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01/ 硅基毫米波片上电感优化设计与传递函数基可缩放建模方法研究
硅基毫米波片上电感优化设计与传递函数基可缩放建模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目主要基于硅基工艺,实现高性能片上螺旋电感设计

与建模技术研究。采用多路径交叉连接技术实现了高性能片

上单端螺旋电感与差分螺旋电感的设计。通过设计希尔伯特

分形与蘑菇型地屏蔽提高了片上电感的品质因数。②研究目

的与意义本项目通过无源元件传递函数分析,建立高精度尺

寸可缩放片上无源螺旋元件毫米波模型,指导元件性能提高

设计。本项目通过元件版图结构优化设计,以较小的成本代

/01/ 硅基毫米波片上电感优化设计与传递函数基可缩放建模方法研究

价实现片上无源元件性能的提升,促进集成电路小型化,为毫

米波集成电路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③主要论点与论据本项

目实现了片上螺旋电感的物理基模型与矢量拟合技术模型建

模,并提出了零点贡献因子来表征零点对传递函数幅值的影

响。本项目结合物理基模型与神经网络空间映射技术,实现

了超宽带片上螺旋电感可缩放模型。本项目通过电磁仿真,

验证了传输线去嵌技术能够去除金属引线的影响,比开路去

嵌技术精度更高。本项目主要研究目标主要是实现高品质因

数低占有面积的片上螺旋电感的设计,促进集成电路小型化

;抑制片上传输线型电感与分形电感衬底损耗与金属损耗,实

现高性能新型硅基毫米波片上电感设计;高效快速地建立满

足整个工艺平台时域与频域仿真的硅基毫米波片上电感尺寸

依存性模型。本项目基于多路径交叉连接技术、地屏蔽技术

较好地完成了高性能片上螺旋电感设计。在建模方面,分别

实现了片上螺旋电感物理基模型、矢量拟合技术超宽带模型

与神经网络毫米波可缩放模型的建立,并通过电磁仿真技术

,理论上证明了传输线去嵌技术比开路去嵌技术精度更高。

④创见与创新本项目主要研究硅基毫米波片上电感设计与建

模技术研究。通过对硅基毫米波片上电感趋肤效应、衬底损

耗与邻近效应等特性分析,本项目基于1P6MBiCMOS工艺,针对

片上螺旋元件衬底涡流效应,提出了希尔伯特分形曲线做衬

底屏蔽层,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片上电感衬底损耗,提高片上

电感品质因数。与传统地屏蔽结构相比,提出的希尔伯特分

/01/ 硅基毫米波片上电感优化设计与传递函数基可缩放建模方法研究

形曲线做衬底屏蔽结构性能更好。本项目提出了多路径交叉

连接技术设计高性能片上差分电感与单端电感,多路径交叉

连接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使硅基片上

螺旋电感品质因数大幅度提高,提出的提高片上电感的技术

同样能够应用于片上螺旋变压器等其他片上螺旋元件中。本

项目设计并比较了分形电感与传统电感的性能差异,采用华

虹宏力微电子公司130nm1P6MBiCMOS工艺仿真了面积相同的

三阶Hilbert分形电感与方形单端电感。结果显示,在毫米波

频段,螺旋电感会发生谐振而失去感性。而分形电感在整个

仿真频段内电感值与品质因数变化不大。在片上电感建模方

面本项目详细论述了片上螺旋电感物理基模型、矢量拟合技

术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建模过程。物理基模型具有很好的尺

寸可缩放性,适合建立工艺库模型,模型参数可以通过物理分

析及解析计算提取,单物理基模型宽带拟合能力不足不能很

好拟合片上螺旋电感高频模型,为此,本项目引入神经网络空

间映射技术,建立了高精度宽频带片上螺旋电感可缩放模型

。本项目采用传递函数方法建立了片上螺旋电感高精度宽频

带模型。本项目采用HHNECBiCMOS130nm1P6M工艺,通过电磁

仿真,验证了传输线去嵌技术能够去除金属引线的影响,比开

路去嵌技术精度更高。本项目提出的片上螺旋元件宽频带模

型对于毫米波电路设计具有重要实用意义。⑤社会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在片上电感等无源元件设计方面主要取得以下

/01/ 硅基毫米波片上电感优化设计与传递函数基可缩放建模方法研究

研究进展:采用多路径交叉连接技术设计了高性能片上差分

电感与单端电感,提出的电感设计方法把电感金属线分为多

个路径,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内侧路径

与外侧路径相连,这种交叉连结方法可以使两端口间金属线

条长度近似相等;设计了一种高性能单端片上螺旋电感,提出

的电感设计方法采用希尔伯特分形曲线做衬底屏蔽层,这样

可以有效地抑制片上电感衬底损耗。EM电磁仿真结果显示,

新型电感Q最大值为13(2.5GHz频点),比传统单端电感Q值

(10.5/1.6GHz)提高了24%,比传统PGS电感Q值(12/1.8GH

z)提高了8.3%;提出了一种蘑菇型人工磁导体结构,该结构

能够与CMOS工艺兼容,在片上天线与硅衬底间起到电隔离的

作用,并在特定频段内具有抑制表面波的特性,进而提高片上

天线辐射效率。在片上电感建模方面主要取得以下研究进展

:比较了片上螺旋电感的物理基模型与矢量拟合技术模型建

模方法。基于物理的模型在可扩展性方面具有优势,使电感

性能的预测和优化成为可能。矢量拟合技术模型等行为宏模

型在宽带建模中具有优势,在时域分析,特别是高速仿真中可

以获得较好的仿真精度。⑥历年获奖情况《片上电感及忆阻

器基复杂系统设计仿真》获安徽省电子信息科技奖自然科学

类三等奖,2018年12月。

/02/ 基于激光直写的Micro-LED的制造方法
基于激光直写的Micro-LED的制造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直写的Micro-LED的制

造方法,能够制造出尺寸小于10μm的Micro-LED,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在蓝宝石衬底上依次生长u-GaN、n-GaN、

6对InGaN/GaN的MQWs层、P-GaN层、ITO层,形成外延片;旋涂

光刻胶,用激光直写设备在光刻胶上做出图形,然后显影;IC

P刻蚀到n-GaN层;去胶,然后重新匀胶;用在光刻胶上做出每

个Micro-LED单胞的n电极图形,并进行显影;蒸镀Ti/Al作为

n电极;去胶,然后重新匀胶;在光刻胶上做出每个MicroLED单

/02/ 基于激光直写的Micro-LED的制造方法

胞的P电极图形,并进行显影;蒸镀Ni/Au作为P电极;去胶;在

氮气下退火;激光切割,再用裂片机进行裂片,得到多个独立

的Micro-LED颗粒;用热致性变形材料捡起裂片后的颗粒;对

热致性变形材料局部加热,将Micro-LED颗粒转印到目标基底

上;对转印后的颗粒进行加热固化。

/03/ 海南气象科技管理与支持平台2.0版
海南气象科技管理与支持平台2.0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海南省气象科技管理与支持平台》于2018年通过

海南省气象局业务准入试运行申请,投入业务试运行。但由

于业务需求发生变化,需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本成果在不

影响系统中原有的科研项目的管理下,对项目申报审批流程

、任务签订审批流程、项目进展报告审批流程、验收材料审

批流程、报奖材料审批流程的调整,添加了指派评审专家、

专家初审、预报处审核、专家人员管理等功能模块。根据业

务需求,重新调整设计系统架构,对系统功能进行修改完善,

/03/ 海南气象科技管理与支持平台2.0版

使系统更适用于海南省气象局科技管理。对于前台系统,完

成了前台系统栏目结构的调整,扩充了科技成果栏目的展示

内容,增加了创新平台栏目。对于后台系统,完成了后台功能

模块的调整,修改了科技统计功能模块,实现了各类科技信息

新增、修改、删除功能,增加了创新平台信息管理功能模块

。目前该平台已经通过了测试,并且在海南省气象局科技与

预报处试运行。2019年9月,成功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海南省气象科技管理与支持平台V1.0》。2019年10月11日,

科技预报处在《2019年气象科研基础能力培训班》上组织进

行了《海南省气象科技管理与支持平台功能与使用》方面的

培训。2020年,科技预报处组织项目申报相关人员在系统中

开展2020年省局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向全省各单位推

广试运行,并补充完善了2013年以来的气象科技数据。

/04/ 人防警报北斗控制系统
人防警报北斗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以现有基于超短波和有线专网通讯的人民防空

警报控制系统为基础,通过研究北斗卫星通信系统数据通讯

协议及使用规则,结合人民防空警报控制系统结构层次、数

据通讯的特点,进行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人防警报北斗

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的开发融入了北斗卫星通信网络的人

防警报控制系统,具体落实国家人防办的战略意图,使防空防

灾警报从城市扩大到偏远乡镇,延申人防警报发放控制距离

,增大警报发放范围,并进一步提高警报发布系统的可靠性、

/04/ 人防警报北斗控制系统

抗毁性和抗干扰性。成果在已有系统基础上进行多项自主创

新,已有系统技术经多年验证,稳定可靠,创新技术为自主创

新,公司掌握了核心技术。人防警报北斗控制系统现已通过

国家半导体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第三方检验,技术、生产

、管理资料完备。该系统已在银川市部署应用,经过实际运

行检验,性能稳定可靠。

/05/ IDT—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发平台
IDT—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特点包括无须编程,模块化结构,积木式搭建

;具有可视化模板,灵活的输入、输出界面;高度安全的用户

管理体制;先进的操作集管理思想;基于数据仓库思想的元数

据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公文管理;会议管理;督查管理;档

案管理;建议提案管理;领导文稿与思想库管理;值班管理;户

口户籍管理;地籍管理;制造数据管理;物料加工管理;生产作

业管理;产品结构管理;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政

务信息化、企业办公自动化及个性化应用服务。

/06/ 大型现代化设备装配工艺中3D模拟预装配系统[简称:TIMEC-3DSAS]V1.3
大型现代化设备装配工艺中3D模拟预装配系统[简称:TIMEC-3DSAS]V1.3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特点:(1)基于Pro/E建立零件三维实体模型库

,实现在虚拟环境中,利用各种装配方式组装出产品的三维

装配模型虚拟现实技术将设计的产品三维模型进行预装配。

模拟装配可帮助产品摆脱对于试制物理试件并装配物理试件

的依赖,直观地审核配合尺寸,减少尺寸链计算的错误和工

作量,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2)在Pro/E

的装配模块Assembly基础上利用Program进行二次开发,实

现装配过程的动态仿真;(3)在计算机软件平台下对整套

/06/ 大型现代化设备装配工艺中3D模拟预装配系统[简称:TIMEC-3DSAS]V1.3

装置的设计仿真分析,能够及时地发现设计中的干涉与缺陷

,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实时改进。从而节省了成本,提高了

生产效率。

/07/ 烧结整粒气力输灰控制系统软件[简称:SJZLQLSHKZXTRJ]V1.0
烧结整粒气力输灰控制系统软件[简称:SJZLQLSHKZXTRJ]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烧结整粒输灰自动控制系

统对各个输灰设备的全自动控制:实现对输灰管道上的各项

数据的监控,记录,趋势查询,报警提示灯功能。本软件主要

技术特点如下:WINCC具有强大的脚本编程范围,包括从图形

对象上单个的动作到完整的功能以及独立于单个组件的全局

动作脚本。WINCC甚至于WINDOWSAPI功能均可以在动作脚本

中被调用。此外,集成的脚本编程包含了C翻译器和大量的A

NSI-C标准函数。STEP7可以将程序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即标

/07/ 烧结整粒气力输灰控制系统软件[简称:SJZLQLSHKZXTRJ]V1.0

准库、基本架构开发,以及实际应用层面设计。其中标准库

、基本架构是制定程序标准化的基础,而应用层设计是针对

具体的控制工程编程。

/08/ XML文档信息隐藏软件
XML文档信息隐藏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式多

媒体信息(图像、音频、视频)的存储、复制和传播变得非

常方便。但这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作品侵权、非法复制和

传播等。数字水印作为防范网络环境下对数字产品的非法拷

贝和传播的关键技术,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相对于其

他载体,XML文档使用场合更为广泛,XML文档已经成为Inter

net上数据交换的事实标准。XML文档本身是文本文件,而且

其他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浏览器浏览,并下载,从而实现内容

/08/ XML文档信息隐藏软件

及版式的复制。本系统能够为企业、个人开发的XML提供版

权保护。本系统具有三项关键技术,1、用引入误差方式嵌入

水印,确保了XML数据可用性;2、用多数选取制度保障了系统

鲁棒性;3、用XmlTextReader依次读取XML文档Node,避免将

整个XML文档读入内存,提升了读取效果。经过测试,系统鲁

棒性与嵌入速度两项指标均优于同类软件。

/09/ 基于统一部署和集中管理的云存储系统
基于统一部署和集中管理的云存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统一部署和集中管理的云存储系统,是为适应

和满足云存储、云计算、虚拟化数据中心等系统数据统一部

署和集中管理要求而设计开发的高性能、大容量存储系统产

品。系统基于64位处理器开发,创新采用了IO虚拟化、对称

多协议处理、三重奇偶校验(RAID-TP)、持续数据保护(

CDP)等先进技术和智能模块化端口;有效整合用户现有存储

网络架构,实现了FCSAN与IPSAN的完美融合、高性能SAN网络

的统一部署和集中管理,确保存储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使

/09/ 基于统一部署和集中管理的云存储系统

系统获得高性价比和低成本运营管理。本系统支持数据集中

云存储:容量高达1,000TB;支持和兼容CIFS、Windows、NA

S等多种协议、操作系统、通用接口、备份功能和主机平台

,具有功能强、高性价比和安全可靠等特点,适合高清制作网

、云计算、虚拟化数据中心等大容量数据处理及管理。该项

目的研发成功提升了我国存储系统的技术及应用水平,而且

将打破国外公司垄断我国存储系统高端市场的格局,推动我

国PC产业的发展。

/10/ 大规模数据集分布式存储技术研究
大规模数据集分布式存储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工作,课题组圆满完成了全部研

究内容,成功地达到了总体目标的要求,实现了大规模数据

集分布式管理系统。项目的研究工作开展得深入而扎实,取

得的科研成果达到了申请书中的规定。研究成果发表在10篇

论文中,其中EI源刊5篇,核心期刊3篇。本项目的总体成果

为:1.建立了一个大规模数据集分布式存储原型系统,应用

到实验室科学研究中,改善大规模数据处理环境。其中,课

题组创造性的提出了若干系统结构创新,包括:通过冗余复

/10/ 大规模数据集分布式存储技术研究

本维护和高速客户端校验机制的设计,实现了高效的并发读

写和容错能力,采用带外传输、捎带指令、负载均衡等技术

精简网络交互,实现网络负载的最小化,进一步提高了系统

的访问效率和稳定性。在系统架构和技术选型上充分考虑了

实际应用中的可移植性需求,对各种系统平台和底层的硬件

实现都有良好的支持,具有较强的跨平台性和异构特性。2

.提出了管理大规模数据集的分布式表结构。通过将数据集

分成若干有序子表,将整个大规模数据集的负载均衡到若干

分布式节点中,从而在提供强大可扩展性的同时保证了高效

的并发访问效率。同时,系统结构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伸

缩性,实现了较高程度的系统管理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具

有很好的可操作性;3.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表结构的二级分布

式索引机制,通过针对记录的非主键属性建立分布式树的索

引结构,提高整体系统的访问灵活性,同时大幅提高在非主

键属性上的记录检索效率。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图

书馆等领域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集越来越难以管理的背景

下,许多企事业单位会迫切需要构建基于大规模数据集的数

据管理系统,因此可以预见大规模数据集的分布式管理系统

有巨大的商业市场,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同其他数据存

储产品一样十分巨大。大规模数据集的分布式管理系统有巨

大的商业市场,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巨大。该课题的

研究对于分布式数据存储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积极

作用.分布式数据集管理系统可以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投入

/10/ 大规模数据集分布式存储技术研究

生产,在与传统的数据存储系统不断竞争中得到可持续性发

展.

/11/ 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软件
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软件属于计

算机通信领域。主要科技内容:(1)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

感器网络中间件软件体系结构:中间件和平台主要由网络适

配层、基础软件层、应用开发层和应用业务适配层组成。(

2)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关键技术:主要围

绕着基于智能代理的动态拓扑发现算法、定位算法、动态路

由协议、数据管理及数据库技术五个方面展开研究。(3)无

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和平台软件:包括支撑移动代理运行、

/11/ 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软件

控制管理等功能的代理支撑平台和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程序开发、编辑、编译并发布的可视化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程序开发平台。(4)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节点研制:研制了

无线传感器网络使用的硬件平台Ubicell节点,能够广泛应

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适用于医疗、环境监控、军事等领

域。(5)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软件应用:

实现应用示范,验证该软件实现了支持Agent的运行控制等

功能。本项目经南京钟秀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天鹅物资有

限责任公司、苏州大学计算机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通现

代软件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已经使用该软件进行开发或应用,

为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可靠安全保证,具初步估计直

接经济效益达70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达3000多万元。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燃气管网安全综合管理系统V1.0
燃气管网安全综合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管网安全综合管理系统是集巡检管理子系统、GIS

管理子系统、抢修调度管理子系统、入户安检管理子系统、

设备资产(巡查)管理子系统工商用户抄表管理子系统、工

地监护管理子系统、车辆管理子系统、SCADA数据远传管理

子系统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本系统是专门针对各自来

燃气公司及燃气管所等部门进行燃气费征收管理的一套系统

程序,界面简洁,收费软件-菜单功能一目了然。系统主要功

能指标:(1)用户信息管理:主要实现对用户信息的管理

/12/ 燃气管网安全综合管理系统V1.0

,包括记录用户姓名、地址、联系电话、报警电话以及对应

家中的燃气泄露探测器编号等基础资料。(2)监控设备管

理:主要实现燃气泄露探测器的档案资料管理。(3)实时

监控模块:实时接收用户家中燃气浓度数据,并存储到系统

数据库,用户分析险情。(4)预警分析模块:对用户家中燃

气浓度数据实时分析,发现险情后根据险情等级短信通知用

户或消防部门。(5)远程控制:通过通讯控制模块可以接

受管理中心计算机传来的指令打开或者关闭阀门或继电终端

,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用户家中燃气阀门功能。

/1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系统的建设、档案全生

命周期管理、对库房智能化设备的管理、实现业务系统的办

结文件到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自动归档、实体档案与电子档

案的历史数据迁移,适用于农发行全行的档案管理。该系统

围绕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管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

、档案利用、档案统计、档案编研等档案日常管理工作,重

塑管理流程,实现对经营管理活动的档案全覆盖。数字档案

管理系统基于SOA架构,在J2EE的开发平台上采用JAVA语言进

/1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行开发,采用了MVC模式,通过三层软件架构体系来实现高内

聚,低耦合,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采用XML技术,实

现了底层数据库定义格式、界面标准输入、输出的接口转换

,可实现分布式、异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系统采用

以Spring为核心并整合了SpringMVC和MyBatis的轻量级框架

技术的组合,结合Redis系统缓存、Activiti流程定义、Shi

ro系统权限管理体系、Solr搜索引擎,定制出分层、易扩展

、易维护应用系统。系统通过引入特制电子标签和档案智能

化设备,建立包括建档、接收、库管、利用、销毁等多个业

务流程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档案管理安全、高效、便捷

、准确的目标。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

、智能化建设,建成一套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可立体化管

理全行多部门多类型的智能一体化管理平台,可快速将档案

导入系统,对档案位置进行迅速定位,实现档案资源全面数字

化、信息采集标准化、信息存储安全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的

档案智能化管理,使农发行档案管理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及配套设备于2020年完成投产上线工作

,大幅提升了档案管理和服务现代化水平,确保了档案信息和

实体的安全,为全行各项工作安全稳健运营和高质量快速发

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已逐步向全行各机构推广档案库房智能

化建设,通过系统实现对各个库房的智能化管理。随着数字

档案管理系统在农发行档案管理所发挥作用的日益体现,其

应用前景将变得极为广阔,也会对整个金融业务档案的管理

/1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产生深远影响。

/14/ 一种高阶曲率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一种高阶曲率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阶曲率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具体包括启动电路、辅助基准电路与指数曲率补偿电路、

对数曲率补偿电路和电流叠加电路。本发明的基准电压源通

过辅助基准电路与指数曲率补偿电路在低温区采用了指数曲

率补偿,通过对数曲率补偿电路在高温区采用了对数曲率补

偿,使得温漂在全温度范围内得到了有效地减小,具有较好的

温度稳定性和PSRR性能,而且可以在输入电压低至1.6V的状

态下正常工作。本发明在实现低温漂的同时,减小了电路消

/14/ 一种高阶曲率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耗的功耗,具有较低的工作电压。

/15/ 基于E-CARG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
基于E-CARG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本课题是广州市科技

计划项目。计划类别:对外科技合作研发类;课题来源单位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课题名称:基于E-CARGO的无线传

感器网络仿真平台;课题编号:2013J4500028;课题经费投入

:项目总经费投入60万元,其中:广州市财政资金30万元,自

筹资金30万元。2)课题背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Networks)具有无线网、移动网以及节点的微型性、

低成本、低功耗等综合特性,因此对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15/ 基于E-CARG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

WSN由大量的同构或异构节点组成,它们能够协作地进行实时

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对象的数据,通过节点内嵌系统

对信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将相关的信息发送到远

端客户,并能接收远端客户指令对环境进行测控。数学分析

、计算机仿真与物理测试是研究与分析传统无线或有线网络

的三种主要的技术手段。设计与开发一个好的仿真平台是保

证WSN研究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本课题的主要特色在于

将E-CARGO模型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上实现仿真。支持仿真无

线传感器网络的自适应性重组条件,重组过程,重组结果,和

结果评估。这可为实际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配置和安装提供坚

实的仿真依据,最大限度地优化实际工程的设计,最终达到节

省开销和缩短时间的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建设,预期可实现

基础理论上有突破、关键技术上有创新、在相关领域的研究

成果进入国际领先行列。课题由广东工业大学与Nipissing

University(加拿大)承担。承担单位业已获取移动通信实

际数据作为课题研究的数据,具备了课题研究所必须的一切

环境与条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课题完成了下列各项

技术及性能指标。1)项目预期建立一个基础理论方法、一个

示范系统。·一个基础理论方法是E-CARGO模型在仿真

软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一个示范系统是基于E-CARGO

模型的传感器仿真平台2)项目申请相关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

发明专利1项。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课题通过广东省科

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信息系统工程测评实验室给出了第三方

/15/ 基于E-CARG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

测评报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测评情况本次测评对基

于E-CARG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项目的功能性方面进

行了测评。功能性方面:依据测试方案和测评用例执行各个

功能。核实了以下内容:(1)软件核心及主要功能是否有

效实现;(2)软件需求是否完整的在软件中得以实现。2)测

评结论通过测评表明基于E-CARG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

台项目在功能性方面满足测评依据的要求。测评结果的详细

内容见附件三“测评结果”。测评结论:√通过□不通过4.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研发

一个基于E-CARGO模型的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主要研究内

容如下:1)应用Environment-Class,Agent,Role,Group,an

dObject相关理念进行仿真平台体系架构设计;2)按照仿真平

台功能要求对相关Object进行角色分类和角色分配;3)按照

角色不同进行协作策略设计,实现协同工作;4)进行仿真内核

设计与实现,使平台实现仿真功能;5)建立协议库,实现大量

传感器网络协议。由于课题组同外方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

系,共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合作在国际期刊及国际会议

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课题基于角色的协同,采用当前主流

仿真技术,反复实验表明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具有良好的稳

健性及可靠性。5.应用情况进一步加大应用推广力度。6.知

识产权与获奖情况项目成果申请发明专利2件,获得软件著作

权2项,发表论文11篇,其中EI收录论文3篇。未申报各类奖励

/15/ 基于E-CARG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

/16/ 便携式自适应型10kV开关柜验电小车的研制
便携式自适应型10kV开关柜验电小车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0kV开关柜是每一座变电站都会有的电气设备。1

0kV开关柜在手车开关拉出至试验位置或者拉出柜门外时,中

柜的后面的隔离挡板是封闭的,这样做是因为开关或线路转

检修时,中柜的母线排未必停电,有可能是带电的,为了防止

检修人员误碰带电设备,因此开关柜在手车开关拉出时,会自

动关闭中柜后面的隔离挡板。这时如果使用人力或手去拉开

隔离挡板是非常危险的,同时这么做也不满足“安规”规定

的10kV0.7米的安全距离(未验电设备应看成带电设备)。

/16/ 便携式自适应型10kV开关柜验电小车的研制

验电辅助小车的作用就是推进的同时使隔离挡板打开,这时

候就可以插入验电棒看是否有电,确定无电后再推入接地车

使母线接地,检修的时候就相对安全多了。传统10kV验电辅

助小车存在以下不便:(1)传统10kV验电辅助小车分为上

下两个部分,下部分推车体积大、重量大;上部分验电部分体

积虽然不大,但是重量很重,因此连10kV开关室都出不了,遇

到某些变电站里下部分推车数量少,验完电要推入接地小车

时还要将上部分验电部分搬到地上,换成接地小车,过程中需

要两个人配合搬动,非常不方便,并且搬动的过程对人员和设

备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传统验电辅助小车是用操作

把手摇进去,操作过程中机构容易发生卡涩情况,遇到卡涩时

,往往影响操作时间,严重时可能导致操作无法继续。同时操

作前要下部分和开关柜要对位,由于重量大,对位时调整位置

不方便,若是高度位置不对应,需要调节验电辅助小车角落的

四个调节旋钮,调节起来相当费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厦门

供电公司组织进行科技攻关,改变传统验电辅助小车的设计

思路,将研究更为轻便,使用起来更为简单的10kV验电辅助小

车(简称验电小车,下同)。

/17/ 形变掌纹识别理论及方法
形变掌纹识别理论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国家863项目“基于手部静脉、手纹和手

形的一体化非接触式身份识别技术研究”众多成果的一部分

。目前的掌纹识别技术或系统均需要专用的采集设备,这严

重限制了掌纹识别的应用范围。非接触掌纹识别技术可以利

用通用的成像设备(如智能手机自带的摄像头、网络摄像头

等)来采集并识别掌纹,从而大大扩展掌纹识别的应用领域

。与传统的掌纹识别技术相比,非接触掌纹识别所面临的最

大问题是掌纹图像的形变较大,这严重影响了识别的精度。

/17/ 形变掌纹识别理论及方法

本成果提出了形变掌纹识别的理论及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

形变掌纹的识别问题。本成果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得

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引用。本成果已经基本成熟,可

广泛应用于国防、金融、办公、家庭等多个领域。

/18/ 基于SOA的物联网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SOA的物联网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该课题来源于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基于SOA的物联网管理关键技术研究”,No.2011K06-33。

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对物联网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

求。物联网所具有的时空敏感性、节点数量庞大、网络拓扑

变化快、网络结构形态多异等特点,使得传统的网络管理功

能难以适应物联网时代的要求。由于上述原因,物联网的网

络管理还是一个新的工作。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

tedArchitecture,SOA)是一种将信息化模块化为服务的架

/18/ 基于SOA的物联网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构风格,面向服务架构的核心是实现服务和技术的完全分离

,从而达到服务的可重用性。物联网中带有RFID的各类嵌入

式设备既是SOA应用中天然的服务提供者也是SOA体系中天然

的服务请求者。基于SOA进行物联网的服务管理,可以对松散

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实现

了服务提供和服务具体使用方式的分离,从而实现对各种粗

粒度松耦合服务的集成,为物联网管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该成果采用基于SOA、P2P技术和智能代理的方法构建物联

网管理体系结构,系统框架灵活、实用性强、扩展性好。该

成果深入研究了物联网管理的的关键技术,其创新点主要体

现在以下3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复杂时间约束情况下的组

合服务扩展广义随机Petri网建模方法及其化简规则,适用于

对大多数物联网服务进行快速性能分析,为物联网服务自动

化在线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约束

Petri网的物联网实时系统建模与模型验证方法,保障了时间

敏感性物联网服务的服务质量,同时有助于提高物联网的可

用性和安全性。3、提出了一种复杂服务功能约束情况下的

服务选择冲突避免算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复杂组合服务

动态构建问题。上述研究成果对建立完善的物联网管理系统

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物联

网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有利于促进建立满足应用需

求的物联网系统,从而通过加强和完善物联网管理能力,保障

物联网能够不断地良性发展。该成果理论与技术环节的突破

/18/ 基于SOA的物联网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将有利于提高物联网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从而促进物联网的

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19/ 基于功能材料的生化传感界面构建
基于功能材料的生化传感界面构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1.主要研究内容:提高生化传感性能的有效途径是

开发功能材料,构建高效传感界面。该项目瞄准高效生化传

感,对相关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着信号传导

放大和背景噪音抑制并重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功能材料的设

计、合成与调控,开发出聚合物刷-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和

生化响应活性光电材料等两类新材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

效生化传感界面,有效提高了生化传感性能。2.科学发现点

:1)发展了兼具高探针固定量和抗非特异性吸附能力的聚合

/19/ 基于功能材料的生化传感界面构建

物刷,构建了基于聚合物刷-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高灵敏

荧光免疫芯片,显著提高了免疫传感的选择性和灵敏度。2

)设计制备了具有独特生化响应传感能力的活性光电材料,

建立了基于材料光电特性的信号传导系统,为小分子/离子

的光电检测提供了新方法。3.科学价值:揭示了功能材料与

生化传感之间的本质关联和构效关系,发展了生化传感界面

构建和集成新策略,为生化传感新材料的开发探索了方向,

为高效生化传感器件的研制奠定了基础。4.同行引用及评价

:该成果已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如AdvancedMaterials、An

alyticalChemistry、ChemicalCommunications、LabonaCh

ip、Biosensors&Bioelectronis等发表代表性SCI学术

论文20篇,他引次数860次,其中SCI他引总次数628次,他

引主要学术期刊包括ChemicalReviews、ChemicalSocietyR

eviews、AnnualReviewofPhysicalChemistry、TrACTrends

inAnalyticalChemistry、AnalyticalChemistry、Chemica

lCommunications、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

和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等。课题组申报并获准立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5项,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

5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

器设备开发专项子项目1项。

/20/ 广发银行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工程项目
广发银行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工程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新核心项目堪称广发银行史上最大的系统建设工程

项目,几乎涉及广发银行存贷款等基础业务所有的业务流程

和工作岗位,参与人员达到上万人。工程于2013年底正式启

动,分为海外核心和国内核心两个子项目,海外核心系统在2

014年10月18日成功投产;国内核心系统于2016年1月9日投产

,实现了国内全行业务的一次性整体切换。在重构核心系统

的同时,还新建了新柜面终端系统、产品平台等,对外围系统

、分行特色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梳理,改造各类关联系统达数

/20/ 广发银行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工程项目

百个。2016年1月9日,广发新一代银行核心工程项目全面投

产,在两年时间内,先后成功投产海外核心和国内核心系统,

不仅成功打造了业界处于领先水平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更

刷新了国内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周期最短的新记录。广发

新银行核心系统按照“六化一中心”即以客户为中心,产品

模型化、业务流程化、架构组件化、管理信息化、风控体系

化和还内外一体化的系统架构目标设计,建立了全新的账务

和综合账户体系,提供全行统一的客户和产品视图,在股份制

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农业发

展银行、徽商银行、苏州银行、江南银行、贵阳银行、天津

银行等银行特地向广发银行取经学习银行核心系统建设经验

/21/ 长江参观者援助服务信息管理软件
长江参观者援助服务信息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参展者援助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世博会组织者在世

博开园期间向参展者提供一系列服务的信息化系统。系统提

供流程化服务、分级服务处理和服务管理的信息化功能,主

要包含:走失服务、失物招领服务、问询接待服务、求助服

务、投诉建议服务、出入口物品寄存服务。使遍布园区的各

服务点和管理部、参观者服务中心能够及时、快速地响应参

观者的服务请求。为参观者提供便捷、优质、舒适的服务,

让参观者获得美好的世博会体验,使得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

/21/ 长江参观者援助服务信息管理软件

程中顺利、协调、稳定。参观者援助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的功

能如下:1)走失服务;2)失物招领服务;3)问询接待服

务;4)求助服务;5)投诉建议服务;6)物品寄存服务;

参观者援助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在世博期间运行平稳,为参观

者在观博期间所遇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信息化支撑

,为管理者和决策层了解服务质量和服务中存在问题及时提

供了信息,使管理者能及时解决问题,使决策层能及时优化

服务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服务朝着越来越人性化的

方向发展,为更好提供服务,开发建立信息化系统给予人性

化服务支撑。1、实现从接待、发布、认领、移交、分派、

处理、回访的流程化方法。2、提供事件处理的督办功能,

包括:短信提醒催办、电话催办、红绿灯告警。3、实现从

服务点到逐级管理部门分级管理的流程化方法,提供分级服

务信息查询和业务统计功能。4、实现问询信息库建立的可

配置方法,通过配置方法快速建立信息库。

/22/ 宁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之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宁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之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宁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之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甬科计〔201

4〕65号,项目编号:2014A10092)于2014年9月经宁波市科

技局批准立项。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目的

是为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公共服务,更高质量就业的实

现离不开政府提供的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浙江省十三届四

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

/22/ 宁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之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决定》指

出,要“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高校毕业生

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机制,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

服务工作机制”。本课题研究能够促进上述目标的达成。②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三,一是通过问

卷调查以厘清劳动者对目前宁波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

二是根据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找出提升宁波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的具体路径;三是公开发表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论文发表在

核心期刊上。课题组较好地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

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篇论文均发表在核心期刊《科技与管

理》、《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经营与管理》

上。还有一篇论文“宁波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改善机制构建研

究”即将发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研究视角创新。学术界

没有学者从服务营销学角度对就业公共服务质量问题进行研

究。本项目研究运用服务营销学、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等理论对宁波就业公共服务质量问题进行研究,以使提出的

建议更具有对策性、建设性。(2)研究方法创新。目前,没

有学者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就业公共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本项目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评价宁波就业公共服务质

量,以使所获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准确。(3)研究内

容创新。学术界对就业公共服务的研究比较欠缺,通过查询

知网可知,从1990年至2014年间只有390篇论文,而对就业公

/22/ 宁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之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共服务质量进行研究的论文只有4篇。本项目研究具有前瞻

性和开拓性。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十八大

报告指出,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

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

就业公共服务,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离不开政府提供的高质

量就业公共服务。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满意度排名前

十的城市分别是郑州、青岛、深圳、广州、长春、哈尔滨、

厦门、北京、上海、银川。为了尽快进入我国社会保障和就

业满意度排名前十位,甚至赶超上述城市,宁波就需要在就业

公共服务方面进行机制创新。本项目研究不仅有助于改善宁

波就业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宁波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还能够

促进宁波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浙江省十三届四次全会通过的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决定》指出,要“完善

城乡统筹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

就业促进机制,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机

制”。本项目研究能够促进上述目标的达成。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研究成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经济、

社会效益:一是能够提升宁波就业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就业

形势,减轻其面临的就业压力;二是2.有助于宁波建设服务型

政府,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本项目研究具有战略性

;三是能够提升宁波政策制定水平和政策执行能力,促进其政

/22/ 宁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之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府治理能力现代化。⑥成果简介:课题组分析了宁波提供就

业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总结了宁波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

对包括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在内的

3000名宁波劳动者进行就业公共服务质量调查后发现,被调

查者对宁波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的总体评价是“中等”。在借

鉴国内外各级政府提高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的政策经验基础上

,课题组根据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设计出了宁波提升就业公共

服务质量的机制,指出了宁波改善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的具体

路径:一是要正确理解劳动者对宁波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的期

望;二是正确选择就业公共服务设计和制定就业公共服务质

量标准;三是确保按照就业公共服务质量标准提供服务;四是

保证政府就业公共服务传递与承诺相一致。

/23/ 一种电子装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一种电子装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包

括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建立电子装备模型;用Workbench分

析软件中对电子装备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重新建模,得到优

化结构参数;在Icepak热仿真软件中,对优化模型进行热仿真

分析,得到电子装备的工作温度;在staticstructure结构仿

真软件中,将工作温度施加到优化模型结构上进行热-结构耦

合仿真分析,得到电子装备的结构热变形;建立电子装备的数

学优化模型,判断电子装备的工作温度和结构热变形f,进而

/23/ 一种电子装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确定该结构的电子装备设计合理。本发明方法能够用于指导

在结构-热两场相互影响情况下机箱的设计,延长机箱的工作

寿命,其优化结果更准确,保证机箱在恶劣服役环境下的性能

稳定性。

/24/ 基于部件级实景三维与建筑信息模型(BIM)融合技术的在建道路巡查管理
基于部件级实景三维与建筑信息模型(BIM)融合技术的在建道路巡查管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无人机近地面获取影像数据过专业的软

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各种地理信息和特征进行三维重

建获得部件级三维实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BIM)包含了建

筑物或基础设施的结构、构件、属性等信息,通过将实景三

维数据与BIM数据进行融合,可以获得更加真实和准确的三

维模型。近地面空地一体高质量可靠摄影,可以实现精确的

航线规划和自动化飞行更加接近地面,可以获取更加细致的

地面图像和数据。复杂对象多视角影像融合建模技术:通过

/24/ 基于部件级实景三维与建筑信息模型(BIM)融合技术的在建道路巡查管理

多视角的影像数据融合,可以获取更多的视角、纹理和细节

,增强模型的真实感和逼真度,减少对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

的依赖,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部件级实景三维与BIM

高精准融合配对:可以实现部件级别的实景三维数据与BIM

数据的精确融合,确保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并实现真实场

景与模型的一致性,增强模型的可视化效果。土木工程施工

过程巡查(进度量化管理):通过融合实景三维数据和BIM数据

,可以将实际场景的信息与设计模型的信息完整地整合在一

起提高模型的一致性,确保设计和施工的一致性,减少误差

和风险。

/25/ 超大吞吐量的泛在智慧接入网架构研究
超大吞吐量的泛在智慧接入网架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本项目针对当前数据量爆炸式增长以及下一代网络

面临吞吐量巨大提升等特性,以“超大吞吐量”为切入点,从

泛在智能化层面依次推进,提出了新颖、高效的接入网架构

。本项目不仅实现了下一代通信系统数据飞速增长的需求,

更为网络吞吐量的大幅度增加提供了有效的体系化解决方案

,为支持海量用户及设备智能化泛在连接赋予了更多的可行

性和创新力。本项目的主要贡献总结如下:1)针对异构网中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二维定位和信道估计问

/25/ 超大吞吐量的泛在智慧接入网架构研究

题,发现了矩形阵列的信号子空间旋转不变性,提出了一种利

用旋转不变性技术进行信号参数估计的方法,降低了定位方

案的复杂度,从理论上证明了信道估计的高精度。揭示了异

构网络中安全速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两层异构网络架

构的安全传输波束形成方案,能有效地提高泛在异构网络的

安全速率,同时能够保证合法用户的服务质量;2)发现了非线

性薛定谔方程与Korteweg-deVries方程之间包络类孤子解的

关系,推导出了Gerdjikov-Ivanov模型的亮暗孤子解,揭示了

具有稳定剖面流速运动的流体密度具有确定的规律,为研究

其它非线性演化方程开辟了新的方向。发现了在合适的参数

条件下孤子发生碰撞的规律和碰撞模式,提出了基于双线性

表示的B-cklund变换,推导出了二维Korteweg-deVries模型

的孤子解,为光通信的超长距离和超大容量传输奠定了坚实

的理论基础;3)发现了频谱感知过程可以建模为一个非平稳

的隐马尔可夫模型,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频谱感知算法

,提高了动态频谱接入的效率;4)为了解决雾计算中雾集群的

缓存资源共享问题,提出了基于Steiner树的缓存方案,揭示

了Steiner树方法与最短路径方法的本质性区别。本项目共

计发表SCI论文258篇,其中IEEE/ACM期刊论文176篇。遴选出

的8篇代表性论文Google学术他引总次数722次(自2019年7

月之前,以下同),SCI他引531次。其中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

引论文,2篇论文达到ESI高被引论文的基准线,2篇论文被评

为中国最具影响的百篇论文,1篇论文被《中国通信杂志社》

/25/ 超大吞吐量的泛在智慧接入网架构研究

作为优秀论文推荐到科协评优。部分理论成果获得IEEESig

nalProcessing协会的最佳论文奖提名(AnESPRIT-BasedAp

proachfor2-DLocalizationofIncoherentlyDistributedSo

urcesinMassiveMIMOSystems)。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5项,

相关技术已应用于基于C-RAN的新型5G无线接入网架构等实

际系统中,并为国家的信息通信高科技发展输送了大量高质

量的人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见附录)。本项

目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LajosHanzo、加拿

大皇家工程院院士Xuemin(Sherman)Shen、IEEE和ACMFel

low、马萨诸塞大学阿姆斯特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DonTow

sley等知名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与积极评价;IEEE、Spring

er、Elsevier、中国通信杂志社等学术组织或机构都对本项

目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南安普顿大学、滑铁卢大

学、耶路撒冷Ibrahimieh大学等学术机构对本项目的研究成

果进行了正面性报道。

/26/ 基于GIS的制造产业集群支撑技术服务系统
基于GIS的制造产业集群支撑技术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开发了基于GIS的制造产业集群支撑技术服务

平台,为集群内制造企业提供空间定位、周边查询、分类检

索、产品发布、设备协作、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协同设计

、零件图库、视频会议、远程协助、协作企业推荐、制造技

术数据等公共服务支持。项目主要创新在于:1)将GIS技术

引入制造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建设了适合我国制造产业集群

发展特点的支撑技术服务系统,设计开发了面向制造产业集

群的集成化空间数据库模型,实现了地理信息与技术信息、

/26/ 基于GIS的制造产业集群支撑技术服务系统

产品信息的融合以及海量数据的处理、组织与集成。2)开发

了面向产业集群中协同采购、协同市场管理等业务的协同服

务,建立了多层次的产业集群评价体系,实现对产品集群发展

的关键性能指标的度量,并建立了汽车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模

型,实现对集群总体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3)制订了制造业

关键技术信息数据元规范、信息分类编码规则、信息图示及

配图规范、信息组织及数据库命名规则4项行业标准,提高了

制造产业集群技术信息处理与共享的效率和质量。4)对865

3个制造业产品技术性能参数进行数据元定义,完成制造业1

5760个产品的分类编码,提出了一套适合制造产业集群的地

理信息要素体系及图示。5)建成了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

群协同服务系统示范基地,推动了区域内和区域间产业链的

形成,带动了产业集群企业的协同和快速发展。项目共申请

发明专利13项,已授权6项;取得12个软件著作权;研究制定了

4项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2篇。

系统拥有企业用户6000多家,年提供平台元数据服务3万次,

年提供平台协作服务超过6万次,降低企业产业链协同成本3

3%,协同效率提高40%。近三年共为企业新增销售额15617万

元,利润2888万元,税收505万元。

/27/ 中国体征损伤仿生模型
中国体征损伤仿生模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新型治疗、急救与康复技术、软件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是基于中国人体特征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详细解刨学结构的高生物逼真度人体有限元模型。人体组

织结构主要采用具有良好力学传递效果的六面体单元以共节

点方式表达,并参照组织结构力学特征赋予相应的材料属性

  模型可用于人体运动学和生物力学响应及损伤机理研

究、乘员和行人保护装置设计分析、全域安全系统开发、数

字测评系统及汽车安全法规制定、临床医学和法医鉴定等领

/27/ 中国体征损伤仿生模型

域,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计算工具。

/28/ 食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技术及风险分析
食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技术及风险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基于HPLC-Q-TOF、LC-MS-MS、Q-Exative等技

术建立了3个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析检测方法,建立食品

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评估系统,提出MRL值的建

议,对不同产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风险分析判定。项目

所输出的操作规程、方法标准等成功的应用于日常检测中,

方法实现了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检测模式,有效降低实验室

操作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应用单位产生

了直接经济效益。

/29/ 基于自定义数据格式的3D打印系统
基于自定义数据格式的3D打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研究的是基于自定义数据格式的3D打印系统,

来源于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基于自定义数据格式的3D打

印系统(15A520036)。项目主要应用领域是3D打印系统。

一个完整的3D打印系统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即计算机辅助设

计部分和3D打印系统。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打印模型的

三维造型,打印系统根据设计的造型经过数据的转换完成实

体打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次的数据处理和数据格式的转

换,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在使用造型软件进行造

/29/ 基于自定义数据格式的3D打印系统

型设计时,造型信息以造型的特征来表示。需要将这些特性

信息转换为造型的表面数据。采用的方法通常是用三角片面

去逼近设计的造型,也就是用三角片面网格去表示物体的造

型,这是一种近似的表达,称为模型近似处理。这种用三角片

面逼近而形成的文件称为STL(StereoLithography,立体光

刻)文件。形成的STL文件通常会存在冗余以及空洞、裂隙

等缺陷,这时需要进行修复以达到要求。3D打印本质上是逐

层累积成型的,所以对STL文件进行分层切片,形成层面文件

是3D打印系统中不可缺少关键一环。在目前的3D打印系统中

,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运算复杂、STL文件

表示存在缺陷、传输数据量大等。要解决前述问题,有必要

改变目前3D打印系统中数据的表示方法,减少数据格式转换

的环节,从而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

应用于3D打印系统中的自定义的数据格式,为有规律造型的

物体找到一种更合适的方法--一种采用分层截面格式的3D打

印系统。这种数据格式的3D打印系统避免三角片面逼近和分

层求交带来的大量运算,减少了STL数据格式造成的数据量过

大的问题,避免由其带来的缺陷。在采用分层截面格式的3D

打印系统中,要传输的数据是三维模型的横截面表示。用一

组垂直于一个轴方向(如Z轴)的平面去切割三维模型,可以

获得一组垂直于该轴方向的截面。每一个截面可以看成是一

个平面图形,该图形是由平行截面和三维模型的边缘相交而

形成的图形。可能的图形包括圆、矩形、圆角矩形、三角形

/29/ 基于自定义数据格式的3D打印系统

、样条曲线构成的闭合曲线或者复合曲线。一个截面上的图

形可能由上述形状的一个或多个组成。截面格式的数据就是

由该组中每个截面的图形信息。每层的信息由该层的截面图

形来进行表示。当用一组垂直于一个轴方向(如Z轴)的平

面去切割三维模型时,这些平面和三维造型的内外表面相交

,形成一定的图形。形成的每个截面都是这样的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的形状可能是由圆、矩形、圆角矩形、三角形、样

条曲线构成的闭合曲线、复合曲线构成的闭合曲线等这些图

形。分层截面格式的数据就是由该组中每个截面的图形信息

来表示。每个截面的图形信息依次组合就形成了表示整个三

维造型的所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存储、传输。由于这

种数据格式就是层面信息,因此不用再求交计算直接可以进

行路径规划继而利用插值密化的方式进行打印。用这种方法

来表示三维模型的精度由这些截面的多少决定,截面越多,截

面间的间距越小,则精度就越高。对于造型比较有规律的物

体,则可以由比较少的截面辅助于其它信息(如截面间的梯

度信息)来表示,可以大幅度减少数据量。

/30/ 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系统
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主要用于模拟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和缝

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于离散裂缝网络模型(DFN),把裂缝

系统视为不连续的介质,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求解,形

成了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实用软件。包括其他模型:(1)

离散裂缝管道网络模型(DPN)——处理裂缝系统流动时采用

管道模型。(2)DFN模型与DPN模型结合的模型(DFPN)——大

裂缝按照DPN模型处理,小裂缝按照DFN模型处理。(3)DFN模

型与双重介质(DPM)模型结合的模型(DFNDPM)——大裂缝系

/30/ 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系统

统按照DFN模型处理,小裂缝和基质岩块系统按照双重介质

模型处理。(4)DPN模型与双重介质(DPM)模型结合的模型(D

PNDPM)——大裂缝系统按照DPN模型处理,小裂缝系统和基

质岩块系统按照双重介质模型处理。

/31/ 基于移动数字接收技术的车载数字电视接收机(MS-2004DMB和DB-218MT)
基于移动数字接收技术的车载数字电视接收机(MS-2004DMB和DB-218MT)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产品应用于车载移动数字电视接收,用于保证

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能够接收数字电视。2、MS-2004DMB信

源部分和DB-218MT硬件指标参照DVB-T相关标准,消耗功率

:≤12W。可靠性指标:MTBF>15000小时,质量符合SJ/T95

02-1991的要求。3、我公司开发的支持移动接收的车载数字

电视机顶盒CPU功能强大,操作系统成熟,芯片的工艺精良

,软件可靠性高。并且在各项技术指标上完全高于国内同类

产品,接收灵敏度高,中文和英文双语显示,在国际上也处

/31/ 基于移动数字接收技术的车载数字电视接收机(MS-2004DMB和DB-218MT)

于同类产品先进水平。4、该项目采用机芯设计成本低,主

板通用性强,非常易于进行大批量生产。在软件上可以进行

灵活处理,使得对信号的处理能力提高,对指标的控制精确

并能大幅度提高。在功能上增加了二级静噪,可以分别处理

不同噪声强度下的音视频。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处理

、升级以及移植。5、产品大大提高了城市形象,同时可以

为出租、公交、传媒各方带来高收益,也为市民带来了益处

。6、可推广应用于公共娱乐场所、私家车等应用领域,是

未来数字电视市场的最有力竞争者,可以促进市场的繁荣。

/32/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支撑技术研究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支撑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围绕推进和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土地利用分

区与土地利用管制问题,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土地利用

分区与管制制度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剖析了空间视域下土地

利用分区的内在动因和理论基础,阐述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影

响下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特征与内容以及分区的技术方法,

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约束下的土地利用管制规则和实施保障措

施以及管制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了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土地利

用分区管制中的利益补偿机制。

/33/ 基于WRF和bj-RUC数值模式的高分辨率风速释用订正模型及其预测服务系统研发
基于WRF和bj-RUC数值模式的高分辨率风速释用订正模型及其预测服务系统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一、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风力发电是清洁的可再生

能源,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已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能源。近

年来宁夏风电发展较快,主要有贺兰山风电场、天净风电场

、长山头风电场、宁东风电场、太阳山风电场和红寺堡风电

场等,总装机容量为38.52万kW,远景装机将达200万kW一300

万kW。但风电是一种间歇性能源,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可

控性,大规模的风电入网势必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

成严重影响。因此,在风电装机达到一定比例后,对风电场的

/33/ 基于WRF和bj-RUC数值模式的高分辨率风速释用订正模型及其预测服务系统研发

输出功率进行准确预测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减少电力系统

运行成本和旋转备用,提高风电穿透功率极限,有利于调度部

门及时调整计划,从而减轻风电对电网的影响,具有降低运行

费用和提高电能质量的双重功效。目前,短期风功率预测主

要采用先基于数值天气预报预测风速,然后根据风机功率特

性曲线计算风电场的输出功率,因此,高精度的风速预测是准

确的风电功率预测的前提和基础。本项目深入分析模式预测

效果,寻求并建立输出风速释用订正模型,研发风速预测服务

系统,探讨风电功率预测技术,旨在提高风速预测准确率,以

提升宁夏风电气象服务能力,改善和提高气象服务质量。二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1)WRF和BJ-RUC两种模式在贺兰山

风电场风速预测中的应用对比WRF和BJ-RUC预测风速月变化

特征均与实测基本一致,但模式预测月平均风速普遍较实测

高,且WRF较BJ-RUC更接近实测值。从风速标准差来看,WRF预

测风速标准差普遍较实测的低,而BJ-RUC则比实测大。WRF和

BJ-RUC预测各月风速均方根误差普遍在3.5m·s-2以下

,比较而言,WRF均方根误差较BJ-RUC的小,且这种特性在春季

表现最明显。从相关性来看,模式预测风速与实测风速相关

系数普遍在0.5以上,除春季外,其它季节BJ-RUC对风速变化

趋势的把握能力较WRF好。日尺度上,凌晨至中午前后,预测

风速比实测值大,WRF偏大更明显;中午至傍晚,预测风速普遍

较实测小,春季和冬季尤为突出,且WRF与实测风速的差值较

BJ-RUC与实测的差值大;傍晚至前半夜,除冬季外,其它各季

/33/ 基于WRF和bj-RUC数值模式的高分辨率风速释用订正模型及其预测服务系统研发

预测风速较实测值大。不同等级风速来看,两种模式>12m&

#183;s-1风速段预测均方根误差最小,其次是3-12m·s

-1,<3m·s-1预测均方根误差最大。两种模式3-12m&#

183;s-1风速段风速与实测风速相关系数普遍较其它风速段

高,春季WRF对该风速段风速变化的捕捉能力相对较好,夏、

秋、冬季BJ-RUC较WRF有一定优势。实况显示该区多东北风

和西北风,两种模式基本能预测出这一结果,相对而言,BJ-R

UC对该区风向的预测能力较WRF的好。(2)风速释用订正模

型利用卡尔曼滤波法对BJ-RUC和WRF预测风速进行订正,两种

模式订正后均方根误差都较订正前明显减小,BJ-RUC减幅约

为0.17~0.36m·s-1,WRF减幅约为0.36~0.63m·

s-1。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BJ-RUC和WRF预测风速进行订正,

订正后的均方根误差都较订正前明显减小,BJ-RUC减幅约为

0.18~0.61m·s-1,WRF减幅约为0.12~0.39m·s-

1。(3)风功率预测模型利用多项式和生长曲线两种模型对

贺兰山风电场9台风机风功率曲线进行拟合,发现,多项式拟

合曲线与实测数据的吻合度较生长曲线的高。利用卡尔曼滤

波对9台风机的预测风速进行订正,并将订正前后的风速作为

风功率预测模型的输入。发现,BJ-RUC风功率正规化均方根

误差由订正前的34%降低为订正后的21%,WRF则从32%降低到

19%。利用神经网络对风电场9台风机的预测风速进行订正,

并分别对比风速订正前后风功率预测精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33/ 基于WRF和bj-RUC数值模式的高分辨率风速释用订正模型及其预测服务系统研发

,BJ-RUC订正后风功率正规化均方根误差为17%,较订正前减

小了约17%。WRF订正后风功率正规化均方根误差为17%,比订

正前降低了15%。(4)风速预测服务系统风速预测服务系统

采用c/s架构,基于VB.net开发了集风速监测数据收集与显示

、预测结果显示、风速订正等功能于一体的风速预测服务系

统。三、项目创新点及取得的成效本研究基于wrf9km和bjR

UC预测风速数据和测风塔实测风速数据,比较两种模式风速

预测性能,并采用卡尔曼滤波或神经网络法寻求建立合适的

释用订正模型,降低了风速预测误差,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报服

务质量奠定了基础;本项目采用多项式法建立风电功率预报

模型,完成风速到风电功率的转化,为风电场或调度部门提供

了良好的风电预报服务,有效帮助其实现了风电优化、经济

和稳定运行的目的。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目前,数值模式

在实时资料同化方面还比较欠缺,影响了模式对风速的预测

能力,今后应利用观测资料改进数值预报的预报准确性,从而

改进风速预报准确率。风的出力除了与风速有关外,还与风

密度、风机性能衰减、尾流效应等因素有关,在建模过程中

我们对此考虑还不太多。

/34/ 分束光栅子光束阵列的位相和光强测量装置和方法
分束光栅子光束阵列的位相和光强测量装置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分束光栅子光束阵列位相和光强的测量方法,

其特点在于激光器发出的入射激光经第一分束镜分成两路:

一路透射光经第一准直扩束器进行准直扩束成平面波后,垂

直照射位于傅里叶透镜前焦面的分束光栅,经第一反射镜反

射后,再经第二分光镜反射,最后进入CCD相机;另外一路反射

光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先通过光开关,然后通过光学相位延

迟器,然后通过第二准直扩束器后成为平面参考光,透射过第

二分光镜,垂直入射CCD相机。CCD相机采集光场强度分布并

/34/ 分束光栅子光束阵列的位相和光强测量装置和方法

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当光开关打开,可通过移

相干涉法得到分束光栅子光束阵列的位相;当光开关关闭时

,可直接得到分束光栅子光束阵列光强的分布。

/35/ 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单信息编码及分配规则体系研究
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单信息编码及分配规则体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化学品与人们的住行密切相关,对化学品的危害进

行分类,并将这些危害及防护措施通过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

书的方式向化学品接触者进行公示是预防、控制和减少化学

品安全、环境事故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化学品出口贸易中

,绝大多数企业不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化学品法规差异,不

具备编制规范的SDS的能力。这给我国化学品出口贸易带来

了极大的技术困难。同时,由于SDS包含的信息多,专业性强

,检验检疫人员在核查时也同样存在技术困难。本项目在建

/35/ 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单信息编码及分配规则体系研究

立与危险类别相对应的SDS要求的信息数据库基础上,研究G

HS危险分类与对应SDS信息元的关系,以GHS危险公示标签的

编码和分配规则为参照,建立一套SDS的信息元编码及分配规

则体系。通过计算机化的软件快速便捷的编制符合要求的S

DS,解决我国化学品企业在出口贸易时以及检验检疫人员在

执法把关中面临的上述问题。课题研究具有相同GHS分类的

危险化学品的SDS信息的特点,建立与危险类别相对应的SDS

要求的信息数据库。研究GHS危险分类与对应SDS信息元的关

系,以联合国危险公示标签的编码和分配规则为参照,建立一

套SDS的信息元编码及分配规则体系。设计并建立集数据存

储,逻辑判断及可视化界面为一体的研究平台。依据课题研

究成果发表论文《新西兰化学品分类和信息数据库本地化及

自动更新的研究》,获得《化学品安全数据单信息编码及分

配软件》著作权一项。

/36/ 基于二维扫码技术的近场支付产品的研究及应用
基于二维扫码技术的近场支付产品的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沃支付是联通支付有限公司的支付品牌,致力于为

用户/商户提供安全快速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服务等生活

服务应用。使联通手机既支持原有通信功能,也支持“刷”

手机消费,与沃支付远程支付能力、商圈相结合,满足用户各

类消费交易需求。沃支付通过在线扫码支付方式完成消费;

新增了APP客户端,覆盖安卓及IPHONE手机,解决非NFC手机使

用受限问题。沃支付主要包括扫码支付和电子券两大业务功

能,在运营商同类产品中,是唯一同时推出扫码支付和电子券

/36/ 基于二维扫码技术的近场支付产品的研究及应用

的。河北联通大力发展沃支付业务,推出了中石油、中石化

加油优惠等扫码支付活动、预存话费赠送电子券活动,在一

定程度上达到了维系河北联通手机用户的目的。并进行了以

下创新:1、立减式的优惠活动。河北联通开展了加油优惠

活动,用户在使用沃支付加油时,即完成了优惠金额立减。运

营商同类产品均为次月对用户进行上月消费优惠金额补贴。

2、进行POS复用。组织沃支付与中石油统一POS进行系统对

接,实现POS复用。在满足中石油需求的同时,也节省了河北

联通POS维护成本。3、河北联通IPTV充值功能。河北联通与

支付公司共同制定了沃支付充值流程,并进行了IPTV平台改

造、沃支付收银台接口开发与客户端开发。用户可通过沃支

付客户端“扫一扫”功能,在IPTV电视页面上生成的二维码

进行扫码充值。4、打通河北BSS系统与电子券平台的接口,

实现2/3G用户实时发券。由于目前CBSS仅支持对4G非合约用

户进行系统自动发券,河北联通目前采用后台发券的模式来

完成4G合约用户的发券工作。

/37/ 标准气体智能配比仪
标准气体智能配比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标准气体智能配比议是一台高准确度的标准气体动

态配比/稀释装置。用户只需在屏幕上输入标准气体及所希

望的配比/稀释浓度,该产品自动计算标准气体和稀释气体

流量,并经充分混和后将气体连续不断输出,可满足分析研

究及生产的需求。并为气体分析仪器、变送器和传感器的单

点/多点校准或线性检测提供测量标准。该配比仪的配气装

置采用高精度质量流量计对配气过程进行全自动控制。并经

过国家计量院标准物质中心计量鉴定,具有响应速度快,控

/37/ 标准气体智能配比仪

制稳定性高等特点。技术指标:配比不确定度:±1.0

%FS(稀释1-100倍)流量控制准确度:±1.0%配比输

出流量:10~2000ml/分钟,可调预热时间:20分钟操作温

度:5~45℃供电电源:220VAC 效益分析:属于精密仪器设

备,附加值高,年产量100套左右,每套价格80000(元),

经济效益明显。 成果应用:应用于钢瓶配气成分气预平衡

、气相色谱标准气体发生、计量部门气体分析检测仪器的检

定测试工作、气体传感器生产厂家的自动校验装置和质量配

气的比对定值等领域。

/38/ 自动化故障检测管理系统V1.0
自动化故障检测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自动化故障检测管理系统以机电设备使用维修需求

为牵引,作业流程为主线,以提高机电设备综合性能为目标,

综合应用多媒体、数据库和交互式电子手册技术,构建以几

种典型机电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为中心,涵盖系列机电设备管

理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自动化交互式保障资源信息支持系

统。运用软件集成、信息共享等手段进行集成优化,为各级

部门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决策提供更加全面、规范、有效、实

时的维修信息,进一步提高各级质控能力;为机电设备管理的

/38/ 自动化故障检测管理系统V1.0

信息化、标准化和网络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满足机电设备维

修保障决策的需要。1)通过各级维修管理活动的实际调研、

归纳总结和基于装备维修理论的维修保障决策需求分析,建

立了部门、区队、中队装备维修保障决策指标体系,明确了

相关指标的作用,可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的科学化

水平。2)运用信息工程理论和技术,开发了能够从维修活动

记录中挖掘信息、自动提供决策指标的模型和软件,在确定

维修间隔期、维修项目、器材申请数量等方面,实现了决策

自动化和动态优化,可进一步提高决策的信息化水平、保障

决策的时效性。系统应用软件主要由日常登记、工作指令、

设备管理、维修控制、器材管理、设备设施、统计分析七大

部分组成。难点在于决策需求、计算模型和原始数据三者的

有效协调。首先,所建立的决策指标体系必须与维修保障的

各项业务活动相关联,以有效支撑各种决策。自动化故障检

测管理系统采用4G实现数据实时传输,结合数据库和网络通

讯等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可

以实现试验过程监督、数据实时传输、后台数据查看、远程

报警等功能。通过互联网终端对全路进行机电设备检测技术

服务的单位进行统一管理,达到管理信息化和集中化。通过

该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正在实施机电设备检测工作的人员、设

备、检测数据等信息,验证各机电设备检测单位提供的检测

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符合检测规范,是否存在人为修

改行为。因此,该技术具有通用性,针对各类机电设备,只需

/38/ 自动化故障检测管理系统V1.0

进行针对性的局部修改,即可进行应用,应用前景比较广泛。

项目研究成果已在武汉市电科院计量中心自动化检定线上应

用,现以建立一个流水线检定仓运维巡检工作记录码为例,应

用方案如下:登录后台管理程序账号一新建设备巡检记录码

一根据模板内容完成仓体名称、图片、基本介绍、记录类型

等基本信息的录入一生成该仓体的专属二维码一在进行运维

T作时扫码添加相应工作记录一登录后台管理记录查看数据

汇总记录。

/39/ 高频氩气刀
高频氩气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描述情况:高频氩气刀是近几年来在临床应用

的新一代高频电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电刀提供的高频

、高压电流,再利用氩气的特性达到一种完善的临床效果。

大面积弥漫性渗血的及时止血,一直是外科手术中的难题;止

血的困难也限制了一些手术的进行;高频电刀对组织损伤大

,烟雾和异味重。而氩气刀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开发的

。它能在组织损伤最小的前提下实现快速切割和止血,很少

烟雾异味,即使对肝脏、脾脏和肾脏等止血非常困难的器官

/39/ 高频氩气刀

也不例外,是当今外科手术中理想的电外科设备。目前产品

终试结束。

/40/ 一种从汉语拼音到汉字内码的快速输出方法
一种从汉语拼音到汉字内码的快速输出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汉语拼音到汉字内码的快速输出

方法,步骤包括(1)用户使用标准计算机键盘输入汉字的汉

语拼音字符串;(2)输入的汉语拼音字符串用一个6维向量

a=(a1,a2,a3,a4,a5,a6)T表示,其中:分量aj=第j个字

母的ASCII码值,1≤j≤6;当拼音字符串长度小于6时,向量的后

续分量取值为0,使用公式计算匹配查询表的表项索引号,使

用该索引号定位匹配查询表中的表项位置,从该表项中获得

汉字内码的存储地址;(3)在汉字内码的存储地址提取汉字

/40/ 一种从汉语拼音到汉字内码的快速输出方法

,然后将汉字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本发明以拼音字符串

为输入,计算与之对应的汉字内码的存储地址从而输出汉字

,在使用内存较小的情况下搜索速度大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

了计算机汉字的输出速度。

/41/ 基于多源数据选择策略的SCADA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多源数据选择策略的SCADA系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多源数据选择策略的SCADA系统系统以先进实

用性技术为手段,可满足多种模式下的调控一体化、地县一

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全面遵循IEC61970标准,构建开放

、标准、可靠、实用、灵活、可扩展的支撑平台,在此支撑

平台之上建立实时监控与分析、调度计划和调度管理各类应

用。各功能子系统及功能模块采用组件化、标准化的方式实

现,系统中的各种公共的应用通过服务方式实现该系统能够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要求,该系统的设计

/41/ 基于多源数据选择策略的SCADA系统研究与应用

和实现紧密结合地、县业务的实际需求,满足分层分区调度

运行与监控的实际需要,对未来电网发展能够提供灵活性和

适应性的高可靠性。该系统功能上实现实时监控与分析、调

度计划和调度管理三类应用。系统的研发和建设坚持遵循标

准化和自主创新并举的原则,实现一体化、集成化、智能化

的设计,面向未来智能电网的实际需要,确保大电网安全稳定

运行。该系统能够适应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满足电网调度

一体化建设和运行的要求,提高电网调度的信息化、自动化

、互动化水平。

/42/ 集成电路全自动环形高速电镀生产线
集成电路全自动环形高速电镀生产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采用钢带式设计,设备产能高,密闭式设计,

钢带运行速度最快可达12m/min,每小时2000~4000片料条

;采用工艺槽密闭式设计,废水废气集中处理,设备对环境无

污染;采用自动上下料系统,料条上下料零间隔,镀层均匀,表

面质量好;镀层偏差±2um、镀层一致性CPK≥1.67、产品

合格率为99.99%;采用环形模式,空间利用率高,设备长度短

,最小可达10米长、1.5米宽,全监控、可视人性化触摸界面

。该项目的开发及研制是依据国际现有的高速钢带式电镀线

/42/ 集成电路全自动环形高速电镀生产线

,公司的核心团队均有过在国外大型半导体后道设备制造商

工作和参与研发的经历,对现有的国际上高速钢带式电镀线

设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高速钢带式电镀设备向

今后发展的趋势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

着重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技术方案论证,并做了一系列

的关键技术的试验,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这为项目的研

制成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43/ 支持高速数据的TD-SCDMA/GSM双模双待智能手机终端设计技术
支持高速数据的TD-SCDMA/GSM双模双待智能手机终端设计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的是MARVELLPXA270为主控平台其上运

行Montavistalinux4.1操作系统,Framework使用Qtopia4.

2.2。同时它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MODEM,包括TDSCDMA或

GSM/GPRS/EDGE芯片组,各芯片组的UART或SPI接口,使用A

T命令进行状态的控制及数据传输。可以同时待机,也可以

分别待机,并且由于实现了软件RF分离等技术加上合理的硬

件架构,有效降低了功耗,更加适合手持设备应用。作为移

动终端技术方案提供者的海信移动技术公司,看到这一市场

/43/ 支持高速数据的TD-SCDMA/GSM双模双待智能手机终端设计技术

的巨大潜力,开始基于Linux平台的移动智能终端的研发。

经过深入的调查及实际的评估,明确了本技术的原则及框架

。它的特点是搭建一个稳定的操作系统平台,可支持多网同

时在线且可以在不同的网络间进行自由切换。它集不同网络

的优势于一身,真正实现全球漫游,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

景。

/44/ 基于无关联信息制密解密技术的应用
基于无关联信息制密解密技术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保密与窃密斗争

日趋复杂,在新的形势下,采用科技手段,做好国家各领域

的安全管理、把持每一道关卡是每个国家保密安全工作的一

项重要内容,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安全、维系着一个国家的

稳定。

  “基于无关联信息制密解密技术”研究,由数学、计

算机、通信、机器人、自动化专业等专家于2007年组建团队

,仅针对门锁安全的一项技术应用,所生产的机电一体化防

/44/ 基于无关联信息制密解密技术的应用

盗锁就克服了目前机械锁、电子锁的缺陷,做到了门锁的绝

对安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0***78610.3),2009至

2013年的三年期间,通过对1000户家庭两年来的使用,性能

可靠、使用方便,深受欢迎,并在2013年12月北京空军***

研究所进行的技术研讨会得到来自人民银行、总参、空军、

海军等专家们的认同。2014年通过了重庆质量检测研究院的

检验。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为实现国家安全、百姓安居乐

业的中国梦作贡献。

/44/ 基于无关联信息制密解密技术的应用
简介相关图片
/45/ 基于混沌交织的多进制连续相位调制频域均衡方法
基于混沌交织的多进制连续相位调制频域均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混沌交织的多进制连续相位调制频域均衡

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连续相位调制与频域均衡结合的通

信系统中的复杂度高以及频谱利用率、传输速率和可靠性低

的问题。本发明实现的主要步骤:(1)符号映射;(2)连

续相位调制;(3)混沌交织;(4)采样;(5)频域均衡。本

发明采用了直接对多进制连续相位调制信号进行过采样频域

均衡的方法,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多径衰落信道的多径干扰

,同时提高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以及传输速率。本发明同时

/45/ 基于混沌交织的多进制连续相位调制频域均衡方法

采用混沌交织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信号样本序列的顺序,降

低信号样本点之间的相关性,减小多径信道传输信号的差错

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6/ 海量信息存储系统
海量信息存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正

从以计算为核心转向以数据为核心,海量信息存储将成为国

家信息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5年,我国信息存储需求规模

将以60.6%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无论是国家战略部门,还

是社会生活保障机构,均需要可靠的网络存储系统平台。存

储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器件、板卡、设备到软件、系统

、应用都在存储技术研究范围之内,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目

前国外IT巨头占据了国内存储市场大部分的销售份额,国外

/46/ 海量信息存储系统

厂商昂贵的产品价格和服务费用不仅使我国难于以较低的投

入迅速建立起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的存储平台,更严重影响

到我国的信息安全。因此,国家设立了PB级海量存储系统项

目,该重大项目目标为研制面向PB级高性能、易扩展、高可

用、易管理的海量存储系统,支持规模达到5000并发访问、

60GB/s聚合带宽、1PB存储容量(可扩展至32PB)的高可用

、高性能海量网络存储系统,并在国家重点部门完成示范应

用,实现我国存储产业由技术依赖向自主创新的跨越。项目

在研制过程中,对海量存储体系结构、高聚合带宽技术、高

扩展并行文件系统、动态数据分布和资源调度、高可用技术

、多控制器的体系结构、多控I/O协调调度技术,CACHE一致

性、关键行业应用示范等技术进行研究,解决了高端盘阵全

局共享缓存、元数据集群性能优化、系统高可用设计、超高

密度数字信号工程实现等技术难题,在海量系统研制、应用

和推广方面取得突破。项目取得以下技术创新成果:(1)

项目创新实现了基于Crossbar的紧耦合多控制器冗余体系架

构,系统内部全连通、全交换、全冗余、无阻塞,所有模块实

现全冗余、热插拔、热替换,容忍任一控制器故障,它采用高

性能全局共享缓存设计,提供多种存储协议访问,提供快照、

复制等多种数据保护技术,可满足国家战略行业、关键应用

的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性要求。单台阵列持续数据传输

率大于21.6GB/s,峰值IOPS大于136.5万/s,可靠性达到99.9

99%,可管理32PB以上存储空间。(2)项目实现统一命名空

/46/ 海量信息存储系统

间技术,支持标准POSIX接口,支持PB级存储空间,成功完成了

PB级、高带宽、高扩展并行文件系统的开发。文件总数支持

10亿量级,单目录可支持千万量级,经评测组测试聚合带宽可

达62.5GB/s,并发连接数超过6000。项目已经在中国资源卫

星应用中心部署了1.3PB的海量存储系统,并应用在其核心业

务处理流程中,实现了我国航天领域内信息存储存储系统的

国产化。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东动漫等、国家广电总局

、邮政储蓄银行等单位得到应用推广,实现市场推广销售。

/47/ 初夏旱涝预测方法研究和业务系统开发应用
初夏旱涝预测方法研究和业务系统开发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分析1951~2007年玉溪历年初夏旱涝变化特征

,确定与农业生产相符的雨季开始期标准,应用全球1951年

以来共57年的样本100hPa、500hPa高空资料、74项大气环流

特征量、地面气压SLP、太平洋海温SST环流场以及中国160

个测站的降水、气温场,计算各种环流场格点和特征值与雨

季开始期和5月雨量的相关性,找出影响局部地区雨季开始

期变化和5月旱涝的高影响关键区,对关键区进行因子合成

及筛选,分析逐年合成因子的正贡献因子指数,建立分类环

/47/ 初夏旱涝预测方法研究和业务系统开发应用

流一次方程和综合环流集成预测二次方程,再进行综合环流

正贡献指数集成方程的建立,最后将二次集成方程和正贡献

指数集成方程进行第三次物理集成,建立雨季开始期和5月

雨量物理集成预测模型,投入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实际应用。

课题组采取边研究边应用的原则开展工作,系统于2004年1

2月开始在玉溪市气象台投入运用,准确预测了2005年至20

08年玉溪雨季开始和初夏5月旱涝。系统采用的因子资料为

全球月平均高空、地面、海温以及74项大气环流指数,预报

因子和预报对象数据格式均为文本格式,系统能自动读取各

种资料,分析出不同地区的高影响关键格点因子,计算速度

快捷、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研究方法不仅能在气象部门应

用,还可在水利部门应用。系统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可在

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

/48/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项目来源于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5RJYA249。红外和可见

光图像融合技术的开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红外监控和现

代军用夜视技术的需要,也是近些年国内外物流、监控和军

事领域追逐的热点。近几年,美军尝试通过微光和多波段红

外图像融合方法来保证其夜视技术的领先。美军新一代增强

型夜视镜就可以将来自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的图像数据进行

融合。中国的物流、红外监控和军事夜视领域也对红外和可

/48/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见光图像数据的融合日益需求,该项目是以此为契机提出的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项目重点研究基于多尺度分析的红

外和可见光图像的图像融合算法体系,使用最新的多尺度分

析方法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改进Beamlet算子,引

入压缩感知等融合算子,为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应用提

供新途径。3、主要论点与论据(1)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

的数据特征的分析在研究红外与可见光传感器成像原理的基

础上,分析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影像特征,比较了两者

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信息构成,为后续的融合处理提供数据依

据,避免了图像融合算法与多源传感器图像的成像机理的脱

节。(2)改进了Tetrolet变换框架和分解方案研究了Tetr

olet变换框架和滤波器结构,勾画了不同自由拼板构成的11

7种Tetrolet分解方案,根据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数据特

征,改进了对图像块进行分解后的高低频参数选取方式,发现

了分解后能够控制高频细节范围的新方法。(3)研究了多

种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的融合规则项目研究了多种低频系数

和高频系数的融合规则。关于低频系数的处理,分别研究了

邻域能量及其接近度阈值的规则,局部区域标准方差系数的

规则,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规则等;对于高频系数研究了

基于双边滤波器方法的规则、系数向量活跃度规则、压缩感

知的规则等。在压缩感知融合规则中,采用伪随机傅里叶矩

阵进行高频系数的观测,使用CoSaMP算法进行重构。上述的

融合规则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高、低频系数的融合取得了较

/48/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好的效果。(4)多尺度几何变换框架下采用改进的Bilate

ral双边滤波器方法解决了去噪的同时容易失去边缘细节信

息的问题。Bilateral双边滤波器包含值域滤波和空间域滤

波两部分,在滤波的同时兼顾图像中的边缘和轮廓信息,改变

了传统滤波操作中滤除噪声后边缘模糊的状态。改进的双边

滤波器方法在继承了传统方法性能的基础上,计算速度更快

,在滤波的同时能够很好地保持边缘信息。(5)将多尺度几

何分析方法结合颜色空间映射理论,解决了彩色图像融合算

法的融合图像中颜色失真度较大的问题。基于多尺度几何分

析理论中的Tetrolet变换方法,结合颜色空间映射理论,将可

见光图像转换到颜色空间得到三个几乎不相关的彩色通道中

。该处理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提高了颜色的保真度,基本符

合人的视觉效果。(6)从改进多尺度几何分析方法、高频

系数融合规则和低频系数融合规则三个方面提升融合算法对

线性边缘细节的提取能力。项目对于融合算法线性细节提取

能力的提升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根据图像融合

处理的需要,按照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特点,改进的Tetrole

t变换方法能够更加丰富地提取源图像的边缘特征。其二、

高频分量中包含了图像的大部分边缘和细节信息,项目研究

的基于双边滤波器方法的规则、系数向量活跃度规则、压缩

感知的融合规则都具备优秀的提取边缘细节的能力。其三、

低频分量中虽然大部分是平滑的灰度背景信息,但是其中也

/48/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有部分边缘信息。为了更好地将这部分信息提取出来,在低

频系数融合中提出了NSCT融合规则,借助NSCT的多尺度、多

方向性和各向异性对边缘良好的提取能力,使得融合图像的

边缘细节更加清晰。4、创见与创新(1)提出了基于NSCT的

红外与可见光含噪声图像融合方法。(2)提出了基于Tetr

olet变换的彩色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3)提出了

基于Ripp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4)搭建了红外与可见

光视频图像融合监控。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1)

项目所取得的基于多尺度分析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图像融

合算法为现阶段的智能监控系统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2)

项目在红外与可见光视频图像融合监控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

,可为智能监控系统的进一步研发提供硬件技术保障,有进行

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巨大潜力;(3)理论研究成果未能在工

程实际中得到应用:高校主要进行技术研发,与市场脱节,产

品推广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9/ 一种提高LED背光源亮度均匀性的方法
一种提高LED背光源亮度均匀性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LED背光源亮度均匀性的方

法,根据所用LED的特征参数和背光源光学系统之间的关系,

测量和计算出LED在背光源模组中的亮度分布函数,进一步计

算得到LED在背光源中的排列间距和排列方式,从而提高LED

背光源亮度的均匀性。一种提高LED背光源亮度均匀性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根据LED的特征参数和背光源模组的光学系

统特点,测量LED的亮度分布函数,计算背光源中任意点的亮

度,在保证任意点的亮度均匀性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得到

/49/ 一种提高LED背光源亮度均匀性的方法

LED灯管的排列间距和排列方式,具体步骤为:(1)首先,根

据背光源装置所需的LED数目n和LED背光源的尺寸,计算LED

均匀排列时LED之间的距离,在侧入式背光源装置中,放置LE

D的背光源侧边总长为d,LED均匀的排列间距为a=d/(n?1)

;在直下式背光源装置中,LED背光源的尺寸为长l×宽w

,长方向排列的LED数量na和宽方向上排列的LED数量nb满足

na×nb=n,则长和宽方向上LED的排列间距分别为l/(n

a1)和w/(nb1);(2)根据单颗LED的光通量Φi和背光源采

用的LED数目n,求取LED背光源的总光通量Φ=nΦi,然后根据背

光源光学系统的透过率参数,求出LED背光源的平均亮度则L

ED背光源的亮度均匀性要求全屏各处的亮度变化范围为其中

:L7.5%(3)用色彩分析仪测量出单颗LED经背光源光学系

统后的亮度分布函数,具体方法是:以LED为中心,在水平和

垂直

/50/ 无偏振分光棱镜、精密标准具以及光纤光学分波器
无偏振分光棱镜、精密标准具以及光纤光学分波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1)无偏振分光棱镜、精密标准具以及光纤光学分

波器,本研发项目的设计特点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原理进行

光束干涉,同时使用相位叠加进行整形,使产品的平顶较为平

整以及带宽较宽。我们通过自有技术进行相位非偏振分光器

的研制以及整形标准具的加工,为光学分波器提供高精度的

零部件,从而实现高性能的光学分波器。通过该技术我们可

以实现与晶体型分波器同样低的色散,比其高的带宽以及比

其高的产品稳定性。(2)该产品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应用了

/50/ 无偏振分光棱镜、精密标准具以及光纤光学分波器

分子键的范德华力,在两个表面非常平整的情况下,把其压紧

,这样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是两个表

面没有任何粘接剂的情况下可以牢固结合;同时利用多层膜

干涉效应使光在大角度入射到低分光膜上时,能够保持不同

偏振态的反射率一致。(3)该项目是根据产品的具体应用

,考虑了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产生周期性的图谱,同时考虑到

GT腔可以对相位进行整形,综合两种技术,提出迈克尔逊GT仪

,这两个技术的结合既可以满足不同信道宽度的需求,同时又

可以实现通道平顶宽度的要求。另外,整个产品都是由玻璃

组成,玻璃具有一定的热相关光学特性,根据这些特性,我们

考虑设计无热产品,通过无热的理论依据,选取合适的材料,

使产品达到温度无关的特性。本产品的创新点为整个产品的

封装设计,由于高精度标准具为开腔设计,且对光程非常敏感

,随着温度或者气压的变化空气折射率也变化,所以需要产品

的完全密封,基于此我们在公司自有基础上密封盒特殊设计

来确保应力对产品的影响最小以及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

4)由于迈克尔逊GT干涉仪型滤波器需要有一个非偏振分光

仪,镀膜难度很大,国内目前没有其他公司可以生产,国内也

仅有2~3家公司可以生产,所以这种结构在同类产品中被冠

以难度很大,成本很高,珠海光联已经成功开发出该产品,良

率控制很好,所以成本很低,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竞争优势。

本产品的开发后通过人员流动以及技术交流,可以促进行业

的镀膜以及冷加工水平提升,同时可以促进上下游产品开发

/50/ 无偏振分光棱镜、精密标准具以及光纤光学分波器

新品,提升竞争力。(5)该产品应用模式一致,且已推广至

美国、欧洲。目前成果转化已完成,并推广生产,产业化方面

还需在产品的部分工序实行半自动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

。(6)此成果已经申报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51/ 移动网精细化运营支撑系统研究与现网应用实践
移动网精细化运营支撑系统研究与现网应用实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上海电信LTE网络将进行大规模建设并开展数

据业务,在移动用户所使用的电信业务中,数据类业务、移动

互联网类业务和流量的使用和占比进一步加大。在日益关注

用户业务感知和客服质量的今天,传统的网络优化、网络管

理等的单一功能运营维护系统,已经无法适应今后的精细化

运营需求和及时的客户需求分析挖掘工作。另外,上海电信

LTE网络建设采用了不同厂商的无线侧和核心网的组合建网

方式,客观上增加了网络维护和管理的复杂度,需要研究统一

/51/ 移动网精细化运营支撑系统研究与现网应用实践

的综合维护管理系统架构,而各个厂商之间的维护支撑系统

的功能需求规范统一、系统接口的互通验证等也有大量的研

究工作需要进行。综上所述,上海电信在LTE网络建设的同时

,亟需开展适合上海电信LTE网络运维管理需求的精细化维护

管理支撑系统的研究,把LTE网络运维和业务管理的单位从网

络、网元和小区下降到用户及业务层面,以期实现真正的用

户感知和流量经营的精细化管理能力。该项目基于现有LTE

4G网络建设中各厂商的不同支撑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DPI和

用户等多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和建立精细化运营支撑系统

的架构,并完成移动网精细化运营支撑系统的现网建设工作

。该系统建成后,形成目前的平台能力包括:大数据平台节

点数达到984个,汇聚数据总量达到7.4PB,数据每日增量15T

B,数据吞吐能力30G/秒。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将已有

网络数据进行统一平台管理,全部汇总到公司大数据平台,节

约投资、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的处理和存贮资源,一改以往

烟囱式多平台现状,为下一步数据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且提

出网络多接口采集数据的关联算法,以及多厂家不同话单格

式的规范性规整,解决LTE网络多接口数据之间的关联问题,

为数据运营中,实现用户级的数据分析挖掘及在用户感知提

升应用中具有关键作用,为运营商智慧运营提供了必要的数

据基础。

/52/ 无线传感器安全定位方法
无线传感器安全定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传感器安全定位方法,采用基

于检查点的恶意信标检测和基于区域投票机制的恶意信标检

测算法两种安全定位方法,解决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安全问

题。本发明直接通过虑除恶意信标来提高系统抗攻击能力,

不仅能有效抵抗已知攻击,还能主动防御未知攻击,无需针对

每种可能的特定攻击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简化了定位系统安

全策略的实施;将两种检测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能根据攻击类

型自动调节防御策略,既保证定位安全又有效减低计算开销

/52/ 无线传感器安全定位方法

;采用基于单向密钥链的邻居通信认证技术,无需其他网络安

全协议支持,减少了传感器节点的存储开销,可以和现有的无

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相兼容联合使用;实现了传感器网络节点

定位系统的安全目标。

/53/ 以云为核心的物联网系统能效优化与安全可信关键技术
以云为核心的物联网系统能效优化与安全可信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

的第三次浪潮。云计算系统是物联网系统的核心部件。然而

以云为核心的物联网系统存在能效低下与安全可信保障难题

,有很多技术空白需要填补和很大的性能提升空间。本项目

解决了物联网系统中云核心、网络、终端等各环节的能效优

化和安全可信保障问题,取得突破性创新进展。【所属学科

】:计算机软件(520.40)数据安全与计算机安全(520.1

060)【主要技术内容】1、创新1“基于绿色云核心和节能

/53/ 以云为核心的物联网系统能效优化与安全可信关键技术

终端的物联网系统能效优化技术”:绿色云计算模型、云计

算多尺度任务量预测技术、基于概率匹配和改进型模拟退火

的资源配置算法、多级负载评估方法、自适应云任务调度策

略、基于节能树的大规模集群任务调度方法、基于改进蚁群

算法的云任务调度方法、基于胜者树的低能耗任务调度算法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动态数据聚集算法、数据节能汇聚方

法、终端节能、批量充电技术。3、创新2“以云为核心的物

联网系统综合安全与可信性保障技术”:基于安全Agent的

可信虚拟私有云模型、复合可信评估机制和可信交互方法、

云数据分割与分级加密技术、基于属性的多机构代理重加密

机制、防御型数据销毁机制、数据折叠算法、节点协同与信

任方法、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移动节点漏洞判别技术、高效

疫苗分发算法、基于免疫协作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基于多

反病毒引擎的联合防御方法、恶意代码自动分类、报告评价

与排序技术。2、创新3“面向可信云计算与物联网系统的资

源管理与网络监控技术”:基于多移动Agent的复合协同管

理监控机制、面向监控系统的冗余数据过滤方法、基于消息

路由的集群系统及数据通信中转方法、动态的复合自适应服

务质量保障方法、层次化监测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检

测、自动分簇方法、安全拓扑构建、泛在网络路由器监控系

统。【授权专利情况】本项目请并公开了76项专利,已授权

国家发明专利35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得软件著作

权2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7篇。【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实

/53/ 以云为核心的物联网系统能效优化与安全可信关键技术

现以云为核心的物联网系统中能效优化与安全可信等共性支

撑技术的重大突破,其中多个技术点属于原创,在节能、效率

和安全性能指标上比当前典型技术有明显提升。已经通过验

收和鉴定的本成果的背景项目均获得较高评价,代表性评价

意见为“在无线传感网的安全服务体系框架和安全接入服务

方法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在……研究

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参

考价值与应用前景”、“成果有显著创新,在基于海量数据

处理的物联网服务协同与安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组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以及“产品属于国际

首创……市场前景良好”。本成果的经济效益达2.771122亿

元。【应用及效益情况】本成果中的多项发明专利成功应用

于无锡知谷、南京法亚、江苏南邮电信、上海途创等企业,

成功开展了应用与产业化推广;3项发明专利作价1375万元入

股盐城大数据研究院,2项专利分别转让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

院和南京盾华。本成果的经济效益共计2.771122亿元。

/54/ 异乡好居房源管理后台系统[简称: Uhouzz房源后台系统]V5.1
异乡好居房源管理后台系统[简称: Uhouzz房源后台系统]V5.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过去20年,留学产业的考培和中介机构都在做“

把学生送出去”这件事,而少有机构关注“出去后”。这个

市场还有另一个痛点就是在海外留学租房很容易被骗。看到

了痛点,异乡好居团队也看到了利益增长点。那就是从学生

收获offer之后的需求,即市场较空白的留学链条的后端切入

,再打造留学一站式服务信息服务平台。同时,集中留学热门

城市的房产信息、严格审核合作经纪人资质、为客户提供保

险和法律服务,确保客户安心置业。目前,异乡好居已经签约

/54/ 异乡好居房源管理后台系统[简称: Uhouzz房源后台系统]V5.1

了这些国家国家的上千家房产中介、经纪人及开发商,百万

套留学生公寓和私人房源。有着数十万套房源的异乡好居,

正在打造一个“权威的留学生租房买房平台”,并搭建他自

己的信用体系。当然,海外房产租赁市场由于租赁需求刚性

化存在和消费频繁性,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爆发式的量价涨

趋,许多房产持有者将自有房产投入市场,以回避难以销售的

难题。同样的,相关产业链条服务者又该如何介入这继续流

量变现为销售潜力供给的过剩行业?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那

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资源的管理显得十分必要了。异乡

好居就在这个背景下,自研了一套房源后台管理系统。在整

个系统中,进行的技术选型如下:1.后端采用PHP编程语言,

MySQL数据库,Nginx服务器等。2.前端采用IOS编程语言,An

droid编程语言,HTML编程语言,CSS编程语言,JavaScript编

程语言等。针对上面的背景,进行了如下设计考虑:1.在设

计库设计方面,为了实现后台数据库对系统数据信息的保存

,并保证访问效率,采用MYSQL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uhouzzc

rm,并在数据库中建立了八十七张表,且每一个表中的关系模

式都至少符合第二范式。MYSQL是一种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

仓库内,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而灵活性。MYSQL所使用

的SQL语言是用于访问数据库的最常用标准化语言,因此变成

开发较为方便。2.系统安全处理方面,Session是用于保持状

态的基于Web服务器的方法,它提供使用户信息讯存在于所有

/54/ 异乡好居房源管理后台系统[简称: Uhouzz房源后台系统]V5.1

页面的方法,即利用session将用户相关信息设为全局变量,

使得其在所有页面有效。3.CRM客户管理,紧密把握客户关系

,能够及时提醒销售人员加强与客户或潜在客户的往来,深度

发掘营销机会;商机的推进能促使员工把握机会,提高交易成

交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营销能力,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4.员工内部管理体系方面,不仅是客户,还对员工的任务进

行明确划分,能够记录员工的日常工作,形成操作日志,让管

理者清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管理者可以自定义设置操作

权限,方便管理层查看工作进度和工作情况,在科学管理客户

的同时实现企业内部的高效管理。5.标签管理:标签分为活

动标签和非活动标签,主要展示在房源列表页和房源详情页

中,在房源编辑和房源添加的时候进行选择配置。6.房型管

理:房型是对房间类型的分类,以便更好的根据用户的需求

选择房间;添加房型的流程:选择房型适用的国家→房型适用

房源类型→房型中英文名称→房型的中英文描述→点击保存,房

型添加成功;这些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业务发展的需求

,能让数据编辑的同事5分钟之内就可以上传一个房源,提高

了数据维护和更新的效率。也让用户在前端能及时看到丰富

的房源信息,降低了用户决策的成本。为企业在初期的用户

积累,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55/ 一种匿名实体鉴别方法及系统
一种匿名实体鉴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一种匿名实体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

体B发送RB及IGB;实体A向可信第三方TP发送RB、R’A、IGA

及IGB;可信第三方TP根据IGA和IGB检查群组GA和群组GB的合

法性;可信第三方TP向实体A返回ResGA、ResGB及权标Token

TA或者返回ResGA、ResGB、TokenTA1及TokenTA2;实体A向实

体B发送TokenAB和IGA,实体B进行验证;实体B向实体A发送T

okenBA,实体A进行验证。本发明中,鉴别实体自己的身份信

息则不需要传递给对端,从而实现了匿名实体鉴别。另外,本

/55/ 一种匿名实体鉴别方法及系统

发明还涉及另一种匿名实体鉴别系统。

/56/ 制造业批量生产的智能配置系统
制造业批量生产的智能配置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系统主要应用于制造加工行

业对生产模式的重组。由于我国涉及制造业的企业量大面广

,涉及的产品种类繁多,因此项目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项目

计划期内,可完成销售额900万元,在项目开发5年内,年按20

家厂矿企业采用,预计其产值可达2700万。目前,正值我国大

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非常有利于本项目的推广应用,通过软

件来实现不同参量测量要求硬件功能,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降低了成本,所以本项目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估计

/56/ 制造业批量生产的智能配置系统

该项目寿命期5年以上。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

理1)产品层次配置设计技术突破传统的准确性一次配置方法

(传统的产品配置方法为该方法),将配置规则分成强规则

与弱规则,并分层次进行配置,准确层配置为强规则的准确性

匹配,相似层配置为弱规则的相似性匹配。建立面向对象的

产品结构,包括类层次(部件类、零件类、可选类;产品功能

类)的构造,按照产品、功能模块、零部件结构的层次对已

有产品按功能进行结构整理,定义相应功能配置条件。配置

规则包括配置的公式、判别条件,参数计算方法等,并且可方

便地进行增加、修改编辑与动态维护。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

,实现产品的智能配置设计。2)产品的双轨图档版本管理技

术复杂产品每一个产品涉及到的图纸非常多,实行双轨管理

。根据版本的使用情况,分为历史版本、废弃版本和当前有

效版本。历史版本是由于图纸变更而被替换或者修订的版本

,放入历史库备查或者参考。废弃版本是由于项目中途被取

消而未完成入库的图档,用于备查。当前有效版本:当前正

在使用的版本。根据图档的入库流程,分为设计草图、已校

对版本、已审核版本、已批准版本和已发放。3)产品配置信

息集成与传递技术开发了产品物料与图档编码自动生成器,

在编码生成器中建立相应的生成规则,根据规则,生成器将引

导设计人员在建立新的物料、图档时进行编码。项目将客户

关系管理子系统中客户需求信息传递到配置设计,生成设计

BOM传递到PDM系统进行管理,PDM系统的产品数据可提供各子

/56/ 制造业批量生产的智能配置系统

系统根据权限调用或查询。实现客户关系管理、产品数据管

理、产品配置设计等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与信息传递。2、

性能指标1)实现了对客户档案、网点机构、合同档案、客户

服务等信息的管理,并提供了订单申请、订单评审、合同变

更、合同处理等工作流程。2)能够以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的形

式显示销售统计分析结果。3)可通过可视化的配置界面对装

箱规则和产品配置规则进行定义与编辑。4)能够根据配置规

则和客户需求自动配置机械零部件与电气零部件,生成产品

结构树,并提供了手动调整功能。5)提供了基于装箱规则的

装箱BOM(物料清单)启动生成功能,支持对物料的手动调整

功能。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基于PFSC的产品族功

能结构模型。针对大批量定制中配置设计的特点,给出了采

用面向对象技术的产品功能结构单元的定义,以此建立了产

品族功能结构模型。提出了产品功能结构BOM与配置产品BO

M分离的产品族功能结构模型实现方法,并对具体的实现技术

做了详细的研究。2、大批量定制中动态可拓配置规则的建

立。基于物元模型与理论,建立面向MC的产品可拓配置规则

。以知识物元为基本单元,提出可拓信息的表达,将客户需求

进行分解与物元变换,实现基于客户需求映射和层次分析法

的算法。克服传统配置可用与不可用的极端划分,以及导致

配置规则爆炸的问题。动态可拓配置规则的建立为实现MC的

智能配置设计提供了基础。3、基于递归化的智能配置设计

/56/ 制造业批量生产的智能配置系统

方法产品配置过程是一个递归化的过程,从产品类型递归到

模块类型,再进一步递归到具体零件。系统提出了分级递归

配置的方法,基于可拓配置规则,通过产品族配置信息模型的

智能求解,将客户需求、产品结构设计语义、系列产品设计

模型、零部件结构详图形成映射,实现了产品配置设计过程

的递归化。记录递归过程的配置历史信息,通过客户需求的

相似性分析与比较,实现快速智能递归配置。四、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浙江图讯一直从事计算机软件开

发,项目负责人参与了国家863/CIMS主题重点项目子项目(

编号2001AA412011)“面向大批量定制的集成设计技术体系

与实施方法”的开发,积累了经验,为本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打

下了很好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思路

和理念,改造传统大批量定制的设计方法,提高了传统大批量

定制的可用性。同时本企业对制造行业市场信息与动向有很

好的了解,具备本项目很好的推广应用优势。五、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在本系统的支撑下完成了浙江巨

人电梯集团的应用,并达到较理想的使用效果,接下来我们将

在相关行业内进行推广。六、历年获奖情况ISO9001:2008质

量管理体系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商业密

码产品销售许可证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叁级企业资质计算机

信息系统安全专业产品销售许可证AAA信用企业安全技术防

范行业资信等级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安全生产“

/56/ 制造业批量生产的智能配置系统

百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57/ 基于JC-3155平台开发的CD4030BF3A测试软件
基于JC-3155平台开发的CD4030BF3A测试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介绍1、背景异或门的作用是把两路信号

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相同。当两路输入信号不同,即一个为高

电平,一个为低电平时,异或门的输出为高电平。反之,当两

个输入端信号相同时,即同时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时,异或门

的输出为低电平。另外,我们利用多个异或门电路还可以实

现两个数的交换。2、关键技术及创新点本软件是以器件CD

4030BF3A为目标的专用测试程序,旨在利用测试设备JC-315

5的资源,对器件CD4030BF3A进行全部直流参数和全功能的测

/57/ 基于JC-3155平台开发的CD4030BF3A测试软件

试。程序运行过程中将调用设备JC-3155的电压源、电流源

等资源,并按照CD4030BF3A产品手册中规定的数值准确施加

在器件的指定输入或者输出端口;同时,调用JC-3155的各测

量采集单元对器件CD4030BF3A输入口的状态和输出端口的数

据进行采集。程序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出到测试结果文件的同

时,会将此数据与产品手册中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和判断,当

满足时输出“PASS”,超出限值时输出“FAIL”。器件经过

该软件测试,如果软件输出结果符合CD4030BF3A产品手册中

的各项参数规定,即可判断此器件为测试合格器件,合格器件

可顺利应用于生产;如果软件输出结果与CD4030BF3A产品手

册不符,即可判断此器件为失效器件,失效器件应该在筛选的

初期就被剔除。通过此类测试软件对电子元器件在上机使用

前进行检测,对于节约设备制造成本、提高设备成品率、提

高设备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二、预计经济效益

:通过近几年市场分析情况来看,本产品研发成功后可实现

收入100万左右,实现净利润25万左右,可缴纳税额6万左右。

三、项目研究起、止时间;2020.5.30-2021.6.1四、科研投

资金额;本产品总投资150万元

/58/ 微机及LAN通过PABx的汉字文件传递软件
微机及LAN通过PABx的汉字文件传递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电话网络资源,实现了

微机(IBMPC及其兼容机)与微机、微机与计算机网络

、网络与网络之间通过电话线互连。该软件具有下列功能:

单机间通过PABx的汉字文件传递,单机与3+网间通过

PABx的汉字文件传递,3+网间通过PABx的汉字文

件传递,远程一方可主动地读取另一方的磁盘目录,查看文

件内容,调用或发送文件。其文件传递速率为1200bp

s,具有自动拨号、自动校验及出错重发功能。该软件运行

/58/ 微机及LAN通过PABx的汉字文件传递软件

在CCDOS环境,实现了前后台的操作。

/59/ 无线采集器
无线采集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

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

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

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

运行管理等。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

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的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

/59/ 无线采集器

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

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了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公司根据上述标

准,从企业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考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进行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列终端的研发设计、测试验证

及生产试流。无线采集器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列终端

之一,主要用于收集各电能表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储

存,同时能和主站或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60/ BIM模型轻量化展示
BIM模型轻量化展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为了我公司(安徽贝慕信息

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工地”产品的持续优化升级,更好的

服务客户,公司决定将智慧工地中BIM模型在WEB端、移动端

的轻量化展示功能,单独立项进行研究开发,为公司的“智慧

工地”项目应用提供技术基础。我公司的产品“基于BIM的

智慧工地系统”已在多个项目成功应用,现有解决方案中,B

IM模型在WEB端的展示是通过控件进行的,对部分浏览器不兼

容性,且要求客户端下载安装插件才能正常应用。因此考虑

/60/ BIM模型轻量化展示

通过将BIM模型的轻量化,达到WEB端兼容大部分主流浏览器

,且不需要安装任何插件即可显示目的。2、技术原理及性能

指标:通过对BIM模型分解成多个资源文件,根据用户查看的

范围实现按需加载,实现大型复杂BIM模型,在手机、网络环

境下的跨平台轻量化显示;通过HTML5、WebGL技术,实现BIM

模型在网页端无插件也能正常显示。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

进性:将二进制的BIM模型转换为文本格式的JSON文件,实现

网页端的直接加载。将完整的BIM模型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小

尺寸文件,实现模型的快速、按需加载。通过WebGL技术,在

网页上直接渲染三维立体模型,充分利用客户端的计算能力

,大幅降低服务器压力。4、技术的成熟度及安全性:本项目

由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开发采用项目经理负责下的小组协调

机制进行,由项目经理牵头组建相关技术人员构成的项目小

组,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相互配合。在经费管理上,按公司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研发项目费用核算管理制度操作规

范,利用企业自有资金,由公司自主立项,实行专款专用,保证

项目顺利实施。5、应用行业:本项目预期广泛用于铁路、

公路、市政、房建、水利、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桥梁、钢

结构、装饰装修等建设领域。6、获奖情况:为“智慧工地

”项目提供BIM技术应用的底层支持,实现BIM模型的轻量化

、快速化加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本项目预

期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本项目获得一项软件著作权。专利

号:基于BIM的支架安全监测系统V1.0,登记号:2019SR116

/60/ BIM模型轻量化展示

3471。

/61/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计算机与纸笔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计算机与纸笔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摄像头的计算机与纸笔信息

交互系统及方法,其信息交互系统包括平铺在操作平台上且

上面通过书写笔绘制有一组或多组图文信息的方形纸、摄像

头、与摄像头相接的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相接的参数设

置单元、存储器和显示器;其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1、信息交互前准备工作;2、信息交互:获取背景信息、提

取前景信息、方形纸边缘检测、信息分类符识别及信息分类

和根据信息类型分别进行信息处理。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

/61/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计算机与纸笔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投资成本低、便于控制并且使用效果好、操作性非常强,输

写方便,能简便将人们早已习惯的纸笔输入和现代化计算机

技术结合在一起。

/62/ 离岸软件外包工作平台
离岸软件外包工作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软件外包项目生命中期不完整,流程组织存在

诸多变化;软件开发设计第三方组织,实现项目状况监控、管

理困难等问题,本项目开发了离岸软件外包平台,该平台具备

灵活的流程定制、管理、项目跟踪等功能,满足软件外包项

目管理不同需求。平台开发过程中,攻克了管理过程引擎技

术、基于XML技术和标准模型定义语言的业务建模技术、基

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以及基于XML模板的界面表现自动生

成技术。同时,基于XML模板的界面自动构建技术进行创新,

/62/ 离岸软件外包工作平台

研发出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程管理的软件系统,该系

统由定义层、引擎层、组件层、支撑层和管理&应用层组成

,具有可移植性好、易扩展、轻量级、组件可灵活定制等特

点,能够支持多风格主题及多语言和字体。经过测试及实际

应用验证,平台年平均故障时间小于0.3%,CPU资源占用不超

过30%;在典型环境下,平均响应时间在8s内,项目实施过程中

,申请专利3项,其中,授权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其主要

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离

岸、本地软件外包开发和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累计实现

销售收入37147.9万元,上交利税933.57万元,实现外汇创收

达6177.64万美元。项目的成功研发与推广,有力提高了企业

竞争力,推动了相关行业发展,改善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

平,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63/ 区域水利计划建设管理系统研究
区域水利计划建设管理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是2017年度浙江省水利厅立项的科技项目,

项目编号RC1741。一、项目背景为解决当前水利计划建设项

目管理过程中“人少事多、任务繁重”,“项目信息时效滞

后,资料缺失、丢失情况突出”,“监管手段有限、监管难度

大”,“数据共享受限、统计存在短板”等问题,提出了本课

题的研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水利计划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为区域水利工作提供新手段。二、主要内容本课题拟根据

区域水利计划建设管理的现状,以水利建设项目为主要研究

/63/ 区域水利计划建设管理系统研究

对象,围绕项目管理,以水利建设项目的储备库建设、计划申

报落实分解、建设过程管理为主要内容,从水利项目的前期

规划、立项,到项目的审查、下达、资金落实,再到项目建设

实施过程的资金、进度、质量、安全及项目建成验收等各个

环节入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

等新技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业务应用为核心,建立比较完

善的区域水利计划建设管理系统,实现从数据采集、存储和

分析,提供全面的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数据资源服务,提高水利

计划建设管理工作效率。三、主要成果开发形成“区域水利

计划建设管理系统”软件1套;完成《区域水利计划建设管理

系统研究》技术方案和工作报告;发表《基于云计算的区域

水利计划建设管理系统研究》论文一篇;取得《大禹县级水

利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软件V1.0》、《大禹县级水利建设项目

管理系统软件V1.0》2项软件著作权;取得《大禹县级水利计

划项目管理系统软件V1.0》软件产品证书1项。主要创新如

下:(1)应用软件服务化。基于SaaS的服务建设理念,实现

开箱即用,满足不同地域水利建设管理的要求。(2)应用管

理流程化。可根据不同区域水利部门业务管理需求,按需设

置申报、流转、审核流程。(3)项目过程痕迹化。对项目

申报、进度审核、监督检查等保留痕迹,以落实责任。(4)

项目资料档案化。建立项目过程档案库,实现项目文件资料

、图像的档案管理,避免资料遗失。(5)计划审核立体化。

对项目的计划信息进行多维度审核分析,采用缓冲区分析避

/63/ 区域水利计划建设管理系统研究

免项目重复建设。(6)计划建设协同化。实现信息共建共

享和协同管理,做到全面兼顾,内外有别,重点突出。本课题

研究成果适应于市县级水利计划建设项目管理相关业务。四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临安区、临海

市、南湖区、普陀区等地的水利计划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4/ 一种基于孔径分割和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可编程偏振超光谱成像仪
一种基于孔径分割和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可编程偏振超光谱成像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孔径分割和声光可调谐滤光

器的可编程偏振超光谱成像仪,主要解决时分偏振超光谱成

像仪只适用于静态场景的技术难题,且具有小型紧凑、调谐

方便等优点。由前置镜、视场光阑、前置准直镜、四孔径偏

振片、子孔径成像镜、后置准直镜、AOTF、成像镜、探测器

及光学陷阱等组成,以孔径分割方式同时获取目标场景的全

部线偏振信息,以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为检偏器和分

光色散元件,最终在探测器上形成由四个偏振取向不同且拼

/64/ 一种基于孔径分割和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可编程偏振超光谱成像仪

接在一起线偏振窄带光谱图像,通过调谐AOTF的驱动频率即

可得到整个谱段的全部线偏振光谱图像信息。

/65/ 一种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一种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评估方法及

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在初始状态下所有的故障

序列;将所述故障序列进行整理合并,建立多时间尺度连锁故

障模拟的马尔科夫树模型;获取故障风险指标;获取风险评估

停止判据;根据所述故障风险指标和所述风险评估停止判据

对所述马尔科夫树模型进行搜索,得到第一搜索结果;判断所

述第一搜索结果是否符合所述风险评估停止判据,得到第一

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搜索结果符合

/65/ 一种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所述风险评估停止判据时,停止对马尔科夫树模型的搜索,得

出线路的风险值。采用该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能够在有限的

计算资源下实现对连锁故障可能发展路径空间的最大覆盖,

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66/ 集成开发平台V1.0
集成开发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集成开发平台V1.0是湖南开启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为3000系列产品配套开发的一套客户应用程序开发的

软件系统。内容涉及了产品的资源配置、控制逻辑实现、可

视界面设计、程序下载与调试等方面。使产品性能得到充分

发挥,降低了应用程序的开发难度,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开发质

量;同时也降低了对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缩短了产品应

用研发周期。因集成开发平台V1.0支持加载功能模块,使产

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提供专用功能模块。

/67/ 多功能数字温、湿度仪表的研制
多功能数字温、湿度仪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的主要内容:1.干燥窑内温、湿度采样电路的

选型和研制。2.专用低价微处理器选型及专用微机系统设计

。3.系统软件研制。4.具有断偶报警,超温报警。5.抗干扰

措施。关键技术:采样电路的性能好坏是整个系统的技术关

键,它将直接影响仪表的检测精度。因此,采样电路应具有

高输入阻抗,高增益、高共模拟制比、低失调电压、低温漂

等特性。

/68/ 一种WLAN合路器及其合路方法和耦合窗口设计方法
一种WLAN合路器及其合路方法和耦合窗口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在WLAN网络结构模式中,网络中任何一台网络终端

通过AP接入网络终端。由于无线带宽为共享带宽,通常工程

中一个AP接入20-30个无线客户端,以达到满意的访问效率

。因此在WLAN用户容量要求高的区域目前通常采用WLAN同频

合路器在前级将2台或3台AP信号进行合路后接入天馈系统。

目前WLAN频段信道划分如下,每信道占用22MHZ的频带。在2

.4GHZ频段中,同一信号覆盖范围内最多容纳3个互不重叠的

信道。如(2401-2423,2426-2448,2451-2473MHZ)。频

/68/ 一种WLAN合路器及其合路方法和耦合窗口设计方法

段分别可以根据工程需求,以此类推。在工程应用中,利用这

三个不同的信道进行蜂窝覆盖。公司生产的合路器适用于此

类场合。适用于用户容量要求高,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WLAN

组网覆盖中。在部分省市的WLAN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

目前无线网络发展态势来看,产品市场前景广阔。WLAN双频

,三频合路器目前在无线局域网(WLAN)覆盖,组网工程中得

到广泛应用。目前无线局域网应用范围:1校园﹑会议厅﹑展

厅﹑机场﹑宾馆﹑图书馆等人员流动频繁但有数据访问需求的

地方。2办公室INTERNET接入和无线办公。3工作人员频繁移

动的场所,如:餐厅﹑医院﹑仓储﹑超市等处。4家庭和SOHO用

户等。5难以布线或布线成本很高的地区。本发明的目的通

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WLAN合路器,它包括腔体、腔体盖

板、信号公共端口、WLAN第一通道输入端口、WLAN第二通道

输入端口、WLAN第三通道输入端口、谐振腔和谐振杆,所述

的腔体内部包括WLAN第一通道、WLAN第二通道和WLAN第三通

道。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WLAN合路器做为WLAN系统扩容的

重要部件,是将三个频段的WLAN信号相互合路并且保证隔离

度避免互相干扰,保证三个通道信号都能同时正常工作,采用

交叉耦合技术,因而在不增加谐振腔的级数的前提下使插入

损耗降低了0.2dB,隔离度提高了5dB,带外抑制提高了5dB,同

时降低了WLAN合路器的尺寸及成本,简化了装配和调试流程

,有效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因此是一种体积小、

参数优良、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WLAN合路器,可广泛应用于

/68/ 一种WLAN合路器及其合路方法和耦合窗口设计方法

AP系统扩容。

/69/ 基于DNA自组装的密码分析
基于DNA自组装的密码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DNA自组装计算提供分子级的并行处理能力,引入了

崭新的数据结构和计算方法。在对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提出

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这方面的研究有可能最终

导致新型计算机、新型数据存储系统和新型密码系统的诞生

,引发一场新的信息革命。本课题在深入研究DNA自组装计算

理论的基础上,致力于DNA自组装计算模型的研究,重点将其

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实现对密码进行分析与破译。关键技

术如下:1.在分析传统计算中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机理基础上

/69/ 基于DNA自组装的密码分析

,按照除法的运算过程,将除法运算分为比较子系统,复制子

系统和减法子系统。借助于已有的Tile类型,将待运算的信

息通过编码与Tile的粘性末端相关联,用DNATile自组装技术

对三个子系统给予实现。最后合并这三个子系统,建立基于

自组装DNA计算的减法和除法运算模型。为整数分解提供了

新的思路。2.采用DNATile编码信息,借助于Tile之间的粘性

末端进行自组装,给出了一些基本乘法运算和多项式乘法运

算的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非确定性的指派Tile

,提出了一种用自组装DNA计算破译NTRU密码系统和RSA公钥

密码系统的非确定性算法。通过创建数以亿计的参与计算的

DNATile,该算法可以并行地以高概率地破译这两种密码系统

。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DNATile具有的海量存储

能力,生化反应的巨大并行性以及组装的自发有序性。3.引

入简单的0-1背包问题的非确定性算法;通过合理的设计自组

装Tile的功能、种类和种子配置,使得自组装过程能够完全

按照非确定性算法的方向进行。在这一计算模型中,所用到

的瓦片种类数和问题的规模没有关系,其中瓦片种类数是常

数--140。然后,构造了三维DNA自组装解决多维背包问题的

计算模型。通过对多维背包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了不

同类型的Tile;利用非确定性算法,可以随机的对物品的数量

进行选择。

/70/ 云宏云计算管理平台的智能管理关键技术研发
云宏云计算管理平台的智能管理关键技术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执行期研究了云计算平台的资源管理与监

控技术、云计算平台服务运营与管理、虚拟机的智能调度、

云计算平台的能耗优化问题、面向IAAS云的存储和网络自定

义功能、并改进和完善的云宏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完成后

形成了云宏自主知识产权的改进和完善的云宏云计算管理平

台,并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发表7篇论文,其中3篇收录SCI,4

篇EI期刊;培养4名硕士,4名学士,研发和实现了我国自主知

识产权的云计算管理平台产品和虚拟化产品。项目执行期累

/70/ 云宏云计算管理平台的智能管理关键技术研发

计新增销售收入973.79万元,累计新增利税57.88万元,带动

了云计算相关产品千万元。成果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71/ 电力线宽带载波网络抄表系统
电力线宽带载波网络抄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电力线宽带载波网络抄表系统的工作原理:1

、内嵌电力线宽带通信模块的抄表终端安装在居民楼单元的

集中表箱旁,通过RS-485接口(抄485数字电表)或脉冲采

集转换器(抄机械脉冲电表)与电表连接,实现表计数据的

采集;2、采集终端将表计数据以IP格式调制为宽带载波信

号后,在出户电力线上传输到抄表集中器端的电力线宽带网

桥,与集中器进行通信,实现表计数据的本地上传。传输速

率达到10-100兆;3、电力线宽带抄表终端还具有互为中继

/71/ 电力线宽带载波网络抄表系统

的功能。如果远端的抄表终端由于距离过长不能与集中器通

信,它可以自动路由选择最近的抄表终端进行中继来完成通

信。可实现10级中继,有效通信距离达到一公里以上;4、

抄表集中器接入电力专网或电信公网,与安装在供电公司的

天瑞抄表主站通信,实现居民用电数据的远程上传;5、天

瑞抄表主站系统建立表计数据库,通过上行网络实现对采集

设备进行远程参数配置、电能量数据采集,并可对表计用电

管理控制(如:远程停复电等)。系统能够具有开放性数据

接口,能够与其他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交换。该项目的知识

产权授权情况:二、技术专利:1、公司“集中器嵌入式软

件系统”、“采集器嵌入式软件系统”、“电力线宽带网络

远程抄表主站管理信息系统”(简称:远程网络抄表主站管

理信息系统)、“SKYRAY-JC网络视频监控系统V2.0”、“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先后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

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公司“一种电力线网桥”被

授予《发明专利》;公司“长距离电力线网桥”、“电力线

宽带网络抄表系统”和“电力线宽带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被

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公司“电力线宽带网络电教系

统”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程序。三、应用创新:1、

采用低压宽带载波通信,占用频带宽(>1MHz),在电力线

上干扰较少,通信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好;2、数据传输

速率高(>1Mbps),数据容量大,双向传输;3、无需另外

铺设线路,施工量小、安装方便,可以方便地将电力通信网

/71/ 电力线宽带载波网络抄表系统

络延伸到低压用户侧,实现对用户电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

四、技术创新:1、通过电力线宽带载波方式实现采集终端

与集中器之间的通信,可实现在小区电力线上传输电能量数

据,既拥有了宽带网络,又能减少施工布线;2、电力线宽

带载波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共有1536个子载波,高达2

0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具有自动路由选择和优化和功

率自动调整功能,提高线路适应能力和网间干扰,提高通信

距离和速率;3、电力线宽带载波基于TCP/IP网络通信协议

,采用TDMA,SpanningTree的信号管理方式,从而避免了广

播风暴与网络环回问题,采用3DES和128/256位AES加密确保

数据通信安全;4、电力线宽带载波使用自主研发的电感耦

合器将信号注入电力线,插入损耗小,避免信号的严重衰减

;5、本系统能够实现对用户用电状况的监控和管理,为供

电部门提供远程用电管理的双向通信网络平台,有效实现用

电控制和防止窃电,保证电费的及时回收,提高电力营销自

动化管理水平;6、基于电力线宽带载波提供的高速网络,

可以配备报警、视频等监控手段来保证现场安全,引入ISP

后还可为居民提供互联网服务。

/72/ 平台化BCM开发项目
平台化BCM开发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创新性技术主要有:可通过蓝牙、3G进行

诊断及程序刷新;功能可配置设计;软件中预留可配置选项;

具备LIMPHOME功能安全设计;基于软硬件的模块化和可裁剪

设计;基于物理结构和功能接口的通用化设计;新型的模块功

耗控制方法。项目开发了平台化车身控制器,通过自动化台

架验证、端口匹配性验证、零部件环境试验、零部件电气性

能及抗电磁干扰试验、样车可靠性验证和内部客户测试,产

品性能稳定,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73/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⑴收集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纺织产品安全标

准,对纺织产品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类,即物理机械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及燃烧性能危害。梳理各国针对各类危害制定

的技术法规,分析其中的差异,识别各类风险源。⑵研究适合

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健康与安全国际组织)对产

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结合我国目前产品质量安全风

险评估的开展情况,设计了适合当前形势下适用于纺织产品

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各类危害严重程度进行定级。⑶研究产品

/73/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

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起源、风险管理标准及其发展方向

,从而为形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模型,参照有关风险

管理标准和国家质检总局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

结合实践,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模型、主要工作环

节(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

交流及处置等)进行研究与设计,形成适用于纺织产品的质

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74/ 新型矿用机电设备综合测试仪的研发
新型矿用机电设备综合测试仪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研发一款矿用机电设备无线综合测试仪

,其配备双核高速CPU中央处理器,主要测试单元由速度测试

单元、电流测试单元、空动时间测试单元、位移测试单元、

制动力测试单元、压力测试单元、温度测试单元、电参数测

试单元、风速测试单元组成。同时使用安卓平板电脑做显示

控制终端,采用ZigBee技术连接各个传感器,集提升机安全性

能测试仪、通风机综合测试仪、泵效测试仪、空压机综合测

试仪和电机运行测试仪等与一体,适宜国家级检测部门或使

/74/ 新型矿用机电设备综合测试仪的研发

用特别频繁的矿山测试部门进行检测检验工作。该测试仪综

合性强、携带方便、对矿山在用提升系统、通风系统、排水

系统和空压机等运行状况进行检测,通过本项目产品的检测

可得到矿山在用大型机电设备的相关性能参数,从而了解各

大型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以便采取有

效措施,保证机电设备安全、有效、经济运转。其测试参数

全面、精确,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该测试仪自动分析处理数

据、图形及生成测试报告,存储数据不受容量限制,解决测试

不准确,应用不便携等问题,实现了矿山检测流程的自动化管

理,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该项目完成后授权专利5项

,实现产品销售额达到574.53万元,实现利税107.81万元。新

产品的投产销售给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年销售产品百

余套,增加新客户数十家。该项目产品实现了对矿山在用水

泵、提升机、通风机、空压机及电动机等性能测试,测试参

数全面、精确,同时参照AQ相关的检测检验规范,对在用设备

各关键项目的控制有效性、控制精度、制动性能、保护性能

、技术指标的满足程度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判断,帮助矿山

了解设备整体安全状况,改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

隐患,防止事故发生。该项目产品技术含量高,良好的性能及

便携性使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项目投产后,受到客户

的普遍好评,产品销售逐步增加。该项目产品在获得较好的

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综合使用成熟的

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设备

/74/ 新型矿用机电设备综合测试仪的研发

高效化,精细加工比例扩大化,加工模式化,提高科技含量,提

升我国新加工的技术平台。

/75/ 数据挖掘应用平台研制及应用
数据挖掘应用平台研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数据挖掘应用平台研制及应用”(编号2001AA1

13181)是国家863项目,由复旦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承

担研究和开发工作。该项目以数据挖掘算法为核心,将数据

挖掘算法、过程、挖掘结果的表示以及应用与XML技术相结

合,在数据挖掘算法层和数据挖掘应用层之间增加商业逻辑

层,从而将数据挖掘技术与商业应用紧密结合,构建新型数

据挖掘体系结构,研制数据挖掘应用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具

体的商业智能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中。该课题研究要达到的

/75/ 数据挖掘应用平台研制及应用

预期目标是实现三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挖掘应用平台

,包括:客户关系管理数据挖掘应用平台、WEB数据挖掘应

用平台和基因数据挖掘应用平台。由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复杂

性,所以产品的定价也相对的比较高,同时这些产品必须精

通数据挖掘技术能被熟练使用,并发挥它的作用,而这对商

业分析人员要求相对是非常高的。数据挖掘应用平台的价格

按照国外数据挖掘软件价格的一半以下计算,将来该平台会

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该平台直接将商业模型呈

现给用户,而不是复杂的数据挖掘算法。这些特性将增强数

据挖掘应用平台的可扩展性和易用性,提高数据挖掘应用平

台的竞争力。随着数据挖掘应用平台的产业化,将在企业中

推广该平台,能够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成果的

应用推广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金融业、保险业、零售

业、证券业、生物医学、Web站点设计等多个领域。整个项

目的三个平台都得到相应的应用,并和相关用户、企业保持

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CRM数据挖掘应用平台”已由上

海天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用来开发电子商务平台上的eCRM系

统,分析网络客户的行为特征,建立分析型CRM解决方案;

上海复旦德门软件有限公司在“申银万国证券有限公司CRM

系统”和“交通银行CRM系统”中也应用了此软件,都取得

了满意的效果。“Web数据挖掘平台”在“易购365”电子商

务网站获得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用户反映良好;“

基因数据挖掘平台”的研发和应用期间与上海生物信息技术

/75/ 数据挖掘应用平台研制及应用

研究中心及儿童医院研究与应用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

作,目前这种交流与合作还在继续进行。这些应用合作为成

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76/ 海湾通微信软件V1.0
海湾通微信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大学生学校购物平台,其小众服务平台还属于

稀缺或空白产业,本项目研发的校园社区O2O社交电商平台,

整合了大学零散服务行业于一体、服务商家和在校大学生,

让我们的生活便捷。为迎合市场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

公司自身成长步伐,我司立项研发此款“海湾通微信软件”

。主要功能为:1、提供方便地对业务进行修改和动态加载

的支持,保障应用系统应能够方便支持集中的版本控制与升

级管理;2、适应多种主流主机平台、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

/76/ 海湾通微信软件V1.0

台,具有较强的跨系统平台的能力;3、提供给学生购物、接

单、取货、送货的在线服务,.提供给商家验证取货号、增加

商品、个人信息等订阅服务,具有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供管

理员进行管理;4、电商结合社交模式,整合校园零散服务行

业、服务商家和在校大学生于一体;5、系统能保证数据安全

一致,高度可靠,应提供多种检查和处理手段,保证系统的准

确性。是本公司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1、

使用Mysql数据库轻量级数据库,具有高效存储读取以及修改

数据优势;2、自主研发HTML5+java+MSQL开发框架,保证原生

态性能控制,开发进度控制;3、使用WEB‐BS操作模式,最大限

度地去除客户端环境限制,加上多浏览器支持,令客户端操作

环境更方便;4、以JAVA为服务器语言,实现跨平台,方便部署

,提高效率。

/77/ 华为IPTV解决方案
华为IPTV解决方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是网络技术和

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与传统的单向广播电视

相比,IPTV解决了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播放时间对人们的限制

问题,满足了人们收看自由度方面的需求,提供了强大的交

互功能,真正实现了媒体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实质性互动的

功能。IPTV基于DVB(DigitalVideoBroadcasting)overIP(I

nternetProtocol)的技术框架,囊括了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

的优势,为电信业和电视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IPTV的发

/77/ 华为IPTV解决方案

展,为内容提供商在内容制作和广告产业带来新机遇,也为

运营商在视频流媒体服务及其增值业务方面带来商机。IPT

V在给用户带来交互式电视节目的同时,还可以非常容易地

与Internet服务、通信服务结合在一起,提供远程教育、信

息服务、电视短信等增值业务。华为IPTV解决方案继承了华

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大容量、高可靠、电信级系统方面的开发

经验,具有可运营、可管理的特点,解决方案完整可靠,用

户体验良好。组网灵活,采用分布式部署技术,支撑百万级

用户超大容量,升级扩容平滑过渡;关键设备分别采用了双

机备份、服务器集群、服务器负载均衡等方式部署并通过远

程监控等方式来保证系统可靠运行;通过主机加固、业务加

密认证、流媒体防盗链等技术实现业务高安全性;通过统一

网管、视频质量监控系统、运营分析系统实现解决方案可管

理、可运营;通过可定制的EPG,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华

为公司从2001年开始致力于IP宽带网络视频流媒体研究,华

为IPTV解决方案2007年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目前,已

在广东电信、上海电信、新疆电信、四川电信、辽宁联通、

山西移动、和浙江电信等规模商用,在海外,华为公司已经

承建了摩洛哥电信、沙特STC、马来西亚电信、巴基斯坦PT

CL等IPTV系统。

/78/ 数据仓库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
数据仓库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信息系统的长期使用,

网省公司及下属各个单位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为进一步加强

对这些数据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建设统一平台的数据仓库系

统,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力企业资源中

大量富有价值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

为网省公司以及下属各个供电局的电网运行和管理辅助决策

提供可信、有效、快速的数据与技术支持。目前,在电信与

金融行业,数据仓库技术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应用,一些服

/78/ 数据仓库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

务商已经有了一个业务模型,但是在供电行业则是相对空白

,暂时没有比较成功的实施案例,特别是在应用水平方面没

有成功的案例。广州供电局构建了满足面向企业级主题、统

一集成、面向历史、相对稳定的数据仓库技术要求,符合供

电企业的行业特征,具备明细级数据下钻能力的准实时广东

电网公司数据仓库。目前建设的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系统实

现了企业级绩效指标的全方位、多维度展现,也实现了企业

级绩效的到基层单位,班组(供电所)以及更深层次的分解

,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量化可对比的依据。项目中

完成了供电企业关键指标(KPI)展现、电网规划辅助决策、

客户主题信息分析、全员在线工作行为分析等四个主题的应

用。这样应用在省公司管理层面上,能够通过将各专业数据

的汇总统计形成企业的各项KPI指标及时反映企业生产经营

业务的变化,通过KPI趋势变动情况,能够及时反映企业总

体运营情况,系统能够辅助领导决策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有

关对策,应对社会对企业不断提高的要求,实现“服务好、

管理好、形象好”的总目标。在地区供电局层面上,通过数

据仓库引擎的实时下钻功能和层次分析与挖掘功能,建立宏

观与微观的相互联系。实现对于问题原因的层层分解与落实

。通过对人员的绩效行为统计,为企业绩效分析与统计提供

了最基础的统计数据,同时为企业微观层面的绩效管理提供

依据。如停电平均时户数指标中及时反映了我局对于客户停

电的小时数,该指标的引入能够为科学计划停电提供依据,

/78/ 数据仓库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

通过这一指标,不仅减少了对客户的停电时间,实现了广州

局对客户的社会承诺,提高了社会形象,而且增加了供电时

间与供电量,为企业经济效益带来显著的提升。而对客户信

用分析,实现对信用较差客户的统计和落实分解,将客户的

信用等分群分类,针对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采用有针对性的

服务措施,直接降低了数亿元的电费回收风险。业务应用系

统的数据内容及关联关系的基础上,以主题域划分的方式,

将整个电力企业的数据划分为客户主题域、电网资源主题域

、员工在线行为等主题域。将供电局各个业务应用专业的数

据切分到相应的主题域中,一方面注重了主题域内主题数据

的关联,同时,注重了三大主题域之间的外部关联,以数据

仓库星型模型的设计结构进行模型设计,实现了电力运行设

备(功能位置)的统一、电力客户的统一、企业员工的统一

,解决了电力行业最关键的三大要素的数据表示与存储,具

有行业普遍性,模型的标准性以及数据可追溯性。在项目实

施过程中,按照供电企业的行业特点,编制了《数据仓库数

据分类与编码规范》,并在实施过程中验证并修订了《数据

仓库建设实施技术规范》,确保实施内容与实施步骤的规范

性与严谨性,形成了电力行业内具有开拓性的数据仓库实施

方法论。对于供电行业具有的普适性,实施方法标准化规范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79/ 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数据库系统
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数据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数据库系统》,内容包括对助

孕技术规范的监督和管理,对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并进行循

证医学研究以及对助孕技术的质量控制,迫切需要对相关数

据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助孕技术中的基本信息为基础,

将病历中全部的特征性数据进行采集、储备、检索和管理,

内容涵盖了助孕技术的所有方面,具备电子病历的功能。系

统实现了所有条件的一维和二维数据的导出和组合,使检索

功能齐全,亦具有很强的统计和计算功能。

/80/ 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神经工程领域,主要研究基于运动想象

和视觉注意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

关键技术。其中后者包括基于频率调制的视觉BCI(f-VEPB

CI)和基于编码调制的视觉BCI(c-VEPBCI)两种范式。本

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运动想象的BCI研究1

)首次提出了基于幅度与相位耦合测量的特征提取算法。幅

度与相位耦合测量使用三种不同的耦合方法,分别由非线性

递归系数和相位锁定值进行量化,对不同的运动想象任务进

/80/ 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

行特征提取。与单独的信号特征相比,耦合特征显著改进了

BCI的分类性能;2)首次提出了基于多特征结合的方法对不同

时段的运动想象任务进行分类。结合运动相关电位(MRP)

信号特征、事件相关去同步(ERD)信号特征以及波形均值

特征,对跨时段的运动想象任务进行分类。与单个特征的方

法相比,该方法取得了很高的分类识别率;(2)基于频率调

制的BCI研究1)首次提出了减少用户大脑状态变化对BCI性能

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何确定电极通道定位、刺激频率范围以

及目标选择速度等参数,确保了系统更普遍的适用性。基于

该方法开发的BCI系统,在实验室与康复中心进行了测试。实

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适用于90%以上的

人群;2)首次提出了视觉刺激器的设计、信息编码和解码以

及基于相位特征的目标识别等方法,从而构造一个低代价的

基于SSVEP的BCI系统。(3)基于编码调制的BCI研究1)首次

研究了c-VEPBCI的刺激特异性对目标识别的影响,包括刺激

的大小、刺激的颜色、刺激的临近、调制编码的长度以及两

个刺激之间的时间延迟。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这些参数

的最优值,为开发一个高性能的c-VEPBCI提供了基础和指南

;2)首次提出了一个基于目标分组编码的c-VEPBCI的新范式

,在保持高的分类识别率的前提下,大规模增加了BCI系统的

刺激目标数。该范式适合于需要大量命令的复杂应用,比如

字输入系统。

/81/ 电力企业运营效率评价体系研究(*)
电力企业运营效率评价体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融合国际先进理论和实践,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角

度分析企业整体运营过程,构建出运营效率评价的理论框架

,结合实际应用构建运营效率评价体系和运营效率综合指数

,从资源配置和能力提升两个角度实现对企业运营状况的动

态反映,并依托运营监测(控)平台和海量运营数据,实现运

营效率的实时监控并支持其持续改善。主要内容包括:1.研

究电力企业运营效率的具体内涵和特征;2.基于当前企业新

环境,融合先进实践和先进理论,设计出运营效率评价的5E理

/81/ 电力企业运营效率评价体系研究(*)

论框架;3.形成适用于江苏公司的5E评价体系和运算模型,筛

选评价指标;4.利用2011~2012年的实际运营数据开展运营

效率综合指数测算验证,明确实际应用方向。其中,1.5E理论

框架的构建。就当前企业面临的新环境和国内外运营管理的

先进实践的分析和借鉴,基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角度,根据企

业资源配置和能力持续提升全过程的理论框架定义效能、效

用、效率、效果、效益五个要素,从这五个维度静态与动态

相结合来反映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改进的过程,并设计出运

营效率评价框架;2.5E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运营效率综合指数

的形成。基于5E定义选取各维度上的评价指标,形成适用于

一般企业的通用指标体系,基于通用指标体系进行一一对应

,从电网企业指标体系中选出指标形成现有系统支持的指标

体系,在系统支持的指标体系中基于整体性、逻辑性等原则

,筛选出适用于江苏公司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通过层次分析法形成运营效率综合指数反映企业整体运营。

3.运营效率综合指数的计算及应用。在实际计算时,通过对

指数的实时监测,找出异常变动的原因,实现责任追溯,支持

企业进行动态调整。通过以上步骤,形成从理论体系、评价

框架到具体的计算模型的完整成果,应用于江苏电力运营监

测(控)中心,有效促进公司管理方式变革,实现公司资源整

合,提升公司运营水平,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82/ 芯片级封装白光LED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芯片级封装白光LED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半导体照明领域。LED具有高效、节能

、环保、寿命长等优势,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照明及显示光

源。然而,LED产品在照明领域的推广应用仍需解决发光效率

、成本、可靠性三大关键问题。芯片级封装(ChipScalePa

ckage,简称CSP)LED突破了传统器件对封装尺寸的限制,光

源封装体尺寸相比芯片尺寸不大于其120%。由于体积小,不

仅可以降低每个器件的物料成本,也为二次配光释放了足够

的空间进行二次光学设计,使得CSP-LED兼具成本和可设计性

/82/ 芯片级封装白光LED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优势,比传统LED在推广应用时具备更明显的优势。2017年,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6.5万亿千瓦时,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

用电总量的13%,其中大部分照明用电仍然来自于白炽灯等传

统光源。芯片级封装技术为LED全面取代传统光源提供了新

的突破点,若传统照明的1/2替换为CSP白光LED,每年可节约

电量2500亿度左右,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实现碳排

放量减少2.24亿吨。本项目使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及技术工艺

,突破传统LED封装尺寸限制,实现高效率、高可靠、光色可

调白光输出,产品核心性能指标优于国际LED光源领先企业日

本日亚的同类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由于体积小、可靠

性高且光色可调,本项目的CSPLED非常适用于高品质大功率

照明灯具光源及高端显示器件背光源。它的出现将成为照明

及显示技术的新突破口,在半导体光源发展史上具有革新性

的历史意义。本项目突破白光LED在芯片级封装尺寸要求下

实现高效、高可靠、光色可调白光发射的研发壁垒,从荧光

粉晶体场调控的基础科学问题和胶膜成型工艺、CSP封装工

艺及可调光色设计等基础技术问题出发,发明了CSPLED光源

产业化链中所涉及的荧光转换材料制备、封装工艺、光色调

控等三大系列核心技术:(1)发明了低温微结构调控技术

,实现荧光粉的低温还原及晶体场调控,制备出全色系高效率

荧光粉,量子效率达到95%;首创无溶剂沉降固锁技术,最大程

度锁住荧光粉的分散与沉降,制备出高效率、均匀出光的CS

P封装荧光薄膜材料,克服了CSP封装常用点胶技术的缺陷。

/82/ 芯片级封装白光LED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薄膜厚度50μm-700μm精准可控,折射率1.56。(2)提出了芯

片级封装高效高可靠LED光源真空压合集成技术,开发出高光

效及显色指数可调的五面出光CSPLED光源,突破了传统LED光

源单面出光的限制,光效大于150lm/W,显色指数70-95可调,

封装尺寸为裸芯片的1.16倍,产品性能指标优于国际知名LE

D企业日亚化学同类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3)首创智能

可调光色技术,通过多色可调CSP模块排布阵列与驱动电源精

准控制,实现光色同步可调,所生产的LED灯具核心性能指标

优于国际知名LED灯具品牌飞利浦照明同类产品,达国际领先

水平。本项目的核心技术已申请了50项知识产权,其中已获

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授权外观专

利5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目前

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在上海博恩世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德高化成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亿米光电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浙江美科电器有限公司等实现转化应用。采用本项

目技术生产的荧光胶膜,已被国内外知名LED光源生产企业O

SRAM(德国)、Broadcom(美国)、光宝电子(中国台湾)

、亿光电子(中国台湾)、三安光电(中国大陆)采用。基

于本项目技术CSP封装光源制造的LED灯具,通过美国UL、欧

盟CE及ROHS等认证,远销欧洲、南美、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

和地区。CSP封装光源被中国照明行业领军企业上海亚明照

明公司及其高端灯具品牌喜万年(SYLVANIA)采用,并成功

/82/ 芯片级封装白光LED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地应用于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马自达欧洲总

部及法国、德国、芬兰等多处当地代表性建筑照明。随着本

项目研发的芯片级封装LED光源技术推广,将进一步提升我国

的照明品质,具有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83/ 一种MEMS设计优化方法
一种MEMS设计优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MEMS设计优化方法,属于ME

MSCAD技术领域。该方法在给定MEMS器件结构及其待考察性

能指标和优化变量的条件下,基于单元库构建MEMS新器件的

系统模型,在试验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

试验,通过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待考察性能指

标和优化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该函数关系写出优化目

标和约束条件的数学表达式,选择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并

得到优化结果。与现有基于单元库和遗传算法的MEME设计优

/83/ 一种MEMS设计优化方法

化方法相比,本发明保持了其可实现MEMS器件快速建模的优

点,同时增加了总体优化过程时间减少及可适用于不同优化

算法的优点。

/84/ 青海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青海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建立WEB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

系统、多维价格数据可视化展示系统等,为青海特色农产品

销售提供市场变化趋势分析、供求信息智能对接等市场服务

/85/ 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系统
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一)课题来源:企业重点研发

项目: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系统

。(二)背景:针对企业员工的管理综合系统中的人脸识别

、陇东南经济辨识控制、企业员工管理、物资识别等综合管

理系统,存在非线性、时变、多参数、难以控制等问题,甘肃

泽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来了一种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企

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系统,使用非线性辨识系统进行

模型辨识、控制。②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针对

/85/ 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系统

企业员工的管理综合系统存在非线性、时变、多参数、难以

控制等问题,甘肃泽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立项研究企业管理

系统中的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系统,使用非线性辨

识系统进行模型辨识、控制。(二)研究的意义:利用Ham

merstein非线性模型,给出了几种辨识算法,据此给出了多变

量Hammerstein系统辨识的动态分离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

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1)硬件环境:CPU:赛扬2G以上内

存:内存:8GB;硬盘:240GB;(2)软件环境:Windows7;n

etFrameWork3.5;(3)编程语言:C#。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一)企业管理系统中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多模

型自适应控制、多变量Hammerstein模型的参数辨识、最小

二乘辨识辨识极大似然值辨识、模型预测辨识算法。为了便

于展示,将使用非线性模型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二)实验

模拟与分析在算法的具体设计中,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以采

用传统的MPSO-NPC算法进行优化,控制器和参数更新策略是

以识别模型集和被控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的,有效保证

了系统的稳定性。(三)企业员工物资设备非线性模型辨识

数值结果的分析通过企业管理系统中非线性模型分析几种模

型辨识的算法,调整非线性模型参数。(四)企业管理系统

服务销售的模块系统管理、基本资料、业务管理、报表中心

、销售分析、窗体、辅助、导航图等一些常见的功能。④创

见与创新(一)创见:针对企业非线性模型预测的辨识非线

性、时变、多参数、难以控制等问题,给出了多模型自适应

/85/ 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系统

控制、多变量Hammerstein模型的参数辨识、最小二乘辨识

辨识极大似然值辨识、模型预测辨识算法及其它的辨识算法

,在非线性模型预测辨识上进行非线性模型控制。(二)创

新:帮助用户进行用来进行非线性模型预测辨识服务控制,

提高了非线性辨识控制的能力。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经济效益:我们公司自主立项研究企业管理系统

中的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系统,提高了企业管理水

平,被用户所接受,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更多功能适用于企业管理系统中

的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运行的多种功能,满足不同

的客户群,使得企业管理系统更加完善。⑥历年获奖情况获得

2020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甘肃省机械工程学

会先进个人,课题在甘肃泽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科技攻

关项目立项获得”产学研“特等奖,该成果解决了一系列企

业管理系统、企业员工物资设备、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

的问题,发表Ei检索2篇,中文2篇,授权专利16项专利,软件著

作权1项,,已经完成的省部级成果1项,参加5次国际学术交流

会议。⑦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利用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

识模型,以陇东南经济辨识为模型,给出了几种辨识算法,最

小二乘辨识、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控制、粒度辨识控制等得

到系统的非线性线性动态模型。进行Matalb仿真,仿真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在企业管理中具有较强的借鉴

/85/ 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企业员工物资非线性辨识服务系统

意义。该科技成果技术创新点在国内未见完全相同文献报道

;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明显;知识产权明晰

;负责人业务能力良好,具备开展深入研究和成果推广的现实

能力。

/86/ 治超计重收费专用动态汽车衡校准装置
治超计重收费专用动态汽车衡校准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动态汽车衡是广泛应用于治理公路超限超载和高速

公路计重收费的计量装置,为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每年需

要进行两次周期检定/校准。由于传统的检定/校准用标准装

置和检测方法的制约,导致检定/校准工作存在效率低、占用

场地大,进而影响校准质量和交通流量等问题,本项目针对这

些问题研究一套新的校准装置,改善校准装置的工作方式和

工作效率,服务我国(尤其是我省)开展治理公路运输超限

超载行为和实行计重收费管理方式。本项目是计量标准装置

/86/ 治超计重收费专用动态汽车衡校准装置

的研究开发,属于仪器仪表成套系统的科学研究,列为山西省

科技攻关(工业)项目,项目编号为:20090321052。本项目

成果提供了新的专用动态汽车衡成套校准装置(检衡车)。

这套装置与过去及目前同类装置相比,技术优势明显:克服

了原吊臂式装置适应性差、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大幅提高了动态汽车衡校准(检定)效率和质量;采用动态

、静态检测分离方式,并加载了速度测量系统,提升了检定校

准结论的可靠度、准确度,可实现2轴~10轴车、0t~100t载

荷、0km/h~30km/h速度的车辆动态汽车衡的校准和检定。

本项目研制的校准装置,其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包括:

①1辆4轴车+1门悬臂梁车吊+50tM1等级标准砝码,实现动态、

静态组合检定;②1辆4轴车+1辆叉车+液压起重尾板+30tM1等

级异形砝码,实现动态、静态组合检定;③1辆2轴刚性车+3tM

1等级标准砝码,实现小吨位不同速度的实况模拟动态检定;

④1辆3轴牵引车+1辆3轴拖挂车+30t砝码替代物,实现多轴大

吨位不同速度的实况模拟动态检定;⑤GPS测速仪(分度值:

0.1km/h,最大允许误差:±0.1km/h),雷达测速仪(分

度值:0.1km/h,最大允许误差:±0.1km/h),可安装于

各类型检衡车,准确控制和实现不同速度的实况模拟动态检

定。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①通过在单体检衡车上加载液压

尾板,设计制造了专用异型砝码,实现了叉车装卸砝码、尾板

升降叉车,大幅提高了静态检定的工作效率,缩小了工作场地

。②通过采用GPS测速仪和雷达测速仪,提高了动态检定的准

/86/ 治超计重收费专用动态汽车衡校准装置

确性。③提出并建立成套校准装置优化配备方案,实现了设备

功能单元化、技术操作模块化。本项目开发的治超计重收费

专用动态汽车衡成套校准装置,经山西省各地市质量技术监

督部门使用表明,方便、实用、准确,符合JJG907-2006《动

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

/87/ 邯郸市城市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邯郸市城市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庞大

且复杂,原有资料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地下管线的真实情况

,且存在数据资料更新困难、查询费时费力,对管网资料的

手工管理收集和绘制很难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的现状,在总

结国内外GIS技术用于城市管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邯

郸市排水管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建立了邯郸市排水管网信

息系统HDS-GIS(HandansewernetworkbasedonGIS),实现图

形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动态管理。

/88/ 抵抗重加密密钥泄露的属性可撤销加密系统及方法
抵抗重加密密钥泄露的属性可撤销加密系统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抵抗重加密密钥泄露的可撤销的属性加密系统

及方法,包括:1、设置加密系统的参数;2、生成加密系统的

主私钥及公钥;3、生成用户私钥;4、构建重加密密钥树;5、

生成密文文件;6、撤销属性;7、进行代理重加密;8、访问密

文文件;9、判断密文文件的更新位是否为1;10、解密未更新

密文文件;11、更新私钥;12、解密更新密文文件;13、退出

密码系统。本发明采用双代理重加密服务器模型,能够抵抗

重加密密钥的泄露。在进行属性撤销时采用属性用户群构建

/88/ 抵抗重加密密钥泄露的属性可撤销加密系统及方法

重加密密钥树,高效的、即时的、细粒度的间接属性撤销。

在加密时,将秘密分散,可抵抗合谋攻击。

/89/ 化工技术经济动态评价软件V1.0
化工技术经济动态评价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背景:项

目方案的动态评价,是对项目方案的效益和费用的计算考虑

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用复利计算的方式,将不同时点的支

出和收益折算为相同时点的价值,从而完全满足时间可比性

的原则,能够科学、合理地对不同项目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

。而且,动态评价中采用的多数动态评价指标考虑了项目在

整个寿命周期内支出和收益的全部情况,使得动态评价比静

态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其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全

/89/ 化工技术经济动态评价软件V1.0

面性更好。动态评价方法是现代项目经济评价常用的主要方

法。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动态评价方法,是依据项目的一

系列动态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现有的评价方式各不相同

,相互之间的对比较难完成,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发了化工技

术经济的动态评价软件,本软件主要将最常用的几种动态评

价方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动态投资效果系数法、净现值

法以及年值法集合于一个软件中,方便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动态评价,同时完成不同方法的对比。3.技术的创新性与先

进性结合化工技术经济分析课程的教学实际,总结和归纳单

方案和多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用于

动态经济评价的教学软件,方便教师和学生能快速分析和比

较不同方案之间的相对经济效益,从而选出最优方案,同时增

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了

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技术

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技术仅适用于高等院校化

工技术经济分析课堂教学及课后练习环节。5.应用情况及存

在问题目前处于试用阶段,尽在高校范围内小规模试用,试用

反馈情况良好,但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的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

。6.历年获奖情况无

/90/ 差分光电耦合器
差分光电耦合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组研究发现在电子系统中,为了消除地回路

引起的干扰噪声,使电路在出现高压故障时得以安全保护,需

要对传输信号进行电隔离。差分光电耦合器可用于模拟量传

输。它由一个LED和二个相互匹配的光敏二极管组成。将它

与合适的运算放大器连接就构成光隔离放大器,从而实现稳

定的、线性的信号传输。差分光电耦合器可用于模拟信号的

隔离传输,它能消除干扰信号,对计算机或测量仪器进行保护

,可使系统能稳定、可靠、精确地工作。因此它具有广泛的

/90/ 差分光电耦合器

应用领域,会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1/ 一种电缆附件故障分析检测系统
一种电缆附件故障分析检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附件故障分析检测系统,包

括: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缆附件故障点局部放电信号

,将所述局部放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信号处理模块,

用于接收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输出的所述数字信号,对所述数

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判断所述电缆附件的故

障信息,所述故障信息包括故障类型、故障大小和故障位置

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的电缆附件故障分析检测系统不仅能

够检测出电缆附件是否存在缺陷,还能判断出故障类型、故

/91/ 一种电缆附件故障分析检测系统

障大小,完善了电缆附件分析结果,提升了电缆附件使用的安

全性。

/92/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分为快速链路自适应和慢速链

路自适应两种,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链路自适应技术一

直指的是快速链路自适应。快速链路自适应技术跟踪小尺度

衰落引起的即时信道变化,接收机估计即时的信噪比(sign

al-to-noise,SNR)并向发射机反馈最优的星座信令,通过自

适应,系统在好的信道条件下可以提高发射吞吐率,同时在坏

的信道条件下能保证性能。但是,由于快速链路自适应技术

是对即时信道变化的自适应,所以存在较高的反馈速率,特别

/92/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

是当信道非常不稳定时,接收机向发射机的反馈可能是频繁

的,给系统带来了较大的负担。现有的慢速链路自适应技术

跟踪小尺度衰落的平均,因而具有较低的反馈速率,但是对于

日益发展的MIMO通信系统,目前还没有和空间选择性很好的

结合起来,将不能适用于普遍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本发明

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由两部分组

成,即基于平均信噪比和信噪比偏差因子的链路自适应调制

、编码等物理层传输技术配置方法,以及适用于多天线系统

如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通信系

统的基于平均信噪比和平均多径相对能量因子的发射格式配

置法。该方法能用于快速链路自适应技术不适用的场合,既

能应用于单天线系统,也可应用于多天线系统,与快速链路自

适应传输方法比较具有更低的反馈频度,可以降低系统负担

,同时能有效改善自适应通信系统的性能。

/93/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一体化调度运行体系研究与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一体化调度运行体系研究与实施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一体化调度运行体系研究与

实施以信息系统调度运行体系(调运体系)为理论基础,以

一体化信息系统监管平台(即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简称

IMS)为技术支撑,通过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调度运

行监控中心(调控中心),实现对全网信息系统运行和应用

状态的实时监测及全景可视化展现。调运体系的研究与设计

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和技术支撑三个层面着手,结合电网

生产调度的成熟经验和国际先进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构建

/93/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一体化调度运行体系研究与实施

具有国网公司特色的、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调度运行体

系。在调运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通过一体化信息系统监

管平台的研究、设计、开发、推广实施,构建国家电网公司

支撑信息化系统运行的运维技术体系架构,明确相关支撑系

统功能目标,制定项目分阶段实施方案,打破以往孤岛型系

统建设模式,逐步形成横向集成、上下贯通的运维管理的技

术支撑平台,覆盖包含网络、主机、业务应用、安全设备、

桌面终端等的完整IT基础架构及标准运维流程,实现“实时

监控、精益管理、闭环控制、分析规划”目标,同时不断完

善管理规范、指标体系,提供支撑电网企业信息运维的有力

工具。调控中心是对公司生产与经营信息进行全方位集中监

控和多角度展示的全景式信息监控平台,是公司信息系统运

行监控的中枢。通过以视频会议、互动会商、工业视频接入

等方式与各网省公司及容灾中心实时互联,以及对IMS、安

全监测系统(ISS)、应用实况系统(IAS)的综合可视化设

计及开发,实现了统一调度及信息安全的一体化联合防御和

应急处置,对全公司系统的网络、设备、应用、机房、终端

、安全进行监管,对公司总部及系统各单位的总体指标、智

能电网、三集五大、辅助决策等内容进行展示等功能。调运

体系建设作为推动SG-ERP高效建设和催进公司发展战略全面

实现的核心支撑之一,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推动企业战略目标

实现和全面整合信息运行资源、实现信息系统运行的高度一

体化、自动化、集约化。

/94/ 基于RFID的区域粮食流通管理试点应用
基于RFID的区域粮食流通管理试点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为三部分,即农户结算卡示范

推广、粮库信息集成示范推广、区域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示范推广。分别从粮食收购、仓储、运输三个环节,采集粮

食收购、粮食出入库和日常保管、粮食运输等环节的作业数

据,记录粮食流通全过程的信息,保证粮食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提高粮食物流作业效率,促进粮食流通的现代化水平。一、

项目在粮食收购、仓储、物流等环节,进行了物联网相关技

术研究、设备研制、系统开发、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等工作

/94/ 基于RFID的区域粮食流通管理试点应用

,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二、项目开创性地在粮

食流通中应用了RFID、多传感器等物联网新技术,研发了基

于RFID的粮食出入库系统,粮食快速收纳系统,自动称重系统

,粮食仓储作业执行系统(MES),自动控制系统(DCS),基

于有源标签的库区移动设备跟踪管理系统,低温储粮控制技

术与系统,空调准低温储粮远程集中控制技术与系统,智能通

风控制设备及系统,粮食仓储多传感器集成设备及系统,粮库

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粮库移动管理系统,粮食库内质量安全

追溯系统,粮库业务管理系统,粮库业务管理信息集成系统,

数字粮库远程监管平台等一系列粮食仓储管理技术和应用系

统,提高了粮库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三、项目针对粮食仓储

管理实际需求,研发了粮食仓储手持式RFID读写器、库区移

动设备管理有源RFID设备、地磅称重一体化控制终端设备、

运粮车辆复合电子标签等一系列自主创新的射频识别(RFI

D)技术和装备。四、项目在粮食收购、仓储、物流三个环

节建设的农户结算卡系统、粮库信息集成系统、区域粮食物

流公共信息平台,经过应用验证,用户反应较好,提高了粮库

管理效率,实现了作业机械化、自动化,保管智能化,控制精

准化,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管控一体化,并起到了良好的技

术示范作用;农户结算卡系统对提高种粮补贴激励效益,提高

粮食流通统计效率,规范粮食流通市场具有积极意义。五、

项目探索了设施共建、信息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常

州市粮食局、武进区发展改革局、粮食局、财政局等部门与

/94/ 基于RFID的区域粮食流通管理试点应用

航天信息共建农户结算卡示范系统,系统数据在不同部门共

享,运转良好,并调动了地方供销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机构

参与系统共建和信息共享的积极性。六、项目共申请发明专

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9项;取得软件著作权3项。项目参与编制

了江苏省粮食局牵头组织的《粮库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等

多个江苏省地方标准;协助编制了国家粮食局的《粮油仓储

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并已颁布实施。七、项目经费

管理、资金投入和使用符合国家会计政策,符合国家发改委

和财政部《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管理规

定,项目配套资金基本到位,经费支出基本合理,符合国家发

改委有关批复文件要求。八、该项目已经在江苏省20多个粮

库推广应用,为仓储新技术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粮

食仓储现代化建立了成熟的应用模式,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95/ 微型化可插拔光网络终端棒(SFP ONU)
微型化可插拔光网络终端棒(SFP ONU)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在标准的SFP光模块内集成了EPONONU芯

片及所需的软件,实现全部EPONONU功能,符合各种相关技术

规范,可直接插入各种设备的SFP端口使用,即插即用。本项

目主要科技创新点如下:1、PON终端内置技术自主设计研发

PONBOSA集成技术:利用同轴耦合封装技术,把DFB和APD芯片

集成封装成BOSA,减小了光路的损耗,提高了模块的集成度。

2、内置终端在板调试技术该方案采用BOSAONBOARD设计方法

,直接将光模块电路设计在系统板上,并通过PC机串口设置通

/95/ 微型化可插拔光网络终端棒(SFP ONU)

信设备主控制MAC芯片寄存器,MAC芯片完成电路的环回,使用

码型发生器产生8B/10B信号送给GOLDEN模块,经过WDM适配器

后连接至衰减器(1490nm),然后经过SPLITER(1:2)进入

ONU光模块BOSA,信号经过系统MAC芯片环回后通过发射端发

出光信号(1310nm),经过SPLITER(1:2)后进入衰减器,

再经过第二个SPLITER(1:2)后,其中一路光路进入DCA,分

析光眼图指标;另外一路通过WDM的1310nm输入端进入WDM,最

后进入到OLTgolden模块转为电信号进入到码型发生器,完成

灵敏度测试;通过光模块调试软件调试相关参数,完成光模块

光功率、消光比设置,查看光模块的监控数据量并写入光模

块的vendor信息&limit信息,完成通信设备的光模块发射端

电路调试。3、ONU棒低功耗及热处理技术ONU棒产品的功耗

仅有2W左右,仅为通用的ONUBOX功耗的1/10,因此,不仅可以

有效降低EOC局端产品的功耗,利于整体散热性能,而且可以

节省电源功率和长期运行费用。

/96/ 工业用毫米波避碰雷达系统
工业用毫米波避碰雷达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发明专利是一种工业用毫米波避碰雷达系统,由

天线、收发组件、中频放大电路、函数发生器、信号处理及

报警、电源等6个单元组成。该系统的特征是:函数发生器

产生的三角波作为收发组件中的压控震荡器的调制信号,送

入压控震荡器,使之产生频率按三角波变化的毫米波信号;

其一部分能量由耦合器耦合到混频器作为本振信号,一部分

经由环行器到天线发射出去,遇到障碍物并返回再由天线接

收,经环行器完成与发射信号的隔离后,进入混频器和本振

/96/ 工业用毫米波避碰雷达系统

信号进行混频;混频后的信号经中放进入信号处理及报警单

元进行障碍物的距离探测及响应的报警处理。该避碰雷达系

统的主要参数为:障碍物靠近报警:15m,紧急报警制动:

5m,探测精度:±0.2m,工作环境-40~+80℃。

/97/ 基于PCI-E总线的嵌入式通信安全系统
基于PCI-E总线的嵌入式通信安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我公司研制的《基于PCI-E总线的嵌入式保密通信

系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类信息安全产品中的

专用安全类产品,该系统利用最新的PCI-E总线技术和网络

控制技术,解决了通信数据处理的速度瓶颈和自身安全问题

,该产品主要具用以下创新点:①采用基于PCI-E总线技术的

加密卡,使整个系统处理速度提高5-10倍,填补了国内空白

。PCIExpress采用点对点的串行连接方式,每个PCIExpres

s设备直接同系统芯片进行交流,不再向整个系统请求带宽

/97/ 基于PCI-E总线的嵌入式通信安全系统

,突破了以加解密功能为核心的通信安全系统的带宽瓶颈。

②采用专用安全微处理器结合入侵传感器构成自身安全黑匣

子,提高系统自身安全系数。本系统以3DES总线加密算法加

密程序数据、高灵敏入侵传感器和电池备份SRAM构建了一个

保护重要数据的加密边界。可杜绝通过网络对核心系统的攻

击和其它外部破坏。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如下:对称算法3

DES速度为680Mbps,SSX30速度可达540Mbps;非对称算法R

SA签名1024位1800次/秒,验证2500次/秒;温度10℃~35℃

,湿度35%~80%RH。该产品可应用于各级政府、金融、电力

、水利、石化等大型企事业单位。

/98/ 商用车桥间传动轴校直方法
商用车桥间传动轴校直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根据东风实业、三环汉气等多家主机厂桥间传动轴

装机需求,生产高精度的桥间传动轴产品,提高产品品质、性

能和使用寿命,减少售后和损坏频率已成当务之急。以往使

用的桥间传动轴主要靠两端整体铸件进行连接,起到传递中

后桥动力。过载后,在颠簸路面行驶过程中动力传输的扭力

较大,易造成传动轴突缘叉、十字轴、伸缩叉的损坏,使传动

轴变形、扭断和车辆抖动。一改过去通用的两端整体式铸件

,没有动平衡的作法。实现各分段锻件零部件组装、高坚端

/98/ 商用车桥间传动轴校直方法

焊接技术、心棒定位校正等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

。这样不光从强度上确保了传动轴承受的扭力增大,还确保

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动力传递的稳定性。二是改变商用车桥

间传动轴校直方法,减少传动轴因中心孔偏差而出现的装配

后的零部件,改变加工工艺顺序,增设校正芯轴,保证装配后

零部件中心定位准确,消除校直假像,在使用时即使万向节叉

中心孔出现偏差,也不会影响顶尖与校正芯轴的自定心,杜绝

因中心孔偏差而出现的装配后的零部件校正假像。确保了装

配后的零部件的同心度、垂直度和对称度,减少传动轴的不

平衡量值其技术创新点是:新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桥间专

用传动轴生产难的问题①新的桥间传动轴工艺改变了原有结

构设计,同时也改变了加工工艺,特别是改变了桥间传动轴没

有动平衡的做法。②新改进的工艺有效的保证了桥间传动轴

在运行过程中更平稳、使用更安全;③改进解决了加工和装配

难,加工效率低和加工成本高的难题;④新工艺和改进的工装

、装夹方式能解决桥间传动轴生产难题,保证了终端使用效

果。项目产品实现了与东风实业、三环专汽等多家主机厂的

产品改进和配套。同时,分解式装配减少了员工加工强度,提

高了装配效率,也方便了主机厂在商用车桥间传动轴的装配

。项目产品顺利的实施,改变了桥间传动轴不平衡状态,减少

产品损坏频率和售后服务费用,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

适性及安全性。该项目的顺理实施,已成功实现了与湖北三

环、东风实业等主机厂的配套,并在2013年实现利润219万元

/98/ 商用车桥间传动轴校直方法

,上交税金148万元,其中节约材料、工效等费用约74万元。

预计2014年可实现利税1200万元。无

/99/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MCTP矿用本安型宽带多通道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MCTP矿用本安型宽带多通道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立项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设高

产、高效的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矿

井已成为煤矿发展的必然趋势,里彦煤矿适时提出打造现代

化、数字化矿井的构想。但目前里彦煤矿井下使用的大部分

监测监控系统基本属于封闭系统,分布在矿井的各个环节,

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且相互兼容性已成为安全监控技术发

展的瓶颈问题。各系统在井下巷道中重复布置电缆或光缆,

也增加了安全资金的投入及使用维护的工作量,不利于节约

/99/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MCTP矿用本安型宽带多通道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

生产成本。现有监测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信息传输方式、

系统反应速度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日益突出,难以满足现代化

生产的需要,制约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协调矿井

生产和矿井灾害事故的急救,亟待建设高速信息传输通道—

井下工业环网综合信息传输平台,同时对各自动化系统进行

整合,从而形成现代化的自动化安全监测信息网络系统。二

、研究主要内容: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主要解决系统在较

复杂矿井条件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最大程度扩大

兼容性;通过在推广应用中各个系统的逐步接入,逐步完善

和改进该系统,使其真正成为矿井高效的信息传输平台。三

、应用范围:该系统可用于所有类型矿井的信息传输,具有

较广泛的应用范围,井下各种系统通过数据接口转换都能高

速准确地传输到井上数据处理中心,同时该系统的高带宽和

高速的特点也为其他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四、技术特点、主要性能指标:山东省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

司mCTP矿用本安型宽带多通道工业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采用

成熟的光纤传输技术和优化的工业环网数据交换技术,为矿

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构建“三网合一”的高速宽带综合信息传

输平台,该平台提供各类现场总线、语音、视频的传输链路

,简化系统结构,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扩充性

和兼容性,实现生产安全实时信息的集中、高速、透明传输

。其先进性、灵活性、可靠性等优越性十分有利于煤矿的安

全生产和管理工作,是目前国内工业以太环网系统最先进的

/99/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MCTP矿用本安型宽带多通道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

系统之一,即能满足高条件的要求,又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

全运行。自2007年6月份顺利竣工正式应用运行以来,为里

彦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

了可靠保障,其管控一体化的目标正逐步得到实现。系统设

计遵循“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开放性”的原

则,结合里彦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安

全可靠、先进实用、易于扩展。整个项目方案按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思路开展。该系统利用工业以太网光

纤冗余技术和宽带多通道通讯技术,使系统在通讯速率、可

靠性、稳定性、反应时间、扩容接入能力、故障自检恢复能

力等方面较传统有质的提高。该系统实现了数据、视频、语

音的一网传输,全部采用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系统采用模

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灵活构建系统设备,使用和

维护更加简便;采用插板式结构,功能模块支持热拔插,极

大地方便了设备的维护和故障的快速排除;能够提供足够的

带宽和QOS保护;数据传输采用隧道技术,各种信号采用独

立信道的方式实现实时数据传输,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

性,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以太网常见的挤占带宽、信号阻塞

等现象;系统由多点组成双纤自愈环,自愈时间为50ms。此

外,系统还具有丰富的接入功能和完善的网络功能,可接入

各种监测监控等系统,亦可实现对整个传输网络的统一监控

和管理。五、创新性:mCTP的隧道技术是在一个单一网络的

/99/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MCTP矿用本安型宽带多通道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

光纤共享链路中,通过开辟相互隔离的虚拟通道,建立节点

间的固定连接,实现关键业务的高质量可靠传输。由于数据

的传送不经过Internet等公共网络,因而在保证业务传送高

效可靠的同时,省去了复杂的传输协议和安全认证机制。与

基于SDH的mSTP实现多业务传送相比,mCTP的隧道技术简化

了数据的封装处理过程,减少了业务传输的中间环节,既可

以保证关键业务的传送质量,又达到降低传输带宽的开销,

提高带宽利用率的目的。这一技术是保证mCTP系统以较低的

成本将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融合在统一的传输平台之上的

关键,也是主要创新点。六、成果水平:该系统是目前我国

最先进的系统之一,既能满足高条件的要求,又能保证整个

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系统已经具备国内领先水平。七

、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该系统在山西大同煤业集团、河北

开滦煤业集团及山西、山东、河北、贵州省等多家煤矿得到

了大量推广应用,应用结果表明:mCTP矿用本安型宽带多通

道工业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在通讯稳定性、可靠性、传输质

量、平台扩展性与兼容性、通用性与标准化、反应速度、集

成能力等主要性能方面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由于修建了

综合传输平台,就像修建了一条多车道高速公路,全矿井现

在和将来需要接入的各种子系统就好比各种车辆,都可以借

助这条高速公路畅通无阻地驰骋飞奔,各种子系统也能最终

在综合软件平台上统一集成,软件一次投资,做到真正意义

/99/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MCTP矿用本安型宽带多通道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

上的矿井统一信息化建设,这为矿井今后的安全生产管理、

节约生产成本、调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可靠保障。随着全社会

更加注重安全生产,不断加大矿井信息化的投入,该系统更

能显现出其高速高效的优越性。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极广

大的推广前景。

/100/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中逐

步开展,针对该制度而开发上线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应运而

生,通过这种监管化信息管理系统,来对开发企业商品房预售

过程的售楼资金进行入账环节的精细化、准确化管控;同时

,对于开发企业每一笔预售资金的使用、支付各个环节进行

实时跟踪管理和监督、确保开发企业在楼盘竣工封顶之前保

留有一定足额的预售资金。

/101/ 飞机自动化装配装备的螺旋铣孔单元研制
飞机自动化装配装备的螺旋铣孔单元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大型飞机装配过程中,自动钻铆装备是必备的重要

装备,且目前国内没有生产。《2006年~2020年科技发展纲

要》中“大型飞机”项目已经启动,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项

目已于08年8月投产,所以非常有必要研制这类装备。螺旋铣

孔单元是自动化铣孔设备,可一次性完成飞机装配过程中一

系列不同直径的高精度孔。其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能

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螺旋铣孔单元可与工作台或机械手配

合,完成飞机自动钻铆装备中的制孔工作,是整套装备中的关

/101/ 飞机自动化装配装备的螺旋铣孔单元研制

键部件。螺旋铣孔单元,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与机械手配合,

能够完成飞机整部件装配整体装配中高精度制孔工作,提高

制孔效率30%~40%,提高孔的加工质量,节约刀具等成本效益

可观。该装备为民航科技产业中的工具类产品,符合我市高

科技产业政策。其利润率高,生产工艺易行,在本市产业化可

行,可推广应用于国内航空制造企业。螺旋铣孔过程中刀具

的运动是三个运动的合成,第一主运动是刀具绕其中心的高

速旋转完成切削工作;第二主运动是刀具绕孔中心(与刀具

中心不重合)的旋转运动完成周向进给;第三主运动是刀具

的轴向直线运动完成轴向进给。螺旋铣孔单元传动系统部分

:主轴自转由电主轴提供动力源;公转采用伺服电机连接一

级同步齿形带实现;径向偏移采用双偏心结构,即通过改变内

外两个偏心套筒的相对转角调节自转中心与公转中心之间的

偏移距离;轴向进给通过伺服电机连接丝杠实现进给。本项

目按照工作计划,基于对螺旋铣孔加工原理和动力学的研究

基础上,对螺旋铣孔单元进行方案制定、结构设计、运动仿

真、有限元静动态分析,设计配套的吸尘系统等辅助系统,建

立螺旋铣孔单元专用的数控系统平台,试制成功螺旋铣孔单

元样机,研制了螺旋铣孔专用刀具,建立了螺旋铣孔切削数据

库,对样机进行了模态实验和切削试验的验证,达到了预期目

标。本项目研究成果能够解决难加工材料的制孔问题,优化

完善制孔加工工艺,大幅提高飞机装配过程制孔效率和质量

,为我国实现数字化飞机装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02/ 基于全景视觉的嵌入式移动安全监控组件
基于全景视觉的嵌入式移动安全监控组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的研究得到了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提出一种基于全景视觉的嵌入式移动安全监控组件的创新设

计方案,该组件由鱼眼镜头、图像采集设备、嵌入式实时图

像处理装置等组成,其本身是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的系统,同

时又可以是大系统的一个独立子模块,可拆卸可组装,提高了

监控组件的适用性;其中配备的全景视觉一次拍摄可以获取

360°水平视觉,185°俯仰角的场景信息,无需“摇

拍”和“图像拼接”,因此硬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软件上

/102/ 基于全景视觉的嵌入式移动安全监控组件

建模和处理得到一定简化;通过将均值漂移嵌入粒子滤波器

,实现了室内、室外环境下动态目标的准确跟踪;提出基于序

列双色点阵式航标及多功能航标的定位与导航算法实现了高

精度、高重复性的移动机器人巡迹导航与示教再现导航。因

此该组件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例如,可以应用到机器人

导航、视频监控、火险救灾、虚拟现实等众多领域。

/103/ 分数阶复杂网络的同步研究(青年基金)
分数阶复杂网络的同步研究(青年基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非线性系统的研究近几十年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

非线性自治时滞系统的分数阶动力学行为的发生机理至今未

能厘清,更缺乏严格的数学理论,使其应用备受限制。在分数

阶系统中,整体宏观非线性与局部微观复杂性的交叉耦合,与

分数阶微分性质有着深刻本质联系,因而从分数阶分析学角

度对分数阶非线性自治时滞系统进行研究,正是一个自然且

可行的进程。因此,本项目拟研究非线性自治时滞系统的分

数阶混沌行为和稳定性。首先从分数阶分析学的角度,分析

/103/ 分数阶复杂网络的同步研究(青年基金)

由特征方程得到的辅助多项式方程,运用时滞方程的细分法

来研究特征根的分布,得到分数阶时滞系统产生混沌的普适

条件;然后推广系统稳定的定义,利用分数阶微积分的性质和

时滞的特性等理论建立分数阶自治时滞系统的Lyapunov直接

法,并给出扩展函数的构造方法,进而解决系统稳定这一关键

问题。项目研究的内容在理论科学研究以及国防工程技术领

域都有着十分重要且广泛的应用,都是实际需求驱动的数学

前沿理论问题。

/104/ 智能家电语音交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智能家电语音交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项目研究了家居场景下超低信噪比的语音识别技术

,提出了过零率检测与阀值检测的双重端点检测技术,以及变

步长的自适应滤波降噪算法,并将该技术与算法植入语音交

互模块,成功应用到了空调、烤箱、冰箱等智能家电产品;研

究了特殊声音免唤醒识别技术,提出了基于模型匹配与简化

神经网络的声音识别技术,经检索在家电领域属于首次应用

,在提升家电人工智能的同时,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针对

智能家电行业同区域多语音交互设备缺乏协同响应的难题,

/104/ 智能家电语音交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结合用户语义分析及压幅比声源定位算法,解决了同区域多

语音设备同时响应产生的干扰问题,实现了精准响应。项目

产品经第三方机构检测,所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在0db信噪比条

件下,辨识准确率在3米不低于95%,5米不低于90%,所检项目

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105/ 大屏显示器管理软件
大屏显示器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在项目中,一般都选择大屏供应

商的原有屏幕显示软件,需要在本地有独立的电脑,没有电脑

的话软件价格较高,同时有些我司要的功能没有,比方智能判

断哪个小屏故障。因此,我司立项研发适应我司的大屏显示

管理软件。实施方式:本企业成立项目研发小组,独立完成

研制工作。根据年度技术研发计划和研发任务书组织实施,

公司有示波器、精密电桥、小型3D打印机等设备。②技术原

理及性能指标;为大屏幕显示系统而专门开发的集成应用管

/105/ 大屏显示器管理软件

理系统,主要功能是为用户对大屏显示系统提供一个高度集

成的管理平台,覆盖了大屏幕系统的所有可控设备:多屏拼

接控制器、矩阵主机等,把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矩阵主机

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免除用户在不同厂家的各类管

理软件之间频繁切换控制的烦恼,实现对显示拼接墙上各类

应用窗口的信号调用、控制和管理,对多屏拼接控制器的控

制及实现对矩阵、集中控制设备等相关外围设备的控制与管

理;实现视频、VGA、DVI、HDMI切换及各种信号源预案组合

。操作界面友好简单,使用方便快捷。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1)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操纵灵活,容易扩展,方便整合

;(2)提供冗余配置,具备模块设计,具备扩展能力;(3)图

像显示效果清晰稳定;(4)各种显示信号的接入能力;统一

显示和功能分区显示;(5)输入信号扩展能力。大屏幕显示

系统关键技术下面探讨如何在智能指挥平台中如何设计一套

先进、灵活、适用的大屏幕解决方案。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包括用户信号源、信

号切换、信号处理、信号显示和信号控制等几部分。用户信

号源:包括来自摄像头、DVD的各种制式的视频信号;来自用

户工作站的RGB信号;局域X内工作站向X络输出的显示信号;

远端IP视频信号。信号处理:在显示信号之前对信号进行对

应的处理,如切割、放大、窗口化等,包括集成多个技术的多

屏处理器系统和显示单元内置的信号处理模块。信号显示:

由显示单元组成的显示墙体,可将处理后的信号在大屏幕上

/105/ 大屏显示器管理软件

显示出来。信号控制:由一台或多台安装了大屏幕控制软件

的PC构成,可对大屏幕上显示的信号进行控制。大屏幕控制

管理系统是大屏幕显示系统专用管理系统。通过管理软件,

可以实现对大屏幕显示系统的硬件、信号、显示等进行方便

、多点的管理和控制。大屏幕控制管理系统提供完善的多用

户管理,配合多点控制功能,用户可以在局域X内任意控制电

脑上实现分区域、多级别的管理。大屏幕控制管理系统采用

模块化的系统架构,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部分:(1)大屏

幕控制管理系统服务器端。包括大屏幕控制管理系统服务程

序、多串口并发访问程序、中控设备代理程序等,主要负责

各种资源的管理、用户认证和客户端管理,同时接受管理控

制信息,并按照系统设置,向各设备发送可识别的控制代码,

协调各设备共同工(2)大屏幕控制管理系统客户端。大屏

幕控制管理系统户端提供认证客户端,以及控制界面并接受

控制操作。客户端可以安装在和服务器端同一台控制计算机

上,也可以安装在和服务器端同一局域X内的计算机上,可作

为各功能分区独立的控制平台。控制PC中安装大屏幕控制软

件,控制PC与显示单元及多屏处理系统通过交换机接入到同

一个X络之中,通过X络方式控制显示单元的开关机、颜色亮

度调整及信号开窗、显示模式调用等。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

,在大屏控制软件中设置常用显示模式和不同的预案,并可自

行配置预案保存与调用,所有预案均可作为备份信息存储。

/105/ 大屏显示器管理软件

移动平板上安装移动控制端软件,通过触摸的方式可实现大

屏幕系统的可视化操作。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小

范围运用。

/106/ 电子导游机
电子导游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电子导游机是预先存储好语音资料的具有人机交互

功能的便携式语音播放器,又叫数码语音导游机。国外称为

ElectronicTouristGuide(ETG)。通过电子导游机,游客

无需导游或讲解员即可在游览过程中随时收听景点或展品的

语音介绍,并且可以切换语言得到多语种的解说服务,具有

费用低、多语种、自主性强、解说规范、环保等诸多优点。

在我国的旅游市场,长期以来,游客在景区旅游时,可看的

景点多,可了解的资讯却很少,属于低层次的观感旅游阶段

/106/ 电子导游机

;而对于外国游客来说,由于语言的障碍往往游览下来所知

甚少。使用高科技的电子导游产品,则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

问题。电子导游与人工导游相比,能避免由于导游个人因素

带来的服务质量不稳定性,为游客提供全面客观的服务。技

术指标或产品性能:人机显示:大字段式液晶屏+手机式数

字小键盘语音输出:音频端口,外接耳机音量控制:数字电

调语音容量:10小时语音质量:MP3音质语音段数:可选一

万段(0~9999)支持语言种类:1)九种主要外语:英语、

日语、韩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荷兰语。2)汉语:普通话及粤语资料下载接口:USB接口

,100%兼容U盘操作,无需安装软件连续播放时间:10小时

待机时间:连续7×24小时供电方式:锂电池供电(配

备专业充电箱,可24台导游机同时充电)外形尺寸:55

15;120×15mm(可根据具体需求定制)适用范围及市场

前景: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室

内展览场所。国家旅游局规定,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全国

AAA级别以上的旅游景点,必须配备电子导游机服务。据估

计,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达30~40亿元人民币。项目投资条

件及投资额:10万~50万元人民币,投资额视合作方式而定

。成果所处研究阶段:中试阶段。合作方式:面议。知识产

权或已应用情况: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有试点应用。

/107/ 基于物理信道信息的D2D通信双向认证方法
基于物理信道信息的D2D通信双向认证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信道信息的D2D通信双

向认证方法,在初始认证中,只需要存储一个通信密钥,就可

以进行基于物理信道信息的初始认证,不再需要复杂的上层

认证,使得初始认证的计算复杂度极大降低,将D2D通信的初

始认证步骤下移到了终端,在认证中利用信道估计信息,降低

了初始认证的复杂度、减少了认证时延,初始认证之后,D2D

通信双方对每一次接收到的信息包都进行了基于物理信道的

信息包认证,弥补了D2D通信中信息包认证的缺失,保护了用

/107/ 基于物理信道信息的D2D通信双向认证方法

户的隐私,防止了攻击者对信息包的恶意篡改等攻击。

/108/ ETL系列在线闭环测控全自动加药系统装置
ETL系列在线闭环测控全自动加药系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ETL系列在线闭环测控全自动加药系统装置是一种

集成了在线仪表、智能控制仪表、电气控制装置、精密计量

泵、溶解槽和计量槽等于一体,具有完整的闭环控制功能的

加药系统装置。相比一般的开环全自动加药只能提供简单的

定比例投加,在线闭环测控全自动加药系统装置具有针对特

定过程参数(如pH、ORP等)按设定浓度点或浓度范围自动

投加所需药品的特点,可使系统内的水质获得有效的监控,

自动维持系统水质指标在控制范围内。在线闭环测控全自动

/108/ ETL系列在线闭环测控全自动加药系统装置

加药系统装置主要技术指标:定量供粉机供粉精度:≤

7;2%药剂投加精度:≤±2%系统调节综合误差:≤±

;(5~7)%ETL系列在线闭环测控全自动加药系统装置是我公

司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加

药系统装置,它具有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调节综

合误差小、低能耗等突出特点,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市场前

景十分可观。项目推广后,年产量可达50台,可实现利税8

50万元。在线闭环测控全自动加药系统装置已在国内多家大

型企业成功应用,获得了用户好评。经实践检验,该机完全

可以替代进口产品,满足国内用户要求,为国家节省建设投

资,节省大量外汇。辅助设备部分选用国产优质品牌,可以

促进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并可带动企业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本机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在能源紧缺的当今社会能创

造巨大的社会效益。根据测算,每套采用我公司高新技术装

置的水处理工程,每年可节水280万吨,节约药剂约25%。

由此可以看出,在线闭环测控全自动加药系统装置的推广必

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09/ 石油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油水井套管电磁探伤仪研制
石油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油水井套管电磁探伤仪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所述的油水井套管电磁探伤仪用于探测套管

的损伤情况,包括孔洞、裂缝、壁厚、腐蚀、缩径、扩径等

,同时还配备有井温测量和自然伽马测量系统,仪器自带便携

式地面系统,有配套的解释和成像软件。对套管测量采用了

非接触式的电磁探测方法,井下仪器中的X、Y、Z三个电磁探

头可同时对套管进行探测,仪器的最大优点是分辨率高,测井

速度快,能区分内外壁的损伤情况及缺陷类型,并对损伤情况

给出定量尺寸。本项成果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是:(1

/109/ 石油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油水井套管电磁探伤仪研制

)电磁探伤理论: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海峡两岸水井套管损伤

情况的理论模型,对仪器的研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电

磁探头研制:根据自行建立的理论模型,设计并优化了X、Y

、Z三个方向的电磁探头,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可识别出射

孔孔眼及直径更小的孔洞。(3)解释理论和方法:建立了

一套完整的解释理论,形成了相关的软件。以上三点是本成

果最大的优越性,由于在理论、探头、解释等三个方面有很

强的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解释一

些完全引进或引进吸收的仪器在应用过程中无法解释的异常

现象。而且其测量体制和方式更适合国内的油井状况。

/110/ 一种采用小区集动态绑定与负载均衡的LTE载波聚合技术
一种采用小区集动态绑定与负载均衡的LTE载波聚合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来源:本项目是广东移动省公

司承担的集团重大科研项目。背景:中国移动与竞争对手相

比,从频段性能的优劣来看,F频段能保持一定的覆盖优势,但

仅20MHz用于LTE网络,单载波峰值速率低于FDD,总体容量小

于竞争对手。D频段的频率资源多,容量可超过竞争对手,但

其覆盖性能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据此,中国移动与华为公司

合作开展了载波聚合技术的研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1、小区集动态绑定配置技术原理在F频段和D频

/110/ 一种采用小区集动态绑定与负载均衡的LTE载波聚合技术

段小区载波聚合场景,之前采用“1+1”静态绑定模式,将同

向覆盖的两个异频小区配置到同一载波聚合小区集,载波聚

合关系固定。小区集动态绑定配置的载波聚合技术,是将共

站的6个小区组成一个小区集合,在小区集合里,手机附着的

小区称为主小区,其余的小区都可成为辅小区的候选,辅小区

按照信号强度和RB负荷进行加权综合排序,优选最好的小区

作为辅小区进行绑定。2、基于载波聚合的负载均衡技术原

理普通用户的负载均衡受异频负载测量控制和时间,只能做

到秒级负载均衡,且小区间仍然存在负载差,无法到达绝对的

负载平衡。基于载波聚合的负载均衡通过对主辅载波的负载

进行测量,对比小区的负载情况,然后基于负载更新载波聚合

用户在主辅载波上的数据传输比例,实现两载波之间完美的

负载均衡。3、精确参数配置,提升载波聚合性能基于载波聚

合的业务流程,优化辅载波添加/删除门限,解决现网A4、A2

事件耦合导致辅载波添加困难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载波聚合

的占比,改善用户业务感知。2.2性能指标(1)采用小区集

动态绑定配置技术,可有效提升F频段和D频段不同覆盖下整

网CA占比,载波聚合占比提高15%,平均拉网速率提升13.3%。

(2)载波聚合下的快速负载均衡,可以获得10%左右的小区

平均吞吐量增益和10%左右的小区边缘吞吐量增益。(3)精

确的参数配置,提高D频段小区优先测量概率,CA占比提升15

%,下行速率提升20Mbps,提升比例50%。(4)载波聚合的峰

值吞吐率接近理论值,相比单载波普通小区,载波聚合可以达

/110/ 一种采用小区集动态绑定与负载均衡的LTE载波聚合技术

到单用户吞吐量翻倍效果。(5)CA开启对切换成功率、掉

话率、互操作成功率、CSFB功能无影响。(6)关键KPI指标

与国际先进运营商的对比运营商拉网速率小区平均吞吐量(

空扰)进入CA比例中国移动(D+D)60.56Mbps81.11Mbps90

.38%中国移动(F+D)62.3Mbps81.07Mbps88%日本某运营商

(2.5G2x20M)56.66Mbps74.49Mbps82.72%澳大利亚某运营

商(2.3G2x20M)55.07Mbps73.28Mbps81.92%沙特某运营商

A(2.5G2x20M)52.89Mbps73.37Mbps79.53%沙特某运营商B

(2.3G2x20M)51.25Mbps69.78Mbps75.20%(7)关键KPI指

标与竞争对手的对比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主要创新点

包括:(1)国际首创针对F频段D频段载波聚合场景,通过载

波聚合的小区集动态绑定配置,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该创新

点已经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专利编号为:2015100451

50.9。(2)国际首创针对普通用户负载均衡的问题,提出了

基于载波聚合的负载均衡技术,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小

区平均吞吐量该创新点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两项,专利

编号分别为200910160173.9和201010222636.2。(3)精确

参数配置,提升载波聚合性能提高D频段小区优先测量概率,

大大提升CA占比,提升了CA用户拉网速率。4、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已陆续在全省近1.5万个站点上部

署此功能,后续通过集团向全国范围内推广。开通载波聚合

的前提条件是站点的硬件和软件已经支持双载波。5、应用

/110/ 一种采用小区集动态绑定与负载均衡的LTE载波聚合技术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提到所有创新点已经逐步开始在全

省,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如下:1)主载

波切换后辅载波添加时延问题主载波切换后由于要等待辅载

波是否满足条件的判决流程,一般需要等待3-5秒的时间,造

成载波聚合比例的下降。解决措施:采用盲配技术,比如目

前在D+D场景中,主载波切换后,基站根据载波聚合小区集的

配置情况主动配置辅载波,而不需要等待A4事件上报,即使配

置不成功对网络影响也不大。2)边缘用户在辅载频的增益下

降问题在D+D测试场景,开启TM3/TM8自适应,测试无明显增益

。原因是无ULCA,辅载波没有SRS反馈,无法进入BF状态,辅载

波BF增益损失(约15%),加扰程度越大或者SINR越差,BF的

占比越大,所以影响越大。解决措施是:后续引入ULCA,辅载

波可以进入BF模式,或者后续引入TM9,可通过CQI信道的反馈

使得辅载波进入BF模式。3)异频测量问题规范规定终端有G

AP和无GAP的两种异频测量方式,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具有两

套收发信机,有能力支持无GAP测试方式,实测发现荣耀6没有

无GAP的异频测量,导致CA测试过程中的单用户14%的吞吐率

损失。解决措施:需推动终端厂家后续支持无GAP的异频测

量模式。6、历年获奖情况2015.3,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创新技

术奖一等奖7、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目前全省约10%的移动

用户已使用载波聚合技术带来的高速互联网体验。

/111/ BZJ-1型标准电池自动检定仪
BZJ-1型标准电池自动检定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BZJ-1型标准电池自动检定仪是集电子技术、微机

技术和测量技术于一体,具有一定人工智能的新型自动化计

量仪器。该仪器可用于检定0.002级及以下各级标准电池即

可检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又可检内阻,即可自动定时预热检定

又可立即进行检定,并且自动进行数据处理、系统误差和温

度电势的修正,打印出检定结果。其分辨率为1uv,电动势

极限误差≤5uv,内阻误差100Ω,重复性≤2uv,达到了JJG15

3-80标准的各项技术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112/ 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送平台
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送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应用的快

速兴起,流量激增给通信网络,特别是国家骨干网络带来了巨

大挑战。同时,受光传输技术,以及传统电路型网络与新型数

据网络长期无法融合等制约,现有光传输网存在带宽小、业

务配置时间长、带宽利用率低等方面的不足,网络带宽已经

成为制约“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计划的瓶颈,迫切

需要新一代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解决网络流量

“井喷式增长”难题。2009-2011年,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

/112/ 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送平台

公司承担完成了国家863课题-100GE光以太网关键技术研究

与系统传输试验平台研制(课题编号:2009AA01Z253)。在

此基础上,20111-2013年承担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超高速光传输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财企[2011]14

1号),研制成功系列化的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平台设

备,并实现了规模化商用。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送平台由

传送平面、管理平面、控制平面三个部分组成,平台支持10

0Gb/s、400Gb/s超高速光传输、支持超大容量业务接入和调

度,具备分组传送网(PTN)和光传送网(OTN)融合和智能

化业务调度能力,同一平台可配置成PTN、OTN、POTN等设备

形态。主要性能指标有:支持ROADM、OTH的光、电混合交叉

;支持ODUk、以太网、VC4统一交换,交换容量达到25.6T;支

持100M-100G/400G速率的各种业务接入,支持OTUk白光口;支

持80x10G/40G/100G/400G线路容量,支持超长距离和超长跨

距传输。项目突破和掌握了100G核心光电子模块、超高速相

干接收和光数字信号处理、IP与光高效协同及智能化调度、

大容量光传送设备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制了系列化超高速大

容量智能化光传送平台,实现了100Gb/s光信号2800公里无电

中继光传输,实现了100G大规模应用,取得了一大批自主知识

产权科研成果。课题申请和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6件,授权发

明专利5件,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全面完成项目合同书任务要

求。项目成果已经在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送平台上应用,

并对100G光传输、光电子器件及设备进行了实用化和工程化

/112/ 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送平台

研究,已经实现了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

用。项目成果可应用于通信传输网中,从汇聚网、城域网,到

骨干核心网、长途骨干网等各级网络中,技术成熟,已稳定运

行三年以上。成果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送平台上,产品性

能全面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连续二年在移动、电信和联通

集采测试中技术排名第一。助力中国联通率先开通国内首个

一级干线100G工程,已承建10条国家干线、46条省级干线,1

00余条本地100G网络,并开始400G光传输商用,市场份额超3

5%,规模应用于东南亚、南美等海外国家和地区。截止2016

年底,累计实现销售30.1亿元,新增利润7.4亿元。

/113/ SIGCAD铁路信号设计集成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
SIGCAD铁路信号设计集成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铁路信号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系统,铁

路信号系统的设计则又具有出图量大、工作繁杂、不允许出

现错误等特点。本科研课题旨在降低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统一设计标准、提高设计成果的正确率,课题通过对铁路信

号设计集成系统平台的研究,解决了车站联锁、电码化、区

间自动闭塞等成套设计技术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成果通过

建立数据库、图形库,利用CAD的二次开发技术,最终以SIGC

AD铁路信号设计集成系统平台得以体现。该集成系统平台将

/113/ SIGCAD铁路信号设计集成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

升级完成的新版6502电气集中联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简

称6502CAD系统)、新开发的计算机联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

统(简称CBICAD系统)、ZPW-2000系列电码化计算机辅助设

计软件(简称电码化软件)、ZPW-2000R自动闭塞计算机辅

助设计系统等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了统一的系统运行界面,从

而形成一个系统化、集成化的功能全面的铁路信号计算机辅

助设计系统,可完成车站联锁、电码化、ZPW-2000R区间自动

闭塞等的全套铁路信号工程设计图纸。

/114/ 一种IC卡智能燃气表
一种IC卡智能燃气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IC卡智能燃气表,其静态功耗小,用

户使用过程中不需频繁更换电池,不易出现乱数、掉数及IC

卡锁死现象,并能防止各种人为破坏性掉电而造成的系统紊

乱及长通表问题。本发明包括单片机,单片机外围分别连有

液晶显示及驱动单元、EEPROM数据存储单元、IC卡读、写接

口电路单元、信号采样及磁保护电路单元、单片机掉电复位

电路单元、阀门驱动电路单元、按键显示电路单元、电源掉

电检测电路单元、电源低电压检测电路单元、单片机在线编

/114/ 一种IC卡智能燃气表

程电路单元。

/115/ 单伸缩杆转台驱动的环框型索网反射系统
单伸缩杆转台驱动的环框型索网反射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伸缩杆转台驱动的环框型索网

反射系统。其包括外圆环框架(1)、索网组(2)、支撑架

(3)、支撑柱(5)、伸缩杆(6)、方位平台(7)和底座

(8);支撑架(3)安装在外圆环框架的一侧;馈源(4)采

用偏置的支撑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柱采用T形结构;外

圆环框架通过三个转动连接关节(9a,9b,9c)与支撑柱和伸

缩杆连接;支撑柱下端与方位平台固定连接;伸缩杆下端与支

撑座(10)活动铰接,形成转动副,支撑座(10)与方位平台

/115/ 单伸缩杆转台驱动的环框型索网反射系统

固定连接;通过伸缩杆的伸长和方位平台的转动实现反射器

任意姿态的控制;本发明结构简单,轻便灵活,能实现对反射

系统的方位和俯仰姿态控制,可用于光、电能量的反射或汇

聚。

/116/ 基于机器识别核心技术的高清晰度视频监控系统研发
基于机器识别核心技术的高清晰度视频监控系统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在安防行业“数字化、高清化、智能化”的

发展趋势下,完成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1)顺利突破数

字高清技术、智能数字视频搜索和特征识别技术及流媒体数

字水印加密技术等。(2)成功将核心技术应用到视频安防

监控产业,成功开发出高清网络摄像机、高清网络一体球、

高清网络视频服务器、基于机器识别核心技术的嵌入式系统

、大规模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软件等一系列产品。(3)建成

了13000平米的产业化基地,实现项目产品及系统的成果转化

/116/ 基于机器识别核心技术的高清晰度视频监控系统研发

和产业化。2.该项目研发出的高清摄像机实现全高清1080P

/30fps,满足全天候条件;高清抓拍摄像机在0~220km/小时

的速度范围内,抓拍率在98%以上,识别率在90%以上;高清球

型摄像机实现高清分辨率下的3D定位、电子云台、电子变焦

等特色功能;系统软件支持5000路前端高清监控设备。项目

成果均已通过公安部安防报警产品检验中心的检测,获得安

全防范产品生产许可证,且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项目在视频高清化、智能化、网络化方面都有新突破,

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项,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

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项,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高清抓

拍摄像机可实现高清晰图像抓拍,抓拍最大分辨率为2560*1

920,图片显示信息丰富,人员面部特征清晰;灵活运用数字图

像处理、模式识别等理论知识,自主完成了混合高斯背景建

模、自适应二值化阈值、团块质心计算、卡尔曼低通滤波与

运动预测、模板匹配、canny边缘检测、肤色检测、meansh

ift与camshift等特征跟踪算法,最终实现了智能跟踪、遗留

丢失和越线报警等功能,也实现了图像处理、图像识别领域

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采用数字水印视频加密技术,增加版权声

明以及视频篡改提示的新技术,实现版权保护及防止篡改等

保护功能。4.项目成果适用于夜间、雨雪、雾天等各种环境

条件,成功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司法、教育、电讯

等诸多领域,实现了高清新产品销售收入2.51亿元,利税556

0万元,出口1212万元,完成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目标。

/117/ AMO M17751-001超高速SD 卡信号传输的服务器模块
AMO M17751-001超高速SD 卡信号传输的服务器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AMOM17751-001超高速SD卡信号传输的服务器模块

SD读卡器(CardReader)是一种专用设备,对应的存储卡插

入插槽,端口与计算机连接后实现存储卡读写功能。SD存储

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由于它

体积小、数据传输速度快、可热插拔等优良的特性,被广泛

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例如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和多媒体

播放器等。该SD卡服务器模块产品主要面向工作站及服务器

电脑。目前hp、lenovo、华硕等计算机巨头已经布局台式电

/117/ AMO M17751-001超高速SD 卡信号传输的服务器模块

脑的超高速信号传输接口,为大型数据传输提供相对便利。

数字时代要求设备具有高速和可靠的连接,以传输日常生活

所需的大量数字内容,大容量文件、图片、视频资料可以瞬

间传送完毕,带出史无前例的便利。该产品的成功开发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成果采用技术如下:1)超短体SD4.0CR

NOPUSH板下式设计,接触功能区2排设计,共19个触点。2)Re

altekRTS5342芯片将USB3.0信号转换成SDCard信号3)采用新

型PH2.54焊接式连接器可以满足高速信号对铝箔4mmMax.处

理,满足了USB3.0TX/RX信号要求。

/118/ 疲劳试验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疲劳试验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简介及应用领域:疲劳试验在保证机械工程设计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构疲劳试验机

是对大型结构部件或者机器零部件进行疲劳试验的机电液一

体化的重要设备,它以工业上广泛使用的电液伺服系统作为

其动力驱动和控制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精度、高

效率、高自动化的疲劳试验设备是科技工作者们的迫切需求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疲劳试验机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

了该试验机系统的微机控制和微机数据采集与处理,并研制

/118/ 疲劳试验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成功一种适合于该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的数字控制方法。经

山西省机电设备质量监督局检测表明:所研制的微机控制系

统性能优良,工作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该项目2002年通过

了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认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主

要技术性能指标:对正弦信号的跟踪误差小于给定值的3%,

频响范围:0.1Hz-10Hz(动载荷250KN,小载荷频响范围更

宽)。应用领域:电液伺服试验机系统、机电液一体化系统

等。投资及经济效益:需投资约30万元(据载荷大小而定),

每一台利润在5—10万元左右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119/ 一种定量计算滚动轴承运行可靠性的方法
一种定量计算滚动轴承运行可靠性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计算滚动轴承运行可靠性的

方法。首先定义一种能够用同一尺度量化设备在规定时间内

运行状态隶属于安全可靠的程度的可靠性指标——隶属可靠

度;针对设备关键部件滚动轴承,基于故障定量识别,建立滚

动轴承损伤定量识别特征指标与其隶属可靠度之间的映射函

数关系——可靠性隶属函数;基于滚动轴承运行信号的有限

样本,利用改进的冗余第二代小波变换的滚动轴承损伤定量

识别方法,获取滚动轴承损伤定量识别特征指标并代入已建

/119/ 一种定量计算滚动轴承运行可靠性的方法

立的可靠性隶属函数中,得到滚动轴承的隶属可靠度,实现小

样本条件下基于状态信息的滚动轴承运行可靠性定量计算。

本发明简单易行,结果可靠,实时性好,适用于定量计算小样

本条件下滚动轴承的运行可靠性。

/120/ 大马力轮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算法研究
大马力轮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算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正逐步进入规模化农业生产阶段,,大型农场不

断涌现,农业机械已经大量地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然而当

前机械化作业的质量较人工作业存在一定的差距。自动驾驶

技术使农业机械能精确地沿着直线路径作业,使得种子、秧

苗的间距严格均等,每颗作物获得的阳光、水分、养分因此

也均衡。此外,精确化定位使得机械化施肥、喷洒农药得以

实现。因此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算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本项目以实现农机自动驾驶为目的,在项目的研究过程

/120/ 大马力轮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算法研究

中,也获得宁波市农机局的资助,借得了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一

台,因此,研究对象由项目申请时的大型玉米收割机调整为高

速插秧机。申请人于2010年2月申请了本课题,5月获得批准

立项,原计划于2011年12月结题。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及

根据论文发表反馈意见的需要出发,需建立自动导航驾驶平

台及大量的田间实验,因此,项目的结题的时间被大大地延后

了。在插秧机上的导航平台于2011年12月才初步建成,项目

组于2012年、2013年的单季稻、晚稻插秧季节进行了大量的

实验,并逐步完善了实验平台。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Kalm

an滤波器的姿态估计算法,研究了融合GPS定位数据、陀螺仪

航向、速度的姿态估计算法,并针对经济型RTK-GPS数据刷新

频率低的情况,提出了双Kalman滤波器算法;2)非线性控制算

法,采用PID+非线性角方法,解决了田间道路不平坦时行驶轨

迹的直线度;3)基于机器视觉的秧苗行识别算法,使机器视觉

成为一种潜在的作物行导航传感器。发表了期刊论文2篇,其

中1篇被SCI收录(同时也被EI收录),另一篇被KSCI收录(

韩国SCI检索),会议论文5篇,其中一篇被EI收录,达到了预

期的论文指标。此外还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发明

专利的实质审查、5项软件著作权授权。项目研究过程中,实

验平台建设上支出远超过了基金项目的预算,因此所有的设

备、仪器从另外的项目经费出资,目前本项目还有11241元结

余,这些费用将用于2014年单季稻时节的导航系统鉴定支出

、后续研究的设备费支出、学术会议会务费和燃油费支出等

/120/ 大马力轮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算法研究

。通过本基金项目的研究,为农机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用化提

供了算法支撑,为后续的产业化应用做好了扎实的基础。

/121/ 基于摄像头的汽车虚拟驾驶
基于摄像头的汽车虚拟驾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通过在计算机上构造了一个城市的三维虚拟

场景,同时加入运动元素,如汽车,障碍物等。通过在摄像

头前面旋转和遮挡一张打印好的纸,可以控制某个汽车在该

虚拟环境中的运动。汽车和建筑物之间,以及汽车之间等通

过碰撞检测来真实再现其运动。本成果申报了国家专利。成

果特点汽车模拟驾驶不再是一个新鲜事,但基于摄像头来操

纵虚拟现实世界中的汽车却很少见。虽然这种驾驶方式没有

仿真器那么感觉逼真,但它的趣味性和可扩展性有可能在数

/121/ 基于摄像头的汽车虚拟驾驶

字娱乐领域找到重大商机。另外作为虚拟现实的平台,可以

进行城市景观的呈现,也为3DGIS的应用提供了一个非常高

效的平台。应用领域一方面可作为游戏的前端应用,利用摄

像头去操纵游戏中的一些动态元素;另外一方面虚拟现实平

台则可以用来做城市规划,3DGIS等方面的扩展应用。

/122/ 一种两片式大视场长波红外镜头
一种两片式大视场长波红外镜头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相关部门对社会安全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边海

防安全、重点部门安防、森林防火、城市低空防务等的需要

,对解决夜间防控有特殊作用的红外热成像的需求也日益增

加。通过本项目的开发,研制适应市场要求、标准化、量产

化、高性价比的安防红外镜头,一方面填补市场空白,另一方

面实现红外技术由研究向生产转化,实现产业化。红外热成

像镜头以红外非致冷型为主,由不同焦距的产品形成一个梯

级化的供应,以适应不同场合监控需求;再附加连续变焦镜头

/122/ 一种两片式大视场长波红外镜头

做为稍高端的应用,以供核心站点或指挥室以及其它行业监

测点纵观全局使用。该产品通过合理的光学结构设计,提高

产品观测物体的成像效果和稳定性,降低加工周期和加工成

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耗和材料,为企业发展、行业发

展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军事、公安、

消防等行业,对国家和社会安全起到积极保障作用。本实用

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片式大视场长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弯月形镜片,第一透镜凸

面朝向物方,第一透镜凹凸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为正光焦

度的双凸镜片,光学工作面均为球面。项目荣获2015年首届

昆明市科技“双创之星”创新创业项目一等奖,荣获2015年

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地区赛

优秀创业奖,入围第四界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

结赛。公司被认定为2015年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遴选为

2016年云南省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

/123/ 河海科技水电监控平台
河海科技水电监控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主要功能及用途简介(限200字)该平台软件是河

海科技公司在积累总结国内外百余个大中小型水电厂的实用

经验、借鉴和吸收当前最新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国际标准后,

开发完成的面向水利水电领域的新一代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

。它适用于对大、中、小型水电站、梯级电站、泵站、闸门

和水利综合自动化等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和分析管理

。主要技术指标简介(限200字)实时数据刷新周期≤2秒控

制命令回答响应时间≤1秒接受控制命令到执行控制的响应时

/123/ 河海科技水电监控平台

间≤2秒调用新画面的响应时间≤2秒各节点CPU平均负载<30

%双机切换时间:无扰动,保证实时任务不中断系统可用率:

双机:>99.95%全系统MTBF>16000h主计算机MTBF>30000

h

/124/ 电子控制分控式化油器
电子控制分控式化油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数字智能电控化油器是控制发动机的关键部件,本

化油器采用数字智能传动传感技术、步进电机、双稳性电源

冷热备份等多项专利技术,接到ECU控制指令后,能按照EC

U传出的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不同工况交变动态负荷信号和控

制指令,自适应往返交变操纵和控制节气门,达到高效节能

、智能驱动的目的,节能可达20%以上。通机与摩托车年销

售量达2800万台以上,按市场占有率的10%配置计算,可实

现年产量280万台,年销售额2.8亿元,可实现年利润2800万

/124/ 电子控制分控式化油器

元,年税金2240万元,市场大,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

/125/ 液体粘性传制动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液体粘性传制动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液粘传制动一体化装置大型工程机械特别是物流设

备领域新型产品,它的主要技术性能是:(1)主要应用于功

率在1000千瓦以上,对设备的综合性能要求高的大型工程机

械。(2)应用该装置后,设备的起车、停车、制动过程变速

平稳,加速、减速对设备的冲击小。(3)能够实现机械的过

载自动保护、提高重型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可靠性,降低

设备使用成本。(4)能够实现设备高效节能的目标。从技

术方面促进和推动重型机械的升级换代。与国内外同类技术

/125/ 液体粘性传制动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比较:液体粘性传制动一体化装置的研制利用液体粘性综合

传动技术将液体粘性可控起动技术与可控制动技术有机地结

合成一体,实现了大型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控制,在国际

上尚未见到同类型产品,属于国际领先水平;而该装置因为是

企业自主开发制造,享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可以将成本降至最

低,因此在技术和价格等各个方面拥有其他企业包括国外企

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新产品的创造性及先进性:(1)液粘

传制动一体化装置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液体粘性传动技

术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2)液粘传制动一体

化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节省空间,功能完善,可以大大减少

带式输送机的初期投资,并且可以节省部分安装时间和安装

费用,是带式输送机的又一理想选择。(3)液粘传制动一体

化装置应用于带式输送机上可以提供平稳的起动、制动、停

车,对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使整个

带式输送机系统和零部件的寿命得以延长。(4)液粘传制

动一体化装置的成功应用将会进一步促进带式输送机技术的

发展,为带式输送机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具有

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经济效益。(5)采用液粘传制动一体化

装置可极大提高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减少大量的操作和维

护人员,从而减少了工人工资的开销量。推广应用前景:液

体粘性传制动一体化装置的研制比采用国外同类型设备节约

投资近50%,节约维护费用和人工费用70%,工作效率提高5倍

以上。随着产品市场的深度开发,产品的销售和生产形势将

/125/ 液体粘性传制动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会更好,势必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该项目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应用前景广

泛。

/126/ QLP-1216轮胎动平衡试验机
QLP-1216轮胎动平衡试验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子午胎的产量、使用量、质

量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公路运输量的迅速提高对

子午胎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子午胎平衡试验机是检测

子午胎静、动不平衡量的专用设备。该设备检测出的轮胎静

不平衡量,不平衡力偶量,上下两平面的不平衡量及相位不

仅能科学地标定轮胎的平衡质量,而且能用来指导对轮胎的

不平衡校正,使轮胎的剩余不平衡量达到最小值,从而达到

改善、提高轮胎平衡质量的目的。目前,我国子午线轮胎的

/126/ QLP-1216轮胎动平衡试验机

年产量约有6000万套,轻卡子午胎按每100万套配置一台动

平衡试验机、载重子午胎按每30万套配置一台动平衡试验机

计算,如果全检,就需动平衡试验机80台,而每条进口的动

平衡试验机价格在30至50万美元,如全部进口,则需2400万

至4000万美元。而我公司开发设计的动平衡试验机每台价格

约进口设备的三分之二左右,仅在子午线轮胎方面,就为我

国轮胎生产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外汇和资金。动平衡试验机的

年检测量为30多万条轮胎,以年产100万条轮胎为例,则需

要配备3台动平衡试验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

载重胎和轻卡胎的年需求量将达到几千万条,按照行业规定

,载重胎必须进行100%动平衡检测,则需要上百台这样的检

测设备,而国内现有的设备仅有20多台。根据我国轮胎企业

该类设备的拥有情况及子午胎的产量,以动平衡试验机为例

,预计市场需求为每年10台左右。随着市场对载重轮胎质量

要求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新的载重轮胎产品标准的颁

布实施该产品将会拥有更好的推广使用前景。随着载重子午

胎平衡试验机的不断完善,打入国际市场的前景也存在。因

此动平衡试验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127/ 基于三维多反射声道和稳流结构的时差法超声波热量表
基于三维多反射声道和稳流结构的时差法超声波热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热量计

费。采用超声波时差法原理,即安装在流体管道的超声波换

能器交替发射和接收流体中的声波信号,测量顺逆流声波传

播的时间差,经二次仪表数学运算后获得流量值及热量值。

现有技术存在流量和温度变化造成误差及压损大、能耗高、

易堵、易结垢和安装需要直管段等不足,该新产品利用矩形

管道,设置两个三维反射面和三个光滑壁面,构成三维多反射

声道,全方位扫描流体全部流通空间,同时采用文丘里原理和

/127/ 基于三维多反射声道和稳流结构的时差法超声波热量表

整流叶片的稳流设计,以减少流速分布畸变影响。利用MSP4

30F437单片机电路及其软件,对流量和温度信号进行运算以

获取流量值及热量值。该新产品在较大流量和温度变化范围

内可获得流量值及热量值的较高测量精度。同时可降低压损

和能耗以及防堵、防结垢。

/128/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成

为社会服务与治理中重要的一环,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等负

面影响也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国内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

“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率先在信用

、交通、医疗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

开放”,智能交通系统日渐成为解决当前城市交通难题最佳

出路。在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爆发式

/128/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

增长的今天,智能交通也迎来了新的应用手段和发展机遇。

因此,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产品理念,

突破城市智能交通运营与服务的核心问题,提供快捷、准确

交通民生服务,成为当前交通信息化建设最迫切的挑战之一

。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普及

为背景,以城市智能交通建设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为出发

点,由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师)与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简称:佳都科技)、广州优路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优路加)联合研发,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

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

”,依托华师在大数据技术的长期积累、佳都科技已有城市

交通智能应用企业龙头优势以及优路加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具

备的行业优势,针对城市交通具备的典型大数据特征,为交通

智能管理者、出行者提供无处不在和随需而动的信息服务,

满足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需求。研究攻克了包括交

通大数据实时采集和存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管理、大

数据分析、智能信息服务等技术,针对城市交通智能需求,集

成新技术并创新相关产品:“交通管理业务辅助及公众服务

系统”,该系统将车载传感网络数据采集效率提升了23%,提

高了数据的实时传输能力,有效降低了传输网络的电能损耗

;“车踪大数据综合研判系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95%以上,

其中车牌号码方面,白天与夜间的测试准确度分别达到97.6

%与99%,车牌颜色方面,白天与夜间的准确度能达到98%与98

/128/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

.7%;“新太黑烟车辆智能监控识别软件”整合多模态数据的

融合与组织技术、图像信息的语义检索技术、语义预取存储

优化技术等技术,较好实现对黑烟车车辆的智能监控与识别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移动交通指挥系统”通过网站和多种

移动智能终端建立综合交通信息发布渠道,可以提高广州市

交通管理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能力和处置能力。研究

过程中共取得知识产权成果40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4项,

获得软件著作权16项),发表论文论著26篇,发布企业标准2

份,培养/引进人才19名。项目研发的核心技术“面向公共安

全的城市交通大数据智能分析关键技术”获2016年度广东省

科学技术二等奖。目前项目成果已面向全国范围开展建设,

如平原县公路智能交通安全体系建设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目前

已竣工,清远市基于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社会治安、智

能交通和市政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工程PPP项目社会治安视频

监控系统集成服务项目已完成90%等。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新

增销售收入7954.59万元,累计新增利税1438.19万元,形成了

面向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项目相

关产品已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大数

据的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平台体系的各个业务系统

服务已陆续开发完成。经系统测试验证,应用情况具体包括

:广州交警微信公众号,面向公众提供交通违法办理、新车

上牌预约、业务提醒、交管政策宣传、智能机器人等服务,

/128/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

关注用户428.2万人以上;广州出行易(APP)提供交通路况

信息展示升级、GIS地图展示升级、轨迹分享、智能机器人

等服务,APP下载量已超过43.2万次;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网站

累计独立访问28061人;支付宝渠道服务提供车驾管业务预约

、交通违法查询和办理、业务指南等,关注用户28.8万人以

上。

/129/ 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监控预警升级改造项目
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监控预警升级改造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保障北京奥运会信息安全,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

应急处置中心(以下简称“应急中心”)2005年开始建设北

京市有线政务外网安全监控系统,监控设施覆盖中塔等8个政

务外网汇聚节点及首都之窗主站,初步具备了对网络攻击和

病毒木马的发现和处置能力以及重要政务网站的完整性和可

用性监测能力,在奥运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和国庆六十周年信

息安全保障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中心在总结监控

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开始建设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监

/129/ 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监控预警升级改造项目

控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监控预警系统”),形成了覆盖全

市电子政务的统一监控预警系统,实现了政务外网、政务网

站、市级重要政务信息系统、党政机关互联网接入点的监控

预警。作为北京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工作提供支撑

的基础平台,实现监控数据的实时收集、关联和分析,发现、

识别安全事件,及时掌握安全状态,了解跨市级网络的网络攻

击、病毒传播和异常行为等信息安全事件,为预警、应急响

应和事件调查提供支撑。经专家评审,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

监控预警升级改造项目(以下简称“监控预警项目”)达到

了国内领先水平。监控预警项目的资金投入约为2400万元,

全市共部署监控节点67个,分布在16个区县及33个委办局,涉

及11家厂商7大类安全产品,总计300余台套监控设备,日均收

集和处理安全报警20余万次。2010年底基本完成了设备部署

、调试以及平台开发工作,2011年初完成了项目验收并开始

投入运行。目前监控系统覆盖了政务外网全部33个汇聚节点

、95个政务网站、41个市级重要政务信息系统和6个党政机

关互联网接入点,可以实现对网络攻击、病毒木马传播、僵

尸网络的安全检测,并对异常行为、应用系统运行状态、异

常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提供网站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

性的全面监测。监控预警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原有监控系

统存在的监控覆盖范围小、监控攻击破坏类型少、监控信息

分析处理能力弱等问题,借鉴私有云技术,采用了合理的总体

架构、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包括:●国内

/129/ 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监控预警升级改造项目

首个借鉴SaaS模式的城域政务信息安全监控平台●通过标准

化实现数据解析和转换●全网统一的可信身份认证和远程安

全管理●海量数据整合与多源交叉告警分析●高效的政务网站

深度安全监测截至目前为止,监控系统运行稳定,监控设备未

出现严重运行故障,2011年收集日志数据76亿条,关联分析和

归并报警日志224万余条,经分析发现和处置安全事件227起

,涉及62家政务单位,其中包括网页篡改、网页挂马、僵尸网

络等中高级安全事件128起,全部事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经过1年多的运行,取得了如下效果:●安全事件的发现与处

置能力显著提升●市政务信息安全整体态势的把握与分析●重

要政务信息系统全面实时掌握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监控预警

系统的上线运行,显著提高我市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事件的

发现与处置能力,是我市信息安全保障从被动防御阶段逐步

过渡到主动防御阶段的重要标志。

/130/ 基于共享锁相环的Aurora接口捆绑方法及装置
基于共享锁相环的Aurora接口捆绑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锁相环的Aurora接口捆

绑方法及装置,本发明Aurora接口装置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

两部分,发送方包括发送方用户接口模块、发送方缓存模块

、发送方高速串行收发器GTH模块、发送方共享锁相环PLL模

块以及发送方数据对齐模块;接收方包括接收方用户接口模

块、接收方缓存模块、接收方高速串行收发器GTH模块、接

收方共享锁相环PLL模块以及接收方接口坏死检测模块。本

发明首先通过锁相环PLL时钟资源共享技术实现Aurora接口

/130/ 基于共享锁相环的Aurora接口捆绑方法及装置

的时钟共享,再通过对Aurora接口的坏死检测以及数据对齐

处理,完成Aurora接口的捆绑,实现了板间数据的高速并行可

靠传输。

/131/ 一种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仪器设备安放装置
一种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仪器设备安放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一种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仪器设备

安放装置涉及电化学工作站技术领域电化学工作站是电化学

研究的设备。其主要有2大类,单通道工作站和多通道工作站

,应用于生物技术、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等。电化学工作站

检测仪器在安放时,传统的安放装置各组仪器设备混乱的摆

放在一起,不仅混乱,而且相互之间会产生干扰,而且装置不

具备对仪器设备的升降调节和隔离防护功能,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131/ 一种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仪器设备安放装置

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仪器设备安放装置,各组仪器设备独立放

置,避免混乱,同时金属隔板具有抗干扰性,避免相互干扰,设

备固定安装方便,通过电动推杆工作可以对设备进行升降调

整,利用室门起到很好的隔离功能,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以

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通过采用箱体结构,并在箱体内利用金属隔板分隔成空腔

,各组仪器设备独立放置,避免混乱,同时金属隔板具有抗干

扰性,避免相互干扰;2、仪器设备放置在设备安放台上,通过

调节设备安放台上的L型支杆上下移动将仪器设备固定,并利

用锁紧螺母锁紧,使得设备固定安装方便;3、通过电动推杆

工作可以对设备进行升降调整,设备上升时可以将室门顶起

,设备下落时室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利用室门起到很好的

隔离功能,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一种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仪器设备安放装置,包括箱

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底部两侧的支腿,箱体内通过三组金属隔

板分隔为四组空腔,空腔内均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弹簧底座

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顶部输出端均连接有设备安放台

,设备安放台四角均贯穿有L型支杆,L型支杆贯穿位置位于设

备安放台底部设有锁紧螺母,空腔顶部铰接有两组室门,支撑

块一侧位于室门底部和空腔侧壁之间均连接有弹簧,本实用

新型各组仪器设备独立放置,避免混乱和相互干扰;设备固定

安装方便;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应用到研发中心,技术

有待进一步改进

/132/ 乐悠悠户外用品质量溯源管理软件
乐悠悠户外用品质量溯源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质量追溯制就是在生产过程中

,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要记录其检验结果及存在问

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

产品的适当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这些记录与带标

志的产品同步流转。需要时,很容易搞清责任者的姓名、时

间和地点,职责分明,查处有据,这可以极大加强职工的责任

感。质量追溯与生产执行系统帮助企业更实时、高效、准确

、可靠实现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为目的,结合最新的条码自

/132/ 乐悠悠户外用品质量溯源管理软件

动识别技术、序列号管理思想、条码设备(条码打印机、条

码阅读器、数据采集器等)有效收集管理对象在生产和物流

作业环节的相关信息数据,跟踪管理对象在其生命周期中流

转运动的全过程,使企业能够实现对采、销、生产中物资的

追踪监控、产品质量追溯、销售窜货追踪、仓库自动化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目标,基于以上条件开发了乐

悠悠户外用品质量溯源管理软件。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系统包括系统登录,系统登录包含系统首页、产品检验用具

录入、登记产品质量监控、产品质量分类检测、质量只能监

测、分类统计、报废处理、数据清理、系统设置,其中产品

质量分类检测在系统主界面中用户点击“产品质量分类检测

”功能之后,系统就会自动切换到产品质量分类检测的详情

功能页面中,用户可以在这里对产品质量分类检测的内容进

行查看,同时可以选择对应的功能进行操作,质量职能检测。

在系统主界面中用户点击“质量智能检测”功能之后,系统

就会自动切换到质量智能检测的详情功能页面中,用户可以

在这里对质量智能检测的内容进行查看,同时可以选择对应

的功能进行操作。③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软件用主流技

术进行动态信息提取,提取出系统数据的分类特征,同时通过

数据库及其数据字典进行智能化识别,用来对户外用品质量

溯源进行管理。该软件产品成熟稳定、安装实施方便快捷,

用户自己就可以安装。系统还能进行软件自动备份和对用户

权限进行管理。系统内部具有产品检验、质量监控、分类统

/132/ 乐悠悠户外用品质量溯源管理软件

计等功能。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已成

熟应用于企业生产,其适用范围广,使用安全可靠性高。⑤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该技术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大

量应用,效果较好。

/133/ 基于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基于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自选项目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基于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是一款应用在学

校学生上课考勤的系统,系统采用了百度云平台提供的WEB服

务、MySQL数据库服务、云推送消息服务和轻应用服务等,以

及Face++云平台提供的人脸识别认证服务。教师用户把学生

基本信息保存在百度云端,同时在Face++云端保存照片信息

。在考勤签到时,教师使用手机对学生拍照,照片被传递到F

ace++云平台,进行人脸识别,返回识别信息与百度云端学生

/133/ 基于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信息比对,得出考勤结果,并在手机客户端显示。系统还可及

时发送考勤结果消息给客户端。三、性能指标拍照手机,要

求500*500像素以上。轻应用模块使用,要求浏览器支持htm

l5。安卓客户端,要安卓操作系统2.3以上。网速要求,宽带

4MB/S以上。在网速为4MB/S情况下,登录安卓客户端需1-2秒

,拍照上传和返回识别结果约3-5秒。四、成果的创造性、先

进性系统使用先进的百度云平台提供的WEB服务、云数据库

服务、轻应用和云推送消息服务。使用Face++云平台提供的

人脸识别认证服务,识别率高,可靠。采用Bootstrap框架设

计实现后台网站和轻应用的响应式布局,使系统显示更合理

。使用Java语言开发Android客户端软件,可以安装在手机、

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方便用户使用,考勤拍照不需要添加额

外的设备。创建轻应用程序,实现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应用

。五、推广应用前景基于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考勤

系统功能上分后台管理、轻应用和安卓客户端三个子模块,

在后台实现了学生、教师、考勤、课程、班级、管理员等信

息的管理,在轻应用模块和安卓客户端模块实现了拍照考勤

、信息采集等功能,并在后台和轻应用模块实现发送云推送

消息,安卓客户端实现接收云消息。系统满足了学生考勤管

理工作的需要,改变人工点名、手动签名等方法的低效率现

状,节约了有效上课时间,同时可以有效防止代签、漏签等问

题,保证了考勤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使辅导员及时获

取考勤反馈信息。使用该系统可以节约经费,不需要单独购

/133/ 基于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买考勤机器,同时也节省了硬件维护费用。使用该系统不仅

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电子化,同时促进了学校整体

管理水平的提高。基于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考勤系

统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效率高、消息传递及时、升级维

护方便等优点,非常便于推广应用,不仅可以使用在学校上课

考勤,也可以使用在企业会议考勤、团队外出集合考勤等情

况,应用前景广阔。进一步可开发iOS版客户端,使苹果手机

的用户也可安装客户端,使系统使用面更加广泛。

/134/ 眼底数字影像系统
眼底数字影像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立项背景:本公司针对国内数字化眼底相机

图像处理系统空白的现状,开发出眼底数字医学影像采集/

处理系统,是唯一一家专业眼底影像系统数字化升级的企业

。通过对胶卷式眼底相机进行数字化改造,使其获得高品质

的数码眼底照片和电子病历资料,并对病历信息与图像进行

高效存储、管理、传输与共享。(二)技术原理:本项目产

品采用自主研发的8组多片式双高斯光学转换镜头、快门同

步控制器和眼底数字影像软件,可在不改变原眼底照相机功

/134/ 眼底数字影像系统

能的同时,实现影像的数字化摄取、处理、重放、储存、动

态演示。改造成本低,可有效弥补国内数字化眼底相机改造

的空白。—国内首创。(三)性能指标:1.成像方式:数码

相机成像。2.有效像素:1020万像素。3.分辨率:3872

15;2592像素。4.拍摄模式:1)单张拍摄模式;2)连续慢

速(cl)拍摄模式:每秒1~4张;3)连续高速拍摄模式:

每秒5张;4)反光镜提升模式。5.拍照的感光度:于100至

1600范围内作1/3,1/2或1EV定级递增,连高达1600以上作1

EV额外调校。6.具有动态演示功能。7.PTP模式导入:可选

择大规模存储和MTP/PTP及高速USB。8.光学转换接口,采用

7组多镜片固定眼平五棱镜型。9.闪光同步最高为1/200秒。

10.中英双文系统。11.拼图功能。(四)技术创新性及先进

性:本项目淘汰了原烦琐胶卷方式,采用计算机控制下的数

字化的摄像、传输、显示、加工与存储方法,从而使影像的

早期摄取、加工、重放、存储等过程,较传统的造影方式有

了根本性的进步。(五)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及安全性

:技术上,本项目已完成初试,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各项

指针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在技术特性、系统构架等方面的设

计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经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检测合格

(见检测报告)技术上已经成熟。(六)应用情况及存在的

问题:本产品经过长期全国各大医院使用,效果亦令人满意

。本项目目前国际市场开拓还需要加强,只有走出国门,才

能更好的实现公司的影响力。(七)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

/134/ 眼底数字影像系统

2008年获得科技部立项的国家创新基金,并获得上海科委认

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上海经信委认定的软件产品项

目。

/135/ 光功率均衡波分复用器(VMUX)
光功率均衡波分复用器(VMUX)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光功率均衡波分复用器(VMUX)源于解决功率

分配不均,导致系统的动态失衡和信道功率跳变等问题,这种

非均衡性对整个系统的传输性能非常有害,往往会使各路信

号之间发生串扰,使某些波长信道的误码率(BER)高于指定

值,如果非均衡功率值过高使得光信号在光纤传输中发生非

线性效应,并使接收光功率值超过接收机的最大动态范围,如

果非均衡功率值过低使得接收光功率值低于接收机的灵敏度

,则接收不到光信号等诸多不良影响。所以,为实现光信号在

/135/ 光功率均衡波分复用器(VMUX)

DWDM系统的长距离高速无误码传输,必须对每个通道光功率

进行均衡。Oplink运用自身的光学集成开发能力,在大规模

分插复用模块上,进一步集成信道光功率均衡功能。采用平

面波导光栅和平面波导光衰减器,投资开发一款集成了光分

插复用和功率均衡的模块。(2)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

用时应用软硬件PID算法的应用研究,和对应的热传导分析和

处理,通过建立热传导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和试验,优化了

温控算法,实现了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同时按照应用场合的需

求打造模块的机械、电信号、光路接口。(3)该项目是以

提供一款产品,解决当前光通讯技术朝高速、高容量发展过

程中碰到的不同波长信道之间的动态均衡问题为目的。利用

集成光学技术,通过巧妙的细节设计,在系统原有的功能模块

上集成增加这一新的功能,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解

决了问题。(4)产品一经发布,客户立即可以应用,很快就

形成订单,进行批量生产,推广过程很快。应用到主干网和城

域网高速大容量的光通讯系统上,实现光信号的分插复用已

经通道间的功率均衡。(5)目前成果转化已完成,并推广生

产。本系列产品开发推出市场后,通过人员流动和技术交流

,可以促进平面波导光栅以及多通道电可调光衰减器及其相

关产业的技术提升和改进;应用后,很好解决了多波长距离系

统地动态均衡问题,使相关的光线通讯系统具备更高的扩容

能力,降低信息通讯成本。目前该系列产品除在亚太地区大

量应用外,还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地区。(6)此项目已经申报

/135/ 光功率均衡波分复用器(VMUX)

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136/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两档多凸轮自动变速驱动器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两档多凸轮自动变速驱动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发展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意义重大。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能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

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但是现有的车载蓄电池蓄电量

有限,在汽车行驶中遇到道路条件发生变化时,电动机输出功

率与行驶阻力不能自动调整相应配合,导致耗能较大充电后

续行距离短,从而还未实现广泛的道路应用。薛荣生教授针

对这一问题自主立项专研出机械智能化的多凸轮两档自动变

速驱动器。通过这种变速驱动装置,汽车通过差速器将动力

/136/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两档多凸轮自动变速驱动器

输出,采用多端面凸轮的慢挡传动结构,能根据行驶阻力变化

,在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动进行自动换挡变速速,使电动

机输出功率与车辆行驶情况处于最佳配合状态,将车辆驱动

力矩与综合行驶阻力平衡控制,并且适用于后置式驱动。与

一般的电动汽车性能相比,配置机械智能化的多凸轮两档自

动变速驱动器的车辆运行平稳,电机动机负荷变化平缓,操控

稳定,不仅降低了电能耗损,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为世界首例纯电动汽车智慧传动应用技术,不乏创造性与

先进性。这项技术现已在中试阶段,样车不仅能耗低而且可

以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功能基本已经实现

,但在零件制造成本方面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凭借不懈努

力不怕吃苦的创造精神,于2016年5月份,中国发明协会授予

薛教授第九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

/137/ 力/热/电/磁多场耦合下测试金属薄膜失效行为的装置
力/热/电/磁多场耦合下测试金属薄膜失效行为的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热/电/磁多场耦合下测试金

属薄膜失效行为的装置,内嵌电阻丝的加热台置于隔热台上

方,加热台连接有电源,隔热台两端设置有对流循环冷却水;

被测金属薄膜置于加热台上面,并在试样表面设置热电偶,纳

米压入传动装置连接传送杆,纳米压入传送装置和被测金属

薄膜之间的传送杆两侧分别安置隔热挡板,每块隔热挡板两

侧设置循环冷却水,磁极置于隔热台两侧。本发明提高集成

电路电子薄膜材料失效的预测与评价水平,操作简单,可较真

/137/ 力/热/电/磁多场耦合下测试金属薄膜失效行为的装置

实检测反映实际服役条件下微器件的失效性能。

/138/ DDS3666单相电子式电能表
DDS3666单相电子式电能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产品简要技术说明随着两网改造工作的深入以

及“一户一表”制的推广,使得用户电能表数量大增,利用现

代技术对用户表计的自动抄表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

在自动抄表中全电子式电能表是最佳选择,其测试精度高、

频带宽、过载能力强、功耗小、功能多、在自动抄表中几乎

不用考虑数据的准确性;但现有的产品在结构设计、铅封设

计和接线端子防护设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本公司

决定开发DDS3666单相电子式电能表。二、产品主要技术性

/138/ DDS3666单相电子式电能表

能特点:1、设计了集计量、LCD驱动、日历时钟和加强805

1MCU等为一体的G80F924SOC集成式计量芯片的核心控制电路

和软件,(著作权名称:永阳科技单相智能防窃电能表安全

监测系统V1.0,登记号:2019SR0264948)可实现电能计量、

拉合闸、参数监测、控制等功能,并新增了通讯容错、三级

电源保护、RS485接口可正反接等功能,具有智能化、计量精

度高、稳定可靠、防窃电等优点;配合自主研发的手持机抄

表系统,可实现手持机快速抄表。2、设计了壳体卡扣扣合结

构、插接式接线端子架结构等专利技术,方便了安装,且稳定

可靠。3、优化了防盗铅封结构,利用铅封件限位凸块的限位

面、固定面以及楔形面三面与铅封位限位槽的配合实现铅封

限位,通过第一铅封孔、第二铅封孔的设置,可实现双重铅封

。4、壳体中设计了用于密封接线端子的安全隔板,安全隔板

能使接线端子密封在安装槽内,当向上打开尾盖时,接线端子

不会直接裸露在外,避免使用人员在维护或安检过程与接线

端子发生碰触,出现安全事故,同时也避免飞尘掉落在接线端

子上,不会影响接线端子使用性能。三、主要性能指标1)、

参比电压:220V;2)、准确度等级:1级;3)、电流规格:5(

60)A、30(100)A;4)、误差:≤±1.0%;5)、功耗:电

压线路功耗≤2W,10VA,电流线路功耗≤4VA;6)、极限工作范围

:0.0~1.15Un,仪表应无损坏或信息改变;7)、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范围为-25℃~+70℃。

/139/ 无线对讲三同中继系统
无线对讲三同中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对讲三同中继系

统,其可克服现有缺陷,可广泛应用于要求特殊的场地,且传

递信号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

案为:无线对讲三同(同频、同步、同播)中继系统,每一

基站包括一台三同交换机及一台三同中继台,交换机上设置

有三个接口COM1、COM2、COM3,每个三同中继台与一三交换

机相连通过COM2连接。所述的无线对讲三同中继系统,其CO

M1、COM3用于中继链路连接。所述的中继链路可用光缆、电

/139/ 无线对讲三同中继系统

话线、无线链路连接。所述的基站至少为2个。对讲机和用

户三同中继台只使用一对频点,既节约频率资源又方便操作

。由于采用了无线对讲三同技术,即使是基站信号交叉覆盖

也不影响正常通话,可做到无缝隙覆盖大面积组网(如一个

矿或一条高速公路)。使用时,网内任一合法用户发起呼叫

,系统选取收到信号较强的基站作主播,其余基站做从播同时

转播主播信号,基站作从播时不接收信号以避免多径干扰,这

种连接可广泛用于要求特殊的场地,解决了单个中继台信号

传不远,而多个中继台又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从而达到频率

同用一呼百应的效果。

/140/ 煤矿井下电磁法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煤矿井下电磁法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研制一套新型煤矿井下专用本安型防爆“矿井

直流电法超前探测仪器”。(2)研究了与“矿井直流电法

超前探测仪器”相配套的数据采集技术和工艺。(3)开发

与“矿井直流电法超前探测仪器”相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

实现了实时探测。(4)完成的目标:从三维正演理论研究

——本安型防爆电法仪器研制——相配套的数据采集机解释

技术和工艺研究(包括软件的研发)——应用性实验研究。

实现技术与仪器成龙配套的产品,探测技术形成行业标准一

/140/ 煤矿井下电磁法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个、申报发明专利一个。

/141/ 精准扶贫理论的内涵及其策略
精准扶贫理论的内涵及其策略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精准扶贫是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创新机制

,它是对过去扶贫工作的反思,并提出了精确识别、联动帮扶

、分类管理、动态考核的实施内涵,它的形成既是对国内扶

贫开发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扶贫开发模式的借鉴,是应对

当前扶贫困境的重要举措。精准扶贫就是指在科学有效的程

序和标准下,对贫困地区、贫困村落、贫困户进行因时、因

地的精确识别,再依照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联动帮扶与分类管

理,并依据动态的退出、准入机制从而做出精准考核的过程

/141/ 精准扶贫理论的内涵及其策略

。精准扶贫是为了实现对现有各类扶贫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从而使扶贫项目真正实现从地区到村再到户,并逐步实现扶

贫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从而为高效、科学开展扶贫开发工

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促进所有贫困地区都实现脱贫致富

/142/ 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监控系统研发及其在土木施工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监控系统研发及其在土木施工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近年来,土木工程发展日新月异,重大工程项目层出

不穷,且具有超高、跨度超大、结构复杂、造型奇特等特点

,本项目以大型复杂工程的施工风险控制为研究对象,针对施

工过程结构状态监测手段实时性差、数据采集可靠性及稳定

性差、效率低、风险大等问题,将RFID技术引入土木工程施

工过程,通过技术攻关、理论研究、自主研发、现场测试等

手段,成功应用无线监测技术进行结构状态参数监测,大大提

高了重大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水平,并形成了一些拥有自主知

/142/ 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监控系统研发及其在土木施工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识产权的无线监测技术,具体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

将主动式RFID与WSN相融合,研发适用于土木工程的无线传感

器网络系统,单点传输距离突破50m,可实现3个以上节点的“

多级跳”接力传输;2)自主研制了基于主动式RFID的无线传

感器及配套软件和设备,突破性地将RFID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于多种施工物理量(温度、应力、倾角等)的监测;3)基于

RFID技术的混凝土温度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使得混

凝土成熟度法在混凝土实体力学性能评估中的应用条件大大

改善,在国内第一次实现了RFID技术在混凝土质量监控领域

的应用。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形成了一批先进的科研

成果,为今后实现现场无线自动化监测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已

成功应用于上海中心、上海黄浦江特大桥等工程,其中上海

中心大厦工程的混凝土实体强度评估平均误差小于10%,精确

性处于领先水平。针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申请发明专利1项,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3篇,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果报

告。通过本项研究,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状

态参数监测系统,实现了RFID技术在土木工程监测领域的应

用,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其先进的自组网技术在国际

同类产品中也无应用先例,水平检索报告和项目验收意见皆

表明,本项目成果创新性强,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研究

成果获2012年度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

/143/ 城市建设档案GIS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
城市建设档案GIS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项目由GIS、多媒体和数据库三部分组成。

以三维立体形式体现城市特色建筑特定风格,以坐标形式准

确地提供各个建筑的地理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数据库

形式介绍各类建设项目的要素情况和工程概况,以多媒体形

式分层次展示各建筑的主要功能和结构,以PDF格式文件浏

览城建档案全文数字档案主要内容。整个系统基于Web应用

模式,b/s架构,对地图数据采用数据流和纯HTML两种浏览

方式通过普通浏览器,客户可以在任何地方操纵GIS,享用

/143/ 城市建设档案GIS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以WebGIS方式整合数据,实现了基于地

图的城建档案可视化查询。在地图上以项目的地式分布为线

索,以案卷为关联,实现文件级数据、多媒体数据的浏览查

询。使用通用的Web浏览器,客户就可透明地访问WebGIS数

据。系统主流技术,WebGIS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能够共享多

种来源、多级尺度、存放在不同地点的地理数据,能够通过

对象管理、中间件和插件等技术手段与非GIS系统集成,并

能够利用JaVa、CORBA、DCOM等技术实现跨平台协作运行,

支持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使GIS用户、软件开发者、系统

集成者都能得到益处。在数据存储管理上,进行集中化管理

调整存储网络,并随时实现信息存储、访问、共享和保护。

运用SAN技术对数据备份和恢复进行集中式管理,将一到多

台磁带设备分配给每个服务器,方便了灾难备份解决方案作

用的发挥。在功能描述上,浏览器矢量地图操作具有无级缩

放和漫游功能、视窗控制功能。查询条件生成方式灵活,查

询相关属性工具可进行矩形、图形、线形、多边形选择,并

可在地图上添加注释、对地图进行修改、实现更新等。在安

全措施上,采用用户口令、权限设置、双服务器,提高系统

安全可靠性。系统以GIS和多媒体形式提供了浦东新区有关

规划、土地和特色楼宇建筑以及基础地图、遥感影像、园林

绿化、综合管线、城建数据字典等综合城市建设信息。管理

信息完整,管理过程严密,并实现对城市发展信息的动态跟

踪。整个应用系统,工作效率高,性能可靠,安全性好。

/144/ 基于B2C的区域快餐企业联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B2C的区域快餐企业联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城市外餐族群队伍的逐渐扩大,外餐族群对快

捷、个性化多元化的快餐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快餐

行业通常采用电话订餐提供服务,经营规模小,缺少行业规范

和统一管理。存在客户选择盲目,餐品样式单一,订餐用户信

息无法管理,快餐行业外送快餐的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难以

得到保证等问题。基于B2C的区域快餐企业联盟平台是一个

开放的信息服务平台,旨在为区域快餐企业提供一个信息化

管理解决方案,为外餐族提供个性化选餐服务。基于B2C的区

/144/ 基于B2C的区域快餐企业联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域快餐企业联盟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

技术,实现快餐企业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

和网络化。本课题整合了现有快餐企业,为中小快餐企业提

供一个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在统一平台下重新整合物流、

资金流、信息流,规范快餐业务模型,规范从接定单、派单、

配送及结算等一系列业务流程,符合快餐行业现行的管理模

式和业务需求的规范和标准。为外餐族提供个性化选餐服务

,帮助快餐企业转变服务模式,由传统的人工模式转变为个性

、灵活、可重组的网络服务方式。本项目是一个新型电子商

务平台,采用.NET作为基础架构,采用MVC架构模式。利用SQ

LServer及相关数据库技术来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库。良好

的架构使得开发人员尽可能的将开发重点放在业务开发,MV

C模式的应用使系统有了更高的可维护性,使系统有更强的适

用性、可伸缩性和易维护。本课题在调研了与目本项目有关

的国家相关政策和快餐行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基础上,

完成了B2C的区域快餐企业联盟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本项目

整合了现有快餐企业,通过B2B2C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构建区

域快餐企业商业模式。完成了B2C模式的网上订餐电子商务

平台、快餐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

。1.推广应用前景该项目注册简单,用户界面友好,简化操作

步骤,功能完善实用,操作流程导向化,提供了灵活的在线帮

助和提示功能,方便用户使用。该项目提高快餐企业的规范

化经营,宣传快餐企业品牌,提高竞争能力。并且极大地解决

/144/ 基于B2C的区域快餐企业联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了外餐族群吃饭难的民生问题。对快餐企业的繁荣健康发展

、解决就业方面都有着巨大贡献,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有以下几个优势:(1)降低餐饮企业成本降低信息

传递成本。包括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市场调研、广告投放等

等。减少餐饮企业中间环节,降低市场进入壁垒,降低餐饮企

业管理成本。(2)企业效率用网格技术,使员工可以跨系统

、跨平台获得所需资源,协调能力、快速响应加强,可在较短

的时间内解决复杂的问题,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支持分析

决策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极大地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在整个渠

道上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速度加快,这种渠道整

体效率的提高使成员均受益。(3)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客户

关系现代环境下消费者快速地接受大量信息,消费者的偏好

也不断地改变。本系统可以为客户不断地迅速地提供符合客

户自身特点的最有价值的产品或方案。可以使自己企业建立

良好的客户关系并带来更多的客户。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

直接组建由餐饮供应商、平台服务商与广大消费者组成的快

餐联盟,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餐饮企业在信息挖掘、顾客偏

好研究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2.推广应用措施(1)持续完

善系统功能,优化关键实现技术的性能指标,面向领域需求,

进一步规范企业业务模型,提高平台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2)进一步推广成果,对不同规模的快餐联盟定制业务流程,

/144/ 基于B2C的区域快餐企业联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构建信息平台。(3)网站的推广是要以网站本身的质量作

后盾,提升网站的特色文化品位,培养各阶层顾客对品牌的忠

诚度,处处体现出企业对客户的“爱心、欢乐、洁净、美味

”的体贴;同时也要兼顾网络文化的特点,让消费者在网上就

能有身临其境,口齿留香之感。(4)注重餐饮行业的品牌建

设和特色经营,提升餐饮业的文化品位和网络餐饮的文化特

色。

/145/ 四极质谱计微型数据系统
四极质谱计微型数据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46/ 地市级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地市级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研究并实现了面向临海工业、水产养殖业、农业

种植业、商业服务业和社会公众的预报预警指标库的标准化

、优化存储及快速检索技术。各行业的气象需求指标按照天

气类型的8大类、84小类进行整理,对各行业指标库进行分析

和抽取,结合数据需求频度和数据量设计存储方式,建立预警

条件与预报预警指标库之间关系模型,创建相应的索引、索

引视图、数据缓冲区以及冗余数据表,针对不同的检索需求

设计相对应的数据检索方法,设计气象服务预警信息的智能

/146/ 地市级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匹配算法。2)研究并实现了在“零时间差”将灾害性天气预

警信号等气象服务信息送达用户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使

用WebService技术,以服务线程的方式实时对气象服务信息

的产生进行监控,把满足监控条件的各类气象服务信息送入

相应送达服务的队列中,并触发相应的队列服务线程。各队

列服务线程根据预设的送达方式,采取短信、网络、传真、

语音等方式对外进行实时发送。3)研究并实现了“预报报文

->导入转换->气象产品制作->审核->分发”气象产品工

作流引擎。4)研究并实现了GIS地理气象信息系统与其它子

系统的数据同步及监控服务。使用WebService技术,以服务

调度的方式实现接口,综合应用触发器、事务等数据库技术

实现GIS地理气象信息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数据同步。根据

各行业需求设计相应的监控指标、内容和预警方式,以服务

线程的方式实时监控其它子系统的数据变化及数据是否已经

达到预设的预警指标,并对满足条件的进行相应的数据同步

及预警处理。5)在广东省粤西地区率先建立气象信息综合服

务平台,实现从气象报文到面向临海工业、水产养殖业、农

业种植业、商业服务业和社会公众五大行业最终气象产品的

制作和多媒介形式发布。为全广东省乃至全国开发实现气象

信息面向行业应用的技术攻关及成果共享做出示范。6)把气

象信息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实现GIS地理气象信息系统,直观立

体的呈现某气象灾害所影响的范围、波及的各行业的企事业

单位,尤其是可以实时呈现其运行轨迹,便于及早进行预警及

/146/ 地市级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部署,利于重大气象灾害的领导决策,对全面降低各种气象灾

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和影响有积极作用。对全

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台风、暴雨等多发地区的气象灾害预警及

防灾减灾做出示范。7)广东省内领先的气象工作流引擎软件

和多媒介预报集成技术。广东省至今还没有现成的从气象报

文到面向临海工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种植业、商业服务业

和社会公众五大行业最终气象产品的制作和多媒介形式发布

的商用软件,该项目开发的气象产品制作系统,设计应用了气

象工作流引擎,并可以把产生的气象产品进行短信、传真、

语音、网络等多媒介方式进行发送。

/147/ 成都卷烟厂“十五”易地技术改造——自动化物流系统
成都卷烟厂“十五”易地技术改造——自动化物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成都卷烟厂自动化物流系统项目是一个涉及光、机

、电、信息技术的高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自动

化立体仓储系统、自动输送系统、自动导引车系统、机器人

作业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消防自动报警喷水灭火系统、多

媒体实时监控系统、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及计算机集成管理

系统等各方面。整个系统包括原料物流系统、辅料物流系统

、成品物流系统三个子系统。成都卷烟厂自动化物流系统的

建成,对推动烟草行业和四川省各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物

/147/ 成都卷烟厂“十五”易地技术改造——自动化物流系统

流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它必将大大

促进现代物流思想和现代物流技术在烟草行业和四川省内的

推广和应用。

/148/ 智能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电磁波传输特性及裂缝识别算法研究
智能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电磁波传输特性及裂缝识别算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按照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将一

维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封闭式箍筋作为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

环形天线,设计了一种自感应智能钢筋混凝土构件,利用电磁

波在混凝土中的传输特性来实现其内部裂缝检测。系统试验

研究了表征混凝土材料电磁波传播特性的混凝土介电常数的

科学测试方法,探究了影响混凝土介电常数的关键因素。以

均匀化混凝土的电磁波传输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带裂缝

非均匀混凝土的电磁波传输模型,据此建立箍筋接收天线的

/148/ 智能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电磁波传输特性及裂缝识别算法研究

接收信号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以混凝土构件中的

箍筋为发射、接收天线对,构建了不同裂缝状态下混凝土构

件的CSTStudioSuite软件仿真模型,通过计算钢筋天线对的

S21参数幅值,揭示了S21参数幅值与裂缝状态的关系,提出了

基于S21参数幅值的特征实施裂缝检测的方法。项目完成了

全部技术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发表论文2篇,培养在读硕士

研究生1人。

/149/ 空间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技术及应用
空间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载人航天、载人空间站和深空探测等已经批准为国

家重大科技工程,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

遇。空间飞行环境中微重力、太空辐射、极端温度、高真空

和微磁场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人类进

入太空面临的重要难题。大量空间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显

示,生理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应答对于正确而完整地认

识空间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利用空间特殊环

境进行生命科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航天员长期空间飞行

/149/ 空间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技术及应用

可能存在的损伤,预测和评价航天员的健康,为进一步了解和

评价航天员可能的空间环境损伤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也有助

于发现生物医学新现象和新知识。空间科学仪器设备是空间

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也决定了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的能力。现有空间生物仪器多采用空间搭载培养-返回分析

的模式且多围绕单一系统生理生化指标或细胞的基础效应展

开,难以满足综合性在轨分析的需要以及将系统、组织或细

胞作为整体开展生理系统间相互作用研究的需求,因此研制

空间在轨条件下不同系统间的多种细胞共培养并在线全自动

分离分析检测的空间生物实验仪器对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空间特殊环境对实验仪器提出了各种

环境适应性的要求,包括发射环境适应性、空间环境适应性

、以及回收着陆环境适应性要求等,因此与地面仪器相比技

术难度更大,需要在概念、原理和技术进行创新。目前制约

因素是商业化仪器不能满足空间应用在重量功耗以及空间环

境方面的要求,需要在概念、原理、技术方面进行突破和创

新。项目组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系统化设计了以细胞、核酸

、蛋白质和微生物等研究对象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研制了

系列空间实验装置及仪器,成功实现了神八、长七、天舟和

国际空间站的四次搭载,具体创新成果如下:1、创建了一整

套适用于多个航天发射工况的微流控芯片设计加工技术考虑

到空间环境和航天发射资源的限制,项目组综合利用多种材

料和工艺,设计具有空间变温扩增能力的聚合链式酶反应芯

/149/ 空间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技术及应用

片、细胞共培养芯片、结合温敏材料的样品处理芯片、自由

流电泳芯片等,有效抵抗发射与回收的冲击振动环境、微重

力温控以及环境失压、意外气泡等恶劣条件的影响。相关研

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于SensorsandActuators

B:Chemical(IF=5.667)等顶级期刊上,labonachip(IF=

6.045)等顶级杂志在内的刊物都予以积极评价,成功应用于

四次航天搭载,引起行业广泛关注。2、创建了一整套模拟生

理环境的细胞培养及观测装置在空间环境下开展生物培养是

研究空间生物学的基础手段。项目组突破空间环境悬浮细胞

灌流培养技术,细胞培养介质pH控制技术,细胞动态培养与剪

切力控制技术,空间不可培养微生物的高通量培养技术,建立

了多功能空间环境条件下培养平台,完成全自动传代、成像

、固定、消化、裂解、染色、位移分析等操作,并将细胞或

细胞裂解物转移至下游分离分析设备进行生物分析检测,最

终成功实现了天舟一号的成功搭载。该技术及空间生物效应

应用在IntJMolSci杂志(IF=3.687)连续4次刊载相关研究

进展,受邀在国际顶级空间科学盛会(Cospar和IAA)做报告

,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3、创建了空间多指标集成化

的生物分析检测平台受航天回收条件和成本的限制,必须在

有限空间、质量和功耗、热耗的条件下开展在轨检测。项目

组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攻克了自由流电泳和温度敏感色谱

材料的生物样品前处理、核酸扩增、免疫层析技术的蛋白质

/149/ 空间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技术及应用

检测、核酸适配体或等温扩增的微生物检测等关键技术,最

终成功实现了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搭载、2017“龙飞船

”的国际空间站搭载以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搭载。获国家

专利11项。该研究成果被Chemicalsocietyreviews(IF40.

1)和Chemicalreviews(IF47.928)等顶级期刊引用述评。

4、创建了空间生物有效试验载荷关键技术从保障实验必须

的各类液体样品的物质流、到实现实验有序运行的信息流以

及必要的机电传动组件、光学测量与传感组件,结合必要的

环境温度控制及实验条件保障措施,项目组融合生物学、信

息学等多学科技术,形成微流控实验芯片完整的保障体系。

典型代表荷天舟一号载荷在国家载人航天办公室组织的出校

评审会上被专家组认为是目前空间已有报道的最为先进和复

杂的空间生物实验载荷。项目累计获批国家专利25项,成功

实现4次有效航天搭载实验,包括搭载神舟八号飞船的微流控

芯片基因扩增载荷、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的空间细胞和微生

物培养载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空间微流控芯片生物培养

与分析载荷,以及国际空间站的空间环境致生物微进化规律

实验载荷,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影响。项目完成人在项目

执行期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并被任命为该组织学术

委员会生命科学领域副主席,成为首位担任这一职务的中国

科学家。2017年,应邀在世界生物技术大会上作专题报告,并

被授予空间生物分析突破奖。

/150/ 基于TCLD模型的卫生应急关键技术筛选开发与集成创新平台的研发应用
基于TCLD模型的卫生应急关键技术筛选开发与集成创新平台的研发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SARS危机以后,中国政府和社会

对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的投入重点放在硬件投入上,全国各地

高高耸立的CDC大楼和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网络系统

成为各级政府重视应急系统建设的重要标志。然而,国内数

位学者对我国应急系统建设现状和能力评估的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投入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弊端:即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

的失衡,导致我国应急反应系统的软件能力严重“软化”,突

出表现在基层应急队伍应急知识和关键技能的缺乏。因此,

/150/ 基于TCLD模型的卫生应急关键技术筛选开发与集成创新平台的研发应用

筛选并开发基层卫生人员亟需的卫生应急关键技术是当务之

急。在此背景下,课题组申请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863课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

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紧紧围绕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建设中

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基层卫生应急队伍能力不足、应急关键

技术知识和技能缺乏等主要问题,通过系统研发卫生应急关

键技术及其集成系统,为改进和提升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

力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关键技术主要包括:1)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演练技术2)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3)卫

生应急处置技术4)卫生应急预案编制技术5)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现场流行病学信息采集器技术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评

价技术7)在线培训技术8)卫生应急关键技术集成系统3、技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研发和编制的面向基层应急工作

实际的应急关键技术手册,注重在把握科学、权威、规范、

先进等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基层应急人员教育水平和能

力现状,将“可操作”性作为手册编写的重要目标,力求将粗

线条的技术规范通过更细致的操作流程和模板化的活动安排

等内容的扩充,特别是通过一系列表单、示意图、流程图构

建等方式,将应急流程表格化、图示化,力求使技术手册具有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性。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课题组研发一系列关键技术手册已通过多种形式

在项目示范区的应急演练、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的具体实践

/150/ 基于TCLD模型的卫生应急关键技术筛选开发与集成创新平台的研发应用

工作中得以应用,推动项目研究成果在基层应急管理实践工

作的直接转化。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课题组开展的应急

管理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急管理的具体实践密切结

合,特别是在黑龙江省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处理过程中,省C

DC通过运用课题组开发风险评估工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工具,

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洪水灾害可能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的防范应对工具和指南,通过省政府红头文件正式下发到全

省,有效地指导了全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处置工作

,有力地保障了大灾以后无大疫目标的实现,得到了省政府的

高度赞扬。此外,课题组研发一系列关键技术手册也通过多

种形式在全国的应急演练、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的具体实践

工作中得以应用,推动项目研究成果在基层应急管理实践工

作的直接转化。

/151/ 人脸图像理解关键问题研究
人脸图像理解关键问题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项目针对基于视觉的人脸理解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

系统研究,在光照变化、语义鸿沟、泛化性等关键问题的解

决上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1)开创性地提出了

基于网络海量数据的训练数据库自动构建方法,为从根本上

解决由于训练样本数据量小、训练样本与真实数据分布不同

导致的人脸图像理解方法泛化性能不佳的问题开辟了有效的

解决途径。2)首次将LBP方法引入到人脸表情特征描述,为有

效降低光照变化对人脸表情识别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151/ 人脸图像理解关键问题研究

。3)率先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梯度相角的人脸特征描述方法,

为降低光照对人脸图像理解的影响提供了有效途径。4)提出

了以AU单元组合特征作为人脸图像的“中间语义特征”,为

有效降低语义鸿沟对人脸理解准确性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有效

途径。5)在国际上率先研究了基于人脸检测的大规模人物图

像/视频数据的共享问题,设计了全新的具有隐私保护的在线

患者辅导系统。研究具有成果很高的学术价值,多篇论文被

该领域国内外著名学者在其发表在IEEETran.onPAMI、Imag

eandVisionComputing、MultimediaSystems、电子学报、自

动化学报等刊物及高层次国际会议论文中引用,并给予了正

面评价。同时项目研究成果在身份认证、网络舆情分析、公

共安全监控、物流和交通监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

景,潜在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2/ 市话网受电气化铁路干扰影响的杂音的分析研究(背景干扰部分)
市话网受电气化铁路干扰影响的杂音的分析研究(背景干扰部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拟对京汉广铁路以及

湘黔铁路沿线八个地市局的市话网的背景干扰进行测试,对

铁路沿线1Km以内的市话用户线(含小交换机中继线)进行

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该用户话机端(将话机断开)到局内总

配架直到端子(须与局内交换机设备断开)的线间绝缘电阻

、单线对地的绝缘电阻、线路环阻、不平衡电阻以及杂音计

电压(衡重、宽频杂音)。在收集数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

整理计算,采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设计编制回归分析程

/152/ 市话网受电气化铁路干扰影响的杂音的分析研究(背景干扰部分)

序,输入测试数据,得出计算结果,并写出分析报告。八个

地市局的测试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背景干扰数据可以作

为今后京广、湘黔线铁路电气化对通讯影响的计算基础数据

,具有实用价值。

/153/ 南京市“数字房产”共享网络平台
南京市“数字房产”共享网络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南京市房产局2002年上半年

完成了房产系统信息化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专家意

见制定了“数字房产”的总体规划。2002年6月经公开招标

,确定由南京东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中标(联合南京遐方信

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数字房产”共享平台项目的

建设。2002年10月起正式启动,局领导亲自挂帅,在国内率

先进行房产行业的电子政务建设。该项目于2002年在南京市

科技局立项(立项号:宁科[2002]55号),同时被列为建设

/153/ 南京市“数字房产”共享网络平台

部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建科函2002]88

号,项目编号:02-5-1.35)。(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数

字房产”共享平台是以房产管理的行政职能为依据,按照国

家提出的“三网一库”的建设要求,针对房产原有系统存在

交互能力差、数据标准不一致、图形数据未与属性数据相连

接、系统分析和决策管理等功能较弱的问题,以科学、整体

、系统的思想进行建设,运用网络、Web、工作流、数据库

、GIS等技术,将房产行业相关的资料和业务划分、整理、

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平台性能指标如下:1.建立符合

国家规范和房产管理特点的空间和属性数据规范与国家示范

标准;2.采用ORACLE,建立统一的空间与属性一体化的中心

数据库;3.根据行政职能要求,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和

开发;4.具有数据加载和更新能力,使得各应用系统数据发

生变化时,中心数据库得到动态实时的更新;5.提供二次开

发和定制的工具集,可以实现工作流引擎、图形化定义工具

、工作流监控台等功能,满足业务重组的需要;6.城市房产

地理信息的数据结构、数据模型、数据编码;7.城市房产及

相关设备、设施点、线、面图元编辑器;8.利用OpenGIS通

用数据转换标准,实现对MapInfo、ArcInfo、GeoMedia、M

GE、GeoGraphics等GIS平台系列产品的空间异构多源地理信

息数据的转换;9.房产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全关系型数据

库统一管理;10.建立“数字房产”GIS共享软件系统;11.

系统具有软件安全、数据库安全相关措施;12.系统具有城

/153/ 南京市“数字房产”共享网络平台

市级的共享特性,并具备可扩展性、先进性、前瞻性等特点

;13.改造和完善符合职能需求的各子系统;14.系统可以自

动生成相关专业图件和报表;15.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控制

性能。(3)技术先进性与创造性先进性房产行业信息化项目

涉及到JAVA、WebService、XML、Portal、DesignPatterns

、GIS等主要关键先进技术,实现了GIS与MIS、OA技术在房

产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对已建成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实现信

息共享、建立房产管理中的决策智能分析系统三大部分。创

造性全国率先建立房地产行业的数据标准——南京市“数字

房产”数据标准;建立中心数据库并进行房产数据的整合;

建立基于“层服务模型”思想构建的房产GIS共享平台;对

房产矢量地理数据和房产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扩展性

极强的点、线、面图元编辑器。(4)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技术成熟程度该项目所开发的系统使用了国际主

流的技术及开发工具,包括XML、EAI、WebServices、J2SE

/J2EE(EJB,JMS,JCA,Servlet)、ArcGis、WINDOWS.NE

T等开发技术,开发工具主要采用Jbuilder和WINDOWS.NET。

主要的技术特点如下:安全性、稳定性、健壮性、系统可维

护性、技术先进性、系统兼容性。适用范围1、数据标准、

数据规范的推广应用范围为整个房产行业内部,以该项目数

据标准与数据规范为基础,扩充其它省市相关内容,形成一

个行业内部的国家标准。同时,数据标准、数据规范的思想

/153/ 南京市“数字房产”共享网络平台

可以为其它行业的信息化提供参考,向其它行业进行推广;

2、数据整合的推广应用范围应该为全社会所有行业。尽管

项目中开发的数据整合工具只针对南京房产管理,但数据整

合的整个思想,结合数据标准数据规范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在所有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中都极具指导意义;3、房产GIS共

享平台推广应用范围为整个房产行业内部,通用的房产GIS

共享平台几乎不用修改可以直接使用在其它省市部门的相关

单位;4、相关应用系统推广范围为整个房产行业内部,部

分系统如OA系统则适合于所有的行业。安全性:“数字房产

”共享平台的安全体现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

。系统安全指包括网络、操作系统、主机、客户端的安全、

可靠。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依赖于相关的安全产品和软件配

置;数据安全的内容是指: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级别,对每个

数据对象、或其不同的属性,授予不同类型的用户相应的权

限(读,写、修改);应用安全的内容是指:将应用根据菜

单模块,分为不同权限,然后再授予不同的用户组或用户权

限,使得相应人员有使用菜单模块的权限。(5)应用情况以

及存在问题系统在南京房产局以及下属各单位全部得到正常

运用。存在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数字房产”数据仓库;扩

展辅助决策系统使用范围;以共享平台为基础,完善和丰富

各种应用、服务系统;完善历史数据地图展示。(6)历年获

奖情况在2005年5月建设部组织的对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第

/153/ 南京市“数字房产”共享网络平台

一阶段建设情况检查验收工作中,以“数字房产”共享平台

作为重要部分参加验收的南京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获得了

专家的一致好评,取得成绩为:优秀。

/154/ 南大通用复杂环境下高标准双模式的云数据仓库
南大通用复杂环境下高标准双模式的云数据仓库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基于大数据发展背景,通过前沿软硬件技术

结合,在已有数据仓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和突破,使数据仓库

的性能、扩展能力、可用性、可靠性等技术指标达到更高标

准,同时能够适用云上与本地化双模式,并进一步拓展到满足

大数据复杂环境的发展需要。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基

于FPGA的数据库异构加速:国产处理器与FPGA加速单元通过

PCIe总线进行互联通信。单节点数据库服务器内配置多个F

PGA加速单元,处理器根据应用需求可以将离线编译好的算法

/154/ 南大通用复杂环境下高标准双模式的云数据仓库

IP核下发到不同的FPGA加速单元进行运行,从而实现不同应

用的并行加速。FPGA加速单元之间通过SRIO高速总线进行互

联,以实现加速单元之间的数据直接交互。(2)高效可扩展

的存储与计算分离技术:系统采用联邦架构以及虚拟数据仓

库集群技术,在集群内部进行虚拟数据仓库集群划分,在增强

集群的扩展能力同时,提供统一的管理视图,集群可以达到千

节点规模。并提供极致的高效可扩展的弹性。(3)虚拟集

群及镜像集群:通过虚拟集群技术,可以对集群中的运算节

点进行分组,物理上进行资源的隔离;对命名空间进行逻辑隔

离,支持多租户的使用方式。通过镜像技术,在不同的虚拟集

群间对数据进行复制,提供更高的容灾能力,满足更灵活的系

统容灾和读写负载分离等业务场景需求。(4)多引擎可扩

展技术:通过可动态扩展的插件体系架构技术,实现下层数

据库系统的动态扩展,以插件的形式可插入多种不同的数据

库引擎。例如:国外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MySQL等;国

产关系型数据库,如虚谷、瀚高等;以及Hive、Spark和HBas

e等非关系型数据库等。(5)多云异构管理:通过多云数据

仓库管理技术,实现多云环境上的管理功能,包括创建数据仓

库实例、设置账户信息、登录数据仓库实例、管理Warehou

se、迁移外部数据源数据等功能。本项目复杂环境下高标准

双模式的云数据仓库关键技术研究,是在多源异构、多类型

、多样化基础设施等复杂数据环境的基础上,采用存储与计

算分离架构支持云上云下双模式部署,实现高性能、高可用

/154/ 南大通用复杂环境下高标准双模式的云数据仓库

、弹性扩展等高标准的数据仓库技术,具体完成的技术指标

包括:1、数据加载速度大于20TB/小时;2、支持的数据规模

可以超出100PB;3、支持云上云下部署、多租户、弹性资源

伸缩、按需使用;4、支持计算与存储分离能力,可以单独扩

展,支持高可用能力;5、分布式存储系统具备超强的横向扩

展能力,只需简单地增加存储节点,支持上千节点规模集群扩

展能力;6、支持跨引擎访问2款及以上国内关系型数据库;7

、支持跨引擎访问2款及以上国外商用关系型数据库。该项

目产品为国内首创,产品综合性能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项目期内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72亿元,实现利税878.37万元

。产品目前已经在电信、金融和政务等重点行业领域取得规

模化市场应用。

/155/ G1Q-002光学引擎
G1Q-002光学引擎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自选项目。2、应用领域或技术原理

:光学引擎是投影机及背投电视中的核心部件,主要由光源

、分色系统、合色系统、投影镜头组成,其功能是进行图像

采集和图像显示,其成本已占整个投影机产品成本一半左右

,且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性能。可以说,没有光学

引擎就没有数字图像处理产品,没有光学引擎的技术进步就

没有图像处理设备的发展。3、性能指标:亮度:2000lm;

分辨率:1024×768(兼容1280×1024);投影方式

/155/ G1Q-002光学引擎

:正投/背投/桌上/吊挂;芯片尺寸:0.55"(W/H4∶3);光

源:OSRAME21.8230W;投影距离:1.5m~10m;照度均匀性

:(ANSI9POINT)65%;对比度:1200∶1(FULLON/FULLOFF);

色温:6500K~9500K;色域覆盖率:25;投射比:1.93~2

.3;投影分辨率:MTF50%@50LP/mm光学畸变:<0.5%;色差

中心:1/2像素(1/4FIELD),边沿1像素(WHOLEFIELD)。4、

国内外技术情况对比:DLP投影显示技术在近几年来发展迅

速,其发展趋势为在短投影距离上实现大屏幕、髙清晰度、

髙亮度的图像显示,它更能实现体积小、重量轻等产品特性

。DLP显示技术在短距离投影方面虽然拥有较强的优势,但

它却是一种较难掌握的技术,在中国大陆,南阳利达是较早

研究和首家生产该类产品的企业。该光学引擎从结构型式到

使用的各关键技术都是国内外同类DLP产品所没有采用的,

由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技术保护性强,所以利达在多个方面

都实现了自主研发,自主创新。5、成果的先进性:1)照明

系统光路采用方案设计来满足DMD芯片工作原理要求,传统

的设计通常采用TIR全反射棱镜和反射镜的组合方案来满足

DMD芯片工作原理要求。TIR棱镜加工难度大、成本高,而且

使用反射镜,光轴调整困难,因此对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要

求很高,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该项目未采用TIR棱镜

,采用了两块中继透镜和一块反光镜,简化了光路设计,降

低了机械加工难度和成本;2)将变倍筒上的三组槽错位分

布,使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均匀受力,可有效减小零件椭圆变

/155/ G1Q-002光学引擎

形量,保证镜头装配合格率,提高成像质量;3)滚轮直接

嵌入变焦镜筒的三个沉孔,穿过导向筒直槽和变倍筒斜槽定

位。此结构的改进不仅减少了零件种类,降低了零件加工成

本,在装配方面也简单易行。6、作用意义:经分析表明,

该产品经济效益可观,投资回收快,投入产出合理,且有良

好的社会效益。08年元至十二月份预计生产、销售光机1.4

万套,每套含税售价4300元,实现销售收入5145.3万元。0

8年元至十二月份预计容纳100名较高层次的就业人员,实现

利税102.07万元。光学引擎的开发和批量化生产是制约中国

投影机和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若利达公司在此方面有所突

破,将会极大的带动我国图像信息数字处理相关行业的快速

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公司出口创汇能力。同时,也使我们国

家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影产品,节约国家外汇资金,

提高综合国力。

/156/ 一种基于SM2算法的通信双方协同签名方法与系统
一种基于SM2算法的通信双方协同签名方法与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M2算法的通信双方协同签名

方法及系统,涉及第一通信方和第二通信方,通信双方独立生

成各自子私钥,由两个子私钥协同运算产生公钥,双方均无法

由己方生成和获得的参数计算得到私钥。签名时,通信双方

各自产生部分签名,再由双方根据消息摘要、各自子私钥等

参数协同计算得到最后的签名结果,入侵任何一方都无法获

取私钥伪造签名。本发明技术方案充分保证了SM2算法私钥

的安全性,而且在协同签名过程中,双方交互的内容少,通信

/156/ 一种基于SM2算法的通信双方协同签名方法与系统

数据量小,密码运算的复杂度低,能够很好地满足云计算、物

联网环境中低延迟、少交互的应用需求。

/157/ JW1221W型精密扫频仪
JW1221W型精密扫频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为通用幅频测试仪器,由频率合成信号源,

自动跟踪选频接受系统和贮存显示系统组成.其主要技术指

标和功能处国内领先水平.该产品采用了数字频率合成、频

率贮存、图象贮存显示及电子坐标等新技术,达到了八十年

代初期类似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158/ 铜材加工数字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铜材加工数字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铜材加工数字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成果由衢

州学院和浙江嘉禾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该成果于2

011年4月开始前期调研工作,11月经衢州市科技局立项后即

开始实施,实施期内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

2篇。本成果基于高效、低耗的铜材加工新技术和新工艺,开

发出基于数字控制器(DSP)的铜材水平牵引变频调速控制

系统,改善了传统铜加工以电机拖动和机械齿轮组合变速为

主的局面,采用变频电机实现拉、停、反推来取代炉振、打

/158/ 铜材加工数字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链、棘轮或继电器方式,做到工艺简单且准确,可以在线改变

铸造速度、牵引频率和节距,实现产业和产品升级,提高成材

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变了现在市场上同类牵引电机控制系

统无法实现连续化的生产方式,促进我国铜材加工业进步,为

铜材加工走向连续化、自动化、节能和环保的方向出力,为

国民经济现代化作出贡献。成果经试验和用户运行验证,其

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产品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规定,与同类

产品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产品成材率高等特点,其

产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是本成果在以下三个方面还

有待改进和完善:首先可以进一步优化软件设计,尤其在电

流、转速等反馈部分算法的改善可提高软件运行的抗干扰能

力;其次利用DSP控制器的SCI和SPI等外设接口或者是CAN总

线接口实现控制系统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从而可实现网络

化的生产监控;最后可以集成嵌入式操作系统,使系统更加具

有拓展性和可移植性,并可以使人机交互更加方便。

/159/ 基于AIOT平台的机器代人应用研究与实践
基于AIOT平台的机器代人应用研究与实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国务院各部委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推动智能

技术研究和应用。深圳供电局承接并落实南网科技创新驱动

战略,有序开展“机器代替人”的相关工作,推动人工智能技

术在电网各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并成立项目组开展基于AIOT

平台的机器代人应用研究与实践。[转接词]平台除了解决传

统智能服务平台在安全管控策略、资源调配、服务接入方面

分散管理,集成度低的问题外,同时将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平台

进行横向打通。物联网平台采集的海量数据为AI算法提供养

/159/ 基于AIOT平台的机器代人应用研究与实践

料,AI算法又通过智能芯片将算法嵌入前端,为终端赋能,形

成了良性循环,有效解决了传统智能平台技术缺乏整合、算

法重复建设的问题。[转接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项目采用微服务架构模式,运用人工智能

及等技术,设计了物联网中心、数字电网中心、AI中心等3大

中心平台架构。制定了一系列接口及数据标准,通过微服务

化的方式进行封装,统一对外提供服务,实现与各业务系统深

度集成应用。主要特点如下:1.采用微服务模式,构建了支

撑电网机器人智能化应用、柔性可扩展的电力机器人人AIO

T一体化平台,通过服务化方式封装AI算法,统一对无人机、

巡检机器人、营业厅智能服务一体机、智能穿戴设备等进行

赋能,深化业务场景应用。2.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研发了41项

电力专业图像识别算法,构建了电力专属语音分析模型以及

研发了电力专属语义理解算法模型,在无人机巡检、站内机

器人巡检、营销客服、营业厅业务办理及综合会议管理等业

务场景实现智能化应用,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安全管理水

平。3.基于平台提供的自主训练中心,通过物联网平台采集

的音频、图像、视频等数据,优化算法,形成通用的人工智能

服务引擎,赋能输电、变电、营销等业务领域。4.将AI算法

嵌入前端视频摄像头、巡检机器人及无人机实现边端智能,

提升智能化应用的实用化水平及应用效率。平台自上线以来

,已与智能营业厅系统、输电无人机系统、变电巡检机器人

系统、一本通移动作业系统、智能会议助手等实现集成应用

/159/ 基于AIOT平台的机器代人应用研究与实践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变电机器人巡检系统共计调用平台服

务开展86000余次日常巡检,输电线路无人机累计调用平台开

展56080次图像识别服务,营销客户机器人累计协助用户办理

60余万单。2017-2018年共节省人力成本约1028万元,[北大

清华教授]平台成果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整体达到国

际领先。

/160/ 基于GIS和VR的采煤沉陷地动态复垦及其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GIS和VR的采煤沉陷地动态复垦及其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自选。立项背景:

土地复垦工作大多局限于对己破坏的开采沉陷区采取治理措

施,实际上还是沿袭传统的“先破坏,后治理”的复垦模式,

由于复垦的经验不足,复垦理论的不完善,高科技含量不高,

不能满足于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使得复垦效果较差。所以,动

态预复垦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二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在掌握国内外相关研究成

果的前提下,结合调研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文献,根据采煤沉陷

/160/ 基于GIS和VR的采煤沉陷地动态复垦及其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区土地资源的特点,针对目前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中所存在的不足,基于可持续发展、开采沉陷学等相关理论

,研究基于GIS和虚拟现实的采煤沉陷地动态复垦所需要解决

的重要技术理论问题,为制定土地复垦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

指导。性能指标:确定了动态预复垦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建

立了动态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和灰色关

联决策的动态复垦土地优化配置模型和基于虚拟现实的动态

复垦三维景观模型。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技术

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主要体现在:(1)开展了采煤沉陷地动

态复垦技术研究,确定了动态预复垦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2)利用GIS与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动态复垦土

地适宜性评价模型。(3)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灰色关联

决策的动态复垦土地优化配置模型。经过模拟试验,效果较

好。(4)建立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动态复垦三维景观模型,开

发了采煤沉陷地动态复垦原型信息系统,为制定复垦规划方

案提供了有效方法。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本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经过了多次实地实验,实验结果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与各项指标,技术成熟,结果可靠,可广泛

应用于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中。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该项目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中,取得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存在的问题是应进一步扩大成

果应用范围。

/161/ 水准仪检定装置
水准仪检定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425-

2003《水准仪》颁布实行而研制水准仪检定装置。吉林建工

集团有限公司与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及长春市计量检

定测试技术研究院于2006年5月至8月历时三个月先后经方案

论证、误差分析、机械光学结构设计、加工组装调试等为吉

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水准仪检定装置共同研制成功水准仪检

定装置。

/162/ 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垂直运输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研究
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垂直运输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属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

项目,曾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河南

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

针对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垂直运输系统的特殊结构,

提出了系统特有的功角、距离及速度的检测方法。(2)将

多片通用DSP芯片TMS320C5402作为嵌入式部件分别装在每台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上,构成实时信号检测硬件系统。(3)

设计了小波滤波器,建立分段式垂直运输系统的低速弱信号

/162/ 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垂直运输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研究

提取及实时故障检测的分析模型,解决了该系统信号处理中

对突发信号和非平稳信号的处理这一关键课题。(4)在世

界上第一台载荷1400公斤,垂直行程10米的分段式垂直运输

系统及其控制装置的工业试验模型上,通过对所设计的硬件

系统、信号处理算法进行实验分析,验证了信号检测与处理

方案的正确性。性能指标如下:1.采用小波分析提取激励电

势的特征信号,将电势的测量精度由4Hz提高到2Hz。2.建立

一套完整的分段式垂直运输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方法、数学

模型以及测试系统。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河南省科学

技术信息研究院的查新结论为:国内未见有与本课题先进技

术和理论相同的文献报道。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

全性:该项目成果已经过博爱华强本邦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和

河南汇隆化工有限公司的使用,效果良好。还有待进一步加

强工业应用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加快成果转化。该系统具有

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应用领域广泛,可以用在民用电

梯和工矿企业的提升系统与水平生产线等方面。⑤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成果已于2010年7月16日在博爱华强

本邦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玻管生产线投入使用,于2010年8月1

2日在河南汇隆化工有限公司糠醛生产线投入使用,一直运行

良好。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

整体效率。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工业应用研究,制定

相关标准,加快成果转化。

/163/ 基于变换不变低秩纹理的投影变换图像匹配方法
基于变换不变低秩纹理的投影变换图像匹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换不变低秩纹理的投影变

换图像匹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完成投影变换图像

匹配的缺陷。其方案为:1、输入含投影变换的两幅图像并

分别进行低秩纹理区域的自动检测和提取;2、对检测得到的

低秩纹理区域进行TILT变换得到各自的局部变换矩阵,并利

用局部变换矩阵校正输入的两幅图像;3、对两幅校正得到的

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对特征点建立尺度不变特征描述符以

及几何形状描述符;4、联合尺度不变特征描述符和几何形状

/163/ 基于变换不变低秩纹理的投影变换图像匹配方法

描述符建立新的特征描述符,对新的描述符采用欧式距离进

行相似性度量,完成图像匹配。本发明能提取出具有较高重

复率和正确匹配率的特征点,提高了计算效率,可用于图像融

合,图像拼接与三维重建。

/164/ 汽车用高强钢板专家系统软件
汽车用高强钢板专家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汽车行业中高精度、高强度、高质量的热镀锌薄

板大量应用于汽车车身。汽车车身和车身附件的焊接工艺普

遍采用电阻焊接工艺,而电阻焊工艺参数的波动直接影响焊

接的质量。传统的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需要大量的焊接试验

对各种钢板的不同规范参数进行试验分析,浪费了大量的时

间和资金。“汽车用高强钢板电阻焊接专家系统软件”是在

大量汽车用高强钢板电阻点焊焊接工艺生产和实验的基础上

开发的一套集镀锌板电阻点焊工艺查询、专家经验模型、汽

/164/ 汽车用高强钢板专家系统软件

车用钢板焊接产品、动态更新数据库于一体的专家系统软件

,查询数据为标准文件格式,实现焊接工艺指导书的制定,

从而与其他系统协同工作,不需要任何硬件的支持。该软件

系统包括被焊材料数据库(包括电镀锌钢、热镀锌钢、裸钢

等)、焊接工艺数据库、焊接设备数据库、专家模型系统、

接口类型等主要模块:①汽车用高强钢板焊接数据库;该数

据库主要包括被焊材料数据库、焊接工艺数据库、焊接方法

数据库、焊接设备数据库等。②动态更新数据库系统;③焊接

专家模型系统;④标准数据格式输出。软件运行软硬件系统

要求:1、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32(Windows98/2000/

XP/2003,推荐WindowsXP)。2、硬件环境,CPU推荐使用P

entiumⅢ800MHz以上级别;内存至少256MB,推荐512MB以上

;建议用户显示器的分辨率调至1024×768。在安装程

序之前,请用户确保您的计算机上已经安装了相关的Micro

soft.NETFramework2.0驱动程序。用于汽车用高强钢板电阻

焊接工艺自动化设计、模块化、可视化设计思想。软件结合

专家理论、焊接经验、知识与焊接模型,具有“专家推理”

的技术特点,能够实现被焊钢种、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

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基本功能以及专家推理、标准

查询的专家功能,完成汽车用高强钢板焊接工艺的专家设计

。该专家数据库系统可应用于汽车车身和车身附件的制造业

,可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确保产品的焊接质量,大

大降低了在制品质量风险,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165/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关键技术研究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软件工程领域。本项目历经十年,系统深

入地研究了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方面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

法和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次系统地从实证研究的

角度探索了贫数据环境下缺值预测方法的最安全缺省数据缺

失机制,解决了缺值预测方法选择问题。提出了没有数据分

布和缺失机制要求的增量式缺值预测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

建立软件工程模型时常见的缺值预测问题。发现了软件缺陷

自动关联规律,提出了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软件缺陷关联发

/165/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关键技术研究

现与预测方法,解决了软件缺陷关联预测问题,为提高软件质

量奠定了基础。针对现有软件缺陷预测方法忽视正常模块和

缺陷模块分布严重失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软件缺陷预

测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方案评估和优选问题,受到了实证软

件工程领域国际著名专家BarbaraKitchenham教授的充分肯

定。首次将以处理小样本不确定性信息见长的灰色系统理论

用于软件成本预测,系统地研究了特征选择、噪声过滤和前

期预测等问题,取得了理想结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

可。介绍该研究成果的论文被IEEEMetrics2005评为Bestpa

per。率先提出了软件阶段成本预测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灰

模型的软件阶段成本预测方法,为项目管理人员控制成本和

修订开发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本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

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2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所发表论文

被SCI收录25篇,EI收录168篇,ISTP收录46篇;其中影响因子

大于2的有4篇,大于1的有13篇。有一篇论文被IEEEMETRICS

2005评为Bestpaper。论文累计被引用2236次,其中外文他引

322次,SCI他引111次;有38个国家或地区的297位研究人员在

42种SCI期刊上引用了本项目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的期

刊上有16篇,大于1的期刊上有35篇。项目组有2人担任国际

学术期刊的编委。多项成果处于国际前沿,得到了国际同行

的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

/166/ 一种会聚式WLAN中由WTP完成WPI时的STA漫游切换方法及其系统
一种会聚式WLAN中由WTP完成WPI时的STA漫游切换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会聚式WLAN中由WTP完成WPI时的S

TA漫游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站点STA通过目的无线

终端点WTP与目的访问控制器AC进行重新关联连接;2)目的访

问控制器AC向已关联访问控制器AC请求基密钥;3)已关联访

问控制器AC通知已关联无线终端点WTP删除站点STA;4)目的

访问控制器AC通知目的无线终端点WTP删除站点STA;5)站点

STA与目的访问控制器AC基于所请求的基密钥进行会话密钥

的协商;6)目的访问控制器AC与目的无线终端点WTP之间同步

/166/ 一种会聚式WLAN中由WTP完成WPI时的STA漫游切换方法及其系统

会话密钥。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基于WAPI协议的会聚式WLAN中

站点STA在不同控制器下的无线终端点WTP之间快速安全的漫

游切换。

/167/ SY-9100S型低温LDChip测试机
SY-9100S型低温LDChip测试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科技成果的任务来源:企业自主研发应用领域:芯

片检测技术原理:以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光电特性为基础,根

据对激光器的正电流扫描时所得到的实时的正光功率曲线、

背光功率曲线、电压特性曲线以及光谱特性曲线来计算所需

要的计算项目。性能指标:(1)平均无故障时间评估(常

温/+25度、低温/-40):自动运行1000颗芯片/1Lot,评估运

行状态:a.平均每颗芯片测试时间:单独芯片的测试时间在

4.5秒每颗以内/测试条件为(IfSweep扫描1次,光谱测试3次

/167/ SY-9100S型低温LDChip测试机

)(不包含VfLD,Ir,Vr,OCR).b.一次加载(1LOT)自动测

试中,无设备故障原因停止。c.(微调整操作)停止次数不

多于2次.累计时间在6分钟以内。d.被测试的芯片,测试收纳

后,表面除了探针痕迹外没有其他压伤、划裂痕迹以及裂纹

痕迹。(2)再现性测试规格:a.再现性测试:常温侧/+2

5度:CW驱动模式低温侧/-40度:CW驱动模式b.每颗芯片在

一个Stage(Holder)上测试4次,转台上共有2个Stage=8次

/每颗芯片c.共使用4颗芯片进行上述b的重复测试。d.常温

侧+25℃、-40℃的再现性测试(3)组装调试现场的检验结

果值如下:NoItemCondition+25度/Max-Min-40度/Max-Min

1IthLessthanIth50mA0.5mA0.4mA2Iop1Lessthan100mA0.6m

A0.5mA3Vop1LessthanVf2V0.01V0.01V4SE1LessthanSE1.00

.0080.015Rd1-----------0.5Ω0.5Ω6λp11700nm以内800pm8

00pm7SMSR140dBto60dB2dB1.5dB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国

际上目前开发和生产半导体通信芯片检测机的研发团队只有

日本的三个公司。①日本ALPHAX株式会社,②日本Daitron株式

会社③日本Opto-System株式会社。中国国内目前还没有成型

的半导体通信用激光芯片的测试设备研发机构,目前结果也

是机械性能结构不完善,测试项目算法缺欠,重复性能不能满

足要求。国外光通信用芯片的检测设备,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随着国际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需求持续不断的在研发。目

前,在通常DFB芯片的基础上在5G通信领域,以及下一代的无

源器件AWG阵列波导芯片,一直在不断创新。此项研究将填补

/167/ SY-9100S型低温LDChip测试机

国内对于激光芯片测试设备的制造空白。技术层面可达到国

际同行业的最高水平,在性能价格比上均占据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此项研究将填补国内对于激光芯片

测试设备的制造空白。技术层面可达到国际同行业的最高水

平,在性能价格比上均占据国际领先水平。本次研究项目中

可以同时测试常温和高温下激光芯片两种温度,使用多核CP

U对于多温度状态下的芯片同时进行实时处理近200项光电测

试中的必要数据以及对芯片的上下前后4个端面同时进行快

速检测。整合了国际上各大公司对计算项目定义要求,使得

计算方法完全达到目前国际上通信芯片生产企业对于芯片特

性判定测试的所有要求。快速的检测有效的剔除了高端通信

芯片中瑕疵对后续工序质量的影响。可以做到将真正的良品

芯片分选出来,提高后续模块封装的良品率,使得最终成品的

质量大幅提高,减少了通信模块在使用中出现的质量故障机

率,同时也降低了成品模块最终制造和测试的总体成本推广

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推广应用的范围

、条件和前景:由于5G、Lot、无人驾驶的驱动,光纤通信行

业迎来发展的加速期,高端通信芯片和传感器制造难度和复

杂程度加剧,芯片逐个检测成为必须,需求大量高端检测机。

以超低温DFB、EML芯片、COC芯片为典型代表的芯片检测设

备量增价高,市场需求极大。但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产业仍

由美日欧巨头垄断,未来5年将是本土半导体产能投增长最快

/167/ SY-9100S型低温LDChip测试机

的阶段,测试设备由于其很高的技术、经验、能力要求挑战

,我国几乎处于“零”水平。本项目的开展,将打破世界上该

行业产品国外出口垄断,行业产品完全替代进口、成为国内

唯一的产品。且将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全面掌握产品

核心技术,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升级、维护

的全程可控,不受制于国外。

/168/ 微极连续统的耦合场理论的再研究(Ⅰ)--微极热弹性理论
微极连续统的耦合场理论的再研究(Ⅰ)--微极热弹性理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在传统的微极连续统理论框架下微极热弹性理论问

题已被某些学者提出并做过讨论。这篇文章对现有的微极热

弹性理论进行了再研究,找出了该理论局限于线性情形的原

因。建立了微极热弹性理论的更为普遍的虚功原理和新的内

力虚功表达式以及Hamilton原理。从这个新的Hamilton原理

不仅可以得到运动方程、熵均衡方程、应力和偶应力以及热

量边界条件,而且还可同时推导出位移和微转动以及温度边

界条件。

/169/ 基于GID技术的车联网网络体系架构及应用技术
基于GID技术的车联网网络体系架构及应用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综述基于GID的车联网项目,是典型的物联

网与物流网产业级应用,可以替代或彻底解决传统与车辆相

关的移动服务体系中的系统或问题,如ITS、不停车收费、防

盗、保险索赔认证、套牌、汽车轨迹、超速违章等,蕴含着

巨大的经济潜力。二、具体介绍1、应用领域典型的物联网

与物流网产业级应用2、技术指标(1)终端产品产业化。以

芯片终端为主线。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芯片销售:V-DNA

芯片的前装和后装销售收入。芯片专利授权:V-DNA芯片相

/169/ 基于GID技术的车联网网络体系架构及应用技术

关核心技术专利的授权收入。配套与集成模组销售:由于我

方的产品属于多模、多归属、多网络环境下的解决方案,可

提供多系列、多层次的终端模组,满足不同环境下应用的需

要。(2)网络.主要包括:位置管理服务LMS(芯片体系内

嵌位置计算功能)相应的网络系统集成与咨询费用(3)业

务平台.后端业务与相关应用平台可提供:V-DNA云业务平台

:可提供多层次数据服务,包括:V-DNA核心数据以及更高层

次车辆行为数据(基于数据挖掘、行为分析得到)大力发展

运营服务,发展汽车DNA芯片行业产品应用AppStore平台:为

下游产业提供统一平台,提供芯片相关的所有汽车应用产品

/服务的宣传/销售与服务计费。开展运营平台的租赁、托管

、委托建设,特色运营、行业应用等。3、创新要点本成果研

究的一种个人可携带的且客观存在的“信息密码”,我们称

之为网络DNA,因为他像物理世界的DNA一样,具有不可复制、

客观天然、唯一标识、随身性等特性。网络DNA是创建网络

可实施性,及为用户提供可靠、智能服务的核心基础。4、效

益分析基于网络基因的IOV技术和产品,首先可以用在安全生

产、运营车辆、物流管理、运输、ITS、公安、总参和部队

、特种车辆、政府企业、保险、4S店等用户,尤其是B2B开始

、到B2C终结,而在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亿,其中汽

车9000多万辆,每年还将以1500万辆以上的速度在增长。5、

推广情况与上述产业化目标相结合,预计未来的市场销售将

达到:成为V-DNA芯片与衍生应用市场的龙头企业。占有垄

/169/ 基于GID技术的车联网网络体系架构及应用技术

断优势。在V-DNA芯片领域,拥有绝对核心技术优势。占据超

过80%的核心专利。V-DNA芯片产品年销售量超过100万片,收

入超过10亿。V-DNA业务服务平台的衍生服务收入超过5000

万。V-DNA以外的广义数字DNA产品与应用,将成为持续发展

的巨大产业空间。

/170/ 热力公司远程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热力公司远程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热力公司远程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研制严

格执行国家供热标准和相关自动化控制标准和规范,以及软

件和网络技术标准和规范,系统设置科学合理、自动化程度

高,操作简单、方便,运转安全、可靠。该产品的开发成功

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通过简单的操作,热用户可根据自己

的实际需求自行控制室内温度,达到自助式供热的标准。通

过系统的自动化,将供热数据采集、处理以及设备控制,从

原始的人工操作状态转变为计算机自动化管理。通过智能分

/170/ 热力公司远程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析系统,对实际供热运行情况进行智能分析,从而解决水利

失调等供热运行中能源浪费的问题。主要功能:以国内外领

先的自动化监控技术为依托,结合热力企业实际进行前瞻性

的开发,将用户享热、热力公司供热、热源供热工作在一个

高效科学的信息平台和监控平台开展。本系统通过把监视点

和控制点整合到基于城市公用网络上的自建VPN专网的方式

,将供热公司强制性向用户供热转变为热用户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自行控制室内温度,就像用户在吃供热自助餐一样。

并可将实际情况采集到控制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后产生控制信

号,自动控制热网设备完成供热工作。本系统可以通过网络

信息和实际检测数据自动进行智能分析,为下一时刻的供热

工作提供预报性意见,就像天气预报预报天气一样预报出供

热调节参数。本系统通过接警式供热管理系统将用户投诉和

供热故障的处理时间缩短到了最小,即将用户投诉和故障发

现统一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统一协调和指派相关人员进

行负责,并进行全程跟踪以及数据和技术支持。采用国际先

进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工具,独有的供热技术和理念,保证了

整个系统的节能性、实时性、准确行、安全性、稳定性,通

过分散+集中式的模块化技术,使控制点可以无限扩展,并

可对严格控制用户的使用权限。主要技术指标:本系统按功

能不同分为采集子系统、控制子系统、智能分析子系统、管

理子系统。1、数据采集子系统:此系统由热用户数据采集

模块、换热站数据采集模块、管网数据采集模块、热源数据

/170/ 热力公司远程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采集模块四个部分,将供热运行参数采集到控制中心进行进

一步分析和处理。2、控制子系统:此系统通过自建VPN专属

网络对现场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了远程控制供热设备

的效果。3、智能分析子系统:此系统将采集后的数据进行

处理,实现对供热运行的预测和自动控制指令的生成功能。

4、管理子系统:此系统是以控制中心为中心点依托网络信

息化组建的一个供热服务体系,即所有问题集中汇总到控制

中心,在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可以不受地域限制进行管理,无

论在任何地点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看和管理供热情况;

在服务方面由控制中心统一进行分析现有问题、分配人力和

物力资源、提供技术支持、跟踪回访等工作,使问题处理形

成一个封闭的服务环,从而提高供热服务的质量。

/171/ 广播收听数据分析系统V1.0
广播收听数据分析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点击管理员菜单权限认证下的修改密码子菜单,将

弹出修改密码页面,输入旧密码、新密码、重复输入新密码

,点击提交即可更改管理员密码。节目收听率指标计算页面

包括了市场选择,电台选择、节目选择,节目播频次选择、净

值与毛值选择、日期选择及目标听众选择。其中市场选择将

确定市场下的所有电台,电台选择将确定该电台下的所有节

目,系统允许一次选择同一市场下的同一电台所播放的多个

节目。首播/重播针对一个节目的第N次播出情况,选项包括

/171/ 广播收听数据分析系统V1.0

任意和N播两种,任意即不论节目第几次播出对一个节目只计

算一个收听指标数据,N播即一个节目针对每一次的播出情况

,分别计算一次收听数据指标。净值/毛值选项主要针对节目

播出过程中插播的广告而言,净值不包括广告时段,毛值包括

广告时段。选择好节目后,确定净值或毛值计算,确定计算日

期及目标听众。

/172/ 带系统偏差的融合预测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在供热网源联控中的应用
带系统偏差的融合预测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在供热网源联控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预测控制作为一类新型计算机控制算法自从上世纪

七十年代问世以来,因其控制机理对复杂工业过程的适应性

,其理论研究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由于它采

用多步预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控制策略,因而控制效

果好、鲁棒性强,适用于控制不易建立精确数学模型且比较

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所以受到了国内外工程界和控制界的

重视,并在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工业部门的控制系统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也引起

/172/ 带系统偏差的融合预测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在供热网源联控中的应用

了学术界的重视。随着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各种面向复杂应用背景的多传感器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人们

的关注,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信息数量

的巨大性、信息关系的复杂性以及要求信息处理的及时性,

都大大超出人脑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

论应运而生。例如由于精确制导武器、远程打击和导弹拦截

武器的出现,使得仅仅依靠单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很难满足目

标跟踪或状态与信号估计的精度要求,必须对单个传感器提

供的信息按照某种最优融合准则进行融合,才能提高目标跟

踪或状态与信号估计的精度。带系统偏差的融合预测控制器

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滤波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它可

以处理含有未知模型参数和噪声统计的多传感器系统的状态

估计融合问题,在航空、图像处理、故障诊断、负荷预测等

领域将得到很广泛的应用。自校正滤波的关键技术是系统模

型参数和噪声统计辨识问题。未知参数辨识的准确与否直接

影响着后期的信息融合和滤波效果。主要科技成果:(1)

形成自校正观测融合预测控制器的算法仿真理论。(2)形

成自校正观测融合预测控制器的算法的试验研究报告。(3

)研制一套自校正观测融合预测控制器的试验装置。(4)

将该项目获得的理论结果和解决方案发表SCI、EI论文10篇

。(5)利用实验室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小型DCS控制系统

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验装置和网源联控的项目研究过程将该

算法应用其上,实现该算法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创新

/172/ 带系统偏差的融合预测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在供热网源联控中的应用

之处:(1)应用带系统偏差的受控状态空间模型进行预测

控制。(2)将受控状态空间模型的输出进行加权观测融合

,该算法计算量相对小而且提高了预测控制的稳定性、准确

性。(3)传统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只能处理时不变,或参数变

化缓慢的时变系统(应用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而由于K

alman滤波器可以处理时变系统的特点,使得基于Kalman滤波

器的预测控制系统可以处理各种线性时变或时不变控制系统

。(4)对于系统噪声统计未知或失配时给Kalman滤波带来

的误差影响,本项目进一步讨论了带参数辨识器的自校正加

权观测信息融合预测控制算法。辨识器采用本项目提出的协

同辨识算法,具体分三种不同的情形推导并分析了该方法对

各类系统的适应能力。本项目计划首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北

方城市集中供热升级改造以满足越来越强烈节能环保的需求

和大规模网源联控系统的负荷控制模块和智慧供热专家管理

系统的建立对控制策略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的供热发展

,急需供热管理者及时掌握供热动态,高度保障系统安全、及

时处理管网的用户要求,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加快企业技

术进步,降低供热成本。因此,探索互联网+智能供热解决供

热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进步

,为供热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利用云平台,

可以将各个供热企业信息,统一起来到云平台上,在云平台上

,建立强大的分析计算功能,为供热企业的智能运行、供热经

/172/ 带系统偏差的融合预测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在供热网源联控中的应用

济运行决策、提高供热质量和供热服务水平,保障供热系统

安全,降低供热能耗、供热事故处理决策及相关预案的实施

提供技术支撑。

/173/ 首信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软件
首信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构筑社会住房保障体系的基石,

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民生事项,党中央、国务

院和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管理工作。2

002年国务院及时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在深化管理、

加强监督、统一核算等方面进行修订,明确了今后公积金管

理思想的发展方向是以“四统一”为核心内容的“一体化”

管理,即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决策。因此

,信息化建设是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首信公司

/173/ 首信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软件

自主投资研发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系统系列软件产品。在2

013年智慧城市年会上,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系统获得“优秀

解决方案”大奖。首信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软件属于信息技

术应用领域,分为单位版和个人版。该软件主要研发内容包

括单位登记开户、个人开户、单位信息变更、跨年清册核定

、汇缴、补缴、信息查询等。该软件采用模块化及层次化设

计,增强了程序的共享性及避免功能设计的重复;采用表驱动

的设计模式及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使系统易于维护及拓展

;快速的响应速度、较高的并发处理能力,提高了业务处理速

度;完善的备份与恢复策略,使系统具有24小时365天连续不

间断正常运行的能力。在安全方面,软件集成了PKI的安全访

问控制,加密系统访问通道,传输数据加密,立体化的权限控

制,安全防范和日志安全审计相结合。该软件已在北京、广

州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功运用,目前约有8万家单位在使

用。随着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的扩大,缴存人数的增多,网上业

务的开通使人们方便快捷地办理各项业务,并且缓解了管理

部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社会效益。

/174/ 光通信用透镜及透镜套管
光通信用透镜及透镜套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光纤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电话网络

以及电视网络等通信网络的基础,也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

展速度最快的新型高科技行业之一,光通信器件是光纤通信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元器件就是专用光学透

镜及透镜套管,其中自聚焦透镜(GRINLENS)以及C型透镜

(C-LENS)占其中透镜用量的90%以上。目前全球每月市场

需求量超过120万片,中国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消耗地区,而

且市场需求随着光通信行业的全面复苏正保持一个快速增长

/174/ 光通信用透镜及透镜套管

的阶段。由于该项目技术门槛高,目前国内仅有两家现成规

模的生产厂家,市场占有率不及10%,产品大量依靠进口。

目前GRINLENS的市场售价在20~25元人民币,C-LENS和玻璃

套管的市场售价分别在15~20元人民币。项目特点该项目计

划开发处一系列的光通信基础元器件,初期包括自聚焦透镜

(GRINLENS)、C型透镜(C-LENS)以及透镜套管三项产品

。项目产品设计到的关键创新点可归纳为:1、GRINLENS采

用折射率渐变技术,对材料的折射率控制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研究,项目团队对该项技术已经完全掌握,制

作的样品已得到使用厂家的完全认可。2、透镜和套管的几

何尺寸控制是项目产品的另外一个技术难点,项目团队采用

在线监控拉制工艺可以很好的保证透镜和套管的几何公差在

10个微米以内以及产品良好的批一致性。3、针对项目产品

用于光纤通信器件中的具体要求,项目团队具有丰富的光学

设计和检测经验。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调

整。项目产品的单只成本均在8元人民币以下,成本压力不

大。市场拓展方向 光纤通信用光器件厂家。

/175/ 中信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渠道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中信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渠道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近年来,由于经济形式发展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建

设的复杂化,金融行业产生了大量的操作性风险,而操作风险

又极易被转化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

,因此,防范操作性风险成为各家银行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

2015年底,我行根据多年的业务经验积累、技术能力沉淀,自

主启动研发了中信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渠道风险防控体

系,该体系结合我行自身特点,有的放矢的针对外部操作风险

、内部操作风险进行多重主动防范。该体系基于大数据技术

/175/ 中信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渠道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和传统J2EE框架,对柜面渠道、网银渠道,自助渠道同时提供

服务,主要包括实时风险监控组件、印章电子化组件、非结

构化客户回单组件、远程授权组件、电话核实组件五大核心

组件。其中,实时风险监控组件向柜面渠道、网银渠道、自

助渠道提供实时交易监控和事中处置;通过改造个人网银、

手机银行、柜面、智慧柜台、国际业务系统等前端交易系统

,实现系统自动或人工的事中交易风险处置策略,如:交易阻

断、交易放行、加强验证、人工坐席核实等;印章电子化组

件面向柜面渠道强化印章的“机控管理”、“电子化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非结构化客户回单组件面向自助渠道、

网银渠道固化还原交易原貌,防止交易凭证被篡改;远程授权

组件面向柜面渠道,实现了业务受理和授权的空间分离、授

权作业的集中处理,极大降低内部操作风险;而电话核心组件

,基于呼叫中心技术面向柜面渠道、网银渠道,为其他组件提

供录音佐证和即时通讯技术。引用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

一句话“银行的基本职能是预测、承担和管理风险”,我行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渠道风险防控体系未来将一直致力于预

测风险和管理风险。我行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渠道风险防

控体系主要有如下8个技术特点:1、创新性的使用了大数据

平台实时计算技术:使用storm流式平台,将真正的复杂事件

处理机制运用在风险监控过程中,实现真正的交易过程中的

风险监控。2、创新性的使用了新型中间件技术:基于大数

据技术,采用了kafka消息队列和drpc技术,完成通讯。3、创

/175/ 中信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渠道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新性的使用了内存数据库:系统采用redis内存数据库,基于

内存的方式进行风险值的逻辑计算,效率高。同时采用集群

方式部署,保证了内存数据库的高可用。4、创新性的使用了

加密版非结构化数据,客户回单及账单固化为含数字签名PD

F格式,与纸质版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客户可通过多渠道进

行查询、下载、自助打印和验证。同时该回单以HDFS文件存

放在大数据平台上,解决了历史数据在线时间短的问题。5、

轻量级的开源数据库使用:系统采用了开源的mariDB数据库

,用来进行参数配置,业务基本操作等轻量级数据的固化,同

时,重量级的数据已经在redis中存留。根据数据特点采用双

重数据库建设。6、自动识别技术的灵活运用:通过自动识

别技术实现实物印章的机控管理,从而针对交易凭证,印章控

制、日志、影像及回单留存、电子校验码生成等业务动作实

时触发。7、高效的影像传输技术:将涉及授权业务真实性

、完整性、合规性审核的相关交易信息和单证影像资料无差

别传输至授权中心,由系统自动分配授权业务任务,授权中心

人员在获取授权业务任务后进行远程审批授权。8、全行电

话呼叫资源的云平台:创新性运用成熟会场及录音技术,通

过对外提供一个交易、对内实现电话三方会议的方式,既可

以实现95558外显号码及外呼录音等功能,又简化架构复杂度

,为全行应用实现电话外呼提供了简单、可行、易落地的技

术解决方案。

/176/ 输煤程序控制装置
输煤程序控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该装置采用当代国际先进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应

用开发,对发电厂输煤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信号显示,对异

常的运行工况及时报警,并进行紧急事故处理。该装置可广

泛应用于发电厂的除灰、化水等系统及冶金、化工、煤炭、

石油、纺织等大型自控系统,也可在锅炉、电梯、机床、自

动生产线等中小型自动控制设备中使用。该装备具有体积小

、可靠性高、易维护等优点。合作方式:开发国内外市场;

合资经营。

/177/ DDZY949-M 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内置-电池可换-面向对象)
DDZY949-M 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内置-电池可换-面向对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前两年国家电网公司统一了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性

能以及型式,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全力为

智能电网的信息化进程服务。安特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组成专

业团队对698协议进行分析理解,对698采集系统面向对象通

信协议有了全新的认知。它是面向对象的,把相关的数据和

方法组合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所谓面向对象即是相对于面向

过程的。为了适应国家电网改革发展需要的单相费控智能电

能表,自主设计了DDZY949-M型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采用

/177/ DDZY949-M 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内置-电池可换-面向对象)

模块化、远程监控、开关内置、电池可换、面向对象的载波

通信专用芯片设计,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实现自动抄表;应用

数字采样处理技术及SMT工艺,研发了电能表自动测试系统,

优化了一拖二继电器,实现远程用电管理。产品具有测量精

度高、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特点。相关技术

已获实用新型专利1件,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178/ 极光云计算机软硬件数据智能管理分析系统V1.0
极光云计算机软硬件数据智能管理分析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极光云计算机软硬件数据智能管理分析系统V1.0是

基于区块链技术为IPFS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所研发的智能存

储软件,IPFS是一种点对点的超媒体文件存储、索引、交换

协议,通过一个文件系统将网络中所有的设备连接起来。去

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使数据存储更加稳定、更加安全、更加

高效,下载速度为中心化存储的5-7倍。

/179/ 基于云计算手机智能交通-出租车呼叫应用技术
基于云计算手机智能交通-出租车呼叫应用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消化吸收美国iPhone智能手机出租车呼叫技术的核

心内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方式的手机智能交

通技术,该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国际领先.基于云计算的手

机智能出租车呼叫系统已申请发明专利,发表论文四篇,其中

国内核心三篇,国际一篇.注册软件著作权三个,并且在国内

首先提出基于云计算手机智能交通的出租车呼叫系统应用规

范的行业标准建议书.通过云计算方式的手机智能交通技术

,建立我国大中小城市在云计算的方式下乘客与出租车呼叫

/179/ 基于云计算手机智能交通-出租车呼叫应用技术

系统,可以完善现有的出租车运营模式及管理办法,提高出租

车的载客效率,降低出租车空载率,节省时间方便乘客,对我

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智能交通管理和应用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

/180/ 智能水质设备取样分析系统[简称:水质取样分析系统]V1.0
智能水质设备取样分析系统[简称:水质取样分析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产品实现了集成创新。其部分功能如下:鼠标

单击软件操作说明,然后再选择水质设备选项,跳转到相关的

界面,在该界面中进行参数的设置及其其他的操作;导航栏的

系统配置菜单包含软件操作说明,用户在运行系统前应进行

设备取样的初始配置。设备取样主要用来配置功能的信息。

用户可在导航栏中点击设备取样菜单,选择功能进入机组型

号设置界面。在界面上导航栏中找到软件操作说明的按钮后

,点击按钮进入到对应界面。界面中显示出按钮对应的功能

/180/ 智能水质设备取样分析系统[简称:水质取样分析系统]V1.0

和数据信息以外,还包含有水质监测,点击其中任意按钮都能

进入对应的界面中。

/181/ 基于凸优化算法的雷达阵列和差波束方向图优化方法
基于凸优化算法的雷达阵列和差波束方向图优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算法的雷达阵列和差

波束方向图优化方法,思路为:确定包含M个阵元的雷达圆形

阵列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然后确定和波束主瓣区域

、和波束零陷区域、和波束旁瓣区域、和波束低旁瓣区域,

以及差波束主瓣区域、差波束零陷区域、差波束旁瓣区域、

差波束低旁瓣区域;分别得到约束和波束主瓣区域的代价函

数和约束差波束主瓣区域的代价函数;进而分别得到雷达圆

形阵列的和波束方向图综合优化模型和雷达圆形阵列的差波

/181/ 基于凸优化算法的雷达阵列和差波束方向图优化方法

束方向图综合优化模型,计算雷达圆形阵列和波束最优权矢

量;依次得到期望目标的角误差归一化曲线的斜率和待优化

的雷达圆形阵列差和差波束方向图的角误差曲线斜率,并计

算雷达圆形阵列差波束的最优权矢量。

/182/ 人耳支架的微小熔滴挤压成形制造研究
人耳支架的微小熔滴挤压成形制造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人耳支架的快速、高精度制造无论是对制造领域,

还是对医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以数字化手段研

究从医学图像/模型到人耳支架的制造技术,解决制造过程

中的关键问题。首先对国内外组织器官三维重建及制造的主

要方法作了概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人耳支架数字化制

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的

新算法,设计了针对人耳支架的数字化制造原型系统,并首

次直接对点群数据进行成形方向优化,最后设计了微滴成形

/182/ 人耳支架的微小熔滴挤压成形制造研究

装置,完成人耳支架的制造。具体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了医学图像点运算及增强的不同处理方法及处理效果

,提出较好的平滑、滤波、锐化处理方法,为医学图像的进

一步处理打下了基础;通过对各种算子边缘检测效果的研究

,找出适合于医学图像边缘检测的最佳算子,解决了医学图

像内部结构的边缘检测问题,完成了医学图像的边缘轮廓提

取与跟踪,同时,进行了种子填充、控制点的有向化保存、

控制点的简化和系统标定等研究,实现了医学图像点群数据

的最佳提取。在采用面绘制法进行图像三维重建时,通常通

过三角形网格形式实现。但由于组织器官中存在着大曲率大

变形情况、分支情况、有洞轮廓等问题,使得医学图像的三

维重建具有特殊性。文章根据医学图像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改

进的最小对角线算法用以解决重建过程中的大曲率大变形问

题、虚拟点“桥梁”算法用以解决分支问题、“过渡层”算

法用以解决有洞轮廓重建问题,点群数据的压缩算法用以解

决数据冗余问题,这些算法很好地保证了医学图像重建的正

确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原型

系统,实现了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在设计了三维可视化系

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建立整体光照模型,进

行光线跟踪,研究光线与各种表面的求交算法,计算多种表

面的法向量以获取物体表面的各种属性。为获得更加真实感

的图形,进行了隐藏面的消隐、表面颜色纹理映射、表面微

观形状的扰动映射、表面明暗光滑化处理等研究。并进一步

/182/ 人耳支架的微小熔滴挤压成形制造研究

探讨系统的三维场节点和数据结构,研究三维场景的绘制与

交互,创建颜色对话、材质库对话、材质对话、光源对话,

在此基础上,研究在交互式三维场景中文件的导入、处理和

存储、剖分等功能的实现,建立了从医学图像到三维实体的

可视化系统。人耳支架制造时的成形方向直接影响其制造精

度和成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接对点群数据进行成形方

向优化的方法。采用透射光原理,在生成实体点阵的基础上

,建立其顶端点曲面,以点阵网格数来表示支撑体积,解决

了成形优化过程中支撑体积难以快速实时计算的问题。在分

析了优化目标函数和优化策略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进行

成形方向优化,设计了选择算子、杂交算子、变异算子、迭

代终止条件和群体规模等,实施了具体的人耳支架的成形方

向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取

得了满意的效果。由于人耳支架结构复杂,致使其成形比较

困难,研究设计了螺旋挤压机构进行人耳支架的成形。螺旋

挤压机构每个部件的性能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快速原型的质量

。尽管如此,在构成挤出机构的各个环节中,螺杆设计的好

坏往往是最关键的一环,螺杆参数和结构的优化能提高挤出

机构生产率,改善原型的质量。研究借助于挤出理论指导螺

杆设计的同时,依据已有的经验公式、经验数据和设计经验

,对螺杆的各个参数进行详尽的设计,槽深激变型螺杆被设

计成三段:加料段、压缩段和计量段,并对此进行了较详细

/182/ 人耳支架的微小熔滴挤压成形制造研究

的分析,使得螺旋挤压机构具有很大的流量,且流量均匀。

同时设计出喷头结构,最后以熔融挤压方式制造了人耳支架

原型。通过以上的研究,解决了人耳支架制造过程中的三维

重建及可视化、成形方向优化、微滴成形等制造过程中的关

键问题,实现了快速、精确地制造人耳支架的目的。

/183/ IC(CPU)智能燃气表
IC(CPU)智能燃气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技术简介该项目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I

C卡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组

成以IC卡智能燃气表的终端产品的城市(或地区)收费管理

网络系,改造传统燃气行业的收费和管理模式。目前燃气应

用领域的IC卡智能燃气表系统主要以逻辑加密卡应用为主,

它对卡片内数据的保护是通过逻辑电路来实现的,采用的是

简单的密码校验认证机制,安全措施相对比较简单,在大城

市应用用户数量超过几十万户的时候存在隐患。为了保证在

/183/ IC(CPU)智能燃气表

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用户的城市应用智能卡燃气表的安全可靠

性,借鉴银行金融智能卡的安全性,开发新一代的智能燃气

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CPU卡智能燃气表为新一代IC卡一

体化智能燃气表,它将CPU卡作为信息传输媒体,采用符合

金融规范的标准设计,可以方便地与银行接轨,通过银行直

接购气。与普通逻辑加密卡相比,由于采用密钥管理及认证

机制,系统安全性大大提高。采用文件存储及密钥管理方式

,各应用间相对独立,可以较容易地实现一卡多表、一卡多

应用的系统方案。该项目拟在昆明煤气集团开发实施的IC卡

智能燃气表系统项目,整个项目包括CPU卡智能燃气表的开

发生产,CPU卡发卡平台的研发、建设和燃气售气应用软件

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该项目符合CPU卡的有数十万用户群

的规模化应用条件,是一项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创新

项目。二、应用前景1、项目的背景以环保能源的利用作为

推动力量——城市天然气规划与“碧水蓝天工程”。21世纪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科学

利用现有能源,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在“良性生

态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科学选择

,为此,我国政府提出“碧水蓝天工程”——旨在保护、改

善环境前提下实施的科学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举措。而如

何实现这一良好夙愿,能源的开采利用与其密不可分。天然

气作为能源领域的热门产业,其清洁、高效,是环保能源,

因此,我国政府把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视为实现“青山碧

/183/ IC(CPU)智能燃气表

水蓝天”的重要措施,进行重点开发建设。目前,正在和即

将实施的能源构成“西气东输”、“川气进皖”、“进口L

NG”、“俄气南供”近海天然气和液化气登陆等国家重点工

程项目建设的开发与实施,都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管理模式与

收费方式。全国城市规划利用天然气的工程及实施的输送管

道、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将会使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有

较大幅度的增长,进而带动沿线地区城市的燃气用户,同时

为支线使用的计量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2、项目开

发意义2.1.可以改变传统行业人工抄表收费、管理及维护模

式,从根本上适应人们对现代燃气使用的质量高标准化、管

理系统化、服务规范化、安全绝对化的要求。2.2.可以带动

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同步发展,在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同时

,更有效地配置了人力资源。同时,通过企业研发队伍的精

心研发,为我国燃气行业管理的科学系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开创出一条示范之路。2.3.由于其研发过程严格遵循国

家倡导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因此,掀起一场产业升级、产

品更新换代的科技革命,最终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3、国内外开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3.1开

发研究现状IC卡智能燃气表最早是在英国研究开发成功的,

并在英国的少部分地区及英联邦国家如南非有少量的应用。

由于其适应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情,在上世纪90年代,IC卡

智能燃气表成为国内智能燃气表的主流产品,有些应用甚至

/183/ IC(CPU)智能燃气表

扩展到了国外。目前世界上在IC卡智能燃气表应用最广泛的

国家是中国。然而目前燃气应用领域的IC卡智能燃气表系统

主要以逻辑加密卡应用为主,它对卡片内数据的保护是通过

逻辑电路来实现的,采用的是简单的密码校验认证机制,安

全措施相对比较简单,在大城市应用用户数量超过几十万户

的时候存在隐患。为了保证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用户的城市

应用智能卡燃气表的安全可靠性,借鉴银行金融智能卡的安

全性,公司应时之需开发新一代的智能燃气表以解决传统行

业存在的问题,走适应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引进、吸收

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3.2发展趋势由于该项目尚属新兴产

业,以前的产品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传

统行业的产品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入户查表收费和管理混

乱等问题,基于目前中国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公司为

满足中国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的要求,通过组织研发人员进

行专门的科技研发,重点集中在研究、开发CPU卡智能燃气

表系统上采用密钥认证机制及采用文件存储密钥管理的模式

,以适应CPU卡一卡多应用的发展。同时研究开发在表内安

全模块(ESAM)设计上引入“应用的概念”,购气量采用符合

PBOC金融规范的标准钱包及消费交易方式,以便与金融系统

接轨;完成一个系列化IC卡智能燃气表产品。公司目前针对

市场发展的需要,开发除相关行业生产的燃气表所具有多项

功能以外,又研发具有密钥管理机制,一卡一密,相互认证

/183/ IC(CPU)智能燃气表

;卡片采用中国人民银行PBOC金融规范的COS系统;芯片采

用FLASH工艺,采用国际3DES加密算法(安全算法)等更加

安全和方便实用的智能燃气表,为燃气行业实现科技化、自

动化步出了实质性的一步。4、市场情况随着智能卡技术的

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国内金融、公用行业服务意识的提高,

在与居民用户日常生活相关的计量表具中使用智能卡技术已

经得到了初步推广应用。目前在电表、水表、燃气表以及暖

气热力表中都已经开始采用智能卡作为抄表收费、控制以及

数据管理的媒介之一。智能卡燃气表是在燃气量计量仪表中

加入智能卡及阀门开关控制等功能模块,用以完成对燃气量

抄收和燃气量结算的新型气表。IC卡燃气表产品市场现状分

析:燃气表的用户数增长是与城市管道燃气供应同步进行的

。下图显示了近几年城市燃气人口的变化。其中管道燃气用

户目前(2004)近5000万户,并以每年200万户的速度递增

。而目前全国使用智能卡燃气表的用户不足400万,只占8%

,市场潜力巨大。A.国内市场:随着西气东输工程及其它燃

气输送工程相继开工,以管道输气为主的城市供气系统将出

现飞跃发展,预计未来几年,燃气用户数将在现有基础上翻

一翻,达到3亿人口,新增用户装表数量与旧表改造累计数

量惊人。此外,作为支援城市管道发展的干线工业用燃气表

也将出现爆炸式增长。IC卡智能燃气表市场体现为两部分:

新增表、更新表。每年新增燃气表数:约200万台每年更新

/183/ IC(CPU)智能燃气表

燃气表数:按每年3%~5%的淘汰率,更新表为200万台左右

,合计市场规模:400万台/年。在未来10年内,设每户表新

装费用为400元(购买智能卡燃气表,不包括中间管道表、

软件等),预计每年市场空间为:400万×0.04万=16亿

元b.国际市场上:中亚地区及东南亚是智能卡表的重要市场

。例如,中亚五国共5300多万人口,燃气用户1300多万户,

根据中亚国家经济改革的需要,预收费系统的燃气表的使用

势在必行。据预测,中亚五国年均需智能卡燃气表110万台

,主要依赖于进口。C.公司目标市场将公司建立成为西南及

周边区域最具影响力的智能仪表生产与服务中心,覆盖全西

南的强有力销售服务网络,与各地燃气公司建立长期友好关

系是我公司的发展目标。由于我公司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

方面的出色表现,使我公司IC卡智能燃气表成为西南及周边

区域各地燃气公司需求的首选产品。为迅速扩大我公司产品

的市场占有率,公司有选择地部署公司市场发展战略,侧重

选择在各地方有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建立市场平台,逐渐

占领整体市场。采用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市场的策略,以期实

现公司市场快速拓展的目标。在已经实施智能燃气表新装及

改造的西南主要用气城市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我公司的客

户,其中不乏拥有45万燃气用户的昆明煤气总公司。到目前

为止,云南省推广智能燃气表的大型燃气公司中有近2/3成

为了我公司的客户。其中昆明拥有燃气用户45万户,昆明煤

/183/ IC(CPU)智能燃气表

气总公司计划在5年内逐步更新管道煤气配套收费设施即我

公司生产的IC卡智能燃气表20万户,并在新开发住房时首选

安装我公司生产的智能燃气表;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件(云发改投资[2005]417号):玉溪市中心城区城市燃

气工程的总投资额将达到9480万元,其配套的管道燃气收费

系统也将启动;丽江城区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投资额达597

0万元,昭通市城市燃气工程投资额达4886万元,楚雄市城

区管道液化气工程项目扩建投资额达8228万元,思茅市城市

燃气工程新建投资额达7460万元,上述项目部分已开始启动

。周边省份,据相关统计贵州省每年拥有2万户的管道燃气

增长量,按合理对比考虑仅贵阳市每年新增管道燃气用户就

达10000户,是我公司的重点目标市场之一;重庆拥有管道

燃气用户38万户,在其改造计划中有30%左右的计量表具将

改造为IC卡智能燃气表,也就是有近10万户目标市场;四川

省的规模预计将比贵州、昆明略大,也是我公司销售市场的

重点。

/184/ 计算机汉语语音识别、合成与应用
计算机汉语语音识别、合成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85/ 基于奇偶校验码的空时编码方法
基于奇偶校验码的空时编码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奇偶校验码的空时编码方法

。主要解决空时编码分集增益和复用度低的问题。该方法对

信息序列进行串并转换,得到m个并行的子信息流,将该子信

息流划分成K个子组,每个子组分别送入一个奇偶校验编码器

进行编码,即采用公式和得出奇偶校验码个数K的值和每一个

奇偶校验码的码长ni;再对K个奇偶校验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比

特n1~nk进行调制,即将所有K个奇偶校验码编码器输出的编

码比特所构成的向量x=(x1,x2,…,xK)中的元素按照b比

/185/ 基于奇偶校验码的空时编码方法

特一组划分成N′个子组,每个子组调制为一个符号;最后将各

组的符号通过N根天线发送出去。本发明可提供更高的信息

速率,与分层空时码相比,在相同信息速率前提下本发明可获

得更大的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

/186/ 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安全应用技术
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安全应用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国非接触式IC卡的发行总量超过2亿张,约有95

﹪的IC卡是采用Mifare(M1)算法的非接触式IC卡。本项目

是从2008年M1卡遭破解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反响的现状出

发,针对2009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做好应对部分IC卡出现严

重安全漏洞工作的通知》要求,立足自主创新,率先采用我

国自主分组对称密码(SM1)、非对称密码(SM2)和流密码

(SM7)算法研究开发的国家自主密码技术安全应用成果。

成果由RFID安全芯片、读写安全模块、发卡系统、密钥管理

/186/ 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安全应用技术

系统和安全应用系统组成。关键技术:一是国家SM7密码专

有算法设计,基于SM7、SM2和SM1密码算法的RFID安全系统

相关设计:包括芯片、安全模块和标签在内的软硬件架构设

计、实现,以及应用系统高安全机制研究;二是针对RFID多

应用系统密码相关的数据完整性、合法性验证,数据访问权

限控制,标签通信信道安全要求,开展相关身份认证及通信

加密协议和规范研究及实现;三是,具有低成本、高安全特

性,可以满足包括公交、门禁、票证、防伪、管理在内的多

种应用平台开发及其产业化实现。其中包括RFID应用密码安

全整体解决方案。技术水平:本成果与国际同类产品比的明

显特征,一是,安全管理系统化。成果包括基于国家密码算

法的电子标签芯片、读写模块、读写器、密钥管理系统以及

电子标签相关安全应用系统;二是,高安全性。成果所构建

的RFID应用系统可以满足对系统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领域,

形成包括公交、门禁、票证、防伪、管理在内的多种电子标

签应用平台。本成果在RFID整体安全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先进

水平。产业化:目前,成果已在全国商用密码成果展、上海

大师杯网球赛、上海F1赛车锦标赛、世界智力运动会、气瓶

安全管理等项目中成功获得示范性应用,取得直接及间接经

济效益达1500万元。知识产权: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

已获授权)、申请4项实用新型(全部获授权);进行3项软

件著作权登记。

/187/ 海勃全自动化码头机械智能交互作业系统应用软件
海勃全自动化码头机械智能交互作业系统应用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作为2017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洋山四期开港是

全球港口航运业万众瞩目、翘首期盼的大事。它的建成和投

产标志着中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了里程

碑式的跨越升级与重大变革,更为上海港进一步巩固港口货

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加速跻身世界航运中心前列提供

了全新动力。1、设备自动化技术最先进洋山四期采用由上

海振华重工自主设计制造的自动化装卸设备,整个装卸过程

所涉及的三大机种均为中国制造。桥吊是码头前沿生产装卸

/187/ 海勃全自动化码头机械智能交互作业系统应用软件

的主力军。洋山四期即将投产的10台桥吊中,3台主要用于中

小型支线船舶作业,起升高度为34米、外伸距为45米;另外7

台主要用于大型干线船舶作业,起升高度为49米、外伸距可

达70米,并支持双吊具作业。10台桥吊的最大载荷均为65吨

,都采用双小车+中转平台的设计。中转平台是主小车与门架

小车交互衔接的区域,在这里安装机械臂和传送装置后,可以

对集装箱锁钮进行全自动拆装。主小车作业时仅在船侧进行

取放箱时需要人工介入,其余时段均可自动运行。依托先进

的船型扫描系统(SPSS),通过安装在主小车上的3个激光摄

像头对整个船型进行实时扫描并建立轮廓地图,借此可以在

自动作业过程中获得智能减速和防撞保护功能。门架小车则

为全自动作业,且具有极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实时状

态在线监测桥吊运行状况,确保设备的可靠性。自动导引车

(AGV)是船舶装卸作业的重要运输载体,集装箱通过它从桥

吊转运到堆场的海侧支架或悬臂式轨道吊下方,或是从堆场

转运到桥吊下。洋山四期的锂电池驱动AGV采用了当今最前

沿的技术,除了无人驾驶、自动导航、路径优化、主动避障

外,还支持自我故障诊断、自我电量监控等功能。通过无线

通讯设备、自动调度系统和地面上敷设的6万多个磁钉引导

,AGV可以在繁忙的码头现场平稳、安全、自如地穿梭,并通

过精密的定位准确到达指定停车位置。独特的液压顶升机构

,让AGV与轨道吊彼此之间无需被动等待,解决了水平运输与

堆场作业间的“解耦”问题,有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大容

/187/ 海勃全自动化码头机械智能交互作业系统应用软件

量锂电池的使用让AGV在满电后可以持续运行8个小时;换电

和充电同样实现了自动化,通过电池换电站内的换电机器人

,只需6分钟即可为一台AGV完成一次电池更换。轨道吊主要

用于堆场作业。位于海侧的轨道吊主要与AGV和内集卡进行

作业交互,位于陆侧的轨道吊则主要与外来集卡进行作业交

互,同一箱区内的轨道吊还可以在系统的自动调度下进行集

装箱接力作业。洋山四期的轨道吊均采用自动堆箱技术,通

过安装在小车上的激光摄像头进行实时扫描,在系统中呈现

出堆场轮廓,帮助轨道吊实现精准平稳的自动抓放箱和防摇

防扭功能,从而让轨道吊在箱区内部作业时完全实现了自动

化运行。2、自主研发且智能化程度最高自动化码头有序高

效运作不仅需要设备,更需要软件系统的全面配合,系统的智

能化水平将直接影响码头的运行效率。洋山四期采用上港集

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系

统)和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设备管控系统(ECS系统),两者

组成了这个全新码头的“大脑”与“神经”。TOS系统覆盖

自动化码头全部业务环节,衔接上海港的各大数据信息平台

(包括:业务受理平台、集卡预约平台、数据分析平台、统

一调度平台等);提供智能的生产计划模块、实时作业调度

系统及自动监控调整的过程控制系统。结合洋山四期装卸设

备的实际特点,创新研发了指令调度架构平台,通过设备调度

模块与协同过程控制系统,高效率地组织码头现场生产。而

/187/ 海勃全自动化码头机械智能交互作业系统应用软件

相比其他品牌的同类系统,TOS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桥吊

边装边卸作业。为了让TOS和ECS系统紧密配合、高效协同,

两家研发单位和码头运营团队提前一年半时间进行对接,在

码头紧张施工的同时,三方共同携手同步进行软件系统的单

机调试和多机种联动调试,经过18个月的砥砺前行,终于实现

了系统与设备间的完美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设备和系统都

是中国人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是洋山四期又一个可以令我们

感到自豪的地方。3、零排放的绿色码头随着国家发展模式

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港口势在

必行。洋山四期使用的三大装卸机种--桥吊、轨道吊、AGV

均采用电力驱动,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及堆场装卸环节完全

消除了尾气排放问题,环境噪音也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

,装卸行程的优化以及能量反馈技术的大量采用,也将进一步

降低码头的能耗指标。洋山四期的装卸生产设计可比能源综

合单耗仅为1.58吨标煤/万吨吞吐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第

二代港口船舶岸基供电、节能新光源、水网系统远程度数流

量计、办公建筑区域电能监控系统、太阳能辅助供热等技术

的应用,使洋山四期的能源利用效率跨上新台阶。

/188/ 煦道通APP V1.0
煦道通APP 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以核心技术为基础,面向市场需求,已形成了以识别

技术为核心的、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软硬件产品,有项目、

考勤、工资、服装、证书管理等,也有针对公共场所等特定

行业应用的识别解决方案;既有技术授权方案,也有辅助方案

实施的软硬件。使识别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电子政务、个

人办公、移动通信、数字家电等方面实现了普及化和规模化

处理信息,推动了社会的整体信息化进程,促进了国民经济的

发展。

/189/ 关于隐秘群并半群的若干研究
关于隐秘群并半群的若干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地质勘查
技术详情

  正则半群是半群代数理论的主流研究领域,完全正

则半群(也称为群并半群,每个完全正则半群均为若干个群

的无交并)则是正则半群中最受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

  1999年,Petrich和Reilly在专著“完全正则半群(

CompletelyRegularSemigroups)”中较全面地总结了之前

关于完全正则半群的相关文献,介绍了完全正则半群的重要

子类(其中绝大部分形成完全正则半群簇的子簇),给出了

某些特殊完全正则半群的结构定理,讨论了某些完全正则半

/189/ 关于隐秘群并半群的若干研究

群上的同余,也刻画了某些完全正则半群簇(如完全单半群

,正则带等)的子簇格,同时提出了若干“公开问题”,其

中一些问题涉及隐秘群并半群。

  本项目主要研究隐秘群并半群的结构、同余、隐秘群

并半群簇的子簇的等式确定以及隐秘群并半群簇的子簇格的

局部刻画等。

  在项目研究期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绝

大部分为SCI源刊物论文,给出了隐秘群并半群及其特殊子

类的几种结构刻画,在此基础上解决了Petrich和Reilly在

“Completelyregularsemigroups”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同余

和簇等内容的公开问题中的4个(其中两个问题对应的两篇

论文属于该项目的后期工作,将在该项目的研究期限之后分

别在CommunicationsinAlgebra和SemigroupForum上发表)

,确定了隐秘群并半群簇的6个重要子簇生成的18元素格,

这中间发现了隐秘群并半群簇的两个新的子簇,确定了隐秘

群并半群簇的某些子簇的等式,这些成果为隐秘群并半群以

及其它类型的完全正则半群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本项目的研究课题主题突出,密切围绕隐秘群并半群展开,

已有研究成果和后续研究成果大部分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资助(项目号:10071068,10471112,10871161,10926

031),部分研究成果受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号

:CQTC,2009BB2291)。

/190/ 轮胎溯源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轮胎溯源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省教育厅2011年度自然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编号2011C520002。一、项目的依据和意义意料不到的

交通事故,很多时候是由轮胎安全引起的,轮胎安全问题已引

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11年中央电视台“3.15”晚

会,曝光了锦湖轮胎天津工厂以废料返炼胶替代原片胶致使

轮胎质量严重下降的事件,引起了人们对轮胎质量问题的广

泛关注,这样迫切需要一套对问题轮胎的追踪系统,进而分析

问题胎的原因。建立一套对轮胎流转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190/ 轮胎溯源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胎号对轮胎跟踪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轮胎提供高效

的溯源查询能力,及时了解轮胎的流转情况,跟踪分析轮胎质

量问题,确保三胞胎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转以及及时分析三包

胎的质量问题原因,对改进轮胎生产工艺和流程提供有效依

据,进而提高轮胎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系统的主要内容及功能轮胎溯源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是基

于Internet/Intranet公共网络环境下的多层C/S结构信息管

理系统,可以实现轮胎信息管理、三包鉴定管理、三包鉴定

分析、扫描数据处理和基本信息的管理。轮胎信息管理主要

实现轮胎在各个流通环节上的信息的管理,可以对流通环节

上的各级经销商对轮胎入库、出库信息及库存信息进行系统

管理,并通过系统或智能终端PT850利用胎号实现对轮胎的溯

源查询功能。三包鉴定管理主要是各级经销商、轮胎生产商

对用户有问题的质量胎进行溯源查询核对,然后进行三包鉴

定、处理等工作,进而对质量胎实现理赔管理工作。三包鉴

定分析主要实现经销商的鉴定结果和厂商的鉴定结果进行对

比分析。经销商可以发现在对三包质量胎的处理过程中的盈

亏情况;厂商可以发现三包质量胎出现问题的详细情况,进一

步深层次的分析导致个问题的原因,如果是厂商生产流程或

是生成工艺等原因导致的问题,厂商可以及时调整生产工艺

和流程,从而生成出更加安全可靠的轮胎。三、主要性能指

标1.系统使用Delphi开发工具,利用MIDAS技术开发,分为服

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查询,可以方便的部署到基于Internet

/190/ 轮胎溯源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Intranet公共网络环境下,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2.系

统通过PT850的GPRS无线通讯接口或RF局域无线通讯接口,并

通过胎号实现对轮胎的溯源查询。3.实现了轮胎溯源查询功

能在三包质量胎鉴定中的应用。

/191/ 广东省气象业务网站建设研究
广东省气象业务网站建设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建立了新业务网作为全省气象业务的信息平台

,是为全省所有气象业务人员提供综合气象信息的窗口。(

2)完成实现市局个性化的网站系统。(3)搭建后台支撑应

用数据库,支撑前台业务信息展现基于应用数据库,提供高效

访问的新业务网,迎合业务发展的潮流,为全省所有气象业务

人员提供综合气象信息的窗口。通过整合气象实时资料、预

报产品、预警信号产品、数值预报、台风业务、历史资料、

应用气象、公共服务产品、综合观测产品、办公等各项业务

/191/ 广东省气象业务网站建设研究

,将所有信息集成于信息资料库,通过WEB方式,满足日常业务

保障需求,开展气象服务,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92/ 基于力的手写信息获取与解释
基于力的手写信息获取与解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现有计算机手写输入方法和工具不能实现笔迹和接

触力信息同时获取,绝大多数只能得到字迹、字型几何信息

,而压感笔只能提供轴向力,不能反映书写过程中笔对纸面

的三维接触力。本研究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维测力平台

技术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种新型手写全力信息测量平台,实

时得到笔尖与书写平面接触时的六维全力信息,经过数字解

耦处理和信息融合算法,实时得到手写笔尖与平台表面接触

力矢量(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通过笔尖力作用

/192/ 基于力的手写信息获取与解释

点轨迹生成手写力笔迹、笔顺、笔画信息,并对时间微分获

得手写速度;通过三维接触力的大小和方向,得到手写力信

息。在此基础上,分析手写全力物理信息与几何信息的内在

对应关系,实现基于力的手写信息获取与解释。本研究将为

基于手写信息的生物特征提取与识别提供新的手段,并在计

算机对手写特征信息识别基础上,为人--计算机笔式交互和

数字化签名提供新的方法。

/193/ 天津港石化码头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
天津港石化码头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该公司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基于提高

作业安全保障,提高作业效率,实现可视化的生产作业监控

,自主研发、设计、建设取得的成果。其应用在全国石化装

卸港口中为首创,可为其他油港及石化库区所采用,具有广

泛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系统采用工业自

控温度、压力仪表作为远传终端,设计采用分布式自动化防

爆分站作为数据采集站点,通过工控组态软件来访问码头前

沿自动化分站所采集到的数据,最终以人性化的用户操作界

/193/ 天津港石化码头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

面实时显现。系统还可以实现电动阀门的远程控制、管线压

力的连锁报警、主调对码头前沿操作的查缺补漏等。通过该

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调度中心的安全指挥调度工作、提高

码头日常作业的效率,为码头安全生产提供一道强有力的安

全保障。

/194/ 基于正弦相位调制的单光源激振测振仪
基于正弦相位调制的单光源激振测振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正弦相位调制的单光源激振测振仪,其结

构为:带有温度控制器的光源由调制驱动电源驱动;沿光源

发射光前进方向依次置放隔离器、耦合器、准直器相连,四

者之间由光纤段连接;该第一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接第一前

置放大器的输入端,封装在光源内部的第二光电转换器的输

出端与第二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调制驱动电源的调制

信号输出端、第一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前置放大器的

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

/194/ 基于正弦相位调制的单光源激振测振仪

输入端连接;该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信号监视器连接。本

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微谐振器的光热激励,而且可

以同时高精度地测量出待测谐振体的频率和振动幅度。

/195/ 量子密码基本协议研究
量子密码基本协议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课题为教育部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课题(批准号:NCET-10-0260)。该课题在阅读分析了大量

文献的基础上,对量子密码基本协议的设计与分析展开了系

统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1.仲裁量子签

名攻击方法:对现有三种仲裁量子签名协议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巧妙的攻击方法,将此类协议完全攻破。该攻击思路具

有很强的代表性,已经被很多其他学者广泛借鉴,用于攻破多

种其它衍生的量子签名协议。2.灵活实用的量子保密查询协

/195/ 量子密码基本协议研究

议:针对以往协议灵活性差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的量子保

密数据查询协议,该协议灵活性显著提高。3.量子隐写中的

相关理论问题:针对此前提出的基于量子密钥分配的量子隐

写方案,论证了量子密钥分配等密码协议本身在理论上可以

做直接安全通信,因此不适合做隐写载体。该成果纠正了量

子隐写中广泛存在的认识误区。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网

络技术研究院课题负责人:高飞课题组成员:高飞,张华,金

正平,秦素娟,郭奋卓,贾恒越,林崧,宋婷婷,苏琦,黄伟,刘斌

,武霞,张可佳,张伟伟,王庆乐结题时间:2014年6月

/196/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义Web服务智能代理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义Web服务智能代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发明是一种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义Web服务智

能代理,包括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义Web服务搜索方法和服

务智能代理系统,Web服务采集子系统与Web服务搜索引擎通

过共享服务仓库实现数据链接;自然语言用户接口与Web服务

搜索引擎、自然语言用户接口与服务执行引擎通过TCP网络

连接实现数据交换。采用信息抽取法获取描述服务的关键词

集,以概率隐含语义索引方法构建服务语义索引,基于WSDL的

语义Web服务搜索方法,利用词汇相似度,基于签名文本匹配

/196/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义Web服务智能代理

。提高搜索的精确度并简化算法优化设计,提高了查准率和

查全率,具有兼容性,易于推广应用。为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

智能代理的实际应用解决路径的技术问题,具有突破性的意

义。

/197/ 一种基于交互式图像分割的立体匹配方法
一种基于交互式图像分割的立体匹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互式图像分割的立体匹配方

法,其是采用基于交互式图像分割的图割算法分割出用户感

兴趣物体,由分割模版生成优化的网络图,调用图割算法对网

络图进行最小分割计算,生成视差图,得到立体匹配结果,本

发明有效利用了分割信息,减少了运算量,利用图割算法全局

最优的特性得到了精确的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方

法对于遮挡、深度不连续、光照变化、低纹理、无纹理区域

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运算时间和计算精度上都有

/197/ 一种基于交互式图像分割的立体匹配方法

明显的提高。

/198/ S12-MPA告警中继系统
S12-MPA告警中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S12系列交换机通过专用的告警线将告警信号发送

给监控设备――告警盘,同时利用标准的RS-232串行接口进行

维护,利用电流环形式的串口进行维护和测试。以上功能因

其各自本身的特性,无法实现远程监控及维护。S12-MPA告

警中继系统正是针对这一难题而开发。该系统主要由两种设

备组成,S12-MPA-S中继器和S12-MPA-M中继器。S12-MPA-S

中继器放置于交换机房中,负责与交换机进行告警信息和维

护信息的交换,而S12-MPA-M中继器放置于监控中心,负责

/198/ S12-MPA告警中继系统

将告警信息送交告警盘显示,并且与维护电脑进行维护信息

的交换,同时两台中继器可按照用户要求,通过专用线路,

或者借助于用户的IP网络、E1通路,实现互联。由此实现了

监控和维护的远端操作。该产品可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用

户可以将监控设备和维护终端放置在任意的地方。目前已投

放市场,应用内蒙古丰镇网通、北京方庄电信局、北京幸福

大街电信局,使用至今没有发生过故障,用户反映良好。由

于目前S12系列交换机在国内占有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而

随着电信业的飞速发展,运营商对于类似方面的需求也日益

迫切,因此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99/ “网站工程”与“自动化测试”3个国家软件工程标准制定
“网站工程”与“自动化测试”3个国家软件工程标准制定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2014年南宁市科学研

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网站工程”与“自动化测试”3个

国家软件工程标准制订,合同编号:20141055。2、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研究和建立企业软件自动化测试能力等级模型、

从业人员软件自动化测试能力等级模型和第三方测试机构软

件自动化测试能力等级模型;重点研究针对自动化测试技术

及相关标准的选型和评估方法。制定两个自动化测试标准。

关键技术:A.自动化测试技术及相关标准的评估方法研究,

/199/ “网站工程”与“自动化测试”3个国家软件工程标准制定

包括:自动化测试技术的体系结构形式化方法;自动化测试

技术的体系结构建模;B.网站相关的评估方法研究3、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A.针对不同的软件系统制定测试策略,选取

测试技术,方法;B.构建全方位的自动化测试成熟度模型;C.

针对特性系统的模型裁剪方法;D.制定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

网站标准。4、技术的成熟程度,使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标准是

国家标准,已于2014年9月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确定于

2015年2月1日实施。标准稳定成熟,可广泛应用于各大软件

企业。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标准指导测试机构如何

进行自动化测试,其中包括了企业内部和第三方测试机构。

目前已经被多家国内大中型软件企业采用。6、历年获奖情

况无。

/200/ 一种切换式多叶片越障轮
一种切换式多叶片越障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涉及一种切换式多叶片越障轮,它包括主动

轮和随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在动力轴上使之与动力轴一起

转动,所述随动轮通过轴承套在动力轴上,主动轮和随动轮

通过自动回弹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动轮和随动轮为形状

相似的多叶片叶轮,主动轮和随动轮叶片交叉安装,当随动

轮受到外力作用时,主动轮和随动轮的叶片重叠,当随动轮

不受外力作用时,随动轮在自动回弹装置的作用下自动回到

安装初始位置拼接成圆形状,主动轮/随动轮上设有凹槽,

/200/ 一种切换式多叶片越障轮

相对应在随动轮/主动轮上设有挡杆,凹槽一端打开,另一

端封闭,随动轮相对主动轮转动时挡杆在凹槽内滑动。该项

目结构简洁可靠、效率高、地表适应性好、越障能力强的切

换式多叶片越障轮,可供移动机器人、越障车等需要在非平

整地面行走的移动设备使用。

/201/ 一种用于机场跑道图像的亚像素配准方法
一种用于机场跑道图像的亚像素配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场跑道图像的亚像素配准

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主要解决实际场景中光强不一

致的结构信息稀疏图像的亚像素傅立叶配准问题。本发明的

具体实现步骤为:对参考图和待配准图进行亚像素的傅立叶

配准,并基于傅立叶配准结果选取变换参数进行投影变换,进

而进行遍历配准;将图像转到HSV空间,在S通道和V通道进行

亚像素的傅立叶配准,根据配准值进行校正指标的计算;依据

此校正指标判断最终亚像素配准结果。本发明可应用于光照

/201/ 一种用于机场跑道图像的亚像素配准方法

不一致的结构信息稀疏的图像配准问题中。

/202/ 绿色、安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运维体系建设
绿色、安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运维体系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天津农商银行大后台数据中心位于天津农商银行大

后台中心是我行重点规划项目,天津农商银行数据中心的建

设,根据天津农商银行发展的长远战略,体现“面向未来”的

设计思想(满足我行未来10-15年的发展需要),以“整体规

划,统一设计,资源优化,分段实施”为原则,建设一个布局合

理、有现代感、功能完备、安全可靠、技术前瞻、持续发展

、设施先进、绿色环保、投资合理,集运营、数据存储、管

理和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符合国际TIER4标准和国家A级标

/202/ 绿色、安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运维体系建设

准的数据中心(下简称“数据中心”)。天津农商行数据中

心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采用包括了包括机房采用模块化建

设、水冷制冷系统、冷通道封闭、高压柴油发电机组、高效

UPS设备、变频设备EC风机、提高供回水温度、采用热回收

技术为办公区提供冬季热源等大量节能设备和措施,目的是

有效的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数据中

心的绿色发展。天津农商银行通过引入外部先进的运维经验

,并结合天津农商银行根据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建设情况和

测试验证的结果,在数据中心投入使用前即制定完成了数据

中心标准操作指引、标准维护指引、应急操作流程(EOP)

等基础运维标准手册和事件管理、应急管理、门禁管理、人

员管理等日常管理流程,数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天津农商

银行通过相关流程、手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情况,结合日常

运维工作和应急故障处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原有基础上,累

积了上百种场景下操作、切换、维护、应急处理等操作手册

。天津农商银行通过对各类场景的分析和总结,经过进一步

的优化调整、修订及增补,编写了《天津农商银行大寺数据

中心基础设施运维手册》,全册书共660页,包含事件管理、

汇报、处理流程,标准操作指引(SOP)35个,标准维护指引

(MOP)40个,应急操作流程(EOP)28个。在数据中心日常

运维过程中,按照PDCA模型,在运行中不断的尝试和积累,持

续优化数据中心各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策略,通过延长自

然冷却使用时间、提高冷冻水供回水温度等措施,更加充分

/202/ 绿色、安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运维体系建设

发挥各节能设备、系统的效率,通过运维策略与运维手册的

结合,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天津农商银行数据中心实际情

况的、绿色、安全的运维管理工作体系。

/203/ 单面单片微波集成电路
单面单片微波集成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单片微波

集成电路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的研究”的成果之一。单片微

波集成电路已向单面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发展,由于其工艺较

简单,性能更高而受到重视。此种电路的精确设计,要求进

行电磁仿真,但至今尚无适用的软件。该项目研制了针对U

MMIC适用的电磁仿真软件。它可对UMMIC进行全局性电磁仿

真,可提高设计精度,提高产品投片的成功率,提高产品的

经济效益。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该软件采用对偶-矩量法

/203/ 单面单片微波集成电路

对槽线、共面波导和空气桥均可用统一的方法快速进行电磁

仿真,并可用矩量法对微带、集总参数元件进行电磁仿真。

同时还研究了在微带、槽线、共面波导等传输线中接入集总

参数元件和有源器件后的分析方法。因而该软件件可对单面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或单片微波集成电路进行全局电磁仿真,

且运算速度显著提高。该软件适用于586型及以上型号的微

机,可用于Win32系统,有友好的人机界面,易于掌握操作

和使用。该软件可用1-40GHz频段内的单面单片微波集成电

路(UMMIC)或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的快速电磁仿真。主

要设备:586型及以上型号微机。

/204/ 英语写作训练智能教学系统V1.0
英语写作训练智能教学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于桂林市科学研究与

技术开发计划课题“不依赖主题的英语作文智能批阅与评分

系统”,课题立项编号:20120104-4。目前,在中国学校英语

教学中仍然没有一个较好的英语写作教学与自主学习工具,

来帮助学校英语写作课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中国

学校里由于英语写作教师由于受到时间与精力的限制,面对

众多的学生英语作文很难做到仔细批阅。这就造成学生即使

完成了许多英语作文的写作,可是由于缺乏教师对他们英语

/204/ 英语写作训练智能教学系统V1.0

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批阅,使得学生从其英语作文写作中

受益不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也就不会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会

影响到中国学校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研究

英语作文自动评分技术,对于提高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

量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构建基于具有上下文语义相关的

英语单词字典库,实现智能的对作文中非词错误的改正;构建

不依赖于特定单词训练集的错误驱动算法,开发出一种智能

的真词错误检查与改正的算法,实现对作文中真词错误的改

正。研究中国英语语法的形式化表示方法,以及句子内单词

上下文语义相关、句子间句子上下文逻辑相关的统计语言模

型,解决学生英语作文中语法错误的改正。研究中国学校英

语作文的客观合理评分指标,开发主题与内容、段落与段落

、句子与句子之间相关语义信息的提取算法,具有评价语言

质量与篇章结构特征的情感分析算法;实现不依赖特定主题

的英语作文智能批阅与评分系统。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实现了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单词错误的纠正

,实现了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语法错误的纠正,实现了不依

赖特定主题的中国学生英语作文自动评分,并在桂林电子科

技大学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适用于中国学校的英语教学。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经济军事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

林市宝贤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英语语法纠

/204/ 英语写作训练智能教学系统V1.0

错规则库需要人工输入语法纠错规则。6、历年获奖情况英

语文本中单词错误的智能分析方法,桂林市第三届自然科学

优秀论文一等奖,桂林市人民政府,2013年1月。7、成果简介

要向社会公开目前针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习惯的英语作文自

动评分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适合中国学校英语写作教学的不依赖特定主题的英语作

文自动批阅系统。本成果采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自然语言处

理理论与技术、计算语言学理论与知识、英语语言学理论与

知识、互联网技术等,开发出了适合中国学校英语写作教学

、不依赖特定主题的英语写作训练智能教学系统,解决了中

国学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英语习作批改量大的问题,为中

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带来切实有益的帮助。

/205/ 新型制造工艺换向器JZQCP-CGW31-1143
新型制造工艺换向器JZQCP-CGW31-1143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新型制造工艺换向器JZQCP-CGW31-1143(简称J-1

143换向器),系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适用于家用电器电机等。该项目由

省科技厅列入2012年浙江省第三批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浙

科发计[2012]324号,编号为2012D60SA350182。经过承担单

位认真实施,现已完成试产任务。产品经上海电气器具检验

测试所检测,各项指标达到了《小功率电动机用换向器》行

业标准和产品企业标准的规定。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

/205/ 新型制造工艺换向器JZQCP-CGW31-1143

。主要技术指标1、热态超速试验:在(220±2)℃,能

承受23590r/min,历时10min,试验后其工作面的径向圆跳动

值应小于0.012mm,相邻两换向片间的最大径向误差应小于0

.003mm,常温下能承受24534r/min,历时10min试验后其工作

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值应小于0.01,相邻两换向片间的最大径

向误差应小于0.002;2、耐压试验:换向片之间300V,1S,换

向片与内孔之间4200V,1min不发生击穿或闪络。3、绝缘电

阻试验:在室温下,用500V兆欧姆表测量,换向片与内孔之间

绝缘电阻必须大于50兆欧。本项目是直接将换向片单片采用

换向片自动送料装置依次排入到塑料排片夹具的通槽上,且

该塑料片夹具的通槽之间具有内凸筋而将换向片单片一一隔

开;压制工序后即时进行塑料排片夹具的剥除处理而自然生

成换向片之间的绝缘槽,从而使绝缘槽内没有残留物,实现换

向器的外圆、内钩、片间槽基本成型。通过自动排片工序及

剥除塑料排片夹具,从而实现换向器的基本成型,节省了常规

工序中的铣槽、铣钩、车外圆工序,而且由于换向片片间绝

缘层宽度与绝缘槽宽度相等,从而实现换向片间的绝缘性能

达到较高要求,节约了因铣槽而产生的材料浪费。产品经上

海电气器具检验测试所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产品企业

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产品经用户使用,能满足电机配套

要求。

/206/ 基于JPEG2000标准的高速实时处理算术熵编码方法
基于JPEG2000标准的高速实时处理算术熵编码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JPEG2000标准的高速实时处

理算术熵编码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编码方法复杂度高、编码

速度低的问题。其编码过程是:首先判断双上下文符号对类

型,根据其类型分别预测概率区间值,并计算编码参数;再对

码值进行更新,判断当前归一化类型,并对码值进行归一化;

当没有新的上下文符号输入时,对码值进行排空处理;然后将

归一化及排空处理产生的码流按字节分类缓存;最后按优先

级顺序依次输出分类缓存码流。本发明具有编码速度高、复

/206/ 基于JPEG2000标准的高速实时处理算术熵编码方法

杂度低的优点,可用于各种高速数字设备的图像压缩编码,特

别是高速实时卫星遥感图像编码。

/207/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陕西省子课题报告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陕西省子课题报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研究提出了“完善陕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络

,实施职教兴县富民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调研

形成了陕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的系统现状资料,能够

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做出了符合实际的判断,为提出新的

发展思路奠定了基础;报告构成:以宝鸡市为典型研究个案

,选取平原和山区两个县域并按照一、二、三次产业以及综

合组形成了6个研究小组,确保了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形成了

综述报告、陕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报告、两个调研县职业

/207/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陕西省子课题报告

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区域)以及三个产业的职业教育发展研

究报告,相关理论的探讨与职业教育发展典型案例等;提出了

“职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面向市场构建职业教

育“经营型发展”的指导思想。

/208/ JND2000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JND2000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JND2000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采用CLIENT/SERVER模

式高可靠性、数据容量庞大的SYBASE商用数据库组成功能强

大的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标准化和数

据共享等优越性。为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课题组采用

了符合POSIX和OSF标准的UNIX操作系统,同时该系统采用了

双网(100M)、双服务器、双前置机结构。可为局域网单向提

供电网实时数据,并预留了大屏幕接口和上级调度转发的功

能。UNIX操作系统的应用是该系统的一大亮点,采用的UNI

/208/ JND2000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X操作系统不同于WNT操作系统,它运行更为稳定、可靠,由

于尚未发现在UNIX操作系统下运行的病毒,也保证了该系统

在与局域网联接时免受病毒的入侵。银行、证券等全国性的

大网络都采用了该系统。双网(100M)、双服务器、双前置机

的运行结构是该系统的又一亮点,该结构改变了传统的一主

一备的概念,主备网络、服务器、前置机平均分配负载,只

有在其一故障的情况下,另一设备才承担全部负载,这样大

大优化了资源,既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又保证了系统运

行的稳定、可靠。主要指标及参数:(1)系统可靠性:系统

平均无故障时间≥40000小时,系统可用率≥99.99%;(2)基本

指标:系统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2ms,主CPU平均负荷率

:电网正常时30分钟≤30%、电网事故时10秒内≤60%。网络负

荷率≤15%,SOE分辨率站间≤10ms,主备机切换时间≤10,电

能量:累计扫描时间:30分-24小时可改积分时间间隔:3秒

-10分,扫描RTU实时数据周期1-8s,与RTU对时1次/3分钟(

3).系统时间响应指标:遥信变位到CRT显示≤2s、电网故障

到CRT报警及显示≤3s、遥测量变化(越死区)到CRT显示≤3s、

遥控命令发出到返校在CRT上≤10s、控制执行命令发出到RT

U输出≤5s、画面调出响应时间:实时≤1s、画面实时数据更

新周期1-10s、画面刷新周期1s。系统投的研制成功,大大

改善了公司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性能,为各变电站无人值守的

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实现为公司的

减人增效、为电网的安全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每年减员增

/208/ JND2000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效达300多万元,多供电量500万千瓦时,每年带来的社会效

益不低于3000万元。鉴定委员会专家测试报告(鉴定证书):

基本指标:系统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2ms主CPU平均负荷

率:电网正常时30分钟≤30%、电网事故时10秒内≤60%。网络

负荷率≤15%SOE分辨率站间≤10ms主备机切换时间≤10电能量

:累计扫描时间:30分-24小时可改,积分时间间隔:3秒-

10分扫描RTU实时数据周期1-8s,与RTU对时1次/3分钟。统

时间响应指标:遥信变位到CRT显示≤2s电网故障到CRT报警

及显示≤3s遥测量变化(越死区)到CRT显示≤3s遥控命令发出

到返校在CRT上≤10s控制执行命令发出到RTU输出≤5s画面调

出响应时间:实时≤1s画面实时数据更新周期1-10s画面刷新

周期1s。鉴定意见(鉴定证书):根据青岛市科学技术局(03

)青科成鉴委托字第311号,2003年12月13日,胶南市科技局

组织并主持了由胶南市供电公司承担完成的“JND2000电网

调度控制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听取了该成果完

成单位所做的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报告等并审阅了相关资料

,通过质询、答疑,专家鉴定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形成鉴

定意见如下:1、所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备完整,测试数据准

确可靠,具备鉴定条件。2、该系统经技术部门和专家现场

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3、JND2000电网调度控

制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层次化体系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开

放性、可扩展性;系统采用双网(100M)、双服务器、双前置

/208/ JND2000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机的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实现了自动负载均衡,既大大提高

了系统的可靠性,又优化了系统性能,在常规调度自动化应

用方面有较大发展。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水

平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同级同类工程应用方面达到了国

内领先水平。建议:该系统在高级应用方面能进一步开展深

入的研发工作。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鉴定证书):JND2000

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达到了国内同类系统的先进水平。随着电

网自动化水平的日益提高,该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市场

潜力非常巨大。该系统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改善县级供电企

业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性能,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变

电站无人值守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变电站无人值守的

实现为供电企业的减人增效、为电网的安全生产做出了巨大

贡献。系统的广泛应用,会降低供电企业的运营成本,多供

电量,为社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带来巨大的社会

效益。

/209/ 滩涂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制
滩涂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滩涂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制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1

、上海市水下地形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2018年上海市滩涂水

下地形数据质量检验、数据格式转换及投影转换;利用地理

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完成2018年上海市水下地形数据数字高

程模型空间建模。通过水深测点,完成等深线提取、断面线

提取;2、上海市滩涂资源演变计算(1)基于2018年长江口

滩涂水下地形数据,计算并绘制上海市滩涂水下地形现势图

与滩涂资源分布图,实现不同分区、不同高程(“3”米线、

/209/ 滩涂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制

“2”米线、“0”米线、“-2”米线、“-5”米线)滩涂面

积的分析计算;完成2018年滩涂资源分析报告。(2)局部区

域滩涂冲淤变化分析:针对金山深槽、崇头与跃进闸以北区

域、浦东机场外侧区域以及崇明岛南沿部分区域开展冲淤变

化分析,分析区域内近五年冲淤变化趋势。

/210/ 招商银行供应商租赁业务系统
招商银行供应商租赁业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金融租赁是一种通过融资租赁形

式获得资金支持的金融业务。1952年,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

在美国成立以来,短短50多年的发展,金融租赁现已成为仅次

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

金融租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市场渗透率已达1.5﹪,但相对

于发达国家平均15﹪-30﹪的渗透率,目前我国金融租赁业仍然

很薄弱。金融租赁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金融手段,在我国国

民经济中还远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来说,随着

/210/ 招商银行供应商租赁业务系统

政府对金融租赁的扶持力度的加大,公众对金融租赁的认识

的加深,金融租赁必将在未来的国民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

色。2007年10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招商银行筹建金融租赁

公司,成为国务院批准试办的首批5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之

一。为满足招银租赁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实现业务的信息

化、流程化与系统化,提高业务操作效率,加强业务数据存储

能力,提升经营数据统计分析水平,围绕招商银行一贯秉承“

科技领先”的宗旨和“二次转型”的指导思想,在研究IBM、

Netsol等国外知名租赁系统之后,总行信息技术部决定自主

设计研发一套适应中国国情且符合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实

际需求的租赁业务系统,这也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首家自

主研发的租赁业务系统。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系统采用面

向服务(SOA)的设计思想及企业服务总线(ESB)模式,构

建了独立管理的交易传输及与协议无关的交易路由和交易服

务等模块;通过表现层与业务逻辑层分离,服务组件无状态等

特性,实现了松耦合架构;应用架构采用报单系统和租赁核心

系统分离,系统与外部的交互通过对接平台进行隔离,系统稳

定性强。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系统作为一个直接对inte

rnet开放的业务系统,安全问题是最大的挑战。对报单系统

安全架构4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1)改进登录控制,在用户

登录页面和用户注册页面使用提供的用户密码控件,敏感信

息安全控件,保护用户的密码信息不被攻击。进行密码试错

控制和单点登录控制;对于敏感用户,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

/210/ 招商银行供应商租赁业务系统

员,只能在租赁公司机房内的设备上登录系统,其他设备登录

不予通过。在用户注册模块和用户密码修改模块,加入弱密

码判断控制,检验用户注册和修改密码时填写的密码是否过

于简单,强制用户定期进行密码修改。2)改进交互控制:页

面中敏感信息使用网络安全室提供的敏感信息安全控件,保

护页面中敏感信息免受木马和病毒攻击。上传的附件统一保

存在指定服务器,不保存在应用服务器端,防止非法用户上传

病毒文件对系统进行攻击。3)改进数据库访问:对SQL语句

变量注入功能模块进行特殊字符转义,防止SQL注入和SQL截

断攻击。规范系统中敏感字段的存放,改进加密存储功能。

数据库中的数据视图规范设定用户权限。4)改进配置和日志

管理:设置配置和日志目录的访问权限,严禁公网IP用户访

问日志和配置目录。对配置文件中记录的数据库连接和用户

名密码等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存储。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通过系统上线以来运行情况的跟踪,系统运行稳

定,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原来的设计目标,系统的20

0笔/秒,系统能够达到1000单/天的处理能力。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系统实现了租赁业务租前、租中、租后的全面管

理功能;系统业务功能覆盖了大型优质客户、中小企业、小

微企业和自然人;租赁行业覆盖了航空、航运、电力电信、

机械设备等重要行业;租赁类型覆盖了直租、回租、联合租

赁、转租赁、杠杆租赁。

/211/ 一种特种车辆的负荷传感转向系统
一种特种车辆的负荷传感转向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专利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

式推土机的转向离合器总成。目前的推土机采用的转向离合

器主动片与摩擦片的压紧采用的是普通圆柱螺旋弹簧压紧,

压盘受力面积小且受力不均匀,造成转向不平稳;中央传动轴

的大螺旋伞齿轮,螺旋角较大,造成传动轴的轴向力较大;另

外,传统的转向离合器不是液压分离转向离合器的主动片与

摩擦片的,操作起来比较费力。为克服上述的不足,设计了一

种履带式推土机的液压操纵、多片、湿式转向离合器,碟形

/211/ 一种特种车辆的负荷传感转向系统

弹簧压紧主动片与从动片,实现了转向平稳,轴向力不大,液

压分离并强制润滑主动片与摩擦片,延长了转向离合器的使

用寿命,减轻震动,降低噪音。

/212/ 短波应急通信便携天线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短波应急通信便携天线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国内短波应急通信工程由于设备、天线体积庞

大,携带、架设天线不方便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其在移动中的

使用,同时也失去了我们应用短波通信进行防灾抗灾的有效

性。2014年我首先提出了全波段、全尺寸超便携、快速收纳

、小型化短波天线的概念。并于同年9月将概念转化为产品

。经过近2年全国各地短波爱好者的使用,此天线经多次参数

修正,可靠性已经完全适用于全天候架设使用。这款天线解

决了短波通信中天线架设、携带等诸多不便,为短波应急通

/212/ 短波应急通信便携天线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信工作的广泛应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213/ 一致性遍历定理和不连续几乎周期势的动力系统量
一致性遍历定理和不连续几乎周期势的动力系统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动力系统量(旋转数和Lyapunov指数),遍历

定理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和工具。本项目将首先引入一类不连

续的斜积流,其特点是,不连续点集为零测度。然后综合运用

动力系统、测度论、泛函分析、点集拓扑等多方面的理论和

方法,研究此系统的不变测度集合的性质,建立相应的一致性

遍历定理。这将是经典流结果的完整继承和发展。作为上述

理论的应用,我们将结合方程定性理论,对具有不连续几乎周

期势函数的线性薛定谔方程建立动力系统量,给出相应的遍

/213/ 一致性遍历定理和不连续几乎周期势的动力系统量

历表达式。特别是,旋转数概念的建立以及旋转数关于势函

数的依赖关系。由于动力系统量描述了方程解的长时间极限

行为,我们将以此为工具,研究上述方程的谱问题,如薛定谔

算子的谱理论。

/214/ 碳酸盐腹膜透析液工艺
碳酸盐腹膜透析液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碳酸盐腹膜透析液工艺》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主要应用于医药行业。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究开

发了一种采用非PVC双室袋的应用乳酸盐和碳酸氢盐作为缓

冲剂的生理性腹膜透析液。该腹膜透析液可用于尿毒症的治

疗,能减少腹膜透析液中的渗透剂-葡萄糖在灭菌和放置过程

中产生的降解产物(GDP),同时保证了透析液的生理性pH,

从而降低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功能的损害,减少残余

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该成果完成了小

/214/ 碳酸盐腹膜透析液工艺

试、中试和质量研究,并于2012年向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提出临床注册申请。项目采用的二氧化碳灌注保护的工

艺方法和新的质量检测方法已经取得了发明专利一项,一项

发明专利正在受理中,设计了腹膜透析用双室软袋取得了实

用新型专利,并申请了发明专利,正在受理中。

/215/ 仿射An-1型Weyl群的双边胞腔的基环
仿射An-1型Weyl群的双边胞腔的基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在李理论中,Coxeter群及其Hecke代数的重要性与

日俱增。对Coxeter群及其Hecke代数,Kazhdan-Lusztig理

论是一个极其非凡的理论(D.Kazhdan:美国科学院院士,

哈佛大学数学系Perkins讲席教授;G.Lusztig:美国科学院

及美国科学与艺术科学院两院院士,MIT数学系NorbertWie

ner讲席教授)。该理论起源于他们的一篇著名论文。该理

论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李理论很多重要的方向的发展,导致

了很多重要问题的解决,如:有限李型群不可约表示的分类

/215/ 仿射An-1型Weyl群的双边胞腔的基环

,确定某些困难的不可约特征根的公式,Hecke代数及其表

示中的很多重要问题,本原理想中的一些问题等等。另一方

面开创了很多意义重大的研究方向,如:Kazhdan-Lusztig

多项式的研究,Coxeter群的胞腔的研究,某些Coxeter群的

基环的研究,Coxeter群与相交上同调的联系,反常层与表

示理论和Hecke代数的联系,K理论与表示理论和Hecke代数

的联系等等。在该理论中,起中心作用的概念是Kazhdan-L

usztig多项式、Kazhdan-Lusztig基、胞腔及基环。Coxete

r群的双边胞腔的基环本身在Kazhdan-Lusztig理论中很重要

。而且双边胞腔的基环是研究Hecke代数及其表示的有力工

具(不论其参数是否为单位根)。同时这些基环还与等变K

理论有着深刻的联系。对Weyl群和仿射Weyl群的双边胞腔的

基环结构,Lusztig分别于1987年和1989年提出了十分优美

深刻的猜想。该猜想断言这些基环同构于某些等变K群,从

而清楚具体地刻划了这些基环的结构。对Weyl群的情形,该

猜想被Lusztig证明(尚未发表)。对仿射Weyl群一些特殊

情况,席南华于1994年证明,这些结果在研究仿射Hecke代

数的表示中十分有用。席南华对十分重要的一类仿射Weyl群

,仿射A型Weyl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仿射Weyl群的双边胞

腔的基环结构的猜想(Mem.OfAMS,Vol.157,No.749,2002)。

这项工作对于理解和研究仿射A型的Hecke代数及其表示会极

有帮助,同时它还可以用于计算某些重要的Kazhdan-Luszt

ig多项式的首项系数。这项工作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评价,L

/215/ 仿射An-1型Weyl群的双边胞腔的基环

usztig认为"Thisisanextremelygoodwork"。席

南华因为这项工作曾于2001年12月获得晨兴数学银奖(于2

001年12月第二届世界华裔数学家大会颁发。

/216/ 国家储备粮库建设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国家储备粮库建设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该课题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

课题组前期自2000年初国务院决定建设2001年200亿斤国家

储备粮库时,就开始着手研究,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于2

001年10月申报立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二)研

究目的意义。(1)建立任一时期国家储备粮规模方案;(

2)建立任一时期国家储备粮库建设优化布局方案;(3)对

国家紧急情况动用储备粮提供最佳方案;(4)建立全国粮

食供给预测模型并预测任一年份粮食供给量;(5)建立WT

/216/ 国家储备粮库建设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O框架下粮食运转“动态”网络;(6)建立国家粮库建设智

能决策方案。(三)主要功能。(1)对今后30年内中国粮

食的供求平衡及储备粮规模提出了方案;(2)对全国粮库

的各类基础信息进行查询;(3)对任一时期内国家粮库建

设布局提供辅助决策方案;(4)对国家在紧急情况下动用

储备粮提供最佳方案。(四)主要观点。(1)中国粮食的

供求平衡是一个循环系统,保持其平衡有一个“四两拨千斤

”的关键环节,抓住该关键环节可以用有限的成本保证中国

粮食安全;(2)中国粮库是一个“动态”网络,只有充分

发挥这个网络功能,让其成为“动态”的,才能为中国粮食

安全提供基础条件保障;(3)对中国粮库建立了信息管理

系统,这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是必要的、可行的。

(五)创建与创新。(1)建立了中国粮食供求平衡循环调

节系统,经文献检索属国内首创;(2)在GIS信息平台上建

立了国家粮库的布局、查询和粮食紧急调运的完整系统,经

检索,该系统属国内首创。(六)社会经济效益。(1)社

会效益十分显著,难以用金钱衡量;(2)经济效益也十分

明显,它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水平,减少各种失误损失,

其隐性的经济效益巨大。(七)存在问题。(1)软件的操

作使用需要进一步“傻瓜”化,以便使高级领导部门在没有

程序员的情况下,最为方便地使用该系统;(2)系统的参

数需要进一步优化。

/217/ IEC61850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IEC61850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直接来源于电科院、二次设备生产厂家以及

调试、运维和检修部门的生产实际需求,目标是研究智能变

电站一致性自动闭环测试系统,研发相应的软件、硬件平台

,提高智能变电站设计与调试的工作效率。项目现已取得如

下成果:1)完成了一套一致性测试软件,遵循最新国内外IE

C61850标准和UCA规范,涵盖各类服务共计数百个UCA正反向

测试用例;面向用户开发API函数和测试用例python脚本,可

供用户自行编写各种现场测试用例;2)完成了一台一致性测

/217/ IEC61850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试仪,由四个CUP控制板卡,一个智能开入开出板卡等组成,搭

载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支撑GOOSE/SV报文转发,开入开出

测试;3)申请和授权专利十项;4)发表文章六篇:文章一:《

使用KEMA测试工具开展IEC61850一致性测试》发表刊物:《

四川电力技术》文章二:《IEC61850一致性闭环测试系统硬

件平台设计》发表刊物:已被《四川电力技术》期刊录用文

章三:《智能变电站各设备之间多方虚连接可视化展示的实

现》发表刊物:《电工技术》文章四:《智能变电站配置描

述虚端子多视角图形化查看系统》发表刊物:《电力系统自

动化》文章五:《IEC61850一致性测试技术》发表刊物:已

被《电气应用》期刊录用文章六:《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在

线监测评估的研究》发表刊物:已被《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录用5)申请软件著作权两项:软件著作权一:五采智电F

C-IEC61850一致性测试软件[简称:FC-Tester]V1.0登记号

:2015SR007499软件著作权二:五采智电FC-智能变电站手

持式光数字测试软件[简称:移动测试终端软件登记号:20

15SR0077456)参与标准撰写三项:标准一:QGDW689-2012智

能变电站调试规范标准二:QGDW1396-2012IEC61850工程继

电保护应用模型标准三:QGDW11156-2014智能变电站二次系

统信息模型校验规范7)完成专著一本:专著名称:《智能变

电站自动化系统集成测试技术》

/218/ 一种完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科研成果项目研究
一种完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科研成果项目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方法。方法

: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用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

论治各型高血压,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结论:

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调节人体平衡,平肝潜阳,各个脏

器兼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特点。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

治疗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经完全介入和影响了

大多数人的生活。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结果公布——2010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

/218/ 一种完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科研成果项目研究

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相当

于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而在这3.3亿人中,有1.

