为合适,可

使鳗鱼鲞的风味与传统加工方式较为接近。该结果为制作鳗

鱼鲞的新型工艺提供参考。

/1453/ 连翘脂素联合疏水蛋白纳米药物的缓控释纳米药物
连翘脂素联合疏水蛋白纳米药物的缓控释纳米药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业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基于源自食用真菌灰树花的两亲性疏水蛋

白作为缓控释药物载体,基于疏水蛋白将水不溶传统中药单

体连翘脂素(Phillygenin,PG)构筑成为纳米微球药物,以

提高连翘脂素的生物利用度和延长其半衰期。本项目组凭借

对于灰树花疏水蛋白深厚的研究基础,开展了源自食用性真

菌灰树花的疏水蛋白在药物传输系统的探索性研究,极大地

缓解了该领域的瓶颈问题,为具有较短半衰期药物的缓控释

提供可行的策略。真菌疏水蛋白作为纳米载体的方法不仅操

/1453/ 连翘脂素联合疏水蛋白纳米药物的缓控释纳米药物

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化学合成及修饰,且疏水蛋白本身具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疏水蛋白的这些优点使其在应用于水

不溶性药物传输载体方面有巨大潜力,为解决更多的具有临

床应用潜力但存在溶解度低问题的药物能利用疏水蛋白作为

传输载体提供思路与方法。因此,将疏水蛋白用于提高连翘

脂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454/ CPS连铸机中间包连续测温技术
CPS连铸机中间包连续测温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铁合金冶炼
技术详情

  用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可以在约350~1650℃对不

同冶金反应的不同金属熔体、熔渣、渣金属界面和气相的不

同部位、不同时间实现在线间断或连续地快速、精确监测氧

含量及其变化。通过与计算机联合,使信息进入网络系统可

以更好实现对冶金过程的控制。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某

些钢厂已将氧传感器的应用列为常规程序。长寿命连续测氧

的氧传感器工况条件对材料和结构的要求较高;在连续监测

过程中氧化锆电解质的极化机制和氧泄漏机制及其控制措施

/1454/ CPS连铸机中间包连续测温技术

。和一次性测氧不同,在连续测量过程中,测枪头的保温层

不能再用纸管和塑料件,电极接头和封装都得重新设计和考

虑;同时,连续测氧时,氧的泄漏也是个严重问题,而在一

次性测氧时泄漏时间短,影响不明显,加厚电解质层可以减

少泄漏,但是响应时间会增加;另外,电子电导的影响也是

连续测氧的难题之一,因为电子电导造成的氧输运现象实际

上相当于氧泄漏。

/1455/ 超高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关键技术
超高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研究成果可实现超高强铝合金高效优质连接,

减少超高强铝合金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

程度,提高产品质量,为我省航空、航天、汽车等相关行业提

供技术支持。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无弧光辐射、烟尘和飞溅,

噪音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属于绿色环保焊接技术,该技

术的应用会对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1456/ III-V族多层半导体材料非接触光电压谱测试系统研制
III-V族多层半导体材料非接触光电压谱测试系统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指标:1、锁相放大信号系统达到>104dB的动

态保留,输入信号的最小量程可以达到2.4nV,温度稳定性可

以达到5.6ppm/℃,相位分辨率可以达到0.02度;2、测试系统

的测试波长步进长度达到0.1nm;3、实现对多层结构半导体

光电材料光生少子扩散长度、界面少子复合速率等材料光电

性能的准确测试;4、具有曲线拟合处理功能和数据库管理功

能。论文完成情况:发表相关论文5篇。专利完成情况:申

请相关专利6项。

/1457/ 钛合金颅颌骨
钛合金颅颌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钛合金颅颌骨牵引器运用了与人体组织、体液和血

液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合金元素钛合金,满足了人们对生物材

料生物相容性和低弹性模量力学相容性的要求。项目产品应

用了宁波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开发的三项发明专

利,解决了当前医院使用的固定器械大多以高弹性模量金属

材料制造,置入体内易产生“应力遮挡”效应,导致植入物

周围骨吸收的技术难题。钛合金颅颌骨牵引器是一种具有特

殊性能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在体内调动并发挥机体自我修

/1457/ 钛合金颅颌骨

复和完善的能力,能重建或康复受损的人体组织或器官。这

类钛合金材料在与人体组织、体液或血液接触和相互作用时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维护生命功能、修复、替换

或补偿人体器官功能的产品。颌骨牵引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口

腔颌面外科及手术中,牵引器的技术原理可以概况为:将颌

骨完全截断或不完全截断后,用外力逐渐将骨断端撑开使形

成间隙,利用牵引力诱发颌骨自身的成骨能力而持续形成新

骨来填充此间隙,达到延长颌骨的目的。本项目颌骨牵引器

涉及的各个部件均采用与人体相溶性极好的钛合金,不但可

用于颌骨牵引手术,还可应用于颅骨牵引手术。牵引器螺杆

每旋转一周牵引距离为0.4mm,每天牵引距离为0.8~1.0mm

。牵引部位硬度要大于260HV10,固定部位硬度大于120HV1

0。具体参数可按医院提供的患者CT胶片定制。项目产品在

创新方面通过合理的结构改造,使其能够更好地在体内调动

并发挥机体自我修复和完善的能力,重建和康复受损颌面组

织器官。一方面将固定臂由单侧改为置于牵引轴的两侧,消

除位移差对颌面修复的影响;另一方面将牵引器设置成为可

拆卸,减轻传统牵引装置二次手术风险。改进后的颅颌骨牵

引器,扩大了应用范围,在应用方面也有许多新的创新和尝

试,并且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该颅颌骨牵引器经过技术、

结构等方面的创新授权了三项发明专利。经浙江省科技信息

研究院查新显示,在结构创新的两个方面都属国内首创。经

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检验,项目产品所有技术指标均合格

/1457/ 钛合金颅颌骨

。同时,项目产品还通过了一系列的质量体系认证,并已制

定了相关标准。

/1458/ 微-纳米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微-纳米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正是立足于解决新材料研制和活塞制造技术

上难题,以材料设计、制备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与应用

三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期在该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1.制造了微-纳米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高速高增压柴

油机活塞,实现了3000t/a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和5000只先进

柴油机活塞的生产能力;优化了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

成及其制备技术。对所研制的两种微纳米粒子混杂增强铝基

复合材料(XGFL-3,XGFL-4)的显微组织、强化机理和力学

/1458/ 微-纳米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两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室温强度、

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远高于国内现用典型铝活塞合金(ZL1

09),并且超过了德国著名铝基活塞合金(M142)。350℃时

,XGFL-4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分别是M142合金和ZL109合金的

1.5倍和2~3倍,满足了高功率增压柴油机对高性能铝基活塞

材料的迫切需求。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型整铸带

镍铁镶圈与冷却油道的高功率铝基复合材料活塞。制定了混

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XGFL-4活塞技术标准;自主设计和开发

了生产与检测铝基复合材料整铸活塞的全套工艺。批量生产

了铝基复合材料金属型重力铸造***型高功率柴油机活塞和

***活塞,均通过了活塞疲劳试验与整机台架考核,***活塞初

步通过寒区试验。2.建立了液态法制备微-纳米混杂增强铝

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中试生产基地。为了进一步深化项目

研究成果,扩展应用范围,项目组在西安工业大学中试基地成

立了液态法制备微-纳米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

中试生产基地,购置了中试生产所需的各类设备,为后续在其

他方面上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3.成立了陕西省铝镁轻合金

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西

安工业大学联合陕汽集团组建的陕西省铝镁轻合金复合材料

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围绕镁铝轻合金行业发展需求,主要开展

镁、铝轻合金复合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培

养专业人才队伍,为行业提供工程技术验证、信息和咨询服

务,提升镁、铝轻合金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省金属行业快

/1458/ 微-纳米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速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4.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进步奖二

等奖一项。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件,授权4件6.国内外核心

期刊上已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检索6篇,中文核心检索3篇

/1459/ 新型芸苔素内酯类植物调节剂
新型芸苔素内酯类植物调节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成果促进根系发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促进花粉受精、增加座果率和果实膨大;提高叶绿素含量,增

强逃命作用;改善植物生理代谢,增强抗逆性。在芸苔素内酯

活性部位2.3和蔼2、23共面自由羟基引入适当保护基修饰,

抑制其降解速率,引入的保护基逐步酶解释放出原有的活性

分子从而延长其生理活性作用时间其作用有效期大幅度提高

,增产、增值、抗逆作用更为明显。

/1460/ 基于光子晶体编码载体的生物分子多元检测
基于光子晶体编码载体的生物分子多元检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在人类后基因组时代,生命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的

显著特点与挑战就是需要对大样本量生物分子进行高灵敏度

并行检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技术

手段来实现,一种为位置编码的微阵列式生物芯片,另一种

是荧光染料编码的微球生物芯片。微球生物芯片虽然比微阵

列式生物芯片有更高的灵活性与反应速度,但是荧光染料编

码稳定性差并且信噪比较低。因此生物分子载体的编码方法

是生物分子多元并行检测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本课

/1460/ 基于光子晶体编码载体的生物分子多元检测

题组提出了利用自组装光子晶体编码生物分子载体的设想,

并围绕这一方法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分子多元检测

技术。该技术将单分散的纳米粒子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三

维有序纳米结构的光子晶体。光子晶体光带隙的频率由构成

光子晶体的纳米微球的粒径决定。和带隙频率相同的入射光

会被光子晶体反射,从而在反射光谱上出现一个反射峰。光

子晶体编码载体就是利用该反射峰的位置进行编码。应用过

程中,在不同的光子晶体上分别修饰不同种类的探针分子。

由于光带隙的位置随组成光子晶体的纳米粒子的大小而变化

,因此在任何一种光子晶体载体上固定的生物分子的种类都

可以通过测定反射峰的位置来确定。分别修饰了不同探针分

子的光子晶体编码载体与待测样品混合反应后,靶分子的有

无可以通过标检测记分子的信号(如荧光、化学发光等)来

确定,而靶分子的种类,则可以通过与探针偶联的光子晶体

微球的编码(光子晶体反射峰位置)来确定,从而实现生物

分子的多元并行检测。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课题组首先解

决了光子晶体编码载体的组装与制备方法,然后建立了光子

晶体载体编码与靶分子的检测方法,同时研究了光子晶体编

码载体在多元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解决了应用过程中遇到的

关键性技术问题,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在此研究基础上

,还提出了更为简单的基于光子晶体编码载体的非标记生物

分子检测方法。与该项目有关的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Angew

.Chem.Int.Ed.,Chem.Mater.,Anal.Chem.,J.Mater.Che

/1460/ 基于光子晶体编码载体的生物分子多元检测

m.,Small,Adv.Mater.,Anal.Chim.Acta等高影响因子杂

志上,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先后被ReactiveRepor

ts、NatureChina等学术媒体报道。基于自组装光子晶体编

码载体的多元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在免疫学检测、基因组学研

究、蛋白组学研究、疾病诊断、药物筛选、环境检测等诸多

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1461/ 长波异质结碲镉汞光伏探测器列阵技术研究(中科院)
长波异质结碲镉汞光伏探测器列阵技术研究(中科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解决提高长波焦平面探测

器ROA关键技术。项目的研究内容及其关键技术:(1)Hg空

位消除或钝化技术:碲镉汞外延层中的Hg空位是制约器件性

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该项目研究拟从二个技术途径出发,研

究提高少子寿命的途径:采用Hg空位型碲镉汞材料,通过搀

杂方法,钝化Hg空位复合中心的电学活性,提高少子寿命;

采用N型碲镉汞材料作为红外吸收层,用As离子注入或P型搀

杂的方法形成pn结,消除Hg空位,提高结阻抗。(2)表面

/1461/ 长波异质结碲镉汞光伏探测器列阵技术研究(中科院)

复合电流隧穿电流抑制:对于碲镉汞长波单层材料,表面复

合电流以及隧穿电流对pn结有较大影响。该项目研究拟探索

采用阻分异质结芯片工艺,将钝化层从长波碲镉汞-介质界

面转移到中波碲镉汞和-介质界面,降低表面复合电流,采

用长波碲镉汞吸收层/中波碲镉汞和复盖层结构降低隧道电

流的影响。

/1462/ 特殊营养红花酱油、红花醋饮品的研制与开发
特殊营养红花酱油、红花醋饮品的研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公司利用新疆红花资源优势,在食醋生产的传统工

艺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造,采用了熏醋和陈酿结合,两次加

入红花绒的有效陈份充分浸出,所采用的工艺路线先进、合

理、工艺技术有重大创新,难度大,规模与工作量较大,技

术成熟,产品质量好,技术水平达到自制区领先水平。产品

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市场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大。

/1463/ 环孢菌素,激素类药物纳米制剂及其中间体的生产技术
环孢菌素,激素类药物纳米制剂及其中间体的生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环孢菌素是抗排异类药物,激素更是使用广泛的药

物,但这两种药物的水溶性均比较差,因而,其口服制剂的

生物利用度偏低,且两种药物副作用都比较大,口服剂量大

对人体健康影响较明显。水溶性差使这两种药物其他制剂更

困难。环孢菌素作为器官移植抗排异的药物,在国内外应用

十分普及,浙江省有两家生产原料的企业。激素是临床应用

较广泛的药物,浙江省生产激素原料药的企业较多,也有部

分生产制剂的企业。两种药物的口服剂是其制剂的主要品种

/1463/ 环孢菌素,激素类药物纳米制剂及其中间体的生产技术

,而且,这两种药物价格均较高,因而生产利润可观。将环

孢菌素与激素的原料药制成纳米粒,再按目前两种口服剂的

配方制剂,可大幅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已有的技术表明,

口服片剂生物利用度可提高30~50%,不仅可使激素在口服

后规定时间内完全达到血药浓度的要求,而且可使环孢菌素

减少口服剂量,降低毒副作用,增加生产利润。因而是具较

强竞争力的口服新制剂,而且,在技术上领先,有较强的国

内外市场潜力。浙江省有多家企业生产环孢菌素与激素,国

内外生产这两种药物口服剂的企业更多,本项目的技术也可

以通过购买原料药,制备成纳米粒药物原料,再作为口服制

剂的中间体出售,作为纳米原料药的生产技术实施。

/1464/ 光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工程化开发与应用
光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工程化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开发的光电催化氧化工艺,光电催化氧化技

术打断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长链,将其转化为小分子物质

,最终氧化成CO2和H2O;同时有机氮化物中的氮以氨氮的形式

释放出来,并进一步的被氧化成硝酸根;有机磷的物质被氧化

成无机磷类物质,最终通过化学沉淀的方法去除磷类物质。

依托该技术建立的光电催化氧化装置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

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极板抗污染能力强、催化活性高等优

势。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1)开发专有电解-光电催化耦

/1464/ 光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工程化开发与应用

合反应器,通过协同作用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提

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同时特殊的反应器构造保证了电流在

电极板上的均匀分布实现。(2)通过特种材料混合高温烧

结得到催化极板,对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3)开发了极

板污染控制技术,实现装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该工艺主要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和循环水排污水的深度处理

,设计二级生化出水或者膜浓缩液COD浓度为100-200mg/L,氨

氮浓度为20-30mg/L,经该工艺处理后,COD可降低至60mg/L以

下,氨氮小于5mg/L,达到排放标准要求,通过为企业的后续资

源化利用提供支撑。同时该工艺可针对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或

船舶高盐生活污水处理,处理后出水指标满足国际海洋公约

IMOMEPC227(64)决议要求。设备取得了中国船级社型式认

可证书及固定设施产品检验证书。

/1465/ 玉米秸秆青贮添加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对瘤胃纤维降解菌的影响
玉米秸秆青贮添加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对瘤胃纤维降解菌的影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玉米秸秆在青贮调制时,添加乳酸菌添加剂已成为

人们的共识,但多数研究及生产者更关注与添加剂应用对玉

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提升,忽视了乳酸菌

随青贮饲料进入反刍动物瘤胃后,对其微生物区系,纤维降解

能力及甲烷排放的影响。国内外同类型研究已经证实了乳酸

菌添加剂应用于青贮饲料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具有改善作用

,而仅仅限于纤维降解率提升表象,未就其提升机制做出阐释

。研究发现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添加植物乳杆菌,可以使青贮

/1465/ 玉米秸秆青贮添加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对瘤胃纤维降解菌的影响

饲料干物质损失率降低10.3%,蛋白质含量提高11.2%;同时,

通过提高瘤胃内主要的结构性纤维分解菌,产琥珀酸丝状杆

菌的数量及羧甲基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升反刍

动物瘤胃内秸秆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7.8%,降低甲烷排放量

5.3%。添加粪肠球菌可以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干物质损失率

降低5.2%,蛋白质含量提高6.3%;同时,明显提升瘤胃内产琥

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数量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木

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瘤

胃降解率10.5%,而对甲烷排放没有影响。研究成果不仅为玉

米秸秆青贮调制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可以开发添加

剂产品,对反刍动物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1466/ CGT-1原棉杂质智能测试仪
CGT-1原棉杂质智能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化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在棉

花生产经营企业提高棉花加工质量,提升发挥仪器替代人工

检测方式,我公司自主研发了CGT-1快速原棉杂质测试仪,该

仪器是用来测量原棉中杂质含量百分比的自动化设备,解决

了传统原棉杂质测试过程中测试速度慢、噪声大、震动大、

纤尘污染、影响测试人员健康等问题。CGT-1在结构上采用

加强原棉杂质分析机支承墙板的刚性,改善墙板的薄壁振动

,减小薄壁振动噪声;对大质量的高速回转件、电机转子等,

/1466/ CGT-1原棉杂质智能测试仪

进行高精度动平衡,大幅度地减少运行时的离心力;严格设计

杂质收集漏斗尺寸与棉杂分析机落杂区域内腔紧密贴合,杜

绝漏杂;精选多种材料,对比抗静电效果,大幅较少静电吸附

对杂质收集的影响;增加了纤尘收集装置,负压转换系统保证

了杂质和气流的相互切换,极大降低纤尘污染。

/1467/ 套管式钻孔多点引伸计
套管式钻孔多点引伸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围岩松动变形测量的套

管式钻孔多点引伸计,能够准确的对多个不同深度的位移进

行测量。包括引伸杆和空套在引伸杆上的至少一层引伸管,

引伸杆和引伸管伸入测量孔的一端固定有粘固药包,各个粘

固药包的轴向位置与测量孔内各个测点的位置相对应;引伸

杆和引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测量孔的孔口,从而可将多个不

同深度的位移监测集中到一个钻孔中进行,极大的简化了现

场操作,具有环境适应性好、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成本

/1467/ 套管式钻孔多点引伸计

低、一般人员稍经指导就可以进行操作的特点,尤其适合于

在现有的隧道围岩松动变形测量中推广使用。

/1468/ 汕头市早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
汕头市早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本文基于汕头市1960-2016年5月中旬-7月上旬逐日

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多项式回归

法、Morlet小波分析方法,重点揭示汕头市早稻高温热害主

要发生时段、年际变化特征、周期特征,以了解和掌握汕头

市早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特征,为该地区早稻高温热害的

防御和生产布局提供参考。结论如下:(1)5月中、下旬没

有发生高温热害,其余每旬都有发生不同程序的高温热害。

轻度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最多,其次为中度,重度发生次数最少

/1468/ 汕头市早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

。7月上旬发生各等级高温热害次数最多,达12次,占总发生

次数的63.16%。(2)6月28日、7月2日、7月6日、7月7日发

生的概率最大,为40%,要特别关注高温对早稻的影响。(3)

近57a来汕头市5月中旬-7月上旬早稻高温热害总频次和各等

级发生频次后期均呈现增加的年际变化趋势。(4)汕头市

各等级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均有显著的周期震荡规律。轻度发

生次数有4a、15a左右、26a左右的周期变化;中度发生次数

11a左右、20a左右、5a表现显著;重度发生次数则表现为26

a、7a左右、2a的周期震荡。该项目获得“汕头市气象科技

工作奖”三等奖。

/1469/ 砌墙砖强度试验用净浆
砌墙砖强度试验用净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砌墙砖强度试验