3亿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因此,就更谈不上控制血

压了。尽管高血压人群如此庞大,但仍存在不知已患高血压

、不知如何降压,不知如何用药控压等现状,导致血压控制不

尽如人意。高血压的可怕,在于它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对人体

造成的伤害。高血压可以引起脑中风、脑溢血、脑血栓、冠

心病、心肌梗塞等多种循环系统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国

家为防治高血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据有关资料显示,仅仅

中国每年投入防治高血压的费用就到1500亿元之巨。从201

1年开始,我院开始有意识收集整理来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病

例,并对我院治愈的各类高血压患者进行跟踪走访走访座谈

,研究他们治愈患者经历等等。得到了大量第一手的试验数

据和相关材料。

/219/ 星载综合电子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星载综合电子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星载综合电子计算机系统(ICDE)同时承担控制和

数据管理的功能,关系到航天器在轨可靠运行并完成预定任

务,是航天器系统中最复杂也最能体现信息技术水平的核心

,是集高可靠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系统芯片、强实时操

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为满足全球卫星导航

、探月工程、通信卫星平台等对ICDE的迫切需求,本项目研

制成功我国首套在轨批量应用的全国产星载综合电子计算机

系统、我国首个在轨应用的宇航级多核系统芯片SoC2012及

/219/ 星载综合电子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多核操作系统SpaceOS-MP,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

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欧之外第三个有能

力研制此类系统的国家。本项目主要技术创新和突破包括:

(1)首次提出了全国产器件的设计思想,创建了高可靠、可

重构综合电子体系架构,在一套基于国产SOC/SIP的综合电子

系统中同时实现了容错控制和大数据管理的高度集成,实现

了综合电子系统的长期在轨稳定可靠工作。(2)提出了多

核处理器并行容错架构,研制了高性能抗辐照系统芯片SoC2

012,突破了抗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瞬态的触发器加固等技术

,在保证高性能同时,确保了系统高可靠和高可用,首次实现

了国产多核并行容错CPU的在轨应用。(3)提出并设计了满

足星载综合电子应用需求的星载多核实时容错操作系统Spa

ceOS-MP,突破了多核操作系统可重构启动和容错管理等技术

,实现了多核任务均衡、强实时控制和容错保障,满足了控制

、数据管理及有效载荷等不同用户需求。(4)设计了模拟

空间复杂环境的综合电子系统自动测试验证平台,突破了星

载软件自动测试等技术,显著提升了我国航天软硬件设计正

确性、信号完整性和硬件安全隐患的自动化检测能力,保障

了组网星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组网星的

批产能力。整体技术居同期国际领先水平。本项目研制成功

并在轨应用,是我国星载综合电子领域的历史性突破,打破欧

美长期垄断,为我国航天领域重大专项成功实施发挥了不可

替代的作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项目成果已应用于xx颗以

/219/ 星载综合电子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上卫星,占同期国产卫星飞船的xx%以上,包括北斗三号、嫦

娥三号/四号、高分、通信、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等,芯片实现

出口,技术推广应用到核工业及工业控制领域,近3年实现新

增直接经济效益3亿元,创造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

授权发明专利45项,集成电路布图3件,论文及论著200余篇。

/220/ 基于WebGIS茶树主要病虫害智能测报技术及防治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WebGIS茶树主要病虫害智能测报技术及防治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创新地形成了在江西可广泛运用、简单的茶小

绿叶蝉发生智能测报公式,和可快速查询的灰茶尺蠖生活史

,并发布灰茶尺蠖技术简报和茶小绿叶蝉技术指导简报指导

全省主产茶区防控;形成茶小绿叶蝉安全防治技术规程;(2

)研发一套虫害振拍调查装置,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可运用

于茶小绿叶蝉第一高峰日虫量的预测上;(3)每年减少农药

喷施3-5次,降低防治成本30%,节省调查人工50%;(4)已完

成申报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5)本项目的实施减少

/220/ 基于WebGIS茶树主要病虫害智能测报技术及防治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终带动和辐射整个江西茶

叶产业。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开发了一套可视化图形用

户界面防治专家软件,具备指导茶农和收集科研基础数据作

用,实现了产业和科研的相辅相成。

/221/ 6GHz开关分集接收设备
6GHz开关分集接收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设备是为6GHz/1800c路模拟微波电路

建设提供分集接收设备,以克服由于模拟信号深衰落对电路

传输所带来的影响,提高电路传输质量。全套设备由微波开

关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该设备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微

波收信电平衰落到规定的门限时,有倒换接收天线的能力;

2.当两部接收天线接收电平都在门限以下时,有自动搜索

能力;3.设备有必要的监测部分和人工倒换天线,有人工

切断分集接收能力;4.电源发生故障时能向中心站报告,

/221/ 6GHz开关分集接收设备

中心站能遥控切断分集;5.一部分集接收控制机可供三个

高频信道和一个公务波道使用。该设备的研制成功,为保证

电路传输质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222/ RC系列光纤收发器
RC系列光纤收发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概况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宽带综合信息网“最

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是学术讨论和厂家竞争的一个热点,

而光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是目前技术和市场发展最快的两个领

域。我公司致力于将最新的光传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互

联,为用户提供宽带数据接入网综合解决方案,并根据这套方

案研制开发了相应的宽带数据网接入产品——RC系列光纤收

发器。该方案已获市场广泛认同,产品在设计上独具特色(

已申请专利),其整机性能与国际顶尖产品相比基本没有差

/222/ RC系列光纤收发器

别,已在高端市场被电信、广电等网络运营商大批量使用,其

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与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光纤收发器厂家中

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预计产品推出的第一年即可进入国内市

场年度订货量前三名。产品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我公司认为

光纤收发器产品除提供以太网的光电转换外,要对网络传输

效率、网络可靠性等网络性能方面有一定的提高。该产品的

主要创新性设计在于:高效交换核心:在RC系列光纤收发器

10/100M自适应产品,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内置一块高效交换

芯片,具有8KMAC地址空间。为整个网络提供隔离冲突、隔离

广播、差错校验和流量控制、完全的自适应等网络性能。大

容量缓存(1M以上)RC系列光纤收发器10/100M自适应产品

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具备有1M以上的大容量共享缓存,为整个

网络提供削平网络流量峰值、升级网络的骨干带宽和接入带

宽、增加整个网络的缓存、提高网络传输效率等性能。目前

,RC系列光纤收发器产品已经通过信息产业部光通信产品质

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测,正在申请通信产品入网证。产品具

备完全知识产权,其专利申请已被受理。

/223/ 河北省机械工业产品数据库及动态分析
河北省机械工业产品数据库及动态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数据库可以提供大量与产品有关的基础数据,同

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

,对本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用性强,这

不仅在省内是首创,在全国各省(市)同行业当中也是首次开

展,在机械行业同类数据库中处于先进水平.

/224/ 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面面观(上下)
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面面观(上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为一本全面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图书

,也是向社会普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此图书涵盖

了理论计算机科学和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方法、计算

机的历史、体系结构与硬件特点等硬件知识、编程语言与软

件开发等软件知识、多媒体、信息安全、网络等计算机外围

的科学技术知识,是全面系统阐述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图

书,16开,19万字。该成果对全民科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25/ BYF-Ⅱ型载流荧光分析系统
BYF-Ⅱ型载流荧光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分析系统是选矿厂浮选过程中在线、实时分析矿

浆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关键检测设备。它配有微机系统、汉字

系统,操作方便,软件丰富,功能强,能对选矿产品的各矿

浆流直接进行连续巡回16个测量点的测定、显示和打印出

铜和镍的品位,并可将该信息传输给控制计算机或操作人员

,以此进行调节、稳定生产、降低药耗、提高选矿生产指标

。它首次成功地采用了对数螺线弯晶分光晶体,使综合性技

术较强的分析系统全部国产化。经使用表明,其稳定性和分

/225/ BYF-Ⅱ型载流荧光分析系统

析精度达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外同类仪器的水平。

/226/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申报2017年度产学研协同创新及科研合作项

目,获得科技资助资金10万元。项目开发基于供应链协同的

中小企业采购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解决目前企业采购过程中

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提高采购的有效性。项目利用

数据挖掘技术,有效地收集各项采购经营管理数据,基于供应

链管理理论,集成采购决策模拟算法、供应商渠道分析算法

、采购成本测算模型和采购绩效考核模型,开发具备采购预

测、计划制定、执行监控、计划纠偏、策略决策、绩效分析

/226/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等功能的采购决策支持系统,从而为企业提供各种采购管理

信息、采购优化方案和采购过程管理等服务。相较目前国内

采购管理软件集中在事后录入与记录采购数据和档案,本采

购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定位于智能化的采购决策,填补国内

外采购管理软件事前分析与预测功能的空白。本采购决策支

持系统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可提升与其他现有配套系

统的兼容性及数据库的整合,实现采购决策的商业智能化。

此外,本套系统可将数据层存储和调配于云端,也可以根据中

小企业使用者的要求灵活定制,将数据与资料存在于定制化

的单机版软件内,通过互联网接口调配数据,从而规避商业资

料的泄密风险。该系统设计以典型的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相关

业务和流程为基础,基于与供应商建立的供应链协调机制建

立的采购业务流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制定生产计划、测算

物料需求、编制采购预算、原料供应市场、供应商考核、供

应商协议管理、制定采购计划、订单管理、采购执行跟踪、

账单结算等。协助企业供应商选择、协议签定等战略性采购

决策,同时对制定的采购计划进行模拟运行,以分析可能存在

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各种采购管理信息以及采购优化方案。

项目开发“华厦企业采购决策支持系统V1.0”,获得计算机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227/ 智能化体测一体机
智能化体测一体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来源于企业自有项目,是集成身高、体重、

肺活量、台阶指数、握力、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

、纵跳、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11项国民

体质测定项以及体成分、血压、心率等多个常规健康测定项

于一体的智能化体测一体机,其兼具自助测试操作和体质数

据采集的功能。该一体机外观上采用医疗白色为主色,搭配

金属质感的银白色和运动橙色点缀,搭配黑色作为提示色;结

构上主要采用铝合金骨架与工程塑胶(ABS)注塑成型覆盖

/227/ 智能化体测一体机

件结合组装的形式,强度高,易装易拆;体积上,设计为2.1mm

(宽)*1.6mm(深)*2.4mm(高),占地不超过3.5平方米;

性能上,则通过引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动作识别技术提供智

能化检测、姿态教学与矫正、语音指引等功能,相较传统人

工体质监测手段能够大力提升测试效率,降低人工因素潜在

的测试误差的优势,而防作弊系统的设计,则可保证受试者自

助进行体测时的测试数据的客观性。更为重要的是,该一体

机支持对测试数据的实时采集,为后期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奠

定基础,一方面可为现代人群实现一种基于体质状况所开展

的科学健身模式,另一方面将有助于形成全民体质数据库,以

进一步利于国家对全民体质整体状况的宏观掌握。智能化体

测一体机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测试精度较人工更高,占地小

,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在市场的不断探索,已形成以

科学健身馆为载体的推广形式,并在有关地方政府的认可和

支持下,率先在山东展开示范与布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后

续将面向全国推广。智能化体测一体机顺应了时下信息技术

的发展,起到促进国民体质监测在未来向智能化、数字化、

信息化的趋势发展的作用,尤其测试数据的后期输出具有多

元化,十分契合符合当下“互联网+”对市场的要求。同时,

围绕体质状况能够将各有关行业,如营养机构、运动指导、

医疗保健等,实现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地方数字化健康管理产

业的共同发展。

/228/ 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智慧农业大棚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
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智慧农业大棚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物联网应用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智能温室的远程无线Mesh网络实时数据采集

:如环境温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地面信息,土壤水分和温

度等土壤信息以及风向风速等室外气象信息。(2)、智能

温室的远程无线自动控制:根据实时采集的数据与标准数据

的比较结果来决定相应的远程自动控制。可以对风机、外遮

阳卷帘、内遮阴卷帘、水帘、天窗、地源热泵、滴灌等设备

进行远程无线自动控制。(3)、远程无线高清视频监控:

对智能农业温室进行整体监控、植物生长状况、病虫危害监

/228/ 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智慧农业大棚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

控,可以追溯食品安全生产源头等。(4)、信息分析与统计

: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提供各种报表。我省是农业大省,耕

地和大棚的数量多分布广,该系统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状

况,设计和开发一套实际应用效果好,成本低的智能农业大棚

监控系统,提升我省农业生产的质量,节能人力,提高效率,结

合网络云数据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远

程高效准确的监测与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229/ 数字智能自适应传动传感车辆行驶监测记录仪
数字智能自适应传动传感车辆行驶监测记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记录仪能记录刹车、主光灯、左转向灯、右转向

灯、双跳灯、机油压力、制动、启动、停止的日期和时间、

行驶里程、时钟等数据和参数外。采用了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的自适应扭矩多功能智能传动传感器,在传动系统的终端检

测出车辆行驶负荷、转速,通过转速和扭矩与传动之间的检

测数据传递给ECU比较,从而可判断出驾驶员实际操作、车

辆行驶参数和真实状况。在电源处理中采用了电源的双稳性

电源冷热备份的工作模式,能够长时间无故障工作。

/230/ 基于光栅衍射的晶体自准直调整装置和方法
基于光栅衍射的晶体自准直调整装置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光栅衍射的晶体自准直调整装置和方法,

装置包括:一紧贴空间滤波器小孔后放置的透射光栅,光栅

中心有一个直径大于焦斑直径的圆形未刻蚀区;发光二极管

和准直透镜构成准直的非相干照明光源,照射所述的透射光

栅;由成像透镜和远场探测器置于所述的透射光栅的衍射光

束方向构成远场成像系统,所述的远场探测器的输出接一计

算机;计算机控制的需要自准直调整的晶体。本发明具有设

备简、调整易和精度高的特点。

/231/ 深沟槽型大功率MOS器件工艺开发
深沟槽型大功率MOS器件工艺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深沟槽功率MOS器件的关键工艺:1、

深/圆沟槽刻蚀工艺:垂直度。87度以上。底部成圆弧形。

沟槽表面光滑,不能有毛刺。沟槽深度约2um。采用了沟槽

深度两步法刻蚀,第一步形成为所需深度的沟槽,再采用低

能量等离子方法,对侧壁和底部进行轻微处理,实现深沟槽

的底部和侧壁圆滑,缺陷少。2、背面研磨处理工艺:减薄

厚度已经可以达到180微米,并且片内均匀性小于10微米。

采用含稀释的氢氟酸和其他特殊添加剂,得到了光滑度均匀

/231/ 深沟槽型大功率MOS器件工艺开发

的硅片背面,满足了后部金属化的需求。3、背面多层金属

化:采用高真空条件下连续蒸发三层背面金属工艺:Ni/Ti

/Ag,符合了背面多层金属化的要求。4、划片槽缩小化设计

:在满足测试和封装要求的条件下,将原来外方提供的120

微米划片槽间距,通过设计优化后减小到100微米,大大减

小了芯片面积,提高了有效面积利用率,而且后道测试和封

装成品率一直稳定。应用前景大功率MOS管全球市场需求量

约1,800,000,000chip/year。按照一片8寸硅片上产出5

,000个芯片来计算,每年需要约360,000片。大功率MOS管

广泛应用于PC,笔记本电脑,充电器等领域。

/232/ SD-511、511A湿度仪
SD-511、511A湿度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仪器把湿度传感器送来的湿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供湿度自动调节、自动记录用,表头可直接显示相对湿度

值。并有开关信号(位式)输出,可直接控制去湿机或加湿机

工作。还可作湿度上下限报警用。凡要测量控制湿度的空间

,如净化房、涵洞、仓库、厂房均可使用。技术参数:工作

环境:温度0-40℃,湿度≤80%RH;工作方式:连续工作,数

字显示,电流(电压)变送输出,上下限位式可调控制。显示

范围与精度:0-100%RH±1%RH;输出信号:0-10mADC,

/232/ SD-511、511A湿度仪

负载电阻0-1.5kΩ;或0-5VDC,负载电阻≥500Ω;或1-5VDC。

变送信号传送距离:0-200m;湿度控制触点容量:~220V,

3A,~380V,1.5A;湿度控制范围:30-95%RH,可任意调节

;传感器到仪器之间接线为0-50m,可扩展到100m,配SBVV

P-2×16/0.15两芯话筒线;配MSZ-11型相对温度传感器

;电源电压:~220V±10%,50Hz,功耗:<5VA。外

形尺寸:SD-511型160×80×270,安装开孔尺寸1

52×79,盘装式;SD-511A型80×160×270,

安装开孔尺寸76×152。重量:<2kg。

/233/ 8×8 0.88μmLED阵列
8×8 0.88μmLED阵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LED阵列组件是二维光计算的基础器件之一,在

光计算技术中有很多应用。在制备工艺上采用独特方法,使

组件具有外形小型化、尺寸精度高、组件整体结构和电极设

置适于模块组装,增加点元之间光电隔离效果等优点。1.点

元数:8×8=64;2.发射功率:>200μW(IF=20mA)

;3.不均匀性:<±15%;4.发射峰值波长:0.88μm(

0.63μm)。该组件的结构设计和制作方法先进,在光电性能

上达到国际类似产品先进水平。

/234/ 移动互联招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移动互联招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移动互联招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为江西财经大

学2006年承担的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资助金额

1.5万元。该项目是在“阳光招生”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

下,为实现高校招生、就业信息服务高度自动化,为考生、

毕业生、家长和招聘单位提供方便、高效的信息服务,实现

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经过长期积累和协同攻关开发而成。

系统综合了网络、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等,通过硬

件与软件结合的手段,构造起廉价、实时、快速、方便的招

/234/ 移动互联招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生与就业信息服务的支撑平台。学生、家长或用人单位可以

用任一方便的工具,获取有关的信息,达到沟通无障碍,信

息获取随时随地。改善招生与就业信息服务的效率、节省成

本,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能力、提高社会形象。系统能

够在第一时间为考生和毕业生提供重要信息的自动通知服务

,电话自动批量呼叫与回执、短信与电子邮件的自动群发,

语音留言与语音信箱功能,方便留言与回复。可以远程值班

和无人值守、音信互动、信信互动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积木式、开放式设计,系统可大可小,适用面广。项目成

果先后在江西财大、南昌工程、南大、师大等11个招生就业

单位应用,并获2005-2006年度“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一

等奖”。

/235/ 基于分离式微图像阵列的高分辨率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研究
基于分离式微图像阵列的高分辨率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3D显示成为继平板化和高清化之后显示领域的热点

研究方向之一。虽然集成成像在显示技术与器件方面取得了

长足的进步,但是3D分辨率较低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

因之一。前期研究表明,基于线光源阵列的一维集成成像3D

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高光学效率以及易于实现3D/2D转换

等优点。线光源阵列的参数设计是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器设

计的关键之一。分辨率、观看视角以及串扰度是一维集成成

像3D显示器的重要性能参数。为了分析线光源宽度对一维集

/235/ 基于分离式微图像阵列的高分辨率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研究

成成像3D显示器性能参数的影响,首先建立基于单个线光源

和单个图像元的光学模型,根据几何光学计算得到分辨率以

及观看视角的计算公式。然后建立基于线光源阵列和微图像

阵列的光学模型,深入研究相邻线光源的串扰以及对观看视

区的影响,推导出基于线光源阵列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器

的串扰度及观看视角计算公式。该结论对设计基于线光源阵

列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器具有指导意义。

/236/ 微众银行分布式信贷系统及微粒贷产品的开发与实践
微众银行分布式信贷系统及微粒贷产品的开发与实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微众银行以“普惠金融”为指导思想,遵循“个存

小贷”原则,为社会大众阶层和群体,特别是个人消费者及小

微客户提供及时有效、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根

据有关政策及规定,以及微众银行个人贷款相关政策、规定

及制度,设计并推出首款个人信用循环贷款产品——微粒贷

,分布式信贷系统为承接微粒贷产品而进行研发立项。分布

式信贷系统是实现了全行统一的客户识别和管理、贷款核心

、支付清算、总账、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人行及监管报送

/236/ 微众银行分布式信贷系统及微粒贷产品的开发与实践

等功能的纯线上贷款系统。系统采用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架构

,支持海量的互联网用户,实现了开户、授额、提款、营销全

线上完成,提供了7*24小时的服务。立项之初,本着降低IT支

出成本,保障信息安全的去IOE思路,支撑大容量、高并发的

横向扩展能力,设计了国内首家完全去IOE的分布式信贷系统

。采用整体分布式的架构设计,可以应对海量客户的增长,实

现了灵活的水平横向扩展。使用低成本的X86架构服务器,降

低了单客户的IT成本;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客服机器人

,实现个性化的客户服务,降低了运营成本。建立了基于社交

数据分析结果的大数据风控模型,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通过

运营和风控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贷款成本和准入门槛,并且实

现了纯线上的系统流程,对提高金融覆盖人群有重大突破。

运用了新技术如视频、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提高反欺诈能

力。建立了标准化的联贷平台,支持同业联合放贷,共同服务

于客户。经过一年半的持续推广,系统已经支持了将近6000

万的授信客户,1700万的开通客户,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达

到预期效果。从系统可用性指标和业务风险管控能力来看,

均高于行业标准。并且在随着交易的增大,经过了在线横向

扩容扩容的考验,全程交易无中断,证明了系统方案的完备性

/237/ 变曲率栅网扫描放大系统的计算机设计
变曲率栅网扫描放大系统的计算机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建立了自行设计的“变曲率栅网扫描放大系

统自动优化计算机设计方法”,适用于采用变曲率栅网的示

波管,可计算示波管不同结构尺寸与不同后加速电压下后加

速系统的最佳结构尺寸,在新产品设计中提供科学的、可靠

的设计数据,有利于缩短试制周期、加快试制速度。

/238/ 面向世博的多源信息组网监测应急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
面向世博的多源信息组网监测应急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结合上海市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市可能出

现的重大公共安全及突发事件,采用包括光电传感器(CCD

、红外、微光)、应急机动通信、危险源监测等多源信息的

组网监测、融合与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建立面向世博的危

险源监测和减灾救援应急系统、面向世博的多源信息组网监

视与预警系统,并在上海市减灾综合信息系统网络基础平台

上构建了面向城市安全和世博会的组网监测应急系统示范工

程。系统中重大突发事件的智能分析与控制技术、基于RFI

/238/ 面向世博的多源信息组网监测应急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

D多源人图像脸认证识别技术、密级区域多目标跟踪、监视

技术以及组网监测应急系统数据交换类型与标准不仅适于先

期技术演示和验证研究开发,还考虑到世博会安全运行实际

需求和发展,其技术指标、性能达到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

,进而为面向社会的工程实用化和应用产业化奠定基础。

/239/ 一种快速提取安卓手机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一种快速提取安卓手机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提取安卓手机数据的装置,

包括接口1、接口2、操作平台,外壳内部设有文件分析模块

、权限模块、异步提取模块、同步通信模块;还公开了基于

本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连接手机;2)指定文件路径

;3)获取文件结构;4)判断权限并获取权限;5)判断文件夹并

分析其子文件,6)提取文件。本装置可选择需要提取的文件

进行机身直接提取而无需镜像,可提升访问权限对设有权限

的文件进行提取,同步和异步共同配合提取加大了提取文件

/239/ 一种快速提取安卓手机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的成功率;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

/240/ 基于云计算的协同测试机理及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协同测试机理及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测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测试云是基于云计算提出

的一种新的测试技术,研究分布式测试资源的集成和共享,解

决远程协同测试问题。目前将物理测试设备这种嵌入式系统

纳入云资源的虚拟化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且嵌入式云基础

设施构建也没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另外多源异构测试数据融

合这个解决测试精度的关键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数学工具

。为此,本项目提出基于SOA技术和虚拟机技术研究如何把物

理测试资源虚拟化为web服务资源;利用实时发布/订阅算法

/240/ 基于云计算的协同测试机理及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构建嵌入式云计算的基础设施;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小波算

法和支持向量机对网络时延建模,将该模型作为卡尔曼滤波

的状态方程研究在线时延预测和丢包补偿算法;并提出利用

历史数据研究事后数据融合算法,对比事后融合和预测结果

,研究两者误差的统计规律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索一种实时数

据融合的新算法。本项目研究将得出一种新测试方法,以解

决军事、国防、油田、灾情检测和电力系统等领域的远程协

同测试等问题。项目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把物理测试设备

虚拟化,屏蔽物理测试设备的异构型,通过共享物理资源及对

资源细粒度的划分和调度,利用云计算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

率;2.提出了一种实时测试云的体系结构,并提出采用双核操

作系统解决测试云和公有云计算平台融合的问题;3.提出了

采用事后多源数据融合修正实时数据融合算法参数,及网络

时延和丢包的补偿方法;4.可解决远程协同测控的问题,特别

是一些边远山区(如:军事、油田的油井测试),为测试资

源的共享和远程测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

/241/ 茶树扦插繁育技术指导软件V1.0
茶树扦插繁育技术指导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茶(Camellasinensis)隶属

山茶属茶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非乙醇饮料作物之一,广泛受

到消费者的喜爱。随着茶叶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茶树的种

植范围随之扩大,过去20年世界范围内茶园面积增加近1倍。

因此,对茶苗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由于茶树的高度自交不亲

和性,目前主要通过异花授粉方式进行繁殖,从而导致遗传变

异背景复杂。为了保留优良茶树亲本的特性,农业上主要采

用扦插的方式进行茶苗培育。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软

/241/ 茶树扦插繁育技术指导软件V1.0

件主要是用来对茶树扦插繁育技术进行指导管理的软件,软

件实现远程进行茶树扦插繁育技术指导教学,教学视频录制

、茶树扦插繁育技术应用管理等操作,该软件兼容所有各种

系统环境,无需安装,纯绿色软件。系统支持灵活多样的参数

配置功能:包含教学指导视频参数信息,录像策略、报警参

数信息设置等。技术特点: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监

控性强,智能,权限管理机制完善。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茶树扦插繁育技术指导软件是基于广西南亚所多年的扦插

繁育经验总结开发出来的一款软件,方便用户操作学习。对

茶树良种的推广,改变及优化茶叶品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软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四、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成果技术成熟,适用于茶树种植区,

用于指导茶树良种扦插繁育,操作简单安全,易于掌握。五、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成果易于推广,对于茶树扦插繁育和

工厂化育苗及茶农增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技术指导软件

目前还处于小试阶段。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242/ 丽软直饮水自动控制软件V3.6
丽软直饮水自动控制软件V3.6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自主研发的直饮水自动化控制软件,具有

较强的稳定性,它是完全依据工厂应用环境而设计,配合S7-

200PLCCPU模块及其他输入/输出扩展模块、人机界面产品,

主要应用于直饮水自动供水领域,可以实现直饮水供水设备

的各种控制功能。本成果采用西门子S7-200PLCCPU226CN(

控制器型号)作为控制器;通过检测原水箱和净水箱的液位

,控制RO主机系统的启停,由一台变频器拖动净水泵实现变频

恒压供水。通过EM223(扩展模块)和EM235(扩展模块)实

/242/ 丽软直饮水自动控制软件V3.6

现对开关量、模拟量信号采集处理。PORT1口与文本显示器

TD400C相连,实现用户现场参数设置;PORT0与GPRS模块相连

,实现对设备监控。主要应用于直饮水自动供水领域,可以实

现直饮水供水设备的各种控制功能。产品主要功能:主要功

能有:1、自动恒压功能;2、主机系统停机功能;3、原水箱

液位控制功能;4、净水箱液位控制功能;5、RO膜定时清洗功

能;6、净水泵变频恒压功能;7、回水电磁阀定时开关功能。

/243/ 基于递进式时间模型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
基于递进式时间模型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基于递进式时间模型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物流管理系

统根据采购需求计划、设备运行情况、厂内路途情况制定汽

运调车模型。根据模型中的算法实现汽运物流的有序调车进

厂,减少了107国道的拥堵能力,协调了采购、库存、生产等

资源。该系统以物流业务为主涵盖生产计划、电脑自动派位

、采购进厂、质检、卸货等业务,集成了IC卡、音频、视频

、LED显示屏等技术,可模拟在真实场景的安钢道路分布图上

,实时监控车辆在途情况。

/244/ 南通市防汛水情译电系统软件及传输系统
南通市防汛水情译电系统软件及传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的推动,在全国的

范围内制定了新的信息编码规范与标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

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设计报告》、《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

实时水雨情库表结构》。原有的数据库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

,原有的水文信息编码也由5位码上升到了8位码,为了使编

码能与省水利厅相关数据库编码一致,南通市防汛防旱指挥

部办公室特委托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进行南通市

防汛水情译电及传输系统的建设。由于2006年国家防总在全

/244/ 南通市防汛水情译电系统软件及传输系统

国推行新的水情信息编码标准,南通市防办原有的水情传输

处理办法将随之改变,站号、水雨情编码等全部改变,城区

GPRS遥测系统也已同期建设。需依据新的国家防总水情接收

处理标准及城区GPRS遥测系统对南通市防办的水情译电系统

软件进行修改,重新编制水情译电软件,并对现有水情数据

库进行修改、维护。南通市防汛水情译电及传输系统的设计

目标如下:1.依据新的国家防总水情信息编码标准以及南通

市防汛业务的特点与要求,制定较为完善的南通市水情数据

库编码规范。2.项目总体设计方案与已建系统设计方案保持

一致,保证系统建设的整体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护已

有投资,节约系统建设费用。3.依据新的国家防总水情接收

处理标准对南通市防办的水情译电系统软件进行修改,重新

编制水情译电软件,并对现有水情数据库进行修改。4.依据

水利部水文数据库测报标准调整要求,在已建工程的基础上

,采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已建系统,建立完整的面向

防汛抗旱决策的传输系统。5.采用.NET技术和C/S体系结构

,实现水情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功能。

/245/ 同位素^(13)CO_2激光器
同位素^(13)CO_2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研制该激光器目标主要用于激光雷达导弹识别、遥

测毒气、大气监测。由于波长由10.6μm移至11.6μm,使大气

CO_2共振吸收少故传输距离远为识别导弹及大气监测,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用同位素CO_2激光器识别400公里

处真伪弹头。课题组研制的同位素^(13)CO_2激光器波长11

.6μ,与美国林肯实验室报导相同,这是国际上都在发展的

一种激光雷达。主要技术指标:输出功率:5W;波长:11.

16μ;发散角:<2毫弧度;体积:350×150×1

/245/ 同位素^(13)CO_2激光器

20mm。应用范围:远距离导弹识别大于100公里的激光雷达

的新光源大气监测雷达光源;测毒雷达光源。鉴定时间:1

9930600可否进行生产性开发及技术转让:可以

/246/ 青海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
青海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现运行综合业务系统于2003年6月建成投产,投产后

为我行各项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但随着信

息科技和业务的发展,当前综合业务系统在运行中也暴露出

系统架构落后、可扩展性差、信息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共享、

数据无法总体设计和分布、业务需求无法快速满足、业务拓

展和创新支撑力度不够、系统维护技术压力极大、运营成本

和风险增大等问题,现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风险控制、精

细化管理及外部监管的现实要求。为了快速适应日新月异的

/246/ 青海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

市场变革,优化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提升我行客户服务

水平,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快速创新金融产品的能力,加强风

险控制能力,我行于2012年6月开始全面投入新一代核心业务

系统的建设,应对未来发展的需要,该项目青海银行总行负责

组织实施。经过近10个月的需求分析、项目开发、安全检测

、业务测试和人员培训等紧张工作,青海银行新一代核心业

务系统于2013年5月13日正式投产运行。青海银行核心业务

系统实施范围包括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外围业务系统、前端

柜面系统、大前置或ESB技术平台、数据中心、身份证核查

等功能。同时应包括但不限于对验印平台、支票影像平台、

加密平台、指纹校验等系统的集成解决方案。

/247/ LD200-SV型LED数字投影机
LD200-SV型LED数字投影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成果是将新型LED光源应用在光电信息技术

领域的一款微显示投影产品,在整机体积、使用寿命、功耗

及散热、色彩表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产品的成功开发与

量产,有力拓宽微显示投影技术的应用领域,实现人类对投影

显示产品小型化、便携、高可靠性的要求。成果的创造性和

先进性(1)系统采用了最新的LED光源投影技术,色域覆盖

率由传统UHP光源的30﹪左右,提升到60﹪左右,色彩丰富,颜色

逼真;(2)光学系统采用蝇眼透镜、非球面准直技术及RTI

/247/ LD200-SV型LED数字投影机

R棱镜和反光镜的组合技术,系统均匀性提升到75﹪以上,有效

提升系统光学效率;(3)三基色LED光源采用“一”字型结

构布局,通过风扇强制对流,使系统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

4)整机结构设计紧凑,外观美观,体积小巧,携带方便,适用

范围广。作用意义(1)掌握了LED光源投影机设计、制造的

核心技术,为带动国内新型投影机产业发展,引领国内民族品

牌投影机与国外知名投影机企业同台竞技奠定了基础;(2)

项目产品将逐步替代原有UHP光源,符合节能减排的国策;(

3)技术先进,填补了国产LED投影机的空白,可带动我省光电

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增长,增强我省高新技

术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248/ 基于sEMG和FES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主动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sEMG和FES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主动控制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基于sEMG(表面肌电信号)和FES(功能性

电刺激)对上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主动控制展开研究。以实

现患者主动运动意图个性化建模和康复机器人自适应人机交

互为目标,深入探讨基于sEMG的主动康复训练控制方法、康

复机器人与FES联合助力控制方法、康复机器人在线康复评

价与个性化康复训练策略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针

对上臂和前臂sEMG信号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别处理,基于模式

识别、人工CPG(中央模式发生器)等技术,提出sEMG人体运

/248/ 基于sEMG和FES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主动控制方法研究

动意图识别模型的在线学习的新理论和新方法;针对人体上

肢复杂的肌肉结构和电生理特性,结合肌骨系统生物力学模

型,通过模糊迭代学习方法实现FES与康复机器人的联合助力

闭环控制;基于sEMG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探讨康复机器人在

线康复评价方法,提出面向临床的个性化康复训练策略。结

合临床试验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主动

控制理论和方法,并最终期望达到实用水平。

/249/ XD GDL-1光纤电流传感系统
XD GDL-1光纤电流传感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XDGDL-1系列光纤电流传感系统系湖北省广水市科

技局二00九年第一批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广科计字(2009)

1号]。项目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冶炼、电化工行业及智能电网

的电流计量和信号检测。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测量最

大范围:0~1000KA;准确度:±0.1%(全温度范围);

线性度:优于100PPm;带宽:优于10KHz;输出方式:数字接

口:422光数字接口(串行数据2M/5K);模拟接口:0~5V;

1~5V;4~20mA;模拟量输出精度:±1.0%显示方式10.

/249/ XD GDL-1光纤电流传感系统

"SVGATFTLCD显示;工作温度-45℃~+65℃。该项目完

成国内、国际两项科技查新;先后申请发明专利二项(申请

号:2010101501767,201110445639.7)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申请号:201120556560.7);通过权威机构检测认定,主要技

术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部分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针对光纤电流传感器的传感光纤易受温度等环境影响、多

次绕制重复性的难题,提出了针对性传感光纤的高温退火、

去应力、光纤成缆保护等一系列独创性技术,提高了光纤电

流传感器对温度、振动等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多次拆装的稳

定性;开发了一种传感器可现场绕制的伸缩结构,安装方便,

可避免杂散磁场的干扰,母线偏心的测量误差小于±0.

1%;实现了一种高精度信号处理转换方案,为整流器控制设备

提供高精度模拟信号和标准数字通信接口。项目成果已成功

应用于工程实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完全统

计,国内现有电冶炼、电化工等电解企业一千余家,装备有2

万台以上的直流大电流传感器。现每年的新上项目和技改更

新项目的需求量都在2000台以上,按20%市场占有率计,光纤

电流传感器的年销售额也在1.6亿元上下。如果考虑拓展到

交流电力领域,则是一块更大的市场,其主要用于对智能电网

的测控,“十二五”期间每年用量都在5000台以上,产值过6

亿元人民币。随着该项目产品的推广应用,对实现企业设备

升级换代、生产工艺节能降耗、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等具有

明显的社会意义。项目国内目前尚无企业生产,产品技术先

/249/ XD GDL-1光纤电流传感系统

进,市场空间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50/ 等效重构光纤激光传感器在安全感测中的应用
等效重构光纤激光传感器在安全感测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黑龙江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利用重构

等效光纤激光网络传感技术先后开发了光纤在线车辆轴承故

障监测装置和光纤在线齿轮箱监测装置,并形批量生产能力

。它们为铁路高速列车轴承和齿轮箱安全监测维护提供了科

学的依据,并解决了列车轴承、动车齿轮箱定期人工监测的

难题,实现了在线式、全自动化监测,为动车组安全运营提供

了保证,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251/ 黄瓜育种系统研究与应用
黄瓜育种系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围绕建设基于大数据的黄瓜育种系统,通过引进、

购置适于黄瓜育种信息采集和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和相关硬件

,实现黄瓜育种数据信息的科学高效采集、管理和分析应用

。并将上述系统应用于黄瓜育种、繁种和品种示范推广中,

提升黄瓜育种的科学水平和效率。1、数据采集系统建设。

引进移动数据采集软件,购置数据采集设备,包括适应于户外

工作的坚固型平板电脑、同步的服务器终端或虚拟终端、性

状鉴定仪。根据黄瓜植物及农艺性状特点、生长发育规律以

/251/ 黄瓜育种系统研究与应用

及栽培管理特点等,确立黄瓜育种数据采集的项目内容及规

则。2、育种系统软件的引进、开发与安装。引进国际知名

商业化育种软件系统,根据黄瓜育种特点,将工作内容、流程

和数据管理方法配置到软件中,实现真正适合黄瓜所的育种

系统。3、黄瓜育种系统的实施应用。1)黄瓜育种系统应用

培训。开展不同层次的软件用户培训(从软件管理员到终端

用户)。2)黄瓜育种系统在育种、繁种及品种试验示范中的

实际应用。3)初步数据挖掘分析。应用育种软件和采集到的

数据信息,初步分析黄瓜一些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杂交

预测、基因距离计算、基因筛选,开发更科学的预测和分析

方法。

/252/ 财税数据可视化动态展示平台V1.0
财税数据可视化动态展示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财税数据可视化动态展示平台是一个通过不同部

门的税收模型分析,以报表为形式提供分层次的税务数据查

询与精确显示的财税工作帮助软件,为各行政地区提供数据

分析,统计,管理上的帮助。平台运用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技

术,建立财税收入分析模型,整合来自人行金库、财政、国税

、地税等不同部门的财税收入数据,并提供多维度的业务分

析,精确到角分的报表,提供分部门、分级次等得汇总和查询

的功能,降低财政的人工获取和处理数据的工作量。可以将

/252/ 财税数据可视化动态展示平台V1.0

各种数据通过决策支持平台进行展示,也可以对关键的数据

进行定制,提高各种税收分析的效率和精度。

/253/ 基于3DGIS、RFID、3DIVR种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
基于3DGIS、RFID、3DIVR种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平台是开发一套农作物

品种种子质量追溯管理平台。由“选育-保护-审定-繁殖-生

产-流通-销售”的信息追溯链条和全程可视化的多功能物联

网信息平台组成,实现种子“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

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确保种子生产、流

通安全,促进现代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研究目的与意义

该平台通过研究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运输、营销全程产

业链中对质量安全控制的需求,建立主要作物种子质量追溯

/253/ 基于3DGIS、RFID、3DIVR种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

框架和优化指标体系。通过该平台农户可通过手机、网络等

查询购买种子的真假及种子生产与流通信息,一旦发生种子

质量问题,能够快速、高效地追踪溯源,必要时启动产品召回

,降低农民损失。对此,该项目要开发一套农作物品种种子“

选育-保护-审定-繁殖-生产-流通-销售”的信息追溯链条和

全程可视化的多功能物联网信息平台,实现种子“生产有记

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

的最终目的,能确保种子生产、流通安全,促进现代种业的持

续健康发展。3、主要论点与论据公司结合3DGIS、RFID、3

DIVR三项核心技术,实现种子流向可跟踪、来源可追溯、公

众可查询,实现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企业和种子质量安全可

监管。(1)利用3DGIS技术,通过二维地图和三维影像实现

对全国种子种植基地的地域、面积、环境进行空间数据的存

储、表现、查看、管理、量算和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做到宏

观上控制管理种子种植情况的可查询。(2)利用RFID技术

,建立一套种子身份证管理系统,实现对种子出厂(包含生产

厂家、品种、规格、生产日期、产品重量等基本参数、销售

(包含销售商的基本信息)、农户种植的实时追溯,并开发

召回系统。(3)利用条形码和二维码技术,通过手机扫描,

实现对种子信息瞬间信息的获取。通过手机短信、电话语音

实现种子真伪查询的多样性。在RFID基础上,根据条形码编

码规则开发种子身份证管理系统。4、创见与创新(1)首次

将3DIVR技术引入农产品产地环境展示与监控中。(2)创新

/253/ 基于3DGIS、RFID、3DIVR种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

性的提出了基于位置信息的种子追溯编码标准。(3)将GI

S功能纳入追溯体系不仅是当前地图应用的国际潮流,可实现

农产品质量信息的空间预警,是本项目的重要创新。(4)项

目创新性的改造了适应GIS标准的种子编码规则,将位置信息

作为重要的质量属性实现质量监管,大大拓展和丰富了种子

质量追溯体系性能。(5)该项目使用的手持机不仅可以扫

描,还提供无线稽查功能。5、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国务院关

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即“

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为

了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维护种子生产商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快建立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种子质量

安全监管,确保种植户用上质量合格、安全放心的种子,农业

部拟建立全国统一的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网络,对生产销售的

主要农作物种子进行溯源管理,实现种子“生产有记录、流

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确保

种子生产、流通安全,促进现代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

是保证农作物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防止伪劣种子上市。(

2)维护经营企业信誉,保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

利益。种子经营者的口号是;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

质量是种子公司的生命线。可见质量的重要性,提高种子质

量必须加强种子检验工作。假如种子质量出问题没有及时补

救,或者虽然妥善处理但经营的种子经常出现问题,企业信誉

/253/ 基于3DGIS、RFID、3DIVR种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

会怎么样呢?关于保护农民权益问题,种子追溯系统是解决

问题的基本依据之一。(3)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

业生产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种子追溯系统的建成,有利于整顿和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加

强种子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把好种子质量关,保障农业用种安

全,健全和完善种子行业基于数字化管理的市场运作体系6、

历年获奖情况取得了“基于3DGIS、RFID、3DIVR种子质量追

溯管理系统”展示调用软件包,提供源代码和使用文档1套;

获得了“基于3DGIS、RFID、3DIVR种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

软件著作权证书。

/254/ 思博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
思博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主要的创新点在于充分利用自然语言理解技

术,构造和应用更深、更高层次的知识(概念和领域知识)

,共构造和应用了6万词的概念辞典、40多万条特征词的语

义框架词典和4000多条个性共性规则。充分利用了概念词典

、分析规则和大规模领域知识库,将基于词汇层的传统分析

技术提升到概念和领域知识计算层面,实现基于语义分析的

内容主题识别和信息过滤技术,结合防火墙技术,对网络信

息内容进行实时分析,对非法和机密信息内容进行自动过滤

/254/ 思博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

和拦截。本系统使用的核心技术来源于我们承担的国家863

信息安全应急计划项目:“内容识别和信息过滤技术”(8

63-301-7-7-B)。我们将基于内容分析的非法信息监控过滤

技术,结合网络监听和防火墙技术,完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针对非法主题和机密信息网络监控软件系统,最终将

像查杀病毒软件那样,成为各个层面上的查黄反非的网络工

具软件,为防止文化侵略、政治上长治久安做出贡献,为我

国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关键核心技术和平台。目

前已经与国内一些企业公司建立了良好长期合作,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赛迪顾问(CCID)近日对国内网络安全软件

产品市场的调查分析表明,2001年中国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

销售额为12.3亿元人民币,比2000年增长了61.8%。网络安

全软件产品从单纯的传统防火墙产品、防病毒产品走向了多

元化,开始对基于网络信息的识别和过滤类安全软件产品更

加重视,对网络安全软件产品的智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市

场呼唤着新技术和创新性产品。基于NLP的网络非法信息识

别和过滤系统正适应了这一市场需求,必将成为继防火墙产

品、防病毒产品后的新秀。因此,可以预测本系统具有巨大

的市场需求量。本系统在国内可以优先占有市场,因为目前

还未见功能类似的系统投入市场。国外的产品不具备我国拥

有的在中文智能信息处理产业上的传统优势,而且,若其要

开发本类产品还必须同本企业这样的具有国内一流中文信息

处理技术的企业合作或购买技术使用许可证,因此,本系统

/254/ 思博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

一定会具有强劲的竞争能力。

/255/ 基于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件的应用研究
基于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件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自选项目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

用领域:太赫兹技术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电磁武器、

天文学、医学成像、无损检测、安全检查等领域具有广袤的

应用前景。在太赫兹应用领域,太赫兹成像技术和太赫兹波

谱技术是太赫兹应用的两个主要关键技术。太赫兹系统主要

由辐射源、探测器件和各种功能器件组成。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应用环境噪声以及应用需要的限制等,需滤除不需要的

频率范围和噪声,提高系统的性能,因而滤波器在实际中有着

/255/ 基于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件的应用研究

重要的应用,在太赫兹频域内同样如此。太赫兹技术更加有

效地应用到实际中,这就迫切需要太赫兹系统(成像系统和

光谱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而太赫兹系统的小型化就需

要各种功能性器件的小型化。本项目研究的太赫兹滤波器件

具有多自由度调谐、器件结构简单、尺寸小、易制备、成本

低等优势,满足太赫兹波应用的要求,因此我们所研制的带通

滤波器对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广其应

用,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技术原理:本项目将不同形

状亚波长金属结构相结合,研制出太赫兹波段的带通滤波器

件,借助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此类器件的透射特性

,探索金属亚波长结构的形状、大小、分布以及入射光的偏

振态等影响器件透射特性的基本规律,揭示器件特性的物理

机理,研制出小型化、多参数可调谐的带通滤波器。三、性

能指标太赫兹滤波器的透射效率达65%;改变入射光的偏振角

可以实现透射率的调制深度达90%;滤波器的透射峰位置与理

论预测的位置之间误差小于10%。发表2篇SCI论文。四、与

国内外同类结论比较国内外学者主要是通过单一金属孔结构

来构造太赫兹波段带通滤波器。本项目将两种亚波长金属结

构相结合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研制出太赫兹波段的带通滤波

器件,借助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此类器件的透射特

性,探索金属亚波长结构的形状、大小、分布以及入射光的

偏振态等影响器件透射特性的基本规律,揭示器件特性的物

理机理,为小型化、可调谐的带通滤波器的实用化提供理论

/255/ 基于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件的应用研究

和实验基础。五、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利用亚波长金属圆

孔和矩形孔相结合作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调整圆孔的直径

、矩形孔的长边、结构单元的周期、入射光的偏振态,实现

了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和短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发,

获得了多频率滤波带。本项目利用激光刻蚀技术制备多频带

太赫兹带通滤波器,可以精准控制金属孔的加工精度,工艺简

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制作成本,有利于器件实用性和商业

化。该成果在技术和性能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六、作

用意义该选题符合国家需要。由于太赫兹波具有光子能量低

、脉宽窄等独特性质,使得它在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基

础研究学科以及医学成像、安全检查、产品检测、空间通信

和武器制导等应用学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十二五”和

“十三五”发展规划均明确把太赫兹器件的研制作为重要的

研究方向;2014年国家科技部发布了一个973项目“新型太赫

兹源、接收器和其它关键功能器件及其应用”。这些表明了

太赫兹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功能器件。此外,由于太赫兹波长

的限制,相应功能器件的体积会比较庞大,特别是对太赫兹波

段的滤波器件,这就很不利于太赫兹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因此,研制此类器件是符合当前趋势的且国家十分重视的

研究方向。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太赫兹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前景,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255/ 基于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件的应用研究

,对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赫兹滤波器件,增强核心

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56/ 电梯制停距离与轿厢倾角检测仪器研究与开发
电梯制停距离与轿厢倾角检测仪器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在日常的电梯检验过程中,有些数据需要定量的进

行分析,从而判别该项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上行空载制

停距离的判定,国家特检协会对于电梯制停距离有相应的推

荐值,而目前往往是采用人工标记测量或者目测,由于视力与

听力不同步的误差影响、曳引轮直径和短暂的制停时间都对

人工制停距离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轿厢倾斜角度的测量多

采用水平尺等一体式测量工具,而这类一体式测量工具在轿

厢无法留人的工况下无法方便的使用。本项目主要研究了电

/256/ 电梯制停距离与轿厢倾角检测仪器研究与开发

梯制停距离与轿厢倾斜角度的检测方法及电梯轿厢运行参数

检测仪器的开发。电梯的制停距离间接的反映出电梯制动力

的大小,轿厢安全钳动作后的轿厢倾斜角度在制造安装规范

中是有要求的,传统的检测方法误差较大。本项目利用六轴

陀螺仪传感器MPU6050采集电梯运行中的Z轴加速度值和角度

值,并经微处理器STM32F103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

到电梯制停距离值和轿厢倾斜角度值。利用蓝牙传输设备,

将得到的数据无线传输给手持终端设备。

/257/ 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计量数据系统研究
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计量数据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计量数据系统研究是以计量业

务的需要为前提,通过深入的研究,针对计量送检的特点,通

过对数据资源进行分解、归类、重新组合,设计开发了手持

终端计量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对器具整个计量工作的周期

管理。提供成果形式:提供一套自主研发的符合JF1069-20

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1033-2001《计量标

准考核规范》标准要求的手持移动终端计量数据系统软件。

/258/ 用波形比较法进行冲击加速度传感器横向响应的测试方法
用波形比较法进行冲击加速度传感器横向响应的测试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波形比较法进行冲击加速度传感

器横向响应的测试方法,利用波形比较法,将标准加速度传

感器和待测试加速度传感器同时安装到金属杆上,金属杆自

由落下与金属砧发生碰撞产生高幅值的冲击加速度,并利用

双通道数据采集方式直接记录冲击碰撞过程的输出波形。从

时间历程分析上,由两个传感器产生的波同时被记录下来,

主冲击波到达前沿能够容易识别,且其加速度幅值可以确定

下来;利用两次冲击过程即可以实现横向和敏感方向灵敏度

/258/ 用波形比较法进行冲击加速度传感器横向响应的测试方法

的测试,通过计算即得到横向响应。本发明具有方便易行、

容易识别且可获得冲击过程中敏感方向和非敏感方向的灵敏

度,而不需要知道绝对加速度数值,适用于单轴、双轴或三

轴加速度传感器与类似器件。

/259/ 水轮机汽蚀监测系统测试装置
水轮机汽蚀监测系统测试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水轮机发生汽蚀时,伴随着空穴汽泡的溃灭会产生

宽频声振动,声波范围为20Hz~1MHz。该装置据此原理,利

用压电晶体传感器、数据采集板、调理板和高速A/D,实现

对水轮机宽频声波信号的采集并储存。计算机从存储器中调

出频率信号进行付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再根据相关的原理对频率信号进行分析计算获得水轮机的声

频图和相对汽蚀强度,达到测试水轮机汽蚀性能的目的。可

完成《水力机组现场测试手册》所规定的汽蚀测试项目。结

/259/ 水轮机汽蚀监测系统测试装置

果以原始数据、表格或各种图形方式显示和打印输出。该装

置适用于所有水力发电机组汽蚀性能的测试试验。该装置采

用了PC总线控制技术、多功能高速A/D组成基本数据采集系

统;它通过了16位AT插槽与计算机连接,送入软件进行控制

和处理,从而实现计算机对高速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保证了

采集频率全面和后期处理工作的方便,保证了数据测试的精

确、可靠性;简化了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缩短了测试时间

,减轻现场测试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采用国际

上流行的工控组态软件,人机界面友好,全中文界面,逐级

提示,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该置具有能同时或单独测量9

路模拟信号(还可扩充为16路),主要测量水轮机的特征频率

、噪声声压和全频段频率,测频范围为20Hz~1MHz,计算处

理调出频率的主频、频宽和步长等全部由软件来设定。测量

通道可任意设定。测试精度为:A/D测量精度0.2%(A/D输出

信号为0~5V电压信号,A/D采样/保持器空径延迟时间为<

20PS分辨率上1.5LSB),PI噪音小于4LSB,双极性输入X测频

精度为:0.005%,符合国标(GB9652-88)所规定部分。综

合误差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精度。该项成果为电力生产提供

了一套先进、实用的测试和在线监测装置。其技术性能指标

达到了国内行业先进水平,已具备了转化为产品的基本条件

,具有较高的推广和使用价值,获甘肃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

二等奖。

/260/ 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细胞株开发与工艺优化研究
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细胞株开发与工艺优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源透明质酸酶表

达质粒,筛选获得高表达工程细胞株,并完成工艺优化开发。

该产品可替代动物组织提取的透明质酸酶,具有无可比拟的

优势,可满足国内巨大市场需求。拜迪公司也已建成1800平

方米新版GMP车间并通过认证,可用于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的产

业化需要。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

项。

/261/ 民用飞机机队运行监控管理系统
民用飞机机队运行监控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归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运行监控中心

使用,为COMAC机队提供可靠性管理,进行机队数据和图表

的处理、分析以及可靠性报告的生成、发布等功能,同时使

可靠性工程师能够通过系统填写并打印业务表单,从而实现

表单的自动化管理,提高运行监控中心人员时间的利用率和

工作效率。可靠性监控的实施是以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

的可靠性信息为基础的,主制造商通过对可靠性信息的采集

、处理、分析、调查和发布等来建立对飞机可靠性进行监控

/261/ 民用飞机机队运行监控管理系统

的系统,最终达到改进飞机的设计、制造以及提高客户服务

质量的目的。

/262/ 可调谐单纵模双波长光纤激光器研究
可调谐单纵模双波长光纤激光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对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光纤光栅F-P腔结构和基于双折射特性的可调谐单纵模

双波长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对基于光差拍技

术的频率合成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包

括:1、对可调谐单纵模双波长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全面的理

论研究,包括激光产生原理、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结构、泵浦

光源、激光线宽理论、单纵模验证装置、单纵模选择技术等

。2、对利用光纤光栅F-P腔构造的可调谐单纵模双波长光纤

/262/ 可调谐单纵模双波长光纤激光器研究

激光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就单纵模双波长输出、激光

线宽、边模抑制比、波长可调谐特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

概括为:1)研究光纤光栅F-P腔的窄带滤波特性,给出了普

通F-P干涉仪传输特性、光纤光栅反射特性、光纤光栅F-P腔

传输特性、光纤光栅F-P腔有效腔长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对纵

模间隔的影响,并对其中的部分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2)对

可调谐单纵模双波长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成

功构造了一种输出波长间隔为0.08nm的单纵模双波长光纤激

光器;3)提出了一种利用拍频产生的电信号的线宽测量激光

线宽的方案,实现了对该类光纤激光器激光线宽的测量;4

)提出了一种利用温度控制的调谐方案,实现了对该类光纤

激光器激光波长可调谐特性的研究;5)实现了输出单纵模双

波长激光,其波长为1546.606nm、1546.688nm,波长间隔0

.08nm,激光线宽小于21.2KHz,边模抑制比为40dB,波长调

谐范围大于0.8nm的可调谐单纵模双波长光纤激光器。3、对

基于双折射特性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具体工作概括为:1)对光纤双折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包括光纤双折射特性的表征方法及产生原因;2)由于光纤本

身存在的固有双折射特性导致激光纵模的正交偏振态不再简

并,从而产生拍频。利用这一特性构造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

,实现激光单纵模输出,波长为1554.088nm,边模抑制比为

40dB,拍频产生电信号的频率为1.7203GHz,验证双折射值

为.3)提出了一种压力感生双折射的方法;实现了激光器单

/262/ 可调谐单纵模双波长光纤激光器研究

纵模双波长输出。输出波长为1547.128nm和1547.224nm,波

长间隔0.096nm,拍频产生电信号的频率为11.413529GHz,

边模抑制比为40dB。4、对基于光差拍技术的频率合成器进

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具体工作概括为:1)提出了一种基于

光差拍技术的新型的频率合成器方案;2)分析了该频率合成

器中作为光源的多纵模光纤激光器对频率合成器杂散性能的

影响。3)以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为例对频率合成器中的光

源部分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高速光电探测器对环形腔掺铒

光纤激光器输出的多纵模激光进行光外差探测得到一系列等

频率间隔的正弦波电信号。在环形腔光纤激光器中引入偏振

控制器控制激光纵模的偏振态,抑制纵模偏振态间差拍产生

的频率杂散,通过简单的调节的偏振控制器,实现了较好的

杂散性能。在中心频率497.82MHz,频偏5MHz处杂散抑制小

于-60dB。

/263/ 1.2GHz光通信平台
1.2GHz光通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一)课题来源企业自选项目

。(二)背景随着三网融合改造不断的推进,光纤传输设备

的使用量不断增加,高密度、体积小、低功耗的光通信平台

在市场上逐渐占据了主要位置。传统的光通信平台为862MH

z工作带宽,随着数字电视及双向交互式业务的发展,862MHz

的带宽已不能满足广电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1GHz以上的工

作带宽逐渐成为主流。对此,九州公司特立项开发了1.2GHz

光通信平台。二、技术原理1.2GHz光通信平台由1310nm光传

/263/ 1.2GHz光通信平台

输系统、1550nm光传输系统及上行光发射组件、四路回传接

收组件、射频切换开关、光切换开关、前置放大组件等组件

组成,带宽高达1.2GHz。采用低功耗,高密度,热插拔即插即

用设计,所有组件通过内置的CPU可采集组件工作参数,通过

的背板数据交互,在前面板上显示参数,也通过前面板来控制

设备。是有线电视传输设备中的核心设备。三、创造性与先

进性1、功能齐全,独具1550nm传输窗口,领先同行。平台具

备1550nm传输窗口,开发了1550nm外调、直调光发送及光放

大系列设备组件。其中:①1550nm外调光发采用了新的预失

真电路方案及电调衰减方案,补偿外调制器的非线性曲线;同

时,采用可靠的微波源信号处理技术,确保SBS门限13、16、

19dBm三挡可调,解决长距离传输的难题。产品难度系数高,

为九州公司独有,满足FTTH光纤到户发展需要。②1550nm直调

光发送采用色散补偿电路,有效降低直调制方式中色散带来

的指标劣化,提高传输距离,内置合波器、电调光衰减器EVO

A,可实现插播光功率自动跟踪控制功能,使得插播信号光功

率平滑可变。③光放大系列采用掺铒光纤放大技术,通过优化

光路熔接方式及工艺,降低光路噪声系数,优化掺铒光纤长度

,提高转换效率,采用光纤光栅滤波技术,达到平坦增益输出

。2、大带宽,符合DOCSIS3.1标准。采用三级射频放大,通过

反复调试射频带宽为47MHz-1.2GHz整体链路,解决频响凹陷

现象,使频响和反射损耗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预失真电路,优

化射频布板,解决输入端干扰现象,提高非线性指标。1.2GH

/263/ 1.2GHz光通信平台

z的带宽可为广电提供高速率、大带宽、高智能化的传输平

台,为高清、超高清、4K视频及大量交互业务的传输提供技

术支撑。3、高智能化,手机APP可操控。①采用定制化实时操

作系统技术,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基础,通过内核定制

开发,结合高精度时钟和硬件WatchDog,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稳定性和安全性②采用平台化技术,由接口层隔离底层网管

模块与访问层,使得系统的建设可以任意扩展而不受底层变

化的影响;③采用组件化技术,从技术实现层面,将不同类型、

不同型号的模块的能力进行封装,帮组快速建立网管系统的

综合化应用;④采用安全访问控制技术,通过数字证书技术和

Linux内核的定制开发,确保系统从数据接入层到应用层的安

全访问,同时通过netfiLter和iptabLes等技术,限制访问的

IP地址、端口和协议。⑤创新性的开发手机APP,通过手机AP

P可远程实现对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真正实现智能化。4、

网管软件发明了一种广电网络设备拓扑发现的简单方法,可

快速完成网络拓扑的发现。可对同类设备进行拓扑的发现,

简化网络开局流程,降低开局难度,简化网络管理,大大降低

网络软件的操作难度,该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专

利名称“一种广电网络设备拓扑发现的方案、装置及系统”

,专利号ZX20110317036.9。四、经济与社会效益(一)经济

效益产品自推出以来,性能稳定可靠,指标优良,功能全面,达

到国外同行先进水平。国内各大省网络公司已大量采购,逐

/263/ 1.2GHz光通信平台

步替代类似进口设备,用户使用情况良好,订单稳定上涨。如

:四川省网、广西省网、福建省网、内蒙古网、江苏省网、

山西省网等率先使用,其中四川省网、广西省网以及福建省

网已经大批量采用。截止2015年底为公司创造销售收入710

0万余元,实现利税为2156万余元。(二)社会效益项目的研

制成功,可以极大的增强广电的服务能力,促进包括节目传输

技术、接入网技术等在内的技术研究水平的提升,推动光纤

到户、三网融合的进程,推动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建

设,直接带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宽带网络发展,重点推动

宽带网络建设、网络成套装备研发制造、广播电视网络的双

向化改造及相应的技术环境升级,为广电行业跨越式发展提

供基础层面的保证。五.获奖情况项目产生的专利“一种广

电网络设备拓扑发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获得2015年绵阳

市优秀专利三等奖。

/264/ 面向语义异构的GIS数据库更新传播方法及应用
面向语义异构的GIS数据库更新传播方法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各级GIS数据库更新工作的持续开展,更新信息

传播已成为生产单位、应用部门、科研院校共同关注和亟待

解决的热点问题。所谓更新传播就是依据更新后新版GIS数

据库(也称主数据库)中的变化更新实体及其相关信息,对

客户数据库中的对应实体实施不同的更新操作,以使其也具

有良好现势性的过程,该过程也被称为客户数据库更新。项

目针对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更新信息的分发与提供,而没有

充分考虑语义差异环境下如何高效实施客户数据库更新问题

/264/ 面向语义异构的GIS数据库更新传播方法及应用

的不足,在系统概括主数据库与其客户数据库之间各种潜在

语义差异的基础上,从实施效率、数据完备性、一致性、正

确性等方面,分析描述了语义差异给更新传播实施过程带来

的不利影响。依据语义映射和转换理论,并结合更新传播的

实际特点,设计提出了由模式匹配、要素匹配、变化提取、

更新集成等操作组成的更新传播实施框架,采用实例数据统

计、多源信息融合、快照差分等技术设计提出了面向传播操

作自动执行处理的计算机算法,基于这些算法及组件GIS技术

开发实现了GIS数据库更新传播专用软件系统。目前,项目研

究成果已在国土、水利、交通等多个行业部门以及测绘、遥

感、地信等不同技术服务企业公司进行了初步的验证性应用

。应用实践证明项目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与

正确性,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新版GIS数据库更新信息资源、有

效避免更新信息的重复采集与测绘,大幅提高更新传播实施

效率,切实GIS客户数据库更新人力、财力、物力成本,直接

经济效益明显;项目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提高GIS客户数据库的

现势性和准确度,进一步保证了基于客户数据库的各种应用

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数据分析、评价与决策结果的正确性、

科学性,间接社会效益显著。

/265/ 支持复合空间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的3DGIS开发平台
支持复合空间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的3DGIS开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立项项目:支持复合空间信

息管理和共享服务的3DGIS开发平台立项代码:09C2622330

1273立项金额:50万元项目执行期:2008年10月至2010年1

0月本项目通过开发组件包,着眼于提供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开

发框架,支持网络环境下多系统运行,基于3D/4D(带有时间

标识)技术,具有交互功能和可量测计算能力,组件化构建的

开发式大型GIS开发平台。该开发平台解决了制约3DGIS领域

发展的技术问题,从三维数据获取处理、表达、管理,直到应

/265/ 支持复合空间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的3DGIS开发平台

用的整套流程关键技术点得以突破。本项目采用组件化开放

式的软件结构设计,用户或集成商可根据本产品组件开发包

进行二次开发,可以广泛应用于数字城市、数字地图、测绘

、规划、环境等领域;还可实现如国土、电信、石化、海洋

、气象、数字地球等其他行业的扩展应用开发。二、技术的

创造与先进创新点:1、提出了基于空间信息逻辑分块和分

类的组织和管理方法,实施了空间信息逻辑分块和分类建库

,创建了沿坐标轴的AABB包围盒(axis-alignedboundingbo

xes)索引组织,设计了客户端视野范围和请求抽取数据的算

法,解决了网络环境中发布海量空间数据的问题。2、设计和

开发了复合空间数据调度、发布、加密、授权、集成计算、

事务处理等组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视化、支持

不同多业务应用的集成型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共享服务开发框

架,而且可支持网路环境中2.5D45度角仿真三维图像和3D三

维互动模式的无缝集成。3、自主研发了KLCD算法等场景加

速技术,满足城市级地理空间数据(TB级)逼真、高速的平

衡和人性化互动的要求。三、产品的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

目构建了开放式大型GIS开发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数字城市、

数字地图、地质、矿山、环境等领域,还可实现如国土、电

信、石化、海洋、气象、数字地球等其他行业的扩展应用开

发。目前,本项目已进入批量生产与批量销售阶段,产品具有

显著的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广阔。通过过去两年的项目实施

,公司已在浙江、江苏、四川、广东、云南、湖南、河南、

/265/ 支持复合空间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的3DGIS开发平台

河北等地建立了产业化示范基地,并已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

关系,产品应用后,市场反映良好。已实施的典型系统工程有

:浙江省富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维城市仿真和地理信息综

合管理系统、四川成都温江区三维数字建设、苏州公安三维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张家港保税区三维GIS秋下信息平台、

许昌市数字城管系统、长沙经济开发区三维数字招商系统、

广东佛山三维综合管理系统、云南曲靖开发区三维规划管理

系统等等,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2008年至10月至2010年1

0月项目实现了累计销售收入1218.34万元。

/266/ TSC-Ⅳ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快速测试仪
TSC-Ⅳ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快速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内容:由SWR2型土壤水分传感器、测试仪仪表

、小博士GPS接收机以及上位机软件等几部分组成,全部放

在一只仪器箱中。TSCIV型智能化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快速测

试仪的主要功能为:1.通过SWR2型土壤水分传感器和手动探

测杆可测量各个指定点表层以下100cm以内的不同深度的土

壤水分值。2.通过GPS接收机采集各个指定点的具体经、纬

度,通过时钟芯片采集时间。3.能够存储所测各个指定点的

土壤水分值,经、纬度位置值以及采集时间,并可通过RS-

/266/ TSC-Ⅳ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快速测试仪

232串行口传送给计算机保存与处理。技术指标:测量参数

:土壤容积含水量,单位:%(m3/m3);量程:0~50%(m

3/m3);测量精度:±2%(m3/m3);测量区域:90%的

影响在围绕中央探头的直径为5cm、长为中间探头长度的圆

柱体内;稳定时间:通电后约10s;响应时间:响应在2s内

进入稳态过程;密封材料:ABS工程塑料;探头材料:不锈

钢;锂氢电池;待机时间大于10h。合作方式:面议。

/267/ 采智项目政策信息采集系统[简称:采智信息采集系统]V1.0
采智项目政策信息采集系统[简称:采智信息采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采智项目政策信息采集系统[简称:采智信息采集

系统]V1.0项目政策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根据用户自定

义的任务配置,批量而精确地抽取因特网目标网页中的半结

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的记录,保存在本地数据

库中,用于内部使用或外网发布,快速实现外部信息的获取。

项目政策采集系统除了可以处理远程网页外,还可以处理本

地网页,远程或本地的文本文件。

/268/ 智慧全媒体生态系统V1.0
智慧全媒体生态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来源于主持人的横向项目《智慧全媒体生态

系统建构研究》,主要用于全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互动生态系

统,用户可以对全媒体的媒体发布进行管理控制,对全媒体进

行审查管理通过系统的相关数据统计进行对全媒体生态进行

分析。适用于学生的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研发等领域。硬件

环境为IntelPentium2GHz或以上的CPU,内存512MB,建议使用

4GB内存,硬盘至少有1GB可用空间来运行该程序;软件换件为

WindowsXP/7或以上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为JAVA。该成果是一

/268/ 智慧全媒体生态系统V1.0

款用于全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互动生态系统,用户可以对全媒

体的媒体发布进行管理控制,对全媒体进行审查管理通过系

统的相关数据统计进行对全媒体生态进行分析。该成果具备

一定的先进性,可适用于各新闻传播领域,尤其适用于高校,

媒体、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宣传部门、网站、新媒体、科研机

构等,并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计算机软件著作

权登记办法》的规定,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符合标准。

该成果通过教学、科研、新闻实践等途径构建智慧新媒体生

态系统,并结合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加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以提升新闻传播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对口单位寻找

两者结合的契机,并探索依据,通过实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构建智慧新媒体生态环境体系。该成果

技术具有一定成熟度,可适用于各新闻传播领域,尤其适用于

高校,媒体、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宣传部门、网站、新媒体、

科研机构等,并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计算机软

件著作权登记办法》的规定,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符合

安全性标准。该成果可适用于各新闻传播领域,尤其适用于

高校,媒体、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宣传部门、网站、新媒体、

科研机构等,能够推动新闻传播的传播效率,并能进行今进一

步推广。暂无。

/269/ 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应用于注射用头孢拉定
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应用于注射用头孢拉定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抗生素的发酵技术是国家科学计划重点关注的计划

之一,抗生素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常见用药,其安全性、有效

性是我国医疗事业的重要因素,提高抗生素产品的发酵技术

对于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着极其

重要的意义。2011年由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主导完

成的“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证书编号:2011-J-213-2

-07-D03。其中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

/269/ 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应用于注射用头孢拉定

头孢拉定为此次获奖项目的内容产品,即国家科技进步奖药

品。目前国内上市的头孢类抗生素主要有注射用头孢拉定等

,但是质量与国外同类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有:

杂质含量高、聚合物含量高易发生过敏反应等安全性问题。

鉴于上述遇到的问题,本项目的设计任务以新的发酵及相关

技术,从源头上降低杂质含量和聚合物,进而使其最终使用的

药物制剂具备杂质含量低、聚合物含量低、纯度高的特点。

即实现:从药物制剂制备的源头上降低杂质含量和聚合物,

使其最终使用的药物制剂具备杂质含量低、聚合物含量低、

纯度高,注射用头孢拉定的杂质和聚合物降低30%以上。

/270/ 一种以本地MAC模式实现会聚式WAPI网络架构的方法
一种以本地MAC模式实现会聚式WAPI网络架构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本地MAC模式实现会聚式WAPI网

络架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本地MAC模式;

将无线接入点的MAC功能和WAPI功能分别分离到无线终端点

和访问控制器上;2)在本地MAC模式下,实现WAPI协议与会聚

式WLAN网络体系架构的融合;2.1)站点与无线终端点以及访

问控制器之间的关联连接过程;2.2)访问控制器与无线终端

点之间WAI协议开始执行的通告过程;2.3)站点与访问控制器

之间WAI协议的执行过程;2.4)访问控制器与无线终端点之间

/270/ 一种以本地MAC模式实现会聚式WAPI网络架构的方法

WAI协议执行结束的通告过程;2.5)无线终端点与站点之间利

用WPI进行保密通信的过程。本发明不仅能够满足WLAN的大

规模部署需求,而且能够保证会聚式体系架构下WLAN的安全

性。

/271/ 正舟数据防泄密安全管理系统
正舟数据防泄密安全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安全保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正舟数据防泄密安全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

透明加解密技术实现对电子文件的加密保护,并且从电子文

件自身数据安全,到文件处理环境,到文件传播途径,到文件

运动轨迹追踪,实现层层保护,形成严密的、立体的电子文件

防护体系。以按时顺利的完成了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的层层保

护,形成严密的、立体的电子文件防护体系,项目来源于本公

司自主研发项目,取得了软件著作权(软件名称:正舟数据

防泄密安全管理系统),突破了数据安全领域的技术瓶颈,总

/271/ 正舟数据防泄密安全管理系统

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支持客户端升级包上传、

自动获取以及全部或者局部自动升级;支持控制台升级包上

传、自动检测和自动升级功能,以及支持控制台和服务器版

本兼容检测。支持内部安全服务器设置与管理,用户可在系

统中添加内部防病毒服务器、补丁更新服务器等,以防因出

现安全问题而导致客户端主机断网的情况下,能保证客户端

主机与这些安全服务器之间的正常通讯。

/27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的编程实现方法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的编程实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立项背景近年,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已发

展成为了主要防雷业务之一。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依据雷电灾

害风险评估规范,根据各评估对象的防雷措施情况进行风险

值计算,并与容许值进行比较。从而评判其防雷措施的有效

性。根据规范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时,涉及的参数种类多

、取值多样,当用手工或Excel表格进行计算时,容易出错,且

不易修改。严重影响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的准确性和评

估效率。因此编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软件,是防雷业务

/27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的编程实现方法

发展的需要。2.立项意义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雷电灾害风

险评估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规范和完

善我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提高风险评估计算的准确性

和科学性。该项目的实施使得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更具有

操作性和适用性,并使得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在我省的推

广趋于合理化、科学化。项目完成后将在全省雷电灾害风险

评估业务工作中进行推广。

/273/ 一种基于轨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维数据异常值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轨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维数据异常值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维数据的

异常值检测方法。主要考虑现有方法中不能很好的利用传感

器节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及节点数据的时间相关性等问题。

主要方法是通过对传感器节点进行分簇,并进一步对所得分

簇结果训练包含所有簇内节点的椭圆,从而可以达到对数据

降维的目的。对网络内所有节点选取相同时间段10组数据并

作相应降维处理后,将降维后的10个数据拟合成一条曲线,作

为测试曲线。同样对次日相同时间段内的节点数据作上述处

/273/ 一种基于轨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维数据异常值检测方法

理,所得曲线作为检测曲线。通过对测试曲线与检测曲线的

趋势及相似度进行比较,判断该节点收集到的数据是否存在

异常值。本发明所述异常值检测方法实现过程比较简单,且

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数据通信,同时还可以实现对传

感器节点收集的多维数据的检测。

/274/ 出入境旅客自助申报与监管信息系统
出入境旅客自助申报与监管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出入境口岸检验检疫已成为国家防范疫情与重大公

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第一道关卡。2009年国家防控H1N1疫情流

入我国的统一行动中,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深圳局采取了

各种有效手段,严格执行各项防范措施,为解决传统方式存

在的人工测温,纸质申报数据难以保存、信息检索困难、需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问题而建立一个电子化的出入境旅客

申报及监管信息系统。出入境旅客申报及监管信息系统主要

包括自助申报终端、后台管理与监控平台、网络通讯三大部

/274/ 出入境旅客自助申报与监管信息系统

分。其核心为:证件(护照、通行证、回乡证等)识别;实

时人像采集与测温;自助人机界面申报;以及电子文档建立

、实时预警;旅客电子文档(包括数据与图像信息)分类、

存档、统计、检索;系统预警布控与参数调整;事件处理等

流程管理等模块构成。自助申报终端是由一台放置于旅客出

入境通道,具有多种功能、人机操作界面的设备构成,出入

境旅客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就可实现以下功能:1、旅客

基本信息采集2、旅客健康申明申报3、旅客行程资料申报4

、电话输入、申报确认5、报警提示与系统预警从2009年8月

开始,系统试点工程在深圳福田口岸旅检入境检验大厅应用

。该系统界面友好,综合响应时间<3秒(二次使用),提

高了通关,树立了国门检验检疫执法工作的良好形象,旅客

反应良好,特别受到经常往返深港两地的旅客欢迎(约占8

0%以上),国家局领导、香港入境事务处官员与专家,以

及部分国内外口岸检疫单位、中央与地方新闻媒体对该系统

的首创应用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275/ 一种实现严格无阻塞的交换网络
一种实现严格无阻塞的交换网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涉及通信领域中的数据交换网络,具体涉及一种实

现严格无阻塞的交换网络。该交换网络采用6个NxN(N必须

为4的倍数)的交换芯片,实现一个交叉规模为2Nx2N的严格

无阻塞交换网络。每个NxN交换芯片都设有N个入通道和N个

出通道,6个NxN交换芯片配合,构建出2Nx2N交换网络结构,即

可实现2N个通道入2N个通道出的严格无阻塞交换网络。本发

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精简了交换架构,降低了级联走线

的数量和难度,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交换时选择路由的灵

/275/ 一种实现严格无阻塞的交换网络

活性。

/276/ 嵌入式CompactPCI平台
嵌入式CompactPCI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平台项目将当今最新硬件发展与国际上最新的工

业标准CompactPCI总线相结合进行嵌入式低功耗设计。该产

品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该平台项

目着重于应用在电信行业;同时广泛用于交通、网络、金融

、视频控制、电力、公用信息、娱乐、军事、智能建筑、工

业现场、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作为通信领域通用的高性能

嵌入式智能开发平台,可大大缩短电信终端产品的开发周期

,是近年来国内外高速发展的新兴高技术产业,有着巨大的市

/276/ 嵌入式CompactPCI平台

场潜力。

/277/ 轮毂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电驱动自动变速器
轮毂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电驱动自动变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一种轮毂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适应传动

传感电驱动自动变速器,包括主驱动电机、变速箱体、变速

主动轴、变速从动轴和换档鼓,还包括自适应传动装置、自

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换档系统;该项目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控

制器根据行驶阻力和驾驶员的意图自动控制控制换档鼓驱动

伺服电机自动加减档,使电流与档位达到最佳匹配;在阻力

发生变化时,根据扭矩—转速变化决定换档动作和换档档位

,使实际的扭矩—转速与电流大小和档位达到最佳匹配,从

/277/ 轮毂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电驱动自动变速器

而使驱动电机始终保持良好、稳态和高效运行;该项目还可

根据实际情况可将自动换档切换至手动换档系统,利用换档

开关向控制器输入档位命令并控制驱动电机和换档鼓驱动伺

服电机实现手动换档。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基本上都是

通过调速手柄或加速踏板直接控制电流来控制速度,手柄或

加速踏板的操作完全取决于驾驶人员的操作,常常会造成操

作与车行状况不匹配,致使电机运行不稳定,出现堵转现象

。因此,需要对电动车现有的动力及传动系统改进,部分排

除驾驶人员的主观意识对操作的影响,在复杂路段能够自动

检测、修正和排除驾驶员的操作错误,能够自适应随行驶阻

力变化自动进行调整电流和车速,解决电动车通过扭矩—转

速变化决定供电电流并满足复杂条件下道路使用的问题。该

项目的轮毂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电驱动自动变

速器,包括主驱动电机、变速箱体、变速主动轴、变速从动

轴和换档鼓,所述主驱动电机的变速从动轴与变速主动轴传

动配合,变速主动轴通过档位变速齿轮副将动力输出至变速

从动轴,变速器从动轴与车辆轮毂传动配合,所述换档鼓通

过换档拨叉控制换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适应传动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换档系统;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

自适应传动装置与变速主动轴传动配合。

/278/ Sakai协作学习平台的本地化研究及应用
Sakai协作学习平台的本地化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主要针对目前商业化的网络教学系统普遍存在

个性化不足、开发周期长等缺点。选择了架构先进而且较为

成熟的sakai开源项目为蓝本,采用业务流驱动的面向对象软

件设计方法,以面向构件的平台架构COPA方法来完成系统的

设计,利用JAVAEE架构中多种成熟的逻辑层、表现层解决方

案,高效快捷的开发出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研究的关键点

在于:1.利用原型架构的特点,实现基于组件的独立式热插

拔部署模式,并使得各个组件接口调用正确,可扩展性强。2

/278/ Sakai协作学习平台的本地化研究及应用

.本系统采用多维空间向量的语义分类器实现用户界面的自

动分栏,用户只需在自定义栏目中输入栏目的名称,系统分类

器将该栏目自动设定到属于该栏目语意的栏目组中。采用这

样的设计减少了使用者的学习负担,提升了系统的使用体验

。算法模型采用了经典的向量空间模型(VSM)。在该模型

中,文档或中文分词的内容被形式为多维空间中的一个点,以

向量的形式给出,然后通过计算向量间的距离给定向量类别

的归属。在实现分类时采用改进的是K最邻近结点算法,这样

做提高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从繁琐无异于的手工分类解放

出来,也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课题研究开发出的协作式网

络课程教学平台体系结构采用面向服务的企业级架构,清晰

划分表现层、工具、核心服务以及各个组件,与其他同类产

品相比具有了以下特点:1.用信息的多维化来满足思维的多

维化,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有利于实现创造性学习模式,多媒

体及网络技术可以使网络教学信息双向化。技术与教学整合

,为网站课程建立降低技术门槛,教师能快速高效利用本网络

教学平台提供的工作环境和平台进行课程建设开发、共享、

交互和协作。2.系统采用用户,角色,权限,领域等松散的管

理模式,能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管理使用需求。为教师提供

了多种网络课程创建和展示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本系统提供

的课程单元来快速的创建符合IMS标准的课程内容,用户也可

以使用在本地已经制作好的静态网页来创建课程。同时系统

也为教师提供了花名册、课程小组、成绩册等课程管理评价

/278/ Sakai协作学习平台的本地化研究及应用

工具,实现了在线学习的动态管理。为充分体现群体动力学

,本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邮件、短信息、在线答疑等通讯交

流工具,也提供了wiki等协作学习工具。为适应学习者的个

性化需求,系统还为学生提供学习日志、学习计划等个人知

识管理工具。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采用快速原型法的

开发模式,在原型蓝本sakai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组件的独

立式热插拔部署模式。2.系统在用户界面设计等方面充分考

虑到用户的使用体验采用多维空间向量的语义分类器实现用

户界面的自动分栏。用户只需在自定义栏目中输入栏目的名

称,系统分类器将该栏目自动设定到属于该栏目语意的栏目

组中。采用这样的设计减少了使用者的学习负担,提升了系

统的使用体验。

/279/ 智能自动数显、除湿安全工具柜
智能自动数显、除湿安全工具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智能自动数显、除湿安全工具柜”

项目是河北安电电力器材有限公司为了适应电力系统对安全

工具管理的要求,并依据市场调研和该技术领域国内外发展

状况自行选择的课题。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智能自动

数显、除湿安全工具柜”是电力系统用来存放安全工具的贮

柜,它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如变电站、发电站等)使用电

力安全工具的单位。该工具柜是采用85C-52型单片机作为控

制中心,实现对柜内温、湿度精确控制,并增加了对安全工

/279/ 智能自动数显、除湿安全工具柜

具的管理功能。3、性能指标温度控制精度:±0.2℃;

湿度控制精度:±8%;温度控制启动时间:30s~60s;

湿度控制除湿时间:30min~60min;管理工具数量:≤24个

。其他技术指标符合Q/RND04-2006要求。4、与国内外同类

技术比较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本控制柜增加了柜内外双路

数据采集、自动监控工具的使用情况等功能。5、成果的创

造性、先进性(1)该产品采用85C-52单片机,具有内置时

钟计时功能,并对柜内外温、湿度进行双路数据采集和实时

监控调节。(2)安全工具柜柜内隔板根据安全工具的形状

量身制作,并采用磁控开关检测每件安全工具的存放状态,

实现对安全柜内安全工具的规范化管理。(3)该产品设计

的温、湿度设置系统和LED数码显示系统,人机界面良好,

操作方便。6、作用意义该工具柜除保证柜内温、湿度能达

到要求外,又增加一些对安全工具管理功能,为用户使用、

管理安全工具提供了可靠、方便的管理手段。同时也为其他

智能安全工器具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项目批量生产

后,年生产能力3000台,年产值1800万元,上交税金324万

元,净利润34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7、推广应用的范围、

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随着我国对安全生产

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

定》发布实施后,电力系统各单位对安全工具的管理和应用

更加严格和规范。“智能自动数显、除湿安全工具柜”的应

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本项目产品智能管理功能还有待进一

/279/ 智能自动数显、除湿安全工具柜

步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主要安全工具的智能存取技术,确

保安全工具的存取安全。

/280/ fastAPI在线接口文档编写平台
fastAPI在线接口文档编写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开发目的:产品上渠道使用面向领域/行业:办公

辅助行业软件的主要功能:fastAPI在线接口文档编写平台

提供了可扩展的主题引擎,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排版的相应

模板。用户可在例文上对排版进行复制,并对其进行使用,帮

助用户对文档进行编辑,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

有较高的实用性,fastAPI在线接口文档编写平台界面设计简

洁,风格清新,操作简易,有利于用户,快速地掌握操作方法。

软件的技术特点:app利用Spring的依赖注入和面向切面特性

/280/ fastAPI在线接口文档编写平台

,hibernate的数据持久化技术、Struts的控制器实现了各个

模块。

/281/ 基于BIM技术的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对密涿高速公路项目工程中的白庄子互通立交

及其周边道路项目工程、龙河大桥项目工程、大厂服务区项

目工程及大厂东收费站项目工程的BIM技术实施,获得以下主

要研究成果。(1)利用AutodeskRevitMEP和AutodeskRevi

tArchitecture同时进行协同工作,完成各自专业的三维信息

模型建立,实现设计阶段各专业同一平台无障碍集成化管理

。对道路、桥梁、服务区及收费站搭建的三维模型能够自动

生成平面、立面和剖面等各种视图和详图,提高了工作效率

/281/ 基于BIM技术的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

,减少了错误的发生。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够对在BIM模型统一

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设计;实现在虚拟建筑中的漫游,可

进入虚拟建筑中的任何一个空间。借助3D动画技术,可以演

示建筑成长的过程。可以实现协同设计、碰撞检查。BIM模

型集成了项目各专业相关信息,实现各专业的协同,避免各专

业设计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而产生相互的设计构件的碰撞冲

突,降低建造成本。实现设计过程的可视化、高效率、低成

本。(2)实现BIM技术下的四维施工模拟,可以直观地体现

施工的界面、顺序,使总承包与各专业施工之间的施工协调

变得清晰明了。建造过程三维动画模拟,对施工过程进行预

演,预先发现影响施工的关键问题,将问题控制解决在发生之

前,避免由于识图认识的局限而产生的时间损耗和成本损耗

。减少不可控因素,降低风险。提高施工效率,有效控制工期

,降低建造成本。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

工和整改。(3)基于AutodeskNavisworks平台的二次开发

方法,通过AutodeskNavisworks三维显示平台和施工过程4D

信息搭建竣工三维显示平台,使运营方对工程进行漫游浏览

,通过该系统实现设施内部空间可视化、故障设备快速定位

、运营维护数据积累与分析、应急管理等功能。本课题建立

BIM技术系统,施工建造过程的虚拟仿真化、运行维护过程的

实景化。对大厂服务区实现了AR技术与BIM技术结合,把三维

虚拟模型叠加在真实的二维图纸上。这种虚拟现实展示效果

很理想,可以实现实时的虚实叠加效果。当移动模板或者摄

/281/ 基于BIM技术的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

像头移动的时候,虚拟物体会随着真实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实

现BIM模型和二维图纸的无缝结合,使BIM模型中的大量建设

信息得以更充分展示。

/282/ 新型Dante数字音频传输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
新型Dante数字音频传输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形成了Dante网络音频传输系统、智能音响系

统2款新产品,并通过主申报单位得胜电子将新产品成功应用

于智能会议、专业演出、录播等场景的音响工程中,实现了

项目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及推广。此外,本项目的Dante网络音

频传输系统中的Dante模块还成功应用在了得胜电子的调音

台、功放、抑制器等智能音响产品中。由于这些产品集成了

Dante模块,实际应用中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数字信号互联互通

,以及稳定可靠的信号同步。(1)Dante网络传输系统功能

/282/ 新型Dante数字音频传输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

特点Dante网络音频传输系统可实现模拟信号接入,转换为数

字音频信号通过Dante协议接入到任意的Dante音频网络传输

设备,实现高品质、远距离、低延时的传输特性。*4路模拟

音频平衡输入或麦克风输入*采样频率24bit-44.llc/481c/

96k;*MIC-48V/MIC/12dBu/22dBu四挡灵敏度可选;*总谐波失

真:<0.005%;*信噪比:>92dB(-20dBu@lKHz);*动态范

围:>92dB(-12dBu@lKHz);*底噪:<-92dBu(MIC/48V

:-81dBu);*拓扑方式灵活,支持扩展大批量发射端和接收端

;*工作电压:DC12V;工作电流:800mA;*频率响应:20Hz-2

0KHz@±0.3dB(MIC/48V:20Hz-20KHz@±1.5dB)。

(2)智能音响系统功能特点本项目智能音响系统具备摄像

机云台控制端口(支持VISCA/PELCOD/P协议),可进行摄像

自动跟踪;自动语音控制,当检测到说话且超过设定的阀值时

,麦克风自动自动打开,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受控的48

V幻象电源,同时可以连接供电和免供电等设备。*最高输入

电平::≥-7dBV(UNBAL),-13dBV(BAL),+10dBV(Aux)

;*最大增益:≥25dB;*最大输出:≥+8dBV;*信号噪音比:93

dB(A+);*幻象供电:+48VDC;*电源供应:18V/2A;*频率响

应:30Hz-70kHz;*摄像机协议:VISCA/PELCOD/P;*摄像机接

口:RS-422/485(单工);*摄像机波特率:9600bps。

/283/ TDR961智能测控单元
TDR961智能测控单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力

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也给电力系统厂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

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厂站

自动化系统中的保护、测控装置除了要保证保护装置动作可

靠的基本要求,对装置信息开放、简单易用、性价比等方面

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适应厂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需

求,南京钛能电气有限公司以开发稳定可靠、接口丰富、应

用灵活、扩展性强的测控装置为目标研制了TDR961智能测控

/283/ TDR961智能测控单元

单元。二、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TDR961智能测控单元在总体

设计上综合考虑了可靠性的要求,在功能程序和通信方面进

行了详细地考虑,具备高等级的抗电磁干扰水平。每套TDR9

61智能测控单元最大配置13个功能模件,功能模件在应用时

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配置选用。智能测控单元使用网络化

分布式智能模块设计,除了具有通用的模拟量输入模块、模

拟量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通信模

块等智能模块外,还具有自动准同期自动控制模块、机组励

磁自动控制模块、机组调速自动控制模块、温度巡检模块、

机组综合保护模块、动态无功补偿自动控制模块等高性能智

能模块;辅助模块有GPS时钟同步模块、GSM短信模块、GPRS

/CDMA/3G无线通信模块和ZigBee无线网络通信模块。交流量

精度:≤0.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0.5%功率因数:≤0.5%

频率分辨率:≤0.01Hz直流输入:≤0.2%脉冲量计数:±

;1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2ms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集

通信工作站于一体的智能测控单元。在本智能测控单元中,

提供有丰富的通信接口,包括多路工业以太网接口、RS232通

信接口和RS485通信接口。这些通信接口之间可以进行数据

的交互和转换,而且各接口的通信协议(包括主站协议和子

站协议)可定义,实现通信接口方式和通信协议的转换,从而

实现通信工作站的功能。比如,本智能测控单元可以通过RS

485通信接口与微机保护设备通信,再将数据通过以太网接口

定义的子站协议传输给主站,从而通过智能测控单元实现主

/283/ TDR961智能测控单元

站与提供串行接口的微机保护设备通信。此通信工作站完全

满足小型电站的需求,为此类电站节约投资、减少设备使用

量、维护量,节能环保。基于通信接口的I/O扩展功能。在本

项目中,充分发挥通信平台的作用,通过通信接口(工业以太

网及串行接口)和指定的通信规约可外挂智能I/O模块,外挂

的智能I/O包括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数字量

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从而通过一台智能测控装置即

可实现全站的测控需求,优化了系统的通信架构,精简了系统

接线;四、技术的成熟度与适用范围测控技术、通信等技术

都非常成熟,应用可靠。该装置适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水电站自动化系统、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发电机组现地

控制单元(LCU)、远动智能终端(RTU)、配电网智能终端

(DTU)、专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自动控制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和专业高性能自动控制设备等场合。五、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有近百套运用在现场,现场运行稳定

,无任何异常现象。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284/ 上承式拱桥加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上承式拱桥加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双曲拱桥在迅速推广,该结构

充分发挥了施工便捷的特点,节省钢材,便于取材,大大加快

了施工进度。但是,随着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车流密度和超

载车辆的不断增加和材料的老化以及结构损伤的积累,目前

,双曲拱桥已出现明显的病害和质量缺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

患。因此,通常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目前,传统拱桥卸载与

加载施工工艺主要是全桥范围内纵向、横向均衡对称卸载与

加载,主要有:一种方法是分多层均衡卸载与加载;另一种方

/284/ 上承式拱桥加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法是分层跳跃式均衡卸载与加载,在卸载过程腹孔要支护处

理,在拱圈上并多点设置观测点防止拱桥施工过程过大变形

。传统工艺中对称均匀加卸载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过程需要

实时监控,增加了加固施工的难度。针对此类情况,有必要专

项研究,寻找更加合理施工加固和施工工艺方案,符合我国国

情。本项目中更新后的拱桥卸载与加载施工工艺克服了以上

工艺不足,其主要原理是最大限度减少拱轴线与压力线偏离

,方法创新点是:全桥横向对称分条开挖,纵向任意卸载与加

载,施工过程可以采用机械设备,无需观测全桥变位,提高施

工速度,大幅度提高效率。在施工中,加载采用纵向分条方法

,保证卸载与加载施工过程的安全,成桥状态的拱轴线与压力

线基本吻合,施工工艺克服偏离弯矩影响,采用纵向抽条卸载

与加载,只是去掉部分恒载,拱桥仍处于成桥状态,不是裸拱

,只是结构承载能力降低,因此在卸载与加载过程中施工机具

以及施工作业面对全桥没有多大影响,施工是安全的。

/285/ app自带广告设计应用系统V1.0
app自带广告设计应用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卫星通话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以往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广告主常常选择单纯的定

向媒体投放,受众用户的分析仅仅靠单个媒体的依据,覆盖面

小,独立用户数有限。此系统简单、易用,不需要任何专业的

图像技术,就可以制作出专业胶片摄影的.色彩效果,且其批

量处理功能非常强大,是摄影作品后期处理、图片快速美容

、数码照片冲印整理时必备的图像处理软件,能够满足绝大

部分人照片后期处理的需要。

/286/ 运筹学与数理经济学研究─占到集映射与最优化算法收敛性
运筹学与数理经济学研究─占到集映射与最优化算法收敛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287/ 国人个性化标准弓形图的研发
国人个性化标准弓形图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错颌畸形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口腔常见的

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危害大。口腔正畸是解决错颌畸形

的效手段。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弓形态与正畸弓丝形态不吻

合容易导致正畸后牙弓形态的变化,而牙弓形态的改变被认

为是正畸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正畸弓丝与患者

牙弓形态的一致性对于正畸治疗及正畸疗效的稳定性有重要

意义。一般都是预制弓丝或者根据临床常用的标准弓形图进

行弓丝弯制,再根据患者弓形特征对弓丝进行个别调整。有

/287/ 国人个性化标准弓形图的研发

很多研究评估了预制弓丝与弓形的一致性,得出:没有一种

市售弓丝完全符合其受试者的弓形。预成弓丝的使用可能导

致患者牙弓形态的改变影响治疗效果的稳定性。目前临床上

使用的标准弓形图大多来自国外,例如OPA-K弓形图,是日本

正畸医师小坂肇结合东方人(日本人)牙面结构特征绘制的

。但影响牙弓形态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种族、国家、民族、

地区甚至个体间牙弓形态特征都存在差异,标准弓形不会适

用于所有患者.牙弓的改变有一定极限和边界,不符合患者弓

形的弓丝的使用,可能会出现牙周问题,还会影响治疗效果的

远期稳定性。一般认为牙弓形态与面型是相协调的,本研究

将120副未经治疗的个别正常颌参考其面型分为尖圆、卵圆

、方圆三类。进行激光扫描后将.stl格式数字化模型文件导

入GeomagicStudio软件中。确定参考点FA点(牙齿临床冠中

心)及两侧中切牙临床冠中心中点O点,并取得三维坐标。将

三维的FA点投影到基准平面做投影得到二维FA’点。对牙弓

前、中、后段的宽度及长度进行测量比较,并分析测量数据

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多项式函数分别拟合出三种不同弓形的

曲线,为临床选择与患者面型相协调的个性化弓形以达到平

衡、稳定、美观、健康的矫治目标提供参考。

/288/ 大学数学与统计专业教学课件编辑设计软件V1.0
大学数学与统计专业教学课件编辑设计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软件包括实时手写、手写标注、PPT讲解、屏幕

录制、多路视频、后期编辑等功能,教师可根据课件制作过

程中的需要,实现多种讲课方式的转换与融合。软件模拟授

课教师习惯的讲课过程,教师利用普通电脑配置的手写板、

录音麦克及摄像头,就可以制作专业化的课件。并且可以通

过课堂演示、网络、光盘等多种介质环境进行传播,方便学

生的学习与交流。

/289/ 优秀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检查与评定
优秀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检查与评定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安全保密技术
应用领域: 体育组织
技术详情

  该成果可应用于赛艇技术评价的研究中。赛艇专项

力量练习器的设计思想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项目中,设计出

符合自身技术特点的专项力量练习器。其训练强度的功率评

价法也可以推广到其它水上项目的训练强度的评价中,以提

高强度评价的科学性。

/290/ 矿井应急通信技术引进与合作研究
矿井应急通信技术引进与合作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针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矿井事故

应急救援的迫切需要,利用传导电流场具有在导电及半导电

媒质中传播的机理,采用电偶极子天线研制了高可靠矿井透

地应急通信系统。经外场测试表明,在发射功率不超过300W

的条件下可实现了600米穿透深度的矿井透地通信。该矿井

应急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矿井事故后的应急告警、应急通信及

人员定位功能,能够极大地提高救援效率,填补我国矿井透地

应急通信技术应用领域的空白。目前我国还没有自主知识产

/290/ 矿井应急通信技术引进与合作研究

权的矿井透地应急通信设备问世。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再

创新,可以迅速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的同时又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它的成果研制对于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家庭幸福乃至社会和

谐稳定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产品的产业化生

产可以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另外地下通信技术不仅可以

用于矿井应急通信,还可以在其他重要的军事和民用领域得

到应用,起到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提升

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

设做出巨大贡献。主要成果如下:1、共发表论文22篇其中

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7篇,合作发表论文3篇。2、出

版著作1部薛伟、[俄]马卡洛夫S.B.綦俊炜、尚文静著,通信

系统码元波形优化技术,ISBN号:978-7-5661-1244-6,出版

时间:2016.04。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

权1项[1]薛伟,徐以东,綦俊炜.矿井透地应急通信系统Andr

oid串口客户端.申请号:2015R11L329739,登记号:2016SR

0019224、授权专利发明专利授权5项,受理1项。5、信道外

场测试总结报告2014年5月,在伊春上甘岭区一防空洞完成信

道外场测试实验;完成矿井传导电流场透地通信信道外场测

试总结报告。6、原理样机的研发完成矿井透地通信系统原

理样机的设计、制作。7、系统样机的研发及外场测试2015

年5月,在七台河新强煤矿完成矿井传导电流场透地通信信道

外场测试实验;开发出矿井传导电流场透地通信信道测试系

/290/ 矿井应急通信技术引进与合作研究

统样机1套,完成外场测试试验。8、系统样机开发总结报告

完成外场矿井透地通信系统样机开发总结报告。9、技术引

进与合作情况我们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

东分院自动化与控制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生态与进

化技术研究所以及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上述单位在传导电流场地下通信、最优化高效谱技术研究

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经研制出了样机并成功地进行了测

试实验。其中俄方项目负责人卢波列夫В.П.和卡拉切柴夫В

.В.连续三年被我校聘为客座教授。

/291/ 光敏微像素象限阵列和磁敏线阵列CMOS数模混合传感器集成电路
光敏微像素象限阵列和磁敏线阵列CMOS数模混合传感器集成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旨在研究光敏象限阵列和磁敏线阵列两种传

感器阵列组成的数模混合信号CMOS传感集成电路系统。它主

要由光电微像素有源象限阵列和分裂漏磁敏场效应管有源线

阵列、相关二次采样电路、差分放大接口电路和数字控制系

统电路组成。上述两种传感器阵列不仅与N阱CMOS集成电路

实现了兼容集成,还具有兼容的阵列单元有源预处理电路,有

利于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在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设

计中采用的相关二次采样校正电路由开关电容电路和数字时

/291/ 光敏微像素象限阵列和磁敏线阵列CMOS数模混合传感器集成电路

序控制电路组成,可以有效降低传感阵列单元的固定模式噪

声。该双重功能传感系统可以用于近程(磁敏)和远程(光

敏)位移传感器和智能识别系统。

/292/ 护航AEBS显示器嵌入式软件
护航AEBS显示器嵌入式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AEBS显示器是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产品中的人机

交互界面,其作用主要是用于工作模式的指示、测距的显示

、报警的提示以及故障提示等。例如:当汽车自动紧急制动

系统检测到当前车辆与前方车辆有碰撞的危险时,AEBS显示

器会发出灯光和声音报警来提醒本车的驾驶员及时采取相应

的措施来避免碰撞危险事故的发生。当系统发生故障,AEBS

显示器会使用灯光提醒。

/293/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与应用研究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与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与背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及其应用

研究,旨在减少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和维修决策中主观性

影响。本成果任务来源主要有:(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2)湖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3)湖南省

交通厅交通科技项目。2.应用领域与技术原理该项目成果主

要用于服役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检测、评定以及维修加固决策

,主要结合快速锈蚀构件、实桥构件实验室试验,以及实桥破

坏性试验,实现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

/293/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与应用研究

3.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首次建立了考虑模糊性和随

机性的钢筋截面积、钢筋强度及混凝土强度退化时变概率模

型,考虑锈后粘结力退化推导了混凝土桥梁构件抗力退化模

糊随机时变概率模型。(2)创造性地提出了平截面假定不

成立下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及刚度

、平均裂缝间距及宽度计算公式,建立了老化损伤构件承载

力评价的有限元模型。(3)研制了全桥极限承载能力测试

系统,开展了一座实桥现场破坏性试验,分析了超载运营对老

化桥梁力学性能的影响。(4)首次建立了基于平衡更新过

程的我国既有桥梁车辆荷载效应模型,以及正常使用状态下

考虑气候变化、CO2排放影响的混凝土桥梁时变可靠度模型

;提出了混凝土桥梁模糊随机时变可靠性分析方法,以及拱结

构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5)提出了时间和性能双控维护

策略下混凝土桥梁的性能评估方法,推导了维修策略、维护

成本和混凝土桥梁时变性能的综合关系。(6)研发了“混

凝土桥梁安全控制和承载能力分析系统”和“混凝土桥梁时

变可靠性和耐久性评估系统”两套软件系统,并获软件著作

权。4.技术的成熟度及适用范围项目大多数成果已以论文发

表,并在多座实桥中得到了应用,技术已基本成熟。项目成果

适用于混凝土桥梁检测、耐久性评估和维修加固决策。5.应

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本项目已应用于北洋大桥、牯牛田桥、寨

头桥、济川河大桥、新市大桥、水渡河大桥等9座桥梁,产生

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94/ 一种无电感低噪声放大器
一种无电感低噪声放大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特种器件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电感低噪声放大器,包括共源

放大级、Cascode级、输出负载以及匹配网络电路;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充分利用了封装工艺中的键合线来代替现

有低噪声放大器中采用片上电感或片外分离电感元件来实现

的匹配网络;此发明所采用的都是封装工艺中常规的键合线

,不会增加额外的工序,易于实现;依据版图制作的IE3

D电磁仿真模型,考虑了键合线直径、长度以及互感等参数

,通过模拟和封装参数提取,可以获得预想的参数值。

/295/ 设有激光器的控制系统
设有激光器的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光信号的接收,特别是激光信号的接收大都使

用光电池作为光信号的接收元件,比如自动水平激光标线仪

等一些用于激光校准的设备上,有些激光遥控设备上也会用

到光电池作为光信号接收元件。但是,由于光电池价格较高

,使这些设备的价格也较高。出于光电池价格较高的原因,很

多应该使用光电池作为信号接收元件的设备,没有采用光电

池。如一些激光遥控系统,现在广泛使用的是感光面积约为

0.04的光敏电阻或光敏三极管,然而想要很好的接收到激光

/295/ 设有激光器的控制系统

信号,应至少采用感光面积为400的光电池,其感光面积差了

10000倍。所以现有的激光遥控装置无法满足要求。即使排

除光电池的价格因素,在一些产品上大量采用光电池,如电视

机的激光遥控装置上装400的光电池作为光信号接收元件,但

是这样显然会严重影响电视机的外观。因此光电池作为信号

接收元件,存在价格较高、占用面积大的缺点。由于激光具

有较好的方向性,从理论上讲,一个激光遥控器可以遥控可视

空间内的所有电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激光的这一特性制造

出可以遥控门、窗、遥控窗帘、电视、空调等家用设备及各

种工业设备的遥控器,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遥控器,但现有的

激光遥控器除受到信号接收元件的限制外,还存在不易操作

、信号信息量少的问题,所以激光遥控器难以广泛地应用到

日常生活中。现在对微弱光信号的接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电视机的遥控功能是这一方面很好的体现。现有的电视机,

在普通的白色墙壁的房间里,通过红外遥控器可以朝向任何

一个方向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红外二极管发射出的微弱的光

线,经墙壁漫反射后变得非常微弱。这样微弱的光线仍然可

以顺利的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由本发明人申请的公告日为2

008年02月6日,申请号为200720018952.1,名为激光遥控接收

装置的激光遥控接收器辅助器件,通过感光罩对激光进行散

射,使激光可以轻易的照射到光敏元件上,从而极大的增加了

感光面积,但这项专利中所述的感光罩要求光敏元件位于感

光罩的后面,而且该专利中所述的激光遥控接收装置是激光

/295/ 设有激光器的控制系统

遥控接收器辅助器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接收器,需要与现有

激光遥控器结合使用,但出于现有激光遥控器存在的不足,只

能较好的应用于简单的遥控,如遥控电器的开关,对电器的复

杂遥控并不适用,还需要配备面积较大的感光罩,影响了现有

电器的体积和美观。基于微弱光信号的接收技术,以激光遥

控接收装置的设计理念作为参考,可以制造出易操作、信号

信息量大、成本低、可以对视线内几乎所有电器进行复杂遥

控的激光遥控系统。由于激光具有定向发光、能量密度大等

优点,激光发射装置和与其配套的激光接收装置已用于很多

领域中。在对运动方向进行遥控的遥控领域中,通常采用红

外遥控器对受控物品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通常人们采用具

有数个按键的红外遥控器进行按键操作,受控物品的受控端

为红外接收装置,接收红外遥控器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并处

理红外遥控信号,进行相应操作。这种控制方式,需要使用红

外遥控器上的多个按键进行操作,而且一个红外遥控器只能

对一个受控物品进行操作,存在使用受限等问题。设有至少

两个激光器触摸屏组件的投影幕,包括一投影幕主体,投影幕

主体包括一卷轴箱,以及幕布;所述卷轴箱内设有卷轴,所述

幕布可拉动的卷绕在所述卷轴上;还包括至少一个红外一字

线激光器,并固定在所述卷轴箱上,并其红外一字线激光器的

发光口朝下,呈自上而下照射状态放置。通过上述设计可以

实现,在采用手指或者其他触摸件触摸幕布时,手指或者其他

/295/ 设有激光器的控制系统

触摸件被照亮,进而形成红外光斑,进而使负责影像采集的摄

像系统识别,进而识别出触摸点。

/296/ 基于小波域水印的图像认证及重建技术研究
基于小波域水印的图像认证及重建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研究了在图像认证中,通过对水印图像

求取一个不变质心,以检测和校正水印图像所经历的平移变

换。研究的基于小波域水印的图像认证技术,在认证时不需

要原始图像和任何附加信息的基于小波域水印的图像认证算

法,该算法提取图像在小波低频域的特征信息生成两个水印

,一个水印用于篡改定位,另一个水印用于区分合理失真和

不合理失真,从而提供了一种较有效的图像选择认证机制。

基于小波域水印的图像重建等有关技术系统解决了小波域水

/296/ 基于小波域水印的图像认证及重建技术研究

印抗适度几何变换的鲁棒性问题,提高了图像认证、篡改定

位及重建的能力。

/297/ 河南省中小企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河南省中小企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河南省科技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是中心重点打造的省

、市、县(区)三级联动“双创”服务平台。服务面向中原

城市群、双创平台载体、创新型人才(双创团队)和四类企

业(创新型龙头企业、小巨人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

技型中小企业)等对象;服务涵盖政策导入、科技金融、高

企培育、人才引培、成果评价、知识产权、军民融合、产学

研合作、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咨询、科技信息等内容

;同时,整合集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投资平台及其他双

/297/ 河南省中小企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创服务机构等资源,着力打造国家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平

台包括政策导入与信息发布系统、一站式科技服务运营系统

、科技资源对接支持系统和数据统计与评价系统四大部分。

政策导入与信息发布系统是项目平台对外信息发布的窗口和

载体,表现样式包括头条、要闻、快讯、特别推荐、聚合新

闻、专栏、网上直播等,用文字、图片、动漫、音视频等多

种格式,网站发布、手机推送、地理信息、虚拟演示等多种

手段,形象直观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信息服务,提升科

技资源信息影响力,改善客户信息服务体验度;一站式科技服

务运营系统是项目平台对外科技服务运营的线上承载主体,

服务机构与客户密切交互的窗口,服务过程实行线上与线下

相结合,即线上申请,线下校验,线上确认,线下执行,最后线

上评价并数据入库,对服务全过程进行审计和监督,并做出相

应信用评价,实现服务闭环,打造一批精干高效的服务团队,

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科技资源对接支持系统是项目系统

科技资源对接的网上支撑平台,对人才、成果、机构、企业

等设立“科技e垒”,实行自我描述,通过客户评价,不断对“

科技e垒”进行更新优化完善,使其描述日趋客观全面,系统

按评价结果对其排序,特别推荐优秀者,改“相马”为“赛马

”,优者胜,劣者汰,逐步优选出一批高水准高信用的人才、

成果、机构和企业。数据统计分析与评价系统是项目平台良

性运营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支撑。运用统计方法、定量与定性

结合的方法,对系统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其潜在

/297/ 河南省中小企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规律及价值,最大化地开发科技资源数据的功能,达到精准服

务、理性决策的目的,也为系统对服务过程和科技资源进行

科学准确评价提供支持。平台采取以点带面、全域服务方式

,整合创新创业资源与科技企业发展需求对接,确立合作共享

机制,合作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检验检测机构、

科技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机构、创新创业载体,构建创新创

业的“三期四类”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科技咨询的方式开

展线上、线下统一入口一站式服务,开展科技培训、创业辅

导、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申报、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金融服务、军民科技融合等贯穿于科技企业产业链,发

挥双创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成为虚拟和现实

结合、开放的技术服务体系,推进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

、网络化,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

合,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促

进中小企业发展差异化、科技资源利用最优化和平台整体功

能最大化。

/298/ 微控制计量加(发)油机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微控制计量加(发)油机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电脑加油机系统有于汽车加油站、加油计量、计

价统计和财务核算管理,能为上级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信息数

据。同时使购油、加油方便,计量准确,价格、金额显示一目

了然。该系统具有精度高、质量可靠、稳定、功能齐全的特

点,中央控制可与十台加油机联网,实现集中收款预置加油站

营业数据的贮存、显示管理。该系统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

先地位。合作方式:其它。

/299/ YDS-Ⅲ79压电石英三向力传感器
YDS-Ⅲ79压电石英三向力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此种传感器能将空间任何一个力自动分解成

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输出,应用在宇航、国防、民用工业及

科研与教学部门的测力系统中作为静、动态力测量的传感元

件,此种传感器技术关键在于它具有一套严格而特殊的工艺

规程和测试手段。技术指标:灵敏度各向>40pc/kg

f,非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均<±1%,绝缘电阻>

1000000000000兆欧,向间干扰<5%,固有

频率>10KHz。可解决国内科研急需、节省大量外汇。

/299/ YDS-Ⅲ79压电石英三向力传感器

(二)SDJ-80A三向力标定装置是为解决上述三向力

传感器标定而研制的,也可对测力仪进行标定。其技术指标

均达到设计要求,三向力轴中心线有良好的正交性,在加载

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精度。

/300/ 移动通信砷化镓射频集成电路开发及产业化
移动通信砷化镓射频集成电路开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所现有砷

化镓3英寸、0.5微米集成电路工艺线为依托,自主开发移动

通信基站和手机用砷化镓射频集成电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砷化镓标准工艺技术、工艺控制技术、批生产技术、射频产

品的塑封技术、电路设计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通过研发,

开发了砷化镓标准工艺和控制电路模型库,并在电路的设计

、产品批生产和质量监控技术、射频自动测试技术上有了技

术创新,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包括芯片钝化保护(已获

/300/ 移动通信砷化镓射频集成电路开发及产业化

得发明专利)、抗静电能力提高、塑封器件的驻波优化、全

自动在片测试系统、塑封射频器件器件的高速测试系统、芯

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提升、射频集成电路的设计(

已获得多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开发的产品完全自主设

计、在自主工艺线上流片生产、在自主开发的全自动射频集

成电路圆片级和塑封产品级微波和直流测试系统上实现批量

测试。因此该项目具有从芯片设计到最终产品的全部的自主

知识产权。射频器件是移动通信基站和手机的核心元器件之

一,以砷化镓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在高频、高速方面的优

势日益明显,成为移动通信必不可少的关键器件。五十五所

的砷化镓射频产品包括射频开关、射频衰减器、射频低噪声

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单片功分器等,较完整的覆盖了

移动通信基站所用砷化镓射频IC领域产品。供应市场以来,

每年的销售量都大幅度提高,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五十五

所砷化镓射频集成电路的批量生产,使砷化镓工艺线稳定性

大大提高,在国内砷化镓线首次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

和工艺能力指数(Cpk)技术进行工艺线的实时监控,产品

性能、成品率和可靠性得以较大幅度的提升,有力的推动了

我国装备的技术提升。

/301/ 数字智能自适应传动传感电动摩托车
数字智能自适应传动传感电动摩托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摩托车制造
技术详情

  该系统由数字智能传动传感器/装置、电子加速手

柄、转向、刹车传感器、包容包络传动链及相关齿轮及控制

器等组成。自适应连续线性自动检测出车辆在启动、怠速和

各种负荷交变瞬间及过渡性等各种参数变化,并将其转换成

电子信号,传送给ECU,ECU结合加速手柄传感器的速度需求

信号,采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技术,检测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

不同工况动态扭矩和转速信号,准确输出电量,增加了电动

摩托车的续行距离和爬坡能力,延长电动机和蓄电池的使用

/301/ 数字智能自适应传动传感电动摩托车

寿命,达到高效节能、智能驱动的效果。按将形成的市场份

额500万台的10%计算,年产量达50万台,年销售额15亿,可

实现利润1.5亿。

/302/ 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高速目标跨距离门测速定位方法
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高速目标跨距离门测速定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

基地MIMO雷达高速目标跨距离门测速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获取L个基带回波脉冲信号;对L个基带回波脉冲信号进

行脉冲压缩处理得到脉压输出信号,进而估计得到目标的发

射方位角、发射俯仰角及接收俯仰角的粗估计值;利用目标

的角度的粗估计值,确定目标跨越的距离单元数;利用目标所

跨越的距离单元数,估计得到该目标的角度信息及多普勒频

率;利用目标的角度信息确定目标的坐标信息,以及利用目标

/302/ 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高速目标跨距离门测速定位方法

的多普勒频率确定该目标的速度。本发明能够在雷达目标存

在距离走动情况下,精确估计雷达目标的角度信息以及多普

勒频率,实现雷达目标的精确定位。

/303/ 电力微机监控技术
电力微机监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采用国产长城机类同日产可编程机(PLC)通讯,既实

现了IBM机完全汉化,具有丰富的软件及CAD等绘图功能,又具

备PLC机适于工业控制,高抗干扰,可靠性高,模块化等特点,

STD等组合方式.设计成功率达100ma以上标准矩形脉冲.该系

统完全净化了各种强电场及谐波干扰.国内先进水平.

/304/ 短时热电流试验装置
短时热电流试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我国的电力系统的传输容量越来越大,系统的

短路容量快速增加。以10kV系统为例,短路容量从以前的几

千安增大到了几十千安。我国以前生产的电流互感器的额定

动稳定电流和额定短时热电流是按照当时电力系统短路容量

设计的,比值都比较小。目前,这种变化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

行带来的隐患没有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注意,更没有及时对

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的动、短时热稳定电流进行校核。各电

网经常发生电流互感器的爆炸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

/304/ 短时热电流试验装置

种爆炸事故不但会造成电流互感器本身的损坏,而且还会引

起断路器等其它设备的损坏。该项目根据国家相关的技术标

准,针对动稳电流10万安培的设计,大电流波形实时采集模块

设计,开关控制模块设计、升流器输出回路容量设计、升流

器匝数比设计等。短时热电流设计为海纳公司自主研发设计

,为完全自主创新项目。设备有效解决了运行中的电流互感

器的动、短时热稳定电流校核工作。避免电网中发生电流互

感器的爆炸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05/ Ar气CO_2气体集中供气系统
Ar气CO_2气体集中供气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用于CO_2气体保护焊机供给Ar气、CO_2气体

,其采用了高压气体汇流技术、集中预热技术、集中降压配

气技术和射吸配比技术,构思独特、设计新颖、结构简单、

技术先进、保护焊缝、稳定电弧、减少飞溅,使焊缝有良好

的成型。

/306/ 云南新锐和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云南新锐和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技术创新的环境,提

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

境和条件,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团队;推动技术开发管理体

系、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体制的持续改进,从而有效提高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应用软件系统,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软件产品,不断完善企业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307/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负荷自动控制优化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负荷自动控制优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新乡豫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2×135MW匹配4

40吨循环流化床机组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全国第

一和第三台同类机组。建成投产以后,各方面运行数据不理

想,特别是锅炉煤质不稳定,负荷调整频繁,常规自动调节

反应迟缓,调节品质差,达不到控制目标,一直未能实现锅

炉燃烧自动控制与机炉协调控制。项目从2004年1月开始启

动,2005年10月投入试运行,采用厦大海通XD-APC先进控制

软件为平台,经过几个月的试验,实现135MW循环流化床机

/307/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负荷自动控制优化

组燃烧及机炉协调自动投入100%;机组响应调度负荷及时;

煤耗每千瓦时降低了9.32克,下降幅度约2.347%。同时有效

控制了床温,降低了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排污缴费,环保效益显著,提高了机组的

安全经济和稳定性。该项目总投资29.98万元,增收节支65

2.4万元,在全国同类机组具有推广价值。

/308/ 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技术原理: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采用J

2EE体系的B/S三层架构,基于自主开发的剑魂平台所建立的

一个面向实验室领域的通用业务平台产品。系统应用平台按

照通用平台的思想设计,具有强大的配置功能和灵活的扩展

性,针对不同行业实验室围绕实验室管理中的人、机、料、

法、环等要素管理,集合各自业务需求快速配置实现所需的

功能。剑魂是一个完整的J2EE企业应用开发平台,包括Jspl

et网络应用开发框架,支持领域抽象的tpl模板引擎,分级的

/308/ 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基于tpl模板技术的工作流引擎等创新

的框架设计,并集成了springframework,hibernate,ant,qu

artz等业内最先进的开源中间件,对于快速开发和复杂程序

的构建均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支持。基于软件平台技术,实验

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一般性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可以抽象到通

用的底层架构中,建立稳定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支撑

层,特定业务功能在软件平台上通过组件或者子模块的形式

,以搭积木的方式进行构建。一方面,客户应用可以随着底层

平台的升级而自动实现技术升级,另一方面,随着客户业务的

深化,在保持底层支撑平台稳定性的前提下,上层业务应用可

以迅速进行调整,实现真正的应用“随需而变”。性能指标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遵循河南中烟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按照

科学、前瞻、实用原则,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思想和技术,融入

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设基于ISO/IEC17025标准开发的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的产品研发、生

产组织和质量管理提供准确、快速的检测数据和历史记录,

提高公司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和质检站的自动化程度。构建一

个基于平台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成品卷烟、原辅料

的日常检查、抽查和实验检验等的信息化管理。1.实现人

员、样品、消耗品、仪器、任务和文档管理为一体,将资源

与检测紧密关联,组成一套完整的实验室综合管理和产品质

量监督体系,保证实验室分析数据的严格管理和控制。2.形

成规范、高度自动化的检测流程,实现从来样登记、任务分

/308/ 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配到报告编制的全过程管理,实现检验的高度自动化,实现数

采文件自动上传、数据批量采集、自动评判等功能,实现数

据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3.实现基于角色管理的权限

管理,对数据和操作进行控制和记录,且提供数据审计功能,

保证数据的可追溯性。4.准确性与实时性:保证系统数据

处理的准确性,提供多种数据审查手段,数据的传输要及时、

准确、可靠、安全。5.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良好的数据

安全可靠性策略,采用多种数据安全加密、数据存储备份的

技术手段,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与可靠。6.灵活性和可扩

展性:系统应易于扩展、升级和移植,具备支持业务处理的

灵活的参数化配置,具备业务功能的重组与更新的灵活性。

7.数据兼容性:系统应具有较大的兼容性,既可兼容原有系

统中的数据,也要兼容其它与本系统有数据往来的其它系统

数据格式。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

系统(LIMS),基于ISO/IEC17025实验室管理标准开发,推动

了河南中烟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检测流程自动化和科学化,

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

可追溯性。1、工业企业模式下应用服务器集中部署、数采

客户端分点实施针对河南中烟卷烟单点设计、多点生产、品

质一致的加工模式,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应用服务器和

数据库集中部署,数采客户端分点实施的方式,既满足了公司

对实验室统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又实现了各生产厂质量监

/308/ 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督检测站实验室检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上传,提高了实验

室检测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针对河南中烟集团管理

模式下存在多级部门且平行部门多的特点,系统采用操作和

数据的双重权限控制机制,实现分级、分部门、分角色的多

层权限控制和数据过滤,既考虑上下级权限控制,又考虑平行

部门的数据隔离,精确到单个部门、单个人员、单个按钮的

权限控制细粒度,保障了检测数据的安全性。2、系统采用领

域模型和元数据驱动设计,全程功能可配置河南中烟实验室

信息管理系统采用领域模型、元数据驱动和配置组态化技术

,利用可视化的数据模型来描述业务对象,实现业务逻辑、检

测流程、系统界面和仪器数采等的灵活配置功能,解决了烟

草行业检测仪器种类多、分布广、接口及数据格式复杂多变

所带来的仪器数采应用难、实施难的问题;采用在线和离线

数采结合的方式,保障了检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系统

全程功能可配置。系统提供简单易用的可视化配置工具,通

过简单的配置调整,可以快速响应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

测仪器等业务需求变更,适应烟草行业实验室检测内容不断

发展变化的需求。3、配置型组态化的仪器数据采集功能。

河南中烟技术中心和八家卷烟厂分布在不同地区,各单位仪

器型号不同,仪器数据接口不同,包括:串口、并口、网口等

,输出的数据格式不同,包括直接串口输出、输出文本文件、

excel文件、pdf文件、数据库文件等,造成数据采集工作面

/308/ 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临的情况比较复杂。并且由于系统采用集中部署方式,网络

连通性及稳定性也给仪器数据采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河

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模块采用配置型

组态化技术,针对每一台仪器设备,在仪器所在本地部署数采

客户端组件,客户端组件通过配置实现连通仪器,采集数据,

实现采集数据保存在本地系统中,保证数据的原始性与完整

性,并实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系统中。系统针对所有需

要数据采集的仪器设备配置数据解析模板,用于解析各数据

采集客户端组件上传的检测数据,并将检测数据保存到系统

中。作用和意义河南中烟工业公司通过全面实施和运行LIM

S系统,一方面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规范了检测流程,提高了

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全面提升了实验室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

过检测数据的共享与分析,增强技术中心配方研发、工艺改

良,提高对原辅料和成品的质量控制的能力。1、提高检测工

作效率,降低检测成本使用LIMS系统后,实现了原始数据自动

采集,结果数据自动计算,结果自动判定,报表自动生成等,大

大降低了检测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2、

规范检测流程LIMS系统中采用符合ISO17025标准的设计,包

括样品登记,任务分配,检测,审核,编制报告等流程环节,同

时自动应用各种业务规则,确保技术中心和下属各卷烟厂质

量监督检测站的检测工作更规范、更有条不紊。3、提高检

测数据的可靠性LIMS系统实现了原始数据的自动采集,在检

/308/ 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验过程和录入过程中对超标数据自动提醒,结果数据自动计

算,避免人工误操作。同时通过符合17025的数据审计功能,

实现数据采集、修改和审核过程的详细记录,确保数据可追

溯。4、数据共享与分析通过数据查询分析工具和数据共享

机制,方便相关业务科室和部门使用检测数据改进配方研发

、工艺改良,提高对原辅料和成品的质量控制。应用情况及

存在问题目前烟草行业改革与重组明显深化,内部竞争更为

激烈,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卷烟上水平”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今后,LIMS系统作为烟草工业企业产品研发和产

品质量控制信息化平台的基础,将在烟草工业信息化中占据

重要份额,是实现烟草工业研发管理上水平的关键,也是加快

技术创新上水平的必经之路。因此该项目在烟草工业具备很

广的推广范围。同时该项目在技术采用上和设计上,汲取了

ISO/IEC17025管理的思想和烟草企业管理特点,系统的实用

性、稳定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上都很强,因此推广条件限制少

。在国家烟草局组织的行业省级质检机构建设交流座谈会上

,该研究成果被指定为交流材料,下一步可在各省级工业公司

推广使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意

见主要有:1、基于丰富基础数据的数据挖掘功能需进一步

提升,建立和完善卷烟产品、原料、辅料、供应商质量评估

体系,提高生产过程质量监控能力。2、加强与公司ERP、ME

S等相关系统的进一步集成,实现业务单据联动、检测数据共

/308/ 河南中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享,实现从原辅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完整的卷烟生产流程质量

闭环管理。

/309/ 海兴智能网络预付费管理系统
海兴智能网络预付费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海兴网络预付费管理系统能提供多种购电方式,解

决了目前基于IC卡的预付费售电系统存在的购电方式单一,

系统互相不兼容,用户购电极其不便的问题,解决了目前预付

费系统无法实时获取电能表信息的问题。同时该预付费系统

遵循目前的国际标准STS数据传输协议,可以保证系统能够兼

容多个厂家的STS电表,系统供应商和表计供应商能真正实现

分离,是开放式的预付费系统。该预付费系统可以同时接入

多种预付费电表,键盘式预付费表,IC卡表,非接触卡表等。

/309/ 海兴智能网络预付费管理系统

因此,该开放式预付费系统的出现,为国内电表预付费系统提

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它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电费

充值(如网络、电话、POS、SMS、ATM等),并减轻了电能供

应商的管理负担。另外,STS是一个应用于预付费电表的标准

数据传输协议,也是目前预付费系统唯一的一个国际标准,该

系统基于STS协议设计、开发,能够与国际上通过STS认证的

电表产品相兼容。同时,该系统将集中抄表系统(AMI)的诸

多优点都在该系统体现出来,该网络预付费服务系统是集远

程抄表、远程售电、自助售电、用户和电表信息管理等多种

功能于一身,综合远程自动抄表与预付费售电两套系统于一

体的新型的服务系统。

/310/ 模块增厚的方法
模块增厚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成果来源于已授权的发明专利,专利名称“

模块增厚的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0610080663.4”。本

发明成果属于模锻件加工领域,是一种模块增厚的方法,通

过在标准圆模心上焊接增厚垫和装镶块使其符合深型腔模锻

件加工的要求。这种方法巧妙地解决了标准模块增厚问题,

加快了开发过程和方便了生产。

/311/ 基于FEC的选择重传系统及其重传方法
基于FEC的选择重传系统及其重传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前向纠错码FEC的选择重传系统,包括:封

装器:用于对重传数据分组和非重传数据分组用设定数据包

格式进行封装,并传给FEC编码器,该设定数据包格式,由重传

标志位和载荷两部分组成,当数据包的重传标志位为真时,该

数据包中的载荷为数据信息;当数据包的重传标志位为假时

,该数据包中的载荷为重传数据分组的位置信息;FEC编码器

:用FEC对封装后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并把编码后的数据通

过正向信道送往FEC解码器;FEC解码器:用于恢复丢失的数

/311/ 基于FEC的选择重传系统及其重传方法

据分组,把恢复出的数据分组送往解封装器,把没有恢复出的

数据分组的序号和校验分组同时即送往重传分组解码器,又

送往重传分组判断器;解封装器:根据设定数据包格式对封

装器封装的数据解封装,得出重传数据分组和非重传数据分

组,并把重传数据分组送往重传分组解码器,把非重传数据分

组送往缓冲区;重传分组解码器:利用校验分组和重传数据

分组恢复出全部数据分组,并把恢复出的数据分组送往解封

装器;重传分组判断器:用于选择需要重传的数据分组的序

号,并通过反向信道送往封装器,它包括由校验矩阵计算单元

、矩阵变换单元和重传分组序号单元,校验矩阵计算单元将

计算出的数据分组和校验分组的关系矩阵送往矩阵变换单元

;矩阵变换单元通过初等列变换将

/312/ 机电产品运维智能实时监测系统软件V1.0
机电产品运维智能实时监测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机电产品运维智能实时监测系统软件,功能分为:

机电产品运维智能实时监测分析控制管理、机电产品运维智

能实时监测信息存储管理、机电产品运维智能实时监测数据

分析管理、机电产品运维智能实时监测信息控制管理;系统

配置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系统版本管理、配置管理

,后台检测管理。通过机电产品运维智能实时监测信息采集

统计数据更为精确。采用B/S架构,方便部署及软件升级

/313/ 基于智能AI和大数据风控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
基于智能AI和大数据风控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苏宁金融移动服务平台(即苏宁金融APP)作为一

款对标支付宝、微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是南京苏宁易

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易付宝)从早期研发

并应用,到2016年形成的功能完备、科技含量高的科技金融

移动服务解决方案,目前已激活会员超8500万,集支付账户、

智慧出行、投资理财、消费金融、保险、众筹、生活资讯等

服务于一身,为消费者提供了全场景的综合金融服务,是中国

领先的在线支付应用和科技服务平台、是近亿人在使用的苏

/313/ 基于智能AI和大数据风控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

宁金融移动服务平台。

/314/ RFID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
RFID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RFID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根

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系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但从

起工作原理来看,系统主要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发

射接收天线几部分组成。RFID由于具有数据的读写机能、容

易小型化和多样化的形状、耐环境性、可重复使用、穿透性

以及数据的记忆容量大等特性,因而应用相当广泛。在国内

,RFID技术已经在安全门禁,高速公路收费,液化气钢瓶,火车

售票,汽车防盗方面得到应用。

/315/ 图形化超级计算机应用桌面系统【简称:超算桌面】V1.0
图形化超级计算机应用桌面系统【简称:超算桌面】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图形化超级计算机应用桌面系统V1.0是面向高性能

计算机的新型系统开发环境的子系统——图形化运行配置环

境的客户端软件,与服务器端软件和程序开发人员相连,实现

与广州超级计算机集群进行人机信息交互。本软件提供了以

下功能:1.超级计算机远程应用软件管理,并提供用户程序

和数据文件的图形化管理2.超算应用软件运行参数管理,并

提供运行参数的图形化设置3.超级计算机作业管理,并提供

工作流环境进行作业可视化配置4.基于用户组的用户管理

/316/ 二次微分系统极限环的个数与分布;广义Lienard方程及其应用
二次微分系统极限环的个数与分布;广义Lienard方程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我们提出了“H(2)=4”猜想“H(2)=4”猜

想由下面5个具体的猜想组成:①具有二个焦点的二次系统必

在其中一个焦点外围至多有一个极限环,其极限环必呈(0

,I)或(l,I)分布。②具有一个细焦点和粗焦点的二次系统

在其粗焦点外围至多有一个极限环。③二次系统在其二阶细

焦点外围至多有一个极限环。④二次系统在其一阶细焦点外

围至多有二个极限环。⑤二次系统在其粗焦点外围至多有三

个极限环)中的①、②二个猜想,并用“H(2)=4”猜想把二

/316/ 二次微分系统极限环的个数与分布;广义Lienard方程及其应用

次系统极限环的个数与分布简单。具体地表述为:(A)具

有三阶细焦点的二次系统至多有一个极限环呈(0,1)分布

。(B)具有二阶细焦点的二次系统至多有二个极限环呈(

1,1)分布。(C)具有一阶细焦点的二次系统至多有三个

极限环呈(1,2)分布。(D)具有二个粗焦点的二次系统

至多有四个极限环呈(1,3)分布(以下称它们为二次系统

极限环的个数与分布的(A)、(B)、(C)、(D)表述)

。更重要的是我们证明了“H(2)=4”猜想中的①、②、③三

个猜想,从而证明了二次系统极限环个数与分布表述中的(

A)、(B)表述,并为证明(C)、(D)表述打下了基础。

(2)本项目组证明了:具有细鞍点的二次系统至多有一个

极限环,其细有限远分界线环的稳定性与其包围的奇点的稳

定性相反。还证明了具有一阶细焦点(二阶细焦点)和细链

双曲型无穷远鞍点的二次系统至多有一个(不存在)极限环

,其细无限大分界线环的稳定性与其包围的奇点的稳定性相

反。(3)我们把二次系统及三次系统、生态、生化、余维

二分支等方面的重要系统通过巧妙变换化为广义Lién

ard方程,用我们新建立的广义Liénard方程理论解决

了这些重要系统的理论问题。

/317/ 体系认证管理咨询服务系统
体系认证管理咨询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面向体系认证行业,对企业体系认证进行管理与咨

询服务,通过对企业体系认证进行管理与咨询服务,帮助用户

综合管理认证相关信息,用户可在该系统中查看体系认证进

度并进行认证管理,及时了解认证状态的变化,在线进行体系

认证咨询服务,该系统界面操作简单,引导用户操作。技术特

点:app;B/S结构,兼容各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QL、

Server、MySQL。

/3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

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建科[2009]290号)的有关规

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包括软科学研究、

科研开发、科技示范工程和国际科技合作等,部科学技术计

划每年编制一次。该系统是基于Web网络的《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管理平台,从科技项目的发文开始

,对项目申报、审批、组织实施和验收各个环节实现流程管

理。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现有的纸质材料管理效率,同时也可

/3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系统可以将管理机构、申报单位、专

家评委有效的结合为一体,提高相互的有效沟通,并可有力地

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进程,达到加强宏观管理,提

高管理效能,促进科技进步的目的。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AJAX异步JavaScript、XML和

工作流等技术,基于B/S的SOA架构,建立“一站式”的网络

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通过该系

统,申报单价可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

项目进行过程中,申报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

程管理文件;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成为资料

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

、评审、中期过程管理、验收、推广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

这个系统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建立基于科技计划项目

管理信息的统计分析模块,可以及时、快捷地提供各类统计

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定期总结,完成科技

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的

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

支持。系统支持多种业务的统一处理,系统的性能达到或超

过同类技术有关规定。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系统对部

科技项目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有效地链接了管理机构、申

报单位和评审专家,提高了项目申报的效率,确保了专家评审

的公平公正,提高了项目评审水平和科技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规范性和有效性,为科技项目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系统

/3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在建立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模型、全行业应用覆盖面广度

和深度、集成化程度和应用规模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一站式网络化管理系统,显著地提高了业

务管理效率、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管理成本,社会经济与环

境效益显著。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系统

运用的技术先进、成熟,安全稳定。该研究成果,实现了覆盖

部科技项目申报、立项、中期管理和验收等全过程的流程化

管理。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012年以来,根据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统一部署,开始将部科技项目管

理工作逐步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

系统》。通过对2012年立项项目的信息补录,以及信息化类

科研和示范项目验收工作率先在系统中进行应用,逐步建立

起了科技项目管理长效机制,也为下阶段系统的优化工作打

下了坚实基础。目前,该系统已经于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中全面投入应用。本次立项总共1

544个项目通过系统进行了申报,涵盖了4大类和21个小类。

该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尚需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化管理

需求,优化相关功能;通过系统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开发面向

决策者的对科技项目管理的信息分析研究与挖掘功能,使管

理机构便于发现科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可进行及时调

整,在制定科技项目管理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时提供依据和

参考意见。

/319/ 卓朗萝卜开会iOS版软件[简称:萝卜开会iOS版]V1.5.0
卓朗萝卜开会iOS版软件[简称:萝卜开会iOS版]V1.5.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卓朗萝卜开会iOS版软件[简称:萝卜开会iOS版]V

1.5.0是天津卓朗科技面向企业及小型团队推出的一款基于

云计算技术的云视频会议软件。致力于帮助用户完成跨平台

、跨网络、跨终端的沟通与协作,打破企业壁垒,让产品真正

成为“专业、高效、安全、稳定”的视频会议沟通新模式,

让会议随时随地,满足用户视频会议、协助办公、远程沟通

等需求。1、主要功能:卓朗萝卜开会iOS版软件[简称:萝

卜开会iOS版]V1.5.0主要功能包括远程视频会议、会议室管

/319/ 卓朗萝卜开会iOS版软件[简称:萝卜开会iOS版]V1.5.0

理、会控管理、团队管理、点播管理、并发管理、会议统计

。IM模块:一对一聊天,群组聊天,群聊消息推送,一对一消

息推送,团队组织架构同事直接聊天,会议室邀请呼叫,IM表

情管理等2、技术特点:卓朗萝卜开会iOS版软件[简称:萝

卜开会iOS版]V1.5.0支持热更新,用户无需重新下载应用,可

以直接体验最新的功能。使用Object-C、Android、React-

Native三者相结合开发,提升了整体用户体验。自主研发的

IM模块,使聊天功能更加安全可控,自主研发了基于pexip库

的视频会议模块,使视频会议功能更加丰富完善。3、硬件环

境:iPhone5及以上手机设备。4、软件环境:iOS系统:版

本9.0及以上。

/320/ 基于多式联运网络数字刻画的综合运输系统碳排放测度建模
基于多式联运网络数字刻画的综合运输系统碳排放测度建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组所提出的综合运输系统数字刻画方案、多维

数据库的构建方案、多式联运组合模式下碳排放测度模型库

是在对综合运输系统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充分解读,结

合规划相关要求,将运筹学以及信息工程理论技术等应用到

多式联运中的综合结果。通过项目研究,为运输管理的决策

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持,为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各运输方

式的协调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决策支持。可以从软、硬件两

方面有效地促进综合运输体系更好、更快的发展。

/321/ 健康智能手镯
健康智能手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1、技术领域本成果涉及一种手镯,具体的为一种健

康智能手镯。2、背景技术手镯是一种套在手腕上的环形饰

品。按结构,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封闭形圆环,以玉石材料

为多;二是有端口或数个链片,以金属材料居多。按制作材料

,可分为金手镯、银手镯、玉手镯、镶宝石手镯等。随着社

会的发展,热门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手镯仅能够

起到装饰佩戴的作用,无法满足人们对穿戴设备智能化需求

的需要。3、成果内容有鉴于此,本成果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321/ 健康智能手镯

健康智能手镯,不仅能够起到装饰佩戴的作用,而且能够实时

对佩戴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为达到上诉目的,本成果提

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健康智能手镯,包括呈环状的手镯本

体,所述手镯本体包括位于外侧并透明的外盖和位于内侧的

内盖,所述外盖盖装在所述内盖上,且所述外盖和内盖之间设

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外盖之间形成照明腔,所述隔板与内

盖之间形成功能组件安装腔,所述照明腔内设有至少一组光

色不同的LED灯珠,所述功能组件安装腔内设有功能组件;所

述功能组件包括处理器、供电模块,以及均与所述处理器电

连接的存储单元、用于定位佩戴者位置的GPS定位模块、用

于计量佩戴者运动步数的计步传感器和用于测量佩戴者心率

的脉搏传感器;所述处理器上连接设有用于控制所述LED灯珠

发光的控制电路,且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每

一组所述LED灯珠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通讯

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与

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的麦克风。进一步,所述手镯本体上设

有用于控制所述通讯模块的紧急拨打按钮。进一步,所述功

能组件还包括振动马达,所述处理器上连接设有用于控制所

述振动马达的驱动电路,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驱动器电路与

所述振动马达连接。进一步,所述外盖面向所述内盖的内侧

壁上设有翡翠色的涂层。进一步,所述LED灯珠设有黄色和红

色两组。进一步,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声音报警器,所述声音

报警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进一步,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设

/321/ 健康智能手镯

置在所述外盖上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本成果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成果的健康智能手镯,通过将

外盖设置为透明,并在外盖和内盖之间设置照明腔和功能组

件安装腔,在照明腔内设置LED灯珠,在功能组件安装腔内安

装设置功能组件,使用时,佩戴者将该手镯佩带在手腕处,GP

S定位模块实时跟踪佩戴者的地理位置,同时脉博传感器、计

步传感器实时测量佩戴者的脉博和运动情况,当脉博传感器

测量到佩戴者的心率出现异常并需要观察注意时,处理器通

过控制电路控制相应颜色的LED灯珠发光,提醒佩戴者或者身

边的人,当脉博传感器检测到佩戴者的心率出现较大异常并

需要立即就医时,处理器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相应颜色的LED灯

珠发光。通过设置通讯模块,当佩戴者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时

,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自动拨打急救电话或预设的亲属电话

,并将佩戴者的位置信息和身体异常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

至对方的电话中,以便能够及时施救。

/322/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跨层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跨层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前期研究工作为基础,致力于多种关键技

术的分析与融合,级联先进的信道编码+MIMO+CR,以自适应跨

层优化为指导思想,实现一个集性能、优化、智能、高效及

可靠性的综合系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研究的成果可为新一

代通信系统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案。1、RC-LDPC码的研究。在

自适应传输技术中,需要采用码率灵活可变的纠错编码,基本

原理是采用一种母码,经过一定的删除或者扩展生成更高码

率或更低码率的一组子码。(1)在本项目中,首先我们利用

/322/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跨层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外信息转移图(EXIT图)优化非规则LDPC码的度数分布,产

生性能优异的LDPC母码。具体方法是将LDPC码看作一个重复

码与奇偶校验码的串联,因此LDPC码译码器可分解为变量节

点译码器与校验节点译码器的串联,将LDPC码的迭代译码看

作两个分量译码器之间外部信息的传递,通过将两个译码器

的输入输出曲线进行比较来分析LDPC码的译码门限或者进行

度数分布的优化。在进行度数分布的优化时,将校验节点的

度数与变量节点的度数进行联合优化,构造出的LDPC码更加

接近信道容量。(2)在性能优异的母码基础上,构造便于实

际应用的速率兼容LDPC码。在HARQ系统的接收端,可以利用

重传得到不同码率的LDPC码以取得可靠性与有效性的折中,

对于非规则LDPC码来说,首先以PEG算法为基础构造LDPC母码

,变量节点按照度数高低进行排列,然后采用顺序删除方法,

可产生任意码率的高速率码进行信息传输,在系统接收端可

以根据QOS需求进行重传,并将多次传输得到的高速率码合并

得到低速率码字进行译码。2、研究LDPC码与不同空时编码

相结合的性能。由于本项目的研究目标要针对MIMO信道,空

时编码是达到或接近MIMO无线信道容量的一种可行、有效的

方法。空时编码种类繁多,应用场合各不相同,本项目主要研

究了LDPC编码与空时分组码STBC、差分空时分组码DSTBC、

EO-STBC相结合的系统性能。3、研究自适应LDPC与不同空时

编码相结合的性能。采用自适应LDPC编码调制,与不同的空

时编码方案相结合,例如STBC与VBLAST,利用信道输出端得到

/322/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跨层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的信噪比闭合表达式进行分析,并在一定服务质量要求下推

导出系统性能。本研究主要考虑了以下两种情况。(1)由

于MIMO系统中配备多个昂贵的射频链路使得硬件的成本和复

杂度都增加很大,因此我们根据系统给定的误码率要求,采用

最大化频谱利用率的准则,在所有的天线中选择部分天线来

进行信息传输,既发挥MIMO系统的空间分集或复用的优点,又

降低其硬件复杂度。(2)研究了自适应MIMO系统在多用户

情况下的性能,考虑一个基站服务多个用户的下行链路情况

,基站有NT根发送天线,而每个用户只有一根接收天线,因此

基站与单个用户之间的信道可看做是MISO信道,在基站端采

用STBC编码方案,单用户接收端信噪比有闭合表达式,由于信

道的时变特性,接收端信噪比最高的用户接收基站服务,在此

系统框架下,研究了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与用户数目之间的关

系,用户数目越多,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就越高。4、将AMC-MI

MO系统与认知无线电系统相结合,进行整体跨层优化设计。

(1)采用遗传算法研究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自适应传输,在

动态信道环境中优化相关的传输参数。首先,给出系统可调

整的传输参数,不同层建立不同的目标函数,然后根据信道状

态以及不同的服务质量要求采用遗传算法来优化相关的参数

。可优化的参数选定:信道编码的码率,传输的功率与调制

方案。对应的目标函数分别为误码率、功率、吞吐量。然后

将多目标优化通过权重因子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针对不同的

/322/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跨层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服务质量要求(语音、文本、视频),采用遗传算法得到各

目标函数权重,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系统的频带利用率。

本研究中采用的是速率兼容卷积码。(2)研究了基于频谱

池概念的认知无线电系统自适应传输方案。频谱池是指将不

同频段的频谱收集到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池。在频谱池

系统中,共享频谱的用户分为拥有授权频谱的主用户和非授

权的次用户,次用户利用主用户的空闲频谱进行信息传输。

在此系统框架下,主要研究了在给定目标误码率条件下,次要

用户数目与系统频带利用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相比较于

1个次用户,次用户数目为2时频带利用率大大提高,但是用户

数目继续增多则不能继续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空时编码方

案分别采用了STBC以及VBLAST,并进一步研究了自动请求重

传次数以及天线数目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3)研究了MI

MO信道下,拥有频谱授权的主用户与非授权的次用户共存时

,在保证主用户传输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通过调整次用户的发

射功率以及编码调制方案来最大化次用户的吞吐量。首先设

定目标函数为次用户的MIMO信道容量,然后给出约束条件,为

保证主用户传输质量,次用户对主用户接收端造成的干扰必

须有一定的限制,此干扰门限由主用户接收端收到的次用户

功率来表示,分别为最大功率限制与平均功率限制。这时的

优化问题可以利用凸优化的方法来解决,通过KTT条件,推导

出次用户的发射功率调整方案。当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时,

/322/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跨层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进一步研究了次用户编码调制的调整方案。

/323/ 新型跨域授权管理平台系统
新型跨域授权管理平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授权管理作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设施,

为推进国家信息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以跨域授权

管理为主要对象,在深入研究基于多粒度时间约束的动态细

粒度访问控制通用理论体系、基于交叉信任和协商的跨域授

权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基于时态角色的跨域授权方法和策

略、基于ECA规则的跨域多授权管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具

有单点登录以及跨域身份映射的可操作的授权管理系统平台

。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方面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到任

/323/ 新型跨域授权管理平台系统

何一个需要对权限进行划分、管理的信息系统中,为其提供

安全可靠的用户权限分配、管理。本系统目前正在与国家电

子政务外网进行集成,现在已经接入的应用系统有:国家电

子政务外网的目录系统、节点系统、网站系统、共享交换应

用系统;中国经济信息网的经济信息共享交换管理系统、法

律法规信息共享交换管理系统;文化部的共享交换管理系统

、协同交换系统;国家信息中心协同交换系统、气象局协同

交换系统等十余个系统。

/324/ 北方银证燃气抄表收费管理系统软件V1.0
北方银证燃气抄表收费管理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银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银证软件)是一间专业软

件公司,它的前身是中国光大集团一级子公司中国光大电脑

开发有限公司。十多年来,公司承接了大量的软件开发、系

统集成和信息服务的项目。2002年初公司全面进入以燃气为

代表的公用事业信息化领域,并不断扩展到公共事业中的水

务、热力等行业。公司从研究国外知名系统入手,分析了S

iebelEnergy7、SAPforutility和OracleUtilitiesProduct

s等产品,形成了对这个行业总体信息化建设完整的认识。

/324/ 北方银证燃气抄表收费管理系统软件V1.0

《燃气抄表收费管理系统V1.0》基于B/S三层业务应用架构

,采用新一代的JSP/Servlet/JavaBeans技术,采用MVC(m

odel-view-controller)架构模式,可以实现跨平台(NT、

Unix)的架构,可以实现多台服务器负载均衡(LoadBalanc

ing)的配置,支持大容量用户的并发访问。燃气公司和银行

的连接可采用多种通讯方式,如DDN、X.25、无线网等。我

公司系统要求燃气公司和银行的通讯介质支持TCP/IP协议,

具体采用何种物理连接方式可由银行和燃气据双方的实际投

资情况确定。以燃气地址为中心的客户信息管理、方便的信

息录入方式、动态抄表记录的生成以及多种付款方式、完整

的统计分析报表、呼叫中心查询与催缴等管理方式,是燃气

行业未来全面发展的方向。

/325/ 5700成像测井资料与岩心—成像管理、解释、分析系统软件开发
5700成像测井资料与岩心—成像管理、解释、分析系统软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根据大港油田测井公司成像测井资料解释工作的需

要,2000年1月,大港集团测井公司和江汉石油学院李建华教

授项目组合作开展“5700成像测井资料与岩心――成像资料管

理,解释与分析系统软件开发”项目工作。该项目利用岩心

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建立一套岩心-成像测井-常规测井

图文数据库和数据库的管理系统,以及建立岩心-成像测井

资料解释分析的图像知识库系统,最终达到利用岩心图像刻

度成像测井资料,形成一套完整的用于岩心-成像测井资料

/325/ 5700成像测井资料与岩心—成像管理、解释、分析系统软件开发

综合解释分析的软件系统。本项目是一项开创性技术,在国

内具有先进水平,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岩心-成像测井知识库

内容不丰富;取心井段收获率低和寻找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

关系上做的不够多等问题,这些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应用中

逐步解决。

/326/ 分布式产业链智能协同系统
分布式产业链智能协同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发的分布式产业链智能协同系统通过移动

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及区块链等现代技术,以道路运

输业为载体,将大宗商品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与运输单位连

接起来,通过对物流信息的大数据分析管理,跟踪企业的发货

、承运与收货的全部业务过程,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

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使企业的管理从围墙内延伸到围墙外

,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

提升运输水平的目的,从而实现网络货运大数据化的智慧物

/326/ 分布式产业链智能协同系统

流发展理念,推动行业的良性稳定发展。主要创新点(1)现

代物流协同技术创新系统采用Spring、Mybatis、JQuery、

Zookeeper、kafka消息队列等主流技术分层架构设计;基于

SAAS技术的云平台,BS架构模式,可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使用

,提高用户使用系统的便捷性;采用MySQL、MongoDB、Redis

等多种主流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并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的拆

分、存储,在满负载长时间大量数据接收存储的情况下,仍能

保持系统的稳定、及时、可靠。可进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

围墙外的互动协同和业务监管,提供基础数据的交互功能、

车辆召集、车辆调度、跟单作业管理、在途实时监控、结算

支付、统计分析以及组织架构、运营管理等,并且可借助流

程管理,进行上下游企业三方信息一体化协同管理。实现了

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过程智慧化的现代物流理念。(

2)大数据安全运营管控技术创新系统基于SSL安全协议,采

用商用密码技术对系统数据进行加密传输;采用多级安全机

制,基于RBAC角色的访问控制,实现多级用户权限和角色管理

以及数据安全;通过无车承运和大数据运营管理平台的深度

融合,确保业务全过程实现交易闭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物流

、信息流、资金流在平台实现统一,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增强

了平台系统对业务的控制力。(3)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运

输在途监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创建精确物流

定位遥感模块,打造货物运输在途智能感知的现代物流管理

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编码、加密、分发,信息不可篡改

/326/ 分布式产业链智能协同系统

,物流作业单据的传递全部通过加密方式在系统内部相关节

点进行传递;运输全过程采用APP、北斗/GPS、车载OBD、云

镜、电子标签等对驾驶员、车辆运行及安全实施在线监控跟

单管控,对发车、装运、在途、卸货、收货、结算等业务流

程实施全过程实现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提供三方实时在途

监控,可进行车辆运行状态、驾驶行为分析、货物在途情况

等业务信息的及时可查,并实时推送各关键节点数据和智能

分析,大幅提升传统物流业运输在途监管水平。(4)物联感

知系统创新系统采用JEE规范、WebService标准,基于RESTF

ull技术规范进行开放服务接口开发;基于TCP/IP、JT808、

RS232RS485等协议实现物联、车辆网系统服务,提供强大的

物联网、车联网服务,使得各类厂商设备均能通过部标协议

快速接入系统;搭建了车载云镜运输作业系统、OBD行车监控

系统、无人值守地磅管理系统、货车车牌识别门禁系统、电

子排号系统、建渣智能清运管理系统等物联和车联管理系统

,形成分布式网状智能服务结构,贯穿全部业务环节和设备设

施,形成两化深度融合,全程业务高度信息化。

/327/ 3D可视化物料智能实时定位系统(RFID)的研发与应用
3D可视化物料智能实时定位系统(RFID)的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实施背景飞思卡尔半导体(FreescaleSemico

nductors)公司是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天津工厂每年出

货物料大概在11亿颗,如此庞大的数字,对于物料的管控提出

了巨大的挑战。在浩如烟海的物料海洋中,定位到你要找的

那批物料,就是一个费事费力的难题。同时由于找料时间过

长,增加了设备闲置等待的时间,对于产能也是一种浪费。二

、研究成果本着提高效率,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思路我们开

发了《3D可视化物料智能定位系统(RFID)》,通过RFID定

/327/ 3D可视化物料智能实时定位系统(RFID)的研发与应用

位到物料所在的位置,同时在大屏幕上,用3D的图示,展示物

料所在的具体位置,这样让物料员知道物料的空间位置。同

时在货架上,格子上,都配有指示灯,指明具体位置;与此同时

,自动计算物料是否是当周订单,紧急订单,出货形式,出货日

期,这样就使得物料员找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的物料

;机器待料时间也大幅减少。在改进前,员工在工作中需从近

百组货架中找出某批物料,且找到物料后,还要根据订单的情

况,出货的形式,出货时间,手动查找,计算,将物料放在不同

的位置上,一批物料从开始找,到拿到指定的位置上,平均需

要7分钟的时间。改进后,3D图形指示具体货架位置,具体实

现:1.物料员在上货架前,将原来的打印普通标签.换成打印

RFID标签,贴在物料盒上2.减轻人员的工作量,原来需要人来

找料,并且通过计算判断出,是否是当周订单,出货日期,出货

形式,每批物料需要2到3分钟的计算时间,现在此步骤都由系

统自动计算完成。3.由于找料时间的减少,减少了机器等待

物料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综合利用率提高了~0.5%

,节约了生产成本。4.无纸化办公,原来物料员计算订单的情

况,出货日期,出货形式,的时候需要打印一对报表进行比对

,现在系统自动计算完成,无须打印报表,节约了用纸成本。

5.由RFID读写器自动识别RFID标签,然后定位货架,杜绝了人

工上架,货架号漏扫,扫错的情况,避免潜在的质量风险;2货

架上安装有RFID读写器,会对RFID进行识别;3物料员拿着手

持终端,大屏幕上通过3D模型,显示物料的具体空间位置;4系

/327/ 3D可视化物料智能实时定位系统(RFID)的研发与应用

统自动计算物料的订单情况,出货形式,出货日期,一目了然

;5货架的对应位置上有提示灯,物料员在对应的位置找到物

料后,直接将物料放到指定位置。此系统的使用,大大缩短了

时间,之前一批物料从开始找,到拿到指定的位置上需要7分

钟,现在只需要2分钟。三、系统优点:1.提高了工作效率,3

D可视化,取代传统的2D定位,物料所在空间位置一目了然,而

且在相应的货架上,格子上有指示小灯,查找物料非常便捷。

之前一批物料从开始找,到拿到指定的位置上需要4分钟,现

在只需要2分钟。2.减轻人员的工作量,原来需要人来找料,

并且通过计算判断出,是否是当周订单,出货日期,出货形式

,每批物料需要2到3分钟的计算时间,现在此步骤都由系统自

动计算完成。3.由于找料时间的减少,减少了机器等待物料

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综合利用率提高了~0.5%,节约

了生产成本。4.无纸化办公,原来物料员计算订单的情况,出

货日期,出货形式,的时候需要打印一对报表进行比对,现在

系统自动计算完成,无须打印报表,节约了用纸成本。5.由R

FID读写器自动识别RFID标签,然后定位货架,杜绝了人工上

架,货架号漏扫,扫错的情况,避免潜在的质量风险经过此项

改善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量,减少机器待料时间

,提升了设备利用率,节省用纸成本,还避免由于手动操作而

造成的质量事故的发生。四、经济效益项目经济和节能效益

分析:设备利用率提升=设备利用率提升%x一年小时数x机台

/327/ 3D可视化物料智能实时定位系统(RFID)的研发与应用

总数x每小时测试成本=0.5%X24X365X100X464元=2032320元

用纸量降低=每月节省(箱)x每箱价格x12个月=4(箱)X4

5元X12个月=2160元总效益:2032320元+2160元=2034480元

/328/ 志成兴科智能楼宇物联网安防门禁识别系统
志成兴科智能楼宇物联网安防门禁识别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系统模块的总体设计依据上述功能的分析,系

统中模块分别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

模块、显示模块、串口发送/接收模块、密码输入模块、报

警机制模块。各功能模块具体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模块:

当RFID卡进入到读卡器读卡范围时,读卡器读取卡序列号的

过程。2.数据处理模块:针对于采集到的数据处理,从而对

得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其有效性。3.数据存储模块:用来存储

数据。4.显示模块:用来接收单片机发送的数据,并对数据

/328/ 志成兴科智能楼宇物联网安防门禁识别系统

进行操作从而得到要显示的信息。5.串口发送/接收模块:

主要用来通过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6.密码输入模块:针对

于用按键输入密码,根据密码的正确与否来进行相应的操作

。7.报警机制模块:当出现非法卡或输入的密码不正确时产

生报警。二、系统硬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主要由AT89C51主

控芯片和ISO/IEC15693读卡器模块构成。硬件电路由八部分

构成:微控制器AT89C51、读卡器模块ISO/IEC15693、LCD1

602显示、串口通信MAX232、按键电路、AT24C04存储、报警

电路、门控电路。微控制器AT89C51负责读卡器模块ISO/IE

C15693的初始化,上位机通过串口向ISO/IEC15693发送命令

,ISO/IEC15693根据上位机发送的命令做相应的操作,然后将

得到的信息传送给微控制器AT89C51,然后微控制器控制其它

模块完成显示、报警、判断和门控操作。上位机与下位机之

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串口进行通信,采用MAX232芯片并将芯

片的输入和输出管脚连接到AT89C51的I/O口,在MAX232的引

脚上连接10?F的电解电容用来滤波。读卡器模块ISO/IEC15

693与微控制器AT89C51之间的通信是通过I2C总线进行的,由

于AT89C51单片机本身并没有I2C总线,所以将ISO/IEC15693

模块的串行时钟线与数据线接到AT89C51的两个I/O口,然后

通过模拟I2C时序来完成AT89C51与ISO/IEC15693之间的通信

,为了防止出现三态,在ISO/IEC15693的串行时钟线和数据线

上分别上拉10k电阻。而ISO/IEC15693读卡器与RFID卡之间

的数据通信主要是通过天线进行的。AT24C04与AT89C51之间

/328/ 志成兴科智能楼宇物联网安防门禁识别系统

的通信也是通过模拟I2C时序进行,同时为了防止出现三态,

在时钟线与数据线上分别连接5.1k的上拉电阻。LCD1602与

AT89C52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将LCD1602的3条控制线和8条数据

线与AT89C51的I/O口相连。对于按键电路的设计是将3*4按

键直接连接到AT89C51的7位I/O口,采用线反转法通过查询方

式进行工作。

/329/ 基于NCEP资料的天气形势图片库的建立与共享
基于NCEP资料的天气形势图片库的建立与共享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主要运用NCEP再分析资料(500hPa高度场、海平面

气压场、温度场、风场、相对湿度场、比湿场再分析资料)

,一是通过Grads画图软件实现NCEP资料的自动化出图,实现

历史天气形势场图片格式输出,二是通过局域网共享文件夹

实现历史天气形势场图片库的共享。通过本项工作为抚顺地

区天气气候分析业务工作提供参考,解决历史资料查询困难

问题,方便查询历史个例天气形势及为天气系统分型等业务

提供基础业务资料。

/330/ 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网GIS平台覆盖单位包括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本

部、所属全部地市公司、省检修公司。电网GIS平台覆盖全

省10kV到750kV输变配电业务数据(包括变电站、配电站房

内部一次设备)、电力设施数据。应用电网GIS平台提供的

电网资源结构化管理和图形化展现功能,通过与各业务系统

的集成实现对电网中发、输、变、配、用、通信等电网资源

的台帐信息、空间位置信息和电网拓扑信息的统一维护和管

理,构建统一的数字化电网;基于数字化电网模型为相关的业

/330/ 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务应用提供服务,提升电网的精益化管理水平。电网GIS平台

通过一体化平台的企业服务总线、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实现

与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横向集成及与总部的纵向贯通。通过

电网GIS平台,实现对智能电网中各类电网资源及网架结构的

统一管理和综合展现。通过电网GIS平台与业务应用集成后

提供的运行分析、线损分析和故障定位等高级应用功能,为

智能电网的经济、高效运行提供辅助决策,为政府及相关部

门提供电网基础设施共享服务。

/331/ 一种用于无线协作通信网络的非对称信道通信密钥生成方法
一种用于无线协作通信网络的非对称信道通信密钥生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协作通信网络的非对称

信道通信密钥生成方法,属于无线通信中的保密通信和信息

安全领域。源节点通过发送初始相位随机的信标信号,各中

继节点接收并转发信标信号至目的节点,目的节点检测累积

接收相位并通过中继转发至源节点,源节点进一步转发接收

信号至目的节点,根据单向协同链路在相干时间内二次传输

时信道特性的一致性,通过估计各多中继信道特性并将其转

化为系统子密钥,再通过多次交互扩展密钥从而构成通信密

/331/ 一种用于无线协作通信网络的非对称信道通信密钥生成方法

钥。本项目的显著特点是:通信密钥无需通过信道在收发节

点之间交互,各中继节点参与了密钥生成但无法获得完整密

钥,能杜绝攻击者窃听、篡改和饱和攻击隐患,保障无线协同

通信安全。本成果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中保密通信和信息安全

领域,具体地说,是在无线协作通信系统执行保密通信时,基

于信道物理特征的通信密钥生成方法。无线衰落信道下的中

继传输已被证明是降低传输路径损耗和缓解衰落效应影响的

有效手段。近年来协作通信技术备受关注,有关协作传输策

略、系统容量提升措施以及协作方式等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技

术,而对于协作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却很少有研究学者涉及

。事实上,由于无线信道自身的开放性特征,不仅面临着传统

无线网络存在的窃听、捕获、伪造合法用户等攻击,而且在

协作通信网络中,由于虚拟MIMO(cooperativemulti-input

multi-output)技术的引入还存在多中继非对称链路的密钥

预分配问题、中继节点的诚信度问题、节点的拒绝服务攻击

等。解决通信安全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基于公钥加密算法设计

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策略,收发双方拥有共同密钥,安全通信

依赖于高保密性的密钥加密,其关键是密钥生成和交换机制

。在无线通信领域,一般将密钥生成划分到应用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采用逆运算、大整数分解等生成固定密钥,并以Dif

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执行数据加密,以保障通信安全,

但很难防范量子终端等的解密攻击,而且在协作通信网络中

,密钥分发传输于各个中继节点中,很难防范中继节点的欺骗

/331/ 一种用于无线协作通信网络的非对称信道通信密钥生成方法

、暴力破解等;而物理层则采用扩频或跳频技术提升抗干扰

能力和保密能力,但存在扩频码或跳频图样泄露或被解析等

隐患。无线通信信道具有以下典型的物理传输特征:在信道

相干时间内,信道衰落将保持恒定,发射端在相干时间内二次

发送信号到达接收端,信号的衰落特性基本一致。根据单向

协作链路在相干时间内二次传输时信道的一致性,可以用来

获得通信密钥生成的激励源。为了获得高的密钥生成率,利

用接收信号相位(ReceivedSignalPhase,RSP)信息生成通

信密钥,但已有的密钥生成方法一方面未考虑多中继协作通

信网络下的密钥生成和安全问题,即在多中继协作通信网络

中密钥极易暴露,也无法防止群组节点的拒绝服务等攻击,另

一方面密钥生成依赖于严格的对称信道特性,而在协作通信

中,上下行非对称信道更为普遍存在,现有的密钥生成方法无

法适用于具有非对称信道特性的无线协作通信网络密钥生成

/332/ 方形孔径自聚焦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方形孔径自聚焦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方形孔径自聚焦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一个“ㄩ”形框内,设有多个按规则排列

成阵列的方形自聚焦透镜,方形自聚焦透镜之间用胶粘接固

定,“ㄩ”形框的上面粘接有一块保护玻璃基片。方形孔径

自聚焦透镜阵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方形玻璃丝的

制作、方形自聚焦透镜的制作和方形孔径自聚焦透镜阵列的

制作。制作的方形自聚焦透镜,经过像差校正后,折射率分

布接近理想状态,成像性能好。理论和实验证明,方形自聚

/332/ 方形孔径自聚焦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焦透镜的折射率分布不仅与径向坐标r有关,而且与角度坐

标θ有关。只要单个方形自聚焦透镜的几何尺寸精度高,制

作出的微透镜阵列就会有很高的填充系数,达到95%以上。

200610095026.4。

/333/ 协作中继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技术研究
协作中继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基于协作中继网络的特点,设计适用于协作

中继网络编码方案,以显著改善中继网络传输性能,提高小区

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具有研究内容包括:1物理

层网络编码和低复杂度迭代可以信道编码联合设计;2构造基

于网络编码的协作分集算法,在几种典型的无线中继网络模

型中对提出的算法进行性能分析以及实验仿真;3基于网络编

码的协作网络通信系统新型协议研究。

/334/ 面向功能可重组结构的DSP&CPU芯片及其软件的基础研究
面向功能可重组结构的DSP&CPU芯片及其软件的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华威-1”(S

uperV-1)芯片是我国第一款基于多发射VLIW和SIMD技术的

具有可重组结构的高性能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兼具DSP和C

PU功能,具有统一的高效指令集。指令处理能力可1200MIPS

;32位、16位、8位峰值数据处理能力分别可达2.9GOPS、5.

1GOPS和9.3GOPS,采用0.18umCMOS工艺设计,与2004年国外推

出的最新DSP处理器的处理能力相当。华威处理器首次实现

了基于可重组理论的多发射VLIW和SIMD体系结构;并首次实

/334/ 面向功能可重组结构的DSP&CPU芯片及其软件的基础研究

现了基于并行处理技术和可重组理论的16个同构运算器。华

威处理器芯片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RISC、VLIW和SIMD技术

的可重组架构理论,在不增加硬件复杂度的前提下通过显式

改变运算单元结构使得芯片具有多种运算功能。该技术不但

降低了芯片的晶体管数,而且使得芯片更加高效灵活。通过

采用先进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理论,简化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

,大大降低了芯片功耗。

/335/ 移动式电力计量技术应用研究-沧州地区推广研究
移动式电力计量技术应用研究-沧州地区推广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通过专业技术改装,研制相应的实验室标准设备、

配电保护系统、实验室条件(电源质量、温度、湿度、接地

系统、防尘等)控制系统、减震系统等构建电力计量移动实

验室。其各项指标与技术条件应该符合国家标准、规程和相

关的行业标准要求。实现高效、优质地计量装置现场检验工

作,满足公司计量装置考核等工作的需要。

/336/ 高速、高性能全闭环位置传感器光栅尺
高速、高性能全闭环位置传感器光栅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1)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

创新基金项目《高速、高性能全闭环位置传感器光栅尺》(

立项代码:07C26214410751)。(2)创新环境建设计划-

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高速、高性能全

闭环位置传感器光栅尺》(2006V41C0351)。(3)广州市

荔湾区科技计划项目《高速、高性能全闭环位置传感器光栅

尺》(20074407031-2)。2、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1)技

术原理光栅是在玻璃尺上制作的一系列条纹和狭缝,光栅尺

/336/ 高速、高性能全闭环位置传感器光栅尺

利用莫尔条纹原理工作,当一个发光体发光照射在一个带有

条纹的玻璃尺上,便会产生明暗的影子,而产生的影子被吸

收光的元件吸收后转化成点信号,当其开始移动时,所产生

的信号不一样,这样通过转化的信号传输到数显表上,把两

个物体产生的相对位移给显示出来。(2)性能指标①频响速

度达120m/min(分辨率0.001mm)②定位精度达到±0.0

035mm/1000mm③重复精度达到±0.0007mm/1000mm④抗震

:达到IEC60068-2-6:55~20001-2(≤100m/S2)⑤抗冲击:达

到IEC60068-2-27:11ms(≤400m/S2)⑥密封性:达到IEC60529

IP64(带压缩空气正压保护)3、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

工艺的创新:对光刻的工艺全面采用高度恒温。(2)结构

的创新:光栅尺外形采用外挂式,以中点为固定死点,两边

采用可浮动的固定点;二是内部运动结构采用等比一对一作

用与反作用的创新结构。(3)应用和技术的创新。光栅尺

的尺腔体内采用正压方式达到高性能密封性,运动小车采用

光电池为光电接收元件等。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主要

技术指标对比:项目国外本项目移动速度240m/min120m/mi

n定位精度±0.003mm/1000mm±0.005mm/1000mm重

复精度±0.0015mm/1000mm±0.003mm/1000mm分辨

率0.0001mm0.001mm频响速度240m/min120m/min抗震IEC600

68-2-6:55~2000HZIEC60068-2-6:55~2000HZ抗冲击IEC60

068-2-27:11msIEC60068-2-27:11ms密封性IEC60529IP64IE

C60529IP64(带压缩空气正压保护)(带压缩空气正压保护)重

/336/ 高速、高性能全闭环位置传感器光栅尺

力加速度3g2g注:国内目前还没有厂家能生产出上述性能的

光栅尺。5、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1)直

接经济效益项目执行期内实现累计销售收入127087万元,累

计缴税总额890万元,新增就业人数35人,累计净利润763万

元。(2)社会意义一是项目产品在性能上填补国内空白。

二是有利于提高数控机床的性能。6、推广应用的范围、条

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1)推广应用的范围

、条件和前景主要应用于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

关健功能部件,还可以去装备和改造传统产业。条件是具备

符合市场运作的产品销售、人员管理机制。凭借良好的性价

比,其市场前景相当广阔。(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现

有的密封方案工艺实施较难,对产品的维修也有一定影响,

所以我们正在试验新的压缩空气保护设备,通过正压保护,

可以方便的解决产品内部进尘、水、油等问题。

/337/ 世昭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软件V1.0
世昭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世昭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软件V1.0(简称:Cloud

GISXserver)是一款高效、稳定的网络地理信息发布系统的

开发平台,基于Java开发实现,采用面向互联网的分布式计

算技术,支持跨区域、跨网络的复杂大型网络应用系统集成

和云计算环境。它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发布提供了高可扩

展的开发平台,开发者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网络空间数据

的共享。它提供灵活,简单的企业级应用系统部署,采用全

面基于面向服务的(SOA)架构体系,方便系统的集成和扩

/337/ 世昭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软件V1.0

展,以服务的方式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允许在权

限范围内被广泛的访问和使用。它允许分布于各地的地理信

息服务采用不同技术的资源协同工作,组成松散耦合的服务

;易与其他标准业务系统集成;支持在客户端多源服务无缝

聚合,方便用户开发“富有互联网应用”。独创基于Lucen

e的空间数据索引数据库,它是国内外第一个将搜索引擎技

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融合到一个网络地理信息发布系统中

,使其成为第四代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充分利用搜索引擎的快速搜索算法,解决了海量空间信息

在网络环境下的简单发布、快速浏览、智能搜索、异地共享

、分布计算等多项传统技术难题,将地理空间信息的搜索和

发布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38/ 牧民增收视角的畜牧业产业链协调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牧民增收视角的畜牧业产业链协调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源于2014年甘肃省科学

技术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牧民增收视角的畜牧业产业链协调

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148ZCRA003)。我国从传统畜牧业向

现代畜牧业迈进,主要目的是解决牧户进入市场的问题,提升

畜牧业的比较效益,增加牧民的收入。从传统的单一、分散

化生产到现代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产业化剩余利润一定程度

上是来源于组织化经营所创造的合作剩余利润,是基于多主

体组织形式创新,并有机结合市场交易和管理创新,从而使组

/338/ 牧民增收视角的畜牧业产业链协调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织获得规模聚集收益,并以此利润空间不断激励各主体积极

参与到畜牧业组织经营体系之中。由此可见,产业化利润的

维持是畜牧产业链一体化持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完善的利

益分配机制是畜牧业产业链各主体稳定关系的基石,只有牧

户、合作社、龙头企业都能从畜牧业产业链中得到自我经济

利益的增长与满足时,产业链才可以保证稳定的关系,进而持

续创造产业化的剩余利润。反之,若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即

使可以短时期高效地创造产业化剩余利润,也会因“不患寡

而患不均”放大产业链各主体间的冲突与矛盾,使产业链波

动性加大,进而增加交易成本,侵蚀产业化剩余利润,更甚者

使得产业链分崩离析,违背产业化“1+1>2”的初衷,出现“

1+1<2”的现实异化问题。其根本是过分无视和剥夺产业链

之上任意一环的利益,或者难以理顺期间的利益关系,而导致

产业化进程受阻,产业利润受损或消失。因此,畜牧产业链利

益分配机制自然成为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和保护牧民权益,确

保牧民增收的核心问题。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研究分析

了畜牧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格局,产业链的协调程度以及影响

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因素,在研究既有利益分配机制的作用机

理和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畜牧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

的措施。在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

《产业链视角下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意愿的实证研究---

基于对4省牧区牧户的问卷调查》,发表于《草业科学》201

5.12,并最终形成6万余字的研究报告1份。③技术的创造性与

/338/ 牧民增收视角的畜牧业产业链协调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先进性项目将灰色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迁移运用于畜牧产业

链价值协调和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中,获得了实证验证性结

论,增强了对既有理论的解释作用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

考。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畜牧业的发展,已

形成了较为充足的生产能力,较为灵活的发展机制,生产方式

趋于现代化,形成了稳定可控的质量安全系统。但与此同时

,草原牧区牧民生产方式相对粗放,产业化程度相对比较低,

收入增长缓慢;合作社组织松散,牧民利益诉求难以有效传递

;利益分配不协调,产业链稳定性堪忧;利益联结松散,要素配

置效率低下等问题集中呈现,这不仅是畜牧业和牧区经济发

展结构失调的现实反映,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发展积

累各种深层次问题及矛盾的具体表现。因此,依靠畜牧业产

业化的推进,加快建立完整、高效、公平的草原畜牧业产业

链,促进产业化利润的持续创造,维护产业链稳定,促进牧民

增收致富,成为当前提高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之一。本次研究通过深入分析畜牧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产

业链利益协调程度、利益分配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产业链各主

体博弈关系等问题,为促进产业链的存续和延伸,实现畜牧产

业链的交易各方分享到由产业链效率优势和组织优势所提供

的合作利益,确保牧民增收提供积了有效的对策。⑤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主要向政府有关管理机构

建言献策,为管理层面制定出台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338/ 牧民增收视角的畜牧业产业链协调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规定提供更加系统性的事实材料、理论支撑和经验支持。形

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为相关学

科学术研究提供资讯和理论方法方面的参考;而且有助于政

府优化畜牧业产业链价值管理,提升产业链竞争的软实力,为

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借鉴。但是本次研究也

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草原畜牧业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区域对

比研究有待深入,在问卷调查与访谈中调查对象涉及范围广

泛,且较为分散,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实地调研样本总量受

到限制。

/339/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介绍了适用于铁路局三级网络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

,着重叙述了该系统的主要特点、结构和基本功能,并提出下

一步完善设想,体现先进性和全面性。

/340/ 一种高宽容度液晶选通电荷耦合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宽容度液晶选通电荷耦合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的光电成像系统高宽容度液晶选通电荷

耦合器件及制备方法,电荷耦合器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的二向色滤光片、红外吸收滤镜、控制线和微型信号线及通

过隔膜隔断的多个液晶单元构成的液晶层、相位板及其两侧

的低通滤镜、硅衬底层和下面设置的SiO2氧化层与多个金属

铝栅电极,微型信号线与对应的液晶单元单向连接,液晶单元

、P型硅单元和金属铝栅电极一一对应,液晶单元的上下表面

分别近贴一片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薄膜。在硅衬底下

/340/ 一种高宽容度液晶选通电荷耦合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表面生长SiO2氧化层并形成金属铝栅电极,硅衬底的上表面

依次近贴各功能层,制得高宽容度液晶选通电荷耦合器件,本

发明用于民用成像系统,大幅度提高该成像系统的宽容度,实

现高质量成像。

/341/ 数字特藏资源整合与知识服务平台研发应用
数字特藏资源整合与知识服务平台研发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属中医信息学、中医文献学以及图书馆学研

究范畴。目的是加强中医药文献资源的深度利用研究,将现

代信息科学的方法学应用到中医文献资源研究中,在中医药

纸本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手段提升中医药文献资

源的服务能力,探索特藏文献资源由资源服务变为知识服务

的方法和模式,解决中医药文献资源深度利用的瓶颈问题。

/342/ 汽车车身网络(CAN/LIN网络)控制技术
汽车车身网络(CAN/LIN网络)控制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开发汽车控制CAN/LIN总线网络的需要,研制

了车辆控制CAN/LIN网络监测仪。包括汽车CAN/LIN总线应用

层规范、CAN/LIN网络的网络监测、网络节点监控、网络数

据存储、网络性能分析与网络节点状态监测等功能。从而解

决了汽车CAN/LIN网络产品和系统与CAN/LIN总线应用层规范

的一致性问题,为检验汽车CAN/LIN网络产品和系统与CAN/

LIN总线应用层规范的符合程度提供了标准的测试工具,为

多个厂家不同协议实现之间的设备互联提供了技术保证。目

/342/ 汽车车身网络(CAN/LIN网络)控制技术

前已经制定了长安汽车、力帆汽车车身网络CAN和LIN节点设

计和应用层规范,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汽车车身控制CAN网络

、LIN网络和CAN/LIN混合网络的相关产品和测试平台。现正

在进行装车试验。

/343/ 基于MGA和HMM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MGA和HMM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图像在获取处理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

素的影响将导致图像的失真和降质,这给信息的获取和图像

的后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图像处理的相关领域

建立图像质量评价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项目针对无参考

型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问题,探索人类视觉特性和图像特征

建模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通过感知特征提取和统计建模

,利用人类视觉特性构建最优的视觉质量感知模型,旨在提出

一种符合人类主观感受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估测度与评价

/343/ 基于MGA和HMM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方法。本项目在既定的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在已有相关资料

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跟踪国际、国内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充分研究现有文献中有关多尺度几何分析、隐马尔可夫模

型以及人类视觉感知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本项目的

实施方案,并对相关核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在理论创新方面提出:1)结合人眼视觉感知

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形态学成份分析的图像质量评价

模型。2)采用DDCT变换提取图像的特征,对多DDCT变换后的

图像特征提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人眼的对光亮的适

应性等特征,设计了一种针对压缩图像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

评价方法。3)针对颜色图像的感知特性以及其统计展现规则

,提出了基于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S-CIELab颜色模型图像质

量评价方法。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

检索2篇。EI检索3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项,待授权专利1项,获得2011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

项。

/344/ 具有绝对辐照度功率的太阳模拟器光学性能测量装置的开发
具有绝对辐照度功率的太阳模拟器光学性能测量装置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该项目为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年

度科技项目(第一批);项目名称为:具有绝对辐照度功率

的太阳模拟器光学性测量装置的开发,项目编号为:2013ZJ

04;项目研究时间为:2013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2)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项目基于IEC60904-9关于太阳模拟器辐照

均匀性、稳定性等级评定方法论的指导,通过控制程序的开

发、标准太阳电池的研制、数据采集精度的提升等技术手段

,开发了一套太阳模拟器辐照强度的便携式校准装置,该装置

/344/ 具有绝对辐照度功率的太阳模拟器光学性能测量装置的开发

具备电压、电流等信号的采集能力,能够实现对光伏领域的

关键设备--太阳模拟器的现场校准,其中包括:绝对辐照强

度、辐照不稳定性、辐照不均匀性等。装置由软件和硬件两

部分构成:1)软件部分以Labview为基础,通过控制程序、运

控界面的自主开发,实现了采集频率、光电转换因子等关键

参数的灵活调节,从而确保了数据采集的多样性与准确性。

2)硬件部分包括参考太阳电池、精密电阻、高精度数据采集

卡等。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参考太阳电池光电转换稳定

性与灵敏性的研究、通过负载电阻电流-电压转换灵敏度的

提升、通过高精度数据采集卡在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协调性研

究、通过测量不确定的评定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了太阳模

拟器辐照强度的高精度计量。通过对该装置在太阳模拟器辐

照强度的计量不确定度分析,其相对不确定度为2.8%(k=2)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通过控

制程序的开发、标准太阳电池的研制、数据采集精度的提升

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太阳模拟器绝对辐照强度的精确计量,开

发出太阳模拟器绝对辐照强度、相对辐照强度等多功能、便

携式的太阳模拟器辐照强度校准装置。同时,该装置具备电

压、电流等信号的采集能力。通过对该装置在太阳模拟器辐

照强度的计量不确定度分析,其相对不确定度为2.8%(k=2)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基于该项目开发的太阳模拟器光学性能测量装置技术成熟、

性能稳定、安全性高。对太阳模拟器光学性能的计量不确定

/344/ 具有绝对辐照度功率的太阳模拟器光学性能测量装置的开发

度低于2.8%,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该装置广泛应用于光伏行业太阳模拟器等关键设备的计量校

准,截止项目结题已经实现业务收入突破17万,得到相关单位

的一致好评。该装置的成功开发极大地满足了光伏相关企事

业单位关于太阳模拟器等关键设备在量传溯源方面的需求,

不仅是我省乃至我国整个光伏行业计量水平提升、量值传递

与溯源体系完善的基础,而且会提升我国光伏行业整体实力

和综合竞争力,为支持国家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积极广泛

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将提升太阳光伏领域检验检测服务业的

技术水平和竞争力。6)历年获奖情况无

/345/ 基于随机回归森林与多源数据融合的高精度三维动态形状获取
基于随机回归森林与多源数据融合的高精度三维动态形状获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们研究工作的开展是依照申请计划来进行的。首

先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拟定完成总体研究方案之后

,确定了基于随机回归森林理论的几何处理框架分析框架的

整体思路。在细节中,也作了细微的调整,我们首先研究如何

利用同步架设的结构光摄像/投影系统来采集高精度三维点

云作为训练阶段中的地真形状数据的获取。然后,通过随机

回归森林的构建,来学习TOF置信度。我们所进行的实验表明

,随机回归森林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学习方法,可自动进行特征

/345/ 基于随机回归森林与多源数据融合的高精度三维动态形状获取

的选择且无需进行交叉验证,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深度估计结

果。我们还搭建软硬件系统解决了地真数据的同步获取。在

对齐TOF数据和高精度三维数据之后,我们进一步为每一个深

度值指定训练标签。除了Laplacian滤波器和Gabor滤波器,

我们考虑更加高级的特征描述符。除了局部特征,我们利用

随机森林对全局统计量特征进行学习,如某像素点的某个特

征(如亮度)与该特征在整帧图像统计分布上的关系。在构

建过程中,我们通过最大化信息增益来优化决策树。之所以

计划采用最大化信息增益,是因为它等同于最小化协方差矩

阵的行列式,这样就减少了投票的不确定性。然后,基于置信

度矩阵,我们提出一种三维深度超分辨率能量优化框架。基

于学习所得到的置信度先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构造方法,不

仅可以恢复出高精度的结果,而且我们的构造形式是凸优化

的,因此计算框架不仅鲁棒,而且高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计算机图像和图形学领域顶级期刊IEEETransactionsOnVis

ualizationAndComputerGraphics(TVCG)2016、IEEETran

sactionsonCircuitsandSystemsforVideoTechnology(TCS

VT)2015、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TIP)2

014、IEEETransactionson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

tems(T-ITS)2013上,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高度评价。应用

方面,我们开发了3D动态形状捕捉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智

能化的操作,可以实现3D人脸形状的实时捕捉。比如江苏原

力电脑动画公司跟我们合作,采用我们的系统用于3D人脸和

/345/ 基于随机回归森林与多源数据融合的高精度三维动态形状获取

人体的快速高清扫描,并应用于国产纯CG电影的制作上。

/346/ 中医医院综合管理信息数据元
中医医院综合管理信息数据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推动中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技术体系的建立,

提高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全方位促进中医药卫

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进中医

药信息数据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于2012年组织了《中医

药信息数据元》系列课题的研究,以实现初步建设和完善中

医药信息标准体系的目标。我院承担了《中医临床综合管理

信息数据元》课题的研究任务,重点研究中医医院综合管理

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架构,并在此架构下编制中医医院综合

/346/ 中医医院综合管理信息数据元

管理信息数据元目录及值域代码。为我国中医医院综合管理

信息数据元有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有利于

我国中医医院综合管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高度共享。

/347/ 三维扫描仪
三维扫描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三维扫描仪,是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激光定

位技术对真实物体的形状进行记录的一种计算机辅助设备。

三维扫描仪与一般的扫描仪是不同的。一般的扫描仪是指二

维扫描仪,是用于对照片、文字等平面信息进行记录的设备

,记录的是二维的颜色信息。而三维扫描仪记录的是物体表

面的三维坐标及颜色信息,与二维扫描仪相比有着质的飞跃

。应用范围:三维扫描仪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

、文物存档、三维动画制作、广告宣传、影视制作等领域。

/347/ 三维扫描仪

目前国内还没有三维扫描仪出售,只有过一些研究机构也在

搞三维扫描仪的报告。国外已有四家公司五类产品(CYBERW

ARE,MODELMAKER,REPLICA,DIGIBOT,SURFACER)的三维扫

描仪出售。根据这些公司的网页介绍有很多的大家所熟悉的

进口大片中都利用了三维扫描技术,影片中的怪物都是通过

先建立实体模型,再通过三维扫描建立计算机数字模型,并

通过动作捕捉技术(通过一些运动传感器将人的各关节的动

作记录下来,并用之对机械模型、三维数字模型的动作进行

控制的设备)使之连续、流畅的运动等等技术制作的。技术

水平:该三维扫描仪已达到了国外的中期产品水平,已经能

可靠的记录简单物体如石膏像、塑料玩具等的三维信息,并

生成符合国际标准的三维图形文件存储格式,供三维动画制

作人员完成后期制作。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地从事新型三维

扫描仪的研制工作,这种扫描仪将可以快速的记录包括人体

在内的复杂形状、颜色等信息。投资估算:为使三维扫描仪

最终形成商品,需与有远见的投资者合作。为了降低投资风

险,投入可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可投入40万元,完成5套

样机供用户试用,第二阶段投资待定。

/348/ 金河收银机钱箱控制软件V1.0
金河收银机钱箱控制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的:为提升钱箱功能使用的实用性,通过软件控

制钱箱的打开及闭合功能。本项目采用独立研究方式,公司

成立金河收银机钱箱控制软件开发小组。核心技术:在收银

的同时,收银员可以通过软件的指令收发给钱箱,从而驱动钱

箱闭合,更快捷、更稳定的使用。创新点:突破传统方式驱

动钱箱,采用软件形式来控制钱箱,更稳定,提升了钱箱功能

使用的实用性。

/349/ 新型网络服务器的资源管理与系统状态监控
新型网络服务器的资源管理与系统状态监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在详细分析现有集群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

管理总体设计方案,实现了节点管理,负载均衡,集群自动

部署,状态监控和图形界面自动生成功能模块。具体内容如

下:(1)节点管理对集群中所有节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能

及时发现节点的加入和退出。根节点的选择采用动态竞争决

策过程,能有效地克服根节点故障问题,实现集群系统对高

可用性的要求。(2)提出并构建具有反馈的集群负载动态调

度方案LBDW(LoadBalancingDynamicWeight),并对带反馈的

/349/ 新型网络服务器的资源管理与系统状态监控

加权最小连接算法进行了优化,克服原有LVS没有动态反馈

机制的缺陷,实现了集群的高效动态负载均衡。(3)将RAID

1、Bonding和Heartbeat技术与Kickstart技术结合,从软件

集成、服务整合的角度,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RALB(Reliab

ility、Availability、Load-Balance)特性的基于Kicksta

rt的Linux集群自动部署系统。解决了部署服务器单点故障

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基于基本配置文件和基于DNS两种服务

器的负载均衡算法以解决单一服务器性能瓶颈问题。(4)设

计实现了基于IEEE1394串行总线协议的集群监控系统,该系

统硬件层动态选取管理节点,有效克服了节点故障对监控系

统的影响,具有高可靠性;快速更新节点信息,不受传统通

信网络中设备和主机处理器的干扰,具有很强的实时性。(

5)采用基于XML用户界面管理系统的优化解决方案,通过XM

L完成集群界面信息的描述,通过统一类型生成、添加不同

容器的二级关联法对界面组件进行归类,实现封装。同时通

过布局管理器多重变量的定义,控制界面的布局。事件触发

上,实现了界面组件生成、事件监听和业务逻辑功能的分离

,实现了集群管理系统图形界面的自动生成。项目研究成果

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了国内集群技术研究领域的内容。所研制

的软件《集群资源管理与监控系统CMS1.0》已经部分得到应

用,对于中小型企业、政府、教育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和巨大的市场价值。

/350/ 成都市房委办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成都市房委办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成都市房委办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计算机在社

会公用事业应用及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自行研制开发具有自

主版权的软件应用系统产品。本系统按组件方法进行开发,

采用以中间件为核心的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的解决方案。

系统包括住房公积金计划管理系统、归集管理系统,信贷管

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领导查询系统,住房档案管理系统

,售房款管理系统,分配货币管理系统,多媒体查询系统,

政策指导系统等功能。基本满足了房委机关计算机管理业务

/350/ 成都市房委办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需要。本系统的应用可改善房委办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

率,使房委办的管理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跃上新台阶

,是一套适应当前房改业务发展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351/ 恒业三相载波费控智能电能表
恒业三相载波费控智能电能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恒业三相载波费控智能电能表”是恒业电子有限

公司研制生产的新一代智能型高科技电能计量产品。它以“

MCU+计量芯片技术”为基础,采用当前最新集成电路技术,根

据电能表有关国际标准IEC标准和我国的下述国家标准以及

电力部标准设计制造。该产品为解决现有产品软件密码易破

解,影响电能表正常计费的潜在问题,产品从软件设计引入E

SAM安全芯片,确保用电安全。为降低抄表员工作强度,设计

红外接口或RS485接口实现远程抄表管理,关键创新点如下:

/351/ 恒业三相载波费控智能电能表

(1)采用ESAM嵌入式安全控制模块:ESAM模块与CPU连接,

CPU与计量芯片连接,实现安全计量。其中ESAM芯片硬件安全

获得ITSECEAL5级认证,能够有效保证电能表的设置参数密码

不被破解,确保电能表正常运行。(2)设计红外接口或RS4

85接口实现远程抄表管理:CPU通过红外接口或RS485接口与

之连接就能实现远程抄表,降低抄表员的劳动强度;CPU接入

电源管理系统,应急电池与之相连,防止意外断电造成数据丢

失。

/352/ 地质矿产实验资料及档案自动化管理研究
地质矿产实验资料及档案自动化管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地质资料及测试数据的编辑、整理是地质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标志地质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因此地质

资料及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在整个地质工作中尤为重要

。测试中心作为天津市地矿局唯一的检测试验部门承担着我

局大部分的室内试验分析工作,随着我局业务范围的逐年扩

大,各种相关测试数据资料的数量及管理难度成倍增长,原

有的档案管理设施及手段已不能满足当前管理工作的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测试手段已经或

/352/ 地质矿产实验资料及档案自动化管理研究

正在由手工作业转化为计算机控制,随之产生的大量电子介

质数据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归档,因此必须在现有地质资料及

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原有档

案体制加以更新改造。该项目的设立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充

分运用计算机网络高速、安全、海量存储、便于查询的特点

,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资料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缩

短资料归档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保证归档资料的完

整性、权威性,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错误;在保证数

据资料安全及第三方公证的前堤下提高资料的利用率,缩短

检索时间;提供较为完善的安全机制,杜绝对归档资料的非

法修改、使用;提高资料保存的空间利用率,减少占地面积

及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地质资料及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达

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今后的业务发展打好技术基础。充分运

用计算机网络高速、安全、海量存储、便于查询的特点,从

根本上解决当前资料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资

料归档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保证归档资料的完整性

、权威性,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错误;在保证数据资

料安全及第三方公证的前堤下提高资料的利用率,缩短检索

时间;提供较为完善的安全机制,杜绝对归档资料的非法修

改、使用;提高资料保存的空间利用率,减少占地面积及工

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地质资料及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一

个新的水平,为今后的业务发展打好技术基础。通过计算机

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可以在资料归档过程中实现无纸办公,并

/352/ 地质矿产实验资料及档案自动化管理研究

为各测试部门提供不同行业规范的联机参考,通过互联网、

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通信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提供

各种不同数据格式的测试报告。

/353/ 智慧城市中机会网络中移动节点能量约束的路由策略研究
智慧城市中机会网络中移动节点能量约束的路由策略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移动智

能终端的在周期能量约束条件下的能耗效率关键问题的研究

。由于移动设备的移动性导致能量有限,因此能耗效率对机

会网络部署与设备用户体验具有较大影响。基于以上原因,

项目首先对多样化的移动设备进行了能量消耗模型,在此模

型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移动终端能耗提升的策略研究与

探索。从路由算法上看,路由的策略的优劣也影响着移动终

端的能耗效率,因此对城市环境中基于节点的社会属性进行

/353/ 智慧城市中机会网络中移动节点能量约束的路由策略研究

了相应的路由策略设计。从通信机制看,机会网络的短距无

线通信策略在节点探测方面能耗较高,因此依据城市环境中

移动节点的相遇规律设计了相应休眠策略,以提高设备的能

耗效率。从计算能耗看,本项目初次探索了该场景下基于边

缘计算的模型框架,设计响应的计算任务迁移策略,以降低整

体终端设备的计算能耗。项目成果主要如下:1、基于本项

目公开发表论文12篇,其中EI检索9篇。2、申报实用新型专

利2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多项。3、依托本项目培养

硕士研究生2人,其中已毕业1人,今年即将毕业1人。4、基于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完成科技报告三份,包括专题(分析)报

告,进展(年度)报告,最终报告。

/354/ 偏光应力仪检定标准装置及光强极小值定位方法
偏光应力仪检定标准装置及光强极小值定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所基于的测试原理是,在优化1/4波片法及半

影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光电模拟多个半影法;根据上述原理

制成的偏光应力仪检定标准装置,通过所建立的光学件转动

时光强和转动角度的数学模型,以及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测试

的光强数据进行拟合的处理方法,就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调

试与测试步骤,找出与之对应的光学件在光强极小值时的位

置角度,并通过计算机控制使该光学件定位于此,最终求出被

测光学样品的应力双折射光程差Δ。

/355/ 无线音视频传输技术及其应用(TLM4277W)
无线音视频传输技术及其应用(TLM4277W)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技术在海信液晶类电视上得到了应用—TLM4277

W具有无线音视频传输功能的液晶电视产品已经设计完成,

并小批量试产。通过采用本技术,海信系列彩色电视机的整

机功能、实用性、灵活性等方面在国内国际同类产品中处于

领先水平。主要包括的技术方面有:1、采用IEEE802.11a无

线协议的音视频传输技术本方案中,无线传输通道采用无线

局域网传输协议IEEE802.11a,工作在5.2GHz的频率上,无

线模块间实际最高传输速率为采25Mbps,完全可以稳定的传

/355/ 无线音视频传输技术及其应用(TLM4277W)

输视频信号。音视频信号通过MPEG2编解码技术进行处理,

对信号的损失降到最低。传输距离为可视范围内不少于55米

,且信号可以穿透普通的家居空心砖墙壁,更好的体现其无

线连接的优势。2、无线I2C通信技术无线传输模块间的END

toEND通道使发射盒端和电视端的CPU可以更好的通信,在没

有连线的情况下实现可靠的访问和控制;整个无线I2C系统

由两部分组成:一组通过I2C总线接口存取的4个寄存器和一

条产生中断请求IRQ线。无线类产品属于现代高科技产品,

他对尖端技术IC、模具和各种高精密度的连接器产业有着巨

大的推动作用,图像清晰、没有信号线缆的束缚,可以应用

于各种家居、商业场合,美化了环境吸引了顾客促进了经济

的发展。3、红外遥控转发技术为了解决发射端接驳DVD播放

器、机顶盒等外设时的遥控问题,该方案利用无线传输模块

对红外信号打包转发的功能;对远端的设备进行遥控。4、

模块对码技术在该无线传输技术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保

密性,无线模块之间的连接是成对的,不同的两套系统能够

互不干扰的工作,在接收模块的寄存器中存储了发射模块的

地址信息,若系统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遥控转发线,利用红外

接收器对模块进行重新配对,重新配对后寄存器的值被改写

,以确保唯一性。这样可以给生产和维修带来方便。无线类

产品属于现代高科技产品,他对尖端技术IC、模具和各种高

精密度的连接器产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图像清晰、没有

信号线缆的束缚,可以应用于各种家居、商业场合,美化了

/355/ 无线音视频传输技术及其应用(TLM4277W)

环境吸引了顾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56/ 交通建设工程监理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交通建设工程监理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交通建设工程监理计算机辅助管理

系统紧密结合监理项目全过程,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数据库技术研发完成,系统由项目合同管理、进度管理、

质量管理、计量支付管理和环保安全管理五大功能十三个模

块组成,建立起科学的、可操作的、可供建设单位、施工单

位和监理单位共同使用的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网络化

、模块化的监理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满足了交通建设工程

监理管理的需求,极大地方便了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和施工

/356/ 交通建设工程监理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单位。系统的主要特点:1、将建设工程项目监理所需求的

管理功能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实现了合同信息、试验数据、

质量监控、工程进度、投资管理、安全环保管理、法规搜寻

及质量评定等交通建设施工监理全过程管理。2、在国内同

行业使用了TM卡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357/ 基于基站控制的D2D通信物理层群密钥产生方法
基于基站控制的D2D通信物理层群密钥产生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层的D2D通信群密钥产

生方法,主要解决基站控制下的D2D群通信的安全问题。其实

现步骤是:1)参与群通信的用户设备首先产生随机相位,根

据该相位产生用户探测信号发送给基站;2)基站测量在使用

全功率传输信号时的信噪比,并根据信噪比计算功率分配系

数;3)基站对接收到的用户探测信号进行相位估计,根据相位

估计值和功率分配系数产生基站探测信号并发送给用户设备

;4)用户设备对接收到的基站探测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和相位

/357/ 基于基站控制的D2D通信物理层群密钥产生方法

估计,并结合1)产生的随机相位计算出群密钥。本发明减少

了与核心网的交互,降低了核心网的负荷,能缓解大规模接入

造成的信令拥塞程度,可用于功率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

MA通信环境。

/358/ 地震属性指导水平井导向的方法及其装置
地震属性指导水平井导向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属性指导水平井导向的方法

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水平井导向的随钻测井资料;沿

水平井轨迹的每个点,以该点为中心纵向上提取规定个数样

点的地震属性进行加权叠加,将加权叠加结果作为该点的地

震属性;结合区内已有的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随钻测井资料,优

选出对伽玛数据敏感的多个地震属性;利用随钻测井资料中

的伽玛数据与地震属性建立统计模型,最终实现利用地震属

性预测沿水平井轨迹的伽玛数据,利用该伽玛属性判断沿井

/358/ 地震属性指导水平井导向的方法及其装置

轨迹的岩性,指导水平井导向。该方法为水平井的地质导向

提供更好的地震技术支撑,提高了钻遇目标岩性的钻遇率,对

针对碎屑岩的水平井地质导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59/ 超快多维时空分辨精密物理量诊断技术及应用
超快多维时空分辨精密物理量诊断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立足我国高能量密度物理应用领域重大需求

,坚持关键技术与方法的原始创新与突破,系统地解决了我国

超高时空分辨诊断技术急需突破的重大技术难题,为我国激

光聚变的研究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并将相关技术拓展到高

超发动机、高分辨三维激光雷达以及光物理、光生物和光化

学等等重要领域,打破了国外封锁和垄断。1)突破了小于15

0fs的低晃动光触发扫描关键技术,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450

fs时间分辨能力的实用化条纹相机,为激光聚变实验中多路

/359/ 超快多维时空分辨精密物理量诊断技术及应用

激光的精密同步提供了技术保障;2)攻克了条纹相机专用的

超高真空转移阴极制作技术瓶颈,成功研制了各向异性聚焦

型大动态范围条纹相机,实现了12800:1动态范围测量,成为

我国激光聚变、Z-箍缩、同步辐射源等重大科学工程超快过

程中大跨度范围物理量精密测量的专用技术;3)突破了条纹

相机高频扫描技术,解决了高频信号锁定及高压驱动难题,研

制出国内首台300MHz频率的同步扫描条纹相机样机,实现了

条纹相机对极弱光信号的高时空诊断;4)研制了大灵敏面分

幅成像诊断系统,突破了大面积MCP拼接技术、双MCP双选通

技术和低抖动快门脉冲产生技术,解决了分幅相机精密诊断

难题,在激光聚变研究中获得成功应用。所研制的超高时空

诊断仪器已在激光聚变实验中时空参数的精密定标、高超发

动机燃烧诊断的精确测量以及激光测绘系统样机的原理性验

证等国家重大需求中得到应用,将我国超高时空分辨诊断技

术水平提高到国际一流行列,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在国防战略

高技术领域应用的超高时空诊断仪器的禁用,为我国重大任

务的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

/360/ 大营销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与建设
大营销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与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大营销”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对营销内部业务能力

及岗位职责的梳理,搭建绩效考核KPI指标树,在此基础上

建立全面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将考核指标落实到具体的

考核对象。同时,在营销绩效考核执行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营

销绩效闭环管理体制,从而持续不断的改进营销管理效率和

服务水平。“大营销”绩效考核体系促进了不同专业及各地

市公司之间的横向沟通及纵向监督,提升了营销绩效考核的

有效性,从而促进了高绩效营销团队的建设,进而提升营销

/360/ 大营销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与建设

管理能力,实现营销管理精准化。“大营销”绩效考核体系

的建设提升营销战略、管理、控制三大能力,保障了“四纵

两横”矩阵式的现代化营销管理模式高效运作。

/361/ 超声波热量表
超声波热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概述、技术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超声波热量

表是利用一对超声波换能器同时或相向交替收发超声波信号

,通过检索超声波在介质中的顺流和逆流的传播时间差,计

算出流体的流速,再经过固定的导管截面积计算出流量,最

后由流量和温差计算出热量。主要技术特点:1、流量计采

用标准管段式全铜锻压制作,流场稳定,压损小,不存在杂

质堵塞、缠绕、附着;2、采用进口专用数字时差测量模块

,时间间隔精度高,测量范围宽,单次测量精度可高达65P

/361/ 超声波热量表

S,保证了流量的计量准确度;3、内置高能锂电池工作寿命

大于6年。主要技术指标:公称直径DN15-DN80、准确度2级

、防护等级IP65。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适用于民用建筑的

供热采暖系统分户热计量。应用条件:温度范围4-95℃、最

大工作压力1.6MPa。已应用情况:自2008年投入市场以来,

已累计销售达17万块。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北京、河北、

辽宁、吉林等省市试点项目中应用,产品运行稳定,性能可

靠,受到政府供热主管部门、供热企业好评。效益分析:经

济效益:该公司按年产15万块超声波热量表计算,总成本7

55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可达9750万元,利税总额可实现22

00万元。环境效益: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能促使人

们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增强了全民节能环保的意识。社

会效益:随着市场对热量表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相关配套件

需求量也很大,必将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热量表及相关配套

件的生产、销售、安装及售后服务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有

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推广应用配套条件

:《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城(20

03)148号、《关于落实的实施方案》(建科(2007)159号)、

关于印发《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0

8)106号)、《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

建城(2010)14号)。执行标准:《热量表》CJ128-2007、《

热能表》JJG225-2001。推广计划及措施:推广计划:随着

国家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公司准备到2013年底,

/361/ 超声波热量表

在北方15省辖市及主要地级城市全部设立销售网点,参与各

城市组织的展会,广泛宣传,确保更大的市场份额。推广措

施:公司已经在北方采暖地区十五省辖市设立了56个销售网

点,积极参与各地市的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公司始终把售后

服务工作作为企业的生命线,为了给客户提供及时、有效和

便捷的服务,成立专业售后服务团队,致力于做好产品售前

、售中、售后全天候的服务工作。

/362/ CYG221,CYG222系列通用高精度微差压传感器
CYG221,CYG222系列通用高精度微差压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CAD设计的应力集中力学结构,并使用先进的

微机械加工技术先后开发出的这两个系列是CYG20的换代产

品,有更好的精度,稳定性及较强的抗冲振能力。经电容式

微差压传感器性能价格比高得多,是非腐蚀性、非导电性气

体介质的微压差、流场、流速、流量测量的最优选择。作为

国家“九五”传感器技术攻关项目的CYG222具有高抗过载能

力。主要技术性能及分档性能参数:标准量程:0-±0

.4,0.6,1,1.6,2.5kPa,耐受共模静压0.25MPa(通常)0

/362/ CYG221,CYG222系列通用高精度微差压传感器

.6MPa(特订)。过载能力:CYG221系列500%,CYG222系列正

面10000%,反面500%。零位及满量程输出:V_O≤±10m

V,V_(FS)=(80±40)mV。供电电源及电桥阻抗:传感器

采用恒流源供电,供电电流1-2mA,桥阻抗3-6kΩ。补偿温度

范围及工作温度范围:-10-+60℃,-40-+80℃,特殊要求特

订。分档参数及指标。档级A:零位时漂(mV/8h):0.3;零

位温度系数(×10^(-4)℃.FS):10;灵敏度温度系数(

×10^(-4)/℃.FS):10;非线性(±%FS):1.0;不

重复性、迟滞(%FS):0.5。档级B:零位时漂(mV/8h):0.2

;零位温度系数(×10^(-4)℃.FS):5;灵敏度温度系

数(×10^(-4)/℃.FS):5;非线性(±%FS):0.5;

不重复性、迟滞(%FS):0.3。档级C:零位时漂(mV/8h):0

.1;零位温度系数(×10^(-4)℃.FS):3;灵敏度温度

系数(×10^(-4)/℃.FS):3;非线性(±%FS):0.

3;不重复性、迟滞(%FS):0.2。档级D:零位时漂(mV/8h)

:0.1;零位温度系数(×10^(-4)℃.FS):2;灵敏度温

度系数(×10^(-4)/℃.FS):2;非线性(±%FS):

0.2;不重复性、迟滞(%FS):0.1。档级H:零位时漂(mV/8

h):0.1;零位温度系数(×10^(-4)℃.FS):1;灵敏度

温度系数(×10^(-4)/℃.FS):1;非线性(±%FS)

:0.1;不重复性、迟滞(%FS):0.05。标准外形、压力接口

及壳体材料:CYG222,CYG221,静压较高时也可改接管嘴为

M12×1螺纹接口。壳体为不锈钢或合金铝。

/363/ 中环交通信息采集发布平台
中环交通信息采集发布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天津市高速路十字路口等诸多地点安装设

立,投入使用,根据实际使用统计,及时提供路况、天气等信

息,有效缓解道路压力,减轻交通管理压力。本系统通过采集

的车辆信息,经交通流量接入模块接入,通过交通流分析模块

分析生成交通拥堵情况数据,在人工审核通过的情况下,为交

通的参与者发布路段路况、路口路况(拥堵、畅通、缓慢)

。同时系统通过违法数据分析模块,生成相应违法信息,经人

工审核,发送违法信息,提醒交通参与者文明行车,为交通的

/363/ 中环交通信息采集发布平台

管理者提供指挥调度、行为决策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支持。本

系统可以根据道路类型和道路等级,区分道路拥堵情况;以不

同颜色区分显示交通时间及交通状况;实现智能控制节目单

显示时段和显示顺序,可批量增新,实时编辑和启用;智能过

滤敏感字段;通过覆盖地磁、微波、太阳能等对数据进行采

集、汇总、分析等。核心功能是发布交通诱导信息,实时自

动或手动显示交通畅通、拥堵信息,使司机能及时了解市区

交通情况,引导司机提前选择比较合理可行的行车路线,避免

拥堵,提高效率;可以对重要旅游景点、机场、火车站的车辆

提供专项交通诱导;根据天气预报、交通设施检修、交通事

故发布显示道路施工、交通事故及其它突发性事件信息;平

时也可显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气候状况、或其它有关信息

。该系统已达到使用阶段,并于天津市交管局使用,为天津的

交通畅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各部分主要

功能运行正常。

/364/ 基于北斗卫星的自动气象观测组网通信系统
基于北斗卫星的自动气象观测组网通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成果简介:“基于北斗卫星的自动气象观测组网

通信系统”是利用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功能实现自动气象站

的实组网通信,实现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显

示与共享,与省局业务网无缝对接,满足对偏远地区(如海洋

、山区等)气象观测的需要,本课题为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

术研究项目(2013B15)。2.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系统

设计采用当今主流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结合业务实际需求

而设计合理的流程和算法,采用数据拆包、组包、校验码等

/364/ 基于北斗卫星的自动气象观测组网通信系统

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稳定、可靠,能够实现对北斗通信终端

和自动气象站的远程管理和监控,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系统采用C/S架构,基于技术成熟的MicrosoftVisualSt

udio平台、MicrosoftVisualC#编程语言和北斗通信网络开

发,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相对稳定,自动气象站观测布局不受

地点限制,只要是实现北斗信号覆盖区域即可。数据应用基

于省局自建的VPN网络,通过加密技术与外界隔离,安全性高

、保密性好。4.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系统已在全省范

围内业务应用,能够正常采集、处理基于北斗通信的自动气

象站数据,满足业务使用的要求,填补了偏远山区和远洋自动

气象观测的空白,为海洋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奠定了基础。

存在问题主要是北斗信号偶尔出现干扰现象,会造成数据传

输乱码。5.发表正式科技论文2篇:船舶自动气象站中心采

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广东气象(2014年),第36卷,第6期;

船舶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气象水文海洋

仪器(2014年),第31卷,总109期。

/365/ 基于互联网漏洞威胁情报实现自动化识别资产脆弱性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互联网漏洞威胁情报实现自动化识别资产脆弱性的研究与实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随着日益增多的安全漏洞被发现,利用安全漏洞的

安全事件日益增多及危害日益严重,安全漏洞已成为网络安

全的热点和焦点。按照目前业内的普遍认识,漏洞从客观存

在到被发现、利用,再到大规模危害直至逐渐消失,这整个过

程存在一个时间周期,就是漏洞的生命周期。本项目,实现了

漏洞情报和资产脆弱性的自动化关联分析,建立了一套从漏

洞处置到资产脆弱性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处置流程涵盖漏洞

的预警感知、发现、分析、处置、跟踪、复查、监控、资产

/365/ 基于互联网漏洞威胁情报实现自动化识别资产脆弱性的研究与实践

脆弱性提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半自动化分析把安全和

运维人员的主要精力从被动的人工分析和大量的补丁升级工

作解放出来。

/36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城市轨道交通相对封闭的环境、大规模集聚的群体

、日益复杂的设备系统增加了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很可

能造成重大损失。其应急能力是城市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

件必不可少的基础保障。由于设备系统众多,信息孤岛现象

较为严重,难以满足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发展的需要。随着

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进,各省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应急

指挥系统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城市轨道交通的

应急平台系统,作为专业机构与相应的应急体系对接。该项

/36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

目属交通运输领域,是我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创新成

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是以监控系统信息集

成技术为支撑,以轨道交通应急业务流程为主线,作为各线路

运营综合监视、应急决策、信息共享一体化的技术保障系统

。该系统面向城市轨道交通政府监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

轨道交通管理公司相关部门,由应急指挥中心平台、线路运

营控制中心平台及事件现场移动应急平台组成,同时向上级

政府相关部门实现信息报送和应急联动。针对城轨业务信息

特点,系统总体架构构建为七层结构(网络层、系统硬件层

、数据资源层、信息处理组件层、应用服务层、业务层、访

问层)。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B/S模式主要应用于大规

模用户访问的应急业务,采用J2EE架构体系,按照服务组件的

设计理念,模块化定制,易于拆解移植和升级;C/S模式主要用

于城轨线路大规模实时运营监控信息交互和业务应用,满足

对实时性和快速访问的需求。该系统完成了国内首个贯穿安

全生产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

平台,研制了三级平台、八大系统软件(监测预警、应急值

守、资源管理、应急指挥、总结评估、培训演练、线网运营

管理、信息发布),构建了八大共享数据库(监测信息库、

基础设施空间库、客流库、预案库、资源库、模型库、案例

库、专家库),取得了六大关键技术创新(异域异构海量信

息融合集成、城轨数字化应急预案、多层级立体化指挥体系

、行车监控与GIS技术集成、设备故障趋势预测技术、基于

/36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

虚拟现实技术的设备故障3D定位、多模式紧急通知),提出

了海量异源异构数据的规范化集成方案,编制了囊括地铁主

要监控系统的统一接口标准,自主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便携

式移动应急平台。

/367/ 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感知的城市地下综合智慧管廊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感知的城市地下综合智慧管廊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管理的地下神经中枢,集

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工程管线于一体。当前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物联网感知设备功能

单一,多种感知模式及其载体间的协同能力较弱;二是物联网

信息融合困难,导致管廊各系统相互独立而形成信息孤岛;三

是缺乏基于全面感知的智能化控制及运维平台,突发事件响

应和溯源能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设计和实现了基

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感知的城市地下综合智慧管廊关键技术及

/367/ 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感知的城市地下综合智慧管廊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其产业化应用。一、研发内容与技术创新:(1)自主研发

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化监控分析设备,实

现基于区块链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智能化控制和可信化运维;

(2)自主研发面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实

现基于边缘计算的综合管廊三维覆盖和监测数据的多点快速

传输;(3)提出国内首家基于对等网络协议和支持国产加密

算法及标准的自主可控公共设施联盟链产品,实现基于区块

链的地下综合管廊数据安全存储和共享关键技术;(4)研发

基于区块链的地下管廊物联网大数据分析预警和溯源平台,

实现地下综合管廊数据的分析和溯源。二、主要技术指标:

(1)自主研发地下综合管廊高精度智能含氧量变送器和温

湿度变送器,通过欧盟CE认证和美国联邦委员会FCC认证,处

于国内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综合管廊监控分析软硬件,突发事

件监测和预警准确率达95%,系统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5000

0小时。(2)自主研发地下综合管廊分布式物联网感知系统

,终端采样率≥128Kbps,全面支持各种物联网协议,传输距离

达到km级;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维区域全面覆盖,单个子网

节点数量≥64个,通过传感器网络多节点间协作和边缘计算技

术,多层级应急处理响应时间≤4分钟,高系统可用性≥99.999

%。(3)该项目首次提出基于对等网络协议和国密算法的自

主可控综合管廊联盟链产品,云存储数据概率检测效率提高

70%以上,TB级数据预处理时间≤17秒,1TB远程数据完整性验

证准确率≥9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基于云计算的地下

/367/ 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感知的城市地下综合智慧管廊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管廊物联网大数据平台迁移消耗时间≤1ms,虚拟中间层消耗

≤3%;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地下管廊物联网大数据溯源规模化应

用,溯源准确率达100%,效能提高50%,平均修复时间(MTTR)

≤4分钟。三、取得成果和经济效益:该项目获发明专利和实

用新型专利授权4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在国内外核心

期刊发表论文85篇,产品检测报告9项,查新报告5项,作为省

内唯一起草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该项目成果成功应

用于“中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石家庄汇

明路、广州市中心城区、长春空港、辽宁盘锦、南京江北新

区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实践证明,该项目成果系统稳

定性、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并获

得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和“全国管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精品工程”荣誉。近三年

来,基于该项目成果产品已经应用于13个重大管廊工程,累计

销售收入35亿元,实现销售利润6.9亿元。

/368/ 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为z20

08436。2.应用领域:应用于起重、造纸等交流调速系统领

域。技术原理:(1)采用自适应法进行速度辨识,以获得较

好的稳定性及较高的控制精度。(2)采用DSP作为控制器,实

时快速地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及控制,实现异步电动机无速度

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和平稳运行。(3)从矢量控

制理论出发,并结合空间电压矢量(SVPWM)技术,对无速

度传感器交流调速系统的结构,硬件软件的设计和控制策略

/368/ 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使交流电动机的控制具有直

流电机的特性。3.性能指标:(1)该系统应用于立窑风机,

运行平稳、故障率低,节能效果显著。可实现月节电28800

0KW·h。(2)系统可使加工设备的电气传动系统在运行

中更加稳定,点动、启动及速度都平滑实现,消除机械启动

时的冲击力,实现无级调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

低运行成本。4.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国内变频调速系统普

遍存在低频起动转矩低,调速精度差,应用范围较窄等问题

,多数系统采用V/F控制,在需要高转矩,高精度的场合不

能应用。我们的研究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

应用电机方程准确地获取磁场及转速信息,无需检测硬件,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保持较高的控制

精度。柔性的控制算法使控制灵活、可靠,更易实现复杂的

控制算法,便于故障诊断和监视。该控制系统实现高性能的

交流调速,矢量的坐标变换,磁通矢量的在线计算以及内部

的加速度、速度、外环控制的在线实时调节等,能够存储多

种数据和快速实时处理大量信息。5.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

:本研究成果使交流电动机的控制具有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采用DSP作为控制器,实现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

制系统方案,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设计了无速度变频调

速矢量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变频器开关状态的控制,

使交流电动机的控制具有直流电机的特性。本研究课题克服

了传统变频器低频启动转矩低的缺点,提高了调速控制的精

/368/ 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度,扩展了变频器的应用范围。6.作用意义:本项目研究无

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在

无速度传感器调速系统在研究和应用上的空白。

/369/ 电石炉节能计量测试改造项目
电石炉节能计量测试改造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370/ 大信息平台(CIP)和企业信息集成技术
大信息平台(CIP)和企业信息集成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技术说明: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属计算机软件和

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为实现欧阳博士2003年组建产学研团队

初期提出、并在他与同事多篇论著述及的大信息平台(CIP

)效应,从EIPSP、QZEIP到EDA-TDRP,一系列具自主知识产

权平台软件的开发工作一直沿着如何在ASP平台上实现ERP、

CRM、SeCM和SCM等企业大型生产管理软件,而且这些软件应

当集成于一个平台的思路进行。基于以上思路,本项目在国

内外最早实现基于:(1)1.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

/370/ 大信息平台(CIP)和企业信息集成技术

平台;2.基于互联网的B/S三层结构,采用Java技术,J2EE

平台,Oracle9i数据库开发的为纺织服装行业提供信息化公

共服务的ASP服务平台;3.整合了ERP、CRM、SeCM、SCM的纺

织服装行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等集成创新三条件的纺织服

装公共信息平台软件(EIPSP)。EIPSP及后来开发的其他平

台软件,是大信息平台(CIP)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最

好结果。(2)1.茶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2.基于互联

网的B/S三层结构,采用Java技术,J2EE平台,Oracle10g数

据库开发的为茶行业提供信息化公共服务的ASP服务平台;

3.整合了ERP、CRM、SeCM、SCM的茶行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

案等集成创新三条件的易达茶业分销管理平台软件(EDA-T

DRP)。EDA-TDRP及后来开发的其他平台软件,是大信息平

台(CIP)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另一重要成果。此外,

最早提倡既在新开发平台也在已开发好的平台中动态引进,

更新Ajax、Web2.0和Wiki等新技术,以保持平台软件的技术

先进性。二、应用前景:EIPSP是大型和极为复杂的纺织服

装后ERP平台软件,目前已有6家应用企业和近20家试用企业

。QZEIP也是大型和较为复杂的中小企业后ERP平台软件,目

前已有3家应用企业和近10多家试用企业。另外GIP、SSIP及

后来开发成功的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易达茶叶分销公共

服务平台、易达外贸业务管理平台、易达印刷业务管理公共

平台、易达地产工程项目管理平台、易达房地产权证登记管

理平台等平台软件也有数目不等的应用和试用企业。由于团

/370/ 大信息平台(CIP)和企业信息集成技术

队开发的这些平台软件均密切结合海西经济建设实际,随着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海西建设文件的公布和实施,这些平台软

件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光明。目前团队正加紧组织扩大和部署

其市场队伍,以期在应用方面有个较大突破。

/371/ 洪水风险图管理系统软件
洪水风险图管理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技术原理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软件采用平台的技术

,集成了洪水风险图的制作和管理功能。其关键技术是洪水

风险分析技术、一维和二维洪水演进模拟模型、GIS技术、

仿真技术以及进程管理和调用技术。洪水风险分析技术主要

计算不同频率下洪水的量级和过程,如溃坝洪水、溃堤洪水

等,洪水分析是一维或二维洪水计算的依据,二者结合可完

成洪水演进和淹没范围及水深和流速等技术指标。进程管理

主要实现在WREB方式的洪水风险图计算,避免由于系统长时

/371/ 洪水风险图管理系统软件

间计算带来的网页过期等问题。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应用于

洪水风险图的制作与管理,除了可以辅助防汛指挥部门编制

防汛应急预案、部署防汛抢险措施、评估洪涝灾情外,还可

以在制定城市防洪及排水规划、开展洪水影响评价、编制土

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开展防灾知识宣传教育与技术

培训、推动洪水保险、开展防灾演习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风险计算、淹没计算、灾情评估和

方案对比、洪水仿真和虚拟现实、抢险指挥指导、风险图综

合成图和风险图信息更新和发布等功能。洪水风险图管理平

台融合了模型技术、组件技术、系统调度和管理技术以及3

S技术等综合信息,率先在国内实现基于WEB方式二维模型计

算管理,创新进行风险图业务的网格计算,使基于不同地域

的资源共用和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使二维洪水演进计算改

进的速度大幅度提高,实现基于WEB方式的洪水风险分析、

图形展示和出图管理。技术指标洪水风险的分析计算精度要

满足设计国家关于洪水预报标准的要求,并要与实测历史资

料信息相匹配,要满足实际运用对其计算准确度的要求;洪

水风险图管理系统查询响应速度在2秒钟内完成,WEBGIS响

应速度在5秒内完成;系统安全性需要达到涉密级标准设计

/372/ 高性能手机邮件系统
高性能手机邮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如今中国的网民数量已

接近1亿。而作为互联网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E-

mail服务已经成为用户范围最广、使用量高速增长的基本应

用之一。与此同时,无线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移动通信的

发展,我国现有的手机用户已达3亿。在这样的背景下,邮

箱的移动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同时E-mail服务和移动通

信的结合必将给人们带来一个灿烂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手

机邮箱进入真正应用时,其安全性、可靠性、资源分配、容

/372/ 高性能手机邮件系统

量和网络带宽等问题却成为了瓶颈。据分析,现有的手机邮

箱系统面临了以下多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1)系统安全性

问题:目前最为普遍的问题是系统遭遇恶意攻击和垃圾邮件

侵入,由此造成系统崩溃,而现有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依赖

程序代码,若不法分子获得程序代码非常容易破解算法,从

而非法获得邮件信息;2)系统稳定性问题:系统遭受攻击

造成的数据丢失,不能实时恢复将使得系统被迫关闭3)系

统资源利用率:同一个用户经常在同一个邮箱系统申请多个

邮箱,由此占用大量的资源空间和进程,降低系统性能;4

)邮件系统容量的迅速增加:用户的发信数与每封信的大小

的同步增加,造成系统容量的剧增;5)系统性能问题:大

容量邮件提供大附件功能,使得邮件的编码解码时间将迅速

上升,对系统性能构成了巨大困难;6)网络带宽:大容量

邮件系统传输对网络的带宽要求更高。为了能更好的满足用

户的需求,促进电子邮箱技术发展,推动互联网增值业务的

发展,该项目提出手机邮箱系统,并针对上述问题分别研究

并开发出解决方案。项目研究的手机邮箱系统解决了目前移

动邮箱系统存在的瓶颈问题,将极大的推动该市场的发展和

成熟,更将为用户带来方便、安全的邮箱服务,同时对于移

动运营商而言,手机邮箱业务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将带来

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连带的社会效益。

/373/ 杂豆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杂豆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磨制
技术详情

  针对黑龙江北部、西部、东部农业主产区的环境限

制性因素,有针对性的采用施肥调控、群体调控新技术,集成

已有技术,改变传统栽培模式,提高芸豆、小豆、绿豆的群体

质量,突破高产的环境容纳量阈值,尤其是对针对杂豆的增产

、稳产栽培实践,通过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示范推广新的栽

培模式和技术,同时,培训技术人员与农户,为典型杂豆生产

主产区种植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课题主要进

行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1、研究黑龙江省不同茬口杂豆播种

/373/ 杂豆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技术针对不同杂豆茬口,以及前茬作物的传统生产方式,研发

不同的机械化栽培模式。以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

、利用前茬作物对土壤环境的改变,利用前茬残肥、土壤理

化特性,探讨不同茬口的机械化栽培模式。2、研究不同生态

区主要杂豆机械化生产主导技术根据黑龙江东部、西部、北

部不同生态区的主要限制性生态因素,有针对性的采用机械

耕作、调控施肥、群体配置、化学调控等主导技术,降低土

壤水分与温度胁迫,减少花荚期湿冷气候胁迫,发挥机械化优

势,保障全苗,培育壮苗,提高单位面积产能,增加单产。3、

研究杂豆栽培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现有杂豆的种植、管理和

收获机械多源于大豆栽培机械,或通用机型,针对现有的大部

分杂豆栽培机械,研发、组装与之配套的土壤耕作技术、播

种技术与田间管理技术,通过播量调控、营养调控、化学调

控构造高光效群体,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增加经济

产量。

/374/ 电子商务数据聚合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电子商务数据聚合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

务应用的深入,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数据类型也变

得越来越复杂。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利用,有利

于构建企业级智能化应用,以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最真实需求

,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鉴于此,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资助下,围绕

聚合数据管理平台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并取

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2.技术原理及性能

/374/ 电子商务数据聚合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指标:本项目着眼于电子商务企业所积累的海量多源异构数

据,突破了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挖掘

和分析以及平台支撑等4项关键技术,实现了电子商务数据聚

合管理平台的研制,在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方面皆取得了系

列原创新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8项,14项获得授权,其中

2项专利经过成果转让方式,成功应用到企业产品开发中;发

表论文62篇,其中SCI期刊收录17篇,EI收录21篇。项目技术

成果已在多家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中得到产业化应用,证明其

市场竞争力强,成果转化程度高。3.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如下: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技术:在企业

运营和社会网络数据获取方面,采用主题集中式万维网爬虫

设置方法,缩减了时间开销;针对利用感知式系统获取数据逐

渐流行、且对数据采集实时性要求高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

物联网的实时数据采集技术,在保证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前提

下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与质量,降低了实现成本。同时采用

基于兴趣模式挖掘的噪音数据过滤等方法实现数据预处理,

提高了数据质量;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除了传统结构化程

度高的数据,企业需要处理越来越多的半/非结构化数据,在

半/非结构化数据的可信存储、索引和检索研制出一系列技

术成果,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半/非结构化数据管理领域的研究

,而且为企业高效管理海量的半/非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技术途

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研发了多种高效的数据挖掘和分

析算法,具体涉及聚类分析、社区抽取、文本分类、可信推

/374/ 电子商务数据聚合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荐,成功解决了“零值困境”、“模式泛滥”、社区网络局

部结构的高复杂性、不均匀文本数据自动分类存在偏差、冷

启动用户推荐准确性以及托攻击的难题,为企业的生产经营

管理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应用平台支撑技术:从分布式计算

模型、动态对称事件匹配、三维可视化等方面展开攻关,形

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技术成果,构建了电子商务数据聚合管

理平台,大幅度提升了智能企业大规模数据数据处理能力,实

现了智能化的决策、控制和服务,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4.推广应用情况:通过电子商务数据聚合管理平台的开

发和产业化应用,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运转机制

。多项自主研发成果在江苏省众多电子商务企业得到产业化

应用,大力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形成了整体技术优势,市场

需求旺盛,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

/375/ 宇能农务系统管理平台
宇能农务系统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种植行业农务业务部份,普遍缺乏有效的全流

程管理软件,多数采用传统的手工表格进行管理,难于跟踪、

监控,更无法优化效率;在收获的旺季,人手工作量更是成倍

增长,导致出错机率大增,无法为企业提升效益。本项目《农

务管理系统软件》可以对生产中各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有效

的管理,通过对农务业务数据的分析管理,对生产过程进行跟

踪,监控,并出具计算分析报表,提升企业效益。以种植甘蔗

为例,通过运用农务管理系统软件,可以有效的管理蔗田和蔗

/375/ 宇能农务系统管理平台

户,合理安排种植和砍运计划,保障甘蔗能够及时到工厂,保

障生产,促进产量;农务管理系统软件支持蔗农的全生命周期

管理,从合同、计划、播种、扶持、收割、交货入库等环节

的全流程管理,与整个平台无缝集成,实现甘蔗估产分析报告

,为企业经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基于YNUAPSOA服务架构

开发,通过组件化得软件相互协同工作,提供跨系统的实时数

据和服务总线以及数据库。该系统具有可伸缩性,可以搭建

精简协同,来降低运营成本,更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可与现有基础设施和资源实现无缝集成,提高投资有效性。

首次将SOA架构引入种植行业,并应用于农务化验奖励业务中

,农务实现快速过磅结算,化验实现动态分析配置,奖励则按

政府每年下达的补贴政策对种植户进行奖励发放。平台采用

三层结构,支持分布式应用,通过互联网网络,部署到乡下甘

蔗站或者远程工作站。基于C/S及B/S系统模式的完美结合,

支持企业内部网络的高速信息处理,也支持基于广域网上的

跨地区集团式远程查询和指挥监控。基于Windows的人性化

的界面设计,简洁、明快和方便。表格格式强大的自定义功

能,适用性更强广泛应用移动GSM手机短信,实现全流程短信

通知,蔗主自主报蔗和查询进厂、领导查询和预订信息、信

息广播等功能。砍蔗通知单、派车单、过磅单等单据格式的

自定义功能。角色及操作员的功能权限设置细致明确且严密

,完备的上机操作日志对平台操作进行全程跟踪记录。数据

库管理系统固有的安全保障措施再加上平台对关键数据的加

/375/ 宇能农务系统管理平台

密处理,让非法打开数据库进行窥视或剽改数据的行为几乎

不可能。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OOP),真正提高了

平台的未来扩展性,让维护工作变得更为轻松高效。

/376/ 基于MRF先验的SAR图像去斑方法
基于MRF先验的SAR图像去斑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基于MRF先验的SAR图像去斑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输入一副待去斑的SAR图像;2.选取

中心像素块;3.确定搜索窗;4.选取相似块;5.计算相似性权

值;6.遍历搜索窗;7.计算待估计像素点的恢复值;8.遍历整

幅SAR图像;9.恢复整幅SAR图像;10.迭代去斑;11.获得最终

去斑结果。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图像的先验信息,相对于目前

空域滤波的去斑方法,能够更好的平滑斑点噪声,同时保持S

AR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细节,可用于对SAR图像的去斑处理。

/377/ 玉柴重工JK3106Y06挖掘机嵌入式软件V1.2
玉柴重工JK3106Y06挖掘机嵌入式软件V1.2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广西玉柴重工有

限公司自选课题。2.课题背景: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开发

的新一代液压挖掘机,要求的监控系统对整机的发动机、液

压系统的进行有效控制,其中对发动机机的预热、启动、暖

机、调速、停机的控制,自动怠速控制(节能),液压系统的

行走高低速控制。对发动机与液压系统的主泵的功率匹配控

制,以及整机的保养维护的监控等。要求监控系统的具有友

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整机的故障进行诊断和报警等。因此

/377/ 玉柴重工JK3106Y06挖掘机嵌入式软件V1.2

需要进行全新的监控软件进行设计编程。二、技术原理及性

能指标软件的载体是5.7吋彩色监控器,该监控器集显示、采

集/输出(I/O)、控制一体化。是一款STM32系列的嵌入式

控制器。本嵌入式软件是在TAC集成开发平台上,编程语言符

合IEC61131-3标准。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软件的人机

界面采用GB标准的报警图标和状态功能图标。挖掘机各系统

之间(监控器、发动机的ECU、整机的GPS系统)采用CAN-B

US通信。采用报文方式对发动机的监控(调速控制、故障诊

断)。按不同使用场景采用不同的功率模式控制发动机与液

压主泵的功率匹配以及采用发动机的怠速节能控制,使整机

的工作效率和油耗达到最优。软件将自动诊断机器的保养情

况,提示进行机器保养。通过GPS模块终端和GSM网络,使整机

与远程GPS监控平台进行交互通信,达到远程监控机器的运行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软件已应用于广

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批产的新一代液压挖掘机YC230-9系列

机型上,深受用户的欢迎。未发生过因软件的原因造成机器

的故障和安全事故。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应用情况

已在公司量产的YC230-9系列液压挖掘机应用。2.存在问题

无。

/378/ IAP-logic工业控制策略组态软件
IAP-logic工业控制策略组态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当前工业控制系统的组态策略编程软件均是由

硬件制造商开发的专用组态软件且硬软紧密相关,使不同技

术体系中开发的控制程序在不同硬件间的移植困难,难以复

用与共享,造成了用户升级维护的困难。福大自动化在大量

工程实践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引擎技术的工业控制组

态软件开发与应用,并在2009年获得工信部电子基金项目支

持。数据引擎是IAP-logic组态软件可实现跨平台运行的核

心技术,它以数据驱动来代替传统指令代码序列执行,所有控

/378/ IAP-logic工业控制策略组态软件

制策略与元件均按数据引擎的技术标准转换为相应的数据模

型,并被下载到带嵌入式数据引擎软件的PLC与工业PC上,突

破性解决了不同控制硬件平台均能采用同一种组态软件,这

在国内外并无先例。IAP-logic组态软件主要包括面向不同

PLC控制器或工业PC的特定数据引擎软件(现已开发10种)

、控制策略编辑组态软件、控制组态元件、设备库软件、以

及控制器硬件结构组态软件等,其不仅能完成了控制组态策

略图形化编辑、自动编译与链接、在线实时监控、工程项目

管理等功能,还在工业组态软件的智能化特性技术上取得突

破创新,如IO元件自动导航、语法错误自诊断、组态元件时

序自动拓扑、无扰动在线组态等,同时解决了长期以来工业

控制技术标准的工程实现率低,真正做到让用户无须担心硬

件平台的升级换代所带来的组态无效等问题。IAP-Logic工

业控制策略组态软件无论在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智能

化等方面均大幅超越现有同类产品,其已在国内多个火电厂

的DCS控制系统中得到应用与技术验证,如在华能山西榆社电

厂在保留原有西门子硬件设备,成功替换了西门子的专用组

态软件;在华能岳阳电厂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3期发电

机组的脱硫DCS项目改造,比传统DCS厂商的组态效率整体提

升50%。这样不仅保护用户现有的设备投资,而且在传统的控

制系统技术改造中获得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从而也帮助福

大自动化三年来累计取得6千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下一步公

司将进一步发展化工、建材、食品等行业解决方案,该成果

/378/ IAP-logic工业控制策略组态软件

也将取得进一步应用,市场前景看好!

/379/ 芯片电泳—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在生物分子高灵敏检测中的应用
芯片电泳—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在生物分子高灵敏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生物体内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生物分子进行高

选择性识别和高灵敏度检测,发展相关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对

研究这些生物分子与人类某些疾病的关联,发展对于相关疾

病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近年来,以毛细管电泳为核心技术

、以芯片为操作平台的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CE)技术迅

速崛起。本项目将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微流控芯片毛

细管电泳仪与灵敏度高的元素选择性检测器联用,融合了CE

与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双重优越性,凭借

/379/ 芯片电泳—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在生物分子高灵敏检测中的应用

其高效的分离能力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元素分析检测能

力,在含金属元素核酸探针及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分离和分

析检测应用中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

目旨在将该联用技术应用于复杂生物体系内的多种低含量蛋

白、核酸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通过定量分析直观判断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对于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都具有

现实的指导意义。本项目将为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组学中的高

灵敏度检测手段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于推动原子光/质谱

联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金属组学、

有机骨架材料等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基于电

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气相/液相色谱与荧光光谱等多种分

析手段及其联用技术,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1)毛细管电

泳-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在金属形态与生物分子相互作

用研究中的应用;(2)基于ICP-Ms及Ag0/Hg0汞齐对鱼类样

品中的生物累积性甲基汞进行超灵敏与高选择性检测;(3)

快速合成间氨基苯硼酸功能化的铜簇应用于快速、高度选择

和识别糖蛋白;(4)基于刻蚀金纳米颗粒的比色法用于裸眼

可视化检测硫脲;(5)基于MPA包覆的Mn掺杂ZnS磷光量子点

与高锰酸钾混合体系的“off-on”磷光开关用于实际样品中

选择性检测谷胱甘肽;(6)基于MPA包覆的Mn掺杂ZnS磷光量

子点与Fenton反应混合体系选择性检测水溶液中Fe2+;(7)

简便制备粒径为5nm的NaYF4:Yb/Er上转换纳米粒子用于对

癌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8)发光可调谐的NaYF4:Yb3+/E

/379/ 芯片电泳—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在生物分子高灵敏检测中的应用

r3+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细胞成像应用;(9)合成近红

外激发的掺杂镱和铥的四氟钇钠上转换纳米粒子用于生物流

体中免标记检测多巴胺;(10)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高

锰酸钾混合体系免标记检测生物体液中多巴胺;(11){[Cd

(abtz)2(NCS)]·(ClO4)}n(MOF-Cd-abtz)(a

btz=1-(4-aminobenzyl)-1,2,4-triazole)作为荧光探针

在检测抗坏血酸中的应用;(12)MIL-100(Fe)作为固相萃

取剂选择性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染料;(13)基于1-(4-氨

基苄基)-1,2,4-三唑的系列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

究;(14)一种优异的多功能阳离子发光金属-有机骨架纳米

管用于高灵敏检测重铬酸根及高效吸附刚果红;(15)不对

称的三酸配体制备含碱土-镧系元素的荧光多孔金属有机骨

架材料高灵敏检测铝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该项目的研究可

用于复杂生物体系中目标分子的高灵敏性、高选择性检测分

析。本项目进展良好,完成了逾期的研究目标和成果目标,发

表与项目相关的SCI收录的研究论文16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

,获得相关授权发明专利9项。

/380/ 基于多元串级协同的燃煤锅炉烟气超低NOx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基于多元串级协同的燃煤锅炉烟气超低NOx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当前我国约60%的电力来自于燃煤发电,但电站锅炉

排放烟气中的NOx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开展锅炉NOx超低排

放技术研究对煤炭的高效清洁发电利用、环境保护与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国家、省自然

科学基金及技术攻关等项目支持下,项目组针对大中型电站

锅炉、各种工业锅炉及炉窑开展了“高效低氮燃烧+SNCR脱

硝+SCR脱硝串级协同超低NOx排放技术”的研究,研发了形成

了新型高效低氮燃烧、高效煤粉分离与浓缩、自适应SNCR脱

/380/ 基于多元串级协同的燃煤锅炉烟气超低NOx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硝、SCR脱硝催化剂现场再生活化、高效低能耗宽负荷SCR脱

硝及低氮燃烧+SNCR脱硝+SCR脱硝的串级协同超低NOx排放技

术的自有知识产权,项目的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包括:(1)高

效煤粉浓缩分离与高效低氮燃烧技术。研发了制粉系统新型

高效粗粉分离器、制粉乏气中超细煤粉浓缩与分离器成套技

术、基于制粉乏气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高效低氮燃烧技

术、炉膛水冷度可实时调节的可调卫燃带燃烧成套技术,解

决了锅炉稳定高效燃烧与低NOx生成之间的矛盾,显著提高了

锅炉的燃料与负荷适应性,燃烧稳定性、锅炉燃烧效率,炉膛

出口的飞灰含碳量和NOx生成量可分别降低30%以上。(2)

SCR脱硝催化剂现场再生活化技术。研发了锅炉现场SCR脱硝

催化剂再生活化技术——高效再生活化液、再生活化工艺及

成套设备,解决了失效与中毒催化剂返厂再生活化成本高、

费时费力且毁损严重等技术难题,可使烟气脱硝效率长期维

持在90%以上,极大地节省了催化剂再生活化的成本、时间与

维护工程量。(3)烟气SNCR脱硝氨气喷射智能自动跟随技

术。针对烟气SNCR脱硝对烟气温度要求严荷(900±50

℃),燃料特性与负荷变化导致反应区烟温变化较大(800℃

~1150℃),从而严重影响SNCR的脱硝效率的技术难题,研发

了自动伸缩摆动式氨喷射装置及其自动优化控制系统,在燃

料及负荷变化时始终使脱硝还原剂喷射进入最佳的脱硝反应

温度区间。(4)宽负荷高效低能耗烟气SCR脱硝关键技术。

煤种与负荷频繁变化导致SCR反应器入口烟温低于下限脱硝

/380/ 基于多元串级协同的燃煤锅炉烟气超低NOx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温度,使脱硝效率严重下降,氨逃逸率增多。为此研发了烟气

/省煤器换热量可调的软硬件控制系统,确保全负荷工况范围

内烟气NOx的超低排放;为克服脱硝系统尿素热解制氨工艺中

高能耗的缺点,研发了锅炉尾部烟道内置式尿素热解制氨技

术,使制氨能耗下降了15~30%。(5)低氮燃烧+SNCR+SCR脱

硝串级协同控制技术。对于燃烧低挥分煤种的锅炉,单一低

氮燃烧与烟气脱硝难以实现超低NOx排放,需多种技术协同作

用。为此,研究开发出了“低氮燃烧+SNCR脱硝+SCR脱硝串级

协同优化控制”联合脱硝与控制优化技术。项目研究获授权

专利31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

7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已应用于49家发

电企业,实现了电厂NOx超低排放(<50mg/Nm3),为燃煤高

效清洁发电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持。目前,项目成果应用已累

计实现新增销售额约10.73亿元,新增利润约8.74亿元,减排

NOx排放112万吨,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出了重大贡

献。

/381/ 西宁地区针叶树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
西宁地区针叶树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近年来,针叶树病虫害----云杉小卷蛾、云杉梢斑

螟、松线小卷蛾、云杉叶锈病、圆柏枯梢病、油松落针病等

在青海省和西宁市对地发生危害,并造成损失,严重影响了林

业绿色建设的发展。据2011年统计,西宁市针叶林类病虫害

发生面积达5万亩,每年需要进行防治面积约4万亩。此外,一

些针叶类病虫害在西宁市的发生种类、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明

确,适合青海省、西宁市针叶树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的技术尚

未得到充分研究和利用。查清针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

/381/ 西宁地区针叶树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

,提出防治针叶树病虫害可持续防治策略已迫在眉睫。2013

年,西宁市科技局下达了《西宁市针叶树病虫害危害调查及

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2013-K-03)。主要内容为:

1、针叶树病虫害危害研究:(1)开展西宁市针叶树病虫害

危害调查研究。(2)开展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因子、

地形地势、林分因子及人为因素的关系研究。(3)针对1-

2种疑难病虫害,开展其危害机制的研究。(4)制定西宁市

针叶树主要预测预报办法。2、针叶树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研

究。(1)针对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

技术研究。(2)建立起防治试验区。通过四年的研究,此项

目取得了如下成果:1、对西宁地区云杉属、油松属、圆柏

属等针叶树有害生物进行了调查,查清了其发生区域和面积

,共记录危害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种类28种(不含鼠、兔害

),其中虫害24种、病害3种、有害植物1种。在此基础上建

立了数据库。2、对云杉大灰象、松皮小卷蛾等主要害虫开

展了生物学特性及预测预报研究,通过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

了最佳的无公害药剂防治方法,防治面积6333公顷。3、发表

论文6篇,制定了《云杉小卷蛾综合防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经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成果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

/382/ 电能计量装置标准化改造——居民小型化集中装表技术研究及应用
电能计量装置标准化改造——居民小型化集中装表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科学技术领域上海电网居民客户约有760万户,量

大面广,其电能计量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社会影响较

大。随着电能计量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要求的不断加强,电

能计量装置标准化建设尤其是居民电能计量管理是当前面临

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项目结合建交委2007年颁布的住宅设

计标准DGJ08-20-2007,通过对居民小型化电能表技术及小型

化集中装表表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居民集中装表,以加

强电能计量装置防护性能,从采用技术手段提高装置的反窃

/382/ 电能计量装置标准化改造——居民小型化集中装表技术研究及应用

电性能,从而提高居民电能计量装置现场管理和优质服务的

水平。2.主要内容、特点研究制定了电能计量装置标准化改

造居民集中装表技术方案;研究制定了集中装表涉及的小型

化单相多费率电能表、小型化单相电能表箱(户内整体式、

户外整体式、户外分体式)等产品设计方案和技术规范;开

展了产品试制、产品试验认定和产品试运行。取得了小型化

单相多费率电能表的CMC计量许可证及小型化单相多费率电

能表上海市计量院、上海市电力表计量测管理所(上海市电

力公司电能计量中心)相关测试报告,小型化单相电能表箱

的CCC强制认证及相关测试报告和市级产品鉴定证书。3.推

广情况项目研究成果居民集中装表技术(小型化单相多费率

电能表和小型化单相电能表表箱)通过市区沪北公司的试点

运行,取得了预想的效果。2008年4月起,居民集中装表技术

方案在电能计量装置标准化改造项目中开展全面应用,同时

在上海市新建六层及以下多层住宅上推广应用。

/383/ 广信1号
广信1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针对南方地区缺乏设施栽培专

用甜瓜品种问题,研究和应用杂种优势、轮回选择、生态筛

选、抗逆鉴定、品质检测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选育设施栽

培专用优质甜瓜新品种。聚合优质、高产、抗病、耐湿、抗

逆等性状新基因,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为重

点,突破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协调改良技术瓶颈,创制综合

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骨干育种新材料,培育适于

南方地区符合市场需求并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高产优质多抗

/383/ 广信1号

杂交甜瓜新品种。围绕南方地区甜瓜生产中重大关键问题,

筛选高产、优质、抗病的南方生态型甜瓜专用品种,建立配

套栽培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最终实现南方地区甜瓜安全高

效生产目标。本任务来源于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

院桂农科[2014]13号文件下达的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

金项目(合同编号:桂农科2014JZ13),项目实施期限为20

09年01月至2015年12月。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属

于植物种质资源和作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南方设施甜

瓜抗病耐湿品种的选育方法和技术开发。2013年在北海市参

加甜瓜品种小区试验,结果为:广信1号(CM-5)厚皮甜瓜平

均折合667㎡产量3302.15kg,比对照北甜1号增产25.56%;平

均单果重3.13kg,大于对照北甜1号(2.63kg);果实中心可

溶性固形物含量17.0%~17.8%,平均17.1%,高于对照北甜1号

(15.2%);其它指标与对照品种相近。2014年在北海市参加

甜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为:广信1号(CM-5)厚皮甜瓜平均

折合667㎡产量3048.95kg,较对照北甜1号增产21.47%;平均

单果重2.89kg,大于对照北甜1号(2.51kg);果实中心可溶

性固形物含量16.8%~18.2%,平均17.3%,高于对照北甜1号(

14.8%);其它指标与对照品种相近。2015年在北海市参加甜

瓜品种生产试验,结果为:广信1号(CM-5)厚皮甜瓜平均折

合667㎡产量4185.80kg,较对照北甜1号增产23.12%;平均单

果重3.64kg,大于对照北甜1号(3.06kg);果实中心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17.0%~19.0%,平均17.9%,高于对照北甜1号(1

/383/ 广信1号

5.5%);其它指标与对照品种相近。综合评价:广信1号(C

M-5)厚皮甜瓜生长势强,网纹细密,果肉橘红,爽口脆甜,风

味独特,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对照品种。广信1号(CM-5)厚皮

甜瓜:中熟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全生育期春季95~105天

,秋季90~100天,果实发育期45~50天。果实椭圆形,果皮颜

色麻绿底,网纹细密全,平均单果重2.5~3.0kg,果肉橘红色

,果肉厚度3.8~120px,果肉质地较细、松脆、蜜甜,口感风

味极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0%~18.0%,极易坐果,耐

热耐湿,高抗枯萎病,抗逆性强,适合南方设施大棚栽培。杂

交种子扁椭圆形,种壳淡黄色,千粒重33~35g。3、技术的创

造性与先进性项目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优先主题“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

新品种定向培育”为目标,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

高农业生产能力与产品安全和质量稳定性、扩大内需、促进

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就业、保证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为方针,重

点开展南方设施厚皮甜瓜专用品种优异资源评价筛选和高效

创新技术体系的建立;集成细胞工程、分子标记等现代育种

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方法,选育专用优良骨干自交系(群);

培育适合现代农业需求,在抗病性、产量、品质等方面达到

国内同类品种领先水平的优良新品种;建立主要品种配套的

杂交制种与种苗繁育及高质量种子检测与加工技术体系;广

泛吸收种业企业,在主要产业带(区)建立优良厚皮甜瓜品

/383/ 广信1号

种的展示示范基地,开展厚皮甜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4、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围绕以甜瓜种质资

源创新技术为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率先创制南方设

施甜瓜抗枯萎病和白粉病新种质。在杂交创制抗病耐湿新种

质等方面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均有领先之处。本项目成功

选育的厚皮甜瓜新品种广信1号(CM-5)通过了广西壮族自

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集成创新的甜瓜抗病耐湿

品种选育方法和技术具有可推广的实用价值。5、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评价种质资源,有利于甜瓜产业的全

局性长远考虑和种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高效创制出一

批抗病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甜瓜种质资源材料并应用于育种

中,可以促进甜瓜品种的更新换代,从而带动甜瓜产业的发展

。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甜瓜品种商品外观的整齐度与内在品

质,大幅度提升广西甜瓜品种的竞争力,有利增强提高甜瓜产

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甜瓜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和

生产者的收入水平。

/384/ 基于WebGIS技术的青海省人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示范
基于WebGIS技术的青海省人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成果通过测绘手段获取青海省内已竣工的人

防工程地上地形图、地下平面图和地下基础设施等相关地理

信息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入库制作。利用WebGIS技术

,建立青海省人防工程信息查询管理系统,实现人防工程建设

和空间动态管理,把人防工程相关专题数据转化为关联地图

对象的可视属性,构建一个集空间与属性查询、统计与分析

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填补了青海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工程信息

数据库的空白,对人防工程管理、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指导

/384/ 基于WebGIS技术的青海省人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示范

作用。

/385/ 聚星-国内领先的V2X智能驾驶精确定位系统
聚星-国内领先的V2X智能驾驶精确定位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业
技术详情

  项目系统是一个应用在社会道路上的高精度定位系

统,旨在为车辆提供厘米级定位信息。随着智慧交通快速推

进,智能汽车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绝不止步于米级定位。

但现有市场中的定位系统,其精度仅能达到米级或分米,当

精度到达分米级时,成本已达四十万元。

  项目高精度定位系统采用“摘星而聚”的创新性技术

原理,将卫星布设在道路两旁,不仅准确识别车道级信息,

更实现了定位精度质的突破。

/385/ 聚星-国内领先的V2X智能驾驶精确定位系统

  具有“高精度,低延时,强穿透”技术指标的项目系

统,秒杀市场同领域产品的同时,价格也更加低廉,是消费

级的高精度定位系统。

/386/ 远程照明控制终端软件
远程照明控制终端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不

断加快,城市照明道路照明的覆盖范围快速扩大,路灯数量快

速增长。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大部分灯具已从传统的

钠灯,逐渐替换为LED灯、金卤灯、HID灯、节能灯、无极灯

等节能灯具,大大降低了城市道路照明能耗。随着照明覆盖

范围的扩大以及灯具种类的快速增加,维护工作量急剧增长

,推动城市路灯管理部门从传统的人工巡视、时控器的管理

方式快速转向路灯配电柜远程集中监控和路灯单灯控制相结

/386/ 远程照明控制终端软件

合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方式。市政路灯管理部门依托于新兴

的路灯智能管理系统,可大大降低人工巡查工作量,随时随地

掌握所有路灯的运行状况,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全面化,灯具

控制的智能化、个性化,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满足居民和市

政管理对道路照明提出的管理要求。我司远程照明控制终端

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设置功能:通过物理按键及液晶屏

进行操作,实现功能设置和调试,简化现场安装部署工作。2

、抄读功能:定时或实时抄收控制终端下挂单灯控制器的运

行参数、工作状态、下挂支路的运行参数、工作状态。3、

数据存储功能:终端可存储不少于十二个月的支路日零点正

向有功电量数据及其他相关参数。支持包括故障、报警信息

在内500条事件查询。支持按日、按月、按年对支路用电信

息进行查询。4、控制功能:远程主站控制:保存主站下发

的多种控制策略,实现远程拉合闸控制。现场手动控制;控制

终端通过本地按键可实现支路、单灯的即时拉合闸控制。5

、安全防护功能:控制终端有密码保护的功能。6、校时功

能:终端支持定时自动校时与主站实时手动校时两种方式,

主站每日定时对控制终端进行校时操作,保证终端运行时间

精确。7、升级功能:控制终端支持本地串口升级功能,控制

终端还至主站远程升级功能。本产品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

专利: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路灯智能控制器,专利号:

ZL201220468818.2

/387/ 语音对比识别软件系统
语音对比识别软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为语音对比识别软件系统,是基于《英汉语

音对比识别软件》软件著作权号2015SRO83324研发而来的。

本项目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法(简称HMM),取得了实质性的

突破,解决了语音识别的特征投取、模式划分及时间对准三

个基本问题本项目通过云端数据传输,将广泛应用于教育、

商业领域,覆盖PC、wap及手机移动端。本项目创新点针对语

音对比识别目前所遇到的语言模型、上下文、语气背景知识

等各个方面,多维护整合的困难性。本项目为研发精准的英

/387/ 语音对比识别软件系统

汉语音识别对比系统,本系统主要用于教育及商业领域。教

育领域可应用于中小学及大学中英语学习,以h5或应用软件

方式,做成游戏、试卷模拟考试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英、汉语

的熟练掌握。在商业领域,提供API接口,满足商业软件使用

,作用于PC端及手机移动端。体现形式多样化,植入性强。

/388/ 新型花卉温室结构技术引进与示范
新型花卉温室结构技术引进与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纵观国内设施温室行业,温室建造企业水平参差不

齐,广泛应用的温室仍为简易温室和节能日光温室,但是在环

境调控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能力较差,严重制约高档花

卉产业的发展。为了改善我国在温室设施建造技术及成果转

化方面的薄弱现状,我公司开展了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与推广项目申报工作。本项目实现栽培管理机械化和温室环

境控制自动化,满足国际设施农业发展需求,引进了先进的花

卉温室结构技术和环境控制系统、设备,对天津地区温室建

/388/ 新型花卉温室结构技术引进与示范

造资料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天津地区

的花卉温室结构系统,大幅降低温室建造成本,提升温室环境

控制能力,淘汰了落后的人工操作,实现了温室环境的智能化

、机械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温室环境控制的精准

度,提升了温室内栽培植物的生长品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情况:引进智能温室建造、计算机物联网系统应用2项创新

技术;建造计算机软件控制的连栋温室30公顷;形成适用于天

津地区商业化温室结构设计软件1套,软件编程内控制了潮汐

式灌溉系统、内外遮阳系统、水帘-风机系统、顶开窗系统

、可移动打药机系统、加湿系统等都可以通过此软件实现分

区域、分时间、分程度的控制温室内环境;温室内结构单次

计算时间缩短,仅为8min,设计温室类型占到98%;温室建造

的结构类型、荷载特点、透光覆盖材料设计参数、钢结构型

材截面等特点都较往旧技术有很大的提升,摒弃了传统的塑

料大棚温室,以钢结构为主体,配搭桁架骨架,安装浮法玻璃

,此设计大大节约了钢材的使用,平均每平米节省钢材0.010

7吨左右,30万平方米节约钢材3210吨左右;制作了两套技术

视频,一套是记录整个温室自动化生产现状流程的视频,对农

户的技术讲解也是以本套视频为基础,技术员加以详细的针

对性讲解,另一套是工作人员现场工作照片制成的视频,记录

了立项以来温室建设的阶段性进展。;新增各类经济效益45

00万元。项目执行期间,根据技术推广交流的需要,开展室内

室外的培训共计10次,培训人次达到220人次,分别在机械农

/388/ 新型花卉温室结构技术引进与示范

业、温室建造、植物补光、潮汐灌溉、植物加湿、水帘风机

降温等技术方面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并在东丽区万新街吴嘴

村、新立街宝元村、军粮城苗街村、华明街于堡村的农户基

地现场指导,建立50户科技示范户。

/389/ 试验方案设计系统V1.0
试验方案设计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品种选育各环节工作繁重,试验规划工作与新品种

研发脱节,大量的工作需要人工操作,导致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量大,试验系统的正确性无法自动验证,试验方案无法直接转

化为数据。因此,本课题开展适合育种试验与评估需求的试

验设计方法研究,并开发出试验方案设计软件,能较好地实现

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数据统计一体化。本软件从育种背景和

新品种研发需求角度,经过试验方案制定、内容细化和方案

设计三个阶段,最终设计出可在试验田中运用的试验方案输

/389/ 试验方案设计系统V1.0

出系统,并基于不同使用对象开发了联合体试验方案、企业

试验方案以及单位试验方案设计系统。在系统界面选择试验

类型、组别和所属单位,对所选择的试验类型进行单元测试

,验证系统功能需求性,最后搭建一个应用系统验证,提出验

证方案,详细描述验证过程,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生成满

足运行要求的试验方案文件集。其创新点在于可帮助用户进

行试验方案设计服务,通过互联网实现多个站点间数据的实

时交换,在网络故障的情况下,仍可独立完成主要业务的操作

,并能够快速采集软件运行过程中间文件以及对数据进行实

时优化和记录,并有效应对大流量、高并发用户访问,有效缓

解系统压力,帮助育种者解决试验方案设计与排布的繁重工

作,时效性强,可行性高,实用、方便、快捷。

/390/ 一种支持多运营商的数字电视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一种支持多运营商的数字电视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

多运营商的数字电视的实现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识

别出每个运营商对应的各个功能模块,并将所有的功能模块

进行分类保存,不同运营商的同一种功能模块分为一类,每一

类功能模块抽象出一个公共接口;应用程序调用时,直接调用

公共接口,并根据控制模块对运营商标志位的判断,选择调用

与运营商标志位对应的功能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上述

方法的系统。通过给每一类的功能模块设置上一层的公共接

/390/ 一种支持多运营商的数字电视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口,在调用时直接调用功能模块对应的公共接口,再根据运营

商的标志位选择运营商对应的功能模块,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可以支持多运营商的数字电视实现。

/391/ 铲屎说微信小程序
铲屎说微信小程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1.1课题来源本专利成果课题来

源为公司自选。1.2课题背景21世纪,网络社交发展迅速,人

与人之间沟通更加快捷便利。再者宠物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

发展阶段,中国家庭结构的演变,老龄化趋势加深,人民收入

水平提高,对宠物的需求日益增长。新手直接购买及饲养宠

物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虚拟养宠成为了众多养宠新手及

不具备养宠条件群体迫切的精神需求,铲屎说就是一款专注

细腻情感的养宠软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采用LNMP架

/391/ 铲屎说微信小程序

构,Nginx性能稳定、功能丰富、运维简单、处理静态文件速

度快且消耗系统资源极少。Mysql是一个小型关系型数据库

管理系统。PHP是一种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嵌入HTML文档的脚

本语言。这四种软件均为免费开源软件,组合到一起,成为一

个免费、高效、扩展性强的网站服务系统。玩家进入后可看

到狗狗撒粮排行榜以及热门狗狗写真,视频等,这时就能进入

狗卡生成界面创建自己的狗卡了,有了自己的狗卡后就能在

给别的狗撒狗粮,同时自己也会获得狗粮奖励,当攒够一定数

量的狗粮后还可兑换实物,心急的人也可直接将别人的狗卡

加入自己的家族中,这样当家族人员有最新动态时可第一时

间查看以及送上狗粮,喜欢的写真视频等也能分享到朋友圈

,狗卡方便有趣,能很好的利用起碎片化时间,让大家一起围

观萌宠。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①可以让客户将爱宠的日

常点滴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分享;②可以建立客户爱犬的

档案;③通过抛洒狗粮进行虚拟狗粮的积攒,到一定程度可以

兑换实物狗粮;④可以参与评论,评价其它爱犬的图片视频;⑤

每日都有排行榜,可以看到自己爱犬的排名。4.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微信小程序已在微信中推广运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成果铲屎说已完成推广应用,暂

未发现问题。6.历年获奖情况;无7.成果简介向社会公开:

铲屎说微信小程序已在微信中公开使用。

/392/ 高速纸杯检测机
高速纸杯检测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纸杯检测历来都是依靠人工来进行的,费时误差率

又高。为了提高检测速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成品率不稳定情

况出现,我司针对在以上问题,决定研发本项目。高速纸杯检

测机目前只有美国、韩国才能生产,我公司研发的该项目为

填补国内空白产品。高速检测机由收杯系统、自动检测对比

闭环控制系统、机械调速系统、纸杯分类系统、不合格收杯

收集单元、合格产品的输出单元等部分组成。高速检测机材

质与纸杯接触的零部件均采用优质不易锈蚀的材料制造,满

/392/ 高速纸杯检测机

足了在卫生条件下检测纸杯的要求。高速检测机工艺:收杯

-检测—对比—剔除不合格品—输出合格产品—包装高速检

测机使用功能:该高速纸杯检测机我们研发的重点是站在高

端纸杯生产公司的立场上采用超精度摄像系统,电脑成像分

析单元、数据对比系统、成品分类单元技术对成品纸杯进行

是否有异物进行自动检测。该检测机全自动工作从而替代了

过去人工检测会造成纸杯二次污染和从根本上改变了因为人

工视角疲劳造成的纸杯漏检现象,满足了KFC、香飘飘、优乐

美、康师傅等高端纸杯生产公司对高品质纸杯生产的需求,

结束了过去依赖进口的局面。创新点一、可灵活设置多组

/393/ 基于多进制QAM调制的10Gb/s光载毫米波信号的产生和长距离传输性能研究
基于多进制QAM调制的10Gb/s光载毫米波信号的产生和长距离传输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

目(项目编号:20100005120014)。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包括:1.深入研究了铌酸锂外调制器输出光谱和射频调制电

压、偏置电压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同时产生上行链路光

载波和下行链路光载毫米波信号的4倍频实现方法,并提出高

速多进制QAM光载毫米波信号的4倍频低成本产生方法。2.在

分析光纤的色散、非线性等特性的基础上,建立高速多进制

QAM光载毫米波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光谱结

/393/ 基于多进制QAM调制的10Gb/s光载毫米波信号的产生和长距离传输性能研究

构和数据信号调制格式对高速的QAM光载毫米波信号传输性

能的影响机制。3.提出基于四倍频的基站无光源16QAM数据

调制的光载毫米波ROF全双工链路的实现方案,能够有效克服

光纤色散引起的幅度衰落效应和码走离效应,传输距离超过

30km。4.提出基于4倍频产生的10G/bsQAM光载毫米波复用方

案,两种不同的10G/bsQAM信号分别调制到光载毫米波的两个

二阶边带上,能够克服了光纤色散引起的幅度衰落效应和码

走离效应,同时降低了基站的复杂度和设备的频率要求,而且

这种方案利用边带复用技术,提高了RoF系统的频带利用率,

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产生的光毫米波信号具有非常好的

传输性能,传输距离接近40km。5.提出的两种有线/无线融合

接入方案,充分利用光载波的偏振和频率自由度产生融合光

信号,能够为用户提供有线和无线可选择的10Gb/s的高速对

称或10G/2.5Gb/s的非对称双工接入,传输距离超过40km,有

望应用于有线和无线融合框架下的高速接入网络。该项目所

涉及的基于多进制QAM调制的10Gb/s光载毫米波信号的产生

和长距离传输RoF链路实现反感对RoF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实

用化具有积极意义,可为RoF技术的发展和有线/无线融合高

速接入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奠定基础,为10Gb/s的宽带有线和

无线混合接入提供技术积累。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电子

工程学院项目负责人:马健新项目组成员:马健新,刘博,田

清华,张琦,赵同刚,忻向军,桑新柱,余重秀结题时间:2014

年2月26日

/394/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督查及保密检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督查及保密检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安全保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当前,我国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全员性作

用日益增强,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深入推进的重要保障,已成

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作为直接关系到现代

社会国计民生的行业,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是国家信息

安全的重中之重。国网公司在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过程

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的建设工作,信息安全技术督查和保密

检查作为信息安全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公司信息安全建设

中的重中之重,今年来,公司多次发布文件规范公司信息安全

/394/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督查及保密检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督查和保密检查工作,建成公司级、省级两级信息安全技术

督查体系和督查队伍,同时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督察机制,组织

开展了多次专项督察工作,本项目进行的信息安全督查及保

密检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信息安全督察队伍完善了信息

安全督查和保密检查手段,极大提高了信息安全督查和保密

检查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本项目主要针对前期信息安全督查

和保密检查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研究了主机、数据库

和业务应用层面的扫描、检测、漏洞挖掘及日志分析技术,

发现200余项常规督查中难以发现的高危安全漏洞和事件,其

中部分漏洞为国家尚未公布、仅被少数黑客掌握的0DAY漏洞

,被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录并向全国公开发布,研发

了包含安全配置审查系统、Web安全检查系统和数据库安全

检查系统的信息安全督查工具集;研究了虚拟密盘重定向技

术、微过滤技术、终端文件监控技术以及磁盘数据粉碎技术

,建立了采用网络与客户端结合方式进行的办公计算机保密

检查机制,研发了办公计算机保密自动检测系统;在对大量检

查结果的深入分析基础上,统一了检查结果上传接口和形式

,研究了检查结果的范式化归并方法,研发了一体化、全方位

的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平台。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申请2项国

家发明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项目成果自2010年9月开始试

点应用,并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后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全网

推广工作,至2012年6月,项目成果已成功推广到国家电网公

司总部、分部、27家省(市)公司、8家直属单位、24家地

/394/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督查及保密检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市单位,项目已累计实现销售合同超过5000余万元,提供的事

前检查的技术手段,避免了影响到公司形象、声誉、利益等

泄密事件的发生。项目成果的成功应用,有效弥补存在的保

密检查相关问题,提升了公司信息安全督查工作能力,保证了

电力企业业务内外网的安全,极大提高了国家电网公司信息

系统的整体安全性。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各种互动化

业务的建设,项目研究成果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可向

其他行业推广应用,必将产生更为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

益。

/395/ 那格列奈的合成
那格列奈的合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那格列奈(Nateglinide)是由日本味之素公司(Aji

nomoto)早期研制,并与瑞士诺华公司(NovoNordisk)联合开

发的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

参考国外文献报道的那格列奈合成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料来

源情况。设计以苯甲醇为原料,采用化学—酶促合成技术为

关键手段。我们完成了合同中的主要技术指标:1.确立了适

合于工业化生产那格列奈的合成工艺,并发表论文三篇,完

成吉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吉林大学硕士生毕业论文各一

/395/ 那格列奈的合成

份。2.根据中国药典对新药申报的有关规定,对自制样品的

分子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元素分析、红

外光谱、热差分析、二维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X-射线衍射

分析等实验,从而确认了那格列奈的分子结构。3.根据中国

药典对新药申报的有关规定,完成了那格列奈原料药的质量

标准建立工作。4.根据中国药典对新药申报的有关规定,完

成了那格列奈原料药的一般药理和急毒试验工作。那格列奈

是胰岛素释放促进剂类抗糖尿病药品,国际上刚刚上市用于

治疗II型糖尿病。我国生产那格列奈具有创新意义。我们采

用了酶促合成的方法,筛选出适用的酶,既提高了底物的利

用率、降低了开发成本,又无化学废物产生,符合绿色化学

的环保宗旨。尤其是那格列奈的酶促合成方法,国内尚无报

道,可申请专利。我们设计以4-异丙基苯甲醇为原料、采用

酶法水解反应为关键步骤的合成路线。实验表明,以化学—

酶促合成技术合成那格列奈具有收率较高(总收率分别为1

8%和29%)、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适于工业化生产。此外

,在合成中由于采用了酶催化的水解条件,故对环境污染降

低到较小的程度。取得的成果(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那格列奈含量,孟勤、尹建元、王恩思、杨世忠,药物分析

杂志,2003Vol.23No.5(2)降糖药物那格列奈的核磁共振谱

解析,尹建元、李桂英、王恩思,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Vol.41No.1(3)新型抗糖尿病药物那格列奈的化学—

酶促合成,李桂英、侯瑞珍、王恩思,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395/ 那格列奈的合成

2002Vol.12No.5

/396/ 微信公众号服务系统软件V1.0
微信公众号服务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微信公众号服务系统软件是公众平台手机版,直接

手机管理公众帐号,随时随地管理粉丝消息、群发图文信息

,实现公众号运营者与粉丝之间的实时互动。微信公众号服

务系统软件汇集行业百万优质公众号,分享微营销技巧,是微

信公众号运营上实用、有料、靠谱、专业的公众号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服务系统软件还可以绑定小程序运营,达到互

动交易两不误,让无处不在的小程序真正的触手可及。特色

功能:1.互粉大厅:快速获取真实活跃微信粉丝,结实公众号

/396/ 微信公众号服务系统软件V1.0

好友。2.交流社区:互相加粉、互相推广、微信营销经验交

流与分享。3.专业服务:提供微信公众号营销推广一体化解

决方案。4.数据分析:用户分析、图文分析,实时掌控。

/397/ 基于第二代曲线波变换的静态人体检测方法
基于第二代曲线波变换的静态人体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二代曲线波变换的静态人

体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解决现有人体检测技术的检测虚警率

高的问题,其检测过程为:通过负样本的自举操作获取负样

本,并与数据库中其它的正样本一起构成训练样本集;计算所

有训练样本的基于曲线波变换的特征向量组成一个训练样本

特征集;利用AdaBoost算法,对样本特征集进行分类训练,得

到一个分类器;输入任意大小的被测图像,计算被测图像中所

有扫描窗口图像的基于曲线波变换的特征向量;将所有扫描

/397/ 基于第二代曲线波变换的静态人体检测方法

窗口图像的基于曲线波变换的特征向量输入到之前所得的分

类器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利用主窗口合并法,对所有分

为人体的扫描窗口进行组合,形成最终的人体检测结果。本

发明具有检测正确率高、同时虚警率低的优点,可用于对图

像中人体的分类与检测。

/398/ 基于ARM技术的无线电监测接收系统
基于ARM技术的无线电监测接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M技术的无线电监测

接收系统,涉及无线电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天线A、射频前端

、A/D转换器、DDC控制器、CPLD、ARM系统板、无线传输模

块和电源系统,所述天线A、射频前端、A/D转换器、DDC控制

器、CPLD、ARM系统板和无线传输模块依次电通信连接;所述

无线传输模块电通信连接有天线B;所述天线A、射频前端、

A/D转换器、DDC控制器、CPLD、ARM系统板和无线传输模块

分别与电源系统电连接。本无线电监测接收系统对实时多任

/398/ 基于ARM技术的无线电监测接收系统

务具有较强的支持和处理能力,并且响应时间短,能够存储无

线电数字信号,并且还具有可扩展的处理器结,可以嵌入扩展

各种功能的嵌入式系统。

/399/ 超多输入编码器
超多输入编码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多输入编码器,包括n级编码处

理矩阵,第i级编码处理矩阵数量为ki个,第i级第j个编码处

理矩阵命名为Mij,j的取值范围为1至ki;编码处理矩阵Mij的

矩阵行信号线数量为,矩阵列信号线数量为,编码处理矩阵M

ij包括个编码输入电路,还包括X个通用编码电路,X为自然数

;编码输入信号数量N为2的自然数次幂;编码输入信号与第一

级编码处理矩阵相连;第一级编码处理矩阵至第n级编码处理

矩阵依次相连,所述超多输入编码器还设置有停止因数s。本

/399/ 超多输入编码器

发明的超多输入编码器具有如下优点:减少了编码器输出引

脚的数量;使得本超多输入编码器的集成度更高;使得本超多

输入编码器工程实践可行性强、编码器延时小、可以处理超

多编码输入信号和功耗低

/400/ IC卡“婚、孕、产”系列保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
IC卡“婚、孕、产”系列保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管理成果系省市两级科委立项并通过省级鉴定,结

果居国内领先。以IC卡为媒体,用电脑操作进行婚孕产系统

管理。集婚前、孕期、产时、产后保健、高危妊娠筛查、保

健指导、信息查询、统计打印为一体。国内外(近十年文献

)尚为空白。创新:医生把被管理数据,输入电脑(写入IC卡

),它可自动通过标准数据进行模拟思维,快速筛查高危妊

娠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其能力分别达100%和98%;效率比

手工提高50%;电脑可自动打出针对保健处方,供医患双方

/400/ IC卡“婚、孕、产”系列保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

遵循;母子高危因素降低98%;提高了出生人口质量,解决

了卫生与计生变对立为统一关系、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价格便宜等优点,各级各类医院均可使用。现已运作上千例

,年收入计50万。

/401/ 导航信号欺骗干扰
导航信号欺骗干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项目在星地高精度时间同步和数据同步

仿真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设计研发了GPS欺骗

干扰模拟设备。该设备可用于多卫星导航系统间信号的干扰

和抗干扰的研究。项目来源:横向项目技术领域:信息技术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应用范围:潜在合作领域现状特点:

国内先进技术创新:星地高精度时间和数据同步仿真技术所

在阶段:研发阶段成果转让方式:合作开发

/402/ 北京铁城监理信息化系统
北京铁城监理信息化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经过历时近两年的研发,现已在该公司范围

内全面启用,并在多方面取得了成果。现将成果简介汇总如

下:一、对公司原有的信息化建设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打

破原有的部门信息化管理框架,把信息化建设从部门级上升

到公司级,将新的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引入到公司全

面管理中去,达到公司资源的最大整合和集中。二、通过制

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各个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软

件的使用进行规范,并实现与公司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的整

/402/ 北京铁城监理信息化系统

合,形成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三、办公OA平台包括了

文件中心、办公用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收寄管理、公共

信息管理、考勤管理、车辆管理等多项工作的核心内容,打

破了企业在高速发展及快速变革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信息孤

岛问题,实现了行政办公无纸化,信息沟通渠道畅通,远程办

公零距离。四、HR系统建立了一个可实现多条件快速查询的

人才档案库,使人力资源在众多项目中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

调配使用,避免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各

功能模块之间的协同,不仅提高了办公的效率,还减少了扯皮

和冗余环节,提高了透明度。可实现信息的及时采集、存储

和分析。五、通过项目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降低项目

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把控水平,做到事前控制为主

,事中控制为辅,杜绝事后控制。六、将枯燥的工作流模型转

化为图形化的设计方式,达到了图形化的流程设计、运行、

监控、分析。七、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执行力,有效地

拓展企业的管理深度和广度,例如现在可以对多个地域的监

理项目进行更深度的管理,为未来扩大监理项目的数量和规

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提升了监理项目管理水平,使公司各

层级管理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及时获取现场真实项目信息,

规范项目运作流程,及时反映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八、使管

理者保持与业主方、施工方与监理方之间的有效协作。在确

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项目投资成本。

/403/ 一种汽车指纹识别控制系统
一种汽车指纹识别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项目属于自选课题。2.与国内外同类技

术比较(1)在系统的组成方面,包含有FM-180指纹识别控制

模块,彩信监控模块,语音录放模块。其中彩信模块采用了S

IM300-MMS通信模块和STC12C5A32S2单片机设计;语音录模块

采用ISD1920芯片组成,采用这种硬件组成的产品在国内尚未

见到有相同报道。(2)彩信控制模块经过触发可以对目标

进行图像采集,对采集到的图像采用改进的嵌入式小波零树

编码(EZW)算法进行优化压缩,将这种算法应用到汽车指纹

/403/ 一种汽车指纹识别控制系统

识别控制方面国内尚未见到有相同报道。(3)指纹识别主

控电路采用彩信模块进行现场拍照,将照片发送到车主指定

的手机里,并拨打车主的手机报警,将彩信技术应用到汽车监

控在国内尚未见到有相同产品报道。3.性能指标整个系统的

组成包括指纹识别控制模块,延时继电器控制模块,彩信控制

模块,语音录放模块。指纹识别控制模块由STC89C52单片机

和型号为FM-180的指纹识别模块组成;彩信控制模块采用了

SIM300-MMS通信模块和STC12C5A32S2单片机设计;语音录模

块采用ISD1920芯片组成;常开型触发延时继电器模块采用5

VDC继电器和NE555芯片组成。其中指纹识别模块的主要技术

参数如下所示。指纹模块指标参数供电电压:DC3.6~6.0V

工作电流:<120mA峰值电流:<150mA指纹图像录入时间:

<1.0秒特征文件:256字节模板文件:512字节安全等级:

五级(从低到高:1、2、3、4、5)认假率(FAR):<0.0

01%(安全等级为3时)拒真率(FRR):<1.0%(安全等级

为3时)搜索时间:<1.0秒(1:200时,均值)上位机接口

:UART(TTL逻辑电平)通讯波特率(UART):(9600╳N)

bps其中N=1~12语音录放模块指标参数工作电压:直流3~

5V供电电源:3-5V,可接排针上电;录放音控制方式:按键控

制或单片机,控制线IO已引出;延时继电器模块指标参数模块

工作电压:5V模块可控制:10A250VAC(交流),10A30VDC(

直流)以下负载。时间可通过电位器调节,默认0-10秒。

/404/ 河北省医学教育统计资料应用软件开发
河北省医学教育统计资料应用软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软件采用VFP6.0平台进行开发。采用医学教育统

计软件可以为深化我省医学教育改革,制定科学的年度医学

教育规划,深入进行医学教育的纵、横向比较研究提供客观

的科学依据;并为各类医学院校、河北省卫生厅、卫生部决

策提供数据依据。软件还可以为河北省卫生厅和下属各类医

学院校解决繁重的统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其它省的卫

生厅和各类医学院校有广泛的应用。

/405/ 3D视觉精定位技术领跑者
3D视觉精定位技术领跑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其他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基于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团队的研

究基础,人工智能学院王飞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研究积累

,于2015年成立了深圳了然视觉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复杂目

标环境的质量改善、精准识别与轨迹跟踪、三维姿态测量及

位姿估计、高性能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数字化智慧工厂

、工业现场的视觉工程应用,并开发了工业视觉的软件通用

平台,已在汽车、零部件、监控等领域中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2023年拓展新能源领域应用。2021年已完成天使轮融资,

/405/ 3D视觉精定位技术领跑者

计划2023年底完成pre-A轮融资,目前正在与多家投资机构

对接。

/406/ 基于Mahout的纺织企业VOC风险协同预警系统
基于Mahout的纺织企业VOC风险协同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应用领域:纺织生产企业VOC风险预警管理。为了

实现纺织企业中纺纱车间和印染车间生产过程VOC气体风险

预警,项目按照3步研究。第一步设计VOC数据的采集,第二步

研究VOC误报警数据的过滤,第三步研究风险模型的训练方法

和风险预警的实现技术。在这3部分研究内容中,分别重点攻

克3个难点,第一个是分析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且对

分析的效率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设计能够有效处理VOC气体传

感器大数据的系统架构;第二个是针对大量误报警数据产生

/406/ 基于Mahout的纺织企业VOC风险协同预警系统

的不平衡数据问题,度量误报警数据和真实警情的均值点,度

量采集到的数据距离两点的距离,初步筛除误报警VOC数据;

第三个是针对各类报警数据分布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ANN分

类器设计VOC报警模型。项目从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开始,按

照分析、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测试的过程进行研究。首先

,分析纺织企业各道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废气排放类型和各类

VOC气体的监测要求和特性。然后,研究设计传感器大数据的

系统整体结构,以Spark平台为主,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为辅,设

计集大数据内存分析计算与实时监测于一体的系统框架;研

究设计纺织企业纺纱车间和印染车间生产过程VOC气体监测

方案;基于Mahout的数据并行分析技术研发纺织企业生产过

程VOC误报警过滤功能和VOC风险类型识别模型。接着应用M

aven开发基于Mahout的纺织企业VOC风险协同预警系统。最

后,在企业测试所开发的系统的性能,验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与可靠性。

/407/ 植物产品品质检验业务评估系统
植物产品品质检验业务评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项目围绕实验室如何提高植物产品品质检验业务

的能力、质量、效率和效益,引进了量化管理的理念,摸索

出植物产品品质检验实验室业务的量化评估方法和指标,根

据评估结果,分析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为管

理层做出科学决策、制定管理目标、实现量化管理服务,从

而促进实验室发展。植物产品品质检验业务评估系统设立1

24个评测项目,42个三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检测能力、

检测质量、检测效率及检测效益)和1个一级指标(评估总

/407/ 植物产品品质检验业务评估系统

分)对植物产品品质检验业务进行全面和详细的评估。该系

统具有明确的评测项目标准、初始的评估指标权重系数及准

确的评估指标计算方法,对评测项目采用6级评分标准,并

将评分结果进行百分制转换,换算成百分制的评估指标,设

定60分为评估总分及格线。该系统采用的评估专用表格制成

EXCEL计算表,只需填写评测项目分数即可获得各级评估指

标分数。评估系统具有实施评估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工作流程

。该系统提供了与评估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名录、需要计

量的仪器名录、常用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国家三废监控范

围的实验室常用试剂等参考资料,作为评估的依据。植物产

品品质检验业务评估系统针对性强,填补了该领域管理工作

中的空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是业务管理的

有力的工具。

/408/ 基于生物特征的可信连接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生物特征的可信连接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无线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紧密围绕国家

的重大应用需求,集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对无线网络的可信

连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生物特征信息存

储的不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安全的生物特征库管理架

构,发明了抗隐私泄露的生物认证方法,为用户生物特性信息

的隐私保护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2)针对无线网络

中单个实体不可信问题,提出了异构无线网络中单个实体的

/408/ 基于生物特征的可信连接关键技术研究

可信架构,发明了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的管理员认证方法,保证

了整个网络中各个实体的运行环境安全可靠;(3)针对现有

传统用户/服务器认证技术单向认证、恶意获得的授权标识

或指示难以区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身份信息的无线网络安

全接入策略,发明了基于生物特征的可配置双向接入方法和

基于身份自证实的安全接入方法,形成了无线网络可信连接

保障技术,保证了无线网络信息高效、完整的交互,降低了接

入网络时的通信开销和在线计算量。

/409/ 一种步进电机远距离调速的方法
一种步进电机远距离调速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步进电机远距离调速的方法,由整流控制单元

、速度调节单元组成的装置实现。整流控制单元输入单相2

20V交流电源,输出经变压器降压后的可控整流电压,在可控

整流电压中发送包含电机运行方向和运行速度等级的速度控

制信号;速度控制信号包括由3工频周期的方向引导波和多个

工频周期组成的速度数据波;速度调节单元输入含速度控制

信号的可控整流电压,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所述方法无需

遥控器,无需单独敷设控制线,直接利用单相电源线传输速度

/409/ 一种步进电机远距离调速的方法

控制信号,可实现远距离步进电机速度的控制调节。

/410/ 中小企业信息系统通用数据整合平台
中小企业信息系统通用数据整合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由于业务流程及管理

流程的不断变化而造成的需求的不确定及多变性等问题,给

企业信息化带来了巨大的阻碍,该平台就是为改变这种情况

而研发的。任何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所描述的无非是必须包含

在最终系统中体现业务流程所需要的业务对象和业务操作。

本系统采用流程对象化,即将存放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用来描

述流程属性的表实体的字段及体现业务流程点的操作进行对

象化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开发。力求可将不同企业的资源整合

/410/ 中小企业信息系统通用数据整合平台

转换为对数据流的整合和集成,并使用可视化的业务重组引

擎,通过其配置实施及升级系统;根据业务需要,可动态增

加、修改及卸载不同的功能模块及流程,无须对数据库以外

的层面进行任何开发和修改,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扩展性及

灵活性。同时具有实施周期短,维护容易,实施成本低等优

点。

/411/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基于既有铁路综合视频

监控管理系统平台产品,根据铁路行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需

求变化,将综合网管、视频分析、视频图像质量诊断、通用

高清解码等技术融合应用,开发的综合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产

品。本项目通过搜集铁路系统及路外其他行业的应用需求,

实现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产品智能化。通过搭建软硬件实

验环境,实现综合视频监控技术与相关新技术的交互融合,满

足市场需求变化。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立足于铁路,

/411/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系统架构满足铁路需求,由视频节点、视频汇集点、视频采

集点、承载网络和终端设备组成。其中,视频节点包括视频

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I类视频接入节点和II类视频接

入节点,终端设备包括用户终端和管理终端。铁路综合视频

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支持,如音视频采集、

处理等;服务支撑,如分发转发功能、网管等;业务应用,如视

频内容分析、云镜控制、告警、系统管理、电子地图功能等

。这些功能的实现采用模块化方式,能复用的复用,不能复用

的独立开发,集成配置。目前,该系统已经研究完成,铁路综

合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产品申请了软件著作权,通过了中铁检

验认证中心的铁路产品认证即CRCC认证和公安部GB28181的

认证测试。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安防视

频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通过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获得由

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和国家质监局联合颁

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该系统已经在兰新、杭长高铁等

建设项目中实施应用。

/412/ 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统计平台
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统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统计平台是落实国办发18号文

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办发〔2018〕18号文要求,全面

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要坚持“全面覆盖、适度前瞻,关联互

通、共建共享,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遵循“统

一标准、同步采集、集中校验、汇总共享”工作机制,分阶

段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从总体目标来看,要建立科学统一的

金融业综合统计管理和运行机制,制定完善标准和制度体系

,建设运行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建成覆盖所有金融机构、金

/412/ 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统计平台

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活动的金融业综合统计,完善大国金融数

据治理,有效支持货币政策决策、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监管

协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从阶段性目标来看,2018-2019年,

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以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统计为突破口

,推进交叉性金融产品统计,实施跨市场产品全流程、全链条

统计监测;推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及金融控股公司统计,加

强系统性金融风险关键环节统计监测;编制金融业资产负债

表,完善金融资金流量、存量统计,夯实宏观杠杆率测算基础

;加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专项统计,合理评估金融对实体

经济的支持力度;依托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债券市场、货

币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统计,有效识别市场风险及其

传染渠道;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体系,推进行业统计标准

与基础统计标准的对标。2020-2022年,建立地方金融管理部

门监管的地方金融组织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统计,全面加强对

风险防控薄弱环节的统计监测;持续完善金融业综合统计标

准体系,完成行业统计标准与基础统计标准的对标;建设先进

、完备的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

/413/ 非线性问题高效算法研究及其在最优潮流计算中的有效应用
非线性问题高效算法研究及其在最优潮流计算中的有效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究以电力系统分析的典型问题为背景,一

方面,运用数学上新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电力系统典型问题的

数学模型和高效的数值方法;另一方面,运用数学的新理论

与方法,理论上完善电力系统中已有的某些数值方法的可行

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有:(1)推广了无约束非线性方程

和光滑非线性方程某些高效算法到约束非线性方程和非光滑

方程系统中,理论上仍保证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与局部收敛

性能。此部分的研究为非线性问题数值方法的前沿问题,研

/413/ 非线性问题高效算法研究及其在最优潮流计算中的有效应用

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提出基于非线性互补函

数的最优潮流的模型和算法能有效地处理最优潮流的不等式

约束,降低了研究问题的维数,算法理论上有很好的收敛性

能。(3)基于电力系统的弱耦合特性和半光滑Newton型方

法,构建了最优潮流的解耦算法,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

能,数值实验显示了解耦算法的可行性;此外,针对电力系

统中解耦最优潮流算法一直未有理论上的收敛性证明,利用

半光滑函数理论和半光滑函数的隐函数定理,提出了算法收

敛的条件,并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进一步,结合

电力系统固有的弱耦合特性,提出了弱耦合方程系统的分类

,对具有弱耦合特性的半光滑非线性方程系统构建了一类解

耦算法,提出了解耦算法收敛的条件,证明了算法的全局与

局部超线性收敛性。注明项目资助已发表论文17篇,其中被

SCI收录2篇;EI收录4篇;ISTP收录1篇。该项目研究的科学

意义和应用前景:我国电力工业正经历着的全国大联网和电

力工业的市场化两大改革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运行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快速且有效的算法,实现对系统

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系统的在线运行,是电力系统研究专家

和应用(计算)数学研究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这种背

景,该项目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也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414/ 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统计监测分析系统项目
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统计监测分析系统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统计监测分析系统建立了全国

银行业金融机构统一、集中、完整的投诉数据统计平台,在

全国层面首次实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诉数据的全口径采集

与分析,改变了以往投诉数据散布于单家机构、数据依靠人

工统计分析的情况,大幅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并大幅降低了传统手工统计的错误性和滞后性问题,为全国

投诉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了更为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

同时,该系统实现了投诉统计分类报表的自动生成和汇总,投

/414/ 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统计监测分析系统项目

诉数据阈值的个性化设置和动态调整,总行统一制定投诉数

据报送要求,规范了报送口径、时点和范围等要求,为实现全

国银行业机构投诉数据明细查询、综合分析提供了便利,能

够更为准确、及时地把握金融市场整体运行和风险情况,为

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415/ 职称评审投票系统的软件实现及构件合理人才结构模型
职称评审投票系统的软件实现及构件合理人才结构模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们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首先对哈尔滨医大一院

职称管理现状进行需求分析,并绘制流程图,我们利用VIS

UALFOXPRO的可视化编程环境对单位进行结构设计和功能设

计,从而完成了系统实现,该系统之能快速生成某级别,类

别首轮选票,并能自动生成满足下轮投票要求的选票.该软

件实现了与其他管理软件的数据共享.通过职称评审优化人

才结构,并确立评审的宗旨和指导译审过程,我们主要从三

个方面优化:1.年龄结构,其中可取符合我国国情;2.能级

/415/ 职称评审投票系统的软件实现及构件合理人才结构模型

结构,我们想从“橄榄形”结构更为合理;3.学历结构,想

出加大高层次人才在整体结构中的比重.本次目的的研究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16/ 浩翔知识产权企业管理系统
浩翔知识产权企业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是一套面向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

所的知识产权信息化应用系统,系统基于当今先进、成熟的

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技术,以知识产权申请和审查流

程为主线,围绕日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往来文件、

通知、任务、费用等繁杂事务,贯穿整个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过程,能够帮助用户实现内部知识产权管理的网络化、流程

化管理,此外还能够将简单的数据信息量化制成各类图表,预

警潜在的诉讼风险,为领导决策项目提供依据,最终帮助用户

/416/ 浩翔知识产权企业管理系统

单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该成果主要用于

提高用户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能力,促进其技

术进步和成果产业化,以专利信息管理为核心,面向商标、版

权和成果管理,提供与上述方面相关的信息资料录入、过程

跟踪监控管理,历史资料复合查询;该成果可以与网上办公自

动化系统平台集成运行,知识产权申请、管理业务自动化、

透明化、规范化、一体化,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强大、方

便、灵活。该系统实现了从提出发明申请、受理申请、审查

、授权、年费、放弃等贯穿专利生命周期的流程管理,以快

速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可以跟踪案件的处理期

限,自动提醒用户近期任务,以免遗漏任何一个期限。按照该

系统的设计,专利申请的各种文件按阶段集中在服务器上进

行统一管理,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数据共享。系统

具有年费维护评价、费用、奖励金、统计分析等功能。利用

该系统可以方便准确地进行专利事务的日常管理,全面、及

时、准确地把握企业知识产权现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发

展。

/417/ 中医“阳痿病”全国协作诊疗平台开发应用研究
中医“阳痿病”全国协作诊疗平台开发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完成中医“阳痿病”协作诊疗平台建设:经过3年

的努力,平台软件由V1.0版本更新至V2.0版本,取得了软件著

作权。至2015年底,纳入病例数达816例,其中213例由协作医

院输送。同时,作为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阳痿病”临

床诊疗指南制定单位,以平台为载体完成了200例“阳痿病”

调查病历的采集,平台软件在德清县中医院、新昌县中医院

、温岭市中医院等十多个协作中心男科门诊开展应用。突显

中西医结合特色,提高中医参与治疗:我院男科门诊实行平

/417/ 中医“阳痿病”全国协作诊疗平台开发应用研究

台软件信息化管理以来,中医治疗参与率较前明显提高,可占

半数及以上,明显高于国内报道的40.9%,并通过借助中医四

诊仪器等工具量化观察指标,使中医治疗更容易被患者及临

床医生所接受,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

。形成了一整套效率、规范的临床信息化管理方案:我院男

科门诊实行平台软件信息化管理使患者资料的完整度得到了

显著提高,降低了阳痿病科学研究资料准备和整理难度,这归

功于平台高效的数字化临床路径管理系统,为开展大宗数据

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保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信息化管理虽

然在首诊时间上较传统方式有所延长,但是复诊时间明显减

少了,主要是患者首诊时平台软件需要采集大量的一般资料

和量表评估资料,主要考虑资料的完整性,但在患者再次就诊

时就可避免重新询问病情浪费时间及既往检查资料的丢失,

可减少明显重复检查率降低医疗费用,同时也不受纸质版档

案空间的限制和制约,大大提高了诊疗的时间效率。另外,信

息化平台管理后患者复诊率明显升高,与国内报道的基于微

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治疗复诊率类似,且杜绝了纸质临床路径

的监管滞后,医疗效率指标得到较好的控制,对临床路径的执

行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处理的作负,严把质量关,便于中医

优势病种诊疗技术发展和推广,同时也为中医优势病种研究

提供大数据支持,对规范“阳痿病”优势病种中医诊治技术

起示范和促进意义。研究生培养、论文、著作:研究生培养

,张高岳,基于国家重点专科“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平台的

/417/ 中医“阳痿病”全国协作诊疗平台开发应用研究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与IIEF-5相关性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20

14届专业型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卫闯,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证

型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届

专业型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本项目完成后发表相关论文4篇

,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多因素流行

病学调查、气活血法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降阶梯治疗轻中度

勃起功能障碍探讨、优势病种“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平台

建设探讨、基于互联网“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管理平台的

应用研究。国家重点专科“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平台取得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6SR303199)。

/418/ 进线防水型光控器底座
进线防水型光控器底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一、产品简要技术说明光控器是通过感应光源的变

化来控制灯具开关的一种控制器,其广泛应用于城市的路灯

和家庭的庭院等环境中。为了使光控器使用时更加安全,常

通过光控器底座(插座)来为光控器提供电源。但现有的光

控器底座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导线从插座外壳底部的导

线孔中穿出,导线与导线孔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雨水会从空

隙进入光控器底座内,存在安全隐患;2)、导线直接连接到插

套的导线孔内,导线与插套连接不牢固,易被拉拔出去,并且

/418/ 进线防水型光控器底座

电气性能较差,易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为此,公司决定研发

一种防水效果好、稳定可靠的进线防水型光控器底座。二、

产品主要技术性能特点:1、设计了电缆进线防水结构,通过

收紧件从收紧套方向沿导向套的表面靠近导线孔,且在靠近

导线孔的同时使收紧套径向收缩直至与导线孔穿出的导线紧

密贴合,消除收紧套和导线间的间隙,使水无法从光控器插座

的底部进入到内部,提高了防水性能。相关技术已取得实用

新型专利1项,专利号:ZL201720740203.3;2、导向套、收紧

件采用螺纹结构,使收紧件向导线孔靠近、并压缩收紧套,且

不会向后退或者从导向套上脱出,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和防水

性;3、收紧套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长度尺寸大于收紧套深度

尺寸、且均匀分布的凸块;凸块能使收紧套更好的收缩,在收

缩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挤压;凸块的长度尺寸大于收紧套深度

尺寸能使收紧套远离导向套的一端在收紧件的作用下向收紧

套中心收拢,最大限度的消除导线与收紧套之间的间隙,达到

良好的防水效果;4、相邻两凸块上的相对平面可适配贴合;

这种结构是为了保证收紧套在收缩的过程中凸块能依次紧密

的连接在一起,能更好的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5、收紧件与

收紧套连接处的直径尺寸小于收紧套的直径尺寸,也小于收

紧件与导向套连接处的直径尺寸;凸块的长度尺寸大于收紧

套深度尺寸能使收紧套远离导向套的一端在收紧件的作用下

向收紧套中心收拢,最大限度的消除导线与收紧套之间的间

隙,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6、优化了金属插套结构,通过将导

/418/ 进线防水型光控器底座

线槽引入的导线夹紧在金属插套的第二夹持片侧壁上,再将

导线连接到连接孔内,使导线与金属插套的连接具有固定片

和连接孔两个双重保险,牢固可靠,同时,导线被夹紧在固定

片时与固定片形成电连接,即使导线与连接孔处接触不良,导

线也能与金属插套通电,保证了电气性能;此外,通过夹持片

侧壁的倒钩与插套槽凸出部配合,避免了金属插套晃动及脱

出,提高了可靠性。相关技术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专利

号:ZL201720789228.2;三、主要性能指标1)、最大电压:

480VAC;2)、额定频率:50/60HZ;3)、额定电流:15A。

/419/ 智慧乐园酷玩代理管理系统V1.0
智慧乐园酷玩代理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如今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投资所占的比例应该是家

庭总收的一半以上,很多家庭所有的开支都是孩子的教育基

金。不想让孩子的人生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儿童教育事业和

早教事业的发展日益繁荣,更多的投资人看到了这一行情,纷

纷想要加入其中。政策的放开,更多的家庭把二孩已经提上

日程,另外二胎下策已经实施了四年多的时候,对于八零后的

家庭来说已经都要了二胎,有些九零后的家庭也在积极的准

备,因此孩子数量在未来几年将会成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

/419/ 智慧乐园酷玩代理管理系统V1.0

,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就意味着未来几年儿童教育和娱乐行

业的发展机遇会更好,另外更多年轻人做为家庭,他们的教育

观察更先进,他们更加注重孩子教育和智力开发的投资,因此

未来将会是属于智慧乐园项目发展的黄金时期。让每一位孩

子都在快乐的游戏当中学习是该项目的发展理念,不断培养

更多健康、快乐、自由的孩子是他们的目标。

/420/ 现代网络信息安全及其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信息流重构匿名通信模型
现代网络信息安全及其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信息流重构匿名通信模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1)针对无线网络

环境下的隐私保护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信息流

重构匿名通信模型;(2)设计了无线Mesh网络下匿名通信方

案,该方案利用信息分片与多路径转发机制实现了匿名路径

建立,用跨层协作机制降低了无线网络的数据包重传概率,提

高了匿名通信效率;(3)提出了一个AdHoc下的网络编码模

型NCMA,它把编码节点的选取与路由相结合,实现了基于路由

的编码节点方案;(4)在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加入了网络编

/420/ 现代网络信息安全及其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信息流重构匿名通信模型

码层,建立了一个通用的NS2网络编码路由仿真平台。

/421/ 微程序设计数字系统的辅助设计系统-CADSMDS
微程序设计数字系统的辅助设计系统-CADSMD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采用层次模块化网络模型,微程序设计语言

与硬件描述语言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的实现方法,

已达到国外同类CAD工具的先进水平。经实际测试与应用

证明,该系统已达到作为小型计算机结构的辅助设计系统和

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指标,系统还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和可

移植性,易移植入超级小型机上作为中、大型机和VLSI

的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开展计算机结构

设计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起了带头作用。

/422/ 支持HSDPA的TD/GSM双模终端设计技术
支持HSDPA的TD/GSM双模终端设计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应用本技术的T5905产品,采用大唐TDHSDPA芯片A

D6905,TD支持2010~2025MHz,GSM支持900MHz/1800MHz,

支持TDHSDPA和GSM(EDGE)技术,存储器采用2GbNANDFLASH+

1GbSDRAM的MCP方案。该项目采用大唐/MTK的方案,芯片选

用MTK的Laguna芯片组;采用触摸屏加按键设计,主屏TFTQ

VGA2.8吋、26万色、320×240像素,满足观看CMMB电视

节目的需要;具备30万和200万像素CMOS摄像头,除了实现

基本的静态、动态拍照外,还可以基于TD-SCDMA高速数据传

/422/ 支持HSDPA的TD/GSM双模终端设计技术

输能力实现流媒体和可视电话功能;支持HSDPA高速上网,

最大下行速率大2.8Mbps;支持蓝牙立体声;支持快讯、PO

C、VideoShare等功能,加上存储卡,具有移动U盘功能,使

手机成为移动的多媒体终端,使用户可以更好地畅享3G生活

/423/ 电力工程航测遥感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电力工程航测遥感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卫星通话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力工程测量是电力工程勘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电力工程测量成果是进行电力工程勘测设计的重要基础

数据,没有可靠的测量成果就无法进行电力工程勘测设计其

他工作。随着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力工程测量

需要保证各种条件下都能快速获取满足要求的测量成果,利

用传统的以“人”为主的工程测量技术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

要求,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卫星遥感测量技术、激光

扫描测量技术等新兴的测量技术的发展为电力工程测量提供

/423/ 电力工程航测遥感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了新的作业方法,但因为没有统一的作业方法、标准和适用

于电力工程的数据处理软件,严重制约了这些新技术在电力

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为了推动测绘新技术在电力工程测量中

的应用,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完成了

电力工程航测遥感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全面解决了航

测遥感测量新技术在电力工程测量中应用的瓶颈问题,并依

托项目研究成果制定了测量标准推广项目研究成果,有力地

促进了测绘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推广和应用。本项目研究的

主要创新包括:①系统研究总结了利用卫星遥感测量技术、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电力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流程,

解决了低空摄影测量控制点布设、遥感航测高程拟合等应用

的关键问题,为全面应用卫星遥感测量技术、无人机低空摄

影测量技术提供了技术保障;②系统研究总结了激光扫描测量

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作业模式、各项指标及其与

外业工程测量数据融合处理方法,推动了激光扫描测量技术

在电力工程测量中的应用;③系统地研究了在基础资料缺乏地

区进行电力工程前期测量的数据获取、处理及融合的技术和

方法,解决了电力工程前期快速获取测量成果的难题;④开发

了电力工程测量内业数据和外业数据处理及融合处理软件,

推动了卫星遥感测量技术、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电力

工程中的深入应用;⑤依托本项目研究成果制订了行业标准《

电力工程数字摄影规程》和企业标准《电力工程卫星遥感测

量技术导则》,为在电力行业应用摄影测量与卫星遥感测量

/423/ 电力工程航测遥感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技术提供了依据。项目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

项,软件著作权1项,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专有技术5项,发布行

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10余篇,有力地推动了人

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卫星遥感测量技术、激光扫描测量技

术等新兴的测量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显著地提升了电

力工程测量的作业效率,降低了电力工程测量的作业劳动强

度。项目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单位输电线路工程测量和场

站地形图工程测量,近三年应用本项目研究成果的输电线路

工程总长度超过了3000km,应用的变电站地形图测量项目约

110项,与传统的电力工程测量作业相比较,节支的工程成本

达到1282.5万元,过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生产技术创新,推动新

技术、新方法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促进了测绘新技术在电

力工程测量中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了电力工程建设质

量。(可另附)

/424/ Vmux4000高带宽交换设备
Vmux4000高带宽交换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高带宽交换设备Vmux4000属于博康公司

大型数字视频光接入、数字交换系统BVX中的高清视频传输

汇聚交换设备。本产品的出现弥补了监控中实时高清视频的

传输和切换问题,可对输入的144路全高清(1920×10

80)视频进行实时交换。本产品具备嵌入式NMS-Pro模块,

可实现全系统的智能网管。单机箱最大支持144×144容

量切换,支持最高3.0Gbps高速数据通道切换,标准的BNC接

口。对于HD-SDI高频视频信号,性能指标必须达到一下要求

/424/ Vmux4000高带宽交换设备

:信号上升/下降时间<270ps;信号最大抖动<0.2UI;输

入卡支持3.0Gbps高速数据通道环通输入、环同输出,可进

行级联扩展;设备各板卡支持公司统一网管系统,能实时查

看和获取输入输出端口的状态、制式等信息,能设置温度告

警的上下限;支持交换卡主备冗余备份,任何一块发生故障

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高清在监控行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视频监控系统都采用了高清视频。针对传统的标

清视频监控,设备厂家都有了丰富的成熟产品予以支持,但

针对高清应用,这些厂家就显得有些跟不上发展。针对监控

领域内客户大量的高清视频切换需求,市面上还没有良好的

解决方案。本产品成功借鉴了广电系统中全高清视频传输的

技术,通信行业中的高速传输技术以及传统的模拟标清视频

切换技术,针对高清视频切换做了适当的修改和扩充,使之

更符合高清视频监控市场的需要。产品不仅能支持数字标清

和高清,同时支持速率高达3G数据传输切换,不仅仅适用与

高清视频,对于数据通信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性。产品支持

环通输出,这样就大大的扩展了系统的应用,利用多台产品

可以很容易的组成更大规模的切换矩阵,这个在监控领域内

是首创。本产品实现了高清视频的无压缩、实时传输,弥补

了IP高清编解码器存在画质损失、延时等缺点。目前,我国

各地已经部署的标清视频监控点数以千万计,我们预计在未

来的几年,高清视频监控必将逐步取代标清视频监控,这是

一个巨大的市场。浦东公安分局为本次上海世博会园区周边

/424/ Vmux4000高带宽交换设备

监控采购并安装了300多台本产品。

/425/ 智慧规划·决策分析大数据平台V1.0
智慧规划·决策分析大数据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平台
技术详情

  智慧规划·决策分析大数据平台主要目标是管

理规划研究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基础数据,如手机信令数据、

出租车GPS数据、微信宜出行数据、大众点评、微博数据、

房价数据、POI数据等,并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体系和应用体

系。数据详细分类如下:传统规划数据:1)法定规划数据,

2)非法定规划数据,3)规划实施数据,4)规划监督数据,5)基

础地理信息数据;经济社会数据:1)人口普查数据,2)经济统

计数据,3)统计年鉴数据,4)行业统计数据;城市运营数据:

/425/ 智慧规划·决策分析大数据平台V1.0

1)城市交通数据,2)手机信令数据,3)地图POI数据,4)公交、

地铁刷卡数据,5)微博、微信签到数据,6)出租车GPS数据,7

)社交网络数据,8)水电气使用数据;人群行为数据:1)行动

轨迹数据,2)心理情绪数据,3)消费习惯数据,4)生活规律数

据,5)品行素质数据,6)不良嗜好数据。平台主要需求如下:

(1)数据抓取辅助,有能为平台提供规划数据的稳定数据源

,建立自己的数据抓取机制。(2)提供规划基础数据质量核

查,平台具备自动检测基础数据质量功能,提供数据质量报告

,规划基础数据具备多样性功能。同时,平台具备严格的数据

安全性,重要基础数据进行加密处理。(3)提供规划行业常

用的模型分析、模型修正等功能,通过规划基础数据,可以完

成数据的清洗、数据入库、数据的增删改查等;不同的数据

有不同的展示方式,常见的如点状、浮点、云图、线特效等

。(4)可以基于发布的地图服务完成特定区域特定功能的

规划分析。同时,可以基于地图展示各种可视化效果和决策

分析结果(5)数据分析和决策。分区域、分指标、分类型

的统计分析报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6)界面友好,可

视化效果佳,特征明显。同时具有高可扩展接口功能,方便后

期维护与功能集成。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规划新范式,

研发智慧规划编制辅助分析决策信息平台,包括规划分析模

块和规划决策模块。其中分析模块提供规划分项分析功能,

主要实现人口、用地、交通、公共服务、产业等城乡规划各

专项数据输入、自动分析、自动展示功能;决策模块提供城

/425/ 智慧规划·决策分析大数据平台V1.0

乡规划编制成果专项要素的自动生成功能,主要包括专项规

划要素输入、自动模型计算、公众参与、智能决策、成果展

示等功能。智慧规划·决策分析大数据平台软件功能如

下:(1)城市空间功能模块。它主要包括功能结构、用地

布局、城市环境、产业特征、公建配套、市政设施;(2)城

市交通功能模块。它主要包括路网结构分析、交通出行分析

、交通拥堵分析、公交覆盖分析、轨交系统分析、公交站点

分析、交通线路优化分析;(3)城市人口功能模块。它包括

出行活动分析、人群跟踪分析、职住平衡分析、人口分异分

析、情感曲线分析;(4)城市治理功能模块。它包括公共空

间管理、城市环境管理、活动应急管理、社会安保管理;(

5)查询统计分析管理。它包括各类基本资料信息查询,规划

基础数据查询以及查询统计结果进行分区、分类、分指标等

内容;(6)系统维护管理。它包括系统将用户分为不同的角

色,并赋予这些角色不同的权限,根据数据保密性质等控制这

些用户的访问权限;对于用户登录、相关操作、查询分析等

进行日志记录。

/426/ 物联网共享平台中安全隐私保护的研究
物联网共享平台中安全隐私保护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物联网信息共享可以给多方提供便捷的服务,但同

时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

,需要一个完善的物联网共享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为

此,深入地研究了物联网安全隐私保护领域的关键元素及重

要方法,建立物联网安全隐私模型,提取物联网与传统移动通

信网、互联网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对安全隐私与物联网两大

领域的融合奠定基础。在对物联网特征与共性需求调研,实

现物联网混杂信息融合;设计涵盖安全协议、授权认证和密

/426/ 物联网共享平台中安全隐私保护的研究

钥管理的物联网安全架构;采用一种使用跨层信息维护节点

信任度的多路径安全协议:采用基于轻量级公钥的认证技术

并寻求新的访问控制机制。设计了基于云计算框架的物联网

安全共享信息平台,给出物联网安全平台框架下的安全风险

分析模型,对平台的核心资产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建模,实现核

心资产的安全风险规避;搭建相应的软硬件系统试验平台,建

立信息采集综合测试实验平台。

/427/ 大气水凝物影响下的毫米波段MIMO无线信道动态特性研究
大气水凝物影响下的毫米波段MIMO无线信道动态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MIMO无线通信技术堪称现代通信领域技术突破,国

际研究动态及国内应用需求表明未来必将在毫米波段开发应

用。毫米波段信号受到以降雨为首的大气水凝物影响非常明

显。本成果针对毫米波段MIMO系统电波传播及信道特性需要

深入解决的问题,用随机介质中电磁波传播、散射特性的研

究方法、随机动态预报方法、传输特性实验测量方法,进行

大气水凝物(云、雨、雪、雾)对毫米波段信号产生的实时

动态衰减、噪声和非相干场分布等特性研究。基于毫米波段

/427/ 大气水凝物影响下的毫米波段MIMO无线信道动态特性研究

传输、散射动态特性规律,用MIMO无线信道电波传播特性和

信道特性的研究理论、动态预报方法、计算机信道仿真方法

,研究毫米波段MIMO无线信道时延、到达角、离开角、多普

勒频移、信道衰落、相关等动态特性,评估信道容量动态特

性,对揭示毫米波段MIMO通信系统信号传播机制和信道特性

有重要意义,可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状态,为保证毫米波段MIM

O系统可靠性、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课题在三

年研究过程中基本遵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已经公开出

版/发表/授权的成果包含的重要结果、关键数据及科学意义

如下:开发了配合大型雨滴谱仪多点测量大气水凝物物理特

性的小型低廉仪器;开发了毫米波MIMO系统信号处理过程中

需要的阵列耦合误差的自校正方法;首先提出了”散射互耦

”的概念,并且给出评估模型和方法,以抛物面天线进行了仿

真和讨论;为了利用散射互耦模型分析任意大型面天线散射

互耦特性,研究给出了任意取向偶极子天线辐射场的计算方

法;给出了任意情况下去极化情况和极化失配因子计算方法

;提出了一种结合点测降雨率修正降雨特性衰减的方法,分析

了多重散射对降雨环境中传输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西安地区

降雨噪声统计特性规律,给出了频率比例因子在特性频率结

果外推中的应用方法;以降雨衰减为例给出了信道动态特性

的MGA-ARIMA预报方法,该方法预报结果与实测降雨衰减数据

对比,吻合度非常好;得出了地-空(卫)MIMO通信系统地在

降雨环境中的相关特性、空间频谱性;针对STBC、STTC、VB

/427/ 大气水凝物影响下的毫米波段MIMO无线信道动态特性研究

LAST空时编码条件,分析了MIMO地卫通信系统误码率特性,分

析了MIMO地卫通信系统容量特性;积累了西安地区Ka频段衰

减特性实测数据和西安地区1分钟累积降雨率测量数据。以

上结果及数据对于开发应用毫米波段MIMO(地卫)通信系统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三年内已经

公开出版/发表/授权的成果包括:发明专利2项;国际期刊论

文4篇,国内期刊论文5篇,国际会议论文9篇,硕士学位论文2

篇:论文SCI检索2篇、EI检索14篇。

/428/ 计算机联锁电子执行单元技术研究
计算机联锁电子执行单元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子化计算机联锁系统取消了传统计算机联锁中的

继电器接口部分,采用电子执行单元直接控制系统。由于运

用电子技术将外部配线集成到了计算机联锁全电子执行单元

的内部,减少了外部的配线,降低了建设和维修成本,降低了

施工和维修难度。全电子化计算机联锁系统作为铁路信号控

制的新一代联锁设备,具有传统联锁系统不具备的优点,代表

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必将取代现在的信号设备成为主

流,在铁路的大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本项目研究的

/428/ 计算机联锁电子执行单元技术研究

计算机联锁全电子执行单元安装和调试技术,在根本上解决

了计算机联锁全电子执行单元安装和调试的技术问题,为后

续采用全电子化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车站施工提供参考。

/429/ 一种全波长可控光源的生物培养装置
一种全波长可控光源的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自选课题。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自养生

物细胞在一定波长的光源照射下营养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积

累都受到波长的定向调节,异养生物细胞在特殊波长光源的

刺激下代谢途径也会发生变化而导致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积

累。生活细胞的这一特点可用于工业化生产人类需要的生物

活性物质或者药物。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源都具备一定的能量

,且只能被生活细胞内某些特殊的光敏色素或者其它光敏物

质(如某些酶或者非酶蛋白质受体)吸收而使基因表达或相

/429/ 一种全波长可控光源的生物培养装置

应的代谢网络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某些特定的次生代谢产物

表达量增加。这是本发明装置的理论基础。利用生活细胞的

这一特性,可以系统深入地研究不同波长光源对生物体或组

织细胞的生理活动、培养细胞代谢网络的调控机理,这些未

知的光反应机制是生物光反应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各种波

长的光照射对植物生长分化、新陈代谢、动物的生理活动和

培养细胞内的复杂的代谢网络具有一定的光化学效应,从而

对信号转导、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具有调节功能,这对以生

物光反应理论和以细胞培养为手段生产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

为目的的生物工程产业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珍稀药用植物

的组织培养或栽培或者细胞发酵光反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目前尚没有符合这一研究需要的科学仪器。相关的应用

技术更是空白。程序化控制的特定波长的光源组合作用于特

定阶段的细胞或组织的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可以显著调节

细胞或者组织生长和目的产物代谢积累。该程序化光反应技

术应用在北虫草液体菌种发酵,可显著提高菌丝生长量、腺

苷积和虫草素积累,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本技术将人工光

源中笼统的混合光源细化为精确控制的特定波长或组合,并

以程序化光源处理来调控细胞或组织生长与次生代谢,从而

达到精准调控生物细胞生长与次生代谢,最大限度地生产人

类需要的食品或药品。关于生物光反应技术研究与应用目前

在国内尚为空白。该技术在北虫草子实体培育和液体菌种发

酵培养上成功应用,安全节能。

/430/ 适应用于UHF RFID无源标签芯片的差分结构单栅存储器
适应用于UHF RFID无源标签芯片的差分结构单栅存储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UHF?RFID无源标签芯片的

差分结构单栅非易失性存储器,主要解决现有双栅存储器与

标准CMOS工艺不兼容的问题。它由多个完全相同的存储单元

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包括

耦合晶体管、编程晶体管、擦除晶体管、译码晶体管、耦合

端子、编程端子、擦除端子、译码端子和数据输出端子;每

个模块中的耦合晶体管、编程晶体管和擦除晶体管三管的栅

极并接,作为浮栅;两个模块的编程端子连接作为存储单元的

/430/ 适应用于UHF RFID无源标签芯片的差分结构单栅存储器

编程端子(PR),两个模块的擦除端子连接作为存储单元的

擦除端子(ER),两个模块的译码端子连接作为存储单元的

译码端子(DE)。本发明与标准CMOS工艺兼容,具有低成本

,高可靠性的优点。

/431/ 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综合防御系统
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综合防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从文件保护、外部设备使用控制、用户行为

监控、系统漏洞与病毒检测、安全工作区设置、系统安全分

析与预警等方面,提供了网络应用安全立体防护体系,为计

算机网络应用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适用于所有具有个人

终端和网络背景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432/ 矿用移动通信与人员定位一体化多功能通用平台
矿用移动通信与人员定位一体化多功能通用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矿用移动通信与人员定位一体化多功能通用平台针

对矿井通信和井下覆盖的特点及矿井无线调度,井下人员、

设备定位和管理等相关业务的要求设计,基于CDMA2000与无

线传感器网络两大热点技术,集井上井下无线/有线通信、调

度、人员精确定位跟踪和管理等功能于一体。集成无线移动

通信、有线通信和井下人员与设备定位、跟踪与管理功能于

同一网络,共用一套骨干传输和管控平台。该项目的研制分

别获得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应用示范与设备

/432/ 矿用移动通信与人员定位一体化多功能通用平台

产业化专项“IPv6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研发及产业化”、辽宁

省科技计划“矿用多功能无线通信及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项目编号:2008217001)等项目资助。先后投入资金3673万

元,其中政府投资650万元,单位自筹3023万元。申请以“集

移动、调度、固定、定位于一体综合交换平台”为代表的国

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27项已获得授权。申请以“环宇移动井

下设备管理系统V1.0”为代表的软件著作权710项。发表高

质量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已被SCI/EI检索21篇)。矿用移

动通信与人员定位一体化多功能通用平台的使用能够保证在

出现灾害和矿井事故的情况下进行应急通信,不仅能完成井

上与井下的安全、生产需要,而且能够满足地面生产、指挥

、管理以及人们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该系统具备:全IP的

平台化设计;完全模块化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叠加,易于扩容

;高可靠性设计,核心交换采用双平面设计,重要单板1+1备份

,资源冗余设计,负载均衡控制;采用高性能CPU,提高系统集

成度,降低每话路成本,减少机框和机架;对外标准接口等特

点。系统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基于软交换网络的调度控制技

术、多组多用户会议呼叫实现技术、融合多种业务接入的Q

oS技术、基于RSSI的多站无线定位技术和具有节能特性的无

线信道可靠传输等关键技术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多维

用户特征的多业务一体化综合交换方法、基于环境补偿因子

的节点定位增强技术、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动态分群业

务调度方法和基于连续短激活分组的主动式休眠调度方法等

/432/ 矿用移动通信与人员定位一体化多功能通用平台

技术解决方法。该系统的成功研制,将有效地控制矿井作业

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

及财产损失,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

/433/ 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制造核心装备
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制造核心装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

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国防等领域。RFID标签制造装备是

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湍装备,是构建RFID产业链的关键环

节,市场需求年增长率高达50%。中国RFID标签制造装备主

要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并危及国家信

息安全,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均将其

列为重点研究方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项目

资助下,项目组针对高性能RFID标签制造装备研发的重大需

/433/ 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制造核心装备

求,攻克了微薄芯片高可靠无损拾取、多自油度高效高精贴

片、多物理量精确协同控制与高性能键合三大关键技术,自

主研制了中国第一台高性能RFID标签封装设备,实现了抗金

属长寿命的高性能RFID标签高效高精制造。主要发明为:1

)揭示了微薄芯片拾取过程中剥离与碎裂的竞争行为及其影

响机理,提出了芯片可剥离性的竞争指数定量评价方法,解

决了剥离装置极限工艺能力无法判定的难题;发明了柔性顶

针剥离装置和气动直线驱动的翻转装置,实现了国际上最薄

100μm的RFID芯片高可靠无损拾取。2)发明了基于多反射镜

的飞行视觉定位装置及动态图像处理方法,解决了混合噪声

干扰、运动/离焦模糊、图像缺失等难题,实现定位精度&#

177;1μm,图像匹配时间<10ms;发明了基于串并联混合机

构的四自由度贴片装置及其力/位控制方法,实现了飞行视

觉引导下的四自由度高效高精贴片。3)发现了导电胶倒装键

合中接触电阻“弯曲效应”,提出了加热因子键合性能定量

评价方法,突破了接触电阻失稳导致键合性能难以精确控制

的瓶颈;发明了键合压力、键合温度、基板张力等工艺参数

精确协同控制方法及装置,实现了RFID标签高性能倒装键合

,金属环境下标签读写成功率>99.9%。获发明专利14项、

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31篇。项目成果应用

于机械制造、生物防伪、石油开采、国家安全等领域。

/434/ 专用于经产母猪的体重测量尺
专用于经产母猪的体重测量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测量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

一种专用于经产母猪的体重测量尺。2.背景技术经产母猪在

饲养过程中需要根据体重的变化来调控采食量,对于大型养

殖企业来说,由于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使得对于监控经产母猪

的体重较为方便。然而对于小微型养殖企业以及个体养殖户

来说,由于配套设施差,劳动力不足,从而导致测量经产母猪

的体重非常不方便,正因为测量不方便加上劳动力的不足导

致部分小微型养殖企业以及个体养殖户直接根据经验进行体

/434/ 专用于经产母猪的体重测量尺

重的测量,导致不能够做到精细化养殖,进而影响猪仔的成长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测量经产母猪体重不方

便而导致不能做到精细化养殖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专用于经

产母猪的体重测量尺,通过测量尺能够直接测量出经产母猪

的体重,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便于精细化养猪,特别适用于

配套设施差的小微型养殖企业及个体养殖户。为解决上述技

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专用于经产母猪的

体重测量尺,包括测量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本体

上设置有起点刻度以及若干个体重标识刻度,相邻的体重标

识刻度之间具有间距,每一个体重标识刻度对应设置有一体

重读数,下一个体重标识刻度对应的体重读数与上一个体重

标识刻度对应的体重读数之差为一固定值,并形成对应的数

学模型方程,适时调控动物的体重,提高生产成绩。

/435/ 新药研发与蛋白质折叠数值模拟软件系统及应用
新药研发与蛋白质折叠数值模拟软件系统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蛋白质相关的药物设计是当前

的热点问题,其中蛋白质折叠又是整个问题的核心。本项目

主要在理论上研究生命体系中的蛋白质折叠。针对极化效应

这一问题,我们拟采用量子力学的方法计算蛋白质的电荷性

质,并且为了实时反应出蛋白的周围环境对结构的影响,我们

拟在模拟过程中实时考虑蛋白质周围的环境,不断更新蛋白

质的电荷性质,从而考虑蛋白质的极化效应。针对蛋白质构

象取样问题,为了降低常规副本互换所需副本数目,提高效率

/435/ 新药研发与蛋白质折叠数值模拟软件系统及应用

,我们拟采用最近发展的基于广义系综的高效蛋白质构象取

样方法。并将这种极化电荷和新型采样技术有机地结合到动

力学模拟中去,最终构成一个高准确度、高效率的分子模拟

算法,为研究蛋白质折叠提供理论计算手段。投资与收益市

场容量:蛋白质药物研发的市场容量相当大,需求很高,目前

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相对应的技术难度,资金,以及风

险都很高产品价格:10000元人民币投资金额:500万元人民

币投资回报率等:蛋白质药物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风险很高,本软件只是药物设计的其中一个步骤,只有整个产

业链同时发挥作用才能看出回报率。合作要求及方式1.许可

使用。2.技术合作开发:欢迎有技术、有资源的合作伙伴一

起做进一步的研发。要求合作者人品好,诚实守信,技术能力

强或者资源多。

/436/ 基于局域网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系统[简称:InventionTools-Net]V1.0
基于局域网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系统[简称:InventionTools-Net]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A.主菜单栏中包括了InventionTools中的所有功能

,对软件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您可以使用它打开、保存

方案,改变操作视图等操作。(请参阅菜单栏介绍)B.功能

模块栏中列举了InventionTools各大功能模块,其按钮提供

模块快速切换的访问方式。(请参阅功能模块栏介绍)C.模

块工具栏可根据您选择的不同的模块切换出不同的操作按钮

。(请参阅工具栏介绍)D.结构窗口用于显示当前模块中文

件结构树视图。它随您选择的功能而相应的变化,比如“效

/436/ 基于局域网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系统[简称:InventionTools-Net]V1.0

应模块”中就将效应的功能分类以树的形式显示出不同效应

功能的方法。结构窗口具有向下展开的功能,双击一种方法

或路线就可以显示其子功能并在右侧的内容窗口查看其详细

信息。E.状态栏可获得有关操作及其结果的最新信息。F.内

容窗口中可以查看所选择内容的详细信息。右栏为“服务器

配置”,包括设置用户最大登录数,设置空闲时间间隔,是否

记录服务器日志,设置服务器的日志记录类型和日志记录方

式等。其中记录服务器日志有“开启”和“关闭”按钮,点

击“开启”,即可设置日志的记录类型(包括服务器开启关

闭,用户登录等出等信息),点击“关闭”按钮,则不能对日

志记录类型进行设置。最大用户登录数:默认为2,若已登录

的用户数超过最大用户登录数则不允许其他用户登录,最大

用户登录数保存在InventionToolsData.dll文件中,加密保

存。

/437/ 杏子川油田化205区块动态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杏子川油田化205区块动态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化205区块位于安塞县化子坪镇,面积4.22k㎡。目

的层为三叠纪延长组长2、长6层,为低孔、低渗-特低渗砂岩

油藏。区块自2004年进入规模开发阶段,主产长62;2008年开

始开采长213层,2010年开始大规模开采长213,目前主产层为

长213。截止2016年4月区内共完钻各类井112口,油井总数8

5口,注水井27口,累产液121×104m3,累产油22.1×

;104吨,累计注水42.24×104m3,累计注采比0.93。本次

研究针对化205区块的实际开发情况,系统地开展了动态分析

/437/ 杏子川油田化205区块动态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工作,并提出综合调整措施,通过调整,提高地面管理和油田

开发水平,已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438/ 河流管家无人船
河流管家无人船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2020年,我国自上而下推行河长制,2021年全面推

行湖长制,这两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相关的政府官员必须实

时监察所负责内河情况。对应的市场容量方面,我国河流总

长度为43万公里,湖泊25,000个,对应的河长和湖长超过一

百万名,在目前情况下,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于河流的监

察主要采用人工监测和仪器监测,费时费力无法满足政府核

查所需要的实时性,水质监测只能通过人工作业的形式,成

本高,效率低,一直未能实现整个环节的自动化,高科技仪

/438/ 河流管家无人船

器功能重复,数据收集散乱且无法保证有效性。河流管家依

靠自身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了用于解决水环境监测巡检

的产品—基于城市内河治理监测的无人船。无人船采用上位

机进行航迹规划,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无人船实时交

互,同时无人船也会按照规划好的航迹自主航行,期间也可

以通过上位机或者遥控器进行人工操作。在航行的过程中,

无人船不仅能实时的传输河面所有的视频数据,对河底情况

进行测绘,而且会按照一定的周期对水质进行采样,水质检

测的结果发送至服务器端。

/439/ 一种电容式角速度传感器
一种电容式角速度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项目来源与背景:项目来源为企业自主研发项目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

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

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

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

、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

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

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

/439/ 一种电容式角速度传感器

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

、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

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现有的传感器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有待进一步改进。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电容式角速度传

感器,包括壳体、转轴、连接部、多个测量单元、控制器、

显示器;壳体上设有安装孔;转轴置于安装孔的内侧,转轴与

壳体转动连接,转轴的一端置于壳体内,转轴的另一端置于壳

体的外侧;连接部置于壳体的外侧,连接部安装在转轴上;多

个检测单元均置于壳体内,多个检测单元沿转轴的长度方向

依次布置,检测单元包括收容箱、挡板、极板;收容箱套装在

转轴上,收容箱与转轴转动连接,收容箱与壳体固定连接,收

容箱由绝缘材料制成;两极板均置于收容箱内,两极板相对设

置,且均与收容箱固定连接;挡板置于两极板之间,挡板安装

在转轴上,两极板均与外部电源连接。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1、转轴在外界部件的带动下相对壳体转动,转轴带动挡

板转动,让挡板不断的进入或脱离两极板之间,这样,两极板

相对应的面积不时的发生变化,两极板之间的电容量发生变

化,会产生一定的波动规律,控制器获取到上述信息后就能够

计算出外界部件的转速,就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2、通

过设置多个测量单元,多个测量单元沿转轴的径向方向分布

,距离转轴的距离不断增大,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数据更

加全面,在一次检测过程中,能够进行多次测量,通过计算平

均值,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提高检测效果;3、本装置结

/439/ 一种电容式角速度传感器

构简单,使用方便。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技术已于2016年进行转化,适用汽车导航,运动物体的位置

控制和姿态控制,以及其它需要精确角度测量的场合;本装置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该技术于2016年开发完成,并于2016年进行应用,申请了国

家知识产权实用新型1项,已经在运行使用,根据客户反馈,使

用效果好,客户满意度高。存在的问题,从目前拥有的技术及

客户反馈的使用情况,其制造工艺方面的技术还需要升级,才

能满足企业的更多需求,我司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核心技术

。⑥历年获奖情况:2017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同年

年被认定为“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440/ 基坑监测云平台与数据融合技术
基坑监测云平台与数据融合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属于完成单位的自选项目。基坑开挖具有施

工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该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基坑

开挖施工的过程中,对基坑工程的各个风险点记性实时的监

测,包括:支护结构、相关的自然环境、施工工况、地下水

状况、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周围建(构)筑物、周围地下

管线及地下设施等。自动化监测手段的应用,可使得监测数

据能够得到更精准、及时地处理分析,基坑的安全可以得到

更好的保障。研发目标是研发一种基坑监测云平台与数据融

/440/ 基坑监测云平台与数据融合技术

合技术,包括对深基坑云平台技术的进行研究,对基坑监测数

据融合技术与数据有效性技术进行研究。已按照研发目标完

成相关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成果,成果已在三诚国际金融

中心基坑监测项目等多个工程项目得到应用,并取得了预想

的效果。成果技术原理:①以深基坑监测为管理对象搭建云

平台系统,设计了统一监测服务标准的总体架构,对深基坑监

测进行分类与存储设计,并详细设计了地图检索、地质图服

务管理、项目全流程展示等应用功能,从技术实现的角度阐

述了系统的开发环境、集群节点部署等关键技术。②对基坑

监测数据融合技术与数据有效性技术的研究,基于基坑监测

数据,研究并提出了基坑监测数据融合及数据有效性研究,为

剔除无效异常数据,研究了一种改进型的支持度函数,针对每

个区域内各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不同,利用自适应加权平均法

处理同域内的多个同类传感器的数据,自适应地根据均方误

差最小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权值,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乘以权值

后相加得到对各区域内同类传感器融合。③对三诚国际金融

中心项目数据融合的研究,基于该项目情况,按监测要求获取

该项目的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剔除与不数据剔

除融合对比,证明异常数据剔除与直接融合数据的有效性和

必要性,并将数据融合并制作成监测报表。该成果技术被查

新认定为国内文献及数据库检索中并未提及对基坑监测项目

进行分类与储存设计,具有地图检索、地质图服务管理等应

用功能,已有基于异常数据驱动的数据融合方法未见应用于

/440/ 基坑监测云平台与数据融合技术

基坑监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44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监控与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监控与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是自选项目,其目标是

聚焦智能监控前沿技术,聚焦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需

求,瞄准高性能、一体化、多源化、网络化、智能化、开放

化、无人化的监控需求,进一步完善我国智能监控产业链,为

保障我国国防安全、公共安全、财产安全、重大设备运行安

全作出贡献。【技术说明】本项目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

监控与识别关键技术,并应用于固定式和无人机载式智能监

控系统,主要完成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1)异构信息获

/44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监控与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

取与增强技术;(2)多模态信息处理及融合技术;(3)场景

感知与智能识别技术;(4)嵌入式智能监控系统。在异构信

息获取与增强研究方面,开展了全高清全景相机实时矫正与

传输、基于编码掩模的宽景深重构研究,提出了编码掩模的

评价指标;设计了基于Dammann阵列的码型;实现了编码掩模

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估计;提出了误差引入和广义变分的

增广拉格朗日去模糊算法和基于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图

像去噪等算法。在多模态信息处理与融合研究方面,开展了

低慢小目标多传感器联动探测与跟踪技术的研究和无人机反

制系统的开发、多传感器实时图像配准和基于自适应脉冲耦

合神经网络的可见光及红外图像融合等算法的研究。在场景

感知与智能识别研究方面,开展了基于运动特征的局部异常

行为检测、基于运动信息熵的全局行为异常检测、基于微多

普勒谱信号的人体行为识别、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人体行为

开集识别、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行为识别迁移模型以及绝缘子

缺失智能识别和输电线路鸟巢智能识别等方法的研究。在嵌

入式智能监控系统研究方面,设计了固定式区域监控系统及

无人机载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危险区域、特殊场景的智能

自动巡检,提高了我国科技管边控海的能力,保障了国家公共

安全。【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本项目所研究的关键技术

及开发的系统主要用于保障我国的国防安全,鉴于此所研究

内容和需求的特殊性,许多性能指标无法直接与国外相关产

品进行比较。但是,本项目的查新报告检索了国内、外公开

/44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监控与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表的文献资料,结论表明“国内外未见与查新项目以上综

合技术特点相同的文献报道”。所研制的固定式高清区域监

控系统与国内第一品牌海康威视的产品相比,增加了红外远

程中波制冷型热像仪、雷达+电磁干扰探测设备;增加了鱼眼

矫正/宽景深重构等前端增强算法、全景摄像机+高清高速球

联动、光雷一体化、多雷达组网等信息融合功能;增加了多

目标预警、识别与连续跟踪、局部与群体异常检测、人体微

多普勒特征分析等智能分析模块,并支持软件加载和军工防

护等级设计。本项目研制的无人机载式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

多旋翼无人机导线跟踪全自主作业,首次实现了巡检影像数

据机上分析,可实时智能识别线路缺陷,与现有的输电线路无

人机巡检作业相比,增加了树障巡查和巡线功能,提高了导线

跟踪精度、悬停精度、无人机避障距离等指标,有效提升了

巡视效率,节省了人工工作量。【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面向硬件平台高性能一体化,提出了嵌入式GPU鱼眼采

集矫正传输方法,设计了基于编码掩模的宽景深重构方法,提

升了多源异构传感器全天候、大视场、宽景深的探测性能。

(2)面向多源化、网络化,设计了自适应PCNN的图像融合方

案,提出了红外与雷达联动低慢小目标的跟踪方法,提高了多

模态信息融合的效率。(3)面向软件定义智能化、开放化

、无人化,设计了输电线路缺陷的智能检测方法,提出了基于

人体微多普勒信号的行为识别方法,提高了定制场景监控系

/44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监控与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

统的智能化水平。【技术成熟程度,使用范围和安全性】本

项目所研制的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监控与识别系统已成功应

用于我国一线边防、海防、重点区域,以及输电线路巡检等

危险场景的监控,技术成熟度高。近3年共实现销售收入4.4

3亿元、利润1359万元、税收3989万元,为我国的国防安全、

公共安全、财产安全、重大设备运行安全等做出贡献,应用

前景巨大。所研制的智能监控系统安全性能高,系统稳定可

靠,低故障率,传输画质清晰度流畅,智能化程度高,可保障数

据实时性与完整性。【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所研

制的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监控与识别系统广泛应用于江苏、

山东、内蒙古等地边海防监控,为保障我国边海地区的公共

安全做出了贡献。所研制的无人机载式智能监控系统广泛应

用于南网五省区的输电线路检测,为保障电网可靠供电做出

了贡献。由于进入市场较晚,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产品的智能

分析功能,提高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扩大应用范围。

/442/ 采高传感器
采高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采高传感器与现有元器件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更小,更便宜。本采高传感器的独特设计使得传感器

制造得更小,其性能可以与原电子元器件一样高,并且成本将

大幅降低。(2)减少和便于维护。本采高传感器的密封防

水、防尘设计可以减少传感器的维护次数;易开盖结构设计

可以减少传感器的维护和更换电池等时间,并大幅降低维护

成本。(3)容易安装固定。本采高传感器的独特强磁安装

结构设计可在恶劣的、危险的工作环境随意安装。(4)应

/442/ 采高传感器

用广泛。本采高传感器可以广泛地应用在许多环境场合。采

高传感器依据重力原理确定测量基准,精确测量工作面高度

,集成倾角测量功能,测量支架顶梁姿态,和控制器内安装的

倾角传感器相配合,确定液压支架三维姿态,生成工作面高度

分布曲线,工作面高度和压力关联分布曲线,测量支架姿态;

精确控制降柱;保护平衡油缸:保证顶梁和顶板平行。

/443/ 基于局部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照片生成方法
基于局部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照片生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局部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

的照片生成方法。该方法的过程是:从样本集中划分出训练

集和测试集,选取测试集中的一张画像作为待变换画像,训练

集中的画像-照片对作为训练样本,将待变换画像及所有训练

样本均匀划分为相互重叠的块;对于待变换画像的每个块,从

训练样本中选择出相似度最大的K个训练画像块及其对应的

K个训练照片块,并对每对训练画像块和照片块进行联合训练

,建立耦合模型对库,根据K个耦合模型对生成K个中间伪照片

/443/ 基于局部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照片生成方法

块,将其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最终的伪照片块;将所有伪照片

块进行组合得到最终的伪照片。本发明生成的照片清晰,质

量高,纹理丰富,可用于根据模拟照片实现对犯罪嫌疑人身份

的自动确认和识别。

/444/ JLC-1型变电站计算机多功能监测装置
JLC-1型变电站计算机多功能监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445/ 满足教育学习和产业应用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满足教育学习和产业应用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研制情况本项目结合软件技术和传感器技

术,设计了一套基于Altar机器人的教育机器人平台。作为一

个后台软件平台,前台可视化界面,以及教育机器人硬件为一

体的机器人平台。集中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通信、

导航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在平台

设计过程中,咨询了多所教育院校的专家,同时也听取相应培

训机构的建议。研制了一款科技最前沿的,具有教育意义的

教育平台二、研制中解决的主要问题本项目根据设计要求达

/445/ 满足教育学习和产业应用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到既定的技术指标,对机器人进行模块化设计,具有结构简单

、性能稳定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

的硬件成本。经过对各个模块和整体的测试,实现了模块化

的硬件平台和兼容性的硬件接口,最终达到一个硬件主体,多

种外设的机器人形态,多功能硬件平台。本项目主要围绕满

足教育和产业应用的机器人问题展开。立足培训未来机器人

产业的人才为目标。设计了从硬件组装动手,到传感器认知

,编程逻辑锻炼的思路,设计了一套机器人的机械硬件,电子

硬件,编程软件。机器人的机械已经开模完成,进行了批量生

产,并且由第一代Altar机器人1代升级为Altar机器人1S代,

并且在国内外上市销售,取得了非常好的销量,产品远销欧盟

、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该产品还成功的

应用于国内中小学创客及创新教育,为推动国内中小学信息

化教育贡献了力量。机械硬件采用较好的人机工程设计,使

用两个驱动轮设计,完全符合机器人驱动控制中的机械设计

要求。传感器硬件采用集成设计思路,制定企业设计标准,把

硬件的接口进行定义,设计多款传感器硬件。硬件接口的外

观进行人机设计,达到美观的效果。本项目设计的驱动硬件

和硬件传感器达到20多种,经过可以设计多达10种以上的机

器人应用教学场景。其中较为典型的有路径识别避障场景和

目前最前沿的无人驾驶汽车的非常契合。设计了超声波传感

器和红外感应传感器,该项传感器在机器人的应用和无人驾

驶中使用超声波雷达技术和成像技术非常相近。还可以建立

/445/ 满足教育学习和产业应用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物体跟踪场景,红外感知救援场景等。智能机器软件使用开

源的Blockly源码作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蓝宙电子教

育机器人库,开发出蓝宙自己独有的可视化机器人插件。蓝

宙在借用Blockly的软件构架思想,根据蓝宙公司自己的特点

和传感器特色,开发出一款适合中国机器人教育的可视化编

程软件。可视化编程界面如图4所示:根据传感器特性和软

件接口,制定了整个可视化软件的构架,定义了软件中编译器

的引用接口,可以引用多个版本的GCC编译器,为软件后续对

更多的MCU兼容性留下了接口,也作为可视化编程软件的后续

的更多人使用奠定了强调的客户使用基础。可视化编程软件

的中使用了UI设计,能够让更加多的中小学生,在使用教育机

器人学习开发过程中,能够对机器人有形象的认知。软件中

也使用c语言进行代码的编程,整个机器人控制系统能够满足

复杂的编程需求。教育学习产业应用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

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的大量课件,从最经典的软件认识软件

Hellowrold开始,再到最简单IO控制类传感器,到稍微复杂的

一些AD传感器的控制。逐步深入的过程让教育机器人能够完

全教育到小孩从懵懂的只知道机器人,到能够编写复杂的控

制算法。在开发课件过程中,开发了大量的教学视频,可以让

老师自学,然后再教学的方式。让教育机器人有更加的大受

众群体。教育产业机器人控制器系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既考

虑了控制系统在开发迭代过程中,程序的复杂性,采用了系统

/445/ 满足教育学习和产业应用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化,模块化,组件化的程序设计思路。标准的程序接口定义,

提供给更多人的进行二次开发的空间。完整的教学体系,扩

大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使用人群。为该系统的产业化打下坚实

的基础。教育学习和产业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是一个

立体的开发过程中,其中涉及到软件系统的开发,在软件系统

开发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软件接口标准。涉及到电子硬件的开

发,制定统一的硬件开发接口,为以后传感器的更多的开发应

用制定了基础。可多次拆卸的机械硬件平台为整个机器人控

制系统平台做个了一个坚实的骨架。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和教

学例程,为该系统的广泛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项目

执行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设想限于时间和人员有限,项目设

计的系统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仍需进一步研宄和完善。

首先,现阶段的教育学习产业化应用机器人系统,目前还只能

使用教育和低端的产业化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应用。在更加复

杂的产业应用控制器系统中,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其次,未来

的工作还需针对以下几点展开:1、机械结构硬件不断优化

设计,提升产品的稳定性。2、传感器的硬件需要开发出更多

产品,满足更加应用场景。最终达到产业化应用的能力3、可

视化编程软件系统,需要不断的优化和开发出更多功能,让其

适合更多的开发应用。开发出更多的兼容接口,可以使其能

够建议java,python等软件接口。

/446/ 基于RFID的电力资产设备管理研究与应用
基于RFID的电力资产设备管理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背景随着电网快速发展,电力资产因为管理

元素多、变动大,传统的管理模式速度慢,且当资产发生变化

时,难以及时发现并更新信息;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手工对

实物信息的抄录和状态变化的信息修改很难保证“账、卡、

物”的一致性;实物状态变动信息不能及时输入到管理系统

中,甚至丢失,导致资产业务系统信息失真;资产盘点工作量

大,手工操作容易出现漏登、误点或错记情况,且系统上无法

查询详细的盘点记录;物资、设备分开管理,未建立关联关系

/446/ 基于RFID的电力资产设备管理研究与应用

,无法做到物资、设备、财务三联动,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

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应用物联网RFID

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移动应用技术,实现电力资产台帐与

现场设备的精确关联,为资产盘点核对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提

升了资产盘点质量和效率,确保了资产的帐、卡、物一致,为

今后实现物资、设备、财务的一本帐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2.主要技术创新研制了RFID实物管理平台,编制了《电力多

业务应用电子标签数据规范及基本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

基于RFID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型,以及基于RFID技

术的自动盘点技术。平台创建了电力资产管理系统安全认证

体系和电力物资、设备一对多管理方法。针对RFID标签在电

力设备上的应用进行定制化研究,有效解决了电子标签的抗

干扰问题。3.应用价值与效益分析项目完成了电网资产管理

从规划设计、物资采购、基建、生产、财务的闭环管理工作

,获2014年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授理

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发表论文3篇、报批国

网标准规范1项。项目成果已在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开

展深入应用,可以节省63%的资产盘点人工成本;降低20%重复

采购成本;减少75%的审计成本;增加50%的保修申请;降低40

%的备件库存;减少45%的设备“失踪”;提高30%的资产使用

率;延长10%的设备运行寿命;减少50%的设备停机率,经济效

益显著。

/447/ 可视化安全态势感知管理系统
可视化安全态势感知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可视化安全态势感知管理系统是根据当前安全检测

系统配置越来越复杂,规则库越来越庞大,操作复杂耗时很难

判断和预测与跟踪大规模化、协作式和周期漫长的网络攻击

事件频发的市场需求,利用云计算技术、winpcap抓包、可视

化、安全态势等技术,打造出的一个基于云端的、全方位的

、多角度的、可视化网络监测的管理系统。本系统有实时检

测、网络报警、动态响应、可视化数据显示、数据分析、数

据统计等功能。本系统利用图形技术可以将检测结果直观的

/447/ 可视化安全态势感知管理系统

显示出来,根据统计的数据可以直观的发现有攻击意图的IP

,并根据异常检测算法对异常行为发出警报信号,安全管理人

员再根据安全策略来决定怎样进行安全响应。本系统的主要

技术优势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在可视化图形分析功

能方面,是采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

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能够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

、方法和技术。(2)在安全态势图形分析方面,采用了数据

融合技术,计划实现通过数据融合,生成综合的、全局网络态

势图,进行可视化显示的功能。目前正在对此模块技术展开

技术攻关。(3)产品将具备云计算服务功能,可发挥云计算

技术在网络安全监控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网络“云安全”

服务。本系统经企业软件部署及用户使用,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社会效益,一方面提高了本单位和用户的企业信息化水平

;将另一方面与公司最新产品云防线共同部署,保证了用户的

数据信息安全,成功打造出一个基于云端的、全方位的、多

角度的可视化的网络监测管理平台。

/448/ 基于MSM6100平台的多媒体移动终端HS-C807
基于MSM6100平台的多媒体移动终端HS-C807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CDMA2000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种国际标准之一,是

向第三代演进的技术体制方案,一种宽带CDMA技术。CDMA2

000-1X是CDMA2000的第一阶段,采用了反向相干解调、快速

前向功控、发送分集、Turbo编码等新技术,可支持308kib

it/s的数据传输、引入分组交换,支持移动IP业务。海信的

基于MSM6100移动多媒体平台CDMA2000-1X通信制式手机C80

7,通过中国联通的CDMA1x网络,实现移动通信及高速无线

数据传输和信息获取。从目前国内各个手机终端的情况来看

/448/ 基于MSM6100平台的多媒体移动终端HS-C807

,海信是唯一能够完全独立自主的开发MSM6100平台CDMA20

00-1x移动多媒体信息终端并成功上市销售的国产企业。对

于该项目,海信的目标是将其实现产业化、国产化。因此,

在产品方案的制定、部品的选择、需求分析等等方面,全部

围绕“产业化、国产化”的方向,力求开发出的产品有充分

的市场需求,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移动多媒体功能的需求,并

能够带动其他相关的国内企业。该项目研发的主要的目的就

是要完全掌握MSM6100平台CDMA2000-1x终端开发的系统技术

,在CDMA2000-1x终端的系统性研究、整体设计、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结构设计、外观设计和系统测试等方面进行深

入的研究开发工作,形成一系列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软件

版权等自主知识产权。本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最新高通顶

级配置的多媒体功能的MSM6100芯片组,突出多媒体功能、

130万cmos照相功能,在严格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在外观、

手感质地、人机操作友好、特色功能上,争取有一个大的突

破,从而提升海信的品牌形象。同时在CDMA2000-1x高端手

机中占到较大的份额。

/449/ 基于超材料宽带多角度电磁波吸收体
基于超材料宽带多角度电磁波吸收体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宽带多角度电磁波吸

收体,利用石墨烯的强吸收性和广泛适用性,将已有的嵌入等

离子体纳米腔中的石墨烯薄层作为单元周期结构,采用ε--近

零(Epsilon-Near-Zero)ENZ超材料的多层结构和基于表面

结构两者优势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全新亚波

长电磁波吸收体,在近红外波段频率范围内运用基于有限元

方法的数值仿真软件COMSOL进行建模验证。在TE、TM模式下

,太赫兹波段210THz~260THz均存在有吸收效应,其中S参数

/449/ 基于超材料宽带多角度电磁波吸收体

吸收值最大可达41.555dB,在宽角度范围0°~80°

;也均有良好的吸收效果,完善了吸收体的建立,同时为今后

设计新型吸波器提供了新的方案。

/450/ 物联网频谱资源管理与监测系统感知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物联网频谱资源管理与监测系统感知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对网格化无线电频谱监测网、微型化传感化的

监测传感器、数据融合节点技术和海量数据处理等技术进行

了研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项目实

施后,成功研发了系列感知设备,对其中的三个型号款进行了

测试,其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项目任务书各项指标。社会效

益:1、项目产品是合理使用频率资源,防止电磁环境污染,

保障物联网及通讯产业发展所必须的产品。2、项目产品产

业化将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3、国内

/450/ 物联网频谱资源管理与监测系统感知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无线电管理监测系统厂商也是本项目产品的潜在用户,形成

产业链。4、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措施。

5、为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451/ 上海市房地产基础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
上海市房地产基础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主要应用于上海市市、区两级房地行政管理部门、

房地产登记及测绘机构,相关行业(银行、公证和公积金等

机构),还可为社会提供房产信息服务,此外对全国兄弟省

市相似系统的开发提供一个模板,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452/ 基于危险理论和NSA的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基于危险理论和NSA的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机入侵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

有技术误检率高和适应性差的问题。其检测步骤为:(1)

采集主机特权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和系统调用序列;(2)将

采集到的资源使用情况转化为信号数据,将采集到的系统调

用序列转化为抗原数据;(3)对上述信号数据和抗原数据进

行训练,得到信号数据检测规则和抗原信号的检测规则;(4

)利用信号数据检测规则对信号数据进行检测,确定危险区

域;(5)在危险区域内,检测抗原数据,如果抗原数据检测结

/452/ 基于危险理论和NSA的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果异常,则认为主机中存在入侵进程,从而暂停异常进程,并

将异常情况记录到日志文件中。本发明具有误检率低和适应

性强的优点,可用于在网络环境中对主机的监控。

/453/ 中国农业银行开发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统
中国农业银行开发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总行领导对数据中心“服

务、管理、内控、效益”的四点工作指示及数据中心拟定自

身发展的“3510”宏图规划,总行数据中心生产运维将逐步

实现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等IT服务管理,以建设世界一

流数据中心为目标,全面推进、落实生产运维精细化管理,作

为负责开放平台运维部门,有效规范保证开放平台系统安全

稳定的运行,将是工作的首要任务,需要不断提升生产运维保

障与管理能力。1、开放平台运行环境复杂从2007年5月26日

/453/ 中国农业银行开发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统

起,我行全国性开放平台的应用系统陆续从软件开发中心(

北京)迁移到数据中心(上海),投产于开放平台应用系统

数量逐年递增,从2007年34个增长至2011年150多个应用系统

,数据中心开放平台运维规模不断持续增长、扩大,支撑所承

载业务发展的应用系统对IT运行环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对提供业务连续性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IT技术

不断持续发展、更新换代,开放平台所面临运行环境将日趋

复杂。总体讲,我行开放平台生产环境可简单用一个字“多

”表示其特点,从系统设备的层面包括IBMAIX小型机、HP小

型机、PcServer等类型的设备;从操作系统的层面包括几大

类如AIXUNIX、HPUNIX、Windows系列、Linux等;从系统软件

层面包括SybaseASE数据库、SybaseIQ数据仓库、Microsof

tSQLServer数据库、DB2数据库、Oracle数据库、CICS中间

件、TongLink中间件、MQ中间件、Tuxedo中间件、WebSper

e运行环境、DotNet运行环境等;从应用产品层面有近150个

包括我行自行开发的产品和外部公司的第三方软件产品;从

监控层面包括外购成熟的监控软件BMC、SCOM以及自助研发

的MYAME等,与此同时,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基础软件,因应

用系统投产时间不同,所运行环境要求也不尽相同,直接导致

版本多样化,难以实现所有基础软件版本统一管理要求(阶

段性统一版本)。总之,目前开放系统生产运维突出特点是

:系统多、设备多、软件类型多、软件版本多、监控软件多

等,亟待通过开放平台运维工具建设,提升开放平台运维保障

/453/ 中国农业银行开发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统

能力。2、IT服务管理标准建设随着农行总行数据中心正式

投产运行,为建设世界一流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中心开启I

T服务规范与流程建设步伐,不断引进ITIL先进理念,先后完

成了ISO20000以及ISO27001管理体系建设,而传统的手工运

维模式使运维流程与操作流程难以标准化、规范化,不适宜

运行维护精细化管理要求,为了更好融合或落实相关规范与

流程要求,充分合理利用开放平台运维工具以实现生产运维

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及自动化。3、风险控制与合规

管理驱动IT业风险控制已经是当下最热点话题,特别是金融

业,IT风险管理日趋严格,各级监管部门陆续发布数据中心风

险管理指引,尤其是全国集中数据中心,生产运维风险级别无

疑是行内相对较高的,十分迫切需要加强运维风险控制、合

规管理。如何控制运维风险、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已经成为企业领导以及IT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焦点。4、全

行一体化生产运行体系建设建设以总行数据中心为核心,分

行数据中心为节点,网点为支撑,集各类信息系统的生产运行

、业务和技术支持、服务保障于一体的运行体系,提高全行

生产运行服务水平与质量,分行数据中心系统运行环境几乎

全为开放平台系统,与总行数据中心生产运维模式高度相似

,为落实全行一体化生产运行,迫切需要建立适宜开放平台运

维工具以实现运维规范管理。综上所述,面对日趋复杂、庞

大的开放平台生产运行环境,如何实现实时监控统一集成,加

/453/ 中国农业银行开发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统

快报警信息传递以及响应速度?如何流程化、规范化、自动

化地实现日常运维内容,提高生产运维效率及成本?如何合

理、科学调配各种资源的使用?人员之间如何快速的沟通信

息,如何共享各种系统维护的知识等将是从事开放平台系统

维护人员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基于

.NET开发,通过C/S架构,有效集成了BMC、MYAME、SCOM等软

件产品并覆盖开放平台HPUX、IBMAIX、Windows、Linux等多

种操作系统跨平台集成化管理,其构件包括消息服务、文件

服务、数据库服务、客户端功能、邮件服务,数据采集转发

、分析等,可扩展性较强。采用模块化、参数化设计,具有灵

活的可定制性。系统采用分级角色访问控制方法,敏感数据

加密技术,对不同用户的权限授权机制和密码使用,满足了系

统安全性的要求。(1)、实现统一监控报警管理,制定统一

监控报警接入标准并有效整合目前正在使用的监控工具的所

有报警信息,通过集中监控、归并、分析、过滤等,提炼最有

价值、最关注跟踪的报警信息并及时有效快捷发送给相关人

员,提高报警信息响应及处置效率。(2)、实现开放平台常

规检查及维护,改变传统生产运维方式,将日常运维过程大量

重复繁杂常规检查或成熟维护操作等工作实现自动化、流程

化、标准化、规范化,由手动执行转为自动化操作,减少生产

运维过程中的人为失误,使开放平台生产运维变得更加简便

、规范。(3)、加强生产运维安全控制,实现合规化管理,

/453/ 中国农业银行开发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统

通过分级角色访问控制方法,实现不同用户功能权限授权,用

户生产维护操作实施复核、授权机制,对用户登录生产行为

以及密码使用进行授权等安全控制,满足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4)、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运维人员利用自动

化运维工具将手动操作变成自动完成,减少运维环节,便捷了

解、掌握、分析生产运行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将成熟的

生产运维操作程序化、自动化,有效将高级人员的专业技能

实现共享,以降低运维人员专业技能要求。三、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1、实现统一监控报警管理制定统一监控报警接

入标准并有效整合目前正在使用的监控工具的所有报警信息

,通过集中监控、归并、分析管理,过滤程序等,提炼最有价

值、最关注跟踪的报警信息并及时有效快捷发送给相关人员

,提高报警信息响应及处置效率。2、实现开放平台常规检查

及维护改变传统生产运维方式,将日常运维过程大量重复繁

杂常规检查或成熟维护操作等工作实现自动化、流程化、标

准化、规范化,因为手动执行转为自动化操作,减少生产运维

过程中的人为失误,使开放平台生产运维变得更加简便、规

范。3、加强生产运维安全控制,实现合规化管理通过分级角

色访问控制方法,实现不同用户功能权限授权,用户生产维护

操作实施复核、授权机制,对用户登录生产行为以及密码使

用进行授权等安全控制,满足系统安全管理要求。4、提高运

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运维人员利用自动化运维工具将手动

/453/ 中国农业银行开发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统

操作变成自动完成,减少运维环节,便捷了解、掌握、分析生

产运行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将成熟的生产运维操作程序

化、自动化,有效将高级人员的专业技能实现共享,以降低运

维人员专业技能要求。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

全性开放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统自2009年1月在全国各分行

正式推广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截止目前,该系统

已在全国所有36家一级分行和数据中心推广应用,对全国近

600个小型机分区、大约4000台PC服务器以及大量的存储、

磁带库、负载均衡器等集成化、跨平台生产运维管理,提高

工作效率,节省大量人力资源,系统采用分级角色访问控制方

法,敏感数据加密技术,对不同用户的权限授权机制和密码使

用,满足系统安全管理要求,为开放平台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有

力保障。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开放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

统自2009年1月在全国各分行正式推广以来,系统运行稳定、

性能可靠,截止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所有36家一级分行和数

据中心推广应用,对全国近600个小型机分区、大约4000台P

C服务器以及大量的存储、磁带库、负载均衡器等集成化、

跨平台生产运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满

足系统安全管理要求,为开放平台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

障。在项目推广过程中,一是成立以总行数据中心、科技部

门领导为组长的系统推广小组;二是召开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下发推广指导性意见和推广工作方案,提高应用单位认识,

/453/ 中国农业银行开发平台生产集成管理系统

转变观念;三是拟定与系统相配套的系列制度办法,扫除系统

推广上线制度障碍;四是完成系统推广师资培训,为上线分行

培养系统推广业务骨干和师资力量,为后续业务培训打好基

础;五是系统推广与优化两手抓,两不误;在确保系统推广任

务顺利完成前提下,进一步简化系统操作,完善系统功能,减

少系统上线阻力;六是搭建推广上线演练环境,组织推广应用

单位进行业务演练和数据移植演练;七是现场支持上线分行

推广工作,协助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454/ 转炉智能数据分析系统
转炉智能数据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所属行业领域冶金行业成果简介现代的炼钢过程中

依靠快速测温系统测量钢液中的碳、温、氧参数来实现“快

速出钢”。而快速测温系统数据的唯一来源就是转炉数据分

析系统。转炉数据分析系统采集来自钢液复合测头来的各类

数据,将测量结果提供给炼钢二级机模型来参与控制。北京

科技大学智能转炉数据分析系统简称ustb-as系统,该系统应

用高速实时系统硬软件体系架构,可以实时的分析转炉钢液

中碳碳、温、氧、液位高度参数,系统刺激反应速度在2ms以

/454/ 转炉智能数据分析系统

内。应用介绍所处研发阶段:成熟技术和产品。应用领域和

范围:该科技成果主要应用钢铁转炉副枪钢水分析。应用情

况:已成功应用多座转炉分析系统。技术优势技术创新点:

ustb-as系统可以对两种复合测头在钢液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第一种是小型TSC复合测头(测温、定碳、取样)应用结

晶定碳原理进行分析;第二种是小型TSO复合测头(测温、定

氧、取样)应用碳氧平衡原理进行分析。ustb-as系统是基

于实时的计算机系统,高速采集复合测头在钢水中短暂停留

的4~5秒时间内的熔池温度、结晶温度、氧电势的电信号,

经过滤波及有效信号筛选后形成熔池温度、结晶温度、氧电

势数组,应用结晶定碳原理和碳氧碳平衡原理计算出钢水中

的碳含量。应用钢水与表面渣层的温度对应关系计算出钢水

液位高度。主要技术指标:从复合测头进入钢水到ustb-as

系统测量分析出正确的数据,仅需要6秒时间。应用该系统可

以测得如下参数如表1。表1:ustb-as系统测量元素表项目范

围精度温度1100-1800℃热电偶精度0--3℃(在1554.8℃钯

熔点温度时)碳含量0.02-1.1%〔C〕液相线测量热电偶精度

±0.5℃(在1554.8℃钯熔点温度时)氧含量200-1200

ppm氧电势精度2mv液位测量测量插入深度等级1时测量误差

20mm60mm-13000mm自我评价及效益分析本成果已成功应用于

多座120吨以上转炉分析系统,经济效益显著,可集成自动炼

钢系统,从而显著提高碳温双命中率,降低补吹率,缩短冶炼

周期,保证钢水成份稳定。同时,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合金

/454/ 转炉智能数据分析系统

收得率,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有利条件。合作方式技术转让联

系方式联系人:彭开香联系电话:010-62332937传真:010

-62332780电子邮箱:pengaicheng202@163.com

/455/ 数字调度管理系统
数字调度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煤矿这类系统基本都是没

有安全认证的,或者是不完全通过权威机构检测认证的,没有

相关执行标准,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也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数字调度管理系统通过国家安标办认证、检测、准入,并且

遵照国家电信联盟(ITU-T)的规范和标准,符合国际电报电

话委员会(CCITT)G.712、G.732号建议书,符合国家YD/34

4-90《自动用户调度机进网要求》,GB/T5443-1985《电话自

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T5444-198

/455/ 数字调度管理系统

5《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T143

81-1993《程控数字用户自动电话调度机通用技术条件》等

制造标准。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系统采用全分散控制

方式,主控板集成时钟电路、交换网络、信号音发生、DTMF

/MFC收发号器、会议电路,计费话单存储模块、CPU板热备份

接口等。1)平滑升级:单机容量支持1024线,即满足了客户

未来业务增长,也保证了现有投资价值。2)中继路由功能:

支持数字中继、环路中继、数字中继和模拟中继的汇接,可

转换成各类不同信令数字中继。3)完善的热备份:核心部分

主控板、电源板及核心程序存储均采用备份。系统维护、升

级、更换板件均不需要停机,同时不影响客户当前通话和拨

号,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4)人性化的图形

维护界面:系统不仅具有参数管理功能,还能实时监控到设

备运行状态和线路状态等信息,便于调度员监控整个系统运

行。5)强大组网功能:系统可灵活组建各类通信网,不仅实

现传统电路组网,而且网络组网更是轻松实现。3、技术创造

性与先进性本系统与本安音箱、隔爆兼本安电源配套使用可

以组成主机控制的调度广播系统,广播系统是在程控调度系

统的基础上,借助于调度机的部分功能和具有广播功能的扩

音电话机组成的通信系统。其系统先进性特点在于:1)具有

调度机的所有功能,对于现场广播的最大特点具有点呼功能

,群呼、组呼时,是利用程控调度机的电话会议功能和扩音电

话机的广播功能实现,只有控制室调度台具有群呼、组呼功

/455/ 数字调度管理系统

能,并且群呼时,被叫方摘机通话时,其他电话仍处于广播状

态,分机一般只能进行拨号点呼,不能实现组呼和群呼功能。

2)调度台对分机的呼叫和通话具有程控调度机的对分机的调

度功能,分机之间通话或呼叫时。若对方处占线状态,不能及

时沟通。3)终端扩音电话机具有独立功放和电话机功能,终

端之间的电话接续通过调度主机、本安音箱实现,本安音箱

配套使用KDW127/12B隔爆兼本安电源。4、技术成熟度、适

用范围、安全性本项目产品在煤矿、冶金行业应用较多,产

品及软件通过国家安标办的型式检验与现场审核并颁发准入

证,符合煤矿安全使用规程,已成熟使用。5、应用情况及存

在问题本系统已配套在煤矿通信调度管理系统中在山西、贵

州、山东等煤矿上使用,效果良好。下一步加强对管理、运

行人员的培训,使其能独立解决运行中的小问题,能独立看展

维护、检修工作。6、历年获奖情况公司及项目负责人曾获

得2015年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456/ 智能卡(大口径)水表
智能卡(大口径)水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研究在电池供电的超低功耗模式下,实

现水表的预付费功能。本产品在设计上多有独到、新颖之处

,许多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它从硬、软件二方面采取措

施,较好地平衡了低电压、低功耗、低成本与高可靠性、高

EMI抵抗能力及防攻击能力之间的常常无法调和的矛盾,使

产品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大口径水

表的总量约为900万块左右,由于水表属于消耗品,大口径

的水表的更换周期一般为两年,每年固定的更换量在150万

/456/ 智能卡(大口径)水表

块左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口径水表的用量也

会高速增长,智能化大口径卡水表的市场不仅广阔,而且市

场周期长。随着水价的上涨和水资源的紧缺,大口径智能水

表市场将持续扩张。目前市面上普通水表的功能只是简单地

通过机械原理进行记录水流量,抄表需要人工下井,关阀需

要外接电机阀,而且阀门经常因关闭不严实导致“跑”“冒

”“滴”“漏”,计量过程中也有很大的不安全性,窃水等

现象时有发生。现有的智能化水表大多都是电动阀,需要外

接电源和数据线,此种方式安装和维护极为不方便。另外,

大口径水表的使用环境不适合电源接入,而华旭大口径智能

卡水表的多功能化正好弥补了以上的不足。本产品主要客户

来源于供水管理部门。对于自来水管理部门,本产品通过预

收水费可解决长期以来的自来水欠费总是并节省入户抄表造

成的人力浪费,提高其管理效率;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本产

品有利于增加节水意识,因而受到各地地方政府的大力提倡

/457/ YA61网络数字调度机
YA61网络数字调度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YA61网络数字调度机是一个以网络、数字以及调度

功能为主的调度机。能实现110、119、122、120等特服号的

指挥调度系统。采用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TCP/IP协议

,同时还采用了结构化、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方式。基于对

代码的可移植性、方便调试的要求,系统结构灵活、可伸缩

、易扩展、易移植性。YA61网络数字调度机可以用于城市应

急通信指挥中心的建设,以及公安、消防、交警、医疗救护

、电力等应用领域。YA61网络数字调度机采用灵活的结构,

/457/ YA61网络数字调度机

可以安装在19英寸标准机架内,也可以墙装。支持多种数据

传输形式,可以采集和处理数据采集、图像和语音信息并和

上位机交互。并可以为外置的传感器提供电源。其中,硬件

包括Zilog公司的EZ80190,该处理器芯片内含一个嵌入式多

任务实时操作系统,支持C语言编程,而且其操作系统内嵌

了IP协议。为实现IP语音提供了很大的方便。YA61网络数字

调度机具有自动呼叫分配(ACD);自动主叫号码识别(AN

I);自动位置识别(ALI);三方通话;31方会议电话;自

动录音;被叫控制;排队提示与应答;调度席监听、强插、

强拆功能;多个席位并行工作;特殊服务;组呼;可提供数

字中继、环路中继、E/M中继等中继接口实现与电信局或专

网的连接,数字中继支持中国1号信令和中国7号信令;提供

网络接口与计算机网络连接,实现IP语音功能。YA61网络数

字调度机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IP语音、以

太网、支持TCP/IP、UDP、RTP/RTCP协议等关键技术。YA61

网络数字调度机原理先进,技术合理,方案新颖,产品质量

可靠。各项性能指标优越,达到了设计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要求,可以投放市场。在总体技术水平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并在整机结构设计和方案设计等几方面的关键技术,为国

内同类产品所独有,具有独创性。由于产品的技术优势明显

,希望能够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使该产品在应用技术上更成熟,尽快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生

产,以及市场销售规模。

/458/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于背景:目前公知的温度传感器,多数用

于空气中或管道中温度的检测,一般的温度传感器主板上没

有可以调节CPU和探头的工作电压的可变电阻,而是利用添加

匹配电阻的方法调节CPU和探头工作电压,一旦匹配电阻击穿

,则会对CPU造成相当大的危害,且在状态控制当中,没有自检

这一功能,并且不带声光报警装置,不利于传感器好坏的测试

。②温度传感器包括CPU、连接CPU的探头接入端、连接所述

探头接入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的稳压器、

/458/ 温度传感器

连接所述CPU的声光报警电路驱动电路等部件,该传感器的环

境温度检测经传感头的电化学反应后转化为模拟电压信号,

经AD620放大后直接送入单片机处理。单片机将采集到的信

号经处理后就地数字显示,并转换为标准信号传输到关联设

备,实现远程集中监控。传感器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恶劣环

境的环境条件,在结构强度和防水性能方面都采取了有效的

措施,保证传感器能稳定可靠的工作。该传感器的主要技术

指标有以下几点:a)工作电压:(9~24)VDC;b)工作电流:

≦80mA(18VDC);c)测量范围:(0~100)℃;d)基本测量误

差:±1.5%(满量程)e)信号输出:200Hz~1000Hz,线

性对应(0~100)℃。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传感器采

用进口高精度传感元件,使用寿命长,防潮防尘防腐蚀,仪器

性能更加稳定;采用新型单片微机和高集成数字化电路,使电

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便于维修与调试;采用红外遥控调校

零点、满度调整等功能,调校简便;外壳采用不锈钢材料设计

,增强了传感器的抗冲击和抗腐蚀能力。④技术的成熟度、适

用范围、安全性及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经过我公司研发人

员的不懈努力,以及通过客户反馈该技术已成熟可靠,并形成

产业化生产,温度传感器是适用于煤矿井下各作业场所中测

量环境温度的传感器,能就地数字显示环境温度测量值并输

出标准信号传送给关联设备。本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头、电路

和程序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使之响应时间仅为5S。与该传感器

经国家防爆检验机关进行联机检验后,可与国内各类型监测

/458/ 温度传感器

系统配套,安全性较高,不存在安全隐患。⑤历年获奖情况:

温度传感器已获得发明专利一项。

/459/ 嵌入式Linux基于MiniGUI智能家居信息终端软件
嵌入式Linux基于MiniGUI智能家居信息终端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系统安装调试运行一切正常,很大程度上优

化了作业流程、有效利用计算机、视频服务器、红外及相关

设备资源,解决了目前家居智能化条件低下的问题,为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居住条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目前,已使

用过的对此套系统很满意,为以后的数据分析打好了基础。

既可以和其他系统无缝相连,又可以相对独立进行使用,方便

、兼容性强。

/460/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信息化发展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

护工作的政策落实,人民银行内部有必要为金融消费者权益

保护工作专门建设一套适用的信息化系统,将相关工作通过

信息化手段得以有效开展,降低工作复杂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有效推动云南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切实维

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简单、实用且

易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分清角色定位,集

受理、登记、呈阅、分办、处理、督办、反馈、汇总、分析

/460/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

、通报、考核、管理为一体,以及时办理、掌握辖内各金融

机构发生的消费者投诉情况,与“两综合,两管理”结合起来

,重视成果运用,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本项目的最终产品将作

为一款独立的软件,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现有的运作系统、

运行软件无直接联系。系统的运行不会导致现有其他系统出

现异常。同时,系统建设后将具有推广价值,为在人民银行更

大范围内推广实施打下基础。技术原理:采用Domino平台和

.Net相结合的技术,组件化,模块化的开发模式,配置灵活、

采用联网方式和单机批量处理方式实现接入灵活性;运用金

融机构信息编码规则,进行金融机构身份合法性识别。同时

采用了数据加密、IP绑定与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保证了系

统的安全性。1.DOMINO业务流转应用Domino作为优秀的协同

化应用平台,在协作化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中,得到了业界的广

泛认同。本系统中业务流转应用在Domino体系中实现。通过

灵活的流程操作配置,能实现非常复杂的工作流程;不但能实

现单一文档操作的控制,还能实现文档集合操作的控制。对

未接通网络的终端客户机,采用Notes客户端程序进行数据的

采集,导出加密数据,光盘上报,上级机构直接从光盘导入数

据。2.NET统计分析应用因Domino不擅长于统计、分析及前

端展现,因此采用.NET对统计分析部分的应用设计。(1)高

性能通过定时同步机制,将Domino中的业务数据同步到SQLS

erver中,然后在程序中使用SQL依赖缓存及数据库分页这两

项技术手段,将用户每次操作访问数据库的可能及访问量降

/460/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

到了最低。(2)良好的用户体验通过使用.NETAjax图表库

,向用户呈现了丰富、动态的统计图表效果。性能指标:通

过系统上线以来运行情况的跟踪,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原来的设计目标,下面是对系统的统计结

果。在并发用户数达到最高峰时,系统工作流程表单操作响

应时间不超过7秒(除去网络延迟因素)。在并发用户数达

到最高峰时,简单操作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除去网络延迟因

素)。在并发用户数达到最高峰时,统计报表及复杂查询不

应超过9秒(除去网络延迟因素)。系统能够处理300个以上

的并发连接用户。数据上下传数据文件时限应小于15秒;数

据统计计算结果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技术先进性:使用

LotusNotes/Domino平台;采用多层结构的B/S模式;基于SOA

思想的架构设计;基于平台化的架构设计。应用情况:本系

统前期已成功在试点地区红河州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

构推广运行,目前该系统已经部署到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并进行了全省状态下的系统及网络环境调试,为系统在全省

推广应用,做好了积极的准备工作。存在的问题:1.是系统

采集的投诉信息,一部份来源于金融机构的按月报送,由于各

项指标统计考核的压力,这一自律性的数据报送方式带有明

显的惰性,需要依靠相关管理制度配合执行。2.是系统采用

以办事员为中心的投诉业务办理方式,将会对办事员形成一

定的工作量。3.是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发现,投诉业务在人民

/460/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

银行内部,按规定流程办理会造成办理效率的降低,如何在规

范和效率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4.是

在已有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如何形成规范、合理的考

评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细化。5.目前系统的使用范围还只限

于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如何将其

推广到互联网上使用还需进一步探索。

/461/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

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其步骤为:1、上行信道质量差的

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协作通信请求;2、基站为用户终端选择

伙伴终端;3、在协作周期的第一帧内,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

本地数据,基站和伙伴终端同时接收该数据;4、在协作周期

的第二帧内,伙伴终端向基站发送本地数据,基站和用户终端

同时接收该数据;5、在协作周期的第三帧内,用户终端和伙

伴终端利用基站反馈回的预编码矩阵对中继数据进行预处理

/461/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并同时向基站发送;6、基站将在不同帧传输时隙内接收的

信号进行联合判决,得到发送信号的估计值。本发明具有实

现复杂度低,系统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用于蜂窝通信系统中

的可靠数据传输。

/462/ 基于物联网的移动苗床智能育苗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移动苗床智能育苗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于2017年度武汉市农科院团队创新项目《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传感检测控制技术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

用研究》,项目编号Cx201713。基于物联网的移动苗床智能

育苗系统,建立了一个移动苗床主站,主站通过轮询方式定时

向各个苗床控制器发送指令来采集每个苗床的温度、湿度、

育苗时间和状态等数据以及对苗床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也

可以根据设定好的参数自动或者定时发送指令给苗床控制器

,实现苗床的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卷膜控制,物联网移动苗

/462/ 基于物联网的移动苗床智能育苗系统

床控制系统是在苗床主站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云端和手

机控制端、web控制端,利用云端与主控端,云端与手机端/w

eb端通信交互,来实现手机和浏览器远程浏览苗床信息和控

制相关设备的功能。主要性能:实时数据采集与显示;实现

三种育苗方式;一键发送指令;历史记录展示;用户权限设置

。本系统结构采用Android屏主控端新增一个服务与服务端

进行通讯,解析服务端发来的指令并解析转发;服务端使用基

于websocket的长连接,可以主动向主控端发送信息;Androi

d端采用json/xml方式与app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获取所要

的内容展示,并发送相关指令控制设备。web前端将需要展示

的苗床信息等展示出来,点击某些开关后,后台把指令转发到

主控端。整个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工

厂化育苗领域。本技术成果正在进行熟化阶段,设备系统适

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化育苗企业或种植大户;本技术的

安全性上遵照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具有一定的保证

。本系统目前在熟化阶段,仅在小范围的单位内部园区应用

,在成熟后将会公开对外推广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实际

生产应用的数据量不够,对技术成果的全面评价还需要一定

的实际使用时间。

/463/ ARJ21-700飞机证后机载软件管理方案研究及应用
ARJ21-700飞机证后机载软件管理方案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民用飞机机载软件作为民机研制核心技术之一几乎

覆盖机上所有系统且具有高度的内在复杂性和系统差异性。

民用飞机在TC取证后,仍然会有很多机载软件还需优化和更

改,因此机载软件的证后管理工作是民机证后管理中的重点

、难点。本项目在国内没有先例,国际上机载软件在国外作

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受到出口许可限制,软件研制、管理的核

心技术对我国是保密的,提供我国可参考的资料非常有限。

因此本项目在无可直接借鉴的案例的前提下,经过摸索和实

/463/ ARJ21-700飞机证后机载软件管理方案研究及应用

践,提炼了民用飞机机载软件证后管理的方案和要求,建立了

民用飞机证后机载软件管理的规范体系,并在ARJ21-700飞机

项目进行了实施应用。民用飞机证后机载软件管理的研究内

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证后机载软件更改控制;2.证后预

投产机机载软件构型管理;3.证后飞机出厂交付有关的机载

软件管理;4.证后航线运行有关的机载软件管理;5.批生产机

载软件质量保证。本项目的特点有:1.建立并实施民用飞机

机载软件证后管理体系。2.覆盖面广,涵盖机载软件证后管

理的各个方面和要素,并形成完整的技术文件体系。3.理论

和实践相结合,并积极利用和推广机载软件证后管理体系,提

高管理的效率。部分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对涉及机载

软件证后管理的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了研究,如:研究制定

了基于机载软件CIA(ChangeImpactAnalysis)的软件更改

分类判定准则、研究制定了基于ACSEP(AircraftCertific

ationSystemsEvaluationProgram)的机载软件质量保证规

范程序以及不同类型机载软件的接收检验策略等,并形成解

决方案。5.方案成功应用于ARJ21-700飞机项目中,管理体系

与制造单位、试飞单位、客户服务单位接轨。

/464/ 数据采集系统V6.1.1
数据采集系统V6.1.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保

障人们能健康安全的使用各种资源,需要对各个资源供给设

备实时的监控,例如电力供电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等

,确保这些直接关系人们生活的资源安全可靠。数据采集系

统应用于各种场合。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共享队列,它

可以从各种数据源上收集日志数据,然后放入它上面的共享

队列中。Scribe可以接受thriftclient发送过来的数据,将

其放入它上面的消息队列中。然后通过消息队列将数据Pus

/464/ 数据采集系统V6.1.1

h到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并且由分布式存储系统提供可靠的容

错性能。如果最后的分布式存储系统crash时,Scribe中的消

息队列还可以提供容错能力,它会还日志数据写到本地磁盘

中。Scribe支持持久化的消息队列,来提供日志收集系统的

容错能力。除此之外,Redis和MongoDB这样的NoSQL数据库也

常用于数据的采集。企业每时每刻产生的业务数据,以数据

库一行记录形式被直接写入到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库采集系

统直接与企业业务后台服务器结合,将企业业务后台每时每

刻都在产生大量的业务记录写入到数据库中,最后由特定的

处理分许系统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大数据采集技术,目前主

要流行以下大数据采集分析技术。Hive是Facebook团队开发

的一个可以支持PB级别的可伸缩性的数据仓库。这是一个建

立在Hadoop之上的开源数据仓库解决方案。Hive支持使用类

似SQL的声明性语言(HiveQL)表示的查询,这些语言被编译

为使用Hadoop执行的MapReduce作业。另外,HiveQL使用户可

以将自定义的map-reduce脚本插入到查询中。该语言支持基

本数据类型,类似数组和Map的集合以及嵌套组合。三、技术

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所有工作在内存中进行,所以能充分的保

证数据的实时性,系统接收数据包时采用CRC校验等多种校验

方式,确保了上传的实时数据准去行。实时信息系统中,根据

电厂生产数据的特点,采用了限仅的数据压缩算法,对大量的

实时数据进行原型压缩,同时结合搞笑的数据检索策略设计

了实时数据库的存储系统,数据压缩在传统意义上时为了减

/464/ 数据采集系统V6.1.1

少磁盘空间。针对不同的应用,数据压缩有多种算法,实时数

据库系统不仅要求能在有限的硬盘空间中存储大量历史数据

,而且还要求这些数据能快速访问。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大数据是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新引擎。

面向大数据市场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会不断

涌现。在硬件与集成设备领域,大数据将对芯片、存储产业

产生重要影响,还将催生一体化数据存储处理服务器、内存

计算等市场。在软件与服务领域,大数据将引发数据快速处

理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和软件产品的发展。五、应用情况以

及存在问题无六、历年获奖情况无七、成果简介减轻基层工

作人员负担,降低政府不必要的开支及成本,增加数据采集效

率。

/465/ RMS报表管理系统
RMS报表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系统用于处理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各企业、事业单

位该系统主要用于水利综合年报的处理。

/466/ 基于激光腔衰荡法的甲醛高精度检测装置研究
基于激光腔衰荡法的甲醛高精度检测装置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为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一般项目。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一种,对人体危害极

大,如果长期生活在被甲醛污染的环境中,可引起免疫力下降

、影响生育能力、胎儿畸形、呼吸道疾病、精神抑郁、白血

病和癌症等。因此,空气中的甲醛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以减小对人体的伤害。随着人民对健康安全、空气质量越

来越关注,甲醛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甲醛的准确、及时检

测是保障产品、环境质量满足人体健康需求的技术基础,是

/466/ 基于激光腔衰荡法的甲醛高精度检测装置研究

甲醛治理的前提。因此需要高精度的检测装置对其进行实时

监测。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装置可以检测大气中的甲醛

含量,为空气质量提供了准确的在线监测手段,应用在计量校

准领域,可对现有仪器性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应用于室内环境

检测、工业安全检测等领域,可保障人身和生产安全。该项

目成果转化后可应用于环境保护相关领域,为环保部门提高

及时可靠的数据;推广至第三方检测公司,服务于室内、室外

及工厂作业区的相关气体检测,以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因此

,项目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3、主要论点与论

据:/。4、创见与创新:(1)国内首次采用波长扫描-腔衰

荡技术检测空气甲醛浓度,弥补现有甲醛检测方式的不足。

(2)装置通过溯源体系的研究,用于甲醛标准发生装置的浓

度监测,弥补现有甲醛标准装置的不足,完善计量体系。5、

社会效益与存在问题:本装置在环境、室内家具、工业控制

、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具有应用前景,既可以作为在线监控

仪器,又可以作为标准校准装置,完善计量校准体系,保证市

场相关甲醛检测仪器量值统一、可靠。但该装置转化为可直

接应用的产品还有一定距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装置的长期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场应用温湿度、振动

的变化都会对装置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另外由于器件固定

方式、形变的影响,微小的变化都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在

结构设计方便还需进一步改进。(2)仪器需要进一步小型

化。该装置涉及到激光控制、PZT驱动模块,而目前这些模块

/466/ 基于激光腔衰荡法的甲醛高精度检测装置研究

均采用现成的装置实现,若要仪器化,需对相关的电子模块自

主开发,形成集成度较高的小型化产品。6、历年获奖情况:

7、成果简介:项目研究的基于光腔光谱技术的高精度甲醛

浓度检测技术,具体包括研制一套高精度甲醛在线检测装置

,用于痕量甲醛浓度的实时测量;开展装置溯源方法的研究,

采用标准气体实现装置的溯源,实现甲醛浓度测量准确可靠

/467/ 电力操作票工作票专家系统
电力操作票工作票专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技术领域:操作票工作票专家系统是一套根据南方

电网超高压公司提供业务需求所建立的电力两票专业性软件

系统,属于电力行业的重要性生产管理系统之一。主要内容

:系统实现了以下主要功能:①操作票功能:操作票的填票

、三审、预演、打印、执行、作废、回退等业务流程和查询

管理等功能,尤其是填写操作票,完全通过图形化仿真操作

来自动生成规范的操作项目,操作时,系统进行逻辑判断,

防止误操作。系统还支持手动、历史票生成新票、典型票生

/467/ 电力操作票工作票专家系统

成新票、典型票管理等多个功能。②工作票功能:工作票的

填写、流程处理、打印、查询等功能,工作票包括变电三种

、线路两种工作票及安全技术交底单、分组工作派工单、二

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危险点控制表、检修方

案等内容,附加内容与工作票相关联,都具有相应的流程处

理。③图形组态功能:通过线路管理、变量管理、图元编辑

、图编辑等功能模块,可以灵活地组态电力各种类型的一次

主接线图、直流系统图、二次屏柜保护图等图形,通过这些

图形的操作来生成规范严谨的操作票操作项目。④两票检查

功能:各部门领导、安全监察人员对两票进行审查,并将审

查结果记录于系统中,可用于统计分析和信息的再次利用。

⑤统计分析功能:对操作票、工作票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强

大的查询功能,可按多种条件综合查询,并将结果导出EXC

EL。用户可进行合格率统计、生成合格率月报表、进行废票

及回退票的统计。⑥系统设置功能:包括设置单位、部门、

成员、用户及权限、发令单位、发令人、受令人、常用输电

线路等基础数据。关键技术与创新点:①科学、规范:通过

图形制票,系统自动进行逻辑判断,有效地阻止误操作,提

供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生成的操作项目规范完整,完全

符合电力相关的制度和规范。②强化管理:无论操作票或工

作票,都进行严格的流程管理、内容锁定控制,自动生成票

号,以及两票审查等功能,无疑加强了两票的管理工作,使

两票制度实施具体化。③简单易用:人机界面设计尽量与现

/467/ 电力操作票工作票专家系统

实的票面一致,操作功能均带有提示,通过系统参数化设计

,使更多内容选项化。操作票制票图形与实现的监控系统一

致,也增加了系统的易用性。④稳定性好:系统用户众多,

但稳定性好,系统自动更新,维护便捷。应用推广情况:该

系统于2006年2月在梧州局(交流系统)成功投入试运行,

之后在天生桥局(高压直流系统)、南宁局(串补系统)相

继投入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使本项目得以在超

高压公司所管辖的交流系统、直流系统、串补设备得到试运

行。2008年底,系统成功推广至超高压输电公司下属的所有

单位,使用部门包括各局变电部、输电部、检修中心、信通

中心等部门,涵盖公司下属23个500kV变电站、换流站、南

宁区域控制中心以及超过12000公里的500kV输电线路等。系

统采用了平台化设计与组态技术,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

能,可以应用于任何同行业的其他相关单位,尤其是南方电

网所属分子公司,因其所遵循的制度与规范相同,体系结构

相似,本系统几乎可以不可修改地应用到有关单位。

/468/ TOF-4000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软件
TOF-4000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TOF-4000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软

件”是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TOF-4000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

非线性控制技术及软件开发”的成果,由杭州自动化技术研

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控制理论和控制

技术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如此,日益复杂化的工

业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使得控制工程师设计控制系统时往往

找不到合适有效的控制方法来满足其控制目标要求。其中的

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过程往往都是机理复杂难于建模的过程

/468/ TOF-4000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软件

并且是本质非线性的,使得许多高级控制技术无用武之地;

由于控制理论研究大多是针对线性对象的,控制技术也多是

针对线性对象开发的,对非线性对象不适用或控制性能不佳

。TOF-4000是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根据用户需求研发的一

个以中央控制单元为核心、现场总线为纽带的分布式计算机

控制系统。近年来,已在冶金、纺织、环保、机械、电力等

行业得到很多成功应用。但在应用推广中也碰到大量的工业

过程无法采用现有的控制技术实现稳定的控制,为此急需开

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级控制技术及相应的工程化控制软

件。针对上述情况,项目研究了基于SVM的非线性建模与预

测控制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增量型支持向

量机训练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跟踪非线性对象动态变化;

提出了三种基于SVM的预测控制器设计方法:基于多项式核

函数SVM的预测控制、基于SVM的多模型预测控制和基于增量

型SVM的自适应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并开发出支持向量机

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软件包。同时,项目所开发的“TOF-400

0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软件”通过了浙江省

电子产品检验所的软件评测,获得了软件著作登记证书,且

该软件成功集成在“TOF-4000基于现场总线的工业计算机网

络控制系统”中,并在化工、造纸等工业过程实际应用,经

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达到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要求,通过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的验收。

/469/ 基于电子标签的气瓶在线识别及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开发
基于电子标签的气瓶在线识别及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2012QK278。项目综合运用电子标签技术、气动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开发了气瓶在线自动定位装置,在充

装流水线上自动对气瓶进行定位、识别、数据读写和处理。

项目组试制研究了以电子标签(RFID)为基的气瓶在线识别

及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对该装置的气瓶在线定位、数据自动

采集和处理等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并就适用于在移动条件

下电子标签识别的防爆天线进行了技术研究。项目组设计研

/469/ 基于电子标签的气瓶在线识别及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开发

制了液化石油气钢瓶在线识别及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实现了

在移动环境下对气瓶电子标签的识别、气瓶在线合格认证和

气瓶数据的自动采集,具有在线识读效率不低于900瓶/h、单

个气瓶在线定位和读写操作时间不超过3s,气瓶电子标签识

别率≥99%,装置的平均无故障时间≥3000h的性能;研制了对充

装流水线上处于移动状态的气瓶电子标签进行有效感应的防

爆天线,攻克了对充装前的气瓶进行在线自动快速认证、气

瓶充装数据快速采集的技术难题;开发了可控制气瓶在线定

位、实现气瓶数据采集并对气瓶状态进行检验认证的应用软

件,大幅提高了气瓶在线定位合格认证和充装数据采集的效

率。经中科院科技查新,该项目具有新颖性,达到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水平。

/470/ 基于完全信道状态信息的全双工中继选择方法
基于完全信道状态信息的全双工中继选择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完全信道状态信息的全双工中继

选择方法,解决了现有中继选择技术中未考虑直达干扰链路

信道状态信息的不足。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包括:(1)估计

中继节点前向链路信道状态信息;(2)估计直达干扰链路信

道状态信息;(3)估计中继节点环路干扰信道状态信息;(

4)估计中继节点的后向链路信道状态信息;(5)目的节点

获得全部信道状态信息;(6)计算目的节点处的瞬时信噪比

;(7)选择中继。本发明在选择中继时选择了使系统瞬时信

/470/ 基于完全信道状态信息的全双工中继选择方法

道容量最大化的中继节点,具有降低全双工系统的中断概率

和提高全双工协作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优点。

/471/ 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各种新的通信业务的实现,无线频谱资源变得

越来越紧张。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经过许可的频段还

是未经许可的频段,频谱使用效率都很低。研究认知无线电

,可以解决频谱利用过低的问题,能够在不影响其他用户和

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共享频谱资源。认知无线电作为可以

感知无线信道环境的通信新概念,通过动态智能的实时改变

工作参数(频率、功率等),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无线频谱资

源提供可靠通信的目的。为了实现通信系统参数的合适调整

/471/ 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

和重新配置,认知无线电的主要工作包括环境感知和无线频

谱分析、频谱使用的法规、动态频谱资源管理、发射功率控

制和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等。系统根据RF探测结果进行分析

,快速搜索能够支持通信的空闲频段,根据频谱管理规则进

行合适的信道分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和多用户状况进行资

源分配和发射频率的设定。该课题来源于国家863项目,主

要研究了可感知无线通信环境,并根据一定的学习和决策算

法,实时、自适应地改变系统工作参数的认知无线电基本概

念与关键技术实现方案,形成有关发明专利,为发展我国的

认知无线电技术提出建议。所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认知无线

电系统环境感知探测与频谱分析、频谱使用法规及限制的描

述和管理、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与功

率控制、以WLAN为背景的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等几个方面。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各项内容进行具体的研究分

析和创新实现,形成相应的算法理论、仿真模型或评估结论

。通过面向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课题组已经掌握了认知

无线电技术的整体构建,并针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提出了新的算法和方案。针对提出的新算法,业已申

请了6份专利,并开始和华为等企业进行初步的合作,促进

了研究成果向实用化的转变。同时,认知无线电课题的研究

也为相应的军事预研和装备研究项目提供支持并形成具体应

用,为我国的国防和军事现代化作出贡献,业为日后认知无

线电系统或者相关设备研制以及管理的政策法规等提供了积

/471/ 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

极的先验和辅助,利于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和进步。该课题的

研究成果业已获得200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

和2007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472/ 高对比度拍瓦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装置
高对比度拍瓦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超短脉冲激光研究,是激光研究领域的

前沿方向之一。超短脉冲激光由于技术的挑战性及应用的前

沿性,多年来一直是激光科学与技术的热点研究内容。本项

目针对超强激光物理等前沿应用需求,从自行设计飞秒振荡

器开始,通过整形光谱、自变焦放大、抑制寄生振荡等创新

的单元技术,研制成功高对比度的钛宝石啁啾脉冲放大(CP

A)激光装置,取得主要成果有:1.采用先进的双啁啾脉冲放

大方案取代常规的单啁啾脉冲放大方案,为高对比度的获得

/472/ 高对比度拍瓦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装置

提供了基础。2.提出了基于飞秒光参量放大的一种新型前级

方案,有效克服了增益窄化效应,为实现更短脉冲的压缩结果

提供了条件,而且得到了对比度达10-10的国际先进结果。3

.通过提高泵浦激光能量并设计采用具有高放大效率的一些

单元技术,得到了单脉冲能量达46.8J的放大结果。优化脉冲

压缩系统后得到了单脉冲能量32.3J,脉宽27.9fs,对应峰值

功率1.16PW的结果。上述结果不仅创造了同类研究的世界新

纪录,而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比度。目前已取得授权发

明专利三项,在OpticsLetter等重要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10

余篇,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5次,并通过由中国科学

院组织的专家鉴定,结论认为“研究方案具有创新性,高对比

度下的输出功率等主要结果超过了国际已报道的同类研究的

世界纪录”。成果完成三年多来,整体运行状态良好,除提供

物理所内部的应用研究外,也已先后提供俄罗斯、北京大学

等研究小组使用,成功实现了质子加速、高亮度X射线等新结

果。此外单元成果也进一步开发成功系列飞秒激光产品,表

现出优于或与国外公司产品相当的可靠性能与参数指标,成

功销售30余家用户,打破了西方公司垄断的局面,显著抑制了

在我国多年居高不下的价格,对于提升我国超短脉冲激光技

术的国际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473/ 并行微波辐射计观测控制软件 V1.0
并行微波辐射计观测控制软件 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系统简介并行微波辐射计观测控制软件是一款

用来对并行微波辐射计进行观测控制的系统,软件能够及时

分析软件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可以对其数据进行展示操作。

该软件具有全天候、全个性化定时操作,无需人工操作,管理

员可任意更改作息时间表。二、主要功能联机检查此功能是

查看数据的记录情况,进入界面后,系统会显示所有的感应器

记录的存储数据。联机工作:进行系统的联机设置操作。燃

烧器参数:进行参数数据信息的设置操作。波长定位:进行

/473/ 并行微波辐射计观测控制软件 V1.0

波长数据信息的定位操作。设置观测参数:进行观测参数数

据信息的设置操作。样品设置向导:进行样品设置参数向导

数据信息的设置。选项在弹出的选项设置窗口中,用户可以

分别对常规,通讯端口,小数位进行数据信息的设置操作。用

户在当前的界面可以分别对设置和位数数据进行设置,设置

完成后点击界面上的确定按钮进行保存操作。微波辐射计观

测数据当前的界面会显示测量对象名称,样品编号信息,浓度

数据信息等,当前的界面会显示样品的属性信息,包括相应的

浓度,偏差,测量时间等信息,点击界面上的打印按钮可以进

行数据信息的打印操作。点击界面上的关闭按钮进行窗口的

退出操作。样品属性光学系统设置工作波长:进行波长数据

信息的设置操作,点击界面上的下拉按钮进行数据类型选择

。光谱带宽:设置带宽数据信息。负高压:进行高压数据信

息的设置操作。观测参数标准样品:进行样品数据信息的设

置操作。测量方法:进行方法类型的选择操作。采样延时:

进行延时数据信息的设置操作。吸光度:进行最大和最小的

吸光度数据信息的设置操作。刷新时间:进行时间数据信息

的设置操作。信号处理计算方式:当前设置为峰高。积分时

间:进行时间参数数据信息的设置。滤波系数:进行系数大

小数据信息的设置操作。样品设置向导波长设置在当前窗口

直接输入波长范围,系统根据当前的范围进行数据的筛选。

显示时间间隔报警阈值勾选界面上的报警选项后,需要进行

相应的阈值数据的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界面上的确定按钮

/473/ 并行微波辐射计观测控制软件 V1.0

进行提交。采集设置用户在窗口中需要进行相应的采集日期

,采集数据,采集信息的设置选择,点击界面上的保存按钮进

行相应的提交操作,点击界面上的删除按钮可以对相应的采

集数据的删除操作,点击界面上的清理按钮进行相应的数据

全部清除操

/474/ 人机行为分析的身份认证理论与方法
人机行为分析的身份认证理论与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身份与认证一直是学术和工业界关注的重要基础问

题,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关系着国家网络

空间安全及每个用户的切身利益。根据所使用的凭证与用户

的关系,身份认证可分为三类:1)基于用户所知,如口令;2)

基于用户所有,如智能卡;3)基于用户个人特征,如指纹。智

能终端能存储并访问越来越多的安全和隐私信息,身份安全

问题造成的国家、企业、社会公众的信息泄漏及财产损失造

成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在终端交互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身份

/474/ 人机行为分析的身份认证理论与方法

认证手段是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风险急剧上升的重要原

因和挑战。针对这些挑战,考虑不断增强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保护需求,本项目组从2009年开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

家“863”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基于信息安全、模式识别和人

机交互等交叉学科知识,创造性地从“人机行为描述、行为

特征表征与行为多视图分析”三个维度深入研究了智能终端

上复杂人机行为分析的身份识别与认证理论与技术,发现了

人机动态交互行为中的隐含结构和关联规律,揭示了人机行

为与身份表征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人机行为在线认证与

监控模型,提出了多视图融合的用户身份识别与认证方法。

并获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性成果,主要

科学发现如下:1)发现了人机交互中动态行为的隐含结构和

关联关系。“行为描述与表达”一直是人机行为特征识别领

域最为基础性的问题之一。发掘了人机交互过程中动态行为

的复杂非结构特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关联关系的人机行

为结构化描述与表达方法;面向跨场景的人机行为,发现了操

作语义关系和行为属性的相似性与关联性,率先提出了基于

模式增长人机行为模式挖掘方法,系统性地解决了复杂动态

人机行为结构化表征难题。研究成果被斯坦福大学面向网络

安全的数据挖掘课程列为代表性阅读材料,挪威工程院院士

PatrickBours教授评价该成果为“人机行为安全认证领域中

首创、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行为描述也表示工作”。2)揭

示了人机行为与身份表征之间的映射机理。发掘了手部基元

/474/ 人机行为分析的身份认证理论与方法

与指点设备交互的行为规律和动态过程,创造性地提出了概

率图框架下的人机交互运动自适应切分、弹性匹配和建模方

法;发现了人机行为在交互过程中展现出随机波动和不确定

性,率先提出了基于黎曼流形变换的可辨识紧致特征表示方

法,解决了人机行为底层特征与高层身份表征不一致的语义

鸿沟问题。成果被美国工程院院士AnilJain教授(ACM/IEE

EFellow)在其文章中列为在人机行为特征识别和认证的最

新进展;本领域国际权威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rdjanCapkun

教授(ACMFellow)评价为“有效缓解了人机行为波动带来

的认证精度的负面影响”。3)构建了人机行为多视图融合的

在线认证与监控模型。设计了人机行为中场景先验知识的量

化策略,提出了贝叶斯框架下融合场景先验的人机行为分类

器设计方案;系统性地研究了人机行为的长周期趋势性变化

规律,提出了轻量级的人机行为半监督分类器在线学习和动

态更新方法;分析了人机行为多视图场景中的一致性和差异

性,提出了多视图融合的在线主动身份认证和监控方法,解决

了行为趋势性变化和行为模型的迟滞性难题,显著提升了人

机行为认证的实用性能。成果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牛津大

学KasperRasmussen教授在其文章中列为主动身份认证方面

代表性研究成果。4)基于前述三项发现,针对传统终端、网

页终端、移动终端等典型应用环境,设计了一系列适用于多

场景多终端的安全高效的多源人机行为身份认证与监控框架

/474/ 人机行为分析的身份认证理论与方法

。本项目共发表论文61篇,SCI收录25篇,2篇入选ESI高被引

论文,包括信息安全国际权威期刊IEEETransactionsonDepe

ndableandSecureComputing、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

tionForensicsandSecurity,国际顶级会议IEEES&P、ACMC

CS等,获得7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最佳/优秀论文奖励。5篇代表

性论文分别发表在IEEETIFS、IEEES&P等信息安全领域国际

顶级期刊和会议上。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6

项。项目组成员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1人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一等奖,1人获得阿里巴巴达摩

院青橙奖,1人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475/ 基于工作流、支持协同工作平台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基于工作流、支持协同工作平台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分析了国内企业、尤其是国内大中型集团企业的

管理特点与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构筑了一个以财务与

物流为核心、以客户导向、协同集中为指导思想、以分行业

为出发点、支持企业管理平滑改进,支持集团管理、支持I

NTERNET、支持多会计实体、支持多种数据库的企业应用平

台模型。基于工作流、支持协同工作平台的企业信急化应用

平台软件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面向多种行业的解决方案,

不仅仅是软件产品,而且提供管理指向、软件实施等独立过

/475/ 基于工作流、支持协同工作平台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程,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合理、有效、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管

理思想或管理模式。基于工作流的、支持协同工作的企业信

息化应用平台软件是收集与分析了国内外最新资料和技术,

紧密跟踪国内外相关产品研制开发情况,研制出的适合国内

大型企业发展需求的企业管理软件。它打破了传统的帐套管

理模式,采用“集团一套帐”的模式,支持多组织,支持多

会计实体做到了真正的数据完全集中。它支持各模块的协同

工作,适应国内企业营销全球化、研发国际化、经营多元化

的管理需求。通过“基于工作流的、支持协同工作的企业信

息化应用平台”的应用,能有效连接供应商、制造商、分销

商和用户之间在价值链中的协作、协调关系,而且在企业内

部也可以改善内部环节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竞

争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大的附加值,创造良好的企业和社会

效益。因此该项目产业化后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该项目

过分行业和典型客户战略,有针对性地在不同行业确定具有

重大影响的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与行业龙头合作,提炼出

行业通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协同商务,更有效

率地进行协同合作、改善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从而创建

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并提升公司的商业地位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促进整个制造业信息化软件产

业的壮大,从产品到应用、产业化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良

性发展。

/476/ 商用车操稳及平顺性动态评价系统软件V1.0
商用车操稳及平顺性动态评价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汽车行驶平顺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来自车辆

自身振动或是由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辆振动的响应结果。平顺

性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当人体长

期处于振动的环境中时,很容易产生头晕、疲劳、注意力不

集中等状态,甚至引发各种心脏疾病。而汽车操纵稳定性是

汽车高速行驶的生命线,这两个特性直接影响了汽车的安全

舒适性,是汽车生产厂商重点关注的指标。开发该指标的可

视化定量评价系统提升评价效率、缩短新车型开发周期对生

/476/ 商用车操稳及平顺性动态评价系统软件V1.0

产厂商具有重要意义。本软件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所有数

据管理、存储、分析统一由安装此系统的电脑或服务器完成

,各用户即客户端可通过IE或其它网页浏览器快速调用相关

数据进行对比显示、评价等。软件基于商用车操纵稳定性与

平顺性分析及实验基础理论及国家标准法规,采用了自动数

据读取识别及存储技术、全新的数据结构、专家系统诊断、

高效的分析算法计算开发而成。此系统的开发解决了研发人

员处理、管理、分析操稳及平顺性系统性能面临的技术难题

,通过此系统研发可快速查找、分析、统一存储相关数据,完

成多个车型多数据交叉比较及性能结果动态对比分析评价。

具有下面功能特点:一.统一规范分析评价流程管理,所有实

验数据的管理发布可通过此系统同完成,数据统一存放于数

据库服务器中。二.高效、安全的管理,所有评价数据对权限

范围内开发查询,实现了研发区域内人员数据的全共享流通

,提高了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评价效率,为确保数据的编写

上传的安全,专门设置了安全权限处理机制,避免数据重复或

恶意破坏。三.此系统软集成了目前国家评价标准体系及公

司评价标准体系,系统可对调用的数据动态智能的给出评价

判断,极大的提高了动态评价的效率。四.全面的性能数据管

理、分析动态评价功能。

/477/ 自动控制综合实训平台的研制
自动控制综合实训平台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自动控制综合实训平台的研

制”项目是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针对目前电气工程类学科

各专业没有配套的综合性系统实训设备的现状,而自选的科

研项目。(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自动控制综合实训平台

的研制”项目以电机及拖动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可编

程逻辑控制技术、交直流调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组态技

术为主要技术支撑,以现场实际应用的电气元件为实训对象

,以全开放式结构为实训环境来构建实训平台。实训平台不

/477/ 自动控制综合实训平台的研制

仅能开设上述各单科基本技能实训和技能提高实训,还能开

设以电机为被控对象的基于上述各类设备灵活组合的多科综

合性系统实训,以及基于组态技术的多实训平台的分布式控

制系统等实训项目。输入电源: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

380V±10﹪50Hz;整机容量:<2.0kVA;漏电动作电流

:30mA;外形尺寸:2000×900×500mm。直流电动

机—交流电动机—测速发电机,转速:1400转/分;各种测

量和指示仪表都采用三位半数显,精度为±1﹪F.S.

77;2Digit。直流、交流调速控制单元的模拟给定输入:0~

±10V或4~20mA;外部电位器设定控制:1~5kΩ(带指

示);速度调整范围:电机额定转速的25~100﹪。实训平台

开设典型实训项目总计50余项。(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①项目主要成果成功研制出四台适用于各种类型职业教育的

、具有综合性、真实性和开放性等特色的自动控制综合实训

平台。②项目创新点技术创新:在一个实训平台上既能完成

自动控制领域的单科或单项技术的实训,又能完成多科或多

项技术的综合性系统实训。理念创新:把现场实际运用的电

气元件、PLC、直流调速器、变频器等引入实训平台,借鉴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形式,真实地还原了工业现场环境。设计

创新:突破了传统实训设备固有的设计模式,采用全开放式

的面板和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形式创新:在实训平台的实训

项目设计上,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性开设基本技能实训

、技能提高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的三级实训模式。功能创新

/477/ 自动控制综合实训平台的研制

:实训平台面板器件的安装采用导轨式,内部结构采用骨架

组合式,方便功能的扩展和搭配的灵活多变。③项目先进性

自动控制综合实训平台借鉴了国外实训设备的先进思想,参

照了国内生产企业自动化设备的流行配置,突破了传统实训

设备的固有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了多项自动控制

领域的先进技术,并巧妙地和传统工艺结合在一起,使自动

控制综合实训平台在技术上即能适应现代工业控制发展的潮

流,又满足传统控制手段的需要。(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该实训平台主要应用的领域,涉及各院校的

实践教学、各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各科研院所的模

拟试验和各职业技能鉴定单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等方面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自动控制综合实训平台的研

制”项目虽然已达到或超过了科研任务书提出的总体目标、

技术指标和要求。但从未来推广应用前景来看,在实训内容

的进一步拓宽、实训对象的多样性选择以及多实训平台网络

构成等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制和开发,从而使其能够适

应更多专业的实训需求。

/478/ 钻井提速工具测试平台开发
钻井提速工具测试平台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总体完成情况针对钻井提速工具在井下受

力状况复杂,且自身处于动态振动过程,仅靠地面静态承压实

验、拉扭试验不足以满足研发和测试需求的问题,开展钻井

提速工具测试平台的研究,形成钻井提速工具测试平台和测

试标准,完成计划任务书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2、研究

成果及创新点1)完成一套钻井提速工具测试平台的研制,制

定相应的测试标准;2)能够实现对不同提速工具的全尺寸、

多参数、实时动态检测,测量参数包括流量(10~55L/s)、

/478/ 钻井提速工具测试平台开发

压力(动态25MPa、静压7MPa)、位移(0-20mm)、加速度

(50g),直接观察到工具的工作状况,并能一定程度上模拟

井下工况;3)测试系统采样频率最高可达1000次/秒;4)开发

一套测试平台数据采集系统软件。3、知识产权情况授权实

用新型专利2项,受理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4、现场试

验情况及取得效益完成32次水力振荡器、5次液动冲击器、

3次扭力冲击器、5次减震推力器的功能测试。经过测试合格

的水力振荡器在现场试验26口井、32井次,最长单次入井持

续工作时间达202.8h,提高了工具的现场服务能力。

/479/ 电能表检测系统智能运维及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电能表检测系统智能运维及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针对电能表检测中的智能化检测及系统智能

化运维问题,研制了0.02级微型标准电能表,研发了针对拆回

电能表故障的检测和诊断系统,构建了电能表检测管理系统

的智能化运维系统,有效提升了电能表检测及管理的效率,节

省了大量的人力及生产成本,在智能化生产及运维方面取得

了创新成果。创新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件;获得软件著

作权3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52篇;相关技术

荣获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的质量创新奖。自2018年1月1日至2

/479/ 电能表检测系统智能运维及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020年12月31日,本项目有效提升了电能表管理及检测的效率

,节省了运营成本,三年共节省表计购置成本约2.42亿元。相

关产品推广新增直接经济效益7809万元。该成果广泛应用于

电能表生产、供应商零件生产及相关电能表检测机构,有效

提高生产及检测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对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有

重要意义。此外,研究成果还可以应用到更多对复杂产品生

产运维的智能处理有较大需求的领域,具有极强的技术辐射

能力。

/480/ 中继协作分布式多用户调度方法
中继协作分布式多用户调度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大规模MIMO下中继协作分布式多用户调度方法

,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得到最优的资源分配,且系统性能低

的问题。其实现步骤为:1.用户利用导频信号得到下行链路

的信道状态信息;2.随机将系统中相同数目的用户分为一组

,并为每个组分配一个中继;3.用户将其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

该组的中继,中继筛选出该组中信道相关性低的用户,将它们

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4.基站通过半正交算法得到最

优的发送用户集合,5.基站将波束成形的信号发送给已选的

/480/ 中继协作分布式多用户调度方法

用户。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反馈信息量,且不会对系

统的和速度性能造成过大的影响,可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

/481/ 异构环境下云计算数据副本动态管理系统研制与开发
异构环境下云计算数据副本动态管理系统研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本项目是高校科研项目,是河南省教育

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云计算环境中多数据集连接处理

关键性问题研究(13A520651)”项目资助的“面向云计算

的数据副本管理研究”子项目。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

领域:该项目应用于异构云计算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处理,譬

如:Web搜索、电子地图等商业服务,生物医学、地球物理、

流体力学等科学研究,以及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日常

生活服务。技术原理:针对现有HDFS(HadoopDistributed

/481/ 异构环境下云计算数据副本动态管理系统研制与开发

FileSystem)数据副本数目固定,副本放置时未考虑节点异

构性问题,提出一种异构环境下云计算数据副本动态管理模

型DMDR。在副本创建时,DMDR根据节点性能选择最优副本放

置节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基于灰色预测技术,DMDR根据数

据的最近访问特征预测数据访问热度,并动态调整副本数目

。3.性能指标计划任务书的性能指标:该系统完成后可减少

节点之间数据传输,提高负载均衡,降低作业执行时间。节点

间数据传输量减少15%,作业完成时间可缩短6%。实际达到的

性能指标:该系统完成后减少节点之间数据传输,提高负载

均衡,降低作业执行时间。节点间数据传输量可减少18%,作

业完成时间可缩短9%。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目前国内外

对异构云计算环境下海量数据管理系统大都基于HadoopHDF

S构建。现有HDFS的副本创建数目和时机固定。HDFS在文件

分块时自动创建固定数目的副本。该机制难以适应用户访问

量的动态变化。如果副本数目过多,则浪费存储空间;反之,

则不能有效提高系统性能。另外,HDFS副本放置未考虑资源

节点异构性。HDFS将副本放置在不同的机架进行容错,而没

有考虑节点的异构性,可能导致计算存储性能高的节点只放

置较少数据,计算存储性能低的节点放置较多数据,从而引起

系统负载不均,频繁的数据传输消耗网络带宽,降低系统性能

。与本项目研制的异构环境下云计算数据副本动态管理系统

的功能及技术均不相同。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本研究提

出自适应副本放置机制。为平衡负载,副本放置首先考虑节

/481/ 异构环境下云计算数据副本动态管理系统研制与开发

点性能,将副本放置在计算存储性能高的节点;其次,根据数

据局部性原理,副本放置考虑节点的访问热度,将副本放置在

热点访问的节点。提出动态副本调整机制。根据数据块最近

的访问特征,基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数据块未来的访问热度

,动态调整副本数目。当数据块为热点访问数据时,动态增加

副本数目,以提高访问效率。如果数据块为非热点访问数据

,则动态删除若干副本,以节约系统存储空间。6.作用意义异

构环境下云计算数据副本动态管理系统完成后可有效减少节

点之间数据传输,提高负载均衡,降低作业执行时间。经过实

验测定,节点间数据传输量可减少18%,作业完成时间可缩短

9%。异构环境下云计算数据副本动态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对于开发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系统,提升我国

在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领域的科研地位,具有重要的社会

意义和经济意义。该研究成果将能够被实际应用到多个数据

处理应用领域中,诸如:网络搜索、电子地图等商业服务,生

物医学、地球物理、流体力学等科学研究,以及网上图书馆

、网上博物馆等日常生活服务,将极大地改善不同层次的人

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研究成果将能够推动大规模数据处理的

日常应用和相关数据服务。

/482/ 智慧警卫一体化指挥平台
智慧警卫一体化指挥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根据警卫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发建设了基于

现代通信的数字集群、模拟无线、有线、卫星、图像、GIS

综合通信指挥网,计算机、图像智能管控网,确保指挥控制实

时化、警卫执勤可视化、通信手段多样化,技术先进。该项

目针对警卫任务的特点,研发了基于高清视频的车辆识别、

3D人像识别、人脸比对、异常事件检测、三维视频融合显示

以及证件识别等多种技术的多维预警系统,实现在警卫任务

中对周边异常情况的动态预警;率先提出在警卫工作中利用

/482/ 智慧警卫一体化指挥平台

三维视频技术展现重大警卫勤务部署及活动过程,提高了警

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了警卫安保从“平面、静态

”到“立体、动态”的跃升。该项目研发了“人群-事件-场

景-推演”的警卫任务动态推演处置系统,有效加强了警卫工

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及统筹分析判断能力,为警卫工作快速

反应、科学决策、正确指挥、高效处置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应

用支撑。

/483/ 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广州配电网通信网络的建设范围已覆盖天河区、越

秀区等所有区域,各类通信设备近2000台,自动化终端2000余

个,光缆长度1200多公里。由于配电网通信网络和设备种类

繁多(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载波、自动化终端等),之前

一直采用设备自带的网管系统或专业工具,以手工处理和多

个不同管理软件协同工作的模式进行维护管理。然而,由于

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技术和协议实现网络管理,不可避免地

带来网络协议互不兼容、管理信息不能互通、操作界面多样

/483/ 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复杂等问题,而且,设备运行状态、配置参数等重要数据都分

散存储在各自的网管系统中,缺乏集中式的关联分析手段。

为了实现对配网设备的综合管理,研究和开发一套适合配网

通信运行管理的综合网管系统。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1.根

据标准开放协议,开发一体化数据采集平台,实现对配电通信

网络各种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配置参数等重要数据的采集

、处理,并对已具备网管系统的通信设备进行系统接入,从而

实现对通信设备的实时监测;2.开发综合监视功能,实现对实

时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展示、管理过程;研究对配电通信网

络所涉通信资源进行管理;3.研究多种拓扑发现算法,实现了

通过SNMPV1、V2C、V3自动发现支持SNMP的网络设备,支持C

DP、NDP、LLDP、BridgeMIBBase等多种拓扑链路发现协议,

可以较准确地发现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系统支持多线程,拓扑发现速度快。4.研究开发了分布式

采集系统架构,可通过水平扩容的方式应对大规模网络,提高

系统可以管理的设备数量。采集节点与管理节点之间数据的

传输采取的是tcp的长连接方式,避免每次发送数据均需要建

立连接的开销。5.采用java技术开发,可以运行在Windows、

Linux、Solaris等多种操作系统上,采用了开发企业级软件

成熟可靠的框架、技术理论、API等。6.实现系统的高阶应

用和系统的自管理功能;7.提供开放的、公共的接口,对已建

设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接入,可以将数据提供给其

他电力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目

/483/ 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前已管理1200多台交换机设备,及175台载波设备。试运行以

来,通过网管的巡视主动发现的通信通道缺陷超过380次。通

过网管系统的投入使用,大大的提升了配网通信运行管理水

平。

/484/ 基于深度模型的服务机器人视觉交互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模型的服务机器人视觉交互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紧扣重大应用和基础前沿,面向服务机器人

人机交互的技术需求,从视觉认知机理出发,以视觉大数据为

本,围绕人脸识别、表情分析、行为理解三项人机交互中的

关键任务进行研究,发展深度学习理论完成人脑认知模拟,利

用云计算突破传统计算模式瓶颈,在服务机器人平台上建立

人机协同计算和交互的新型智能系统。以云平台和服务机器

人为验证平台进行系统测试,为系统化、实用化的视觉交互

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并进行应用

/484/ 基于深度模型的服务机器人视觉交互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

示范。本成果采用计算机的视觉手段,从人脸识别、行为理

解和情感计算方面实现智能化人机交互,其总体方案以海量

数据为基础,以深度网络模型为依托,在服务机器人平台上进

行性能测试,逐步实现:视觉信息数据的获取、基于深度学

习的视觉认知模型设计、高速高效的视觉交互和服务机器人

云平台体系结构建模与实验系统搭建。本成果集中攻关以视

觉认知为基础的人机交互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建立高时

空解析度的多模态信号获取系统,确立数据处理方式,为视觉

认知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基础,建

立类脑计算模型,让机器通过自学习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类脑

智能;在实验平台中解析高级人机交互中的视觉信息、行为

和情感,实现机器系统对人类认知的准确理解。

/485/ 低噪声、高增益、高平坦长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低噪声、高增益、高平坦长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低噪声、高增益、高平坦长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的输入端的信号光经过第一光隔离器到达第一波分复用器;

泵浦输出的泵浦光经过泵浦耦合器分成两束后的光按比例分

别进入第一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器;汇合后的光从第

一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出来后依次进入掺铒光纤EDFⅢ、第二

光隔离器、掺铒光纤EDFⅡ到达第二波分复用器;汇合后的光

从第二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出来后经掺铒光纤EDFⅠ到达第三

光隔离器,最后到达输出端。该成果可以让长波段掺铒光纤

/485/ 低噪声、高增益、高平坦长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放大器同时具有高增益、低噪声且增益谱平坦的特性。当输

入信号光功率为-20dBm,在1570nm-1605nm波长范围内使增益

偏差小于1dB,且增益值高达34dB,噪声指数小于3.5dB。

/486/ 基片集成天线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片集成天线理论与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成果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的天线电波传播领

域。无线系统小型化、更高频率的发展趋势对其核心部件天

线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小型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实现三维立

体到平面集成的天线结构突破;针对更高频率的发展趋势,需

要实现微波高频段和毫米波频段的高性能平面集成天线。但

是,高频平面集成天线面临馈电效率低、工作带宽窄、波束

扫描成本高、方向图赋形难、极化控制难等问题,亟待解决

。鉴于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

/486/ 基片集成天线理论与应用研究

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与企业合作项目的资

助下,针对基片集成天线理论与应用展开了长期而深入的研

究,主要科学发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了高效平面

馈线模型,取得了高效平面馈电网络在高频工作时带宽拓展

与面积压缩的理论方法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提出了宽带毫

米波基片集成移相器、高效宽带集成阵列天线和小型化平面

馈线的实现方法,建立了多物理场作用下基片集成波导的功

率容量模型。2、提出了偏焦、双圆、八段口结、对称多模

、非对称多模等平面集成波束成形结构,将基片集成波导引

入波束成形网络的构建,突破了毫米波频段波束成形网络平

面化关键技术,解决了毫米波多波束阵列天线集成化和小型

化问题。3、提出了平面阵列天线辐射特性调控方法,有效地

解决了基片集成漏波天线极化控制和副瓣抑制等问题,提出

了基片集成波导多模激励与辐射调控方法,突破了基片集成

多模馈电网络的关键技术。截止2012年5月,共发表SCI论文

19篇,包括IEEEAntennasandPropagationMagazine封面论文

1篇,本领域顶级期刊IEEETransactionsonAntennasandProp

agation论文7篇,IEEETransactionsonMicrowaveTheoryand

Technique论文1篇,IEEETransactionsonAdvancedPackagin

g论文1篇;被SCI他引173次,Google学术他引280次,2篇论文

入选ESI近十年高被引用论文。获发明专利授权9项,国际学

术会议邀请报告4次。凭借上述成果,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

位论文,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四

/486/ 基片集成天线理论与应用研究

川省杰出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资助计划。项目发现点获得

了IEEEFellow香港城市大学Q.Xue教授、IEEEFellow英国利

兹大学的I.D.Robertson教授、IEEEFellow台湾大学R.B.Wu

教授、IEEEAntennasPropag.Mag.主编W.R.Stone教授、IEE

EFellowI.Bahl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S.S.Naeini教授、

IEEELifeFellowR.C.Hansen教授、IEEELifeFellow美国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T.Itoh教授、IEEETAP主编IEEEFellowK.W.

Leung教授、IEEELifeFellow希腊亚里士多德塞萨洛尼基大

学J.N.Sahalos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Y.J.Guo教授、I

EEEFellow美国休斯顿大学D.R.Jackson教授等著名学者的引

用和积极评价,并作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487/ 一种面向大规模请求的ESB任务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一种面向大规模请求的ESB任务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规模请求的ESB任务调度

方法及调度系统。所述的方法具体为:若资源缓冲区中存有

相关的资源组件,则直接调用资源缓冲区的服务组件给web前

端;若资源缓冲区中没有相关的资源组件,则直接从ESB总线

上获取服务资源,同时把ESB总线上的相关的资源组件复制拷

贝一个镜像,置换到资源缓冲区,优化资源缓冲区中的资源组

合。所述的系统包括报文解析器、语义标签库、内存队列、

报文响应器、资源缓冲区和缓存资源置换器。本发明的方法

/487/ 一种面向大规模请求的ESB任务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和系统通过预评估从当前一端时间到以后一端时间内的HTT

P请求所要求的资源,并对资源缓冲区中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避免总是从ESB总线上读取资源,提高了web服务访问效率,

缩短系统负载及响应时间。

/488/ 炭块智能仓储系统研究及应用
炭块智能仓储系统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技术对堆垛天车进行智能化改造,开发炭块智能

仓储系统,通过智能调度实现作业过程优化,通过智能仓储实

现炭块出入库和库存信息的精准管理和过程信息跟踪,打通

物流、仓储、生产、质检的整个业务流程,主要技术特点有

如下几个方面:(1)基于激光检测、图像识别的三自由度

单夹具微动平台技术。通过夹具小范围内多方向移动,完成

单个炭块的自动精准夹取,提升了现场挑废块、补块、质检

取块等单块业务的操作效率;(2)基于多Agent协调和局部

/488/ 炭块智能仓储系统研究及应用

寻优的天车调度模型开发。通过将多Agent理论和局部寻优

引入炭块堆垛天车的调度管理中,解决了任务突发性、抢占

性,不确定性问题,在兼顾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降低

了设备能耗;(3)全自动运行、自动感知的智能化堆垛天车

开发。通过对精准定位系统、安全防撞系统、防摇摆系统、

掉块缺块感知系统等进行加装和升级改造,实现大小车自动

行走和炭块自动夹取作业,为堆垛天车的无人驾驶、智能调

度提供基础支持;(4)基于3D云台激光扫描与识别的自动卸

车技术开发。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碳块车辆,获取点阵云数据

,经过坐标换算和形状处理算法对数据进行转换和分析,识别

出车厢位置、碳块中心坐标以及部分碳块的姿态异常,引导

天车对碳块进行精准抓取,实现外购炭块车辆自动卸载,提高

卸车效率。本技术解决了炭块精准定位和自动夹取、装卸车

辆识别与引导、作业调度复杂等难题,实现了堆垛天车的无

人驾驶、智能调度,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

力。该技术成果成功投入应用后,能提高堆垛天车调度水平

,降低设备能耗,完善炭块库存管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减少

劳动定员,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以年产300kt/a预焙阳极的某

企业为例,劳动定员减少50%(天车工和地面人员3班共12人

可减少到6人),炭块夹损率降低40%,设备故障率降低20%,设

备能耗降低10%。

/489/ 基于车联网最大化中继转发概率的分布式多跳广播方法
基于车联网最大化中继转发概率的分布式多跳广播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最大化中继转发概率

的分布式多跳广播方法,解决了消息传播过程中广播风暴、

时延和可靠性问题。具体步骤是,源节点发起路由请求;寻找

并确定中继节点;计算中继节点中继转发概率和等待时间并

开始等待;最大加权概率的中继转发节点再次接收到广播的

紧急消息时丢弃该消息但继续发消息;多跳选择下一个最大

加权概率中继转发节点广播紧急消息;处于路口的接收方广

播信息;本发明方法是完全分布式的并且不需要任何握手,既

/489/ 基于车联网最大化中继转发概率的分布式多跳广播方法

保证了广播实时性又保证了包传递的可靠性要求。本发明用

于通信技术领域中的车辆自组织网络,在紧急事故发生路段

有明显优势。

/490/ 云之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管理系统V1.0
云之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出生一个缺陷儿,就家庭而言

,不仅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还会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严

重影响家庭幸福和生活质量。所以,生育健康聪明的孩子,成

了所有家庭共同的期盼。因此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

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

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开展孕

前优生健康检查,是把预防措施落实在怀孕之前,能够实现预

防关口的前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为家庭幸福创

/490/ 云之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管理系统V1.0

造条件,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而孕前优生健

康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和管理,实现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基本信息采集的无纸化

信息管理,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统一建

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信息数据库、高危人群和不良

妊娠结局数据库,为卫计委主管部门制定预防出生缺陷的管

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持。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采用B/S体

系架构,基于浏览器的操作模式,数据库层基于windows操作

系统。支持ORACLE、SQLSERVER等大型数据库。前端开发工

具采用.net或Java开发平台。支持面向服务架构(SOA)的

集成平台,提供松耦合模式。系统兼容HL7最新的FHIR标准,

支持IHE标准。提供可视化集成开发平台。面向服务架构(

SOA)是指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

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

构。SOA是一个构件模型,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

服务)进行拆分,并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

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

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

建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

进行交互。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采用B/S体系架构,具

备易部署、易管理和易使用的特点。支持云计算平台技术,

能够实现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软件架构,通过基于成熟的云计

算数据中心的业务运营支撑产品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利用。

/490/ 云之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管理系统V1.0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建立完善信息安全

技术和管理保障体系,保障信息平台、系统及信息安全可靠

。本系统适用于各地区妇幼保健计划中信息化的孕前优生健

康检查信息管理。本系统安全性体现如下:①安全访问功能

:具有权限管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功能。②重要数据修

改日志功能:对重要数据保留修改记录,提供修改日志查询

。③网络要求:系统支持专网、政务外网或VPN等链路,保证

数据传输安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市、县、区妇

幼保健院为中心,市、县、区内各保健单位为客户端,实现对

全市、县、区每一个进入平台管理的妇女进行监测管理,建

立全面、准确的全市、县、区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管

理实时数据库。六、历年获奖情况2018.11获得《计算机软

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491/ 大功率辐照专用高能电子加速器研发
大功率辐照专用高能电子加速器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大功率辐照专用高能电子加速器研发”项目,以

原钴源装置屏蔽建筑结构为基础,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合

辐照专用高能电子加速器的研发和调试。通过本项目证明了

使用少量资金短时间内将钴源辐照场改造为电子加速器辐照

场的技术可行性。既向中小型钴源辐照场证明了转型使用电

子加速器继续从事辐照加工行业的可操作性,同时这些辐照

场也成为物理所转型为电子加速器供应商后的潜在客户。

/492/ 承压阀门阀杆/阀轴与关闭件连接强度试验方法及装置
承压阀门阀杆/阀轴与关闭件连接强度试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阀门作为流体管道系统中的控制元件,除其应有可

靠的使用性能外,其安全性是其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焦

点。而阀杆/阀轴和关闭件是阀门中主要的可动部件,承担正

常启闭阀门的作用,但由于工况的变化、外部冲击、误操作

等情况,有可能引起阀杆/阀轴和关闭件的损坏甚至断裂,其

断裂部位将决定其安全状况,因此必须研究一套测试方法和

测试装置对阀杆/阀轴和关闭件的连接强度和各种载荷作用

条件下断裂的位置进行测定,防止在意外状况下出现安全事

/492/ 承压阀门阀杆/阀轴与关闭件连接强度试验方法及装置

故。通过该项目研究,以便寻求到一种适应性强、安全、精

确地检验方法对阀杆/阀轴和关闭件的连接强度进行试验。

通过该项专业技术的研究,设计并装置一台测试阀杆/阀轴和

关闭件的连接强度的设备,并且检测数据精确,准确评价阀杆

/阀轴和关闭件的连接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

保障阀门的安全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完成《承压阀门

阀杆/阀轴与关闭件连接强度试验方法及装置》项目研究报

告;2.本项目完成承压阀门阀杆/阀轴与关闭件连接强度试验

方法及装置成套试验装置;3.同时具有拉伸试验能力和扭转

试验能力,可适用于闸阀等直行程阀门,也可适用于球阀、旋

塞阀、蝶阀等角行程阀门,适用范围广,灵活方便;4.使用卧

式框架结构主机架,试验空间大,可用于超长结构的阀门阀杆

与关闭件的组合拉断试验;5.扭转试验使用减速机构通过扭

矩传感器与阀杆/阀轴连接,关闭件由试验机通过加紧工装提

供夹紧力,夹紧力可根据阀门及关闭件规格和结构调整,伺服

电机与减速机构连接,提供操作扭矩,具有速度可调,扭矩施

加平稳的功能。6.具有数据自动记录功能,具有加载速率控

制功能,具有安全保护装置。7.开发并优化了专用拉伸夹具

和扭转夹具,可适用于多种结构的阀杆/阀轴及关闭件的拉断

试验与扭断试验;8.使用本项目开发的试验装置进行实测试

验,用于修正理论设计,便于后期优化阀门设计。9.为地标D

B41/T1048-2015《钢制提升式旋塞阀350≤DN≤800》中,阀杆

与旋塞破坏断裂试验提供了试验支撑。形成了地标《阀门关

/492/ 承压阀门阀杆/阀轴与关闭件连接强度试验方法及装置

闭件组合拉力试验导则》报批稿。

/493/ 实时三维激光荧光显微成像装置
实时三维激光荧光显微成像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实时三维激光荧光成像装置,该装置同时兼容

传统明场照明显微成像工作模式。所述实时三维激光荧光成

像装置根据功能主要分为激光激发模块、明场成像照明模块

、数字探测模块、目镜观察模块,以及控制模块五个部分。

利用空间光调制器加载角锥相位,从而在聚焦物镜后场产生

高斯贝塞尔照明光场。在探测光路中,通过加入扭曲达曼光

栅实现多物面同时成像,将从物镜收集的荧光通过多物面成

像技术将多个轴向平面同时成像到电子增强CCD探测面上,从

/493/ 实时三维激光荧光显微成像装置

而实现了实时三维荧光成像。这种实时三维荧光成像技术在

生物活体组织、活体细胞显微成像方面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494/ 中国建设银行基于企业级建模的跨应用机构及人员管理鉴权平台
中国建设银行基于企业级建模的跨应用机构及人员管理鉴权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新一代系统建设过程中,相关业务专题组研究了

在我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提供全局性的机构、员工管理

能力,并为提升企业级的业务能力提供公共支撑的问题。基

于该专题的研究成果,业务专题组提出了“建立全行统一的

员工、机构管理体系,提供完整的员工、机构视图”的转型

举措;为了对该业务转型举措提供坚实的IT支撑,新一代项目

提出了建设全行统一的机构员工管理的规划与设想。2012年

11月,机构员工用户管理项目正式立项实施。机构员工用户

/494/ 中国建设银行基于企业级建模的跨应用机构及人员管理鉴权平台

管理项目依据新一代系统推进组提供的机构员工编码规范和

标准,建立机构员工的基本属性及重要的业务属性、技术属

性、管理属性的数据。支持员工操作的可追溯性,以统一的

机构、柜员标识识别并记载所作的操作,在各系统的流水中

全面反映机构、柜员的业务操作,主要完成的内容有:1、建

立了全行机构员工的统一采集、统一维护、统一发布和共享

机制,形成机构员工信息的统一视图;2、建立了机构、员工

、岗位信息的统一管控流程。通过机构员工统一管理平台集

中审批、维护、发布,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对重要变更建立

变更前通知及确认反馈机制,确保各系统间信息变更的协同

一致。3、整合了机构员工操作权限,完善了全行统一的用户

授权体系和管控机制。实现不相容岗位系统自动判断,减少

人工判断环节,为新一代一期项目的各应用及项目提供员工

权限。

/495/ 基于移动视觉增强现实技术的通信网络资源智能化运维系统
基于移动视觉增强现实技术的通信网络资源智能化运维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通信资源智能化管理需要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作为支

撑,才能实现全面、准确、快速、便捷的管理,涉及增强现实

、图像识别、地理信息等多方面关键技术。本项目提出了以

现实增强技术作为桥梁,构建通信资源管理的移动应用平台

,为通信资源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坚实基础。通信

资源管理场景众多,情况复杂,是各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减

本创利的重要关注点,而且对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

城市空间管理效率、推动企业空间信息服务水平、以及各个

/495/ 基于移动视觉增强现实技术的通信网络资源智能化运维系统

行业信息化水平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相关企业和行

业的管理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资源优化与产业

结构调整,促进企业的资源分配与结构调整具有直接的现实

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电信及相关行业智能化技术应用、研发

和信息系统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旨在建立一

个结合了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适用于通信资源管理领域

的资源管理网络,该网络能够使用现实增强技术为通信维护

人员提供现场资源维护定位、发现支撑,能为网络设备发现

、更新、维护提供快递定位和识别手段,记录资源变更信息

,并形成数据库,并为其他应用开发提供API。

/496/ 多电源供电智能装置在水利信息化中的推广应用
多电源供电智能装置在水利信息化中的推广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建立了新疆新华阿勒泰事业部水文监测站、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关新村和镇宁布依族苗族自

治县六马乡板干村等3个多电源供电智能装置示范基地,组织

开展了宣传及技术培训。该项成果的关键技术或创新点:1

.…建立多电源供电智能装置光伏提水示范基地两处。将太

阳能转换为电能直接驱动光伏水泵提水,为当地居民提供生

活生产用水,保障农村饮水安全。2.…建立多电源供电智能

装置水利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一处。为当地水利信息化建设

/496/ 多电源供电智能装置在水利信息化中的推广应用

提供高质量、不间断电能;采用物联网技术,组建无线网络,

采集水利信息数据;通过GPRS远距离传输至监控中心,并为当

地居民提供家庭用电。3.…根据用电负荷情况实现风能、太

阳能、柴油机等多电源智能转换,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不

间断电源。4.…采用物联网技术,组建无线网络,无需布线,

实现水利信息采集及传输,大大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投资

。5.…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直接驱动光伏水泵提水,无蓄电

池,减少了项目投资,有效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减少贫

困地区农民的经济负担。通过该项目成果在新疆冲乎尔水文

监测站多电源供电智能装置示范项目,解决了水文监测站水

文监测装置的供电问题及信息采集和传输问题,节省了项目

投资;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关新村、镇宁自治县

六马乡板干村多电源供电智能装置光伏提水示范项目,解决

了贫困地区农民成本性缺水问题。该项目成果了促进了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解决孤岛、高山、牧区、偏远地

区的供电问题,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97/ 梦坊远程教育云平台
梦坊远程教育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主要研究内容: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

展起来的教育新模式,它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学习者可以随时

、随地获取学习资源。目前,无论是政府开放教育、高校网

络教育还是远程教育培训机构,其平台建设都是采用客户端

服务器(B/S)工作模式,这种方式具有技术成熟、资源集中

、访问便捷等优点。但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充,学习需求的多

样化,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远程教育平台无

法满足要求。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

/497/ 梦坊远程教育云平台

的活力,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更高层次的变化,也为学习者获取

更好的教学支持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北京梦坊国际教育科

技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提供的基础设施,提出并实现了梦坊远

程教育云平台,通过结合传统的线下教育及线上教育的优点

和相关大数据技术,为学员提供在线云学习环境。梦坊远程

教育云平台是一种智慧学习环境,其中包括:1)研发基于分

布式远程教育云平台架构,利用云计算技术对遗留梦仿教育

多个平台的进行相互协调整合资源、协同处理的大量用户请

求。通过研发高并发、海量数据支持的分布式云中间件,使

系统支持毫秒级实时决策和TB级实时数据收集处理能力。2

)高并发Web技术设计与开发,基于Nginx和内存数据库等高并

发技术,将远程学习应用系统分为Web程序前端项目、服务端

项目和memcache项目。其中前端项目包含页面、静态资源和

控制层;服务端项目包含业务层和数据库操作层;memcache项

目缓存前端项目和服务端项目公用的数据。3)云环境下普适

终端技术研究,考虑到移动终端的多样性,研究远程教育云平

台终端教学和学习的界面普适性。根据移动终端的配置(C

C/PP)信息,制作梦仿设备通用描述文件MFRF(梦仿Resour

ceFile)。同时开发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服务应用程序,通过

构建出多服务的通用标记库,使不同的设备请求具有不同的

个性化响应视图。4)远程教育应用层学习管理系统,梦坊远

程教育学习管理系统以学员学习为中心,满足学员自由选择

老师,学习终端,教育形式等个性化需求。系统封装了通用权

/497/ 梦坊远程教育云平台

限,缓存,全文检索,定时任务,提供了远程教学平台,线上线

下教务管理,学员业务处理,教师和学员定制中心,互动问卷

管理,考试管理系统,手机端教育APP等应用,支撑远程教育个

性化学习服务。5)统一接口技术,接口技术支持学习终端和

合作机构平台的多样性需求,为移动,PC或其它第三方客户端

提供Web服务接入调用,处理分布式系统间交互服务。采用H

essian,WebService和CAS,支持HTTP,Binary~RPC,SOAP等协

议和JSON/XML跨平台数据格式。提供加密鉴权,单点登录,异

步缓存,异常处理等机制。接口系统独立于业务系统或平台

,支持高可用负载均衡,以及技术升级和服务扩展。

/498/ 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远程监控系

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装置包括:视频信号分配模块、高清

视频采集模块、监控计算机和4G无线网络模块。本发明方法

的步骤包括:分离视频信号;转换视频信号;识别温度数据;

判断温度数据;二次校验;发送温度数据。本发明可以对沥青

混合料生产过程的集料温度和拌合温度等主要质量参数进行

实时远程监控,解决了沥青路面生产铺设过程难以监管的问

题,避免了不合格原料的出现和材料浪费的发生,减轻了质量

/498/ 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管理部门的现场工作强度。

/499/ 恶意软件深度分析集成平台
恶意软件深度分析集成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恶意软件深度分析集成平台是一套包含多个子系统

的集成分析引擎,该系统是一个文件动态分析与恶意文件鉴

定引擎,可为用户提供处于黑白名单之外的灰色文件的安全

性分析与鉴定服务,使用户具备可疑文件鉴定识别能力和恶

意文件深度分析能力。恶意软件深度分析集成平台可直接部

署在大型数据中心的物理服务器或虚拟化服务器之上。对于

有需要的用户,该平台也可以部署于独立的服务器上,以私有

云的形式与用户已有的网络安全设施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

/499/ 恶意软件深度分析集成平台

网络安全防护方案。

/500/ 压电式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
压电式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对于压电式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敏感元件的选择、

设计和制作进行了研究。基于传感器预紧力和灵敏度控制原

则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封装壳体结构的力学模型,完成了壳体

结构的设计。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传感器壳体进行了分析

验证,对于敏感元件的预紧状态下的预紧力进行了模拟计算

。对传感器的封装、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确立了传感

器封装要求和技术准则,提出了传感器的封装工艺,包括敏感

元件布置、固化、密封、引线、绝缘处理等,完成了传感器

/500/ 压电式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

的封装制作。最后,搭建了传感器测试平台,对于传感器的静

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

/501/ 移动实验室分类、命名及代号
移动实验室分类、命名及代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移动实验室分类、代号及标记》国家标准的制定

原则是充分体现移动实验室的移动特性,以移动实验室所应

用的学科、使用功能、工作面积、运载方式等分类为基础,

尽可能采用相关国际、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充分吸收移动

实验室行业新的技术成果,体现分类的科学性、继承性和兼

容性。本标准规定了移动实验室术语和定义,给出了移动实

验室的分类、代号和标记,为我国移动实验室行业良性有序

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本标准适用于陆地上使用移动实验室本

/501/ 移动实验室分类、命名及代号

标准主要内容是:1.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只限于以陆

地上使用的移动实验。2.对移动实验室、物理移动实验室、

化学移动实验室、生物移动实验室、综合移动实验室、自行

式、拖挂式、方舱式、实验舱、移动实验室代号、移动实验

室标记等术语给出了定义。术语的定义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

、资料,起草小组多次讨论修改后确定的。3.移动实验室类

别按照学科分为物理移动实验室、化学移动实验室、生物移

动实验室和综合移动实验室四类;按照使用功能分为:检测

移动实验室、校准移动实验室和科学研究移动实验室;移动

实验室型号按照移动实验室内部实际使用面积分为小型、中

型、大型、特殊四种;移动实验室运载方式分为自行式、拖

挂式、方舱式三种。

/502/ 基于云服务的呼叫系统
基于云服务的呼叫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云服务应用领域,具体为基于云服务的

呼叫系统,其包括坐席队列管理模块、来电弹屏模块、统计

报表模块、记录管理模块、电话转接模块、电话指达模块、

客户资料管理模块、监控模块、增值服务模块;本发明可以

快速搭建属于自己的呼叫系统,系统功能模块可随时调用;可

以实时监控员工服务情况,实时坐席监控,录音监控利用提升

客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多维度整理分析用户,提高成交率

;本发明的建设成本低,部署灵活,无地域限制,使用便捷,安

/502/ 基于云服务的呼叫系统

全性高,语音及通信质量高,可以实现个性定制。

/503/ 福建省区域自动站资料处理系统
福建省区域自动站资料处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福建省区域自动站资料处理系统》课题属于应用

气象方面的领域。主要内容:依据我省区域自动站的特点,

研究不同型号仪器的数据处理方法与数据格式,并根据《地

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有关业务技术规定进行规范化处理,在

符合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模式下,使区域站Z文件和P、T、

U、W、R文件形成完全符合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数据

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规定的“A”、“J”数据文件。依据

采集数据文件结构,编制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区域自动站地

/503/ 福建省区域自动站资料处理系统

面气象资料处理软件,实现采集数据文件(Z文件和P、T、

U、W、R文件)自动转换为观测数据文件(A文件)和分钟观

测数据文件(J文件),同时实现对A文件和J文件的批处理

审核。建立我省区域自动站气象资料审核规则库,自动对A

文件和J文件进行格式检查和质量检查,实现审核批处理功

能,输出查询疑误清单。课题研究的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

便,功能丰富。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区域站观测数据的准确

性,减轻预审人员和审核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504/ 机载无线通信设备
机载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机载无线通信设备。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和机场地

面无线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的机载电子设备。3.本外观设计

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

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

名称:机载无线通信设备。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

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和机场地面无线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的机载

电子设备。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

/504/ 机载无线通信设备

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

图。

/505/ “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业发展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业发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对于夯实国民经

济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

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农

业生产区域之一,山西省粮食品种众多,品质优良,是世界杂

粮的主要产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

视,山西的农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山西省农业

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

表现在:农业人才匮乏,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农村基础设

/505/ “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业发展研究

施建设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

平亟待提升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山西省农业的进

一步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农业概念的提出

,从根本上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引擎,提升了农业在

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业的发展

问题,具有十分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项目组成员到各大

图书馆、统计部门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制定了详细的研究

方案;在全省11个地市的选取了部分农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

查、电话调查、实地访谈,搜集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终于完成了研究任务:撰写

了《“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和《

“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业发展研究调查报告》,培养了5

名本科学生。项目立足于山西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运用经

济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从国家和省政府推进“

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背景出发,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

究成果,界定了“互联网+”农业的内涵,指出了山西省发展

“互联网+”农业的意义,然后对“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

业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

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互联网+”背景下推进山

西省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项目的研究结论主要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互联网+”农业就是将先进的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

各环节,通过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

/505/ “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业发展研究

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者、农产品流通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

利用互联网开放、便捷、快速、共享的特点,解决传统农业

产业在生产、销售、流通、消费链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

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第二,

发展“互联网+”农业对于推进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

山西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山西一二三产业的结合、推动山

西省农业信息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三,

山西省大力推进山西省“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

成效: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区域公用

品牌创建提速,农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快

速发展,新业态蓬勃兴起;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大胆实践,架

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桥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

面推进,农村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山西省农村网络基

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互联网+”农业支撑条件明显改善。

第四,“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主要表现在:农民文化水平低和专业人才缺乏;农村基础设

施相对落后;资金短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发挥较

少;农村地区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农业现代化产业链条不完

善。第五,在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中,政府应加大政

策宣传力度,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

强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畅通

农村信息流通渠道,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强化农产品质

/505/ “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农业发展研究

量监管,以确保“互联网+”农业发展快速有序,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努力实现创新开放绿色融合富民发展,促进农业全面

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项目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

合,研究的结论对于山西省政府农业相关部门的决策和经济

政策的制定与推进实施都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可以为

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或决策依据。项目取得了预期目

标,达到了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研究的结论对于山西省政

府农业相关部门的决策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推进实施都有很

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或

决策依据。

/506/ 大口径气体流量计量标准装置的研制
大口径气体流量计量标准装置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气化山西”战略的实施,气体流量仪表在涉

及贸易交接,碳交易、企业过程检测、能源计量等方面得到

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确保其数据的准确有效,山西省计量

科学研究院2010年开始调研,于2014年研发了大口径气体流

量计量标准装置。该装置是一套DN(15~600)口径的一体

化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流量范围达到(1~15000)m3/h,音速

喷嘴法系统不确定度0.25%(k=2),标准表法系统不确定度

0.33%(k=2)。该装置采用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简称音速喷

/506/ 大口径气体流量计量标准装置的研制

嘴)与标准气体涡轮流量计分别作为计量标准,其包括音速

喷嘴法检测系统、标准表法检测系统及标准表在线校准系统

。各检测系统可分开独立使用,共用一套被检表实验管路,共

用一套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标准表在

线校准以及两种方法的定期互校准,确保整套装置的稳定性

、可靠性;通过采用量程比宽的标准气体涡轮流量计、选取

节能的动力气源及引用变频技术,实现高准确度、低能耗、

大流量的检测。该装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DN600常压大

口径气体流量计法制计量的空白,在国际国内均属先进水平

,是与国际标准及国际建议接轨的重要举措;保障了各种气体

流量计检定规程的有效实施,满足国家对气体流量计产品的

计量法制管理要求,丰富了我院的检测手段、提升了检测能

力,同时也满足了我省气体流量计生产厂家及使用单位进行

检定、校准的需要,也为气体流量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了

高水平的硬件条件。

/507/ 基于NIOS嵌入式处理器控制HPI接口的控制系统
基于NIOS嵌入式处理器控制HPI接口的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IOS嵌入式处理器控制HPI

接口的控制系统,设置有:NIOS嵌入式处理器,HPI控制逻辑

模块,应用根据提供的HPI的时序要求,使用状态机实现流程

的控制;HPI接口,是连接到主机并与主机进行通信的并行接

口;用于实现对DSP芯片与其他总线或者CPU进行通信和数据

交换;主机或其他主控芯片通过HPI接口实现与DSP芯片的片

内存储器进行数据或者信息的交换。本发明实现对HPI简便

的控制;可以实现灵活的HPI控制,通过简单的控制函数即可

/507/ 基于NIOS嵌入式处理器控制HPI接口的控制系统

实现对HPI方便的控制,并提供较大数据的缓存作用;可以大

大简化了对HPI接口设备的控制,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简化设

计流程。

/508/ 一种超短波OFDM移动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传输系统
一种超短波OFDM移动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传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短波OFDM移动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传输系统,包括1W数传设备以及15W线性功率放大器,其中

1W数传设备由射频模块、基带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组

成。射频模块包含发射、接受、频率合成、控制四个单元,

采用差分IQ直接变频调制、调节,双向传输。发射单元将I

Q差分输入直接调制成300~400MHz的射频信号,经滤波器、

功率控制电路、1W宽带线性攻防、隔离器、环形器送往收发

共用滤波器、天线;通过收发电平控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电

/508/ 一种超短波OFDM移动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传输系统

路切换;天线接收信号经收发共用滤波器、环形器、隔离电

路、保护电路、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后直接解调出差分的

IQ信号,基带模块数控信号通过解调芯片内置VGA构成基带

数控AGC闭环电路。本发明传输性能佳,图像清晰。

/509/ 微机超级阅读程序
微机超级阅读程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程序中显示部分拼弃了传统的通过调用操作系统

显示模块来显示汉字的方法,采用了独特的对显示缓存直接

存取的方法,绕过操作系统,从而大幅度提高汉字显示的速

度,为计算机用户通过显示屏阅读文字,表格信息提供良好

的环境。

/510/ 高性能时频分集技术及其在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高性能时频分集技术及其在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在移动通信领域,一方面,频谱资源有限;另一方

面,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增加和业务范围的扩展(特别是各

种高速码率数据业务的出现)所导致的通信业务量爆炸式增

长,使得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存在着基站覆盖面积有限、抗射

频干扰能力弱、通话质量不够高、通话容量小、信息码率低

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使得宽带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

研究热点。为了更有效地对抗移动衰落信道和噪声干扰的不

/510/ 高性能时频分集技术及其在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利影响,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传输效率,需要对宽

带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系统结构、信号表达、

编解码体制、调制解调方案、干扰抑制和信号检测等进行突

破性研究。项目批准经费额为5万元。研究组由宁波大学信

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及研究生组成。在项目研究期间,本

项目组人员紧密合作,围绕课题的研究内容开展了相关的研

究工作,重点开展了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表达、编解码

体制、调制解调方案和信号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在从事研究

的同时,项目组积极整理成果,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以

学术论文的形式予以公开发表或者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

迄今为止,项目组在国相关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

论文6篇,2篇被SCI收录,6篇被EI收录,并在宽带移动通信

系统的信号表达、编解码体制、调制解调方案和信号检测等

方面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项目组已经全面地完成了既定的研究任务,获得了预期目

标的研究成果,未来拟在本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申请各

级各类科研项目,获得相应的后续经费,将相关研究成果推

广产业应用。

/511/ 基于模糊思想和水平集框架的MRI图像分割方法
基于模糊思想和水平集框架的MRI图像分割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思想和水平集框架的M

RI图像分割方法,主要解决原始分割方法在分割核磁共振图

像MRI过程中无法克服强度非均匀现象和噪声干扰而产生的

分割错误和演算速度缓慢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输入原

始核磁共振图像;2.对磁共振图像矩阵进行迭代计算,求得磁

共振图像矩阵I对应的隶属度矩阵u;3.调整演化推进参数,保

证隶属度矩阵u在目标轮廓处精确收敛;4.用隶属度矩阵u的

不同元素值代表图像矩阵I中的不同区域,得到预想的分割结

/511/ 基于模糊思想和水平集框架的MRI图像分割方法

果。本发明能更有效和快速的完成核磁共振图像的分割过程

,得到精确的目标区域,可用于MRI医疗图像中大脑肿瘤探测

和癌细胞检查。

/512/ 数据无损传输系统设备的开发与研制
数据无损传输系统设备的开发与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电路端到端实时传输数据无损传输系统设备是一种

端到端实时在线保护倒换设备,串接在业务分界点处电路的

用户端前、转换设备监测业务分界点处电路,当监测到电路

故障时向中央监测设备发送告警消息,同时能在极短的时间

内,自动将有故障线路倒换到无故障线路上来,期间并无数

据损失,从而为用户提供了高可靠、高性能的电路保护倒换

。本项目主要采用了最新的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技术而研制

的新一代高集成度保护设备,具有“1+1”和“1:1”两种

/512/ 数据无损传输系统设备的开发与研制

保护型配置,可选无损伤转换和有损伤转换两种方式,通过

对4条传输线路32个E1接口传输路由的性能监视,为用户提

供了高可靠、高性能的E1传输通路转换保护系统。具有极大

的实用价值和可发展价值。该设备适用于图像业务,银行、

交易所等数据传输线路,国防安全线路,党政部门及海关重

要线路,以及公安、电力等专网所有需要保护的重要线路。

/513/ 人员侵入检测报警系统V1.0
人员侵入检测报警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产品实现了集成创新。其主要功能如下:经过

对应的功能菜单指令用户可点击界面介绍进入系统操作界面

,用户根据系统显示的功能可了解到界面介绍。根据实际需

求从系统中进行对界面介绍操作,从而可提高用户的使用更

加流畅,系统正常的运行。点击相关的操作指令进行对安防

入侵报警监控的处理,用户根据相关的要求规定对安防入侵

报警监控进行功能操作,便于后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查看,避

免造成系统作业过程中的出现运行不正确,导致的相关操作

/513/ 人员侵入检测报警系统V1.0

错误。点击对应的功能按钮系统将进入对应的操作界面。根

据系统的提示进入设备总管的操作界面,依照相关管理模式

的流程参照,用户务必认真准确地进行设备总管的正确程序

操作,确保系统对日常运行准确无误。为用户的工作运作提

供了更多的帮助。

/514/ 天津市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十一五”发展目标研究
天津市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十一五”发展目标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通过分析天津市城乡居民2000~2004年共五

年的食物消费情况以及同年调查人口的构成情况,计算出平

均每标准人日各种食物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及其来源情况。同

时,也分析了2000~2004年天津市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各种

营养素摄入状况和营养素食物来源的变化趋势。根据目前天

津市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状况以及2000~2004年天津市食物

与营养发展变化趋势,找出天津市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根据合理膳食结构的要求,结合《国家

/514/ 天津市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十一五”发展目标研究

2001~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推测出天津市城乡总体

居民的“十一五”年人均主要食物供给量目标。目前,国内

外研究多为单纯的膳食调查结果的分析,较少有根据调查分

析结果制定成具体目标的研究。而且本研究是对天津市城乡

居民连续五年的食物消费和人口构成资料进行总结,国内尚

未见此类研究,国外也较少见。本研究成果已被天津市食物

与营养咨询指导委员会制定“天津市食物与营养‘十一五’

发展战略”所引用,为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出了科学依据

,还可为全国制定目标提供参考。已被七个单位应用,即天

津市食物与营养咨询指导委员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天津市河北区和南开区卫生防病站、

天津市蓟县卫生局和东丽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及天津市营

养学会,在社区健康教育和慢病防控等方面应用了该研究成

果,并取得较好效果。公开发表论文2篇,被他文引用2次,

对指导进行科学的食物消费和合理膳食,预防营养相关疾病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市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

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将在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两

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中报告,为全国各地制定食物与

营养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515/ 一种光场相机消色差方法
一种光场相机消色差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校正光场相机内的数字图像中的横向色差的方

法,包括利用带彩色传感器的光场相机获取场景的光场信息

,并将二维RGB三通道彩色图片存储于存储设备中;由二维彩

色图片分离三个颜色通道;选择其中一个颜色通道作为参考

通道,对剩余的两个颜色通道的四维光场数据进行数字重聚

焦处理;将经过数字重聚焦操作的三个颜色通道重新合成彩

色图像,得到色差校正后的彩色图像。本发明无需对图像进

行检测,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

/516/ 一种称重计件装置
一种称重计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技术领域本产品涉及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

种称重计件装置。二、背景技术称重与计数基本上是所有相

关行业都会牵涉到的应用。目前,市面上的使用的称重设备

以及计件设备也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使用方式也是各式

各样,显示记录方式也各有不同。80%以上的设备通过自带

显示以及手工记录方式,然后输入内部管理系统,这在生产制

造业和物流行业的应用弊端显露无疑,人工操作失误率、作

弊率、人力成本持续增加,更有设备甚者成为摆设。在食品

/516/ 一种称重计件装置

包装时需要对物料进行包装,这里包装时需要对物料进行称

重包装,进而使得每个包装袋中的物料相等,这样就需要称重

机构来对进行定量的计量,现有的称重机构都是采用电子称

的形成进行称重的,这种称重方式需要定时对称重装置进行

调整,而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三、产品研发内容本产品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重计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问题。四、产品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称重计件装置包括

加工箱、装料箱和传输带,加工箱右侧设有缺口,缺口处的加

工箱外侧设有装料箱,装料箱下端设有集料斗,集料斗下端设

有装料管,装料管外侧设有封袋装置,装料管下发设有托板和

位于托板上方的装料袋,加工箱内水平设有传输带,传输带右

端穿过缺口,并伸入装料箱中,传输带左右两端通过固定杆与

加工箱、装料箱内壁连接固定,传输带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连

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工箱左侧

内壁,传输带表面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配料槽,配料槽之

间的间距等于传输带带轮周长,缺口上侧的加工箱内壁中设

有抹平板,抹平板下端与传输带表面紧贴,传输带下方的加工

箱底部设有导料斜板,导料斜板左下端的加工箱外侧设有回

料箱,回料箱与加工箱相连通,回料箱顶部垂直穿设有提升筒

,提升筒内设有提升杆和位于提升杆外侧的螺旋叶片,提升杆

上端连接提升电机,提升筒右上侧设有导料管,导料管右端伸

入加工箱内部,在装置工作时,提升筒会带动提升杆和螺旋叶

片转动,进而将回料箱中的物料提起,然后物料沿着导料管落

/516/ 一种称重计件装置

入在传输带上,进而填满配料槽,随着传输带的转动,抹平板

会将配料槽中的物料抹平,多余的物料在导料斜板的作用下

回到回料箱中,随着传输带的转动,配料槽中的物料会沿着集

料斗和装料管排出,进而落入装料带中,从而实现装袋,这里

的称重方式是预设好配料槽,然后通过抹平板将多余的物料

剔除,这种预设式称重方式为机械称重,消除了电子称重不可

靠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降低了装置的加工成本,驱动电机

、提升电机和封袋装置电性连接位于装料箱右侧的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配料槽所对应的传输带另一侧面钳

设有激光发射块,传输带上下带面之间悬设有信号接收块,信

号接收块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杆固定连接,信号接收块电性连

接控制面板,信号接收块每次接受到信号都会想控制面板传

输一次信号,控制面板中的计数器则会进行计数,并通过显示

屏显示出来,这里的激光发生块与配料槽一一对应,从而实现

对包装的计件。五、总结本产品一种称重计件装置,在推荐

客户试用期间、过程及结果,基本符合用户要求。经总结该

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在转动的传输带上预设好配料槽,然

后通过抹平板将多余的物料剔除,这种预设式称重方式为机

械称重,消除了电子称重不可靠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降低

了装置的加工成本,配料槽所对应的传输带另一侧面钳设有

激光发射块,传输带上下带面之间悬设有信号接收块,信号接

收块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杆固定连接,信号接收块电性连接控

/516/ 一种称重计件装置

制面板,信号接收块每次接受到信号都会想控制面板传输一

次信号,控制面板中的计数器则会进行计数,并通过显示屏显

示出来,这里的激光发生块与配料槽一一对应,从而实现对包

装的计件,本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好,实用性强,社会

效益显著。

/517/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排课问题日益突出,鹤壁职业

技术学院所使用的青果公司开发的排课软件已远远满足不了

需求。因为传统的排课软件,在自动排课前,还需要先对包括

合班课在内的很多课程进行手动排课,其次自动排课结束后

,还需要根据不同教师的要求对排课结果进行大量的修改,这

个过程往往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如何高效地解决排课问题

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基于遗传算法

的自动排课系统针对传统排课系统效率较低等方面的缺点,

/517/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研究了各种优化算法,设计了时间安排算法和教室安排算法

,解决了排课过程中出现的未成熟收敛以及“甩课”等问题

。通过实际运行测试,对该排课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排课结果

较满意,在其他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实施上可以进行推广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排课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模块、信息

管理模块、排课模块、查询打印模块、帮助模块五大模块组

成。在自动排课模块对排课所需的各种资源信息进行有效性

的判断,然后可以根据有效性检查后的信息进行自动排课,使

用了优化后的时间安排算法和教室安排算法,利用适应度函

数,同时对遗传算子中的选择、交叉、变异三个算子对下一

代进行优化,大大提高了排课效率。

/518/ 大营销综合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大营销综合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长期以来,各种营销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业务管理系

统中,营销各级人员在数据查询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系统进

行反复登录切换,且无法满足“大营销”业务集中管理的要

求。大营销体系建设作为“三集五大”的重要内容,就是要

通过管理、业务、技术等多方面创新,形成业务在线监控、

服务实时响应的高效运作机制,提高营销经营业绩和客户服

务水平。因此,随着“大营销”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便

于营销管理人员更快捷的了解营销工作的开展,青海公司在

/518/ 大营销综合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国网系统首家自主开发了“大营销综合管理平台”。大营销

综合管理平台是对现有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全面整合和深度集

成,在现有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将“业务集约化”理念

延伸至营销信息化领域,整合、集约营销各业务信息资源,完

成了对SG186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9559

8客户服务系统、稽查监控系统、大客户一体化服务平台等

系统的深度集成,通过分类统计、综合分析和直观展示,实现

业务数据信息共享,达到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的有效统一,解

决了营销管理执行层和业务执行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

对22类营销业务开展情况的直观展示和9类营销业务同业对

标情况的收录,系统基本囊括了营销业务管理方方面面,并通

过对各管理单位业务数据的“纵向”钻取,可直观地看到各

地区供电公司、县供电公司、供电营业所、客户相关数据的

各类统计和明细,也可通过对各项业务的“横向”钻取,查看

各单位各类营销数据的对比,使营销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看到

、看全、看透营销管理现状,及时对业务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指导、评价和考核,为各级营销管理人员了解营销工作现

状和发现工作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和保障。

/519/ 基于多变量数字签名对消息匿名环签名的方法
基于多变量数字签名对消息匿名环签名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数字签名对消息匿名

环签名的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生成系统参数,密

钥生成,环签名生成,环签名的验证。基于传统密码体制的环

签名方法,在量子计算机下其安全性受到威胁,而本发明基于

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的环签名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环签名体制

在量子计算下不安全的缺陷。本发明的方法既具有安全性又

具有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520/ 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V2.0
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项目是在Ⅰ期生物样本库公

共服务平台的基础新增完成两大模块平台的构建,并实现数

据的有效关联,同时,达到生物样本库的网络化及时管理及多

家联盟医院样本临床、病例、科研信息的有效分析。②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功能指标:构建并完善了科研电子病例、生

物样本数据库、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关联系统及支撑系统等

几大功能模块,实现了样本库在人员、机构、项目、数据信

息及管理等方面的模块化科学管理,有效推动医学研究的发

/520/ 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V2.0

展。性能及安全指标:系统的总体性能到达预期效果,其稳

定性可实现7×24小时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3天,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2天;系统效率可保证业务流程的畅通、

系统运行速度及分析处理的快速更新;系统可移植和可扩充

;系统具有较大的承载量,可满足80用户的满负荷运载,此外

,该平台系统网络环境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防火

墙立体防护,网络链路相互隔离,且硬件系统可达到7×

24小时不宕机。系统服务器使用现代最主流的硬件设备及软

件系统,从而构建了一个运行高效可靠、使用和维护方便、

易于扩展、先进开放和性能价格比优良的主机系统。应用实

施效果指标:实现了患者信息入库效率从年入库6000例样本

增加至30000例;完成了本公司及联盟医院包含10万例样本的

生物样本库信息的管理及生物信息学数据录入分析;实现网

上公共服务平台的对外运营,年服务300人次以上;实现Ⅱ期系

统样本衍生产品及服务收入500万元。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本项目在已有Ⅰ期生物样本库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完成

新增科研电子病例平台和生物信息学平台两个模块,并实现

各个机构原有生物样本库的信息化融合。同时,成功引入科

研电子病例和生物信息技术,实现生物样本临床数据和其生

物信息学数据的有效关联,进而推动了重大疾病的研究模式

的转变。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成果是

在组织生物样本库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第一期的基础上开

发并获得的,旨在更好的为平台运行及服务提供更加稳定的

/520/ 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V2.0

环境,并解决目前生物样本库信息化管理系统上存在的诸多

问题,如:软件适用性低,设置缺乏灵活性,数据采集信息化

程度较低、缺乏针对联盟单位的共用生物样本库管理系统、

缺乏转化医学所要求的丰富的生物信息学数据等。本项目根

据“本地管理、信息共享、合作利用”的十二字原则,总结

了一期软件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广泛调研了解了国内外

其他类似系统软件的优劣情况,在前期生物样本库公共服务

平台的基础上新增加科研电子病例平台、生物信息学平台两

个模块,实现生物样本临床数据和其生物信息学数据的有效

关联,并通过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不同建设单位生物样本库

的网络化即时管理及有效融合,解决目前生物样本库零散、

共享不畅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推动重大疾病的研究模式的转

变,促进了转化医学研究的进程。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

前系统总体性能良好。系统稳定性、系统效率、可移植和可

扩充性及系统可承载最大用户数均符合要求。网络环境良好

,互联网、数据存储网络链路相互隔离;具有高可用性与可靠

性,实时数据备份;所有硬件系统能实现热拔插,实现7*24小

时不宕机;安全性良好,软硬件防火墙立体防护;具有可管理

性,专人管理,做好日志工作。服务器运行高效可靠、使用和

维护方便、易于扩展。用户并发数指标良好,能承载20人并

发访问,相当于100人以上同时在线使用;在10人并发访问时

,简单查询时间值为8秒,复杂查询时间值为15秒。

/521/ 一种基于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的GPU实时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一种基于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的GPU实时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的GPU

实时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块处理,之后对红外图

像块进行了灰度重排和曲线拟合处理,最终得到了全灰度的

校正系数,并对图像进行校正,本发明可对具有高分辨率、高

灰度的红外图像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行非均匀校正;并且由于

使用分块处理技术大大降低了数据的使用量,所以可以基于

GPU对半实物仿真系统输出的任何图像进行非均匀性校正,提

高了校正效果的实时性。

/522/ 自组织网络中基于TDMA协议的低功耗时隙调度方法
自组织网络中基于TDMA协议的低功耗时隙调度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自组织网络中基于TDMA协议的低功耗时隙调度

方法,步骤为:检测数据入队状态;记录数据帧到达时间间隔

值;广播时隙发送含有队列信息的勤务帧;数据时隙有数据帧

需要发送时,通过慢开始、遗漏避免和快恢复过程计算出休

眠信息,发送含有队列信息、休眠信息和组播广播控制信息

的数据帧;数据时隙无数据帧需要发送,有组播帧或广播帧需

要发送时,发送含有组播广播控制信息的组播广播控制帧;其

他时隙根据收到休眠信息更新休眠时隙调度表,确定当前时

/522/ 自组织网络中基于TDMA协议的低功耗时隙调度方法

隙是否休眠。本发明通过发送节点生成休眠信息,接收节点

根据休眠信息生成休眠时隙调度表,完成时隙的调度,达到低

功耗时隙调度的目的。

/523/ 智慧监控平台V1.0
智慧监控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

建设进程的加速。社会的管理需求及社会治安维护难度逐渐

加大。自2004年公安部“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以来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平安城市”建设,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对城市中的各级道路、重要区域、重要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

备,实现对城市治安监控、城市交通监管等,为公众打造一个

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但由于早期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缺乏

整体规划、技术的限制、标准不统一及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

/523/ 智慧监控平台V1.0

。导致接入视频设备产品种类繁多;不同厂家设备不同编码

格式,设备与应用软件互不兼容;图像质量低、无智能分析、

缺乏实战应用等。严重影响了平安城市建设的进程。为贯彻

执行党的十七大报告――创建和谐社会,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

系,加强社会综合管理。建设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进行视

频整合,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跨区域联网视频监控,全国

多级级联视频监控;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视频图像信息共

享等。及时、高效、快捷地获取相关信息,有效地提高城市

治安管理水平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智慧监控平台是集安全防范技术、计算机应用技

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传输技术、访问控制等高新技术为

一体的庞大系统,是总体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涉及用户广

、链接环节多的系统工程。因此,科学规划技防网络、整合

社会技防资源,构建城市统一的远程监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视频监控信息的充分共享,为城市应急系统提供可视化

图像,是城市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城市监控系统建

设的原则可以确定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坚

持需求与应用相一致,规划与标准相一致,实用性与先进性相

一致,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基本原则,科学规划、持

续发展,信息共享、集约高效,服务实战、服务基层,安全应

用、统筹兼顾。兼容性兼容市场上所有主流品牌的视频硬件

设备。将各厂家的视频数据转换为标准的视频数据,消除各

厂家之间的差异,使视频数据得到统一,能够在同一平台共存

/523/ 智慧监控平台V1.0

,保证客户现有设备接入,充分有效的利用了现有资源。先进

性、标准性基于标准的SOA面向服务体系架构。采用规范、

标准化设计,具备多级级联,分布式计算,动态结构化处理等

服务功能。支持公安部GB/T28181协议。适用性支持多种客

户端:触摸客户端、C/S客户端、B/S客户端、手机客户端。

支持多种主流数据库:Oracle、SQL-Server2000/2005/200

8/2012、Mysql、DB2等。可扩展性支持视频整合、报警管理

、大屏管理、智能分析、实战应用、智能运维等二十多个功

能模块,能满足各行业的扩展需求,并且平台提供标准规范的

接口协议,方便与第三方业务系统集成。分布式部署、负载

均衡解决方案内所有业务都能够由多个相关业务设备共同处

理,具体任务由集中服务根据业务设备负载情况智能分配,使

所有的业务设备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系

统采用纯网络数字高清模式,前端全部采用数字高清数字高

清固定点网络球型摄像机,视频信号通过接入高清网络录像

机完成录像存储并连接到互联网传输。监控中心包含控制子

系统、解码及显示子系统几部分。系统功能包括:全天候全

方位监控功能、昼夜成像功能、高清晰度成像、前端设备控

制功能、分级管理功能、回放查询功能、集中管理指挥功能

与设备状态监测功能等。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系统支持同时1、2、4、8、16路视频进行智能分析,用户选

择余地大。7*24全天候视频自动智能分析,采用预警提醒功

/523/ 智慧监控平台V1.0

能,满足存储、音频视频综合分析功能。适用范围包括:自

助银行智能防护、城市智能监控等场景。

/524/ 基于结构自适应模型的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方法与系统
基于结构自适应模型的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方法与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粮仓储粮数量的检测是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关键手

段,以保证国家粮食数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目前我国的粮

食年产量已达5亿吨左右,其中稻谷年产量达1.8亿吨,玉米年

产量达1.4亿吨,小麦年产量已达1亿吨。据统计,我国目前共

有各类粮库27000余家,其中国有大中型粮库2000余家。为了

实时准确地掌握我国国家粮食储备数量,为我国政府处理国

际、国内问题和制定政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长期以来,国家

每年都要进行的清仓查库,这种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方式,不仅

/524/ 基于结构自适应模型的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方法与系统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资巨大,每年都要数亿元资金,

且很难保证国家粮食储备数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因此

国家粮食储藏数量在线监测问题一直是国家粮食主管部门亟

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开发方便、快捷、准确地在线

及网络化国家粮食储藏数量检测技术,研制相应的检测系统

。具体研究工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研究压力传感器的

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法理论研究,为建立粮食数量与粮仓底面

及侧壁压强之间的数学模型奠定理论基础。课题首先需要对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提

出可行的测量方法,并推导出粮仓底部及侧壁压力与粮食数

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为课题的实施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②开

展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建模技术的研究,

并开发相应分析系统。针对粮仓底面与侧面压强分布具有明

显随机性的问题,本课题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

了粮仓储粮数量的可检测性以及检测方法的简便性与准确性

。综合考虑粮仓粮食出入库的实际情况,如何建立压力传感

器网络的布置模型与压力传感器的布置方法,给出粮仓储粮

数量的计算模型与系统标定方法。获取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有

效数据,研究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技术对有效数

据建模,比较分析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压力传感器和

不同种类粮食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粮仓数量数量在线检

测模型。③研究最佳底面压强测量点的选取策略,并给出相应

的理论分析和证明。根据粮仓地面压强分布特性,由于粮堆

/524/ 基于结构自适应模型的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方法与系统

中粮食成分与体积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粮堆与各压力传感

器接触程度的一致性以及侧面压强的随机性等因素影响,粮

仓底面压强测量点的测量值都存在不同的随机性,研究这种

特性将有助于本课题选择合适的压强测量点,以使粮仓储粮

数量检测方法更具有鲁棒性。④研究结构自适应检测模型。

在储粮数量检测模型中,展开的高次多项式的项数影响检测

算法的运算效率和准确性,为此,本项目研究一种结构自适应

检测模型,能够根据采样数据自适应选择最佳的多项式的项

数。⑤结合粮仓实际需求,开发出基于结构自适应模型的粮仓

储粮数量检测系统。国家粮食储藏数量检测系统的核心在于

如何方便、快捷、准确地获取粮库中各粮仓中储粮数量,并

有效检测储粮数量的变化。本项目旨在为粮仓中储粮数量的

检测提供方法。由于粮食价格便宜、数量大等特点,因此要

求储粮数量的检测设备成本低、价格便宜,检测速度快、准

确性高等。基于这些要求,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自适

应模型的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自适应的方式

选择展开多项式项数,结合压力传感器等软硬件设备,形成了

一种快捷、准确的粮食储藏数量检测系统,为实施准确地掌

握我国国家粮食储备数量提供技术手段,为粮食管理部门科

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525/ DDZY1001-Z单相远程智能电能表
DDZY1001-Z单相远程智能电能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性能指标:精度等级2.0级额定电压220V额定电

流5A额定频率50Hz脉冲常数1200imp/kWh起动电流0.4%Ib相

对湿度≤95%工作温度范围-45度~+70度寿命≥10年。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在设计中采用了模块化的方案,基于风险

分担的设计思想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采用高性能16位微处

理器作为控制中枢,计量部分选用专用计量芯片,具有计量

精度高、过载倍数大,高可靠的特点。具备红外,载波,R

S485三种通讯方式,具备拉闸断电、报警等功能。针对载波

/525/ DDZY1001-Z单相远程智能电能表

模块易于受到负荷对电网冲击的影响,研究出了一款电能表

载波电源专用模块,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避免元器件的损

坏,保障了电能表的正常通讯。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该产品应用在使用单相供电的居民用户和商户,作为法定

的电能计量器具,为电能收费提供合法的依据。该产品计量

精度高,能够测量电流、电压有效值、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电网频率和电网质量监控等运行参数,具有启动电流可设

置、过载能力高等特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国家

电网公司各项企业标准。已经通过了国家电工仪器仪表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院的严格检测合格,

未发现任何技术、设计、工艺、制造方面的缺陷。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该产品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招标中不断

的中标,已经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

安徽、四川等省大批量的安装使用,未发现有任何设计及制

造中的缺陷和问题。

/526/ 湖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系统
湖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湖州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是我行在考虑当时核心业务

系统运行瓶颈,学习国内外先进核心业务系统特点,结合湖州

银行业务发展特色,所设计和实施全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

该系统集成了流程银行、采用领域模型建模、垂直支持湖州

银行全业务,是一个低柜化、流程化、产品化、客户中心化

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本次核心业务系统是指广义上的核心

生产系统,包括核心、企业服务总线和外围、工作流和柜面

/527/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数字档案室"档案一体化平台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数字档案室"档案一体化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平台实现了自然资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等全

流程信息化管理,构建起了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取

得了“数据资源大集中、应用系统大平台、档案利用一张图

”的建设成效,有力促进了机关档案工作及时转型升级,提高

了机关档案工作水平。2018年底,该平台通过国家档案局组

织专家的鉴定评价,获批“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1、数据

资源大集中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比例尺、不同年代

的异构、分散数字档案进行技术处理,集中存储在统一标准

/527/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数字档案室"档案一体化平台

的数据库中,建立了目录数据库、图文数据库、空间数据库

、元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五大库体。2、应用系统大平台对

历年开发的11个孤立系统进行重新架构整合,采用主流的SO

A架构思想和ESB通信技术打造集档案收管用、OA办公、事务

处理于一体的集成办公门户,统一建设档案接收中心、管理

中心、利用中心、库房中心、配置中心、统计中心等模块。

并结合工作流引擎和应用电子签章技术,实现档案馆内各项

业务的在线流转。3、档案利用一张图打造“以图查档,以档

查图,图档互查”无缝链接的全新应用体验,并结合海贝大数

据管理系统、TRS企业搜索引擎适配器及文本挖掘软件,实现

了基于图文一体化的跨库检索、智能搜索、多维度应用。

/528/ 中国进出口银行基于SDN的私有云建设
中国进出口银行基于SDN的私有云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国进出口银行私有云建设项目是我行适应业务发

展新形势、提升科技运行能力目标下的重大基础类项目,是

我行信息科技规划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由多个建设内容构成

,分别是骨干网规划与建设、私有云网络、计算、存储规划

与建设、云管平台及配套自动化工具的规划与建设等。其中

骨干网络和私有云基础设施作为我行信息系统运行和数据处

理的中枢神经,承担我行各类业务运营、关键业务计算、信

息资源管理等重要任务。在此次建设过程中,中国进出口银

/528/ 中国进出口银行基于SDN的私有云建设

行开拓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架构和模式,探索信息科技应用

创新,构建了基于国内创新协议和设备的SDN网络,形成了一

套高可用、集约型的私有云CDP资源池模型,建成了一套符合

现代化要求、符合标准规范、易于拓展、高效稳定,资源调

度灵活的私有云基础设施环境,为我行业务系统安全、可靠

、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对提升中国进出口银行管理效能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战略的

落实具有积极的意义。

/529/ 环境气氛预警传感器
环境气氛预警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现代工业和采煤业的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

各个方面都可能存在大量的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的大量应用

,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重大

的安全事故。彻底解决可燃性气体爆炸事故问题,一方面需

要对可燃气体爆炸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本上采取措施预

防可燃性气体爆炸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可燃

性气体泄漏的监测监控。由于安全生产的需要,社会生产生

活中使用了大量的可燃性检测报警器,主要有催化燃烧式传

/529/ 环境气氛预警传感器

感器、红外吸收式传感器、半导体式传感器等。催化燃烧式

传感器的普遍性问题是只能检测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的可燃

气体;光谱原理传感器只能检测特定吸收波长的有机可燃气

体;半导体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但是在较高浓度时定量

误差很大。现有的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难以对多元可燃气体、气溶胶和气-固体粉尘混合物进行准

确的检测定量;当使用环境与正常环境(大气压、室温、空

气)偏离较大时,不能正常工作。同时,也缺乏在恶劣条件

下长时间正常工作的传感报警器,现有的传感器在恶劣条件

下出现误报的频率非常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传

感器在可燃性气体浓度在正常爆炸下限70%时即可发出警报

,而且预警范围在正常燃爆下限之前30%~0%之间可调,具

有结构简单、功耗低、体积小、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

/530/ 多层级泛终端硬件虚拟化可信执行环境集成安全防护技术及产业应用
多层级泛终端硬件虚拟化可信执行环境集成安全防护技术及产业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支付近年来已呈现

井喷之势。可众所周知,智能终端在安全保障上存在较大不

足,基于操作系统的病毒木马和恶意软件也日益泛滥,我们迫

切需要一种终端安全技术来有效解决现有智能终端及其操作

系统的不安全问题。为解决现有智能终端所面临的种种迫切

问题,本平台以可信执行环境技术为基础,构建了“同一终端

多硬件虚拟化+多层级可信互通网络防护+微内核模块化精细

管理+应用高可移植性开发”的核心架构,重点围绕可信执行

/530/ 多层级泛终端硬件虚拟化可信执行环境集成安全防护技术及产业应用

环境技术集成实施平台、多层级可信网络机制、泛终端高可

移植字节码应用执行引擎、安全应用远程安装管理等核心技

术进行系统创新,将虚拟化技术、网络通讯与TEE技术三者有

机结合,解决同一智能终端上部署多个TEE、各TEE间联网通

信和TEE应用统一部署的技术难题。取得了四个方面的重要

技术突破:1、中国银联自主研发的面向Trustzone可信硬件

资源虚拟操作的可信硬件虚拟化技术,构建了可信执行环境

技术集成实施平台,攻克了虚拟硬件有限资源限制、微内核

模块化精细管理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对同一可信硬件资源所

虚拟出的多可信性虚拟硬件资源统一的、稳定的、高效的访

问和使用,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为业界实现同类技术提

供了有力参考。2、国际首创研制了多层级可信虚拟化网络

技术,实现了多层级设备资源的虚拟组网互通,开创了全新的

可信执行环境技术集成实施平台建设方法,创新地为平台上

提供了包括物理、虚拟设备在内的软硬件资源组网互通能力

,设备底层硬件执行效率和资源拓展性大大提升。3、业界率

先将银联自主研发应用执行引擎与TEE相结合,实现了一种可

跨平台的高可移植字节码应用执行引擎,其不仅支持采用类

Java高级语言开发应用,还具备优异的跨平台兼容和部署能

力,是国际上最早将应用执行引擎同可信执行环境技术相结

合的应用案例。4、自主研发实现了基于云端部署的高可用

可信应用管理平台(TAM)。该平台可与智能终端上可信执

行环境集成实施平台组合构成云到端、平台到平台的应用安

/530/ 多层级泛终端硬件虚拟化可信执行环境集成安全防护技术及产业应用

全闭环,并配套设计了可适用于双系统的远程应用安装和安

全更新技术,构建了安全的通讯管理通道,可信应用管理部署

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更利于银行和第三方非金机构放心地开

发部署各自金融安全应用,有效降低了机构应用重复开发部

署的成本。在平台非功能性方面进行了突破,包含以下五个

方面内容:1、资源隔离实现可信平台中计算、存储、数据

等资源与多媒体操作系统彼此间的有效隔离,用户仅能使用

权限允许内的各类资源,不同用户之间的资源使用不相互影

响。2、动态扩展系统提供的灵活方便的扩展接口,以便将来

实现新的业务请求处理。对系统的扩展应尽可能的减小代码

开发量。3、可灵活配置可以通过灵活配置,调整业务处理流

程,以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也可以通过配置组合已有的业务

实现过程,完成新提出的业务请求的处理。4、对外接口统一

设计和建立统一的可跨平台的应用开发接口和后端统一应用

管理接口,为后续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和开展泛终端部署奠定

了技术基础。5、技术上开放、标准为更好落实技术行业可

适用性和检测可实施性,在采用标准的、开放的开发技术基

础上,针对平台独有创新设计及特点难点,全面开展落实技术

标准化工作。6、多种通讯协议支持为高效实现多平台间的

互联互通,该平台从虚拟化平台、SE到后端管理平台,采用了

包括TLS、ISO7816、ISO14443等多种网络及设备通讯协议,

通过对现有通讯协议的融合改造,构建了一种安全可靠的统

/530/ 多层级泛终端硬件虚拟化可信执行环境集成安全防护技术及产业应用

一数据网络通信协议层。平台整体性能如下:1、在时间消

耗上,数据传输能力基本控制在60-70ms间,数据加密能力基

本在200ms左右,总体性能数据与国际同类主流技术性能指标

基本持平或相差不大,但总体功能更加强大。2、终端部署量

上,平台现已部署超过2000万台机器,性能运行稳定良好。

/531/ 双向、长距离光纤混沌保密通信研究
双向、长距离光纤混沌保密通信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成果首先基于两个由短距离光纤相连的分布反馈半

导体激光器(DFB-SL),构建了一个双向混沌通信系统,并使

该系统能实现完全混沌同步;其次,由于混沌信号在长距离

光纤中传输时,光纤信道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通过深入

研究光纤的色散、损耗以及非线性效应等对混沌信号传输及

系统混沌同步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措施,使两个

由40km光纤相连的DFB-SL实现了很好的混沌同步;最后,在

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的信号加载和解调方式,实

/531/ 双向、长距离光纤混沌保密通信研究

现了两模拟信息(3GHz和4GHz)和两数字信息(2.5Gb/s)在10

km光纤中的双向混沌保密通信。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建立了

长距离光纤双向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研究平台,初步实验论证

了双向、长距离光纤混沌保密通信的可行性,并自主探索和

掌握了一系列相关关键技术,该项目研究成果提升了中国在

光纤混沌保密通信领域的研发水平。通过项目研究,掌握了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混沌通信的关键理论和实验技术。发

表论文45篇,其中SCI收录36篇,总影响因子超过50。成果

处于科学前沿探索阶段,成果内容可为下一步开发更高安全

性能的激光混沌保密通信等应用提供直接技术支持。

/532/ 对向压缩啁啾脉冲放大激光系统
对向压缩啁啾脉冲放大激光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对向压缩啁啾脉冲放大激光系统,该系统包括

种子源、展宽器、放大器、对向压缩器和聚焦镜,所述的对

向压缩器由一个光栅压缩器、两个偏振分光片、两个偏振转

换器、一个延时器和五个反射镜构成。本发明可实现光栅压

缩器的双向分时二次利用,突破了光栅压缩器承载能力的限

制,避免了非线性效应,具有相同的色散压缩量,可实现啁啾

脉冲放大激光系统输出能力的倍增。

/533/ 一种阳极导杆钢爪变形检测方法及装置
一种阳极导杆钢爪变形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阳极导杆在使用过程中,钢爪受热膨胀内曲变形现

象非常普遍,钢爪变形量过大则无法置入炭碗内。目前,相当

一部分电解铝企业的阳极导杆钢爪变形检测仍然停留在人工

肉眼检测水平,不仅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产品质量

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漏检率较高。因此,本专利提出了利用机

器视觉技术对阳极导杆钢爪变形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结

构简单,计算量小,性能可靠,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534/ 知识产权法律图书智能营销与知识传播平台
知识产权法律图书智能营销与知识传播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知

识产权在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大力提高

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已成为我国科技进

步、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为我国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提高对知

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关键在知识产权法

律知识的学习和传播。知识产权法律图书智能营销与知识传

播平台是集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学习和传播于一体的一个全新

/534/ 知识产权法律图书智能营销与知识传播平台

互动平台,以传播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为主,主要涉及到专利法

、商标法、著作权法、国际公约、侵权诉讼等知识产权法律

知识的传播,以及相关权威图书的推荐功能。其中推荐算法

,是采用基于内容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协同过滤是一种基

于一组兴趣相同的用户或项目进行的推荐,它根据邻居用户

(与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用户)的偏好信息产生对目标用户

的推荐列表。本项目采用基于C#与SQLServer2008的解决方

案,利用C#的强大优势创建知识产权法律图书智能营销与知

识传播平台。本平台侧重传播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主要服务

对象是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知识产权从业人

员以及社会大众,推荐知识产权法律图书,普及知识产权法律

知识。既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有效进行自身的知识

产权保护。

/535/ 轴锥镜面形和锥角的检测方法
轴锥镜面形和锥角的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轴锥镜的抛光装置和抛光方法,该装置主要由

电机、转动块、转轴、调节螺杆、连杆、磨具架以及磨具构

成,其位置关系是:电机带动转动块转动,转轴镶嵌在转动块

中并设有调节螺杆,转轴通过螺栓与连杆相连,调节螺杆可以

调节连杆在转动块上的位置,连杆与磨具架相连,磨具通过螺

钉固定在磨具架上;进行抛光时,电机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

块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再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带动刀具架并带

动刀具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复伸缩运动,完成轴锥镜的母线抛

/535/ 轴锥镜面形和锥角的检测方法

光工作。本发明可实现轴锥镜的抛光工作,加工精度高,装置

结构简单,抛光方法方便的优点。

/536/ 大青叶蝉综合防治管理技术的研究
大青叶蝉综合防治管理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该成果摸清了大青叶蝉的生物学特性、明确了卵块

空间分布型、提出序贯抽样、预测预报办法和防治指标,以

及综合防治技术。并在发生与为害、农药筛选、抗虫树种、

营林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秋季化防为主,

配合营林管理、开展预测预报、加强苗木检疫、灯光诱杀、

保护利用天敌、农林联防等综合防治措施。通过科研、示范

、推广相结合,三年累计综合防治面积达50余万亩,虫口密

度大幅度下降,效果十分明显。

/537/ 一种三维可视化地铁综合管线运营维护系统及维护方法
一种三维可视化地铁综合管线运营维护系统及维护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三维可视化地铁综合管线运营维

护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用户管理模块、数据采集与存储模

块及三维建模模块,三维建模模块上还分别连接有运营维护

模块及三维显示化模块。采用上述系统进行运营维护的方法

,首先从图纸中提取地铁管线数据输入到数据采集与存储模

块中;其次三维建模模块根据地铁管线数据建立三维模型,通

过三维显示化模块将综合管线及地铁场景以三维立体的效果

显示出来,并通过运营维护模块对地铁综合管线进行维护管

/537/ 一种三维可视化地铁综合管线运营维护系统及维护方法

理。本发明维护系统及维护方法,数据来源正确,解决了图实

不符的问题。在统一的管理模式下,通过场景漫游可掌握各

专业管线的空间布局。实现地铁场景各层空间及所在所有管

线的一体化浏览与控制。

/538/ 用于无人机的远距离大数据量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无人机的远距离大数据量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能够实现对无线视频数据的数

字传输又能够对抗无线信道中的干扰问题从而提高无线传输

系统传输可靠性的用于无人机的远距离大数据量无线通信方

法。该方法通过将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图像与无人机飞行过程

中的性能参数叠加到一起形成视频数据;然后对视频数据进

行压缩编码,最后将编码后的视频数据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

传递给客户端,并且在无线传输中采用基于预测的混和自动

重传请求算法进行差错控制,不但能够实现对无线视频数据

/538/ 用于无人机的远距离大数据量无线通信方法

的数字传输,而且采用基于预测的混和自动重传请求算法对

无线传输信道进行差错控制,能够对抗无线信道中的干扰问

题从而提高无线传输系统传输可靠性。适合在无线传输技术

领域推广应用。

/539/ 《三门峡市区国土GPS测量控制网(D、E级)》
《三门峡市区国土GPS测量控制网(D、E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三门峡市是伴随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建设而崛起的一

座新兴中等城市,市区内原有的控制点尚存的不多,控制点

的密度和精度已无法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及城市建设发展的需

要,为适应三门峡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地籍管理、土地

规划、土地监控及土地资源调查的需要,由河南省土地勘测

规划院与三门峡国土资源局共同立项,建立三门峡市区国土

GPS测量控制网,布设首级(D级)GPS骨干控制网9个点,控

制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湖滨区和西区);加密E级GPS网点

/539/ 《三门峡市区国土GPS测量控制网(D、E级)》

77个点,控制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湖滨区),技术设计及

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严格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

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D级GPS网,平均边长

4.6km,点位分布均匀,图形强度好,GPS观测参与平差基线

边48条,外业重复设站率100%,外业观测数据均进行了各项

较差检核,各项精度均高于规范要求。在北京54和西安80坐

标系中,平差后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分别为1/16万和1/11万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分别为±0.0182m和±0.0225

m,高于国家三等控制网精度,可作为三门峡市目前和今后

长期发展的骨干控制网。E级GPS网,平均边长1.0km,点位

分布均匀,观测基线143条,外业重复设站率60%,必要基线

向量与多余基向量数之比1:2,多余观测充足,检核条件充

分,网形结构较强。外业观测数据均进行严格检核。在北京

54和西安80坐标系二维约束平差后最大点位误差为±0

.0125m和±0.0104m,最弱边相对精度分别为1/6.1万和

1/6.6万,高于国家四等控制网精度。该项目在技术方法上

,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加大了E级GPS控制网点位密度,平差成

果既高于国家四等控制网精度,又代替了常规的城市一级导

线控制,减少了外业工作量,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是城市控

制测量的一个创新;建立了合理的坐标系转换数学模型,解

决了三门峡市区北京54坐标系与西安80坐标系的转换,提供

了四套坐标系成果,既满足了工程的实际需要,又为今后坐

标系转换创造了条件;测量成果中各项精度指标均小于规范

/539/ 《三门峡市区国土GPS测量控制网(D、E级)》

限差要求的三分之一,达到优级水平。该成果可广泛应用于

三门峡市土地、城建、水利、交通、矿产等领域的规划设计

和工程测绘及数字信息系统,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利用该成

果。1、完成了三门峡市区26公里快速通道的施工设计和建

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2、完成了的三门峡市涧河两岸治理

一、二期工程的土地整理、复垦工作。3、完成了45宗建设

用地的勘测定界工作。4、利用该网成果对1994年三门峡市

地籍矢量图进行定位、试接边及北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

系的转换工作。近期内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对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作

用重大,在全国发展中城市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540/ pay-as-you-go模式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
pay-as-you-go模式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Web服务领域的语义添加方法主要有:1、在

Web服务描述语言上标注语义,这些标注不是虚拟的(virtu

al),不支持语义的延迟计算;2、用本体直接描述Web服务信

息及其相关背景知识。这些方法的前期成本较高,用本体准

确的标注大量的Web服务需要花费较大的代价,将Web服务与

本体集成以及建立和维护本体库也需要大量的工作。因此,

目前的Web服务语义添加方法很难及时应对Web服务的动态变

化。此外,目前的语义添加技术难以反映复杂的语义,尽管将

/540/ pay-as-you-go模式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

本体和查询处理过程相结合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查询重写代

价较高、查询的时间复杂性也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基于pay-as-you-go模式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能够减少

前期构建成本,并能根据后续投入的成本量来渐进的增强系

统的语义查询功能。基本步骤如下:首先,通过Wordnet自动

生成、机器学习、用户反馈、文本内容挖掘等途径得到Web

服务语义信息,渐进生成语义映射规则;当用户查询时,系统

根据查询需要延迟评价语义映射规则,延迟计算与规则相关

的语义标注;将语义标注添加到服务描述模型中;最后进行语

义查询处理并返回查询结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优点

有:与当前pay-before-you-go模式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

不同,本发明从pay-as-you-go模式的角度实现Web服务语义

信息的添加及发现;相比而言,本发明更能及时描述动态的W

eb服务的语义信息,提高Web服务语义发现的效率。本发明的

pay-as-you-go模式语义添加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到Web服务发

现中,也可以应用到数据空间和数据集成环境中,对于语义查

询研究也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

/541/ 《二手车销售监控管理系统》
《二手车销售监控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是使用Delphi7.0根据二手车交易发票监管

要求,结合现行税收政策开发的,操作平台为Windows。它

弥补了二手车交易发票监管中交易被盗车辆、改变用途不缴

车购税、因某种原因未缴不缴车购税、经营单位高于国家标

准价格交易不缴纳增值税等方面的不足:1、利用树型网格

处理技术实现交易被盗等非法车辆即时性监控。“交易被盗

等非法车辆行为”是指二手车交易过程中,因无法及时识别

是否为被盗车辆,犯罪分子通过二手车交易使被盗车辆合法

/541/ 《二手车销售监控管理系统》

化的行为。2、利用横向归比查询技术实现了因改变用途不

缴车购税、因某种原因未缴不缴车购税和消费者个人高于国

家标准标准价格交易应缴纳消费税而不缴纳增值税监控。A

、“交易被盗等非法车辆行为”指因某种原因改变车辆用途

,由原来免税改为应税、因犯罪分子交易信息不透明,本应

缴纳的而没有缴税,从而偷逃了国家的税款行为。如部队、

武警和公安等车改为民用或商用车辆,通过开具手工版发票

交易不缴税,一般很难发现;B、“因某种原因未缴不缴车

购税行为”是指因某些特殊原因(如在首次挂牌时违规操作

未缴车购税而办理了牌照手续)而未缴车购税的车辆在进行

二手车交易过程中,因开票系统没有进行监控设置而没有缴

税的行为;C、“消费者个人高于国家标准标准价格交易缴

纳消费税的而不缴纳增值税行为”,根据国家规定:凡是消

费者个人以高于国家标准标准价格交易应缴纳消费税的二手

车,应缴纳增值税,如果按照规定应缴纳增值税而不缴纳增

值税,则会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3、利用代码级别控制技

术实现了二手车交易信息采集及时性监控,指对二手车交易

中的全部数据利用代码级别控制技术按照规定进行采集,并

与目前税务系统的征管系统自动无缝对接,从而为当地税务

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和计委部门及时掌握和了解本辖

区内二手车交易情况,使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二手车交易的监

控。同时,因本系统使用了代码级别控制技术,确保了二手

车交易信息采集和传递工作的准确、及时、快速和完整。

/542/ 基于容器技术的新型云计算平台
基于容器技术的新型云计算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成果研究了大规模容器集群管理技术、高性能

云数据库技术、高可靠缓存技术、对象存储数据可靠性技术

、高性能负载均衡技术、基础设施资源优化技术、应用性能

跟踪分析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

台,并在教育、电商、金融等领域中开展典型的“互联网+”

应用示范。容器云平台管理具有多集群水平扩展功能及容器

实例管理操作功能。

/543/ 《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
《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书比较为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各种基

本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过程,光纤

光缆特性,用于光纤通信的光电器件和无源器件,光纤通信系

统、设备和由光纤通信组成的各种网络,光纤通信在各行各

业的应用,以及光纤通信目前的主攻方向和发展前景等。本

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大中学生

阅读,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544/ 咸阳市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咸阳市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基本情况咸阳市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是重点

围绕咸阳市产业特点和交易需求,以推动技术转移,加速成果

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进步为出发

点,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注重

应用、服务为先”的原则,以网络为载体,搭建核心平台,充

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高地作用,加快知识流动

和技术扩散,突破产业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提升科技资源

的流动效率,促进地方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培训企业特别中

/544/ 咸阳市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咸阳技术

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平台通过五项核心服务,五大

数据库20项相关服务而设计三大系统网络平台和100多个功

能模块:三大网络系统: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系统、院所技

术转移系统、技术合同管理系统四项核心服务:合同登记、

技术交易、技术转移联盟、政府类服务五大数据库:技术成

果库,合同登记库,技术需求库,融投资资本库,专家信息库。

2、项目进展情况1)完成了咸阳市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基本

架构总体规划与硬件配置2)完成了“咸阳市技术转移服务平

台”网站的初步建设3)逐步完善技术转移服务联盟3、项目

实施取得的效益通过该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全面掌握科技

与经济结合的情况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政府进行

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依据。4、社会效益技术转移工作是一

项政策性很强的基础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法、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国家技术转

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的建立,结合咸阳当地实际情况,搭建核

心平台,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高地作用,加快

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突破产业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提升

科技资源的流动效率,促进地方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培育企

业特别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

咸阳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

/545/ 怡化金融自助设备实时监控平台研发和产业化
怡化金融自助设备实时监控平台研发和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金融自助设备监控平台广泛应用在各大金融机构,

方便银行人员远程管理自助设备,市场空间巨大。国内外监

控系统在银行业中应用比较多,但是一个监控系统只能监控

单一厂商设备,不能在多应用上实现互操作。近年来银行机

构自助业务大幅增长,使得对自助设备监控产品需求不断扩

大,需要对不同品牌、不同平台设备监控的系统,同时具备灵

活的自主性来简化银行机构部署和维护。南京怡化基于对银

行机构的深刻理解,及时推出了多版本互操作、具有自主知

/545/ 怡化金融自助设备实时监控平台研发和产业化

识产权的监控产品,取得了显著地经济社会效益,产品已经达

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监控平台实现了金融自助设备信息管理

、交易监控、远程监控制、自动化版本管理、广告管理、日

志管理、故障管理及报表管理等;该平台可应用于管理金融

行业各厂商、品牌ATM自助设备;监控页面采用Comet基于HT

TP长连接的“服务器推”技术,无须浏览器安装插件,服务器

只推送状态变化数据,无需客户端请求,发生变化直接推送,

这种发生变化实现推送国内外尚属首例。怡化监控平台已经

在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江苏及广西分行

、江苏农村信用合作社、内蒙古银行等十几个银行上线。从

2013年推广至今,产品累计销售收入为6000万元,为国家创造

税收达600万元人民币。同时,项目的实施拉动了整个产业链

的发展,促进了人才就业和待遇提升。围绕产品,输出了大量

知识产权,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研发人才,促进了我国金融软

件产业的技术进步。

/546/ 通系939
通系939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二、

品种来源:1999年以通8583-3为母本,秋田32为父本杂交,经

系统杂交育成。试验代号通系10-4017。三、特征特性:1、

植株性状:株高111.7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

数25.2万。2、穗部性状:穗长19.1厘米左右,偏半弯穗型,

主蘖穗整齐,平均穗粒数113.6粒,码密,结实率88.6%。3、籽

粒性状:谷粒椭圆形,籽粒黄色,饱满千粒重26.0克4、品质

分析:依据农业部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

/546/ 通系939

糙米率82.7%、精米率73.8%、整精米率68.9%、粒长5.12㎜

、长宽比1.8、垩白率26%、垩白度2.6%、透明度1级、碱消

值6.8级、胶稠度90㎜、直链淀粉含量18.1%、蛋白质含量6

.49%。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5、抗逆

性: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采用苗期分菌系人工接种、成

株期病区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对苗瘟表现中感

(MS),叶瘟表现中感(MS),穗瘟表现中感(MS)。2011~

2013年,在22个抗纹枯病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中,最高病

级7级,表现中感(MS)。6、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

期142天,需≥10℃积温2850℃。四、产量结果:2012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58.3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8%;2

013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43.3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

产5.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50.8公斤,比对照品种

通35增产6.0%。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69.9公斤,

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5.8%。五、栽培要点:1、播种与插秧

:稀播育壮秧,4月中旬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催芽种子250克

,5月中下旬插秧。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每

穴3-4苗。3、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氮肥每公顷纯氮

120公斤,按基肥30%,蘖肥10%,补肥25%,穗肥25%,粒肥10%,磷

肥(P2O5)50公斤/公顷做底肥,钾肥(K2O)75公斤/公顷,

60%做底肥,40%做穗肥。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以浅水灌溉

为主。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生育期间注意及时防治

稻瘟病。六、适应区域:吉林省四平、通化、吉林、长春、

/546/ 通系939

延边、辽源、松原等中晚熟稻区。

/547/ 差压变送器静压漂移测试装置
差压变送器静压漂移测试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为了对差压变送器进行静压漂移误差分析与静压误

差补偿,需要提出静压漂移测试。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装

置能够稳定、准确地对差压变送器进行静压漂移测试。为了

实现对差压变送器的静压漂移测试,以及提高测试结果的可

靠性与测试过程的可操作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压变送

器的静压漂移测试装置,该差压变送器的静压漂移测试装置

不仅能大幅降低资金投入,而且使得差压变送器从低量程到

高量程实现静压漂移稳定检测。

/548/ 云南电网信息安全审计系统
云南电网信息安全审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安全威胁的攻

击手段和攻击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其中不仅黑客攻击、计算

机病毒和木马程序等网络威胁呈多样化趋势,而且来自恶意

竞争者、利益驱动的不法者甚至敌对组织的威胁也日益凸现

。可以预见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外信息安全形势

依旧严峻。云南电网信息网络系统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

息系统,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应用复杂,因此其信息安全性尤显

重要。目前,云南电网的信息系统不仅面临因外部攻击而造

/548/ 云南电网信息安全审计系统

成的破坏与泄密、还存在因内部防范不足而造成系统故障等

信息安全风险。为保障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云南电网购置了

大量安全设备,如防火墙、IDS、IPS、防病毒系统等。但安

全事件分散在系统、应用及相关防护系统的日志记录中,数

量庞大和重复,系统管理维护人员难以对这些海量安全事件

及日志进行有效的鉴别分析、准确定位和及时处理。如何保

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事故处理及安全管控,最终形成起

一体化的信息安全运维保障管理体系,已成为云南电网现阶

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云南电网信

息安全保障水平,需要建设云南电网信息安全审计系统。通

过该系统实现对各类日志进行集中管理;对信息系统进行有

效的安全审计和评估;提供实时的事件监控及响应;为管理者

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借助该系统,还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掌

控云南电网整体信息安全状况,消除网络和系统中的问题和

安全隐患,从而构建、完善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围绕

南方电网信息化年会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提升整体安全防护水平”的目标和任务,建设云南电网信息

安全审计系统推广项目,主要实现“以资产安全管理为基础

,以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实现主动的安全防御、实时

的安全监控,事后的安全审计,形成一体化信息安全管理平台

”的目标。在整个云南电网公司范围内,全面部署安全审计

系统,向下实现地市覆盖,向上往南网报送IT运行状况和信息

安全状况信息,从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面,打通南方电网

/548/ 云南电网信息安全审计系统

公司到省级、地市级的管控一体化数据流;此外安全审计系

统的投入使用还将推进云南电网信息安全专业管理一体化和

信息安全保障系统集成一体化;实现孤立分散到统一集中的

模式转变以及人工手工分析到系统智能分析模式转变;落实

安全审计的标准流程保障和实时监控保障;全面加强云南电

网公司运维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解决运维和安全中存

在的问题,构建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1、建设信息安全审计系统,增强安全审计管理能力搭建信

息安全审计系统总体框架,对安全设备等信息采集点的日志

、事件进行采集和分析,并能形成报表;通过信息安全审计系

统安全管理的功能而提升整体信息安全审计的管理能力。2

、实现面向业务的安全管理平台,夯实业务保障能力信息安

全保障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业务安全,实现面向业务的安全管

理平台,根据业务划分安全域,梳理业务安全策略,提炼各个

层面的安全指标进行监控,确保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增强

业务安全保障能力。3、实时掌握IT设备运行和安全整体状

况,提供安全决策依据结合IT设备监控状况和信息安全状况

,在统一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实现IT设备在拓扑图中的统一告

警和展现;通过各种直观的展现方式,动态反映云南电网整体

IT设备运行和安全状况。为领导层信息安全决策提供全局和

动态的依据,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符合云南电网信息安全

建设发展要求。4、构建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平台,提升信息

/548/ 云南电网信息安全审计系统

安全管控保障水平通过统一IT资产管理、统一监控管理,构

建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平台。改变信息安全管控和保障的工

作和管理方式,使信息安全管控和保障实现“平台化”、“

集中化”和“一体化”,提升云南电网在信息安全运维管控

和安全保障的水平。完成了全景展示、仪表板、工作台、业

务模型、日志审计、告警管理、安全工单、规则管理、风险

管理、业务健康度、宏观监测、报告管理、威胁KPI、漏洞

管理、知识库、配置管理、统计分析、安全态势等模块的开

发。业务系统共接入146个业务系统,系统提供本部信息中心

、17个供电局、四家运维单位共176个用户使用。覆盖了云

南电网公司本部及17家供电局安全设备、网络设备、主机、

数据库、中间件等。信息安全审计系统的建设实施为云南电

网公司信息安全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支持,极

大地简化了信息安全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信息安全运

维工作效率,为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在提高系

统安全性、可用性、降低维护工作量、提高信息安全审计系

统维护能力、提升信息安全对业务的支撑能力等方面都发挥

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安全审计系统从2013年11月上线试

运行至今,运用情况总体良好,为用户信息安全审计工作提供

支持工具,满足需求。

/549/ 几何位相理论和应用
几何位相理论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相因子是量子力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1983年由

Berry提出的几何相因子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该项目发展了非绝热非循环几何位相的理论,并系统地揭

示了它在量子计算、量子模拟、介观量子输运和量子相变中

的应用。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进展有:几何量子计算:1

)提出非绝热几何量子计算的方案,解决了原来绝热量子计

算不易在实际体系中实现的难题,方案被NMR实验实现;2)

首次提出了非常规几何量子计算(UGQC)的新概念,被核磁

/549/ 几何位相理论和应用

共振实验实现,其容错性预言也被该实验证实;3)几何量

子计算是否具有内禀容错功能引起很多文章争论。我们首次

发现一个有力证据支持它。几何位相和量子相变:发现几何

位相在量子相变点附近具有标度行为,从而揭示了几何相位

和量子相变的内在联系。论文激发了多个研究组的研究兴趣

,几何位相的标度行为在多个模型中得到了证实。介观量子

输运:成功解释了自旋几何位相诱导的电导劈裂结构的实验

和原有理论的矛盾。理论计算结果被著名学者J.Anandan在

Science发表的论文评论,确认被随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

实验小组再次观察到。量子模拟:1)光控超快量子逻辑门

的工作促进了著名离子阱量子计算实验组的超快相干控制实

验的开展;2)讨论了光诱导冷原子有效磁场(也是几何位

相诱导的)的产生和自旋霍尔效应的产生和观测。主要创新

点的影响:非绝热几何量子计算,UGQC和介观环电导劈裂结

构等三个理论结果被实验实现或证实。超快量子逻辑门的工

作促进了Michigan大学离子阱量子比特的超快相干控制实验

的开展。首次提出的UGQC概念被多个科研组作为专用物理名

词用在6篇论文题目中。提出几何位相在量子相变点附近具

有标度行为,被多个研究组在不同模型中证实。上述系列工

作共发表32篇SCI论文。其中有9篇发表在Phys.Rev.Lett.上

,16篇发表在PRA/B上。被SCI发表的论文正面他引超过二

百篇次,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550/ 船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研发与应用
船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船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研发与应用,主要由实物船

机模型和模拟训练器两大部分组成。实物船机模型整体结构

、工作原理与船舶起重机基本一致;模拟训练器就是利用仿

真技术对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需要借助计算机,采用

真实的驾驶室和操作台,使受培训人员在训练器操作台上接

受操作训练时,感觉就像在真实的起重机上操作时一样,受

培训人员在这种环境中能较快的获得类似实机操作的经验。

船机实物模型包括“筷子吊”(双吊杆船机)和“克令吊”

/550/ 船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研发与应用

(单吊杆船机),该项目就是要通过研究这两种船机的结构

和原理,制造出船机实物模型。模拟训练器要包括一套完整

的操作台,内含各种操作手柄、按钮、仪表、指示器以及驾

驶员座椅等,座椅前方设置两台可观看实景图像和操作情况

的显示屏,音响系统可以发出港口实际作业中的各种现场声

音。船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主要包括模拟训练器和实物船机

模型两大部分,具有以下创新点:1.系统软件是模拟训练器

的核心部分,由MICROSOFTC/C++在大模式下编译形成执行文

件。系统软件由以下文件组成:系统源文件、系统执行文件

、系统几何模型文件、云彩的图像文件、帮助画面的图像文

件、码头高中低图像文件、吊杆图像文件、速度图像文件、

得分图像文件、货物图像文件、会、货物位置图像文件。2

.动力学数学模型是实现模拟仿真技术的关键,通过建立模

型,对人、机、物、环境及相互关系进行本质的描述,然后

才能在计算机上实现装卸作业的仿真。动力学模型包括各运

动部件运动规律的教学描述,还包括碰撞检测。建模时还考

虑了不同货种的影响。信号采集和A/D转换将实时操作手柄

、按钮开关的位移量传送给动力学模型,利用PLC实现人机

数据交换,MATLAB软件编程实现控制算法,3DMAX语言编程

实现三维动画的功能。该系统具有应用灵活的特点,通过不

同参数的设置即可以实现对装船或卸船的仿真运行。3.模拟

操作器为双屏幕显示,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作业环境和操作

过程。另配有专用的数据转接卡,可以实现“设置”和“训

/550/ 船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研发与应用

练”两大功能。使用操作前,首先需要进行功能“设置”,

可以选择货种、速度、装卸货的位置以及船舱方向;然后点

击“训练”按钮,纹车手即可操作手柄进行模拟操作。4.实

物船机模型包括双吊杆船机和单吊杆船机。双吊杆船机的研

制关键是通过对吊杆的受力分析,重点解决了绳索繁多、安

全可靠的问题;单吊杆船机制作主要通过建立他励磁场,实

现了直流调速控制,而且重点攻克了电机能量释放的难点,

都达到了完全模拟船舶起重机的运行性能。主要经济效益:

1.船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研发与应用,是青岛港第一次对船

舶起重机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也是第一次在港口业建立了

纹车手培训系统,对今后技术工人的培训、船机的设计制作

都有着深远的影响。2.通过船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研发与应

用,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纹车手培训系统。一方面由于该

系统本身的操作难度要高于实际船机,所以通过它能够迅速

提高纹车手操作技能,缩短培训周期,保证了现场作业的安

全,提高了作业效率;另一方面,作为全集团第一个纹车手

培训系统,该培训系统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截止到目前为

止,集团共完成了纹车手五个批次、68人的培训,如果每人

按培训费用5000元计算,则已为集团节约了资金34万元。3

.安全性好。杜绝了培训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培训事故损失

。4.经济性好。它的能耗低,使用周期长,易于维护和扩充

,并可一机多用。一台仿真器可进行多种机型的操作模拟,

/550/ 船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研发与应用

长期使用可大大减少港口企业在培训工作中的人力物力消耗

,降低培训费用。5.功能强。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通过人

机交互方式,可实现码头装卸过程中各种工作状况、天气状

况的模拟,从而大大缩短学员的培训周期。学员可以在较短

的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并提高培训质量。6.适用面广。可

以对不同水平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

质。船舶起重机模拟操作仿真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是青岛港

完全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充分发挥港机设计制造、软件开发

等技术优势,在港口领域第一次将模拟仿真技术应用于纹车

手操作技能的培训,而且效果非常好。本项目在港口船舶货

物吊装仿真系统中的建模技术及模拟操作仿真系统方面达到

了国内领先水平,在港口纹车手培训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示

范作用与推广应用价值。

/551/ 一种模拟星等的方法
一种模拟星等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星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用闭环反馈控制的高稳恒光源系统生成宽光谱模拟光

;对模拟光进行滤色,使之与模拟的恒星具有相同的光谱特性

;在五种固定透过率的衰减片中选择四个衰减片进行组合后

对模拟光进行不同比率的衰减;将衰减后的模拟光束通过星

点板和平星光管调整为平行光束。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技

术精度低、成本高的缺点,具有可直接模拟十七个星等、模

拟精度高、单星平行度模拟精度达±1″、应用范围宽、

/551/ 一种模拟星等的方法

成本低的优点。

/552/ 复杂多变环境下项目调度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复杂多变环境下项目调度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由四个科研项目共同支撑完成:①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70702026):多模式资源约束型多目标项目调度

优化研究;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129):基于混沌量子

进化的自动化制造单元多目标调度理论与方法;③教育部人文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JC630015):多模式资源约束型NPV

工期-费用均衡项目调度问题研究;④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1JQ9001):关键链项目鲁棒性优化调度理论方法研究。

课题内容属于管理学、系统工程及工业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

/552/ 复杂多变环境下项目调度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研究领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传统的项目调度(Projec

tSchedulingProblem,PSP)理论与方法已不适用于解决项目

进度管理中的许多决策问题,针对此现状本课题从解决实际

问题的角度拓展了传统PSP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得的项目调

度新理论与方法对于解决复杂环境下的项目管理实践问题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从项目管理实践背景中发现需求

并提炼科学问题,进而从理论层次分析和量化问题,探索有效

的解决方法。基于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等理论,对项目进度管

理中的多种复杂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求解。课题取得的

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①从多目标角度决策角度创新了传统

的单目标PSP。以多目标为切入点,首先将传统的工期-费用

均衡问题拓展到双重资源约束下进行建模和求解;进而提出

用已挣得质量值量化项目的质量指标,构建多模式资源约束

型工期-费用-质量综合均衡优化的多目标调度决策模型和多

模式资源约束型的净现值工期-费用权衡调度问题;建立了一

种综合考虑可更新资源稳定性和工期的双目标资源约束型调

度模型。②从鲁棒性和多目标两个角度研究了两个重要问题

:从应对工期波动的角度提出基于鲁棒性的离散时间-费用

均衡优化问题;从鲁棒性指标角度,提出同时考虑项目工期和

调度方案的稳定性的基于时差效用函数的双目标资源约束型

鲁棒项目调度问题;对两个问题分别进行建模和求解。③将活

动工期和费用同时表示为随机变量,提出了不确定环境下项

目进展过程中的财务状态分析方法。④从提高传统关键链方

/552/ 复杂多变环境下项目调度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法(CriticalChainMethod,CCM)的动态适用性角度,提出了

鲁棒性关键链项目调度优化新理论与方法。利用相关的项目

管理理论和数学规划理论构建上述各类问题的优化模型并设

计求解算法;开发将离散仿真技术和智能优化算法相结合的

测试实验,基于对大规模数值算例测试验证了构建的多个项

目调度优化模型和相应的求解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将研究

结果应用于实际项目管理情境验证了其实用性。本项目共公

开发表学术论文33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中包括国

际高水平SCI期刊8篇(其中运筹与管理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

刊3篇、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1篇,其余为SCI一

区期刊2篇、SCI二区和SCI三区期刊各1篇);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类期刊论文7篇及B类2篇,EI检索

论文8篇。SCI库中论文被他引79次,中文数据库中论文被他

引达到238次。此外,本项目第一完成人车阿大入选世界著名

出版公司Elsevier发布的2014年、2015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

榜单,获得2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

;第二完成人张静文获得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排名第一);项目研究中共培养了6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对于解决复杂动态环

境下的项目进度管理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在陕

西省内多家企业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在提高项目进度计划与

控制的准确性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经济

/552/ 复杂多变环境下项目调度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效益和社会效益。

/553/ 基于AMT的制造质量保证技术的研究
基于AMT的制造质量保证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隶属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对

机床数控进给伺服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进给速度对

检测精度的影响,为检测运动规划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同时

从理论上证明了由容栅尺构成的闭环系统提高了在线检测精

度。2.基于误差平均效应理论,深入分析了容栅传感器的刻

线误差,提出了提高容栅测量精度的措施。通过分析容栅传

感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容栅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容

栅传感器接口原理,比较好的解决了质量数据采集系统的通

/553/ 基于AMT的制造质量保证技术的研究

讯问题。3.基于现代误差理论提出了健壮统计算法,这种算

法在数据偏态或有粗大误差时是有效的。基于Fuzzy集理论

,设计了一种加工质量模糊自动控制器,并对常规模糊判决

策略进行改进提出健壮模糊控制算法。4.通过对遗传算法和

禁忌搜索算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将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

法结合的策略用于解决路径优化问题的GATS算法,给出了该

算法的具体实现。5.采用VisualC++基于Windows平台上,编

写了全部加工质量集成控制系统(MQICS)软件。该项目的

研究成果,对于在AMT环境中,促进制造企业把相互分离的

单元质量保证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有机的结合起来,及时采

集处理与质量有关的信息,使质量活动协调进行,提高产品

质量,并提高对多变的质量要求的适应能力,从而形成集成

质量系统(IQS)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一般的制

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也非常有参考价值

。对于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效益。

它不仅适用于数控加工环境,对于普通机床的加工质量检测

也具有重要意义。

/554/ 广西“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V1.0
广西“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

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桂发〔2014〕2号

)将“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培

养培训、资格认证、聘任管理新机制”作为重点任务。开发

“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我区职业院校“双师型

”教师人才库,实现校企“双师型”教师资源共享。二、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款基于

大数据的商业化软件产品,符合ISA-95国际标准。系统采用

/554/ 广西“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V1.0

3层架构(界面层、业务层、数据层),主体为B/S,基于Mic

rosoft.NET技术,采用主流开发语言(如C#、Javascript、

C++等),可选用SQLServer数据库,支持目前主流浏览器(I

E10及其以上、Chrome、firefox、Safari,可在手机或PAD上

使用)。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一)基于“组件+配

置”,其优点是:组件之间相互独立,可按需插入;组件之上

有一“配置层”来实现不同项目的个性化需求配置。(二)

系统中每个业务操作功能、界面上每个按钮、每个数据都可

以通过配置方式来实现权限控制。(三)提供一整套自住研

发的高效工具体系,包括:界面设计器、脚本开发工具、系

统配置工具、数据字典管理工具、压力测试工具。通过这套

工具可以极大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四、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

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BS模式,其中教师端、学校端、认定办

公室、评审专家及教育厅用户通过浏览器登陆系统,设置应

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报表服务器。形成一个开放式的

总体框架,以满足不同用户角色对系统的要求。具备灵活扩

展、维护方便、数据安全、遇到故障灵活切换等特点。基于

“企业信息化架构理论”设计的新的系统架构,采用微软最

新的、最先进的技术,完全满足未来信息化规划的需求。建

立应用系统权限管理流程;建立应用系统操作日志;应用层、

数据层、操作系统层的特权必须分离;采用有效手段进行密

钥管理;用户密码符合埃斯顿强度要求,不能以明文形式存放

/554/ 广西“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V1.0

于配置文件中,数据管理账户的密码不能以明文形式存在。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广西先

后在柳州市属、南宁市属及区直中职学校开展了三批中等职

业学校及两批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认定试点工作

,2017年至2018年已经针对广西全区所有的中职学校完成了

两批次的全覆盖认定工作;2018年下半年,计划针对广西全区

所有的高职学校完成首批全覆盖认定。目前,累计通过广西

“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10585人次不同专业大

类中职与高职学校教师的认定评审工作,通过认定的职业院

校教师有6966人次。“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在广西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返回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有以

下问题:(一)双师认定的标准和评审流程变动较大,系统

的需求变更及二次开发工作量较大,且一直未能设计一个合

理可行的评审流程,需要进一步的调研来支撑系统的优化。

(二)针对申报教师、学校用户、教育局用户及教育厅用户

针对按照申报等级、专业大类、申报城市、申报学校等统计

分析与报表查询、证书查询与管理功能,利用双师系统促进

各级用户开展“双师型”教师管理功能。

/555/ 一种高动态二维力敏传感器及其加工方法
一种高动态二维力敏传感器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动态二维力敏传感器,包括移动

手柄、弹性梁体、壳体、电路板、底座和应变计,所述弹性

梁体下端中间部分较细,呈对称双漏斗型,弹性梁体外端设置

有用于安装应变计的扩展梁体,所述扩展梁体包括4片设置在

弹性梁体外围的金属薄板,4片金属薄板围合的截面呈正方形

,所述扩展梁体上端和弹性梁体连接,所述扩展梁体下端和底

座连接。加工步骤包括:筛选应变计,加工弹性梁体,粘贴应

变计,粘电路板及焊接内部电路,壳体组装。本发明高动态二

/555/ 一种高动态二维力敏传感器及其加工方法

维力敏传感器在外形尺寸非常小的情况下,无需放大电路,就

可以使二维力敏传感器输出较大信号供后续电路使用,从而

使产品可靠性大大提高。

/556/ 基于物联网的悬挂式磁悬浮列车控制方法
基于物联网的悬挂式磁悬浮列车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悬挂式磁悬浮列车控

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智能前端系统进行各种现场数据的

采集与预处理,然后通过无线模块将现场数据上传至云端,通

过功能强大的云数据库支撑来自控制单元、PC端以及移动终

端的数据访问,以配合运行、组织、管理和服务。同时,利用

云端的大数据功能,进行系统优化与价值挖掘,在移动终端通

过APP等方式配合实施运行组织和个性化服务。控制单元通

过对运行数据的融合与在线分析进行运行状态监控,若出现

/556/ 基于物联网的悬挂式磁悬浮列车控制方法

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确保系统的安全。

/557/ 基于WEB的气象计量检定业务系统
基于WEB的气象计量检定业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WEB的气象计量检定业务系统》是江西省气

象局2017年江西省气象局面上项目,本课题结合我省计量检

定业务运行现状与对外计量检定业务管理的实际使用需求,

通过网页介绍部分对我省气象计量检定业务进行了系统详细

的介绍。并开发了检测软件,使得对外检定的操作流程更加

简化,从而提高现场作业的效率,客户能较好的通过该系统完

成仪器送检的全部流程,进一步提升我省气象对外计量检定

业务的管理水平。课题组经过前期需求调研、资料收集整合

/557/ 基于WEB的气象计量检定业务系统

,明确功能需求,经过设计、编码、测试及实施阶段,系统研

发实现了与我省气象计量常规业务的有效结合。为我省气象

计量检定对外业务提供了集约化的平台。为计量检定工作人

员业务工作提供了便利。系统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实

用性强。方便相关业务人员开展工作,提高了业务效率,达到

课题研究目标,已计划投入业务化使用。系统试运行时间:

2018年06月01日~2019年5月30日。试运行期间,终端网站界

面友好,简洁直观,符合规定的功能要求。系统常规业务功能

运行稳定、数据准确。该课题研究的情况,已经初步成型,总

体运行状态良好,经过内网测试,能实现网络的正常显示和运

行。经过在试运行期间的运行和系统演示,不断完善系统操

作流程及功能后续开发,系统已基本完成设计文档中的内容

。检定所日常常规的业务工作均能在系统中有效地进行。有

效地摈弃目前工作中所使用的3MS系统的一些不足,新开发的

业务软件的功能更适应于本地化的检定业务工作。

/558/ 基于照片和视频的综合农产品溯源系统
基于照片和视频的综合农产品溯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项目结合视频大数据技术、农产品物联网技术与食

品溯源技术实现农场农产品全方位可视化溯源,提供更直观

丰富的视频溯源信息,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控/追溯农产品整个

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配送全过程。同时解决农产品溯

源的信任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用技术支持公众对农产

品溯源实施有效性监督。本项目的主要创新内容是,将最直

观的照片和视频呈现方式与物联网信息溯源技术结合起来,

提供公众用户可在互联网云平台随时浏览不能篡改的农产品

/558/ 基于照片和视频的综合农产品溯源系统

视频,提供公众可直观判断的农产品可信任的技术支撑平台

,包含农产品种养殖、收割加工、包装配送、销售过程各个

核心环节溯源。本项目将综合升级现有的溯源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细化到每一个实体产品,在农产品可以被标识化阶段切

入,全生命周期运用视频、照片、传感器、环境监测等手段

,对农产品进行监控,并以视频和缩略图的形式在互联网上提

供给用户,用户在网络交易前随时可以回调任意时段视频进

行复查。同时提供实时现场的无人机用户自选视角监控,满

足存在监控死角,从根本上解决网络交易信任度问题。并进

一步把控农产品生产质量,实现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重大转

变。本项目以透明化、平台化为理念,为优质安全食品提供

网络信任评估平台,为公众提供网络监督评价体验,为政府提

供大数据食品安全管理样板。本项目搭建统一规范的数据收

集、管理、发布、分析一体化平台,开发平台可以统一集成

的包含RFID复用标签、远距离通信动物耳标、可通信禽类脚

环、种植地貌栅格化标签、网络摄像头、高速有线无线网络

、无人机自主监控、大数据存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跨

平台网络销售终端、视频自动编辑发布等软硬件和功能。可

以同时接入多个农场实体,引入大批量具备现场监视环境电

商,提供设备和平台短期租赁等不同场景需求。

/559/ 基于知识驱动的中文识别应用研究
基于知识驱动的中文识别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与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模式

分析与机器智能研究中心通过资源共享、人员互访和交流,

共同研究文本识别系统中的知识挖掘方法以及在知识推动下

提高中文识别性能的方法。并以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自主开

发的邮件分拣机平台为应用背景,开展地址库知识驱动的中

文地址识别研究,使得识别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达到实用化

的程度,研究成果在实际的邮件分拣机上得到实际使用,得到

使用单位的好评。完成了项目任务的各项要求,具体成果包

/559/ 基于知识驱动的中文识别应用研究

括:1.申请发明专利2项;2.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3.学术论文

12篇;4.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4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的邮件分拣机上得到实际使用和推广,

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该成果应用于上

海邮政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MPS新一代多功能信函分拣机

,在上海和北京的邮政处理中心使用,2010年5月11日新华社

对此进行了报道;另一方面,该成果还被应用于对原来国外进

口设备中识别系统的升级改造,中国邮政启动了对27台设备

的改造,使得上世纪90年代进口的国外设备在几乎无法使用

的情况下通过识别系统的升级改造可以重新投入使用。该项

目的研究成果在其他中文地址识别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560/ 视频安全管理系统
视频安全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视频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利用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流

进行智能分析,实现视频内规划的虚拟界限和人物活动路径

进行实时读取分析,实现安全生产区域入侵预警,防止事故和

意外发生,保障安全施工和财产安全。通过获取实时高清视

屏流并对视频进行解码,智能分析视频图像并扣取视频图像

中中的人脸,再为扣取的人脸图片进行生物建模,最后将当前

抓拍到的人脸与人脸库进行即时比对,输出比对报警结果;设

备内的人脸库,由人脸比对报警平台进行同步管理;实时捕捉

/560/ 视频安全管理系统

的人脸图片本地保存。

/561/ 柠檬病虫害防控及外观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柠檬病虫害防控及外观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柠檬属芸香科柑橘属枸橼类的重要物种。云南德宏

是中国柠檬两大主产区之一,具有优质、早结、丰产,可反季

生产,周年产出的区域自然优势。在世界柠檬产量的消费比

例中,有1/3用于加工,2/3用于市场鲜销,而鲜销柠檬主要关

注柠檬的成熟度和外光品质。因此,在柠檬生产中树体健康

,提高柠檬产量,提升外光品质尤为重要。2011年~2014年,

在国家农业部、云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国家柑橘

产业技术体系柠檬综合试验站项目的实施,针对产区柠檬树

/561/ 柠檬病虫害防控及外观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体长势差,叶片发黄、卷曲、落叶,以及果面外观品质差等问

题,开展了柠檬病虫害防控及外观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

应用。形成主要技术内容为:1、针对德宏及云南柠檬产区

,柠檬植株受病虫害的影响,出现植株长势衰弱,死株率不断

增加等现状,开展了影响柠檬树体生长的主要病虫害研究。

明确了影响柠檬树体生长的主要病虫有黄龙病、褪绿矮缩病

、柑橘黄脉病、柠檬红锈藻病、红蜘蛛、柑橘臀纹粉蚧。明

确我省柠檬主要的危险性病害,并通过分子生物学的快速检

测和热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柠檬种苗的无病毒繁殖及产

区危险性病害的快速诊断,从源头上控制了危险性病害的蔓

延扩散,有效降低了产区的危险性病害发生率。2、通过柠檬

果实外观缺陷成因及危害特性研究,初步明确了引起柠檬套

袋果花斑的主要因素有9种,分别为蓟马、黄蜘蛛、锈壁虱、

粉蚧、红圆蚧、溃疡病、疮痂病、流胶病和其他损伤。探明

造成果面外观缺陷的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性,发生动态,以及

防控方法及防控关键节点。3、通过研究影响柠檬树体生长

的主要病虫害、影响柠檬果面外观品质的病虫,抓住柠檬病

虫害防控的关键病虫分别突破。探明主要病虫的发生期和危

害特性,结合柠檬生长特性和物候期,明确病虫关键防控节点

和防控方法,并形成了柠檬病虫害周年防控技术,提升了外观

品质。4、成果主要在中缅边境区的云南德宏、保山潞江坝

、普洱市澜沧县,以及缅甸推广应用,推广示范率达90%以上

。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发表相关科技论文11篇。开展柠

/561/ 柠檬病虫害防控及外观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檬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培训40余场(次),累计培训4125余

人次。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成果的应用,实现柠檬树体健康

生长,果面缺陷指数控制在15以下,3级以上外观缺陷果控制

在30%以下,果园整体药剂使用量下降10~30%。成果的应用

,较好的支撑了柠檬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60

0亩,近三年累计共辐射带动34150亩。药物成本降低1/3以上

,用药次数减少3-5次,每亩节约用药成本130-210元;优质果

率从原来的60%以下提高至85%以上。

/562/ 磁卡工资代发系统
磁卡工资代发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在计算机中为每个职工建立一个磁卡工资账

户,在工资发放日,把工资的实发数以插盘的形式转换为职工

存款,职工工资卡可在工资发放日起的任何一天取款,并按银

行利率计付活期利息,并具有下列功能:对外服务,包括取款

/改密码/查余额/查帐单四项功能;内部报务:汇总当天的存

取款情况/打印全部帐单/打印明细账目/工资磁卡挂失;系统

管理:利率调整/工资插盘/建立新账户/挂失卡转新卡/操作

员口令管理/数据备份/过期数据清理。应用于大中型企事业

/562/ 磁卡工资代发系统

单位。

/563/ 一种用于奇数盘RAID5的数据恢复方法
一种用于奇数盘RAID5的数据恢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奇数盘RAID5的数据恢复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有盘中检索NTFS分区的DBR;S2

:DBR中检索MFT表开始位置;S3:区分效验区与数据区;S4:

计算条带大小与阵列开始位置;S5:硬盘横向排列组成阵列

;S6:按照四种常用排列顺序重组阵列,直至重组成功。本发

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能够利用DBR特征和MFT特征快速扫描并

得到整个阵列结构,准确区分数据区与效验区数据,利用RIA

D5的常见阵列排列方式进行数据匹配重组,解析整个阵列结

/563/ 一种用于奇数盘RAID5的数据恢复方法

构速度快,数据重组速度快,数据恢复成功率。

/564/ 超10G加速度高速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超10G加速度高速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机器人技术起源于美国。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

行业快速发展,我国市场需求量占全球的20%以上,是全球工

业机器人最重要的市场。随着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

电子、金属和机械等领域,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

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工

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我国人口结构变化造成

劳动力短缺与制造业用人成本趋势性上升的“拉力”,以及

产业政策扶持的“催化力”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推力”都带

/564/ 超10G加速度高速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动着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是医药、食品生

产大国,2015年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万亿元和12.3万亿元,

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2015年仅食品包装机械的产值就将达

到6000亿元,行业对高速搬运机械需求量旺盛,产值约为650

亿元,然而,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虽然食品、医药行业对自

动化包装设备市场需求巨大,但由于行业技术水平落后,目前

后包装工序(包括分级/分选包装,集合包装、物料转运输送

等)大多采用手工或半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存在二次污染源。以饮料行业为例,全国对机器人包装自动

化生产线的需求总量约10亿元,且市场增幅将在20%以上。规

模以上食品生产线急需要进行自动化更新改造,另有大量新

上生产线需要配套。采用机器人后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来替代

目前的手工或半手工包装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医药行业的重

大需求。针对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公司研发超10

G加速度高速搬运机器人生产线,并针对我国搬运机器人的需

求,军工、电子、医药、食品、新能源等行业中对轻小物料

自动化包装、分拣、装箱、码垛和储运等需求,紧紧抓住上

述行业对并联机器人自动化物流生产线的迫切需求,抢抓机

遇,攻克高速搬运搬运机器人本体设计、关键部件制造、控

制、综合性能(含可靠性)测试,生产系统集成等技术,开发

达到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即具有超高加速度(10G以上)的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低成本工业机器人产品,并在该

领域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超10G加速度高速搬运机

/564/ 超10G加速度高速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器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建设,重点攻克超10G加速度高速

搬运机器人的控制器及成系列搬运机器人本体设计等关键技

术。在高速搬运机器人核心算法理论研究方面,对机器人的

运动轨迹进行规划,同时保证机器人轨迹插补周期短,插补精

度高的要求,课题将研究机器人的插补算法,解决高速搬运机

器人轨迹规划算法,提高机器人轮廓控制技术。并且由于机

器人运动过程中频繁加减速,且机器人的最大加速度超过10

G,因此机器人本体载荷较大,为了改善机器人的动态特性,提

高机器人的有效载荷,研究中拟先建立机器人的力学模型,结

合力学模型研究机器人柔性加减速技术。另外,还研究了机

器人的插补算法,解决高速、高精度工业机器人速度平滑运

动,提高机器人加减速性能。1)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上可实现

连续轨迹示教,在线和离线示教;适用于3kg、8kg、20kg2-4

自由度高速搬运机器人的控制;2)2-4自由度高速搬运机器人

实现负载能力0.5~3kg,工作空间φ1100mm×200mm,最高

抓取速度≥120次/分(0.5kg,300mm×25mm),重复定位

精度±0.1mm,最大加速度≥10G;具有平面散乱物料视觉

识别、现场总线通讯和以太网通讯功能;3)超10G并联机器人

机器人实现高速(≥120次/分)轻载(0.5~3kg)搬运功能

。“超10G加速度高速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攻克

高速搬运搬运机器人本体设计、关键部件制造、控制、综合

性能(含可靠性)测试,生产系统集成等技术,开发达到国外

/564/ 超10G加速度高速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先进技术水平即具有超高加速度(10G以上)的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高性能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了国内在该方面机器

人领域的空白。势必会加速我市日化、食品以及医药企业产

业规模增长,带动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及工业自动化快速

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超10G加速度

高速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已经成熟。主要针对军工、电

子、医药、食品、新能源等行业中对轻小物料自动化包装、

分拣、装箱、码垛和储运等需求,紧紧抓住上述行业对并联

机器人自动化物流生产线的迫切需求,抢抓机遇,攻克高速搬

运搬运机器人本体设计、关键部件制造、控制、综合性能(

含可靠性)测试,生产系统集成等技术,开发达到国外先进技

术水平即具有超高加速度(10G以上)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性能/低成本工业机器人产品,形成技术规范与标准,与

整条生产线集成后示范应用。针对超10G加速度高速搬运机

器人的应用也编制了相应技术规范以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产品应用后,新型搬运机器人使搬运机器人购置成本降至原

来的50%;提高车间自动化水平。此项目成果荣获了安徽省优

秀专利奖;被评为高新技术产品2项。

/565/ 基于物联网拇指数据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拇指数据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

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

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

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基于物

联网拇指数据监测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可定制的一款数据

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定义设置输入数据,自定义配置系

统参数,并具有智能控制管理功能。输入参数可以为环保数

据,农业数剧以及其他需要计算监测的数据,系统可以自定义

/565/ 基于物联网拇指数据监测系统

设置函数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设置阈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

行检测。

/566/ TD-SCDMA多媒体终端1
TD-SCDMA多媒体终端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在众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由我国自主

提出的TD-SCDMA标准具有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支持

不对称业务、成本低廉等特点。而当前国家倡导中国企业应

该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有所创新。正是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

下,通过中国自主制订TD-SCDMA标准,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

占得一席之地,对于未来我国健全通信业自主发展创新体系

,实现电信大国向电信强国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

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民族通信产业跨越式发展:由

/566/ TD-SCDMA多媒体终端1

于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TD-SCDMA产业化过程,可从根本上

拉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制造的能力,为高新技术提

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提升中国通信

技术的全球价值;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快速增长:2010年超过

1兆美元产值,3G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可使产业链快速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出现1%左右的GDP新增长。TD自身优势,具

有技术领先、频谱效率高并能实现全球漫游、适于网络规划

和优化、适合各种对称和非对称业务、系统设备的低成本、

网络建设的低成本、高频谱利用率、高收益的优势终将会给

运营商、最终用户带来实惠。根据计算机仿真的WCDMA系统

的移动速度低于300km/h。而TD-SCDMA系统目前的现场演示

实验的终端移动速度为125km/h,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TD-S

CDMA系统在移动速度达到250km/h时,仍能保持较好的误码

特性。可见,TD-SCDMA系统在终端移动速度上的性能优于其

他3G标准。终端成本优势明显。TDD不用双工器和大功率线

性功放,可简化射频电路,使得系统设备和手机成本较低。

无论欧美哪一个标准,国内企业都要交纳高额的专利使用费

;即使按5%计算,几年累计即可高达500亿元,如果再加上

入门费、芯片费,金额之大,更是惊人。而TD-SCDMA拥有自

己的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有中国开发生产的芯片,

使得专利费用和终端价格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基于自主知识

产权开发的芯片、终端和系统,国家的安全更有保证。三种

3G主流标准中TD-SCDMA性能价格比最佳,经严格的室内和外

/566/ TD-SCDMA多媒体终端1

场测试都证实比WCDMA和cdma2000具有突出的优势。

/567/ 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实际环境的多机器人系统协作避碰规划研究
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实际环境的多机器人系统协作避碰规划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

机器人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单个机器人,这是因为对于一些动

态性强的而且复杂的任务,开发单个机器人远比开发多个机

器人系统复杂和昂贵;另外随着机器人学研究的研究者们将

人工智能中的多智能体应用到多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中,使的

多机器人系统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活跃,多机器人系统的应用

领域主要在适合群体作业的场合或工作,如机器人生产线、

柔性加工工厂、无人作业飞机群、无人操作坦克群等,由于

/567/ 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实际环境的多机器人系统协作避碰规划研究

多机器人系统的复杂性,大多数研究都只是停留在实验室仿

真阶段,理论与实践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多机器人系统路径

规划研究是机器人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而路径规划

的基本要求就是采用某种算法为同一工作空间的每个机器人

找到一条从起地到达终点的最优和近似最优的无碰撞路径。

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针研究的目的,针对多机器人系统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路径规划问题,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优

化机制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研究:(1)制定了多机器人系统

的群体体系结构,运用超声波感知的方式,采用隐式通信的方

式。(2)针对路径协调技术中的优先级规则,提出了动态优

先级规则,使整个多机器人系统中的机器人完成任务所用的

总时间最小,提出了一种紧急避碰策略,使机器人避免在紧急

状况下的碰撞。(3)针对碰撞预测方法及协调策略,采用暂

停及调整机器人速度及修改局部路径的方法使机器人完成避

碰。最后采用仿真的方法对避碰方法进行验证。3、主要论

点与论据(1)在基本蚁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多态蚁群算法

在多机器人系统中的优越性;(2)针对动态环境中的机器人

避障问题,提出滚动窗口和双层规划相结合的避碰方法,制定

了动态障碍物预测方法,避碰策略以及机器人紧急避碰策略

,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有效。(3)针对多机器人系统中出现

的路径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动态优先级规则,该方法依据机器

人剩余路径长度的不同动态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将动态优先

级规则与滚动双层规划算法相结合并制定了障碍物预测方法

/567/ 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实际环境的多机器人系统协作避碰规划研究

、机器人避碰策略,最后设计了一种仿真实验环境,仿真实验

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创见与创新(1)采用改进

蚁群算法-多态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对信息素更新机制进

行改进;(2)采用是滚动窗口双层规划,第一层为全局规划

层,第二层为局部滚动窗口规划层,解决了与动态障碍物及其

他机器人的避碰;(3)对障碍物预测方法进行改进,使预测

更加准确。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智能、可

以自主完成某些特殊工作的多机器人系统在船舶制造、产品

装配、交通系统、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

设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多机器人系统存在问题

:多机器人系统协调避碰规划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已经取得

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大多数研究都是在理想

的假设条件下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来进行的,许多理论和算

法难以通过实际的多机器人系统来进行验证,离实际应用还

存在较大差距。6、历年获奖情况近几年在机器人研究方面

取得一下奖项:(1)2014年指导兰州理工大学红柳幻彩队

参加“和尚杯”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分项赛“

舞蹈机器人”项目竞赛获团体一等奖(2)2015年指导兰州

理工大学机电一队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

oMasters2015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全国二等奖,西北赛

区一等奖。(3)2016年指导学生参加“齐鲁交通发展杯”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二等奖。作品:

/567/ 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实际环境的多机器人系统协作避碰规划研究

“立体循环式快递管理机器人”。7、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

开本项目针对多机器人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如下研究(1)研

究真实环境的多机器人的体系结构;(2)基于多态蚁群算法

理论,结合交通规则法等方法对多机器人系统协作避碰规划

策略的进行研究;(3)研制移动智能机器人;(4)构建多机

器人系统实体实验系统期间取得成果(1)发表期刊论文2篇

,(基于修型/射靶算法的工业机器人固定路径时间最优轨

迹规划,EI待检索;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

规划方法的研究.已录用,未出版)。(2)两项发明专利,一

项发明专利已确权;一项发明专利“一种仿猫科动物爪的车

辆防滑轮胎”正在复审过程中。(3)完成三个轮式智能移

动机器人样机制作,目前对现有样机正在进行升级改进。

/568/ 仓库温湿度的检测系统V1.0
仓库温湿度的检测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综合利用了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数字

电子技术和数码管显示等相关知识,完成了单片机控制的温

度、湿度和显示装置的设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硬件的组成

和设计方法。把传感器技术应用到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实现

了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数据采集和提取。利用数码管显示的

技术完成了对环境温度、湿度显示电路的设计。外接了报警

模块,在超过设定温湿度上下限时会自动报警。整个系统硬

件搭配合理,设计开发、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由于单片机经

/568/ 仓库温湿度的检测系统V1.0

济实用、开发简便,因而在农业自动化领域占据了广泛的市

场。本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

仍有许多漏洞,还需要在智能化方面加以该进,特别是在节省

功耗,提高稳定度等方面。不过该产品有很好的可扩性能,比

如该设备的测量结果不仅能在本地显示,而且可以利用单片

机的串行口和RS-485总线协议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主控机,

以进行进一步的存档、处理。主控机负责控制指令的发送,

以控制各个从机的温湿度采集、收集测量数据,并对测量结

果进行整理、显示和存储,主控机与从机之间也可以实现相

互联系,相互协调,从而达到系统整体统一、和谐的效果。

/569/ 大庆勘探数据库与勘探宏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大庆勘探数据库与勘探宏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包括《大庆石油勘探管理信息系统》、《勘

探宏观管理决策辅助系统》和《勘探地质数据库的建立》三

部分。该成果采用数据库技术,在信息发生地采集信息,建

立数据库,利用传真、传输技术组成多回路、多层次的信息

传输网络,使勘探系统达到信息共享。其信息包括地球物理

勘探野外采集、地震测网、圈闭、探井地质录井、气测、岩

心、岩屑、泥浆、钻时、测井、试油测试、分析化验、资源

储量、勘探效益等。该系统的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

/569/ 大庆勘探数据库与勘探宏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水平。

/570/ 四方精创手机快易付移动应用软件V1.0
四方精创手机快易付移动应用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和新理念的不断

涌现,移动支付逐渐成为移动金融时代的核心,各家银行都在

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因此本司推出“手机快易付移动应用”

,丰富商业银行客户的移动支付方式,为商业银行客户带来便

捷支付,提高商业银行的品牌影响力,对商业银行积极抢占移

动支付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该款app主要实现了用户实时支

付/转账并进行相关查询操作的功能。

/571/ 掺Yb系列激光晶体研究
掺Yb系列激光晶体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研究解决了高质量大尺寸Yb:YAG晶体的

生长问题。其采用温梯法生长出Yb:YAG晶体,达到Ф75

5;80mm^3;采用提拉法生长出Yb:YAG晶体,达到Ф50×

150mm^3,器件尺寸达10×20×100mm^3,Ф6×

;100mm^3,消光比优于1:30,光学均匀性达10-6,Yb掺杂浓

度达0~100at%,激光性能达到:斜效率>70%;利用提拉法

生长出CrYb:YAG晶体,尺寸为Ф30×130mm^3,器件尺寸

达10×20×100mm^3,Ф6×100mm^3,消光比优

/571/ 掺Yb系列激光晶体研究

于1:30,Δn达到10-6,Yb掺杂浓度达20at%。自调Q脉冲脉宽

达3.3ns。该课题组在项目进行中共发表论文62篇(国内20

篇,国际42篇),申请发明专利13项,国际专利PCT1项,获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572/ 构建与GPRS网络上的数据业务安全系统
构建与GPRS网络上的数据业务安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构建于GPRS网络上的数据业务安全系统”,产品

化后名称为“嵌入式无线VPN安全网关”,是运行于SOC(S

ystemOnChip)硬件平台之上的基于安全操作系统的嵌入式

VPN软件系统,项目研发的主要技术目标包括:嵌入式操作

系统的安全性增强、基于SOC的VPN(虚拟专网)软件系统、

以及网络安全功能的实现。该项目产品化后将为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等领域通过Internet网络构建虚拟专

用网络(VPN)提供高安全级别的VPN设备打下坚实的软件基

/572/ 构建与GPRS网络上的数据业务安全系统

础。此产品不仅可以支持GPRS,下步还可以支持CDMA,甚至

即将推出的3G模式。可以预见,安全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的G

PRS网络将无处不在,由它构建的应用将服务于政府机关、

各大银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证券、保险公司、体彩、

福彩、报刊发行及广告征集、公共交通、智能化物业等行业

。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在政府、军队、金融等国家重要领域具

有广泛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和经济命脉。政府大力

提倡使用国产信息安全产品,已为国内广大用户所接受,仅

电子政务市场,就为国内信息安全厂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

会。据CNNIC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

量已经达9400万,据文瑞市场咨询根据回归科学预测法预计

2005年到2009年、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将分别达到1

2203万、14904万和17845万人。网络市场的发展同步促进了

安全需求,随着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保护的

网络内容越来越多,加速了信息安全市场发展。IDG预测,

网络安全产品帮场已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预计2005年

到2009年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本项目主要用户是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领域。近年来,国家每年

用于中央政府层面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投资均在10亿无以上,

且逐年递增,各个省市用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投资更是个天文

数字。以常规的用于网络安全投资占据电子政务总投资10%

的比例来计算,电子政务中的安全投资就可以支持安全市场

的健康成长,所以,可以预见“嵌入式内无线VPN安全平台

/572/ 构建与GPRS网络上的数据业务安全系统

软件系统”的研制不仅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还具有较大的

经济效益,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573/ 医院科研暨人才管理系统的研究
医院科研暨人才管理系统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大型综合医院由于卫技人员庞大,三级学科设置细

致,拥有多个分院(或成立医疗集团),给医院人才管理、

科研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而“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是发

展医院的宗旨。本研究通过对医院科研暨人才管理网络系统

的研究,建立计算机化的电子信息科研档案;并积累研究分

析资料,实现科研人才信息管理准确和及时化;探讨人才绩

效评估、课题投入产出评估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定期及不

定期的报表和科研管理分析报告,并为人才管理、科研管理

/573/ 医院科研暨人才管理系统的研究

进入科学化、信息化奠定基石。医院科研暨人才管理系统的

研究基本包括课题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论著管理、

人才管理、经费管理六个数据库模块和人才绩效评估、课题

投入产出评估系统。在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

上,采用已有的、明确的考评指标对员工及部门进行绩效评

估。基本信息由6个数据库组成,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日常工

作的需要;评估系统是管理者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决策的好

帮手,满足高层次需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行数据转换

。(一)基本信息1、课题管理:课题项目来源、性质、类

别、学科、题目、内容摘要、主题词;负责人、参加人、职

称;课题经费、收支状况、起止年月、进度状况、产出结果

(研究生培养、论文、学术交流、著作、成果、专利等)。

同时适应课题的申请、在研、中止、结题等方面的管理。2

、成果管理:主要包括成果名称、主要完成者及其简历、成

果级别、颁奖单位、等级;成果内容摘要、创新点、应用范

围;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成果来源等情况。3、专利

管理:体现在专利的批准和实施上。主要记录的信息专利编

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号(指专利批准号)、专利名称、

专利权人、发明或设计人、课题来源;发明点、保护范围;

申请时间、批准时间、结束(或终止)时间;拟转让经费、

实施情况等。4、论著管理:主要指公开发表的论文、学术

会议论文及公开出版著作。(1)学术期刊论文:主要包括

编号、第一作者、论文名称、发表期刊、卷(期)页、发表

/573/ 医院科研暨人才管理系统的研究

时间、投稿时间;论文级别、论文摘要、主题词、来源、其

他作者以及版面费等。(2)学术会议论文:主要包括编号

、第一作者、论文名称、发表于何种会议(包括会议地点)

、发表形式(例如特邀、大会、小会、书面)、发表时间;

论文摘要、主题词、来源、所花经费、其他作者等。(3)

公开出版著作:主要包括编号、主编、副主编、编委、编者

;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地点;出版时间、版本、字数;

来源、所花经费等。5、科研人才管理:利用上述资料,即

课题、成果、专利、论著、研究生培养等信息形成人才管理

库,更有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同时也可在此界面进行

补充和修改。表现为科技人员科技贡献信息档案。主要收集

的记录信息有基本信息和主要科技成绩。基本信息是姓名、

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学历、毕业学校、学位、外语水平

、国外留学情况、职称、职务和学会任职及政治面貌等。主

要科技成绩指:主持和参加的课题、成果、专利、论著、研

究生培养等信息的详细情况,并按时间顺序排列记录。6、

科研经费管理:利用上述资料,即课题、成果、专利、论著

等所消耗和创收的经费信息形成科研经费管理库。(二)科

研管理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对于基本信息进行查询和统计,对

某些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实现,对于关键信息能打印和作出

报表,亦可做到信息的输出和输入。1、查询和统计功能(

1)按个人、科室查询和统计;(2)课题:设立几组标准选

/573/ 医院科研暨人才管理系统的研究

项,组内可以随意选项;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批准经费

、级别、开始年月、结束年月;课题来源、级别、开始年月

、结束年月、批准经费、支出经费、课题数及经费小计和合

计;(3)成果(4)专利(5)论著2、打印和报表功能;3

、数据资料拷贝功能:保存和备用可以寻系统的内容进行修

改;4、系统管理:根据需要可以对系统的内容进行修改。

(三)科研管理评估系统本着新颖、实用、真实和可行的原

则,投入按投入的人力和经费计算,人才又按不同职称和学

历划分计算,职称包括高职、副高职、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确立权重和分值。

/574/ Gabor小波变换域依赖结构图像表示
Gabor小波变换域依赖结构图像表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利用Copula在Gabor小波域建立多维统计模

型的研究项目,设计了Gabor小波变换域黎曼流形的卷积神经

网络(CNN)特征表示方法。该方将Gabor小波变换域黎曼流

形用深度学习将其转换成特征向量的方式,解决了Gabor小波

域黎曼流形相似度比较需要依赖大量计算问题。提出了小波

特征和深度特征融合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并应用于人脸识

和图像分析,该方法在能够有效提高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

NN)的识别性能,对噪声、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的识别有很好

/574/ Gabor小波变换域依赖结构图像表示

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教学课堂中的考勤,公众监控系

统中的身份识别;可以用于家政机器人的机器视觉系统,识别

家庭环境中的纹理图像识别、具有纹理图像产品的质量自动

检测。

/575/ 林牧标准微机检索和管理系统
林牧标准微机检索和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576/ 裸眼3D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
裸眼3D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本研究成果依托项目来源于:㈠江西

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裸眼立体技术基础理论及定标模型和应

用研究》。(编号:GJJ09012)㈡江西省教育厅产学研项目

《19英寸裸眼3D液晶屏组件成套技术研究开发》。(编号:

GJJ11001)㈢南昌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光学

差分技术的自适应裸眼3D显示产品》(2)应用领域和技术

原理本成果研究的光学差分式裸眼3D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台

式计算机显示器、笔记本计算机显示器、3D广告机、移动3

/576/ 裸眼3D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

D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使用光学差分板固定在液

晶显示屏的前面(或后面)构成前置式与后置式的裸眼3D液

晶屏,裸眼3D液晶屏使用TFTLCD作为图像显示单元,左右眼图

像分别显示在奇列和偶列构成的亚屏幕上,其光学差分组件

改变图像显示单元上的左右眼图像传输光线,在观看区域产

生分离和会聚后形成左右眼独立视区,双眼接收到各自独立

的互不干扰的图像,从而获得立体视觉效果。技术的关键在

于裸眼3D光学机理的研究、光学差分组件参数的计算仿真及

其设计加工和组装。本成果中的光学差分组件使用液晶技术

加工制造,液晶层的厚度控制在8微米,使用电极上的动态驱

动信号使液晶分子产生扭转形成电子光栅,从而产生3D光学

差分效应。而在电极无驱动信号时,光学差分组件处于不工

作状态,不对光线进行调制,使得LCD屏兼容于2D显示。(3)

性能指标在教育厅项目资助下研制的光学差分裸眼3D液晶屏

的性能指标如下:分辨率:640*1024*2;亮度:350CD;对比

度:500:1;观看距离:80cm;独立视区数量:12;立体度:2

3。项目研究期间发表论文12篇,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

。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其中毕业研究生4名。获得江西省高

校科技成果奖2、3等奖各一项。(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

较国内裸眼3D技术的研究集中于南昌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机构,目前国内的液晶生产厂家还没

有涉足裸眼3D屏的研制和生产。南昌大学的裸眼3D技术研究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外的裸眼3D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

/576/ 裸眼3D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

为2D/3D兼容式,一种为3D固定式。日本夏普小批量生产裸眼

3D液晶屏,也具有2D/3D模式可切换功能。由于夏普投入的研

究资金上亿美圆,并拥有最新的大尺寸液晶生产线,所以该公

司具有生产上的优势。(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完成研

究内容主要有:㈠、提出亚屏幕分区、虚拟屏幕及独立视区

等概念,完善了裸眼3D技术的机理研究。㈡、探索了立体度

参数及相应测试方法,完成了裸眼式3D显示器的质量评价和

视觉特性研究。㈢、提出一种具有特色的不同于柱透镜原理

的自动多视点技术实现方法,在眼睛识别与跟踪算法和播放

软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㈣、研制了5.0英寸、3.2英寸

小尺寸裸眼3D液晶屏,研制了17英寸裸眼3D显示器(前置、

后置),对装配工艺及效果进行了研究。㈤、对裸眼3D便携

式产品进行了预先研究,使用嵌入式CPU及操作系统来研制平

板电脑等便携式产品,对视频播放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开

发了能在安卓系统上播放3D视频的软件。创新点主要有:1

)把裸眼3D技术理论研究进行深化,提出亚屏幕和独立视区的

概念,完善了裸眼式3D技术的机理研究。2)提出立体度参数

定标裸眼3D显示器的技术质量,对测试方法和设备进行了研

究开发。3)提出了基于眼睛跟踪的自动多视点技术的实现方

法,提高了亚屏幕图像的分辨率。(6)作用意义完善了裸眼

3D技术的光学机理研究,研制了裸眼3D显示器,具有良好的3

D视觉效果;研究了裸眼式3D显示器的技术质量评价方法及测

/576/ 裸眼3D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

试仪器,为技术质量测试和建立国家标准提供了依据;自动多

视点技术的研究充实了裸眼3D技术研究的内涵。(7)推广

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裸眼3

D技术是新型显示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科技部“十二五

”计划专门规划了理论和应用的发展目标。3D技术已经进入

产业化阶段,特别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裸眼

3D技术在平板电脑、手机、监控、广告机、车载等产业方面

具有重要应用,市场容量巨大,产业链的产值每年上千亿元。

本项目研究成果可与企业界合作,进行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广

/577/ 回转作业机械行走后方视频监控系统
回转作业机械行走后方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大型挖掘机也存在后方视觉盲区的问题,其上也通

常安装后方视频监控系统,其中摄像头安装在挖掘机的上部

车身上,行走方向检测装置则是用来检测挖掘机底盘的行进

方向。但由于挖掘机的上部车身与底盘可以进行任何角度的

相对转动。当上部车身的前方朝向(驾驶室的前方)与底盘

的后方朝向一致时,此时底盘的前进方向是驾驶室的后方,底

盘的后退方向是驾驶室的前方,若此时底盘向其前进的方向

行进,则底盘的前进方向是驾驶员的视觉盲区但在监视器上

/577/ 回转作业机械行走后方视频监控系统

又不显示;底盘向其后退的方向行进时,底盘的后退方向却是

驾驶员的视野区域,无需在监视器上显示,但此时由在监视器

上显示,在监视器上显示驾驶员的视野区域图像本就毫无必

要,而且还致使监视器上不能显示机器的其他工作参数,影响

驾驶员对机器的操作使用。本发明涉及挖掘机监控,为解决

挖掘机后方驾驶员视觉盲区的问题;提供一种回转作业机械

行走后方视频监控系统,回转作业机械包括下部用于行走的

底盘和回转安装在底盘上的上部车身,监视器、用于拍摄上

部车身后方图像的摄像头、底盘行进方向检测装置;用于检

测上部车身与底盘朝向是否一致且与监视器连接的上部车身

朝向检测装置,当机器行进的实际方向是朝上部车身后方的

方向行进时,监视器显示摄像头所传输的图像。本发明回转

作业机械行走后方视频监控系统只要在机器向上部车身后方

行走时在监视器上显示机器上部车身后部区域的视频,便于

操作员观察上部车身视觉盲区,提高机器操作安全性。

/578/ 防爆型加压蒸煮器压力试验装置的研制
防爆型加压蒸煮器压力试验装置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研究了防爆型加压蒸煮器压力试验装置

的原理、构造和使用,开发了功能完善、安全的加压蒸煮器

压力试验装置。该防爆型加压蒸煮器压力试验装置是适用于

压力锅、咖啡壶等蒸汽压力试验的设备。通过对蒸汽压力试

验方法的研究以及对现有试验技术和设备的标准要求的相关

分析,本项目研制的加压蒸煮器压力试验装置的技术要点和

特点如下:(1)满足国家标准GB4706.19-2008《家用和类

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欧盟标准EN6

/578/ 防爆型加压蒸煮器压力试验装置的研制

0335-2-15-2002+A11-2012《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安全第2-

15部分液体加热类器具的特殊要求A11修订》、以及国际标

准IEC60335-2-15-201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第2-15部

分:液体加热器具的特殊要求》等相关标准的加压蒸煮器压

力试验要求。(2)解决加压蒸煮器最高蒸汽压力的精确测

定,实现在特定工况下的耐压和盖子打开性能等相关实验,提

供防止爆炸的电气安全设计以及相关的物理防护设计。硬件

设计方面:(1)采用压力传感控制器,考虑到标准IEC335-

2-15提出的350KPa和6倍额定压力要求,该装置应可以测量0

~800Kpa的压力值,压力设定范围0.1Mpa~1.0Mpa;(2)该

装置提供测量压力达到设定上限值时,自动断电保护功能及

器具非正常工作状态自动断电保护及报警功能;(3)该装置

采用联锁的开关门,在泄压装置未使气压低于安全气压的情

况下,开关门不能打开;(4)该装置采用高强度的防护玻璃

进行防护和观测,材质比等厚的玻璃耐冲击250倍。本项目研

究成果有:1、防爆型加压蒸煮器压力试验装置,1套;2、发

表论文,1篇;3、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件。

/579/ 汉中市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本研究在总结“十二五”时期汉中市商务发展取得

的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适应“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新常

态的客观环境,把握国家重大区域规划推进实施的历史机遇

和求战,研究提出实施“空间优化”“创新驱动”“质量构

建”“高端发展”四大战略,打造陕甘川毗邻地区商贸流通

强市,建设陕甘川毗邻区的物流中心、会展中心和对外开放

中心的发展定位。规划构建“一心两冀多极点”的空间格局

,优化中心城区商业布局,完善各县区商业网络体系。并规划

/579/ 汉中市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

了“十三五”时期汉中商务发展的五大重点任务,即完善流

通体系健全流通功能;创新流通业态培育消费热点;提升商业

质量加强城市推广;培育竞争优势扩大外贸规模;深化国际合

作扩大利用外资。

/580/ 加入WTO水利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加入WTO水利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研究探索了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互

动性;架构了科技知识产权和谐管理的理论框架;将理论研

究成果与现行水利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实证相结合,通过

科技知识产权(专利信息)调查问卷设计与策划,以及与水

利科技创新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例的实证,揭示水利科技管理

规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现状。按照新时期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

知识产权的政策导向,适应水利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

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应该树立知识产权管理新理念,科技管理

/580/ 加入WTO水利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应“以人为本”、整合知识产权与科技计划管理;水利科技

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亟需强化;科技计划项目产业化、价

值化的绩效考评机制。水利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新模

式,单目标管理模式转变为多目标管理模式,成果后期管理

转变为过程管理、跟踪管理。为加入WTO后完善我国水利科

技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管理新机制。立项审查管理的新规程

。将知识产权分析报告作为编制项目指南的依据;增添专利

态势检索报告的立项审核要件;增设知识产权预期成果目标

的评审考核条款、要求项目申请方提出本项研究可获取知识

产权成果指标;配置专项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营经

费;将项目申请者所在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计划立

项的基本要件。中期审核管理的新机制。邀请知识产权的中

介机构参与项目的跟踪管理;专项知识产权运营经费的动态

管理;定期应提交研发技术进展及知识产权形成的态势分析

报告;阶段性成果保密登记与归档管理。绩效管理的新机制

。建立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知识产权绩效评价指标;规范成果

验收的知识产权化验收规程与管理办法;构筑绩效管理的信

息平台;调整现行的科研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产权激励管理

的新机制。创设中国版拜杜法案的利益机制;加大成果产权

化、产业化的奖酬权重。技术引进管理的新机制。外来技术

落地生根的管理新机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与创新的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标准化知识产权条款;实现集成性

的有限突破。本研究水利部以及相关部门分析水利科技知识

/580/ 加入WTO水利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产权管理绩效提供了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为保障水利科技

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完善现有水利科技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在水利科技计划项目中引进知识产权内涵,对现行水利科

技管理提出8条可操作化的改进建议。

/581/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信道质量预测的分层匹配方法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信道质量预测的分层匹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信道质量预测的

分层匹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多个认知用户组成协作

感知组群,每个认知用户选择加入其收益最大的组群进行感

知;S2,组群领导者利用感知结果训练并构建概率后缀树,通

过生成树预测下一时隙频谱空闲概率;S3,组群领导者利用空

闲概率构建信道质量评价因子,对多个授权信道可靠性降序

排列;S4,调度单元根据优先级-可靠性调度准则,为编码后的

分层数据分配合适的信道。本分层匹配方法能够在时变的认

/581/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信道质量预测的分层匹配方法

知无线网络中动态地估计信道质量,降低感知时延,为分层数

据高效匹配可靠的信道,可用于改进认知无线网络中分层多

媒体数据的链路适应性。

/582/ 面向复杂数据的智能计算新方法
面向复杂数据的智能计算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计算科学和生命科学等

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智能计算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证明

了实现本征正交分解(ProperOrthogonalDecomposition,P

OD)的经典方法Karhunen-Loève分解(Karhunen-Lo&

#232;veDecomposition,KLD)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

alComponentAnalysis,PCA)方法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Decomposition,SVD)方法的等价关系。提出了基于P

CA神经网络方法的非线性MEMS系统模型缩减方法。针对高维

/582/ 面向复杂数据的智能计算新方法

非线性味觉信号的辨识问题,研究了味觉信号多模态信息融

合方法。提出了广义染色体概念,解决了广义TSP问题。

/583/ 34英寸全彩色荫罩式PDP
34英寸全彩色荫罩式PDP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等离子体平板显示(PDP)是目前可望成为大屏幕

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主流显示技术之一,其产业链涉及

众多行业,例如玻璃、稀土荧光粉、集成电路等,是国家的

战略和支柱性产业。该课题在现有PDP技术基础上,应用东

南大学提出的荫罩型PDP专利技术方案,采用计算机辅助设

计(CAD)技术,对其主要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彩色CR

T(阴极射线管)生产中常用的荫罩板来代替PDP中复杂的障

壁制造,简化了PDP的结构和工艺,降低了功耗及对驱动电

/583/ 34英寸全彩色荫罩式PDP

路的要求,提高了发光效率,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这一技

术在结构、驱动和制备上均申请了发明专利,形成自主知识

产权的体系,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在低成本

技术上,优于国外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三维PDP

数值模拟,具备了PDP结构设计的完整体系;完成100KHz行

悬浮驱动和能量复得电路的设计和制备;设计和制备了34英

寸PDP专用荫罩,发明并研制了三色荧光粉静电喷涂装置;

解决了整机制备,完成了34″全彩色荫罩式PDP样机两台。荫

罩式PDP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可商用化的样机的成功

研制,所达技术指标表明该技术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预

计在近1至2年能实现中试并进入规模化生产,技术优势十分

明显,并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市场需要很大。2003年全球

PDP模组产能已达350万台,预计2006年全球将超过1000万台

,市场巨大。

/584/ 基于GIS的测绘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基于GIS的测绘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GIS的测绘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一款运用于测

绘项目的GIS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勘察数据进行GIS

成像校对,确认原始数据的完整性,检查获取的影像中有没有

质量不合格的相片,控制点必须在测区范围内合理分布,通常

在测区四周以及中间都要有控制点,完成地表成像的后期校

对数据。基于GIS的测绘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一款运用于测

绘项目的GIS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勘察数据进行GIS

成像校对,确认原始数据的完整性,检查获取的影像中有没有

/584/ 基于GIS的测绘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质量不合格的相片,控制点必须在测区范围内合理分布,通常

在测区四周以及中间都要有控制点,完成地表成像的后期校

对数据。

/585/ 基于R包R/qtl的性状定位软件V1.0
基于R包R/qtl的性状定位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数量性状位点(QTL)是指控制

同一性状的多个微效基因座。QTL定位或者QTL作图是寻找与

性状连锁的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评估其遗传效应的过程

。目前,QTL定位软件主要包括R/QTL、MapQTL、winQTLcart

、QTLnetwork、Icimapping、mapMaker等,搜索方法主要包

括IM、CIM及MQM等,补缺失方法主要包括EM、IMP和HK等。然

而这些软件包不仅包含的搜索算法不尽相同,而且参数的设

置相对繁琐,QTL定位通量不高和软件应用平台可移植性差。

/585/ 基于R包R/qtl的性状定位软件V1.0

这些不足给QTL定位使用者和软件的推广应用造成了困难。

然而随着高通量测序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研究

者们在分子标记选择和遗传育种方面对QTL定位的需求却越

来越大,开发高效、通用和简便易操作的QTL定位软件显得尤

为重要。为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广西农业

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编写程序研发出了本计算机软件,并

于2018年9月13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登记。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目前,QTL定位软件种

类繁多、参数设置纷繁复杂以及所需文件类型不尽相同,因

此,选择合适的QTL定位软件对于QTL定位的使用者来说是个

不小的难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软件利用Perl语言对R中

的QTL软件包进行整合包装,使QTL定位具有高效、通用和简

便易操作等特性,方便QTL作图者可以在Linux系统下使用。

(2)性能指标基于R包R/qtl的性状定位软件V1.0,主要包括

:安装与初始化、运行说明(输入、运行、输出)。1.算法

流程图:2.程序表:rQTL.plQTL定位主程序|-----------

rqtlIM.plIM算法QTL定位子程序|-----------rqtlCIM.pl

CIM算法QTL定位子程序|-----------rqtlMQM.plMQM算法Q

TL定位子程序|-----------cp.info.plcp群体注释格式转

换子程序|-----------uncp.info.plbc、f2、riself群体

注释格式转换子3.安装与初始化:硬件环境:服务器配置:

24核+128G内存+20T硬盘+百兆网卡+百兆局域网;客户端配置

:4核+8G内存+500G硬盘+百兆网卡+百兆局域网。4.运行说

/585/ 基于R包R/qtl的性状定位软件V1.0

明:4.1输入4.1.1marker分型loc文件4.1.2性状qua文件4.

1.3连锁分群map文件4.2运行在shell命令行运行命令:per

lrQTL-idemo.loc-mdemo.map-qdemo.qua-odemo-pcp-kdemo

(其余均可默认)4.3输出结果文件中含有以下文件:一级

目录下:demo.loc:输入的loc文件demo.map:输入的map文

件demo.qua:输入的qua文件sort.map:sort后的map文件s

ort.loc:sort后的loc文件demo.R.sh:生成R的命令文件d

emo.csv:loc、map、qua文件合成CSV文件(以逗号作为分

隔符),即R运行输入文件trait.pem:进行PT(排列检验)

检验输出三种精度阈值的文件,二级目录下:trait.pdf:Q

TL作图trait.out:包含lod、加、显性效应值的结果文件t

rait.cut:lod超出设定或PT检验阈值的结果文件,可为空t

rait.expl:表性贡献率文件trait.info:滤除cut文件中单

标记非连锁的marker,并转换成注释格式文件3、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本计算机软件系统是一款基于R包R/qtl的性状定

位软件,该软件高效、通用且简便易操作,适合广大科研单位

的研究人员使用。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

计算机软件是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长期从事经

济作物研究和相关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完成的,适合于

研究各种动植物的广大科研人员使用,技术成熟可靠,应用范

围广,安全性高,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5、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目前正处于试用阶段,后期在保

/585/ 基于R包R/qtl的性状定位软件V1.0

证有足够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的条件下,试图寻找合适的

公司企业,通过与公司企业合作对该成果进行转化和规模化

应用。

/586/ 大功率LED芯片设计
大功率LED芯片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将对大功率高亮度GaN基LED进行优化设

计,提高光提取效率,使芯片的电流扩展均匀,减少电流的聚

集效应,降低芯片的发热量。研究成果:通过设计新型电极

,减少芯片散热;通过不同制备工艺下芯片的辐照效应,得到

可靠性好的芯片。前景分析:大功率芯片的应用受制于亮度

和散热,若能克服这些局限性,将会加快LED的广泛应用。

/587/ 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
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所属的科学技

术领域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从目前移动通信行业内不断

完善2G(GSM)信号覆盖的同时大力发展3G(TD-SCDMA)的情

况分析可知,同时满足GSM/TD-SCDMA信号放大的设备,潜在

的应用市场非常巨大,前景十分可观。目前,行业内对GSM

和TD-SCDMA信号的中继放大多采用GSM和TD-SCDMA分离式干

线放大器,再通过合路器合路来实现覆盖要求。但伴随而来

的问题是功率浪费及系统噪声系数升高,造成覆盖范围降低

/587/ 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

。为此,我公司提出了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1、

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是一种能同时放大GSM信号和

TD-SCDMA信号的中继放大器;2、设备内部采用了新研制的

GSM/TD-SCDMA双模双工器,再通过射频放大模块对GSM信号

和TD-SCDMA信号进行独立处理,保证了信号的质量;3、设

备抛弃了GSM干放和TD-SCDMA干放设备外合路的模式,设计

开发了GSM/TD-SCDMA双模双工器,重点解决了GSM和TD-SCD

MA分离式干线放大器外再合路时使用外置功分器或合路器带

来的插损(功分器插损3dB、合路器1.5dB)造成整套系统的

输出功率减少及噪声系数增加等问题,保证了通信的覆盖范

围。且采用的双模双工器及内部射频模块,有机配合,解决

了GSM/TD-SCDMA系统间隔离度的问题;4、设备采用一体化

统一监控平台,同时监控2G(GSM)和3G(TD-SCDMA)链路,解

决了GSM和TD-SCDMA分离式干线放大器需要使用各自的监控

平台所带来的冗余。同时,监控程序可远程升级,大大提高

了设备维护及设备优化的方便性和操作性。设备监控完全符

合并满足中国移动对2G和3G直放站的监控规范要求;5、从

物理机械特性分析,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为一体机

,较GSM/TD-SCDMA分离式干线放大器,大大减少了部件的使

用;例如:机箱、监控板、监控用调制解调器、电源模块、

外置合路器等。同时,在满足同样覆盖范围及质量要求的情

况下,双模干线放大器具有更低的功耗,大大降低了覆盖成

本,这完全符合国家关于绿色环保及节能减耗的宗旨。GSM

/587/ 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

/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的各项指标都需要与传统的GSM或

TD-SCDMA干线放大器指标保持一致,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

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337-2005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

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信行业标准YD/T1711-2007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

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且同时达到系统间隔离

的要求;保证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相互不干扰,正

常工作。GSM/TD-SCDMA双模干线放大器,可以同时处理GSM

信号和TD-SCDMA信号,适用于2G、3G信号室内覆盖系统的兼

容改造和升级改造,潜在的应用市场非常巨大,前景十分可

观。

/588/ 天津软件及高新企业统计分析系统
天津软件及高新企业统计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天津市科委所负责的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以及软件及服务外包行业统计分析的工作,目前需要申报高

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用户需要通过市行政许可中心递交科委进

行资料审查、资质审核。需要填报软件及服务外包行业统计

报表的企业用户需要将上报的数据以软盘或电子邮件的方式

提交给市统计局。目前这种申报流程存在纸质单据多、申报

过程用时长、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使用该系统,企业用户

可以足不出户即可进行网上高新企业认定的申报及软件产业

/588/ 天津软件及高新企业统计分析系统

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即缩短申报审批和报表数据填报的时

间,也可减少整个过程中的纸质单据的生产以及不必要的人

工操作。天津市、区县科委用户可以在线对企业填报的数据

进行审批、管理及数据查询分析工作。

/589/ 湖南气象预报业务服务综合平台
湖南气象预报业务服务综合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湖南气象预报业务服务综合平台(WOSIS)项目是20

05年湖南省气象科技开发重点攻关项目,针对湖南省气象预

报业务服务工作的实际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发展需要,研

制出了适合省、市、县三级气象台站使用的综合业务平台。

该平台实用性强,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度高,能够涵盖各

级气象台站日常的预报信息分析、预报制作与业务管理、预

报服务流程等工作环节,预报业务服务人员可快速方便地获

取各种气象信息、制作预报产品、进行预报服务。由气象信

/589/ 湖南气象预报业务服务综合平台

息分析、预报制作与管理、预报服务、互联网气象信息浏览

、内部网气象信息浏览等五部分组成。气象信息分析功能提

供了海量信息内容,每天能提供约243~247张客观分析天气

图表及14~24张表格产品、约700张以上的卫星图像产品、

约700张以上的数字传真图、约14000幅的雷达、雷电资料图

像产品、约5000张客观分析数值预报图形产品、约52张数值

预报解释图形产品、约23幅预报服务图形及近100份文字产

品。预报制作与管理功能集预报值班日记的生成、常规天气

预报制作、灾害性天气预报与警报的制作、预报产品的分发

、预报质量检验于一体,预报制作等值线与表格相结合,等

值线预报图可直接反演为表格、电码、文档,预报站点可自

由添加,预报产品实行数据库管理,预报质量检验直接调用

产品库,能实时或定时进行预报质量检验及质量检验报表输

出。预报服务功能可实现各级气象台的各类指导产品的显示

输出;降水、气温实况资料的显示输出;对降水等实况可与

历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并以表格、图形等多种方式显示,可

实时查询并显示历年降水量旬、月、年平均值;系统提供有

4大类45个服务产品模板(Word文档);Word(或PPT)文档

导出及导出到同一Word(或PPT)文档功能将气象信息分析

内容、预报产品实时形成预报服务、天气会商及技术总结材

料。互联网气象信息浏览功能使得网上气象信息的浏览就像

是在查询本地气象信息一样,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丰富了

气象信息分析内容,扩充了气象信息获取途径。内部网气象

/589/ 湖南气象预报业务服务综合平台

资料浏览功能通过对Intranet.txt参数文件的调控设置自动

实现按要求生成适合自我风格的内部网气象信息调用菜单。

系统设计新颖、集成度高、功能强大、操作方便、运行稳定

、实用性强。在等值线分析技术,多种气象信息的集成与叠

加,多普勒雷达产品实时拼接和图象增强处理,预报制作管

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性。该系统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取得了显

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590/ 一种变形有源相控阵天线幅相补偿量确定方法
一种变形有源相控阵天线幅相补偿量确定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数字器件量化的变形有源相控阵

天线幅相补偿量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天线阵元理想

幅度和阵元理想相位、最小衰减量、最小相移量、天线阵元

位置偏移量;基于有源相控阵天线机电耦合补偿模型,计算补

偿变形天线电性能的阵元幅度和阵元相位;分别计算阵元幅

度与最小衰减量的比值、阵元相位与最小移相器的比值,确

定部分阵元量化幅度和量化相位;再分别选取幅度参考阵元

和相位参考阵元,更新剩余阵元幅度和阵元相位,并与最小衰

/590/ 一种变形有源相控阵天线幅相补偿量确定方法

减量、最小相移量比较,确定剩余阵元量化幅度和量化相位

;最终得到天线幅相补偿量。本发明可在考虑数字器件量化

误差的同时,保证天线电性能最优,对有源相控阵天线电性能

补偿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591/ 基于机器学习的盲文识别系统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盲文识别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提出使用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用于盲文识

别,并以一个盲文字符块作为识别单位,不同于传统的以一个

盲文字符内的单个盲点作为识别对象;提出适合于盲文识别

的特征提取方法,并找出最优SVM分类器核函数。开发出的样

机已经开展试用,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合同技术要求。申请专

利2项,发表论文2篇。后续将根据市场反馈情况,继续对产品

进行升级改造,已达到成果转化目的。

/592/ 发展了改进MJO模拟性能的技术方案
发展了改进MJO模拟性能的技术方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综合分析了BCC气候模式对于MJO/ISO的模拟性能,

包括其显著周期、振幅强度和传播特征等。并通过采用滤波

、频谱分析、超前——之后相关和降水方程诊断等方法研究

了模式对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与季节平均态的

正反馈机制。发现模式的平均态偏差与对流参数化方案可能

是影响MJO/ISO模拟的主要因素,为后续模式的改进提供理论

依据。依据上述分析结果,利用BCC气候模式设计针对平均态

偏差与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试验,初步改进了模式对于

/592/ 发展了改进MJO模拟性能的技术方案

MJO主周期的模拟效果。依据BCC二代气候模式对于MJO/ISO

模拟性能的评估结果,利用BCC气候模式设计针对平均态偏差

与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试验,初步改进了模式对于MJO主

周期的模拟效果,为模式改进发展并运用于短期气候预测业

务提供参考。

/593/ 助力车数字智能传动传感自动控制系统
助力车数字智能传动传感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摩托车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具有二十多项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

系统运用全新概念的燃油空气分控双喷理论及控制技术,以

及控制硬件和软件。由数字智能传动传感,电子加速踏板、

转向、刹车、发动机曲轴转速、点火位置、氧、水温等多种

传感器组成。打破了现有发动机电喷系统依据节气门开度,

匹配燃油量的控制理论和模式。通过传动传感装置,自适应

连续线性自动检测出车辆在启动、怠速和各种负荷交变瞬间

及过度性等各种参数变化,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

/593/ 助力车数字智能传动传感自动控制系统

微电脑。微电脑采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技术,根据发动机外特

性曲线模型,自检查、自校对、自修正,匹配实际工况所需

的各种空燃比,实现准时、定量、分层精确喷射燃油与空气

。加大利用气流的压差和惯性,减少缸内残余废气,增加新

鲜工质,提高压缩比,降低爆震程度。自动排除人为操作不

准确和其他非标准状态的误操作带来的效能损失。与现有电

喷技术比较,更为节油;与现有化油器比较,降低油耗10~

20%,同时实现转弯和刹车时智能减速、减油,达到更加安

全、高效节能和低排放的目的。助力车年销售量达400万台

左右,按市场占有率的8%配置计算,可实现年产量32万台左

右,年销售额1.2亿元,可实现年利润1200万元,年税金96

0万元,市场大,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

/594/ KTDQ01电铲无线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V1.0
KTDQ01电铲无线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物联网应用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KTDQ01电铲无线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V1.0成果简

介:①基于Internet的制造装备远程监测、诊断和维护系统

的体系结构研究面向制造柔性化、网络化、敏捷化的需求,

改变传统的设备信息获取及处理方式,基于控制网络技术,建

立底层的网络化信息基础结构工,并通过与Infranet和Inte

rnet的集成实现制造装备远程监测、诊断和维护系统的集成

网络环境。②基于远程诊断和维护服务的自动配置技术自动

配置技术的研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备制

/594/ KTDQ01电铲无线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V1.0

造商可以为他的相似的系列产品建立一个监测诊断维护系统

,该系统可以完成对所有该类设备的监测任务。利用Wbe页面

,用户可以不必知道设备的维护知识而轻松地利用该系统自

动配置设备的维护信息。配置完成后,用户的设备就成为了

远程监测诊断维护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接受远程维护中心以

及维护专家的诊断维护。利用该技术,设备制造商将进一步

节省用于设备维护的开支,而设备用户也将更容易使用和维

护设备。③基于移动Agent的诊断维护服务的实现技术针对目

前远程监测诊断维护系统中存在的诸如网络带宽瓶颈、网络

不稳定因素、同时服务大量用户能力差等弊端,提出了基于

移动代理(Mob1elAgent)的解决模型。当前nIternet流行

的CS/和BS/结构模型由于功能的限制,使客户和服务器的身

份不能转换。这样使系统缺乏灵活性、智能性、重构性、异

构性等,特别是远程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必须服务于大量用

户的应用,众多的用户端传输大量的数据必然会使诊断中心

的服务能力大大削弱。移动Agent技术为基于工Internet的

分布式应用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计算模式,而将其应用在远程

分布式监测监控和故障诊断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595/ AHY-823压阻应变仪
AHY-823压阻应变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仪器是应用半导体应变片的压阻效应,小平面厚

梁结构,以及微机连续采集技术研制而成的,主要用于地震

前兆监测,地球物理场的研究以及矿山、大坝、高层建筑和

工程地震方面。其探头采用了较好的工艺处理,提高了仪器

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并应用了微机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

、打印、转贮、定时回放磁带和标定的自动化,且价格低,

仅为同类仪器的1/10左右。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位移

灵敏系数为8.3V/μm,应变灵敏系数为8.3mv/

/595/ AHY-823压阻应变仪

1×10的负8次方;线性范围>4μm,线性度1.

08%;极限应变灵敏度为0.7×10的负9次方;

零漂为2×10的负8次方/天;温漂为0.67

15;10的负6次方/℃;频响为0-6Hz;量程为6&#

215;10的负4次方应变。

/596/ 铁路轨道测量用滑动式数显方尺
铁路轨道测量用滑动式数显方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测量用滑动式数显方尺,包括

横梁、铁轨滑动尺座、直线导轨滑道、直线导轨滑块、数字

标尺和电子标尺,横梁左端固定连接直线导轨滑块,铁轨滑动

尺座内安装直线导轨滑道,实现精密导轨滑块沿精密直线导

轨前后自由滑动;在铁轨滑动尺座正平面和侧平面均设置数

字标尺,透过内嵌电子标尺的数字显示屏可指示横梁前后滑

动的距离;精密的导轨滑块装置保证严密的垂直性的同时又

实现了精确滑动;滑动式数显方尺中设有两个滑道锁紧螺栓

/596/ 铁路轨道测量用滑动式数显方尺

,操作方便,便于携带。采用新型塑钢、密制铝管、不锈钢和

尼龙等材料,减轻了重量,增强了耐用性、绝缘性和抗变形性

/597/ 基于Mie谐振耦合的亚波长金属孔透射光增强
基于Mie谐振耦合的亚波长金属孔透射光增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放置在金属孔两边的硅纳米颗粒的Mie

谐振耦合取代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实现亚波长金属孔的宽带

高透射传输。通过在周期性排列的二维亚波长金属孔内部放

置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硅纳米颗粒,由硅纳米颗粒产生的

Mie谐振效应把入射光局域在颗粒的亚波长尺度范围内,形成

能量密度极高的等效电磁偶极子,然后通过小孔辐射出去,藉

此实现硅纳米颗粒尺寸大小决定的频率可调透射光增强。项

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ie谐振耦合的亚波长金属孔(r/λ=0

/597/ 基于Mie谐振耦合的亚波长金属孔透射光增强

.1)光传输,透射系数超过90%的带宽达到65nm,与表面等离

激元共振诱导的透射增强相比,峰值增高了1.5倍,3dB带宽拓

宽了17倍。根据耦合模理论,建立了Mie谐振耦合亚波长金属

孔透射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在临界耦合状态下反演出电路模

型中的元件参数值。进一步研究发现,仅通过改变等效电路

模型中的耦合系数,就可全面揭示Mie谐振耦合亚波长金属孔

透射的规律,并得到与全波电磁仿真完全一致的结果,从而找

到光与放置硅纳米颗粒的亚波长金属孔相互作用的数学表达

,也给予人们在光学领域按照电路设计方法构建相应功能模

块的启示。这种基于硅纳米颗粒Mie谐振耦合实现的透射增

强,具有传输效率高、损耗低、与现有半导体工艺兼容性强

等优点,在平板显示、光谱成像、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具有巨

大的应用前景。

/598/ 新型全光网络节点交换方案及其拓扑结构设计与仿真
新型全光网络节点交换方案及其拓扑结构设计与仿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郑州市科学技术局2012年度科技发展计划

项目,项目编号:20120409。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课题的

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主要研究目标是解决全

光网络中的全光交换技术和全光网络建设中的网络拓扑结构

问题。目前,全光网络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本课题的研究

就是围绕全光网络的两个热点即全光网络节点交换方案和全

光网络拓扑结构展开,依据的主要技术原理包括:(1)全光

交换技术。全光交换技术能够在交换节点处实现光信号的直

/598/ 新型全光网络节点交换方案及其拓扑结构设计与仿真

接交叉连接和上下路功能,无需进行光电交换,从根本上克服

了“电子瓶颈”的限制,能够极大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

速率,保证业务的透明传输,改善系统的QOS。(2)全光网络

组网技术。由于全光网络中的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再

生功能,因此简化了系统组网方案,使超长距离传输成为可能

。因此应用于新一代光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值得深入研究

。从目前来看,生存性较高的MESH网络是光网络发展的方向

。性能指标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8*8M

EMS设计一个支持64路交叉连接节点结构,经过两年的研究,

课题组取得了较大突破,基于相干隧穿破坏和自囚禁等量子

现象实现了任意N*N的光交叉连接节点结构,超额完成了预期

的目标。第二部分是设计一个系统容量达80Gbit/s的网络方

案,经过两年的研究,课题组采用DWDM技术,在主干网上同时

传输80个波的光信号,每个载波速率可达40Gb/s,理论速度可

达到3.2Tbit/s,是普通单波SDH传输的80倍。系统仿真的结

果表明,课题组设计的具有MESH网和自愈环网双重优势的网

络结构真正实现了超大容量传输。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

、提出一种新型的全光节点交换方案本课题深入研究了相干

隧穿破坏(CDT)和自囚禁效应(self-trapping)等量子现

象的规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采用CDT和self-trapping相

结合的方法实现了8×8交叉连接功能,能使光信号从任

意输入端变换到任意输出端。在只考虑相邻光纤的耦合作用

条件下,采用半经典理论得到了周期性调制光纤中光信号随

/598/ 新型全光网络节点交换方案及其拓扑结构设计与仿真

时间演化特性。通过调节周期性调制场的幅度和频率的比值

,数值模拟了全光变换功能并获得了各种变换所需的条件。

在该8×8光交叉连接输出端引入可调谐滤波器可实现光

信号的广播发送,光路变换和上下路等功能,可推广到任意N

×N全光交叉连接器件设计方案中,能有效解决波分复用

光网络中光信号时延和容量需求问题。在对光信号在光纤中

传输特性的研究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其中一个

重要发现是CDT现象在三光纤系统(线形排列)中与在二光

纤系统中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二光纤系统中的CDT现象已经

被实验所证实[Phys.Rev.Lett.98,263601(2007)],CDT现

象只在一系列分立的参考点上才会发生。通过我们深入的研

究发现,在三光纤系统中,CDT现象会在连续的参考点上发生

,只要对系统施加外部驱动场,则CDT现象即可被观测到[New

J.Phys.16,013007(2014)]。该研究成果对于研究CDT现象

在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另外一个重要发

现是在四光纤系统中(菱形结构),当考虑光纤之间的二阶

耦合作用时(即考虑非相邻光纤之间的相互作用),CDT现象

不但没有破坏反而得到加强[CHIN.PHYS.LETT.30,11(2013

)]。这种反直觉现象的产生和四光纤系统所加的外部周期

性驱动场的作用密不可分,外部周期性驱动场地作用改变了

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行为,为控制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

提供了技术可能,对实际生产活动有指导意义。在以上两个

/598/ 新型全光网络节点交换方案及其拓扑结构设计与仿真

重要发现的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究了CDT等量子现象在光

耦合器方面的应用,相关的研究成果“基于CDT和Self-trap

ping的8×8光交叉连接特性数值研究”即将在计算物理

杂志刊出。2、设计一种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以河南为平台

,提出一种生存性很高的“蜘蛛网”状结构,通过软件仿真论

证了这种方案的合理性。在详细阐述全光因特网的系统结构

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平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

有MESH网络和自愈环网双重网络特性的全光因特网拓扑结构

,系统误码性能和光谱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类似”蜘蛛网

“状的全光因特网拓扑结构具有生存性高、误码率低以及易

于故障定位等优点。相关的研究成果”一种新型全光因特网

方案设计及性能仿真“已在光通信技术杂志刊出。作用意义

全光的节点交换方案和高生存性的全光网络拓扑结构是光网

络的重要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全光网络

节点交换技术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有着深远的应用价值。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发现丰富了人们对CDT现象的认

识,找到了量子现象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结合点,从而提供了一

种新的控制光传输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在偶数根

光纤系统中,CDT现象只发生在一系列分立的点上,与这些点

稍微有偏离,量子隧穿现象就非常明显,因此对系统参数的控

制要求很高,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实验条件不断进步,从

而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599/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是公司根据市场客户需求

,与2009年1月立项开展研究的项目,项目团队研究了利用GI

S技术、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

组织管理,利用网络传输技术针对不同种类的监测设备(裂

缝计、孔隙水压力计、土压力盒、活动测斜仪、固定测斜仪

、雨量计、裂缝计等)采集信息的传输,并利用WebService

技术对于数据管理和传输进行了软件开发实现。至2009年6

月4日取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著作权登记证书“金地地质灾

/599/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

害监测信息系统V1.0”。下一步,需要继续对系统进行深入

研究,重点研究数据挖掘(DM)和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

、数据融合技术在监测数据分析应用中的作用,深化细化部

分功能,改善操作界面,进行批量生产,向市场推广应用。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采用

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和决

策支持技术,以网络通讯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了集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决策、发布

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信息系统。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在加强地

质灾害监测信息采集量的基础上,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地质

灾害孕灾环境、诱灾因子和承灾体之间的相关关系,特别是

监测量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关系。基于数学统计、小波分析、

图形图像处理等知识,建立起数值特征分析模型,实现监测数

据的处理和利用监测数据进行地质灾害精细化预报。系统利

用先进的网络(有线和无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

系统(GIS)技术,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四维空间管理,

并对重点影响因素进行动态抽取和空间叠加分析,计算数值

的特征量,依据建立的特征量临界值,进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

,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技术支持,并将结果发布给相应的领导

或管理者。设计思想是在公司多年技术累积与开发经验总结

,并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研发。性能指标:①B/S系统最

少支持200个并发用户,打开任何一个浏览界面的平均响应时

间<5s②B/S系统查询或统计并显示结果的平均响应时间<1

/599/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

5s③C/S系统用户平均登录时间<10s,登录后加载少量空间数

据的平均时间<10s3.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基于GIS技术,采

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网络技术、WEB技术、数据仓

库技术、信息安全等技术构建的综合性地理空间数据库和服

务平台。利用GIS的显示清晰直观,更加符合人脑思维模式的

特点,有机结合计算机存储的知识和专业人员的经验和智慧

,形成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地质灾害监测管理方案。利用GI

S技术在空间分析等方面的优势。辅助决策者在繁琐和充满

细节的空间环境中,精确、快速、科学的分析数据和精细化

预报,形成地质灾害专业的、针对单体的灾害预报信息。4.

技术的成熟程度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⑤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技

术⑥网络传输技术⑦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⑧WebServi

ce技术⑨数据融合技术5.应用情况公司己有完整的市场营销

和服务队伍,采用“稳定发展省内市场、积极开拓省外市场

”策略。先后完成或实施的主要项目有:“广东省地质灾害

预警信息系统”、“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信息系统(

数据中心系统建设)”、“深圳市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长沙市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广州番

禺区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广东省地质勘

查局档案资料数据库系统”、“梅州市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

统”、“山西省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云南省自然资

源与地理空间信息应用平台”、“韶关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

/599/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

预警信息系统”、“佛山市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柳

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地下隧道盾构导向系

统研究开发”、“广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

”、“梅州市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佛山市地质

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广东省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系统”,具体应用在佛山市、柳州市、韶关市、惠州市、广

东省、云南等地。6.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具有的资质荣誉证

书:①云金地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管理软件V2.0②创新基金-基

于GIS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立项证书③创新基金-基于GI

S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验收证书

/600/ 汽车变速器寿命试验台与换档试验台及其多台运行状态监测集散控制系统
汽车变速器寿命试验台与换档试验台及其多台运行状态监测集散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系统是由三个寿命试验台(其中两个变速器总成

寿命试验台、一个锥齿轮寿命试验台)、两个换档试验台、

五个PC子机和一台386主机、A/D板、接口与接口箱、串行通

讯形状卡、传感器、打印机以及软件包组成。楞实现寿命试

验台据矩的恒值控制及自动加载、卸载及试验规范的自动执

行,其扭矩测量精度为±0.5%,控制精度为1%;可对换

档试验台的动态参数进行实时显示和曲线绘制,系统对所有

试验参数能实时显示,具有超限报警和自动停机,主机与子

/600/ 汽车变速器寿命试验台与换档试验台及其多台运行状态监测集散控制系统

机之间没有通讯功能。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研制了试验

扭矩和转速的微机测量方法,取消了转矩转速测量仪表。2

)利用“泵站-液压加载器-步进电机-微机”系统实行扭矩参

数的全过程自动控制。3)利用微机的示波器功能取代了动态

液变仪-示波器等二次仪表,对换档过程的动态曲线进行观

察与打印(横向、纵向、单页、多页),其打印质量高于二次

仪表的曲线。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前后进行过21项试验

,运转2000小时以上,换档40万次以上,系统运行良好,操

作方便,测试准确,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有很好的

推广价值。有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601/ 基于地闪资料的强对流分级技术
基于地闪资料的强对流分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研究背景每年3~9月期间,包括江西在内的中国

中东部地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等灾害常有发生;闪电监测定

位系统和多普勒雷达是开展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业务最常用

的参考资料来源之一,为更好地发挥这些探测资料的效益,国

内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国内尚未真

正建立基于地闪探测资料的雷电活动强弱分级标准;二是不

同类型强对流天气时的地闪活动特征,国内外有一些研究成

果,但大都也是基于个例分析的结果,相关的统计性研究较为

/601/ 基于地闪资料的强对流分级技术

欠缺。另外,短时强降水等对流性天气发生前后的地闪活动

统计特征还没有相关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

三是在地闪活动规律与雷达回波的关系方面,国内外有诸多

研究大都是针对某次或几次强天气过程的研究结果,因而缺

乏普遍性;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地闪与回波强度和顶高等

的统计关系也鲜有研究,更未见江西省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为在一定程度弥补地闪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的研究和业务应用

的部分不足,开展了江西省地闪资料的统计分析,据此建立了

雷电活动强弱描述的等级标准;后又将其推广开来,将全国雷

电多发地划分成五个区域,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雷电活动强弱

的等级标准。还将强对流天气分成短时强降水和风雹等主要

类型,统计分析了其伴随发生的地闪频次和强度及其与雷达

回波的关系,提升了对不同类型强天气发生前后的地闪活动

特征的认知水平。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2.1技术原理选取

2004—2014年间的江西省11个ADTD雷电探测定位组网系统所

得云地闪资料和全国地闪探测结果的部分资料,参考了Cumm

ins等的做法,将电流值小于10kA的正地闪滤除;雷达资料取

自江西省内的6部WSR-98DSA雷达和周边省份的部分雷达基数

据,共收集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数据文件15092个;探空资

料取自江西省内及周边靠近强对流发生地的探空站,且未受

对流活动影响,共有1290个数据文件。所用不同类型强天气

的观测实况记录取自江西省各市县气象台站(共92个)记录

整理的重要天气报。一是将江西2004—2014年间地闪资料进

/601/ 基于地闪资料的强对流分级技术

行0.1o×0.1o经纬度(约123.2k㎡)网格化处理,统计

网格内的闪电频次、以及各地闪频次区间上的格点数所占比

例;参照江西省的年暴雨日与年平均雨日比例关系(全年雨

日约150天,暴雨以上日数约5天,即暴雨日数约占总雨日的3

%)以及江西省0.1o×0.1o经纬度网格内平均地闪数为

400-700次/年的统计结果,按地闪次数的前3.6%,3.7-10.3%

,86.1%,比例和专家调查,定义了江西0.1°×0.1&

#176;经纬度格点上的地闪频次分别为<10个/h、[10-40)个

/h和≥40个/h时为“强、中等、弱”三个等级,作为评价地闪

强度要素之一。二是将我国划分成5个区域,统计了2011-20

12年全国的地闪数据,计算了地闪电流强度的概率分布,据此

分别给出表征正、负地闪强弱(电流)的参考区间,作为评

价地闪强度要素之二。三是将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

的地闪资料与雷达回波叠加显示,并计算格点上的0℃层以上

的最大回波强度与地闪频次的相关系数,还统计了不同回波

强度区间上的格点数,从而给出了利用0℃层以上最大回波强

度来描述区分地闪活动强弱的5个等级及其回波强度参考阈

值区间。2.2性能指标通过对大容量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得

到:(1)基于地闪频次的对流等级阈值:0.1°×

;0.1°经纬度格点上的地闪频次分别为<10个/h、10-

40个/h和≥40个/h时,对应“弱”、“中等”和“强”三个等

级;(2)基于地闪电流强度,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地闪活动

/601/ 基于地闪资料的强对流分级技术

强弱程度划分为弱、中等、较强、强、极强五个等级,相应

的正地闪平均电流强度分别为<20kA、20-50kA、50-80kA、

80-120kA和≥120kA,负地闪的平均电流强度分别为≥-20kA、

-40~-20kA、-60~-40kA、-90~-60kA和<-90kA;(3)将

地闪与雷达回波强度统计对比分析表明:a)地闪频次大值多

出现在强回波附近;回波强度介于45-55dBz时,对应的地闪活

动最强;地闪活动极弱、弱、中等、强和极强时,对应0℃以

层上最大回波强度的区间分别为≤35dBz、35~45dBz、45~

55dBz、55~60dBz和>60dBz。b)对江西而言,发生短时强降

水的站点地理位置越偏北、且小时雨量越大时,对应地闪活

动也越剧烈;分钟级雨量与地闪的关系不明显;c)短时强降水

与冰雹同时发生时,总地闪数与冰雹直径存在着较好的正相

关关系,因而可借助总地闪数大致评估降雹尺寸;而当短时强

降水与雷暴大风同时发生时,则雷暴大风的风速与总地闪数

无明显关系。3.技术的创新性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本

项目取得了2项创新性研究成果:(1)在国内率先给出了基

于0.1°×0.1°经纬度格点上地闪活动强弱等

级(区间)参考标准,包括正、负地闪的平均强度和格点上

的地闪频次;(2)初步统计了0℃层以上最大回波强度与地

闪活动强弱的关系,并给出了描述雷电活动强弱等级的雷达

回波强度的参考阈值区间;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

与地闪频次和雷达回波强度的关系,提出了利用闪电探测资

/601/ 基于地闪资料的强对流分级技术

料来预测冰雹直径大小的可能性。该技术一是根据江西省的

地闪频次分布确定了雷电活动强、中等和弱三个等级标准,

并作为评价地闪强度之一;二是将全国划分成五个区域,计算

了地闪电流强度的概率分布,给出了表征正、负地闪强弱(

电流)的参考区间,作为评价地闪强度要素之二。在此基础

上,分析了不同类型强天气发生前后的地闪活动特征,统计分

析了0℃层以上最大回波强度与地闪活动强弱的关系,给出了

描述雷电活动强弱等级的雷达回波强度的参考阈值区间,分

析了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与地闪频次和雷达回波强度的关系

。该技术增强了雷电活动与对流强弱关系的认识,探索了强

对流分级的新途径。4.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4

.1成熟度由于上述成果均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而得,因

此结论准确,能为强对流天气的非常规检验系统提供较好的

事实基础和更多参考依据。4.2适用范围国内的中东部各气

象台站均可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强对流天气短临

预报的能力和产品应用的水平,以及帮助更科学地评估对流

性天气的强弱程度。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5.1应用情况上

述部分成果已在江西省气象台的短临预报业务中得到了应用

,有助于预报员更好地理解回波强度与地闪活动及其演变的

对应关系,从而为准确预报强对流天气的类型和强度提供了

参考,也促使更科学地评估对流性天气的强度,取得了较好的

应用效果。上述成果也已在该项目参与单位间共享,并参加

/601/ 基于地闪资料的强对流分级技术

了与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等部门的技术交流和应用

,反响较好。5.2存在的问题上述评价雷电活动强弱的参考标

准为依据历史探测资料统计而得,其可靠性仍需多地较长时

间的业务应用来检验和完善。由于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和

影响过程很复杂,地闪与各类强对流天气定量关系也需进行

更多的统计分析与验证。6.获奖情况尚未申请报奖。

/602/ 医学细胞网络交流创新平台及其汇总资料剖析
医学细胞网络交流创新平台及其汇总资料剖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成果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承担的浙江省医

学科学基金项目(胸腹水积液细胞图文报告模式及室间质控

,编号2006B05)的基础上深入完成,前期工作完善积液细胞

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完成10000余幅积液细胞图文库图片的

整理。对涉及肿瘤、外伤等各类积液中发现的细胞图文报告

模式进行了较细的分类。对常规工作中易见到的各类细胞、

染色体、细菌及真菌等各种图片进行了较细的整理,从中寻

找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客观规律和标准。在国内率先系统全面

/602/ 医学细胞网络交流创新平台及其汇总资料剖析

地提出并应用胸腹水积液细胞图文报告模式,具有创新性和

较强实用性,也易于推广应用。编写并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出版了《常规浆膜积液细胞图谱》一书,为今后基层医院

常规浆膜积液细胞的图文报告提供了一本参考书。本项课题

发表和交流论文10篇,为今后这项工作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为现阶段临床检验在该领域的检测工作开辟了新的诊

断思路和方法。3、对浙江省二、三级医院检验科进行了3次

较大规模的积液细胞调查与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并通过岗位

培训,书面结果反馈等形式使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积液细胞检

出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为浙江省乃至全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管理机构在临床浆膜积液检测工作方面有效开展室间、室内

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和方法。该项目获得了

浙江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3等奖。此后

我们组建了君安医学细胞平台,并积累了大量交流资料,为此

我们申报并完成了此项课题。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和交流论文

共10篇,并出版著作一部。同意申报科技创新奖。1.人员超

出预期目标项目在实施期间,扩大平台规模,医学细胞平台人

员从最初的39人现已增加到16000多人,目前已经达到24000

人,大大超出预期目标的2000人。现共有高级专家论坛、血

液(骨髓)细胞1-5台、体液细胞1-5台、基层医院(学校)

1-5台,共十六个细胞交流平台,现有平台20个。还另设有三

个公众号,分别是“君安医学细胞技术公众号”、“君安医

学细胞教学公众号”和“君安大健康公众号”。平台影响力

/602/ 医学细胞网络交流创新平台及其汇总资料剖析

与日俱增,吸引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传道授业。实行台长值

班制,每周一、三、五安排一位台长发送病例跟大家交流讨

论,并有专家答疑,各台之间可以相互转发和分享。2.整理内

容丰富依托医学细胞平台开展内容针对细胞形态学培训的网

络总课程达540期,超出预期目标200期,并且通过研究和整理

课件内容,已出版书籍二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特殊

血液病分析100例-医学细胞平台》病例荟萃;江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细胞彩图精选》;《特

殊体液病例分析100例-医学细胞平台》病例荟萃,已出版。

发表相关论文四篇,其中SCI一篇,参加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

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交流一篇,获优秀论文奖。3.继教会

议多次推广举办和平台相关的推广继教会议和论坛三次每次

论坛间隙,与会专家就“君安医学细胞平台”的发展进行了

台下交流与研讨,各位专家对平台倾注了很多心血,也提出了

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也是形态学发

展的最佳时代,网络发达,获取细胞信息方便,学习方式多样

化,更有利于基层年轻细胞人的成长,更好地服务基层,造福

百姓。4.后期考核超额完成对浙江省内基层人员进行单细胞

考核433人,病例考核359人,分别超过预期的200人和100人的

原定考核目标。单个细胞测试有192人达100分,病例测试有

196人达100分,其余主要分布在60-95分之间,合格率分别达

98.63%和98.85%。我们对单个细胞测试和病例测试前20名分

/602/ 医学细胞网络交流创新平台及其汇总资料剖析

别奖励课题组编写的图书一本。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及实用性

1将网络课程运用到细胞形态学培训这是为基层医院做一件

实实在在的事情利用网络交流手段进行医学技能培训是未来

的发展趋势,由于细胞学课程以图片为主,因此细胞学的网络

交流更显优势,通过文献检索,在国内尚未发现具有这种规模

、运作良好、内容专门针对细胞形态学的网络平台。本项目

的研究证实我们的努力能弥补该领域的不足,为基层医院做

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如本来有些基层单位人员少、技术差

、培训经费及时间限制等,有了平台支持,有可能通过手机拍

摄显微镜下的疑难细胞进行直接请教、放心发送临床报告。

2.集中平台优势解决新问题推广新知识、新技术中可节省更

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服务基层一线。以前要通过多次

学术会交流、通过继续教育班等才能得到新知识,一般需要

培养一位基层专家需要3~5年时间,而网络平台交流在数月内

,可多次重复宣传和网络上课交流,解决这一难题。使大家充

分利用零散碎片时间学习细胞知识,能快速学习到大医院的

少见病例。3.汇集细胞人智慧编辑出版资料平台不仅帮助临

床解决问题,专家们用他们的仁心,帮助患者明确诊断。君安

医学细胞平台集骨髓、体液、细胞教学于一身,每周有病例

讨论分析,并编成交流手册出版,推送社会,特别是赠送一些

西部和贫穷的基层医院,供他们工作中参考。

/603/ 建筑能耗计算软件研究
建筑能耗计算软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为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环境

能源瓶颈制约,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委员会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建筑节能

作为三大重点领域中的一项,受到高度重视,再这样的背景下

,建设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其中包括若干强制

性条款,正在建设领域逐步实施。目前国外建筑能耗模拟计

算的常用软件有DOE2、energyplus、ies等,这些软件在输入

设置方面对于暖通系统设备详细参数和性能的把握要求极高

/603/ 建筑能耗计算软件研究

,而且都是英文版本,操作流程相对复杂,且没有考虑绿建标

准,并不适合国内设计师用于能耗模拟计算。

/604/ 基于全双工基站的多小区蜂窝网络干扰对齐方法
基于全双工基站的多小区蜂窝网络干扰对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双工基站的多小区蜂窝网

络干扰对齐的方法,旨在提高多小区蜂窝网络系统的系统容

量,实现步骤为:确定蜂窝小区位置坐标;选择用户组;构造

干扰对齐矩阵、解码矩阵和接收矩阵;上行用户发送第一时

隙上行信号,基站解码第一时隙上行信号,同时发送第一时隙

下行信号;上行用户发送第二时隙上行信号,同时基站发送第

二时隙下行信号;下行用户获取解码信号。本发明在每个蜂

窝小区采用全双工基站,上行用户和基站分别通过两个时隙

/604/ 基于全双工基站的多小区蜂窝网络干扰对齐方法

向基站和下行用户发送信号,并且每个蜂窝小区的基站与相

邻小区的基站联合发送和解码信号,有效地消除了多蜂窝小

区全双工通信的上下行干扰和小区间干扰,与现有技术相比

,提高了系统的系统容量。

/605/ 集成化微型绝对辐射热探测器件的研制
集成化微型绝对辐射热探测器件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受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研究背景

是在辐射测试仪器迫切需要发展的今天,其大量应用在地球

生态环境、太阳能应用、材料科学、辐射科学等直接关系到

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各学科和领域,而在目前,国内外辐射热测

量中主要采用锥腔型绝对辐射热探测器,其支撑材料多为金

属铝筒,而辐射吸收材料是在作为热交换材料的银圆锥腔表

面涂敷一层碳或镍磷黑。这种探测器目前存在着铝和银的热

导率低、碳或镍磷黑与银腔的附着力低、辐射吸收率逐渐降

/605/ 集成化微型绝对辐射热探测器件的研制

低、质量和体积大、仪器结构复杂等问题,致使其测量灵敏

度低、测量时间周期长和精度降低,并且易出故障。本项目

通过对含高石墨相碳复合纳米金刚石膜沉积技术研究以及微

型辐射热探测器件的MOEMS技术集成,研制出以微纳结构的复

合金刚石膜片为功能材料的MOEMS微型辐射热探测器件样件

一台,对微型辐射热探测器件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该器

件封装后体积约为103cm3,集成热敏电阻的阻值99.9KΩ,集成

曲折细加热康铜电阻丝尺寸30μm×100mm,电阻值为79.

96KΩ,吸收辐射的黑色金刚石膜层厚度13.4μm,吸收辐射黑色

金刚石膜层表面微结构尺度为5~15nm,吸收率达到99.62%,

热导率达到16.9W/cm.K。本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体现在:

1.以含高石墨相碳的纳米复合金刚石膜片作为辐射吸收材料

来提高光辐射吸收率;2.以MOEMS技术集成研制具有高吸收率

、高热导率、高绝缘性能及高可靠性辐射吸收“结构—功能

”一体化复合膜的微型辐射热探测器件。本项目的成果是一

个热辐射探测的新产品,使辐射探测系统的结构简化,性能提

高,而且降低了成本。本项目的成果在长春方圆光电技术有

限责任公司对其光源进行了辐射定标测试,发现这些基于MO

EMS技术的集成化的MOEMS微型辐射热探测器件具有体积小、

吸收率高、响应度高、一致性好等优点,主要性能指标接近

国外大型同类产品水平,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606/ 关于图与组合优化的若干经典问题的研究
关于图与组合优化的若干经典问题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图论和组合最优化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特别

是近几十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图论和组合最优化

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数学理论,计算技术和算法技术的进

步,无不依赖于这两个领域的进展。其中,图论研究历史悠久

,拥有众多的著名猜想,这些猜想不仅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

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背景,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组合最优化

作为算法的基础,是当前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根本技术。在目

前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国家和社会的任何角落的背景下,组合

/606/ 关于图与组合优化的若干经典问题的研究

最优化也成为了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其中很多

算法难题,同样兼具理论和应用的重大意义,需要更加深入的

研究来解决。同时,随着学科交叉的兴起,跨学科的理论与应

用研究也日趋重要,而图论和组合最优化在许多其他领域,如

生物信息学中也日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98年起历时十

几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本项目系统研究了图

论和组合最优化中的数个经典难题,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给

数个猜想和难题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使得相关问题得到了完

全的解决。进而从理论出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将图论和组

合最优化理论应用到生物信息学研究中,解决相关背景的计

算难题,设计优秀的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以概述为

:一、在图论研究中,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四个高

难度的图论猜想。关于图的子图性质和图的分解的研究中,

有数个著名的猜想。在本项目初期,系统研究了其中具有代

表性的Chvátal猜想、图的边不交Hamilton圈猜想、图

的正交因子分解猜想和图的连通因子猜想。这些猜想由著名

数学家Chvátal等人提出,吸引了许多数学家进行研究

。基于理论突破和特有的证明技巧证明了这四个猜想,给他

们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二、在组合最优化问题的近似算法研

究中,对波段分配和工件分批排序问题突破性的分别给出了

2和2+ε近似算法,对超图嵌入、无副作用药靶设计给出了完

美的多项式近似算法方案(PTAS)。针对波段问题,发现了

求解最大匹配的匈牙利方法可以递归地用来设计路着色的近

/606/ 关于图与组合优化的若干经典问题的研究

似算法,进而突破性的给出了2-近似算法;对工件排序问题,

设计了最好的2+ε近似算法;上述近似算法至今仍然是最好的

。无副作用药靶设计问题是序列模式识别中的一个难题,长

期以来被人怀疑可能根本不存在PTAS,而申请人团队通过系

统研究给出了第一个PTAS,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我国在

理论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第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成果。进

而,将无副作用药靶设计问题中得出的理论工具,应用到超图

嵌入问题中去,同样给出了这个难题的PTAS,使得这个问题得

到了彻底解决。三、在对组合最优化理论问题赋权竞赛图与

二部竞赛图的最优反馈点集、以及圈填装问题的研究中取得

了理论突破。关于最小反馈点集与最大圈填装问题,发现了

两个新的全对偶整数系统(TDI),得到了两个漂亮的新的M

in-Max定理,分别对竞赛图与二部竞赛图给出2.5与3.5近似

算法,而前者仍然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近似算法.我们的结果同

时促使重要的TDI理论停滞多年后又有了新进展。相关工作

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研究成果被计算机科学界最顶级的

会议FOCUS邀请做大会报告。四、在组合最优化理论应用于

生物信息学研究中,设计出双聚类算法为代表的数个有影响

的生物信息学算法及其配套软件。表达芯片数据的双聚类分

析是生物信息学中的重要难题,在大数据处理相关的研究领

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长期没有理想的计算方法。此问题可

以归结为给定一个实数矩阵,找出所有具有某种性质的尽可

/606/ 关于图与组合优化的若干经典问题的研究

能大的子矩阵,即所谓的双聚类技术。本项目基于组合最优

化思想,设计了双聚类算法QUBIC,其性能一直保持国际领先

水平,被生物信息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研究和使用。

/607/ 基于码率控制的可伸缩多描述视频编码结构设计方法
基于码率控制的可伸缩多描述视频编码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码率控制的可伸缩多描述视

频编码结构设计方法。是对同一个视频采用两个或多个重要

性相同的描述。通过“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技术”,消除时域

冗余;通过“熵编码技术”,实现三维小波系数的多描述视频

纹理信息的有效编码;通过“拉格朗日特性的码率控制技术

”,实现不同视频描述的形成;通过“三维可截断嵌入式码率

控制技术”,实现码流的任意截断,以满足不同质量的视频解

码结果;通过“多路径传输技术”,实现多个描述子的独立传

/607/ 基于码率控制的可伸缩多描述视频编码结构设计方法

输。

/608/ 科技园区服务平台
科技园区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为政府提供更加有效明晰的企业孵化情况,帮助

政府了解国家政策落实情况,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有利

于政府出台更为合理高效的大政方针。(2)虚拟化园区服

务平台能够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需求,增强中小企业的生存

能力,提高运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本平台扩大社会

渠道,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平台通过购买、按期付费

、租赁等形式提供应用服务,可以显著降低中小企业在软硬

件、人力资源、系统运营与维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有效节

/608/ 科技园区服务平台

省企业运营成本,并且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3)平台使用

云计算技术,通过平台,能够为各类型的中小企业提供性价比

高、可靠性高的综合性数据服务,该平台整合了计算、存储

和网络等多种资源,可灵活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提供按

需付费的合作模式。同时,依托计算平台的技术优势,用户可

以根据业务的需要灵活的对业务规模进行平滑扩容,为企业

提供完美的部署解决方案。不仅免除了企业对于硬件产品的

投入,更可节省运维后续开支,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解决所有互

联网接入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成本支出。同时云计算的

应用对于建立节约型社会和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通过推动中小企业的孵化工作,有助于推动我市的社会

经济发展。

/609/ SH—1型电话主副机自动转换器
SH—1型电话主副机自动转换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610/ 学生基本信息服务系统-认可的学生信息(ASI)
学生基本信息服务系统-认可的学生信息(ASI)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安全测评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由苏博泰克公司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校园卡

标准化研究所联合设计开发的《学生基本信息服务系统—认

可的学生信息(ASI)》是由学校用其教育卡CA证书私钥对

组合起来的源信息计算签名生成的。鉴于通用计算机环境计

算和保存重要数据的不安全性和智能卡在这方面的绝对优势

,计算签名采用PK卡,计算办理认可码(TAC)采用信息责

任人办理认可卡,验证TAC采用PSAM卡,同时生成的ASI还能

导入教育卡或其他介质中。本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可信性

/610/ 学生基本信息服务系统-认可的学生信息(ASI)

:包括信息来源的可信性、CA证书的可信性、部门数字签名

的可信性、ASI密码系统消息的可信性。2.安全性:包括信

息来源认证安全、生成安全、流通安全、管理落实。3.规范

性:符合《中国教育集成电路(IC)卡规范》、《教育管理

信息化标准》等国内规范,以及符合PC/SC规范、PKCS#7标

准、PKCS#10标准、X.509规范等国际标准。4.创造性:研制

的数字签名PK技术与ASI生成系统相结合的PKI工作应用模式

,实现了CA基本功能,又避免了建立复杂的CA认证系统,并

与未来建设的教育CA兼容。5.灵活性:采用灵活的接口控制

,使得该系统可与学校已有的MIS系统实现无缝链接。6.开

放性:采用模块化、组件化设计,不同模块、组件的组合完

成不同的功能,便于系统功能扩展和升级。7.可监管性:教

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PK卡的发放,监管

配置卡信息的写入与修改。这些关键部件必须由教育主管部

门管理与发放,保证了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落实。8.普适性

:仅需改变ASI中信息内容的定义,即可生成安全、可靠、

可信的各种主体信息,可推广到需要确定、认证身份和信息

的其他行业。

/611/ ZHYS-01综合定额″三算″微机处理应用系统软件
ZHYS-01综合定额″三算″微机处理应用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选用长城--0520A机(PC/XT兼容机),采用G

WBASiC语言编写、模块型结构.定额库内存储《江西省建筑

工程综合预算定额》和《江西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再版

),设计有屏幕表格编辑窗口,配置有功能键.使用方便,灵

活,计算完整,速度快,通用性强,维护方便,能保证精度

.是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建设银行、建设单位进行概、予

、结算的优良工具.

/612/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统一开发平台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统一开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信银行统一移动开发平台(简称UMP)建立了全

行统一、集中、完整的移动应用开发机制,在总行层面实现

了公共模块的底层嵌入式开发,形成了统一的开发模式与标

准,降低了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全行移

动金融大跨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统一移动开发平台为我

行独立研发和自主掌控的移动平台,不仅为全行移动类交易

系统提供坚实的框架技术基础和解决方案,并且始终进行技

术创新,持续将适合我行系统的创新技术融入到框架中,不断

/612/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统一开发平台

提升平台的可用性,以更好满足对移动金融技术需求的快速

响应,实现我行持续发展需要。

/613/ 棉包仓储智能监测设备
棉包仓储智能监测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目前棉花仓储存在的人工巡检强度大、效率低

等问题以及现代棉包仓储过程中环境监测的需要,围绕棉花

仓储仓库、棉垛与巡检人员定位、仓储环境智能监测、仓储

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突破棉包仓储环境实时监

测、辅助巡检定位、可视化库房等关键技术,研制集有源RF

ID辅助定位、环境监测以及数据无线传输等功能为一体的棉

包仓储智能监测设备,开发仓储信息管理平台和RFID巡检手

持终端,实现棉包库存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上位机云服务平

/613/ 棉包仓储智能监测设备

台与手持终端信息一体化。通过棉包仓储全程信息化系统集

成与示范,提高棉包仓储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保证棉花在库

安全。

/614/ 基于java的软件开发环境检测软件V1.0
基于java的软件开发环境检测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软件名称】:基于java的软件开发环境监测软件

【版本号】:V1.0【软件分类】:应用软件【开发硬件环境

】:CPU:2.3GHZ,4核;内存:8192M;硬盘:100G;【运行的

硬件环境】:AmdI3及以上系列【开发该软件的操作系统】

:Windows7【软件开发环境/开发工具】:Notepad++【该软

件的运行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732位旗舰版【软件运

行支撑环境/支持软件】:.net4.0【编程语言】:Java【源

程序量】:11533【开发目的】:针对于操作流程繁杂的传

/614/ 基于java的软件开发环境检测软件V1.0

统方式,开发出该软件,来替代手工进行软件开发管理。【面

向领域行业】专业服务【主要功能】:基于java的软件开发

环境监测软件融合了管理的理念,采用本软件数据库连接池

,通过JDBC技术访问本软件数据库,满足频繁访问需求;基于

java的软件开发环境监测软件能自动记录操作历史,操作痕

迹一览无余,有效预防误操作。软件开发可以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效益,增强扩张力,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技术特点

】:软件采用C/S架构,结构灵活,模块明确,支持二次开发,

可塑性强【软件的技术特点选项】:人工智能软件【用户手

册页数】:13

/615/ 毫米波亚毫米波Bessel-Gauss波束的产生、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毫米波亚毫米波Bessel-Gauss波束的产生、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在毫米波亚毫米波段,项目首先研究零阶和高阶Be

ssel-Gauss波束的物理实现方法,包括被动式和主动式;接着

运用严格的电磁计算方法,分析该类波束的散衍射场分布特

性;最后利用这些特性,探索它们在介质无损检测成像系统中

的应用。主要成果总结如下:(1)在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段

,研究了准光贝塞尔-高斯谐振腔。该谐振腔利用准光理论和

技术构建,并运用iterativeStratton-Chuformula(ISCF)

算法分析了谐振腔的输出特性,包括谐振模、相位、功率损

/615/ 毫米波亚毫米波Bessel-Gauss波束的产生、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耗及相移。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谐振腔能产生零阶或任意

高阶的伪贝塞尔-高斯模。在输出面这些模式的强度分布是

高斯调制的,而它们的相位分布呈近似的方块状。容差分析

表明所设计的贝塞尔-高斯谐振腔有很好的容差性能。(2)

基于天线阵综合技术,运用均匀平面阵(uniformplanararr

ay,UPA)来辐射任意阶的太赫兹贝塞尔-高斯波束。数值结

果表明分别通过优化天线阵列各阵元电流幅度、相位、幅度

及相位可以实现所期望的贝塞尔-高斯辐射场。所提的方案

是可实现的,而且所产生的波束可应用在太赫兹系统中。(

3)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谐振腔的计算精度

,发展了一个新的算法,即迭代并矢格林函数算法(iterati

vedyadicGreen’sfunctions,IDGF)。该算法不仅可以分析

2D模式,而且可以计算3D模式。利用该算法分析了毫米波段

的准光非稳定贝塞尔-高斯谐振腔,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贝

塞尔-高斯谐振腔易于实现零阶和高阶近似贝塞尔-高斯谐振

模。所产生的波束有望应用于毫米波段、准光系统的成像或

测试中。

/616/ 高精度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仪
高精度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高精度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仪,包括设在安

装板左上的可调谐激光光源、设在右上的1×N分光耦合

器和N路光耦合器,分光耦合器的输出端用光纤接N路光耦合

器并输出,设在安装板下部的数据采集卡、多通道探测器、

气体吸收池,一路光耦合器一输出端用光纤接多通道探测器

的第一输入端、另一输出端用光纤接气体吸收池的输入端,

气体吸收池的输出端用光纤接多通道探测器的第二输入端,

二路光耦合器的一输出端用光纤接多通道探测器的第三输入

/616/ 高精度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仪

端、另一输入端用光纤接多通道探测器的第四输入端,其余

几路光耦合器输入端用光纤接多通道探测器的其余输入端,

多通道探测器用电缆与数据采集卡连接,计算机接数据采集

卡、滤波器、多通道探测器

/617/ 可编程图形处理器芯片开发
可编程图形处理器芯片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填补了国内在可编程图形处理领域的空白。

本项目从预研到立项,历时将近四年多,先后投入了近80名教

师和研究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集成电路

设计工程师、集成电路验证工程师和软件开发工程师,培养

了一只具有实际工程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通过本项目,形

成多项具有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进一步促进陕西地区集成

电路设计领域的发展。

/618/ 基于BIM的工程竣工及运营信息系统管理研究
基于BIM的工程竣工及运营信息系统管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探索出了一套可应用于实际项目的BIM建模

工作管理流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研究出对Revit中的BIM模型

与数据处理后,可在WEB中显示与管理BIM模型场景的最优方

法。建立了行政中心BIM信息管理系统,其搭设了一个用于B

IM模型浏览与工程数据库管理的平台。该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有:1、创建以BIM为核心的层次化建筑信息管理平台。通过

BIM三维参数化管理工具,构建以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

分类模块,形成以BIM为核心的结构树层次化建筑信息模型。

/618/ 基于BIM的工程竣工及运营信息系统管理研究

通过对结构树等各层级信息管理和三维图形的耦合关联,快

速实现对模型信息的查询、定位、可视等智能化管理。2、

实现工程资料管理与三维BIM模型交互技术。该系统通过底

层平台的合理架构,有效实现工程资料与三维BIM模型交互,

通过引入标签管理功能,按功能分成图纸标签,现场标签,碰

撞标签,管理标签与构建标签等类型,即可实现工程资料管理

与对应BIM模型下的不同界面间数据的动态与交互。3、搭建

基于WEB的BIM模型与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目前BIM模型的浏

览在通过导出格式文件应用在其他多个平台上,如AutodesK

NavisworK、广联达与鲁班等。但上述平台均为单机版的软

件专用平台。但行政中心BIM信息管理平台是基于WEB平台开

发,该平台与系统工作平台无关,只需安装一个插件,即可直

接在WEB中对BIM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有效实现随时随地查看

和动态管理,极大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此外,该平台相

比其他平台,具有多项虚拟特效与操作,能帮助用户增强自主

浏览感和体验感。

/619/ 非线性算子方程迭代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非线性算子方程迭代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是项目

研究人于1999年1月自四川大学退休后所开展的研究工作,

以及于2002年应聘到宜宾学院,在学院科学基金资助下,所

开展的三项自选科研项目:“非线性算子方程解的迭代算法

研究”(2002~2004),“变分包含及非线性方程解的存在

性及迭代逼近研究”(2005~2006)及“粘性方法与非线性

算子迭代逼近研究”(2007~2008),前后历经十余年的成

果的总结。2、研究目的与意义:非线性算子方程迭代方法

/619/ 非线性算子方程迭代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及其应用研究,是非线性泛函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中的热点

问题和核心问题,具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该项目的目的就是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3

、主要论点与论据:(1)专著“变分不等式及其相关问题

(重庆出版社,2008,重庆)”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地向读者

介绍变分不等式理论及其相关的KKM理论、KyFan极大极小不

等式理论、相补问题理论及其应用的高水平、高学术价值的

专著。(2)专著"IterativeMethodsforNonlinearOp

eratorEquationsinBanachSpaces(NovaSciencePublisher

s,Inc.NewYork,2002)"是一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英

文版专著,由美国Nova科学出版社在纽约出版。书中系统地

介绍了Banach空间中非线性方程的可解性,及解的各种迭代

算法。两部专著中大部分内容取自作者们近年来在国内外重

要学术刊物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两部专著观点新颖,论述

严谨,材料翔实,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已成为研究生和

广大科技工作者进入这一研究领域,了解国际前沿动态,进

行学术研究的优秀教科书。(3)论文:由该项目的成果所

形成的57篇论文,均发表在国际和国内的最著名的学术刊物

上,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55篇被SCI收录,多篇属原创

性。多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引用总数近400次)。在这些

论文中,对本学科当前国际上的一些热点和核心问题:平衡

问题解的迭代算法;算子半群公共不动点的迭代算法;凸可

行性问题解的迭代算法;非线性算子不动点的粘性逼近方法

/619/ 非线性算子方程迭代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遍历问题、Cesaro均值的逼近方法;变分不等式与变分包

含解的迭代算法;各种迭代方法收敛性之间的比较等进行了

深入地研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

推动作用。4、创见与创新点:(1)采用投影技巧,给出同

时求平衡问题、不动点问题、变分包含问题和变分不等式问

题的公解的算法,并给出其对最优化问题的应用。对模糊经

济和定性模糊对策,证明了平衡点和极大元的存在性;本项

研究工作属原创性,有很高的学术价值。(2)借助粘性方

法,在一般的Banach空间的框架下,研究了多种形式的半群

(其中包括非扩张半群、渐进非扩张半群,伪压缩半群,一

致L-Lipschitz半群)的显迭代序列和隐迭代序列的强收敛

或弱收敛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证明了这两种迭代序列收

敛于其相应的公共的不动点。本项不仅发展非线性半群理论

,而且在更一般的情况下,肯定地回答了著名的Suzuki和X

u的公开问题。(3)解决了历时多年未解决的著名的Halpe

rn公开问题。(4)研究了多种类型的映象族(其中包括无限

族的非扩张映象,渐进非扩张映象,渐进伪压缩映象,强伪

压缩映象)凸可行性问题,为凸可行性问题的理论的发展及

应用作出了贡献。(5)在渐进非扩张映象、Lipschitz伪压

缩映象中研究了遍历问题、Cesaro均值的迭代逼近的收敛性

问题。(6)采用了预解算子技巧和新的分析方法,在一般

的Banach空间的框架下,对多种形式的变分不等式和变分包

/619/ 非线性算子方程迭代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含,其中包含:具逆强单调映象的变分不等式、单值和多值

的拟变分包含、广义强制松弛的变分不等式组、模糊的似变

分不等式、模糊多值变分包含、和模糊拟变分包含解的存在

性唯一性问题,以及迭代序列的收敛性作了深入的研究。本

项研究成果丰富和推动了变分不等式理论的发展。在国际上

有较大影响。(7)对修正的Picard迭代,Mann迭代及Ishi

kawa迭代收敛之间的等价性,以及Ishikawa迭代和Maan迭代

序列的收敛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作了首次讨论,得出了一

些开创性的结果。5、社会效益: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产生了

良好的社会效益。(1)一些国际会议和国内外的一些大学

邀请项目研究人,到这些会议作报告,及到这些学校讲学和

进行合作科学研究。2002年~2009年2月曾9次(每次一个月

)应邀到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讲学和进行合作科学研究

;2002年~2008年曾7次(每次一个月)应邀到韩国的釜山

大学、汉城大学、庆尚大学、庆南大学等多所大学讲学和进

行合作科学研究;2004年应邀到意大利Catania大学和法国

讲学;2005年应邀到加拿大Dalhousie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

的讲学和合作科学研究;2006年到台湾中山大学、东海大学

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讲学和合作科学研究;2004年,2006年,

2008年我们曾在天津、昆明、杭州组织了三次国际会议,进

行学术交流、探讨研究方向。我们在大会上的主题报告,受

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2)受本项研究工作的启发和影

/619/ 非线性算子方程迭代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响,一批数学家(其中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不少的

数学家)被吸引来从事与该项目研究有关的研究工作,并取

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3)在宜宾学院数学系组织了

一个研究型的讨论班,有十多位青年教师参加。经过几年的

培训,初步形成一个梯队。有几位青年教师已初露头角,在

科研上已取得成效。(4)本项研究工作为本学科的发展作

出了贡献,为四川省和宜宾学院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赢

得了荣誉。

/620/ 中医药文献元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中医药文献元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元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构建将跳脱出传统资

源保障与简单分类化运算的体系,为图书馆建立起以数据为

核心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统一资源管理(URM)框架,以图

书馆文献、运行、用户、业务数据为对象,通过信息技术,对

数据再组织与再利用。平台整合了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源,

充分发挥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能力,为机构的

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详细对读者行为进行

记录与整合,全面的分析读者使用情况。依托先进的大数据

/620/ 中医药文献元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预测技术,通过数据挖掘与算法设计,全面构建智慧图书馆服

务体系,结合智能化的硬件设备,建立用户与数据的联系,从

而为机构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621/ 基于磁流体填充光纤微腔的磁场传感器研究
基于磁流体填充光纤微腔的磁场传感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广泛应用,过压和过流隐患急剧

增加。为了保障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避免灾难事故发生

,研究高灵敏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结构简单、体积小

、成本低的电流检测技术显得尤为迫切。本项目选用体积小

、易集成、结构稳固、抗干扰能力强的磁流体光纤微腔作为

传感头,充分利用磁流体光纤微腔的应变、温度、级联增敏

特性以及良好的结构相容性,从以下三方面对超高压电网急

需的高灵敏度、大量程、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电流传感技术

/621/ 基于磁流体填充光纤微腔的磁场传感器研究

进行研究:(1)光纤微腔制备方法研究,分别采用单模光纤

-空芯光纤-单模光纤熔接和单模光纤-空芯光纤-光子晶体光

纤熔接的方法制备了光纤空气腔和光纤磁流体腔,光纤微腔

的腔长小于100微米;(2)级联双腔游标效应产生机理研究

,采用光纤空气腔和磁流体腔级联的方式实现了游标效应,双

腔级联后的磁场测量灵敏度比单个磁流体腔高一个数量级;

(3)磁流体光纤微腔温度补偿方法研究,根据级联双腔光程

变化相同,则级联干涉谱包络几乎不变的特点,设计了负热膨

胀系数的光纤支架结构,补偿了磁流体负热光系数对干涉谱

包络的影响,实现了温度自动补偿。本项目通过研究级联光

纤双腔磁场增敏机理解决了现有磁流体光纤磁场传感器存在

温度交叉敏感、可靠性和稳定性差以及灵敏度低等缺点,为

开发出新型的、高性能的磁场传感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

础。

/622/ 认知协同移动网络容量优化技术与应用
认知协同移动网络容量优化技术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移动通信业务量呈现持续高速增长,因此如何提升

移动网络容量是移动通信领域最为重要的技术问题。在国家

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本项目提出和实现了基于认知

协同的移动网络容量优化方法,并成功应用于UMTS产品中,大

幅度提升了网络容量。基于认知协同的移动网络容量优化方

法首先认知移动网络和环境,然后通过接入和切换控制、多

维联合信道分配、功率控制、信令优化、终端协同和业务协

/622/ 认知协同移动网络容量优化技术与应用

同等方法优化无线资源利用,从而达成大幅度提升网络容量

目标。【主要科技内容及技术创新】(1)提出了一系列基

于QoS的接入控制方法。在满足用户QoS要求的前提下,最大

限度利用通信系统资源,避免了业务量负荷过载,保证了系统

的稳定性。(2)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联合信

道分配方法。在对不同网络资源进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联

合多维无线资源调度,建立多用户多业务的无线信道分配方

法,解决了在复杂无线环境、多媒体信息传输情况下网络容

量的优化和高效多媒体传输问题。(3)提出并实现了一系

列基于干扰管理的功率控制方法。将业务的QoS要求、移动

环境、通信质量及多级控制策略引入到功率控制中,形成了

创新的功率控制方法,降低了干扰,业务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算法快速收敛,实施成本低,已在系统中得到应用,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4)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用户体验的切换控

制方法。根据用户的移动特点、位置信息、业务类型以及网

络负荷,为用户选择合适的网络、频率或小区进行切换,减少

了切换时延,解决了频间和系统间切换的业务连续性问题,提

高了IMS业务的可靠性和用户感受度。(5)提出了一系列优

化的信令协议。对UMTS信令和3GPP标准协议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优化,并得到3GPP的采纳,优化后的协议以最少的信令开销

获得更多更智能的控制,降低了信令时延,使得系统的性能进

一步得到提升。【技术经济指标】一、技术指标:(1)无

线接入设备支持最大话务量489000Erl,提升23%,最大数据吞

/622/ 认知协同移动网络容量优化技术与应用

吐量87Gbps,提升57%,最大BHCA为65500K,提升81%,寻呼能力

为6400次/s,提升100%;(2)同一基站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电

路交换链路时间为2.780s,提升12%,建立分组交换链路时间

为1.365s,提升20%;(3)FTP上传平均速率2.27Mbps(中国

平均值1.84Mbps);(4)语音MOS分均值为3.7(中国平均值

3.62);(5)授权发明专利30项,其中专利【ZL2139929.8】

获得中国专利金奖;(6)被采纳的3GPP技术标准修改12项;

(7)SCI收录学术论文共59篇,EI收录学术论文共232篇。二

、经济指标:基于本项目技术的中兴通讯产品近三年共创造

直接经济效益56亿元,设备销往包括中国、德国、奥地利、

比利时、巴西等全球几十个国家及地区。中兴通讯UMTS产品

在和诺基亚、爱立信等知名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凭借认知协

同容量优化方法和相关产品创新解决方案在技术上占据领先

,占有中国联通3G市场23%的份额。【应用推广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所涉及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UMTS系统性能,在多国移

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这些技术强化了中兴通讯相关产品

在全球的拓展能力,不但为中兴通讯在各次的第三方无线网

络性能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突破国外公

司或机构组织的专利壁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中

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国际话语权、影响力和地位。

/623/ 基于语义Web的自动推理技术研究
基于语义Web的自动推理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Web上信息量的不断增长,人们迫切需要Web上

的信息是机器可理解的,进而达到计算机自动处理的目的,比

如智能检索、分类汇总等。语义Web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

的,Web上的内容不但通过自然语言描述,而且增加了一种计

算机可以理解的语义,从而使计算机能够自动处理信息资源

,实现Web信息的智能处理。语义Web依靠描述逻辑体系作为

基本的逻辑支撑,可以解决传统Web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

:知识缺乏层次关系表现;不能充分表现类别关系;知识库之

/623/ 基于语义Web的自动推理技术研究

间很难相互利用及重复利用等,虽然描述逻辑可以解决传统

Web上的很多问题,但由于其逻辑运算能力的限制,导致其推

理运算主要在可满足性推理和概念包含推理上,也就是说,当

前语义Web的逻辑运算主要集中在标准推理方面,非标准推理

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标准推理,并且目前都针对一些比较小

的描述逻辑,主要原因是非标准推理不是简单的给出Yes/No

回答,而是要给推理一个具体的答案。为了有效提高语义We

b的推理能力,在已有的语义Web语法功能基础上,提出了增加

语义Web描述逻辑算子的方法,以丰富知识的表示内涵,可以

进一步提高语义Web的推理能力。语义Web推理能力的增强,

给语义Web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为语义Web搜索提

供了技术保障,这也是该项目研究的目的之一。另外,如何提

高Web服务发现效果以最终实现Web服务的自动发现是当前W

eb服务计算领域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

整个面向Web服务应用系统的成败,于此同时,如何保证用户

能够自适应的完成其检索目标也是当前语义Web服务发现方

面所面临的挑战,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本体的语义

相似度计算方法,因此,本研究在语义Web的逻辑能力扩充的

基础上,通过改进语义相似度计算算法,从而解决语义搜索、

语义服务发现、语义服务自动组合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基于

语义Web的自动推理技术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1)扩充语义Web的逻辑能力:针对语义Web服务中业

务类型多样的特点,根据语义Web服务中服务发布以及服务调

/623/ 基于语义Web的自动推理技术研究

用的特点,在ACL和SHOQ(D)的基础上,研究语义Web的语法

及语义构成,对语义Web逻辑描述算子进行扩充,增加特定条

件判断功能,使得本体推理过程中更复杂的推理过程能够有

效进行,提高推理能力;(2)语义距离、语义属性及语义信

息量分别对语义相似度的影响系数的判断:通过语义距离、

语义属性及语义信息量计算语义相似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明确在不同的应用模型下三种因素对语义相似度计算的缺

点,针对实验结果确定三种因素对语义相似度计算影响系数

,进一步提高匹配准确度。

/624/ 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
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其特点是船在航行过程中,保持不中断的通信。即

和固定站一样可实现全天候的通信,这里的关键技术是使天

线能始络对准卫星,该项目设计的双轴和三轴稳定平台,都能

满足在六级海况下正常通信。解决了船与陆地、船与船、船

与飞机(装机载站时)通过卫星进行话音、数据、图像等的

通信问题。

/625/ GSM基站用211MHzIF声表面波滤波器
GSM基站用211MHzIF声表面波滤波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单相单向换能器(SPUDT)结

构设计,使基站用IFSAW滤波器具备低损耗、高阻带抑制、

较小通带和群延时波动等特性。采用抽指加权技术提高了器

件的旁瓣抑制。由于该器件芯片较大,容易使细微的金属颗

粒吸附在芯片表面导致器件短路,通过对芯片表面进行各种

防短路技术处理比较,结合自身特点,采用了芯片表面溅射

二氧化硅(SiO2)保护膜的工艺,很好的解决了短路问题,

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并使成品率得到提高。通过采用两路

/625/ GSM基站用211MHzIF声表面波滤波器

声轨迹来有效的消除体波模式对器件的影响,使产品的通带

和阻带特性进一步得到改善。设计的产品技术性能指标符合

企业标准,经客户使用效果良好。产品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手机用户的持续增长,手机基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

增加,包括在发达地区的增补和未通电话地区的覆盖。为了

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华为技术有限公

司需要开发新的基站产品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们

根据华为的技术要求,开发生产了211MHzIF声表滤波器,配

套到华为的GSM基站上。根据华为的预测,华为公司GSM基站

的需求量约为3~5万套/月,每个基站用到4颗IF声表滤波器

,所以预测对211MHzIF声表滤波器的需求约为12~15万颗/

月。

/626/ 克拉玛依市气象局微信平台
克拉玛依市气象局微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成果简要说明:克拉玛依气象局微信平台于2014年

设计开发,并投入实际业务使用。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平台、

新浪SAE平台提供的开发接口,对多源的气象资料、信息处理

模块和系统采用松耦合方式,利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前台

界面良好,可以快捷浏览预报、实况、预警、卫星云图、雷

达回波等多源气象服务信息。主要技术指标:1、开发语言

为python2.7,系统架构采用WEB/SERVER方式,数据库使用Mo

ngoDB3.0,后台服务系统跨平台于windows或linux系统稳定

/626/ 克拉玛依市气象局微信平台

运行。2、前台web框架使用Django,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扩

展性、维护性特点。

/627/ 一种视频图像散焦恢复方法及系统
一种视频图像散焦恢复方法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图像散焦恢复方法及系统。

具体方法步骤为:一、边缘检测得到暗环的边缘;二、对检

测到的边缘进行开运算,得到细化后的边缘;三、利用暗环半

径得到点扩散函数;四、利用维纳滤波进行图像复原。对散

焦模糊视频信号进行恢复处理,在散焦处理算法中,引入了C

anny算子对频谱图像的最内层暗环进行检测,然后,采用了数

学形态学开运算对检测到的边缘进行了细化,这样提高了检

测到暗环半径的计算精度,提高了散焦图像复原的效果。

/628/ 一种共享寄存器相关性消除的实现方法
一种共享寄存器相关性消除的实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焊接硬质合金与钢的高熵合

金钎料,由以下组分按原子百分比组成:总的百分比为100%

,其中Ti:10%~15%、Cu:18%~25%、Ni:12%~18%

、Zr:10%~15%、Fe:15%~20%、Cr:10%~15%、S

n:0.5%~2.5%、微量元素0.01%~2%,微量元素选取Bi

、Ga或In之一。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种高熵合金钎料箔材的制

备方法,利用超高真空电弧炉分步熔炼,再应用单辊快速凝固

装置制备,得到高熵合金钎料箔材。本发明的高熵合金钎料

/628/ 一种共享寄存器相关性消除的实现方法

,钎料柔韧性能好,便于加工和装配;在焊接时与被焊金属及

合金的匹配性好、钎缝耐腐蚀性能良好,焊缝为单相fcc固溶

体组织,接头综合机械性能较高。

/629/ 复杂探测场景下的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复杂探测场景下的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运输部科技

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针对探地雷

达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路基和城市地下管线的快速无损

探测这一难题,以提高探地雷达信号处理的速度和精度为目

标,发明了探地雷达时延估计和高分辨成像算法,共获得了7

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工程应用效果良好,社会效益显著。主

要技术内容如下。(1)背景介质的介电参数未知情况下的

成像反演算法,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了一种应用于背

/629/ 复杂探测场景下的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景介质的介电参数未知情况下的探地雷达高分辨成像处理方

法,设定一个介电常数的估计区间,生成联合字典矩阵,运用

基于压缩感知的成像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同时获得背景介质

的介电常数值和探测区域的成像结果。(2)复杂场景下的

探地雷达时延估计算法,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了电磁

波穿透单层介质板的传播时延的快速计算方法,发明了平面

三层介质中电磁波传播时延的计算方法,避免了传统算法的

多维搜索或求解多元方程组的计算,大大降低了运算量,适用

于探地雷达的实时探测成像。(3)复杂场景下的探地雷达

高分辨成像算法,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了一种用于探

地雷达成像的一维信号加权处理方法,实现方式是将时延曲

线上散射回波这个一维信号的均值、标准差和能量值的函数

作为加权因子,用该因子与原始信号相乘获得加权处理后的

信号,再用加权处理后的信号再进行成像处理。发明了一种

用于探地雷达的多尺度后向投影成像方法,先进行大尺度(

粗网格)的成像,确定目标的大致分布位置;然后仅对这些大

致分布位置进行小尺度(细网格)精细成像,对其他的非目

标区域不再进行精细成像。发明了一种探地雷达加窗加权后

向投影成像方法,根据探地雷达天线的波瓣宽度和成像单元

所处的空间位置仅截取一维散射回波数据其中的一段数据,

基于该段数据的统计特征设计加权因子并进行加权成像处理

。发明了一种用于探地雷达的加窗距离偏移成像方法,先进

行时间维的一维加窗和傅里叶变换,再进行空间维的加窗处

/629/ 复杂探测场景下的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理和傅里叶变换,窗函数的中心位置是根据探地雷达记录剖

面中各列散射回波能量值最大值的位置而定的。上述成像算

法,在抑制成像旁瓣和降低成像运算量方面的效果显著。技

术经济指标方面,原有的成像算法,需要对介质的电磁参数和

目标参数进行分步反演。所发明的联合反演方法,可以同时

获得背景介质的电磁参数和探测区域的目标参数,提高了探

地雷达对电磁参数未知介质中目标的成像反演能力。所发明

的时延估计算法,在相同的探测场景下,耗时仅为现有算法的

4%,时延估计的相对误差为0.001%。所发明的成像算法,在相

同的探测场景下,耗时降低为原成像算法的16%,聚焦度提高

为原来的31倍。应用及效益方面,分别将上述发明专利应用

于湖南省潭邵、邵怀、垄茶等高等级公路路基探测和城市地

下管线探测中,开展了大量的复杂探测场景下探地雷达数据

处理实验,验证了上述发明专利的有效性。在高等级公路路

基病害早期检测和城市地下管线的高精度检测方面,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对提高交通行业和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能力,起

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630/ 面向商务智能应用的网络结构知识挖掘研究
面向商务智能应用的网络结构知识挖掘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商务网络所涉及的资源为主体,建立资源

之间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采用一定的结构模式挖掘和提取

机制,将相互关联的商务信息资源以智能知识服务的形式按

需提供给用户,重点针对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推荐和信任信誉

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个性化推荐的两层混合图模

型,小世界网络用于描述用户-用户间的关系,相同或相近属

性或具有相同或相近偏好的用户在同一群组中;贝叶斯网络

用于描述商品层中商品-商品结点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可以

/630/ 面向商务智能应用的网络结构知识挖掘研究

解决个性化推荐问题;提出了一种用户与商品之间知识搜索

的改进最短路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一个最短路根树,解决了

路径搜索中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小世界网络分析用

户的基于位置的行为特性,在小世界网络模型中引入推荐度

方法,用于建立小世界网络的边连接权值,构建位置资源网络

;提出了一种最优组合参数模型用于电子商务信任推荐预测

分析,该方法灵活选取单个的评价参数并自由组合起来,通过

指数平滑预测方法对每个评价参数的信任预测值进行单独预

测分析,然后以相关系数的方式确定每个参数的动态权值,将

所有的权值以加权平均形式与组合预测值结合起来,建立组

合参数最优化预测模型,解决了电子商务在线信任预测问题

/631/ 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新业务——网信
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新业务——网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通信技术及3G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信息服务

的资费不断降低,网络带宽却在快速提升,移动信息服务的主

要业务形式—短信和彩信由于受展现形式和容量的限制,已

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查,我公司推出了

一款大容量、强交互性信息服务—网信业务。网信拥有高到

达率、大容量、丰富的展现形式,并可实现实时互动,不仅仅

整合了短彩信的优点,其可控、可管的运营模式还弥补了现

有信息服务的短板,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轻松享受便捷的移

/631/ 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新业务——网信

动信息服务,同时也全面提升移动品牌形象。作为一种全新

的移动信息服务,其应用填补了移动互联网服务针对集团客

户市场的空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不断的深入应用也将

推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1.业务定义网信业务是基于移

动互联网的一种为集团客户提供向其员工或会员等目标用户

发布大容量及强交互性内容的信息发布服务。网信由网信消

息及网信页面两部分组成,集团客户向网信平台上提交网信

内容、制作网信页面,并向其员工或会员等用户的手机推送

网信消息。网信消息包含文本和链接,手机用户收到网信消

息后,点击其中的链接即浏览网信页面。网信业务由集团客

户付费,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浏览网信内容免流量费。2.业务

特点超大容量:单条网信的容量为300K到3MB。强交互性:

网信可实现集团客户与手机用户间的实时交互,手机用户在

网信页面中可进行单选、多选、文字回复等操作,集团客户

则可立即获得这些互动信息。内容多样:网信页面除包含传

统的文字、图片元素外,还可以包含音频、视频、压缩文件

等其他形式,实现了集团客户与手机用户间多样性的沟通。

免流量费: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收取网信时不收取上网流量费

(仅限使用"CMWAP"作为接入点)。

/632/ GRAPESMESO中尺度模式参数化方案优选试验
GRAPESMESO中尺度模式参数化方案优选试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中心的指导地位,发挥区域中

心面向区域的指导作用,发展区域数值预报,有必要在稳定运

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GRAPESMESO模式,对其进行本地化应

用,提高模式预报水平,对西北区域各级气象台站进行有效指

导。设置参数化方案优选数值试验,将多个试验结果进行对

比,选择出预报效果最好的参数化方案作为GRAPESMESO的本

地化参数方案,完成不同参数化方案预报效果检验;依据试验

结果最终确定适合于西北区域的参数化方案配置,为区域模

/632/ GRAPESMESO中尺度模式参数化方案优选试验

式的业务化运行提供依据。项目的最终成果已在西北区中尺

度模式GRAPESLZ应用,模式预报结果可以支持中尺度天气分

析,为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提供客观预报产品,在业务中减少不

确定性。模式对温度预报的平均误差在3℃左右,需要进一步

改进模式的预报性能。

/633/ 商务费收全过程管理平台
商务费收全过程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商务费收全过程管理平台项目引入了数字加密技术

、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动态密码管理

技术、并发管理技术、事务管理技术、自助终端管理技术、

WEBSERVICE接口、网络传输技术管理等多种技术进行网上营

业厅的建设;动态密码机制运用;检验检疫电子通关模式建立

;客户、合同、费规、费率等费收管理模式的建立,保证了系

统费收过程的可回溯性。系统采用B/S加C/S相结合的模式,

架构上采取表示层(UI)、事务逻辑处理层、数据层的三层

/633/ 商务费收全过程管理平台

体系架构。技术上采用成熟的oracle10数据库、WebServic

e和Ado.net构建远程数据访问接口、在安全方面采用加密技

术应用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整个项目技术和架构模式成熟

,风险性小,便于迅速组织设计、开发工作,技术难度较小,所

有关键技术应用情况良好,均达到设计要求;基于平衡二叉树

算法的费收机制运用保证计费过程的高效;电子标签管理,保

证线上、线下业务的互通;网上银行B2B、B2C模式接入,实现

在线缴费能力;集装箱码头O2O网上营业厅和码头业务电商化

思想的引入,保证了客户使用的易用性和自助办理的覆盖范

围。费收管控功能的实现,解决了多个费收子系统各自独立

,管控不清晰、实际操作困难的局面,避免了人为干扰情况的

发生。推动了公司科学化、流程化管理的需要。

/634/ 面向城市安全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关键技术
面向城市安全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移动音频编解

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编号:60832002,2009~2012

年。公安部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刑事侦察图像比对系统关

键技术”,编号:2008ZDXMHBST011,2008~2010年。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轮廓关注度和多域可伸缩的

感兴趣区视频编码研究”,编号:60772106,2008~2010年。

973计划子课题:“面向智能监控的视频编码方法”,编号:

2009CB320906,2009~2013年。实现了双声道监控音频高效编

/634/ 面向城市安全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关键技术

码系统,综合码率比国际标准AMR-WB+算法减少20%。完成我

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P10音频编解码国家标准的制

订。在解码端通过周围宏块重建被移除宏块的纹理细节,与

H.264/AVC相比码率下降20%,提高了监控视频中关键信息的

刑侦辨识价值。实现了百万高清视频下的实时目标检测和大

区域多场景间的摄像头轮巡追踪,提升了真实监控场景下嫌

疑目标的重识别性能和刑侦视频分析的公安实战效果。本项

目成果获32项发明专利授权、12项软件著作权。历时六年多

时间主持完成AVS音频国家标准制订,参与AVS视频国家标准

制订,AVS音视频标准被安防监控SVAC国家标准引用。空间音

频监控技术支持音频事件的低码率宽带信号保真和方位检测

,推动了城市监控网络的技术升级,提高了环境适应能力。绝

大多数监控摄像机质量较低,基于反向纹理合成模型的视频

监控技术支持嫌疑目标和背景的差异化编码,与通用视频编

码技术相比提高了关键目标的刑侦辨识质量;基于多约束模

型的低光照人脸超分辨率技术显著提升了嫌疑对象人脸画面

质量,在公安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品既用于北京奥运

会、上海世博会,也在纽约警察总署、法国戴高乐机场、美

国一号高速公路等国际重大工程中大规模使用。取得的创新

性成果引领了中国安防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全面提升了中

国安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数字视频编解码国家标准制

定及应用,2010年12月,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电

子学会。2、DS9000混合网络硬盘录像机,2010年5月,国家重

/634/ 面向城市安全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关键技术

点新产品,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3、矩阵

式综合视频监控系统,2012年5月,国家重点新产品,科技部、

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

/635/ 埃格列净
埃格列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开发内容:本项目为解决原有合成工艺收率较

低,工艺路线较长,操作复杂且溶剂用量大,产品精制工艺繁

琐,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研发具有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操

作方便、产率高、溶剂用量少等优点的合成路线,保证产品

质量同时降低三废。研制期限:2018年7月-2019年12月。创

新要点:1、优化更新羟基保护方案,采用HMDS代替之前的T

MSCl,减少反应废水。2、利用tempo氧化+金属催化剂,提升

产品质量。3、adol+cannizzaro反应,反应由程序升温代替

/635/ 埃格列净

之前的恒温反应,提高产品纯度。成果的知识产权情况:成

果应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氟喹酮的双金

属复合催化剂以及氟喹酮的制备方法(ZL201310601391.8)

;一种五氯化磷氯化副产物的回收和利用的方法(ZL201510

631166.8);一种三唑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ZL201510631991.8)。目前国内同类技术进展情

况:埃格列净(Ertugliflozin,PF-04971729),中文名称:

1,6-脱水-1-C-[4-氯-3-[(4-乙氧基苯基)甲基]苯基]-5-

C-(羟基甲基)-BETA-L-艾杜糖,是辉瑞与默沙东联合开发

的作用于SGLT-2的一种新型的抗糖尿病药物,目前处于临床

三期,最初由辉瑞研发,后授权默沙东联合研发治疗II型糖尿

病。SGLT-2是最新发现的糖尿病治疗新靶点,其作用机制是

特异性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再吸收,且不依赖于Β细胞功能的

衰竭或严重胰岛素抵抗力而下降,不会产生传统药物带来的

不良,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途径,埃格列净被寄予厚望。本项目

为解决原有合成工艺收率较低,工艺路线较长,操作复杂且溶

剂用量大,产品精制工艺繁琐,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研发具

有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率高、溶剂用量少等

优点的合成路线,保证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三废。应用情况:

项目产品用于治疗糖尿病疾病,埃格列净作为SGLT2抑制剂的

一种重要药物,对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药理价值和市场前

景。本项目优化了原合成工艺,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收率

,同时减少了三废,对环境更加友好,经海门汇聚药业有限公

/635/ 埃格列净

司等多家公司采购试用,得到一致好评。市场前景:格列净

类药物在全球上市已有5年,已被美国及欧洲糖尿病学会、美

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国际糖尿病联盟老年糖尿病患者治

疗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治疗一线/二线用药,本公司工艺优

化后合成的产品艾格列净纯度达到99.9%以上,明显高于国内

其他公司的质量水平。市场前景良好。

/636/ 超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及查分平台
超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及查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系统基于MapReduce框架和Hadoop云计算平

台进行语言模型的训练方法,采用线程式和消息队列的分布

式查询算法、超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分块算法等技术,实现了

百亿级的语言模型训练及查分服务。系统作为基础服务性平

台,在科大讯飞“讯飞语音云”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

讯飞语音输入法、讯飞口讯以及正在规划的语音翻译等“讯

飞语音云”应用,底层都是以语音识别技术为基础。在使用

该平台后,“语音云”中的语音识别服务的并发支持能力提

/636/ 超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及查分平台

升20%,同时语音识别的错误率相对下降5%。

/637/ GIS数字式间隔测控装置
GIS数字式间隔测控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GIS数字式间隔控制器依照智能电网中相关规范要

求,综合GIS设备的要求,采用计算机、电力自动化及通讯等

多种高新技术,集监测、计量、控制、通讯等多种功能于一

体,接口简单、配置灵活、运行安全可靠。该装置可就地安

装置在GIS就地控制柜,实现面向GIS设备间隔的测量、控制

、防误闭锁;支持IEC61850通信规约;采用高速光以太网实现

与变电站的保护、测控等智能设备实现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性

。该装置的使用简化了工程设计、调试、运行及维护过程,

/637/ GIS数字式间隔测控装置

并提高了GIS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满足智能化变电站柜GIS设

备的智能化要求。

/638/ ECBS服务器远程管理配置系统[简称:服务器管理系统]V1.0
ECBS服务器远程管理配置系统[简称:服务器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需求概述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系统等无线上网设备

的普及,无线嵌入式路由设备已经成为普通家庭、工作场所

甚至部分公共场合的必备之物。ECBS服务器作为无线嵌入式

设备的一种,应用也极为广泛,通过扩展可以兼具路由设备的

路由管理与用户上网控制功能,同时能够存储信息并提供管

理信息和运行程序的环境,可根据用户需要添加与扩展其他

Linux应用,使无线接入用户通过浏览器实现对嵌入式设备的

远程查看、管理和控制。本文提出的ECBS服务器远程管理配

/638/ ECBS服务器远程管理配置系统[简称:服务器管理系统]V1.0

置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当前服务器用户的负载情况,当用户负

载较为严重时,可通过修改登录时间,来保持负载均衡;提供

远程管理用户登录,配置服务器组网模式的功能,提高了服务

器配置的操作简便性与安全性:增加了对于广告页面的远程

更新功能,简化了广告更换的操作复杂度:同时还可以提供

远程网络直播管理,控制修改直播的基本信息。方便用户流

畅的观看直播节目。软件结构:ECBS服务器远程管理配置系

统软件基于PHP库开发。根据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可以将软

件分为五个模块;软件交互界面功能模块、信息反馈模块、

文件更新模块、linux指令执行模块、网络模块。软件交互

界面设计:软件交互界面功能模块主要完成软件界面的设计

与显示。总体上分为登陆窗口与主界面,登录窗口,提供安全

性的保护,输入账户以及相应用户的密码,才可以进入主界面

;主界面提供相关数据显示和菜单选项。其中菜单选项又分

为服务器数据监控、ECBS管理、ECBS页面管理、直播管理、

退出登录。主窗口中对服务器数据监控,通过进入页面,信息

提示框上显示用户信息包括用户IP地址、MAC地址、上网标

示、登录时间,离线时间。通过对话框内容填写,可完成对于

IP、mac、标示、时间的筛选显示,更改对话框内上网时间,

确认后更新用户上网时长。对ECBS的管理,通过进入界面,根

据提示要求填写对话框中的内容实现,为了方便操作共提供

六个菜单选项,分别是文件传输控制、网络配置、服务器配

置、hostname设置、硬盘状态查询,单击选项可完成查看,单

/638/ ECBS服务器远程管理配置系统[简称:服务器管理系统]V1.0

击确定可完成更改。对ECBS页面管理共提供四个选项,分为

本商户页面管理、媒体中心页面管理、新闻公告页面管理、

周边商场页面管理,选择相应对话框,单击选择选项,上传本

地图片,点击确定完成更改。对直播管理,共提供两个选项,

分别为网络直播设置和网络直播控制。第一选项下,通过更

改相应对话框包括:频道名称、视频道URL,来生成新的网络

直播频道;第二个选项下,选择一条记录的复选框,管理直播

流开启、关闭及修改直播流基本信息。

/639/ 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及检索系统研究
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及检索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该成果以开源Hadoop为基础,对分布式存储及检索

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解决了海量数据存储及检索领域中大小

文件统一存储、基于内容的智能检索等问题,设计了兼容S3

的云平台存储接口规范,研发了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与检索

系统,可被上层应用集成,为上层应用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及检

索支撑,从而有助于形成以数据为中心的云应用生态环境。

该成果支持大小文件统一存储;支持小文件自动打包;支持对

海量数据基于内容进行高效检索;系统性能支持Scale-out扩

/639/ 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及检索系统研究

展;提供兼容AmazonS3的RestfulAPI开发接口,支持二次开发

;系统稳定可靠。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及检索系统,是云平台

核心支撑技术之一,在云平台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本项目

设计的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及检索系统一方面可作为单独的

系统销售,另一方面可应用于山东省云计算服务平台,通过支

撑上层应用创造效益。当前,企事业单位、行业经过多年信

息化发展,均积累了一定的数据,且数据管理和综合利用日益

引起重视,使本项目成果具有了广阔市场前景。

/640/ 移动终端全屏指纹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移动终端全屏指纹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智能设备的流行,指纹识别功能逐渐被应用于

智能设备,在智能设备上一般的都是采用独立按键式指纹识

别,至于智能设备的后背或者前面屏幕下方,或者设备的侧边

。最常用的操作就是指纹识别,以及单纯利用指纹打开某个

程序,安全性能不高,且自定义程度也不自由。目前指纹识别

技术已接近成熟,通过指纹识别与屏幕的各种交互方式可以

更加安全的解锁设备且快捷进行各种自定义操作,因此提供

一种这样的指纹复合方式可以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安全需求

/640/ 移动终端全屏指纹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终

端全屏指纹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指纹和屏幕交

互轨迹的复合增强终端的安全性能,实现更自由的自定义操

作。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全屏指纹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全屏指纹识别模

块,用于实现全屏指纹识别,且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划分

为数个指纹识别区域1,所述控制方法包括:1)获取用户的一

个或多个指纹作为预设指纹,且在每个指纹识别区域1设定一

个预设指纹。2)识别用户在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指纹识别区

域1的移动轨迹,作为控制终端的预设轨迹。3)对实时操作的

移动轨迹与预设轨迹进行匹配,且对移动轨迹经过的每个指

纹识别区域1的指纹与预设指纹进行匹配。4)如果实时操作

的移动轨迹与预设轨迹匹配,且移动轨迹经过的每个指纹识

别区域1的指纹与预设指纹匹配,则执行与该预设轨迹相对应

的操作指令。在本发明中,指纹的匹配、移动轨迹的匹配以

及移动轨迹经过指纹识别区域1的指纹的匹配三重匹配,能够

实现更高的安全性能,且根据移动轨迹的变化,可以实现各种

操作,包括解锁终端、启动预设的程序等。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全屏指纹识别,增大了指纹识别操

作的自由度,通过指纹和屏幕交互轨迹的复合增强终端的安

全性能,实现更自由的自定义操作。2)通过自定义的操作,可

以使用户的操作更加快捷与实用。

/641/ 强力培植现代农业“二次飞跃”的新型经营主体——省农机局多方促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强力培植现代农业“二次飞跃”的新型经营主体——省农机局多方促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该项目的研究是

针对河南省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的研究,研究河南省农机合

作社为何能够承担为现代农业“二次飞跃”的新型经营主体

,以及实现途径和模式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田野实地调研、分

类比较方法,对河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做出详实分析,并结合

河南省各城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实际,提出了加快河南省农机

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途径、模式和配套政策。

/642/ 学校安全隐患“互联网+网格化”管理系统
学校安全隐患“互联网+网格化”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研究在建立省、市、县、校四级一体的学校安

全隐患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物

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全省学校安全隐患“日巡查

、周排查、月排查、季度总结”和在线安全隐患评估,关键

技术与创新如下:(1)利用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

将学校的报警设备进行联网,借助智能手机,通过语音、图像

、视频、卫星定位等进行手机快速报警,事项了报警信息的

快速反应;(2)利用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学校的

/642/ 学校安全隐患“互联网+网格化”管理系统

监控设备进行联网,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利用智能便携终端查

看监控录像,对安全隐患及时做出响应处理;(3)利用云计

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及时给

出问题防御与处置建议。该项目上线投入使用以来,提高了

学校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与排查的覆盖率、排查率、整改率

、管理率。

/643/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规划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规划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沈阳市水利信息化规划与防汛抗旱

指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来源于沈阳市水利局,得到了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沈阳市防汛抗旱指挥系

统建设实施方案》两个项目的共同支持,总经费85万元。2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项目研究应用领域属于水利管理,以

沈阳为代表,从大中城市水利信息化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

实际需求出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水利信息资源开发为

核心,以水利信息采集与传输网络和综合数据库为基础,以

/643/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规划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带动水利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健全政策法规、规范标准、

组织管理和人才培训和保障,研究水利信息化规划、建设中

的关键技术,促进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原理

是信息科学和水资源管理科学。3、性能指标按照计划书和

合同书的要求为,本项目以沈阳市为例,开展研究水利信息

化规划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要达到的技术指

标如下:(1)分析水利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2)确

定水利信息化建设目标(3)明确水利信息化建设任务(4)

估算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及综合效益(5)提出水利信息

化建设的保障措施(6)安排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近期实施方

案同时,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为重点,要求项目:(1)

分析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2)开展防汛抗旱

指挥系统建设总体设计和子系统设计(3)提出防汛抗旱指

挥系统建设投资概算(4)安排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分年

度实施方案4、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本项目根据全国水利信

息化规划的要求,结合以沈阳为代表的大城市的具体需求,

研究了大城市的水利信息化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关键技术,

提出了沈阳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方案和防汛抗旱指

挥系统实施方案,项目在技术方法的先进性,技术体系的完

整性和建设方案的实用性方面,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处于

先进水平。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项目从以沈阳为代

表的大城市水利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出发,从水利信息化基础

设施建设、水利信息化业务应用体系、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643/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规划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等方面研究水利信息化规划、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以防汛抗

旱指挥系统为重点案例开展了细致研究,提出了沈阳市水利

信息化建设规划、沈阳市水利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和沈阳市防

汛抗旱指挥系统实施方案,对推进我国以沈阳为代表的大中

城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提高水资源

管理水平,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1)在全面系统总

结水利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大中城市水

利信息化的规划原则、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提

出了由基础设施、综合数据库、业务应用和保障环境四部分

内容组成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2)从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数据库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保障环境建设等四个

方面,研究了我国大中城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3)研究了大中城市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对防

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灌区管理系统、水

土保持系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等主要子系统进行了

详细的需求分析,研究了各子系统的业务功能和业务流程,

并分析和预测其信息量;(4)研究了适合大中城市的水利

信息系统的结构层次模型和总体架构。建立了由6个核心服

务层(水利信息采集层、水利信息网层、数据资源层、应用

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应用交互层)、3个辅助服务层(标

准规范服务、信息安全服务、运维管理服务)和1个外部服

/643/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规划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务组成的系统结构模型;提出了由JAVA;EE技术体系、基于

SOA的规划体系、GIS技术、ROLADP和企业级关系数据库等核

心技术支撑的水系信息化系统总体架构设计;(5)提出了

适合大中城市的水利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包括信息

采集系统、水利信息网络系统、综合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

、实时信息接收与处理系统、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水资

源管理系统、灌区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管理系统、水利

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网上审批系统、内网

门户系统、外网网站系统、安全体系、标准规范、系统集成

等主要内容的详细设计方案;(6)以沈阳市为案例开展应

用研究,提出了《沈阳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沈阳市

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和《沈阳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实施方

案》。综上所述,本项目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应用的

技术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以沈阳为例开展

的案例研究是国内首个省会城市的系统研究成果,对推动沈

阳水利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相应成果具有很好

的通用性,可以为全国其他大中城市借鉴,具有广泛的推广

价值。研究成果总体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6、作用意义项

目案例研究成果已形成《沈阳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和《沈阳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实施方案》三份技术报告,应用于指导沈阳市“十二五”期

间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目前沈阳市

/643/ 沈阳市水利信息化规划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水利信息化基本平台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已根据研究成果开

始具体实施,项目完成后可有效的提高沈阳市的水利信息化

水平,提高水利工作的效率和效能,使沈阳市水利工程体系

的综合效能大大提升,减少沈阳市洪旱灾害损失。据初步估

算,通过项目研究,能够节约沈阳市水利局运行成本300万

元/年,提高水利工程效益1000万元/年,减少沈阳市洪旱灾

害损失约1亿元/年。目前,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承德市

、安徽省开展应用,对推动全国大中城市的水利信息化进程

,提供水利管理水平,减轻洪旱灾害具有重要作用,将取得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44/ 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平台建设内容概述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

平台于2005年7月10日启动,经过一年多建设,于2006年5月

31日完成六大业务子系统的建设,现已完成以下系统:干部

管理信息系统;干部任免管理系统;干部年度统计系统;干

部测评管理系统;干部查询信息系统;分布式应用集成;干

部信息综合查询系统。1)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干部信息管理系

统是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的核心系统,是大部分其他业

务系统的基础,主要用于对市管干部、后备干部、处级干部

/644/ 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党群机关公务员信息,以及单位、领导班子信息进行维护

、查询、统计和输出。该功能便于干部的日常管理,使干部

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现代化。2)干部任免管理系统干部任

免管理系统主要支持干部任免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管理。

结合大连市干部任免工作自身结构特点和业务工作的特殊性

,简化了原有干部任免系统的三级上会管理流程,采用网络

化手段建设了支持不同级别干部任免工作的任免系统。系统

创新性的提出了多媒体上会演示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准

确的从人员信息管理数据库中实时生成人员基本信息、拟任

免信息、影像信息,通过影像、照片等资料声形并茂的展示

每位待考察干部的综合情况。3)干部年度统计系统干部年度

统计系统支持可视化定制统计表样式、校核式、计算式和生

成式,支持对各级干部统计单位的统计工作流程,满足每年

向上级组织部上报干部统计报表和干部管理统计工作的需要

,既可动态地从干部信息库中生成各种统计表格,又可对手

工录入的统计数据进行校核、汇总、打印、接收、上报等。

通过对数据库结构的完善与整合,统一了干部管理与干部统

计的信息应用平台,提高了干部管理数据的可利用性和统计

数据的准确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4)干部测评管理

系统干部测评管理系统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评价体

系,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进行考核,为干部管理

的各项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完整、对称、科学的信息依据

,从而提高干部管理和干部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644/ 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民主化水平,把优秀的人选择到适合其发挥才能的岗位上

。系统创新性的借鉴国际先进的人力资源考核评价体系,基

于大连市现有干部考核评价模型,通过大连市委与北大软件

双方研究、商讨、确定了适合大连市现状的、科学的干部考

核评价模型。5)领导查询信息系统领导查询信息系统以干部

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采用B/S结构,一方面为各级领导全

面、准确、及时地提供班子配备情况、干部多媒体信息、统

计工作信息以及换届情况、各类组织干部工作等信息;另一

方面提供多种统计分析结果的展示方式,例如饼图、柱状图

、折线图、多媒体展示等。很好的支持了统计工作的方便、

快捷进行,为领导科学决策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

证。6)分布式应用集成分布式应用集成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

内容:数据集成、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数据集成:数据集

成通过数据交换功能实现各级组织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有

手工方式和自动方式。手工方式适用于网络条件不具备的部

门,自动方式则可以基于网络将数据汇聚实现自动化,从而

大大减轻各级单位的工作强度。手工方式和自动方式可以混

合使用,以充分利用网络和硬件条件。应用管理:应用管理

主要实现对接入分布式系统的各应用系统的管理功能,包括

应用的注册和注销、应用消息传输和路由、应用接入分布式

的各种状态的记录等。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主要是对分布式

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包括日志审计、消息处理的统计分析

/644/ 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等。7)干部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干部信息综合查询系统是基于

全员库构建的分布式应用的主要业务系统,主要实现基于全

市干部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包括领导关注、基础

信息查阅、统计信息查阅、分析信息查阅、信息检索功能。

(二)平台技术特点大连市干部管理分布式系统的应用软件开

发,运用先进的系统集成平台技术,采用标准的信息指标体

系,配以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干

部及相关数据库安全、准确、平稳、高效地运行,使之具有

良好的易操作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等。

系统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全面遵循国家标准和中组部标准

《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体系》,并根

据实际业务工作需要,拓展了部分信息指标,制定了大连干

部信息标准,使信息指标统一、规范。2)采用面向服务的系

统体系结构(SOA),层次划分合理,具有良构性;采用基

于层次消息总线结构的数据集成服务器,实现数据共享和同

步更新;采用变化性控制技术,支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

性,为业务功能扩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

访问技术(对象持久层中间件),提高了数据库的开发和维

护效率,支持应用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平台无关性。3)灵活

的定制功能。系统设施和开发了从干部信息结构的定制,到

维护表单、输出报表、查询模板、统计模板和分析模板的定

制功能,支持根据组工业务对干部信息的扩展,同时,基于

/644/ 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此扩展的各种查询和输出等应用。4)设计和开发了安全机制

,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功能,支持新型工作模

式下的用户权限划分,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的安全访问;建

立异地数据备份,支持系统容灾与恢复。大连市干部管理信

息化工作平台于2005年开始建设,于2006年6月初开始逐步

实施,先后在市委组织部、各区市县、市直属单位进行了系

统部署和实施。经过近二年多的运行,目前已经形成了连接

100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初步建立了1000余人的市管干

部信息数据库、全市2.8万余人的处级干部信息数据库。随

着《大连市组织系统2008~2010年信息化工作规划》的出台

和逐步实施,干部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已成为各

级组织、人事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市委组织部通过信息化

手段的应用和推广在组织干部及党员的管理工作中实现了多

项创新和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大连市委组织部的成功

经验证实了干部管理系统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1、

规范化管理通过系统的应用,为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发

布提供了先进的手段,避免了在干部任免文档、干部名册、

干部信息采集、数据统计等方面工作中出现的随意性和人为

失误,提高了组织干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水平。2、辅助决

策分析系统将多种业务数据综合组织起来,为各级领导准确

、及时地提供所需的各种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各级领导科学

决策提供服务。3、改变工作方式中组部早在1997年干部信

/644/ 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息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干部任免工作要从采用文字

材料加口头汇报的形式逐步向使用日臻成熟的现代化多媒体

技术,准确、快捷地提供干部及领导集体直观形象的综合信

息过渡",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的干部任免子系

统,从任免前的准备工作、上会演示到生成任免文件,均能

通过系统完成。据统计,从2006年至今,市委组织部各干部

处已经36批次在市委常委会上应用干部任免管理系统对600

多名领导干部的任免事项进行多媒体演示。在办理干部任免

的方式上,规范、省时、高效、节约,实现了对传统的干部

任免工作方式的创新,从技术手段上为贯彻《党政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供了保证。截止到2008年2月底,大

连市各区市县委组织部、市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近100个单

位,采用了干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干部管理,并圆满完成2

006年度、2007年度干部统计工作。通过以上工作,提高了

组织干部管理工作水平,推动了各级组织部门的信息化进程

。4、提高效率、节省资源大连市委组织部从2006年开始使

用干部任免管理系统,在准备和讨论拟任免干部事项时,采

用该系统的多媒体技术,准确、快捷地提供干部及领导集体

直观形象,减少了人工方式下许多中间的处理环节;提高了

效率,节约了资源。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在大连市委组织部的

干部调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过去需5人2天才能完成的工

作,现在一人仅用一天的时间就生成、修改、打印了100余

/644/ 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份干部任免审批表,而且十分规范、美观。大部分基层党委

和部分干部统计单位在2006年度、2007年度党内统计、干部

统计中,利用干部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了全套干部统计报

表,把统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汇总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

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

/645/ 基于FSC森林认证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
基于FSC森林认证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森林认证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

有效方式。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森林认证体系操作过程

中,明确要求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依照FSC森林认证的原则

与标准,传统森林经营方案内容需要调整,广度需要拓展,

深度需要加大。项目分析编制符合FSC森林认证要求的森林

经营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

实际,研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要

内容和主要依据,提出基于FSC森林认证的森林经营方案编

/645/ 基于FSC森林认证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

制的关键技术和对策措施。1、项目以《中国森林可持续经

营标准与指标》与《FSC原则与标准》为框架,从公司实际

情况出发,通过一系列森林经营措施的改革与实践,建立和

完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管理体系,提高实现公司的

资源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

性,为公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2

、引入FSC提出的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依据高保护价值的

判定原则,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与文化

价值等方面评估了千岛湖森林的高保护价值,提出了高保护

价值森林的保护措施。3、在全面调查和专项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系统分析,根据区位特点与经营目标进行经营区划;

采用以人工促进改造为主、多种营造林方式等关键技术,按

照林学、生态学和森林美学原理,提出针对性强、具有地方

特色的营林技术措施。4、在森林经营方案中引入现代的绿

色管理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控制操

作指南。特别是:采取人工布设鸟巢、进行除障、填补措施

为野生珍稀动物创造更好的生存栖息环境;在木材采伐等生

产场地配备应急医药防护药物与器材,加强林业生产人员的

劳动健康安全防护;通过公司网站、设立热线电话、接待日

和信息调查等投诉管理程序和信息沟通程序,建立社区参与

及冲突解决机制,推动社会关怀的新文化等,是FSC原则在

林业经营管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创新。5、通过编制和实施

森林经营方案,按照FSC原则进行森林经营与管理,国际专

/645/ 基于FSC森林认证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

业认证机构IMO(瑞士市场生态研究所)和BV(法国国际检

验局)按照FSC森林认证原则与标准,对淳安县新安江开发

总公司所辖千岛湖林区森林经营状况进行预评估与正式审核

,认为公司已符合FSC森林认证条件,成为国际标准化木材

生产基地。2008年公司生产木材8945.3m3,平均售价898.6

0元/m3,尽管受国际国内金融危机的影响,木材售价仍比去

年高28.37﹪,获得净收益177.65万元。项目生态、经济和社

会效益显著。

/646/ 渐开线齿廓范成仪设计与研制
渐开线齿廓范成仪设计与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名称:渐开线齿廓范成仪设计与研制。二

、任务来源:自选。三、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渐开线齿

廓范成仪(也称渐开线齿轮范成仪)”主要是用来实现用齿

条型刀具模拟齿轮加工的一种实验教学设备。目前,齿轮加

工的方法就原理来说,有仿形法和范成法两种。其中范成法

是齿轮加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所谓范成法就是利用一对

齿轮相互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

的。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毛坯,二者的相对运

/646/ 渐开线齿廓范成仪设计与研制

动,完全与一对齿轮(或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过程一样。显

然这样切制得到的轮齿齿廓就是刀具的刀刃在各个位置时的

包络线。实际加工齿轮时,我们无法清楚地看到刀刃包络出

齿廓的过程,通过操作“齿廓范成仪”能模拟齿条型刀具与

轮坯范成加工的全过程,并将刀具刀刃在切削时曾占有的各

个位置的投影,用铅笔记录在绘图纸上。“渐开线齿廓范成

仪”就是按照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设计、制作。四、主要

技术指标:1、能模拟加工m=20(mm)、z=10、α=20°

;、ha*=1、c*=0.25的标准齿轮(主要观测根切产生的原

因及根切后的轮齿形状)。该齿轮齿厚s=31.4(mm)、齿槽

宽e=31.4(mm)、齿距p=62.8(mm);2、能模拟加工m=20(

mm)、z=10、α=20°、ha*=1、c*=0.25、x=0.41的

正变位齿轮(主要观测变位原理及正变位后的轮齿形状)。

该齿轮齿厚s=37.37(mm)、齿槽宽25.43(mm)、齿距p=62.

8(mm);3、能模拟加工m=20(mm)、z=10、α=20°、

ha*=1、c*=0.25、x<的负变位齿轮(主要观测变位原理

及负变位后的轮齿形状)。

/647/ FC数据处理分析软件
FC数据处理分析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光纤通道总线传输技术是试验机在先进综合式航空

电子系统设计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我国新研飞机跨代

提升的重要支撑技术,试飞测试作为飞行试验过程中获取试

验数据的唯一手段,也是检验该机航电系统性能的唯一途径

。FC数据处理分析软件是基于试验机光纤通道数据测试需求

,研制的具有试飞数据检查、处理、分析功能的软件。已应

用于多型试验机光纤通道数据测试。所得主要产品技术、授

权专利、技术指标、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如下:1.主要产品

/647/ FC数据处理分析软件

技术及技术指标(1)具有FC数据检查功能,对光纤通道采集

数据参数可实现参数绘图、参数检查、数据完整性检查、丢

帧检查功能。参数绘图误差小于0.1%,数据实时检测速率大

于5帧/S;(2)光纤通道测试系统检查功能,软件可读取系统

FC链路状态、B码状态、ETH状态、固态盘状态等信息;(3)

硬件环境要求:内存1G;硬盘100G;CPUintelcore2.4g处理器

;(4)软件环境要求:WindowsXPSP3,MicrosoftVisualStu

dio2008。2、授权专利情况已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3、应用

推广及效益情况该项目研制的FC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已应用于

9型飞机的飞行试验数据测试,显著提高公司营业收入,累计

实现新增销售额共350万元,新增利润180万元,该项目填补了

国内飞行试验光纤通信数据测试领域的空白,并对未来试飞

数据测试具有借鉴和推广作用。

/648/ 大位移井管柱摩阻受力分析软件
大位移井管柱摩阻受力分析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软件采用PowerBuilder语言开发,软件的主要功

能包括:(1)进行钻井管柱的受力分析与计算,该软件可

以成为大位移井钻井管柱设计的辅助决策系统;(2)在现

场实钻过程中,可以进行钻井管柱受力分析、大钩载荷预测

、井眼状况诊断和摩擦系数的动态更新,以避免或降低钻井

事故的发生;(3)可以作为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的辅助工

具,有助于重新确定井眼轨迹和几何形状,以便改进钻井设

计;(4)实现在旋转、上提、下放等过程中,管柱受力的

/648/ 大位移井管柱摩阻受力分析软件

系统分析和模拟计算;(5)软件兼备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和钻井工程计算处理两方面的功能。由于采用了数据库技术

,可以实现钻井基础数据、计算数据和结果输出数据的日常

维护和管理。由于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可以及时地更新、修

改各种计算参数,方便操作使用。

/649/ 鉴别川牛膝道地药材的核苷酸序列和方法
鉴别川牛膝道地药材的核苷酸序列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川牛膝道地药材的核苷酸序

列,该序列为来源于正品川牛膝(白牛膝)的rDNAITS序列,

可用于对照鉴别川牛膝道地药材;通过从DNA水平上分析川牛

膝种质资源的遗传特征,为区分正品川牛膝、混杂川牛膝和

怀牛膝等提供了有效的分子标记,为川牛膝道地药材的品种

真伪鉴定和质量优劣鉴定、及筛选优良品种等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核苷酸序列鉴别川

牛膝道地药材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可达到方便、快

/649/ 鉴别川牛膝道地药材的核苷酸序列和方法

速、客观、准确区分川牛膝道地药材与其它牛膝类药材等目

的。

/650/ FLASH闪存芯片数据恢复设备
FLASH闪存芯片数据恢复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Flash闪存芯片数据恢复设备项目是

内江市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项目,

属于自选研发任务。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1、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科研单位、军工涉密、公安司法、金融保险、信

息安全服务机构、电力、医疗、航空、信息安全专业服务机

构等行业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数据处理,容灾备份,司法

取证以及个人用户的数据恢复、数据提取需求等。2、技术

原理该项目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把项目管理、存储芯片数

/650/ FLASH闪存芯片数据恢复设备

据读取、数据组合和数据提取四个工作通过软件编程嵌入到

硬件设备中。1、软件部分:脱离主控,把FALSH芯片内部的

数据直接读取出来,使用创新算法对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和组

合,达到数据恢复的目的。2、硬件部分:将芯片置入硬件

工具进行数据读取,达到数据恢复的目的。硬件工具由底座

和转接座组成,两者可以拆开,方便读取不同封装形式的闪

存芯片。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读取数据速度达到USB2.

0标准速度。2.支持8Bit和16Bit两种读取方式的自动选择。

3.支持读取的Page尺寸可调节方式。4.支持所有的标准接口

的FLASH芯片。5.工作电压0.9V-5。6.支持多设备多通道,

自动获取芯片的参数。7.自动区分flash数据有无加密,自

动做出相应的算法处理。8.支持不同通道间的字节混合。9

.支持不同页结构并可任意设定的页结构信息。10.支持用户

分析查看数据功能11.提供保存配置信息、装载配置信息。

12.自动判断FLASH芯片的顺序。13.各种数据组合。14.提供

只读芯片数据的功能。四、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FLASH闪

存数据恢复大师是专门针对U盘、SD卡、TF卡、记忆棒、录

音笔等FLASH存储介质进行数据提取的专业FLASH数据恢复设

备,其创新性表现为:1、数据组合算法全面通用。目前市面

上也有同类产品可以读取FLASH芯片的内容,根据内嵌的主

控仿真程序可以把数据虚拟个环境出来,并且可以按文件格

式恢复出来。但如果主控芯片损坏,就可能导致Flash芯片

中的数据无法读出,而无法完成数据恢复工作。该项目脱离

/650/ FLASH闪存芯片数据恢复设备

主控,把FALSH芯片内部的数据直接读取出来,当系统分析

数据完成后,不仅可以直接通过系统提供的数据恢复功能直

接提取数据,进行各种复杂数据的组合,而且也可以将整个

数据制作成镜像文件;还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来处理FLASH

芯片的数据重组,包含目前市面上所有的FLASH芯片的数据

组合方式,达到数据恢复的目的,提高了数据恢复成功率。

2、支持多种文件系统的数据分析。现市面的U盘、SD卡、T

F卡等FLASH闪存芯片存储介质容量越来越大,大量的多种多

样的文件格式涌现出来。该项目不仅支持FAT32NTFS的,还

支持EXT2EXT3、HFSHFS+等文件系统,提高了数据恢复成功

率。3、芯片读取可扩展性强。FLASH存储设备不同于硬盘,

硬盘只限于全球少数有实力的几个厂家生产,而FLASH存储

设备即使是同一家公司生产都有不同的系列,每个系列的主

控芯片所用的数据存放算法都可能不同,想要分析完这些上

万种主控算法并进行有效支持无疑是一种不可能也不明智的

方案。目前同类技术分析一种主控芯片才能支持这一种,需

完全配对FLASH芯片型号、FLASH芯片数量、FLASH主控的固

件版本号,要完全一样才能支持恢复。该项目产品提供保存

配置信息、装载配置信息的功能,程序不需要做更新升级,

根据芯片的实际数据自动判断FLASH芯片的顺序,自动分析

页结构信息、芯片ID信息等并可保存,一旦遇到相同类型的

主控时,用户就可以不在设置这些参数,可以直接从磁盘上

/650/ FLASH闪存芯片数据恢复设备

装载这些参数,从而提高了FLASH闪存芯片的数据恢复速度

。4、对芯片电压的支持范围广泛。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芯片

为3.3V,同类产品大部分只支持3.3V电压的芯片读取。随着

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趋势往低电压方向发展,如2.7V,1.