用净浆,它由石膏、粒径小于1mm的细砂和水组成,其中石膏

和粒径小于1mm的细砂之间的重量比为:石膏占50~70%,粒

径小于1mm的细砂占30~50%,水占石膏和细砂重量之和的2

4~26%,所说的石膏是指2小时抗压强度大于22.0MPa、抗折

强度大于7.0MPa的纯石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试验用水泥净

浆的养护期过长、试验不稳定的问题。

/1470/ 一种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
一种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的制备。

以含有高活性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混合物为主料,添

加三价铁离子等酶稳定剂后,经冷冻干燥,加入常规辅料,制

作成口服的胶囊剂。本发明之保健用品,有良好的解酒防醉

效果,饮酒者在饮酒之前服用本发明之用品后,可使酒精在胃

肠道迅速代谢为乙酸而被吸收或排泄,从而降低过量酒精对

人体的伤害。

/1471/ 提高化学法分析低硅铁中铁含量准确度
提高化学法分析低硅铁中铁含量准确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低硅铁元素成分对炼钢生产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低硅铁中Fe含量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

分析法,由于低硅铁中的元素均为还原态,仪器分析法要求较

为苛刻,成本较高。国标GB/T4333.5中采用X射线荧光仪分析

硅铁中Fe含量,分析范围20%-50%,但公司采购的低硅铁中Fe

含量50%-77%,因此该仪器分析方法不适用。因此本实验室采

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低硅铁中Fe含量。由于低硅铁中Si含量(

9%-18%)较高,采用化学法分析低硅铁中Fe含量时,溶样不完

/1471/ 提高化学法分析低硅铁中铁含量准确度

全,导致分析数据不准确。该化学分析方法偏差较大,准确度

较低,因此需要提高化学法分析低硅铁中铁含量分析准确度

。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排查,确定要因,调整溶样条件,优化

HNO3、HF试剂加入量,使试样充分溶解。通过以上措施,低硅

铁中Fe的分析数值偏差控制在0.50%以下,属于合理波动范围

内,达到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要求。

/1472/ 一种能提高富硒大米外观品质与适口性的种植方法
一种能提高富硒大米外观品质与适口性的种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种提高富硒大米外观品质与适口性的种植方法

》由安徽省舒城县东方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长期生产实

践自主研发的一项发明专利,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随着

时代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稻米的营养与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富硒优质大米深受消费者青睐,富硒大米除留存了普通大

米的全部营养成份,还具有抗癌、防癌、保护心脏和延缓衰

老、抗氧化与消除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特殊保健

功能。因为富硒大米的特殊保健功能及硒是人体必须的矿物

/1472/ 一种能提高富硒大米外观品质与适口性的种植方法

质微量元素,加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近年来发展迅

速,在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因此,大力发展优质富硒水稻的

种植,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适口性,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提

高相关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供富硒

大米外观品质与适口性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品种选择、种子

处理、播种、秧田管理、插秧、大田管理、适期收割等步骤

。本发明水稻播种时施用自制缓释硒肥颗粒,通过水稻自身

光合作用,将无机硒转化为生物有机硒,自然富集在稻米中,

提高稻米的含硒量,使稻米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同时通过

选择优质食味品种,调节适宜播种时间,覆盖自制营养土,适

用农家肥,适时调节田间水层管理及适期收割等技术,大大增

加了富硒大米的外观品质与适口性,提高稻米的商品性,具有

重要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关键技术是自制新型高效硒肥,自

制的硒肥外观呈白色粉末状或液体状,易溶于水,吸收性好,

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和提高根系活力,促进营

养的吸收和植物新陈代谢,提高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增强

植物生物抗氧化作用及对环境胁迫的抗性,提高农作物的抗

病抗逆能力,并具有拮抗重金属的作用。自制育秧土是选用

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养分全,肥

效迟而长,改土培肥效果好。经过上述综合技术种植出来的

稻米米质如下:整精米率65.8%,长宽比3.0,垩白粒13%,垩白

度2.0%,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达到国家《优质

稻谷》标准1级。外观光泽透明、粒形好,气味清香、有风味

/1472/ 一种能提高富硒大米外观品质与适口性的种植方法

(咀嚼时感觉微甜,饭粒润滑而柔软)、有黏弹性,含硒量为

264微克/千克。合作社每年销售富硒大米近100吨,年增加效

益近5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技术相当成熟

,适合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

/1473/ 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合成中间体姆替林的制备方法
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合成中间体姆替林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公开了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合成中间体姆替

林的制备方法,是向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加入截短侧耳素醇溶

液,加热回流反应生成姆替林,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除去

醇,剩余溶液用乙醚萃取,收集乙醚萃取液,用饱和氯化钠

水溶液洗涤,再加入干燥剂干燥脱水,滤过,滤液除去乙醚

得姆替林粗品;将姆替林粗品用二氯甲烷溶解后,在搅拌条

件下缓慢加入正己烷至晶体完全析出,滤过,滤饼干燥,即

得姆替林纯品;该项目方法具有生产周期短,操作简便,产

/1473/ 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合成中间体姆替林的制备方法

物收率高、纯度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工业化大规模

生产。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1)是由高等真菌产生的

一种二萜类兽用抗生素,具有独特的抗菌活性及不易发生交

叉耐药性等优点,但由于存在半衰期短、水溶性差等缺点,

限制了其作为人用抗生素的使用。截短侧耳素的构效关系研

究表明其C-14位侧链的修饰可改变其活性。由此,已成功开

发出新型兽用衍生物泰妙菌素(tiamulin,2)、沃尼妙林(va

lnemulin,3)以及人用衍生物retapamulin(4),这些衍生物

的水溶性和抑菌活性均较截短侧耳素有较大提高,预示了截

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深入开发应用的良好前景。姆替林(muti

lin,5)是截短侧耳素C-14位羟乙酸基水解后的产物,是半合

成生产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未见有关姆替林

制备方法的研究报道。此外,研究还发现,截短侧耳素及其

衍生物虽然可以在多种中等极性有机溶剂中结晶,但结晶生

长速率较慢。在姆替林的制备过程中,若需较充分完成结晶

过程,通常需要低温静置48小时以上,耗时较长。

/1474/ 应用于强流脉冲电源的石墨电极气体开关
应用于强流脉冲电源的石墨电极气体开关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1)神光III主机装置主放大系统片放

能源系统(气体开关部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同编号

20101614。(2)高重复频率脉冲技术的关键基础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5403720。(3)高压

大电流大电荷转移气体开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同编号

RCLF-GL-HT-S031.3.2.3(YZ)(2006)03。工作原理概括

如下,开关使用等电场面石墨电极,在一定气压下保持绝缘状

态,需要导通动作时,由触发器产生一个上升时间纳秒级的高

/1474/ 应用于强流脉冲电源的石墨电极气体开关

压脉冲施加在开关两电极间,导致开关间隙形成瞬时过电压

,从而实现快速导通。技术指标:(1)工作气压:0.1Mpa~

0.4Mpa(2)开关耐压:>50kV;(3)工作电压:5kV~25kV

;(4)峰值电流:≥700kA;(5)转移电荷量:≥100C/shot,

最大转移电荷量:≥500C/shot;(6)电极寿命:≥6000次(

实际工作电压23.5kV,单次转移电荷量65C)。突出成果体现

在:研制了一种石墨电极气体火花开关。开关直流耐压能力

可以超过50kV,单次通流能力大于700kA,在该电流单次作用

下,电极表面烧蚀轻微,开关整体完好,单次电荷转移量超过

250C,最大电荷转移量可达500C,每对电极使用寿命大于360

kC转移电荷量,支持开关电极多次更换。(美国NIF装置使用

的气体开关ST-300,直流耐压50kV,额定通流能力300kA,单次

转移电荷量大于100C,寿命150kC)。该开关电气性能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改变了我国高功率大电流开关长期依赖进口的

局面。此开关已用于“神光Ⅲ”主机装置54套能源组件中,被

选用为国家“神光III”重大项目能源组件系统大电流开关

方案。此外,此开关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氙灯

测试电源,国家强磁场中心多时空脉冲强磁场成型制造基础

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475/ 城市基本图分层管理系统
城市基本图分层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软件的研制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快,更好的满足城

市建设与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为不同建设部门提供不同内容

的各种专业用图。系统的主要功能:一、整个系统采用同一

种语言编写,独立性强,自备图形软件色,摆脱了AUTOCAD

的束缚。图形数据库统一,便于任意删改、自由开发,任意

扩展。二、数据采集、处理、存贮和图形处理连贯,不昏人

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能自动对库内数据提取或进行边长

、面积、前后方交会计算。三、数据格式紧凑,能自动拼接

/1475/ 城市基本图分层管理系统

,分割图幅,占用内存空间注,可根据不同用户需要,分层

绘制不同比例尺的专业用图。该软件已应用于沈阳市城市基

本地形图的分层管理上。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将为不同建

设部门提供不同内容的各种图件,为城市建设发挥较大作用

/1476/ 营养快餐粥
营养快餐粥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方便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

的加快,中国人民膳食生活向着营养均衡、方便快捷的方向

发展。该快餐粥以谷物为基础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高

湿短时过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几乎不破坏。由于高温高压

作用使谷物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变化,质轻、松酥、具有独特

的焦香味道。该产品以谷物为基础原料,辅以其他原料和食

品强化制成,是谷物进行深加工的很好出路。该系列营养快

餐粥具有配方科学、工艺合理、口感鲜鲜、营养均衡、易于

/1476/ 营养快餐粥

消化吸收、好冲即饮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工艺流

程:原料粉碎-调配混料-挤压膨化-切粒-冷却-压片-

调香-烘干-包装-成品。主要设备及投资:拌粉机、挤压

膨化主机、压片机、循环多层干燥箱、包装机、风送装置、

0.5-1吨锅炉等。

/1477/ 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钢覆层材料
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钢覆层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不含钨、钴等贵金属的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复合材

料以其优良的耐磨、耐蚀、耐热性而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

战略意义。研究表明,三元硼化物MO2FeB2金属陶瓷具有硬度

高、抗弯强度高、断裂韧性高、耐蚀性好、密度低以及与钢

的热膨胀系数相近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武汉科技大学开发

的新型高性能三元硼化物MO2FeB2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可部分

代替目前大量使用的WC-Co硬质合金,广泛应用于高温、腐蚀

、磨损等苛刻的服役条件之下,在机械、冶金、汽车、石化

/1477/ 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钢覆层材料

、矿山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本性能:密度为8.1

—8.3g/cm3,硬度80—92HRA,韧性20—30MN/m3/2,抗折力1.

8—2.5GP,其硬度、韧性、抗折力可与CO基硬质合金的特性

相匹敌。耐磨性:MO2FeB2金属陶瓷不仅自己的耐磨性比CO

基硬质合金好得多,而且进行耐磨性测试时,摩擦偶片(SCM

440)也消耗得很少。在高速摩擦时,MO2FeB2金属陶瓷的耐

磨性优于CO基硬质合金,在转速为4.39m/s进行耐磨性测试时

,MO2FeB2金属陶瓷的的损耗为0.05mm3,而CO基硬质合金的损

耗为0.05mm3。耐蚀性:MO2FeB2金属陶瓷具有比CO基硬质合

金、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要好得多的耐腐蚀性:40℃用10%

的HCl水溶液侵蚀10hr,MO2FeB2金属陶瓷的腐蚀减量为0.02

mg/(cm2.h),而Co基硬质合金的腐蚀减量为0.4mg/(cm2.

h)。抗高温性:与CO基硬质合金相比,MO2FeB2金属陶瓷在

高温下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较低温度,CO基硬质合金

的硬度和抗折力稍高于MO2FeB2金属陶瓷,但随着温度的升高

,CO基硬质合金的硬度和抗折力迅速降低,而MO2FeB2金属陶

瓷的硬度和抗折力随温度的升高只略有降低。当温度超过9

00℃后,MO2FeB2金属陶瓷的抗折力和硬度大大高于CO基硬质

合金。

/1478/ 5G前传25G光模块
5G前传25G光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5G前传25G光模块”成果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主要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光网络系统。该项

目针对高速PCB设计仿真、高速FPC设计仿真、高速激光器差

分驱动性能测试、电路验证、光学设计验证,结构设计等方

面进行研究,开发出5G前传25G光模块,实现了在满足模块性

能前提下的低成本方案。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激光器

的超频应用借助高频仿真手段优化PCB、FPC设计,并自主创

新出差分阻抗单独设计、渗锡焊接设计,通过大量的模拟仿

/1478/ 5G前传25G光模块

真和实验,最大程度地提升了信号完整性,降低高频信号传输

衰减;利用高带宽10Gbps激光器芯片成功传输25Gbps速率,激

光器芯片成本降低约70%,模块成本降低约14%。(2)旋转隔

离器式光器件耦合设计和光阑遮光方案通过旋转隔离器代替

行业现有地离焦耦合方案,大幅缩小TE及四向性不良问题;采

用光阑遮光衍射效应,增长高斯光束焦点处的瑞利距离,通过

光阑实现光功率管控,提升光器件全温范围内的功率管理能

力。(3)PD和lens偏心技术通过耦合时的PD和lens偏心控

制,在接收性能无明显影响的前提下,成功实现接收端回损提

升,达到目标要求。

/1479/ 免疫增强剂对黄颡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免疫增强剂对黄颡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得到天津市科委天津市科技特派员项目(16J

CTPJC44600)的大力支持。现今,在池塘精养黄颡鱼,增加放

养密度和人工大量投放饲料,造成水质变差及生态环境恶化

,黄颡鱼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日趋严重,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

,甚至造成100%死亡。细菌、病毒为主要病害生物,传染性极

强,对于这类疾病,人们大多采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但病鱼一旦感染疾病即不进食或极少进食,因此治疗效果并

不理想。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

/1479/ 免疫增强剂对黄颡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性的产生,进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主持人从2008年开始至

今,一直从事黄颡鱼用免疫增强剂开发,发表文章10余篇。目

前姜黄素、岩藻黄质、鸡血藤提取物在黄颡鱼健康养殖上的

应用缺乏理论支持。基于此开发黄颡鱼用免疫增强剂,促进

水产动物健康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该成果通过口服和腹

腔注射两种方式,以姜黄素、岩藻黄质、鸡血藤醇提物三种

物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口服免疫,研究其对黄颡鱼生长指标

、饲料利用率、体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免疫相关基因表达

及抗病力的影响,得出饲料中姜黄素适宜添加水平为200-40

0mg/kg,岩藻黄质适宜添加水平为320-640mg/kg,鸡血藤醇提

物适宜添加水平为0.16%-0.32%。通过注射免疫,测定各组体

内CAT活性、SOD活性、MDA含量、ACP活力、AKP活力、溶菌

酶活力、血细胞氧呼吸爆发力、攻毒后累计死亡率,免疫保

护率等指标,得出注射200mg/L姜黄素、100-200mg/L岩藻黄

质和960mg/L鸡血藤醇提物能有效提高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

力和抗病力。该成果初步揭示姜黄素、岩藻黄质、鸡血藤提

取物提高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机理,为免疫增强剂

在黄颡鱼及其他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在今年的小试实验中显示了安全、环保、适用性广的优势,

黄颡鱼机体免疫力大大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显示了抗生素

无法比拟的潜在优势,也为防止水产动物疾病暴发提供了新

的途径,为生产安全、环保、绿色水产品提供技术保障,同时

也丰富了鱼类营养免疫学的研究内容,是水产养殖疾病防控

/1479/ 免疫增强剂对黄颡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的一种有效手段。

/1480/ 多肽药物合成与修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多肽药物合成与修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根据化学反应工程理论,研制新型高效多肽

合成反应器,达到高效、经济、环境友好地大规模制备多肽

;在长肽合成中,将长肽合理分割成多个片段,组合固相法,液

相及酶法缩合多肽片段制备目标长肽;在肽修饰方面,结合多

肽地各自特有的性质和特点,开发对肽进行修饰和改造的新

技术,研究多肽的置换(包括构型替换或者氨基酸种类的替

换)、多肽结构的改造以及多肽的各种修饰,研究多肽衍生

物的制备,改进原有多肽的溶解性,半衰期,稳定性和给药运

/1480/ 多肽药物合成与修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输途径等。在多肽的分离纯化方面,采用一条新颖的多手段

(疏水色谱,离子交换,纳滤膜分离,模拟移动床,反相色谱,

结晶,膨胀床)组合分离结合有机溶剂循环利用的技术路线

,大幅降低生产设备的投资、有机溶剂的消耗与多肽的生产

成本。在此基础上,真正构建一个生物、化工、物理场强化

过程耦合的高效、经济的多肽制备技术平台。本项目技术在

已经应用于奥曲肽、亮丙瑞林、艾塞钠肽等一系列药物多肽

以及客户肽的制备中。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疫

苗研究中,得到应用。采用本项目技术,合成了超过5000条用

于进行筛选COVID-19疫苗用多肽,并且有些肽序列取得了显

著的实验效果。

/1481/ 改性石墨在润滑油中的应用技术
改性石墨在润滑油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润滑是机械平稳可靠运行的基础,也是节能减排的

重要措施之一,石墨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抗极压性是其他

单纯矿物油和合成油所不能比拟的,研究表明添加石墨的润

滑油能使设备延长一到三倍的使用寿命,并可以有效地降低

能源消耗。该技术可用于几乎所有需要润滑的运转机械系统

,比如:汽车、内燃机、机床等,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深

远的社会效益。经改性的石墨添加到基础油中后,不改变基

础油原来的粘度,分散性能良好,不堵塞过滤设备,能被金

/1481/ 改性石墨在润滑油中的应用技术

属表面吸附而形成牢固的保护膜,性质稳定,有效降低摩擦

系数,降低机械磨损。

/1482/ 一种混匀取料机取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一种混匀取料机取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混匀取料机取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PL

C控制器;取料量输入装置;小车位置检测传感器;小车速度、

第一斗轮速度、第二斗轮速度、带式输送机速度和大车速度

检测传感器;大车走行距离进给量检测传感器;与PLC控制器

电信号连接的小车行走变频器、第一斗轮变频器、第二斗轮

变频器、带式输送机变频器、大车变频器。PLC控制器根据

输入的取料量给定值选择各机构的速度基准参数;PLC控制器

通过获得小车的位置信息,优化控制各机构的实际控制值;在

/1482/ 一种混匀取料机取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大车运行过程中,大车走行距离进给量检测传感器实时采集

大车每次运行的进给量,通过大车变频器精确控制每次大车

的进给距离,保证两个斗轮机构的取料进给深度,实现精确取

料。

/1483/ 高品质耐热L—乳酸发酵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合作研发
高品质耐热L—乳酸发酵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合作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名称高品质耐热L-乳酸发酵清洁生产关键技