8V,1.2V将是以后FLASH芯片的发展方向。如果需要读取更低

电压的,需要更换硬件设备。该项目支持的芯片电压可在0

.9V-5V之间,不需要更换硬件即可进行数据恢复,减少设备

投入成本。五、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该项目产品适

用于各种U盘、SD卡、TF卡、记忆棒、录音笔等FLASH闪存芯

片存储介质的数据恢复,现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件,软件

著作版权证书2件,通过了中国赛宝(四川)实验室、四川

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四川省信息系统工程测评中心鉴定

测试。经客户应用,得到国内外科研、军工、司法、公安、

信息安全技术服务等机构的专家及技术人员的认可。目前市

场上对针对U盘、记忆棒、SD卡、CF卡等FLASH芯片储存介质

的数据恢复需求非常高,而数据恢复公司因技术力量有限使

客户流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万。该项目先进的

技术、安全保密性高、恢复成功率高以及低成本的经济性,

将成为当前先进的FLASH闪存芯片数据恢复设备,拥有广阔

的发展前景,将在信息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得

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651/ 中文文本自动化语义标注器
中文文本自动化语义标注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根据我国最新一期的互联网报告:截至2007年12月

,我国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

世界第二位。在2008年我国将超过美国成为网民数最高的国

家。这些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体正催生着互联网新经济的澎湃

发展。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的成功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人们对文本知识的渴望,中文文本的智能化处理将是互

联网经济的核心技术。该项目“中文文本自动化语义标注器

”能够自动化的处理海量互联网文本信息,智能分析文本内

/651/ 中文文本自动化语义标注器

容并将文本中关键的语义信息显式标注处理,这种技术构成

了中文文本智能化处理的基础。可以应用在中文语言处理相

关的广泛领域。语义Web研究组织网站上列举了一些到目前

为止有代表性的语义标注工具,这些标注工具存在以下一些

问题:①绝大部分只支持手工标注,少数支持半自动标注,

但需要用户指导标注学习过程。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精度差

;②除少数工具如SMORE支持本体词汇的编辑、修改和扩充外

,多数工具都不支持本体词汇扩充;③上述工具都是国外开

发的,只支持英语标注,不支持中文标注。该项目提供更智

能化的语义标注技术,自动化完成中文文本中的语义获取和

标注。该项目结合了通用本体系统(时空概念等)和领域本

体系统(计算机、经济、法律、新闻等)的丰富资源,将智

能标注和索引、搜索、展示等技术统一起来,形成了以文本

标注为核心的综合智能应用框架,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的成

熟系统。因此推广该项目可以极大的促进互联网产业和其他

与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产业,从整体上提升中文处理水平,

为广大的网络用户或者其他领域用户提供更加优异的用户体

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参考文献:1、中国互联网络信

息中心(CNNIC),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8-12、W3CAnnoteaprotocol,www.w3.org/2001/Annotea

/,[2008-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空领域本体

的语义标注技术研究(60603020)4、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经济学领域资源智能标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SKLSE05-10)5

/651/ 中文文本自动化语义标注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空专题语义Web建设方法与技

术研究(60773215)项目主要应用范围(市场化前景):该项

目研究中文文本自动化语义标注技术,在传统自然语言处理

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在更深的语义层次上实现中文处理研究

的突破。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应用测试和推广,广泛地应用

到互联网产业和相关的产业,提升中文处理水平,为广大的

网络用户提供更优异体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预期效果【

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万元)】:支持中文自动化语义标注

;支持TXT、PDF、DOC、PPT、XLS、HTML、XML等常用文本格

式;基于通用的和面向特定领域的中文本体库系统;自动化

程度高、速度快、精度好、可容错、适应性好、多种应用接

口。

/652/ 将船舶助航控制信息转换为语音在船区内无线传输的方法
将船舶助航控制信息转换为语音在船区内无线传输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船舶通信助航控制设备信息转换

为语音在船区内无线传输的装置,属于信息传输处理装置技

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将船舶通信助航控制设备

信息转换为语音在船区内无线传输并接收的装置,以使人员

无需值守在船舶通信助航控制设备旁仍能注意重要信息。为

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将特定信息转

换为语音在船区内无线传输的装置,使用于船舶通信助航控

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船舶终端设备由船舶通信助航控制设备

/652/ 将船舶助航控制信息转换为语音在船区内无线传输的方法

、信息—语音转换及控制模块和无线调制发送模块组成;船

舶通信助航控制设备的信息在信息—语音转换及控制模块的

转换和控制下,通过无线调制发送模块向船区内便携式无线

语音接收装置传输。所述信息—语音转换及控制模块包括控

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数据存储器及数字语音转换芯片

;该控制模块可以是专用的,也可以与所述船舶通信助航控制

设备控制部分合用。控制模块读取数据存储器内预置的汉字

和/或语句读音,将其与从所述船舶通信助航控制设备收到的

重要信息对应,该重要信息出现后通过数字语音转换芯片及

时转换和组合成对应的语音信息。所述的无线传输的装置,

其信息—语音转换及控制模块具有转换信息的选择、语音发

送频度、发送频道选择等多种控制功能选择。所述的无线传

输的装置,其船区内便携式无线语音接收装置可以是一个或

者多个,能够将收到的信息,通过声、光、机械震动等手段表

现出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船舶通信助航控制设备的信

息能以语音形式在船区范围内随时传送到便携式无线语音接

收装置上,使人员无需值守在船舶通信助航控制设备旁仍能

注意和及时处理重要信息,减轻了人员工作强度,也提高了人

员工作效率;并且本发明的装置使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所

有需要的人员,增强了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充分发挥了船舶通

信助航控制设备的效率。

/653/ 通禾867
通禾867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二、品种来

源:2002年以01-125为母本,自选材料Y308为父本杂交,后代

系谱法选育而成。试验代号通禾09-8005。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株高104.6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剑叶上

举,茎叶绿色,每亩有效穗数24.9万。2、穗部性状:主穗长

19.0厘米,半弯曲穗型,主蘖穗整齐,平均穗粒数128.5粒,结

实率85.7%以上。3、籽粒性状:粒形椭圆,颖及颖尖均黄色

,无芒,千粒重27.4克。4、品质分析:依据农业部NY/T593-

/653/ 通禾867

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3.5%、精米率73.9%

、整精米率69.6%、粒长4.7㎜、长宽比1.7、垩白率30%、垩

白度2.4%、透明度1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80㎜、直链淀

粉含量15.6%、蛋白质含量6.60%。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

种品质规定要求。5、抗逆性:2010~2012连续三年采用苗

期分菌系人工接种、成株期病区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结

果表明对苗瘟表现中感(MS),叶瘟表现中抗(MR),穗瘟表

现中感(MS)。2010~2012年,在抗纹枯病田间自然诱发有

效鉴定中,表现中抗(MR)。6、生育日数:晚熟品种。生育

期145天,需≥10℃积温2850℃。四、产量结果:2011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969.3公斤,比对照品种秋光增产7.1%;2

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925.6公斤,比对照品种秋光增

产6.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947.5公斤,比对照品种

秋光增产7.0%。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30.5公斤,

比对照品种秋光增产6.9%。五、栽培要点:1、播种与插秧

: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150克。5

月下旬插秧。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每穴2

~3棵苗。3、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公顷施纯氮120公

斤,按基肥40%,补肥20%,穗肥30%,粒肥10%;公顷施磷肥(P2

O5)50公斤,做底肥;公顷施钾肥(K2O)75公斤,60%做底肥

,40%做穗肥。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取分蘖期浅,孕穗期

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

生育期间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六、适应区域:吉林省长春

/653/ 通禾867

、吉林、四平、通化、松原等晚熟稻区种植。

/654/ TFT减薄镀膜控制系统软件V1.0
TFT减薄镀膜控制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TFT减薄镀膜控制系统软件是一套有机材料开发的

一套计算机软件。TFT减薄镀膜控制系统软件采用了先进的

技术来保证软件实时性,感觉像操作本机一样;软件包含了设

备控制、参数控制、报警控制、温度控制等等多种操作。此

款软件可以自由选定需要的模块及功能使用使界面更简洁。

强大的设计管理多种操作同时存在,非富的设计满足个性化

需求。已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655/ 用于回旋管的可调谐准光谐振腔
用于回旋管的可调谐准光谐振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用于回旋管的可调谐准光谐振腔,涉及高功率微波

、毫米波源技术。本发明,由形状相同的两个准光镜相对放

置形成准光谐振腔;还有一个纵向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准

光镜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镜面的位置可以通

过调节杆进行调节,因而镜面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调节杆进

行调节。通过改变镜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谐振腔中模式的

工作频率,连续调节镜面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实现回旋管的输

出频率的连续可调谐。

/656/ 电控筒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电控筒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属于一种电控筒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

供油器,包括供油器本体、设置在供油器本体上的节气门及

进油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该项目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相对独

立的油针升程检测装置,使传感元件能够不受发动机高温的

影响,避免出现信号错乱的现象,电控单元ECU根据行车信

号控制油针升程,根据油针升程信号,结合其它参数信号,

控制节气门开度,并用节气门开度机构上位置传感器信号,

校验捡测节气门开度是否所需的开度,避免出现信号错乱、

/656/ 电控筒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掉步和失控,使节气门开度与油针升程之间达到最佳匹配和

控制;从而达到理论空燃比所需可燃混合气体,使发动机功

率目标(负荷、转速)与油针升程与节气门开度及档位实现

最佳匹配和控制。需要对发动机供油器系统进行改进,针对

传来的行车信号调节控制供油量的大小,满足驾驶所需的转

矩和车速的同时,能够根据供油量的大小调节节气门开度,

控制良好的空燃比;该开度信号结合另外的机动车行驶参数

信号,决定换档动作和换档档位,使实际的扭矩—转速、油

针升程与节气门开度及档位达到最佳匹配,使发动机在最佳

效率区和最佳转速状态下工作,从而使发动机始终保持良好

、稳态和高效运行,满足发动机所需控制的目标功率的同时

节约燃油并降低排放;并且,传感元件能够不受发动机高温

的影响,精确采集化油器油针的开度,避免出现信号错乱的

现象,同时,简化结构,降低安装和拆卸难度。

/657/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推广应用前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以

无线局域网和蓝牙为代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日益受到人

们的普遍关注。目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红外(

IrDA)、WLAN(IEEE802.11)、蓝牙(Bluetooth)、ZigBee和超

宽带(ultrawideband)无线等,这些技术各有其特点和应用

市场定位。ZigBee技术是一种近年来才兴起的短距离无线网

络通信技术,功耗低,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可能应用在工控场

合的无线方式。它同样使用2.4GHz波段,采用跳频技术和扩

/657/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频技术。另外,它可与254个节点联网。节点可以包括仪器

和家庭自动化应用设备。它本身的特点使得其在工业监控、

传感器网络、家庭监控、安全系统等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正

逐渐的被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中。同样,随着微电子技术的

不断创新和进步,嵌入式系统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一个新领域

,具有功能强、实时性强、低功耗、可靠性高和结构小巧等

优点。基于嵌入式Web的远程监控系统结合了先进的Web技术

和嵌入式技术,通过Web方式实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信息

交互,是今后远程监控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不仅可节省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大量的研制经费,而且市场潜力巨大,具

有良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显著。科技成果能否迅

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素质和综合国

力的提高。本项目所开发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将缩短科研活动

与社会具体需求的距离,使科研活动能充分体现现代社会与

经济的需求并尽快满足社会需求,这将有助于提高科研成果

的质量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促进现代经济与社会的

发展。二、推广应用措施:1.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

式数据采用小波压缩算法进行研究,以去除传感数据中存在

的空间相关性。2.运用信息融合思想与理论,展开对无线

传感器网络中信息融合结构模型、传感器组划分与融合路径

优化卜、时空对准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仿真,

对信息融合的处理性能进行测试评估,从而为无线传感器网

/657/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络中信息融合处理的应用提供基础。

/658/ 2007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
2007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是在2005年、2006年专项研究的方法论和数

据积累基础上,连续第三年开展的软件盗版率专项研究。研

究表明:按市值折算,2007年软件产业的盗版率为20%,软

件产品的盗版率为31%,计算机软件的盗版率为41%;按当年

安装套数折算,计算机软件的盗版率为13%,收费计算机软

件的盗版率为56%,其中单位用户由2006年的39%下降至35%

,个人用户由78%下降至69%。研究总结了盗版率下降的主要

原因在,并揭示了中国软件盗版行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建

/658/ 2007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

议: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年度盗版率调查工作,并加大支持力

度,逐步建立并健全软件盗版的信息监测体系和专业队伍,

使研究结果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为开展软件产权保护

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659/ 物联安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物联安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

专项(产业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主要研究了在智能

安防设备管理中引入物联网标识机制,实现异构安防设备的

寻址、解析服务;对异构设备采用基于身份标识的方法抽象

形成规范化接口,并对设备本身及其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语义

描述从而建立通用语义模型;通过建立同一标识到服务能力

的标识映射关系,开拓智能安防设备的全功能发现服务,实现

安防设备的高效复用;通过设计和开发设备控制中间件实现

/659/ 物联安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设备无关性,最终实现多种安防设备、多种安防应用集中整

合,形成新产品1件——基于物联网的融合安防平台,产品通

过了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实验室检测,项目技

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项目期间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得软件

著作权9项。项目研发的新成果——基于物联网的融合安防

平台已成功面向平安城市、金融安防等领域进行了产业化推

广,经广州至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截至2016年12月

31日,项目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累计新增利税430.7

6万元。

/660/ 面向网络化服务的辽宁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建设与应用
面向网络化服务的辽宁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建设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地理空间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可或缺的

、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信息资源,发展建设法定的、统一的

空间基准,整合人口、法人、经济、社会、文化等信息内容

,是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

实现地理信息资源“一站式”网络化服务的技术实体,是测

绘地理信息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辽宁省地

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亦称“天地图·辽宁”)是由我

省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建设的一个面向政府、公

/660/ 面向网络化服务的辽宁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建设与应用

众和行业用户的开放式的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目的是

通过该平台实现对各种分布式的、异构的地理信息资源进行

一体化组织与管理,在多重网络环境下实现各种信息的整合

与共享,实现各类信息(空间或非空间)网络化服务,完成从

离线提供地图、数据到在线提供综合地理信息服务的转变,

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我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该平台也是国

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省级节点。该平台以

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的方式,依据统一的技术规范(包括国

家公共地理框架数据规范、OGC通用地理信息服务规范等)

,把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为一

体化的公共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并基于网络化运行环境(包

括电子政务内外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涉密与非涉密广

域网物理链路、计算机软硬件基础设施、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运行管理办法等)和现代信息服务技术,以门户网站和服

务接口为主要形式,按照涉密、公开两种方式,向各类用户提

供开发开放和不间断的在线综合服务。在此基础上,实现国

家、省、市级地理信息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形成与国土、

交通、水利、林业、民政、公安等部门集成共享、联动更新

和协同服务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平台建设取得的

主要成果有:一是集成了来自国家、省、市级测绘地理信息

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地理

信息数据资源;二是建立了以“母库”为核心的包括公共地

/660/ 面向网络化服务的辽宁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建设与应用

理框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生产工具与质量控制

系统、数据模型与标准范等构成的平台数据资源体系,实现

多类型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快速制作和快速更新;三是建立了

包括云GIS管理系统、云GIS服务发布与管理、资源门户系统

、共享交换系统等若干个软件系统,形成一套体系完整、运

行良好的软件体系;四是基于平台提供的服务建立了多个业

务应用系统。本项目已获软件著作权16项,获得省测绘科技

进步一等奖4项。该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其提供的地理信息

服务已在我省国土、交通、水利、公安、民政、应急等十几

个省直部门以及十二运、锦州世园会等重大活动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有力推动了我省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在我省

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地理信息资源利用效

率,有效缓解了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

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二是初步实现了地理信息

与政府专业部门信息的集成,推动了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共

享,提高了资源、环境以及业务管理、公共应急的信息化与

空间化水平;三是为企业提供了增值开发服务接口,突破了企

业应用地理信息在安全保密、信息孤岛等方面的瓶颈,带动

了企业相关产品研发,推进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661/ 天线架高及对准系统
天线架高及对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由电动升降杆和伺服转台两部分组成。

电动升降杆具有承载能力强、扭转精度高、可靠性高、环境

适应性强等特点;强度高,可自立升降;数字化的智能控制

方式;主要用于机动无线通信中,架高将天线或室外单元,

达到提高通信质量和延伸通信距离的目的,还可作为雷达、

照明、避雷、视频监控及其他标校产品的架高设备;伺服转

台具有智能化程度高、运动平稳、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

、无方位盲区、回差小等特点;主要用于无线通信中定向天

/661/ 天线架高及对准系统

线的自动快速寻向、精确对准及实时跟踪,还可作为雷达、

摄像、照明等扫描、目标捕捉和定向设备。广泛应用于通信

、导航、公安、消防、应急抢险、环保监测、勘测等领域。

项目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产量已超过1000台(套),实

现销售收入逾6000万元,且带动了机械加工产业的发展。

/662/ 农村电子商务县、乡镇、村级服务站管理系统V3.2
农村电子商务县、乡镇、村级服务站管理系统V3.2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立项目的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建

设,专注于县域电商人才的培养、传统企业的转型、县域农

产品上行体系的建设,以培养电商实操人才、电商实战技巧

培训、电商营销实战内训、电商营销实战咨询、电商孵化中

心、专业第三方电商服务、农产品上行、农旅一体化O2O体

系等业务板块为核心,建设忻城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作为

县域电商综合发展的综合载体,集培训、人才输出、服务对

接、草根团队孵化、传统企业触网电商转型、农产品行业上

/662/ 农村电子商务县、乡镇、村级服务站管理系统V3.2

行体系搭建等公共服务于一体,为县域电商创造良好的电商

环境和氛围,促进忻城电商人才、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配合当

地政府和企业一起打造县域电商完善的自生态体系,实现电

商赋能、促产增收、品牌强县,助力精准扶贫,实现忻城十三

五规划目标。第一,会将平台、人才、GDP、纳税、数据等都

留在县域当地,通过县域自生态,整合县域所有资源,助力县

域工商业互联网升级。第二,帮助县域传统企业转型,引领当

地电商发展思路,打造当地的电商发展平台,培养当地电商人

才,培育当地电商土壤。第三,帮助实现当地农产品品牌化、

标准化、规范化,增加当地农产品附加值30%以上,对接全通

路的全国各方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及税收

。第四,通过品牌和农旅一体化O2O等,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到

忻城旅游观光,实现“把忻城农产品卖到城里,把城里人吸引

到忻城来”,实现农旅融合,促进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增加

就业和税收。组织实施方式项目采用独立自主研发的方式,

同时联合合作企业进行试用,企业自筹资金,成立项目负责人

全权负责项目的研发运行,公司对研发成果进行验收考核,主

要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最后由公司组织评审、验

收。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库销存管理产品录入、采购

录入、增删改查二、采购情况采购所有的记录,分类统计金

额、采购统计金额三、销售情况销售所有的记录,分类统计

金额、采购统计金额四、数据统计采购数据统计、销售数据

统计五、线下服务站管理查看服务站的采购,销售数据、采

/662/ 农村电子商务县、乡镇、村级服务站管理系统V3.2

购数据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对企业

录入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系统采用先进

的MVC结构,对安全性、稳定性、承载性能都极为考究;在数

据处理上,采取读取分离的形式对数据库进行读写。④技术的

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平台应用于农业投入品、农

产品全程可追溯基于农业投入品进销存以及台账、农产品生

产档案、产品溯源码,可实现企业内部监管、政府监管和消

费者溯源不同层次的安全追溯需求。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目前主要应用于农村电子商务县、乡镇、村级服务站管理

,暂无存在问题。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a、2016年10月,完成需

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工作b、2017年11月,完成系统的编码工

作;完成软件的测试及完善工作;c、2018年1月,完成软著申

请授权;d、2018年3月-12月,广泛应用。

/663/ 隧道TBM连续皮带机巡检机器人
隧道TBM连续皮带机巡检机器人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机器人、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业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ZL202320140657.2
专利授权日期
2023-05-12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663/ 隧道TBM连续皮带机巡检机器人
技术详情

  该巡检机器人结合当代的智能科技解决棘手问题,

综合了多种智能系统。同时产品集合了数据采集、自主行走

、数据传输、智能充电以及灵敏传感器等多项功能,在隧道

苛刻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准确、实时的检测。产品还具备以下

多项特征:实时在线监测、支持远程监听、自动生成报告、

数据本地存储、自主自动智能、实时多维感知等。不仅如此

,本团队对该产品进行了技术升级,研发了多项创新点,提

升了产品的快速巡航与续航能力。同时,我们的机器人具备

多种AI算法,该算法可以为产业带来降本增效的效果。对于

购入本团队产品的客户,我们同样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售后

方案,我们提供产品检测、维保、更新等技术和数据服务。

/664/ 供热管网光纤在线诊断分析系统研究
供热管网光纤在线诊断分析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供热管网光纤在线诊断分析系统集合了先进的分布

式光纤监测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线诊断

分析系统,是一项在供热管网领域的综合技术应用型创新。

利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实现多参量(温度、振动)的实时

、全管线的无盲区、全时段监测;无线通信技术把现场实时

监测数据远程传输至远端监控室或指挥中心;基于地理信息

系统建立供热管网在线地图,进行数据的显示和预警信息发

布;在线诊断分析系统可以快速、精确地定位热力管网泄漏

/664/ 供热管网光纤在线诊断分析系统研究

位置,对热力管网周围的多类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警

,对外力破坏事件防患于未然;系统建立的供热管网历史数据

库,可对供热管网的健康趋势发展进行预判,并创建健康判断

标准。项目旨在建立能够满足长距离、大范围、多场景下的

供热管网在线诊断分析系统,实现实时、快速、连续、分布

式的测量,对异常情况进行准确的预判和预警,精确定位异常

区域,为应急抢修、设备维修提供数据支撑。一、主要创新

点或发明点(1)将分布式光纤温度、震动监测技术有机结

合,通过一根光缆对热力管网周边温度场及振动信号的实时

监测,经与内核数据库的对比分析,判断管网是否存在泄漏发

生以及监测现场是否存在开挖破坏事件;(2)通过结合实时

数据库、实时在线地图、数据网络通讯接口软件,分布式光

纤温度和震动监测模块的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接

口软件上传给实时数据库,数据库将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存

储、分析并于样本数据库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最终通过曲线

、报表的形式在实时在线地图中进行显示,分析管网健康趋

势;(3)通过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模块分别采集供热时和停

热时管网正常运行时管网沿线温度场分布数据以及对现场不

同的震动源产生的震动数据,建立样本数据库,在监测过程中

通过现场监测的实时数据与样本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

析判断,建立管网健康判断标准。二、项目技术指标基于拉

曼散射和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可连续

覆盖20km的监测范围,定位精度±2m,测温范围-40℃+3

/664/ 供热管网光纤在线诊断分析系统研究

00℃,测温范围可细分和扩大,测温精度±2℃,单通道响

应时间20s;基于瑞利散射和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振

动监测系统可连续覆盖20km的监测范围,定位精度±5m

,响应时间10s。两类光纤监测产品均可通过TCP/IP和隔离串

口来实现数据传输。对供热管网实行分区分段管理,各区各

段的预警报警可单独设定;数据显示方式多样;基于多种数据

类型的大数据库;建立在数据融合与分析上的健康判断标准

。三、主要进展和成效(1)完成监测设备的部署、调试、

试运行与投运,实现20km管网范围内温度剖面和振动剖面的

实时监测与数据远程传送。(2)完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

在线地图,实现现场情况的直观显示,实现将现场的实测温度

、振动、与管网的相应位置准确映射到在线地图上,自动提

示风险点区域与位置,自动提示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泄漏

或外力),便于调度中心远程掌握现场情况,提升应急响应能

力(3)完成专家诊断分析系统和管网健康评判标准的建立

,可实现通过实际振动源与样本数据库的比对来进行外力破

坏预警,可准确识别人工挖掘和机械挖掘,通过供热管网供热

时和停热时的温度图谱来识别泄漏;建立了管网运营历史数

据库,实现健康的预知预判。四、科学价值和意义(1)智能

化、信息化、大数据进入传统民生服务领域,转变了设备监

测与诊断方式,是一次重要的创新,提升了公众服务的水平;

(2)该项目实际上填补了管网在线监测领域成熟应用的空

/664/ 供热管网光纤在线诊断分析系统研究

白,它使得深埋地下的管网运作得以直观立体地展示于人眼

前,是智慧城市的前端;(3)该项目是一个完整独立成熟的

解决方案(从硬件布设、数据传输到智能软件分析与诊断)

,系统组成的简便性、使用上的易操作,这些特点使得该系统

在整个供热管网领域内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4)该项目所

建立和不断更新的供热领域的振动源样本数据库,虽具有独

特性(地质、地表、气候领域),但仍不乏共性(各种振动

数据源,比如:打桩机、小汽车、挖掘机、钻机、大锤等)

,这些样本数据库对于其他重大领域(比如:油气管网的防

第三方破坏、疆土的越界预警)具有重大的参考作用。五、

项目应用情况2017-2018采暖季由于管网存在跑冒滴漏问题

,导致供热期间供热管网补水量最高达到2000t/天,在近三个

采暖季期间,我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共找到漏点5处,将管网

补水量由当年的2000t/天降至如今的1500t/天。平均每个采

暖季降低一次网补水量约200吨/天。

/665/ 机电工程材料设备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
机电工程材料设备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设备及材料远程管理系统”是一套以设备、材料

的服务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至于说全生命周期管

理,是对设备、材料从生产、使用、运行到报废而言,系统采

集到的“大数据”包括设备的基本参数、运行时实数据、安

装维护视频、安装说明、调试记录、维修记录、出入库跟踪

等信息,实现仓储、物流跟踪、调试、预警、信息推送等管

理功能,这些“大数据”对运行及维护人员来说,可以提高其

管理、操作水平,起到协调工作、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的

/665/ 机电工程材料设备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

作用。该成果形成软件著作权4项,已在工程当中得到成功应

用。

/666/ 一种ONVIF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
一种ONVIF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NVIF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

装置包括:设备搜索模块,所述设备搜索模块用于搜索同一

网段内在线的摄像机设备,并获取所述摄像机设备的相关信

息;模拟检测模块,所述模拟检测模块基于所述相关信息,进

行ONVIF模拟测试,其中,所述ONVIF模拟测试包括:协议分析

测试、摄像机功能测试、扩展功能测试、自动测试和反向测

试,解决了现有的ONVIF测试存在测试方法单一、测试复杂、

测试成本较高、测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单、高

/666/ 一种ONVIF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

效、低成本、多样化的完成ONVIF测试的技术效果。

/667/ 计算机辅助下料与装入优化系统
计算机辅助下料与装入优化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沈阳工业大学经多年的研究,针对二维

部件、三维货物提出计算机辅助下料与装入系统。该系统实

现与切割/装入任务有关的二维部件(或三维货物)描述、

二维原材料(或集装箱)描述、需求和工艺(或约束条件)

设计,部件/货物最优地装入原材料(或集装箱)计算,以

图形方式模拟生产加工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其中下料/装入计算模

块可单独使用,直接为企业生产计划提供成本预算。应用范

/667/ 计算机辅助下料与装入优化系统

围:飞机、汽车、轮船、家俱、纸张和玻璃制造、海运、铁

路和公路运输业、物流仓储、市政建设管道布局。技术特性

:对规则形状的部件/货物自动地计算出在原材料上(或集

装箱内)的最优放置位置,并提供生产过程的图示,以及生

产材料用量、利用率、加工(摆放)顺序等数据的报表。技

术水平:国际先进所属领域:先进制造与电子信息使用条件

:PC计算机(双核CPU1.66GHz以上),Windows系统平台市

场经济效益预测:该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优化方法,能为企

业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带来5-10%效益。合作

方式/条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

/668/ PMASS2009 过程质谱软件 V 1.0
PMASS2009 过程质谱软件 V 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软件可以用于过程质谱的系统控制和测试分析,

可实现从测试到报表生成全部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其全部

功能分为8个部分,分别为:1)任务:管理测试样品的具体步

骤;2)方法:管理可被测试使用的各种参数;3)调谐:管理包

含在方法中的和调谐操作相关的4)校正:管理包含在方法中

的和校正操作相关的发布:管理包含在方法中的和发布操作

相关的测试:对仪器运行状态进行测试的相关功能;5)数据

:显示打印保存的数据文件;6)其它设置:对通道、界面和

/668/ PMASS2009 过程质谱软件 V 1.0

样式进行设定。

/669/ 农业信息化工程基础信息数据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农业信息化工程基础信息数据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暴露了一些问

题并阻碍了农业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和发展,比如由于缺乏农

业信息系统的开发独立、分散、不规范而形成大量农业“信

息孤岛”,导致农业信息资源建设重复交叉现象严重;或由于

不同数据源的农业信息、格式设计缺乏规范而导致农业信息

资源共享困难,信息化建设成本过高等。因此,为了推动我区

农业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良性发展,就必须加强农业信

息化各方面标准建设工作,以便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

/669/ 农业信息化工程基础信息数据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资源、开发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农业信息产业,保障优质高

效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信息网络的无缝连接,

实现农业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确保信息安全

可靠,以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目前来

说,广西农业信息化工程的标准化建设包括7大标准分体系、

34项标准,以保障广西农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建设。因此,受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的委托,由广西农业信息中心主导编

写了广西农业信息化工程标准中的信息资源分体系下的9项

标准,并指导应用系统承建商完成各自标准的编制工作。《

农业信息化工程基础信息数据集规范》是信息资源分体系的

标准之一,由广西农业信息中心、广西云锋信息科技有限公

司负责编写,根据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整理广西农业信息化

工程建设和应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广西农业信息化工

程建设的需要制定的。该标准包括总则、公共基础信息数据

元和代码集、农产品监测预警基础信息数据元和代码集、动

物疫情防控基础信息数据元和代码集、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

场监管基础信息数据元和代码集、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基础

信息数据元和代码集、农业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元和代码集、

农村市场供求基础信息数据元和代码集八大部分内容。作为

首部农业信息化地方标准的实施,规定了采集的技术和规范

,对支持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业务信息的互操作、系统集成

和政务信息的改进,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间、各异构系统间

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增强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性提供了重要

/669/ 农业信息化工程基础信息数据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的支撑保障。对广西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实现农业数据的

标准化,控制数据冗余度,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具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670/ 路享交换板卡检测系统软件
路享交换板卡检测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

众的生活,关系着通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覆盖良好、运

行稳定的通信网是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功能的

基础。对不同厂家的板卡进行统一的设备管理,快速定位板

卡性能、维修情况,对各基站维护、检测,保证的数据传输

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有些非常重要的作用。

/671/ 基于邻域信息和SVGDL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
基于邻域信息和SVGDL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邻域信息和SVGDL的极化SA

R图像分类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

图像分类过程中字典学习收敛速度慢而导致的运算时间长、

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1)输入极

化SAR图像;(2)滤波;(3)提取极化邻域特征;(4)降维

;(5)选取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6)训练字典和分类器;

(7)测试字典和分类器;(8)上色;(9)输出分类结果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提高了极化SAR图像分类正

/671/ 基于邻域信息和SVGDL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

确率和计算效率。

/672/ 同昌业务架构平台
同昌业务架构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任务来源:计划外。企业在执行环

境与执行工具、执行习惯协同的问题,在技术层面它迫切需

要一种机制来进行固化;需要有一种集企业级、多功能的业

务架构平台。它具有更强的集成性能、网络化、实用性。已

经成为软件研发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有效工具。技术原理及

性能指标:业务架构平台为复杂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

一个基本框架,并有与之相应的、方便易用的开发与维护管

理工具。业务架构平台是一种通过引入企业模型理论(EE/

/672/ 同昌业务架构平台

EM),为管理软件设计和开发提供业务层面导向和依据的技

术。总体性能指标:业务架构平台提升并保障信息系统的能

力和价值;实现系统构架的统一和简化;实现信息系统的协

作和集成。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采用动态建模技

术;(2)采用非线性报表模型、多元填报模型、强关联语

义模型等;(3)采用内存多级缓存索引机制和中英文动态

识别技术。技术的成熟程度我们从2004就开始了同昌业务架

构平台软件的研发,已正式推出了业务架构平台产品的新的

版TpcBuilder2.0,在过去的三年中,TpcBuilder1.0、2.0

已进入了20多个行业,很多公司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有将

近200个独立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

,其中有多个项目被列入省部级重大项目,并获得巨大成功

。最典型的案例包括:山西省运政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山西

省计生委全员人口系统等。应用范围和安全性:应用范围:

适用于各行各业。该平台以业务为导向和驱动,全面采用和

支持各类符合工业标准的技术体系,可快速构建应用软件,

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系

统通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应用,历经多次版本升级,已成功

应用于政府、教育、医疗、交通、企业等部门,利用该架构

平台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够缩短应用系统的开发周期,

减少开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

价值。存在的问题:(1)平台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

升级、扩展平台功能。(2)平台的市场推广力度不够。

/673/ 高速连轧机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高速连轧机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钢压延加工
技术详情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低速重载机械早期故

障稀疏特征识别的研究(61174106)(2)动态调速的双PW

M变频调速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61174107)(3)变频调

速异步电动机系统动态调速过程中的故障诊断研究(60874

109);2)产学研横向科研合作项目:(1)武钢高速线材轧机

减定径机监测系统(2)颚钢高速线材轧机同步齿轮箱监测

系统(3)阳钢高速线材轧机监测系统技术原理:采用Pron

y信号分解方法逼近故障信号,设计稀疏分解基原子及稀疏分

/673/ 高速连轧机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解过完备原子库;进一步分析研究相干联合过完备原子库的

相干系数与完全稀疏表示的关系,根据相干系数及振动信号

的统计先验知识简化原子的数量,得到了稀疏分解的快速计

算方法,对各分解的倍频与分频带分量及早期故障冲击分量

进行研究,求取冲击时间间隔、冲击幅值、信号相位等早期

故障信号的特征信息,为识别轧机机械设备早期故障特征奠

定了基础。性能指标:1、改变维修模式;2、机电设备早期

故障的监测与故障诊断;3、实时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故障诊

断系统解决了连轧机机电设备早期故障的识别、故障点定位

、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时间预测等难题。首次提出了稀疏分解

的轴承双冲击故障特征提取方法,为解决机械设备的安全运

行时间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配合StOMP轴承早期故障的稀

疏特征提取方法和OMP算法实现了轴承早期故障特征的快速

、准确识别,显著提高了故障识别率。首次提出了多源解耦

和盲源分离相融合的诊断技术,为复杂机械故障点的定位提

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结合使用

广义解调、HHT变换、最大重叠小波包分解(MODWPT)等方

法,将提取的主分量恢复到原来时域得到的Park矢量图,可以

对IGBT器件故障实现诊断和定位。连轧机机电设备故障诊断

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成果已在武钢、鄂钢、阳钢的

高速线材轧机生产线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对高速线材轧机

生产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高速线材

轧机的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改变了大型冶金企业设备管理的

/673/ 高速连轧机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模式,最大限度利用网络,利用国内外人才和信息资源,实现

了远程设备监测诊断;实现了设备的预知维修;为企业的安全

、高效、稳定生产奠定了基础,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674/ 云桌面虚拟化管理平台
云桌面虚拟化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云桌面虚拟化管理平台是一款作为云桌面虚拟化来

处理相关数据并分析的管理平台。平台具有可对云桌面进行

管理处理的功能。平台可以设置其中的相关的参数,对平台

进行控制管理。该平台还能够进行后台优化的功能,加强了

客户的用户体验。同时平台还具有可以实时检测系统版本,

有新版本自动下载,在下次登录的时候可以自动进行升级的

能力。

/675/ 医用营养食品研发示范平台
医用营养食品研发示范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医用营养食品研发示范平台以“重庆市医用营养食

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整合资源,开展医用营养系列

食品的配方研究,主要针对肠内疾病、心脑疾病、术后恢复

等慢性疾病人群,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及评价,创新管理模式,

打造成面向重庆市,辐射西南地区医用营养食品研发示范平

台,将平台法人化,定名为“重庆市金福阳营养食品研发有限

公司”。平台致力于个性化成分肠内营养制剂研发、医用营

养食品的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批量生产的研究开发、服务

/675/ 医用营养食品研发示范平台

工作。承接政府、企事业单位相关技术服务,每年实现服务

单位不少于5家。针对体质虚弱者、术后恢复及孕产妇营养

需求、高血压人群开发新产品。主要服务领域:1)医用营养

系列食品的配方研究:主要针对肠内疾病、心脑疾病、术后

恢复等慢性疾病人群,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及评价,制定相应的

营养配方。2)临床评估:与医院营养科合作,开展医用营养

食品临床效果评价服务。3)成分检测:设置质量检测部门,

对开发的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控制及营养成分分析。4)临床营

养咨询:建立医用营养食品专业服务团队,设立咨询服务平

台,对该类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服务。5)开展培训服

务:利用平台开展各层次相关专业人员培训与咨询服务,针

对医务人员、医用食品销售人员提供专业化培训。

/676/ 下置凸轮轴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新型通用程序
下置凸轮轴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新型通用程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677/ 湖北省气象影视资源交换共享技术研究
湖北省气象影视资源交换共享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政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2011年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

基金项目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气象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在

WINDOWSSERVER2008以上版本操作系统和MICROSOFTSQLSERV

ER2008数据库系统下运行。包含资料上传模块、编目模块、

转码入库模块、检索下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

块等。开发工具用到了visualstudio2010,c#等编程软件,a

sp.net等网页设计软件。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解决了

视频资料转码的技术难题;2解决了气象视音频资料的编目问

/677/ 湖北省气象影视资源交换共享技术研究

题,编写完成了《气象音视频资料编目规范》;3解决了气象

视音频资料的检索问题,设计开发了气象影视媒体资源管理

系统.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课题成果可

在全省气象影视业务中推广使用,用于省—市之间的气象影

视资料的交换和共享,并提供全省气象影视素材支持。⑤应用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建议:1.后期依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尽快建立和充实我省影视资料库,并建立全省影视素材上传

下载业务规范,以促进资源交换业务开展。2.该项目作为技

术研究已经完成,但业务应用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人员的支持

,建议后期通过申请其它项目支持解决。1.完成情况(包括

达到的主要指标、技术难度、适应性)(1)实现了全省上

行资料全面接入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并上传中国局,以

及接入资料实时监测报警,确保资料接入的及时完整,通过课

题研究监测率达到100%。包括自动站、区域站、雷达基数据

/产品、精细化预报、GPS/MET、闪电、土壤、大气成分等全

部上行资料。(2)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CMAcast系统全

面替代DVBS广播系统,Micaps平台的原始数据全部更新为CM

Acast系统下发资料。Micaps平台处理的资料包括地面、高

空、传真、欧洲、日本、T639粗/细网格、卫星云图、GRAP

ES、中央台指导预报等29类资料,为气象台、暴雨所、气候

中心的预报业务系统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服务支撑。该系统目

前已成为我省核心通信传输业务日常监测维护(大气探测监

控科和通信网络科)的基础平台,上/下行资料传输监测、人

/677/ 湖北省气象影视资源交换共享技术研究

工录入/修改/发送等交互功能集成一体,实用性强。(3)在

《湖北气象》上发表一篇题为《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接

口研究》论文。(4)《气象通信系统技术维护手册》编辑

在2012年保障中心《规章制度汇编—业务篇》中。2.技术难

度(1)在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地框架下,针对我省实际

业务状况的需求,研究了收发系统配置设计思路,不断优化调

整系统参数,解决了收发应用系统均衡调度失调引起系统整

体运行效率降低严重时影响到上传、以及入网数据的完整性

等问题。(2)为弥补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但在实时监

控、信息统计、资料传输异常报警方面存在时效滞后及相关

功能的缺失,开发辅助监测平台完善了基于新一代国内气象

信息传输系统数据库的监测统计报警系统。日志解析模块引

用了内存映射新技术,解决了实时读取大数据量文件等问题

;短信报警模块利用指令at命令实现了短信报警。验收意见

:1.实现了全省上行资料(包括自动站、区域站、雷达基数

据/产品、精细化预报、GPS/MET、闪电、土壤、大气成分等

资料)全面接入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并上传中国局,以

及接入资料实时监测报警,确保资料接入的及时完整,接入资

料监测率达到100%。2.完成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CMAca

st系统全面替代DVBS广播系统,Micaps平台的原始数据全部

更新为CMAcast系统下发资料。Micaps平台处理的资料包括

地面、高空、传真、欧洲、日本、T639粗/细网格、卫星云

/677/ 湖北省气象影视资源交换共享技术研究

图、GRAPES、中央台指导预报等29类资料。3.发表1篇论文

,并将研究成果汇编到《气象通信系统技术维护手册》中。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书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和考核

指标,项目经费使用合理,同意通过验收。

/678/ 基于双语文档反馈的跨语言信息检索研究
基于双语文档反馈的跨语言信息检索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语言的差异带来了信息社会对于跨语言信息检索的

实际需求,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在2008年推出了跨语言信息

检索服务,但于2013年下线。这表明了该技术有巨大是市场

需求,但技术尚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分析当前的跨语

言信息检索的技术路线,发现“查询翻译+基于伪反馈技术的

单语检索”方法是当前的主流方法,远未达到完美的查询翻

译严重影响随后的基于伪反馈技术的单语检索的效果,导致

跨语言信息检索性能不足。同时,微博兴起后,以微博为代表

/678/ 基于双语文档反馈的跨语言信息检索研究

的短文本跨语言检索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短小本文

的文本导致其信息不足,使得原本效果远低于单语信息检索

跨语言信息检索的性能更低。针对当前跨语言信息检索存在

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语参考文档反馈的跨语言信息检索,该

方法将双语参考文档引入跨语言信息检索建模过程,在未进

行查询翻译的情况下,在目标语上完成查询建模,并与传统的

跨语言信息检索方法相融合,缓解了查询翻译错误带来的影

响,有助于检索性能的提升;同时由于一一对应的双语参考含

有比短文档更丰富的信息,通过在双语参考文档上的反馈极

大地提升了短文档检索效果。鉴于大规模双语对齐文档是本

课题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展了从互联网获取大规模双语

平行语料的工作,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获取了GB级大规模双语

对齐语料。经过研究,提出了跨语言信息检索的新方法、建

立了新模型,并构建了跨语言信息检索系统。课题组在欧盟

主办的TEL@CLEF2009跨语言信息国际检索评测中获得第二,

在美国国防部高等计划研究局和美国国家标准局主办的TRE

C2012微博检索评测中获得第一。同时,课题组在PAN@CLEF2

012,2013国际抄袭检测评测中也获得了第一。课题组是我省

首次在TREC评测、CLEF评测中获得第一的团队,也是国内为

数不多的在国际评测上屡获第一的团队。这些表明了课题组

在信息检索特别是跨语言信息检索研究方面的实力。通过该

项目的实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团队负责人受聘得龙江学者

(特聘教授)。该项目的实施也促进了科研平台的建设,20

/678/ 基于双语文档反馈的跨语言信息检索研究

13年,课题组所在研发中心获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地。

成果转化方面,正在与新浪微博洽谈相关合作事项。自项目

实施以来,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投稿的

A类国际顶级会议3篇(SIGIRPoster和Workshop各1篇,IJCA

I1篇),中国计算机学会将A类会议期刊定义为鼓励中国学者

突破的国际会议期刊,其它重要国际会议16篇,国际期刊7篇

,国内核心刊物5篇;SCI检索1篇,EI检索21篇。出版专著、教

材2部。已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679/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简称:SISM]V3.0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简称:SISM]V3.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V3.0版本儿增加了奖学资助管理

、团委信息管理、公益劳动管理三大模块。新增模块的功能

描述如下:1.奖学资助管理奖学资助管理主要是针对各个项

目进行管理,给各个学院进行每个项目的名额分配,各个学院

根据管理员设定的人数或者自动分配的人数进行资助人数上

报。2.团委信息管理团委信息管理实现了对社团信息和社团

成员信息的管理。3.公益劳动管理公益劳动管理实现了贫困

生库的建立,公益岗位的管理,公益岗位分配,各个学院公益

/679/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简称:SISM]V3.0

劳动学生名额的分配,考勤录入的管理,考勤历史的检索,公

益劳动开启关闭导入公益劳动学生的时间设定等。

/680/ 新型系列人工关节产品的研发
新型系列人工关节产品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已完成了天津工业研究院的组建工作,搭建

了企业的创新研发平台,在企业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开发

的新型生物型髋关节假体采用了陶瓷对高交联超高分子量聚

乙烯、金属对高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多个关节面的组合

形式,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患者。在关节柄的表面引入了双

涂层工艺,让骨组织可以长入假体表面微孔内,人工关节假体

植人体内后,假体多孔表面实现良好生物固定,提供假体的使

用寿命,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在膝关节假体设计

/680/ 新型系列人工关节产品的研发

方面,考虑国人骨骼解剖特征和功能需求的差异,设计满足国

人日常活动对膝关节屈曲度有更高要求的关键假体。开发了

符合国人解剖特征和功能需求的膝关节假体,提高内植物假

体的临床适用性,避免在手术过程中过量截骨造成“削足适

履”,同时也能改善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初期稳定性、远期生

存率、畸形矫治效果,降低手术创伤程度并缩短术后康复周

期、改善康复治疗效果。目前已完成了人工髋关节、膝关节

及智能手术工具系列产品的开发及注册工作,其中膝关节假

体已获得CFDA注册证,2018年9月已签订欧盟CE审核认证合同

,人工髋关节产品CFDA注册证已于2018年12月颁发,在智能手

术工具方面,已取得2项膝关节手术器械的I类备案凭证。

/681/ GIS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和应用
GIS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用了多种国内领先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技术创新点

如下:(一)国内电信行业首次构建企业级GIS共享服务平

台电信企业级GIS平台是基于全省集中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一

个公共GIS共享服务平台,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维护、更

新、发布,最终实现应用功能级的统一、软件平台的统一、

数据存储的统一。该公共平台提供相关原子级的地理信息服

务,最终逐渐丰富形成面向电信企业的BSS服务、OSS服务、

MSS服务以及增值业务类服务等专业行业服务。(二)研究

/681/ GIS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和应用

了分布式、多源异构GIS数据模型构建技术江西电信企业级

GIS平台研究了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采取“纵向多级、横向

网格”的组网方案,研究了驱动化的中间件扩展管理技术,实

现了对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GIS中间件集成多种数据

源驱动,以注册的方式嵌入到GIS中间件扩展管理器中,当请

求某种数据源时,GIS中间件动态加载所请求的数据源驱动。

某种数据源的结构改变时,只须改变其数据源驱动,这样既不

需要频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又避免了很多重复性劳动;(三

)研究实现了超大型网络的可视化动态管理研究了多逻辑网

络拓扑构建方法和分布式、并行的网络分析算法。针对电信

网络资源模型,首次采用Hilbert曲线填充算法来加速资源的

网络拓扑构建,保证了网络资源间拓扑关系的正确和高效。

如:网络资源数据中电杆、人手#、管道、吊线等构成支撑

网络,MDF、交接箱、分线盒、电缆等构成电缆网。资源网络

模型首次采用分布式、并行的网络分析算法,以保证千人次

级别的并发空间分析计算和TB级资源数据量的网络模型管理

。(四)研究了智能化的GIS应用系统构建技术在GIS企业集

中应用领域,首次实现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

ntedArchitecture,SOA)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

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

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

进行交互。平台推出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以“零编程、

/681/ GIS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和应用

巧组合、易搭建”为目标,使不懂编程人员开发GIS系统成为

现实,从而推动了人们从重视开发技术细节的传统开发模式

向重视专业、业务的新一代开发模式转变,使企业内部的业

务专家有了用武之地。主要有以下三种开发模式:搭建式二

次开发(五)国内首次提出将企业GIS云引擎电信企业GIS平

台提供充足数据管理的服务,同时还提供应用系统构建功能

服务,是一个融合数据管理平台和开发平台于一体的综合平

台,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既包含数据服务,也包含应

用系统构建功能服务。

/682/ 数字智能燃油摩托车
数字智能燃油摩托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摩托车制造
技术详情

  该车采用数字智能传动传感技术、包容包络传动链

及相关齿轮、数字智能电动控制方法及电控化油器等近二十

项专利技术,通过传动终端驱动轮中央处的传动传感装置,

可自适应连续线性自动无级检测,快速响应检测出车辆在启

动、怠速和各种负荷交变瞬间及过渡性等各种参数变化,并

将其精确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微电脑。微电脑采用神经

网络和模糊技术,自适应根据传动传感装置的负荷理想模型

标准,自检查、自校对、自修正,准确电控化油器喷油量,

/682/ 数字智能燃油摩托车

自动排除人为操作不准确和其它非标准状态的误操作带来的

效能损失,达到降低油耗10~20%,高效节能低排放的目的

/683/ 微型电脑横机织物密度调节及堵转控制器开发
微型电脑横机织物密度调节及堵转控制器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通过对步进电机的控制运动曲线进行优化,

快速排除电机的堵转等方法,由调密步进电机驱动凸轮,再推

动滑块带动度目,从而实现对电脑横机织物密度精准的调节

;随着项目开发的应用,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我国

电脑横机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硬件电路设计:该硬

件系统具备电机驱动系统所需的完整性,对其中较为重要的

微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驱动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进行了详

细介绍。基于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算法设计搭建了系统实验

/683/ 微型电脑横机织物密度调节及堵转控制器开发

测试平台,通过实验平台测试与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课题所

设计的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优良特性,对步进电机的堵转情

况进行了合理的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噪声和振动较小,达到

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软件设计:设计了编织流程控制、花

型文件解析、人机交互界面等应用程序。在编织流程控制程

序中采用了快速换向程序,通过调整下一编织行的回转距,缩

短机头换向所用时间,到达提升五针道电脑横机编织速度的

目的,同时,对织物密度进行了有效的调节。通过测试,人机

交互界面、花型文件解析测试程序运行良好;快速换向算法

可以有效减小横机的编织耗时;编制流程控制算法对织物密

度进行了有效的调节。

/684/ 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的识别方法
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的识别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标志的识别方法,首先

对原交通标志图,运用PCNN技术进行处理生成图像签名处理

,在通过搜索图像签名数据库,比较图像签名相似度,相似度

高的则识别为道路交通标志。本发明能够更好的辅助车辆行

驶和管理,运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解决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在

处理图像识别和分类问题中的样本需求大,训练时间长等问

题。

/685/ 工资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工资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涵括了一九九三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改革以来的工资福利政策的内容,是一套智能化的、具有完

全依据政策性、制度性的工资福利政策管理决策系统。

/686/ 激光雷达光学接收装置
激光雷达光学接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激光雷达光学接收装置,由望远镜、视场光阑

、准直透镜、1/2波片、转动电机、电光晶体、偏振器、窄

带滤光片、聚焦透镜、光电探测器、高压电源和电机伺服控

制系统组成。所述的视场光阑位于望远镜的焦点位置,经过

视场光阑的回波信号经过准直透镜进行准直后,通过1/2波片

、电光晶体和偏振器进行光强调制,通过窄带滤光片对背景

光进行带通滤光,最后经聚焦透镜将信号光聚焦在光电探测

器上进行探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分光比连

/686/ 激光雷达光学接收装置

续可调的优点,可应用于大范围测距的激光雷达系统。

/687/ BL-OE手术内窥镜的开发
BL-OE手术内窥镜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医用内窥镜的临床使用和医学微创技术的不断

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医疗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医用内窥

镜产品在医学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微创手术治疗前

列腺增生疾患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解除了药物不能根治

和开放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配合相关器械使内窥镜的应

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可以治疗前列腺增生,还可治疗膀胱肿

瘤以及相关妇产科疾患,诊断、治疗技术不断增添新的领域

,同时赋予了医疗器械发展新的契机,孕育了新的医疗器械产

/687/ BL-OE手术内窥镜的开发

品的诞生。我公司正是利用这个发展机遇,开发并研制了BL

-OE手术内窥镜诊疗器械产品。本产品利用带有内窥镜的操

作器,经过人体自然腔道到达患处,操纵电切器和治疗光纤,

通过内窥镜光学系统的成像检查诊断疾患并对病灶进行微创

手术治疗,实现治疗功能。现今已经大量出口应用于医院临

床,成为施行切除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和治疗妇产科等相

关疾患的硬性手术内窥镜设备。

/688/ 面向行业物联网的自律综合安全关键技术
面向行业物联网的自律综合安全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物联网因其较高的智能化而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

应用。物联网的安全特征表现出感知信息的多样性、网络环

境的多样性和应用需求的多样性,此外,网络规模和数据量大

,决策控制复杂,这些均给安全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项目

将围绕物联网自律综合安全的自律评估、协同优化和动态激

励展开研究。(1)基于云模型的网络安全风险自律评估方

法。描述、评测并精细度量各主要威胁场景的潜在影响及其

发生的可能性,定性分析具有可增量部署特征的异构物联网

/688/ 面向行业物联网的自律综合安全关键技术

安全场景的安全风险级别与系统耐受程度;其次,分析物联网

安全判据的多维、多层特性,生成物联网安全评估的关键判

据集;在此基础上,引入云重心、多维正态云模型综合考量风

险指标,构建安全风险自律评估策略,研究安全风险的定性输

入与评估规则的定量推理间的转换多规则映射,并给出了自

律推理规则及其优化策略;最后,设定了仿真实验,所提出方

法能够使安全判据和风险判据保持一致,验证了自律评估的

有效性、自律度、准确度。(2)面向认知物联网的系统安

全协同优化策略。基于物联网安全要素的多层多维特性,面

向物联网系统安全指标,采用簇用户协作的自律思想,将自律

的理念融合至决定系统综合安全性能的安全要素的单层“用

户”协同微调过程和多层整体安全性能优化,即由微观至全

局、由单层到多层的自主配置与调节,达到系统整体安全配

置的自我更新与优化。首先,基于线性规划理论完成局部寻

优;其次,采用多维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实现全局配置寻优,并

将配置需求以全局反馈的形式反馈给各层簇用户,从全局角

度触发安全配置优化,提升系统整体自我配置和自我调节能

力。最后,典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其一般性意义(权重

随机分配)的前提下,所提出的策略能够将优化代价控制在

一个较小的范围,实现物联网全局的较大优势的优化。(3)

基于信誉的多域协作动态激励机制。通过改进信誉模型以及

节点信誉计算方法,得到更为客观的信誉值,并设定相应阈值

,对信誉值较低的节点进行激励,促使其转发数据包,最后通

/688/ 面向行业物联网的自律综合安全关键技术

过多域协作思想,使其适用范围上升至更高层次的网络生态

环境。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机制的有效性,促使节点转发数据

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吞吐量。

/689/ 高校校园移动音频软件V1.0
高校校园移动音频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软件来源于横向项目,主要应用于新媒体广播领

域。高校移动音频APP系统的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如下:(

1)多路广播移动播放。系统可以实现多套节目校园广播同

时移动信号传输,这样完全能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2)音

频节目自动播放。通过系统播放以及控制软件就能实现手动

、自动定时播放。(3)可寻址功能。可以自动或者是手动

进行按年级等分组广播、分区域广播,还能做到单独控制,操

作十分方便,真正实现了可寻址到点控制。(4)外语听力教

/689/ 高校校园移动音频软件V1.0

学、考试。可以把各个年级外语听力教学节目直接以数字格

式存储在硬盘内,并且按照预先设定播放菜单自动播放。高

校校园移动音频APP广播系统开发能帮助学校实现多路广播

以及自动播放的功能,让校园广播播放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近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计算机、互联网、多媒

体等一批高新技术应用到了高校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

,使传统高校教学方式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发生根本变化。

高校移动音频APP以“校园广播式社交”为核心,集招聘、活

动、社团管理、理财于一体的青年服务全方位平台,帮助大

学生实现分享更精准,信息价值最大化,同时还为大学生提供

求职、社团管理等全方位综合服务。本软件技术较为成熟,

适用于高校移动音频节目的播放和交流,同时以“校园广播

式社交”为核心,集招聘、活动、社团管理、理财于一体的

青年服务全方位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分享更精准,信息价值

最大化,同时还为大学生提供求职、社团管理等全方位综合

服务。目前处于原始开发阶段,国内同类型成果不多,具有较

强的创新性。在高校信息交流沟领通和文化建设域,以及商

业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发强劲较好

。今后可以进一步深度开发本软件,在软件大小和响应速度

方面做出调整。隐时现

/690/ 数字式超声导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数字式超声导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微波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业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ZL202111192112.8
专利授权日期
2023-05-16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690/ 数字式超声导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ZL202111248318.8
专利授权日期
2022-09-23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690/ 数字式超声导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技术详情

  团队研发了一种数字式超声导波监测系统,系统由

软件、系统主机和数字智能层组成,如图1所示。主机产生

高压激励并通过线缆传输给智能层,智能层上集成采集电路

,实现导波信号的放大、采集等功能。主机与智能层使用数

字信号进行通信,避免了导波信号在线缆中传输时的衰减以

及易被干扰等问题。连接线缆包括激励线、电源线和通信线

三种,数量与PZT数量无关,减少了线缆的使用。多个智能

层可互联组网并同时进行结构状态检测,提高了系统监测面

积和损伤检测效率。软件集成传感网络自搭建、导波信号实

时显示、结构损伤实时诊断、结构三位成像等功能,实现对

列车结构mm级损伤的在线识别。

/691/ 交通银行新一代IT工程建设中开放应用基础支撑技术平台-JUMP
交通银行新一代IT工程建设中开放应用基础支撑技术平台-JUMP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交通银行IT信息系统经过近几年卓有成效的建设,

在基础设施层面,通过数据大集中完成了数据的集中与统一

;在应用系统集成层面,通过SOA架构的实施实现了应用系统

互操作的集中与统一;在应用层面,通过业务和功能整合实现

了应用系统的集中与统一,如ECIF、EUIF系统。然而,在应用

平台层面,存在着多个应用平台,同质化的问题日渐明显,对

成本控制、系统和平台维护、各系统间交互、人员管理与培

训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从长远来看,这些状况是不利

/691/ 交通银行新一代IT工程建设中开放应用基础支撑技术平台-JUMP

于交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为了解决以上现状问题,

结合J2EE技术及平台在交通银行的发展过程和应用情况,围

绕交通银行未来应用系统建设对技术架构的要求,统一规划

交通银行J2EE应用的技术架构、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发过程

和模式,以试点应用建设为驱动,以开源框架为基础,以适应

交通银行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为目标,分阶段有重点的逐步

建立、健全和完善交通银行自主知识产权的J2EE统一多功能

处理平台。J2EE统一多功能处理平台(简称JUMP),是以JA

VA为主要的编程语言、遵循及固化了各种J2EE标准规范,以

Spring开源框架为主、遵循及实现了各种SOA标准规范,是交

通银行新一代IT工程(又称“531工程”)建设中各开放应

用开发及运行的基础技术平台。整个JUMP平台群包括了JUM

P基础运行平台(JUMP-BASE)、JUMP监控平台(JUMP-M)、

JUMP工作流管理系统(JUMP-WF)、JUMP业务规则管理系统

(JUMP-RULE)、JUMP搜索引擎(JUMP-SES)、JUMP统一用

户界面(JUMP-UI)、JUMP集成开发平台(JUMP-IDE)等子

项目。其中,JUMP-BASE采用组件化思想,提供轻量级运行环

境,主要包括DI容器层、核心引擎控制层、多渠道接入接出

层、基础服务层、集成层以及应用框架层;JUMP-WF遵从工作

流管理联盟WfMC的规范,具有一套完备的、描述功能强、且

可扩展的业务流程描述语言,支持事件机制和定时机制对流

程运行进行驱动,提供一整套开发工具,可以快速开发、部署

流程应用等;JUMP-UI以flex为技术标准,提供了诸多丰富的

/691/ 交通银行新一代IT工程建设中开放应用基础支撑技术平台-JUMP

用户界面展示组件,提升用户友好体验。通过JUMP平台的建

立,其很好地提供了统一的应用技术标准和规范,为应用设计

、开发、运维提供良好的规范和指导;全面支持以服务化、

松耦合为特征的SOA应用架构;提供一体化的集成开发环境,

简化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支持多种类型的应用开发,包

括交易类、流程类、管理类、内容类等。目前,交通银行IT

系统建设中基于JUMP平台实现的系统有一百多个,主要包括

新一代工程建设中所有开放应用(如全流程信贷管理系统、

企业级用户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级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集中

营运平台等)、国内所有新开发的开放应用,且自2011年投

产上线以来一直稳定与高效运行。

/69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实验(试验)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实验(试验)报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和磷酸

川芎嗪,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复杂的病理

过程,具有防止脑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保护缺血再灌注脑

损伤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缺血性脑卒中体内MCAO/R模型和体

外原代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复氧模型,探索杏芎氯化钠

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初步作用机制,并与目前临

床上常用的抗缺血性脑卒中的同类药(金纳多,丹红注射液

,磷酸川芎嗪)进行比较,分析杏芎氯化钠注射液的作用强度

/69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实验(试验)报告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693/ 茶园土壤湿度检测系统
茶园土壤湿度检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茶园土壤湿度监测系统是运用现代自动监测技术、

计算机分析技术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

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土壤湿度的长时间连续监测。用户可

以根据监测需要,灵活布置土壤水分传感器,也可将传感器布

置在不同的深度,测量剖面土壤水分情况。具有美观的操作

界面和丰富的系统功能,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环境,操作简单

、方便、易学、易用。

/694/ 一种VA全视角LCD显示器
一种VA全视角LCD显示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显示器件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LED显示屏逐渐被LCD(液晶显示器

)所替代。LCD(液晶显示器)具有体积小、厚度薄、重量

轻、耗能低、画面柔和不伤眼等众多优点,但随着面板信息

显示数据的海量化扩充,传统的LCD显示面板已经不能满足高

对比度、宽视角、底色纯黑、字体纯白的显示屏的发展需求

。当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选用TFT液晶面板(薄膜晶体管)

,但其成本高昂,受限于成本因素,TFT液晶面板主要用于手机

/694/ 一种VA全视角LCD显示器

、电视、车载等大批量的中高端显示,不能满足诸如汽车的

数表显示屏、个性化家电显示屏、高端微波炉显示屏、厨房

卫浴显示屏的高性价比需求,成为行业的痛点。VA全视角利

用液晶分子垂直排列及光的散射原理,在部分显示电极上设

计成无ITO不能形成电场,从而此处的液晶分子不能垂直排列

而是杂乱无章排列,形成光的漫反射,形成全视角。黑白的V

A技术是从TFTIPS全视角转化而来,利用低盒厚(4um及以下

)获得快速响应及宽视角,利用液晶分子垂直排列获得高对

比度及纯黑底色、纯白字体(根据背光的颜色),技术非常

成熟,已经大批量生产几年,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载显示屏、微

波炉显示屏、厨房卫浴显示屏及加油机显示屏等高对比度及

宽视角、宽温工作及高可靠性的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印

度等海外市场及国内市。目前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

明专明在实审中。

/695/ 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符合内蒙古的实际和生物防治的方向;研究

设计方法、内容合理。该病毒为国内一种新毒株,对于该病

的致病力,使用浓度,防治效果、生物特性等的研究,为防

治果树害虫提供一条新途径。

/696/ 基于企业级面向服务架构的区域性银行实时ECIF系统
基于企业级面向服务架构的区域性银行实时ECIF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企业级面向服务架构的区域性银行实时ECIF系

统(以下简称ECIF系统)是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自选

项目。该系统以整合全行现有业务系统中的客户信息,为周

边业务系统提供实时的、完整的、共享的、一致的客户信息

,建立企业级客户单一视图作为开发目标,在全行范围内为现

在已建成的以及今后规划建设的各业务系统客户信息的使用

和管理提供实时服务。ECIF系统以SOA架构思想为基础,实现

了企业级客户信息实时服务总线,较好的解决了全社客户缺

/696/ 基于企业级面向服务架构的区域性银行实时ECIF系统

乏统一识别规则、造成多头管理,同一客户信息分散维护、

无法共享,并且完整性、可靠性无法保障,维护的客户信息资

料在传统ECIF系统无法实施同步应用的一系列难点,是我社

实现客户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实现

了全行全量客户的实时管理和维护应用。系统遵循J2EE及W

ebService标准,应用SOA服务识别方法结合WebService实现

技术开发实时服务,能提供方便、安全的对外服务接口,易于

接入不同技术体系架构的应用系统,建立起统一规划的客户

信息管理平台。其主要技术特点一是通过服务识别流程设计

并采用标准WebService技术实现了客户信息实时服务;二是

集成了OracleOSB总线产品,使客户服务总线实时服务实现组

件化、可配置化,服务管理及服务发布科学化;三是接口支持

HTTP、SOAP、WTC、JMS、TCP/IP等服务通讯协议,接口报文

支持WSDL语言、定长报文和XML格式报文;四是采用WebLogi

c做为Web服务器应用平台,使用其强大的集群管理功能,大大

提高硬件的运行效率,以最快速度地响应客户信息服务请求

。2011年5月9日,ECIF系统在绵阳涪城联社开始试点运行。

上线之初,ECIF系统从SC6000迁移存量客户5900万。涪城联

社试点运行后,又将试点规模扩大至眉山东坡联社、德阳罗

江联社。在省联社和省联社绵阳、眉山、德阳办事处的指导

和支持下,县联社领导高度重视,历时5个月,ECIF系统一直稳

定运行。2011年11月30日,ECIF分三批次完成了全省推广工

作,系统覆盖除个别手工网点的所有联社网点。

/697/ 完善高校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研究
完善高校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完善高校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研究”课题项目系河

北省科技厅管理的河北省软科学科技计划项目,2008年度批

准立项,项目编号:08407287D。本课题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

高等教育所处宏观环境的变化,将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提上日

程,对高校资产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等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实

践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了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在制度建设、管理

职能、产权界定、资产盘点、使用效益人员配置、管理方式

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对国外和国内高校资产管理先

/697/ 完善高校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研究

进做法的分析,在提高对资产管理的认识、健全资产管理体

系和制度、强化资产处置和清查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益意

识、提升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等

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建议。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是提出了成

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直接分管的资产管理专职机构,实行“统

一领导,分工管理,层层负责”体制;推行资产货币化管理,实

行内部有偿占用,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的平台,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和规范化、信息化等6项建议。

本课题研究已经形成2.3万字的研究报告和1.5万字的调查报

告,发表论文2篇。课题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对

于加强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698/ 单颗粒光学成像分析测量方法及应用
单颗粒光学成像分析测量方法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科学和社会发展需要快速、高灵敏的准确测量。光

谱分析测量已广泛应用于科学与社会各方面,但整体溶液光

谱测量因光学信号均化而忽视了各探针的光学个性。该项目

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面上等项目资助下,以建立高灵敏光

谱分析法为目标,制备了一系列纳米光谱探针并采集单颗粒

探针在物理、化学作用及共振能量转移时的实时光学信号,

建立了如病毒、疾病标志物的光谱分析法,实现了贵金属和

硫属单颗粒水平上分子反应、能量和电子转移的实时监控并

/698/ 单颗粒光学成像分析测量方法及应用

获得原位动态信息,发展了高性能光散射成像模块和成像分

辨提升算法,成功解决了单颗粒光散射成像分析准确度差的

问题,发现并解析了等离子体共振能量转移双向作用和电子

转移延迟机制。主要科学发现如下:1.建立了单颗粒光散射

成像分析法。制备了贵金属、硫属化铜等纳米颗粒并利用其

拉曼散射、荧光和化学发光增强、等离子体散射等特征,探

明并确定了总体信号分析对单颗粒信号均化问题,进而利用

暗场显微系统构建了病毒、癌症标志物的单颗粒光散射成像

分析法,示踪并探讨了病毒侵染细胞过程和机制。2.明确和

发展了单颗粒光散射成像是实时、原位研究化学反应动态的

有用工具。通过监控单颗粒银汞合金、分子降解等典型动态

反应过程,确证贵金属、硫属化铜等单颗粒是探索化学反应

机制和动力学的优异探针,进而用于电子和共振能量转移研

究,发现了光致电子转移延迟效应和等离子体共振能量转移

双向作用机制。3.构建了复合场显微成像照明系统、提出了

光散射信号校正和差异放大算法。为提高单颗粒成像可见度

,构建了高效复合场显微成像照明系统;为提高单颗粒光谱

成像分析精确度和灵敏度,提出内标法校正、成像数值化处

理和信号差异放大算法。为研发智能散射成像分析系统奠定

了重要基础。单颗粒光学分析法的建立是光谱分析领域的新

突破。系列研究成果在著名刊物如ACSNano、ChemSci等发表

SCI论文47篇。申报的20篇论文中2篇影响因子大于10、7篇

大于8,8篇代表论文和20篇论文的SCI他引分别达140和390

/698/ 单颗粒光学成像分析测量方法及应用

余次,得到如美国科学院MostafaEl-Sayed院士等在ChemSo

cRev、NatCommun、NanoToday等综合刊物及学科期刊AnalC

hem的高度评价。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出版《弹性光散

射光谱分析》专著1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评

价专著是“光谱分析领域的一本好书”,“为分析方法学提

供了研究方法和启示”。

/699/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SIM-AFIS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SIM-AFI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SIM-AFIS,是一种高效快速的自

动指纹识别系统。该系统综合了指纹的形位结构及统计特征

信息,并基于层次聚类分析、机器学习理论等构造了SIM-A

FIS系统识别算法,其核心算法包括指纹自动分类、特征提

取、智能统计匹配等算法。本系统识别算法具有识别准确率

高、速度快、对低质量指纹图像的适应性强、而且具有大模

式指纹识别特征等优点(比对方式1:1或1:N;认假率<0.0

001%;拒真率<0.01%;比对速度<1s)。系统识别算法已

/699/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SIM-AFIS

应用C/C++开发了基于PC联机型和ARM嵌入式脱机型识别模块

。分别配上相应的光学指纹采集头及指纹图像采集卡则可构

成联机SIM-AFIS和脱机SIM-EAFIS。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考

勤、社保、考试、门禁管理等须身份认证的领域。目前,已

成功应用SIM-AFIS开发了单机和网络版(基于C/S或B/S模式

)企事业单位考勤管理系统、社保管理系统、考生管理系统

(彻底杜绝替考)、会员管理系统、高校学生综合信息管理

系统以及门禁考勤系统,这些系统可与用户的办公自动化系

统相集成为一个整体。

/700/ 采用240Hz扫描技术、内置中放及支持网络功能的澳洲LED数模一体机(LTDN55T08XWAU)
采用240Hz扫描技术、内置中放及支持网络功能的澳洲LED数模一体机(LTDN55T08XWAU)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240Hz扫描技术、内置中放及支持网络功能的

澳洲LED数模一体机(LTDN55T08XWAU),是海信平板数字高清

系列产品中的主力机型。该产品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

、外观造型设计,都由海信独立自主开发完成,具有很强的

市场竞争力。由于机芯结构采用单主板+网络模块板的结构

,整机设计成本很有竞争力,生产工艺性非常好,是海信目

前赢利能力较强的产品之一。

/701/ 基于区间结构的柔性化控制模型及其系统研究
基于区间结构的柔性化控制模型及其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

:092102210149。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推理和证明的规律、规则,为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认

识客观真理提供逻辑工具,是一切科学与理论的基础。泛逻

辑学的目的是探讨逻辑学的一般规律,逐步把各种逻辑包容

到一个统一的逻辑学理论框架和谱系中去,已取得了可喜的

成果。本研究是泛逻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区间值模糊

逻辑运算模型柔性化和泛逻辑值域区间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进

/701/ 基于区间结构的柔性化控制模型及其系统研究

行研究,突出研究区间柔性化,为柔性区间推理提供理论基础

,进一步完善泛逻辑学的理论体系,丰富泛逻辑学的内容。该

项目的研究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智能控制的应用方面,都

具有重要意义。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理论研究结果

已经通过了河南省科技情报研究院信息中心检索查新证明:

国内无相同研究。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共发表学术论文11篇

,有8篇论文已经见刊,还有3篇论文已录用。其中在中文核心

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在国际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篇,有1篇

论文已经被SCI索引,有2篇论文待被EI索引,在国际会议发表

学术论文2篇,且被EI索引。还有4篇硕士学位论文,有2名学

生是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本项目着重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有如下几点

创新:(1)在区间集上,重新定义一种区间集蕴涵,而由该

蕴涵能构造出一个格蕴涵代数,进一步讨论了该格蕴涵代数

的一系列性质。与此同时,在区间集上也重新定义可换FI-代

数和MV-代数两种代数系统,证明了格蕴涵代数、FI-代数和

MV-代数三种不同的代数系统在区间集上是等价的。(2)在

区间集上,根据包含序的定义重新构造一种广义的区间集R-

蕴涵,然后讨论了该蕴涵的正则性和单调性,以及与区间交构

成伴随对等系列性质。(3)在区间集上,重新定义了一种新

的区间集格蕴涵,它与区间交组成伴随对,它可形成剩余格,

还详细证明了该蕴涵的一系列性质。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建立起柔性区间逻辑的控制运算模型,研讨

/701/ 基于区间结构的柔性化控制模型及其系统研究

其算法,建立了基于区间结构的柔性化控制倒立摆仿真系统

,分十种模型十六种情况在Matlab7.0中,用直线一级倒立摆

进行建模、仿真和实验,来检验区间逻辑推理的有效性。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区间结构的柔性化控制倒

立摆仿真系统,分十种模块十六种情况用直线一级倒立摆进

行建模、仿真和实验,来检验此理论的有效性。但是,在本文

中我们缺少一些实例来验证各个代数系统,这需要我们进一

步去挖掘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用直线二、三级倒立摆来建模

、仿真和实验。

/702/ TW-43型400Hz单工列调无线通信系统
TW-43型400Hz单工列调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采用PLL频率合成技术、低功耗大规模集

成电路,具有亚音频呼叫信令、不产生音响吵扰的功能,其

抗干扰性能和防震性能好;该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稳定,通话

清晰,电源适用范围宽,操作简便等优点。其主要指标符合

IEC489和EIA标准。它主要用于铁路列调无线通信

,也可用于地质、石油、矿山、公安等部门的作业区范围内

的无线通信联络。

/703/ 遥控式一体化鼠标键盘
遥控式一体化鼠标键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科学

技术领域项目;其主要内容是将红外遥控技术与计算机的软

件技术、鼠标技术、键盘技术有机的结合,研制而成的遥控

式一体化鼠标键盘,实现了远距离操作计算机的功能,大大

的降低了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成为一种时尚的绿色电子产

品,同时将它原来分离的鼠标和键盘设计成一体化鼠标键盘

,使计算机操作更加方便和灵活,提高了计算机工作人员的

工作效率。其特点是:与IBMPC/AT计算机的接口完全兼容,

/703/ 遥控式一体化鼠标键盘

可广泛应用在计算机上,实现计算机的遥控操作,而且操作

简便灵活,支持即插即用,功耗低,遥控距离大于8米,而

且抗干扰性能好。

/704/ 重庆文化高地崛起中的历史渊源——重庆留学史研究
重庆文化高地崛起中的历史渊源——重庆留学史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安全保密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课题研究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第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挖掘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近代

重庆的留学生中,出现了邹容、邓小平、聂荣臻等一系列国

家优秀的人才,对他们事迹的研究,有助于发掘留学生在近代

以来重庆社会变迁过程中所起的先锋作用,这将直接鼓舞当

下留学生在重庆发展、创业活动,为其提供精神动力来源。

第二,在学术价值方面,本课题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重庆地

方史研究的理解,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也将加深我们对中

/704/ 重庆文化高地崛起中的历史渊源——重庆留学史研究

国留学史研究的理解,进而达到推动中国留学史研究的目的

。项目以重庆留学史的发展过程为纬线、以各个留学历史时

期的重要留学人物为经线,共分为四个部分。所描写的留学

人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重庆籍留学生;在重庆求学由重庆

出发出国留学的;在重庆本土做出重大贡献的客籍留学生。

第一部分,重庆学子“负笈东洋”。内容主要涵盖以下范畴

:重庆清末以来留学日本的缘起和概况;重庆留日学生在辛

亥革命中的主导作用;邹容及其《革命军》的历史影响与现

实意义。研究认为,邹容为代表的留日学生在当时“中国人

如一盘散沙”的状态下,引入了构建现代国家所需要的基本

元素。从这些研究视角来看,在当时已是“国民教育之一教

科书”的《革命军》及其作者邹容的历史意义或许值得进一

步发掘蕴含的学术价值。第二部分,重庆的留法勤工俭学运

动。该部分重点描述了重庆的赵世炎、聂荣臻以及由重庆出

发前往法国留学的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法国留

学的经历并寻找救国真理的心路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

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本部分还

对重庆留法勤工俭学兴起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

,以说明任何一种教育都是需要公共财政、公益资金投入的

。第三部分,抗战前后重庆的留学。该时期重庆政治地位发

生变化,著名留学人物云集重庆,留学管理也逐渐规范化。本

部分主要立足于重庆战时首都的特殊时代背景,从留学政策

的实施、留学人物的突出贡献两个方面表现这一时期重庆的

/704/ 重庆文化高地崛起中的历史渊源——重庆留学史研究

留学,既集中介绍了中国留学管理的演变过程,又突出了留学

生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历史承传。第四部分,1949-1966年

重庆的留学教育。该部分立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

时代环境,对中国留学教育以及重庆的留学教育的深刻影响

,并对此给予了客观的评价,提炼出了重庆作为地方留学教育

的某些特征。此外,该部分还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重庆留学前

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情况,通过查阅档案资料,重点整理出了

建国至文化大革命前重庆所培养的留学人才。总体而言,通

过课题研究拟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充分利用重庆市及其

他兄弟省市档案馆、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建立一个重庆留学

史研究资料库,为后人进行相关研究服务。2.通过本课题的

研究,系统地整理出近代重庆留学的详细过程,包括留学生的

人数、具体的人名、所到的国家及所学专业,最终建立一个

完整的重庆留学生信息库。3.对部分优秀的留学生代表人物

,如邓小平、邹容、聂荣臻、任鸿隽等人的事迹进行详细地

考察,回顾他们对国家、对重庆所做的贡献,以其动人事迹感

召后人。4.重庆留学史的研究也是重庆地方史研究的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现在重庆地方史研究中还没有专门的有关留

学史的内容,这可以说是填补空白之举。5.通过本课题的研

究,辨析不同时期留学政策的得失,其研究成果、结论也将直

接为当前重庆地区的留学政策服务。

/705/ 动态目标信息获取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雷达感知技术
动态目标信息获取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雷达感知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自动化仪器仪表及装置领域。面向公共

交通安全与工业智能制造的应用需求,自主研发了一种集先

进传感器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的微波毫米波雷达智能传感与

感知装备技术。技术研发内容包括:(1)针对交通安全领

域汽车主动安全与自动驾驶需求,发明了复杂背景下,基于变

周期调频连续波的雷达波形设计与多维特征参量的目标跟踪

与组网识别技术,发明了汽车盲点探测与并道辅助系统,该系

统可在10ms响应时间内实现75米以内车辆与行人目标的稳定

/705/ 动态目标信息获取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雷达感知技术

跟踪和预警;(2)在复杂道路与轨道交通环境中,针对机动

目标探测的实时性和稳定性需求,发明了一种稳定、可靠、

环境适应性强的雷达交通目标识别与状态获取系统,其中交

通雷达测速精度误差小于1Km/h,目标定位精度为0.2米,预警

雷达与平面调车雷达可实现平交道口1Km范围内的远程精确

定位与控制;(3)针对公共安全与反恐探测领域,利用UWB-

窄脉冲雷达及信号处理技术,可对重点区域周界实现50米以

内行人和移动目标的连续跟踪,其目标跟踪角度精度1°

;,速度精度0.5m/s,距离精度0.2m;(4)针对智能制造领域

中物位、液位计的运行工况复杂问题,发明了一种基于导波

脉冲雷达及连续波雷达的高精度测量装置,其测量精度2mm、

探测高度80米,该装置的成功研发突破了国外相关产品在智

能制造领域的垄断。基于上述技术成果,项目开发出了新一

代毫米波雷达主动安全与自动驾驶智能传感器、雷达智能交

通状态感知技术及装备系统、公共安全及重点区域监控与反

恐探测雷达、面向智能制造的高精度工业测量仪表等;相关

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汽车电子、重点区域安防

监控、公共安全及反恐、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测量仪表等领

域,其中交通状态监控雷达与工业智能仪表已成功实现了产

业转化,产品系列全、功能强、性能稳定,遍布全国各个省份

,并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由国家计量院、公安部、交通

部及辽宁省计量院等多家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和认证表明,

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在与

/705/ 动态目标信息获取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雷达感知技术

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得到了全国用户的广泛认可,近6年

仅在辽宁省就实现了新增工业产值近1.5亿元的显著效益。

基于在这一领域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先进的应用技术,2011年

获辽宁省科技厅批准,组建”辽宁省雷达系统研究与应用技

术重点实验室”。本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

型专利2项,受理发明专利10项,授权软件著作权9项,商标注

册1项。鉴定专家组认为,上述科技成果是我国在信号处理技

术与自动化仪器仪表领域的代表性工作。成果打破了国外产

品对我国交通安全与工业智能仪器仪表市场的垄断,突破了

传统雷达传感器的技术壁垒,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成功转化,在

国内交通安全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已经形成规模,相关产

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扩散性和占有率逐步提升,显著提高了社

会经济效益。

/706/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是黑龙江省

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之一,项目立项研究后,课题组根据实

际情况,把着眼点定位于广泛采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路

面,基于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注重沥青混凝土的内在质量,

从原材料、配比设计、拌和站沥青混合料生产控制和现场施

工过程的试验数据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调整,以及文档信

息集中管理、查询、打印和文档传输的研发角度借助于计算

机系统来实现一种有助沥青路面现场施工过程的沥青路面施

/706/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工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

作失误,降低废品率和工程造价,使沥青路面施工管理更加

规范和完整,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水平。按照黑龙

江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计划课题合同书的要求,项目研发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子系

统;2)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相关试验分析子系统;3)进度及

材料消耗数据库子系统;4)工程师工具箱子系统;5)网络

传输子系统。项目研究提出以下研究成果:1.项目研究密

切结合生产实际,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管理中

,研发了“沥青路面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辅助计算机软件。

全面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和性能指标要求。2.项目的创

造性和先进性在于通过对公路沥青路面相关设计规范和技术

规范的研究和整理,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了沥青混合料组成

设计、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相关试验分析;软件系统实现了计

算机辅助管理、文档信息集中管理、查询等功能,有助于沥

青路面的现场施工管理。3.项目研究成果总体水平属国内

先进,其中,在配合比设计等综合功能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4.软件在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目前适合沥青路面施工拌和站的实际应用,对沥青路面

施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5.为利于该成果的推广,根据

该管理软件系统预留的扩充功能,建议增加系统的数据实时

采集和动态数据分析功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707/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与相关混沌理论研究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与相关混沌理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基于复杂非线性系统的相空间重构理论和混沌信号

可短期预测的特征,本项目从相空间参数、混沌系统控制和

算法优化等角度,对混沌海杂波背景下的微弱信号检测问题

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混沌系统参数计算、同步控制

方法,建立了多种微弱信号检测模型,解决了海杂波背景下微

弱信号检测的传统统计检测方法因忽视混沌背景的物理特性

而存在模型不具有普适性的问题,对提高海岸安全和海面环

境监测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成果进一步应用到提升对海

/707/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与相关混沌理论研究

雷达性能、保密通行和信号源研发等方面。(1)研究基于

混沌相空间重构理论的参数计算和海杂波背景下的微弱信号

检测方法,利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分形等方法,挖掘算

法与海杂波特性的关联性,提高检测模型精度。基于复杂非

线性系统的相空间重构理论和混沌信号可短期预测特征,利

用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构建混沌背景信号的单步预测模型

,结合分形理论和混沌同步,提出了从预测误差中检测微弱瞬

态和周期信号的新模型。(2)研究基于混沌相空间重构理

论的参数计算和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检

测精度和泛华效果。研究基于混沌相空间重构理论的参数计

算和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在LS-SVM单步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采

用时间窗自相关函数法确定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参数

,依据自动嵌入式相空间重构算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基

于BP神经网络和平均位移法(AD法)的改进型嵌入窗算法,

分析了积分步长对混沌系统重构参数的影响。利用改进的遗

传算法对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阈值进行优化,优化

网络结构和参数,系统提出基于混沌理论的海杂波背景下微

弱目标信号检测新方法。(3)基于幅度控制思想,提出了以

分段线性函数为非线性核心单元的鲁棒混沌信号源设计方案

,研究了只对信号幅度产生作用的调幅参数,设计了分段线性

可切换鲁棒混沌系统,应用于微弱信号检测领域。研究了具

有幅度控制参数的混沌系统同步方法,给出了广义投影同步

、广义同步、反同步等同步控制器,实现了驱动与响应系统

/707/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与相关混沌理论研究

的状态变量幅值的同步升降控制和某一特定状态变量的同步

倒相控制。(4)研究了具有幅度控制参数的混沌系统同步

方法,给出了基于同步技术的混沌雷达信号模糊函数分析方

法,计算海杂波回波数据中的混沌参数,提升雷达监测性能。

基于同步的混沌信号半盲分离和半盲反卷积技术,利用信号

产生系统信息,降低了信号盲分离的难度。与传统的盲分离

和盲反卷积技术相比,基于同步的半盲技术可以在噪声下有

更好的鲁棒性,可作为预处理技术应用于弱信号检测。本项

目成果丰富,在《IEEETrans》、《NonlinearDynamics》、

《OpticalEngineering》、《物理学报》等刊物上共发表论

文115篇,其中SCI收录22篇,被SCI引用112篇次,单篇最高他

引33次。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项目为海杂

波等混沌背景下的微弱目标信号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

雷达检测小目标的技术和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混沌背景信号

的检测精度,扩展了混沌信号的分析应用范围,受到了业内的

广泛认可,对提高海岸安全和海面环境监测水平具有重大意

义,对微弱信号检测与混沌、模式识别和系统控制等学科交

叉融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708/ web网站安全检测系统
web网站安全检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Web应用的丰富,各类攻击工具不断的普遍和强

大,互联网上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Web应用攻击事件数量将

会持续增长,损失严重程度也会剧增。为了弥补目前安全设

备,如防火墙对Web应用攻击防护能力的不足,我们需要一种

新的工具用于保护重要信息系统不受Web应用攻击的影响。

这种工具不仅仅能够检测目前复杂的Web应用攻击,而且必须

在不影响正常业务流量的前提下对攻击流量进行实时阻断,

相对于目前常见的安全产品,这类工具必须具备更细粒度的

/708/ web网站安全检测系统

攻击检测和分析机制。“web网站安全检测系统”属于“20

13年信息安全综合服务”项目,该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WE

B安全解决方案,采用硬件网关与防篡改模块相结合的方式,

提供了领先的Web应用攻击防护能力,通过多种机制的分析检

测,能够有效的阻断攻击,保证Web应用合法流量的正常传输

,这对于保障业务系统的运行连续性和完整性有着极为重要

的意义。同时,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如SQL注入攻击、网页

篡改、网页挂马等,web网站安全检测系统按照安全事件发生

的优先级考虑问题,优化最佳安全-成本平衡点,有效降低安

全风险。在云南电网信息中心科技园DMZ区域部署web网站安

全检测系统,通过网站挂马、网站平稳度、网页敏感内容监

测防护、网站域名解析监测防护等实时安全监控,对DMZ区域

Web应用服务进行实时防护,确保了DMZ区Web应用网站的安全

/709/ 电信宽带增值业务系统及终端
电信宽带增值业务系统及终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电信增值业务系统及终端”是一个基于IP的整体

解决方案,用于在宽带网络上发布收费的视频点播服务。它

包括了所有的细节,从视频编码、加密、视频元数据定义、

内容分配、流服务器到具有视频目录、购买和计费流程的完

善的互联网门户界面。具有访问控制和购买流程等功能。通

过接口和已有的增值服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认证、计

费等信息的统一管理、维护等功能。内容分发系统可与微软

的WindowsMediaTechnology(WMV)和AppleQuickTimeStre

/709/ 电信宽带增值业务系统及终端

aming(QTS),以及第三方的ISMARTSP等流服务器对接。电

信运营商可以选择符合其需要的流服务器。与电视机可以实

现完美结合,形成完整的IPTV运营网络,并时刻跟踪流媒体

的最新发展,使用户可以通过价格低廉的IP机顶盒很好地观

看流媒体文件。完整的流媒体视音频媒体制作、发布、应用

与管理平台,实现对服务器设备、流媒体文件、用户的集中

统一管理,充分满足电信运营商运营的需要。通过智能型的

内容分发系统,系统可以方便地从集中式部署过渡到分布式

部署,使用户可以就近获得流媒体服务;同时系统可自动根

据用户的请求和节目的受欢迎程度规划节目在整个系统中的

分布,并根据节目的分布将用户分配到最合理的节点,使宝

贵的存储资源得到极大的利用,同时使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

。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RightManagement,DRM)用来对

内容进行加密,因此服务提供商的内容得到保护。“电信宽

带增值业务系统及终端”以其先进的理念、成熟的技术、广

阔的市场需求,成为电信运营商实现各种增值业务的有效载

体,国家相关部门预计宽带增值业务的市场需求达82亿元,

我公司经保守预计年内开发市场总量的1%的份额,达到0.8

亿的销售收入;不断提升产品核心价值、附加价值和服务价

值,力争两年内占到市场总量的30%,以倍增速度进行大规

模市场推广,预计到2008年实现累计销售26亿元,实现利税

近5亿元。应用前景归纳如下几点:1、该项目的推广与应用

将为电信宽带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端的产品,提升了电信

/709/ 电信宽带增值业务系统及终端

平台管理水平,为电信运营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增长

点。2、该项目的应用可使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文化

素质的广大城市居民时刻享受城市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提高

居民的生活质量。3、产品实现产业化后,可带动制造业、

加工业、芯片技术、服务器技术、信令技术、中继接入技术

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

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大大促进沈阳的经济发展,对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先行”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

、在产业结构升级、城镇信息化水平提高以及缓解就业压力

等方面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该科技成果和新产品的产业化,

势必推动计算、通信、媒体的产业融合,加速“三网合一”

进程,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

/710/ 耐候钢冷弯成型设备远程监测系统软件V1.0
耐候钢冷弯成型设备远程监测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耐候钢冷弯成型设备远程监测系统是一套计算机信

息管理系统,包括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这套系统主要应用

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用耐候钢产品的冷弯成型加工设备,在

现有冷弯成型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改造,对设备进行加

工过程信息的适时监控,达到对加工工艺数据的实时掌控。

目前,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领域,采用耐候钢材料的还很少,

因耐候钢具有防腐蚀性不需喷涂等优点,今后在建筑领域一

定会大力推广应用。我们根据新材料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需求

/710/ 耐候钢冷弯成型设备远程监测系统软件V1.0

,结合了耐候钢的性能特点,研发出特定的耐候钢冷弯成型的

生产加工设备,在设备的基础上,加装信息采集系统,通过计

算机软硬件系统,实现了对该生产设备进行时时全面在线控

制的目的。

/711/ 船用光纤陀螺航姿系统
船用光纤陀螺航姿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光纤陀螺仪是惯性技术领域具有划时代特征的新型

主流仪表,其原理、工艺及关键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机电式仪

表,具有高可靠、长寿命、快速启动、大动态范围等优点。

我国已将光纤陀螺列为惯性技术领域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

一。船用光纤陀螺航姿系统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能够

提供载体的航向和姿态信息,具有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适

合船舶高精度和长时间航行需求。主要技术指标:(1)航向

精度:0.2°secΦ(2)纵摇精度:0.05°(3)横摇精

/711/ 船用光纤陀螺航姿系统

度:0.05°(4)启动时间:≤60分钟船用光纤陀螺航姿系

统前期投资在2000万元左右。体积小、重量轻、对安装环境

没有特殊要求,安装方式简单,操作维护方便,适合于各类

船舶的需求,具有良好的适装性。项目成熟情况:技术成熟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应用领域:应用于船舶、航空、

航天等领域。

/712/ 脱苦蜜柚果脯的制作方法及其产业化应用
脱苦蜜柚果脯的制作方法及其产业化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技术详情

  平和县拥有蜜柚种植面积80万亩,年产量100万吨,

成为平和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支柱。随着国内市场饱

和,造成果多贱农,影响果农种植积极性,也影响产业发展,要

解决产业发展,只有走深加工产业提升之路,平和县政府也支

持走深加工发展之路。本项目以带皮蜜柚海绵体以及蜜柚肉

为原料,采用豆奶作为所述原料的脱苦剂,利用豆奶中含有的

植物酶有效的降低柚子中苦素--柚皮苷的含量。经测定得到

的脱苦蜜柚肉、脱苦蜜柚带皮海绵体以及由其制得的脱苦蜜

/712/ 脱苦蜜柚果脯的制作方法及其产业化应用

柚茶所含柚皮苷的含量低,取得显著的脱苦效果。本项目利

用现代化机械设备生产,省工又省时间,卫生又环保,本项目

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可以淘汰落后产品、落后工艺、生产能

力,项目脱苦和自行研发设备可填补国内蜜柚加工行业的技

术空白,有示范带动作用,本成果适应于各地出产的柚子或蜜

柚,属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实现了脱苦蜜柚果脯的制作方法

在蜜柚深加工中的产业化应用,产品已通过ISO9001:2008、

HACCP等国际认证,打破了国内对于蜜柚深加工的技术贸易壁

垒,产品技术领先,受到国内市场的广泛欢迎,项目产品在国

内大、中、小城市销售均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典型客户主

要有:乐购、沃尔玛、宜家、家乐福等。项目产品2010年还

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福建省名牌产品。项目产品具有丰

富的营养成份,对人体的健康益处多多,可以降血糖、降血脂

、降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还可

以美容、美颜,不会污染环境。项目的实施,使平和县蜜柚产

业走上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之路,可使平和县2万多柚农乃至

漳州市5万多柚农受益,同时可带动运输、营销、信息咨询、

专用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截止2011年12月,公司累计生产销售3600万吨项目产品,新增

销售收入18000万元,新增利润5400万元,实交税金360万元。

/713/ 赤眼蜂繁育与大面积应用技术的改进
赤眼蜂繁育与大面积应用技术的改进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该成果对赤眼蜂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经

多年工作已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散粒、磙式、大屏幕三大

繁蜂新工艺和相配套的繁蜂机具。如选茧机、横式化蛾器等

,实现生产工序机械化、规范化、检验质量标准化。制定了

技术操作规程,寄生率达85~90%,羽化率达80%以上,日产

蜂量由500万头提高到5000万头。通过试验研究,提高田间

应用技术,玉米增卵粒寄生率75~81%,虫口减退率59~82

%。应用范围扩大到大豆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伞形塑料

/713/ 赤眼蜂繁育与大面积应用技术的改进

放蜂器填补了放蜂器具的空白。

/714/ C919飞机网络安保通信接口设计
C919飞机网络安保通信接口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航空公司高效

运营的要求,现代化的民用飞机将作为航空公司网络的一个

终端,需要与外部开放网络进行交互式的宽带数据通信。为

防止外界对机载网络的有意或无意的数据污染,与保证飞机

飞行的安全性及其维护工作的安全性,机载网络安保设备应

运而生。本项目涉及一种飞机网络安保的通信接口设计技术

。基于ARINC664总线的宽带数据通信和ARINC429总线的确定

性,采用ARINC664单向传输静态配置与数据分路传输与重组

/714/ C919飞机网络安保通信接口设计

技术。在安全的机载数据网络与不可靠的外部公共网络进行

数据通信时,本通信接口设计既能保证机载数据网络与外部

公共网络的正常数据通信,又能确保安全的机载数据网络与

不可靠的外部公共网络的有效隔离,前者不受后者的影响。

在飞机机载系统向地面传输数据时,ARINC664的虚拟通道配

置为单向通信的逻辑链路,由终端系统(ES)的协议驱动软

件基于静态配置文件建立,并按照静态配置数据进行通信。

使得ARINC664总线具有单向的传输特性,隔离机外网络。在

飞机机载系统向地面传输数据时,数据被分成数据包与密钥

、控制命令、状态信息两类数据分别经ARINC664与ARINC42

9传输,并由合法密钥激活VL链路,由内部终端将对这两类数

据包根据标识符进行重组,根据数据加密密钥和算法进行解

码,以及对重组和解码后的数据进行校验。本项目已经应用

在C919飞机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中,即能支持双向数据传输

的同时,保证内外网络隔离,满足C919飞机的信息化要求。不

但简化了网路安保架构,降低了研制成本,而且有效的实现了

对航电核心的安保防护。

/715/ CSNHJF-01型长市农纵模交换机计费管理系统
CSNHJF-01型长市农纵模交换机计费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系统可对市、县邮电局的纵横制长市农交换机进

行计费、障碍记录、话务统计、用户算帐、业务统计、用户

电话查询、打印委托收款与现金交款单等管理工作。整个系

统由前台机与后台机两部分组成。该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

进,具有话务量统计、交换机障碍记录、后台机分拣汇总、

统计算帐、业务统计处理等管理功能。长市农话计费准确率

大于99%,符合邮电部关于长市农话计费的一系列规定,

其统计算帐准确率大于99.9%。该成果可推广使用。

/716/ 超声波热量表
超声波热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概述、技术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超声波热量

表由超声流量传感器、Pt1000铂电阻配对温度传感器和积分

仪(计算器)等部件构成,根据超声波时差法,通过流量传感

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流量、供回水温差进行测量,并经积

分仪计算,实现供暖耗热量的计量。该超声波热量表具有以

下特点:1、采用电池和M-BUS相结合的双供电模式,必要时

通过M-BUS微电流供电,以保证复杂条件下热量表的可靠性

;2、通过对换能器谐振频率、阻抗、能效比等参数的测试

/716/ 超声波热量表

,实现换能器配对,提高测量稳定性和准确性;3、采用零

点校正技术及双线差值与二维查表相结合的流量温度修正技

术,校准加工和安装产生的误差,以提高热量表测量准确度

。主要性能指标:公称直径DN20/DN25,准确度2级。适用范

围及应用条件:适用于民用建筑采暖供热系统的分户热计量

。应用条件:压力损失≤25kPa(常用流量范围)、温度范围4

-95℃、温差范围3-60K、最大工作压力≤1.6MPa。已应用情

况:仅2011年一年内,在山东、陕西、山西省应用该热量表

超过8000只,使用情况良好,得到用户好评。效益分析:经

济效益:设备投资200万元,其它100万元,合计300万元。

该超声波热量表每套定价600元,成本460元,按年产5万台

计算,可实现利税1340万元。环境效益:促进使用者的行为

节能,降低人均对热能的消耗,从根本上消减冬季供热中产

生的粉尘、二氧化碳、含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

大气及生活环境,降低污染治理费用。推广应用配套条件: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执行标准

:《热能表》JJG225-2001、《热量表》CJ128-2007。推广

计划及措施:推广计划:加大对热力公司及集团客户的走访

,深入调研客户潜在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研发思路,根据客

户需要制定解决方案,从而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推广措施: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转化速度。重视产品质量,以质量

求生存,以品质求发展;加强公司机制建设和内部管理,建

立具有灵活、适应性的组织机构,同时加强基础建设,并不

/716/ 超声波热量表

断创新,适应市场需要;借助媒体和展会,展示公司产品与

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加快占领市场的步伐;与同行业公

司合作,建立发展联盟,充分利用合作公司营销网络,推进

公司产品应用。

/717/ 基于WOSA-XFS标准的对公票据自助服务系统
基于WOSA-XFS标准的对公票据自助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的自助银行网点中,无一例

外地针对银行的个人客户,对公客户仍然需要通过传统的银

行柜台办理模式。有没有一种可能建设对公自助银行网点是

各大银行近年来思考的问题。结合银行流程银行建设和改造

,业务办理模式基于前后台分离,实体网点由业务型网点向

服务型网点转型,银行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手段来实现以下

目的:银行网点实现7*24小时的自助服务,客户随时享受贴

身的金融服务;降低银行网点的运营成本,减少人工处理环

/717/ 基于WOSA-XFS标准的对公票据自助服务系统

节;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减低柜面压力;提升客户体验;降

低银行运营风险。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该系统

包括票据处理一体机、带边柜的对公业务受理机硬件设备以

及前后台软件系统整合在一起的组成的一套完整的对公业务

自助办理平台。前端设备采用VC++2010开发工具在Windows

平台上开发,后台管理系统以及数据服务采用JAVA/J2EE开

发技术,实现数据统一管理,设备运行实时监控。后台支持

Oracle、DB2、MySQL等主流关系数据库,操作系统支持Win

dows2003Server、Linux主流版本。2.性能指标A.系统识别

彩色票据的速度为1.5秒/张,识别黑白票据速度1秒以内;

B.支持一次性最大数量为50张的多张连续收票(中国人民

银行最新版标准支票);C.扫描影像最高可达300dpi以上

,自动验印后通过率平均不低于80%;D.200dpi下双面彩色

连续扫描速度不低于10张/min;E.打印支持多种纸张规格

;卡纸率小于千分之一;打印速度48页/分;F.标准纸盒总

容量:大于3*550=1650张;G.最大盖章速度:70p/min;H

.触摸屏分辨率4096*4096;定位精度2mm;响应时间8ms;

寿命5000万次以上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根据WOSA/XFS

国际金融服务扩展标准,对所有外设进行了驱动程序封装,

使对公票据自助系统符合标准。2.通过自主开发的鉴伪算法

进行票据智能分析和鉴别,保证自助设备不受理假票据(如

:克隆、伪造、变造、挖补、篡改),提高了业务安全性。

3.多票箱模块采取了组合式设计,实现票箱数量的灵活扩展

/717/ 基于WOSA-XFS标准的对公票据自助服务系统

。票箱内部采取浮动皮带搓纸技术,实现票据的自动叠放。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系统根据银行需求

量身打造,由前端自助票据终端和后台票据服务中心组成,

完成对公票据业务的自助办理,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柜员

劳动强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该项目已在包括上海中行

等银行得到了实际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5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公自助服务平台虽然在经历这几年的初建

、产品试点的完善、产品市场的实际应用几个阶段后已逐渐

完善,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发展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后还需要进行:产品系列和

中心平台技术架构的完善、提供终端应用系统的适应性。6

历年获奖情况。

/718/ 一种线缆绕线装置的导向排线机构
一种线缆绕线装置的导向排线机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装卸搬运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绕线装置的导向排线机

构,包括支座、导向滑轨和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座上的双

向丝杠,以及可以在双向丝杠和导向滑轨上左右滑动的排线

滑车,导向滑轨两端与支座固定连接,排线滑车包括支架和安

装在支架上用于引导绕线方向的导向滑轮,以及安装在支架

上的第一滑轮架和第二滑轮架,第一滑轮架下端设有第一上

滑轮,第一上滑轮下面对应安装有与支架连接的第一下滑轮

;第二滑轮架下端设有第二上滑轮,第二上滑轮下面对应安装

/718/ 一种线缆绕线装置的导向排线机构

有与支架连接的第二下滑轮,第二下滑轮位于第一下滑轮和

导向滑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与线缆绕线装置配合使用,可以

引导线缆自动均匀的缠绕在绕线装置的绕线盘上,从而完成

收线动作。

/719/ 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共享
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共享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卫星通话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国家科学数据

共享工程,属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与利用领域。其特色在于:

(1)根据国土资源科学数据生产、管理的特点,建立了由

1个国土资源科学数据主中心和地质调查、地质科学、土地

调查科学3个分中心组成的国土资源科学数据服务群网,实

现了各类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在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的统一。

(2)系统研究了分散的、多源异构的国土资源数据库(集

)的整合方法,通过对一批重要的、对科技创新和国民经济

/719/ 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共享

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土资源数据库(集)的标准化、规模化

改造,形成了30个能够直接为科学研究与其他公益性活动利

用的数据库和数据集。(3)研究制定了保证数据共享的一

系列法规、政策和共享数据管理必须遵循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4)建立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与发布信息系统,实现

了科技成果资料、奖励申报材料和外事资料的网上汇交、发

布、管理以及奖励的网络评审。(5)建立了国土资源科学

数据共享网上服务,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国土资源科学数据

共享网站在线服务。(6)目前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库(集)

的元数据已全部实现共享服务、24个数据库可直接网上在线

服务,得到科技界和社会用户的好评。通过国土资源科学数

据共享,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信息共享机制,使用国土资源科

学数据的用户能够知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不但理顺了

数据管理的渠道,而且还规范了服务,有效地推动了国土资

源科学数据共享,为国家科技项目的开展和相关科学技术研

究开发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服务。

/720/ 博科管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自动制造软件[简称:CAD&Auto Run]
博科管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自动制造软件[简称:CAD&Auto Run]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了更好的服务地有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企业客户,

真正从客户的需求发发进行管理软件的开发,在技术逐渐成

熟的前提下,博科管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自动制造软件

开发平台应运而生,它是一种颠覆传统开发模式的自主型,零

代码的软件辅助设计及自动生成工具。软件设计人员和现场

实施顾问可运用计算机在图形化开发界面上进行企业业务原

型的图表化描述,通过设计管理软件的流程结构、数据结构

、用户界面等要素,自动数据加载、解析,生成能够独立应用

/720/ 博科管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自动制造软件[简称:CAD&Auto Run]

的所有管理软件。CAD&AutoRun可消除以往外包、自主开发

、请专业厂商共同开发等信息化实施途径存在的弊端,降低

系统构建的技术性难度,消除企业重复产品选型、无休止二

次开发及维护成本增加的风险,使企业可根据业务需求及市

场变化,自主配置、自主扩展、自主维护,有效地保护企业商

业机密,实现企业真正自主、灵活的信息化。项目成果可实

现运用业务蓝图描述来代替代码开发,从企业用户角度,基于

该项目成果可实现在可视化的环境中进行管理软件的开发,

打存各类管理软件产品之间的界限,摆脱了复杂的代码设计

,从业务需求的角度进行管理软件架构设计和流程创新。按

照国内标准比价,这种软件开发模式使软件研发成本降低90

%,使软件交付时间缩短80%,同时用户的需求吻合度趋近于1

00%。

/721/ 基于白光干涉技术的双波段三维形貌测试系统
基于白光干涉技术的双波段三维形貌测试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微纳机械结构及器件测试技术是实现微纳器件与系

统批量制造和实用化的关键,微纳器件与系统因其集成度高

,结构复杂,具有高深宽比、多层或立体结构以及可动部件等

鲜明特点,对微纳测试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微纳测试技术

正朝着从二维到三维、表面到内部、静态到动态、单参量到

多参量耦合、封装前到封装后的方向发展。因此,实现高深

宽比微纳结构侧壁和键合器件内部界面几何参量和三维形貌

的无损测量对微纳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721/ 基于白光干涉技术的双波段三维形貌测试系统

白光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无损光学轮廓测试方法,

横向分辨率在μm量级,纵向分辨率可达nm量级,能够解决单色

光干涉测量中存在的2π相位模糊问题,适用于阶跃式和不连

续的表面形貌测量,具有大量程、非接触、无损伤、高精度

等特点。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白光干涉仪主要工作于波长

较短的可见光波段,仅能实现材料或器件表面形貌测量,难以

满足高深宽比结构侧壁和键合器件内部界面几何参量和三维

形貌的非接触无损精密测量需要。本项目针对当前高深宽比

结构MEMS器件深槽侧壁和键合器件内部界面形貌的无损测试

难题,提出了利用半导体材料在红外光波段的相对透明特性

和白光干涉无损精密测试技术相结合的测试新方法,设计研

制了可同时用于红外光波段和可见光的双波段三维形貌测试

系统,开发了基于红外白光干涉测试系统的干涉图像自动提

取软件及三维形貌重构软件,将现有白光干涉技术从波长较

短的可见光波段推广应用到波长较长的红外光波段。研制的

红外白光干涉形貌测试系统技术指标实现横向分辨率为1um

,纵向分辨率可达100nm量级,可以满足高深宽比结构MEMS器

件深槽侧壁和键合器件内部界面形貌的无损伤、高精度测试

要求,能够准确重构微纳器件的内部三维形貌,测量误差小于

5%。该测试系统作为现有白光干涉仪器的拓展,大大丰富了

白光干涉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现有白光干涉仪的测试范围,具

有非接触、非破坏性、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为半导

体MEMS器件内部结构特征检测、MEMS工艺在线监控等提供了

/721/ 基于白光干涉技术的双波段三维形貌测试系统

有效、可靠的测试手段。

/722/ 刘家峡化肥厂H2/N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
刘家峡化肥厂H2/N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成果主要用于以重油为原料的合成氨造气系统

和有空分装置的合成氨H2/N2微机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

TMC-80微型工业控制机和自行设计的接口及软件,同

工业气相色谱仪联机组成控制系统。采用串级、变结构、变

参数和对纯滞后的软件补偿技术,在解决对象的纯滞后大、

无自衡、有蓄存性、干扰因素多、非线性等技术难题上取得

了明显的效果。该系统投入运行后,与手动恒氢调节相比,

增产合成氨1.5%,刘家峡化肥厂采用该系统的年直接经

/722/ 刘家峡化肥厂H2/N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

济效益为21.75万元,投资的回收期为半年。

/723/ 浙江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手册
浙江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手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课题属于2013年浙江省水利厅科技计划项目

,以浙江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指标体系为研究

范围,由浙江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地域性特

征和行业性特征入手,从社会稳定风险指标、风险调查、风

险估计、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风险等级预测等方面进行研

究。目的在于研究一套适合于浙江省水利水电项目的社会稳

定风险评估体系,并以手册或其他研究著作的方式形成成果

。成果可供浙江省内水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

/723/ 浙江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手册

相关维稳部门使用,作为水利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

作管理、审查的相关依据;进一步完善后,可作为省内水利建

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行业性标准,使水利建设项目社会

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本课题最终形成了

《浙江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报告》、《浙江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操作

手册》。

/724/ 专案宝大数据分析系统
专案宝大数据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2020年由自治区纪委监委大数据中心统筹人员,自

主研发供专案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工具专案宝,并申请取得

了国家软件著作权专利(软著登字第6315251号)。该系统

具有数据自动导入、数据分析检索和图形化展现、创建分析

模型战法、数据归档和复盘等功能,支持对人员关系的分析

、资金往来分析,同时还支持企业、房产、车辆关系分析,大

大提高了纪检监察工作的质效,在多起中纪委专案和自治区

本级专案突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多次向中央纪委国家

/724/ 专案宝大数据分析系统

监委的有关领导进行过汇报展示,得到了一致好评。目前专

案宝已推广至各盟市纪委监委。

/725/ 基于动态分布式Z-R关系的福建雷达QPF产品业务应用研究
基于动态分布式Z-R关系的福建雷达QPF产品业务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完成基于动态分布式Z-R关系的雷达QPF业务系统。

该系统逐6min生成未来0-2小时的雷达QPF产品,可填补我省

目前尚无本地化雷达短临降水预报产品的空白。产品性能与

当前业务使用的SWAN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正技巧。该产品

可供预报员作短时强天气报告等短临业务时参考,也是山洪

地灾风险预警和暴雨预警短信等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研究

成果可推广到地市使用。

/726/ GWI-远程柜员协同平台
GWI-远程柜员协同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安全远程柜员协同平台(TAP)针对金融行业柜台

业务向自助服务渠道延展的发展趋势,综合运用云计算、物

联网、及时通信、高清视频等理论,集成传统的呼叫中心,以

高清音视频交互、远程协作办理、远程验证和确认、生物特

征识别技术、免培训用户体验界面为基础进行研发。主要完

成:远程柜员高清视频交互、远程柜员全角度操作感知和操

作协作、远程柜员审核、身份证读取核查、生物信息识别、

单证扫描自动回收等业务功能,客户可利用本系统,在远程柜

/726/ GWI-远程柜员协同平台

员协助下进行自助开户、申请信用卡、短信定制、电话银行

、服务咨询、借记卡激活、ATM相关现金业务等各类金融业

务办理,为银行客户提供远程金融服务,实现全新的智能渠道

服务,替代或分流物理服务点的人工服务,同时,利用物联网

技术,全面感知VTM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交易状态信息,并

通过多种方式传输、展现相关状态信息,以便相关人员远程

就能全面了解VTM终端的相关情况,对于异常信息也能及时处

理。安全远程柜员协同平台(TAP)将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手

段上的创新,同时也是银行服务模式的变革,它将使银行在经

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手段等方面产生质的飞跃。可以:

(1)突破网点营业时间限制,实现7*24小时”无人胜有人“

的柜台服务(2)降低网点建设成本和风险,支撑网点快速扩

张(3)打造全新的客户体验,提升银行企业形象(4)实现

业务和资源集中管理,提高整体运营效率(5)偏远的农村和

山区也可享受银行的优质服务其特点主要如下:(1)应用

多样化的信息填写技术针对终端业务,大量的信息填写会很

大程度上降低银行客户的使用热情,采取多样化的信息填写

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主要包括:A、远程柜员协助填

写信息,并实时把相关信息显示到终端应用上,满足用户的填

写要求;B、应用用户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终端,填写相

关信息后,传输到终端应用上,满足用户的填写要求;C、银行

客户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可以启动语音输入相关信息来办理

相关银行业务;(2)应用基于界面布局与数据分享的应用共

/726/ GWI-远程柜员协同平台

享技术应用传统的远程桌面方式,占用宽带较多,而且相关过

程信息不能保留,从而不方便查询相关历史信息,通过数据共

享的应用共享技术,能保留每个过程中的业务数据,为进一步

的考核坐席人员提供更多的依据,及更好的收集银行客户的

要求,从而为银行客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3)应用数据

推送技术共享业务数据银行客户在终端上办理相关业务时,

远程坐席可以通过数据推送技术,把相关业务有关的法律法

规、流程业务咨询信息、注意事项等信息推送到终端,供银

行客户阅读并了解相关信息。传统的数据推送技术:http请

求发送模式,基于ajax的请求,将数据发向服务器,服务器将

数据发送给接收方。这种方式实时性比较差,并发服务器性

能消耗很大。我们的系统的数据推送技术:主要应用socke

t长连接技术,结合高效VSFTP传输方式,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

,实现从远程坐席端实时的推送相关数据给终端。优点:支

持大数据,高可靠,实时传输。(4)应用二维码技术,实现脱

机办理来辅助银行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在终端资源有限的

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为银行客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在终端

上办理业务时,需要占用较多时间的环节,可以通过线下或其

他途径模拟办理后,对相关结果进行保留,再结合在终端上完

成相关认证和验证的工作,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办理。

在技术上,由于二维码技术能在有限的图片上存储大量的文

本信息,采用二维码技术对银行客户相关信息进行保留,再通

/726/ GWI-远程柜员协同平台

过终端上的摄像头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解析,提前相关的有效

数据,从而减少客户占用终端的有效时间。(5)基于SNMP标

准通讯管理协议,实现在网络环境中对VTM设备进行监视和管

理的标准化管理框架、通信的公共语言、相应的安全和访问

控制机制,设备监控员使用SNMP功能可以监控设备状态、修

改设备参数、自动生成故障报告。1)自动化网络管理,通过

SNMP在网络上的节点规范,我们自定义了自助设备上信息部

件的节点信息。2)通过简单的请求-应答方式和主动通告方

式相结合,减轻网络消息、数据传送的复杂性,通过超时和重

传的机制,减少信息、数据的丢失。3)通过定义规范的报文

格式;报文种类少、格式简单,方便解析,易于其他厂商设备

的快速接入。4)通过认证和加密安全机制,增强了整个管理

系统在网络上数据传送的安全性。(6)基于双算法(国密

算法、国际流行算法)设计系统安全交易框架,通过支持密

钥远程自动分发、应用完整性验证、设备与固件自检等多手

段来保证平台与应用的安全。

/727/ 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研究
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在项目立项时,要将知识产权拥有情况,如知

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完善情况作为必要条件。项目实施时,

承担单位对竞争同行和研究开发动态随时进行知识产权信息

跟踪,并研究技术开发策略,及时调整,建立产权清晰、权责

明确,管理科学。项目取得成果阶段,要对属于专利申请范围

的成果首先进行专利申请或以技术秘密或其他知识产权方式

进行保护,防止成果可能因鉴定而造成技术泄密或技术公开

。项目完成阶段,合理确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分享办法及利

/727/ 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研究

益分配。优化科技项目执行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通过该项

目的调研研究实施,对全过程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企业

的效益、成果取得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的发挥明显好于未保

护企业。

/728/ 情绪知觉的半球不对称性效应
情绪知觉的半球不对称性效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情绪是人类每天不断在经历着的各种体验活动(如

喜怒哀乐),各种心理问题的核心主要是情绪问题。理解情

绪产生的脑机制,是理解各种情绪活动的重要基础。临床、

行为和神经科学很早就发现了情绪知觉存在着大脑半球不对

称现象(HemisphereAsymmetry)。对情绪的半球不对称解

释存在两个主流的理论假说:右半球优势假说和效价假说。

右半球优势假说认为,大脑的右半球,更多地支配情绪加工;

而效价假说认为,两半球情绪加工的不对称性取决于情绪的

/728/ 情绪知觉的半球不对称性效应

效价,右半球在负性情绪的加工中占主导地位,左半球在积极

情绪的加工中主导地位。这两个理论假说经历了数十年的争

论,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结论。北京师范大学周仁来教授课题

组(博士生张晶、硕士生彭明)、合作者胡森岐教授、邹凌

副教授等自2004年开始在国内第一个对情绪知觉的半球效应

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一直持续至今。主要采用肌电(

EMG)记录、脑电记录等技术手段从多个层面试图揭示情绪

知觉是否以及如何产生半球不对称性。第一项研究采用国际

情绪图片系统(IAPS)作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观看正性与

负性图片,同时记录被试观看这些图片时面部肌电活动,发现

,在面部左侧皱眉肌和颧肌记录到的肌电(EMG)活动显著高

于在面部右侧皱眉肌和颧骨肌记录到的肌电。在第二项研究

中,要求被试观根据主试要求作出正性与负性表情,同时记录

被试在作出这些表情时的面部肌电活动,发现,在面部左侧皱

眉肌和颧骨肌记录到的肌电(EMG)活动也显著显高于在面

部右侧皱眉肌和颧肌记录到的肌电,支持了情绪加工的右半

球优势假说。在第三项研究中分别要求被试观看正性和负性

图片以及根据要求想象吃喜欢和不喜欢食物时的胃电(EGG

)活动进行了记录,发现,观看恐惧、恐怖的负性图片或想象

吃不喜欢的事物均明显抑制胃部电活动。在第四项研究中,

要求被试观看高、低唤醒的正性和负性图片时,发现,负性高

唤醒和负性低唤醒条件下左皱眉肌EMG活动大于右皱眉肌,正

性高唤醒条件下颧骨肌EMG活动出现了右侧面部优势(尤其

/728/ 情绪知觉的半球不对称性效应

是在观看图片的早期阶段),支持了效价假说。在第五项研

究中,使用了同样任务和刺激材料,但记录被试在执行这一任

务时的脑电活动,发现,前部电极上,负性高唤醒条件下N2出

现右侧电极优势,P3和LPP在负性低唤醒条件下出现左侧电极

优势;后部电极上,P2、P3和LPP在高唤醒,结果部分支持了最

新提出的整合假说,没有支持右半球优势假说和效价假说,提

示唤醒度可能调节着情绪的ERPs不对称。此外,近年研究发

现,情绪调节倾向上存在个体差异,表现为不同的自动情绪调

节水平可能具有半球不对称的特点。周仁来教授课题组在这

一方面进行了前期探索,研究使用启动范式,用词语作为启动

刺激,情绪面孔作为目标刺激,让被试判断目标刺激的表情。

发现,中性面孔主要受主动加工影响,恐惧面孔受自动加工影

响更大;在目标面孔出现之前的负成分上就出现了加工的差

异,主动加工诱发更大的负波。而在目标面孔出现之后的早

成分上主动加工表现出情绪效应,在中期时情绪效应消失,而

在晚期这种效应又出现;而自动加工则是在中期和后期出现

情绪效应。该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个体情绪调节的差异具有重

要意义。研究价值:情绪知觉的半球不对称性效应是否存在

以及是什么样的不对称的问题,正如BryanKolb所言,近30年

的研究没有产生一个明确的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实验数据,

一个主要困难是对到底哪些能够作为情绪行为证据还没有达

成一致,同时,所收集到的数据是从不同理论的多样实验条件

/728/ 情绪知觉的半球不对称性效应

中得到的,这就导致用已获得的研究证据去调解不同的理论

背景,显得相当困难。周仁来教授等的研究工作正是针对以

往研究中存在的这一症结,从情绪活动的外部指标到内部指

标、情绪的主观体验与客观观察、情绪刺激的维度等三个方

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第一,采用EMG和脑电技术,从外部到

内部逐层递进观察情绪知觉的半球不对称性。第二,客观观

察与主观体验进行对照。一方面采用EMG客观记录被试观看

情绪刺激时引起的电活动,同时,也记录被试根据实验要求做

出主观情绪反应,这样就使情绪的主、客观体验产生的电活

动能够相互印证。第三,操纵了情绪刺激的维度变量—效价

和唤醒度。一方面,采用肌电和脑电记录被试在不同类型情

绪刺激作用下的电活动,另一方面,采用同样的情绪刺激但操

纵了效价和唤醒度,以解释情绪维度变量在情绪知觉半球不

对称性产生中的作用。其次,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心理健

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个体在情绪调节倾向上存在着差异,这

种先于实验环境存在的不对称的差异,可能会与情绪情境下

的半球不对称相互影响。周仁来课题组在这一方面进行的前

期探索,为今后利用情绪知觉半球不对称的研究成果进行各

种情绪障碍人群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周仁来教授等应发

表了系列的SCI、SSC、EI论文11篇,CSSCI论文5篇,其他3篇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p

hysiology》、《JournalofPsychophysiology》等学术期刊

/728/ 情绪知觉的半球不对称性效应

/729/ 特种经济植物“卡亚”产业化开发
特种经济植物“卡亚”产业化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
技术详情

  “卡亚”为多年生速生灌木,一年栽种,多年利用

。生物产量高、再生能力强、营养价值好、叶片鲜嫩、质地

细软、适口性好、易消化、利用率高、栽培简便、抗病虫,

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耐肥、耐旱、耐瘠薄、喜光性强、不

耐水淹、不耐荫。卡亚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种。在重

庆、云南、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和攀西,广西,广东和海

南等地均可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各类土壤类型,在

平地、坡地、沟谷、河滩、堤坝、荒坡的土壤上均能生长,

/729/ 特种经济植物“卡亚”产业化开发

在疏松、湿润、肥沃的土壤上生长最好。

/730/ 对地观测数据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电子地图的应用基础
对地观测数据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电子地图的应用基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利用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将原来栅格表达的遥感

图像解译成为具有本征覆盖类型的图斑矢量电子地图,同时

集成图斑的定量因子;为图斑的进一步语义解译需要的多属

性指标数据,向各种专业用户分发这样的数据库。同时研究

基于计算机识别生产和使用对地观测矢量的技术方法,使地

球资源电子数据能像基础地理底图数据一样,实现专门化与

规范化的生产、管理与应用,以节约社会资源,促进对地观

测技术在多种领域的深化应用。从而减少了用户图斑勾绘的

/730/ 对地观测数据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电子地图的应用基础

工作量,为专业语义定义建模、定量遥感及用户间的数据交

流提供了可能性,解决多年来未有重大突破的卫星图像自动

解译问题,通过软件系统的开发,为企业化的数字地图生产

奠定基础。

/731/ 比特平面并行的率失真优化截取内嵌码块编码装置
比特平面并行的率失真优化截取内嵌码块编码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比特平面并行的率失真优化截取内

嵌码块编码结构。该结构包括小波变换器,小波系数输出器

,外部存储器,并行比特平面编码器,并行缓冲器,复选器,算

术编码器。小波变换器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

存入到外部存储器,小波系数输出器读出小波系数送给并行

的各个比特平面编码器,组织该系数在对应平面的状态变量

值,存储到对应的片内双端口存储器中,按照编码要求生成上

下文和数据信息,存放到每个平面对应的上下文缓冲器中,各

/731/ 比特平面并行的率失真优化截取内嵌码块编码装置

缓冲器中的上下文和数据通过复选器合输出到算术编码器进

行压缩编码,产生压缩码流提供给后续编码模块进行优化截

取,形成标准码流。可用于对各种数字设备的图像压缩编码

及视频数据的网络传输等领域。

/732/ 光纤数字式光谱仪的研制
光纤数字式光谱仪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制的光纤数字式光谱仪,在消化吸收国外

先进仪器的基础上,完成了线阵CCD光纤光谱仪的硬件实现,

使用了Y型光纤作为导光媒介,平面衍射光栅作为色散元件,

线阵CCD作为光电转换器件,以及数据采集卡作为数据采集传

输装置,实现线阵CCD与上位机的通信。针对光谱测量特定的

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开发过程,编写的人机交互界面具有数

据采集、光谱归一化动态显示、参数设置、数据保存、光谱

图像保存、显示任意波长位置光强等功能,便于对光谱曲线

/732/ 光纤数字式光谱仪的研制

的观察与分析。运用窗函数法、滑动平均滤波法、小波阈值

法、中值滤波法以及组合滤波器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了降噪处

理,并对各种降噪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本文

提出的组合滤波器法的降噪效果最佳,能去除大部分噪声。

通过实验验证,给出的光谱测量软硬件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

光谱测量目的,本小型光纤光谱仪可行、实用、可靠,可以达

到区分物质成分和含量的目的。该仪器具有测量仪易操作、

成本低廉的特点,可对珠宝石材种类进行快速鉴别,可成为珠

宝检测领域的专业检测仪器,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733/ 矿用直读式测尘仪
矿用直读式测尘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公知的粉尘测量用的测尘

仪由粉尘采样器、电动抽气泵等组成,其中粉尘采样器的采

样头内放置有滤膜夹。滤膜夹上有滤膜。当在矿井下进行采

样工作时,电动抽气泵产生负压含尘空气抽入粉尘采样器,形

成一定的气流运动,流动性粉尘被滤膜捕集,然后取下滤膜夹

将带有粉尘的滤膜拿到矿井上用天平称量,最后根据滤膜上

的粉尘质量和粉尘采集器的采样体积,将两者相除计算出粉

尘的浓度值。然而,这种粉尘采样器不能及时地测出所得结

/733/ 矿用直读式测尘仪

果、且操作复杂、效率低。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首先将

放好采样滤膜的滤膜夹插入检测装置内,由装置内的检测系

统对空白滤膜的质量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计为N1并存储,再将

滤膜夹抽出放入采样头后的采样装置内开始采样,采样由微

电机带动薄膜泵工作,造成负压将含尘空气抽入装置内的滤

膜上,与采样同步的计时显示器开始计时,数码显示的数字表

示采样时间,当测尘仪停止采样时数码显示出总的采样时间

,并自动存储下来,然后将滤膜夹抽出插入到检测装置内对采

样后的滤膜质量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计为N2并存储,最后由单

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计算出粉尘浓度显示在显示屏上,并自

动存储下来。其技术指标如下:a)粉尘浓度测量范围:0.1

mg/m3~1000mg/m3;b)粉尘浓度测量相对误差:±25%;

c)稳定性相对误差:≤±2.5%;d)采样流量:15L/min;e

)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③技术的创新型与先进性:本

仪器的检测系统由β射线源、检测元件组成。当β射线穿过介

质时,β粒子与介质的原子相互作用,并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如弹性散射、电离和激发等,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原来入射

的能量和数量都将发生不断的变化,这个过程称为介质对β射

线的吸收。当β粒子能量被吸收时,粒子数量便减少,而当使

用低能β射线时,其质量吸收系数为一常数,其衰减规律可用

特定方程式来表达。由该表达式计算出采样前后的β粒子的

减少量,在上述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的条件下即可直接计算

出粉尘浓度值。④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安全性及应用

/733/ 矿用直读式测尘仪

情况存在的问题:经过我公司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该产品

已技术成熟,并形成产业化生产。此产品主要用于煤矿,通过

客户反馈,本仪器安全性较高,不存在安全隐患。⑤历年获奖

情况:矿用直读式测尘仪已获得发明专利一项。

/734/ 基于LBS的跨平台交互系统
基于LBS的跨平台交互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LBS的跨平台交互系统”将实现对于IOS、安

卓、Windows等多平台的交互;并开发相应的多系统维护辅助

软件,以实现系统上线后的快速、统一维护。该系统将广泛

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的各领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公司

将结合十余年的行业背景,开发基于《基于LBS的跨平台交互

系统》系统的首个应用-《基于LBS移动互联网撞球文化互动

平台》,该平台是一款跨平台的综合类应用市场化运营项目

。其使用的技术有云计算和云存储,并且结合了当前主流的

/734/ 基于LBS的跨平台交互系统

社会化媒体理念和虚拟现实互动理念。项目会分为面向企业

的版本,与面向千万级个人用户的版本,并在跨平台的智能终

端中发挥互动作用。面向千万级个人用户的产品可以向全国

的台球爱好者提供个人成长积分体系(类似大型网络游戏概

念,并结合虚拟货币交易),始终伴随着个人用户长达多年的

台球运动;而面向企业平台的产品,则有系统性科学性的统计

技术在内,通过结合最先进的LBS与跨平台交互技术,实现企

业用户、台球俱乐部业主、政府台球协会等对千万级个人用

户的服务与管理。个人用户通过使用我们的产品可以获得更

丰富的娱乐体验获取更多的快乐,同时,企业用户和政府机关

则可以更好的管理经营整个产业,互动性的为千万级个人用

户提供全新体验的系统化服务。

/735/ 市域铁路概算编制软件
市域铁路概算编制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市域铁路作为集团公司经营开拓的重要新领域,其

技术标准由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两种模式融合而成,概算编

制需要同时满足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两种定额体系与取费标

准的需要,并且市域铁路概算单元非常多,概算编制工作量大

,国内尚无满足需求的软件产品。软件根据原建设部《城市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建标[2006]279号)

、原铁道部《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

(铁建设[2006]113号)相关规定研发。软件技术性能指标

/735/ 市域铁路概算编制软件

如下:1、同时支持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两种造价体系的概

(预)算编制。2、实现了多单元汇总、项目对照等重要功

能。3、实现了多用户、多专业网络协同工作。4、软件扩展

性强。5、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于上手。市域铁路概算

编制软件能满足我国不同地区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

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设计及变更等

不同阶段的概预算编制。目前市域铁路概算编制软件已在多

个市域铁路各个阶段得以成功运用,计算成果得以相关部门

认可。

/736/ 连粳4号
连粳4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04。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连粳20-417”,属中熟中粳稻品种,是连云港市农

业科学院以连96-1(镇稻88×中粳3114的F4代稳定品

系)为母本,武育粳3号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常规

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育成,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

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米质优、

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已申

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申请号为20050289.1,公告号

/736/ 连粳4号

为CNA002211E。三、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中上等

肥力条件下种植。四、特征特性1、植物学性状:连粳4号幼

苗矮壮,苗势较强,芽鞘、叶鞘呈绿色,叶片色淡绿;茎秆

长度中,分蘖力中等偏强,低节位分蘖多。5个伸长节间,

茎秆较镇稻88、盐稻8号、徐稻3号粗壮,在海南种植尤为明

显。茎秆基部包茎节,叶鞘较厚,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

主茎总叶片数16~17张,上部3张功能叶较挺,受光姿态好

;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整齐度好,熟期转色较好,穗长

度中等,穗伸出度较好,穗型半弯曲,二次枝梗多;落粒性

中等,粒色金黄后期熟色好。2、抗性好:江苏省区试抗性

鉴定结果,该品种田间病害发生轻,苗稻瘟0~2级,穗茎瘟

0~1级,白叶枯病没有发生,纹枯病1~3级,稻曲病0~1级

,条纹叶枯病发生较轻。接种鉴定,稻瘟病6个生理小种ZB

21、ZC13、ZD7、ZE3、ZF1、ZG1分别为5级、0级、0级、0级

、0级、0级,穗茎瘟3级;白叶枯病4个生理小种KS-6-6、

浙-173、JS-49-6、PX-0179分别为5级、5级、3级、3级

;条纹叶枯病鉴定结果为高抗,居参试品种第一位。综合鉴

定结果,该品种对当前生产中的水稻病害条纹叶枯病、稻瘟

病、白叶枯病等重要病害具有较好抗性。3、品质优:据江

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工程中心检测,连粳4号米质达国标3级

优质米标准,出糙率84.7%,精米率73.5%,整精米率67.

1%,垩白粒率20%,垩白度2.8%,直链淀粉含量16.1%,

胶稠度82mm,粒长5.0mm,粒型长宽比1.8,透明度3级,碱

/736/ 连粳4号

消值7级,水分10.6%,食味值62。4、穗粒结构协调:平均

有效穗22万/667m^2左右,成穗率73%左右。平均每穗总粒

数140粒,实粒数为126粒,结实率88.76%,产量600Kg/6

67m^2以上,高产田可达800Kg/667m^2。5、产量高:连粳

4号(20-417)2002年多点比较试验中,平均产量687kg/

667m^2,比对照早丰九号增产6.3%,2003年大面积种植平

均产量645kg/667m^2,高产田708kg/667m^2,2004年参加

江苏省中粳水稻预备试验平均产量670.5kg/667m^2,比对

照镇稻88增产3.8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5、2006年两

年区试和生产试验比对照分别为1.85﹪、0.86﹪、2.57﹪,表

现产量稳,综合性状好。在参加省级中间试验同时,连粳4

号进行了多点试验和高产示范栽培试验,一般产量在650kg

/667m^2以上,高产田在750kg/667m^2以上。2006年在赣

榆县宋庄镇范口村示范种植33.3hm^2,其中高产田块4hm^2

,成穗数29.22万/667m^2,成穗率73.6%,千粒重25.5g,

理论产量818.3kg/667m^2,实产786.7kg/667m^2。五、配

套栽培技术连粳4号属于多穗型品种,高产栽培宜采取“主

攻穗数,力促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栽培策略。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0-417作单季稻种植,适合淮北

地区麦茬中稻栽培,5月上中旬播种,水育秧播种25~30Kg

/667m^2,旱育秧每播量35~40Kg/667m^2,大田直播用种

3~3.5Kg/667m^2,肥力低的秧田可适量多播。秧田施足基

/736/ 连粳4号

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2、适

时移栽,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35天左右,

栽插2.0~2.2万穴/667m^2,株行距23.3×13.3cm,每

穴2~3苗,栽足基本苗7万/667m^2左右,迟栽田块每穴3~

4苗,浅栽匀插。抛秧和直播田应做到田平、土熟、肥足、

水层薄,人工补稀,留出操作行。3、节水灌溉,平衡施肥

。一般施纯N17.5~20Kg/667m^2左右,氮肥运筹,基蘖肥

60%,穗粒肥25%。基肥要足,以有机肥为主,搭配P、K肥

,提倡秸秆还田;分蘖肥适当加重,栽后一周左右立苗后结

合施用除草剂施尿素10Kg/667m^2一周后再施尿素15Kg/6

67m^2;早施穗肥,叶色退淡后,叶龄余数2.0左右施尿素5

~10Kg/667m^2,并适当增施K肥,以争取有效分蘖提高成

穗率;适时搁田,控制高峰苗不超过30万/667m^2,成穗2

2~23万/667m^2,孕穗至扬花期浅水勤灌,齐穗后干湿交

替,收前一周左右断水,不能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保

证丰收。播前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恶苗病,整个生育期间要

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秧田期集中防治稻蓟马

、飞虱及蚜虫,本田期重点防治一、二代三化螟,及三、四

代稻纵卷叶螟、飞虱等,病害加强纹枯病的防治,确保水稻

正常生长和丰产丰收。

/737/ 双耀生产力促进中心成果转化路演软件
双耀生产力促进中心成果转化路演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科研成果转化是指新产品、新

技术、新工艺已转化成成品、样机、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等,证明一般是如转化为新产品,可以用该产品新产品证书、

生产批文(药类的)、销售合同、订单、销售发票等一种或

多种材料证明;若转化为新设备,则用该设备说明书、设备备

案文件、发票等证明;转换为新技术,一般是要多个使用单位

的推广应用证明,而路演是指通过现场演示的方法,引起目标

人群的关注,使他们产生兴趣,最终达成宣传目的,路演的形

/737/ 双耀生产力促进中心成果转化路演软件

式多样化,根据目前市场上的反应来看,通过结合互联网软件

这个平台是一条实现路演的目的的优选方案,在此基础之上

开发了双耀生产力促进中心成果转化路演软件。②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成果转化路演软件主要包括登录系统、功能操作

、专利、新建专利、转化流程对接沟通、暂存、提交、导出

下载模板和导入模板、人员信息和退出系统以上板块组成,

其中第一次使用本系统时,系统提示用户进行注册登录,在用

户没有登录之前进行其他功能操作时,系统便会弹出提示对

话框,只要登录成功后,用户才能进行系统其它主要功能的操

作,用户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且选择相应的用户类型,

通过系统验证通过后,用户才能进入系统主界面,登录系统成

功之后,便于进入系统是首页,在系统首页中,主要是进行一

些待办事项、最新动态、我的活动、以及我的通知内容,根

据系统界面功能提示以及用户的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

功能菜单的点击操作,点击进入系统,页面左侧出现知识产权

的功能菜单,类型与资源管理器的文件夹树状结构。主要包

括的以及功能菜单有:知识产权管理、成功奖励管理、转移

转化管理、合作单位管理、期限监控管理、费用管理、检索

统计管理、以及系统设置,根据功能列表提示以及用户实际

需要,点击相应的功能列表菜单选项,即可进入其相应的功能

界面。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路演软件可以对软件参数进

行智能设置与调试操作,并优化软件运行环境,包含分析监控

记录相关的数据,能实时记录并处理系统内部信息。在灵活

/737/ 双耀生产力促进中心成果转化路演软件

性、易用性和高效性方面优势明显,系统界面美观大方,还具

有强大的自定义导入导出功能。主要包括:新建专利、导入

模板、人员信息等功能。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技术已成熟应用于企业,适用范围广且运行安全性能高。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该系统已经在企业内应用,参与

使用和项目管理效果明显,目前仍在测试当中,未达到普遍推

广企业。

/738/ 基于2.4GHz WAPI的智能家庭无线网关SOC芯片
基于2.4GHz WAPI的智能家庭无线网关SOC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以2.4GHzWAPI无线应用的智能家庭无线网关SOC芯

片为核心,具有无线路由、无线网络电话、无线音频传输、

无线视频监控等功能,重点突破一系列极低功耗集成电路设

计技术,如异步通信技术、高精度模拟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

、模数/数模转换电路、32位RISCMPU、32位DSP、CMOS射频

收发电路、智能电源管理等低功耗电路关键技术。不仅具有

对将来所有家庭电器设备、安防设备的控制功能,而更将成

为家庭网络、影音娱乐和多媒体的中心。

/739/ 基于网络的智能模具制造系统
基于网络的智能模具制造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网络的智能模具制造系统项目是集冷冲压模具

制造技术、冷冲压零件的自动化装配技术、自动化专用设备

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检测技术于一体,是一种新概念冲压模式

。通过精密机械加工制造,微电子程序控制,在单台高速冲压

机为主体完成零件冲压、自动铆接银触点、多种冲压件装配

、冲压同步检测、冲压同步焊接、冲压同步功牙和冲压同步

校正,形成一种“冲压加工中心”,体现了一种新概念冲压模

式的诞生。经过反复实践解决了关键技术,冲压机在大于每

/739/ 基于网络的智能模具制造系统

分钟150冲次的高速工作条件下,多种冲压件在模内同步精定

位,定位精度在0.02毫米以内,与旧有的生产方式相比,可创

造大于1:20的高产能。本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饮水机、

热水器、烤面包机、冰箱、空调等各类电热器具中的温控开

关。项目集合了冷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冷冲压零件的自动化

装配技术、自动化专用设备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检测技术于一

体,主要针对低压电器开关行业模具制造智能化改造,使得冲

压机在大于每分钟150冲次的高速工作条件下,多种冲压件在

模内同步精定位,定位精度在0.02毫米以内,与旧有的生产方

式相比,可创造大于1:20的高产能。项目的研发可直接影响

到冲压行业,是低压电器制造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将推动制造

业先前发展,同时可广泛应用于各个产品之中,应用广泛。

/740/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移动平台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移动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与移动终端

相配套的GPS,2G、3G、4G等通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

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领域。2017年,我院自筹资金,采购所需

软硬件环境,组织研发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移动平台,主要解决

各级业务人员在外出作业时使用纸质地图和资料不便于浏览

、查询、分析和采集等现实问题。运用最新3S技术(RS、G

IS、GPS),将遥感数据、行政区划、地理情况等基础数据,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监察执法等专业数

/740/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移动平台

据,借助gps实时定位与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比对。通过建立数

据分析支持服务,提供便携的查询、定位、统计、分析等功

能,满足项目实地核查等工作需要,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

点查看各类国土资源空间数据。解决了国土资源工作人员在

野外现场办公过程中”档案图纸带不出、行政界线看不见、

现场分析算不清、处置情况记不住“的问题,将办公桌搬到

了田间地头,将办公数据带到了用地现场,大幅提升了工作效

率和数据研判精确度。工作模式由过去皮尺丈量、对图定位

、人工指界的粗放型,转变为自动丈量、卫星定位、数码指

界的科技型,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真正实现了国土资源天上

看、网上管、数字查,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

精细化、规范化。

/741/ 涉案信息提取之瞳孔变化研究
涉案信息提取之瞳孔变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研期间发表专业论文1篇。本项目是国内

首次将瞳孔直径变化作为心理测试技术的参量之一,在实际

案件中应用,并与传统多导仪技术协作,为眼动技术应用于犯

罪调查领域打开了研究通道。该项目的完成为犯罪情节测试

(GKT测试)提供了叫皮肤电等传统心理测试参量更为优良

的瞳孔直径参量,同时为准绳问题测试(CQT测试)提供了可

能可供选择的参量,将大大提高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范围,提

高测试准确率,为侦查办案提供更多帮助。

/742/ 气象气球视频跟踪系统
气象气球视频跟踪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来源于探空气象气球的跟踪,通过两个视频

跟踪台同时对探空气球进行跟踪,然后把实时轨迹通过无线

发送到电脑,利用软件分析气球运行的轨迹,从而确定测试

区域的风向与风力强度。该成果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实现

自动跟踪,精确确定气球轨迹,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精确度

好等优点,是一种创新性的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

已经开发出原型系统,并进行了系统测试,效果良好。该系

统可应用于机场、气象站等领域。预计市场总容量为100万

/742/ 气象气球视频跟踪系统

套,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743/ 四川省科技成果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四川省科技成果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四川省科技成果公共服务共享平台”是四川省科

技成果档案馆搭建的基于网络体系的“一站式”科技成果综

合性平台。该平台既融合了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的管理功

能,又结合了四川省科技成果管理现状,能够为政府管理部门

在线查阅科技成果分析统计数据、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

据。该平台是一个国内首创的创新型科技服务系统。首先,

平台架构体系科学合理,实用性强。平台以用户为导向,服务

对象涵盖了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广大企业用

/743/ 四川省科技成果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户:其次,平台开发的科技成果网上登记系统,实现了科技成

果的网上受理、登记、审查、检索、查询、汇总打印、统计

分析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应用集成创新:最后,平台具有很强

的拓展性,既可扩展成果评估、成果交易等相关增值服务,还

可为政府部门成果奖励及项目审批等提供公益性数据服务。

/744/ 基于CIMISS的分钟级自动气象站资料查询系统
基于CIMISS的分钟级自动气象站资料查询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利用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

根据气象监测预报的需要,开发了《基于CIMISS的分钟级自

动气象站资料查询系统》工具软件。系统由分钟级降雨数据

查询、分钟级其他数据查询以及小时数据查询模块组成,分

钟级数据查询主要利用CIMISS中的MUSIC接口在CIMISS库里

面查询分钟级降水数据,并实时显示在客户端上,分钟数据及

其他数据查询则是把分钟级的温度、风力等数据显示在客户

端上,小时数据是把小时内的温度、降水、风力等数据显示

/744/ 基于CIMISS的分钟级自动气象站资料查询系统

在客户端上,方便预报员掌握当前天气的实时状况。《基于

CIMISS的分钟级自动气象站资料查询系统》主要使用Vs201

2的C#语言编写,客户端有较高的兼容性,可以在气象台大多

数的业务机上运行。查询系统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745/ 几类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的动力学及应用研究
几类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的动力学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种群发

展规律的科学,它关注生物个体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建立数学

模型来理解、诠释和预测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的变化,从

而科学地管理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群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物种

资源,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化。种群生态学在农

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鱼苗的投放以及成鱼的最佳捕

获时机和捕获量,农作物害虫的捕杀时机以及最佳的捕杀方

式。此外,种群生态学在国民经济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如产业

/745/ 几类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的动力学及应用研究

集群、投资问题、经济增长规律以及人力资本关系都可以用

种群生态学模型来描述;目前,有学者尝试利用种群生态学稳

定性理论来研究金融稳定性。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旨

在研究几类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的动力学及应用问题。研究

时滞和脉冲共同作用下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解的整体存在唯

一性、随机有界性、轨道稳定性和多种持续生存性,重点探

讨脉冲与随机扰动强度对系统解的非爆破性和随机稳定性的

影响,找到使得系统稳定与失稳的脉冲临界值、时滞临界值

及噪声临界值。探讨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在经济和传染病领

域的应用。3.主要论点与论据:建立几类非线性随机种群系

统在时滞和脉冲作用下解的非爆破性、随机稳定性、全局吸

引性、随机周期性、随机有界性、依分布稳定性、多种持续

生存和灭绝的充分条件。研究噪声、脉冲以及时滞效应对系

统种群稳定性的影响情况。一方面,对于原本稳定的种群系

统,脉冲、时滞以及噪声的引入是否会导致系统种群的不稳

定,找出维持系统种群稳定所能承受的噪声、脉冲以及时滞

的最大值;另一方面,对于原本不稳定的种群系统,明晰脉冲

、时滞以及随机扰动的引入是否可以使得系统稳定以及稳定

时对应的脉冲、时滞以及随机扰动的范围,并给出系统中各

种群持续生存与灭绝的阈值。探索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动力

学行为的一般研究方法,并尝试把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的动

力学理论应用于经济预测以及传染病传播与控制方面的研究

。4.创见与创新:(1)如何处理系统中的非线性项是问题

/745/ 几类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的动力学及应用研究

的关键。在研究这几类高度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解的非爆破

性、随机有界性、持续生存和灭绝等问题时,需要处理非线

性项带来的困难。通常无法求出这类非线性系统的解析解,

从而原有的处理线性系统的很多有效方法都无法直接移植过

来,这需要寻求新的方法和技巧。(2)在讨论生态种群系统

依分布稳定性时,如何求出其极限分布是关键也是难点之一

。在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用Fokker-Plank方程解决,但在一

般情况下仍需进一步考虑新的思路和方法。(3)探讨时滞

、脉冲以及随机因素对种群系统解的整体存在唯一性、随机

有界性以及稳定性等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特别地,当脉冲、时

滞以及随机因素的存在会导致系统失稳时,如何控制脉冲和

随机扰动强度以及时滞大小从而使得系统稳定是难点,其中

阈值的寻找是关键。5.社会经济效益: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

。研究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解的非爆破性、全局吸引性、依

分布稳定性以及多种持续生存与灭绝性,探讨其随机均衡解

的存在性与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经济预测和最优

投资方面问题。存在的问题:本课题所考虑的随机噪音中没

有考虑到突发性的冲击,如海啸、地震以及火灾等,而这类噪

音通常是以脉冲或者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项目组后期将对

这类随机扰动种群系统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6.历年

获奖情况:7.成果简介:(1)论文“Newresultsonthesto

chasticGilpin-Ayalamodelwithdelays”,研究了一类时滞

/745/ 几类非线性随机种群系统的动力学及应用研究

随机Gilpin-Ayala种群模型。分析了该系统解的非爆破性,

并建立了保证其解非爆破的充分条件,我们给出的条件减弱

了已有文献中对Gilpin-Ayala参数的限制,改进了已有文献

的结果。另外对解的矩进行了估计,同时也给出了其轨道估

计,见成果[6]。(2)论文“Uniformpersistenceandgloba

lattractivityofapredator-preymodelwithmutualinterfe

renceanddelays”,探讨了同时存在相互干扰和时滞的情形

下捕食者-食饵系统中周期正解的一致持续生存性质和全局

稳定性。有意义的是我们获得的结果依赖于时滞和相互干扰

常数,见成果[5]。

/746/ 基于概率-凸集混合模型的飞行器结构可靠性评估方法
基于概率-凸集混合模型的飞行器结构可靠性评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随机与未知但有界参数并存下飞行器机构可靠

性评估措施研究,包括概率-凸集混合模型的建立,混合模型

下飞行器结构可靠性的数学定义、物理意义,混合可靠性指

标的数学定义及其几何意义。2、基于提出的混合可靠性指

标,推导灵敏度公式,采用基于梯度的常规数学规划求解方法

,用MonteCarIo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减少计算

量为目标,研究快速求解混合可靠性指标的直接迭代方法。

针对非线性程度较高的问题,发展修正迭代算法提高收敛性

/746/ 基于概率-凸集混合模型的飞行器结构可靠性评估方法

/747/ AVL SDK反病毒引擎基于安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AVL SDK反病毒引擎基于安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近年来移动智能硬件设备超越

摩尔定律跨越式发展,智能终端中Android系统由于开源,恶

意代码攻击隐蔽技术成熟,系统的多个环节均可以成为有效

的隐蔽点。根据安天监测的数据来看,2012年移动恶意代码

呈现爆炸式发展,2013年恶意代码全面开始利用各种系统漏

洞获取管理员权限,采用代码混淆加密动态反射调用,更采用

构造非标准格式文件的方式来对抗常见的样本分析工具。针

对移动恶意代码的深度精确查杀技术或工具有着非常急迫的

/747/ AVL SDK反病毒引擎基于安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用户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引擎

是汽车和飞机上最重要的动力装置,同样反病毒引擎是安全

类产品中的核心环节。AVLSDK移动反病毒引擎就是为各种安

全类产品或服务提供反病毒能力的解决方案。通过集成使用

AVLSDK移动反病毒引擎,可以立刻获得世界上领先的反病毒

检测和处理能力,无论是提供BYOD还是MDM服务的厂商,定制

手机系统的厂商,安全软件开发商,网络设备厂商或是云服务

供应商,都可以通过AVLSDK移动反病毒引擎获得最有效的移

动恶意代码检测和识别能力。达到恶意代码检出率99%以上

,误报率控制在0.05%以下的能力。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AVLSDK移动反病毒引擎采用启发式分类检测,重建了正在

检查的程序的行为,从而可以检测更多不同种类的病毒;采用

冗余扫描检测技术,不仅支持系统处理的切入点扫描,也可以

对所给对象的全部内容进行扫描,允许反病毒程序深入文件

,从而看到其他反病毒软件无法看到的完整内容,进而提升检

测能力。4.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对开源

移动智能终端系统的源码级白盒、黑盒的安全审计和检查,

进而进行系统安全审计和评测,同时还可以对开源移动智能

终端系统中所采用的其它第三方开源模块或系统的关联漏洞

进行关联检测和识别,进而对开源移动智能终端系统进行全

方位的安全审计和评测。可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终端及终端

软件的安全防护,提升安全性。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AVLSDK移动反病毒引擎属于搞维护量的产品,产品的售后服

/747/ AVL SDK反病毒引擎基于安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务和技术支持工作较多,这主要包括病毒库的升级和维护,以

及用户培训等,公司将通过进一步增加高水平的销售工程师

来解决售后的技术问题,满足客户的需求。6历年获奖情况安

天是国家级网络安全应急支撑单位(全国八家,连续四届蝉

联本项资质的四家单位之一)、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首批一

级技术支撑单位(全国六家),并拥有信息安全应急服务一

级资质等核心资质。曾获2013年漏洞信息报送突出贡献单位

,2013年度AV-TEST移动设备最佳保护奖,2013年度AV-TEST移

动设备最佳保护奖,2015-2016年度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治理

行动单位优秀贡献奖等奖项。

/748/ 一种多媒体传输方法及系统
一种多媒体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硬件的快

速普及,多媒体应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同时,国内

外的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数量逐年攀升,网民年龄结构偏向

年轻化,这就对媒体系统的的性能要求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选用轻量级、高性能的多样化的服务器与当下的流媒

体技术相结合,设计一款多样化的智能多媒体传输系统,在传

道授业、会议讨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成果具体

的为一种多媒体传输系统,多媒体传输系统包括控制模块、

/748/ 一种多媒体传输方法及系统

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和存储模块,控制模块与

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和存储模块相连。系统兼

顾多种数据传输,能降低使用无线网络的环境制约,能降低网

络混杂的的维护难度。目前,该系统应用到郑州市的多家博

物馆以及档案馆,系统性能稳定、可扩展性强,具有支持高并

发处理、操作简单、组建方便、传输稳定等优点,符合在档

案馆、博物馆以及教室教学、重要会议、现场直播等领域的

应用要求。

/749/ WDU测试数据生成软件
WDU测试数据生成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来自与武汉东湖学院校级基金,WDU测试数据生成软

件是一种快速的、易于产生测试数据工具,它能建模复杂数

据关系,且有带有GUI界面。WduTestData是一个功能强大的

数据产生器,它允许开发人员和QA毫不费力地产生百万行有

意义的测试数据。功能描述本程序是一款自动化测试辅助工

具可以帮助程序开发或测试人员自动生成数据库表中的测试

数据,并且具有期望的值分布和列间相关性可以通过配置工

具配置数据生成的规则,并且有一个自动配置引擎,可以根据

/749/ WDU测试数据生成软件

已经存在的数据库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可以支持JDBC所支持的

所有数据库类型用户可以自己开发新数据类型支持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英文三个语言版本支持两种外观(Java默认外

观、操作生成软件外观)附带一个查询控制台,可以处理常

规SQL查询操作生成的测试数据,可以直接插入到数据表中,

也可以以Insert语句形式记录在文件中功能描述本程序是一

款自动化测试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程序开发或测试人员自动生

成数据库表中的测试数据,并且具有期望的值分布和列间相

关性可以通过配置工具配置数据生成的规则,并且有一个自

动配置引擎,可以根据已经存在的数据库自动生成配置文件

可以支持JDBC所支持的所有数据库类型用户可以自己开发新

数据类型支持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三个语言版本支持

两种外观(Java默认外观、操作生成软件外观)附带一个查

询控制台,可以处理常规SQL查询操作生成的测试数据,可以

直接插入到数据表中,也可以以Insert语句形式记录在文件

中功能描述本程序是一款自动化测试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程序

开发或测试人员自动生成数据库表中的测试数据,并且具有

期望的值分布和列间相关性可以通过配置工具配置数据生成

的规则,并且有一个自动配置引擎,可以根据已经存在的数据

库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可以支持JDBC所支持的所有数据库类型

用户可以自己开发新数据类型支持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

文三个语言版本支持两种外观(Java默认外观、操作生成软

件外观)附带一个查询控制台,可以处理常规SQL查询操作生

/749/ WDU测试数据生成软件

成的测试数据,可以直接插入到数据表中,也可以以Insert语

句形式记录在文件中功能描述本程序是一款自动化测试辅助

工具可以帮助程序开发或测试人员自动生成数据库表中的测

试数据,并且具有期望的值分布和列间相关性可以通过配置

工具配置数据生成的规则,并且有一个自动配置引擎,可以根

据已经存在的数据库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可以支持JDBC所支持

的所有数据库类型用户可以自己开发新数据类型支持中文简

体、中文繁体、英文三个语言版本支持两种外观(Java默认

外观、操作生成软件外观)附带一个查询控制台,可以处理

常规SQL查询操作生成的测试数据,可以直接插入到数据表中

,也可以以Insert语句形式记录在文件中

/750/ TOKEN清点器的研发与应用
TOKEN清点器的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产品采取有效简单的手段,将日常出现的问题简

单化、流程化,提高工作及生产效率,有效提高车站的工作水

平。该设备首先将车票进行回收码放,然后依据磁铁吸力原

理将车票分层进行提拉,最终达到快速的将车票进行20枚/档

快速分档的目的。车站员工可以快速进行拿取,大幅节省了

车站码票的时间,并且通过机器码票规避了数量错误的风险

。采用该设备可以一次码放单程票400枚。技术特点如下:

1、该设备材料坚实耐用,符合车站实际工作需要。2、设备

/750/ TOKEN清点器的研发与应用

每次可以对车票有效分档,且每次分档20枚符合车站工作需

要。一次可码放400枚单程票,大幅度提升车站码票效率。3

、每次码票数量固定,有效规避码票中出现票数不符的问题

。应用推广效果如下:目前天津地铁四条线路的在运营车站

,每月需制作单程票12万张,结合车站工作经验,平均每人每

小时可以码2000枚票。现在如果利用该设备,平均每人每小

时就可以码放20000枚单程票,从操作时间上看,人均操作效

率提升了9倍,同时能够有效规避码票错误的现象,为公司节

约了大量且宝贵的人力资源成本。

/751/ 垂直搜索管理平台Meta Search
垂直搜索管理平台Meta Search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发德比垂直搜索平台升级改造功能,使用

大数据平台协助酒店时刻把握广告的投资回报,不断提高酒

店官网的点击率及转换率,有效地控制垂直搜索平台的营销

推广预算。并且整合中国及国际主流旅游垂直搜索平台,提

供连接,监控,竞价,和分析报告。主要实现四大模块:1、对

接Derby和酒店的CRS对接后,酒店可以根据自己CRS的技术能

力灵活设置Derby可以同步的天数,时间,入住间夜,最大并发

数以减轻对CRS的访问压力。和Derby对接一次后,其它所有

/751/ 垂直搜索管理平台Meta Search

搜索渠道都能取到房价数据,酒店不需要和搜索渠道一个一

个的对接。2、缓存Derby和酒店CRS对接后,可以房价数据缓

存在分布式,高可用的cache中。并且当搜索引擎需要访问数

据的时候,都从Derby的cache中取价格,减少酒店CRS80%的压

力。根据所有搜索引擎的请求情况,计算热门的酒店和日期

,根据算法分析房价数据的变化情况,来动态调整和CRS的同

步算法,优化对CRS的访问。3、自动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渠道

,酒店预算和竞价自动化管理,用户只需简单设置预算以及竞

价策略,系统会自动根据用户所选策略对不同渠道进行竞价

计算及调优。系统同时提供邮件自动提醒服务,用户只需自

行设置预警条件比如预算支出超出80%,设置邮件发送人等,

一旦达到预警条件系统会自动发送提醒邮件让用户无需每天

跟踪状态。使用全新技术架构,融合商务智能Pentaho技术,

提供各维度动态报表,全自动导入用户订单点击数据,并使用

大数据框架进行分布式计算,前台系统提供各维度Widget(

报表小工具),使用户可以极为方便的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

。并且自动记录用户Widget使用习惯,绑定用户和渠道,支持

拖拽,添加关闭,下载数据等功能。另外,提供更加功能强大

的各维度报表,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各个维度,各种筛选条件进

行效果分析。报表包括酒店,渠道,日报,周/月报,竞价和比

较报表等。竞价报表同时支持钻取分析,可以自上而下进行

更为深入细致的行为,效果分析。4、大数据服务借助大分布

式计算、存储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大数据分析报表服务:使

/751/ 垂直搜索管理平台Meta Search

用AWSRedshift(Columnbasedbigdatawarehouse)PB级别自

动化扩展的数据仓储,将大量的数据通过AWS分布式计算平台

EMR,使用Spark进行初级ETL,并将ETL后的数据存入AWSS3平

台,然后使用PentahoPDI进行进一步的ETL,于此同时,我们在

Redshift建立star-schema,按照各种维度组织好数据并将格

式化的数据存储到Redshift中。在构建大数据数据仓储的基

础上,我们通过标准的SQL查询,建立PB级别的Ad-Hocquery实

时查询平台,按照各种维度展示用户所需要的指标数据到MS

M的dashboard,同时按照客户的需求,建立多种报表服务,包

括基础指标报表,各种维度报表,竞价报表等。

/752/ 用于运动载体的卫星通信稳定跟踪系统
用于运动载体的卫星通信稳定跟踪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发了一种采用基于嵌入式控制器的全自动

稳定跟踪系统技术。应用领域:抢险救灾、旅游、气象等应

急通信、新闻传送、网络通信等。技术指标:天线稳定跟踪

精度≤0.4°;系统指向精度高、抗载体扰动能力强。创

新内容:采用嵌入式全自动稳定跟踪系统发明专利技术,实

现系统集成化和小型化;采用新型多模态智能控制器设计技

术,实现高精度稳定,平稳、快速跟踪。成熟程度:完成原

理样机试制。应用前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产业垄断,年

/752/ 用于运动载体的卫星通信稳定跟踪系统

利润可达5千万元。投资规模:一次性投入300万元。合作方

式:技术转让。

/753/ 基于高速交换背板的带有嵌入式千兆防火墙的安全交换机
基于高速交换背板的带有嵌入式千兆防火墙的安全交换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系统采用千兆动态链路复用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

术,实现了基于高速交换背板的高性能企业级千兆防火墙和

交换机系统的无缝集成。本系统将功能强大的企业级千兆防

火墙作为一个模块嵌入到交换机中,防火墙模块能与其他交

换机模块一起共享交换机的高速背板。交换机能够通过背板

向防火墙模块传递控制信号,实现对所有模块的统一控制和

管理,这样就使防火墙模块与交换机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安全交换机,而不再是两件单独的

/753/ 基于高速交换背板的带有嵌入式千兆防火墙的安全交换机

产品,它将通信交换和安全保护在同一系统平台上实现。通

过特别的安装方式,防火墙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升级更换。它

与其它交换机模块共用相关的交换机硬件资源,使得成本下

降。该系统主要采用了下列技术:1、采用千兆动态链路复

用技术,实现了基于高速交换背板的高性能企业级千兆防火

墙和交换机系统的无缝集成。2、实现了嵌入式千兆防火墙

系统,具备嵌入式入侵检测、VPN功能。3、具有链路层URL

智能过滤能力,在链路层进行应用层协议分析和过滤,提供

和应用代理同等的保护能力。4、首创“私有VLAN”概念和

技术。5、交换机具有第三层交换能力,支持2~7层数据包

的过滤和分类。6、采用独特漏斗算法,实现了强大的QoS功

能。7、采用独特的多工作模式自适应技术,网络拓扑适应

能力强。8、采用主动式动态包过滤技术。9、自主知识产权

的产品内核,系统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强。10、采用独特的

链路层和网际协议层用户认证技术,则可以为任何网络协议

、服务提供认证功能,变为与应用服务无关的用户认证,同

时大大提高处理效率。尤其在做计费时,可以精确地统计某

用户发出/接收到每一个IP包以及用户使用网络的总时间。

主要创新点有:1、用千兆动态链路复用技术,实现了基于

高速交换背板的高性能企业级千兆防火墙和交换机系统的无

缝集成。2、嵌入式千兆防火墙、入侵检测。3、首创“私有

VLAN”概念和技术。4、采用独特漏斗算法,实现了强大的

QoS功能。5、采用独特的多工作模式自适应技术,网络拓扑

/753/ 基于高速交换背板的带有嵌入式千兆防火墙的安全交换机

适应能力强。6、采用主动式基于状态检测的动态包过滤技

术。

/754/ 一种非合作通信中MQAM的定时载波联合同步方法
一种非合作通信中MQAM的定时载波联合同步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合作通信中MQAM的定时载波联

合同步方法,首先初始化频偏估计值和定时误差,并利用Gar

dner算法中频偏与算法输出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时偏移估

计与载波偏移粗估计;然后利用与其相差半个码元的定时误

差检测输出值的绝对值差进行锁定;最后再利用自适应门限

极性判决锁相环进行细微的频偏和相偏的跟踪。本发明符号

数为3.2×10^4时,16QAM、32QAM、64QAM、128QAM和25

6QAM信号在本发明方法下均收敛;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定时偏

/754/ 一种非合作通信中MQAM的定时载波联合同步方法

移的估计性能和载波频率偏移的估计性能越来越好;在低信

噪比条件下,本发明仍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755/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音视频控制管理设备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音视频控制管理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音视频控制管理设备,解决了现

有的控制管理设备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设备的过滤网处容易

吸附满灰尘,影响设备的散热,同时,传统的设备的连接插头

位置没有加固设备,容易使连接出现松动的问题。基于互联

网的智能音视频控制管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

包括机壳,机壳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

固定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两侧安装有与机壳固定的第一支撑

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侧壁开

/755/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音视频控制管理设备

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清理板,所述第一支撑

板的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

定有转轴,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凹槽侧壁转动连接,所

述清理板的一端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且转轴的一端

穿过螺纹孔,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且转轴与清理板

之间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清理板靠近过滤网的一侧侧壁连接

有毛刷。

/756/ “销售系统、成品库存系统、汽车衡称重系统”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销售系统、成品库存系统、汽车衡称重系统”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销售系统、成品库存系统、汽车衡称重系统“管

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是我公司申报的《2012年天津冶金集

团科技项目计划》项目之一。该项目是根据金属制品生产管

理中的实际问题而专门研制开发的物联网管理软件,它的应

用能够对金属制品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管理实施全面控制。该

项目是由我公司自主创新设计,并委托天津百信通科技有限

公司和摩佰尔电子科技有限欧诺公司施工完成的。本项目利

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金属制品物流过程的监控、调度控制。通

/756/ “销售系统、成品库存系统、汽车衡称重系统”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过物联网信息识别与传递,对金属制品生产的物流过程进行

全面的跟踪管理和调度,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下线以及

成品出厂的整个物流过程的实时数据进行在线收集、跟踪,

并对实时事件及时处理,实现对物流过程的跟踪、优化调度

与管理;提高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流转效率,达到降低运营

成本的研制目标。该项目研制开发完成后现已经在公司的销

售、生产、品保、运营、计量站等职能部门中启动应用。该

项目设计与公司产品生产的各个流程相符合,软件设计准确

适用,接口链接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

兼容性等多个特性;同时利用开放性技术和开放性扩展接口

,完成了与公司现有的制造信息系统如ERP、CRM的链接,为企

业整体信息集成和信息联动奠定基础。该项目建立的金属制

品物流管理应用系统,该项目填补了国内二维码/RFID深层次

应用功能的空白,提高了金属制品行业生产过程的管理效率

;同时规范和细化了金属制品的管理流程,降低接口环节出现

误差的概率;增强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为公

司大规模的生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757/ 油田地面生产运行系统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油田地面生产运行系统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油田地面生产运行系统智能优化设计研究”是大

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在对

油田地面工程系统的网络形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上,建

立完整的油田地面工程系统优化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结

构和特点,综合运用传统优化设计理论和在解决全局最优化

问题上行之有效的智能优化技术对模型进行有效求解,并通

过编制相应的智能优化设计软件实现油田地面工程系统的优

化设计。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分析研究了油田地面生

/757/ 油田地面生产运行系统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产运行系统的网络形态,运用图论等相关知识对常用的MS网

络、MRS网络和MST网络进行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建立了这三

种网络系统多目标规划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分层次优

化的求解策略。(2)研究了油田地面网络拓扑布局优化设

计问题,建立了MS网络、MRS网络、MST网络拓扑布局优化的

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求解策略。(

3)研究了油田地面生产运行系统各子系统多目标参数优化

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应标量优化问题的替换模型

,并采用混合遗传算法进行求解。(4)以降低生产运行能

耗为目的研究建立了油气集输、注水、供配电系统的生产运

行方案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分别采用

序列二次规划法和混合进化算法进行有效求解。(5)采用

C++Builder语言研制完成了油田地面工程系统综合优化设计

软件包。该软件包不仅能够进行油田地面生产运行系统的总

体规划方法优化设计,还能够实现油气集输系统、注水系统

和供配电系统的生产运行方案优化。利用该项目研究成果进

行油田地面生产运行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设计

方案的准确性、科学性,使地面工程建设投资降低5﹪以上,

系统运行能耗降低3﹪~8﹪,而且还能够大大缩短规划方案的

编制周期,减少规划方案人工时,降低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成

本,比人工提高效率3倍以上。项目研究成果在油田规划设

计和生产运行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758/ 星网锐捷USB端口映射技术
星网锐捷USB端口映射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USBPortMapping技术就是为了解决在WBT框架中网

络终端使用USB设备而开发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是由星网锐

捷在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的基础上独立开发的具有领先水

平的设备映射技术,彻底解决了微软RDP和Citrix的ICA无法

支持的USB设备映射问题,扩大了终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能

力。此系统支持非常广泛的USB设备的映射,用户只需要在

Windows服务器上安装设备供应商提供的驱动程序,就可以

使用接入到网络终端上的USB设备。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了

/758/ 星网锐捷USB端口映射技术

国家发明专利。UPM技术具有的特点:支持非常广泛的USB设

备:包括USB打印机,扫描仪,U盘,移动硬盘,USB指纹仪

,USBKEY,USB鼠标键盘,USB手写板,各种USB多功能设备

等;完全支持即插即用技术、采用C/S架构、支持多CPU服务

器、每个设备可以映射不同的服务器上、支持完善的设备安

全权限控制、终端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用户

在映射服务器上可以像操作本地设备一样使用映射设备、采

用严格的认证机制和通信加密机制,安全性高。基本原理说

明利用总线技术从Windows的驱动中截获USB协议命令,然后

通过网络将该命令转发到网络终端,网络终端进行跨平台的

协议解析,将命令发送给USB设备。设备处理命令请求并将

获得的数据反向回传给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从服务器的应

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就如同操作“自己”的设备一样操作网

络上终端的USB设备。

/759/ 基于数据共享及应用集成技术的所务管理平台应用研究
基于数据共享及应用集成技术的所务管理平台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云南电网公司供电所所务管理平台结合“1+2+1”

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模式,使供电所工作任务闭环管理、绩效

考核公开公正、供电所基本情况一目了然。利用专业分工专

业管理,对现有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营销监控系统、生

产管理信息系统、GIS信息管理系统、OMS系统、OA系统、教

培系统、战略地图”等常用系统进行集成,构建以工作任务

为主线,以KPI指标和工作任务结合的绩效模式,融合生产、

营销、综合管理工作任务,通过数据集成的方式整合八大业

/759/ 基于数据共享及应用集成技术的所务管理平台应用研究

务系统计划待办事项。以统一工作平台进行展现,实现一个

界面完成供电所日常管理和事务,实现业务系统待办集成和

统一登录,实现业务系统和所务平台的无缝连接和集成。依

托所务管理平台,做好“一件事”,支撑所务管理事务性工作

,促进创先专项工作方案,推进供电所规范化建设及整体创先

。充分吸取“标+精”建设经验,在“2+2+1”的基础上形成

“1+2+1”的供电所规范化建设(1套所务管理系统,2个营销

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1套关键核心业务流程)。云南

电网公司供电所所务管理平台在全省15个分子公司的827家

供电所推广实施,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和社会评价。

/760/ 一种婴儿12导联心电图检查辅具
一种婴儿12导联心电图检查辅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背景技术:心电图是临床疾病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检

查方法。传统的检查方法是使用心电图机配置的负压吸球产

生负压吸力使电极与胸部皮肤接触,采集心电传导数据。由

于新生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负压

吸球极易导致皮肤瘀斑、淤血,增加患儿痛苦,造成哭闹、躁

动挣扎,电极容易松脱,影响心电图检查数据的顺利采集,干

扰结果判断。减小心电图机器的负压吸球负压时又很难吸住

皮肤,容易在心电图检查的过程中掉落,造成检查过程中需反

/760/ 一种婴儿12导联心电图检查辅具

复的吸引固定负压吸球,甚至需要有助手按住负压吸球来完

成心电图检查,以至于完成检查比成人检查还要多出数倍的

时间,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

种婴儿12导联心电图检查辅具,包括弹性胸带、切口、开口

、按扣Ⅰ、按扣Ⅱ、扣带及圈带,内侧连接舒适层,有6个切口

固定心电电极,弹性胸带一端外侧设有魔术贴,弹性胸带弹力

适中使吸球吸附皮肤,方便切口的电极很好的接触患儿皮肤

,完成波形采集。创造性与先进性:设计舒适的胸带,在对应

位置开设切口,固定心电图电极,采集心电信号,改变传统需

要负压吸球吸引固定得接触方式,以减少负压对新生儿皮肤

的刺激,减少疼痛,提高患儿对检查得依从性,从而提升工作

效率,减少纠纷隐患。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

了一种有效降低新生儿心电图检查中皮肤损伤风险、提高患

儿的舒适度、提高心电图结果准确率、达到减少人力投入,

提高工作效率的婴儿12导联心电图检查辅具。应用情况及存

在的问题:已少范围使用,未见问题存在。历年获奖情况:

/761/ 一种OCDMA和OFDM混合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一种OCDMA和OFDM混合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各种新业务的出现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

,“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接入网的瓶颈。作为解决宽带光

接入需求的最好方法,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以带宽高、成

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等优点,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的相

当多地区有了一定规模的实施。当前的PON技术中,有很多种

实现方法,主要包括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时分

复用无源光网络(TDM-PON)、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和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等实现方案。WDM-PON虽然可

/761/ 一种OCDMA和OFDM混合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以提供较高的带宽容量,但是需要通过追加波长的方法来增

加用户的数量。TDM-PON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且已经进入商

业阶段,但由于在TDM-PON采用时分复用,突发接收的传输方

式,这些特点决定了只靠提高设备性能不能满足更高的速率

要求,比如40Gb/s或者更高速率的无源光网络。这主要是因

为在TDM-PON中器件成本和光纤色散等因素,限制了系统传输

的速率。现阶段10Gbit/s的EPON和GPON技术标准已经出台,

各大运营商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40Gbit/s的GPON乃至100

Gbit/s的EPON技术也组件被研究领域和工业界广泛关注。但

是,由于目前的接入网是多种业务网络的融合,以及各种新业

务的出现。目前的EPON和GPON技术也逐渐变得难以维持,需

要寻找更佳的解决方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OCDMA和OFDM混合

的无源光网络系统;在发送端,输入数据送入OFDM信号生成器

的输入端,OFDM信号生成器的输出端连接发送外调制器的一

个输入端,OCDMA编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发送外调制器的另一

个输入端,发送外调制器的输出端与光纤的一端连接。在接

收端,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接收外调制器的一个输入端,OCDMA

解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接收外调制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收

外调制器的输出端与OFDM信号解码器的输入端连接,OFDM信

号解码器的输出端送出输出数据。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O

FDM技术和OCDMA技术在PON系统中的优点,可充分利用数据带

宽,降低成本。

/762/ “机械原理电脑陈列柜”多媒体仿真CAI软件
“机械原理电脑陈列柜”多媒体仿真CAI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软件是一种以三维动画形式表现各种机构的空间

构成及其运动的多媒体仿真软件。软件集声音、动画、文字

及图象于一体、三维动画形象、逼真、软件既可用于工科大

专院校的机械原理课程的辅助教学,又可用于工厂及设计部

门的机械设计中的机构选型。软件可替代机械式阵列柜,具

有操作简单、方便、可靠、交互性好等优点。具有某些机械

式陈列柜无法实现的独特优点。软件经许多院校使用,效果

很好,该软件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优秀CAI软件评比一等奖。

/762/ “机械原理电脑陈列柜”多媒体仿真CAI软件

软件总容量约300M字,以光盘存储。软件可在WINDOWS3.2以

上任何WINDOWS中文版下运行。软件建议最低环境为Petium

133(586),8速光驱,8M内存、真彩或16K模式下,光盘运行

。软件分单机、网络版。单机版价格约为机械式陈列械的1

/50。目前市场上机械式陈列柜价格在人民币5-20万之间,

长期使用易损坏,该软件作为替代产品具有明显的性能及价

格优势,市场潜力很大。

/763/ LIT智能信息安全管理平台V3.0
LIT智能信息安全管理平台V3.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立项目的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业

务和应用的普及,管理数量庞大和位置分散的计算机面临着

因管理乏力而导致的安全性差、稳定性差、保密性差等问题

,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信息化成本,为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可通过安全管理平台架构完善并加强安全可靠的信息化集

中管理体系将成为重中之重。智能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应用

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

益和竞争力。组织实施方式项目采用独立自主研发的方式,

/763/ LIT智能信息安全管理平台V3.0

同时联合合作企业进行试用,企业自筹资金,成立项目负责人

全权负责项目的研发运行,公司对研发成果进行验收考核,主

要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最后由公司组织评审、验

收。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系统将桌面虚拟化技术引入到

X86/X64标准计算机系统中,通过网络向最终用户交付桌面应

用环境和应用软件,实现了分散PC的集中化管理,在保证PC速

度的前提下做到了计算环境OS&AP和PC硬件的完全脱离,使

得桌面计算环境可以随需派送和选择,这样可以让IT管理更

加灵活,IT架构更加安全和可靠;达到了客户端随需选择应用

环境(OS&APOn-Demand)的IT管理理想境界,使得客户端具

备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安全稳定的计算环境,同时实

现了以PC为主的IT基础架构的完全虚拟化。③技术的创造性

与先进性a、实现数据存储加密,传输安全,灵活访问控制进

行集中鉴权,保障了平台安全;b、该系统可以为企业缩短了

桌面上线周期,实现桌面环境快速就绪,极大地降低企业整体

的运营成本;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智能信息

安全管理平台将所有数据集中存储在后端数据中心,业务数

据的交互也只会在业务系统与桌面云构架之阿金,保障信息

安全,为企业的数据资源的安全提供了支撑。该平台适用于

国内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适用范围广泛。通过在企业间的示

范测试,目前平台技术研发已经成熟,可以进行产业化。⑤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有很多单位已经购买和适用该平台

,暂无存在问题。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a、2017年1月-3月,完

/763/ LIT智能信息安全管理平台V3.0

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工作b、2017年4月-12月,完成系统

的编码工作;c、2018年1月-3月,完成软件的测试及完善工作

;d、2018年4月-8月,完成与合作单位的试用工作。e、该项

目为自主研发,已获得一项软件著作权,软件名称:LIT智能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V3.0V3.0登记号:2018SR599520授权日期

:2018年7月31日。

/764/ 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综合前置系统
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综合前置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综合前置系统采用由前端(表示层)、综合

前置服务器(表示服务器层)、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组成的四层B/S应用体系结构,利用BEAWebLogic中间件作为

构建四层应用体系结构的基础平台,实现四层的有效连接;综

合前置系统实现了统一服务渠道管理、统一权限控制、统一

主机交易访问的系统接入等功能;综合前置平台组件开发采

用最新Web应用技术,符合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可视化的开发

/764/ 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综合前置系统

环境可满足快速金融创新的要求,所有开发工具采用Web/Br

owser体系结构,用户界面继承了Windows的可视化特点,通过

“拖、拉、点击”即可完成特定功能的定制;具有高度的适

应能力。该系统值得推广应用。

/765/ 一种执行器的滑动切换装置
一种执行器的滑动切换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来源与背景:在执行器的机构中,通常要在手动与

电动两种状态之间转换调节,现有技术中上述调节过程由滑

动切换装置进行,而现有技术中的滑动切换装置具有强度薄

弱、加工工序多以及成本高的缺陷。申请号为:201521039

872.5,名称为“一种执行器的滑动切换装置”为解决公知技

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便

于生产加工的执行器的滑动切换装置。其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执行器滑动切

/765/ 一种执行器的滑动切换装置

换装置,与现有的切换装置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凸轮

部件驱动的、沿输出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滑动切换装置,是

想了在手动与自动两种状态之间的便捷转换。滑动切换装置

由位于内侧的滑套、位于外侧的带有轴承的轴承座构成,结

构简单、结构强度大、运行平稳可靠,同时由于采用了较少

的组件部分,因此便于生产加工、组装以及后期的维修维护

/766/ 全光纤在线增益测量仪
全光纤在线增益测量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全光纤在线增益测量仪,包括光纤激光器、光

纤分束器、光发射器阵列、光接收器阵列、光纤合束器、数

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外同步时钟信号和触发开关;待测放

大器放置在所述的光发射器阵列和光接收器阵列之间,外同

步时钟信号,所述的触发开关的输入端与外同步时钟信号相

连,该触发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和待测放

大器的控制端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测量精度

高,相对已报道的全口径测量仪,避免了使用大口径光束匹配

/766/ 全光纤在线增益测量仪

望远镜以及结构复杂的滤波系统,并利用阵列发射、接收器

以及时域复用技术避免了单点光探针测量系统测量时间过长

的缺点。

/767/ 基于3G的虚拟企业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3G的虚拟企业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该项目是宁波市甬科计[2005]5

9号,青年(博士)基金项目“基于3G的虚拟企业关键技术

研究”[2005A610007],应用于无线接入、信息安全、移动

商务、移动支付和企业信息化等领域。虚拟企业(VirtualE

nterprise,VE)是利用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

伴结成动态联盟以响应机遇,是21世纪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VE对敏捷性有着强烈的需求。而第三代移动通讯(3G)是

当代通讯技术的重大成就,移动宽带是其主要特点,可以提

/767/ 基于3G的虚拟企业关键技术研究

高VE的敏捷性。3G具有全球覆盖、无缝漫游、支持多媒体和

因特网、高服务质量和高保密性等特点,非常适合企业部署

高质量低成本的移动业务,它对于VE有着天然的适配性。该

项目从3G移动网络承载层、应用使能层和应用业务层创造性

地对VE过程集成进行独特而深入的研究,提出基于3G的VE过

程集成方法和相关概念,建立了基于3G的VE的全视图模型。

在网络承载层,提出一种多级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

VE移动应用接入方案。在应用使能层,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

式密钥的手机加密设备,采用机卡分离、多接口适配、硬件

加密技术和交叉校验方法来解决基于3G的VE安全性问题。利

用WEBService合成技术解决了VE的应用集成问题,提出将语

义WEBService用于VE伙伴选择和过程集成的新思路。在应用

业务层,开发了“高保密度移动支付系统”来保证移动商务

的安全性,创造性地将ODC(OrthogonalDefectClassifica

tion)理论应用于VE的产品缺陷跟踪,基于WAP/WEB搭建了

多接入、可扩展、可重构、自适应的产品质量管理平台,已

应用于企业,功能强大,性能稳定。通过无线接入ERP/CRM

软件系统来验证VE移动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细分移动业务来

升级传统企业信息系统。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将电信领

域的OSA、CAMEL技术规范与VE的信息框架相融合,拓展了V

E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为3G时代VE增加了宽带移动的新

特性,指出了VE移动化的研究方向,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二、技术性能指标①互操作:实现手机

/767/ 基于3G的虚拟企业关键技术研究

端组件与企业服务器端组件的互操作;②安全性:保证VE内

部交易的安全性,支持RSA1024位和3DES128位加密;支持P

KI机制。③实时性:VE内部每笔交易的完成时间平均在20秒

内。该项目已达到合同指标。三、推广应用前景该项目可用

于改造和拓展企业传统CRM/ERP/PDM等应用系统,可利用移

动终端“随时、随地、随心意”地以更便捷方式进行协同商

务、协同设计、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客户支持、合同跟踪

、库存查询、故障监控、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

移动办公、移动商务,大大缩短了VE的价值链,提高了企业

的响应速度。该技术不仅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和B2B电子

商务,还可用于移动支付、移动教育等领域,通过3G高带宽

来升级和拓展新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对手机银行、电子政务

、数字浙江等提供新一代移动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能推动3G的产业化进程,促进3G相关产业的发展。“高

保密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技术可与银行、移动公司、第

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合作推广,也可以用于企业内和之

间的安全接入。“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可利用其可重构、可

扩展性和高度的灵活性,面向企业定制产品缺陷跟踪流程,

采用ODC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挖掘影响产品质量的根

本原因,对VE也适用。基于开源软件的移动ERP/CRM系统,

可利用其成本低、定制灵活的特点,利用政府支持,面向中

小企业推广应用。基于语义WEBSERVICE的互操作技术可以用

/767/ 基于3G的虚拟企业关键技术研究

于企业内和之间的应用集成,也可以面向行业开发基于该技

术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行业VE网的形成。基于多级模

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VE移动应用接入方案,为企业内

和之间的信息基础架构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方案。如何协调

银行与移动运营商的利益关系是目前该项目推广的主要问题

。建议由政府统一协调银行、银联、移动运营商和服务提供

商、内容提供商的关系。四、推广措施1、在3G建设期间,

主要由政府支持、联合银行、移动公司、增值服务提供商、

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建立一个大的VE来运作,通过新技术升

级相关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在3G稳定运行期间

,主要由企业在技术支撑平台上动态联盟建立VE,自主运营

,也可以由区域经济圈内企业组成虚拟企业参与和应对国际

竞争。

/768/ 无线网络安全准入认证的应用
无线网络安全准入认证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2015年上海局“即查即放”正式上线,2016年上海

局信息处完成了上海国检移动办公应用的系统化建设工作,

并于7月1日正式在上海局上线运行,也就此开启了上海国检

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办公模式的新“时代之门”。无线办公

应用在上海局应用越发重要。与此同时上海局移动办公应用

信息化建设,引入了基于无线网络的“BYOD(自带设备)”

办公的概念。用户可以携带自己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

动终端设备到办公场所,并可以用这些设备访问上海局OA,邮

/768/ 无线网络安全准入认证的应用

件等业务办公系统。自带设备办公(BYOD)是IT消费化的一

个戏剧性结果。自带设备办公(BYOD)的原动力来自于用户

本身而非有关部门,用户对于新科技的喜好反过来驱动着上

海局信息化技术的变更,从而更适应新技术的变化。然而BY

OD带来的问题就像“冰山一角”海面下隐藏的风险,开放、

智能的移动平台使移动终端成为了新的安全缺口,易引入恶

意代码植入、个人应用和单位应用混合、数据泄密风险、多

平台的异构管理等问题,IT管理的极大挑战也随之而来。具

体如:1、私自滥用单位网络带宽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低下。

无线网络的用户利用移动终端在内网中访问互联网的行为的

可控性,对于占用带宽严重的网络行为缺乏有效的管控限制

,从而影响了单位业务的正常运行体验,同时导致工作人员的

工作效率低下。2、移动设备感染恶意软件机会增加。BYOD

设备通过网页浏览、下载应用、收发邮件等方式访问公司信

息时,完全处于无保护状态。移动设备智能化,集成PC的特性

和功能,可使同样的应用程序,更容易遭受恶意攻击。3、移

动设备的不可控更加频繁威胁数据安全。无线网络的用户在

设备上任意下载和安装消费类应用,核心移动业务APP系统引

入安全风险,可靠性难以保障,造成单位数据丢失或设备功能

失效。4、移动业务办公下,其传输链路的可靠性当用户在外

地或单位之外需要临时接入访问内部应用时,此传输链路及

易发生中间人攻击,导致合法用户的被伪装,最终导致业务数

据的窃取丢失检验检疫工作对上海地方经济的高速、健康、

/768/ 无线网络安全准入认证的应用

稳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推动作用,因此需要将核

心业务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提

高到相应重视的高度。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质

检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相关要求,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

通过建立无线网络安全准入认证的应用实现对无线网络用户

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管理,保证电子政务内网核心业务

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安全性。

/769/ 医院在职医生登记信息智能管理软件
医院在职医生登记信息智能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医院在职医生登记信息智能管理软件,是一款医院

在职医生信息管理的操作系统,对每个医生的数据信息进行

记录,实现医院的数据信息管理,调用数据便利,随时可以查

询相关的数据信息,构建良好的操作和数据信息管理模式,方

便用户操作和处理数据。主要功能:系统功能、医生管理、

常见病介绍、病人管理、搜索病人信息、病人数据报、检查

登记、存入检查信息、导出检查信息、病情检测、检查报告

、心电图、退出系统。

/770/ 基于飞秒光聚合的新型液晶定向技术及其在矢量光场产生中的应用
基于飞秒光聚合的新型液晶定向技术及其在矢量光场产生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激光加工技术是一种绿色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巨大

的发展潜力,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制造领域。本项目提出了

一种新型的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液晶面外区域定向技术,发

现液晶分子的锚定起源于聚合物条带侧壁的周期结构,通过

在基底上蒸度ITO增反膜,可大大提高锚定能。制备了聚合物

/铁磁液晶透射衍射光栅,使用毫特斯拉量级的磁场可以有效

地调谐光栅的衍射特性,从而为磁调谐液晶衍射光学元件在

光信号的非接触操控提供了实验依据。研究了手性液晶螺旋

/770/ 基于飞秒光聚合的新型液晶定向技术及其在矢量光场产生中的应用

轴定向的因素,提出构建一维的聚合物条带/手性液晶复合结

构,用FDTD方法模拟了其缺陷模式的耦合效应。设计并制备

了不同类别的液晶Q片,产生了不同种类的一阶、二阶矢量光

场和涡旋光场。电调谐特性相位延迟调节能力可达4pi,利用

液晶q波片实现了光量子态的产生和检测。在本项目的支持

下,发表学术期刊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7篇,EI论文7篇,核心

期刊1篇;国际会议邀请报告2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授权

欧洲发明专利1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参加了《CLEO/Europ

e-EQEC2017》、《The7thsymposiumonliquidcrystalphoto

nics》、《HighlightsinFunctionalMaterialsResearch》

、《The8thsymposiumonliquidcrystalphotonics》和《Th

e1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rrelationOptics》国

际会议,与国内外同行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博士

生在《The7thsymposiumonliquidcrystalphotonics》会议

上分别获得了最佳墙报奖和最佳论文奖。共有3人获得博士

学位,3人获得硕士学位,1人转攻博士学位。

/77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该项目是一个面向企业全部核

心业务的大型综合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集定制开

发与应用集成(EAI)与一体。项目核心技术采用了目前软

件界的前沿技术WebServices,三层架构体系并参照SOA架构

思想,客户端采用微软智能客户端技术,系统安全方面可实

现硬件级安全,可穿越企业各级防火墙,充分适用于企业的

局域网络、广域网络系统。主要业务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

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经营计划管理、协同办公、

/77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

档案管理、安全监察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市场开发

、战略规划与标准、工会信息化、党、政、团管理、辅助决

策与查询系统等。(1)企业级信息系统框架。建立了一个基

本完整的企业级的信息化门户,具备统一的用户权限管理机

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与伸缩性。(2)地域无关性应用。

系统能够充分适应企业以VPN技术建立的企业信息网络,可

以穿越企业防火墙,支持用户在企业网内移动或出差应用。

只要有Internet,就能应用。(3)动态矩阵式组织机构应用

。系统能够满足企业动态变化的矩阵式组织机构的应用。(

4)纵向贯通。系统解决了企业管理的作业层、管理层、决策

层间的纵向贯通问题,纵向上的各个环节的信息能够自我管

理同时又实现充分共享。(5)横向集成、共享,协同工作。

各个业务系统采用集成化设计,充分实现相互间的信息共享

,并建立良好的协同工作机制。(6)用户全员化。系统用户

和企业的人力资源中的员工信息紧密结合,实现集成化设计

。每个企业员工都可以即时的成为系统用户,同时其组织机

构身份可以成为其系统用户的权限,并随其组织机构身份的

改变而自动改变。(7)应用系统集成(EAI)。整合企业中已

经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P3E/C项目进度控制、

财务核算软件、档案管理系统,以企业的视角进行数据组织

与展现。(8)系统安全保证。在基于企业VPN计算机广域网络

应用中,系统结构能够胜任高安全级别的保护功能,最大化

地降低安全风险;用户帐户除了用户名称+口令认证外,具

/77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

备扩展的安全保证措施,能够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相结合;数

据传输使用了加密技术。(9)企业信息系统大融合问题。站

在企业信息化全局角度,满足未来安全的、标准的信息系统

融合。(10)专用的图形方式辅助决策与综合查询平台。为企

业领导提供了一个专用的图表一体的、可分主题、专业进行

数据查询的功能,并可在数据层次上进行层层钻透。二、应

用前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是一个涉及企业全方位管

理的综合系统软件。它针对大中型企业管理而设计开发,其

涵盖了企业关键业务的管理,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经营计

划管理、成本预算管理、OA、市场管理、P3E/C集成(项目

管理软件)、财务软件集成、辅助决策分析等十几个子系统

。通过该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提高企业各个部门的

工作效率,规范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管理的现

代化水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会产生巨大的

经济效益。目前,全国软件市场方兴未艾,应用软件占据了

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据权威调查机构赛迪顾问预测2006年

国内中小企业对管理信息类软件的应用需求快速增长,市场

份额由2005年的32.7%上升到42.5%,成为IT市场上新的增长

亮点。但纵观国内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电信、金融、政府

等行业信息化水平较高,在建筑、生产制造、化工、能源、

医药等与国民经济相关的行业中管理系统的应用相对来说不

是很好。随着软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户认知度的提升

/77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

,以及国家的“振兴软件市场”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实施,这

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及应用的

需求,从而为管理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

别是中小企业越来越注重自身建设,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的重

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国内广大的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对管理

软件旺盛的需求态势,必将成为今后五年国内软件市场重要

组成部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就是面向这些大多数

企业设计开发的,它的推广适用范围非常大,可以为企业和

国家创造很大的财富。

/772/ 二极管泵浦全固态瓦级连续蓝光激光器产业化样机
二极管泵浦全固态瓦级连续蓝光激光器产业化样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蓝光激光器在大屏幕激光显示、大型激光娱乐表演

、激光印刷、水下通信及水下资源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

用前景和迫切的需求,有关蓝光激光器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国

内外学者竞相开展的热点研究课题。其中功率达瓦级的蓝光

激光器由于明确的应用目标,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由于

二极管泵浦连续蓝光激光器运转于准三能级系统,与运转于

四能级系统的绿光和红光激光器相比,技术难度更大,所以

国际上至今未见有关功率达瓦级的蓝光激光器产品的报导。

/772/ 二极管泵浦全固态瓦级连续蓝光激光器产业化样机

在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支持下,该项目研制开发成功国

际上首台二极管泵浦瓦级连续蓝光激光器产业化样机,该激

光器输出功率达1瓦,为目前国际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处

于国际领先地位。该激光器产品样机采用了三元件直腔、复

合激光棒等技术,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一项发明专利

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泵源及激光头的国产化。该

项目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相结合,以市

场方式运作,从而高效、快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目

前,该产品已由武汉凌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批量生产。

在该产品的研制过程中,已发表学术论文7篇。

/773/ 黑龙江大众保健信息服务平台
黑龙江大众保健信息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黑龙江大众保健信息服务平台重点针对不同人群提

出的各种个性化需要进行答复和回访,通过本平台可以实现

在线信息交流、专家咨询、专题服务、保健误区等多项服务

功能,同时借助快捷的网络条件实现跨地域、跨时间的保健

信息数据资源共享。本平台是面向对象、形式、功能、速度

、信息含量、安全等多方面相结合的有关大众保健信息服务

发布平台。同时拓展现有的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

平台的各项信息服务功能,建立省级综合性大众保健服务平

/773/ 黑龙江大众保健信息服务平台

台,开展网络化信息服务。使其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和升级

能力,完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各种大众保健服务,形成

一个开放的,资源易于共享的大众保健服务门户系统,满足省

内、国内及国外人员进行检索查询、保健咨询等要求,通过

此平台的建立带动了黑龙江省全方位网络就诊的服务,解决

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并在医疗保健知识和科普方面起到了宣

传的作用。平台建设有以下特点:成熟性:平台采用成熟技

术,并具有成功的开发能力;可靠性,平台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强大的恢复能力;实用性,体现合理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

,在考虑先进技术的同时,又考虑技术的成熟、实用;先进性

:合理采用国内外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具有创

新性;可扩展性:平台架构具备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

性,提供柔性的、适应性的接口功能,使之能适应科技资源共

享的发展变化的应用需求;可集成性:平台具有强大的集成

性,能够在大众保健的整体信息系统规划指导下,与其他平台

系统实现技术上和业务上的无缝集成;易维护性:平台易于

维护和管理。该平台最终开发出满足大众普遍保健咨询需求

,平台有健康饮食、身边保健、女性保健、老年之家、儿童

保健、专家咨询、品味人生、小偏方、专项服务、健康话题

、保健误区、热点透视、有此一说等栏目。

/774/ Future EDU电子政务管理平台
Future EDU电子政务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政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FutureEDU电子政务管理平台是我

由我公司独立自主进行研制开发的面向未来的电子政务管理

平台。该系统简要技术说明如下:1.统一身份认证技术该系

统采用的是目前业界最前沿的SSO(单一身份认证)技术,

这种身份验证技术通过用户数据驻留系统内存,能够非常方

便、高速地实现应用系统集成后的统一身份认证。2.文件防

伪技术FutureEDU电子政务管理平台为了能够提供近似Word

的文字编辑工具、同时拥有强大的印章制作和水银防伪功能

/774/ Future EDU电子政务管理平台

的公文编辑系统,利用了OCX插件,非常方便地实现了WEB文

字编辑、文件水印、电子印章制作、文件修订等功能。从而

有效保证了电子公文的防伪性。3.安全访问监控技术系统中

的公文管理、模板管理等功能一旦被用户窃取了口令,发生

盗取公章、毁掉电子公文行为,对使用中的系统来说是致命

的,通过对来访用户的监控,了解到用户的来源IP、访问时

间等,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4.WEBServiesANDIASServies

分离技术在处理一个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将不需要服务器运

算的文件交给WEBServies来负责处理,运算应用例程交由I

ASServies来处理,使系统的处理能力与抗负载性能等到了

大幅度提高。应用前景:东软集团将抓住我国未来教育电子

政务快速发展的有力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研发与市场

推广实力,以目前已有典型用户为基础,逐步完善产品技术

性能,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

/775/ 基于IMS架构的智能多媒体调控通信平台的研制
基于IMS架构的智能多媒体调控通信平台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基于IMS架构的智能多媒体通信调控平

台技术。主要研究了基于IMS技术的智能多媒体通信调控平

台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实现、软

件技术实现方案和系统功能模块实现。研制出一种基于IMS

网络的电力系统中使用的智能多媒体调控通信系统平台,实

现了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数据协同等功能的全面集成,提

供了包括语音调度、视频调度、视频会议、数据调度等多媒

体通信业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丰富了信息通信调度指挥与

/775/ 基于IMS架构的智能多媒体调控通信平台的研制

故障处置手段。研制实现了基于IMS智能多媒体调控通信平

台的资源管控和资源优化调度,提高了资源共享能力,实现了

资源的线上调拨和优化调度;研制了基于IMS的智能多媒体通

信调控平台的统一号码簿系统功能。还研制了基于IMS的智

能多媒体通信调控平台的故障演练培训系统,通过建立三维

模拟演练平台,能够实现多参与人员、多地区人员的分布式

故障培训演练。

/776/ 档案信息综合资源库基础建设-2
档案信息综合资源库基础建设-2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级科管系统信息

化建设-科技政务专项项目。该项目在前一年为北京市科委

政务信息综合资源库进行数据扩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系

统优化、接口扩展、数据开发利用等工作,旨在为政务信息

化建设提供后台信息资源支持,帮助档案管理部门更好地行

使政府信息资源沉淀与原始信息管理等职能。通过该项目的

实施,在原有的政务信息综合资源库之上构建了一个统一的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与信息服务平台,完成信息资源的全面

/776/ 档案信息综合资源库基础建设-2

整合,能够面向科委内部各处室和北京市各委办局进行海量

内容的发布,并提供灵活多样的全文检索方式及个性化服务

,为各级领导及社会公众提供完善的信息内容服务。具体的

研究成果如下:1.在北京市科委现有网络化、信息化基础上

,实施与综合资源库建设相关的网络环境、硬件设备、软件

环境底层建设与优化组合,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2.进

一步完善了北京市科委的数据资源梳理、采集与整合工作,

协调了北京市科委直属机关与职能机构的业务信息与科技信

息资源管理。3.在上述信息资源原始数据采集、集中管理的

基础上升级改造综合资源库,设计和开发了数据仓储平台、

工作流程协作引擎、应用服务中间件、异构平台接口,完成

综合资源库的应用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实现综合资源库与北

京市科委现有其他信息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的协同工作。

4.针对内部专用用户(即北京市科委机关与直属中心),设

计了适合于北京市科委机关处室与各职能机构的信息资源管

理模式,开发基于此模式的管理平台与应用服务平台;针对外

部用户设计外部服务体系,并通过实时反馈设计了针对不同

需求的服务,通过网络为北京市各委办和社会公众用户提供

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科技政务公开信息以及科技信

息资源应用服务。5.研制应用信息挖掘技术与相关信息共享

技术开发综合资源库,为北京市科委机关办公、决策提供后

台支持。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院项目负责人:周

亚建项目组成员:周亚建,刘念,孙娜,王波,阎秀英,黄少青

/776/ 档案信息综合资源库基础建设-2

,雷明强结题时间:2013年11月

/777/ 网络设计中的组合优化理论、方法与算法
网络设计中的组合优化理论、方法与算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网络是当今社会的基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

展给网络的设计和应用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相关问题是信

息科技和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网络的结构特性

使得组合优化成为研究网络设计的最有力数学工具之一。近

十多年来,我们将现代网络特性与组合优化思想相结合,对

网络设计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数学

模型,刻画本质特征,分析计算复杂性,并以此设计算法。

先后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两部。主

/777/ 网络设计中的组合优化理论、方法与算法

要成果包括:(1)组合优化的对偶整数性:证明了反馈集

合装填和圈装填问题是NP-完备性,刻画了其最小最大关系

,并据此为一大类组合优化问题设计了目前为止最好的常数

比近似算法。刻画了若干反馈集合超图的结构特征,解决了

一个阻断超图的基本问题,刻画了定义盒式全对偶整数线性

系统的拟阵端口,推导出组合优化中的若干重要结果。(2

)网络设计的新思路:利用反问题研究网络设计,证明了一

大批经典组合最优化问题的反问题都是强多项式时间可解的

,证明了第一个NP困难的反问题。提出了“给定部分解的反

问题”的概念,找到了一些多项式可解的情形。提出了一个

经典反问题和广义反问题的统一模型,证明了它在无穷范数

下是oracle多项式可解的。(3)通信网络中的算法设计:

给出了一个网络选址问题的首个具有常数比的近似算法。给

出了光纤网络和交换网络中多播传输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等问

题的求解算法。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信息聚集等问

题并给出了其计算复杂性分析及求解的近似算法。给出了互

联网和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备份存储问题的多项式时间

算法。上述结果,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好评。一些成果

解决了组合优化领域中的基础性问题,是该领域实质性突破

。提出的新模型和方法,被国际同行在正式发表的论文中详

细介绍,并引起后续研究。给出的网络设计中优化问题的复

杂性分析及求解算法,为网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位主要参加人曾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另两位应邀为斯普

/777/ 网络设计中的组合优化理论、方法与算法

林格出版社将出版的组合优化手册第二版撰写一章内容。

/778/ 移动互联网AR虚实景象制作平台
移动互联网AR虚实景象制作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们基于移动端AR简易制作的需求,结合自身的优

势,通过云技术、显示技术、跟踪和定位技术、虚实融合技

术、用户交互技术为用户提供AR内容创作、存储、传播、互

动的一体化平台,为商品AR形象宣传、个人AR内容传播提供

服务。平台系统原理:用移动端拍摄现实场景,然后通过计

算机视觉技术捕获识别标记,同时实时记录它的位置和方向

,最后移动互联网将数据平台中存储的虚拟3D对象(或其他

媒体格式)与真实场景叠加到这一位置,实现同步,从而达到

/778/ 移动互联网AR虚实景象制作平台

虚实融合的效果。1、技术路线:总体设计,原型设计、UI设

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研发,集成测试,项目中试

。2、核心技术1)图像识别特征向量库技术:我们在预处理

阶段,从预定义的识别图中提取密集的特征点位置,并在这些

特征点上分别计算识别图的局部特征向量,组成识别图的特

征向量数据库。2)视频分析技术:在进行视频分析时,我们

同样地提取视频帧中的局部特征向量,然后对两个特征向量

数据库进行特征匹配,查询当前视频帧是否包含指定的识别

图模型。3)移动端的快速识别优化技术:由于使用了密集特

征点的方法,使得我们可以处理纹理特征较少的识别图,相对

于同类识别算法提高了识别图的有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优

化特征点提取算法效率,我们的特征点和局部特征向量的提

取都能够在移动设备上直接运行,实现实时的用户交互。4)

VisionbasedAR技术:用户自然图的图像识别技术,基于自然

图的扫描,可以对自然图进行解码与内容定位,达到AR技术效

果。5)LBS-BasedAR技术:基于GPS的定位技术,可以搜索到

不同地点,不同人发送的AR内容,并且引导用户到指定地点,

显示内容。3、创新与特色1)简易AR制作平台:我方目前与

其他技术方案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技术方案只是提供给软

件开发者使用的AR引擎技术,操作难度过高。而我方制作成

的AR平台,是将复杂的编程过程简化为几个步骤,更方便用户

使用,即使没有编程能力的人也能够方便的使用智能手机制

作自己的AR内容。2)移动端制作AR内容工具:AR制作较为复

/778/ 移动互联网AR虚实景象制作平台

杂,目前市面上均为PC端制作AR的工具,几乎没有直接在移动

端制作AR内容的软件。项目利用云技术使制作AR能在移动端

实现,并且具备快捷、简便、大众化的特点。3)UGC式AR内容

分享平台:目前的AR制作工具虽然有UGC用户创造内容模式

,但由于AR格式的非普及化及非移动端化,令社交式传播一度

陷入瓶颈。项目产品是一个移动端制作AR并可以快捷进行社

交式分享的平台。4)实时交互AR引擎技术:项目AR制作平台

实现了AR与用户的实时交互,可以说是一个弥补目前市场空

白的AR平台产品。4、产品成熟性:通过测试,投入市场。

/779/ 数字化岩心图文综合信息系统
数字化岩心图文综合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实现了多种WEB查询功能,为用户提供了符

合专业需求的多井多项数据查询,用户查询的结果无需使用

其他软件做二次处理就可实现网络客户端岩心外表面图象三

维显示、三维旋转、三维对比、网络岩心图象的亮度/饱和

度/色度/灰度的调节、图象分布曲线调节、图象清晰化处理

、图象光滑处理、网络单井柱状图和多井对比图的的自动绘

图、柱状图和对比图的的网络客户端的编辑、修改、模版定

制等网络应用功能,为研究开发人员对图文资料的分析研究

/779/ 数字化岩心图文综合信息系统

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应用工具。立项背景和实施效果:岩心是

通过钻井获得能够直观反映地层情况的最珍贵资料,包含油

气勘探与开发最直接、最重要的信息,岩心的保存、管理和

分析则是油田勘探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本项目的完成能够使

岩心图文资料形成资源共享,较为圆满地解决岩心管理这一

技术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石油需求量的增加,石油

勘探必须提高勘探手段,提高技术水平,加快勘探进度,因

此对本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国内

先进水平创新程度:1、采用RDS(远程数据服务)技术实现

客户端本地记录集,减少WEB服务器的开销,提高WEB服务器

的效率。2、采用AUTOMATIONSERVER(自动化服务器)技术

,实现岩心图象处理客户端与InternetExplorer无缝连接,

从界面上与InternetExplorer溶为一体。使用户操作更加方

便,界面更加友好。3、采用先进的视觉仿真技术,实现客

户端上岩心外表面图象三维显示、三维旋转、三维对比功能

,满足用户观察岩心的专业习惯。实用价值及应用前景预测

:该系统开发了维护系统运行安全的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与安全保密性。经过实践表明,系

统性能稳定,运行速度块、结构设计合理,编辑功能强大,

实用性强,能够满足勘探开发研究人员的实际需求,应用效

果显著,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780/ 功能寡糖农用浸种剂的研发
功能寡糖农用浸种剂的研发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410462306.9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780/ 功能寡糖农用浸种剂的研发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010228371.7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780/ 功能寡糖农用浸种剂的研发
技术详情

  通过糖生物学及寡糖工程技术,利用酶法降解获得

低聚合度的寡糖(oligosaccharide,),通过对其在植物促生

长与抗逆领域的研究,旨在对海洋寡糖的功效进行表征与机

理研究,为海洋寡糖应用于防治农业病害,促进农作物生长

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选择不同来源、不同分子量大小

的寡糖片段,通过促生长与抗逆作用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比对

筛选,以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为寡糖片段的促生

长指标,以大豆子叶法测定诱导产生植保素的合成作为寡糖

片段的抗逆指标,对寡糖种类、分子量水平和浓度大小与促

生长和抗逆效应的影响进行研究,以获得具有优良的促生长

与抗逆性能的寡糖片段。

/781/ IC卡预付费智能水表
IC卡预付费智能水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水表是一种集自动供水、自动计量、自动收费、

自动控制、显示报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新概念的水表,

是传统水表的换代产品。它主要由发讯基表、电控板和电动

阀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事:将传统的旋翼干式水表的机

械转动经发讯装置转换成电脉冲信号,由单片机进行计数,

通过IC卡作为信息交换的载体,把用户所购水量存入IC卡水

表中,作为预购水量。当单片机计数达到预购水量时,便发

出控制信号,将电动阀门关闭,停止供水。用户需持卡重新

/781/ IC卡预付费智能水表

购水输入水表中,电动阀门方能开启。该水表的主要技术指

标:水表承受压力:1.6MPa1min,表壳不泄漏、渗漏和损坏

;基本误差:最小流量≤流量<分解流量±5%,分解流

量≤流量<过载流量±2%;显示精度:显示数字与基表

读数误差≤0.5%。该水表具有一表一卡功能,插入其他卡无

效;具有防磁功能,施加外磁铁干扰时,阀门自动关闭。

/782/ 金融行业通讯交换平台
金融行业通讯交换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产品是在原有通讯交换平台的前期版本的基础上

进行性能优化,实现类似MQ消息队列机制,改造原有同步核心

为异步核心,增加“联机修改配置参数动态加载”、“同步

到异步通讯机制转换”、“统一的数据字典”、“图形化的

流程配置”等新功能,低成本的实现MQ等通讯中间件功能,作

为MQ中间件的一个替代。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和风险,因此

需对现有通讯前置平台功能进行优化研究,实现MQ技术的底

层实现,以进一步提高平台的稳定性、灵活性、可扩展性,支

/782/ 金融行业通讯交换平台

持金融行业的特定应用特点。通讯交换的通用平台系统是银

行主要的IT系统之一,就目前规模而言,国内有大小近千个银

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每年由于新应用系统的建设要

采购大量的通讯中间件平台(许可证)和开发大量的通讯应

用系统。该产品推广措施得当能够在金融行业市场占用率(

使用银行数量和应用数量)超过35%以上,成为金融行业主力

通讯交换的通用平台,成为IBMMQ、BEATUXEDO、东方通等通

用通讯中间件在金融行业的有力竞争产品。其市场前景可观

,经济效益巨大。该产品是一个面向行业应用的专业通讯中

间件,目前该产品前期版本除了在各种类型的银行中使用外

,已经成功地小规模应用于保险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能

够更多的应用于整个金融行业,如保险业和证券业,还有电信

业以及所有具有系统互联业务的大型企业。有望成为大型企

业通用平台的技术标准。

/783/ 一体化电能表
一体化电能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智能表箱系统,包括集中器、采集器、电能表、室

内显示器,所述集中器与采集器、电能表、室内显示器之间

通过电力线网和/或无线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通信。通过远

程通讯控制各仪表组合,完成整个表箱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

电能数据的远程采集和分析。该一体化电能表由集中器、采

集器、电能表、室内显示器组成,采集器通过RS485接口采集

12个用户的单相电子式有功电能表数据为一计量单位,多个

采集器以zigbee方式将数据无线传输到集中器,集中器经由

/783/ 一体化电能表

GPRS无线传输到电力公司的系统,用户室内显示器经RF与采

集器通信;电能表采用SOC单芯片设计。产品具有远程操作、

智能处理、模块链接等特点,相关技术已获发明专利1项、实

用新型专利4项,处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产品经上海市计

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测,所测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经

用户使用,反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784/ 基于云计算核心的协议透传模式自动化控制终端系统
基于云计算核心的协议透传模式自动化控制终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

生活方式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烟台智慧云谷云计算

有限公司依托“云计算物联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智能

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和“节能减排的技术研究”等基础,开

展基于云计算核心的协议透传模式自动化控制终端系统的研

发及产业化示范。本项目将实现以下目标:(1)开发云计

算实时通讯服务,采用高效Socket通讯算法,将BLOCK模式、

多线程模式、多进程模式相结合,解决大量的长连接问题以

/784/ 基于云计算核心的协议透传模式自动化控制终端系统

及端口间、线程与进程间通讯问题,研发高效的云计算远程

节能控制平台与终端系统;(2)在云计算实时数据推送服务

(CloudRTC)的基础上研发云计算远程节能控制平台与终端

系统,建立完善的云计算数据存储架构以承载大量的应用;(

3)采用协议透传模式,管理员可以在上位机对系统进行参数

设定,监控中心统一发送室外温度指导各热力站的优化运行

,解决不同品牌设备的兼容问题;(4)开发PB级大数据存储

架构,将多种数据库结合,形成独特的分布式数据结构,可在

PB级数据量下提供数据快速查询与分析,为用户提供大数据

服务。基于云计算核心的协议透传模式自动化控制终端系统

已在智慧家居系列产品和云计算自动化节能控制系统中使用

,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试点示范,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该

项目的推广应用,积极响应了国家建设智慧城市以及节能降

耗的号召,具有集中管控(例如可以在政府监控中心管理整

个城市所有供热企业的运行状况)、节约能源、方便政府监

管、提高市政及企业设备自动化管理质量等优点,这对多个

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广泛的应用于基于物联

网技术的产品和自动化控制终端系统中,有利于我国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785/ 量子信息处理技术既算法研究
量子信息处理技术既算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对海量数据的数据处理速度慢及易发生灾变性失忆

等缺点,采用量子计算与传统计算方法相结合的新方法,充分

发挥量子计算中量子线性叠加特性的巨大计算优势,应用存

储矩阵元素基于概率分布的权值矩阵确定方法,建立多模式

并存的量子信息处理模型,使得该模型的存储容量或记忆容

量提高到神经元个数的2的n次方倍,较传统信息计算模型有

指数级的提高;设计非线性量子搜索算法,缩短模式识别或图

像处理的时间,使得大容量数据搜索问题的时间复杂度比线

/785/ 量子信息处理技术既算法研究

性Grover搜索算法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此外,首次提出了以候

选人和合作者名字命名的量子逻辑线路-“ZS”门。同时以

该门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可逆加法电路模型,开展了对

量子逻辑器件设计理论与工艺实现途径、量子结构加法器最

优参数提取方法等的研究与应用;揭示量子进化膜计算机理

,建立量子进化膜计算模型及算法。通过研究膜计算与量子

进化计算的基础性理论问题,揭示两者在计算机制、对象表

示、进化规则及执行方式、计算过程等方面的内在关联和结

合机制;建立量子进化膜计算模型及算法,巧妙解决膜计算模

型的可编程性问题;构建细胞型、组织型、种群型量子进化

膜计算模型及实现算法,成功求解可满足性问题、背包问题

、旅行商问题、膜计算模型广播问题、制造业参数优化问题

等计算难问题。提出了一维量子离散傅里叶变换和二维量子

离散傅里叶变换,同时,论文还提出了卷积评估的量子算法,

一维量子离散傅里叶变换和二维量子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时间

复杂度分别为O(根号N)和O(N),与一维、二维快速傅里

叶变换相比,量子离散傅里叶变化和量子卷积证明了量子计

算是有可能处理经典信号的。本项目对模式识别和超大容量

图像处理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并产生潜

在的实用价值,对促进后摩尔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电子线

路技术研究等都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786/ 高能量11mJ主动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
高能量11mJ主动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自主开发2.技术原理应用领域:高端

材料加工、精细雕刻、高端制造等工业材料加工领域。技术

原理:单脉冲能量11mJ主动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是基于

声光开关主动调Q技术、主振荡器功率放大技术、光纤熔融

焊接等技术自主设计研发的主动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系

统采用一级以光纤光栅为腔镜、以光纤耦合声光开关为调Q

元件的光纤主振荡器和三级光纤功率放大器,整个系统实现

全光纤焊接和全光纤化,系统制冷方式为风冷。3.主要技术

/786/ 高能量11mJ主动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

性能指标a.脉冲能量大于11mJ;b.脉冲重复频率为3kHz;c

.脉冲宽度为660ns;d.激光与自发辐射(ASE)信噪比大于

40dB;4.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a.通过对种子源腔长、声光

开光上升时间、泵浦强度、增益光纤长度及光纤光栅反射率

等参数的优化,实现了高斯形状的平滑激光脉冲输出;b.依

据镱离子能级结构以及速率方程,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模拟

脉冲型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指导优化实验中对增益光纤

芯径大小、掺杂浓度以及光纤长度的选择。c.对整个激光

系统进行了合理的机械设计,实现了对整个激光器系统的有

效散热,保证了激光器系统的稳定运行。5.技术的成熟度调

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研制过程中使用的几个关键器件,比如

光纤光栅,声光调制器,隔离器等的工作原理都已经被熟知,

生产技术也已经很成熟,性能不断改善。主振荡功率放大也

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光纤激

光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已攻克的关键技术,经过半年多的设

计摸索,不断的调试样机,我们已经完全攻克了制作高脉冲能

量的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的各项技术。经过大量的信赖

性测试,制作的高脉冲能量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从性能上完

全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6.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目前高脉冲能量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材料

加工、高端制造等工业领域,同时在非线性变频、激光雷达

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但由于受脉冲能量的限制,在某些应

用领域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比如非线性变频中效率太低,材料

/786/ 高能量11mJ主动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

加工时速率太低,切痕太大等。市场上急需一款脉冲能量达

到10毫焦以上的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来改善目前高能量

脉冲光纤激光器在应用领域的局限。我们开发的11.35毫焦

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操控方便,维护

简单,同时我们拥有其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将其开发为产品并

建立生产线将其大批量投入市场的能力。7.应用前景光纤激

光器凭借其体积小,重量轻,光斑优,散热易,成本低,免维护

等优秀特质正在各个主要的激光应用领域中取代传统工业激

光器:从微电子集成电路的精细雕刻到高功率的钢铁焊接,

从普通商品上的条形码打标到去除岁月痕迹的美容润肤。在

工业加工领域,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更成为第三代最先进的工

业加工激光器,其应用领域已扩展到汽车制造,船舶制造,高

速铁路,工程机械,军工装备以及航空制造业。例如美国在新

型船舶制造上采用激光焊接技术焊接高强度,低合金钢的T型

构件,使船舶重量大大降低;上海大众等汽车制造商也采用光

纤激光加工技术焊接车身与箱体等部件。光纤激光器在工业

激光领域的占有份额正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迅速增长。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功率高能量脉冲光纤激光

器在中国的市场容量十分巨大,工业加工,高端制造等领域对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需求急剧增长。然而目前世界上85%以

上的光纤激光器的市场被美国的IPG公司占有,他们也是唯一

一家可提供10毫焦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器产品的厂家,但是

/786/ 高能量11mJ主动调Q脉冲型全光纤激光器

价格相当昂贵,国内光纤激光器厂商所能提供的纳秒脉冲激

光器产品脉冲能量都局限在2毫焦以下,但是一些应用领域急

需脉冲能量可达10毫焦以上的脉冲光纤激光器,如若我们的

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并投入市场,凭借其稳定的

激光性能,必定能和IPG公司在此领域分庭抗礼,并可凭借价

格优势迅速占领国内高能量脉冲型光纤激光器市场,使中国

人真正使用上中国人自己的高端光纤激光器。8.存在的主要

问题(1)样机尺寸偏大:目前样机尺寸(长×宽

5;高)为:600mm×600mm×400mm,有进一步小型化

空间。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布线,优化半导体

泵浦激光器的安装来实现。(2)激光器输出端目前是斜切

角约为10度的裸光纤,光纤端面会反射部分光返回入光纤激

光器系统,如若泵浦继续加高,可能会形成激射,造成对光纤

器件的损伤。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激光系统输出端焊接

一个带角度的玻璃端冒(endcap)来减小端面对激光的反射

/787/ 《电网建设投资优化方法方案研究及应用软件系统研发》
《电网建设投资优化方法方案研究及应用软件系统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主要技术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1)运

用模糊评价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电网建

设项目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云南电网公司的电网建设

项目进行评价,实现单项目投资的优化决策。(2)运用现代

投资组合理论,建立了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在

研究内容1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电网公司投资规模不能满足

所有投资项目需求的实际情况,研究给出了电网建设项目投

资组合优化模型。(3)在充分考虑影响电网投资规模因素的

/787/ 《电网建设投资优化方法方案研究及应用软件系统研发》

基础上,以各电压等级的容载比和投资贡献率为指标,研究

给出了电网投资结构的分析方法,设计了电网项目投资评价

模型和相应的三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云南电网的实际项目

进行了评价优化,计算的结果对电网建设投资项目进行筛选

提供了定量参考依据。(4)在对单个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效果

评估和总体项目投资效果评估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

给出了基于电网公司层面和项目层面的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效

果综合考核与激励机制与实施步骤。(5)开发了基于B-S结构

的电网建设项目投资优化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200

5年9月在云南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和昆明供电局安装运行。

该系统对各类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的优化排序与选择,能够满

足决策者实际工作的需要。

/788/ 智慧河长制管理信息云平台
智慧河长制管理信息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中国中共中

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

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截止2017年底,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都

公布了各地河长制实施办法,建立了河长制行政管理体系。

河长制主要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环境治

理、水生态修复与执法监管,河长制落地与实施离不开信息

系统的支撑。因此,项目组自行立项,开展技术攻关。智慧河

/788/ 智慧河长制管理信息云平台

长制管理信息云平台采用多架构设计,利用大数据、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工作流等技术,实现了

河长制全业务流程等网格化、系统化、可视化管理,满足了

各级河长日常办公和决策的需求。成果实现了河长在线巡河

、河湖信息公示、群众在线举报、事件处理、河长绩效考评

、河湖部件管理等,实现为河长和河长办工作人员提供了信

息管理平台和技术支撑手段。成果采用多架构体系,利用大

数据、物联网、云计算、GIS、遥感、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

实现对河、湖、库的一体化管理,系统业务逻辑强、技术手

段新、系统功能构成科学合理。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平

台能够支撑多级河长体系,支持县、乡镇、村级河长同时办

公,最大用户量>2万。2、平台支持按流域管理与按行政区

划管理两种模式。平台支持多级流域管理,流域级别数量不

限。3、平台支持多种使用形式,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

APP、微信。4、平台具有可扩展性,具有与各类监测设备、

传感器、信息系统的接口。5、平台具有举报事件管理、巡

河管理、绩效考核、河湖一张图、查询统计、一河一策、公

共服务、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符合水利部对河长制信息系

统的技术要求。6、普通功能操作响应时间一般<2s,统计功

能操作响应时间一般<6s。GIS地图操作性能指标为:放大

缩小等操作,响应时间<2s,缩小操作响应时间<2s,复杂的

地图查询功能操作,响应时间<10s。

/789/ 面向大规模不完备不一致数据的自适应粒化分类模型及高效分类方法研究
面向大规模不完备不一致数据的自适应粒化分类模型及高效分类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以不完备性和不一致性为主要特征的“低质”

数据的自适应高效分类问题,本项目采用基于属性-值对块技

术及基于聚类方法的自适应粒化方法,构建了面向不完备、

不一致数据的自适应粒化模型,然后在此模型上通过多种方

法研究高效数据约简、数据分类等问题,最后形成了一套面

向以不完备不一致为主要特征的“低质”数据的自适应高效

数据分类解决方案,较好地完成项目既定的研究目标。本项

目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工作:(1)采用属性-值对块技术

/789/ 面向大规模不完备不一致数据的自适应粒化分类模型及高效分类方法研究

对不完备、不一致数据进行粒化,构建了面向不完备、不一

致数据的自适应粒化模型,此模型为快速属性约简、高效分

类方法设计提供支撑。(2)基于相容关系下粒计算的原理

和方法,提出由数据驱动的快速数据约简方法,为自适应数据

分类奠定基础。(3)基于提出的自适应粒化模型,从多方面

对数据约简、数据分类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获得

较好的成果。(4)基于聚类方法的(自适应)粒化及其应

用研究。(5)集成提出的方法和现有的一些技术,开发了面

向以不完备、不一致为主要特征的“低质”数据的知识发现

原型系统。此系统是对提出理论、算法的检验,也是本课题

后续研究和拓展已有研究成果的实验平台,用于检验所研究

的模型和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同时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

实验平台和成果应用转化的“中试基地”。在该项目支持下

,一共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二区论文2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

,中文核心期刊15篇(含1篇已录用,待发表),出版与本课题

相关教材一部。

/790/ “点石成金”地质科普教育在线平台
“点石成金”地质科普教育在线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属于国土资源科普与信息化技术的交叉

领域,依托“互联网+虚拟现实+科普”的全新思路,打造首个

地质类科普教育在线平台。本项目的实施将弥补地质科普工

作与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技术融合的不足,满足地质

勘查工作流程快速认识和体验的需求,基于信息化技术提升

平台的科普服务能力,对普及地质矿产知识,树立公众正确的

矿产资源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背景:国土资源科学技术

普及工作作为国家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

/790/ “点石成金”地质科普教育在线平台

必然趋势和要求,对于我国国土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

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地质科普事业百余年

历史,受地质行业专业性强、技术性强等条件限制,地质知识

的科普工作形式单调,参与主体受限,基本无法深入到普通民

众。比如金属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公众却只知其用

处不知其出处,“点石成金”对社会公众而言始终是一个美

好的幻想。本项目的研发,可以给普通公众提供一个深入认

识地质环境,了解探矿、采矿及冶炼技术的平台,可以将“点

石成金”的梦想化作现实,不仅为公众普及了地质文化知识

,更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公众环保和节约意识。近年来,随着信

息化等先进技术的盛行,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

公众科普需求日渐呈现多样化态势,地质科普工作若依然停

留在传统层面,将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众需求。鉴于此,基

于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极大的完善科普工作的

传播渠道和表现方式,提升地质科普工作的服务质量,两者结

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虚拟仿真体验的技术,

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地质科普工作,将为科普作品提供一种“

互联网+虚拟现实+科普”的全新思路,这一成果将有效填补

地质科普领域的一项空白,为满足公众科普需求的多样化态

势提供一种有效途径。主要研究内容:(1)在充分调研科

普用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基于现代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研

究适用于大众科普的创新型在线科普解决方案,形成一套完

善的技术路线。(2开展野外实地调研,建立覆盖整个探采一

/790/ “点石成金”地质科普教育在线平台

体化全流程的模拟场景体系。(3)研究在线科普平台的构

建方法,对平台框架体系、功能实现、场景交互、逻辑关系

以及技术实现进行详细设计。(4)以Unity3D场景搭建技术

和3Dmax建模技术为依托,开展基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的三维

虚拟仿真平台研发。(5)基于Web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

对科普平台的网络和移动端部署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创新点

:(1)理念创新利用互联网和虚拟化技术,形成“互联网+

虚拟现实+科普”的全新科普理念,该理念不仅适用于地质科

普工作,同时也为其他专业领域的科普工作提供了一条切实

可行的技术路线,对于激发科普工作者的自主创新意识,丰富

科普作品的表现形式意义重大。(2)模式创新以Web服务和

移动端服务的模式,动态向科普大众推送地质科普知识,实现

科普服务跨平台、跨网络、跨地区的获取,创新了地质科普

知识服务模式,扩大了地质科普知识的影响范围。(3)应用

创新首次实现在地质科普领域应用Unity3D建模技术,通过搭

建可视化的、动态的仿真场景,再现实际探采工作的真实场

景,并辅以人机交互技术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提升用户对平

台的使用兴趣。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科

学研究、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基于虚拟

现实技术创作的科普作品还鲜有问世。尤其是“互联网+”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这种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

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创新,更加促使“互联

/790/ “点石成金”地质科普教育在线平台

网+科普”成为当前科普工作中势不可挡的趋势。伴随着移

动互联网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硬件和网络环境的改

变为“互联网+科普”的成功落地和实施提供可靠的基础设

施。通过多媒体的传播和社交互动,将大大提升科普工作的

效率,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当今公众的保护环境和

节约能源意识逐渐增强,但形成满意的科普效果。特别是《

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指出,当前必

须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科普能力,构建国土资源科普体系,提高

公众国土资源科学素养,逐步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

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局面,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众需求。基于

以上要求,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也亟需地质工作者

提供有效的科普形式实现全民地质科普教育。综上所述,为

满足公众科普需求的多样化态势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为

大众科普对象提供无所不在的科普服务。

/791/ 矩形阶梯结构分形的超宽带天线
矩形阶梯结构分形的超宽带天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河南省省院科技合作项目。本项目的

主要任务是调研国内外超宽带天线的背景与有关资料,针对

超宽带天线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新的简单的分

形结构、宽频带为目的,设计了该矩形阶梯分形结构的小型

化超宽带天线。本设计采用最简单的矩形渐变微带贴片作为

辐射单元分形枝节的一阶结构,考虑分形结构的自相似及空

间填充性可以实现天线多频谐振同时可展宽带宽,于是对辐

射单元开形状一致的同向槽体结构,最后在槽体结构中引入

/791/ 矩形阶梯结构分形的超宽带天线

渐变的矩形阶梯结构作为二阶分形结构。采用HFSS13软件仿

真分析及实物制作测试表明:该分形结构同时改善了天线低

频及高频阻抗匹配,天线阻抗带宽达到3-12.9GHz,该新型矩

形阶梯结构分形的超宽带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合未来

超宽带通信系统的要求。同时该分形结构的提出更为分形天

线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该天线体积小,结

构简单,便于集成,且阻抗带宽达到了9.9GHZ,本项目的主要

技术指标如下:工作频率:3.0GHz-12.9GHz;阻抗带宽:9.

9GHZ;驻波比:≤2;输入阻抗:50欧姆;辐射特性:全向;体积

:35mm×30mm×1.6mm(不带天线罩)。

/792/ 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物流公共信息
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物流公共信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物联网应用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自动识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在政府指导下

,采用先进技术,以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和社会物流资源及相

关职能部门服务功能为主,为企业、个人提供从物流信息发

布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简称hncccms)

,平台拥有如下四个子系统、具有八项功能:四个子系统:

1、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系统;2、物流数据交换处理系统;3

、企业物流信息化系统;4、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八项功能

:1、物流公共信息发布与查询功能:物流政策、法规、知

/792/ 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物流公共信息

识等公共信息及车辆、货物、仓储等信息的发布、查询;2

、自动识别技术:提供货物的识别、统计、查询等服务;3

、物流运输跟踪功能:提供GPS定位、手机无线定位查询服

务;4、物流数据交换处理功能:提供企业与hncccms间异构

数据的交换处理功能;5、物流门户网站功能:为企业、个

人自主建设门户网站服务;6、物流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功能

:以ASP模式提供自建物流联盟和仓储、配送、运输管理系

统及进销存、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7、综

合物流无线传输功能:提供企业、个人通过手机以短信方式

发布、查询物流信息;8、综合物流方案优化咨询功能:虚

拟仓库解决方案、综合配送解决方案等。

/793/ 智信睿合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分析评估系统的开发
智信睿合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分析评估系统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科技成果转化的各

种因素,有效运用互联网的数据资源优势,对科技成果转化可

行性进行可视化输出,使用者可根据评价结果对相关要素进

行优化,以达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目的。同时,企业、

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可在研究开发项目立项前使用该评估系

统对研究开发立项的研发成果进行评价,为研发活动提供决

策依据,避免资源浪费,从根源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问

题。

/794/ 基于智能传感器的射频识别系统研制
基于智能传感器的射频识别系统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天津市科委2009年4月份下达的天津科技

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任务编号为09ZCKFGX03700。项目研制的

传感标签系统主要应用于集装箱/箱式车运输配送领域,设备

用于集装箱或厢式车内物资状态和门开关状态监控、同时可

实现数据快速采集的传感标签系统。系统开发的实际性能指

标为:传感标签有频率为433.92MHz的无线接口,无线调制速

率250Kbps,数据编码为曼彻斯特编码;传感标签存储容量64

KB,标签安装在集装箱上时与读写器通信距离80米以上,放置

/794/ 基于智能传感器的射频识别系统研制

在支架上时与读写器通信距离最大读写距离为280米;传感标

签具有采集集装箱内温湿度、振动参数和防盗报警功能,还

可实现传感标签中物理传感器的多逻辑传感器功能。本项目

主要创新点有:(1)提出传感标签系统中传感器自描述与

识别的实现方法,解决了射频识别与传感器融合的关键问题

,提高了系统开环应用的集成能力;(2)提出了一个物理传

感器实现多个逻辑传感器功能的实现方法,解决了传感器状

态监控的多样性需求,减少了无线通信数据量;(3)研发了

U型结构双控制器模式的传感标签,提高了系统扩展性和即插

即用能力。(4)在传感标签内部实现了数据表存储和系列

操作功能,确保格式化数据的传输安全可靠,提高了标签内数

据动态管理能力。目前,设备已经在集装箱贵重物品配送防

盗和危险品运输监控方面实现了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解决

集装箱运输状态监控及防盗报警问题,提高了数据快速采集

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经济、社会、环境

效益显著。传感标签可在企业内部的集装箱配送运输中闭环

使用,需要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中有支持传感标签系统的功

能模块;在整个集装箱物流领域开环应用,传感标签系统的无

线通信协议、传感标签中存储数据格式有待进一步标准化,

不同企业的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传感标签功能。传感标签系统

在这两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集装箱物流业提高服务

水平的发展方向。

/795/ 一种双通道大功率驱动LED驱动控制电路
一种双通道大功率驱动LED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发光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本项目请求保护一种双通道大功率驱动

LED驱动控制电路,包括110kv直流输入电源、第一驱动支路

、第二驱动支路,所述第一驱动支路、第二驱动支路之间并

联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支路包括第一输入滤波单元、第一BU

CK变换单元、第一恒流控制单元、第一LED负载及第一调光

单元,所述110kv直流输入电源经过第一输入滤波单元滤波后

输入第一BUCK变换单元进行降压变换;所述第一BUCK变换单

元降压变换后的电压经过第一恒流控制单元恒流控制传输给

/795/ 一种双通道大功率驱动LED驱动控制电路

第一LED负载,所述第一BUCK变换单元、第一恒流控制单元还

通过第一调光单元与控制器相连通,控制器触发第一LED负载

进行通断开关。本装置能使大功率LED灯均匀发光。

/796/ 微电子讯息关键基础材料研究与开发
微电子讯息关键基础材料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2010年黄石市科技计划项目。1、针对目

前国内高精度电子铜板带加工水平落后的状况,本项目在设

备选型方面采取了与国内现有生产线完全不同的装备和工艺

技术。2、国内现有的无氧铜除氧技术均为被动除氧,本项目

所采用除氧技术为主动除氧。原料采用高纯阴极铜(Cu≥99

.97%)。3、本项目采用的热轧在线淬火装置是国内第一条

真正的在线淬火生产线。4、分别通过大锭连续铸造技术及

四辊二机架冷连轧+六辊可逆式精轧机组合轧制技术实现超

/796/ 微电子讯息关键基础材料研究与开发

长带材的生产。该项目为2010年黄石市科技计划项目。1、

针对目前国内高精度电子铜板带加工水平落后的状况,本项

目在设备选型方面采取了与国内现有生产线完全不同的装备

和工艺技术。2、国内现有的无氧铜除氧技术均为被动除氧

,本项目所采用除氧技术为主动除氧。原料采用高纯阴极铜

(Cu≥99.97%)。3、本项目采用的热轧在线淬火装置是国内

第一条真正的在线淬火生产线。4、分别通过大锭连续铸造

技术及四辊二机架冷连轧+六辊可逆式精轧机组合轧制技术

实现超长带材的生产。该项目为2010年黄石市科技计划项目

。1、针对目前国内高精度电子铜板带加工水平落后的状况

,本项目在设备选型方面采取了与国内现有生产线完全不同

的装备和工艺技术。2、国内现有的无氧铜除氧技术均为被

动除氧,本项目所采用除氧技术为主动除氧。原料采用高纯

阴极铜(Cu≥99.97%)。3、本项目采用的热轧在线淬火装置

是国内第一条真正的在线淬火生产线。4、分别通过大锭连

续铸造技术及四辊二机架冷连轧+六辊可逆式精轧机组合轧

制技术实现超长带材的生产。在中国铝业公司科技部和省市

科技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公司按照项目的年度计划逐

步的完成各阶段的目标,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并获得证书。完成《高精电子铜带生产技术及装备》、

《光伏铜带生产技术及产品》、《超长高精度C10100电缆带

开发》三项科技成果在国家级鉴定,公司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超长高精度C10100电缆带的开发、光伏铜带生产技术及产

/796/ 微电子讯息关键基础材料研究与开发

品等三个科研项目获“2010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

奖”二等奖,获得“一种铜铸造结晶器”等四项国家实用新

型专利授权。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完成信息产

业关键基础铜材料产量47157吨,销售收入31.4亿元,利税2亿

元。2011年5月信息产业关键基础铜材料更是一举突破3000

吨,我公司各项信息产业铜基材产品达到美国ASTM标准,部分

产品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无无

/797/ 面阵成像三维激光雷达
面阵成像三维激光雷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相对传统扫描试激光雷达的测点

速率提高2~3个数量级别,具有较好的实时精确探测性能。

运用在对地观测,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直接生成三维图,不需

要对数据点云进行处理,有望快速建立地形地貌的三维图。

运用在灾难现场,可以通过三维探测快速了解地质灾害造成

的地形变化、房屋的损坏情况等情况。三维探测还可以用于

在公路、铁路修建的地形勘测上。此外在军事上可以实时有

效的通过距离信息发现伪装目标。据我们所知,目前国内尚

/797/ 面阵成像三维激光雷达

未在公开文献上发现其他课题组进成像三维激光雷达研究。

在国际上,成像三维激光雷达有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德

法联合研究院和丹麦国防研究所的三个研究组。我们的探测

水平和他们是接近的。比如德法联合研究源的最新指标是探

测距离1.5千米,像素阵列692X520,测距精度10米。我们研

制的脉冲激光雷达探测指标为探测距离1千米,像素阵列80

0X600,测距分辨率2米。经过进一步技术攻关,可以成为商

用的航拍三维激光雷达。较目前市场上的三维激光雷达速度

快100倍以上。

/798/ BW—10型变位计
BW—10型变位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799/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偏置导向机构试验机的研制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偏置导向机构试验机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1)任务来源(1)武昌船舶重工

集团有限公司科研自立项。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科研

项目”高造斜率井眼轨迹控制工具偏置导向机构试验机的研

制”(K11124)(2)武船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与长江大

学签订的“井下工具动态模拟测试系统”研制合同。2)背景

目前,国内在高造斜率井眼轨迹控制工具这方面的研究与国

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国外公司只提供钻井服务,不提供相应工

具,该项目在我国尚属研发阶段,没有可借鉴和参照的技术指

/799/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偏置导向机构试验机的研制

标。2.研究目的与意义该项目是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核心、

关键部件,是旋转导向钻井工具能否研制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它的研制成功为提高我国钻井技术水平、打破国际公司的

垄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

为公司进入石油钻井装备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3.主要创新

1)偏置导向技术成功利用内、外两个偏心环旋转时随着角度

的变化能够各自产生不同的偏心值的特点,将两个偏心环的

偏心动作合成以实现任意方位、不同偏心值的立体三维预期

造斜功能。2)偏斜角度控制技术通过齿轮检测装置实时用于

控制偏心环的旋转角度以控制钻轴偏斜角度,通过安装在钻

轴上的偏置角度检测装置实时检测钻轴相对于工具的偏斜角

度,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工具实时的偏斜角度。

三项技术综合在一起成功实现了工具在地下钻进方向的精确

控制。4.社会经济效益偏置导向机构是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

核心、关键部件,是旋转导向钻井工具能否研制成功的决定

性因素。一旦该设备能够投入实际使用,将为中国的石油装

备产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800/ 无线遥控嵌入式智能防烟帘电器控制箱
无线遥控嵌入式智能防烟帘电器控制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据我国对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由

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或被其他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

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而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是先中

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的。防烟帘电器控制箱一种当失火现场

有大量烟气急剧扩大时,能发出火警信号,起到快速滑落的防

烟帘,及时控制火势蔓延和减小火灾损失为目的的一种用于

防烟帘的控制器。我公司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防烟帘电器控制

箱,其控制智能化、自动化、可远距离无线遥控、不间断性

/800/ 无线遥控嵌入式智能防烟帘电器控制箱

必将能加强公共场合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主要研发内容:1

.电源部分设计1)大功率逆变电路的实现2)在线双转换电路

设计2.主控部分1)中央处理系统2)无线电接收系统3)防烟帘

提升和降落控制系统

/801/ 3D打印光固化工艺模型支撑添加及切片处理系统[简称:RPdata]V10.6
3D打印光固化工艺模型支撑添加及切片处理系统[简称:RPdata]V10.6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3D打印光固化工艺模型支撑添加及切面处理系统采

用虚拟参照技术,极大地节省了系统开支,保证了软件的操作

性能。可在对模型进行支撑/分层处理后进行模型复制和排

列,自动继承既有支撑和分层数据。将离散的STL三角面片转

换为含有拓扑信息的实体模型表示,提高了分层处理的容错

能力和处理速度。3D打印光固化工艺模型支撑添加及切面处

理系统可在对模型进行支撑/分层处理后进行模型复制和排

列,自动继承既有支撑和分层数据,可自动识别水平面。形式

/801/ 3D打印光固化工艺模型支撑添加及切片处理系统[简称:RPdata]V10.6

多样的分层数据编辑功能,可在任意视角空间中编辑轮廓线

,实现所见即所得功能。根据零件形状智能化自动生成各种

类型支撑,可根据需要手工添加和删除支撑。

/802/ 基于IPv6的实时流媒体传输系统
基于IPv6的实时流媒体传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于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

8A520023)。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从基于IPv6

的流媒体传输和应用程序向IPv6移植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工作,取得以下进展和成果:1、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

于IPv6的流媒体传输系统通过对VLC源码分析,基于VLC机制

,采用IPv4向IPv6的移植办法,对VLC部分源码做了调整,通过

VLC服务器和VLC播放器验证了VLC播放在IPv6上的可行性。

根据这一原理,重写了其中播放器的程序,并将新写的播放器

/802/ 基于IPv6的实时流媒体传输系统

结合VLC服务器,在纯IPv6环境中进行调试,最终,验证了该方

法的可行性和播放效果的实时性。通过在纯IPv6环境中的验

证,证实了该办法是有效的,并且播放效果也是流畅的(包括

音频和视频),可以在应用中推广。2、提出了应用程序向I

Pv6移植的方法和原则IPv4向IPv6的演进是Internet发展的

趋势,两种网络共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目前大部分应用

程序都是基于IPv4网络的,如何将现有的应用程序平滑移植

到IPv6网络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在Windows系统下

通过WinsockAPI实现二者兼容的方案,用实例阐述了Socket

应用程序从IPv4向IPv6移植的方法及原则,同时一定程度上

实现了SocketAPI层的协议无关性。课题具有以下特色:1、

实践了在IPv6环境下进行流媒体编解码、播放的方法;2、提

出了应用程序由IPv4向IPv6移植的方法和原则;3、结合以上

两点,基于VLC机制,利用与协议无关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了

一个用于IPv6的实时流媒体传输系统,能够支持多种码流和

多种视频格式。

/803/ 使用四棱锥镜产生结构照明的荧光显微方法和装置
使用四棱锥镜产生结构照明的荧光显微方法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四棱锥镜进行结构照明荧光显

微的方法和装置。装置包括平行光束、结构照明系统、样品

池和图像采集系统。结构照明系统由四棱锥镜,望远镜系统

和相移玻璃片组成;样品池放置在相移玻璃片后方。平行光

束经过四棱锥镜后发生折射,并产生具有二维空间结构分布

的四光束干涉场。样品被该光场激发。平移作用在样品上的

干涉光场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实现三维层析成像。与

现有结构照明显微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高的轴向分辨率

/803/ 使用四棱锥镜产生结构照明的荧光显微方法和装置

和更低的光漂白效应,适用于活体生物的成像研究。

/804/ 铁路隧道照明远程控制平台
铁路隧道照明远程控制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近几年,中国铁路基础建设迅猛发展,运营里程已达

世界第一,隧道数量也是增长迅速,随着隧道内的设备增加,

隧道内检修作业工作也是随之增加,而大部分的隧道都是本

地控制,电务、工务、通讯等各个部门作业人员都会用到,管

理混乱,经常会出现灯光忘记关的情况,当发现时,可能是几

天或者十几天后了,不仅带来直接能源的损失,也大大降低了

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给路桥科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因此,哈尔滨局牡丹江工务段提出建设一套铁路隧道照明远

/804/ 铁路隧道照明远程控制平台

程控制平台,在段里电脑或者智能终端上可以实现辖区内各

隧道灯光控制,并且能够监测各隧道灯光开启状态、统计各

隧道电力消耗等。铁路隧道照明远程控制平台旨在实现铁路

所有隧道照明平台的远程管理,对隧道内照明系统进行统一

管理,当个部门需要开启灯光时,进行开启相应隧道灯光,作

业完成后,通知远程关闭灯光,同时,保留原有本地控制方式

,在异常情况下可以本地操作。这样,一方面可以规范隧道照

明系统的管理,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远程操作

,可降低或者防止因现场操作不当发生的意外伤亡,可以避免

因恶劣环境下(比如东北冬季雪季、夏天雨季)到现场途中

导致的可能意外风险。铁路隧道照明远程控制平台集合嵌入

式技术、GPRS通讯技术及云技术等先进技术于一身,实现辖

区内各隧道照明设备的远程控制、监测及管理功能。平台由

监控终端、远程照明云平台、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和现场控制

装置四大部分组成。①监控终端:监控终端可以是互联网办

公电脑、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②远程

照明云平台:用于监控和管理所有现场设备,是管理人员实

施统一管理与控制的操作平台。③通信网络:基于公用移动

通信网络,选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GPRS网络,主控中心通过该

网络实现与现场远程控制终端的通信。④现场控制装置:对

各个现场控制点实现数据信息采集上传、接收并执行主控中

心控制指令,并承担接受下行控制命令、传送上行设备运行

状态信息等具体任务。

/805/ 网络化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学习控制研究
网络化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学习控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网络化复杂系统的协同建模、估计、学习与控制是

系统与控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本项目对多智能体系统、复

杂动态网络和分布参数神经网络等三类重要的网络化复杂系

统的拓扑结构与分布式辨识、估计、学习和控制机理及其数

量关系展开研究,主要发现点包括:1、建立非线性脉冲混杂

系统有限自动机型模型,提出了期望集的全局渐近稳定和全

局指数稳定的新概念,利用混合Lyapunov函数和模态相关平

均滞留时间,给出该系统期望集的全局渐近稳定和全局指数

/805/ 网络化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学习控制研究

稳定的较弱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稳定化该系统的混杂控制

方法。对具有Dirichlet边界条件的时滞反应扩散BAM神经网

络,给出了全局指数稳定性和周期解存在性充分条件。2、针

对带头节点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结合自适应迭代学习控

制的特征和分布式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有限时间上的精确一

致性的分布式学习控制理论。建立了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重

复学习控制协议设计的框架。解决了含有时变参数的不确定

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以及编队控制问题。3、解决了控制

方向未知的非线性时变系统的非一致目标轨迹跟踪问题,设

计出了新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器,并给出了算法收敛的充

分条件。对未知随机严格反馈非线性时滞系统,基于模糊逻

辑网络和二阶距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跟踪控制策略

,给出了系统跟踪误差在均方根意义下收敛到原点剩余集的

充分条件,克服了二阶距方法在稳定性分析中的困难。对混

合时滞和输入时滞的多输入多输出未知非线性系统,基于动

态面、最小学习参数和模糊逻辑网络,设计一种自适应控制

方法,保证跟踪误差小于事先给定的值,并确保闭环系统所有

信号的有界性。该方法简化了设计过程,减少了在线计算量

。4、针对时变随机复杂动态网络,设计基于周期自适应律的

控制器,实现了带有随机扰动的复杂动态网络在均方意义下

的渐近同步。并对具有未知时变耦合权重和未知常数参数的

复杂动态网络,设计了分布式自适应控制方法,构造了新的L

yapunov-Krasovskii函数,证明了同步误差系统的渐近稳定

/805/ 网络化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学习控制研究

性以及参数估计的有界性。5、对具有周期时变耦合强度时

滞反应扩散神经网络,基于LaSalle泛函微分方程不变原理,

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和自适应律,提出了新的自适应学习同

步判断方法,得到了新的同步准则。提出了时空采样控制方

法,解决了一类混合时滞分布参数复杂神经网络同步控制问

题。

/806/ 涡街流量计
涡街流量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涡街流量计由涡街流量传感器及智能流量显示仪两

部分组成,该流量计可以用来测量水、汽(气)、油的流量,由

于该传感器可以耐高温,因此,大量用于计量蒸汽流量,目前

,广泛应用于热电厂及工厂的蒸汽计量。

/807/ 扇区固井质量测井仪
扇区固井质量测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CBL/VDL声幅/变密度测井作为一种常规水泥胶

结测井方法,应用十分普遍,但这种方法只能反映套管周围水

泥胶结的平均状况,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反映套管周围不同方

位的水泥胶结的状况。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国际上各油田

普遍使用扇区水泥胶结测井仪。2006年西安威盛电子仪器有

限公司经过两年技术积累后正式开展《扇区固井质量测井仪

》项目的研发工作,并于2007年底完成该项目科研样机工作

。2、仪器设计思想:传统检测固井质量的方法有CBL(声幅

/807/ 扇区固井质量测井仪

水泥胶结测井)和VDL(声波变密度测井)。CBL通过测量声

波首波幅度判断第一胶结面的情况;VDL则通过对后续波的分

析,除了能判断第一胶结面之外,还能判断第二胶结面的情况

。这样用普通水泥胶结仪器判断固井质量具有局限性,为此

国外多家公司相继研制出了RBT(径向扇区水泥胶结)和SB

T(扇区水泥胶结)测井仪。两者测量原理基本相同,所不同

的是,SBT扇区声幅测量为推靠式贴井壁测量,而RBT为居中测

量。扇区固井质量测井仪测量数据经传输短节(WTC11)上

传至WELLSUN3000数控成像测井地面系统(西安威盛公司产

品),处理结果用两种测井图表示:主测井图和分区阵列图

。主测井图与普通水泥胶结测井图格式类似,显示水泥胶结

声幅、最小和平均衰减曲线、特征波形或变密度显示、对比

曲线和接箍定位曲线。平均衰减曲线是6个区块测量结果的

平均值,最小衰减曲线代表最小衰减的60°区块。这两

条曲线用同一比例尺并行显示,标出的两条衰减曲线的幅度

差表示套管某一侧缺失水泥。分区阵列图以360度成像的形

式定量显示6个经过图形增强处理的补偿衰减测量值。3、①

以波形中的相位信息建立模型,分离出套管波和地层波,完成

固井胶结质量的宏观判别和评价。②采用6组CRL探头和阵列

声波短节,对套管水泥胶结质量进行井下成像。③直观显示水

泥沟槽。4、①本项目的关键技术为基于频散的二维谱理论下

的数字阵列声波处理技术,本项技术经沈建国教授多年研究

,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理论图板、编制了相应的解释软

/807/ 扇区固井质量测井仪

件。②项目样机于2008年1月经中海油服技术中心上井试验成

功并通过技术成果评定。详见报告附件。③本项目样机于20

08年6月10日取得陕西省第六计量器具新产品形式评价站的

计量器具形式评价报告(编号:0702)。④本项目产品不用

取得相关行业许可认证。⑤本项目尚未获得国家或部门计划

的支持。5、拟解决的关键问题A、声波换能器的优化及试验

;优选国外优秀换能器,进行试验对比,测试匹配参数,以期达

到最优。B、提高仪器传输速率(200KPBS);将传输短节(

WTC11)数据传输速率由现在的100KPBS提高到200KPBS。C、

机械接口兼容性及可靠性设计;为使本仪器可以方便地挂接

国内外优秀的测井系统(如英国SONDEX公司的套管井测井系

统CASE,美ATLAS公司的5700系统),进行机械接口兼容性及

可靠性设计。6、企业获得质量认证体系证书:APIQ1质量体

系认证及ISO9001-2000认证项目获得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证:

CMC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项目获得专利证书: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号:200820029954.5

/808/ 广播级视音频多接入无线公网并行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播级视音频多接入无线公网并行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一种基于宽带无线网络的视音频编解码传

输系统,它能够对广播级的摄像信号进行实时压缩和传输。

系统的实时压缩采用高效编码的H.264标准,实现视音频信

号的高质量压缩编码;传输采用3G(WCDMA、CDMA2000)、

WiFiTM多种方式接入公共无线网络,对压缩后的视音频码流

信号进行并行传输,实现接近实时传输的效果。具体内容包

括如下几个方面:1.广播级视频编码与多接入公网无线传输

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电视节目的录制可以遵循现有的技术标

/808/ 广播级视音频多接入无线公网并行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准及设备,选用H.264是可行的方案。由于需要一个效率很

高的编码器,计算复杂度又要满足嵌入式处理器计算能力的

要求,该编码器的实现是一个关键,是一个技术难点,不像

离线的编码设备,不存在计算能力和编码实时性的问题,编

码效率可以做到最高。同时,由于广播级视频编码与多接入

公网传输终端是个移动设备,依靠电池供电,因此低功耗也

是编码模块考虑的重要因素。基于多个无线运营商同时提供

无线覆盖的现实(特别是杭州市区,网通或电信提供WiFiT

M宽带无线接入,另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提供3G移动无线

接入),我们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无线接入资源,即研究

3G和WiFiTM的单接入和多重接入技术并存时,无线资源管理

、服务质量保证和负载均衡技术等,从而达到实时、高速的

音视频传输。2.广播级视频编码与多接入公网无线传输系统

的研发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播级视音频编码和多接入

公网无线传输平台,主要包括视音频编码和无线传输两部分

。视音频编码部分将摄像机输出的SDI信号进行高效的H.26

4编码,处理成一定码率的TS数据流,以便视音频数据的无

线传输。无线传输部分提供可靠的无线传输链路,支持多接

入公网并发传输,使TS数据流能接近实时地发送回电视台。

3.基于广播级宽带无线传输平台建立支持电视节目播出的多

媒体素材库对于通过广播级宽带无线传输平台得到的现场音

视频数据,综合考虑Dublin元数据和已有元数据标准与规范

,实现广播级宽带无线传输平台得到采访节目的编目与元数

/808/ 广播级视音频多接入无线公网并行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据标注。同时,根据专题、新闻和深度报告等不同电视节目

要求,研究多媒体素材库中通过语音识别的标注机制,实现

视频节目的全文检索,从而发挥数据共享优势。与国内外同

类技术相比,本项目提交了多个发明专利,实现了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广播级宽带无线传输系统。通过多种改进与优化

措施,广播级音视频编码和多接入公网无线传输终端的硬件

尺寸小、功耗低、安装与携带便利、成本相对较低,非常适

应广播电视等媒体新闻采访、直播用途。目前,该成果已经

在浙江卫视等浙江省级广电媒体、绍兴广电总台等市县级媒

体以及江苏广电总台等国内其他省级媒体的新闻节目制作中

应用。国内其他一些省级媒体和浙江省内一些市县级媒体也

已提出应用需求。

/809/ eTrust信托业务管理平台V2.0
eTrust信托业务管理平台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在新致公司已研发的“eTrust信托业务管

理平台V1.0版”基础上,采用最新构件化的技术和方法,并

结合信托公司业务和信托产品、银行、保险等产品需求及服

务要求,将系统改造成专门针对金融、信托领域软件开发、

可实现构件重用而开发的应用系统。项目技术上主要融合W

EB应用、CTI(ComputerTelephonyIntegration)、IVR(Inte

ractiveVoiceResponse)、短信平台、传真服务于一体的以

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基于J2EE规范,W3C的XML规范,PKI、X.

/809/ eTrust信托业务管理平台V2.0

509标准构件技术开发,具有高复用性的信托、银行业务管

理平台。已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客户服务、IVR自动语音、

网上客户服务、营销管理、SMS短信和决策分析、数据库管

理等。系统可将原来局限于传统的在营业网点和柜台办理的

所有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延伸到现代通讯所能覆盖的

所有地点。通过构件化改造在公司内部形成构件开发业务流

程及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构件库,实现企业内部构件开

放和资源共享,并达到通过该项目的示范应用来带动其他领

域软件开发的构件化开发的目的。“eTrust”有广泛的市场

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特

别是《信托法》、《信托投资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资金

信托暂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为我国信托公司找准行

业定位提供了发展空间。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调整,信托公

司业务领域,如动产、不动产等非资金信托业务,信托公司

更具有券商、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

信托公司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随着信托公司的业务发生

变化,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业务管理需求。对一

个管理上亿元甚至上千亿资金的信托公司而言,如果没有一

套有效的信息业务管理系统,还是靠增加人员管理的话,那

是无法想象的。以客户为中心、“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

管理理念将是信托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象银行、证券公

司一样,信托公司唯有运用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开发电子

商务的销售功能,针对高端客户和中产阶级进行营销手段的

/809/ eTrust信托业务管理平台V2.0

创新,从而在提高营销效率、降低营销费用的同时,也可以

提升公司现代企业的形象。本公司推出的“etrustv2.0”作

为目前市场上信托公司较完整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无疑将

是解决国内信托企业快速实现信息化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可以预见,“etrustv2.0”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810/ 职业安全卫生信息数据平台
职业安全卫生信息数据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研究信息量大,数据可靠,针对化工企业特点,提

出了一套简便易行的实施方案,有利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

建立和发展。可提高企业安全卫生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减

少企业投入成本,预防企业事故发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

操作性,有利推动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

该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

/811/ 新型编码密码技术及其在无人机安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编码密码技术及其在无人机安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主要研究了基于QC-LDPC码的新型编码密码

体制及其在无人机安全通信中的应用方法,相对于传统的Go

ppa码M体制的,该方案在密钥量方面得到了极大降低。为了

提高这种体制的安全性和解密成功率,本项目提出了一类具

有大量等价码的RDFQC-LDPC码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

Q译码器改进解密成功率的译码方案;提出了基于QC-LDPC码

的身份认证与加密一体化的低复杂度安全通信方法。这对编

码密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812/ 复杂储层水平井钻井三维可视化随钻地层探测及精准导航技术
复杂储层水平井钻井三维可视化随钻地层探测及精准导航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水平井钻井是提高采收率、提高产量、高效开发的

关键手段。然而,我国储层比较复杂,长期以来存在着岩性分

析滞后、油气层位精准定位困难,严重制约了水平井钻井最

大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因素主要有:(1)常规的地

层探测距离钻头远,无法快速反应地层变化,导致水平井钻井

甜点识别不准确;(2)压力系统复杂,井下轨迹数据无法实

时传回地面,造成轨迹测量不准确;(3)传统地层评价和地

质导向数据单一,不支持实时处理,造成地层预测能力不足,

/812/ 复杂储层水平井钻井三维可视化随钻地层探测及精准导航技术

无法自动化地调整轨迹和指导钻井,作业效率低,也容易丢失

优质储层和误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重大项目,包括国

家专项、北京市落地项目、中石化项目,经过近10年的攻关

和应用,形成了随钻精细刻画储层、复杂流体下水平井钻井

过程中精确测量、轨迹和实时解释储层规律的复杂储层水平

井钻井三维导航技术。具体有一下三个创新点:(1)发明

了近钻头伽马成像探测仪。采用跨螺杆基于无线远传技术实

现了近测远传,解决了地层信息测量滞后问题,同时也打破了

国外技术垄断;(2)研发了电磁波-泥浆脉冲双信道中继式

随钻轨迹测量仪(MWD)。利用电磁波载波技术直接通过地

层上传数据,解决了依赖泥浆压力传输数据的国际性难题。

(3)研制了基于大数据的实时智能分析导航系统。将地球

物理数据、地质分析数据和实时钻井数据融合,基于多井、

地震层面约束和计算机三维分析技术建立了井周地层三维反

演精细描述和预测方法,与近钻头仪器、远探测仪器等井下

仪器设备结合,采用首创的梯度下降法地层边界快速实时定

量分析技术,实现了“测量-预测-导航”的优质储层自动追

踪可视化钻井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涪陵页岩气田230口勘

探开发井,优质储层钻遇率91%,钻井周期平均缩短20%;应用

于川东南平桥、丁山、武隆等复杂构造区块10口页岩气勘探

井,平均优质储层钻遇率提高10%;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4口致

密砂岩气开发井,砂岩钻遇率、含气砂岩钻遇率均提高10%以

上。研究成果的应用降低钻井成本15450万元,创收1083.44

/812/ 复杂储层水平井钻井三维可视化随钻地层探测及精准导航技术

5万元。授权发明专利xx件(其中国外xx件),获软件著作权

4项,发表论文X篇。成果经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专家鉴定,研

究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大力推动了非常规油

气开发技术发展。

/813/ 智达康无线接入设备
智达康无线接入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南京智达康专注于无线宽带接入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为不同的行业(如电信、企业、交通、学校等)应用提供

具有针对性的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南京智达康开发的系列无

线桥接产品基于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工作于不同授权

或非授权频段。利用先进的无线调制方式OFDM,具有较好的

频谱利用率、数据吞吐量(最高达108MBps)和抗多径干扰

能力。尤其是其自适应调制的能力,能够根据无线空间环境

的变化,自动选择不同的数据调制方式,在最优的频谱利用

/813/ 智达康无线接入设备

率和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之间进行自动的平衡。为室外远距

离无线宽带接入、复杂应用环境下无线宽带解决方案的奠定

了基础。应用于南京智达康各无线宽带接入设备中的无线宽

带接入软件v1.0。包含了从QoS保证、带宽控制、流量均衡

,到零配置无线用户接入技术、自动功率调整、自动速率调

节、宽温解决方案、链路质量自动检测及自适应机制、多路

复用机制等诸多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开发的功能,体现了南京

智达康深厚的研发实力。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对无线数据

的安全要求程度也不一样。导致对用户安全知识要求、网络

架构及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的差异。南京智达康在无线数据

传输的安全机制上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级别的可选方案。从简

单的基于终端MAC地址的用户访问控制、WEP加密、到结合8

02.1x认证的动态WEP密钥加密,再到提供高无线链路数据安

全保护的WPA、WAPI(国标)机制。南京智达康的无线宽带

接入产品始终紧跟无线安全发展的脚步。作为专业的无线宽

带接入解决方案提供商,南京智达康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

经验。其所研发生产的产品能够更紧密贴近客户的需求。无

线宽带接入软件v1.0也将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改进。

/8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级关键技术研究及两个典型示范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级关键技术研究及两个典型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将

对21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该项目研究开发的无

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系统能够在各类大型环境检测中进行实

时环境参数采集和传输,已经得到实际应用。我们将基础研

究的成果应用和体现在面向重要应用的系统研究开发工作中

。目前已经研制成功多项传感器网络系统原型,部分已经投

入应用示范,包括面向煤矿安全监测、大型场景环境监测、

远程医疗以及智能交通等重要应用的传感网络。技术已经向

/8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级关键技术研究及两个典型示范应用

企业进行了技术推广和转移。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掌握和完

善了以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1)设计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传感器网络节点体系结构;(2)网络框架和基础网络

协议研究、仿真与验证;(3)数据处理与融合技术,网络管

理系统平台;(4)保密通信。该项目研究开发的无线传感器

网络系统技术可以推广到各类监测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815/ 泰安市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研究
泰安市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计

算机病毒的种类及其危害性,进行了分类分析,提出了今后应

采取的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针对泰安市计算机病毒危害的实

际,实行了逐一解剖病毒的特点、起源、发展史、分类及发

作的常见现象,对各类病毒的发生、传播、传染作了规律性

的分析研究,总结提出综合防治意见。对提高计算机病毒的

先期预见和防治,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系统理论依据。

/816/ 混沌与复杂网络的建模、分析与应用
混沌与复杂网络的建模、分析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复杂系统这个前沿领域,对混沌系统和复

杂网络这两种典型的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与应用等方面展

开了广泛研究。本项目研究内容属于电子信息与系统科学的

交叉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一)在混沌系统研究方面的代表

性成果包括:我们对分数阶混沌系统展开了较为广泛系统的

研究,研究了分数阶Chen系统中的混沌现象与控制;率先研

究了分数阶系统中的超混沌现象,率先研究了混沌系统的多

种同步现象。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日益广泛的应用,信息安全

/816/ 混沌与复杂网络的建模、分析与应用

问题日益严峻,在混沌系统应用方面,我们深入研究了混沌

密码学及其在图像加密中的应用。(二)在复杂网络方面研究

方面,我们对复杂网络的建模与分析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如对加权和具有群落性的复杂网络的建模;对复杂网络的同

步、分岔、级联崩溃、病毒传播等动力学现象展开了广泛的

研究;基于控制理论中的Lur&acute;e系统方法,提出

了一种新的基因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复杂

网络拓扑对神经信息处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模糊大系

统理论对复杂网络的建模、分析与控制进行了研究等。在与

该项目直接相关的方向上项目组成员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

被SCI收录的论文70余篇,国内外学者多次用“首次”、“

重要”、“有趣”、“引起关注”、“成为一个研究主题”

等词句评价我们的工作,表明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

视和广泛关注。

/817/ 磁编码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V1.0
磁编码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磁编码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V1.0,本软件是为了进

行数据采集搭建的一款处理软件,此软件能够进行数据采集

、存储、实时显示等等,通过模块的参数设置来启动使用软

件,磁编码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提高数据解释的精度,提高了

工作的效率与安全,界面简单明了操作快捷有效,能方便客户

的使用和操作,本软件是一款十分实用的采集处理软件。

/818/ 高性能通用数字集成电路参数量传系统
高性能通用数字集成电路参数量传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于4个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十二五”科

研项目,项目成果主要应用于微电子计量领域。基于对集成

电路测试系统量值溯源需求的不断提升,针对不同的应用领

域,本项目先后通过对无源数字集成电路标准样片、集成电

路标准样片定值装置、基于标准样片的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校

准装置、有源数字集成电路标准装置、数字集成电路参数校

准软件等研制,建立起了一整套高性能通用数字集成电路参

数量传系统,成功解决了数字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量值溯源

/818/ 高性能通用数字集成电路参数量传系统

难题,其研制路线图如图1所示。无源数字集成电路标准样片

提出了一种高准确度可编程标准样片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

数字集成电路参量的测量原理,进行电路可编程重构设计模

拟集成电路参量的量值,在标准28腿的双列直插模块上实现

了多组可编程参量,解决了传统标准样片在参数完整性、可

编程性、量值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而集成电路标准样

片定值装置和基于标准样片的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校准装置,

则实现了标准样片的量值溯源和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全通道

自动化校准。有源数字集成电路参数标准装置则提出了基于

标准源表的有源参数标准复现方法,通过标准源表构建参数

标准装置,参数标准参数齐全、准确度高、量程覆盖完整,量

值可以做到无级调节,将参数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提高到10

-4量级。国外通常利用“金器件”的比对法来考核不同的测

试系统。通过选择一组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器件在规定的测

试条件下,分别在不同的测试系统上测试,然后将同参数组比

较,分析同一器件在不同测试系统上测试结果的差异,来判定

测试系统的离群情况,从而得出相关性满意否的结论。这种

用“金器件”比对的方法,尽管在实施时比较简单,但“金器

件”毕竟是筛选出来的器件,本身会带有不稳定性,因此,比

对只是解决了相互协调一致性检查,测试量值并没有真正得

到溯源。而本课题研制的无源数字集成电路标准样片和有源

数字集成电路参数标准装置不确定度等级高,可用于测试系

统的校准。提出一种基于标准源表的有源数字集成电路参数

/818/ 高性能通用数字集成电路参数量传系统

标准复现方法,研制了有源数字集成电路参数标准装置。采

用电路可编程重构技术,提出一种国产集成电路标准样片小

型化自主设计及定值方法,研制了无源数字集成电路参数标

准,解决了传统标准样片的参数完整性、可编程性、量值准

确性等问题,实现了数字集成电路参数标准样片的国产化、

集成化以及小型化。采用基于标准样片和虚拟仪器技术相结

合的校准装置通用架构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集成电路标准样

片的多通道自动校准方法,利用无源数字集成电路标准样片

研建基于标准样片的测试系统校准装置,保证了校准装置的

通用性、便携性、可扩展性,实现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全通

道自动化校准。

/819/ 基于无线GSM的仓库监控系统
基于无线GSM的仓库监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无线GSM的仓库监控系统,由传感设备、A

/D转换模块、主控模块、摄像头、应急处理设备、无线传输

模块、监控中心组成;所述的传感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

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所述的

应急处理设备包括灭火设备、除湿设备、调温设备;所述的

监控中心包括报警器、监控主机、存储器、PC电脑;所述的

传感设备与A/D转换模块相连接;所述的A/D转换模块与主控

模块相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分别与摄像头、应急处理设备

/819/ 基于无线GSM的仓库监控系统

、无线传输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与监控中心相

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系统真正做到了无

人值守的安防监控,提高了仓库的管理效率。

/820/ 国土资源部门绩效管理指标标准体系建设与评估考核研究报告
国土资源部门绩效管理指标标准体系建设与评估考核研究报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国土资源部作为国务院机构绩效管理试点之一,20

11年全面开展了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并逐步建立了以《绩效

管理试点办法》、《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和《绩效评估细则

》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在推动国土资源工作、提升行政效能

,促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

了服务支撑部绩效管理工作,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推动

国土资源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向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序

发展,人力中心于2012年申请立项,2013年3月启动了《国土

/820/ 国土资源部门绩效管理指标标准体系建设与评估考核研究报告

资源部门绩效管理指标标准体系与评估考核研究》工作,协

同部绩效办,围绕优化绩效指标体系设计与改进评估方式等

重点内容,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座谈、问卷调查、数

据分析、实证筛选、专家咨询等方式展开研究工作,课题组

与部绩效办密切协作、同步研究,研究成果成熟一个,吸收改

进运用一个。课题研究形成了1个综合报告和4个专题报告,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国土资源部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进行系

统梳理和评价,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改进的重点和方向。在此

过程中,协助绩效办开发了“综合测评系统”并已投入使用

,关于精简指标、提升指标鉴别力、将成本核算纳入评估,丰

富外部评价方式和加大绩效改进力度的提议已被部绩效办实

际采纳,纳入2013年绩效评估工作与《国土资源部属单位绩

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服务和支撑部绩效管

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821/ 分区自耦补偿交流稳压器
分区自耦补偿交流稳压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分区自耦补偿交流稳压器,包括自耦补偿式主

电路、采样比较单元、延时保护单元、触发选通控制单元、

触发单元、检错判别单元、保护驱动单元,自耦补偿式主电

路包括补偿变压器、自耦变压器、晶闸管开关组和继电器保

护开关。采样比较单元对交流电源电压进行电压采样,输出

触发选通控制值;触发选通控制单元依据延迟后的触发选通

控制值输出触发控制信号且由触发单元控制晶闸管开关组中

双向晶闸管的通断。所述分区自耦补偿交流稳压器在实现互

/821/ 分区自耦补偿交流稳压器

锁控制的同时,还由检错判别单元和保护驱动单元依据触发

选通控制值是否有效来启动/停止对晶闸管开关组的保护,控

制触发单元的供电电源,有效地加强了针对工作过程异常的

保护力度,使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822/ 广东省分析测试仪器研发平台建设
广东省分析测试仪器研发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2013年广东省主体科研机构创新能力

建设专项,下达文件编号粤科规财字【2014】208号,项目完

成了原子光谱仪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和样品前处理设

备三大类仪器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并进行产品化开发,形

成一系列仪器产品,包括:(1)原子光谱仪器技术研究开发

:包括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路及软件技术、高重复性

火花光源技术、高分辨率分光技术、CCD检测技术等一系列

关键技术研究。相关技术研究形成了AA1700系列原子吸收分

/822/ 广东省分析测试仪器研发平台建设

光光度计仪器产品,累计销售118台套(135套电路软件)。

(2)食品安全多功能检测仪技术研究开发:包括进行光电

检测技术、食品安全速测仪控制电路系统、食品安全监控网

络系统、应用流程设计等技术开发。形成了NC-860、NC-89

0、GC-600E等食品安全多功能检测仪产品多款,累计销售36

2台套。(3)化学发光检测仪技术研究开发:包括进行恒温

检测暗室设计、微弱光检测技术研究、控制电路、软件系统

设计等技术研发。形成BF-210细菌总数快速检测仪产品1款

,并建立典型应用示范点。(4)凯氏定氮仪技术研究开发:

包括进行免水冷凝技术、恒压流路技术、蒸汽监控技术等技

术研发。形成了N310免水冷凝凯氏定氮仪和N210自动凯氏定

氮仪两款仪器产品。(5)索氏萃取仪技术研究开发:包括

进行索氏冷凝流路设计、自动加热控制技术、密封材料与密

封技术等研究开发。形成了FT630和FT640两款自动索氏萃取

仪产品。(6)智能电热消解仪的技术研究开发:包括进行

智能PID控制算法、蓝牙无线控制技术、防腐技术、隔热系

统设计等技术研发。形成了DS-72全自动石墨消解系统、DS

-360智能石墨消解仪、HT-300实验电热板、HT-200实验电热

板等多款电热消解仪器产品,获得广东省高新产品认定1项。

此外还进行了配套试剂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改造了开发验证

实验室和中试实验室;组建了固定人员共计20人的技术研发

团队,建立了分析测试仪器研发平台。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

2件,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件,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件,发表

/822/ 广东省分析测试仪器研发平台建设

论文6篇。

/823/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高效动态模型检测的大规模安全协议动态验证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高效动态模型检测的大规模安全协议动态验证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安全协议是网络安全的基础,对协议进行安全性分

析和验证是计算机安全领域发展前沿的重大课题之一,大规

模安全协议验证是安全协议验证的难点。本项目的研究方向

是基于外存的高效模型检测算法和大规模安全协议验证。经

过三年的研究,本项目共发表各类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4篇

,顶级会议论文2篇(AAAI-3013,IJCAI-2013),有1篇SCI论

文发表在影响因子超过4.1的期刊上(Knowledge-BasedSys

tems),2篇SCI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rtificialInte

/823/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高效动态模型检测的大规模安全协议动态验证研究

lligence)上。整个研究成果可以概况为以下四方面(1)

建立了一套一阶时态认知信念逻辑体系,为大规模安全协议

的属性描述提供了理论基础;(2)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一序列

的基于外存的高效大规模系统模型检测技术,并以此为基础

获得了大规模安全协议验证技术;(3)基于模型检测工具S

PIN,开发了大规模系统模型检测软件和大规模安全协议验证

工具;(4)通过对标准大规模安全协议的验证与其他最具有

代表性的国际先进模型检测工具进行对比,显示了我们工具

的优越性。

/824/ 埃威船载B级自动识别系统
埃威船载B级自动识别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船载B级识别系统是专为我国中小船舶研发的适合

我国应用环境的AIS产品,该产品集航行信息采集处理、无线

电数据传输、电子海图信息系统于一身,是一种安装在船上

的无线电通信导航设备,主要用于船舶间避碰、信息交换和

港岸管理。同时该产品具有中文短消息功能,完全解决了船

-船、岸-船之间的信息交流,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便捷高效

的向所有基站所能覆盖的船只播发潮汐、风雨灯警报信息。

该产品2010年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

/825/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及在电力行业的示范应用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及在电力行业的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项目属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可见光通信(VLC)是

一种在LED照明的基础上实现无线通信的技术手段,利用光源

发出肉眼无法察觉的高频闪烁可见光来传输信息,具有频谱

宽、绿色节能、深度覆盖等特点。同传统的射频无线电通信

及其它无线光通信技术相比,VLC具有无处不在、传输速率高

、不占用无线电频谱资源、无电磁辐射、无电磁干扰等优势

。它被认为是无线频谱资源受限、无线电信号深度衰落及电

磁敏感等情况下最具前景和优势的短距离宽带通信覆盖技术

/825/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及在电力行业的示范应用

,因此受到了学术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世界多国均已

先后启动相关重大研究课题,我国也及时启动了围绕可见光

通信的973课题“宽光谱信号无线传输理论与方法研究”、

863课题“可见光通信(VLC)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国

家科技重大专项“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总体

技术研究”以推动对此的研究与应用。电网业务环境中,例

如智能变电站及电力生产现场,存在许多大规模数据接入与

传输、安全通信、无线电信号深度衰落及电磁敏感等场景,

基于传统射频无线电的通信方式难以适用。而基于可见光通

信的网络能够很好胜任这些场合下的数据传输。另一方面,

电力线通信(PLC)使得电能传输与通信信号传输在一条线

缆上完成,降低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并使得信号能够

通过电力线直接传输到LED,然后LED以可见光通信方式将信

息高速发送到光线所及的广阔区域,这种新的通信方式和网

络架构克服了传统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电射频网络的不足,能

够服务于更广泛的电力业务应用场景,有力支撑智能电网的

发展。本项目针对电网业务中安全通信、大规模数据接入与

传输、无线电信号深度衰落及电磁敏感等场景,开展了可见

光通信技术研究。面向中低速、低功耗、近距离电网业务应

用需求,研究成像通信与定位技术,解决了现有定位技术存在

的定位精度低、算法复杂度高、定位设备功耗大等问题;研

究“照通一体化”方案,研制了LED照明和LED可见光通信一

体化的灯具;面向高速、高密度无线通信电力应用需求,研究

/825/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及在电力行业的示范应用

高速可见光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提升了网络吞吐量,提高网

络鲁棒性,拓展网络功能,构建了PLC-VLC技术融合的、支撑

智能电网发展的新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研发了基于可见光通

信的电力隧道内双向语音通信、定位解决方案的可见光通信

系统,并开展了示范应用。项目取得多项创新成果:1.提出

了一种结合可见光成像通信与图像定位技术的高精度室内定

位方法,研发了基于可见光通信的高精度定位机器人,定位精

度达到厘米量级,解决了电力隧道、变电站、开闭站等场所

巡检过程中无法准确定位的难题,提高了电网生产作业的安

全性。2.提出了基于多面体结构可见光MIMO接收机的协同通

信方法和基于复合光OFDM的软频率复用小区间干扰消除方法

,研发了“照通一体化”的LED灯具及可见光通信终端,降低

了多LED灯传输子信道间相关性,提高了多灯协同通信的复用

效率和小区交界处的用户数据传输速率。3.提出了解码-转

发模式的双向PLC-VLC网络架构和直放-转发模式的单向广播

式PLC-VLC网络架构,设计了基于PLC-VLC融合网络的高可靠

可见光通信系统,解决了在电磁屏蔽、电磁敏感、无线电信

号深度衰落等场合中无法可靠通信的问题,同时极大提升了

巡检生产作业的安全性。4.首次提出了基于可见光通信的面

向电力隧道巡检的通信、定位解决方案,并首次实现了可见

光通信在电力行业的实用化工程应用。利用可见光通信技术

,创新解决了电力隧道内的通信与定位难题,大大提高了生产

/825/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及在电力行业的示范应用

工作效率,同时有效保障了巡检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网生产

安全。项目成果获得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电力工业通信设备质量检验

测试中心检测认证和第三方专家见证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合

格;通过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科技查新工作站的查新,在所查

范围内无相同或类似报道;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成果鉴

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申请发明专利17项,授权发明专

利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著1项、核心论文27篇(S

CI论文9篇,EI论文11篇,中文核心论文7篇),参与标准编制

7项(含IEEE标准1项);本项目研发的部分产品,例如协议转

换器、PLC通信模块等已在河南、上海、浙江等地完成试点

应用并进行推广,整体运行稳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6214.

15万元,新增利润7313.82万元,新增税收4456.53万元。项目

解决了电网中电磁屏蔽、电磁波深度衰落场景中的通信盲区

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室内高精度定位难题,切实保

障电力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了

信息传递和网络互联的全新方式,很好地实现安全、绿色、

深度覆盖的高速数据传输。项目目前已荣获2018年国网信息

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826/ 基于ISO27001的安全审计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ISO27001的安全审计系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长期目标是建设一个集事先管理、事中监控

和事后追溯和应急为一体的安全管理平台,能够满足公司的

安全管理、安全监控、安全运维、内外部合规以及国际安全

标准的审核等要求,实现主动的安全防御、实时的安全监控

和事后的安全审计,逐步实现安全工作可视化、可量化和统

一事件管理。在课题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本次课题的目标是

建立一个能够对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和未来所使用的

所有网络基础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及系统、业务系统基础设

/826/ 基于ISO27001的安全审计系统研究与应用

备、应用、数据库、存储等的运行日志、安全信息数据等进

行统一采集、统一分析的安全审计系统,并将ISO27001标准

中安全审计相关控制点策略落实和固化,对贵州电网所属信

息系统及各类IT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采集、集中存储和

智能分析。

/827/ 抗静电PVC硬片
抗静电PVC硬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发光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的材料,添加抗静电剂

等辅助材料后经压延而成。其色泽一致,厚度均匀,具有抗

静电性能,广泛用于五金器械、电器电子元件、焰花鞭炮等

多行业的内外包装,是目前国内一种新颖的多功能的内外包

装材料。该产品填补了我省塑料行业生产的一项空白。

/828/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一种新型及出众的发光平板

显示技术,优胜的功能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颜色纯度、

高质素象素化、纤薄、纳米结构、宽阔视觉度、反应时间快

、低耗电量、工作温度宽容度强、优良环境耐久力以及可折

性强,因此有机电期致发光显示器有望在短期可取代小型液

晶体显示产品或与其竞争。该项目已成功研制96RGBx128无

源驱动伞彩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该技术已可作生产及商业

化用途。

/829/ 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的研发
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超声波流量计是近十几年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迅速

发展才开始广泛应用的一种非接触式流量仪表,适于测量不

易接触和观察的流体以及大管径流量。超声波流量计的安装

及检修均不影响生产管线运行,是一种理想的节能型流量计

。目前的工业流量测量普遍存在着大管径、大流量测量困难

的问题,这是因为一般流量计规格要与测量管径相配套,这就

带来了造价提高、能耗加大、运输困难,以及安装不便等缺

点。项目采用时差法、外夹式测量的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

/829/ 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的研发

测量精度高、可靠性与口径扩展性好,解决了其它类型仪表

所难以测量的强腐蚀性、非导电性及易燃易爆介质的流量测

量问题。测量原理:一个探头发射信号穿过管壁、介质、另

一侧管壁后,被另一个探头接收到,同时,第二个探头同样发

射信号被第一个探头接收到;由于受到介质流速的影响,二者

存在时间差Δt,根据公式推算可以得出流速V和时间差Δt之间

的换算关系,进而得到流量值。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1)开发适用于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的外夹式探头;2)转换器

设计,包括时差法流量测量相关硬件、软件的设计。主要技

术指标:1)测量精度:±1.5%;2)重复性:0.3%;3)输出

功能:4~20mA电流输出、频率输出、RS485通讯。关键技术

:1)性能优良、工作稳定的外夹式探头设计;2)软件算法的

定义,实现外夹式测量的安装距离计算、管壁及衬里传输时

间计算以及流量计算;3)稳定可靠的充电电路和电源控制电

路。技术创新点:1)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电源及开关管理专利

技术,“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的智能开关机装置”(专利号

:ZL201320321107.7),该专利有效的降低了电池电量不足

而无法完成系统启动时对系统造成的损害;2)采用实时操作

系统,保证了系统运行的流畅,信号处理上则应用了多通道信

号幅值比较检测加信号AD采样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案,提高了

信号自动增益控制的速度及信号抗干扰能力。便携式超声波

流量计的成功研制,可解决其它类型仪表难以测量的强腐蚀

性、非导电性及易燃易爆介质的流量测量问题,将广泛应用

/829/ 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的研发

于工业现场、市政管网的液体流量的测量,尤其是管线巡检

与现场维护。因其非接触式测量、低功耗设计,安全性能优

良。该产品经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泰瑞制药股

份有限公司等用户使用,反应良好,认为该产品使用简便、性

能可靠,性价比高。

/830/ 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建设
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量值传递方案概述采用由国

家时间频率基准驾驭现有时间频率计量标准的工作模式,建

立、生成及维护地方标准时间,填补现有时间频率体系中的

空白,从而实现对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时间量值的传递,为

北斗导航产品及设备的校准检测提供必须的技术基础;研究

北斗导航产品及检测设备的定时准确度及稳定度、脉冲信号

、失真度等技术参数提供量值传递方法和链路,分析影响参

数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评估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填补现有

/830/ 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建设

计量体系中的空白,将北斗导航产品及检测设备纳入计量检

测及监管体系;利用已建成的脉冲发生器检定装置、信号发

生器检定装置、失真度仪检定装置、失真度仪检定装置等社

会公用计量标准:研究信号、失真度、内置时基准确度及稳

定度等技术参数的参数量值传递方法,建设量传链路并分析

各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实现对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量值

溯源。采用GPS共视法时间频率传递技术,通过后处理算法,

生成并维护北京市地方标准时间UTC(BIM),与国家时间基

准UTC(NIM)同步在±100ns以内,并进一步溯源到协调

世界时UTC。在国内首次实现由国家时间频率基准驾驭现有

时间频率计量标准的工作模式,建立、生成及维护地方标准

时间,填补现有时间频率体系中的空白,从而实现对北斗卫星

导航检测平台时间量值的传递,为北斗导航产品及设备的检

测提供必须的技术基础。(1)利用铷原子频率标准、GPS双

频接收机以及时间间隔计数器搭建一套GPS共视法时间频率

传递系统,生成符合国际计量局制定的标准格式文件。(2)

利用本地产生和中国计量院的标准文件进行比对,生成北京

地方标准时间UTC(BIM),研究影响比对精度的因素,使UTC

(BIM)与国家时间基准UTC(NIM)同步在±100ns以内

。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产品设计方案概述北斗卫星导航检

测平台能够模拟产生BD2B1、B2频点和GPSL1频点的卫星导航

有线信号和无线信号,可代替费用昂贵、耗费时间的现场测

试,不受实际应用环境中进行测试带来的限制,模拟载体所在

/830/ 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建设

位置天空BD2星座辐射的BD2信号和GPS星座的GPS信号,卫星

导航接收机的静态及动态性能测试。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

包括有线测试子平台和无线测试子平台两部分,分别由数仿

/控制分系统、北斗卫星导航设备测试仪和评估分系统组成

。数仿/控制分系统运行数据仿真软件、控制软件和显示软

件,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轨迹,生成观测数据和导航电文。本

方案适用于北斗检测平台的研制和开发,包括概述、需求和

任务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功能模块实现、环境适应性设计

、电磁兼容性设计、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以及可测试性设计

,是北斗检测平台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的依据。

/831/ 云车生态数字汽配供应链
云车生态数字汽配供应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单子信息及系统科学领域。本项目基于

2014年公司自主研发并顺利运营的“云汽修”项目,通过近

8年的项目运行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针对我国汽车后服务市

场维修企业同质化严重、小、散、乱、价格竞争激烈、信息

化水平滞后、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程度低,集中而不集约等行

业痛点和迫切转型升级需求,经后迭代升级形成本项目“云

车生态数字汽配供应链平台”,项目既是云车生态空间重要

组成部分,又是传统汽配城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必经之

/831/ 云车生态数字汽配供应链

路。项目围绕线下实体汽配产业,将打造汽车零部件分销仓

储全产业链和大数据中心,主推传统汽配、汽修向现代服务

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后服务行业领域效益升级、全产业链

高低端互动升级、模式升级、形象升级,提升汽车零部件生

产、供应、流通、服务整个产业链效率,最终实现跨产业数

字生态联动。主要创新如下:1、基于行业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的M2B2b2C重度垂直平台建设:贯通产业链,通过沟通信息

流、数字营销和智能推荐等应用,实现配件供应链的优化、

终端店服务效率的提升,打破信息不对称,引导汽车维修和配

件销售回归服务本质,突破纯价格竞争格局,打造区域内可持

续的汽车服务生态圈,助推行业转型升级,重构行业生态。2

、基于信息流、现金流、仓储物流的供应链优化:通过云货

架,高度融合区块链、IoT&AI的「智慧仓储+智慧物流」仓

配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SOP统一标准作业流程、专业仓储运

营、统一营销渠道、平台化金融服务、专业化「最后一公里

」配送体系,打通汽配商与汽修厂间的信息流,开放下游车型

图谱及库存数据给汽配商,帮助汽配商实现精准备货、及时

主动补货和配件植入式营销。提升汽配行业仓储、物流效率

,打造汽配现代化仓储典范。本项目“云车生态数字汽配供

应链平台”主要服务于汽配工厂、汽配B端、汽修B端及C端

车主,通过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M2B2b2C的平台贯

通产业链,通过沟通信息流、数字营销和智能推荐等应用,实

现配件供应链的优化、终端店服务效率的提升,打破信息不

/831/ 云车生态数字汽配供应链

对称,引导汽车维修和配件销售回归服务本质,突破纯价格竞

争格局,打造区域内可持续的汽车服务生态圈,助推行业转型

升级,重构行业生态,现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23项,均为软件

著作权,荣获2015年江苏省汽车流通企业创新发展奖;2016—

2017江苏省最具潜力汽车电商平台奖;荣获2017年江苏省汽

车流通行业卓越贡献奖;荣获2018年江苏省汽车流通服务优

秀企业。本项目充分依托与梁溪区携手打造的“云车生态空

间”项目建设运营基础,通过近8年的技术沉淀积累,在已有

“云车生态空间”实施基础上(客户遍布全国30个城市,服

务汽配客户2000余家,汽修客户10000余家,实。现年交易流

水近6亿,是华东地区首个产业重度垂直的产业孵化空间)建

设实施,项目成果落地具备强有力的可行性、时效性和可验

证性且已经开始在其他城市落地复制。

/832/ 数字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数字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为院课题,2011年被批准立项。十二五期间

,我院定位于城市建设、管理和运行,提供技术服务和系统服

务的现代科技型服务企业,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指

导思想,寻求在新技术领域的突破,提出了"5+X"

的创新发展策略,数字实验室的建立已列入新技术的学科。

十一五期间,我院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的先发优

势迅速进入市场,为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领域确立技

术领先的地位,十二五期间我院将以核心技术凸显技术集成

/832/ 数字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的优势,在项目初期可视化展示系统解决方案,在项目过程中

精确化控制解决方案实施、在项目后期精确化评估既有方案

效率,这些措施的实施基于大量的数值模拟分析,数字实验室

的建立迫在眉睫。数字实验室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

我院参与市场现代咨询服务行业的深度与广度,间接决定了

我院的行业地位与品牌建设。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现状,开

展数字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方案研究,并取得以下成果:(

1)调研国内外建筑相关数值模拟软件,对软件功能进行分析

、对比分类,为数字实验室软件建设提供备选方案。(2)对

国内外同行业机构进行调研,分析数值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及

运营模式,为数字实验室运行模式提供借鉴。(3)对事业部

服务业务及数值模拟配备现状调研分析,提供数字实验室建

设的备选方案。本课题提供的数字实验室建设方案为第五事

业部绿色建筑技术部数字实验室提供借鉴,目前该实验室已

完成了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工作站等建设,可进行建筑物

理中的热环境、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模拟分析,为绿

色建筑咨询提供技术支撑工作。

/833/ 一种加快痕量气体集成探测器响应的气路装置
一种加快痕量气体集成探测器响应的气路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快痕量气体集成探测器响应的气

路装置,包括连接进气口的富集器、气体传感器、第一气泵

依次连接形成主气路,通过三通阀将第一支气路连接于富集

器输出端;通过三通阀或三通转接头将第二支气路绕过富集

器直接将气体传感器与进气口相连;当富集和实时检测同时

工作时,控制开启三通阀,气体一部分由进气口通过富集器富

集后,由第一支气路排出,气体另一部分由进气口通过支气路

直接通入气体传感器进行检测;当富集后进行检测时,通过控

/833/ 一种加快痕量气体集成探测器响应的气路装置

制三通阀关闭第一支气路,关闭第二支气路,加热富集器,对

富集后的气体通入气体传感器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停止对

富集器的加热并使之降温到初始温度,进而实现能够快速对

痕量气体进行响应。

/834/ 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
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公共建筑及采暖居住

建筑)是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研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建筑规划行业应用软件。该软件以

AutoDesk公司软件产品AutoCAD2000~2006为软件运行平台

,具有规范验证、静态规定性指标检查、动态综合分析和生

成静、动态节能报告等功能模块,支持中英文Windows98/M

e/NT/2000/XP操作系统。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利用自定义

/834/ 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

对象技术,能够从天正建筑设计成果和标准DWG图形中提取

建筑基本数据,通过补充输入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参数,自

动计算体型系数,并自动判断建筑物是否满足节能设计标准

的规定性指标的要求。同时根据标准的不同要求,当建筑未

能满足节能标准规定性指标要求的时候,通过简单快速的单

元划分、空调房间及窗外遮阳的定义,调用DOE2计算核心进

行全年的动态能耗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自动换算为全年

耗电量指标,与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性指标进行比较,判断

该建筑总能耗是否是满足节能建筑的要求。软件界面友好,

使用方便,计算快速、高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适用于建

筑设计、施工图审查等领域。软件已通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的测试,经过用户的应用验证,节能分析结果符合《公共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

筑部分)》,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835/ 增强现实技术平台及行业解决方案
增强现实技术平台及行业解决方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了实时注册AR引擎、场景语意理解等A

R应用的核心基础技术,研发内容技术、交互技术、物联网融

合技术等平台技术,研发了增强现实技术平台并提供行业解

决方案,研究成果对推动智能制造、精准医疗、教育培训、

终端导购、AR广告、AR体验、空间感知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和

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项目执行期内,申请发明专利6件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件,获得软件著作权5件。

/836/ 基于WEB的国际化软件产品网上发布及在线服务支持系统
基于WEB的国际化软件产品网上发布及在线服务支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包括四个子系统:软件信息自动发布子系统

;网站评估及优化子系统;搜索引擎的排名评估和自动提交子

系统;在线注册和升级支持子系统。产品可以以单一系统的

方式向用户提供,每个子系统也可以单独向相关用户提供,其

产品的用户群为全球所有软件公司、独立软件开发人员,以

及任何在网上营销产品的公司和网站。

/837/ 基于拉普拉斯范数正则化的多光谱超分辨成像重构方法
基于拉普拉斯范数正则化的多光谱超分辨成像重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阶拉普拉斯变换的图像超

分辨重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重构后的图像可信度不高

及出现错误有色块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1.对低分辨率图

像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初始图像;2.根据设定的迭代公式,对初

始图像进行迭代;3.对迭代后的图像进行分块和匹配相似块

;4.将匹配后的相似块合并成各图像矩阵块;5.对图像矩阵块

进行奇异值分解,并利用迭代收缩方法更新相似块;6.合并相

似块获得更新后的图像矩阵块;6.将更新后的各图像矩阵块

/837/ 基于拉普拉斯范数正则化的多光谱超分辨成像重构方法

合并成图像,迭代实现图像的超分辨重构。本发明减少了错

误有色块,有效提高了重构后图像的可信度和空间分辨率,可

用于从低分辨率图像中重构出高分辨率图像。

/838/ 基于海量数据分析的智慧银行安防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海量数据分析的智慧银行安防系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由浩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中山大

学参与的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开展的研发项目,院校与企业

通过资源互补,将高校先进的研发技术与企业扎实的生产能

力相结合,并加以明确的分工,有效地促进本项目的开展。本

项目主要研究银行监控环境下的小群体行为分析(即多人交

互的行为分析技术)、面向行为分析的海量异构视频搜索技

术,面向云存储研制金融安防行业的智能化终端设备,形成基

于海量数据分析的智慧银行安防支撑平台。区别于以往智能

/838/ 基于海量数据分析的智慧银行安防系统研究与应用

安防系统,智慧银行安防云平台特别为分布(多处)云端的

海量异构客户行为分析数据提供分析服务,为银行提供包括

安全、业务规划、网点分布等主动安防和银行决策。基于海

量数据分析的智慧银行安防支撑平台最终实现银行对自身安

防系统各种事件、状态、人员等进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云

存储和技防联网的技术优势,实现从以往的被动防范转变为

大规模的主动智能防范,使系统能够自动关注有效信息及重

要敏感信息,避免单纯依靠人工值守,由于人工值守关注面有

限、容易疲劳松懈,从而导致对报警事件处理不及时。主动

安防系统的实现将以往的事后处理机制转变为事前预防以及

事中应急的管理水平,实现以科技创安。本项目通过严格落

实项目立项拟定的组织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年度的

中期监督检查,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在承担单位的有效组

织,以及参与单位的主动配合下,项目如期开展,攻克了多个

关键算法,顺利研制了基于海量异构数据的智慧银行安防云

平台,并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实现了7220.50万元新增销售,7

94.25万元的利税总额,并申请了相关的知识产权专利。

/839/ 防汛综合业务通讯网络
防汛综合业务通讯网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如何保证防汛间系统畅通,实现对洪涝灾害的情况

的全面了解,确保为领域提出正确的决策。是水利通讯建设

的重要任务。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建立了现代化防汛

综合业务通讯网络的可能。为此经过对各种传输技术、方案

的反复论证,推出了防汛综合业务通讯网络和可能。为此经

过对各种传输技术方案的反复论证,推出了防汛综合业务通

讯网络。

/840/ 中国农业银行关键业务系统全栈架构转型
中国农业银行关键业务系统全栈架构转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国农业银行始终紧盯时代潮流,发挥国有大行引

领模范作用,积极推进信息系统自主可控的的新型架构体系

构建,并以高并发关键业务系统“个人金融服务平台”和金

融级核心业务系统“商户收单开放平台”实现全栈自主可控

架构转型为目标,打造了新底座、新平台、新体系、新应用

的金融级行业解决方案,完成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并将其反哺

行业产品,推动创新技术栈的生态建设,实现了关键业务全流

程、高并发稳定运行,为农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平稳、高

/840/ 中国农业银行关键业务系统全栈架构转型

效、安全的科技支撑,推动了金融业关键核心应用IT架构转

型以及相关产业生态发展,具备显著的同业借鉴和参考价值

。该项目通过关键业务系统在全栈自主可控架构上的持续稳

定运行,验证了国芯基础底座对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金

融系统的支撑能力;通过全栈国芯设备与基础软件的适配、

一体化云平台的全栈集成、分布式数据库与MySQL数据库的

全链路调优、中间件上云等关键技术攻关,在创新技术栈的

功能拓展与兼容性方面解决近百个问题,促进自主可控产品

升级走向成熟稳定;通过行内技术中台与基础底座的全面对

接,屏蔽全新技术底座对应用带来的差异,在降低底层技术栈

替代对上层应用影响方面形成可借鉴方案,实现了应用级分

布式事务一致性,避免应用对分布式数据库的强依赖;通过单

元化、混沌实验、多场景容灾切换等设计,配套运维、安全

体系,实现系统稳定运行,满足了关键业务系统连续性要求。

项目实施技术创新度高、实施难度大、系统设计合理、安全

可靠,填补了金融行业关键业务领域全栈转型试点的空白,自

2021年1月在中国农业银行逐步推广使用以来,运行稳定,为

个人掌银、个人网银等10余个重点渠道提供100余个关键业

务场景服务支撑,日均交易量超过1亿笔,服务37家分行以及

行内外4亿个人客户、800万商户,其建设理念、技术先进性

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841/ 基于SaaS云计算技术协同通信管理平台的应用
基于SaaS云计算技术协同通信管理平台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商客通尚景公司独立研发的,基于大数据

、SaaS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集通信管理、销售管理、

企业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手机端和电脑端的数据同

步呈现。是国内首个基于SaaS云计算架构,集企业协同通信

与管理为一体的企业管理软件平台。本成果改变了传统CRM

,根据企业管理与通信需求,融合了OA(办公自动化)、IM(

即时通讯)、电子传真、电话会议、语音群呼、在线客服、

移动CRM等,集协同通信与企业管理功能为一体,同时满足了

/841/ 基于SaaS云计算技术协同通信管理平台的应用

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协同通信与企业管理需求,帮助企业提高

办公效率,降低成本。关键技术:①web端页面采用企业级架

构jsf实现,页面布局采用primefaces框架组件实现和服务端

使用ajax交互,节约网络资源与系统响应时间。②利用先进的

移动互联(Mobile)、社交网络(Social)以及云计算(C

loud)技术重构CRM。③客户管理方面已经能够处理高并发,

海量数据的存储能力。④大容量云存储,满足用户的各种数据

存储需求,系统并发量同时能支持数十万企业用户登录操作

。⑤网络覆盖全中心大中心城市,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接入。⑥

服务端采用领先的J2EE解决方案-Spring框架开发,提升系统

安全性与健壮性。特点及性能指标:①资源数据安全,系统可

靠稳定,分布式架构以及CDN加速支持异地快速存取。②系统

功能相对独立,可以根据需要整合到任何B/S架构的应用系统

中;③可重用性高,可兼容与微信、QQ系统交互消息,多种程度

版本满足各种使用场景。④支持多个应用系统的权限认证需

求;⑤认证接口开放、统一;⑥支持多种语言开发的程序认证调

用;支持并发处理;可以动态扩容增加认证请求的吞吐量。⑦

测试结果公告管理通过即时消息通过博客通过发布动态通过

销售管理通过客户信息管理通过电话会议通过收发传真通过

客服通过坐席通过。本项目成果适用于各个行业,目前已得

到上千家企业的应用及高度肯定评价。并且2014年已立项上

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2016年立项上海高新技

术成果转化项目。

/842/ 信用卡额度提升分析软件
信用卡额度提升分析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信用卡以超前消费和便捷受

到越来越多人士的青睐,可以说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一种消费

方式,但有时候难免会遇到所购物品价格超出自己信用卡额

度的情况。客户期望提高自己的信用卡额度已成为一种趋势

。申请信用卡之初,持卡人的信用额度都是不高的,很多人一

张卡用了两三年了,额度还在5000元以内。但这种情况实际

上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收入、资产等的提高,持卡人完全可以

获得更高额度。另一方面很多持卡人申请信用卡时只满足了

/842/ 信用卡额度提升分析软件

较低额度的条件,但若干年后,随着收入、资产等的提高,完

全可以获得高额度。银行主动给优质客户提升额度,无疑也

是潜在的给银行创造了消费记录,提高业务收入。如何准确

分析信用卡持有人额度情况,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做法是由持卡人书面提供申请,附加各种申请资料,之

后再由银行人员审核各种书面材料。这种模式不但费事费力

,效率不高,特别是针对那些需要临时增加额度进行消费情况

,更是无法满足。2、技术原理:通过免费的WEB服务器Tomc

at,提供网页版给持卡人自行操作。对内通过Socket直连接

入银行核心系统,再通过邮件服务器和短信服务器主动将额

度提升信息发送给持卡人。。性能指标:1)加快信用卡额度

审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完善现有的考评方法,提供更全面

的考核机制,避免因为虚假信息骗取银行额度而导致出现财

务损失;3)刺激提升持卡人消费欲望,提升持卡人对银行的心

理依赖程度,形成对银行的归属感。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1)7*24实时无间断的自我评分申请,加快额度申请时效

。2)智能的评分系统,可以灵活的增加各种考评要素,调整各

种指标的权重比例。3)智能算法进行筛选优质客户,可以对

优质客户的进行分类归纳,打上各种标签属性。4、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1)以智能数据分析的方式,为银

行快捷的定位潜力客户,明确业务拓展目标,提高银行信用卡

业务的竞争力,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通过客户行为

分析,为银行有效规避套现风险。3)为额度分析业务的自动

/842/ 信用卡额度提升分析软件

化、智能化作业建设奠定了基础。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该项目无任何风险及不确定性存在。6、历年获奖情况

:无

/843/ 广西国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提升示范
广西国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提升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按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项目合同(合同编号:桂科AD17292013),我公司承担桂科

计字〔2017〕292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技计划项目计划类别

为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课题名称为“广西国博科技有

限公司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提升示范”的技术转移服务能

力提升工作。②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转移服务本身是现代服

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创新获得实效和社会经济效

益的重要手段,更是目前开展供给侧结构调整、“一路一带

/843/ 广西国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提升示范

”对外产业转移的重要促进方式。因此,本项目面向国内、

外新兴的太阳能产业,开展太阳能产业技术转移平台的服务

能力提升建设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③主要论点与论

据(1)与区内外高校、院所、协会、中介机构、高新技术

太阳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关系,整合及拓展各方科技经

济资源,建设适合太阳能产业应用的转移技术成果库、转移

支持专家库、技术转移机构协作库,在调研掌握广西太阳能

行业经济交流、科技交流以及科技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

把国内(区外、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引进广西,

开展面向广西太阳能行业技术转移服务及其科技服务应用。

(2)加强太阳能行业技术转移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批

本企业及战略合作单位专业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科研管理

人员向技术转移工作转型,招收具有经济、法律、科技背景

的人员积极介入技术转移服务,形成跨专业合作的技术转移

中介服务队伍;建立太阳能行业技术转移相关岗位和资质认

证机制,以期有效提高太阳能行业技术转移的效率和成功率

。(3)开展广西太阳能行业的技术转移中介协作平台的建

设,以本公司在广西太阳能协会集成资源的地位,建设和健全

技术转移服务渠道,开展建设以技术转移为主的具有企业技

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会议会展服务、人力资源信

息咨询、企业人才培训、企业投资信息咨询等主要服务功能

的专业机构,形成技术转移服务链式、网式的协作联盟。④创

见与创新(1)广西首次提出并建设聚焦产业技术、整合区

/843/ 广西国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提升示范

内外产学研、协会、中介资源形成协作网络的广西太阳能产

业技术转移的服务能力;(2)首次明确提出该服务能力构成

,转移技术成果库、转移支持专家库、技术转移机构协作库

、转移服务队伍、转移服务渠道、转移服务规范等。(3)

建立本企业的太阳能行业技术转移相关服务规范。⑤社会经

济效益,存在的问题2018年累计为国内外123家企业开展技术

转移综合服务;为其中的105家企业的对外技术转移交流提供

翻译服务。开展或组织参加2次的项目推介对接活动,参会企

业91家;在广西网上技术市场平台上发布335条对接(需求)

信息;开展或组织参加12次专业培训,参加培训人员128人。

面向东盟的太阳能技术推广科技服务人才缺乏,仍需不断培

养能胜任面向东盟的太阳能技术推广的中介工作的技术人才

,特别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844/ 鸿业迪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V1.0
鸿业迪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鸿业迪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

系统”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

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

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面向政府、自然

资源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规划编制/评估单位、科研院所

、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应用服务,应提供自然资源一

张图、辅助编制规划、辅助规划审批(查)、支撑用途管制

、监测评估预警、公众服务等业务应用以及指标模型管理等

/844/ 鸿业迪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V1.0

支撑应用。“鸿业迪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

息系统”主要包含:1、基础功能放缩、全图、测距、面积

、清除、属性。2、系统功能一张图: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

管理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提供以现状、规划、

管理和社会经济数据为核心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及相关应

用。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资源浏览、专题图制作、对比分析

、查询统计等功能。规划审查:按照有关审查标准,协助审

查人员对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图文一致性、图数一致性、指标

符合性、空间布局符合性等辅助审查,并可以查看各项审查

要点的资料。将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与相关材料、审查意见等

进行挂接,动态建立审查任务一棵树,关联并管理每个阶段每

次审查的成果,便捷查询调阅成果审查任务中提交的成果图

纸、审查报告、修改意见等,以及各阶段的成果批复文件。

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服务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

,基于项目选址模型,辅助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基于项目合

规性检査规则,辅助用地预审、用地计划、转用审批、填海

批准等业务审批。监测预警: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监管工作

,构建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专项评估

及预警模型,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展开长期监测、定期

评估和及时预警,以信息化手段支撑并落实国土空间监测评

估预警工作,支撑责任部门监督落实主体责任,辅助管理者决

策。分析评价:以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底板为基础,利用相关

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支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

/844/ 鸿业迪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V1.0

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风险识别评估

。考核评估: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包

括核心指标和体现质量、效率和结构的推荐指标(安全、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维度),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现状情况进行评估,监督开发利用保护和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实施问题,调整规划实施政策,改善人居生态。指标模型:服

务于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提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过

程中指标和模型的可视化管理和配置,满足业务调整需求。

公众服务: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新媒体等媒介建立

场景专栏,拓宽公众服务渠道,提供公众参与互动板块。针对

空间规划相关专题设立意见征询功功能,让群众真正参与到

城市规划中。将群众对城市规划的意见与一张蓝图结合,为

城市规划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对已经批复的的国土空间规

划成果,提供现代化的公示及查询渠道,保障群众知情权和合

法利益。

/845/ 准柔性制造系统(P-FMS)加工过程的优化
准柔性制造系统(P-FMS)加工过程的优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在利润率最大的目标函数下,在国内首次提

出了适应于加工中心切削用量优化的新方法,较系统地建立

了加工中心上主要加工方法的切削用量优化模型,开发了计

算机软件。该成果的应用能明显地提高加工中心的利用率,

使P-FMS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切削用量优化方法和软

件也可推广到其他工厂的加工中心或刚性好的数控机床上。

/846/ 承维宽带WiFi无线上网软件V3.0
承维宽带WiFi无线上网软件V3.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成果所属领域为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

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项目成果的核心部分是让用户通

过付费或免费体验在任何一个有WiFi热点信号的地方,便可

以给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通过WiFi无线保真技术将有线网

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供用户的相关电脑、手机、IPDA等

终端设备接收上网使用,以解决宽带网络“最后一公里的接

入方式瓶颈问题”。用户在连接无线网络后,可随便在浏览

器上任意输入一个网址,浏览器会根据用户所在场点IP段的

/846/ 承维宽带WiFi无线上网软件V3.0

base端口信息来显示用户所在场点的个性化首页。用户可以

通过手机号来发送认证请求,系统接收请求后进行判断调用

相应的接口转发给负责短信发送的平台,用户接收到短信后

进行登录认证,如果认证成功系统会根据请求的参数信息来

判断并加上相应的后缀,然后记录请求信息,输入到当天的日

志,再根据请求的参数跳转到不同的登录成功页面。此时系

统读取配置文件并开始对用户进行计时,当系统检测到用户

上网时间已到,或是用户自己中断网络时,就会中断计时并进

行结算。

/847/ 面向学术元搜索的检索结果合成排序方法
面向学术元搜索的检索结果合成排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学术元搜索的检索结果合成

排序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搜索引擎覆盖率低,检索结果不全,

计算收敛速度慢,及新领域论文不被重视的问题。其实现方

案是:1)调用成员引擎检索文档;2)利用成员搜索引擎结果

比重计算搜索引擎能力;3)综合考虑文献的发表年份、文献

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或发表会议的举办次数、文献被引用次

数、文献的相关度,并结合成员搜索引擎检索能力的差异性

,计算检索文档权重;4)将成员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去重、合

/847/ 面向学术元搜索的检索结果合成排序方法

并,展示检索结果。本发明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精确检索

结果的同时,提高了那些新兴领域文献的重要性,实现了学术

元搜索引擎更高效的用户检索体验,可应用于互联网信息检

索和数字图书馆。

/848/ 四川省茧丝绸产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平台建设
四川省茧丝绸产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四川省茧丝绸产业科技成果示

范推广平台建设”是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主要针

对我省丝绸业长期以来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和茧丝资源优

势占领市场,丝绸工业主要集中在缫丝和坯绸生产环节,加工

深度低,出口产品主要是以量取胜,以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

集型产品即丝类和坯绸等初级产品为主的现实。加强“桑树

新品种选育,智能化自动煮茧新技术及设备,双宫丝缫制工艺

技术及操作法,蚕茧质量智能测技术及设备”研究,开展“新

/848/ 四川省茧丝绸产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平台建设

型天然生物质纤维(竹纤维、桑皮纤维)研究及其服用性能

开发、高品质丝绸制品研究开发、秋冬季用丝绸制品”研究

开发,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并将取得

的科技成果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及时示范、推广、转化,

才能因地制宜地引导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高质量,提升档

次,实施品牌战略,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拓宽丝绸产品的应

用领域,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研究

目的与意义茧丝绸产业是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居垄断地位的

极少数优势产业之一,是四川省特色产业,为四川经济发展作

出了重要贡献;茧丝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农民脱贫致富

、新农村建设、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城乡统筹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茧丝绸产业正处于发展与衰退

的关键时期,要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持续丝绸大省地位,必

须解决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并将取得的科技成果及时

进行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蚕桑丝绸副产物废弃物的综合

开发利用,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

入,提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建设行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平台

势在必行。3.主要论点与论据(1)“平台”研究集成了行

业共性、关键技术7项:人工四倍体新桑品种选育技术,蚕茧

质量测试自能化技术,自动化煮茧新工艺技术,双宫丝标准化

生产技术,竹/丝纤维交织(针织)新技术,天然桑皮纤维新

材料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丝绸厚重织物拉绒整理技术,并在

行业内进行了示范、应用和成果推广。(2)提升了平台的

/848/ 四川省茧丝绸产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平台建设

服务能力:通过资源整合、设备设施改造、人才培养:一是

“平台”自身培养了蚕桑、丝绸、印染机电等专业高级人才

6名,中级人才8名,二是通过向高校、企业、社会等招聘引进

了纺织、染整、管理、财务、文秘、计算机等专业的技术人

才,以及邀请茧丝绸行业老专家驻扎平台等方式加强平台的

研发及服务团队建设、建立完善平台服务机制等一系列建设

。(3)“平台”累计开展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技术

创新和质量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服务活动59次,服务项目

12项,服务企业339家,服务人数2248人次,网站发布信息380

0条。满足了本区域内的服务需求达到65%以上。“平台”技

术服务收入236万元,成果转化及科技产品收入450万元。(

4)项目期间申报了发明专利7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桑

树新品种审定证书2个、成果登记证书3个、省科技进步奖2

项,发表了论文8篇。4.创见与创新(1)平台项目建设期间

与四川省丝绸协会、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南充中心、苏

州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

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

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聚集了省内外蚕桑、丝绸

的科技资源,形成了科技服务大平台。并与现代丝绸国家工

程实验室南充中心、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

中心三家服务机构签订了入驻合作协议,建立起了服务协同

机制。2013年,平台还与省内龙头企业四川朗瑞丝绸公司、

/848/ 四川省茧丝绸产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平台建设

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组建起了四川省茧丝

绸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了互补互助的产学研联盟。通过引进

服务资源入驻、构建产学研联盟等方式,带动了服务数量和

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平台的区域影响力。(2)平台完善

四川省茧丝绸综合信息库建设,扩大了四川丝绸网站、《锦

绣》《四川丝绸简讯》的知名度,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全

省蚕桑丝绸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开放的有关成果发布、新技术

新产品推介、文献资料查寻、国际国内标准宣贯、专家咨询

、供求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等的公共服务,使各种科技成果

、标准、数据库、文献、资料等资源通过平台广泛社会共享

。(3)平台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有关模式规范运作,建立

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劳动用工、经营模式及财务管理、

科技管理等制度,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业务流程,为

“平台”的经营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5.社会经济效

益,存在的问题被服务对象年增收3.6亿元,创汇3800万美元

,利税6600万元。“平台”服务多以四川丝绸网站、四川丝

绸简讯的免费信息服务,以及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免费服

务为主;而技术转让、产品设计及成果转化等多数是优惠收

取费用,所以“平台”基本是公益性服务,微利经营。

/849/ 一种收发共用的微波中继通信合路器
一种收发共用的微波中继通信合路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是一种收发共用的微波

中继通信合路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通道带宽窄、通

道插损小、通道之间间隔窄、通道之间隔离度大,且能够同

时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合成与分离的合路器。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收发共用的微波中继通信合路器,

包括机箱,还包括通过发射信号的发射装置、通过接收信号

的接收装置和公用环形器;所述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分别连

接公用环形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收发共用的微波中继通信

/849/ 一种收发共用的微波中继通信合路器

合路器,通道带宽窄、通道插损小;通道之间间隔窄、通道之

间隔离度大;能够同时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合成与分离,实现

多个收发通道共用天馈资源,有效地降低微波通信网络的建

设成本。

/850/ 深低温冷链监测电子信息系统
深低温冷链监测电子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由于食品、药品、试剂、细胞等对环境的特定依赖

性,尤其是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素有特殊、专业的要求。

其开发、生产、运输及仓储等环节中,对温度、湿度等影响

其质量及活性的关键要素有着极其迫切、严格的测定和监控

要求。本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发完成一

套测点灵活部署、测温范围宽、测量误差一致,减免人员接

触、自动化实时监测的温度巡检及报警的深低温冷藏射频探

测联网的系统替代传统的人工监视、测量、计算和记录温度

/850/ 深低温冷链监测电子信息系统

和设备开关,即采用配套开发的深低温射频探测器在任意测

温点采集细胞环境温度,至少一个探测器采用射频发送的方

法传递给配套研发的温度集线器,再由温度集线器群集温度

采样到细胞深低温冷藏系统综合平台,配套开发的细胞深低

温冷藏系统综合平台负责自动化的主动、被动的温度采样收

集、分析和存储,并且供应至少一个PC客户端以B/S结构进行

远程业务交互,从而达到测点灵活部署、测温范围宽、测量

误差一致,减免人员接触、自动化实时监测的温度巡检及报

警的深低温冷藏射频探测联网的系统目的。实现利用现代化

高科技手段确保细胞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温度要素的精确

测量、高效监管、自动化值守之目的。

/851/ TE偏振垂直入射-1级高效率倾斜透射石英光栅
TE偏振垂直入射-1级高效率倾斜透射石英光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用于1550纳米波长的TE偏振垂直入射-1级高效

率倾斜透射石英光栅,其特征在于光栅的光栅周期为1460~

1480纳米,占空比为0.328,倾斜角33~35度,光栅深度为106

0~1065纳米。当TE偏振光垂直入射时,其透射光-1级衍射效

率可高于90%。本发明TE偏振垂直入射-1级高效率倾斜透射

石英光栅由电子束直写装置结合微电子深刻蚀工艺加工而成

,取材方便,造价小,能大批量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前景。

/852/ GSYS-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
GSYS-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GSYS使用X-Window和Motif等现代化编程技术,运

行于SUN工作站,功能齐全、界面友好、使用简便,适用于

工业化地震数据批量处理和解释。主要功能:①、二维、三

维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包括联合反演、测井资料整理、

反褶积等先进技术,可输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反射系数资

料;②、各种地震资料分析功能:垂直时频分析、水平时频

分析、等级剖面分析、构造程序分析、相对波阻抗、滤波技

术等;③、地震资料属性分析:各种三维地震数据体和二维

/852/ GSYS-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

地震数据属性分析、时间切片等;④、辅助功能:各种图形

功能、数据输入输出等。该套软件可承担:①、高分辨率处

理,在原有基础上把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提高一个等级

;②、声波测井和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③、三维地震数据体

波阻抗转换;④、三维地震数据体属性分析和解释;⑤、三维

相干分析;⑥、地震记录的时频分析;⑦、地震数据的高分辨

率层序地层学解释;⑧、在地层层序框架内的高分辨率地震

储层预测;⑨、随机地质模拟及地震模拟;⑩、地震数据及研

究成果数据与工业解释工作站系统通用接口、各类成果CGM

工业成图。

/853/ 体育场馆信息网络集成系统
体育场馆信息网络集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集成系统是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体育场馆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主要由八个子系统组成:1)无线

局域网络系统;2)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系统;3)电视墙、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4)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公共广播系

统;5)综合布线(含光缆、宽带IP城域网VPN)系统;6)

集群通信系统;7)机房工程系统;8)体育竞赛赛事系统和

体育办公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对大型体育赛事竞赛信息进行科学、准确、及时的记录与处

/853/ 体育场馆信息网络集成系统

理,大大提高了竞赛赛事的准确程度和竞赛成绩的处理速度

。该系统的重要特点是体现在以“一个网络、两个平台、三

个中心”的系统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信

息系统多领域的集成应用。该成果在实施管理方面,将系统

集成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系统联调、竣工验收等过程统

筹规划和动态监控,建立了全过程运作实施与控制管理体系

/854/ WPRT-1原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
WPRT-1原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油井中一般情况是油气水混合流体在套管内流动。

当利用雷达电磁波信号测量油井中的流体时,套管是良好界

面而束缚和引导电磁波的传播与反射。井内流体是有耗媒质

,从而导致电磁波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偏移。因此,油井中的电

磁波物理特性是由套管和流体共同决定的。油井套管构成的

物理模型,可以传播横电波(TE波)和横磁波(TH波)。仔

细分析TE波和TH波的传播特性,可以考虑它们的传播系数γ。

γ=(K2c-ω2με+jωμб)0.5=ε1+jε1(1)式(1)中,ω是激励

/854/ WPRT-1原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

信号的角频率;μ、б、ε分别为套管内媒质的磁导率、电导率

和介电常数;Kc为截止波数,与套管的截面尺寸和波形有关。

传播常数γ的实部和虚部都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α和β分别称

为衰件常数和相位常数,分别代表雷达波径向单位长度的幅

度衰减和相位偏移,j是虚数单位。假设管内媒质为不导电的

理想介质(б=0),由式(1)可以知道:ω2με>K2c时,γ为纯

虚数,此时电磁波无幅度衰减,只有相位移动,沿轴向呈正玄

型波动变化;而当ω2με<K2c时,γ为实数,此时电磁波无相位

变化,只有沿轴向指数衰减,该状态称为波导的截止状态,Kc

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实际上油井内的流体一般具有导电

性,此时媒质的传播常数不再是实数,而是复数。同样由(1

)式可知,无论频率使ω2με与K2c的相对大小如何变化,导波

的传播常数γ均为一复数。它表明电磁波沿径向既具有幅度

衰减,又具有波动性质。而雷达(Radar)技术是近年来应用

于浅层地质构造、岩性检测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快速、

无损、连续检测,并以DSP实时处理地下介质的无物理特性,

使探测结果一目了然,分析、判读直观方便而且探测精度、

样点密、工作效率高而倍受一些行业的关注,其应用领域不

断扩展。雷达测井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广谱

电磁波技术。利用一对雷达天线向地下发射载波调制电磁脉

冲,同时由该天线接收由套管介质界面反射的回波,利用电磁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与波形将随所通过

介质的电性质(如复介电常数Er)及几何形态的变化差异,

/854/ WPRT-1原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

根据接收到的回波旅行相位时间、幅度和波形等信息,来探

测地下介质的物理参数和三相流成份。其工作原理如式(2

)。理论研究与实验室模拟试验证明,雷达波在物体或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v与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Er有如下关系式中:

c为真空中的电磁波传播速度c=0.3m/ns)(2)而对油管内的

流体来说,水是引起介电常数差异的主要因素。介质的介电

常数(Er)不仅与介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与介质中含水

率Yw有如下关系:Yw=[Er+φ(Eo-Emr)-Em]/(Ewr-Eo)(

3)式(3)中:Emr为介质中相对介电常数;Ewr为水的相对

介电常数(Ewr=81);Eo为空气相对介电常数(Eo=1);φ为

介质的总孔隙度。介质中含水率Yw的较小变化会引起介质E

r值的较大变化,介质中含水率增加,Er值也会增大,而电磁波

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则会降低。据波动理论,波速v、波长λ

、频率f三者的关系为λ=v/f当雷达发射电磁波频率一定时

,随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增加,雷达所接收到的反射

波波长加大,反之,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波速度降低时,反

射波波长变小。利用雷达波对水“敏感”这一特性,通过公

式(4)和(5)利用DSP技术就可以完成原油持水率的时实

动态监测和计量。微波测量探头应由一对微波天线组成。测

量时居中置于油井套管的轴线上,由井口通过电缆提供电源

。一定频率的两种微波信号分别供给两只发射/接受天线形

成激励电流,激发出已调制的脉冲的电磁波,而圆套管能够束

/854/ WPRT-1原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

缚电磁波不向管外传播,在管内形成的电磁场会使两个接收

线圈内产生诱导电压;两个接收线圈有一定间距,各自产生的

电压幅度和相位均不相同,幅度衰减和相位偏移大小与两个

接收线圈之间流体介质的电特性有关,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电

缆传输到地面,经过处理得到幅度差和相位差,作为测量记录

信息,以供进一步解释求取测量深度处流体的电性参数以及

持水率。锁相(PLL)和自动电平控制(ALC)技术来构成微

波频段的信号发射器部分,而且接收部分是采用了超外差模

式。整个系统由收发两部分模块组成,其核新部件是将关键

部分的电路部件(收发鉴相、鉴幅器)作为一个可替换的模

块形式嵌入在整个收发模块中,而矢量参数的相位和幅度测

量精度也由这些部件所决定。天线(收发)采用透射原理,

将收发天线分置在被测介质的两侧,构成信号的分离装置(

DUT)。信号处理;采用高速高精度的信号处理器,同时采集

矢量模块的相位和幅度信息以及介质的温度和厚度参数,作

为水分测量换算的依据,同时能完成对发射部分的频率及输

出功率的调整和接收部分的前置预选器的设置。如果需要二

次仪表显示,键盘操作及远传也可以通过该处理器实现。利

用柔性制造技术(FMS),一次性加工成型,以期突破井下环

境制约和被测介质干扰的技术瓶颈。利用DSP技术独立完成

与持水率相关的频率和相位的检测,不易受环境、压力、温

度等影响。实现了原油持水率和高频电磁波相位和频率的同

/854/ WPRT-1原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

步检测控制,利用遥传技术进行地面和井下的信号传输控制

/855/ 新疆城市社区多功能信息化平台建设示范
新疆城市社区多功能信息化平台建设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来源于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以

青海路社区为示范点,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建立三维

数字模型,项目基于JAVA语言,运用四叉树数据索引算法、快

速LOD算法、小波快速压缩等先进的空间数据处理、存储和

检索方法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具有高度可信度和可用性

的社区数字三维可视化信息平台。实现真实社区景观再现,

建立包含空间信息和人员住户等一系列基础数据的社区三维

数字信息平台。该数字平台将摆脱传统表格或文本表达信息

/855/ 新疆城市社区多功能信息化平台建设示范

模式,可将社区的人口规划、基础设施等综合信息查询检索

与空间信息进行结合,利用三维建模的方式表达,使各类信息

表达的更加直观便捷。创新点如下:(1)基于对多层次细

节模型(LOD)技术的分析和研究,研制了三维模型加载及优

化的方法,解决了数据加载及浏览不顺畅的问题,实现了三维

场景的快速浏览。建立了城市社区多功能信息化系统,实现

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技术的结合。(2)基于

BS架构,集成了多源空间信息,研制了在一种浏览器中同时共

享二维和三维信息的方法,实现了数据的无缝接入及多用户

的并发访问,实现了在浏览器中二维和三维信息的共享。项

目已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预测:目前,该系统已经成功在青

海路社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嵩山街街道办事处泰山

街社区两个社区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在科学北路社区、天津

南路社区、北纬一路三个社区进行成果应用推广工作。该系

统在社区运转效果较好,帮助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快捷直观的服务。该成果的成功应

用也被新疆都市报、晨报及亚新网报道。随着该系统的日趋

成熟及完善,将会形成系统的软件产品,按照社区不同的需求

开发不同的功能模块,如在乌鲁木齐市502个社区进行推广,

每个社区按20~30万元计算,除去5.6%的营业税后,可收益大

约5万元,将会产生2500万的经济回报,如在全疆的3026社区

进行推广,将会产生1.5亿的经济效益,因此,该系统产业化后

将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856/ 投影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理论与应用
投影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理论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投影神经网络优化研究旨在构建仿脑寻优的动态投

影智能系统,用以寻找优化建模中复杂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本项目围绕实值与复值非线性优化问题,系统深入地研究了

投影神经网络优化模型及其全局优化理论;研究了投影神经

网络在语音信号与图像恢复,数据融合与智能机器人控制优

化建模中的应用。主要发现点:(1)发现并创建了四类投

影神经网络优化模型:原始对偶投影递归神经网络,原始投

影递归神经网络,对偶投影递归神经网络和低维投影递归神

/856/ 投影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理论与应用

经网络,解决了之前无法求解的非全局凸优化与复值优化的

疑难问题。(2)发现了基于投影理论的实值与复值投影李

亚普诺夫函数的分析方法,在非对称映射,非单调映射和复值

映射条件下,建立了投影递归神经网络的全局稳定性与全局

收敛性理论,突破了现有非线性动力学经典结果。(3)发现

了低维投影神经网络快速计算性能,突破了传统的递归神经

网络在处理大尺寸优化问题的局限性。(4)发现了投影递

归神经网络在科学和工程应用中的实施途径,创建了图像恢

复、语音信号、·数据融合和机器人运动控制等应用的

投影递归神经网络,提出了解决其中具体问题的实用方案。

主要科学价值:(1)所建投影递归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确保

其输出全局收敛到可解优化问题的精确最优解;可解范围由

实值优化拓广到复值优化,由凸优化拓广到非凸优化。(2)

投影递归神经网络全局优化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映射,非单

调映射和复值映射条件下,突破了传统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瓶

颈。(3)所建投影递归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结构由两层减

少到单层,大幅降低了模型复杂程度,提高了其实用性;(4)

所建投影递归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状态系统由高维减少到低

维,加速了其实时求解过程。(5)所建网络动态特性的实分

析与复分析方法奠定了实值与复值投影递归神经网络的基础

理论,为其应用提供了理论保障。此项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高等学校博导类专项基金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

局等6项基金资助。十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共250次,WoS他

/856/ 投影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理论与应用

引共340次。他引作者包括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终身会士、国

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士等国

外著名学者。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公认和好评。尤

其是美国丹佛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K.Valavanis教

授(AAAS会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A.Constantinides教授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终身会士),卡尔斯鲁厄理工

学院(德国的麻省理工)RüdigerDillmann教授,长江

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敬忠良特聘教授和北京大学徐进教授在他

们的引文中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了代表性论文中投影神经网

络模型全局优化理论及其快速处理机器人运动控制优化、语

音信号与图像恢复的有效性。

/857/ 水文监测资料的共享应用
水文监测资料的共享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省是水旱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同时也是水利大

省,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各自在全省布设站点,实时监测相关

数据,两个部门间的资料共享工作也在逐步开展。水利部门

已将省内各雨量报汛站点实时观测降水量信息和省内各水库

所属流域、地理位置、实时水位值等信息向气象部门开放共

享,共享方式是通过政务网实时向我方服务器数据库传送资

料,资料更新稳定可靠,数据具有较高可用性。水文监测信息

共享平台使水文资料能真正应用于我省气象部门,通过地图

/857/ 水文监测资料的共享应用

显示、曲线分析、表格排序等方式使数据直观化、形象化,

方便气象业务人员的调阅和下载,为气象决策服务和科研工

作提供更丰富的资料依据,促进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水

文监测资料的共享应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解析现有水文

资料库中的水文信息,依托我省气象内网,搭建Web应用平台

,以地图标注和表格显示的方式实时发布水位信息和雨量信

息,并实现查询、统计和告警的功能。

/858/ 无速度传感器变频控制应用系统――单芯片IC解决方案
无速度传感器变频控制应用系统――单芯片IC解决方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方案不同于传统的MCU+DSP、MCU+FPGA或DSP+

FPGA等多芯片解决方案,单芯片IC解决方案将无速度传感器

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控制算法的实现和系统上层的逻辑控制

单元(内置8051核)集成在一片IC中。该解决方案具有集成

度高、线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调速性能优越

以及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859/ 偏场下热释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
偏场下热释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2013年度郑州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偏场下热释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项目编号:2013

0685。本项目所设计的直流偏场下以BST为代表的介电材料

热释电参数全自动化计算机测试系统可以定量测试外加电场

时BST各电性能参数,并对它们互相影响的特性作定性分析,

力求能全面地显示材料在直流偏场下的电学性能,这将对于

研究材料热释电系数与其它电性能参数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该测试系统产品化则更有助于推动材料业尤其是热释

/859/ 偏场下热释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

电材料研究的快速发展。建议:对更多的材料性能参数测试

展开研究。本项目中对于热释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主

要包括硅油温度控制模块、直流偏压模块、热释电参数自动

测试系统软件部分等三大部分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全部达到

计划书上预定的指标要求,分别如下:(1)硅油温度控制模

块,采用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PID控制算法,使系统

具有控制温度精度高,稳定性强等特点,精确度达到0.1℃,波

动系数小于0.5℃,温度控制范围为0~200℃。(2)直流偏

压模块基于交错并联技术、移相全桥技术和数控技术,是一

种高功率因数可调直流开关电源,输出电压0~300V连续可调

,额定功率220W,精度可达0.1V。(3)热释电参数自动测试

系统软件部分采用LabVIEW为主要开发平台,搭载VisualC++

的通信控件,可以测试施加偏场下的相对介电常数、损耗值

、探测率优值等多项参数,同时也可以显示出介电系数-温度

曲线、损耗-温度曲线、热释电系数-温度曲线、探测率优值

-温度曲线等多种曲线。成果的创新性如下:(1)在一般测

试条件的基础上加上了直流偏场(直流偏压可调范围达0~

300V),可以测试直流偏场下材料电学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

,为研究电学性能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提供更可靠的数据;(2

)采用LabVIEW为主要开发平台,结合VisualC++的可视化编

程功能,设计了热释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对材料电学性能

参数实现全面自动化测量,并对它们互相影响的特性作定性

分析,全面显示材料在直流偏场下的电学性能。

/860/ 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组织DNA检测的系统研究
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组织DNA检测的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本项目通过对常规实验条件下甲醛固定标本或

石蜡包埋组织的STR可检出时限数据进行系统摸底调查,提

出针对各种条件下甲醛固定标本和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检测

应对策略,为此类物证检材DNA检测技术标准化积累基本数

据,同时对检案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可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

。(2)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组织DNA检测的成功率是不定的,

这与检材本身的条件有关,也与鉴定者的经验和采用的技术

策略有关,本项目通过对甲醛固定标本和石蜡包埋组织DNA

/860/ 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组织DNA检测的系统研究

检测的系统研究,评估各种可能因素(组织类型、固定时间

、保存时间、包埋前处理时间等)对DNA检测的影响,并不

断摸索、调整技术方法,提高检测甲醛固定标本和石蜡包埋

组织DNA的技术水平,更好地适应日益增长的鉴定需求。(3

)染色后病理切片的制作基础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后期制

片过程对DNA分析而言又增加了微量和染色剂抑制干扰问题

,因此一直是法医物证鉴定上的技术难点,本项目在取得了

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组织DNA检测的最佳优化应对策略的基

础上,摸索出此类检材的DNA检测技术,可填补这一检案空

白。

/861/ 一种具有赋形波束的新型网状天线结构设计方法
一种具有赋形波束的新型网状天线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赋形波束的新型网状天线结

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该天线索网反射面进行赋形设计

;然后结合赋形后的网面反射面,设计上层和下层的索网结构

,进而得到总体三层索网结构;其次通过对三层索网结构进行

平衡预张力设计,保证了其结构的可张拉性和可实现性;最后

设计了支撑三层索网的三层桁架结构,进而得到索网-桁架整

体天线结构。本发明通过将周边桁架式可展开网状天线的两

层索网结构扩展为三层索网结构来实现具有赋形反射面的网

/861/ 一种具有赋形波束的新型网状天线结构设计方法

状天线结构,其设计过程简明;所设计得到的赋形网状天线结

构具有可张拉性,结构上易实现,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862/ 进口门禁系统配套产品——门禁考勤系统CWAS
进口门禁系统配套产品——门禁考勤系统CWA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门禁考勤系统软件,主要是通过员工的工作卡号进

行考勤,不需要高成本的硬件设备,不需要繁琐的人为排班过

程,从最简单的固定上、下班,到最复杂的轮班、倒班都能应

付自如,对不同岗位、各种管理层次的人员等都能进行高效

、方便地考勤处理。

/863/ 包头市优势产业技术差距及需求分析
包头市优势产业技术差距及需求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包头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工业,而钢铁、铝业、装备

制造、稀土这四大优势产业又占到包头工业近80%,这四大

优势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全市工业产业的发展,并

影响决定着包头经济的发展。本报告结合包头工业发展实际

,将我市四大优势产业与国内外同类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

客观的对照,重点找出了存在的技术差距,并详细分析了的

形成差距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今后四大优势产业技术

需求和发展的方向。钢铁领域着重从板、管、轨、线四个方

/863/ 包头市优势产业技术差距及需求分析

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我市现已具备1000万吨铁、钢、商品坯

材综合生产能力,规模、效益、盈利能力、吨钢能耗、出口

创汇等方面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在全员劳动生

产率、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投入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铝产业由电解铝和铝加工构成,电解铝产能100万吨,整

体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在铝电解电耗、阳极炭耗、

电解槽寿命和环保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尚有差距,铝电解

合金化比例和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不足,铝加工产

品比较单一,除高纯铝和高压阳极箔初具规模外,还缺少铝

光箔、腐蚀箔、低压箔、阴极箔、电容器等产品。

/864/ RZJ-8A绕组匝间绝缘试验仪
RZJ-8A绕组匝间绝缘试验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绕组匝间绝缘试验仪我所已生产多年,其质量稳定

、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及检测效率高等优点受到用户的青睐

,在电动工具行业被广泛使用。由于矿用电机和电器的使用

环境恶劣,潮湿、高温、抗暴等不利因素,影响电气元器件

的正常使用,所以矿用电器的组匝间试验电压等级比较高,

需要6kV以上绕组匝间绝缘试验仪,对电器、电机产品进行

匝间试验。而目前生产的匝间绝缘仪最高输出电压只有3kV

,还没有达到矿用等部分行业的使用技术要求,因此急需研

/864/ RZJ-8A绕组匝间绝缘试验仪

制新型的匝间仪,以提高仪器在其他领域中使用的能力,满

足其他行业绕组产品的检测需求。“6KV绕组匝间绝缘试验

仪”符合JB/T9615.1-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

缘试验方法》、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

匝间绝缘试验限值》标准要求。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140V及

以下中小型电机、矿用电机、船用电机、高低压电器、变压

器及各种线圈等绕组产品,可对其进行匝间绝缘试验。仪器

采用脉冲冲击波的方式,对被试品绕组进行非破坏性电气绝

缘试验,以判别绕组是否存在绕组匝间绝缘击穿(短路)、

绕组断线(开路)、绕组嵌错线、引线接错、漏焊及匝数差

异等不良现象。主要技术指标:输出电压:500~6000V高压

发生器件:脉冲闸流管高压储能电容容量:0.1μf冲击波波

前时间:0.2μs匝间短路判别方法:电桥平衡对比判别法试

验电压值显示:3位半数字电压表判别电压值显示:3位半数

字电压表别电压设定:无级设定自动判别匝间短路灵敏度:

大于总闸数2‰以上的绕组短路一次试验时间:小于2s被试品

电感:>4μH单相/三相绕组测试三相绕组测试自动转换极性

/865/ 软件资产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软件资产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企业实施软件资产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对软件资产

的规划、采购、部署、移动、更新、升级、维护、报废及删

除整个寿命周期有效管理、控制和保护的基础架构和流程。

本研究通过研究先进软件资产管理理论、标准和国内外标杆

企业最佳实践,根据软件资产管理前沿理念,结合国网上海市

电力公司电网企业软件资产的特征,借鉴全寿命周期资产管

理理论和电网设备资产管理方法,科学构建软件资产管理模

型;结合管理需求,提炼软件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构建

/865/ 软件资产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基于EA的软件规划管理、基于LCAM理论的软件采购管理、基

于IMS的软件运行管理等方法论研究;并编制适应于各层级的

软件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国家电网公司

软件资产管理体系。本研究基于研究成果,进行了试点优化

和持续改进,通过固化软件管理流程,开发软件资产管理系统

原型,实现软件全过程管理、达到软件资产帐、卡、物的一

致性,确保软件资产正版化应用,以及软件资产管理的科学、

高效。

/866/ WMLR DN15~DN300 超声波热量表
WMLR DN15~DN300 超声波热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WMLR系列超声波热量表是集中供热系统中对用户所

供热量进行分户计量所必需的计量装置,超声波热量表由流

量计、温度传感器和电子运算单元组成。其全部的性能与指

标均符合CJ128-2007中1级、2级、3级超声波热量表的技术

要求。其工作原理:将配对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热交换回

路的进水和回水的管道上,将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入口或出口

管上,流量传感器发出流量信号,配对温度传感器给出进水

和回水的温度信号,积算仪采集流量信号和温度信号,经过

/866/ WMLR DN15~DN300 超声波热量表

计算显示出载热液体从入口至出口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值。

该产品具有下述特点:1、超声波时差算法,高测量准确度

。2、完全不受介质中杂质、化学物质和磁性材料影响。3、

测量机构无运动部件,永不磨损。4、水平、垂直任意安装

。5、极小的压力损失。6、直通式声波通道,信号不受干扰

。7、声波通道中无反射面,真正水流无阻挡。8、外挂式结

构,满足你所有安装要求。主要技术指标:1、主要规格:

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5、DN80、DN1

00、DN125、DN150、DN200、DN250、DN300。2、准确度等级

:1级、2级、3级。3、电池使用寿命:≥6年。4、工作电源

:3.6V/2.4Ah。5、静态电流:≤10μA。6、工作电流:≤40μ

A。7、压力损失:≤0.025MPa(常用流量)。8、工作压力:

≤2.5Mpa。9、防护等级:IP67。10、环境等级:A类。据统

计,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即有建筑65亿平方米,每年新增的新

建建筑约4.75亿平方米,其中70﹪没有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从2003年累计约有13.3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达不到热计量收

费的要求,每年户用热量表需求在500万只以上,楼栋表需

求在20万只以上。安装超声波热量表后,按热计量收费,可

节约20﹪~30﹪的能源,供热费用可降至原来的70﹪左右。对

于企业而言,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年产销1万套计算每年可

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万元。在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超声波热量表的推广使用还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能促使

人们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增强了全民环保节能的意识。

/866/ WMLR DN15~DN300 超声波热量表

热量表的安装要求集中供热,这将使很多小锅炉关闭。由此

可以直接减少燃煤小锅炉带来的污染问题。此外,随着市场

对热量表的需求不断增大,热量表的的生产及售后都需要大

量的劳动力,可缓解就业压力。

/867/ 微波&烧烤炸鸡
微波&烧烤炸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特种器件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技术原理:裹浆裹

粉学和肉处理技术的完美结合裹粉材料的开发。由于微波和

烧烤加热本身固有的特点,油炸食品在冷冻后进行微波或者

烧烤时,内部水分的外迁和对环境水分的吸收使产品表皮水

分含量增加,出现“浸湿”现象,从而失去良好的酥脆口感。

因此,为达到适合微波和烧烤的目的,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

如何保持微波或者烧烤后外壳的酥脆性。技术创造性和先进

性:微波&烧烤炸鸡-采用微波或者烧烤方式加热的炸鸡块

/867/ 微波&烧烤炸鸡

与其它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烹饪有以下优点:首先,区别于

其它加热方式由外部开始加热,微波热量直接深入食物内部

,所以烹饪速度比其它炉灶快4至10倍,热效率高达80﹪以上。

因此,微波炉由于烹饪的时间很短,能很好地保持食物中的维

生素和天然风味。其次,由于缩短了加热时间,减少了操作过

程,即省时又省力,有效利用能源,净化生活环境;最后,加热

损失较油炸少30~40﹪,吸油率降低80﹪,鸡块的汁水感好,通

过缩短油炸时间,减少了油炸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应用

情况:现有的炸鸡产品市场规模很大,即使只有小部分的消

费者选择使用微波&烧烤炸鸡,市场规模也足以达到数万吨

,再加上因为没有油炸环境以及排斥油炸的消费者的选用,微

波&烧烤炸鸡的市场前景是诱人的。本产品直达快餐行业,

如能够获得成功,将经一部带动我公司肉类产品在快餐领域

的占有率;并且快餐类产品利润高,快餐深加工将成为我公司

深加工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快餐领域是国内中高层消费领

域,加强和扩大在该领域的发展,会提升我公司的整体产品形

象-中高端,进而提升集团的整体形象。

/868/ XHJ-1 水文信号综合显示仪
XHJ-1 水文信号综合显示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采用了以单片计算机为中心的多项先进技术

,如光控、半导体存储、LCD显示等。将水文缆道上所需的起

点距和水深测量、流速测算、流速仪器测等功能有机地结合

起来,并实现智能化功能切换。其技术关键是应用计算机技

术将上述功能有机结合和自动转换。主要技术指标是:起点

距测量范围:-999.9米~999.9米;水深测量范围0~99.99米

;适应于多种转子式流速仪,其量大信号速率50个/秒,计算符

合水文规范要求。该项目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

/868/ XHJ-1 水文信号综合显示仪

目仪器已获水利部政策性补贴推广到全国约20个省市区的约

300个水文站。为水利及防汛工作发挥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869/ G.652D单模光纤
G.652D单模光纤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开发的“G.652D单模光纤”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将1383n

m波长附近由氢氧根离子产生的吸收损耗衰减降低到0.32dB

/km的水平,增加光纤使用带宽近1OOnm,从而实现了1260~

1625nm波段的全波通信。同时,对光纤的特性也进行了优化

,使光纤具有衰减低、色散小、性能稳定等特点,并且具有

优越的“偏振模色散系数”。该产品被列入2005年省级新产

品试制计划,产品经信息产业部有线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869/ G.652D单模光纤

中心检测,所测指标均符合GB/T15972-1998《光纤总规范》

和Q/FSO-J2-01-201-2004《G.652单模光纤》的要求,经用

户使用,反映良好。目前,国内主要运营商积极加快城域网

建设光纤到户(FTTH)计划。由于G.652D单模光纤将普通光

纤(G.652B单模光纤)1383nm处的水峰衰减降低到0.32dB/

km的水平,增加光纤使用带宽近100nm,满足了CWDM技术的

需要,可以不需要激光器制冷、波长锁定和精确镀膜等复杂

技术,大大降低了运营设备成本,更加适合城域网建设的需

要。因此,目前国内各大运营商在城域网的建设中已经大量

采用G.652D光纤。由此可见G.652D单模光纤应用前景良好,

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面对市场机遇,该公司将加大科技投

入,通过完善制造工艺,有效的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了生

产成本,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870/ 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理论的信任授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理论的信任授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2008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项目,批复

项目编号为:08JK207,项目名称:基于区间值模糊理论的信

任授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本项目

属于计算系统的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面向普适计算环

境的基于区间值模糊理论的信任授权访问控制方法。本项目

针对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区间

值模糊集理论的信任授权模型,对大量的用户能够准确的授

权,以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而造成破坏。通过引入区间值模

/870/ 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理论的信任授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糊理论实现对主体信任度进行评估,依据访问请求主体的信

任度所属信任等级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采用RTBAC的思想,针

对每个主体的信任等级映射到角色集中对应的角色上,从而

实现从主体到角色的指派。3、性能指标(1)引入区间值模

糊理论进行信任评估,将信任度与普适计算环境下的访问控

制有机结合;(2)将信任等级和系统安全中角色相关联,提

出基于区间值模糊聚类的信任等级动态划分机制;(3)首次

提出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理论的信任授权模型,兼容了现有计

算系统中RBAC的安全模型,同时满足普适环境自适应的和主

动的访问控制。(4)首次提出普适环境下基于信任的级联

服务模型,解决了单一普适设备不能完全满足请求服务要求

的问题;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国际信息安全界对使用模

糊理论与方法处理复杂信息系统访问控制的有效性已经达成

共识,目前,模糊访问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所取得的结果还仅

仅是初步的。国内的访问控制研究起步比较晚(大约在90年

代初),只有少数研究机构的少数研究人员在从事相关方面

的国际跟踪研究。国内的模糊访问控制研究目前显见文献报

导,该项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5、成果的创

造性、先进性[1]将区间值模糊集理论、信任管理和普适计

算的访问控制问题进行有机结合,为普适计算访问控制研究

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建立基于区间值模糊聚类

的信任等级动态划分机制,体现普适计算的自适应性,更符合

普适计算访问控制的需要。[3]建立基于区间值模糊综合评

/870/ 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理论的信任授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判的信任评估模型,为主观信任度的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方

法。[4]建立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理论的信任授权模型,为普适

计算的模糊访问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5]设计并实现基于

信任的模糊访问控制中间件,为普适计算提供安全保障和技

术支撑。[6]提出普适环境下基于信任的级联服务模型,解决

了普适环境下单一普适设备不能完全满足请求服务要求的问

题;6、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普适计算已被

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公认是未来计算的主流模式之一,而

普适计算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尚未有效解决的重要课题,并且

已经成为信息安全的一个基础问题,目前受到信息安全领域

研究的高度重视。访问控制是确保计算系统安全的核心技术

之一。但是,普适计算的访问控制具有高度的模糊不确定性

和动态自适应性,这使传统的访问控制理论和方法不能够满

足其需要。为此,本项目以解决普适访问控制的模糊不确定

性和动态自适应性问题,为高性能普适访问控制系统设计与

实现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为智能访问控制研究提

供新思路,探索新途径。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

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项目组用系统仿真软件对本项目所

提出的信任授权方法和有关算法进行实验研究。开发了一个

普适访问控制分布式模糊系统原形,以智能教室和智能会议

室为应用平台,进行小规模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学校

校园网和研究实验室的微机构造普适访问控制的分布式授权

/870/ 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理论的信任授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服务器系统,利用校园网上的计算机、PDA、智能手机、GPS

、有线和无线移动网络设备以及远程和本地多媒体教学设备

,构造大规模复杂的普适计算应用场景-综合移动教学环境,

并开展实际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在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继续申报应用型研究课题,通过和企业合作,进一

步深化研究课题,推广其在云计算、智慧城市上应用。

/871/ 定向固态液晶式光纤动态衰减器
定向固态液晶式光纤动态衰减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1.任务来源:自选项目2.应用领域和

技术原理该项目是电子信息领域微电子技术类的集成光电子

器件,主要应用于光通讯系统中光信号强度的调节与控制。

本产品的平台技术为液晶技术,其与国际前沿的液晶动态衰

减器不同在于该项目采用二种不同的液晶结构分别用于光偏

振状态的控制及偏振光的分离,而其他的液晶技术仅采用单

一液晶盒用于光偏振状态的控制。3.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该项目属国内首创,居国际先进水平。其先进性创新性主要

/871/ 定向固态液晶式光纤动态衰减器

体现在:性能优、可靠性高、成本低、结构紧凑。4.作用意

义目前中国仅能生产机械式动态光学衰减器,而尚无能力生

产电子式光学衰减器。该项目的开发部为中国赶上并超过世

界光通讯器件及模块先进水平提供了契机。它的成功将改变

中国的光通讯器件工业产品低端、技术滞后的局面;为国产

动态光学衰减器的出口创汇奠定了基础;并为中国光通讯器

件全面自给创造了条件。应用前景动态衰减器是在光通讯系

统中通用性很强的产品,他在光网络中的角色与电阻、电容

在电子线路中的地位相类似,这使得它不可能是一个阶段性

产品。正如我们所知,无论今天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有多

先进对电阻与电容的需求却是不可替代的。目前中国的光通

讯器件工业仅能生产机械式动态光学衰减器,而尚无能力生

产电子式动态光学衰减器。电子式动态光学衰减器的生产技

术基本为美国、日本所垄断。定向固液晶式光纤动态衰减器

的开发为中国赶上并超过世界光通讯器件及模块先进水平提

供了契机。它的成功将改变中国光通讯器件工业产品工业产

品低端、技术滞后的局面;为国产动态光学衰减器的出口创

汇奠定了基础;并为中国光通讯器件全面自给创造了条件。

美国著名的通讯咨询公司RHK提供的动态衰减器销售量及销

售额的统计与预测。其销售量及时常规模到2005年应分别在

20万套及4千万美元规模。而另一家著名的通讯咨询公司El

ectronicCast则预测电子式动态衰减器的市场将在2010年达

到72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本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同

/871/ 定向固态液晶式光纤动态衰减器

等产品条件下(指标、质量、可靠性)的价格优势。本产品

的价格目标为140美元左右,低于目前国际市场价50%左右。

因此,本产品在国际光通讯器件市场上具有显著的产品竞争

力。同时,本公司创立人与海外同类企业的渊源关系亦为本

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在国际市场,本产品为首创

产品,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功能及质量等产品条件的优势上

。目前,中国的动态光学衰减器产品市场仍是以机械式为主

,电子式动态光学衰减器仍是一种“奢侈品”。由于国产器

件的品质、可靠性差,中国许多光通信系统制造商,如华为

,在器件的选择上采用国外的产品。该项目的市场目标将着

重于两方面。第一,以质量及价格为杠杆逐步替代绝大部分

乃至所有进口电子式动态衰减器;第二、蚕食传统的机械式

衰减器市场。

/872/ 尾门气弹簧布置设计工具软件V1.0
尾门气弹簧布置设计工具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以往上汽通用五菱尾门气弹簧的布置、理论力学计

算、操作力曲线的输出等存在如下的问题:1、无法在UG环

境中运行;2、计算气弹簧力值曲线耗时过长;3、输入气弹簧

的参数过多,耗时过长;4、无法自动判断计算出的气弹簧参

数及其输出曲线是否满足设计规范;5、无法自动输出气弹簧

的力值曲线;6、无法判断布置的气弹簧是否满足工程及理论

力学的要求;7、无法在UG环境中求解出尾门总成的重量及重

心位置,并直接进行计算。同时每个项目需要供应商参与设

/872/ 尾门气弹簧布置设计工具软件V1.0

计分析。由于前期供应商未定点,供应商的支持分析不积极

,导致前期的造型问题无法识别,后期产品准备上市时才发现

尾门开、关闭力操作过大,影响了人机工程,降低了产品感知

质量。后期整改时需要更改侧围及尾门等零件的大模具,更

改量过大,浪费了时间周期及费用,影响了项目进度。本软件

通过在UG环境中运行,直接在UG环境中选择尾门气弹簧的安

装点、尾门铰链位置,尾门开启点,尾门关闭点、尾门重新位

置,即可计算尾门气弹簧的理论力学;直接在UG环境中选择点

,输出参数速度非常快;参数设定完成后计算结果马上完成;

可以自动调用EXEL软件,输出尾门气弹簧布置时的力学曲线

,同时可进行判定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自动调用EXEL软

件,把布置的结果保存在文件中,自定判定位置气弹簧的布置

是否满足理论力学的工程要求是否成立,以便判定布置气弹

簧是否满足要求;在UG环境中先设定尾门总成零件的密度,直

接求解出尾门总成的重量及重心位置,软件直接调取重量及

重心位置进行自动计算。本软件可进行快速进行尾门气弹簧

的布置及力学分析,快速的分析新项目的造型能否满足工程

的布置要求。以往尾门气弹簧的布置及分析需要三天的时间

,目前开软件可以缩短到一个小时,提高产品开发的速度,缩

短产品开发的周期。本软件内部预设有参数,该参数都是最

佳实践值,是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总结,新进的工程师可快

速的掌握该软件进行新项目的研发,同时该软件可自动判断

计算输出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可让新进的工程师

/872/ 尾门气弹簧布置设计工具软件V1.0

快速的掌握方法,提高新员工的设计开发能力,前期可进行气

弹簧布置的合理性分析,避免后期产品不满足要求时的大更

改,为项目的开发节约了时间及开发成本。

/873/ 项目合同信息管理软件
项目合同信息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自主研发本软件是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软件以合同

管理为中心有机地管理合同履行过程。实现了项目全过程全

要素管理,涵盖售前机会、立项、执行、结项全过程;图形化

展示项目进度,统揽所有在执行项目的情况,便于监控和管理

;智能的系统预警功能,及时提醒您相关的事件进展与状态,

免除遗忘;有效管理项目知识、文档,不断积累企业项目中的

知识与经验让更多人借鉴分享;不同人的项目管理平台,展示

全方位的项目信息和关注点;构建在统一集成平台之上,扩展

/873/ 项目合同信息管理软件

性好,与企业人力资源、财务、客户关系、知识管理相结合

,全面提升企业执行效率;与工作流及自定义表单结合完成项

目流程和表单的自定义满足个性需求。软件实现了项目全过

程全要素管理,涵盖售前机会、立项、执行、结项全过程;图

形化展示项目进度,统揽所有在执行项目的情况,便于监控和

管理;智能的系统预警功能,及时提醒您相关的事件进展与状

态,免除遗忘;有效管理项目知识、文档,不断积累企业项目

中的知识与经验让更多人借鉴分享;不同人的项目管理平台

,展示全方位的项目信息和关注点;构建在统一集成平台之上

,扩展性好,与企业人力资源、财务、客户关系、知识管理相

结合,全面提升企业执行效率;与工作流及自定义表单结合完

成项目流程和表单的自定义满足个性需求。软件可广泛应用

于各行各业项目合同管理中。软件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同时

带有保密功能,保障公司最基本客户信息。技术已经可以广

泛推广,较为成熟,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用情况良好无

/874/ 一种IIC批命令处理控制方法
一种IIC批命令处理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IIC总线是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组简单的双向两

线串行总线,通过串行数据(SDA)线和串行时钟(SCL)线

在连接到IIC总线上的器件间传递信息。现有IIC工具多为软

件开发人员各自自行编写,集成度较低,不能同时支持W(写

命令)、R(读命令)、C(连写命令)、MOV(赋值命令)

、ADD(加命令)、SUB(减命令)、MUL(乘命令)、DIV(

除命令)、AND(与命令)、OR(或命令)、CMP(比较命令

)、IF(判断命令)、DELAY(延时命令)、IO(控制命令

/874/ 一种IIC批命令处理控制方法

)、MULTI(多路命令)、SCAN(扫描命令)等操作,不能通

过解析文件对上述操作进行批处理,只能完成各自独立操作

,没有通用性,在操作变化及多条操作组合时都要重复编写程

序,可维护性不高,且可移植性、重入性较低,工程产品上开

发过于重复冗余,开发周期长。本发明公开了IIC批命令处理

控制方法,包括在上位机命令编辑窗口内编写IIC批处理文件

,并将文件中的指令排序,将该文件保存在上位机中;上位机

向通信单元发送文件;通信单元将文件传输到文件校验处理

单元中校验,标记相应正确或错误状态字,将命令和状态字存

入链式存储单元;控制单元将正确状态字对应的指令调出,进

行IIC从设备操作,如遇控制操作类IIC批处理指令,进行对应

的IIC从设备的总线读写,如遇逻辑运算类IIC批处理指令,先

进行逻辑运算,再将结果回传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控制操

作类IIC批处理指令中带的地址将运算结果传到对应地址的

IIC从设备中。本发明提高了IIC总线的操作效率。

/875/ 基于电网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CBRM)二次开发
基于电网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CBRM)二次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电网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简称

CBRM)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设备优化检修、风险控制和

资产管理方面的系统。它通过对设备基础技术参数、运行环

境、试验数据、故障缺陷记录以及设备监测检测数据的分析

,得到设备当前及未来的健康指数、故障率及风险,从而为

电网的投资决策(检修、改造及更换)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为了更好的利用“基于电网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这一国内外在设备状态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先进研究成果,

/875/ 基于电网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CBRM)二次开发

使被评估设备的数据能够实时的自动刷新、评估结果的最大

化利用,我们需要在原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二次

开发,实现评估系统的数据自动获取、实时计算及结果网络

发布和传输。“基于电网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二次

开发”将通过CBRM内核软件实现以系统软件的形式对评估过

程和结果进行展示,并且将直接调用“河北省电力公司生产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中已有的数据进行风险评估,最终

降低CBRM评估过程中数据准备的工作量,并且通过网络平台

进行评估结果的发布,使CBRM系统评估结果得到最大化的应

用。

/876/ 中国结核病信息融合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
中国结核病信息融合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

广情况:本项目属于传染病领域的应用型研究,通过中国结

核病疫情监测体系开展结核病流行规律研究和科学预测。主

要内容及特点为:1.开展横断面调查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全

方位结核病疫情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

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于2000年和2010年分别在36.5万和

25.3万人中开展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掌握了中国

结核病的患病率及变化趋势,系统评价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

/876/ 中国结核病信息融合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

划的执行情况与效果。基于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管理

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应用网络信息技术

,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以个案为基础的、包含结核病患者

诊断治疗和管理全程信息的实时结核病报告管理系统,实现

了结核病发病的实时监测及患者的全程治疗管理。依托全国

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获得全国和各地的结核病死亡率及

其变化趋势。2.利用多系统整合数据进行结核病流行规律的

综合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结核病发病、患病、死

亡监测系统等多渠道来源数据,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掌握了

中国结核病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中国结

核病防治规划的评估与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3.采用模型

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结核病疫情进行科学预测采用空间热点时

空模型、传播动力学模型、灰色模型等预测研究方法,利用

监测体系提供的核心参数,对中国未来20年结核病发病、患

病和死亡的疫情发展趋势及不同控制策略的预期效果进行科

学预测,为全国乃至全球结核病防控策略及远期目标的制定

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如下:1.中国开

展的结核病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质量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

HO)充分肯定,其调查程序、组织实施和宣传发动方案,已被

WHO写入《Tuberculosisprevalencesurveys:ahandbook》

,作为其他国家开展类似研究的典范。2.本项目建立的结核

病信息管理系统,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被WHO向全球推

荐为建立电子化记录和报告系统、开展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

/876/ 中国结核病信息融合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

监测的范例:在国内被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300多个地(市)级和约3000个结核病定

点医疗机构常规使用,患者个案信息的实时监控促进了医防

合作,提高了患者发现水平,保障了患者的规范治疗和及时治

愈,对我国结核病疫情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本

项目科学评价了中国的结核病疫情现状、流行趋势和影响因

素,明确了中国结核病防治的优先领域、重点群体和关键技

术,为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和《

“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

据。4.利用本项目的研究结果,正式出版了6本结核病监测及

应用等领域的专著,用于指导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5.项目

成果被WHO在2011年的结核病报告中特别提到“中国在既往

20年结核病疫情测算中使用的方法和优异的结果,为许多其

他国家提供了范例”。在我国开展的国际技术援助中被采用

,并多次进行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6.本项目成果发表在La

ncet(3篇)、PlosMedicine等国际国内重要杂志上,共发表

56篇中英文论文,SCI影响因子最高44.002分,总分为181.75

5分,被引用次数为1036次。

/877/ 智慧监考员系统V1.0
智慧监考员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智慧监考员系统设计说明书一、引言编写详细设计

说明书是软件开发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开

发人员在完成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基础上完成概要设计规定的

各项模块的具体实现的设计工作。通过对设计说明书的阅读

,可以更加深入得获知软件的各个模块功能。二、智慧监考

员系统发展现状2.1面临的问题古往今来伴随着各类型的考

试,作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愈演愈烈。教育部自考办考

务与监察处表示:考试作弊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在当前市

/877/ 智慧监考员系统V1.0

场经济交易原则泛化、急功近利观念上升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下,包括自考在内的各种考试中,作弊的人数、手段、心态等

方面,的确是日益呈现出复杂化、严重化的倾向。目前,XX省

(市、自治区)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已出现了“枪手”,它

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职业,此外,替考、作弊影响了各级考试

的声誉,从某种意义可以说,考试的监管力度不够是最大的不

公平。如何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狠刹各种违纪、舞

弊歪风已迫在眉睫。针对XX省(市、自治区)出现替考事件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2.2必要性对于屡禁不止的

考试作弊出现解决方案只能是以更加严格的方案打击作弊,

形成作弊必被抓的高效监考系统,使作弊的学生排除侥幸心

理,从不敢作弊到不愿作弊。这就对现在的监考系统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现在的监考系统主要依赖监考人员的巡查,随

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进步,通过对

考生行为模式的分析来辅助监考人员进行监考,可以降低监

考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提高监考的可靠性,对于提高监考系统

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是十分必要的。2.3意义再好的培训都不

如产品设计的简单易用、傻瓜式操作,要保证监考老师无需

培训,直接使用,全程傻瓜式操作,这是保证现场考生身份认

证速度的关键,只有学生或老师会用、好用,才能保证现场使

用的效率。三、软件总体设计3.1软件功能概括本软件采用

传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

结构化的软件设计方法。本软件主要依托高清视频监控网上

/877/ 智慧监考员系统V1.0

巡查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算法,智能分析考场

情况:自动判定时间水印是否准确和场所水印是否规范;自

动跟踪识别人的行为,自动分析统计判断考场缺考情况、考

生进场离场情况、监考员行为是否规范、考风考纪等;自动

告警和保存异常情况。3.2软件的开发运行环境系统开发的

条件是普通PC及其相对应的系统,运行于ARM架构嵌入式片上

系统。本次开发使用的是Windows7系统以及Labwindows、A

ltiumDesigner、Keiluvision5和STM32cubemx,软件的运行

环境是STM32F401嵌入式微控制器。开发系统采用WindowsX

P、Windows7及以上操作系统;上位机运行环境采用Windows

XP、Windows7及以上操作系统,测试系统运行环境采用基于

ARM架构的STM32F401嵌入式微控制器即可。3.3总体结构本

系统总体结构为在开始考试后依托高清视频监控网上巡查系

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算法,智能分析考场情况:

自动判定时间水印是否准确和场所水印是否规范;自动跟踪

识别人的行为,自动分析统计判断考场缺考情况、考生进场

离场情况、监考员行为是否规范、考风考纪等;自动告警和

保存异常情况。3.4系统建设目标本软件系统建设目标是依

托高清视频监控网上巡查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

别算法,智能分析考场情况,分担监控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并减少由于人的原因或者制度的原因产生的考试作弊问题。

通过该系统的工作,对考场进行分析与记录,对考生和监考员

/877/ 智慧监考员系统V1.0

进行分析与记录,并进行自动告警并记录异常情况。具体建

设内容包括:(1)自动判定时间水印是否准确和场所水印

是否规范;(2)自动跟踪识别人的行为,自动分析统计判断

考场缺考情况、考生进场离场情况、监考员行为是否规范、

考风考纪等;(3)自动告警和保存异常情况。3.5可行性分

析(1)技术可行性:系统层次性软件设计思想对身份验证

系统进行设计,由国家、省、市、县和考点五级组成,不仅符

合教育行业中多级考务机构分级而治的需求、便于管理和建

设,同时也便于与标准化考点其他子系统的对接、融合与功

能扩展。通过系统建模证明了该系统在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本系统制作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能大

大节省软件测试过程的开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良

好的经济性。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绿色环保,节约成本,经

济效益高。四、系统算法详细设计本软件系统依托高清视频

监控网上巡查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算法,智能

分析考场情况,分担监控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并减少由于人

的原因或者制度的原因产生的考试作弊问题。通过该系统的

工作,对考场进行分析与记录,对考生和监考员进行分析与记

录,并进行自动告警并记录异常情况。主要包括环境识别,自

动判定时间水印是否准确和场所水印是否规范;行为识别自

动跟踪识别人的行为,自动分析统计判断考场缺考情况、考

生进场离场情况、监考员行为是否规范、考风考纪等;智能

/877/ 智慧监考员系统V1.0

处理,自动告警和保存异常情况。1.环境识别自动判定时间

水印是否准确和场所水印是否规范。2.行为识别自动跟踪识

别人的行为,自动分析统计判断考场缺考情况、考生进场离

场情况、监考员行为是否规范、考风考纪等。3.智能处理自

动告警和保存异常情况。五、系统优势与优点5.1全面高清

化从前端视频信号采集,中间的存储设备、传输设备,后端的

解码设备全部支持高清。通过巡查的高清化,让视频和录像

更加清晰,实现系统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的转变。通

过系统与业务进行融合,从视频就可以了解到对应的业务信

息,通过建立的信息反馈渠道进行指令的上传下达,实现真正

的“管得了”,也为追溯取证的时提供高清的录像作为证据

。5.2新老设备兼容新一代网上巡查系统不仅支持高清网络

摄像机+NVR的接入方式,同时也支持同轴高清摄像机+高清流

媒体服务器,或者模拟摄像机+流媒体服务器等多种方式。让

不同分辨率的视频图像在同一平台下进行编码及解码,完美

兼容了新老系统(设备)。不论是学校新建,还是老系统新

增、改造都能用一套系统进行完美解决。尤其是高清流媒体

服务器能同时接入高清网络摄像机、同轴高清摄像机、模拟

摄像机,在老系统的新增、改造中尤为方便、实用。5.3智能

分析诊断流媒体服务器和网络存储服务器都带有智能分析诊

断功能,将原来需要前端智能摄像机才能实现的功能,移置到

编码存储设备上来。极大的简化了系统的建设成本。智能分

/877/ 智慧监考员系统V1.0

析诊断包括:行为分析、智能分析、视频质量诊断等三个方

面行为分析功能包括了:拌线入侵、区域入侵、物品看护等

多种智能行为分析检测报警、布防和联动。智能分析功能包

括了:人脸检测、音频异常检测、场景变更检测、区域入侵

检测、拌线入侵检测等多种智能检测接入与联动。视频质量

诊断包括了:对摄像机图像的条纹、噪声、偏色、虚焦、过

曝的检测,及时发现图像异常问题报警。六、系统安全性设

计6.1系统备份为保证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设计必须考虑

系统的备份方案,根据系统的硬件环境,可对主机、磁盘子系

统、通信介质备份或容错。6.2数据备份与恢复为保证系统

长期、稳定的运行,设计必须考虑系统的备份方案,根据系统

的硬件环境,可对主机、磁盘子系统、通信介质备份或容错

。6.3数据安全为保证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设计必须考虑

系统的备份方案,根据系统的硬件环境,可对主机、磁盘子系

统、通信介质备份或容错。

/878/ AI人工智能基地运营管理系统V1.0
AI人工智能基地运营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AI人工智能基地运营管理系统是基于云计算提供强

大技术能力打造的全栈式人工智能服务平台,致力于帮助科

技园区、创业基地运营管理公司机构提升管理园区内企业的

服务能力,平台支持快速接入各种数据、算法,并提供可视化

编排工具进行服务和资源的管理及调度,进一步提升园区内

企业的各项服务需求,降低人工沟通时间和成本,提升园区管

理的智能化、专业化、系统化。

/879/ 一种虚拟键盘显示的手机
一种虚拟键盘显示的手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键盘显示的手机,包括手机

本体、微处理单元、触摸屏,仅设置五个按键;触摸屏设置于

操作面的上部,五个按键一字排列,设置于操作面的下部;按

从左往右的顺序,五个按键依次为接通键、键盘键、方向键

、返回键以及退出键;微处理单元设置于手机本体的内部,设

置通话模块、虚拟键盘模块、方向转换模块、返回上级模块

以及退出模块,分别与接通键、键盘键、方向键、返回键以

及退出键相连接,用于进行通话、在触摸屏显示并实现虚拟

/879/ 一种虚拟键盘显示的手机

键盘、方向转换、返回上级以及退出。上述方案,通过在手

机上单独设置一键盘键,无论在任何界面下,均可直接在触摸

屏显示,并实现虚拟键盘功能,从而增强了用户的使用效果,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880/ 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嵌入式软件
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嵌入式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公司研发的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是基于标准的计

算机网络系统而研发的,其主控系统即采用标准的类服务器

的方式,且与教师机合二为一。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学生终

端机采用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其硬件采用基于SoC(Sy

stemonChip)芯片、采用双CPU并行处理技术的嵌入式语音

教学终端。所有数据处理均使用标准的TCP/IP网络协议,因

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实现丰富的资源共享及更多的功能拓展

,可直接容易的并入校园网及INTERNET。

/881/ 检验检疫集中审单模式管理和应用程序研究
检验检疫集中审单模式管理和应用程序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检验检疫集中审单管理模式是根据检验检疫现行的

法律法规,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把检验检疫

工作的管理要求与实际业务相结合,以风险管理、诚信管理

、资质管理为基础、对报检数据进行集中审核、批查布控。

集中审单管理模式的理念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检验检疫各项

业务管理要求转化成业务规则,通过规则过滤对所有进出口

报检电子数据进行审核处理,形成预定式风险布控和预警式

风险提示等风险管理指令,并使风险管理指令贯穿于检验检

/881/ 检验检疫集中审单模式管理和应用程序研究

疫业务的各个环节,成为指导和管理各项检验检疫业务工作

的依据,从而构建“责权明确、监管有效、监督制约”的全

新检验检疫信息化管理模式。集中审单管理系统是在各职能

部门共同支持和参与下,通过政令法规、风险分析、诚信评

估、资质校验等信息的维护和设定,实现对报检企业、申报

货物的综合评价和指令布控,该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电子化

审单、直属局审查中心专业化审单和各机构检务部门接单审

核、检验部门依据指令性布控实施口岸查验在内的综合管理

系统。是对CIQ2000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中报检管理子系统的

有效补充和完善。该课题的研究及成果应用将会提高北京局

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业务管理工作和

业务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更好地履行把关职

责,更好地适应北京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促进地方经

济的发展。通过建立检验检疫审查中心,对出入境货物信息

实施集中审核的管理模式,及时有效地将各项业务管理要求

通过业务指令的形式下达到具体的业务工作上,真正使管理

和执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

监管”的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企业减负的作用,

提高了企业对检验检疫机关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882/ 县(市)级公安机关“一把手”核心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县(市)级公安机关“一把手”核心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为2010年度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课题。

县(市)级公安机关“一把手”在履行职责、带领基层公安

民警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对县(市)级公安机关“一把手”核心能力的研究

是近年来公安机关领导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项目通

过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县(市)级公安机

关“一把手”核心能力结构模型做了研究,得到了核心能力

结构模型的5个构成因素,分别是(1)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的

/882/ 县(市)级公安机关“一把手”核心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能力;(2)科学的战略眼光和创新的能力;(3)学习和接受

新事物的能力;(4)把握和推进工作进程及解决矛盾的能力

;(5)掌握信息果断决策的能力本项目胡创见与创新主要表

现在:(1)研究方法创新。突破了以往研究者在相同领域

项目研究中的所常用研究方法,借助统计学的知识,运用探索

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的方法进行本项

目研究。研究结论科学、可靠,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

合的优势。(2)研究结果更加直观。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以

结构模型的方式表达出来,形象直观,使人观之一目了然。(

3)研究结果的内涵丰富,具有时代的特征。“核心能力结构

模型”的各因子构成内涵丰富,体现了当前公安工作的实际

,具有时代的特征。本项目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较大价值

。在理论上,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公安领导干部能力研究的

理论成果做出贡献。在实践上,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公安领导

干部能力培训提供依据。

/883/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贷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贷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子信贷业务系统(以下简称“信贷系统”)是华

电财务公司推进“管理优秀、运作规范”企业管理理念的关

键系统之一,因此,信贷系统的建设着眼于总体规划,力求

融入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思想,以先进的系统手段促进华电

财务公司的信贷管理及业务朝“管理优秀、运作规范”迈向

一个新的台阶。信贷系统开发和建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借鉴

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和业务处理模式,结合财务公司领域的

应用特点,以客户为中心,以信贷风险管理为核心,设计最

/883/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贷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

先进的技术架构,满足信贷集约经营和规范管理的需要,促

进信贷业务和管理的资源信息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

,在已建的电子结算业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集团内部

银行的运作基础,达到规范信贷操作、防范化解信贷风险、

辅助管理决策、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业务发展、降低管理成

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信贷资金效益的目的。具体来说,

通过信贷系统的建设实现客户信息资源和各类信贷信息的一

体化管理和有条件共享,细化客户关系管理,实现优良客户

的发掘、储备、培养、跟踪及服务的运行机制,实现信贷系

统与行内其他主要系统的数据交互;借助系统完成公司现有

的所有信贷业务,高效及时的监督、控制,规范和辅助业务

过程,以客户资金安全和操作简便为原则,规范信贷管理,

提高业务和审批工作效率,支持业务创新;借助信贷系统进

行深入和全方位的信贷统计分析,帮助各级工作人员及时做

出准确的决策;高度强调系统的灵活性和拓展性,降低对外

部环境的依赖,提高对客户需求响应的自主能力。按照项目

实施总体的计划,将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对全国各成员

单位的系统推广工作,使信贷系统项目工作圆满完成,为公

司下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884/ 云南省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多目标树图模型研究
云南省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多目标树图模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深化和扩大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工作,

摸索更加科学、便捷、实用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通过建立多

目标树图系统,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一

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在建立多目标树图系统的基础上

,变手工操作为可供计算机操作的软件数据模型,为更有效

地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实用性的软件工具。该课题系

针对前期“绩效评价工作指南”的深化研究成果,即在前期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多目标树图

/884/ 云南省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多目标树图模型研究

系统研究,为科学、可靠的定量研究评价模索有效路径,将

“绩效评价工作指南”研究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一维平面

表格归纳转变为多维模拟仿真归集,从而使复杂多类的指标

体系通过多目标树图系统逐级归并计算,形成“归并条理清

晰、定量定性科学、结论真实准确”的绩效评价体系。该课

题成果应用前景广阔,可为前期政府投资决策、中期政府投

资监督、追踪、后期政府投资绩效评价实现全过程管理提供

有效方法;同时,对类似的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亦

可借鉴使用。

/885/ 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路形测量方法
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路形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路形测量方法,

该方法以两个频率范围不同的加速度计和一个激光位移传感

器,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为测量系统,计算机内置MAT

LAB数据处理模块,计算机内的MATLAB数据处理模块会将加速

度信号进行二次积分算出加速度位移曲线,然后分别与激光

位移对应的位移曲线相减得到最终的路面形状。本发明频率

范围覆盖大,实现了检测梁纵向位移数据检测的准确性和全

面性,MATLAB数据处理模块进行编程,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加

/885/ 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路形测量方法

速度计的测量误差引入的二次积分后的位移误差比较小,适

用范围较广。

/886/ 电能计量仪表自动化库房系统的应用
电能计量仪表自动化库房系统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本项目共建设计量仪表自动化库房2个,一、四

楼库房使用面积均为30平方米,原每库房设有5个通道以便

存取计量标准设备,新建设的自动化仪表库仅留出一个通道

,且根据设备存取需要可任意调整通道位置,在库房空间上

相当于原库房的两倍。建设的自动化仪表库采用多层任意可

调整存储结构,可根据存储表计的尺寸大小调整层间距离,

库房有效使用面积是原库房的2倍。建设一个同等面积的自

动化仪表库房所占用的空间,其存储量与4个普通库房存储

/886/ 电能计量仪表自动化库房系统的应用

容量相当。按每个30平方米普通库房造价为25万元,4个普

通库房共计100万元,而建设一自动化库房造价为40万元左

右。在当今土地资源稀缺、办公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建设1

个自动化仪表库房的存储量相当与普通库房存储能力的4倍

,且可节约资金60余万元。本项目共建设2个自动化库房,

在原库房空间不变的条件下大大提高了存储容量,并节约了

建设库房100余万元。2.电能计量仪表自动化库房系统的应

用,实现了仪器仪表收发自动化,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高

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本项目建设的2个自动化库

房存储容量相当于8个普通库房,按每人管理2个普通库房,

8个普通库房需4人。按人工成本2万/年,4人每年需8万元的

人工成本。而自动化库房仅需2人即可实现2个自动化库房的

全面管理,人工成本4万元/年,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人工成本

4万元。电能计量仪表自动化库房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共

可节约用工成本120余万元。3.监督管理效益巨大。电能计

量仪表自动化库房实现了计量仪表的自动化存储,同时具有

强大、全面的管理功能,可实现表计库存统计及报表,具备

计量器具周期提醒功能。通过自动化库房的管理功能,可对

河北南网6个市局、98个县局计量标准器具进行检定周期管

理,合理安排检定周期,做到不漏检、不超期检定,避免漏

检、超期检定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可创经济效益100余万

元。

/887/ 一种舔砖压力机智能定量进料系统
一种舔砖压力机智能定量进料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舔砖压力机智能定量进料系

统,属于饲料定量进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舔砖压力机

智能定量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漏斗,在进料漏斗的出口设置有

由电磁开关装置控制的挡板,在进料漏斗的出口下方设置有

由翻转驱动装置控制的秤料箱,所述秤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压

力传感器,所述秤料箱位于转盘进料箱的上方并可与转盘进

料箱对齐,所述转盘进料箱的下方设置有位置行程开关。本

实用新型的舔砖压力机智能定量进料系统,定量进料,使生产

/887/ 一种舔砖压力机智能定量进料系统

出来的舔砖成型稳定,大大节约了成本;整个系统简单,便于

安装在机器上,可于输送机配套使用,达到整个生产自动化,

节约劳动力;可以根据需要的舔砖大小来设定进料的重量,适

用范围广。

/888/ 基于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平台的研发
基于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平台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简要技术说明:(1)B/S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第

一层--表示层:Web浏览器第二层--功能层:具有应用程序

扩展功能的Web服务器第三层--数据层:数据库服务器(2)

.net技术是设计和开发本系统的核心。系统提供的大部分操

作都涉及到与用户动态地进行信息交互,系统能够实现数据

的动态发布。位于客户端的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使用本系统

。所有程序是在网络服务端中执行,使用一般的浏览器(如

IE或Netscape)都可以正确地获得最终“执行”结果,并且

/888/ 基于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平台的研发

将结果直接在浏览器中“浏览”。(3)技术路线:采用先

进的WEB2.0网络技术,结合已有的数据资源,搭建平台与客户

交互的形式,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框架,包含学校信息、基础

数据、学生信息管理、企业行业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简历

管理、实习鉴定管理、问卷调查、成长跟踪分析等多模块。

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页面响应速度:简单页面操作

响应速度,以≤5秒进行简单的增加、编辑、删除和查看详细

信息操作;复杂页面操作响应速度,以≤10秒进行复杂的展现

、列表、配置等界面操作;(2)吞吐量:统一视图查询,以

统一接口形式向外,与内向提供查询业务,达到1000个/秒;系

统内普通页面查询,达到500个/秒。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

学连年扩招,导致近年来大学生人数猛增,需要处理的数据和

信息量也越来越大,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就业信息管理工作,手

工处理显然是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高

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业务进行计划、管理和决策分析己成大

势所趋。该成果可在国内众多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等的就业

服务指导中推广应用,其应用前景广阔。

/88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警用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及应用示范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警用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及应用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警用装备智能管理

系统,实现对警用装备的采购、仓储、调拨、分发、回收等

各个业务环节的全过程动态可视化管理和信息共享。系统由

警用装备可视化智能调配与监管子系统、警用装备应急储备

库智能管理子系统、警用装备分发管理子系统、警用装备物

流轨迹动态管控子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警用装备数据分

析平台和全国警用装备联动支撑平台组成。解决了装备管理

过程中的手工管理为主、效率较低等问题。该成果采用国内

/88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警用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及应用示范

先进技术,通过适用于警用装备表示编码技术实现对种类繁

多、属性各异的警用装备进行统一编码,同时兼容机读和视

读。设计了适用于警用装备管理领域的感知前端智能处理模

块,解决了不同类型、不同厂商的前端感知设备的信息汇聚

与融合问题。应用数据深度挖掘、智能分析、数据检索技术

,对警用装备数据进行处理。研究警用装备管理领域现场指

挥和分发技术,主要实现的是警用装备的有序分发、信息反

馈、状态监控、数据更新、装备定位等功能。研究适用于警

用装备管理领域的多维轨迹定位和实时状态检测技术,实现

运输车辆定位和车辆状态监控。研究警用装备智能管理的中

间件技术,实现数据处理和传递、与实际感知设备的连接和

异构数据的统一化和信息融合等。该成果应用于警用装备管

理领域,目前确定应用于10个部属警用装备仓库、20个警用

装备仓库试点、2个城市试点。同时,装备物联网项目已列入

公安“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列入发改委十三五建

设规划,目标是建设一个覆盖全国80%以上公安机关、布局合

理、运行高效的警用装备管理物联网。

/890/ 职业学校学分制管理系统 【简称:PantoSchool.net(学分制)】V3.5
职业学校学分制管理系统 【简称:PantoSchool.net(学分制)】V3.5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来源与背景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技术价值、特色和创新点。为深

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特别是近两年来,根据《教育部

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上海市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结合自生情况逐步推行学分

制管理;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的教

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21世纪社会

/890/ 职业学校学分制管理系统 【简称:PantoSchool.net(学分制)】V3.5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些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中由于自生

的情况而制定了不同的实施细则。他们现在正处于由学年制

管理向学分制管理过渡的过程中,主要是学年学分制的管理

模式。学分制实施的最终目标是完全学分制。在这个背景下

,就更急需一套能够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中等职业教育校

园管理信息系统来协助学校完成这个转变,目前全国很多学

校都在试行学分制。作为在上海拥有自主版权最多的多媒体

软件开发商在总结了多所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经验和目前教

学的实际出发,推出学分制版PantoSchool.net。2、项目的

技术原理:采用多层应用结构,系统构架于Microsoft.NET的

应用平台之上,以WEBSERVICE方式构建跨越分系统之间的应

用服务。支持应用层业务对象(组件)的扩展和重用。支持

各个分系统内部以及分系统之间正常数据交互所要求的数据

接口规范及操作接口规范。所有的组建模块采用构件化开发

方式,构件可以重复利用。遵循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满

足国际标准化教育软件技术操作规范-《教育管理信息化标

准》性能指标:1)系统应采用微软VisualStudio2010软件开

发工具与技术,保证系统的先进性与持续性;2)各个模块运行

平滑顺畅、稳定可靠;3)系统支持7x24小时在线稳定运行。

4)各项资料和数据的操作查询要求准确快捷,数据库的性能

和容量可以满足资料和数据存储需求。支持最大并发数100

0个,搜索与页面响应时间为5秒。5)支持负载均衡部署,可实

现多台负载均衡设备集群,减轻各CPU的使用率,并保持在50

/890/ 职业学校学分制管理系统 【简称:PantoSchool.net(学分制)】V3.5

%以内。3、创造性与先进性1)遵循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管理

信息化标准规范》2)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管理模式3)支持自

动排课生成4)较高的安全性5)系统执行效率高,运行速度快

,功能易于扩展及二次开发6)数据格式标准化,易于与其他系

统提供接口4、范围和安全:适合职业类教育,为了适应学校

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的要求,帮助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

办学效益,充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软件系

统的协同工作性该应用系统对于多用户的协同工作提供了很

好的支持,它完全抛弃了以前相类似的应用软件对系统独占

性的需求,可多用户同时编辑相同文档的数据,大大提高了工

作效率和协同工作的能力。软件系统的易用性由于该系统是

完全自主开发,因此对一般用户的使用特别方便,图形化的界

面,浏览器式的操作风格,令用户一目了然,由于数据文档是

自动分类的排序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与信息的可

利用率。软件系统的网络功能应用系统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

制,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鹏达校园网应用系统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将成为21世纪主

流的教学方式。总之,从学校教育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适

应学校学分制教学特点,建立一套校园信息网络核心系统,利

用现代计算机、通讯、软件技术,由数据中心(数据库)、

系统软件、信息支持系统、办公群件系统组成。如何建立一

个数字化校园平台,可以完成各种事务处理、公文流转、数

/890/ 职业学校学分制管理系统 【简称:PantoSchool.net(学分制)】V3.5

据统计、分析查询。5、应用和存在问题建立一整套完善的

权限管理体系,确保学校数字化校园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实现学校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建设,是学校在信息化技术日

益发展的今天的迫切需要,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园网应用

系统,才能实现学校教学和生活的高效率管理加强市场调研

和分析工作,认真听取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界专家教师和学

生的意见和建议,研发适合学校需求的应用软件积极地与国

外企业进行合作与技术交流,不断跟进国外先进领先技术和

软件技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注重技术创新能力

的培育,不断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推出适合广大学校适

用于和能用的应用软件系统,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信息化

管理的需要,为我国的教育系统适应知识系统经济发展需要

,建立与知识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信息化教学和制作出积极的

贡献。6、获奖1)荣获上海市科委“优秀软件奖”。2)获教

育部“优秀职业教育软件奖”二等奖。3)为教育部成职教司

推荐产品。4)上海人民政府“优秀软件奖6)参与国家863项

目7)荣获教育部教育管理软件合格证书

/891/ 25英寸高清晰彩色电视显像管
25英寸高清晰彩色电视显像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892/ 一种适合三元对等鉴别可信网络连接架构的访问控制方法
一种适合三元对等鉴别可信网络连接架构的访问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三元对等鉴别可信网络连接架

构的访问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实现对三元对

等鉴别可信网络连接架构中的用户鉴别协议数据和平台鉴别

协议数据的封装:1.1)将用户鉴别协议数据封装在TAEP包的

Data字段中,通过在访问请求者与访问控制器之间、访问控

制器与策略管理器之间交互这些TAEP包来实现访问请求者与

访问控制器之间的双向用户鉴别,并建立访问请求者与访问

控制器之间的安全通道;1.2)将平台鉴别协议数据封装在TA

/892/ 一种适合三元对等鉴别可信网络连接架构的访问控制方法

EP包的Data字段中,然后,对于访问请求者与访问控制器之间

的平台鉴别协议数据,则将平台鉴别协议数据的TAEP包作为

另一个TAEP包的Data字段嵌套封装在该另一个TAEP包中。

/893/ 太阳辐射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系统软件V1.0
太阳辐射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准确的太阳总辐射测量对于校准卫星观测数据、验

证辐射传输模式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定量评估太阳能资源是

非常重要的。由于大部分总日射表采用热电堆原理制成,环

境热噪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总日射表的测量精度,造成“热

偏移”误差。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地

面观测辐射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有关总日射表测量数据的

质量控制和热偏移订正方法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

关注。该系统软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

/893/ 太阳辐射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系统软件V1.0

大气本底站总日射表热偏移物理机制及订正方法研究”的研

究成果。本文采用BSRN通用的地面辐射观测数据质量评价方

法[13]。该方法包括三层质量控制,即“物理可能限制”检

验、“极端罕见限制”检验以及“相关要素比较限制”检验

。“物理可能限制”与“极端罕见限制”检验的上限仅与经

过日地距离订正后的太阳常数和天顶角有关,与其它辐射量

无关,主要是为了检验各辐射量的观测值是否在其物理理论

最大值以及气候极值范围内。落在检验标准范围内的辐射数

据被认为是可靠的,落在范围外的则从该层开始被标记为ES

D(ErroneousandSuspectedData:错误和被怀疑数据)。“

相关要素比较限制”检验主要是针对太阳短波辐射数据的判

断方法,通过对一定太阳天顶角下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观测总辐射和计算总辐射之间的比率进行限制,从而了解它

们之间的配合是否合理,并做出相应的质量评估(具体算法

见文献[13],阈值见表3)。这一层质量检验对各辐射量观测

数据准确度的变化具有很高的灵敏性。若比率落在规定的上

下限范围内,则其相应的辐射量数据可被确定为可靠;若比率

落在上下限范围外,则暂时无法准确判断是其中哪一个(散

射辐射或直接辐射)或几个辐射量数据出现问题,散射比检

验为第三层质量控制的第一步,理论上散射辐射小于总辐射

,但由于散射辐射表还会接收到周围环境的散射能量,使得E

d/Eg(Eg-CM21总日射表测量的太阳总辐射值)的值很有可

能略大于1(特别在高太阳天顶角的情况下)。散射比检验

/893/ 太阳辐射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系统软件V1.0

只设有上限,只能对散射辐射观测值异常偏大的数据进行标

记,因此若要进行更全面、精细的质量评估,需对通过散射比

检验的数据继续进行Eg/EgC检验。理论上这个比率应为1,但

由于仪器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日射表的余弦响应、在高太

阳天顶角下双轴跟踪太阳的准确性误差等会使这个比率常偏

离理论值。该软件包括三层严格的质量控制,经过改进算法

中的多个调整系数,可适用于任何地区的辐射观测质量控制

。该软件对于辐射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更加精确、灵活,有

效剔除明显错误、可能有误及不合理数据,能更好的保留质

量较好的观测数据;并可考虑总辐射表和散射辐射表的热偏

移对辐射资料质量控制的影响。该软件目前应用于部分省市

气象科学研究所,但算法仍需进一步改进,将在今后的研究过

程中不断更新改进。

/894/ 管理体系认证客户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研究
管理体系认证客户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基于管理体系认证行业,对服务质量和顾客

满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将其成果有效应

用于认证服务实际。课题组首先针对客户服务共性,架构起

了客户服务过程交互模型(CSIM);探索性地构建起认证行

业服务质量四因子维度结构模型,并且开发出实用的认证服

务质量测评量表;提出并验证了认证行业的顾客满意影响机

理模型。并且,基于所获取的客户评价数据,对CQC相关评

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进行了实际测评分析。

/895/ 市县防震减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更新软件V1.0
市县防震减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更新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四川省地震局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震应

急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四川省自2007年12月以来,推动了全省

的市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市县防震减灾综合信息服务

系统是综合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县地震综合信息服

务系统部署点数量的增加,该系统的安装部署、运行维护技

术支持、用户培训等工作量迅速增加。为了便于数据的实时

更新,需建立一套市县系统数据库更新软件。市县防震减灾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更新软件主要功能是从市县防震减

/895/ 市县防震减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更新软件V1.0

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省数据库里自动切取该行政区划数据,

并依照响应规则获取行政区外基础背景数据。切分后完成后

,自动对数据库进行校验,实现单点数据库更新。包括全省已

部署市县系统的80个节点响应的数据库更新节点软件与中心

端管理软件。

/896/ 快速反应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器
快速反应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新产品快速反应高分子PTC

热敏电阻器的优点是将高分子PTC的反应速度提高了一个数

量级可以适应于高电压、低电流、反应速度高的应用领域。

采用多种纳米级导电材料混合,通过表面偶联处理,改善了与

高分子基体材料的相容性,提高了导电通路分布的均匀性,降

低了导电材料的含量,提高了材料的安全性、可靠性;采用先

进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组装技术,选用适当的基板材料和适当

的组装工艺,改变了高分子PTC热敏电阻材料中导电的分布,

/896/ 快速反应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器

使得高分子热敏电阻的电阻率下降50%,大大降低了导电材料

的用量,提高了产品的反应速度;采用高分子辐照交联技术和

适当的化学处理锁定组装结构,提高材料的耐压等级。

/897/ 海洋能计算和统计编报方法
海洋能计算和统计编报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根据国家海洋局下发的《关于下达2007年度海洋行

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的通知》(国海环字[2007]211号),由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负责编写本标准。《海洋能计算和统计编

报方法》是我国海洋能标准体系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标准规

定的海洋能计算和统计编报方法对于规范、统一海洋能计算

和统计编报,促进我国海洋能调查与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

义。本标准整体结构合理,内容系统全面,适应海洋能调查与

评估实际工作需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本标准规定了潮汐

/897/ 海洋能计算和统计编报方法

能、潮流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海洋盐差能和海洋风能

的计算、统计及编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潮汐能、潮流能、

波浪能、海洋温差能、海洋盐差能和海洋风能普查中对能量

的计算及统计。

/898/ 互联网核心技术“门户管理”
互联网核心技术“门户管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技术“门户管理”为教育机构,企业和政府机构

的快速建立具有实用功能的门户网站和智能化管理网站内容

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其中“易读网教育社区”的服务对象

是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和成人学

校;“教育门户网”的服务对象是全国的省市级、地市级和

区县级教委;“校园门户网”的服务对象是全国(包括港澳

台地区)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企业门户网

”的服务对象是全国的大中型企业、有分支机构的企业,以

/898/ 互联网核心技术“门户管理”

及与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有频繁信息往来的企业;“政

府门户网”的服务对象是政府职能部门,如卫生系统,邮电部

门等。

/899/ ASD2010超级RFID系统
ASD2010超级RFID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消化吸收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采

用了ZIGBEE(紫蜂)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GMS技

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就其技术来说,是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

传感网络技术的综合。本项目目标明确,专注于研究解决R

FID技术和ZIGBEE无线传感技术的结合,解决无线传感器网

络系统在事关国计民生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的相关技术问题

,从而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网络的各组成部件和整个网络系统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系统制造成本,制造出符合客户实

/899/ ASD2010超级RFID系统

际应用需求的有市场竞争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ASD20

10超级RFID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在以下领域:(1)煤矿领域

;为矿井下生产安全提供保障的矿工井下定位系统。并可以

对井下重大设备、特种物资定位和对井下环境实时监控;该

系统具有双向通信功能,可有效地确保井下人员的安全。(

2)智能交通领域;为提高城市道路的管理水平和物流运输

的效率的智能化车牌识别和车辆流量参数的采集;(3)环

境监控领域;为安全防灾或工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服务的

粮库、仓库、蔬菜大棚的温度(或湿度等)监控;(4)家

庭监护领域;为社会老龄化筹谋的老年人和病患者健康状况

的远程监护和异常状态的报警;(5)为节约能源服务的油

气管道传输中的流量、压力状态的监控和报警等。

/900/ 中科院国际化指标体系设计及本底情况调查
中科院国际化指标体系设计及本底情况调查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主要调研了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科学院、

日本里化学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韩

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澳大利亚科工组织、巴西农业研究院等

国家代表性国立研究机构与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京

大学、剑桥大学等主要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政策措施与指标研

究情况,并针对我院科研院所与教育机构设计了中科院科研

国际化与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与核心指标,并调查比较分析

我院各研究院所与教育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不仅有利于规划

/900/ 中科院国际化指标体系设计及本底情况调查

管理者理清对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加强国际化进程的

宏观引导与顶层设计,更有助于机构自身深化对国际化进程

的态势把握与方向调整。

/901/ 气象短信反馈信息系统
气象短信反馈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2008年4月建成,5月开始正式上线使用,共收

集全省7个类别的用户上行短信5783条。这些上行短信统计

结果不但能第一时间提供服务效果分析的依据,同时也是进

一步做好服务工作的需求指引。另外,在多次过程服务总结

材料中,上行短信的收集整理也为材料撰写提供了有力素材

/902/ 菏泽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菏泽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菏泽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引进全国优势技术项

目、机构、人才资源,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

化相关产业链的延伸,推动成果转化服务产业的发展。平台

旨在整合、挖掘、开发和利用国家科技成果资源,面向我市

企业提供定制性、增值化、深度化的科技成果服务,解决我

市科技资源较匮乏的现实难题,促进产业技术新成果转化应

用,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及形成优势特色科技产业。平台

基于我市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核心资源,构建我市企业需

/902/ 菏泽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求动态数据库,加强与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和重点科研院所的

科技成果的对接,加速技术成果在全市的流动和转化。平台

主要功能栏目包括:1.内容资讯类栏目:科技资讯:提供国

内外科技情报动态,科技信息动态,科技发展趋势;政策法规

:提供国内科技支撑方面的国家政策,国家法规咨询服务;通

知通告:提供我市最新的科技信息的动态,政策,规划等信息

服务;网上展厅:汇集科技成果孵化案例及通过平台对接成

功孵化的案例介绍。2.科技资源库栏目:科技成果库:整理

国内外最新的,最权威的并适合菏泽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合

作项目信息,以供政府、企业及其他用户进行查询,联系技术

支持、技术合作等业务;提供在线检索功能;优选国家级重点

成果、优秀奖励成果,全程追踪服务;协助组织、举办科技项

目对接活动,具体对接洽谈,重点项目跟进服务等;科技专家

库:统一集成国内权威性的科技专家,建立专家人才库,以供

政府、企业及其他用户在新的科技领域中进行科技难题攻关

时,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沟通,寻求技术支持或技术合作;

在线提供专家自荐功能;在线提供检索功能;科研机构库:整

理并集成全国或世界范围内的科研机构,科研单位等信息资

源,在进行最新科技技术攻关和科技难题合作领域中,提供技

术合作的信息查询和联系;提供在线检索功能;技术难题库:

集成菏泽市政府、企业及相关单位的技术难题需求。提供技

术难题信息的咨询、发布、难题攻关等管理功能;面向我市

各行业提供在线技术难题征集功能。3.其他栏目信息:合作

/902/ 菏泽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院校和合作企业:汇集了能在本地展开科技合作或产学研合

作的大专院校,科技企业的详细信息,为双方的互动合作与交

流提供一个便捷的对接窗口;友情链接:对国内相关部门的

网站的友情链接信息,方便政府、企业及其他用户进行相关

的链接访问。菏泽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年内将

完成5万项国家科技成果数据资源,1万项科研机构数据资源

,10万个科研人才资源入库建设。平台的建立对加快我市自

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减少创新风险、降低创新

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将给予有力的

支撑。

/903/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项目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结合相关数据和

实地调查数据,立足秦皇岛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依托石家庄搜

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探索秦皇岛市“互联网+农业”电子商

务平台搭建模式及相应的技术和对策,借助互联网+助推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地方政府和行政主管提供参考依据,对秦

皇岛市乃至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决策参考。项目的具

体研究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秦皇岛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

台发展现状分析。通过文案与实地调查,对昌黎葡萄酒、北

/903/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戴河海鲜等典型龙头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其电子商务现

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参观鲜美家生鲜电商配送中心、汉生

农场采购中心、卡果网络等农业电商平台,总结秦皇岛市已

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秦皇岛

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尤其是对我

市县城电子商务现状及市场潜力进行分析。第二,秦皇岛市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思路。深入探索电子商务平台与我

市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农户合作的最

佳融合方式。论证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与秦皇岛市农产

品生产、销售模式的契合点。对秦皇岛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

台的构建进行初步的顶层设计。第三,平台构建技术分析。

对秦皇岛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实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尤其是保证商品识别的条形码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

的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技术以及网站平台的构建技术。第四

,秦皇岛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实施。对网站功能,功能

模块进行设计。最后,提出政府在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

的保障措施。

/904/ 科研级低照度CMOS相机的FPGA实现软件V1.0
科研级低照度CMOS相机的FPGA实现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微光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民用各领域。cmos低照度

传感器以其高性价比被广泛的应用,产品的高清化是未来的

方向,高清的普及标志着产品升级换代的开始,为提高高性价

比的高清解决方案,我司为此特开发了科研级低照度CMOS相

机的FPGA软件实现。软件实现可对不同光照情况下的环境清

晰成像,特别是在宽动态低照度的环境下,相对于普通相机,

成像效果明显。软件的多个模块可裁剪,FPGA软件使用VHDL

编写,可以在多个平台方便移植。创新点:(1)系统集成度

/904/ 科研级低照度CMOS相机的FPGA实现软件V1.0

高:由1片FPGA实现探测器控制,数据接收、缓冲、发送、图

像处理等功能。(2)软件可读性强:软件编写规范,注释详

细,可读性强,方便其他软件人员操作。(3)软件功能完善

:软件实现系统要求所需的通信系统,CMOS配置,图像处理,

数据接收、缓冲、发送等全部功能。(4)软件可扩展性强

:软件多个模块可裁剪,移植性高。目前资源占用率小于60

%。(5)软件可移植性强:软件不是针对某一款FPGA专项设

计,可方便移植到另一款FPGA平台,可移植性强

/905/ 板坯连铸机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板坯连铸机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控制技术新颖、实用。其

中VB、C脚本技术的开发、扩展网络的加强、远程站的普及

具有独特的技术创新性。为了便于管理与维护,电控系统与

仪控系统的设置为三电一体化控制,统一由PLC完成其控制

功能。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监控站之间、监控站之间、服

务器与客户机之间都采用光纤以太环网通讯,环网中的一个

节点损坏,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数据通讯,满足了连连铸的高

可靠性要求,高速的数据传输满足了控制器之间数据交换的

/905/ 板坯连铸机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要求。通过数据库组态、编辑VB脚本,在连铸主控室客户机

可显示铸机系统的重要参数的历史趋势。根据现场的实际需

求,该自控系统充分利用远程控制站的一切优点,使设备故

障查找率和设备事故解除率大大提高。同时使控制主系统的

负荷大大降低。既满足了现场生产线的实际需要,同时在提

高产品质量、高产稳产、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控制系统网络通讯能力强大,软件设计完全满足现场需要,

保证了生产的安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提高产品

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在国内同类生产线上

进行推广,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906/ 综合振动实验台
综合振动实验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实验台是一种新型的振动实验设备。它所产生的

直线振动、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均具有较好的正弦特性、共

振特性和独立测量特性。其振幅和频率均可进行连续改变和

调节,并能在运转范围内达到共振状态。该实验台不但可满

足教学实验要求,适于学生操作;而且能反映出硅油减振器

的性能及找出最佳阻尼。它已用于6140发动机的硅油减

振器的性能检查,效果良好,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经鉴定

认为:该实验台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纵、维护和修理方

/906/ 综合振动实验台

便,使用稳定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907/ 全球实时视频交互在线职教培训平台维视课堂的研发
全球实时视频交互在线职教培训平台维视课堂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呈

快速增长的趋势。2013年,我国网民规模为6.04亿,互联网普

及率已达45%,而在40岁以下接受教育的主体人群中,这一普

及率更高。此外,手提电脑、智能终端等业已进入千家万户

,为在线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目前,国内外相关

公司都将目光投向在线教育这一领域,纷纷推出在线教育平

台,以期提升新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

:(1)国内的在线教育平台较多,但面向全球职教培训领域

/907/ 全球实时视频交互在线职教培训平台维视课堂的研发

的在线教育平台相对较少,且多数在线教育平台由于技术方

面的限制,不能兼容多个客户端,难以实现移动化。(2)国

内的在线教育平台大多属于单向教学平台,不符合市场发展

方向。此外传统的直播技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通常需要缓

存视频数据,而每个客户端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缓存的大

小(时间的长短),偏差会达到10度秒,甚至半分钟、一分钟

,从而造成各个用户当前看到的视频内容不同。在在线互动

教学的情景下,老师对播放视频的内容进行实时讲解,传统的

技术就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3)在线教育相比传统教育

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积累大量的学习记录,通过分析这些记录

,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习者的兴趣点、学习特点,从而为其

提供有针对性的诊断报告,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推荐最适

合学习者的内容。项目产品“维视课堂”的设计,同样符合

这一市场要求。为弥补当前市场空白,我司研究开发出了一

种全球实时视频交互在线职教培训平台“维视课堂(VCcor

e)”,旨在让国内外师生可以轻松的在平台上进行职业教育

交流和互动,让每个人真正的享受网络教学带来的便利。维

视课堂(VCcore)通过时下最新的多方视频会议技术、最先

进的音频编解码技术及webrtc实时视频直播技术开发而来,

集移动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于一体,项目产品经第三方检测

机构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实验室的检测,可实

现以下性能指标:(1)实时互动式教学,不做视频点播教学

,上课的过程全部是实时互动,不是播放视频;(2)平台能够

/907/ 全球实时视频交互在线职教培训平台维视课堂的研发

支持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为20.15万;(3)单个课堂最多可

容纳1.08万人同时在线视频教学;(4)教学可实现双摄像头

及多方音视频讨论,达到行业领先水平;(5)最多10路的学

生视频及视频轮播;(6)该软件支持PC客户端、IOS及安卓

智能手机客户端和iPad客户端的实时视频浏览功能。项目产

品的创新实质是技术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1)实时教学

及互动创新性地利用先进的多方视频会议技术和webrtc实时

视频直播技术,老师学生之间可以视频讨论,可实现老师与学

生实时在线视音频交互,实现实时在线教学互动,。(2)教

学可实现双摄像头及多方音视频讨论创新性地采用自主研发

的先进视频会议技术进行开发,教学可实现双摄像头,能满足

多方同时视频,老师学生之间可以视频讨论,这方面是在行业

内领先的。(3)视界更加清晰利用本司自主开发的最先进

的音频编解码技术,这是一个首个可以实现50方高清视频同

时在线的系统。(4)最多10路的学生视频及视频轮播本项

目产品,可以实现最多10路的学生视频及视频轮播。(5)兼

容PC端和移动客户端项目产品针对Windows系统、Android系

统、IOS系统、OS系统等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设计不同

运行条件下平台的正常运行。(6)单个课堂最多可容纳1万

人同时在线视频教学。本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现已获得

10项软件著作权。维视课堂(VCcore)以现有的软件著作权

为技术依托,在本司现有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而来

/907/ 全球实时视频交互在线职教培训平台维视课堂的研发

,兼容多终端,基于多接入方式的视频交换网络,水般的画质

,清晰的语音,独特的教学工具,让国内外师生轻松的在平台

上进行交流和互动,让每个人真正的享受网络教学带来的便

利,居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技术成熟程度高!

/908/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6287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6287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包括线路

板,线路板上搭载排列成直线的光电转换芯片,光电转换芯片

的上方设有透镜,透镜的侧面设有UV导光条式光源,以及能容

纳上述线路板、透镜、UV导光条式光源的框架,框架的上部

设有搭载原稿的透光板,其特征在于UV导光条式光源具有金

属面反射板。工作时,UV导光条式光源上的出光面对准原稿

上需要读取的区域,UV导光条式光源发射出UV光,其中一部分

UV光可以从出光面射出并照射到原稿上需要读取的区域;一

/908/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6287

部分不能从出光面射出的UV光经过金属面反射板反射后,可

以从出光面射出并照射到原稿上需要读取的区域,这样就避

免了UV光的外射,达到有效利用UV光及防止外射的UV光对人

眼和皮肤造成伤害的目的。

/909/ 面向肿瘤早期检测的光学分子断层成像方法研究
面向肿瘤早期检测的光学分子断层成像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恶性肿瘤长期威胁人类健康,肿瘤早期检测和治疗

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临床诊断

中凭借CT、MRI、PET等成像技术难以检测微小病灶。新兴的

分子影像技术利用特异性分子探针,在活体状态下对生物及

生理过程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望成为肿

瘤早期检测的有效工具。其中,光学分子影像技术由于无辐

射、性价比高、成像过程简单等特点,已成为肿瘤早期检测

及肿瘤细胞在体定量分析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光学分子断

/909/ 面向肿瘤早期检测的光学分子断层成像方法研究

层成像是一个高度不适定逆问题,生物组织解剖结构的复杂

性,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的高散射特性、以及表面测量信息

的有限性等,使得光学分子断层成像重建方法的准确性、稳

定性和生物学验证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准确的组织解剖

结构信息、精准光学分子断层成像方法、有效的生物学验证

技术是光学分子断层成像技术走向应用的必要条件。本项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

基金、陕西省科技计划、陕西省自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

技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研究针对光学分子断层成像技术面临

的亟需解决的挑战性难题:光学探针和光穿透深度限制问题

,光在具有复杂结构和光学特性的组织中的传输模型构建问

题,异质模型不完整测量数据下的成像准确性问题,光学分子

断层成像方法的生物学验证问题。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

究,提出了一套创新性的成像理论与方法:基于放射荧光成

像的新型光学分子成像方式,基于辐射传输方程高阶近似模

型的自适应有限元重建策略,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光源稀疏

重建算法,以及多模态成像生物学验证技术。这些研究为推

动光学分子断层成像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等应用奠定了理论

和方法基础。本成果围绕光学分子断层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研

究,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TransactionsonMedicalImaging、

IEEEAccess等工程类期刊,BiomedicalOpticsExpress、Opt

icsExpress、JOSAA等光学类期刊,Journalofbiophotonics

等应用类期刊,共发表SCI论文41篇,被引710余次,单篇最高

/909/ 面向肿瘤早期检测的光学分子断层成像方法研究

引用达141次(GoogleScholar),代表性SCI检索论文15篇,

含SCIJCR2区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4项。2014年发表在JournalofInnovativeOpticalHealthSc

iences的论文连续两年入选该期刊的“MostCited”和“Mo

stRead”文章列表。2015年发表在BiomedicalOpticsExpre

ss的论文,位列2015年以来国际上该领域文章引用率排名第

5位,该研究有效地提升了光学分子影像的分辨率。2018年发

表在JOSAA上面的文章被该期刊评为“HighlightedArticle

s”。本项目提出的多种成像方法已经成功被该领域其他研

究团队成功应用于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荧光分子断层成像

、契伦科夫荧光断层成像等不同的分子影像模态中。研究成

果得到AAPMFellowJohnW.Wong,BiomedicalOpticsExpress副

主编XavierIntes,IEEE、AIBME、SPIEFellow骆凊铭,Journ

alofBiomedicalOptics主编BrianW.Pogue等国内外同行的广

泛关注,相关成果在MedicalPhysics、OSA等网站也进行了报

道。

/910/ 基于GIS技术的项目评审核查管理系统
基于GIS技术的项目评审核查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1.1项目研

究内容:项目基于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通过统一的、高度

集中的管理平台及手机APP研发,以巡检为核心附以特种设备

上报、扫码监察、企业自查、作业人员管理、特设备管理、

数据分析预警等功能实现市场监督管理过程中设备安全状态

监测和态势感知。在巡检过程中,系统为管理单位巡检人员

、企业用户、作业人员等开展的监测、自查、安装维护等工

作提供信息化支持,其中:针对巡检环节自动适配作业标准,

/910/ 基于GIS技术的项目评审核查管理系统

规划巡检路线,自动生成工作单,同样生成轨迹路线,对每次

的运行交通状况进行智能分析,通过GIS+BDS/GPS实时将移动

端的位置坐标上传,巡检轨迹自动上传,结合地图轨迹,自动

校正偏差,可标出巡检轨迹,即可为巡检人员自动计算最优路

线,优化下次的工作路线(也可用于设备追溯寻主),同时生

成有效的轨迹档案,记录工作内容,方便进行人员管理,同时

保障巡检人员安全。针对特种设备安装检验、上报、扫码监

察、隐患排查、定期检验、检验监察、后期维保、结果分析

等环节,运用多传感器链接物联网应用,通过设备自动联网生

成二维码实现动态实时监管,扫描物联网二维码自动获取设

备信息和设备使用的情况。实现了从特种设备从出厂就开始

建立设备档案,对特种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督。巡检人

员据此随时开检查工作,准确高效的获取监测数据;企业用户

通过软件扫码进行自行检查,也可以通过该平台申请特种设

备的安装、检验、维保等环节,以上企业相关数据自动同步

到后台,进行上传数据的分析,自动生成检验报告。后台人员

只需要登录系统,查看相应列表所有企业的设备情况一目了

然。系统依据检查标准记录各环节数据,对产生的数据统一

管理,分类汇总至各数据仓库,建立共性知识库,通过大数据

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标记提取历史数据,经大

数据分析统计隐患前数据特征,结合共性知识库,预测类似问

题的风险、隐患高危设备,并提前预警。项目对各行各业中

的巡检、抽检、自检统一化管理,针对不同行业定制不同的

/910/ 基于GIS技术的项目评审核查管理系统

模块,例如设备的检验,信息的上报,新闻通知的下发,货物配

送,定制检验任务等。运用分级管理功能及个性化适配实现

人员、企业、组织架构管理,同时为使用企业与监管单位建

立有效的联系和管理机制,通过产品可以推送最新的消息动

态、普及特设相关知识等。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可以分级查

看相应数据,并进行数据分割,不同行业间的数据不会互相影

响。打印日期:2020-06-29最终实现企业、企业数据整合,通

过简单的手机操作即可完成对市场各类企业、各行业企业的

监督和检查。通过产品整合完善形成检查标准数据库,让市

场执法更严谨、更有效率。1.2技术路线:1.2.1无线自适应

网络技术-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数据分级管理-大数据仓库

。1.2.2物联网二维码标签-移动端扫码识别-大数据匹配分

析筛选-检查标准自动生成-检查完毕信息自动上传-前端VU

E绘制巡检表单。1.2.3GIS地图定位功能-移动端精准数据采

集-地图算法绘制轨迹-形成配送、巡检轨迹。1.3创新点:

1.3.1多传感器链接物联网应用:设备自动联网生成二维码

,实现动态实时监管,扫码自动获取设备信息和使用情况。1

.3.2标记提取历史数据,经大数据分析统计隐患前数据特征

,结合共性知识库,预测类似问题的风险,提前预警。1.3.3G

IS+BDS/GPS实时上传移动端位置坐标,结合地图轨迹自动校

正偏差,标出运行轨迹,自动计算最优路线,实现追溯寻主。

/911/ 矢量控制薄型永磁同步门机系统研发
矢量控制薄型永磁同步门机系统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依据国家新标准设计,同时秉承日立的安

全、高效、便捷等产品理念,全新开发的一套门机控制+机械

运行系统,主要包括开门机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以及

其它机械零部件。在开发的同时,还加强了对门系统故障改

善、效率提高、成本优化等方面的设计,使其最大限度提高

控制精度、扩大使用范围、集中通用化、增强便利化效果,

为电梯提供安全可靠部件产品,主要开发内容及其技术特点

如下:项目研制了一种门机控制+机械运行系统的电梯部件

/911/ 矢量控制薄型永磁同步门机系统研发

产品,采用基于新型通讯协议的双闭环矢量控制算法,控制精

准、高效;研发的新型薄型化永磁同步门电机,能耗小、力矩

大;开发了新型轿门门限制装置及轿门锁装置,结构简单,安

全性能高;应用3D模拟分析技术及制造工程便利化设计,优化

门系统整体布局,结构更合理。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件

、实用新型专利10件,申请发明专利2件,具有明显的技术创

新性。该项目主要面向乘客电梯使用,其应用范围涉及开门

宽700~1400mm,开门高2500mm以下,应对范围较广,市场潜力

巨大。该技术在MCA乘客电梯上应用已取得了国家型式试验

合格证。自2016年3月投放市场以来,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912/ 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数字基带芯片关键IP核的研究
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数字基带芯片关键IP核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首先在简要介绍了IEEE802.11标准和IEEE802.11a

c标准的主要技术,针对IEEE802.11ac无线局域网多用户系统

,搭建了IEEE802.11ac上行多用户MIMO-OFDM仿真系统,对IE

EE802.11ac上行链路多用户MIMO-OFDM系统的物理层设计实

现进行了详细算法设计,对于IEEE802.11ac上行链路多用户

系统,考虑了IEEE信道B模型、AWGN噪声的信道,基于传统MM

SE、ZF算法对系统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通过计算机仿真分

析了该系统算法的性能,验证了无线局域网数字基带芯片算

/912/ 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数字基带芯片关键IP核的研究

法和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次研究了实现MIMO-OF

DM基带传输技术FFT实现算法,针对自适应MIMO-OFDM无线局

域网基带传输系统,提出了一种并行复用的基-4FFT/IFFT算

法的FPGA实现方法,并对自适应数字调制、STBC编码和FFT/

IFFT模块进行了FPGA实现研究和仿真。搭建了一个自适应M

IMO-OFDM系统,并对其中的自适应数字调制、空时编码、OF

DM进行了FPGA设计与仿真。提出了一种并行复用的基-4FFT

/IFFT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做的设计能正确实现以上模

块功能且性能良好。搭建自适应MIMO-OFDM基带传输系统,对

其中的自适应数字调制、空时编码、OFDM进行FPGA实现设计

,设计了相应的VerilgHDL模块,并进行了模块的验证,计算机

仿真结果表明FPGA实现方法具有可行性。研究了OFDM技术是

现行主流的WLAN标准802.11a/g,n以及ac的基带系统的关键

技术之一载波同步技术。从理论上分析了载波频偏对OFDM系

统的影响,对基于数据辅助的频偏估计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如

利用前导训练序列与导频序列,并对相应算法进行改进,以便

于硬件实现,在此基础之上,最后一种易于在FPGA上进行实现

的载波频偏估方案,基于导频的OFDM系统残余频偏跟踪估计

的FPGA实现方案。在进行载波频偏估计时,在对已有频偏估

计算法在FPGA上实现复杂度与估计性能的分析基础之上,对

基于导频的频偏估计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得该算法便于在FP

GA上实现;搭建OFDM基带传输系统,对提出载波频偏估计与补

偿的方案分别进行仿真,设计了相应的VerilgHDL模块,并进

/912/ 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数字基带芯片关键IP核的研究

行了模块的验证,对仿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FPGA实

现方法具有可行性。进一步研究了OFDM技术是现行主流的W

LAN标准802.11a/g,n以及ac的基带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信道

估计与均衡技术。分析了无线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其系统性能

的影响,详细的分析几种经典的信道估计算法以及常见的插

值算法:如基于前导训练序列的LS、MMSE信道估计算法、基

于DFT的信道估计以及基于导频信道估计算法,均匀插值,二

维插值等;对硬件可行的算法进行改进,以便于硬件实现,最

后一种易于在FPGA上实现的信道估计方案:基于频域长训练

序列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的FPGA实现方案。在对现有主流的

基于数据辅助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基

于前导的最小二乘算法进行简化改进,提出了基于前导的OF

DM系统信道估计FPGA实现方案。最后搭建基带传输系统仿真

平台,对提出的信道估计FPGA实现方案进行仿真,设计了相应

的VerilgHDL模块,并进行了模块的验证,对仿真结果进行误

差分析,结果表明FPGA实现方法具有可行性。最后研究了IE

EE802.11ac无线局域网中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传输性

能,提出了基于IEEE802.11ac标准的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

码(QC-LDPC)的编译码方案。利用基于准双对角线的校验

矩阵进行迭代编码,改进的最小和译码算法进行译码。主要

研究在于高性能LDPC码奇偶校验矩阵的构造、快速低复杂度

的编译码方法以及硬件实现,提出了基于IEEE802.11ac标准

/912/ 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数字基带芯片关键IP核的研究

的QC-LDPC编译码方法,对译码进行仿真和性能分析。实验结

果分析表明,改进的译码算法更能满足通信系统要求,不同的

译码迭代次数会影响编译码性能,对选择译码迭代次数具有

重要意义。本项目的研究对无线局域网数字基带芯片的设计

与实现,在研究的方法、步骤、工具、平台进行了有益的探

索,完成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数字基带芯片算法多个关键IP核

的VerilogHDL实现与验证,主要研究了IEEE802.11ac无线局

域网基带芯片总体实现架构,评估了基带芯片实现的核心算

法,研发并验证了基带芯片中IFFT/FFT、空时编码、自适应

调制和解调、信道估计与均衡、载波同步等基带芯片实现的

关键IP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无线局域网数字基带芯片的

设计与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913/ CTCS列控系统下信号布点仿真系统
CTCS列控系统下信号布点仿真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近年来,列车运行监控技术发展迅速,根据铁道部的

要求,将在全路所有客货机车安装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

。在其监控下,机车牵引客货列车的运行方式、安全保障机

制也产生了较大变化,因此有必要修订完善CTCS-0/1的三显

示、四显示自动闭塞的信号布点方法参数和追踪间隔检算方

法。我集团公司已经开发了CTCS2/3的信号布点仿真系统,因

此,使本系统能涵盖CTCS-0、CTCS-1、CTCS-2和CTCS-3等各

种列控系统的信号布点和追踪间隔计算,从而成为一个完善

/913/ CTCS列控系统下信号布点仿真系统

的系统具有很总要的意义。本系统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

团有限公司编写,为适应我国铁路提速的需要,在既有地面信

号设备的基础上,采取大贮存的方式把线路数据全部贮存在

车载设备中,靠逻辑推断地址调取所需的线路数据,结合列车

性能计算给出目标距离式制动曲线,保证列车行车安全、提

高列车运行效率。技术原理:本系统是基于模型控制、启发

式算法的计算机自动处理为主、人机交互调整为辅的系统,

实现了信号布点的高度智能化、自动化。性能指标:可有效

缩短普速铁路建设项目信号布点设计周期,大幅度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设计人员劳动强度,可有效提高普速铁路的设计质

量。重点在于信号布点仿真算法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软件的实

现,包括能够自动计算各种列车在不同线路条件下的制动距

离,自动按照满足分级制动距离、与电分相的合理距离、码

序、尽量利用轨道电路极限长度等条件布置和调整信号机坐

标,从而得出安全合理的信号机布置方案,并能处理容许信号

、降级显示、联络线信号机、进路信号机、区间限速等特殊

情况。本成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技术创新点和先进性。

(1)实现CTCS-0区间信号的计算机自动布置,能自动检查各

种安全要求及运输要求,布置结果为一可行较优方案,也可辅

助人工布置。(2)自动计算各种追踪间隔、车站间隔时间

,并检算CTCS-2系统下的间隔时间。成熟程度:具有一定的

成熟度。适用范围:该项研究成果可应用在普速铁路设计领

域。安全性:较高。应用情况:2013年初以来,其整体技术

/913/ CTCS列控系统下信号布点仿真系统

在我院所承担的多项普速铁路建设项目中得到陆续应用,如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三门峡至荆门段、娄邵铁

路扩能改造、怀邵衡铁路、福平铁路等项目,其效果较为明

显。存在问题:系统的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提高。2013年获集

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914/ 基于数字电视的图书馆服务
基于数字电视的图书馆服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国家图书馆服务门户:可以开展的服务有资源检索

,读者服务,每日导读,知识百科。通过门户服务把图书馆

的服务推送到千家万户家中。视音频广播:大众化的知识教

育内容,利用数字电视的交互式功能可以让观众参入道节目

中来。多媒体广播:数字电视中的多媒体数据广播是最能发

挥数字电视平台优势的媒体传播形式,这种形式也是能够更

好地展示多媒体资源的媒体发布形式。例如名人名言,警句

,成语故事,历史典故,历史今天,幽默笑话,新书推荐等

/914/ 基于数字电视的图书馆服务

。多媒体阅读:数字图书馆中的多媒体内容展示是丰富多彩

的,从内容展示角度,需要功能强大的多媒体阅读器,能够

处理数字图书馆中的多媒体资源数字对象,而且从版权的角

度也能保证图书馆的权益。

/915/ 一种衣物放射性污染检测分拣仪
一种衣物放射性污染检测分拣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衣物放射性污染检测分拣仪,包

括上机架、上探测机构与上探测机构升降架,上探测机构升

降架包括升降电机和支承丝杠,支承丝杠包括主动丝杠和多

个从动丝杠,主动丝杠通过传动机构与多个从动丝杠连接,升

降电机通过传动轴与主动丝杠连接,上探测机构通过丝杠螺

母可升降地连接于支承丝杠,还包括用于控制升降电机启停

的显控终端以及用于测量上探测机构位移的位移检测装置,

位移检测装置与显控终端连接。本方案采用升降电机来驱动

/915/ 一种衣物放射性污染检测分拣仪

支承丝杠转动,从而实现对上探测机构的升降控制;显控终端

与位移检测装置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对上探测机构的升降距离

的精确控制。本方案操作简单,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916/ 水下航行器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水下航行器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
技术详情

  水下航行器可靠性是船舶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是

衡量水下航行器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先进国家均

都高度重视水下航行器的可靠性问题,在合同协议书或设计

任务书中都强制性地赋予航行器很高的可靠性定量指标。无

论对关键零部件、组件、装置,国外都是针对航行器工作的

不同阶段,分别提出相应的可靠性定量指标。而目前国内水

下航行器可靠性方面的研究水平在深度上和广度上同国外先

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仍处于落后水平。该项目的研

/916/ 水下航行器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究目的是主要针对水下航行器可靠性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可靠

性理论发展趋势,结合智能水下航行器、声纳、导弹及物流

等重点工程型号,建立了具有重大工程实用价值的水下航行

器可靠性理论与方法体系,使水下航行器可靠性分配、设计

、评定、及抽检技术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推广应用情况如下:(1)基于模

糊理论,提出了水下航行器可靠性指标的模糊分配方法;对

水下航行器可靠度与投资造价的函数关系式进行了分析和修

正,明确了有关待定参数的意义,提出了基于造价和维修费

用的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2)基于可靠性理论与模糊优

化技术,提出了水下航行器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非对称模

糊可靠性优化设计和多目标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给出了非对称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的水平截集法:基

于灰色理论和模糊理论,并综合灰色评判和模糊评判的优点

,全面考虑影响最优水平值的灰色因素和模糊因素,提出了

最优水平值的灰色综合评判法、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

模糊综合评判法,从而使解决结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技术

更合理。(3)将近代信息论中的信息熵概念广义化,利用

信息量的一般特点,提出了水下航行器可靠性综合评定的信

息熵法;基于数理统计分析理论,推导出系统等效试验数据

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水下航行器可靠性综合评定的矩拟合法

:基于数理统计理论中的最大中心极限定理,通过将分系统

或部件试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使之近似地服从正态

/916/ 水下航行器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分布规律,提出了水下航行器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的渐近正

态法:该研究从理论上和工程实践上说明了小于样产品的成

败型分系统验前分布应取为beta(1/2,l/2),从而给出了由

分系统试验数据折合成系统试验数据的Bayes方法修正公式

。(4)根据抽样理论和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特点对水下航

行器这样的小子样产品可靠性一次抽样的子样确定方法进行

了修正改进,从而提出了新的小子样产品可靠性一次抽样方

法,同时,也给出了小子样产品可靠性复式抽样和序贯抽样

的理论与方法。(5)该研究所提出的可靠性理论与方法在

智能水下航行器、声纳、导弹及物流等工程实际中得到了成

功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以该

研究成果为核心内容的博士学位论文“鱼雷系统可靠性理论

与方法研究”获200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综上所

述,“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具有如下几个十分

显著的特点:(1)该研究项目在可靠性分配、设计、评定

及抽检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

先进的水平;(2)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

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项目中的许

多工作是开创性的,填补了系统可靠性研究领域的空白。(

4)系统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基于模糊理论,将影响水下航

行器可靠性指标分配的主要模糊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予以量

化处理,提出了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模糊分配方法;对系统可

/916/ 水下航行器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靠度与投资造价的函数关系式进行了分析和修正,从而更加

明确有关待定参数的意义。在充分考虑系统投资造价限制具

有模糊性的条件下,提出了基于系统总投资造价的可靠性指

标模糊优化分配方法;基于大系统最优化问题的分解协调思

想,针对多层次、分系统或单元之间存在耦合的复杂系统,

提出了基于系统总投资造价的可靠性指标优化分配的分解协

调方法。(5)结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将可靠

性理论与模糊优化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结构对称模

糊可靠性优化设计、非对称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和多目标模

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并分别给出了模型的直接解

法、迭代解法、迭代求解的改进算法和非对称模糊可靠性优

化设计模型的水平截集法和限界搜索法;针对求解结构非对

称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的水平截集法,基于灰色理论和

模糊理论,提出了最优水平值的灰色综合评判法、二级模糊

综合评判法;并综合模糊评判和灰色评判的优点,全面考虑

影响最优水平值的模糊因素和灰色因素,提出了最优水平值

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法,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结构模糊

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6)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方法将近

代Shannon信息论中的信息熵概念广义化,利用信息量具有

“可加性”的特点和离散变量熵的一般表达式,并与可靠性

工程理论相结合,提出了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的信息熵法;

基于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利用分系统或部件试验所产生的渐

/916/ 水下航行器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进方差与系统本身试验所产生的渐进方差相等原则,推导出

系统等效试验数据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

的矩拟合法;基于数理统计理论中的最大中心极限定理,通

过将分系统或部件试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使之近似

地服从正态分布规律,从而提出了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的渐

近正态法;在采用Bayes方法对小子样产品可靠性进行综合

评定时,常常将成败型分系统试验的验前分布取为beta(0

,0),这种取法是不科学的。本文从理论上和工程实践上

说明了小子样产品的成败型分系统验前分布应取为beta(1

/2,1/2),从而给出了由分系统试验数据折合成系统试验

数据的Bayes方法修正公式。(7)小子样产品可靠性抽检方

法根据抽样理论和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特点,给出了小子样

产品可靠性一次抽样、复式抽样和序贯抽样的理论与方法。

特别是对小子样产品可靠性一次抽样的子样确定方法进行了

修正,提出了其更加合理的小子样产品可靠性一次抽样方案

;在考虑不同性质和不同情况下的数据区别条件下,将内部

差异较大的总体分成若干层内部比较相似的子总体,再对每

一层抽出一个小样本,并求出这个小样本的均值和方差,最

后综合成总体的均值和方差,从而提出了小子样鱼雷产品可

靠性的分层抽样方法;根据数据统计分析中常常产生的Ⅰ、

Ⅱ类错误,推导出了结构强度抽样试验中最小子样容量的计

算公式,从而能够较为经济地获得结构强度抽样试验的正确

/916/ 水下航行器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结论。

/917/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一体化任务协同管理平台项目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一体化任务协同管理平台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构建了一体化任务协同管理平台,首先实现

了信息科技管理工作的线上化、流程化、一体化,针对金融

科技规划重点工程等重要工作,在平台实现任务创建、派发

及进度追踪,同时,平台具有每日任务提醒功能,进一步提升

任务的完成效率。在工作任务管理过程中,基于PDCA循环理

论将工作任务管理过程分解为12个节点,并引入“质量审核

”和“绩效评价”,形成“计划到位、责任到位、检查到位

、激励到位”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其次,平台实现了信息

/917/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一体化任务协同管理平台项目

科技项目计划、预算以及立项管理,且与商务、开发等环节

的管理系统流程互通,实现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平台基于RA

CI-SVS责任分配矩阵构建了用户组织管理体系,实现对角色

和权限的灵活配置。

/918/ 面向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超低功耗蓝牙与普通蓝牙双协议通讯模块研发及产业化
面向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超低功耗蓝牙与普通蓝牙双协议通讯模块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

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智能穿戴设备种类逐

渐丰富,穿戴式智能设备已经从概念走向商用化,新式穿戴设

备不断传出,智能穿戴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市场上迫切需要

一款,具备超低功耗蓝牙与普通蓝牙双协议,支持云端访问,

支持定位功能,便捷的加入医疗网,面向开发人员的简便易用

实现在低功耗模式下数据稳定高速传输的黑盒子蓝牙模块。

用户直接使用模块扩展简单外围,就能快速设计出方案甚至

/918/ 面向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超低功耗蓝牙与普通蓝牙双协议通讯模块研发及产业化

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推出个性化的移动设备新

外设。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成果的技术指标是成倍降低

蓝牙模块的待机功耗,待机电流小于1μA,实现100m的通讯距

离。实现3毫秒低延迟,无线电频率2.4GHz。空中数据速率3

Mb/s,安全128-bitAES及用户自定义的应用层。鲁棒性,快速

ACK自动适应快速,正常供电电压:3.3V,最大传输速率:10

00kbps,待机静态电流:0.4ΜA,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传输,

主从模式,支持L2CAP,GAP,ATT,GATT协议,支持ULP的所包括

PROFILE。提供USB,MART,I/O,模拟口(12位A/D)等多种接

口,跳频发送数据的总时间(6m/s),支持远程云端访问,支

持医疗设备,支持与传感器组成具有通讯功能的传感器节点

,支持室内定位。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双协议蓝牙模块

,同时设置有低功耗蓝牙通信协议和普通蓝牙通信协议,能够

分别对外发送两种不同蓝牙通信模式的数据包,与采用不同

蓝牙通信标准的穿戴式智能设备进行适配通信,让目前市售

的穿戴式智能设备普遍都能够正常接收和识别来自双协议蓝

牙模块的数据包,开展基于双协议蓝牙模块的相关业务,解决

了现有技术中单模的低功耗蓝牙模块无法普遍地与采用不同

蓝牙通信标准的穿戴式智能设备进行适配通信的问题。4.技

术的成熟度双协议蓝牙模块中低功耗蓝牙通信模块和第二蓝

牙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而进行设定

,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合,与采用不同蓝牙通信标准的

穿戴式智能设备进行适配通信,解除了因适配通信障碍对蓝

/918/ 面向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超低功耗蓝牙与普通蓝牙双协议通讯模块研发及产业化

牙技术推广应用的限制,有助于推动蓝牙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重庆金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

投资600万元,实际投资600.97036万元,于2015年研制完成双

协议蓝牙模块,该模块集普通蓝牙协议和低功耗蓝牙协议于

一体。重庆金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国内蓝牙技术生产

经销商合作推广本项目,现已在市场中实现批量销售,实现销

售收入达数百万元。未来,重庆金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将根据市场的不断变换,灵活的推出销售模式,争取在市场发

展和人为推动下,使双协议蓝牙模块在销售上达到更大的规

模。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会加大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争

取达到预期的销售成绩。6.历年获奖情况:“短距离无线通

信技术与应用”获得2008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

于蓝牙技术的手机网络综合接入系统”获得2011年重庆市科

技进步奖三等奖;“煤矿安全管理与定位救援系统”获得20

1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与保障

系统”获得2015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919/ 面向工业仿真领域的高性能计算云端服务平台
面向工业仿真领域的高性能计算云端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技术特点:如何将计算资源更好的应用于多个行业

的工业仿真用户是超级计算中心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除

了网络带宽、支付方式、市场推广等因素外,最主要的一个

障碍是用户使用方式的变化,即用户无法如同使用安装在P

C上的FLUENT、CFX等软件一样使用超级计算中心的先进资源

。本项目通过自主研发云端前后处理软件和后台管理软件,

能有效消除这一瓶颈,极大的促进天津超级计算中心现有先

进计算资源的应用。未来,这一软件可平滑扩展至自主知识

/919/ 面向工业仿真领域的高性能计算云端服务平台

产权工程仿真软件平台,有效减少国外商业软件的采购费用

。主要进展:项目团队有丰富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研发经验

,包括高效并行求解器和前后处理软件。经过充分的市场调

查和用户需求反馈,目前已完成软件初步设计。应用状况:

项目负责人长期担任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研发主管和高性能计

算技术总监,曾带领研发团队完成面向企业用户的云端计算

平台研发并在上汽、宝钢等企业获得应用。该平台可作为本

项目软件的后台管理软件。投资规模:项目研发周期约为1

6~18个月,需10名左右研发人员,总投资规模为300万元。

/920/ 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是2013年保定市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编号为13ZF

025。本课题由保定市第二医院组织完成。医院全面质量安

全管理旨在通过标准化过程管理,持续改进质量,以信息化手

段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提高管理水平。在当前很多医院通过

引入ISO9000、借鉴JCI标准等途径提高管理水平,但存在着

海量信息难于利用,缺乏量化指标,依靠经验管理等难点。本

软件开发以我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方案”为基础,在

/920/ 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已颁布的相关考核文件基础上开发出考核软件。医院全面质

量安全管理考核软件的开发,借助医院先进的信息化网络,提

供系统硬件和网络环境支持。以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

核方法》为基础,创新医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组织体系,按照

医院整体工作内容制定了25项质量安全管理考核标准,设立

24个专业考核组,考核方式与考核程序定为月考核与测评、

季考核与测评、半年考核、年度考核方式,并将上述系列考

核文件编入软件程序。根据系统所需要实现的功能要求,结

合系统在医院推行的实际业务流程,在数据库中设计科室信

息表;人员信息表;考核标准信息表;月考核记录表;月考核扣

分记录表及月科室考核扣分明细记录表;月综合目标考核记

录表及综合目标考核扣分记录表;月测评考核记录表;季测评

考核记录表;月奖励考核记录表;年奖励考核记录表;年综合

目标考核扣分记录表;否决指标登记表;管理信息表多项数据

表及数据结构。本项研究课题,经过系统功能模块化设计、

业务处理流程设计、硬件及网络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编

码架构层设计、系统开发步骤及主要界面及相关编码设计、

软件的安全性、软件的应用情况与效益分析等研究过程,完

成了《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课题

研究。软件设有考核结果按权重计分的公式与分析应用系统

以合理运用各项考核信息,规范医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工作

。研究课题设置了导入导出端口,将各项考核结果导入程序

进行汇总,改变了依靠手工处理因业务涉及广,参与人员多所

/920/ 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致数据填写不规范、不完整,数据资料查询困难、随意涂改

、甚至遗失,难于对最终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利用的不科学考

核状态。应用本项目将考核结果科学汇总分析,方便数据的

排序调用查询,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通过数据资料的导出

功能,将发现的问题及奖罚情况反馈到全院各科室,方便各科

室查询了解本科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实现持

续改进。医院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可利用历史数据做分析,给

追溯打下基础,为制订管理办法提供依据,实现考核信息网络

资源共享与互动的动态管理,使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

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应用本项目在全院上下开展全面质量安

全管理考核,对医疗、医技、护理、院内感染、行政管理、

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医德医风、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等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动态考核,全员参与,全部

门控制,全过程监控,使医院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综上所述,结合查新报

告,该课题达国内领先水平。本项目适用于各级医院的质量

安全管理考核,已在我院应用。具有安全实用、简便易行、

准确省时的优点,降低了考核工作量,规范了考核流程,节约

了管理成本,有利于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工作的开展

/921/ 园区无线多AP单一网络实现及快速登录认证验证
园区无线多AP单一网络实现及快速登录认证验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1、技术原理。本项目主要应用于室外园区无线网

络,其技术原理是在园区组建范围比较大的无线网络的时候

,需要由多个AP共同组成联网状态,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连续

无线信号覆盖,在这样的覆盖情况下,各个无线AP发布各自的

AP,形成各个独立的无线覆盖区域,即使把他们设置成为SSI

D相同,他们也只是同名的离散的各个热点或者热区而已,并

不是实际的连续的一个无线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下面的用户

,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则和我们后面的

/921/ 园区无线多AP单一网络实现及快速登录认证验证

研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用户处于游牧状态、步行状态或者

运动状态,则当用户从一个无线AP的区域移动到另外一个无

线AP的区域的时候,网络的连接需要重新建立。这样的副作

用是:1)用户的上网行为被迫中断;2)用户重新建立连接需

要花费时间;3)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消除以上的负面

影响,需要把这个园区无线网络组成一个连续的单一的无线

网络,这就需要取消各个无线AP的SSID的发布功能,改为由专

门的路由器或者交换机来管理各个无线AP的SSID,也就是在

一个由许多AP组成的无线网络中,统一有专用的方法管理SS

ID,组成一个集群SSID,相当于无线AP的BSSID。这样这个无

线网络便有了统一的SSID即名称。2、性能指标表一:密集

使用情况下的下载能力测试测试进展设备总数笔记本数平均

下载速度平板电脑数平均下载速度智能手机数平均下载速度

第一次测试3215384KB/S3302KB/S14164KB/S第二次测试261

2366KB/S3287KB/S11196KB/S第三次测试4521307KB/S6313K

B/S18259KB/S第四次测试6634334KB/S9324KB/S23278KB/S第

五次测试13487451KB/S15433KB/S32367KB/S第六次测试251

131563KB/S23421KB/S97366KB/S3、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国内的无线网络组网研究大部分是基于ad-doc网络即自组

网的无线研究方向,在采用AP方式的研究中,多见于研究离散

状态的无线AP及无线路由器组网等方面的研究,鲜见于无线

网络组成连续的园区网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未见此类报道。

/922/ 基于平板显示的画质优化技术及应用
基于平板显示的画质优化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基于平板显示的画质优化技术及应用来源于海

信电器2009年技术发展规划。2、基于平板显示的画质优化

技术及应用可应用于商用/民用平板电视的画质调整与优化

,具有极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

通过VBA编程实现仪表互联与测量自动化。②屏幕图像的XYZ

参数采集与色空间转换。③不同GAMMA表文件格式的兼容和文

件输出。④可自动生成色域覆盖率、GAMMA曲线、修正矩阵等

结果。3、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画质调试质量、提高画质

/922/ 基于平板显示的画质优化技术及应用

调试效率、并提高图像画质的一致性,其技术要点包括:①

针对平板显示的GAMMA曲线不一致导致电视颜色偏差问题,

通过前端GAMMA进行精确补偿,最终达到红绿蓝一致的2.2指

数曲线。②针对LED背光等广色域技术带来的高纯度异常色彩

问题,自动测量并计算待测显示屏色域与NTSC/sRGB色域的

交集,并自动计算修正矩阵。③通过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切

换,可以提高GAMMA曲线测量精度。针对液晶漏光进行补偿

处理,提高GAMMA曲线校正精度。电视接收机,甚至推广至

其它显示设备,其图像画质在硬件和软件设计完后也只完成

了前一半,后期的光学调试是展现完美画质的不可缺少的途

径。目前亮度色度计等仪器可以采集屏幕显示的颜色、亮度

信息,但没有针对液晶电视的色彩不一致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而本技术正是利用色度计采集显示屏光学信息,通过一定

的算法进行统计计算,并对芯片寄存器等可调参数进行校正

补偿。采用本技术调试后的电视整机画质更优,从而可以保

证批量出厂一致性,带给用户最佳的视觉感受。此技术适应

了国际国内对平板电视画质调整的要求,极大的提高了画质

调整的效率和准确度,因此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该技术采

用软件编程的方法实现了仪器测量的自动化、以及检测数据

自动转换、处理和可视化,能够自动生成所需的结果,因而

可以极大方便检测人员对画质的调整优化,可以应用于较大

批量的画质调试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利于通用化、标准

化以及成本控制。为进一步推广该成果的应用,主要采取的

/922/ 基于平板显示的画质优化技术及应用

措施:制定规范设计中须通过此方法进行画质调试后方可进

行整机评测。

/923/ 智能版式识别与图文分治的高效文档存储系统
智能版式识别与图文分治的高效文档存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作为计算机智能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

当前信息化的主流方向,为纸介质信息数字化提供了一条先

进、可行的技术手段,其对版面信息的提取是全面的,包括字

符、字体、字版、表格、图像等,所采用的基于复杂度的策

略选择算法,使得系统对繁简程度不同的版面识别技术中采

用了特征提取和前导相关相结合的识别方法,使得系统字符

识别率高达98.841和较高的识别速度,单字字体识别达到99

.745识别率,保证了提取版面信息的完整性;在表格分析与识

/923/ 智能版式识别与图文分治的高效文档存储系统

别模块中,采用改进的条带投影算法,识别正确率高达100%。

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使用方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24/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所属祖国传统中医学领

域,是一项中医结合西医、工程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并面

向生命科学的关于脉象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和技术创新的研

究,研究的方向主要侧重于传统中医脉象诊断现代化研究中

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探讨。所研制的三部多维脉象检测系统具

有无创、动态、灵敏、高分辨率等适合生命信息检测的特征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内容:(一)以中

医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新的脉象信息获取策略。中医脉象信

/924/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息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其物理特性来分析,涉及到压力、位

移、流体力学、软硬度等多方面的信息;从中医手指切脉的

过程来分析,主要是手指对脉道施加压力(浮、中、沉取脉

),同时,手指端面感受到脉搏的搏动力的过程。因此,基于

脉象信息是以力学特性为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本研究提出了

新的脉象信息获取策略。(二)解决检测方法、信号处理、

软件实现等多个难点,设计符合“三部九候”切脉特征的三

部多维脉象传感器。在新的脉象信息获取策略的指导下,设

计了符合“三部九候”切脉特征三部多维脉象传感器、多路

信号放大器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脉象信号处理方法和软件

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其中三部多维脉象检测系统的传感器

可实现寸、关、尺三部位的自动加压、自动定位,其结构为

在寸、关、尺三部位分布三个独立的压力传感器,利用带副

梁的复合式悬臂梁作为“压力—应变”的转换部件;半导体

应变片作为“应变—电参数”转换元件。同时,在寸关尺三

个传感器探头表面沿血管直径方向分别复合多路微型传感器

,用于检测多维脉象信息及脉象宽度信息。(三)以中医师

的临床经验为依据,通过三个以上有经验医生盲法切脉结果

与三部多维脉象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做对比分析,研制脉象

判读软件。该系统的软件可实时显示记录传感器检测到的多

维脉象信息,并通过软件的自动判读分析,显示所测脉象的脉

名及位、数、形、势等客观定量参数信息。(四)本项目对

中西医结合、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均有重要意义。临床上

/924/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可实现中医诊脉的自动化,作为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疗效评

价的客观手段之一;科研上可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

中医预防亚健康、治未病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中医相关的检测

手段和方法;教学上突破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可实现中医

脉诊图形化、数字化教学,同时为中医远程教学、远程诊断

提供了可能。应用推广:目前,该研究作为上海市科委“世

博专项”课题已经验收。其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已经由上海

中医药大学以技术入股方式成立了合资企业—上海道生医疗

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医诊疗仪器的开发生产,从而填补

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空白,具有十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产品已经开始正常销售,目前年产值1000万左右。二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总体思路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与传

统中医脉诊的紧密结合,诸多专家学者经过几十年对脉诊客

观化的钻研,已研制出不同原理、用途各异的脉象检测装置

。但通过查阅文献及课题调研,发现没有任何一种脉象检测

装置能够完全描述中医的脉象特征,也没有一种脉象检测装

置能够满足中医临床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用于脉诊客观化

研究的脉象仪大多是以单探头压力式传感器为主。而这种单

头传感器只能测量寸关尺三部信息中的某一部信息,所获得

的信息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检测脉象的长度信息,也不

能实现中医“三部九候”的切脉方法等。此外,目前研究的

单探头传感器主要是测量单部脉象的“单点信息”,不能实

/924/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现脉象宽度等“多点信息”的检测。在中医脉诊中,脉象的

长度、宽度、脉位、脉力、脉率、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

共同构成脉象八要素,若使脉象的客观表述更加直观、全面

,必须将此八要素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因此,为了克服上述

脉象检测装置的不足之处,更好地体现脉象检测装置的临床

价值及科研价值,以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组研究了符

合中医切脉特点的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并对该装置

从医理、硬件和软件三方面加以创新性设计。1.1三部多维

脉象检测系统的医理设计1.1.1脉象检测方法研究本项目通

过对逐步加压法、逐步减压法、等位移加压法、等压力加压

法、随机加压法等方法的实验筛选中,制定出三部脉象检测

的规范运行方法。通过检索以往的脉象研究资料发现,大多

脉象的研究资料都是建立在单探头压力式传感器的基础上。

但是,由于脉象信号的物理模型可以假说成不同粘度的流体

(血液)在心脏搏动源的驱动下,通过弹性管道腔流动到桡

动脉处产生的搏动。而单探头检测与三部位检测对弹性管道

的力学影响是不同的,其结果也必定不一样。因此,本项目的

研究思路是通过三部脉象的检测与单部位脉象检测的比较分

析,建立符合中医临床切脉“三部九候”特点的三部位脉象

检测方法。1.1.2多路脉象信号分类和处理方法的研究本项

目所采用的脉象采集技术为多元多路信息融合技术,可以采

集到多路多维脉象信息,因此脉象信号的分类处理方法不仅

/924/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要符合信号提取、分类技术理论,而且要遵循中医脉学理论

。本项目在对脉象的力度信息、频率信息、宽度信息、长度

信息、虚实信息、趋势变化、寸关尺压力关系等处理中采用

了医学工程、数学、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与中医学理论多

学科交叉紧密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脉象信息全面、客观的显

示描述,此研究是一项创新性研究。1.1.3三部多维脉象检测

系统脉象结果的输出形式讨论由于三部多维脉象检测系统可

实现寸、关、尺三部脉象的单部检测或同时检测,故其输出

结果是寸、关、尺三部所采集到的所有信号的结果。因此,

单部脉象的检测结果是很容易给出的,而三部脉象同时采集

所得的数据结果如何综合给出一个合理的结果,需要咨询临

床专家。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多次专家讨论会,与有资深临床

专家探讨如何使检测系统能够给出符合医生判脉特点的结论

等问题。1.2三部多维脉象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本系统首次

实现了脉象检测装置寸、关、尺三部位的自动定位、自动加

压、自动采集功能。1.2.1传感器设计方案(1)传感器原理

众所周知,中医切脉是通过手指对被测脉管加压后感觉脉管

的搏动而获得脉象信息,故本项目采用与中医手指切脉最接

近的压力式传感器为脉象采集信号装置。设计为在寸、关、

尺三部位独立分布三个压力传感器。利用带副梁的复合式悬

臂梁作为“压力—应变”的转换部件;半导体应变片作为“

应变—电参数”转换元件。并在寸关尺三个探头表面复合多

/924/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路微型传感器,用于检测多维脉象信息。(2)传感器结构三

部多维脉象检测系统的传感器包括三个独立的探头,对应检

测寸、关、尺三个部位的脉象信息。且该传感器为自动加压

模式,即通过操作者操控按钮,来控制传感器探头的位移,从

而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干扰导致的检测误差。

1.2.2多路脉象信号的处理通过三部多维脉象传感器采集到

脉象信号后,需将微小的脉搏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本项目利用

仪表级运算放大原理,设计了低噪声、低功耗、抗干扰性能

强的多路脉象信号放大器。其设计方法主要是在原有信号处

理方法(时域、频域等分析法)基础上,运用非稳态HHT、独

立成分分析ICA、支持向量机SVM等新方法对生物信息特征提

取和分类分析,提高脉象分类、识别、诊断正确率。1.2.3U

SB实时信号采样和传递技术的应用为了使脉象检测装置采集

到的脉象信息能够实时传递,本项目采用了基于USB接口转换

的多通道数据采集平台的设计思路。此种方案使用了目前较

为先进的USB接口转换技术,其性能是其它非USB接口系统无

法比拟的。在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上,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

来:在硬件上采用USB接口技术;软件上采用c++Builder进行

开发,采用多线程编程,使系统的效率从这两方面大大提升。

同时,它可以与笔记本电脑相连构成移动式的生物电检测、

分析平台。1.3三部多维脉象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本研究将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补充资料,完善脉象图谱和参数。初步

/924/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建立脉象图谱和参数的规范标准。首次运用Biometrics技术

、小波、分形等非线性信号处理等技术来提取和研究脉象所

携带的病理与生理信息。通过实验探索分析,采用适合于脉

象信号处理最优化的方法编制多路脉象信号处理和判读软件

。使该软件能够根据需要实时显示单部、双部和三部脉象信

号,存储数字化脉波信号,自动判读脉象的位、数、形、势,

识别脉图特征参数,并以多维逻辑判断模式确定脉名;能显示

和打印系列脉图、最佳脉图及其特征参数、取脉压力—脉幅

趋势图、40秒脉波趋势图、脉象宽度图等组成的脉图检测报

告。2.1三部多维脉象检测系统的医理设计方案突破原有脉

象检测装置不能模拟医生三部九候诊法、所测脉象参数有限

、难以扩展等诸多不足,本系统在医理设计中强调实用性、

创新性,采用多探头、多部位自动加压式传感器,并且人性化

得缩短脉象采集时间,以满足中医诊疗技术、远程信息医疗

网、临床疗效评价、自我健康保健评估等多方面的需求,提

供可靠、可信的数据化。2.1.1确定加压方法中医切脉时需

要不断的调节三个指头的压力,以达到三部最满意的指感。

这种切脉方法是医生在长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

的、高度精确的、手—脑反馈自调系统,是一种习以为常的

综合分析能力。但即使是很有经验的医生亦难以简单的说明

三部九候时指力分布的规律。中医三部脉象检测仪器的研制

和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解决三部脉象如何加压的问题。本系

/924/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统针对上述问题开创性的研究三部脉象检测中取脉压力关系

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为三部脉象检测仪器及软件开发提

供了寸关尺脉象浮沉判别的实验参数;解决了三部脉象检测

仪器操作过程中如何加压、如何判定脉象浮中沉的问题。2

.1.2长短脉检测的实现长短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素问

·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

气病……”,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长短脉的

客观检测一直难以实现。本系统采用多探头传感器,通过数

百例对象的实际检测实验研究,经过合理的数据统计方法,初

步确定了长短脉的判定参数。2.1.3宽度类脉检测的实现中

医认为,脉体宽大的除大脉、洪脉外,还有芤脉、革脉和散脉

等,脉体细小除细脉外,尚有濡脉、弱脉和微脉等。与脉象宽

度有关的脉象如此之多,然而以往脉象检测仪器却难以实现

脉象宽度的检测。本装置中首先提出用“宽度系数”检测脉

象宽度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确定某一阈值线。统计超过该

线的线段数量,即为宽度系数。依据宽度系数即可以实现脉

象宽度的检测。2.2三部多维脉象检测系统软硬件技术2.2.

1脉象信号放大技术多路脉象信号放大器,采用了精密仪表级

放大器AD620,它的显著的低噪声,高增益精度,低增益温度系

数和高线性度使得AD620在高要求的数据采集系统中成为理

想的首选,我们把该部分放大器的增益设置为100,输出约5V

的电压信号,可以直接输入到A/D转换部分。滤波电路选择二

/924/ 三部多维中医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阶巴特沃斯滤波器,因为本设计中要求低频信号不被衰减,而

对高频要求不高,二阶巴特沃斯滤波器能很好的达到预期的

要求。工频干扰是脉搏信号的主要干扰,虽然前置放大电路

对共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有部分工频干扰是以差

模信号方式进入电路的,所以必须专门滤除。我们选用了BB

(Burr2Brown)公司的UAF42通用有源滤波器设置成的双T阻

容有源陷波器,对50Hz工频干扰进行了滤除,UAF42内部集成

了一个反向放大器和两个积分器,有效的克服了陷波器设计

中最困难的得到严格容差、低损耗、匹配的电容的问题。2

.2.2多通道USB采集技术基于USB外设的应用在我国正处于高

速发展的阶段,使用USB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已得到了普及。

因此,考虑到USB接口具有速度快(USB协议1.1支持最

/925/ 低功耗LED 灯无线开关及调光调色系统
低功耗LED 灯无线开关及调光调色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的目的是为开发过程提供软件处

理过程的详细说明,使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对整个软件所需实

现的功能以及软件的功能模块的划分、实现清楚的认识,为

整个系统的开发、测试、评定提供基础,并为以后的编程工

作提供依据。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款由深圳市美日达光

电科技专为各办公场所、商业、家居、酒吧、茶室、棋牌室

、咖啡厅等研发生产的高性能8W2.4G无线分组调光调色温遥

控LED球泡灯系列解决方案,控制部分采用低功耗高性能8bi

/925/ 低功耗LED 灯无线开关及调光调色系统

tsMCU和高灵敏度2.4GRF芯片,高集成度的2.4GHZ无线收发芯

片,片上集成发射机、接收机,频率综合器,GFSK调制解调器

;接收机采用数字扩展通信机制,在复杂环境和强干扰条件下

,可以达到优良的收发性能,使得工作性能稳定,传输距离远

,操控性强,只需将普通LED球泡灯换成MD-6006GM型无线分组

调光调色温遥控LED球泡灯,就可以使用配套遥控器实现无线

遥控,控制灯的开关和调节光亮与色温,无需额外布线安装,

简单方便.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无线系统采用2.4G频率

全双工工作及跳频技术,使得RF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2.2.4G

无线远程分组调光调色温遥控LED球泡灯,分组亮化遥控LED

球泡灯,使用分组遥控灯最多可以分为四组分别遥控LED球泡

灯,将不同的LED球泡灯分到不同的组,自由分组,可同时控制

或分别控制且同步性一致性好3.遥控器支持自由对码;每组

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控制4.LED球泡灯亮度调节过程

无频闪,实现完全无级平滑调节5.支持小夜灯功能6.支持宽

电压AC90~265V,全球电网通用7.无线发射频率:2400~2482

MHZ(2.4GHZ)全球通用8.无线采用RF射频信号,遥控器和L

ED球泡灯相互之间无物理阻碍可360°遥控,无方向性,

距离可达30米以上9.调光功能:无级调光,1%~100%范围之间

无频闪10.调色温功能:无级调色温,2800~6500K范围之间无

频闪。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低功耗LED灯无

线开关及调光调色系统柔光似水,能产生类似月光的照明效

果,创造出朦胧温馨的光照环境,有助于使人平心静气,安然

/925/ 低功耗LED 灯无线开关及调光调色系统

入睡,还可以做为走道灯,节省电力计量模块的主要功能分为

计量校准、计量统计、过载保护三个部分。由于不同的硬件

之间存在差异,所以不同的硬件需要重新校准用于获取和实

际硬件相匹配的计量参数。通过测量计量芯片输出的频率即

可算出电压、电流功率,当计量数据有某一项超过用户设置

的阈值,单片机会关闭继电器达到保护的目的。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用情况良好,无存在问题。

/926/ 自动下盐控制系统
自动下盐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现国内金属钠行业电解槽下盐方式均为人工控制,

生产中钠烟排放量大、工人劳动强度高、产量与生产质量波

动大,针对此,同西安理工大学合作,以我单位制钠二厂电解

槽为试点,成功进行了自动下盐系统的研发,2013年10月,完

成了项目验收,至今系统已稳定运行,达到了系统设计目标,

为进一步验证自动下盐系统的适用性,并完善了系统功能,本

项目在原有系统基础上选择A1、A13、A15、A30作为自动下

盐系统的扩展性研发对象。自动下盐系统与手动状态下盐对

/926/ 自动下盐控制系统

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施

自动下盐项目,通过产量的提升,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2)

产量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节能、降耗的实现,产生一定的社

会效益;(3)由于生产稳定性的提高,减少了生产波动和手

工依赖性,因此有助于现场生产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4)

由于工艺稳定性的提高,提升了产品质量,减少设备故障,延

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护费用。

/927/ 一种TDOA条件下最优联合时间同步与定位的定位方法
一种TDOA条件下最优联合时间同步与定位的定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TDOA条件下最优联合时间同步与

定位的定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移动端定位技术中存在的定

位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步骤为:设定系统参数;建立联

合时间同步与定位到达时间差TDOA的观测模型;基于联合时

间同步与定位到达时间值TDOA的观测模型,建立双约束的移

动端位置估计目标函数;求解双约束的移动端位置估计目标

函数,得到待估向量y的全局最优解,并从中读出移动端位置

向量p的全局最优解。本发明避免了定位误差的传递,获得了

/927/ 一种TDOA条件下最优联合时间同步与定位的定位方法

定位非凸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提高了定位精度,可用于视距场

景下依靠多个蜂窝基站对移动端定位估计。

/928/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集群化智能巡检的无人值守系统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集群化智能巡检的无人值守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集群化智能巡检的无人值守系统

项目,来源于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承担单位为天津航天中

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项目所属专

项领域为航空与航天,项目类别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

专项,项目起止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公司于2

018年10月8日正式立项,于2021年8月经过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单位评审,完成项目结项。项目经费总额为753.23万元,其中

申请市财政资金100万元。无人机代替人工巡检作业模式已

/928/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集群化智能巡检的无人值守系统

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海洋、林业、公共安全等众多领

域,但依然存在使用门槛高、人机交互体验差、作业准备复

杂、单机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用户不能飞、不敢飞、飞不

好的应用痛点依然凸显。本项目研制的多旋翼无人机集群化

智能巡检的无人值守系统,通过轻量化平台设计技术、智能

飞行控制技术、自动充电技术、陀螺稳定控制技术和一站多

机控制技术,实现了多旋翼无人机动力系统可更换、精准降

落、自主避障、自动充电等功能。该系统一站多机远程操控

作业形式弥补了单机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解决了

传统单人单机近程操控的复杂性,最大程度实现了数据共享

、资源共享、任务协同,切实提高了无人机巡检效率,降低了

无人机巡检推广应用难度。本项目研制的多旋翼无人机具有

纯电动和油电混动两种模式,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动力系统

快速更换,其中纯电动模式最大飞行时间55分钟,最大作业半

径为10Km;油电混动模式最大飞行时间为158分钟,最大作业

半径为25Km;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超过15m/s,;通过差分和视

觉引导定位,降落水平位置精度优于20cm,方位角度偏差小于

5°;停机舱关闭状态下具有IP65的防水防尘能力,支持

对多旋翼无人机充电接口的自动对接、自动充电、电量实时

监测、自动断电等功能。本产品的主要创新性包括多旋翼无

人机平台复用、动力系统可更换,自动断电与无人机锂电池

智能均衡充电同步切换,多电机协同控制实现多旋翼无人机

桨叶收藏,基于合作标识的视觉辅助引导降落技术,无人机远

/928/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集群化智能巡检的无人值守系统

程无人值守式自主作业方式。其中,通过多电机协同运动轨

迹控制的桨叶收藏技术,收藏相同尺寸的无人机可大大缩小

停机舱的尺寸和重量,在同类产品中处理领先地位。在直观

经济效益上,公司依托此项目所研制的多旋翼无人值守系统

销售合同额达数千万元;另一方面使用本项目研制的产品应

用于高速公路巡检、输电线路巡检、输油管线巡检、森林山

火巡检、自然资源巡查、城市安防、海域监控等,对增强区

域安全、间接减小经济损失做出了显著贡献。在社会效益方

面,该产品系统复杂,涉及众多学科和技术领域,共申请多项

技术发明专利,促进了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项目团队培养了

多名无人机工程技术领域人才;通过新型无人值守应用模式

,实现无人机产品大规模应用,进而推动传统应用向无人化、

智能化升级,有助于打通无人机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品技术

服务新应用。目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集群化自动巡检的无

人值守系统已完成产品研制及优化,下一步工作重点将围绕

批量生产和行业推广展开。另外,一方面通过不同应用领域

的扩展,开发和完善专题数据智能分析软件;另一方面以技术

创新持续开展产品迭代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项目研制过程中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

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共发表论文6篇。

/929/ 免调的包层泵浦光纤激光器及制备方法
免调的包层泵浦光纤激光器及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免调的包层泵浦光纤激光器,包括:壳体、设

置在壳体内的左光纤头支架和右光纤头支架、设置在左光纤

头支架上的凸透镜、左石英衬底镜、左腔镜,设置在右光纤

头支架的右石英衬底镜、右腔镜,左腔镜、右腔镜的一端面

上镀有双色膜、另一端面镀有增透膜。其制备方法为:先制

光纤石英衬底镜,在左腔镜和右腔镜一表面镀双色膜、另一

表面镀增透膜,将光纤与左石英衬底和右石英衬底镜粘接并

与左腔镜和右腔镜的双色膜镀层粘接。

/930/ GNSS广播电离层参数监测评估软件
GNSS广播电离层参数监测评估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GNSS广播电离层参数监测评估软件是利用预处理的

广播电离层数据和格网电离层产品数据,将计算的每个格网

点的广播电离层延迟误差与精密产品发布的格网电离层产品

作差,得到每个格网点的广播电离层延迟误差,实现电离层延

迟模型误差的计算。获得的每个格网点广播电离层延迟误差

序列,根据待评估的时间段对广播电离层延迟误差序列进行

统计,并最终给出广播电离层延迟误差固定时间段的天、周

、月、季度、年评估结果以及非固定时间段的评估结果。

/931/ 天津市野生泥鳅群体倍性调查及遗传多样研究
天津市野生泥鳅群体倍性调查及遗传多样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1、项目对天津地区野生泥鳅种类分布和倍性进行

调查,查明了天津地区天然水域野生泥鳅种类包括大鳞副泥

鳅(黄板鳅),泥鳅和黑龙江泥鳅。分布广泛且群体较大的

品种为大鳞副泥鳅,所有泥鳅种类均为2倍体。2、利用线粒

体DNAD-loop序列,对天津5个大鳞副泥鳅自然群体的遗传多

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了分析。5个群体72个

个体的D-loop基因序列全长为912-914bp,其中多态性位点3

0个,共检测到2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

/931/ 天津市野生泥鳅群体倍性调查及遗传多样研究

性分别为0.813和0.0015,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

样性的模式。5个群体间的Fst值在-0.0205-0.0795之间,总

的Fst值为0.0712,属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网络进化

图和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均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

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均表明,大鳞副泥鳅经历

过种群扩张,扩张事件发生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研究结果

表明,应加强5个湿地大鳞副泥鳅群体的保护,适时开展大鳞

副泥鳅良种选育工作,减少对大鳞副泥鳅野生资源的破坏。

3、采用微卫星标记对天津地区野生黄板鳅群体进行了遗传

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5个群体在12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

98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500,有效等位基因数为

2.71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2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44;平

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99,遗传多样性较高。5个群体间的遗

传分化指数介于0.021~0.106之间,平均遗传分化指数为0.

059,属中低水平的遗传分化。5个群体处于突变-漂移平衡,

近期未经受遗传瓶颈效应,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基础群体。根

据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可选择潮白新河、大黄堡湿地和团泊

水库3个群体作为选择育种的基础群体,进行大鳞副泥鳅的选

择育种研究。

/932/ 校园网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网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在参照CIDF通用入侵检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

校园网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三层的分布式校园网入侵检测

模型,所提模型分为三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分析层和

决策控制层。具体实现时,对应所提模型采用了三种代理:

本地探测代理、子网监控代理和决策控制代理。系统部署时

,根据网络的安全区域和信任等级,将校园网划分为不同的逻

辑区域或物理隔离的区域,在关键区域部署探测代理,针对不

同的区域分别制定相应的IDS策略,使其适应本区域的安全需

/932/ 校园网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求。本地探测代理使用开源软件Snort、BASE和OSSECHIDS对

本安全域网络数据和主机数据进行采集并对底层入侵事件进

行处置,同时将采集到的混合型数据传送到上级代理;子网监

控代理采集来自汇聚层的网络数据并对其所在安全域的本地

探测代理进行管理;决策控制代理部署在校园网的核心层,根

据相应的IDS策略对全网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这三种代理

既协同工作又相互独立,下层代理向上层代理交付数据接受

上层代理管理,在上层代理出现故障时又能独立工作。为了

防止某个代理被攻陷导致的整个系统故障,入侵检测系统工

作在一个与被监控网络物理隔离的独立网段,进一步提高了

系统的安全性。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校园网的信息安全。

/933/ 多通道高性能视频监控SoC芯片研发及中试
多通道高性能视频监控SoC芯片研发及中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本项目来源于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多

通道高性能视频监控SoC芯片研发及中试”(计划编号:20

08C01049)。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针对安防视频监控应

用特点,该芯片集成了视频前处理、监控画面分割器、音视

频编码等众多功能。视频编码采用最新国际标准H.264,并

且支持Baseline和Mainprofile两个编码层次;支持1~8通

道实时/非实时单、双码流和多种视频图像解析度,如D1,

HD1,2CIF,CIF和QCIF等。视频前处理,包括如缩放,降噪

/933/ 多通道高性能视频监控SoC芯片研发及中试

和去隔行等模块。画面分割器支持1~16通道视频画面拼接

和叠加功能。CPU采用国产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CK510,芯片

外围具备如DDRSDARM控制器、PCI总线接口等丰富SoCIP。单

芯片或级联实现视频采集卡应用,通过级联此芯片和增加主

CPU/DSP满足DVR中高端视频监控的应用。3.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技术的创新性:从集成电路源头上实现了自主创“芯

”,完成以下技术创新点:1)国际首次将国产32位嵌入式

自主知识产权CPU应用于工业级SoC芯片中,首次在此CPU中

移植成功了linux嵌入式内核,并成功量产,实现了芯片的

规模化生产和销售。2)首次在省内研发出大规模商用的视

频监控芯片,研发出基于芯片的硬盘录像机和视频采集卡产

品,产品除国内安防市场销售外,还远销英国、美国、印度

和巴西等十几个国家,从而结束了作为安防系统生产大省的

“无芯时代”。3)在芯片算法及体系上,采用基于时域和

空间频域滤波降噪和亮色串扰抑制的视频预处理技术,结合

信息感知的码流控制技术,在极大改善视频监控录像画面主

观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视频压缩码流的大小。技术的先

进性:从一些关键技术指标上,如通道数、降噪能力,码率

特性和画质方面,我们的芯片应该优于台湾的智原和国内的

士兰的同类芯片;我们和海思的产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

我们是基于国产32位CPU,因而在芯片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我们和系统厂家合作,在一些细节上,包含更多的系

统厂商对安防的理解和系统厂商的经验,在视频预处理、编

/933/ 多通道高性能视频监控SoC芯片研发及中试

码算法和智能监控的定义等方面会有自己的技术优势。4.成

熟程度公司承担的2008年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多通道高

性能视频监控SoC芯片研发及中试”项目,在省科技厅、市

科技局、高新区科技局等各级项目主管领导部门的关心支持

下,公司领导的重视下,通过项目实施小组的积极努力和公

司各部门的紧密配合,该芯片已研发成功,并从中试已经走

向了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现在基于芯片的视频监控产品已销

往国内外市场。通过本项目的研发,使本公司在技术上有了

很大的进步,不仅成功进入视频监控芯片研发的专业领域,

而且在千万门级芯片研发技术,多媒体算法及VLSI体系和嵌

入式软件系统开发技术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积累。这些为

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非常雄厚的技术基础。5.应用前景:应

用于安防视频监控领域,如:数字硬盘刻录机和视频采集板

卡。我国已成为安防视频监控产品主要生产国,每年生产数

字硬盘刻录机和视频采集板卡产品近几百万台,因而此类芯

片的消耗量近千万颗。因为本芯片集成度高,整体性价比优

于国外同类产品,所以应用前景较好。

/934/ UrunBase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UrunBase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UrunBase是一款用户数据存取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其底层支持多种数据存储形式,其是一站式数据存储和数据

分析为一体的完整平台,其核心目的是整合不同的数据存储

资源,集成并分析不同存储资源上的相关数据,为企业建设统

一的大数据管理中心。UrunBase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能够共

享和开发,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一站式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策

略,完全弥补大数据存储分析时对资源整合的空白。

/935/ 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三

年行动计划(2009.7-2012.6)”是国家地质战略与地方公

益性地质工作结合的探索和实践,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出资,上

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组织实施。项目通过开展地质资

料汇交和共享机制研究,建立了地质资料收集全面化、整理

标准化、录入格式化、更新常态化的集群化工作机制,基本

建成上海城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探索形成了大型城市地质

资料集中管理和共享服务模式;通过多元化服务示范工作,探

/935/ 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索构建了服务领域广、方式灵活多样的服务机制和产品体系

,创新了与规划国土资源管理主流程结合、服务城市发展的

新模式。(一)建立了完善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共享机

制1、出台市政府规章《上海市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创新性

建立了商业性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机制。《办法》重点解决

了城市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汇交时限问题,将地质资

料汇交工作纳入行政审批流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汇交管理

制约机制。2、充分利用行政资源优势,通过管理创新整合系

统内、外地质资料。整合了保存于市城建馆的历年已竣工建

设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资料,共移交资料30344份,收集钻孔

45万余个。同时,加强与市建设交通委等部门的协调,确保全

市新建工程项目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全面落实,共汇交资料

3143份,收集钻孔12万余个。3、广泛合作,建立共建共享机

制整合行业内地质资料。通过签订地质资料共建共享合作协

议的方式,与十余家勘察、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建立了地质

资料信息合作共享机制,共收集地质资料6170份,收集钻孔1

6万余个。(二)建成了上海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1、形成了

较完备的数据资源体系。中心集成了上海建国以来地质、矿

产、能源、城建等方面各种形式的资料数据,形成了覆盖全

市和各地质专业领域、跨越多比例尺和多时间尺度的城市地

质数据库体系。通过本项目实施,共收集工程勘察资料4万余

份、地质钻孔102万个;建立了包括36.4万个地质钻孔、160

0万条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千余幅专题地质图的核心数据库

/935/ 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构建了“1+X”应用服务体系。“1”是指基于核心数

据库的三维可视化地质资料信息平台;“X”是指依托该平台

构建的多元化应用服务系统,面向政府、企事业和公众三个

不同层面的需求,提供从基础地质资料到地质决策咨询等不

同类别、层次、方式的服务。目前,已建成轨道交通监护管

理、海岸带滩涂资源评价等6个应用服务系统。(三)构建

了多元化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制通过在城市规划、建设、

国土资源、城市安全、水务环保、农林业、地震等多个领域

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试点,创新构建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

系框架,探索形成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新政策、新机制。

1、地质信息服务城市规划工作融入政府管理主流程。根据

虹桥商务区、国际汽车城、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城市规划编制

需求,在充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信息基础上,同步开展规划区

域地质调查与评价,与城市规划部门合作,共同探讨地质信息

在城市规划领域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并形成重点城市规

划区规划编制与地质评价任务同步下达、共同实施的管理制

度,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融入政府规划管理的工作流程。2、

地质信息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轨道交通地面沉降

监测预警工作是地质信息服务城市安全的典型案例。以区域

地面沉降监测网为基础,统一了轨道交通沉降监测基准、方

法和技术要求,建成全球首个轨道交通沉降监测基准网;建立

合作机制,定期复测隧道沉降,充分利用地面沉降监测研究资

/935/ 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料,综合分析隧道沉降规律,科学预警隧道地质风险。3、地

质信息服务土地管理不断深化。基于全市土地质量调查、监

测成果,为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质量评估、基本农田划定

、耕地保护等工作服务;结合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

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和动态规律研究,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提

供技术支撑。4、不断拓展其他服务领域,延伸地质资料信息

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中心集成了全市地下空间调查信息,建

立了近2万个地下空间三维模型,为地下空间产权登记、工程

规划选址和建设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四)健全了地质资

料信息服务标准规范体系1、形成了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标

准体系。基于当前国家、行业、地方标准,针对城市地质信

息多源性、综合性、应用性、实用性的特征,通过对城市地

质信息的内容、结构以及应用、服务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形

成了科学、规范且利于实际操作的《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数

据库建设指南》、《上海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

务系统建设技术指南》,全面指导城市地质数据库建设和系

统开发工作。2、初步形成多元化服务技术规范体系。在城

市多个领域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试点基础上,编制了《上海

市城乡规划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定》、《上海市地质

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技术要求》、《上海市重大市政工程设

施及周边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规定》》等技术规程,为指导和

规范地质信息服务工作、推进地质信息服务产业化奠定了基

/935/ 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础。

/936/ 仙境大陆软件V1.0
仙境大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根据市场调研,分析,发现市场需求,自选题目。应

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本科技成果应用于互联网行业中的游戏

行业。技术原理: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广大游戏爱好者喜

欢的类型的游戏,投入市场,通过玩家购买虚拟游戏币获得收

益。性能指标:我公司的运营团队对已发布的游戏进行推广

,并提供相应的游戏信息介绍说明,整合游戏服务资源,形成

一个完整的游戏社区。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解决玩家寻

找优质游戏不便和社区化经验查找难的问题,以及提供给玩

/936/ 仙境大陆软件V1.0

家优质的游戏娱乐软件产品和服务,让玩家获得更加优质的

游戏娱乐体验,最大化满足玩家的省心、顺畅和愉悦的用户

需求。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我公司把服务重点聚焦在二

次元游戏这个细分领域上,将喜爱二次元元素手机游戏的玩

家作为目标客户对象。目标用户的年龄段侧重于25-30岁的

年轻人,目标用户的职业侧重为上班族,性别侧重女性,应用

的用户端为安卓或苹果手机。整合游戏服务资源,形成一个

完整的游戏社区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和改进意见:游戏玩家用户通过我公司网站下载我公司的手

机游戏软件后,将我公司手机游戏软件安装在手机上运行,玩

家能在游戏软件中注册游戏账号,且能在游戏软件中发送和

接收消息、付费购买相应的游戏装备道具,购买的游戏装备

道具能够提升玩家在玩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感。我公司所提供

游戏的介绍说明信息可以使玩家对所安装的游戏软件内容和

规则有更清晰的了解,提升用户体验感,促进游戏的顺利推广

。无

/937/ OFDM信号的带宽盲估计方法
OFDM信号的带宽盲估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FDM信号带宽的精确估计方法,

主要解决现有OFDM信号在多径、低信噪比环境下带宽估计不

够精确及计算量大的问题。其步骤为:对接收信号用Welch

变换求得功率谱;对得到的功率谱进行小波分解将其细节部

分和粗略部分分离,利用粗略部分的系数重构功率谱;对传统

移动协方差定义进行改进,并按改进的定义计算重构后功率

谱的移动协方差值;从得到的结果中找出最大的两个值,将这

两个值所在的位置分别记为a点和b点,分别把a+p和b+p-1作

/937/ OFDM信号的带宽盲估计方法

为通带的起始点和截止点,以此估计带宽;设定循环次数为2

00,重复上述所有步骤,将估计带宽的统计平均值作为OFDM信

号的精确带宽估计值。本发明在多径信道且SNR=0dB的条件

下,正确估计率达到99.1%,高于现有的OFDM带宽估计方法。

/938/ 综合信息通信平台在深圳大运会的创新与应用
综合信息通信平台在深圳大运会的创新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一、项目定义:综合信息通信平台是大运会核心技

术系统,该平台以信息与通信服务为核心,由三大应用系统及

相关的基础软硬件和网络平台组成,服务于大运会的运动员

、技术官员、组委会管理人员、志愿者、公众、新闻媒体等

各方人员。二、服务内容及实现功能:该项目为赛事各类用

户有层次有选择地提供各类信息与通信服务:1、组委会赛

事管理:为组委会进行赛事管理提供面向场馆、志愿者、财

务、礼宾、注册抵离等业务的管理支持服务,提供业务工作

/938/ 综合信息通信平台在深圳大运会的创新与应用

流处理、业务统计、云数据库等功能。2、赛事指挥:为组

委会进行赛事指挥和信息技术指挥提供成体系的支持服务,

提供故障监控与处理、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公告、服务质

量控制、呼叫中心等功能。3、赛事综合信息查询与发布:

为社会各界人员提供综合信息查询服务,集成赛事成绩、赛

事安排、气象、交通、城市信息等各方面内容。三、项目意

义:本项目支撑了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圆满完成赛事任务,打

破多项国际垄断,自主研发集成多项创新技术,体现了中国雄

厚的科技实力,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的科技风采,平台在赛后

城市信息化工作中实现了进一步增值。四、创新性:1、系

统复杂度:综合信息通信平台作为大运会核心技术系统,是

重大工程项目。社会关注度高,服务内容繁杂,且系统复杂度

高,涉及技术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具有较大的实施难度。本

平台最终圆满完成赛事任务,有效支撑了大运会的成功举办

。2、自主研发度:综合信息通信平台是大型国际赛事中,国

内公司的首次实现。在国内举办的大型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中

,项目首次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自主研发了赛事管理系统,

自主集成了赛事成绩系统,首次进行赛事的IPv6业务的规模

试商用,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3、技术融合度:平台构建了

复杂完整的技术架构,融合了云计算、IPv6、物联网等技术

,服务实现云端提供,多终端获取,部署IPv6/v4的双栈赛事管

理网络,提供异构融合的信息系统,规模试商用IPv6应用业务

,实现多终端多传感器的灵活接入,并采用全光网络进行信息

/938/ 综合信息通信平台在深圳大运会的创新与应用

传输。

/939/ 几类与黎曼几何相关的椭圆问题的研究
几类与黎曼几何相关的椭圆问题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Liouville型方程及其椭圆系

统有着广泛的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等背景,其研究成果

对解决实际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2.研究目的与意

义:Liouville型方程的曲率函数上下无界时,需要对正则度

量的存在性进行研究,一方面,将该问题转化为约束条件的极

值问题,然后用变分法结合Moser-Trudinger不等式获得共形

度量的存在性结果;另一方面运用移动平面方法分析共形度

量的非存在性.对于Liouville型方程所描述的Q曲率问题,用

/939/ 几类与黎曼几何相关的椭圆问题的研究

临界点理论结合Moser-Trudinger不等式和基本分析方法讨

论解的先验估计、存在性、多重性及解的集中紧性、冒泡行

为等.对于变系数的二阶Toda系统和高阶椭圆方程的解进行

分类、渐近分析和先验估计,推广著名的K–W恒等式.进一步

将上述研究方法用于解决同类型的奇异椭圆问题。3.主要论

点与论据:(1)对于预定的高斯曲率问题,研究当曲率函数

上下无界时,正则度量的存在性及渐近行为;(2)对于预定

的Q曲率问题,用临界点理论、高斯泊涅尔公式、基本分析方

法讨论其解的存在性、多重性及解的集中紧性、正则性、先

验界的估计、冒泡行为等,研究奇异的高阶椭圆方程解的类

似性质;(3)对于变系数的二阶Toda系统、奇异的椭圆系统

、p-Laplacian系统、高阶椭圆系统的解做部分分类及渐近

分析,先验估计,推广著名的K–W恒等式,讨论解的集中性质,

并用临界点理论及同伦族的拓扑度理论研究其解的存在性。

4.创见与创新:针对分数阶指数型方程、有界区域(全空间

)上的次临界或临界指数型椭圆方程以及次临界和临界指数

型增长的分数阶-Laplacian方程以及共振与非共振的情形下

的Kirchhoff椭圆型方程问题和具有凹非线性项的分数阶p-

Laplacian问题,借助已有的方法或者运用极小极大方法、改

进Hbrezis和Merle的方法等,结合Moser-Trudinger不等式、

Moser理论,得到了上述方程的存在性结果和一致先验性,在

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结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共发表

相关学术论文16篇。

/940/ 直齿伞齿轮CAM软件包简介
直齿伞齿轮CAM软件包简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产品可以用于加工直伞电极及直伞产品。该软件

包包括齿坯参数输入,粗加工和精加工CAM软件,齿厚测量

及齿面网格生成软件,测量误差分析,齿轮切边模软件和齿

形定位夹具软件,所加工齿轮可以达到6级精度,在机床精

度高的情况下可以达到4级。该软件包为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可用于三轴,四轴,五轴的数控机床。应用范围:可加工

静锻齿轮电极,也可加工齿轮样品。直齿伞齿轮在汽车差速

器和各类机械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传统的齿形加工方

/940/ 直齿伞齿轮CAM软件包简介

法主要是利用伞齿轮铯齿机或双刀盘铣齿机来进行切削加工

,加工效率不高,也无法采用半封闭齿槽等可以提高轮齿弯

曲强度的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轮

齿强度,汽车差速器所用的直齿伞齿轮基本上都采用精密锻

造的方法来生产。精锻齿轮需要模具,虽然精锻用的凹模也

可以直接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来制造,但加工效率低,刀具

消耗大,并不经济,因此基本上都采用先制造铜或石墨电极

,再利用EDM来制造凹模。该软件包主要是针对汽车工业中

的电极制造而开发的,包括齿轮设计或参数输入、齿形粗加

工、齿形精加工、齿厚测量、切边模线切割数据生成、齿面

接触区分析、齿面网格点生成、三座标测量、测量数据分析

等多个功能模块,包含了直齿伞齿轮设计、制造和质量保证

所需的全部功能。为了满足具有不同设备的客户的需求,还

分别开发了在三轴、四轴和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上精加工电极

齿形的软件模块。

/941/ 上海迪士尼乐园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测试
上海迪士尼乐园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测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上海迪士尼乐园作为迪士尼全球化和独特品牌文化

的全新演绎,其乐园覆盖范围广、参观客流大、设施功能复

杂,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规范化、标准化应用尤其重要,对乐

园安全、有序、高效运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乐园建设和

运行过程所使用的图形符号部分超出了中国国内标准范围,

迪士尼原创图形符号尤为突出,极有可能产生游客识别困难

、无法正确理解或误解的情况,不仅无法达到传递公共信息

的使用初衷,甚至存在产生法律责任的风险。鉴于此,受上海

/941/ 上海迪士尼乐园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测试

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委托,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依

据中国相关标准,对图形符号的设计规范性、标准符合性、

理解度和感知性进行综合测试。本次测试以上海迪士尼乐园

建设需求为导向,以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上海市地方

标准为依据,参考迪士尼管理方内控标准,对迪士尼原创的公

共信息图形符号进行测试,检验被测符号的规范性、感知性

和理解度等特性,为上海迪士尼乐园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建设

提供参考。

/942/ 面向安全与人机工效的数字人软件系统
面向安全与人机工效的数字人软件系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机动车及发动机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平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业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ZL201910070990.9
专利授权日期
2023-05-26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942/ 面向安全与人机工效的数字人软件系统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ZL202110818830.5
专利授权日期
2022-05-17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942/ 面向安全与人机工效的数字人软件系统
技术详情

  产品与技术介绍:自主研发DHB软件,提升工业设

计效率。DHB为数字人体建模与仿真提供了强大工具,可以

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体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

行为,软件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DHB-RM模块基于二维尺

寸特征和参数化人体模型以及统计形状建模技术,研究中国

人体体型分类,实现对三维人体形态的准确预测和几何建模

,可用于医疗健康、智能穿戴等设备的几何型面、结构设计

。2)DHB-FE模块通过对不同身材,不同姿势的有限元模型及

几何表面进行建模和仿真,求解不同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力

学响应,实现产品人机交互的人体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估与设

计;3)DHB-MD模块结合虚拟引擎以及空间动作捕捉技术对工

作或车舱环境进行还原,通过生物力学响应、安全分析、空

间可达对场景设计合理性和舒适性做出评估。DHB软件通过

人体数据筛选、几何模型重构、个性化缩放算法、嵌入神经

控制等方式实现基于中国人体数字人的多场景应用,满足客

户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工业设计效率。

/943/ 上海市数字城建档案归集利用平台建设研究
上海市数字城建档案归集利用平台建设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1)项目立题时间及背景城建档案是一个城市的历

史纪录,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在经济、社会、文

化等建设与发展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上海推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

局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及电子文件归档,对城建档案管理工

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迎接电子档案对城建

档案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应用新技术促进档案管理的发

展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因此,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从

/943/ 上海市数字城建档案归集利用平台建设研究

2018年10月份《上海市数字城建档案归集利用平台建设研究

》课题批准立项后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开展调研。201

8年11月16日,该课题的可行性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完成了

开题工作。(2)研究内容课题对数字审批档案、竣工档案

的归集标准及流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数字审批档案,在

理论层面,课题研究了各行政审批事项的归集结构并以大项

目审批模块业务电子档案为例,初步整理形成了归档清单,为

数字审批档案归集奠定基础。在实际操作层面,课题考虑在

规划、土地、项目审批系统各个环节嵌入业务电子文件“一

键归档”模块,实现全市规划资源局系统业务电子档案在统

一平台归集。针对数字竣工档案,在标准制定方面,从2007年

编制的《建设项目(工程)竣工档案编制技术规范》,到20

17年《上海市工程设计、施工及竣工图数字化和白图交付实

施要点》,再到推行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为数字竣工档案的

归集提供了清晰的归集技术标准。在实施操作上,数字竣工

档案归档已纳入建设项目全覆盖信息系统中统一流转,通过

“一键归档”模块与市规划资源局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对接,

从而可以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全程归集、一键归档。课题

分析了市城建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现状,以利用为导向对城

建档案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设置城建档案分级标识

,明确档案清理标准,并统筹考虑城建档案类别。同时,课题

提出在城建档案管理系统里设置档案标签管理模块,对档案

数据精准化标注。课题对城建档案利用主体、目的、类型及

/943/ 上海市数字城建档案归集利用平台建设研究

内容进行需求统计分析,以市城建档案馆2016年至2018年馆

藏城建档案数据调阅利用为例,总结审批档案和竣工档案调

阅利用主体及内容,为城建档案多元化利用提供了依据。同

时,课题研究探讨了档案分级利用方式、调阅检索方式,档案

数据可视化统计及制作专题数据产品提供利用。最终,课题

完成了课题计划书的各项任务,形成了《上海市数字城建档

案归集利用平台建设研究》课题分析报告和附件《上海市规

划和自然资源系统业务电子档案管理暂行规则》、《重庆市

城市建设档案馆、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广州市城市建设

档案馆三地调研报告》、《上海市城建档案计算机综合管理

系统升级改造技术需求说明书》。(3)与国内外同类技术

比较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政府审改工作的

不断深入,数字城建档案归集管理的重要性和利用的迫切性

日益凸显。国内其他省市的城建档案馆在对城建档案电子文

件归集方面探索研究尚未全面开展,对城建档案的管理方式

也不尽相同,对城建档案的开放利用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

课题借鉴国内相关城建档案馆在城建档案归集、管理、利用

方面的做法,并结合上海市城建档案馆所处的环境背景,对数

字城建档案归集利用平台开展顶层设计研究,重点把握数字

化城建档案的“收”、“管”、“用”三个业务环节,研究

打造全面规范的数字城建档案归集系统、安全稳妥的数字城

建档案管理系统、科学高效的数字城建档案利用系统,建立

/943/ 上海市数字城建档案归集利用平台建设研究

统一的上海市数字城建档案归集利用平台,促进全市城建档

案统一规范管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成果经专家验收

认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成果的

创造性和先进性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数字城建档案归集系统,变“终端归集”为“过程

归集”,变“被动收档案”为“主动找档案”,将建设工程审

批实施的全过程分阶段分类别,及时收集各类建设工程档案

,并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2、针对城建

档案管理系统现状,提出了城建档案数据分级、分类及结构

化管理方式。设置城建档案分级标识,明确档案清理标准,并

统筹考虑城建档案类别。同时,课题提出在城建档案管理系

统里设置档案标签管理模块,对档案数据精准化标注。3、在

新形势下,立足城建档案利用需求,拓展城建档案利用方向,

形成城建档案利用需求分析,提出城建档案数据可视化及制

作专题数据利用的理念。(5)作用意义经济效益体现为:

课题成果一旦得到应用,将大大提高数字城建档案归档效率

,防止重复归档的现象,优化建设项目竣工档案归档范围和内

容,大大减轻建设单位负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社会效益体

现为: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城建档案在政府部门、建设单位、

研究机构乃至全社会范围内更好地共享利用;有利于全市城

建档案统一规范管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城建档案利

用效果最大化。

/944/ 一种基于微井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微井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井”的气体传感器阵列

及其制作方法,①所述气体传感器阵列采用MEMS技术,在SOI晶

片表面制备叉指电极,在叉指电极上用SU-8光刻胶制作了出

微井隔离层,可防止制备敏感膜时不同叉指电极间敏感材料

的交叉污染,每个传感器阵列至少包括4个叉指电极单元;②每

个叉指电极下面有独立的加热单元,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灵

敏度和响应恢复时间;③以有机薄膜、有机/无机复合薄膜或

有机-无机多层膜为敏感膜,通过测定敏感膜吸附气体时电阻

/944/ 一种基于微井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的变化实现对气体的定性定量检测;④采用滴涂、气喷或电喷

工艺制备敏感薄膜。该气体传感器阵列加在大气环境监测、

航天密闭舱空气质量检测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945/ 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研究与示范
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研究与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

扩大,工艺、技术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建

设工程质量的期望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面临许

多问题:一是建设工程量与日俱增,监督力量严重不足。我

省在建工程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所承

担的监督工作与社会责任日益加重,监督力量不足和经费等

资源短缺的矛盾却日益突出。二是检测机构数量及从业人员

迅猛发展,监管难度加大。目前全省共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945/ 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研究与示范

机构200余家。检测机构是为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的,但是由于目前检测过度市场化以及市场秩序不规范,作为

重要环节之一的检测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如,有的检测机构试

验过程操作不规范甚至人为控制试验的过程,造成检测数据

不准确;有的检测机构替换样品,人为将试验不合格的数据修

改出具合格报告;个别检测机构甚至不做试验直接出报告等

。三是缺乏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无法准确反映我省质量状况

。对建设工程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有助于准确地掌握全省

的质量状况,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

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我省目前无法有效开展工程质量分析

评估。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工程质量留下了安全隐患,给监督

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传统以现场巡查和人工查阅、

统计相关资料为主的监督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因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我省全方位的工

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创新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强化

工程建设中违法、违规检测行为的查处和市场清除,提高宏

观管理水平,已成为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

势。平台采用多层分布式结构,层与层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

。按照数据界面、应用逻辑、数据接口三层结构进行设计和

开发,从多层结构具有的安全可靠,可移植性高、可操作性强

的技术特点分析,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模式和基于工作

流程系统的应用相结合。基于.NET+Ajax的MVC(Model-Vie

w-Control)架构技术方案,通过Ajax组件技术使得系统达到

/945/ 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研究与示范

较高的扩展性及复用性,.NET+Ajax架构的B/S三层架构为主

体的基础路线,数据库服务器采用Microsoft公司的SQLServ

er2008;应用服务器采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Server20

03,客户端采用Windows/XP/7系统,浏览器采用IE6.0以上版

本。技术创新四大点:一、见证取样二维码唯一性标识监管

。按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

送检的规定》的要求,见证取样时见证人与取样员均需在工

地现场完成取样工作,且送检样品必须从进场的材料内按代

表批量要求抽取,检测送检时,见证员与取样员还需随样品到

达检测机构并在检测送检委托单上签字确认,但在实际操作

的过程中,由于见证员与取样员的不作为,存在大量的假试件

、代做代养护、送检时代签字现象。为了规范房屋建筑工程

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过程,提出了使用

智能手机结合二维码实时记录取样现场的三要素,即时间(

取样时间)、地点(含见证人与取样人的地理位置信息、取

样时样品地理位置信息)、人物(见证取样人照片),以达

到对送检样品来源进行溯源的目的,有效杜绝代做代养现象

,为检测取样标识与监管开辟了新的途径。二、动静态结合

电子检测留样。在工程质量检测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存在

委托方不送试样即要求检测机构出具试验报告或试验过程不

规范现象,检测机构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即不做试验

出具试验报告或使用假试件(如铁块)伪造试验数据出具试

/945/ 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研究与示范

验报告,因此,对送检样品电子留样具有必要性。通过对试验

设备进行全自动采集改造,将试验过程中的力与时间对应关

系、应力与应变对应关系图保存到系统中。通过在试验设备

上安装摄像装置,对实验破型进行拍照。对试验试件进行拍

照并同步上传到监管平台,可与试验过程曲线比对溯源。三

、开放兼容式的平台接口标准。作为全省检测行业数据监管

平台,必须具备开放性与兼容性,项目组采取制定统一数据接

口标准的方式使得各检测管理软件厂商的数据只要符合标准

要求,即可将数据上传到平台,有力保证了各检测机构选择管

理软件的自主性。四、二维码试验报告防伪。系统通过对试

验报告内容使用特定的加密算法生成加密二维码,监督部门

只需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识别试验报告的真假,可有

力打击与杜绝行业内的伪造检测机构试验报告作为竣工验收

资料现象,有力保护了检测机构的合法权益。由于系统在实

施推广过程中涉及到对检测单位的检测设备进行改造。需要

检测单位投入相应的经费进行改造,使检测单位与监管系统

的检测数据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测单位的生产成本

。要真正发挥项目成果的各项作用,只靠某个单位或部门单

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省名检测单位一起参与进来,同

时建设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才能共同克服困难,规范

我省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和谐

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在序地发展。

/946/ 桥梁测试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桥梁测试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桥梁是投资巨大,使用周期长的大型基础设施,因此

其使用安全性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其运营过

程中,由于荷载作用、疲劳效应、腐蚀效应和材料老化等不

利因素的长期影响,桥梁结构将不可避免产生自然老化现象

,损伤积累,甚至导致突发事故,为此对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

进行定期检测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对于桥梁监测、检测系

统基本都采用有线方式,传感器距离信号调理和采集设备较

远,即使仪器有很高的测试精度,电缆线引入的噪声也往往会

/946/ 桥梁测试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影响到测试的精度,特别是系统的维护与现场前期安装工作

投入成本较高,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必须研究一套适合桥梁

现场检测,便于施工和安装维护的测试系统,方便、有效地服

务于桥梁检测部门,真正地为桥梁测试提供可靠稳定的测试

系统。课题组根据桥梁测试技术的特点,结合当前无线传输

模式,综合考虑现场测试需求,建立无线测试环境,形成无线

传感器网络系统。研究包括系统结构、基础层硬件平台搭建

、网络体系结构框架、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路由协议、

协议栈优化、能耗管理以及网络仿真技术等几个关键点做比

较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集成无线传输

技术和桥梁检测技术,开发了桥梁振动和动静应变信号无线

数据采集系统(VP-WL301)。2、开发了基于ZigBee技术路

由网络协议,符合工业标准应用的无线数据通信,可进行真正

低功耗的自动组网采集或传输,适用于大规模测点的无线数

据采集和监测控制应用。3、研发了适合桥梁测试的数据采

集控制和数据库管理分析软件。其源程序模块化设计,易于

扩展移植、数据采集准确可靠,实现对被测参量的边采边显

,监测数据自动入库保存;数据库查询灵活、方便、快捷,用

户界面友好,具有报告自动生成功能。4、研发了八线制电路

接线方式,可自动修正长导线引入的附加电阻。主要技术性

能指标:1)采样频率:分六档可调,1,2,5,10,20,40Hz;2)A

/D精度:24位;3)应变桥路:可接1/4桥,半桥和全桥,支持远

程长线修正;4)频率误差:0.1﹪;幅值误差:0.1﹪;5)传输距

/946/ 桥梁测试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离:100米~2000米;6)网络拓扑:星型、树型、链型、网状

网;7)功耗:≈1W。

/947/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和模式识别方法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和模式识别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神经元工作方式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

和模式识别方法,该模式识别系统由时间发出模块、输入层

神经元输入处理模块、中间层神经元信息处理模块、突触可

塑性模块和系统输出模块构成。本发明的不会受到太多的限

制,比如步长、输入数据的规模等,相对于传统的BP网络来说

,步长增大导致训练时间增加而且收敛性也随之变差,甚至有

的时候不会收敛,而基于神经元工作方式的网络没有步长的

需求,并且输入规模加大确实会导致学习时间增长,但这并不

/947/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和模式识别方法

影响收敛性。对于规模相当的输入,基于神经元工作方式的

网络收敛速度快,识别率比BP网络略高。

/948/ HiPac二维条码防伪平台软件V1.0
HiPac二维条码防伪平台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深圳市飞天网景公司从2005年开始研究二维码技术

,根据防伪市场的需求,我公司从2006年开始开发适合国内

需要的二维码防伪软件产品。由于二维码自身的技术特点,

使得我们可以在一个很小的编码区域内表示大量的数据信息

,基于我们对传统电码防伪的理解,提出了通过二维码作为

载体,结合通信网络,实现更安全可靠、更方便快捷的二维

码电码防伪技术解决方案。与传统电码防伪相同的是,二维

码防伪也是通过为商品分配一个唯一数组,以二维码和数组

/948/ HiPac二维条码防伪平台软件V1.0

的形式印制或附着在商品的外包装上,用户需要鉴别真伪时

,通过手机输入条码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认证中心,由认

证中心根据用户提交的二维码或二维码数组信息识别真伪,

并将识别结果反馈给用户。不同的是,利用二维条码的特点

,我们在二维码中加密存储的数组容量是传统电码标的几十

倍,而且数组是以加密的形式存储在二维码中,这个密钥控

制在厂家手中,在生成数码的时候必须依靠这个密钥才能正

常生成二维码;同时,借助手机嵌入式系统,用户在手机中

免费安装一个识别软件,验证时,可以使用手机拍摄二维码

,由手机通过移动网络提交给企业或第三方的防伪认证中心

,不需要在每次辨别真伪时都要输入短信或播打电话。二维

码防伪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可靠二维条码具有更大的数

据容量和更先进的数码加密技术,采用二维条码技术在同等

大小的防伪标签内存储的加密信息是普通电码防伪标签的数

十倍,再结合手机网络验证,从根本上杜绝了假冒二维条码

防伪标签的可能性;2、经济实用条码防伪同时兼容短信防

伪和电话防伪等传统电码防伪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与保障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厂家在短信防伪和电话

防伪上的投入;3、识别简易条码防伪技术只需要消费者在

手机中免费安装一个识别软件,以拍照的形式进行验证,大

大简化了验证的方法和流程,更利于向消费者大规模推广普

及,从而进一步提高消费者防伪打假的参与度。该技术应用

在移动手机上,是我公司研发人员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研发成

/948/ HiPac二维条码防伪平台软件V1.0

功,属于国内首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可以广泛应用在各

个商业领域的方位认证。二维码防伪技术已经成熟,我公司

基于二维码防伪的HiPac二维条码防伪平台软件已经完全可

以进入到商业领域进行实际运用,不存在任何的应用障碍。

该成果将逐步替代现有的防伪认证手段。

/949/ 林业科学数据库与数据共享系统
林业科学数据库与数据共享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由执行和完成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建设专项“林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项目而产生。该项目收

集整合全国林业科学数据(资料),建立包括森林资源数据

、森林生态环境数据、森林保护数据、森林培育数据、木材

科学技术数据、林业科技基础数据、林业科学研究项目数据

和林业建设基础数据等8大数据类别、144个数据库(组)的

林业科学数据库体系。该数据库体系包含空间、文本等各种

格式的数据,数据总量超过500GB。该数据库体系较全面地

/949/ 林业科学数据库与数据共享系统

覆盖了主要的林业学科领域,其主要数据类别覆盖了全国各

省市区,拥有较丰富的时间序列。该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实体

实现集中-分布式存储、管理,实现了利用元数据,由国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门户向林业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实体的导航

连接。该数据库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最庞大、最系统的林

业数据库系统,是国内首个实现远程共享服务和远程管理的

林业数据库系统,是国内首个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社会开放的

林业数据库系统。中国林科院拥有该数据库系统的自主知识

产权。该项目研究编制并实行了林业科学数据库与数据共享

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达50项,包括数据集成与数据服务标准、

数据加工整合的共性技术标准规范、专业数据库技术标准规

范等,形成了与国家相关标准一致的林业科学数据库与数据

共享技术标准规范体系。该项目建立了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共

享运行系统,保持了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全天时的数据共

享服务。该项目以中国林科院各研究所相关专业人才为主体

,联合各国家级和省区级林业科技单位人员,形成了200多

人的数据整合与平台建设的专业队伍,形成了20多人的数据

共享运行服务专业队伍。

/950/ J-EI6030EN型输入模块
J-EI6030EN型输入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为企业自主立项。目前公

司模块类产品中输入/输出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安装使用较

方便,但输入模块类产品采用的是模块背面接线端子接线方

式,非插拔式,在工程使用中安装接线不太方便,客户提出改

进要求。EI6000系列智能部件使用的CPU价格不断上涨且与

其它火灾报警企业使用的CPU对比价格不具有竞争优势,为提

高产品的竞争力,防止单一供方供货不及时对销售的影响,迫

切需要选择性价比更高的CPU。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

/950/ J-EI6030EN型输入模块

目的实施将提供一种符合GB16806-2006国标要求、插拔式的

输入模块;可检测输入动作信号(无源)、输入断线故障;并

分别有光指示。电路设计方案主要由CPU、信号检测电路、

总线接口电路、电源电路等组成。信号检测电路、总线接口

电路、电源电路完全延用J-EI6030N输入模块的电路,增加故

障灯指示电路。数字化总线技术:采用软件编码方式和双回

路并行处理技术,设计数字总线通讯协议,采用数字化总线接

口和广播查询、中断响应机制,实现报警及时响应、快速联

动输出,提高总线带载能力,提高总线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基于本技术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一种火灾报警系统总线通

讯协议”。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总线接口电路与EI600

0系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件通用总线接口完全相同,总线信

号经过电容耦合后驱动信号输入NPN管,将输入信号倒相后送

至CPU的捕捉端口ICP0。CPU控制返回信号NPN管导通,100欧

姆上拉电阻将总线拉低返回信号。CPUCPU采用ATMEL公司的

ATtiny44A贴装芯片。该芯片共14脚,具有内部振荡器,精度

为±10%,经针床校准后可达±1%,振荡频率可内分

频,本方案采用500KHz,有利于降低功耗。内部自带256字节

EEPROM,可用来存储智能部件的地址,这样可省去外接的晶体

和EEPROM,从而降低产品成本。芯片具有4k字节可编程Flas

h。具有256字节SRAM,两组I/O端口。其中SLC、MISO、MOSI

作为在线串行编程接口,用来对FLASH进行编程。采用软件编

码方式和双回路并行处理技术,设计数字总线通讯协议,采用

/950/ J-EI6030EN型输入模块

数字化总线接口和广播查询、中断响应机制,实现报警及时

响应、快速联动输出,提高总线带载能力,提高总线可靠性和

抗干扰能力。基于本技术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一种火灾报

警系统总线通讯协议”。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通讯部分参照

“新智能系统控制器和智能探测器之间通讯协议”编写,软

件采用C语言设计。为保证与现有产品使用兼容,使用J-EI6

030N的类型代码。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

项目技术成熟,是根据本企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的专门攻关

,因为成果转化性较强,可广泛应用于本企业的相关产品。工

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专利已

逐步应用于本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应用后,将产生一定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

/951/ 互联网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互联网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1.产品背景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目前

页面数目已超过800亿,每小时还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里面有

各行各业用户所需要的各类有价值信息,例如潜在客户的信

息、竞争产品的价格列表、实时金融新闻、供求信息、招投

标信息、论文摘要等等。对于这些互联网信息的采集,大致

经历了四个阶段:1.信息采集依附于cms(内容管理系统)

系统采集服务依附于cms系统,如织梦、帝国等老牌cms系统

,在系统管理后台,提供有针对通用型新闻网站的简单采集服

/951/ 互联网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务。需要管理人员配置相应的正则匹配抽取规则,灵活性很

有限。2.针对专门网站(含通用型网站)的信息采集系统针

对专门网站(平台)开发相应的采集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网

站发布的网页信息结构(大多网站信息结构不一致)需求,

进行定制化开发,以最大限度保证可以采集到所需数据。弊

端也很明显,针对性强,需要维护很多套采集应用,开发、维

护成本很高。在源端网站升级改版时,工作量繁重。3.单机

信息采集平台为了弥补“针对型采集”的缺陷,将采集过程

拆分为网页结构识别逻辑、通用下载、数据清洗、数据存储

等。其中网页结构识别逻辑由不同脚本实现,如:javascri

pt、lua、python等。优势在于,仅需要搭建一套采集平台,

针对不同网站开发不同的采集脚本即可。不足之处是,无法

完成大规模、高并发的采集任务,数据分布在单个采集节点

上,很难做到数据共享。1.2.主要技术互联网采集系统分为

消息总线、vps下载器、采集任务管理、任务调度、数据监

控等模块。消息总线负责指令调度分发中心,协调各个模块

之间的通信。总线根据指令内容转发或广播至指令接收端。

vps下载器支持主动重连消息总线,在ip成功切换,网络连接

恢复后,可自动重新连接到消息总线,恢复对外提供下载服务

。采集任务管理实现脚本的在线编辑和维护,脚本审核、发

布、上架、下架实现流程化管理。1.3.创新点互联网采集系

统采用Golang语言和LUA脚本进行混合开发。Golang语言具

有跨平台、简单、高效、多协程、并发通道等优势,LUA脚本

/951/ 互联网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具有轻量、灵活的特点。将二者结合框架具有部署方便、开

发高效灵活等优势。采集平台划分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可以

单独部署,可根据需要部署相应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消息

总线进行通信。严格遵循采集源网站发布的robots协议,严

禁触碰源网站划定的私密数据以及个人隐私数据。源网站健

康度检查,依据源网站健康度进行采集频率梯度下降策略,可

以有效保护源网站正常运行,避免暴力采集,对源网站造成请

求压力。1.4.主要功能1.4.1.消息总线服务支撑采集任务平

台与各个采集点间的数据通信,采用自定义字节流协议,使用

SSL安全通信接口。1.4.2.采集任务平台提供采集任务创建

、执行、监控服务。用于实时监测采集任务执行情况,并对

异常问题及时响应。1.4.3.采集任务定制采集脚本编写,在

线调试。提供专家模式和向导模式,使用向导模式可以快速

开发采集脚本。1.4.4.源网站健康检查通过采集时回馈的响

应代码,以及耗时数据,构建健康检查序列数据。通过构建的

机器学习模型,预判源网站健康状态,并调整(降低)采集任

务请求频率,直至整个采集任务暂停。1.5.应用情况互联网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完成大规模的数据采集任务,并对采集任

务进行实时监控。可以为大数据服务企业、数据分析公司等

提供数据支撑。

/952/ 时域脉冲体制的通讯定位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
时域脉冲体制的通讯定位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基于现有时域脉冲体制超宽带通讯定位技术,

进一步开展了时域脉冲超宽带天线小型化、集成化设计研究

,通过天线辐射特性和收发天线隔离度等指标的优化,提高时

域脉冲收发系统的整体性能,避免对其它通讯信道的干扰;开

展了基于时域脉冲体制的超宽带射频接收和发射电路集成化

设计方案研究,通过微波电路的优化设计,减少系统间电磁耦

合和串扰,降低芯片实现的复杂度;同时开展了时域脉冲通讯

定位算法研究,充分利用室内多径信号辅助直达路径的检测

/952/ 时域脉冲体制的通讯定位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

方法,扩大室内通讯定位的覆盖范围,提高室内定位精度。

/953/ 热电偶热电阻全自动检定装置
热电偶热电阻全自动检定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渐提高,我国制造业等各个

行业发展迅猛。这就对计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计量是

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热工计量,尤其是温度计量更是

如此。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对于一些生产环节是至关重要的,

是保证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项目研

制一套热电偶热电阻全自动检定装置,用于检定热电偶和热

电阻,以保证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准确计量。该装置可广泛用

于计量系统以及企事业单位,用于传值或保证产品质量。本

/953/ 热电偶热电阻全自动检定装置

项目采用小信号精密测试技术、非线性PID数字调节算法和

自动校准技术,实现了工作用热电偶(300℃~1100℃)和热

电阻(室温~300℃)的全自动检定。本项目形成的样机通

过计算机实现了自动检定,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可靠、直

观的特点,实现了热电偶热电阻检定的智能化、自动化。该

项目样机特点:1、被检器及标准器参数的管理在专用数据

库的支持下完成,具有专用数据库的维护功能,操作简便、高

效、可靠、直观;2、实时数据显示及过程曲线显示;3、自动

控温、自动巡检、数据处理、自动检定等软件模块实现自动

判稳式自动检定、自动记忆工作进程、自动数据处理、存储

及显示打印等功能;4、在线整定式的非线性PID数字调节算

法及全数字式移相触发技术,保证了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高

稳定度温度控制;5、先进的系统自动校准技术,保证了该装

置电压量值和电阻量值的可溯源性。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控制热源数量:一台热电偶检定炉,一台热电阻检定槽。

2、控温稳定度:(1)热电偶检定炉:0.2℃/min(2)热

电阻检定槽:0.02℃/min3、温度范围:(1)热电偶:3

00~1100℃(2)热电阻:室温~300℃4、检定容量(可检

定的被检器具数量):(1)热电偶:每炉5支(2)热电阻

:每槽5支5、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环境温度20±2℃

,校准周期一年):(1)热电偶:0.4℃(2)热电阻:(

0.05±0.0003*│t│)℃6、被检器类型:(1)热电

偶:S、R、K、J、E、N六种(2)热电阻:PT100、PT10、C

/953/ 热电偶热电阻全自动检定装置

U100、CU50、BA1、BA2六种

/954/ 贴缝带抗裂贴设备自动化控制软件
贴缝带抗裂贴设备自动化控制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开发目的:帮助用户管理贴缝带抗裂贴设备自动化

控制面向领域/行业:生产制造主要功能:贴缝带抗裂贴设

备自动化控制软件可帮助用户管理贴缝带抗裂贴设备自动化

控制,该系统开发的功能包含了:1:机器坐标。2:就绪信

息。3:机台设定。4:视频调节等等。软件界面导航简化,

使用便捷、精炼。采用新一代高性能界面引擎,带给用户从

容流畅的使用体验。提供国际标准的开放性接口,保证系统

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提供信息反馈,如提供用户当前登录状

/954/ 贴缝带抗裂贴设备自动化控制软件

态信息。技术特点:人工智能软件;体积小,功能强,响应速

度快,可靠性高。

/955/ 基于时空超混沌神经网络的信息保密传输系统模型研究
基于时空超混沌神经网络的信息保密传输系统模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围绕课题研究目标,主要在混沌同步、混沌加密算

法、混沌保密传输模型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技术:(1)利

用驱动-响应法对单向耦合映像格子时空混沌系统的同步问

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同步收敛性定理,但定理表明在给定

参数范围内,用一个时空混沌信号作为驱动信号,可以使两

个时空混沌系统同步,为保密传输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2)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保密传输系统模型。

该模型的工作方式为:利用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组成耦合时

/955/ 基于时空超混沌神经网络的信息保密传输系统模型研究

空混沌同步系统,首先发送端向接收端传送同步驱动信号,

设定用第一个格子的输出作为驱动信号,经过有限次迭代后

,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在有限精度内达到同步;把要传输的

图像数据分成多路数字信号,与L-1个格子的时空混沌信号

直接进行编码调制;通过时分复用方式发射编码信号;在接

收端,利用响应系统的L-1个格子的时空混沌同步信号进行

解调,从而得到传输的图像信号,进而可实现基于Interne

t的数据保密通信。(3)基于CNN、OCML、Chen等混沌系统,

设计了多个图像加密系统。主要利用混沌系统对初值和控制

参数极其敏感、混沌信号具有类似噪声的宽频谱特性等特点

,采用数字化方法对连续实值混沌序列进行离散化,得到加

密用密钥流,与图像进行快速异或操作。理论分析和计算机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图像加密系统具有加密速度块、

抗已知明文攻击和唯密文攻击能力强、对密码和明文敏感、

密钥空间大等优良密码学特性。(4)利用Feistel结构特性,

将混沌映射用于轮函数的设计之中,混沌的固有特性使得加

密系统变得更加复杂、难以分析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

计的分组密码算法具有严格的雪崩效应、理想的扩散性能和

扰乱性能,并具有一定的抵抗差分密码学分析和线性密码学

分析的能力。上述研究成果,将极大丰富混沌密码学研究内

涵,基于核心成果可开发相应的加密模块,具有较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956/ 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区域卫生健康信息综合平台
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区域卫生健康信息综合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区域卫生健康信息综

合平台”,是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与长沙市政府签署

的《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十

三五”战略合作协议》,为落实相关协议内容,由湖南长城医

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完成具体开发工作。项目先期在长沙县进行试点,开展相关

数据整合、交互、共享应用,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家

庭医生签约服务,移动随访,妇幼健康民生项目管理,远程医

/956/ 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区域卫生健康信息综合平台

疗、智慧医院等应用建设,以应用驱动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

,平台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构建长沙市具有自主可控能力

的智慧医疗卫生框架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两级人口健康信

息平台,为长沙市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保障、医

保结算服务、健康教育、公众服务和行政监管等方面提供服

务。本项目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品质、创

新服务模式、控制医疗缺陷、保障医疗信息安全、提高医疗

质量、实现精细管理、提升管理形象。其主要技术特征和创

新性如下:1、区域信息平台采用全新的信息交换方法,能够

将患者医疗数据进行整合交换,并经连接核心组件处理后,直

接或者通过实质结合组件传送出去,实现个人健康档案、临

床数据等医疗信息快速,大规模,安全的共享。2、在医疗信

息化领域,首次采用飞腾+麒麟系统架构替换Intel+Windows

基础服务,实现了医疗业务系统在PK体系的迁移和稳定运行

。3、设计了一款出入院自助服务一体机,通过优化的人脸识

别技术,准确识别患者面部特征,可自助完成腕带、住院发票

、住院清单、医保结算单的打印及盖章。同时,改进了盖章

装置,通过主动轴、从动轴、压纸轮和传送带的结构优化,能

够控制盖章机选取盖章位置。并创新性地设计了双章齐盖机

构,节省反复盖章时间,提高了费用结算和手续办理效率。4

、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输液监控和报警系统,为临床输液设

计了一款输液监控仪,实现输液完成时锁死输液管防止回血

,灯光、声音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传递到护士站及护士手持终

/956/ 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区域卫生健康信息综合平台

端设备。目前项目已取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申请发明专利2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7项。本项目完成后,

预计五年形成销售收入4.5亿元,缴纳各类税收2858万,市场

前景广阔,经济社会效益良好。本项目的推广有利于推进卫

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的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缓解医

疗资源短缺、突破医疗资源共享瓶颈;是提高国家的宏观医

疗水平,保障国民身体健康的必要基础,是一项利国惠民的事

业。

/957/ 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及分布式文件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及分布式文件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及分布式文件管理等关键技术

研究及应用,开展了以下技术研究:研究了软硬件资源关键

技术,包括:(1)X86服务器/小型机及存储的应用策略,(

2)X86服务器/小型机及存储的及数据库资源池应用策略,(

3)基于性能与高可用性的弹性资源调度策略,(4)分布式

文件服务管理策略及资源部署优化关键技术,完成了分布式

文件管理一体机的原型样机,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发表了5篇

核心期刊论文。

/958/ MZQ-II型分色光纤冷光源
MZQ-II型分色光纤冷光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MZQ-II型分色光纤冷光源”是为公安刑侦技术部

门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的物证检验光源,尤其适合基层刑事

技术部门使用。该光源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光纤可拆装

,且配有分色光、偏振光、垂直光、近轴光及紫外光等输出

方式选择,将常规检验照相方法与特种检验照相方法合为一

体,特别适合基层刑侦技术部门用于刑事犯罪现场痕迹手印

的搜寻拍照及物证检验工作。为了使该项目能够得到基层刑

侦技术部门的认可,我们在原有产品配置的基础上,根据办

/958/ MZQ-II型分色光纤冷光源

案单位的实际需要,又增加了一些配置,如:偏振光照相附

件、同轴光照相附件、近轴光照相附件等,扩展了该仪器的

使用功能,将常规检验照相方法及特种照相方法融和在一起

,形成了一套多功能物证检验照相系统。并将原产品名称“

MZQ-II分色光纤冷光源”更名为“MZQ-II型多功能物证检验

照相系统”,有关技术改进情况详见产品《使用说明书》。

通过近三年的推广,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在所领导的大

力支持及全室干警的积极配合下,共赴十余省市进行项目参

展推广、技术培训办班等。截止2002年12月,我们按原计划

完成推广365台(详见推广分布图表),实现产值328万元,

利税65.6万元。在刑事技术中应用案例数千起,在打击刑事

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959/ 一种微功率无线通信网络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一种微功率无线通信网络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功率无线通信网络地址分配方

法及装置,其中微功率无线通信网络地址分配方法通过分别

为各个中继级别对应的各个中继设备重新分配网络地址,且

网络地址的大小小于各个中继设备标准地址的大小,使得数

据包含有相同个数的中继设备的网络地址,其形成的转发路

径的大小小于标准地址形成的转发路径的大小,因此数据传

输完毕所用的时间缩短,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与目标

设备通信的实时性。

/960/ 天塔二号
天塔二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天津科润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天津市种子公

司)用Hoo-131×L319组配的玉米杂交种。2003年12月

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定通过。该品种夏播

生育期95天左右,株高247cm,穗位110cm,株型紧凑,穗长

20cm,果穗圆锥形,单穗粒重152.3g,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轴红色,千粒重233~424g,抗大、小斑病,保绿性好,

活秆成熟。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鉴定,抗大斑

病,抗小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天

/960/ 天塔二号

津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5.3kg,比唐抗5号增产

31.0%,居25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3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

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5kg,比第一对照唐抗5号增产3

0.0%,较第二对照高优Ⅰ号增产5.0%,居14个参试品种第5位

。2003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9.7

kg,较第一对照唐抗5号增产16.5%,较第二对照高优Ⅰ号增

产10.1%,居12个参试品种第9位。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

验测试中心(北京)分析,籽粒容量742g/L;粗蛋白9.46%,

粗脂肪3.76%,赖氨酸0.26%,粗淀粉74.16%。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天津市夏播玉米种植区推广利用。栽培技术要点:适

宜播期6月15日左右,播种时亩施磷酸二铵20kg,小喇叭口

期亩追尿素15kg,吐丝、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961/ 阜新银行多因子认证在统一访问控制安全平台研究
阜新银行多因子认证在统一访问控制安全平台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

2016年度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研究立项事宜的通知

》(银监办便函【2016】471号)及辽宁省银监局《关于20

16年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研究立项事宜的通知》精

神要求,阜新银行的研究课题《多因子身份认证在统一访问

控制安全平台的研究》已经被银监会批准立项。为了全面落

实国家和省里两级监管部门的要求,我部积极开展工作,进行

了课题研究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从查新到调研;从风险评估

/961/ 阜新银行多因子认证在统一访问控制安全平台研究

到人员配备已经为这个项目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我们认

为这个项目的研究有很强的创新性,符合国家创新驱动的大

政方针,将大大提升阜新银行的科研和信息科技管理水平,增

强阜新银行的信息安全强度,降低开发和管理成本,提高开发

和上线的效率,特别对满足阜新银行在互联网条件下,保持足

够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保障信息的安全,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

战,并向金融互联网转型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同时,针对

目前广泛采用的生物识别技术在阜新银行的应用也给出了很

好的方向,为阜新银行向现代智慧银行迈进奠定了基础,因此

,多因子身份认证在统一访问控制安全平台的研究建设工作

已势在必行。2、研究目的与意义: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金

融业务,就必须提供符合互联网用户习惯的应用产品。专注

于解决一个问题的应用往往要比功能多而全的应用容易被用

户接受。因此普通的手机银行应用只能给现有银行客户带来

使用便利,但却很难带来新的用户。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银行必须推出多款提供针对性的金融应用产品,如理财、借

贷等。对于银行来说,线下客户+电子渠道用户构成了一大批

新应用的潜在种子用户,只要新应用功能实用,无需太大的推

广成本即可让他们转换为忠实的种子用户。在此过程中,降

低新应用的使用成本和提高应用的安全性都非常重要,通过

建设满足互联网环境的包含多因子身份认证的统一访问控制

安全平台,实现以下特性:用户只需一个的账户,一次登录就

可访问银行所有电子渠道应用,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提供

/961/ 阜新银行多因子认证在统一访问控制安全平台研究

给用户多种认证方式:手机短信、动态验证码、扫二维码等

方式,结合PKI证书、指纹、刷脸等生物识别手段。通过多因

子认证技术灵活的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认证方式满足银行

业务在复杂网络情况下的高安全性需求。为所有应用提供了

公共的账户、授权、认证、审计服务,降低了新产品的开发

周期和成本。3、创见与创新:目前国内传统的身份管理与

统一认证平台还基本停留在企业内部使用,身份认证的方式

较为单一,只能提供传统的用户名密码、PKI等方式。单点登

录多使用的是私有协议,开放性及安全性较低。系统构架也

无法满足互联网环境下高并发,高可用性需求。该项目针对

互联网环境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安全保护技术,如多因子

强认证、生物识别技术、FIDO技术,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

风险行为的识别和阻断、分布式认证等。并在系统架构上支

持了高并发、高可用性等。通过对银行自身业务特性及国内

外先进的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同一身份认证平台

中使用多因子认证技术,通过多因子认证技术如何让用户能

够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使用应用。制定出符合银行应用特

点的有效建设方案。创新之处:1)支持标准协议,支持多个

业界领导者共同制定了多种标准的单点协议:SAML、CAS、

Keberos、OAuth2等。2)支持多种认证协议,包括传统强认证

的CA、短信验证码及RSA令牌,和标准的生物识别设备(指纹

扫描仪、瞳孔扫描仪)及移动客户终端的指纹设备、声音识

/961/ 阜新银行多因子认证在统一访问控制安全平台研究

别、面部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3)支持移动客户端API

及开放式API保护,API安全网关采用标准的OAuth2协议进行

客户端认证,企业可通过API安全网关管理、保护应用的API

访问4)提供安全审计与用户行为分析,对所有API安全网关的

调用及IAM自身的用户操作进行了全面审计。5)微服务架构

,极大的提高硬件利用率。由于微服务都是独立部署的,对于

产生性能瓶颈的服务,可进行水平扩展,多个集群。对于利用

率不高端服务可以少量部署6)分布式认证支持,分支机构可

以分布在全国各地,除了在总部部署高可用性身份管理与访

问控制平台外,全国各分区也可分布式部署区域认证服务器

7)系统自身有极高的安全性

/962/ 一种基于RFID的到位检测装置
一种基于RFID的到位检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RFID的到位检测装置,包

括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固定部件上设置有接触头、活动杆

、导电杆、第一触头、第二触头、RFID芯片、天线;还包括

RFID扫描器和控制器;接触头)的一端靠近活动部件,接触头

的另一端连接活动杆的一端,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导电杆,所

述导电杆的一端与第一触头固定连接,导电杆的另一端随活

动杆的运动离开或接触第二触头,第一触头与RFID芯片电连

接,RFID芯片与天线的一端电连接,天线的另一端电与第二触

/962/ 一种基于RFID的到位检测装置

头连接;RFID扫描器与天线无线连接,RFID扫描器还连接到控

制器。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检测活动部件是否位移到位。

/963/ 道路驾驶技能考试过程驾驶人视线识别仪
道路驾驶技能考试过程驾驶人视线识别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科技成果是一种用于机动车驾驶人道路驾驶技能

考试过程中对驾驶人进行视线识别的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

这种装置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由核心板和与

之相连接的接口底板组成;其中核心板包括DSP多媒体数字处

理器、嵌入式MCU微控制器或x86兼容CPU芯片构成的电脑系

统、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以及接口连接器插件以及外接

的视频摄像机等视频采集设备。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正坐

在正驾驶员位置上的驾驶人的上半身及五官特征的视频图像

/963/ 道路驾驶技能考试过程驾驶人视线识别仪

,并结合人工智能图像分析软件来识别其眼睛观看的方向。

DSP多媒体数字处理器和嵌入式MCU微控制器或x86兼容CPU芯

片构成的电脑系统作为本装置的核心,由DSP多媒体数字处理

器负责对采集到的数字视频进行处理,结合视频图像识别方

法,获取正坐在正驾驶员位置上的驾驶人的上半身及五官特

征的视频图像,首先以身体及背景为参照物判断头部是否已

经向左或向右做了摆动动作,或者眼球是否向左或者向右转

动了达到最小的偏移量,从而确定驾驶人是否已经向左或向

右作了应该做的观察。本专利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应用在其它

需要进行自动视频图像识别领域,比如车牌识别、人脸识别

、警界监视等等。软硬件系统都采用模块式结构,嵌入式MC

U微控制器或x86兼容CPU芯片构成的电脑系统提供操作系统

运行平台,智能视频图像识别软件运行在操作系统上,方便移

植和升级。

/964/ 基于有限时间切换的混合系统可控虚拟生存域研究与应用
基于有限时间切换的混合系统可控虚拟生存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CPS、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等复杂系统的发

展,单一离散或连续方程已难以描述其特征。本项目拟采用

混合系统的方法对其进行建模和分析,但是当前研究存在以

下问题:1、缺少对非理想切换瞬态的建模;2、生存域的描

述与求解比较复杂。针对这些问题,本项目在混合系统建模

、不变集描述、优化控制策略以及机器人等应用上展开了大

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资助,金额为25万元。(一)本项目针对复杂系统难以

/964/ 基于有限时间切换的混合系统可控虚拟生存域研究与应用

描述和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含有限时间切换的混合系统建

模方法。在模型建立方面,研究了其非理想切换下的分段仿

射和混合逻辑动态模型以及线性摄动约简,并将理论应用于

电机控制中。研究成果“Continuous-BehaviorandDiscret

e-TimeCombinedControlforLinearInductionMotorBasedUr

banRailTransit”录用于IEEETransactionsonMagneticsCo

nferences。(二)针对优化计算方法,在智能机器人领域,

项目探索研究了基于多目标的混合基因算法,通过全局和局

部的优化混合,建立地面机器人的全局优化路径规划。研究

成果“Globalpathplanningofwheeledrobotsusingmulti-o

bjectivememeticalgorithms”发表于中科院1区SCI期刊《

IntegratedComputer-AidedEngineering》。(三)项目探

索研究了空中/地面智能机器人协同规划算法,通过建立多模

态的混合系统模型,基于空中视觉进行建立的地面环境模型

,通过全局遗传算法和局部滚动优化的混合优化路径规划,优

化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同时有效结合了空中/地面机器人

视觉的优势。论文《AHybridPathPlanningMethodinCollab

orativeUAV/UGVSystem》已投稿《IEEETransactionsonVeh

icularTechnology》。(四)面向机器人约束优化的实时目

标跟踪问题,基于光流法建立特征点的目标模型和随机采样

模型,实现运动目标跟踪,项目研究成果《基于特征点一致性

约束的实时目标跟踪算法》发表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项目

同时研究了运动机器人的基于Lyapunov函数的控制器设计,

/964/ 基于有限时间切换的混合系统可控虚拟生存域研究与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论文《Trackingcontrolofamobile

robotwithstabilityanalysis》发表于《InternationalJo

urnalofRoboticsandAutomation》。(五)项目注重研究成

果的应用研究,基于混合系统的优化策略应用于家庭物联网

智能网关的设计中,并取得了研究成果的产品样机化。研究

成果《基于智能网关的数字家庭系统研究与设计》发表于《

深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AnIntelligentWireles

sSensorNetworksSystemWithMultipleServersCommunicati

on》发表于SCI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Distribute

dSensorNetworks》。本项目共发表了学术论文12篇,其中S

CI收录6篇,EI收录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取得国家发

明专利授权1项。基于本项目的理论成果应用智能家居系统

、移动医疗系统参加了高交会,并分别荣获高交会优秀产品

奖。此外,该项目把混合系统建模与优化策略同时应用于移

动互联网与大数据分析中,项目组研发的基于云平台的云诊

箱系统目前已取得国家医疗器械证,并开始全面产业化,推广

到全国各社康医院。项目组研发的妇幼管理平台已应用于广

东省妇幼保健院等近20家医院,系统建模和优化策略在大数

据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基于本项目混合系统建模与

优化策略方法的移动健康监测设备已取得国家医疗机械证,

目前正在全面推广,已取得千万元的经济价值,并将每年新产

生亿元的经济价值。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在研究中存在的难

/964/ 基于有限时间切换的混合系统可控虚拟生存域研究与应用

点是实际系统建模与优化方法的设计,面向机器人、物联网

等系统时,需要考虑实际系统的各方面因素,才能较好的建立

模型,并进一步的建立优化方法。项目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

。进一步的研究中,本项目将进一步把理论成果和机器人应

用、物联网系统以及健康大数据平台相结合,解决实际系统

中的系统建模和优化分析等问题。

/965/ 数字半调图像压缩技术
数字半调图像压缩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研究了以游程及灰度-梯度

共生矩阵表征半调图像纹理差异的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结

合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多级分类设计了三种半调图像分类

识别算法;2从抖动类半调图像的块周期性,相似性出发,研究

了图块异域,下采样等纯色区域变大增多的预处理策略,同时

结合游程,跳黑块,矩形,仿射变换等编码原理,设计了多种半

调图像的无损压缩算法。3研究半调图像的谱能量分布和纹

理周期特性,进而运用DCT变换,小波包变换,矢量量化原理设

/965/ 数字半调图像压缩技术

计了三种半调图像的有损压缩算法,新方法获得了更高的压

缩率和良好的图像重建效果。

/966/ 一种融合地图信息的改进卡尔曼滤波器室内定位跟踪方法
一种融合地图信息的改进卡尔曼滤波器室内定位跟踪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室内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融合地

图信息的改进卡尔曼滤波器室内定位跟踪方法及系统,其实

现步骤为:(1)确定基本离散卡尔曼滤波器方程和对应的

变量;(2)计算标准卡尔曼滤波器的时间更新方程和测量更

新方程;(3)融合地图信息判断定位终端是否到达拐角附近

;(4)判断定位终端是否发生转弯;(5)如果定位终端发生

转弯,则调整卡尔曼滤波器的参数,修正拐角处的跟踪结果。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标准卡尔曼滤波器在拐角处定位跟踪效果

/966/ 一种融合地图信息的改进卡尔曼滤波器室内定位跟踪方法

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减小了标准卡尔曼滤波器定位跟踪方法

在拐角处的偏差,提高了定位终端发生转弯时的定位跟踪精

度。

/967/ 北京市气候业务综合应用平台建设
北京市气候业务综合应用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满足全局对气候资料和产品使用时效和质量的需

求,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大型活动提供准确、优质、高

效的决策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开发研制面向全局、区县气象

局以及外单位的北京市气候业务综合应用平台,功能包括气

候与农业气象统计数据查询、统一的产品制作分发、产品和

科研成果存档管理等功能的业务平台,通过平台的建成,在实

现气象现代化进程中,提供实效快、质量好的气候预测、监

测、农业气象和气候应用分析服务。

/968/ 微型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研制
微型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为穿戴式、长期全信息心电监测及无线传输

的微型化医疗电子设备(个人监护BAN终端),实现了基于移

动终端的医生及患者心电信息管理软件和数据互联网传输及

云存储,建立多中心远程数据分析诊断平台,能够满足以上临

床需求。长期全信息的心电记录,无创、舒适佩戴、便于操

作,监测不影响日常生活,或者能够得到医生等权威专属的医

讯信息服务互动,包括实时产品操作指导、自动提醒。仪器

状态监测、医患问答、诊断报告、后续治疗方案咨询、相关

/968/ 微型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研制

健康医疗教育等内容。真正实现患者管理,为临床预防诊断

相关疾病提供统计依据。相关产品和样机在国家干部保健局

、国家心脏中心(阜外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贞医

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区

中心医院、上海中医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杨浦区中心医

院等应用推广。关键技术:1.便携式微型化超低功耗:系统

采用微型低功耗芯片及电路设计,重约25g,系统平均工作电

流150uA,真正实现了正常生活工作下的贴附式长期监测;2.

超长全信息:以系统高采样率、连续、实时、超长时间监测

记录被检者的心电图信号,实现14天心电信号的全程连续记

录和存储;实现在通常Holter等其它短暂心电图检查时不易

发现的、且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

疗提供重要信息。3.满足临床对偶发的不明原因的晕厥、心

悸等相关心律失常疾病的长期监测的需求;并对各类心脏术

后的长期监测、随访、疗效评估、术后用药和健康管理实现

了长期监测4.心电软件的存储分析和智能手机客户端App应

用,实现病人信息的疾病管理和监控。

/969/ 模糊关系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
模糊关系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Fuzzy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Fuzzy关系

方程的研究是1976年由法国学者E.Sanchez从医疗诊断的问

题出发,作为综合评判问题的反问题而引入的。尔后,中、

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在评判、决策等问

题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三:1、通

过研究方程的极小解得出解的结构;2、利用Fuzzy神经网络

理论及遗传算法迭代求解;3、求方程的近似解。由于Fuzz

y关系方程的求解均假设相应的解集非空,而在实际中这一

/969/ 模糊关系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

条件未必总满足,有效的处理手段乃是Fuzzy关系方程的迭

代求解及近似求解理论。另外,在Fuzzy关系方程的建立过

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测量误差,而这些因

素将大大地影响解的存在及结构,因此,研究这些因素对方

程解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遗憾的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

很薄弱。本项目将摄动理论引入Fuzzy关系方程的研究,考

察了在不同的F算子下,F系数矩阵元素及F关系向量的摄动

对方程解的影响,建立了基于max-min算子,max-product算

子,三角模算子的Fuzzy关系方程系数矩阵的简化同解矩阵

,在保证原方程解集不变的前提下,发现并研究系数矩阵的

摄动元素,开展了基于不同算子的Fuzzy关系方程的摄动分

析。给出了基于max-min算子,max-product算子,三角模算

子的Fuzzy关系方程中Fuzzy关系向量的摄动对Fuzzy关系方

程的解集的影响,给出了摄动元素的判定方法,确定了摄动

元素的摄动范围,进而确定Fuzzy关系向量的摄动范围;使

用E.Sanchez提出的α-算子,给出了判定一类模糊关系方程

有最小解的方法;利用模糊关系方程的传递解的存在条件,

讨论了其解的范围。研究结果在Fuzzy诊断,Fuzzy控制,决

策分析及知识工程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970/ 医药商业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的研究(MEDCOM)
医药商业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的研究(MEDCOM)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主要是在研究分析医药商业行业特点的基础

上,结合其业务数据信息流程,采用高级语言VisualFoxpr

o和数据库先进技术编制的有一定通用性的计算机软件,主

要应用于医药商业各种业务数据信息的处理,提高企业的综

合管理水平。本系统软件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一)、完成

医药批发、零售等业务各种信息的处理:1、药品、员工等

各种信息的设置、查询等。2、营业厅日常营业数据的输入

、检索、汇总等。3、仓库日常业务数据的输入、检索、汇

/970/ 医药商业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的研究(MEDCOM)

总等。(二)、完成相关的财务管理:1、各种业务数据自

动后台记帐。2、财务分析与市场预测分析。(三)、其它

功能:1、多机联网操作。2、提供与其它软件的接口,便于

系统集成。该项目成果具有的创造性、先进性:1、系统设

计合理,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本软件以Windows为操作平台

,依据医药商业的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设计了简洁明快的

功能菜单,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市场预测于

一体,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便于用户操作。2、数据

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操作安全性、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性、

密码口令的安全性等。3、SQL技术的运用:本系统软件在数

据库操作处理等方面充分利用关系型数据库结构的优点,采

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快速完成复杂的数据库操作(

信息查询检索、数据处理等)。主要包括:事务的引用、复

杂快速信息查询检索等。4、Windows系统资源的利用:在程

序设计方面充分利用Windows的系统资源,这样不仅可以简

化程序设计,缩短开发周期,而且可以加快程序的运行速度

和运行的准确性。主要包括:API函数的调用、注册表的利

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

/971/ 莱西市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莱西市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1.任务来源:莱西市2007年度

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本项目应用于土

壤养分和施肥信息管理。(1)以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

、行政村同一的地块为单元,建立土壤数据库,为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应用和其他农业技术的推广建立平台。(2)以县

域配方施肥地块单元数据为基础,进行配方施肥计算机辅助

决策。(3)利用Flash、Java、XML等技术,实现多用户对

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的网络共享。3.性能指标:利

/971/ 莱西市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用Flash、Java、XML等技术,以县域配方施肥地块单元数据

为基础,进行配方施肥计算机辅助决策,可以实现多用户对

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和计算机配方施肥指导。4.与国内同

类技术比较:以MapGis为工作平台,对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

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生成以地块为最小

单元的县域配方施肥基础单元图。利用Flash、Java、XML等

技术,以县域配方施肥地块单元数据为基础,进行配方施肥

计算机辅助决策,可以实现多用户对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

息系统的网络共享,满足农民对养分管理和测土配方施肥的

需求,直接指导农业生产。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莱西

市土壤养分管理技术推广平台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网

络技术在土壤养分管理领域的综合应用。该项目的创造性、

先进性包括:以地块为最小单元的县域配方施肥基础单元图

,满足农民对养分管理和测土配方施肥的需求;利用网络技

术管理土壤养分数据,实现了农民对自有田块的土壤养分查

询和计算机配方施肥指导。6.作用意义:本项目建立适用于

县域的土壤养分管理与施肥信息服务,为区域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提供计算机技术支持,为进一步实施精细农业、提高养

分资源利用率积累技术和经验,可使我省的县域土壤养分资

源管理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

前景:化肥的施用在带来农业丰收的同时,逐步表现出其利

用率低、农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并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

要方面,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化肥施用

/971/ 莱西市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量盲目过多、乱施肥、不科学施用等。除了人为因素外,导

致化肥利用率难以提高的另一主要原因在于山东省土壤种类

多,农业生产空间和时间变异大,农田养分状况差异较大,

农业生产中施肥仍处于经验和定性阶段,大部分农田没有建

立田间养分管理档案,对具体地块的养分平衡状况存在很大

盲目性。为此,我们莱西市组织研究开发和建立土壤养分管

理和施肥信息系统,实现土壤养分综合管理和测土配方施肥

的计算机决策,因此该项目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8、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存在问题:系统的功能及研究的范

围较小。改进意见:在以后的研究中,根据进一步加强测土

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的研制,进行不同区域作物需肥规律的研

究,为本技术的推广提供支撑。二、应用前景:1.强化组织

协调,实行高校和地方联合。主要由农技推广人员和大学专

家、学者组成,具体负责平台的研发方案的制定、任务落实

、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的指导与培训。以土肥

站为主成立技术推广小组,负责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机辅助决

策技术的指导与培训、田间试验及调查等工作。2.加强技术

研发和创新。课题确定后,要制定了详细的研发和实施计划

。目前,国内现有的土壤养分计算机管理多应用GIS二次开

发的方式进行系统开发,技术难度大、费用很高,而且推广

中必须应用GIS软件,已经成为GIS开发应用的最大障碍。为

此,必须采用MAPGIS平台构建地块级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单元

/971/ 莱西市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图、开发实现基于B/S架构的县域土壤养分管理技术推广平

台软件平台,来完成本课题的研发。具体工作如下:A.数据

采集。收集区域1:5万各乡镇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

形图,其他相关图件,如行政区划图、地貌类型图等图形资

料,并进行地图数字化;收集统计资料及文献、土壤志;各

乡镇土壤剖面资料,连年的调查点土壤农化分析数据,农户

施肥调查数据,并对采样点进行了GPS定位、统计年鉴等。

B.土壤肥料数据库建设。应用MAPGIS软件对1:5万土壤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空间相交分析,构建村级地块土壤养分

管理单元;构建了基础地理、土壤、农业生产、肥料、土地

利用等数据子库。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市行政区划、地理位

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土壤数据库包括土壤类型

、土壤典型剖面概况、土壤剖面层次、土壤养分等;农业生

产数据库包括作物种类(村级)、播种面积、单产、总产;

灌溉方式、轮作方式等;肥料数据库包括肥料种类、有效养

分含量,当季利用率,单位农产品产量养分吸收量,测土值

校正系数,土壤养分含量分级,莱西市农户施用肥料情况等

;土地利用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权属关系、面积等。

C.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的建立。构建基于Flash技

术的地图向导,最终实现引导用户直达自己关注的村级地块

;构建基于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配方施肥模型;设计实现

基于B/S架构的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实现土壤数

/971/ 莱西市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据库、配方施肥模型、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集成。3.强化技

术推广应用。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信息系统初步研发成功后

,首先进行系统测试,并进行修改完善,为其进一步推广应

用打下坚实基础。其次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为技术指导,农

户为主体、各乡镇配合的方式进行推广应用。主要工作如下

:a.狠抓课题的大面积试验、示范.首先对各乡镇农技员、

科技示范户进行信息系统的培训和试运行,然后以乡镇农技

员、科技示范户为核心进行梯次推广。B.加强宣传和技术培

训.在示范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强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

。电视讲座、赶科技大集、印发技术材料、现场技术培训等

形式,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另外,技术人员进行专题

讲座并自带计算机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机辅助决策演示示

范,甚至深入到农户就相关知识向农民进行重点技术培训和

指导,推动课题的实施。

/972/ 森林资源经营作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
森林资源经营作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森林资源经营作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是在FORESTA

R采伐作业设计与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是对FORESTAR采

伐作业设计与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扩展。FORESTAR经营

作业设计与管理系统是宽甸县林业调查规划院结合林业经营

作业设计规程和传统,在GIS技术基础上开发的一套适合于

采伐作业设计和采伐信息管理的平台。具有数据处理、地图

浏览、地图编辑、地图属性操作、空间数据检索、空间数据

分析、精确地图打印等基本功能,同时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

/972/ 森林资源经营作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

以及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森林资源经营作业设计信息

管理系统是一套面向县级(乡级)林业站(场)等森林经营单

位的采伐设计软件,它由PDA前端软件部分和后台系统部分

共同组成,PDA前端软件可以完成采伐作业设计的野外调查

和野外设计,后台系统可以完成内业设计,并为林业主管部

门提供准确、实时、全面的分析结果与报告。前端软件与后

台系统的完美结合,经营作业设计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以

森林资源经营作业设计工作流程为框架的完整解决方案。该

系统为宽甸县森林资源的管理探索出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形成一个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平台,提高宽

甸县森林资源管理及经营作业设计的水平,还将逐步实现森

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森林资源的可持

续性经营提供新的管理思路,同时也为全国森林资源信息化

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板,推进了本行业科技进步。近几年来,

在有关业务部门的关怀、帮助和指导下,2006年先后在宽甸

县22个乡镇、6个国有林场采用了森林资源经营作业设计信

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投入使用,改变了全县多年传统的内

外业工作模式,实现了外业的无纸化作业和内业的自动出图

出表,推广面积6万余公顷。目前,该系统已经推广到黑龙

江省、江西省、湖南省等地区。

/973/ 流媒体信息服务与管理系统
流媒体信息服务与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视频点播、视频广播、视频直播;节目制作、节目

管理、栏目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管

理等。1、支持并发点播数:一台服务器支持多达500个并发

用户;2、支持的标准主流格式:WMV、RM;3、支持的播放

码流范围:0.20~6Mbps;4、视频质量:25~30帧/秒;5、

播放延迟:≤5秒。广泛应用于学校、机关、企事业、酒店、

娱乐业等需要流媒体信息服务的诸多领域。

/974/ 索力测试分析软件V1.1
索力测试分析软件V1.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主要功能:1)对测试工程中所有测试构件信息

、检测数据进行管理;2)对各测点的时域波形进行频谱分析

,可以方便的提取基频与设置索杆长度和线密度并自动计算

实测索力;3)可以将所有测试数据导出至Excel表格或文本文

档,以便数据管理和其它数据处理软件处理;4)可以直接输出

工程中所有构件的基频与实测索力分布曲线;5)可以直接导

出测试结果。2、技术特点:1)快捷键操作2)显示波列图与

索力基频分布图;4)可进行软件滤波;5)自动识别基频。

/975/ 里A
里A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5037号。品种名称:里A。选

育单位: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博A///博B//

广陆矮/包胎矮。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不育系株高

60cm左右,株叶型稍散,叶色浓绿,分蘖力强,叶缘呈紫红

色,叶鞘、稃尖、柱头紫色,无芒。包颈度轻,平均包颈长

度为3.5cm,包粒数8.5粒,群体平均每穗粒数186粒,千粒

重18克,谷粒细长,平均谷粒长7.5mm,长宽比为3.4,谷壳

麻黄色。在陆川种植,早稻3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数为14

/975/ 里A

叶,晚稻7月上旬播种,播始历期63天。抽穗整齐,花期集

中,花时较早,一般9:30始花,10:30~12:00为盛花高峰期

。开颖时间长,角度大,柱头外露率高达87.0%,其中双边

外露率48.0%,异交结实率达75%左右,颖壳闭合好。根据2

004年11月15日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

关专家对里A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的结果,里A不育株率达100

%;花粉不育度达100%,其中,典败99.95%,染败0.05%;套

袋自交不育度达100%。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

测试中心的检验报告,里A保持系的米质较优,有7项指标达

二级以上标准,其中胶稠度达国标一级标准,垩白米率、垩

白度达国标二级标准,蛋白质含量达部颁一级标准,糙米率

、精米率和碱消值达部颁二级标准。审定意见:经审核,该

不育系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100%,套袋自交不育

度100%,达到水稻三系不育系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

应用。

/976/ 电缆载流量循环加热试验中基于符号判别的温度控制方法
电缆载流量循环加热试验中基于符号判别的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涉及一种电缆载流量循环加热试验中基于符号判别

的温度控制方法,将采集的温度、电流进行符号量运算,获得

反映当前控温状态的符号量,经符号量判断后更新目标参数

,控制调压器电机正反转,实现升降温控制,当温度达到设定

状态后,重复进行温度、电流信号的符号量提取,再次控制电

机动作,从而实现快速的温度稳定控制过程。此温度控制方

法能够实现电缆载流量循环加热试验中电缆导体温度快速稳

定到设定值,温度控制过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温度超调和震

/976/ 电缆载流量循环加热试验中基于符号判别的温度控制方法

荡受到抑制,整个控制过程实现简单、运算量少、控制逻辑

明确,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导体温度控制或有类似需求的缓变

参数的恒值控制中。涉及一种基于GPS时空补偿的电流控制

温度方法,对主控制器进行初始化后,主控制器将通过相关子

程序予以判断并对初始电流进行更新补偿,热电偶将电缆缆

芯温度、护套温度、环境温度等信息进行实时采样并经过变

送器模块传送给控制器中的模拟量转换接口,通过程序进行

运算后转换为最终的数字信息,并将其转换为ASCII码通过串

口总线传送给上位机实时显示。主控制器通过比较电缆缆芯

温度和设定的目标温度控制调压器电机的升降流动作进而控

制电缆加载电流的大小。根据GPS确定试验场地的经纬度和

温度带信息并作为试验参考,实时检测判断更新当前模拟电

缆初始目标电流值,达到快速调节、稳定电缆缆芯温度的目

的,实现电缆温度长时控制的需要。

/977/ 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单芯片射频前端
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单芯片射频前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摘要在基于CMOS工艺,应用于2G通信的PA设计

领域,国内尚处于空白状态。中科汉天下有限公司CMOSPA设

计经验丰富,将成为国内第一家抢占2GCMOSPA市场的企业。

发展趋势:GaAs功率放大器技术长期存在供应短缺和成本构

成高的问题,移动设备制造商们一直在寻求一种能替代GaAs

功率放大器技术的产品。相对于GaAsPA,CMOSPA不仅拥有低

成本、高集成度优势,其丰富而坚强的产业链也是手机产业

需要CMOSPA的重要原因。虽然CMOS工艺在设计高性能PA时存

/977/ 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单芯片射频前端

在缺陷,但随着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完全可以设计出合乎要

求的CMOSPA。鉴于GaAsPA长期存在的供应短缺和高成本的问

题,2G市场一直希望低成本,高集成度,高产能的CMOSPA可以

取代GaAsPA。近几十年来,在国际社会中,设计出合乎要求的

发射功率、效率和线性度是CMOSPA设计的瓶颈。本项目基于

标准CMOS工艺,设计可支持GSM模式的4频射频前端芯片,该产

品在技术上将成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单芯片集成功率放

大器、匹配电路和射频收发开关的射频前端产品。二项目取

得的成效1.技术成果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下,已经开发出CMOS

射频功率放大器产品3款,涵盖多种手机平台产品,全部实现

量产和大规模出货,并申请相关专利10余项。2.经济效益20

12年9月-2014年2月,研发团队为国内首家开发出CMOSPA的团

队,已经有产品量产。量产过程共用了6个月,产品推广时间

为3个月,仅用9个月即开始销售,目前为止已经拥有1亿颗的

销量,已经占据全球2G功能机/智能机市场35%左右的份额,市

场占有率世界第一。3.社会效益(1)打破国外垄断,实现C

MOSPA技术的设计国产化PA是手机重要的核心器件,在2G手机

中PA约占手机芯片总成本7%;而在3G/4G中则超过10%,无论从

重要性还是降低成本方面的考虑,具有高性价比的PA对提升

手机的性能、降低手机的成本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

Amalfi、Skyworks(Axiom)、Javelin、Blacksand公司拥

有此技术,其他国内外公司均采用GaAsPA技术。汉天下是目

前国内唯一掌握CMOSPA技术的设计公司。(2)本技术产品

/977/ 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单芯片射频前端

的多重集成,可以减低成本采用更稳定的CMOS工艺,ESD防护

电路更易实现且更稳定,因而CMOSPA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采用

IPD(集成无源器件工艺)技术,取代GaAsPA中所使用的分离

电感和电容匹配器件,提高生产的一致性,减少芯片生产过程

中的SMT(焊接)工艺,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CMOS工

艺成本比GaAs工艺低,并且将PA和CMOS控制器集成于一个芯

片中,减少芯片之间互连的金线使用量,PA部分的成本下降明

显;集成度提高,封装产出率提高,封装成本进一步下降;CMO

SPA较GaAsPA成本降低20%以上,整个芯片的封装尺寸可以做

到GaAsPA的70%左右,能为客户节约珍贵的布板空间。(3)

增加社会就业人数。本项目在执行期内可以增加社会就业人

员30人,培养一批电子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员,带动地方电子信

息技术产业的提升。

/978/ 极米内控管理信息系统
极米内控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可查看单位人员请假详情以及公休节假日详情与调

休详情,可自由设置节假日与补班,方便以软件形式请假调休

。软件运行环境为:centos7.0windows2008以上nginx1.15

.5Tomcat6.x、Tomcat7.x。软件硬件环境为:CPU:Pentium

双核以上,内存:2G以上,硬盘500g以上。编程语言为:PHP。

源程序量共有1265行。可查看单位人员请假详情以及公休节

假日详情与调休详情,可自由设置节假日与补班,方便以软件

形式请假调休。软件运行环境为:centos7.0windows2008以

/978/ 极米内控管理信息系统

上nginx1.15.5Tomcat6.x、Tomcat7.x。软件硬件环境为:

CPU:Pentium双核以上,内存:2G以上,硬盘500g以上。编程语

言为:PHP。源程序量共有1265行。

/979/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自2014年7月项目启动以来,CIPS(一期)系统项目

组就一直笼罩在任务紧、工期短的氛围下,项目建设进度倍

受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与关心,也引起社会大众的极度关注

。2015年10月8日系统如期顺利上线,系统平稳运行至今,基

本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纵观整个项目建设过程,总体进展

比较顺利和平缓,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配合非常密切、融洽

,各项工作任务均能如期完成。CIPS(一期)的建成运行是

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民

/979/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

币国内支付和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

重要进展,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980/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V1.0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虽然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法的教授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评介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

术,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法并不是就事论事谈一些具

体方法和技术,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教学方法,所有方法的运

用都需要从总体上进行认识和把握,兼顾教学法过程中的内

在要素,而不能把教学法理解降格为一种技巧和策略层面。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法的研究既有共性

,也存在着特殊性,本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虽然

/980/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V1.0

主要偏重教学方法,但并不局限于教学法;虽然重点讨论教师

“教”的方法,但也内含着学生“学”的方法;虽然包含着教

学过程中的技术和技巧,但不是一种简单的技巧,而是探讨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种影响和

各种力量之间的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

程教学活动中的特殊规律。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教学活

动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特殊性的前提

/981/ 航空摄影测量空三加密(区域网)像片控制点布设方案研究
航空摄影测量空三加密(区域网)像片控制点布设方案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和背景:海南测绘局科技基金项目。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在满足相关技术规定的成果下,通过生产

实验,如何调整区域网布点法,减少像片控制点布设数量是

本项目研究目的。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国内一般水平。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初步验证结果,在一

定范围内进行试生产。历年获奖情况:海南测绘局科技基金

2008年度三等奖。

/982/ 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
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依据本成果所研制出的调谐器将具有以下特点:1

.支持DVB-T/C/S/S2四种数字电视兼容模拟电视ATV接收,内

置高清卫星数字电视解调功能;2.具有标准的I2C控制接口,

控制灵活;3.具有标准的TS流输出和低中频输出;4.体积小、

重量轻、成本低;5.每种标准的接收指标性能要符合国家标

准。

/983/ 低微波导中的光子调控及应用
低微波导中的光子调控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技术创新目标完成情况国内项目组与丹麦、新加

坡、巴西、白俄罗斯研究团队之间开展了多次访问交流。访

问交流期间,共开展非正式研讨会8次;其中中白双方共同参

加了2019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QuantumOpticsandQu

antumInformation(ICQOQI)大会,发表特邀报告1次。此外

,中方研究成员通过2019ACP、2019ICOCN国际会议、2020CL

EO、2020FiO会议开展交流。以上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9篇

,会议论文2篇,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1项;参

/983/ 低微波导中的光子调控及应用

加国际会议大于8人次,其中邀请报告3次。主要研究成果包

括:A.提出了微腔中的光子超快调控的方法,为低维波导中

光子的激发及空间调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成果发表论文

[Nanoscale11(10),4571-4577(2019)]、[Chin.Opt.Le

tt.17(2),020014(2019)]和[IEEEJ.QuantumElectron.

56(3),9000105(2020)];B.对低维无序波导结构中的光

子局域化及调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激光在无序结构中的

形成、传输等提供了理论指导,成果发表论文[IEEEJ.Sel.T

opicsQuantumElectron.25(6),2900205(2019)]和[Chi

n.Phys.B27(8),087301(2018)];C.针对相干型光纤随

机激光的输出模式不稳定问题,提出了注入锁定和锁模调控

方案,为低维无序光学系统中激光的选择性激发提供了有效

途径,成果发表论文[LaserPhys.Lett.16,055102(2019)]

,[Opt.Express28(24),36380-36388(2020)],并参加20

18年亚洲通信与光子学国际会议[ACP,Oct.2018],2019年亚

洲通信与光子学国际会议[ACP,M4A.143,Nov,2019];D.对光

纤中的光耦合和模式转换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为低维波

导中的光子调控提供了新的调控方式,成果发表论文[IEEEJ

.Sel.TopicsQuantumElectron.27(2),4500206(2021)]

;E.利用光纤型低维无序波导中产生的随机激光进行无散斑

成像研究,探索其在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该部分

成果发表论文[Opt.Lett.45(13),3816-3819(2020)],[

PhotonicSens.10(4),333-3392020],并参加2020年国际光

/983/ 低微波导中的光子调控及应用

电子领域顶级会议[CLEOJW2E.31,May,2020]。2.技术和人才

合作目标项目组中方研究人员张伟利、胡波、王珊珊、马瑞

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两次访问白俄罗斯科学院资深研究员

ChizhevskyVyacheslavNikolaevich团队,双方共进行小型研

讨会3次,并共同参加ICQOQI’’2019会议,开展交流合作,发

表特邀报告1次。博士生马瑞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

英国Aston大学进修一年。3.项目负责人成长目标在本项目

的支持下,目负责人张伟利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担

任电子科技大学与Springer合办SCI期刊《PhotonicSensor

》的主编助理;承担一门全英文留学生课程《光纤技术》一

门,合计120学时,获得电子科技大学2019来华留学生优秀任

课教师奖、2020来华留学生优秀指导老师奖;获得全国光电

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4.人才培养目

标基于本项目的研究平台,指导本科毕业设计9人次;指导硕

士生8名,其中毕业4人,在读4人;指导博士生7名,其中毕业2

人,在读5人;并指导学生获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1人次、

优秀硕士生毕业论文1人次、获四川省苗子工程项目1项、获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级优秀1项,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铜奖1项。项目负责人开设留学生课程《

Opticalfibertechnology》两次课程,获2019电子科技大学

来华留学生优秀任课教师奖,期间进行了项目相关研究成果

的科普性介绍。

/984/ 矩阵分解问题的优化算法与理论
矩阵分解问题的优化算法与理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矩阵特征值、奇异值分解与矩阵低秩分解是求解许

多复杂优化问题--如半定规划问题、矩阵的秩极小化问题,

和其它应用数学问题--如统计学习中的主成分分析问题、科

学计算中的非线性特征值问题的基础工具。因而矩阵分解算

法的性能往往决定了上述数学模型应用在图像处理、医学成

像、统计学习、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电子商务等科学工程

领域的效果与效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规模不断

扩大,已有的矩阵分解算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使得矩阵

/984/ 矩阵分解问题的优化算法与理论

分解能够继续胜任来源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实际应用问题,我

们迫切需要革命性的新算法。基于此本项目主要研究矩阵分

解问题的优化算法及其理论性质。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实际科

学工程应用问题的特点,我们拟设计高效的子空间法、分布

式优化算法等方法来求解应用于这些问题中的矩阵分解模型

,以期所设计的新算法在效率、存储、可扩展性等方面都较

已有算法有大幅改进。我们还将分析新算法的收敛性、复杂

性、稳定性等。

/985/ 智云数据集成式终端采集系统V1.0
智云数据集成式终端采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为自主研发的智云数据集成式终端采集系统

,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嵌入式集成制造数据采集终端,主要应用

于低密级网络数据向高密级网络的传输,有效提高高密级网

络的安全性。本成果基于USB3.0接口、磁耦隔离技术、多重

冗余技术、FPGA并行处理技术、自适应流量/速率控制技术

,和市场常见的基于百兆/千兆以太网接口和光传输隔离产品

相比,对接口服务器配置要求更低、长期工作稳定性更高、

系统综合成本更低。

/986/ 光照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的研制
光照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制了一套用于光照度计检定的自动系统,

设计了专用于光照度计的检定软件,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数

据处理、自动生成检定记录等功能。自动转台上配置的装夹

系统适用多种外形的光照度计,可方便地装夹定位,定位准确

,极大地提高了检定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检定人员的负担

。自动系统同时可以检定8台光照度计,提高标准灯点燃时间

的利用率。该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1)研制的

自动光学轨道,能对轨道上的滑车进行精确导向运动,滑车的

/986/ 光照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的研制

运动的平直度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为0.3mm,小于指标要

求的0.5mm。(2)研制的自动光学轨道,能实现标准灯自动

位移到检定照度值对应的位置上,使光照度计接收到多个标

准光照度值,标准灯移动定位的准确度为±0.2mm。(3

)研制的6米自动光学轨道,采用高精度磁栅尺进行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准确度为±0.2mm。(4)研制的自动转台能

在8个工作工位上装夹8个光照度计探测器,并由微机控制自

动回转,实现同时检定多台光照度计。8个工作工位在转台φ

550mm圆周上均匀分布,相邻两工位中心的夹角为45°。

采用伺服电机控制转台转动,定位准确度为±0.1°

;,计算为周长线度定位误差为±0.5mm。(5)研制的系

统中,标准灯前的大光阑小车可与标准灯同时联动自动位移

,并设计有手动控制杆进行控制微调光阑的位置。(6)本系

统的检定软件能实现光照度计检定过程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处

理功能,并生成符合国家实验室认可要求的原始记录,实现自

动检测、自动控制,提高检定效率。

/987/ 控制网最优化设计
控制网最优化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从理论上解决了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

计算量达到极小的实用型计算公式,在满足全部约束条件下

,用最低的观测成本设计出最优化的观测方案。全部设计可

通过计算机进行,软件操作方便、计算速度快,精度可靠、

适用性强,对不同网型及不等精度的观测值均可一次性整体

平差。整个成果可适用于水利、矿山、煤炭、林业、交通等

工程的控制测量,及国家测量基本控制网的改造方案设计等

/988/ SVAC+公共安全立体化视频监控系统
SVAC+公共安全立体化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SVAC+公共安全立体化视频监控系统,由太原市公安

局与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山西中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联共同研究发明。太原市公安局凭借多年的平安城市项目

建设经验和优势的研发技术实力,以公安行业需求为导向,以

多层次视频联动为核心,研究出SVAC+公共安全立体化视频监

控系统。并已经申请若干专利,在视频接入能力和视频对象

处理能力上处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该系统基于虚

拟现实增强技术、可变透明度图层的实现技术、视频联动的

/988/ SVAC+公共安全立体化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位置智能计算等技术,创新出虚拟现实增强、区域联

动、枪球联动、高高联动、高低联动、高卡联动、低低联动

、录像智能检索、录像接力追踪等创新应用功能。SVAC+公

共安全立体化视频监控系统,为公安用户提供了一种更便捷

,更强大的监控应用模式,能为事前布防、事中指挥和事后分

析提供更好的服务。2013年,SVAC+立体化视频防控系统在太

原首次应用,三年来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实现了多个创新应

用,申请了十八项技术专利。以太原为样板,在全国进行市场

推广,特别是近三年来在山西太原及晋城、河北保定、湖南

郴州、新疆特克斯、四川资阳、贵州贵阳、广东惠州、甘肃

兰州等全国几十座大中城市陆续建设了SVAC平安城市示范工

程,SVAC+立体化视频防控系统在全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市场

口碑及品牌影响力。SVAC+立体化视频防控系统在太原建成

投入使用三年以来,共计提供线索70367案次,调取录像文件

1407340段。在“SVAC+立体化视频防控系统”的强大震慑下

,太原市发案率明显下降。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1至10月

份,全市“两抢一盗”警情同比下降10%,街面抢劫抢夺警情

同比下降17%,案件破获数较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此外,SV

AC+立体化视频防控系统还在我市的城市综合管理、重大火

灾扑救、维护交通秩序、服务百姓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

用。

/989/ 光纤光栅解调技术
光纤光栅解调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系统介绍:MS-FBG-6000光纤光栅解调仪主要用

于对由光纤光栅组成的波分复用传感网络的波长解调,可以

实现对温度、压力、应变等参数的解调。该设备一个光学通

道可以同时连接大于40个FBG传感器,并可扩展到32个光学通

道。该设备精度高、复用能力强,并配有标准数据接口,用户

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配备标准的计算机接口,用户可以通过

计算机进行传感网络参数配置、数据采集、存储、分析。该

设备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适用于各种场合。产品特点:

/989/ 光纤光栅解调技术

精度高、容量大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采用通用的FC

/APC接口(或根据用户需求)采用大功率光源,传输距离

可达40km可同时进行温度、压力和应变等多参数的测量

可通过RS232/485/以太网接口与计算机接连产品应用:

各种大中型变压器,高压开关,变电站,配电柜,发电机组热

点检测、故障诊断火力发电厂供热系统管道、输油管道的

热点检测地下和架空电力电缆的热点检测与监控航空、

航天飞行器的在线、动态检测微波加温设备生物,医药

领域应用。

/990/ 台区智能监测装置生产测试软件V1.0
台区智能监测装置生产测试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关键技术1、基于“云大物移”技术,结合分布

式边缘计算、拓扑分支结构识别和精益化线损分析技术,实

现对由配变到分支到用户的配电网状态感知和掌控。2、配

变监测技术:对配电变压器、0.4kV低压设备、无功补偿设

备的运行监测和本地控制,通过信息汇聚并上传至配电自动

化主站,实现台区精益化管理。3、无功补偿控制技术:实现

无功补偿装置设备信息实时采集和自动投切。4、模块式设

计系统技术:采用模块式设计,开放式体系结构,可以根据不

/990/ 台区智能监测装置生产测试软件V1.0

同的设备和应用任何加载相应模块,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

裁减性。二、主要技术指标1、适应温度范围:-40℃~70℃

;2、工作电源:3*220/380V(1±20%);3、电压/电流

测量误差:≤±0.5%;4、功率因数测量误差:≤±1

.0%;5、有功/无功/视在功率/测量误差:≤±1.0%;6、

电度量测量误差:≤1.0%;7、静态功耗:≤5VA/每相。

/991/ 支持群组共享的校园网络硬盘[简称:GSCloud]V1.0
支持群组共享的校园网络硬盘[简称:GSCloud]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软件用于建立一个网络硬盘系统,每个用户均分

配一定的私有存储空间,同时系统中允许用户发起建立一个

群组,设置群组的生命周期,群组创建人可以邀请用户加入群

组,同时每个群组可以拥有一个公共空间,群组公共空间对组

员可见,组员可以向群组发布文件、下载文件。系统结合了

社交功能,使用方面,可以用于校园环境里,设置班级、专业

、寝室等多个群组,灵活地实现文件共享。软件的技术特点

:采用了HadoopDistributedFileSystem来支持大规模文件

/991/ 支持群组共享的校园网络硬盘[简称:GSCloud]V1.0

存储,采用MySQL作为元数据服务器,采用JavaMVC模式开发用

户Web访问接口,网站部署在Tomcat服务器上。

/992/ 普达迪泰机场净空检测系统V1.0
普达迪泰机场净空检测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研制背景机场是航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保证安全和正常运输的重要环节。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很多军用民用机场进入了繁忙的行列。机场净空环境

对飞机起降安全、机场运行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

地方建设规模不断扩张,机场周围区域的净空环境发生了巨

大变化。本报告给出了机场净空三维可视化软件系统的总体

设计思路、技术途径及总体设计方案,论证了主要技术性能

指标的可行性,介绍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情况,策划了研制流程

/992/ 普达迪泰机场净空检测系统V1.0

及计划安排,关键在于可基于净空分析数据,自动生成净空控

高评定报告。应用领域机场净空广泛应用于军用及民用机场

周边建设,规范化机场周边的建设与发展,为城市建设与机场

的有效靠拢提供有力支撑。作用意义机场净空的意义在很多

文献中都有所阐述,这些文献中有关机场净空的应用研究大

多考虑机场选址和规划方面,这对于目前净空管理来说显然

是不够的,一个新建机场在使用初期,其净空环境都是符合指

标要求的,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机场净空管理越来越不容

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城市与机场在此过程中不断靠拢,因此机

场净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净空管理不仅关系到飞行安全,还

关系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城市规划部门同样需要把净空控制

要求严格有效的纳入规划体系。目前确定机场净空区范围的

方法大多以升降带端中点或跑道入口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进行研究,通过对机场净空范围的分析,结合目前机场都是单

跑道双向起降的实际,以跑道中线的中点(即跑道中心点)

位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利用GIS技术得到机场净空限制面的

三维数字模型,并进行障碍物限高分析。硬件指标要求处理

器:内核数≧18,基本频率≧2.5GHz;内存:≧128GB,DDR4;硬盘

:≧6TB,7200rpm,SATA硬盘,≧1TB固态硬盘;显卡:显存≧16G

B。技术创新点1、可基于录入的净空数据和建设项目数据自

动生成三维净空模型。2、可自动生成净空评估报告。市场

前景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与机场建设,为机场的安全运行

提供有力的支撑与技术保障,结合GIS系统、应用飞行航线理

/992/ 普达迪泰机场净空检测系统V1.0

论知识与规划设计三者相结合,跨学科、创新性地构建了机

场净空三维可视化模型、数据化处理,同时通过叠加分析,对

机场周边区域开发地块建筑高度进行赋值,作为核对保留地

块、确定可改造地块和空地建筑高度的重要依据。

/993/ 基于VB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编著系统
基于VB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编著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VB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编著系统》针对多媒体

课件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理想,课件制作水平低

的现状,开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编著系统即河北理工大

学多媒体课件编著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类院校的多媒体教学

。该系统能够使教师们轻松简便、随心所欲地制作出水平较

高的课件。该系统是一种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借助这个系

统,制作者可以简单直观地编制程序、调度各种媒体信息、

设计用户界面等,从而摆脱繁琐的底层设计工作,将注意力

/993/ 基于VB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编著系统

集中于课件的创意和设计,大大简化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

作过程。此外系统在添加文本、图片、视频文件时,为了方

便教师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文件,本系统在打开这三类

文件时,提供了对文件的检索功能,节省了复杂的人工查找

时间。该系统还支持目前各种主要视频格式在线实时播放,

无须生成,提供了视频的变速播放功能,提供了包括改变播

放速度、全屏播放在内的几种基本的播放操作直观操控面板

,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特点任意选择播放模式。系统存

储文件使用文本格式,不进行加密,使用专用的扩展名.kj

s。这些都弥补了传统课件编辑软件的不足,是其他软件望

尘莫及的,在变速播放方面实现了技术上的攻关。该系统应

用范围广泛,适合各类学校的多媒体教学使用,它能够减少

教师不必要的劳动,满足不同时期教学内容变更的需要,而

且一定程度上解决多媒体教学中软硬件不匹配的问题,推动

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因此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该

课件制作工具已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兄弟院校的相关课程

中使用,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和好评。该项目通过多媒体教

学课件编著系统的开发,实现操作简便,即使是没有计算机

基础的教师也能很快熟练掌握;编教一体,可以在教学当中

方便地修改和添加内容等功能,是任课教师实现计算机辅助

教学的有力助手,有助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该系统结合目前多媒体教学实际,针对性较强,对于高校

或其他类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部门有一定的推广范围。

/994/ 基于嵌入式指纹识别的网上银行支付认证平台
基于嵌入式指纹识别的网上银行支付认证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KEENS基于嵌入式指纹识别的网上银行支付认证平

台V2.0,是采用PKI加密技术和生物识别的技术机制,将安全

判别因子分离成三部分,即用户指纹、智能钥匙中的用户个

人秘密信息,以及硬件特征信息。认证过程采取CHAP协议+

PKI加密技术,秘密值存储在具有独立运算能力的嵌入式指纹

硬件平台中,由用户掌握。活体指纹传感器的采用,有效防止

了通过物理手段窃取或指纹模版信息进入系统可能性,进一

步增加了平台的安全性。因此,KEENS基于嵌入式指纹识别的

/994/ 基于嵌入式指纹识别的网上银行支付认证平台

网上银行支付认证平台V2.0完全杜绝了传统网上银行支付方

式下用户帐号和密码被Hack截取和破解的危险,保证了用户

信息的安全性,同时避免了传统网上银行支付身份认证方式

下“认物不认人”的安全隐患,以及密码记忆不便的烦恼。

KEENS基于嵌入式指纹识别的网上银行支付认证平台V2.0成

功开发和实施,将有利于:1、促进金融支付技术的水平、管

理水平,以及安全水平的提高;2、有利于促进身份认证技术

水平的提高;3、有利于促进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

/995/ 高速公路路政监控指挥系统
高速公路路政监控指挥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采用支队、路段大队、巡逻小组三级架构设

计,通过有线/无线实时数据的网络传输,实现了GPS车辆

监控、交通信息采集发布、无线视频监控、语音融合调度等

功能,为路政管理部门与公安、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的信息共

享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了技术平台。其主要技术

指标包括:视频显示延时≤3秒;单台车载设备移动视频上传

数量可达4路;移动视频服务端同时支持上传数量可达32路

;车辆GPS信息报送周期:≤10秒;中心接收并显示客户端发

/995/ 高速公路路政监控指挥系统

布的信息时间:≤3秒;车载终端数据通信链接支持车速可达

120km/h。

/996/ 血液信息标准体系的研究
血液信息标准体系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在国内首次提出血液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模型本

课题根据标准化三维空间理论,结合血液信息化的特点,并参

考国内其他领域现有标准体系框架研究成果,以血液领域(

对象)、信息化内容(内容)和标准层次(级别)作为标准

体系的3个维度,在国内首次提出血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

模型。该框架模型的提出为制定适合国情的,能用于指导血

液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的标准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不断提高我国血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更好地推进血

/996/ 血液信息标准体系的研究

液信息化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2制定血液信息系统基

本建设省级地方标准2项本课题研究制定了《血站信息系统

基本功能规范》和《血站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两项信息标

准,并由省质监局正式发布为省地方标准,对进一步规范我省

血站信息系统的业务软件开发,有效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信

息化自身成本,并对提高我省采供血自动化程度和服务质量

,提升我省血站信息化技术和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997/ 国土管理外业数据采集系统研发
国土管理外业数据采集系统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根据湖北省国土测绘院院“十三五”规划要求,为

落实“1+1+N”(一个以北斗空间定位为中心的数据采集系

统、一个数据生产和管理平台、n个以管理应用系统为中心

的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科技布局,提出了“一个以北斗空间

定位为中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建设目标。同时针对国土行业

,需进行外业数据采集的业务较多,如土地变更、土地整治、

基本农田、新增建设用地、国土监察、土地违法查处、资源

调查等领域,开发出一套综合信息采集系统作为行业技术及

/997/ 国土管理外业数据采集系统研发

管理人员日常管理中的信息采集移动设备,并对所采集信息

进行有效管理,达到对相关地理信息数据变更有据、证据保

存有序、决策支持有力、行政执法合规、执行结果可期的要

求。通过本系统来实现减少外业人员负担,提高外业数据采

集工作效率;利用本系统实时通讯及技术讨论,保障外业数据

采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能够通过系统规划外业采集路线、

掌控工作进度,使内外业工作衔接更加紧密。针对以上需求

,湖北省地质局于2018年下达了科技项目“国土管理外业数

据采集系统研发”(KJ2018-23)进行系统研发工作。系统

开发所采用技术均为开源技术,其中web端采用geoserver、

postgis、openfire、smack架构,移动端采用androidSDK5.

0版本进行开发;硬件平板采用武汉导航院研发的平板作为外

业采集设备,支持北斗/GPS双系统亚米导航定位,内含天基增

强系统,单点定位精度<2.5m,内置天线差分定位<1m。随着

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平板由单频单星定位升级为双频双星

定位,定位精度更高,速度更快,并在此基础上,后期可以通过

系统硬件集成,将测距仪,低功率电台内置于高精度平板中,

高度集成了信息采集设备,为系统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

景。项目创新点:(1)设立了锚点管理设立了锚点作为数

据采集工作单元,以锚点为单位对多格式数据进行集成管理

和数据存储。(2)直观易懂的数据展示开发了以锚点为单

位的多格式数据展点插件,将多媒体数据空间化,让数据易懂

、易用,便于专业人员内业编辑或完善图件工作,减少了内外

/997/ 国土管理外业数据采集系统研发

业技术人员进行阶段成果交流或技术交底时间。同时为非测

绘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提供了方便,便于政府管理人员使用,同

时为泛在测绘模式泛化和测绘任务众包提供了支持。(1)

作业模式内、外业分离,外业操作规范简单,采集人员通过简

单的现场业务培训,就能独立开展调查工作,容易上手。(2

)平板集成定位、拍照、通讯等设备功能为一体携带方便,

通过对复垦地块拍照记录照片实际坐标和拍摄方位角,进行

多方位多角度取证,便于内业全面审核。(3)平板经国家通

信导航与北斗卫星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其检验

结果均符《导航定位接收机通用规范》、《北斗/全球卫星

导航系统(GNSS)测量型接收机通用规范》单点定位2.5米

,首次定位时间小于32秒,防水、防尘、防摔,电池容量8000

-10000毫安可连续工作8至10小时。(4)外业采集数据可与

内业审核系统无缝对接,平板通过3S的集成应用所获得的数

据客观、准确、可信,为内业数据处理及管理决策分析提供

了现实性强的现场数据。项目系统应用于以下实际项目中(

1)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设计(2)恩施州土地开发复垦

整治验收项目(3)新疆地区与海外吉布提遥感地质解译野

外验证(4)枝江市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目前存在问题如下

:根据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院1+1+N的规划,当前外业

数据采集系统仅作为数据获取渠道存在,离真正的成果数据

以及后期服务有很大差距,为满足智慧自然资源以及后期智

/997/ 国土管理外业数据采集系统研发

慧城市需要,后期需与的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进行

对接,以实现从外业数据获取到地理信息服务提供的全流程

解决方案

/998/ 时空虚拟仿真平台软件
时空虚拟仿真平台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致力于研发、推广时空虚拟平台软件(简称

GeoVR),建设目标为集成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硬件技术

在电脑中构建一个高度真实感的三维立体的虚拟现实(Virt

ualReality简称VR)场景,通过丰富的人机互动机制来实现

人与虚拟场景的互动,达到模拟和展示现实中人的行为和环

境反应的要求,系统同时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

formationSystem,简称GIS)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功能。

GeoVR的主要功能有虚拟场景设置、动画和视点管理、天空

/998/ 时空虚拟仿真平台软件

盒管理、三维文字、三维音效、角色动作交互和时间轴控制

等传统虚拟现实功能,另外还有GIS数据导入和三维地形自

动生成等功能。基于上述功能GeoVR平台不仅能集成、处理

、编辑和维护管理各类场景文件,还可以通过GUI界面设计

和创建脚本构建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生成高度真实感的3D场

景效果,为用户提供直观、方便的操作和可靠的数据测量、

分析、处理计算和判断功能。相对于当前虚拟现实系统主要

功能为场景展示的局限性,GeoVR系统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如下两方面1、VR和GIS的集成:充分综合VR对场景直观真实

的表现和GJS具有空间分析特点,从理论到实践完成了VR场

景和GIS三维空间数据的高度集成。2、支持角色化身和事件

过程模型:把VR对场景的模拟提升到对人类行为的模拟。支

持角色化身模拟以及时间轴与事件过程模型控制。该项目可

应用于城市规划、三维地理信息、灾难预防救援虚拟演练、

虚拟旅游、地产及产品展示培训、军事仿真、古迹复原等领

域。GeoVR系统从底层完全自主开发,并将达到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

/999/ 基于U-net和可见光谱图像的黄瓜褐斑病分割
基于U-net和可见光谱图像的黄瓜褐斑病分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利用U-net深度学习网络,并结合黄瓜叶片可见光谱

图像,完成了黄瓜褐斑病的像素特征提取与病斑分割,为黄瓜

褐斑病的识别与诊断提供了依据。构建U-net网络,对标定好

的黄瓜褐斑病图像样本进行学习训练,得到分割模型,然后利

用测试样本对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U-net和可见光谱图

像的黄瓜褐斑病分割模型执行效率较高、稳定性较好、泛化

能力较强。本研究方法利用较少的训练样本量,获得了准确

率较高的分割模型,为小样本学习提供了参考。

/1000/ 平安银行掌尚支付系统
平安银行掌尚支付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平安掌尚支付系统是平安银行贯彻科技引领金融,

以提高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用户体验为

目的,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一项创新应用;是国内首款不需改造

变更手机硬件,无需贴膜插卡、无需其他安全工具,用手机就

能完成支付转账的移动支付应用。平安掌尚支付系统采用创

新的安全模式使得移动支付无需贴膜插卡、无需改造硬件、

无需额外安全工具就能安全支付转账,创造性地解决了业界

移动支付产品在易用性和安全性上的矛盾;它也是国内首款

/1000/ 平安银行掌尚支付系统

专注于支付与转账的金融应用产品,功能菜单少、层级少,交

易流程简单,简化的支付流程提高了移动支付效率,适合于碎

片化时间操作使用的定位提升了用户体验。另外,平安掌尚

支付系统在收付款方式上也有着重要突破,对于付款方,付款

方只要知道收款方手机号便可通过iOS终端对其支付而无需

关注收款方的银行账户,不需跑银行、不需要上网银、不需

要刷卡;对于收款方,只要有手机就能收款,不需要pos机或其

他硬件,有效的简化了收款步骤,提升了收款的效率。同时,

平安掌尚支付系统提出了无银行账户也可在ATM机上取现的

创新业务模式。平安掌尚支付中的ATM无卡取款功能可以使

付款人可以预约取款给任何人,收款人只要有手机能收短信

就能取现。平安掌尚支付是平安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创新的

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对移动支付实现技术和业务模式提

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也是平安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规划和

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具有广阔的应用

空间和市场前景。

/1001/ 远程抄表与DMA漏损分析软件平台V1.0
远程抄表与DMA漏损分析软件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DMA分区计量系统是一款远程

抄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公司、用户等都非常重

要,并且比较直观方便、简单易操作。可以方便快捷的查看

瞬时流量、瞬时流速、正向累积量、反向累积量以及通讯状

态各个数据量的显示。二、主要技术内容与创新性开发目的

:帮助用户进行远程抄表与DMA漏损分析面向领域/行业:

商务服务,主要功能:远程抄表与DMA漏损分析软件平台可帮

助用户进行远程抄表与DMA漏损分析,平台支持数据的压缩备

/1001/ 远程抄表与DMA漏损分析软件平台V1.0

份,还原,初始化操作。采用云高速同步,保障系统运行和维

护的性能。提供信息反馈,如提供用户当前登录状态信息。

技术特点:人工智能软件;管理规范高效实时,数据可根据需

要按需管理。三、技术的成熟程度与应用情况目前通过应用

此技术的产品小规模的生产与使用结果上来看。产品稳定可

靠,可以方便快捷的查看瞬时流量、瞬时流速、正向累积量

、反向累积量以及通讯状态各个数据量的显示。节省人力物

力,同时,用户反馈使用效果良好。

/1002/ 基于环境感知的智能驾驶考试评判系统
基于环境感知的智能驾驶考试评判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环境感知的智能驾驶考试评判系统采用视频图

像识别结合高精度地图技术融合,代替差分定位考车位置,有

效提高了数字建模的应用范围;同时能够精确再现考试过程

,方便发现驾车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有争议的考试结果

提供回放依据。传统的基于高精度定位数字建模技术的驾驶

行为检测方法目前已在驾驶员考试自动评判系统和驾驶员培

训机器人智能教练系统广泛应用,但在环境条件比较差的情

况下,比如有树和楼房遮挡的场地,由于多径效应,定位效果

/1002/ 基于环境感知的智能驾驶考试评判系统

较差,不能进入差分固定解,定位偏移大,极易造成误判,大大

影响了评判质量。而本项目的驾驶考试评判系统克服了上述

传统评判方法带来的不足,其实施方法:(1)按设定比例对

照实际考试场地建立考试场地模型;按照相同比例对照实际

考车建立考车模型。(2)采用四路车载鱼眼摄像头采集车

辆边缘的视频图像,利用全景拼接技术生成顶视图效果的车

辆行驶实时视频图像,输入视频视觉识别系统,通过对周边特

征物的识别采集,实时定位车辆自身位置。(3)在实际考试

场地上安装能够捕获实际考试场地全景的摄像头,确定摄像

头摄取画面中实际考试场地的各个位置点与考试场地模型中

相对应的各个位置点的对应关系,具体分为:第一步,通过图

像识别技术识别出关键的点和线在图像中的位置;第二步,通

过地图配准技术将场地模型和摄像头摄取图形进行配准;利

用该项技术对车辆进行辅助定位。(4)将定位信息输入空

间数据挖掘模块,根据考车模型和考试场地模型的几何关系

判断考车模型是否在考试场地模型中出现碰杆压线等事件信

息。(5)利用摄像头视频视觉技术识别车辆周围环境信息

,与空间数据挖掘模块输出结果融合,精准判断驾驶行为特征

事件信息,输入规则引擎,得出驾驶行为检测结论。(6)智

能车载终端基于自定义脚本规则引擎构建规则库,将行为特

征输入规则引擎,自动评判驾驶员的驾驶的行为,实时得出考

试成绩;并将考试结果数据及过程数据通过低时延、高速率

网络发送至监管平台服务器。本项目结合高精度地图微型定

/1002/ 基于环境感知的智能驾驶考试评判系统

位技术、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化脚本评判技术及高

速率数据传输技术将自动化评判率从原先的40%提高到60%,

该项目已获2016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2018年南京市

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科学技术

一等奖。此外,本项目中产生了授权专利22件;其中,授权发

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外观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18件

。本项目自2016年开始在国内市场进行大范围的应用,随着

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该项目的需求量也在激增,业务市场覆

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多个城市。公司智慧

驾考/驾培业务被中国道路安全协会认定为在全国市场占有

率中位列第一。近两年已累计签订销售合同61543万元,实现

利润17231万元,成为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增长部分。该项目

减少了路考中的人工监管,规范了驾驶考试的标准,不仅最大

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因素的评判,真正实现了考试公平、公正

、公开,更是实现了远程监考和智能评判考生考试成绩,提高

了考试效率。

/1003/ 面向多领域的软件构件协同研发集成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
面向多领域的软件构件协同研发集成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立足于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交叉领域,从

解决软件构件在多领域、多阶段、多层次的信息共享、构件

集成、协同开发的问题入手,分析基于本体元模型的多领域

集成建模的可行性,利用统一建模语言的扩展模型构建了本

体的元模型核心包;通过本体理论分析复杂软件构件协同开

发领域的概念及其关系,构建面向多领域软件构件协同研发

信息集成框架,支撑软件构件在研发过程中的多抽象层次演

化、多粒度层次分解和多领域横向耦合,实现对多领域软件

/1003/ 面向多领域的软件构件协同研发集成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

构件协同研发过程的有效管控。以面向多领域的软件构件在

多阶段协同研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元模型的本体构件方法

、构件服务的语义表示方式、业务构件开发与组装方法、多

层次可复用的保障机制、业务构件协同研发管理模式等方面

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基于本体元模型的多领域软件构件协同

研发模式,搭建了多领域软件构件协同研发过程管控平台,并

在气象、制造、医疗等行业中应用实践,为软件工程和系统

工程的交叉领域,在多领域、多阶段、多层次信息共享、构

件集成、协同开发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意见。

通过本项目的成果,将实现软件企业多领域软件构件知识统

一管理、研发资源的统一调度、多团队的协同优化、集成化

过程管理。为多领域、多地域软件企业的软件项目实施提供

敏捷方法,摆脱面向单一功能的软件开发,为业界提供一种具

有“大体系,微构件,敏实施”的软件项目交付模式,以提高

软件知识的复用率,保持软件服务竞争优势。

/1004/ 建筑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分析系统模型设计与应用
建筑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分析系统模型设计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调研了低碳经济下我国建筑企业低碳发展现

状,选取了建筑企业低碳竞争力相关决定因素,开展了建筑企

业工程项目低碳建造成本和效益对比分析,建立了符合实际

的理论性、评价指标和实践性指标体系,最终设计了AHP建筑

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分析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1.项

目组完成了浙江、江苏多家建筑企业低碳调研活动,主要针

对低碳战略规划,低碳管理部门、人员、制度建设,低碳施工

管理及设计,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发或

/1004/ 建筑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分析系统模型设计与应用

引进。调研数据揭示六大问题:缺乏低碳建造整体战略和低

碳建造规程;缺乏高效的建造设备和低碳材料;缺乏新的低碳

施工技术;缺乏建造资源的循环利用;缺乏精细化的信息管理

技术;缺乏企业低碳文化建设。2.项目组选取2个建造项目进

行了常规建造与低碳建造成本和效益分析。数据对比分析显

示:低碳建造成本的近期成本略高于近期收益,但产生的远

期效益大大高于远期成本,所以在建筑企业中推广低碳建造

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很好发展远景。3.项目组

构建了AHP经济模型。选取了经济效益竞争力、低碳基础竞

争力、低碳潜力竞争力为一级指标。4.项目组对建立AHP模

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3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依据评

价模型的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进行了

数据测试。5.项目组对提升建筑企业低碳竞争力提出了五大

推动力建设。一是低碳建造观念;二是优化生产要素;三是推

进低碳管理建设;四是依靠科技创新;五是企业低碳文化建设

/1005/ 山西省气象影视综合业务平台
山西省气象影视综合业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主要研究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各地气象影视系

统的业务设计开发的综合性的软件处理平台,平台能将气象

影视基本业务纳入一体,实现平台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

享,将气象影视日常业务纳入集约化、网络化、规范化的统

一管理。气象影视综合业务平台主要建立气象影视节目编导

、媒资管理和气象服务知识库、气象新闻采编、广告管理、

气象预警信息监控与气象资料查询等功能模块。

/1006/ 远程防汛自动报警系统应用研究
远程防汛自动报警系统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设备采用模块化功能化设计,采用外置专业声音

芯片,根据不同灾情和要求设置不同的警报声音,同时增加

录音和话音报警功能,设备具有输出功率高、覆盖面积广、

电声转换效率高、功能齐备等显著特点,并实现交直流电两

用二次报警和远程定时遥控等特殊需要,对防汛等灾情预报

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通过监控系统,可以根据监控对

象的突然变化进行自动报警。其性能符合防灾工作中的具体

技术性能要求,主要用于库区、湖区、江河沿岸等的防洪防

/1006/ 远程防汛自动报警系统应用研究

汛,同时还可广泛用于防火报警和监狱、矿山、林场、电厂

、油库、水库等重点场所的突发事件报警。

/1007/ CCD-Ⅰ型激光成像测径仪
CCD-Ⅰ型激光成像测径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内容:CCD-Ⅰ型激光成像测径仪是为在线测量

、监控产品外形尺寸研制的仪器,可用于线缆、冶金、化工

、玻璃、光纤等线材工业生产中在线测量和监控产品外形尺

寸及其变化。该仪器的特点是既可单机使用,又可通过微机

远程与该仪器进行通讯,实时控制仪器工作状态和实时获取

产品尺寸的测量数据。测量时一旦尺寸超差即刻显示报警信

号,并用语音提示“超差”。主要技术指标:测量范围:1

0-110mm测量精度:±0.1mm;输出的控制信号:正负偏

/1007/ CCD-Ⅰ型激光成像测径仪

差时模拟量输出;线材运动速度:不大于100m/分钟;显示

功能:分别数字、显示实测线材直径、上下偏差及报警;存

储功能:具有记忆、分析功能,测量数据可存软盘可打印;

供电电源:220±8%50hz,耗电<30W。应用范围:用

于线缆、冶金、化工、玻璃、光纤等线材工业生产中在线测

量和监控产品外形尺寸及其变化。技术成熟程度:工业化生

产。生产规模30-50台,建设周期6-12个月,项目投资100万

。建设(投产条件);(项目)需要的厂房,公用配套设施状况

等:普通厂房120平方米;自来水、220v电源;光、机、电

专业人员。市场和应用需求分析:市场应用广泛。生产能力

30-50台,生产成本2万,销售价格4万,年销售额200万。

/1008/ 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无纸化购彩平台
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无纸化购彩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了方便用户购彩,实现一站式购彩解决方案,我司

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彩票数据处理系统,与多家彩票中心合作

,进一步丰富了可购买的彩票彩种,对客户端产品进行研发,

推出使用体验更好、功能更强的移动无纸化购彩平台。本平

台项目主要包括购彩客户端,购彩交易处理系统,彩票数据处

理系统三个部分。1.彩购彩客户端是安装在用户智能手机上

的软件,实现用户注册、登录、购彩等功能。2.购彩交易处

理系统接收、处理客户端软件的交易请求。3.彩票数据处理

/1008/ 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无纸化购彩平台

系统负责交易数据的拆分、合并、格式转换,并最终将数据

落地到彩票中心。

/1009/ e统天下汉语多媒体教育平台
e统天下汉语多媒体教育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e统天下汉语多媒体教育平台采用了Flex、Spring

和Hibernate框架(轻量级J2EE框架),将汉语教学和资源

共享有机的结合为整体,保证了汉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师

生提供功能强大、操作便捷、方式新颖的汉语互动学习服务

/1010/ 工字梁式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2
工字梁式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2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工字

梁式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包括工字梁式弹性体、测量单元

、传力块和绝缘保护套,所述工字梁式弹性体内有贯穿的腔

体,在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测量单元和传力块,所述测量单元能

够被接纳在传力块之间并处于预紧状态下;所述测量单元至

上而下依次包括上电极、压电材料和下电极;所述绝缘保护

套的横面设置在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所述绝缘保护套的横

面上设有均匀间隔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压电材料的形状

/1010/ 工字梁式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2

相匹配,所述压电材料置于通孔内。该工字梁式车辆动态称

重传感器,提高了绝缘阻抗,使称量结果更精准且减小了作用

于测量单元上的压强,防止压电材料被压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1011/ 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
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论文:1.SING:SequenceIndexingUsingGPUs,Bota

oPeng、PanagiotaFatourou、ThemisPalpanas2.ICDE,2021

。2.FastDataSeriesIndexingforIn-MemoryData,BotaoPen

g、PanagiotaFatourou、ThemisPalpanas,TheVLDBJournal

,2021/6/18。专利:1.基于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的被动D

NS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李晓东张玉军李颖,202010993006.

9,2020/9/21。2.基于区块链共享缓存的DNS数据更新方法和

系统,李晓东张玉军魏久麒,202010990203.5,2020/9/18。3

/1011/ 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区块链的域名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李晓东张玉军苏越

,202010992834.0,2020/9/21。

/1012/ BIM关键技术研发及共享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BIM关键技术研发及共享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对BIM设计技术中的要点进行分析,对传统的设

计流程、岗位职责、工作方式、工作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

研究,分析BIM设计的特点及要求,重点打造利用BIM技术进行

建筑设计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及工作模式,针对不同设计阶段

,按岗位细分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实现设计单位直接利用B

IM进行协调设计,避免传统设计模式的信息传递弊端。从而

从根本上提升设计水平,确保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

平,将BIM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

/1013/ DDZY949-M 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内置-面向对象)
DDZY949-M 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内置-面向对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前两年国家电网公司统一了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性

能以及型式,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全力为

智能电网的信息化进程服务。安特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组成专

业团队对698协议进行分析理解,对698采集系统面向对象通

信协议有了全新的认知。它是面向对象的,把相关的数据和

方法组合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所谓面向对象即是相对于面向

过程的。为了适应国家电网改革发展需要的单相费控智能电

能表,研发一种新型的智能电能表,产品采用高精度的电能计

/1013/ DDZY949-M 2级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开关内置-面向对象)

量专用芯片,内嵌高速高精度的交流电压电流采集模块,提高

了计量精度和抗干扰性能;优化设计了芯片的通讯功能模块

,降低了芯片对输入信号的要求,实现了远程控制;设计了电

能表壳除尘箱,研发了智能电表计量箱,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和

用电管理。产品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

可靠性高等特点。相关技术已获实用新型专利1件,处国内同

类产品领先水平。

/1014/ 病虫害防治查询系统
病虫害防治查询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项目为院企合作项目,由甘肃

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进行技术研究,与甘肃省智慧

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于2013年6

月开始实施,2015年12月完成系统调试,并进行推广应用。系

统以直观的界面,融合农业种植的常规作物或者蔬菜进行病

虫害知识的普及以及农户自行查询解决生产中病虫害问题,

还可提高预防,也可供农技或林业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使用。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针对农作物、蔬菜种植过

/1014/ 病虫害防治查询系统

程中的病害、虫害及杂草等进行防治,提供防治方法和预防

措施。系统内置数据管理、统计报表以及后台系统维护等功

能,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编写,以常见作物进行分类,集成常

发病害、虫害等生产中常见的问题,该系统可配套施肥查询

系统安装在触摸屏中,供农户进行查询。3、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该技术采用简易的查询界面进行设计,以病虫害防

治图谱和简单的特征描述、综合防治方法为基本内容,设计

的一套查询系统;该系统可满足特征简码查询、病虫害名称

模糊查询等,并可对查询结果进行打印输出。4、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系统设计结构合理,占用内存小

,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为农技推广部门、植保部门进行病虫害

防治综合技术宣传和培训。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

系统在定西市、庆阳市等地进行了推广应用,技术人员和农

户反响较好。6、历年获奖情况:无。

/1015/ 长途通信线路巡检集成系统
长途通信线路巡检集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产品功能及应用领域:是一种基于虚拟开发原理,

射频信息识别技术、ISP技术、图形与数据库关联的可视化

映射技术等。产品具有通用化、智能化、可视化与集成化的

特性。用于城市交通,地下管线,线路等巡检管理。技术特

点: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原理,自主开发了满足线路巡检系统

要求的采集器和集大容量数据存储等。基于C/S,B/S方式,

图形与数据库关联的可视化映射技术。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

较:国内已有一些单位在开发,但该公司开发的产品基于虚

/1015/ 长途通信线路巡检集成系统

拟仪器原理实现的数据采集技术,基于图形与数据有关联的

可视化映射技术。成熟程度:小批量生产;新增总投资:2

60万元;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主要竞争企业:深圳中

兴通讯公司、天津先达条码公司。市场简要分析:全国电信

系统已形成,通信专网也在建设之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电

信等部门均有数量可观的光缆线路。目前的市场状况非常可

喜,已与浙江省长途电信传输局签定项目正在洽谈中,所以

该项目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以平均每年完成2-3万公

里计,估计该项目寿命期10-15年。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基

于开放式,面向对象技术,模块化构成,测试及修改简单;

系统易维护、升级,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保护机制完备,

设备数据程序安全,系统平台支持开放式体系结构的WINDO

WS9X、NT等;通信协议拨号服务等。

/1016/ 非线性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和应用
非线性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光学双稳系统中运用了POMCARE截面方法,研究和

证实了在光学双稳系统中存在的三频准周期运行;研究了具

有多个反馈回路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提出并分析了多稳非

线性的市场价格模型,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1017/ 用于平板电视能耗测试的视频图像APL分析系统
用于平板电视能耗测试的视频图像APL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针对平板电视能耗测试问题,开发用于平板

电视能耗测试的视频图像APL分析系统。该系统统计视频序

列的APL值,在此基础上可以研究APL的概率分布直方图与平

板电视动态能耗的关系,为以后统计我国典型广播电视节目

的APL值、绘制主APL分布曲线、制定国家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家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的自主创新和综合检测技术能力,使之成为电子产业的开放

性科研实验室、公共检测技术平台。能够更好的为政府监管

/1017/ 用于平板电视能耗测试的视频图像APL分析系统

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撑,为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

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018/ SG-24型电力电缆温度监测系统
SG-24型电力电缆温度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属于电工新技术应用领域。它主要应用于电

力、石油、化工、煤碳和冶金等部门,用来监视其供电网络

中电力电缆接头处的温度,以便准确及时地发现并消除故障

的隐患有效地减少电缆接头处故障发生的次数。该成果的应

用,对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保证工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

,减少因供电系统故障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都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该成果应用了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VFC转换和STD工

业控制机等多项先进技术,具有完善的数据采集,传输,处

/1018/ SG-24型电力电缆温度监测系统

理,显示,打印,温度越限报警及远距离通讯功能,能同时

监视多个电缆接头的温度,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和抗腐蚀

,抗潮湿的能力,测温现场无须工作电源安装接线十分简单

/1019/ 仓储温度测量记录仪
仓储温度测量记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产品介绍:这是一款实时温度测量存储装置,

电池供电,小体积,低功耗,可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以

设定时间间隔从1分钟到250分钟自动测量记录温度,每分钟

测量一次,可以连续工作3个月以上。可以设定上下限超温

报警,LED指示。温度计带USB接口,可以将记录的数上传到

PC机,导入Excel,对数据分析备份。产品适合用来监测对

温度变化敏感的场所,例如冰箱,食品仓库,大棚养殖等。

特别适合工商部门对其管辖的大型食品仓库长期监测。二.

/1019/ 仓储温度测量记录仪

技术指标:1、测温范围-20℃~80℃。2、测量误差0.5℃。

3、电池规格3V钮扣电池,230mah。4、功耗,平均25uA。5

、体积23??5mm。6、接口USB1.0。7、实时时钟误差,小于

1分钟每年。三.生产投入:产品可靠性测试:1万元。产品

批量生产一次性投入:10万元。单个产品成本:小于100元

元。

/1020/ 海信“爱琴海”互动音乐教育系列软件-钢琴考级一点通
海信“爱琴海”互动音乐教育系列软件-钢琴考级一点通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产品通过midi外设的硬件连接将电钢琴的midi输入

信号通过软件接收并处理,然后经过波表合成由声卡发声。

声卡:符合MIDI1.0以上标准,具备标准midi接口。电钢琴

:标准MIDI接口,满足MIDI1.0标准规范。硬波表同步:通

过硬件直接传递MIDI数据信息,琴与程序同步误差小于20m

s。软波表同步:计算机软波表合成发声,琴与程序同步误

差在100ms内。音频格式:MP3格式。从国内目前教育投资趋

势来看:目前中国家庭的教育投资已成为家庭日常收入支出

/1020/ 海信“爱琴海”互动音乐教育系列软件-钢琴考级一点通

的主要投资方向,尤其是目前在国家提倡素质的精神指导,

家长在儿童的素质教育比占整个家庭的重要地位。国家在考

察素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各种考试已经成为家长检验孩

子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2003年钢琴(电子琴)考级学生人

数仍然呈上涨态势,最新数据显示,2003年度中央音乐学院

考级学生呈现暴棚现象,创历年之最。由此证明,互动教育

音乐考级产品的市场仍然很大,人们有较迫切的实际需要,

产品国内属空白。互动式音乐考级教育系列产品市场推广前

景广阔。钢琴(电子琴)教育软件属于大众化素质教育软件

,寓教于乐,能够满足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需

要。如果产品的需求分析准确,一般的家长都愿意购买。按

钢琴(电子琴)单价150元销售量10000套计算,一年内可以

得到150万元的市场回报。从以上材料和一些数据可以看出

,教育软件产品正处在蓬勃发展期,市场需求巨大。

/1021/ 深圳电信本地故障通系统
深圳电信本地故障通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项目的技术要点:深圳电信原有故障处理系统由1

12故障集中测试管理系统、数据局故障处理系统和维护局故

障闭环处理系统三个子系统,系统间相互独立运行,不利于

决策层和管理层动态管理。深圳电信势必需要建设一个故障

处理大闭环系统,实现各个故障处理系统之间的互联、互转

、互派。整个大闭环系统由原有的三个子系统及其之间的数

据接口系统(故障通)组成,涵盖了所有电信用户的可能故

障处理范围,从而实现全业务的故障申告处理流程的自动化

/1021/ 深圳电信本地故障通系统

。项目创新点包括:一、系统采用先进的三层结构体系,将

软件结构分为表示层、逻辑事务层、数据层,使得系统具有

良好的扩展性,灵活的模块定制和快速响应业务逻辑变更。

二、建立快速的电信业务故障处理web平台,能够全面支持

目前深圳电信的绝大部分业务故障受理,实现语音、数据、

网络等电信核心业务的故障管理。三、采用了连接池技术(

OO4O),大大提高故障受理的处理效率和吞吐量。四、所有

关键业务处理逻辑封装到存储过程中,分类管理,保证系统

高效运作以及高可维护性。五、建立各故障子系统的接口表

轮询监控机制。保证了各故障子系统因出现系统故障而导致

转派不成功而等待的故障单能等系统恢复时及时自动重新转

派,防止漏单或故障处理延时。本地网故障通系统的建成解

决了原有三个故障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的问题,靠电话、传真

进行故障单转派、录入的落后局面,大大提高故障单的处理

效率。故障通建立了各故障子系统间的故障转派机制,使相

应的故障单可以在各个故障闭环系统之间流动;建立配套的

信息采集机制,使市局运维部可以对全局的故障处理情况有

总体上的把握能力;完善故障处理能力,将以前无法进行信

息化管理的各类故障纳入统一平台的管理中来;实现另获得

可伸缩、可定制的系统架构,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营管理模式

; 建立高效、规范的故障处理流程。

/1022/ 交通银行面向客户的智能网点一体化交互服务系统
交通银行面向客户的智能网点一体化交互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全方位分析

梳理网点客户现场的服务诉求,从一体化、智能化、流程化

等维度对银行网点服务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较大程度的

提升了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完善了风险控制,优化了系统架

构,从而实现了新一代的面向客户的交通银行智能网点服务

体系。该项目基于交通银行SOA服务架构体系和自主研发的

JUMP技术平台,整合了网点服务、互动桌面、智能排队、预

约服务、生物识别和远程授权等系统,创新设计了组合交易

/1022/ 交通银行面向客户的智能网点一体化交互服务系统

引擎、专利交互平板、智能柜面服务;规划建设了企业级预

约平台、企业级生物信息库;升级了安防影像系统实现远程

授权。

/1023/ FB812型温度传感器温度特性实验仪
FB812型温度传感器温度特性实验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FB812型温度传感器

温度特性实验仪的主要技术是:该产品在一台箱式仪器上利

用一个智能温控仪控温的恒温加热干井,为待测温度传感器

提供加热条件,同时利用仪器上布置的多种测试电路对不同

规格、性能的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温

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曲线。该产品为大专院校物理教学实验

仪器,与目前国内同类技术相比,具有实验原理清楚、控温

精度高、操作方便、一机多用等特点。产品克服了现有技术

/1023/ FB812型温度传感器温度特性实验仪

的测量不同性能温度传感器需配用不同测量设备的缺点,并

可为学校节约实验设备的投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加热干

井加热温度范围:常温~100℃;PID温控仪控温精度:

77;0.1℃;加热恒流源:1A;稳压电源输出电压:2V、5V;

直流电桥桥臂:(0~10)×(1000+100+10+1+0.1)Ω

;温度传感器种类:PT100、PN结、NTC热敏电阻、AD590、

LM35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技术既是一门分散型技术,又

是一门知识密集型技术。它涉及的知识面宽,交叉学科多,

应用条件杂,使用范围广。因此,温度传感器的特性测量和

定标是大学普通物理热学实验和电磁学实验中的一个基本内

容,是新的全国理工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中一个重要实验。

目前国内的大专院校在进行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时,对不同

性质的温度传感器要通过多种实验仪器来验证它们不同的特

性,所以,该产品的研发成功为大专院校提供了一种既能节

约资源、又具有实验原理清楚、控温精度高、操作方便、一

机多用特点的实验教学仪器,前景看好。

/1024/ 建筑智能用电实时监控分析软件
建筑智能用电实时监控分析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高级建筑对自动化要求的不

断提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重视智能化监控系统,近几年智能化监

控系统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系统给人们带来的节

省人力成本、提供工作效率、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等诸多优

点得到了业内人事的一致认同。建筑智能用电实时监控分析

软件主要是监测综合统计;通信报文检测窗口;事件记录窗口

;手工置数;遥调操作;口令管理;可查看该逆变器的电量辐射

/1024/ 建筑智能用电实时监控分析软件

曲线、组串电流离散率曲线图、汇流箱各支路电流实时运行

情况、设备告警信息及操作日志等功能;简约的操作界面,方

便快捷易懂的操作方式。能让各类人群迅速掌握操作流程,

并快速投入到工作当中。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点击子栏目

“首页”,页面显示出用户可以进行查看常用工具,主图,统

计报表,工程图,自动控制,系统维护等信息。用户可以查看

事件记录查看信息。点击子栏目“通信报文检测”页面显示

出调试人员能清楚地看到通信双方收发的、未经任何处理的

实际报文。点击子栏目“事件记录窗口”,页面显示出用户

可以查看事件,类型,信息等列表信息。参数查看用户可以进

行查看参数标识的信息,参数信息列表信息,用户可以进行关

闭操作。点击子栏目“手工置数”,页面显示出用户需要输

入原数据,新数据等信息。用户还可以进行确认,取消操作。

用户可以进行查看一些相关的问题的信息,用户可以进行口

令操作,用户可以进行查看合闸。点击子栏目“口令管理”

用户可以进行查看姓名,进入系统,退出系统,手工置数,手动

操作。硬件环境:CPU主频:3.0GHz及以上,内存频率:1333M

Hz,内存容量:8GB,显卡类型:独立显卡,显存容量:6GB,硬盘

容量:128GB240GB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所有系统;

语言:C++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建筑智能用电实时监控分

析软件主要是监测综合统计;通信报文检测窗口;事件记录窗

口;手工置数;遥调操作;口令管理;可查看该逆变器的电量辐

射曲线、组串电流离散率曲线图、汇流箱各支路电流实时运

/1024/ 建筑智能用电实时监控分析软件

行情况、设备告警信息及操作日志等功能;简约的操作界面

,方便快捷易懂的操作方式。能让各类人群迅速掌握操作流

程,并快速投入到工作当中。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

安全性该技术目前处于初期阶段,适用于建筑业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暂未应用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025/ 森林食品精深加工条件设备购置
森林食品精深加工条件设备购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森林食品因其自然、生态、营养、健康、安全等因

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项目购置森林食品精深加工相

关的仪器设备,建立了相应的服务平台,开展有关森林食品培

育、产品精深加工和标准制定等研究,为省内从事森林食品

培育与加工的相关企业提供仪器服务及技术服务,为促进浙

江省森林食品产业以及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兴林富民作

出了新的贡献。项目实施以来,通过招标共购置森林食品精

深加工与分析测试等相关仪器设备12台,完成调试并正常运

/1025/ 森林食品精深加工条件设备购置

行,经培训后配备了相应管理人员,制定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

实验室管理制度。项目实施期间,为23个省部级科研项目提

供技术支撑,为7家森林食品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本项目

所支撑科研项目,已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项,科技兴林奖一项

,科技成果登记5项,发表SCI论文6篇,核心期刊论文4篇,申请

专利5项,授权1项。

/1026/ 科技进步奖填报及评审管理系统V1.0
科技进步奖填报及评审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和评审是科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是一项十分严肃、细致而又繁杂的工作,它不仅直接

关系到广大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能否使

科技进步奖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能否调动广大科技人员潜

心投入科技工作的积极性。但迄今为止,大多数企业的科技

进步奖评审工作仍沿用着传统的“剪刀、奖糊加复印机”的

工作方式,评奖过程中需要多次重复分拣抄录材料,其结果必

然是工作重复、效率低、差错率高,远远不能适应科技管理

/1026/ 科技进步奖填报及评审管理系统V1.0

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

天,计算机辅助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已

普遍为人们所接受。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实现科技成果评

审奖励工作的规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根据

《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相关要求,设计了该系统。此

系统能够实现科技进步奖的全程信息化、网络化提交、审核

、评审、统计等功能,从申报和评审流程的各个时间流转先

后顺序出发,以项目申报→专家入库→项目推荐→形式审查→专

家遴选分派→项目评分→评审结果统计汇总→完善归档,通过各

个子系统的相互紧密衔接和串联,主要完成以下主要目标:一

是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评审工作的服务水平和信

息化水平。借助信息化技术,通过建立项目申报、专家推荐

、评审打分、评审管理四大系统,实现从项目申报、审核推

荐、形式审查、专家入库、专家遴选分派、评审打分、统计

汇总等全流程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评审工

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评审工作向前

发展的瓶颈。二是严格制定评审流程、科学设置评审标准,

全力保障评审工作的科学、高效、公平、公正、公开。通过

该评审系统的四大子系统紧紧围绕项目和专家这两条主线,

通过制定严格的评审流程,严把用户层级权限,科学设置评审

标准,确保科技评审工作科学、高效、公平、公正。

/1027/ 基于RFID技术对流动人口实时信息管理终端
基于RFID技术对流动人口实时信息管理终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RFID技术对流动人口实时信息管理终端研究及

应用,主要采用RFID识别技术,对公民身份信息采集、识别、

核对等功能;采用多频道通讯模式方式,支持中国电信、中国

联通、中国移动,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采用自主研发的系

统软件,开放系统接口,满足公安等执法部门需要;自主研发

“流动人口实时信息管理终端”即手持机的系统软件,可以

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存储与传送,实现对公民身份信息实时

查新,提高执警效率,CPU通过软件控制3G通讯硬件,采用并行

/1027/ 基于RFID技术对流动人口实时信息管理终端

通讯方式以达到低功耗数据传输。项目目前获取一项实用新

型授权,2项发明专利受理,项目产品通过公安部相关检测认

证。现有技术成熟性和产品可靠性:1、产品基于公安部安

全的二代身份证识别模块上进行开发,目前二代证模块应用

技术已趋于稳定状态,结合成熟、稳定的3G通讯技术。2、产

品基于智能WINDOWSMobile6.5平台进行开发,平台系统稳定

、存储系统稳定。3、以公安部等业务规范为标准,满足行业

应用需要。4、采用开放的行业标准和开放的外部系统接口

标准,满足系统与政府、企业、公安信息互通需要。5、产品

属于第三代移动智能警务终端。目前产品的应用和技术已经

非常成熟,在公安系统已经有良好的实施使用案例。该产品

通过不断的探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使用和开发经验。

6、产品满足居民身份证阅读器通用技术要求、满足GB1679

6-2009等标准,可靠性稳定。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公安、武

警、法院、人口办、宾馆酒店、银行、邮政、民航、军队、

海关口岸、教育、卫生、保险、证券、工商、税务、民政、

产权登记、商业机构、公证诉讼等。

/1028/ 一种步入式温度循环实验舱
一种步入式温度循环实验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产品在技术、结构上进行了创新开发。包括库

板及舱门,库板组合成实验舱,舱门与实验舱之间设有安装槽

,安装槽内设有密封条一,实验舱的顶端设有气泵一,两组舱

门之间设有密封条二,舱门上且在密封条二一侧设有气泵二

,气泵一和气泵二与密封条一和密封条二之间通过气管连接

,密封条一和密封条二均包括外层一及外层二,外层一与外层

二之间设有若干气囊和空腔,气囊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空腔

之间通过气道连接,空腔一侧设有接口,接口与气管连接,库

/1028/ 一种步入式温度循环实验舱

板包括外板、正六边形板、内板,正六边形板设置为若干正

六边形孔依次首尾相连。

/1029/ 广东省落叶果树产业链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广东省落叶果树产业链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落叶果的生产规模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未

来适度在粤东西北地区发展产业规模,可以满足生产发展和

市场供应的需要。落叶果产业技术的提升升级有利于落叶果

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即时解决落叶果生产过程中存在

的隐患、潜在危机,有利于防患于未然。生产技术的精准化

、减量化、有机化方面是落叶果产业技术应对落叶果市场需

求的重要任务,本项目开展的相关技术研发及其应用基础研

究,可以为落叶果预见性的产业发展重要节点提供技术支撑

/1029/ 广东省落叶果树产业链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果园、树体和器官的精准化管理技术,农药化肥的减量化技

术,有机营养液、复合有机基肥的有机化技术,可以保持和提

升落叶果果实质量,降低农药残留,改善生态环境,较大增加

农民经济收入。成果转化:为了适应鹰嘴蜜桃、猕猴桃科学

研究与试验示范及国内鹰嘴蜜桃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

校和企业在产业、资源、区域、技术、人才和平台的优势,

提高鹰嘴蜜桃的品质,扩大鹰嘴蜜桃种植面积和影响力,团队

先后同连平县桃花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翁源县绿丰园农民

专业合作社、河源连平元善警雄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平

桃农协会、清远阳山黎埠鹰嘴蜜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平下

车镇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黔之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等合作社和企业建立示范基地,基地面积达3000多亩;同兴宁

市振隆庄种养专业合作社建立苗圃种植基地300亩,技术辐射

区500000亩以上。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覆盖率达75%以上,科技

促进农民增收达15%以上,使落叶果树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以

上。技术培训:定期对粤东西北地区落叶果企业或农民合作

社组织果农或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培训500人次

;服务3个以上落叶果树相关的专业镇,技术服务60000亩以上

/1030/ 频率综合器中的电荷泵电路
频率综合器中的电荷泵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频率综合器中的电荷泵电路,包括外接电流源

I1、NMOS电流镜电路、PMOS电流镜电路和开关电路;外接电

流源I1与NMOS电流镜电路的电流输入端相连,NMOS电流镜电

路为PMOS电流镜电路提供输入电流,NMOS电流镜电路和PMOS

电流镜电路的电流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相连,通过开关电路对

电荷泵电路输出节点进行充电或放电;开关电路由n+1组子开

关电路并联组成,每组子开关电路由两个限流电阻R1、R2,两

个控制开关管MA、MB,充电差分开关对管M28、M29,放电差分

/1030/ 频率综合器中的电荷泵电路

开关对管M30、M31和单位增益运算放大器G组成;该充电差分

开关对管M28、M29的源极与第一控制开关管MA相连,该放电

差分开关对管M30、M31的源极与第二控制开关管MB相连,单

位增益运算放大器G跨接在开关管M28与M29的漏极之间;该第

一控制开关管MA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1连接于充电差分开关对

管M28、M29的源端,用于控制充电的开关电路组数;该第二控

制开关管MB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2连接于放电差分开关对管M

30、M31的源极,用于控制放电的开关电路组数;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n+1组子开关电路,其输入端A0~An连接至PMOS电流

镜电路的电流输出端;其输出端B0~Bn连接至NMOS电流镜电

路的电流输出端;PMOS差分输入端Up、Upb,NMOS差分输入端

Dn、Dnb均连接至鉴频鉴相器的输出端

/1031/ 燕通2.0 IP网络管理系统
燕通2.0 IP网络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燕通2.0IP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可配置、可扩展、

易集成、可剪裁的分布式网络管理平台,可以对LAN、WAN中

的SNMP网络元素(路由器、交换机、通信链路、主机等)进

行比较全面的管理。其在网络发现机制的基础上,除了实时

监测各种网络元素及应用程序的参数和状态外,还可以通过

故障分析诊断出故障的原因和位置,当网络系统出现异常时

进行警告,同时给出处理建议,供解决故障时参考。燕通2.0

采用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适应了网络系统

/1031/ 燕通2.0 IP网络管理系统

本身的特点,能够比较好的满足系统在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上

的要求。燕通2.0采用先进的Java平台(包括J2ME、J2EE)

和Web服务技术,具有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

管理等网络管理基本功能。

/1032/ 光纤光栅温度压力多点实时监测系统
光纤光栅温度压力多点实时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属于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

。在石化工业中,经常需要对易燃易爆原料的各项参数进行

测量和监视,传统的测量方法是靠人工操作,不仅麻烦、误差

大,而且不易进行数据处理。随着石化行业生产自动化程度

的不断提高,必须首先安全、自动地得到被测物质的各种参

量,然后便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控制与调节,以保证自动化生

产能够自动控制在最佳状态。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

轻、灵敏度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适宜于在易燃、

/1032/ 光纤光栅温度压力多点实时监测系统

易爆等危险、恶劣的环境中使用。光纤光栅温度压力多点实

时监测系统是采用布拉格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在线实时监测温度和压力参数值。设计了低成本的波长解

调方案。该系统包括:压电陶瓷解调机构、光纤光栅传感器

、光电检测及信号处理电路以及上位机的监测软件。主要技

术内容:①基于光纤光栅的温度、压强传感探头的设计;②光

纤光栅传感器的波长解调技术;③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技术。

该成果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对大型油库的油罐、储液

罐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有毒液体物质的参数测量,具有

测量范围广,精度高,长期稳定性好,可连续测量、超限报警

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乐观的经济效益。

/1033/ 山西运政联网移动稽查系统
山西运政联网移动稽查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运政联网移动稽查系统是针对当前运政执法中存在

的问题,采用了模块化技术、标准化设备,依托山西运政管

理数据库,构建了运政联网移动稽查系统,对规范运政执法

、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公路“三乱”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运政联网移动稽查系统核心是车牌自动识别技术。系统将车

牌识别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等先进技术集成于运政联网

移动稽查系统中。以DSP为核心的嵌入式设计方式,将视频

图像采集及压缩、视频车辆检测、图像识别等功能集于一体

/1033/ 山西运政联网移动稽查系统

,通过摄像设备对车辆牌照的拍摄将信息传输给识别仪,并

利用笔记本电脑显示查询结果,识别速度快、运行稳定,不

干扰用户系统。从技术的角度讲,车牌识别系统是将数字图

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综

合系统。该系统的研发完成,一方面是改革了运政执法方式

,形成了全新的稽查管理模式,增加了执法透明度,有效规

范了稽查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了运政管理的公开性、

公正性,提升了运管行业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实现了道路运

输管理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对整个

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建立完整的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

规范市场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

/1034/ 芯片化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芯片化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IEC-61850的广泛应用及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

,智能变电站已经过几轮的发展,但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并未

显著提升,变电站建设和运维模式亦未有明显突破。数字化

保护装置目前主要面临着以下几方面问题:1)装置架构复杂

化引起可靠性降低;2)数据交互瓶颈导致速动性下降;3)一二

次设备融合要求装置小型化、高防护、接口标准化;4)日益

增长的装置调试运维工作难度迫使调试、运维技术升级;5)

装置复杂性增加,进一步加剧装置开发维护难度,直接影响装

/1034/ 芯片化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置运行稳定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南方电网于2013年提出了

“芯片化保护”的概念,旨在研制新一代继电保护装置,于2

014年立项实施科技项目《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关键技术研

究与应用》,集合了国内科研、高校、制造、运行等单位联

合攻关。项目提出了保护装置可靠性、速动性优化提升整体

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并优化了保护装置核心架构,研究了装置

内部数据交互、系统安全机制,攻克了装置功耗、散热、结

构防护、电磁兼容等关键难题,构建了高防护、微型化的装

置外特性结构,发明了保护装置可视化组态技术,构建了模块

化、组态化、多业务安全隔离的芯片化保护通用软件平台,

攻克了接口标准化及软件即插即用技术,建立了以换代修的

新型装置调试运维模式。本项目首次提出了基于单一芯片开

发电力二次装置的新模式,成功研制了首套110/220kV电力变

压器和线路芯片化保护装置,在技术路线、装置架构、单芯

片内多CPU核的数据交互处理机制、可视化组态软件平台、

小型化和调试运维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1)提出了基于

单一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技术架构,建立了芯片内多核非对

称架构体系,以单芯片内多CPU核实现保护装置多CPU板卡功

能,解决了微机保护多CPU板卡导致的架构功能模块分散、数

据交互复杂和装置可靠性不高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关键数据

不出芯片;2)发明了芯片内多通道采样值全过程并行处理技

术,研制了数据通信、前置处理和数据同步等专用算法硬件

处理单元,实现了芯片内采样值SV报文全过程处理,提高了运

/1034/ 芯片化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算效率和保护动作速度;3)发明了保护装置可视化组态技术

,构建了模块化、组态化、多业务安全隔离的芯片化保护通

用软件平台,实现了算法标准化和逻辑透明化,提升了保护算

法和逻辑的可靠性;4)提出了保护装置高防护一体化设计技

术,研制了体积小(100mm*120mm*50mm)、功耗低(8W)、

防护等级高(IP67)、运行温度范围宽(-40℃-85℃)的芯

片化保护装置,实现了保护装置的户外无防护就地安装,推动

了电力一、二次设备的融合。项目申请专利36项,获得授权

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2项。依托项目成果,建成广东佛山1

10kV瑞颜变电站、广西钦州220kV排岭变电站、贵州贵阳11

0kV北门变电站、110kV笋林变电站等四个试点工程。截止成

果登记,试点工程运行期间共经历80余次区外故障和手合操

作,装置无拒动、误动或其它异常告警现象。项目的成功应

用标志着继电保护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开拓了从微机

保护向芯片化保护发展升级的新方向。项目于2016年9月经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项目研发的芯

片化保护装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于2018年6月4日经中国

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技术鉴定:项目整体研究成果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依托上述成果及应用的良好反响,项目先后

获得2017年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中国电力创新

奖最高奖创新大奖。

/1035/ 内蒙古北方时代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EPC项目管理软件
内蒙古北方时代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EPC项目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主要功能:EPC项目管理软件由项目管理、合同管

理、子项目管理、子合同管理、子合同费用类型管理、EPC

项目管理报销明细、日常费用管理预算管理、日常费用管理

报销明细八大功能模块组成。调用统一数据,通过系统内部

计算创建EPC项目财务审批,可进行各模块多条件的分类查询

,最大限度的实现软件自动化处理及应用。技术特点:1、系

统采用SpringMVC+MyBatis框架,B/S架构,客户端无须装应用

软件,通过Internet与服务器相连,系统维护只需在服务段完

/1035/ 内蒙古北方时代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EPC项目管理软件

成;基于互联网传输信息,全部运营数据实时共享。2、系统

采用交叉权限,并且所有页面均进行权限设置,实现高效性管

理。3、采用SQL2008数据库,支持大容量数据,突破普通分销

软件数据操作迟缓瓶颈。通过EPC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实现

了:1.信息传输的自动化:公文、信息、报告等传输将由系

统自动完成,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点击操作,就可以完成所有应

完成的工作,全面掌握各项业务的状态,解除了打印、制表、

交接、签字、运输等繁杂的过程。2.信息获取的快速化:以

前需要翻箱倒柜才能查询到的信息,现在只需要几分钟甚至

几秒种即可获取。3.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可以将EPC事业部

的各类信息资源组织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相关

文件、报表、数据等信息资源由计算机统一管理,可以充分

利用,发挥更大的效益。4.办公过程的规范化:通过办公自

动化系统的实施,将促进办公过程的规范化,通过使用工作流

等等功能模块,依据现有的业务处理要求,形成标准和规范化

的计算机流程处理,管理进一步科学化。5.通过网络,员工在

工作中的交流、协作、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消除时间、空间

距离上的障碍。6.将用户日常必需完成的记录统计工作科学

分解为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两个部分,只要完成了基础数据

录入,便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数据统计分析的自动化、透明

性和共享,降低了用户的劳动强度。

/1036/ 指纹识别代保管箱管理系统
指纹识别代保管箱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针对目前用IC卡管理银行代保管箱的缺点,该项目

利用人体生物特征中的指纹特征来管理银行代保管箱,具有

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并在成都工行运行4年。随着城

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己贵重物品的保管要求也越

来越大,要寻找一个安全的保管之处,那么银行代保管箱是

最好的选择。因此,这种需求也促使各大银行兴办自己的代

保管箱,这说明市场前景大。该项目中的硬件全都是标准购

买件,再配上开发的软件,因此,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好

/1036/ 指纹识别代保管箱管理系统

,安装也容易,不需要任何生产设备,所以,只需推出2套

设备,即可收回投资。

/1037/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V1.0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采购管理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

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的说,它是产品

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

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该软

件主要是针对采购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搬运装

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记录,通过学习该软件可以全面的了解采购整个

的流程和业务。软件使用JAVA语言,运行时需要安装myecli

/1037/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V1.0

pse、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2000、tomcat6.0上框架平

台。该软件的主要技术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平台基本

介绍采用B/S架构,JAVA技术开发,SQLSERVER数据库2、平台

功能1)系统分为3大子系统: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系统维

护(1)采购管理包括物资信息的分类管理、物资市场货源

调查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供应商信息管理、采购申请、采

购审核、采购询价、询价审核、采购确认、采购特殊处理等

。(2)为能管理存放的物资,故需要有仓储管理,仓储管理

包括仓库设置、仓位设置、入库单、物资验收、仓位分配、

入库确认、发票确认、出库选货、领用审批、物资出库、出

库确认、仓位转移、盘点表、盘盈盘亏、库存结账等流程。

(3)系统维护是对采购系统的基本数据维护,包括单位设置

、数据字典、权限设置、老师设置、学生设置等功能。2)系

统提供学生考核功能,查询学生的采购业务流程操作记录的

情况,对学生进行考

/1038/ 高频电刀的无线控制系统
高频电刀的无线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高频电刀的无线控制系统,带有无线接收信号

端的无线控制器和与之配套带有无线发送端的八键遥控器,

以及将此无线控制器和另外相配套的模拟量输出模块相连接

并内嵌入高频电刀中,并且该模拟量输出模块的三组模拟量

输出端对各自和对应的电源控制继电器线圈、电刀控制继电

器线圈、电凝普通模式控制继电器线圈以及电凝喷洒模式控

制继电器线圈的两端相连接,由此在带有无线发送端的八键

遥控器的无线遥控控制下实现对高频电刀的电刀和电凝的操

/1038/ 高频电刀的无线控制系统

作,该控制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且只需医生一人便可远

距操控高频电刀,灵活性大且节约了人力和相互协调操作的

繁琐,并且采用的是集成度高的控制器避免了使用高频电刀

的电源开关老化的缺陷。

/1039/ 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SoC芯片
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SoC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人工智能的源头是芯片技术,“星光智能芯片”是

以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芯片为突破口,推出的中国首款嵌入式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历

经五年多不懈努力和自主创新,攻克了“基于数据驱动并行

计算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处理器技术”、“嵌入式深度学习

机器视觉SoC技术”、“支持实时视频结构化描述的信源编

码技术”、“低延时视频的自适应高效编码技术”、“信源

编码的逐帧加密与认证技术”五大核心技术,开发完成中国

/1039/ 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SoC芯片

首款具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

“星光智能芯片”,并成功实现量产。这款芯片率先在基于

SVAC国家标准的视频监控行业的应用,使我国安防监控产业

由模拟时代、数字时代跨入智能时代。“星光智能芯片”采

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驱动并行计算架构”而非传

统的冯·诺依曼架构,这种数据流类型的处理器,提升了

计算能力与功耗的比例,特别擅长处理视频、图像类的海量

多媒体数据,使得人工智能在嵌入式机器视觉应用中可以大

显身手:该芯片同时采用了先进的上亿门级超大规模集成电

路设计技术及微纳米芯片制造工艺,集成了NPU处理器内核以

及SVAC国家标准视音频编解码器,从芯片底层解决信息安全

问题,是全球首颗具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嵌入式视频采集

压缩编码系统级芯片。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

人工智能芯片,将能够广泛应用于手机、计算机、自动控制

、智能制造、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机器人、安全监控和

国防装备等众多领域,给中国今后的集成电路产业和相关的

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突破性发展。

/1040/ HT-10型焊缝探伤仪(数字式)
HT-10型焊缝探伤仪(数字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HT-10型焊缝数字化探伤仪,是我公司研制的新一

代数字化的便携式钢轨焊缝专用探伤设备。该仪器具有4路

独立的发、收通道,可实现4个双收发和4个单收发。自动识

别在探测面上的探头,并自动进行通道切换。还具有存储和

回放功能,可实现2000个文件的存储和回放。衰减器总量:

80dB;衰减器误差:每12dB工作误差不超过±1dB;工

作方式:单收发和双收发;探测通道:4个;灵敏度余量:

≥55dB;发射脉冲重复频率:200Hz;垂直线性度误差:≤5%

/1040/ HT-10型焊缝探伤仪(数字式)

;动态范围:≥26dB;水平线性误差:≤2%;电噪声电平:≤

20%;阻塞范围:≤10mm;发射脉冲幅度:≥500VP-P(空载)

;报警阈值:为垂直满幅度的50%,误差±10%;工作电

流:≤500mA;电压适应性:18V~25V;工作环境温度:-40

~50℃。

/1041/ 光纤罗经导航系统
光纤罗经导航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成果来源项目成果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运

载器导航设备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舰用光纤航姿设备,在此基

础上根据民用船舶导航特点进行适当简化,研制出面向低端

用户导航型光纤罗经和面向中高端用户的测量型光纤罗经。

二、产业领域船用导航罗经为船舶航行提供连续的航向信息

,是船舶必备的航海仪器之一。光纤罗经导航系统是新型船

用罗经,国际公认的下一代船用惯性导航产品,目前国外已经

处于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国内在此领域刚刚起步。该产品产

/1041/ 光纤罗经导航系统

业领域为船舶工业领域。三、拟转化落地方式校企合作开发

1、高校和企业各有特点,优势和侧重点互补。2、高校具有

很强的科研能力,经过多年国防科研和海军装备研制,具备产

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但缺乏企业化管理能力,规模化生产能

力和市场推广能力。3、通过校企合作,利用高校的产品研发

能力,完成产品设计。利用企业的管理、规模化生产和市场

推广能力,实现产品的市场化。四、成果简介光纤罗经导航

系统是以光纤陀螺为核心的新一代光纤捷联惯性设备,它通

过光纤陀螺、加速度计等惯性敏感元件,自主测量本舰角运

动信息,使数学解算平台稳定于地理坐标系上,具备向外界连

续提供舰船的航向和纵横摇,以及角速度信息的功能。主要

应用于民用船舶导航领域中。五、成果成熟度与可行性1、

技术角度(1)先进性:光纤陀螺特有的工作原理和相对简

单的结构组成决定了它在精度、寿命、环境适应性、功耗、

体积、重量、成本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先天的优势,尤其是在

精度方面有很大潜力,目前在惯性器件应用领域中占主导地

位。(2)可行性:产品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运载器

导航设备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舰用光纤航姿设备,目前已经装

备我国海军,技术上有着较为深厚的储备,不存在技术风险,

技术方案合理可行。(3)完整性:可以提供设备产品所需

的完整技术资料。2、市场角度(1)市场需求全球来看,光

纤陀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占据近45%的比例。本项目的产品

精度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而价格不到国际产品的一半

/1041/ 光纤罗经导航系统

,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产品的逐步应用,其高性

价比的优点将会逐步被国内、外市场所认同。(2)产品适

用国际海事组织(IMO)规范要求300吨以上的船舶必须在2

008年7月1日前安装自动识别系统(AIS),并强制要求连接

航向信号,航向信号来自导航罗经,这将产生两方面的需求。

其一,是现有船舶导航罗经的升级改换装。在我国这样的船

舶就有十五万多艘,这些船舶都没有配备高精度罗经,部分配

备了导航电罗经,是利用机械高速运转来实现稳定指向,已经

沿用了上百年。传统的电罗经存在着体积大、噪音大、故障

率高、需要年度保养、3-5年需要换陀螺球、维修维护频繁

,费用昂贵等缺点。其二,是新造船舶导航罗经系统的选型。

我国船舶制造业规模处于世界前列,201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

7665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1%。2012年第一季度我

国造船完工量1589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8.7%,稳居

世界第一。六、主要竞争对手及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1、本

项目的产品——测量型光纤罗经预计价格40万人民币,价格

仅为国外同类型产品的一半,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或是超过

国外同类产品,主要面向船舶导航领域的高端用户。测量性

光纤罗经导航系统与国际先进的罗经类产品性能相当,对比

情况如下表:本项目的测量型产品精度指标与Octans相当,

而价格不到国际产品的一半,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2、导航型光纤罗经导航系统价格与国外主流电罗经相当,主

/1041/ 光纤罗经导航系统

要性能指标已达到或是超过国外电罗经产品,主要面向船舶

导航领域的中低端用户。导航型罗经产品精度与安修斯产品

相当、比Sperry的略低,但可靠性要比安休斯公司的电罗经

产品高,功能也更加完善,价格要比Sperry公司的电罗经产品

低得多,与安修斯接近,因而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在国内市场

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将处于国内船舶导航系统的主导地

位。目前,国内船舶惯性导航设备企业主要以代理国外产品

为主,还没有出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尤其在船用罗经

领域,进口产品占统治地位。国内具备生产船用罗经能力的

单位,多为国有企业、研究所,如天津707研究所、上海442厂

、九江441厂等,这些单位由于技术及价格原因,主要满足国

内军工市场,不参与民用市场竞争。七、市场预测预计销售

量:第一年为10套,主要目的是取得用户反馈,稳定产品质量

;第二年120套,主要目的是形成从产品供应到现场安装到售

后服务各环节业务能力,并完成投资回收。第三年争取销售

量达到500套,达到生产线设计产能。第四年后争取销售100

0套设备,原生产线不能满足此规模的生产,需用已获得的利

润扩大产能。并在第五年继续扩大产能,达到2000套的销售

量,开始自建新厂房。八、风险分析及对策1、技术风险分析

该项目产品的核心传感器—陀螺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

能,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目前国内光纤陀螺与国外差距主要

是以下两个方面:光纤陀螺温度误差控制与补偿方面。陀螺

/1041/ 光纤罗经导航系统

零偏稳定性特别是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指标。项目组从“九五

”开始研究光纤陀螺技术,经过十余年的攻关在光纤环的结

构设计、缠绕方法、光源控制、数字闭环信号处理、温度控

制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已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目前光纤

陀螺及其系统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并具有光纤陀

螺的研制、试验条件,风险可控。2、市场风险分析本项目所

针对的市场目标清晰,容量巨大,需求迫切,所以市场风险较

小。唯一的是市场风险在于初期拓展与宣传不够,无法迅速

打开市场需求。应对措施是,可利用各地的展会、行业内宣

传、行业内会议、技术发布会等形式,积极拓展产品市场,同

时对于重点用户提供免费试用,积累口碑。在生产销售船舶

导航设备的同时,与拥有销售渠道的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陆用

、航空等导航市场。结论:该项目具有技术上的较大优势,

具有较高的抗市场风险能力。九、投入与效益分析1、投入

总共需要800万的前期投入,其中:产品获取准入资格证主要

包括外协加工、样机制造、内部测试、标准实验等费用,咨

询费用等100万。团队薪酬、管理费用80万。公司的设备类

固定资产280万。生产流动资金200万。市场和销售费用60万

。新品研发费用80万。2、效益以导航型光纤罗经为参考对

象,单价15万元,收回投资后,毛利润率0.53。

/1042/ 会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QERP)
会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QERP)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过早采用这种封闭式的物流、资金流管理方式,会

过激的冲击现行营理中的一些不符合管理规律但又沿袭已久

的传统观念和思想、作风和习惯、程序和方法,甚至责权关

系和体制结构,于企业可能有害无益,MRPII/ERP是一种企业

的辅助品,所以必须立足于中国企业的现状,避开那种全封闭

式,而将领导的干预放到各个环节中,使软件既有先进的管理

模式,又能不因同传统观念和思想、作风和习惯、程序和方

法甚至责权关系和体制结构过多相悖而企业无法接受,让企

/1042/ 会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QERP)

业在使用中逐渐转换思路,引正规的MRPII/ERP模式上来。从

而避开了国内外MRPII/ERP一味强调封闭的物流、资金流的

重要性。以此在实施中硬件、软件、人力费用将会相应减少

,更能适合中国企业现状。

/1043/ 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深化应用
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深化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研究成果介绍本研究遵从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

平台建设规范,以地理信息平台为支撑,以业务应用为核心,

适应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支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

架的坚强智能电网,为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服

务与设备空间服务,融合调度、生产、交易、财务、气象等

各业务数据,针对地理信息平台上的数据可视化进行了专项

研发,形成了具有区域电网特色的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

务平台。研究成果具备如下创新点:(1)架构整合系统研

/1043/ 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深化应用

究了电网企业对空间数据资源和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建设

了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中心,实现企业空间

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维护。通过服务接口

规范,实现了与华东数据中心、气象风险分析系统、输变电

状态监测系统、PMS、三维GIS等业务系统在空间信息服务平

台上的架构整合,有效提升了系统建设与维护效率,提升了空

间数据质量。(2)结合GIS的电网可视分析深入研究了地理

信息平台上的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电网结构多维度展示技术

、多源电网业务数据叠加统一展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

新,具体创新点如下:1)电网结构多维度展示技术基于华东

分部电网结构复杂和变化频繁的特点,通过数据抽取,整合历

年运行方式和统一信息平台中关于电网结构的数据,基于电

厂和线路的类型及分布,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采用地图、点图

、线图、饼图等可视化效果展示华东历年来的厂站和线路变

化情况,从新能源电厂发展、各省市电厂装机容量分布,特高

压输电线路发展等多个维度展示和分析华东区域的电网结构

现状及演变。2)多源电网业务数据叠加统一展示技术研究并

整合了华东分部的厂站电压,电压分布,电厂出力,电网潮流

,变电站负荷,调度日志,检修等多源电网业务数据,开创性地

采用图层自由叠加技术进行展示,各业务数据结合实际业务

特点,采用点图、面图、潮流图、热力图、聚簇图、插值图

等不同的展现方式,系统融合所有的业务图层,支持其通过任

意顺序进行叠加显示,方便用户在一个界面中进行多源电网

/1043/ 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深化应用

业务数据的统一查看以及分析不同业务数据之间的相互影响

。(3)协作与共享地理信息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属于专业应

用,当需要有新的业务数据基于地理信息进行展示分析时,需

要由相关专业的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进行业务功能的开发、

测试与部署,在本系统中研究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的业务数

据协作与共享模式,在系统中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业务数据上

传到平台中,并配置合适的地图展示方式,一方面可以创建属

于自己的专题应用,用于数据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专题应

用通过邮件的方式在企业内容进行分享。2、研究成果应用

情况2.1、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台账、气

象等业务数据和图层服务的更新、维护和发布机制,提供统

一的公共服务接口,为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服务,后续有需要使

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和气象服务的业务系统可直接接入,无

需独立开发,大大减少了开发重复工作以及数据更新维护工

作。目前气象风险分析系统、三维GIS系统已通过公共服务

接口方式接入基础地理图层服务、电网设备图层服务、设备

台帐接口与气象数据接口。2.2、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

务平台基于地理信息展示区域电网生产运行信息,提供了丰

富的展现手段,提供了更直观、便利的查看方式,提升体验效

果,通过本研究各级人员可随时查看关注的指标和工作开展

情况,提升了关键业务访问率,使电网监测与分析更高效、及

时,大大提升综合查询可视化展现、互动化效果,更好地满足

/1043/ 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深化应用

国网公司信息化发展智能决策更加可视化、互动化的要求。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华东调控分中心已在使用本系统进行业务

指标的查看与分析。2.3、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

从华东统一信息平台(UIP)接入台帐与气象数据,进行加工

处理后提供给业务系统提供空间服务与数据服务,加强了数

据中心资源利用,促进数据质量提升。3、推广应用前景:通

过华东数字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开发,一方面从基

础架构层面建成统一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更多的业务系

统提供一致、高效、高质量的空间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

在业务领域内的深化应用,使原本复杂、枯燥的负荷、潮流

、电压等电网业务数据以最直观的角度呈现出来,提升了GI

S平台在区域电网的服务能力,具备在国内区域电网推广应用

前景。

/1044/ 广州物联网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物联网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测试设备开发)
广州物联网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物联网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测试设备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本成果是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计划类别:重大

科技专项计划;2.背景: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物联网是

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广东省、广州市

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和新兴产业。其中,建设智慧广州,是要

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

城市化融合发展。要推动物联网、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促进制造业智能化

、服务业高端化。3.研究目标:研究HF、UHF静态测试技术

/1044/ 广州物联网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物联网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测试设备开发)

,研究面向不同行业的典型实际应用场景下综合系统测试技

术,研究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的物联网自动测试技术,研究基

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RFID系统模拟技术,研究通用的物联网

自动测试系统,结合行业应用开发适应仓储物流、生产制造

等行业应用的通用的UHF动态测试传送带系统和龙门架系统

等。4.研究内容:1)HF、UHF静态测试平台,UHF动态测试平台

建设2)HF、UHF静态测试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测试系统开发

3)UHF动态测试关键技术4)结合行业应用开发UHF动态测试设

备、测试系统5.创新性:本项目以“资源共享、联合统一、

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核心,整合穗港台两岸三地资源合

力共建广州物联网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同时利用两岸三地资

源优势构建区域支撑测试服务体系,联合开展测试服务与测

试技术研究的合作新模式。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州物

联网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将广泛开展检测、评价、认证等业务

,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其影响力和权威性,将获得

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建设广州物联网检测技术服务中

心,研究物联网检测技术关键技术、开发物联网测试关键设

备,可以非常直接的提高在特定环境中物联网、RFID技术应

用的性能表现,推动物联网应用的普及,打消潜在客户对于物

联网系统读取准确性的顾虑,从而真正打开物联网应用系统

的市场,将可以带动广州市相关综合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7.存在的问题:1)当前物联网产业处于刚起步阶段,相关

的检测和测试标准还没出台,尤其作为物联网核心的RFID技

/1044/ 广州物联网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物联网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测试设备开发)

术,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这对物联网检测平台建设造成了

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2)物联网检测

平台建设中,不仅需要建设硬件平台,更重要的是建设软件平

台,软件平台的建设涉关系到物联网核心技术和竞争力。而

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是软件平台建设的重要方面。广州物联

网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在这个方面还有所欠缺,还有很大的提

升空间。

/1045/ Na2 -Na Li2 -Li蒸汽系统中受激辐射、相干辐射及银表面分子系统中SERS的研究
Na2 -Na Li2 -Li蒸汽系统中受激辐射、相干辐射及银表面分子系统中SERS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地质勘查
技术详情

  该项研究提出并实现了Na2-Na,Li2-Li蒸汽中三种

激发方式,从实验中观察到Li2-Li的十九条新谱线,和488~

522Nm扩散带受激辐射,在Na2-Na系统中利用一种新激发方

式,获得了3.38~3.46μm可调谐受激辐射和紫外区337.66~

339.41Nm,358.04~359.59Nm可调谐相干辐射。在表面增强

拉曼散射方面,从吸收谱及拉曼谱中证实了银表面——分子

体系中电荷转移效应并对SERS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同时

在实验上观察了电荷转移的形成过程。首次提出用SERS技术

/1045/ Na2 -Na Li2 -Li蒸汽系统中受激辐射、相干辐射及银表面分子系统中SERS的研究

测量化学吸附动力学过程,得到了吸收速率常数及脱附常数

/1046/ 变电站高压开关柜光纤在线测温系统的示范应用
变电站高压开关柜光纤在线测温系统的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变电站高压开关柜光纤在线测温系统”由耐高电

压传感光纤、测温主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和一体化工作站、

软件及其它附属设备构成。该系统已在我公司110kV大营变

电站10kV开关柜正常运行,“光纤测温系统”由位于集控中

心的一台“变电站温度监测服务器”与位于大营变电站的“

光纤测温子系统”构成,利用现有的MIS网作为数据传输的

通道。位于变电站的“测温子系统”完成变电站内各监测区

域及监测点的温度采集功能,并具有显示、存储、报警阈值

/1046/ 变电站高压开关柜光纤在线测温系统的示范应用

设定、通信和报警功能。位于监控中心的“测温服务器”根

据设定的时间间隔定时收集测温子系统的温度数据,也可以

随时查看大营站内监测点的温度,并具有显示、存储、历史

数据查询、通信和WEB服务等功能。当大营站内的某个监测

点发生过热异常时,测温子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通过M

IS网向监控中心测温服务器发出报警信息,测温服务器收到

报警信息时,显示该报警信息并发出报警信号。经过半年多

的应用,该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彻底解决了高压五防开关柜过热点的实时监测问题,给巡检

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同时能够对事故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安全

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高新技术新产品,该系统测量准

确、运行可靠、本质安全,从根本上解决了抗电磁干扰问题

,为电力设备的过热在线监测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

/1047/ 基于分组流量模型的网络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基于分组流量模型的网络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2007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第一批

指导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是07213599。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

应用于网络安全预警方面,其技术原理是基于分组流量的预

测和入侵检测技术研究。项目主要是针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检

测新型攻击能力弱、误警率高,尤其是报警数量太多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入侵检测方法,把网络流量分析应用于入

侵检测,并建立了切实可行高效的网络安全预警系统。对获

取的网络流量分析并建立ARIMA模型,进而预测异常网络流

/1047/ 基于分组流量模型的网络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量。即以粗粒度宏观的方式实时有效地预测出异常网络流量

,针对这些异常流量再用模型检测入侵行为,可以减少分析

的数据量,缩短数据处理的时间,对检测效率会有很大程度

的提高。将特征检测的高检测率与低误检率和聚类分析对未

知入侵的检测等优点相结合,可以弥补特征检测无法检测未

知、新型攻击的不足,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并且保证

了高检测率与低误检率。可疑主机库和网络数据流分析结合

的方法判断异常流量类型,可以有针对性地调用相应的防护

程序,阻止攻击行为的蔓延。在当前国内外入侵研究现状的

基础上,针对入侵检测技术的误报率高和漏报率高的问题,

本项目研究力争做到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到入侵行为并报警及

采取措施,并尽可能的降低误报率高和漏报率高。海量网络

业务量数据的快速分析是网络安全的挑战性课题,为有效的

发现安全事件,颗粒度更细的网络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分析必

然导致工作负载的增加,如何平衡这两方面,取得综合的检

测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Int

ernet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范围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Internet的

安全问题也正日益地凸现出来,不断增加的网络攻击事件给

广大的Internet用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保障联网计算机系

统及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

题。因此在网络攻击实施之前就能预警并采取措施,可以减

少甚至避免攻击所带来的损失。网络黑客利用各种漏洞实施

/1047/ 基于分组流量模型的网络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网络入侵攻击,这些恶意的入侵行为轻则窃取机密信息,篡

改系统和数据,重则导致大规模的网络瘫痪或网络服务不可

用,对国家都会造成相当的经济损失。在小范围内,像校园

网、小型企业网同样会遭受到入侵者的攻击,因此防患于未

然尽可能减少被攻击的机会是企业或单位最好的选择,这也

是入侵检测系统能为企业和单位获得潜在效益之所在。本项

目是基于分组流量模型的网络安全预警研究,针对小型网络

和校园网用户的需求和目前入侵检测技术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高的不足,在检测效率方面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应用领域

相当广泛,产业化前景也会很好。系统目前用在校园网上,

处于测试阶段,效果较好。希望以后能用于其它校园网和小

型的企业网。

/1048/ 基于网源品质的旋转机械振动故障信息火用诊断体系研究
基于网源品质的旋转机械振动故障信息火用诊断体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基于对国内外旋转机械振动故障诊断理论与

技术研究现状的了解和分析,针对目前振动故障诊断中依靠

随机提取的状态信息和单一特征量进行诊断存在的不足,提

出了基于异类传感器过程信息融合诊断的新思路,通过提取

归一化幅值谱,并引入图像识别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

种基于异类传感器过程信息融合和人工免疫方法的旋转机械

信息火用故障诊断体系。本项目主要的创新点有:(1)提

出了基于异类传感器过程信息融合的信息火用概念。即同时

/1048/ 基于网源品质的旋转机械振动故障信息火用诊断体系研究

分析多状态的振动数据和工艺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

异类传感器过程信息融合的信息火用矩阵来刻画旋转机械振

动故障的过程变化规律,它克服了目前基于随机抽取的单一

振动量故障识别的弊端,为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理

论依据。(2)建立了基于归一化谱图识别的旋转机械振动

故障信息火用诊断方法。首先将升速过程中振动信号的三维

幅值谱归一化后作为特征值,然后将图像识别技术引入旋转

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由此建立了基于归一化谱图识别的旋转

机械振动故障信息火用诊断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目前故障诊

断领域基于人工故障识别的弊端,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3)建立基于异类传感器过程信息融合和人工免疫方法

的旋转机械信息火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异类传感器过程信

息融合的信息火用概念,引入人工免疫方法,在基于归一化谱

图识别的旋转机械振动故障信息火用诊断方法基础上,提出

了一种基于异类传感器过程信息融合和人工免疫方法的旋转

机械信息火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实际中先验知识

的获取困难和精确诊断模型难以建立的弊端,提高了故障诊

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本项目对以上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开发出一套旋转机械振动故障信息火用诊断系统。该诊断

系统已经在湖南华电长沙发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和大唐华银

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2号机组实际故障诊断中得到成功应

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

了实际中先验知识的获取困难和精确诊断模型难以建立的弊

/1048/ 基于网源品质的旋转机械振动故障信息火用诊断体系研究

端,提高了故障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同时该诊断系

统界面友好,稳定性高,系统模型先进,故障诊断精度高。

/1049/ 气象服务信息系统(MESIS)本地化与二次开发
气象服务信息系统(MESIS)本地化与二次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近些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气象服务产品不仅在气象部门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而且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和详细。原有的气象服务产品内容单一,而且资料不全、不

细,很难满足各行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气象服务信息产

品也在不断壮大。现阶段所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系统建设立

足于决策气象服务全面工作支撑,并对公众服务、专业服务

等形成支持;MESIS系统已发展成为功能完备、自动化处理水

/1049/ 气象服务信息系统(MESIS)本地化与二次开发

平高、与气象服务需求契合度高的业务系统,成为国家级决

策气象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平台,进行MESIS系统本地化

与二次开发工作将对提高全区气象决策服务业务能力发挥更

好的作用。本项目(nmqxkjcx201401)是内蒙古自治区气象

局2014年科技创新项目,承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主

持人马学峰,项目经费5万,执行期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完成气象服务信息系统(M

ESIS)数据的本地化以及实现基于内蒙古自治区为底图模版

的MESIS所有基本界面的建设。(2)完成数据库的建设与M

ESIS数据入库融合工作。(3)完成适用于内蒙古气象服务

产品模板和任务模型群体的建设。(4)完成“后台自动制

图系统”任务计划制定服务产品的建设工作。(5)完成雨

情公报模块以及辅助支持与应急服务模块建设与维护。(6

)完成地市级交互制作系统的建设。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

进性(1)系统资料统计分析能力强,地市级交互系统融合历

史整编资料与实时资料,资料连续,具有百余项气象数据综合

对比分析能力;后台自动制图系统本地化后增融了本省地理

信息数据和本省MICAPS数据。(2)自动化生成图形产品,后

台自动制图系统图形产品生成方式类似于任务计划,制定计

划后可以定时定点的从数据库读取资料并且完成自动出图。

(3)系统产品的多元化,通过MESIS本地化与二次开发工作

,MESIS图形产品不仅实现对天气预报业务的支撑效果,而且

在今后的决策服务工作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产品主要

/1049/ 气象服务信息系统(MESIS)本地化与二次开发

包括:天气预报图形产品、天气会商发言材料、决策服务图

形、报表材料、彩信图片、天气公报、气象信息、综合信息

网站展示产品、雨(雪)情公报以等专业气象决策服务图形

产品。(4)图形制作效果突出,百余类图形产品制作功能,

图形效果美观、简洁,结合数据库实现了快速出图、定制出

图、交互式出图。(5)应急保障服务能力强,通过MESIS本

地化与二次开发工作,实现任意时段灾害实况产品制作,能够

快速而简洁的实现决策服务图形生成,并能够快速结合需求

有针对性的制作任意时间段的实况图形产品。4、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后台自动制图系统已在内蒙古自治区气象

台业务应用,后台自动制图系统日常任务计划多达300个每日

,产品丰富,实现了多种支撑决策气象服务图形产品建设;地

市级交互式系统目前已推广至全区12个盟市,并得到了盟市

的反馈与认可,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了良好的业务效果。

存在的问题:(1)由于服务器年限较长配置较低,“后台自

动制图系统”当任务高峰期有时会出现延迟或报错现象,后

期更换高性能服务器可以解决服务器高负荷运转压力。(2

)“地市级交互系统”目前只有119个国家站数据资料,下一

步需要接入CIMISS数据。(3)平台在程序及界面设计方面

存在一些不科学合理之处,在今后工作运行中要根据工作需

求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1050/ 一种动态地管理通信传输资源存量和品质的系统
一种动态地管理通信传输资源存量和品质的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地管理通信传输资源存量和品

质的系统,包括检测部分和数据处理部分:检测部分用于检

测通信传输网络资源的占用情况和通信链路的传输特性;数

据处理部分接收检测部分传送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计算、

分析获得通信传输网络资源的品质;数据处理部分还主动控

制检测部分进行上诉检测。本发明能方便通信传输网络的建

设、扩建和维护。

/1051/ “东Ⅱ甲”通信卫星用长寿命、高可靠、高增益、低失真行波管
“东Ⅱ甲”通信卫星用长寿命、高可靠、高增益、低失真行波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发光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成果采用了均匀螺旋线高效率非线性失真少的

优化设计技术、剩余能量收回技术、长寿命热子阴极设计与

制造技术、以及严格的制管工艺和长时间的动态老练筛选规

范,具有高可靠、高效率、高增益、长寿命、宽频带、低失

真的特性,可作为通信卫星星体转发器末级功率放大器,其

各项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达到70年代末同类技术的

国际水平。

/1052/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伤害事件监测应用软件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伤害事件监测应用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开展住院病例伤害登记、产品伤害监测、门急诊伤

害监测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伤害监测。1、伤害病例的信

息登记和上报诊疗医生在对新发现的伤害病例进行诊疗时,

基于本中心HIS改造后的伤害病例监测功能,登记完成各类伤

害监测报告卡。登记完成后提交防保科医生审核。2、伤害

病例报告卡查重剔重任务防保科医生对临床医生登记的伤害

监测报告卡,进行判断(根据伤害病例姓名、诊断、伤害发

生时间等),明确原因后将其中多余的报告卡进行剔重操作

/1052/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伤害事件监测应用软件

。3、审核修改医院防保科医生对临床医生登记的伤害病例

报告卡进行审核,修改和补报。伤害病例的报卡需经过医院

防保科医生审核后,上传至平台。

/1053/ 基于MOBITEX技术的营配信息实时采集管理系统
基于MOBITEX技术的营配信息实时采集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瑞典爱立信公司的Mobitex网络是一种专用数据网

络,以蜂窝技术为基础,采用分组交换,网络容量大,传输

速度快,数据传输具有严格的加密功能,在窄带无线数据通

信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项目通过架设的2台Mobite

x基站、配备的1台Mobitex通信软交换机、1台Mobitex通信

服务器、2台路由器,建立了覆盖鞍山市铁东区的Mobitex网

络。同时,在铁东供电分公司66kV解放变所辖10kV供电区域

内的变压器台区安装自主研发的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实时

/1053/ 基于MOBITEX技术的营配信息实时采集管理系统

采集变压器的电气量数据,并利用Mobitex网络上传至中心

站。中心站由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软件服务器组成,利用全

新的三相不对称分析理论和三相不对称配网潮流算法,实现

线损分析、电能量管理、电压合格率分析、不平衡度分析、

功率因数分析等指标的计算;利用可视化技术实时显示配网

潮流分布。当前,电力系统存在的网损集中表现为低压配电

网运行中存在的损耗,供电可靠性也完全由配电网决定,所

以从解决网损及提高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必须加强对配电网

的精益化管理。本项目正是从配电网出发,解决配电网数据

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依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达

到对配电网的运行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随着电力系

统对配电网运行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日

益迫切,本项目将凭借优异的性能及科学的技术标准在电力

系统获得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1054/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该研究成果针对小城镇发展中的交通系统,给水排

水系统,燃气供应系统以及热力供给系统,提出了适合我国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战略、规划理论及阶段实施计划

,直接为国家小城镇的发展服务。小城镇基础设备建设发展

理论、关键技术成果将在全国各地小城镇建设中推广应用,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存在巨大市场替力和产业化前景。小城

镇基础建设相关设计标准的研究,相关软件的开发为指导小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规范化依据,从而为小城镇的健康持

/1054/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055/ 一种用于门禁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方法
一种用于门禁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用于门禁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确定对人脸图像进行采集及预处理;提取每个人脸部图

像的特征;构建每个人脸部图像的特征模板;提取待识别人脸

部图像的特征,并设置人脸识别的判断依据;计算人脸特征匹

配度;对单幅人脸图像的识别;视频人脸序列帧图像的识别。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人脸识别正确率较低的问题。

/1056/ 绿色建筑机电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绿色建筑机电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实际完成:(1)基于全寿命期性能优化的绿色建

筑集成设计、精细施工及运营管理全过程性能控制关键技术

研究,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新建业务用房及附属综合楼示范

项目为例,探讨全过程性能控制的绿色建筑项目开发模式,切

实提高建筑性能,以此为依托,探讨行业发展模式,该项目已

建成投入使用;(2)基于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依托天大新

校区、滨海文化中心,天津建院新建业务用房及附属综合楼

等项目,开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及区域的规模化利用,从降低

/1056/ 绿色建筑机电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建筑化石能源消耗入手,为建筑节能、城市供能系统发展提

供新的切入点,上述项目均已建成投入使用;(3)依托天津

院A座办公楼改造项目,开展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研究

,依托天津建院自持2栋绿建开展了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关键技

术研究,并开展了大量的行业服务,其中A座已完成屋面防水

改造,天津市建筑设计已被评为天津市绿色建筑科普基地。

/1057/ 智能化面板宏观检查机
智能化面板宏观检查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为“智能化面板宏观检查机”,应用于

高世代线TFT及OLED面板缺陷在线智能化检测,通过机器手臂

自动载入面板,自动进行点、线、面,外观等缺陷自动检测与

智能化分等,系统高度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可应用于C

ELL(成盒)段、Module(模组)段等面板制造全流程。产

品集成了“光(光学图像采集与测量系统)”、“机(自动

化机构控制系统)”、“电(图像生成与处理系统)”、“

算(视觉图像处理算法)”及“软件(系统操作软件和大数

/1057/ 智能化面板宏观检查机

据分析软件)”五个核心子系统,缺陷识别率高(达到99%以

上),相对人工检测提升了2%,大幅缩短了检测工时;客户端

在应用该产品进行检测的同时,系统同步进行“大数据”的

收集,并通过软件操作界面的上层控制端与后台服务器,“智

能化”地面板制造工艺参数反向建议,提高了显示面板良率

和品质。项目产品获得多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

权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了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

新产品鉴定”,鉴定结论为: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产品获得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江苏省首台

(套)重大装备认定”。本项目产品打破了韩国厂商长久以

来的技术垄断局面,突破了我国显示检测领域关键“卡脖子

”技术,为我国平板显示厂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已经在全球

首条10.5代线—京东方合肥10.5代线得到应用,对于提升我

国平板显示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1058/ 复杂生物系统群智演化模型与优化的基础理论及方法
复杂生物系统群智演化模型与优化的基础理论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人工智能、生物启发计算领域。生物启发

计算是人工智能领域新兴的重要分支,其思想源于对大自然

中复杂生态系统的模拟。本项目从生物进化与优化、共生演

化与种群动力学、复杂系统与涌现三个层面,针对复杂生物

系统演化模型与优化的基础理论及方法展开研究,在八项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863基础研究课题等项目资助下,经过

近10年努力,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科学发现点为

:1.在国际生物启发式计算领域开拓性地开展基于生物个体

/1058/ 复杂生物系统群智演化模型与优化的基础理论及方法

行为模式的自适应优化方法研究,建立微生物觅食仿真与优

化模型,实现算法运行时参数动态调整,解决复杂工程优化的

动态性难题。2.针对传统智能优化算法的早熟收敛性和不稳

定性,在国际上率先将细菌、植物、蜜蜂等群智生物信息交

流模式与搜索策略引入工程优化领域,设计一系列高效能生

物启发式优化模型与方法,突破群体智能在复杂工程优化时

的性能瓶颈问题。3.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生态系统生物群

落演化的系统智能优化理论,揭示生物群落进化的多样性与

层次性,克服智能优化算法在求解高维、多目标复杂优化问

题时的早熟收敛和求解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关键问题。

研究成果为解决复杂生物系统建模,新型生物启发计算模式

设计,大规模、非线性、多目标、复杂约束等特点的复杂工

程优化问题求解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体系。该项目近5

年主要论著包括SCI论文28篇和EI论文110篇,被SCI他引199

次,EI他引1027次。群体智能创始人R.C.Eberhart教授在国

际群体智能峰会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Icosystem创始人

E.Bonabeau教授在群体智能方向专著中认为该成果提出具有

复杂系统层次结构的系统智能模式,定义了一种“aswarmof

swarms”的新概念与新思想。英国电子协会《ElectronicW

orld》期刊将本研究成果作为封面,并进行了专栏报道。

/1059/ 高效率的智能功率模块
高效率的智能功率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研发的目标产品为高效率的智能功率模块,是

无刷直流电机的核心模块,主要作用为驱动以及控制无刷直

流电机,IPM把功率开关器件和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内藏有

过电压,过电流的过热等故障检测电路,可将检测信号送到中

央处理器。它由高速低功耗的管芯和优化的门极驱动电路以

及快速保护电路构成。即使发生负载事故或使用不当,也可

以保证IPM自身不受损坏。IPM一般使用IGBT作为功率开关元

件,内藏电流传感器及驱动电路的集成结构。IPM以其高可靠

/1059/ 高效率的智能功率模块

性,使用方便赢得越来越大的市场,尤其适合于驱动电机的变

频器和各种逆变电源,是变频调速,冶金机械,电力牵引,伺服

驱动,变频家电的一种非常理想的电力电子器件。目前我国

在家用电器领域的无刷电机使用量占总量的23%。家用电器

用无刷电机作为我国无刷电机研发制造业中的主导产品,其

种类众多,生产应用数量庞大。应用到的主要家电产品有空

调、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跑步机、吸尘器、

抽油烟机、洗碗机、豆浆机、榨汁机、电动牙刷、电吹风、

厨房废物处理器、搅拌器、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家庭用

汽车的普及促进了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汽车

用无刷直流电机产业的发展。无刷直流电机是汽车上的关键

零部件之一,其主要分布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三大

部位及附件中,在电动汽车结构中电机还作为动力系统核心

部件。现在的汽车车窗、门锁、后视镜等系统,都使用电机

驱动。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无刷直流电机也

在汽车信息系统、导航系统、汽车音响、车载通信系统等方

向得到应用。据统计,每辆经济型汽车配备30台以上无刷直

流电机,高级轿车至少配备60台以上无刷直流电机,豪华型轿

车配备近百台小无刷直流电机,汽车用无刷直流电机占总需

求量的26%左右。工业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离不开

无刷直流电机技术的现代化进步发展。在工业技术、信息技

术全球化的今天,无刷直流电机在军事、民用的各种现代化

装备及其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火炮控制、导弹制

/1059/ 高效率的智能功率模块

导、飞机自动驾驶、数控机床、无梭织机控制、工业缝纫机

控制、遥测遥控等领域都大量使用了各种无刷直流电机。应

用前景广泛。

/1060/ 短信息短消息群发平台消息群发短信群发平台助手软件[简称:短信息短消息群发消息群发短信群发助手]V1.0
短信息短消息群发平台消息群发短信群发平台助手软件[简称:短信息短消息群发消息群发短信群发助手]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短信息短消息群发平台消息群发短信群发平台助手

V1.0是湖南红枫叶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开发的用于客户公司维

护客户关系,为客户在过年过节时自动发送节日、生日祝福

信息。平台里面已经选取了重要节日,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自

己需要选择哪些节日需要发送,并且可以编辑发送模板。选

定节日后,软件会在客户选定节日当天,向客户录入系统里的

会员发送选定祝福模板。齐全的后台管理功能,具备定时发

送短信功能,让您操作更方便,工作更效率,有效的节省人工

/1060/ 短信息短消息群发平台消息群发短信群发平台助手软件[简称:短信息短消息群发消息群发短信群发助手]V1.0

成本。

/1061/ 片上抗静电(ESD)保护电路硬IP模块
片上抗静电(ESD)保护电路硬IP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发光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在SMIC0.13微米CMOS工艺平台下,采用了自

主研发的混合模式ESD仿真设计技术,完成了三种ESD保护电

路结构的设计,可应用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I/O及电源保

护;课题验收资料齐全、规范、内容详实;课题首次采用了

项目监理制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审计制,根据审计报告,课

题经费使用合理,达到任务书中的验收和考核指标。基于此

,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片上抗静电(ESD)保护电路硬IP模

块”课题通过验收。近年来,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集成电路

/1061/ 片上抗静电(ESD)保护电路硬IP模块

产业的投入,微电子所抓住机遇,积极进行院地合作,建立

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纽带关系,积极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取得

了一系列的成果。该课题是微电子所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研

究室首次承担北京市科委的科研任务,任务书中的各项指标

要求的成功完成,为研究室与北京市政府的继续合作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1062/ 工业大数据关键检测技术研究
工业大数据关键检测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实际工业生产过程的复杂信息

流有赖于实时可靠的数据信息,实时可靠的数据信息影响着

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控制水平,它对生产劳动力成本、能

耗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也影响着工业生产的生产效率与服

务水平。同时,工业互联网等工业大数据的承载环境复杂多

变,对工业大数据的质量与效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工

业大数据的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是工业大数据应用的必要条件

,研究面对大数据的测评方法和技术手段,才能有效评价大数

/1062/ 工业大数据关键检测技术研究

据应用。(2)研究目的与意义开展工业大数据预处理、存

储环节的关键检测技术研究,对于保证数据采集质量与安全

,评价预处理效果,促进探索更为符合应用要求的预处理方法

和存储技术,发展安全可靠与高效的面向工业大数据技术,均

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极大促进工业大数据的质量提升,推进工

业大数据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3)主要论点与论据由于

工业大数据类型和组织模式多样化、关联关系繁杂、质量良

莠不齐等内在的复杂性,使得数据的感知、表达、理解和计

算等多个环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数据预处理是大数

据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准备工作,是知识发现过程(

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KDD)的关键环节之一。从

数据存储层面来看,工业大数据存储面临着不少问题。数据

从TB级膨胀至PB级,乃至更高量级,而数据价值密度往往不高

,可能大部分数据都是垃圾数据,选用高端SAN阵列来存储低

价值密度的数据,性价比低;中低端SAN阵列在容量、出口带

宽和IOPS等多方面都不足以支撑业务需要;工业大数据应用

场景中,数据来源多样、格式繁多,不仅有结构化数据和非结

构化数据之分,访问数据的接口和协议也五花八门。存储系

统需要丰富的接口形态,以利于数据访问和存储。随着大数

据应用场景的不断开拓,研究人员发现业务应用对数据分析

的时延要求也不尽相同。工业领域存在如文本、视频、图像

等多种类型的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间关联性强。随着工业领

域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大数据在产品的生产、营销、运营等

/1062/ 工业大数据关键检测技术研究

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价值。虽然己经出现了一些工业大数据的

管理平台和分布式存储方案,但这些技术主要存在着数据管

理分散、缺乏专用管理平台、现有分布式存储技术缺乏对工

业大数据特征的支持和适应力等问题。总之,工业大数据预

处理和存储在工业大数据处理和应用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

位,对其开展质量和检测技术研究,对确保工业大数据自身和

系统平台的质量可靠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创见与

创新提出基于改进kmean算法和轮廓系数的聚类和聚类效果

评价算法,解决工业文本数据聚类和聚类效果评价的难题;建

立工业大数据数据预处理质量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建立基

于工业大数据存储的质量评价模型和质量测评技术体系。(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项目研究成果能够为政府监督

、企业自测、客户选择工业大数据产品提供参考依据,尚无

直接经济效益。本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工业大数据

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对

工业大数据预处理和存储环节的质量指标体系,尚未开展实

际测评案例验证,需要在后期通过实际案例验证,甄别处指标

体系中不合适、不适宜、不易操作的指标,并进一步修订和

完善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并研究提出更加详细和完善的质量

测评技术方法。(6)历年获奖情况无。

/1063/ 安全阀校验信息化管理软件
安全阀校验信息化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软件采用Java设计语言开发平台,以B/S架构形式

,应用了最典型的MVC框架模式将校验的安全阀相关信息编辑

到Oracle数据库中。实现打印标牌、校验原始记录填写、校

验报告出具、审核、审批、收费统计、短信通知的整个流程

的网络化作业。该软件能实现安全阀校验所需信息的快速获

取与管理、检验文档自动生成等功能,系统引入短信平台开

发包。实现短信通知使用单位检验情况等功能。系统还具备

多元化校验数量和收费统计功能。

/1064/ 大学数学与统计专业教学进度综合管控系统V1.0
大学数学与统计专业教学进度综合管控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管理系统包括身份认证单元、教师管理单元和学

生管理单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能够同时管理教师和

学生,相互配合,能够更好更加真实的管理教学进度;其次,能

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教师更好的与学生进

行交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学生根

据自身的需求查看教师的教学课程,可以利用其他的时间赶

上学习进度。

/1065/ 约束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与彩色图像复原方法的研究
约束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与彩色图像复原方法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旨在研究约束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与彩色图

像复原方法,并对相关问题设计出高效、可靠、稳定的数值

算法。本项目是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发表,在

图像处理、刚体运动学、理论力学、光学、及航天器姿态控

制等许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对体上矩阵的研究也具有重要

的理论指导意义。本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在前期四元数矩

阵方程最小二乘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求解分裂四元数矩阵

方程问题和弱双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以及彩色图像复原方

/1065/ 约束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与彩色图像复原方法的研究

法等相关问题。共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5篇,其中发表在SCI杂

志上的文章6篇,被SCI杂志接受的文章2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

,其余6篇发表在公开刊物上。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

内容。在项目研究期间,项目组成员有两人晋升为教授,一人

晋升为副教授,获201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一

项,到位经费10万元。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其中一名毕业生

录取为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我们的

主要研究成果为:(1)研究了实矩阵方程AXB+CXD=E的对称

最小二乘解的两种数值解法。我们首先研究了一种矩阵和向

量乘法及其性质,将该矩阵方程的对称最小二乘问题转化为

线性方程组的最小二乘问题,从而求出矩阵方程AXB+CXD=E的

对称最小二乘解的通解表达式。同时我们在以前研究的基础

上,利用Kronecker积,vec-算子和Moore-Penrose广义逆求出

矩阵方程AXB+CXD=E的对称最小二乘解。(2)研究了分裂四

元数矩阵方程AXB+CXD=E的Hermite解和AX+XB=C的反Hermit

e解。我们在分析分裂四元数矩阵结构的基础上,给出求解的

直接解法,得到有解存在的充要条件,以及有解时的通解表达

式,并提供求解的数值算法。数值例子说明数值算法的可行

性和理论结果的有效性。(3)研究了弱双四元数矩阵方程

(AXB,CXD)=(E,G)的Hermite解和AXA^H+BYB^H=C的反He

rmite解。我们在分析弱双四元数矩阵结构的基础上,给出求

解的直接解法,得到有解存在的充要条件,以及有解时的通解

表达式,并提供求解的数值算法。数值例子说明数值算法的

/1065/ 约束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与彩色图像复原方法的研究

可行性和理论结果的有效性。(4)对于彩色图像复原方法

,四元数能作为一个整体表示彩色图像,能很好地处理红绿蓝

三颜色通道之间的联系,不再是作为三个单独的颜色空间分

别进行处理。因此四元数方法在彩色图像处理中有着重要的

作用。我们研究了一种新的四元数加权核模最小化模型,并

给出了具体算法。该模型将彩色图像表示为一个低阶四元数

矩阵。我们通过自适应分配不同权重的奇异值来求解四元数

加权核范数最小化(QWNNM)。基于非局部相似度先验,利用

QWNNM实现彩色图像的去噪。用这种新颜色空间,内在的色彩

结构可以很好地保存在图像重建过程中。对于高噪声,我们

将高斯低通滤波器(LPF)应用到噪声图像中,作为QWNNM之

前的预处理。减少迭代次数,提高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定量标准上优于K-SVD、QKSVD和加权核范数最小化

(WNNM)。同时我们在深入研究一种矩阵和向量乘法的基础

上,给出人脸识别中基于Frobenius范数矩阵回归问题的一种

直接法。2、本项目的创新性结果为:(1)在分裂四元数矩

阵代数中得出矩阵乘积ABC的列拉直结构。我们研究了弱双

四元数矩阵方程(AXB,CXD)=(E,G)的Hermite解和AXA^H

+BYB^H=C的反Hermite解。我们在分析弱双四元数矩阵结构

的基础上,给出求解的直接解法,得到有解存在的充要条件,

以及有解时的通解表达式,并提供求解的数值算法。数值例

子说明数值算法的可行性和理论结果的有效性。(2)对于

/1065/ 约束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与彩色图像复原方法的研究

彩色图像复原方法,由于四元数方法在彩色图像处理中有着

重要的作用。我们研究了一种新的四元数加权核模最小化模

型,并给出了具体算法。该模型将彩色图像表示为一个低阶

四元数矩阵。我们通过自适应分配不同权重的奇异值来求解

四元数加权核范数最小化(QWNNM)。基于非局部相似度先

验,利用QWNNM实现了彩色图像的去噪。用这种新颜色空间,

内在的色彩结构可以很好地保存在图像重建过程中。对于高

噪声,我们将高斯低通滤波器(LPF)应用到噪声图像中,作

为QWNNM之前的预处理。减少迭代次数,提高去噪效果。我们

在深入研究一种矩阵和向量乘法的基础上,给出人脸识别中

基于Frobenius范数矩阵回归问题的一种直接法。3、存在的

问题:与国内专家的学术交流仍不充分;仍需加强将理论研

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

/1066/ 基于随机哈希的双向认证方法
基于随机哈希的双向认证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哈希的双向认证方法,

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双向认证方法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

术方案采用对电子标签身份信息和随机数进行哈希比较的方

法实现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双向认证,认证过程中无需在读

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传输电子标签身份明文信息,保证了电

子标签身份的隐私性和安全性;所认证电子标签身份信息的

查询工作放在后台服务器进行,后台服务器只需将所需的电

子标签身份信息发送给读写器,而不需要将所有电子标签的

/1066/ 基于随机哈希的双向认证方法

身份信息全部发送给读写器,避免了在网络中传输电子标签

身份明文信息而带来的电子标签身份信息隐私性泄露问题,

提高了双向认证方法的安全性。

/1067/ 基于云数据联动双向无线传输智能家居系统
基于云数据联动双向无线传输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智能家居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由硬件、软件

系统、云计算平台构成的一个智能联网生态圈。以云数据为

核心实现存储和计算,综合利用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智能化音视频处理技术形成“以人为中心

”的智能家居系统。真正实现智能家居技术化、便捷化。(

1)具有自动识别及智能管理终端设备的功能,实现对终端设

备的自动识别以及自动配置绑定,超简易安装配置,无须通过

电脑对主机进行配置,让用户轻松上手。(2)基于云数据联

/1067/ 基于云数据联动双向无线传输智能家居系统

动双向无线传输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无线

双向通信,为移动客户端提供服务接口,转发来自移动客户端

的控制信息联动智能中控主机,远程控制终端设备;接收并存

储智能中控主机的监控采集信息,并转发到移动客户端展现

;接收传感器终端设备,智能推送报警信息,联动控制终端设

备。(3)集成安防控制,直接跟安防主机的遥控器进行学习

对码;完全兼容RS232,RS485接品规范;支持环境感应,并可以

自由设置与场景,命令的联动效果;支持信号中继,信号转发

,轻松覆盖别墅户型。(4)超远距离通信,单点通信800M(

室外,空旷,常温环境测试),室内通信穿越4层水泥墙体。

/1068/ 高速大额现金智能自助终端
高速大额现金智能自助终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属于现金自助领域,主要是通过研究一系列的

大额存取款机来满足银行客户的业务办理需求,解决银行客

户的大额现金办理业务的难题,促进现金自助金融业务的快

速发展,并为银行客户存取大额现金业务提供一系列的解决

方案。项目提出了一套安全可靠的高速大额现金智能自助终

端方案,通过将大额现金循环模块与传统智能自助相结合,设

计了安全保险柜与现金模块安全闸门,采用了无源电磁感应

电子签名技术和自研笔迹还原算法,双目摄像头跟踪识别技

/1068/ 高速大额现金智能自助终端

术、国密标准的密码键盘和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解决了大额

现金业务办理时间长手续繁琐,现金业务办理的安全问题,可

以实现将现金业务从柜台迁移到自助设备的目的。针对高速

大额先进金融自助终端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提出了一套完整

的高速大额现金智能自助终端关键技术、架构体系和解决方

案,主要创新点:针对高速大额现金处理模块的出入钞口,设

计了相应的平动闸门与旋转闸门,具有防撬、防夹手和自锁

等功能,保护了现金在出入钞口的安全性;在高速大额现金智

能自助中集成安全机芯,通过证书下发、密钥交换,实现安全

机芯与自助柜员机前置系统的安全通信;采用智能化方法处

理大额现金存取,研制了高速大额现金智能存取款系统,提升

了银行处理大额现金业务效率;采用具有近红外与可见光视

频采集功能的双目摄像头和基于云算法的人脸识别技术,研

发了可根据面部特征位置自动调节的传动装置,实现了人脸

自动跟踪与识别。项目共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

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专利1项,2019年3月完成科技成

果评价1项,研发的产品通过了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通过

3C认证。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711万元,利润978万元,税

收460万元。项目产品适用于金融领域,主要应用在各大银行

,使用户能在银行自助设备上办理现金类和非现金类业务,实

现银行网点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1069/ 激光测距设备参数测试仪
激光测距设备参数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用于红外激光测距设备(激光雷达、激光测距机、

各种激光器)的科研、生产和日常保障。解决了红外激光测

距设备综合参量测试的行业难题,及时掌握设备的性能状态

,发现该类设备在科研、生产和技术保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利于进行优化设计和及时维护修正,为该类设备在科研生产

和训练实战中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仪器主要测试参数是:

激光能量、能量稳定性、能量空间分布、激光发散角、光轴

偏差、测距精度和重复频率。

/1070/ 物联网开放式智能监控系统开发与应用
物联网开放式智能监控系统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

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

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

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物联网开

放式智能监控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目标是实现建立开放式

的物联网智能监控平台,形成多个应用领域的产品系列化。

该项目由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承担,于2010年07

月19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立项。项目编号2010A011300011。

/1070/ 物联网开放式智能监控系统开发与应用

2.技术原理及技术指标综合利用各种室内定位算法,如基于

RSSI的、三边定位、TDOA、AOA等技术实现室内精确定位,经

过优化后的算法可以实现室内定位精度在1至3米。项目传感

网技术和标准突破,主要Zigbee技术,采用IEEE802.15.4;WL

AN技术,采用IEEE802.11.g创新性利用微光摄像技,图像压缩

,图像智能识别的技术实现的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实现在不具

备数字智能表情况下的远程抄表,保证整个抄表系统在各种

条件下的使用。项目主要技术指标:1)实现开放式的物联网

监控平台(包含硬件和软件系统)。技术指标满足中移动等

运营商的要求。2)实现对物联网设备侧监控终端的多种监控

技术兼容融合,自主研发GIS、室内定位物联的WLAN设备。总

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形成多个应用领域的产品

系列化。针对电力、水务、仓储等典型行业,形成设备物联

、环境物联、计量物联、室内定位物联等的应用示范案例。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高可靠、智能化、集成化感知设

备;2)多参量、新材料、新功能感知设备;3)采用多频段、多

用途、智能化,传感器、RFID、定位等融合集成技术与产品

;4)应用先进的数据的存储、智能处理、知识挖掘和智能决

策技术,信息整合及应用综合集成技术,物联网方针技术,包

括物联网架构、采集、传输、处理等安全保障技术;5)隐私

保护技术,物联网特定行业应用中的安全保障标准化方面,各

方面性能均达到相关标准。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

安全性实现了对物联网设备侧监控终端的多种监测技术兼容

/1070/ 物联网开放式智能监控系统开发与应用

融合,实现了模块化配置技术支持IP网、无线Moden、Zigbe

e、Wi-Fi等多种通信技术监控模块的多环境场景的测试跟改

进。自主研发了GIS、室内定位物联的WLAN设备并形成商业

应用。项目申请相关知识产权19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

新型4项、软件著作权11件,共授权16件。目前京信公司在移

动联通电信各运营商的无线覆盖网管系统已经占据了70%的

份额。WLAN无线网络系统监控及其衍生产品包括无线城市,

数字城市也都在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始试点。5.应用情况及存

在的问题项目顺利完成对技术的研究,并成功运用于生产。

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已经被中国三大运营商所采用,同时还在

各省市的粮食监控,海鲜,水产品保存技术的应用上得到大面

积推广。同时基于GPRS的无线远程抄表,目前已经在深圳投

入使用,该系统避免了人工抄表的大量工作量。对电力系统

的升级改造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物联网作为国家大力发

展的新兴产业,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

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远程抄表、环境监测、人员定位

等等多个领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

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本项目由于经费、时间、政策等限制,

会影响后续发展,建议有关部门持续增加物联网项目经费的

投入,使项目的研制能始终保持其前瞻性和领先性。

/1071/ 基于RFID的智能化闸口系统
基于RFID的智能化闸口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特点: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全自动智能

闸口解决方案包括RFID车载终端、闸口识别系统、车载终端

管理系统、堆场大范围实时定位系统等,旨在从根本上消除

闸口车辆管理中人工干预的过程,实现车辆进出闸口的自动

化管理。系统使用先进的无线车载终端设备,免去一切纸质

信息的交互。安装有车载终端的集卡车辆在进入到闸口时,

将预约号、车牌等所有相关信息传送到闸口RFID读写器,R

FID读写器将业务系统产生行车调度信息无线发送到车载终

/1071/ 基于RFID的智能化闸口系统

端,司机只要通过车载终端上的LCD显示屏就可知道进入闸

口后如何作业、并通过自定位系统完成堆场车辆调度。本方

案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无需停车领取纸质行车指南,节

约资源,从而加快集装箱车辆在闸口的通行速度,大大提高

工作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各集装箱码头、堆场、保税物流园

区等集装箱运输管理闸口。主要进展:智能车载终端处于批

量试制阶段。应用状况:系统已在宁波港下属十多个集装箱

码头、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试运行推广。投资规模:与实

际应用需求相关。

/1072/ 知瀚客户CRM管理系统V1.0
知瀚客户CRM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知瀚客户CRM管理系统挖掘市场上的痛点,致力于

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综合信息展示平台,整个平台服务设计多

个领域,基本可保证用户可在本平台享受到全方位的便利。

致力于帮助用户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的桥梁。利用创新的SOA

架构以及Net技术,针对各个行业提供端对端、具有特定行业

特色的解决方案及服务。具备规模及灵活的解决方案,再配

合全面的服务,不但支持用户的长期发展计划,且促使快速的

操作提高了用户的效率。

/1073/ 基于逆卡诺循环的热回收系统研究
基于逆卡诺循环的热回收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逆卡诺循环的冷凝热回收系统,由热水生

产灌及储水灌和热交换装置组成,通过设置有进出水电磁阀

的水管连接热交换装置。其中热水生产罐一端连接自来水管

,一端通过设置有热水供水电磁阀的水管连接热水储水罐。

热交换装置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冷凝器一端连接

热水生产罐,一端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和蒸发器。通过装置对

空调所产生的废热进行回收,制取热水以供使用。本项目具

备较高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的节能环保的优点,弥补

/1073/ 基于逆卡诺循环的热回收系统研究

了传统热回收系统的不足之处,它在技术于市场上的突破将

对国家相关行业具有促进与带动作用,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社

会持续协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利用冷凝热来制备生活热水

,不仅仅可以节约运行成本,还能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与燃

气锅炉及电加热方式相比,它只消耗少量的电能,无污染,干

净卫生,减少了燃气锅炉烟气中所含的SO2、CO、NOX等有害

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提高了住宅的档次。同

时利用冷凝热,可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热量排放.缓解了城

市的热岛效应。若利用冷凝热制备生活热水,相比燃气锅炉

,每年可以减少排放CO2为114吨/年,NOX为316吨/年;相比电

加热方式,每年可以减少排放CO2为608吨/年。该装置投产后

不仅可回收废热,减少能源浪费,而且废热利用,可减少环境

污染,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其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改善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074/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现场测试仪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现场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测试仪在提高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终端等自

动化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方面有很大实用性,具备跳闸输出测

试和设备通讯测试两个主要功能。跳闸输出测试可直接检测

现场终端设备跳闸控制信号的输出情况,能更安全、方便、

直观地测试现场终端的跳闸控制功能,提高了远程控制的可

靠性;设备通讯测试可方便快捷地判断负荷管理终端、配变

监测终端的RS-485抄表功能是否正常,也可以判断电能表R

S-485通讯功能是否正常,有效减少了现场调试工作量。

/1075/ 高分辨率成像仪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及方法
高分辨率成像仪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辨率成像仪数据实时采集系统

及方法。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的数据采集卡和用于高速数据存

储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卡包括接口单元、缓存单元、数据发

送单元和控制单元;接口单元与成像仪相连接,可将LVDS信号

转换为TTL电平信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图像采集及存储系

统不能满足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要求的技术

问题。本发明具有使用体积小,便于携带,简单方便、工作性

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1076/ 掺镁铌酸锂(Mg∶LN)晶体光纤及其光调制器
掺镁铌酸锂(Mg∶LN)晶体光纤及其光调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包括:(1)自行设计并全部采用国产元器

件研制出二氧化碳激光加热小基座单晶生长装置;(2)使

用上述装置已拉制出掺镁铌锂单晶光纤,芯径:几十~几百

微米,纤长:几个~几十个厘米;单位长度的不等径度不大

于5%;(3)使用晶纤制作的光调制器,在调制电压10

V以内有很好的线性,调制频率不低于110MHz。该成

果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1077/ “广目法眼”系统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广目法眼”系统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广目法眼”系统是一个针对公安系统研发的警用

单兵执法方案平台,能够通过支持兼容各种不同硬件来满足

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也可帮助已有执法仪的职能部门进行

改造升级。二、主要技术指标1.人脸本地识别最高支持1:3

0万2.准确率:TPR(合法的人识别为合法的概率):99.17

%,FPR(不合法的人识别为合法的概率):小于1%3.1:30万

人脸查找低于100ms

/1078/ 一种算子代数新运算研究
一种算子代数新运算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930年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vonNeumann)刻画

了无限维的对角代数,1960年他的两名博士后Kadison和Sin

ger在vonNeumann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代数的概念,之后

中外很多数学家都尝试过在三角代数中做运算的问题,包括

Kadison本人,都没有突破性进展。2009年中国科学院葛力明

研究员和他的博士生袁巍创立了Kadison-Singer代数(简称

KS-代数)新研究方向。KS-代数是算子代数中一类崭新的研

究对象,建立了自伴算子代数和非自伴算子代数间的桥梁。

/1078/ 一种算子代数新运算研究

自这个原创性新理论诞生以来,就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数学新学科方向。20

08年本项目负责人董瑷菊教授在《中国科学》发表的论文“

一类对角非交换的三角代数”为这个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前瞻

性例子。本项目组综合运用vonNeumann代数、自由概率、拓

扑和数理逻辑等多个数学分支的研究方法,针对KS-代数中的

运算(也是三角代数中的运算)及相关问题,如KS-格的表示

问题以及从KS-格到KS-代数如何实现等进行研究,另辟蹊径

提出了全新的思路,首次在“自反子空间格”和“自反代数

”之间架起桥梁,创构了非自伴代数和子空间格的新运算--

“半自由积”(详见附件一论文1),从而使在三角代数里做

运算得以实现。这种新运算一方面会加深对vonNeumann代数

的认识,为建立KS-代数的系统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为纯数

学领域的多学科交叉提供了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为数

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

程中,我们注意到了KS-代数的极大上三角性,发现这样的极

大性在许多KS-代数中不需要任何拓扑上的限制,它们在拥有

同样对角的非自伴代数类中具有极大性,我们把这类具有极

大上三角性的代数称为极大非自伴代数(详见附件一论文2

)。极大非自伴性在KS-代数的研究中十分重要,它简化了K

S-代数中对自反性和弱算子闭性等要求,在后续的研究中,我

们把这个项目的副产品——具有纯代数意义下的极大上三角

的KS-代数称为强KS-代数。同年在西安文理学院各级领导支

/1078/ 一种算子代数新运算研究

持下,“强KS-代数研究”申请国家自然基金赞助,2013年8月

,此申请获得通过,西安成为国家自然基金第一次在KS-代数

方向资助的城市(详见附件二)。短短几年,课题组全体成

员分批分期参与,在北京、西安等地开设KS-代数系列研讨会

,举办相关学术研讨活动92场(详见附件三),为发展新学科

方向做了很多基础性推广工作,极大地促进了KS-代数的发展

。2015年至今,国内外已经有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开始选KS-代

数作为他们的研究对象。

/1079/ 集北斗网络RTK、三维一体测量及现场实时监控于一体的测量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集北斗网络RTK、三维一体测量及现场实时监控于一体的测量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工程构筑物的正确放样对于构

筑物的顺利施工意义重大,国内外工程各构筑物施工放样时

,常采用全站仪或者电台RTK模式进行,该方法放样范围有限

,多次设站需耗费大量时间,在复杂环境下又难以得到放样点

的高精度坐标,且平面与高程采用分离测量的模式,效率不高

;放样数据的检核常用换手测量方法,检核可靠性不强,工程

安全风险极大。为解决上述问题,项目组提出了“集北斗网

络RTK、三维一体测量及现场实时监控于一体的测量新技术

/1079/ 集北斗网络RTK、三维一体测量及现场实时监控于一体的测量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的研究与应用”的相关研究课题,并被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

司列入2014年科技开发计划重大课题,合同编号:K14-重大

-22。2、研究目的与意义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

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

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

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

统,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

授时功能。针对GPS系统在工程复杂环境下不能准确定位的

问题,项目组尝试通过引入北斗测量系统,研究BDS+GPS双星

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能力。网络RTK技术需要在一定的

区域内建立多个均匀分布的连续观测的参考站,融合各参考

站的观测数据,建立误差改正模型,并通过网络将改正模型发

送给移动站,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实时定位。目前,许多发达国

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GNSS连续观测系统,在城市数字化的建

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于21世纪初也开始逐步建立自

己的GNSS连续观测系统,使网络RTK的覆盖范围大大增加,但

工程项目上还未见使用该项技术。工程构筑物的测量放样是

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达到设计要求的形状,从而满足使用功能

的基础,如果测量放样出现偏差及错误,将影响工程构筑物的

正常使用,造成极大资源浪费及社会影响。因此工程项目对

放样成果的复核都十分重视,但目前通常采用换手复核的方

式进行检核,国内外并未见成熟的用于现场放样成果实时监

控自动复核的成套技术及成熟软件。因此研究“集北斗网络

/1079/ 集北斗网络RTK、三维一体测量及现场实时监控于一体的测量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RTK、三维一体测量及现场实时监控于一体的测量新技术”

具有重要意义。3、主要论点与论据1)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研

究研究了卫星可见性、基准站架设环境等因素对RTK测量精

度的影响,研究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对原有GPS系统在复杂环

境下的信号增强效果,在GPS-RTK技术中加入北斗全球定位系

统的相位载波信号,并在多种环境下与GPS单星系统做对比研

究,尝试解决复杂环境下RTK定位难的测量问题。2)网络RTK

技术研究研究了网络RTK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及搭建

方法,测试了该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研制了网络RTK服务器

多协议中继软件,实现了不同厂商仪器协议间的中继转换。

3)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研究研究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

技术的流程、特点及技术指标,并在实际工程中予以应用,建

立了区域高程异常模型,实现了RTK技术的三维一体化测量。

4)工程放样实时监控系统开发研究了工程放样实时监控系统

的原理、架构及具体实现方法,通过VB语言开发专业实时监

控系统,使外业与内业紧密结合,实现了放样与复核同步进行

的、互不干涉、有效监管的管理新方法。4、创见与创新1)

基于网络RTK技术,自主研发了多协议融合中继软件,实现了

多种传输协议间的相互转换,使不同厂家及型号的仪器在同

一系统中能混合应用;2)自主开发了工程放样实时监控系统

,使施工放样能够动态监测、实时复核、实时分析报警等,实

现了外业测量与内业监控的闭合检核;3)采用了北斗系统的

/1079/ 集北斗网络RTK、三维一体测量及现场实时监控于一体的测量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精度GNSS进行RTK测量,实现了有障碍物遮挡等困难环境下

的定位,拓宽了RTK测量的范围;4)将网络RTK技术应用于工程

项目,改变了差分信号的传输方式,增大了信号传输范围,减

少了设备与人员的投入。5)采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

,融合了平面测量与高程测量,形成了三维一体化综合测量技

术,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效率,节约了测量成本。5、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成果重点针对北斗网络RT

K技术、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和工程实时监控技术进

行了应用研发,并成功在沪通项目得以实施,整套研究成果改

变了传统RTK放样方法,提高了作业效率,增加了成果复核手

段,是一套更加先进可靠的施工放样方法,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该研究成果可在铁路、公路、水利、地籍测绘等多个领域

中予以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随着工程项目向着数字化、精

细化方向发展,多项先进技术融合的成套技术势必在工程项

目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和北斗产

业化的推广,基于北斗网络RTK技术的新型工程放样技术定会

有较好的应用市场。通过沪通铁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总结

出了一整套完善的测量方案,研究成果既可单独应用,又可混

合应用,推广范围涵盖公路、铁路、水利、地籍测绘等领域

。尤其是路基、桩基、地籍测绘等专业工程施工方面具有显

著优势。项目研究成果形成的3项专业软件,支撑了该成套技

术的推广。⑥历年获奖情况

/1080/ 《ZJD-MIS/ERP企业资源计划V3.0》客户/服务版
《ZJD-MIS/ERP企业资源计划V3.0》客户/服务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产品介绍:该软件在国家科技部863/CIMS示范工程

项目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

0年10月通过了国家863/CIMS主题专家组的鉴定和验收,荣

获2002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产品是合适国内离散型生

产企业的面向制造企业的资源计划与管理决策系统的企业管

理软件。系统功能和特点:a)功能:该系统建立在Windows

网络平台上,通过企业的制造资源建模,产品建模和工艺建

模以MRPIIERP和生产经营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以生产计划

/1080/ 《ZJD-MIS/ERP企业资源计划V3.0》客户/服务版

和生产过程控制为基础,建立并形成了覆盖企业各个职能部

门的信息集成系统。通过对管理信息及资源计划(CIMS/ERP

)和工程设计自动化(CAD/CAPP/CAM)的信息及质量管理信息

系统的集成,使企业的设计,制造,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等

各个环节有效地协调和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总体效益和应变能力。B)特点:覆盖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操

作可视化,使用方便。成本约束下MRP/JIT结合。高集成度

和良好的开放性。具有多种通用的数据接口。与CAX/PDM系

统的集成。2.主要的功能模块:系统由主生产计划与控制,

企业物流管理,企业资源管理,产品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与

成本分析,决策支撑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模

块:主生产计划:物流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生产作业

计划;车间生产控制;物流管理与控制;经营与销售管理;

设备与工艺装备;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成本分析;质

量管理与分析;生产经营决策与支撑等。

/1081/ 乡村民宿入住登记客户端平台
乡村民宿入住登记客户端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解

决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农户营收的项目之一,随着扶贫的全面

成功,乡村振兴的道路如何走摆在眼前,农村应该充分发挥自

身的优势,打造产业集群、旅游集群,让游客有的住、有的玩

、有的看,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而现有的软件操作复杂,且

标准不统一,没有严格的划分,普通的农户想参与进来费时费

力。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乡村民宿入住登记客户端平台

的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即可

/1081/ 乡村民宿入住登记客户端平台

登录。密码建议设置为字母和数据组合,这样更加安全。新

用户进入该界面没有账号密码可点击“注册”按钮,注册账

号密码后返回该界面登录。不记得密码的用户可点击“忘记

密码”按钮,跳转到下一界面。2乡村民宿入住登记客户端平

台后的初始界面,为系统“首页”。软件的菜单栏在界面下

方,主要有“首页”“订单”和“我的”三个模块,当前为首

页中,可查看系统根据定位获取的附近民宿推荐,点击定位,

更改位置信息,进入下一界面。3点击“定位”按钮,进入下

一界面。若系统获取的位置信息不够准确,用户可在该界面

进行更改,可在界面上方的搜索框中直接输入城市、地名或

民宿名称进行搜索,也可在下方选择城市输入。4点击首页的

搜索框按钮,进入该界面。点击后自动跳转进入该界面,用户

可在该输入框中直接输入民宿名称或地名进行搜索,也可通

过细分推荐进行选择,非常方便。5该界面为用户查看民宿详

情的界面,可滑动图片了解民宿的环境情况,还可在下方查看

民宿的无患子,房间的费用等等,确认都点击界面下方的“立

即预定”按钮进行支付即可预定。6为用户确定还民宿及房

间后进行支付的界面,该界面中可看到主要有两种支付方式

可供选择,并在下发现显示了预定详情,互核对无误即可支付

,该界面支付时间为30分钟。7点击菜单栏中的“订单”按钮

,进入该界面。在该界面中,显示了系统中所有订单,分为“

待支付”“待入住”和“待评价”三类,可点击分类进行分

别查看。若用户对订单有疑问可点击界面右上角的“客服”

/1081/ 乡村民宿入住登记客户端平台

按钮进行咨询。8点击“客服”按钮,进入该界面。界面弹出

窗口供用户选择,当前有电话咨询和在线咨询两种,点击对应

的选项直接进行咨询接口。点击弹窗右上角的“X”按钮可

关闭弹窗。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乡村民宿入住登记客

户端平台是一款用来进行拓展乡村旅游住宿登记的系统,软

件能够直观的查看相关数据信息,该软件能够进行后台优化

的功能,加强了客户的用户体验。该系统设计全新,界面极简

、质感、灵动,看的透彻,给用户最好的体验。④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乡

村民宿入住登记客户端平台,解决了行业内现有的系统操作

复杂,且不便于管理等问题。本系统适用于同行业使用,可以

直观的查看相关数据信息,界面简单方便使用。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本系统已经在使用中,现已运行良好,暂时不存

在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本系统暂时没有获奖。⑦成果简介

要向社会公开:暂无。

/1082/ Q195L工艺优化
Q195L工艺优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属于自选项目。由于目前

钢铁市场严峻,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成为当前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Q195L牌号热轧

卷板作为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之一,自2008

年生产以来,年产量达到约55万吨,产品质量较稳定,但产品

利润空间低,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优化Q195L生

产工艺,降低Q195L冶炼成本,是公司必须解决的问题。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优化Q195L生产工艺,降低其生产钢铁料消

/1082/ Q195L工艺优化

耗以及合金消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优化现有Q195L成分

判定标准,在保证其冷轧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碳含量来保证

终点碳一次命中率。由于原Q195L钢种要求转炉终点碳含量

控制在0.05%以下,为达到终点碳含量的要求,过去转炉采用

一次补吹或两次补吹法,转炉终点碳平均为0.04%,造成转炉

终点碳低,钢水氧化性强,炉渣中TFe含量高,研究表明,转炉

每增加一次补吹,炉渣中FeO含量至少增加5%,金属损失大,影

响钢铁料成本。可以通过提高转炉终点碳含量减少转炉后吹

,降低钢铁料消耗。原Q195L冶炼时使用的合金为中碳锰铁和

铝系合金主要是铝线,以及钙铝线。铝线主要是脱除钢水中

的氧和提高钢中的Als含量,而中碳锰铁主要是用于配加钢水

的锰,钙线主要是进行钙处理,提高钢水可浇性。降低合金消

耗关键是如何提高合金的收得率:首先提高终点命中率降低

钢水的氧性;其次是优化脱氧工艺,调整合金的加入时间和时

机,理论和实践表明在炉后加合金其收得率要明显低于下道

工序合金的收得率;再就是提高挡渣成功率。通过调整工艺

,采用成本较低的硅锰、硅铁、硅铝铁预脱氧,降低铝线用量

,同时减少钙线用量,从而降低Q195L合金成本。通过工艺优

化,降低Q195L生产成本8.95元/吨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自主研发,国内一般。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成熟应用,适用于Q195L钢的冶炼生产,安全可靠。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稳定应用。

/1083/ 一种机床功能部件可重构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一种机床功能部件可重构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功能部件可重构监测系统及

其方法。该系统基于“嵌入式监测单元+传感器信号调理模

块”硬件架构的机床功能部件可重构监测硬件装置和基于“

系统引擎+功能组件”软件架构的可重构监测软件平台。根

据机床不同功能部件的监测要求,选择传感器并更换相应的

信号调理模块重构监测硬件装置,可重构监测软件平台上通

过动态加载功能组件,并将相应的功能部件监测子程序在线

下载到模块化嵌入式监测装置,以实现对机床不同功能部件

/1083/ 一种机床功能部件可重构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的监测。本发明不仅有利于快速构建面向机床不同功能部件

的监测诊断系统,提高机床加工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加工效

率,同时也推动了监测诊断技术在国产机床行业中的应用和

发展。

/1084/ PI实时数据库隔离数据
PI实时数据库隔离数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根据电力系统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电厂在安

全Ⅰ/Ⅱ与安全Ⅲ/Ⅳ之间安装了安全隔离装置(正向),由于安

全隔离装置传输数据的局限性与单向性,使安全Ⅳ的MIS系统

无法访问到安全Ⅱ区的PI(专用实时数据库系统)实时/历史

数据的数据。浙江天工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PI实时数

据库隔离数据通讯系统”-PItoPI能够准确的将PI实时系统

中用于管理的数据及时传递到MID系统中,为高层的管理决

策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信息。系统性能:1.客户端和服务端

/1084/ PI实时数据库隔离数据

设为随系统自动启动,免除手动操作。2.采用实时数据服务

器技术,根据不同的数据接口源采用不用的数据扫描频率。

3.数据精度可以实现毫秒、微秒级。即可以通过特殊方法给

每一个tag点贴上毫秒、微秒级时间标签。4.时钟同步,接

口软件采用安全Ⅰ/Ⅱ区PI服务器中的数据库时钟,实时更新

安全Ⅲ/Ⅳ区NT平台PI服务器时钟,保证数据同步。5.出现网

络故障时接口可以自动重连,客户端和服务端启动顺序不影

响系统的连接。6.可以查看接口的运行状态和实时数据,数

据可以在线动态调整,当PI服务器测点发生变化时,客户端

可以自动检测到变化并通过服务端对PI二级服务器进行相应

的修改,即实现零维护。7.数据缓存功能,当接口程序服务

端与PI服务器的连接出现网络故障时,可将实时数据保存到

buffer,当网络恢复时在送到PI服务器。8.灵活方便的配置

选项,采用标准的Windows初始化ini文件,包括PI服务器I

P,用户及口令等。可配置数据源,采集周到等。

/1085/ 果穗干燥数据采集、显示与控制系统
果穗干燥数据采集、显示与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研究解决了果穗干燥过程中各仓温度湿度实时

数据采集、图形化显示、分析、存储、判断各仓配风门开闭

的难题,创造了全国企业的新纪录。同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

,研究解决了:(1)多传感器(64个)的高速数据采集问题

;(2)根据各仓谷物层上下温度及湿度差值对配风门开闭情

况进行判断的问题;(3)果穗干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1)1-32仓中任意两仓的温湿

度传感器数值可随时图形化显示;(2)每个仓的温湿度阈值

/1085/ 果穗干燥数据采集、显示与控制系统

进行调整;(3)各仓温湿度实时曲线可自由选择显示;(4)

各仓温湿度历史记录值可进行U盘导出,并只对厂家开放;(

5)温湿度超限可实时报警;(6)具有用户权限设定、密码

保护功能。

/1086/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数据质量控制平台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数据质量控制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数据质量则是体现其价值

的关键。大多数企业已建立的众多的基础专业数据库、信息

资源管理系统,并完成的数据仓库建设,但是对数据与信息

的质量、新数据是否上来以及上来及时性等缺乏有效的监控

手段;同时,已有信息资源往往被分散的保存着,其管理维

护乃至数据库的变更都难以掌控。本系统基于元数据、元结

构、元知识模拟专家对于数据与信息资源的管理策略,利用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知识库技术,实现了基础数据

/1086/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数据质量控制平台

资源监控与管理,建立了基础数据资源动态监控与质量巡检

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1.元数据管理建立和管理包含所

有基础数据库结构信息的元数据库,使对各个基础库中的最

新数据项和数据项变更历史等有一个全面的掌控;同时也为

今后建立在基础库之上的应用和对数据库的维护打下良好的

基础。2.重要基础数据的采集监控对各基础数据库中的重要

数据是否及时采集入库及基础数据的删除进行定期的监控,

并对监控的结果给出相关结论报表,以便及时了解各基础库

数据的数据增删情况。3.数据质量巡检子系统定期地对各基

础数据库中的重要数据项进行质量检查,监控各数据项中的

数据是否满足给定的规则条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数据通过

提供的预警机制进行预警。该技术可用于通信、能源、交通

、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冶金行业、石油石

化等行业。◆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或者其它合作方

/1087/ 控温通风库的推广应用
控温通风库的推广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1.技术特点、特性:控温通风库将改良通风库和机

械制冷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既能利用自然冷源,又能机械制

冷加湿。它克服了一般库房和通风库不能制冷的缺点,在制

冷过程中利用水和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解决了某些热带亚热

带果蔬冷库贮藏易发生冷害的问题。控温通风库的建设投资

大大低于冷库,而且比冷库节约能源,造价为冷库的1/3,

贮藏效果良好。2.主要技术指标:控温通风库能使自然冷源

和机械制冷相结合,制冷通风设备冷风柜,巧妙地将空调工

/1087/ 控温通风库的推广应用

程中常用的喷水室和表面冷却的热交换原理结合在一起,热

交换效率高,能对空气降温又能增湿。在室外气温0℃~30

℃情况下,控温通风库可控制在5℃~12℃,相对湿度80%~

90%。3.应用效果:控温通风库贮藏水果蔬菜,能保持新鲜

,低腐烂率低损耗。柑桔贮藏150天,比一般民房贮藏减少

损耗30个百分点。4.适宜地区:控温通风库适用于我国所有

地区,特别适宜于华南华中地区。控温通风库特别适用于需

要低温贮藏,而又不宜低温冷库贮藏的果蔬贮藏保鲜。

/1088/ 面向科学计算领域的虚拟机平台
面向科学计算领域的虚拟机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面向科学计算领域(包括军事计算领域)的虚拟机

平台研究科学计算、数学计算、军事计算等特殊应用领域的

虚拟机平台,在为科学计算提供简单、可移植的的计算平台

基础上,提高以矩阵等高强度数学运算和复杂算法的运算效

率,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机系统集成平台。这

将为当代计算机密集需求较高的高精兵器、武器系统的智能

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及缩短开发周期提供服务,也对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

/1088/ 面向科学计算领域的虚拟机平台

此外,虚拟机平台可在实时计算或对计算要求严格的研究领

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应用于各种大中小型企业,而由于

拥有虚拟机平台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可以在对安全性能要求

较高的军事产业和兵工企业中得到应用。该虚拟机平台具有

精度高、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和易于移植等特点,系统包括

字节码装载模块、虚拟CPU模块、内存管理模块、通信模块

、执行引擎模块以及数学计算优化模块等部分组成,各类指

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089/ 企业级风险信息发布与应用平台
企业级风险信息发布与应用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企业级风险信息发布与应用平台在整合原有分散于

各个业务领域的风险信息防范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统一

的风险数据模型,提供统一的管理维护流程和联防联控的应

用服务,构建了我行全新的风险防范体系。平台以风险信息

维护、风险信息共享设置、风险信息管控服务作为核心内容

,统一了关于风险信息的数据模型、维护办法、应用服务等

企业标准,实现风险信息从录入到发布及控制的全流程管理

,实现管控范围的参数化设计,可灵活设置风险防范等级和应

/1089/ 企业级风险信息发布与应用平台

对措施,支撑风险信息的“单点录入、多方防控”。

/1090/ 过饱和流量“云-端-控”智慧高速关键技术与应用
过饱和流量“云-端-控”智慧高速关键技术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高速公路流量快速

增长,远超设计通行能力,达到过饱和流量状态,常态化拥堵

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公众出行、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已成为世

界性难题。既有交通管控技术状态描述模型粗糙、数据采集

方式单一、决策管控方法低效,无法满足过饱和流量状态的

复杂管控需求,以沪宁高速为例,全年交通拥堵天数超过150

天,制约了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项目依托国家863计划、自

然科学基金、交通部科技示范工程等项目,通过近十年的理

/1090/ 过饱和流量“云-端-控”智慧高速关键技术与应用

论创新、技术攻关与工程实践,创建了智慧高速“云-端-控

”核心技术体系,提升了过饱和状态下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实现了传统基建扩容向智慧技术扩容的转变,支撑了车路协

同体系中“聪明的路”的实施。1、构建了面向云计算的过

饱和交通流理论体系,填补了过饱和交通流理论大数据应用

的空白,奠定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与交通流理论融合的基

础。面向高密度高速公路网和云计算环境,提出并优化了Ra

n-Boyce动态交通智能分配理论,实现了全路网高可靠宏观交

通流演化趋势推演;提出了基于张量的网联交通大数据重构

与融合方法,解决了交通多源异构数据清洗、补全与处理难

题;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和深度学习的交通状态预测通用

方法体系,通过时空交通状态特征一体化融合方式显著提升

了路段交通状态预测和交通事件预判的准确性。2、研发了

智慧高速多源高维感知技术,突破了“断面-路段-路网”快

速精准感知终端缺失的瓶颈。研发了5.8GHz+DSRC双通道、

多相阵终端技术,开发了适应多标签并发信号处理需求的新

一代ETC协同组件单元,实现了断面级流量感知;研发了多目

标跟踪识别短距毫米波雷达技术、“AIoT+Cloud”视频大

数据解码上云技术和SD-Wan高并发量数据快速传输技术,实

现了路段级流量感知;研发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广域高速

公路网过饱和流量交通状态感知技术,实现了路网级流量感

知。多源感知系统实现了感知精度提升50%,响应速度提升3

0%。3、建立了“聪明的路”多层次协同控制技术,相关成果

/1090/ 过饱和流量“云-端-控”智慧高速关键技术与应用

获中国工程院高度认可,被遴选纳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运行指数模型和路网路径诱导调度算

法,指导构建了路网级交通运行宏观控制技术和平台;在国内

首次提出了过饱和流量高速公路匝道控制、可变限速、车道

动态管控等技术,构建了精细化车道级中观控制技术;开发了

基于ETC协同组件OBU与RSU的信息交互技术,构建单车级微观

控制技术。实现了“路网-车道-车辆”协同控制,饱和通行

效率提升了20%以上。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24项,实用新型专

利27项,软件著作权25项,软件产品7项;发表SCI/EI论文22篇

,出版专著8部,参编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

2项;入选交通运输部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2项;培养国家特

聘教授1人;支撑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

研发中心等4个部省级平台建设;成果在全国30余条高速公路

中得到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超过80亿元,年社会效益超150亿

元;引领了我国智慧高速公路技术进步,支撑了交通强国战略

/1091/ Web集群的可预测动态
Web集群的可预测动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eb集群的可预测动态负载均衡

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仅按照节点实时负载大小进行节

点选取,造成集群在一段时间内负载效果不佳的问题。其实

现步骤是,1)负载均衡服务接收来自App应用的请求,判断负

载均衡服务是否已经初始化,若是,执行步骤2),否则,初始化

负载均衡服务;2)选取负载均衡策略,判断所有节点的当前能

力评估值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进行静态

负载均衡调度,完成最终服务节点的选取;3)计算各个节点能

/1091/ Web集群的可预测动态

力评估值,并计算各个节点能力预测值,完成选取最终服务节

点的选取。本发明提高了Web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效果,可应

用于Web集群中面向海量用户访问。

/1092/ 大型企业物资1元库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软件实现
大型企业物资1元库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软件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依托于企业ERP系统,实现物料主数据共享,规

范库存物资编码,将各车间的所有库存清理物资统一纳入1元

库系统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定制函数、视图等方式,构筑企业

ERP系统与1元库系统之间的通道,开发定时取数程序,将企业

ERP系统物料主数据每天晚上定时抽取到1元库系统,充分保

证了基础数据的及时、准确、可用。基于ASP.NET、Oracle

实现了以下主要功能:补充物料编码申请、审批,入库单申

请、审批,出库单申请、审批,出入库明细查询、当前库存查

/1092/ 大型企业物资1元库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软件实现

询、物资摆放位置管理等。

/1093/ 分布式存储技术在“互联网+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分布式存储技术在“互联网+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在云计算的技术背景下,在区块链、移动应用等技

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随着市场监管各类型应用系统的不断

普及和推广,用户量、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对原有系统

的计算能力、吞吐量以及响应速度的要求都大大提高,传统

单节点服务器无法满足业务要求,需要进行拆分合扩展,逐步

实现分布式存储,而分布式存储将会带来节点或网络故障时

的一致性问题。本成果针对分布式存储分布式一致性问题,

分析和比对崩溃容错、分布式账本、区块链等容错技术,结

/1093/ 分布式存储技术在“互联网+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合市场监管业务场景,提出一种契合市场监管业务需要、满

足应用系统建设要求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在保证存储可靠性

的前提下提升存储效率,从而提升基础环境的支撑能力。

/1094/ PPLDD激光手术仪
PPLDD激光手术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PPLDD激光手术仪是利用高能量激光能够彻底治愈

腰椎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套医疗手术仪器,它是实施多渠

道穿刺激光椎间盘髓核卸载手术(PPLDD)所必备的手术器

械。它的功能是输出一束能量可调节、输出时间可设定的高

能量激光,通过穿刺针刺入到椎间盘的髓核部分,将压迫神

经的椎间盘汽化,来治愈腰椎、颈椎间盘突出症,替代必须

开刀手术根治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腰椎

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病

/1094/ PPLDD激光手术仪

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50岁组人群中有25%的人患有颈椎病

,60岁组人群中颈椎病的发病率可升至50%,据《健康报》

统计,全国颈椎病患病人数约1.2亿,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名

不同程度的颈椎病患者,它严重困扰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

活质量。PPLDD激光手术仪的推广对象为大中城市,即县及

县以上的医院和诊所等医疗机构,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我

国医院医院、卫生院达到6.0万个,而能够彻底治愈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PPLDD手术仪器是每个医院所必备,治疗其市场

容量达到至少为60000多台套,其市场容量达到6~8亿元。

项目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可推广。应用领域:医疗卫生领

域。

/1095/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功能网络信息终端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功能网络信息终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攻关计

划重点科技攻关专项项目2.技术说明:(1)整体的系统设计

方面,实现了基于ARM7内核开源的嵌入式操作系统Nut/OS移

植及基于此平台的TCP/IP协议栈的优化设计与新协议的实现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全部

实行模块化设计,多线程操作,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健壮性与

可靠性,开发快捷效率高,可移植性强。开源的Nutos操作

系统移植,采用平台开发策略,效率高,稳定性好,同时避

/1095/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功能网络信息终端

免了技术壁垒限制与知识产权纠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TCP/IP协议栈的优化设计及上层应用协议的完整实现,

根据平台特性及硬件特点,设计出适合其使用的TCP/IP协议

栈,并根据应用需要实现了POP3、SMTP、SMTPServer等上层

应用协议,系统一致性好,可移植性强,很容易使用到各种

网络设备中。(3)传真与邮件的格式互换,其中邮件格式的

编解码模块支持Base64、QP、Unicode三种编解码方式;网

络传真格式转换模块负责将网络传真格式数据与普通传真编

码格式数据进行相互转换。(4)中英文的兼容性设计,包括

中英文兼容内码处理平台的实现,中英文邮件编解码兼容性

的实现等,完整实现了传输、显示、打印的一致编解码设计

技术。(5)电子邮件、传真、移动短消息三种通信业务间的

互联互通,可以将这三种通信业务的所有信息类型集合在一

起,采用统一的操作接口来接收和发送其中的任何一种消息

类型,方便了用户使用。3.应用前景:由于该项目采用平台

开发战略,目前已经成功基于本软件平台开发出一系列产品

,如无线网络激光传真机,远销国外多个地区,创经济效益

1200余万元。同时具备三网合一的特点,推动了用户对网络

的充分使用,使之能应用到各种场合,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

率,同时全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实力与

安全性,广泛适用于政府军队各个部门,提高了国产产品对

国防及政府办公需求的支撑。

/1096/ 可定制多媒体功能的、高兼容性移动终端设计技术
可定制多媒体功能的、高兼容性移动终端设计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应用本技术的HS3x系列产品,采用高通公司单芯片

QSC6020。支持CDMA1x800MHz频段,存储器采用128MNORFLA

SH+32MSRAM的MCP方案。HS3x系列产品主要由USB提供电源,

通过电压变换转换成3.7V提供给QSC6020的电源管理单元,

电源管理单元通过内部的DC/DC及LDO转换成多路不同电源供

整个系统使用。HS3x产品能实现CDMA1x网络状态下153.6Mb

ps的速率,同时能实现TF卡转U盘功能,软件方面做到驱动

程序自动安装功能,自动识别状态。

/1097/ 开放实验室HPLC教学辅助系统V1.0
开放实验室HPLC教学辅助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第一章硬件要求及软件性能简介1.1计算机配置及

系统软件要求处理器:1GHz32位或者64位处理器内存:1GB

及以上显卡:支持DirectX10,显存128M及以上硬盘空间:1

6G以上(主分区,NTFS或FAT格式)显示器:要求分辨率在1

024X768像素及以上(低于该分辨率则无法正常显示部分功

能),或可支持触摸技术的显示设备,系统软件:Win98,200

0,WinXP,Win71.2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1.2.1数据模拟能力通

道:2预存谱峰文件:1000组(含不同溶剂强度为一组,每组

/1097/ 开放实验室HPLC教学辅助系统V1.0

30~50个)溶剂变化率步进:1~2%灵敏度:1uv动态范围:

106线性度:±0.01%1.2.2色谱峰处理能力可处理的峰

个数:不少于1000个可处理的最小峰宽:0.003分钟时间程

序:具有自动时间程序,自动启停和加速模拟及批处理功能

积分功能:具有手动积分,准确分割,峰谷到峰谷,基线积分

等复杂积分模拟功能基线矫正:基线自动跟踪与校正能够进

行GPC分析(包含普适校正功能)1.2.3积分参量峰面积峰高

保留时间分离度拖尾因子GPC切片数量峰谷到峰谷水平基线

前肩峰后肩峰等1.2.4定量计算方法百分面积法外标法内标

法归一化法对数计算法(用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模拟匹配

)含普适标定和10%大分子和小分子重均分子量计算的GPC分

析第二章安装指南2.1开放实验室HPLC教学辅助系统软件安

装1.打开计算机,将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在光驱根目录下找到

“开放实验室HPLC教学辅助系统软件安装”文件夹,打开该

文件夹后双击“开放实验室HPLC教学辅助系统”图标。之后

出现安装向导。点击下一步,在“文件夹(F)”选项下选择

程序安装目录和名称。2.安装程序执行完毕后,如果文件的

安装目录为桌面,双击桌面文件夹“开放实验室HPLC教学辅

助系统”弹出,3.点击“开放实验室HPLC教学辅助系统”弹

出软件登录对话框管理员(教师)登陆时采用初始用户名为

“admin”,密码处输入“admin”,点击登录(用户登录后应

重新增加用户和密码,点击“增加用户”后输入用户名称和

密码,下次登录时生效),弹出如下软件系统管理对话框;点

/1097/ 开放实验室HPLC教学辅助系统V1.0

击重置密码和增加用户分别可以弹出的对话框,这些项目的

使用仅限于管理员(教师)。学生登陆时,需首先输入学号

,并输入预先申请的密码即可登陆系统进行高效液相的模拟

学习。该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均可记录,学习结束后可生

成加密的学习文件,通过网络上传后,教师可以进行考核。只

有通过考核的同学才能进行实机的上机操作。4.模拟采集器

为异步启动双通道,其最小分辨率为1微伏。配置对话框中为

单通道模拟信号采集器,其最小分辨率为1微伏。系统的主界

面2.2批运行数据采集点击菜单中的“文件”→新建批处理,

弹出新建批处理对话框。确定方法名,文件路径,文件名等,

运行数量应大于等于所需测试的样品数量。数据文件名依次

为hebut.001,hebut.002…....。然后点击另存为,保存一个

批处理文件名。点击“文件”→“打开批处理”自动加载上

一步存储的批处理文件名,然后点击“runbatch”图标,弹出

“批处理设置”对话框。

/1098/ 波函数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应用
波函数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我们课题组发展了波函数分析的理论和算法,在量

子化学的实际计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工作包括:(1

)提出了偶极矩校正的Hirshfeld布局分析,该电荷分析符合

化学观念、能对静电势等可观测性质有很好的重现能力。(

2)提出了改进的定量分子表面分析方法,能够将计算耗时降

低2/3又基本不牺牲计算结果的精度。定量分子表面分析对

于预测反应位点、预测分子的凝聚相性质和分析分子间相互

作用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3)基于模糊重叠空间和电子

/1098/ 波函数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应用

密度拉普拉斯函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拉普拉斯键级分析方

法。相比于文献中其它的键级,拉普拉斯键级与化学键的强

度有明显更好的相关性,还能反映出键的极性。(4)提出一

种新颖的静电势分析方法,成功阐明了无极性双原子分子相

互作用的机理,圆满地解释了为什么(H2)2、(N2)2和(

H2)(N2)存在着明显的构型倾向性。(5)分析了原子电

荷的计算和分子轨道成分的计算。(6)编写Multiwfn多功

能分析函数程序。这是目前功能最为全面的波函数分析程序

,可以实现几乎所有最重要的波函数分析方法,同时兼具易于

使用、灵活、高效、高度集成、开源免费等各种优点。Mul

tiwfn程序已被全世界的计算化学工作者应用各自课题的计

算中。成果得到了国内外计算化学同行的广泛认可,并被大

量引用。课题组在JournalofComputationalChemistry上发

表的论文Multiwfn:AMultifunctionalWavefunctionAnaly

zer.高居2007-2016年我国高被引论文中被引次数最高的10

篇论文第7位,累计被引次数1980次,目前他引次数超过2500

次。

/1099/ 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产业化研究
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产业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为自主研发项目

,主要进行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研发及产业化研究。

在2009年获得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对此项目的科研任务的批

准。国内只有进口产品,我公司是国内首仿,即第一家获得批

准临床的企业。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产品采用基因重组

技术,在真核哺乳动物细胞CHO中分泌表达,表达产品与人体

中天然氨基酸序列一致。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产品填

补了国内同类基因药物的空白。获得了真核CHO细胞rhFSH高

/1099/ 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产业化研究

表达的稳定工程细胞株,并以先进的生产工艺即采用无血清

培养基,提高了产品安全性。成功完成中试规模及扩大生产

规模的研究,产品质量与进口产品保持一致。④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及总结报告,临床

结果显示安全有效。并在2013年底获得现场检查通知,2014

年完成国家局现场动态生产检查及GMP认证。⑤应用情况及存

在的问题本项目产品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是哺乳动物细胞表达

产品,它的研发及产业化成功有助于我公司组建哺乳动物细

胞表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继续推出更多的生物技术药物。

在产业化及新产品研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扩大生产厂房及购

买更多的设备,及引进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⑥历年获奖情况

2011年至2014年间获得发明专利2项。

/1100/ 朔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朔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对朔州市历史降水资料和地质灾害个例分析,

建立了基于临界过程降水量判据图的预警方法和预报模型,

阐述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的技术程序,对指导朔州汛期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有重要的现实主义。

/1101/ 行星式智能化自适应两档多凸轮自动变速驱动器
行星式智能化自适应两档多凸轮自动变速驱动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发展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意义重大。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能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

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但是现有的车载蓄电池蓄电量

有限,在汽车行驶中遇到道路条件发生变化时,电动机输出功

率与行驶阻力不能自动调整相应配合,导致耗能较大充电后

续行距离短,从而还未实现广泛的道路应用。薛荣生教授针

对这一问题自主立项专研出行星式智能化的多凸轮两档自动

变速驱动器。通过这种行星传动机构,汽车通过行星传动机

/1101/ 行星式智能化自适应两档多凸轮自动变速驱动器

构将慢挡动力输出,采用多端面凸轮的慢挡传动结构能根据

行驶阻力变化,在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动进行自动换挡

变速速,使电动机输出功率与车辆行驶情况处于最佳配合状

态,将车辆驱动力矩与综合行驶阻力平衡控制,提高传动效率

。与一般的电动汽车性能相比,配置行星式智能化的多凸轮

两档自动变速驱动器的车辆运行平稳,电机动机负荷变化平

缓,操控稳定,不仅降低了电能耗损,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

用寿命,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驾驶安全性和

舒适性。作为世界首例纯电动汽车智慧传动应用技术,不乏

创造性与先进性。这项技术现已在中试阶段,样车不仅能耗

低而且可以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功能基本

已经实现,但在零件制造成本方面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凭

借不懈努力不怕吃苦的创造精神,于2016年5月份,中国发明

协会授予薛教授第九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

/1102/ 群智感知网络中移动众包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群智感知网络中移动众包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1、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基于语义

标签任务的推荐模型、用于移动众包系统的具有位置隐私保

护的真实激励机制和基于优化和拍卖的最大程度地提高移动

众包的社会福利的激励机制的提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使用Word2vec技术生成标签相似矩阵,然后计算工作者和

任务的相似性。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

行性,并且该推荐方法可以扩展到具有不同语料库的其他领

域。(2)提出一种基于信任度和隐私度(TATP)改进的两

/1102/ 群智感知网络中移动众包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阶段拍卖算法,以激励工作者真实地参与任务和行为。并且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位置隐私,我们还提出了将k-匿名隐私保

护与差分隐私保护相结合的k-ε-差分隐私保护方法。(3)

提出了基于G-DPSO的以工作者为中心的任务选择方法,该方

法可以通过使用具有高斯白噪声扰动的DPSO算法来最大化工

作者的效用。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M-ITA的以平台为中心的

工作者选择方法,将多属性拍卖和ITA算法结合起来,能够实

现有效地利用平台。2、技术路线项目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1)基本模型框架和数学计算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是寻找相

似矩阵。该模型使用标签相似矩阵来计算工作者和任务的相

似度,生成工作者标签相似矩阵,然后实现任务推荐或工作者

推荐。在模型中,标签相似矩阵通过Word2vec计算获得。根

据工作者的历史工作信息、注册信息等获取工作者标签矩阵

。并根据任务描述、任务分类等方式对任务标签进行标记。

(2)用于移动众包系统的具有位置隐私保护的真实激励机

制在群智感知网络中,隐私保护问题更是移动众包系统所带

来的全新挑战。该问题的目标在于如何既保护众包参与者的

时空信息,又可根据众包参与者保护后的时空信息指导其有

效地完成任务。首先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度和隐私敏

感性的改进的两阶段拍卖算法(TATP)。提出的改进的两阶

段拍卖算法旨在为平台实时确定中奖者。在我们先前提出的

拍卖算法ITA中对两阶段拍卖算法进行了改进。因为,ITA没

有考虑工作者的置信度和隐私敏感性。为了提高系统效率,

/1102/ 群智感知网络中移动众包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在设计拍卖算法时,我们考虑了置信度和隐私敏感性。TATP

通过解决较早到达的工作者的不公平问题,提高了拍卖的效

率和真实性,从而改进了传统的两阶段拍卖。(3)基于优化

和拍卖的最大程度地提高移动众包的社会福利的激励机制在

本研究中,首先给出MCSN的系统模型。在我们的移动众包系

统中,我们将时间轴划分为多个时隙,在每个时隙中执行激励

机制。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从系统模型可以看出,该平台在

以工作者为中心的任务选择模块中为工作者动态推荐任务。

在每个时段,我们根据优化算法为工作者推荐任务,从整个时

间表来动态建议任务。在以平台为中心的工作者选择模块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投标人。因此,所提出的激励机制能实

时动态的适应于移动众包。在为工作者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发

挥其效用的敏感任务后,工作者将通过将其投标书提交给平

台来对感兴趣的任务进行投标。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群智

工作者来感知任务是我们机制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最

大化平台的效用,有效的以平台为中心的工作者选择方法是

必要的。通过将多属性拍卖和两阶段拍卖相结合,获得了以

平台为中心的工作者选择方法。多属性拍卖表明,买方在拍

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投标人的投标,还要考虑其数据质量、

信任度、位置和其他属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多属性拍卖

与ITA结合起来,以解决先到达的工作者的不公平问题,并进

一步提高拍卖的有效性。3、创新性本项目基于多学科的理

/1102/ 群智感知网络中移动众包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论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群智感知网络中众包系统的可信建模及

控制方法,研究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群智感知网络中移动众

包系统的可信控制体系,从任务的推荐、隐私保护以及激励

机制多方面对移动众包系统的可信性进行分析和控制,最终

使网络演化到稳定的可信状态。(1)本项目使用Word2vec

技术生成标签相似矩阵计算工作者和任务的相似性,从而构

造了基于语义标签任务的推荐模型,高了任务推荐结果的准

确性和有效性,突破了传统推荐模型的准确率较低以及无法

保证可信性的不足,为移动众包系统任务推荐模型的研究提

出了新方法。(2)一种基于信任度和隐私度(TATP)改进

的两阶段拍卖算法,以激励工作者真实地参与任务和行为。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位置隐私,提出了将k-匿名隐私保护与差

分隐私保护相结合的k-ε-差分隐私保护方法。有效地避免了

用户的身份信息及通信数据的泄露,防止攻击者通过截取位

置信息对用户进行攻击,解决了服务质量和隐私保护之间的

冲突问题,为移动众包系统隐私保护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3)本项目提出的基于G-DPSO的以工作者为中心的任务选

择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具有高斯白噪声扰动的DPSO算法来最大

化工作者的效用;提出基于M-ITA的以平台为中心的工作者选

择方法将多属性拍卖和ITA算法结合起来,能够实现有效地利

用平台。提高了移动众包系统的效率和可信性,突破了传统

激励机制的不公平现象和过度惩罚等问题的不足,为移动众

/1102/ 群智感知网络中移动众包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包系统激励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1103/ 无汞介质阻挡放电平面光源
无汞介质阻挡放电平面光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无汞介质阻挡放电平面光源(FlatFluorescentLa

mp,简称FFL)是一种新型的气体放电发光器件,它基于介

质阻挡沿面放电的原理,以惰性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利用

其在高电场作用下的放电来产生真空紫外线,进而激发荧光

物质发出可见光。相对于其它光源,无汞FFL具有以下特点

:(1)不使用汞蒸气作为工作气体,环保清洁;(2)启动速

度快,启动时间小于5ms;(3)寿命长,可达10万小时;(

4)平面整体发光,亮度均匀性好,所需均光组件少,光源模

/1103/ 无汞介质阻挡放电平面光源

组的综合光输出率高;(5)显色性好,利于重现更真实、自

然的色彩;(6)高频驱动,驱动频率在数十KHz,因而无闪

烁,发光稳定,有利于眼睛健康;(7)工作温度范围宽,从

-35℃-80℃均可正常点亮,而且发光亮度不受环境温度的影

响。因此,无汞介质阻挡放电平面光源在液晶显示器背光源

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非常有希望取代目前普遍使

用的充汞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另外,据国际平板显示

专业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调查显示,与其他几种主要LC

D背光源技术CCFL、EEFL(外电极荧光灯)、LED(发光二极

管)等相比,无汞FFL的制造成本最低。同时,无汞FFL还可

用作照明光源,如吸顶灯、吊灯、壁灯、光墙等,具有很强

的装饰性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商场、宾馆、会议室、

展览馆、机场、车站等场所。目前,平面光源技术开发已经

达到实用阶段,在国际上掌握平面光源关键技术的企业主要

有德国的Osram、韩国的Samsung、台湾的奇达光电和中强光

电等公司。Osram公司于1998年开发出无汞平面光源,此后

又实现了批量生产,主要的产品性能指标为:亮度达5000-

10000cd/m2,亮度均匀性>80%,器件寿命达到10万小时。

Samsumg和奇达光电的目标是将无汞平面光源应用于LCD电视

的背光照明,相继开发出32英寸和40英寸的FFL。西安交通

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研究所从2004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无

汞FFL的研制工作,已成功研制出8英寸、12英寸和32英寸的

无汞FFL及其高频高压驱动电路(如下图所示),光源亮度

/1103/ 无汞介质阻挡放电平面光源

6000cd/m2、亮度均匀性85%,并申请了4项中国发明专利。

1、 技术创新性和领先性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研究

所经过多年研究,研制出的多种规格的平面光源填补了国内

平面光源研发的空白,光源性能指标达到了同期国际先进水

平,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高效、

均匀、稳定放电的光源结构设计;(2)高紫外线转化效率的

气体配方;(3)高效、低损耗适合介质阻挡沿面放电的高频

高压脉冲驱动电源;(4)适合短波长的真空紫外线激发的高

效荧光粉材料;(5)低成本的厚膜制作工艺;(6)隔离子设

计与制作工艺;(7)无排气管的真空封接技术。2、 市场及

效益分析无汞平面光源应用范围很广,既可以用在通用照明

上,也可以应用在LCD背光源上,由于其发光面为平面,厚

度薄,发光均匀,光色可调,还可以应用在装饰照明等场合

。可以想见,无汞平面光源一旦产业化,其市场前景是相当

广阔的。据DisplaySearch公布的资料,2006年作为液晶显

示器背光源用的FFL和LED实际出货量超过一百万片,2009年

将占据LCD背光源10%的市场量。目前国内尚无企业进行无

汞FFL的研发和生产,在国外无汞FFL也处于产业化初期,技

术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时候进行无汞平面光源的技术

开发和产业化,容易形成自已的专利技术,同时易于跟上国

际上同类技术的步伐,市场空间也比较大。目前全国范围内

每年废弃的荧光灯管(包括照明用和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用)

/1103/ 无汞介质阻挡放电平面光源

数以亿计,这些废弃的灯具里含有数十吨的汞,由于国内目

前还没有形成回收处理的机制,这些汞最终进行大气、土壤

、水体中,给人身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无汞FFL具有无汞

环保、寿命长(约是充汞荧光灯管寿命的5倍以上)等优点

。因此,无汞平面荧光灯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带来的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是显而易见的。3、 合作条件要求合作方式

:我方出技术,对方出资金进行无汞介质阻挡放电平面光源

的研发和量产。需要的主要设备:丝网印刷机、烧结炉、干

燥炉、封接排气充气设备等。我单位已拥有用于无汞FFL研

发的主要设备,量产设备需另行购买。

/1104/ 一种用于高密度设备(机柜)机房的智能精确送风单元
一种用于高密度设备(机柜)机房的智能精确送风单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主要内容:本项目送风单元采用对热源设备(

机柜)的定点送风模式,主要研究开发应用于高密度设备电

信机房室内环境控制的新型智能节能控制系统。该项目研究

的主要内容:1)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智能控制技术;2)冷、热

通道分离技术;3)反向漏风的损失解决技术;4)Fuzzy-PID

控制算法;5)空气进风消音处理技术;6)灵活多样的接口设

计。技术特点:本公司开发的智能精确送风单元产品,是一

种与机房精密空调配套使用的创新产品。基于嵌入式平台的

/1104/ 一种用于高密度设备(机柜)机房的智能精确送风单元

智能控制技术、冷、热通道分离技术、反向漏风的损失解决

技术的应用,具有如下技术特点:1)节能高效:送风单元采

用对热源设备(机柜)的定点送风模式,改变了传统机房精

密空调基于机房的粗放式送风模式,实现冷、热通道完全分

离,将冷气充分利用,并提高了机房内空调的效率。2)产品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上下位控制器独立设计,控制器的隔离

供电,控制器采用独立硬件看门狗和备用输出旁路等技术的

应用,保证了控制系统可靠运行。3)控制系统具备先进的控

制逻辑:上下位控制器均采用嵌入式硬件平台和嵌入式实时

操作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送风单元的控制实时性和控制软件

的智能化水平。送风单元控制系统支持多种通信接口,满足

机房监控规范,便于接入用户机房监控系统,实现送风单元

设备的遥信、遥测及遥控。应用推广:该产品已提供给中国

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四川新华物业有限公司使用

,市场反映很好。我公司将结合用户单位机房建设、改造工

程积极推进产品应用,加快市场拓展,更好地服务于解决电

信通信、IDC机房、数据机房内发热量大的服务器降温,以

保证服务器正常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通信、教育、交通、

政府部门、金融、能源等行业提供节能高效的解决方案。

/1105/ 影视三维动画制作软件V1.0
影视三维动画制作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用于影视三维动画制作面向领域/行业:动画制作

主要功能:通过该系统能够进行影视三维动画设计,并且对

参数进行设置,界面操作简单,功能一目了然,模块化的设计

为用户提供了最大化的拓展性,具有影视三维动画设计、制

作、等功能。技术特点:物联网软件;B/S结构,MySQL数据库

。可以图片文件、载入动作数据、保存动作数据、载入WAV

文件、移动帧时播放、禁止播放、退出这些按钮进行操作。

/1106/ 天津港煤码头公司自动排船与配工系统研发与应用
天津港煤码头公司自动排船与配工系统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天津港煤码头公司调度室是公司生产组织的龙头,

如果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码头的生产能力将不可

能得到最大发挥。船舶调度计划安排时,由于信息量大、计

算数据较多,靠人工难以制定出合理的计划。目前,知识工程

技术能适时获取企业各类专家知识,并智能地将知识和实时

数据、档案信息、甚至商业策略结合起来,开发出最佳的决

策策略。因此本项目提出了“基于知识系统的煤码头船舶调

度研究”,旨在实现码头减少排船与配工时间,减轻调度人员

/1106/ 天津港煤码头公司自动排船与配工系统研发与应用

的工作强度,提高昼夜排船的吞吐量,进而提高散货码头整体

的生产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以科学管理挖掘生产潜力。该

项目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知识分类与整理的理论,分析

了煤码头船舶调度的影响因素、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并对

特征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知识系统的

煤码头船舶调度理论框架”,包括系统体系结构和逻辑结构

。2.对煤码头船舶调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描述,并基于数学

规划理论,构建了基于滚动周期法和目标规划煤码头船舶调

度的数学模型,模型以昼夜吞吐量为目标,同时采用线性化的

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3.采用知识工程的理

论,获取了煤码头船舶调度的规则和经验,码头因素、船舶因

素、货物因素、设备因素、生产组织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并

设计了煤码头船舶调度的层状知识表示模型,构建了煤码头

船舶调度的前向和后向推理算法,集成了基于启发式优化的

求解规则,以便对目标进行优化。4.提出了船舶再调度的优

化方法,使得船舶调度方案在人工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再优化

,进可能达到吞吐量最大化的目标。5.采用计算机可视化技

术,建立了天津港煤码头船舶调度知识库,研发实现了“自动

排船与配工系统”,该系统具备易扩展、易移植、性能稳定

、计算速度高、操作方便的特征。

/1107/ 基于FPGA多核系统的核间通信方法
基于FPGA多核系统的核间通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FPGA多核系统的核间通信方法,所述多核

系统包括至少三个软核,所有软核挂载在FPGA的共享缓冲上

,共享所有外设资源,所述核间通信包括核间的数据交互和命

令交互,其特征在于:当交互数据时,相邻软核之间采用快速

点对点连接总线方式进行核间交互,非相邻软核之间采用共

享缓冲、邮箱及互斥量方式进行核间交互;当交互命令时,相

邻软核之间采用快速点对点连接总线结合中断方式进行核间

交互,非相邻软核之间采用共享缓冲、邮箱、互斥量或它们

/1107/ 基于FPGA多核系统的核间通信方法

结合中断方式进行核间交互。

/1108/ Passat领驭和Lavida朗逸数据控制模型的自主开发研制
Passat领驭和Lavida朗逸数据控制模型的自主开发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技术背景:为了使新产品外观与质量能满足竞争日

趋激烈的中国轿车市场,为市场提供强有力和富有竞争力的

产品,如何快速开发新产品,是一个汽车企业能否在竞争中

胜出的关键。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和发

展新技术来降低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预警和改善在开发设

计过程中的产品缺陷,已经成为产品开发中面临的新课题。

技术原理:数据控制模型(德语简称为DKM-DatenKontroll

Modell)是对扫描油泥模型得出的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

/1108/ Passat领驭和Lavida朗逸数据控制模型的自主开发研制

,加以光顺,生成A级曲面,在计算机中分析各个零部件数

据空间匹配等情况后,根据光顺数据制造出与数据相适应的

,用聚氨酯材料加工而成的实体物理模型。其中所有单件都

是拆件铣削制作。通过对实体物理模型的评价,最终对CAD

数据进行确认验证。推广前景:新车型数据控制模型的自主

研制成功地填补了国内这项技术的空白,体现了上海大众试

制车间先进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从此,改变了此类模型需要

国外进口的历史。数据控制模型自主制造可以大大缩短本土

车型研发的周期,形成自主开发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新车

型研发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技术创新点:开创了传统一体

式模型和现代数据控制模型的结合;取得了镀铬件向铝合金

件的迈进;解决了隔栅件加工残余倒角问题;解决了板材粘

接的拼缝问题,实现了毛坯的无缝连接。经济效益:与SEA

T制作的Santana3000半个DKM相比,Passat领驭节省了约RM

B575万元,Lavida朗逸节省了约RMB610万元。

/1109/ 基于蒙古文国际标准编码的蒙医药成药及药材标准化数据库建设及示范应用建设项目
基于蒙古文国际标准编码的蒙医药成药及药材标准化数据库建设及示范应用建设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蒙古文国际通用编码的蒙医药成药及药材标准

化数据库建设示范研究主要是为蒙药房及临床医师建设蒙成

药的药品说明数据库用蒙汉两种文字体现在我院每台电脑上

,开药时方便查询蒙成药说明书的使用方法的信息化数据库

。对蒙成药蒙药的合理用药、入药成分、药效、方解、注意

事项、普及蒙药知识等方面的信息查询。我院以录入400多

种蒙成药说明书。内蒙地区蒙医院之间交流甚少,数据库的

建设为整个内蒙地区蒙医医院之间搭建蒙成药品信息化检索

/1109/ 基于蒙古文国际标准编码的蒙医药成药及药材标准化数据库建设及示范应用建设项目

提供使用平台。

/1110/ 同豪公路BIM外业调查资料管理软件V1.0
同豪公路BIM外业调查资料管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BIM调查资料管理系统是针对外业采集而研发的兼

备外业采集和资料管理的系统,系统集GPS高清卫星地图影像

定位、pad数据录入、网页资料数据管理于一体,解决了传统

的:纸质调查、定位繁琐或不精确、需大量携带仪器表格和

记录声像不方便等等问题,很好的实现了外业调查的轻量化

、效率化和精确化等问题。本系统由网页(“网页”以下称

为“web”)和pad上的BIM调查资料管理系统APP组成,pad承

担本系统外业数据采集,包括:表格数据、图像和声像等等

/1110/ 同豪公路BIM外业调查资料管理软件V1.0

的采集。采集前先于web上传外业调查所需等高线地形图等

资料,采集后数据均自动上传至web进行管理。

/1111/ 连续/自调Q运转的全光纤激光器
连续/自调Q运转的全光纤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可产生连续激光输出,可也产

生自调Q脉冲输出的全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采用线性腔结

构包括带尾纤的激光二极管、高反射率光纤布拉格光栅、光

纤合束器、双包层增益光纤、低反射率光纤布拉格光栅,其

特征在于将低反射率光纤布拉格光栅置于一个可改变其中心

波长的装置上,通过调节低反射率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中心波

长,从而使全光纤激光器实现连续运转或者自调Q运转。本发

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光?光转换效率高,实现自调Q运转时

/1111/ 连续/自调Q运转的全光纤激光器

腔内无需插入任何主动或被动的调Q器件,输出的脉冲宽度小

、重复频率高、峰值功率高,且能快速实现连续和脉冲这两

种激光模式之间的切换等特点。|Theinventiondiscloses

anallfiberlaserwhichcanproducecontinuouslaseroutput

andcanproduceself-regulatingQpulseoutput.Thelaserus

esalinearcavitystructurewhichcomprisesapigtailedlas

erdiode,ahighreflectivityfiberBragggrating,afiberbe

amcombiner,adoublecladgainfiberandalowreflectivityf

iberBragggrating.Theallfiberlaserischaracterizedint

hatthelowreflectivityfiberBragggratingisplacedonade

vicewhichcanchangethecenterwavelengthofthelowreflec

tivityfiberBragggrating;andbyregulatingthecenterwav

elengthofthelowreflectivityfiberBragggrating,theall

fiberlaserrealizescontinuousoperationorself-regulat

ingQoperation.Accordingtotheinvention,theallfiberla

serhastheadvantagesofsimpleandcompactstructure,high

light-lightconversionefficiency,smalloutputpulsewid

th,highrepetitionfrequencyandhighpeakpower;inself-r

egulatingQoperation,anyactiveorpassiveregulatingQde

viceisnotinsertedintoacavity;andswitchingbetweencon

tinuousandpulselasermodescanbequicklyrealized。

/1112/ 降水现象自动观测软件V1.0
降水现象自动观测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中国气象局“三站四网”的建设,气象台站对

气象观测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现阶段的降水现象仍然

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和定量化观测,这与社会需求以及气象

观测体制改革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

发的降水现象自动观测软件正是基于此应运而生。该软件通

过高性能的数字摄像系统对降水现象的实时监测,利用先进

的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和分析技术,实现对降水现象的自

动观测和识别,为气象站目测要素的自动化观测提供先进有

/1112/ 降水现象自动观测软件V1.0

效的技术手段,促进我国在气象站自动化观测技术方面的研

究进展。

/1113/ 光纤通信系统高速光电收发单元关键技术与系列产品
光纤通信系统高速光电收发单元关键技术与系列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成果涉及2.5Gb/s、10Gb/s、40Gb/sDFB+EA集

成光源;高速驱动电路;半导体激光器的精密光波长控制;

2.5Gb/s、10Gb/s、40Gb/s光调制、解调技术;高速复用、

解复用技术;基于微波锁相环的3R光接收技术;10Gb/s、4

0Gb/sEA调制器的预啁啾、预失真技术;微波、毫米波电路

设计及实现,等等,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纤通信设备、测试

系统、测试仪器的光电接口。项目成果的技术指标符合国际

电信联盟ITU-T、信息产业部的相关技术标准,外形及光、

/1113/ 光纤通信系统高速光电收发单元关键技术与系列产品

电接口定义符合国际流行标准,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

/1114/ 威海市环翠区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威海市环翠区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主要技术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

规模不断膨胀,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对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服

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环翠区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先

进的方法和手段,以解决社会管理深层次的问题:(1)针对

社会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如何有效整合各自独立的视频监

控资源,来满足决策者分析研判和应急指挥的需要;(2)为

保障“包村连户”活动的顺利开展,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畅

通诉求渠道、快速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对信息的控制以及对

/1114/ 威海市环翠区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权力的有效监督;(3)多头管理造成了人口数据库重复建设

、无法共享以及信息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人

口数据库,通过网格化理念实现对人口的精细化管理。为此

,环翠区社会管理服务办公室联合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开发了一套基于“包村连户、民生诉求联合调处、

一长三员”创新模式的社会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社会监

控、社情民意调查、社会信息、网格化管理等功能。平台集

大屏幕、社会监控、电子地图、呼叫中心、GPS定位等技术

于一体,通过视频标准化技术建设了指挥中心,实现对视频资

源的有效整合;通过社情民意调查平台的建设,实现包村连户

从走访安排、意见采集、分流处理、反馈及后续抽查考核的

全流程处理;通过社会信息平台的建设,畅通了民意,有效的

促进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网格化平台的建设

,实现大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数据共享及动态更新

,并可通过地图逐级查看人口分布及详情信息,形象直观,满

足了网格化管理的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平台的建设,最终实

现对社会管理“信息化、精细化、协同化、动态化”的总体

目标。二、专利授权情况目前平台已通过山东省软件评测中

心的检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软件著作权一项(软件

著作权授权号:2013SR119710)。三、技术经济指标平台各

项技术指标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性:为保护用

户信息安全,设计上充分考虑在用户权限、网间安全、数据

加密、专线使用授权等方面均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保

/1114/ 威海市环翠区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障平台数据的安全;(2)交互性:平台采用B/S结构,以适应

日常办公和综合指挥等不同的使用场景,聚焦于用户关心的

业务,有针对性的进行友好交互界面的设计;(3)扩展性:

平台不仅支撑现有业务系统,其开放性架构针对后续的业务

整合、流程变更、数据访问预留充分的扩展空间。从经济指

标来讲,目前各职能部门通过平台完成信息的采集、分流、

处理、反馈、统计和报表导出等工作,减少了文山会海,降低

了管理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工作可以量化考核。另外减

少了公车使用,缓解了交通压力及环境污染。四、推广应用

平台目前已接待各级领导参观指导150批次,包括中央、省以

及威海市主要领导同志前来指导工作,获得了各级领导的一

致好评。威海市高区和乳山已经采用本平台,临港区正在进

一步沟通洽谈中。

/1115/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实证研究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实证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农业是物联网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之一,也是物联

网技术应用需求最迫切、难度最大、集成特征最明显的领域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实现传统农

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物

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从生产、管理、销

售等环节做出了有力支撑。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对于构

建我国现代农业高科技体系,带动农业信息软件业、农业信

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

/1115/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实证研究

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的部署,以

及郭金龙市长发展物联网技术,提高首都信息化应用水平的

要求,北京市经信委启动了“感知北京”示范工程。目前,北

京市已布设了农产品和食品监管等领域的物联网示范项目,

其中北京市农委、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以“221信息平台”

现有数据和相关功能为依托,于2011年开展了“现代农业物

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建设,搭建了北京221物联网监控平台,

并初显成效。农业物联网是推动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

要力量,我们迫切需要对它在北京郊区种植业、养殖业、观

光休闲业等领域应用建设现状、主要经验、存在问题等有一

个系统、全面、客观的了解,以根据北京市物联网建设的总

体方案,提出在农业领域进一步开展物联网应用提供指导意

见,这正是本课题的目标所在。通过调研和分析,课题得出了

物联网在北京市农业领域的总体发展现状,并在课题组专家

的反复论证和指导下,对进一步推广和开展农业领域物联网

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1116/ WP型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总成技术
WP型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总成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据统计,2005年国家计划汽车产量320万辆,而实

际产量达570万辆,2006年1~5月份汽车产量已达305.3万辆

,比05年同期增长31.77%,除此之外,维修市场与产品出口

也与日俱增,由此可见液压动力转向器总成有着广阔的市场

应用与发展前景,汽车东西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八大系统之

一,属汽车零部件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目前在国内除日,

德,美资外,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恒威汽车动力转向器

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不仅掌握与控制液压动

/1116/ WP型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总成技术

力转向器关键技术,同时也开发出了与该产品相匹配的动力

转向系统,领先国内通行,与北汽,天津一汽,福田汽车,

一汽红塔,华泰现代,长城汽车,永源飞碟,厦门金龙,吉

利汽车,南海福迪等相关车型实行了模块化的配套供应,选

用该方式公司是未来企业发展规律趋势,也是衡量企业综合

实力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此,恒威能模块化给汽车厂配

套供应在全国尚属首例,广东省第一家,在未来的五年内,

恒威的目标是继续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尽快形成产业生产规

模,力争尽快发展规律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动力转向系统

供应商,并积极开阔海外市场,到2010年达到80万台套的转

向系统销售量,约按2800元/套,税476元/套,利润420元/

套计算。现在恒威人的头脑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想做汽车

配产品,就一定做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先已经度过了最困

难时期的恒威,将来一定会以更强的发展规律后劲,为中国

汽车工业与广东省汽车关键性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规律作出应

有的贡献。

/1117/ MOOC环境下微视频课程知识产权自主动技术保护研究
MOOC环境下微视频课程知识产权自主动技术保护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研究了MOOC环境下微视频课程表现形式,列举、