术合作研发,来源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目标是解决高品质耐

热L-乳酸发酵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难题,全面提高我国高品质

耐热L-乳酸生产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最终形成L-乳酸——聚

乳酸——生物降解材料,消除“白色”污染,保护环境。1、

对L-乳酸生产菌种进行选育和改造,降低发酵批时至40小时

左右,糖酸转化率大于96%。2、研究乳酸菌厌氧发酵工艺,解

决发酵工艺放大中的关键问题。3、建立发酵分离耦合新工

/1483/ 高品质耐热L—乳酸发酵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合作研发

艺,提升L-乳酸发酵水平和分离效果,产酸率达20%左右。4、

建立L-乳酸发酵液在线分离和培养基循环利用的膜系统装备

;建立发酵与膜分离耦合过程中膜污染控制技术;提取收率大

于90%,产品光学纯度大于99%。5、建成乳酸发酵与膜分离耦

合生产新工艺大规模装置,考察期运行的稳定性、效率和成

本,评价其环保指标,最终实现乳酸发酵与膜分离耦合生产清

洁生产新工艺。本项目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主要有一下四

个方面:1、进一步提高L-乳酸产品的光学纯度和品质。2、

选择适宜的膜材料和膜组合方式,使膜对发酵液具有良好的

选择性和抗污染性。3、廉价发酵原料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

。大大缩短了发酵批时(37.5h),提升糖酸转化率(96.4%

)和产酸率(211.2g/L),节约了生产成本。4、优化发酵分

离耦合过程的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减少膜污染、提高膜分离

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发酵与分离高效耦合,建立二酸高

产稳定发酵控制新策略,通过发酵过程优化控制,实现节能减

排降耗(废水排放4.7T/T,COD排放0.5KG/T)。目前乳酸行

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规模小,品质不高,绝大多数不具备国

际竞争力;几乎都采用传统的钙盐法,能耗高、污染大且生产

成本高。本课题的研究开发,经项目验收,已达到了预期目标

。尤其在L-乳酸菌种选育、清洁生产和高纯度产品的制备等

关键技术上取得创新和突破,建立了一整套高效发酵、清洁

生产高纯度耐热L-乳酸工艺技术,具有发酵周期较短(37.5

h),发酵单位(211.2g/L)、糖酸转化率(96.4%)较高,收

/1483/ 高品质耐热L—乳酸发酵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合作研发

率(93%)、光学纯度(99.4%)和化学纯度(99.5%)较高

,废水(4.7T/T)及COD(0.5KG/T)排放量较低等优点,生产

成本比传统技术降低,并初步建立了以黄姜淀粉作为乳酸发

酵原料的技术工艺。无无

/1484/ 可控酶解制备鸡肉多肽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可控酶解制备鸡肉多肽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源于2017年广州市

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随着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天然食品原料深加工产品作为营养健

康产业的核心配料,也应运而生,风行于各发达国家。食物结

构调整后,人们从食物中所摄入的必需氨基酸,如精氨酸、甘

氨酸等并不缺乏,但有些肽却相当缺乏,必须补充生理活性肽

,以改善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未来十年,利用各种蛋白

资源获得的各种生理活性肽,将成为人类对食物资源深层次

/1484/ 可控酶解制备鸡肉多肽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开发利用的又一契机,它将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本项目在大量收集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鸡肉

小活性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相关技术难点进行攻关,旨在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活性肽的得率,并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

自动化。本项目的实施,可为我省特色鸡肉资源的精深加工

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理论指导,同时也可为国内和国际营养

与健康产业提供高品质的核心配料,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

功能性食品的需求。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鸡肉蛋

白质定向水解酶的筛选及水解工艺的优化。以水解度为指标

,考察酶添加量、pH值、体系温度、液料比、水解时间等因

素对特定海产品蛋白水解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分析法获得最

优的单酶水解参数;在单酶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双酶分布

水解的效果;(2)双膜-固定化酶生物反应器体系的构建。

该反应器是由支架、二级滤膜、固定化酶所构成。依据截留

与透过的分子量,筛选适合分离鸡肉多肽的超滤膜规格,建立

酶膜反应器反应体系,使其兼备酶解制备与超滤分离的功能

,并优化制备和分离的工艺条件。膜分离过程是一种纯物理

过程,具有无相变化,节能、体积小、可拆分等特点,现已广

泛应用在发酵、制药、植物提取、化工、水处理工艺过程及

环保行业中。对不同组成的有机物,根据有机物的分子量,选

择不同的膜,选择合适的膜工艺,从而达到最好的膜通量和截

留率,进而提高生产收率、减少投资规模和运行成本。(3)

应用美拉德反应,提高产品的醇厚度、风味象真度食品中氨

/1484/ 可控酶解制备鸡肉多肽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基酸、肽、蛋白质与还原糖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是产生食品香

味的主要来源之一。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香

味物质主要有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杂环化合物,

包括含氧杂环呋喃类、含氮杂环吡嗪类、含硫杂环的噻吩和

噻唑类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肉香类物质。通过选择不同氨基

酸和糖类,并控制美拉德反应条件可以有目的地调控反应产

物的风味,将其用于新型调味品生产中可获得风味强度、象

真度高的效果。(4)鸡肉多肽稳态化技术的优化。采用微

胶囊包埋方法对鸡肉多肽进行稳态化处理,筛选包埋材料,并

优化微胶囊包埋工艺条件。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储存固体、液

体、气体的微型包装技术,即将某一目的物用各种天然的或

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完全包覆起来,而对目的物的

原有化学性质丝毫无损,然后逐渐地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

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或者依靠囊壁

的屏蔽作用起到保护芯材的作用。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1)以畜禽肉类为原料,用可控酶解法制备小分子蛋白

肽的工艺技术研究在国内数领域前沿,目前还少有人研究。

(2)构建双膜—固定化酶生物反应体系来实现可控酶解、

循环利用及小分子肽连续化生产具有技术领先性。(3)率

先建立鸡肉多肽质量控制体系具有行业领先性。4、技术的

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利用肉制品加工过程

中产生大量的鸡胸肉、碎肉、骨头等边角料新的调味料,项

/1484/ 可控酶解制备鸡肉多肽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目技术成熟,适用于调味品行业,项目技术安全,不但不会产

生环境污染,反而会实现节能与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减少废污

排放,促进环境友好。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是

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体系认证的标准化

厂房研究和完成的,所有生产加工过程均按照GMP标准实施。

本项目已利用蛋白质酶解的方法制备出富含鸡肉多肽的3种

产品:“天然鸡肉提取物EA/NEC1010”、“天然鸡肉提取物

EA/NEC4010”、“天然鸡肉提取物EA/NEC5013”。该3种产

品已被应用与火锅底料、膨化食品外撒粉及高汤系列专用料

中,更多的应用范围正在进一步研究中。本项目已建成1条年

产各类天然提取物300吨的生产线,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

收入513.80万元,新增利税163.35万元。

/1485/ 双光子激发癌细胞内光敏剂光谱特征及其与靶分子相互作用
双光子激发癌细胞内光敏剂光谱特征及其与靶分子相互作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利用TPE荧光显微和成像技术,以若干卟吩类光敏

剂和若干种贴壁型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肿瘤细胞

内光敏分子的转运途径,确定该类光敏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

靶向定位。用TPE光谱技术,获取细胞内主要靶分子上的光

敏剂的发射或散射光谱,研究光谱特征,揭示光敏分子与肿

瘤细胞亚细胞器结合特性及其与光敏分子取代基结构的关联

性,进而研究定位于肿瘤细胞内靶分子的光敏剂的光动力杀

伤效应,在细胞水平上揭示PDT杀伤机理与效率。该研究结

/1485/ 双光子激发癌细胞内光敏剂光谱特征及其与靶分子相互作用

果可为新型光敏剂的合成与筛选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为临

床应用光动力学方法诊治癌症提供可靠的实验参数。

/1486/ 一种鳄鱼精油的制备方法
一种鳄鱼精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鳄鱼不是鱼,他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原始的爬行动

物,现代研究测试证实鳄鱼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它

含有组氨酸,精氨酸等18种氨基酸,还有牛磺酸,维生素A,维

生素E和卵磷脂,它的油脂中含有2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

肪酸可占总量的60%以上,包括功能性脂肪酸如:油酸(9-

十八碳烯酸),共轭亚油酸(CLA)(9.12十八碳烯酸),r–

亚麻酸(6.9.12–十八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5.8.11.14–

二十碳四烯酸)等,以及含有少量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1486/ 一种鳄鱼精油的制备方法

。油酸可降低血液胆固醇,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但又

不能在体内自己合成,必需从外界摄入。人体如果缺少了不

饱和脂肪酸就会引起血液浓度增高,血流不畅,胆固醇增多,

血管硬化甚至堵塞,可见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的正常功能

是极其重要的。而鳄鱼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鳄鱼油

的理化特性与人体脂肪又特别相近,因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极易为人体接纳,从而能起积极全面的调节作用。如鳄鱼油

对延缓皮肤衰老,维持皮肤细胞的“青春态的积极作用:由

于皮肤胶原蛋白中羟脯氨酸的减少,皮肤出现衰老,机体在代

谢中又不断的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中的不饱和

脂肪酸产生过氧化脂质,过氧化脂质又与膜蛋白聚合交联,形

成脂褐质沉积细胞与组织中,使细胞功能发生障碍,促使衰老

不断的加重。而鳄鱼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它能清除或

减少体内的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的氧化反应,也可以间接地消

耗容易产生自由基的物质,从而削弱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伤

害,同时由于鳄鱼油渗入皮肤或组织后能明显提高皮肤中羟

脯氨酸的含量和SOD的活性,积极的降低衰老皮肤组织中的脂

褐质的含量,同时鳄鱼油进入皮肤后能刺激细胞分泌细胞重

建因子,促进新陈代谢,重建新细胞新组织,从而有效保持皮

肤细胞的“青春态”。鳄鱼油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特别是那些功能性脂肪酸,必将为人类带来健康,美白,延缓

衰老的功效,因此研究开发鳄鱼精油对当今不断地提高生活

质量的广大人群是一种急迫的需求,必将得到重视和发展。

/1486/ 一种鳄鱼精油的制备方法

迄今为止,所有用于制备鳄鱼油的方法,普遍存在操作复杂、

投资较大、精油率底。我们在过去各种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

该项目。1、采用新工艺技术使油的精提度由一般常规技术

从鳄鱼粗油中提取精油率的30%上升为50%;2、本新技术得到

的精油在常温下保持清亮透明,有厚重感,在3℃低温贮藏中

仍有流动感,稍有絮状物属正常现象;3、功能显著,易被人体

皮肤吸收,具有祛斑、防皱、治裂、收敛、再生、保湿、抗

氧化作用。1、核心技术(1)在油水界面上充分掌握控制好

催化活力;(2)使溶于水的酶充分作用于不溶于水的底物;

(3)使反应在两个彻底分离的完全不相同的界面上充分进

行。2、创新点:将酸法的初提和碱法的精提完美结合在一

起,从中找到最佳PH值、最佳温度、最佳时间、使油的精提

率达到50%,在液藏时不固化,具流动性。经过检验测试,本项

目所用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投资省和精油率高的特点。各项

指标验收合格。通过该技术研制的精油原料应用于护肤化妆

品领域,效果显著。存在问题:有待利用先进的研发成果实

现产业化。2017年10月“一种鳄鱼精油的制备方法”获得国

家发明专利证书;2017年11月鳄鱼精油等系列产品获得第二

届中国·武汉绿色产品交易会金奖。

/1487/ 微流控芯片流体智能电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流控芯片流体智能电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属化学、分析化

学领域,微流控芯片分析与分析仪器设备交叉。微流控芯片

分析因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分析功能可集成等优

点,而成为近年来分析化学的发展前沿。在微流控芯片分析

系统中,微米级分离分析通道内进行的是纳升至皮升级流体

的快速操纵,而其涉及的分析对象与试样储存系统则是微升

级。如何控制芯片流体,实现这种宏观试样与芯片微通道的

衔接及微量试样在芯片微通道管网内流速、流向的控制,是

/1487/ 微流控芯片流体智能电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满足微流控芯片分析进样方式、分离模式及分析重现性的重

要保证,也是微流控芯片流体控制技术研究的主要目标。本

项目通过对芯片流体控制技术的系统研究,设计发明出三种

适合不同结构微流控芯片流体智能电动控制的仪器装置:(

1)设计发明了微流控芯片智能小型化多路电动液流控制驱

动仪(国家发明专利ZL200510104343.3),提出并设计了利

用智能八路电极电压控制微流控芯片流体,解决了芯片液池

中微升级流体/样品与微米级芯片通道的衔接及纳升至皮升

级样品在芯片微通道管网内流速(量)、流向的自动化同步

调控;(2)研制了微流控芯片流体智能电动驱动控制仪(鲁

科鉴字[2007]第1254号),依照本单位国家发明专利ZL2005

10104343.3技术路线、通过软硬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而制得。

该仪器完整的实验控制,使得创建芯片液池中微升级流体/样

品与微米级芯片通道的衔接及纳升至皮升级样品在通道尺寸

为20-200微米的芯片通道网络内的流量和流向的有效控制更

为灵活和简便,便于在不同结构芯片中自动完成微流控芯片

分析、芯片电泳、微流控、微量药物输送等领域的微流体操

纵设计,避免现有电动控制技术电极电压路数少、不适合复

杂结构芯片,电极电压操控响应时间不同步、严重影响芯片

分析重现性等问题;(3)设计发明了一种用于电脱耦合芯片

电泳的智能电动进样装置(国家发明专利ZL200710015897.

5),提出并实现了进样电压与芯片电泳电化学安培检测电极

系统的电脱耦合,自动实现芯片电泳电化学安培检测的“夹

/1487/ 微流控芯片流体智能电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流进样”,避免简单进样操作的样品扩散和泄漏,保证分析重

现性和电化学检测系统的安全性。

/1488/ 报春苣苔属“延的面庞”(Primulina ‘Yan’s Face’)
报春苣苔属“延的面庞”(Primulina ‘Yan’s Face’)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报春苣苔‘延的面庞’(Pri

mulina‘Yan‘sFace’)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的新品种。

该品种于2020年向苦苣苔科植物国际登录权威世界苦苣苔科

植物协会(TheGesneriadSociety)申请登录,并获得国际植

物新品种登录证书,证书编号为201506。二、技术原理及性

能指标技术原理:报春苣苔‘延的面庞’是由报春苣苔属的

两个不同种进行杂交获得的新品种,母本为舌柱报春苣苔(

Primulinaliguliformis),父本为永福报春苣苔(Primuli

/1488/ 报春苣苔属“延的面庞”(Primulina ‘Yan’s Face’)

nayongfuensisi)。2018年4月8日杂交,2018年5月14日播种

。性能指标:多年生草本,基生莲座状植株。叶片深绿色,叶

椭圆形,长10.3-11.6cm,叶宽6.2-8.9cm,叶先端为急尖,基部

楔形,边缘具圆齿;叶柄长1.3-3.8cm;叶被毛。花萼浅褐色,

长1.2-1.4cm,花梗长1.4-2.5cm。花萼5裂至基部。每花序具

花4-10朵。花冠紫色,长5.9-6.2cm,口部直径1.8-2.1cm,筒

漏斗状。花期3-4月。花型与花大小与父本形似,叶片大小、

叶片质地介于双亲之间,花期更接近母本。耐旱、耐热,喜稍

强的散射光线。生长适温为18-28℃。三、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该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繁殖容易,栽培粗放。四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适用范围:报春苣苔

‘延的面庞’适宜作为室内观花盆栽。五、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该品种已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通过组培快繁获得

了更多的新品种植株。由于在《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

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林木目录

》(第一批至第六批)、《广西观赏植物品种审定技术规范

》中,苦苣苔科的植物均不在上述名录中,因此均无法申请该

科植物的新品种保护权或地方品种审定,该科植物的新品种

要想获得法律层面的保护存在一定困难,这也是当前推广应

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1489/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油藏油水分布地质模型研究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油藏油水分布地质模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地质勘查
技术详情

  (1)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成果主要应用领域为碳酸

盐岩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复杂,受控

因素多,储层地质模型的复杂性决定了流体分布的复杂性,

从而给开发措施选择带来了高难度。该课题涉及的缝洞型油

气藏更是具有中国特色,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藏缝洞储层特

征在国内外难以找到可以类比的油气藏,其储层与流体分布

的复杂性属于世界难题。该项目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

系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塔河探明储量区奥陶系油藏的开发

/1489/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油藏油水分布地质模型研究

、地质研究现状,选择具有复杂油水关系的典型缝洞单元,

充分利用地质、地震、测井、测试及开发动态资料相结合的

综合研究方法,发挥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采取点面结合

以及动静结合的方法,在前期油藏描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充分应用开发过程中的油水产量、压力和流体性质的变化,

研究缝洞单元的储层划分、油水层识别、储集空间性质与展

布特征、空间配置关系和地下流体的分布特征;建立能够合

理解释典型缝洞单元已有开发动态的油藏流体分布概念模型

;针对不同缝洞单元的开发动态特征和开发概念模型,研究

采用特殊开发技术的可行性,提出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

2)性能指标计划任务书的研究目标为提出碳酸盐岩剖面的油

水层综合识别标志,建立缝洞型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地质模型

和油水关系的地质模式,提出局限缝洞型油藏见水后的非常

规开发措施。(3)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塔里木盆

地奥陶系缝洞油藏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油藏,开

发地质特征的研究决定了高效开发措施的成败。研究成果对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油藏具有指导意义。

/1490/ 基于绿色评价体系的郫县豆瓣+系列川式复合调味料生产技术
基于绿色评价体系的郫县豆瓣+系列川式复合调味料生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及背景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是一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经过思考与论证,以期形

成具有产业化特征的郫县豆瓣系列川式复合调味品。目前郫

县豆瓣等产品工艺传统、科技含量低。绿色评价体系下的郫

县豆瓣系列产品既符合国家绿色制造政策要求,又能提高产

品质量,带动食品产业迈向国际化。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郫县豆瓣:将成熟霉豆瓣、辣椒与新鲜酒糟进

行复合快速发酵。风味水豆豉:将黄豆、黑豆混合短时发酵

/1490/ 基于绿色评价体系的郫县豆瓣+系列川式复合调味料生产技术

后,与香菇、木耳等辅料、调味料混合,恒温发酵,随后进行

巴氏杀菌获得成品,成品于5-10℃低温下保存。火锅底料:

将辣椒经闷煮,与其他辅料、香辛料混合于自动化炒制系统

中炒制,经熟化、灌装得到成品。2.2性能指标(1)感官指

标郫县豆瓣:特级红褐色,油润有光泽,一级浅红褐色,略油

润有光泽,二级浅红褐色,有光泽;粘稠适度,可见辣椒块和蚕

豆瓣粒及其他辅料;特级酱酯香辣香浓郁,一级有酱酯香和辣

香,二级有酱酯香和辣香;特级味鲜辣醇厚,瓣粒香脆、化渣

,回味深长,一级味鲜辣,瓣粒香脆、化渣,回味深长,二级味

鲜辣,瓣粒香脆、化渣;无肉眼可见杂质。风味水豆豉::色

泽黄黑相间,油润有光泽;表面有油层,可见原辅料颗粒;具本

产品固有滋、气味;无肉眼可见杂质。火锅底料:红褐色;半

固体或固体;具本产品固有滋、气味,无异味;鲜香麻辣,无肉

眼可见杂质。(2)理化指标郫县豆瓣:水分/(g/100g):

特级≤53,一级≤57,二级≤60;食用盐(以NaCl计)/(g/100g

)=15-22;氨基酸态氮含量(以N计)/(g/100g):特级≥0

.25,一级≥0.20,二级≥0.18,;总酸(以乳酸计)/(g/100g)

≤2.0;铅(以Pb计)/(mg/kg)≤1.0;总砷(以As计)/(mg

/kg)≤0.5;黄曲霉毒素B1/(μg/kg)≤5.0。风味水豆豉:水

分(g/100g)≤45;食用盐(以NaCl计)/(g/100g)≤15;氨

基酸态氮(以N计)/(g/100g)≥0.15;总酸(以乳酸计)/

(g/100g)≤2.0;酸价(以脂肪计)(KOH)/(g/100g)≤5

.0;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铅(以Pb计)/(mg/kg)

/1490/ 基于绿色评价体系的郫县豆瓣+系列川式复合调味料生产技术

≤0.5;总砷(以As计)/(mg/kg)≤0.5;黄曲霉毒素B1/(μg

/kg)≤5.0;丙酸钙/(g/kg)≤2.5。火锅底料:水分/(g/1

00g)≤45;食用盐(以NaCl计)/(g/100g)≤25;总酸(以乳

酸计)/(g/100g)≤2.0;酸价(以脂肪计)(KOH)/(mg/

g)≤6.0;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铅(以Pb计)/(mg

/g)≤1.0;总砷(以As计)/(mg/g)≤0.5;黄曲霉毒素B1/(

μg/kg)≤5.0;山梨酸钾/(g/kg)≤1.0。(3)卫生指标郫县

豆瓣:大肠菌群/(MPN/100g)≤30;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

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风味水豆豉:菌落总数/

(CFU/g)≤10000;大肠菌群/(MPN/100g)≤30;沙门氏菌:

采样5,最大可允许超出采样数量2;可接受水平限量0;金黄色

葡萄球菌:采样5,最大可允许超出采样数量2;可接受水平限

量100CFU/g,最高安全限量10000CFU/g。火锅底料:大肠菌

群/(MPN/100g)≤30;沙门氏菌:采样5,最大可允许超出采

样数量2;可接受水平限量0;金黄色葡萄球菌:采样5,最大可

允许超出采样数量2;可接受水平限量100CFU/g,最高安全限

量10000CFU/g。3.技术的造性与先进性(1)产品创新①基于

绿色评价体系的产品优化创新根据郫豆瓣发酵过程微生物群

落结构演替,建立DGGE指纹图谱,评估不同发酵时间豆瓣中其

群落变化。以ELISA评测不同发酵时间豆瓣中黄曲霉毒素B1

的含量,确定防治阶段。通过GC-MS与电子鼻技术对产品呈香

物质进行分析与鉴定,区分与评价产品。(2)技术创新①郫

/1490/ 基于绿色评价体系的郫县豆瓣+系列川式复合调味料生产技术

县豆瓣酱后发酵阶段的工艺创新本成果郫县豆瓣的生产采用

霉瓣子和新鲜酒糟复合发酵,利用其成熟微生物环境,促进发

酵进行,缩短发酵时间。②自动化加压炒制技术的创新本成果

火锅底料采用炒制时间25min,温度185℃,翻转频率32r/min

,炒制压力0.25MPa的加压炒制技术。压力下炒制能使产品氧

化指标处于较低水平,利于品质稳定4.技术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该生产技术所涉及评价方法及加工技术是在查

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而得。国内已有公开或授权相关专

利16项。实践证明,利用该项目生产技术可实现标准化、连

续化生产。该项目产品技术适用于调味品深加工,安全性较

高。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郫县豆瓣系列原料来自不同供

应商,影响较大,如何保证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是当下急需解

决的问题6.历年获奖情况无

/1491/ 同时测定地榆或地榆类制剂中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Ⅰ含量的HPLC波长切换法
同时测定地榆或地榆类制剂中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Ⅰ含量的HPLC波长切换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地榆或地榆类制剂中没

食子酸和地榆皂苷I含量的HPLC波长切换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I标准曲线的建立:a、对照品溶

液的制备,b、对照品溶液的测定;(2)待测样品中没食子酸

和地榆皂苷I的含量测定:c、供试品溶液的制备,d、供试品

溶液的测定。本发明成功建立了地榆或地榆类制剂中没食子

酸和地榆皂苷I含量的HPLC波长切换法,可以简便、快速、准

确地同时测定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I的含量,可以更全面地监

/1491/ 同时测定地榆或地榆类制剂中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Ⅰ含量的HPLC波长切换法

控地榆或地榆类制剂中的活性成分含量,更真实地反映药品

的内在质量,为地榆或地榆类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保

障。

/1492/ 凝结芽孢杆菌产高光学纯L-乳酸的机理研究
凝结芽孢杆菌产高光学纯L-乳酸的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光学纯L-乳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生物塑料─

聚乳酸的主要前体。微生物发酵法是乳酸生产的主要方法。

然而现有工业菌株生产的L-乳酸光学纯度难以满足高质量聚

乳酸生产要求。本课题组以已获得的一株产高光学纯L-乳酸

,且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耐热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蛋白

异源表达与纯化,RT-PCR技术,Westernblot技术等,对比分析

不同构型乳酸生产菌株乳酸代谢关键酶的体内与体外酶学性

质,揭示凝结芽孢杆菌产高光学纯L-乳酸的机制。通过基因

/1492/ 凝结芽孢杆菌产高光学纯L-乳酸的机理研究

敲除与回补技术,分析关键基因敲除菌株乳酸代谢的变化,探

讨凝结芽孢杆菌产高光学纯L-乳酸机理;并以此为指导,解决

光学纯L-乳酸工业化生产中的问题,为其进一步分子改造和

在工业化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493/ 一种陶瓷/铝合金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陶瓷/铝合金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的陶瓷/铝合金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

陶瓷颗粒与石墨粉混合均匀分散在预混液内进行球磨得到料

浆,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法,将料浆注入模具中搅拌均匀,按照

径向或轴向气孔率呈梯度分布的需要,对模具辅以离心或振

动成型,随后固化、干燥,得到陶瓷素坯,再排胶烧结后即得

空隙呈梯度分布的多孔陶瓷预制体;制作铝-硅-锌合金熔体

;在与铝-硅-锌合金熔体接触的预制体表面均匀地涂覆引发

剂料浆,在预制体的其它表面涂覆阻生剂料浆,按照预定接触

/1493/ 一种陶瓷/铝合金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面将预制体与铝-硅-锌合金熔体接触,一起放置在铺有阻生

剂料浆的氧化铝坩埚内烧结,清除预制体表面的阻生材料即

得。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的陶瓷相和金属相在设定

方向连续分布。

/1494/ 企业假期管理系统
企业假期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首先,考勤工作是现代企业管

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它通过约

束的手段来统一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

、提升全体员工的工作业绩。员工的请假、休假则是考勤制

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假的方式和频率,往往会成为评

价员工的重要依据。企业将以此评定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进

而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考核成绩。因为每个员工在企业中的岗

位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由于请假人员的缺岗,部门

/1494/ 企业假期管理系统

就要付出额外的精力来调整人员的工作安排。期间也有可能

导致工作上的被动,从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不同

员工可享有的一些特定假期,或者因为加班等额外的劳动付

出,企业也会给予调休一类的假期补偿。相关工作因需要具

体到员工个人且涉及很多相关细节,属于流程化但又繁琐而

且还必须精细的工作,必定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付出大量的时

间和精力。而在计算机应用如此广泛的今天,则是典型的可

以纳入办公自动化的工作内容。管理好员工的假期,能够令

企业随时掌握员工动态,灵活安排工作,调动工作积极性,规

避不必要的工作风险和损失。鉴于此,特提出研发众诚品业

企业假期管理系统的申请。2、技术原理:企业假期管理系

统基于MySQL,Tomecat,SpringMVC,jQuery等技术,采用JAVA

、JSP等进行系统开发。性能指标:以一套完整的系统支持

企业不同部门、角色共同参与到假期管理工作中来,为公司

的正常运作、健康发展以及考勤、绩效制度的完善提供坚实

的基础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系统使用主流的B/S架

构搭建,主体逻辑搭建于服务器端,有效减轻系统维护与升级

的成本和工作量,也有效的减轻了客户端的电脑负载。2)系

统功能进行了合理的模块化,在保证系统在有效集成之余,也

拥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3)系统有效整合了多项有针对

性的前沿网络技术,形成了易开发、易扩展、用户体验良好

、页面稳定、解析速度快等优点。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以熟练掌握应用数据库、jQuery、EasyUI、

/1494/ 企业假期管理系统

Echat等技术、工具的人员以及熟知JAVA、网络通讯等开放

平台团队作为基础开发平台,以数据库作为基本存储手段,能

够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搭出本系统。5、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该项目无任何风险及不确定性存在。6、历年

获奖情况:无

/1495/ 大型施工企业如何向EPC总承包发展研究
大型施工企业如何向EPC总承包发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本研究计划项目为大型施工企业如何

向EPC总承包发展研究,来源于自选。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

理EPC总承包是当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工程总承包

模式。这种模式使得设计、采购、施工过程受控于总承包商

的统一组织安排,并且三个阶段能够相互穿插、相互融合,从

而达到资源整合、提高效率的目的。在我国,这种模式也广

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在水利、铁路等行业也在逐

渐普及。同时,这种模式也是建设部大力推广的一种承发包

/1495/ 大型施工企业如何向EPC总承包发展研究

模式。然而,在我国固定投资比重最大的房屋建筑领域,EPC

总承包模式应用却比较少,但它作为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方向

有很好的优越性。EPC能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通过整体

优化项目的实施方案实现设计、采购和施工各个阶段的合理

交叉和充分协调,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和提高质量的建

设目标。本研究在技术调研、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EP

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并对该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区别进行了比

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大型施工企业向EPC总承包转变需要明

确的关键问题,并为大型施工企业制定EPC总承包发展战略给

与方法上的指导,提出了实施EPC总承包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

,并总结出大型施工企业创建EPC工程公司的的原则,面临的

挑战、分析了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法和措施,提出实现的方法

,并进行工程应用,验证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适用性。3、

性能指标(1)EPC总承包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2)EPC总

承包发展组织创建;(3)联合体;(4)NVL模式。5、成果的

创造性、先进性(1)分析了EPC总承包模式的优越性,并提

出了大型施工企业向EPC总承包发展所要明确的几个关键问

题,探讨了大型施工企业向EPC总承包发展时如何面对市场现

实,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最终创建EPC总承包工程

公司,为实际工程实施提供可靠地保障。(2)就创建工程公

司的原则、面临的困难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创建步骤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构建NVL模式,对大型施工企业

实施EPC总承包模式,创建工程公司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495/ 大型施工企业如何向EPC总承包发展研究

6、研究成果的处理(1)在建筑类重要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

论文;(2)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建设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建

造管理中。

/1496/ 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对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
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对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选用300日龄健康海蓝褐蛋鸡9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

、病理组、防治组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

饲喂正常日粮(代谢能11.30MJ/kg,粗蛋白质17.00%)、高

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代谢能12.81MJ/kg,粗蛋白质12.90%)

和添加0.3mg/kg生物素的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试验期60d,

分别于试验的1,30,60d,每组选取体质量相近的试验蛋鸡6羽

,采血制备血清和采集肝脏样品及腹脂,测定血脂含量、肝脂

率和腹脂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

/1496/ 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对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

试验30,60d,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组鸡产蛋性能、HDL-C含量

显著降低,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

升高,肝脂肪变性明显。试验30d,与对照组比较,防治组鸡产

蛋性能、HDL-C、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

率差异不显著,肝脏脂肪变性不明显;与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

组比较,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含量显著升高,TG、TC、

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降低。60d时,与对

照组相比,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显著降低,TG、TC、LD

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升高,肝脏呈现一定的

脂肪变性;与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组比较,防治组鸡产蛋性能

、HDL-C含量显著升高,TG、TC、LDL-C、ALT、AST、肝脂率

和腹脂率显著降低。结果提示,采用高能低蛋白日粮饲喂蛋

鸡可以成功的建立蛋鸡脂肪肝出血征病理模型;在高能量低

蛋白质日粮中添加0.3mg/kg生物素后,可显著影响蛋鸡的脂

肪肝出血征蛋鸡脂类代谢,一定程度上对其具有预防作用。

/1497/ 双孢蘑菇无废生产关键技术开发
双孢蘑菇无废生产关键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总产

量的60%左右。食用菌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废弃菌糠严重污

染了农村环境卫生,并极大地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而菌糠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并且具有较好的保水透气性

能,经过科学处理可开发出具有广泛用途、性能优异的有机

肥。“双孢蘑菇无废生产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就是利用蘑菇

菌糠作为基质,筛选对菌糠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

株,然后对其发酵工艺进行研究,获得菌糠高效降解菌株的

/1497/ 双孢蘑菇无废生产关键技术开发

规模生产方法,制备增效菌剂。通过对蘑菇菌糠进行传统堆

积发酵,即预发酵后,再与增效菌剂、营养添加剂等以一定

比例混合,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二次增效发酵,制备

菌糠有机肥。通过养分和产品参数调整,制备的有机肥达到

NYT525-2002有机肥标准。研究水平及成果与国内外相关技

术比较,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从研究过程

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来看,蘑菇菌糠高效降解菌的规模制备

采用混合发酵技术,各降解菌从制备阶段就混合培养,而不

是现在市场上广泛采用的分别发酵后按比例混合。混合发酵

的菌群协同性好,共生能力强,接种后易于增生且无提起拮

抗作用。但混合发酵技术难度大,发酵工艺复杂。另一方面

,二次增效发酵的工艺设计表现出一定的先进性,国内外尚

未见相关报道。因此,项目技术手段先进。项目开发的菌糠

有机肥生产工艺路线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规模化生产。

使用的原材料均为农业生产过程的废弃物,资源丰富,成本

低廉;且菌糠有机肥作为一种纯天然材料经生物发酵制备的

肥料,绿色环保,在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项目从蘑菇菌糠降解菌的筛选开始,系统

地研究了降解菌的发酵制备工艺、蘑菇菌糠的二次增效发酵

技术及其在多种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全面,具有

较好的系统性。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已成功生产菌糠有机肥

7500吨,收入626万元,利税8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在黄桃、芦荟等农产品生产中推广应用600余亩,产生

/1497/ 双孢蘑菇无废生产关键技术开发

直接经济效益55万元。项目相关技术已经转让嘉兴市新竹生

物有机肥产销专业合作社,并产业化生产。

/1498/ DGS100型GIS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研制
DGS100型GIS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开发了一套GIS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硬件及软件,实

现GIS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测量、故障诊断分析和故障定位

功能。通过测量特高频(UHF)局部放电信号来实现局部放

电信号的测量和诊断,以及局放点的粗略定位;测量两路超声

波(AE)局部放电信号的时间差来实现间隔故障点的精确定

位。主要开发内容为:1.开发一套基于UHF和AE的GIS局部放

电检测装置的硬件及软件;2.实现局部放电信号的测量和存

储功能;3.能够利用神经元网络等技术对故障类型进行鉴别

/1498/ DGS100型GIS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研制

;4.能够采用声-电联合技术对局部放电源进行定位;5.采取

有效技术手段抑制现场静电放电、电晕放电、手机、无线电

等外部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499/ 一种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读出电路
一种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读出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

读出电路,包括:产生探测输出信号的第一偏置电路、产生

第一参考输出信号的第二偏置电路、第一积分电路和模数转

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包括斜坡信号发生器,该斜坡信号发生

器基于第三偏置电路中的第二参考微测辐射热计的输出生成

斜坡信号。该读出电路中,探测输出信号和第一参考输出信

号的“做差”和“放大”由积分器在模拟域完成,而“求比

例”由模数转换器在模数转换的过程中完成,模数转换与红

/1499/ 一种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读出电路

外探测结合更加紧密。而且,参考微测辐射热计在列级集成

的读出通道中仅使用了一个,在芯片级的斜坡信号发生器中

也仅用了一个,在面积上更节约,且有较少的噪声源。

/1500/ 富含水矿区水解放工作面开采方法
富含水矿区水解放工作面开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水矿区水解放工作面开采方

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富含水层确定及解放工作面所在

煤层选择;二、据矿井涌水量基础数据确定解放工作面的基

本开采参数;三、排水系统施工;四、解放工作面开采及同步

排水:解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使工作面顶板充分垮落并形成

顶板裂隙带,相应在采空区与富含水层间形成导水通道,富含

水层内的水经导水通道、工作面顺槽和排水系统排出;排水

过程中,对富含水层内的涌水量进行同步观测并相应确定解

/1500/ 富含水矿区水解放工作面开采方法

放工作面的开采持续时间直至水患问题解决;五、所开采矿

区煤层正常开采。本发明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投入成本低

且使用效果好、推广前景广泛,能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富

含水矿区生产过程中的水患问题。

/1501/ 基于车联网的轨道交通列车健康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车联网的轨道交通列车健康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铁路机车车辆工程领域。车辆是轨道交

通工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

营的关键设备。目前,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维护健康管理体系

还不健全,管理效率低下,运营能耗及人力资源成本均比较高

。基于上述背景,本项目在多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下

,提出了基于车联网的轨道交通列车健康管理系统综合解决

方案,综合运用数据统计和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对高密度

的车载记录数据和实时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数据拟

/1501/ 基于车联网的轨道交通列车健康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合完成故障趋势判别,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远程监测、

故障诊断、故障预警、寿命预测和智能维护等健康管理功能

。其主要创新点包括:(1)针对车辆维修中心无法实时得

到运营列车车载设备状态信息的问题,研制了基于大容量车

联网的轨道交通列车健康管理系统,利用车联网采集和传输

的实时监控数据和列车记录数据,将隐性问题显性化,实时了

解车载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实现了对列

车各子系统的远程监测、故障诊断、故障预警、寿命预测和

智能维护。(2)针对现有列车通信网络MVB带宽受限,无法

实时传输大容量状态和故障数据的问题,提出了大容量车联

网冗余架构,研制出了具备实时自组织、大带宽、高实时性

以及高可靠性的列车宽带网络系统,保证了关键数据的实时

性和可靠性。(3)针对计划修和故障修存在过修和欠修问

题,基于大容量车联网采集的列车海量数据,应用数据挖掘技

术,提取故障特征向量,构建远程专家故障诊断系统,对列车

故障进行精确定位;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通过设备的

实时状态、维修记录和运行环境等数据,预测设备的剩余使

用寿命,降低了列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上述创新性成果为列

车健康管理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成果

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种高速动车、机车以及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累计装车超过2000列,产值超过10亿元。该项目取得多

项原创性技术,获得了10项授权发明专利,主持起草1项国际

标准,3项软件著作权,发表58篇论文。项目成果的应用,不仅

/1501/ 基于车联网的轨道交通列车健康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升了列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自动化水平,而且提高了车

辆维修质量和效率从而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具有极广阔的推

广应用前景。

/1502/ 一次性使用加压式输液装置
一次性使用加压式输液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次性使用加压式输液装置其组成部件主要有:滴

斗、软管、流量调节器、加压滴斗、单向阀等,单向阀由三

部分组成:上壳、下壳、浮球。在临床上应用时,主要用手

挤压加压滴斗,这样两通内的浮子上浮,堵塞上壳内的进液

口,上部液体不能够往下流,而将加压滴斗内的液体快速挤

压到病人体内,松开后,液体又被快速吸到加压滴斗内,反

复挤压,完成快速输液功能。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环

氧乙烷残留量不大于0.5mg。2.产品无菌。3.产品无致热原

/1502/ 一次性使用加压式输液装置

。4.产品无溶血。5.产品无急性全身毒性。6.产品无皮内刺

激。7.产品无皮肤致敏。8.产品无细胞毒性反应。9.产品细

菌内毒素小于10EU。

/1503/ 3mm微波器件与电路在片综合测试系统
3mm微波器件与电路在片综合测试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以倍频和混频为基础,以现有的HP8510C为平台

实现3毫米波段的幅度和相位测试、集成I-V和C-V测试,研制

3毫米波综合测试系统;在此基础上解决直流馈电、在片系统

构建、在片校准等问题,实现了3毫米波段的在片综合测试;

在软件商解决毫米波的系统控制、校准、数据采集和处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器件在3毫米波段的模型建立。为解决3毫

米波段MMIC电路的设计提供依据。

/1504/ 二混蜜脱钾钠糖分回收新工艺
二混蜜脱钾钠糖分回收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科技支疆专项计划项目《二混蜜脱钾钠糖