对比了微视频课程的摄制方式,分析了MOOC定义的大规模开

放课程中“开放”概念,“开放”按级别分为免费性和可访

问性、享受资源的服务和能力、可修改性。研究指出“开放

”是有限度的、有级别的,必须遵守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根据

CC协议(CreativeCommons,知识共享协议)策略组合定义微

视频课程的“开放”策略。2、研究了微视频课程国内外知

识产权保护现状,区别与现有对于课程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被

/1117/ MOOC环境下微视频课程知识产权自主动技术保护研究

动性,不同于跟据一些法律、规定、行业道德进行约束,等知

识产权被侵犯时才进行保护,本研究提出微视频课程知识产

权自主动技术保护概念,即在课程建设初期就考虑微视频课

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综合使用各种

技术手段,增强微视频课程自身的产权特性、产权特征,主动

抵御对微视频课程的知识产权侵害,为微视频课程的知识产

权保护提供新思路、新方法。3、根据微视频课程以微视频

为主的课程特点,分析比较了显性水印隐形水印对微视频的

适用特性,使用显性数字水印技术对课程视频进行标记,通过

使用非线编在课程编辑时加入显性数字水印,通过其他开源

软件为已生成的视频文件添加水印,使用PS软件对图片、PP

T等进行数字水印处理,制定了使用不同软件进行的操作方法

、操作流程,有效加强了视频、图片内容的知识产权信息承

载量和保护强度4、用HTML5、CSS3、JS等W3C规范的标准技

术,搭建了微视频课程学习、展示平台,结合HTML5技术在网

页端的Video多媒体功能特性,对移动设备的支持,制作的微

视频采用H.264编码技术,生成的MP4格式视频文件具有极高

的数据压缩比,能够更快地在网络中传输,使得微视频课程的

浏览不需要安装其他播放器或视频插件,可以实现跨不同终

端访问,如PC、安卓终端、IOS终端设备等,可以应用于iOS、

Android、Windows等系统,对无论是基于Trident、Webkit、

Gecko内核的任何浏览器都可以通过网页进行学习,做到延伸

传统课堂、实现移动学习,拓展了学习空间、时间、场所、

/1117/ MOOC环境下微视频课程知识产权自主动技术保护研究

形式。5、在微视频课程网站建设中,综合运用了数据库加密

技术,使得所有页面链接、微视频引用目录均不可见,杜绝了

用户另存视频、图片,也禁止了使用下载工具扫描网站链接

下载。使用网页内容安全技术,禁止鼠标右键菜单、禁止复

制、剪切、禁止页面另存,有效实现网页内容不可复制。通

过对微视频点播程序进行编程,用户只有通过身份认证才能

观看,游客用户只能观看十秒钟。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技术,加

强了网站的内容保护。

/1118/ 支持3D全格式的超窄边智能3D设计平台技术及应用(K510系列)
支持3D全格式的超窄边智能3D设计平台技术及应用(K510系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依据海信集团2011年产品规划进行立项。本

项目采用液晶屏倒置和图像翻转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紧

跟当今电视外观超薄超窄的外观潮流,整机边框宽度仅为2

5mm,实现了真正的超薄超窄边框设计,使整机看上去,简

约大气,雍容高贵。在智能应用方面,基于海信自主研发和

维护的应用商店服务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大量免费的应用软

件下载和服务。在3D显示方面,使用单芯片实现3D图像信号

120HZ输出,并完成2D转3D功能。方案简单,适于大批量生

/1118/ 支持3D全格式的超窄边智能3D设计平台技术及应用(K510系列)

产。在人机交互方面,特别增加了3D游戏,随着3D概念的日

渐深入人心,追求3D的超酷感官已经是现在的一种潮流,而

目前电视游戏还大多停留在2D阶段,可体验3D游戏的电视机

的面市必然更能充分发挥3D电视产品的优越性能,提升用户

体验和产品档次。本系列产品包括:LED55K510G3D,LED48

K510G3D和LED43K510G3D共3个机型。

/1119/ 基于RFID的物流配送系统
基于RFID的物流配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特点:在仓库配送体系中建立一条基于RFID技

术的快速通道,实现库房高效管理,收发货高速自动记录。

系统由入库、盘点、出库等流程组成,各功能既可独立运行

也可平滑连接,形成基于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仓储物流配送

管理系统。1)将整个仓库管理与RFID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

的完成各种业务操作,改进仓储管理、提升效率及价值;2

)提高物品出入库过程中的识别率,可不开箱检查,提高出

入库效率;3)缩减盘点周期,提高数据转移实时性,随时动

/1119/ 基于RFID的物流配送系统

态掌握库存情况,实现对库存物品的可视化管理;4)采用R

FID技术能大大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加

快配送的速度,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5)精确掌握物资

情况,优化合理库存。主要进展:处于批量试制阶段。应用

状况:在宁波地区大型仓储物流企业进行应用试点;投资规

模:与实际应用需求相关。

/1120/ 联合小波和Kalman滤波的煤矿瓦斯预警系统研究与开发
联合小波和Kalman滤波的煤矿瓦斯预警系统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为河南省科技重点攻关计划项目,编号为10

2102210419。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灾害隐患判别和应急救援

决策问题,以瓦斯浓度等监测数据的预测分析和隐患预警为

目标,基于小波变换和Kalman滤波理论,结合多传感器技术、

JAVA技术、网络技术和事故应急处理知识库等,研发了瓦斯

预警系统,辅助煤矿安全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做出正确决策

,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方案,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多传感器技术与网络技术,以

/1120/ 联合小波和Kalman滤波的煤矿瓦斯预警系统研究与开发

以太网为基础,结合煤矿井下数据传输系统,实现了煤矿瓦斯

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控与多尺度分析预测功能,提高了煤矿井

下矿工作业的安全性。(2)通过对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尺度

预测模型的研究,融合小波变换与Kalman滤波理论的优点进

行瓦斯浓度等监测数据的预测分析,构建了既具有实时性、

递归性又具有多尺度分析能力的联合小波和Kalman滤波瓦斯

预测模型,利用小波变换在时频域空间对瓦斯浓度等监测数

据进行多尺度分析,减少了信号噪音,提高了瓦斯预测的准确

程度。(3)系统依据瓦斯预警级别与事故应急处理知识库

设定阈值,当瓦斯预警过程中监测数据或预测数据达到设定

阈值时,将自动生成安全警报策略,实现了瓦斯监控过程中的

实时预警与辅助决策功能。本课题现已完成了算法设计、验

证软件系统开发,并在平顶山市2家煤炭企业开展了项目推广

应用工作,因课题组成员水平有限,如何尽可能降低瓦斯爆炸

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根据模型与设计思想完善功能需要进一步

研究。

/1121/ 波像差测量模块的畸变测量装置和畸变校正方法
波像差测量模块的畸变测量装置和畸变校正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像差测量系统的畸变测量装置

和畸变校正方法,该装置包含:光源、标准模板、波像差测

量模块、精密调节台和数据处理单元,波像差测量模块由傅

立叶透镜和图像采集元件共同组成,标准模板用于波像差测

量模块的畸变测量中。本发明通过在光源和波像差测量模块

之间放置标准模板,标准模板上制作有位置已知的高精度定

位标记,由图像采集元件采集图像并输出至数据处理单元中

。数据处理单元对图像进行定位标记的图像识别,然后进行

/1121/ 波像差测量模块的畸变测量装置和畸变校正方法

畸变的映射计算,并对波像差测量结果进行畸变的位置校正

和波像差数据的修正,提高波像差测量精度,对于干涉法和非

干涉法的波像差测量模块的畸变测量都适用。

/1122/ 飞秒激光相位与色散测量技术研究
飞秒激光相位与色散测量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光辐射量子计

量基准及关键技术研究(2006BAF06B05)”子课题之五,课

题名称:飞秒脉冲激光参数测量新技术研究,(编号:AZC0

705-5)。飞秒激光脉冲是目前世界上持续时间最短的光脉

冲,具有极短的持续时间、极高的峰值功率和极宽的光谱宽

度。它可以用于观察分子的运动等超快的变化和过程,可以

作为一个极短的探针探测超短和超快信号;飞秒脉冲峰值功

率极高,是高次谐波、X射线和非线性光学效应产生的理想光

/1122/ 飞秒激光相位与色散测量技术研究

源;飞秒脉冲也是激光约束核聚变打靶的最佳光源,为新能源

的开辟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飞秒激光作为激光加工的光源

,可以突破瑞利衍射极限的限制,实现材料的超精细微加工;

飞秒脉冲光谱宽度极宽,在时间分辨光谱术和超宽带光通讯

中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它的频率梳的梳齿是严格等间距的,因

而被作为新一代的时间频率标准—光学频率钟。飞秒脉冲的

产生和应用需要以飞秒脉冲的准确测量为前提,飞秒脉冲的

测量在飞秒脉冲激光技术中起至关重要作用。中国计量科学

研究院开展了飞秒脉冲激光参数测量技术的研究,在天津大

学、北京大学的协作下,研制了飞秒脉冲光谱相位测量仪(

SPIDER)和飞秒脉冲自相关仪,实现了飞秒脉冲时域波形、

光谱相位、脉冲宽度、峰值功率等参数的精确测量。课题组

研制的仪器结构紧凑、性能稳定、重复性好,测量结果准确

可靠。课题组对飞秒脉冲激光参数测量引起误差的各种因素

作了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测量仪器作了量值溯源,目

前已经实现了时域测量范围:(15~200)fs,时域测量不确

定度:5%,光谱宽度测量范围:(700~900)nm,光谱相位测

量不确定度:5%.光谱相位测量仪在不同的时间延迟下的测

量结果可以精确吻合,自相关仪的测量结果和光谱相位相干

仪的测量结果高度一致。对于飞秒脉冲光谱相位的测量,在

国际提出了飞秒脉冲光谱相位测量的新方法,消除了传统测

量方法从滤波窗口中产生的不确定性,得到了精确的飞秒脉

冲光谱相位。该方法目前已被多个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引用,

/1122/ 飞秒激光相位与色散测量技术研究

并得到很高的评价。课题组对引起飞秒脉冲参数变化的光学

元件色散特性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国际上提出了简单、

直接、快速、准确的色散测量新方法,极大地降低了传统方

法引入的噪声,实现了光学元件色散参数的准确测量,得到国

际上的认可并受到极高的评价。对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位

的测量,课题组在国际上提出了载波—包络相位测量的新方

法,消除了传统方法的不确定性,得到了精确的飞秒脉冲载波

—包络相位。课题组建立的飞秒脉冲参数测量仪器和提出的

飞秒脉冲参数测量方法对于准确测量和评价飞秒脉冲,促进

飞秒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

研究机构已经利用该技术提高了飞秒脉冲激光参数测量的准

确度、产生了极短的超短脉冲、实现了材料群折射率的准确

测量。课题组研制的飞秒脉冲激光参数测量仪器和提出的一

系列创新方法,在国际上促进了飞秒脉冲测量技术的发展,对

飞秒脉冲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123/ 基于手机内置加速度计的室内移动目标定位方法
基于手机内置加速度计的室内移动目标定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内置加速度计的室内移

动目标的定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室内定位技术存在的定位

系统部署复杂、占用存储空间大等问题。其实现步骤是:(

1)采集加速度计数据;(2)构建加速度平均值矩阵;(3)

计算待定位的移动目标的步长;(4)计算待定位的移动目标

的方向角;(5)确定待定位的移动目标的位置。本发明通过

使用手机内置加速度计,实现室内移动目标的定位的同时也

提高了定位系统的便携性,构建加速度平均值矩阵,节省了加

/1123/ 基于手机内置加速度计的室内移动目标定位方法

速度矩阵存储资源。

/1124/ MIL-STD-1773总线与高速智能统一总线的直接接口方法
MIL-STD-1773总线与高速智能统一总线的直接接口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L-STD-1773总线与高速智能统

一总线的直接接口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MIL-STD-1773总线

无法直接接入高速智能统一总线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采

用高速串并转换实现高速智能统一总线数据的高速串并转换

,采用低速逻辑器件配置高速智能统一总线协议,采用高速双

端口SRAM进行数据缓存,采用高速监视单元对高速双端口SR

AM的读写时钟进行智能切换,采用直接调制放大光电转换的

方法实现MIL-STD-1553B与MIL-STD-1773的接口,采用MIL-S

/1124/ MIL-STD-1773总线与高速智能统一总线的直接接口方法

TD-1553控制器的数据端口和高速智能统一总线的数据端口

直接相接的方法与MIL-STD-1553B总线直接交互数据,实现M

IL-STD-1773与高速智能统一总线的直接接口。同时,实现了

MIL-STD-1773总线方便灵活地与其他总线之间的互联,减少

了系统互联的总线介质数量和系统功耗。

/1125/ 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
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Distribute

dOpticalFiberRamanPhotonTemperatureSensorSystem)是一

种实时的,在线的、多点光纤温度测量系统,是近年来发展

起来的一种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的高新技术,成为工业

过程控制中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与技术。在系统中光纤既是

传输媒体又是传感媒体,利用光纤背向喇曼散射的温度效应

,光纤所处空间各点的温度场调制了光纤中的背向喇曼散射

的强度,经波分复用器和光电检测器采集了带有温度信息的

/1125/ 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

背向Raman喇曼散射光电信号,再经信号处理,解调后将温

度信息实时地进行显示,它是-种典型的激光光纤温度测量

网络。在时域里,它又是一种典型的光纤激光温度雷达系统

.该项目在测量原理、方法和技术上进行积极创新,解决了

实用中的许多关键技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较

好地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建立了具有我国

自主知识产权的短程和中程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当前的国际先进水

平。分布光纤温度传感网络的传感光纤不带电,抗射频和电

磁干扰,防燃、防爆、抗腐蚀、耐高电压和强电磁场、耐电

离辐射,能在有害环境中安全运行。即使在光纤受损时不仅

可继续工作,而且可检测出断点位置。本科技成果已转化为

产品并小批量生产,提供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首安

安全工程公司、海湾消防安全工程公司和南京消防集团等单

位使用。支持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完成了“九五”国家科

技攻关项目“地下及大空间建筑火灾探测报警新技术研究”

,节约了外汇,替代了国外产品。中程10km分布式光纤拉曼

温度传感器系统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

究中心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矿用胶带

输送机光纤连续测温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中。使用情况良好

。(1)总体思路:在测量原理、方法和技术上进行积极创

新,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程、短程分布式光纤拉

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思想:采用

/1125/ 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

光纤拉曼散射测温和光时域反射原理是由英国科学家提出的

,但是国外采用反斯托克斯和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强度比的原

理。我们的创新在于采用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和瑞利散射强

度比的原理,这种原理提高了系统的相对温度灵敏度;改善

了信噪比,提高了测温精度;少用了一个光纤波分复用器,

节省了成本;而且发现瑞利散射有弱的温度效应,并对此效

应进行了分析、讨论。新技术:采用100MHz高速瞬态波形技

术,累加平均和信号细分技术,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和测量

精度,较好地解决了弱信号检测技术;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恒

温槽技术,将激光器、接收器、放大器和光纤波分复用器等

关键部件放在恒温槽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较

好地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环境适应性。新方法:采用光纤取

样环,通过计算机对系统进行自动补偿和自校正,进一步提

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环

境适应性。(2)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

温度传感器系统主要应用光纤反斯托克斯自发拉曼光子散射

的测温原理和光纤光时域反射原理。光纤反斯托克斯拉曼光

子散射强度依赖于二氧化硅分子能级的布居数,能级的布居

数由温度决定,满足波耳兹曼分布律,因此局域位置处光纤

所处的温度高低确定了光纤反斯托克斯拉曼光子散射强度的

强弱,反之,由光纤反斯托克斯拉曼光子散射强度的强弱可

以确定光纤所处的温度高低,这就是光纤的拉曼散射光子强

/1125/ 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

度测温原理。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是一个多

点的测温系统,例如2km光纤长度上每米测一个点,即可测

2000个点,系统不仅是多点的测温系统,而且利用光纤光时

域反射原理可以对测温点进行定位,因此称为激光光纤测温

雷达,也称为分布式光纤测温网络。由于光纤反斯托克斯自

发拉曼光子散射强度很弱,是个弱信号检测问题,课题组在

原理上进行了创新,与国外不同,用光纤瑞利散射来解调反

斯托克斯自发拉曼光子散射,这种原理提高了系统的相对温

度灵敏度;改善了信噪比,提高了测温精度;采用100MHz高

速瞬态波形技术,累加平均和信号细分技术,提高了系统的

信噪比和测量精度,较好地解决了弱信号检测技术;采用计

算机控制的恒温槽技术,将激光器、接收器、放大器和光纤

波分复用器等关键部件放在恒温槽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可靠性,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环境适应性;采用光

纤取样环,通过计算机对系统进行自动补偿和自校正,进一

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应用中

的环境适应性。(3)实施效果:2公里FGC-W1分布式光纤拉

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作为国家首批产学研工程项目(K92-

40)中的核心项目于1994年7月完成,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主持

,召开专家鉴定会正式通过鉴定,鉴定会的主要结论是:“

FGC-W1系统是国内首次正式鉴定的光机电和计算机一体化的

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的试验样机,综合指标优于国内文

/1125/ 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

献报道的同类系统,并相当于国外当前技术水平,在光纤拉

曼光谱测温技术的理论分析和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的可靠

性分析上具有自己的特色。FGC-W1系统的研制成功,为全面

完成国家产学研本项工程、为建立以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为

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经过三年的

努力,完成产业化,进行了小批量生产,并协助余姚按键厂

建立了高科技产业公司—宁波振东光电有限公司。为此,F

GC-W2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获浙江省教委1999年科学技

术进步奖贰等奖。1998年8月,首台10公里样机正式提供煤

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使用,用户报告指出:“经过

一年多的井下试验,该系统能够远距离、实时、连续进行井

下胶带输送机早期火灾监测、危险温度源定位和报警;系统

运行稳定,监测数据可靠,报警准确率达到100%;防爆类型

为矿用本质安全型。”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煤矿安全技术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矿用胶带

输送机光纤连续测温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中;短程2公里分

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已小批量提供沈阳消防科学研

究所、首安安全工程公司、海湾消防安全工程公司和南京消

防集团使用,成功地应用于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承担的“九

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专题“地下及大空间建筑火灾探测报

警新技术研究”子项目中,用户报告中指出:“在几年来系

统的使用过程中,FGC-W2A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性能优

/1125/ 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

良,运行稳定可靠,与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系统相比具有独到

的优越性,总体使用情况良好,在火灾探测报警领域,煤矿

和隧道的分布温度检测,地下电缆温度检测和石化企业的管

道温度检测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三年来,直接经济效益

236.46万元。在分布式光纤拉曼光子温度传感器系统领域,

近八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EI收录

8篇次,ISTP收录4篇。

/1126/ 人体传感网络穿戴式医疗
人体传感网络穿戴式医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本项目是以自行开发的低功耗人体传

感网络开发套件为平台,开发一系列便携式及可穿戴式的医

疗健康电子产品,对人体的心率,呼吸,运动,体温等基本

人体参数进行动态测量和实时分析,通过BSN节点不间断地

将数据传输到社区卫生中心。连续监测的人体健康数据为医

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另外,本产品可以通过生物反馈技术

实施自主调节,达到对疾病早期干预的目的。【应用说明】

随时监控人体参数,达到对疾病早期干预的目的。【合作方

/1126/ 人体传感网络穿戴式医疗

式】面议(技术转让或其它)

/1127/ 塑封座便轮椅
塑封座便轮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是一种塑封坐便轮

椅,适用于长期依赖轮椅生活的残疾人、老年人。目前,肢体

残疾的朋友和上了年纪之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因行动不方

便,无法去卫生间大小便,只能求助亲属或护理人员以背、抱

、推、抬的方式运送到卫生间,或者使用卧床便盆,一次性纸

尿裤等办法,可是这种方法又会把患者卧室空气污染,带坐便

器的轮椅面世后,方便一些了,但是还需要亲属或护理人员去

倒坐便桶中的污物,还要清理坐便桶,很是辛苦。本实用新型

/1127/ 塑封座便轮椅

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塑封

坐便轮椅。该轮椅不仅设计合理,使用可靠,而且为病患者、

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了理想的工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

方案是:塑封坐便轮椅由轮椅车架上连接安装轮椅座垫和轮

椅扶手,轮椅车架后端两侧连接安装轮椅后轮,轮椅车架前端

下方连接安装脚踏板,轮椅座垫中的空口横向处连接塑胶袋

上口压环,轮椅座垫中的空口竖向中间处连接安装热合气,热

合气通过连线与安装轮椅车架前端的热合开关连接而构成。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便盆上,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

实在轮椅坐便桶内预置塑胶袋,等使用者便后,将塑胶袋上口

热合取出,解除清洁便桶的辛苦,同时又减少了患者卧室的空

气污染。工作原理:首先将塑胶袋打开安放在便盆里面,把

塑胶袋口压在塑胶袋上口压环下面,老年人、残疾人使用者

大便完毕时,按动安装在轮椅扶手上的热合开关,此时热合气

立即夹合,将塑胶袋上口处牢固粘合,家属或护理人员打开塑

胶袋上口压环,将大便塑胶袋取出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

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简单,为病患者、残疾

人和老年人提供了理想的工具。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中未发现

存在问题。

/1128/ 射频电磁环境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射频电磁环境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射频电磁辐射主要来自通信工具、发射天线、雷达

、电器等。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由射

频电磁辐射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人们新的关

注点。我国各种通讯设施分布越来越广、功率越来越大,与

此同时,城市人口剧增、建筑密度不断加大,射频电磁污染涉

及人群范围也不断扩大,全国城乡各地因电磁污染引起的纠

纷不断。另外,在以高科技为特色的现代军事斗争中,射频电

磁污染与我国的现代化军队建设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随着相

/1128/ 射频电磁环境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关高新技术武器和军事装备的引入,雷达、通讯设施等产生

的射频电磁辐射污染作为一种负性的环境暴露正日益威胁着

军事作业人群的身心健康。长期暴露于射频电磁场环境中的

人群呈现出较高的心血管、神经、生殖等多系统损伤效应的

发病趋势。而由射频电磁场污染暴露所导致的基因突变,致

癌、致畸变问题更是引人关注。例如,长期使用手机,人类产

生神经胶质瘤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国际卫生组织已经确定长

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引起使用者产生神经胶质瘤。2011年世界

卫生组织已经将手机列入“可能致癌物”名单。本项目旨在

开展射频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揭示其致病机理,为建

立新的射频电磁辐射安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研制

电磁辐射防护设备与营养药物干预方法建立研究基础。主要

研究任务有:1、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建立酵母的射频电磁场

生物学效应研究平台,为下一步研发射频电磁场防护设备和

药物营养干预方法建立基础。2、研究射频电磁辐射对酵母

DNA稳定性、蛋白质折叠及自由基浓度的影响,并试图解析其

致伤机理,为揭示其对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提供线索

。将为建立射频辐射的安全标准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提供

依据。经过三年的工作,我们已按进度完成了研究计划。首

先,我们构建了稳定、精准的射频电磁场暴露装置,电磁场和

温度的稳定性及空间分布均匀性都可满足酵母的射频电磁场

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实验需求。这个平台为下一步研发射频电

磁场防护设备和药物营养干预方法建立了基础。其次,我们

/1128/ 射频电磁环境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利用具有prion表型[URE3+]的酵母菌株NT64和SB34,研究了

不同剂量射频电磁场暴露对酵母prion增殖、向prion的自发

转化、分子伴侣表达、DNA稳定性、活性氧水平等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对厦门市及特定场所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监测,掌

握了现实电磁环境的物理参数,并对这些场所电磁环境的强

度及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我们发现射频电磁场暴露可

以促进酵母prion的增殖,抑制酵母从prion状态向非prion状

态的转变。为肯定研究结果,我们进行了多次重复;通过使用

两种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排除了菌株特异性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在进一步的机制研究中,我们发现射频电磁场暴露可

增加细胞的活性氧水平。本项目创新性的使用酵母为模式生

物研究了射频电磁场对酵母蛋白质折叠、DNA稳定性和自由

基浓度的影响,取得了初步研究结果,肯定了酵母作为模式生

物研究射频电磁场生物学效应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在研究中

,构建了研究条件、建立了研究方法,并发现了射频电磁场暴

露对酵母prion增殖的促进作用。此结果与射频电磁场暴露

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提高的结果是一致的,此发现将

为研究射频电磁场对蛋白质错误折叠疾病的影响及机制提供

良好的实验材料和新的研究路线。由此,我们将为开展射频

电磁场对蛋白质错误折叠及相关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帕

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

平台,使此领域的研究能够与酵母的安全性、易操作性及雄

/1128/ 射频电磁环境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厚的研究积累相结合,对于促进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中,为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我们对厦门市及特定

场所的电磁环境进行了测量,并对其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和评

估。对于保障我市人们身心健康、电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9/ 基于端到端测量的网络拓扑结构构建方法
基于端到端测量的网络拓扑结构构建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B2O3-ZnO等,前三种体系原材料价格过高,每公斤材

料成本在100元以上,第四种材料体系膨胀系数过大,要想降

低膨胀系数,材料熔点就要升高。本发明的无铅电子玻璃的

制备原料及其重量配比为:B2O3:30~80份;ZnO:10~30份

;Na2CO3:5~10份;CaCO3:1~10份;长石:1~5份。本发明

制备的无铅电子玻璃电气性能优良,介电常数小、介质损耗

、体积电阻率高、击穿强度高;且在生产中不会对人体产生

危害、不产生有害废气和废水及废渣。

/1130/ 海量数据智能化并行处理云平台及试点应用研究
海量数据智能化并行处理云平台及试点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信银行海量数据智能化并行处理云平台的建设,

是我行IT架构转型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重要基础设施,与分

布式数据库共同构成云计算环境下持久化层的解决方案。我

行根据自身的整体战略目标和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充分调研

技术发展现状和互联网领域的建设经验,确定了本项目的实

施路线。通过项目实施建设一套基于开源技术路线,并摒弃

银行传统技术(如小机、SAN存储、DB2数据库等)的新型平

台,用以解决内部海量数据高并发实时访问和数据智能化并

/1130/ 海量数据智能化并行处理云平台及试点应用研究

行处理的问题,同时也为将来各项创新型业务的开展提供底

层技术支持。项目搭建了中信银行企业级大数据处理平台,

实现了对银行内外部、多渠道、多类型数据的采集、存储与

整合,支持海量数据实时查询、离线和在线数据的智能化分

析与并行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了成本,为中信银

行实施互联网金融架构转型提供了基础支撑。项目基于开源

Hadoop技术和分层集群架构,实现了一份数据一次存储全行

使用,减少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采用自主研发的

统一ETL框架,抽象数据处理模式,封装数据处理流程,缩短了

应用建设周期;采用Hbase技术及关系数据模型方法,实现了

海量数据的灵活访问。该项目经过测试,单节点随机读写均

值高于4000条/秒,平均响应时间低于10ms;在历史数据查询

中,在100并发情况下,实现万条数据查询400毫秒返回。本期

项目同时选取了3个试点应用,历史数据查询系统、个人综合

对账单系统、用户行为分析项目。通过试点应用的实施验证

平台设计目标,完善功能和调优性能,为未来全行范围内用户

行为分析、精准营销、应用性能分析、实时风险预警等创新

型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技术条件。

/1131/ 运用可编程逻辑模块生成和显示图形图像的方法生产人机界面
运用可编程逻辑模块生成和显示图形图像的方法生产人机界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应用可编程逻辑模块处理图像生成和显示的

方法生产人机界面的技术具有创造性;同时,该产品采用90n

m技术架构的FPGA芯片,嵌入特定的软件,对其内部每个逻辑

子单元进行分工,形成无数个有特定功能而又协同工作的逻

辑单元(CPU),勿需更多的软件解析,加快了各项指令的运

算速度,从而能执行更加繁琐的程序指令;人机界面的生产,

其显示屏幕的大小和显示图像的复杂性不再受到本身硬件的

限制而不能实现,决定了本产品的先进性。本项技术已经完

/1131/ 运用可编程逻辑模块生成和显示图形图像的方法生产人机界面

全被应用在生产人机界面,并起到良好的效果,产品整体能性

较好,运算速度较快,是同类产品所不可及的。

/1132/ 5G网络机柜
5G网络机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市场背景在过去10年中,我国经济保持着高位

增长,而随着社会商业化程度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以

及网络资费的逐步降低,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普及。随

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中,新

的服务和应用层出不穷,到2021年,预计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

需要在当前的网络容量上增长1000倍,移动数据流量的暴涨

将给网络带来严峻的挑战。首先,如果按照当前移动通信网

络发展,容量难以支持千倍流量的增长,网络能耗和比特成本

/1132/ 5G网络机柜

难以承受;其次,流量增长必然带来对频谱的进一步需求,而

移动通信频谱稀缺,可用频谱呈大跨度、碎片化分布,难以实

现频谱的高效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移

动流量需求,亟需发展新一代5G移动通信网络。为此,5G网络

机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要跟上步伐,其产业前景和市场“

钱景”都显得十分广阔。二、立项目的随着云计算、移动互

联网、物联网等产业蓬勃发展,数据中心规模不断增大并呈

两极分化趋势,末端的微型数据中心越来越多,而零星分布的

微型数据中心因地理、环境、建筑等方面的差异,一直面临

难以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困境,为业务的快速上线发

展带来了挑战。5G网络机柜将基础设施产品进行深度整合,

包含UPS、配电、制冷、机柜、消防等多个子系统,通过监控

系统对全部系统实现统筹管理,简化设计和建设流程。同时

可靠的UPS电源配电系统,不断为IT设备保驾护航,同时配置

了精密制冷系统,保障IT设备运行环境,搭配动环监控系统实

时监控设备工作状态。为此,本公司决定研究开发“5G网络

机柜”,采用全密封设计,能应用在多种恶劣室内环境中,无

需单独设置机房,满足日益增强的市场需求。三、项目实施

情况1、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研发将配电、制冷、监控和布

线等基础架构设施悉数放置在一台网络机柜内,为小微型机

房应用场景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和可靠保障平台。研发具备

智能恒温、供电系统监测与控制、防入侵门禁及柜门状态监

控系统、远程集中管控等功能的5G现代化智能型机柜。2、

/1132/ 5G网络机柜

关键技术(1)自主研发将配电、制冷、监控和布线等基础

架构设施悉数放置在一台网络机柜内,为5G机房应用场景提

供优质的工作环境和可靠保障平台。(2)目前5G机柜存在

设备功率高,发热量高的问题,故自主研发具备智能恒温、供

电系统监测与控制、防入侵门禁及柜门状态监控系统、远程

集中管控等功能的5G现代化智能型机柜。(3)分成若干个

独立区域,每个区域的规模、功率、配置等均按照标准进行

设计,制冷、供电及管理系统实现区域化、模块化,互不干扰

,独立运行。3、创新点创新点一:智能恒温关键技术研究可

根据柜内设备运行所需温度环境为机柜设置一组温度范围,

当机柜内温度超出这个范围时便会自动启动散热或加热单元

工作。创新点二:远程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安装在不同位置的

几台至数百台机柜的环境与动力系统参数可以通过网络集中

显示在一台远程计算机上,远程计算机即可以是windows平台

也可以是unix平台。操作人员通过这台计算机在办公室即可

以实现对分布于各地的机柜系统进行监控。创新点三:安全

策略关键技术研究机柜内部安装有供电监控单元,监测机柜

内供电系统的电流、电压,并实时在屏幕上显示电流、电压

值供用户分析。供电监控单元还具有过载报警和电涌保护功

能。当柜内供电系统的电流或电压超过用户指定的安全值时

会启动报警装置,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柜内各类设

备的用电安全。同时,供电监控单元的电涌保护功能为避免

/1132/ 5G网络机柜

电涌或尖峰电压损坏机柜内设备提供了保障。创新点四:通

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机柜具备过载自动切断供电的功能。该

功能启动后机柜将判断电压值和电流值是否符合用户设定的

安全值,当电压或电流接近用户指定的安全界限值时,机柜启

动报警装置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当电压或电流超出用户

指定的安全值时系统自动切断机柜供电。用户也可以用Bot

tom提供专用软件通过网络在远程切断或接通机柜供电系统

。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络在远程为供电系统的各路输出

设置延时供电。五、结论1、2019年产量达到5300台,实现销

售收入1050万元,预计2020达到1.5万台的生产规模,实现销

售额3500万元,2021达到2.5万台的生产规模,实现销售额50

00万元。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市

场的不断拓展,本产品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单位产品的生

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也随之下降,经济效益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2、通过本项目实施,可运用在营业网点(电信、金融、能

源、广电、零售......),小型企业,大型企业、政府、教育

、医疗的分支机构,云计算边缘数据中心等范围。

/1133/ 基于步态识别技术的视频检索系统
基于步态识别技术的视频检索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领域采

用了基于指纹、虹膜、人脸、声纹等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

术来保障个人和公共安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虽然在日常生

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人

体步态作为一种新型生物特征因其不易伪装、可远距离识别

、无需配合等特点弥补了现有生物特征识别中的不足,其在

安全领域中将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本项目研发了一种基

于步态识别的视频检索系统,主要内容是设计优化姿态估计

/1133/ 基于步态识别技术的视频检索系统

和步态识别算法。从视频帧或图片中检测出人体的关键位置

坐标,即进行姿态的估计。将估计得到的姿态关键点信息转

化成一串空间特征向量,利用残差网络(ResNet)将生成的

空间特征进一步处理为一维的位姿描述子,然后利用长短时

记忆模块(LSTM)或门控循环单元(GRU)在这些位姿描述

子之间提取时间特征,最后将所有的时间特征通过平均时间

池化(AverageTemporalPooling)聚合成具有良好判别性能

的一维识别向量,这些识别向量都是线性可分的,因此可以利

用现行svm来进行分类,经测试显示,该方法对衣着、携带物

、鞋型等多种协变量因素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主要研究内

容:1、基于姿态估计的视频结构化算法设计,无需对数据预

处理、无需进行行人检测,具有高实时性、强鲁棒性的优势

。2、采用提取轮廓的动态信息,利用步态能量图、主动能量

图、帧差能量图作为步态特征图像,可很好的表达步态。3、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系统通过差异提取层和特征映射层避免显

式地特征提取过程,隐式地从样本中获取对构筑样本空间贡

献较大的特征,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抗干扰性。技术创新点

:基于步态识别技术的视频检索系统研究,设计优化姿态估

计和步态识别算法,设计基于姿态估计的视频结构化算法,利

用步态能量图、主动能量图、帧差能量图作为步态特征图像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系统通过差异提取层和特征映射层隐式

地从样本中获取对构筑样本空间贡献较大的特征。主要技术

性能指标:正确识别率:>99%;系统可提取行人步态特征,

/1133/ 基于步态识别技术的视频检索系统

并进行比对识别;可多视角识别衣物遮挡、背包遮挡等人群

。步态是目前远距离复杂场景下唯一可清晰成像的生物特征

,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愈加显示出它的价值,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如公安、野外重要设施保护、智慧医疗、安

全智能监测等。来随着步态识别技术的持续升级,其应用优

势更为突出、应用模式将更为成熟,应用领域也将更为广泛

/1134/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设备平台建设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设备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背景中的应用热度,南京

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耗资300万,组建了人工

智能实验实大数据训练和服务平台,应用范围涵盖人工智能

分析、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分析、企业应用需求仿真分析和问

题解决等,具体包含包括:人工智能一体机、人工智能实验

实训平台、行业数据源,远程数据传输和访问,系统性地拓

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领域内的应用,打造技术品牌。人工

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平台是一体化设计的软硬件融合产品,是

/1134/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设备平台建设

基于华为卓越稳定的硬件平台和企业级的大数据处理架构,

结合联创教育强大的教学信息化平台以及在大数据教育领域

的经验积累,共同打造的人工智能一体化教学和实验平台。

/1135/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平台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基于公司的在线教育系统框架,通过大数据

技术,整合国内的教育资源,建立起一个在线教育资源共享平

台,推荐给有需要的教育机构、老师、学生和家长。通过平

台的建设与应用推广,教育资源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整合并实

现价值,学生和家长也更方便快捷地找到合适的课程,按需学

习,从而极大提高教育质量。项目产品可实现以下功能:(

1)为教育资源提供分享和实现价值的平台除了传统的教育

机构,各行业的机构、企业也积累相当多的经验和知识,这些

/1135/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平台

知识需要分享,并实现经济价值。本项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

术将这些各行各业的知识整理成课程,分享到平台上,让更多

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并学习这些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宽

度,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2)改善家长或学生学不到合适

课程的情况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关注课程的细化内容,对课程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却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课程。本项目将

建立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家长的属性、关注和购买课程等内

容、课程反馈的情况、学生的水平等数据进行分析,智能筛

选合适的课程,方便家长或学生选择。(3)让家长更加了解

课堂的情况传统情况下,家长购买了课程,但学生是否已经听

课、过程怎么样、效果如何,家长并不了解。本项目将基于

瑞基新视云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无系统摄像头的视频拉流技

术,让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观看课程现场的情况,从而

更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4)为老师和家长建立更有针对

性的沟通渠道学生参加课程后,老师需要针对孩子的学习过

程、作业、心理等情况和家长沟通,从而为学生制定更好的

教学方案。本项目提供瑞基IM系统,建立包括文字、语音、

图片、视频以及其他格式文档的沟通平台,方便老师和家长

沟通。本项目获得了2项软件著作权,分别为:瑞基在线教育

资源管理软件V1.0,登记号为2016SR276587;瑞基智慧教育管

理软件V1.0,登记号为2016SR276592。目前,市场上“跟谁学

”平台是与本项目产品在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主要竞争的同

类产品,但“跟谁学”核心服务只是学生在线选教师、在线

/1135/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平台

支付,再加上在线评价。本平台的竞争优势有以下几点:(

1)加入大数据分析改善家长或学生学不到合适课程的情况

。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关注课程的细化内容,对课程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却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课程。本项目将建立大数

据平台,通过对家长的属性、关注和购买课程等内容、课程

反馈的情况、学生的水平等数据进行分析,智能筛选合适的

课程,方便家长或学生选择。(2)增加教师、学生、家长的

互动目前教师与家长、家长之间的交流方式为电话、短信、

微信、QQ等,渠道参差不一,本产品提供官方而便捷的即时通

讯平台,教师和家长可在此快速获取对方信息,方便地交流和

咨询。(3)教育辅助功能具有考勤、作业和通知、学生请

假、课程表、课室管理等实用性的教育辅助功能。为教师日

常管理增加便捷性,方便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跟踪和了解

。(4)为教育资源提供分享和实现价值的平台除了传统的

教育机构,各行业的机构、企业也积累相当多的经验和知识

,这些知识需要分享,并实现经济价值。本项目通过大数据分

析技术将这些各行各业的知识整理成课程,分享到平台上,让

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并学习这些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知

识宽度,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1136/ 一种微波传输网络中调制编码门限值动态决策方法
一种微波传输网络中调制编码门限值动态决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微波传输网络中调制编码门限值的决策方法。背景技术随着

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波传输设备广泛应用到军事、

民用的各个领域。但是在目前微波传输网络中,调制编码门

限值往往在初始设定,同时无法针对每一个接入用户进行动

态决策,往往导致部分用户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下调制编码门

限值不合适造成调制编码来回波动,误码率升高。因此需要

一种在微波传输网络中针对传输信道的特点进行动态调整用

/1136/ 一种微波传输网络中调制编码门限值动态决策方法

户门限值的方法,此方法能够解决上述相关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微波传输网络中,动态调整多用

户调制编码门限值的方法,避免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下由于门

限值不合适导致的误码率上升。

/1137/ HE-2000型互感器校验仪
HE-2000型互感器校验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仪器的主要技术特点:1.采用了先进合理的设

计方案,加上在硬件方面设计了特殊的信号处理电路,并编

制了相应的信号处理程序,大大提高了仪器的信号处理能力

,使仪器在1%额定电流下工作,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解决

了检定S级电流互感器时存在的难题,克服了仪器产生的附

加相移所造成的测量误差。2.采用硬件与软件程序相结合

的特殊设计,解决了自动切换量程时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瞬

间开路问题,实现了自动切换量程功能。3.采取了每隔一

/1137/ HE-2000型互感器校验仪

段时间自动校准一次数据,并将取得的校准数据存储起来,

在每次测量结果中参与数据处理,自动校准;从而保证了在

采用普通元器件的情况下,获得仪器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和

准确度。4.采用了16位单片微机系统,利用多路模拟信号

通道的10位高速A/D转换器作为仪器的多路信号处理、采集

与转换等;利用其功能强大的高速数据处理和运算能力,来

完成仪器中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运算等,不仅简化了线路设计

,减少了硬件电路降低了造价、极大提高了仪器工作的可靠

性与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根据检定工作的实际需要,灵活地

扩展或修改某些功能,使仪器成为具有某些人工智能的智能

化仪器。

/1138/ 一种多芯激光光纤的拉制方法及其拉制系统
一种多芯激光光纤的拉制方法及其拉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芯激光光纤的拉制方法及其拉制

系统,属于光纤技术领域。该拉制方法是先采用真空挤压装

置将石英原材料,或掺稀土离子石英材料,或掺过渡族金属离

子石英材料制备成多芯激光光纤细棒,再将光纤细棒切割成

长度相同的若干光纤细棒,将若干光纤细棒按设计的几何图

形进行排列堆积并套入石英套管内形成多芯光纤预制棒,再

将光纤预制棒用拉制系统进一步拉制成多芯激光光纤。本发

明多芯激光光纤整个拉制过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毛细管组合

/1138/ 一种多芯激光光纤的拉制方法及其拉制系统

三次拉制法、溶胶-凝胶法和腐蚀法,其制作过程简单、快速

,制作成本低,且减少了多次热处理过程中引入缺陷的可能性

,所拉制的多芯激光光纤质量好、精度高。

/1139/ 山西电力调度交换网监控管理系统
山西电力调度交换网监控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了保证山西电力调度交换网络安全运行、实现统

一管理、减少维护成本、缩短故障处理的时间、达到高效管

理水平,山西电力通信中心决定成立此项目的研究和实际应

用。近年来,山西电力通信建设步伐加快,取得了巨大成绩

。随着骨干光纤网和骨干数据网建成,山西电力通信技术装

备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骨干数据网覆盖省、地区及50万

和20万变电站,采用MPLS-VPN技术。可以为调度程控交换网

提供独立的IP-VPN通道,这就为调度程控交换网监控网管创

/1139/ 山西电力调度交换网监控管理系统

建了基础平台。该项目的改造方案如下:1、系统结构根据

山西省电力调度程控网络的实际组网方式,系统采用集中式

、分层次的网络管理方式,省级监控中心设在山西省电力通

信中心。第一级为网元层,包括交换机等设备。第二级为地

调分控中心,直接面向交换机并可进行配置处理。第三级为

省调监控中心,主要对各交换机进行告警监视,必要时进行

配置处理。监控系统由主机服务器、终端服务器、工作站及

网络设备组成,网络监控中心放置一台SUN服务器作为监控

系统主机。终端服务器是完成串行通信到TCP/IP通信转换的

服务器,它们与山西电力骨干数据网提供的VPN相连。从而

构成调度程控交换网监控管理系统的IP网络。监控系统在省

设置省调监控中心,各个地区设置地区监控中心。管理权限

分多级,为不同的管理人员分配不同管理权限,根据权限划

分,管理员分别具有监视全网和修改全网系统设置、只监视

区域网络设备和修改部分系统数据、只能监视系统运行无修

改系统配置等不同的权限。2、整个监控系统具备的功能特

点:基于TCP网络的监控平台。交换机运行告警的管理。交

换机的性能分析。交换机的集中维护。交换机中继通道完好

性测试。告警信号的图形化显示和易操作性。系统具有高可

靠性,安全性强。系统的易扩展性,适应其它通信设备的接

入需要。可实现多个用户同时登录管理网络。集中式的管理

系统,整个系统无瓶颈。3、交换机管理管理的内容可以包

括调度交换机告警处理,性能分析,集中维护控制台,中继

/1139/ 山西电力调度交换网监控管理系统

通道完好性测试等A)调度交换机告警分析:交换机告警分为

小告警(Minor),非紧急告警(Major)和紧急告警(NMI

),程序诊断(ProgramDiagnostics),信息(Informati

on)。产生的告警和信息送到监控系统主机后,经处理分析

,按照告警等级的不同,以不同颜色显示到用户告警界面。

B)调度交换机的性能分析:包括话务量统计、中继组、信令

信号及电源性能等等的分析。话务量统计包括所有类型的占

线计数、占用计数、接通率及呼损率等,通过获得设备的话

务量测量值对交换机运行的性能进行分析。忙时信息包括:

某一天中话务量最大的时刻以及有关设备组的话务量测量值

。包括中继组,DTMF、MF、MFR2前向、MFR2后向、SS7话音

接收器以及拨号音、宽带拨号音和呼叫处理检测器。C)调度

交换机的集中维护控制台:为方便用户对调度交换机进行集

中维护,在监控系统的交换机告警系统(FMS)界面中,设

有VT100的远程集中维护按钮,将全交换网的交换机的维护

集中在一起,用户点击相应的按钮就可进入对应的远端调度

交换机,维护交换机数据库。整个调度交换机网可实现远程

终端的集中控制。D)调度交换机中继、监控通道的完好性测

试:调度交换机中继、监控通道的畅通关系到调度交换网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监控系统可以判断中继、监控通道是否正

常工作。大大确保了调度交换网的正常运行。我们这个网络

监控改造方案是建立在山西电力骨干数据网MPLS-VPN的基础

/1139/ 山西电力调度交换网监控管理系统

上,对安装在通信无人值守变电站调度交换网设备的集中维

护及网络监控将提供有利的手段,为提高调度交换网的运行

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1140/ 系统应用软件与工具平台建设
系统应用软件与工具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系统应用软件与工具平台建设”是2002年10月中

国科学院确立的“十五”信息化建设规划项目“超级计算环

境建设与应用”的子项目“超级计算环境软件建设”下的子

课题。该课题完成了网络中心现有深腾6800和SGIOnyx350在

计算门户上的整合,为用户提供了基于web的高性能计算易

用环境,融合了作业提交、信息查看、记账服务、系统管理

及演示等功能,并在计算门户的基础上,开发了环境科学、

生物信息、材料科学、可视化以及计算化学等7个应用门户

/1140/ 系统应用软件与工具平台建设

,完成了14个应用的封装。该课题对国家网格软件功能设计

与系统开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其成果已应用

于国家网格的运行。

/1141/ 滚动轴承多故障类型及不同性能退化程度智能评估方法研究
滚动轴承多故障类型及不同性能退化程度智能评估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提出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与约简

方法、状态分类模型与性能退化评估模型,最终实现了滚动

轴承不同故障位置及不同性能退化程度的定量评估。基于该

分类与评估方法可为工程中实际研制大型旋转机械滚动轴承

故障检测与状态评估系统提供方案,基于此可形成智能定量

诊断评估系统。可应用于各行业的大型旋转机械设备健康状

态定量评估中,提高企业设备的利用率,缩短设备的停机维修

时间、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使分散的被动维修状态

/1141/ 滚动轴承多故障类型及不同性能退化程度智能评估方法研究

变为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维修工作,节约维修劳动

力,有效实现企业维修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为社会服务。研

究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敏感特征提取的新方法,提高了特征

提取效率;研究了多维特征融合结合局部线性嵌入的适用于

性能退化评估的特征提取与约简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消除

了特征之间的冗余性、凸显了振动信号的内在特征信息。研

究了分类方法,改进了超球结构多类SVM,建立了分类模型,并

提出了两种旋转机械滚动轴承不同故障位置及不同性能退化

程度的多状态智能诊断方法,实测数据实验表明上述方法可

分别提高识别速度和识别精度。一种方法适合实时性要求较

高的场合,另一种方法适合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研究了

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方法,建立了评估模型,形成了一套大

型旋转机械滚动轴承状态定量评估方法,给出了评估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定量评估方法,不只可评估出训练数据集

中已有的故障程度,而且可以评估出训练数据集中以外的性

能退化程度。

/1142/ 地基加固效果原位测试资料处理系统
地基加固效果原位测试资料处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主要任务是编写地基加固效果原位测试资料

处理软件,实现三种锤重的动力触探数据和标准贯入数据处

理、成图,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考核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

指标如下: (1)各种锤重的动力触探数据优化处理方法及

数据局修正研究; (2)标准贯入试验数据优化处理方法研

究; (3)MATLAB程序与CAD接口编程的实现; (4)在MA

TLAB环境下完成该软件系统的编写; (5)编写可视化的界

面程序及相应的功能实现控件。

/1143/ 1200V-1700V IGBT芯片和模块的开发及产业化
1200V-1700V IGBT芯片和模块的开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成果来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电力电子器

件及电力电子集成技术》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电动汽车

用高可靠IGBT模块技术研究》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

《高效节能新型电力半导体IGBT和FRED器件及模块的研发和

产业化》2、技术简介IGBT是MOS与BJT的复合型功率器件,自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各大半导体公司都投入巨资发展

IGBT。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人们研究了各种结构来改善IG

BT的电特性。NPT型IGBT就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单晶型(非

/1143/ 1200V-1700V IGBT芯片和模块的开发及产业化

穿通型Nonpunchthrough)IGBT器件,已经成为600V以上器件

的主流产品之一。IR和西门子公司等在其产品中均采用这一

技术。NPT型IGBT是四层区结构,N-长基区无N+缓冲层,长基

区的宽度大于空间电荷区的扩展宽度,这种结构称其为非穿

通型结构。PT型IGBT同是四层结构,在N-长基区增加了N+缓

冲层,N-长基区的宽度小于空间电荷区的扩展宽度,部分空间

电荷扩展到N+缓冲层区,这种结构称为穿通型结构。IGBT器

件是在MOSFE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先发展起来的IGBT结构

为穿通型,即在重掺杂P+型单晶片上生长外延层N+区(称

为缓冲层)和N-区(形成长基区),在外延层N-区上制作

IGBT,衬底为重掺杂P+型<100>型单晶片。NPT型IGBT是在

轻掺杂N-型<100>单晶片上先完成MOS结构部分的制作,所

需的集电极区是在前一步加工完成后减薄硅片背面,减薄后

的一面用高能P+离子注入形成晶体管结构。NPT与PT应用衬

底材料不同,结构有差别,器件特性和应用范围就有很大差别

。PT型IGBT使用的外延片材料价格昂贵,减薄后芯片厚度约

为380m;NPT型IGBT工艺与PT基本相同,难度主要是硅片减薄

技术,减薄后增加高能P+离子注入,形成透明集电极发射区

。给出了NPT与PT型IGBT结构及各区厚度的比例关系。我们

主要是利用国内现有成熟的集成电路生产线,采购单晶片进

行NPTIGBT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出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的I

GBT芯片。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元胞内大面积栅源隔离

技术(授权发明专利:ZL200710130914.X)在栅源之间形成

/1143/ 1200V-1700V IGBT芯片和模块的开发及产业化

一层抗可移动离子的,保形性好的绝缘层以将IGBT的栅极和

源极绝缘隔离开。我们通过在多晶上生长一层USG,然后回刻

的技术,在多晶侧壁形成一个氧化层绝缘侧壁,然后再生长一

层高质量的BPSG的方法,使源极的金属与栅电极的多晶之间

有效隔离开。虚拟原胞的设计我们通过在有源区总面积不变

的情况下,设计没有刻孔的原胞,使多晶的面积降低,从而使

栅漏电容减小,实现可降低器件的增益,使器件获得较高的短

路保护能力。高抗闩锁(Latch-up)能力在工艺上开发了s

pacer工艺,并在此工艺上增加浓硼注入,在有源区N型层下面

形成高掺杂的P型杂质,保证器件获得较高的抗闩锁能力。软

的关断特性和短拖尾电流的实现(授权发明专利:ZL20081

0196098.7)通过适当控制背面注入剂量和退火工艺,使器件

具有较软的关断特性和比较小的拖尾电流。PN结两端电场的

精确设计以提高器件的雪崩耐量采用最先进的TSUPREM4、M

EDICI、SIVACO器件仿真和工艺仿真软件,对器件的平面结构

、终端设计、纵向结构、工艺过程及器件特性进行模拟仿真

,精确控制PN结两端电场分布以提高器件的雪崩能量,FRED的

雪崩能量高,器件抗电压尖峰冲击的能力就强,这意味着器件

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高。硅片背面工艺的精确控制及良好

欧姆接触的形成技术通过背面减薄量的精度控制,背面注入

控制,改善器件电参数,提高器件的长期工作可靠性。薄DBC

基板开发、应用,达到良好的导热性,降低模块热阻(授权发

/1143/ 1200V-1700V IGBT芯片和模块的开发及产业化

明专利:ZL200710191646.2、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07201

30964.3)对IGBT和FRED芯片大小与DBC基板厚度热膨胀应力

匹配,采用真空充氢设备焊接,焊接空洞小于1%,焊接层厚度

50um,提高导热性,降低稳态热阻,提高产品的热疲劳能力和

耐久性。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绝缘栅双极

型晶体管IGBT是一种MOS场效应和双极型晶体管复合的新型

电力电子器件。它既有MOSFET易于驱动、控制简单、开关频

率高的优点,又有功率晶体管的导通压降低、通态电流大、

损耗小的优点。IGBT已成为新型高频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典

型代表。宏微科技的IGBT器件经过多年的客户使用,足以证

明其技术的成熟度较和安全性较高。IGBT器件广泛应用与工

业控制领域:电机调速,如风机、水泵、电梯等,各种开关电

源和UPS,逆变电焊机,静电感应加热等;新能源领域:太阳能

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等;交通运输领域:电动汽车、机车牵引

、轨道交通等;照明领域:路灯照明节能电源,LED灯电源,电

子整流器等;家用电器领域:变频空调、冰箱、洗衣机、电

磁炉等;医疗器械领域:核磁共振、X光扫描仪等;军事和航

空领域:飞机、坦克、航母、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等。5、应

用情况宏微科技成功研制了多种规格型号的IGBT器件,如:

75-100A、1200-1700VIGBT芯片;100A-400A、1200-1700VIG

BT模块;400A-600A、600VIGBT模块等等。宏微科技IGBT器件

和模块的成功研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自产品投产销售

/1143/ 1200V-1700V IGBT芯片和模块的开发及产业化

以来,销售额每年以超过200%的速率增长,2011年销售达568

0万元,新增利润440万元,新增税收140.08万元,创汇53.2万

美元。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公司现已拥有如英威腾、汇川

、微能、四方、九洲电气、时代、森兰变频器、利德华福、

科华、科陆、常牵、凯尔达、奥太、上海沪工、上海沪通等

500多家客户群。

/1144/ 民用飞机电磁兼容性适航验证试验方法
民用飞机电磁兼容性适航验证试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属于民用飞机机载电子电气系统/设备电磁环

境效应设计和试验的技术领域,涉及的学科有微波电磁场和

电磁兼容性。项目成果的主要创新点为:a)机载接收机前门

耦合干扰机上测试方法b)机载无线电系统潜在干扰测试和分

析方法c)基于机载系统/设备工作特性的相互干扰检查方法

该项目成果是国内首次开展的民用飞机整机电磁兼容试验,

试验表明了ARJ21-700飞机电磁兼容的适航符合性,并获适航

当局认可。该项目对于国内民用飞机电磁兼容设计专业领域

/1144/ 民用飞机电磁兼容性适航验证试验方法

的技术积累和能力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项目所获得的

方法和流程对于后续型号研制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的解决

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同时也对国内相关航空设备研制单位

起到了技术带动作用。

/1145/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PPI网络新型聚类算法研究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PPI网络新型聚类算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项目给出并验证了智能优化算法用于生物信息学

领域中优化问题的可行性。在PPI网络中挖掘其潜藏的具有

生物学意义的信息、在注释未知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了解

生命活动的机制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蛋

白质相互作用作为许多疾病的重要病因,其机理尚不清楚。

此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供能未知的蛋白质功能,了解特定

生物功能的分子机制,寻找疾病分子标记和药物靶标,为探讨

重大疾病的机理、疾病治疗、预防和新药开发提供前期的理

/1145/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PPI网络新型聚类算法研究

论分析。对癌症、早老性痴呆症等人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

疗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1146/ 基于有限测量数据的结构损伤定位研究
基于有限测量数据的结构损伤定位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结构的损伤识别主要包含四个层次:一是结构是否

发生损伤;二是对损伤的定位;三是对结构损伤的程度进行

标定和评价;四是对结构的剩余寿命进行评价。目前国际上

关于结构故障诊断的研究多集中在损伤识别的第一个层次上

,即结构是否发生损伤进行识别;而损伤定位是进行结构故

障诊断的核心,也是问题的难点所在。目前,关于神经网络

损伤定位的研究多采用对简单结构预制裂纹进行验证性仿真

实验,不仅理论分析做的很少,而且仿真结果及其结论也不

/1146/ 基于有限测量数据的结构损伤定位研究

统一;损伤程度的标定和评价通常是对工程结构进行故障诊

断的目的所在,损伤程度的标定和评价是进行结构完整性评

定及实施维修决策的基础。结构损伤识别就是通过对结构的

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检测结构是否受到损伤,如果结构受

到损伤,则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如何,可否继续使用及其剩

余寿命如何。结构损伤识别由两部分构成,即:结构健康监

测和结构健康诊断,结构健康监测是利用现场的、无损伤的

监测方式获得结构的内部信息,分析包括结构反应在内的各

种特征,以了解结构因损伤或退化造成的各种变化。结构健

康诊断是在结构健康监测的基础上对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及

结构的剩余寿命等进行评价。本项目在大量学者研究的基础

上运用两步法对结构的损伤定位及损伤程度识别进行了进一

步的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1、运用所提出的节点

静态位移曲率置信因子(SDCAC)对梁类结构进行损伤定位

,取得了很好的识别结果,达到了较高的识别结果;2、在

结构损伤定位中提出了逐步趋精法的概念,并运用到梁类结

构的损伤定位中,其识别精度均达到了所需的单元精度,而

所需的数据量大为减少,大大提高了损伤定位的效率;本研

究中所提出的方法为进一步对大型桥梁结构的损伤定位提供

了理论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中所提出的方法

为进一步对大型桥梁结构的损伤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1147/ 网络支撑应用信息系统
网络支撑应用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网络支撑应用系统主要完成了对QinQ数据的管理和

分析、网络台账的管理、后台全自动化监控和短信报警、二

层网络数据自动化配置以及定时自动化备份网络设备配置文

件功能。同时通过提取号线系统相关资源信息,达到资源共

享的目的。通过合理运用此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宽带端口台

账的准确性,同时提升了网络运维效率,缩短了故障时延,并

降低了人力维护成本。

/1148/ 医疗温度传感器用高精度高可靠NTC热敏芯片
医疗温度传感器用高精度高可靠NTC热敏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所涉及的技术是当前医疗温度传感器用

NTC热敏用芯片的代表性的新颖技术,也是国外企业的技术门

槛所在,在国外企业的市场引导下,本项目产品已经得到中、

高端客户的基本认可,已成为温度传感器用NTC热敏用芯片医

疗领域应用的必然发展方向。近年来,电子产品高集成度需

求,使得分立元器件芯片成为必然趋势,本项目产品适应了这

一发展趋势。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重

,人类正在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水平。并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

/1148/ 医疗温度传感器用高精度高可靠NTC热敏芯片

展,各种电子进一步多功能化和智能化,NTC热敏芯片在各种

需要对温度进行探测、控制、补偿等场合的应用日益增加。

由NTC热敏芯片作为核心部件,采取不通封装形式构成的热敏

电阻和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温度探测、温度补偿、温

度控制电路,其在电路中起到将温度的变量转化成所需的电

子信号的核心作用。因此本项目为突破该领域技术瓶颈、填

补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而设立。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

有效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对加快我国高精度医

疗体温探头的应用步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工程应用价

值。这就需要在在诊疗过程中尽量精准的掌握各种患者的生

命体征参数同时减少手工劳动者和人为失误,各种诊疗仪器

设备日益发展已适应这种需求。为了使智能器械达到安全可

靠、自动化处理的目标。主要应用于病人护理和监控:救护

车,医院和家庭护理等

/1149/ 全景环境图像分析系统
全景环境图像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用图像分析一般利用数学模型并

结合,图像处理的技术来分析底层特征和上层结构,从而提取

具有一定智能性的信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方法对物景进

行分析、描述、分类和解释的技术,又称景物分析或图像理

解。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图像分析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

,从针对具体问题和应用的图像分析技术逐渐向建立一般理

论的方向发展。图像分析同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等研究

内容密切相关,而且相互交叉重叠。但图像处理主要研究图

/1149/ 全景环境图像分析系统

像传输、存储、增强和复原;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研究点、线

、面和体的表示方法以及视觉信息的显示方法;图像分析则

着重于构造图像的描述方法,更多地是用符号表示各种图像

,而不是对图像本身进行运算,并利用各种有关知识进行推理

。图像分析与关于人的视觉的研究也有密切关系,对人的视

觉机制中的某些可辨认模块的研究可促进计算机视觉能力的

提高(见机器视觉)。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提供了

一种全景环境图像分析系统,一方面,采用定制的图像检测机

制对周围各个区域的人流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结果进行广

告策略的自适应切换,从而避免了广告模式的盲目性。根据

本项目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景环境图像分析系统,系统包

括:支撑杆体,设置在广告牌的顶部,其一端固定在广告牌的

顶部中央,另一端在广告牌的顶部之上,距离广告牌的顶部的

距离可伸缩控制;全景摄像头,被固定在支撑杆体上,用于对

广告牌所在环境进行全景拍摄,以获得全景环境图像,并输出

全景环境图像;列特征分析设备,与全景摄像头连接,用于接

收全景环境图像,获取全景环境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青色通

道数值、品红色通道数值、黄色通道数值和黑色通道数值,

并按照每一个像素点的归属列对像素点进行以列为索引的分

类,输出每一列的各个像素点的青色通道数值、品红色通道

数值、黄色通道数值和黑色通道数值;成分分析设备,与列特

征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对每一列的各个像素点执行以下处理

:计算列中每一个像素点的青色通道数值、品红色通道数值

/1149/ 全景环境图像分析系统

、黄色通道数值和黑色通道数值的乘积以获得每一个像素点

的成分特征值,将列中的所有像素点的成分特征值相加并除

以全景环境图像的垂直分辨率,将获得的数值作为列的列特

征值输出;可疑列检测设备,与成分分析设备连接,将列特征

值偏离上方最近列特征值与下方最近列特征值的平均值达到

预设偏离阈值的列作为可疑列输出。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因此,本项目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创新点:(1)通过逐

列特征分析的精细化图像处理,保证了后续图像识别的准确

度和效率;(2)通过对全景图像中的各个区域的人流进行检

测,在发现流量相对于其他区域特别大的区域时,只保持对该

区域的广告牌旋转,立即停止对其他区域的广告牌旋转,从而

提高了广告牌的广告效果。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

全性本项目成功地研发出一种全景环境图像分析系统,利用

列特征分析设备,与全景摄像头连接,用于获取全景环境图像

中各个像素点的青色通道数值、品红色通道数值、黄色通道

数值和黑色通道数值,并按照每一个像素点的归属列对像素

点进行以列为索引的分类,输出每一列的各个像素点的青色

通道数值、品红色通道数值、黄色通道数值和黑色通道数值

。通过本装置,能够只保持相对于人流量大的区域的广告牌

旋转。该设备技术成熟。适用范围于对人流量检测有需求的

环境,可以根据检测数据进行广告播放、导航引导、活动监

督、公共秩序维护等领域。本装置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分析

/1149/ 全景环境图像分析系统

数据精确。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广告

宣传领域得到应用,反应良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用户希

望本项目能与广告播放产品深入融合,集成入多款设备中,集

成需要对广告宣传设备进行调整,有待沟通和联合研发。⑥历

年获奖情况暂无

/1150/ 智能林木选种数据分析系统
智能林木选种数据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成果为公司自选课题。林

木良种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

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

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

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

良种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树木生长发

育特性,决定了从林木育种繁育开始到产出,要经历比较长的

过程,后续工作必须在前期繁殖材料和工作基础上开展。一

/1150/ 智能林木选种数据分析系统

个品种的选育要经过选优、建园、子代测定、区域试验等过

程,明确良种的适生范围,再进行推广,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

时间。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智能林木选种数据分析系统是

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建设林木选种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试

验数据的自动采集、设备实时监控、实现试验过程的无人值

守。更重要的是,建立试验数据管理系统能积累并有效管理

试验数据,最大限度的发掘每项试验任务中的有效信息,提高

试验能力和新品种的选育质量和效率。该系统是一款集林木

选种、数据分析、树木管理、采集管理、系统设置管理于一

体的综合管理软件,该软件实现了各类信息管理业务线,软件

界面设计简洁、美观其人性化的管理可以使用户用轻易上手

,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智

能林木选种数据分析系统是专门为解决数据分析问题而开发

的一款集林木选种、数据分析、树木管理、采集管理、系统

设置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管理软件,该软件实现了各类信息管

理业务线,软件界面设计简洁、美观其人性化的管理可以使

用户用轻易上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的管理

方法会给您带来无限的效益,该智能林木选种数据分析系统

将是您明智的选择。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

技术已经基本成熟,适用于林业领域,安全系数高。⑤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已进行小面积推广应用,可有效降低投入成

本,提高林木育种质量,缩短林木育种周期,未发现问题存在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151/ 基于分布式网关工业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基于分布式网关工业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本项目列入浙江省科技厅二〇二年〇

下达的第一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编号:2020D60SA

742003)。二、研究目的在高能耗的工业照明领域当中,工

业照明普遍存在照明管理效率低和照明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

象,主要表现为工作区域、仓库监控区域照度不达标存在过

高或过低现象、工位照明亮度和分布设置不合理照明线路固

定无法进行照明能耗的优化,更无法实现智能化管理。上述

问题导致工业照明领域目前存在着非常大的能源浪费。本项

/1151/ 基于分布式网关工业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目开发了一款可对独立区域进行单独管理、且可以灵活扩展

的“基于分布式网关工业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三、主要目

的本项目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

种控制便捷、安全可靠、高度智能化管理的一种基于分布式

网关的工业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四、创新点1、分布式网关

部署,实现各区域照明设备的高效管理,各区域互不影响、独

立的照明策略部署,可扩展性强同时又提高维护及管理效率

;2、网关边缘计算,各节点设备本地边缘化管理,照明控制策

略、照明场景联动、恒照度控制等高效的边缘数据处理。3

、恒照度控制,优化区域灯光照度,采集区域照度数值并与调

光模块形成闭环联动控制,使工作区域灯光照度维持在设定

值的正偏差范围内。4、无线组网数据传输,网关与调光模块

及传感器间采用BLEMESH无线组网通信,无线传输数据稳健、

安全性高、传输距离远等特点。五、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

对企业自身而言,公司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和运营,提高自身的

研发实力和制造水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实力,培育企业新的

利润增长点;对社会意义来说,项目涉及的LED照明产品不但

能够节约电能,还能大规模减少传统照明器具带来的环境污

染。对当地经济来说,公司产能扩充带来的规模效应不但能

够刺激项目建设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带动当地的劳动就业,为

国家和地方创造更多税收。

/1152/ 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视频质量评价模型
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视频质量评价模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视频技术的发展为其质量评价提出了新的课题,但

由于评价图象质量的关键在于所用视觉模型是否符台人的感

知特性,因此评价图象质量必须考虑以视觉锐度、对比度敏

感度,多通道结构和掩盖特性为基础的人眼视觉特性(HVS)

。为了使人们对基于人服视觉特性的视频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现状有所了解,介绍了几种目前比较成功的基于HVS的视频

质量评价模型,并分析了它们的性能,最后展望了评价模型

的发展。

/1153/ 涉密信息监测保护系统
涉密信息监测保护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研发了涉密信息监测保护系统,由数据梳理、

分类分级、静态脱敏、数据流动脆弱性评估以及流动监测等

模块组成,可实现涉密信息的发现梳理和涉密信息的监测与

保护。项目提出了一种非结构化数据脱敏方法,该方法采用

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分析等技术,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结

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识别,抽取出敏感数据。建立

了脱敏算法库,可在不影响原本语义的前提下实现数据脱敏

。综上,项目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在涉密信息监测

/1153/ 涉密信息监测保护系统

保护方面有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154/ 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平台
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切实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共卫

生医疗信息化建设力度,在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下,中国移动

贵州公司与贵州省卫生厅于2009年5月14日正式签署合作协

议,明确了中国移动贵州公司作为贵州省卫生医疗信息化的

技术支持单位,并以新农合信息化为切入点,全面建设贵州卫

生信息大平台。新农合信息化2009年5月正式启动,在省卫生

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采取了统一规划,数据大集中的模式

,采用移动医疗数据专用网络与无线认证网络相结合的方式

/1154/ 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覆盖,解决了贵州山区村

一级医疗信息化(村医)末梢的信息交互难题。该平台已在

76个县(区)、1158个乡镇、6683个村卫生室上线运行,惠

及2158万参合农民,提高了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的效率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2011年3月15日,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完成新农合信息系统及卫生信息化专用网

络建设2384条,光缆建设长度1269皮长公里,安装室内网络接

入设备及电脑6472台,村级新农合信息机5000余台,累计投入

资金超过1.2亿元,开发了适合贵州卫生现状的新农合集中信

息系统,自主研发了贵州卫生村级新农合信息机,实现了贵州

农村卫生信息大集中的初步构想。获得了省卫生厅、国家卫

生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在国务院内参中获得专题

通告。

/1155/ 网络管理系列国际标准及应用
网络管理系列国际标准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网络管理是对网络、业务及客户进行管理的一门学

科。在立项之时,我国网络管理研究处于一种分散的相互孤

立的情况,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没有明确的规划。同

时,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兴起,下一代网络的新特性对网络管

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问题包括:如何确定混合网络的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如何进行无连接网络的管理信息建模,

缺少一种管理接口模型的通用分析方法,缺少网络运行质量

的定量评价机制与方法等。为整体解决网络管理的关键技术

/1155/ 网络管理系列国际标准及应用

难题,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项目组依托国

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等项目,系统全面地开

展了网络管理的研究工作,总体目标是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

网络管理,自主解决网络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该项目首

先提出了包交换与电路交换混合网络的综合管理体系结构;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流”的无连接网络管理建模方法

;提出了网络管理接口模型的通用分析方法;解决了包括网

络管理接口扩展机制、网络运行质量定量评价机制与算法等

关键技术问题;并基于研究成果形成了一系列ITU-T国际标

准。该项目所形成的系列国际标准,使我国在网络管理领域

的研究、实现和标准化方面具有战略优势,为我国在国际标

准化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根据项目研究成果研制成功了综

合网络管理系统、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客户业务保障系统

、通信网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和网络管理测试系统等,并在多

个网络管理系统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效益,相关的合同额累计超过2亿元。随着下一代网络逐步

进入试点或规模建设阶段,对网络管理系统的投资也逐渐加

大,本系列国际标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目适应我国

“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中的标准战略和人才战略,涵盖

“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标准制订-系统研发-行业应用”

等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将科研成果与产业化相结合,走出

一条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道路,对促进人才培养,推

动行业发展,促进学科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1156/ 交通智能化管理综合应用平台V1.0
交通智能化管理综合应用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建设人脸识

别系统可对涉恐、涉稳、犯罪分子进行提前布控和实时预警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轨道分析和追踪,锁定嫌疑人活动轨迹;

对不明人员快速身份鉴别,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已建有信

号灯的路口没有建设电子警察和卡口系统,对发生的车辆道

路违法行为无法取证处罚。未配备交通诱导系统,车辆无法

知道前方道路是否拥堵,需配备警力现场进行疏导。需要充

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监控系统来

/1156/ 交通智能化管理综合应用平台V1.0

打击、预防违法犯罪,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需要实现

各系统模块联动、可视化功能,减少工作人员操作工作。需

要健全的运营指挥中心和数据中心。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建设人脸识别系统可对涉恐、涉稳、犯

罪分子进行提前布控和实时预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轨道分

析和追踪,锁定嫌疑人活动轨迹;对不明人员快速身份鉴别,

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已建有信号灯的路口没有建设电子警

察和卡口系统,对发生的车辆道路违法行为无法取证处罚。

未配备交通诱导系统,车辆无法知道前方道路是否拥堵,需配

备警力现场进行疏导。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集

成化、智能化”的监控系统来打击、预防违法犯罪,维护良

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需要实现各系统模块联动、可视化功能

,减少工作人员操作工作。需要健全的运营指挥中心和数据

中心。指挥调度:实现了系统预案管理、勤务管理、突发事

件处理、重大活动管理等指挥调度功能;辅助决策:实现了多

种业务专题图以及态势分析,为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设备

设施管理:实现了对设备、设施、交通事件等的统一-管理;

界面风格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增强客户端通用性和友好性。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采用多种交通数据采集方式

.采集方式包括单环形感应线圈采集、双环形感应线圈采集

、视频检测、微波检测、超声波检测、红外检测、GPS车辆

采集、电子标签采集、车牌识别比对等(2)采用交通数据

质量控制,提高采集数据的精度.在交通信息采集过程中,由

/1156/ 交通智能化管理综合应用平台V1.0

于现场检测器工作故障、误差或传输设备故障、误差等原因

,导致道路交通流数据包含错误、丢失、时间点不规则等若

干类质量问题.若直接采用包含质量问题的数据展开相关分

析应用,则会带来不稳定或不安全、不可靠的隐患.针对这种

情况,采用对应的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模型和算法以提高交

通数据的精度,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丢失数据的判断和补缺、

不规则时间点的数据识别和修正、异吊数据的识别和修止、

检测器故障判断及报警。(3)多样化的数据存储策略.根据

不同的时间要求、方案精度要求进行交通数据的存储,其他

参数如地点车速、占有率、行程时间等参照流量的存储框架

模型进行设计。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及安全性在国

际和中国的大环境下,低碳生活和碳减排正逐步得到更多人

的重视,而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使得交通资源的使用效

率得到了提高,从而降低了整个城市的碳排放量。所以交通

综合管理平台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出行方面也同样发挥的巨大

的作用。5.应用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以应用与信号灯管理,

需要大量进行推广。6.历年获奖情况暂无。

/1157/ 一体化双模蓝牙系统级SOC物联网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一体化双模蓝牙系统级SOC物联网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本项目是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选项目,技术来源均为自主研发。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研发的产品是一颗面向智能家居,物联网控制和无线

多媒体的系统级芯片,芯片集成双模蓝牙及FM收发的系统级

SOC,支持高性能低功耗的蓝牙及音频应用。芯片内置蓝牙调

制解调器、基带及模拟RF模块,支持蓝牙V2.1/V4.2版本及低

功耗蓝牙连接待机,通信距离长,待机时间久。同时集成FM立

体声收发,性能与单独的外挂FM芯片相仿,支持蓝牙后台及蓝

/1157/ 一体化双模蓝牙系统级SOC物联网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牙FM同时工作。芯片集成高性能音频AD/DA,支持APE、FLAC

等无损音频解码,支持通话回声消除。项目内置240Mhz高性

能DSP,嵌入低延时cache,容易开发,支持SDcard、USB、FLA

SH等多个外设。3.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自主知识产

权配备Cache的CPU和配套的编译工具。具备5/6级流水线混

合结构,采用变长指令集编码,支持16/32/48混合指令编码,

支持指令并发双发射。支持压缩式多周期LDR/STR指令,支持

直接内存操作。优化立即数压缩编码,使得32位的编码能支

持常用的32位立即数赋值。(2)采用蓝牙与FM接收模拟电

路复用技术,做到高RF性能同时,大幅度减少了芯片成本。(

3)超低功耗的PMU电路与控制方法。(4)FM搜台,使用自主

研发的CNR(CarriertoNoiseRatio)的计算结构,创新地采

用多路并行搜台方式,综合多种搜台算法的结果,减少搜台时

间的同时极大的提高搜台准确度。4.成果已获得相关知识产

权情况如下:(1)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2)获得软件著

作权证书1件;(3)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证书1件。

/1158/ 钻井提速工具优化升级与现场试验
钻井提速工具优化升级与现场试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我公司的主要的钻井市场中,地层、井型等都

各不相同,提速难点也相差甚远。因此,针对我公司的市场区

块仅仅推广某种单一的提速技术意义并不大,必须将这些提

速技术进行集成,将工具与工艺技术有机结合,实现综合提速

,才能够真正起到整体提升公司钻井技术水平的作用。大港

、冀东滩海油田多采用人工岛或钻井平台进行油田开发,以

达到海油陆采的目的,因此大位移井、水平井数量较多,对降

阻工具水力振荡器有较大的需求;随着其它油田的大位移井

/1158/ 钻井提速工具优化升级与现场试验

、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的不断增多水力振荡器有着广阔的市场

需求;塔里木油田、玉门油田青西山前构造机械钻速低、井

眼轨迹控制难度大,最适合用扭力冲击器、减振推力器、液

动冲击器。另外对于其它油田的深井或常规井的硬脆性地层

也适合用扭力冲击器提高机械钻速;对于老油田由于多年开

采地层压力下降,很多区块出现严重井漏问题,致使不能带M

WD钻进,需要起钻换常规钻具再开展堵漏施工,耽误了最佳堵

漏时机,造成了井控风险,因此随钻堵漏阀是雪中送炭。通过

该项目的实施将解决我公司市场区块的钻井难题,形成综合

提速钻井配套工艺,可大幅度的节约钻井周期,提高钻井成功

率。创新点:1、研发的低压耗高能效脉冲振动装置,使水力

振荡器压耗降低30%,振荡力保持不变。2、研发的滚轮喷射

冲击机构,使液动冲击器工作寿命提高至150h以上,工作稳定

性大幅提升。3、研发的地面泵压显示装置,实现了减震推力

器井下工作状态的可视可控。4、依托防泥包井眼清洁工具

,形成的多级划眼清洁井眼技术,有效提高二界面固井质量。

5、研发的专用PDC钻头,提高了冲击类提速工具冲击能量利

用率和破岩效率。6、形成的钻井提速工具优选模板,解决了

华北地区、玉门青西地区、苏里格地区的定向托压、砾岩层

跳钻、深部地层粘滑震动等技术难题。应用效果:2016-20

17年水力振荡器在大港、华北、冀东、玉门、苏里格、海南

等油田现场试验80口井、105井次。现场试验效果表明,具有

工作时间长、耐温高、振荡力大等特点,大幅提高了钻压传

/1158/ 钻井提速工具优化升级与现场试验

递效率和定向效率,工具面控制更加容易提高了定向效率,提

速效果显著,定向钻进平均机械钻速提高52.6%,行程钻速提

高91.8%,最长单次入井持续工作时间达155h。2016-2017年

,旋扭冲击器大港、华北、冀东、等油田现场应用24口井,2

8井次技术服务,平均机械钻速提高45%,最高提速212%,节约

钻井周期92天。2016-2017年,在山西、苏里格、冀东等油田

进行了18口井、28井次液动冲击器现场应用,平均机械钻速

提高25.6%。2016-2017年井眼清洁器在大港、华北、冀东、

玉门、苏里格、海南等油田现场试验14口井、17井次。地面

返砂明显增多,摩阻降低20%以上。大港油田南部油区二界面

固井质量优质率仅55.5%左右,为提高该区块的固井质量,开

展了以井眼清洁器为主要工具的多级划眼清洁井眼技术,试

验5口井,固井质量均为优质。2016-2017年减震推力器在大

港、华北、冀东、玉门、苏里格、海南等油田现场试验7口

井、11井次,在大段砾岩层中保护钻头效果明显,平均提高机

械钻速23.6%,平均每口井节约钻头1只。2016-2017年随钻堵

漏阀在大港、华北、冀东、玉门、苏里格、海南等油田现场

试验10口井、10井次,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实施堵漏

5口井,平均每口井节约堵漏时间30%,降低堵漏成本40%左右

。现场共计试验155口井、199井次,未造成井下事故复杂,应

用井段平均机械钻速提高46.8%,节约钻井周期326天。

/1159/ 基于人工电磁超材料的太赫兹多频吸波器的研制
基于人工电磁超材料的太赫兹多频吸波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自选项目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

应用领域:太赫兹的独特性能给通信(宽带通信)、雷达、

电子对抗、电磁武器、天文学、医学成像(无标记的基因检

查、细胞水平的成像)、无损检测、安全检查(生化物的检

查)等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太赫兹成像技术和太赫兹波

谱技术由此构成了太赫兹应用的两个主要关键技术。近年来

,太赫兹波产生源与太赫兹波检测被公认为是制约太赫兹技

术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而太赫兹波的吸收和能量捕获是实

/1159/ 基于人工电磁超材料的太赫兹多频吸波器的研制

现太赫兹检测的基础,也是太赫兹波标定、调控、转换和应

用的核心问题。相对于热释电材料和量子阱结构,利用人工

电磁超材料构建的太赫兹吸波器具有高效吸收、高度集成、

设计灵活、室温工作等综合优势。但目前基于人工电磁超材

料的太赫兹吸波器的研究还面临着如下几个严重问题:一、

吸波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带、双带吸波器,不利于实际应

用;二、器件结构单元庞大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发展;三、结

构复杂或多层结构堆栈增加器件制备的难度和准确度不利于

器件的实用化和商业化。因此,本项目旨在解决上述几个问

题,设计出结构简单、多带(≥3个吸收峰)、小型化太赫兹

吸波器,该器件的成功设计将会推动太赫兹技术的发展,推广

其应用,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原理:

本项目制作金属微结构/聚酰亚胺材料/金属薄膜的三明治结

构。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方法研究金属微结构的几何形状、尺

寸、分布、介质层的厚度以及入射光偏振态对吸波器件的影

响,探索其中的物理机制,研制出高性能多频带太赫兹吸波器

件。三、性能指标多频带太赫兹吸波器件的吸收峰的平均吸

收率高于95%,吸收峰的个数≥3个。发表4篇SCI论文。四、与

国内外同类结论比较对于太赫兹吸波器件的研究,国内外学

者主要是通过多个子结构组合成一个大的单层结构单元或多

层金属微结构的堆栈来实现多带太赫兹吸波器。本项目采用

单层、简单金属微孔结构作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优化金属

微孔结构的形状、尺寸、分布、介质层的厚度,设计出高性

/1159/ 基于人工电磁超材料的太赫兹多频吸波器的研制

能多频带太赫兹吸波器件,实现器件的结构简单化和小型化

,从而简化器件制作程序,降低制作成本,有利于器件的实用

化和商业化。五、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利用金属U形闭合

环共振器结构作为多频带太赫兹吸波器的共振激发层,减小

了器件结构尺寸,降低了器件制作工艺难度,实现了器件的低

成本制备,有利于器件的商业化。器件设计方法具有新颖性

,该成果在技术和性能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六、作用

意义该选题符合国家需要。我国政府在2005年11月也专门召

开了“香山科技计划”,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商

讨并制定了我国太赫兹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2014年国家科

技部发布了一个973项目“新型太赫兹源、接收器和其它关

键功能器件及其应用”。因此,研制此类器件是符合当前趋

势的且国家十分重视的研究方向。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太赫

兹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

益,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对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

赫兹吸波器件,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160/ DWP—综合数据仓库应用开发平台
DWP—综合数据仓库应用开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建立架构在空间地理信息上的各种信息管理

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可进行市政综合信息管理;公安防务管

理;土地规划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农业规划管理;旅游资源管

理;综合电网管理;分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配送管理;

与定位技术结合的各类信息系统。该项目成果具有办公自动

化应用开发平台基本特点;集成空间信息,管理更直观、高效

;大型数据库的管理体制,安全可靠;利用全文检索技术实现

数据挖掘。

/1161/ 空间目标动态演化分析软件
空间目标动态演化分析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软件利用地理信息和装备实体模型实现空间中卫星

、碎片、箭体等三维想定编辑环境根据选定的空间目标或人

工输入空间目标的两行根数,用户可以方便的生成任意空间

目标的弹道,完成包括可见预报、轨道演化分析、测站部署

、通信指挥关系、气象环境设置等同时根据生成的场景,利

用轨道推演引擎,按照时间推进的方式实现整个空间态势的

动态推演,包括视角控制、动画演示、字幕设置、视频设置

等等

/1162/ 基于SOA物联网技术的云浮石材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基于SOA物联网技术的云浮石材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建立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统一服务平

台,为各制造企业物流公司、物流客户和企业提供全套的信

息服务和智能支持,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该项目为各类制造业及物流企业,特别是绝大多数的制造

业及中小物流提供高端的信息化服务,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

,节省社会资源;提高了政府对物流的监控和分析能力,有利

于政府对物流行业的科学引导;提高制造业的物流信息化整

体水平。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有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数

/1162/ 基于SOA物联网技术的云浮石材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据交换系统、综合配货系统、车辆定位系统等,核心功能部

分是数据交换处理系统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这些功能相互

支持和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1)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公

共信息服务系统是物流信息资源的汇集中心,也是了解物流

信息资源的窗口。(2)综合配货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通过平

台供客户查询物流信息,发布和查询车辆和货源信息,以实现

物流信息的共享,给供需双方搭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以提

高车辆的配载效率,减少空载率,降低成本,也给企业带来了

更多的合作机会。通过发布和查询相应车源、货源信息,供

广大客户游览和选择,并主动联系业务,从而达成交易。(3

)车辆定位系统通过GPSONE/GPS车辆卫星定位管理,自动采

集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实现对运输过程的动态跟踪

与管理。尤其在物流行业,随着物流企业规模的发展,对车辆

的管理势在必行,尤其在定位,防盗,路径分析等方面发挥了

极大的作用,可以极大的节约企业成本,为物流信息化做出更

大的贡献。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车辆基础数据

管理、车辆跟踪(GPS)、车辆状态控制、车辆查询、车辆

资源统计等。

/1163/ DZG800追光灯
DZG800追光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DZG800型追光灯主要用于电影、电视、电教、舞台

、舞厅的追光照明和效果照明。灯具采用透射式光学系统,

温度高达5500±50K,照度高,光色接近日光,显色指数为

90°。灯泡采用国内最新直流气体放电灯-金属卤化物

高效节能灯泡。灯体结构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造型

美观,灯具前部装有色片夹,能烘托艺术效果。DZG800型追光

灯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影视事业效果照明的一项空白,可

满足国内用户的需要,为国家节约外汇,替代进口产品,为出

/1163/ DZG800追光灯

口创汇创造了条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64/ 小话统电销客户管理系统
小话统电销客户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小话统是山西企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外

呼+客户管理软件,小话统是一款通讯智能软件,为用户提供

手机外呼+客户管理等一站式智能化服务,用户可通过小话统

软件智能统计销售/客服的电话量、通话时长及生成各种工

作指标排行榜,客户管理模块可对客户进行管理和跟踪服务

。小话统软件主要提供客户管理和跟踪服务,助力管理者制

定销售任务。

/1165/ 电网仿真、故障计算、保护整定及校验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电网仿真、故障计算、保护整定及校验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我国电力系统行业的新技术。近几年来,

我国电力系统行业在传统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中由于受

当时开发环境的限制,普遍存在人机界面不友好,数据录入

及管理不方便,故障信息填写复杂,智能化、适用化程度低

,无定值管理等方面问题。而我们的目的正是要开发一种电

网继电保护整定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微机化、界面新颖,操

作简单,定值合理的计算机整定计算专家管理系统。本软件

功能全面,集电网仿真、短路计算、保护整定及校验于一身

/1165/ 电网仿真、故障计算、保护整定及校验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可适应多方面的使用需求。就保护整定而言:(1)可计

算六种故障,以及复故障。(2)可按启动值精确计算分支

系数、助增系数。(3)现阶段可整定常用的11种保护。(

4)保护的仿真校验,当整定结束,有了定值的保护可以进

行仿真校验,在系统的运行环境下,按保护的功能、特点、

选择特定的地点、设置不同的故障,校验保护的动作性能,

检查定值的正确与否和配合关系是否完善。这不但可查找整

定计算的疏漏差错,还可以发现保护系统保护效果的不足,

采取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保护功能。保护的仿真校验给整定

人员提供了一个整定完毕后的检查完善环境,可发挥人的能

动性,进一步研究分析改进整定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使

整定工作不再是定值出来后,只能等待现场运行结果来检查

保护的效果,可是这样如保护有不足之处已造成损失。(5

)整个软件的使用是较为方便的,都是面向系统图、直观、

便捷。保护整定过程全部由引导框提示下进行,清晰易懂,

方便流畅、计算过程、定值结果都存储归档,再加数据库的

进一步管理,不但文档齐全,管理、保存有序,而且便于查

询修改和输出。本软件不仅适用于地区电网,而且也适用于

省级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要求,同时它所提供的强大的

仿真功能可以进一步验证定值的准确、合理;另外,本系统

还可用于事故预想以及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人员的培训,因此

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相当广阔的推广前景。

/1166/ 一种横向功率器件版图结构
一种横向功率器件版图结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横向功率器件版图结构,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

技术领域。所述横向功率器件在横向截面上形成元胞化排列

结构;每个元胞具有相同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漏电极、轻

掺杂漂移区、栅电极和源电极,且漏电极被轻掺杂漂移区所

包围,轻掺杂漂移区被栅电极所包围,栅电极被源电极所包围

;每个元胞的源电极、栅电极、轻掺杂漂移区和漏电极以及

整个元胞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为圆形或正n边形,其中n≥3。本

发明布局紧凑,无需额外的曲率终端设计,具有比导通电阻低

/1166/ 一种横向功率器件版图结构

、寄生电容小、开关速度快和电流能力强等优点,可应用于

LDMOS、LIGBT等横向功率器件版图结构中。

/1167/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规范化数据库系统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规范化数据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用于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

记录、评分、输出检验报告以及建立质量档案等多功能的数

据库系统。本项目将对数字测绘产品可能出现的差、错、漏

等问题进行广泛的分析、研究、汇总、归纳,在此基础上建

立规范化差、错、漏描述语言文字数据库,数据库的结构设

计将便于检验人员的操作、检索,可以快捷地定位到所需要

的描述文字段落上。根据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GB/T18316

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与验收、CH/T101720081:50000基础

/1167/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规范化数据库系统

测绘成果质量评定等),对被检成果进行自动化质量评定、

评分,自动输出检验报告,同时建立被检批成果的质量档案,

为数字测绘成果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因此本项目成果将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

/1168/ 中软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系统
中软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软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积累了很多网络管理方面的用户需求,基于如下的背景立项

开发了中软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系统(简称“中软运维”):

■各行业网络系统平台建设和改造已经基本完成,但还不是

很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已经转向对网络平台的管理

和使用等方面;■用户单位系统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维护任务繁重,缺乏专业分工;■目前网管产品专业性较强

,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中软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系统是一款

/1168/ 中软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系统

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平台监测和管理软件,该产品侧重于信息

系统的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通过模拟运行维护人员的日常

操作,以无人值守的方式,对信息平台进行7×24小时

的实时自动监测,从而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用户

因为网络应用中断产生的损失。中软运维带有数十种监测器

,通过模拟运行维护人员的操作,对信息平台软、硬件资源

的关键参数进行7×24小时的不间断监测,监测内容包

括数据库系统、WWW服务、邮件系统、服务器主机、网络设

备、网络线路等。众多监测器如同一双双眼睛监视着信息平

台中繁忙和容易出错的环节,一旦发现故障或者故障隐患,

将通过语音电话、声音、E-mail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通知

相关运行维护人员,并且可以根据设置对故障进行自动恢复

。同时还为客户提供详尽的性能监测报告,供用户分析、诊

断系统状况,运行维护人员可以根据信息平台运行趋势,诊

断瓶颈并对系统的变化和更新作出长期计划。中软运维采用

非代理的监测方式,不需要在被监测设备上安装任何软件。

在技术实现上系统包含了对众多网络协议的开发,如SNMP、

WMI、Telnet、SSH、SMTP、POP3、HTTP、FTP等,中软运维

系统的管理范围是整个网络,以及网络中各台主机上运行的

软件应用,所以系统必须能够与所有的被管理对象进行通信

,这使系统综合了许多的网络通信技术。中软运维系统是一

个通用的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系统,只要需要网络管理的地方

就可以使用中软运维系统。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完善的安全措

/1168/ 中软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系统

施得到保证,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读取支持128位HTTP

S和SSH加密协议。用户登录系统除需输入指定的用户名和密

码外,还可设定系统只允许通过指定的IP地址进行远程登录

。中软运维系统已经完成了2个企业用户的实施工作,运行

情况良好,为用户解决了问题。

/1169/ 复杂场景下视频运动目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复杂场景下视频运动目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计算机、图像处理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智能视频监

控系统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识别、跟踪、和检索等能力,

是未来城市监控系统的核心,对建设智能城市、平安城市和

智慧城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目标检测是视频内容分

析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问题,受到

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背景整体建模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是成

功的,而在复杂场景中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如何结合局部和

/1169/ 复杂场景下视频运动目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全局特征,以及视频帧间的关系特征,构建适应复杂场景变化

的鲁棒背景模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阴影与

背景具有明显差异性,同时又与目标具有相同运动特性,通常

会被误检为目标,将会影响后续的目标定位、跟踪和识别等

。阴影是目标检测中面临的关键性挑战,已成为计算机视觉

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首先基于混合

高斯模型采用多角度特征描述背景,构建多视角下的鲁棒视

频背景模型,有效解决了光照变化、摄像机运动或背景运动

等给目标检测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目标检测的准确率。然后

,基于阴影的光学模型分析了阴影特性,提出了自适应加权的

多特征阴影检测算法,利用相邻视频帧之间的关系,结合空时

特征和区域的一致性,实时更新阴影模型;兼顾全局、局部、

全局与局部之间的特征及不同特征在特定场景中的作用,有

效解决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阴影外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一问题,适用于复杂场景中的阴影检测,有效提高了目标检

测准确率。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为了预防公共安全事件

的发生,对视频运动目标进行实时鲁棒的检测已成为智能视

频分析的关键内容。本项目针对复杂场景运动目标检测关键

技术进行研究,有效提高了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率。该技术

可以独立或嵌入于现有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实现对视

频中运动目标的有效检测,极大提高了现有平台的管理效率

,将在智能视频监控领域和公共安全防范领域发挥更大的作

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170/ 滇池水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滇池水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以滇池水质监测为应用场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部署、节点路由、节点定位和数据融合算法,探索在滇

池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水质监测工作,为滇池水质

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项目组在研究

的基础上撰写并发表了15篇研究论文,其中5篇EI收录论文,

5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大学学报论文。发表主要论文如下:

[1]ShikaiShen;BinYang;KaiguoQian;XiaohongJiang,AnEf

ficientLocalizationAlgorithminWirelessSensorNetwork

/1170/ 滇池水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s,CANDAR’15,2015。[2]ShikaiShen;YumeiShe;KaiguoQia

n;WuWang,AlgebraicSolutionforSourceLocalizationbyUs

ingTOA-basedAsymmetricTripRanging,JournalofInformat

ionandComputationalScience,Volume12,Number17,2015,E

I源刊收录[3]WuWang,BinYang,OsamuTakahashiandXiaohon

gJiang,DeliveryDelayin3DMANETswithPacketRedundancy,

CANDAR’15,2015。[4]KaiguoQian;ShikaiShen;ZuchengDa

i,ASelf-adjustingNodeDeploymentAlgorithmforWireless

SensorNetwork,CommunicationsinComputerandInformatio

nScienceVolume482,pp505-512,2015,EI收录[5]KaiGuoQia

n;ShiKaiShen;ZuChengDai;RenDuan,MaintainingCoverage

NodeSchedulingAlgorithminWirelessSensorNetwork,Spri

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2015,CWSN2014,CCIS501,pp

.59-68,2015.EI收录[6]申时凯;佘玉梅,基于改进神经网络

的湖泊水质污染检测法研究,计算机仿真,第29卷,第8期,17

9-182页,2012[7]钱开国;戴祖诚;申时凯,非均匀分布的无线

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计算机应用,第33卷,第12期,341

5-3418页,2013[8]钱开国;王伟;申时凯;戴祖诚,基于蜂窝网

格锚点的虚拟力导向节点部署算法,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第2

2卷,第6期,1839-1841页,2014[9]洪孙焱;申时凯;阿圆,基于

网络流的无线传感网负载均衡问题算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No.23(1):11-14页,2014[10]闫康;申时凯

;余丹;张磊;陆婷;成瑶,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

/1170/ 滇池水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统中的应用,昆明学院学报,第34卷,第3期,67-69页,2012[1

1]文瑾;王宜怀;柏祥,嵌入式操作系统MQX内存管理机制分析

与改进,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已录用[12]文瑾;施连敏,基于K

W01-ZigbeeMCU无线点阵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福州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已录用

/1171/ 高性能副边同步整流控制芯片
高性能副边同步整流控制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公司定向研发项目,芯片产业目

前是六安市重点支持行业。为了尽快推动LED照明市场的快

速增长,各个厂商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LED驱动产品。

降压LED驱动器控制器目前亚洲的竞争者是MPS和士兰微,全

球的竞争者是TI和英飞凌,故研发高性能芯片以促进新能提

升。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版图采用0.5um60VBCD三层铝设

计规则设计的,在版图设计时共使用22个层次来完成电路的

功能。由该版图完成的集成电路是一个降压DC-DCLED可调光

/1171/ 高性能副边同步整流控制芯片

恒流驱动电路,采用迟滞控制回路及单电阻器高侧电流检测

,能提供典型值为5%的输出电流容差,有效改善亮度控制和灯

具的亮度配对。该电路允许用户在宽动态范围下调节亮度,

其直流调光比为20:1,脉冲宽度调光比为1000:1,使得低亮度

下的灯光控制更为准确。该电路搭建的系统有过流保护和过

温保护;LED开路/短路时,输出错误检测信号Fault。内置MO

SFET,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外围器件,外围电路简单。该电路

有如下特点:1)4.5V~60V工作电压范围2)内部集成驱动MOS3

)输出电流可达1A4)支持Buck结构5)20:1的模拟调光6)1000

:1的PWM调光7)输出电流精度控制在5%8)LED短路保护9)LED

开路保护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高性能副边同步整流控制

芯片是一个全正向设计的电路和版图。创造性:首次配合D

C-DC降压架构,实现LED恒流输出的驱动电路,效率等性能优

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性:4.5V~60V工作电压范围,内部

集成驱动MOS,输出电流可达1A,支持Buck结构,20:1的模拟调

光,1000:1的PWM调光,输出电流精度控制在5%,LED短路保护

,LED开路保护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已经

生产出芯片,技术成熟,产品研发完毕,已进行产品推广并且

量产,安全性高。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已批量生产,

无不良问题存在。⑥历年获奖情况申请布图登记专有权1项,

已授权。⑦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此产品已经量产,具有较高

的实用价值!

/1172/ 新媒体文字喷泉
新媒体文字喷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普通许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广播影视技术、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游览景区管理
技术详情

  文字喷泉广告新媒体

  电脑彩色音乐立体图形文字喷泉、标志喷泉,是新颖

媒体广告。可在机场、车站、广场、公园、

  大厦、工业园区等场所,将单位的名字、广告用语、

标志做成文字、标志图形喷泉,形成轮流播放

  文字、标志喷泉信息平台。右图大型天字文字喷泉案

例。

  文字喷泉广告是广告~新颖独特的播放媒体;

/1172/ 新媒体文字喷泉

  文字喷泉广告是文字~前所未有的表现方式;

  文字喷泉广告是信息~长效保存的优质载体。

  世界首创文字喷泉、标志喷泉广告媒体专利技

  术,是都市的文明新产物,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

宣扬企业品牌形象、传播企业文化信息,有超强的

  视听感观,亲近感强烈,是感动视觉和赏心听觉两

  方面的媒体,将视听者吸引进文字、标志喷泉广告

  界面,容入情感,对文字、标志喷泉广告内容的理

  解快,以动感能达到高注视率。本文字喷泉专利已

  设计实施多个大型喷泉。

  人们乐意、亲近观赏文字、标志喷泉广告,习惯用文

字、标志喷泉打卡景点作背景照相、摄影

  留念,当游客以某公司的标志喷泉、文字喷泉作背景

拍照时,会把这个品牌信息传递到四面八方,

  并长期保存,这比其它媒体宣传效果更亲切、直接、

新颖、持久、广泛,是别具一格的广告信息载

  体,具有强势宣传力度及品牌提升的商业价值。

  为服务社会,传扬科技文明!

  本文字喷泉广告新媒体发明专利,全方位合作共赢!

/1172/ 新媒体文字喷泉
简介相关图片
/1173/ 双向全双工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自干扰消除方法
双向全双工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自干扰消除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双工MIMO中继自干扰消除方法,

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考虑最小化自干扰而忽视系统容量性

能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估计信道参数;2)设计第一源

节点的发射,接收波束成形矩阵以消除第一源节点的自干扰

;3)设计第二源节点的发射,接收波束成形矩阵,以消除第二

源节点的自干扰;4)设计中继节点的发射,接收波束成形矩阵

,以消除中继节点的自干扰,并同时选择符合条件的发射,接

收波束成形矩阵最大化系统容量。本发明不仅消除了中继节

/1173/ 双向全双工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自干扰消除方法

点的自干扰,又消除了两个源节点的自干扰,且能在消除自干

扰的同时最大化系统的容量,可用于未来第五代无线移动通

信的分布式协作传输系统。

/1174/ 银色世纪工程科技成果——海惠健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银色世纪工程科技成果——海惠健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是针对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氧化损伤、

衰老等常见的健康问题,依据祖国医学“君臣佐使”的用药

规律以及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理论,将各有效成分进行科

学配伍,采用先进的生产制作工艺使各有效成分相辅相成、

相互协同而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抗氧化、保肝护肝、润肠通便、养颜美容等保健作用。该产

品既有祖国医学“君臣佐使”的用药规律,又有现代医学、

现代营养学理论为指导,将多个交叉学科融为一体,用于保健

/1174/ 银色世纪工程科技成果——海惠健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食品开发研究的实践,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该产品具有增强

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润肠通便、保肝护肝、降血压

降血脂降血糖等保健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

/1175/ 一种可调节脉冲宽度的调Q激光器
一种可调节脉冲宽度的调Q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脉冲宽度的调Q激光器,其特

征是:至少包括第一全反射镜和第二全反射镜构成谐振腔,

谐振腔内包括激光介质和调Q开关,所述的谐振腔内进一步包

括一个声光布拉格衍射单元,一个声光衍射输出机构,第三全

反射镜,声光衍射输出机构由第三全反射镜和声光布拉格衍

射单元构成,由左向右传播的激光束经过布拉格衍射单元衍

射形成第一部分输出光,由右向左传播的激光束经过布拉格

衍射形成第二部分激光输出,第二部分激光输出激光经过第

/1175/ 一种可调节脉冲宽度的调Q激光器

三全反射镜反射后和第一部分输出光相汇合,构成总的输出

激光,声光布拉格衍射单元构成谐振腔的激光输出率调节装

置,通过调节声光衍射效率调节输出损耗率,使激光输出脉宽

进行调节。

/1176/ 南宁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南宁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地理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其采集加

工的工作量大、生产周期长、获取维护成本高及涉密等特点

,充分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地理信息的开发利用和共享研究建

设是当前国内外的热点。立项“南宁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

台的研究与建设”科技项目旨在通过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

集成,提高南宁市城市级地理信息利用及维护的能力和水平

,为城市级地理信息更好地辅助决策、惠及寻常百姓提供技

术支持平台。项目为2011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1176/ 南宁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编号:201107007A),2012年广西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并

得到2012年北京大学博士团的指导。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及

技术创新成果有:①通过对OpenLayers的地图加载策略的引

入,自主研发了一套客户端地图应用组件。②通过对Lucene开

源软件的重新封装,实现了通过索引文件来实现地图的模糊

搜索和空间地理查询。③在服务注册功能中,采用PBKDF2对称

加密技术对服务地址进行加密解密,保证服务资源在实现数

据共享的同时保护数据的安全性。④设计了《南宁市三维模

型制作技术要求》规范,通过大规模三维仿真地图的分幅渲

染与自动拼接技术,优化了三维景观模型的制作工艺与流程

,实现了三维景观模型的精美制作与高效浏览。项目采用的

技术相对成熟,适用于城市管理智能化、交通管理与出行、

规划与设计、建设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水利、环境保护、

灾害防治、旅游服务、安全保护、房产管理、现代农业等领

域。同时,系统采用加密技术对服务资源和数据进行二级加

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目前,平台已经广泛在南宁市交

通运输信息管理中心、南宁市建政街道办、南宁市建设委员

会等政府职能部门得到应用,地理信息资源得以共享,减少了

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了我市基础地理信息的管理水平和应

用服务水平。同时,平台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要不断丰富平台

数据、加快数据更新速度、积极推广应用平台。

/1177/ 基于Web服务的医疗信息集成通用接口HIC软件V1.0
基于Web服务的医疗信息集成通用接口HIC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医院的管理与设备的计算机化带来的医院信息

系统HIS与遗留设备的集成难题,本研究采用Web服务以及操

作系统底层操作技术,实现了遗留设备与HIS的有效集成,

消除信息鸿沟。项目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在各医院推

广应用。

/1178/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产品功能及应用领域:该产品把光纤藏于架空地线

中,具有常规地线和通信的双重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

、铁道通信、网络、数据传输等领域。技术特点:该产品采

用了实用新型专利,高强度被覆光纤,其技术特点是光纤余

长精确控制、PBT内衬管和不锈钢管形成复合管,有效保护

光纤。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结构

上进行了创新,光纤单元中增加PBT内衬管,使光纤免受不

锈钢焊接过程中激光的烁伤和钢焊缝锐边的磨损。项目成熟

/1178/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

程度:小批量生产。中天公司产品经广东电力通信中心、广

西电力开发公司和新疆电网建设公司等单位使用,用户满意

,反映良好。主要竞争企业:上海阿尔特光缆有限公司、英

国BICC公司。新增总投资:2978万元。新增销售收入:800

0万元。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短路电流温升可达200℃,

适应环境温度-40℃-+80℃,光缆的运行张力可达85%RTS,

余长达1%,光纤衰减指标低于0.22dB/km-0.3dB/km。该产

品采用了实用新型专利,采用高强度被覆光纤。

/1179/ 基于浮地抗干扰技术的新型工控机
基于浮地抗干扰技术的新型工控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在浮地状况下,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来有效地

吸收环路地电流的能量,减少地线上大电流的影响,其浪涌电

压保护能力可达到4KV标准,在环路地电流较大的场合,能有

效地提供损坏保护,有效地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该

产品的企业标准填补了国家计算机安全标准在浮地方面的空

白,产品性能指标突破了目前EMC的局限,采用自主研发的浮

地抗干扰技术所研制的浮地工控机属国内首创,具有国际先

进水平;同时将系统零线与大地隔离浮空,即功能接地同保护

/1179/ 基于浮地抗干扰技术的新型工控机

接地之间相隔离且能耐受1000VDC电压,以抑制强共模干扰,

避免共模能量对控制系统的损坏。

/1180/ 大数据压缩编码与寻址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大数据压缩编码与寻址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大数据压缩编码与寻址是实现大数据采集、融合和

跨域流转的关键技术,大数据压缩编码是指对终端数据进行

压缩采样、编码融合,以建立能量高效并具有容错功能的通

信编码机制;安全寻址是指在网络模型的不同层次对访问请

求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和联动,同时对寻址结果的完整性和私

密性进行保护,以避免攻击者的窃听、篡改和伪造。大数据

压缩编码与寻址是大数据技术能够在智慧物流、农业溯源、

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对它的研究将

/1180/ 大数据压缩编码与寻址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有助于实现大数据应用中任意终端数据安全、准确、高效的

采集、融合、寻址与传输,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构建一个互联

互通的泛在网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项目团队近

年来一直从事大数据压缩编码与安全寻址相关领域的研究,

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物联网安全寻址及应用(611

70276)”,“基于入侵容忍的网络编码性能研究(6120116

0)”;江苏省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轻量级物联网寻址方

法研究(12KJA5200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融合压

缩感知的网络编码稳健性技术研究(BK20131377)”、“基

于非合作博弈模型的传感网功率控制关键技术研究(BK201

40883)”;江苏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一种基于IPv

6的传感器系列节点研究(BC2013027)”等项目,本成果正

是在上述项目的研制过程中形成的。本项目从大数据编码寻

址体系结构、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这四个方面对大数

据的压缩采样、编码融合、寻址及其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而深

入的研究,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本项目取得的系统性创新

性成果主要包括:(1)基于大数据感知层、网络层、应用

层三层体系架构,提出了基于入侵容忍的压缩编码机制,有效

降低了冗余数据量的传输,并具有一定的数据错误与丢失容

忍能力,使得网络在遭受攻击时仍能继续有效的运行。(2)

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大数据资源寻址模型、基于感知网络

拓扑模型化的大数据终端IPv6地址配置方法、一种地址前缀

自适应配置与上下文表动态分发与同步方法,形成了基于轻

/1180/ 大数据压缩编码与寻址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量级IPv6寻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端到端传输体系结构,提高

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网络丢包率,显著提高网络总体性能。

(3)提出了无线链路状态预测模型与链路状态感知分布式

轻量级功率控制算法,设计了泛暴露节点的并行传输机制,有

效降低了功率控制策略中不对称发射功率问题带来的不良影

响,实现了感知层采集数据的高效、可靠及快速传输。(4)

提出了摄像机节点选择状态建模与控制策略规划方法、提高

了视觉物联网中摄像机网络节点选择的适应能力,实现了具

有良好计算效率和精度的视频人体运动跟踪,有效解决了视

频人体运动捕获数据集内容检索和可视化问题。本成果已获

得授权发明专利共计9项,受理专利10项,形成了比较集中的

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

,出版学术专著1部。基于以上研究技术成果,与江苏克胜集

团联合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农药全生命周期溯源平台”,“

基于IPv6的智慧农场关键技术研究”等应用项目,累计取得

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

/1181/ 应用于远距离的光束稳定装置和光束稳定方法
应用于远距离的光束稳定装置和光束稳定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应用于远距离的光束稳定装置及稳定方法,包

括置于光源与后续光学系统之间的传输光路中光束初稳定单

元和光束精稳定单元。本发明能实现对光束长距离传输时出

现的大尺度位置和指向偏移量的光束进行快速、高精度的稳

定。光束稳定技术广泛应用于空间光通信,光刻机等高端领

域。在空间光通信中,发射端光束指向偏移过大则会导致双

方通信的失败;在光刻机应用中,照明光束的指向和位置稳定

性很大程度制约着光刻质量,影响光刻产品的良品率,因此有

/1181/ 应用于远距离的光束稳定装置和光束稳定方法

必要引入光束稳定技术,将光束的指向和位置偏移维持在可

控范围之内。

/1182/ 面向广域海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面向广域海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面向广域海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致力于构建一

个大规模、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海洋感知监测系统。针对远

海环境特点,主要是用于解决在地势起伏大、能源补给困难

等复杂艰险远海环境下,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的低功耗长期

稳定运行与无线数据的可靠传输,做了海洋传感器通信与组

网技术研究,结合当今无人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背

景,我们提出多维度海洋监测传感器节点间的无人机自主动

态传感器数据收集技术,并做了节点低功耗方案研究。

/1183/ 蛋白质组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其支撑平台的构建和应用
蛋白质组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其支撑平台的构建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蛋白质组学已成为揭示重大疾病生理病理分子机制

和复杂调控网络的重要手段,对重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

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但海量复杂蛋白质组数据的处理

与分析已成为蛋白质组学乃至生命科学发展的瓶颈。本项目

针对蛋白质组领域的迫切需要开展了系统的信息学研究,为

蛋白质组数据的标准、质控、处理、存储和后期分析提供全

方位的信息学支撑:1.建立了蛋白质组全流程数据处理的质

量控制体系,将质谱数据利用率提高了10%~40%,达到国际领

/1183/ 蛋白质组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其支撑平台的构建和应用

先水平。所建方法已在蛋白质组系列研究中成功应用。2.建

立了系统的蛋白质组数据标准,研发了系列数据库,为全面解

读人类基因组,揭示生命信息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的调控规

律提供了重要基础。收录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组织层次的人蛋

白质组和人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覆盖了超过50﹪的人类蛋白

编码基因,并为发布和共享蛋白质组数据提供了公共平台。

3.为蛋白质组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系统化、高质量、高利用率

的数据资源分析、整合和共享平台。发展分析工具已为国内

外多家单位提供了近十万次的数据分析服务。4.开展了蛋白

质表达、相互作用等重要生物现象的研究,揭示了蛋白质组

丰度分布的三大规律;蛋白质表达和网络系列规律的发现,有

助于人们了解生命体系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功能进化特点。相

关工作发表论著66篇,总SCI影响因子达328,总被引用664次

。蛋白质相互作用可靠性评估方法效果突出;肝脏蛋白质相

互作用网络研究成果入选F1000必读推荐;所建立的数据库位

列国际同类前茅,获130多个国家来源的访问;在线工具获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访问;获软件著作权25项,参与技术服务获

间接经济效益960余万元。本项目建立的信息学平台为我国

领衔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提供了重要支撑,并

成功应用于多项大型国际、国内计划,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

相关领域的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研究成果已成为国际上相

关研究的重要资源。

/1184/ 5256A面向R12 LTE-Advanced的终端综合测试仪
5256A面向R12 LTE-Advanced的终端综合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5256A面向R12LTE-Advanced的终端综合测试仪1、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来源与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由单位

自主立项研发生产。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5256A面向R1

2LTE-Advanced的终端综合测试仪主要应用于终端生产线上

,在生产线上为面向R12LTE-Advanced的终端产品校准和综合

测试,同时也为生产质量进行把关,另外也可用于面向R12LT

E-Advanced的终端产品研发和维修阶段。支持大带宽、低延

迟、高灵敏度射频接收通道和高增益、低噪声、宽带射频发

/1184/ 5256A面向R12 LTE-Advanced的终端综合测试仪

射通道。支持开放性、模块化数字调制模块设计。支持HAR

Q技术,支持动态资源调度,支持对终端的功率控制,包括开环

功率控制和上、下行闭环功率控制等。支持面向R12LTE-Ad

vanced物理层的大容量、高性能、高速处理。支持快速、高

指标的调制域分析。支持快速、高指标的误码率分析/误块

率分析和高精度的功率测量。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

产品首次产品采用基于多环合成和高速交叉采样的并行多模

信号收发处理技术,实现了OFDM大带宽信号分析的解决方案

,提升了整机信号解调的质量;采用基于循环卷积检测匹配滤

波和最小均方误差的物理层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LTE-Adva

ncedR12物理层多流数据实时解调处理,提升了整机物理层信

号处理的低时延与实时性;采用基于MAC多层实例LTE-Advan

ced系统级仿真实例的协议栈多任务协同处理技术,实现了高

效MAC协议栈调度机制,提升了系统协议栈信令处理效率。产

品支持LTE-Advanced(含TD-LTE、LTEFDD)、WCDMA、TD-S

CDMA、GSM(含GPRS、EDGE)及WIFI、蓝牙及导航等制式终

端一致性测试,通道带宽达到160MHz,满足5模蜂窝制式和4种

非蜂窝制式的测试需求;支持灵活的校准、信令/非信令测试

、多模射频一致性一站式协议测量等测试要求;同时具有丰

富的程控接口,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控制及网络升级功能;产

品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25项,总体技术达到国

内领先水平。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产品

经工信部中国信通院测试,并通过国家电子仪器质量监督检

/1184/ 5256A面向R12 LTE-Advanced的终端综合测试仪

验中心等国家机构检测,指标满足3GPP相关终端射频一致性

测试规范及Q/AV218-2017《5256A面向R12LTE-Advanced终端

综合测试仪详细规范》要求。单位生产设备、检测手段、质

量保证体系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5256A面向R12LTE-Advanced终端综合测试仪可年创造30

00万元以上产值,经济效益将非常显著。另外,快速推出面向

R12LTE-Advanced的终端综合测试仪将打破测试短板,与国际

通信测试保持同步,为LTE-Advanced终端技术的研发和产品

成熟提供测试和验证手段,对提高LTE-Advanced终端的性能

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将对我国通信国际化推广

和国际技术引领起到重要作用。一套功能完整、通用、覆盖

全面的终端综合测试仪,不仅是衡量产品性能的权威手段,而

且更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185/ 支持维哈柯文的操作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支持维哈柯文的操作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新疆大学多文种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近几

年已经研制完成并通过项目验收的几个科研项目及相应的软

件成果的综合,主要包括:(1)维(哈柯)、阿、俄文操

作系统平台软件的开发与应用;(2)维(哈柯)文OpenOf

fice办公套件的开发与应用;(3)维(哈柯)文嵌入式操

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4)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维文、

阿拉伯文、俄文、斯拉夫哈文手机的开发与应用等。1、维

(哈柯)、阿、俄文操作系统平台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维(哈

/1185/ 支持维哈柯文的操作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柯)、阿、俄文操作系统平台软件是自治区科技厅立项的高

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412108等,项目分别于2006年12月

29日,2007年8月23日通过科技厅验收。项目在解剖和掌握

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机制、国际化机制基础上,结合维吾

尔文、阿拉伯文、俄文、斯拉夫哈文等语言(以下简称多文

种)处理的特需,开发了符合国际/国家代码标准的维吾尔

文、阿拉伯文、俄文、斯拉夫哈文多文种Linux操作系统平

台服务器版及桌面版软件。主要工作包括:1)创建了Linu

x多文种本地化技术;2)创建了多文种OpenType字库;3)

修改Xserver底层实现了Xwindow图形界面的多文种支持;4

)研制了符合XIM协议的多文种自动选形输入法;5)解决了

应用程序全面支持多文种输入输出技术;6)研制了陷阱式

屏幕取词、动态翻译技术;项目攻克了一系列维汉兼容处理

难题,包括陷阱式屏幕取词动态翻译技术、多文种混合输入

技术,双向编辑技术等。支持阿拉伯文及斯拉夫哈文的Lin

ux操作系统在国内属于首次开发,软件在阿拉伯文及斯拉夫

哈文本地化资源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项目开发的软件经测试

及推广应用,完全满足多文种处理的要求,技术指标达到同

类汉英文软件的指标。2、维(哈柯)文OpenOffice办公套

件开发与应用研制开发了维吾尔文OpenOffice办公套件,在

新疆是首次开发。解决了OpenOffice办公套件中支持维吾尔

文的许多技术问题,例如维文字母自动拉长匀齐及多语种混

合编辑排版技术,在不等宽字符混合编辑技术、双向不等宽

/1185/ 支持维哈柯文的操作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光标按笔序控制技术等。其中维文字符自动拉长匀齐技术,

基于管道-过滤器的左右向文字兼容处理技术具有创新性,

在国内首次实现OpenOffice的维吾尔文化。已经在新疆地区

推广应用office办公套件软件3000余套,取得了1项软件著

作权。专为新疆政府公文传输系统配套的“公文传输系统中

多语种跨平台编辑排版软件”已经在新疆170多个厅局单位

推广应用。3、维(哈柯)文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与应用开

发了维吾尔文嵌入式WindowsCE操作系统,开发了维吾尔文

、俄文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对嵌入式WindowsCE.Net操作

系统的主要体系结构进行剖析。研究设计出了维吾尔文本地

化环境,利用资源编译器编译和反编译功能,构建了基于W

indowsCE.Net平台的维吾尔文图形用户界面资源库,实现W

indowsCE.Net的界面维文化和基于WindowsCE.Net的应用程

序的维文支持;开发了输入法程序,实现WindowsCE.Net的

维吾尔文字键盘输入和软键盘输入;通过编制维吾尔文字库

,为WindowsCE.Net平台下维吾尔文字的显示、打印提供了

基础。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中QTOPIA图形用户界面进行

了维吾尔文支持开发。使用了Unicode作为内部编码,可以

同时支持多种编码。开发的软件对国际化标准支持非常完备

,对该软件进行了本地化工作,主要是翻译使用界面,进行

左向编辑处理,进行特殊的定制,使软件产品能够在本地语

言环境下使用。为开发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提供

/1185/ 支持维哈柯文的操作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了支撑。4、维文、阿拉伯文、俄文、斯拉夫哈文手机的开

发与应用开发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维吾尔文、斯拉夫哈

文、俄文、阿拉伯文手机。通过与内地手机生产企业合作,

建设了维文手机生产基地,生产了维文E798手机、维文C70

0手机的开发、维文A80系列手机、基于MTK方案的斯拉夫哈

文手机、俄文手机和阿拉伯文手机。产品已经在新疆地区进

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依托中兴、新疆移动等电信公司,利

用这些公司的成熟销售渠道,建设了维文手机销售服务体系

,几种牌号的维文手机销售情况良好,达到产业化应用的规

模。在新疆大学多语种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维吾尔文手机”

售后服务中心,通过热线电话或网站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与

服务。已经在新疆各地销售“维吾尔文手机”5万余部。

/1186/ 2019-YN-GCZD型(3波长8参数)植株叶面营养诊断光谱仪软件
2019-YN-GCZD型(3波长8参数)植株叶面营养诊断光谱仪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功能:实现植株冠层无损诊断,得到NDVI、RVI、DV

I、叶面积指数(LAI)、生物量(LDW)等参数,为大田作物

、果树、花卉等的氮素叶面营养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该软件

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3波长8参数设置2.检测时段:全天候

可测;3.监测光谱模式:主动激发照射光谱;4.实现垂直测距

功能,仪器分辨精度为1cm,建议使用测量范围为10-120cm,测

量误差为1%;5.内置水平传感器:实现光源发射和接收轴线

同向的水平监测;内置角度修正功能;6.测量模式可选:静态

/1186/ 2019-YN-GCZD型(3波长8参数)植株叶面营养诊断光谱仪软件

、动态。静态检测稳定性极好,采用抗抖动干扰设计,同时消

除光源非水平位置的影响;动态模式适宜走动测量;7.能直接

显示结果,结果为与氮含量相关的指标参数,如:NDVI、RVI

、DVI、叶面积指数(LAI)、生物量(LDW)等。8.可设置

连续多次测量:2≤n≤99

/1187/ 基于客户画像的电力营销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客户画像的电力营销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电气工程学科,涉及电力营销服务双向

互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基础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

的综合性研究课题。针对目前制约电网与用户之间互动联系

的一系列问题,如双向互动服务中末端用户的信息采集范围

不够广,用电信息收集不够全面,信息互联不够充分等,开展

了对电力营销互动服务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以整体提升电网

双向互动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营销服务。项目通过

引入前沿的客户画像、多融合通信、数据挖掘等技术,探索

/1187/ 基于客户画像的电力营销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兴产业技术下提高智能电网互动服务的技术路线,以期建

立更加完善的互动服务平台,提高信息综合和管理技术,为进

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双向互动能力提供技术保证。

通过服务平台对各类业务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并进行统

计分析后再流传至电力营销各项工作,使各类营销业务流程

高效运转,形成通畅紧凑的工作链,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实现

了营销业务的闭环、透明、规范,建立了管理形式开放、功

能严谨的电力营销工作管理体系。项目创新点包括:1、首

次建立了在客户精准画像基础上的贯穿信息化服务全过程的

电力营销智能双向互动服务技术,实现业务数据在客户与企

业之间实时、高速、双向和全方位流动,完成了客户与企业

之间的双向互动方式的搭建,完成了营销各层级人员在服务

客户时科学调配和高效协作,创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用户服

务定制等新型营销服务模式。2、通过对营销移动现场作业

管理技术、作业数据获知技术、移动互动服务技术和移动多

融合通信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基于互联网和GIS信息的营销移

动智能互动服务平台,实现了涵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移动服

务需求。3、通过对电力营销大数据的系统性分析,重点研究

了营销新型增值业务,建立了基于双向客户智能服务的全知

视角信息互动、智能电网互动、智能需求响应等服务方式,

有效提升营销数据应用价值和综合服务能力。项目授权发明

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表论文3篇。目前系统应用人

员已超过8000人。项目实施后,预期每年可创造26535万元的

/1187/ 基于客户画像的电力营销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

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在

全国电力行业均可方便接入使用,相信随着基于客户画像的

电力营销服务技术不断深化应用,未来必将带动工作模式的

巨大转变。

/1188/ 宣钢Φ50-Φ110mm系列圆钢孔型系统设计优化
宣钢Φ50-Φ110mm系列圆钢孔型系统设计优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宣钢型棒厂连轧中型生产线由于原设计各规格圆钢

的孔型系统共用性较差,导致成本费用升高,换品种检修时

间较长,成品调整难度加大。该项目改变了传统的圆钢孔型

设计思路,通过对Φ50mm~Φ110mm系列圆钢孔型系统设计优

化。粗轧孔型系统采用大压下技术、精轧椭圆孔型实现最大

程度的共用,明显缩短了品种更换时间,提高了作业率,有

利于生产组织。该项目的实施,为生产圆钢时各项技经指标

的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圆钢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宣

/1188/ 宣钢Φ50-Φ110mm系列圆钢孔型系统设计优化

钢圆钢产品的批量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项技术

成熟,达到了工艺设计“优质、高产、低耗”这一要求,而

孔型系统高度的共用性能,可以在其它生产大规格圆棒的生

产线上进行应用,推广应用价值较大,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1189/ 通信数据自适应修改系统V1.0
通信数据自适应修改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光纤通信自适应管理系统是一款用来进行光纤通信

自适应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具有查看监控记录系统产生的相

关数据,并能实时记录并处理该数据信息。软件易学,易用,

易管理,无需培训,即可快速上手。系统可以在状态栏添加配

置用户常用的选项菜单。

/1190/ TO-3P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TO-3P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公司自主研发。(二)应用领域和

技术原理IGBT是由BJT(双极型晶体管)与MOSFET(绝缘栅

型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电子器件。

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

传动、数码相机、电磁加热设备、UPS、电焊机、风力发电

等工业控制和电力电子系统领域中。本项目研制生产采取的

工艺路线为:划片→粘片→压焊→塑封→热老化→整理→排打→引

脚处理→冲筋分离→测试→包装→入库检验(三)性能指标参数

/1190/ TO-3P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符号极限值单位BRG15N120DBRG20N120DBRG25N120DVCES120

0VVGES±20VIC(TC=25℃)304050AIC(TC=100℃)15

2025AVCE(SAT)2.52.52.5VPD(TC=25℃)186240312W(四

)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1、采用等距复合封装技术,散热均

匀,功率达到186W,240W,312W2、采用栅极保护技术,有效降

低驱动时脉冲尖峰造成的失效。3、采用抽真空封装技术,使

产品具有密封性好、无分层等特点。(五)技术成熟度:根

据用户反馈,技术成熟度完全达到了设计目标,产品参数与国

外品牌相近,可满足客户需求。(六)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本产品参数优良、性能稳定、价格合理,得到了使用厂家

的肯定,产品的成功研发并实现销售,不但为企业拓展了经营

范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逐步填补了国内

部分市场需求。IGBT产品市场需求量虽大,但基本应用于重

要的工业控制领域,且外资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产要替

代进口,市场接受程度还不够高,需要大力推广。

/1191/ 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系统设计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系统设计

及应用》我公司自2011年开始自主开发的将传感器和Zigbe

e芯片相结合设计的HTZ-0X系列模块,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无

线传输功能,该模块可应用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不同环境下,解

决分散数据的集中采集整合问题,达到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为其提供有效决策信息的目的。该模块设计主要以研究温湿

度传感器、人体红外感应器结合Zigbee芯片完成的数据采集

和无线传输模块设计,采用CC2530芯片,并对电路等进行优化

/1191/ 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系统设计及应用

改进,设计了3种不同供电模式下的HTZ001和HTZ002模块,实

现了即使在大量噪声存在的无遮挡环境下,其稳定可靠的传

输距离保持在100米以上,解决了不同环境下获取现场信息并

进行实时无线传输问题。本项目创新点如下:1.设计了HTZ

系列模块,解决了客观世界实测状态数据采集传输的问题。

集成了传感器和Zigbee芯片的模块电路,可以将传感器获取

的实测数据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汇总,实现了

各类复杂环境下实测数据的自动收集。2.设计了基于HTZ系

列模块的自组传感网,实现了同一网络节点的相互实时无线

传输通信。将Zigbee的终端、路由以及协调器协议分别烧写

入集成了传感器的HTZ系列模块并自组网络,该传感网完成了

终端分散实测数据的自动收集。3.改进优化了电路设计方案

,设置了三种电源供电方案,解决不同负载要求情况下模块节

点供电问题,实现了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模块的低功耗运转

。该模块分别提供了800mA、300mA、75mA电源配置,为集成

不同传感器的HTZ模块稳定供电。采用两节5号电池为HTZ-0

01模块供电,可稳定支持12个月以上。本项目模块整合了传

感器的数据采集与Zigbee的短距离、低功耗无线传输功能,

组建了无线传感网,实现了复杂环境下分散数据的采集、传

输和收集。设计的HTZ-001和HTZ-002模块,是分别集成了温

湿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感应器的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模块,

并由多个节点组建了无线传感网,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与

无线传输模块。目前该系列模块已应用于智慧医疗、智能家

/1191/ 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系统设计及应用

居平台中,解决了药店、家居中的各个不同角落的数据采集

传输以及后续的收集问题,实现了复杂环境下分散数据的采

集、传输和收集,为物联网应用平台提供最真实可靠的原始

数据,丰富了平台处理数据的内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1192/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翻车机漏斗料位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翻车机漏斗料位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翻车机作业形成的粉尘有时会使巡视人员无法准确

判断漏斗的实际料位,若煤炭漫到翻车机漏斗篦子之上仍进

行倾翻操作,则很有可能造成堵斗现象,甚至会压停皮带,严

重影响生产。秦皇岛港先后尝试过γ射线、水银倾斜开关、

无源核子料位计和应变传感器等作为检测元件进行翻车机料

位检测,由于上述传感器均有其应用的局限,单纯依靠其中一

种检测方式无法对漏斗料位进行准确判断。本项目根据秦皇

岛港煤三期翻车作业现场实际,将翻车机料斗高料位检测传

/1192/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翻车机漏斗料位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

感器、低料位检测传感器、空斗检测传感器和BF1/2皮带秤

称重传感器等不同传感器进行多层次的信息互补和优化组合

处理,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了对翻车机漏斗物料

状态的准确判断。项目实施后煤炭上篦子现象明显减少,由

此避免了多起堵斗或皮带压停故障,提升了翻车机系统的安

全性。同时系统将翻车机料位监控系统和翻车机动作工艺进

行联锁,实现了煤流的自动控制以及空斗时给料器电机的自

动停机,具有一定的节能意义,经过测算,系统年可节约成本

30多万元。本项目在以翻车机卸车线为主的各相关行业具有

广泛的通用性,为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各类安全、

检测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1193/ 磷矿数据库软件
磷矿数据库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磷是构成有机体的一个重要元

素,牙齿中含磷、骨骼中含磷、神经中含磷等等。研究含磷

材料,对于仿生材料学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科技进步,信

息爆炸式增长,市面上并没有出现针对含磷材料的专项数据

库。对含磷材料感兴趣的研究者,只能在通用的材料库以及

矿石库中慢慢寻找,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搜集汇总了大量含

磷材料的数据,形成磷矿数据库用于满足相关需求。二、技

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我们希望能通过该工具的研发提供一个简

/1193/ 磷矿数据库软件

便、易用的桌面含磷材料数据库软件,方便科研用户使用。

因此开发任务应该着眼于实现以下特性:·一个高效的

嵌入式数据库·灵活便捷的安装部署方式·直观的

信息可视化方式根据上述目标,我们使用node.js开发,在主

体程序中集成了一个高效的基于C++实现的嵌入式文件数据

库。同时使用WebGL开发了用于展示晶体结构的三维展示模

块。由于软件采用桌面部署的形式,所有的数据均在本地,查

询效率与稳定性明显高于在不同的网站中寻找相关数据。同

时,程序对复杂晶体的可视化进行特殊优化,整个渲染过程较

国外类似网站应用有进10倍的提升。三、创造性与先进性本

课题的创造性在于:1.提供一个相对全面的含磷材料数据源

2.设计一个本地数据库用于查询本课题的先进性在于:1.提

供含磷材料的直观可视化方案2.提供一个开包即用且可以自

动更新的桌面检索方案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软件大量使用已有成熟技术,通过对技术的重新组装满足

新的需求。总体运行稳定,无异常情况。软件基于electron

-builder打包,可支持市售所有x86架构电脑。由于本软件没

有用户系统不收集用户信息,不需要联网且不直接控制硬件

,因此不存在泄露用户信息、损坏硬件设备等安全隐患。所

有数据均在用户本地处理,不存在数据泄露风险。五、应用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相较于国外同类软件的高昂使用成本(如

,巨额授权费,软件采购费用,使用范围受限,外语操作学习成

本),本软件显著降低了国内科研机构与中小型企业从不同

/1193/ 磷矿数据库软件

数据源中查找的成本。当然,该课题依然存在部分问题:首

先,数据库软件由于使用本地node环境,在长时间使用后内存

资源管理效率下降,存在响应延时增加的问题。其次,内嵌的

数据库可以支持的操作不够丰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软件的

未来的功能拓展潜力。

/1194/ LiNbO3 光波导高速相位调制器
LiNbO3 光波导高速相位调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195/ 一种兼容激光通信的量子通信系统
一种兼容激光通信的量子通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是一种兼容经典激光通信的星地量子通信系

统,该系统作为卫星载荷,在与地面终端之间完成通信链路建

立,进行星地量子通信时,可同时与相同地面终端进行星地经

典激光通信。该装置由光学望远镜,粗跟踪转台,精跟踪快速

指向镜,分色片,量子通信窄带滤光片,量子通信模块,分光棱

镜,精跟踪相机,激光通信窄带滤光片和激光通信模块构成,

利用量子通信单光子和经典激光通信信号光之间波长的区别

,使用分色镜对其进行空间隔离,设计合理可行的光机结构,

/1195/ 一种兼容激光通信的量子通信系统

最终实现使用一套光学收发系统和跟踪瞄准系统,实现在星

地之间同时进行量子通信和经典激光通信。

/1196/ 变电站智能化云视频浓缩存储及分析应用研究
变电站智能化云视频浓缩存储及分析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工业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

大,供电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保证供电系统特别是变电站

的安全运行是首要任务。广东电网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探讨使

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随着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视频监控逐步成为安全监察、

运行巡维、事故处理等生产活动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为此

广东电网建立了覆盖369个变电站的庞大视频监控系统。但

随着监控路数的不断增加,监控视频的容量越来越大,全省每

/1196/ 变电站智能化云视频浓缩存储及分析应用研究

月需存储的视频近2000TB,海量视频淹没了有效信息,导致视

频浏览巡检困难、存储困难,难以有效利用。不同于车站、

机场、交通等视频监控领域,变电站监控视频98%以上为静态

冗余信息,这为视频监控的浓缩检索及分析应用提供了可能

。本项目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抽取静态图像特

征,建立特定设备的静态特征库;通过运动对象提取跟踪技术

,抽取动态图像特征,建立动态行为特征库;基于以上静态、

动态特征库,利用聚类分析等方法为站内视频监控对象标注

明确的特征标签,剔除对象间冗余视频信息,实现视频的高效

压缩与检索。基于上述技术路线开展了一系列严谨求实的试

验分析及理论研究,成功解决以上问题,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变电站特定设备状态监测

关键技术,建立了变电站视频监测特征库及设备异常状态告

警策略,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实时、全方位、多维度、可视

化的设备状态监测。2.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电力生产安全规则

模型的变电站异常行为识别关键技术,建立了异常行为规则

库,实现了异常行为的视频监测告警。3.提出并实现了基于

变电站特定背景及对象的视频浓缩关键技术,视频浓缩比提

高至1%。研制了多层、分布式的智能视频深度浓缩平台,统

一对外提供浓缩视频检索服务,提高了视频存储及检索效率

,并成功与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无缝集成,实现了监控视频一

体化应用。基于本项目研究建成的智能化云视频浓缩存储及

分析系统填补了国内外区域大电网变电站视频监控领域的空

/1196/ 变电站智能化云视频浓缩存储及分析应用研究

白,所采用的部分技术属于国内外首创。项目成果已应用于

江门、东莞、佛山三个供电局6个变电站,所有研究涉及的关

键技术均已得到验证,系统运行可靠,节省日常大量观看筛选

视频监控录像的人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帮助运维单位更加

详尽的了解设备运行的状态及存在的风险,降低电网故障的

概率和风险,保障电网的可靠运行。项目每年可为电网节支

5000余万元,具显著的推广经济效益。项目授权发明专利3项

、实用新型1项,发表论文3篇。南方电网组织鉴定会认为“

研究成果整体达到了同类行业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应

用推广价值。”。

/1197/ 电缆芯测偏仪的研制
电缆芯测偏仪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通过X射线成像机理分析找出图像增强器最

佳工作条件,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对CCD冷却,提高低板压像

管的亮度;采用RAW图像叠加技术,提高图像质量;实现在

低成本的射线成像系统中6.31p/mm的空间分辨率;采用X射

线准直成像技术,基于近贴式图像增强器的计算机图像处理

原理,实现了对电缆绝缘保护层偏差的精确检测,测量精度

为0.1毫米,测量直径小于等于40毫米。我国电力工业发展

迅速,电缆的生产量很大,而针对电缆行业的无损检测,几

/1197/ 电缆芯测偏仪的研制

乎还是空白。电缆芯的外皮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绝缘要

求护套的厚度必须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现在普遍采用切断电

缆,用放大测量设备看横截面,这样检测效率低,浪费很大

。在目前原材料非常紧张,竞争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急需能

随时无损观察和精确测量电缆是否偏心的设备,可以观察电

缆护套的厚度均匀性,保证电缆生产的质量要求。根据目前

检测精度的要求,我们采用非胶片成像系统中,基于低板压

图像增强器的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其性能价格比最高,整

套检测设备的价格低,市场前景广阔。

/1198/ 域名系统安全漏洞检测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域名系统安全漏洞检测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域名系统安全漏洞检测与隐私保护是保障DNS安全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项目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为确保D

NS安全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支撑,可以有效提高DNS隐私的安

全性。本项目揭示域名系统的隐私泄露问题,评估其带来的

潜在风险,并研究以DNS解析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为攻击载体的

隐私泄露检测与保护。根据不同的查询需求,通过基于角色

的隐私保护策略,对域名持有人注册信息实施隐私保护,能够

在不影响现有需求的同时,提供一种可扩展的隐私保护技术

/1198/ 域名系统安全漏洞检测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手段。

/1199/ 超声波热量表
超声波热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概述、技术特点与主要性能指标:该超声波热

量表是由流量传感器、PT1000铂电阻配对温度传感器和计算

器三部分组成。超声波流量传感器采集流量信号,温度传感

器采集进水端和回水端的温度信号,计算器通过对采集到的

流量信号和温度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即可测出被测流体从进

水端至回水端所释放的热量。采用直管段结构,压力损失小

,不易堵塞,对介质的成分和杂质没有严格要求。主要技术

性能:超声波热量表采用高质量的换能器,保证了流量测量

/1199/ 超声波热量表

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转换率可达50%以上,完全满足使用要

求;计算器部分设计独特,防尘防水效果良好;采用电池容

量达到4000AH,结合超声波热量表所使用的低功耗电路板,

平均电流小于10μA,使用寿命超过6年;热量表束流件使水

流场更易于测量,保证表的计量精度,减少了结垢现象的发

生。主要技术指标:公称直径DN20-DN25、准确度等级2级、

压力损失≤25kPa(常用流量)、最大工作压力1.6MPa、温差分

辨率0.01℃、电池工作时间≥6年。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适

用于供热工程热计量。应用条件:温度范围4℃-95℃、温差

范围3-80k、环境等级A类、环境温度5℃-55℃、防护等级I

P68。已应用情况:已在辽宁省丹东九江丽都小区、丹东百

合家园小区、凤城花园新村等工程中经一个取暖季应用,运

行正常,显示良好。效益分析:以DN25口径为例,单价约为

760元/台。计划2013年销售收入3250万元,毛利润375万元

,净利润280万元;2014年收入6500万元,毛利润750万元,

净利润560万元。公司的超声波热量表只有DN20、DN25两种

型号,而DN32、DN40、DN50已列入研发计划,以满足市场需

求,为公司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广应用配套条件:《中

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执行标准:《热量表》CJ128

-2007、《热能表》JJG225-2001、《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

GJ173-2009。推广计划及措施:推广计划:通过在省内建立

试点工程,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辐射北方采暖地区,最终在

全国采暖地域实现销售目标。推广措施:利用报刊、杂志网

/1199/ 超声波热量表

络进行媒体宣传,培养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市场销售推广,定

期安排技术人员走访客户,解决问题。

/1200/ Annet E影通数据离线备份软件
Annet E影通数据离线备份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当前,各级医院的医疗装备和信息化都在迈向数字

化,影像设备大都实现了数字化了(DR/CR/CT/MRI/DSA/RF)

,但对于患者来说,目前每次影像检查结果,还是提着胶片袋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E影通"应运而生,为广大

医院提供彻底无胶片化解决方案!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个全新

的数字胶片媒质,其不仅携带方便,交流方便,而且更加环保

!"E影通"作为新型的影像存储介质,与传统胶片

相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携带方便,易于保存

/1200/ Annet E影通数据离线备份软件

--光盘小巧,比胶片携带方便多了,且保存方便,不易发霉变

质。交流方便,易于会诊--光盘自带浏览工具,还可以在任一

台电脑自动读出,交流方便,有利于会诊。信息更为完整--可

以包病人基本信息,电子诊断报告和全部影像图像,提供了基

于本次检查的全信息浏览门户,比胶片提供了更为完整的信

息。提供多样化图像阅读工具--在浏览时,可以对影像进行

图像缩放、调窗、锐化等图像后处理操作,图像的每一个细

节都可以完满显现!更为环保,呵护医生健康--传统胶片,无

论在冲印或打印过程中,都会为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健康损

害,用智能光盘取代胶片,不仅更为环保,还可进一步呵护医

生的健康!"E影通"是一套完整的医学影像智能光

盘制作和浏览系统,对医院影像科室来说,其操作十分简便,

采用一键完成所有制作功能,是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胶片的&q

uot;终结者"。交付给患者的"E影通"光盘

,可以包含病人基本信息、报告诊断和原始高清影像等完整

资料。"E影通"光盘自带的智能图像软件有极好

的自适应能力,可以放在任何电脑上自动开打,并且可在光盘

的图像处理软件上对图像窗宽/窗位调节、缩放、测量等处

理操作,方便病人复查、转院诊断、专家会诊等,也可供患者

自我学习和浏览。有了"E影通",患者每次检查完

毕,只需一张光盘,医院影像科再无需为病人打印胶片了!影

像科的绿色革命又大大迈进了一步!医生的健康也多了一重

保障!

/1201/ 自制高纯DMF做第一标准的糖化血清蛋白试验剂盒的研制
自制高纯DMF做第一标准的糖化血清蛋白试验剂盒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试剂盒适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该成

果自制高纯DMF做第一标准,加少量牛蛋白做保护剂,测

定血清中的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防止了沉淀出现,而

且稳定性好、误差小,临床应用近万例效果良好。该试剂盒

经紫外分光、红外光谱及质谱的鉴定,质量可靠,且操作简

便,适用于国内外各类生化分析仪。该试剂盒的质量已达到

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但其成本和价格却只有国外同类产品

的三十分之一。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1202/ 新型高带宽高空间频率复合式压电变形镜研究
新型高带宽高空间频率复合式压电变形镜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变形镜实时校正大气湍流引起

的波前畸变,可大幅提高望远镜的成像分辨率。单压电片变

形镜具有结构简单、变形量大、低成本等优点,在8-10米级

天文望远镜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针对单压电片变形

镜规模扩大导致带宽下降的矛盾及制备中的技术难题,提出

一种由低空间频率压电驱动器阵列和高空间频率单压电片变

形镜组成的新型高带宽变形镜,并对其设计与制备过程中所

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1)

/1202/ 新型高带宽高空间频率复合式压电变形镜研究

完成了基于Zernike多项式的天文望远镜中大气扰动产生波

前像差的仿真,可用于变形镜校正大气扰动的性能仿真分析

;2)完成压电变形镜的解析建模与有限元建模,并进行变形镜

结构优化;3)对复合式压电变形镜的制备技术开展了研究,制

备50mm有效校正口径的215单元单压电变形镜,并进行了详细

的测试。校正后镜面平面度幅值小于0.20μm(对应RMS值小

于20nm,达到衍射极限),能够较好重构前35项Zernike多项

式像差,大气扰动像差校正仿真结果显示校正后像差RMS值可

稳定降至λ∕40(λ=2.2μm),具备在天文望远镜中应用的潜力

;4)制备了由597单元单压电片变形镜和19单元压电致动器阵

列组合而成的变形镜样机并进行了初步测试,验证高带宽高

空间频率复合变形镜设计与制备的可行性,能够解决单压电

变形镜驱动器规模扩大导致谐振频率的下降的问题。本项目

研究的变形镜具有结构简单、低成本的优点,为解决国内变

形镜器件(特别是200单元以上)严重依赖欧美国家现状提

供了新的途径。

/1203/ 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本项目针对大规模的、不确定性的、

多模态的视频流数据,利用多模态语义分析与推理的理论框

架和可解释融合模型,对多模态视频数据进行高层语义分析

与推理。本项目来源于第一完成人主持的2015年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面上项目);稳定模型语义下不一致本体的存在规

则语言修复理论研究与实现(项目批准号:61573386);本

项目已于2019年底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0年

4月24日颁发准予结题通知(编号:51027501-2815)。二、

/1203/ 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本项目提出了多模态语

义分析与推理的理论框架,设计并实现了多模态语义分析的

可解释融合模型,开发了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析

的数据管理云平台,完成了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

析关键技术的标准定制及核心产品研制。(二)性能指标与

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比较项目国内外同类技术本项目组视频

流场景图谱的自动生成模型国内外同类技术:1.前20召回率

:21.4%2.前50召回率:27.2%3.前100召回率:30.3%本项目

组:1.前20召回率:22.4%2.前50召回率:28.5%3.前100召

回率:31.3%多模态社交关系预测模型国内外同类技术:1.

正确率:62.3%2.召回率:65.5%本项目组:1.正确率:64.

7%2.召回率:74.7%面向多模态的情感识别的统一模型国内

外同类技术:1.准确率:82.75%2.召回率:77.42%3.F1:8

0%本项目组:1.准确率:91.94%2.召回率:93.44%3.F1:9

2.68%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视频数据的多模态数据存储框架国

内外同类技术:1.局限的存储结构2.无法进行水平扩展本项

目组:1.灵活的存储结构2.可以进行水平扩展3.高效检索基

于本体的数据访问机制国内外同类技术:不支持大规模的、

不确定性的、多模态的数据推理任务本项目组:支持大规模

的、不确定性的、多模态的数据推理任务三、技术的创造性

与先进性创新成果一:多模态语义分析与推理的理论框架(

1)提出基于限定理论的多模态语义分析框架;(2)找到可

高效求解的存在规则语言片段,并设计面向视频流数据的高

/1203/ 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效的查询回答求解器结合多模态数据进行查询与推理;(3)

利用溯因推理机制,为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数据访问的

查询与推理提供解释。创新成果二:多模态语义分析的可解

释融合模型(1)提出面向多模态的情感识别统一模型;(2

)提出面向多模态的场景图谱自动构建模型;(3)提出面向

流式媒体的多模态社交关系预测模型。创新成果三:面向视

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析的数据管理云平台(1)提出基

于分布式架构的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数据存储框架,分

布式块存储模式;(2)设计基于本体的数据访问机制,非结

构化数据存储引擎;(3)提出微服务架构下云化的数据管理

体系。创新成果四: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析关键

技术的标准定制及核心产品研制。(1)多模态语义分析推

理机;(2)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基于本体的高效数据访问插件

;(3)关于视频流数据存储的核心标准。四、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相

关技术在金融、政府、电信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应用场景

包括影像平台、流程银行、银行网点智能化、金融双录系统

、智能数据管理识别、内容管理云、政务电子证照等等。随

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面对大规模的、不确定性的、多模态

的视频流数据,分布式数据库和内容管理面临着全新的需求

。本项目组工作存在以下两点不足:(1)应对海量客户高

并发互联网应用场景存在明显的不足;(2)且总体拥有成本

/1203/ 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高昂。基于本项目组目前的成果,提出两点改进意见:(1)

面向互联网+的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应用需求;(2)降低面

向视频流数据的多模态语义分析关键技术维护成本。

/1204/ 黑龙江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改造
黑龙江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改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黑龙江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自建成运行,便受到了

地区和县级用户的好评。从近期预报处下发的《平台改进征

求意见表》各个地市的反馈情况来看,用户对平台好评的同

时,对平台的建设和内容又提出了近百多条的意见和建议以

及更高的要求。按照黑龙江气象局关于黑龙江信息共享平台

建设的规划和要求,征求全省各地市县预报人员上报的需求

报告,信息共享平台将在总体页面样式规范和技术规范下进

行改版的开发。本平台采用jsp+tomcat+mysql搭建。采用M

/1204/ 黑龙江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改造

ysql库保存网站数据。包括图文件、预报内容、文章内容、

前台标识,图标,背景图片、链接名称、用户资料等网站组成

元素。通过对表内字段的定义,来完成数据计算,实现更多的

功能。联系Mysql库,应用后台管理,编写后台功能页,对各要

素进行”增、删、改“,把url及图标、logo进行动态管理,

便于网站维护。信息共享平台无须安装客户端,用户只需要

通过IE浏览器就可以方便使用。页面风格简约化,内容具体

化。整体分为三部分,将网站logo与菜单结合,置于页头,并

添加固定宣传信息,取消页尾设置,整体形成首页头。首页身

部分按1:3左右分割,此处的页身实际为首页内显示的次级页

,根据菜单内的选项进行次级切换。页左部分显示各菜单项

的表单复选项,包括链接点选等,页右部分为首页内显示的三

级页,根据次级页的选项显示图片、表格、文章、曲线图等

结果。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在原来产品建设的基础上,扩充了

产品的内容,增加便捷的各种产品生成的人工补漏功能。增

加后台管理平台的建设,增加检索模块功能,增加历史资料的

查询和下载,建立起满足预报人员基本需求的信息发布平台

。用户可用浏览器进行查看气象资料,其查询结果以表格、

曲线图、色斑图和图表显示,连续时次的数值预报图、云图

、雷达图等用箭头按钮做成动画方式。此平台保证气象数据

在黑龙江省落地便在第一时间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网页上,

为气象预报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合理的依据。

/1205/ 钢锚静态人脸识别软件v1.0
钢锚静态人脸识别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实施一种静态人脸识别软件,涉及图像处理

及模式识别技术领域,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确定待识别面部

图像的性别,然后再结合深度学习识别出来的性别,基于卷积

神经网络的方法高准确率的确定待识别面部图像的面部身份

,最后再采用双目视觉技术基于待识别面部图像的视差特征

确定待识别面部图像的面部微表情,实现了结合待识别面部

图像的性别信息、身份信息和表情信息的面部识别,将深度

学习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和双目视觉技术相结合,降低了光

/1205/ 钢锚静态人脸识别软件v1.0

照条件和面部姿态等因素对面部识别率的影响,同时减小面

部识别过程的数据计算量,实现对面部的快速、高准确率的

识别,并降低面部识别过程中的成本。

/1206/ 存储阵列高清视频存储性能测试软件V1.0
存储阵列高清视频存储性能测试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2009年开始,国内高清视频监控产品有了长足的进

步一大批视频服务器厂家都相继推出了高清视频监控产品,

市场采购方面,平安城市和车牌监控,停车场监控等不同的视

频监控应用行业在高清产品的采购投入都大大加大了,为后

续的视频数据的识别和二次挖掘提供了高清原始视频。视频

监控行业的并发历史存储需求,也给高清视频的存储设备带

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批针对高清视频并发存储的解决方

法应用而生。多个厂家也针对高清视频并发存储的研发了新

/1206/ 存储阵列高清视频存储性能测试软件V1.0

一代的高性能存储设备,还有部分厂家研发推出了X86系统的

存储一体机替代了传统的存储服务器+存储阵列的方式,使用

一台高性能存储+内嵌存储软件的方式解决了高性能存储的

单点部署需求。本性能测试软件就是针对高性能存储设备开

发的一套性能测试软件,采用流媒体视频技术,多路并发存储

,按存储周期进行存储和删除,设定硬盘剩余空间的保护机制

,当系统硬盘达到下线,启动删除操作,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中

的各种并发情况下的存储应用。模拟接入服务器:可模拟大

量的前端视频服务器,可并发的按照模拟接入服务器发送的

存储指令向存储设备中并发存储视频数据。该服务器提供了

灵活的配置文件,可将实际情况采集监控现场前端自身存储

的媒体视频数据文件,放到模拟前端所在服务器中,然后配置

路径,即可模拟和实际应用环境相同的视频流。模拟接入模

块:该模块为一个指令调度模块,为存储阵列读取视频存储

的存储方案和存储周期使用。接入模块提供了配置文件,可

在文件中设置存储前端的存储周期和存储方案,周期以天为

单位,超过存储周期的视频将被删除,存储方案是以小时为单

位进行存储可设置一天中24小时中某一个小时的视频是否存

储。存储服务模块:该模块为模拟存储模块,程序会先启动

向接入发送指令获取并发存储前端的存储周期,存储方案,根

据接入返回指令并发存储模拟前端的视频,并可配置磁盘剩

余空间大小,根据配置自动启动删除视频文件的操作,在删除

的同时并发存储模拟前端的视频,模拟实际的环境中的删除

/1206/ 存储阵列高清视频存储性能测试软件V1.0

和存储操作并存的情况。

/1207/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通信接入方案的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通信接入方案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建设先进配网运营是绿色电网和智能电网发展的首

要和核心问题。目前,通信技术仍然是制约配网自动化和计

量自动化水平的瓶颈,光纤通信稳定可靠。但成本相对较高

,敷设工作量大。光纤达不到的站点,可采用电缆屏蔽层载波

,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等通信方式,然而,由于配网

设备有相当大的比例位于地下室,经常会出现了GPRS信号无

法全面覆盖的问题,同时公网通信需要支付通道租赁费。为

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性价比高、实施简便的解决方案,来满

/1207/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通信接入方案的研究

足配网自动化和计量自动化中信号盲点区域无线接入的需求

。本项目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通信接入方案的研究

项目,提出了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物联”智能电网的解

决方案,及电力“物联网”设备相关标准体系,研发了关键设

备和系统,将计量自动化通信与配网自动化通信进行统一整

合,找出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有重大方法创新。本系统取得

以下3个方面的成果,一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有效解决计量自动

化终端在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公网信号无法覆盖时计量终端与

计量主站的通信问题。二是将公网无线通道转到专网运行可

以免除公网通道租赁费用,降低运行成本。三是与光纤设备

相比无线物联网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基于智能天线和802.11n技术的可靠电力数据传输方法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用电通信网络融合解决方案。主要

技术指标:1、在GPRS信号盲点区域,能实现有效通信;2、提

供双向通信能力,即数据的上行和控制指令的下行通信能力

;3、容易操作与维护。本项目技术成果应用后,产生了显著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有效解决计量

自动化终端在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公网信号无法覆盖时计量终

端与计量主站的通信问题。降低调试及维护抄表人员,节省

了的大量人力及财力浪费。二是将公网无线通道转到专网运

行可以免除公网通道租赁费用,降低运行成本。一个计量点

按每月10元,一年为120元,计量自动化的点有共有9万多个,

按100%改造,约1000个点,每年节约租赁费费用12万。三是与

/1207/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通信接入方案的研究

光纤设备相比无线物联网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CPE+AP设备

费2500元,如果建设光纤通道,不算光缆建设费用,一台光以

太网设备费用为12400元。每个点可节省资金约10000元。

/1208/ 面向移动通信设备的嵌入式软件系统
面向移动通信设备的嵌入式软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建立了面向市场核心用户的嵌入式软件系统

的体系结构;重点攻克了面向终端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专有技术、基于有限资源的嵌入式多媒体支持技术、嵌入式

Java-J2ME关键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嵌入式移

动通讯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

入式图形GUI中间件、嵌入式多媒体应用、嵌入式Java(J2

ME)运行环境、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嵌入式移动通讯中

间件以及图形化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等功能模块。系统

/1208/ 面向移动通信设备的嵌入式软件系统

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开发的面向移动通信设

备的嵌入式软件支撑平台中的部分功能模块,已经应用在多

个国际知名厂商的手机软件开发中。

/1209/ 应用数据融合技术研发深基坑风险预警系统
应用数据融合技术研发深基坑风险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心建设的基坑

工程深度越来越深,规模越来越大,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往往有众多重要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需要保护,因此,深基坑

工程施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深基坑工程的险情和

事故屡有发生,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的控制已成为制约城市

建设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外工程施工风险分析有定性和定

量分析两种方法。其中风险定量分析一般采用限值控制的方

法,但在很多工程出现了因为预警值设置不合理,持续报警却

/1209/ 应用数据融合技术研发深基坑风险预警系统

无明显工程风险的情况,也出现了单项监测数据失真而未出

现报警,却导致工程险情的情况。因此,这种风险预警的方法

存在着容易产生误导,无法全面控制风险,无法明确风险源等

问题。本课题采用数据融合技术,结合工程实践,根据多参数

风险分析理论,利用信息化技术,采用C++语言,以VS2008为平

台,用AutoCAD的ARX技术开发了深基坑风险预警与控制软件

,实现了深基坑三维建模、风险分析和数据管理的功能。基

于不同基坑实体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和力学参数之间的关

联性,软件在基坑三维建模过程中,实现了基坑几何模型和力

学模型的融合,可以有效的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

警和控制。该软件相对于以前的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估软件有

以下几个特点:1)软件面向对象编程,将深基坑的多种构件

实体化,信息化,数字化,将深基坑工程的所有几何信息,施工

工况,监测数据,力学特性融合在一个系统内。2)软件集成了

多参数风险评估方法和有限元位移反分析的风险动态评估理

论,并以此作为软件的核心模块。3)软件继承了AutoCAD三维

图形处理能力,具备强大的三维实体建模能力,并且兼具后处

理风险评估结果输出和基坑数据多角度显示能力,为深基坑

工程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该科研项目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2/13号线汉中路站,申请了

1个专利、发表了2篇论文,申请了软件著作权1项。经中国科

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查新检索该研究成果综合技术总

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经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汉中路

/1209/ 应用数据融合技术研发深基坑风险预警系统

站工程应用,其有效性、先进性得到了全面验证,在该领域具

有重要的技术影响和很高的推广价值。

/1210/ 商用车霍尔式轮速传感器检测系统V1.0
商用车霍尔式轮速传感器检测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道路运输辅助活动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计划外应用领域:汽车电子针对目前汽

车轮速传感器测试系统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霍尔式轮

速传感器的功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综合运用虚拟仪器技

术,数据采集技术以及计算机自动化处理技术,对汽车轮速传

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实际运行测试,证明所

设计系统稳定性高,实时性强,测试精度达到0.1%,测试速度

达到10.5s/pcs.软件界面友好,能快速检测轮速传感器各项

指标是否合格,有效提高了轮速传感器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1210/ 商用车霍尔式轮速传感器检测系统V1.0

,确保了产品的出厂合格率在100%的水平。

/1211/ LCDB06013070触控显示模组
LCDB06013070触控显示模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2016年在INCELL/ONCELL产品结构飞速发展的同时

,GF产品结的市场虽然大幅度缩减,但相对于其价格方面的优

势,客户在兼容整机结构的同时,采用了外挂式的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之初时,为综合考虑产品内部空的结构,将FPC出线

端,调整到手机底部,同时取消的下端虚拟按键的设计方案,

改成内嵌式方案,成功的解决了整机空间不足的问题,让方案

顺利进行。LCDB06013070这款产品搭载了一款5.98inchTFT

(1080*1920)显示模组,采用光学胶全贴的方式。ID设计方

/1211/ LCDB06013070触控显示模组

案之初,为了配合提高产品的档次,沿用了市场主流的2.5D的

设计方案。TPcoverglass为了达到产品要求0.9mm左右的一

个厚度,我们采用50um超薄FILM方案成功的实现了该功能,加

上玻璃表面真空溅镀AF钻石膜(钢丝绒摩擦前水滴角105度

,4000次摩擦后100度),表面硬度可达9H;并且采用了康宁大

猩猩3玻璃,能够有效的保护屏幕刮花。触控SENSOR采用黄光

工艺方案,让产品的视觉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让产品的

质量也有了一个飞跃的提升。

/1212/ 新型台灯无线充2APXNLACA118
新型台灯无线充2APXNLACA118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供,对电子产品的集成度

要求越来越高,台灯无线充满足基本功能:LED灯,手机无线

充。目前市场的精简化、智能化、多功能化产品需求,使得

此产品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前景!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本

实用新型新型台灯无线充2APXNLACA118提供了一种平衡产品

尺寸与性能安全的合理方案,在做到极致利用空间的基础上

,做到确保消费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新型台灯无线充2APX

NLACA118新产品的优点方便使用:相较于传统台灯,只能调

/1212/ 新型台灯无线充2APXNLACA118

节连接杆部分的角度,新型台灯无线充2APXNLACA118,灯座可

以360度调节。底座开关控制灯,方便用户使用,还可以收纳

起来,底座上增加无线充电功能,更能够满足现如今消费电子

对台灯照明及手机无线充的集成的需求。节省空间:相较于

传统台灯,底座与支架不可以收纳,储存,运输很浪费空间,现

有的台灯还增加无线功能,灯与无线充集成在一起,放在桌面

简洁大方。增加底座与支架的收纳,可以大大减小空间(空

间可以减小1/3)。

/1213/ IBM—PC/XT水文资料整编系统
IBM—PC/XT水文资料整编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214/ 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网络质量分析系统
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网络质量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移动网络应用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人

们对移动网络质量的感知度日益被网络运营商所重视。本项

目以人为本,首次使用全网全量用户通话记录数据、KPI、D

T/CQT数据、告警数据、用户投诉数据来评估移动网络质量

,使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评估更加全面和客观,切实解决了目

前在网络优化方面的技术难题,为网络运营商评估网络质量

、提高运营效率、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

术手段和方法。本项目由一组软件组成。首次实现了使用全

/1214/ 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网络质量分析系统

网全量用户通话记录数据、KPI、DT/CQT数据、告警数据、

用户投诉数据来评估移动网络质量,从而更全面、客观反应

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为运营商网络规划建设、运营维护

、优化和市场销售提供全方位支撑。由于移动网络每天产生

的数据信息高达TB数量级,本次课题研究针对不同业务,将内

存数据库、Oracle数据库、Hadoop数据库有机结合在一起,

解决了移动通信业界海量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技术难点,

并开发了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网络质量分析软件、上海市公

用移动通信基站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软件(2011SR094402)

、智能巡检系统软件(2011SR070167)、3G无线网预规划软

件V2.0(2012SR051369)、EVDO呼叫端到端接入时长分析工

具5个软件工具。项目成果实现了以下目标:(1)解决电信

行业中海量数据采集处理及交互处理。(2)将关系型数据

库技术与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相结合的方式,不同的业务采用

不同的数据库技术。(3)深度挖掘分析移动网络中产生的

各种数据价值,为移动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目

前,“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网络质量分析系统”以及课题研

究过程的开发的衍生产品等相关成果“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

基站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智能巡检系统”、“3G无线

网预规划软件V2.0”、“EVDO呼叫端到端接入时长分析工具

”已经在上海联通和上海电信得到运用,成为网优人员日常

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中,“3G无线网预规划软件V2

.0”获得了2012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本项

/1214/ 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网络质量分析系统

目使得移动网络问题处理时间平均缩短48小时,大大提高了

网络优化维护人员工作效率,获得了客户好评。备注:“基

于用户感知的移动网络质量分析软件”和“EVDO呼叫端到端

接入时长分析工具”尚未完成软件登记,但前者已经进行了

软件测评;后者进行了水平检索。

/1215/ 水泥智能化系统集成平台V1.0
水泥智能化系统集成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平台前期由原科技厅下属河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

司内部立项和研发,后期成立独立公司(河南同力智慧科技

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成果转化。该平台是将各类系统互联互

通,实现数据的集成、业务的集成、流程的集成,是实现智能

决策的必备条件。为大数据的应用打下基础,为场景化应用

提供重要支撑。本次主要科技创新:1、采用最先进信息化

技术及大数据建模技术,着眼全局优化,并实现操作、管理、

经营各个场景的智能化;在本项目中,实施了针对水泥行业的

/1215/ 水泥智能化系统集成平台V1.0

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实时监控、设备管理、能源管理、

质量管理、安环管理、智能物流、三维工厂等。2、提出带

有经济指标模式(节能模式,高产模式、利润模式)的一键

式智能生产;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采集、处理、存储原材

料数据、生产过程数据、工艺数据、设备数据、管理数据、

经营数据、市场数据,逐步形成水泥企业的数据库。通过建

立生产过程、生产管理及生产经营模型,实现整个企业经营

的模型化管理。为了应用不同生产行情与生产环境的变化,

生产经营模型的支撑下,企业可以快速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型

,如节能模式、高产模式、利润模式等。3、采用轻量化的智

能工厂系统集成平台,打通数据流、信息流、业务流,深度融

合智能工厂业务,实现企业高效管理与扁平化管理;智能工厂

的数据仓库中,包含着来自生产、管理、经营、市场的一系

列数据,随时时间的积累,数据会越来越多,如果按常规的系

统设计,整个系统会越来越慢。在集成平台中,我们采用无共

享并行化处理,把每一个任务分成多个独立的任务同时进行

处理,大大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提高响应速度。平台采用标

准化的设计,具备非常好的可扩充性,可以很方便地增加标准

化模块;同时采用标准化的数据仓库管理,为智能工厂数据深

度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4、利用三维工厂结合企业的具体

业务,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场景化管理,打造全新的生产、管理

与运营模式。三维工厂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它以三维为

载体,利用场景化的管理,集成工厂里的大部分信息,提供智

/1215/ 水泥智能化系统集成平台V1.0

能化的服务。5、以“智能经营+智能生产+智能操作”为核

心的一体化智能工厂理念。水泥智能工厂由4大部分组成,包

括智能操作、智能生产、智能经营及公共建设部分。智能操

作以保证生产线最大程度自动化为核心的建设,用最少人,实

现安全、稳定与可靠的智能化生产操作。包括完善仪表、进

行基础数据处理、DCS系统升级、专家控制系统建设、执行

机构升级与完善、工艺问题预警、在线分析仪表建设、自动

化实验室、电气相关安全、设备在线诊断、自动润滑系统、

安全巡检、工艺巡检以及仿真培训系统建设等。智能生产以

保证生产管理最大程度智能化为核心的建设,把传统的基于

经验与电子表格的生产调度管理,变为基于实际生产数据与

场景模型的生产调度,保证最佳的生产管理。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实时监控、设备管理、能源管理、质量管理、安环管理

、定位管理、库存管理、智能盘库、智能物流、数字化矿山

以及各类生产场景的建模。智能经营以保证生产经营最大程

度智能化为核心的建设,把传统基于经验与电子表格的经营

管理,变为基于实际生产、经营与市场数据及场景模型的经

营管理,保证经营决策的科学化与最优化。公共基础是智能

工厂建设的基础设施与公共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建设、机房

建设、企业数据仓库建设、数据集成总线建设、智能工厂平

台建设、统一移动平台建设以及生产调度及展示中心建设等

内容。

/1216/ 基于混沌理论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研究
基于混沌理论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混沌理论的基于混沌理论的新兴产业技术创

新战略联盟建设研究”项目系宁波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课题

,由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吴红兵副教

授主持完成,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基于混沌理论的基于混

沌理论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研究》,4万余字;

研究精要,3000余字;论文2篇。课题组主要成员还有张学昌

、贾志欣、张钊、许晨光等老师参加。此外还有多位宁波理

工学院学生参与了课题的数据整理工作。本课题以混沌理论

/1216/ 基于混沌理论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研究

为基础,以宁波新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的建设为研究对象,系统

地进行创新联盟的构建研究,提出由创新联盟为主体的新兴

产业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的机制。其中建立产业创新技术联

盟是提升宁波区域经济的一个良性途径。通过本项目的研究

为政府在产业政策制定上提供有用的参考,并对宁波战略新

兴产业的进一步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基于上述目标,课题主

要以宁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联盟的建设为重点,采用文献

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展开了相关调

查与分析。通过对宁波新材料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等高新技

术企业的实地走访与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的问卷调

查,采用理论综述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以下四个子课题进行研究。(1)宁

波新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现状研究;(2)宁波新兴产业联盟

知识共享机制的研究;(3)宁波新兴产业联盟的协同创新机

制的研究(4)宁波新兴产业创新联盟未来发展思路与规划

建议;并以混沌理论为基础来协调产业创新联盟的创新机制

。对新兴产业创新联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创新联盟与各相

关产业及政府之间符合混沌理论。最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形

成了4万余字的研究报告《基于混沌理论的基于混沌理论的

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研究》、3千余字的政府参

阅及研究提要,并递交相关部门领导。

/1217/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网络的室内温度监测平台研究与实现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网络的室内温度监测平台研究与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项目,编

号:12210210425二、技术原理基于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

网络的室内智能监测系统是结合Internet以及软件和中间件

开发技术,通过在室内安装各种传感器节点和Zigbee无线传

输模块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到互联网开发

的一款监测室内环境的系统。项目建立室内智能监测平台,

通过网络把各个楼宇内房间的温度、湿度等监测系统连接到

网络,并在网络服务器上建立综合室内环境监测平台,从而监

/1217/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网络的室内温度监测平台研究与实现

测到各个房间的环境状况。通过模块采集温湿度传感器信号

,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室内温湿度的远程

控制。该系统的开发首先可以应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通过

检测和智能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环境指标满足人们对舒适性

的要求。应用到特殊环境下,可以对此环境指标进行全天候

实时监测和控制,避免火灾等某些事故的发生。应用到农业

生产方面,它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设施,可以控制温室植

物的生长环境,使植物生长不受自然气候影响,实现高效率、

高产值和高效益的生产。运用该系统进行温室室内改造成本

低,适合各种规模菜农蔬菜温室室内的升级改造的需求,在农

业生产乃至工业生产自动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

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采用Zigbee技术,使用了1个无线网络协调

器和几个无线传感器节点,采用的是北京奥尔斯电子科技有

限公司提供的实验设备。整体模块使用5V供电输入,在内部

使用DC/DC芯片转换成3.3V(最大输出200mA电流)。2530系

统选取单芯片解决方案,2530芯片信号将从模块层面引出并

进行总体规划。2530模块把2530核心部分单独拿出来进行优

化设计,模块引出总共有56个引脚,其中有19个2530I/O口,A

D参考电平引脚,复位引脚,电源和低引脚。采用六层电路板

结构,使电路有完整的地平面,在2.4G的高频中能很好的进行

干扰的处理。温湿度及光照传感器模块使用北京奥尔斯电子

公司出产的,它采用IIC接口对温湿度探头进行控制,光敏探

头通过运行处理以后再传送出电压信号到AD输入。本设计使

/1217/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网络的室内温度监测平台研究与实现

用10~12bit的AD采集器来采集光敏信号和专用的温湿度传

感器(IIC接口)采集温湿度信号。每回的采样运用2字节描

绘和MSB方式。在开发过程中采用网络摄像机里的WebServe

r,使用者可以通过PC机采用标准的浏览器实现每一种接口和

操作。本设计基于B/S架构和Web服务,这是为了方便用户对

2530物联网中间服务组件(以下简称“中间件“)的应用、

连接等内容进行管理而开发的基于Internet的Web服务系统

。同时,它将无线传感网数据包装并开放接口,方便用户在互

联网上调用,这也是无线传感网加入互联网的一个示例。三

、主要性能指标1、无线设备:CC2530,整体模块使用5V供电

输入,在内部使用DC/DC芯片转换成3.3V。2、温湿度及光照

传感器模块:STH10芯片,使用10~12bit的AD采集器采用II

C接口信号。3、网络摄像机:带有一个10M/100M以太网RJ4

5接口、一个并行I/O口、一个RS485串口和WebServer。四、

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这次设计选取CC2530作为嵌入式

控制的主要部分来处理温度和湿度的信号,使用CC2530芯片

来获得SHT10的温度和湿度数据,然后将采样到的数据转换发

送到电脑上,最后通过2530物联网中间服务组件转发到B/S架

构下Web服务中,利用HTTP对数据进行监控和数据采集,更加

方便了用户的使用。2、采用Zigbee无线自组网技术。无线

网络避免了室内布线繁琐,实现了对室内信息的无线采集。

采用了智能控制方案,可以实现对室内设施的自动控制,体现

/1217/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网络的室内温度监测平台研究与实现

现代技术的智能化。五、技术成熟度和适用范围该成果已成

熟,在相关单位得到推广使用。(1)室内农业生产。该系统

可应用于室内农业生产方面,对室内农业环境进行时时检测

和调控,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优良环境,节能节碳,减少

污染,采取一人智能控制,降低人工成本。(2)家庭智能环

境监测。该系统可应用到家庭智能环境监测中可以时时远程

监测和调控室内环境,确保室内环境达到人体最舒适状态。

(3)工业生产监测。该系统应用于特殊行业的工业生产方

面,可以为工业生产进行环境监控,达到防火安全目的,提高

工业安全性,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六、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成果中的“基于Zigbee技术的室内智能监测系统”已在鄢

陵县绿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及禹州市蓝森绿化工程开发

有限公司得到推广使用,较好地监控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

,实现对熟菜、花卉、瓜果、植物组培等,有效减少了人工成

本。存在问题:该系统仅能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监控和

调控,在不同的应用中,室内需要监控的还有其它各种环境因

素,如农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监测、远程施肥及灌溉等,这些还

有待根据具体的应用进一步实现。

/1218/ 新环境下电信改革政策研究
新环境下电信改革政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横向合作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如

下:1.通过对国外网业分离及网络中立监管政策及执行情况

的研究,总结了国外典型国家网业分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

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国通信行业监管政策未来几年

的走向,提出对中国电信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及政策建议。

2.深入分析了我国民营资本进入通信业的途径、进入方式和

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工信部关于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通信业的

指导意见,全面评估民资进入对中国电信的影响,为中国电信

/1218/ 新环境下电信改革政策研究

提供相应决策思路和政策建议。3.提出了中国电信促进信息

消费的战略方向、发展模式、重点措施等建议,以及向政府

传递中国电信促进信息消费的政策建议。4.总结了未来电信

改革的八个方向及实施路径,提出了未来电信改革的基本思

路。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项目负责人:舒

华英项目组成员:舒华英,吴俊,胡一闻,高思思,何猛,崔昊

哲,安鸿辰结题时间:2014年12月

/1219/ 基于WEB的市级科技工作智能平台
基于WEB的市级科技工作智能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主要是建立起基于WEB市级科技工作智能平

台,包括: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计划申报与评审、成果

与进步奖的申报和评审、科技统计等系统。项目申报模块:

科技计划项目编号实现唯一性,无论是签定合同、还是报奖

,都可以在线提出申请,填报其他材料,使科技工作标准化

、统一化、科学化。用户涉及到局领导、局相关科室以及评

审专家、系统管理员、项目承担单位和社会需要该类信息的

单位个人,按不同功能给予不同权限。该平台功能齐全,可

/1219/ 基于WEB的市级科技工作智能平台

实现项目的添加、修改和维护、查询、汇总、统计、打印等

功能。

/1220/ 四方精创乐高式银行电子钱包App支付处理系统V1.0
四方精创乐高式银行电子钱包App支付处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乐高式银行电子钱包APP支付处理系统主要功能包

括绑卡、充值、提现、转账、商城支付、红包发送。以方便

客户进行转账、购物消费等快速支付。1、采用微服务架构

技术,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组件创建应用,同时这些应用可独

立地进行开发、管理和加速。使用了SOLApp微服务框架-数

据治理体系,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更合理高效的数据

的处理。2、采用了分布式架构,所有交易都不会直接访问数

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对一些隐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更

/1220/ 四方精创乐高式银行电子钱包App支付处理系统V1.0

有效安全地保护用户的信息不被泄露。3、所有服务以Gola

ng编写,具有高执行效率、低资源占用的特点。4、所有服务

部署于Kubernetes集群,具有高可用性,可以方便的进行水平

扩展以支持更高的并发。5、使用Docker虚拟化技术,使服务

更加轻量化,具有高可用性及可恢复性,可以在集群中快速分

发、部署。6、使用git进行代码管理,支持持续集成、持续

部署。

/1221/ 改革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盐文化旅游之路
改革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盐文化旅游之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直接研究盐文化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文章,cn

ki上搜索到的只有一篇:刘彦群(2007)《四川福宝镇古盐

道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该文主要从古盐镇、古盐

道等旅游资源出发,谈到了相关区域的文化旅游、乡村旅游

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目前主要有五种类

型:一是特色产业带动型。二是农家文化旅游带动型。三是

市场流通带动型。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型。五是工商企业

帮扶型。

/1222/ 利用飞秒激光在玻璃内部直写微机械零件的方法
利用飞秒激光在玻璃内部直写微机械零件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利用飞秒激光在玻璃内部直写微机械零件的方

法,包括对多孔玻璃飞秒激光直写、退火等步骤,本发明方法

具有简单、快速、高精度的特点,可在玻璃芯片内部实现较

复杂的微机械结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

激光微加工技术在玻璃内部制作微机械长度受限、深度受限

、加工精度低和后期处理步骤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飞

秒激光在玻璃内部直写微机械零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

、快速、高精度的特点,可在玻璃芯片内部实现较复杂的微

/1222/ 利用飞秒激光在玻璃内部直写微机械零件的方法

机械结构。

/1223/ 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系统
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系统主要

是用来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具有强大的

查询功能,可多条件或自选方式查询,提供全面信息。二、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系统操作方法如下:1、在桌面点击图

标“系统”这时便会弹出系统登陆的界面,用户根据界面信

息进行填写,填写完成点击按钮“登陆”即可。2、用户进入

页面将正确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点击登陆按钮进行登

陆。如果用户登陆失败则将返回页面进行重新输入信息进行

/1223/ 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系统

登陆即可。用户登录成功后将进入系统的主界面,主界面功

能模块包括:系统设置,项目管理,项目培训,系统管理。3、

系统设置主要对其用户设置内容和项目角色进行设置。“用

户设置”在桌面“系统设置”的子界面点击按钮“用户设置

”即可进入页面信息,用户进入页面在页面正确填写设置内

容。页面信息设置内容包括:用户名设置,密码设置等内容

进行设置,设置完成点击按钮“确定”即可。用户将信息设

置完成点击按钮“确定”即可进入用户信息的基本信息查看

。用户进入页面信息即可对用户ID,用户全名,所属部门,及

地址进行查看,查看完成点击按钮“确定”即可。“角色设

置”在桌面“系统设置”的子界面点击按钮“角色设置”即

可进入页面信息4、项目管理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项目计划

和项目成本两大功能模块。“项目计划”用户在“项目管理

”的子界面点击按钮项目计划即可进入页面信息。5、人才

培育时间安排,用户进入页面即可查看项目管理的相关视图

显示。用户在页面点击按钮“项目计划”即可进入项目计划

的具体页面显示。用户进入页面信息即可查看相关的项目计

划内容。“培训时间安排”用户在“培育时间安排”的子界

面点击按钮项目成本即可进入页面信息。6、项目培训主要

功能模块包括:项目培训,培训类别,人力配置培训,岗位职

责培训。“项目培训”在界面“项目培训”的子界面点击按

钮项目培训即可进入页面信息。7、用户进入页面信息即可

对项目培训的视图结构进行查看分析。用户在界面点击相关

/1223/ 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系统

信息内容即可进入所点击信息的页面信息显示。用户根据自

己的需求进行点击查看。8、系统管理主要功能模块包括:

日志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用户在“系统管理”的

子界面点击按钮日志管理即可进入页面信息。日志查询是记

录系统中硬件、软件和系统问题的信息,同时还可以监视系

统中发生的事件。用户可以通过它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系统可通过网络横向和纵向无

限制集联。使系统可容纳巨量设备、支持巨量的用户并发访

问,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可多条件或自选方式查询,提供全

面信息。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处于

初期阶段。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暂未应用。六、历年

获奖情况无获奖。

/1224/ 基于Bag of Words模型的昆虫图像分类系统研究
基于Bag of Words模型的昆虫图像分类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昆虫分类是进行昆虫学工作的基础。长期以来,昆

虫分类学知识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积累,昆虫分类学专家必

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吸收和转化,才能用来进

行昆虫分类等工作,而且传统的借助显微镜观察昆虫的颜色

、花纹、斑点等整体特征及其触角、口器、复眼、头部、背

部、腹部、腿部和翅的形态结构特征,然后与已有准确类别

记录的标本进行对照的昆虫分类方法也必须得有丰富的专业

知识积累的研究人员才能使用。目前,昆虫分类在害虫控制

/1224/ 基于Bag of Words模型的昆虫图像分类系统研究

、珍稀物种保护、病菌媒介生物监测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等多

个行业和领域的实际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现有的昆虫分类

学专家所能承担的负荷,传统分类学成果的表达,难以满足其

它学科、生产实践及普通公众对昆虫分类结果必须直观,方

便,快速,准确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模

式识别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开始探索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

的原理和方法来对昆虫图像的分类识别系统进行研究,其目

的在于借助计算机的大规模存储和高速运算能力,让非专业

人员也能进行昆虫分类的研究工作,从而使昆虫分类学专家

有望得以摆脱仔细观察、认真对照的繁重而又枯燥的昆虫分

类工作,同时解决对昆虫分类工作有迫切需求的行业和领域

的燃眉之急。目前常用的利用计算机自动识别昆虫图像的方

法是使用颜色、纹理、形状等全局视觉特征来获得图像内容

信息,衡量图像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实现图像分类,然而这种方

法不能很好地对图像的局部区域进行描述,分类正确率有限

,而且这些特征表示的只是昆虫图像的表面信息,往往会随着

同一种昆虫图像的背景、光照、尺度、旋转、平移等因素的

变化而使识别结果产生非常大的误差。因此,有必要采用新

的特征算子来提取昆虫图像的本质信息,尽量减少冗余信息

对昆虫分类结果的影响。深入研究了BagofWords模型,并分

析将其引入图像分类领域的可行性。借鉴其在文本分类中将

文档表示成词汇矢量的思想,当其应用于图像分类时,首先用

特征检测方法寻找图像的局部特征点,然后用特征描述方法

/1224/ 基于Bag of Words模型的昆虫图像分类系统研究

将其表示成数字矢量,再用码本生成的方法将其表示成视觉

词矢量。

/1225/ 多语种混合语音识别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多语种混合语音识别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多语种混合语音

中的插入语中原用语引起的非母语口音现象,不同语种的语

音在发音单元、词典结构、发音风格和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

,都给混合语音的识别增加了很大难度。但随着语音识别技

术应用的不断推进,很多应用场合对多语种混合语音识别的

需求急剧增加,特别是在新加坡这样的多语种混合说的国家

、或者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其应用需求更为迫切。

比如,英语作为中国人的第一外语,已经被自然而然地穿插在

/1225/ 多语种混合语音识别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以汉语普通话为主的日常交流中,而且由于其表达上的便利

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因此普通话与英语的混合语音识别

也自然成为了很多用户的基本需求。因此,该项目的研发符

合实际市场的需要,其成功研发能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

益,也具备较好的社会效益。本项目研发的混合语音识别系

统,以汉语普通话与英语混合语音识别系统为主,其研发的算

法和技术,可以较好地推广和应用到多种混合语音的识别任

务中。其中,在混合语音识别系统的声学建模,词典构建及语

言模型建模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着核心技术。

主要技术创新内容:本项目成功研发了三项原创的关键技术

:①基于数据驱动的自动合并不同语种相似音子算法;②通用

混合语音声学模型自适应算法;③基于识别任务驱动的声学和

语言模型训练方法。从附件的查新报告中看出,该项目具有

较好的新颖性。基于这三项技术搭建的普通话+英语混合的

语音识别系统,从性能上看,相比较原有的单语种,即纯普通

话语音识别系统而言,在混合语音识别的任务上,混合语音识

别系统性能远超过纯普通话语音识别系统。另外,如果只识

别英语语音,混合语音识别系统比纯普通话的语音识别系统

的优势是从无到有的,有了质的提升。除了汉语普通话+英语

的混合语音识别之外,研发的算法还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如果

要将其应用到其他混合语种的语音识别应用中,比如粤语+普

通话的混合语音,只需要做一些较小的改动即可,比如替换发

音词典和模型训练语料即可。因该项目,发表论文6篇,申请

/1225/ 多语种混合语音识别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专利2项,授权专利1项。

/1226/ WSB-512、512A温湿度仪
WSB-512、512A温湿度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仪器用来测量温度、湿度(两参数单独测量时互

不影响)对现场进行自动控制与调节,也可输出变送信号,

与DDZ-Ⅱ型电动仪表或微机配套使用。它广泛用于纺织、化

纤、电子、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车间、中央控制室、

计量室、计算机房等场所。技术指标:湿度≤80%RH;工作方

式:连续工作、数字显示,电流(电压)变送输出;显示范围

与精度:温度0-100℃±0.5℃,湿度0-100%RH±1

%RH;输出信号:0-10mADC,负载电阻0-1.5Ω,或0-5VDC,

/1226/ WSB-512、512A温湿度仪

负载电阻>500Ω;传送距离:0-200m;传感器至仪器间接

线为1-100m,配SBVVP-1×16/0.15单芯话筒线;配用M

SZ-17型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电压:~220V±10%,50H

z,功耗<5VA;外形尺寸:512型160×80×270

,安装开孔尺寸152×76(盘装式),512A型80×16

0×270,安装开孔尺寸76×152。重量:<2.5k

g。

/1227/ DOS磁盘文件安全保护系统
DOS磁盘文件安全保护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研制的起点高,内存开销小,在引进消化吸收

美国BLAND公司90年推出的TRUBDANTIVIRUS病毒防治软件的

基础上,加以扩充,改造,创新,使其在对DOS文件的保护,保密

及通用性方面比原软件更强,该三级保护系统可在不增加硬

设备投资下实现对计算机病毒的检查.国内先进.

/1228/ 柳州市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升级研发
柳州市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升级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是柳科计字〔2015〕

第6号文件下达的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柳

州市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升级研发”(合同编号:2015G

020202),由柳州市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承担。二、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课题运用WebHelpers、jquery、ajax、json、

html5等成熟先进的技术,通过升级开发原科技管理系统的项

目申报、评估、验收管理等功能,使之符合我市科技项目管

理工作实际需求;通过技术升级,替换已经淘汰了的API接口

/1228/ 柳州市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升级研发

,使系统能在主流浏览器上正常运行;通过海量数据库调优,

修改影响程序执行效率的程序,修改对数据访问并发量大的

程序,以提高系统数据交换性能。管好项目逐步提升我市企

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原系统的程

序有很多不是按照w3c的标准来写的,许多都是按IE自己的标

准来写的,特别是IE10以后,IE又慢慢地向标准靠拢了,放弃

一些IE自己的非标属性、函数,导致程序运行在IE10以上的

浏览器都出错了经程序跟踪调试发现,无非是window.attac

hEventisnotafunction;Obj.selectSingleNodeundefined;

Microsoft.XMLHTTPundefined等等问题。对于原系统的兼容

性问题,解决起来也不难,集中在js文件和css文件中,没有加

密,可以直接修改。把非标准的代码改成标准通用的代码;一

些老的函数、接口,在新版本中不支持的,在这些dom对象上

增加扩展这些老函数和接口,这些工作难度不大,但是改动的

地方太多,工作量巨大。解决问题的难题是,许多.net程序集

,都没有提供源码,给程序分析、调试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解

决程序的许多bug问题的关键是需要Reflector工具来反编译

分析程序,然后用ILDASM把要修改的程序反汇编成IL程序文

件,用il语言进行相应的修改,最后用ILASM把il程序文件再

编译成可运行的程序集。这些bug虽然不多,但是分析和修改

难度很大。项目申报书导出死机的问题。由于导出申报书时

,调用word或者excel,读取后台数据,然后进程间通信,写入

word或者excel文件,这个过程在极少用户处理时,没有太大

/1228/ 柳州市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升级研发

问题,随着并发处理用户数增加,服务器运行速度在不断下降

,最后出错,不能释放内存和打开的word模版文件,导致后面

要导出的进程也一起假死,最终导致每个进程都导不出申报

书。通过购买第三方word插件,优化进程间通信,提高通信效

率;提高并发处理能力,增加异常情况下的垃圾回收机制及文

件释放处理。经测试试用,基本没再发现导出死机问题。四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升级开发原系统

的项目申报、评估、验收管理等功能,使之符合我市科技项

目管理工作实际需求;通过技术升级,替换已经淘汰了的API

接口,使系统能在主流浏览器上正常运行;通过海量数据库调

优,修改影响程序执行效率的程序,修改对数据访问并发量大

的程序,以提高系统数据交换性能。管好项目逐步提升我市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科技项目申

报系统升级完后,彻底解决了系统适应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更

新换代导致的问题,使系统能继续正常运行。但从科技项目

的整个管理来看,还不够全面,在项目中期的项目执行情况的

监督管理、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的成果成效数据统计分析、

后期项目促进生产、经济的作用数据分析等方面,还是空白

,需要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1229/ 科普信息情报服务平台建设
科普信息情报服务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成果包括两部分:1.科普专题情报追踪系统

2.北京网络科普设施发展情报系统其中科普专题情报追踪系

统包括科普搜索系统和动态追踪系统。北京网络科普设施发

展情报系统主要完成科普网站(栏目)页面数量、访问量、

可访问总字数、W3CCSS错误、W3CHTML错误、反向链接数、

域名注册时间、图片数量、多媒体文件数量、发布方式、编

程语言和更新时间等指标的数据收集工作。

/1230/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

资金技术研究开发项目,项目名称:智能设备管理平台关键

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编号:CXZZ2012081362547973;深

圳市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技术攻关项目,项目名称:重2014-先

05:数字装备工业控制平台研发,项目编号:JSGG20140701

100053922;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

: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工控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

15B010130002。(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项目针对传统工

/1230/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控系统现有功能和技术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应用的实际需求

,开发出一种崭新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同时整合控制、

数据处理与网络通信于一体的控制平台,实现PLC与IPC,控制

与计算的融合,满足自动化应用所需的多用途与高扩充需求

。项目攻克多总线融合模块互联、跨平台编程设计、端云协

同控制平台健康管理、具有多通道可编辑功能的软件PLC功

能的智能控制器软件框架等关键技术,输出的可编程自动化

控制平台能够集成逻辑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等功能。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由主控制子系统、输入/输出扩展子

系统、背板、电源模块组成,各模块为独立单元,可通过电连

接器组合成不同配置的整机,提供统一硬件、系统软件与应

用开发平台接口为用户提供跨平台的应用开发,内建符合国

际标准IEC-61131-3语言和C++高级通用编程语言的混合编程

及通信机制,能够实现控制系统健康管理的智能化,给工业控

制现场提供灵活多变的解决方案。性能指标:可扩展性:支

持Ethernet、PCI-E、PCI、LPC、ISA等多级总线扩展;可管

理性:支持健康监控、在线维护和远程管理;跨平台编程能

力:提供统一硬件、系统软件与应用开发平台接口,支持基

于MIPS、X86、ARM、PowerPC架构的不同硬件平台,支持Win

dows、Linux、Vxworks等操作系统,可实现跨平台编程能力

;多通道控制:具备多个通道,一个平台可支持多种业务类型

端云协同:具备组态控制、数据点管理、网络通讯、安全管

理、报警管理、报表管理、加锁管理等功能。(3)技术的

/1230/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推出一种新的可编程工业控制技术-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是集控制、数据处理与网络通信于

一体的控制平台,在“多总线融合模块互联”、“跨平台编

程设计”、“端云协同控制平台健康管理”、“具有多通道

可编辑功能的软件PLC功能的智能控制器软件框架”四方面

具有可扩展、可管理、跨平台编程、多通道控制、端云协同

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具备逻辑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等

功能,实现PLC与IPC,控制与计算的融合,具有开放式架构、

具备组态功能、图形化编程、通用的软硬件平台,满足设备

控制、工厂工控、过程控制等多种应用的多用途与高扩充需

求。能够实现在各种工业应用中,从“通用”向“个性化应

用”的快速的、二次开发,使用户根据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

任意组态,完成自动化控制工程。与国内外现有同类技术与

产品相比,在多总线融合互联、跨平台编程、多通道控制等

性能方面具有优势。(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实现了PLC与IPC,控制与计算的融

合,主要面向大型公司客户和技术人员、系统管理员、数据

分析人员等。适用场景包含遍布航空航天、工业控制、轨道

交通、通讯、信息安全、金融、电力、能源、医疗、石油石

化等各个领域。(5)成果应用情况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

产品,已实现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工业控制、轨道交通

、通讯、信息安全、金融、电力、能源、医疗、石油石化等

/1230/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平台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客户系统中的应用,如广州源瑞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应用在地铁监控系统、上海贤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在智能工厂系统、东方松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应用

在自动化加工中心系统等。

/1231/ 电动自行车传动传感装置
电动自行车传动传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传动传感装置,包括后轮毂

、链轮和后轮轴,其特征在于:后轮毂的右部内设有一个传

动螺母,在传动螺母与后轮毂之间设有滚针轴承;在第一轴

承座和传动螺母之间定位连接有传动扭簧;在传动螺母内设

有与其配合的位移螺丝套;链轮与第二轴承座配合并连接在

传动螺母的右端;后轮轴的右部设有槽口,槽口内设有位移

传感装置,在后轮毂的外面和制动器上设有转速传感装置。

该发明结构紧凑,充分利用了后轮毂内的空间;在直接参与

/1231/ 电动自行车传动传感装置

传动的同时,同步检测扭矩和速度信号,获取的信号准确、

精度高;为实现人机合一智能控制有效地利用电能,增加续

行里程奠定基础。具有自适应的特点。

/1232/ 二灰砂砾基层综合路用性能及配比设计
二灰砂砾基层综合路用性能及配比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技术详情

  “二灰砂砾基层综合路用性能及配比设计”是交通

部公路司2000年度立项的公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

编制、修订项目。研究从二灰砂砾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入手,

针对现行规范有关二灰砂砾相关规定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系

统的室内试验研究及室外试验路验证,提出了二灰砂砾集料

最佳级配、不同等级公路二灰砂砾技术指标及标准以及配合

比设计方法,补充完善了现行规范中有关二灰砂砾的规定,

该项目主要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1、在全

/1232/ 二灰砂砾基层综合路用性能及配比设计

面、深入分析相关级配设计、振动压实与灰色系统理论基础

上,通过振动试验,首次提出了二灰砂砾最佳级配及其范围

,该级配具有连续、折断级配的特点,突出了形成骨架结构

所需骨料含量,主要控制粒径19mm、4.75mm与0.075mm的通

过率分别为60-30-5。2、首次提出二灰砂砾强度增长率的概

念,建议使用7~180天强度增长率作为二灰砂砾强度控制指

标,完善了现行规范有关二灰砂砾强度评价指标体系。3、

在二灰砂砾冲刷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二灰砂砾冲

刷性能测试方法及相应评价指标。确定的冲刷参数为频率1

0Hz、配重3块、偏心块夹角为126°,并建议采用单位

时间平均冲刷量小于2.5g/min来评价二灰砂砾抗冲刷性能。

4、首次提出采用粉煤灰活性指数HH评价粉煤灰的活性。该

指标将传统评价指标—粉煤灰细度与内部活性指标—活性度

有机的集合一起,完善了现行规范有关粉煤灰活性评价指标

的不足。5、系统研究了二灰砂砾疲劳性能。建议采用对应

106荷载作用次数时的应力强度比值作为评价二灰砂砾疲劳

性能的指标,同时结合考虑二灰砂砾疲劳测试中的极限破坏

荷载以及回归疲劳直线斜率,可以全面评价二灰砂砾的疲劳

性能。6、首次确定了二灰砂砾压实成型振动参数,该值一

般为频率28Hz,配重S3X6,夹角60°。7、建议使用收

缩开裂系数St、Sd用于二灰砂砾干缩、温缩抗裂性能评价,

该指标将室内成果和实际应用联系到一起,使对二灰砂砾抗

裂性能的评价更为科学、合理。8、首次提出了不同公路等

/1232/ 二灰砂砾基层综合路用性能及配比设计

级二灰砂砾各项路用技术指标及技术标准,明确了不同公路

等级二灰砂砾应用时所需满足的条件。9、首次提出了二灰

砂砾配合比设计指标及方法。

/1233/ 再制造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研究
再制造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

期在工业化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要通过废弃物

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发展经济。其目标是:使生产和

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

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

排放的经济发展。再制造是比循环利用(recycling)更高

形式的回收再利用方式,是一种更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回收利用方式。该项目的研究顺应了国家发展的要求,

/1233/ 再制造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研究

是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对回收件库存和修复可用件库存

,得到了产品回收过程不可控条件下的随机库存模型和最优

控制策略。继而,采用价格对回收过程进行控制,提出了一

种新的具有可控随机输入(供应)的单周期和多周期随机库

存模型。对单周期问题,证明了依赖于初始库存的关键值策

略的最优性。对多周期动态回收策略问题,建立了系统的反

馈控制规则,并通过动态规划算法进行了求解。对由回收件

库存、再制造生产线和修复可用件库存组成的系统,分两种

情况:(一)再制造加工没有损失的情况,(二)再制造加

工存在随机损失情况,得到了回收定价与再制造数量的联合

决策问题的最优状态依赖反馈控制规则,证明了费用的超模

性质,求解得到了决策关键状态值。对再制造/新部件生产

供应的综合优化问题,研究了时变需求下的最优供应计划。

利用博弈理论,对企业回收动机和回收固定投资决策,特别

是国家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引导企业进行回收再制造进行了

深入研究,对逆向物流渠道及回收网络设计的研究;对逆向

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和合作机制的研究。在“中国未

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报告中,专家预见:“预计未来10-

15年,绿色闭环物流和供应链技术将在大中型制造企业得到

实际应用”。“预计未来10-15年,废旧电子电器的可拆解

、资源化及再制造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预计未来15年

左右,汽车的可拆解、回收及再制造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预计未来15年,装备智能自修复技术将得到实际应用”

/1233/ 再制造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研究

。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必然将日益加强和受到重视,特

别是制造企业将成为这方面科技创新和实践的主体。本项研

究在这方面作了一个好的开头,在废旧产品回收的回收策略

、国家政策的制定、逆向物流企业间的合作机制、逆向物流

渠道及回收网络设计、再制造系统综合建模与优化等方面取

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绿色制造、循环经济方面的

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234/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靶控输注系统研发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靶控输注系统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智能化静脉麻醉控制仪可以更好的控制麻醉质量

:直接按体内药物浓度给药,通过调整病人血药浓度而控制

麻醉深度;麻醉诱导时可逐步提高血药浓度值并调整浓度过

渡至麻醉维持,使麻醉诱导及向麻醉维持的转换更加平稳;采

用国人群体药代学和药效学参数,定量地考查患者生理、病

理因素对药代动力参数的影响以及各种随机效应,减少血药

浓度实测值与预计值的误差。该设备通过采样反映患者麻醉

深度的心率、血压、Narcotrend指数信号,调整给药速度,更

/1234/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靶控输注系统研发

加有效地保证麻醉效果和安全性。2)智能化静脉麻醉控制仪

使医生操作更加方便:即时显示给药速度、给药时间、累计

用药量、血药浓度和效应部位浓度以及苏醒时间;不需要调

整用药剂量、输注速度;临时停药、更换注射器时,可以自动

补偿中断输注期间的药量;设有安放错误、阻塞、接近排空

、电池不足和电源故障、内部故障等报警。3)采用效应部位

给药模式,使麻醉深度控制更精确:由于药物的效应取决于

效应部位的浓度,血浆给药起效较慢,在诱导阶段和调高靶浓

度时不能很快加深麻醉,效应部位模式给药则可使效应室迅

速达到预定浓度而起效快。4)靶控注射模式包括患者参数、

注射器选择、药物选择、药物浓度、目标模式和目标浓度六

项内容的设定。根据追加量的不同,控制仪的追加速度可在

800ml/h范围内自行调节。临时停药、更换注射器等,可以自

动补偿中断输注期间的药量。即时显示给药速度、给药时间

、累计用药量、血药浓度和效应部位浓度以及苏醒时间。

/1235/ 子椭圆个数可变的非椭圆扩展目标跟踪方法
子椭圆个数可变的非椭圆扩展目标跟踪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椭圆个数可变的非椭圆扩展目

标跟踪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处理由非椭圆扩展目标

姿态机动带来子椭圆个数变化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首先

,将非椭圆扩展目标扩展状态用多个子椭圆建模;其次,对多

个子椭圆目标的状态进行预测,并分解符合分解准则的预测

子椭圆目标状态;最后,对分解后的预测子椭圆目标状态进行

更新,并合并符合合并准则的更新后的子椭圆目标更新状态

,得到合并后的子椭圆目标更新状态。仿真实验表明,本发明

/1235/ 子椭圆个数可变的非椭圆扩展目标跟踪方法

有效解决了子椭圆个数变化的非椭圆扩展目标跟踪问题,提

高跟踪的效率,可用于雷达目标跟踪系统。

/1236/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自动离合器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自动离合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物料搬运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发展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意义重大。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能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动力

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

  但是现有的车载蓄电池蓄电量有限,在汽车行驶中遇

到道路条件发生变化时,电动机输出功率与行驶阻力不能自

动调整相应配合,导致耗能较大充电后续行距离短,从而还

未实现广泛的道路应用。

/1236/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自动离合器

  薛荣生教授针对这一问题自主立项研究出一系列的凸

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装置。

  这种装置的离合机构能根据行驶阻力变化,在不切断

驱动力的情况下进行自动离合和换挡调整电动机输出扭矩,

改变车速,使电动机输出功率与车辆行驶情况处于最佳配合

状态,将车辆驱动力矩与综合行驶阻力平衡控制。

  与一般的电动汽车性能相比,带有自动离合换挡装置

的车辆运行平稳,电机动机负荷变化平缓,操控稳定,不仅

降低了电能耗损,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了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为世界首例纯电动汽车智慧传动应用技术,不乏创

造性与先进性。

  这项技术现已在中试阶段,样车不仅能耗低而且可以

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功能基本已经实现,

但在零件制造成本方面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凭借不懈努力不怕吃苦的创造精神,于2016年5月份

,中国发明协会授予薛教授第九届“发明创业奖·人物

奖”。

/1237/ 离散双曲样条与双弧样条的保凸性
离散双曲样条与双弧样条的保凸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解决了样条函数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中,

用离散B样条能解决B样条应用中的二个障碍,在“离散双

曲样条”一文中,提出了离散双曲B样条及其通推关系,从

而解决了对局部范围内呈现出指数函数特征和一类问题。另

外由于国内外大部分采用直线─园弧插补器,因此对双园弧

插值保凸性须研究,该研究在“双园弧插值的一个保凸条件

”一文中给出了保凸性的一个先验条件,即若弦转角在某个

范围内就能肯定保凸。

/1238/ 桩基础设计计算软件
桩基础设计计算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桩基础设计计算软件》为横向项目,主要应用于

建筑施工时,天然地基不能够满足建筑物对承载力要求。需

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桩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达到满足建筑物

对承载力要求的情况。按照合同书的要求,软件应能够适应

不同地质条件、工程条件下桩类型的选择、设计及计算;可

以进行不同桩类型方案的设计;能生成详细的计算书。课题

组圆满完成了项目任务书的研究内容,各项指标均符合合同

的要求。与国内外同类软件相比较,本软件在同样满足各项

/1238/ 桩基础设计计算软件

设计指标的同时,包含的桩型更加齐全,生成的计算书完善

、详尽。成果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可以满足多种桩型

群桩的设计(包括混凝土预制桩、水下钻(冲)孔桩、沉管

灌注桩、干作业钻孔桩、钢管桩、嵌岩桩及支盘桩),根据

所选桩型,在输出窗口即时显示桩体分布剖面图及俯视图。

2、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有选择的进行下卧层或沉降的验算

和计算。3、既可以快速显示结果以加速试算过程,也可以

将包含输入的初始条件数据、详细的中间结果数据、桩的分

布图、每一步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的依据、以及每一步验算得

出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果等信息自动输出到Word文档,

作为桩基设计报告或作为存档的标准计算书。由于本软件的

快捷、方便、准确的设计,如果所有需要采用桩基础提高地

基承载力的建设项目都采用本软件进行设计,预计每年可节

约资金500多万元。快捷方便的设计大大简化了设计的过程

和时间,内容详尽的标准计算书不仅可以存档,同样也可以

作为招投标中使用的设计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

竞争力。本软件主要适用于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承载

力的要去,需要进行处理来提高其承载力的岩土工程建设项

目。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决定了需要进行降水设计的工程会

越来越多,为本软件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勘测设

计理念的不断发展,本系统程序设计所考虑的因素难免会显

现欠缺,其缺点和不足也会逐步显现。需要在今后的大中型

岩土工程勘测资料整编工作中广泛听取用户的反馈意见,进

/1238/ 桩基础设计计算软件

一步完善和扩充其功能,使其在岩土工程勘测中发挥更大的

作用。

/1239/ 产品追溯系统二维码特定识别软件 V1.0
产品追溯系统二维码特定识别软件 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

onal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

(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

、“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

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

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

: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

/1239/ 产品追溯系统二维码特定识别软件 V1.0

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

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国

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

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49、Code16K、CodeOne等。这些二维码的信息密

度都比传统的一维码有了较大提高,如PDF417的信息密度是

一维码CodeC39的20多倍。在二维码标准化研究方面,国际自

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已完

成了PDF417、QRCode、Code49、Code16K、CodeOne等码制的

符号标准。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还成立了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SC31),已制定了

QRCode的国际标准(ISO/IEC18004:2000《自动识别与数据

采集技术-条码符号技术规范-QR码》),起草了PDF417、Co

de16K、DataMatrix、MaxiCode等二维码的ISO/IEC标准草案

。在二维码设备开发研制、生产方面,美国、日本等国的设

备制造商生产的识读设备、符号生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

类二维码应用系统。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

和识别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不仅已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公

安、外交、军事等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而且也将二维码

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

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

包裹的管理、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3

/1239/ 产品追溯系统二维码特定识别软件 V1.0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

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PDF417、QR

CCode、DataMatrix、MaxiCode、Code49、Code16K、CodeO

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

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码这一新技术

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

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不断

深入。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

码的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矩阵码(SJ/T11349-2006)和二

维码紧密矩阵码(SJ/T11350-2006),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二维码的研发。4、技术的成熟度

、适用性与安全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

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

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二维码

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能在一个方向

(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

向都可以存储信息。一维码只能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而二维

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片等信息,因此二维码的应用领域

要广得多。4、创新点本软件选择二维码作为信息载体主要

因为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能

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维码在水

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一维码只能由数字和字母组

/1239/ 产品追溯系统二维码特定识别软件 V1.0

成,而二维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字母等信息并基于二维码

以下优点:(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存储500多个

汉字,本软件所生成二维码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密,可存

储200多个汉字。(2)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二维码

出现轻度的污损、残破都可以整体读出产品信息,提高标签

的可靠性。(3)译码可靠性高:本软件采用矩阵式排布,译

码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且快速,扫描一张完整二维码不

超过0.5秒。(4)引入加密措施:本软件主要依托二维码的

此项功能,对生成二维码的内容进行多用户加密。5、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物联网的应用离不开自动识别,条码、二维

码以及RFID被人们应用的更普遍一些,二维码相对一维码,具

有数据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特点,能够更好地与智能手机等

移动终端相结合,形成了更好地互动性和用户体验。而与RF

ID相比较,二维码不仅成本优势凸显,他的用户体验和互动性

也具有更好地应用前景。随着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信更多的二维码技术应用解决方案被开发出来,应用到各

行各业的日常经营生活中来,届时,二维码成为移动互联网入

口真正成为现实。

/1240/ 应急管理中面向决策支持的数据分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应急管理中面向决策支持的数据分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应急管理中面向决策支持的数据分析平台的研究与

实现,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的复杂分析技术。它支持分析人

员从不同的角度、快速灵活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多角度

查询和分析,并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将查询和分析结果展示给

分析人员。对需要以大量图表、对比来进行分析的项目,具

有十分有效、突出的作用。平台还能够对查询分析结果进行

有效的管理,达到一次统计、多次使用、优化查询性能的效

果,进一步解决应急业务在统计时间上的要求。主要性能指

/1240/ 应急管理中面向决策支持的数据分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标如下:(1)数据预处理技术:对分析的数据进行加工,对

其中的噪声数据进行处理、对丢失的数据利用统计方法进行

填补等。(2)异构数据集成技术:把不同类型和格式的数

据采用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集成、基于联邦数据库的数据集

成和基于中间件的数据集成技术把各种异构数据集成到中心

数据库中。(3)统计指标和统计维度的动态设定:根据统

计需求对指定数据表进行的分组、统计和筛选字段进行的设

定,通过数据字典获取待分析数据表格的各项字段信息,选择

本次统计的指标、维度并进行描述。

/1241/ 房地基础数据库信息应用模式及数据应用标准研究
房地基础数据库信息应用模式及数据应用标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立题时间及背景:立题时间:2007年7月。

研究背景:2003年开始建设的大机数据库是我局的基础数据

库,采用全市集中式管理模式。随着我局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大机数据库日益扩展、完善,目前主要管理的信息包括:

土地权籍信息、土地现状信息,土地审批信息、交易登记信

息等。为了进一步拓展大机基础信息的应用领域,配合我局

三级网络管理工作的推进,更好地发挥信息集中管理的巨大

优势,除了要进行管理创新外,还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借助

/1241/ 房地基础数据库信息应用模式及数据应用标准研究

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现代化。为此,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房

地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如何

结合我局的管理目标建立一套新的信息应用模式,制定相应

的数据应用标准,已经成为急切解决的问题。2)应用领域

和技术原理:应用领域:房地资源行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技术原理:数据仓库技术:我局现有数据涵盖了土地、房屋

、矿产资源等行业,数据量级已经达到TB级,主要研究如何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根据各级应用单位的具体需求,从大机

数据库所涵盖的庞大芜杂的信息中,抽取各类有用数据,经

过处理后为具体应用提供服务。主要包括数据抽取、存储和

管理以及数据表现三方面的内容。Java技术和SOA架构:主

要研究如何利用JAVA技术,组建统一信息平台上的应用模式

,确保各应用系统之间能够共享信息,协同工作,充分发挥

信息化对现有业务办理的优化作用。SOA即面向服务架构,

在基于SOA架构的系统中,具体应用程序的功能是由一些松

耦合且具有统一接口定义方式的组件组合构建起来的,为我

局整个软件架构设计带来巨大的影响。GIS海量数据存储和

数据安全:我局现有的数据不仅有属性数据还有图形数据,

图形数据包括矢量图形数据和栅格图形数据,前者如土地利

用现状图,变换图斑、地形图等,后者如遥感影像,扫描件

等。特别是遥感影像数据不仅种类繁多(多源,多时相,多

分辨率),而且数量巨大,全上海市几年的各种遥感影像就

能达到TB级,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和应用并且在应用的同时保

/1241/ 房地基础数据库信息应用模式及数据应用标准研究

证数据的安全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问题另外,针对目前

我局所有的多种GIS平台进行分析,从工作应用模式、数据

库结构、分层管理框架等进行研究,找到更好的发挥各种G

IS软件优势的组合,符合我们所研究的应用模式和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的制定:按照制定数据标准的原则和规范,综合

考虑实际应用的需求,研究制定适合本应用模式的数据标准

。从而既可以实现在各级应用单位之间、各应用支撑系统之

间,能够顺利地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互,又能够保证大机数

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3)性能指标:提出的性能指标:

研究的应用模式能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得到应用;对应用实

例进行考核分析。完成的性能指标: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应用

模式,并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得到有效应用;在“上海房屋土

地资源管理局空间数据库”和“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

执法信息管理”等业务应用案例得到实践。制订完成了《房

地基础数据标准手册》。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本课

题在深入研究,提出具体的房地基础数据库信息应用模式及

数据应用标准的基础上,选用目前成熟的先进技术,在我局

业务中得到了具体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5)

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本课题提出的房地基础数据库信息

应用模式及数据应用标准,采用成熟的技术平台,紧密结合

我局业务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先进性。6)作用

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1、通过应用模式选择

/1241/ 房地基础数据库信息应用模式及数据应用标准研究

,加大信息共享,降低政府管理成本1)通过GIS平台的应用

支撑研究,保证了市局-区县局-乡镇土地所、房地办事处

三级业务的落地化管理;2)通过大机数据库的信息共享应

用模式的研究,既可以实现基础信息的共享使用,充分挖掘

发挥信息的内在价值,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房地局相

关部门管理能级,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2、减少数据加

工、采集、制作的工作量,降低数据处理成本。通过制定规

范的数据应用标准,确保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下,既能够满足

各级应用单位有序地使用大机数据库信息,又可以保持大机

数据库信息的统一管理和规范应用;3、配合政府职能转变

,延伸三级管理模式利用本课题提出应用模式的相关理论和

思想方法,依托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政府职能转

变需要,建立精确的控制网络和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对区

县、房地办事处(乡镇土地所)进行及时、主动、高效的管

理,使我局管理工作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解决、从粗放管

理到精确管理、从处理滞后到快速敏捷、从多头管理到统一

管理的转变,加快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速度,降

低政府管理能耗,保证精细化、落地化管理落到实处。4、

统一数据标准,加强信息交互,发挥经济效益利用本课题制

定的数据规范,提供房地基础数据统一接口标准,使房地信

息为全社会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比如,

在房地数据和人口信息叠加的基础上,上海市公安局开发了

/1241/ 房地基础数据库信息应用模式及数据应用标准研究

“上海市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提

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将房地基础信息与公共交通数据叠加分

析,可优化公交线路设计,站点分配,降低整个社会的出行

成本,创造环保效益。成果首先应用于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

系统,以及各区县房地局、房地办事处(乡镇土地所),同

时可以和国家级业务管理部门进行数据交互,待应用成熟后

可在国内同行业内推广。

/1242/ 基于智能手机的3D打印便携式液滴数字PCR系统
基于智能手机的3D打印便携式液滴数字PCR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液滴数字PCR技术作为第三代PCR技术,可以不依赖

Ct值或内参基因,即可确定低至单拷贝的待检靶分子的绝对

数目,可对核酸分子进行绝对定量检测。针对目前商业化液

滴数字PCR系统造价高昂,操作复杂,难以携带和无法适应复

杂极端应用场景等不足,本项目拟设计并搭建一款基于智能

手机的3D打印便携式液滴数字PCR系统。首先,本成果利用商

业化3D打印机实现了液滴生成微流控芯片的快速制备,结合

电池供电的简易温控模块实现了3D打印芯片内的液滴PCR反

/1242/ 基于智能手机的3D打印便携式液滴数字PCR系统

应,并通过对正常乳腺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的miRNA-21检测

证明了该3D打印液滴PCR芯片的实用性。此外,针对流动中的

荧光液滴在线快速检测问题,本成果开发了基于智能手机内

嵌环境光传感器的液滴荧光定量检测系统,以商业化LED作为

激发光源,结合3D打印支架组装的简单直射光路,自主开发基

于安卓系统的荧光液滴检测APP,实现了对流动中的液滴荧光

进行在线定量检测。最后,将3D打印液滴PCR芯片与基于智能

手机的在线荧光液滴检测系统组合联用,即可完成基于智能

手机的3D打印便携式液滴数字PCR系统的搭建,该液滴数字P

CR仪具有高集成度、自动化上样、低成本、PCR参数可调以

及结果在线采集与分析等显著优势,便于携带,可广泛应用于

灾区、贫困山区和海关边防等复杂极端环境中核酸分子的快

速精确检测。

/1243/ 具有床单过床机构的医用诊断床
具有床单过床机构的医用诊断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床单过床机构的医用诊

断床,包括铺有床单的床板,床板底部四个角分别设有床腿,

所述的床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床板底部一

端设有连接驱动装置的驱动辊轴,床板底部另一端设有从动

辊轴,驱动辊轴和从动辊轴上分别装有驱动轴套和从动轴套

,床单一端固定在从动轴套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辊轴和第

二辊轴固定在驱动轴套上,床板一侧还设有连接驱动装置的

开关。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诊断床,可在不同的病人进行诊断

/1243/ 具有床单过床机构的医用诊断床

、治疗、护理、换药、复查时,自动更换床单,避免病情的交

叉感染,节约人工更换床单的时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

及专用于护理的床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可以自动更换床

单的具有床单过床机构的医用诊断床。背景技术目前,医院

各科室都配置有诊断床,很多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换

药、复查都是在诊断床上完成的。现有的诊断床包括铺有床

单的床面,床面底部四个角分别设有床腿。但是,不同的病人

使用同一张床单,会出现病情的交叉感染,不便于对病人病情

的诊断治疗。若每个病人都更换一张新床单,既浪费时间,又

浪费床单。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而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更换床单的具有床单过床机构的医用

诊断床。

/1244/ “互联网+”烟草专卖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互联网+”烟草专卖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根据湖北省烟草公司荆门市公司下达的科研项目计

划(荆烟办〔2017〕13号),湖北省烟草公司荆门市公司科

技信息中心与钟祥营销部组织人员对“互联网+”烟草专卖

管理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研究。在充分研究各行业“互

联网+”生产运营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荆门市烟草公司专卖管

理新思路新要求,依托湖北烟草一体化服务平台,探索建立荆

门市烟草公司“互联网+”专卖管理平台,积极发挥“互联网

+”便捷性、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充分融合专卖咨询、办

/1244/ “互联网+”烟草专卖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证、线索举报、投诉等业务,推动传统烟草专卖管理工作方

式的转型升级。1、政策咨询更精准。2、证件办理更便捷。

3、线索来源更丰富。当前智能手机人手一台,移动互联网无

处不在,拍照上传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利用广大人民群众的眼

睛+手机镜头,将有可能构建烟草案件情报线索的“天眼”,

将极大程度拓展办案情报来源,使违法分子无处藏身。以湖

北烟草一体化服务平台为依托,以零售许可证、情报线索为

突破口,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构建“

一个平台”(互联网+专卖管理平台),突出“两类服务”(

网上行政服务、打假市场监管服务),驱动两个跨越(零售

许可证管理手段新跨越和情报线索采集渠道新跨越)。1、

政策咨询更精准。充分发挥网络、移动网络便捷的优势,公

众能随时、随地、自主地查阅官方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避

免信息零散、片面等因素给公众办理烟草业务带来的影响。

2、证件办理更便捷。在“互联网+”模式下,群众不再需要

多次、亲自往返办证服务大厅进行证件办理业务,而是利用

网络进行快捷申请办证,充分体现“便民”服务;群众可以通

过网络及时了解证件办理进度,使办证过程更透明、更公开

,充分体现“为民”服务。3、线索来源更丰富。当前智能手

机人手一台,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拍照上传使用频率越来越

高,利用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手机镜头,将有可能构建烟草

案件情报线索的“天眼”,将极大程度拓展办案情报来源,使

违法分子无处藏身。因此该应用的推广前景是可观的。

/1245/ 波导结构左手介质电磁特性激发机理研究与微波器件小型化
波导结构左手介质电磁特性激发机理研究与微波器件小型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左手介质(LHM)作为一种新颖的复合电磁

材料,由于其不同寻常的电磁特性在应用电磁学、应用光学

、材料科学以及应用物理学领域内获得愈来愈多的关注。与

普通介质相比,左手介质具有一系列反常的电磁特性,如双负

特性(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值)、后向波特性(波前

传播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相反,即相速与群速方向相反)、

负折射特性(介质的折射系数为负,即当电磁波在其与普通

介质交界面处发生折射时,折射波束将与入射波束位于交界

/1245/ 波导结构左手介质电磁特性激发机理研究与微波器件小型化

面法线同侧)等。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左手介质又被称

为异向介质、双负媒质、负折射媒质等。早在左手介质问世

之初,世界上就有多个研究小组指出,左手介质可以显著改善

耦合器、谐振器、天线等器件的性能、增强电磁波透镜的聚

焦特性以及作为涂敷材料起到将物体隐形的作用。可以预见

左手介质研究对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依据构造方式的不同,现有左手介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以“左手传输线”为理论基础的“线型左手介质”;一

类则是“体型左手介质”。线型左手介质的优点在于具有相

当好的传输特性,加工、控制上也比较容易,而且其结构单元

通常比较小,从而保证了作为“介质”所必须的均匀性,但其

缺点也很明显,当其工作在较高频段时,需要使用复杂的分布

参数元件代替低频段时的集总元件来实现并联电感和串联电

容,这样的情况导致其工作带宽大大降低,并且工作频段、传

输特性控制起来都将变得十分困难,很难再保证像在低频段

时那样具有宽的工作频带和良好的通带特性,从而几乎失去

了其在低频段时所具有的所有优势,尤其是当人们企图实现

二维甚至是三维线型左手介质时,情况将变得更糟。而对于

体型左手介质而言,则更容易工作在较高频段,并且在毫米波

段仍然可以保持较宽的工作带宽,但是由于体型左手介质以

“近场弱耦合”的方式传输电磁波,因此电磁波在其中传播

时的损耗很大,从而使体型左手介质的应用领域受到极大限

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针对波导结构左手介质(WC

/1245/ 波导结构左手介质电磁特性激发机理研究与微波器件小型化

LHM)展开深入研究。本项目以由各向异性负磁导率介质和

矩形截止波导构成的波导结构左手介质(WCLHM)激发机理

为研究对象,以从根本上提高现有WCLHM电磁性能为研究目标

,采用解析计算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探究WCL

HM的宏观、微观电磁特性以及截止波导与各向异性负磁导率

介质之间电磁耦合效应,与WCLHM内部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出一套易于理解又便于操作的具有预定指标的性能优良的

WCLHM构造方法以及相应的实验样品,并最终应用所构造的W

CLHM改善现有微波器件性能,缩小其体积。本项目的研究意

义在于:从结构上看,WCLHM介于体型左手介质与线型左手介

质之间,是一种混合型左手介质,其极有可能会综合体型左手

介质与线型左手介质的优点,即同时具有体型左手介质的在

微波高频段甚至是毫米波段易于实现的优点和线型左手介质

损耗低的优点,从而开辟出左手介质构造的第三条路。而让

人兴奋之处还远不止如此,WCLHM除了是一种新颖的左手介质

以外,还强烈暗示着一个潜在的应用左手介质改善现有通信

系统性能的研究方向——矩形波导的小型化,而这同样具有

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与其它

的信号、能量传输结构(微带线、同轴线等)相比矩形波导

具有损耗小、功率容量大以及结构坚固等优点,如果再能够

降低矩形波导的横截面尺寸,突破矩形波导截止频率的限制

,无疑会大大提高现有通信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在现代通

/1245/ 波导结构左手介质电磁特性激发机理研究与微波器件小型化

信系统中波导被广泛应用,它们不仅被用作传输结构为天线

(阵)系统馈电,而且有时它们本身便是天线(譬如波导型

缝隙天线),此时很多工作在不同频率下的波导要被一起放

在一个有限空间,这使得人们对小型化波导有着更加迫切的

需求。由此可见,波导结构左手介质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突出的学术价值,并且具有极为诱人的应用前景

。现将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第一,本项目直接从

Maxwell方程出发,从理论上推导出WCLHM的宏观散射特性解

析模型以及WCLHM内部的电磁场分布方程、本征方程和电磁

波传播模式,并采用包括等效传输线方法在内的等效定量分

析技术对截止波导与各向异性负磁导率介质之间的电磁耦合

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该项研究在之前文献中还未见报道。第

二,本项目提出“具有预定性能指标的WCLHM的构造方法”理

论,从方法论的层面着手解决WCLHM的构造问题,该项研究在

目前已有的文献中未见报道,该项研究的关键在于提出一套

具有相当适应能力的WCLHM构造理论,而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

满足要求的实验样品,从而使研究成果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领域。第三,本项目提出设计出基于WCLHM的小型化谐振腔、

滤波器和天线,该项研究在目前已有的文献中未见报道。

/1246/ 公路建设建设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系统研究开发
公路建设建设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系统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公路建设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系统研究开发》包括

了项目造价管理平台和造价动态监管平台,项目造价管理平

台对估算、概预算、限价、计量支付、变更、索赔、结算和

决算等全过程造价制订了系统、规范、统一的造价管理模式

和要求,增设了预警功能,实现了项目业主对工程造价的全

过程控制和监管;造价动态监管平台实现了行业主管部门对

工程造价动态监管的需要,实现了工程造价的数据积累及纵

向与横向对比统计分析,本系统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保护建

/1246/ 公路建设建设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系统研究开发

设各方的权益和规范整个交通行业造价管理,填补公路工程

造价动态管理的空白,具体表现在1、建立了符合现代造价

管理理念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2、建立了

公路建设项目从估算、概算、预算、限价、计量、支付、变

更、索赔、结算和决算等全过程的、真实的、可追溯的工程

造价动态数据库;3、建立了协同、统一、及时、有效的工

程造价动态管理平台,改善和提升了造价管理和造价控制的

工作方式;4、提供了准确的、直观的、多方位的工程造价

分析和决策工具;5、建立了标准工作结构分解与编码体系

,通过细化管理工作单元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与量化管理;

6、实现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智能监控和预警功

能。当然,随着公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措施不断深入

,今后要继续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并对数据和资料及时

地进行分析研究,对管理系统要不断完善更新,使其更科学

、合理,更符合工程实际需要。

/1247/ 金属锈蚀监测光纤光栅传感装置
金属锈蚀监测光纤光栅传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和较好

的鲁棒性。

/1248/ 电机控制器软件V5.11
电机控制器软件V5.1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电动

汽车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已经是成为一个必然趋势。特别是

我国石油大量靠进口的现状,使得这一趋势尤为突出。电动

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

车三种类型。目前,混合动力汽车成本居高,燃料电池的许多

关键技术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只有纯电动汽车相对比较成

熟,初步形成了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纯电动车应用技术作

为当今汽车行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涉及车辆工程

/1248/ 电机控制器软件V5.11

、电动驱动技术、控制技术、电池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其中电机驱动技术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电机驱动系

统可以说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它的任务是在驾驶员的控制下

,高效率地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车轮上的动能,或者将车辆

上的动能反馈到蓄电池中,因此电机控制器系统的稳定性及

高的动态响应能力显得尤其重要。电机内装有霍尔位置传感

器,控制器将霍尔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子位置信号在控制

信号的作用下转换成6路脉宽调制(PWM)信号,6路PWM波分

别接到换流器的6个功率开关管上,来控制功率开关管的通断

,功率开关管导通的顺序按G5G1→G1G6→G6G2→G2G4→G4G3→G3G

5→G5G1依次轮流循环,在电机气隙中产生跳跃式旋转磁场,从

而控制电机绕组按照一定顺序工作。主要性能指标:转矩控

制精度高:±10Nm;工作电压范围:120V~180V;工作温

度:-40℃~+85℃;电机输出功率:24kwmax;电机转速控制

:4500rpmmax;转矩控制精度:±1Nm;最高效率:>98

%。1、首先在控制系统设计方面:硬件上采用功能强大的英

飞凌32位微处理作为控制核心,功率驱动上采用英飞凌HP1智

能功率模块,电流检测采用输入输出的监测控制方式,相互独

立的5V电源管理供电;软件上底层控制采用矢量控制模型和

控制算法,应用层采用系统、安全的控制策略,高集成度设计

,多功能全方面监控,各种保护功能齐全,具有故障诊断报警

功能。2、IGBT驱动芯片及信号检测处理元件安全可靠:1)

IGBT驱动芯片采用英飞凌专用智能芯片,具有信号隔离,故障

/1248/ 电机控制器软件V5.11

诊断及保护等诸多功能。2)传感器采用LEM公司电流传感器

,精度高,产品可靠性。3)IGBT温度、母线电压及电机温度信

号处理电路采用专用芯片处理,可靠性高。1)硬件的集成化

,提高了抗扰性,降低成本,保证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可靠

性。2)控制算法提高了调速范围、控制精度及系统稳定性,

控制策略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安全性。3)速度范围宽,电机

可以在任何转速下全功率运行,这是无刷直流电机的独有特

性。4)电机效率高,尤其是在轻载车况下,电机仍能保持较高

的效率,这对珍贵的电池能量是很重要的,该种电机可比永磁

直流电动机提高效率10%以上,比Y系列电动机提高效率20%

以上,和过载能力强提高20%以上,满足车辆的突起堵转需要

。5)再生制动效果好,因电机转子具有很高的永久磁场,在汽

车下坡或制动时电机可完全进入发电机状态,给电池充电。

目前,该产品配套于东风公司EJ02、EJ04纯电动车上,也可以

旅游观光车、巡逻车、电动公交车等电动车上应用;由于国

内电动汽车才刚刚起步,电动车市场还不太成熟,借助国家新

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以及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计划,未

来五年将实现量的飞越,一旦产品通过东风公司的试验验证

和道路验证,可直接在东风公司批量装车,同时推广到其它汽

车厂商,该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处于领先水平,拥有极强的竞

争力,因此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绝好的推广机遇。1、

本项目已申请专利5项,软件著作登记权1项;2、本项目于20

/1248/ 电机控制器软件V5.11

1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同年被列入国

家创新基金项目,十堰市科技计划与研究项目。

/1249/ 邮政储蓄计算机事后复核系统
邮政储蓄计算机事后复核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250/ 光纤色散测量仪
光纤色散测量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光纤色散测量仪,该仪器包括:宽带光源输入

端口,设置于宽带光源输入端口输出端的光纤耦合器;设置于

光纤耦合器输出端经光纤连接的准直器;设置于准直器出口

端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

、第四反射镜、第十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六反射镜;设

置于光纤耦合器输出端经光纤顺次连接的光纤适配器、光纤

适配器、显微物镜以及第十二反射镜;设置于第三反射镜与

第四反射镜的下端的电动平移台,以及电动平移台控制端口

/1250/ 光纤色散测量仪

;该仪器还包括设置于光纤耦合器发生干涉后的输出端经光

纤连接的干涉光输出端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测量

精度低、测量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1251/ 新型智能化3D投影虚拟触控显示技术
新型智能化3D投影虚拟触控显示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本项目涉及一种智能3D投影虚拟触控

显示技术,该崭新的触摸技术融合了3D投影技术和虚拟触控

技术。3D显示是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可以给观察者很强的

立体逼真感。通常3D技术的实现方法是获取左眼/右眼两组

图像信息,并将其投影到荧幕之上,观测者使用眼镜来分离图

像信息,使得左眼获取一组图像信息,右眼获取另外一组。裸

眼3D显示技术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屏,采用光屏障式技术、

柱状透镜技术等,其中光屏障式技术采用狭缝式光栅,来分离

/1251/ 新型智能化3D投影虚拟触控显示技术

左/右图像信息,柱状透镜技术是在LCD屏幕表层排布数组柱

状透镜,形成一定的影像,在一定角度可以观测到3D影像。同

时可采取一种靠反射光形成的三维实景彩色图像。触控技术

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实施的方法是在LCD/OLED屏幕之上,应

用一触控模块。手指触摸触控模块的传感器,在触控点产生

触控信号,该信号的绝对坐标被传输至屏幕内,从而对该点处

内容进行操作。具有代表性的触控技术为投射式电容触控技

术、OGS等,现阶段触控技术主要应用于户外查询设备、笔记

本、Pad和手机等电子产品,更大尺寸的屏幕应用触控技术的

较少。3D投影和虚拟触摸是显示技术的发展的两大方向,两

者的技术融合将带给观众非同一般的视觉感受。针对大面积

的投影显示,在画面的"虚拟触控"技术的理念成

为市场热点,对投影虚拟画面的操作是该技术的难点。该虚

拟显示包含了三个主要的构成要素,即互动(interaction)

、融入(immersion)和创造力(imagination)。主要技术

性能指标1、3D投影装置将图像投影至于荧幕的正面,在其上

产生3D图形,以供本侧的观测者欣赏。这里用于产生3D影像

的荧幕正面包括第一层可以为微柱透镜板,也可以为狭缝式

光栅层,也可以为其他新型功能层;第二层为漫反射层。2、

3D图像显示的投影设备可以在匹配的正面荧幕上实现裸眼3

D,观测者无须佩戴3D眼镜。3、虚拟图像实时捕获摄像头置

于特殊荧幕的反面后方,捕获虚拟触控用指示设备在荧幕反

面的光标,经过虚拟图像处理装置处理画面,获取光标在画面

/1251/ 新型智能化3D投影虚拟触控显示技术

中的坐标位置及画面的尺寸信息。坐标位置和画面尺寸信息

被输送至3D图像的主控设备中并与真实画面相比较计算,从

而获得对显示原画面进行操作的坐标信息。另外,该虚拟图

像处理装置可以对光标的轨迹进行分辨,从而实现智能操作

荧幕显示的内容。4、虚拟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对光标的特

殊轨迹进行辨别,并输出到主控制设备中,系统根据轨迹的预

定义的操作对画面内容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

/1252/ 面阵探测器射线数字成像中的散射强度分布获取方法
面阵探测器射线数字成像中的散射强度分布获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阵探测器射线数字成像中的散

射强度分布获取方法,分别采集1幅含滤波板的投影图像、1

幅含滤波板和被检测物体的投影图像、1幅含射束衰减网格

和被检测物体的投影图像以及1幅含射束衰减网格的投影图

像,依次计算射束衰减网格中各小球投影中心的位置和射束

衰减网格中各小球投影中心处的散射强度值,根据射束衰减

网格中各小球投影中心处的散射强度值,采用Catmull-Clar

k细分曲面逼近的方法进行散射场图像拟合,得到散射强度分

/1252/ 面阵探测器射线数字成像中的散射强度分布获取方法

布。本发明不要求网格完全挡住透射的射线,而是利用网格

引起射线的部分衰减来计算散射的强度分布,可应用于低、

中、高各能量段的射线DR/CT扫描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

通用性。

/1253/ 关于多项式插值样条的某些问题
关于多项式插值样条的某些问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254/ 上海大容量INTERNET公共接入平台系统
上海大容量INTERNET公共接入平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Internet上网

的需求成倍增长。据统计,上海地区在1998年的Internet注

册用户为十多万户,预计到1999年底将达到40万注册上网用

户,到2000年后随着上网资费的进一步调降,注册上网用户

有望达到100万户。随着Internet用户数的跳跃增长,传统

由各家ISP建设接入服务器系统的集中式Internet接入模式

已不能适应急剧发展的Internet上网要求,一方面,这种模

式使得上网话务量对电话网产生了很大压力,导致用户上网

/1254/ 上海大容量INTERNET公共接入平台系统

质量明显下降,并影响了电话网的安全;另一方面这种模式

使得ISP在接入方面投入很大,负担很重,不利于ISP的良性

发展。所以为适应大容量的Internet接入,就必须对彻底改

变这种接入现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上网要求。该项目采用

数据旁路技术和多ISP统一接入技术,改变了Internet接入

的传统组网模式,创造性地将接入服务器(AS)由ISP端移

至电信网络端,形成大容量的Internet接入点,各接入点与

电话端局直接相连,并通过数据网络为各ISP提供Internet

接入的统一服务。一方面缓解了上网大话务量对电信网的冲

击,保证了电信网络的安全,提高了上网接通率;一方面也

为各ISP提供了全新的接入方式,大幅度节省了ISP的营运成

本,促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项目涉及到以下关键技术:1

.在接入服务器上使用支持ISUP的七号信令系统,在接入服

务器上使用BITS时钟系统,使得接入服务器系统具有电信级

别的质量保证。2.改变了接入服务器与电话汇接局(MS)或

特服汇接局(TMS)相连的传统模式,采用接入服务器直接

与电话端局(LS)相连的数据旁路技术。3.采用在一根中继

线(Trunk)上同时传送不同ISP接入码的中继混群技术。4

.采用MODEM和ISDN的混合接入技术,使接入服务器能在同一

根中继线上同时为MODEM用户和ISDN用户提供接入。5.采用

多家ISP的IP地址的统一分配技术,将各家ISP的IP地址放在

一起,形成IP地址分配中心。改变了IP地址由各家ISP自行

分配,分配的方式是由接入服务器的IP地址池(IPPOOL)来

/1254/ 上海大容量INTERNET公共接入平台系统

进行的传统模式。该项目建立的上海大容量公共接入平台已

于2000年3月开始逐步在上海电信的网络中予以商用,至今

已能提供总共25万端口的接入能力,服务的ISP有上海热线

8888、长途电信163、环球网络81890、首都在线上海服务点

263、联通国脉等。平台投入使用后,运行平稳,上海电信

的上网接通率由原来的不到20%提高到现在的超过90%,大幅

度提高了用户上网质量,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采用的组网模式和相关技术,很容易应用到各电信营

运商的网络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系统中提供的基

于公共接入平台的端口批租等电信新业务不仅适用于各ISP

的接入,还适用于各企业、各集团的INTERNET或INTRANET接

入服务。这些电信新业务不仅为各电信运营商提供了良好应

用前景,也为社会各ISP等电信的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应用前

景。事实上,该系统所采用的组网模式和全新技术,已由我

们的设备提供商——深圳华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将之大规模

应用于北京、天津、广东等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商用网络中,

在土耳其、泰国电信等国外电信运营商中也得到了大规模商

用。

/1255/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图像检索方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图像检索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图像检索方法

,对提取出的显著性区域的窗口的量化赋范梯度进行二元编

码,主要解决现有大规模图像检索时不单独区分图像中物体

的问题。其检索步骤为:(1)采用二值化赋范梯度BING目

标检测方法,训练线性支持向量机SVM:(2)获取自然图像

库图像滑窗的视觉显著性估值;(3)获取自然图像库中图像

的哈希编码:(4)获取待检索自然图像滑窗的视觉显著性

估值:(5)获取用于检索的滑窗:(6)获取待检索自然图

/1255/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图像检索方法

像的哈希编码:(7)哈希编码值预处理:(8)度量相似度

:(9)输出检索结果图像。

/1256/ 大数据与新兴业态关键技术研究——面向公安交通管理的大数据信息关联与业务规划研究
大数据与新兴业态关键技术研究——面向公安交通管理的大数据信息关联与业务规划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课题源自上海市科委软课题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编

号:14692101800)。大数据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不仅给智能交通系统注入新的技术内涵,也对智能交通系统

的模式、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智能交通产业发展也将迎来

新的机遇。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深入分析对智能交

通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在新的高度和起点上改善我国的交通

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课题组围绕交通大数据新兴业态

,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完成了预期目标。1.理清交通大数据

/1256/ 大数据与新兴业态关键技术研究——面向公安交通管理的大数据信息关联与业务规划研究

领域的技术脉络,分析交通大数据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现状及

发展趋势;通过国内外交通政策、规划以及应用案例的梳理

,分析各国在交通大数据领域的战略;2、分析交通领先企业

和研发机构的大数据研发现状;对交通大数据催生的新服务

及新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剖析大数据技术对传统交通业态环

境体系的影响,以及大数据应用的技术困境;3、通过分析上

海市交通大数据的分布和应用情况,讨论上海市交通数据存

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的分析其分布和应用的发展趋势;并对上

海市发展交通大数据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讨

论;4、给出上海市交通大数据发展的技术路线、产业发展思

路,以及政策建议。

/1257/ 称重管理软件
称重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称重管理软件是智能称重系统的核心软件,是陕西

电器研究所为汽车衡、静态轨道衡定制智能称重管理软件。

有效解决了电厂、煤业、矿业等智能化称重的管理需求。称

重管理软件通过多种外围设备与软件协同作用,实现了称重

的智能化管理以及防作弊称重。自有单机与网路版的一体化

、自定义字段扩展、界面及打印格式的设计、功能权限、操

作日志记录等,满足不同行业称重及管理的需求。

/1258/ 基于GaAs HBT器件的模拟反射型I-Q矢量调制电路
基于GaAs HBT器件的模拟反射型I-Q矢量调制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As?HBT器件的模拟反射

型I-Q矢量调制电路,主要解决现有调制电路占用芯片面积比

大,成本高的问题。其包括:一个3-dB?lange耦合器(1)

,两个模拟反射型衰减器(6,7),和1个3-dB?wilkinson功

率合成器(10),该3-dB?lange耦合器的直通端口输出直接

通过第一衰减器(6)移相后输出到功率合成器(7)的一个

输入端;该3-dB?lange耦合器的耦合端口输出直接通过第二

衰减器(6)移相后输出到功率合成器(10)的另一个输入

/1258/ 基于GaAs HBT器件的模拟反射型I-Q矢量调制电路

端,其中每个模拟反射型衰减器的砷化镓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其集电极分别并联连接有电阻R3和R4,用以减小Vb=0时的

反射系数|Γ|,其发射极分别串联连接有电感L1和L2,用以

抵消由于HBT器件的寄生效应。本发明可用于产生I-Q调制信

号或者进行频率转换。

/1259/ 350兆集群同频同播无线通信网
350兆集群同频同播无线通信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350兆集群同频同播无线通信网由350兆无线移动终

端、无线基站和智能延伸站、集群互联设备,移动交换机,

网管系统组成。集群同播系统由同播控制中心站、同播基站

、同播监控系统三部分组成。该系统在江苏全省已开通了十

三个地市包括县市共有八十多个点,成为省、市、县三级全

自动联网350兆集群系统。采用第四代集群系统交换机,先

进的联网技术和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采用精确的GPS卫星

定位技术、数字中继传输技术、智能时延控制技术、自适应

/1259/ 350兆集群同频同播无线通信网

判选技术、数字音、视频交换技术。由于采用同频同播功能

,不需增加额外的频点,解决了用户选择工作基站的复杂操

作,在大组呼叫的情况下各基站只配一个频率工作,大大节

省了频率资源。由于所有基站分配的通话频率相同,因此大

组通信越区过网时不会中断。该项目成果于2004年12月完成

科研样机及反覆测试实用后,由南京正泰和通讯技术有限公

司批量生产并销售,已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总销售额达1614万元,实现利润1

34万元,新增税收27万元。尤其是该项目成果在2008年南京

公安破案工作中做出了贡献,这充分说明了该项目成果的社

会效益。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性能、功能可以与该项目成果

相比的产品,国外产品价格太高,限制了应用,而且,在应

急通信和特殊通信领域,也不可能大量应用国外的产品。“

350兆集群同频同播无线通信网”的大量需求和推广应用必

然带来销售量的快速增长。该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在

性能指标和功能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成本远低于国

外产品,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国内目前还没

有性能、功能可以与该项目成果相比的产品,国外产品价格

太高,限制了应用,而且,在应急通信和特殊通信领域,也

不可能大量应用国外的产品。应急通信的大量需求和该项目

成果的推广应用,必然带来销售量的快速增长,如果以每年

10套设备的销售量计算,年销售收入可达到500万元人民币

,推广与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1260/ 基于GIS技术的网格定点式钉螺螺情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基于GIS技术的网格定点式钉螺螺情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改革沿用几十年的传统螺情查报方法,在长沙市

科技局和湖南省卫生厅的资助下,该课题组研制了《基于G

IS技术的网格定点式钉螺螺情信息系统》(简称螺情信息系

统)。《螺情信息系统》主要原理是将查螺信息进行规范化

数字处理后,应用该课题组研制的《基于GIS系统的网格定

位式钉螺螺情信息分布轨迹计算软件》(简称螺情轨迹计算

软件),逐点计算出查螺点的轨迹坐标,形成能在GIS系统

上反映查螺轨迹的数据文件。然后在GIS系统上将空间地理

/1260/ 基于GIS技术的网格定点式钉螺螺情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位置与螺情信息结合,制作出某查螺地的螺情数据电子地图

和螺情分布信息电子地图。《螺情信息系统》能展示某地区

钉螺分布的整体状况,也能显示某局部甚至某点的钉螺分布

情况及数量;能反应当年、当季的螺情,也能与往年的螺情

相比较;能掌握钉螺的密度,也能反映阳性螺的位置;能准

确反映钉螺分布状况,也能监测灭螺的效果;该系统还能反

映查螺的方位、取点的位置、方法和相关地理位置信息。不

仅在宏观上,也在微观上提供了科学螺情资料,能直观地反

映出螺情分布信息,达到了快速、准确、系统、全面反映螺

情的目的。《螺情信息系统》改革了传统的螺情查报方式,

建立了钉螺螺情数字化信息系统,为国内首创;《螺情轨迹

计算软件》已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具有独立的知识

产权;《湘江流域长沙段洲滩钉螺螺情信息系统》的建立与

应用,填补了一项空白。《螺情信息系统》主要用于血吸虫

病防治领域。解决血防工作的急需,实现了螺情查报的数字

化、可视化、实时化、智能化。《螺情信息系统》具有创新

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推进有重要意

义。

/1261/ BDF-Ⅲ全省寻呼联网系统
BDF-Ⅲ全省寻呼联网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系统采用微机作联网终端,通过低速数据网进行

系统连接。各处理终端通?过一系列硬件和软件,保证本地

和异地寻呼的并行处理,异地寻呼的自动发?送、接收,具

有远程通信规程纠错功能。系统硬件软件故障进行远程测试

,?指示硬件故障,可远程装载软件系统,维护方便,具有

集中编码发射功能及?正常呼、群体呼、定时呼、复台、查

询等多种服务功能。?

/1262/ 客货混用的复式收费车道系统及实现方法
客货混用的复式收费车道系统及实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以山东省境内车流量较大、容易发生拥堵事

故的京台高速鲁冀主线收费站为研究对象,以提高高速公路

通行能力、减少收费站改造成本、提升道路管理水平为研究

目的,通过对收费站原有收费车道的纵向扩建,同时对收费软

件、称重设备等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一种客货混用的复式

收费车道系统。本课题根据京台高速鲁冀主线收费站的实际

情况将复式收费车道分为双亭模式和三亭模式,其中双亭模

式为客货混用复式收费车道,三亭模式为小型客车专用复式

/1262/ 客货混用的复式收费车道系统及实现方法

收费车道。两种模式的复式收费车道系统中,如何利用电动

栏杆、费额显示器等设备引导收费车辆,实现收费车辆交费

业务的流水作业是整个课题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针对客货

混用的双亭复式收费车道,另一个研究内容是如何将计重数

据准确的分发给不同的收费亭,保证货车按计重收费的正确

性。复式收费车道系统的研发能够带来多方面的预期收益:

1)利用了现有车道资源,通过在原有车道的基础上纵向扩建

,增加收费亭,从而达到了增加收费车道的目的,又避免了征

地难、费用高的问题,降低了收费站扩建成本;2)复式收费车

道与普通MTC车道相比,能够同时处理多辆收费车辆,大大提

高了一条收费车道的通行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费

站拥堵现象;3)复式收费车道系统通过提高收费站通行效率

,缓解了收费站压车拥堵现象,减少了对高速公路拥堵压车的

社会投诉,从而提升了高速公路服务质量。

/1263/ Delta机器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Delta机器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Delta机器人近年来在我市及全省大量应用,尤其是

包装、3C等行业。然大多国产Delta机器人精度低、速度慢

、振动大,不具备产业化优势,且进口昂贵。本项目从机械设

计、运动学、动力学、运动控制等入手,研究上述共性问题

原因及解决方法。同时,研发自主产权Delta机器人控制系统

与本体,打破国外垄断,提高产业化核心竞争力。开发高速轻

载机器人包括一体化的伺服电机和减速机、主动臂和从动臂

、机器人专用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1)运动规划,研究传

/1263/ Delta机器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统速度规划的同时,基于动态规划思想,及其拥有的一些优点

与特性,速度规划可以进行动态规划。尽管速度轨迹光滑度

高,但是基于先前的测试发现其启动速度并不理想,找到了一

种合适速度动态函数,既满足足够光滑度,同时加大启动速度

。(2)Delta机器人运动学研究,从对轨迹规划的的插补点

进行逆运动学的转化,同时机器人也需要通过正运动学的方

法进行设计动力学控制器(3)动力学控制,进行机器人的前

馈的设计,前馈控制器根据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进行设计,结合

轨迹规划,输入到电流环进行电流控制从而消除负载大,启动

慢,启动波动的问题。(4)现有产品及技术基础上进行Del

ta机器人本体的改进开发,采用碳纤维管,主动臂强度得到大

幅提高,末端执行器不采用普通滚珠轴承,利用自润滑复合材

料,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减少振动、使用寿命长、有

适量的弹塑性,能将应力分布在较宽的接触面上,提高轴承的

承载能力。

/1264/ 双折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波段扩展方法及其成像装置
双折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波段扩展方法及其成像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折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波段

扩展方法及其成像装置,包括将目标入射光剪切为两束存在

夹角或横向剪切量,且偏振方向为垂直的等振幅线偏振光,两

束偏振光再通过改进型格兰棱镜产生四束相干光,并且将四

束相干光分为两个通道,每个通道包含的两束光各自干涉并

成像,以获得不同波段范围的光谱图像数据,最后通过数据解

调、配准、融合得到波段扩展的光谱图像数据。采用共轴光

路、单一分光干涉系统,易于双波段视场中图像和光谱配准

/1264/ 双折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波段扩展方法及其成像装置

,满足不同目标宽波段光谱图像同时探测的需要,实现目标双

波段二维图像和一维光谱信息的同时探测,具有光谱波段范

围宽的独特优势。

/1265/ CT-1000型超声波探伤仪
CT-1000型超声波探伤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为多通道便携式数字超声波探伤仪,符合JB

/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和TB/T2658.21-2007《工务作业第21部分钢轨焊缝超声波

探伤作业》标准要求。可实现对钢轨焊缝的全断面扫查,可

应用于钢轨焊缝检测和伤损校对等,也可应用于车轴、轧辊

、压力容器等无损检测领域。主要技术指标:1、7个探测通

道。通用仪器通道1个,多功能组合扫查通道6个;2、采集频

率240MHz;3、衰减器范围:92dB;3、重直线性误差:小于4

/1265/ CT-1000型超声波探伤仪

dB;4、最大探测范围:3m(纵波)。

/1266/ 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综合服务平台V1.0
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综合服务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是另一种模式的高考,实行“文

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结合我省的高职单招业务

情况,以工作提速、服务提质、管理规范、运转高效为目标

,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制定出符合实际业务特点流程规范

、全程可控的业务管理体系。系统基于分布式架构,满足高

并发请求,建立包含考生报名、考生缴费、组考编场、准考

证生成、计划编制、志愿填报、志愿录取、信息发布等全流

程的综合服务平台。

/1267/ 宽带通信系统中的线性化装置及线性化方法
宽带通信系统中的线性化装置及线性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通信系统中有记忆非线性放

大器的线性化装置及线性化方法。其线性化过程是:使用频

域修整器、时域修整器和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传输信号进行

频域修整、时域修整和滤波处理,放大修整后的信号;将放大

后的信号衰减至放大前电平并反馈,使用反馈信号和输入信

号分别对滤波器抽头系数、时域查询表和频域查询表进行更

新;重复上述步骤,不断更新频域查询表、时域查询表和滤波

器抽头系数,利用滤波器抽头系数更新值、时域信号修整器

/1267/ 宽带通信系统中的线性化装置及线性化方法

的修整值和频域信号修整器的修整值,对生成的传输信号再

进行频域修整、时域修整和滤波处理,如此反复,实现宽带O

FDM系统中放大器线性化功能。本发明具有收敛速度快、收

敛精度高,线性化程度高的优点。

/1268/ 单总线加密存储芯片研发与产业化
单总线加密存储芯片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研究研制了一款用于安全系统的单总线加密存储

嵌入式安全方案,通过多层高级物理保护为系统提供安全密

钥存储,以保护敏感数据。加密存储芯片集成了基于SHA256

核心算法的质询-响应安全认证功能和4kb用户可编程存储器

,附加安全存储器保存操作密钥,每颗芯片带有唯一的64位R

OM注册码(ROMID),由工厂刻入芯片。该芯片可提供安全的

低成本、工厂可编程服务,预装数据通过单总线进行通信。

/1269/ 泛在无线定位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
泛在无线定位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定位系统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民航、

地面交通、通信系统、授时服务等重要行业的基础保障。定

位系统的有效性,是社会发展和现代生活的重要基础和有效

保障。我们主要针对泛在无线网络中基于多种无线信号的定

位方案,在“室内定位、无线蜂窝网络定位、传感网定位和

室内外无缝切换系统”四个方面进行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研

究。首先,本项目针对室内环境特点,提出利用射频识别(R

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进行定位追踪,

/1269/ 泛在无线定位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

讨论了参考标签数量与电平数量对定位精度与追踪精度的影

响,同时证明了RFID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并且低功耗的定位

方法。项目还针对室内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

环境下定位测量误差的正负偏置问题,提出利用定位圆环相

交然后加权质心的方法进行定位,有效的提高了非视距环境

下室内定位的精度。结合已授权专利“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

定位方法及其装置”和“一种车位信息采集系统”,基于RF

ID的定位方法通过在停车场实际调试与改进,与深圳市方格

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适合停车场管理的标签系统,取得

了900余万的的经济效益。江西省联博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使

用该产品,为上述公司的后续技术创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

用。其次,在无线传感网(WirelessSensorNetwork,WSN)定

位中,本项目着重研究分布估计递增方法在无线传感网中的

应用,该方法复杂度相对较小并且有较小的通信开销小。针

对无线传感网中的非视距传播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网

格搜索的高斯牛顿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定位方法,也

可应用于求解其他非线性方程。我们与深圳市方格尔科技有

限公司合作,对“利用无线传感网络进行交通信息采集”的

设计方案进行讨论研究,该设计方案首先使用无线传感网的

自定位以及节点间的行驶时间估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然后

通过数据处理得到车流量和平均行驶速度,同时在传感网节

点安装温湿度、气体检测等传感器,对路面、车辆尾气污染

等进行检测。该产品现正处于试验阶段,为该方法的产业应

/1269/ 泛在无线定位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

用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再次,目前无线蜂窝网络定位中,基于

到达时间(TimeofArrival,TOA)是最简单的定位方法。针

对TOA的非视距传播问题,我们分别提出利用距离几何对非视

距误差进行抑制、基于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将干扰消除技

术应用到非视距传播环境和利用移动台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

行协作定位的方法。对于利用距离几何对非视距误差抑制的

方法,当NLOS平均误差在250米时,定位误差在20米左右,远远

小于利用最小二乘定位方法。对于使用移动台协作定位的方

法,可以通过少量基站定位多个移动台,移动台在小区边缘依

然可以得到高精度定位。该方法将会有助于方格尔等公司通

过手机APP来实现停车场管理或智能交通的其他领域。最后

,室内外无缝切换是未来获取位置信息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

题,也是定位导航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本项目着重研究数

据融合和室内外切换技术,并将参数化算法和非参数化算法

进行结合,然后利用室内外交界处的定位策略切换,最后利用

粒子滤波对定位结果进行误差修正。现已和方格尔公司、江

西联博公司完成实用系统,即将产业化。本项目自2005年获

得澳门科技发展基金“射频识别关键技术及其在澳门地区的

应用研究”的资助后,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和北京

工业大学委托项目等资助,与深圳方格尔科技有限公司进行

合作研发,成功完成多项与泛在无线定位关键技术与工程实

践相关的项目。在停车场、超市等地点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1269/ 泛在无线定位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

,并且室内外切换系统获得良好的演示效果。通过项目培养

了一批掌握定位技术的人才,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授权

专利5项。项目负责人先后受邀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韩

国亚洲大学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介绍泛在无线定位系统

及应用的报告,为本项目成果在行业应用领域展开合作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1270/ mysql与MongoDB数据同步的方法及其系统
mysql与MongoDB数据同步的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卫星通话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发明涉及一种mysql与Mongo

DB数据同步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

。mysql是现有的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ongoDB是目

前IT行业常用的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其灵活的数

据存储方式备受当前IT从业人员的青睐。因此,有必要针对

mysql研发一种将mysql里面的数据同步到MongoDB数据库的

方法,以便进行整合、开发。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ysql与MongoDB数据同步的方法。本发

/1270/ mysql与MongoDB数据同步的方法及其系统

明还提供一种mysql与MongoDB数据同步的系统。为了达成上

述目的,本发明实现的技术原理是:1)在开发机上搭建开发

环境;2)在A服务器上安装mysql数据库,并将数据库引擎设置

为INNODB,启动数据库;3)在B服务器上安装MongoDB数据库;

4)在开发机上,打开Eclipse,新建一个工程,配置好依赖jar

包;5)在开发机上新建一个类,在类里面编写数据同步代码,

步骤如下:5.1)在开发机上调用OpenReplicator,读取A服务

器上mysql的binlog日志文件,如果读取失败,则启动A服务器

mysql并联网成功,联网成功之后执行步骤5.2;如果读取bin

log日志文件成功,则执行步骤5.2;5.2)在开发机上定义计数

器n,n=1;5.3)开发机读取A服务器上的第n行binlog,将赋值

给字符串S1;5.4)如果S1为空,则同步结束,如果不为空,进一

步判断S1是否包含insertupdate关键字,如果包含则执行步

骤5.5,否则n=n+1,执行步骤5.3;5.5)开发机将S1转为Mong

oDB可执行的字符串S2;5.6)、开发机调用MongoDBJDBC驱动

,连接MongoDB,如果连接失败,则启动B服务器MongoDB数据库

并联网成功,如果联网成功则执行步骤5.7;5.6)调用MongoD

B驱动,在MongoDB上执行S2语句,如果失败,则同步结束;如果

成功,则n=n+1,并执行步骤5.3。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Mysql数据库为企业已经在运行中的数据库,方便快捷。2

)MongoDB数据库为企业将来大数据分析用到的NoSQL数据库

集。3)同步程序服务器为本专利中提到的程序部署环境,该

服务器与Mysql和MongoDB通过TCP/IP协议通信。操作系统为

/1270/ mysql与MongoDB数据同步的方法及其系统

CentOS6.6。4)本发明经测试通过后,即可部署到生产环境,

进入实际应用阶段。5)本发明的目的是让开发人员能够将将

mysql数据同步到MongoDB。软件开发时直接从MongoDB取数

据,从而发挥mysql与MongoDB这两者的优势。4、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MongoDB是目前IT行业很成熟的一种

非关系型数据库,而mysql是很多企业现有的一个关系型数据

库管理系统,经过厦门大学与金冠铜业分公司的共同合作开

发,有效的将二者进行同步整合,使得工厂的生产信息管理与

收集、分析更加高效、便捷,因本发明采用特有编辑模块技

术以及加密处理,使用安全性不存在问题。本技术发明适用

于各种类型的大工业化生产工厂。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本技术发明已成熟应用于金冠铜业分公司的实际生产管理

与信息管理,使得本厂大工业化、多数据、高集成DCS系统数

据采集与分析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1271/ 喇曼-米-偏振激光雷达
喇曼-米-偏振激光雷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综述喇曼-米-偏振激光雷达是一种遥感大

气的重要工具,具有探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响应速

度快,获取大气信息量大等特点。二、具体介绍1、应用领

域应用于大气环境、大气科学和大气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及激

光雷达网建设。2、技术指标探测参数:大气温度、大气气

溶胶消光系数、卷云和沙尘气溶胶的退偏振比探测波长:5

32nm有效探测高度:1)大气温度:10~40km2)大气气溶胶:

3~10km3)卷云:6~15km垂直分辨率:1)大气温度:300m2

/1271/ 喇曼-米-偏振激光雷达

)大气气溶胶和云:30m时间分辨率:大气温度:30分钟,

大气气溶胶和云:5~10分钟工作时间:夜间探测误差:1)

大气温度:±3K2)大气气溶胶/卷云消光系数、后向散

射系数及消光后向散射比:±20%3)薄卷云云底、云顶

、云峰高度:±30m工作方式:全自动定时运行或人工

选择干预3、创新内容1)高精度的激光收发光路自动对准技

术2)窄视场、窄光谱带宽的光学接收技术3)高量子效率、高

增益、低噪声的信号探测和大动态范围的信号采集技术4)

大气成分激光雷达观测网的网络技术5)激光雷达结构模块

化、控制自动化、运行智能化的技术研究4、成熟程度熟练

掌握激光雷达关键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激光雷达

,以适合用户使用。5、应用前景建议在进行大气科学、大

气环境和大气气候变化研究的研究所与高校推广。6、投资

规模提供设备和人力资源。7、合作方式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或合资合作。该系统结构紧凑、重量较轻,便于携带,适合

外场实验。可扩展功能强大,能够增加水汽垂直分布等的探

测。

/1272/ PA-ETA智能终端控制系统
PA-ETA智能终端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家庭实现现代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的要求越

来越高,智能家居也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我们设计了PA

-ETA智能终端控制系统,可以在几百至几千公里之外的城市

设置监控中心,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对住宅内部和外部的运

行情况进行远程管理,对电控、报警等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的

监控和多种设备的并行机交叉联动,解决了以往难以对整个

家居统一管理的问题,并且可以对住宅中的多处场景组进。

/1273/ 互联网+高速经济发展研究
互联网+高速经济发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社会群众对高

速公路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量,十分依赖于高速公路的交通

运输,这也使得当前高速公路的工程项目也日益增多,并且对

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信息化时代下,“互联

网+”应用到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引起

了行业学者与社会群众的广泛重视。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工程

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对传统的施工及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

调整,从整体上提升高速公路的施工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

/1273/ 互联网+高速经济发展研究

为社会群众提供高质量的高速公路项目,促进高速公路经济

的健康发展。电子商务伴随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行

业规模和数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

也起到一定积极意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则成为了当前企业

转型升级,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

/1274/ 高阶HDI印制电路板研发及产业化
高阶HDI印制电路板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为顺应电子产品不断向“轻、薄、短、小”发展的

趋势,我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依托现有的HDI电路

板生产技术,开展了“高阶HDI印制电路板研发及产业化”项

目。通过研发高阶HDI电路板生产的关键技术工艺,为客户提

供更加灵活的设计方式及性能更可靠的产品。同时,整个公

司产品结构将形成高、中端HDI电路板、普通双面多层、高

频印制电路板产品并存的战略布局。本项目经广东省经济和

信息化委(粤经创新[2013]389号)批准,被列为广东省201

/1274/ 高阶HDI印制电路板研发及产业化

3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项目;根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

化委、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3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

项资金项目的通知》(粤经创新[2013]389号)确认获得专

项资金。通过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从过孔设计、线路设计

、材料特性、精细线路制作、层间对位、涨缩控制、层压控

制、可靠性检测等技术方案,进行了高端高阶HDI电路板产品

的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高端高阶HDI电路产业化生产的关键

技术难题,并通过不断优化相关的技术参数,最终实现了该类

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该项目采用激光直接成像、叠孔填铜、

精细线路制作、高精度层间对位、全流程涨缩控制、高多层

层压对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最小线宽制作可达到50μm,最小

线距制作可达到50μm,最小通孔0.1mm,最小盲孔75μm,最大盲

孔纵横比达到1:1,电镀填孔dimple小于15μm,层间对准度偏

差小于±25μm,线路对位精度偏差小于±25μm的主

要技术指标要求。通过项目的实施,公司的精细线路的制作

能力有了较大的突破,最小线间距从75μm提升至50μm,进入行

业先进水平的行列。在面铜达到23微米的条件下,线宽/线距

实现了50μm/50μm的精确控制,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高阶H

DI印制电路板研发主要从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出发,重点

突破了信号完整性控制技术,全制程涨缩控制技术,层压控制

技术,层间对位技术,精细线路曝光对位技术,可靠性测试等

关键技术难点。实现高阶HDI产品的产业化。该项目技术处

于成熟应用阶段。采用该技术所生产的高阶HDI、任意层互

/1274/ 高阶HDI印制电路板研发及产业化

连HDI印制电路板产品符合美国IPC标准,实现了客户对布线

空间越来越高密度的要求,可减少设计层数,节约加工成本,

提高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更灵活、更可靠的装配方式,大大

提升产品竞争力。从印制电路板的发展趋势来看,对轻型化

、薄型化、智能化和高可靠性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而高阶HD

I技术的发展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渗透率

不断提升,高阶HDI产品的市场也保持稳定的增长。本项目应

用信号完整性控制技术、全制程涨缩控制技术、层压控制技

术、层间对位技术、线路曝光对位技术。上述技术的成功开

发,实现了产品良率和可靠性的提升。对提升公司的技术水

平,优化产品的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PCB行业的发展趋势。

技术先进,产品的市场前景较好,获得了下游客户的良好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的经费使用及时到位,但是因为人员

流动的原因,对项目的实施进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

何保障项目实施团队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因人员流动带来的

不利影响?是我们今后项目实施必须考虑的问题,建立有效

的激励机制,创建有利于项目实施的工作环境,培养项目实施

团队的合作精神,建立技术引导生产的企业文化,将有利于提

高团队的稳定性。新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并实现了产

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任意层互连HDI电路板”获2014

/1274/ 高阶HDI印制电路板研发及产业化

年度梅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275/ 微型可穿戴式近电报警装置软件系统V1.0
微型可穿戴式近电报警装置软件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产品穿戴式验电仪是一款使用非接触式电容感应

极板来感应高压电,使用下位机采样数据并通过BLE将感应数

据发往上位机的高压电报警设备。可广泛应用于10kV及以下

环境的验电工作。其由一套(全身式八个,头盔式五个)下

位机、一个无线腕表和一个无线充电器组成。1)全绝缘设计

,可安全有效验电;2)内置锂电池,使用时间持久,使用一对多

无线充电设计;3)可测试用户距离带电体距离,易于现场判断

;4)内置蜂鸣器和振动马达,可在用户距离高压设备过近时发

/1275/ 微型可穿戴式近电报警装置软件系统V1.0

出相对应的提示信号;5)内置BLE,可连接移动设备,实现远程

实时数据传输与显示;6)使用按键控制开关机以及唤醒;7)可

配置无线腕表,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测和报警;8)开机状态2分

钟无操作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休眠模式非关机状态,可正常

触发警报与按键唤醒)。

/1276/ 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发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综合管理系统,

创建了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可视化操作平台,建立了基于路

线CAD系统的动态三维工程模型,以及工程建设全过程信息

处理平台。该系统基于GIS及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了高速

公路建设施工中的路基沉降监测与分析预测、高边坡监控与

稳定性分析、桥隧等构造物和路面的施工质量监控,并具有

工程施工过程与可视化管理相连、难设计、施工质量与安全

监控、指导施工、管理进度、控制投资等功能。有效消除信

/1276/ 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息孤岛,解决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信息共享问题。项目研

究在高速公路建设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具有创新性,总体水平

达到国际先进。

/1277/ 液压支架设计分析系统
液压支架设计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研究内容:针对液压支架设计中关键技术问

题进行系统化研究,根据国家颁布的“煤矿用液压支架”GB

25974-2010国家标准,运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知识,同时

结合弹性力学中关于腔室结构体扭转应力的求解方法,研究

液压支架结构件应力计算的计算机程序算法;通过对液压支

架连杆结构运动分析,求解出最优的液压支架连杆机构参数

;对液压支架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对液压支架理论研究与

有限元分析结果数据对比。1)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优

/1277/ 液压支架设计分析系统

化设计:具备从曲线形状和连杆受力两方面进行交互式综合

优化的功能;2)支架的参数化分析:根据支架在不同摩擦系

数、不同高度时状态进行支架整体分析,得出支架在不同状

态下的工作阻力、支护强度、合力作用位置、底板比压等数

据;3)液压支架主体结构件空间力系下相互作用力分析:包

括顶梁扭转、顶梁偏载、底座扭转、水平加载等符合“煤矿

用液压支架”GB25974-2010国家标准规定的加载实验方式;

4)液压支架零部件应力计算及强度校核:采用材料力学和有

限元分析两种方式对液压支架主体结构件、连接件、油缸进

行应力计算和强度校核;5)液压支架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

:根据液压支架的机构特性,对液压支架有限元分析中的实

体模型、网格划分、接触定义、约束与载荷施加、求解器设

定等进行适用性和规律性研究;6)理论研究和有限元分析数

据的分析、对比、校正,确保研究结果能够对液压支架的可

靠性提供准确的指导。2.项目技术指标:1)系统性:项目将

液压支架各部件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涵盖支架设计各环节,包

含理论研究、有限元分析等各研究方法。2)科学性:项目以

试验数据为基础数据,将理论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数

据对比,确保研究结果能够有效指导液压支架可靠性设计。

3)智能性:项目将就研究结果研制配套的液压支架设计软件

,将液压支架设计中的连杆优化选取,运动仿真,力学分析,结

构件强度校核,立柱千斤校核,非主体件强度校核等各环节提

供系统的智能化设计软件。

/1278/ 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若干控制问题研究
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若干控制问题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自动化学科的研究范畴。当代科学技术

的许多领域涉及的控制系统都是十分复杂的,迫切要求控制

理论能够提供行之有效的控制策略。然而众所周知,即使对

简单的线性定常系统,采用反馈控制后,闭环系统也会变成高

度非线性方程,而由此闭环系统所给出的输入-输出信号往往

又是很复杂的随机过程,所以非线性和随机性是控制理论研

究的本质困难所在。正是由于这一根本原因,控制理论的许

多最典型而又最基础的问题长期悬而未决。该项目对随机非

/1278/ 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若干控制问题研究

线性控制系统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

了新概念、新方法,完成了一些很有意义、具有原创性的工

作;并应用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到实际工业系统中,取得了一系

列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代表性工作如下:(1)确定非线性

系统的小增益定理在非线性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和分析中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项目开创性地给出了随机非线性系统

的小增益定理,给出了基于小增益方法的控制器设计和分析

。这一工作无疑会给随机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和分析提

供非常有用的工具。(2)开创性地建立了判断随机非线性

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和几乎必然有界的准则,给出了闭环随

机控制系统收敛性分析常用的随机Barbalat引理。(3)引

入了几个更一般的随机稳定性概念(如随机输入状态稳定性

SISS,随机积分输入状态稳定性SiISS),分析了它们的性质

,给出了具有SISS/SiISS逆动态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

设计和分析。(4)由于高阶随机非线性系统既不是可反馈

线性化的,也不是对控制输入仿射的,因此现有工具不能用于

这类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同时,系统的高阶次、控制器设计

过程中不等式的反复使用导致现有设计方法都存在控制量过

大问题。该项目设计了更简单、更一般、更适用、控制量更

小、性能更好的控制器。(5)随机耗散系统理论研究。研

究内容包括:建立了随机耗散系统理论的基本框架;将随机

耗散性和随机Barbalat引理用于随机过程的收敛性分析;将

随机耗散性用于随机切换的稳定性分析;将随机耗散性用于

/1278/ 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若干控制问题研究

关联系统的稳定性分析。(6)研究了随机控制器的设计问

题。将经典的Backstepping控制,用于具有Markov切换的随

机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针对随机哈密顿系统,给出了向

量式Backstepping控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动化学

科国际最顶尖期刊《IEEETransactionsonAutomaticContro

l》10篇,《Automatica》10篇,《SIAMJournalonControlan

dOptimization》2篇,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较高评价和引用

/1279/ 荧光评茧分级标准和方法
荧光评茧分级标准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研究荧光显色与蚕茧茧质的关系基础上,

研究了采用粒茧干壳量与荧光色二项综合指标决定茧质分级

的方法,具体研究完成荧光评茧分级标准和分级方法,并编

制了分级和计价的计算机程序,此方法明显优于现行干壳量

分级方法,采用此法快速、易行、投资少、见效快,并可实

现茧站现代化管理。

/1280/ 重要气象信息实时处理预警系统
重要气象信息实时处理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从日益增多的实时

地面观测气象资料中提取有关重要天气信息,建立重要天气

信息实时综合处理预警系统已成为目前我省气象业务之亟需

。《重要气象信息实时处理预警系统》结合业务实际,实现

了本省实时重要天气实况、雨情、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

和自动站每小时风向风速、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等

信息的自动收集、处理、图形分析、要素统计、打印输出以

及语音报警等功能。该系统具有界面友好、结构合理、功能

/1280/ 重要气象信息实时处理预警系统

丰富、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较高、获取重要天气信息齐全

、信息采集又快又准、快速智能化预警、温度色标等级智能

划分等特点。该系统实用性强,既能实现重要天气预警,又

能显示常用的气象要素分布图;既能显示实时最新气象要素

,又能查看历史资料。系统提供的图形及文本可直接应用于

可视化天气会商或服务材料,丰富了会商内容及气象服务产

品,提升了预报会商质量和政府部门防灾减灾的服务水平,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预报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是一个非常实

用的工具。实际业务应用表明,系统运行稳定,资料处理速

度快,具有一定纠错、容错能力,显示信息准确,提供的产

品形象、直观,对于充分利用现有观测数据,发挥现代化成

果的整体效益,加强会商,加强联防,提高重要天气监测预

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实际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业务及社会经济效益。应

用前景:目前,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种类较多,本系统从这些

众多的资料中提取有关重要天气信息,及时提醒预报人员注

意,尽量减少重要天气的漏报现象,实用性强,必将产生良

好的业务、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光明。

/1281/ 移动多任务并行处理系统
移动多任务并行处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多任务并行处理系统,它将六

个具有独立运行环境计算节点集成在一个机箱内,考虑了通

风、抗震等因素,保障了应急条件下计算机集成系统可移动

和便携性,以适应紧急情况下遥感数据的快速处理,为应急

提高数据保障。移动多任务并行处理系统硬件方面主要包括

五节点多核CPU结构的数据处理节点、一个共享式数据存储

单元和一个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共享式数据存储单元由一个

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数据管理节点和四块1TB硬盘通过RAID

/1281/ 移动多任务并行处理系统

磁盘阵列卡构成磁盘阵列,利用局域网将计算节点和共享式

数据存储单元建立多计算节点的并行处理平台。该发明主要

应用于携带大容量数据,进行大型任务并行计算的遥感数据

处理,特别适应于应急响应、上门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等。应

用领域:电通信技术。

/1282/ 水环境监测中心平台与物联网的综合集成研发及应用
水环境监测中心平台与物联网的综合集成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在实施中开展了异构网络的多模切换方法,

多源异质监测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到遥测终端

机研制中,该终端机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测试和用户使用

,其功能和性能指标达到了任务书规定主要要求。项目获得

发明专利受理证书5项,四川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一项,

水利部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证书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4项

/1283/ 一种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
一种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所述方法

为向产生水锁的孔道内添加功能性粉体,消除水锁。所述的

功能性粉体为两亲型粉体或由超亲水型粉体和疏水型粉体组

成的混合粉体,所述功能性粉体的颗粒密度>1g/cm3,所述功

能性粉体的平均粒径&lt;100微米。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

、操作方便,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同时,本发明的方

法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的功能性粉体可以降低液相界面张力

,并且由于该功能性粉体为小颗粒固态,易滞留在岩石表面的

/1283/ 一种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

细小孔洞或缝隙内,对抑制水锁伤害具有很强的持久性。此

外,本发明的返排效果与酸化法相比有很大改善,进而能更好

地解决水锁效应,从而大大提高油井产能。在钻井、完井、

修井及开采作业过程中,在许多情况下都会出现外来相在多

孔介质中滞留的现象。当另外一种不相混溶相渗入储层;或

者多孔介质中原有不相混溶相饱和度增大,都会损害相对渗

透率,使储层渗透率及油气相对渗透度都明显降低。当不相

混溶相为水相时,这种现象被称作水锁效应。水锁效应会产

生水锁伤害,也就是指油井作业过程中水浸入油层造成的伤

害。水浸入后会引起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增加,岩石孔隙中

油水界面的毛管阻力增加,以及贾敏效应使原油在地层中比

正常产生状态下产生一个附加的流动阻力,宏观上表现为油

井原油产量的下降。对于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研究,目前主

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增大压差,但圈闭水相饱和度的微

量减少必须增加很大的毛管压差,因此这种方法的广泛应用

受限;(2)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并减小油水相之间的界面

张力和气液相之间的表面张力,主要是采用醇或表面活性剂

处理,但成本较高;(3)改变孔隙结构,主要采用酸化的方法

,但效果并不理想;(4)用蒸发或加热等物理方法削弱水锁

效应,但技术困难,效果也比较有限。虽然表面活性剂也能在

一定程度上用于解决水锁效应,但是,一方面表面活性剂的成

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表面活性剂是液态,无法较好地吸附

或滞留在岩石表面,只能暂时性解除水锁伤害,如果外来水再

/1283/ 一种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

次入侵时需要再次采取措施,导致使用成本居高不下,且操作

繁琐。因此,本领域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开发新的效果更好、

成本更低、实施更为方便的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

/1284/ 天津港航道通过能力(饱和度)评价及预测仿真研究
天津港航道通过能力(饱和度)评价及预测仿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安全测评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对受限航道的通航饱和度进行了研究,构建

了通过能力饱和度模型,首次提出了水域受限航道饱和度量

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2)综合考虑航道、船舶、水文

、气象、规则等要素,首次采用静态和动态模型结合的方法

提出了航道通过能力时空消耗计算模型和航道通过能力船舶

行为计算模型。(3)根据港口船舶航行作业系统的特点,

构建了港口航道通过能力仿真模型,并开发了能全面反映港

口交通状况的天津港主航道通过能力仿真模拟系统。项目研

/1284/ 天津港航道通过能力(饱和度)评价及预测仿真研究

究成果通过在天津港主航道的实际应用,表现出了很强的实

用性和先进性,对天津港主航道的通过能力进行了准确预测

,使得天津港主航道在规划和建设方面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

向;优化了船舶进出港的调度指挥方案,有效提高了天津港

主航道的通过能力利用率,实现了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

长,累计节约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约4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

显著。

/1285/ 同豪桥梁博士软件V4.1
同豪桥梁博士软件V4.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Dr.Bridge系统是一个集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库

管理、结构分析、打印与帮助为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

与施工计算系统。系统的编制完全按照桥梁设计与施工过程

进行,密切结合桥梁设计规范,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符

合设计人员的习惯。对结构的计算充分考虑了各种结构的复

杂组成与施工情况。计算更精确;同时在数据输入的容错性

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1286/ 卓朗数据监控平台[简称:TROILADMP]V1.0
卓朗数据监控平台[简称:TROILADMP]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系统说明1.1说明卓朗数据监控平台[简称:TR

OILADMP]V1.0旨在通过信息化系统手段,对工作中的数据进

行管理同时进行监测、分析,来更好地进行和指导科技管理

工作。1.2主要功能卓朗数据监控平台[简称:TROILADMP]V

1.0主要分为:后台数据管理和前台数据监测分析展示功能

,对象包括:年度目标、目标趋势、五年规划、全市对比、

统计监测模块。2、系统环境2.1硬件环境AMD/Intel双核3.

2G以上CPU;4GDDR3内存,支持DX11的独立显卡。2.2软件环境

/1286/ 卓朗数据监控平台[简称:TROILADMP]V1.0

CentOS6.5;Jdk1.7;Mysql5.6;Tomcat7。3、技术特点卓朗数

据监控平台[简称:TROILADMP]V1.0采用B/S结构,利用主流

MVC框架Spring来搭建整体框架,同时与用户登录安全框架A

pacheShiro进行整合来保证用户登录安全,为了给用户直观

的展示和分析数据,嵌入的ECharts图表;采用非关系型数据

库MongoDB和关系型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动态增加新指

标,以及为该指标增加不同明细属性和属性值,为工作提供了

更多方便,提高用户的可操作性。

/1287/ 创易公共数据中心平台V2.0
创易公共数据中心平台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通过公共数据中心平台系统的

建设,以该校数据标准为基础,建立学校的数据中心平台,实

现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明确业务系统与数

据中心平台的接口規苑;保证数据的谁确一致,“谁产生、谁

维护;建立可以提供为整个学校综合查询和決策支持所需的

数据信息,为学校的将来决策支持系统积累分析数据;为后续

开发各种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保证新系统建设数据的鲜

活性和一致性,不会产生新的据孤岛。。二.技术原理及性能

/1287/ 创易公共数据中心平台V2.0

指标采用B/S结构、中间件技术、JAVA技术、负载均衡技术

,典型应用场景为规模事务型应用,并发请求数量大且相互独

立,单个请求处理量小,因此系统设计主要应对大容量并发访

问的情况。根据全校组织的规模来看,预估平台用户预计有

2000人,本项目建设应满足并发处理用户≥200人,每秒处理的

数据维护业务量≥600;每秒处理的联机服务业务量≥200;每秒

处理的批量比对业务量≥600,一般查询统计操作在4秒内得到

结果。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SOA(service-oriente

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或面向服务架构)是指

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

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SOA

是一个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

)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

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

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

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中间件

技术: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

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

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讯

。JAVA技术。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不仅吸收了C+

+语言的各种优点,还摒弃了C++里难以理解的多继承、指针

等概念,因此Java语言具有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两个特征。

Java语言作为静态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代表,极好地实现了

/1287/ 创易公共数据中心平台V2.0

面向对象理论,允许程序员以优雅的思维方式进行复杂的编

程。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Java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

、分布式、健壮性、安全性、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多线程

、动态性等特点。Java可以编写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

序、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等。系统的多台平支

持。系统可以在任意环境做开发,在任意环境进行系统部署

,在任意环境扩展。强大的的可伸缩性。从只有一个小的ja

r文件就可以运行servlet/jsp到由多台服务器进行集群和负

载均横,到多台Application进行事务处理、消息处理.....

.一台服务器到无数台服务器,Java显示了一个巨人的生命力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1997年11月17日,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同意采纳Sun公司的专利技术——J

ava作为ISO标准。JAVA作为一个技术标准供公众无偿使用。

根据ISO的批准,Sun公司将可提交JAVA的标准化平台规范。

系统采用springsecuritykerberos进行系统安全认证管理,

在用户权限认证安全级别达到信息登记保护3级要求。五.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Android应用许多的Android应用都

是Java程序员开发者开发。虽然Android运用了不同的JVM以

及不同的封装方式,但是代码还是用Java语言所编写。相当

一部分的手机中都支持JAVA游戏,这就使很多非编程人员都

认识了JAVA。2、大数据技术Hadoop以及其他大数据处理技

术很多都是用Java,例如Apache的基于Java的HBase和Accum

/1287/ 创易公共数据中心平台V2.0

ulo以及ElasticSearchas。3、网站Java在电子商务领域以

及网站开发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席位。开发人员可以运用许多

不同的框架来创建web项目,SpringMVC,Struts2.0以及fram

eworks。即使是简单的servlet,jsp和以struts为基础的网

站在政府项目中也经常被用到。例如医疗救护、保险、教育

、国防以及其他的不同部门网站都是以Java为基础来开发的

。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1288/ 天津科技电子政务门户平台建设
天津科技电子政务门户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横向整合全委信息资源和各项网上公共服务内

容,加强与业务系统应用服务结合,一个窗口对外:纵向整合

全市科技服务力量,形成以“天津科技”为纽带的九大公共

服务平台。2、建设“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互动”三

大服务功能,形成188个频道,共计4000余个页面。3、部署了

移动客户端系统、网站群集中管理系统、场景式服务系统、

网站诊断与监测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应用系统。4、我们开

展并成功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测评。通过等保测

/1288/ 天津科技电子政务门户平台建设

评,整改了信息化平台中存在的系统漏洞,改造了不达标的基

础环境,完善了各类信息化管理制度,部署IPS、网站内容过

滤、数据实时备份系统,有力地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

/1289/ 针对铝合金材料表面进行腐蚀监测的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针对铝合金材料表面进行腐蚀监测的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针对铝合金材料表面进行腐蚀监测的传感器,

包括CCD面板,其特征在于:CCD面板的从底向上依次为侧面

带有向外引伸的三针脚引线(2)的电路板(3)和内嵌有内

引线(7)的正方形环形针脚底座(6),该正方形环形针脚

底座(6)的内部设置有感光区域(8),覆盖CCD面板的正上

方的腐蚀监测模块,腐蚀监测模块自下而上依次为厚度范围

为0.15mm-2mm的PVC绝缘耐腐蚀片(5)和缺一角的溅射型或

蒸镀型铝合金层(9),溅射型或蒸镀型铝合金层(9)的竖

/1289/ 针对铝合金材料表面进行腐蚀监测的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直方向的投影和感光区域(8)缺同样一角后的竖直方向的

投影一致,溅射型或蒸镀型铝合金层(9)的化学成份与待监

测的铝合金基体的化学成份一致,溅射型或蒸镀型铝合金层

(9)由从左到右均匀分布的第一铝合金分层(11)、第二

铝合金分层(12)以及第三铝合金分层(13)构成,其中第

一铝合金分层(11)的厚度为0.05mm、第二铝合金分层(1

2)的厚度为0.15mm,第三铝合金分层(13)的厚度为0.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铝合金材料表面进行腐蚀监

测的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选取摄像专用C

CD面板,调节CCD面板的色彩为黑白模式,然后去除掉CCD面板

的感光区域(8)表面的保护玻璃片。步骤2:选取竖直投影

面积比该CCD面板的正方形环形针脚底座(6)。

/1290/ 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下的应用安全测试研究
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下的应用安全测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国内的应用安全测试还处于起步阶段。2007年

,公安部印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指导国内软件

行业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2012年,中国人民银

行发布《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内容涵盖对网

上银行系统的描述、安全技术规范、安全管理规范、业务运

作安全规范等,是目前为止较为完整的信息安全通用规范。

为了进一步适应我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形势,打造

国内外领先的安全可靠的互联网金融信息系统,中国工商银

/1290/ 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下的应用安全测试研究

行从实践出发深入研究应用安全测试理论,归纳总结了适用

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测试方法,构建了灵活可定制的安全漏洞

定级模型,明确了软件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安全测试工作的具

体内涵。通过总结和归纳软件行业、金融行业应用安全测试

的现状,结合金融行业的自身特点和互联网金融的背景形势

,建立了金融应用安全测试理论和方法、金融应用漏洞定级

模型和金融应用安全测试组织模式,为金融组织开展应用安

全测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1291/ MS-IUSETM移动通信服务支撑平台
MS-IUSETM移动通信服务支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MS-IUSETM移动通信服务支撑平台是集移动通信终

端系统与应用框架于一体的“UbiquitousComputing”系统

支撑平台。它以支持正在兴起的移动通信服务为主要目的,

提出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终端系统和应用一体化体系结构,大

大简化了新产品和应用开发工作,使在其基础上开发的移动

通信终端拥有万维网服务的支持及由软件主导的丰富多彩的

应用服务,提出了集移动通信终端系统和应用服务一体化、

支持新一代“泛在计算”的系统体系结构,并在其基础上发

/1291/ MS-IUSETM移动通信服务支撑平台

展基于微内核结构和应用服务可扩展的嵌入式系统软件。

/1292/ 基于KTa1-xNbxO3晶体克尔效应的电光调制器的研发与设计
基于KTa1-xNbxO3晶体克尔效应的电光调制器的研发与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1)优化了KTN晶体生

长工艺,制备了大尺寸、高质量KTN晶体和离子掺杂型KTN晶

体;通过调整离子掺杂、工艺参数调整等手段成功优化了KT

N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2)表征了KTN晶体的线性光学、热学

、吸收光谱、介电等物理性能;测定了几种典型组分的KTN晶

体的二次电光系数;进行了晶体加工研究;3)实现了基于KTN

晶体二次电光效应的激光位相、强度以及传播方向调制;首

次发现并解释了基于Cu:KTN晶体梯度折射率效应和二次电光

/1292/ 基于KTa1-xNbxO3晶体克尔效应的电光调制器的研发与设计

效应交互作用的横向偏转现象;开展了基于KTN晶体二次电光

效应的电控变焦透镜设计研究。2.技术指标1)KTN晶体尺寸

达到35mm×33mm×52mm,高于目标设定值;晶体无包

藏、开裂等宏观缺陷,晶体经532nm激光检测无明显散射,达

到目标设定要求;2)得到了KTN系列晶体结构、组分、热学、

光学等物理性能变化规律,确定了两种组分KTN晶体的二次电

光系数矩阵,其中s11达到6.73×10-15m2/V2级别;3)利

用KTN晶体二次电光效应实现了激光强度、相位调制,半波电

压最低达到55V;在7.5mm光程上实现激光偏转效率70mrad/k

V,分辨率达到52;实现了基于KTN晶体Kerr效应的激光二维会

聚变焦,响应时间小于10ns。

/1293/ 使用超级电容模组的火工品发火装置
使用超级电容模组的火工品发火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超级电容模组的火工品发火装

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模块、电源模块、充电起爆模块和

主控模块;为了可靠地实现火工品的点火,系统采用了一种高

可靠点火执行级电路的设计方案。本发明的超级电容模组的

火工品发火装置可以应对在需要较大电流放电环境的火工品

起爆要求,其适用电压范围宽,适用温度范围宽,解决了传统

火工品起爆器在低温情况下容易失效的缺点;本发明的超级

电容模组的火工品发火装置的电路和结构大大减小了传统火

/1293/ 使用超级电容模组的火工品发火装置

工品的体积和质量,便于携带,安全性好,不产生电池污染,使

用寿命长、维护保养方便,极大的降低了维护和保养的成本

/1294/ 基于局域网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系统[简称:InventionTools-Net]V2.0
基于局域网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系统[简称:InventionTools-Net]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介绍:A.主菜单栏中包括了InventionTools中的所

有功能,对软件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您可以使用它打开

、保存方案,改变操作视图等操作。(请参阅菜单栏介绍)

B.功能模块栏中列举了InventionTools各大功能模块,其按

钮提供模块快速切换的访问方式。(请参阅功能模块栏介绍

)C.模块工具栏可根据您选择的不同模块切换出不同的操作

按钮。(请参阅工具栏介绍)D.结构窗口用于显示当前模块

中文件结构树视图。它随您选择的功能而相应的变化,比如

/1294/ 基于局域网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系统[简称:InventionTools-Net]V2.0

“效应模块”中就将效应的功能分类以树的形式显示出不同

的效应功能。结构窗口具有向下展开的功能,双击一种方法

或路线就可以显示其子功能并在右侧的内容窗口显示其详细

信息。E.状态栏可获得有关操作及其结果的最新信息。F.内

容窗口中可以查看所选择内容的详细信息。InventionTool

s的工具栏分为主工具栏和模块工具栏两个部分。主工具栏

中列举了软件各大功能模块,其按钮提供模块快速切换的访

问方式。模块工具栏可根据您选择的不同的模块切换出不同

的操作按钮。

/1295/ 区域行业型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得研究与实践
区域行业型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得研究与实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可以实现企业用户注册、个

人用户注册、企业项目发布、设备信息发布、网上问题交互

等功能。可以实现数控代码的异地传输,注册用户可以上传

和下载数控程序代码,并可以实现网络在线观看加工演示,

提供了加工问题探讨的环境。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中小制造

企业的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当然平台也可以很容易扩展为

针对整个制造业。基于以上问题本项目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

作:(1)为建立区域行业型企业信息联盟,提出并实现了

/1295/ 区域行业型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得研究与实践

参数化配置的企业基本数据的信息采集与配置单元,通过建

立企业基本信息参考构架,入网企业可以进行个性化的企业

基本数据的填报和规范工作,这些基本数据可以和通用的企

业联盟标准数据进行映射。(2)为构建区域行业型网络化

服务制造平台,提出并构建了Internet环境下的基于流媒体

技术和webex技术的网络业务协作平台,并针对Internet网

络环境下的协同设计,实现了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协同设

计平台原型。(3)提出了基于核心企业和核心科研院所为

基础的开放性区域行业型企业设备、生产加工信息资源发布

、共享及监控平台,进行网络化行业设备资源的信息发布、

查询,通过网络在线监测设备及加工状态。(4)提出并构

建了基于XML技术的企业间电子数据交换中心,供区域行业

型企业间进行异构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基于NCML技术,实现

了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制造信息交换原型系统。

/1296/ 基于瑞利熵的自适应时频同步压缩方法
基于瑞利熵的自适应时频同步压缩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瑞利熵的自适应时频同步压缩方法,该方

法利用瑞利熵衡量信号局部能量的聚集性,估计出适合信号

时频分析的最佳窗口参数序列,通过时频同步压缩提高聚集

性,实现多分量信号的分离。具体步骤包括:1、采集信号,

2、预处理,3、选取适合信号点序列的窗口参数集合,4、计

算瑞利熵,5、获取局部时刻的最优窗函数,6、获取平滑的最

佳窗口参数序列,7、自适应同步压缩短时傅立叶变换,8、获

得各分量信号。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分离方法适用信号单一、

/1296/ 基于瑞利熵的自适应时频同步压缩方法

信号形式固定、抗噪声能力差的问题,有利于多分量非平稳

信号的分离,更提高了多分量信号分离的鲁棒性。

/1297/ 柔性印制电路板
柔性印制电路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产品使用覆铜层压板,利用蚀刻(减成法)

制造出以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的单面柔性印制线

电路板及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的双面柔性印制电路板。该

项目在控制蚀刻液浓度成分和时间,在控制电镀电流大小和

时间,在图形转移中严格控制曝光程序等关键工艺上有所创

新,使板上最小线宽达到了0.03mm。因其具有柔性、占用空

间小、密封性好、传输特性稳定、绝缘性能好等特点广泛运

用于数码相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电子产

/1297/ 柔性印制电路板

品上。

/1298/ 夏玉米生育期自动识别系统
夏玉米生育期自动识别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夏玉米干旱、涝渍和

花期阴雨灾害判别模型。集成应用无线或有线广域网技术、

图像识别技术,建立了夏玉米生长远程可视化监测系统,并通

过建立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信息的数据标准和夏玉米视频图

像数据标准,研发了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夏玉米生长评估、

灾害评估、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的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

系统,形成系统的夏玉米生长监测和评价系统。初步实现了

夏玉米生长实时监测分析和气象灾害自动化监测评估。

/1299/ 轨道电机车用自动报警雷达系统V1.0
轨道电机车用自动报警雷达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轨道电机车用自动报警雷达系统是一套综合性、信

息化软件系统,用于实现轨道电机车用自动监测报警控制管

理,系统基于动态化雷达控制技术,设定科学合理的控制参数

,达到轨道电机车用自动报警雷达信息的动态化与信息化采

集、分析、识别、控制等。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配置、监

测雷达配置、雷达参数设置、信息采集、信息分析、统计查

询等。系统集成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实现轨道电机车用

自动报警雷达信息的综合性控制管理。

/1300/ 473nm电光调Q激光器
473nm电光调Q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473nm电光调Q激光器,包括本振级,放大级和腔

外倍频三部分。本振级的谐振腔采用适用于高功率激光输出

的凸凹腔,双端脉冲泵浦键合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晶

体,电光调Q产生946nm基频光,再经过放大级获得高功率946

nm激光,最后通过两块级联方式放置的LBO晶体产生473nm蓝

光激光。本发明具有重复频率高、脉冲宽度窄、单脉冲能量

高、光束质量好的特点,适用于高精度激光雷达水下测量。

/1301/ 数据挖掘:规范化框架、方法与应用
数据挖掘:规范化框架、方法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合作项目等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以传感器、

工具和模拟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为研究对象,旨在加强

知识在数据挖掘过程中的管理、共享和再利用;结合多目标

决策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数据挖掘技术的效率和

挖掘结果的智能性。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研究成果获

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发表SCI论文83篇,SCI他

引次数达到375次,10篇代表性论著SCI他引177次。最高单

/1301/ 数据挖掘:规范化框架、方法与应用

篇论文SCI他引43次,引用者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国际

一流大学学者。多位美国工程院院士对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进

行了引用和高度评价。跟国内外综合比较,该研究成果总体

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本项目相关技术面向金融、网络与软件、生物医学等多

领域的实际需求,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应用价值。⑤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已开展在金融业等相关应用。⑥历年获奖情

况:无。

/1302/ 起重机电器智能测试平台系统V1.0
起重机电器智能测试平台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起重机电器出厂前智能测试平台系统研发

为最终目的,以车间调试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的实际需求为

出发点,充分满足用户的使用方便以及功能需求,通过变频器

、PLC技术、远程站等相关技术联合研发检测起重机电器,达

到智能判别被测起重机制动电器质量是否符合出厂标准,简

化起重器电器出厂调试流程、降低调试难度,并且能提高车

间调试人员调试产品质量和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研发

项目需要研发以下功能:(1)起重机电器智能测试平台系

/1302/ 起重机电器智能测试平台系统V1.0

统研发:主要包括触摸屏、交换机及测试平台选型及设计等

;(2)系统需要完成以下功能:权限管理、变频器初始化及

参数下载、PLC设置及程序下载、远程站设置及通讯检查、

上电检查、PLC输入输出点检测、行车各机构动作测试、生

成检测报告;(3)系统运行环境开发;(4)系统的安装和卸

载。

/1303/ 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采集处理系统-(V1.0)
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采集处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能力,中国气象局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研发了全国人影作业信息采集处理系

统V1.0版本,该系统依托全国业务宽带网,实现了作业信息实

时上报、作业状态查询、作业信息统计、作业信息录入、作

业站点管理等功能,满足了人影业务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大大

方便了气象部门对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的跟踪管理与

决策分析,提升了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信息化与科技化内涵

/1304/ CZXL-II型便携式车载设备线缆智能综合检测系统
CZXL-II型便携式车载设备线缆智能综合检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CZXL-II便携式车载设备智能综

合检测系统可实现LKJ-2000型列车监控装置、JT-C2000机车

信号车载设备、工务轨道车(GYK)车载设备、无线列调等

机车车载设备线缆的通断状态、线间绝缘状态、线与地间绝

缘状态和机车信号信息状态检测、机车信号接收线圈参数等

智能检测,避免人工检测线缆可能出现的漏测、误测现象。

本系统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极大提高机车车载设备整备检修

效率同时可对检修人员信息、机车设备信息以及测试记录等

/1304/ CZXL-II型便携式车载设备线缆智能综合检测系统

形成档案管理,对线缆设备的故障处理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保证检测作业智能化,是实现节能降耗提高工作效率,完成

现场作业安全检测的实用产品。二、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

环境:-40℃~60℃,<85%RH。2、存储环境:-40℃~60℃

,<90%RH。3、供电方式:内装10000mAH充电锂电池。4、通

讯频率:433MHz。5、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30000h。6、

绝缘特性的参数:0.1~500MΩ,基本精度±5%(绝缘电压

500V,线缆配线对地绝缘电阻R>2MΩ,线间绝缘电阻R>0.5M

Ω);机车接收线圈特性参数:单个线圈内阻≤8Ω,电感量≥60

mH,品质因数≥5.5。7、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30000h。

/1305/ 同步齿轮驱动扭矩-阻力矩自适应自动换挡变速器
同步齿轮驱动扭矩-阻力矩自适应自动换挡变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一种同步齿轮驱动扭矩-阻力矩自适应自动换挡变

速器,采用凸轮顶杆式齿轮超越离合器和同步齿轮传动,不

仅能够实现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适应随形式阻力变化自

动进行换挡变速,还能使车辆在变速过程中不发生顿挫现象

,提高传动效率,能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

车速变化稳缓。该发明的同步齿轮驱动-阻力矩自适应自动

换挡变速器,包括箱体、与箱体滚动配合的从动轴和设置在

从动轴上的链轮,还包括并列设置在从动轴上的快档凸轮顶

/1305/ 同步齿轮驱动扭矩-阻力矩自适应自动换挡变速器

杆式齿轮超越离合器、慢档超越离合同步齿轮机构和变速弹

簧自适应圆环体轴向凸轮机构;所述从动轴为圆周上均布设

置有一个以上由高到低的径向凹槽的从动凸轮轴。

/1306/ GSM多载波基站设计、应用研究及开发
GSM多载波基站设计、应用研究及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源自保障GSM网络低成本高效率运营、

面向未来网络演进保护运营商投资的需要,主导新型GSM多载

波基站研发、并推动其大规模商用,提升了GSM基站网络先进

性。相比传统GSM基站,GSM多载波基站总体体积降低50%以上

,结合多载波分布式基站应用,可进一步提升基站建设灵活性

,有效解决了运营商站址及机房资源紧张的问题;能耗降低3

0%以上,不仅可降低运营商运营成本,也更好地落实了国家的

节能减排战略;此外还能提供GSM向FDD-LTE平滑演进能力,保

/1306/ GSM多载波基站设计、应用研究及开发

护运营商在GSM网络上的投资。本项目主要从关键方案设计

、国内国际标准化、产业推进及应用推广三大方面展开工作

:1.关键方案设计:研究评估了多载波宽带功放和宽带接收

机设计实现技术可行性和性能,据此制定并发布了业界第一

份技术指标规范、设备测试规范,为设备研发和规模引入夯

实技术基础。2.国际国内标准化:项目组首次提出了多载波

基站射频指标体系,联合业界推动完成了CCSA和3GPP的标准

化,为产品研发和国际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3.产业推进及

应用推广:针对GSM网络不同部署场景需要,提出了多种GSM

多载波站型,极大提升了建站灵活性及各类场景下的网络覆

盖质量。同时,积极推动GSM多载波基站在我公司现网规模部

署,并通过示范效用使该技术走向国际,目前已有沃达丰、T

-Mobile、DT等众多运营商部署此类基站。

/1307/ 危重病人监护系统——多参数集中监护主机系统
危重病人监护系统——多参数集中监护主机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308/ 一种结合平衡路由与传输半径控制的方法和存储设备
一种结合平衡路由与传输半径控制的方法和存储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业、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在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报文主要采用

多跳路由的方式进行传输。然而,多跳传输会导致热点问题

在接收器连接区域(SCA)中,由于电池电量快速耗尽,整体

网络效率降低该区域的节点。本项目涉及无线传感器技术领

域,是物联网应用的主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结合平衡路由

与传输半径控制(BRATRA)的方法和存储设备,来解决网络效

率问题,包括能源效率和利用问题。所述一种结合平衡路由

与传输半径控制的方法,包括步骤:为每个节点设置路径计

/1308/ 一种结合平衡路由与传输半径控制的方法和存储设备

数器;根据所述路径计数器值大小为每个节点生成最短路径

;单位周期内,以各节点的转发封包总量计算该节点相对应

的传输半径;根据所述传输半径建立不同群集。上述方案使

得层内与层间的功率均得到均匀使用,进而使得整个网络的

能量利用率最大化,从而使得网络寿命得到提升。表现评估

验证了所提出的BRATRA策略可以实现各层内和双层的高效电

力利用与Dijkstra路由策略相比的网络生命周期。此外,它

在节点之间产生更好的电力利用公平性,平均只有5%的电池

电量未被所有节点使用。与使用传统策略相比,一种结合平

衡路由与传输半径控制的方法和存储设备使网络寿命延长十

倍。

/1309/ 基于labview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基于labview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背景:传统的大型基础设施监

测方法难于实现在线监测,事故时有发生,如果给大型基础设

施装上在线监测传感器,则可以极大降低事故的发生,保护人

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来源: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

人资助计划“基于相移光纤光栅的超声传感机理及应用技术

研究”(20172BCB22012)。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目的:对

大型基础设施中的光纤传感关键技术及应用工程问题进行研

究,以提高光纤传感装置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意义:

/1309/ 基于labview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实现对大型基础设施如桥梁、隧道、铁路、边坡、燃油管道

、电力线等的结构健康监测和周界安防,提前对事故进行预

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

、主要论点与论据提供了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的光纤光栅

阵列传感测温装置及其测温方法,它具有操作简单,参数设置

灵活,阈值告警及数据保存更加精确简洁的优点。四、创见

与创新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参数设置灵活,阈值告警

及数据保存更加精确简洁,满足工业生活中对温度测量的需

求。五、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每年可产生销售额在300万左

右。通过对桥梁、公路等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桥梁、公路

早期的病害,降低桥梁、公路等的维修费用,避免出现因频繁

大修而关闭交通引起的重大经济损失,大大节省了维护单位

的工作和费用;通过对燃油管道泄漏及外界入侵的检测,大大

降低了燃油管道事故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通过光纤

周界安防,大大提高了特殊区域的安全性。

/1310/ 高效数字化CTP集成光学模块
高效数字化CTP集成光学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设计一套超紧凑结构、满足CTP设备长时间、高强

度运转的光电系统。集成高精度72路恒流源电路(其中64路

为主驱动,8路为偏置电流),实现64激光器光纤末端出光功

率自动校准,设计满足高分辨率曝光的镜头系统。主要包括

如下4项工作:(1)模组化8×8激光器封装设计,满足

CTP设备的振动与电磁环境;(2)8×9数字电流源模组

设计与高性能VRM变换的低纹波实现;(3)64路光纤密排与

10?m点间距的光学组件设计;(4)全自动激光功率监控维护

/1310/ 高效数字化CTP集成光学模块

功能以及高性能闭环自动校准算法与实现。

/1311/ Navier-Stokes方程的长时间行为
Navier-Stokes方程的长时间行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组针对Navier-Stokes方程在各种条件下的长

时间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由于Navier-Stokes方程

反映的是自然界中的流体动力学,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描

述这种系统的长时间行为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题组对于复杂的流体动力学问题,从多种不同的角度,不

同的条件出发,运用相应不同的方法技巧,取得了重要结果

。其结果包括:第一,对“三非”(即非光滑区域、非自治

外力和非边界条件)情形进行研究,在外力是时间的拟周期

/1311/ Navier-Stokes方程的长时间行为

情况下,通过引入双参过程的概念,证明了系统存在一致吸

引子,并给出了吸引子维数的估计;第二,首次对三维薄区

域上具多种混合边界条件的吸引子作出研究,即边界条件可

以分别为六种之一,比如,在薄的方向上是自由边界F,同

时在另两个方向上是周期边界P,等不一而论。其结果不仅

给出了每种情形下吸引子维数的上界估计,而且还明确给出

了维数的上界与区域厚度的依赖关系;第三,首次引入“能

量系统”的概念与理论,并将其应用于NS方程在三维有界区

域上,得到了相应的能量系统存在吸引子。该成果从一定程

度上反映出流体动力学极其复杂的长时间行为;为系统的数

值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对研究流体的混沌现象

具有借鉴意义。

/1312/ 四元数线性系统多重网格算法及应用研究
四元数线性系统多重网格算法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四元数线性系统迭代算法及应用研究》是2008年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桂科自0832083),该项目属

四元数矩阵计算研究领域,2011年8月被广西科技厅批准结题

【(2011)173号】。本项目主要研究了四元数矩阵分解、

以及四元数线性系统的参数迭代、超松弛迭代、算法收敛性

分析等问题。重点选择了几类具重要应用背景的矩阵方程作

研究对象,得到了方程存在各种解的迭代格式和收敛性刻划

。具体研究成果有:①给出了四元数矩阵复化算子L(*)的

/1312/ 四元数线性系统多重网格算法及应用研究

保结构性质,从而把四元数矩阵计算,包括Moore-Penrose广

义逆,等价地转换到复域上进行,突破四元数乘法非交换性难

点,实现基于Matlab软件的四元数矩阵计算。②定义了四元数

矩阵右特征值最大模,并以其和四元数矩阵复化算子为工具

,对几类在力学、图像处理、控制论等领域有重要应用背景

的四元数线性系统,如AX=B,A*XA=B,AXB+CXD=E,四元数体上

统一代数Lyapunov方程,混合型Lyapunov方程等,构建出参数

迭代、超松弛迭代等算法,形成这些线性系统具有一般解、

自共轭解、正定解、亚正定解的数值求解理论与方法。③研

究了两类矩阵方程的极小F范数亚半正定解和一类四元数矩

阵方程的酉矩阵反问题;给出一类高阶矩阵差分系统的通解

表达式;对四元数体上自共轭正定和严格对角占优线性系统

,讨论了参数迭代算法及其收敛性。

/1313/ 内网数据多级可信安全防护平台系统
内网数据多级可信安全防护平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针对企事业单位目前在信息安全

方面的需求,提出通过构建一套内网数据多级安全防护平台

,解决敏感重要数据的防泄密问题。对内网重要数据信息的

多级安全防护主要如下通过几步来实现:企事业单位内部通

过文件加密防止文件在单位外部的扩散泄密;通过身份组机

制实现文档在不通部门之间的流通限制;通过身份实现文档

与个人的关联,确保特定的文档仅由特定的身份操作;通过文

档细力度权限控制来确保获得文档的个人仅在其允许的权限

/1313/ 内网数据多级可信安全防护平台系统

范围内对文档进行操作。通过分级防护,实现了企业内部文

档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真正实现了特定的文

档、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人/部门、在其允许的权

限条件下进行操作,有效保证防止重要数据的二次扩散,确保

了信息的安全。系统基于身份的文件级内核层驱动加密引擎

、加密文件元数据明文技术、动态上下文感知访问控制技术

等,构建企事业单位内部分层次多级别的可信的文件流通环

境,以解决敏感重要数据的防泄密问题,提高企事业单位抗风

险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在本

产品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可以同时隶属多个身

份组,每个身份/身份组由一对密钥来唯一标识。通过事先设

定每个用户的加密策略控制模型,对应用进程或文件类型加

以控制,在用户进行文档的操作时,根据加密策略控制模型,

自动完成文件的加密或解密操作。所有的加解密操作由后台

的加解密引擎自动完成,受控的文档在保存时自动加密,加密

文档打开时自动解密,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文档加密采用

的是混合加密算法:对称加密和非对成加密。文件数据内容

采用对称加密算法,以提高处理的速度,对称加密密钥采用一

个或多个身份(组)的公钥运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并将

加密后的密钥作为加密信息块构成内容之一。混合加密算法

在满足文件处理实时化要求的同时,提高了安全保护的强度

。在加密信息块中还放置了对文档的细粒度控制信息,加密

信息块追加到文件的末尾。在对文件进行操作时,加解密引

/1313/ 内网数据多级可信安全防护平台系统

擎自动分析加密信息块中的控制信息,以实现对加密文件的

动态上下文自动感知的访问控制。(2)性能指标*数据库服

务器系统使用MicrosoftSQLServer,管理机系统使用Access

*支持文件类型不受限制*透明加解密技术内核驱动级*支持

应用程序所有*加密算法256位AES算法,1024位RSA算法*操作

系统Windows2000及以上操作系统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创新点一:自主开发的文件级内核层驱动加密引擎,结合身

份认证技术,实现基于身份的文件级透明加解密功能;可分别

对文件进行内核层的自动透明加解密及应用层的手工加解密

,在方便使用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信强度。创新点二

:通过开发加密文件元数据明文技术,实现了文件的创建者

和文件管理者之间指责分离,文件管理者可以通过元数据获

取文件的基本信息,而无需将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提高了对敏

感重要文件的保护强度。创新点三:通过在加密文件中追加

特征信息块作为加密标识,提高加密文件的识别速度;基于加

密标识中的组成要素,进行文件细粒度的权限控制,从而实现

动态上下文访问控制。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产品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著作权,证书编号2007SR06042

目前,产品的目标市场主要是行业客户和大中型企业(包括

国内赴美上市企业)。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已

经在本系统的支撑下完成了伟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巨人电

梯集团、浙江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应用,并达到

/1313/ 内网数据多级可信安全防护平台系统

了理想的使用效果,目前,和浙江省对外经济合作贸易厅、浙

江省农科院、杭州医药高等专科学院、华信邮电研究所等单

位达成初步推广意向,接下来我们将在相应行业进行推广。

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时间仅两年,市场影

响力还不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2.销售区域目前为止以省内

业务为主。⑥历年获奖情况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证书计算机

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国家涉密集成系统乙级资质商用密码

产品销售许可证杭州市AAA级信用企业银行资信证明软件企

业认定证书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会员浙江省计算机信息安全

协会会员杭州市计算机信息安全协会会员

/1314/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治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治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与背景项目依靠东南大学、贵州省级

协同创新中心,应用了3项发明技术,基于数据中台架构和数

据工厂方法论,围绕数据流建管一体化展开研究,融合应用4

项大数据类算法,开发了通用型数据治理平台。数据是国家

基础性战略资源,“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

略”。十九大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总书记强调“要推

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的数字经济

/1314/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治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2、研究目的与意义

数据治理是大数据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

据治理体系的前后衔接性,正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大数

据治理模式、机制、体系和生态的形成。随着大数据的快速

发展,传统定制化数据治理平台模式远达不到目前数据治理

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研究对于解决各行业面临的共性数据

治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3、创见与创新(1)基于蚁群-渔

夫捕鱼融合的资源调度算法为解决平台资源调度效率问题引

入蚁群算法,将蚁群算法中的个体与平台资源进行对应,针对

自身算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引入平衡因子解决在算法中

信息素过浓导致陷入局部最优问题,引入渔夫捕鱼算法提高

蚁群算法的获得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并引入交叉算子和变异

算子,增加算法的寻优能力,有效提高了平台的资源分配效率

,节省时间和降低能量消耗,平台整体吞吐率提升了15%。(

2)设计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治理平台架构平台引入数据中

台架构,解决目前数据治理工作中效率低、协作难、创新少

的问题。针对数据中台架构资源检索效率低的问题,平台引

入图数据结构;针对在顶点邻域密集的情况,图搜索的效率仍

然很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路径索引的资源检索技术,通过

对顶点密集领域建立路径索引,然后利用位图索引来完成路

径索引;针对顶点邻域密集下路径索引数量多的问题,引入流

形对齐算法,保留相邻数据点之间的局部结构,在不需要的维

度上缩小维数值,减少索引路径数量,提高资源查询效率。与

/1314/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治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传统的数据库查询效率相比提高了7倍,且当数据量增加后,

平台的查询速度不会下降,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个性化的

检索服务和更有效的多类型检索服务。(3)元数管理技术

设计了一种基于存储阈值的蛇形时隙算法来实现元数据实时

高效存储,针对该算法在存储时会产生热点现象的缺点引入

存储阈值思想,同时针对优先级蛇形时隙算法未考虑元数据

存储时缓存因素、缺乏针对元数据访问局部性优化机制的弊

端,引入多级缓存机制对其进行改进,改进算法极大提高了元

数据读写性能,大大降低元数据存储和访问对平台数据处理

能力的影响。(4)数据质量管理技术针对数据的完整性、

规范性、一致性、准确性、唯一性、时效性等建立有效的稽

查机制,建立全方位、智能化的数据质量提升技术,实现数据

100%正确。针对数据缺失情况,设计基于Item-SOM聚类和三

角不等式的缺失值填充算法,有效提高填充算法的效率。(

5)数据采集技术针对多源异构数据源采集问题,结合模块化

、插件式的设计方法,设计一种能够支持多源异构数据来源

和多种采集实现方式的智能装配式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方法,

实现对各种格式数据的灵活自定义采集。(6)数据溯源技

术针对常用的人工标注溯源机制过程缓慢问题,平台采取元

对象机制、应用数据融合引擎、基于公共仓库元模型,借鉴

行业真实数据以元数据为主要切入点,设计实现平台元数据

的可视化追溯能力,通过可视化图标实现追溯到影响各指标

/1314/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治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数据的所有源数据库的元数据,完整的呈现出各行业中各业

务的数据图谱。该方法赋予平台数据流视图、影响分析和血

缘分析等功能,实现数据的合规性审计跟踪,大大提高数据治

理的效率。4、技术经济指标成果鉴定测评报告证实:平台

实现了管理和生产血缘的100%一致、数据标准规范的100%落

地,支持超过1000个以上的调度任务并发处理,支撑10万数量

级别的元数据管理能力,95%的建模工作可实现可视化填充式

开发,平台整体吞吐率较2.0版提升了15%,应用数据中台架构

后平台与传统的数据库查询效率相比提高了7倍。成果应用

以来直接销售收入达5070.95万元,新增利润811.2万元,新增

税收达425.85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17人;成果应用单位新增

销售收入约超过50亿(仅贵州移动新增销售收入11.5亿),

新增利税约超过10亿,带动就业超1万人,服务客户人数超1亿

人,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应用推广情况包括长

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专家鉴定意见认为:项目研究成果有效

解决了目前数据治理工作中效率低、协作难、创新少的问题

,产品在关键技术上有较大创新,较大的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和产业转型升级,总体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项目成果已

经在7个省21个客户单位应用,帮助腾讯、贵州省大数据局、

长沙市政府、成都市政府、贵阳市政府、贵州移动、四川移

动、甘肃移动、重庆移动等,解决了数据生产与数据管理脱

节问题,提升了数据治理效率。

/1315/ 基于虚拟光学的图像加密和隐藏系统研究
基于虚拟光学的图像加密和隐藏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建立以光学变换为主的虚拟光学处理方法理论以及

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上为光学变换在图像加密和水

印系统中的合作应用提供支持,在保证图像并行处理、参数

可调控、鲁棒性等特点的前提下,所完成的加密系统具有较

高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光学加密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具

体的加密方法包括基于涡旋光照射的光学多图像加密方法、

基于干涉技术的图像加密方法、以及基于离散多参数分数角

度变换的双图像加密方法。

/1316/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车站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车站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研究如何基于BIM技术,在现有轨道交通运营

维保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框架下,结合物联网、移动应用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的信息化技术,构建一套适合轨道交

通运维和维保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解决方案。本课题的主要研

究内容如下:1)轨道交通车站运营业务和信息化现状调研对

轨道交通车站信息化现状以及运营维保单位的业务调研,梳

理当前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和维护信息化现状、运营维保单位

的具体业务职能、组织架构、人员构成、业务流程、已在运

/1316/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车站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作和计划运作的信息化产品系统以及运维管理信息化建设的

规划和设想。2)BIM模型轻量化与运营期数据集成研究研究

将设计阶段和建设阶段积累的建设期BIM模型数据轻量化处

理,并交付至运维阶段,确保轨道交通项目的全生命期数据继

承和传递,同时研究集成地铁各类物联网数据,使得与BIM模

型有效叠加与绑定,形成基于BIM的轨道交通数据库,为运维

管理系统的各类业务开展奠定数据基础。3)基于BIM的车站

三维可视化运维业务管理研究如何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特

点开展运维业务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管理、运营管理、维保

管理、巡查监控、预警预案等功能,建立更加精准、智能、

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a)设施管理基于BIM数据中的结构

化数据信息和空间模型数据信息以及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地

铁车站内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设施设备的状态监控和管

理。b)运营管理运营管理功能主要通过与外部系统的对接、

结合物联网技术,对地铁的客服、乘务、质安等各项调度工

作和运行状态进行收集、监测站内客流分布和流动情况,叠

加到平台的三维模型和时间线,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综合的信

息呈现。c)维保管理维保管理是平台面向轨道交通运营维保

单位提供的核心功能之一,由养护计划、工程管理以及费用

管理等模块组成。d)巡查监控巡检监控功能便于运营维保单

位主动、及时地发现问题,排除潜在隐患,同时结合属地化管

理理念进行设计,主要由巡检管理、结构监控、设备监控以

及视频监控四个模块组成。e)预警预案预警预案包括触发警

/1316/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车站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报和预案处置两个主要功能,能够实现警报信息的推送与短

信的发送。4)运营管理系统的多终端支持针对运营维保的实

际需求,提供系统的多终端支持方案:为运营单位的各级管

理人员提供移动客户端,可随时随地获得运行状态概要、工

作情况汇总等信息;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移动平板客户端,用

于了解当前任务安排、巡检记录和维修结果、查看各类文档

手册等;为控制中心提供综合监控管理PC客户端,用于监视地

铁运行的各项指标状态、对运维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分配

和协调。

/1317/ 工业生产配料——计算机控制、监视及管理系统
工业生产配料——计算机控制、监视及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内容包括采用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自控

技术、实现联网监控和全自动控制,对工业生产的全过程进

行规范的管理和管制;动态显示计量和工作过程,具有友好的

图形界面;自动控称、自动落差修正,盘间定值补偿,落差度

修正,保证计量精度;具有自动和手动调整功能,保证产品质

量。

/1318/ 远程运维一体化机柜
远程运维一体化机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远程运维一体化机柜为基层网络接入设备提供一个

安全相对隔离的设备放置空间,满足设备不间断运行的温度

、防尘和电源的环境要求。通过先进的集成技术,既能给设

备提供适合的运行环境又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环境数据

、供电情况和工作状态,实现了对网络设备机柜级的环境控

制。提高了相关信息通讯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节约了用

于机房建设的大量投资,使得相关单位能够有更多的资源扩

展网络覆盖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能够极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生

/1318/ 远程运维一体化机柜

活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远程运维一体化机柜有良好

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行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319/ 基于机助翻译技术的汉蒙农牧业科技互译网络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
基于机助翻译技术的汉蒙农牧业科技互译网络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农业、

畜牧业、草原生态领域科学研究成果,采用合作单位内蒙古

达英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达英汉蒙双向机助翻译系统,通

过采用翻译记忆库、模糊匹配技术二次定制研发创建的汉蒙

双向机助翻译网络服务平台,并具有符合蒙古文编码国际标

准及共享工程转换规则的汉蒙对齐句50万条、对齐术语65万

条高质量语料资源库。本项目成果除了面向我区农牧行业从

事农牧业、草原生态领域的专业翻译人员提供专业化的汉蒙

/1319/ 基于机助翻译技术的汉蒙农牧业科技互译网络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

双向机助翻译平台环境、对齐资源和公益性服务以外,汉蒙

对齐句和对齐术语双向翻译语料资源可以作为汉蒙翻译专业

教学、科技科普领域的素材,通过网络服务集聚于本平台,将

成为专业领域汉文、蒙古文翻译大数据的基础资源。凭借本

平台的专业化平台和专业翻译人员的不断应用训练,使平台

的翻译快速实现高精准、高效率、低成本的水平,将得到更

多行业和学科领域专业翻译机构与翻译人员的应用。通过产

业化运维模式面向其他行业、领域中具有汉蒙、蒙汉双向翻

译需求的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专业翻译人员推

广普及。

/1320/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管理系统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下达的

国家科技奖励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任务,依据技术开发合同执

行。本项目根据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工作过程的信息化、规范

化、自动化管理需求以及安全性要求,综合分析了国家科技

奖励工作的流程规范,设计并研制了一套符合国家科技奖励

条例规定及数据安全保密要求,科学规范、安全可靠、完善

实用的科技奖励评审管理系统,实现了从项目推荐受理到评

审结果统计的科技奖励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本系统构建了由

/1320/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评审推荐、专家管理、跟踪评估和安全防护组成

的项目评审闭环控制体系,具有项目上报、形审查重、专业

分流、评委管理、会议评审、信息统计等功能,保证了项目

形审查重、评审专家遴选、投票关联分析、效果跟踪评价等

奖励监督机制的有效执行。本系统针对科技奖励工作的数据

集成及分析需求,提出了基于信息增益的科技奖励情况态势

分析方法,构建了有效的项目评估模型,设计了基于XML的奖

励数据描述规范,定义了覆盖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的可扩展

语义接口,有效解决了多格式数据信息的融合问题,为部门间

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实现了奖励数据的快

速交换和数据共享;根据奖励评审的安全管理要求,设计了基

于虚拟桌面的数据集中管控机制,柔性集成了口令、生物特

征、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方式,保证了从推荐受理到结果发

布的评审数据全程集中安全管控。本系统构建的评审闭环控

制体系,首次实现了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从成果推荐受理到质

量跟踪评估的全寿命信息化管理;设计的数据集中管控机制

,充分保障了评审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有效保证了科技奖

励信息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提出的态势分析方法,有效地解

决了科技奖励数据量大、项目属性复杂、统计分析困难的问

题。本系统由推荐材料制作、项目管理、专家管理、会议评

审等多个子系统组成,在2009至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评审

的实际应用中,经国家奖励办、公安部、安全部、中央办公

厅、国防科工局等科技奖励管理部门的实践检验,表明系统

/1320/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管理系统

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运行稳定,极大地提高了管理质量和

工作效率,保证了项目推荐材料及评审信息的安全,增强了科

技奖励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国家科技奖励管理工

作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1321/ 空间碎片实时检测与跟踪方法
空间碎片实时检测与跟踪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碎片实时检测与跟踪方法,

用于解决现有空间碎片目标识别方法虚警率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是首先在序列图像星体集合和运动补偿参数基础上

删除恒星;然后通过局部线性运动模型在去除恒星后的星体

点内检测出目标链,之后用最小二乘法对检测到的目标运动

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最后通过该模型进行目标链后续的预测

与跟踪。该方法将空间碎片的检测和跟踪结合在一起,有效

避免特性与空间碎片相似的噪声对空间碎片检测跟踪结果的

/1321/ 空间碎片实时检测与跟踪方法

干扰,能对通常情况下的空间碎片目标进行高效检测和跟踪

,虚警率较低,具有快速、鲁棒和实时的特点。

/1322/ 市台气象数据库建设及预报业务工作平台
市台气象数据库建设及预报业务工作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金华市气象台市县一体化预报业务工作平台建设项

目是2011年金华市气象局立项的重点科研开发项目,主要研

究开发任务是开发建立可供市、县两级气象台站使用的,集

监测分析、预报制作、数据共享、产品分发等功能于一体的

综合预报业务工作平台。项目于2011年开始启动建设,2012

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业务试运行,2013年根据试运行情况进行

了改进和修改,正式投入业务运行。项目首先建立了实时业

务数据库(含预报产品数据库、台风资料数据库、气候资料

/1322/ 市台气象数据库建设及预报业务工作平台

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实时资料

监控分析平台、台风业务平台、市县一体化预报业务工作平

台,完成了金华市气象台预报业务流程的全面转型升级。金

华市气象台市县一体化预报业务工作平台是一个开放性工作

平台,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开发,主要任务菜单均通过配置文件

予以控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平台在研究开

发过程中解决了等值线绘制、不同格式资料产品显示、图形

图形数据处理、地图数据处理等技术问题,既满足了市县两

级气象台站共享资料所需,又能较好地解决不同气象台站的

本地化所需。

/1323/ GPC控制系统
GPC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搭建成一个GPC控制平台,使得

仪器的附加值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技术指标更高,提高了核

心竞争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预计产品上市后提

高市场占有率10%预计产品上市后提高市场占有率10%。二、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国外对前处理仪器的研发较少,对于智

能化的前处理设备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软件可支持w

in7(32/64位)及以上版本,支持触摸屏操作及单手操作。

不仅可以对每个模块进行基本操作,还可以实现设备之间并

/1323/ GPC控制系统

联。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利用超声传感器技术,实

现自动的定量定容。2、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的选配方案,同

时,要求仪器在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上有一定的升级。无线

控制技术的开发,要求仪器在外观上有一定程度的优化进行

匹配。3、对各个模块的操作命令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封装

打包,软件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操作,实现无人值守。四、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支持Wifi无线操作,支持有

线连接。2、经济效益指标:软件平台可以实现多个模块之

间的操作控制,大大节省了资源的浪费,从而省出大量的研发

投入。从客户角度来说,只需要装一个软件平台来控制多个

模块,可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无线控制技术的研究,可远距

离的控制设备,减少安全隐患。节省开支与提高效率。平台

软件的升级使仪器的附加值更高,适用范围更广。3、社会效

益指标:自动化程度更高,更加方便用户使用,提高实验人员

的效率。4、环境改善指标:GPC控制系统开发,更倾向于各

个模块之间并联,有效的节约的资源。五、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1、可能存在着研发成果在产品中应用后无法得到市

场认可。2、可能存在技术开发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导致研发

失败的结果。3、可能存在政府相关政策调整,市场对此类产

品需求量下降。4、可能存在国标方法变更,导致仪器销售不

乐观。六、历年获奖情况暂时没有获奖。

/1324/ 基于EtherNet/IP的新型列车自动门门控器研发
基于EtherNet/IP的新型列车自动门门控器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近年来铁路交通的大提速,使得

轨道车辆逐渐向高档、高速、安全、舒适型转变,其中自动

门系统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客车系统的安全性、舒适性、使

用维护的方便性以及整体的美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

目前正在进入高速列车和大中城市地铁和轻轨高速发展和建

设时代。依据统一通信技术标准实现整车的实时协调控制和

快速、可靠的自动监控信息网是其可靠安全运行的关键。研

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工业以太网通讯的新型列车门控

/1324/ 基于EtherNet/IP的新型列车自动门门控器研发

器,并进行产业化批量生产。研究EtherNet/IP工业以太网协

议,并基于该协议将列车门控器并入列车通讯系统中,满足列

车通讯网络对车门的实时性要求,实现列车门控器的网络化

管理。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EtherNet/IP就是为实现这一

目的而提出的标准工业以太网技术,它是标准TCP/IP以太网

和通用工业协议(CIP)的结合。在通信方面,EtherNet/IP

采用生产者/消费者通信模式代替点对点方式来保证高实时

性要求的数据交换。应用于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的EtherNe

t/IP以太网应用层协议,概念庞大、结构复杂,是开发研究的

重点。基于TCP/IP的以太网实现EtherNet/IP,采用标准的以

太网和TCP/IP技术来传输CIP通信数据包。以高性能微处理

器做为门控器的CPU,然后在此平台上实现相关的软硬件开发

。同时,由于功能需求繁杂,需要引入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实现系统的实时响应和控制。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采

用基于EtherNet/IP的工业以太网协议作为车门系统的网络

接口;通过以太网组网,与列车上位系统TCMS进行门控制命令

、门控制参数、门状态、门故障信息的数据交换;内部集成

交换机,可实现车门网络的菊链式连接;在PC平台上运行的维

护软件,通过PC机的以太网接口,可实现对EtherNet/IP维护

网络中所有门控器进行相关的维护操作;双闭环数字调速自

动门控制系统,符合EN14752标准;内部移植嵌入式实时操作

系统,实现实时的控制和响应;软件开发流程符合EN50128标

准。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针对工业以太网

/1324/ 基于EtherNet/IP的新型列车自动门门控器研发

Ethernet/IP和车门系统的自身特点深入研究,研制成功了基

于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的新型列车自动门门控器。符合

轨道门口器相关技术标准,符合以太网接口标准,系统符合轨

道车辆门系统标准及EtherNet/IP网络规范。样机已经通过

国际著名车辆制造商法国阿尔斯通境外实验室试验验证,检

测结果表明已经达到列车工业以太网通讯精度要求,已广泛

应用纽约地铁、河西低地板车等项目上。⑤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针对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和车门系统的自身特

点深入研究,研制成功了基于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的新型

列车自动门门控器。已广泛应用纽约地铁、河西低地板车等

项目上。知识产权的情况:项目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发

明专利2项(一项已授权),获得实新型专利2项。经济指标

完成情况:实际完成: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2611.71万元,实

现利润总额1270.05万元。⑥历年获奖情况:2014年获江苏省

高新技术产品认定⑦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

/1325/ 水质在线分析仪自动校准装置的研制
水质在线分析仪自动校准装置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研制一种水质在线分析仪自动校准装置,实现对水

质在线分析仪的全自动校准,无人值守的按照预定的标准或

要求(如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等技术规范),对水质

在线分析仪的所有计量指标进行一系列连续不间断的分析测

试,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并且判定校准结果是否符合相

关的指标要求,生成相应的原始校准报告。预留与外部数据

通讯的输出端口,实现校准结果的远程化采集准备。整个过

程实现智能化处理,完全无需人工干预。同时,装置具备自动

/1325/ 水质在线分析仪自动校准装置的研制

维保的功能,在运行间隙或待机状态能够自动清洗维护,提升

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装置主要技术指标:标准溶液

制备范围:(2-50)倍;(50-1000)倍;标准溶液制备最大

允许误差:±2%、重复性:≤1%;校准通道:手动做样通

道、自动做样通道,并预留扩展通道;全自动校准:对水质在

线分析仪的所有计量指标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分析测试,采集

数据并分析处理,结果的自动判定与报告生成:根据数据,判

定校准结果是否符合相关的指标要求,生成原始校准报告;自

动维保:在运行间隙或待机状态能够自动清洗维护。

/1326/ 中国进出口银行IT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进出口银行IT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国进出口银行IT架构设计与实现项目,定位于以

先进的技术架构设计来支持与整合关键的银行业务功能,向

银行新一代业务系统工程的项目实施提供管理和实施的依据

。(一)本项目提前于新一代业务系统项目启动而启动,通

过资料搜集、部门访谈、高层访谈、主题研讨、问题分析、

差异分析等方法,摸清现有业务及系统概况。并以此为基础

,从业务发展战略出发,面向系统建设目标,确定了新一代业

务系统需求大纲;规划了银行支持业务发展所需的业务架构

/1326/ 中国进出口银行IT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架构,以及支撑业务、信息两架构所需的应用架构、

数据架构及关键应用技术架构。(二)本项目通过业务集成

规划与IT集成规划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设计编制出了总体

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以及系统实施路

线图和实施主计划,技术规范与标准、安全规范与标准、概

念数据模型和高层级数据标准等具体指导性文件,确定了各

专项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标准。(三)本项目通过集成管

理,保证各项目按照IT集成规划完成工作,为银行建成了以客

户为中心、参数化、流程化、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接口标准

、松耦合架构的银行信息系统。(四)中国进出口银行IT架

构基于面向服务的设计理念,严格遵循项目管理规范,采用业

界大型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最佳实践,构建了符合政策性银

行业务特点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

通过建设应用整合平台和数据整合平台,实现了多系统互连

互通、数据共享及架构管控,适应进出口银行多系统、多厂

商同步实施的建设实际,满足银行当前业务和管理需要,系统

可扩展性强。IT架构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标准与规范,遵循信

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确定了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完善了各系

统的技术应急预案,实现了关键系统异地数据级灾备,采用双

机热备、负载均衡、数据加密、用户认证等安全手段,满足

了项目安全性要求。

/1327/ 安防监控售后服务管理系统
安防监控售后服务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328/ 高速宽带全光通信信号处理的原理及方法研究
高速宽带全光通信信号处理的原理及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通信系统的容量是现代通信最为迫切的问题,提高

信道速率或增加信道数可以有效改善系统容量。为克服高速

光通信中电子瓶颈的限制,全光通信信号处理成为了大数据

时代面临的基础前沿问题,特别是具有高阶编码适用性、宽

带并行兼容性的信号处理。本项目面向国家信息产业的重点

领域和重大需求,通过物理学和光通信学科的前沿交叉,深入

开展了面向未来通信的高速宽带全光通信信号处理的原理和

方法基础研究。利用集成波导、高非线性光纤、非线性晶体

/1328/ 高速宽带全光通信信号处理的原理及方法研究

等介质中的四波混频、受激拉曼散射等非线性光学效应,实

现了波长转换、组播、全光逻辑、参量放大、全光再生等全

光通信信号处理功能,具有高速、宽带、码型透明、与高阶

编码格式兼容等优点,为超大容量光通信领域的信号处理提

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329/ 基于环艺设计的动画效果设计软件v1.0
基于环艺设计的动画效果设计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电脑技术运用动画的虚拟手法,根据园林、建

筑和室内的规划图纸将人们居住的环境、建筑的整体外观以

及室内的格局进行一个浸游式的环游,从而达到对环境、建

筑、室内的完美体现。更加能够以不同的镜头语言来表达与

大自然的和谐与融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设计特点和和构

思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建筑漫游,则是运用虚拟现

实技术将环境、建筑和室内等环境进行三维仿真,具有真实

的建筑空间感以及对大而积的仿真特点。在建筑漫游动画当

/1329/ 基于环艺设计的动画效果设计软件v1.0

中,人们课一通过这种方式,用镜头的不断变化,色彩的语言

表现和动态交互的方式将带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全方

位的审视。对视觉上的享受更是难于言表:运用这种方式可

以对任意距离、角度及精细程度观察场景:对于镜头的运动

能够多方位的控制和切换,例如:行走、驾驶、飞翔等,还可

以对相机的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自由改动。在漫游过程中,

还可以实现多种设计方案、多种环境效果的实时切换比较。

能够给用户带来强烈、逼真的感官冲击,获得身临其境的体

验。

/1330/ 管道环焊缝焊接工艺专家系统
管道环焊缝焊接工艺专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所属行业领域工程热物理/机械加工/材料成果简介

影响管道焊接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材料焊接性的评价一直是

焊接工作者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以往的评估方式都属于定

性评估,难以定量,因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管道环焊缝焊接

工艺专家系统将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精确性和人工智能的专家

知识相结合,极大地扩充了焊接专家知识的获取来源。其技

术途径如下:(1)以焊材、母材、焊缝金属等力学性能与

物性参数的试验为基础,为专家系统积累基础性数据,积累精

/1330/ 管道环焊缝焊接工艺专家系统

确的专家知识;这些数据为神经网络的建立和有限元数值模

拟提供基础数据;(2)实现了基于人机交互界面、推理机制

和数据库(全局数据库、知识库、推理规则库、基础数据库

)的多库协调开发机制;使用ADO技术进行数据库的访问;(

3)实现了基于Ansys10.x的管线钢环焊接的温度场、应力场

、残余应力、和t8/5分析的数值模拟程序。用户只需在专家

系统中输入参数,系统就能自动调用ANSYS计算程序进行求解

,易于上手操作。应用介绍所处研发阶段:成果推广/联合研

发。应用领域和范围:石油天然气管线钢的焊接工艺评价应

用情况:目前该成果已在西气东输二线焊接工艺参数确定阶

段得到了应用技术优势技术创新点:(1)实现了基于人机

交互界面、推理机制和数据库的多库协调开发机制;(2)实

现了基于VC++6.0的Ansys有限元的APDL二次开发;(3)实现

基于Ansys10.x的管线钢环焊接的温度场、应力场、残余应

力、和t8/5分析的数值模拟程序;(4)建立基于动量因子的

神经网络对于三种焊接方法使用的焊材、焊缝金属力学性能

的预测模块,并可实现完全的神经网络的全开放的调试与更

改平台。自我评价及效益分析管道环焊缝焊接工艺专家系统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理论,将有限元数值模拟的

精确性和人工智能的专家知识相结合,利用有限元的二次开

发技术、专家知识和推理机、数据库、多库协同等技术,以

具有焊接工艺优化设计功能和良好的焊接工艺评定指导功能

为目标,以知识的提炼、自学习能力、知识的升级作为专家

/1330/ 管道环焊缝焊接工艺专家系统

系统的重要功能。利用焊接专家系统,能降低焊接工艺试验

次数,缩短焊接工艺制定周期,达到工业应用水平。该技术成

果需要针对不同的焊接工艺与焊接工艺参数进行适应性调整

,其投资规模视实施对象的复杂程度而定。该技术的实施能

够提高焊接工艺参数制定初期的准确性,能够对新钢种的焊

接工艺参数制定与焊接实验提供理论指导,进而缩短焊接工

艺制定的时间。合作方式合作开发联系方式联系人:童莉葛

联系电话:010-62334971,13020085876传真:010-6232914

5电子邮箱:tonglige@me.ustb.edu.cn

/133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黑板系统基本模型研究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黑板系统基本模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一种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该

课题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但同时适用于其他领域,例如:

医疗成像,农业决策管理,图像识别,机器人视觉及诊断系

统等。

/1332/ 零电功耗传感器的研制
零电功耗传感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电功耗传感器,改写一次仪表传感器功耗大的历史

:利用双稳态合金的双稳态特性制成:其应用领域广泛。关

键技术:选择合适的双稳合态金功能材料,通过对材料线材

生产设备的研制、其特性和能量转换效率的理论研究后,着

手对零电功耗传感器设计原理、生产与应用技术的研究以及

市场开发。特色:零功耗:以铁钴镍合金或铁镍合金为基成

分,工作昧需外界电源接入,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对环境

不造成任何影响。技术指标:1、信号输出幅值:﹥1V;信号

/1332/ 零电功耗传感器的研制

宽度:约20Us;2、使用温度-40℃~+85℃;3、信号频率:

0Hz~20KHz;4、磁场强度范围:60高斯~150高斯(在器件

轴心线位置);外观尺寸:直径3.00mm×总长度22.00

mm(其中管腿长度10.00)。

/1333/ Tri-Top 公司外贸信息管理系统
Tri-Top 公司外贸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Tri-Top”信息管理系统是为靖江外贸公司南京

办事处设计开发的专门处理外贸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管理

系统的总体设计具有开放式数据管理功能,能在Win95网络系

统环境下运行。管理系统能实现样品管理、合同管理、产品

管理、单证管理、结算管理以及相应的统计查询功能,各子

系统间可以相互关联,数据共享。系统数据输入界面友好,操

作简单。统计查询的数据处理正确可靠,单证和报表的屏幕

显示与打印的格式正确,界面友好。管理系统具有相应的信

/1333/ Tri-Top 公司外贸信息管理系统

息提示和数据保密功能。

/1334/ 港口综合调度指挥系统
港口综合调度指挥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关于港口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功能、结

构组成、技术方案的科研报告,以该成果为基础建设的港口

综合调度指挥系统能够实现对大型、综合型港口内的铁路、

船舶、汽车、现场作业单位、栈桥以及气象水文站等部门进

行动态管理,是一套集业务调度、物流管控、财务分析、人

员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企业管理信息平

台。经过烟大轮渡等工程的实践检验,港口综合调度指挥系

统所提供的功能、技术手段及管理模式从作业指挥和行政管

/1334/ 港口综合调度指挥系统

理两个方面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目前,港口综合调度指

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烟台至大连铁路轮渡工程中,我们将

以此为契机,通过不断总结系统建设开发过程中,以及日常

应用维护中的经验和问题,完善系统实施方案,细化信息流

程,充实软件套件种类,为今后在其他领域内的推广打好基

础。下一步,我们将在中韩铁路轮渡工程信息系统的设计过

程中采用综合调度系统业务架构平台的设计理念,从而在牢

固占有国内铁路轮渡港口综合调度指挥信息系统设计市场的

同时,拓展调度信息系统的国际设计市场。

/1335/ IEC61850与IEC61970无缝通信技术的实现方法
IEC61850与IEC61970无缝通信技术的实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IEC61850、IEC61970等国际标准研究成果

和技术为基础,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研究开发IEC61850与I

EC61970的无缝通信体系,主要内容有:1.制订了一次设备

的配置描述规范,并研发了变电站含一次设备相关信息的S

CD完整模型配置工具,即在数字化变电站配置模型中增加了

规范配置的一次设备信息;2.提出并实现了数字化变电站S

CD模型和调度中心CIM模型的可视化共享建模方法,实现了

融合IEC61850和IEC61970标准的EMS分布式无缝建模;研发

/1335/ IEC61850与IEC61970无缝通信技术的实现方法

了CIM模型映射转换工具,即由SCD转换为符合IEC61970标准

的CIM文件;3.构建变电站端新型远动工作站,实现了由站

端侧直接生成厂站接线图技术,为各级调度系统提供统一模

型和图形服务,实现分布式模型维护;4.制定了符合IEC61

850-80-1标准的变电站信息模型的交换文件格式,并在变电

站和调度中心采用IEC61850-80-1标准进行无缝通信,通信

信息可以自动比较,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本项目的研究成果

已应用于220kV简龙站和110kV太古站,实现了变电站一次设

备统一建模、SCD模型到CIM模型转换和主站侧CIM模型导入

及SVG图形导入等应用。该成果提高了变电站与调度中心通

讯的互操作性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在调度端自动生成数据库

,减少向EMS中增加新厂站所需要的时间和出错概率,大大

减少“四遥联调”的工作量。随着IEC61850标准在变电站自

动化中的逐步推广,该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

价值。

/1336/ 未来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联合研究
未来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联合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

0DFA11060)。为解决未来无线频谱紧缺以及我国高频段射

频技术引进受限制的挑战,基于北京邮电大学在无线组网方

面的丰富经验和澳方对我国开放射频的优势,项目组通过技

术引进和优势互补,进行了未来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联合

研究。项目在4G及后续移动通信的新型扁平蜂窝网络架构、

自适应多天线(MIMO)、QoS保证的切换和移动性管理等方

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技术成果,有效解决了频谱资源紧缺和

/1336/ 未来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联合研究

高速高质的移动宽带数据业务需求等热点问题。该项目的主

要研究成果包括:1.研究了新型扁平蜂窝网络架构,提出了

频率复用、小区间干扰协调等算法。2.针对自适应MIMO技术

,提出了联合功率分配、用户配对、宽频带信号采样等算法

,通过汲取澳方高频段开发经验,实现了高频段MIMO中继传输

演示系统(系统载频6.15GHz)。3.研究了新型网络架构下

切换策略与移动性管理方案,被工信部鉴定为“我国在无线

通信高端测试技术与仪器仪表领域的重大突破,填补了TD-S

CDMA产业链中的空白”。4.澳方借鉴中方在无线网络架构的

设计经验,开发完成了Ngara微波回传及无线宽带接入演示系

统。国内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国外

合作单位: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项目负责人:

陶小峰,郭英杰项目组成员:陶小峰,郭英杰,崔琪楣,张平,

许晓东,王强,翁丽娜,陈昊,章辉,李宏佳,曲喜强,周敏,李世

渊,杨现俊,陈鑫,候延昭,王辉,李香玲,张雪菲,刘志军,沈楠

,张忠起,徐月巧,杨锐,杨姗,罗冰,胡丹,黄雪晴,王超,王达

,李晓娜,吴德壮,何海洋,尹越,汪赛,伉沛川,罗成金,唐智灵

,刘文,倪捷,汪之伟,张映霓,韩江,郭灵芝,王凯栋,薛飞,邓

金刚,付婷,刘银钧,李一,李皇玉,张丹婷,李川,徐舟,常旻丽

,许英越,吴宝学,史晓钧,卢斌,盛骁,IainB.Collings,A.R.

Weily,C.K.Sung,T.Yang,YongCai,ZhuoChen结题时间:201

3年6月26日

/1337/ 网上在线式多媒体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网上在线式多媒体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技术原理:从分析系统鲁棒性出发,创造性地提出

了视频数字水印的帧间鲁棒性和帧内鲁棒性概念,强调了帧

间鲁棒性在视频数字水印中地重要作用;设计了基于随机帧

嵌入与随机帧提取的数字水印算法,首次得出了应用于视频

数字水印的“两个30(30%随机帧嵌入,30帧随机提取)”

结论,可以保证帧间鲁棒性;采用两种鲁棒性互补的子算法

进行帧内图像的重复嵌入,有效提高帧内鲁棒性,相似度达

到95%以上,实现了视频数字水印的有效嵌入和高效准确检

/1337/ 网上在线式多媒体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测。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嵌入水印后,数字影片的可观赏

性不受影响;2.含水印文件能够抵抗一般的信号处理攻击(

比如滤波、压缩、噪声等),并可抵抗视频数字水印中最常

见、难于解决的帧操作(包括帧替换、帧重组、帧添加、帧

删除等)攻击,提取水印相似度达95%以上;3.申请发明专

利1项,在重要期刊上发表7篇相关研究论文,含3篇EI收录

论文;4.开发数字影片版权保护系统,该系统的版权认证与

版权跟踪两大功能可以有效解决盗版或者版权纠纷等问题。

成果创新点:1.创造性地提出了视频数字水印的帧间鲁棒性

和帧内鲁棒性概念,强调了帧间鲁棒性在视频数字水印中地

重要作用,为有效解决视频数字水印奠定了基础;2.首次将

目标样本的随机标记、检测研究结论应用于视频数字水印中

,提出“两个30(30%随机帧嵌入、30帧随机检测)”的重

要结论,保证了帧间鲁棒性。应用前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将推动数字水印技术从研究到实用的转变,并推动数字水印

技术的市场化,发挥其版权保护、认证鉴定等功能。基于该

成果所开发的数字影片版权保护系统具有版权认证与跟踪两

大功能,具有解决版权纠纷和打击盗版的重要作用,应有很

好的市场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38/ WDM10-36型位移传感器
WDM10-36型位移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WDM10-36型位移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

)研制任务来源于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称135厂)XX副翼方向舵调整片电动机构,研制依据为135厂

与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双方驻厂军事代表室签订

的技术协议书(编号:7EXY22C-01)。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

理2.1应用领域该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高可靠的军事领域(

需要有位移传感的场合,如:导弹上导引头、陀螺和舵机部

位的位移传感和反馈;飞机上的电传操纵控制、机电信号反

/1338/ WDM10-36型位移传感器

馈、灯光的控制等;运载火箭助推发射控制等)、交通运输

、医疗设备领域等。2.2技术原理技术原理为:在传感器两

终端输入一固定电压,由于产品电阻体通过精密调阻后可获

得良好的线性度(直线性),因此,输出端在移动过程中,传

感器电压输出呈直线型变化,也就是说,每一输出电压就对应

一确定的位置关系。基于上述原理,因此可以通过电压的数

值反馈当前电动机构输出轴的位置,利用此原理就能做位置

传感器使用,从而达到控制副翼方向舵调整片角度的目的。

3.性能指标WDM10-36型位移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测试情况

如下:序号项目协议要求产品设计满足情况符合情况1输入

电压(26~30.5)VDC(26~30.5)VDC符合2输出电压(ma

x)(5±0.13)V(5±0.13)V符合3工作电流≤0.