分回收新工艺》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技术局下达任

务,项目编号2008ZJ27。应用领域本课题科研成果主要应用

于甜菜制糖行业,具体是针对甜菜制糖在制品-二混蜜脱钾

钠,减少二混蜜中造蜜剂钾钠含量,提高糖分回收率;另外

也针对甜菜制糖稀汁脱钙,减少糖浆蒸发罐结垢,提高蒸发

罐传热效率,减少蒸发罐除垢成本。新疆是全国最大的甜菜

制糖省份,在新疆开展甜菜制糖技术创新活动,在全国具有

/1504/ 二混蜜脱钾钠糖分回收新工艺

良好的示范效应。技术原理⑴本课题技术原理在于,将稀汁

中钙盐和二混蜜中钾钠在离子交换树脂床上越过蒸发罐进行

互换,实现稀汁脱钙和二混蜜脱钾钠。稀汁脱钙:R-Na+Ca

2+→R-Ca+Na+二混蜜脱钾钠:R-Ca+K+→R-K+Ca2+;R-Ca+Na+

→R-Na+Ca2+(重点)脱钾钠树脂的再生:R-Na+Ca2+→R-Ca+Na

+(即稀汁脱钙)⑵改进措施:由于稀汁中钙含量太低,仅0

.2~0.4g/L(以CaO计),钙型树脂制备时间长达16.7h,不能

满足生产需要。本课题以电渗析法清净稀汁的同时,以高钙

含量的电渗析废水制备钙型树脂,缩短钙型树脂时间至3.6

h。性能指标筛选出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BK001,在不污染环

境和不额外消耗化学试剂的前提下,以离子交换树脂实现稀

汁脱钙和二混蜜脱钾钠。稀汁脱钙率>90﹪,二混蜜脱钾钠

>25﹪。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和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目

前,国外使用昆琴法对二混蜜脱钾钠,二混蜜中钾钠去除率

可达到50﹪,需使用大量的MgCl2为再生剂,产生再生废水需

要处理;国内有使用强酸阳离子树脂对甜菜制糖二清汁脱钙

的报道,脱钙树脂以二混蜜再生,该报道以二清汁脱钙为主

,也并没有产业化。本技术在BK001树脂上实现稀汁脱钙和

二混蜜脱钾钠,没有引入外源化学试剂到糖浆中,也无环境

污染,稀汁脱钙率90﹪,二混蜜中钾钠去除率25﹪。经查新,

除华南理工大学外,该成果在国内相关报道还很少,处于国

内先进水平。本课题还进一步对钙型树脂用于二混蜜脱钾钠

的技术进行了改进:以稀汁制备钙型树脂,需要16.7h;而

/1504/ 二混蜜脱钾钠糖分回收新工艺

以稀汁电渗析法脱盐废水制备钙型树脂,钙型树脂制备时间

仅需3.6h。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810218805.8。经

济效益和社会意义预期经济效益:对于榨期100天以上的甜

菜制糖企业,稀汁脱钙至钙含量在10mg/L以下,每个生产期

可节约蒸发罐清洗费用60万元,节约蒸发用能;对日处理甜

菜量为6500吨甜菜糖厂,按每天产二混蜜174m3计,二混蜜

脱钾钠达到25﹪以后,每天可多产白糖15吨左右。社会和环

境效益:减排方面,钙型树脂对二混蜜脱钾钠后以稀汁再生

,不额外添加化学试剂,也无污染排放;节能方面,二混蜜

脱钾钠工序中附加稀汁脱钙,减少蒸发罐结垢,节约蒸发用

能。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及存在问题和建议本项目

成功实施后将大力推动甜菜制糖行业发展,为制糖工序的蒸

发系统节能、提高三砂煮糖产糖量及降低废蜜含糖均有较高

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效应,可广泛应用于

全国制糖企业特别是北方甜菜糖厂,增强甜菜糖市场竞争力

。随着企业承担项目的增多,企业应强化项目经费管理,严

格遵守项目合作协议规定,完成项目合同规定任务;继续巩

固现有博士后科研基地这一校企合作平台,在现有小试、中

试设备及已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本项目可产业化的部

分技术开展深入研究;继续开展二混蜜中钾盐回收和钾肥制

作等产业化前景大的相关项目科研。

/1505/ 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研制技术
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研制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学系

统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先进光学与结构材料研究室面向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自身技术基础,在国家重大科研装

备研制项目及长春光机所创新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超

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制备技术研究。经过近20

年刻苦攻关,突破了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研制

关键技术,建立了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研制平

台,并进行了该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项目实施过程中攻克了

/1505/ 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研制技术

大口径复杂形状室温消失模技术、大口径复杂形状碳化硅陶

瓷素坯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大口径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

无裂纹干燥技术、大口径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高精度连

接技术、超大口径碳化硅陶瓷反应烧结技术等关键技术。其

主要技术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用于碳化硅素坯制备的

室温消失模和凝胶注模成型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凝胶注模

成型工艺过程的室温消失模技术,研究了消失模材料的成型

方法、去除机理及去除效率,解决了传统消失模易吸水、阻

碍素坯干燥收缩、需高温去除等弊端。该项技术研究申请发

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提出了用于碳化硅素坯制

备的凝胶注模成型技术,通过研究获得了高固相含量、低粘

度、稳定悬浮、凝胶过程可控的碳化硅浆料;识别了碳化硅

素坯缺陷类型及产生机理,通过建模分析,消除了碳化硅素坯

缺陷。该项技术研究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采用室温消失模技术结合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突破了大口

径复杂形状轻量化结构的碳化硅素坯成型,实现了面密度优

于100kg/m2的2-4m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素坯制备。(2)发

明了液体干燥工艺、无阻力干燥装置及方法根据碳化硅素坯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特点,发明了液体干燥工艺、无阻力干

燥装置及方法,根据浓度差原理和相似相溶原理,选择与水相

溶与凝胶体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液,将成型后的碳化

硅素坯浸泡在萃取液中,一方面抵消素坯部分重力,实现干燥

过程素坯的自由收缩,另一方面素坯中的水分在浓度差作用

/1505/ 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研制技术

下缓慢均匀扩散到萃取液中,从而实现碳化硅素坯的无裂纹

干燥。该技术研究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

(3)发明了一种新型粘结剂及相关连接工艺,结合反应烧结

技术实现碳化硅反射镜坯的一体化成型发明了一种粘结剂及

连接工艺,通过碳化硅素连接和整体反应烧结,实现了基底与

焊缝之间显微组织结构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了碳化硅反射镜

坯整体物理性能的一致性和各向同性,研究了连接浆料配方

、连接工艺及装置,完成了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

坯的整体成型。该项技术研究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发明

专利2项)。研究了高温真空烧结炉设计与制造、反应烧结

制度制定等内容,有效降低了反应烧结过程反射镜坯的热应

力,实现了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的致密化烧结

。该项技术研究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采

用上述技术实现了单体最大口径3m、连接体最大口径4m的碳

化硅反射镜坯制备,反射镜面型精度高,可满足可见光波段的

应用要求。在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的同时,建立了超大口径

/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研制平台,并进行了该成果的推广

和应用。研制出的0.5-3m系列碳化硅反射镜已成功应用于国

家重大型号任务,4m口径碳化硅反射镜即将应用于国家地基

大型光电系统,并在XX-2、吉林一号、高分十一号、2m地基

望远镜、XXX天线、火星探测等项目中实现应用。主要合作

单位有哈尔滨工业大学、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

/1505/ 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研制技术

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

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等。由于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

化硅反射镜坯研制技术的突破,牵引了国家多个重大型号任

务的立项,总经费近40亿元。该项目成功实施打破了欧美等

发达国家对我国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坯制备的技术封锁和材

料禁运,实现了我国超大口径/超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坯自主

研发能力,标志着我国在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坯制备领域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相

机)、大型深空探测仪器、大型天文仪器、定向能武器、激

光核聚变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研究,这些工程的研究对我国的

国防安全、基础科研、防震减灾、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等具

有重要战略意义。

/1506/ HPLC-荧光法测定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HPLC-荧光法测定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测

定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un

fireTMC185um,4.6*150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

—0.1%磷酸(20:80),流速1.0ml.min-1,进样量为10ul,激

发波长420nm,发射波长550nm。项目其主要性能指标是:盐

酸小檗碱的保留时间为6±0.2min,在5.8885-41.2196μ

g.mL1-范围内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

49%,RSD=2.5%(n=6)。

/1507/ 雄烯二酮改造皮质激素药物中间体新工艺
雄烯二酮改造皮质激素药物中间体新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现在工业生产用于制备皮质激素药物的脱溴物及其

衍生物常用的方法是以孕甾-5,16-双烯-20-酮-3-羟基-3-醋

酸酯(简称双烯物)为原料制备。双烯物则是由薯蓣皂素经

过裂解、氧化、水解、消除得到,一方面,此生产过程需要大

量的硫酸以及重金属铬,易对环境产生大量污染;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皂素生

产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淘汰了部分中小皂素生产企业,皂素

供给趋紧,致使皂素价格持续上涨。皂素价格的提高对皮质

/1507/ 雄烯二酮改造皮质激素药物中间体新工艺

激素生产厂家的成本和生产经营带来极大影响;其次,薯蓣皂

素的种植需大量长时间的占用土地。因此,开发新的天然资

源,寻找一种可替代双烯物的原料,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加

环保的方法制备脱溴物,对甾体工业来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皮质激素药物是一种具有极重要医药价值的激素类

药物品种,由于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增

强应激反应、抗内毒素和抗休克等多种药理作用,已成为临

床上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药物。天药股份在国内再一次率先

开展了雄烯二酮改造皮质激素药物中间体新技术并在2012年

取得突破,并在2013年实现产业化。该项技术以雄烯二酮为

起始物,经简短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改造成皮质激素药物

生产的关键中间体11α,17α-二羟基黄体酮(简称脱溴物)。

该中间体是合成甾体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80%以上的皮质激

素类药物都要通过脱溴物这个中间体来合成,用于生产如甲

泼尼龙、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泼尼松、泼尼松龙

等甾体药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该技术最具推广性

和产业前景。其技术要点如下:1.该工艺以雄烯二酮为起始

物,通过炔化、酯化、甲酸氧化以及脱酯等化学合成步骤,得

到格氏物,进一步经生物转化制备脱溴物中间体,产业化收率

指标达83%。新工艺用于多种皮质激素原料药的生产,反应步

骤短,摆脱了原工艺对于皂素原料的依赖性,大幅降低了原料

成本。2.在炔化工序,通过筛选溶剂发现,当反应体系以有机

胺(例如:乙二胺、三乙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等)

/1507/ 雄烯二酮改造皮质激素药物中间体新工艺

为溶剂或共溶剂时,得到的产物以17β-乙炔基-17α-羟基甾体

化合物为主,尤其是当以1,2-丙二胺为反应溶剂时,17-酮基

类甾体化合物与乙炔钾反应的主要产物为17β-乙炔基-17α-

羟基甾体化合物,且收率最高达100%~105%w/w。3.该合成工

艺在甲酸氧化工序,避免使用重金属Hg2+,安全环保,且该反

应步骤收率高达100%w/w。4.在生物转化工序,通过对如溶氧

、氧化周期、底物细度等发酵工艺条件的控制优化,使转化

周期缩短一半以上达40~48小时,转化率提升至98%以上,同

时改进提取工艺,收率达92%以上。5.该工艺已实现规模产业

化,2014年产皮质激素中间体达200吨。HPLC含量>99.0%,最

大单杂<0.5%。目前,优化后的生产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实际

生产当中,生产车间的建设施工以及设备的选型工作均已完

成,并于2013年10月全面投入生产,2014年全年新工艺已实现

产业化生产,全年生产脱溴物中间体达200吨,基于本身的成

本优势及质量优势,市场占有率也将逐步提高,预计年随着皮

质激素原料药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随后几年其产量将逐步

达到300吨。由于新工艺的引入,以雄烯二酮为起始物进行激

素原料药生产的原料成本、能源动力成本、人工成本等均大

幅降低,较原有工艺降幅达20%以上,该工艺的引入使我公司

生产的皮质激素在国内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产品具有较强

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

利润。2014年我公司以雄烯二酮改造皮质激素中间体新工艺

/1507/ 雄烯二酮改造皮质激素药物中间体新工艺

进行皮质激素的生产,年产量已达200吨,与老工艺的成本比

较,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仅仅1年半的时间内,根据泼尼

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等系列产品的产量测算,,其节支金

额约为4203万元。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为公司带来可观的

经济效益,而且皮质激素原料药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将极大的

促进甾体激素药物制剂行业的发展。随着雄烯二酮改造皮质

激素药物中间体新工艺的不断优化,必将逐步推动以雄烯二

酮作为原料在甾体激素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改变了我国皮质

激素类原料药长期依赖单一原料皂素的局面,不仅使植物油

精炼过程的副产物植物甾醇得到再利用、大幅度减少环境污

染,而且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将对我国甾体激素药物发展产生

积极且重大影响。

/1508/ GK-HD1000地方电厂并网管理系统
GK-HD1000地方电厂并网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GK-HD1000地方电厂并网管理系统是为省、市级并

网电厂监控管理而开发的系统,可以控制电厂上网电量功能

使电能量管理更加自动化和快速化,最大程度上使电能的供

需双方相互受益,是达到整体节能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

电力调度的公平、公正、公开是电力市场监管的中心,但当

前的这种调度体制已成为电力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改

革与否,对于整个电力工业是否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对于可再生能源是否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利用,都具有深

/1508/ GK-HD1000地方电厂并网管理系统

刻的影响。事实上,电力调度有着成熟的体系。在我国电力

行业的发展中,“统一调度、分级管理”是一种成功的调度

运行模式。它虽然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但它却是相对独立的

,甚至是较为封闭的整建制的系统,有着专门的管理规则、

技术规程、专业人员与技术支持系统。它的公开、公平、公

正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市场体系能否正常的运行。因此,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电力交易与调度体制问题,与用户多做沟

通,获得用户的真正需求,取得突破,提高电力用户在电源

配置中的有效性,提高市场运行中的透明和公平,为整个电

网的均衡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1509/ 一种利用油茶果壳制备高长径比的纳米纤丝纤维素的方法
一种利用油茶果壳制备高长径比的纳米纤丝纤维素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油茶果壳制备高长径比的纳米

纤丝纤维素的方法,属于纳米结构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以

油茶果壳为初始原料,经过亚硫酸盐碱法预处理、碱纯化、

双氧水漂白后得到油茶果壳纤维素。然后,采用TEMPO/NaCl

O/NaBr媒介氧化体系处理在其纤维上引入大量的羧基,再进

一步经过高压均质处理,最终制得高长径比的纳米纤丝纤维

素。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

油茶果壳的综合利用价值,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1509/ 一种利用油茶果壳制备高长径比的纳米纤丝纤维素的方法

,而且制备得到的高长径比的纳米纤丝纤维素具有机械性能

好、生物可降解、易于复合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光学、电

学和半导体器件等工业领域。

/1510/ 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性能指标《鲍氏不动杆菌

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检测β-内酰胺类

及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等共54种,进行菌株单个分子标记

(PFGE)和多个分子标记(多基因聚类分析)技术亲缘性分

析。本组鲍氏不动杆菌菌株对全部测试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

药,20株PDR-ABA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A类检出TEM-1(100

.0%)、PER(25.0%),C类检出ADC-30(100.0%),D类检出

OXA-23(100.0%),B类没有检出。提示本组PDR-ABA菌株β-

/1510/ 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内酰胺类耐药表型与产TEM-1、PER、ADC-30、OXA-23等4种

β-内酰胺酶相关,并有可能与膜孔蛋白缺陷(carO)也相关

,因该20株均存在膜孔蛋白编码基因的缺失性突变。本组检

出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

)-Ⅰ等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armA16SrRNA甲基化酶基

因无检出。提示本组PDR-ABA菌株氨基糖苷类耐药表型与产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产16SrRNA甲基化酶相关。本组喹诺酮

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均没有检出。本组菌株喹诺酮类耐药表型

主要与gyrA、parC基因突变相关。20株PDR-ABA菌54种水平

转移获得耐药基因与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测得结果

的指标聚类分析可见,结果显示20株PDR-ABA菌中1-3-4-5-9

-15-16-18-20号菌株;7~10号菌株;8~11号菌株;12~14号

菌株均为克隆传播,并且1-3-4-5-9-15-16-18-20号菌株有流

行趋势。其中7~10号菌株均携带了TEM+PER+ADC+OXA-23+a

ac(3)-Ⅰ+aac(6’)-Ⅰb+ant(3″)-Ⅰ+adeB+qacE△1+tnp

U+tnp513+IS26+ISaba1+intⅠ1等14种水平转移基因;12-14号

均携带了TEM+PER+ADC+OXA-23+aac(6’)-Ⅰb+ant(3″)-

Ⅰ+adeB+qacE△1+tnpU+tnp513+IS26+ISaba1+intⅠ1等13种水

平转移基因。对抗菌药物高耐药的主要原因是携带TEM-1、

ADC-30、OXA-23、tnp513、tnpU、IS26、intⅠ1和ISaba1等

基因及gyrA、parC基因突变相关。成果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降低医院院内感染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医

疗费用,节约国家卫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和

/1510/ 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泛。二、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医

院感染已成为世界上各级医院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课题应用现代分子生物

学和信息技术进行细菌耐药机制和耐药的相关基因研究,采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鲍氏不动菌耐药基因,可移动遗

传元件标志,基因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

类分析医院院内感染情况,达到快速诊断细菌的耐药性,明确

本地区院感鲍氏不动菌耐药基因流行状况,为降低医院院内

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减少细菌耐药性

产生具有重要价值,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果推广应

用前景广泛。推广措施:1.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12和2013年发表3篇,《中

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第12期发表1篇、《中国卫生检验

杂志》2012年第7期发表1篇、《海峡药学杂志》发表1篇等

。2.学术会议上交流,已在中华临床微生物学术会议、浙江

省传染病学术年会上交流和中华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交流。

/1511/ 碳纳米管薄膜三电极传感器阵列及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方法
碳纳米管薄膜三电极传感器阵列及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薄膜三电极传感器阵列

及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方法,传感器包括三个依次分布的第一

、第二和第三电极,第一电极设有透气孔,其内表面粘接有分

布着碳纳米管薄膜的基底;第二电极中心设有引出孔;第三电

极板面设有盲孔;三个电极相互隔离。方法包括:1)放置多

个不同极间距传感器;2)在电极上施加电压;3)测量各传感器

离子流值;4)测得值与混合气体各组份浓度、温度、湿度标

定值组成样本,并与插值样本,构建混合气体浓度测量数据库

/1511/ 碳纳米管薄膜三电极传感器阵列及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方法

;5)构建数据融合仪,建立混合气体浓度准确测量模型;6)阵

列中各传感器实测值输入测量模型,获得混合气体各组份浓

度准确测量值。该传感器阵列检测气体灵敏度高,线性度好

,准确度高。

/1512/ 驻极体传声器全自动测量分选仪
驻极体传声器全自动测量分选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可任意设置分选参数,分选

灵敏度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高;并适用于多品种测试。

该仪器的使用对产品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经

测试该仪器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仪器经生产使用,运行稳

定技术指标先进。

/1513/ 重要食用香料的研制—天然食品添加剂乳香香味剂的研制
重要食用香料的研制—天然食品添加剂乳香香味剂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以鲜牛奶为基本原料,由在特定条件下发

酵、分离、诱变、筛选的产香菌,对牛奶进行发酵,控制一定

的条件,产生乳香特征组分,经对发酵液进行进一步的生化反

应处理、均质、乳化,制取香气自然优美、用于食品工业生

产的天然乳香香味剂,并取得整套规模生产的工艺技术。它

集菌种的分离筛选诱变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化学化工及

分析分离技术,物料的粉碎、均质、乳化技术、产品应用技

术等多学科技术特点于一体。它继承了天然香料提取、香料

/1513/ 重要食用香料的研制—天然食品添加剂乳香香味剂的研制

化学合成的技术优势又融入了生物技术的特点,克服了复合

香料传统方法人工调配出现的不足。为生物技术生香料创出

了一条新途径。

/1514/ 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技术对石榴皮中的多酚进行提取和纯化研究,属

于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石榴皮多酚,是石榴皮的主要活

性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多酚类物质不易获得,稳定

性较差。本技术采用超声波辅助加压动力学提取技术,对石

榴皮中的多酚类成分进行提取,提高提取率,并采用大孔树脂

吸附法对其进行纯化,以期得到纯度较高,活性较好的石榴皮

多酚纯品,为进一步开发石榴皮多酚制剂、保健品、药品及

美容产品提供原料。此技术不仅能提高作为药用的石榴皮多

/1514/ 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酚的生物利用度,减轻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增加其临床适用

,使药物使用向着更安全有效可控的方向发展;还可以扩宽石

榴皮多酚的应用范围,促进其在保健,美容等产业的应用,具

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技术背景现有技术情况

以及知识产权状况,存在的技术缺陷。(也可阐述该技术缺

陷导致的市场竞争劣势)目前市场上和临床上使用的石榴皮

制剂主要为石榴皮提取物,石榴皮直接粉碎或煎煮后给药(

作为兽药直接加入饲料中),石榴皮多酚含量低,吸收差,不

容易控制药物剂量,药效不够理想,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较大

的限制,且使用不方便,应用范围窄。3、技术创新点3.1技术

内容:全面描述技术方案,并概括出其核心技术。本技术采

用超声波辅助加压动力学提取技术,通过调节提取压力,提取

溶剂类型,用量,比例,温度等因素,提高石榴皮多酚提取率;

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所获得的石榴皮多酚进行纯化,以

期得到纯度较高,活性较好的石榴皮多酚纯品,为进一步开发

石榴皮多酚制剂、保健品、药品及美容产品提供原料。采用

单因素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技术分别对石榴皮多酚提取和纯

化工艺进行研究。3.2技术优势:与现有技术对比产生的技

术优势,例如质量性能提升、产量提高、成本或能耗较低等

,需提供实验、检测数据支持。目前,有少数关于石榴皮多酚

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但石榴皮多酚提取率均较低,且均没有

纯化过程,无法获得石榴皮多酚纯品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本项目通过超声波辅助加压动力学提取技术和大孔树脂吸

/1514/ 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附纯化技术,对石榴皮中多酚成分进行提取和纯化,可以将石

榴皮多酚提取率提高至25%-30%以上,且获得纯度较高,活性

较好的石榴皮多酚纯品,为进一步开发石榴皮多酚制剂、保

健品、药品及美容产品提供原料。此技术不仅能提高作为药

用的石榴皮多酚的生物利用度;还可以扩宽石榴皮多酚的应

用范围,促进其在保健,美容等产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3.3技术应用:该技术应用领域、产生的

产品竞争优势。该技术应用于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这项

技术成功实施后,产生的石榴皮多酚纯品,可以作为石榴皮多

酚制剂、保健品、药品及美容产品的原料,既可作为药物进

一步开发,增加其临床适用,使其向着更安全有效可控的方向

发展;还可以扩宽石榴皮多酚的应用范围,促进其在保健,美

容,医药等产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15/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

备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浆料、表面活性剂加入单层玻璃

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碳纳米管浆料得混合浆料;将混合

浆料烘干并粉碎;将粉碎的颗粒加入马弗炉中,空气中膨化、

还原处理后冷却至常温,制得粉末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

料;将粉末状复合材料与溶剂混合超声震荡制得浆料状碳纳

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

单、制备方便、能耗小,适用于工业级的大规模生产;采用该

/1515/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可用作锂离

子电池导电添加剂,能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大电流快速

充放电性能、和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材料和提高油漆、涂

层导静电能力的填料。

/1516/ 低温高压脱盐技术对海参品质影响的研究
低温高压脱盐技术对海参品质影响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品加工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目前,海洋营养保留的关键技术

是采用预处理工艺对海参快速加工,以避免其自溶造成的营

养流失,而预处理技术应用的难点是如何避免充分脱盐和杀

菌过程中产生营养二次流失问题,通过低温高压脱盐来解决

营养二次流失问题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课题采用

高压设备,在用液氮对加压灌降温的条件下对海参进行加压

处理。通过对比实验表明,温度低于-5摄氏度、压力100Mpa

、施压时间20mins时海参的营养成分保留性能、脱盐与杀菌

/1516/ 低温高压脱盐技术对海参品质影响的研究

性能最佳。该工艺在最大限度保留海参营养成分的同时,达

到充分脱盐、熟化与杀菌的作用。经东营市正汉海洋食品公

司应用,效果良好。二、只要技术性能指标1、该工艺生产出

的海参含量小于等于0.2mg/kg、甲基汞含量小于等于0.07m

g/kg、铝含量小于等于16.0mg/kg,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营

养成分损失小,氨基酸含量是传统工序处理的1.2倍;3、建立

的工艺可以大规模应用,成本低廉。

/1517/ 日光温室草莓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草莓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水果种植
技术详情

  该标准在总结多年来日光温室草莓基质栽培技术和

经验的基础上,经大量科学研究及田间试验,并参照了相关标

准,制定而成。规定了草莓基质栽培基础条件、育苗、假植

、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栽培管理技术要求

。适用于河北省日光温室草莓开放式有机生态型基质栽培。

该标准的实施,可有效解决草莓生产的连作障碍问题,保证草

莓产品安全,利于推进河北省日光温室草莓基质栽培标准化

生产的发展。其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1518/ 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工艺技术
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工艺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工艺技术,主要涉

及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工艺,以及衍生出的汽车驱动桥

整体复合机械推杆式胀形工艺、机械螺旋式胀形工艺、内高

压式胀形工艺、内高压流量式胀形工艺、多次胀形工艺和整

体复合胀形生产工艺,还涉及配套的管坯开槽加工方法及组

合刀具。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是汽车驱动桥重要零部

件成型加工的关键工艺技术。本成果是针对汽车重要零部件

加工工艺,原创性的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

/1518/ 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工艺技术

胀形加工工艺技术,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要工艺流程

:1)下料:选择合适直径和壁厚的管坯下料得到毛坯管;2)

开工艺孔:在毛坯管的管壁上对应的开设两个胀形工艺孔;

3)胀形:将经开工艺孔后得到的桥壳工件进行胀形,将桥壳

工件放入胀形外模内;胀形内模从桥壳工件的一端内孔伸入

到桥壳工件的胀形变形区处;胀形外模合模,并将胀形外模的

支撑机构压在桥壳琵琶包的胀形变形区与非变形区之间的过

渡面上;利用位于胀形内模两端的推力装置分别向胀形内模

施加相等且平行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推力;利用压力发生

装置向上模块和下模块施加垂直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压力

;推力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分解为作用在上模块和下模块上

并垂直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推力垂直分力和平行于桥壳工

件轴向方向的推力平行分力,桥壳工件受到的胀形力为推力

垂直分力和压力的合力,桥壳工件在胀形力的作用下胀形变

形;卸载,退模。

/1519/ 液压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的研制
液压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H12-1

05号-液压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的研制2.应用领域本试

验机主要应用于钢丝绳生产企业和检测检验机构,适用于直

径20-26.5的矿用钢丝绳弯曲疲劳性能检测。3.技术原理本

试验机通过液压马达驱动试验轮的方式进行弯曲疲劳试验,

可通过调换天轮槽内的摩擦衬垫实现一台机器进行多种规格

钢丝绳(20-26.5mm绳径范围)的弯曲疲劳检测。4.性能指

标4.1可实现各种型号不同直径(20-26.5mm)的钢丝绳的试

/1519/ 液压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的研制

验检测。4.2可满足弯曲疲劳频率20次/min~120次/min的要

求。4.3摆动角度可以任意调节。5.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的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的检测范围

,主要集中在直径20mm以下的钢丝绳,多用于航空、电梯等场

合,对于煤矿用提升钢丝绳,直径多在20-60mm,本项目研制的

试验机正好填补这一空白。6.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成功研

制了一台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通过液压马达传动,该机最

大施加张力可达400KN,能够直接实现正反180°钢丝绳

弯曲疲劳试验,且主动轮、从动轮均为矿山提升天轮,可通过

调换天轮槽内的摩擦衬垫实现一台机器进行多种规格钢丝绳

(20-26.5mm绳径范围)的弯曲疲劳检测。

/1520/ 不同特性玉米淀粉磷酸单酯制备及应用研究
不同特性玉米淀粉磷酸单酯制备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玉米淀粉磷酸单酯是玉米淀粉与磷酸盐经过酯化反

应制得的一种酯化变性淀粉。在食品行业中,淀粉磷酸单酯

作为良好的乳化剂、增稠剂和稳定剂,不但可以改善食品的

风味,而且还能使其在长期的低温储存后保持原有的风味。

从2008年开始,本课题组即开展了“不同特性玉米淀粉磷酸

单酯制备及应用研究”,并得到了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

究项目资助。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本课题组以玉米淀粉为原

料,以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为酯化剂,以黏度稳定性、凝

/1520/ 不同特性玉米淀粉磷酸单酯制备及应用研究

胶性、透明度等淀粉糊应用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特

性玉米淀粉磷酸单酯的制备工艺,并将其应用到汤圆、面条

、饺子皮等食品中,优化了其制备工艺及参数,为不同特性玉

米淀粉磷酸单酯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目

的技术要点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反应因素与玉

米淀粉磷酸单酯热糊黏度的关系,得到玉米淀粉磷酸单酯制

备工艺参数:酯化剂用量3%,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的比

例为1∶1,尿素4%,140℃酯化2.5h。从RVA糊化曲线和RVA测定

结果发现,玉米淀粉经磷酸酯化变性后,其黏度曲线发生了很

大变化,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最终粘度都有了很大提高,成

糊温度大大降低。从红外扫描图谱发现,玉米淀粉经磷酸酯

化变性后,玉米淀粉分子中引入了磷酸酯基团,其基本化学结

构没有什么变化。2.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

析法研究具有高黏度稳定性、高凝胶性、高透明度等不同特

性的玉米淀粉磷酸单酯制备工艺。高黏度稳定性玉米淀粉磷

酸单酯最佳制备工艺为:磷酸盐浓度4.89%(以玉米淀粉计

),NaH2PO4/Na2HPO4=0.50,酯化反应温度143℃,尿素浓度2

.0%(以玉米淀粉计)。高凝胶性玉米淀粉磷酸单酯最佳制

备工艺为:磷酸盐浓度4.5%(以玉米淀粉计),NaH2PO4/Na

2HPO4=0.50,酯化反应温度140℃,尿素浓度5%(以玉米淀粉

计)。高透明度玉米淀粉磷酸单酯最佳制备工艺为:磷酸盐

浓度4.76%(以玉米淀粉计),NaH2PO4/Na2HPO4=0.60,酯化

反应温度147℃,尿素浓度5.85%(以玉米淀粉计)。3.以制

/1520/ 不同特性玉米淀粉磷酸单酯制备及应用研究

备的不同特性玉米淀粉磷酸单酯为原料,分别将其应用在汤

圆、面条、饺子皮等食品中,优化其工艺参数。制备汤圆的

最佳工艺配方为:淀粉磷酸单酯用量为7%,水温为85℃,水的

添加量为80%;制备面条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高凝胶性玉米淀

粉磷酸单酯用量为10%、盐的用量1.4%、水的用量50%、碱的

用量0.16%;制备饺子皮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高透明度玉米淀

粉磷酸单酯为7%,水温为90℃,水的添加量为100%,蔗糖添加

量为1%。玉米淀粉磷酸单酯对产品影响显著。

/1521/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热可靠性评估方法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热可靠性评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热可靠性的

评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方法对器件热可靠性评估不准确的

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采用脉冲法测量不同温度下器件的

输出特性,提取饱和漏电流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作为校准曲线

;2)采用直流法测量室温下器件的输出特性,并结合校准曲线

提取不同功率下的器件沟道的平均温度;3)基于被测器件的

各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热模型,将不同

功率下的测试结果与仿真所得到的沟道平均温度进行对照,

/1521/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热可靠性评估方法

验证模型的准确性;4)利用模型仿真推导出器件结温、热分

布,并计算峰值热阻,实现对器件热可靠性的评估。本发明对

热可靠性的评估准确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多种结构的高电

子迁移率晶体管。

/1522/ 一种具有强磁光效应胶体的制备
一种具有强磁光效应胶体的制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涉及一种具有强磁光效应胶体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适用于合成aFeOOH胶体的分散相,

2、配制HNO。水溶液作为分散介质,3、合成的aFeOOH胶体

,4、将己合成的dFeOOH胶体用高速离心机处理,以去掉团

聚体。该项目方法简单,所制得胶体具有比通常由强磁性纳

米微粒构成的磁性液体更强的磁光效应。胶体为纳米微粒稳

定地悬浮于基液中的液态物质。具有磁光效应的胶体可用做

传感、光调制、光开关等方面。现有的具有磁光效应的胶体

/1522/ 一种具有强磁光效应胶体的制备

主要为强磁性的纳米微粒分散于一定基液中形成的称之为磁

性液体的胶体。磁性液体的磁光效应不是来自于单个微粒的

性质,而是来自于强磁性的纳米微粒在磁场作用下形成的微

粒链结构,其磁光响应时间在秒的数量级。Q—FeOOH纳米微

粒具有弱固有磁矩,并且其介电常数是各向异性的。这种纳

米微粒可等效于带有磁矩的介电椭球,称之为磁介电椭球。

在磁场作用下,胶体中的磁介电椭球会趋于磁场方向,从而

使由这样的纳米微粒合成的胶体呈现磁光效应。这种磁光效

应来自于微粒的磁性质与介电性质的耦合特性,具有比磁性

液体更灵敏、响应时间更短、重复性更好的磁光效府。该项

目提出一种Q—FeOOH纳米微粒胶体的制备方法,这种胶体具

有比通常由强磁性纳米微粒构成的磁性液体更强的磁光效应

/1523/ 三峡库区生态养猪系列科普作品
三峡库区生态养猪系列科普作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牲畜饲养
技术详情

  1、立项背景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库区

与大山区并存,城乡二元结构异常突出、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的特殊直辖市。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保

障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

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二五”时期我

市畜牧业发展面临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变重要

历史机遇期的新形势和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保障畜产

品质量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养殖农民增加收入

/1523/ 三峡库区生态养猪系列科普作品

的新任务,畜牧业生产方式总体上仍处于落后阶段,近50%的

生猪由年出栏50头以下的散户提供,分散饲养和小规模养殖

将在较长时期存在,个体生产性能、动物营养和健康总体水

平不高,养殖场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畜牧业标准规范不完善

,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和环境的

破坏。为此,为了提升养殖户的科技水平,提高养殖技能和生

态保护效益,我院组织科技人员对生猪科学、生态、高效养

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技术组装推广,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

讨论形成了编写系列科普读物的共识,结合研发成果和多年

实践经验总结着手编写了《三峡库区生态养猪系列科普作品

》。2、总体思路科谱读物的编写强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并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强调重庆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

(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畜牧产业的特殊

性;强调可读性和生产实用性。3、该系列科普读物图文并茂

,文字通俗易懂,简明易学。这套丛书配以大量的图片,不仅

生动好看,也把枯燥复杂的技术用比较直观的方法展现出来

,增强了可读性、实用性,特别适合三峡库区(渝东北生态涵

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移民朋友和种养殖户阅读使用。

4、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由于重庆

的地理条件,加上其特殊的过渡气候类型,使其畜牧业生产具

有明显的区域性。有关北方畜牧业生产方面的科普读物基本

不能适用我国南方地区,一些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较强

的养殖技术书籍又不为农民所能读懂。因此,在多年科研工

/1523/ 三峡库区生态养猪系列科普作品

作的基础上,科普读物编写者们结合重庆地区特别是三峡库

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特色,就家

畜圈舍建设、养殖技术和规模、疫病防治和粪污治理、生物

安全控制技术与动物营养平衡技术等方面内容,撰写了该系

列科普读物,系统地为农民提供了健康养殖的技术和方法。

该系列科普读物针对性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

整性;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配以大量的图片,把枯燥的技

术用比较直观的方法展现出来,增强了可读性、实用性,解决

了重庆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

生态保护区农民缺乏生猪养殖生产技术资料的现状,达到国

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5、知识产权编写这套科普读物的

素材,全部来源于编者长期的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的总

结,均为其独立编撰,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1524/ 肌醇绿色生产工艺的研究
肌醇绿色生产工艺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通过本项目实施,研究出了一套采用体外多酶体系

,以绿色环保的酶催化的方式将价格低廉的淀粉作为原料生

产肌醇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并在20吨的反应罐进行肌醇的

生产,转化率超过了75%。并通过高密度发酵手段将催化用酶

的成本降到了75元/千克以下,酶的重复利用次数达到3次以

上;产品的生产平均成本约为1.8万元/吨,并建设了生产基地

达到了年产5000吨的生产能力;通过项目研究,取得发明专利

授权1项,专利名称:肌醇的提取方法,专利号:ZL20171134

/1524/ 肌醇绿色生产工艺的研究

1127.X;发表相关论文4篇。

/1525/ 一种藕粉粉条及制备方法
一种藕粉粉条及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方便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企业自立背景技术:粉

条又名粉丝品种繁多,如绿豆粉丝、豌豆粉丝、蚕豆粉丝、

魔芋粉丝,更多的是淀粉制的粉丝,如红薯粉丝,甘薯粉丝、

土豆粉丝等。粉丝按其开联有粗、细、圆、扁及片状等多种

,按其主要用料又有豆类、薯类、苕类的不同。根据各地的

制法差异政治家不同的叫法,有的叫粉丝,有的叫粉条,还有

的叫凉粉,冬粉等名称,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制法相差不多。

除大豆以外的豆类淀粉均可制作粉丝,但以绿豆淀粉制品为

/1525/ 一种藕粉粉条及制备方法

最佳。粉丝是淀粉的线状制品,分干湿两种。湿粉丝在当地

鲜销,干粉丝经水发后食用,多用作凉拌或做汤,荤素皆宜,粉

丝与粉条性味相同,就是有粗细之别。红薯含有多种人体需

要的营养物质,每500克红薯约可产热能635千卡,含蛋白质1

1.5克、糖14.5克、脂肪1克、磷100毫克、钙90毫克、铁2克

,胡萝卜素0.5毫克,另含有维生B1.B2.C与尼克酸、亚油酸等

。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

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但是

很多发人却还没有意识到。根据科学研究,吃红薯是不会使

人发胖的,相反红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它的含热量

非常低,比一般米饭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后不必担心会发胖,

反而可起到减肥作用。红薯中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物

质,对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国外许

多女性把红薯当作驻颜美容食品。目前市场上销售最多的便

是红薯粉丝,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莲藕味甘、平和、生熟均

可食用,主治热渴,散淤血,生肌。莲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

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能增食欲,促消化

,开胃健中,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中医认为藕能补五脏,和

脾胃,益血补气。生藕味甘凉,藕粉由凉变温,既易于消化,又

有生津清热、养胃补阴、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之功效。因此

为了丰富市场品种,增加不同的营养元素,提高原材料的选择

范围,针对不同的人群个性需要,特提出本成果。②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本成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口感

/1525/ 一种藕粉粉条及制备方法

好,营养丰富的且具补益气血功能的藕粉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本成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

种藕粉粉条,所述红枣的水提取物是将红枣加水4~5倍,煎煮

2-3次,每次煎煮1小时左右,得三次煎煮液,将三次煎煮液混

合,过滤,静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制得。本成果的另一个目的

是提供一种藕粉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1)首先

将组分量的莲藕淀粉、魔芋粉及红薯淀粉混合,并过滤除杂

,得到混合淀粉待用;2)将红枣的水提取物、菜籽油及食用盐

与混合淀粉混合在一起送入和面机进行和浆,时间为30-60分

钟,然后得到制粉原料;3)将上述制粉原料泵入粉皮制作机制

成片状,并切断,得到熟粉皮,然后将粉皮在切丝机上切1.5-

2mm的粉条,挂在直径2.5-3cm竹竿或不锈钢管上进行晒干(

或进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然后包装入库即可。由于粉条具

有粘性和高温易变质,同时粉条的表皮和中间如温度不一致

,会造成表面光洁度下降等因素,所述烘干采用低温热风干燥

法进行烘干,在40-45℃的温度下烘3.5-4小时即可。③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成果改变了传统粉条的配方,制备的粉条