03A≤0.03A符合4输出最低电压≤0.13V≤0.13V符合5有效电行

程(36±0.5)mm(36±0.5)mm符合6机械行程(

40±0.5)mm(40±0.5)mm符合7独立线性度≤

77;0.3%≤±0.3%符合8绝缘电阻≥1000MΩ,500VDC≥1000M

Ω,500VDC符合9滑动寿命100万次100万次符合10重量30g

77;5g30g±5g符合11环境温度范围-55℃~80℃-55℃~

80℃符合12外形尺寸(不加安装部位)(58×12×

;17)mm(58×12×17)mm符合4.与国内外同类技

术比较国内外暂无同类型产品可进行技术比较。5.成果的创

造性、先进性本项目位移传感器的创新点为:该产品为用户

定制产品,由于整机要求传感器的输入电压:(26~30.5)

/1338/ WDM10-36型位移传感器

VDC,输出电压:(0~5)VDC(最小输出电压≤0.13VDC,最大输

出电压为(5±0.13)VDC;环境温度范围:-55℃~+80

℃;并能保证传感器相应的电源特性及电磁兼容特性要求。

根据上述条件,普通位移传感器无法满足其输入电压与输出

电压的变化需求,因此须采用带DC/DC电源转换的导电塑料直

线位移传感器。经查,国内外暂无此种带DC/DC电源转换的导

电塑料直线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设计过程中创新研发了一

种电压适应范围大的位移传感器,并获取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专利名称为“电压适应范围大的位移传感器”,专利号为Z

L201720884177.1。6.作用意义6.1经济效益截止目前,该位

移传感器已经在XX机型电动机构中得到应用,已经完成200余

只的小批量生产。同时,已开发出相应的系列化产品,在导弹

舵机中得到应用,总共实现经济效益250万元以上。6.2社会

意义本项目研制的位移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该

位移传感器在结构设计上取得相应突破,研发过程中解决了

用户的宽电压适应性、相应电源特性及电磁兼容性要求,该

技术的突破为后续军事应用条件下的传感器设计提供了基础

,该设计技术可推广到其它型号产品,促进军用精密位移传感

器发展。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

改进意见位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高可靠的军事领域(需要有

位移传感的场合,如:导弹上导引头、陀螺和舵机部位的位

移传感和反馈;飞机上的电传操纵控制、机电信号反馈、灯

/1338/ WDM10-36型位移传感器

光的控制等;运载火箭助推发射控制等)、交通运输、医疗

设备领域等。该位移传感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生产过程中

自动化水平较低,生产效率和质量一致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

,该位移传感器使用的集成电路为进口元器件,国内此类元器

件在外形尺寸和环境适应性方面还不能满足该位移传感器的

技术要求,因此,暂时还不能实现国产化替代。

/1339/ VLSI集成电路基底面积最优化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VLSI集成电路基底面积最优化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本课题是郑州市2011年度科技发展计

划项目,由郑科计[2011]2号文件批准下达,项目类别属于“

科技攻关”,项目编号为20110346。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集成电路的基元布局问题就是将一组电路基元在一块芯片上

适当排列,从而达到使某种给定的目标函数最优的目的。布

局过程中某一基元可能存在多个实现(面积相同,每个实现

有不同的长宽比),存在多个布局位置,最优化就是设计出一

套合理的布局优先顺序。将电路模块抽象为矩形,将平面作

/1339/ VLSI集成电路基底面积最优化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为布局的工作区域。对于给定的一组矩形,一种合法布局就

是把所有矩形放置于平面上,使得任何两块矩形相互之间不

能重叠,并且矩形的边只能平行或者垂直于平面坐标轴。用

布局的重心矩形的周长作为目标函数来衡量布局的优劣。所

谓合法布局的重心矩形是指覆盖该布局中所有矩形重心的最

小矩形,要求重心矩形的边也必须平行或者垂直于平面坐标

轴。那么,集成电路模块布局问题用数学语言可以描述如下

:任意给定一个含有N块矩形块的集合R={R1,R2,?,RN},其中

每一个Ri用一个二元组(hi,wi)表示,这里hi和wi分别是矩

形Ri的长和宽(hi≥wi)。要求人们找到这组矩形块的一种

合法布局,使得其重心矩形的周长达到最小。本项目提出了

一种基于二阶段循环搜索的改进并行优化算法,用于优化VL

SI(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

电路中各元器件的排列,使得在元器件相同的情况下VLSI集

成电路的基底面积最小。本项目中改进算法的主要思路可以

简单描述为:对于N个矩形块,依次顺序做如下操作:先沿水

平方向,摆放矩形块,使之和先前摆放的各块互不相交、不重

叠;达到指定宽度时,再沿垂直方向摆放,此时可摆放的垂直

方向最大高度是先前水平方向摆放的最大高度(依上假设)

。由于改进算法的求解过程不再是基于树的分支搜索,而是

采用相对快的(水平,垂直)二阶段循环搜索,因而不失为一

个可行的寻找近似最优解的解决方案。将这N块矩形按照规

定的放置方法逐个放置于平面之上,最终形成一种布局方案

/1339/ VLSI集成电路基底面积最优化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该布局方案即为利用该算法求得的问题的解。首先,要保

证此解是一种合法布局,因而放置每一块矩形的时候,要求矩

形的边必须与平面坐标轴平行或者垂直并且该矩形不能与已

放置的任何矩形块重叠。其次,要尽量使得此解接近最优解

,这就需要当某块矩形存在多种可能的布局位置时,能够从中

挑选一个认为最合理的作为该矩形在最终解中的布局位置。

3、算法步骤算法步骤:STEP1.对给定的矩形块集合R={R1,

R2,?,RN}进行排序,即hi+wi越大,Ri越靠近序列前端,若hi+

wi值相同,则hi越大,Ri越靠近序列前端。这里称排序后的矩

形块集合为待放矩形序列,它是一个有序集。称该序列第一

个矩形为头矩形,最后一个矩形为尾矩形。STEP2.对待放矩

形序列中的头矩形实施I类动作,从所有可能布局位置中选择

优先度最高的一个作为该矩形的最终布局位置,并从待放矩

形序列中删去此矩形。STEP3.如果待放矩形序列为空,则停

机,输出计算结果,否则转STEP4。STEP4.对待放矩形序列中

的尾矩形实施II类动作,若能成功实施该动作,考虑其中不改

变当前格局重心矩形的若干个布局位置,从中选择优先度最

高的一个作为该矩形的最终布局位置,并从待放矩形序列中

删去此矩形,否则,转STEP2。

/1340/ 长脉冲条件下EAST偏滤器中钨杂质产生及其聚芯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长脉冲条件下EAST偏滤器中钨杂质产生及其聚芯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偏滤器是先进磁约束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的关键组

成部分,承受着来自芯部等离子体的巨大粒子流和热流,其靶

板表面产生的杂质尤其是高原子序数钨杂质,对托卡马克偏

滤器靶板的使用寿命及聚变等离子体的整体性能具有至关重

要的影响。本研究项目针对升级为全钨偏滤器结构的EAST,

采用二维蒙特卡罗杂质输运程序DIVIMP和等离子体流体程序

SOLPS,结合EAST的边界钨杂质光谱诊断数据,通过数值模拟

力求阐明EAST偏滤器靶板钨杂质产生及其再沉积物理过程和

/1340/ 长脉冲条件下EAST偏滤器中钨杂质产生及其聚芯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内在机制,揭示EAST不同加热功率和不同加热方式耦合对钨

偏滤器靶板表面腐蚀程度的影响及机理,搞清钨杂质跨越磁

力线的非经典输运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抑制钨杂质的聚集

芯部的有效方法,以避免芯部等离子体破裂,实现EAST高功率

长脉冲稳态条件下运行,为装置下一步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同

时为正在建设具有全钨偏滤器的ITER提供直接而有益的理论

和经验支持。

/1341/ 集中调度
集中调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作业集中调度系统建立了广发银行

开放平台信息系统作业大集中管理平台,通过与各开放平台

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了批量作业的集中调度;通过统一的监

控界面,实现开放平台信息系统批量作业的集中监控及应急

处理;通过与集中监控平台的集成,实现异常信息的统一展现

及多途径报警;通过实时丰富的查询和报表功能为运维管理

提供必要的审计和支持信息;通过制定开放平台信息系统批

量作业开发及改造规范,约定了各系统批量作业开发及改造

/1341/ 集中调度

原则及规范。1.作业集中调度系统基于J2EE技术研发,采用

三层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兼容性、可扩展

性及高可用性:2.支持开放平台信息系统所有操作系统平台

,包括AIX、Linux、windows、ScoUnix、AS400等,系统平台

兼容性高。3.支持开放平台信息系统目前所有作业的接口,

包括Shell命令、Bat命令、Http接口、FTP命令、File接口

、数据库存储过程等。4.通过调度服务器间心跳诊断、集群

负载均衡算法、调度服务器失效备援机制等措施保证调度服

务器压力均衡及故障情况下批量作业执行调度不中断,实现

了系统卓越的高可用性及容灾能力。5.支持SOCKET、SNMP等

多种标准的接口,实现与第三方应用系统的信息对接,如监控

平台、ITIL总控平台。6.作业调度成功率及准确率高,作业

调度延迟时间低于500ms。7.性能稳定、可靠、高效,满足系

统7×24×365高效可靠不中断运行的需求。推广应

用前景:作业集中调度系统于2011年5月投产,截至2012年1

月,项目已完成广发银行开放平台信息系统33个系统,涉及超

过50个批次,超过800个作业步骤的改造,实现了批量作业的

集中调度、集中监控、集中报警及集中维护,该项目实现了

广发银行开放平台信息系统批量作业集中管理从无到有,从

半自动到全自动的飞跃。目前系统正常运行超过7个月,对提

高运维操作人员、应用系统管理员的批量作业监控、管理工

作起到重要的作用,降低了大量系统批次监控维护所需的人

力,缩短了批量作业故障发现时间,加快了故障恢复速度,提

/1341/ 集中调度

高了批次监控维护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员操作风险

;另一方面,项目将开放平台信息系统批量作业集中管理,实

现批次数据大集中管理,有利于后续的批次数据进一步挖掘

及性能分析、故障关联分析及故障影响面分析等工作,项目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1342/ 基于云架构的跨渠道电商整合运营服务平台研发与推广
基于云架构的跨渠道电商整合运营服务平台研发与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于背景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网络

的普及,电子商务这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已形成一套全新

的贸易活动框架。市场的发展需要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却

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决策系统,以帮助和提升电商企业的效

益和规模大化。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在这几年的电子商务快速

发展中,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由最初的粗放型慢慢向集约型

甚至要求更高的精细化管理。而目前市场上的电子商务企业

管理软件,多数研发企业均是在传统领域的基础之上进行二

/1342/ 基于云架构的跨渠道电商整合运营服务平台研发与推广

次修改,以致系统架构臃肿,功能不实用,流程不顺畅,拓展性

差等问题。凭着对互联网效果营销有丰富的经验,大量的行

业数据支持,尚动针对于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目前的现状以及

考虑到未来电子商务企业在管理上的需求,公司成立研发团

队开始了产品的研发,提供贴身的技术支持团队,量身订制S

EM工具,产品主要面向的用户为目前正在从事电子商务或欲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2、技术来源及性能指标技术来源为

企业自主研发,项目立项中没有订立性能指标情况。3、技术

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基于云架构的跨渠道电商整合运营服务平

台实现了基础仓储、物流、客户管理、多渠道信息发布更新

、财务等一体化的系统管理功能,为使用平台的客户提供了

快速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大大节省了客户的运营管理成

本。架构技术上,使用了云计算技术,通过IaaS、PaaS和Saa

S三种模式将产品功能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形式交付给中小

电子商务企业用户。使用了SOA技术,将企业的所有业务操作

抽象为多个服务组件,通过消息和契约实现粗粒度、松耦合

的服务架构,使企业可以根据不断涌现的业务需求灵活地重

组和重用这些基础服务。使用了多服务器集群技术:将一组

相互独立的服务器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提高系统的

稳定性和数据处理服务能力。大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上,稳健

的基础数据结构设计是海量数据处理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为

系统的升级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结合使用聚石塔和阿里云

主机服务,进行海量数据的云端处理。使用微软MicrosoftS

/1342/ 基于云架构的跨渠道电商整合运营服务平台研发与推广

QLServer企业版数据库,综合使用数据库缓存、IIS缓存、分

表存储、分库存储、索引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存储服务。

便利性上,使用浏览器与服务器交互技术,用户无需安装软件

客户端,不管企业分公司在全国多少个城市办公,也不管领导

出差到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互联网,打开浏览器即可进入系

统进行办公。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基于云

架构的跨渠道电商整合运营服务平台在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管

理系统上的技术已非常成熟,适用于所有从事电子商务和传

统行业销售等行业ERP管理上。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存

在以下问题:①用户定制化所需模块拓展还不够灵活。②界面

UI和操作的友好性需要提高;③系统的性能还有继续提升的空

间;电子商务CRM管理系统是企业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管理系

统,ERP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尚动云架构的跨渠道电商整合

运营服务平台正是这两部分的结合,后续会继续在这个基础

之上进行综合信息化系统的升级,如建立企业CallCenter呼

叫中心系统和OA协同办公系统,最终建立企业的数据中心。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思

想,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6、历年获奖情况无

/1343/ 三维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研究
三维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该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平顶山天安煤业

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协助与支持,在技术推广与

应用上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平煤集团各矿井实际环境下进行

了测试应用。项目属于自选研究项目。(2)应用领域和技

术原理三维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在技术上主要应用

在矿山矿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在业务上主要

应用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及生产过程的通信业务。在矿井内

部借助于传感器网络节点可以实现对矿井的各种环境因素进

/1343/ 三维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研究

行监测。另外,在矿山、地表、水下等三维空间的信息传输

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在技术原理上,传统的无线通信网

络研究的重点放在无线通信的服务质量(QoS)上,而无线传

感器网络由于节点能量有限,带宽资源也有限,其路由协议的

研究重点放在如何提高能量效率、维持负载均衡以及数据融

合等方面。本课题主要根据最优分簇数量理论提出最优簇头

数算法,根据最佳分簇理论设计最优分簇,在最优分簇的基础

上提出最佳路由算法,根据设计算法进行理论模拟计算及在

实际环境下测试应用。最终目的是设计实现高效三维矿井无

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尽量延长网络存活时间。(3)性能

指标本课题在性能指标上主要实现下列技术指标:1)最优分

簇数量算法设计:在分簇路由算法中,簇头分布、簇头的选

取和簇头数目都会对网络能耗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最优簇

头数理论和分簇算法的设计目标,根据能耗最小原则计算最

佳分簇数量,以使传感器网络能耗降到最低,从而达到延长网

络生存时间的目的。2)三维无线传感器网分簇算法设计:本

课题提出一种迭代分裂分簇算法ISCA(IterativeSplitClu

steringAlgorithm)实现合理分簇。ISCA的基本思想是:根

据节点的位置坐标和初始能量信息,首先将所有节点分成两

个簇,其次判断每个簇中节点的个数,如果簇内的节点个数大

于最优节点数则继续分簇,如果簇内的节点个数小于等于最

优节点数则停止分簇。新一轮开始前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和

节点的位置等计算得到下一轮的新簇头以达到最优簇头选择

/1343/ 三维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研究

。3)提出了两种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①基于迭代

分簇的能量角度路由算法ISC-EAR(InterativeSplitClust

eringEnergyAngelRouting),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节点感

知半径内的所有邻居节点中选出满足用户带宽需求的候选节

点集合,根据节点到邻居节点的距离与发送能耗的比值,同时

考虑当前节点、目的节点和邻居节点组成的空间夹角选择下

一跳节点,并对这两个因素设置不同权重,以保证选出的节点

发送距离最远且能耗最少;②基于迭代分簇的最优距离的路由

算法ISC-ODR(InterativeSplitClusteringOptimalDistan

ceRouting),该算法基本思想是首先从节点感知半径内的所

有邻居节点中选出候选节点集合,其次在理想状态下,基于能

耗模型求得节点到下一跳的最优距离,同时为了防止下一跳

节点偏离目的节点,考虑当前节点到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

连线的垂直距离,并对这两个因素设置不同权重,以保证全局

整个路径能耗最少。4)使用不同的智能算法模拟计算分析算

法的可行性及先进性:由于在传感器网络中最佳路由的计算

是一个NP问题,本课题采用智能算法得到其最佳路由。对三

维无线传感器网路路由算法进行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价,并在

随机拓扑、均匀拓扑和矿井拓扑下对不同路由算法分别进行

测试和性能评价以证明本课题提出的路由算法的先进性。(

4)成果性能及先进性在随机拓扑、均匀拓扑和矿井拓扑三

种网络拓扑下,分别进行了两种路由算法和基准算法的模拟

/1343/ 三维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研究

计算,计算结果表明ISC-ODR算法在矿井拓扑结构下得到的生

存时间最长性能最好,网络能量消耗最少性能最好,节点平均

能耗最小性能最优,与基准算法比较其性能提高30%以上。因

此,ISC-ODR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评价,具有较好的理论研究

及使用价值。(5)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本课题提出的ISC-

ODR路由算法与国际基准算法IGreedy各项技术指标相比较,

在矿井(隧道)拓扑结构中ISC-ODR路由算法有效存活节点

个数比基准算法提高了66%;网络生存时间指标中半数节点死

亡时间比基准算法提高了38%;全部节点死亡时间都比基准算

法提高了29%;网络平均能量消耗比基准算法低33%;节点平均

能耗比基准算法低14%(具体结果见研究报告)。这些技术

指标的表明,本课题提出的三维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

法与国际上的同类研究成果相比其性能要提高30%左右,具有

很好的先进性。(6)作用意义该项目主要解决了三维矿井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效路由问题,具有良好的理论价值及应

用价值。它不仅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而且由于众多的用户

群体,它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

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该项目成果在平顶山天

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及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安

全技术培训中心进行了推广使用。生产使用表明,使用该技

术的设备运行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与现在系统相比性能提高

30%以上,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对生产安全及矿井信息传输具

/1343/ 三维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研究

有很大的帮助,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及安全管理水平。在推广

应用方面,该项目的科研成果可以应用于矿山、隧道及其他

线性链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目前已

经从理论上及实践上初步证明其性能的先进性及实用性,但

是由于矿井地质地形的复杂性,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应用部署

还很有限,与大规模的应用还有想当的距离。以后要加强对

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完善等研究工作。

/1344/ 基于物联网的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矿山安全技术领域。我国90%以上的煤

层为自燃或易自燃,煤火灾害十分严重。现有煤火灾害监测

系统数据处理水平不高,数据资源“挖掘”程度不够,煤自燃

危险程度判别和防控决策的信息量不足,不能及时发现煤自

燃早期隐患。煤自燃监测与防控存在以下难点:煤火形成环

境复杂,气流性差,早期隐患难以及时识别;煤导热性差,高温

点隐蔽,指标单一,不易判定煤自燃的发火程度;煤火区域范

围广,人工巡检工作量大、盲区多、漏报率高;指标气体与温

/1344/ 基于物联网的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度的内在关联不强,危险程度诊断和预警判据缺乏,煤自燃分

级判识难以实现;现有防灭火手段针对性不强,常规的灌浆、

注氮等防灭火技术缺乏高效性与长效性,难以实现有效防控

。因此,研究煤自燃隐患监测识别方法与防控技术,对煤自燃

早期隐患防控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主要

任务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煤自燃监测预警系统的优化和完善

,促进煤自燃监测系统的有效整合、完善和集约配置,提高煤

自燃监测预警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基于物联网的煤

自燃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升级。本项目旨在引领和

带动煤自燃监测的自动化水平和集成创新,依托煤自燃危险

区域无线监测预警系统、矿用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预警系统

、束管监测预警系统及矿用光纤工业以太环网,通过系统集

成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煤矿

火灾多元信息感知、异构网络融合、特征信息提取、跨平台

应用集中和决策信息共享及协同管控,提高矿井对煤自燃火

灾的预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煤火灾害隐患和事故的超前

预测预警,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智能化管控水平,推进煤矿火灾

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发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

集温湿度、CO、O2、CH4、压差于一体的矿用本安型多参数

无线传感器和监测基站,形成具有可剪裁性、冗余性、鲁棒

性等特点的采空区煤自燃特征信息气-温-压差联合监测系统

。(2)开发出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研

制出高强度铠装矿用阻燃感温光缆,首次提出在采空区三带

/1344/ 基于物联网的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范围内将感温光缆分别采用倒“弓”形的布置方法,实现采

空区煤自燃“三带”范围温度场的高密度监测,解决采空区

远距离煤自燃隐蔽火源定位的技术难题。(3)提出煤自燃

特征信息融合识别预判方法,结合实验测试数据,采用最小二

乘拟合法对数据级进行了融合,采用PSO-SVM算法对数据级结

果进行融合识别,确定了煤自燃特征温度与各指标气体浓度

的定量关系,通过建立的融合识别预判数值模型,实现了煤自

燃多级预警和有效决策。(4)开发了基于Hadoop的煤自燃

物联网监测预警管控平台,在Hadoop云平台上完成对煤自燃

特征信息进行支持向量机分类数据挖掘的任务,实现大面积

采空区煤火灾害的动态预判,为煤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判定提

供决策支持。

/1345/ DBSG数字广播信号发生器
DBSG数字广播信号发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DBSG数字广播信号发生器使用总线架构,包含信源

数据接收模块、信源数据存储及回放模块、数字调制模块、

变频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时钟生成模块和系统控制模块。

总线架构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应用需要选择所需的功能模块

组建系统。系统控制模块采用具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数字电

视音视频解码芯片,可完成实时对FPGA进行配置、监控监看

输入信源状态、控制信源数据的存储与回放、图形化人机交

互界面等多种功能。系统可内置FLASH或电脑硬盘存储数据

/1345/ DBSG数字广播信号发生器

,无需外接信源数据发生设备便可产生完整的数字电视广播

信号。系统输出信号的频率及功率均可实时调节。系统的运

行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保障长时间连续运行不死机。相

对国外同类产品,本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且可广泛应用于

下列领域:给数字广播接收机提供信号,应用于演示、展会

、电器卖场等;供数字电视接收机嵌入式软件开发调试使用

;为数字广播接收机的生产测试、维修、性能测试提供信号

源;选配相应的解调模块,做同频、差转补点发射;甚至可以

挂接发射机进行小范围数字广播发射。

/1346/ 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与高产技术开发
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与高产技术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安全生产基地建设和高产技术开发。开发

面积13万亩,亩产1.3-1.5吨粮食,研究了配套的生产技术

规程

/1347/ 全自动车载卫星通信天线无线控制定位装置
全自动车载卫星通信天线无线控制定位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车载卫星通信天线无

线控制定位装置,其中无线手柄控制器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

主控板卫星天线控制器的主控板,天线组件中各伺服步进电

机通过并口连接主控板,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和电子罗盘分别

通过串口连接主控板,天线组件中变频器通过F型插头座连

接卫星信号接收卡,卫星信号接收卡通过两芯插座连接卫星

信号AGC电压接收卡,卫星信号接收卡通过PCI接口连接主控

板,卫星信号AGC电压接收卡通过并口连接主控板,主控板

/1347/ 全自动车载卫星通信天线无线控制定位装置

也通过并口连接卫星天线驱动器,卫星天线驱动器通过驱动

接口连接天线组件中各伺服步进电机。200620074139.1

/1348/ 场景大师农产品商城平台V1.0
场景大师农产品商城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场景大师农产品商城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在线购物平

台,主要为在线销售和在线购物服务。功能模块主要分为商

品展台、商品购物、会员管理,提供在线销售和在线购物服

务。二、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的目的在于提供场景大师农产

品商城平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项目研发场景大师农产品

商城平台,主要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在线购物平台,主要为在线

销售和在线购物服务。

/1349/ 基于层次时间记忆算法的图像理解系统及其图像理解方法
基于层次时间记忆算法的图像理解系统及其图像理解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层次时间记忆算法的图像理解系统及其图

像理解方法,该图像理解系统由层次时间记忆网络训练模块

、层次时间记忆网络数据库和图像理解模块组成,其图像理

解方法包括构建训练图像集P、利用训练图像集P训练层次时

间记忆网络、将训练好的层次时间记忆网络存入层次时间记

忆网络数据库中和利用层次时间记忆网络数据库中存储的各

层次时间记忆网络对目标图像进行理解四个步骤,本发明应

用了新的时间模式集学习方法和数据库技术,可以快速的将

/1349/ 基于层次时间记忆算法的图像理解系统及其图像理解方法

多项图像内容属性转化为自然语义描述,实现对图像的深度

理解,与传统的图像理解方法相比,此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很

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1350/ 基于素描结构的平均场变分贝叶斯SAR图像分割方法
基于素描结构的平均场变分贝叶斯SAR图像分割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素描结构的平均场变分贝叶

斯SAR图像分割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合成孔径雷达SAR图

像分割不准确的问题。其实现步骤如下:(1)SAR图像素描

化,得到SAR图像的素描图;(2)根据SAR图像的区域图,划分

SAR图像的像素子空间;(3)基于平均场变分贝叶斯推理网

络模型的混合聚集结构地物像素子空间分割;(4)基于素描

线聚拢特征的独立目标分割;(5)基于视觉语义规则的线目

标分割;(6)基于多项式逻辑回归先验模型的匀质区域像素

/1350/ 基于素描结构的平均场变分贝叶斯SAR图像分割方法

子空间分割;(7)合并分割结果,得到SAR图像的分割结果。

本发明获得了SAR图像的良好分割效果,可用于SAR图像的语

义分割。

/1351/ 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典型微纳传感器多参数批量测试设备研发与应用
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典型微纳传感器多参数批量测试设备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MEMS技术的迅猛发展,MEMS产品自动化测试的

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很多产品投入市场之前未能通过有效

的测试手段发现产品中存在的隐患,而只能通过器件在使用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检测其加工质量与可靠性,增大了器件

的使用成本。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MEMS传感器在国内市场的

规模化应用。面对不断发展的MEMS产业和不断增长的市场规

模,本课题针对典型MEMS传感器的批量化检测及测试过程中

系统的快速性、准确性、稳定性等问题,降低测试成本,突破

/1351/ 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典型微纳传感器多参数批量测试设备研发与应用

了可变环境加载及系统控制、压力多路气密精确同步自对准

、加速度传感器加载平台与翻转振动平台隔离、流量传感器

批量调理与测试设备接地误差补偿、圆片级器件的自动加载

输运及装卡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制出MEMS表压压力传感器多

通道并行自动检测设备、MEMS加速度翻转振动一体化静动态

标定测试设备、MEMS流量传感器全自动批量调理与测试设备

、圆片级红外热电堆传感器性能测试设备4套。解决了众多

传感器生产厂家大批量测试中测试系统的快速性、准确性、

稳定性及测试成本等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可行性。该课题

的研究成果不仅将促进多参数测试设备的产业化,更能进一

步推动微纳传感器的产业化,提高了批量化MEMS系统生产制

造能力,支撑我国MEMS技术推广应用。研发产品的应用推广

,可有效提高促进我国MEMS批量化检测产业化发展,并且在生

物医疗、工控监测、环境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巨大

的应用前景,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1352/ 电子输注泵
电子输注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公司设计开发的电子输注泵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中

的一次性使用麻醉耗材。随着科技的日夜发展,本公司生产

的一次性输用输注泵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本公司的

一次性输注泵是用硅胶的弹性作为动力,利用微孔控制流速

,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有不确定的因素而且流速程波形图下降

,开始时流速大,渐渐减小。经公司市场调查发现,已经出

现电子输注泵的产品,该装置有电机、齿轮、蜗轮、蜗杆、

凸轮轴、闸块及闸片,其特征在于:机械传动部分位于控制

/1352/ 电子输注泵

盒的一侧,电路控制部分位于控制盒的另一侧;电机与蜗轮

、蜗杆连接,蜗轮、联动齿轮与齿轮轴承连成一体,凸轮轴

上有三个相位不同的偏心凸轮,其两端与凸轮轴承连为一体

,并与闸块、闸片连接,凸轮齿轮与凸轮轴一端相连,并与

联动齿轮啮合,钢丝的一端搭接在凸轮齿轮上,另一端连着

电路控制部分;硅橡胶管位于闸块、闸片的前端,其一端用

卡式接头连接,另一端用直接头连接。但经研究发现市场上

的电子输注泵均利用微电脑进行控制,靠药袋的压力产生动

力。但其流速已程波形图下降,开始时流速大,渐渐减小而

且流速误差和机械输注泵一样。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本公司

采用由微电脑程序控制机械传动装置控制流量,利用微机控

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并结合了注射器推动的工作原理开发出了

目前的电子输注泵。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术后疼痛、内科疼痛

、癌肿疼痛、产科疼痛、儿科疼痛的治疗以及其它药物的微

量输注等,也可用于术中给药和化疗给药,另外还可作为我

们临床医师进行学术研究之用。

/1353/ 基于下一代泛在网络特征的无线定位新理论及技术研究
基于下一代泛在网络特征的无线定位新理论及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

目编号:61001119)。该项目面向下一代泛在网络开展无线

定位新理论及技术研究,分别从待定位的目标用户与辅助定

位的参考点之间构成的几何拓扑结构性质和网络空间稀疏性

两个角度研究非充分条件下无线定位难题。项目组主要在非

完美信息条件下群定位理论研究、局部刚性条件下群定位算

法与理论限分析、压缩感知的信号采样与恢复算法、基于压

缩感知的室内无线定位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方面

/1353/ 基于下一代泛在网络特征的无线定位新理论及技术研究

实在了一系列的理论突破。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

通信工程学院项目负责人:崔琪楣项目组成员:崔琪楣,刘

勇,周敏,李世渊,杨现俊,李香玲,张雪菲,刘银钧,黄雪晴,杨

姗,罗冰,邓金刚,史玉龙,韩江,陶铭亮结题时间:2014年3月

/1354/ 显示屏技术
显示屏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分层电致发光材料屏涉及显示领域。分层电致发光

材料屏,包括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包括至少

两组场致发光显示子阵列,分成前后两层排列。可以有效降

低生产难度。立体显示器,包括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场致发光

显示阵列包括至少两组场致发光显示子阵列,还包括一场致

发光层基板,场致发光显示子阵列排布在场致发光层基板上

,场致发光层基板采用透明材质,且场致发光层基板周边设有

透明部分。以便于从侧面观看立体显示器内部的图像。实际

/1354/ 显示屏技术

光点排布的裸眼3D显示屏,涉及显示领域。分层场致发光显

示屏,包括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包括至少两

组场致发光显示子阵列,分成前后两层排列。可以有效降低

生产难度。实际光点排布的裸眼3D显示屏,包括场致发光显

示阵列,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包括至少两组场致发光显示子阵

列,还包括一场致发光层基板,场致发光显示子阵列排布在场

致发光层基板上,场致发光层基板采用透明材质,且场致发光

层基板周边设有透明部分。以便于从侧面观看实际光点排布

的裸眼3D显示屏内部的图像。相邻电极接地电势屏蔽显示屏

,涉及显示领域。相邻电极接地电势屏蔽显示屏,包括场致发

光显示阵列,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包括至少两组场致发光显示

子阵列,分成前后两层排列。可以有效降低生产难度。立体

显示器,包括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包括至少

两组场致发光显示子阵列,还包括一场致发光层基板,场致发

光显示子阵列排布在场致发光层基板上,场致发光层基板采

用透明材质,且场致发光层基板周边设有透明部分。以便于

从侧面观看立体显示器内部的图像。分层LED显示屏涉及显

示领域。分层LED显示屏,包括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场致发光

显示阵列包括至少两组场致发光显示子阵列,分成前后两层

排列。可以有效降低生产难度。立体显示器,包括场致发光

显示阵列,场致发光显示阵列包括至少两组场致发光显示子

阵列,还包括一场致发光层基板,场致发光显示子阵列排布在

场致发光层基板上,场致发光层基板采用透明材质,且场致发

/1354/ 显示屏技术

光层基板周边设有透明部分。以便于从侧面观看立体显示器

内部的图像。

/1355/ 大型停车管理系统中车位引导系统应用
大型停车管理系统中车位引导系统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天津河东万达广场位于天津市河东区津滨大道,总

建筑面积约51.9万平方米,其中商业中心面积约18.3万平方

米。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场主要为商业场所工作人员的固定车

位及相关人员车辆专用停车位,并对顾客临时车辆进行收费

,也可以视情况对临时访客车辆的停放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由于该商业中心地处繁华地段,人流车流密集,地下停车场共

设计1896个停车位,4进4出,规模大,如果按常规停车场实施

管理所需安保人员多,后期物业运营管理要求非常高,采用智

/1355/ 大型停车管理系统中车位引导系统应用

能停车引导系统非常必要。它可以提高停车场的车位使用率

,更好地管理停车场,降低停车场的经营成本,提高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为顾客消除停车烦恼,节省时间,轻松停车,提

高效率,是高级停车场所必备的系统之一,使物业形象更完美

。车位引导系统包含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信息发

布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其原理是根据超声波

探测器发出超声波,检测车顶和地面的反射波,由此判断出每

个车位有无车辆,然后将各个车位停车情况通过网络传给控

制计算机,经过过软件处理,将引导信号传给引导指示器,引

导司机快速将车停入空位。系统在车位核算方面也能做到真

正意义上的准确,同时,停车库的管理者可以同步了解停车库

的运营情况(每个车位的状态)并通过简洁的应用程序实现

对停车库的有效管理。另外引导系统还可提供不同层面的技

术控制来协助停车库管理者,例如系统可以提供停车库不同

区域、停车层、停车区间的数据分析报表或图解,使停车库

的管理人员能从繁琐的车位查询中解脱出来。(一)通过现

代化手段,创造便捷、安全、舒适、洁净的居住环境,良好的

停车场引导系统,可以极大降低安保人员数量,促进整个物业

管理经营,提高综合运营效益。(二)有利于维护交通秩序

,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使车辆有秩序停放,保证停车安全,保

证通道畅通,并可有效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三)采用智

能停车引导系统使车位使用率提高30%左右,能最大限度方便

业主及顾客做好停车场管理,给业主及顾客带来停车便利,为

/1355/ 大型停车管理系统中车位引导系统应用

其提供安全保证服务。

/1356/ 智能远传电子水表系统
智能远传电子水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系统是应用于城乡居民家庭和工农业用水供水计

量和收费管理的高科技产品。采用了最先进的二总线系统通

讯方式,所有的基表像接灯一样并联在二根总线上。自动抄

表系统相互间联接导线数大大减少,安装简单。系统可检测

到家中或管线跑水、漏气等意外事故,为家庭和小区的安全

添了一道安全防线。当意外造成表计或通讯线路短路时,本

系统可令表计或线路立即退出系统,以使系统能保持正常工

作。

/1357/ 飒特红外监控软件开发
飒特红外监控软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产品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网领域,服务对象是电力

局或者发电站等地方的监控系统。其核心功能是可以在用户

设定好的工作模式下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

并根据相关的红外图像标准提供故障的预警。该软件可运行

于windows平台,使用C++、C#语言开发,应用于变电站监控、

航空航天科学实验过程检测、科研机构及院校的项目研发等

,具有实时监控、远程控制、监测报警等功能。该软件为非

嵌入式软件,产品类型为应用软件--图形图像软件,含有定时

/1357/ 飒特红外监控软件开发

检测、定位检测、循环检测、生成PDF报警报告、录像共五

项可选模块的软件:1)定时检测功能,设置在一定的时间启

动监测任务;2)定位精测功能,在选择的一个监控点上固定位

置检测;3)循环检测功能,热像仪会在各个监控点上来回进行

循环检测;4)报警报告功能,生产PDF报警报告。产品的主要

创新点在于热图像的兼容性,因为当下各个生产红外热像仪

的公司出于其商业原因,提供给用户的是专用红外热像仪配

套软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红外图像文件格式规范,也没有一

个通用的红外图像显示与分析流程规范,导致不同公司的热

像仪所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像文件互不兼容,配套软件也互不

通用,不利于用户的使用,而本产品可以兼容其他热像仪生产

公司的红外热图像文件格式,也能够应用在其他公司相关领

域的热像仪上。

/1358/ 典型行业碳排放评价数据库构建及评价工具开发研究
典型行业碳排放评价数据库构建及评价工具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本课题完成了可用于我国典型工业行业(能源

生产、交通运输、废弃物处理、钢铁、有色、建材等)产品

碳排放评价数据库的总体设计,以服务器端数据库与客户端

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数据库框架,确定了单元过程数

据、物质流数据、数据定额转化等3类基本的数据类型,并建

立了3类数据类型间的关联关系;(2)完成了数据集的总体

分类设计工作。共设计了9大类、22子类的数据集,其中9大

类数据集分别是:基础能源与资源、服务、基础原材料、生

/1358/ 典型行业碳排放评价数据库构建及评价工具开发研究

产与制造、零部件、使用过程、交通运输、废弃物处理、再

制造与再利用;(3)建立了用于数据库持续扩大与更新的数

据采集方法。分别设计了用于采集“单元过程数据”与“单

元过程清单数据”的收集表格,并初步完成了采集“单元过

程清单数据”的规范化文件的起草;(4)建立了用于数据库

持续扩大与更新的数据质量管理程序。确立了可信性、完整

性、时间相关性、地域相关性和技术相关性等5个数据质量

评价指标;提供了用于元数据质量评价的线性规划法、期望

值法与用于编目数据质量评价的直接拟合法、β分布拟合法

与经验模型拟合法等方法;提出了实施数据质量控制的程序

;并初步完成了数据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文件的起草;(5)在

上述9类数据中,针对“基础能源与资源”、“基础原材料”

、“交通运输”、“废弃物处理”4类数据,共采集106个数

据集。数据库包括项目、计划、单元过程、物质流、数据定

额转化、单位等模块;其中,单元过程、物质流涵盖了数据库

的主要数据信息;(6)开发了可用于产品碳排放评价的评价

工具。评价工具以数据库为依托,采用Client/Server的模式

,可实现产品评价项目管理、碳排放建模与计算、结果统计

分析及数据库数据管理等功能,可满足产品碳排放评价的基

本要求。(7)对产品碳排放评价工具进行了试用。选择某

高压开关产品,依据PAS2050标准的计算原则,采用评价工具

对试点产品的碳排放进行了建模与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

了工具内展示与导出分析;同时,设计了可供本项目内其他课

/1358/ 典型行业碳排放评价数据库构建及评价工具开发研究

题单位使用的在线系统,供项目参与单位对本工具的测试使

用,取得了很好的试用效果。试点过程中,试点单位所反馈的

意见为数据库和工具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

/1359/ 基于GIS的城市消防站布局评估与优化技术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消防站布局评估与优化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属公安部科技强警基础工作专项项目《基于

GIS的城市消防站布局评估与优化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2014GABJC051)的研究成果:1.建立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

筑火灾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分法,能够对评

估区域内的所有支队级和大队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风

险评估。2.建立了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区域

火灾风险进行深入解构,将区域火灾风险解构为区域固有火

灾风险水平、区域消防保护水平和区域可接受火灾风险水平

/1359/ 基于GIS的城市消防站布局评估与优化技术研究

三部分。3.形成了城市消防站布局评估、优化与规划技术。

以城市消防站布局现状评估为基础,结合城市的城市化进程

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近、中、远期消防站布局规划目标与

方案。4.开发了基于火灾风险的城市消防站布局评估与规划

平台。在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和消防站布局评估

与规划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实现软件化,平台化。该平台共包

括三个软件:建筑物火灾风险评估系统、区域火灾风险评估

系统和消防站布局评估优化系统。可以在全面分析火灾风险

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消防站的优化布局。5.开展了案

例应用。验证该成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对城市消防站的

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1360/ 实用型车载测污激光雷达关键技术
实用型车载测污激光雷达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根据环保领域用户的要求,在已完成的车载测污激

光雷达实验样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和工程研究,

在设计上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车载测污激光雷达系统的稳

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完成多波长输出的激光器开发

研究,替代进口钛宝石激光器,较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和提

高可靠性,研制开发能很好使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的车载测污

激光雷达系统、为建立环境监测设备高新技术产业打下坚实

基础。实现高技术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

/1361/ ASP协同产业链商务智能技术研究应用
ASP协同产业链商务智能技术研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究结果已经通过了河南省科技情报研究院

信息中心检索查新证明:国内无相同研究。在本项目的资助

下,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有11篇论文已经见刊,还有1篇论文

已录用。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国际杂志

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篇,有9篇论文

已经被EI索引。有如下几点创新:1.结合汽车产业链协作平

台的特点以及平台用户对商务智能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汽车

产业链平台的商务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和体系架构,实现了和

/1361/ ASP协同产业链商务智能技术研究应用

平台原有系统的无缝集成以及资源共享;2.针对传统关联规

则挖掘算法中频繁集发现及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

种基于频繁集矩阵的频繁集发现及更新算法。该算法通过二

项集矩阵确定候选项集,最多遍历2次事务数据库;通过2项集

矩阵直接获取频繁2项集,解决了频繁2项集发现的瓶颈问题

;通过频繁二项集约束,建立了最小规模的项目候选集树,实

现第一次大规模“无损剪枝”;通过频繁矩阵,再次“无损剪

枝”,这次剪枝的效果通过试验数据表明,基本上逼近了最终

结果;采用位向量的内积运算,节约了存储空间,加快了预选

频繁集的验证速度;3.针对现有混合数据聚类算法的不足,项

目提出一种基于遗传和FKP混合数据聚类的改进算法(GAFK

P),该算法克服遗传聚类算法的“早熟”、避免FKP聚类算

法的局部最优现象。数据聚类有效性验证分析显示,GAFKP算

法产生的聚类结果,划分系数比FKP算法大、划分熵比FKP算

法小。

/1362/ 人工智能接地云系统V1.0
人工智能接地云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接地仿真软件(如:CDEGS)

均为进口产品,其授权费用高(单机授权在100万左右),且

输入参数局限性大,仿真结果极理想化,往往与实际结果偏差

极大,无法为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施工指导,效费比低

。2.现有的接地模拟和计算主要是以金属接地体为主。四达

电力自2015开始进行柔性石墨接地材料的推广应用和研究以

来,经过不断的的科研投入和产品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了石墨

基柔性接地带/(缆)、石墨基柔性接地模块、快裝式柔性

/1362/ 人工智能接地云系统V1.0

石墨接地极、石墨基柔性降阻布等系列产品,积累了大量的

实际解决案例。石墨基柔性接地装置优良的降阻效果也一致

被业界所认可,通过多次的与金属接地体进行实地埋设测量

对比,证明石墨基柔性接地体在降低接地电阻方面确实具有

明显的效果,并且已经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但所有的研究都

仅仅是基于实际测量数据的定性分析,对于石墨基接地体与

金属接地体在降阻方面的差别的研究,都还是仅仅是定性的

研究,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推出有科学依据的石墨基柔性接地

装置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及不同场景下最合适的技术方案,

我们也无法准确地去计算我们所设计的石墨基柔性接地装置

的接地电阻。3.目前全球接地系统设计及施工时,设计单位

和生产厂家需重复进行大量繁琐的理论计算和测试估算,且

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依据及算法,仿真结果与最终施工测量

往往差距很大,最终方案的形成与施工更多地还是依靠相关

人员的经验判断。耗费人员大量的时间、精力且极大增加整

体工程成本。基于以上问题,当前市场迫切需要一款更具实

用价值且效费比更高的仿真及设计系统,实现基于用户需求

及综合测量参数输入,同时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及更准确的

仿真模型。并能根据产品的技术革新及理论研究的丰富,不

断扩充方案库及完善底层算法,且能根据不同用户使用习惯

有针对性地提供最终方案。

/1363/ 卓朗云物理机部署系统[简称:Troila Cloud PMD]V1.0
卓朗云物理机部署系统[简称:Troila Cloud PMD]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卓朗云物理机部署系统[简称:TroilaCloudPMD]V

1.0能够自动化部署虚拟化数据中心,提升信息技术自动化,

减少部署虚拟化数据中心的成本。该系统使用门槛比较低,

操作员只需基本的网络知识就可以,操作简单便捷。相比传

统的部署虚拟化数据中心,该系统能能大大降低了出错概率

。主要功能:卓朗云物理机部署系统[简称:TroilaCloudP

MD]V1.0主要功能包括:DHCP配置、检测节点、配置节点、

授权认证、时间设置、安装过程及日志。技术特点:卓朗云

/1363/ 卓朗云物理机部署系统[简称:Troila Cloud PMD]V1.0

物理机部署系统[简称:TroilaCloudPMD]V1.0所采用的技术

方案是工作于Client/Server的网络模式,通过DHCP服务器为

每个终端分配IP,终端如果没有操作系统,则启动后会自动通

过PXE方式启动,Master提供TFTP服务引导终端加载内存操作

系统,内存系统加载完毕用户则可以通过可视化配置每个终

端的功能,在完成功能选择后,由Master发出指令让每个终端

重新启动系统加载新的引导文件,终端会通过新的引导文件

通过网络从远端服务器下载映像,并由此支持通过网络启动

操作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终端要求服务器分配IP地址,再用

TFTP(trivialfiletransferprotocol)协议下载一个启动

软件包到本机内存中执行,由这个启动软件包完成终端基本

软件设置,从而引导预先安装在服务器中的终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通过线程任务在每个终端安装虚拟化内

核,从而完成部署。

/1364/ 复杂系统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价及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复杂系统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价及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目前我国复杂系统中舰船动力系统安全性工作

中的种种困局,相关动力系统安全性分析评估技术与安全工

作流程指导性文件缺乏的局面,为了提高我国舰船动力系统

安全性水平,促使基于舰船动力系统提醒的安全规范的建立

,本项目以安全系统工程理念为指导,结合舰船动力系统自身

特性。对其安全性指标、事故机理以及与系统全寿命周期阶

段相适应的安全性分析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舰船领域安

全性工作规范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研

/1364/ 复杂系统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价及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究成果包括:复杂系统安全性建模、分析、控制与仿真研究

;舰船动力系统安全隐患分析与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危险情况

处置预案研究;舰船概率风险评估(PRA)方法实施指南;舰

船使用安全检查表方法实施指南;提出了基于非合作博弈论

和脆性突变理论的复杂系统的应用研究方法;提出某型舰船

电力系统安全性半实物仿真平台研制的思路和设想。设备要

完成其使命,最基本的条件是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如果

运行安全无法保障,就谈不上设备的使用。因此,安全性工作

对于设备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设备效能的

正常发挥、关系到设备与人员的安全。“十二”期间,我国

船舶工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这些船舶设备构成复杂、科技

含量与信息化程度高,但增加了安全工作的难度。设备整个

寿命期内,设备的设计、制造、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维修

等环节都会对其安全性造成影响。而这些环节又可以归纳为

人、机、环境三大因素。因此,从人、机、环境这三方面入

手进行安全性研究,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设备的安全性问题。

安全性分析与风险控制技术是目前通用的提高设备安全的技

术,该技术运用安全功效学和安全系统工程等方法,对设备的

完好性及其存在的事故隐患、系统运行环境因素的现状及其

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人为因素及其不安全行为等进行分析,

并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度量和评估。通过对设

备进行安全性分析与风险控制,可以发现系统设计、制造、

使用、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薄弱环节,并指导这些工作的改进

/1364/ 复杂系统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价及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进而达到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因此,对设备的

安全分析与风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指导设计。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可靠的提高系统安全性

的手段。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就能检验设计方案是否满足

规定的安全性指标要求,及时发现和改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优化安全性设计,提高设备安全性水平。(2)指导制造。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薄弱环节,指导制造部

门对原材料、制造工艺等进行控制,杜绝设备制造过程中产

生的安全隐患。(3)指导使用。通过研究,可以指导改善设

备运行环境,制定安全操作规范,改进操作方法,减少人为误

操,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4)指导维修。通过研究可

以发现设备中的薄弱环节,指导维修人员对重点设备、重点

部件采取正确的维修策略,对设备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维修、

检查力度,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5)指导现有设备

的改进。通过研究,可以检验现有设备的安全性指标能否达

到要求,及时发现和纠正现有设备设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6)指导设备系统故障与安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通过

研究,建立设备故障与安全信息数据库,将设计、使用和维修

有关的系统故障与安全性信息存贮到建好的数据库中,为保

障分析和改进设备安全性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综上所述,

开展设备的安全性分析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可以实现对设

备整个寿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与使用风险进行系统控制

/1364/ 复杂系统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价及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对提高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水平,促进设

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设备备的安全性

进行分析和使用风险进行控制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设

备性能的充分发挥,避免因事故造成的人员、设备损失,具有

显著的经济效益。依托本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和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

文9篇,EI收录2篇。项目的研究成果特色体现(1)在建立脆

性风险熵的概念并对复杂系统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定量

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论和脆性突变理论的复杂

系统的应用研究方法。(2)在设备安全性研究领域,由操作

使用入手,综合考虑舰船人为因素、设备自身、运行环境等

因素,对舰船动力系统设备的使用安全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了

舰船概率风险评估(PRA)方法实施指南和舰船使用安全检

查表方法实施指南。(3)针对具体某型舰船动力系统对设

备的使用安全分析、评价与风险控制开展系统研究,为舰船

设备的安全性研究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1365/ 无线数据采集传输电阻元件伏安特性实验仪
无线数据采集传输电阻元件伏安特性实验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开发内容:1.研究如何节约时间,传输多组实

验仪的实验数据给一台微电脑;2.研究如何解决手工记录处

理大量数据;3.研究如何达到即刻精细同步测量组性元件伏

安特性。研制期限:2019年8月-2019年12月创新要点:1.采

用无线数据传输装置,能无线传输多组实验仪的实验数据给

一台微电脑,微电脑根据发送端编号分别存储电压、电流数

据到相应的单元,使指导教师方便管理和分析多组实验,节省

了大量记录、复制时间,并防止作弊。2.采用软件任意设定

/1365/ 无线数据采集传输电阻元件伏安特性实验仪

上传间隔,以及分组接收记录,可测量过程全记录,绘制伏安

特性曲线,可查任何点数据供分析研究的效果,解决手工记录

处理大量数据的问题。3.采用高速AD转换结构,把输入的模

拟电压、电流量精细同步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上传,同时数

码显示器显示,达到可即刻精细同步测量阻性元件伏安特性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同类技术

进展应用情况及市场前景:教学实验平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

具有前景的产业,各类仿真模拟技术和动态显示技术不断发

展。各种各样的教学实验平台也已经成为高校、科研院所以

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研究、教学和培训工作必不可少的工

具。对于电气工程领域来说,市场上的各类教学实验平台很

多,但是在技术层次、用户交互设计、安全性、经济性和实

用性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无线数据采集传输电阻元件伏

安特性实验仪是电气工程领域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

方向,课堂讲解知识的实用化主要靠实验和实践来支持。在

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加强

学生的工程意识,鼓励学生运用已经学习与掌握的理论,通过

实验和实践,加深对无线数据采集传输电阻元件伏安特性实

验仪工作原理和特性的理解,应用于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可定

性理解和定量分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自主实验的能力及

创造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其优势在同类产品市场具有相

当竞争力。

/1366/ 双通道GNSS导航射频芯片
双通道GNSS导航射频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是研发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多模

多频射频芯片,至少覆盖BD2B1和B3等频率信号,采用TSMC0.

13umRFCMOS工艺设计,集成低噪声放大器、镜频抑制混频器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带通滤波器、中频放大器、压控振荡

器、小数分频锁相环、模数变换器和低压差线稳压器等电路

。突破多频射频芯片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完成射频芯片

的流片、封装和测试,为国内典型示范项目提供自主核心射

频芯片和解决方案。

/1367/ 塞班二维码智能云系统
塞班二维码智能云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塞班二维码智能云系统”通过AES动态可变加密

二维码技术为每件最小单位产品生成唯一的数字身份证,企

业可通过云系统自主管理赋予每件产品唯一身份编码,实现

产品质量追溯、联网防伪、窜货监管、营销宣传、手机购买

以及产品流通销售情况的大数据分析数据等特色服务。目前

属于国内领先技术,其本身具有:1)架构技术先进。“塞班

二维码智能云系统”数据库是根据未来物联网络的超大数据

存储和高并发的要求,采用NOSQL(非关系型的数据库)标准

/1367/ 塞班二维码智能云系统

,自主研发的大数据量高性能物联网数据库平台。具有处理

超大量数据的优势,可方便部署在服务器集群上,彻底击碎性

能瓶颈。未来可轻松满足上万亿的数据存储和访问。云系统

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管理双模式,方

便用户选择使用。2)管理操作先进。云系统管理界面采用人

性化的B/S和C/S双操作界面,无论有网还是无网状态都可方

便使用,操作简单,易学易用。菜单、报表等界面元素符合国

人习惯。自主研发溯源识别扫描终端无缝对接云系统,方便

扫码自动上传溯源信息,降低使用难度,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同时还能为用户自动分析数据提供详细的分析数据和统计报

表,为用户市场调研提供决策依据。3)安全性能先进。系统

生成的“数字标签”一件一码,永不重复,编码采用AES(高

级加密标准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AES)动态加密,

无规律可循。针对不同商品可生成高中低三档溯源防伪“数

字标签”。在平台使用安全设计上,强化权限管理功能,具有

多级安全机制。系统进行层次权限管理,严格规定使用权限

,防止盗用侵权、非法操作;并建立完善的日志管理,能追踪

每个操作步骤,做到所有操作都有据可查,严密监视操作记录

;通过对各级人员及不同人员的权限分配,做到所有人员只能

进入权限许可范围内的系统,只能查看与自己相关的数据;核

心数据传输时,采用加密设置,既使非法用户截获了信息,也

无从破解。4)存储技术先进。所有客户数据统一进行CBS云

备份存储。以及严格的安全控制和数据加密,确保数据安全

/1367/ 塞班二维码智能云系统

可靠。

/1368/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无标记适配体传感器构建及其用于多抗生素残留同时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无标记适配体传感器构建及其用于多抗生素残留同时分析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针对上述问题将卡那霉素、氯霉素、土霉素

等常见抗生素残留作为分析物,采用抗菌肽和卵黄抗体(或

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不同长度DNA进行编码、量子

点为信号源,构建一组磁性DNA编码探针。该类探针可同时结

合不同目标物,并一次转换为适合微流控芯片检测的不同长

度DNA,实现一次进样、数分钟内现场同时分析4种以上抗生

素的目的。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物同时识别和快速信号

转换的通用分析策略,改变探针上识别元件即可分析其他物

/1368/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无标记适配体传感器构建及其用于多抗生素残留同时分析方法研究

质。该研究不仅为突破多种抗生素残留现场即时和同时检测

的瓶颈提供了新思路和手段,且为构建高通量的食品污染物

分析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1369/ SDS-4型PVC聚合釜微机〖JZ〗优化控制系统
SDS-4型PVC聚合釜微机〖JZ〗优化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370/ 直流/步进电机的驱动和自动控制技术与控制器
直流/步进电机的驱动和自动控制技术与控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成果简介该技术和设备采用PWM调制方式,应

用了电流环和速度双环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工

作于恒速度、恒力矩等方式。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算法,控制

精度高,运行平稳。该技术和设备还采用了恒流和细分驱动

控制方式,采用恒模旋转矢量,电流平稳,运转噪音低。内

置加速曲线和减速曲线,运动控制方便,具有CAN、RS485和

RS232等控制接口。该技术和设备属于国内先进,适用于工

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领域中作为位移执行部件使用,应用

/1370/ 直流/步进电机的驱动和自动控制技术与控制器

广泛,市场前景看好,利润可观。二、成果完成人电子信息

学院,崔佳冬副教授等。

/1371/ 奥卡云OrcaBD企业级块存储系统[简称:OrcaBD]V1.0
奥卡云OrcaBD企业级块存储系统[简称:OrcaBD]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奥卡云OrcaBD企业级块存储系统[简称:OrcaBD]V

1.0拥有全新系统架构设计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克服了传统存

储系统水平扩展性能不足的问题,兼顾效率与成本成本,且可

以部署在任何普通服务器上,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独有

的针对全闪存存储系统的优化,能提供极致性能,三节点系统

既可以提供10万IOPS的读写性能。OrcaBD块存储系统提供了

副本以及纠删码等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数据存储安全。Or

caBD存储系可兼容多种服务器架构,除了传统的x86架构服务

/1371/ 奥卡云OrcaBD企业级块存储系统[简称:OrcaBD]V1.0

器以为,还支持飞腾、申威等多种国产服务器架构。奥卡云

OrcaBD企业级块存储系统[简称:OrcaBD]V1.0系统在政府、

企业单位中应用,将极大提升企业数据中心的效率,使国内数

据中心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特别是应用在军工、政府涉

密单位,填补了国内缺乏高效自主可控分布式闪存系统的空

白。

/137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小银行数据挖掘及客户画像数据应用平台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小银行数据挖掘及客户画像数据应用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东莞银行大数据平台是以Hadoop技术为基础,对行

内外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收集与整合,为行内业务开

展及管理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数据支持服务;结合各类数据

挖掘工具及算法深入分析挖掘我行数据价值,为行内各项决

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该项目于2016年3月立项,并于2016年

9月完成上线工作,本次项目中,我行完成了大数据技术平台

的搭建,并基于大数据平台推出了客户画像、自助分析自定

义SQL、冠字号查询、客户细分数据挖掘模型等多个应用。

/137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小银行数据挖掘及客户画像数据应用平台

其技术架构采用Hadoop+Spark技术,使用HDFS存储大数据,使

用YARN协调资源,使用FTP传输数据,使用Sqoop导入数据,使

用Flume-ng采集日志,使用Storm进行流式计算,使用HBASE作

为NoSQL数据库,使用Mahout、R、SparkR、MLLib进行数据挖

掘。通过多种接口对外提供数据服务。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

展现大数据应用成果。现阶段各应用主要技术特点为:1、

基于SPARK计算引擎,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及数据挖掘

算法,将客户标签化,并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推出客户画像应

用。实现了客户经理“淘宝似”选择潜在客户群,改变传统

的被动式营销,使营销数字化。2、基于HIVE内存表及技术,

推出自助分析应用。通过技术人员后台建模,业务人员可使

用基于EXTJS的前台页面通过拖、拉、拽的方式进行灵活的

数据分析,并进行图表展示等,极大的降低了业务人员进行数

据分析的技术门槛。3、基于ElasticSearch全文索引技术,

优化冠字号应用,实现了亿级流水的秒级查询,极大的缓解了

前端系统压力。在创新特点上,我行的大数据平台有以下五

个特点:实时、高效、全面、统一、完善。一是实时的数据

处理能力,通过Flume实时获取日志信息,生成Kafka消息,Sp

arkstreaming实时拉取Kafka消息进行高并发并发计算,通过

统一API对计算结果进行实时查询和展示;二是高效的数据分

析查询,通过Holodesk实现了千万数据的秒级分析,通过ES全

文索引实现了亿级数据的秒级检索;三是全面的数据分析应

用,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构成了多层次的数据

/137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小银行数据挖掘及客户画像数据应用平台

分析应用;四是统一的数据管控体系,在信息委的管理下,分

数据标准、数据质量、元数据管理对数据的可用性进行整体

管控;五是完善的信息安全控制,从制度、应用、数据库、应

用终端四个层面进行全行级的信息安全控制体系,满足信息

安全管理要求。

/1373/ 报文过滤方法及系统
报文过滤方法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文过滤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

括:统计设定时间内的当前本机的周围邻机的载机数量;根

据当前本机所在纬度的单位经度和单位纬度分别所代表的距

离计算比例因子;根据比例因子计算周围邻机与当前本机之

间的相对距离;根据相对距离与载机数量判断并过滤周围邻

机的报文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报文过滤方法及系统,根据周

围邻机与当前飞机之间的相对距离过滤掉周围邻机的报文信

息,使CDTI系统能够根据相对距离优先显示未被过滤的周围

/1373/ 报文过滤方法及系统

邻机的报文信息,有效的降低了CDTI系统和数据链系统之间

传输的数据量,增强了飞机的飞行安全性能,提高了CDTI系统

和数据链系统的工作效率。

/1374/ 新型自动气象站在线监控平台
新型自动气象站在线监控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DZZ1-2N新型自动气象站通过与原来DZZ1-2型自动

气象站并行运作,已逐步进入业务运行中。对DZZ1-2N新型自

动气象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成为设备保障部门一项重

要工作。项目的目标在于利用原有的WebGIS平台、SQLServ

er数据库,将DZZ1-2N新型自动气象站传输入库的实时数据和

状态信息,通过网页形式实现数据显示、查询和故障提醒,实

现对设备运行状态及其相关信息的有效管理。新型自动气象

站在线监控平台是DZZ1-2N新型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及状态

/1374/ 新型自动气象站在线监控平台

信息展示和查询的平台。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通信,首先

通过安装在测报业务机的“新型自动气象站终端软件”与测

报软件共享采集器的RS232通信链路,从观测业务系统中实时

获取监控数据,封装后发送至省局信息入库模块进行解析,并

入库到实时数据表与传感器状态信息表。DZZ1-2N新型自动

气象站监控平台通过加载数据库中站点信息表、实时数据表

、状态数据表和历史数据表,并根据数据文件到报时间作为

故障判断条件,以表格形式进行网络发布,实现观测数据和状

态数据的实时显示、历史数据查询和故障提醒。新型自动气

象站在线监控平台在网络上发布后,与中心其他各类气象探

测设备的监控页面进行链接,形成一体的监控界面,组成系统

化、全面化的气象探测设备业务监控系统。新型自动气象站

的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故障提醒,成为新型自动

气象站保障工作的重要参考工具,有效提高了对新型自动气

象站运行状态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大大提升新型自动气象站

的保障效率。新型自动气象站采用中心原有大型关系数据库

SQLServer存储数据,把对软硬件的要求降到最低,并充分利

用单位内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保护已有投资,降低信息化建

设成本,更好的发挥气象观测网建设效益。

/1375/ 由分子开关控制的智能药物输送系统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由分子开关控制的智能药物输送系统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了阿霉素(doxorubicin)、柔红霉素

(Daunorubicin)、伊达比星(idarubicin)、表阿霉素(

Epirubicin)等四种抗肿瘤蒽环类抗生素的构型多样性与生

物活性的关系,特别是构型多样性与受体DNA分子之间相互

作用性质的关系,加深了我们对此类药物的不同生理活性的

理解,对开发类似药物具有很大参考价值。此外,我们还通

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质子在各种介质中的迁移性,对于开发

酸控制的智能药物释放系统,具有指导意义。本项目是基础

/1375/ 由分子开关控制的智能药物输送系统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最终产品,没有具体的经济效益。但

本项目的研究,对类似药物的开发的参考价值,及其对智能

药物释放系统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大的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

/1376/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架构(SG-EA)框架研究及应用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架构(SG-EA)框架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着重于开展信息化架构框架的研究和应用,研

究领域涉及公司企业架构管理,属于国际前沿研究学科。融

合国内外信息架构管理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研究符合国家电

网公司特点的管理框架、体系,细化管控要素,并结合高效的

管理平台,全面支撑信息化SG-ERP工程的开展和落地,进一步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水平,支撑服务公司坚强智能电网战略

和“三集五大”管理体系建设。通过研究SG-ERP总体管控,

建立和完善架构管控规范、制度,研究和实施公司总部、研

/1376/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架构(SG-EA)框架研究及应用

发单位和网省公司的架构管理体系,建立SG-ERP总体架构与

系统架构间的递进变更体系,在公司选定的架构管控平台上

实现架构资产和管控建模,开展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管

控体系与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协调开展SG-ERP总体架构维护

和修编,协调推进SG-ERP架构资产体系建设,开展研发项目系

统架构管控。其项目成果将主要覆盖SG-ERP总体架构设计和

修编、SG-ERP总体架构管控和架构资产管理等重要内容。国

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架构(SG-EA)框架研究及应用的设计成

果分别在重庆、青海、中电财公司进行了试点应用。

/1377/ 一种成纱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一种成纱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提出了一种成纱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把所有得出预期的效果数据作为输出数据,输入各参数和输

出各指标分别作为一个整体,利用多模式推理方法建立输入

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的一个关系模型,从而建立了成纱质量

预测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评估决策方法,对成纱质量预测

模型进行了误差修正;通过一系列不同输入测试数据在不同

情况下产生不同的输出情况,对输入输出关系进行验证。本

成果提高了纺织企业的纺织产品的质量,扩大了品种范围,提

/1377/ 一种成纱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企业

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纺织产品在国际

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并能够根据不同情况满足人们

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

/1378/ 高速公路收费站集中监控管理改造
高速公路收费站集中监控管理改造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研发背景天津市高速公路路段固有的管理模式

为监控中心、收费站、车道三级,随着近年来高速公路车流

量激增,收费工作中的特情处理次数不断增加,固有模式中,

特情由车道-站级监控室-监控分中心的上报流程,再由监控

分中心-站级监控室-车道的处理流程,无论从时间还是环节

上,都比较繁琐,如何提高车辆通过效率,减少相应流程成为

高速公路运营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2、研发目的及应用

实现新的集中监控模式为去掉站级监控这一环节,由分中心

/1378/ 高速公路收费站集中监控管理改造

直接与收费站车道建立连接,特情由车道直接上报分中心,再

由分中心直接向收费车道下发处理指令。通过改进监控设备

、加装网络电话等设备、应用集中监控软件等一系列措施,

确保集中监控实施后各方面的有效衔接。3、技术创新及先

进性集中监控模式的实施优点在于,由监控分中心直接与收

费站车道进行连接,省去中间环节,避免了因流程繁琐造成的

时间延误,也避免了因环节过多而造成的指令不清等弊端。

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分公司信息部监控分中心原有员

工9名,收费站监控管理员原有员工32名,集中监控整合后,现

四分公司信息部监控分中心有24名员工,整合前后减少了17

名员工,从人力节约的角度,大大减少了人员开支,此外从社

会效益角度出发,由于减少了流程,特情车处理流程趋于简单

,大大减少了特情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对于提高工作效率

,服务于社会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379/ 基于光纤耦合的焦平面阵列图像时空变换的方法
基于光纤耦合的焦平面阵列图像时空变换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光纤耦合的焦平面阵列图像时空变换的方

法,包括步骤:每次成像时,扫描系统首先对亮度足够且均

匀的白色定标物体扫描,获取用于光纤定位的图片,定位每

根光纤中心位置;然后,扫描实际目标对象,得到系列图像

,经过空间变换、积分运算和时间变换,还原成原始图像。

本发明方法降低了光纤制造工艺要求,对光纤断丝引起的盲

元和光学几何失真等问题得到有效处理;降低了系统复杂性

,减小了成像系统体积和质量;由于采用双模板自适应滤波

/1379/ 基于光纤耦合的焦平面阵列图像时空变换的方法

、腐蚀加重心的算法来精确定位光纤中心位置,从而保证了

图像的清晰度;又由于数字积分的运用,提高了图像的信噪

比;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速度快、鲁棒性好的特点。

/1380/ 旋转反光镜式分布光度计
旋转反光镜式分布光度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成果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同步反光

镜旋转测量方法,保证测试灯具始终处于正常工作位置,满

足CIE、IESNA、国家标准等要求,实现C-γ、A-α和B-β等多

种测量方式。用于测量室内照明灯具、投光灯具、道路照明

灯具的空间光强分布及多种光度参数。测量系统的大型反光

镜采用多点万向节链接的专利技术,保证镜面的平面度,并

且无扭曲应力。灯具的测量中心采用十字激光对中的专利技

术,测试灯具的光度中心和光轴方向定位准确,操作方便。

/1380/ 旋转反光镜式分布光度计

传动系统采用精密正交减速机构,传动精度高,并且有自锁

的安全功能。电控自动平衡装置,可减少传动扭矩,使测量

运动平稳,设备的寿命长。三级多点光纤点刷供电系统,保

证测量中的灯具稳定供电,并使测试过程可连续平稳运动。

电动自动光阑可根据测试灯具大小调节,减少杂散光,提高

精度。照度测量采用多探头设计,带反光镜的电动旋转光度

探头,用于宽光束的灯具;远探头用于窄光束灯具的测量,

使该系统可应用于几乎所有灯具的光度测量。数字无线传输

照度计,自动监测测试过程的灯具发光波动。修正测量误差

。自动摄像系统可拍摄测试截面的样品图片,并自动传输到

测试报告中。测量数据以IES、PHL、TM14、CIB、LDT等多种

国际标准格式,可应用于国际上的各种照明设计软件。国际

上,对灯具的配光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灯具设计、制造和

应用,都要求进行配光测试。灯具的配光要求与照明的能效

密切相关,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对此也非常关注

,近几年不断投巨资在世界各地自主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因

此该项目不仅具有明显的直接经济效益,亦具有巨大的社会

经济效益。主要成果:1.成功研制了旋转反光镜式分布光度

计,实现了灯具的空间光强分布的测量,满足CIE、IESNA、

国家标准等要求。2.其中关键技术形成了三项专利:1)旋

转反光镜式分布光度计的旋转工作台专利号:ZL03129198.

82)一种用于分布光度测量的激光瞄准器专利号:ZL03129

287.93)一种测量空间光强用的反光镜专利号:ZL2004200

/1380/ 旋转反光镜式分布光度计

19302.53.拥有一项软件著作权:三色光强分布测试软件。

登记号:2005SR081874.现已应用于国内外十几家灯具研究

、制造与测试单位,测量精确稳定,客户满意度高。目前,

该分布式光度计已被应用于多个研发及生产厂家,包括上海

飞利浦亚太光具研发中心、新加坡PSB实验室等国内外知名

的研发、测试机构。目前,国际上只有德国LMT公司制造同

类设备,但其价格比本产品高近五倍,自从本产品样机的推

出,在国际市场上就表现出显著的认可度。由于该项目拥有

三项核心的发明专利,当前国内其他企业还无法突破该项目

的专利所保护的技术壁垒。因此,应用前景广阔。

/1381/ 基于智能体Agent的资源协作演化系统及方法
基于智能体Agent的资源协作演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系统集

成技术领域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智能体Agent的

资源协作演化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思路是利用智能体

Agent技术将资源封装为自主运行的实体,通过脚本解释技术

根据协作需求动态下发协作规则,利用智能体Agent单元间的

交互时序实现多种协作机制,从而实现资源协作演化,包括:

由开发工具、全局管理工具、资源监控中心组成的主控计算

机,以及由开发工具、资源智能体Agent管理工具组成的多台

/1381/ 基于智能体Agent的资源协作演化系统及方法

非主控计算机。

/1382/ DataExa Kaas平台
DataExa Kaas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

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

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

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5V特点:

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

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社会网络已

经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Web

2.0业务,在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社会网络代表是Facebook

/1382/ DataExa Kaas平台

、Twitter,用户量分别达到12亿、5亿;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

社会网络工具是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其中新浪微博用户达

到5亿,腾讯微博用户超过8亿。社会网络中的巨大用户群每

天产生海量的用户数据、关系数据和信息数据,若能够对海

量数据进行准确、及时的分析,就需要一款大数据产品能够

支撑海量数据的清洗,集成,综合化分析,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DataExaKaaS平台项目由厦门渊亭信息科技组织技术力量

进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它是专注于数据智能的综合

性大数据应用服务与开发平台,包含了自然语言处理,推荐引

擎,规则引擎,社会网络化分析引擎和数据挖掘引擎等智能化

组件,并未这些组件提供统一的模型训练和流程管理中心。

平台支持主流的大数据存储和计算框架,包括NOSQL,Hadoop

等。由于科技计划项目DataExaKaaS平台项目解决了众多市

场的痛点,收到市场客户的热烈欢迎,截止2018年3月15日为

止,DataExaKaaS平台目前在国内多个省市的公共安全领域部

署上线,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1383/ PB级超低功耗云存储系统
PB级超低功耗云存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根据IDC监测全球数据量大约每18个月翻一番,意味

着人类在最近18个月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之前产生的全部数

据量,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总共拥有35ZB的数据量。目前虽

然在存储、安全、可靠性等性能上国内的各大云存储厂商正

在不断追赶国际品牌,但是在低功耗、高密度这些技术问题

上目前国内还处于空白阶段。主要内容:云创大数据自主研

发的PB级超低功耗云存储系统采用元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

高速并发访问技术、超低功耗电路设计等技术,实现高可靠

/1383/ PB级超低功耗云存储系统

、高密度、超低功耗、低TCO,其性能可达到:单机架存储容

量2400TB、I/O读写带宽1000MB/S、千亿条记录查询秒级响

应等,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在电子政务、智慧城

市、智能交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进入产业

化阶段。创新点和水平:项目创新点:超安存的容灾可靠性

保证机制技术;超低功耗高密度云存储硬件结构创新;超高密

度集成技术;弹性伸缩和动态调配技术;超低功耗云存储节点

技术。本项目产品支持高并发、带宽饱和利用,系统将控制

流和数据流分离,数据访问时多个存储服务器同时对外提供

服务,实现高并发访问;并且每个储存节点主板功耗30W,整个

机柜功耗为6500W,与传统云存储系统相比,节能3-10倍;系统

的管理由云存储系统管理监控中心完成,使用人员无需任何

专业知识便可以轻松管理整个系统。针对产品优异的性能优

势及技术创新,云创大数据申请了15项知识产权,其中2项已

获得发明授权。其技术打破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推广情况:本项目已用于“南京1.6”国家第一大要案

(周克华案)侦察、青奥会智能安保支撑系统技术集成与应

用项目、“智慧南京”综合视频交换平台项目、江苏省环保

厅环境监控系统固定风险源视频监控联网集成及存储设备的

项目等,是中央政府采购目录中产品,本项目已成功应用于政

府、公安、环保、运营商、教育、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

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产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与

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高性价比,备受市场欢迎。本产品的

/1383/ PB级超低功耗云存储系统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已达到替代进口产品的要求,本产品定

价每28万元/100TB,利润率按30%计算,按1000TB/套计算,保

守估算,达产年销售量可达200套。本项目满足下一代“绿色

数据中心”需求的最佳产品,无缝应用于政府、安防、电信

、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领域。在项目实施

过程中提升核心技术含量和水平,提升对应用环境的适应能

力,加大产业化和市场推动力度,打破存储产品领域国外公司

垄断市场的局面,使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领先的云存

储产品,并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并走向国际市场。

/1384/ 基于GPU的特征提取软件V1.0
基于GPU的特征提取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软著为SIFT在GPU上的高效实现与优化方法,能够

最大限度的发挥GPU的性能。针对SIFT算法精度高但是实现

复杂、计算量大的特点,我们将SIFT算法移植到GPU上,并通

过精细调优和新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使我们的实现比当

前state-of-art的性能提高了20~130%。实验结果表明,我们

实现的基于GPU的SIFT算法能够满足大多数情况下对特征提

取的实时要求。

/1385/ 一种WEB挖掘系统的构造方法
一种WEB挖掘系统的构造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Web挖掘系统的构造方法,其由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组成的数字计算机,所述的数字计算机与网络联接;

所述的存储器存储有真实数据库和基础知识库,以及启发型

协调器和维护型协调器;其通过特征抽取及特征变换,Web

内容挖掘过程,模型质量评价,信息呈现及信息导航,双库

协同机制等步骤;在Web挖掘方面其使得知识库能够动态的

参与数据库的发掘过程,用户的先验知识及知识库中的固有

知识可以产生“定向发掘”,以提高认知自主性和避免海量

/1385/ 一种WEB挖掘系统的构造方法

搜索的产生;在知识库的维护方面:其可在数据发掘过程中

实时地修改和维护知识库中的内容,包括重复与冗余性检验

、矛盾处理等。◆项目的应用范围及经济效益分析在该系统

中采用了一类创新性的用于复杂类型数据挖掘的结构模型—

—发现特征子空间模型DFSSM,涵盖了常用的向量空间模型

VSM。该系统包含了Web文本挖掘、客户模式挖掘和智能搜索

引擎。其中在Web文本分类和Web文本聚类等方面,采用了我

们提出的新算法。国际著名无形资产评估机构“香港国际无

形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此专利无形资产价值72万美元。基

于内在机理的知识发现理论KDTIM是我们独立提出的原创性

理论,基于该理论我们设计并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

型软件系统——集成化组合构件式知识发现软件系统ICCKD

SS,而Web挖掘系统是其三个核心部分之一。该系统具有通

用性强、性能良好、使用方便、人机界面友好等特点,可以

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快速移植和推广。一种Web挖掘系

统的构造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号:0310496

0.5),是在现有的Web挖掘技术的基础上融入知识发现内在

机理之一:双库协同机制,即构建数据库(文本库、日志库

与结构信息库)与基础知识库的内在联系“通道”,使得知

识库能够动态的参与数据库的发掘过程,用户的先验知识及

知识库中的固有知识通过此机制可以产生“定向发掘”,以

提高认知自主性和避免海量搜索的产生;在知识库的维护方

面,通过双库协同机制可在数据发掘过程中实时地修改和维

/1385/ 一种WEB挖掘系统的构造方法

护知识库中的内容,包括重复与冗余性检验、矛盾处理等。

从而用基础知识库去制约与驱动Web挖掘系统的整个挖掘流

程,改变Web挖掘系统固有的运行机制,在结构与功能上形

成了相对于Web挖掘系统而言的一个开放的、优化的扩体。

总体上讲,将Web挖掘视为一个开放系统,在Web挖掘进程与

基础知识库的广泛联系中,改进与优化了Web挖掘的结构、

过程与运行机制。本系统已成功地应用到现代远程教育网信

息挖掘中,得到用户好评并通过国家软件评测中心的鉴定测

评。它还可以广泛地应用到智能决策(预测)支持系统、C

RM系统、ERP系统、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领域

中。该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386/ 互动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教辅平台V1.0
互动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教辅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自选项目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于

计算机教育领域;采用JAVA编程的软件系统作用意义:互动

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教辅平台通过分析实验设计方法和

问题,结合计算机学院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计算机图形学实验进行了层次性设计,通过层次性实验设

计,可有效提高学生实验效果,更好地促进该课程理论教学。

将计算机图形学基本理论与行业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

方式,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

/1386/ 互动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教辅平台V1.0

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改善了教学质量。

/1387/ 用于光纤通信及光纤传感的宽带连续可调Fabry Perot半导体激光器脉冲光源的研究
用于光纤通信及光纤传感的宽带连续可调Fabry Perot半导体激光器脉冲光源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注入锁定法布里-珀罗半导体激光器(FP-LD)获得

超短光脉冲因其在高速光通信和光纤传感中具有广泛应用而

受到重视。本项目从理论研究了强光注入锁定FP-LD的特性

,获得了相关的重要结论;并实验研究了注入锁定在高频光脉

冲生成,时钟恢复,射频技术上的应用。本项目首先理论研究

了在直流激励下,强光注入锁定条件下,不仅可以很好的抑制

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弛豫振荡,而且缩短了达到稳定的时间,我

们相信所获得的结果将有助于增加调制带宽。实验方面的工

/1387/ 用于光纤通信及光纤传感的宽带连续可调Fabry Perot半导体激光器脉冲光源的研究

作主要有:1、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模自注入锁定DC电流

驱动的法布里-珀罗半导体激光器来生成超高重复频率,高功

率光脉冲的简单方法,获得了139GHz超高频率光脉冲,远远高

于基于传统的注入锁定增益开关调制FP-LD获得光脉冲的频

率(最高约10GHz)。2、提出和实验展示了一种新颖,简单

和低成本的全光时钟恢复方案,该方案基于在dc偏置的多量

子阱(MQW)FP-LD的两个纵模上切换注入锁定以实现时钟恢

复。时钟的脉宽、时间带宽乘积(TBP)、边模抑制比(SM

SR)、均方根(RMS)定时抖动和平均输出功率分别为:50

ps、0.5、50dB、248fs和3.6dBm。3、初步探讨了应用于光

载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的毫米波生成技术,课题组

寄望于利用注入锁定FP-LD技术获得100GHz以上的毫米波产

生。

/1388/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卫星通话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是2005~2

010年期间项目组从事灰色系统理论探索、实际应用和教学

工作的结晶,系统地展示了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

的前沿动态。其中基于核和灰度的灰代数系统、系列新型灰

色关联分析模型、系列实用缓冲算子、系列离散灰色模型、

灰色博弈模型、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模型、基于中心点三角

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灰色线性时滞系统等系首次提

出。主要内容有:1)给出灰数“核”的定义,基于“核”

/1388/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

和灰数灰度建立了灰数运算公理和灰代数系统。通过将灰数

运算转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灰数运算与灰代数系统构建

难题。2)构建基于相似性视角和接近性视角的新型灰色关

联分析模型,为清晰界定不同研究视角、测度序列之间的相

互关系和影响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工具;基于灰色绝对关联度

和距离空间概念构造出三维对象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从曲

线之间的关系分析拓展到曲面、三维空间及n维空间超曲面

间的关系分析。3)建立系列新型实用弱化缓冲算子和强化

缓冲算子,为解决不同类型冲击扰动系统的预测问题提供了

新的途径和选择。4)提出离散灰色模型、优化离散灰色模

型、近似非齐次指数增长序列离散灰色模型以及多变量离散

灰色模型等,解决了既有灰色模型中的问题,拓展了灰色模

型体系。5)提出了灰色博弈模型。通过提炼博弈问题的灰

色内涵,构建了基于纯策略和混合策略的灰矩阵博弈模型、

灰双矩阵博弈模型以及灰色进化博弈模型等,建立了灰色博

弈理论体系。6)提出新的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模型。针对

不同性质的决策目标,充分考虑效益、成本和适中情况,界

定目标效果值中靶和脱靶两种不同情形,使得决策评估测度

效果大大提高。7)提出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新型

灰色评估模型,研究了其性质和特点。与传统灰聚类模型相

比,新模型满足规范性、不存在多重交叉现象,而且构造三

角白化权函数的基点更易于确定,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可信

。8)研究了灰色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以及灰色线性系

/1388/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

统、灰色线性时滞系统和灰色随机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

性。9)基于C/S软件结构开发了灰色系统建模软件(5.0)和

(6.0),新版本软件信息录入方便快捷、模块功能划分清晰

,操作简便,易于应用。6年来,项目组共在国内外重要学

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80篇,其中英文论文177篇,S

SCI、SCI、EI收录219篇,出版英文专著4部,在西方国家产

生了较大影响。相关论著被国内外学者引用15000多次,包

括系统与控制世界组织主席R.瓦利教授、国际一般系统研究

会主席J.福雷斯特教授等国外著名学者。灰色系统理论创始

人邓聚龙教授、协同学创始人哈肯教授、系统与控制世界组

织主席R.瓦利教授、国际系统科学研究联合会主席顾基发教

授、中科院林群、陈达院士、中国工程院许国志、王众托院

士等著名学者曾在为有关论著写的序言以及成果鉴定中给予

高度评价。

/1389/ 5G光模连接器
5G光模连接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直以来,焊接外溢一直是焊料融化效果的经验检

查方式,通过封样对比可以简单且快速的判断焊接效果,然而

焊料外溢也是影响降低产品外观、性能,甚至导致报废的主

要不良原因之一。对于新产品、大批量的零件焊接,不能有

效的做到焊接过程可控,必然就会有一部分产品因焊料外溢

而报废。再者,钨铜和可伐的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焊接时往往

容易出现错位,对模具设计有很高的要求。我司经过实践论

证,结合两款材料性能,采用了先焊接后机加的工艺模式,可

/1389/ 5G光模连接器

以在保证焊接可靠性的同时,完全避免了焊料外溢对成品的

影响,完全消除了焊接错位的不良想象。电镀时使用超声波

+电解+中性清洗液,将钨铜表面的氧化物质、油渍等脏化物

质清洗干净增强钨铜表面附着。清洗剂避免强酸强碱物质,

采用特殊的活化盐活化产品,需严格控制活化时间,保证电镀

后的外观与结合力。

/1390/ 黄陵矿区安全监控多元数据智能在线分析预警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黄陵矿区安全监控多元数据智能在线分析预警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黄陵矿区安全监控多元数据智能在线分析预警平台

项目以安全监测多元数据的实时在线分析为基础,以通风瓦

斯安全监视为核心,以安全分区和通风网络拓扑关系为支撑

,构建了基于多屏联动的矿井通风瓦斯安全在线智能分析与

预警的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以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提取矿井

通风瓦斯监测数据显现的客观规律,辨识监测数据所表达的

“正常”与“异常”分界,进而实现对通风瓦斯异常的早期

预警;并能实现对于全矿、全时段的通风瓦斯参数的智能化

/1390/ 黄陵矿区安全监控多元数据智能在线分析预警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综合查询,使指挥人员、专业管理部门、相关科研单位专家

能够实时共享通风瓦斯信息。实现对矿井通风瓦斯安全日常

管理的技术支持。通过本项目的研究,项目建立了煤矿监测

多元数据实时在线的智能分析支撑环境;构建监测系统多元

信息融合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通风瓦

斯的灾害规律特征识别方法,并建立瓦斯多级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多屏联动的智能导引在线分析系统,降低专业分析的应

用难度。最终提高危险征兆辩识分析能力,提高瓦斯预警分

析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对煤矿监测多元数据的

有效管理和分析,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和保障水平。项目成果

的应用将使得安全管理人员有效掌握矿井通风瓦斯显现规律

,辨识瓦斯显现的局域性与全局性特征,获取监测数据可能隐

含的“异常”征兆及“异常”的发展预测,有效提高隐患辨

识和预警控制能力;并能以平台为重要枢纽,以高效率的信息

共享保证宏观与微观的多角度、多维信息决策辅助,提高煤

矿安全生产管理和保障水平,为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

有力的支撑,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391/ 10G SFP+ 长距离光模块
10G SFP+ 长距离光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0GSFP+长距离光模块”成果属于电子信息技术

领域,主要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该成果由海信宽带多媒体

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光通信市场提升系统板卡光模块端口密度

的通信扩容升级而开发完成,可广泛应用于SDH、Ethernet、

CPRI等系统设备。主要技术特征如下:(1)光模块在线可

设置功能:模块的电光转换部分,激光器与其驱动电路采用

交流耦合方式,两者之间连接的高速信号线上设计LRC匹配滤

波网络,可以滤除高频噪声,优化激光器驱动电路负载匹配,

/1391/ 10G SFP+ 长距离光模块

提升模块发射眼图高频抖动性能,增加光眼图余量,支持最高

11.3Gbps工作速率;模块的光电转换部分,选用高带宽元件,

可以支持最高11.3Gbps工作速率,同时优化电源去耦、滤波

设计,提升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优化光接收机的灵敏度。针对

CDR速率选择功能,通过IIC软件接口实现软件设置模块工作

速率。在模块内部的软件开放区域定义好CDR工作的相关模

式信息,系统厂商可通过IIC软件接口向光模块MCU下发光模

块CDR工作速率信息(TX/RXCDR可分开控制,8.5GCDR/10GCD

R/CDRbypass),并对MCU相应寄存器置位,MCU据此单独配置

收发合一芯片的CDR控制寄存器,实现不同应用场景的工作。

采用开放地址在线配置,系统厂商可通过IIC软件接口向光模

块MCU下发相关信息来优化传输性能。(2)工业级温度扩展

设计:软件方面主要采用特殊的TEC控制算法设计来实现扩

展光模块的工作温度和降低功耗,主要是扩展激光器发射部

分的工作温度。其主要方法为不再维持TOSA的工作温度To为

恒定值,将其温度分为三段:-40℃~T1;T1~T2;T2~+85℃

。在-40℃~T1工作温度区间线性降低To,减小加热的功耗;

在T2~+85℃工作温度区间线性增大To,减小制冷的功耗。通

过线性改变EMLTOSA的工作温度,降低了高温和低温区间段用

于加热和制冷的功耗,使用于加热和制冷的电流需求小于TE

C电路能够提供的电流值极限,一方面保证了在-40℃和+85℃

的温度内光模块能够稳定工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光模块功

耗。(3)低功耗设计:模块内部采用的核心IC芯片支持1.

/1391/ 10G SFP+ 长距离光模块

8V超低工作电压,大幅降低整机功耗。模块内置DC-DC降压芯

片,将模块外部输入的3.3V电压降为内部器件所需的工作电

压,同时兼顾供电电压转换效率和电源纹波噪声抑制。采用

自设计的开关电源电路来提供bias电流,通过MCU来控制,极

大地降低模块的功耗。(4)结构设计和高密度PCB设计:光

模块结构外壳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锌合金材质,内部结构采

用单层PCB。针对PCB上温度高、功耗大的元器件,在结构外

壳内部对应位置采用凸台设计,使模块外壳和高热元件接触

更加紧密,利于高热元件实现热量传导和发散,有利于提升光

模块可靠性能和降低整机功耗。PCBlayout设计中采用紧凑

型布局方式和盲埋孔设计。高速信号线严格控制传输线阻抗

,差分100ohm,单端阻抗50ohm,并保证阻抗连续性;采用终端

匹配电路设计,差分信号线传输时延保证一致性。电源去耦

电路走线避免与其它走线交叉,且采用电感隔离,补充滤波。

控制弱信号的走线长度,减小寄生参数的影响,采用包地进行

保护,与强信号进行空间隔离,减少干扰。元器件全部选用贴

片件,增强抗振能力。采用上述方式,解决了高速电路空间电

磁辐射、收发电路串扰等问题。该成果利用小封装SFP+,实

现10Gbps速率长距离传输,可支持开放接口的在线调试:例

如8.5G/10GCDR速率切换以及CDRbypass,针对不同系统板可

设置RX均衡值等。采用独有低功耗设计,可以大大降低每个

模块端口(通道)的功耗;采用独有扩展光模块工作温度扩

/1391/ 10G SFP+ 长距离光模块

展方法,实现10GSFP+长距离光模块工业级温度工作;采用单

板PCB设计,简化生产和调试;同时可靠性更高。

/1392/ 恒讯虚拟存储管理系统
恒讯虚拟存储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黑龙江恒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

虚拟存储研究多年,能否实现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软件定

义虚拟存储管理系统呢?黑龙江恒讯科技有限公司自选课题

,并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研究开发NewhxSAN科技项目,NewhxSA

N是恒讯科技针对超融合基础架构NewhxCloud推出的一款软

件定义的存储解决方案。NewhxSAN无缝地内嵌到NewhxVM管

理程序中,可为NewhxVM虚拟机交付企业级的高性能共享存储

。通过利用可扩展的商用组件,它大幅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1392/ 恒讯虚拟存储管理系统

,降幅最高可达60%。它能够与NewhxCloud及整个NewhxVM产

品体系无缝集成,因此是统一的SDS存储平台,NewhxVM可以运

行关键业务应用、虚拟桌面或远程服务器数据中心应用。。

这意味着运行NewhxSAN的项目可以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将

更多时间用于创新,以及为新一代应用做好准备。二、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NewhxSAN是同时也是一个软件驱动的体系结

构,可通过虚拟化的主机交付紧密集成的计算、网络连接和

共享存储。NewhxSAN会池化与服务器连接的闪存设备和/或

硬盘(HDD),以便为NewhxVM虚拟机创建一个富有弹性的高

性能共享数据存储。NewhxSAN可为虚拟化生产环境提供企业

级存储服务,以及可预测的扩展能力和全闪存性能,所有这些

均以远低于专门构建的传统存储阵列的价格提供。虚拟存储

可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灵活性和控制力,以供他们从大量硬件

选项中进行选择,并针对各种IT工作负载和用例部署并管理

这些选项。NewhxSAN可配置为全闪存存储,也可配置为混合

存储。NewhxSAN以独特的方式内嵌在虚拟化管理程序的内核

中,设计在I/O数据路径上。因此,相比在NewhxVM管理程序上

分开运行的其他存储虚拟设备,NewhxSAN能够提供最高级别

的性能,而不会带来额外的CPU开销,也不会消耗大量内存资

源。NewhxSAN可利用全闪存存储体系结构。三、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应用极其简单,在标准NewhxCloud中只需点击即

可完成部署,还能使用存储策略实现自动化管理。兼容目前

主流的硬件产品,并从多个部署选项中进行选择,可根据您的

/1392/ 恒讯虚拟存储管理系统

需求进行定制,经过闪存加速,可实现高IO吞吐量和低延迟。

亚毫秒级响应时间提供最多800万的IOPS,通过较低的前期投

资和运维开销,可将存储总体拥有成本最多降低55%。以无中

断方式添加新节点或驱动程序,从而弹性提高存储性能和容

量。以线性方式扩展容量并提高性能,从而将每个集群的主

机数量从2台增加到128台。NewhxSAN软件定义虚拟存储的调

配和存储服务级别(如容量、性能、可用性)均可通过以N

ewhxVM为中心的策略实现自动化和控制,支持实时设置或修

改这些策略。NewhxSAN可以动态地自行调整,以适应持续变

化的工作负载情况并实现存储资源负载平衡,从而确保每个

VM都遵守为其定义的存储策略。这种策略驱动的方法可实现

手动存储任务的自动化,并简化VM存储管理。NewhxSAN通过

向集群添加主机或向主机添加磁盘,无中断地扩展NewhxSAN

数据存储的容量。NewhxSAN提供一整套可帮助管理软件定存

储的功能特性,包括跨多个集群的全局可见性、利用主动通

知进行运行状况监控、性能监控以及容量监控和规划。运行

状况检查插件可对该管理包进行补充,用于执行包括HCL兼容

性检查和实时诊断在内的其他监控。四、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NewhxSAN采用主流软件定义存储模式设计

,产品成熟稳定;NewSAN适合主流的PaaS云计算项目。五、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多个项目中成功商用,取得显著社会

及经济效益;NewhxSAN需要专业的系统管理人中进行管理和

/1392/ 恒讯虚拟存储管理系统

维护。六、历年获奖情况2014年,取得《恒讯虚拟存储管理

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1393/ 轻工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研究
轻工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2008年校内基金项目

(编号2008XJJ028)。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成果主要应

用于图书馆专题数据库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利用方面,同时

对政府、团体、企业等单位的资源建设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本项目通过对轻工专题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的研究,提出轻工

专题数据库的建设理念,并结合河南省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

库的情况,探讨适合省内高校自建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之路

。3.性能指标近几年,共建有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类数据库

/1393/ 轻工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研究

(艺术类专题数字图书数据库,烟草专题数字图书数据库,

民俗文化研究专题数字图书数据库等)、自有知识产权类数

据库(轻院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轻院教师论文全文数据库

,轻院教师著作全文数据库,轻院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轻院艺术设计图片数据库)、馆藏资源利用类数据库(图

书馆馆藏外文期刊目录数据库,随书光盘目录数据库,非纸

质资源数据库)等5大类15个数据库。发表了相关论文6篇(

核心4篇),撰写了4.2万字的研究报告。4.与国内外同类技

术比较:经教育部郑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Z12)查新检

索,国内已有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报道,但与已有

成果相比,本项目以轻工专题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的研究为契

机,探讨行业专题数据库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利用模式,是

对专题数据库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5.成果的创造性、

先进性本研究项目构建了建设轻工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方案,

提出了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题数据库共建共享的模式,所建

数据库在几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应用。提出了借鉴CALIS成

功经验,成立河南省管理机构或高校图书馆联盟,突出省内

参建馆的特色和专题性,单个建设、统一标准、元数据统一

验收、集中导航、分散服务、资源共享的模式,以实现全省

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深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开发,为河南省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全方位、高水平

的文献保障服务。6.作用意义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课题。通

过对轻工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的研究,可以充分体现

/1393/ 轻工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研究

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图书馆的办馆特色。随着CAL

IS高校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推进,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

和情报机构下一步发展的重点,资源共建共享不仅为高校重

点学科建设提供支持,同时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依据。特色资源库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数

据之一。该项目的研究,使学校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

特有资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利用,也使得一些特有馆藏特

别是轻工特色文献的价值能够得以实现。7.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本项目主要应用于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建设与利

用,经在本校图书馆将近四年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经兄弟院校图书馆试用深受好评。轻工专题数据库的建设虽

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自建数据库体系还不完全成熟,还需

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1394/ 面向5G物联网的定制化网络切片技术研究
面向5G物联网的定制化网络切片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机场网络需要为多样

性的物联网业务提供差异性的网络服务。然而,对所有需求

均用同一张物理网络支持,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本项目开展

了面向5G物联网的定制化网络切片技术研究,实现在统一的

开放式网络架构下,基于共享物理基础设施,组建定制化的虚

拟网络,以适配特定物联网业务或垂直行业需求。主要研究

内容包括:1)基于开放式5G物联网架构的RAN切片:探索开

放式网络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基于SDN/NFV的开放式网络架构

/1394/ 面向5G物联网的定制化网络切片技术研究

。基于此架构,研究灵活、敏捷的3D网络切片,以及切片的颗

粒度和隔离度的问题,为面向5G物联网的定制化网络切片技

术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RAN切片的多维资源联合管理策

略与方法:探索计算、存储和通信资源的一体化理论,包括

三维资源的统一度量方法、制约关系以及适用的效用函数设

计。研究多维资源联合优化方法,通过分步搜索、迭代优化

的方式,在有效时间内逼近纳什议价解(可能为次优解)。

此外,通过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提高分步搜索的

收敛速度。3)定制化5G物联网关键技术演示验证:搭建基于

开放式5G物联网架构的RAN切片实验平台,并进行相关关键技

术的演示验证,包括灵活的定制化RAN切片、多维资源联合优

化方法。通过突破5G物联网关键技术,本项目获得论文、专

利等科技合作产出。具体包括:(1)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4篇。(2)申请/授权10项发明专利。依托本项目的研究成

果,不仅能从技术层面满足物联网业务的多样化差异化需求

,更能从经济和社会层面解决运营商面临的成本、利润等问

题,最终促进物联网行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1395/ 智业统一预约平台
智业统一预约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预约就诊是近年来医疗机构提

供的重要服务方式,是指患者提前一段时间预约到某医院某

医生处看病就医。目前各地普遍开展了预约诊疗便民就医服

务,旨在优化就诊流程、缩短排队挂号时间、方便患者就医

。医疗机构原有的预约就诊大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进行,基

本上是免费或者只收取很少的手续费。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

改善就医环境,促进“实名制”就医的推行,受到了广大患者

的肯定和欢迎。实现预约诊疗服务无论是从患者、还是从医

/1395/ 智业统一预约平台

院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患者可

有计划地安排就诊行程,只需按指定时间段前往预约的医院

就诊,节约了时间成本;特别对外地病人而言,更是可以节约

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等,既降低就医的经济成本,又减少

了来回奔波之苦。医生在诊治时即可根据病人的病情与患者

商定和预约好下次复诊时间,既方便快捷又可增加病人的依

从性和忠诚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

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智业统一预约平台创新预约就诊服务

,在区域内各医院实现全预约的基础上,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平

台,通过统一的身份识别,以及号源的集约化、统一化、流程

化管理,实现移动端、互联网、电话和现场预约的一体化。

可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现全预约,即全时段、全科室、全程

预约,实现全市主要医院门诊预约的集中统一管理,患者可精

确预约到几点几分就诊,为广大市民及时最优择医的便捷服

务,减少各医院预约服务水平差距,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智业统一预约平台是建立在异构环境下的信息集成和交互系

统,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为多个(或单个)医院构建的预约

挂号共享服务平台,实现网络(网站、微信和APP)、电话、

移动终端、医院现场及第三方开放号源的实时同步和统一预

约。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利用云计算技术,智业统一预约

平台部署在云计算中心。平台的数据中心实现号源的集中统

一管理,并对外提供各种服务。接入的各医疗机构通过前置

机与平台对接,前置机是部署在医院端的数据库服务器,存放

/1395/ 智业统一预约平台

医院的最新号源排班数据等。前置机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号

源同步工具,实时同步到平台数据中心。接口服务器提供内

部应用和应急通道调用的接口服务,第三方机构则提供外部

应用可调用的接口服务。同步数据监控判断平台中心库和前

置库之间的数据差异,实现号源同步的监控,并建立完整的日

志管理和监控管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服务器或者系统出

现异常时,监控系统在第一时间预警并通知。平台还设有应

急处理系统,可自动判断统一预约平台是否工作正常,当出现

异常时会自动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同时自动连接至前置

机,从前置机中获取最新数据。当平台恢复正常运行后,应急

处理系统会将前置机上的数据更新回服务器,保证了预约的

不间断。3、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智业统一预约平台集成

所有接入医院的号源,实现电话、网络、现场预约号源的实

时同步,通过平台的服务提供实现呼叫中心电话、微信和AP

P、网站、短信、医院现场等多种途径的预约服务。平台需

要与5个以上的业务部门和用户类配合完成,采用自主研发的

消息引擎实现业务协同、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采用集中式

协同管理和维护,针对所有敏感数据都采用DES和RSA相结合

的方法加密传输数据,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提供第三方接

口服务,实现号源同步、业务交互及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岛

。另外,平台实现了与其它系统的接口功能,包括与区域卫生

信息平台、医院HIS信息系统、电话话务系统、第三方预约

/1395/ 智业统一预约平台

系统等的接口,实现号源同步、业务交互及信息共享,避免数

据孤岛。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平台所采用

的关键技术通过5年的持续研发,经过全国30多个地市平台项

目的使用验证,已具备很高的成熟度。平台适用全国各省市

自治区和地市统一建设便民惠民的门诊预约服务体系,以及

集团化医院或医联体统一建设全预约服务系统。针对系统的

安全性,为保证服务不中断,平台中心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

对所有敏感数据都采用DES和RSA相结合的方法加密传输数据

,以提高整个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性。5、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智业统一预约平台率先于2011年开始在厦门市投入应

用,开通网上统一门诊预约,以及短信和互动电视预约。201

3年开始陆续开通全市统一预约电话(96166)、微信公众号

“美丽厦门o智慧健康”,结合医院现场预约等多种途径,实

现了全天候24小时预约,预约时间精确到分钟。这是国内首

次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实现全号源、全时段的统一门诊预约,

大大方便了市民预约就诊,缓解了“看病难”问题。2013年

平台在河南省“健康河南卫生服务云”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

,并在河北石家庄、新疆克拉玛依、内蒙乌海、天津武清区

等地市成功落地,大大方便了当地居民预约就医。6、历年获

奖情况厦门市统一预约平台,获得2014年海峡两岸移动信息

化应用大赛民生优胜奖。由智业公司承建的、包括统一预约

平台在内的石家庄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获得2014年河北省科

/1395/ 智业统一预约平台

学技术成果奖。

/1396/ 影视新业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
影视新业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研究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

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把《中国气象频道广西应急

视频发布系统》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广西将建设一个全新的

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以提高气象预警发布能力

,满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全天候、安全高效的社会

化需求。本项目通过对影视新业务平台技术进行研发与应用

,在各建设阶段,把原有节目制作系统和制作模板等搬迁对接

,整合到新业务平台上,并对新平台建设完成的虚拟演播室及

/1396/ 影视新业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

相关视音频系统、节目制作系统、节目播出系统等进行业务

化应用与运行,研发相应的气象影视技术和气象影视节目,制

定相应的业务流程,研究相关业务培训内容,以提升气象预警

信息电视发布能力及气象节目制作能力,实现对气象灾害的

现场应急服务,增强气象及相关领域的科普宣传能力。2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依按影视新业务平台功能设计

和建设情况,完成网络服务器系统、气象频道播控系统、节

目制作平台、演播室系统、配音间设备系统、非线性网络编

辑系统以及原有节目制作系统和各类节目的迁移和组建工作

,并根据新业务工作需求制定《广西应急视频发布系统节目

制作、播出流程》,同时完成业务化实施。性能指标:完成

新业务平台网络服务器系统、气象频道播控系统、节目制作

平台、演播室系统、配音间设备系统、非线性网络编辑系统

及原有节目制作系统和制作模板等搬迁、整合到新业务平台

上,并平稳运行。组织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制定新的

《广西应急视频发布系统节目制作、播出流程》并组织实施

。平台具备以下功能:可利用新平台应急节目直播中心、全

媒体演播室,进行广西卫视新版《天气预报》节目及其它省

级天气预报类、生活服务类、专家访谈类、新闻资讯类节目

录制。完成《广西应急视频发布系统节目制作、播出流程》

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新业务平台的运作更为科学、流畅。3技

术的创新性、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新业务平

台建设在安全、平稳过度的环境中进行,基于新业务平台的

/1396/ 影视新业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

应急直播中心和全媒体演播室,研发制作网组建、气象频道

上载与播控、制作平台录制编辑、演播室和配音技术应用;

研发适合新平台特性的天气预报类、生活服务类、专家访谈

类、新闻资讯类节目,完成相应技术设计和应用;完成相应流

程设计和业务培训,使得广西气象影视新业务平台具备全面

的直播和全媒体节目制作能力。4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1)新业务平台包括了气象大厦20楼与气象综合楼8楼两个场

地,在今后业务工作中,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两个

场地的互联互通,确保影视节目制作顺利进行。(2)新业务

平台具备了全媒体制作的综合业务能力,在当前,包括新媒体

在内的传媒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对气象影视服务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今后在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融合方面,还要加强进

一步的研究与应用,研发相应的视音频技术,制作适合全媒体

各类渠道播出的气象节目,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5获

奖情况:无

/1397/ 畜牧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畜牧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国畜牧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落后,特

别是在畜牧业用智能传感器、RFID等感知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方面,许多应用项目还主要依赖进口感知设备,该系统的主要

研究内容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畜牧业中,采集畜禽环境和

个体信息、监测疫病免疫、对畜禽进行全生命周期追溯。该

系统主要目标是结合微型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各种传感

器技术:无线组网通信、环境和个体信息采集以及个体生理

检测技术等,开发出适合畜牧业的具有感知环境和个体信息

/1397/ 畜牧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传输有线或无线数据、溯源个体生命周期等能力集于一体

的经济适用型畜牧业物联网系统。

/1398/ 云南电网智能调度专题研究
云南电网智能调度专题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结合云南电网的实际条件及发展需要,研究

实现云南电网智能调度可行性建设方案,并充分利用现有条

件研究适合于云南电网的智能调度建设方案和体系,并着力

探索部分重点工程。从云南电网智能调度的远景设想、云南

电网调度运行现状分析、智能调度的业务能力蓝图与差距评

估、长期路线图、近期行动路线及重点实施工程等几个方面

对云南电网智能调度的建设进行规划。主要的成果包括:(

1)确定云南电网智能调度的远景设想与目标;(2)形成云

/1398/ 云南电网智能调度专题研究

南电网智能调度能力蓝图,并根据云南电网调度中心应用系

统现状进行业务能力差距评估;(3)根据国家发展政策和

南网“十二五”规划的方针,制定云南电网智能调度建设的

长期行动计划;(4)形成近期的总体行动路线图,即从20

10年的“巩固与增强”到2011年的“整合与挖掘”,最后到

达2012年的“完善与提升”;(5)为满足当前云南调度中

心中存在的迫切需求,近期可开展的重点工程包括:基础自

动化数据的完善和整合、省地模型共享、三态模型管理及基

于模型的专业协同、状态估计的改进、潮流指纹故障识别、

智能防误等。(6)为保证规划纲要的实施,需要有管理、

技术、流程上的保障措施。对后续实施云南智能调度建设有

着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1399/ 基于偏振旋转器的功率稳定快速扫描吸收光谱装置及方法
基于偏振旋转器的功率稳定快速扫描吸收光谱装置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激光光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偏

振旋转器的功率稳定快速扫描吸收光谱装置及方法。解决了

目前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因为激光器的功率起伏噪声导致探测

灵敏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一种基于偏振旋转器的功率稳定快

速扫描吸收光谱装置,包括函数发生器及分布式反馈激光器

;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的出射光路上顺次设有起偏器、偏振旋

转器、检偏器以及设有两个出射端口的分束器;所述分束器

的一个出射端口的出射光路上顺次设有第一准直镜和第一光

/1399/ 基于偏振旋转器的功率稳定快速扫描吸收光谱装置及方法

电探测器;第一光电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比例积分微

分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偏振旋转器

的电压控制端口相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简单,操作方便,光

强噪声小,测量精度高。

/1400/ 自相位差分干涉光信号接收装置
自相位差分干涉光信号接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装置采用差分相移键控调制的自相位差分干

涉光信号装置,创新之处首先在于由偏振器件和光瞳成像透

镜组组成透射式差分光回路,自相位和延迟相位进行自身合

成差分干涉解码信息,克服了绝对的相位畸变对信号接收的

影响,降低误码率。其次,该装置只引入一组4f透镜,结构简

单,减少透镜表面误差对光束相位的扰动。该入射光信号通

过偏振干涉后,输出的四路偏振干涉光由两路平衡接收器来

接收,组成同相通道和正交通道,二者之间相差90度,一路信

/1400/ 自相位差分干涉光信号接收装置

号产生锁相所需的误差信号,通过相位精密控制器来保持差

分两支路的光程差稳定,提高干涉光对比度,并且保持系统的

精度。另外一路通道输出自相位解码的数据信号。此外,该

装置实现光的平衡接收和稳相相位的实时控制,而且时间延

迟距离较短、差分回路光程可调,能够满足高速率通信的要

求。

/1401/ 集团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V1.0
集团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利用移动应用App、手机微信、企业门户网站等多

种形式输出,采用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慧响应的方式

,综合能源化工集团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

好生产、生活信息服务、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为职工建立

一个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生产、

经营、安全。通过实现工况信息业务报表、经营调度业务报

表的信息化上报,统计报表的自动汇总、生成,达到整合各种

调度信息资源的目的,分步骤、有效的推进经调、行调工作

/1401/ 集团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V1.0

的信息化建设稳步向前发展;通过对整个能源化工集团矿区

图纸的数字化处理,对采区、巷道信息进行分层次、可视化

展示,从而减轻企业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负担,确保数据统计

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1402/ 远程数字图像传输系统
远程数字图像传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小波变换(Wave-let).MPEG1

1技术和DSP技术实现图像的压缩和解压缩处理;可采用E1等

多种传输方式,提供语音、数据和图像控制通道。它具有如

下优点:1.全硬件设计,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性能

价格比;2.图像、语音、数据和图像控制共用一条E1线路

;3.压缩倍率高,与采用离散倍率相比可约高出4倍左右;

图像清晰度为720×576,帧率达25帧/秒;4.无马赛克

效应,彻底消除余弦变换所特有的“马塞克效应”。该成果

/1402/ 远程数字图像传输系统

可用于无人驾驶飞机图像侦察、前沿阵地图像侦察、野战演

习;可广泛用于电信、电力远程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智能交

通等领域。

/1403/ 直流电源动态模拟仿真系统
直流电源动态模拟仿真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直流电源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

。正常运行时,直流系统为断路器提供合闸电源,为继电保护

及自动装置、通讯等提供直流电源;故障时,特别是交流电源

中断的情况下,直流系统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的

合跳闸、事故照明提供安全可靠的直流电源。直流系统是电

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断路器正确动作的基本保证。

但由于直流回路保护设备选择不当、级差配合不合理,在故

障情况下越级动作或不能正确切除短路故障等原因引发或扩

/1403/ 直流电源动态模拟仿真系统

大的事故。由于发电厂和变电所直流系统的供电内容多,回

路分布广,在一个直流网络中往往有许多支路需要设置断路

器或熔断器来进行保护,并往往分成三至四级串联,这就存在

着保护电器如何正确选型及上、下级之间选择性保护的配合

问题。所谓选择性保护是指配电系统中两个或几个断路器或

熔断器之间的电流-时间特性的配合,当在给定范围内出现

过电流故障时,指定在这个范围动作的断路器或熔断器动作

,而其他的断路器或熔断器不动作,从而将受故障影响的负载

数目保持在最小程度。在直流系统中,因各地供电局对各变

电站蓄电池容量的选取、直流屏及测控保护屏供电方式、连

接方式和保护重要度等技术要求不同,其分布位置就相应不

同,导致导线、导体选取的截面积、长度都不一样,这些因素

的差异,都会使回路电阻值产生变化,电阻值的变化使短路电

流值也随之产生变化,致使每个站的短路电流都不一样。为

满足级差配合的选择性要求,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

一种方法是直流系统中馈电屏(或分电屏)上断路器与测控

保护屏上断路器采用一对一的供电方式,该方式导致的问题

是:每对断路器之间都有二根导线,馈电屏(或分电屏)与

测控保护屏之间的距离小则十几米,多则上百米,这又多又长

的导线捆在一起,经过多年的运行使用会产生复杂而又混乱

问题,如:导线与断路器连接松动;导线的绝缘下降;意外的

损伤、咬伤;交织在一起的导线隐藏着多路相互短路或电弧

放电着火等危害,将会导致测控保护屏全面失电的重大隐患

/1403/ 直流电源动态模拟仿真系统

;(2)另一种方式是盲目加大上级断路器的额定电流,通过

加大上、下级断路器瞬动整定值的差值来保证选择性要求,

这样做不仅有可能会造成上级断路器灵敏度不够,导致断路

器拒动,且经济实用性较差;(3)为提高级差配合的选择性

要求,还有一种方式是为了跟上级主/分电屏上的C型脱扣器

特性的小型直流断路器实现选择性保护,测控保护屏选用B型

脱扣特性的小型直流断路器,此种方式存在着误动的可能。

本专利旨在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直流电源

动态模拟仿真系统,以为不同型号的断路器与断路器、断路

器与熔断器的级差配合提供试验平台,使其在电力应用中实

现安全、实用和精确的优点。

/1404/ 基于软计算的工业控制器优化软件开发及应用
基于软计算的工业控制器优化软件开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本项目为甘肃省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08-1-3。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本项目属信

息技术领域,其技术原理是从遗传算法、roughset、神经网

络等软计算技术入手,开发先进控制器优化软件。3、性能

指标(1)一体化的软件平台,实现了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器

、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等智能控制器参数的优化,

(2)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对模糊控制器规则、隶属函数和比

例因子的综合优化,优化设计的模糊控制器使控制系统的性

/1404/ 基于软计算的工业控制器优化软件开发及应用

能进一步提高。(3)利用PID神经网络、BP网络实现对线性

系统的参数辨识和非线性系统的模型辨识,为智能控制器的

进一步设计提供了依据。(4)基于粗糙集的先进控制规则

的挖掘,从完备或不完备的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为专家

控制和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设计提供依据。4、与国内外同

类技术比较国内、外只是针对某一特定应用有优化软件,尚

无一体化的优化软件。5、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一体化的

控制器优化软件,国内领先。6、作用意义为先进工业控制

器的设计提供一个实用的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工业发展,具

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推广应用范围、条件、

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应用于装备制造、工业生产、交通、电力

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405/ 工业设备安装服务软件
工业设备安装服务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工业设备是工业生产设备和各类机床,比如车床、

铣床、磨床、刨床等机器。这类工业设备安装复杂,需要专

业的人员进行安装,但是生产厂家由于地域限制没办法及时

进行安装。鉴于此,公司开发了一种工业设备安装服务软件

,能够快速进行工业设备安装服务预约,对于安装人员进行进

行合理分配,均衡安装人员的任务量,客户也能够获知具体的

安装时间。本项目于2019年6月立项,研发部承担研制开发工

作,公司成立项目组,由1名项目负责人、1名硬件工程师、1

/1405/ 工业设备安装服务软件

名软件工程师和1名结构设计工程师参与设计,其他部门配合

,公司自筹经费,研发活动顺利进行。该工业设备安装服务软

件主要包括:基础数据系统、分配模块、系统维护模块、E

AI模块(EnterpriseApplicationIntegration)、统计决策

模块,可以能集中安装人员的信息,能够对安装人员进行集中

管理,并对安装人员的业务量进行统计,根据其业务量以及客

户的安装预约时间进行分配,实现安装人员与客户的有效对

接。本工业设备安装服务软件通过分配模块、EAI模块和统

计决策模块等,实现业务数据集成,通过EAI平台集成起来协

同工作,能够合理安排安装人员的工作,从而使工作人员的任

务量得到平衡,又能及时解决客户的需求。

/1406/ 郑州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预警系统
郑州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采用业界主流的图形处理组件、报表管理组

件以及决策支持仪表盘组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与可装配性

,适应多种网络环境。涵盖各参与者、参建单位信息,并内

嵌安全风险预案、安全责任绩效考核方案、测点信息、测点

报警图、进度图、工况进展、日志上传、报警数据危险排序

、每日安全警示等多种功能,并在系统设置安全报警平台的

基础上实时通知预警信息,为使用人提供预警决策支持。可

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城市地铁工程安全监管领域。1)系统集

/1406/ 郑州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预警系统

成多种监测体系(施工监测与第三方监测等),全方位覆盖

多种监测项目(沉降、位移、测斜、应力监测等),利用多

种监测手段(人工、自动等)获取的地铁工程现场安全现状

数据与施工工况。2)系统内嵌地铁工程安全监测控制标准

,自动进行海量监测数据挖掘与分析,支持用户进行超限监

测点的智能分析,及时形成数据曲线、数据比对、数据安全

状态判断等结果,为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现状分析与评估提供

科学准确的支持。3)系统内嵌涵盖施工工法风险源、工程

环境风险源、人员行为风险源等在内的地铁工程安全风险源

信息库,有效支持工程参与主体进行现场安全隐患跟踪;系

统内嵌多种安全预警模型,工程现状数据一旦触发警情事件

,系统自动将警情信息及时推送至相关责任主体,并依据系

统内嵌的应急预案形成警情处理方案并跟踪方案的执行,直

到警情解除。4)系统包括参建各方人员实名管理库及资质

管理体系,可依据安全责任主体自动生成各种监测点统计报

表、监测数据报表、警情分析报表等,支持以红黄牌及黑名

单机制对各参建单位进行安全管理责任绩效考核。

/1407/ 电子口岸用户管理系统V1.0
电子口岸用户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属于高技术服务业领域

中的公共服务行业,由广州电子口岸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

室(广州市交通委员会)批准立项,本项目采用自主研发方

式进行研发。广州电子口岸的用户类型多、范围大,为了更

好的对用户进行归类和管理,广州电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开

发了电子口岸用户管理系统。系统的用户包括船公司、船代

、海关、检验检疫、港务和理货及其他相关口岸管理部门等

等。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采用分布式多层体系架构实

/1407/ 电子口岸用户管理系统V1.0

现松耦合的应用系统和面向对象技术/UM建模技术进行系统

设计。2、采用Ajax技术设计了Web用户界面,以XIB系统为

核心搭建公共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

进性:1、系统引入一站开发架构Spring--来实现基于JE

E的编程模型。2、提供超大型用户统一管理、统一认证、异

构系统与平台单点登录。3、安全管理和IP过滤:包括对于

用户信息的加密处理和传输,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④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已经完成系统研

究开发,并且于2007年6月投入使用。该项目系统软件已经

通过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组织的软件测试,获得了软件著作

权登记授权登记证(授权号是:2008SR22382)广州电子口

岸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系统已经有14个,用户总数超过300个

,均通过该系统统一认证管理。通过从安装与卸载、功能、

安全稳定、用户界面、本地化、用户文档以及病毒检查等方

面对该软件进行了测试,显示系统运行正常稳定。⑤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广州电子口岸用户管理系统更好、更快的

为客户解决各种问题,它的上线运行得到了用户广泛的好评

。系统还通过应用现代信息化网络技术,提供超大型用户统

一管理、统一认证、异构系统与平台单点登录、统一安全控

制与审计的系统平台,实现了对用户的有效管理。

/1408/ 机场选址计算评估系统V1.0
机场选址计算评估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梳理宁夏气候中心在机场工程选址气候可行性论

证科技服务和科研项目成果基础上,归纳建立了机场选址气

候论证评估技术指标体系及参数,研发了机场选址计算评估

系统基础气象数据处理模块、评估指标计算分析模块、评估

指标输出绘图模块,最终研发出了国内气象部门首套《机场

选址计算评估系统V1.0》软件。该软件实现了机场选址气候

论证参证气象站历史原始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快速合并与检

测,评估所需气象要素、天气现象数据的自动快速提取与统

/1408/ 机场选址计算评估系统V1.0

计,以及各种气象评估指标的快速自动统计、计算、分析、

绘图,极大地提高了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机场选址计算

评估系统V1.0》的各个子模块在开发阶段,首先在宁夏气候

中心2014年承担的《宁夏罗山通用机场选址气候可行性论证

报告》编制的部分工作中进行了子模块的初步业务应用。2

015年在宁夏气候中心承担的《银川通用机场建设项目气候

可行性论证报告》项目中全面投入业务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同时,2014年底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已将《机场选址

计算评估系统V1.0》成果作为一个重要的子模块纳入了中国

气象局将要在全国气象部门推广应用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通

用业务系统》。

/1409/ 统一版区域气象观测站中心站软件V1.0
统一版区域气象观测站中心站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新一代综合观测体系的建设已经使整个气象观测技

术、观测方法以及观测范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大大增

加了观测项目和时空密度,新型探测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复杂

、自动化程度高。新一代综合观测体系的运行更加依赖于快

速、及时、有效的技术保障,必须建立新型的气象装备技术

保障体系与之相适应。因此建设区域站统一版软件是必不可

少的,是必然趋势。本系统能基本改善现在一个区域自动站

定制一套软件的现状,便于以后对软件系统的统一的升级和

/1409/ 统一版区域气象观测站中心站软件V1.0

维护,也将一定程度的缩短对非气象行业以及气象行业定制

项目在软件系统的供货周期。对现有的中心站软件系统所存

在的一些问题如:站点兼容性、容量、数据应用的专业性以

及后期的服务维护保障将有明显的改善。本系统的完成将大

大的减小现有定制系统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从而达到减小定

制项目成本的目的。

/1410/ 译畅汉马来在线词典软件V2.0
译畅汉马来在线词典软件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全球化与国际化程度的加

深,国内科学、教育、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领域对外

交流日趋紧密,不同领域的翻译需求井喷。根据翻译工作的

业务特点,同一词语在不同领域的释义很可能会截然不同,市

场上的翻译工具大多只能提供简单的辅助功能,无法提供精

准的领域标注翻译服务,导致高质量的翻译工具在中国面临

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因此迫切需要一款领域释义标注精

准、相关翻译齐全的在线词典软件来整合分散的语料资源、

/1410/ 译畅汉马来在线词典软件V2.0

提高翻译服务质量,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翻译需要,填补翻译服

务市场缺口,突破语言沟通障碍,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加速发展。译畅汉马来在线词典软件V2.0版本除基本释义外

,还提供了同义词、反义词、行业释义等更多元素的检索结

果,提升了用户体验,能有效提高汉马来语言翻译的翻译质量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译畅汉马来在线词典

软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如下三个过程:首先通过词典采集

创建web平行语料库;同时对语料进行提取和组织建立索引库

;再由检索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关键字,在索引库中快速检

出词语和释义信息,进行结果与查询的相关度评价,对将要输

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1、语料库建

设。开发词典录入系统可以将语料录入、校对、标记、筛选

等一系列零散的工作进行系统整合,同时可以持续将已完成

的语料数据更新到汉马来平行语料库,扩充语料数据。2、建

立索引库和索引。语料库建设完成后,还要做大量的预处理

工作,才能提供检索服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取关键词,

建立索引库和索引。其他还包括去除重复语料、分词、判断

语料类型、分析领域、计算语料的重要度/丰富度等。3、提

供检索服务。用户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词典从索引数据库

中找到匹配该关键词的语料;为了用户便于判断,除了词语的

基本释义外,还提供了同义词、反义词、行业释义、相关例

句等更多元素的检索结果。性能指标:1.完成词典录入系统

的开发,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平台接口规范;2.完成应

/1410/ 译畅汉马来在线词典软件V2.0

用服务研发迁移。将译畅汉马来在线词典软件与翻译相关的

应用、产品和服务,迁移和部署到云翻译平台,实现资源聚集

与集中管理,对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为公众和行业

提供普惠、泛在、安全可信的互联网语言翻译服务。3.完成

汉马来平行语料库建设:实现对海量汉—马来语料进行采集

、处理、储存和利用,形成统一技术标准体系。三、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本系统满足了不同行业的翻译需要,填补翻

译服务市场缺口,其主要技术特点和先进性有:1、研发快速

匹配算法:借鉴本公司成熟的印尼语分词的算法,优化了马

来语的分词技术,借助已建立好索引的词典,就能够快速地匹

配出所有识别术语,系统的瓶颈转移到术语词典的检索速度

,从而大幅度减少CPU操作,提高匹配效率。2、实现多领域的

大规模专业术语词典管理:以单例模式载入专业术语词典过

程中建立多层次的哈希索引的方法实现高并发地提供术语检

索服务。3、基于IP限制、JS脚本和userAgent封锁等多种方

式组合提升反爬虫甄别处理能力,便于系统推广使用,以及保

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在线词典系统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企业多年来在东盟

语言处理技术上的探索和积累,并在跨语言垂直搜索、语料

自动采集系统、语料自动处理系统等多项产品中得到应用,

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迭代改进,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产品

可应用于翻译业务领域辅助翻译过程中的词典释义。系统采

/1410/ 译畅汉马来在线词典软件V2.0

用IP限制、JS脚本和userAgent封锁等方式组合升级反爬虫

技术,防止系统数据被恶意爬取、篡改,保证系统安全。五、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译畅汉马来在线词典软件已经顺利建

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产品经介绍会、推荐等形式投入专业翻

译群体和马来语言专业的高校群体进行推广,均得到客户的

认可与好评,市场潜力很大。但总体而言,双语资源缺乏问题

一直是行业痛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海量的数据中隐藏着

大量初始的语料资源,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搜索、收集和抽

取等。可以针对这些资源开发自己的专利技术用于在互联网

找到这些资源,并开发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工具来给语言工程

师使用处理,从资源中提取到语料;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

初始语料资源是在个体译员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集中数

据再采用技术手段处理提取。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1411/ 一种基于R语言的化合物质谱信息批量检索算法构建及软件开发(Msbatch search)
一种基于R语言的化合物质谱信息批量检索算法构建及软件开发(Msbatch search)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当前高分辨质谱技术的检测能力已能对几百甚至上

千种靶标物质进行快速、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定性和定量

。在这些工作中,更多的技术限制已不再呈现在质谱仪硬件

,而是受限于互联共建的知识库(质谱数据库)以及能够快

速、充分挖掘这些数据库并输出符合应用场景需求的二次数

据的检索软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几百种化合

物的质谱信息、对应的通用实验信息进行查询。譬如国标规

定需受控的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违禁药品;司法毒物其清单

/1411/ 一种基于R语言的化合物质谱信息批量检索算法构建及软件开发(Msbatch search)

数量均在数百至数千种。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R语言的化合

物质谱信息批量检索算法,通过数据清洗,提取位置标签及关

键词,建立合适的数据抓取方式,调整数据排列形式,可快速

、批量检索Mona等外部公开数据库中的化合物质谱信息。基

于该种R语言算法,我们开发了软件MSbatchsearch。可以实

现对几十乃至几百个化合物质谱信息(包括分子式,精确分

子量,母离子信息,不同实验环境下的子离子信息等)的离线

、快速、同时批量检索,极大缩短当前科研人员在线、逐个

检索耗费的时间,并可一键下载结果报告。通过网络爬虫技

术,在对大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重组后,形成可用自行开发软

件检索的化合物数据库27万条,可配合该软件在本地自由检

索。上述算法和自研软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软件著

作权授权,可极大的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化合物特点并显

著缩短前期信息收集时间,同时对于实验前期实验条件设计

及后期化合物质谱信号解析提供有效帮助。由于数据库母库

可根据实验室内部数据自行扩增编辑,配合本搜索引擎,可达

成化合物质谱信息的知识库构建和快速批量检索。

/1412/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两档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两档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发展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意义重大。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能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

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但是现有的车载蓄电池蓄电量

有限,在汽车行驶中遇到道路条件发生变化时,电动机输出功

率与行驶阻力不能自动调整相应配合,导致耗能较大充电后

续行距离短,从而还未实现广泛的道路应用。薛荣生教授针

对这一问题自主立项专研出能使电动汽车智能化的两档自动

变速驱动总成。这种变速装置采用螺旋凸轮副的传动结构,

/1412/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两档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减小机构的径向尺寸和体积,汽车使用寿命具有较大提高;并

且设置在变速器箱体内的传动轴直接通过差速器将动力输出

,可以根据行驶阻力变化,在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动进行

自动换挡变速速,使电动机输出功率与车辆行驶情况处于最

佳配合状态,将车辆驱动力矩与综合行驶阻力平衡控制,提高

传动效率,与一般的电动汽车性能相比,带有智能化的两档自

动变速驱动总成装置的车辆运行平稳,电机动机负荷变化平

缓,操控稳定,不仅降低了电能耗损控制车辆排放,还提高了

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

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作为世界首例纯电动汽车智慧传动应

用技术,不乏创造性与先进性。这项技术现已在中试阶段,样

车不仅能耗低而且可以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

,功能基本已经实现。凭借不懈努力不怕吃苦的创造精神,于

2016年5月份,中国发明协会授予薛教授第九届“发明创业奖

·人物奖”。

/1413/ 变波长LED诱导荧光分析仪
变波长LED诱导荧光分析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变波长LED诱导荧光分析仪开发完成了LED光纤诱导

荧光激发光源波长自动转换系统,利用多种规格超高亮度的

LED作为荧光激发光源,通过光导纤维将光直接引导至毛细

管检测中心,避免了光在毛细管壁产生的折射和散射,减小

了能量损失,提高了测定灵敏度;自动变换波长、波长范围

宽,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寿命长、成本低、操作简单便

捷,主要应用于生命科学、医药分析等领域。技术指标:波

长范围:190-740nm;波长精度:±2nm;时间常数:0

/1413/ 变波长LED诱导荧光分析仪

.1/0.2/0.5/1.0/2.0/5.0/10.0;检测限:≤1×10-6g/

ml(对氨基苯甲酸);定性重复性:RSD≤1.5%;定量重复性

:RSD≤3.0%。仪器功能及精度、稳定性、重复性和灵敏度均

达到设计要求。荧光分析技术不仅在基础科学中得到广泛应

用,在临床医学等领域也有较多应用。如临床疾病诊断、临

床蛋白分析、临床药物监测、代谢研究、病理研究、同工酶

分析、PCR产物分析、DNA片段及序列分析等。人类基因组计

划最终目标的实现比预期一再提前,很大的功劳应归功于荧

光分析技术能够进行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技术,随着人类基因

组计划的实施及“后基因时代”--一个以蛋白质组学为重点

的生命科学的新时代的到来,荧光分析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

用。

/1414/ 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叉
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叉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一种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叉,

包括端部轴管、腿管I和腿管II,所述腿管I和腿管II分别与

端部轴管固定连接,腿管I固定设置变速器安装挂耳,腿管

II设置轮轴座;装配时,制动器固定设置在腿管II上,轮轴

座套在轮轴轴承座外圆用于支撑轮轴,所述轮轴座与轴承座

配合的内孔的直径由中间到两端逐渐增大,该发明轮轴座可

相对于轮轴小幅度摆动,自动达到对中目的,使用时,各摩

擦副会自动进行调解,不会造成偏摩,特别是对于相对于腿

/1414/ 机动车自动校正制动器同轴度的组合式平叉

管固定设置的制动器,可以自动消除摩擦片对车轮的偏摩,

节约能源和动力,延长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寿命;可方便在安

装过程中保证各摩擦副的同轴度,避免偏摩,延长各摩擦副

部件的使用周期。

/1415/ 我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体制机制研究
我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体制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为烟台生产力促进中

心所承担的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一般项目,项目名称

为《我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为:2016RKA06010。(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课题组充

分研究了国内外大量相关的经验、实例,并结合烟台市大型

科学仪器共享工作实际情况,以科技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指引,进一步理清思路,对创新券制度

在我省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资料完整可靠

/1415/ 我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体制机制研究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进行了深

入研究,方法得当。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探讨以释放“科研

生产力”(科研人员)科研热情为手段推进“计划科研”向

“市场科研”转变、向企业需求为主体的投入模式转变的体

制机制改革思路,为更好的推动我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提出建议。共享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山东省各地

级市都存在,相互之间经验都可以借鉴、采用。本课题的研

究成果,将有力促进从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放共享向各类科技

资源、科技服务的开放共享的发展。(3)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目前,国内外类似研究大多着眼于网络平台建设、

共享模式、服务保障等方面,对于科技体制机制研究较少。

山东省“创新券”工作已进行了两年多探索,课题组通过工

作成效及发现的问题,从小处着眼、从具体工作着眼,最后提

出了(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跨政府职能部门、跨业务

工作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统筹管理机制;(2)创新共享激励

方式,引入市场监督机制降低制度成本和诚信风险;(3)改

革财政性投入的科研仪器的管理方式,释放大学、科研院所

“小体制”约束;(4)探索建立科研人员参与社会开放共享

的知识价值合理收入机制等创新性建议。(4)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1.为山东省、省内各地市、各高

新区(开发区)科技主管部门开展大型科学仪器及科技资源

开放共享工作提供决策参考;2.为大学、科研院所等开展大

型科学仪器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作提供借鉴、参考。(5

/1415/ 我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体制机制研究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报告被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采纳,为下一步烟台高新区开展大

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及科技资源共享工作提供了参考。课题

组在课题报告的完成过程中,发表论文3篇,其中国际会议论

文1篇:分别是:1.在“20172ndInternationalSeminaronA

ppliedPhysics,OptoelectronicsandPhotonice(APOP2017

)”(ISBN:978-1-60595-522-3)发表的“Large-scaleSc

ientficInstrumentsOpendingandSharingMechanism”。2.

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发表的《山东省中小微企业使

用“创新券”工作中的误区解析及建议--以烟台市大仪工作

为例》。3.在《中国设备工程》期刊发表的《关于促进烟台

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思考?》。本课题围绕山东省大

型科学仪器共享实例提出对策建议,共享工作开展过程中所

遇到的问题在山东省各地级市都存在,相互之间经验都可借

鉴、采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有力促进从大型科学仪器

的开放共享向各类科技资源、科技服务的开放共享的发展。

(6)历年获奖情况:2018年山东省科技情报科学技术奖。

/1416/ 昆明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昆明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昆明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是昆明市环境监

控指挥中心二期系统建设项目(B包)的一个子系统,由昆明

市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立项批复(昆信办[2007]144号)。

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地理信息和三维全景等先进的信息

化技术,建立昆明市危险品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库、危险源

空间数据库及市辖区重点风险源三维全景影像数据库,通过

WEBGIS集中展示环境突发事故处置的相关信息,在电子地图

上直观再现应急方案中物资、人员调配方案,污染源扩散过

/1416/ 昆明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程,及事故点周围敏感点(危险源,危险品,重要设施)分布

情况和详细信息,实时在线环境自动监测数据。同时,利用污

染扩散模型动态模拟环境突发事故进展;同时动态生成事故

处理处置报告(初报、续报方式),分析和展示环境突发事

故处置过程,及时提供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信息。系

统结合监控报警和12369呼叫投诉系统,科学调度、及时处理

全市范围内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因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的重

大事件,提高监督管理、应急响应及处理能力应急的技术保

障。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如下:1.基于UML的面向对象设计

方法在软件分析过程中,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OOA),使

用RationalRose或MicrosoftVisio等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

具(CASE)。在系统设计和建模过程中,采用面向对象的软

件设计方法(OOD),遵守统一建模语言(UML)的标准规范

。2.基于J2EE技术架构的分布式开发系统建设采用J2EE技术

架构的分布式开发,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能够兼容各种软

硬件运行环境,包括采用不同CPU的计算机主机系统,以及UN

IX、Linux和Windows等操作系统。3.基于XML/GML的数据访

问服务昆明市环境监控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将采用基于XML

/GML标准的描述空间数据及业务数据。为方便数据的应用,

针对不同层次和架构的应用,通过基础框架平台提供统一的

、基于WebService的XML/GML数据访问接口。4.基于ArcGIS

Server的GIS组件开发本项目将选用基于关系数据库的ArcS

DE进行空间数据存储,空间数据的调用采用ArcGISServerMa

/1416/ 昆明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pService服务实现。5.基于B/S模式体系结构针对环保系统

的日常性办公业务以数据操作、信息查询、数据浏览为主,

要求操作简单直观、易于维护,因此,环境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放射源管理系统、"12369"呼叫投诉系统、环

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采用B/S构架进行开发。B/S模式开

发系统,易于系统推广运用。6.基于元数据的多源异构数据

集成针对本系统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将以元数据的方式进行

描述,并建立相应的注册机制,在多用户、多平台、多数据源

的复杂异构环境下实现数据集成和数据共享。整个异构数据

集成共享机制主要包括一个中心元数据服务器和多个分布式

数据服务器以及远程客户端,元数据服务器包含所有用于共

享的异构数据的元数据,各个数据服务器则存储共享的异构

数据,用户在远程客户端通过分布式网络数据,先访问元数据

库,通过对元数据的解释再选择合适的数据接口访问存储在

不同数据服务器中的异构数据。7.基于门户技术的系统安全

机制系统将采用门户技术实现“一站式”的单点登录服务,

实现系统访问安全,通过严格的用户认证管理方式,严格的数

据资源的访问权限设置和并发控制机制,保证系统用户的合

法性、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保密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8.基于框架技术的系统设计整个系统已经构建了应用集成框

架,因此在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基于现有框架的

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其创新点如下:1.利用污染扩散

/1416/ 昆明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模型动态模拟环境突发事故进展;同时动态生成事故处理处

置报告(初报、续报方式),实时分析和展示环境突发事故

处置过程,及时提供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信息。2.利用

基于WebGIS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电子沙盘方式集中展示

环境突发事故处置的相关信息,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再现应急

方案中物资、人员调配方案,污染源扩散过程,及事故点周围

敏感点(危险源,危险品,重要设施)分布情况和详细信息,

实时在线环境自动监测数据。3.利用三维全景技术,建立昆

明市重点环境风险源三维全景数据库,并通过B/S模式集中展

示。4.整合危险化学品数据库,建成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

及应急处理处置方法数据库,建立污染源、危险化学品库及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及应急处理处置方法数据库三者动态

关联。

/1417/ 高端光学太赫兹仪器及产业化
高端光学太赫兹仪器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团队所从事的光学与太赫兹传感领域是未来传

感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将具有重要商业和学术价值

。前主要的研发成果有:高精度的光学相干振动仪、高性能

太赫兹传感系统、精密激光自准直仪、低成本的眼科光学诊

断仪器等。核心技术优势及产品竞争力介绍如下:光学相干

测振仪光学相干测振仪(OpticalCoherencevelocimeter,

OCV)是一种利用宽带光的干涉进行物体振动测量的技术。

因为利用光为探测介质,所以本方法的测量精度极高。其中

/1417/ 高端光学太赫兹仪器及产业化

振动体的空间位置信息被调制到宽带光的干涉谱中,依靠超

高精度的周期信号频率提取技术,本团队设计的光学相干测

振仪可以在0到2cm的范围内实现0.05nm的位移测量精度,并

具有极高的测量频率响应,最大可测速度可达50kHz。另外

,本团队还研究光纤式的光学相干测振仪系统,整个系统高

度集成,体积小、可手持。同时结合波分以及时分等光路分

束与耦合技术,本系统可实现多路阵列式探测,最多可实现

32路同时测量的功能。本产品在高精度位移测量、机械振动

测量、声学测量以及超声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高性能

太赫兹系统太赫兹是波长介于光波与微波之间的一种电磁波

,是当今世界的科研前沿。太赫兹(THz)波的波段能够覆盖

有机体和生物大分子等物质的特征谱;利用该频段可以加深

和拓展人类对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信息学和生命科学中

一些基本科学问题的认识。1.生物分子检测是太赫兹的一个

重要应用领域,然而水分子对太赫兹波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当前的商业太赫兹仪器只能对烘干后的生物样品进行检测

,其检测结果与活体检测存在差异且操作过程异常复杂。本

团队利用表面等离子增强技术,通过在硅棱镜表面加工金属

超结构激发等离子波实现太赫兹光的局部极大增强,以此实

现活体带水生物样品的实时太赫兹光谱检测。另外的基于此

技术实现的高性能太赫兹系统将在生物分析领域发挥重大作

用。2.团队核心成员提出的太赫兹光电导天线后射式太赫兹

激励源可极大增宽太赫兹系统的带宽,可提高太赫兹脉冲成

/1417/ 高端光学太赫兹仪器及产业化

像系统的分辨率。3.团队核心成员提出的太赫兹相位传感理

论,可实现对微小介电环境变化的监测,具有极大的传感应

用价值。精密激光自准直仪器精密激光自准直仪是一种利用

光的自准直原理将角度测量转换为线性测量的一种计量仪器

,它广泛用于小角度测量、平板的平面度测量、导轨的平直

度与平行度测量等方面。钟舜聪教授团队目前已完成前期的

实验验证,已经具备设备小型化的能力,可实现便携式测量

系统,适合机床导轨等生产现场的检测。第一代系统目前是

基于PC机,第二代系统拟基于实时操作系统。低成本的眼科

光学诊断系统目前国内大部分三甲医院眼科使用的光学诊断

系统大多是进口产品,主要来自德国的蔡司等。OCT系统的

价格昂贵,约在70万-140万之间,国内缺乏一种价格低廉且

性能可靠的国产光学诊断系统,这就制约着乡镇卫生院、社

区医院等基层机构使用该类光学诊断系统。本研发团队研发

的低成本光学诊断系统(售价少于20万,性能指标不低于国

外进口产品)可满足基层地区患者的检查需求。所建立眼科

OCT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可实现眼科疾病智能分类和定级、

眼科疾病自动诊断,也将有助于我国眼科分级诊疗体制的建

立。

/1418/ 我国体育立法及法律体系研究
我国体育立法及法律体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体育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门法,在一定

程度上实现了“有法可依”的朴素理想。但今天仍有诸多问

题没有得到应有的解决,分析原因,一是价值观问题,二是体

育法律体系的不和谐问题。与以往学界的研究不同,本研究

不是注重于体育立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具体的制度框

架设计、制度运作的事实,即静态的描述,因为这些内容,学

界已有丰硕的成果问世,而是从立法的理性分析入手,彰显体

育立法的特性,以此论证,当今我国体育立法的几个关键要素

/1418/ 我国体育立法及法律体系研究

—理念、原则、依据、价值,建构独特性的体育法律体系,试

图为我国体育法制建设找到一个与现实结合的契入点。全文

分三个时期对我国体育立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述评,对比

分析国外的体育立法经验和教训后,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理念、原则、依据、价值是我国体育立法活动不

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是构建完备的社会主义体育法律体系的

根本基点。因为理念是决定我国体育立法活动方向的理性选

择和根本指导,法治、民主、科学等体育立法的基本原则是

体育立法活动的法理基础和准则,体育立法的内在需要、现

实条件和法律依据是体育立法活动的直接条件,而体育立法

的价值选择将直接决定着体育活动中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和

范畴。总之,我国体育立法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涉及了几

乎所有的体育社会关系,形成了包括对体育社会关系进行调

整的所有法律规范,完善的体育立法需要建构完备的体育法

律体系。完备的体育法律体系应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

法》为核心,有相应的体育配套法的体系。建构完备的社会

主义体育法律体系应通过修改《体育法》和进一步完善体育

配套法的立法活动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419/ 融合实体和交互上下文信息的社会化推荐方法研究
融合实体和交互上下文信息的社会化推荐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推荐系统是应对信息过载并为用户提供信息推荐的

有效工具。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系统中收

集了大量上下文信息,而现有社会化推荐算法又难以有效融

合这种上下文信息。为实现常见的实体和交互上下文融合的

社会化推荐算法这个整体目标,亟需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现

有工作在融合多视角实体上下文时,没能有效利用多视角间

的关联特性,来消除噪声、冗余和维度差异;第二,现有工作

缺乏有效的多类别交互上下文融合的策略,亦没有提取和利

/1419/ 融合实体和交互上下文信息的社会化推荐方法研究

用其操作性语义的方法;第三,现有工作未能有效结合实体和

交互信息,来挖掘社会化网络中的社交关系和领域关系。针

对以上问题,本项目着眼于把握多视角实体上下文的关联关

系,提炼多视角交互上下文的操作性语义,结合实体和交互信

息深度挖掘社会化网络,构建融合实体和交互上下文的社会

化推荐算法框架,为融合上下文信息的社会化推荐算法应用

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1420/ 高等教育创新理论与陕西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创新理论与陕西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实证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学前教育
技术详情

  自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

新理论经过80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两大分支:技术创新

和制度创新。90年代中期以后,各种创新的复合术语开始在

国内广泛使用,高等教育创新也逐渐成为社会创新的热点问

题。该项目以高等教育创新为主线,结合我国和陕西省高等

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中出现的若干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

进行了五大主题研究。研究报告包含了理论研究、专题研究

和实证研究,在高等教育创新原理、高等教育创新主体、高

/1420/ 高等教育创新理论与陕西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实证研究

等教育创新动力机制、高等教育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创

新等方面有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在研究技术上,本研究运

用灰色预测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曲线模型等多种

预测方法对陕西省2005-201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

进行了预测;运用集中度计算方法对陕西省普通高校的分层

定位进行了划分;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陕西省高教

发展规模和高教实力在全国30个省份的定位进行了探讨,分

析了我省高教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省高

教发展战略转型的建议。本研究为研究高等教育创新问题奠

定了良好基础,有利于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创新研究的科学性

和规范性,有利于高等教育创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同时,

有助于深化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定性和定量研究,高校与其

它创新主体的比较研究以及中外比较研究,为高校科技创新

实践提供指导;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研究,特别是结合陕西省

高等教育发展实际,进行的“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速

度和规模的预测研究、高校分层定位研究、陕西省高等教育

发展战略转型研究等,明确了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对我省领导、主管部门和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与规划,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截至2006年3月底,课题组成员围绕

课题共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刊物12篇。截

至目前,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共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核

心期刊以上刊物16篇。有10篇学术论文被引用38次。有2篇

论文被全文转载。2007年,该课题获得陕西省教育厅高等学

/1420/ 高等教育创新理论与陕西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实证研究

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1421/ 智能综合测试仪
智能综合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由微处理器控制,完成A/D转换,数据处理,自动

实现功能转换、自动切换测量量程及测量数据的实时显示等

功能。在电路设计中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集成芯片,各功

能电路均为模块式,由一片微处理器控制整机工作,电路集

成度高、结构简单、控制关系明了,故障率低。面板上除电

源/功能转换开关、复位开关外,无任何调节旋钮,且具有

故障自诊断功能,故其可维护性强。该测试仪具有集成度高

、智能化强、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操作使用方便等优

/1421/ 智能综合测试仪

点,可取代现有的三用表、高频毫伏表、频率计及电容表,

达到了一表多用的目的。适用于各类维修保障单位,特别是

野外作业保障单位,用户面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422/ IP宽带接入服务器
IP宽带接入服务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组与以色列RADLAN公司合作,由RADLAN公司提

供路由交换机的核心技术和API函数;南京普天的研发人员

完成用户接入认证功能,并进行系统测试。产品主要技术指

标达到技术任务书的要求,在中小企业和小区接入市场填补

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

)实现基于RadiusClient认证功能,支持多ISP接入认证;

2)支持基于IEEE802.1Q的VLAN、VLAN路由、VLAN聚合以及

GVRP;3)支持组播路由协议PIM-DM;4)支持RIPv1/v2和O

/1422/ IP宽带接入服务器

SPFv2协议;5)多种管理方式:SNMP,本地串口,TELNET远

程登陆;6)记录交换机故障,提供记录日志;7)最大同时

接入用户数1500个;8)完成AAA认证、授权、计费系统;9

)开发了用户端接入软件,实现根据用户名的上网接入、计

费、用户信息的修改。通过此项目的合作开发,填补了公司

接入服务器产品,完善了公司的接入产品——网管系统;提

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校园网和小区接入用户使用情况良好

,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423/ 基于2.4GHz无线通信技术的系列产品
基于2.4GHz无线通信技术的系列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系列产品是基于2.4GHz频段的无线通信技

术,传输距离可根据通信需要进行更改,用于数据和语音的

无线传输。本系列产品可适用于车载系统、无线对讲系统,

无线多媒体语音室、饭店的无线点菜系统、展会的无线调度

系统、大型仓储的无线管理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

社会的许多领域愈来愈多的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本项目的无

线数据和语音系列产品预期经济效益为年产值1000万,产品

技术领先,同时本产品实用性强,市场需求大,回收期短。

/1423/ 基于2.4GHz无线通信技术的系列产品

为未来在无线数据与语音网络领域超过对手,成为行业领先

奠定基础。项目产品产业化后,高新技术带来的高附加值,

将产生很高的社会贡献率。本产品的相应技术很快的就能转

向其它系统的开发,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具有很大的移植性,

本产品的技术还可以平滑应用于其它通信领域。

/1424/ 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

究》为郑州美术馆横向委托项目。伏羲文化,博大包容,反映

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伏羲文化不仅构筑了中华文化的主

要框架,是中华文化的脊梁。同时,伏羲文化也是远古文明的

一个缩影。伏羲被称为中华民族始祖三皇五帝的“百王先”

、“三皇之首”、“上上圣人”。伏羲养成六畜,开创人类

的畜牧时代,结束了茹毛饮血,开始吃熟食。伏羲制嫁娶,结

束了群婚、乱婚,方始“一夫一妻”的对偶婚,正姓氏,别血

/1424/ 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缘,提高了人类的自身质量。伏羲始画八卦,开启了我们的民

族文化之源。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或遗迹,是活着的图腾文

化及其变种,其代表便是民间图形。民间图形可以被视为形

象传播信息关系的手段,是源和流的关系。项目相关技术内

容:1、不同的时代伏羲文化图形流变特征,总结出本原时期

、原始时期、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

历史时期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特点。不同历史时期伏羲文化

的图形的造型和涵义都有变化,。2、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文

化内涵分析。归纳总结了始祖象征、婚姻象征、龙文化象征

、八卦象征等文化内涵分析,3、伏羲文化的图形造型分析研

究。归纳出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中具象图形、抽象图形等图

形造型特征。4、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在传统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以婚俗活动、生活器皿、建筑构件、服饰为主,研究

了伏羲文化的图形流变在传统设计中的应用特点。5、伏羲

文化的图形流变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体分析伏羲文

化的图形流变分在与现代游戏产品设计的应用形式和特征,

在现代包装设计应用中以克莱因瓶与太极图之间的关系,阐

述了伏羲文化图形流变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同时结合佰草集

护肤品的包装设计,更深入论述了伏羲文化图形流变在现代

设计的具体应用形式。同时结合现代插图设计中归纳出其应

用伏羲文化图形新的表现手法。

/1425/ 文件分配表格式数据文件的加密方法
文件分配表格式数据文件的加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分配表格式数据文件的加密方

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将数据文件以文件分配表格式

(FAT)展开,使数据文件具有长目录项及内文,且长目录项

包含长文件名;2、以验证码对长文件名加密,进而产生加密

文件名;3、以加密文件名取代长文件名,进而产生加密文件

。另外,本发明可用加密格式加密内文,进而产生加密内文,

然后将加密格式记录在长目录项,并以加密内文取代内文。

本发明具有适用范围广泛及加密方式灵活的优点。

/1426/ MapStore自动制图平台
MapStore自动制图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从计算机辅助制图阶段到制图自动化,项目组选定

制图自动化这一研究方向,历经三十多年探索与研究,经过科

技、产业、政府及国际同行不断支持,长安大学、陕西测绘

地理信息局、西安测绘研究所等单位的协同攻关,在自动化

制图的基础理论、技术研究、平台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

的进展。典型成果为:MapStore自动制图平台提出了结构地

图语言框架,结构地图语言框架是地图信息模型,它是平台建

模及DLGM产品的符号学理论基础;提出了拓扑地图模型,拓扑

/1426/ MapStore自动制图平台

地图模型是MapStore自动制图平台的结构模型,也是图库一

体的模型;研制了制图规则描述语言,制图规则描述语言是规

则库的描述方法,实现了DLG表达变为地图表达;研发了MapS

tore自动制图平台。MapStore自动制图平台是以拓扑地图模

型为结构的建模平台。基于拓扑地图模型及制图规则的智能

化理念,平台解决了结构地图语言框架、拓扑地图模型、制

图规则描述的完美统一。平台具有制图规则解译、地图符号

关系自动处理、智能处理的相应模块,形成了自动化制图的

机制及关键技术体系,平台除具备大型图形交互系统的能力

外,针对模型研制了完整的操纵模式及人机操作模式,实现了

动态建模。MapStore是拓扑地图模型的动态建模平台,从计

算机领域角度看模型是一个层次网络、非同质(几何、实体

、符号)结点的大型图形交互系统,从地理信息工程角度看

是一个将基础地理信息(DLG)变换为地图符号图形,并进行

自动化图形关系处理、地图符号编辑的自动制图系统。平台

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模型建模动态管理

技术:包括内外存资源的调度管理、数据压缩、图形的四叉

树索引、线索引技术、模型结点的增删改以及动态实时维护

技术、多类型结点的可视化技术;2、制图规则描述语言的解

译:平台对于DLG到地图表达是通过对规则描述的解译实现

的。该过程有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表达式的翻译、参数的

翻译、函数的翻译等过程,把DLG信息变换为地图结构化符号

;3、模型交互模式:模型的可视空间、可视模式、操作空间

/1426/ MapStore自动制图平台

等的规定;4、自动制图机制:针对地理信息(DLG)、规定

、规范、习惯、经验等用制图规则描述语言进行描述,形成

规则库(模板),对DLG要素通过平台提供的翻译器变换为地

图表达信息(地图符号),对于图形间的相互关系采用自动

与智能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最后只有少量的艺术整饰工作由

作业员交互完成,最终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图成果。MapS

tore自动制图平台是制图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标志性

技术之一,平台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极大提升了制图的

效率,基于DLG的自动制图的自动化率达90%以上。项目成果

涉及领域广、研究难度大、研发工程浩大,自主创新性强,总

体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获软件著

作权1项,2010年获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国家测绘局地理

信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2018年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

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在MapStore自动制图平台技术支持下,

2015年、2017年分别获得第三、四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

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及个人第一名,发表学术论文70余

篇。成果平台已推广应用十多年,在城市测绘、基础测绘、

军事测绘、国土资源领域及军地共享地理信息领域中得到广

泛应用,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1、图库一体化产品(D

LGM产品)及应用经过十多年的推广使用,基于平台系统的图

库一体化产品-数字线划地图(DLGM)生产应用于国家、省

级重大测绘项目,在一体化生产体系下,完成了2万多幅1:5万

/1426/ MapStore自动制图平台

、1:1万地理信息建库制图及某省的全省国军标数据改化工

作。2、平台系统应用于某新型机动测绘导航信息服务装备

该信息服务装备是以MapStore平台为基础研制的新装备,实

现了多比例尺、不同规范、不同投影、不同图种的规则库的

自动制图。与传统的制图技术体系相比,性能明显优于其他

平台,完全可替代国外商业软件,增加了信息安全性及需求适

应性。制图效果好,在专题制图自动化方面,组版与排版能力

显著提升,且管理海量数据的能力优良。基于平台的测绘保

障整车参加了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

人及全国人民的检阅。该成果已在全国其他省推广应用,对

信息化测绘起到重要作用,在测绘行业,地方和军队取得了良

好的应用效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受到行业专家和用

户的广泛赞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427/ 跨平台“金维地学信息处理研究应用系统(GeoIPAS V3.0)”
跨平台“金维地学信息处理研究应用系统(GeoIPAS V3.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2004年至2012年间,乌鲁木齐金

维图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

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创新基金)、新疆地矿局“

基数地质勘查计划”的持续支持下,开发完成了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可同时运行于Windows和Linux平台的“金维地学信

息处理研究应用系统”(GeoIPAS)系列软件产品。2.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GeoIPAS依据地质科学计算理论、资源勘查

方法技术原理和地图学理论等,运用计算机矢量数据生成及

/1427/ 跨平台“金维地学信息处理研究应用系统(GeoIPAS V3.0)”

处理、栅格数据生成及处理、三维图像生成及处理、纹理贴

图和属性导入等技术进行开发。GeoIPAS在自主研发的GIS平

台基础上,利用地质科学计算方法、数理统计理论,图形图像

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等技术,将地质勘探领域内的“重力、

磁法、电法、化探、地质矿产、水文地质和数学地质”等专

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能适应于全球资源勘查信

息处理的软件,改变目前国产软件不能适用于国外地质勘查

工程、且各专业应用软件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现状。不但

要满足了我国资源勘查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科研

中对“数据处理、资料研究、信息提取”等方面的需求,而

且也为我国地质勘查业走出国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3.技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造性的利用跨平台开发技术,开发了

一套多功能的资源勘查信息处理软件GeoIPAS,实现了地学软

件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上的跨平台运行,是我国地学软件

运行方式的历史性突破,对丰富国产Linux操作系统上应用软

件种类,摆脱我国地学软件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依赖,丰富

国产地学软件种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GeoIPAS软件具备

“跨平台源代码开发技术,资源勘查专业分类应用软件综合

集成技术,全球范围资源勘查数据处理和成图技术,异常信息

快速提取、分类叠加显示成图技术,重、磁、电法资料交互

反演计算技术,三维图像生成及纹理贴图和属性导入技术”

等先进技术和创新。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GeoIPAS软件重点解决了我国资源勘查领域对数据处理、资

/1427/ 跨平台“金维地学信息处理研究应用系统(GeoIPAS V3.0)”

料研究的迫切需求,普遍应用于地质、石油、有色、冶金、

煤炭、核工业、环境等资源勘查行业,科研院校的教学试验

工作。软件整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功能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在国家重点项目、国内普遍开展的资源勘查项目中

得到广泛应用,已取代用户经常使用的美国Surfer和Graphe

r两款软件,用户对GeoIPAS软件给予了“方便、快捷、实用

性好”的评价。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到目前,GeoIPAS软

件已经销售到新疆、内蒙古、沈阳、西藏、山东、安徽、黑

龙江、四川、江西等23个省的地勘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浙

江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南科技大学、中国地科院物化探

研究所、中国地调局天津、沈阳、西安、成都地调中心等科

研院校,市场占有率约为28%。由于GeoIPAS软件是一款专业

性较强的软件,开发中需要了解掌握地质勘查专业知识,才能

开发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功能模块,销售中需要对等的知

识才能充分交流和理解,同时需要突破销售面窄的瓶颈,我们

将不断完善软件产品,使之成为地学软件品牌。

/1428/ 基于完美匹配层的无限域波动问题谱单元模拟方法改进
基于完美匹配层的无限域波动问题谱单元模拟方法改进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二阶波动方程控制的无限域,从无限域内二姐

波动方程出发,导出可直接用高阶有限元方法离散的非分裂

形式、频移、卷积完美匹配层。推导控制匹配层内卷积项的

微分方程进而得到非分裂形式、频移、辅助微分方程完美匹

配层。这就保证了该匹配层可用高阶空间、时间离散方法进

行离散。将其与谱元结合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地震波动数值模

拟方案。

/1429/ 涡旋光束在非均匀湍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及自适应光学校正
涡旋光束在非均匀湍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及自适应光学校正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大气湍流对涡旋光束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抑制大气

湍流对涡旋光束的影响成为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亟需研究解

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项目利用激光大气传输程序模拟计算

了激光在非均匀湍流大气中上行和下行传输时畸变光场中产

生的相位奇点数密度的变化过程,并利用相位奇点产生和湮

灭的速率关系给出理论解释;以Bessel涡旋光束和Bessel-G

aussian涡旋光束为例,数值模拟了无衍射涡旋光束在湍流大

气中传输时引起的光束扩展以及畸变光场中产生的相位奇点

/1429/ 涡旋光束在非均匀湍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及自适应光学校正

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Bessel-Gaussian涡旋光束在自由空

间光通信中作为信息载体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研究了携带

相位奇点且具有多个亮环的零阶Bessel-Gaussian光束在湍

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该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

时保持相位奇异性的能力更强,且光束的波长越长、束腰越

宽以及拓扑荷越高受湍流的影响越小;数值模拟了Bessel-G

aussian涡旋光束、Airy光束、Airy涡旋光束以及光束阵列

在湍流大气中的光强分布、光束扩展等,结果表明,传输条件

和光束的初始参量均会影响无衍射光束或光束阵列在湍流大

气中的传输特性;以Laguerre-Gaussian涡旋光束为例,探讨

了涡旋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的自适应校正。以上结论可

以为涡旋光束在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430/ 火力发电厂燃料信息全程闭环监管系统的应用研究
火力发电厂燃料信息全程闭环监管系统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该项目是河南能信热电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根

据国内行业市场发展需求以及企业现状的背景下自选的科研

项目。2.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远

程视频监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等建立一套完

善的燃料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贯通电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

环节的信息网络,对电厂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数

据进行采集、处理、控制、反馈、分析,并通过信息网络实

现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电厂生产经营管理的智

/1430/ 火力发电厂燃料信息全程闭环监管系统的应用研究

能化和自动化。1)煤质采样、运送、交接、质检全过程的闭

环跟踪监控设备修复、补充、完善另修复22个,形成51个摄

像头的分布式全程覆盖闭环监视,其中17个室外摄像仪,其中

带云台4个。2)通过燃料运输全程闭环监管,很好地避免了偷

、换煤事故发生。3.目前,国内外没有相同的技术产品。4.

该产品的关键技术是实现电厂生产经营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

化,完成从燃料进厂、过磅、进厂煤化验、入炉煤检验、成

本分析、报表结算、混配煤、混配煤辅助决策等整个企业的

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实现运煤车辆的智能化

管理,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目

的。5.该项目已在阳泉市南煤龙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

信阳华豫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得到推广应用。

/1431/ 天邈法院庭审参与人员信息自动采集信息系统平台V1.0
天邈法院庭审参与人员信息自动采集信息系统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于企业自主研发项目

,在法庭庭审过程中,在对嫌疑人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时,会

涉及多个专用硬件设备和专业软件系统,基层法警完成一个

嫌疑人的信息采集工作,需分别使用这些设备,分别在每个软

件系统中进行录入,这种传统的人员信息采集方法不仅操作

繁琐、浪费时间且造成了大量的重复采集,大大加重了基层

法警采集信息的工作任务使得法警缺乏积极性,不仅造成人

力、物力的浪费而且对采集的数量和质量无法保证。为解决

/1431/ 天邈法院庭审参与人员信息自动采集信息系统平台V1.0

这一问题我公司决定开发法院庭审参与人员信息自动采集信

息系统平台。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法院庭审参与人员信

息自动采集信息系统平台采用JavaWeb技术和主流框架技术

,平台通过对法院庭审参与人员的信息采集的操作,记录所有

的法院庭审参与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及参与的案件的信息,完

成庭审的正常操作;系统登录采用账号与密码认证登录方式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采用的系统结构是先进性的

,开放的体系结构,确保系统设计的科学性。2)采用一体化采

集技术,利用软硬件集成技术,将多种人员信息的设备和软件

集成在一台采集柜中,减少使用空间,搬运移动方便;3)通过

软硬件的高效专业整合,实现了人员文字信息、指纹、人像

、身份证等人员特征信息的一站式采集,一次性报送,并在后

台自动实现了各种特征信息的比对与碰撞后,各种比对结果

集中一屏式展现在本地等诸多功能,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根据实际需求开发

接口或通过后期的开发与多系统进行融合,实现真正的人民

法院“大数据”信息管理,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

统维护是整个系统什么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

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

成。法院庭审参与人员信息自动采集信息系统平台只要是针

对公检法庭审过程中使用的软件系统平台适用于公检法系统

范围内;后端需配备高配置服务器采用BS架构作为整套系统

的架设支撑,可实现录入上传的信息实时保存,可实现对已生

/1431/ 天邈法院庭审参与人员信息自动采集信息系统平台V1.0

成的电子版信息后台压缩加密,确保安全性;5.应用情况及存

在的问题:法院庭审参与人员信息自动采集信息系统平台目

前尚处于内测阶段;平台尚需加强稳定性,需其他软件及服务

器配套支持;6.历年获奖情况:无

/1432/ 数字卫星接收系统
数字卫星接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原计划目标为研究开发加密型、CI接口型卫星

接收机、专业解码器,集成国内外主流的CA加密技术,购置

生产检验检测设备,实现批量化生产,并出口到东南亚、北

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项目执行期为两年,原计划预计2

002年卫星接收机产量20万台、2003年产量50万台。通过该

项目实施,形成了数字卫星电视接收、EPG电子节目指南、

MPEG-2码流分析、CI接口技术、CA集成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

,研制出自主产权产品,打破国外厂家垄断,技术、质量上

/1432/ 数字卫星接收系统

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逐步替代国外产品成为主流,成为

公司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应用前景:2002年度卫星接收机产

量35.14万台、产值16283万元,创汇1400万美元,2003年产

量73.04万台,产值26516万元,创汇3050万美元,在国内中

央电视台、中央卫星广播传输中心、中央教育电视台以及各

地市数字化改造中广泛应用,在国外批量出口到欧洲、北美

、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形成知名品牌,经济效益明显,超

额完成了科技计划申请中提出的指标。而计划申请书中200

3年度目标为产值19000万元、创汇2800万美元。项目实际任

务产值超额完成39.55%,出口创汇超额完成8.9%。依托单位

2003年销售额比2001年增长236%,净利润增长244%,利税增

长253%;促进依托单位产品大量出口,2003年创汇3056万美

元,比2001年度增长178%,机顶盒产量78万台,比上年度增

长333%。2004年,数字卫星接收机产量165万台,出口创汇

6600万美元,比上年度增长115.97,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和利润增长点,超额完成项目计划书任务目标。

/1433/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数字化监管技术研究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数字化监管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建设用

地再开发数字化监管技术研究”。建设用地再开发业务涉及

职能部门众多、业务流程复杂、过程跟踪困难,现有国土资

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无法承载建设用地再开发跨部门

全过程的业务监管与服务,迫切需要梳理建设用地再开发管

理模式、创新监测监管技术。本成果是土地资源管理、城乡

规划、地球信息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软件工程等学科的

交叉研究的成果。主要性能指标如下:视频监测终端接差分

/1433/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数字化监管技术研究

源误差<100cm,接收差分精度<300cm,接收通道>10通道,

分辨率>720*576,获取图像像素>500万;带CORS定位系统的

4G传输无线网关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上行速率为20.03Mb

ps。建设用地再开发现场智能监控软件系统的服务器可实现

10路并发智能分析,并且服务器CPU资源利用率70%以下。技

术创新性与先进性为:(1)创新了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智

能化全程监控技术,开发了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现场实时视

频监控终端、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4G传输无线网关以及村

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现场智能监控软件系统,显著提高了监管

效率与自动化水平。(2)提出了高效可伸缩的存储架构,通

过动态调整存储架构中的节点数目,提高存储系统的自适应

性和可伸缩性。并优化了异构数据效索引技术,有效提高了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数据的质量以及存取效率。(3)提出

了结构化数据知识表达方法与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业务规则

推理机制,为业务监管提供决策支持手段。本成果达到中试

阶段,适用于建设用地再开发监测评价、规划调控与监管服

务。研究成果已在广东省省市县三级业务部门及江苏省无锡

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相关业务中实际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村镇

生态环境,完善了城乡功能设施,优化了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

局,提升了人居环境水平。

/1434/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灵敏度频率控制方法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灵敏度频率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灵敏度频率

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接收机中频采用两阶带阻滤波器,用于模

拟目标回波衰减特性,在近距离时使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以

防止近程杂波使接收机发生饱和;在远距离时使接收机保持

原来的增益和灵敏度,以保证小目标的获取和辨别;两阶带阻

滤波器用LC网络来实现,带阻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雷达系统

接收机的中频频率,3dB带宽根据雷达发射信号的调频斜率和

作用距离来确定,为最大作用距离的三分之一所对应的3dB带

/1434/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灵敏度频率控制方法

宽的2倍。电路形式简单,实施方便,经测试表明,目标距离在

10Km内,目标回波信号幅度衰减约46dB,且每倍频程衰减约1

2dB。

/1435/ 基于布里渊技术远距离光纤传感系统
基于布里渊技术远距离光纤传感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基于布里渊技术远距离光纤传感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执行期为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课题来源为威海市

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为2014GGX045。本项目主要研究基

于布里渊技术的远距离光纤传感系统,利用布里渊频移特性

,通过对大型建筑物进行温度、应力监控,进行结构健康监测

预警,通过光纤传感网络,自动向控制中心发出预警信号,避

免重大事故发生。本项目主要研究研究的关键技术包括布里

渊光时域反射(BOTDR)技术、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

/1435/ 基于布里渊技术远距离光纤传感系统

技术、外差检测微波下变频技术、GHz采样频率的实现技术

及解调温度和应力,功率和频移双参量监测技术。主要技术

指标:传感距离:80km;测应变精度为10με;测温精度±

;1℃;测量时间最小10s,取决于测量距离、温度与空间分辨

率;温度范围(-30~+300℃);通道数最大可以扩展到32通

道。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船舶、舰艇、飞机

、航天器等人工建筑构造物的健康状态检测;电力及通用隧

道的沉降、应力、应变、位移、收敛监测等隧道坍塌预防;

高速公路、国道、铁路等野外环境两侧斜面的山体滑坡监测

。更可应用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测和预警

。该成果申请8项专利,其中发明5项,授权专利3项;获得软件

著作权登记1项。

/1436/ 恒丰银行企业级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恒丰银行企业级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企业级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实现了跨中心双

活的高可用架构,通过构建集团级客户信息标准体系和数据

模型,建立了统一的客户信息识别机制,采用基于客户意愿的

多主体客户信息共享与统一管控机制,对客户信息数据进行

统一管控,从而提升客户信息质量,提高了业务的协同效率,

降低客户信息管理运营成本。为构建客户统一视图、提供多

元化的金融产品及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撑。

/1437/ 数字多媒体信息隐藏技术研究
数字多媒体信息隐藏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信息隐藏利用感知系统的冗余和数字多媒体数据的

统计冗余,将秘密消息以一定的编码或者加密方式嵌入到公

开的数字媒体,可靠地隐藏了秘密消息的存在性。与信息隐

藏相对应的隐藏信息检测即隐写分析,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

一个新的、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报告主要介绍了信

息隐藏技术的起源、发展现状、基本特性、基本原理、研究

内容、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1)提出一种DFT域嵌入的盲提取隐藏算法。该算法在

/1437/ 数字多媒体信息隐藏技术研究

嵌入秘密图像时,先对原图像进行分块,再对每块进行视觉特

性(HVS)分析,分块嵌入秘密图像;并利用混沌系统Logist

ic映射对秘密图像做置乱和加密,提高秘密图像的抗剪切性

,增强隐秘图像稳健性和隐密性。(2)对DFT域系数进行量

化处理,将秘密数据隐藏在隐秘图像的DFT中频系数量化结果

的奇偶特性上,算法既保证较高的稳定性,又保证了嵌入后所

有系数奇偶统计特性不变,以抵抗滤波攻击和奇偶统计分析

。(3)基于RB曲线图像融合的信息隐藏技术,它通过设定参

数值使得水印呈现由人眼可以分辨到人眼无法分辨的变化。

算法在图像的时空域进行,无需对图像进行变换域处理,且可

以直接处理水印图像是灰度图像的情况,简单易行。(4)提

出利用Arnold置换对水印做了置乱和加密,提高水印图像的

抗剪切性和隐密性;利用小波变换可分别理处低频分量和细

节分量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选取小波系数进行水印嵌入的

方法。

/1438/ 越西县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越西县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政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按照“四川科技扶贫在线”越西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六有”标准完成硬件场地建设、机构设置、人员及设备配

置、职责制度以及专家、信息员录入等前期筹备工作,组织

科技平台专家、信息员操作培训,开展线下贫困村技术服务

培训工作。1.组织机构。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

长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县委常委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

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

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教科局,由县教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

/1438/ 越西县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任,负责做好“四川科技扶贫在线”越西平台日常组织、指

导、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2.人员构成。由教科局科技

股1人、生产力促进中心2人、临聘2人共五人组成越西平台

运管中心管理员及分诊员队伍。3.场地建设。租用装修文昌

大道临街50㎡门面一间作为越西平台运管中心办公场所。4

.完善平台运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运管中心工作职责、信息

分诊员工作职责、专家工作职责、信息员工作职责、科技服

务券兑换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5.越西平台准备情况。(

1)以越西县政府名义向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提出越西平台运

管中心开通申请已获通过;(2)平台运管中心系统已收录全

县农林水牧气象等部门专家113人,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技员、

贫困村村干部信息员845人,贫困户14919户;(3)8月中旬组

织开展平台中心在册专家、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技员、贫困村

村干部信息员科技扶贫在线app操作业务培训3次,2017年8月

底越西平台运管中心正式开通运行。(4)9月-12月平台专

家服务科技有效咨询204条,解答204条;产业信息3家,供销对

接1家,门户新闻信息5条(省平台采纳1条)。

/1439/ 一种高温高压复杂天然气节流温度和气液比的测定方法
一种高温高压复杂天然气节流温度和气液比的测定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复杂天然气节流温度和

气液质量比的测量与计算方法。现有方法和软件在计算压力

高于20MPa,温度高于60℃的含H2S、CO2、凝析气等复杂天然

气的节流后温度时偏差达8℃以上。本方法可根据所提出的

测量和理论计算方法,准确的得到节流后的温度和气液质量

比,温度偏差小于3℃,解决了上述问题。其步骤是:分析节

流阀后分离器中的天然气气体、液体组分和产量;测量节流

前的压力、温度,节流后压力;获得各组分的基础物性参数;

/1439/ 一种高温高压复杂天然气节流温度和气液比的测定方法

采用改进的Wong-Sandler或Lee-Kesler混合规则确定天然气

的虚拟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采用迭代方法求解状态方程及

等焓节流模型,得到节流后的温度和气液质量比。

/1440/ 牵引传动及流变模型的研究
牵引传动及流变模型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应用在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设

计计算中,为变速机构的最大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的计算提

供科学的依据。在牵引传动中,油膜的牵引系数将对传动副

的寿命和传动精度产生极大影响。同时,油膜的最大牵引系

数直接影响到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和加压机构的载荷。该项

目通过模拟实验和数值分析的方法,明确了牵引传动的牵引

特性,提出了新的传动油膜的最大牵引系数的计算方法,并

对不同的工程材料的牵引性能和疲劳寿命进行了研究,提出

/1440/ 牵引传动及流变模型的研究

了改进工程材料性能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这为以后的牵引传

动机构的开发和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将大大促进牵引传

动机构的普及与推广。牵引传动的研究将为高级无级变速器

的设计和计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工程计算方

法,这将大大加快高级无级变速器的国产化进程,有着广阔

的市场应用前景。若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其它轻工领域加

以推广,将对提高变速运动机构的寿命、降低摩擦副表面的

磨损和降低传动噪音、提高传动平稳性等方面有重大技术改

进,并带动整个无级变速器行业的发展,可带来可观的经济

效益。

/1441/ 基于WEB的大型起重机械结构无线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WEB的大型起重机械结构无线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WEB的大型起重机械结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整

体配置方案新颖合理,能实时监测起重机的运行状态,监测

数据传输距提出了基于TDC应变测试装置的温度补偿方法和

零点漂移修正方法,降低了温度对应变监测数据的影响,提

高了数据采集的可靠性;研制了基于GPRS的无线应变/温度

测试节点、无线振动测试节点以及无线参数测试节点,实现

了测试装置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制造;开发了基于WEB的监控

软件,实现了终端设备的远程管理。基于WEB的大型起重机

/1441/ 基于WEB的大型起重机械结构无线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械结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产生了良

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我国起重机械结构远程检测和安全

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应用前景广阔。鉴定委员会

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鉴定,并认为其在起重机远程安全检测

技术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建议加快成果推广。

/1442/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力线载波技术及RFI

D射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城市以及

全国这样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该系统不单单只是应用在煤

炭行业,由于该系统独特的电力线载波传输技术及RFID射频

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居民住宅、办公大楼、各大商场、高等

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市政(社区、校园)路灯、各种场馆

、景观照明、等所有公共设施领域(水、电、气、热)设备

的远程自动控制、抄收、计量、收费、监测、维护和高效节

/1442/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能控制管理,其功能拓展领域非常广阔。“基于电力载波技

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率先综合运用RFID射频技术、电力

载波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以及基于内容检索的海量数据

库等技术,填补了我国在人员定位安防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

空白。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不存

在政策风险。项目于2014年11月经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

所科技查新中心单位进行了查新,查新结果为国内尚无类似

相关研究或技术文献报道。目前取得著作权一项,为:金正

基于GIS的人员定位系统软件。本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

线载波技术和RFID射频电子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利用

RFID射频电子技术的功耗小、体积小、应用便捷,可移动等

特点,在使用安全前提下实现对矿井下人员动态分别及作业

情况等数据的采集,并在对采集到的信号处理,通过电力线载

波(PLC)技术实现信号远距离传输,从而实现在离矿井很远

的地方对矿井下的人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并在发现

危险信号的时候及时地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采取相应

的安全措施,有效地控制矿井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

对已经发生危险的情况下,井下工作人员仍然可以向地面发

送搜救请求,给事故搜救带来帮助。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

于电力载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方案。电力线载

波通信系统通常由电力线路、耦合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其中,信号处理单元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并满

足通信质量的要求。耦合单元主要完成信号耦合、滤波,阻

/1442/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止电力线上工频电流进入载波设备,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

全,同时还阻止高频载波信号泄漏到电力设备,以减少变电所

或分支线路对高频信号的介入衰减,以及同母线不同电力线

路上高频通道之间的相互串扰。电力线载波(PLC)是电力

系统特有的、基本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指利用现

有的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的技

术。利用电力电路进行高频信号的传输,具有如下特点:(

1)线路衰减小;(2)电力线路机械强度很高,因而具有较高

的传输可靠性,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3)不需要线路建

设的基建投资和日常维护费用。该系统集井下人员考勤、跟

踪定位、事故预防、灾后急救、日常管理为一体。结合了多

年矿山人员定位技术研发和项目实施的经验,在稳定性、实

用性、易操作性上进行了优化,并改进了核心RFID识别技术

及数据传输技术,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成本,使之成为真正意义

上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利器。该系统性能优越,功能齐全,适

用于广大煤矿及金属矿山,就性价比而言,为同类产品首选。

目前在井下人员管理系统中,读卡分站读取和标识卡主要有

三种方式:近距离人工刷卡、远距离被动识别和远距离主动

识别,都是通过光纤或电缆来对数据进行传输。在系统集成

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识别方式及传输方式的选

择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读取率和便利性。项目总投资额125

0万元,建设期为2012年07月——2015年11月。目前该项目销

/1442/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售额达到1600余万,实现净利润547万,上缴税金200余万。

/1443/ 网固复合型安全网关设备
网固复合型安全网关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柏事特网固复合型安全网关设备广泛应用于政府机

关和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领域。产品通过集成一个安全网关

管理平台,通过单一硬件设备实现整合:防火墙、流量控制

系统、上网行为管理和入侵检测等功能。产品将原来单独的

安全防范产品整合到一个硬件下,在一个平台内共享攻击特

征,通过自主学习系统对安全攻击进行自动统一和优化。同

时对系统日志进行统一显示和管理。同时产品集成度高,管

理和部署极为方便,即使在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情况下也能

/1443/ 网固复合型安全网关设备

通过简单配置实现网络安全防护。现在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

种越来越重要的方面,各级政府和企业对之投入也逐年增加

。未来社会上对于柏事特网固复合型安全网关设备类似功能

产品需求会越来越多,而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的

完善必然导致此类产品在市场上的“井喷”,类似柏事特网

固复合型安全网关设备产品将在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产品将成为网络安全的主流产品,在不久的将来,或成中

流砥柱。产品未来市场极为广阔,有着非常好的销售前景和

应用前景。

/1444/ 基于复合型进化算法的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软件V1.0
基于复合型进化算法的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复合型进化算法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软件(SCEUA-M

T3DMS)根据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通过优化算法产生

种群并进行变异、反射和进化,在全局范围内搜索可能的污

染物排放浓度,最终达到快速、准确锁定污染浓度的目的。

通过实例验证,反演软件在进化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改良性和

稳定性,反演结果与真实值的误差不超过2%,符合实际应用的

要求。

/1445/ 生物信息数据管理软件V1.0
生物信息数据管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生物信息数据管理软件V1.0是一款能够管理大量生

物信息数据的现代管理软件,所管理的内容涉及到生物实验

及准备工作的方方面面。该程序操作简单,反应敏捷,可以即

时查询仪器设备的工作情况、项目检测的样品详细信息、查

询获得的实验结果等,尤其是针对大型生物化学检测实验室

具有仪器功能齐全、测量样品繁多、所用到化学试剂多样的

信息管理尤为可靠。该软件的开发利用有助于生物及交叉学

科的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1446/ 基于AIRIMA模型、线性回归及滑动平均的智能网格订正方法
基于AIRIMA模型、线性回归及滑动平均的智能网格订正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成果背景成果基于“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

务精细”的要求,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业务发展的关键

技术问题,提升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实现传统预报思

路向智能网格预报思路的转化,筑牢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为达到《智能网格预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

的以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智慧型的发展方向,到2020

年,建成“预报预测精准、科技支撑有力、核心技术自控、

系统平台智能、人才队伍优化、管理科学高效”的从零时刻

/1446/ 基于AIRIMA模型、线性回归及滑动平均的智能网格订正方法

到月、季、年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需要发展改进适合

本地区的智能网格预报订正技术的目标,实现智能网格产品

在服务领域的全应用。酒泉市气象局开展智能网格订正技术

研究,本成果依托省局科技预报处下达项目任务。二、成果

的技术原理和创新性成果技术研发中,按照气候特点将酒泉

市分为5个区域:马鬃山为代表的北部山区、安敦盆地、瓜

州东部及玉门、金塔、南部山区。主要用来分析不同气候特

点的地域预报差别。同时根据季节划分进行检验评估,找出

不同季节智能网格预报的特点。(1)成果将智能网格数据

库中智能网格预报产品grib2格式解析入库,方便在实际工作

中的应用。Micaps系统是目前预报人员工作的基础系统,智

能网格产品是grib2格式的二进制文件,不能在系统中直接打

开应用。为了方便预报员日常工作的需要。利用wgrb2程序

对预报结论进行读取,生成micaps格式的文件,供业务工作中

进行调用。利用python编程语言编制了micaps格式的解析程

序,将智能网格预报结论按照micaps第四类格式进行了解析

,可以实现每日预报结论在micaps系统显示。(2)成果找出

了最优的订正方法,对预报场进行订正。订正检验订正技巧

为正技巧完成了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日最大风速的检验评

估工作,建立了多个订正模型,并对模型的订正效果进行检验

。利用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资料用于模型的建立

。2020年1月1日至8月31日资料做为回检。用全市32个骨干

站资料做为检验评估对象。编制了自动入库程序,完成了32

/1446/ 基于AIRIMA模型、线性回归及滑动平均的智能网格订正方法

个骨干站历史资料和实况资料的收集入库以及智能网格相应

的预报结论的入库工作;利用AIRIMA模型、滑动窗平均、加

权移动平均等方法建立了智能网格预报订正模型;编制了预

报准确率检验程序,对预报模型的效果进行检验。(3)成果

实现任一点未来72小时逐小时气温、降水和风速的输出。项

目依托酒泉市县一体化平台做为输出媒介。实现了任一格点

逐三小时预报结论的输出。主要展示方式为格点图展示、曲

线图展示。并根据需要输出到文件,供预报服务使用。成果

创新性的在“酒泉气象”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基于位置的身边

实况的资料调取,实现了温度、降水、湿度、风和能见度要

素的终端显示。

/1447/ 东方钢铁船板电子质保书应用管理软件
东方钢铁船板电子质保书应用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东方钢铁船板电子质保书应用管理软件基于J2EE平

台开发,通过嵌入到内部应用系统实现交互。服务端运行环

境为Windows2000Server,客户端前置机运行需具备USB接口

,操作系统为WindowsXP;开发语言为Java,应用服务器采用J

BOSS3.2。具有支持用户在线查阅船板电子质保书、支持用

户在线验签或退回船板电子质保书、支持用户下载或者批量

下载船板电子质保书、支持用户打印带光栅的船板电子质保

书、支持用户跟踪验签明细、实现用户统计验签的船板电子

/1447/ 东方钢铁船板电子质保书应用管理软件

质保书等功能。

/1448/ 广西“勤廉发改”信息管理平台中心v1.0
广西“勤廉发改”信息管理平台中心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自选项目。依据自治区发展改

革委制定的廉政风险防控“两表一图”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办法,遵循“简便、易行、管用”的宗旨,以“勤和廉”为核

心,以科技为手段,构建风险预警监测数据模型,对全委各处

室和岗位的效能和风险进行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实时监控和

预警处置,设计开发了“一网五库一平台”廉政风险防控管

理信息平台。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信息

平台基于.NET框架的B/S的三层体系结构,采用SqlServer20

/1448/ 广西“勤廉发改”信息管理平台中心v1.0

08数据库,依托应用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两表一图”(即

《主要职权目录一览表》、《廉政风险防控一览表》和《主

要业务程序流程图》)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办法》,以现

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

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管

理信息平台。1.廉情指标体系及算法通过结合廉政风险防控

“两表一图”,将指标体系分为静态风险指标和动态风险指

标。静态风险指标主要用于针对岗位和处室进行风险评定,

根据岗位职权重要性,职权多少,存在的风险点数量设定风险

点基础风险值和权重系数,通过静态风险计算公式计算出相

应岗位和处室的风险值。信息平台默认将风险值分为10个等

级,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动态风险指标主要用于针

对个人进行风险评定,个人对应相应岗位,主要通过自我监测

、组织监测、行政许可审批业务数据监测、社会监测等四种

动态监测方式对个人动态风险的评定,形成议廉查廉的评价

数据和评价机制,并根据动态风险计算公式计算出的风险等

级参考静态风险等级进行划分。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出的风险

值通过风险指数走势图展现出来,供纪检监察部门和个人实

时了解和监察勤廉状况。2.廉政风险监测预警技术结合廉情

指标体系,以静态风险指标作为参考,动态风险指标作为重点

预警和监测参数,通过自我监测、组织监测、行政许可审批

业务数据监测、社会监测等四种监测方式对个人动态风险的

评定,研发了廉政风险监测预警技术。3.处置管理机制的实

/1448/ 广西“勤廉发改”信息管理平台中心v1.0

现风险处理主要包括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三个方

面。相关人员使用此功能时,首先选择被预警提醒的单位和

个人,然后填写预警信息并发送蓝色预警信息。被预警人和

单位在接收到信息后根据预警信息内容进行处置,并根据需

要进行回复。系统自动记录信息发送人,发送时间,接收人阅

读时间,接收人回复时间等信息。4.业务系统数据采集技术

利用Webservice接口技术研发了采集各个业务系统业务办理

情况数据模块。通过实时或定时抓取业务系统的数据,并由

信息平台中的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和处置,并汇总和计算出有

关个人和处室的廉情指标分值,分值计入动态风险分值,实现

业务系统与信息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信息平台对个人业务处

理情况的实时监控。5.PDCA管理循环的实现PDCA循环是指按

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纠正(Ac

t)的过程持续循环进行管理和改进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陈国将廉政风险防控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

处理方法和PDCA循环结合起来,并利用信息化技术研发出了

对应的功能模块和子系统。(二)性能指标1.与Microsoft

Office软件无缝衔接,支持Word、Excel、PDF、PPT、JPG等

常用文档和图片以及音视频格式附件;2.支持最大用户数≥5

00;3.峰值在线用户数≥300;4.系统登录、退出时间<1秒;5

.文件查询、跟踪时间<2秒;6.综合查询时间<4秒;7.综合

事务处理时间<4秒8.系统支持7×24小时无故障、安全

/1448/ 广西“勤廉发改”信息管理平台中心v1.0

可靠运行。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1.将廉政风险防控“

两表一图”信息化的基础上与计算机算法结合,编制勤廉动

静态指标,结合管理制度、研究理论和成果,设计并实现了廉

政风险防控计算机算法。2.通过设置了廉政风险“红、黄、

蓝”3色预警,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W

eb技术实现了风险指标体系监测和预警,将被动监测和主动

预警结合起来,实时监测单位廉政风险情况。3.通过创新性

地将PDCA循环管理理论引入廉政风险管理,并针对循环的各

个阶段和环节设计和研发了效能库、权力库、制度库、公开

库、风险库、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等子系统和模块,使得信

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廉政风险防控变成了可能。4.依托廉政风

险防控“两表一图”,将“勤”和“廉”结合,打造“制度+

科技”的廉政风险防控新模式。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系统处于国内同类系统领先水平。该

项技术成果,广泛适用于各级党委、政府、机关、企事业单

位勤政、廉政的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采用多种安全技术,

系统安全保密性高。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应用

情况该平台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上线运行,同时在自治区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处室推广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安全、

可靠,交换准确、安全、高效,应用效果良好,社会效益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1.平台监测指标数值设置不够合理,导

致监测预警效果不够准确。2.平台对应用单位的核心业务信

/1448/ 广西“勤廉发改”信息管理平台中心v1.0

息化依赖程度较高。在业务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单位,需要手

工录入廉情信息,信息采集难度较大。

/1449/ Si/Ge超晶格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Si/Ge超晶格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Ge超晶格量子级联激光器及

其制备方法,该激光器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硅衬底、Si0.5Ge0

.5缓冲层、硅锗超晶格和SiO2,在硅锗超晶格顶部和Si0.5G

e0.5缓冲层上沉积铝电极,Si0.5Ge0.5缓冲层的厚度为300n

m,所述Si0.5Ge0.5缓冲层为5nm的硅和5nm的锗交互生长形成

硅锗超晶格结构,所述的Si0.5Ge0.5缓冲层的硅锗比例为1∶

1。本发明既能够兼容CMOS工艺,又能够实现锗光源对不同波

长光的需求,且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光稳定性,加工简

/1449/ Si/Ge超晶格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单、方便,为实现片上光源提供一个具体的结构和实施方案

/1450/ 人脸情绪识别软件V1.0
人脸情绪识别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人脸情绪识别系统是一款针对人脸情绪识别而研发

的系统。该系统具有情绪识别、选择图片、拍照图片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相应的情绪识别操作,还可以对拍

照进行相应的设置操作,从而保证拍摄的照片更加的清晰,提

高识别的准确率。用户还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到关于人脸识别

的信息,方便用户可以更好的了解相应的知识。致力于为各

种行为学研究,系统采用三维模型,面部识别技术,悲伤表情

,生气表情,惊讶表情等7种情绪。可疑人员预警分析系统的

/1450/ 人脸情绪识别软件V1.0

特点。1、先:事先预警,事先检测出可疑人员(常用监控设

备仅仅记录犯罪发生);2、无:不需照片,不需要比对照片

;3、动:动态识别,行走中也可以识别;4、好:录像分析,实

时视频和录像资料都可以分析;5、用:应用广,应用场景广

泛;6、高:识别率高,识别准确率高达92%。致力于为各种行

为学研究,系统采用三维模型,面部识别技术,悲伤表情,生气

表情,惊讶表情等7种情绪。可疑人员预警分析系统的特点。

1、先:事先预警,事先检测出可疑人员(常用监控设备仅仅

记录犯罪发生);2、无:不需照片,不需要比对照片;3、动

:动态识别,行走中也可以识别;4、好:录像分析,实时视频

和录像资料都可以分析;5、用:应用广,应用场景广泛;6、

高:识别率高,识别准确率高达92%。人脸情绪识别系统是一

款针对人脸情绪识别而研发的系统。该系统具有情绪识别、

选择图片、拍照图片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相应

的情绪识别操作,还可以对拍照进行相应的设置操作,从而保

证拍摄的照片更加的清晰,提高识别的准确率。用户还可以

通过系统查看到关于人脸识别的信息,方便用户可以更好的

了解相应的知识。致力于为各种行为学研究,系统采用三维

模型,面部识别技术,悲伤表情,生气表情,惊讶表情等7种情

绪。人脸情绪识别系统是一款针对人脸情绪识别而研发的系

统。该系统具有情绪识别、选择图片、拍照图片等功能,用

户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相应的情绪识别操作,还可以对拍照

进行相应的设置操作,从而保证拍摄的照片更加的清晰,提高

/1450/ 人脸情绪识别软件V1.0

识别的准确率。用户还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到关于人脸识别的

信息,方便用户可以更好的了解相应的知识。致力于为各种

行为学研究,系统采用三维模型,面部识别技术,悲伤表情,生

气表情,惊讶表情等7种情绪。可疑人员预警分析系统的特点

。1、先:事先预警,事先检测出可疑人员(常用监控设备仅

仅记录犯罪发生);2、无:不需照片,不需要比对照片;3、

动:动态识别,行走中也可以识别;4、好:录像分析,实时视

频和录像资料都可以分析;5、用:应用广,应用场景广泛;6

、高:识别率高,识别准确率高达92%。

/1451/ 基于优先时隙的分布式动态时隙预约方法
基于优先时隙的分布式动态时隙预约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先时隙的分布式动态时隙

预约方法。其实现方案为:1.为每个节点划分优先占用的动

态时隙;2.根据接收到的勤务帧计算每个动态时隙的冲突概

率;3.为本节点预约动态时隙,选取本节点对应的优先占用动

态时隙查看,如果优先时隙未被占用则直接将其占用,无需执

行动态时隙预约过程;如果优先占用动态时隙已被其他网络

节点占用,则选择抢占回优先占用动态时隙或选取非优先时

隙进行预约和占用。本发明减少了预约过程增加的网络开销

/1451/ 基于优先时隙的分布式动态时隙预约方法

,缩短了分组接入时间,减少了由于网络拓扑移动带来的时隙

占用冲突、保证了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大大提高了链路的

稳定性,可广泛使用于自组网TDMA协议中。

/1452/ 基于ZigBee无线组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ZigBee无线组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以新兴的ZigBee技术实现智能家居系统内部网

络的无线连接;并基于最新的ARMv7架构的Contex-M3微控制

器,以低成本、低功耗实现网络接入、家居安防、家电控制

、照明控制、家居环境监测、消防报警、煤气报警等家居生

活常用功能。智能家居系统属于数字家庭系统的最小模型,

也是构成智能小区、数字社区的最小单元。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小区、数字社区等功能实体没有标准化定义,实施方式

可能多种多样,但其宗旨都是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

/1452/ 基于ZigBee无线组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ZigBee技术实现智能家居无线组网是数字化家庭建设

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它和ARMv7架构的Contex-M3微控制器

都是面向低成本、低功耗、监测与控制领域,通过二者的有

机结合实现家居智能控制是技术应用上的创新,有很大的推

广和应用研究价值。如何提高系统的实用性、经济性、可扩

展性、可维护性以及易操作性是推广普及智能家居产品的关

键。(1)ZigBee无线组网的家居物联网节点和能量优化算

法仿真;(2)利用带有ZigBee2007协议栈的CC2430(或CC2

530)和Contex-M3处理器实现嵌入式核心的无线智能网关以

及基于ZigBee无线组网的家居物联网;(3)基于ZigBee和G

PRS技术的无线近距离传输及远程控制的多种信道传输控制

机制,实现低成本、低功耗的ZigBee无线组网家居智能化。

一、ZigBee技术相关算法仿真与实现ZigBee作为一种广泛应

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控制和医疗等领域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

,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的特点。ZigBee网络节点的

处理能力、能量和带宽都相当有限,节点通常是通过电池来

供电的,网络的生存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ZigBee节点的能量

利用效率,因此通过节约ZigBee节点能量来延长网络的生存

期对ZigBee网络至关重要,ZigBee节点动态电压调节(DVS)

算法和ZigBee路由算法节能机制的研究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

题。1.DVS技术如何高效率地使用ZigBee节点电池的有限能

量,通过延长ZigBee节点的使用寿命来最大化延长ZigBee网

络的工作生命周期,将是ZigBee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

/1452/ 基于ZigBee无线组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题。功率消耗是与处理器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的平方成正

比关系的,这是动态电压调节算法(DVS)的理论基础。动态

电压调节算法(DVS)可以在不影响处理器峰值性能为前提

的条件下,在运行时动态调整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和工作电压

,从而更有效地减少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DVS技术虽

然可以减少能量消耗,但它是以延长任务执行时间为代价的

,这体现了功耗与性能之间的权衡。在实时系统中,用户对系

统的性能需求是不断动态改变的,并不是总需要最大性能,这

就为通过延长任务执行时间来降低能量消耗提供了条件。在

满足任务时限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调节处理器的频率

和电压,使单个任务的能量消耗最小化,是基于能量消耗模型

的DVS算法的基本原理。2.ZigBee能量路由算法路由协议是

一个网络中的核心,负责节点间的信息传输,网络需要路由算

法实现通信的整个过程。ZigBee网络是移动的,网络拓扑也

会随着其移动而动态变化,因此ZigBee这种可移动的网络需

要具有一种路由算法,进行动态路由。所采用的路由算法对

ZigBee网络性能有着直接影响,选择的路由算法不恰当,网络

时延就会很大。ZigBee网络中的节点是由电池供电的,而电

池寿命非常有限,在ZigBee路由算法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

能量有效性,算法也要高效、简单、控制开销小。3.结合AO

DVjr和Cluster-Tree的ZigBee路由算法剩余能量低或者存储

能力受限的节点在ZigBee网络中使用Cluster-Tree算法会更

/1452/ 基于ZigBee无线组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加适合,Cluster-Tree算法中节点转发数据包的对象只有两

个,要么发送给它的父节点要么发送给子节点,不需要节点进

行路由发现的过程。但是在节点分布不均匀的网络中,Clus

ter-Tree算法由于深度小的节点负载过大,容易造成网络中

业务量分布不均衡,从而导致深度较低的节点在网络中会过

早耗尽电量而形成了网络分割的现象,导致通信的中断,使整

个ZigBee网络无法正常工作。AODVjr路由算法是按需路由,

提高了协议的效率,具有快速适应动态链路的环境、快速收

敛,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拓扑发现能力,同时它需要进

行路由表的维护,会额外消耗一些能量,导致节点能量的减少

比较快。AODVjr和Cluster-Tree算法相结合的路由算法可以

对两种路由算法各自存在的缺点进行改善。新的算法结合了

AODVjr和Cluster路由算法的优点。根据节点的能量将路由

节点分成两种类型,能量充足的节点采用AODVjr算法进行发

现路由,而能量较低的节点采用的是Cluster-Tree路由算法

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受。结合了AODVjr路由算法和ZigBee路

由算法后,把网络中的节点分成了三种类型:RN+、RN-和RF

D。根据节点剩余能量,剩余能量充足的节点具有足够的存储

空间和能力去执行AODVjr路由算法,称为RN+节点;而剩余能

量低的节点没有多余的能量进行存储,如果不进行路由会进

一步减轻节点能量的负担,因此采用Cluster-Tree算法处理

数据,这样的节点称为RN-节点。中心协调器的算法和RN+节

/1452/ 基于ZigBee无线组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点的算法相同,并且中心协调器和RN+、RN-都属于FFD节点类

型,能够给其它节点充当路由,只是当节点的能量较少的时候

,转换了算法;RFD设备的终端节点采用的是Cluster-Tree算

法,直接将数据发送给自己的父节点。AODVjr路由算法是按

需路由,提高了协议的效率,具有快速适应动态链路的环境、

快速收敛,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拓扑发现能力,同时它

需要进行路由表的维护,会额外消耗一些能量,导致节点能量

的减少比较快。AODVjr和Cluster-Tree算法相结合的路由算

法可以对两种路由算法各自存在的缺点进行改善。综合以上

对AODVjr-Tree路由算法的分析,AODVjr-Tree算法在能量均

衡和消耗方面是AODVjr-Tree、AODVjr、Cluster-Tree三种

路由最好的,因此在网络运行的时间上也是最长的。由于AO

DVjr算法可以启动邻居节点进行路由,路由寻找势必会大量

消耗节点能量,所需要的过程也较负责,因此在平均端到端时

延会低于Cluster-Tree算法。Cluster-Tree算法的平均端到

端时延是最长的,但其总体能量消耗比Cluster-Tree算法低

。通过结合AODVjr和Cluster-Tree两种路由算法的优缺点,

AODVjr-Tree路由算法的平均端到端延时是居中的,但是在整

个网络的能量均衡方面却是最好的,达到了能量优化的目标

。二、基于ZigBee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智能家

居控制系统主要是以经济、实用、易操作、人性化为目标,

实现网络接入(进行远程控制)、家电控制、环境监测、安

/1452/ 基于ZigBee无线组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防、火警、煤气报警、灯光照明控制等功能。该智能家居控

制系统以ARMContex-M3微处理器为核心,采用嵌入式实时操

作系统μC/OSⅡ,基于ZigBee无线技术无线组网实现智能家居

控制系统的设计,其整体设计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

成,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控制器和各种功能实现子模块,软件

部分则主要包括μC/OSⅡ操作系统在ARMContex-M3微处理器内

核的移植、嵌入式ZigBee协议栈的实现和驱动程序、应用主

程序及子程序实现。根据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各

功能模块和外部接口主要有微处理器、键盘控制及LCD显示

、无线收发子节点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GPRS无线通讯模

块、RS485接口和电源等部分组成。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

键盘控制和LCD显示部分以及外围接口模块设计可以在家中

或者远程监控家庭各个子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在必要时能自

动发送信息和报警。系统子节点分别把各自采集信号进行预

处理,然后通过无线收发子节点传送到主控制器的收发子节

点模块,通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TCP/IP协议栈,将

数据打包运行于嵌入式WEB服务器。客户端既可通过本地PC

实现现场级监控和控制,也可通过以太网模块进行远程访问

。另外,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带有GPRS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手机

短信息可进行远程控制各系统子节点,也能在异常的情况下

将报警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好号码的手机卡上。

/145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库房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库房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智能库房管理系统在区域划分上,主要将整个系统

划分为三个区域:存储区、出入库缓冲区、输送区。其中存

储区具有与机械手自动接驳系统,货架存储设置双面存取,货

柜间配置位置校准装置,每个货位可存放1个周转箱。同时应

实现A区和B区周转箱之间的自动调换,满足表库的盘整需求

。出入库缓冲区主要通过射频门及扫码枪配合实现计量器具

和周转箱的资产自动识别核验操作,不合格设备将被退出,由

人工处理,保证各种设备按要求出入库,应考虑在信息自动识

/145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库房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别出现错误时,有人工应急处理措施。输送区主要实现的是

各类周转箱灵活出入库输送以及与智能感应箱柜机的无缝接

驳。该项目硬件系统组成主要有:自动密集货柜成套系统、

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输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及相关配套的电气设备,系统组成示意图1所示。入库操作时

,由射频门及激光扫码装置先对入库资产进行核验,核验成功

后,由软件系统分配储位后,密集货柜自动打开对应储位,传

送带将该箱计量资产移动至相应位置后,机械手及货叉将该

箱计量资产移动抓取并放入储位中;出库操作与此步骤相似

。智能库房管理系统软件根据体系结构分为三层:信息管理

层、实时监控及调度层、工控设备层。信息管理层配置应用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对外提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

、计量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对内(本地的操作人员)提供WE

B交互界面。实时监控及调度层配置前置服务器,一方面监控

各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发现异常可对外报警,另一方面可接受

信息管理层下发的指令,转发给各设备,并负责协调各设备的

动作,共同完成特定的任务。实现计量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SG186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出入库、数据采集

、统计汇总等业务功能。主要创新点:1、智能密集货柜在

原有计量资产管理体系下,对于计量资产的存取管理工作通

常需要专人来进行管理登记和信息录入,之前该项工作大多

依靠人工管理,存储与领用记录出现不完整与混乱现象。因

此该本项目中,设计了一种智能密集货柜,对计量资产实行统

/145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库房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一放置,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智能密集货柜采用

计算机控制和网络技术,实现了智能密集货柜的远程控制和

库房的网络化管理。具有架体内温度,湿度及烟雾自动检测

报警,自动检索条码管理,触摸屏控制,语音提示,并且已实现

智能密集货柜有序管理和利用LED灯光自动定位箱位置指示

功能。智能密集货柜由架体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架体部分

由轨道、地盘、立柱、隔板、顶板、侧板、传动装置、防倾

倒、防震制动、缓冲密封和刹车装置构成;控制部分主要由

实现运动和运动控制的电机及运动控制电路系统构成,自动

模式下能够自动分配储位并自行移动。该设计已申请实用新

型专利并取得专利授权:一种智能储物柜(专利号:20152

0354605.0)智能密集货柜架体由一个固定列和若干个移动

列构成,并以列、节、层、左右位置,作为定位方式。每一移

动列中部署了运动部件及运动控制部件,以总线的方式汇聚

到固定列中的单片机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固定列中的单片

机控制器以RS232方式与上位机通信,通信内容包含控制命令

及密集架状态参数,从而达到多个密集柜的集中控制,在实现

控制的同时,本系统能高效地协调各移动列的运动方案,做到

高效、便捷、安全。智能密集货柜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动

计量器具箱货柜具有手动控制、电动控制、电脑控制、手电

动互换、防震防倾倒、缓启动缓着陆、防尘防鼠、开机自检

、自动通风、自动限距离、智能灯光定位和屏幕显示定位等

/145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库房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功能电动计量器具箱货柜具有通道锁定、紧急停止的安全保

护功能,停电时可通过手动方式移动密集架开启或关闭,系统

于安全保护线路外设独立测试线路,监察安全系统的正常运

行。任何安全保护组件有异常时,系统自动锁定待检修。2、

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及货叉装置在滚筒传送带与储物密集

柜之间,需要相应装置对存放计量资产的周转箱进行抓取及

摆放,因此该项目中设计了一种用于物料移载的货叉装置(

专利号:201620300906.X)对周转箱进行抓取。为配合货叉

的移动,该项目同时为货叉安装了可以在X、Y、Z轴三个方向

移动的一种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专利号:20162030058

6.4),以便更好地存放计量资产。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

以下简称机械手)采用电动控制系统,双导杆双轨数控横梁

。采用步进电机与谐波齿轮减速器实现五货叉有轨箱柜机的

360度旋转。采用压力传感器控制机械手的夹持力。利用可

编程控制器对机械手进行控制,根据机械手的工作流程制定

了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案,并编制了控制器的控制程序。

机械手由双轨数控横梁、货叉有轨箱柜机、电机驱动器、多

维度PLC控制器、传感器等组成。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由

双轨数控横梁、货叉有轨箱柜机、电机驱动器、PLC控制器

、传感器等组成,双轨数控横梁可以沿直角坐标轴X、Y、Z三

个方向移动。即横梁可以前后伸缩(定为X方向的移动)。

左右移动(定为沿Y方向的移动)和上下升降(定为沿Z方向

/145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库房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的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导轨的长短决定,通过移动能够把

五货叉有轨箱柜机从指定的位置移动到智能存储货柜的货格

前,让五货叉有轨箱柜机存入或提取。具有多种操作方式,正

常工作时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联机自动运行,也可人工控制

半自动运行,遇到紧急状况时,系统能够进行急停动作,进行

人工全手动控制。机械手具有限速防坠装置及多重安全保护

措施、报警功能、人体红外感应防护设施、系统自检等保护

功能。3、智能储物总控单元上述储物柜、货叉、机械手接

口分布于不同位置,安装复杂,协同运行调试困难。本着提高

通用性适配能力的角度,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将主控单元、电

源模块、加热模块、声音模块、有线条码阅读器、各类传感

器、显示模块及各外接设备端口集中控制的通用一种用于智

能储物的通用总控单元(专利号:201520502449.8)。通用

总控单元在控制有线条码阅读器在对计量资产信息进行读取

后并在上传总控单元核对确认无误后,即对智能密集货柜中

各个储位进行智能化分配,并通过数据库记录各存放位置存

放计量资产的详细信息,并在进行相关出库操作时能够准确

顺利取出所需计量资产。同时,总控单元控制温度传感器和

加热模块以监控并维持智能密集货柜内温度相对恒定,确保

智能密集货柜内计量资产存放环境满足国家及公司相关标准

的要求。

/1454/ 营运车辆在途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研究
营运车辆在途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公交、出租和长途客运车辆作为城市内、外,实现

客流移动的主要的道路交通工具,在缓解交通压力、乘客出

行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长期以来,车辆的运行监管较

为困难,行业的服务水平难以提高,本项目基于西安市交通运

输局已建设的运营监管系统,以公交、出租和长途客运车辆

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的视频图像、公交乘

客刷卡数据、车辆运行大数据等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实现

对车内司乘人员的状态和车辆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诊断,

/1454/ 营运车辆在途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研究

提升了行业的监管水平,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一

、基于视频图像的营运车辆智能检测研究。(1)基于出租

车的视频图像分析研究①出租车车载摄像头的异常状态检测

。在出租车远程监控系统中,图像数据常出现异常,由于出租

车的数量众多,依靠人工处理很难发现异常且工作量巨大,通

过分析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实现出租车摄像头的自动巡检,实

现出租车摄像头的异常报警、主动维护②副驾座位置乘坐状

态监测。利用人脸的颜色和纹理特征,构建了出租车乘客人

脸识别器,将出租车副驾驶乘坐情况与出租车打表进行结合

,分析出租车行驶过程中是否有不规范的行为,提升出租行业

的监管水平。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2

篇。(2)基于公交车的视频图像分析研究①基于单通道的公

交车内的拥挤检测研究。通过安装在车辆内部车厢顶部的摄

像头,结合背景重构和更新技术,通过背景减法检测主通道监

控的座位区和通道区的乘客,同时融合通道的纹理信息、饱

和度等信息综合公交车内的拥挤度,算法的正确率在88%以上

。②基于多通道的公交车内的拥挤判定技术。以公交车辆单

通道拥挤检测算法为基础,对多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检

测乘客在车内的占用状态和拥挤状态,融合多通道的视频图

像的分析结果,采用并行式、决策级融合结构,运用DS证据推

理的方法得到综合的判定结果,进行公交车辆的拥挤判定,为

智能调度提供数据支持。授权发明专利3项。(3)基于长途

客运视频图像的驾驶员松弛驾驶行为识别研究。通过长途客

/1454/ 营运车辆在途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研究

运车辆上安装的摄像头,利用颜色信息检测驾驶员双手在方

向盘或档位杆上的滞留时间,检测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单手

驾驶、接打电话等情况,对驾驶员的异常驾驶行为进行监控

和提醒,从而避免交通安全事故。检测算法的正确率在85%以

上。二、基于大数据的车辆运行状态检测研究。(1)城市

常规公交的运行状态检测技术。从西安市公交乘客的IC卡乘

车数据和运行大数据入手:①公交车站点异常停留检测。基

于城市公交IC卡刷卡数据,分析城市公交乘客的上下车特性

,预测公交站点的客流数据,探索公交站点停留时长和客流数

据的关系,诊断公交在站点的异常停留状态;②公交车运行耗

时分析。基于公交车GPS数据、IC卡刷卡数据,分析城市公交

系统在站点、站间、信号节点的耗时分布,自动地诊断公交

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异常耗时状态,为城市拥堵的治理提供数

据支撑。③公交车辆调度方法研究。基于公交运行数据,开展

了公交车辆的调度优化研究,提升公交车的运行效率。发表

核心论文3篇,其中SCI检索1篇。(2)特殊路段车辆运行监

测研究。①积水路段行车风险研究。基于多因素对道路线形

进行拟合,从驾驶人视觉的角度出发,采用驾驶人可视路表面

积为研究指标,建立了车辆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发明了一种雨

天路面上水流流速和深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实现积水路段行

车预警;并且基于行车动力学仿真建立了积水路段行车风险

分析模型。②施工路段和急弯路段行车风险研究。采用微观

/1454/ 营运车辆在途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研究

仿真和行车动力学仿真对车辆运行速度和侧滑失效进行监测

,通过分析车辆在施工路段和急弯路段的行车风险,建立了基

于云模型的施工路段行车险态评价方法和弯道超车风险分析

方法,实现施工路段和急弯路段行车风险的预警。授权发明

专利4项,发表核心论文8篇,其中SCI检索3篇。

/1455/ 紫外差分光谱吸收法SO2、NOX烟气在线连续测定仪
紫外差分光谱吸收法SO2、NOX烟气在线连续测定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以SO2等污染物为典型检测物质,研究检测污

染物种类和浓度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广泛的监测系统

提供可靠的技术。主要研究采用连续紫外光谱吸收法在线监

测SO2、NOX等烟气浓度的技术。为研究能应用于现场连续排

放烟气的监测系统,首先研究能适用于火电厂环境下的烟气

排放检测方法和技术。采用紫外光谱吸收法,不仅使检测灵

敏度提高,而且可以使检测污染物的范围更广。利用光纤传

输光信号,实现非接触测量,不需要额外的采样装置,所以在

/1455/ 紫外差分光谱吸收法SO2、NOX烟气在线连续测定仪

基本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测量,从而使得安装使用

方便,同时所需费用较低。本研究成果主要为在线测量锅炉

烟气和汽车废气排放中的SO2、NOx浓度和排放量的技术及装

置。该装置不仅可以应用在电厂排放的监测,还可以用于工

业锅炉和汽车的尾气排放监测中。因此该装置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并能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国家的“十五”863高科

技计划把环境监测仪器的研制列为了首要任务。对于污染源

监测,“十五”期间国家要对全国1.8万个重点污染企业,实

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消减,以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要求1.8万个污染大户要逐步安装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其中废气监测主要包括:工业粉尘、烟尘、烟气SO2、NO

X、CO和烟气流速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

,加强实时监控。而这些所涉及的内容都是较新的,成熟的国

产监测系统很少,需求量比较大,潜在的市场有数十亿至数百

亿元,因此研制开发重点领域污染源如排放污水、废气、污

染物排放总量等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是非常急需和必要的

/1456/ 南京市建邺区数字社区建设
南京市建邺区数字社区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建邺区从2009年开始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

一委(社区党委)一居(社区居委会)一站(社区管理服务

站)一办(社区综治办)”治理架构为基础,遵循“区域党

建一体化、基层管理扁平化、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民生

优先”的基本原则,明确社区各类组织定位与职责,将人、财

、物等资源向社区下沉,社区考核由原来上对下的职能部门

考核转为以社区群众是否满意为核心的下对上的民意考核,

从而实现“资源向下、民主向前、民心向上”的改革目标。

/1456/ 南京市建邺区数字社区建设

该项改革2010年全面铺开,得到中组部、民政部的充分肯定

,被誉为社区改革的“建邺模式”。随着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入,相关社区信息化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化,逐步凸现

-些问题:一是在社区管理服务方面,社区网格化服务还不

够深入,社工管理较为粗放,社工之间、社工与部门之间沟通

不畅,社区居民获取服务不方便、社区服务资源分散缺乏协

调等;二是在社区信息化应用方而,各条线下发应用的信息系

统众多,互相之间缺乏共享,信息多头重复采集,人口等相关

数据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低等问题。“南京市建邺区数

字社区建设项目“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出发点,通过”社区综

合服务平台、社区综合管理平台、社区智能化管理平台“等

一大平台建设,由政府搭建起一座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各

类社会服务资源,将服务的提供者、需求者和监管者有机融

合,更深层次实现社区服务人文化、社区管理精细化,社区工

作规范化!技术创新点:1、遵循江苏省地方标准《江苏省社

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共性技术规范》。2、采用SOA软

件架构、WebService技术和JZEE技术。应用情况:南京巾建

邺区“数字社区”建设工程项日通过“社区综合管理”、“

社区综合服务”和“社区智能化管理”的实施和推广应用,

将各类社区信息化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有效提升

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综合效能,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

成效建成后的“数字社区”,已经成为建邺区为民服务和社

区管理的体化工作平台。

/1457/ 集成电路分析——再设计系统
集成电路分析——再设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458/ 基于微信的协同参会系统V1.0
基于微信的协同参会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微信的协同参会系统主要功能如下:1,提供Q

Q帐号登录等多种方式,使用户可通过Web或微信移动应用软

件随时随地、方便灵活的访问系统。2,提供QQ空间、微博、

微信分享等多种方式,使参会人员可将自己的出行计划告知

好友,方便快捷的促成同行方案。3,为会议组织者提前得知

参加会议的人员的出行方案,从而安排会议接待人员提供便

利。4,对外提供REST风格的Web服务访问接口,共享数据资源

/1459/ 高功率线偏振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高功率线偏振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介绍:1.立项的背景高功率窄线宽线偏振光纤

激光器可应用于诸如光纤激光合束、激光雷达、非线性变频

等高端应用市场,尤其是光纤激光合束对此类激光器需求巨

大。而目前国内尚没有可工程化应用的高功率窄线宽线偏振

光纤激光器,海富光子基于此项目旨在开发可工程化应用的

,平均功率超过500W的线偏振窄线宽单模光纤激光器,满足光

纤激光合束等高端应用市场的应用需求。高功率窄线宽线偏

振光纤激光器技术含量高,相对于传统的大功率连续光纤激

/1459/ 高功率线偏振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光器具有较大的附加值、利润率及较强的技术壁垒,产业化

前景良好。2.主要技术内容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系统研究

窄线宽线偏振光纤激光放大过程中的诸如SBS有效抑制问题

,高功率下保偏光纤的保偏极限问题,模式不稳定抑制问题等

诸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最终研制出可工程化应用的平均功

率超过500W的工作于1um波段的线偏振窄线宽光纤激光器,激

光偏振度大于15dB,线宽小于0.2nm,整体指标将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同时台面实验实现了1kW的激光功率输出,激光偏振

度约14dB,线宽小于0.3nm。

/1460/ 自准直光栅干涉仪高光学细分结构
自准直光栅干涉仪高光学细分结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自准直光栅干涉仪高光学细分结构,包括光栅

标尺,第一直角棱镜、第二直角棱镜、第三直角棱镜、第四

直角棱镜、第五直角棱镜、第六直角棱镜、第一反射镜,第

二反射镜。本发明使光栅干涉仪的测量光束在高衍射效率的

光栅标尺和反射镜之间来回反射,同时充分利用光栅在布拉

格角度下更容易获得高衍射效率的特点以增加被光栅标尺衍

射的次数,从而达到光学高细分的效果。|Ahighopticalsu

bdivisionstructureofanauto-collimationgratinginterf

/1460/ 自准直光栅干涉仪高光学细分结构

erometerincludesagratingscale,afirstrectangularpris

m,asecondrectangularprism,athirdrectangularprism,af

ourthrectangularprism,afifthrectangularprism,asixth

rectangularprism,afirstreflectingmirror,andasecondr

eflectingmirror.Thehighopticalsubdivisionstructureo

ftheauto-collimationgratinginterferometerenablesame

asurementlightbeamofthegratinginterferometertoberef

lectedbackandforthbetweenthegratingscalewithhighdif

fractionefficiencyandthereflectingmirror,andincreas

estimesthatthemeasurementlightbeamisdiffractedbythe

gratingscalebyfullyutilizingthecharacteristicthatth

egratingiseasytoobtainthehighdiffractionefficiencya

taBraggangle。

/1461/ 牛羊病防治实用新技术集成与使用平台
牛羊病防治实用新技术集成与使用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牲畜饲养
技术详情

  牛羊病防治实用新技术集成与使用平台是一款用于

进行牛羊常见疾病诊断与防治咨询服务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在前期建立牛羊疫病防控服务专家库的基础上,集成现代牛

羊产业发展中主要疫病防控技术,针对现代牛羊产业发展中

提供家牛羊病实用防控技术、政策咨询服务,同时引入中西

医模块,方便和增强用户对牛羊养殖业、牛羊疫情发展、疫

病防控行情的了解,提高牛羊业的发展水平,为广大畜牧业行

业特别是牛羊养殖、防控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专业以及全面的

/1461/ 牛羊病防治实用新技术集成与使用平台

信息服务,是一款非常实用的牛羊病防治实用新技术集成与

使用平台系统。

/1462/ 基于多域深度学习的生命探测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多域深度学习的生命探测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依托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多域

深度学习的生命探测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研究”,以步进变频

MIMO雷达为载体,联合采用“空-时-频”多域特征提取和深

度学习自动识别网络构建,在实现废墟内被困人员检测与定

位的基础上联合实现被困人员与一般家畜动物的识别,完成

对废墟内被困人员的检测、定位、识别的一体化集成,为我

国地震塌方等复杂灾害救援领域提供一种高效的技术手段,

有助于提升我国灾害救援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

/1462/ 基于多域深度学习的生命探测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与应用推广价值。课题技术关键首先在于形成高质量的特征

提取域并优选人体和动物可区分度高的特征提取域,是决定

深度学习识别网络具备良好识别率的重要前提;其次在于针

对性地设计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构建,从不同的特征提取域

中提取不同的关键特征并融合利用,是决定生命体识别率的

关键。研制的“两发四收”步进变频生命探测雷达,工作频

率为1.6GHz-2.2GHz,发射功率为17dBm,能够在穿透24cm厚砖

墙条件下实现对生命体的检测和定位,并能够分辨人体和猫

狗,探测距离达到10m。课题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提出了基

于MIMO步进变频雷达的“空-时-频”多域特征表达方法、构

建了基于多域深度学习的生命体目标识别网络、提出了基于

级联生成对抗网络的生命体目标高分辨成像方法和基于多域

深度学习的生命体目标行为识别方法等。该课题研究使得生

命探测雷达具备了对废墟内被困生命体进行检测、定位、识

别的能力,可在应急救援领域使用,用于搜索地震、滑坡、塌

方等灾害废墟内的被困生命体。2020年11月28日,在四川睿

迈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的配合

下,在研究所下属都江堰实验场所,开展本课题研究成果生命

探测雷达应用示范1次;2020年12月15日,在成都艾希维智能

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合下,在公司办公场所,开展本课题研究成

果生命探测雷达应用示范1次。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实验测

试在模拟废墟环境下进行,采用墙体遮挡模拟废墟遮挡,下一

步将搭建更为逼真的废墟场景进行实验测试。

/1463/ 超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
超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超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是用于测

量及显示热水流经热交换系统所释放热量的仪表。是安装在

热交换回路的入口或出口,用以对采暖设施中的热耗进行准

确计量及收费控制的热计量装置,主要由超声波流量计(基

表)、积算仪、配对温度传感器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

在热交换系统中安装超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当热水流经系

统时,根据流量传感器给出的流量和配对温度传感器给出的

供回水温度,以及热水流经的时间,通过计算器计算并显示该

/1463/ 超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

系统所释放的热量。超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通过采用“全金

属U型立柱式反射结构、微信号采集技术和休眠功能”,提高

了超声波热量表计量稳定性,降低了流量计结垢对计量精确

度的影响,实现了超声波热量表的低功耗运行,延长了产品寿

命。二、主要性能指标精确度:2级温度范围:4~95℃温差

范围:3~75K环境等级:A类最大工作压力:1.6MPa符合《

CJ128-2007热量表》标准和《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

程的要求。

/1464/ 社会公共信息服务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社会公共信息服务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藁城市信息中心于2007年承担了石家庄市科学技术

局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社会公共信息服务数据库及其管理系

统”,编号为:07913491A-4。建立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是政府发展电子政务的一个方向,该系统平台是基于互联网

技术并结合政府电子政务的业务需求基础上而开发的。技术

关键是:(一)基于XML标准的数据接口XML是数据传输过程

中的主流数据格式,该系统提供的各种数据接口均符合XML

标准。(二)统一的用户认证针对政府机关对系统安全性、

/1464/ 社会公共信息服务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方便部署的要求,该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支持A

ctiveDirectory等主流LDAP认证构架。通过设定用户在流程

中的属性及权限,以用户为中心处理各种不同的任务和安排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三)动态数据表单审批业务涉及的

各种表单繁复多变。我们的动态数据表单技术可实现表单的

动态制作,能够实现表单各字段与数据库的绑定。支持表单

数据的xml存储。见图中表单定制过程。(四)工作流技术

该系统基于著名的LiveFlow工作流的工作流引擎开发的审批

流程管理,符合WFMC标准,能够实现顺序流程、分支流程、

条件流程、循环流程、子流程等等多种流程方式,支持动态

可视化流程配置和监管。(五)数据交换技术针对审批业务

环境中复杂的数据交换需要,该系统采用多种技术,特别是

Webservice技术来实现数据交换。可支持星状或点对点应用

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支持数据提取,筛选,比对和交换,

支持主流的交换中间件平台。其创新点是:(一)内置电子

监察模块,对整个业务过程的操作进行监控。(二)一套人

员,多套组织机构设计。(三)并联审批系统提供逾时处理

功能。(四)系统提供分模快设置管理员。本课题提供的成

果是一个较完整的县(区)级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解决方案

。该成果来源于基层的电子政务实践,其特点是系统投资相

对较少、功能上可以涵盖县(区)级政府的主要业务,应用

效果明显,实用性强,各系统的内部结构清晰,系统维护简

单,运行稳定、可靠,客户操作方便。在农经管理、政民互

/1464/ 社会公共信息服务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动、为三农信息服务,特别是在探索行政审批、企业信息管

理新模式的实践中,形成了创新管理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和

领域、建立审批新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和发展电子政务等好

的做法,并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一是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

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三是促进了权力阳光运行;四是实现

了机关作风转变;五是为当地的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参考

依据。本课题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在县(区)级电子政务建

设中推广前景广阔。不足之处是企业基础信息及决策支持系

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决策方法和决策模型的研究,提高

系统的决策支持能力。

/1465/ 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工程化技术研究
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工程化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针对全光纤结构的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

工程化技术,包括特种光纤光栅、光纤合束器等重要器件的

制作工艺,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的参数模拟,光纤激光器

的结构参数设计以及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在激光打标、焊接等

材料处理领域的应用技术开展研究工作。主要达到以下技术

指标:工作波长:1064±1nm;输出功率:30±0.

5W;光束质量因子:小于1.65;光功率稳定性:波动小于2

﹪;斜率效率:约76.8﹪;电气功耗:150W。据预计,到201

/1465/ 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工程化技术研究

0年,光纤激光器将至少占领工业激光器28亿美元市场份额

的四分之一。光纤激光器的销售量将以年增幅超35﹪的速度

攀升,从2005年的1.4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6.8亿美元。而同

期,工业激光器市场每年增幅仅9﹪,2010年达到28亿美元。

“十一五”期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年需求将在5000台以

上,假如能突破关键技术,国产产品售价可控制在进口产品

的60﹪以下,直接降低成本4亿元。因此,全力发展我国的光

纤激光产业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1466/ JD-IA型计算机联锁
JD-IA型计算机联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JD-IA型计算机联锁是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

于1999年综合国、内外多种计算机联锁制式的优势,集中北

京交通大学校内多方力量,利用当时国际、国内最新研究成

果开发出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计算机联锁设备。

该型产品推出之后立即得到了北京、沈阳、哈尔滨、郑州等

多个铁路局的青睐,迅速开拓了其应用市场。目前,它已经

成为国产双机热备型计算机联锁产品中的佼佼者。产品主要

功能:实现铁路车站信号的基本及特殊联锁功能支持车站值

/1466/ JD-IA型计算机联锁

班员利用鼠标、数字化仪操作联锁设备;支持CRT、LCD、等

离子等各种显示器作为显示界面;支持单或多显示屏;支持

单人、双人、多人等各种操作模式;也支持计算机联锁控制

台。提示和报警功能。包括以汉字方式显示操作错误提示、

联锁状况提示、执行失败原因提示(如单操道岔不到位)等

信息;灯丝、熔丝、电码化,区间、主副电源报警等。具有

通过语音在控制台上播放提示信息的能力。信号设备的监视

和报警。电务维护人员可通过维护终端对设备工作状态进行

监视;对联锁机正常和故障情况下的动作予以记录、储存,

包括值班员的操作过程,现场设备运转情况、列车/车列行

走过程的实时监督和记录。电务维修机具备远程诊断功能,

通过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路,可将联锁系统的各种信息调往

维修中心,实现远距离监测和诊断。与国内铁路使用的符合

铁道部标准的各种定型室外现场设备和特殊设备结合,如色

灯信号机点灯电路、电动转辙机转换和表示电路、轨道电路

等。按钮和股道封锁、车次号显示、语音提示等车务信息交

互功能。与CTC、列控中心、DMIS、TDCS等系统结合现场脱

机测试。技术特点:采用动态继电器,直接驱动偏极继电器

,简化结构和维护动态驱动电路双备份,一套驱动电路故障

不影响设备使用,带驱动电压回读。驱动电路故障可立即报

警并倒机,采用分离式总线控制器。JD-IA型为国内最稳定

的双机热备型系统完善的冗余结构,所有资源都是双备份。

完备的通道防雷系统。采集电路为双比较采集。软件采用站

/1466/ JD-IA型计算机联锁

场搜索,不采用联锁表式的软件,软件安全性高。考虑了与

分散自律CTC、TDCS,DMIS、列控中心、监测等其他信号设

备的结合。联锁系统可与微机监测系统一并设计。联锁备机

上电可自动同步,同步时间快,不受站场作业的影响。主要

技术指标:当采用显示器作为站场图形主显示器时,所采用

的显示器为不小于20的彩色屏幕显示器,分辨率不低于为1

024×768或1280×1024点。电务维修机的记录容量

为30天。驱动电路板为外驱动JPXC1000型安全型继电器,输

出电压为>22V。获奖,鉴定,专利情况:2000年通过铁道

部技术鉴定,获得铁道部生产特许证应用范围:可应用于国

营铁路、地方铁路、地下铁路、轻轨等各种铁路车站。

/1467/ 教育共享(ES)信息服务平台V1.0
教育共享(ES)信息服务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教育共享(ES)信息服务平台》是按照教育部三

通两平台的建设要求,由公司依据市场需求,投资研究设计的

专门用于中小学校信息化的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该平台包

含五十多个功能模块,涵盖了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

习、家长关注等方方面面。平台采用J2EE技术标准,三层B/

S与C/S混合架构,使用Java及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SpringM

VCMyBatis技术,实现了界面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存储

层的严格分离。平台能将不同厂家的软、硬件通过统一身份

/1467/ 教育共享(ES)信息服务平台V1.0

认证和单点登录的方式集成到该平台下协同工作。平台源于

教学实践,所有功能均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技术上不哗众取

宠,均使用成熟的技术及成熟的开发工具设计实现。平台的

特点主要体现在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安全稳定、即时信息

准确、交流方式多样。本平台的使用,可为解决当前教育中

出现的均衡教育、择校、家教、留守儿童等难点热点问题提

供可资利用的有效途径。平台经二十余所学校使用,已达到

可广泛使用的程度。平台被教育部、省教育厅、各使用学校

、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认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大

学附属中学在使用本平台后,教学质量与办学效果得到了明

显的提升,已从一所普通的子弟学校一跃成为南昌市名校,2

014年9月该校获得了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1468/ 存量通信塔桅共享改造方案的研究
存量通信塔桅共享改造方案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第一、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本项目研究了存量基站改

造工作的流程及专业界定,分别对存量塔桅及塔桅基础两部

分内容分别进行安全现状评估工作,通过分析改造设计的依

据,使用勘测、计算等手段综合判断改造工作的可行性,梳理

出适合、恰当的改造思路,最终形成一套规范、详尽、可执

行的存量铁塔改造设计方法。1.存量塔桅的改造分析与安全

评估。(1)确定塔桅安全评估的前提需求,从建设方的角度

总结出基站建设工作流程,对改造工作流程中的各个工作模

/1468/ 存量通信塔桅共享改造方案的研究

块进行专业划分,确定专业工作界面。(2)根据市场需求确

定天馈改造方案之后,对影响存量塔桅安全的新增设备进行

挡风面积的测定与计算,然后依据风荷载计算要求对单一设

备进行内力分析。(3)总结出现行相关规范的计算要点和

构造要求,使用相关软件建立数理模型进行整塔的有限元分

析,对存量塔桅进行安全性评估。2.存量塔桅基础的改造分

析与安全评估。(1)明确提出铁塔基础安全评估的前提需

求,确定要求建设方提供的原始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和维护

记录。(2)结合规范要求,得出明确的计算公式及各参数的

选用方法,适用范围等,对各种塔型的基础进行荷载效应下的

内力分析,得出存量塔桅基础的安全性评估报告。3.标准化

的改造方案。(1)各塔型改造方案汇总。结合塔桅改造的

内力分析数据和安全性评估内容,针对角钢塔、三管塔、单

管塔、拉线塔和美化天线分别提出多套改造方案,便于不同

场景下进行选择。(2)改造工作的标准化实施方案。对改

造方案进行实施说明和优化,最终形成规范准确的设计图纸

。第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技术水平铁塔改造不是一个新

的技术领域,是建立在旧塔核算和荷载优化布置的基础上。

在运营商独立建设时期,已开始少量实施。铁塔优化改造是

建设的趋势,以悬挂更多的移动通信天线。为适应市场需求

,改造技术与方案也要适时发展。本课题研究,我们根据大量

的工程实例,采用3D3S和SAP2000等有限元计算进行分析计算

,指出现行国家规范要求的关键点和计算公式,并按照规范的

/1468/ 存量通信塔桅共享改造方案的研究

要求制定构造标准和安全使用标准,对改造方案的施工要点

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绘制出改造方案的标准图纸。2.有利于

拓展通信铁塔设计市场本项目的研究紧密切合建设方的建设

需求,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减少工程差错的发生

,能够展示设计团队的技术力量,进一步拓展通信铁塔设计市

场。3.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项目对塔桅改造的工作界面的进

行了约束,对影响塔桅安全性能的设备进行了风荷载分析,对

国家现行规范的计算要点和构造要求进行了归类,形成了一

系列的塔桅改造的标准化方案,并总结出科学的工程建设管

理流程,大大提高了工程设计质量。第三、研究价值和社会

效益和影响1.形成了一系列的存量塔标准化改造方案本课

题通过对现有不同类型存量塔,独管塔、角钢塔、三管塔、

集束天线、拉线塔和抱杆的功能和安全性等参数的研究,拟

定出了每种塔型科学合理的标准化改造方案,并在改造方案

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标准化图纸。2.提高工作效率,增

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形成标准化的改造方案,我们对于铁塔改

造的设计工作,变得高效、快捷、准确,制图标准、规范,极

大地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整个设计过程在保证设计质

量的同时,大幅缩短设计时间。3.可以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

和效益此标准化的方案和图纸可以为通信建设公司下一步实

际开展的大量存量塔改造项目提供数据和技术方案支持,以

减少大量存量塔改造过程中不必要的投资,减少铁塔改造方

/1468/ 存量通信塔桅共享改造方案的研究

案中的错误,降低改造成本,使其存量塔改造最终实现效益的

显著增加。在深入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部分

改造方案未形成标准化图纸,同时对提出标准化改造方案的

优缺点和可以取得社会效益,没有进行详细描述,无法进行对

比分析,不利于后期通信建设公司进行存量塔改造时对比选

择合理改造方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每种

标准化改造方案的优缺点,对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出一

份存量塔改造方案的选着依据。

/1469/ 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协调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城乡空间的有序治理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城乡空间治理主要通过各种规划的编制

和实施进行。长期以来,基于不同法律规定和政策需要,我国

逐步制定并形成了众多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空间规划。受

条块分割的行政架构影响,各种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不衔接

、空间管控内容和措施相互矛盾等现象比比皆是,而这些矛

盾和冲突是造成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环境保护失

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规划差异带来的现实问题,广州

/1469/ 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协调机制研究

、厦门等城市率先开展“三规合一”实践探索,国家层面关

于“多规合一”的要求也逐步明晰,相继开展了市县、省级

多规合一及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工作,围绕规划标准、协调内

容、规划体系、协调机制、信息平台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大量

实践。本课题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空间规划协调机制研究,

结合现阶段国内各空间规划进行空间协调主要做法,提出“

多规合一”的空间协调组织方式、空间协调技术手段、空间

协调运行模式等,为各地“多规合一”工作开展、构建空间

协调新型机制提供技术建议:1、“多规合一”空间协调组

织方式研究针对“多规”权力分布在政府各行政部门的现实

问题,对当前空间规划协调组织经验进行总结,概括为“大部

制”模式、部分行政机构整合式、工作领导小组模式三类,

并从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分工、决策机制等方面,对空间协

调的组织方式进行研究。探索形成面向新型空间协调的组织

方式,重点包括组织架构设计、部门职能分工、时间计划安

排、目标控制、协调制度建设、重大事项决策方式等。2、

“多规合一”空间协调技术研究明晰空间协调的技术基础,

提出了包括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建设用地标准、设施用地配

置标准在内的技术标准衔接体系,为“多规合一”搭建技术

标准的衔接平台;构建了“多规合一”管控体系,结合“三区

三线”相关要求,形成“多规”衔接一致的空间管理依据;建

立“多规”空间协调的信息联动平台,构建“多规”管理信

息互通机制,通过整合全市各部门空间信息管理手段,寻求大

/1469/ 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协调机制研究

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支撑协调机制。3、“多规合一

”空间协调运行模式研究研究空间协调的运行模式,实现多

规合一持续运行。包括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

态环境保护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部门规划的联

动修改机制建议;包含规划修编、修改、衔接管理规定的动

态维护机制;包含建设信息联动平台管理机制、行政审批支

持政策、创新规划管理机制的运行保障机制等内容。

/1470/ 电力数据交互系统
电力数据交互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能数据传递装置,具体为一

种电力数据交互系统。电力数据交互系统,配电房电能表、

控制开关设置在电力分线出口,进户电能表、控制开关设置

在用户电力线路入口,配电房电能表、进户电能表分别连接

无线采集电路,无线采集电路连接网络传输器,网络传输器连

接稽查监控计算机,网络传输器连接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

有效地防止非法窃电现象的发生,减少供电部门的损失,提高

防窃电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1471/ 南疆特色林果巴旦杏越冬冻害生理特征及指标研究
南疆特色林果巴旦杏越冬冻害生理特征及指标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低温冻害是危害我区林果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三

大灾害之一,仅2008年上半年,由低温冻害造成的受灾面积已

达617.21万亩,研究林果业灾害综合监测指标,有效防范低温

冻害已显得十分迫切。本项目通过对越冬期间果树冻害历史

灾情资料的调查以及最低气温数据库的建立,研究冻害的发

生时间、类型、频率与界限温度等,阐明果树越冬冻害与气

象因子的关系。结合低温处理试验,研究冻害发生过程中巴

旦杏果树细胞液浓度、细胞质膜透性、枝条失水率、叶绿素

/1471/ 南疆特色林果巴旦杏越冬冻害生理特征及指标研究

荧光参数等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冻害分级,探讨冻害发生过程

中果树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从气象因子与植物生理生长相结

合分析果树抗冻能力的变化过程,提供冻害监测指标,为有效

防冻措施的提出以及冻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最终实现减轻或控制果树冻害的目的,为新疆林果业生产服

务。

/1472/ 地面数字图像移动传输系统
地面数字图像移动传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数字图像传输系统与模拟图像传输系统相比,有以

下突出优点:目前,微波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

广电、公安、森林、石油、交通监控、海边防和军事等各个

领域,然而模拟图像传输系统在图像的生成、调制解调、传

输、显示等各个环节中,不可避免地会混进噪声,恶化了图

像信号质量。欧美国家已在10年前开始在军事、国防、城市

安全防范、网络数字监控领域广泛使用地面数字图像移动传

输系统,基本淘汰了模拟图像传输方式;而国内具备自主知

/1472/ 地面数字图像移动传输系统

识产权的地面数字图像移动传输系统尚处于研发起步期。A

.数字图像传输系统有利于远距离传输b.数字图像传输系统

具有更强的抗干扰特性c.数字图像传输系统能适应多种复用

体制d.数字图像传输系统便于设备的集成化、小型化该产品

集成高效地信号编码算法以及TDS-OFDM信道编码与调制等先

进技术,具有编解码总延时小、传输速率和接收灵敏度高、

截获时间短、抗多径干扰强等特点。

/1473/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应用软件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应用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依托上海市居民健康档案市区两级平台,通过综合

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建立传染病

监测预警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传染病信息直报、共享与预警平

台,实现从医院HIS系统、区域健康档案信息平台自动、动态

采集和整合传染病及相关诊断、报告等健康信息等关联数据

,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主要建块包括病例管理、呼吸

道感染监测、病例采样管理、质量控制分析、数据统计分析

、疫情分析文档生成、个案及报表导出、监测预警等几大模

/1473/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应用软件

块,应用支撑包括基础数据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病例分拣

、报表、与区级及中疾控应用交换数据等,数据中心包括传

染病报告业务库、基础数据库、数据统计库、数据交换库等

/1474/ 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及背景:城际铁路是服务于城市密集地区

,联结各大中城市、城镇的一种快速有轨交通系统,主要满

足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中短途旅客运输需要。在整个城

际铁路线网规划体系中,客运量预测是前期工作的重点,是

工程项目能否成立的最重要依据,是确定工程规模、车辆选

型、设备配置以及工程投资的基础。在全国城市群城际铁路

建设高峰期来临之前,通过对城际铁路功能定位分析,对国

内外四阶段法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一套科学

/1474/ 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的可操作性强的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为城际铁路客运

量预测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以确保城际铁路项目在可行性

和必要性的研究方面切实可行、有据可依,同时为城际铁路

项目工程规模、车辆选型、设备配置以及工程投资等提供准

确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该课题以城市群发展模式下

的城际铁路为背景,立足于城市和区域对外出行一体化的角

度,以城际铁路为研究对象,对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进

行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城市群发展模式下的城际铁路发展

模式分析、城际铁路需求分析思路、城市群城际出行需求分

析模型的建立、广深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实例分析、出行需

求预测的决策分析等方面。[1]城市群发展模式下的城际铁

路发展模式分析;[2]城际铁路需求分析思路;[3]城市群城

际出行需求分析模型的建立;[4]广深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

实例分析;[5]城出行需求预测的决策分析。课题的创新点

在于:(1)提出了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的关键技术是“市

区与区域主要节点的对外出行预测”;(2)构建了基于Ne

stedLogit模型的多层次结构的城市对外出行需求分析模型

体系;(3)基于"分析城市群城际铁路出行的方式选

择时应考虑出行的全过程"的观点,构建了干线交通方

式和接续交通方式联合选择模型。社会经济效益:城际铁路

在满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需求的同时也为区域一体

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整个城际铁路线网规划体系中

,客运量预测是前期工作的重点,是工程项目能否成立的最

/1474/ 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重要依据。该课题的研究将使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步入

一个新的台阶,系统科学的对城际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进行

研究,不但有利于城际铁路自身系统的规划建设,对区域内

综合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研究成果对城际铁

路规划、建设、调整具有指导意义,其技术、经济、社会效

益显著。

/1475/ 不动产登记信息“虚拟自助机”查询系统
不动产登记信息“虚拟自助机”查询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背景2016年9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

〕55号),要求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

,打通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

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利

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

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要求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服务模

式,拓展服务渠道,开放服务资源,加快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

/1475/ 不动产登记信息“虚拟自助机”查询系统

,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为

了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减轻窗口工作压力。根据实际需

求,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急需开发不动产信息“虚拟自助机

”查询系统,办事群众可随时随地办理查询业务,打破时间和

空间限制,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提高了政府效能。二、先

进性系统基于B/S架构使系统能集中部署分布使用,采用Jav

a7+vue2.6+Oracle11g进行开发,技术成熟稳定又能保持先进

性,通过刷脸进行实名认证,在保障办事群众个人隐私的基础

上,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不动产查询业务办理。三、创造性系

统通过“刷脸”进行实名认证,在保障办事群众个人隐私的

基础上,实现在线进行房产证明、档案查询、电子证照查询

、缴款通知书查询,同时支持一手房合同、二手房合同、抵

押合同、赠与合同的查询打印,也可进行我的申办案卷查询

、网签合同密码重置等业务。有效缓解了办事窗口的查询压

力,方便了市民查询,降低了办事成本,提高了行政服务效能

。四、成熟性本成果核心技术获得软件著作权证书,技术成

熟稳定。五、应用情况开发不动产信息“虚拟自助机”查询

系统,办事群众可随时随地办理查询业务,打破时间和空间限

制,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提高了政府效能。

/1476/ 基于电磁泄露旁路分析技术的加密芯片分析测试系统
基于电磁泄露旁路分析技术的加密芯片分析测试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系统将物理观测密码术模型中的“泄露函数”完

全在电磁泄露环境下进行表达,是“泄露函数”针对电磁分

析攻击的首次实例化;从信息论的角度对电磁泄露信号的安

全性进行量化,模型的信息论特征使得模型的安全性基本等

同于现实中的安全性;开发针对密码芯片的电磁分析原型测

试平台,查找密码芯片的安全脆弱性,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可

能开发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测试工具。

/1477/ 一种空地激光通信中的超前瞄准方法
一种空地激光通信中的超前瞄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是一种空地激光通信中星上终端的超前瞄准

方法,该方法利卫星平台GPS数据和姿态测量系统数据,结合

当前通信端机的光路结构,计算通信光超前瞄准时信标光在

精跟踪相机上的成像位置,以此作为精跟踪系统的动态跟踪

中心,由精跟踪系统控制快速倾斜镜偏转,使通信光出射方向

偏离信标光光轴,从而实现超前瞄准。本发明基于精跟踪系

统实现,保证了超前瞄准的执行精度,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减轻了质量,并且不会影响通信光的出射功率

/1478/ 基于双CPU的野外无人值守网络监测系统1
基于双CPU的野外无人值守网络监测系统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双

CPU的野外无人值守网络监测系统,至少包括一个主CPU和一

个副CPU;其中主CPU用于运行网络监测系统,并与显示屏、按

键相连接;所述副CPU用于与定时器电路相连,并与主CPU相连

接;所述副CPU根据定时器电路设定的时间控制系统电源的供

电状态。本发明通过主CPU运行网络监测系统,采用副CPU根

据定时器电路设定的时间控制系统电源供电状态,有效降低

了功耗;通过通道输入切换电路及信号调理电路,可配接多种

/1478/ 基于双CPU的野外无人值守网络监测系统1

类型传感器;同时采用多种组网模式,与外部进行通讯。此外

,对于钢弦信号采用特殊采集方法,提高了数据采集精度,避

免了数据丢失或数据错乱。

/1479/ 浪潮服务器网络I/O加速技术
浪潮服务器网络I/O加速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浪潮服务器网络I/O加速技术是一款系统级的解决

方案,它能够解决整个服务器平台和高性能服务器所有数据

包和有效负载处理瓶颈问题。与当前的服务器、高性能服务

器平台相比,它能够提高处理器效率,并加快网络应用间的

数据传输速度。此外,它还能够通过全面的错误检测,降低

与外部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的相关风险。最重要的是,浪潮服

务器网络I/O加速技术能够随着未来服务器平台、高性能服

务器、核TS30000的升级而不断扩展升级,从而更加提高IT

/1479/ 浪潮服务器网络I/O加速技术

基础设施投资价值。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通过增加

DMA通道和网络数据包的并行处理机制,解决服务器平台网

络数据包处理过程中的延迟问题,降低了数据移动延迟,提

高了网络I/O性能,同时降低了处理器校网络数批处理过程

中的开销,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通过优化网路流量关系

,在多个物理或逻辑CPU之间对网络堆栈处理进行动态分区

。针对应用分配CPU周期,以加快执行速度。●借助优化的T

CP/IP堆栈协议改进TCP/IP协议,实施单独的分组数据控制

路径,以优化数据包存效负载的数据包头的处理,可缩短协

议处理周期,使网络应用性能提高达30%.●通过对Linux操作

系统内核的优化,使系统只有良好的软硬件兼容件,整体易

用性强。支持windows、1inux多种操作系统。

/1480/ 矩阵Drazin逆符号模式的研究
矩阵Drazin逆符号模式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组合矩阵论是组合数学与图论的重要分支,在信息

论、量子物理、化学、复杂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本课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主要研究广义逆

的符号模式、广义逆与图的电阻距离、张量组合分析等组合

矩阵论中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成果包括:(1)刻画了矩阵的

Drazin逆、群逆、M-P逆等几类重要广义逆的符号唯一性和

ray模式唯一性;(2)研究了张量(也称超矩阵)的符号模

式,给出最小秩为1的符号张量的结构刻画,并用伴随有向图

/1480/ 矩阵Drazin逆符号模式的研究

给出了张量的特征值分布;(3)用广义逆方法给出了图的电

阻距离与基尔霍夫指标的一些新公式,这些新公式在图运算

的电阻距离与基尔霍夫指标、电阻距离与图结构分析等方面

有重要应用。

/1481/ 准椭圆函数和普遍Chebyshev函数综合的统一理论和实现
准椭圆函数和普遍Chebyshev函数综合的统一理论和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近年来发展的准椭圆函数和普遍Chebyshev函数综

合,顺应了现代滤波器理论的发展趋势和迫切需求,其实现多

采用交叉耦合(cross-coupling)的方式,近年来更进一步

出现了多模交叉耦合。这种滤波器的新思想不仅满足了响应

性能,而且达到了造价和体积等诸多因素的最优,目前正在进

一步发展。然而,它的完整综合理论尚未形成,仍然存在诸多

问题。本项目分析了椭圆函数、准椭圆函数和GeneralCheb

yshev函数综合的相互关系,并将其统一到有理分式综合,指

/1481/ 准椭圆函数和普遍Chebyshev函数综合的统一理论和实现

出GeneralChebyshev函数综合与谐振腔多耦合电路实现的契

合性,确定了该类滤波器的综合策略;提出了多耦合滤波器和

多工器的耦合矩阵的快速计算方法;研究了腔体和微带滤波

器的设计和实现,完成了多种设计实例;特别针对微带滤波器

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DGS谐振腔的创新性思想,并在微带滤波

器小型化、双通带实现和零度馈电电路等方面做出了改进;

研究和实现了多种微带双模滤波器电路,其可以看作是多耦

合滤波器的特殊形式;并结合多种概念和思路,以及PBG和DG

S等新概念,进一步改善了滤波器的性能;设计思想和方法均

经过实验电路验证,实测结果与理论一致。并初步完成了微

波滤波器计算机辅助调谐系统。该项目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

理论和工程意义。在该项目的资助下,在本领域的国内外顶

级期刊IEEEMicrowaveandWirelessComponentsLetters等发

表学术论文23篇,在国内外权威学术会议ProgressInElectr

omagneticsResearchSymposium等发表学术论文2篇,SCI检索

21篇,EI检索23篇,SCI被引用207次,其中他引178次,培养博

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

/1482/ 幼苗培育箱温湿度控制系统软件V1.0
幼苗培育箱温湿度控制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为自选项目,主要用于作物幼苗生长环境的

温湿度优化。通过设计作物幼苗培育箱和温湿度控制系统,

实时检测幼苗生长箱内的温湿度,可以满足高通量育种栽培

试验的需要,实现作物幼苗培育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1483/ 高效率高显色性白光LED集成封装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高效率高显色性白光LED集成封装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是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

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市场上广泛销售的白光LED芯片在低

色温下光效高和显色性较低,为了开发高效、节能、不使用

有害于环境的材料、模拟自然光的新光源。(2)技术原理

与性能指标该项目的核心是用高亮度小功率芯片,采用特殊

封装设计,利用“多波长红光LED互补法”,即多颗小功率的

蓝光芯片加YAG:Ce荧光粉的白光LED中再增加红光LED芯片

来降低色温和提高显色性,通过优化蓝光LED芯片和红光LED

/1483/ 高效率高显色性白光LED集成封装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芯片的数量及YAG:Ce荧光粉的用量等来调节蓝光、黄光和

红光的各自强度,以期获得高效率和高显色指数的集成功率

型白光LED。性能指标:3WCOB达到1、光效大于100LM/W;2、

显色指数大于90;3、色温小于6500K。(3)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本项目主要围绕红光LED补偿的蓝光芯片加YAG:Ce荧

光粉的白光LED的相关芯片制备与封装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主

要特色和创新点是:拟解决高显色性与发光效率的问题,通

过红光LED补偿的方法来改善蓝光芯片激发YAG:Ce荧光粉的

白光LED封装技术中红光部分的不足,从而使白光LED的发射

光谱宽度变大,提高显色性和降低色温。用制作特殊的围栏

技术来实现大面积的荧光粉涂覆,在荧光粉和硅胶中掺入纳

米粒子来改善蓝光和红光的混色问题。(4)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项目的开发现已经还达到项目立

项时设计理想水平,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5)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产品进入产业化研究时候

,在产品性能与产品成本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最初的产业化

方案成本较高,但经过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目前产品具备较

好的性价比,市场推广容易。目前产品处于中试阶段,生产工

艺以及产品低成本化探索仍在持续改进,以保持市场竞争优

势。(6)历史获奖情况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8项(发明专

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1项。

/1484/ 数字家庭DH02系统及产品
数字家庭DH02系统及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数字家庭方案包括数字家庭服务平台与数字家庭系

列终端产品,一种全新的思路与概念的产品与服务。本项目

开发的数字家庭服务平台,是一种跨平台的平台。所开发的

数字家庭系列终端产品包括数字家庭单机版、数字家庭有线

双机版、数字家庭无线双机版,以及正在开发的有线、无线

多机版。

/1485/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C)终端软件2.0版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C)终端软件2.0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软件作为原3830雷达终端升级软件,升级后能够

大大提高整个雷达系统的连续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通过它

所提供的多项新功能,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灵活地使用雷达,

获得更加丰富的气象产品,为整个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

更好地监测和预警各类天气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保障。

/1486/ 母猪繁殖障碍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母猪繁殖障碍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集成健康养殖和农业信息化等领域的相关理念和先

进技术,构建母猪繁殖障碍数据库,开发出母猪繁殖障碍计

算机辅助分析系统,模拟专家的分析,帮助养殖者快速而准

确的分析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得出优化方案。采用该软件,

为帮助养殖者解决生产中日益严重的母猪繁殖障碍问题提供

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建立数据库1个

;编写百科库1个;建立推理机4个;开发出分析系统1个并

取得版权;发表论文3篇。圆满的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1487/ 用于准分子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
用于准分子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用于准分子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

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测量入射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

束的空间相干长度L;计算衍射光学元件中位相单元的尺寸l

;依据入射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束的空间相干长度L,确定衍

射光学元件中一个设计单元的周期d;等间隔采样所需远场光

强分布,并计算远场振幅分布矩阵Aout;计算设计所需的入射

光振幅分布矩阵Ain;采用盖师贝格-撒克斯通算法设计一个

设计单元的位相分布矩阵φ;将φ周期化得到完整的衍射光学

/1487/ 用于准分子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

元件位相分布矩阵;评估所设计的衍射光学元件的准分子激

光光束整形性能。本发明设计的衍射光学元件具有对入射光

束的位置、尺寸形状与光强分布变化不敏感,远场光强分布

均匀的特点。

/1488/ 7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项目
7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7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项目是我公司针

对现在音乐播放器而开发的一款既具备信号接收能力,又具

备自动调频能智能音乐播放器天线,该项目产品采用了7节拉

杆式可拉伸卧式结构,智能音乐播放器天线采用了拉杆式结

构可极大提升播放器的信号接收性能,该天线采用了铜管材

质,大大提高了音乐播放器天线在使用过程中信号接收和自

动调频性能,同时,为了增强天线连接处的强度,针对天线的

每节拉杆之间采用了簧片结构进行连接,通过产生摩擦力来

/1488/ 7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项目

固定拉杆,并采用了底管滚槽打点工艺,有效提高天线顶端与

底座的牢固性;为有效提升音乐播放器天线的信号接收能力

,通过对天线表面采用了电镀处理,先用镍作表面镀层,为镀

铬打底,不仅实现了音乐播放器天线的耐蚀性,而且提高了天

线的信号接收强度,由于铬镀层能长久地保持其原有的光泽

而不变色,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起到防腐蚀和外观装饰的

双重作用,既保持产品表面的光亮和美观,又达到防护天线管

表面的目的。7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关键技术:

一是7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管材氩弧焊接技术,创

新性的开发了全自动连续式氩弧焊接生产工艺,通过采用逆

变式直流脉冲钨极氩弧焊机和钨针进行焊接,在管材内壁导

入长铜管,氩气纯度达99.99%通过铜管输送至固定焊枪的枪

头处,形成一个密封的保护空间,电子从钨针向铜管高速冲击

,产生大量的热,使焊枪温度迅速达到550摄氏度左右,形成的

熔池与管壁厚度相吻合,能够有效对铜管结合处进行融化并

焊接,减小了焊接变形并实现了良好成型,提高了焊缝的塑性

和韧性,减少焊接应力;二是7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

线结构设计,针对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结构设计采用了

7节拉杆式可拉伸卧式结构,天线铜管之间连接设计使用卷边

和簧片结构,簧片位于天线杆滑套内部,紧紧包裹着拉杆本体

,通过簧片与拉杆本体干涉产生摩擦力来固定拉杆,通过簧片

的弹力控制拉杆本体滑动的松紧程度,每节套管内部均安装

对应的簧片,从而保证了音乐播放器天线可伸缩性能;三是7

/1488/ 7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项目

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表面处理,设计开发了电化

学沉积金属表面工艺技术,选用金属铬与镍作为表面电镀层

,通过对天线表面采用了电镀处理,先用镍作表面镀层,为镀

铬打底,再利用电解的方法使铬附着天线管表面,形成均匀、

致密、结合力好的铬层,因铬表面易于钝化,形成一层极薄的

钝化膜,不仅实现了可音乐播放器天线的耐蚀性,而且提高了

天线的信号接收强度,由于铬镀层能长久地保持其原有的光

泽而不变色,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起到防腐蚀和外观装饰

的双重作用,既保持产品表面的光亮和美观,又达到防护天线

管表面的目的。7B60104自动调频音乐播放器天线项目于20

17年10月立项,于2018年3月完成了样品制造与认可,与2018

年4月进入了小批量生产阶段,于2018年5月进入批量生产阶

段。该产品的开发成功,对国内天线行业发展产生非常积极

的影响,还显著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促进我国天线行

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89/ 基于语义记忆与自学习图像检索系统
基于语义记忆与自学习图像检索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语义记忆和自学习的图像检

索模型。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在在线短期学习(相关反馈

)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记忆学习机制,即一个离线的长期

学习机制。记忆学习机制将不同用户的反馈信息记忆下来,

并且通过系统中构建的语义网络与学习算法,学习一些基于

语义的相似性规律。长期学习依靠短期学习的积累,短期学

习又能得到长期学习的指导,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大大提

高检索系统的效率。离线的长期学习的实现,关键在于在提

/1489/ 基于语义记忆与自学习图像检索系统

取有效底层特征的基础上解决语义的记忆、自学习策略。具

体包括图像间语义网络结构的设计;语义关联自学习的方法

与途径;如何根据用户检索要求与得到的检索结果,同时结

合用户的相关反馈信息,将图像的底层特征与语义信息关联

起来的方法与途径。应用前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与多媒体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为国民经

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带

来了极大的便利。图像(视频)信息作为最主要的信息载体

之一,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信

息极为丰富,“一幅图片胜过千言万语”,而且,数字化图

像存储和传输都极为方便。然而另外一方面,图像信息的检

索与文字信息相比,存在很大的困难。目前还没有实用的检

索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准确而有效的检索服务,究其

根本原因,就在于“语义鸿沟”,即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图像

底层特征(颜色、纹理、形状等)与便于用户理解的图像语

义之间巨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图像的底层特征,无法准确

的表达图像的语义。图像的语义作为人们最关心的检索结果

衡量标准之一,近些年来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领域得到非

常广泛的关注,其中,快捷而准确的图像语义获取途径是一

个研究热点和难点。该项目为图像检索系统引入一个语义的

记忆与自学习机制,不断丰富和优化图像数据库中图像的语

义信息,为用户的检索提供方便有效的指导信息,从而提高

检索速度和检索效率。推动图像检索系统更好的符合检索用

/1489/ 基于语义记忆与自学习图像检索系统

户的真实需求。基于语义的图像检索系统,将为人们提供更

为有效的图像(视频)信息检索服务,有力的推动数字图书

馆、虚拟博物馆、电子商务、计算机辅助诊断、远程医疗与

教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1490/ 功能组合输出便捷模块式作业机研制及推广
功能组合输出便捷模块式作业机研制及推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功能组合输出便捷模块式作业机具有小巧、灵活、

轻便、便于在棚室内转向特点;适合于高含水率的粘性土壤

作业;主机低矮,可以在木本低矮果树下及茶园中耕作。该

机与适用于大棚内作业的12种微型模块式作业头机具快速便

捷联结,能进行中耕、除草、收割、喷药、施肥、灌溉和运

输等配套作业,很适合精细型的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

/1491/ 一种增设焦距调节透镜的望远镜透镜组
一种增设焦距调节透镜的望远镜透镜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背景:传统配置有测量分划板的望远镜,由于

其焦距调节是通过目镜组前后平移来实现,目镜组移动过程

中,设置并单独固定在目镜组前方的分划板成像焦距不能随

之变化,因此,分划板刻度线仅能够在特定的焦距下清晰成像

于视场内,在其余焦距下,分划板刻度线成像模糊,不能通过

分划板刻度对被观察物像进行分划测量。技术路线:技术方

案是:一种增设焦距调节透镜的望远镜透镜组,由望远镜物

镜组、调焦透镜、棱镜组、分划板及目镜组组成。其特征在

/1491/ 一种增设焦距调节透镜的望远镜透镜组

于在物镜组之后增设一组可沿物镜组光轴平行移动的调焦透

镜,改变目镜组前后平移进行望远镜焦距调节的方式,使分划

板、目镜组位置保持固定,物镜组、棱镜组以及目镜组构成

一个完整的透镜组。调焦透镜前后平移,实现望远镜焦距的

调节。创新点:改变传统望远镜通过目镜组前后平移调节焦

距的方式,在物镜组与棱镜组之间设置调焦透镜实现焦距调

节,目镜组位置固定不动,保证了置于目镜组前端的分划板始

终清晰成像于望远镜视场内。

/1492/ 桑蚕产业创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桑蚕产业创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四川省蚕业管理

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10家单位,研究集成近

年来蚕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提高现代蚕

业生产新技术,将之规范化、标准化。桑蚕产业涉及农业的

桑树种植、禽牧业的养蚕、制种、蚕茧收购加工以及高附加

值开发,涵盖一、二、三产业,其产业链最长,环节最多,涉及

的技术标准最多。本项目合作单位制定的标准89项:包含3

2项国家级标准,占桑蚕茧丝全部国家级标准的90%以上;包

/1492/ 桑蚕产业创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含四川省省级地方标准32件,占四川省全部省级桑蚕地方标

准的90%以上;包含四川省蚕研所和本项目参与企业的企业

标准25件,其中蚕业机械方面的标准9件,占全国蚕业机械标

准的95%以上。1.本项目将研究集成的蚕桑优质高效技术规

范成标准,创建国内外最完整的标准化体系,涵盖桑蚕种茧全

产业链和桑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系统性新技术

和系列化标准(涵盖桑品种与管理、蚕品种选育与推广及养

蚕技术、良种繁育、茧及茧的处理、桑蚕技术与机械以及全

产业链的经营管理的89个标准),全省单产由35kg以下提高

到45kg以上,增长28.57%,茧丝质量从中下水平跃居全国首

位。2.本项目研究集成全程消毒、分区隔离、电镜速测等预

前综合防止微粒子病的规范技术并纳入标准加以规范。国外

仅有意大利等创建有母蛾镜检淘汰毒蛾卵的事后防微技术措

施。3.本项目针对危害蚕业生存的微粒子病防控及优良蚕种

生产,制定杜绝微粒子病的严密监管办法并升格纳入法规,由

省人大颁布为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由此,家蚕微粒子病由

泛滥成灾到现在完全扑灭,挽回大量经济损失。4.本项目建

立了综合评价体系评判蚕品种的优劣,在大量现行品种、新

育成品种、引进品种进行分片区对比试验基础上,对拟推广

的蚕品种从改变遗传基础着手,创新改良,克服其卵色驳杂、

生命力低,尤其蛹期死笼率高、繁育系数低,制种效率差以及

眠性变化出现三眠蚕等致命弱点,从而成为更新换代新蚕品

种的标准化新技术,通过本项目长期大量试验研究,为四川家

/1492/ 桑蚕产业创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蚕品种第五次更新换代提供了可靠保障,推动全省第五次新

蚕品种更新换代。5.本项目配合国、省蚕茧分级标准,研制

的电子、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快速试缫机、简易测干亮量和

不剖茧利用性状相关关系的鲜茧茧层含水率电子检测仪为国

内外首创。6.本项目创新了农民将田土、扶贫资金在企业入

股,企业每年给农民保底分红+就地务工挣钱+返租承包,产

品统一电商营销的扶贫长效机制,蚕桑在扶贫攻坚中作出了

重大贡献。7.桑叶、果、枝、皮、根全面市场化开发,创新

了蚕桑多元化规模发展新模式桑蚕高附加值开发走在全国最

前列,取得极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全国仅有的3个中字

号基地尽在四川(中国果桑之乡2个:凉山的德昌和攀枝花

的盐边;中国桑茶之乡1个:南充市的嘉陵)。8.针对蚕的不

同发育阶段研究形成分段分级小蚕机器统养、大蚕分户十天

养蚕的滾动模式,小蚕精细防病与大蚕粗放省力化相结合既

提高质量又降低成本。9.本项目制定的多个标准确立了蚕业

发展机制和模式创新:以自愿合作、发挥优势、互利共赢为

基础,支持龙头企业与蚕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形成“龙头

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蚕业。研

究实施政府补贴和企业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共育户+农户”

生产模式,扶持共育户开展专业化共育、病虫害统防统治、

桑园代管等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联户经营、种养分离模式

。通过大量试点、示范,编印发放标准和技术资料,广泛开展

/1492/ 桑蚕产业创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技术培训建立了多个示范基地,培育绵阳涪城高质量稳定发

展的全国样板,高县、珙县石漠化发展模式,宁南6215桑园立

体栽培模式,盐边果桑订单模式,嘉陵优质有机桑茶模式;示

范带动全省蚕桑生产迈上新台阶,取得极其显菩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0.微粒子病防控系列技术、取得

发明专利的现代蚕种生产技术设备、养蚕机械和茧丝检验仪

器为国内外领先水平。11.项目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3篇,获

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12.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极其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参加项目的企业新增收

入6.1955亿元,新增利润0.8215亿元;应用单位新增产值28.

0245亿元,新增利润6.3225亿元。

/1493/ 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研究
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旨在对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信息化关键技术

进行研究,尝试解决公路、轨道、隧道、水域领域建设及运

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服

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本课题针对城市建设与运营管

理在各个领域中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从

智能交通信息化系统、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运营安全

管理进行研究,并形成多项多创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课题紧

扣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核心难点问题,就交通信号优先、

/1493/ 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研究

交通枢纽客流换乘、低碳易居新城的智能交通规划、水域智

能交通、先进检测技术在道路、轨道交通建设中应用、桥梁

防撞等问题,开展严谨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集中体现在以现状

及应用需求为基础,采用新型主流的信息技术,结合城市建设

与运营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信息化解决方

案,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

支撑和有益指导,对提高城市安全运营和管理水平有较好的

参考价值。本课题的创新成果已经在董家渡水务管理、天津

生态城、苏州有轨电车等工程中逐步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

。表明课题成果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作为以城市建设

设计为主业的设计单位,我院将结合工程设计实践,并和上海

城建集团的兄弟单位合作,在城市建设和运营的相关领域开

展成果推广和应用,更好发挥本课题科研成果的效益。

/1494/ 孩教圈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
孩教圈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孩教圈儿童在线教育平台旗下拥有两个APP,一个是

为家长服务的孩教圈APP、一个是为幼儿园开发的孩教圈幼

儿园版APP:孩教圈APP是专注0-12岁孩子教育并延伸到高中

阶段的移动学习交流平台。以“内容+课程+赛事”为核心,

形成“孩子、家长、老师”三位一体的在线学习体系,包括

在线学习、移动社区、移动商城三大功能,目前在全国已经

拥有数百万用户以及数万家培训机构和学校等战略合作伙伴

。孩教圈幼儿园版APP是为幼儿园专业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

/1494/ 孩教圈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

,涵盖了孩子、家长、老师三位一体的在线学习体系,包括为

孩子提供儿歌、动画、故事、知识等资源,为家长提供育儿

百科、专家微课、商城、论坛等服务,为老师提供幼儿园五

大领域等教学教案,还有为幼儿园提供考勤打卡、健康安全

、家园沟通等服务,目前已有超过1000所幼儿园在使用孩教

圈幼儿园版APP。2016年7月,孩教圈儿童在线教育平台携手

《都市人·现代育儿》期刊,通过“互联网+”战略,借

助移动新媒体技术,升级为国内第一个专注幼儿教育的互动

性全媒体平台,将期刊的学习内容与APP结合在一起,通过每

页扫描二维码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小朋友可以通过扫描期刊

上的二维码进入孩教圈APP或孩教圈幼儿园版APP听故事、观

看教学视频、查看答案等,同时也可以上传自己的故事音频

、手工或实验视频、期刊作品秀、生活萌照等内容,实现线

上线下的互动。

/1495/ 桂通音视频转发及存储服务软件V1.2.0.1
桂通音视频转发及存储服务软件V1.2.0.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软件是我公司依据《机动驾驶申领和使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123号令)》部令标准和《机动车

驾驶人考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场地驾驶技能考试

系统》(GA/T1028.3—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

标准而研制的。软件主要完成检测考车运动状态(使用卫星

定位相位差分技术)、档位状态、车门状态、手制动状态、

灯光使用状态、安全带状态等所有设备状态,并对考生考试

进行自动评判,同时自动对考生考试全过程录音录像,录像视

/1495/ 桂通音视频转发及存储服务软件V1.2.0.1

频图像和声音清晰流畅,图像质量达到D1级别。软件配置灵

活,可随着公安部发布的部令的发展变化或者当地考试需求

而变化,随时更新,而不必对系统作大的改动。其主要特点:

1、系统完全符合《机动驾驶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安部第123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

标准GA/T1028.3-2012,合格通过了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

监督中心对此产品的检查。2、考试项目进出识别采用卫星

定位相位差分技术,该技术识别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3、

具有语音自动提示功能,引导考生完成考试,考官不用跟车考

试,在控制中心通过考试管理工作站或视频监控方式实时掌

握考试信息;4、车载音视频监控信号、卫星定位基点坐标信

号使用无线基站传输,车载数据使用无线电台传输,两种传输

方式独立、同时进行传输。5、录像功能存储的本地录像视

频图像清晰流畅,达到D1级别。6、自动完成对大车16个考试

项目和小车5个考试项目的评判,并实时将考试过程数据上传

至中心监控室内服务器,工作人员可使用场考管理软件查询

考生考试信息;具有可扩展功能,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更

新与升级。

/1496/ 单片机网络系统的地址编码方法
单片机网络系统的地址编码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由若干个节点构成的子网及连接各个子网的中继器

组成的单片机网络系统,实现网络中任意两节点间的通讯,

数据帧需能在多个子网间传输,数据帧由目标地址场、自身

地址场、控制场、数据场、校验场,目标地址场由数据帧将

跨越一系列中继器原边地址及最终目标节点地址,自身地址

场由数据帧跨越一些列中继器副边地址及源节点地址,控制

场表明数据帧的操作含义和数据长度,数据场为数据帧包含

的全部有效数据,校验场为全部从目标地址场到数据场的C

/1496/ 单片机网络系统的地址编码方法

RC校验结果。减少信息传输时间、提高信息传输的实时性,

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地址场都具有相同的结构,简化了协

议。

/1497/ 语音操作电脑技术
语音操作电脑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简介实现人和计算机之间的语音交互,一

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

的普及,传统的人机交互工具鼠标和键盘已经不能满足人们

的需要,利用语音控制电脑已经成为一种未来人机交互的重

要选择,而语音控制技术是实现这种交互的重要技术。本项

目利用微软提供的speechsdk及其语音识别引擎进行二次开

发语音控制应用程序,利用语音识别引擎进行语音命令识别

,再针对不同的命令在应用程序中进行键盘、鼠标操作以及

/1497/ 语音操作电脑技术

程序控制等,实现对电脑的语音控制。本项目开发的语音控

制应用程序已经可以实现操作者仅使用语音就可以实现对鼠

标、键盘等的控制,从而可以实现用语音操作电脑的功能。

该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适用范围、目前市场状况

与市场前景语音控制电脑的应用前景很广,对于普通人而言

,语音控制技术可以解放人们的双手;对于不便使用鼠标、

键盘的残障人士而言,语音控制技术可以让他们象正常人一

样使用电脑;对于一些暂时不便操作电脑的人士,如正在驾

驶的人员,语音操作电脑技术将使他们有可能不用双手就进

行必要的电脑操作例如进行导航查询等操作。目前国外一些

先进国家已经有一些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国内这类项目还不

多见,这类软件正规产品几乎没有。中国将近1亿的伤残人

士将是将来一个庞大的电脑使用群体,另外正常人士在很多

情况下也需要语音操作电脑技术。这种技术的市场前景广阔

,特别对于伤残人士有重大意义。3.应用情况目前该项目已

经申请黄石市科技局应用项目,语音控制应用程序已经进入

实用测试,效果良好,可以只用声音实现电脑操作。主要技

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4.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运行环境:Windows98/98

SE/MeWindows2000ProfessionalWindowsXPProfessionalWi

ndowsXPHome大小:2.5M软件预言:简体中文硬件配置:配

备声卡、麦克5.实施条件该项目技术用于软件产品中,按每

套5元计算,按年销售(下载)100万套计算,产值可达500

/1497/ 语音操作电脑技术

万元。按技术转让50万元计算,利润可达400万元。

/1498/ 通络开痹片
通络开痹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发光技术
应用领域: 中药材种植
技术详情

  以马钱子粉、川牛膝、当归、木瓜等中药材制成的

纯中药制剂“通络开痹片”,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总有效率为93.04%,达国内领先水平。

/1499/ 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及其用于活细胞控制与分析的应用
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及其用于活细胞控制与分析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种类细胞定位、培养

和相互作用的集成微流控芯片,由流动层、控制层和覆盖层

(自上而下)三层组成。其中,流动层主要由一个微米级管

道网络和四个圆形腔组成,通过细管道将相邻的腔体两两连

接,该层总共有十个进出样口。控制层由数个单管道末端封

闭的微阀开关组成,可以分别对流动层不同管道位置的样品

输入和输出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控制。本发明的集成微流控芯

片具有制备材料优质、制备方法重复性强、应用范围广的优

/1499/ 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及其用于活细胞控制与分析的应用

点。可开展对多种类细胞的定位共培养及相互作用研究。

/1500/ 营销一体化管控平台研究与建设
营销一体化管控平台研究与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营销一体化管控平台,通过整合95598供电服务、

ECM、BW、中短期负荷预测、视频监控、GPS电力车辆调度等

营销业务系统,实现“营销信息共享,营销业务规范,营销

服务便捷,营销实时监控,营销决策分析”,促进华北电网

公司的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推进营销发

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满足“一部四中心”的业务运作

需要,实现电力公司营销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为实

现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1501/ 用于识别有害气体并自动控制排风的装置
用于识别有害气体并自动控制排风的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有害气体并自动控

制排风的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气体检测电路、声光报警电

路、风扇电机控制开关和风扇电机,所述气体检测电路的电

源输入端和所述声光报警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均与所述电源电

路的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

接,所述风扇电机与所述风扇电机控制开关串联后其两端与

所述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气体检测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

所述声光报警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各种工

/1501/ 用于识别有害气体并自动控制排风的装置

作、生活环境中准确地检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存在和浓度

,并自动控制排风扇将有毒有害气体排除。避免了人体不易

察觉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的威胁。

/1502/ 基于配电GIS系统的单线图生成及管理
基于配电GIS系统的单线图生成及管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已经投运的配电GIS系统的建

设成果,对配电GIS系统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通过配电GI

S网络拓扑分析功能,进行单回路线路地理分布图到单线图

的自动转换,统一回路单线图的数据源;建立单线图数据更

新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了配电单线图的修改、审批、发布的

全过程流程化管理;在单线图实现设备信息检索、查询、定

位等功能,扩展配电GIS系统应用外延。该系统已广泛应用

于我公司调度所、桥东分局、桥西分局、直供分局、电缆工

/1502/ 基于配电GIS系统的单线图生成及管理

区、裕华开发分局等部门。系统的建成,重新规范了各分局

单线图编制,避免重复工作,实现了数据源的统一,采用流

程控制,进一步提升了配电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为我公司配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做出了突出贡

献。

/1503/ 暖通行业用高品质流量传感器
暖通行业用高品质流量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立项目的:旧式流量传感器的结构,转子是直

接套设在转轴上的,前段并没有任何定位结构,在组装传感器

时,转子很容易就会从转轴上滑落,影响安装和生产效率;通

常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在转子前端和阀体内分别设置耐磨

镶件和塑料轴承,用于耐磨和定位,但在装配和加工时往往会

产生误差,使得转子在阀体内转动时不稳定,容易发送晃动,

出现很大的噪音,同时也增大了转子的磨损,影响产品使用寿

命。本项目旨在研究暖通行业用高品质流量传感器结构,实

/1503/ 暖通行业用高品质流量传感器

现产品一体化安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摩擦损耗和噪音,提

高产品耐用度。二、核心技术:1、容积式流量计的工作原

理:流体通过流量计,就会在流量计进出口之间产生一定的

压力差。流量计的转动部件(简称转子)在这个压力差作用

下特产生旋转,并将流体由入口排向出口;2、叶轮在流体推

动下旋转,带动螺杆旋转,使磁系统产生上下移动。流速高则

位移量大,用霍尔器件检出位移而获得流速和流量;3、在空

心涡轮前端面处设置有套设在钢轴上的垫圈。三、创新点:

1、在空心涡轮前端面处设置有套设在钢轴上的垫圈;2、钢

轴前端设置有与垫圈相配合的卡槽,在位于卡槽前端的钢轴

头上还设置有倒角;3、在壁面上与钢轴头相对应的位置上还

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大小与钢轴的大小相一致;4、涡轮

堵头与外壳体相接处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密封圈。四、取得的

成果1、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限流环

(ZL2013102406937)新型流量传感器结构(ZL2015106558

834);一种限流环安装结构(ZL2017214071849);一种限流

环堵头安装结构(ZL2017214126470)2、形成流量传感器新

产品,并推出市场,获得良好反应,为企业创造了极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1504/ 耳式体温计校准装置
耳式体温计校准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耳式体温计校准装置包括温度指示和控制电路、加

热和电机搅拌装置、黑体腔和机箱等部分。温度传感器采用

经挑选的Pt100铂热电阻,按三线制连接使用,稳定性好,

在常温环境中年变化量不超过±0.02℃。考虑到箱体体

积较小、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校准装置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

等因素,铂热电阻采用铠装方式,在实际安装时,可以任意

弯曲,并且防水和抗震效果比较理想,可以在比较长期的时

间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该课题中采用的数字测控仪表是

/1504/ 耳式体温计校准装置

岛电公司的SR253数字调节器,具有专家自整定功能,可以

实现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SR253仪表可输出0V和5V的脉冲

控制信号通过固态继电器以过零触发的方式调节功率达到控

制加热装置的目的。黑体腔的设计是依据美国《ASTME1965

-98(Reapproved2003)用于间歇测量病人体温的红外温度计

的标准规范》的推荐内容,材料为金属铝,在铝表面进行“

发黑”处理,严格按照《ASTME1965-98(Reapproved2003)》

具体要求进行加工处理的黑体,在处于等温环境条件下,都应

该达到不低于0.999的发射率。由于目前耳式体温计探头的

外径和手持部分的倾斜角度没有统一要求。在实际校准过程

中往往出现现有校准装置无法满足探头的外径和手持部分的

倾斜角度要求的现象。所以该课题对黑体腔窗口设计为可更

换配件,可以实现直径8mm、10mm、12mm、14mm等不同窗口

,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耳式体温计的探头外形要求。黑体腔窗

口下端面与水平方向呈60°角,可以基本满足目前的各

类耳式体温计手持部分的不同倾斜角度的校准要求。根据我

们研制标准恒温槽所掌握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要获得良好

性能的温场效果,在箱体内部的结构首先要形成均衡对称的

布局,并借助搅拌器,在工作时要保证导热介质(水)形成

稳定、对称的流动状态,并且流速足够大。在30℃~43℃范

围内,导热介质(水)的性能比较稳定,导热效果也比较理

想,在标准恒温槽中的实际温场指标为0.005℃,而标准恒

温槽的容积要远大于本装置的容积,所以完全可以在本装置

/1504/ 耳式体温计校准装置

实现0.01℃的温场效果。在原调研方案中设计搅拌电机采用

串极激励电机。性能测试结果:最大示值误差:-0.003℃,

即不超过±0.01℃;温度稳定性:±0.003℃/10m

in,即不超过±0.005℃/10min;温度均匀性:0.003℃

,即小于0.005℃。在测试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干扰现象。

/1505/ 知识产权政策
知识产权政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从公共政策基础理论出发,研究了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知识产权政策的重要地

位,梳理了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与政策,通过研究知识产

权的理论基础、政策模型、政策工具和政策过程,构建了面

向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

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重点研究了包

括知识产权研发创造政策、权利获取政策、激励政策在内的

知识产权创造政策,研究了包括价值评估政策、运营政策、

/1505/ 知识产权政策

商用化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投融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

策在内的知识产权运用政策,研究了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知识产权管理政策,还研究了财

政性知识产权标识和集中管理政策,系统提出了知识产权政

策改革发展的建议。

/1506/ 基于软件园云计算应用的嵌入式系统可靠性测试与验证平台
基于软件园云计算应用的嵌入式系统可靠性测试与验证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依托上海浦东软件园已有的“云计算”应

用服务体系,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质

量评价方法,依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

方式进行可靠性测试,建立较为完善的可靠性测试平台。本

项目建立了智能家居、智能仓储等验证平台,作为嵌入式系

统可靠性测试的应用试点平台;建立了研发嵌入式系统的可

靠性测试的展示平台,对项目的应用推广进行宣传,并作为相

关业务受理的一个窗口;在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阶段,依据其

/1506/ 基于软件园云计算应用的嵌入式系统可靠性测试与验证平台

需求的不确定程度,研究其系统架构适应性的评价方法以及

系统架构本身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建立了系统架构可靠性评

价体系;在设计与编程阶段,建立了嵌入式系统可靠性的白盒

测试与黑盒测试平台,建立了嵌入式系统调试平台;在产品阶

段,建立了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等测试平台。现已申请并

获得与本项目相关的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有如下

:PDSTS基于云计算应用服务的嵌入式系统可靠性测试与验

证软件V1.0PDSTSDK-IOT400物联网实训软件V1.0PDSTSDK-I

OT物联网实训台综合实训软件V1.0“PDSTS基于云计算应用

服务的嵌入式系统可靠性测试与验证软件V1.0”已通过第三

方系统测试。

/1507/ 运筹学与数理经济学研究——点到集映射和最优化算法的收敛性
运筹学与数理经济学研究——点到集映射和最优化算法的收敛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1508/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数据服务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验证云端服务器存储信息的

完整性和未被篡改的系统,首先用户利用加密算法将数字资

产信息加密,并生成Merkle树以及树中各叶子节点的认证路

径;其次用户将加密后的数字资产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

务器存储资产信息,生成云端区块链,将资产数字签名存储在

区块的数据段中;再次用户终端验证云端存储资产信息的完

整性,根据云端返回的认证路径以及区块链信息得到确信结

果;模块有:云存储服务提供单元;云端区块链单元;数据拥

/1508/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有单元;用户终端。本专利采用了新型基于Merkle树的数据

完整性检测算法来求解节点的数据完整性证明信息,提高了

效率且扩大了适用范围,且目前用户缺乏行之有效的存储私

钥的方法,开创性的将用户的数字签名存储到云端区块链上

,实现了对用户私钥的无信任保护。

/1509/ 新一代机器人人机协作安全性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
新一代机器人人机协作安全性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针对新一代机器人人机协作安全性需求,提出了

一种基于加速度偏差观测器的机器人碰撞检测算法,实现了

机器人碰撞的有效检测。2、设计了力矩信号采集与处理电

路,采用前置放大+主放大+滤波的形式,将毫伏级微弱信号稳

定地放大到合适的水平,相比专用的放大器具有体积小,抗干

扰能力强等优势。3、搭建机器人碰撞安全演示平台,编写了

运动控制软件,软件集合了碰撞检测算法及安全控制算法。

/1510/ 电子封装中超声波线焊的宏、微观力学研究
电子封装中超声波线焊的宏、微观力学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对电子封装中的超声波线焊从宏、微观力学的角度

进行了研究,宏观方面主要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了线焊过程中

的界面压强、摩擦能量和温度升高,微观方面则用分子动力

学模拟了界面原子的接触、摩擦和分离现象,研究表明模拟

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有限元模拟的结果可以用来确定

超声波线焊的工艺参数,并且有限元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

的综合应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超声波线焊的机理

,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明确了改进方向。

/1511/ 基于精密工业设计和微型电路设计技术实现通讯、录音、激光三合一的笔形移动电话
基于精密工业设计和微型电路设计技术实现通讯、录音、激光三合一的笔形移动电话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近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

展,移动电话越来越普及。用户对移动电话终端即手机的要

求越来越高,其主要一点是要求手机的设计朝着微型化方向

发展,因此,更轻、更薄和更小是手机制造商们追求的目标

。但很多因素又制约着手机的这种发展趋势:首先对于直持

式手机,如果手机长度过短,会使传递语音不清楚,而其显

示窗的宽度又因横向布置的原因不宜过窄,长与宽都有一定

限制,因而直持式手机已很难设计的更小。目前直持式手机

/1511/ 基于精密工业设计和微型电路设计技术实现通讯、录音、激光三合一的笔形移动电话

的尺寸最小约为90mm*45mm*18mm。为了使手机既小巧又要使

手机的听筒和麦克之间处在合适的比例关系内,因而发明了

翻盖式的微型手机。但是,翻盖式手机虽然减小了长度,但

同时却又增加了手机的厚度。而且翻盖式手机结构过于复杂

,对使用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因而成本高,价格贵,目

前最小的翻盖式手机为78mm*42mm*20mm。综合考虑了这些制

约手机向微型化方向发展的因素,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我们

克服了种种技术上的难点,研制开发了这款细长杆状的、类

似笔形的移动电话终端装置,即笔式手机。二、应用领域:

本产品为GSM900/1800MHz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主要可用来拨

打电话、收发短信,其独特的三笔合一设计使其还可做激光

笔及录音笔之用。是高贵典雅的象征,成功人士的首选。三

、产品介绍:1.笔式外型--国内外首创纤巧雅致笔式外型

,可随意插拔于口袋,手提包,衣领,尽显时尚风采。2.

天线内置--免除了外置天线易损坏,折断的后顾之忧,外形

更美观。3.激光笔--商务好伴侣,轻松点亮于会议中,商

务会谈中,让您在任意时刻展现潇洒。4.录音笔--15分钟

不间断精录功能,通话、待机均可录制,不漏掉任何有价值

信息,随时随地记录下您的感受和想法。四、产品结构该产

品改变了传统手机的基本结构特征,通过新颖的结构和创造

性的设计,可将完成移动电话终端装置的各种功能模块合理

地安装在笔形的外壳中,使其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五、性

能指标:产品型号:奔风5制式:GSM900/1800MHz标准:支

/1511/ 基于精密工业设计和微型电路设计技术实现通讯、录音、激光三合一的笔形移动电话

持GSMphase2+汉字点阵:15*16通话时间:>115m待机时间

:70-150h整机尽寸:135*27.2*17.9mm重量:66g标准电池

:420mAhLi-ion充电时间:<100m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该

产品为国内外首创的笔式外型手机,并将激光笔,录音等功

能融入其中形成三笔合一的高科技通信终端设备,在当前国

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公司移动通信行业的高速

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该产品自2002年12月份上市在手机市

场上引起了巨大的震撼,可以说引发了一场手机革命,成为

潇洒的成功人士的理想选择。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1.笔

式外型;2.激光笔;3.天线内置;4.录音功能。

/1512/ WSD-1卫星数据通信单收站
WSD-1卫星数据通信单收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WSD-1卫星数据通信单收站由天线、低噪声下变频

器和室内控制器组成。天线是1.8mX1.2m切割抛物面偏馈天

线,无遮挡,效率高,付瓣低、园、线极化任选。低噪声下

变频器采用低噪声场放和低相噪锁相环本振、噪声温度低,

稳定可靠。控制器由专用单板机来实现监测控制、告警和信

号处理等复杂功能,全系统采用扩频及前向纠错技术。使设

备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误码率低。接收频率:3700~

4200MHz,噪声温度:<110度K,误码率;<1×10^(-

/1512/ WSD-1卫星数据通信单收站

7)(Eb/No≥8.5dB);数据速率:45~19200bps。应用C波段

卫星数据网中接收新闻资料,商品金融信息,气象资料,产

品信息的数据传输以及电传,文字和图片传真等业务。

/1513/ 中视典虚拟场景浏览器软件
中视典虚拟场景浏览器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三维场景数据的表示、

压缩、传输以及基于Internet的虚拟场景浏览器的结构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VR)是计算机图形发展的趋势,目前,V

R市场还处在孕育阶段,市场分割和垄断还没有形成。市场

上存在大量对VR的潜在需求,但是VR平台软件的发展严重滞

后,使得这些潜在需求无法转变为实际需求。目前能提供V

R平台软件的厂商很少,并且VR平台软件的质量普遍不高,

纵观国内外市场,我们的技术在国内是领先的,国内上市的

/1513/ 中视典虚拟场景浏览器软件

同类产品只有一家,在与国外软件竞争上,我们也具有良好

的成本优势。中视典虚拟场景浏览器软件的实现技术性能如

下:1、高真实感实时画质。软件对烘焙贴图有非常好的支

持,支持的渲染器包括scanline,radiosity,lighttrace

r,finalrender,vray,导出流程也异常简单。这些都为制

作高画质的实时演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具有强大的贴

图控制能力,可以方便的实现对贴图的压缩、总量控制、批

量转格式、内部色彩调整等。3、具有高效渲染引擎。在大

规模数据的处理能力上明显优于某些基于pc平台的同类软件

,经过试验,某些VR软件需要更高硬件平台才能运行的场景

,只需要普通硬件即可流畅的运行。而且在CPU占用率上进

行了优化。4、良好的硬件兼容性。用本浏览器制作的演示

可以广泛的运行在各种档次的硬件平台,尤其适用于Nvidi

aGeforce和ATIRadeon以上显卡,也可在大量配备了Geforc

eGo和Radeon显卡的普通笔记本上运行,实现“移动”VR(

VRP所有范例均可在一台配备了ATI9200显卡的万元笔记本上

流畅运行)。5、良好的交互特性。用本软件制作的演示,

可以实现与FPS游戏一样的行走和精确物理碰撞。软件自己

带有界面编辑器,用户可方便的制作各式各样的演示界面。

6、良好的接口。软件具有ActiveX插件,可以无缝的嵌入包

括IE,Director,Flash,Authoware,VC,VB,Word,Pow

erpoint等所有支持ActiveX的地方。针对高端客户,本软件

可以提供C++源码级的SDK,用户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开发出自

/1513/ 中视典虚拟场景浏览器软件

己所需要的高效仿真软件。应用前景近几年,CG制作行业风

起云涌,发展迅速,但都是以3Dmax或Maya来制作,提交的

结果是无法交互的静态效果图和动画。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

的迅速提高,VR的交互功能带来的优势越来越突出,视觉效

果也越来越接近非实时产品,这使得市场对VR的需求越来越

多。而目前国内的VR平台软件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这使得

国内CG公司在开展VR制作时,没有选择国内产品的机会,而

选择国外的软件由于语言障碍和地理限制又无法享受其服务

。我们正是瞅准了这个市场空白,结合我们自身的优势,我

们将成为分割和占领这个市场的主要力量。项目成果的应用

领域:1、城市规划:数字城市/三维电子地图;2、交通:

道路桥梁设计/交通仿真;3、房地产:建筑设计/地产场馆

展示;4、游戏:角色、场景制作;5、室内设计:虚拟样板

房/虚拟装修;6、军事:电子沙盘/虚拟战场;7、家电:W

eb3d/产品/静物展示;8、地理:气候/植被/水利模拟;9、

文物保护:虚拟旅游/古迹复原;10、教育:立体几何/物理

化学课件模拟;11、工业:工控仿真/设备管理/虚拟装配;

12、视频:虚拟演播室场景制作。

/1514/ 三维可视化智能管控系统建模及优化技术
三维可视化智能管控系统建模及优化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实施《中国制造2025》进入了第二年,基础工业经

历试点改造、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推广实用及全面建

设后,进入了引领提升阶段。能够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

融合,在原有基础上,充分运用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网络技

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从而

达到全过程的监测、控制、自适应并实现自愈的智能管控系

统技术成为当前突破目标。国家电网就提出了在2016-2020

年的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

/1514/ 三维可视化智能管控系统建模及优化技术

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面对纷繁、庞大的设计、制造、施

工、仓储、物流等各环节,迫切需要搭建一套统一的管理与

控制平台,对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生产进度等全过程实施

智能化管控,为各方提供统一的沟通管理,实现工程数据的共

享与协调。三维可视化智能管控系统建模及优化技术,研究

并解决如何快速的将各方采集到的数据汇聚、分类、整理,

通过数据格式的智能读取与转换,根据统一标准重建模型,并

以友好的界面展示出来。实现的技术路线,首先通过传感器

对一线数据进行随时采集,数据通过通信网、互联网、传感

网互联互通,运用网络的自组织和自动重新配置的自主能力

,使得管理者可以全面、直接、快速、真实的获取工程进度

、质量、安全等信息,实现物联化。其次通过数据转换、数

字化三维建模、模型重建的可视化,将工程管理信息进行统

一整合,模拟推演,克服了多部门间的沟通障碍,使得设计部

门、监理部门、施工部门能够对施工过程全面参与、准确指

挥、随时协调、及时纠错、系统管理、有效控制。智能管控

系统将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等信息化资源整合并

集成,实现业务流程的协同和数据的综合利用。由此,设计单

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管控平台开展工作,根据权限共享

信息,资源信息在各个部门间按业务流程顺畅流动,大大降低

了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各种新技术的应用

使得管理者可以获得更加全面、实时、准确的工程数据,并

且可以通过系统对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和探索,观察过程模

/1514/ 三维可视化智能管控系统建模及优化技术

拟,使得管理与决策更加客观、理性和科学。三维可视化智

能管控系统建模及优化技术,在自动建模技术、模型动态成

型技术、优化与轻量化技术、智能集成技术和智能数据管理

处理技术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并取得可喜突破,在丰满水电

站重建项目中得以运用,获得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

/1515/ 一种多接口物联网环境数据采集终端
一种多接口物联网环境数据采集终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接口物联网环境数据采集

终端,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下端贯穿设有十个连接器,所述

盒体的一侧铰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次设有滑槽,所述

滑槽内设有自动升降机构等,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连接器的数

量,从而能有效提升外界设备和部件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成本

。并能很好的对连接器和设备原件进行保护,能有效和外界

隔离,并且能充分的进行缓冲防护,有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

命,保证数据采集的质量。SC-2型智慧物联数据终端,是一款

/1515/ 一种多接口物联网环境数据采集终端

多通道的A/D数据采集分析传输的设备,数据终端采用NB-IO

T的通信方式,以标准的TCP/IP协议进行数据的透传交互。S

C-2型智慧物联数据终端具备八路A/D采集通道,3路标准DC/

24直流输出及2路DC/5V输出端口,可以接标准的4~20mA输入

,匹配市场绝大多数的4~20mA输出的传感器,采用NB通信模

组,信号的覆盖率和稳定性强,适用于海量数据终端的广连接

。SC-2型智慧物联数据终端多通道性,适用于多楼层的电气

火灾数据的采集。

/1516/ 薄膜型可调相位延迟器
薄膜型可调相位延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型可调相位延迟器,由两块薄

膜型相位延迟片、两个三维光学调整架和一个精密旋转平台

组成。两个相位延迟片置于旋转平台上并保证反射面平行,

光束以一定角度入射到第一个相位延迟片上,反射到第二个

延迟片上,经过第二次反射后,与入射光方向平行射出。转

动旋转平台,改变光束的入射角,相位延迟或补偿量也就随

之改变,从而实现精密的,可调谐的相位延迟。本发明具有

结构简单、容易制作、精确度高、操作简便、多用途等特点

/1516/ 薄膜型可调相位延迟器

/1517/ 基于云计算信息化技术的乳制品安全风险监测模型预警系统
基于云计算信息化技术的乳制品安全风险监测模型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该项目是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为:2012QK123;二、主要内容该项目主要研究了

两方面内容:其一,关键监测指标研究。针对乳品蛋白质含

量、供求价格、采购和产品数量、原料与成品换算关系、生

产区域分布等关键风险指标,开展趋势分析、比较分析、供

求分析、历史分析、地域分析和工艺分析等深层次统计分析

,反映乳制品中重要指标的9条一般性规律,并通过对趋势曲

线图进行研究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存在非法添加、掺杂掺假

/1517/ 基于云计算信息化技术的乳制品安全风险监测模型预警系统

等安全风险,提出预警信息,实现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

警、早处置;其二,乳品模型预警系统设计与研发。使用GM(

1.1)灰色预测模型、ogistie曲线拟合等数学模型原理、模

拟和拟合趋势曲线,形成数字化公式,并实现个体与一般性规

律的差异分析,完成3个模块的设计和研发,即数据上传管理

模块、预测预警数学模型管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三、创

新性(1)本模型系统的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在国内外未见

报道,研究确立的关键控制指标与乳品安全风险性的关系,并

形成9条一般性预警规律,设定阀值,尚属首次。(2)设计并

建立的乳制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方法和食品安全信用评价方

法的新算法,未见报道。(3)采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模

型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

/1518/ 自动化静电场绘图仪软件【简称:自动化静电场绘图仪】V1.0
自动化静电场绘图仪软件【简称:自动化静电场绘图仪】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传统的静电场描绘实

验中,为了描绘出不同电极等势点的分布情况,需要学生根据

器皿电极的分布规律,眼睛盯着电压表,手动移动探针,在通

电的静电场器皿里寻找等势点。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不仅

寻找难度非常的大,而且实验过程中找出来的等势点非常的

少,连线后的效果更是不尽人意。为了解决传统实验这一弊

端,设计出了可以代替传统实验仪器的新型实验仪器——自

动化静电场绘图仪。此设备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绘制出来的

/1518/ 自动化静电场绘图仪软件【简称:自动化静电场绘图仪】V1.0

等势线效果非常的完美。自动化静电场绘图仪软件是自动化

静电场绘图仪配套软件。本软件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的静电

场描绘实验过程中,学生寻找等势点复杂、绘制结果不理想

等问题而开发。单片机软件采用MDK5开发平台,基于stm32官

方的F4系列HAL开发。上位机采用IDEA开发工具,在jdk10的

环境开发完成。通过上位机和单片机相互配合,实现了自动

化绘制长直同轴圆柱电极、平行电极和聚焦电极功能。(1

)基于stm32官方的HAL库开发,具有较强可移植性。通过简

单的修改,即可在stm32上所有32系列的单片机使用。(2)

上位机软件采用java语言开发,因此上位机软件也有着较好

的可移植性。可以不经过任何的修改在windows平台、linu

x平台和mac平台上运行(运行此软件需要安装对应平台的J

VM)。(3)目前可以绘制长直同轴圆柱电极、平行电极和

聚焦电极三种类型静电场器皿,后续还会添加更多器皿的支

持。除了自动绘制特定类型的静电场器皿外,还支持用户手

动操作。目前该技术已经成熟,实验改造和软件功能均已经

实现。该技术应用到现代物理学实验中的静电场描绘实验中

,效果非常理想,而且电压不大,比较安全。该技术目前主要

是在我们自己的实验中应用比较广泛,还没有应用到市场中

去,可以后期技术转化之后做成更加轻巧的具有安全外壳的

成品,这样就可以在中小学到大学实验中广泛应用。2018.1

1湖北省第五届“源鑫圆杯”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二等奖,作品名称为“自动化静电场描绘仪”

/1519/ 集成电路光刻设备的磁悬浮精密工件台
集成电路光刻设备的磁悬浮精密工件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集成电路光刻设备的磁悬浮精密工件台,采用相互

独立的和基于闭环控制的电磁力和洛仑兹电机结构,主要包

括由基座框架、工作台、电磁铁衔铁及连接件组成的机械部

分,悬浮和驱动工作台的四对电磁铁,驱动平面运动的洛仑

兹电机以及与电磁铁相对应的四个电容传感器。电磁力用于

抵消重力,同时高精度地驱动一个直线自由度和两个转动自

由度的微位移,洛仑兹电机高精度地驱动其余的、位于同一

平面的两个直线自由度的大行程位移和一个转动自由度的微

/1519/ 集成电路光刻设备的磁悬浮精密工件台

位移。应用前景:使用四对电磁铁和一个平面洛仑兹电机,

通过闭环控制将工件台稳定悬浮在空中,六个自由度均无接

触和摩擦力,实现了超精密运动控制。

/1520/ 制药厂温湿度监控系统技术研究
制药厂温湿度监控系统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药品的生产质量与生产环

境的温度和湿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旦制约车间的温度和湿

度失控,药品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因此,及时有效的调节与控

制档案库房的温度与湿度,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快速、准确的自动检测药品生产

车间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对药品生产环境的

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是保证药品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本课题

的目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全方位24小时对药品生

/1520/ 制药厂温湿度监控系统技术研究

产车间的温度和湿度实时检测、控制。系统具有检测测量、

记录、通信调控、数据显示打印、多方式报警和事故处理措

施提示功能。二、系统组成与性能指标制药厂温湿度监控系

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终端、ZigBee无线传输系统、温湿度

模糊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空调系统4部分。为实现WinAC的

功能,在上位机服务器上安装一块Profibus-DP,接口模块CP

5611,WinAC控制引擎通过Profibus-DP接口模块磁盘611与分

布式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完成数据采集、分析控制、PC与P

LC之间的通信等。从站由西门子PLCS7-200和LTM8303分线器

模块组成,并通过串行口相互连接。制药厂温湿度控制系统

由信息采集和信号输入部分、信息转换与处理部分、输出及

控制部分、控制风机等4部分组成。该系统监测系统终端设

备主要包括DS18B20数字化温度传感器和LTM8820“一线总线

”温湿度探头。技术指标:控制温度:14℃-24℃,湿度:4

5%RH-60%RH。三、创新点(1)该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

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制药厂温湿度在线检测系统,本系统

能够实时自动在线检测制药厂的温湿度,当出现异常时,能够

及时给出超限量、定位、及时报警并记录现场状态,实现自

动调控输出设备或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达到药品生

产环境所需要的环境温度。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应用

,不仅减少了布线投资,而且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2)该成果针对PID控制

及模糊控制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分段式PID+模糊控制方法,该

/1520/ 制药厂温湿度监控系统技术研究

方法把模糊控制技术和PID算法结合起来,采用多模态分段控

制设计出温湿度控制系统。该方法对多变量、强耦合、大惯

性对象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既有模糊控制动态响应好,上升

时间快,超调小的优点,又有PID控制精度高的优点。通过使

用证明该方法具有超调小,调节迅速和上升时间短的特点,且

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1521/ 博睿达低照度/微光视频清晰化处理软件(简称:Dedark)V1.0
博睿达低照度/微光视频清晰化处理软件(简称:Dedark)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源于合作单位的委托

,是公司团队在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方面长期积累的结晶。

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课题旨在研究开发新型图像和视频视

觉增强设备,针对环境光不足时,视频成像质量急剧下降或基

本失效情况下,将基本看不清的图像和视频质量大大提升,达

到类似照明条件下或白天的成像效果。可广泛应用一切视频

监控场所,提升监控画面质量、提升系统的效能,具有重要的

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3、主要论点与论据当图像/视频采集

/1521/ 博睿达低照度/微光视频清晰化处理软件(简称:Dedark)V1.0

场景的照度太低时,视频画面的亮度和清晰度急剧降低,这是

由于低照度的视频图像具有的灰度范围比较窄,相邻像素之

间的相关性较高,灰度值的变化不明显等特征,导致图像中的

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噪声都包含在一个非常窄的灰度范围之

内,使得人们无法正常的观察低照度下的视频,为了改善低照

度情况下的视频质量以及视觉的效果,以便从中获取有用的

信息,需要对低照度的视频进行增强的处理。4、创见与创新

本课题成果基于大气光散射模型、基于区域特性的自适应滤

波、以及自适应亮度修复理论,在低照度视频以及图像增强

领域,提出的自适应的多尺度滤波理论和方法,可以使处理后

图像的亮度得到提升,同时提升图像或视频的对比度和清晰

度,具有采用经典的均值滤波器,计算复杂度低;自适应地求

取内部参数,适应范围较广,可以适用于彩色或灰度图像,具

有良好的通用性。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以本成果

为技术支撑的智能图像视频增强云平台,提供在线图像视频

增强处理服务。也可作为现有广泛大量应用的交通、安防视

频监控系统中增值产品。还可单独作为安全驾驶辅助车载电

子设备,可以极大地增加人眼可视距离,提高远处道路和景物

的清晰度,提高驾驶员对前方异常情况的判断时间、增加应

急处理时间,提高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

值。本成果对公安、消防、金融防卫、森林防火,乃至国防

警戒、侦查等应用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

/1522/ 一种云环境下基于秘密共享的三维模型文件的认证方法
一种云环境下基于秘密共享的三维模型文件的认证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基于秘密共享的三维模

型文件的认证方法,其步骤如下:采用Lagrange插值多项式

构造秘密多项式将源文件生成秘密碎片,分布式传输与存储

在多个秘密参与者中;以源文件和秘密碎片为原始结构载体

,利用SM3杂凑算法分别把源文件的秘密碎片生成数字摘要,

并把各个秘密碎片生成的数字摘要分布式上传到云端;基于

Shamir的(k,n)门限秘密共享方法恢复三维模型文件的数

字摘要,对加密前和恢复后的三维模型文件的数字摘要进行

/1522/ 一种云环境下基于秘密共享的三维模型文件的认证方法

一致性验证。本发明的不可见性、鲁棒性以及抗分析性均有

提升,有效防止秘密共享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在保护文件完整

性方面有着良好的性能,特别是效率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

势。

/1523/ 一种高速数据采集卡及数据采集方法
一种高速数据采集卡及数据采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数据采集卡及数据采集方法,

包括接口单元、缓存单元、数据发送单元和控制单元。本发

明解决了现有图像采集系统及方法不能满足高分辨率图像数

据的实时采集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使用体积小,便于携带

,简单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一种高速数据采

集卡的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连接成像仪、采集卡和计算机;步骤2]将高速缓存模块的

存储空间分为n个缓存块,记为A0~A(n1),且任意时刻指定

/1523/ 一种高速数据采集卡及数据采集方法

的写缓存块和读缓存块地址不同;设定输入端缓存器的最大

输入缓存阈值和最小输入缓存阈值,设定输出端缓存器的输

出缓存阈值;将计算机内存分为m个缓存块,记为B0~B(m1)

,且任意时刻指定的写缓存块和读缓存块地址不同;步骤3]控

制单元控制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步骤4]关闭图像采集功能

;其中:步骤3]中的控制单元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数据采集:

步骤310]控制单元判断输入端缓存器状态是否大于最大输入

缓存阈值;步骤311]若输入端缓存器状态大于最大输入缓存

阈值,则控制单元判断指定的写缓存块是否为可写;若该写缓

存块可写,则将指定大小的数据从输入端缓存器写入该缓存

块,然后返回步骤310];若该写缓存块不可写,则判断输出端

缓存器状态是否大于输出缓存阈值;若输出端缓存器状态小

于输出缓存阈值,则控制单元判断指定的读缓存块是否为可

读;若该读缓存块可读,则将指定大小的数据从该缓存块读入

输出端缓存器,然后返回步骤310];若该读缓存块不可读,则

返回步骤310];若输出端缓存器状态大于输出缓存阈值

/1524/ 高性能电磁流量计
高性能电磁流量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直广泛被使用的电磁流量计在高科技的渗透下,

90年代将是它的黄金时代。该成果吸收了信息处理、测量

控制原理、微电脑与传感器技术等高科技,具有高增益反馈

平衡测量控制特点,以及信号动态相关互补与对称互补桥式

恒流两项发明专利等首创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使电磁流量计

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其技术指标为:激磁电流<70mA

(本质防爆);量程动态范围度达166;精度达0.5%

;响应时间0.02s。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技术

/1524/ 高性能电磁流量计

在转让给生产厂后可使我国电磁流量计产品进入国际先进行

列。

/1525/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分析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分析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在公司前期已有的商业信息、商情发布和

搜索、企业宣传推广服务、钢贸仓储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逐

步建立的钢材仓储及贸易服务交易平台,整合在线融资、仓

储、物流等相关服务,为客户提供更精细和更深入的电子商

务服务。在提高公司钢材仓储及贸易服务管理水平和规避风

险的同时,不断完善产业链竞争优势。该项目是公司实现战

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提升服务价值、增加客户黏

性、实现未来发展规划、增强成长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项

/1525/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分析研究

目以InforADAGE底层数据库为核心,建设SAAS平台,与企业内

部OracleERP系统双向交互,开发接口程序。采用SAAS+电子

商务的模式,建设钢材仓储及贸易服务平台,开发供应商信息

、仓储信息、物流信息、产品信息等基础数据库,为服务平

台建设提供数据基础。其创新点主要为应用创新:采用SAA

S+电子商务的模式,结合钢材仓储及贸易服务等业务流程,开

发建设钢贸阳光采购服务的无缝交易平台。平台围绕钢材在

线交易等服务,引入仓储和物流机构,汇集商流、资金流、物

流信息进行授信的审核、供应链和仓储增值服务,以吸引更

多的贸易商参与交易。当交易平台的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价

格具有竞争力时,将以阳光采购的概念大力发展最终用户,促

进平台交易量,在物流仓储、配送中心、运输等多个环节上

形成规模化的集约效应。同时和钢厂合作,把钢厂的货源直

接挂在交易平台上销售,最终实现“无缝交易平台”的目标

。项目的建设结合了钢铁贸易和消费行业的不同特点,符合

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推动流通

业结构调整、促进钢铁业的成本降低和产业升级以及提高钢

铁业国际竞争力均具有现实意义。项目的建设为供应商提供

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快捷通道,交易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距离

的限制。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商家直接面对全球的客户,为

商品提供的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扩大了商品的市场覆盖面

积,使卖方可以在更大的经济范围内寻找交易伙伴。同时为

供应商降低了商贸和物流运作成本,在资金运转方面更灵活

/1525/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分析研究

,更高效,更具优势。同时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往一个

客户要配对一个销售人员,费时费力,利用电子交易平台,一

个销售人员可以同时管理多个订单,可以同时处理多项交易

,大大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产品销售效率。

/1526/ 百助智能管理系统V1.0
百助智能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各

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统计分析工作也越来越困难,为了能够

现为公司提供一种更加高效实用、更加安全快捷的信息平台

,并且能够减少大量的人工操作,以及在人工操作中由于人为

因素而引起的数据错误,而开发智能管理系统以此提升工作

效率。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技术以行为科学、管理科

学、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为理论,包括归纳推理、基于

实例的类比推理、各种基于不完全知识的模糊逻辑推理方式

/1526/ 百助智能管理系统V1.0

,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不断使人的部

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即在办公室工

作中,借助先进的办公设备取代人工进行办公业务处理、管

理各类的信息,辅助领导决策。办公自动化的目的是尽可能

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办公质量

,从而产生更高价值信息,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

现办公业务科学化、自动化。同时,客户表现层采用当前最

新的SAAS技术,页面拥有“异步回送、局部更新”的特性,大

大提高了用户体验。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数字化

:所有的数据要在线;(2)移动化:不支持智能移动终端,

称不上智能办公;(3)平台化:可以自由拓展场景;(4)专

业化:微信也能办公,但微信不是为办公打造的,要选专业为

办公打造的产品或平台;(5)行业化:有行业属性的,用起

来更得心应手;(6)组织化:个人效率工具也能帮助提高办

公效率,但是组织在线才能成倍提效;本技术在事务处理系统

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决策或辅助决策功能的办公

自动化系统。它不仅有数据库的支持,还具有模型库和方法

库,模型库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其作用是提供各种模型供

决策者使用,以寻求最佳方案,对决策者提供支持。4、技术

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技术已经成熟并应用于生

产之中,适用范围全网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已经

应用百助公司日常管理中,暂无问题。6、历年获奖情况暂无

/1527/ 基于分布反馈激光器的低频光纤矢量水听器
基于分布反馈激光器的低频光纤矢量水听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为弥补传统压电水听器在微弱信号检测方面的不足

,本项目基于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DFB-FL)单频、窄线宽

、低噪声和波长编码的特性,开展新型光纤激光矢量水听器

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低频增敏、耐静压封装结

构、噪声及串扰抑制、声标量和矢量信号标定、测试等关键

技术问题,以满足海洋环境监测、浅海及井下油气资源勘探

以及国防水声监测领域对声波检测的灵敏度、频率响应范围

、动态范围以及多分量参数检测的高要求。采用DFB-FL作为

/1527/ 基于分布反馈激光器的低频光纤矢量水听器

传感器件,其长度仅28mm。与干涉式矢量水听器相比,DFB-F

L矢量水听器不需要额外光学器件和几百米长的传感光纤,检

波器结构大大简化,复用性大大提高;与光纤光栅矢量水听器

相比,由于DFB-FL线宽极窄,相干长度很长长,因此能够利用

大臂长差干涉仪实现极其微弱信号的探测,具有明显的灵敏

度优势。(1)采用短腔DFB光纤激光器作为传感器件,设计

三维四分量DFB-FL矢量水听器,实现对微弱声波信号的矢量

信息探测和水声目标定位;(2)通过适当的机械结构设计,

将DFB-FL矢量水听器频率相应范围下限降低到5Hz,实现对低

频微弱水声信号的高灵敏度探测;并设技术质量指标如下:

(1)频率响应范围:5Hz-300Hz(2)声压灵敏度:115dBr

eHz/Pa(3)加速度灵敏度:130dBreHz/mg(4)动态范围:

120dB@100Hz(5)工作温度:-5℃~40℃(6)工作水深:3

00m(7)探头尺寸:φ100mm(8)灵敏度一致性:±2d

B。

/1528/ 互联网+督查平台
互联网+督查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既

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

”的重要指示,按照李克强总理关于“开门搞督查”的指示

精神及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减压和规范督查检查考

核事项,实施’’互联网+督查’’”的要求,结合《中共中

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及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

的精神,为深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1528/ 互联网+督查平台

,国务院办公厅从2019年起开展“互联网+督查”工作,促进

各级政府加快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形成上下一盘棋实干

实干再实干、落实落实再落实的良好氛围。建设国务院“互

联网+督查”平台,有效整合督查力量和信息资源,逐步实现

督查线索网上实时收集、云端智能分析、线上分类处理、线

下督查整改,形成统筹、规范、便捷、高效的常态化督查新

格局。面向社会征集四个方面问题线索或意见建议:一是党

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

到位的问题线索;二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不作为慢作

为乱作为的问题线索;三是因政策措施不协调不配套不完善

给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带来困扰的问题线索;四是改进政府

工作的意见建议。综上所述,依托中国政府网现有基础优化

升级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是必要的、急需的。“建

设互联网+督查”平台是党中央、国务院便捷高效回应群众

关切,减轻基层负担的工作平台,为推动督查信息化工作创新

,建立健全督查信息化工作机制,提高督查工作落实效率,奠

定了坚实的应用基础,是贯彻党中央精神,保证重大决策部署

实施,狠抓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对政府督查工作进行结构重

塑和流程优化再造,为建立督查激励机制与督查考评机制,检

验督查落实成果提供了重要依据。国务院互联网+督查DC建

设项目是基于Spring-Cloud技术栈以及中台的技术架构。提

供了服务注册发现、分布式配置、分布式字典、服务鉴权、

服务限流、服务路由、API注册网关等微服务中间件,根据提

/1528/ 互联网+督查平台

供的微服务中间件,对业务项目进行了容器化的改造,使之能

够适应传统的ECS虚拟机,以及service-mesh等部署环境。所

有业务微服务采用了多节点,高可用部署,软硬负载均衡,确

保了整个系统的并发性能以及高可用性。系统包括用户中心

的用户管理、角色管理、部门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字典管

理等。用于系统管理员在管理系统中进行相关用户信息账号

的创建和部门下的角色的创建,并赋予用户不同的角色信息

,系统根据不同的角色可以登录不同的业务办理平台;同样管

理员也可以在用户中心的权限管理处,进行权限的细分和权

限赋予,这样可以约束的不同的角色访问不同的系统资源;数

据字典管理可以对业务系统中的页面元素进行动态配置,以

及支持后端代码对基础字典数据的同一管理。系统的主要功

能是对留言信息在不同的业务平台进行相关的办理审批、分

为运行中心和督查室进行留言转办、地方部门进行留言办理

反馈。每个业务平台又细分为问题线索办理、问题线索查询

、问题线索统计等模块,对从网民留言平台推送过来的留言

信息,按照业务要求进行留言线索的审批和办理、查询,留言

信息在三个不同的平台和模块之间进行流程相关的流转,从

而实现投诉、建议、督查这三种留言类型审核办理的信息化

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系统自2019年04月上线,截

至2019年11月,累计接收网民留言量4614370条;经初筛后的

留存备查/重复留言42230条,转办平台接收留言量59714条,

/1528/ 互联网+督查平台

信访查重重复留言量281条,转督查室重大问题线索数3225条

,向部门地方下发留言总数8067条,其中挂牌督办留言3条,核

查办理留言318条,一般转办留言7746条,由督查室直接督查

的留言是32条。系统运行稳定,留言转办及时高效,为督查工

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1529/ 复杂环境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测量关键技术
复杂环境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测量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依托的黄河刘家峡水电站引水排沙洞岩塞爆

破工程,岩塞口最大水深70.0m,最大淤泥层厚30.0m,岩塞体

下部直径10.0m,最大外部直径21.6m,岩塞最小厚度12.3m,为

世界上淤泥层最厚的高水头大型岩塞爆破。项目创新性地采

用洞内布置药室和洞外布置水下淤泥扰动炮孔的方式成功实

施深厚淤泥层覆盖下大型药室岩塞爆破,成功实施岩塞爆破

和冲砂下泄,。创新性的运用了自制样架固定潜孔钻钻杆方

向,全站仪校正钻杆偏斜度,进而达到预裂孔精度要求;创新

/1529/ 复杂环境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测量关键技术

性的运用安装导向管控制,利用高精度测斜仪及角度调整机

构保证定位导向管处于铅直状态,钢管护套下安装PE装药管

的深水下淤泥炮孔的成孔技术;创新性的运用基于计算机CA

D三维成图的全站仪激光定位精确放样技术,有效控制了曲线

形小型药室开挖精度。课题测量技术成果已在刘家峡水电站

引水排沙洞岩塞爆破工程等项目中成功应用,拓展了岩塞爆

破测量施工技术,经专家鉴定,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经

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并可在类似工程的水下岩塞爆破中推

广应用。

/1530/ 基于移动终端的NB-IOT集成可视化开发环境软件V1.0
基于移动终端的NB-IOT集成可视化开发环境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源于教育部、中国移

动通信有限公司。它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视化环境下N

B-IOT终端软件开发方法,解决了月前NB-IOT终端软件开发门

槛高且无基于移动终端开发环境的问题。2.研究目的与意

义(1)降低NB-IOT终端软件开发对环境的要求为NB-IOT终

端软件开发提供移动终端开发环境,使用户能在移动设备上

进行NB-IOT终端软件的开发,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降低软件

开发的难度。(2)降低NB-IOT终端软件开发的难度为NB-I

/1530/ 基于移动终端的NB-IOT集成可视化开发环境软件V1.0

OT终端软件的开发提供可视化的开发环境,降低NB-IOT终端

软件开发对用户的技术要求,使NB-IOT终端软件开发过程更

加简单易懂。解决NB-IOT终端软件开发门槛高的问题,使NB

-IOT软件的应用更加广泛。3.主要论点与论据(1)本研究

对NB-IOT标准模块及其常用端口标准化进行了定义研究,形

成了可视化编程环境下常用端口开发标准函数库,实现了模

块的即插即用。(2)开发了NB-IOT标准模块通用程序开发

调试器,通过WIFI热点与移动设备连接,开发了基于移动终端

的NB-IOT终端软件集成可视化开发环境,形成可视化编程环

境下常用端口开发标准函数库,实现了NO-IOT软件开发的低

门槛。4.创新与创见在NO-IOT的软件开发中,本研究使用了

可视化的拖拽式模块,与其他研究相比,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

,降低NB-IOT终端软件开发对用户的技术要求,很大程度上降

低了NB-IOT软件开发的难度。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

题本项目通过提供拖拽式、积木式的可视化开发环境,简化

NB-IOT的学习、开发和使用,实现NB-IOT终端软件开发的低

门槛,节约人力成本,大大缩短研发时长,丰富新产品的开发

方式,有助于带动NB-IOT新产品的开发。6.历年获奖情况无

7.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本成果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

的可视化环境下NB-IOT终端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本

发明方法是通过WIFI将移动设备与编程魔盒连接,在移动设

备的可视化开发环境中拖拽积木式代码块进行组合,上传代

码后将代码生成器生成的代码通过服务器后端发送给编程魔

/1530/ 基于移动终端的NB-IOT集成可视化开发环境软件V1.0

盒,再由MCU编程进程对代码进行分析,找出所使用的端口和

硬件模块,添加相应的头文件和库文件,并调用相应编译器与

烧写器完成烧写。此外,STM32单片机与NB-IOT模块进行通信

,实现外设到OneNet之间的数据透传。

/1531/ 银杏种核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实施及基地建设
银杏种核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实施及基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本成果采用多年来研究取得银

杏种核分类;银杏种核产品分级;银杏早果优质高产高效播

种育苗;银杏核用优质安全高效栽培;银杏种核成分测定分

析;银杏胚乳发育动态观察分析;银杏胚乳发育过程中营养

成分测定分析;银杏种核贮藏保鲜;银杏种实、叶片的石蜡

切片、半薄切片、扫描电镜、超微结构和荧光电镜观察;银

杏种核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分析;银杏种核质量

等级标准的检测分析;银杏核用试验处理、取样测定及统计

/1531/ 银杏种核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实施及基地建设

分析等技术,研究制定了银杏种核产品的形态特征及品种分

类标准;银杏种核产品的外观、物理、化学和生理指标;银

杏种核产品的食用质量等级标准;银杏种核产品的育苗用种

质量等级标准;银杏种核产品的贮藏性能标准;银杏种核产

品质量的检测指标,并规定了银杏种核质量等级国家标准的

有关术语和定义及其诠释与统一。该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后,

建立了银杏种核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实施示范基地,形成了该

国家标准实施的技术体系与技术操作规程。二、应用前景:

我国是银杏的故乡。银杏即将成为我国的国树。银杏的食用

、保健、药用和观赏价值已得到全面开发利用。银杏种核特

有的营养、保健、药用价值使其一直成为我国重要的颇具特

色的传统出口创汇商品,银杏核用生产已发展成为我国银杏

主要产区的支柱产业。我国银杏种核产量约占世界的90%。

目前全世界已发展到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家争相

开发利用银杏,世界银杏各类产品的销售总额已达100多亿

美元,并正以较快的速度逐年上升。我国加入WTO以来,已

有更多的外国银杏产品和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同时,我国也

更多地加强了国际间银杏研究与开发的合作,也为我国提供

了更多的机会推出高质量高层次的银杏产品去拓展更为广阔

的国际市场。银杏种核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

国银杏种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银杏种核产品质

量和商品竞争力,保证我国更多的银杏种核产品进入国际市

场,加快外向型和都市型银杏的发展,并为进一步申请主导

/1531/ 银杏种核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实施及基地建设

研究制定银杏种核产品质量国际标准创造条件,不仅能够使

我国银杏经济总量明显上升,而且能够加快建设我国成为银

杏科技强国的步伐。

/1532/ 一种多包层石英光纤的结构
一种多包层石英光纤的结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包层石英光纤的结构,该多包层

石英光纤包括纤芯,内包层、外包玻璃层和涂敷层,拉制短光

纤时,也可以不要涂敷层。与传统多包层石英光纤相比,该光

纤分别将纤芯及内包层的折射率进行了一定的提高,并将传

统外包层低折射率的涂覆胶包层替换为无掺杂的纯石英玻璃

包层或掺氟、硼等的石英玻璃包层。该发明使得该种光纤在

拉丝工艺上更加简捷,在抗老化和热传导等性能上更加优越

,更适合高功率、高能量光纤激光器。

/1533/ 易行网数据交换中心平台软件
易行网数据交换中心平台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对采集海陆空铁各类综合交通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融合、分析,开发了易行网数据交换中心平台,处理、分析

后的交通数据提供交通信息给发布系统使用。数据交换平台

通过建立灵活强大的信息交互融合系统,实现从各外部系统

采集所需的各种信息和资源,用于交通相关信息数据的接入

、变换加工及融合,数据外部接入、内部传输的中间层,以保

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本系统平台需采集的信息分类包括交通

相关的浮动车数据源、路况数据源、交通事件、气象信息、

/1533/ 易行网数据交换中心平台软件

可变信息板、交通设施信息、高速枢纽信息、城市路况信息

、公交信息、地铁信息、火车相关信息、航班信息、长途客

车信息等信息的接入和处理。信息交换的形式包括数据库记

录、文件、报文等,信息交换的频率包括实时数据交换和定

时交换。因此开发了一个强大的采集平台,配置灵活的交换

规则,实现以上信息采集与交换功能,同时系统具备灵活配置

、监督管理和扩展功能。数据交换平台技术特点:1)通讯软

件技术体系,出于安全性、稳定性及运行效率考虑,同时结合

现有系统架构和运行环境,采用c/c++语言开发,运行于Linu

x平台,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2)应用软件技术体系,采用S

UN的J2EE技术体系,具有与平台无关性、技术成熟性、可靠

性、安全性、等特性,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系统中高

级通讯协议(如:SOAP)及应该管理软件主要采用J2EE技术

体系。3)数据格式,采用XML技术定义数据接口,使数据交换

接口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扩展性,能极大地简化和规范数据

交换格式定义,因此本系统中通讯报文将采用XML格式。4)通

讯协议,采用业界标准的TCP/IP、FTP、Http、Https、SOAP

协议。目前易行网数据交换平台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

处理、分析、管理,为出行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撑,系统平台

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1534/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由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项目《工业

自动化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CSTC,2007AB204

1)资助。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是一个

面向工业自动化仪表及相关行业的大型软硬件系统。平台利

用先进的分布式组件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嵌入式系统软硬件

的协同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资源的管理和共享、嵌入式操作

系统的微小化和可配置、资源管理与复用以及项目开发流程

与资源管理的规范,帮助企业形成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的可

/1534/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

订制、可扩展、可控制、高效协同的新型研发模式,取得了

以下研究成果:(1)面向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的嵌入式系

统开发硬件环境的通用性,提出了合理的模块化结构以及具

体的电路设计;(2)在工业自动化仪表嵌入式系统固有的

硬件资源有限条件下,利用操作系统微内核技术,有效的裁

减和合理配置嵌入式操作系统;(3)建立面向工业自动化

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平台体系结构和交互工具,兼顾嵌入

式构件与平台的开放性等;(4)建立基于软件工程思想的

系统化、标准化的开发流程,针对2~3系列主流芯片,建立

嵌入式系统接口规范;(5)面向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的资

源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利用网络中间件、资源管理方式、系

统建立等关键技术,建立可定制的资源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

系统;(6)面向工业自动化仪表嵌入式软件资源管理的入

库标准、合理管理、有效复用、安全问题等,建立资源入库

和项目管理标准和管理规范。本项目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

生20人;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

;形成四联集团项目管理和资源管理流程企业规范两项;完

成四联仪器仪表研发即时通讯系统V1.0和四联仪器仪表技术

资源管理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登记两项;2007年举办年首届

全国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

/1535/ “团队管理群组”新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创建与评估
“团队管理群组”新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创建与评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次研究涉及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行为、

自我效能、身体测量指标、健康功能状况、卫生服务利用五

大方面,并细分为体能锻炼、耐力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

健康自评、健康担忧、BMI、HbA1c等18项定量指标,比较了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6个月和12个月前后的变化,结果发现:

①干预6个月之后干预组在两项健康功能指标(疲劳和躯体功

能)的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干预组血

糖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

/1535/ “团队管理群组”新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创建与评估

组。②干预12个月之后干预组在三项自我管理行为的变化值

(每周体能锻炼、每周耐力锻炼及与医生交流)明显高于对

照组;糖尿病管理的总体自我效能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疲劳和躯体功能两项健康功能指标仍好于对照组;干预组血

压及血糖控制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及糖化血

红蛋白的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536/ 《铁路汉语主题词表》
《铁路汉语主题词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537/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优化系统(B/S)V7.0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优化系统(B/S)V7.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自主开发项目,是国家863计划软件重大专

项中面向新一代ERP的新技术课题,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可以

直接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以信

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前景

广阔。技术原理:在海智成熟ERPASP版基础上,采用当今最

先进软件开发技术(Java语言)和最先进管理思想(供需动

态平衡控制法)开发,集成SCM、CRM、PDM,支持SQLServer、

Oracle、DB2、国产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的B/S结构平台化ERP

/1537/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优化系统(B/S)V7.0

,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性能指标:在安全性、适用性

、扩展性、易用性、超大量用户并发使用、多功能集成以及

支持国产数据库的使用等综合方面在国内达到领先。在海智

成熟ERPASP版基础上,采用当今最先进软件开发技术(Java

语言)和最先进管理思想(供需动态平衡控制法)开发,在

安全性、适用性、扩展性、易用性、超大量用户并发使用、

多功能集成以及支持国产数据库的使用等综合方面在国内达

到领先。支持多数据库、多操作系统平台;纯B/S技术结构;

集成SCM、CRM、PDM;支持电子商务。技术成熟、先进,安全

性好,适用于制造业企业。企业应用情况很好;目前企业自身

信息化意识不强及企业管理的基础较差是实施信息化集成系

统的障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政策宣传和资金引导。获

得2005年黄石重大科技攻关奖励。

/1538/ 对称组合弹性梁结构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对称组合弹性梁结构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对称组合弹性梁结构电容式微加速度传

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加速度传感器由一个对称的中心质量块

、外部支撑框架、中心质量块与外部支撑框架相连接的八根

对称直梁、两个对称框架梁、八根对称L梁连接在一起形成

的组合弹性梁结构以及上、下盖板组成。与框架梁相连接的

每根直弹性梁的另一端连接在中心质量块侧面顶端和底端的

中间或顶角,与框架梁相连接的每根L梁的另一端连接在外部

支撑框架内侧面。本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对称直梁、框架梁、

/1538/ 对称组合弹性梁结构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L梁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组合弹性梁结构,具有高度对称性,可

以显著减小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传感器采用微电子机械系

统技术制作,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

/1539/ 北斗海洋数据监测指挥终端
北斗海洋数据监测指挥终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针对我国海洋环境观测系统离岸观测数据传输的现

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海洋

环境离岸观测数据传输业务化应用技术研究”的研究,北斗

卫星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通信卫星,针对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

统所具备的通信功能,开发出三款可以满足各类海洋离岸数

据传输的北斗海洋型终端,从而保障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

获取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北斗海洋数据监测指挥终

端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北斗一代应用指挥终端,由天线、主机

/1539/ 北斗海洋数据监测指挥终端

组成,具有全方位该灵敏度信号捕捉能力、稳定高效率的信

号发射能力,实现对三颗北斗卫星6波束信号的实时跟踪处理

。具有监视、指挥、调度等功能,可实现对下属500各用户的

信息坚守,指挥调度和多级分组组网功能,提供风度的战术组

合,为指挥部门提供效果真实、直观的监控信息。主机支持

宽范围电源供电,同时内置即冲即用的高效大容量后备锂电

池,设备安装方便,适合在移动或固定指控中心内使用,性能

稳定可靠。主要指标:定位精度20米(有标校站)100米(

无标校站);首捕时间:≤7s重捕时间:≤1s动态性能:≤300

Km/h待机功耗:≤10W待机时间:6小时。电源性能:直流供

电:9~32V交流供电:220V,50Hz。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

:-25℃~+70℃存储温度:-55℃~+70℃湿度:98%(+45℃

)振动冲击:冲击:≤6g/s;振动:≤0.1g/(20~100Hz)电

磁兼容:满足GJB151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

感度要求》。物理特性:外型尺寸:主机368mm*273mm*41m

m;天线Φ220mm*150mm接口:双RS232,符合“北斗一号”用户

机数据接口要求(4.0版);接口型号:DB-9F天线N(S)-K

F4安装方式:1U机架,天线吸附或螺钉固定外观颜色:军绿

色电缆长度:小于20米。

/1540/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1.任务来源:2005年12月,《

南、北极生物和地质标本标准化整理与共享试点》(编号:

2005DKA21406)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极地标本资

源共享平台(以下简称“极地标本平台”)成为国家科技基

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的组成部分,平台的建设正式启动。极

地标本平台建设由国家海洋局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持

,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等所属的若干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2.国家和社会需求: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以来,我国历

/1540/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次南、北极考察队在两极的冰雪世界里采集了大量珍贵的、

独特的雪冰、动植物、陨石、沉积物、岩矿化石样品和标本

。通过建立国家级极地自然科学样品共享资源平台,建立规

范的收集、保存、管理、共享服务等技术规程,实现对南(

北)极地质、生物、雪冰、沉积物与南极陨石标本的规范收

集、整理与编录,定期向国内外发布相关的样品目录指南,

确保珍贵的样品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对不断增加

的新的各类科学样品按规定指标进行收集保存;实现与国际

有关国家及有关研究机构的极地地质、生物、雪冰、各类沉

积物和南极陨石样品的交换与共享利用,充分发挥其社会公

益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获取的宝贵科学

资源,为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服务,维护我国的极地权益服

务。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根据极地主要标本资源的种类

和分布情况,通过开发标本分类信息库、标本登记与信息发

布系统、标本申请与审批系统、标本共享与分发系统实现极

地标本平台信息化和资源管理;开发采样标本利用、跟踪与

反馈等管理性、关联性信息系统(包括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等

)实现实物物理分布而信息集中管理。极地标本平台基于J

2EE架构的B/S系统,通过采用国际领先的开源软件内容管理

系统(OpenCms),工作流引擎(JBPM),资源引擎(OFBi

z)等进行标本资源信息的整合和个性化定制,实现了极地

标本信息的多语言展示、检索、共享以及标本实体库存管理

等功能,并支持用户统一认证、单点登陆及门户系统。③技

/1540/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基于OpenCms的极地标本平台是一个

专业级别的开源网站内容管理系统,通过利用工作流引擎J

Bpm实现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通过采用资源

引擎OFBiz提供的一整套的基于Java的web应用程序的组件和

工具,实现标本资源信息的注册、发布、展示、查询;通过

整合OpenCms和OFBiz实现多站点切换,多语言切换;通过整

合Opencms和Jbpm实现资源申请和审核流程;同时,在开源

代码之上进行二次开发,使得用户可以通过Cas+Ldap身份

识别和认证,实现单点登陆。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极地标本平台实现了实物库物理上分布、信息服

务集中的极地标本资源共享服务网络模式,形成权威的极地

科学标本/样品编目、信息发布、检索、申请与审批的样品

管理与共享网络技术平台。平台向国内外科研和教育用户提

供统一的极地标本资源信息的管理和发布服务,包括各类标

本资源中英文信息的查询、标本/样品申请受理等服务,极

地标本平台发布标准化的极地生物标本2060个(图片1876幅

),冰芯样品511米(图片4幅),岩矿标本1362块(图片1

996幅),南极陨石2350块(图片4791幅),沉积物柱状样

品110米、表层样品777个(图片57幅)中英文信息和图片资

料。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极地标本平台拥有约2020

0个的标本资源作为主要依托资源,通过开展信息与标本实

物共享,用于申报和开展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1540/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其他部委、高校和地方等项目课题共34个,使用样品发表

论文100篇,其中SCI40篇。此外,发表2007年第12期《天文

爱好者-陨石专刊》一期;2008年在《极地研究》第20卷第

2期推出陨石专刊一期(论文12篇);同年12月正式出版发

行了《南极陨石目录与图集(格罗夫山-第一辑)》一册。

以极地标本平台的多媒体信息和图片为基础,在北京、上海

、青岛、合肥等地举办各种规模的极地科普展览、讲座10次

,参观总人次达到近22万。由于我国极地考察标本资源的信

息化数字化工作起步较晚,极地标本平台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另外在利用GIS技术展示、查询极地标本资源信息方面还

需要加强。由于我国极地考察领域涉及多学科,多类型标本

资源的共享规范、流程存在较多差异,需要个性化设计极地

标本平台资源申请和审核流程。⑥历年获奖情况:南极陨石

目录与图集(格罗夫山-第一辑)》获2009年度优秀海洋科

技图书。

/1541/ 规划证书管理系统V1.0
规划证书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遥感信

息测绘院自主立项完成的科技成果。为了深入切合自然资源

大格局,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推动智慧政务,为打造国土

一张图,多规合一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基于此,我们决定研

究开发出规划证书管理系统V1.0,通过系统实现对国土规划

证书进行日常管理以及打印,提高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更好的

服务社会公众。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通过对县级自然资源

局相关部门工作的调研,利用现有规划数据库进行整合,结合

/1541/ 规划证书管理系统V1.0

各相关科室业务需求,利用数据库在网络方面的读取速度与

安全优势,搭建规划证书管理系统V1.0。规划证书管理系统

V1.0具有规划证书数据录入、编辑修改、数据查询、打印等

功能,实现规划证书的日常管理工作。规划证书管理系统V1

.0符合用户正常操作习惯,有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等,用户在

使用时一目了然,方便用户能够快速上手;规划证书管理系统

V1.0响应时间迅速、准确,可以长时间不间断地安全、稳定

运行。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

先进的开发思想和理念对系统进行设计:采用C#面向对象开

发,制定多功能多态类,支持函数调用,封装指令形成指令集

,使用结构体定义指令下发逻辑;义指令下发逻辑;模块化开

发,继承已有模块进行拓展,实现了代码重构。先进的设计和

过硬的技术力量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拓展性。④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经过一年多项目经

验的积累、三个月的设计和开发,并在相关项目工作中使用

和改进,技术已经成熟。主要应用于自然资源部门的日常业

务工作。系统采用.NET框架下WinForm模式开发,对整个规划

证书管理系统提供支撑。界面采用OfficeRibbon风格进行定

制开发,界面友好,业务逻辑层面采用C#语言,在Windows环境

下有着更好的支持,数据库使用轻量级开源数据库MySQL,减

少用户使用费用,构建C/S架构的规划证书管理系统。保证整

个系统可以安全、稳定、快速地运行。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

问题在规划证书管理系统项目建设中,利用本软件实现规划

/1541/ 规划证书管理系统V1.0

证书的日常管理以及证书打印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服务社会公众,提升人民满意度。存在的问题是,目前软件

功能健壮性还有待提升,核心算法也有提高的空间。

/1542/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测试性设计方法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测试性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测试性设

计方法,属于电子产品可测试性设计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在

数字无线通信领域,通信设备越来越复杂,集成度越来越高、

功能越来越强大,结构尺寸越来越小,相应的生产测试与维修

测试难度越来越高,依靠传统测试手段已经无法解决这一难

题,因此,提出了在设备功能设计的同时增加可测试性设计要

求。目前,大部分产品未进行系统的可测试性设计规划,产品

的可测试性较差,已有的方法通常是采用边界扫描技术,但该

/1542/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测试性设计方法

方法只能针对具有JTAG接口类型的器件进行芯片级故障和该

类器件间的互联故障检测,其检测能力有限,检测速度和效率

较低;另外,有些设备采用机内BIT技术,在设备内部增加专门

的硬件测试电路、专门的测试总线和专用的检测接口用于设

备的故障定位和维修检测,这势必会增加设备成本、降低设

备可靠性,也不能适应设备小型化发展趋势。在某一指挥通

信系统中,无线通信设备功能强大,设备体积小、单板复杂,

装备数量多。生产调试、测试和维护保障难度大,成本高,当

整机或者单板出现故障时,无法快速检测和定位故障。发明

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无线通信设备可测试性能力差,

生产环节单板和整机调试、测试不方便,效率低,维修保障环

节故障诊断困难、维护保障成本高的缺点,因此从系统角度

提出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可测试性设计方法。

/1543/ 基于特征选择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
基于特征选择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和隐马尔科夫模型

的图像分割方法。其过程为:提取待分割图像纹理对应的图

像块,提取其对应的训练特征集;求其模型参数θjc;分别求出

待分割图像在多尺度分解对应的各尺度上数据块对应的似然

值和待分割图像像素点对应的似然值,并将该两者组合,得到

最终融合所需的似然值likelihoodkc;求出各尺度上的初分

割结果;先后采用context-2和context-6进行图像多尺度后

融合分割;取尺度0上的结果作为最终分割结果;本发明目的

/1543/ 基于特征选择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

在于解决传统的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中对于

图像信息的利用不够充分以及后融合时指导图像分割的背景

不能够充分保留细尺度上边缘信息的缺点,可用于合成孔径

雷达SAR图像、遥感图像、自然纹理图像的分割。

/1544/ 蒙药童格勒格-1的研究开发
蒙药童格勒格-1的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通过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多次进行了蒙药童

格勒格-1降血脂作用的研究,明确了蒙药童格勒格-1具有显

著的降血脂作用。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童格勒格-1对

脂肪肝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大鼠肝脏TNF-α表达的影响,明

确了童格勒格-1有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推测童格勒格

-1的降血脂作用可能与降低TNF-α的表达有关。利用分子生

物学技术进行了该药物的降血脂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

该药物能够增强大鼠正常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

/1544/ 蒙药童格勒格-1的研究开发

,起到调控血脂水平的作用,蒙药童格勒格-1能够增强大鼠

正常肝细胞SR-BI的基因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起保护性作

用。利用毒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表明药

物为实际无毒级物质。对氧化损伤指标MDA进行了药物剂量

的影响研究,明确低、中剂量药物的氧化损伤较小;NO指标

的研究表明,血清NO含量与药物浓度呈浓度依赖关系。利用

链脲佐菌素(STZ)建立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的降

血糖药理研究,结果说明童格勒格-1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其

降糖作用与优降糖相当。同时利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该药

物的基本化学分析,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挥发

油成分的分析,明确了药物的基本组成。由于目前由高血脂

症引发的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现代大众化的疾

病,具有数量众多的患者群,患者对降脂药物有迫切的需求

,社会需求量巨大,如果该药物能够研发成功,将有广泛的

应用市场,具有巨大的经济效应。同时现在社会也有庞大的

糖尿病患者群体,而糖尿病患者往往在高血糖的同时伴随高

血脂,同时具备既能降血脂又能够降血糖的药物目前极少,

若能开发出兼备两种作用的药物,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经济效应不可估量,该项研究将会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

景。

/1545/ 云南地区卫生防疫多媒体数据库
云南地区卫生防疫多媒体数据库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研究目的在于查清云南全省各县、市卫生防疫

本底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云南主要交通干线和战略要冲,重

点调研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四个地州的卫

生学流行病学资料。该数据库资料收集和整理分别以县、市

为基本单位,包括地理气候、卫生资源、潜在污染源、饮水

卫生、传染病、医学昆虫动物等。前述四州卫生学流行病学

资料多媒体数据库,突出亚热带山林地特点,提出可能遇到

的卫生问题。该数据库覆盖云南全省各县市,数据充足,具

/1545/ 云南地区卫生防疫多媒体数据库

有亚热带丛林地域特点,军民共用,为卫勤决策提供依据。

/1546/ 抗隐私泄露的生物认证方法
抗隐私泄露的生物认证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隐私泄露的生物认证方法,解

决了生物特征信息在存储和认证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泄露问题

,包括以下步骤:1)注册阶段:用户Ui通过传感器S向认证服

务器AS注册他的用户名IDi和辅助信息Wi,同时,向数据库DB

注册他的参考生物模板相关信息Bi;2)认证阶段:用户Ui通

过传感器S向认证服务器AS提供当前新的生物特征信息,认证

服务器和数据库协作,通过对该新的生物特征信息、Wi和Bi

的计算,来判断用户身份的真实性,认证服务器将认证最终结

/1546/ 抗隐私泄露的生物认证方法

果返回给用户。由于将用户的参考生物模版信息分别存储于

认证服务器和数据库,在没有认证服务器上存储的部分参考

生物模板信息时,无法对数据库计算的验证信息进行篡改。

/1547/ 电动汽车业务支撑及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电动汽车业务支撑及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汽车整车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该系统构

建了国家级电动汽车运营支撑数据信息采集平台,用于针对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等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评价和监

测,提供监管和决策支持服务,满足国家管理平台功能域应用

要求;平台基于统一信息接口标准、统一数据定义规范,统一

信息处理要求,形成车辆达标入网逐级监管机制;在新能源汽

车投放规模不断扩展的同时,确保监管系统在试点城市实现

从车企、运营商、政府等相对全面的应用,建立的监测服务

/1547/ 电动汽车业务支撑及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保障体系能有效减低安全生产事故率。对示范运行车辆技术

状态及节能减排进行监测评价。该系统是为国家政府监管部

门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信息采集处理平台,用于实时采集和统

计分析来自城市节点、车厂以及运营商等机构的新能源汽车

相关指标信息,供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课题承担

单位:北京邮电大学课题负责人:刘辰课题组成员:刘辰,

修佳鹏,杨正球,夏亚梅结题时间:2014年3月

/1548/ 电气智能温度检测系统
电气智能温度检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为了满足工艺控制功能的技术要

求又能充分体现先进的控制思想,本系统由三级二层网络结

构组成。采用了集中监控管理又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模式,同时采用了仪表与PLC控制器共存可选的灵活、高可靠

系统结构。三级主要包括了监控管理级、控制级、现场级构

成。现场级由可控硅执行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仪表组成。

②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监控管理级由设备IPC工业控制机、显

示器组成。工业控制计算机具有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

/1548/ 电气智能温度检测系统

优点。工控机上采用WINNTSERVER操作系统,可在其操作系统

环境下,运用天工上位机软件,实现对系统运行参数的监控、

显示和设置。工控机的存储能力、软件的开发能力非常强大

,因此,能够存储很长一段时间和很多种类的历史数据。③技

术的创新型与先进性温度控制回路由可控硅执行机构执行,

每一台炉由上中下三个回路三套可控硅执行机构组成,8台炉

24套可控硅执行机构分别安装在4个电控箱设备内。④技术的

成熟度本发明技术成熟可靠,适用于各种控制系统,安全性和

可靠性高。⑤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本发明目前已在智能电气

耗能分析系统中得到了应用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549/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发布平台V1.0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发布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物联网应用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

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

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

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农业信息发布

平台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主,通过分类信息、农业问答向广

大用户提供全面的农业信息,成为全国诸多农业企业及一些

其他相关行业的网络推广工具。在这里可以发布农业供求信

息、农业资讯,帮自己的企业、产品做推广,在网络上寻求商

/1549/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发布平台V1.0

机,足不出户做生意!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我国十二五期间

,如何使农业信息化更近一步是农业工程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因此发展

智能农业及发布农业信息显得刻不容缓。本软件的创作目的

是实现发布远程农场的实时数据、实施远程控制等功能。本

软件采用B/S、C/S混合结构,通过数据库中的数据联通,设计

和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农场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农场数据

的远程发布。本专利的设计是将农业信息化用于实际生产中

,以传统农业中覆盖面积广阔的农场为载体进行设计,通过对

农场的数据管理,能够积累大量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建立规范

的农业专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转型。

/1550/ 一种测试期间返排液中捕屑装置
一种测试期间返排液中捕屑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期间返排液中捕屑装置

,包括壳体,在壳体内安装有滤网,在壳体的下部开有返排液

入口,在壳体的上部开有返排液入口,返排液入口与滤网内部

连通。该装置能有效处理大量桥塞钻磨后的产生的碎屑,保

证测试排液的连续性,有助于保证改造效果,提高页岩气等致

密气藏的单井产量,同时也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551/ 无孔径针尖增强拉曼散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无孔径针尖增强拉曼散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孔径针尖增强拉曼散射探针及其

制备方法,属于近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无孔

径针尖增强拉曼散射探针,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的拉曼散射探

针表面具备3~20个微小针尖,微小针尖的直径为5~25nm,微

小针尖的曲率半径为2~15nm。本发明选用具有贵金属膜层

的扫描探针显微镜(SPM/AFM)探针,在贵金属膜层上沉积碳

层,然后进行氩离子束冲击后清洗去除多余碳层。本发明制

备的无孔径针尖增强拉曼散射探针在痕量分析、定性检测甚

/1551/ 无孔径针尖增强拉曼散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至单分子探测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1552/ 油茶籽油压榨工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油茶籽油压榨工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衡量油茶籽油加工工艺优劣指标一是有毒有害物质

的去除;二是茶油中特性活性营养物质的充分保留;经济效益

高低,多出油出好油.而有害物质来源和营养物质的保留多少

直接受原料本身收储条件及加工工艺过程的影响.原料的质

量与加工前处理不佳直接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游离脂肪酸

含量、黄曲霉、苯并芘、过氧化物、重金属等超标,营养物

质损耗;收储条件不适宜,也会使茶籽在储存过程中裂变;而

加工工艺过程不当也会导致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产生和营养物

/1552/ 油茶籽油压榨工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质的流失。本项目的技术原理是以当年产的新鲜油茶籽(从

采摘到加工的储存周期不超过120天)为原料,经原料精选分

级、清洁热风低温干燥、全新保鲜储存,物理低温冷榨加工

,原料油纯物理提纯、冷冻活性吸附脱脂,高纯度氮气脱氧保

鲜等全新工艺技术制备而成。原籽筛选技术:利用茶籽颗粒

大小有区别,饱满容重较大、不饱满、空壳、霉变、虫食、

杂质等茶籽较轻的区别,先采取比重法结合专利技术的使用

,保证茶籽的籽粒外壳完整性,通过风选和多级筛分,充分保

证不饱满籽、空壳、霉变、虫食籽、杂质等分离效果。低温

物理压榨技术:将不同大小籽粒分离,分别烘干,从压榨原料

上保证油脂不受外界污染和霉变油料中游离脂肪酸进入油脂

中;再通过调节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对分级低温烘干后茶籽进

行半密闭储存,使茶籽不易发生劣变;在茶籽毛油制取过程中

,油茶籽挤压过程中不断发热,通常在出饼的后段产生高温会

使饼料局部糊化,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维生素E等营养物

质遭到破坏,油脂游离脂肪酸也明显上升,压榨出油率也大大

降低,通过使用我们的专利技术,改善压榨榨膛物料组织结构

形式,又防止产生高温。不仅提高了压榨出油率,并且明显降

低了压榨毛油的酸价(相同原料毛油酸价降幅达0.2-0.5)

,营养物质避免遭到破坏,油脂色泽金黄。脱酸除杂技术:清

亮、低酸值、低毒素压榨毛油,经过脱胶杂,短时间的真空低

温闪蒸干燥,冷冻、人工加晶快速养晶,滤机预涂吸附剂、过

滤,得到理化指标合符国标、充分保留茶籽营养成分的高品

/1552/ 油茶籽油压榨工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质原味油茶籽油。

/1553/ BGW-2型微机控制固定式包装机
BGW-2型微机控制固定式包装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BGW-2型微机控制固定式包装机适用于水泥计

量包装及类似粉状物料的包装。其机械结构采用单元组合式

,零部件标准化,由电机直接驱动水平旋转叶片,微机自动

控制主机启停和闸门开闭,自动推包。它具有自诊断、参数

显示、信息提示、自动标定、自动校零、超差自动识别、产

量累计及与上位机通讯等功能。其计量准确,袋重合格率按

国家要求达100%,包装过程中回灰量少,粉尘污染小,

设备噪声低,有利于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该机台时产量3

/1553/ BGW-2型微机控制固定式包装机

0~35吨,总功率为8.48千瓦。每使用一台BGW-

2型包装机,用户一年可获得综合经济效益15万元,不到

一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1554/ 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数据处理方法
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数据处理方法,其首先提

取点干涉图,生成黑白快视图;然后进行辐射度定标,滤波提

取有效的干涉图,复原得到目标光谱;消除相位误差后;得到

每个地元辐射度光谱密度;再合成单色图序列;合成真彩色图

像。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计算过程复杂,修正范围受限

,实现工序要求高的技术问题。其可以直接使用快速傅立叶

变换,运算速度可提高几十倍;无需找零光程差位置,修正能

力强。

/155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综合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综合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综合平台研究

与应用主要基于北京通号国铁城市轨道技术有限公司和德国

西门子公司共同签署的合作协议,通过对信号系统三个主要

的子系统: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和自

动驾驶系统(ATP/ATO)和计算机联锁系统(CI)的接口进

行细分,使得西门子公司TrainguardMTATP/ATO系统和国产的

DS6-60联锁系统、ATS系统能够进行系统集成,并在此基础上

,搭建了一个标准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综

/155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综合平台

合平台实验室,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

控制系统(CBTC),并实现了工程转化和实际应用。

/1556/ 基于TD-SCDMA的抗干扰编码宽带通信技术
基于TD-SCDMA的抗干扰编码宽带通信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TD-SCDMA是百年通信史上由我国自主创新并拥有核

心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把TD-SCDMA技术转化为

军用等专业领域应用,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应用研究,具有更

加广阔的应用空间,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

措。美军早在20世纪80年代利用商业CDMA和GSM网络成功实

现了某些特殊功能的军事移动通信系统。我空军为应对当前

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变革,迫切需要建立全国范围分布的跨

区域、大容量的专用网等。显然,应用TD-SCDMA技术能产生

/1556/ 基于TD-SCDMA的抗干扰编码宽带通信技术

最好的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军事通信和民

用通信的环境差异大,民用TD-SCDMA的通信技术体制不能完

全满足,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远距、高速、高机动的军事通

信要求,因此空军军兵种计划下达了“基于时分同步码分多

址的抗干扰编码宽带通信技术”研究项目。本项目以编码理

论为核心,研究多种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

TD-SCDMA的抗干扰能力。基于“里德—所罗门码”(RS码)

和“低密度卷积码”(LDC码)理论,提出了性能接近香农

理论限的新型RS-LDC码,不但可以抗自然噪声干扰,而且能

够有效克服频率冲突干扰和人为强电磁干扰。解决了TD-SC

DMA在军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项目总体技术水平处于

国内领先,构造的RS-LDC码和RS码关键方程快速求解电路,

具有创新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应用本项目的技术成果

,采用TD-SCDMA的技术体制,构建了军事专用网,已应用于

空军立项研究的“空战对抗实时评估系统(ACMI)”、“某型

高速机载通信端机”以及“某型空空导弹(训练弹)弹载高

速通信组件”等系统中,对提升部队战斗力和训练水平发挥

了巨大的军事效益,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向空军所有作战部

队推广。本项目技术成果应用于“基于FH-OFDM的无线数字

视频传输系统”,在2008年“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

发明金奖。

/1557/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应用研究及计算软件开发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应用研究及计算软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森林火灾是威胁地球生态的主要灾害之一,它不仅

破坏森林的植被覆盖度,破坏生态平衡,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和生命财产安全。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森林火灾

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持续无雨、气温偏高、相对湿

度低等都是发生森林火灾的有利气象条件,风速风向则对火

势的蔓延和传播起主导的作用。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正是根据

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通过经验或数学拟合得出的结

果,用以判定某地区森林(山林)起火的可能性、火灾强度

/1557/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应用研究及计算软件开发

、火灾蔓延速度以及人类控制火情的难易程度。在2006年6

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05号)中,包含了森林火险预警信

号的发布,分三级,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并以森林火险

等级(指数)为主要指标来发布,如:森林火险等级为三级

时发布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至今已有很多专家进行了森

林火险气象指数的研究工作,也有多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在全

国的预报预警业务中使用。我局目前还没有用于业务上的,

方便预报员在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时使用的指数计算工具

,本课题旨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情况,

得出适合的森林火险指数计算方法,并开发出方便日常工作

使用的软件工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发展

了森林火险分级方法,通过对多种气象参数的分析确定火灾

风险。我国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森林火险气象指数研究的

,主要是在前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成果基础上,结合我

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的,目前已制定了行业标准《全国森林火

险天气等级》(LYPT1172-1995)。森林火险分级方法是利

用每天的温度、风速、降水量、湿度等参数预测火灾发生概

率和蔓延速度,有时还要考虑地形、可燃物条件等。如何找

到这些参数与森林火灾之间的相关性是其中的关键,对此已

经展开了很多研究工作。火险指数可以归纳为指数查对法、

综合指数法和统计回归法。本项目结合了第一和第三中方法

理论,首先通过统计方法分析出与我市森林火险等级息息相

/1557/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应用研究及计算软件开发

关的各种气象因子,再通过经验总结,结合因子分析,将关联

度高的因子权重加大,得出指数查对表。为便于预报员在预

报时使用,将报表通过编程,开发出友好界面的查对工具。预

报员只要将预报要素填入,即可显示参考的火险指数等级。

在确定因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设立指数的方法来计算森林

火险等级,所谓指数查对法就是先选取与高森林火险密切相

关的气象因子,如日最高气温(T)、日平均风速(V)、日

最小相对湿度(F)、日降雨量(R)和云量(C)等,再确定

各单因子所对应的火险指数I1(T)、I2(V)、I3(F)、

I4(R,C),最后将各因子对应的火险指数求和得到总的森林

火险气象指数I。I=I1(T)+I2(V)+I3(F)+I4(R,C)其

中I1由日最高气温确定;I2由日平均风速确定;I3由日最小湿

度确定;I4由降雨量和云量确定。这是目前研制森林火险气

象指数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具体编程使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指数分量具体计算方法说明备注I1若T≥34.0,则I1=4;若T

≥22.0且T<34.0,I1=3;若T<10.0且T>-4.0,I1=3;其他情况

I1=2T表示日最高气温(℃)I2若V≥10.0,则I2=4若V<10.0

,且V≥3.0,则I2=3;其他情况下I2=2V表示日平均风速(m/s)

I3若f≤34.0,则I3=5;若f>34.0且f≤50.0,则I3=4;若f>50.