营养丰富,具有补五脏,和脾胃,益血补气的食疗效果,滑嫩爽

口、口味鲜美的特点。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技术已成熟,适用于食品加工企业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已应用转化,无安全问题。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526/ 瑞舒伐他汀R-2新合成路线的研发
瑞舒伐他汀R-2新合成路线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缩合反应生成E构型和Z构型两种化合物,E构型为目

标化合物R-2,Z构型为杂质,占20-30%,较大程度上影响目标

化合物的收率,研发团队研究采用碘催化消旋,促进Z构型反

转,生产E构型,提高R-2收率。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酯性杂质

,在后处理过程中,采用弱碱性试剂对小分子酯性化合物进行

催化水解成盐,洗涤除去,有效控制侧链杂质的带人,提高产

品收率。优化后的工艺于2017年5月通过中试车间连续生产

三批工艺验证,工艺参数稳定可控,产品收率及产品质量均达

/1526/ 瑞舒伐他汀R-2新合成路线的研发

到预期目标。优化后的工艺在降低成本、环境友好等方面效

果突出。产品通过浙江省化工产品检验站有限公司检测,各

项指标均符合备案确认书指标要求。

/1527/ 一种软胶囊化胶罐观察窗
一种软胶囊化胶罐观察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胶囊化胶罐观察窗,涉及

制药工程及保健食品生产技术领域。该化胶罐观察窗包括刮

除装置、内支架、旋转轴、外支架、内固定螺栓、外固定螺

栓和带孔玻璃;所述旋转轴穿透所述带孔玻璃,所述旋转轴的

内端和外端分别伸出至所述带孔玻璃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内

支架与所述旋转轴的内端连接,所述内支架与所述旋转轴的

内端通过内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外支架与所述旋转轴的外端

连接,所述外支架与所述旋转轴的外端通过外固定螺栓固定

/1527/ 一种软胶囊化胶罐观察窗

,所述刮除装置固定在所述内支架上,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

架通过所述旋转轴实现同时转动。该观察窗通过设置刮除装

置和喷气装置,解决了软胶囊制作的化胶工艺过程不能清楚

观察化胶罐内情况的问题。化胶罐属于胶囊剂技术领域,整

体由不锈钢精制而成,具有加热快、恒温性能强、真空性能

稳定、运转平稳的特点,是胶囊行业作为化胶(配料)、真

空搅拌、溶化胶液匀质的专用配套设备。现有的软胶囊化胶

罐的观察窗为单纯玻璃观察窗,化胶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会

凝聚在内玻面上,或者在物料投入、搅拌等操作过程中物料

附着于观察窗内玻面上,使得观察窗变得模糊不清,操作人员

不能及时准确获知化胶罐内的情况,影响操作人员的判断。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软胶囊化胶罐观

察窗,该观察窗通过在带孔玻璃上设置刮除装置和喷气装置

,解决了软胶囊制作的化胶工艺过程不能清楚观察化胶罐内

情况的问题。

/1528/ 医用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研制及产业化应用
医用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研制及产业化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国内的羊肠线、化学性合成线具有一定的排异反应

、吸收期难控制等特点,为进一步推进国内医疗缝合线的发

展,公司充分利用鲁西黄牛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医用天然胶原

蛋白缝合线。本项目利用鲁西黄牛的胶原蛋白,经过科研攻

关,开发医用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先后进行了线体合成、针

线链接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良好的

社会反应。技术上:1.线体连接采用钻孔针,采用进口自动

机械,“轧挤压”衔接方法装针,缝针尾部为圆形,针线结构

/1528/ 医用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研制及产业化应用

合理,连接顺滑,穿刺锋利,对人体组织创伤微。2.设计新药

品配方,线体定型期加入一定比例的医用丙三醇溶液,使缝线

柔软、易打结操作、定位性好。加入维生素A、C,能促进细

胞间质及血红蛋白的合成,并降低化学毒物和细菌毒素的毒

性,增强肌体的解毒能力,加快愈合。3.降低试剂中的强酸、

强碱及强氧化剂的副作用,减轻与人体组织的排异反应。将

原使用的试剂(硫酸、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更新为使用

无水柠檬酸、碳酸氢钠、亚硫酸氢钠、面粉增白剂,降低了

试剂的酸碱性及腐蚀性,降低了与人体组织产生的排异性而

引起的炎症反应。4.采用首创设计的温和型涂层,采用高纯

度壳聚糖、中药紫草、丙烯基丙烯酸等多种对人体无毒性、

易吸收、医用、食品级材料,具有抗菌、杀菌、及有效抑制

细菌生长,形成三维抗菌区,对组织的疤痕修复非常重要,可

加速伤口愈合。

/1529/ 致密砂岩储层岩屑-岩心-井眼-储层多尺度三维可压裂性模型及应用研究(援疆)
致密砂岩储层岩屑-岩心-井眼-储层多尺度三维可压裂性模型及应用研究(援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地质勘查
技术详情

  可压裂性是评价储层压裂形成缝网能力的关键指标

,主要取决于页岩的矿物、力学特征以及复杂地质条件;此前

,常规可压裂性评价模型考虑脆性等单一因素,忽略了储层天

然裂缝、地应力的各向异性,且仅为岩心和井眼尺度,适用于

地势平坦且均质的北美储层,但不适用于新疆地区的复杂地

质条件。本项目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揭示了致密砂岩的破裂

机理和剪切扩容应力-应变特征,构建了致密砂岩储层岩屑-

岩心-井眼-储层多尺度多因素三维可压裂性模型,创新了致

/1529/ 致密砂岩储层岩屑-岩心-井眼-储层多尺度三维可压裂性模型及应用研究(援疆)

密砂岩储层多因素多尺度三维可压裂性评价及其应用技术,

在新疆吉木萨尔地区致密油储层推广应用,现场应用效果良

好,为新疆致密砂岩油气井布井、压裂层段选择和射孔簇位

置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本项目发表成果超额完成了任务书

的成果考核任务:共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4篇,含1篇

石油TOP期刊《SPEJournal》,EI国际会议论文7篇(任务书

考核要求2篇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件。

/1530/ 绿色钾肥——钾镁肥生产技术
绿色钾肥——钾镁肥生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肥料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内容:钾镁肥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用热化学

法使含钾岩石正长岩中的结构钾(无效钾)变成可被植物吸

收利用的有效钾,从而形成一种含有钾、镁、钙、硅、铁、

硫、锰、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的无结构溶性肥料。总有效

成分高达80%以上,实际利用率近100%。该肥呈生理中性,

化学微碱性,PH8.0左右。其突出特点是肥料中养分是缓施可

控制释放的,植物需要时可被吸收利用,不需要时就储存于土

壤之中。不污染环境,属环保型产品。它能疏松土壤,改善长

/1530/ 绿色钾肥——钾镁肥生产技术

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调节土壤环境,利于植物生长发

育。成果应用情况:产品性能及用途与化肥氯化钾、硫酸钾

相比,尽管化肥含钾量高(氯化钾为60%、硫酸钾为50%左

右),但以相同用量比较,含钾只有8.0%左右的钾镁肥不仅

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优于化学钾肥,而且显著改善和提高了

农产品的品质,并能延长农产品的储运时间,增强农作物的抗

病虫害、抗倒伏、抗旱、抗寒、耐涝等能力,且使用成本低

于化学钾肥,一次施用即可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无需

追肥。该新产品的问世,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对缓解我国钾

肥紧缺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被科技部列为“九五”科技成

果重点推广项目。总投资(以年产8万吨钾镁肥计)1200万

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国产化程度经济效益该项

目完成后,年产钾镁肥8万吨,年销售收入7200万元,实现利润

2800万元,税金720万元。

/1531/ 一种带有双检漏结构的医疗管袋制袋机
一种带有双检漏结构的医疗管袋制袋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医用包装袋构成为一面纸,一面

塑料复合膜,用于对待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属于产品初始的

内包装,其包装袋纸面上一般需要印刷医疗器械的厂家或者

产品的相关信息,按EN868-5规定起印刷面积不得大于50%。

在医疗包装袋制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制袋机,进行制袋。制袋

机就是制作各种塑料包装袋或其他材料包装袋的机器,其加

工范围为各种大小厚薄规格不同的塑料或其他材料的包装袋

,一般来说以塑料包装袋为主要产品。在制袋机结构中,由于

/1531/ 一种带有双检漏结构的医疗管袋制袋机

机械部件各零件的复杂性,时常会发生袋子破损的现象,而由

于现有结构的制袋机中,无检漏装置,进而无法确定产品是否

合格,影响了后期的使用。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成果主

要设计了一种带有双检漏结构的医疗管袋制袋机,用以解决

现有结构的制袋机,无检漏装置,导致无法有效控制产品出厂

时的合格率,进而影响了产品后期使用的技术问题。技术方

案为:一种带有双检漏结构的医疗管袋制袋机,包括压膜结

构和设在压膜结构两侧的输送结构和裁剪结构,输送结构包

括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两个输送辊之间设有第一连接

板,第一连接板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导电毛刷,两侧第一导电

毛刷分别与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刚刚接触,第一输送辊

、第二输送辊和第一连接板与电箱,通过导线连接,形成通电

回路;裁剪结构包括第五输送辊,第五输送辊的上方固定有第

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有第二导电毛刷,第二

导电毛刷与第五输送辊刚刚接触,第二连接板和第五输送辊

与电线,通过导线连接,形成通电回路。输送结构包括两侧对

称安装的第一支撑板,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的两端,通过

旋转器可自转的固定在两侧对称安装的第一支撑板之间;第

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对称安装的第一支撑板之间

。两侧对称安装的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分别对称固定有四块

固定板,相互对称的固定板之间,可自转的安装有第三输送辊

和第四输送辊。裁剪结构包括两侧对称安装的第二支撑板,

两端通过旋转器可自转的设置在两侧对称安装的第一支撑板

/1531/ 一种带有双检漏结构的医疗管袋制袋机

之间;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对称安装的第二支

撑板之间。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四个电板,每个电板

与第五输送辊相对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导电毛刷,且每个电板

,通过导线,分别和第二连接板与电箱形成通电回路。对称安

装的第二支撑板的前端之间,安装有可自转的收卷辊,收卷辊

上均匀的设有四个收卷器。电板的位置与每个收卷器的位置

逐一对应。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成果主要通过在输

送结构和裁剪结构中,分别设置有检漏装置,从而,在压膜之

前,百分百检测到产品的破损,进而,可避免出现大面积破损

而导致压膜工序的成本浪费;同时,可在对分剪后的产品收卷

前,实现百分百的检漏,从而可严格把控产品出厂时的合格率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已经应用于

工业化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适用于各类包装袋的生产

,符合工艺要求。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该技术已经成功运

用到产业化当中,生产出的包装袋得到客户的认可。⑥历年获

奖情况:2018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532/ 纳米晶/定向金刚石薄膜的场效应光敏器件的制备科学和光电特性研究
纳米晶/定向金刚石薄膜的场效应光敏器件的制备科学和光电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金刚石薄膜的场效应晶体管能够在硅器件无法

应用的场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实现高温、高速、高功

率和高抗辐照器件。针对目前单晶薄膜和n型掺杂技术还不

成熟,本项目通过制备非掺杂氢终端纳米晶金刚石薄膜和[0

01]定向金刚石薄膜用于光敏晶体管的p型沟道,以简化器件

制作工艺并可改善器件性能。主要取得如下结果:采用微波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通过控制生长参数,获

得了纳米晶金刚石薄膜和[001]定向的自支撑金刚石薄膜。

/1532/ 纳米晶/定向金刚石薄膜的场效应光敏器件的制备科学和光电特性研究

并通过解决氢等离子体处理工艺,获得了适应MESFET器件的

p型金刚石薄膜导电层。采用基于FE方法的Ansys软件和Sil

vacoTCAD软件对氢终端金刚石薄膜场效应光敏器件的结构尺

寸和性能参数进行了模拟,为制备MESFET器件提供了依据。

解决了电极制备工艺,并采用光刻掩模技术成功制备了氢终

端金刚石MESFET光敏器件。器件具有明显的增强型晶体管特

性,并能有效探测紫外光,峰值响应度为1.25A/W,在230nm处

呈现吸收边。在开展MESFET器件基础上,开发了基于硼掺杂

单晶金刚石薄膜的高温、高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以及ZnO/自

支撑金刚石薄膜结构光敏器件。

/1533/ 12.00R24载重汽车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12.00R24载重汽车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12.00R24载重汽车全钢丝子午线轮胎是我公司针对

目前国内外载重车的发展趋势,以及生产此规格的厂家的形

势,为占领市场,进一步扩大“黄海”全钢胎在市场中的知

名度,创更大的效益,而开发的全新的产品。此产品设计创

新点:采用了高模量的钢帘线做胎体,呈90度排列,这种排

列方式既保证了胎体的强度,又使轮胎具有良好的径向变形

能力,能够有效地缓冲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冲击力。采

用三层交叉排列的钢丝帘线作为带束层,并辅以两周0度带

/1533/ 12.00R24载重汽车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束层,减少了轮胎行驶中胎冠的剪切变形,提高了轮胎的耐

磨性。该轮胎行驶生热低、变形小、寿命长、稳定性好、湿

抓着力强、防侧滑性能好,投放市场后,深受国内外用户欢

迎。12.00R24汽车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其外缘尺寸、负荷能

力、性能测试指标等满足GB/T521-2003、GB/T6327-1996、

GB/T7035-93国家标准。其室内性能测试指标:轮胎强度:

大于2825J轮胎耐久:大于47h,轮胎无脱层、撕裂等异常现

象。根据市场需求,2006年预计生产7.9万套,产值达到16

946万元,利税893万元。

/1534/ 高效提取高纯度荔枝多酚的工艺研究
高效提取高纯度荔枝多酚的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来源于桂林市科技局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

高效提取高纯度荔枝多酚的工艺研究”。项目立足开发荔枝

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荔枝果皮、果核资源。采用碱液提取

、酸液中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和乙酸乙酯再萃取纯化工艺

,从荔枝果皮、果核中高效、高纯度的提取荔枝多酚类物质

。项目依据的原理:荔枝果皮、果核含有表儿茶素,芦丁,阿

魏酸等酚性羟基类物质,是荔枝产生的酚类次生代谢产物。

多酚类物质易溶于水和低碳醇等有机溶剂。在pH4-8稳定,遇

/1534/ 高效提取高纯度荔枝多酚的工艺研究

强碱、强酸、光照及过渡金属易变质,较耐热。多酚溶于水

后易使溶液呈弱酸性,在弱酸性溶液中多酚呈分子态。荔枝

果皮、果核的角质层和栅状组织、海绵组织、膜状组织在碱

性溶液中,结构易受破坏,表儿茶素等酚性羟基类物质易从组

织细胞中溶出。碱液条件下,多酚的H+与溶液中的OH-结合成

水,能加速多酚溶解。根据上述理化特性及“相似相容”原

理,选用碱液作提取溶剂,加入到荔枝果皮、果核中,经浸泡

、升温、提取。所得提取液加酸中和,调pH值呈弱酸性,使离

子态的多酚恢复成分子态。此时,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分离作

用和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功能和分子筛的纯化作用,将提取

液离心,进适宜孔径的树脂吸附,把荔枝多酚与荔枝其他成份

分离开来,从而达到富集、提纯多酚的目的。所得醇洗液浓

缩成浸膏,利用乙酸乙酯或丁正醇溶解度大的特性,再进行萃

取、纯化,即可制得多酚含量≥95%荔枝多酚提取物。项目达

到的性能指标:荔枝多酚提取率≥87.63%,荔枝多酚含量≥95

.78%;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农药残留指标、微生物指标均

符合产品质量标准。项目创造性与先进性在于:1)碱液提取

、酸液中和工艺;2)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3)再萃取纯化工

艺。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申请发明专利。项目经查新:未

见国内有采用上述工艺路线从荔枝果皮中提取多酚类物质,

且其产品含量达到或超过95%的公开文献报道。2012年11月

14日经桂林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

成员一致认为,工艺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其工艺技术在工业化

/1534/ 高效提取高纯度荔枝多酚的工艺研究

规模生产中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项目产品具有防

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抗炎、抗过敏、延缓衰老等多种医

疗保健美容作用,是药品、保健品等产业的原料。项目产品

已四家企业推广应用。目前存在问题:纯化工艺及产品纯度

不够理想;需加快产业化生产及扩大销售量。

/1535/ 6MeV医用加速管
6MeV医用加速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高技术研发中心以高能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

大科学实验设施为依托,在高能所已有的先进技术基础上,

以技术创新、系统集成为手段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新

产品开发,研制出了10MeV/15KW电子辐照加速器,大型工业

CT等。目前中心正全力以赴开展新项目研究,并可为客户设

计、研制生产各种类型的工业电子辐照加速器、高精度断层

扫描设备、PET、医用加速器、无损检测和工业探伤加速器

射线源、电子帘加速器、各种类型的加速管等。加速管是医

/1535/ 6MeV医用加速管

用加速器的核心部件。从2002年至今已经有五根高能物所研

发中心研发的6MeV医用加速管安装在国外进口医用加速器上

,在各医院投入使用,运行情况良好。除了用于医用加速器

,该加速管还适用于无损检测,探伤和工业CT等加速器。指

标性能:加速管结构:边耦合腔驻波电子枪电压:24-27kV

束流能量:6MeV均整后剂量率:400CGy/min@lm(当磁控管

输出功率为2.0MW时)500CGy/min@lm(当磁控管输出功率为

2.6MW时)

/1536/ 四川各地黑山羊种质特性研究与应用
四川各地黑山羊种质特性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牲畜饲养
技术详情

  该项目采用生态地理分布、形态遗传特征、生产性

能,并结合遗传标记、分子遗传标记等研究内容,大规模开

展了四川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种质特性研究,摸清了

四川各地黑山羊的分布区、中心产区、生态条件和群体数量

;采用常规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9个黑

山羊品种(群体)数万只羊的形态遗传特征、生长发育、产

肉性能、繁殖性能、产奶性能和采食量进行了测定;联合采

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标记、多个基因座位对黑山羊类群的MUC

/1536/ 四川各地黑山羊种质特性研究与应用

1遗传多态性、GoLA-DRB3基因多态性、RAPD标记、DNA指纹

、微卫星DNA多态性、线粒体D环多态性、乳的生化组成与酪

蛋白多态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四川各地黑山羊遗传

多样性、亲缘关系、聚类等的分析,对四川9个黑山羊类群

进行了分类,并选育出了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和自贡黑

山羊三个肉用地方山羊新品种,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和命

名。同时采取研究工作与生产发展相结合的方法推广应用项

目成果,2005年10个县出栏黑山羊388.40万只,并向全国1

3个省(市)推广黑山羊优良种羊数量达43.31万只,取得了

极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537/ 一种骨小梁髋关节系统
一种骨小梁髋关节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技术背景20世纪末,有关丙烯酸骨水泥固定髋关

节假体的问题逐渐表现出来。机械性松动和有时伴有骨水泥

碎裂的广泛骨丢失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最为关注的

问题。全球医生进行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以尽量减少骨

水泥的使用,并提出了全髋关节假体生物固定的方法。生物

固定的假体关键点在金属表面骨长入,骨长入的2个先决条件

是手术时假体获得即刻稳定及假体多孔表面与活性宿主骨的

密切接触,为了达到以上条件,所设计的假体必须尽可能精密

/1537/ 一种骨小梁髋关节系统

地填充股骨近端的髓腔,其次对假体类型、大小的选择以及

手术方法和手术器械的操作等相关。2.技术原理本发明要解

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有效,有利于术后骨整合,延长使用

寿命,降低术后翻修率,有效解决股骨和髋臼的严重畸形以及

伴有各种形态的骨缺损等复杂的关节初次置换手术和翻修手

术,满足各类病人对假体的定制需求的骨小梁髋关节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小

梁髋关节系统,包括一系列的骨小梁组配式股骨柄,股骨头,

骨小梁袖套,骨小梁组配式臼杯和骨小梁髋臼垫块。3.优点

和积极效果具有快速有效,有利于术后骨整合,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术后翻修率,有效解决股骨和髋臼的严重畸形以及伴有

各种形态的骨缺损等复杂的关节初次置换手术和翻修手术,

满足各类病人对假体的定制需求的优点。

/1538/ 低温、干旱和光照对荔枝花期预测的量化关系研究
低温、干旱和光照对荔枝花期预测的量化关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为海南省气象局2006年7月份下达的海南省

气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一、项目的任务、考核目标及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1)确定荔枝花芽分化期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

求。2)确定主要气象要素在花芽分化期中权重。3)建立荔

枝花芽分化期预报统计模型。4)发表学术论文2篇二、项目

执行情况评价(包括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解决的关键技术

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培养人才情况)该项目进行了大量的

实地调研,分析研究低温、干旱对荔枝花芽分化均有促进作

/1538/ 低温、干旱和光照对荔枝花期预测的量化关系研究

用,低温和干旱条件是影响荔枝花芽分化期的主要气象条件

;确定了低温、干旱之间对荔枝花芽分化期影响的定量关系

,在降水较多的琼东部地区低温对花芽分化期影响的权重高

于干旱的影响;在降水较少的西北部地区低温对花芽分化期

影响的权重低于干旱的影响。利用综合概率法分析低温和干

旱因子与“妃子笑”荔枝花芽分化的关系,建立了妃子笑荔

枝花芽分化期预报模式,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利用费歇

尔准则,根据低温条件和干旱指数两因子建立了“妃子笑”

荔枝花芽分化期的判别式,模型通过了F检验,利用此式对

待判样品进行试报,准确率为100%。根据前期农业气象条件

,利用两个预报模式,对荔枝花芽分化期进行了预测预报。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省荔枝控梢促花综合管理建议,并为准

确预测荔枝上市时间提供依据。这些预报服务对荔枝种植户

实际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1)克服荔枝控梢促花的盲目

性,准确掌握控梢促花时期及强度,有利于后期形成健壮花

穗及大量成花挂果;(2)通过人工调节花芽分化期,合理

安排产品最佳上市时间,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三、成果转

化、业务化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价,对气象事业发展和业务水平提高所

起的作用分析两个预报模型方法已加入海南省气候中心新一

代农业气象业务平台,旨在实现定期制作荔枝花芽分化期预

测预报产品,为我省荔枝生产提供荔枝控梢促花综合管理建

议和预测荔枝花芽分化期服务。填补我国荔枝花芽分化期应

/1538/ 低温、干旱和光照对荔枝花期预测的量化关系研究

用统计模式进行预测预报气象业务服务空白。四、存在问题

利用费歇尔准则判别分析属于两组间的判别分析,花芽分化

期仅划分为两类,线条较粗糙,有待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进一

步完善。

/1539/ 钢—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理论及应用
钢—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理论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
技术详情

  研究成果中,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以及基于粘结滑移

理论的优化设计方法被多家科研与工程设计单位应用。另外

,研发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混

凝土(ZL200610041959.5)”,亦被多项工程建设项目采用

,见证明材料。从而促进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新建结构工

程以及加固工程中的推广与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1540/ 高性能准分子激光关键技术及应用
高性能准分子激光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准分子激光最重要的应用包括:1.半导体

集成电路光刻技术,它是近二十年来推动半导体行业按摩尔

定律发展的重要因素;2.高性能平板显示制造中的准分子激

光退火技术;3.高端科研设备;4.高端医疗仪器。衡量准分子

激光技术水平的标志是准分子激光的核心技术:高重频、高

功率、高稳定性;而准分子激光先进仪器和高端装备的开发

能力是准分子激光应用水平的体现。针对上述核心技术和重

要应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

/1540/ 高性能准分子激光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所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

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安徽省重点

研发计划攻关项目、安徽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下,在准分子激光核心技术及准分子激光先进仪器和高端装

备应用开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果的主要内容如下:1.高

重频准分子激光技术:研发成功国内首套MOPA构架的准分子

激光全固态脉冲放电激励系统。在高重复频率、多级数磁压

缩、精确同步控制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创新设计并研制

出国内首套4kHzMOPA构架准分子激光器的全固态脉冲放电激

励系统,实现了全固态脉冲放电激励系统与光刻机整机集成

并稳定工作,解决了集成电路光刻用准分子激光高重频和长

寿命难题。2.高功率准分子激光技术:突破了工业级高功率

准分子激光器的技术瓶颈。研究开发了激光腔体的大面积均

匀放电电场控制技术、激光气体的高速流场设计技术、激光

腔体的材料优化及自清洁系统技术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创新技术,发明了磁脉冲压缩技术辅助多闸流管开关的时

序控制技术,解决了工业级准分子激光大功率输出的瓶颈问

题,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国内最高水平的工业级准分子激光器

,氯化氙准分子激光输出达到109.6瓦,实现百瓦级紫外激光

输出突破。3.高稳定性准分子激光技术:实现了准分子激光

输出能量精确稳定控制。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

精度电压控制技术,发明了一种电压可控的精密泄放电路技

术,研制了电压精确可控的谐振式电源,并提出一种优化的脉

/1540/ 高性能准分子激光关键技术及应用

冲能量控制算法,实现了准分子激光输出能量精确稳定控制

,输出能量稳定性达到3σ<3.5%。保证了半导体光刻、平板

显示制造、高端科研仪器和激光医疗等应用对准分子激光输

出能量稳定性和精确可控的要求。4.先进仪器和高端装备的

开发: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先进仪器和高端装备。应用上述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市场

需要,研制开发了光刻机光源的激励电源和控制系统、平板

显示制造的低温多晶硅退火设备、308nm准分子激光白癜风

皮肤治疗仪、准分子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与光谱分析仪等

先进仪器和高端装备,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准分子激

光核心技术方面申请发明专利24项,其中已授权10项,发表论

文近50篇,培养准分子激光相关高端技术人才50余人,大幅提

高了我国在先进激光器和高端装备研制方面的实力和国际影

响力。

/1541/ 肿瘤靶向唑来膦酸阳离子脂质体的研究
肿瘤靶向唑来膦酸阳离子脂质体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肿瘤靶向唑来

膦酸阳离子脂质体的研究“,编号:2011A038。唑来膦酸作

为第三代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药物。临床

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高钙血症、绝经后骨质疏松、控制恶性

肿瘤骨转移等。近年来,多项临床前期实验结果表明,唑来膦

酸具有潜在抗肿瘤的作用。但是由于唑来膦酸血浆半衰期短

,药物可以通过肾脏排泄和在骨骼中富集,使药物迅速从血浆

中消除,不利于其进入肿瘤部位;长期使用唑来膦酸可引起肾

/1541/ 肿瘤靶向唑来膦酸阳离子脂质体的研究

脏的损害,并有可能导致患者下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本项

目拟设计新型靶向给药系统来提高唑来膦酸脂质体的抗肿瘤

作用。本项目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唑来膦酸阳离子脂质体(

ZoledronicacidCationicLiposomes,ZOL-CLPs),在考察DP

PC与DC-Chol的质量比、氯仿体积、旋转蒸发时间、PBS体积

、探头超声时间等单因素的基础上优化处方工艺。对优化处

方工艺后制备所得的阳离子脂质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其外观形态,粒度测定仪测定平均粒径、PDI和Zeta电位,超

速离心法结合HPLC测定包封率、载药量,透析袋法考察体外

释药特性。以人源性肺癌A549细胞为模型,用SRB法考察PBS

阴性对照组、原药组、ZOL-LPs组、ZOL-CLPs组对肿瘤细胞

的增殖抑制作用,评价ZOL-CLP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以荷人

源性A549肿瘤细胞裸鼠为模型,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考察Z

OL组、ZOL-LPs组、ZOL-CLPs组对荷瘤裸鼠的肿瘤抑制效果

,并对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测定内源性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

蛋白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的表达

。为肿瘤靶向制剂的设计、开发与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

践参考。

/1542/ 轨道车辆用特种紧固件研发及产业化
轨道车辆用特种紧固件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产业化成果由高强度单面连接技术、重载货

车销铆连接系统和新型复合板材紧固连接系统组成,满足轨

道车辆特种紧固连接要求。1.成果的主要技术特征及创新点

如下:1)高强度单面连接技术即高强度单面铆钉,采用长套筒

结构设计,在被连接型材内侧形成盲铆头,外侧与铆钉环形槽

形成永久塑性锁紧连接,完全满足轨道车辆结构型材铆接需

求,具有连接可靠性高,安装方便等优点;2)重载货车销铆连

接系统即拉铆销,采用圆销、拉铆钉结构的组合设计,填补了

/1542/ 轨道车辆用特种紧固件研发及产业化

该领域国内外空白,具有连接可靠,检测便捷,安装拆卸方便

等优势;3)新型复合板材紧固连接系统即内铆式拉铆钉,创新

性采用双缩紧连接技术,保证了车辆内衬连接的可靠性,产业

化过程中,铆钉采用一次搓丝成型工艺、套环镦锻采用二次

拉伸技术,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项目产

品在轨道车辆、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得到大批量应用,实际

运用表明,状况良好、性能稳定,实现了海外及其它领域批量

销售,达到销售指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543/ 葡甘露低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开发
葡甘露低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葡甘露低聚糖是近年来国际上颇为流行的一种新型

功能性低聚糖,价格昂贵,国际市场目前的价格约为每吨200

万人民币。葡甘露低聚糖衍生物由于还没有产品上市,故还

未见到商品价格。因此开展本项目研究开发可以产生巨大的

经济效益。若再讲葡甘露低聚糖加工成各种衍生物出售,由

于赋予了产品更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股将会产生更大的

经济效益。

/1544/ 用于净化废水的纳米铜氧化物光催化材料研究
用于净化废水的纳米铜氧化物光催化材料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成功制备出珊瑚状CuO枝晶、大尺寸Cu2Se六

角片、球状ZnS、普鲁士蓝纳米材料等结构独特、形貌均匀

、性能优良的新型光催化材料,为实现新型无机光催化材料

的简便、快捷、节能、高产、洁净生产提供了新途径。

  所制备的CuO、Cu2Se、ZnS、普鲁士蓝等材料不仅可

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还可应用于新型光电器

件、半导体、电化学、新能源等领域。

  项目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所制

/1544/ 用于净化废水的纳米铜氧化物光催化材料研究

备的光催化材料性能优于文献报道,发表SCI一区等论文5篇

,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一篇论文所做工作在2020年重

庆材料大会上进行了报告;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课

题组成员多次受邀作为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相关内容稿件的通

讯评审。

  (1)反应体系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潜

力。所用的水溶液、维生素C、芦丁等体系具有简便节能、

绿色环保的优点,且后处理较方便,便于扩大生产。所做研

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反应条件对光催化材料的成核

、生长、聚集的控制和影响,有助于理解无机材料的结构与

性能的关系,从而制备更多的光催化材料。

  (2)具有反应可控、产物结构和形貌可控性。

  所用的β-CD、DTAB等表面活性剂可为光催化材料的制

备提供多种软模板及物化环境;通过调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的聚集方式和反应条件,实现对材料的结构和功能的

调控。

  拓宽了新型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材料的制备途径

。探索出了五条光催化材料制备的新途径,且所制备的光催

化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直接降解有机污染物,所以在解

决环境污染问题上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有助于促进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揭示体系中的晶体生

长规律,可丰富材料制备及控制过程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研究

,有助于促进材料、化学、物理、生物的学科交叉。

/1545/ 高含量皂苷蒙古黄芪种苗研制及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研究
高含量皂苷蒙古黄芪种苗研制及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项目主要针对蒙古黄芪进行研究,项目研究内容主

要为以下几部分:1、建立农杆菌介导的蒙古黄芪遗传转化

技术体系;2、构建以拟南芥干旱应答标志基因RD29A启动子

驱动的黄芪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载体;3、转基因蒙古黄

芪植株的鉴定;4、转基因蒙古黄芪植株中黄芪皂苷含量的测

定;5、蒙古黄芪种苗的快速繁殖。经过几年的实施,项目的

主要工作内容已基本完成,主要情况如下:1、已建立了农杆

菌介导的蒙古黄芪遗传转化技术体系;2、成功克隆到蒙古黄

/1545/ 高含量皂苷蒙古黄芪种苗研制及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研究

芪AmSS与AmSE基因序列,并构建了由拟南芥干旱应答标志基

因RD29A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并成功转入蒙古黄芪中;3、

转基因蒙古黄芪植株经鉴定,转化成功;4、诱导后的转基因

植株黄芪皂苷含量经测定,均较空白对照高。5、种苗快速繁

殖系统已建立。

/1546/ 生物絮团技术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絮团技术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养殖
技术详情

  项目系厦门市科技局下达的厦门市高校科研院所项

目,旨在利用生物絮团技术提高凡纳滨对虾种苗生产的生态

化水平,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虾苗质量。向育苗水体添加

碳源,提高水体中的C/N比,有利于异养菌的生长,从而促进育

苗水体中生物絮团的形成。生物絮团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细

菌转化氮、磷的作用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

含量,净化了水质。同时,生物絮团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颗粒

物,成为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以蔗糖、枯草芽孢杆菌为添

/1546/ 生物絮团技术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加碳源和异养菌,通过实验分析,确定生物絮团育苗技术参数

:加糖量为投饵量的50%~65%、芽孢杆菌用量1.5×10

5~2.5×105cfu/ml,加碳源时的幼体发育期为Z2~M1。

在比目前闽南地区常规育苗工艺减少50%换水量的情况下,生

物絮团技术育苗,水体中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等

水质指标无明显升高,表明对净化水质有显著作用;添加不同

碳源时,所形成的絮团各营养成分比例明显不同,蔗糖组粗蛋

白含量最高,达到32.6%,是对照组的3.71倍,蔗糖组粗脂肪含

量最高,达到0.89%,是对照组的29.7倍。实验表明,蔗糖有利

于提高絮团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葡萄糖有利于提高育苗早

期的存活率。因此育苗生产上添加碳源初期以葡萄糖为主,

后期以蔗糖为主。在幼体的生长方面,P9时葡萄糖组和蔗糖

组,仔虾体长分别比对照组增长22.8%和19.2%(p<0.01),

显示生物絮团对仔虾幼体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絮团微生物

多样性分析结果,絮团中常见病原菌假交替单胞菌属和弧菌

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显示其具有抑制病原菌的作用。形成

了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育苗技术工艺,该项技术成果减少换

水量约50%,减少投饵量15.5%,育苗存活率平均提高20.4%,共

培育虾苗2.68亿尾。该成果技术方法简便、效果明显,便于

企业大规模生产应用,是目前我市虾苗业节能减排、提高虾

苗质量的有效方法,对促进闽南地区虾苗业的产业升级和可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该项成果,项目合作企业厦门

市厦兴龙水产种苗公司已培育健康虾苗20亿尾,产值约1000

/1546/ 生物絮团技术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万元。

/1547/ 钛-抗坏血酸化合物(泰宝)
钛-抗坏血酸化合物(泰宝)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钛--抗坏血酸化合物可促进作物的生长,增进植株

的生理活性,增加叶绿素含量,加快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运

转,从而起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早成熟的作用

,该产品填补了国内钛肥农用的空白,施用该产品增产幅度6

--20%.国内领先水平.

/1548/ 基于数字化分子描述符及相变前超分子组装调控的药物新型固体形态发现与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数字化分子描述符及相变前超分子组装调控的药物新型固体形态发现与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85%以上的药物为固体产品

,其不同的固体形态(晶型、晶习、粒度与分布等)往往导

致其理化性质如熔点、溶解度、稳定性、吸湿性、纯度等有

所差异,而这些差异通常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溶出度、生物

利用度和生物活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药物产品的固体形态依赖于药物分子的自组装过程,

因此,开展药物新型固体形态技术研究,对促进中国制药产业

的转型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满足我国制药产业对

/1548/ 基于数字化分子描述符及相变前超分子组装调控的药物新型固体形态发现与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于医药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药物的固体形态的技术需求,华东

理工大学开发了“基于数字化分子描述符及相变前超分子组

装调控的药物新型固体形态发现与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2.研究目的和意义该技术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和理论预测得到

分子描述符,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建立一套参考分子评

估相应固体形态效应的可靠方案,揭示多种反映固体形态本

质的分子描述符及其对固体形态效应的影响规律,从而对药

物的理论固体形态进行高效预测和判断;根据预测结果采取

高通量筛选与外源物理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筛查和发现该药

物可能存在的固体形态,实现新药研发的专利池保护或突破

仿制药的专利壁垒;基于相变前超分子组装调控以及晶核微

环境控制的理念对特定固体形态的药物进行工程放大,保证

稳定得到特定固体形态的药物产品,有利于制药企业的原料

药升级换代、由粗品向精品发展,进而提高药品的质量、有

效性和安全性,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3.技术的创见

与创新(1)创新性地提出应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寻

找与药物固体形态有內禀关系的分子描述符,归纳获得不同

描述符对各种固体形态产生的影响规律,并提高新化合物预

测效率,指导实验研究。(2)将外源物理场引入高通量筛选

中,不仅改变溶剂、温度等外部因素、还对药物分子内部官

能团效应、化学键、结构自由能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药物

固体形态产生的过程。(3)区别于工业结晶经典控制理论

,提出相变前超分子组装调控以及晶核微环境的控制理念,结

/1548/ 基于数字化分子描述符及相变前超分子组装调控的药物新型固体形态发现与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合过程分析技术,开发特定固体形态药物的新工艺及产业化

应用。

/1549/ 扩散硅固态压力传感器
扩散硅固态压力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传感器适用于各种非腐蚀气体,液体压力的测量

。其主要技术指标:(1)量程:0~0.1,0.2,0

.5,1,2……10kg/cm;(2)允许过载:2

00%;(3)内阻:3KΩ±20%;(4)工作电

源:恒流2~6mA(恒压9VDC);(5)零位输出:

≤10mV;(6)满量程输出:100mV±20%

;(7)使用温度:-40~+80℃;(8)壳体外径:

最小可到φ3mm。

/1550/ 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1
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苯丙素类化

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苯丙素类

化合物显示出可以抑制细胞炎症因子NO的含量,抑制细胞炎

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作用,具有对羟基自由基的(-OH)

的抑制作用,进而具有抗炎及抗氧化活性,为炎症性疾病,如

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乳腺炎、咽喉炎和/或关节

炎等疾病的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方向。(Ⅰ)。

/1551/ 六种药用植物新化合物的发现及其活性成分筛选
六种药用植物新化合物的发现及其活性成分筛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自选项目该项目通过对铁苋菜、虎尾轮、中华狸尾

豆、大接骨丹、楮头红和豆腐柴等六种药用植物中化学成分

进行系统研究,共分离得到164个化合物,首次发现了141个化

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1个。该项目通过对这些分离出的化学

成分进行药理筛选,首次发现铁苋菜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中

华狸尾豆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活性,大接骨丹能抑制T淋巴细胞

的增殖活性,楮头红对CCl4、D-GalN、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

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1)发挥我国丰富植物资源优势,立

/1551/ 六种药用植物新化合物的发现及其活性成分筛选

足本课题组的工作。发现铁苋菜中新化合物,以及抗癌活性

成分的筛选;虎尾轮根中新化合物的发现和其对肾虚小鼠模

型的治疗作用;中华狸尾豆、大接骨丹中新化合物的发现以

及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褚头红中新化合物的发

现及其对急慢性肝炎的活性筛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新的药

材提供理论依据。故本项工作具相当创新性。(2)用生物

活性导向分离,且在分离过程中以高效液相进行监控,不会漏

掉较微量而具活性的新成分。技术熟练,广泛应用于肿瘤、

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疑难杂症的研究中。使用效果安全

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