0且f≤75.0,则I3=3;若f>75.0且f≤90.0,则I3=2;其他情况下

I3=1F为最小相对湿度(%)I4若ICR=0,则I4=4;若ICR=1,则

I4=3;若ICR=2,则I4=2;其他情况下I4=1ICR是与天空状况及

/1557/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应用研究及计算软件开发

降雨有关的因子,确定如下:若R≥1.0,则ICR=3;若C≥0.9或R

≥0.1且R<1.0,则ICR=2;若C≥0.1且C<0.9,则ICR=1;其他情

况下ICR=0其中R为日降雨量;C为云量。火险指数分为5个等

级等级火险指数I说明一级≤7难燃二级8~10较难燃三级11~

12可燃四级13~16易燃五级≥17极易燃本项目软件部分使用

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实现,其优点是既可在本机使用

浏览器打开,亦可部署在Web服务器通过浏览器远程访问。软

件界面使用AngularJS库实现,其包含模板,数据双向绑定,路

由,模块化,服务,依赖注入等功能。界面布局使用Bootstra

pCSS库,组件主要包括日最高温度、日平均风速、日最小相

对湿度、日降雨量和云量五个输入框,以及火险指数显示栏

。研究的内容包括4个方面:1)分析统计过往我市发布森林

火险气象预警信号时的实况气象条件;2)研究森林火险和气

象条件的关系;3)分析研究目前我国(主要是我省)预警业

务中使用的各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方法;4)开发适合我市的

火险指数计算软件。今后改进或提高的设想:森林火险预警

信号,原则上应该包括气象因子和森林可燃物两方面因素来

共同决定的。通常森林可燃物由“可燃性指数”和“蔓延性

指数”来计算,可燃性指数主要由细小可燃物的含水率得出

,蔓延性指数主要由可燃物的。但由于“可燃性指数”和“

蔓延性指数”相对复杂,而且也难于获得该数据;另一方面,

我市森林面积很小,业务上虽然发布的预警信号为“森林火

/1557/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应用研究及计算软件开发

险预警信号”,但主要还是用于提醒公众注意日常用火安全

。综上所述,我们在该课将森林可燃物因素忽略掉,只关注气

象因子。所缺部分,有待在日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1558/ 重庆地铁六号线金山寺车站钻爆法施工自动监测
重庆地铁六号线金山寺车站钻爆法施工自动监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

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不少相关企业中,已经

成功建设了信息网络,并将信息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和管理不

可缺少的工具;有的企业已经开发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企

业的管理工作搬到计算机系统平台上来进行;更多的企业在

工作中使用了各类专业软件,例如工程概况、作业队伍及劳

动工资、工期控制、成本控制、施工合同管理、安全生产管

理、工程技术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公文管理等。总体看来

/1558/ 重庆地铁六号线金山寺车站钻爆法施工自动监测

,虽然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解

决这些问题就要明确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尽快地实现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针对金山寺车站

工程实际工程概况,该公司自行开发自动化监测软件,操控测

量机器人完成车站施工工程中的安全性监测,针对项目中的

大断面开挖及附属接口较多的未知风险,可得到如下结果:

①拱顶原始沉降变形过程线;②拱顶小波分析后沉降变形过程

线;③收敛值原始变化量过程线;④收敛值小波分析后变化量过

程线;⑤拱顶沉降报表;⑥收敛值监测报表。二、技术原理及性

能指标1、技术指标该项目主要通过对在线监测技术、针对

地铁恶劣施工环境监测去噪以及监测数据自动传输分析预警

的研究,最终研制出一套可对隧道拱顶下沉、围岩内部位移

、周边收敛,等进行自动监测,形成直观图表并对超限数据进

行自动报警,保证施工质量的自动监测系统。1)解决了在监

测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因素;2)缩短测

量周期,将之前的5分钟完成一个测量点的测量缩短到5秒;3

)预警分析在系统采集完后即完成,及时生成风险预警信息,

提早采取应对措施;4)数据保存无纸化,能进行任意时间段的

数据分析与回溯,为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平合支撑;5)

实时在线,实时计算、分析,并即时告警;6)观测站可以不用

经常受到各种因素影响;7)自动化系统可以减少人为误差;8

)高效、快速、可靠极高的测量精度;9)远程控制多台设备,

无需专人值守;10)支持各类通讯方式;11)图形化分析,提供

/1558/ 重庆地铁六号线金山寺车站钻爆法施工自动监测

报表,开放的数据接口;12)功能模块化,易于扩展,可持续升

级。2、经济指标1)数据上传,做到风险数据上传,方便对被

测物风险情况进行监测;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下的风险监测

;2)将逐步形成完整和实用的建筑施工风险信息网,这对建立

和完善全省及我国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具有重要的推

动作用;3)建筑风险监测可视化管理,通过管理监测风险达到

快速发现风险,并及时制定风险应对预案的作用。4)通过严

格的系统设计,可大大提高风险采集监测的采集效率;从而减

少人工投资。与传统的监测采集方法相比,可提高工作效率

50%以上。5)自动监测系统的成功研制和运用,将能更直观

、有效的监测隧道拱顶下沉、围岩内部位移、周边收敛,支

撑受力、支护衬砌、边坡支护,提前制定措施。保证施工质

量和安全,节约项目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对提高投资效益具

有深远意义。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一)项目目标在

土建施工过程中,使用高精度全站仪和棱镜的方式,自行编制

自动化监测软件,操控测量机器人完成车站施工工程中的安

全性监测,对主体构造及容易发生垮塌和沉降的部位进行实

时监测,数据实时分析,并实时告警。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施工

,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构造物垮塌、沉降等安全事故。

(二)任务执行情况该项目变形监测采用传统的极坐标法和

三角高程的方法对监测点三维位置进行观测,该监测项目基

于测量机器人,运用自行开发的监测系统来完成数据采集、

/1558/ 重庆地铁六号线金山寺车站钻爆法施工自动监测

分析、成果表达等。以下对监测工作中的一些细节进行阐述

。①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制作与安装②监测点的布设与安

装③工作基点稳定性分析④观测方式设定⑤监测数据处理四、

技术的成熟程度,运用范围与安全性安全生产一直以来是我

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已经成

为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是指在建

设过程中通过手段,围绕建设工程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采取措

施,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客服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

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建设工

程安全管理的效益是指通过对安全的投入,保障技术、环境

和人员的能力及主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以更多地为社会经济

发展带来效果和利益。安全管理的效益分析包括社会效益分

析和经济效益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

环境要求也在提高。建设工程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

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此,安全管理的效益分析应以社会

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

/1559/ 不断电激活的双控制可见光车灯通信信号发送装置
不断电激活的双控制可见光车灯通信信号发送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可见光通信(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VLC)

是采用发光二极管发出的高速调制的可见光作为信息载体,

在空气中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方式。该技术利用配备LED的室

内外大型显示屏、照明设备、汽车前尾灯等发出的肉眼察觉

不到的高速调制光波信号来对信息调制和传输,然后利用高

光敏感、高速响应的光电器件接收光载波信号并获得信息。

灯语是一种常见的通信工具,应用灯光一明一暗的间歇做出

长短不同的信号来传递信息。在古代的时候,灯语对人们之

/1559/ 不断电激活的双控制可见光车灯通信信号发送装置

间的交流起到很大的帮助。灯语在海上的船间通信中应用得

很多。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原理跟灯语类似,但是速度更快,信

号更加复杂。利用汽车的近光、远光灯、尾灯实现可见光通

信,可以很好的运用此项技术。本成果就是为了实现以上的

功能,提出的一种不断电激活的双控制可见光车灯通信信号

发送装置。该可见光车灯通信信号发送装置提供照明模式和

通信模式。本发明采用多指令的可见光车灯通信信号发送控

制方法,实现装置在不间断照明的前提下,激活装置的通信功

能,达到可以发送多个指令的可见光信号的目的,在提供稳定

的车灯照明的同时,提供安全隐蔽的通信。装置包括电源模

块、按键、储能模块、稳压模块、发送控制模块、驱动模块

、车灯,开关控制模块、开关模块,由按键指令激活开关控制

模块实现照明模式和通信模式切换,控制开关模块发出开关

指令控制电源供电的通、断,从而产生开关信号,在电源供电

通、断时,分别由电源模块或储能模块给发送控制模块供电

,由开关模块断开的瞬态激活发送控制模块,并根据开关信号

由驱动模块驱动车灯发送可见光信号。装置在持续照明前提

下,通过接收按键指令控制车灯实现多指令的可见光信号的

安全发送。本成果避免信号持续发送的信息泄露,降低了功

耗,提高了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采用本成果在汽车

上推广VLC技术,我们能不改变现有车辆的结构构造,“即插

即用”简单、便捷的将VLC运用到汽车上,让车灯成为一个V

LC信号载体。

/1560/ 公安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公安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常规同播网通过采用将几个转信台连接起来组成单

一频点同播通信系统(SimulcastSystem),使移动终端能

共享覆盖区域。但同时,处于信号覆盖重叠区域的各基站下

行信号就会相互产生同频干扰。本项目就是通过同频通播技

术、语音延迟技术、话音判选技术、ID/CTCSS识别技术的研

发,有效解决信号信号重叠区的话音质量欠佳的技术难题。

本项目基于我市警用无线通信建设和应用现状,在现有350

兆集群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层大区域覆盖、既相对独

/1560/ 公安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立又能与集群系统联网的应急通信系统,使该通信系统作为

现有350兆集群系统的备份和补充,进一步提高了公安应对

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保障重大警卫、保卫任务的统一指

挥调度。

/1561/ 基于工作流的高职学生实时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工作流的高职学生实时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工作流的高职学生实时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与开发》是潍坊职业学院承担的潍坊市科技局项目,该课题

基于工作流技术来建立学生实时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使高校学

生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学、系统化。该课题首先从高职院

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入手,基于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

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实时信息

综合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在分析了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之后,从需求分析方面介绍系统的设计和所使用的技术。高

/1561/ 基于工作流的高职学生实时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职院校学生实时信息管理系统是个综合的系统,涉及学生管

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从新生入学时学籍管理到毕业生就业、

请假信息、休学信息、参军入伍信息、离校管理等。本系统

采用了最易于推广使用的B/S结构,让用户随时可以登录使用

此系统。运用目前功能非常强大的ASP技术,数据库使用了M

icrosoftSQLServer2008使得系统有良好的扩容性和安全性

。系统的业务流程采用的是OA系统较为常用的工作流技术,

让学生和管理人员都可以减轻负担。主要功能包括:学生基

本状态信息管理与监控、学生请假信息的审批管理、学生服

兵役信息的审批管理、学生离校信息的审批管理、学生贫困

生信息审批管理等。1.引入条形码识别技术。所有学生入学

、审批信息、退学等业务仅需点击几次鼠标即可轻松完成。

2.使用录入、批量导入技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在新生

入学等大批量人员操作时,采用Excel导入的方式,节省录入

时间、提高正确率。信息管理系统所有信息也可人工录入和

修改。3.引入工作流技术在学生实时信息管理系统中,提高

信息共享、信息审批的效率和正确性。

/156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课题研究,考核了总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支

出、总诊疗人次、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形成了国

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DEA分析报告;建立健全了基地系统动力

学模型;撰写了课题结题报告《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动

力学模型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世界科学技术-中医

药现代化》发表课题相关论文2篇。课题研究形成的基地数

据包络分析报告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除应用于本单位外,还可

/156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向全国其他15家基地建设单位推广,用于资源利用效率评

估和运行趋势分析,具有较好的内部和外部真实性。另外,数

据包络分析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管理事

业,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其他

非基地建设单位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1563/ 检验检疫实物资产管理系统
检验检疫实物资产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系统的研究对象为检验检疫机构的国有资产管理,

课题研究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研发一套“检验检疫实

物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规范和提升实物资产管理,维

护实物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实物资产,提高实物资

产使用效益。该系统软件的后台数据库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

MSSQLServer2000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技

术来设计,整个系统软件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网

络协议基于通用的TCP/IP协议,软件的客户端运行平台是基

/1563/ 检验检疫实物资产管理系统

于Window98/ME/NT/2000/XP/ⅥSTA开放平台,软件的服务器

端运行平台为Windows2003Server,系统的操作界面采用类

似EXCEL的电子表格风格,数据支持与EXCEL表格进行数据交

互,软件的开发工具采用经典的DELPHI集成开发平台。检验

检疫实物资产管理系统有机的将仪器设备、检验器具、家具

用具等多个不同类别的用品通过实物资产的这个主线将其共

同纳入一个综合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实现了实物资产从预算

申请、设备登记、台账维护、使用登记、维修登记、计量登

记、内部调拨、报废管理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大大

提升实物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系统将资产的

图像信息纳入了重要信息中,增加了系统管理的视觉效果,

在编码和条码两种资产标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实物图片信息,

提高了系统管理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系统有机地

将财务管理岗位融合到整个资产管理流程当中,专门为财务

报销登记与财务报废登记设计了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并将实

物资产管理数据向财务管理人员开放,实现了财务报表与实

物资产的实时对账。该系统与原有的“国家质检总局仪器设

备管理系统”进行接口,使输入该系统的数据中属于“仪器

设备管理系统”管理范围的设备自动导入“仪器设备管理系

统”,实现管理的统一。该系统强化了实物资产需求审核功

能,利用该系统中强大的统计分析工具,决策人员可以方便

地对本单位的实物资产数据库进行在线分析,从而实现设备

预算审核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提高设备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

/1563/ 检验检疫实物资产管理系统

合理性。综上所述,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实物资产全过

程、全方位、信息化的管理,通过财务管理人员与设备管理

人员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财务报表与实物资产的实时对账。

同时,该系统将条形码技术引入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清查盘

点当中,大大提高了实物资产的管理水平,系统具有广阔的

推广应用前景。

/1564/ 一种基于多样性XML文档近似查询方法
一种基于多样性XML文档近似查询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样性XML文档的XML近似查

询方法,XML文档多样性处理模块采用基于PTO模型的映射规

则自动生成算法将用户在全局查询模式下提出的原始查询重

写为不同DTD下的重写查询树;单DTD下XML文档近似查询模块

采用基本变异操作对重写查询树进行查询变异,利用得到的

查询闭包并结合多次精确嵌入对单DTD下的XML文档集实现了

近似查询;查询代价评估模块采用基于XML样本数据分布统计

的方法,计算了每一个查询结果的查询代价;本发明针对多样

/1564/ 一种基于多样性XML文档近似查询方法

性XML文档不仅能够返回精确查询结果,还能及时的返回带有

相似度分值的近似结果序列。

/1565/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监控系统井下部分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监控系统井下部分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应用在煤矿井下,完成监测井下工作环

境和车辆及人员的定位功能。侧重点在于利用现有的资源进

行改造,提高对人员和设备的监控能力,兼顾未来和其它设备

的融合,使用该系统不仅可以无死角监测现场工作环境,保证

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还可以根据需求采用2种不同的定位

精度,合理调配车辆及人员,提高生产效率。若目前我国数以

千计的煤矿采用了该项技术,在保护现有投资的同时,也为将

来系统升级改造预留空间,大大减少了重复投资,在提高经济

/1565/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监控系统井下部分关键技术研究

效益的同时又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该技术性能可靠,成本低

,性价比高,易于推广应用,能够广泛应用于现有的绝大部分

煤矿,是现有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的理想解决方案

/1566/ 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间支援模式的构建
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间支援模式的构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重要防治机构和最先感知部门,是事件中受害者就医的首要

场所,也是全过程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单位,医院应

对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

成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重点在应急管理,应急管理

的基础和核心在于建立适宜的应急管理体系。虽然国家在2

003年抗击SARS后建立了一套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然而2

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仍暴露出各级医疗机构应变不及、协

/1566/ 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间支援模式的构建

调不足、缺乏高效组织指挥系统和科学应急救援网络等方面

的缺陷。二、研究目的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重大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应用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对能力调查表对各级医疗单位的应急准

备和能力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找出各医院的优势、劣势和

可以协调耦合的位点,提出择优建设、重点建设和整合的重

庆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的假设;随后

对院际间合作标准应变模式进行构建,具体包括启动与通报

、应变等级与应变能量、指挥架构、院际间合作网络组建、

派遣组队、现场救援、通讯与信息管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

,再以圆桌推演与沙盘推演方式测试、验证以上体系和模式

的有效性;最后经各单位协商和卫生局统一部署后,初步建立

院际间应急支援流程与模式。该研究对于了解我市各医院应

急准备及应急能力现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水平

和应对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全方

位、多角度、广泛联系的应急管理网络和标准化响应流程,

实现区域内医院间应急资源的整合和跨组织服务,提高应急

管理的成本-效益比具有重要意义。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一)了解重庆市各级医院的应急准备现状,分析其优势与劣

势。通过调查,了解重庆市各医院预警监测、医疗救治软件

、硬件、应急意识、物资储备五方面的情况,主要调查内容

包括以下12个方面: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应急预案、监测预

警、实验室管理及诊断、信息报告与交流、应急人员、应急

/1566/ 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间支援模式的构建

床位、应急药品储备、医疗救治措施、个人防护设备储备、

其他应急物资储备、教育培训。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分析,

评估各医院应急准备情况,寻找各医院间可以协调耦合的位

点,为医院提供可行的可持续改进的措施,为院际合作提供基

础信息。(二)构建院际支援标准应变模式建立突发事件发

生后医院救治分类、分级的划分和各自的考量方法。建立突

发事件发生后院际支援标准化运作流程与模式。包括以下7

方面模式:启动与通报、应变等级与应变能量、指挥架构、

院际间合作网络组建、派遣组队、现场救援、通讯与信息管

理。以圆桌会谈推演与沙盘推演方式测试、验证院际间合作

标准应变模式的有效性,最后经各单位协商和卫生局统一部

署后,形成院际间应急合作流程与模式的具体报告。本研究

在应急准备的基础上,建立事件发生初期,各医疗单位自然启

动,协调运作的应变模式,该模式具有应急事件应变与医疗资

源整合的功能,重点解决了建立上层指挥体系、建立中层协

调整合体系、明确下层各医院角色分工,共3个层面的问题:

四、创见与创新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应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院应对能力调查表对各级医疗单位的应急准备和能力进行

调查和综合分析,找出各医院的优势、劣势和可以协调耦合

的位点,提出择优建设、重点建设和整合的重庆市二级以上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的假设;随后对院际间合作

/1566/ 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间支援模式的构建

标准应变模式进行构建,具体包括启动与通报、应变等级与

应变能量、指挥架构、院际间合作网络组建、派遣组队、现

场救援、通讯与信息管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再以圆桌推演

与沙盘推演方式测试、验证以上体系和模式的有效性;最后

经各单位协商和卫生局统一部署后,初步建立院际间应急支

援流程与模式。五、社会效益撰写报告书,主要内容包括:

(1)描述重庆市二级以上医院应急能力现状。(2)汶川地

震灾难救援前线应急指挥及医院间配合机制;汶川地震灾难

救援后方医院转诊指挥及医院间配合机制。(3)医院间支

援标准应变工作程序。发表相关论文,包括《医院接诊灾后

批量伤员的流程和模式讨论》《美国、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及其启发》《重庆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对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1567/ 一种獭兔仔兔无抗饲料
一种獭兔仔兔无抗饲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特种器件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獭兔仔兔无抗饲料。本发明提供

的獭兔仔兔无抗饲料,包括以下组分:玉米、膨化大豆、次

粉、麸皮、豆粕、苜蓿、玉米皮、统糠、菜粕、预混料、松

针粉、木糠、葡萄糖、DDGS、磷酸氢钙、复合维生素、沸石

粉、蛋氨酸、赖氨酸、食盐、胆碱、康华素、硫酸亚铁、硫

酸锰、硫酸铜、氧化锌、碘化钾、亚硒酸钠、氯化钴、康华

素、沸石粉。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獭兔仔兔无抗饲料,无需在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饲料适口性好,能够增强仔兔的疾病抵抗

/1567/ 一种獭兔仔兔无抗饲料

力,预防肠道感染,促进肠道发育,降低仔兔腹泻腹胀的发生

率,提高存活率。能提高仔兔生长速度,促进毛囊发育。

/1568/ 面向用电微环境的电源安全隐患智能预测插板及监控平台
面向用电微环境的电源安全隐患智能预测插板及监控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了智能感知、深度学习和微服务架构等

多种先进技术,按照智能物联网开发规则,自主开发,实现了

一套具有先进风格的、可视化、模块化、易扩展的软件平台

,充分利用资源,安全可信度搞,适合国情需要、专业化、高

效实用的智能插排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物理设备层、中间层

、核心服务层、用户支持平台和用户界面组成。物理设备层

包括专门设计的运行微型神经网络的智能插排终端,中间层

构建于华为物联网云的设备管理平台,核心服务平台层为算

/1568/ 面向用电微环境的电源安全隐患智能预测插板及监控平台

法层包括负荷分级和预测子模块,用户支持平台包含了用户

管理、设备管理和异常报警等功能,用户界面层设计了大屏

展示、微信公众号和短信推送功能等。本项目成果在利用传

统信号与深度学习方法的负荷分解和预测算法解决设备安全

状态的分析预测问题,利用密钥协商协议解决物联网安全问

题和利用安全行为识别模型的及时更新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

创新。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插排图号:A-101-0022

、插排型号:YA-203、负荷分解准确率:92.33%4、产品规

格:额定电压:220V最大电流:10A防护等级:IP405、远程

操控平均延迟:0.5s以内6、最高工作温度:85℃7、预测数

据匹配率:82.5%

/1569/ 河北省果树冻害指标模型及风险评价研究
河北省果树冻害指标模型及风险评价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近年来,冻害发生频繁,特别是我国四大冻害发生区

,在果树上均有所发生。因此,通过运用EIS分析和EL法,测定

了省内4个主要树种14个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比较

了抗寒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满城县为例,尝试建立了果

树冻害综合指标,并建立了河北省果树花期、幼果期冻害指

标库,对提高果树冻害监测预报的准确率和针对性具有重要

意义;利用冻害指标,应用ArcGis反距离插值法绘制了适用于

河北地区的梨树花期冻(冷)害风险区划,并创建了集冻害

/1569/ 河北省果树冻害指标模型及风险评价研究

自动预警、冻害诊断、产品制作等重要功能为一体的“果树

冻害业务系统”。通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联盟”,针对不

同了果树冻害,提供适用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对减轻冻害风

险,促进和保障果农增收,促进我省果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是我局与河北农业大学建立“农业气象

灾害防控联盟”以来的首次针对性科研攻关合作。通过气象

部门与农业科研部门联合研究合作机制建立,对河北省果树

其它气象灾害的研究、预报和防御减轻具有借鉴作用。根据

不同树种冻害发生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变化的特点,本项研

究以农业气象分析方法为主,与农业物理研究方法结合,历史

资料分析和综合指数研究相融合。通过开展果树抗寒性测定

分析,建立冻害发生综合判别指数,并进行河北省梨树花期冻

(冷)害风险区划研究,建立河北省果树冻害业务服务系统

。采用的技术方法:1.深入调研与项目研究相结合,采用学

科间交叉的研究方法。2.采用EIS法,并结合EI法测定方法,

测定果树半致死温度,将两种方法的结果利用双侧相关法进

行了比对,确定了简便易行的EIS法的可行性,并对果树LT50

进行测定,比较分析抗寒性。3.应用双侧相关方法及主成分

分析方法,确定果树冬季冻害综合判别指数。4.应用成熟预

测模型确定所选站点逐年梨树花期,依据花期冻(冷)害指

标分级标准,采用反距离插值法绘制并分析了河北省梨树花

期冻(冷)害风险区划。5.本研究的统计分析主要应用计算

机工具软件与计算机应用程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6.河北省

/1569/ 河北省果树冻害指标模型及风险评价研究

果树冻害业务服务系统的建设。以Windows平台下的VS2008

作为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进行代码编写,并应用MSsql2005

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仓库。以计算机服务系统建设的方法将

数据库管理、果树及其冻害以及气象信息分析、冻害监测预

测、诊断、服务功能融合为一体,体现了信息的实时性和功

能的服务性,实现了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自动化。应用情况:

目前,该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在保定市范围内展开应用。保定

市25个县、市、区均有多种果树种植,且种植面积较大,总产

较高,很多树种的种植为当地发展的特色农业,但果树冻(冷

)害时有发生,若能提早预防、科学补救,将会显著减少产量

及品质损失,而一直以来尚没有较系统开展果树冻害气象服

务。本课题立项后,采用了边研边用的方式,服务反馈信息及

时修正和补充原有结果。针对2013年的春季晚霜冻,课题组

结合研究所得花期冻害指标以及冻害风险区划,及时制作了

1期针对性的专题信息,为林业等部门提供了决策服务信息,

并为果农发送了预警短信,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同时

,我们选择了保定市满城县气象局作为项目结果应用单位,通

过系统应用,开展了相关业务服务工作,填补了该局果树冻害

服务的空白,在指导生产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减少了果树冻

害损失。2012-2013年冬季,我市遭遇了冬季持续低温天气,

我们及时根据天气形势变化,利用课题研究成果,向政府报送

了冬季持续低温对果树影响及防御对策的报告,获得批示并

/1569/ 河北省果树冻害指标模型及风险评价研究

向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转发,降低了冻害损失。该项目针

对生产、服务实际设计研究方案,着眼于中国气象局提出的

“两个体系”建设,研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通过与河北农

业大学、林业等相关部门密切联动,开拓了研究思路,整合了

对服务有益的社会资源,从而使服务信息内容更加精准。本

研究立足于河北省农业气象业务发展,创建了集数据整合应

用、冻害预警、防治决策、知识传播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气象

服务系统,为省、市、县三级开展防治果树冻害气象服务提

供了平台,起到了预防为主、综合防御的效果。通过系统应

用,显著提高了气象服务能力,拓宽了服务领域,达到了知识

普及的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570/ 体育高考计算机管理系统
体育高考计算机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采用FOXPRODOS编写,在UCDOS汉字平台上工作。系

统采用一级主控模块、四个二级主控模块、众多的三级、四

级模块构成,采用了多重数据库技术、屏幕格式技术、窗口

技术,各类菜单显示,人机界面友好,使用灵活、操作简便

。实现了考生报告、考试编排、成绩换算及处理,成绩报表

的自动化,数据库结构与省招生考试中心的大型数据库兼容

,系统实际运用效果良好,保持了我省每年4000-5000人的

体育高考公正。

/1571/ 蜂窝网络中全双工D2D的功率分配方法
蜂窝网络中全双工D2D的功率分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蜂窝网络中全双工D2D的功率分配

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D2D通信系统频谱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在满足蜂窝用户的最小通信速率约束和蜂窝用户、D

2D用户的单独功率约束的基础上,建立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

的蜂窝网络系统模型,针对得到的非线性非凸优化模型,使用

传统优化方法和智能算法相结合的功率分配方法得到蜂窝用

户和D2D用户的发射功率。本发明考虑了全双工D2D用户和蜂

窝用户的总频谱效率,且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法具有精度高、

/1571/ 蜂窝网络中全双工D2D的功率分配方法

复杂度低的特点,提高了D2D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频谱效率。

/1572/ 远传智能燃气表阶梯计价系统
远传智能燃气表阶梯计价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传智能燃气表阶梯计价系统,

属一种燃气表,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远传智能燃气表与远程

控制系统,其中远传智能燃气表包括阶梯气价主控制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IC卡信息交换模块、时钟芯片与传感装置,

阶梯气价主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计数电路,处理

器分别与存储器、计数电路相连接;远传智能燃气表在与远

程控制系统进行通信的过程同时与控制端进行时间同步,使

远传智能燃气表始终与控制端的时间保持一致,避免两者出

/1572/ 远传智能燃气表阶梯计价系统

现时间偏差,导致计价及调价不统一;可根据价格方案中的周

期结束时间判断是否应当结束当前周期,除时间同步外,整个

过程均在表端完成。

/1573/ 光纤通信中设备通道资源优化方法的仿真实现
光纤通信中设备通道资源优化方法的仿真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武汉烽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委托中南民族大学,合

作完成项目《基于OTN的设备仿真平台V2R1产品开发项目》

ASON仿真平台是为了模拟传送平面,与控制平面、管理平面

进行基于真实传送设备的数据仿真发送,并模拟DCN,实现节

点间的通信,让ASON功能能够在虚拟的环境运行,从而节省设

备商在进行ASON各功能试验时所产生的巨额成本。(1)仿

真平台运行在server或PC上,方便部署和安装,可根据不同的

硬件平台仿真不同规模的网络设备。(2)具备跨OS平台部

/1573/ 光纤通信中设备通道资源优化方法的仿真实现

署能力,能同时在win32和Linux环境下运行并仿真。(3)具

备高吞吐量网络仿真能力,按照100个站点每站点40块板卡计

算,仿真平台需仿真4000个硬件对象的网络交互动作,能通过

环回网口或物理网口进行报文交互。(4)网络拓扑可灵活

编辑,每一个网络节点的板卡和交换能力也可灵活配置,能动

态加载新型设备并编辑他们的交互协议。本项目开发的仿真

软件系统,目前已交付使用:针对开发人员做到人手一套仿

真环境,每套具备7~11节点,每套等效设备价值约800万元人

民币;针对开发项目,每个开发项目组配置1~3套仿真环境,每

套具备40~80节点,每套等效节省设备价值约6000万元。系统

运行稳定,可靠性高。

/1574/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工程技术检测及教育共享平台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工程技术检测及教育共享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构建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工程技术检测平台。形

成符合我省工业控制系统要求的科学规范工业控制系统信息

安全评估流程,构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测评体系,构建开

放、动态、持续改进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测评服务能力

架构,建立与需求对接、与未来相吻合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

安全培训体系。(2)对军工、交通、石油石化、烟草等行

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状况进行调查,对系统进行安全检

测,排查漏洞,建立系统安全资料数据库和安全态势感知系统

/1574/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工程技术检测及教育共享平台

。(3)构建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工程教育共享平台。形成规

模化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教育培训能力。利用成都信息工程

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师资、场地、仪器设备,以及合作

单位的课件、案例,建立我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教育培训基

地,构建满足我省需要的工控安全讲师团队和实训环境。开

展工控安全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

训,力争通过3~5年努力,将培训基地建设成为国家工控安全

工程技术人才重要培训基地。

/1575/ (1 mN~10 N)力标准装置的研究和建立
(1 mN~10 N)力标准装置的研究和建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为国家质检总局量值传递和质量安全项目,

并列入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QK225),2015年1月

启动。项目针对新材料、生物生命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毫牛到牛顿量级力值计量的迫切需

求,研制了新型结构的(1mN~10N)力标准装置。该装置由

机械系统和电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机械系统采用静重式结

构,包括气浮轴承支撑的平衡梁系统、加荷框架、砝码吊挂

系统、砝码加卸载系统等。电控系统采用上位机(PC)结合

/1575/ (1 mN~10 N)力标准装置的研究和建立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程控的方式实现了对装置的全自动

控制。(1mN~10N)力标准装置在平衡梁系统等关键部件结

构中采用了创新设计,减小了力值复现不确定度,提升了装置

的计量性能,其力值测量范围:1mN~10N,在0.5N~10N范围

内力值不确定度小于4×10-5(k=2);在1mN~<0.5N范

围内力值不确定度小于1×10-4(k=2),其整体综合技

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

成果为:在国际上首次将静压气浮轴承支撑技术成功地应用

于静重式力标准装置,采用静压气浮轴承为平衡梁提供了单

一自由度的支撑,既确保了砝码加卸时的准确定位,又显著提

高了标准装置的灵敏度,有效减小了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

自主创新设计的加荷框架,采用四组钛合金管内外组合结构

的吊杆、十字减重设计的上下横梁,大幅减轻了框架的重量

,提高了标准装置的灵敏度;采用精密直线运动模组驱动的升

降工作台,运动摩擦阻力小,重复定位精度高,实现拉压双向

工作空间的精确调整。自主创新设计的双十字结构的刀口式

万向节,有效减小了摩擦力的影响,确保了微小拉力传感器的

受力轴线与重力轴线的同轴,提高了拉力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1576/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程

度越来越高,各个部门使用的系统越来越庞杂。虽然应用的

IT技术有新有旧、应用领域的范围也有宽有窄,但是有一个

共同点:基本上是以某个部门基于一个或几个功能为目标设

计的。这样,由于历史原因,各单位就可能拥有多个独立的

应用系统。通常这些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可能由

不同的开发队伍实现,有各自的用户管理与访问控制功能模

块。许多系统“各自为政”,各个应用系统拥有各自的用户

/1576/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和访问控制功能模块,相关数据形成信息孤岛。如果继

续采用这样的访问控制管理模式,则存在若干问题:不同系

统采用不同账号、密码,用户使用不便;不同系统都采用各

自的认证和用户管理机制,不利于统一管理;不能有效的为

不同的用户分角色进行统一权限管理。这就必须要求建立一

个独立、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统一身份认证和权限分配系统

来对用户身份信息、用户身份认证和用户权限进行集中管理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定义了基于XML的角色控制

消息。2、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用户角色的集成访问控制系

统,并完成了对身份认证系统、角色控制系统、资源控制系

统开发或集成工作。3、本系统在功能上能提供大多数应用

系统软件的角色访问控制,并且能根据用户的个性需求定义

多种复杂的角色访问策略。4、本系统提供基于B/S结构的管

理工具,可以集中管理各层次的角色关系。5、本系统基于

角色的访问控制系统支持角色的层次关系,并实现了角色层

次关系的权限继承。6、本系统主要采用J2EE架构和XML技术

,实现一个面向技术先进、界面清晰、操作简捷的角色访问

控制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项目实施前,江西财经大

学已经建立《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人事管理信息系

统》等十几个应用系统,为项目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

境。在项目基本成形后,以江西财经大学为试用点,并逐步

在全校推广使用,运行稳定,各业务部门、广大师生等用户

反映良好,并根据用户反馈对系统进行适当调整。因本系统

/1576/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内核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在江西财经大学积累一定的经验后

,项目在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和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推

广使用。因为本项目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角色控制需求,资

源代理需要个性化改造,但工作量不大,整个系统可以在各

企事业单位推广使用。

/1577/ 电场探测先进传感器技术
电场探测先进传感器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电场探测先进传感器技术”项目简介电场探测技

术在航天、国防、电力、石化、工业、气象、科学研究等诸

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空中电场是影响卫星、火箭发

射升空的重要参数,也是造成发射意外事故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空中电场实施有效的监测和分析,是保障航天器、火箭

升空安全的重要工作。由于空中电场的复杂性和探测的难度

,长期以来空中电场探测仪器发展比较缓慢,尤其缺乏体积小

、重量轻、可检测三维电场的传感器。本项目围绕国家重大

/1577/ 电场探测先进传感器技术

需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项目支持下,历时十五年

,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技术发明如下:1.发明了微

型电场传感器高性能敏感结构,提出并实现了静电梳齿差分

激励、级联V形梁热激励、上下交错热激励驱动电极和上下

遮蔽式、共面屏蔽式阵列感应电极,获得了国际最高分辨力

的微结构电场敏感单元。2.提出了基于SOI(绝缘体上硅)

加工工艺的微型电场传感器敏感芯片制备方法,突破了铝掩

膜基底保护和聚酰亚胺正面保护深刻蚀技术,解决了敏感结

构加工过程中微结构之间粘连、深反应离子刻蚀表面污染等

关键问题,批量制备出高品质的敏感芯片。3.提出并实现了

微型电场传感器芯片及系统的抗静电、高可靠封装结构,突

破了传感器表面静电荷积累和离子流干扰等技术瓶颈,解决

了传感器耐低温、低气压等关键技术,研制出适应高空探测

环境和地面长期监测的、面向多个领域应用的微型电场传感

器系列产品。4.提出了旋转电极式、集成芯片式等三维电场

探测方法,解决了电场分量之间耦合干扰等关键问题,研制出

基于单屏蔽转子、正交差分电极结构的旋转电极式三维电场

传感器和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的三维电场传感器,

实现了电场三分量的高精度检测。项目研制的新型传感器已

应用于我国西昌、太原、酒泉、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安全发

射条件保障系统,成功用于风云系列、遥感系列、资源系列

、北斗系列、嫦娥探月系列等近50种国内外各类卫星发射和

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中,为星箭发射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

/1577/ 电场探测先进传感器技术

航天发射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成果还应用于我国电网

、石化、气象等领域的雷电预警监测系统,并应用于国防、

静电监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产品

销往美国、韩国等国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三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5亿元。项目申请发明专

利38项并获授权24项(其中1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获软件

著作权6项,发表论文84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6篇,国家军用

标准(报批)1项。获得2014年度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

大赛特等奖和上海工业博览会银奖。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实现

了微型电场传感器实际应用,填补了空中三维电场传感器的

国际空白,显著提升了电场探测传感器研究水平,有力推动了

电学量传感器及其应用的技术进步。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

先水平。

/1578/ 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

加快推进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在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地理信息服务水平的要求下,江

西朝着构建“权威、统一、高效、协同”的地理信息公共服

务平台,提供网络化、一站式的地理信息服务的目标迈开了

坚实的步伐。自2010年5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江西省地理

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平台建设

工作以来,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顺利开展:20

/1578/ 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10年8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方

案》通过由6位测绘界院士组成的专家评审组评审;2012年6

月,省政府批准实施《关于加强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

建设实施方案》,并安排专项资金1.56亿元,其中4948万元用

于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平台分别于2012年进

行天地图、2015年进行天地图升级、2017年整个项目的验收

。2.研究目的与意义平台的研究目标:将面向信息化时代政

府及各部门、公众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现

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过整合加工建立适宜网络化应用

的公共平台数据集,利用该数据集分别建立地理信息公共服

务平台,即政务版、公众版、部门局域网版。平台建设的意

义:消除分级管理、部门利益造成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

转变地理信息服务方式,解决地理信息资源开发难度大、建

设成本高、周期长、更新难、重复建设等问题;提供权威可

靠的地理信息服务,满足各级政府管理决策科学化的迫切需

要;提供了面向全省的多规合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3.主要论点与论据主要论点:采用空间异源异构数据整合与

多级综合管理技术、云平台跨空间架构与智能运维监控技术

、业务支撑的服务定制发布与自动存储接口技术、平台综合

应用需求接口和开放扩展技术等集成全国范围2~14级、江

西省15~17级和江西省十一个地市18~20级金字塔的矢量地

图数据、影像数据、路网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兴趣点数据

、专题数据、三维数据、全景数据等地理空间数据,建成江

/1578/ 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西全省(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

、挖掘、分析、决策、管理、发布、共享、服务、更新、应

用平台,平台基于云架构实现政务网、公众网(天地图

3;江西)以及部门局域网三网合一提供服务,并可快速定制

和开发专题应用系统。主要论据:1)是江西省唯一面向政府

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7X24小时在线

江西全省(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服务和便捷高

效的二次开发接口。2)改变了长期以来测绘部门主要以离线

方式向广大用户提供纸质地图和电子基础地理数据的方式,

满足了防灾减灾、突发事件处置等应用对地理信息快速获取

与集成应用的需求。3)为平台建设了标准体系,并自主研发

了2个地方标准(DB36/T745~2013《电子地图制作规程》、

DB36/T746-2013《电子地图数据分级与表达规范》)。4)

平台有两项目专利:网络地图瓦片服务聚合技术、多时相瓦

片数据集组织技术;两项软件著作权:吉奥地理信息服务平

台软件,智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4.创见与创新江西省地理

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采用空间异源异构数据整合与多级综合管

理技术、云平台跨空间架构与智能运维监控技术、业务支撑

的服务定制发布与自动存储接口技术、平台综合应用需求接

口和开放扩展技术等建成江西省统一的、共享的、权威的面

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7X24小

时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和便捷高效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云

/1578/ 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信息资源服务的按需、弹性调度、高并发访问、大数据

存储与挖掘、管理、高性能计算,高效地为政府各级部门、

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时空信息资源服务,为全省的信息化建

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解决了各部门重复建设地理

信息系统等问题,改变了长期以来测绘部门主要以离线方式

提供纸图和电子地图的方式。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平台边建设边应用,已经在政府决策、经济建设、旅游产业

、社会民生、科研等21个部门进行了应用,在赣州、萍乡、

景德镇、上饶、新余、宜春、鹰潭7个市天地图、婺源县级

天地图节点中开展了应用,为社会生产与经济效益做出了重

大的贡献。从基础地图数据、基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地

理信息平台四个方面节省建设费用,从而产生间接经济效益

为1960万元。6.历年获奖情况;1)第三届“天地图”应用开

发大赛优秀奖、三等奖2)江西省2016年优秀测绘工程二等奖

3)2016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铜奖4)2016中国测绘科技

进步奖三等奖

/1579/ 无线站坪运行控制系统V1.0
无线站坪运行控制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民航业务流程是一种实时的、事件驱动的协同业务

流程,它工作地点分散,资源不断移动,信息需要及时共享

,服务必须配合,时限非常严格,目前,国内外的民航的地

面服务主要使用集群对讲机作为通讯工具。为解决中国民航

信息化所面临的“所有IT系统中止于有线网络的RJ45接口,

而绝大部分业务流程是在候机楼、站坪、空中移动中完成”

以及“各服务单位的IT系统没有及时、准确、完整的动态信

息”两个问题,民航中天研制了基于无线移动宽带技术的无

/1579/ 无线站坪运行控制系统V1.0

线站坪运行控制系统(wROCS)。wROCS系统是一个基于宽带

无线移动通讯、集数据、语音、视频、定位为一体、支持多

机场站坪生产作业的实时无线指挥调度系统。主要由无线数

据终端设备、无线通讯网络及设备和相关应用软件构成。通

过移动分散在机场中的机场服务人员或特种车辆配置使用自

行研制的无线手持/车载数据终端设备,可以将民航信息系

统的触角延伸到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生产中的每个环节,实现

对所有服务对象(航班、旅客、货行邮)、资源(服务能力

、状态、位置)、服务流程(工序和检查点)的信息进行采

集和监控,并借助无线网络传送到指挥调度中心,从而可为

调度员人员、管理人员、站坪工作人员提供准确、完整、实

时的生产作业信息,完成事件驱动的协同工作流程,达到按

照业务规则进行自动/半自动的调度指挥,实现民航数字化

运行和管理的目标,可以满足民航业实时的、跨地域的事件

驱动协同业务流程的应用需要。wROCS系统涉及宽带无线接

入、语音通讯、语音压缩、软交换技术、视频压缩与传输、

GPS定位等多种技术的集成,系统复杂度很高。为保证wROC

S系统的稳定性与兼容性,各种技术均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或

行业标准。自2007年以来,wROCS系统已经基于民航无线移

动宽带专网运行在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杭州萧山

机场,服务于特种车辆、行李装卸、航空货运、旅客服务等

调度业务,使民航业的无线移动宽带技术应用方面走在了世

界的前列。

/1580/ ABS实验台架位移精确控制系统
ABS实验台架位移精确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S实验台架位移精确控制系统

,该系统的单片机及CPLD系统与光电编码器连接,通过光电编

码器的A,B相脉冲的输出来计数;单片机及CPLD系统通过四路

控制信号与固态继电器连接;固态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连接

;交流接触器与行程电机连接并控制形成电机;固态继电器与

气阀连接,气阀控制锁紧阀;光电到位开光通过两路数字信号

与单片机及CPLD系统连接;行程限位开光通过两路数字信号

与单片机及CPLD系统连接;单片机及CPLD系统与CAN通信模块

/1580/ ABS实验台架位移精确控制系统

连接。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准确

性。

/1581/ 投影电视(无屏电视B1)
投影电视(无屏电视B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投影电视(无屏电视

B1)。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作为一

种结合了数字电视信号接入与投影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同

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与其他智能终端相连并播放相应内容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图案

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

:立体图。

/1582/ 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单片制作方法
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单片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单片制

作方法,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三明治结构,其制作方法不需要

键合工艺,直接由单片双器件层SOI硅片制作形成。该加速度

传感器具有双面对称直梁-质量块结构,且所述可动质量块的

八个角处的直弹性梁,无需采用凸角补偿的结构就可保证最

终的质量块为矩形结构,使得预期的器件结构在完成各向异

性腐蚀后,能完整保留,器件具有高度法向的对称性。所述制

作方法简化了制作三明治结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艺,

/1582/ 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单片制作方法

避免了繁琐的键合工艺,降低了制作工艺的难度,提高了工艺

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该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

加速度传感器器件性能及器件成品率。

/1583/ 基于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的轨迹优化问题研究
基于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的轨迹优化问题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航天器再入轨迹优化问题可表述为一个非线性、带

有控制约束、状态约束且满足指定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问题

。目前,轨迹优化方法朝着多目标、多算法融合的方向发展

。本项目首先建立了航天器再入模型,并对方程进行了离散

化归一化处理。针对航天器实时在线轨迹优化的需求,将神

经网络动态优化方法应用于航天器再入轨迹优化中,采用前

向计算和反向计算结合的方法避免了间接法中协态变量的猜

测问题。同时动态神经网络优化方法利用神经网络非线性逼

/1583/ 基于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的轨迹优化问题研究

近的优点,即使系统数学模型无法准确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

络可以作为系统模拟器来实时的提供控制变量;针对单独群

智能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设计了带有局部搜索策略

十进制蚁群算法、粒子群蚁群混合算法以及改进人工蜂群算

法并将其应用于航天器轨迹优化设计中。

/1584/ 无线抄表系统
无线抄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在智能移动终端(PDA)上集成应用智能体技术,实

现无线抄表、人员定位、产品营销、远程管理、短信深层次

应用等功能,提高水务集团的信息服务功能。1.技术特点:

利用无线移动网络GPRS访问远程服务器并做数据同步;利用

LCS定位模块,实现抄表人员的定位并展现在GIS地图平台上

;利用SMS实现各类水务信息的上传下达。(1)扩展NETCo

mpactFramework1.1精简框架实现无线抄表系统;(2)在G

PRS无线网络上,通过WebService技术实现PDA与后台服务器

/1584/ 无线抄表系统

间的数据交换;(3)利用XML技术在PDA上实现水务业务应

用的灵活定制;(4)利用MMIT实现应用程序兼容不同的移

动设备;(5)利用IMEI、IMSI、SMS联合实现PDA安全机制

。2.技术创新点:(1)搭建基于无线应用的无线抄表系统

体系框架;(2)在体系框架上实现异构数据的集成和业务

数据的集成;(3)在体系框架下实现应用程序兼容异构移

动终端设备。3.应用前景:目前该项目的主要应用单位是厦

门水务集团。项目的应用旨在解决由于抄表工作的手工操作

带来的误差和避免重复工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后

台处理子系统提供准确而可靠的数据,提高抄表的工作效率

。同时,项目还提供了:LCS定位功能,实时掌握抄表员工

作状态和位置信息,并可以进行轨迹回放,方便水务集团的

监控和调度;营销管理功能,实现了水务集团相关产品和服

务信息的实时获取,协助抄表员有效、精确的进行营销推广

和各种用水常识的宣传等等;远程管理功能,实现了让办公

人员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通畅地进行信息的交

互流动;客户服务功能,有效地促进了水务集团改善服务质

量,密切与用户联系,减轻了用户为获取这些信息所需要付

出的经济和时间负担。

/1585/ 脊柱退行性疾病智能防控系统
脊柱退行性疾病智能防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骨外科学领域。智能化和精准化是骨科

退行性疾病防控的发展趋势。骨科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疾病负担较重,传统的骨科退行性疾病重在治疗,缺少预防

,且治疗措施缺少大数据和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鉴于此,本

项目基于骨科预防和诊疗大数据库、骨科退行性疾病健康管

理基地和骨科循证医学数据库,采用了计算机智能算法挖掘

技术,建立了骨科退行性疾病在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四

层面的防控决策证据数据库,形成了骨科退行性疾病防控智

/1585/ 脊柱退行性疾病智能防控系统

能决策系统,实现了骨科退行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预

后辅助智能决策系统,有助于提升落后地区的医疗水平,对推

动我国医疗质量均一化具有深远影响。

/1586/ 基于Syn-Flood的DDoS攻击防范技术软件
基于Syn-Flood的DDoS攻击防范技术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Syn-Flood的DDoS攻击防范技术软件研究与实

现(BG2005037)属于计算机与信息安全领域。DDoS是安全

的最大威胁之一,本项目的研究能够检测和防御DDoS攻击,

对于建立安全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1)基

于Syn-Flood的DDoS攻击防范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目标是采

用设计模式提出DDoS攻击防范软件体系结构,通过对各个功

能块的定义与功能设计,解决各功能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使

得同类型的软件都可以采用该体系结构来设计实现。(2)基

/1586/ 基于Syn-Flood的DDoS攻击防范技术软件

于网络流量自相似模型的检测技术;研究目标是针对目前黑

客的终极攻击手段(DDoS攻击),基于网络流量模型的小波

分析方法,采用快速算法进行实时在线检测。(3)智能包过

滤技术。研究目标是采用一种验证远程客户端TCP连接有效

性的智能算法,来辨别到达的分组是否是攻击分组,从而智

能地将DDoS攻击分组拦截而让正常的网络流量通过。(4)基

于Linux的试验验证系统的实现。创新点和水平:1、采用自

相似理论,实现了R/S检测器,能准确检测出DDoS攻击;大

流量的DDoS攻击下,具有很强的健壮性和较低的检测时延;

2、采用自相似理论,实现了小波检测器,能准确检测出DD

oS攻击;大流量的DDoS攻击下,具有很强的健壮性和较低的

检测时延;3、具有TCP数据包过滤器功能,正常网络状况下

支持不同过滤级别下的数据包过滤功能,异常网络状况下不

同过滤级别下的数据包过滤功能能够正常工作,不影响正常

服务。本项目经验收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应用推广情况:南京钟秀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全鑫销售

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计算机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已经

使用该软件进行安全防护,为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可

靠安全保证。

/1587/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双同频计轴设备控制系统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双同频计轴设备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轨道电路技术是我国铁路信号技术发展的基础。目

前在电气化铁路上有90﹪的车站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它

已成为电气化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的首选。在不经常行车的区

段,在铁路隧道、码头潮湿地带,在沙漠地带,在轨道区段

跳线锈段、轨道绝缘破损等情况下,如果采用轨道电路作为

控制信号就不能正常工作,就会造成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成

为安全生产的突出薄弱环节。由于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造成的

事故,给全路带来过重大损失和惨痛教训。目前国内解决分

/1587/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双同频计轴设备控制系统

路不良的方案,一是采用高压脉冲方式轨道电路;二是采用

高敏度轨道电路;三是采用监视轨道电路的电压变化来判断

是否压车。以上三种方式均不能彻底解决分路不良问题,安

全隐患大,能源浪费严重。计轴是国际上唯一能彻底解决轨

道电路分路不良的技术。本系统将微处理器技术、通信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冗余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防雷技术融为一

体,通过安装在轨道、道岔区段、道口或区间线路上的计轴

传感器,将信号调制后传送到室内,经微处理器的分析、处

理、存储、显示、输出,判断线路是否被占用。不仅能计算

经过计轴点的车轴数,而且能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计轴系

统不受道床条件影响,可以彻底解决分路不良问题。本项目

创新点:1、利用我们的双同频计轴技术可以彻底解决分路

不良问题,且功能设计完全依据设备实际应用现场的需要,

能替代国外同类进口设备。2、通过对系统软件、硬件标准

化模块设计,采用PLD硬件,严格遵循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

原则,有效地增强了产品功能和应用范围的扩展性。3、对

于无法使用轨道电路的区段,采用该计轴设备,减少了大量

的轨道电路的附属设备,如轨距杆、连接线、接续线等,减

少了维修工作量;接口方式简单,不改造原微机联锁控制系

统,施工维护方便。4、本设备适合站场内各类车的各类作

业方式,能解决调车折返作业、车辆晃动等问题,特别是国

内外同类设备都没有解决的工务小车干扰问题。

/1588/ 应检尽“简”—多场耦合下高铁输电线路无损精确评估系统
应检尽“简”—多场耦合下高铁输电线路无损精确评估系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新型传感器、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业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202310534761.4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588/ 应检尽“简”—多场耦合下高铁输电线路无损精确评估系统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202321186000.6
专利授权日期
2020-08-21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588/ 应检尽“简”—多场耦合下高铁输电线路无损精确评估系统
技术详情

  本项目产品为多场耦合下高铁输电线路寿命无损精

确评估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高铁输电线路的近服役

环境模拟,并原位再现其失效过程,进而提供多相流、多因

素耦合服役环境中材料服役安全及寿命评价的解决方案,项

目产品由三个系统构成,①实时工况测控系统:测控系统由

应力加载组元、腐蚀环境组元、快速加热组元和流场控制组

元等构成,用于构建和模拟不同的服役环境,可以提供以上

多组模块以满足电力传输、海洋工程以及航空航天等不同领

域服役环境的实时再现模拟。②原位无损检测系统:通过结

构设计对夹具进行对称驱动,保持样品始终位于视场的中央

。配合显微镜和其他测试设备可实现材料微观组织和电、光

等信号的原位观察,直观显示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的微观组织

和性能变化,再现材料的服役失效过程,从而为失效原因提

供可视化依据。③高铁输电线路寿命预测系统:此部分将所

测数据形成数据库,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

高铁输电线路服役安全和寿命的定量评估,为选材和质量控

制提供指导。

/1589/ 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系统
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清华大学cernet网络中心承担的863计划项目“计

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系统”,主要针对大中型网络管理,提

供了ISO定义的网络管理功能,并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加强

了网络的网元管理、网络状态监控和日常运行值班管理。解

决了MIB信息的数据库管理、自动拓扑发现以及拓扑关系构

建、基于JaVa的拓扑图和编辑、故障实时报警、故障定位、

性能图示、通用计费策略、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等问题。具有

全中文界面,基于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功能强大、实时

/1589/ 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系统

性好、稳定性好,适合中国国情等诸多特点。网络管理平台

系统已经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推广使用,目前正积极

与相关公司协商合作事宜,实现项目成果的产业化。

/1590/ 扬州大学水平轴风力机气弹计算软件V1.0
扬州大学水平轴风力机气弹计算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本软件是基于水平轴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和结构动力学理论,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开发。主要用于计

算水平轴风力机在非偏航和偏航工况下的气动弹性性能。目

前已在国家版权局登记软件著作权,并获证书。该软件的开

发得到科技部中欧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基于MEXICO实验数

据的风力机气动特性及预测的研究”(项目编号:2010DFA

64660)的资助。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本软件用14个自

由度描述水平轴风力机系统。其中每个叶片用3个自由度描

/1590/ 扬州大学水平轴风力机气弹计算软件V1.0

述(一阶、二阶挥舞变形,一阶摆振变形),3个叶片共9个自

由度;塔架使用2个自由度描述(塔架横向、纵向变形);转

轮用1个旋转自由度描述;机舱用1个偏航自由度和1个倾斜自

由度描述。软件可实现水平轴风力机偏航和非偏航工况下气

弹性能的计算,并能对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有关风力机气

弹特性曲线图。市场前景:该软件适合从事风力机科研工作

的研究人员和风力机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厂商使用,具有较

广阔的市场前景。应用范围:适用于计算水平轴风力机的气

动和结构变形特性。

/1591/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技术集成平台设计与实现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技术集成平台设计与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信息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是

覆盖全局的重要举措和关键因素,它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农村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

快速发展对信息化的迫切需求,建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技术

集成平台显得至关重要。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技术集成平台是

针对新农村建设需要,建设一个首先以驻马店周边农村为发

展基础,然后范围扩大至全省的农村综合服务信息系统。以

解决农村信息化“资源共享”问题为目的,整合和开发各类

/1591/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技术集成平台设计与实现

涉农信息资源的农村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农村综合服务信息

系统可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综合信息服

务。

/1592/ 基于3G网络远程视频控制指挥系统研究
基于3G网络远程视频控制指挥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基于3G网络通信技术,研发了3G网络远程视频

控制指挥系统管理软件,实现视频图像在界面上的灵活调取

、云台控制、异常告警;通过便携和车载视频终端设备实现

对作业现场的实时指挥、语音对讲等实时监控功能,并可将

现场情况进行录像及存储;项目实施以来,系统稳定,设备运

行正常,开发的平台管理软件获得了软件著作权。

/1593/ 基于CIPAS的逐日环流解释应用预测系统
基于CIPAS的逐日环流解释应用预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中国气象局2015年气

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气预函〔2015〕3号文件,项目

编号:CMAGJ2015M43)。项目承担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气

候中心,实施期限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总经费为15万元

。本项目目标为:基于国省统一的气候基础数据环境CIPAS

,建立月、季、延伸期等逐日环流解释应用预测模型;利用C

FS等模式预报产品预测指定行政区域内未来半年内任意时段

的降水与气温趋势、月内重要天气过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

/1593/ 基于CIPAS的逐日环流解释应用预测系统

广西气候预测业务,提供快捷的图表服务产品制作工具,完善

业务和服务流程;进行预测方法检验和改进,提高气候预测准

确率和防灾减灾服务能力。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建立

气候预测数据库及数据补充和读写接口。利用CIPAS提供的

基础观测资料、大气环流资料,建立预报量、大气环流历史

和预测资料数据库;提供从CIPAS及其他定制格式中补充实况

、环流及指数等数据的规范接口。2)查找关键区预测因子。

研究预报量与相应尺度前期及同期平均环流场的相关关系,

找出影响气候(预报量)变化的最佳时间段平均环流场,及

相关最高的环流关键区,从对广西气候影响较大的10大关键

区(乌山阻高、贝湖阻高、河套高压、蒙古高压、广西高度

场、西太平洋副高、印缅槽、东北冷涡、青藏高原高度场、

南海高压)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定义的130项环流指数中动态

选取物理意义明确的高相关区作为预报因子。3)建立月季趋

势、延伸期天气过程等逐日环流解释应用预测模型。运用车

氏距离法、涡度方程法、特征区域相似法、Lamb分型法、E

OF分解、EMD分解等因子衍生技术,以及回归、相似和最优子

集等预测方法,建立了时间序列EMD分析预测、实况环流相似

预测、NCEP环流相似趋势预测、Derf2模式释用趋势预测等

气候预测模型,提供多方法释用集成的未来半年内任意时段

的气候趋势预测。4)使用VisualBasic6.0和C#语言,基于CI

PAS和CIMISS数据环境,研发了“基于CIPAS的逐日环流解释

应用预测系统”,实现模式逐日过程预测、模式月季趋势预

/1593/ 基于CIPAS的逐日环流解释应用预测系统

测、模式环流解释应用预测、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及专题图件

制作等功能,该系统操作简便快速、功能齐全,业务能力水平

明显提高。业务产品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参

考,服务效果良好。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系统能利用

近期逐日本地气温和降水实况、前期NCEP再分析环流资料、

Derf2和CFSv2模式产品进行环流解释应用预测,能对广西未

来半年内任意时段降水、气温趋势以及延伸强天气过程进行

预测,为气象决策服务、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2)项目解

决了模式预报产品与气候信息综合处理平台CIPAS的接口开

发及系统兼容、预测关键区的查找、预测建模、预测结果集

成、气候服务自动化绘图等关键技术,完善了气候预测业务

流程,提高了气候业务自动化水平。3)使用距平同号率检验

方法、Ps评分办法等对预报模型、Derf2和CFSv2模式释用、

2015-2016年系统在广西气候月季气温和降水、延伸期强降

水过程等预测上的应用检验,结果表明:在月气温和月降水

预测上,Ncep逐日前期环流相似预测、Derf2模式释用预测性

能接近或超过业务主观预测;在季气温预测上,EMD分析预测

方法优于NCEP环流相似预测方法,两者接近或超过业务主观

预测;在季降水预测上,NCEP环流相似预测方法优于EMD分析

预测方法,两者接近或超过业务主观预测;在延伸期强降水过

程预测上,环流相似预测方法优于业务主观预测。4)系统基

于全国一致的CIPAS和CIMISS数据环境,配置灵活,提供了多

/1593/ 基于CIPAS的逐日环流解释应用预测系统

种预测因子查找、因子衍生、统计分析、动力模式产品降尺

度释用、预测集成技术和方法,可经过预测效果检验评估后

,灵活组合应用于全国不同气候特征地区的气候预测中。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手

段成熟;适用范围为气候预测、防灾减灾服务、气候研究、

生态环保等领域;技术的可靠性好,安全性高。5、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项目建立了多种利用模式逐日环流进行气候趋

势和重要天气过程预测的方法,对提高广西气候预测业务质

量有较大帮助,其成果在广西月季和延伸期气候预测、政府

部门防汛抗旱决策服务、行业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及电力调度

服务、重大社会事件气象服务等方面已得到广泛持续的应用

,且推广应用到广东、重庆、上海等省市应用。由于经费少

,在研制成果应用、系统集成软件方面工作不够;气候动力模

式产品解释应用预测方法在高低纬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仍有

待检验;系统内各类因子组合、集成方法的优劣也要加强回

报试验。6、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还未获奖。本项目总共发

表了1篇科技论文。

/1594/ 干洗店服务规范
干洗店服务规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为提高吉林省营业性干洗场所服

务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保障,规范营业性干洗场所服务行业

的质量和职业道德,为更好地开展营业性干洗场所服务,同时

也为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制定《干洗店

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编制的原则和依据:标准编制遵循“

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各项指标与国

家现行标准接轨,重点突出在经营场所与设施设备要求、服

务与洗涤加工要求、质量要求和赔偿责任上,并注重标准的

/1594/ 干洗店服务规范

可操作性。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参考了SB/T1

0624-2011《洗染业服务经营规范》SB/T10271-1996《洗染

业开业的专业条件和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省份的有关的地方

标准的内容,重点突出吉林省地方特点进行编制。与国内外

技术比较:本标准与其他同类标准水平相近,达到国内先进

水平。

/1595/ 企业R&D活动调查指标与方法改进研究——基于广西R&D资源清查
企业R&D活动调查指标与方法改进研究——基于广西R&D资源清查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系统分析、

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企业R&D活动调查指标体系及其应

用、企业R&D活动调查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同时注重专家咨

询和征求管理部门和企业意见以提高成果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项目研究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与广西企业R&D

活动的现状及基本特征;二是我国现行企业R&D活动调查方

式、内容和指标体系分析;三是广西企业R&D活动调查概况

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四是科技发展新形势对企业R&D活动调

/1595/ 企业R&D活动调查指标与方法改进研究——基于广西R&D资源清查

查指标与方法提出的新要求;五是改进我国企业R&D活动调

查指标与方法的对策建议。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成果应

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各地区企业R&D活动水平的分类,

并绘制相应分类地图;对我国现行企业R&D活动统计调查指

标设置和调查方法对统计调查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且系

统的研究分析。

/1596/ 电源实时监测与精细保护电路
电源实时监测与精细保护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实时监测与精细保护电

路,涉及一种电源保护电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无人值守

的情况下,实时监测、精细保护电压源的电路。本实用新型

包含电压源输入保护电路、电压源输出保护电路、过热保护

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源输入保护电路、电压源

输出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当出现过压、欠压、过流与过热现象时,单片机输出控制信

号关断电压源。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系统要求通过软件设置电

/1596/ 电源实时监测与精细保护电路

源的各种工作及保护状态,可应用于通信、程控、雷达系统

等系统电源保护。

/1597/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跨境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跨境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了:(1)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模型的

建立;(2)生产企业信息模型的建立;(3)经销商信息模型

的建立;(4)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架构设计和业务流程设计

。本项目研制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跨境农产品可追溯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在农产品生产和跨境流通中的育苗

、种植、加工、包装、检验检疫、运输、通关、仓储流通等

关键环节设置信息节点,将信息采集、录入、传递并汇总到

溯源平台,在最后的零售环节生成产品的唯一质量安全追溯

/1597/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跨境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

标签并粘贴于商品的包装之上,实现一个包装标签对应一个

批次的产品。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

维码,即可掌握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检验检疫到流通

的全过程信息。跨境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可以在农产品跨境流

通中为监管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监管手段,使其全面掌握跨

境流通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通过大数据进行风险判断

,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监管。基于智能移动终

端的跨境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还可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

安全意识和认知度,使其全面了解所消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在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向上追踪,明确责任环节。

同时,溯源系统的推广使用也能促使企业提升品牌意识,更好

地进行品牌营销,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的认可度,获得更高的经

济效益。

/1598/ 技术标准的应用与推广示例-上海市会计电算化备案检测软件
技术标准的应用与推广示例-上海市会计电算化备案检测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根据上海市财政局颁布的《关于本市企业、单位实

行会计电算化有关问题的通知》(沪财会[2002]41号)的相

关规定,本市企业、单位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应具备《信

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的数据接口功能;同

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符

合我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基础工

作须符合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

规范》及《上海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实施办法》(沪财

/1598/ 技术标准的应用与推广示例-上海市会计电算化备案检测软件

会[2002]35号)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

证书》及《会计电算化考试合格证书》。《信息技术、会计

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包括DB31/T270-2002和GB/T19581

-2004。检测软件对沪财会[2002]41号的相关规定都进行了

检测。检测软件可运行于任何版本的支持简体中文的32位w

indows环境,硬件要求:奔腾2以上CPU,64M以上内存,1G

以上硬盘空间。检测软件通过安装程序安装,并可通过补丁

方式升级。安装完成后,桌面上建立程序图标。双击桌面上

程序图标,启动软件并按下列流程进行检测操作:开始系统

登录,之后开始检测,当软件自动给出检测报告后,可进行

下一次检测或者退出系统。其它功能包括参数设置等。实际

测试,在256M、赛扬2.2G的电脑上,对于10M的接口数据(

凭证记录10万条)的检测可在3分多钟内完成,并生成各种

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查询。上海市会计电算化备案制度和

检测软件的研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和有益的经验

,可以推广到其他城市和地区,推动当地的会计电算化事业

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能力,

降低整个社会的财务信息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接口标准的实施对于财务软件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

用,它使财务软件逐渐走向统一,降低了财务软件的开发成

本,提高会计信息的口径的一致性;数据接口标准的实施也

对审计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数据格式的一致性使得审

计的财务数据采集具有了必要的相同规格,从而使来自不同

/1598/ 技术标准的应用与推广示例-上海市会计电算化备案检测软件

财务管理系统的会计核算数据可以被审计软件直接自动处理

和加工利用,财务数据标准化是正常使用审计软件的前提;

财务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有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和

数据交换,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财务信息成本;最为重要的是

,财务数据接口的标准化为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实施提供了技

术上的共同标准和数据存储和表述的统一格式,从而为电子

政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接口标准的实施已经和

正在对上海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1599/ 列车信号机灯丝故障智能监控系统
列车信号机灯丝故障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信号机是铁路不可缺少的行车设备之一,为安全起

见,调车信号机采用主、副灯丝的双灯丝冗余结构,一旦主灯

丝发生故障,由副灯丝接替工作。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调车

信号机中还普遍不具备主、副灯丝转换和报警功能,一旦信

号机发生故障,其显示信号不能正常发出,就会严重影响调车

作业安全和效率。如果故障发生在与正线列车进路或专用线

有关的调车信号机上,就会危及到列车的安全正点,严重干扰

铁路运输正常秩序,造成类似于1999年京广线衡阳以南撞车

/1599/ 列车信号机灯丝故障智能监控系统

和2005年7月31日K127次在长大线列车追尾等重大事故,严重

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项目的研究目标为研制基于嵌

入式技术的新型列车信号机灯丝故障智能监控系统,系统采

用专用的继电器技术和复杂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相结合,在每

个节点上实现灯丝自动检测、自动切换、报警及定位信息自

动上报并支持多节点的扩充和扩展。为了便于施工和实施,

本项目拟充分利用现有调车信号机的驱动线路电缆,不必另

外构建专用网络,研究解决铁路电力线上信号高衰减、高噪

声、高变形的方案。最终使项目研究工作达到实际应用、生

产水平,提升车站现有信号机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项目主要创新点及关键技术为:1)本项目研究的列车信号机

灯丝故障智能监控系统采用实时嵌入式系统控制技术和继电

器电路技术相结合,实现灯丝的实时自动切换(时间小于50

ms)和报警。2)主丝断丝时能自动切换到副丝工作,并进行

报警;副丝在冷丝状态下断丝能进行报警。能准确报出断丝

信号机的号码和灯位(兰、白灯)。3)报警信息采用载波技

术传输,充分利用现有的信号机驱动电路,不必另行铺设专用

监控线路,有效的降低系统成本和施工难度。4)根据不同铁

路情况,选择适当的信号传输模型确立相关参数,对噪声进行

分析,建立噪声模型,分析衰减特性并拟定解决方法。5)灯丝

控制采用项目组自行研制的专用继电器,该继电器具有体积

小(是现有继电器尺寸的1/4)、抗震动、工作温度范围广

(可在-40℃~70℃,同类产品-20℃~40℃)的特性。6)系

/1599/ 列车信号机灯丝故障智能监控系统

统成本低,大约是同类产品成本的20%。目前,项目已实现批

量生产,完成销售收入1200万元。产品自2011年6月在天津西

、北戴河、沧州、蓟县、宝坻等站安装使用以来,系统具有

安装方便,能够实现灯丝自动切换并可可靠报警,具备抗震动

、抗电磁干扰等特点,为铁路信号的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1600/ 台区成套控制器采样数据分析软件V1.0
台区成套控制器采样数据分析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由于低压电力线路本身的介质、结构和负荷的影响

,信号易受干扰,台区部分用户电能表黑屏、始终超差、模块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电能表本身电子元件故障等诸多原因

,全天候的用户电能表可靠的抄收比较困难,在一定的程度上

影响了台区线损率的,造成了线损率总体失稳,异常波动发生

频率高。本系统由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两大部分组成,数据

采集部分是实现信号采集功能,根据用户选择的采样频率和

预设的采样样本数从声卡获得用户需要的数据。数据分析部

/1600/ 台区成套控制器采样数据分析软件V1.0

分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从信号采集部分获取数据,或者

从数据文件读取数据;(2)实现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数据进

行频谱分析,画出频谱图以图形方式很直观地反映出信号特

征;(3)保存数据,包括保存所有数据和部分数据的功能,同

时保存对应的频谱数据;(4)显示声音信号数据的时域图和

频谱图;(5)其他功能。根据不同的需要,还可以进行修改

,以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

/1601/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本项目研发完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源共享

服务平台建设”为一个“六库一网”为核心的科技信息资源

共享服务平台,六库即重点建设科技成果数据库、科技文献

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科技专家数据库、企业服务数据库、

科学仪器设备数据库等6个数据库,以大学科技园为信息发布

平台,链接6个基础数据库和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完成6个基

础数据库和服务网门户网站的建设,并建立10个基于Web的区

域和大学分部服务节点,形成覆盖全区域的网络服务系统引

/1601/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进创新示范企业50家。对园区产业政策优化、企业管理、孵

化支持、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较好的支撑与服务作用。二、

建立中介服务平台,着力于中介网络建设,与风险投资、资产

评估、管理咨询、专利、律师事务所等20多家专业中介机构

,构筑了一个完善的专业化中介服务体系。三、云南省大学

科技园对“园区中小企业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进行了推

广使用,园区40多家企业的技术人员了解了科技创新知识服

务平台系列资源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及操作技巧。

/1602/ 基于CIM数据模型的电力主站及变电站遥视联动方法
基于CIM数据模型的电力主站及变电站遥视联动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CIM数据模型的电力主站及变电站遥视联动方法,包括摄像机

预置点位配置,建立基于CIM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结构,进行系

统分区分级配置,启动遥视联动数据更新服务并与建立TCP/

IP通信连接,查询语句检视是否有数据更新,根据实际联动需

要配置对应的摄像机以及联动预置点位,启动遥视联动服务

并建立TCP/IP通信连接,接收综合自动化系统发送的设备遥

控选择遥信完成摄像机联动定位,遥视联动服务解析并转发

/1602/ 基于CIM数据模型的电力主站及变电站遥视联动方法

联动请求,弹出设备联动报警信息和视频联动画面。本发明

彻底改变了以往视频监控系统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相互独立的

运行方式,让使用者真正从电力调度专业角度利用视频图像

资源辅助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

/1603/ 航电系统用集成电路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
航电系统用集成电路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科学研究专项

一般项目。(2)成果简介针对航电系统用典型集成电路,采

用中子辐射试验、Monte-Carlo仿真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

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航线中子辐射环境、中子与集成电路

关键材料的相互作用机制、中子单粒子效应试验和敏感性评

价方法,揭示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机理,并

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气中子辐射环境模型和JESD89A标准分析

,建立典型集成电路中子单粒子效应敏感性评价方法,为航空

/1603/ 航电系统用集成电路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

集成电路的抗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加固设计提供机理基础和

薄弱点分析,为航电、地面基站、超算等电子系统的大气中

子单粒子效应敏感性评价和集成电路选型提供方法和依据。

研究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大气中子

单粒子效应的影响领域可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航空、地

面大型电子系统(基站、超算等)、银行、手机、汽车电子

等等。而这些电子系统和集成电路是否需要中子防护?如何

采取防护?如何评价?需要对应的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基础

研究、评价和加固设计。因此,该研究的社会效益大可至飞

机、基站、超算等大型设备的中子辐射可靠性保障,小可至

汽车、手机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具有基础研究和应

用意义。

/1604/ 南宁市北斗位置综合服务系统V1.0
南宁市北斗位置综合服务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

发广西推进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

〔2014〕82号)与《关于印发广西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

展2016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2016〕12号)的精

神,为抓住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依照国家、自

治区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南宁市作为中国面

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城市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

户的区位优势,把握北斗系统应用产业化重大机遇期,大力推

/1604/ 南宁市北斗位置综合服务系统V1.0

进南宁市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南宁市国土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自投资金开展了“南宁市北斗位置综合服务系统”的研发工

作。目的是提高南宁市北斗基准站网高精度导航与位置的运

维管理能力,拓展南宁市北斗基准站网在空间环境监测、气

象、地震等领域的应用。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系统功能总

体分为三大部分:一是CORS位置服务与运维管理,管理包括

平台管理、CORS账号管理、卫星观测数据管理、CORS运维管

理,服务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二是CORS实时空间环境

监测,包括对流层和电离层监测,并生成高精度的二维、三维

产品;三是数据产品服务,包括CORS差分产品、坐标转换、星

历和基站数据下载以及事后PPP等功能服务。系统功能设计

如下图:南宁市北斗位置综合服务系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为

:如何实现北斗地基增强管理服务平台的网络和智能终端管

理;如何自主建立南宁地区实时对流层和电离层模型;如何实

现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自动基准框架维持系统。本项目性能

指标包括以下:(1)通过项目的建设使得NNCORS管理实现

“基站、控制中心、流动站(用户)”主体功能三位一体管

理模式,面向多角色用户提供相应服务,为其他系统提供定位

信息文件,灵活应对运维中面临的各项工作,提高整体运维管

理和服务水平。(2)系统可提供数据和事后分析服务,包括

RTK实时坐标测量、RTD实时坐标测量、事后WEB坐标转换、

基站/星历数据下载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自主上传GPS观测

数据,实现数据质量分析、PPP单点定位处理等数据处理与分

/1604/ 南宁市北斗位置综合服务系统V1.0

析。(3)实时GNSS空间环境监测平台,作为测绘创新技术成

果的推广平台,能监测时空环境变化并为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提供数据支撑和实时产品服务。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

项目主要创新点包括:1)基于南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自主

建立南宁地区对流层高精度约束及水汽转换优化模型,结合

北斗/GNSS非差定位技术,实时估算高精度绝对对流层延迟、

大气可降水量等产品。实时可降水量产品精度<2mm。可有

效提高区域短期临近天气预报的精度,满足工程和科研应用

的需求。2)采用附加投影函数的电离层层析模型,实时建立

区域高精度多维电离层模型,实现对区域三维、二维电离层

精细形态特征的实时监控,三维电离层监控精度<2TECU,满

足工程和科研应用的需求。3)建立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自

动基准框架维持系统。系统可利用实时空间环境监测模型及

双差解算技术自动维持测绘基准框架,50km基线精度<3mm,

更新率<24h。该成果可用于CGCS2000静态框架维持,建立和

维持区域动态框架,确保测绘基准框架的精度和可靠性。当

遭遇自然灾害时,测绘基准服务可快速恢复。4)研发基于网

络和智能终端的北斗地基增强管理服务平台。在确保安全的

前提下,平台开放多级管理权限,用户和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

可对其下的子帐号进行统计、查询、帐号功能定制等管理,

极大的降低了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对北斗地基增强系

统的推广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4.应用情况南宁市北斗位置

/1604/ 南宁市北斗位置综合服务系统V1.0

综合服务系统解决了包含CORS、似大地水准面在内的现代测

绘基准成果推广的问题,能够有效的监管测量用户并提供相

关的实时基准服务,提高了测绘成果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服务

效率,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通过CORS基准站的实时观测

数据,解算出CORS覆盖区域的水汽含量和电离层电子密度,可

有效提高区域短期临近天气预报的精度,实现对区域三维、

二维对流层和电离层精细形态特征的实时监控满足工程和科

研应用的需求。项目成果有利于提高CORS管理水平,提升信

息化测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空间环境监测在国内属首

次实现,项目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该系统可

以推广至气象局,建有数字城市或者智慧城市的单位,可以将

该成果与数字城市或智慧城市的成果相结合进行推广应用;

能够为解决低纬地区电离层活跃引起的CORS无法正常运行提

供参考数据,为电离层科研研究工作者提供数据集。

/1605/ 中安思普桌面操作系统V1.0
中安思普桌面操作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安思普桌面操作系统V1.0是基于loongsonPC硬件

,本着简单、适用、安全、高效的原则,贴合用户实际需求,

实行通用化的产品设计,充分体现安全规范、高效办公的核

心思想,为用户提供一整套标准的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帮

助用户迅速建立便捷、规范的办公环境,迅速提升用户的管

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并降低投资成本,使用户在复杂的经济

环境中依靠科技的力量立于不败之地。

/1606/ 21世纪初中国体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辨证统一
21世纪初中国体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辨证统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体育组织
技术详情

  我国体育改革的进行就是体育国际化的进程,但是

中国体育的国际化并非国际体育的统一化,国际协调并不意

味着抹杀中国体育的特点。

/1607/ 四方精创银行管理会计系统软件
四方精创银行管理会计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实现银行一本帐

的经营管理思路:将分散的银行业务系统数据(包括活期储

蓄、定期储蓄、消费信贷等),归集为统一数据进行处理。

实现分业务效益的逐笔测算:让业务员能清晰了解每天所作

的效益贡献,有利于提高拉动存款、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充

分利用数据库强大的数据处理性能:针对海量级的银行业务

系统数据,系统充分发挥数据库密集式的数据处理特性,处

理每天百万级数据只需不到半小时。采用多档次FTP进行精

/1607/ 四方精创银行管理会计系统软件

确定价:系统采用多档次FTP结构,针对不同产品(活期、

定期)不同币种(人民币、外币)进行精确定价,这将有效

地消化利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为业务部门稳妥解决利率风

险问题。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推广应用计划(一)-2008~2

011推广对象:国内“中国银行各分行”推广方式:由本公

司相关的技术、业务支持及业务等人员编成“管理会计销售

任务小组”,进行为期三年国内中国银行各分行管理会会计

系统的介绍与销售工作。推广应用计划(二)-2009~2013推

广对象:国内“中国银行除外的各中大型银行的各分行”,

以及较具规模的“国外银行在本国成立的海外分行子公司”

推广方式:由本公司业务销售人员结合国内各地“具规模”

的信息科技公司的业务人员协同销售,并由“管理会计销售

任务小组”内的技术、业务支持人员配合进行为期五年“管

理会计系统”的介绍与销售支持工作。推广应用计划(三)-

2009~2011推广对象:台湾“金融控股公司下所属银行”,

以及较具规模的“工业、商业银行”推广方式:由本公司授

权台湾“具规模”的信息科技公司进行业务销售工作,并由

本公司“管理会计销售任务小组”内的技术、业务支持人员

,配合训练该些公司负责销售支持“管理会计系统”的系统

讲解人员,进行为期三年“管理会计系统”的协助销售工作

/1608/ 基于分流法的便携式温湿度标准装置的研究
基于分流法的便携式温湿度标准装置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基于分流法原理和半导体制冷技术,研究了

干湿气配比模型,解决了温湿度参数的相关性问题;2、研制

了高精度便携式温湿度标准装置,该装置具有在同一腔体内

对温湿度参数进行同步控制、同步测量的特点。3、项目研

制成功便携式温湿度标准装置样机1台,发表论文2篇。4、本

项目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省目前大规模的温湿度传感器及变

送装置等器具开展现场校准工作。本项目完成后,能够对环

境温湿度监测仪器准确性开展现场检测,可应用于广大研究

/1608/ 基于分流法的便携式温湿度标准装置的研究

机构、检测技术机构和制造企业,提升各单位的技术装备能

力。

/1609/ EPROM量产型芯片编程拷贝系统
EPROM量产型芯片编程拷贝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面向铁路行业监控装置管理和使用部门的

专用编程工具,采用Delphi作为开发工具,编译速度快,具有

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使用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界面友好

;采用RS485通信技术,使整个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该项

目直接面向M27C801和M27C4001,编程目标芯片明确,能一次

编程大量芯片,功率强大,保证了编程质量,提高了编程效率

,为保障铁路部门正常的生产秩序提供了技术手段。该成果

实现了如下功能:1.设有计算机编程和芯片拷贝两种工作模

/1609/ EPROM量产型芯片编程拷贝系统

式可供选择,可以连接计算机对空芯片进行编程,也可脱离计

算机把现有芯片数据拷贝到其他空芯片。2.在编程过程中,

编程器和上位机软件均对每一个芯片编程状态进行详细指示

,工作状态一目了然。3.一次可编程的芯片数量多,编程质量

高。该成果在铁路监控系统EPROM批量编程拷贝方面达到国

内领先水平。

/1610/ 运动会比赛成绩管理系统
运动会比赛成绩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运动会比赛成绩管理软件的开发研制严格执行国家

有关软件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方便实验研究、教学和培训,

便于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设置网络接口,系统整体布置紧凑

、美观,操作简单、方便,运转安全、可靠。该产品的开发

成功主要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1.各项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接

口软件将基础数据转入数据库,代替原先的繁琐工作。2.可

以对历史数据进行格式化对比分析。可以进行统计、查询、

汇总等,代替原先的大量频繁手工工作。3.通过简单的操作

/1610/ 运动会比赛成绩管理系统

,就可以实现对几十余种报表的打印,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

率。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校园计算机数量的增多,

实现网上成绩查询的技术日益成熟。同时,学校规模逐渐扩

大,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给体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为了搞好在新的形势下的比赛成绩管理,我们开发了运动会

比赛成绩管理软件,该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接口软件将用

户比赛成绩基础数据自动转入数据库,并完全实现运动会比

赛成绩采集、统计、打印、查询分析等过程的自动化,极大

的提高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为方便与校内其它数据系统

进行数据转换,系统提供了对体育部门的数据接口,本系统

开通了运动员比赛成绩校园网上查询功能,增强了工作透明

度,方便用户及时了解的消费信息并实现了对历史数据的格

式化分析,能辅助管理部门比赛成绩进行分析,促进管理部

门加强控制和管理体育课程及体育训练有重要的意义。本系

统实现的业务功能对同类院校同样适用,在河北省乃至全国

的应用前景都很广阔,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1611/ HA201703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
HA201703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简要技术说明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确

定,作为其建设基石的智能电表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国

家电网公司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并发布了符合中国国情的

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而计量精准日益被电力公司所

重视,也为各电能表研发生产厂家所重点关注。精准计量是

我们公司的宗旨,本公司新开发的产品技术上不断改进和完

善,使其始终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营销上加大力度

,两方面同步前进,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本项目具有以下创

/1611/ HA201703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

新:(1)结构上的改进:取消了表壳上的编程按钮,而使用

了更高的安全系统更便捷的人机软件对话模式,安全系统采

用多重模式,先进行ESAM模块的信息安全认证,再进行身份认

证,才可进入编程模式,在电能表LCD上显示“”,可以设置相

关参数。且此种模式与原先的需要工作人员去现场手动开启

电能表的编程按钮相比,还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效率。(2)创新地采用DC/DC高效率降压稳压防干

扰电路:DC/DC高效率降压稳压防干扰电路:传统电能表采

用的三端稳压电路也具有降压稳压作用,但效率低下(低于

35%),发热量大,需要采取散热措施,而采用的DC/DC模块电

路效率高达90%,内有过热保护设计,发热量小,并具有过电流

保护与电源隔离作用,产生多种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直

流电源供各功能模块使用。电路中的电容与电解电容的消振

、退耦、滤波等的设计,使电源电路所产生的电压的稳定性

更好、防干扰效果更佳。(引用专利,专利名称:一种具有

DC/DC转换模块的电源电路;专利号:ZL2016213647211)(

3)小电流点软件补偿法技术提升计量精度与电能表准确度

。部分电表在小电流(1.05%Ib、0.5L10%Ib)点的误差相对

改变量稍大,为更好地减少该误差相对改变量,从软件上对小

电流档的各电压点误差进行修调,修调后在小电流处误差改

变量减少,达到了全量程范围内尤其是小电流处的计量的准

确度。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电压线路功耗:非通信状态

下:<1.5W,10VA;通信状态下:<3W;2)交流电压试验:线路

/1611/ HA201703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模块远程)

对地电压4kV;3、脉冲电压试验:线路对地电压6kV;4、外部

恒定磁场感应影响:误差变差限值±1.0内;5、工频磁

场影响:误差变差限值±2.0内;6、静电放电试验:空

气放电15kV;接触放电8kV。

/1612/ PMF71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PMF71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稳

定运行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效益。电

力系统一旦发生自然或人为的故障,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将会

使系统失去稳定性,造成主设备损坏、电网瓦解,造成大面积

停电,给系统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结合当前的电力系统

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研制了PMF71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二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装置主要是为66kV及以下等级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开发的间隔层测控单元,另外也可以单独

/1612/ PMF71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作为普通测控装置使用。该装置具有测量、控制、监视、记

录等功能,支持IEC60870-5-103协议,方便组网构成自动化系

统。性能指标:a.各模拟量的测量误差不超过额定值的

77;0.2%;b.功率测量误差不超过额定值的±0.5%;c.开

关量输入电压(DC24V),分辨率不大于2ms;d.脉冲量输入电

压(DC24V),脉冲宽度不小于25ms;e.频率测量误差不超过

±0.02Hz。三、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PMF710微机保护

测控装置采用了cortex-M3和具有FLASH架构的FPGA双核处理

器,其处理器内部嵌入了软CPU核,使得系统能可靠稳定的运

行。PMF71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采用eCos实时操作系统,提高

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了切除现场故障的

反应速度。PMF71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采用多CPU分层管理,保

护与通讯功能独立,互不干扰,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提高了

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缩短了故障切除的时间,适应于各种

运行方式,且在各种运行方式下保护不许切换等优点。四、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到目前为止本产品已经

在10余个工程中投入运行,运行状况良好,运行结果表明本产

品在技术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方面已成熟,已具备批量化

生产的能力。项目实施后,PMF71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可以运

用满足各类工矿、冶金石化、企业、公共事业、居民生活等

领域,可作为35kV~6kV电网各类终端电气设备及线路的主保

护或后备保护,并适合于35kV~6kV开闭所使用(35/0.4kV、

10/0.4kV)。本装置具有技术指标先进,性能稳定可靠,抗干

/1612/ PMF71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扰性能好,调试方便、简单、工艺结构精湛,体积小等特点。

本项目产品已经在河北钢铁集团、湖北电力公司等项目完成

了试运行,试运行情况稳定,产品性能安全可靠且用户反响良

好,。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应用情况本装置具有技

术指标先进,性能稳定可靠,抗干扰性能好,调试方便、简单

、工艺结构精湛,体积小等特点。本装置可对电力系统的安

全可靠、稳定运行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装置集保护、遥测

、遥信、遥控、遥脉、录波等功能于一体,可在开关柜就地

安装,通过通信信号与智能变配电系统相连,大大简化变电站

二次回路接线,节约大量电缆,方便运行和维护,提高安装的

效率。装置配备完善的操作回路,也可组屏安装,装置符合分

层分布式的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

前景。项目产品通过了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全面的型式试验检测,各项试验数据均满足或高于

国家标准,使得本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本项目产品已经在河北钢铁集团、湖北电力公司等10余个项

目完成了试运行,试运行情况稳定,且用户反响良好,运行结

果表明本产品在技术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方面已成熟,已

具备批量化生产的能力。2、存在的问题及措施①推行精品工

程,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②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开展技

术营销和专家营销。③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原理,使技术水平

不断提高。④提高产品质量,有问题的产品决不出厂,以高质

/1612/ PMF71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量的产品占领市场。⑤倾听用户意见,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改

进产品,提高产品性能。六、历年获奖情况

/1613/ DJZ-3000全数字式舞台灯光专用计算机控制系统
DJZ-3000全数字式舞台灯光专用计算机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系统是新一代大型灯光控制设备,具有完整的控

制功能,主要应用于舞台、电视演播厅、体育馆、展览馆及

豪华宾馆等艺术表演场所。该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台和全数字

立柜组成。计算机控制台是由二套相互独立、电气故障隔离

控制系统组成的双机热全备份控制台,而每一套控制系统又

是一个多CPU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中主CPU为80286,主要完

成命令解释及运算任务,其运算结果由CPU8031完成数据传递

。立柜是由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功率模块组成,计算机控制系

/1613/ DJZ-3000全数字式舞台灯光专用计算机控制系统

统直接从控制台接收数据,然后经过数据处理直接触发功率

模块。该系统已用于北京亚运村北京剧院、吉林省文化活动

中心。

/1614/ 因弗美讯安全检测APP软件v1.0
因弗美讯安全检测APP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因弗美讯安全检测app软件v1.0用于检查SMB、MSS

QL、FTP、MYSQL、RDP、POP3、SSH、HTTP、等应用服务是否

存在弱口令的工具。该工具需要将通过局域网连接到被检查

对象,然后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对本地、远程主机及相关协议

进行弱口令检查。本软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测

评流程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解决测评工具便携性通用性问

题,通过手机快速完成相关内容可有效解决设备便携性问题

,而且本软件以安卓为基础有效解决通用性上的,升级,维护

/1614/ 因弗美讯安全检测APP软件v1.0

,联网等问题。

/1615/ 机客云助手的研发与应用
机客云助手的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成果描述成果描述:机客云助手软件是公司最新

推出的手机无线管理方案;它可以兼容任何的智能设备,它的

出现,让用户可以管理一切想管理的智能设备,它无需下载安

装,在任何系统打开浏览器输入“159.com”网址,就可以开

始进行远程操作!通过无线连接,在浏览器上通过网页直接管

理智能设备,实现手机的应用管理、文件管理、短消息管理

、拨打电话等操作,支持所有运行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

移动设备。该成果是由研发人员在自身研发体验之中提出的

/1615/ 机客云助手的研发与应用

,立项的名称就是就是机客云助手,研究起止时间:2013.06

~2014.06,批准登记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批

准登记号:软著登字第0739851号,批准登记日期:2014.06

.03。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在后端服务器和数据库的

选择上,我们测试了很多种类型的服务器和数据库,为了提高

系统性能和可用性,我们选择了WIN+LUNIX混合模式,将数据

库建立在LUNIX系统上,前端WEBOS选择部署在WIN服务器上,

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负载能力,同时,我们建立服务

器集群访问效果,提高了用户的高可用性。(2)在确定后端

支撑以后,前端我们分为三部分开发同时进行,一个是PC端W

EBOS开发,一个是客户端APP开发,一个是通信服务端开发,中

间涉及较多技术种类和程序语音,主要用到的程序语言有:

JAVA,C,C++,HTML5等。(3)分组开发结束后,我们进行了项

目整体对接,以及开发模块组合,将各个功能模块实现组合,

从前端用户访问,到后端数据处理,再到数据执行结果展示。

其中技术攻关了一些开发难点,最终实现了整体项目预期效

果,并将测试版本发布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和运行,进

行了BUG修改和项目优化改进,最终发布了正式版。3.创新性

3.1.在不越狱、不ROOT,不侵犯版权的前提下,打破了安卓和

苹果的垄断,为用户提供了跨平台的智能设备管理服务;3.2

.打破原有设备下载APP、使用APP的方式,打造完全符合华人

使用、消费习惯的产品;3.3.解决手机内存不够用的问题,廉

价的方式无限制扩展了手机的存储空间;3.4.为开发者提供

/1615/ 机客云助手的研发与应用

了更加便利的用户深度管理服务。4.成果应用范围以及应用

情况4.1.“机客云助手”(智能移动终端无线管理软件)是

国内首款无线管理移动终端设备的软件,同时该软件中的“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上的服务器搭建技术”实现了国内首创。

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实现跨平台、跨行业、跨系统的智能移

动终端软件支撑与应用服务,促进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

发展的全面跨越,满足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配套服务需求。

4.2.该项目不仅实现了智能移动终端无线管理的功能,同时

我公司在其应用界面添加了公司主要的研发产品以及应用下

载内容,推广机客云助手的同时也实现了公司其它产品的应

用推广,移动互联网公司产品的推广是需要很大的资金作为

支撑,机客云助手的研发成功大大降低公司的产品推广成本

。该软件免费注册登录,手机管理也不收取费用,主要通过内

置的机客其它产品来获得收益。4.3.真正实现PC端、手机端

、其他智能终端等多个终端环境下的统一应用和覆盖。使用

户通过任意PC端,即可实现有线网络环境和无线网络环境下

的智能终端管理,目前该项目国外有一些类似案例,而国内则

是首创,是嵌入式开发项目中的创新技术。

/1616/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网络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网络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一、项目内容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网络

是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网络平台,主要实现支付清算系

统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目前,支付系统网络承载了中央

银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

清算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电

子商业汇票系统、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等七个业务系统的运行

,成为我国各金融机构跨行资金清算的桥梁和枢纽,为支付清

算系统稳定高效快捷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支付系统网络包

/1616/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网络建设

括国家处理中心(NPC)和应急国家处理中心(应急NPC)等

两个核心节点,以及分布在全国省会、直辖市和深圳市的32

个CCPC分支节点。支付系统网络从2002年10月NPC和北京、

武汉试点CCPC投产运行,至2011年10月上海NPC网络节点建成

并接入,构建了技术先进、可靠、安全、扩展性强、易于管

理的支付系统骨干网络。支付系统网络通过人民银行金融城

域网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

资银行等1800余家金融机构的网络实现安全互联,保障了金

融业间的可靠资金流转和信息交换。二、技术特点该项目自

行设计了高可用网络架构,采用BGP、OSPF等多种网络技术,

实现了分层、分区的结构化设计;采用QOS技术,支持保障网

络服务质量;采用GPS+铷原子钟的高精度时钟服务系统,为全

网、全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基准;通过采用网络的同城备份

、同城转接等不同的备份方式和策略及独具特色的卫星异地

备份技术,实现了99.999%的网络通信服务可用性,满足业务

连续性要求。系统的可扩展性强。网络中采用了IP加密、入

侵检测、漏洞扫描、防火墙、防病毒、补丁分发、安全审计

、安全管理等技术手段,符合系统安全性要求。三、自主知

识产权情况在支付系统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

心自行设计、建设,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经过在国家知识

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查新,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网络

作为一种支付系统网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

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在网络结构、“以地面为主、卫星备份

/1616/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网络建设

”的广域网设计和灾难备份的网络实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新

颖性。四、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支付系统网络2002年10月开始

进行试点工程建设,至2005年支付系统网络正式建成,确保了

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投产运行。2005年9月,应急N

PC网络节点建成并入网运行。2005年开始,支付系统网络持

续地进行网络安全建设,相继完成了IP加密、漏洞扫描、入

侵检测、防病毒、补丁分发系统、边界防火墙等六个安全系

统的建设。2012年,按照数据中心规模成功建设支付系统上

海数据中心和无锡应急数据中心,很好地支持了中央银行第

二代支付系统的投产运行。截至2012年底,支付系统网络为

我国1800余家金融机构参与者和人民银行参与者提供了接入

服务,且绝大多数参与者通过属地金融城域网接入支付系统

,降低了参与者的接入成本,提高了参与者接入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支付系统网络有效地承载了支付清算业务的传输,20

12年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191.12亿笔,金额2508.29万亿

元,同比分别增长23.1%和25.9%,保证了我国资金动脉的畅通

,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617/ 一种寻呼移动台的方法
一种寻呼移动台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寻呼移动台的方法,首先为每个

实际寻呼位置区计算扩展边界小区,当某个MS被寻呼时,B

SC按照预先设定的扩展寻呼策略,对该MS所登记的位置区以

及该位置区对应的扩展边界小区进行寻呼。应用本发明,提

高了位于位置区边界区域MS的寻呼成功率;同时,由于本发

明所应用的扩展边界小区是根据BSC中已有的空闲切换邻区

信息,由BSC按照一定的算法自动计算出的扩展边界小区,

因此,减小了网络规划的复杂性,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无线网

/1617/ 一种寻呼移动台的方法

络中寻呼消息的数量,避免了网络负荷急剧上升的情况,从

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应用本发明,解决了在一个BSC内LA

C边界的寻呼成功率低的问题。

/1618/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制糖清净系统工艺控制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制糖清净系统工艺控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技术详情

  制糖清将工序主要控制糖水、酸碱度,从工艺流程

表明,该工序主要控制加灰和二氧化碳量,其次是SO,保

证糖水PH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清净工段的主要任务。P

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它工序的正常操作和具体指标的

完成。根据工艺要求我们相应设置予灰PH值控制,比例加

灰,一碳PH控制,二碳PH控制,稀汁PH控制及渗出水

PH控制等六项模拟量过程控制系统。所要达到的工艺指标

:提高清净效率10%,以上,降低工工艺损失0.2%。

/1619/ “智道”轨道巡检车
“智道”轨道巡检车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业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ZL202010833692.3
专利授权日期
2021-06-22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619/ “智道”轨道巡检车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ZL201410724449.2
专利授权日期
2018-04-17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ZL202010832465.9
专利授权日期
2021-10-26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619/ “智道”轨道巡检车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ZL201310221108.9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619/ “智道”轨道巡检车
技术详情

  轨道检测车主要用扣件弹条缺失智能检测,能在5

km/h行进过程中自动识别出弹条丢失的扣件,并实时地进行

声光报警。本产品采用最新的轻量化低功耗设计,总体折叠

后体积为250*300*800mm,总重量15kg±0.5kg。全速运

行时,系统功耗不大于250瓦,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速度

误差不超过2%,定位精度不小于±5cm,每小时可以达

到5公里的检测长度。

  系统主要参数如下:

  输入电源电压AC220V;

  最高行驶速度7km/h;

  识别精度:故障检测率可达到99%以上。

  持续工作时长:2小时以上。

  系统组成:轨道检测车主要由轻量化结构组件、动力

系统、控制系统、检测系统组成。

/1620/ ERP移动云平台
ERP移动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概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探索

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

设,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的主动性和准确性,有效

提升信息技术管理效率和管控能力,联创公司研发部结合集

团公司实际,通过信息化项目建设,搭建华阳集团ERP业务云

平台,实现ERP业务的web端及移动端应用。二、目标通过建

设华阳集团ERP业务移动云平台,实现SAP-GUI端部分业务在

web端及移动端实现应用管理,实现ERP业务云平台进行用户

/1620/ ERP移动云平台

管理,实现用户权限控制,以提升现代化管理效率和管控能力

。三、技术关键“华阳集团ERP业务云平台”采用当前较为

成熟的前后端分离技术,前端技术栈使用Vue,后端技术栈使

用Springboot+mybatis-plus,系统具备低耦合性、高复用的

优点,并具有以下优势:1)开发周期短前后端分离可以彻底

解放前后端,前端不再需要向后台提供模板或是后台在前端

HTML中嵌入后台代。前后端分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分工更

加明确,前端只关注前端的事,后台只关心后台的活,两者开

发可以同时进行,开发更加灵活,极大地缩短平台开发周期。

代码重构及可维护性强前后端分离实现高内聚低耦合,减少

后端(应用)服务器的并发/负载压力。通过目前主流的前

端MVC框架,我们可以非常快速的定位及发现问题的所在,客

户端的问题不再需要后台人员参与及调试,代码重构及可维

护性增强。四、经济社会效益1)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

化以统一的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架构实现生产、财务、人力资

源、采购等部门的信息无缝集成,ERP业务云平台的集成性,

推动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的实现。物流、资

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的实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

工作效率,夯实了管理基础,增强了各部门间的协调一致性,

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2)企业管理

标准化与管理精细化ERP业务云平台以详尽的数据为构筑企

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系统细化了每个流程中

、每个环节上、每个操作人员的职能,即在组织机制上保证

/1620/ ERP移动云平台

了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从而实现了企业管理精细化。

/1621/ 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循环频移的射频信号任意延时方法
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循环频移的射频信号任意延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循环频移的射频信

号任意延时方法,该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微波技术领

域以及电子对抗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电子对抗雷达干扰系

统中射频信号的存储。所述方法如附图所示,包括光源1、偏

振控制器2、相位调制器3、光带通滤波器4、2x2光耦合器5

、射频源6、90°射频正交耦合器7、双平行马赫曾德尔

调制器8、标准单模光纤9、掺铒光纤放大器10、波分复用器

11、光开关矩阵12、可调延时模块13以及光电探测器14。利

/1621/ 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循环频移的射频信号任意延时方法

用相位调制器对射频信号进行接收。采用光纤环路并结合双

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对信号进行频移延时。通过波分复

用器及开关矩阵,并结合可调延时模块,最终实现射频信号任

意时间的延时存储。

/1622/ 经营单位级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决策技术及软件系统
经营单位级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决策技术及软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承担的“9

48”项目“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决策支持技术引进(2008-

4-60)”,经过四年引进、研发,在引进加拿大森林多目标经

营决策支持技术及其ForestPlanningStudio6.0.2.0(简称

FPS)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针对我国森林的

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研发了“经营单位级森林多目标经营规

划决策软件-CFPS”,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和甘肃省小陇山林

业实验局进行了试验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应用效

/1622/ 经营单位级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决策技术及软件系统

果。该技术成果以森林经营单位(林场)为对象,以实现林

业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三大效益为原则,选择蓄积量、森

林面积、碳储量、生态演替、采伐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

标,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二类调查数据)为数据

源,结合森林蓄积量生长模型,采用启发式优化逐级搜索算法

进行森林经营多目标规划优化,提出经营单位未来中长周期

的多目标经营规划方案,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

科学的参考依据。该技术根据一定范围的空间和时间目标来

制定采伐计划,营林系统、轮伐期、碳储量模型和林分生长

与收获模型都分配至每个小班,并且满足规划目标的各种约

束条件,在经营周期内,模型会把所有的小班信息动态的显示

在地图视窗中。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决策系统CFPS能根据森

林资源分布状况、林区道路建设情况、小班因子情况、林分

采伐情况,利用林分生长收获模型对林分因子进行实时更新

,并预测林分未来的生长状况,为林业生产单位提供林分各个

生长阶段的多目标经营决策信息和方案,大大的方便了森林

经营管理工作,为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快

捷、使用的工具。本项技术系统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1

)以生态采伐和空间规划技术为支撑,模拟林分从生长初期

到成熟各个阶段的生长状况并确定林分采伐的优先级并根据

优先级模拟确定某一林分的采伐量、采伐强度、采伐时间及

采伐方式;(2)对禁伐区进行设置及道路的设置,根据道路

与木材加工厂的距离确定采伐目标;(3)根据林分的生长模

/1622/ 经营单位级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决策技术及软件系统

型来预测各个阶段林分的生长状况,进而为生产单位提供多

目标经营决策方案。本项成果已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

林场和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百花林场得到了推广应用,

提出了两个森林经营单位的中长期(10-50年)森林经营多

目标规划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成果可以推广

到我国其他类似地区,提高森林经营单位的多目标经营水平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1623/ 基于智能电网工控异构情况下的漏洞攻击检测系统
基于智能电网工控异构情况下的漏洞攻击检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工控异构情况

下的漏洞攻击检测系统,包括智能电网设备、电网设备监控

系统、工控机、电网通信模块、监控子站、监控中心,所述

电网设备监控系统与工控机连接,并实时监控所述智能电网

设备,所述监控子站内设置子服务器、漏洞扫描器和远程通

信模块,所述子服务器与漏洞扫描器、远程通信模块连接,所

述工控机通过电网通信模块与监控子站的远程通信模块进行

数据传输,所述监控中心设置网络监控模块、主服务器和漏

/1623/ 基于智能电网工控异构情况下的漏洞攻击检测系统

洞修复模块,所述主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远程通信模块。本

实用新型实现对电网漏洞的检测和主动修复,提高了智能电

网的安全性,保障电力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

/1624/ 基于光频分复用和2级喇曼放大的远距离布里渊光纤传感研究
基于光频分复用和2级喇曼放大的远距离布里渊光纤传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全分布式光纤测量可以感知整条光纤链路上被测物

理参量(例如:温度场、应力/应变等)的空间分布和随时

间连续变化信息,在重要军民大型基础设施(如电网、油气

管道、煤矿、隧道等)的安全监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

市场空间;且与其它测量系统比较,它具有体积小、耐强磁场

、耐辐射和抗腐蚀等诸多优点,因此得到极大的关注和研究

。分布式光纤传感常利用光纤中光的散射效应实现对被测物

理参量的检测,主要物理效应包括:喇曼散射效应和布里渊

/1624/ 基于光频分复用和2级喇曼放大的远距离布里渊光纤传感研究

散射效应。基于光纤喇曼散射效应的分布式传感器利用光纤

中的自发喇曼散射信号,其强度远低于自发布里渊散射信号

,难实现远距离高精度测量;且其测量原理是基于反斯托克斯

喇曼散射光的温度敏感性,只能实现单一温度分布测量。基

于光纤布里渊散射效应的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通过检测传感

光纤中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移和强度,能对外界温度场、应力

/应变场等信息进行同时测量。根据布里渊散射作用机制,它

可以分为基于自发布里渊散射和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SBS

)两种类型的传感器,即布里渊时域反射仪(BOTDR)和布里

渊时域分析仪(BOTDA)。BOTDR利用光纤中的自发布里渊散

射,探测光信号弱,测量距离有限,因此应用范围受限(特别

是远距离高精度测量场合);BOTDA利用光纤中的SBS,探测信

号光较强,传感距离较远、测量精度高。改善探测信号信噪

比和提高测量性能是近年BOTDA研究的主要关注热点之一,本

项目以此为研究对象开展理论仿真与实验测试研究。研究布

里渊泵浦脉冲与探测光之间由“慢光”效应引起的时间延迟

对BOTDA空间定位精度影响,并提出相应校准方法;提出全解

析方案以优化不同结构BOTDA的性能;探索基于布里渊激光器

和自外差检测的布里渊时域分析系统,以减弱系统的相位噪

声,提高系统信噪比,同时使系统更紧凑;优化设计分布式喇

曼放大方案,并分析喇曼放大条件下喇曼泵浦源相对强度噪

声(RIN)和布里渊“慢光”对基于分布式喇曼放大的远距

离BOTDA的负面影响;对光电转换原始信号同时采纳小波技术

/1624/ 基于光频分复用和2级喇曼放大的远距离布里渊光纤传感研究

和叠加平均降噪,提高测量速度。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发展具

有改善空间定位精度和时效性的BOTDA传感测量系统提供理

论和技术支撑。

/1625/ 电子政务系统开发
电子政务系统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政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子政务系统主要包括:基于Interned/Intranet

技术的信息发布,电子办公系统。信息发布是以文档数据库

管理和文档检索技术为核心的、以Interned/Intranet技术

为开发标准的信息系统应用平台,是由一系列的相关产品组

成的产品系列。办公系统实现如下功能:文件、公文、各项

规章制度与数据信息的存储、分类查询、输出等操作,将工

作人员的许多日常工作合并在一起,更高效地工作。该系统

具有以下特点:安全性好:具有系统级、数据库级、记录级

/1625/ 电子政务系统开发

和字段级四级数据库安全控制机制,以及Web应用级用户认

证和授权机制。提供功能强大的管理员工具:数据库维护、

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备份

和恢复、用户管理等功能。支持各种流行格式的文档和数据

处理。能够处理Text,MicrosoftOffice(Word,Excel,Po

werPoint),PDF,等各种主流的数据格式。

/1626/ 农村知识体系构建与智能生成系统研究
农村知识体系构建与智能生成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完成农村知识体系总体框架结构分析及设计。

2、完成农村知识体系模块功能设计及构建。3、完成农村知

识体系智能生成规章研究。4、完成茶叶知识体系及智能生

成系统构建。5、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申请了5项软件著作权

/1627/ 辽宁省城乡规划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气象审查系统
辽宁省城乡规划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气象审查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气象审

查工作的管理职能,高效规范便捷的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建立

了一套辽宁省城乡规划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气象审查系统,

通过网络完成项目气象审查工作。从而建立城乡规划、建设

项目选址规划气象审查环节中的规范化流程与审批制度,实

现了通过网络进行项目的申请、受理、各级用户按不同角色

登录、业务流转、查询统计、资料归档、督查等工作的系统

化流程操作。通过该项工作,不但建立了工作系统,形成了规

/1627/ 辽宁省城乡规划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气象审查系统

范的技术文档,还建立了业务流程化管理意识,并得以实现。

该系统已作为辽宁省城乡规划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气象审查

工作的重要工具,应用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气象审查工作当

中。2015年7月至今,该系统已应用于23个建设项目的气象审

查工作中,并且所有已完成气象审查的项目(约138个)均已

录入数据库,方便调用数据和资料;用于气象审查工作的年底

及各报告数据统计和工作总结,应用效果显著,数据统计结果

更加准确;从当初的送审到出具报告环节10~20个工作日缩

短到了现在的5个工作日,明显缩短了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

工作效率。该项目获得了辽宁省2016年度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发表一篇文章在二级核心期刊《气象科技》中。

/1628/ 同豪方案设计师软件V5.1
同豪方案设计师软件V5.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方案设计师》(THGW)是继《桥梁设计师》后的

一款综合型桥梁工程辅助设计系统。在该系统中,主要有设

计、制图、计算三大主要功能,并配合设计过程融入了许多

特色功能。方案设计师可以实现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

图阶段全过程设计,可以帮助设计者完成单个构件的设计,一

条路线上一座完整桥梁的设计,一条路线上多座桥梁的设计

和完整互通立交的设计。

/1629/ 东同虹吸雨排水系统计算软件
东同虹吸雨排水系统计算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东同虹吸雨排水系统计算软件可进行立管布置、管

线布置、雨水斗布置,自动进行雨水斗和管线连接,自动绘制

雨水系统图。定义墙线等线条为雨水汇水区域界线,自动计

算各汇水区域面积。技术特点:自动校核调整系统的不平衡

率、计算结果完全满足规范、计算结果自动更新到图形、可

以根据平面图或系统图进行计算,形成完整的计算书。

/1630/ 微腔激光器光束的光学系统传输特性研究
微腔激光器光束的光学系统传输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围绕微腔激光器大发散角非傍轴光束的光场数学模

型建立,在光学系统中的折射传输变换特性的理论和技术,采

用多种方法,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不同类型波长量级和亚波长

量级激光光源出射光场分布,构建不同光场模型描述其出射

光场,寻求合适数学模型描述非傍轴大发散角光束经不同煤

质界面传输问题,深入研究大发散角非傍轴光束在光学系统

中折射传输规律,得到光学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得

到更具一般性结论,得到描述非傍轴光束在光学系统传输共

/1630/ 微腔激光器光束的光学系统传输特性研究

同规律。探索更为有效的光束性能改善新方法,设计更合理

高效的光学系统。

/1631/ CvSift物品识别软件【简称:CvSift物品识别】V1.0
CvSift物品识别软件【简称:CvSift物品识别】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工业生产线产品分类人工成本高、容易出现错

误等问题,通过高斯滤波、均方差信号分析、sift特征提取

、欧式距离计算等方法,实现对视频流中的各种不同物品进

行模板库建立、模板特征提取、自动监测、自动识别(匹配

),以及现场参数调整、识别结果显示和识别结果串口发送

等功能。可以配合自动化设备进行相应控制(如机械手控制

),从而实现物品自动分类,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产品自动

识别与分类。具有以下软件功能:(1)播放视频文件。Cv

/1631/ CvSift物品识别软件【简称:CvSift物品识别】V1.0

Sift物品识别软件可以打开视频文件,读取视频文件的视频

流,实现对视频流中的物品的自动识别。(2)打开摄像头。

CvSift物品识别软件可以打开摄像头,读取摄像头视频画面

,实现对摄像头实时视频画面中物品的自动识别。(3)手动

截图,并保存为待匹配的模板库图片。用户可以通过CvSift

物品识别软件手动抓取视频中的物品图片,并保存为待匹配

的模板图片。(4)学习,即提取模板库图片的特征。CvSif

t物品识别软件可以自动学习模板库中的模板图片,提取模板

库图片的特征,用于匹配视频流中的物品。(5)自动检测物

品并自动截图。CvSift物品识别软件可以自动检测视频画面

中的物品,并自动截取物品图片。(6)自动将物品截图图片

与模板库图片进行匹配,并给出匹配结果。CvSift物品识别

软件将物品截图图片与模板库图片进行匹配,并给出匹配结

果(显示匹配成功的模板图片)。(7)将识别结果通过串

口发送。CvSift物品识别软件将匹配结果以字符方式通过串

口发送。(8)可以根据现场环境进行系统参数设置。CvSi

ft物品识别软件具有系统参数调整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调整

系统参数使得软件适应具体的应用。

/1632/ 企业核心业务云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企业核心业务云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领域,公司根据工

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要求,结合实际,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提升关键技

术水平,促进我国云计算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公司落实“建

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服

务自治区打造“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示范区”,通过打造企

业级一体化云平台,将核心业务和数据迁移上云,汇集智慧能

源服务、能源数据共享、能源数据价值创造能力,为用户、

/1632/ 企业核心业务云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电网、发电企业、供应商和社会各界提供敏捷、开放、智能

服务。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数字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和持续推进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数字化建设与应用也日渐深入,在I

T基础设施层面暴露出资源无法按需供应、动态扩展能力不

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业务服务能力缺失、数据安全隐患巨

大等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主机、存储、网

络、数据库和中间件等IT基础资源按需供应能力不足,导致

系统上线部署周期较长;二是IT基础资源的动态扩展和回收

能力不足,导致平台支撑业务负载动态调度能力较差;三是跨

域分布式计算能力不足,导致数据纵向搬动频繁;四是在线开

发、测试和发布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

;五是IT基础设施标准化程度较低和系统的一体化实现不足

,导致运维复杂度和成本较高;六是平台安全防护能力及智能

化应用能力不足,技术中台研发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较差。

为满足业务和技术发展需求,解决信息通信平台支撑能力不

足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建设企业级核心业务云平

台基础设施,建成企业级软硬件资源池、云平台、数据中台

、技术中台和业务中台,有效支撑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建

设和应用,实现资源调配弹性灵活、数据利用集中智能、服

务集成统一高效、应用交付快速便捷,构建云基础设施、数

据、应用等IT资源的统一高效管理体系,为公司实施云战略

奠定了良好基础。本项目成果在IT基础资源管理与协同调度

、微服务治理与异构整合、容器安全防护、核心业务云化技

/1632/ 企业核心业务云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术、可信身份认证等方面开展研究,打造集统一监控、实时

预警、智能调节、动态优化、弹性调度于一体的云资源混合

调度引擎,实现云平台各种软硬件资源的资源共享和智能管

理,大幅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博弈论的容

器安全防护方法,全方位保障容器镜像安全;研究云平台微服

务异构管理引擎技术,对各种复杂类型的微服务进行统一管

理和统一调度,研发部署统一权限认证、统一视频、人工智

能应用平台等技术中台组件,构建基于云环境下多因子、多

终端、多场景的可信认证架构。实现云基础设施、数据、服

务、应用等IT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提升信息储存、传输、集

成、共享等服务水平,促进业务集成融合,缩短应用上线周期

,快速响应业务变化,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系统运行可靠性,实

现传统电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会贯通,助力“双碳”目标

落地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公司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

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有力保障。本项目研究、开发及推

广历时近5年,成果应用范围覆盖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本部

、直属单位及14家地市供电公司,支撑了网上国网、电力交

易2.0等公司重大标志性应用。项目共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0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26篇,形成软件著作权9

项。

/1633/ 65MSPS 12 BIT数据采集卡(DEMO)
65MSPS 12 BIT数据采集卡(DEMO)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安全保密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采样率:65MSps;2.分辨率:12bit;3.记录

长度:128K×12;4.触发方式:内触发,同步触发;

5.信号引入:50欧姆,LEMO插件;6.总线:PCI;7.软件

平台:Windows95/98;8.内置处理器:ADSP-2181;9.工

作方式:中断。应用范围:计算机。

/1634/ 上海中心城区智慧排水管理平台
上海中心城区智慧排水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平台为市国资委技术创新和能级提升项目《“一

轴、两翼、三中心数字化城投公共服务系统项目”--上海中

心城区智慧排水管理平台》研究成果。通过研究分析上海市

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目前的数据类型和调度方案,提出基于“

厂、站、网、池”一体化的智能化管控方案,实现数据间的

整合、融合与贯通,开发完成“上海中心城区智慧排水管理

平台”,实现大数据下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显著提高公司决策

和管理能力。

/1635/ 油桐苗木嫁接数据智能管理系统V1.0
油桐苗木嫁接数据智能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林业资源培养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主要工业

原料林高效培育与利用技术研究”(合同编号:2017YFD06

00700)所属课题“油桐集约高效培育与高值化加工技术研

究”(合同编号:2017YFD0600703)研究任务名称“油桐无

性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合同编号:2017YFD0600703-4)。

油桐(VerniciaLour)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与

油茶、核桃、乌桕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

/1635/ 油桐苗木嫁接数据智能管理系统V1.0

四川、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浙江、江西、福建

和台湾等地。用油桐种子提取的桐油中含有60%~80%的桐酸

,具有优异的干燥快、附着力强、富光泽、耐酸、耐碱及耐

高温等特点,是最适用于制造环保型油漆的生物基质,桐油还

可以开发利用为优质的生物质柴油及其他工业原料,具有绿

色、环保、安全及对人体无害等特点,利用前景广泛。目前

,我国油桐主栽种主要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三年桐因易患枯

萎病影响相对产量。千年桐因其实生苗中通常会有50%以上

只开花不结果的雌株或结果甚少的雌雄同株导致单产不高。

把千年桐苗接上雌株接穗,用嫁接苗配与一定比例的实生苗

造林可使千年桐雌、雄株比例合理化,产量成倍增加。千年

桐作砧木嫁接三年桐,对枯萎病有较好的抗性。我国目前油

桐良种苗木繁育主要选用油桐实生苗嫁接良种的繁育方法,

由于该技术缺乏系统性,导致成活率不稳定,良种繁殖成本较

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课题开展不同嫁接季节

、嫁接方法及嫁接高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研究,总结出春

秋两季嫁接较为适宜,劈接法适用于油桐砧木半木质化程度

较低时;砧木木质化后,采用切接法成活率可达90%以上;千年

桐(穗条)嫁接千年桐(砧木)采用切接法嫁接,在嫁接后

第9d,砧穗愈伤组织形成,是决定嫁接体能否形成的关键期,

嫁接前34d是千年桐嫁接苗成活的重要时期。油桐苗木嫁接

数据智能管理系统是一款油桐苗木嫁接数据智能化的管理系

统,系统主要具备添加苗木嫁接记录、嫁接植株数据总表、

/1635/ 油桐苗木嫁接数据智能管理系统V1.0

生长特性、修改嫁接属性对比等功能操作模块,可全面有效

的满足油桐苗木嫁接数据智能化管理的功能操作需求,系统

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用户可放心操作使用。该

系统对油桐苗木嫁接数据的有效整理和记录,提高了油桐嫁

接技术的合理性和成功率,对促进广西油桐产业快速发展,推

动种植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

。该系统是首个针对经济林树种油桐建立的苗木嫁接数据智

能管理系统。

/1636/ 文通视觉图像识别系统-慧视
文通视觉图像识别系统-慧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该系统的目的就是要摆脱OCR技术对扫描仪的依赖

,实现对任意视觉图像中文字的识别。该系统完全脱离扫描

仪,直接把OCR技术移植到数字移动产品上。这样一来,就摆

脱了以前通过扫描仪来完成识别的繁琐与不便,当用户利用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或手机等设备把感兴趣的文章、图像

文字资料或者看不懂的外文资料拍下来后,就可以把这些数

字图像资料传入电脑,然后再通过该视觉图像文字识别系统

,立刻就变成了可编辑、使用和保存的材料,满足了那些经常

/1636/ 文通视觉图像识别系统-慧视

要和文字打交道、对识别率有很高要求的人们的需求。该项

技术将OCR技术与数码相机、DV、拍照手机、PDA等图像输入

设备相结合,从而实现对任意视觉图像中文字的识别。

/1637/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资产竞价交易平台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资产竞价交易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资产竞价交易平台是由河南省农

村信用社联合社自主创新和研发设计,为全省农信社、农商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洁净转让、债权委托清收、信

息征集提供线上交易服务,是全国农合机构首个线上不良资

产处置平台,开创全国唯一的委托清收线上交易模式。该平

台是在当前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背景下,面对农

信社不良资产多、历史包袱重,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大的现状

,针对不良资产处置中线下转让不透明、组织招标成本高、

/1637/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资产竞价交易平台

批量转让折扣低、胜诉债权执行难、清收资源分散无合力、

借助内外部清收资源不足等痛点问题,提出的新型解决方案

。平台按照自主申请、公开透明、自主决策的原则,将不良

资产买卖双方集合在一个平台上,利用互联网受众广泛、信

息传递快速、公开透明的优势,用户在电脑和手机上登录使

用,打破了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减少了双方寻找、对接沟通的

时间和协调成本;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和阳光透明的竞价

方式,有效规避交易过程中暗箱操作等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通过信息中介及撮合机制,提高了不良资产处置规范化水平

,构建起了不良资产经营处置生态链,是河南省金融机构不良

资产处置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

/1638/ 单通道接收机方位超分辨处理
单通道接收机方位超分辨处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单通道接收机实现方位超分辨”是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信号统计处理研究室与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的合作研究

项目,并由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部分资助,其目的是:避免

多通道接收机的雷达系统所面临的昂贵造价,采用相控阵单

通道接收机,实现炮瞄雷达对海上目标的超分辨测向。近年

来,超分辨阵列理论研究一直相当活跃,许多有意义的算法

也被提出,但这些算法大多基于多通道接收机,通过由各路

接收机的输出形成的协方差矩阵,特征分解后,来实现超分

/1638/ 单通道接收机方位超分辨处理

辨测向的。由于单通道接收机系统只有一个接收机,与每个

阵元都有一个接收机的多接收机系统相比,虽然具有在硬件

造价和复杂性方面的优势及不存在模型误差等问题,但由于

单通道接收机结构上的限制,对于给定的权只有输出功率(

或电平)可测,因此可见,利用单通道接收机实现方位超分

辨的关键就是如何从这有限的功率信息中恢复出高分辨的方

位信息。课题组结合项目的实际背景,在对已有一些算法分

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其思想是引入一系列特

定的权,获得一系列相对应的单通道接收机的输出功率,通

过对上述功率信号的巧妙的数学处理,获得阵列协方差矩阵

的一个估计值,而该估计值是对原阵列协方差矩阵沿对角线

方向进行空间平滑后的结果,再通过相应的特征值分解即可

实现超分辨测向。该方法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计算

机模拟实验也证明,在信号源不相关的情况下,能获得令人

比较满意的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比多接收机系统要稍差一

些,这主要是受单接收机实现方位超分辨的基本思想所决定

的,而且,单接收机接收的信息本就比多接收机少。同时,

针对现有的方法都是以时不变的波达方向信号源为前提,而

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假设并不一定能成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

上,课题组又着重讨论了对波达方向随时间缓慢变化的信号

源进行跟踪测向的问题,通过循环使用特定权矢量和不断更

新功率信号的方法,来实现跟踪测向。同样,该方法不仅理

论可行,模拟实验也证明了可行性,但前提条件是信号源波

/1638/ 单通道接收机方位超分辨处理

达方向的变化趋势不能太快,而且估计周期中的样本数的取

值应当根据信号源波达方向变化程度和对跟踪精度的要求合

理选取。作为上述研究的延扩,课题组还讨论了相干信号源

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受启于微扰法,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

引入了一种自然基权及其相应的组合。该方法与微扰法相比

,相同条件下所需的数据样本数只需其一半以下,而且对环

境的要求也宽松的多。但由于相干源情况下所需测量的次数

会大大增加,导致了累积误差效果更加明显,所采用的空间

平滑方法也降低了天线阵的孔径,因此,如何提高其性能还

需进一步研究。

/1639/ 场景大师考勤申报管理系统V1.0
场景大师考勤申报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立项背景考勤申报管理系统实现考勤的网络化异地

管理,考勤申报管理系统对排班进行分析优化;可实现自动给

排班,考勤优化分析;统计数据优化分析。考勤申报管理系统

主要通过准确计量和科学安排员工工时,集中分析劳动力在

企业内的投入产出比问题以及劳动力优化的问题。帮助企业

提升员工个体有效工时、最小化合规风险和提高劳动力生产

率,最终提高企业对内部劳动力的管理能力。二、主要研究

内容本项目的目的在于提供场景大师考勤申报管理系统。为

/1639/ 场景大师考勤申报管理系统V1.0

实现上述目的,本项目研发场景大师考勤申报管理系统,主要

是用来实现考勤的网络化异地管理,考勤申报管理系统对排

班进行分析优化;实现自动给排班,考勤优化分析;统计数据

优化分析。

/1640/ 锥盘离合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轮毂
锥盘离合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轮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一种锥盘离合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轮毂,包括轮毂

架、箱体、链轮、设置于箱体内并与其转动配合的传动轴和

制动器,还包括慢挡传动轴、设置在慢挡传动轴上的慢挡传

动机构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快挡锥盘离合凸轮自适应变速总

成,慢挡传动轴设置于箱体内与箱体转动配合并与传动轴平

行,该发明能使输出功率与车辆行驶状况始终处于最佳匹配

状态,在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自动

进行换挡变速,同其它自动变速器相比,该发明具有体积小

/1640/ 锥盘离合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轮毂

、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轮毂处安装,

使机动车具有体积小轻便的特点,设置传感机构,将由阻力

信号传至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位移信号发出指

令,实现智能控制。

/1641/ 低功耗多媒体系列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低功耗多媒体系列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SoC芯片设计技术研制开发支持

多音视频格式及多编解码标准的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主控处

理器芯片,并提供完整的应用开发平台与终端解决方案,主要

应用领域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如MP3、MP4、PSP、学习机、车

载导航与影音娱乐终端、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项目

SoC芯片是便携式影音娱乐产品的核心处理器芯片,其性能与

价格决定了终端产品的定位及市场竞争力。项目产品采用高

性能嵌入式MIPSCPU、定点运算DSP、可复用视频解码硬核及

/1641/ 低功耗多媒体系列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55~165nm先进CMOS多电压数模混合工艺,集成自主研制的S

igma-deltaDAC/ADC、PLLIP及高速低功耗SRAM、DDR2/3、高

级DMA通路、HDMI、USB、Tvout等多种数据传输接口控制,支

持NandFlash和CF、SMC、MMC等FlashCard,内建SPDIF光纤输

入/输出、UART串行通信和IR红外线数据输接口等,实现高集

成度的应用于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多媒体主控SoC处理器

芯片。其中,内嵌MIPSCPU用于实现SoC内部及周边接口电路

功能及协助3D视频处理工作,内嵌DSP主要用于音频编解码处

理,自主研制的可复用视频解码硬核主要为多格式、多标准

视频解码加速引擎,可实现1080P、60帧/s全高清视频解码,

配合MIPS处理可方便实现符合OpenGL标准的3D高清图形处理

。同时,采用先进的软硬件协同开发技术实现软件可编程多

功能GPIO、内置3套DC/DC和内建PMU(PowerManagementUni

t,电源管理单元)以适应不同外部供电方式和实现软件可控

制系统功耗。显示模块方面除支持6800和8086系列接口LCD

Driver外,内建显示缓存支持EPSONLCDDriver,支持分辨率达

到D1的LCD,为终端系列产品提供更多选择,高集成度的处理

器主控芯片可大大简化终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同时提高终

端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产品成本,极大提高了终端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1642/ 公路工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公路工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管理信息技术(

MIS)对工程施工进行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可视化操作

。公路工程监理信息系统不同于普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它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平台,以地形图、施工设计

图、工程基本资料为依据,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分别放入数据

库中,通过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链接,实现在计算机上点

击地形图上的点、线、面等具体实体,得到该实体的属性、

施工进度等信息;同时也可将属性数据直接在图形上定位。

/164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建立了基于三维正向设计的专业分工、信息

流转、模型交付三要素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系统管理

机制,形成了基于数据共享、流程协同、成果校核的具备典

型协同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三维设计技术;提出了3DGIS平台

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的分级表达和管理方法,提出

了3DGIS平台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的分级表达和管

理方法,实现了宏观和细部、与周边环境关系和内部相对关

系的全方位表达,采用基于线路中线约束、基于模型库和参

/164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研究

数化建模方法,快速建立地下管线、基坑维护结构、车站结

构、隧道模型并精确定位和集成,提供了一种在3DGIS平台下

快速获取工程信息模型的方法,形成了基于BIM+3DGIS深度融

合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基础平台解决方案;提出了城市

轨道交通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率定义,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

设计成果交付内容分类方法,构建了基于三维设计平台的数

字化成果交付率指标体系。科研成果填补了城市轨道交通设

计成果数字化交付率理论体系及分类方法的空白,实现了数

字化成果交付率达到90%,同时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BIM+3DG

IS深度融合模型整合变形问题,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BIM与G

IS融合度提高了50%,为该类工程信息化、数字化奠定了重要

基础;依据本科研内容,形成行业标准共5册、申请发明专利

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为本技术在城

轨工程中的推广形成了有力支撑;科研成果已应用于深圳市

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等多个实际项目中,依据实际项目应用

情况,本技术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三维设计技术发展具有重

大作用,协作效率提高了80%,有力的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本课题研究成果已经被我院应用到深圳地铁14号线工程、

深圳大运、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南昌经景德镇至黄山

铁路工程项目中,然后逐步向周边区域城际铁路、市域铁路

数字化建设领域拓展应用范围

/1644/ CCD技术在看谱镜上的应用
CCD技术在看谱镜上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1、立项情况:(项目由来和计划文号)直管单位

项目,自行立项2、研制起止时间:2007-01至2008-123、关

键技术及其性能指标:CCD技术在看谱镜上的应用主要是将

原来看谱仪的透镜组改为透镜、CCD感光器、数据处理电路

,存储电路和显示屏。将谱线成像在CCD感光器上,将接收

到的模拟信号传送到电路上,经数据分析后由显示屏显示出

来,同时通过存储电路将采集的信号保存到SD卡里。增加了

显示屏显示谱线,从一人从目镜中观察变成可以多人一起观

/1644/ CCD技术在看谱镜上的应用

察、分析显示屏上的光谱谱线,提高半定量分析的精确度。

改进后的看谱仪的工作原理为:由弧光点发出的光透过狭缝

经透镜平行射出,通过60°棱镜被色散到30°棱镜

上,又被反射至60°棱镜,通过透镜开始汇聚,由90&

#176;折射镜折射后经过透镜组成像于CCD感光器上,信号由

滤波电路、放大电路处理后,将图像像素转换成数字信号,

由显示屏还原为视频图像,同时将信号传到存储电路中,按

下拍照按钮,就将此时在显示屏看到的图像保存到SD卡中。

转动鼓轮将移动不同波长的光谱出现在出射光栏位置,显示

屏将显示出相应的光谱。4、 发现、发明及创新点:对原有

便携式看谱镜增加了CCD感光器、存储电路、SD卡、显示屏

,提高了便携式光谱仪的性能,有以下几个特点:1)解放

了我们的眼睛、减轻了疲劳程度;2)可以贮存图像一目了

然,为今后机组出现问题时的资料查寻提供方便;3)满足

我们对有争议的谱线显示在屏幕上共同探讨的要求;4)提

高看谱镜的半定量分析的准确度。5、测试情况及结论:采

用三种仪器分别对同一检测件金属材料合金成分定性与半定

量分析进行检测,三种仪器分别是:便携式光谱仪(天津谱

析光学仪器厂);改进后的光谱仪:直读式光谱仪(德国S

PECTRO公司生产),对比其检测结果是否一致。对以下5件

试件合金含量进行检测(1)不锈钢板1Cr18Ni9Ti(2)吊挂

装置螺母销轴15CrMo等。经测试三种光谱仪检测结果一致。

6、应用情况及效果:河北国华定洲发电厂工程规模为新建

/1644/ CCD技术在看谱镜上的应用

2×660MW超临界空冷机组,我公司承担的是该发电厂二

期工程(2x660MW空冷机组)B标段的金属检验,为了满足甲方

和监理的要求,更好的服务于业主,在定电工程就开始运用

CCD改造后的看谱镜进行光谱检验,到现在为止已完成30万

点的光谱检测,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得到了甲方和监理认可

。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购置一台光电系统看谱仪

的市场价格一般为40万元,相当于近40台看谱仪的总价。由

此可见,如果能对看谱仪的接收系统再进行技术改进,改为

可视化、图片可保存式的,以便利操作者分析谱线,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那么对于提高整个电力建设工程金属检验的工

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操作者的自身的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降低检验工作的经济成本,也是非常有利的。8、查

新报告结论:本项目在看谱镜上加装CCD,用来采集光谱的

谱线,进行定性分析,并根据谱线亮度比较进行半定量分析

。提高了便携式光谱仪的性能。经比较,在本次检出的相关

文献中未见有对便携式光谱仪看谱镜进行CCD技术改造,并

将采集到的信号存至SD卡中,增加显示屏显示谱线,实现多

人共同观察分析谱线的报道。9、推广应用前景:此设备经

过改进后满足了检验的需求,实现了便携式光谱仪的技术升

级,使此设备向数字领域迈进了一大步,界于便携式与数字

式之间,填补了中间档次的空缺,为同类仪器的改造探索出

一条新路子。CCD技术在看谱镜上的应用改造及使用简单可

/1644/ CCD技术在看谱镜上的应用

靠、成本低、一般只要会用普通的光谱仪的人员只需简单说

明就可使用,可大力推广应用于电力行业金属检验光谱分析

检验中,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645/ 孟凌产品设计研发建模控制系统V1.0
孟凌产品设计研发建模控制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安徽孟凌精密电子

有限公司背景:随着计算机应用不断进步,智能制造技术管

理系统是以程序化控制为本质的制造业管理软件技术,孟凌

产品设计研发建模控制系统是根据产品设计建模的规定,采

用高级技术认真制作,直接在模板中录入了内容,生成的内容

完全符合规定的要求。基于数据生产要素化,数据科学、数

据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及应用的基础上,

对机械加工设备进行融合并管理,集查看、编辑、查询、删

/1645/ 孟凌产品设计研发建模控制系统V1.0

除,设计管理、建模工具、图片管理、控制管理、系统管理

等操作为一体,实现了管理的网络化。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功能分为6块,分别为:1、系统主界面:在桌面上双击孟

凌产品设计研发建模控制系统的图标,就会弹出了用户登录

的界面,从这个界面中可以到有用户名和密码需要输入,输入

完成之后点击登入按钮。在登录软件后,直接进入系统主界

面,系主界面包含多个核心功能。2、设计管理:a、研发设

计:b、设计参数:c、产品设计。3、建模工具:a、全局渲

染;b、操作历史;c、建模制作。4、图片管理:a、图片设置

;b、图片填充;5、控制管理:a、控制设置;b、文本控制;6

、系统管理:a、综合设置;b、权限设置。③技术的创新性与

先进性:建立可视化模型,采用了先进的后台数据库,以及高

强度的数据加密技术,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了用户加工管理

数据操作的安全性。孟凌产品设计研发建模控制系统是根据

产品设计建模的规定,生成的内容完全符合规定的要求。该

软件系统管理等操作实现了管理的网络化,使各类信息有序

地进行存储、查询,极大的方便了操作者的管理!④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该系统已成功运用于产品

研发设计实践中。自使用以来未发现任何缺陷,其质量保障

和安全性均得到实际验证。经实验证明技术程度成熟可靠,

安全性高。⑤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该系统目前仅限于公司

内部产品设计研发应用。性能稳定,符合要求。⑥历年获奖情

况:201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授权的计算机软件

/1645/ 孟凌产品设计研发建模控制系统V1.0

著作权登记证书。

/1646/ 工业无线WIA网络关键技术与测试认证平台
工业无线WIA网络关键技术与测试认证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工业过程自

动化的无线网络标准WIA-PA,经过IEC成员国投票认定,已进

入国际IEC标准体系,和IEC认可的WirelessHART以及行业较

为知名的美国仪器仪表协会标准ISA100,并列成为国际上三

个主流的工业无线技术标准。这标志我国的自主技术在工业

无线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得到了认可,取得了先机。此外,“

十一五”期间,面向工厂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技术还没有

统一的国际标准,一些标准化组织已经在积极推动其标准化

/1646/ 工业无线WIA网络关键技术与测试认证平台

进程,试图以国际标准的形式形成技术壁垒,进而垄断国际市

场。本课题名称为“工业无线WIA网络关键技术与测试认证

平台”,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于WIA的无线测控技

术、装置与系统研发”项目(项目编号:2011AA040100)下

的课题,拟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尽快部署共存、安全

、高可靠、测试、应用技术等系列配套技术与标准的研究和

制定工作,推动我国自主WIA技术的系统化、实用化,是根据

实现我国工业自动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对国际

工业无线技术研究与实践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

我国具体国情提出的科学论断。基于上述背景,针对面向过

程自动化和面向工厂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的核心关键问题

,遵循“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定向研究”这一当前国际无线

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主流趋势,沿着“面向过程自动化的工业

无线WIA-PA网络”和“面向工厂自动化的工业无线WIA-FA网

络”两条主线,在技术攻关、验证环境搭建、关键设备研制

、技术标准制定、标准测试平台开发等多个方面开展了有针

对性的研发工作。技术攻关方面,重点突破了面向WIA-PA标

准的高可靠传输技术、基于WIA-PA网络架构的高性能低开销

网络安全技术、面向WIA-PA完备高效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测试

技术、面向工厂自动化的WIA-FA高速/高可靠/高实时无线网

络技术等。根据威尔克通信实验室的检验报告以及第三方同

行专家的测试报告,在无干扰环境和同频高斯白噪声干扰环

境下,百点规模WIA-PA网络的端到端可靠性达到99%以上,同

/1646/ 工业无线WIA网络关键技术与测试认证平台

频高斯白噪声干扰情况下的端到端可靠性也在99%以上,平均

接入时延10ms,最大功耗495毫瓦;WIA-PA网络与WirelessHA

RT网络和SP100共存情况下,WIA-PA网络的端到端可靠性达到

97%以上,开启10个WirelessHART设备后的平均接入时延小于

11ms,最大功耗495毫瓦,总体性能下降在5%以内;在无干扰环

境、同频高斯白噪声干扰环境、以及大物体遮挡情况下,百

点规模WIA-FA网络的端到端可靠性达到99.99%以上,接入延

时小于10ms;WIA-PA安全通信系统软件中实现了适合WIA-PA

网络体系结构(星型-网状混合结构)的安全架构,实现了基

于WIA-PA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安全技术。验证环境搭建和关

键设备研制方面,成功研制了面向工厂自动化的工业无线WI

A-FA网络协议栈软件、以及现场设备、网关设备等原型装置

,并实现了稳定运行;开发了WIA-FA网络仿真、物理验证等一

整套实验平台;开发了WIA-PA安全测试平台、WIA-PA测试认

证平台以及WIA-PA性能测试平台。根据北京仪综测业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的机械工业测量控制设备及网络质量检测中心的

测试报告,以及第三方同行专家的测试报告,所研制的WIA-F

A系列设备以及WIA-FA/WIA-PA系列测试验证平台,抗电磁干

扰性能EMC符合GB/T17626、GB3907-83、GB4824-1996系列标

准,防护等级:符合GB8702-88、GB4208-93IP54系列标准;所

开发的WIA-FA/WIA-PA系列测试验证平台完全符合任务书预

期,可实现各项技术的实际验证。技术标准制定和标准测试

/1646/ 工业无线WIA网络关键技术与测试认证平台

平台开发方面,制定了WIA-FA国家标准(标准号:GB/T2679

0.2-2015)、WIA-PA协议一致性测试国家标准(标准号:G

B/T26790.3-2015),推进的WIA-PA标准获批成为正式的欧洲

标准(标准号:FprEN62601:2015)。开发了WIA-PA一致性

和互操作测试平台、WIA-FA标准测试验证平台等。通过课题

实施,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国际专利2项,申请国家专

利13项,申报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24篇(SCI收录9篇、

EI收录11篇),编写英文专著1章;WIA-FA网关设备、WIA-FA

接入设备和WIA-FA现场设备,3类装置通过具有国家资质的第

三方检测机构的测试;主持完成2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际标准

;取得装置软硬件设计报告、平台设计报告、科技成果报告

、测试大纲等技术文件10余套;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其中,

主持制定的WIA-FA标准是目前国际上首个也是惟一一个面向

工厂生产线高速自动控制应用的工业无线技术规范,相关成

果被中国科学院列入2014年度十大创新成果之一,并被科技

新闻媒体大篇幅报道和高度评价;依据WIA-FA规范研制的WI

A-FA设备入选德国汉诺威展会,成为工业4.0的一大亮点;此

外,WIA-FA系统已在机器人生产线、高压线巡检机器人等领

域得到了推广应用。

/1647/ 大口径高平行度光学元件波前检测装置
大口径高平行度光学元件波前检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大口径高平行度光学元件波前检测装置,该装

置包括小口径短相干光源平面干涉仪主机、扩束系统、标准

镜和计算机,本发明装置能对大口高平行度光学元件波前误

差进行精确检测,有效地解决了一般商用大口径波长移相干

涉仪在检测高平行度光学元件时候,由于后表面反射而产生

的自干涉条纹造成波面无法解包计算的问题。

/1648/ 基于网络可靠性的图的连通性研究
基于网络可靠性的图的连通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网络可靠性的图的连通性研究”项目对网络

可靠性分析及优化设计中有关图的连通性问题展开研究,引

入了链路失效情况下,网络结构稳定性的度量方法。研究了

图的连通参数与网络稳定性、可靠性的关联关系;讨论了图

的粘连度、毁裂度、广义连通度、局部连通度以及混合连通

度意义下的网络抗毁性定值、定界以及优化设计的相关问题

,解决了一些公开问题。

/1649/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南宁市地下管线数据共享平台——WebGIS子系统V1.0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南宁市地下管线数据共享平台——WebGIS子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地下管线数

据共享平台——WebGIS子系统。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

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城市

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也

是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保证。尽快、全面、系统地管理好城

市地下管线信息,是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为提高地

下管线信息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南宁市城市地下管理高效

率、高质量的运转,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南宁市规划管理局

/1649/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南宁市地下管线数据共享平台——WebGIS子系统V1.0

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基于C/S与B/S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南

宁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在全面普查南宁

市地下管线空间分布和属性情况的基础上,协调统筹全市的

管线资源,整合市内各管线权限单位的管线数据,建立起完整

、准确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资源库。南宁市地下管线数据共

享平台主要是为南宁地下管线建设一个集数据采集、数据入

库、数据更新、数据共享应用的系统,其中管线数据决策支

持子系统(WebGIS):该系统是基于项目的管线图形文档资

料库和地下管线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库。系统支持管线符号化

、管线数据管理、查询浏览、断面分析、道路开挖分析、净

距分析、区域分析、拓扑分析、预警分析等、视频传感器和

水位传感器的接入等。南宁市地下管线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采

用B/S与C/S结构相结合的形式,集成的J2EE架构,基于SOA的

体系结构,采用统一的规范标准,采用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接

口设计,采用瓦片自动更新机制,在线实时对瓦片数据进行更

新。通过南宁市地下管线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可将管线数据

资源共享给相关的管线权属部门等,可扩展于其它数据的共

享与交换,满足数据保密与安全性的需要。平台还可以用于

水位、水质的监测,实时获取传感器数据以及实时查看现场

视频。总之,本工程所取得的技术成果遵循了相关的国家、

行业、地方标准,在技术上尽可能的保证开放性及可扩展性

;项目实现基于CAD、GIS等多种技术体系相融合及使用自主

开发的可视化工作流引擎,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推广应用势必

/1649/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南宁市地下管线数据共享平台——WebGIS子系统V1.0

能够满足不同部门对基础地理信息应用的需求,具有广泛的

推广应用价值。

/1650/ 用电现场管理服务终端与居民集抄系统
用电现场管理服务终端与居民集抄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自选。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用电

现场管理服务终端与居民集抄系统实现了远程抄表、实时计

费、负荷管理、电能质量检测、设备监测、用电异常监控等

功能。该系统采用采用SQLServer或ORACLE数据库系统,对

外提供两种标准的接口组件:COM+和CORBA,应用了高级语

言编程技术以确保系统稳定、可靠,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多

种规约。3、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目前,大部分供电公司的

抄表仍然采用人工抄表法,在录入表码进行计算电量电费时

/1650/ 用电现场管理服务终端与居民集抄系统

仍沿用手工录入的方式,不仅耗时、工作量大、易出差错而

且时效性差。我公司在使用用电现场服务终端与居民集抄系

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数据实效性。4、成果的创造性

、先进性1)营销系统要求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实时的现场信

息;2)用电监测要求及时、准确、丰富的异常信息;3)电

力客户需要优质、个性化、高附加值的服务。5、作用意义

通过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实时

抄表、用电现场异常信息报警和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1651/ 基于海量社会行为数据的弱特征分析与示范应用
基于海量社会行为数据的弱特征分析与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在过去五年间,作为智慧城市最

基础、最核心内容之一的平安城市工程在国内得以高速发展

,其中以视频和大数据情报化分析为核心的大规模安防系统

中,正在经历从模拟向数字、从标清向高清、从人工向智能

、从视频向各类大数据内容分析,基于社会行为数据进行事

情预警、事中指挥、事后研判的建设模式。目前全国几乎每

一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几乎都在建设符合上述技术趋向的平安

城市系统,每年国家投入数千亿元以上进行这些系统的建设

/1651/ 基于海量社会行为数据的弱特征分析与示范应用

。在这些项目中,人工智能、信息检索以及社会行为分析方

面的需求接近总投入的25%,具有每年千亿元以上的市场需求

。本项目的研究,正是顺应了这样的一个市场需求。本项目

提出针对社会安全事件预警体系、大型社会活动管理等多方

面的社会重大需求,研究由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所带来的海

量社会行为数据中的弱特征,进而发现隐蔽的、逆主流的异

常数据样本及其特征,并对此类特征进行碰撞分析与跟踪。

本项目的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安全管理中的特定类别异

常目标发现、重大事件诱发因素预警等,对于社会维稳、反

恐情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

研究的社会行为数据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数据量大,而

且包括了类似于视频与图像的非结构化数据以及身份信息等

结构化数据。这些特点使得涉及的产业链呈现出技术水平高

、应用复杂度强等特点。二是数据种类繁多,使得数据的有

效应用需要经过复杂的数据清洗过程,对软硬件产品与系统

的要求都非常高,往往涉及分布式存储与并行化的计算模式

。针对以上特点,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研发任务如

下:(1)研究物联网前端采集技术,涉及的数据来源如:高

清视频监控摄像机、网络安全监控数据、通信监控数据、网

络行为信息、社会行为信息,如购物、物流、就医、民政、

不动产、就业、流动人口管理等。(2)研究通信网络技术

,包括社会行为涉及的网络行为检测以及传输各种数据所需

要的通信网络,包括3G和4G无线网络,城市WIFI的广泛应用等

/1651/ 基于海量社会行为数据的弱特征分析与示范应用

。(3)研究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此技术是本项目涉及

的核心研究内容,包括:数据清洗、可视化分析、模式识别

与数据碰撞、多维交叉逻辑分析等一系列相关技术。(4)

开发行业应用平台级产品,是本项目数据应用的具体实现方

式,需要具备:数据采集能力、后端存储与分析能力、嵌入

业务流程的智能业务系统(如自动数据推荐、专家大数据经

验系统)、数据的展示模型、数据分析工具等。3、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形成一批理论、技

术与应用的创新成果,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项目此次提

出5项重要的创新性技术:1)基于可置信度测试的数据弱特

征检测,2)基于知识管理和专家系统的智能数据信息增强模

型,3)基于逻辑的数据信息积分模型,4)基于关联数据导航的

多维数据展示模式,5)基于多重信息源的弱特征宿主身份预

测模型。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已成功

开发建设完成,项目技术产品稳定安全,适用于社会安全领域

,特别是对智慧平安城市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5、应用情况

及存在问题项目成果已经进行推广应用,本项目的成果已经

成功在桂林市公安局叠彩分局天网项目进行试点,并取得良

好的用户使用评价,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

项目技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6、

历年获奖情况无。

/1652/ SUN-SEG-3D短线法节段预制三维控制系统[简称:SUN-SEG-3D]V1.0
SUN-SEG-3D短线法节段预制三维控制系统[简称:SUN-SEG-3D]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节段预制技术

是世界最先进,最符合环保理念的桥梁设计制造技术,但目前

只有美国、奥地利、香港的三家公司拥有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短线法节段预制控制核心技术及软件。本发明不仅填补国内

短线法节段预制控制程序的空白,而且在功能上超越现有软

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桥梁节段预制技术三维数控方法

是设计,制造,架设一体化的短线法节段预制几何控制程序。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款三维线形控制程序,填补了我国三维

/1652/ SUN-SEG-3D短线法节段预制三维控制系统[简称:SUN-SEG-3D]V1.0

线形控制程序的空白。目前已获得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项

软件著作权。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技术发明与国内外

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创新点:1)基于三维坐标转换方法

实现了对桥梁节段几何线形的三维控制,大大减少了平面线

形和立面线形分开控制算法所造成的制造误差。2)可以根据

桥梁设计限界及用户定义,对桥梁划分节段,从而实现桥梁几

何线形设计、制造、架设的一体化控制,进一步确保工程质

量。此外,采用三维纠偏方法对节段预制误差进行调整,即对

节段预制在包括旋转、平移在内的六个方向进行误差调整,

大大降低了节段预制的偏差。3)加入了测量数据及线性误差

报警功能,在测量数据发生明显输入错误和线形出现明显偏

差的情况下,对用户发出错误提示,避免人为误差对工程质量

造成影响。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技术成

熟,安全性高,可应用于都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及市政工程

等交通工程。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

线首期工程成功运用本发明控制其预制阶段及架设阶段的桥

梁线形。全线约3km、共886榀节段梁的成桥线形满足国家规

范的要求,并取得了业主单位广州地铁总公司及施工单位中

交第二航务工程局的一致好评。本技术发明作为节段预制工

业化技术的核心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并且随着该技术

在国内的逐步推广,社会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应用市场也将蓬

勃发展。6.历年获奖情况暂无

/1653/ 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频高速背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频高速背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企业自主立项,属于东

莞市五大领域十大产业,方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旨在为5G移

动通信提供能够降低高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降低信号损耗的

PCB载体通道。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的应用领域为

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网络建设,其技术原理是基于高频高速

信号完整性理论,通过提升或改善高多层大尺寸厚背板中对

高频高速信号完整性造成影响的层间对准度、孔位精度、电

镀深镀能力、背钻stub控制能力以及ICD不良等关键技术指

/1653/ 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频高速背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标,用以解决高频高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互联线所引起的

时序、噪声以及电磁干扰等问题。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①通过菲林涨缩控制保证芯板重合度,以及采用多倍铆钉铆

合和MASS-LAM压板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对准度控制能力,解决

了高多层大尺寸厚背板对准度能力差导致的层偏短路等技术

问题。②通过采用导电控深与CCD钻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等大

对钻,并配合使用适宜的等大对钻盖板使用方式,解决了厚背

板钻孔孔位精度差导致的电气连接短路、压接跪针以及背钻

孔残铜等技术问题。③通过选择使用与脉冲电镀药水相匹配

的光亮剂,并配合使用特殊的符合脉冲波形组合进行电镀,解

决了高厚径比背板因电镀深镀能力差所导致的孔径超差、孔

铜不足以及连接器无法压接等技术问题。④通过层压程序的

优化、钻孔孔壁质量的控制及等离子体效果的监控,解决了

高频高速材料因ICD问题导致的电气连接性能失效,无法耐受

长期使用等技术问题。⑤通过采用内层导电两次背钻法和3D

背钻法,有效解决了过孔因无效孔铜太长而对高频信号传输

稳定性产生失真影响等技术问题。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的作用在于解决背板制造过程中对高频

高速信号完整性造成重大影响的各类关键技术问题,以降低

信号噪声及电磁干扰。本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高频高速

背板关键技术,形成产品并产业化,在获取可观经济社会效益

的同时,推动5G事业的发展。在执行期内圆满完成了各关键

技术攻关,并且达成了预期的各类技术指标,累计项目申请发

/1653/ 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频高速背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明专利5件,发表技术论文2篇,形成技术标准2项,同时形成高

频高速背板线路板新产品与高频高速背板线路板制作新工艺

各1项。就社会效益而言,由生益电子研制生产的高频高速背

板各类性能指标均优于同类产品,已经初步在华为、中兴、

烽火等民族通信企业的5G网络基站设备中得到成功应用,并

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就经济效益而言,本项目在执行期

内实现销售收入3085.82万元,净利润425.15万元,缴税202.

88万元。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主要应用于第五代

移动通信,其推广应用的条件是客户需求以及生益电子自身

工艺技术的突破。如前所述,生益电子通过政府立项,对面向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频高速背板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

开发。目前,生益电子已经成功攻克背板中对高速高频信号

完整性造成影响的关键技术,包括华为、中兴、三星、诺基

亚在内的国际知名客户对生益电子所研制的高频高速背板已

经完成了打样评估,并已经将该类背板应用于5G移动通信基

站网络设备,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及

快速发展,5G基站数量的大幅增加,对背板的需求量势必高速

增长。因此,本项目的具备可喜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本项

目针对部分核心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暂时可以满足高频高

速信号对现有背板的技术指标要求,且制作成本偏高。随着

5G技术的发展,高频高速信号对背板技术指标的要求势必会

进一步提高,如层间对准度、过孔Stub长度、深镀能力等等

/1653/ 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频高速背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鉴于此,下一步生益电子将进一步推广高频高速背板的应

用范围,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着手展开如下领域的研究,分

别是①研究多Pin定位系统,提升高多层大尺寸厚背板对位能

力;②研究无stub制作工艺方法,完全消除信号过孔残桩对高

频高速信号的影响③研究直流+脉冲组合型电镀方式,提升高

厚径比厚背板电镀深镀能力。通过上述工艺的研究,一方面

进一步提升生益电子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寻

求成本降低方案,优化背板制作能力,提升产品合格率,进一

步扩大市场份额。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654/ GDC—1A型光纤传感电场测试仪
GDC—1A型光纤传感电场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655/ 集控站事故操作辅助决策指挥系统
集控站事故操作辅助决策指挥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集控站是近年出现和流行的一种电网运行管理模式

。集控站的设立大大改善了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和

维护,较变电站——调度中心方式更易于操作和控制,其产

生的综合效益十分明显。传统的集控站事故分析和处理都是

由人工完成的,这种传统事故分析和处理手段存在的问题主

要是:对值班员专业知识依赖性强,事故处理效率低,事故

处理可靠性低,集控站值班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压力较大。

集控站操作辅助决策指挥系统基于东方电子先进的DF1800S

/1655/ 集控站事故操作辅助决策指挥系统

CADA平台,共享SCADA系统的参数和实时数据,能够实时监

测系统内各厂站运行状况。对于设备运行异常,提供丰富的

异常监测告警功能,如主变压器运行电压越上限报警,主变

压器超温和过负荷报警,母线失压和PT回路断线报警、小电

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报警、铁磁谐振报警、主变压器分接开

关调整滑档报警等,并针对报警信息自动提供相应的操作指

导。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提供基于专家知识库的故障分析

和事故处理方案设计功能,实现故障的自动分析和恢复处理

,使集控站事故处理不再完全依赖值班员的专业水平,而是

在计算机辅助指导下实现集控站事故分析和处理,使集控站

事故分析和处理规范化、智能化,可靠性和处理效率将得到

大幅度提高。

/1656/ 电影订票管理系统V1.0
电影订票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知识产权就电影票管理所出现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问题进行策划和分析,将现在的电影票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和

重组,在对新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后,与相关管理人员

和技术人员对软件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在讨论基础之上进

行原始框架的开发,并将开发的框架让用户进行功能确认,确

保软件真正适用于用户需求,确保软件的可用性和先进性。

对用户提出的功能性意见和性能性要求与管理和技术人员一

起进行改进分析和论证,完成系统的改进设计,根据改进设计

/1656/ 电影订票管理系统V1.0

方案与开发团队进行技术方案的仔细讨论,将实现系统将面

临的技术瓶颈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一一解决,并重新进行信息

化的需要分析设计、详细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维护,得

了应用单位的认可,取得了良好效果。电影票管理领域的专

业应用软件虽然已有开发,但其还存在的具体问题尚有很多

,该应用软件在对该类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

的流程、设置合理功能和开发友好的人机界面,因而该软件

在国内该行业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先进性。并且该系统是在

与相应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共同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和

研发的,因而在相关行业内具有广泛的适用能力,系统在安全

性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访问权限、防火墙和操作记录方

面,使系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安全性。因此,广泛的市场前景

。但软件系统应与实际系统紧密结合,并随着应用者流程和

要求的改变不断升级改善,因而,课题组将不断努力使成果更

趋完善。

/1657/ 奥卡云OrcaFS企业级文件系统[简称:OrcaFS]v1.0
奥卡云OrcaFS企业级文件系统[简称:OrcaFS]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2020年1月,中央军委装备发展

部装备项目管理中心与国防科技大学签订了项目整体研制合

同,国防科技大学联系我方合作申请了装备预研项目-面向未

来高性能计算机的存储加速技术。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高效数据组织数据分级管理:OrcaFS存储系统支

持数据分级管理。用户可以提前规划不同应用的性能要求,

创建不同级别的存储池,并将存储资源加入不同级别的存储

池中。突发缓存系统:OrcaFS存储系统支持使用独立的计算

/1657/ 奥卡云OrcaFS企业级文件系统[简称:OrcaFS]v1.0

节点创建计算集群(OrcaOND),做为存储节点的突发缓存系

统。OrcaOND位于后端存储与前端应用中间,通常配置SSD或

NVMeSSD,可以提供比存储节点更高的带宽,避免后端存储过

度负载。利用计算节点上的SSD能力,可以加速I/O访问能力

,在超算场景中的优势尤为突出。超算场景的I/O会经过计算

和存储两个阶段,当计算结束之后,数据需要写入存储。如果

存储速度不理想,则下一轮计算将会受到影响。使用突发缓

存系统后,I/O路径缩短,加速存储的响应能力。此外,突发缓

存系统中缓存的数据会异步的刷入到后端存储,且通过小I/

O合并为大I/O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后端存储的效率。数据迁

移OrcaFS提供了目录级的数据迁移,实现用户空间调整。系

统提供了三种数据迁移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数

据,提高了用户数据的管理自由度。集群内迁移,将本地某个

目录/存储池下的所有数据迁移到指定目录,实现数据结构调

整。集群数据迁移至集群外,将本地某个目录/存储池下的所

有数据迁移到指定目录,实现用户数据转移。集群指定客户

端数据向集群外迁移,将源目录下的所有数据迁移到指定目

录下,提高用户数据转移时的性能。性能指标:单节点可达

10GB/s带宽,针对小文件stat操作可达20万/秒,Create/Rem

ove操作可达8万/秒;集群最高可达数百GB/s带宽,针对小文

件stat操作可达200万/秒,Create/Remove操作可达50万/秒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造性:高效的突发缓存系统

:OrcaFS拥有独立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缓存OrcaOND,专门针对

/1657/ 奥卡云OrcaFS企业级文件系统[简称:OrcaFS]v1.0

高性能计算提供HPCBurstBuffer。OrcaOND可以将大量应用

程序数据缓存在NVMe固态缓存中,其速度明显快于文件系统

的处理速度,极大提升了数据的并行访问能力。智能数据迁

移与访问:OrcaFS支持目录级数据迁移,针对不同的业务场

景提供四种智能数据迁移方案:节点内迁移、节点间迁移、

跨文件系统迁移、跨集群迁移。迁移过程支持断点续传,保

证数据一致性。先进性:提供丰富的访问接口,对外提供NF

S、CIFS、POSIX接口,能够承载多种类型的业务。④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度:OrcaFSV1.0分布式

并行文件系统目前所有涉及到的技术都已经成熟。OrcaFS是

一款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分布式并行文件系统,采用分布式

架构实现,整体系统无单点故障,无性能瓶颈,支持灵活弹性

扩容,支持智能化运维界面。对外提供NFS、CIFS、POSIX等

多种接口,提供百GB/s的高速带宽和PB级的海量数据存储容

量,满足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多领域的数据存储需求

。项目的技术聚焦在下述几点:采用分布式架构管理数据;

多协议访问接口;高效的突发缓存系统;高效的并行处理能力

;智能数据迁移与访问和智能运维。适用范围包括:高性能

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安全性:无二次污染,无易燃易爆高

毒性物质泄漏等环境、安全事故的风险,无上游资源限制、

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接受度不高等系统风险。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实施完成及落地项目:装备预研项目-面向未

/1657/ 奥卡云OrcaFS企业级文件系统[简称:OrcaFS]v1.0

来高性能计算机的存储加速技术,合同交易额120万元。存在

问题:OrcaFS新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针对客户特殊场景,定

制化功能开发需求增多。随着硬件发展速度加快,软硬件兼

容性及适配优化工作增加,新版本与早期版本的融合问题等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658/ 应用于光通信的单纤双向光收发组件
应用于光通信的单纤双向光收发组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开发并产业化的光收发组件,是光通信系统

中光信号和电信号相互转换的核心光器件,随着宽带网络扩

张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发展重点,各国政府都把信息化宽

带化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光纤到户作为宽带化建

设的重要应用,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光纤到户建设仍将呈上升

趋势。到2015年,我国光纤到户相关设备和终端的市场规模

将达到1500亿元,其中应用到的光收发组件市场规模将超过

100亿元。若目前全球6.5亿宽带用户均实现光纤到户的话,

/1658/ 应用于光通信的单纤双向光收发组件

则光收发组件市场规模将达500亿元。虽然光纤到户发展迅

速,但运营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成本压力,需要进一步降低成

本,让更多的用户能享受到光纤到户宽带服务,但市场上销售

的光收发组件,由于原材料成本高,造成价格居高不下。本项

目在产品设计开发上,通过采用单纤双向技术,以高精度粉末

冶金结构、滤波片设计,攻克了光串扰的技术难点,实现通过

一根光纤即可进行光信号的双向传输;通过采用大球透镜激

光器及高耦合效率的尾纤设计,在满足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

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和竞争力;对接收端的探测器实现APD

芯片自动化封装,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和性价比高,达到国

际同类产品水平。我司通过该项目实施,已实现光收发组件

自动化规模量产,产品已通过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

测合格,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出口国外,产品已被

阿尔卡特朗讯、中兴等大公司使用,成为国内光纤到户GPON

光收发组件主要供应商。本项目的完成,不仅促进了国内相

应下游产业的发展,还扩大了本地区在光通信领域的影响,推

动了国内光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另外,随着项目的实施,不

仅增加了政府的税收,还解决了部分本地生源的就业问题,新

增员工超过30人,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659/ 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汉越泰智能辅助翻译平台
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汉越泰智能辅助翻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

偿资助项目,立项代码:10C26214502818。广西壮族自治区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桂科转12128012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所建设的汉越/汉泰平行语料

库涵盖经贸、标准和法律法规领域,语料数量达到汉越和汉

泰各5万对以上。项目所开发的智能辅助翻译平台支持汉语

和越语、泰语之间的双向文字翻译,提供逐句翻译、全文翻

译、选择翻译、翻译交互、翻译记忆参考和语料共享等功能

/1659/ 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汉越泰智能辅助翻译平台

。使用本平台所提供的各种智能辅助翻译手段,译员能够显

著地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平台还提供翻译流程管理工具,

实现翻译过程的标准化、规模化,有效地帮助翻译团队组织

协同完成翻译任务,承接大订单。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

)国内首个基于智能辅助翻译技术的面向中国—东盟语种的

协同翻译系统;2)制定了一套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语料

库建设流程;3)在国内首次推出:汉越/汉泰Web平行语料自

动采集技术;越南语、泰语的高性能自动分词技术;汉越/汉

泰双语词对齐、句对齐技术;汉语、越南语、泰语句对的相

似度算法;适用于大规模汉越、汉泰翻译记忆库的快速匹配

算法;8)国内首个适用于翻译团队整体协作的汉越、汉泰翻

译流程管理系统。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平

台采用国际普遍用于开发汉英、韩日翻译系统的机器翻译和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开发,开发过程有越南语、泰语专家参

与,技术成熟。不涉及安全问题。本平台适用于进行汉越/汉

泰双向文字翻译的译员使用。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单

位应用项目产品开展技术定制和翻译业务,在项目执行期内

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9.68万元,上交税金8.47万元,净利润1

0.12万元。项目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目前存在问题:当前

版本是局域网版,正在升级为互联网版,以解决社会翻译机构

和译员使用的问题。

/1660/ 彩色视频的四维矩阵表示模型及其变换压缩编码器
彩色视频的四维矩阵表示模型及其变换压缩编码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1)四维矩阵模型的建立彩色视频

的四维矩阵表示模型是把运动图像的RGB三基色以及运动图

像的时间维度统筹考虑,将运动图像的全部信息用一个模型

来表达,在去除冗余的过程中统筹考虑运动图像在空间结构

上及各分量之间所存在的冗余信息。提出了四维矩阵模型:

四维矩阵的定义及运算规则,基于四维矩阵的离散余弦变换

的定义;(2)彩色视频的四维矩阵DCT变换压缩编码彩色视频

的大部分冗余信息是由帧间编码消除的。传统的结构中,帧

/1660/ 彩色视频的四维矩阵表示模型及其变换压缩编码器

间编码就是基于运动补偿的预测。基于四维矩阵模型的压缩

算法把图像序列作为一个整体,帧内的两维信号加上彩色图

像的三基色帧以及一维的时间信号,构成彩色视频四维矩阵

模型。(3)基于WDCT变换频谱选择式分层编码技术路线●运动

图像序列的四维子阵分割,彩色图像的四维矩阵表示●对视

频矩阵作四维矩阵DCT正变换●对DCT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对量

化后DCT变换系数分层:基本层、增强层1、增强层2●对基本

层、增强层1、增强层2分别进行变换编码和矢量量化编码●

数据复用(4)彩色视频四维矩阵DCT频谱选择式分层解码的研

究过程及技术路线●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复用●对解复用后

的分层数据分别进行反变换解码●反量化●对反量化的系数作

四维矩阵DCT逆变换●视频子阵的合成,输出视频序列(5)硬

件实现技术路线该编码系统是采用PC机平台,通过PCI总线

的编码卡实现编码器的功能,可同时实现4路音视频压缩,

压缩比高,图像恢复质量高。网络上任意终端都可以通过I

P地址或WEB服务器登陆方式访问该编码器,编码器相当于视

频服务器。实现方案采用DSP芯片、FPGA相结合的方案。编

码器同时兼容MPEG-1、MPEG-2标准,输入4路视频AV信号进

行采集、压缩编码。应用前景:在WDCT变换编码中引入频谱

选择式分层编码的概念,当网络通信网络带宽紧张时,只对

基本层图像编码,由于基本层汇聚了图像的大部分能量,在

接受端仍可以获得一般质量的图像;当网络不拥塞时,可同

时对基本层和低增强层图像进行编码,可获得较高质量的恢

/1660/ 彩色视频的四维矩阵表示模型及其变换压缩编码器

复图像;当网络较空闲时,可同时对基本层、低增强层和高

增强层图像进行编码,可获得高质量的恢复图像;因此WDC

T变换频谱选择运动图像数据压缩编码适合当前通信发展的

需求,使得图像通信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彩色视频四维

矩阵表示模型与四维矩阵变换编码技术作为网络视频通信的

重要应用技术之一,将为LAN/WAN、远程视频监控、安防系

统解决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可靠的保证,它将大大的提

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节省宝贵的线路带宽资源,是实现视

频通信非常重要的传输技术。利用该技术开发出高效实用的

视频传输设备无疑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社会

效益。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多媒体视频业务必将成为网络通信的主流。节约现有通信

资源的意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是当前具有重大意义的

课题。在视频和音频处理上运用FPGA、DSP,将成为具有经

济实用的未来标准平台,这是因为它具有多种优点:可快速

做出样机并验证,加速上市时间;紧随新标准快速演进步伐

。因此,基于彩色图像四维矩阵DCT频谱选择式分层解码技

术的实用化、产品化,可为运动图像的网络通信提供高效、

实时、并可方便灵活多用及具有良好兼容性的硬件通信平台

,可为网络的视频通信提供了一个高性能价格比的选择,大

大提高了图像通信的质量,节省了宝贵的频带资源,必将带

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

/1660/ 彩色视频的四维矩阵表示模型及其变换压缩编码器

网络视频产品的需求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2年全世

界各种网络视频编解码器销售额超过了100亿美元,然而,

网络多媒体视频传输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网络带宽已成

为信息传输的“瓶颈”,高效的网络视频压缩编码器是解决

“瓶颈”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CCITT和ISO颁布了一系列的

视频编码标准,如H.261.263、MPEG-1、MPEG-2、MPEG-4等

,为信息传输建立了一系列规则。目前国内外厂家生产的音

、视频编码器,均是根据MPEG-1和MPEG-2标准开发的产品,

大多可提供单信道1路视频,并由于线路利用率较低,造成

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也较低,传输效率也很低,早已不适应网

络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急需开发能满足当前网络需求

的网络音视频编码器。彩色图像多维表示模型与多维变换编

码技术给视频压缩编码开辟了新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具有压

缩比高,图像恢复效果好,适合于网络视频传输和数字多媒

体硬盘录像等众多优点,尽快研制出基于彩色图像多维表示

模型与多维变换编码技术的多路视频音频编码器,可以抢先

占领市场,并开辟新的领域。彩色图像多维表示模型与多维

变换编码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特别是电信、石油、电

力、铁路等各类专业网络,实现数据高速传输和远程监控。

还可应用于广播电视系统的视频传输与节目存档及其他各种

图像传输和存储系统(如医院、教育、军事等领域)中,这些

领域都是该产品的潜在的用户。网络视频编码器国内现有市

/1660/ 彩色视频的四维矩阵表示模型及其变换压缩编码器

场已达几十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每年中

国的网络视频编码器市场将增长迅速,增长速度将超过20%

年增长率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市场潜力巨大。

/1661/ 项目协同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项目协同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平台研究采用J2EE与面向SOA架构技术,运用

了MVC的三层设计模式,对于Model层使用Hibernate实现了数

据的持久化操作,对于View层开发框架有UIMS(用户界面管

理系统)组件模块进行支持,实现用户界面的自动生成及统

一交互管理,开发框架中还对业务控制模式进行了封装,提高

了开发效率。开发框架三层模式的实现,使得业务层的开发

和用户界面层的开发相分离,即降低了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要

求,也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166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报名与考试系统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报名与考试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考虑到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机构办公

自动化要求,主要对安全监察人员考试发证中考试部分由传

统的纸考方式转变成线上无纸化考试(使得考试过程中的试

卷及成绩等信息能得到更有效完善的保存);另外在该系统

可以让考试机构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组织安排考试、审批

发证等一套完整流程,从繁琐的资质质料的审核中解脱出来

,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计算机

应用在各个领域日渐成熟和广泛的应用,利用此技术开发一

/166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报名与考试系统

套实现安全监察人员考试发证应用系统,以此满足安全监察

人员在线进行考试或换证报名,省局监察机构进行信息审核

,建批次进行人员分配及组织在线考试等;一方面方便各地考

生快速有效的进行报名,另一方面实现考试机构在线高效的

组织安排考试,实现自动化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实

现了无纸化考试,系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资料文档的电子化

,节约了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一套应用软件系统,使

得机构能更加高效的组织安排在线考试,实现无纸化考试;通

过每个考场外网ip设置控制不在该外网ip中的电脑无法登录

考试,从而有效的控制了作弊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考试的

公平公正;另外可以结合考试现场抓拍,考场监控等模板功能

实现考试整个过程的可监可控;系统从报名到考试整个流程

中产生的一些信息都可以形成电子文档,便于给机构或单位

的档案管理系统提供齐备的电子资料。随着IT行业和科学技

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地位日益重要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也越

来越广泛,软件应用也渗透到了大大小小的企业或是政府机

构日常工作管理中;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应用系统已应用于各

行各业的办公自动化或日常业务流程中,使企业或机构的日

常生产和管理更为高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考试与发证

管理系统正是基于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上设计

开发出来的一套软件应用平台,它将很大程度的帮助安全监

察机构统一考核取证换证流程,便于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以

及流程化网上办公,节省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计算机软

/166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报名与考试系统

件应该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在同步发展,各种软件

价格的安全机制以及数据库安全机制也在不断发展中,这些

技术都为软件应用的开发提供了安全保障。

/1663/ 水文无人值守监测系统V1.0
水文无人值守监测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名称】水文无人值守监测系统【软件分类】应用

软件【开发的硬件环境】IntelPentium4,CPU:1.8GHz,1G内

存,500G硬盘【运行的硬件环境】CPU核数四核机身内存16G

BROM运行内存2GBRAM分辨率1280×720【开发该软件的

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开发工具】Andro

idStudio【该软件的运行平台/操作系统】安卓4.0以上【软

件运行支撑环境/支持软件】安卓4.0以上【编程语言】jav

a【源程序量】7069【开发目的】产品上渠道使用【面向领

/1663/ 水文无人值守监测系统V1.0

域/行业】环境监测行业【软件的主要功能】水文无人值守

监测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帮助用户,实时更新监测历史数据,将

数据生成监测报告,解决了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效率低下、数

据不准确、管理不及时等问题,为开展水污染治理提供了非

常到位的服务。水文无人值守监测系统界面设计简洁,风格

清新,操作简易,有利于用户,快速地掌握操作方法。【软件

的技术特点】app采用B/S架构,采用MVC的开发模式并参考S

OA体系架构进行功能设计,使得能快速扩展业务功能而不会

影响现有系统功能的正常使用,可根据实际业务量进行部分

功能扩容。

/1664/ 一种LTE四进二出多通道信号合路系统
一种LTE四进二出多通道信号合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产品由本公司自主研发,2015年06月24日取

得了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一种LTE四进二出多通道信

号合路系统,ZL201520177449.5)。背景技术:现有的移动

通信网络根据频率、制式及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历程等方面的

区别分为GSM网络、CDMA网络、3G网络、WLAN网络和LTE网络

等.伴随着LTE网络在国内大量开展建设,通信网络的发展趋

势是共建共享站址和天馈系统,降低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成

本,提高移动通讯基础设施利用率.在LTE共天馈系统中,多通

/1664/ 一种LTE四进二出多通道信号合路系统

道合路系统作为重要的网络合路平台受到了广泛重视,在通

信网络建设中得到逐步发展及普及。但是,现有的合路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的合路系统为二进

一出,三进一出,无法满足LTE网络建设中MIMO组网的双通道

需求,无法满足LTE新一代移动通信多频段信号合路对双端口

天馈网络需求;(2)现有合路系统最多只能实现三频或四频

的合路。技术方案:一种LTE四进二出多通道信号合路系统

,它包括四个信号输入端口、三个电桥、两个三频合路器和

两个信号输出端口,第一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一电桥的输入端

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二电桥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

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二电桥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四信号输入

端口与第三电桥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桥的第一输出端与第

一三频合路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桥的第二输出端与

第二三频合路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桥的第一输出端

与第一三频合路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桥的第二输出

端与第二三频合路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桥的第一输

出端与第一三频合路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桥的第二

输出端与第二三频合路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一三频合路

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输出端口连接,第二三频合路器的输

出端与第二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本成果的有益效果是:(1

)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四通道及以上信号的合路,通过系统扩

展可达到十频以上信号的合路;(2)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信

号输出端口,能满足LTE网络建设中MIMO组网双通道的需求;

/1664/ 一种LTE四进二出多通道信号合路系统

(3)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扩容性能,维

护方便,可满足不同系统/频段的需求;(4)本实用新型可预

留端口,方便后期升级。

/1665/ 同平台嵌入式开发系统研制
同平台嵌入式开发系统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同平台嵌入式开发系统的硬件技术:采用32位低功

耗的RISC结构的ARM9,设计了USB接口,可接U盘和SD卡等设

备,提供100M以太网接口和无线扩充模块。软件技术:设计

了系统引导Bootloader,移植了嵌入操作系统Dinux,开发

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化C编译器DCC,并研究了32位R

ISC编译技术、低功耗编译技术和全知代码编译技术等。集

成和标准化技术:采用32位RISC嵌入式处理器和实时操作系

统组成嵌入式开发系统,建立了集编辑、编译、开发、调试

/1665/ 同平台嵌入式开发系统研制

和运行的集成开发环境。采用32位RISC嵌入式处理器和实时

操作系统组成嵌入式开发系统。(1)MCU性能方面:采用32位

RISC结构微处理器,主频从25MHz到1GHz以上,处理能力大

大超出单片机系统。速度1.25DMPIS/MHz、硬件除法和单周

期乘法、快速可嵌套中断6~12个时钟周期、具有MPU保护设

定规则、可编程LDO、支持非对齐数据访问,能够进行16位

、32位的指令编程。(2)实时性方面:同平台嵌入式开发系

统主要通过三个性能指标来衡量实时性能,即响应时间(R

esponseTime)、生存时间(SurvivalTime)和吞吐量(Th

roughput)。(3)人机交互方面:嵌入式微处理器支持液晶

显示器,提供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可达到128×64、

192×64、256×64、256×128、320×24

0、640×480、800×480和1024×768。(4)系

统升级方面:采用与Windows兼容的文件系统格式FAT32,利

用Flash存储技术保证了系统能够快速升级和更新,Flash可

达到2GB。

/1666/ 一种常规试验靶场多站协同测试三段式接力引控方法
一种常规试验靶场多站协同测试三段式接力引控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常规试验靶场承担大量中、短程导弹试验任务,通

常由跟踪雷达、光电设备和遥测设备等承担弹道跟踪测试任

务。雷达具有跟踪能力强,快速捕获目标等优点。光电设备

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具有测量精度高、直观性强、

性能稳定等优点,是飞行器外测的重要手段。目前这三类测

试设备大多各自作为独立测试单元参与测试,没有充分发挥

协同测试的优势。而在实际试验中,常常同时布设这三类设

备对同一弹道进行跟踪测试。由于测站布设、地形地貌等的

/1666/ 一种常规试验靶场多站协同测试三段式接力引控方法

影响,对于导弹等快速飞行目标,往往会发生某一台或多台设

备捕获不到目标,或者虽然捕获到,但由于受到遮挡或者干扰

而导致丢失目标的情况,造成关键数据丢失,导致测试失败。

多站协同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成功概率。在数百公里中程

弹道测量中,常常采用三段式接力全覆盖测试,即发射首区、

弹道中间段、弹道末段分别布设多个测试站,对弹道飞行全

程进行接力测试。三段式多站协同测试技术可以在引导和测

量数据所覆盖的弹道段上互为补充,测试参数互为备份和参

考,合理利用各测量系统的特长,使各测量系统在最能发挥作

用的弹道段完成测试任务,显著提高单套设备的数据采集率

。提供一种常规试验靶场多站协同测试三段式接力引控方法

,提供了实时引控逻辑,在预设引导源均无效的情况下,并且

也没有人工实时指定引导源,则采用自动优选引导源的方法

进行引导控制。(1)常规试验靶场多站协同测试三段式接

力引控方法,可以实现单路数据预处理、光测数据精确交汇

、动态权值数据融合、引导数据校验、数据记录、遥测数据

处理等功能。(2)系统具备如下接入能力:可接入韦伯雷

达、相控阵雷达、光电经纬仪、遥测等测量设备的数据,并

完成各测量设备的引导控制;具备对单路数据进行有效的野

值剔除、坐标转换、数据外推和精度分析功能。(3)按照

试验方案划分首、中、末三个阶段,分别指定各阶段引导源

的优先顺序,按照引导顺序进行引导数据解算,优先级高的引

导源数据若无效,按照约定序列自动采用后续数据作为当前

/1666/ 一种常规试验靶场多站协同测试三段式接力引控方法

引导源数据;数据引导时延计算方式能适应在复杂环境下实

时估算网络情况。(4)本发明提供的三段式多站协同测试

技术可以在引导和测量数据所覆盖的弹道段上互为补充,测

试参数互为备份和参考,合理利用各测量系统的特长,使各测

量系统在最能发挥作用的弹道段完成测试任务,显著提高单

套设备的数据采集率。

/1667/ N500电子称重拉杆箱
N500电子称重拉杆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N500电子称重拉杆箱,包括拉杆、箱包体、竖直提

手和转轮。在箱包体的后片上安装四个重量传感装置,在箱

包体的前片上安装显示器,重量传感装置用导线连接在控制

电路的输入端,显示器连接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重量传感装

置包括由底座和盖体组成的腔体,将重量传感器放置在腔体

内,盖体的中间用软体材料连接承重支架,承重支架上镶嵌金

属片。本产品在箱包体的一侧安装了四个重量传感装置,在

箱包体的另一侧安装了显示器,使得箱包可以方便的显示箱

/1667/ N500电子称重拉杆箱

包内物品的重量,避免登机时行李超重的问题。

/1668/ 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

能力的若干方法:(1)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具体教学

方法及理论依据。(2)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多围度教

材模式及理论依据。(3)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分层

分级教学模式和理论依据。该成果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与

本地区单位协作开展研究,对当地的经济教育科技的发展有

积极的促进作用。

/1669/ 三网融合中的视频计量标准与溯源技术研究
三网融合中的视频计量标准与溯源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科技成果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新一代信息

技术关键计量标准及溯源体系研究”中的课题“三网融合中

的视频计量标准与溯源技术研究”的研究内容,面向国家推

进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进程的实施,针

对其中关键视频参数的计量需求,开展视频参数的计量方法

和校准技术研究,完善脉冲波形参数计量基准,建立视频基带

、信道调制参数的计量标准装置,解决脉冲波形参数、基带

视频参数和调制解调信道的调制质量参数等量值溯源问题。

/1669/ 三网融合中的视频计量标准与溯源技术研究

研制了钽酸锂基底的电光调制芯片,基于电光采样技术实10

0GHz高速光探测器电脉冲波形的精密测量,实现了冲激响应

和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分别为2.5ps和3.4ps,不确定度小于0.

5ps,相应的带宽约为103GHz。建立了高精度的SDI抖动信号

源和带有失真量的模拟分量视频信号源,其中标清SDI信号扩

展测量不确定度为4.6×10-3UI,高清SDI信号扩展测量

不确定度为7.8×10-3UI。基于TG700硬件平台和SDP20

00软件平台建立了失真模拟分量视频信号源,幅度电平扩展

测量不确定度为0.22%,上升时间扩展测量不确定度为0.19%

。采用采样示波器和连续波形发生器建立调制误差率测量系

统,数字视频调制误差率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62dB,通道

内功率电平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66dB。研究成果达到成熟应

用阶段,已形成相关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达到良好的可操作

性和复现性,完全具备实际技术推广的需求。成果适用于对

新一代数字视频信源与信道质量的评估与监测,并为三网融

合中数字视频的测量提供高精度的溯源基准。实用性和安全

性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1670/ 基于WAPI的无线局域网语音电话及可视电话技术
基于WAPI的无线局域网语音电话及可视电话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无线局域网语音及可视电话,是支持IP应用的移动

通信终端设备,它利用最近的WLAN接入点,接入因特网进行

视频、音频及数据的通信,是互联网发展的热点,也是新一

代移动通信应用的补充。我们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委)的项目支持下,研究并撰写《无线局域网可

视电话终端技术规范》标准草案,对我国GB15629.11系列标

准的广泛、安全应用产生推进和引导效果。研制成功“无线

局域网络语音电话”,正在开发无线局域网可视电话,已形

/1670/ 基于WAPI的无线局域网语音电话及可视电话技术

成原型机。

/167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国产化研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国产化研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2006年我们进行了前期临床实验,用美国进口第三

代StratusOCT检测了250例正常人,建立了StratusOCT测量正

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厚度和容积的数据库,还

同时用进口第一代和第三代OCT检测了120例正常人、青光眼

及可疑青光眼患者,测量其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并进行比

较,已经完成科研论文并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与此同时,我

们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深圳莫廷影像公司合作,2007

年7月已成功研制出OCT样机,经过动物实验研究,该仪器检测

/167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国产化研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兔眼视网膜组织的安全性得到证实。同时通过与组织学测量

兔眼视网膜厚度值和进口StratusOCT的测量结果比较发现,

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认为国产OCT机测量兔眼

视网膜厚度值是基本准确和可靠的。我们已完成相关科研论

文并投稿国内核心期刊。经过我们临床试用,国产OCT机可以

完成正常人、青光眼和眼底病患者的黄斑区扫描和视网膜神

经纤维层厚度测量,图象质量接近进口第三代StratusOCT水

平。2008年深圳莫廷公司将该产品成功推向市场,上市2年以

来销售业绩良好,为OCT设备的推广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1

、目前国产OCT机达到的技术指标:1)国产OCT机指标:纵向

分辨率:约6微米,横向分辨率:约10微米;在高散射的生物

组织内成像深度:2~3毫米;成像速度:58幅/秒,扫描速度

:29000次/秒;检测方式:原位在体无创伤测量。2)动物实

验指标:国产OCT机测量动物眼视网膜组织的安全性基本证

实,可对玻璃体腔、视网膜全层、脉络膜等组织进行伪彩成

像。国产OCT机检测兔眼视网膜厚度数据与美国StratusOCT

机和兔眼组织切片所测实际数据一致吻合。3)临床实验指标

:与美国StratusOCT机对比,国产OCT机测量正常人、青光眼

和眼底病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上皮层厚度值是基

本准确可靠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没有显著差异。2、

社会、经济指标:目前与我们合作的莫廷公司,其国产OCT产

品在上市2年以来已经销售一百多台,使用样机30多台,占领

了整个国内医疗市场的25%左右,尤其是凭借其优质的性价比

/167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国产化研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进入到了诸多二级的公立医院以及私立眼科医院,使OCT这一

高端先进的诊断设备,真正走进基层,服务于大众。该公司还

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该国产OCT产品在世界眼科大会,亚太

眼科年会等国际会议上展出后受到各地眼科医生和经销商的

广泛关注,现正在进行国际市场的准入工作,预计在2011年底

进军东南亚,印度以及南美市场。3、项目获得的成果:发表

SCI文章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已发表论文13篇,待发表2篇;培

养研究生7名,青年医生4名。总而言之,目前国产OCT机的研

制已经成功,并且走上产业化的道路。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

验已经证实了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各项物理光学

、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下一步工作将继续完善

其各项检测性能,不断开拓其在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应

用前景。附:发表SCI文章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已发表论文

16篇,我们有8篇OCT相关文章。1)HuangLina,FanNing,Shen

Xiaoli,etal.ComparisonoftheDiagnosticAbilityofRetin

alNerveFiberLayerThicknessMeasuredusingTimeDomainan

d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inPrimaryO

penAngleGlaucoma.YanKeXueBao.2011Sep;26(3):132-1

372)樊宁,黄丽娜,成洪波等,频域OCT对正常人和青光眼光感

受器细胞层厚度的检测,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43)黄丽娜

,樊宁,申晓丽等,OCT检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局部缺损

的初步研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64)黄丽娜,申晓丽,樊

/167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国产化研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宁等,SD-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可重复性研究,中

国实用眼科杂志[J],2010;6(10):39~425)黄丽娜,樊宁

,成洪波等,两种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测量兔眼视网膜厚度和组

织学检查的对比研究,眼科,2009,18(4):239~242.6)黄

丽娜,樊宁,成洪波等,STRATUS型与2000型相干光断层扫描仪

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比较,眼科[J],2008;17:29~

32。7)黄丽娜,成洪波,樊宁等,STRATUSOCT对正常人黄斑部

视网膜厚度和容积的测量,中国实用眼科杂志[J],2007;25:

1314~1318。8)樊宁,黄丽娜,成洪波等,STRATUSOCT测量正

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眼科[J],2007;16(4):23

7~240。9)ZhiyuanShen,MinWang,YanhongJi,YonghongHe,

XiangsongDai,PengLi,HuiMa,Transverseflowvelocityqua

ntificationusing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withcorre

lation,LaserPhysicsLetters,8(4):318~324,2011.10

)YongZhou,NanZeng,YanhongJi,YaoLi,XiangsongDai,Peng

Li,LianDuan,HuiMa,andYonghongHe,Irisasareflectorfor

differentialabsorptionlow-coherenceinterferometryto

measureglucoselevelinanteriorchamber,JOURNALOFBIOME

DICALOPTICS,16(1)015004:1~7,2011.11)PengLi,Yong

hongHe,HuiMa,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

phyandApplicationsforBiologicalImaging,IEEEProc.Int

.Symp.Biophotonics,NanophotonicsMetamaterials,p222~

/167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国产化研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225,2006

/167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控平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控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本项目为公司和郑州轻工业学

院联合开发的产学研项目。由于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

降耗的任务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

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国家机关办

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

2%,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是欧洲、

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1.5~2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

速发展过程中,预计到2020年新增城镇民用建筑面积为100~

/167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控平台

150亿平米,其中10亿平米左右为大型公共建筑,从而可以看

出针对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措施势在必行。二、技术原理本

项目采用强大物联网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实现对

公共建筑进行分类、分项能耗动态监测,通过远程传输等手

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并对各分类、分项能耗进行统计分析

,促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

水平,为高能耗建筑的进一步节能改造提供数据依据。三、

技术创造性与新进行(1)发明半双工通讯收发控制方法此

项技术可以使故障节点可靠地退出总线,对总线可靠运行提

供有效支持,提高网络稳定性。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这一

创新,解决了系统在通讯过程中存在的因某个网络节点出现

问题而长期占用总线的问题,保证了通讯的正常化。(2)电

机运行状态故障判断方法本方法根据电机在不同的运行状态

在其某一线圈绕组上的电压不同,检测该线圈绕组的电压值

,然后确定电机的状态,通过两路检测电路测量线圈绕组上的

电压值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3)发明直控式电器节能监

测装本发明包含中央处理、控制、检测、时钟、电源以及通

讯等模块,通过电流检测模块检测工作电流来识别电器的工

作状态,通过预置的控制接口,实现温度、时间累计、预设时

间和按日历时钟定时控制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节能自控

设计,满足用户不同的节能需求(4)采用专利产品“温控采

暖计费阀”,实现供热分户计量温控采暖计费阀是基于公司

发明专利(ZL200710141425.4)等多项专利技术研发,可以

/167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控平台

实现节能管理、分户计量、室内温度控制、供水温度检测和

阀开关控制等功能。突破传统按面积收费、吃大锅饭的弊端

,实现了分户采暖的”按需使用、按量计费”。(5)实现了

公共建筑能耗的分类、分项监测本项目根据技术导则进行设

计开发,实现了对公共建筑能耗的分类监测,对电能进行分项

监测,并对能耗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展示等,方便相关

部门对公共建筑用能的监督。(6)兼容了对空调和集中供

热的分户监测和控制。在本系统中实现了对中央空调末端、

分体空调和集中供热的分户监控,从而对建筑中耗能严重的

用户重点监测。从末端控制能耗的浪费,降低建筑的总能耗

,实现能耗监测和节能控制共同作用,达到更有效的节能。(

7)实现对空调和供热的耗能的节能控制实现远程对中央空

调末端、分散式空调和集中供热进行节能控制管理,分别通

过能耗监控器、分散式空调表和温控采暖计费阀等计量设备

进行控制管理,如远程开启、关闭,设定室内温度、温限设置

、时段设置等,为节能提供技术手段。四、技术成熟程度及

适用范围目前,本项目产品处于小规模生产阶段,采用公司成

熟的专利技术产品。本项目适用于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

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控。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

:本项目已经在河南省多个项目示范应用,应用情况良好,受

到用户的好评。存在的问题:(1)系统界面设计不够美观

,在用户体验方面还需要再进行改进;(2)系统综合集成强

/167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控平台

度不够,需要完善的细节较多;(3)系统功能满足目前市场

需求,但随着市场的变化,需要不断升级,满足更多的功能需

求六、奖励情况2013年,末端监控设备分散式空调、温控采

暖计费阀被认定为河南省工业节能产品;2013年,末端监控设

备温控采暖计费阀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应用

于本项目末端监控设备温控采暖计费阀的发明专利“IC卡采

暖计费控制阀及其采暖计费管理方法”荣获郑州市专利二等

奖;2014年,末端监控设备分散式空调表荣获郑州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2014年,应用于本项目末端监控设备能耗监控器的发

明专利“一种电机运行状态故障判断方法及其检测装置”荣

获郑州市专利二等奖

/1673/ 高压瞬态量的光电测量方法
高压瞬态量的光电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674/ 一种全密封智能燃气表控制盒1
一种全密封智能燃气表控制盒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密封智能燃气表控制盒,属一

种智能燃气表的配套装置,包括控制盒座与控制盒上盖,控制

盒上盖安装在控制盒座的上方,并与控制盒座之间形成腔体

,且所述的控制盒上盖与控制盒座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一密

封圈,所述的控制盒上盖与控制盒座之间的腔体中设有隔板

,且控制盒座与控制盒上盖之间的腔体至少由所述隔板分为

全密封舱与可开启密封舱;且构成所述可开启密封舱的控制

盒上盖上还设有电池舱门,所述电池舱门与控制盒上盖的接

/1674/ 一种全密封智能燃气表控制盒1

触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且电池舱门与控制盒上盖之间还

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全密封智能

燃气表控制盒结构简单,密封性能优异,且适宜于在各种类型

的智能燃气表上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1675/ 一种太赫兹或红外微测辐射热计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太赫兹或红外微测辐射热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或红外微测辐射热计,包

括用于非制冷太赫兹探测器或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微测辐射

热计的微桥结构,该微桥结构中的热敏电阻材料和光吸收材

料为氧化钒-富勒烯两元复合薄膜、或者是氧化钒-富勒烯

-碳纳米管三元复合薄膜当中的一种。这种氧化钒复合膜分

别由两维氧化钒与零维富勒烯两种成分、或者是两维氧化钒

与零维富勒烯和一维碳纳米管三种成分相复合而成,该微测

辐射热计及其制备方法能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

/1675/ 一种太赫兹或红外微测辐射热计及其制作方法

高了器件的工作性能,适宜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1676/ 城市设计智能手绘软件V1.0
城市设计智能手绘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了提高城市设计的软件绘图的效率和提升相关绘

图的准确性,结合城市设计、建筑绘图和人工智能,给定输入

手绘图像,能够根据手绘内容和事先指定好的手绘内容图标

,进行相关的3d建筑物的检索。本软件能够根据建筑行业绘

图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图像的需求展开设计,实现全自动的

建筑图标的自检索和3D图像的生成展示功能。一般情况下,

手绘图像中的建筑物具有形状不变性和位置不变性,因此手

绘图像的描述相比于其他目标检测既有一致性也有独特性,

/1676/ 城市设计智能手绘软件V1.0

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通用目标检测技术,结合建筑物的的自

定义属性对图像中各个建筑的组成成分的准确定位和描述。

基于高维特征匹配的建筑物聚类和识别技术,本方法采用基

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区域图像可分

辨特征的高维提取,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无监督的聚类算法实

现对相同的建筑图标的聚类,最后与图谱数据库中的图像进

行精确匹配,从而实现对输入手绘图像的准确识别。

/1677/ 鑫隆药品移动监管宝软件V1.0
鑫隆药品移动监管宝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鑫隆药品移动监管宝软件V1.0”项目列入浙江省

科技厅2017年第三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编号:2017

D60SA617360目前越来越庞大的药品流通体系和越来越多的

数据,监管部门依靠的传统的执法检查手段已经很难满足现

代管理的水平要求。那么监管的移动执法便是一个日渐重要

的需求,通过移动执法能法才能够有内外而外的进化整个监

管体系。现场监督检查实施信息化已成为各级食药监管部门

的监管趋势和方向,因此开发移动设备可使用的“药品移动

/1677/ 鑫隆药品移动监管宝软件V1.0

监管宝”系统是我公司后续药监软件改进的重要工作之一,

药械监管宝今后将能够实现重要信息查询、移动执法、GPS

实时定位、即时数据录入等功能,极大地提高食品药品安全

监管执法人员的机动能力和监管效率。

/1678/ 应对突发疫情经典方药的人用数据研究——《疫病史鉴》研究与编撰
应对突发疫情经典方药的人用数据研究——《疫病史鉴》研究与编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由五部分数据组成:(一)依据抗疫主题梳

理证据:抗击SARS期间,课题组曾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

研项目“历代疫病流行文献整理及献方献药研究(国中医药

科非典专项10号)”等紧急任务,编撰出版了《中国疫病史

鉴》、《古今中外大疫启示录》两部书,总共发行万余册。

抗击新冠肺炎期间,许多专家来电购书,但出版社已售罄。本

团队应急修订上述两书,引用其中相关内容,加入抗击中东呼

吸综合征、新冠病毒肺炎等内容,重编出版《疫病史鉴》一

/1678/ 应对突发疫情经典方药的人用数据研究——《疫病史鉴》研究与编撰

书以应社会需求。该书以新冠病毒肺炎等内容切入,系统回

顾了鼠疫、霍乱、天花、流感等疫病,重点编撰出新冠病毒

肺炎等13种疫病的防治史,同时从证候、方药等角度发掘梳

理出大量的卫生防疫证据。(二)方法创新突破传统:传统

观察(历史观察)史实的基本依据是“二重证据”法。198

6年以来,申报人曾根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曾做过引文分析硕

士论文;曾指导博士研究生继续研究“中医历史观察方法的

聚类研究”课题,发现《外台秘要》等医籍在引用时必注出

处的方法和1850年世界规定的参考文献著录要求不谋而合。

由王焘范式和近现代范式结合,将范行准辑佚出的晋唐间方

书内容用引文分析、同引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后,归纳创制

出引文辑复的传承范式,对学科体系结构、类型范式研究起

到重要作用。(三)辑佚补缺断代证据:因魏晋南北朝政治

离乱之故,这一时期的方书散佚严重。在古籍办资助下,团队

经过扫描、考订编排等工序,对范行准辑佚出的晋唐间范东

阳方、集验方、删繁方、经心录、古今录验方、延年秘录、

纂要方、必效方、广济方、产宝、近效方等11种方书作解题

整理后,2007年影印出版合订本,2019年出版单行本。这些史

料补充了该时期抗击疫病的缺失证据(包括今人尚未看到的

抗疫方药),筛选出基本抗疫方以及濒危状态下的急救方案

与对应方药。(四)充实地域专题证据:此前,赖文教授已

出版《岭南瘟疫史》,张志斌出版《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

》等,申报人围绕北方抗疫问题,曾安排4名博士生或博士后

/1678/ 应对突发疫情经典方药的人用数据研究——《疫病史鉴》研究与编撰

查漏补缺,对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历代疫情(重点是明

清疫情)以及防治方药(重点是芳香方药),参考他人发掘

出的证据作深入研究后,发掘出许多有价值的证据和对应抗

疫方药。(五)整合数据结论客观:史料中的症状、方药等

我们称证据,而把这些证据中症状、方药名、剂量等规范后

能被计算机识别者称为数据。通过对单味药、对药、角药(

三味药)在抗疫史料中被引用频次肯定其价值;通过同时被

引用或耦合频次研究其客观联系;通过引用辑佚数据链、同

被引数据链和耦合数据链等,客观构建卫生防疫体系结构。

以结构图表显示抗疫主题及其对应方药,能为国家决策提供

模型并储备应急方药。

/1679/ 获奖记录查询平台
获奖记录查询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开发目的:为人们查询获奖情况的过程带来便利面

向领域/行业:专业服务主要功能::获奖记录查询平台具

有系统完善,操作便捷等特点,可以快速的对活动有关的所有

工作进行规划和执行,提供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等功能。对

作品进行智能化分析,可视化呈现,根据实时环境进行高效率

、高性能的数据统计。节省了复杂的操作,给用户带来了便

利,是一个方便、快捷、可靠的办公平台。技术特点:便利

、高效、便捷、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泛。

/1680/ 基于多神经网络的DBPSK解调方法
基于多神经网络的DBPSK解调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的DBPSK信号解

调方法,解决现有DBPSK信号解调方法中误码率高的技术问题

。步骤包括:获取随机序列和加噪信号;获取加噪信号的采

样序列集;设定神经网络结构;获取多组神经网络训练集;训

练多个神经网络;对设定的待解调信号进行多神经网络解调

。本发明通过使用多个神经网络,解决了采样过程中采样时

刻不确定带来的解调误码率高的问题,并能同时完成对DBPS

K信号的解调和差分译码过程。本发明具有解调误码率低,解

/1680/ 基于多神经网络的DBPSK解调方法

调速度快,实现成本低,灵活性强等优点,可用于卫星通信、

深空通信。

/1681/ 张家口供电公司通信告警综合管理系统
张家口供电公司通信告警综合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立项情况:(项目由来和计划文号)计划内项

目,华北电网有限公司2006年第3批计划2、研制起止时间:

2006-01至2008-11-073、关键技术及其性能指标:1)不同

厂家、不同技术、不同接口通信告警信息的集结方法研究2

)告警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转换技术3)多样化告警信息

实时获取、告警过滤和事件报告可靠性传输机制4)告警信

息管理模型映射、告警关联、告警信息可视化和告警数据安

全存储等综合管理技术5)被管理的告警类别:SDH传输网管

/1681/ 张家口供电公司通信告警综合管理系统

的告警信息、电源监控系统的各种告警信息、通信综合监控

系统的告警信息、程控交换机网管的告警信息、可进一步扩

展其他通信管理系统的告警信息6)主要管理应用功能:告

警收集功能、告警信息的标准化传输、告警过滤与关联、网

络拓扑的呈现、告警信息的存储与查询、告警记录的统计分

析4、 发现、发明及创新点:1)实现了各种设备告警量的

综合采集2)统一规范的告警消息3)改变目前管理现状4)

系统为实现通信网统一管理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5、测试情

况及结论:系统能够实现目前四个接入系统(SDH光传输系

统、南瑞综合监控系统、易达电源监控系统、调度程控电话

交换系统)网络告警信息收集、告警信息的统一表示、告警

数据的综合分析与管理等功能,达到对电力通信网的告警信

息进行综合管理,提高通信网络和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缩短网络的停运维护时间,减人增效,为网络发展提供决策

支持的目的。系统内容响应准确,告警响应时间及时,满足

设计要求,可交付使用。6、应用情况及效果:通信告警综

合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并进行了试运行及较为完善的测试工

作,运行情况表明,系统各项功能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

期的目的,降低了网络管理与维护的难度。随着系统的逐步

完善,将大大提高网络管理效率。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分析:本系统具有综合性、开放性、规范性、可靠性和可扩

展性等方面的技术特点。系统可以完成多种告警信息的综合

管理,而且不影响原有系统的工作状态;可以提高SDH传输

/1681/ 张家口供电公司通信告警综合管理系统

网、通信电源、通信监控的综合管理能力。通信告警信息实

现综合管理后,可以将原有的分散管理状态转变为集中综合

管理,在现有维护人员的规模上,可以提高运行人员的维护

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时,综合告警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发布

功能可以提高故障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缩短设备的停运时

间,提高的系统的有效性。8、查新报告结论:1)针对不同

的通信设备,以不同的告警信息采集方式,获得全系统的综

合告警信息。2)利用(AdventNetvebNMS)开发综合告警管

理应用功能。3)系统选用了高性能的HP磁盘阵列,组成了

RAID5控制器,其中包含检验数据,可以实现磁盘热拔插。

通过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的对比分析,在国内文献中,未见

具有以上特点的通信告警综合管理系统的报道。9、推广应

用前景:系统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具有普遍意义

。系统的体系结构是开放式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的伸缩

性,可以灵活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电力通信网。此外,系统的

管理内容可以方便扩充,以适应不同管理场合。所以,项目

的研究成果可以在不同的供电公司推广应用,发挥更大的社

会和经济效益。

/1682/ PLC气体钟罩式标准装置控制系统的研究
PLC气体钟罩式标准装置控制系统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设计一套基于力控组态软件平台的钟罩式气

体标准装置的控制操作系统,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该系

统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保

证数据准确可靠,通过上位机完成对整个装置的控制。系统

启动后,通过界面实时显示现场情况,使操作者对整个装置的

运行情况一目了然,系统运行时,自动调整流量大小,采集流

量仪表的信号,对系统的温度压力实时监控采集,将采集到的

数据存入组态数据库中,对设备进行精确控制。检定完成后

/1682/ PLC气体钟罩式标准装置控制系统的研究

,系统依据被检流量计类型按照相关的规程进行计算,然后将

计算结果代入设计好的标准记录和证书模板内,打印输出。

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对以往的检定结果进行查询。也可以使

用组态数据库对检定数据进行维护。整个装置需要一套电源

控制柜为所有的动力设备,照明设备和控制设备提供电源,并

有过载、过量、过压及漏电保护措施,同时系统采用接地、

屏蔽、滤波等EMC措施,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高

精度气体流量计检定提供必要的保障。

/1683/ 自组织网络中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功率控制研究
自组织网络中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功率控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领域,面向解决“

认知无线电自组织网络中的功率控制”问题,设计开发了自

组织网络中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功率控制方案,通过对关键技

术问题的研究和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正

确性。经过项目组成员两年来的不断努力,取得了较好的研

究成果,并在相关单位的协助下,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取得

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项目旨在研究能根据网络环境的干扰

情况实时地自适应调整发射功率的认知无线电功率控制算法

/1683/ 自组织网络中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功率控制研究

,同时比较和验证不同功率控制算法的性能,分别提出了三种

功率控制解决方案,为自组织网络中认知无线电设备的功率

控制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

/1684/ 大天鹅越冬栖息地选择、恢复与评价技术
大天鹅越冬栖息地选择、恢复与评价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2014年2月开始连续5年对在三门峡库区越冬的大天

鹅系统地开展了行为、食性、栖息地选择、栖息地恢复重建

和优化、栖息地评价、种群动态和生态招引等研究与示范,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越冬大天鹅的栖息地选择、恢复和评价

技术体系,并在天鹅湖湿地公园和黄河公园等处应用开展栖

息地恢复、优化和大天鹅生态招引示范,取得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施后,使黄河公园越冬天鹅从无到有,增加到600余只

;天鹅湖栖息地结构明显优化,越冬天鹅数量超过5000只,成

/1684/ 大天鹅越冬栖息地选择、恢复与评价技术

为全国最大的大天鹅越冬地;并创造了大天鹅在黄河流域城

市中野外自然繁殖成功的奇迹,推动了三门峡市的生态文明

建设和旅游业发展。该技术为在整个黄河三门峡库区开展大

天鹅越冬栖息地选择和修复提供了具体的适宜位置和恢复区

面积,以及栖息地的恢复重建的适宜生境参数范围。该项技

术可在黄河流域广泛应用,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1685/ 神州运通兑积分软件1.0
神州运通兑积分软件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神州云积分致力于在中国市场打造中国乃至全球最

大的通用积分联盟,真正实现积分领域的联网通用。神州云

积分项目将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各行业(电信、时尚百

货、信用卡、航空旅行、休闲娱乐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消费者在日常消费的时候都可以获得商家的积分奖励,而且

奖励的都是同一种积分,再也不用随身携带那么多张卡。积

分兑换时也简单便利,可以“像现金消费一样”使用通用积

分,换取自己希望获得的各种产品或服务。神州运通兑积分

/1685/ 神州运通兑积分软件1.0

软件是内嵌于云积分网站内的一款软件,其起到的作用是可

以将不同商户的积分以一定的比例兑换成神州运通的积分,

该积分可以在网站内使用,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实现了消费

者和企业共赢,提高积分持有者的幸福指数,鼓励消费,拉动

内需,节约社会成本,商户使用神州运通平台接入积分,减少

了资源的重复性投入。该软件的开发环境如下:cpu:i5~

3450,内存:4G,硬盘:500G,运行环境:CPU:IntelE5-262

0,内存:16G,SAS硬盘:300G。使用Java、PHP两种编程语言

编写而成。神州云积分的通用积分模式通过联合不同行业、

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商家,实现了积分的通积、通兑和通

用,不仅降低了传统沉淀积分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而且为商

户创建了一条全新的营销通道。通过网站的建立,神州运通

公司在国内率先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通用积分应用平台,建立

市场领先优势,引领国内通用积分市场导向。该技术已成功

申请软件著作权一件。

/1686/ 一种羊用新型保育围栏
一种羊用新型保育围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用

新型保育围栏,包括围栏腰和围栏门,所述围栏腰为弧形,所

述围栏腰具有一缺口,所述围栏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围栏

腰的缺口处,所述围栏腰上设置有若干的安装孔,每一个所述

安装孔内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围栏板,所述围栏板沿所述围栏

腰的切线方向设置,相邻围栏板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围栏板

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围栏板顶部设置有避雨顶棚,所述

避雨顶棚轮廓为弓形,所述避雨顶棚轮廓的圆弧半径大于所

/1686/ 一种羊用新型保育围栏

述围栏腰轮廓圆弧半径。本申请的羊用新型保育围栏,装拆

方便,能够实现通风避雨功能,同时保证母羊和羊仔不受大风

吹袭,有效降低母羊和羊仔患病风险,提高母羊身体恢复质量

和羊仔成活率。

/1687/ 赛艇速频仪的研制——赛艇专项技术训练实时评估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赛艇速频仪的研制——赛艇专项技术训练实时评估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建立运动员个性化的专项技术信息数据库,强化对

运动训练过程的监控与技术评估。在现有研究成果和技术手

段的基础上,实现赛艇训练过程中专项技术参数(艇速、浆

频等指标)的实时人机交互功能;开发出能够应用于训练实

践的科研产品实体;产品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

的技术标准;为后续研究、产品优化、升级做好技术储备。

开展了对艇速、加速度、浆频、角度、力量等高精度电子传

感器进行实船功能模拟测试和系统模块集成的应用研究与开

/1687/ 赛艇速频仪的研制——赛艇专项技术训练实时评估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发;验证了多参数数据的集成与实施存储;测试了集成数据实

时无线通讯传输技术;研制的工程样机进行了实船测试。

/1688/ 复杂神经计算模式及自适应学习理论研究
复杂神经计算模式及自适应学习理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复杂神经计算模式及自适应学习理论研究”项目

,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模糊逻辑系统和前馈神经网络本质上

的等价性,定义了矩形波神经网络和非线性神经网络的数学

模型,突破了两个前沿领域的边界,为模糊逻辑系统、神经网

络以及神经模糊系统提供了数学基础和实现方法;为神经计

算最重要的变体模式之一的群智模型首次建立了系统动态演

进离散时变理论,推导出系统在探索与发掘之间的平衡关系

,给出了系统收敛的必要充分条件和涌现性相变点,图示了收

/1688/ 复杂神经计算模式及自适应学习理论研究

敛区以及谱半径和收敛率,为该涌现模式的理论分析和实际

应用提供了可控性;首次证明了在线梯度学习算法的权值有

界性,完整回答了“在线梯度算法何时权值有界”的公开问

题,突破了由于刘维尔定理及传统中值定理在复数域不再成

立的限制,构建了自适应确定动量因子的神经计算学习理论

;提出一种广义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为其构造了一种在线学

习控制策略和结构,证明了资格迹与控制对象具有相同的动

态特性;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通过对

逼近参数向量范数未知界限估计值的在线调节,证实了闭环

系统的所有信号是一致有界的;创新性地提出了广义正态分

布、分数低阶循环统计量的概念及神经计算方法,有效抑制

了脉冲性噪声和同频带干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课题组在

该研究领域持续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工作,得到多项理论创

新成果。课题组在IEEETRANSACTIONSONNEURALNETWORK、IE

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IEEETRANSACTIONSON

SYSTEMS,MAN,ANDCYBERNETICS、IEEETRANSACTIONSONFUZZY

SYSTEMS、IEEETRANSACTIONSONBIOMEDICALENGINEERING、N

EURALCOMPUTATION,NEURALPROCESSINGLETTERS、NEURALCOM

PUTINGANDAPPLICATIONS、NONLINEARDYNAMICS、SOFTCOMPU

TING、PATTERNRECOGNITION,INFORMATIONSCIENCES等重要国

际期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该项目研究成果处于国

际领先水平。

/1689/ 飞控计算机虚拟仿真环境
飞控计算机虚拟仿真环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该项目来源于总公司“九五”预研课题

“飞控系统虚拟原型机技术研究”(36.6.2)之“多余度飞

控计算机虚拟实现子系统”。2.项目所属技术领域该系统

所属专业领域:系统仿真技术3.主要内容在新型飞控系统

设计之初的概念设计阶段,为了给飞控计算机设计提供一个

方案验证和软、硬件初步综合的试验环境,避免传统的等飞

控计算机实物制造出来发现问题再作修改所带来的费用和时

间上的浪费,达到及早发现设计缺陷,及早改进设计的目的

/1689/ 飞控计算机虚拟仿真环境

,特开展了此项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建立了可支持不同型号

飞机的多余度飞控计算机功能仿真环境。该环境由五台通用

计算机、实时网络、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部

分构成。它以多余度飞控计算机仿真机为核心,以基于MAT

RIXx的控制律设计、仿真、代码自动生成及加载运行系统为

辅助工具,具有支持飞控系统试验的飞控计算机实时输入输

出接口、航空机载总线(1553、429等)仿真单元及支持各

种飞控计算机软件执行的全系列仿真软件。4.特点主要技

术特点:①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PC机保护模式下运

行解决了用通用计算机实时网络系统对机载多余度容错飞控

计算机系统的仿真;②利用映射内存及光纤传输技术实现了

飞控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叉传输及多余度飞控计算机之间的

实时通讯与同步;③实现的基于MATRIXx的控制律自动生成代

码在Vxworks操作环境下的仿真应用,建成控制律从设计、

仿真到生成目标代码的一体化开发环境。5.应用推广情况

该环境的研制成功及在飞控计算机研制中的应用,必将大大

缩短飞控计算机乃至飞控系统的研制周期、节约研制经费、

提高一次设计的成功率。

/1690/ 基于工业工程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基于工业工程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达竹煤电集团公司根据煤矿跨区域、安全管理要素

多、安全管理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精细化程度不高的实

际情况,与西安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北京中安达远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构建了"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

统"平台。系统平台以工业工程理论指导,重点围绕&

quot;人本"和"协同"管理的具体应用,包

括门户管理、培训考试监管、隐患三违闭环管理、事故管理

、责任考核管理、班组建设管理、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管理、

/1690/ 基于工业工程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生产调度管理、高层安全管理、安全评

估等11个功能模块,能实现川煤集团"五级"安全

管理的有效结合。该系统基于PDCA闭环管理思想,应用SA、

IE改善、人因测评等技术,实现了对煤矿井下的无线网络通

讯和手持终端设备相融合的监管监控;设计了煤矿每日一题

短信培训动态考核模块;建立了闭环管理的煤矿班前安全培

训考核体系、防人因失效检测的安全评价确认平台、煤矿隐

患三违分类分级及煤矿事故致因的企业规范;实现了煤矿内

部技术信息管理和煤矿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动态评估等工艺

流程的自动化智能管理。该系统在研发中遵循J2EE架构,采

用B/S三层体系结构及中间件技术,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可靠性、灵活性。通过业务流程再造、ajax等技术对系统性

能进行优化,保证其易用性。在系统性能方面,业务高峰时

每分钟能够同时处理150笔数据维护更新操作,200笔的数据

查询操作;在150个并发用户访问时,确定条件的信息查询

响应时间小于5秒钟;每笔业务的响应时间在5秒以内。在安

全性方面,系统实行内外网隔离,加强在角色管理、登录认

证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安全性服务。本系统经

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同类系统的领先水平,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适用于国内所有煤矿企业。目前该系统已在达竹煤电集团

公司下属13个单位全面推广,使用效果良好。川煤集团的下

属子公司也有十几个煤矿正在推广使用该系统。四川安监局

、煤监局拟在全川内推广。本系统平台将不断进行创新完善

/1690/ 基于工业工程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

,使其成为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的通用平台。

/1691/ 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动态感知与运行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动态感知与运行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深入推进“两

个转变”、“一强三优”等现代公司战略目标,信息化已成

为公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创新、推动科学发展

的重要抓手。随着“云”“大”“物”“移”的快速发展以

及应用对信息通信运行技术支撑能力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

求。在十三五中期,公司陆续开展了SG-ITOM3.0总体设计、

以及一体化“国网云”建设等专项工作,不断完善公司信息

通信运行过程评价体系,以“管理集约、运行精益、作业智

/1691/ 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动态感知与运行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能、服务敏捷”为目标,全面提升运行工作的安全、质量、

效率、效益。同时,经过信息化SG186和SG-ERP建设,公司已

建成三地集中式灾备(数据)中心、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和

软硬件、公共数据、应用服务三大资源池,有效支撑“横向

集成、纵向贯通、二级部署、三级应用”的一体化企业级信

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使得公司IT基础架构极具多样性,信息通

信运维对象的规模和复杂度也越来越高,这决定了公司无法

全面借鉴互联网企业的IT基础架构运维经验。IT基础架构运

维对象涵盖了除业务应用和机房环境外所有资源。而公司各

单位在实际执行IT基础架构运维业务职责时面临着很多具体

的困难,制约公司各项顶层设计应用落地执行成效。例如新

建系统导致现有硬件架构变更频繁,需求估算也经常脱离运

行实际,资源浪费较多且架构不易管理;IT基础架构资源整体

回收与分配时执行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缺少技术手段统筹

评估IT基础架构,对容量风险预判不足;检修计划与缺陷处置

缺少一定的联动,与风险管理也存在脱节,很多潜在的异常并

不能被调控检测到,事后处置偏多,无法保障实时效;配置管

理以有效管理IT基础架构配置信息变更,数据缺失及不一致

现象频现影响管理成效。在这个背景下,国网甘肃省电力公

司联合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国网信息通信分公司、全球能

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和南瑞集团有限公司针对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运维过程中的

拓扑自发现技术,配置信息自动感知及自维护机制、运维数

/1691/ 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动态感知与运行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运行指标优化等各阶段的基础理论和

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各合作单位的产业化推广的基

础上对本课题的研究的技术进行产业化推广和标准化建设,

为我国电力信息化系统中的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平台提供技

术保障和支撑,进而更好提升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水平。

/1692/ 武汉市城市合作银行电子联行系统
武汉市城市合作银行电子联行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是根据武汉人行的要求,为电子联行、天地

对接的需求开发的业务系统。系统内容包括广域网络建设与

联行软件开发。采用INFORMEX7.1为数据库,ESQL-C为开发工

具。并在TONGLINK通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了

开发武汉城市合作银行网络中心与清算中心。开发中采用了

网络防火墙,NFS技术,存储陈列RAID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

该系统开发成功,使电子联行业务实现了电子化,在途资金从

原来的3天缩短成实时。该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693/ 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研发和示范应用
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研发和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物联

网应用支撑平台研发和示范应用”项目(2012BAH26B00)②

研究目的与意义突破多种传感器集成技术,研发物联网应用

中间件,研究传感信息统一接入等标准规范:研究基于TD-L

TE技术的物联网信息传输应用集成技术,建设完成北京市物

联数据专网,为北京市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提

供网络支撑:研建覆盖北京城区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并

进行示范应用,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核心业

/1693/ 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研发和示范应用

务的集成创新应用,预计到2015年本课题支持建立的物联网

应用产值达5亿元以上,可有效提升北京市物联网各类应用业

务处理能力。③主要论点与论据(包括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i.研发完成物联网应用中间件研发完成物联网应用中间件产

品,并从物联网网关产品、终端加工测试、物联网应用中间

件检验测试和物联网应用开发实验环境综合测试三方面通过

第三方测试。1)支持RFID,一维、二维条形码:整合GPS、视

频系统2)满负荷连接状态下单路数据采集速度小于10毫秒3

)满负荷连接状态下数据包发送延迟小于10毫秒4)单次读写

数据协议的转换和处理速度小于10毫秒5)连接和管理不超过

500个终端设备6)支持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TCP/IP、WA

P、TD-LTE7)支持数据包的自定义分析8)支持多种格式的数

据采集和转换9)支持事件筛选、事件触发和事件自定义ii建

设完成北京市物联数据专网建设完成基站超过300个,五环内

室外信号覆盖率超过86%。包括:1)提供中长距离的无线传

输信道,形成无线数据专网覆盖,并与有线政务专网进行整合

。2)开始建设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全网软硬件设施,该

系统目前可实现设施资产管理、网络拓扑管理、网络接入管

理和网络设备管理功能。3)实现WAPI证书管理机制,可在网

络中心实时查看各局点的使用情况,真正实现安全的、可管

理的政务物联数据专网。4)实现CPE中嵌入网络层可信安全

模块,对IP数据分组进行认证、加密来基于网络层的通信安

全。Iii.研建完成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研建完成北京市物联

/1693/ 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研发和示范应用

网应用支撑平台,包括基础设施、感知资源管理、数据管理

、通用服务和应用系统。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网络部分采用

TD-LTE技术,项目执行过程中基于TD-LTE技术的物联网信息

传输技术的研发工作与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的研发和

应用示范穿插进行、螺旋上升,把应用系统的实用性、可靠

性与TD-LTE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物联网

应用支撑平台的技术资源采用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的资源云

模式,集成服务计量、云安全、部署管理、性能管理、可用

性管理以及镜像生命周期管理等主要功能形成可靠的资源云

服务平台。1)编码服务2)目录服务3)物联基础信息服务4)物

联信息交换服务5)物联共享服务资源服务6)物联位置服务④

创见与创新1)物联网应用中间件中采用三层业务架构完成整

体系统逻辑的设计思路,并通过网络通信框架管理完成服务

端与网关端的信息交互业务。2)物联网应用中间件突破传统

物联网行业倚重传统传感网及微机控制系统的模式,使感知

与标识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计算与服务技术、管理与支

撑技术有机结合。3)物联网应用中间件通过服务端和网关端

的数据处理功能,为上层业务提供友好的拓展应用接口,屏蔽

底层数据异构性,使用户减少大量基础性编程工作,有效提升

上层业务开发的效率。4)物联网应用中间件网关端提出内核

驱动与应用层驱动方案,将真实设备与标准化虚拟设备之间

的映射通过文件管理的方式进行融合,有效地进行了底层数

/1693/ 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研发和示范应用

据筛选与异构处理。5)物联网应用中间件服务端采用web工

程作为上位机的形式,结合数据库、组件集成和web开发技术

,为上层用户提供一个B/S模式的展示界面的同时,实现上位

机操控功能。6)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将应用中间件与云平台

、分布式系统有机的结合,为物联网应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

了平台化基础。7)北京物联数据专网通过大规模部署基站以

及优化网络与测算工作,已实现城区五环内大部分地区,并在

实际应用中有效地发挥了市政专网的作用。⑤社会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本成果是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

,可降低物联网应用建设成本,确保传感信息安全,高起点、

专业化地实施物联网应用,从而为物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和

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成果先后在基于

物联网的北京市路侧停车管理系统、丰台区公共服务用户液

化石油气监控系统、基于物联网的城市供热服务运行管理系

统、智慧延庆、城市生命线、北京市供热室温监测试点项目

、北京市供热统计系统、北京市能耗监测系统等项目中得到

应用,已形成销售收入超过5.07亿元人民币。本项目成果还

可广泛应用于市政管理、公共安全、智能交通、医疗卫生、

农业、生态环境等市政管理与社会管理领域的物联网应用,

产业化前景明朗,市场规模巨大。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1694/ 帝联EasyCDN网络加速软件 V3.0
帝联EasyCDN网络加速软件 V3.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产品是该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一套可管理的,图

形化的,一站式的网络内容加速平台。针对互联网目前存在

的网络数据传输延迟和内容集中放置两大问题,CDN技术通过

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的方法,使

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Internet网络拥塞状况

,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

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因所造成的用

户访问网站响应速度慢的问题。产品适应性广泛,可提供网

/1694/ 帝联EasyCDN网络加速软件 V3.0

页加速,流媒体加速,文件下载加速,智能DNS解析等服务。

/1695/ 城市场景下基于云处理及车车通信的车联网研究与应用
城市场景下基于云处理及车车通信的车联网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交通系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

代的城市结构和人们的出行习惯。由交通拥堵、车流量大等

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频发。出行道路的选择,行驶的安

全性,交通事故的紧急处理,停车难等问题在困扰着有车一族

的同时,也在困扰着政府和管理职能部门。发展智慧交通成

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车联网正成为智慧交通发

展的关键一步,基于此的一系列应用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

原动力。车载自组网是近年来无线网络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的

/1695/ 城市场景下基于云处理及车车通信的车联网研究与应用

研究热点之一。车联网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

技术,推动汽车产业从单纯产品制造向产品和服务融合创新

转型。通过感知实现性能优化和控制,车联网还能够提升汽

车能效、便利性和效率。当前,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一部分

,已经为全球产业界所关注。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经过投资

支持后,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一套基于数据中心

(云端)的车载信息平台数据中心监控演示系统,提出具有

可以处理平台上大规模并发的商用车的海量数据存储、传输

的方案。演示系统支持大规模并发计算。提供城市场景下基

于跨层的车车通信协议研究与实现,NS3仿真器环境下演示,

在5*5的曼哈顿模型街区,2000m*2000m的城市场景下,提出的

UMOPR路由协议在分组投递率和端到端平均延迟性能方面优

于AODV、DSDV、OLSR协议,平均车速在10m/s时,分组投递率

为72%,高于预期设定的70%,平均端对端延迟为135ms,低于预

期设定的0.15s;车速在20m/s时,分组投递率为62%,高于预期

设定的60%,平均端对端延迟为150ms,低于预期设定的0.2s。

项目预计发表SCI/EI文章2-3篇,申请专利1项。实际发表论

文数量超额完成预计发表论文数量。详细信息如下所示:发

表SCI9篇,发表EI2篇,发表专利6篇,出版著作2篇。

/1696/ 梦珑笔记本计算机、龙芯2E开发板、税控SOC验证板
梦珑笔记本计算机、龙芯2E开发板、税控SOC验证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梦珑笔记本计算机技术指标:处理器:龙芯2E处理

器,512KBL2Cache,主频600MHz~800MHz;芯片组:北桥自

主设计,集成加密功能(可选);南桥:VIAVT82C686B;主

存:512MBDDR333;显示器:LCD12.1〞XGA(1024x768,4:3

);图形加速设备:独立显卡,ATIRadeon7000-M,16MB显存

;硬盘:2.5〞HDD,40GB(5400RPM);光驱:COMBODrive(D

VD-ROM+CD-RW);接口:一个麦克风、一个耳机、一个VGA、

三个USB2.0,一个RJ45以太网接口网络:10/100Mbps自适应

/1696/ 梦珑笔记本计算机、龙芯2E开发板、税控SOC验证板

网卡,支持802.11gWLAN模组;音频:符合AC′972.3规范,

内建扬声器和麦克风;电源适配器:20V直流输出,2.5A,

50W(通过3C认证);100-240V交流输入,50-60Hz,1.5A;

电池:6芯/4800mAh;尺寸:320.0(W)×242.0(D)

×22.0(H)mm/28.0mm(F/B);重量:1.8kg。产品特点

:自主性、安全性、低成本、低功耗应用领域:可广泛应用

于政府办公、国防信息化及海外市场。龙芯2E开发板预留多

个扩展插槽,方便开发。可提供BIOS、内核源码和完善的技

术支持。另CPU使用测试座,可用于CPU验证。子卡为Raedo

n7000M显卡验证卡,使用测试座,可用于Raedon7000M芯片

验证。税控SOC验证板税控SOC验证板使用VIRTEXII-PFPGA。

可用于存储(SDRAM、NANDFlash、NorFlash)控制器、以太

网控制器、LCD控制器、USB控制器及其他低速功能(PS2、

SPI、UART等)控制器验证。可提供源码用于SOC开发。另有

流片芯片子卡,可用于税控方案开发。我公司自己进行逻辑

设计和物理设计并流片成功的SOC芯片子卡,可插到税控SO

C验证板上,用于芯片验证和方案开发。

/1697/ 水田机械测试工程车整套设备研制
水田机械测试工程车整套设备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698/ 土质边坡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方法和系统
土质边坡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方法和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监测系统由光纤传感线路、坡面固定点、深部位

移监测装置、数据采集设备、计算机以及数据处理软件构成

。它采用基于自发布里渊散射原理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通过将特殊光缆按照逐点固定的方式铺设在边坡的坡面,测

量坡面变形;通过将光纤对称粘贴在测斜管的外表面,借助

测量测斜管变形测量边坡深部土体的变形。光纤的应变和温

度采用BOTDR进行采集,并通过构建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仪器

的远程控制和数据的实时采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互联网络

/1698/ 土质边坡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方法和系统

传输至远程计算机,由数据分析模块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再现

和分析,并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和预报。该测量系统具

有分布式、远程、自动测量、精度较高等特点,适用于土质

边坡坡面及深部土体变形或位移的测量及稳定性评估。

/1699/ 河北太行山自然与生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 V1.0
河北太行山自然与生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 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河北太行山自然与生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

和河北太行山自然与生物资源信息系统相关,但可以独立运

行的管理软件,该数据库系统的框架和功能在C/S与B/S结构

相结合的其他系统中能够通用,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数据

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用途是通过数据库管理、数据维护、系统

维护三个模块实现对自然与生物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维护、

系统扩展、权限和安全管理。

/1700/ 盈科图像处理
盈科图像处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利用MODIS的水汽吸收通道、CO_2吸收通道和红外

大气透明通道,将大气和地表参数同时视为未知量,利用大

气-地表相互作用关系时,大气-地表同时反演。反演采用查

表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研究进展:1、取得的成绩:利用

陆地卫星TM图像完成了内蒙古红花尔基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分

类,提取了樟子松林的分布信息;2、存在的问题:红花尔

基地区的樟子松属沙地樟子松或成片分布或零星分布。由于

受像元分辨率的影响,零星分布的樟子松往往在图像呈混合

/1700/ 盈科图像处理

像元信息,误分的概率较大;3、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针对

另一类型的樟子松(山地樟子松)的分布及其周边环境进行

遥感分析。

/170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自评估系统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自评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自评估系统采用国际先进技术,

研究开发等级划分自动化测评工具。可适用于任何需要实施

等级保护的单位的自我测评工作,也可应用于测评机构、信

息安全服务商、国家监督检查机关,对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

识,避免或减少由于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积极的作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自评估系统是一套网络系统安全性评估分

析软件,实现了将现有的信息安全评估操作,完全借助于计

算机完成。从前期的资产识别到最后报表输出,系统都有相

/170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自评估系统

应的功能模块。实现了由“委托评估”到“自评估”的转变

。解决了工作人员用传统方式进行评估带来的标准不统一问

题,减轻了日常重复的工作量,使评估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

准确性。公安部等相关部门依据国家的等级保护要求制定了

定级指南及其它相关文件,但这些文件的要求是从国家这个

层面提出来的,相对比较宏观,对于许多组织而言,要结合

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落实就比较困难,因此,基于我单位对等

级保护的深入研究,以及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合作基础,研制

开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自评估系统。国外在信息安全评估工

具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已知的工具如@RISK等,但这种工

具多集中应用于国防安全领域,技术获取难度大。国内的信

息安全测评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多集中于检测工具的研

发,如启明星辰等;国内已有的风险评估工具大部分是基于

主机的或者面向特定应用的扫描工具,这样的工具在单点测

评上表现优秀,但在风险的关联综合分析方面表现欠佳,无

法满足重要信息系统对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而我们又不能

依赖于国外产品,因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

的问题,它关系到国家主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制开发

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版权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自评估系

统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迫在眉睫。从社会需求角度考虑,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网络安全现状值得忧虑,一些公司因为安全问

题而推迟网络互联的计划,一些已经连入Internet的用户,

终日惶恐不安,他们对动态网络安全检测产品的需求量很大

/170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自评估系统

。从安全角度考虑,外国产品虽然目前比我们功能强大,但

我们不能排除他们在帮助我们的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将是

安全隐患甚至是灾难。因此,研制具有自主版权的信息安全

等级保护自评估系统在保证国家主权和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该系统已在全省信息安全等级评估工作中试用,为从事

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信息安全评估机

制,解决了工作人员用传统方式进行评估带来的问题,减轻

了日常重复的工作量,使评估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同时,该系统的存档机制可以保存更多的历史评估记录,而

不需要加重数据库的负担,简单备份,便于传输,兼容性好

,适用于各种操作系统平台。效果良好,计划向全国推广应

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自评估系统作为用户工具,能够满足

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自评估的需求。根据省公安厅要求,

各互联网运营单位、数据中心、互联网使用单位都要通过安

全评估,每套软件按2000元计算,推广2000家单位,可实现

产值400万元。

/1702/ 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接入网络选择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接入网络选择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接入

网络选择方法。主要解决网络选择过程中候选网络未来负载

变化和参数不确定性对用户性能的影响问题。实现过程是:

各候选网络基站收集所在网络当前的负载信息以及用户接收

到的信号强度信息;利用集成BP神经网络预测各候选网络未

来负载的变化趋势;利用归一化和模糊逻辑处理网络负载和

用户接收信号强度;利用代价函数计算候选网络的技术指标

;利用多目标决策综合衡量网络的技术指标、网络参数和用

/1702/ 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接入网络选择方法

户需求,得到各个候选网络的适宜接入度;各个基站将所在网

络的适宜接入度通过无线使能器发送给用户;用户比较后,选

择具有最大适宜接入度的候选网络作为目标网络。本发明能

够有效能够降低用户接入网络时的阻塞概率和服务过程中的

中断概率,实现为用户选择最佳接入网络的功能。

/1703/ 面向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产品制造与封装一体化集成技术
面向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产品制造与封装一体化集成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目标是通过对现有的信号处理与接口电路设

计技术的提升,通过对现有的加速度器件和陀螺仪器件的设

计和工艺的优化,通过对磁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研究、

设计和工艺研发,通过对LGA等特殊封装技术的研究和封装生

产线的建设,通过惯性、磁力和压力MEMS传感器件批量测试

平台的开发,通过传感器具体应用算法的研究,通过对MEMS器

件生产线和封装生产线的长期持续投入,在士兰微电子体系

内掌握惯性、各向异性磁阻、压力等MEMS传感器器件结构的

/1703/ 面向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产品制造与封装一体化集成技术

设计、信号处理电路电路的设计、上述三种MEMS器件芯片的

制造、上述三种MEMS传感器产品的封装制造、批量测试平台

开发和多维传感器应用算法研究所需要的所有技术,构建面

向移动互联智能终端、家庭智能终端、医疗智能终端、车载

智能终端等的完整的系统设计与生产制造体系,形成多维传

感器的产业发展基础。士兰微电子通过本专项的支持、利用

公司现有的研发和生产设施基础,大幅提升了小信号处理与

接口电路设计技术,在加速度器件和陀螺仪器件的设计和工

艺上取得了良率和防粘附性能的优化。开发完成了惯性、磁

力和压力MEMS传感器件批量测试平台,并在公司体系内掌握

惯性、各向异性磁阻、压力等MEMS传感器器件结构的设计、

信号处电路的设计、批量测试平台开发和多维传感器应用算

法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技术。1)本项目以IDM的模式,开展了传

感器结构和芯片设计、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与测试技术研究

;MEMS器件芯片制造、封装、测试量产化技术研究;2)内置M

EMS传感器的智能射频电子标签(RFID)的技术研究;3)基于

MEMS惯性传感器的北斗卫星导航/惯导组合导航算法及接收

机模块的技术研究。4)完成10/12/16位ADC电路、aF级小电

容差分检测电路、H电阻桥差分检测电路和陀螺闭环驱动环

路的设计验证,开展了惯性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磁力计、压力传感器的测试和产业化技术研究。2013年

至2017年销售了5185万只(组)惯性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

压力传感器;建立了具有月产600万只以上的惯性传感器、地

/1703/ 面向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产品制造与封装一体化集成技术

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平台,具有

相当规模的批量生产能力及良好的经济效益。

/1704/ 面向对象的通用化工过程模拟分析系统--ECSS化工之星
面向对象的通用化工过程模拟分析系统--ECSS化工之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用化工过程模拟软件的研制是科技界关注的热门

课题,多年来,国内国外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青岛化

工学院自1983年开始投入力量进行这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

完成了“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一、二期研究工作,从19

87工始转让商品化ECSS软件,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先后在国内80多家石油、化工、轻工行业的大型企业和设

计研究院推广应用。“面向对象的通用化工过程模拟分析系

统-ECSS化工之星”是“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开发的延

/1704/ 面向对象的通用化工过程模拟分析系统--ECSS化工之星

伸和继续。“ECSS化工之星”作为进行大型化工过程模拟、

工况分析、灵敏度分析和优化的软件,具有强大、齐全、可

靠的过程及设备模拟、分析、优化功能和过程设备设计能力

,拥有1037种纯化合物基础物性数据库和工程上最常用的各

种物性计算方法。该成果先后应用于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的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MDI生产装置扩

建改造基础设计和山东淄博增塑剂厂DOP、DBP生产装置扩产

履行基础设计,这三项应用均一次开车成功,取得显著的经济

社会效益。

/1705/ 广西GNSS-MET资料统一数据处理系统
广西GNSS-MET资料统一数据处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系统将完成各个观测站GNSS-MET资料传输流程的梳

理与调整,以及省级中心GNSS-MET资料处理流程的梳理与调

整;并基于CIMISS气象数据统一访问接口(MUSIC),采用JA

VA编程语言搭建一套软件实现GNSS-MET资料省级统一数据处

理。接收到观测站推送的导航文件和观测文件后,根据《GP

S-MET数据传输规范》(试行)对GPS原始数据文件和压缩文

件的命名、格式及传输等详细的要求,统一从CIMISS接口中

提取相应时次的气象数据匹配生成各站的气象要素文件,并

/1705/ 广西GNSS-MET资料统一数据处理系统

打包上传中国气象局。广西GNSS-MET资料统一数据处理系统

自开发完成,投入试运行后,运行稳定,参数修改及维护简单

,有效地减轻观测站人员的维护工作量,提高了传输稳定性。

/1706/ 电力机车车顶绝缘检测装置
电力机车车顶绝缘检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电力机车车顶绝缘检测装置可以使司机能够及时采

取措施,从而避免因车顶高压设备绝缘故障造成的接触网停

电,甚至烧断接触网等事故的发生,对于保障铁路的正常行

车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装置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显

示界面可以显示日历时钟、检测次数、实时检测值、版本及

ID号,并且能够存储100条检测记录和时间,确保记录的连

贯性。设计了完备的自检和安全保护系统。该装置发生故障

时,会自动发出故障信号,从而可以避免装置自身故障而产

/1706/ 电力机车车顶绝缘检测装置

生的虚警和误报。该装置安装在电力机车入库线旁,能够向

乘务员提供机车进库的指示信号,并且同时自动完成找弓,

压力检测,升降弓时间测量,绝缘电阻检测和前后弓过度等

环节。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707/ 光刻机光源与掩模的联合优化方法
光刻机光源与掩模的联合优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光刻机光源与掩模优化方法,利用像素化的光

源照明模式与掩模,将理想图形与当前光源照明模式曝光下

掩模对应的光刻胶像之间欧氏距离的平方作为评价函数,利

用随机并行梯度速降算法计算评价函数的梯度信息,通过评

价函数的梯度信息引导光源与掩模的优化过程,获得最佳的

光源照明模式与掩模图形。本发明避免了求解评价函数梯度

解析表达式,降低了优化的复杂程度,提高了优化效率,有效

提高了光刻机的分辨率。

/1708/ 一种多授权属性加解密方法
一种多授权属性加解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专利提出一种基于属性的加密方案,当用户所制

定的访问策略包含的较多的Don’tCare的属性信息时,以往

其他方案在加密指数运算、解密配对运算方面会存在计算效

率较低和密文信息冗余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提

出了一种在素数阶群上构建的分层级多授权机构属性基加密

方案(MA-CP-ABE)。该方案以ANDgate访问结构为基础建立

多中心的属性授权系统,在全局中由各属性授权机构建立统

一的属性索引。利用属性访问树中子节点的状态,确定其父

/1708/ 一种多授权属性加解密方法

节点状态值;对于某父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属性值都为Don’

tCare时,其父节点在密文中可以代替表达其所有子节点。通

过证明,该方法构建的属性基加密方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加

解密时的计算量,还将密文中的冗余信息尽可能的压缩;在大

型属性密码系统有较好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709/ 捷普数据库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
捷普数据库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数据库审计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属于电子信息产

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该系统通过对业务人员访问系统的

行为进行解析、分析、记录、汇报,用来帮助用户事前规划

预防,事中实时监视、违规行为响应,事后合规报告、事故追

踪溯源,同时加强内外部网络行为监管、促进核心资产(数

据库、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的正常运营。本项目的主要实

施内容如下:完善的数据库审计。针对业界主流的各种数据

库,如商业数据库(Oracle、SQLServer、Informix、DB2、

/1709/ 捷普数据库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

Sybase、MaxDB)、行业数据库(Teradata、Cache)、开源

数据库(MySQL、PostgreSQL)、国产数据库(人大金仓、

达梦、神通、南大通用)以及大数据仓库(MongoDB)等,数

据库审计系统需要有效识别各种特权滥用、漏洞攻击、人为

失误等操作。当用户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时,可自动根据预设

置的风险控制策略,结合对数据库活动的实时监控信息,进行

特征检测及审计规则检测,任何尝试的攻击或违反审计规则

的操作都会被检测到并实时阻断或告警。细粒度数据库行为

审计。区别于简单的基于日志收集的审计方式,数据库审计

系统需要收集一系列极其丰富的审计数据,结合细粒度的审

计规则、以满足对敏感信息的特殊保护需求,实现数据库的

动态审计,彻底摆脱数据库的黑匣子状态。通过实时监测并

智能地分析、还原各种数据库操作,解析数据库的登录、注

销、插入、删除、存储过程的执行等操作,还原SQL操作语句

;跟踪数据库访问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包括用户名、数据库操

作类型、所访问的数据库表名、字段名、操作执行结果、数

据库操作的内容取值等。三层行为审计。对于B/S架构的应

用系统而言,用户通过Web服务器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传统

的数据库审计方案只能审计到Web服务器的相关信息,无法识

别是哪个原始访问者发出的请求,审计效果大大降低。本项

目数据库审计系统三层关联审计技术,可追溯到应用层的原

始访问者及请求信息通过对时间片、关键字等要素信息筛选

,以确定符合数据库操作请求的Web访问,通过三层审计更精

/1709/ 捷普数据库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

确地定位事件发生前后所有层面的访问及操作请求。“统方

”行为审计。针对医疗行业特殊需求,提供符合医疗行业特

定环境使用的全面监控“统方”行为的审计功能。通过对医

院工作人员访问系统的行为进行解析、分析、记录、汇报,

用来帮助管理员事前规划预防,事中实时监视、违规行为响

应,事后合规报告、事故追踪溯源,同时加强内外部网络行为

监管、促进核心资产(医院数据库、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的正常运营。高性能数据采集与分析。随着网络速度越来越

快,网络流量越来越大,数据库操作的访问频率和数据量都在

成倍的增长。数据库审计系统为了实现对数据库操作的细致

准确识别与分析,需要更高性能的报文采集和数据分析能力

。IPv6环境下数据库审计。随着IPv6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数

据库审计将更多的面对IPv4/v6过渡环境或纯IPv6环境下的

审计需求,全面的IPv6审计支持为用户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

与平滑升级提供便利。数据回放与合规审计报表。数据库审

计系统通过数据回放技术,为安全管理员提取历史数据,对过

去某一时段的事件进行回放,真实展现当时的完整操作过程

,便于分析和追溯系统安全问题。通过内嵌报表模块,提供各

种合规报表、行业需求分类报表等预定义格式报表。管理员

还可以利用报表自定义功能生成定制化的报告。

/1710/ 中继卫星地面终端中低速数传信号记录与分析系统
中继卫星地面终端中低速数传信号记录与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中继卫星地面终端中低速数传信号记录与分析系

统”重点针对中继卫星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信号分析和故障

诊断手段有限的问题,通过直接中频带通采样获取中低速数

传信号数据,持续储存于大容量磁盘阵列中,综合采用高精度

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高速信号采集技术、大容量数据存储

技术,利用卫星信号的实时记录和事后分析处理,实现数据传

输链路设备在线并行监测、故障分析和定位,为中继卫星系

统应用与维护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具体创新点体现在以下

/1710/ 中继卫星地面终端中低速数传信号记录与分析系统

方面:(1)针对常规的均方根法(RMSM)、自相关法、最

大熵法(MEM)和能量集中法等带宽估计方法精度较低、难

以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功率谱估

计的带宽检测方法,通过多次估计调整Welch变换的窗函数长

度,有效提高了信号带宽估计精度。(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针对传统特征值分解算法用于信噪比估计时误差较

大的问题,本项目提出了一种修正的自相关矩阵特征值分解

(MACE)的信噪比估计方法,较好地克服了带通滤波带来的

影响,并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已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针对中继卫星系统应用中可能会

存在干扰信号影响,导致接收机失锁的问题,建立叠加信号分

析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谱空域滤波的叠加信号分离方

法,并根据信号统计独立性和相关性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

相关性检测估计主信号的有效方法,然后由此对消主信号完

成干扰信号的提取。

/1711/ 电子邮政多功能服务终端
电子邮政多功能服务终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电子邮政多功能服务终端”采用触摸控制、双屏

显示、多媒体、网络通讯、数据库等多项先进技术,通过接

入城市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与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联接

,实现了邮政资讯、代收代缴、存折补登、广告宣传、网上

浏览、183网上邮政、终端监控、日志管理、统计分析、远

程维护等功能。该设备适合摆放在邮电局、所、报刊亭、社

区、校园、商厦等公共场所,用户不仅可以查询邮政编码、

邮政业务,还可以使用邮政绿卡查询、缴纳中国移动、中国

/1711/ 电子邮政多功能服务终端

联通、市内固定电话等各项费用,并能补登邮政储蓄活期存

折。终端为用户提供了本地加远程的多功能服务,是当前电

子邮政的一种新型服务窗口。“电子邮政多功能服务终端”

能够充分利用邮政网点资源及网络资源,通过接入城市邮政

综合服务平台与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连接,发展电子

邮政业务的多项服务,给邮政传统业务赋予新的内容。特别

对于发展代收代缴等邮政中间业务起到了积极作用。该设备

作为营业窗口的一种补充形式,可提供自助缴费及存折补登

服务,在每月缴费集中时间,可解决用户窗口排队等候现象

,起到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作用;该设备成规模的推广应用

,可促进邮政中间业务收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可参加

首都“数字北京”建设,作为“数字北京便民信息亭”的一

种形式,摆放到更多公共场所,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方便

百姓。“电子邮政多功能服务终端”项目的深入开发和推广

应用,适应了当今邮政的科技发展潮流,借助邮政良好的信

誉,充分利用邮政三网融合的优势和特点,为用户提供电子

邮政新模式的服务。设备利用邮政完善的邮政储蓄资金结算

系统,有机地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城市邮政综合服务平台

相结合,提供了电子邮政服务的新窗口。该终端美观实用,

操作简便,人机界面良好,作为电子邮政的一种新型服务窗

口,能较好地满足用户使用要求,为用户提供方便。该终端

的推广应用,能够促进邮政传统业务、邮政中间业务、邮政

广告等多项业务的发展;该终端的推广应用,可以实现低成

/1711/ 电子邮政多功能服务终端

本服务网点的扩充,快速进入社区、校园、商厦等公众场所

,方便各界用户,扩大邮政服务范围,提供优质邮政服务;

该终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抢占市场,创造规模效益,从而

获取利润。该终端作为邮政电子化支局(所)、邮政“三进

”(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厦)工程的配套设备,具有很好

的推广应用前景,必将为邮政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

/1712/ 优化ZnO薄膜场发射特性的膜厚调制方法
优化ZnO薄膜场发射特性的膜厚调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ZnO薄膜场发射特性的膜厚

调制方法,该方法选择Si做衬底,金属锌靶做靶材;用氨水、

双氧水和去离子的混合液煮沸衬底后用去离子水将衬底冲洗

干净;然后依次用甲苯、丙酮和乙醇溶液超声清洗衬底,再将

衬底Si送入射频磁控溅射仪;抽真空,调整背底真空度,Ar和

O?,的比例,工作气压,靶基距,溅射功率和衬底温度到合适值

后,用改变溅射时间来进行镀膜得到从而得到不同厚度的Zn

O薄膜。本发明通过控制溅射时间的长短从而控制ZnO薄膜的

/1712/ 优化ZnO薄膜场发射特性的膜厚调制方法

厚度,得到场发射性能最佳的膜厚值,而此最佳的场发射性能

已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这种优化设计有助于缩短薄膜场发

射器件的开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有着明显的应用前景与潜

在的经济效益。

/1713/ 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体系和计算机自动评估软件
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体系和计算机自动评估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应用领域:该成果可以便利地应用与卫生检疫查验

工作一线,该软件可在以下方面得到应用:1)为出入境特殊

物品行政许可提供技术支持;2)为对风险状况不明的特殊物

品进行技术评估提供分析评估工具;3)为卫生检疫查验一线

工作人员查验特殊物品提供技术支持;4)为制定特殊物品宏

观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技术原理:本课题采用专

家咨询法详细分析出入境特殊物品在整个出入境过程中可能

导致传染病或其他公共卫生危害的全过程,选取并确定其中

/1713/ 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体系和计算机自动评估软件

代表性的指标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在指标确定后,考虑指标

之间的可比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之间的重要程

度进行两两比较,并按照该方法确定的程序对比较的一致性

进行判断,在确定无逻辑性错误情况下使用专家判断结果。

同时使用适宜的数学模型专家的判断结果进行综合,实现对

特殊物品定量化的风险评估。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工作基础

上,利用较为简易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实现对出入境特殊物品

风险的自动评估。主要技术指标:研究过程中,通过专家分

析法确定了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体系的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

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邀请专家对各个指

标进行了相对重要性的判断,通过综合计算确定了各个层次

指标的权重系数。给出了20个三级评估指标的赋值方法,并

选定了实现出入境特殊物品多指标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最

终建立了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体系。在建立出入境特殊

物品风险评估体系基础上,使用VisualBasic软件和Access数

据库系统编制计算机自动评估程序,实现了对出入境特殊物

品的自动风险评估。同类技术比较及成果创新性:查新报告

结论:本委托项目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特殊物品的指标权

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体系,在所

检文献中未见具体提及;本委托项目使用使用VisualBasic软

件和Access数据库系统编制计算机自动评估程序,实现了对

出入境特殊物品的自动风险评估在所检文献中未见具体提及

。应用情况:本课题研制的特殊物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及

/1713/ 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体系和计算机自动评估软件

《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软件》首先在江苏、新疆、上海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及下属部分分支局进行了试用。试用各

局普遍反映该体系和软件具备以下特点:1)在科学建立的出

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评估过程软件

化使得特殊物品的风险评估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2)该

体系和软件适用面较为广泛,操作性强。目前直属局负责特

殊物品审批以及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工作,分支局负责特殊物

品现场查验和后续监管等工作,在直属局和分支局层面,该软

件都可得到较好的应用。3)该软件应用的“出入境特殊物品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覆盖了出入境特殊物品生产、包装、运

输、实验室检测、使用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并给出了风险

权重,对与特殊物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以及使用单位等做

好特殊物品风险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体系及评估软件在

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太仓)有限公司进行了试用。该公司是

一家从事生物医药研发试验外包服务的高科技生物技术企业

,主要为世界知名医药企业从事药物研发工程中的实验室检

测服务。其涉及的产品类型主要有抗体和鼠体肿瘤组织等。

通过试用,该公司认为该体系和软件具备以下特点:1)体系

给出的20个评估指标对该公司控制特殊物品生产、仓储以及

运输等工作流程,防止传染病以及其他产品风险有较好的借

鉴指导意义。2)通过《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软件》,可

对该公司目前生产的特殊物品进行量化的风险评估,方法简

/1713/ 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体系和计算机自动评估软件

便科学。软件方便易学,公司管理人员经过30分钟培训即可

使用。3)该评估指标体系(软件)赋予各个指标的不同权重

,提示了做好特殊物品研发、生产包括实验室检测中应关注

的重点。

/1714/ 基于智能感知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智能感知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工程量大、质量等级高、协同工

作部门多、工期紧等特点,而现场人力资源紧张,监理及管理

人员不可能对每个施工现场都能做到特别详尽记录。在整个

施工过程,为保证施工质量,要做到管理无盲区、管理方法和

措施与工程建设现状相吻合,研究信息化建设的机制是非常

有必要的。为了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实

现管理手段信息化,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全面推进高速公

路建设手段“信息化”的要求,针对建设生产中的各个质量

/1714/ 基于智能感知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安全、管理环节,研究在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的相关问题,建立一种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以提高掌握

现场情况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管理、监理、建设三方单

位信息共享互通,解决现场施工组织、资源调配、施工操作

、质量安全控制等问题。课题组根据系需求确定信息化管理

系统的各个组成模块,确定现场控制端C/S架构软件系统和监

控中心服务器中心平台端B/S构架软件系统相结合的管理系

统软件架构模式;设置了管理处、驻地办、合同段三级用户

管理模式,能够实时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

中心智能感知网络的传输架构,根据传输数据类型使用2G、

3G、4G、WIFI、GPRS数据分组业务或自建AP网络进行传输,

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共享;根据相关规范,对采集的

各种数据进行报警机制设定;通过多个子系统实现工程质量

、安全、进度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强化质量、安全、进度

等薄弱环节的监控,遏制质量通病,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有力

地确保了项目在规定的工期内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在此课

题中我们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B/S架构的信息

化管理系统用JAVA和c#开发总监控中心B/S结构的集成管理

系统,各级用户不需要配置客户端,不同权限用户通过Web浏

览器进行数据交换,移动用户可以通过pad和移动上网设备,

根据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访问。B/S架构的信息化管

理系统具有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的特点。2.信息化管理系统

的三级用户模式目前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分为管理处、驻

/1714/ 基于智能感知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地办、合同段三级管理模式。因此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中也在WEB浏览和处理权限上设置了管理处、驻地办、合同

段三级。管理处拥有最高权限,可以查看所有的监控信息并

实时进行干预处理。驻地办拥有其所管辖合同段的查看和处

理权限。合同段拥有自己下属各个监控模块信息的查看和预

警信息处理权限。用户权限的设定是通过在构建访问数据库

时设定不同字段进行选择设定。各级用户权限的设定,保证

了信息处理的私密性和安全性。3.智能感知网络的传输架构

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中心智能感知网络的传输架构。针对高

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多、单位多、设备多,且施

工环境恶劣,网络繁杂不一的特点,项目中就各个模块内现场

设备控制和采集中的总线网络(RS232、RS485、CAN、IIC、

SPI、串行、并行等)、采集传输协调控制中的无线网络(

2G、3G/4G、WIFI、GPRS数据分组业务、自建AP网络)以及

监控中心和分中心之间的局域和广域网络进行了研究,确定

了有效的传输协议,保证各种数据实时上传。4.信息化管理

系统数据的有效性及标准性基于智能感知网络的高速公路建

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原材料、预应力梁生产、张拉、压浆

环节、拌合站拌合环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子系统中采集数据

种类繁多,格式不一,在实际中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保证

数据采集的真实有效性。5.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及预警

机制质量控制性数据的预警,根据相关规范进行设定,在监控

/1714/ 基于智能感知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总中心服务器用专用预警软件模块触发,同时以颜色提示、

声音提示等形式呈现给各级不同权限用户,同时以手机短信

形式通知给相关责任人。6.信息预警闭合处理及质量对比评

价机制结合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规范,研究制定预警信息处理

流程,保证预警信息的及时响应和闭合,避免同类质量问题产

生。有效的预警闭合机制能保证各个环节的落实整改,便于

实时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根据预警数据的类型及

出现频次,可以指定整改方案,避免同类问题产生,把事后处

理变为事前预防。在管理平台系统中,对每个监控环节和监

控数据都可以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作为自查及施工质量

评比依据。通过对比发现存在的质量风险促进各项工作检测

技术,监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对比数据提出改进意见,达到有效

管理、精细化管理。在此课题中我们还提出三个创新点:1

.信息化管理系统首次以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平台化

形式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2.构建了不同通讯网络的三

层智能传感网络,保证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3.运用云计算

方法对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海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

现数据的分类、判重和集合求交集,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达

到跟踪预警的效果。上述三个创新点也已进行了国内外查新

,查新报告在国内13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8篇,在国

外8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篇,(详见查新报告),

经对比表明,中外文献中未出现于上述三个查新点完全相同

/1714/ 基于智能感知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的报道。

/1715/ XYTZG客户水费管理系统[简称:水费管理系统]V1.0
XYTZG客户水费管理系统[简称:水费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私营化供水公司越来越多

,但每个供水公司的规模都不相同,有的服务于城乡结合部,

有的服务于城中村,有的服务于农村;并且每个供水由于其服

务的客户群体不同,采取的收费策略和收费价格都不相同,导

致一般的水费管理软件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1、系统有严

格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2、通过系统可以进行部门管理、职

位管理、片区管理、收费种类管理、人员管理等;3、通过系

统可以进行客户管理、抄表管理等;4、通过系统可以设置阶

/1715/ XYTZG客户水费管理系统[简称:水费管理系统]V1.0

梯水价和收费种类;5、通过系统可以将人员与片区绑定;XY

TZG客户水费管理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如下:1、可以将客户划

分为不同的片区,将人员与片区绑定;2、可以设置不同的收

费种类、不同的人群可以享受不同的水费3、引入了阶梯水

价,系统可以自动按照不同的用水量对应到不同的价格;4、

可以随时查看和导出各种需要的报表;5、系统扩展性强;XY

TZG客户水费管理系统主要为方便各水厂、自来水公司更好

的管理客户和业务

/1716/ 基于串级结构的复合光限制器理论和实验研究
基于串级结构的复合光限制器理论和实验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不同的光学非线性机制和不同的非线性材料研

制的光学限制器种类很多,但仅仅依赖某一种机制或某一种

材料的光限制器很难达到保护传感器的要求。该课题在系统

总结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解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深入地分析了

光束在多介质层中的传播特性,数值模拟了光束在多层介质

中的传播行为,这将有助于光限制器的优化设计和串级介质

光学非线性特性的确定;实验研究了二硫化碳在宽带区域的

光限幅特性和非线性吸收特性,并对基于反饱和吸收的串级

/1716/ 基于串级结构的复合光限制器理论和实验研究

样品的光限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有价值的实验参

考数据,为光限制器的实用化提供了可靠依据。该课题创新

性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部分成果已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课题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717/ 标普宅基地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V1.0
标普宅基地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标普宅基地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是一款帮助用户

管理地理信息的系统,它采用了MVC方式中的三层结构设计,

以此来保证系统灵活高效,可帮助用户管理宅基地基础地理

信息。系统操作流程全优化设计,简单明了,各管理模块的不

同管理功能操作界面,采用在不同窗口进行管理,各功能操作

切换比较简单又相对独立。并且具有强大的定期备份数据功

能,可随时恢复之前的历史数据,以免发生数据丢失、数据灾

难,而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1718/ 倒装集成封装LED光源
倒装集成封装LED光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倒装集成封装技术,主要研究芯片共晶

焊接技术,荧光粉涂覆技术,测试分析技术,将芯片通过共晶

胶固定于支架的特定电极上,热量和电流通过电极传输,电极

的面积占芯片面积2/3,散热速度远超过传统的正装封装光源

;英光粉采用平面印刷技术代替点胶技术可将荧光粉均匀涂

覆于芯片表面,每个芯片单独涂覆荧光粉,荧光粉形状模拟为

朗伯型分布,避免了光色不均匀,蓝光溢出问题,通过特定测

试夹具将正负均匀贴在铝基条的正负极的焊点上,可批量化

/1718/ 倒装集成封装LED光源

测试,且测试精度高。

/1719/ 汽轮机通流部分实用状态评价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汽轮机通流部分实用状态评价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动力机械工程领域,是对发电厂的主要

设备进行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技术开发。项目结合了汽轮

机通流部分的状态评价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现场运行数据

的统计与处理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在国内国外均无成

熟经验可以借鉴,是一次自主创新。项目研究开发的目的是

解决在生产现场利用运行数据对汽轮机通流部分进行状态评

价与故障诊断的问题,采用热力参数法进行。虽然故障诊断

技术已经过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的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研

/1719/ 汽轮机通流部分实用状态评价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究往往需要通过严格的试验测量准确的通流部分参数,且需

要将汽轮机调整到特定运行状态。对于生产中突发的问题,

缺乏及时发现的能力,若暂时没有试验条件,也无法进行诊

断,对汽轮机状态及故障发展变化的过程则更难以进行监测

。本项目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开发了适用于现场运行数据进

行汽轮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的实用技术,为发电企业评价

机组的状态,进行故障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从而为生产

中及时地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主要科技内容:1) 研

究了汽轮机日常运行条件下参数提取的规律和特点,建立了

基于现场运行数据提取特征参数并对所提取的参数可靠性进

行评价的技术;2) 建立了通流部分状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和

状态评价技术,可为机组的日常运行及状态检修提供指导;

3) 建立了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的模型、判据和诊断知

识库;项目研究的故障诊断方法已成功用于3台汽轮机组的

故障诊断,均采用现场运行的历史数据进行诊断,经揭缸检

查,与诊断结果符合。其一为电厂及时检修提供了依据,避

免了事故的扩大;其二通过连续的监测,确定机组安全性及

经济性的变化情况,保证机组继续在安全范围内运行,为电

厂合理安排检修时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三准确地判

断了机组发生的故障,使电厂得以合理地安排检修时机,并

在揭缸检修前充分做好处理故障的准备,节省了检修工期,

减少了经济损失。经电厂核算,二、三两台机组的成功诊断

,为电厂减少损失1184万元,获得了电厂的充分肯定。根据

/1719/ 汽轮机通流部分实用状态评价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项目开发的技术开发的汽轮机通流部分状态在线诊断系统已

在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300MW机组安装运

行,为机组状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机组的安全运

行提供新的保障。

/1720/ 单光子探测关键技术与仪器开发
单光子探测关键技术与仪器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高效率单光子探测由于其拥

有的巨大的科研价值和战略地位已经成为近年国际研究的最

活跃的领域之一。单光子超灵敏探测不仅仅是现代信息科学

、精密测量、量子技术、超灵敏探测等前沿学科的迫切需要

,更是量子保密通信、卫星跟踪瞄准、高精度激光测距的关

键技术。当前,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保持与国际

同步发展的趋势。项目的主要技术发明旨在瞄准当前单光子

探测跨代发展的研究前沿,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以满足国家

/1720/ 单光子探测关键技术与仪器开发

战略高新技术,进一步强化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的前沿研究

和国际竞争实力,更好地支撑我国科学研究和国防科技的持

续发展。然而,单光子探测技术与器件方面,尤其是红外单光

子的探测目前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亟待突破,介于光电探测

材料与器件所受到的物理极限制约,当前国际上研制成的各

种红外探测仪器件仅能工作在经典极限范畴,难以实现从经

典极限向量子极限跨越,极大的限制了单光子探测的灵敏度

、探测效率以及工作频率。本项目围绕单光子水平超灵敏光

电探测的研究目标,发展了单光子探测与光子数分辨探测的

新机制和新方法,为我国发展新一代高灵敏度探测技术提供

新的技术途径和仪器设备。高效率单光子探测由于其拥有的

巨大的科研价值和战略地位已经成为近年国际研究的最活跃

的领域之一。单光子超灵敏探测不仅仅是现代信息科学、精

密测量、量子技术、超灵敏探测等前沿学科的迫切需要,更

是量子保密通信、卫星跟踪瞄准、高精度激光测距的关键技

术。当前,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保持与国际同步

发展的趋势。项目的主要技术发明旨在瞄准当前单光子探测

跨代发展的研究前沿,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以满足国家战略

高新技术,进一步强化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的前沿研究和国

际竞争实力,更好地支撑我国科学研究和国防科技的持续发

展。然而,单光子探测技术与器件方面,尤其是红外单光子的

探测目前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亟待突破,介于光电探测材料

与器件所受到的物理极限制约,当前国际上研制成的各种红

/1720/ 单光子探测关键技术与仪器开发

外探测仪器件仅能工作在经典极限范畴,难以实现从经典极

限向量子极限跨越,极大的限制了单光子探测的灵敏度、探

测效率以及工作频率。本项目围绕单光子水平超灵敏光电探

测的研究目标,发展了单光子探测与光子数分辨探测的新机

制和新方法,为我国发展新一代高灵敏度探测技术提供新的

技术途径和仪器设备。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发明了噪

声平衡抑制的近红外单光子探测技术,解决了InGaAsAPD噪声

大、效率低、工作频率低等普遍性难题;研制成新型近红外

单光子探测仪,关键技术指标通过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

光电计量校准中心(国防科技工业光电子一级计量站)鉴定

检测(附件4.1、4.2),工作频率为20MHz,探测效率为10.5

3%,暗计数为1.49×10-6/脉冲。优于国际同类单光子探

测仪器的性能指标。;发明了电光转换平衡的光子数分辨探

测技术,“演示了仅利用一个APD实现光子数可分辨探测”;

为新一代保密通信等提供基石性技术与仪器。发明了红外单

光子频率上转换探测技术,突破了红外单光子探测目前面临

的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研制成目前国际上噪声最低、灵敏

度最高的单光子频率上转换探测系统。3、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本项成果已重点解决了重大应用需求苛刻环境下单

光子探测性能提升及可靠性优化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通过

一系列创新技术发明与应用,集中体现了本项目在提升单光

子探测速率和效率及抑制噪声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本项

/1720/ 单光子探测关键技术与仪器开发

成果包括授权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20篇,他引61次。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单光子探测核心技术

成果以及所研制的仪器设备,已广泛付诸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的一系列重要应用。先后提供38台单光子探测仪供国内十余

家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应用于保密通信、空天灵敏光电探测、

量子时间同步、卫星激光雷达、量子调控、信息安全等重要

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国家信息安全领域的重大应用、满足航

空航天领域对灵敏光电探测的迫切需求、提升我国量子通信

技术国际竞争实力、以及促进我国重要前沿科学探索等方面

起到了关键作用。

/1721/ 草原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
草原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谷物种植
技术详情

  草原退化导致草畜生产能力和生态效益低的“一退

两低”成为制约我国草原畜牧业与生态安全的关键问题,严

重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北方生态屏障的建

设。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事关我国生态

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局。草原生产力提升涉及植

物、动物、微生物、土壤、气候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各因

素间互作机制复杂,长期以来缺乏“土-草-畜三位一体”系

统性治理理论与技术。该成果经过17年的系统研究,阐明了

/1721/ 草原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方草原生产力衰退与修复机制,构建了提升草原初级生产

力(牧草生产)、次级生产力(家畜生产)和固碳减排效益

的(简称“三提升”)技术体系,优化了草畜平衡模式,为退

化草原生态治理和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

.揭示了提高初级生产力的养分与微生物互作机制,阐明了

牧草代谢物改善肉质提高次级生产力的机理。放牧家畜过度

采食与践踏互作限制了牧草与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的

互利共生与土壤固碳潜力,使土壤养分吸收受限,“昼牧夜归

”导致70%以上粪尿养分流失,造成草原退化;草原施肥AMF有

助于维持生产力稳定性,氮磷比(N:P)为1:1,AMF通过提高

C4禾草和杂类草的补偿性生长,使初级生产力达到最高;退化

草原大空斑减少了资源竞争及较高土壤温差促进禾本科牧草

种子出苗和建植,而小空斑提供了苜蓿及其根瘤菌生长所需

的光照和水分条件,补播苜蓿根系分泌5-甲基十三烷等化合

物抑制土壤病原真菌,提高初级生产力。草原牧草高比例亚

麻酸直接改善放牧羊肉多不饱和脂肪酸沉积与风味改善;甘

草等牧草黄酮提高羊肉钙蛋白酶活性,导致细胞骨架蛋白降

解,降低滴水损失;补播苜蓿皂苷提高肌肉抗氧化酶活,加速

线粒体代谢速率,提高氧合肌红蛋白比例,改善肌肉色泽,从

质量上提高次级生产力。2.构建了提升初级生产力的免耕

补播技术体系,发明了采食精确测定技术与提高次级生产力

的控制放牧技术。培育了适宜草原免耕补播的苜蓿和羊草等

新品种5个,发明了含有氮磷等复合养分的植生粒,补播植生

/1721/ 草原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

粒种子与裸种子相比损失率降低50%以上;根据制定的“禾大

豆小”的空斑补播原则,研制了切根-开沟-施肥-播种-覆土

-镇压-铺平“7步伐”复合作业一体化免耕补播技术,研制了

9QFB-2.4型破土切根施肥补播复式机,初级生产力提高5~6

倍。通过解析草原植物饱和烷烃生物特征,建立了采食组分

和采食量测定模型,准确率达98%以上。确定了荒漠草原、典

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适宜载畜率分别为0.6~1.0、1.2~1.

6和1.8~2.4羊单位/hm2,放牧家畜个体增重为其最大理论值

的60%~75%时,可获得最高的单位草原面积畜产品产量;典型

草原和荒漠草原日放牧4小时并补饲250~260g配合精料,可

显著提高羊肉中n-3脂肪酸含量;添加甘草黄酮3~4g/kg和苜

蓿皂苷1~2g/kg,降低羊肉滴水损失23.8%,并改善肉色,显著

提高肉品质。3.创新了草原固碳减排放牧利用方式,构建了

不同区域草畜平衡优化模式。确定轻度利用(牧草利用率1

0%~20%时)下草原0~30cm土层碳储量分别达48.3~55.4M

gC/hm2,土壤吸收甲烷量分别提高107%~114%,显著高于其他

放牧强度;确定补饲日粮可降解氮与有机物比为2%,且与可溶

性碳水化合物比为16.9%,每个羊单位甲烷排放量同比减少2

6%,构建了限时放牧加补饲降低甲烷排放的轻度放牧利用方

式。依据草畜资源特征分异,建立草畜时空动态与营养平衡

模型,开发了放牧家畜载畜量精准管理系统、天然草原肉羊

放牧支持系统、划区轮牧支持系统、甲烷排放精准核算系统

/1721/ 草原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

、草畜平衡管理系统等软件5套,确立了荒漠草原、典型草原

和草甸草原控制放牧加补饲的可持续利用优化模式,实现了

草畜平衡与智能化管理。获发明专利18项,转化专利2项,制

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和地方标准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件

,培育牧草新品种5个,研制机械5套,发表论文312篇,其中SC

I论文185篇,出版著作11部,培养博士96人,硕士212人。核心

技术被农业农村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主推技术,累计

推广12.87亿亩,培训2.4万人次,建立3个不同类型的国家草

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草原畜牧业效益提高40%,固碳

减排等生态效益提高50%,累计新增利润123.79亿元。获201

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

奖;2019年第十一届大北农科技奖环境工程奖。

/1722/ ZJ.YDJ-1型水联网智能遥测终端机
ZJ.YDJ-1型水联网智能遥测终端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ZJ.YDJ-1型水联网智能遥测终端机针对未来水联网

发展需要,设备采用了嵌入式集成技术、数字图像压缩技术

、物联网技术以及M2M技术等先进技术,具有多参数信息智

能监测、多链路无线传输、实景图像监测、超低在线功耗等

突出优势。设备内部集成了充电控制、防雷保护以及无线通

讯等模块。本产品水利监测站点所处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

劣的特殊性,采用覆盖广泛的2G/3G网络作为传输媒介,网

络信号好、通讯稳定;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无需铺设电

/1722/ ZJ.YDJ-1型水联网智能遥测终端机

缆线,即可直接在野外安装。设备外部接口丰富,可连接水

位、降雨、地下水、取水量、图像以及气象、水质等多种外

部传感器。ZJ.YDJ-1型水联网智能遥测终端机作为一款面向

水联网应用的遥测终端产品需要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实用

性、先进性以及安全性和易维护性等主要特点,同时也包含

多数据中心同步传输技术、图像数据分包传输技术、低功耗

设计、防雷抗干扰设计、大容量本地存储等特性,可广泛应

用于水雨情测报、水资源监控、山洪灾害预警等多个领域。

/1723/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火灾监测研究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火灾监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利用图像型火灾监测技术,针对火灾图像实

时性强、火灾烟雾含有大量火灾特征信息等特点,结合图像

形态学理论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灾

智能监视识别方法。首先获取实时视频中的帧图像,并进行

图像的预处理,利用改进的SLIC进行火灾图像分割,然后将经

过SLIC分割过的超像素进行二次聚类,可以有效地根据火灾

图像的特点将火焰区域与背景分割开来。对于图像的特征提

取,本成果主要提取了图像的颜色特征LAB和几何特征,提取

/1723/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火灾监测研究

的几何特征包括圆形度、尖角数。将提取特征构成的目标函

数输入支持向量机SVM来判别是否有火灾发生。试验结果表

明,将假阴性率控制在了5%以内,达到了系统设计的要求。

/1724/ 软件著作权:宝景钢包管理软件V1.0
软件著作权:宝景钢包管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钢包计划命中率从目前的90%左右提高到100%;提高

红包出钢率,钢包状态好于52A/62A(含52A/62A)比例比目

前的77.38%提高5个百分点;指标说明:钢包计划命中率是指

根据出钢计划安排钢包计划后,以此钢包计划进行实际生产

的比率;目前由于钢包各方面条件都需要人为确认,且一炼钢

单元工艺复杂、钢种多样,不同钢种对钢包的要求不一,在安

排钢包计划时,会出现钢包计划与实际钢种要求不符、钢包

计划安排好而出现钢包非计划送修等现象,从而需要变更钢

/1724/ 软件著作权:宝景钢包管理软件V1.0

包计划,对生产、物流带来影响;红包出钢是指状态好于52A

/62A(含52A/62A)的钢包受钢所占的比率;钢包状态52A/6

2A是指钢包上一炉浇注结束至下一炉出钢时间段内,空钢包

周转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目前红包出钢比率约占77.38%

,系统上线后,保守估计可提高5个百分点。为提高炼钢厂单

元钢包管理的水平,国内外多家钢铁公司都开发使用了钢包

管理系统,以期达到对钢包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如在五钢生

产控制系统、梅钢炼钢以及新建的罗泾钢厂生产控制系统等

系统中都已建立了钢包管理系统,实现了炼钢区域钢包的精

细化管理,包括钢包的目录管理、钢包的计划管理、跟踪管

理、维修管理、烘烤管理、使用实绩管理、材料计划、成本

统计等,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系统的功能仍在

不断的开发完善中。

/1725/ 网络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网络协议和控制方法
网络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网络协议和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由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不够成熟,不可能生产出全

自主机器人,因此多数机器人系统采用人与机器人相结合的

半自主形式。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半自主机器

人系统,它被广泛应用与航空、工业、医疗等领域。基于网

络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1726/ 热成像——主动距离选通激光成像系统
热成像——主动距离选通激光成像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名称:热成像——激光成像监测系统项目成熟

阶段:生长期概况:热成像——主动距离激光成像系统是中

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系统实验室研发的最新产品,主

要用于满足海岸线、边境线的监控以及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

。系统集成了热成像、激光测距和主动选通激光成像,保证

在严苛环境下实现全天候监控,目标识别,测距等功能。系统

工作时,首先利用大视角热像仪发现目标,然后用激光测距获

得目标大致距离,最后设置激光选通成像时间参数,利用激光

/1726/ 热成像——主动距离选通激光成像系统

器作为照明光源,采用具有高速电子快门的探测器件作为成

像器件,通过时间的先后分开不同距离上的散射光和目标反

射光,最终实现目标的成像识别及信息的采集,可获取目标的

热红外图像、微光图像、激光强度图像和伪彩色图像。技术

特点:本产品是世界首台由热成像、选通成像、选通三维成

像、激光测距、伪彩色融合五种功能合一的复合成像系统。

其特点有:1、被动热成像与主动激光选通成像相结合,便于

发现目标和识别目标,并给出目标的距离,坐标等信息;2、可

抑制大气等的后向散射,具有破雾雨雪的特性,作用距离远,

0~5km;3、可在低照度、恶劣天气环境下工作,可选择性过

滤环境背景,突显目标;4、直接成像,图像信噪比高,相同的

口径下,与中波、长波红外热像仪相比分辨率更高,并可穿透

玻璃成像;5、积分时间可达几十纳秒,甚至几纳秒,对安装平

台的稳定性要求不高;6、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探测隐

藏于植被、伪装网中的目标。热成像——激光成像监测系统

性能指标:最大工作距离:4km;工作模式:全天候,具有破

雾雨雪能力;测距精度<1m;工作视场:0~300,定焦或变焦

可选。视频输出:模拟PAL或数字;工作温度:-30℃~55℃

。专利情况:获得授权专利4项。市场分析:本产品是被动

热成像与主动激光选通成像相结合,便于发现目标和识别目

标,并给出目标的距离,坐标等信息,可用于森林防火、人员

搜救以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转让

、技术服务。产业化所需条件:系统主要模块主要由外协加

/1726/ 热成像——主动距离选通激光成像系统

工,下游厂家采购实现,企业建立研发团队,负责产品工业设

计,电子系统设计;建立组装调试工作线,产品检验工作线等

。无需专用生产设备,但需采购电子测量仪器。对厂房无特

殊要求,适宜温度湿度即可。除原材料采购外,投资1000万就

可以进行生产。

/1727/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信息安全专用芯片及产品研发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信息安全专用芯片及产品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研发内容是高安全、低功耗的智能家居信

息安全专用芯片及产品。该安全芯片将弥补现在的智能家居

产品在安全认证、隐私保护方面的诸多漏洞,极大地增强产

品抗攻击的能力。项目具有以下创新内容、技术先进性和成

熟性智能家居信息安全专用芯片:支持KNX总线接口,可以用

于传统的智能家电的控制;支持RSA/ECC/AES国际密码算法;

支持SM2/SM3/SM4自主密码算法;支持SSL/TLS安全网络协议

;芯片包含真随机发生器;具有安全存储、防复制等功能。安

/1727/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信息安全专用芯片及产品研发

全智能家居产品:支持KNX总线接口,即插即用;支持强身份

认证,防黑客入侵;支持数据流、控制流加密,防隐私泄漏;支

持基于可信链的软件固件升级,防止未经授权的升级攻击。

安全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支持多节点相互校验、多重授权机

制;支持不同安全等级的方案;支持安全功能扩展(如物联网

、移动互联网、智能电网等对接)。创新点:1.高安全、低

功耗的智能家居信息安全专用芯片:这是我国首款支持KNX

标准接口、支持SSL/TLS安全协议、支持我国自主密码算法

(SM2/SM3/SM4)的智能家居专用安全芯片;该芯片是支撑身

份认证、数据加解密、远程软固件更新等核心功能的基石。

2.基于硬件安全的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该系统基于专用安全

芯片设计,充分考虑设备之间通信安全、设备本身安全、设

备用户安全三个核心因素,通过系统、设备、人员之间的强

认证协议保证系统安全。3.面向智能家居的设备软固件远程

安全升级方案:该方案以安全芯片为信任根,以智能家居、

物联网的终端设备为主要保护对象,设计软件、固件远程升

级更新的安全协议。该协议可阻止恶意软固件升级,保护系

统安全。

/1728/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测试平台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测试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测试平台”得到了河南省

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的支持。该平台由测试管理子系统、测试

控制子系统、发送接收子系统三部分构成,实现了RFC1242

、RFC2554、RFC2889等国际标准要求的所有网络测试功能。

与市场上其它网络测试系统相比,该项目成果具有一定的先

进性,主要体现在:1、基于排队网络的多处理器并行设计

模型,解决了网络处理器应用中多微引擎的负载映射和性能

保证问题。2、基于G/G/M网络分解法的随机测试流生成算法

/1728/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测试平台

,实现对高速随机流量速率的精确控制。3、基于“NP+IA”

异构平台的软件功能分层设计方法,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二

次开发接口,具有良好的扩展性。4、基于反馈控制的发送

速率精确校准技术,将发送速率误差控制在1Mbps以内,保

证了测试的精确度。5、基于拟合公式的发送速率快速控制

技术,实现了基于MP间隙的测试流速率的快速控制,提高了

测试工作效率。“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测试平台”可以准

确测试各种网络系统、网络服务、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其推广和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

于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

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网络应用的变化、网络规模的扩大、多

种网络设备的层出不穷,网络测试技术便成为这其中不可或

缺的部分。企业用户对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加和人们对网络应

用服务质量期望的提高,使得对多种网络及设备性能指标可

测试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聚焦目前网络测试技术的硬、

软件市场,可以发现国内尚不具备自主开发高速以太网测试

设备的能力,大块市场份额被国外诸如Spirent、Fluke等厂

商占据。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测试平台势在

必行。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开放的、可伸缩的体系结构

,良好的跨平台性,快速便捷的布署方案及灵活机动的二次

开发能力,并以极高的性价比满足了不同用户对多种网络及

网络设备的测试需求,因此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网络测试市场

本平台必将占有一席之地。该系统的研制成功不仅将带来巨

/1728/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测试平台

大的经济效益,且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1729/ 基于GIS的山西省农业灌溉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与应用
基于GIS的山西省农业灌溉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调查和收集山西省农业灌溉基础资料的基

础上,介绍了山西省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作物种植结构与粮

食生产情况,回顾了山西省及各地市历年灌溉面积发展情况

及农业灌溉用水情况,根据山西省近年来各试验站的作物需

水量田测法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作物的作物系数值进

行了适度修正,确定了山西不同地区典型县在不同水文年型

情况下的小麦和玉米分阶段的作物需水量;分别用水量平衡

法和相乘模型分析制定了山西省不同分区粮食作物、经济作

/1729/ 基于GIS的山西省农业灌溉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与应用

物、蔬菜及杂粮作物的充分灌溉制度和经济灌溉制度,对指

导全省作物灌溉具有一定价值。在此基础上,针对山西省农

业灌溉信息容量大、分散、管理相对滞后的情况,本项目采

用WebGIS、数据库等技术开发的山西省农业灌溉信息管理平

台,系统、全面、有效地整合了山西省历史、现状灌溉信息

和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可提供全省农业灌溉信息的录入、

查询、分析等功能,实现了灌溉信息的统一可视化管理、交

换和共享,可直接服务于农业灌溉管理职能部门,为山西省农

田水利行业提供信息化、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辅助管理

层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和决策,亦可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灌

溉,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灌溉管理的需求,提高全省灌溉信息化

水平和管理效率,进一步推动山西省农业灌溉管理工作向现

代、数字、智能化方向发展。创新点调查和收集全省农业灌

溉基础资料,首次建立了全省农业灌溉信息空间数据库。数

据库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包含基础地理数据库和专题数据

库两部分,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全省行政信息表和全省水系

面表;专题数据库包括灌溉工程数据库、灌溉面积数据库、

灌溉制度数据库、农业灌溉用水量信息数据库、农业灌溉用

水效率数据库、农业信息数据库、山西省2009-2016年重点

县、项目县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情况数据库等。在基础资料收

集和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山西省农业

灌溉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可进行信息收集、存储及利用,

通过电子地图及空间数据展示,使农业灌溉信息表达更为直

/1729/ 基于GIS的山西省农业灌溉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与应用

观,方便快捷地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山西省农业灌溉基本信息

的网络查询、检索、报表统计、汇总;可进行数据更新及综

合分析,全面掌握全省灌溉信息动态,辅助灌溉管理和规划的

决策;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1)灌溉

管理部门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省及各地区灌溉基

本情况,并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灌溉信息数据的及时更新

、修改,解决灌溉信息的准确、及时及可靠问题。(2)提高

日常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灌溉信息进行快速、准

确的查询、统计、汇总及综合分析,实现各种农业灌溉信息

的统一管理、整合、交换和共享,从而既可提高日常管理工

作的质量和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又能更好地对农业灌溉用水

量进行管理,减少水资源浪费。(3)为农业灌溉管理和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灌溉制度,指导农户进行

科学灌溉,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灌溉管理的需求。

/1730/ 传感网应用中间件研发与产业化
传感网应用中间件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基于国家“核高基

”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成果及中创软件在物联网应用领域已形

成的系列软件产品及关键技术,针对物联网应用领域需求,

研发成功传感网应用中间件产品。在此之上,通过对行业共

性需求的提炼、通用构件的沉淀而形成多行业的物联网应用

框架。为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产品满

足用户的传感应用需求,实现传感器自动发现、传感器任务

分配、传感测量数据获取与数据交换、告警信息发布等传感

/1730/ 传感网应用中间件研发与产业化

应用目标,提供了标准解决方案和具体实现方法。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1.产品基于SOA架构的组件化实现,使用主流服

务插件技术,能够动态配置,支持面向服务粒度的可配置及

可扩展,支持构件化、服务化复杂应用系统的开放式体系结

构,具有良好的可重性和可扩展性;2.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

构建方法,具备完善的适配器机制提供统一接口,具备传感

观测与测量、传感器建模语言、转换器标记语言等完整的模

块与机制;3.产品支持动态可控的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和资源

适配集成,实现灵活、可伸缩的应用服务的部署、激活、停

用、迁移和卸载机制、支持快速集成传感资源节点;4.平台

支持基于消息机制的信息交互,能够屏蔽操作系统、硬件平

台和通信协议差异,且为上层各种典型应用提供了统一、透

明的访问接口;5.平台支持多种应用模式,基于统一架构形

成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应用的领域框架和成套解决方案。转

化推广前景:在传感网应用方面,基于传感网应用中间件产

品,潍坊中创软件相继研发完成了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

能家居(与海尔合作)、智能家畜养殖、食品药品监管等行

业应用软件。其中,基于该产品开发的智能物流园区物流作

业管理系统,已在盖家沟物流园区试点建设,下一步将面向

全省推广应用;通过加强与传感网硬件厂商的交流、合作,

2010年8月与潍坊英特公司签约合作,共同开发智能畜牧养

殖系统,开拓RFID物联网应用市场。上述系列行业对物联网

应用需求,为本项目产品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广阔前景。

/1731/ 基于离散轨迹的密钥交换方法
基于离散轨迹的密钥交换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轨迹的密钥交换方法,

主要解决现有密码学中缺少以离散的目标轨迹作为用户身份

凭据的密钥交换方法。其实现方案为:建立系统和敌手模型

;证明者分别通过基于位置密钥交换得到与验证者的共享密

钥,主密钥为各共享密钥之和;证明者间进行密钥的分发,得

到子密钥;设门限为t,当某用户沿着目标轨迹运行,同时拥有

任意t个子密钥时,可恢复出与验证者协商的主密钥;验证者

凭借主密钥与用户进行安全通信。本发明将密钥共享技术和

/1731/ 基于离散轨迹的密钥交换方法

基于位置的密钥交换结合,用户同时承担密钥共享者与分发

者的角色,主密钥安全性强,能有效抵御多个敌手的共谋攻击

。可用于在有敌手控制的网络环境中为通信实体之间建立共

享的密钥。

/1732/ 国土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国土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

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有效开展国土资源规划、合理利

用和资源保护,落实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发挥

国土资源管理和宏观调控的作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

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矛盾问题进

行跟踪监测,对国土资源的供需保障情况、开发利用情况、

市场运行情况、生态环境影响等进行统计和评价,同时对国

土资源管理进行监督引导。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树立科学发

/1732/ 国土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和谐社会非常重要。

/1733/ 高重频水热法KTP电光调Q开关开发
高重频水热法KTP电光调Q开关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项目来源:“高重频水热法K

TP电光调Q开关开发”项目是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

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国科发计〔2014〕166号文件下达的

项目,立项代码:14C26214502842。项目合同约定起止时间

: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项目总投资386万元,其中国家科

技部资助50万元,广西科技开发计划资助15万元,桂林市高新

区科技局资助15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306万元。项目背景

:高重频、窄脉宽的高功率激光器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

/1733/ 高重频水热法KTP电光调Q开关开发

军事、医疗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激光核

聚变、激光测距、激光制导等激光军用武器及激光精细加工

和超精细加工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电光调Q开

关是实现高重频、窄脉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而KTP晶体又是

为数不多的可实用电光晶体中综合性能最优的材料。本项目

由此基于我公司多年来水热法生长高抗灰迹KTP晶体的经验

,进行高电阻率KTP晶体的生长研究,并进一步开发高重频水

热法KTP电光调Q开关。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

(1)通过温差水热法进行高电阻率KTP晶体的生长;(2)通

过双晶体配对的方法制作KTP电光调Q开关,抵消由KTP晶体静

态双折射引起的相位差,同时又补偿由于温度引起的器件的

相位差。性能指标:(1)KTP晶体电阻率:>10^11Ω.cm(

2)KTP电光调Q开关抗激光损伤阈值:>1GW/cm^2(@1064n

m,TEMoo,10ns,10Hz)(3)KTP电光调Q开关重复频率:>1

00KHz(4)KTP电光调Q开关消光比:>27dB(5)KTP电光调

Q开关可调制波长范围:400-2500nm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

进性(1)攻克了KTP晶体电阻率偏低的瓶颈问题,生长出电

阻率达10^(11-12)Ω.cm的KTP晶体,克服了助熔剂法生长的

KTP晶体易发生电致损伤的现象。(2)自主设计出一套双晶

体配对装配装置,解决了KTP电光调Q开关在装配时由于切换

角度而引起的光路不易准直的问题,不但提高了KTP电光器件

的装配效率,更是极大提高了KTP电光器件的消光比。四、技

术的成熟程度、使用范围和安全性成熟程度:该项目技术已

/1733/ 高重频水热法KTP电光调Q开关开发

具有较稳定的生产工艺,可以小规模的批量生产供应,项目产

品已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用范围:本项目开

发的KTP电光器件主要被应用于高重频、窄脉宽的电光调Q激

光器领域。安全性: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无毒无害,不会对

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由KTP制作的电光调Q开关对激光器控制

或调制作用,不会产生任何安全风险,因此该项目成果在推广

应用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职业危害。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利用本项目技术研制的水热法KTP电光调Q开关被成功用于

多种型号激光测距机以及频率达100KHz的高重复频率激光器

。项目成果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有效地解决了

军用装备研制中核心器件的国产化问题。由于近3年来飞秒

光纤激光器的开发取得长足进展,使得用于固体飞秒激光器

的KTP电光器件遇到了市场瓶颈。项目组将持续跟踪并研制

可用于飞秒光纤激光器的KTP电光器件,从而拓展KTP电光器

件的应用领域。

/1734/ 调查采集样品及标准物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调查采集样品及标准物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作为认证实验室的标准样品及样品管理系统,有两

大特点,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以及严格的溯源要求。本项目致

力于在保证溯源性的前提下,用数据库处理重复性工作。减

少人力投入的同时避免疲劳误差。1、溯源性保持。“管理

系统”内置了只可由管理员手动清除的记录系统(该功能只

能从数据库后台开启),并长期保存。方便随时查阅,对入库

及领用工作进行溯源。2、重复性工作处理。“管理系统”

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自2014年起的标

/1734/ 调查采集样品及标准物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准品数据作为后台。所有标准品及其供应商数据均为一次性

输入,在日常出入库管理中只需对应选取正确的条目即可,使

重复性极高的账目填写工作变得简单高效,避免了大批出入

库时容易出现的疲劳错误。3、简便的搜索系统。项目组为

“管理系统”设置了简便直观的搜索功能。用户可以从搜索

界面看到常用的的指标检索选项,可通过简单的点选即可查

找相关库存。项目组使用MicrosoftOfficeAccess作为开发

工具。MicrosoftOfficeAccess是微软把数据库引擎的图形

用户界面和软件开发工具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数据库开发工具

。Access拥有的报表创建功能能够处理任何它能够访问的数

据源,为开发出的数据库提供更为高效的检索,以及友好的界

面,降低操作人员培训难度。预留兼容性,为“水产科研ERP

”做好数据准备。“科研样品及标准物质数据管库理系统(

下称管理系统)”由相互关联的“样品管理库”和“标准品

管理库”组成。“样品管理库”通过二维码标签信息登记样

品,关联样品信息、采样计划、检测进度、标准品需求、相

关人员信息等。“标准品管理库”通过条码标签信息等级标

准品入、出库,自动生成电子帐目。关联样品信息、质控记

录、标准品定值及有效期、供应商评价信息、相关人员信息

等。数据库共设9支信息表,包括部门、人员、物资库存、单

据类型、进出单据、进出明细、供应商、仓库及仓库类别。

以部门代码、材料编号、单据编号、供应商代码等作为关键

字段,建立关联。

/1735/ 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1.0
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对于桥梁结构检测,在利用高新

技术对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软件进行革命性升级

这一方面,我国起步较慢。国内自本世纪初开始在部分特大

桥梁上安装研究性质的桥梁检测系统和桥梁状态分析系统,

如在上海徐浦大桥上安装的带有研究性质的结构状态监测系

统,其目的是为了摸索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的经验。在江阴长

江公路大桥上安装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加劲梁的位移

、吊索索力、锚跨主缆索股索力以及主缆、加劲梁、吊索的

/1735/ 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1.0

振动加速度等。对于这些大型项目,由于投资大,重要性高,

有专门的研究团队建设专用的监测体系。但是对路网上大量

存在的普通桥梁,要是实现这样的目标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对于普通桥梁而言,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检测,如常

规检测、定期检测、及桥梁荷载试试验。例如,广西壮族自

治区公路管理局从2009年至2013年,连续4年对全广西的危旧

桥进行摸排,每年对约60座旧桥进行检测加固,所采用的方法

均是传统检测方法,完成一个检测周期需要3-4个月的时间。

传统检测工作中,视觉观察这一方法占据较大比重,大量时间

和精力耗费在检测数据重复性的记录,无信息化手段,人力和

时间成本很高。因为无法进行现场快速计算,人工记录同时

导致一些检测项目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计算分析结果,延误

检测最佳时机。桥梁检测数据和信息的存储环节同样滞后。

许多珍贵的信息都以纸质型式存储在档案管理场所,既不便

于保管,也不便于再次翻越查看,导致这些资料虽然价值连城

,却无法很好利用。桥梁管养单位无法从这些资料中有效地

挖掘数据,找寻规律,导致在做出管养决策的时候,信息了解

不全面,决策依据有限,影响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因为

自然灾害、老鼠破坏而造成纸质档案资料损毁的案例不计其

数。每当需要进行旧桥评估、加固项目时,常常找不到可用

依据的原始数据。再来,纸质资料的保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

力,投入大,效果却不好。因此,需要一套针对常规桥梁,且具

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提升桥梁检测工程现阶

/1735/ 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1.0

段的行业现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桥梁检测混凝土

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由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独立开发。该成果基于WIN10中的UWP开发,实现对桥梁检测

中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方面的优化。广西交通科学研

究院组织了强有力的软件研发班子,对“桥梁检测混凝土碳

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进行全线研发,将桥梁检测的理论

和方法进行集成应用化。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采用了计

算机软件业先进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利用面向对

象的通用建模工具,为下一步软件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当实际需求发生变化,必须对系统进行修改时,这种分

析和设计方法也能提供快速有效的途径。在软件实现阶段,

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选用美国微软公司

的MicrosoftVisualStudio(简称VS)开发工具包系列产品

作为开发工具。由于VS软件包括了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所需

要的大部分工具,同时提供GUI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工具,可以

为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开发语言提供良

好的技术支持和升级支持,这就为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

度测试分析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由于开发语言具

有很大的普及性,加之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接口设计,使得各公

司自己可以进行方便的二次开发、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

适用性,从而保证了用户的投资收益。桥梁基本信息录入软

件同时还具备以下特性:⑴扩展性与开放性能够适应不同的

/1735/ 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1.0

平台与系统。⑵操作便捷性操作方便性是系统的基本性能之

一。系统开发应结合中国结构设计人员的习惯,充分考虑使

用页面的直观性、操作的方便性和功能的实用性,使得系统

能够操作便捷,易学易用,尽可能符合结构设计用户过去的操

作习惯。⑶灵活性与先进性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

分析软件利用进行结构计算,大大提高了桥梁检测数据的运

行速度。同时,系统具有严密的安全管理、容错和自我诊断

的功能,确保了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

强度测试分析软件应用了先进的桥梁检测优化理论,在保证

技术成熟性的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3、技术的创造性

与先进性本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可实

时地在现场进行桥梁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数据的录入,该

系统对设备要求低、测量成本低廉,测量过程简单,精度高、

成果可靠,避免了传统桥梁检测中用纸张做记录、检测时间

缓慢、检测效率低下的不足。本系统能够对桥梁的混凝土碳

化及强度测试数据数据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持续性地分析,能

让用户实时高效地在现场检测。将本软件应用于桥梁检测领

域,可实现精度高、速度快地录入桥梁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

试数据的情况,以判别桥梁检测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及结构安

全。“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为检测人

员提供了一种现场录入桥梁信息的工具,在保障录入信息安

全性的同时,可优化整体检测,使桥梁检测在安全性、经济性

/1735/ 桥梁检测混凝土碳化及强度测试分析软件1.0

、便捷性上趋于平衡。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目前,该软件成果已经配套平板电脑设备投入实际桥梁检

测工程使用,打打提高了混凝土碳化与强度测试工作的生产

效率,规范了存档形式,提高了存储的安全性。5、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广,获得更多行业认可,才能更有

力的推进桥梁检测信息化工作。

/1736/ 铁路(城轨)综合监测检测系统
铁路(城轨)综合监测检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铁路(城轨)综合监测检测系统是以信息化为手段

,专业监测检测技术为支撑,相关专项监测检测数据为基础,

打造涵盖建设、运营期的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实现多专业监

测检测数据采集、上传、共享、综合分析、超前预警,为客

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本课题基于物联网、云服务、大数

据等技术,在充分调研既有监测检测项目、方法、设备、数

据类型等信息的基础上,统一信息化接口标准,开发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软硬化监测产品,构建多专业多维度的监测检测

/1736/ 铁路(城轨)综合监测检测系统

大数据平台,实现综合智能分析和专家系统,为客户提供基于

云服务的一揽子专业化解决方案。本课题的主要技术性能指

标:(1)制定数据信息化接口标准依据不同的规范规程要

求,统一监测检测数据信息化接口标准。(2)研发前端数据

采集和监控系统针对不同的项目环境和监测检测内容,选用

适宜的传感器和最佳的数据传输方式,研发CRDC自动化采集

箱,实现自动化采集与信息化管理。(3)研发后端综合分析

与专家系统针对多专业、多类型的海量监测检测数据,在分

项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判断与预警,最

终提供有针对性解决方案的专家系统。(4)研发综合监测

检测统一服务平台主要创新点如下:(1)统一铁路(城轨

)项目监测检测数据信息化接口标准,编制传感器数据服务

接口协议。系统支持多种类设备数据自动化采集,可通过远

程网络对现场监测机器进行机器控制,利用网络及控制器装

备,实现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后台,并自动对数据进行粗差

剔除与合格性检查。(2)对各类别监测检测数据进行采集

和处理,搭建了监测检测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对接收到的数

据进行严格的算法平差计算,支持多源数据的单独及组合解

算,并完成对数据的精度评定。(3)研发监测检测传感器采

集软硬件、数据分析及预警发布系统(即前端数据采集和监

控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监测检测项目,提供自动化及信

息化采集、数据分析、三维展示、实时预警等功能的软硬件

集成解决方案。(4)建立了后端综合分析与专家系统,实现

/1736/ 铁路(城轨)综合监测检测系统

智能化判断与预警。提供有效信息供人工专家复核。本课题

获批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项,论文11篇,研究成果广泛应用

于高铁保护区、地铁保护区、滑坡监测等多个项目中,为实

现监测-检测-评估-整治一体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1737/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为0520CH机型《情报资料微机管理系统》,

IBM-PC-XT兼容机型的《图书微机管理系统》、VAX-11/750

小型机《西文图书综合管理系统》、Aplle-Ⅱ型机的《西文

采编管理系统》等四种机型四套独立的管理系统,可单独分

别使用,也可以按需要联网使用,整个系统软件功能强化,

应变灵活,具有较广泛的普及意义。适合于中型以上的图书

馆使用。

/1738/ NTD-24M计算机武术裁判系统
NTD-24M计算机武术裁判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设备是以武术项目为代表的多裁判判分的裁判系

统,还可用于其他竞赛。它采用PC机的异步通讯口与七个

8051单片机组成的裁判控制机和显示屏直接进行分布式

接口,采用具有特色的RS422总线,省去了常规的调制

/解调器;采用混合语言编程技术,实现高级语言与低层语

言的接口,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和可靠性,通讯原理和接口

方式具有特色,利用计算机汉字资源进行大屏幕汉字图形显

示,具有新颖性,项目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和技巧,通讯方

/1738/ NTD-24M计算机武术裁判系统

式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推广应用。该设备的研究处于国内领

先水平。

/1739/ 一种融合空间信息的Bag of Words图像检索方法
一种融合空间信息的Bag of Words图像检索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空间信息的BagofWords图像检

索方法,技术特征在于:考虑到图像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现实

世界的物体,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结构特征,融入显著特

征区域的空间信息便可以更加形象、准确的描述图像所包含

的内容,从而能够得到更好的图像检索效果。利用BagofWor

ds对图像进行很好的描述,可以获得图像在图像空间基上的

向量表示,通过特征区域空间信息的加入,可以很好的保证了

图像底层特征区域之间的结构信息,从而提高了图像的检索

/1739/ 一种融合空间信息的Bag of Words图像检索方法

精度。因此,融合特征区域空间信息的BagofWords图像检索

方法,更加适用于图像的检索。

/1740/ 深井液面测试仪研究与应用
深井液面测试仪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油田开发采油工程领域中的现场应用技术

。借鉴国外先进的测井技术,结合我国石油仪器的研发现状

,对液面测深仪做重大改进,改变传统的发声模式,采用气

体声源;配套高灵敏度声音传感器,采用新型换能敏感材料

;并配合无线通讯等新技术,将测井仪升级为高性能、易维

护、安全方便、低功耗的智能仪器。主要内容及创新技术:

①研究气体声源测井技术,研制脉冲声波发生器针对测试仪

器发展现状,研究气体声源测井技术,开展了“无声弹双声

/1740/ 深井液面测试仪研究与应用

道”液面测试枪技术研究及试验,成功研制了气动油井测试

仪。接着为解决气源问题,研制了脉冲声波发生器,直接将

空气进行压缩,产生高压声波气源。②研制新型微音传感器

新型微音传感器使用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膜取代传统的

压电陶瓷材料,使微音器的灵敏度得到了很大提高。③设计

仪器主机控制电路及系统软件设计可靠性高的放大电路,稳

定的滤波电路,高精度的采样电路和存储通讯电路。根据气

体声波频谱特点,编制对波形进行数据处理的软件算法,能

够整理和分析反射波,确定液面位置。④研制出HW3000A深井

液面测井仪。技术指标:①可测试油井动液面深度:20~30

00M误差<1%②套管压力:0~10MPa误差:0.1Mpa③数据容量

:液面150口井④工作温度:-30℃~+50℃⑤工作时间:10小

时(一次充电)⑥充电电压:165~265VAC应用情况及效益:

首先在贝28作业区现场试验,先后进行液面测试150多井次

,其中测试无波井(常规子弹声波测试测不出液面)110口

,结果有89口测出液面。同时与目前油田普遍使用的金时仪

器进行了同步对比测试,共测油井40口,其中20口油井(其

余20口金时仪器测不出液面)两种仪器都测出液面,测试结

果基本相同。该仪器开辟了国内液面测试技术应用的新途径

,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测试方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

了液面测试的成功率。2006年以后在海拉尔全油田应用后每

年可获经济效益399.55万元以上,增加税收161.33万元以上

/1741/ 科研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运用
科研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运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科研项目全过程中运用专利策略,从科研项目立

项、项目研究过程、项目验收、项目结题过程中实施全方位

的、科学的、过程化的知识产权管理。如在项目立项时运用

专利文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在市场未来需

求量大以及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立项;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运用

专利技术确定研究方向、及时调整技术路线,技术实施方案

等;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按照专利申请文件的要求,注重实

验过程、实验纪录数据的规范管理,对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

/1741/ 科研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运用

总结,在项目结题、验收过程中,及时申请项目的专利保护

;在应用和产业化过程中加强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在

科研项目立项阶段进行专利文献检索,使研究目标有的放矢

,在有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的领域立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

品后具有更好的市场潜力,并避免低水平重复,节约投入研

发的人力和物力,加强对应用型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应用型研究项目中,特别是企业进行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

具有非常广泛和有价值的参考。

/1742/ 物联网用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力学量传感器
物联网用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力学量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开展了MEMS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关键

技术研究和研制,并进行了批量化生产和应用,取得的主要创

新点如下:1)在压力传感器芯片上加载执行器减小了迟滞误

差,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在芯片上设计了屏蔽层,

提高了抗电磁干扰能力。2)利用不锈钢金属膜片低温焊接技

术,保证了压力传感器的焊接熔深强度和气密性要求。3)基

于硅通孔的硅晶圆直接键合技术,降低了加速度传感器芯片

的封装应力,减小了寄生电容,提高了测量精度。4)利用传感

/1742/ 物联网用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力学量传感器

器芯片引线键合的金丝球焊工艺技术,保证了焊接的可靠性

和较高的拉脱力。采用全灌封结构工艺,保障了强冲击、强

振动下传感器性能的可靠性。

/1743/ 煤矿生产安全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研究
煤矿生产安全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

05219005、2007308003)、辽宁省教育厅计划项目(编号:

05L164)、辽宁省优秀人才项目(编号:2006R28)、辽宁

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06T076)。当前从各种途

径投入瓦斯灾害的防治费用每年达20亿元以上,给煤矿生产

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研究瓦斯监测系统对于保障煤

矿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作用,对于加快国民

经济的发展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在

/1743/ 煤矿生产安全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研究

瓦斯监测系统中,数据融合方法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有着

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系统

也会不断地改进。最终它会为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

效益和使用价值。项目引入CAN现场总线作为系统的通信方

式。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给出了CAN网络的总体结构,并对

各部分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采用数据融合方法对数据进行

处理。融合方式采用两级融合形式:一级融合采用分批估计

理论对各个参数分别进行处理,二级融合采用BP神经网络方

法对一级融合的结果进行综合处理,得出最终的井下安全状

况信息。LabVIEW软件实现监测系统的软件编程和界面设计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目前数据融合方法和虚拟仪器技

术正在被各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重视和应用。本项目把这两种

技术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应用到矿井瓦斯监测这一领域中,收

到了预想的效果。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

目采用分批估计理论和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两次数据融合处

理,并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得以实现,最终得出了仿真结果

,给出了矿井环境安全状况信息。从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上

看,系统安全可靠,精度高,易于扩展,对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和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⑤应用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在辽宁省的铁法煤业集团、沈阳煤

业集团、阜新矿业集团、南票矿业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得到

应用,还将深入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

/1744/ 质量问题跟踪管理平台V1.0
质量问题跟踪管理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对已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

录入和跟踪查询并生成excel图表,以及管理员后台各种管理

的功能。系统一共分为一个主界面和3个板块:质量问题录

入,质量问题跟踪,质量问题查询。主界面呈现的是全年问题

统计动态跟踪、各版块问题数量跟踪和问题等级跟踪图。质

量问题录入是对质量问题基础数据的录入。质量问题跟踪是

对已录入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筛选查询,修改以及闭环的功

能。质量问题查询可以根据条件对闭环和未闭环的数据进行

/1744/ 质量问题跟踪管理平台V1.0

查询并导出excel表,以及删除功能。

/1745/ 国光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软件
国光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1)产品平台化、组件化、流程化

设计:基于对金融等行业业务的了解,国光综合监控管理系

统将分为数据采集、中心调度、Web服务等几个层次,每个

层次由独立的组件库支撑,层次与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用X

ML语言来表述;同时国光创新设计了可视化业务配置工具,

使得定制一个新的监控流程需要的工作量降低80﹪,甚至对

系统稍有了解的业务人员都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更新。2

)C/S、B/S混合模式系统架构:金融机构业务系统现在一般

/1745/ 国光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软件

采用B/S架构,它满足了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的要求,但对

网络依赖度非常高,实时处理性能不足,部分特殊的功能无

法完成。而C/S架构能够对大批量数据进行集中处理,满足

实时处理要求,也能完成某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要求,能够克

服B/S架构中的不足。该项目创新地将B/S、C/S两种架构的

长处较好地结合了起来,以完成数据采集、中心调度、WEB

服务统一集中布署的要求,达到优异的性能和所需的稳定性

。3)事件跟踪体系:国光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对某一事件产

生后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跟踪,详细记录事件的产生、处理

到结束的全过程,使监控管理过程中的所有业务操作流程统

一化,便于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事件跟踪处理机制在国内

同类应用中还没有类似的产品,本产品属于首创,填补了国

内这一应用技术的空白。应用前景:根据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中国银行总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的规划,该项目产品将

在近2年内进行统一实施应用。其中,该项目已经被中国农

业银行总行采用,2009年度将全国推广。同时该项目已经进

入中国银行总行选型范围,目前该项目正在中国工商银行总

行进行开发测试,将于2009年度在全国各个分行实施应用。

未来2~3年内,该项目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并带动

国光母公司自助类终端销售量将达3万多台,销售额超6亿元

人民币。因此,该项目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该项目不仅能

加快金融电子化和公共服务事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实现银

行等自助类设备的监控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提高银行

/1745/ 国光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软件

的服务质量,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该项目

的推广应用既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746/ 国家开发银行企业门户平台
国家开发银行企业门户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内容国家开发银行企业门户平台(简称E

P)是在开行信息化总体规划指导下,遵循“统一接入、充分

协同”原则建设的IT接入平台。该平台实现对内部企业资源

、外部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统一入口、信息挖掘与整合、

协同互动、个性化展现等功能。企业门户平台由应用集成、

协同版块、内容管理、搜索引擎、舆情监测等基本构件组成

。应用集成是指基于Web应用提供信息汇集服务,它为企业应

用环境的多种接入方式和多类接入人员提供一个统一的企业

/1746/ 国家开发银行企业门户平台

资源访问入口。提供单点登录接入服务、系统信息集成以及

用户交流渠道设置。企业门户平台有精巧的个性化设置去提

供定制的网页,不同类型的使用者浏览信息时将获得不同的

内容。协同版块是供人员之间、资源之间、人与资源之间进

行协同互动的Web平台。具体的方式有以用户为中心的Web2

.0论坛、开行互动百科、员工主页(博客)、即时通讯等;

问卷调查系统也是协同版块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问

卷调查系统可以设计并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活动。内容管理

是EP的最基础构件,总行各厅局、各分支机构以及各项目团

队通过内容发布平台搭建各自的子站点,并在子站点上展示

相应的各种工作动态和最新业绩,实现自身在开行内部的宣

介。搜索引擎是通过集成应用系统完成对信息资源的全文搜

索,提供信息的分类、聚类等功能,是一个带权限控制的、松

耦合的、能够对开行各IT系统进行全文搜索的统一搜索平台

。舆情监测通过互联网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对热点问题和重

点领域进行24小时监控,及时提供互联网信息中政府部门、

监管机构、银行同业、合作客户的最新动态和情报,并可及

时发现互联网环境中涉及开行及相关客户等的言论和报道。

二、技术特点首先,EP平台最大的技术特点就是集中管理,特

殊展现,同样的后台在不同的站点或栏目显示不同的风格样

式。为了满足各个栏目的编辑和展示的特殊性,项目组攻克

了模版技术。其次,单点登录的前提是所有系统统一用户名

和密码,在EP系统建设之前,已经投产了很多系统,EP必须考

/1746/ 国家开发银行企业门户平台

虑通用性和特殊性,需要在改动量最少且对原系统无影响的

前提下完成单点登录。利用AD作为第三方验证服务器,解决

了统一用户名和密码问题。在原有TAM提供单点技术的基础

上,结合国家开发银行现有投产应用系统的特点,研究新的单

点登录方案,将用户名、密码及其它专有信息,通过post方式

提交给目标系统。并且在应用系统模块记录其配置信息,动

态配置,即时生效。再次,论坛、百科、博客为改造的开源产

品,缺乏相应的服务和技术,根据业务需要,EP需要把上述三

个模块及TRS的内容发布平台等定制改造的产品整合在一起

。利用Httpclient和Htmlparser技术,将论坛、百科、博客

的关键数据定时抓取到本地数据库中,实时展现给用户,信息

维护人员还可随时介入,对敏感信息进行屏蔽。三、自主知

识产权情况企业门户平台为国家开发银行与第三方软件公司

共同合作开发软件系统,国家开发银行拥有该产品自主知识

产权。四、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国家开发银行企业门户平台分

为3个阶段进行推广,分批次按照功能和门户内容进行推广,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用户逐步接受并依赖于企业门户。

第一阶段,2007年8月到2008年9月,搭建企业门户技术平台,

完成企业门户与统一认证管理系统集成,完成平台建设规范

拟定,启动平台内容建设;第二阶段,2008年9月到2010年7月

,全面开展“全信息”整合,子站点建设,实现了对全行多个

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集成,搭建员工论坛和开行百科,建设搜

/1746/ 国家开发银行企业门户平台

索引擎系统;第三阶段:建设网络舆情系统、问卷调查系统

,搜索引擎系统上线运行,开展非结构化信息整合方案设计,

以“全信息”为基础,开展信息新应用和服务。企业门户平

台以应用集成为基础,建立应用系统登录统一门户,为后续应

用系统流程整合、业务流程梳理奠定基础,为开行分散的非

结构化信息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平台,并藉此提供以专题分类

和知识集合为导向的服务,形成有价值的信息资产。

/1747/ 电气控制技术实训平台
电气控制技术实训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气控制技术实训平台的开发汇聚了行业知名专家

和该所技术骨干,通过对社会培训需求和电气控制技术类职

业标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与培训机构、学校、一线劳动者

充分交流和沟通,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网站和技术资料,

研究相关国际先进培训设备的优点基础上开发而成的。电气

控制技术实训平台将大量国际先进的PLC编程、交直流调速

、电子技术、变流、工业以太网络、工业总线和传感器设备

与上述设备在现代控制领域中的各种典型应用按照实训要求

/1747/ 电气控制技术实训平台

进行抽象和提升,构建成这些产品和技术经典的实训系统。

通过创新研发的计算机仿真软件,使学员在掌握运用设备基

本应用的同时,又能感受工厂真实应用工况,帮助受训学员

真正地掌握技术内核。国际首创的自动查线系统不仅能够有

效地保护设备不受损坏、避免由于误操作而产生人身伤害,

更能够自动引导学员更正错误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起到

举一反三的培训效果。自动设置故障、计算机评分系统保证

了实训鉴定的“公开、公正、公平”。电气控制技术实训平

台硬件设施的模拟和软件环境的仿真能够模拟职业岗位现实

环境,它是接受过系统规范基础知识教育的培训对象,提高

职业素质、掌握专业技术、专门技能、创业能力、管理能力

的摇篮。电气控制技术实训平台实现就职者整体水平的提升

,推动劳动者素质水平的梯度转移,促进扩大就业和实现稳

定就业。

/1748/ 轧辊加工精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轧辊加工精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围绕轧辊加工精度的多个重要物理量检测技

术及方法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大量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解

决了我国轧辊加工精度及相关量的测量方法与技术问题。项

目组提出的激光垂直直线式扫描园弧面获得高精度大直径方

法,利用精密直线导轨,结合二维激光面阵测量系统,配以灵

活的机械装置,实现对大直径的轧辊圆直径的高精度测量,该

方法属国内首创;轧辊在线直径测量方法,综合利用机床运动

的直线性,激光测距的准确性,轧辊旋转的周期变动性,传统

/1748/ 轧辊加工精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小直径测量的高精度,精确的实现了轧辊大直径的在线测量

;将空间几何量非接触视觉测量应用于轧辊的外型尺寸检测

属国内首例。取代了传统样板的比对的方法,测量精度与效

率都大大提高。该系统运用多项技术创新,实现对轧辊的多

参数检测,为轧辊的几何尺寸在线检测提供技术平台,系统先

进性和实用性兼容,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

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1)、实施对水平辊、轧边辊的几

何尺寸检测;(2)、测量范围:轧辊最大长度:2500mm;轧

辊最大直径:1400mm;孔型尺寸:800mm。(孔型至端面距离

)(3)、测量精度:直径测量:0.1mm;外圆跳动(不圆度

):0.05mm;孔型轴向尺寸:0.05mm。此类装置在我国尚属

首例,装置的研制成功将为铁轨的加工技术水平、质量和品

质的提高,确保铁路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证。

/1749/ 基于隐条件随机场的足球视频进球事件检测方法
基于隐条件随机场的足球视频进球事件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隐条件随机场的足球视频进

球事件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同时具有隐状态表

达能力和表达交叠性特征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首先,对

训练视频和测试视频进行物理镜头分割和语义镜头标注,判

断每个训练视频是否含进球事件,得到类别标签,将训练视频

的语义镜头序列和类别标签组成训练数据集,将测试视频的

语义镜头序列组成测试数据集;接着,根据训练数据集,调用

Matlab工具包HCRF2.0b中trainHCRF函数计算模型参数,建立

/1749/ 基于隐条件随机场的足球视频进球事件检测方法

进球事件的隐条件随机场模型;最后,根据已建立模型,调用

testHCRF函数计算测试视频对应不同类别标签的概率,进行

进球事件检测。本发明能够准确、全面实现进球事件检测,

可用于足球视频精彩事件检测等语义分析领域。

/1750/ 极米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平台综合分析系统
极米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平台综合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主要功能:主要通过datav组件实现数据可视化分

析,包含gis地图、chart图表、自定义图表、相关模板,用户

通过配置数据项即可实现某板块的数据可视化过程。综合分

析系统包含政府投资项目宏观分析、重点行业分析、审计项

目综合分析等功能模块。技术特点:采用MVVC架构,实现前

后端分离技术,前端采用VUE开发,后台采用php开发,后端主

要实现API接口,前端实现静态页面,独立发布,安全采用tok

en认证方式。

/1751/ 带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
带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图形用户界面的手

机。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运行

程序。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屏幕中

的图形用户界面的内容。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

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本外观设计产品界面用途:是连

接投影仪并通过手机进行操控视频播放等,界面变化状态图

1为在主视图中点击左上方“菜单”图标后显示的界面,界面

变化状态图2为在主视图中点击右上方“箭头”图标后显示

/1751/ 带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

的界面。

/1752/ 一种CT伪影的综合校正方法
一种CT伪影的综合校正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伪影的综合校正方法,采集一

组CT重建所需的投影图像后依次进行暗场校正、暗场波动校

正、增益不一致校正、增益波动校正、坏象素校正、散射校

正、射束硬化校正和数字图像滤波降噪;对经上述综合处理

后的投影图像进行CT重建,得到伪影减少质量改善的切片图

像。本发明避免了单独考虑某种因素而进行校正的片面性,

系统地校正了CT图像中由于DR成像的因素造成的伪影,显著

提高了CT图像的质量。

/1753/ 一种用于功放的温度补偿电路
一种用于功放的温度补偿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功放的温度补偿电路,

包括功率放大电路、电流采集电路、温度采集电路、微处理

器和栅压控制电路;所输的电流采集电路采集功率放大电路

的电流信号,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

温度采集电路采集功率放大电路的温度信号,温度采集电路

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栅压

控制电路连接;栅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功放的温度补偿电路,能够对

/1753/ 一种用于功放的温度补偿电路

功放的电流通过栅压控制电路进行温度补偿,使功放准确,正

常地工作;也能够对功放进行过温,过流保护,使功放不易损

坏,使用寿命长。

/1754/ 冶金行业智能无人天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冶金行业智能无人天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针对国内外冶金企业物流管理大多采用人工记

录、人工入库、人工出库、手动控制天车的物流模式,智能

化和信息化不足的问题,该项目基于拉格朗日力学原理,建立

了天车摆动控制模型,开发出天车微摆动控制系统,提高了天

车的定位精度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出了钢卷跟踪及故障

断点记忆方法,研发了无人天车控制系统的微跟踪技术和天

车管理控制系统的宏跟踪技术:建立了多部天车的优化运行

模型,开发出天车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天车集群协调控制功

/1754/ 冶金行业智能无人天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能。该项目研发的冶金行业智能无人天车系统属国内首创,

通过对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智能无人天车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该项目经推

广应用,实现了自动生成工单计划和任务命令,自动控制天车

工作,精准定位钢卷和物流信息,高效完成卸车、上料、倒库

、发货、避让等工作任务,达到生产与物流的无缝衔接,信息

数据“不落地”,对冶金行业设备智能化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1755/ 混合肉馅的粽子
混合肉馅的粽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方便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粽子作为中华民族习俗中的一项传统食品,通常是

人们在端午期间会食用的纪念食品;不仅仅是在中国,在有

华人文化的地方都保留了这一传统。现在的粽子原料主要是

糯米,根据辅料的不同,粽子的口味包含了很多种,如:肉

。其基本的形状有四面体、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由图1可见

:现有粽子的馅包括主料白糯米1和辅料2;制作粽子流程为

:首先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个小时,选择相应的辅料,切

成粒或者块;把粽子叶二三张重叠并列,把粽子叶围成三角

/1755/ 混合肉馅的粽子

形或四面体或斜四角,把泡好的糯米放进去,再放进相应的

辅料,拿筷子和勺子按一下弄实,包好后在粽子叶绑个带子

,最后用清水煮熟即可食用。在上述制备过程中,主料白糯

米和辅料(如:肉)是分开的,在食用过程中会碰到吃到主料

和辅料的感觉不一致。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

供了一种混合肉馅的粽子,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

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

用新型包括:主料、辅料;所述的辅料是呈糊状的肉、并与

主料混合在一起呈混合状;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

下步骤实现的:准备主料:漂洗干净经浸泡后沥净水分;选

择辅料:将肉洗净后做成糊状;混合拌匀:将主料和辅料按

照口味配比搅拌均匀;包粽;煮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

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主料白糯米和经打碎的辅料混

合在一起,满足不同口味的食用者食用。

/1756/ 燃油尾气铠装高温温度元件
燃油尾气铠装高温温度元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温度传感元件之

一,其主要特点是测温范围宽,性能比较稳定,同时结构简单

,动态响应好,更能够远传4-20mA电信号,便于自动控制和集

中控制。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的

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

,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又称为塞贝

克效应。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一种适用于在-55℃-+

900℃高低温剧烈变化高速气流下快速测量温度及耐抗振动

/1756/ 燃油尾气铠装高温温度元件

性优良的铠装变径热电偶。该新产品尤其适用于冷端耐受温

变化在-55℃-+362℃的环境下保证绝缘密封并能正常输送温

度信号的动态场合。该项目的测量端采用变径热电偶,并将

采集套管设计有相应的进、出、回旋气口,保证了高速高温

气流取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该新产品的参数端信号输出接

线柱采用K型本体材料,且通过高温玻璃与金属外壳烧结,满

足了电气绝缘、安装尺寸和高温抗振性能。产品经重庆仪表

功能材料检测所检测,所测各项指标符合GB/T16839-1997、

《Q/CHZY001-2018燃油尾气铠装高温温度元件》标准的相关

条款要求,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回路电阻元件在常温下,每

组热电偶的回路电阻值均为0.26Ω±0.036Ω。2、绝缘电

阻2.1常温绝缘电阻元件在常温下,绝缘电阻应在每组热电偶

之间和每组热电偶与保护管之间测量所用电压为500VDC

77;50VDC时,其值应≥500MΩ。2.2高温绝缘电阻元件的热端温

度在650℃±50℃下,冷端部分在常温下,绝缘电阻应在

每组热电偶之间和每组热电偶与保护管之间测量所用电压为

500VDC±50VDC时,其值应≥1MΩ。3热响应时间元件在0.

2马赫风速下,热端温度从400℃阶跃到600℃时,测得63.2%的

热响应时间。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为τ0.632=4s-6s。4精

度当元件冷端为0℃时,热端检测温度点为660℃时,其热电势

应符合GB/T16839.1,允差符合I级要求。5焊接密封性元件应

置于最低为350℃的温度至少30分钟,然后立即取出,快速将

/1756/ 燃油尾气铠装高温温度元件

冷端以外部分浸入室温的水中,在元件处于水中时测量其绝

缘电阻。绝缘电阻应符合2.4.1的要求。6冷端耐温元件应置

于最低为350℃的温度至少30分钟,直接测量元件的高温绝缘

电阻和回路通断,绝缘电阻应符合4的要求,回路无断路情况

。然后将元件立即取出,冷却至室温,再次测量元件的绝缘电

阻和回路通断,高温绝缘电阻应符合4的要求,回路无断路情

况。

/1757/ 湖北省智慧国土构建与应用
湖北省智慧国土构建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湖北国土资源急需从理论

和实践上解决的技术难题是:简政放权背景下,建立什么样

的信息平台才能满足政府、企业、公众对高效、便捷、阳光

的国土资源政务服务需求?土地、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数据

“几张皮”现象严重,建立什么样的数据管理和技术体系才

能解决“缺失、不全、过时、打架”问题?土地、矿产资源

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

率?带着这些难题,湖北国土资源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部署

/1757/ 湖北省智慧国土构建与应用

开展“智慧国土构建与应用”项目。项目紧紧抓住湖北国土

资源最迫切最需要最现实的问题,一年接着一年建,先后完成

全省政务服务平台、三级数据交换系统、矿政管理信息化系

统、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等工程建设

。经过8年的努力,投入3亿元,形成了完整的湖北省“智慧国

土”体系,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套政务服务模式、2套标准

规范、3大数据资源、8大平台服务、10大应用系统:(一)

1套政务服务模式:创建了“全标准规范、全省域覆盖、全

业务融合、全流程运行”的“四全”网上政务服务新模式。

(二)2套标准规范:制定了湖北省国土资源12项(含34子

项)政务服务的标准,以及湖北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

更新、运行系列规范。(三)3大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全省

国土资源基础数据、专业数据、管理数据3大数据,省级数据

中心存储了690个空间图层数据。(四)8大平台服务:网上

综合审批处、三级数据交换服务、内外网数据交互、空间数

据实时快速显示中间件、空间数据分析服务、数据操作服务

、坐标检查服务、数据格式转换服务。(五)10大应用系统

:国土资源政务服务系统、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综合监管

平台、移动办公系统、综合统计分析系统、数据中心管理系

统、国土整治项目监测监管系统、征地公开平台、审批进度

查询系统、土地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目前,项目成果已在湖

北省全域推广应用,年处理报件近10000件,土地、矿产政务

服务效率分别提高60%、53%。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篇、

/1757/ 湖北省智慧国土构建与应用

出版专著7部、取得软件著作权10项。国务委员王勇、湖北

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先后听取了项目汇报。国土资源

报、湖北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系统应用情况,在国土资源行

业和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王家耀院士等专家认为项目整体成

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758/ 数字区域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数字区域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结合“数字区域”对“信息共享和服务”的实际需求,提出

了“信息应用基础设施”理论体系框架,组织了福建省68个

部门和行业,进行了信息共享和业务整合分析,开发了分布式

政务信息资源再造与增值服务、政务信息和地理空间信息共

享与应用等成套共性关键技术;编制了省级政务信息共享管

理办法和相关标准;编制了完整的省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

成了可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库;开发了大型电子政务公共应

/1758/ 数字区域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用支撑平台系列软件,率先建立了省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

交换体系,以及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体系。通过组织重要行

业和领域的应用示范,项目成果在基础数据库共享与增值服

务,网上行政审批、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编审,企业和机关养

老保险的交叉稽核,税务大集中,三农信息的集成服务,行业

部门的垂直数据交换,地理空间信息应用系统开发等电子政

务深化应用领域进行了推广应用,经济效益超过亿元,在发展

集约化、高效率、可持续和节约成本的数字区域建设模式,

构建大型信息共享与服务软件平台的实施等方面取得了很好

的效果,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数字区域和数字中国的信息资

源开发利用、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问题,提供了先导示范。

/1759/ CIMS环境下全局数据字典系统
CIMS环境下全局数据字典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760/ 农村房屋所有权数据建库软件V1.0
农村房屋所有权数据建库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我单位承接了数个地区的农村

宅基地房地一体调查项目。该项目涉及到农村宅基地和农村

房屋的调查测量工作,工作量大且数据处理复杂。为提高该

项目数据处理效率和项目成果质量,特进行了农村宅基地和

房屋调查系列软件的研发。该软件为农村房屋所有权数据建

库专项功能软件。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农村房屋所有权

数据建库软件是在《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第

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1760/ 农村房屋所有权数据建库软件V1.0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宗地编码规则》等现有规范和

标准的基础上,对接我院研发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

》而开发的一套数据入库功能性软件。系统基于.Net技术进

行开发。该系统操作简便,入库效率高,平均入库效率大于4

000户/人/天。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农村地籍调查与

测量,会产生大量的图形文件和其他文档数据文件,如果仅仅

依靠人工逐一核对入库,很容易造成图形和属性不对应的现

象,且文件数据分散,不易查找和操作。此次研发的《农村房

屋所有权数据建库软件》和我院研发的《农村房屋调查测量

基础应用软件》《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充分对接

。有针对性的优化了应用软件数据成果和数据库的数据转换

流程,能快速的完成调查成果数据的检查、转换和入库,极大

地提高了数据入库的效率和数据库成果质量。四、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研发所使用的ArcGIS地理

信息平台和SQLServer数据库管理平台以及.Net开发平台,都

是经过过市场检验的优秀商业平台,具有稳定、高效、应用

广泛的特点。经过本单位和相关兄弟单位数十个项目的检验

,基于这些平台框架开发的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成熟

,运行稳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较严重的技术问题。该

系统能够完全胜任各地农村地籍信息的基本管理工作。五、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软件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

研发,经实际测试使用,运行稳定,使用方便,已应用于数十个

县区的农村房地一体调查与测量项目成果的入库工作。但是

/1760/ 农村房屋所有权数据建库软件V1.0

该软件对各地区特殊业务支持的还不够全面,对于部分特殊

的业务需求需进行专门定制。六、历年获奖情况该系统未参

与评奖活动。

/1761/ 广东省河长制智慧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广东省河长制智慧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

、国务院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提升

治水管水能力,广东省要求在全省“建立河湖分级名录”,“

统一建设通用版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针对全省规模以下

河湖信息空白、分级分段河湖责任主体不清、信息融合共享

难、河长履职监管难、业务协同效率低、群众参与度低等问

题,2017年3月-2020年9月,受广东省水利厅委托,课题组承担

广东省河湖基本信息整编及空间标绘项目、广东省河道信息

/1761/ 广东省河长制智慧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查询与公众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和广东省河湖信息汇集展示及

智慧河长平台提升项目,基于以上项目开展广东省河长制智

慧管理技术研究,为广东省河长制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二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河长-河湖信息质量控制技术

。确定河长-河湖信息的定义和范围,建立五级河长和河湖库

塘的关联映射,研发河湖名录审核系统和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模型,首次形成了全面、完整、系统的河长-河湖信息体系。

(2)河湖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技术。构建了统筹“上下游-左

右岸-干支流”的空间图谱聚合模型,智能聚合全省河段、水

利工程、水质断面、水文站、取水口、排污口等的空间、属

性、监测、视频数据;结合数据时效性构建“轮询-广播-订

阅”三层共享模型,实现与全省流域局、地市、县区以及成

员单位之间数据可溯共享。(3)河湖事件高效流转技术。

基于分布式消息队列,采用共性特征抽象、标签自动赋值和

异步解耦技术,构建了跨平台、跨部门、全流程协同闭环管

理的河湖事件流转办理中心,河湖事件受理周期压缩90%,事

件一周办结率超过50%,事件提醒时延小于3秒,公众投诉平均

办结周期14天,满意度92%。(4)附近河湖推荐技术。基于

精细化空间网格与目标河湖距离极值的索引,应用最短路径

搜索算法,研发了附近河湖推荐模型,根据用户位置、用户角

色和应用场景设定阈值,实现全省河湖信息的精准、快速匹

配与推荐,计算时延小于0.5秒,准确率超过95%。(5)研发

“广东智慧河长”,构建掌上治水圈。三、技术的创造性与

/1761/ 广东省河长制智慧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先进性:(1)提出了河长-河湖信息质量控制方法,构建了

河湖空间图谱聚合模型和“轮询-广播-订阅”共享模型,首

次摸清全省河湖家底,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河长-河湖信息资源

体系,填补了我国河湖分级分段信息有效管理模式的空白。

(2)基于分布式消息队列,采用共性特征抽象和异步解耦技

术,构建了河湖事件跨部门、全流程协同闭环管理的流转办

理中心,形成了河湖整体智治的管理新格局。(3)基于精细

化空间网格与目标河湖距离极值的索引,应用最短路径搜索

算法,首次研发了基于用户位置和角色的附近河湖推荐模型

,结合应用场景实现9.2万条河流/河段信息的快速匹配与精

准推送,并成功服务社会公众,开创了技术驱动全民治水先河

。(4)研发了“一级部署、五级应用、全民参与、共享协

同”的广东智慧河长平台,实现了广东省五级河长巡河和社

会公众监督治水的智慧管理全覆盖。四、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课题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创新为动

力、服务为主线、需求为导向、应用为核心,积极开展泛在

互联、服务整合和智慧应用,研究技术切实可行、成熟度高

。成果主要应用于河湖信息管理、河长巡河履职、河湖事件

协同、河湖统计分析以及河长制考核等工作,深入推动河长

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从“见河长”到“见行动

”“见成效”转变。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成果

已在广东省水利厅、4个流域管理局、21个地级市以及143个

/1761/ 广东省河长制智慧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县、1662个镇、19468个村的河湖管理中广泛应用,先后吸引

水利部、太湖管理局,北京、安徽、云南、黑龙江、山东、

重庆、广西、江苏等地河长办相关单位前来参观交流学习。

平台自2018年3月上线运行以来,为河长制工作奠定了坚实数

据基础,提升了河湖管护工作效率,为广东省河长制工作走在

全国前列、连续三年获国务院河长制督查激励提供了重要支

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环境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广

应用价值。后期需要加强河湖监管对象的感知力度,提高河

湖监管覆盖度和准确性、时效性。六、历年获奖情况:201

8年11月成为《企业微信与政务微信行业发展白皮书》四个

政府应用案例之一,并入选《2018年广东省电子政务优秀案

例》。2020年1月,获“全国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测评”优秀等级;同年2月,入选水利部智慧水利优秀应用案

例;9月列入2020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12月入选水利部智慧水利先行先试中期评估最佳实践。

/1762/ 一种LTE双工器及其耦合窗口设计方法
一种LTE双工器及其耦合窗口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最早的移动通信电话是采用的模拟蜂窝通信技术,

这种技术只能提供区域性话音业务,而且通话效果差、保密

性能也不好,用户的接听范围也是很有限。随着移动通信的

发展,2G,3G信号的传输速率根本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移动通信

用户的需求,4G通信具有以下特点: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

谱更宽、通信更加灵活、智能性能更高、兼容性能更平滑、

提供各种增殖服务、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频率使用

效率更高、通信费用更加便宜,所以4G技术的开发就成为了

/1762/ 一种LTE双工器及其耦合窗口设计方法

一种发展的趋势。LTE双工器作为直放站的重要部件,其作用

是将上行和下行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

工作。它是由两组不同频率的滤波器组成。在LTE直放站中

,要求双工器具有更高的带外抑制,这通常需要增加谐振腔的

级数来达到,这样会增加LTE双工器的尺寸及成本,因此这里

提出一种体积小,带外抑制高,成本低的LTE双工器。本发明

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LTE双工器,它包

括盒体:盒体内部包括接收端、发射端以及天线端;盒体外

部侧面安装有一个双工器接收端口、一个双工器天线端口以

及一个双工器发射端口;盒体上表面设置有盖板。本发明的

有益效果:能够实现电信LTE2.1G频段信号的接收与发射,通

过接收端容性交叉和发射端接收端容性交叉的设置,使得在

谐振腔的数量减少的情况下达到了相同的效果,并且降低了

LTE双工器的尺寸及成本,插入损耗由1.5控制到了1.0以内,

,功率提升了35%,提高隔离度和带外抑制度,简化了装配和调

试流程,有效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因此是一种体积

小、参数优良、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LTE双工器,可配套用在

数字直放站整机上,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及抗干扰性能。

/1763/ 视频光端机
视频光端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在一般工业传输系统中

,4km以内传输方式多使用同轴电缆、双绞线等,致使传输

信号衰减大、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洪迪公司2000年

开始光端机系列产品研发。2、技术说明:本视频光端机的

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均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化结构,结构紧凑

,输入/输出端口通过插接件连接,使用、维护方便。包括

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含依次连接的放大器、功率

放大器、调制器、光发射器驱动电路以及光发射器D8;光接

/1763/ 视频光端机

收机含光接收器D1、高频放大器、反馈放大器、视频解调器

以及视频放大器,所述各电路单元依次连接。其分为两个独

立模块结构,使用维护方便,能直接接入现有视频数字系统

,功耗低,谐波失真小,带宽(5HZ-10HZ),DG<5%,DP<

5%,信噪比为60dB。经现场试用证明其运行稳定,误码率为

10^(-6),传输距离60km,安装简单能直接接入现有的视频

数字处理系统,产品性价比高。其利用光传输技术在一根标

准9/125单模光缆上发送、接收视频信号,输出功率-6dB,

接收灵敏率-31dB。3、应用前景:光端机主要用于城市道路

交通监控、高速公路、城市建筑(CCTV、布线系统),学校

、住宅小区,大型厂矿等需要远距离(一般超过1.5公里)

传输音视频或进行数字通信等诸多领域。产品在2004年已经

成功的应用于广州花都机场、上海嘉金高速公路、国家银川

军火库、深圳水围村道路监控系统、深圳蛇口码头等项目。

随着客户需求不断的提高,目前此产品的传输距离指标有待

提高。

/1764/ 企业信息系统统一权限管控平台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企业信息系统统一权限管控平台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简称统一权限管控平台)属于信息科学与

系统科学领域。国家电网公司通过SG186工程的一体化信息

集成平台建设,通过目录服务实现统一身份与认证管理。“

十二五”期间又提出信息化SG-ERP建设,在继承SG186工程建

设经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比SG186工程覆盖面更广、集成

度更深、智能化更高、安全性更强、互动性更好、可视化更

优的信息系统。同时,随着“三集五大”的企业组织改革,对

信息系统的身份、组织、权限的统一调整提出了迫切需求。

/1764/ 企业信息系统统一权限管控平台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项目针对电网企业内各业务系统集中授权、统一认证、身

份管理的需求,在统一管控业务系统的身份权限、应对高并

发数据的鉴权服务体系、数据级的权限控制、与遗留业务系

统数据同步集成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研发了企业信息系

统统一权限管控平台并实际应用。项目拥有四项技术创新点

,并通过电力科技查新。本项目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文10篇

,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软件产品登记1项。研究成果已经在国

家电网总部及27家省市公司和南方电网推广应用,用户数达

到百万级,为国家电网节支超过1个亿,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权限平台有效的支撑国家电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

管理工作,将在辅助企业单位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以及拉动上、下游软件企业发展上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权

限平台在技术和应用方面都在同类产品中已处于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的水平。随着企业的信息化融合以及信息化安全提

升发展的必然趋势,权限平台将在各大企业中具有非常广大

的应用前景。

/1765/ 面向通信行业业务活动监控分析系统
面向通信行业业务活动监控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业务活动监控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科技内

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

1.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面向通信行业业务活动监控分析

系统”是针对通信行业复杂的业务活动,开发设计业务监控

产品,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2.主要科技内容面向通信行业

业务活动监控分析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端到端流程监控

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和可视化展现技术及动态预警技术,实

时监控大型企业业务流程各个环节,通过指标建模,采集各

/1765/ 面向通信行业业务活动监控分析系统

个环节KPI指标,统计分析业务KQI指标,进而分析企业业务

运营风险,使企业能够实时地实现业务事件和KPI的可视化

,并支撑立即实施相应对策和操作。通过BAM系统的实施,

可以有效消减企业成本,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同时增加企业

收入,提高服务质量。3.技术经济指标通信企业关键实时业

务指标监控;端到端的业务流程监控,业务系统月中断障碍

次数下降80%;业务稽核涵盖与企业收入和企业结算相关业

务;减少业务活动中异常行为和业务活动中漏洞环节;满足

sox审计要求。4.应用推广情况面向通信行业业务活动监控

分析系统项目产品属于技术产品,在电信企业内部有较广泛

的应用,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技术,较低

的应用门槛,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经过近2年的推

广和应用,在吉林省长春、四平等9地市的移动公司以及黑

龙江、四川、广西等移动公司中得到应用。BAM系统采用数

据挖掘技术、端到端流程监控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和可视化

展现技术及动态预警技术,实时监控大型企业业务流程各个

环节,通过指标建模,采集各个环节KPI指标,统计分析业

务KQI指标,进而分析企业业务运营风险,使企业能够实时

地实现业务事件和KPI的可视化,并支撑立即实施相应对策

和操作。通过BAM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消减企业成本,降

低企业运营风险,同时增加企业收入,提高服务质量。随着

在吉林移动BAM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运营到2008年第四季度

末,显著提高吉林移动业务监控和梳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同

/1765/ 面向通信行业业务活动监控分析系统

时在全国形成品牌效应,并取得在移动集团其他省、直辖市

、自治区的推广许可。预计2009年内,全国中国移动31省至

少将有20个省进行BAM系统的建设。2009年后随着BAM在移动

广泛应用,通过通信业的行业效应,在联通、电信、网通也

将有较好的应用。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对风险管理

更加看重的银行、邮政、保险业也将积极的引入BAM系统建

设。BAM系统是大型企业,尤其是跨省、跨国公司进行精细

化管理的优选方案之一,在大型企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成果推广所需条件:BAM项目要求具备一定的主机计算资源

和数据存储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生产系统设备。BAM采用可

视化技术,应用简单,操作简便,使用门槛低的特点通过吉

林BAM实施,减少企业收入流失万分之三计算,在全国20个

省应用,经济效益计算,当前,中国移动用户突破4亿,运

营收入近4000亿元,可减少企业收入流失约8000万元。

/1766/ 超导比特量子态制备与相干操纵研究
超导比特量子态制备与相干操纵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各种量子态的制备与操纵是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基

础。由超导微波腔和超导比特组成的系统为大规模固态量子

计算的物理实现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

现量子计算的物理系统之一。本项目研究了超导比特与腔的

物理耦合机制以及超导比特和微波腔构成的物理系统的动力

学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个超导比特的重要纠缠态制

备、多个控制超导比特和多个目标超导比特的量子逻辑门的

构造、多个超导比特量子信息传输和量子算法实现、以及微

/1766/ 超导比特量子态制备与相干操纵研究

波光子重要纠缠态制备的有效简单方案,并从理论上证明了

方案的可行性。本项目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在Phys.Rev.B,Phys.Rev.A,NewJournalofPhysics,Scienti

ficReports以及OpticsLetters等国际著名的SCI学术刊物上

发表了25篇论文。

/1767/ 一次性使用安全针管
一次性使用安全针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针管在临床医学应有非常广泛,可用于注射针

、胰岛素针、输液器、采血针、穿刺针等等。现有的医用针

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1、针管斜面

坡度不平整,可能会导致穿刺过程中,对人体产生伤害,且增

加疼痛感;2、注射针、胰岛素针、输液器、采血针和穿刺针

所需针管种类不一样;3、针管比较细,有些针管硬度不够,在

穿刺过程中容易弯曲,不仅直接导致穿刺失败,而且对人体产

生额外的伤害;4、针管暴露在外,经常会刺伤医护人员,导致

/1767/ 一次性使用安全针管

交叉感染。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医疗事故的关

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使用过后针头刺伤而感染新的疾病

是人们现在所担心的问题。因此,近年来人们对于一次性使

用安全针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针管的安全性也愈加重视

,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国内外的一次性使用安

全针管发展轨迹表明,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便捷携带是未

来一次性使用安全针管的未来发展的趋势。创新点1:针头

采用橄榄形结构,较短的针头便于临床埋线到更精准的位置

,无死角的点胶固化形成具有导线坡面的导线凸台,使穿线更

加顺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创新点2:研制一种用于小号针

管磨刃机的机械手,机械手采用钳形结构设计,由固定爪与动

爪构成,通过动爪内侧端部的滚动轴承与斜面楔条配合复位

弹簧完成抓取动作,固定爪与动爪配合精密,抓取牢固度和稳

定性都非常高。创新点3:开发一种全自动检针装置和检测

方法,利用高性能光纤传感器实现高速同步检测、数据存储

和数据反馈,实现设备自动上针、自动剔针、自动收针,不仅

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避免了检测环节的误检、漏检。产品被

广泛使用于各类医疗行业中。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768/ ZBC1型避孕套爆破测试仪
ZBC1型避孕套爆破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测试仪是为适应避孕套产品的质量控制及质量认

证工作的需要而开展的研制工作。该仪器的爆破体积测试采

用质量流量计累计体积、压力自动修正方法,提高了测量精

度;仪器采用计算机技术并留有标准接口,具有较强的自动

测试功能及数据贮存与输出功能;仪器电路采用模块式结构

,为用户自校、自检、维修提供方便,且操作方便可靠,双

路同时测试,与现有国内仪器比较,测试速度提高近一倍。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在测试原理、结构及数据处理、贮

/1768/ ZBC1型避孕套爆破测试仪

存、保护等方面有创新和先进性。

/1769/ 国际通信网发展专题规划
国际通信网发展专题规划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运营企业的重组以及国际

间通信业务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国际通信网如何管理、如何

建设、如何布局成为摆在通信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非常重大

的问题。本报告首先充分调研了我国国际及港澳台通信业务

发展及网络建设的现状,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预测

了2003年-2006年我国各类国际通信业务业务量的增长。为

了更好地支撑国际网络今后在国内的布局问题,详细分析了

其在国内各个省的分布:为了支撑今后国际信道出入口的建

/1769/ 国际通信网发展专题规划

设问题,详细预测对于分布到国际各个大洲的带宽需求。在

此基础上,分别就国际通信信道、国际通信业务和边境出入

口的建设原则、网络结构和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证。另外,报

告还就国际通信海缆登陆站的建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证

。最后,提出了我国在国际通信网建设及管理中的主要策略

。应用推广情况:在信息产业部公开发行的《中国电信业发

展指导》中纳入了将该课题研究的相关结论;由于涉密等因

素,在信息产业部内部小范围发行的《中国电信业行业规划

研究》中,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概要介绍和说

明。主要用于共享成果,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1770/ 4G智能手机用射频声表面波滤波器
4G智能手机用射频声表面波滤波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SAW滤波器,即表面声波滤波器(SurfaceAcoustic

WaveFilter),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石英等晶体的压电效应(

即对晶体施加电压,晶体将发生机械形变,将电能转化为机械

能,反之亦然)和声特性进行工作。一个基本的SAW滤波器由

压电材料和两个叉指式换能器(IDT,InterdigitalTransdu

cer)组成,输入端的IDT将电信号转换成声波,且该声波在S

AW滤波器基板表面以驻波形式进行传播,输出端的IDT将接收

到的声波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滤波。

/1771/ 单纤双向传输转换器(双波长)
单纤双向传输转换器(双波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

广情况。立项背景:我公司从2002年8月开始对无源光通信

产品的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发现在现有的产品中还没有可以

实现单纤双波长双向传输的产品。而我们从运营商处了解到

目前在实际的通信工程施工、新网点的扩充以及线路维护中

都需要大量这种产品。因此我们决定自行研制开发这种新型

的光通信产品。研制过程:样机试制与测试。从2003年1月

开始,我们在STO-01单纤单波长双向传输器研制成功的基础

/1771/ 单纤双向传输转换器(双波长)

上,在有关光器件生产厂家的配合下,开始进行STO-02单纤

双波长双向传输转换器样品的试制工作。2003年3月样品试

制成功。从2003.3~2003.6我们在深圳市深大电话有限公司

和深圳市电信网络管理维护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实际的光通

信线路中对STO-02单纤双波长双向传输转换器进行了一系列

的测试,测试的项目包括:1、所使用光缆的长度和损耗测

试;2、采用了该转换器后622Mb/sSDH系统的误码、抖动特

性和倒换性能测试;3、采用了该转换器后100M以太性能及

不同业务的传输测试;4、采用了该转换器后100M以太性能

及不同业务的传输测试;5、单纤双波长两系统同时传输测

试。2003年8月我们将STO-02单纤双波长四向传输转换器6个

样品送信息产业部广州电话交换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

进网检验。检验内容包括:1、物理接口的插入损耗、隔离

度、方向性和回波损耗;2、传输性能的光信噪比、眼图模

框、误码特性和以太网性能;3、高温实验后的外观变化、

插入损耗变化量和误码特性;4、低温实验后的外观变化、

插入损耗变化量和误码特性;5、振动实验后的外观变化、

插入损耗变化量和误码特性。测试的结论是该产品适于131

0nm单波长PDH、SDH和以太网光线路系统进行单纤双向传输

。最高工作速率可达2.5Gb/s(参阅信息产业部广州电话交换

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报告编号06-03-081)。

经过以上测试表明,该产品适于单根光纤中同时双向传输使

用1310nm和1550nm波长两个系统的PDH、SDH或以太网信号。

/1771/ 单纤双向传输转换器(双波长)

传输速率达2.5Gb/s。在光通信系统的光发送功率为0dBm,

灵敏度为-37dBm,系统余量为7dB,光纤衰耗为0.35dB/km时

,使用该产品的两系统的传输距离可达62公里。该系列产品

的应用推广情况:我公司结合市场需求,依靠自身在光通信

产品领域多年的研发和生产制造经验研制出了STO-02单纤双

波长双向传输转换器产品。它已通过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

网检验,并已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该产品

使用两个波长。该产品无需电源。该产品能给信号提供一个

透明通道,工作速率为0~2.5Gb/s连续可变,工作速率范围

极宽,适用于各种工作速率的以太网系统和PDH、SDH传输网

系统。该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和稳定性高、安装使

用维护方便。该产品主要用于:1.光纤通信干线网的建设与

扩容2.光纤CATV的建设与扩容3.光纤综合业务网的建设与扩

容4.光纤通信网络的抢修5.光纤接入网的建设与扩容6.城域

网的节点扩容7.局域网的建设STO-02单纤双波长双向传输转

换器的研制成功为为光纤网络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使得光纤系统的设计容量大大提高。对于现有的光纤网络

,如果采用这种新技术,在不变动现有设备及线路的情况下

,光纤资源将扩大四倍。对于新建的光纤网络,如果采用这

种新技术,就可以直接节约材料成本,间接节约施工成本和

维护成本。在光纤线路的抢修中,利用这种新技术可以先用

单纤开通系统,从而缩短抢修开通的时间。租用光纤线路的

/1771/ 单纤双向传输转换器(双波长)

运营商,如果采用这种新技术,租用光纤线路的数量可以减

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节省了大量的租用费用,降低了运营成

本。有的光纤网络由于光纤资源不足而影响新线路的开通,

采用这种新技术以后,可以解决这种困难,使新线路及早开

通,增加经济效益。该产品为相关光纤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

出了一种新的方向,这将会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1772/ 多部位可调节轮椅靠背的定位连接器
多部位可调节轮椅靠背的定位连接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为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开发了很多种

类的轮椅,但轮椅很少有靠背和座垫可以多方位同时调节的

,乘坐者只能一直固定在同一个角度,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

,乘坐轮椅的老年人或重症病人会很疲劳很辛苦。主要由定

位连接体,其上部设计卡槽,卡槽安装有定位卡豆,定位连

接体中部设计有定位螺丝孔,其下部设计定位孔,并与连接

杆连接而构成。

/1773/ 昆明供电局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昆明供电局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纵观国内市场的众多视频会议系统,大致分两类:

其一,以传统的会议室应用,适应专线网络环境的高清晰硬

件视频会议系统;其二,以桌面应用为主,适应于大范围数

据协同办公的软件视频会议。昆明供电局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建设项目采用的是由Polycom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和V2软件视

频会议系统结合的软硬结合的解决方案。昆明供电局网络视

频会议系统建设的内容是昆明供电局视频会议系统与云南电

网公司视频会议系统(MCU:鼎视通;终端:VTEL)进行互

/1773/ 昆明供电局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联互通。在省网公司召开视频会议时昆明供电局可作为云南

电网公司视频会议系统的分会场参加会议,并对下属分局分

会场进行转播。同时昆明供电局又可自己设主会场召开局内

自己的会议。该项目选用的硬件:MCU和终端产品均为POLY

COM公司生产,全部采用同一家产品可以使整个系统的管理

及维护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能够保证用户的投资在今后很

长时间内会得到良好的保护。昆明供电局视频会议系统采用

POLYCOM公司一体化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供的产品为国

内外大量成功应用的设备,可以兼容、协调稳定工作,保证

系统成功运行。POLYCOM公司在视频会议系统方面的长远发

展规划、领先的技术、全线多方位的产品、雄厚的公司实力

及完善的服务机制将保证系统随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从而

保护用户的投资和利益。该项目采用的的软件视频会议系统

是V2Conference。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广泛的应用在桌面级别

的视频会议需求解决中。

/1774/ 加强对外推介城市文化 在国际上提升齐齐哈尔元素研究
加强对外推介城市文化 在国际上提升齐齐哈尔元素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文化将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201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于文化建

设诠释为传承与创新,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对当

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竞争、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城市发展

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需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

性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发展的方向,创造

文化发展的新辉煌,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

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2.研究目的与意义:将以齐齐哈尔城

/1774/ 加强对外推介城市文化 在国际上提升齐齐哈尔元素研究

市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对外推介进行

探索性的研究,以期帮助政府找出促进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快

速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对齐齐哈尔城市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需求,为政府进

行城市文化对外推介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些政

策建议将有助于齐齐哈尔全面发展,对推动齐齐哈尔市社会

经济全面的进步有重要的意义。3.主要论点论据:齐齐哈尔

市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资源丰富,

是一座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城市。齐齐哈尔把"鹤文化

"确立为主题文化,以之为引领,多种文化竞相发展,形

成了特色鲜明地齐齐哈尔城市文化。课题组认为,只有通过

围绕城市主题文化,明确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加大对外宣传力

度,扩大城市文化对外推介;掌握外宣的多重手段,提升城市

文化的国际元素等对策措施,才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创见与创新:(1)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

势研究。(2)建立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影响齐齐哈尔城市

文化推介与政策发展的相关因素。(3)建立预测模型,准确

测算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发展的政策需求。(4)实现齐齐哈

尔城市文化推介与发展现代化、规范化和信息化。5.社会经

济效益:选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符合"十二五&quo

t;期间齐齐哈尔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城市文化建设问题进

行研究已成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热点研究问题,该成果

以齐齐哈尔城市文化对外推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

/1774/ 加强对外推介城市文化 在国际上提升齐齐哈尔元素研究

题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这类

专题类研究成果至今还很少见。本研究成果对齐齐哈尔,乃

至全省城市文化建设都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其成果将有

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将会有数十亿

元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产生。6.获奖情况:2013年7月主持的

科研项目《加强对外推介城市文化在国际上提升齐齐哈尔元

素研究》荣获齐齐哈尔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调

研报告类一等奖

/1775/ 视频图像综合处理系统
视频图像综合处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采用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实

现对实时图像和已录回放图像的各种处理,使模糊图像清晰

、有效显示。主要是图像的去雾、去噪和超强逆光处理等模

糊图像清晰化处理,有用信息增强和特征信号提取的处理,图

像、文字和车牌的识别处理以及断续图像的连续化处理等功

能。该系统整体以软件架构为主,在整体架构内分为数据库

、视音频压缩解压缩、数据加密解密、网络通讯及协议、智

能分析、视音频回放显示、设备及站点管理、告警接口、通

/1775/ 视频图像综合处理系统

信接口等9个部分。系统采用整体建模,分步编码的方式予以

实现,考虑到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响应的快捷性,各部分的结合

不采用通用软件经常使用的COM+和ActiveX等技术,而是采用

较为可靠和快速的自加载技术并辅以底层IP技术。系统的整

体运行还需要一些外围的硬件设备,主要是告警设备和现代

通信设备,其操作和控制部分已经在系统的软件部分予以实

现。系统整体以软件部分为主,核心技术自行开发,该系统具

有明晰的自主知识产权。经济指标:目前已推广使用设备2

10套,投入生产每套的售价为20万元,每套的软硬件成本大约

为12万元,其中硬件成本7万元,软件成本5万元,除税后的利

润每套为6万元。,新增就业16人。此外,该产品的广泛应用

将为有关单位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

地完成了项目的经济指标。主要技术指标有:具有图像的去

雾、去噪和超强逆光处理等模糊图像清晰化处理,有用信息

增强和特征信号提取的处理,图像、文字和车牌的识别处理

以及断续图像的连续化处理等功能;处理后比处理前的图像

信噪比提高6dB以上;有用图像信息(指处理前的图像内容中

,有需要处理的图像信息,且其像素应大于全屏画面像数的1

/20)处理后的识别率达到85%以上;既能处理实时视频图像

,又能处理单帧静止图像或照片;既能处理模拟视频图像,又

能处理数字视频图像;具有标准的模拟输入/输出接口,又有

标准的数字输入/输出接口,满足项目的技术指标。软件界面

方面也达到了合同所要求的指标。通过对国内视频图像处理

/1775/ 视频图像综合处理系统

产品的调研和查询,在硬件与软件结合的处理系统中,本项目

技术在相关领域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视频图像处理的技

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本系统可应用于多种恶劣环境下的

监控系统,本项目的成果也是恶劣环境下监控系统所必需的

。由于本产品的性能的优越性,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处于国

内领先位置,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1776/ 华兴网络培训研修平台V1.0
华兴网络培训研修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华兴网络培训研修平台是开展线上培训研修工作的

重要依托,同时也为线下集中面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作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在线互动教育平台,华兴网络培训研

修平台整合了海量的在线课程资源,形成了完整的需求分析

、方案研制、课程研发、成果转化、教务管理、教学服务、

项目评估体系和标准化实施流程,并建立了集“教”、“学

”、“评”、“研”、“跟”等功能于一体的培训体系。

/1777/ 互联网视频内容跨媒体数据挖掘系统研发
互联网视频内容跨媒体数据挖掘系统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包括项目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与国内

外同类技术的比较等):针对目前互联网视频内容跨媒体数

据挖掘系统研究较少、相关政府部门需求迫切这一实际问题

,利用日益成熟的跨媒体内容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

互联网信息自动获取技术及企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互联网

视频跨媒体数据挖掘系统研发项目。本项目的研究在多媒体

应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尤其是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三网融

合”及“宽带中国”建设之际,对于政府部门及时、及时排

/1777/ 互联网视频内容跨媒体数据挖掘系统研发

除社会危机隐患,对于企业获取商业舆情信息均具有重要意

义。本项目是2012年12月底申报,2013年12月底正式签订合

同,2012年7月启动,2016年4月完成。项目由浙江元亨通信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负责,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

学共同合作完成。本项目针对互联网视频内容及其相关信息

爆炸式增长以及监管缺失问题,对互联网视频及其相关信息

等数据资源,利用互联网信息自动获取技术、信息过滤技术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文本挖掘方法、视频内容分析算法以

及跨媒体数据挖掘算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互联网视频信

息进行综合深入分析,挖掘互联网视频中有用的深层次信息

,为视频有效监管和舆论正确引导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和必要

保障。项目研发的系统通过网络爬虫从互联网上自动获取视

频关联信息,包括视频标题、标签、评论、互引用标题、内

容简介等,存储到数据库中。根据点击率、评论数及其时间

等信息发现热点视频;着重通过这些热点视频的关联信息进

行文本分析挖掘,完成敏感视频的粗筛选过程;将粗筛选得到

的敏感视频下载下来,结合文本关联信息进行跨媒体挖掘分

析,得到最终分析结果,从而判断出该视频是否属于敏感视频

。对于敏感视频,则触发指挥调度系统,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

最终审核。通过该系统的研发,为相关政府机构对网络视频

内容的监管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并且该系统也可以应用到视

频网站自身的海量内容监管审核中,从而有效降低人工的使

用。概括起来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互

/1777/ 互联网视频内容跨媒体数据挖掘系统研发

联网视频内容跨媒体数据挖掘系统体系结构;2.基于跨媒体

分析挖掘的热点视频和敏感视频挖掘;3.互联网跨媒体信息

自动搜索与获取技术;4.面向视频网站的跨媒体信息自动获

取与内容监管系统平台。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在如下两

个方面具有创新性:1.在互联网跨媒体信息自动搜索与获取

技术方面,本项目提出了分布式的互联网跨媒体信息自动搜

索与获取技术,解决视频信息获取问题。2.在视频字幕提取

方面,本项目提出了基于角点的视频字幕提取技术,有效地提

高了视频语义理解准确率。

/1778/ 基于PDM的汽车冲压模具、焊接夹具产品开发管理系统
基于PDM的汽车冲压模具、焊接夹具产品开发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的开发与应用,虽源于PDM软件系统,但通

过应用拓展、功能开发的自主创新,项目取得的效果及应用

深度已经超过普通意义上的PDM含义。管理范围已经不再局

限于PDM的现有功能,而更加注重利用良好的数字化基础,

强调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设计效率、业务运

转效率和部门管理水平。从产品技术部门的核心业务出发,

分为业务管理与项目管理两个层面的功能。业务管理是从技

术部门自身的职责层面强调管理;项目管理是客户及产品特

/1778/ 基于PDM的汽车冲压模具、焊接夹具产品开发管理系统

性角度提出的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两者紧密结合,使产品

开发的综合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该项目所探讨的是P

DM系统——SmarTeam软件,在典型的汽车车身工装制造企业

的应用。该项目研究了汽车工装企业的产品研发特点,结合

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新设计模式,提出了以业务管理与

项目管理为两条主线,建设技术开发的信息化平台,全面支

持产品技术开发。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定制方案,尤其适用与

具有模具、焊装一体化生产制造企业。同时可以被其他PDM

软件的应用所参考,也可以被应用到其他性质接近的行业、

企业。该项目利用PDM信息系统,有效提升了汽车模具、焊

接夹具产品开发能力与项目管理水平。建立了各种数据、信

息、知识资源的统一管理平台。减少数据存放空间;提高数

据检索效率几十倍;信息共享取消了近10项信息的重复录入

、取代大量手工录入;增强了文档安全性、版本的准确性,

从根本上杜绝了一些错误问题的发生;自动任务下发,灵活

流转路线定义,提高了业务流转效率。对产品开发中项目管

理的全面支持,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绩效。通过该PDM系统的

开发及应用,整体缩短模具、焊接夹具产品开发周期,降低

了设计成本。

/1779/ 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涉及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

用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材料,通过单克隆抗体、核酸适配体同

时与目标物结合,最终得到具有夹心式结构的荧光传感器,其

上部为目标物的核酸适配体,中部为目标物,下部为目标物的

单克隆抗体,所述目标物的核酸适配体上修饰有巯基,所述碳

量子点通过氢键作用结合在目标物的核酸适配体上。制备的

荧光传感器可用于定量检测毒菌毒素浓度,尤其是定量检测

黄曲霉毒度B1的浓度,其稳定性和特异性强,检测范围更广、

/1779/ 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更准确。

/1780/ 文昌云教育平台研发及应用
文昌云教育平台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文昌云教育平台是一个专注于教育领域的云计算平

台,该平台的设计目标是打破了传统的教育信息化边界,推出

了全新的教育信息化概念,集教学、管理、学习、娱乐、交

流于一体。让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教学人员,这些不同

身份的人群,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教学、交流互动、获

取教育资源以及学习。文昌云教育平台由云计算中心管理平

台、运营平台以及平台应用模块三部分组成。云计算中心管

理平台开发,此管理平台实现用户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并

/1780/ 文昌云教育平台研发及应用

根据用户注册信息智能匹配所需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人员对

信息和应用的不同需求,有选择地将与其相关知识的信息及

应用汇聚在一起,并推送到用户终端,形成个人特色的展现桌

面,避免淹没在信息汪洋中。平台应用模块开发,此模块中的

教辅资源系统聚合12个年级,多学科的优质视频教学资源以

及大量模拟仿真试题,方便学生及家长及时了解对知识的掌

握程度,以便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及提高;教育互助平台,提供

互动社区服务,即时通讯服务,使学生之间,教师与学识之间

有更多的交流,提升了学习的灵活性、趣味性。运营平台开

发,此运营平台是联合众多教育机构或教师,为其提供平台和

渠道,方便开展在线讲堂,为孩子实现真正的一对一教学,利

于最大限度的实现因材施教;运营平台用户可以上传教学资

源,如:教案、例题讲解、课件的资源供终端用户使用,资源

一经使用即可获得收益,以此鼓励教师和教育机构共享更多

的资源以充实文昌云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项目应用Hadoo

p开源云计算框架和即时音视频通讯协议SIP等技术,整合各

类教育资源,研发了文昌云教育应用平台,通过“云+端”的

模式,解决数据互联互通问题,实现了一对多即时通讯、负载

均衡、QoS带宽管理及教室授课环境模拟等功能,为远程教学

提供技术支撑。项目相关产品经信息产业数据通信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达到项目责任承诺书

要求;平台已在“飞兔教育”即时通讯平台、私有云存储平

台等机构得到实际应用。

/1781/ PXIe机箱与PXIe零槽控制器
PXIe机箱与PXIe零槽控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PXIe机箱与PXIe零槽控制器是基于PXIe总线的自动

化测试系统的核心产品,主要应用于测试测量行业,用于搭建

基于PXIe总线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可用于多通道高速数据采

集、数字视频测试等各种需要高带宽测试的场合中。在国内

,可以向消费电子、硬件测试、射频和通信、航空航天等行

业中有测试需求的单位推广。该项目依据国际PXI联盟发布

的开放式PXIe标准研制,具有传输速率高、频带宽、通用性

强、兼容PXI和PXIe总线的特点。其中PXIe机箱采用分布式

/1781/ PXIe机箱与PXIe零槽控制器

后置抽风散热设计,优化了风道、导风板、导流槽和入风口

的结构,提高了散热效果;采用时钟实时探测技术,实现了多

路时钟的自适应切换;采用自动延时上电技术,提升了系统的

安全性。PXIe零槽控制器设计中采用了预加重与接收均衡技

术,解决了高速串行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问题,提高了

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随着公司的自主产品种类将逐渐丰富,

将和国外公司展开竞争,相比于国外知名厂商,海泰电子能够

为国内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能够为各

行各业提供成套的PXIe测试系统解决方案,带动了相关行业

的发展,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1782/ 广发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服务平台项目
广发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服务平台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广发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平台于自2013年2月开

始实施,于2013年7月完成投产,本项目主要实施内容如下:

通过建立金融IC卡行业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了全行以金融IC

卡为载体的行业应用业务的统一管理,建立了金融IC卡应用

的提交、审核、发布、更新、停用、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机制,实现了金融IC卡的实时加载应用能力,为跨行业合作奠

定基础。同时,系统实现了手机移动支付、个人增值业务和

园区一卡通等业务功能的整合管理。系统采用全行集中的技

/1782/ 广发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服务平台项目

术架构,实现对分支行行业应用项目的快速支持,避免系统重

复建设,为IC卡多行业应用推广提供了灵活的技术基础。金

融IC卡行业应用平台采用总行集中部署的系统架构,主要由

三个子系统所组成,包括IC卡多应用管理子系统、园区应用

管理子系统和增值业务管理子系统,各系统主要定位于功能

如下:IC卡多应用管理子系统:是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技术

基础系统,集中处理了芯片指令生成、JAVA脚本生成、安全

域管理等相关功能,基于上述基础功能,实现了金融IC卡的行

业应用集中管理、应用版本管理、应用实时下载、远程安装

(至芯片)以及实时数据个人化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IC

卡多应用管理系统还具备TSM系统功能,通过对接行外MTPS系

统、TSM系统,实现移动支付空中个人化、空中圈存等功能。

园区应用管理子系统:针对企业员工、校园师生、医院病患

、小区住户等客户所定制的一卡通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统

一的园区应用业务管理功能,包括园区钱包管理、园区消费

、资金结算等主要功能,为园区业务实施合作提供了技术管

理平台。采用总行部署模式,支持多分支行、多园区的独立

管理。增值业务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全行客户增值业务的统

一管理,通过参数化设置,可快捷地定义并开展增值业务。该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增值业务活动管理、合作公司管理、客

户管理、增值账户管理、增值业务消费购买等功能。通过开

展增值业务,有效地提高了我行银行卡客户的忠诚度、提高

发卡量,为业务部门创造了丰富的业务营销手段。

/1783/ 一种海量数据存储方法
一种海量数据存储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研究了海量数据在分布是网络环境下的存储

、检索、管理机制,可以支持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的时空数据

、实时数据的持续存储。该成果针对智能交通、电梯物联网

、电力物联网、能源监测、环境监测等常见的跨媒体、时变

数据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分布式对等存储的应用模式,实现了

可支撑大范围弹性扩展的分布式存储能力。目前基于系统已

经在电梯物联网、智能交通、能源物联网登等细分应用领域

开展了成功的成果转化。从应用效果上看该技术叫好了解决

/1783/ 一种海量数据存储方法

了传统集中式信息存储的成本高、性能低、可扩展差的问题

。该技术可以支持横向扩展,从几台存储节点到上千台规模

,针对流式数据的存储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本技术提供了较

好的处理机制。在视频类海量存储应用场景中,其性能表现

良好。本技术还提出了针对内容感知进行摘要、分级存储的

机制,实现不同内容的差异化存储策略。在此基础上实现基

于内容的检索应用。解决大规模数据处理的方法之一就是并

行计算。将大量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上,将计算并行化,利用

多机的计算资源,从而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数据创造的主体由企业逐渐转向个人用户,而个人所产

生的绝大部分数据均为图片、文档、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

企业办公流程更多通过网络实现,表单、票据等都实现了以

非结构化为主的数字化存档;同时,基于数据库应用的结构化

数据仍然在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存储大量的核心信息。

/1784/ 四博企业资源规划信息系统ERP-FW6
四博企业资源规划信息系统ERP-FW6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四博ERP-FW6是以供需链管理为系统的核心

,业务流程为系统的导向,集成化的企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分为13大模块,分别是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车

间管理、外协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帐务

系统、出纳系统、设备管理、人事管理、决策查询、系统管

理等。该系统以“优化资源,提升管理”为核心理念,面向中

小型企业,实现了业务过程的全面管理,突出了对关键流程的

控制,体现了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系统管理思

/1784/ 四博企业资源规划信息系统ERP-FW6

想,是普遍适应中国企业管理基础和业务特征以及企业快速

增长需求的ERP全面解决方案。

/1785/ 一种基于富马酸生产反应能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
一种基于富马酸生产反应能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富马酸生产反应能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

涉及一种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供应系

统。苯氧化法生产富马酸的过程中苯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

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热能,这部分热能如果不加以利用,将白

白散失到空气中,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目前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还是以传统的集中式供能为主,即采用

大容量的机组、集中生产和远程运输,形成“大机组、大电

厂和大电网”的集中式能源生产和供应模式,能量在远距离

/1785/ 一种基于富马酸生产反应能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

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损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基于富马酸生产反应能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充分利用

在富马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热,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

环境。

/1786/ 空间激光通讯ATP系统中压电尺蠖型驱动器箝位动态特性分析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空间激光通讯ATP系统中压电尺蠖型驱动器箝位动态特性分析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激光通讯

ATP系统中压电尺蠖型驱动器箝位动态特性分析及系统动力

学模型研究》。针对压电陶瓷存在的迟滞、蠕变等非线性特

性,开展动力学建模和补偿研究,实现压电陶瓷作动器输入和

输出关系的线性化,在高精密的驱动控制领域存在广泛的应

用前景。迟滞和蠕变是广泛存在于智能结构、运动机构以及

接触配合等机械系统中的复杂非线性,如何有效地进行补偿

是实现精密机械系统长期高精度的运动伺服控制的基础。精

/1786/ 空间激光通讯ATP系统中压电尺蠖型驱动器箝位动态特性分析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确建模并通过逆模型进行线性化是国际上学者们公认的一种

有效补偿方法。但目前用来描述迟滞的Preisach模型、Pra

ndt-Ishlikshii模型、Bouc-Wen模型和描述蠕变的对数模型

、线性时不变模型等,缺乏机理解释、难以在线更新,不能有

效解决复杂非线性的高精度动态补偿问题。课题从微观结构

出发,以麦克斯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针对非对称、非凸、逆

时针等迟滞特性的系列化改进模型;提出了分数阶蠕变模型

,并针对迟滞与蠕变及动态效应的耦合,提出了纳米跟踪系统

的整体模型;利用上述模型,提出了迟滞线性化、前馈补偿和

反馈矫正的综合框架,实现了压电纳米跟踪系统的高精度、

高动态运动控制。A.揭示了迟滞非线性作用机理,提出了一

般化麦克斯韦迟滞模型首先,揭示了Weiss域的非90度相位偏

转是智能结构的迟滞非线性产生的机理、接触界面的微观动

静摩擦切换是运动机构的迟滞非线性产生的机理;其次,提出

了各向异性负电容单元的非对称“弹性-滑动”算子,建立了

一般化麦克斯韦迟滞模型、分布参数的连续麦克斯韦迟滞模

型,实现了正向/逆向迟滞的统一化描述;再次,揭示了初始内

部状态的不确定造成初始输出不确定的机理,提出了采用全

行程覆盖激励消除内部状态不确定的初始化准则。B.揭示了

蠕变非线性作用机理,提出了分数阶蠕变模型首先,揭示了分

数阶伏安特性是智能结构蠕变非线性的产生机理,揭示了分

数阶结构动力学是造成接触配合蠕变的作用机理;其次,建立

了分数阶蠕变模型并转化为时域双对数蠕变模型,实现了蠕

/1786/ 空间激光通讯ATP系统中压电尺蠖型驱动器箝位动态特性分析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变非线性在时域和频域的统一描述,给出了蠕变非线性的分

数阶微分补偿算法;再次,揭示了非零初始内部状态与分数阶

动力学演化是造成位移漂移的机理,提出了采用幅值渐减周

期信号达到松弛状态以消除初始位移漂移的初始化策略。C

.提出了复杂非线性半参数建模方法,解决了高精度动态补偿

难题首先,采用贝叶斯推理实现一般化麦克斯韦迟滞模型参

数的在线更新,解决了模型参数时变问题;其次,融合分数阶

蠕变,建立了分数阶麦克斯韦模型;再次,融合高斯过程实现

未建模动态的表征,给出了模型预测误差分布,解决了模型不

确定性的预测问题;最后,提出了逆模型线性化、全行程的动

态效应的参数辨识和跨频域的精密驱动控制系统综合设计方

法,实现了高精度位移跟踪和数百赫兹的系统带宽。目前,该

成果在实验室得到了验证,有效地提高了基于压电陶瓷作动

地微纳米精确定位系统的精度和带宽,在高精密驱动控制领

域存在广泛地应用前景,进一步地研究可以结合具体地工程

应用进行深入开发。

/1787/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AUTHENID动态口令认证技术在已有的动态口令

认证方法和系统的基础上,成功地利用现代数论和代数的同

余原理,对产生动态口令的动态变量进行创造性地分段处理

,并依据现代密码学的方法和算法有效地产生出第一动态密

码和第二动态密码,并将第一动态密码和第二动态密码结合

生成最终的动态口令。通过代数置换原理,使所生成的第一

动态密码能够安全地传递同步信息给验证方,有效地解决了

同步信息的安全难题。通过密码学的单向散列函数原理,使

/1787/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

所生成的第二动态密码能够有效地提高验证动态口令的效率

。由于本方法和系统是对一般性的动态变量进行的处理,既

改进了给予时钟的动态变量而产生动态口令的同步认证方法

,也改进了基于事件的动态变量而产生动态口令的同步认证

方法,明显地减低了已有产生动态口令的方法对动态变量同

步精度的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生成动态口令安全性、有效性

与同步要求、验证效率之间最优配置的问题,为降低开发动

态口令系统的成本和动态口令身份同步认证的普及使用创造

了条件。二、AUTHENID动态口令认证系统核心技术已在开发

的系统原型上实现,并成功地完成了对UNIX操作系统登录口

令的改造,使UNIX操作系统的登录服务可以使用动态口令进

行身份认证。AUTHENID动态口令认证系统的产品原型已基本

具备了整个系统所需的各要素和组成部分,包括为用户提供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的动态口令认证服务器、管理用户和令牌

的管理工作站、与应用系统结合的代理软件API以及PDA式令

牌和软件式令牌等,为本核心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提

供了产品化基础。三、AUTHENID动态口令认证技术的主要发

明点和权利要求,以《动态口令认证系统及方法》为名,先

后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00106192.5)、美国发明

专利(申请号为09/711303)和PCT国际专利(申请号为PCT

/CN01/00132),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填

补了我国在动态口令认证技术领域无核心专利技术的空白,

有利于打破国外垄断。四、对国内动态口令认证技术的应用

/1787/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

市场需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AUTHENID动态口令认证技术及

产品有明确的目标市场。推广应用前景:AUTHENID动态口令

认证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涉密网络和应用系统访问控制领域各

种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行业,包括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高

端市场包括政府机关、军队部门、银行系统、证券系统、企

业内部局域网、大型网站等等,低端市场包括互联网用户、

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电子商务等等的客户访问控制。高端

市场的销售方式为销售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而低端市场

是给客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收取服务费的方式。根据初步调

查显示,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超过100亿元,国际市场的市

场份额超过1000亿元。推广措施:在AUTHENID动态口令认证

系统原型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功能,开发系列

化实用令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在国家的涉密网络、信息安全和应用系统访问控制领域进行

推广应用。AUTHENID动态口令认证系统的产品形式有:1、

令牌(TOKEN)2、代理软件(AGENT)3、动态口令认证服务

器软件(AUTHENTICSERVER)AUTHENID动态口令认证系统服

务方式有:1、提供以业务环境为中心的解决方案2、提供以

网络环境为中心的解决方案3、提供具有AAA安全服务功能的

动态口令服务器。

/1788/ 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智能

交通、城市管理、环境整治、防震减灾等对基础空间信息基

础设施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的共享方式已经远

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为进一步推动江西省基础空间信息

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基础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

用,建设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开创基础空间数据库共享、

服务和应用的新模式,对于消除“数字鸿沟”、“信息孤岛

”等现象,解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问题,推动政府的信息

/1788/ 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资源开发利用进程,提高基础空间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具有

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利用图片引

擎技术和ArcIMS技术解决地图显示的问题;2、采用图片引擎

技术实现高速的地图访问;3、采用地理编码技术提供地址匹

配服务;4、采用WebSerⅥce实现地理信息接口服务。③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1、海量GIS数据管理:兼容多源多种格式的

空间数据,并能进行快速显示和管理;2、采用网络栅格地图

图片服务和专业SOA架构的GIS服务,无缝集成统一封装与基

础GIS软件无关的地图服务集;3、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完

全兼容OGC规范的地理数据和地图服务。④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贝谷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产品目前

已通过国家测绘局、科技部组织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

台软件的软件评测,并成为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

推荐产品。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平台在林权办证、林

业调查、森林资源科学数据共享以及森林防火等领域得到应

用,效果良好,对实际业务起到了支持和参考作用,有较强的

实用价值,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⑥历年获奖情况2

011年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金奖;2011年获得南

昌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2011年获得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三等

奖;2011年被认定为省2010年度优秀科技新产品;2011年被认

定为江西省重点新产品。

/1789/ 长江上游(万州—宜昌段)1:50000航空遥感摄影
长江上游(万州—宜昌段)1:50000航空遥感摄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项目成果得到了党中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

查局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利用本项目的成果制作完成的

《鸟瞰三峡-三峡库区高精度航空遥感图集》已在三峡库区

生态环境调查、国土资源整治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项

目的阶段性成果被纳入2003年度《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并评选为《2003年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十大新闻》。项目

成果还将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与大

型地质灾害体的调查、监测与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790/ 光谱仪器光栅分光器件与部件
光谱仪器光栅分光器件与部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中阶梯光栅的刻划:ICP光谱仪的分光核心部件主

要是中阶梯光栅,中阶梯光栅的二维分光系统,具备更高的分

辨能力,使光谱仪具有分析精准、多元素同时检测以及检测

速度快等优点。√分辨力高√制作难度大

/1791/ 动态域名解析服务系统
动态域名解析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服务系统分为客户端、DDNS服务器两部分。客户

端主要有发送更新、离线的请求与接收服务服务器响应操作

的结果;DDNS服务器端主要是响应客户端的请求、验证用户

请求、动态解析域名、反馈客户端、记录动态解析日志、业

务受理、用户帮助中心、应用实例指引等。本服务系统为计

算机之间的通读提供了通过固定域进行访问的方式。不论静

态IP还是动态IP都可以通过域名方式来进行通讯,这使得原

本那些只能在静态IP的计算机上才能实现的服务,动态IP计

/1791/ 动态域名解析服务系统

算机上也得以实现,为互联网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

/1792/ SUN-LYCR01粮油出入库管理专用机及其信息处理软件系统
SUN-LYCR01粮油出入库管理专用机及其信息处理软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采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机电一体

化技术研制粮油出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快速采集传输处理专

用设备,构成粮油出入库处理系统。实现粮油出入库过程的

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1793/ 物联网电源管理系统
物联网电源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一)简要

技术说明:(1)电池状态实时监测技术。通过电池检测监

测模块,实时测量电压、总电流、各单体电池电压输入输出

状况并反馈(也可设定6-30秒测量一次);监控模块5~10分

钟在线监测蓄电池组放电,找出蓄电池组中最差单体,并自动

计算出蓄电池组各单体的实际容量和剩余容量。(2)故障

定位技术。通过MCU模块连接的定位模块,能精确定位出现故

障的电源模块,使电源发生故障后能迅速被发现,避免了因局

/1793/ 物联网电源管理系统

部电池故障引起的系统的瘫痪甚至安全事故,保障了系统运

行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无线通讯前端信息处理

技术。(3)与传统的电池监测系统相比,通过前端将所有简

单信息送到后台进行处理不同,本系统采用前端信息处理技

术通过前端电源控制器进行信号汇总处理,并采用网络信号

进行传输,大大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有效的避免了传输过程

中的数据干扰,并减少了后台服务器的压力,使一台同样的后

台服务器能管理更多的设备。(4)风机运行阻断技术。通

过设计在MCU模块与风机之间的阻断结构,确保了风机的安全

运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产品经检测单位检测,所测指标

均符合标准要求。(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序号指标名称

性能1环境要求温度:5~50℃湿度:10%~90%2电源要求AC:

220V±15%3通信速率RS-232:300bps~19200bps可调4电

流测量范围0~1500A5电流测量分辨率0.1A6电流测量精度&#

177;2%7电压测量界面0~80V8电压测量分辨率0.25%9电压测

量精度±0.5%10电池组管理单位60路二、推广应用前景

与措施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对各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工业及信息化行业,各种功能及实现均朝着互联网

、物联网的控制方式演变,从单一控制陆续向多功能联动控

制发展,为方便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物联网

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手机、PAD等各类移动

终端产品与家中灯光、窗帘、电视、空调等家电之间实现了

信息共享。由于物联网技术多采用远程控制,因此,都需要有

/1793/ 物联网电源管理系统

必要的控制器或控制网关来实现网络控制信号的转发和反馈

,实现远程控制功能。为了保障物联网功能的顺利实现,控制

器/控制网关的后备直流供电保证是及其关键,电源运行好坏

关系到整个系统是否稳定,如果电源发生故障而不能及时发

现并处理,将会造成局部甚至整个系统的瘫痪。现有的传统

电源监控技术普遍存在不稳定、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管理难

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该公司设计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

源管理系统,能通过对输入和输出电流的状态监测,实时掌握

每个电源的性能状态,实现对多区域、大范围供电系统统一

管理,为物联网管理和控制功能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保障。

/1794/ 终末病历质量评价电子档案系统
终末病历质量评价电子档案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是采用先进的电子档案系统,对终末病历质

量评价后的内容、评分、结果等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管理。

系统设置的评价标准及等级标准全部参照山东省卫生厅及中

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指定的最新执行标准。利用完善地录入

系统,病案管理工作者可快速检索出需要的病历,提高了工

作质量和效率。该系统完整地保存了终末病历质量评价后的

内容、结果、数据,并随时自定义查询,使终末病历质量评

价管理更加规范化、先进化、信息化。通过使用终末病历质

/1794/ 终末病历质量评价电子档案系统

量评价系统,能及时纠正病历中的缺陷,提升有关医务人员

在医疗纠纷、医疗差错的处理上的主导地位,同时该系统还

为医院医疗行政部门对医院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决

策参考。应用此电子档案系统,无需特殊设备,只需一台电

脑和一台打印机,即可对终末病历质量评价后的内容、评分

、结果等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可在人力、物力及时间

上为医院节省大笔经费,并可在医院今后的医疗方面提供准

确明了的记录;在教学方面提供极具生动的教材;在科研方

面又可通过病历的资料统计得出新的经验;在医院管理方面

提供可靠依据以供管理者进行制定计划及医院管理。该系统

通过院院联合、学术交流、论文发表等形式与其他医疗单位

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协作,已在有关单位推广应用,并将继续

推广应用。

/1795/ 省级国土调查成果集成管理和共享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省级国土调查成果集成管理和共享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充分利用我省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基础,以

通过国家检查的县级三调数据库为基础,建成了山东省第三

次国土调查数据库,建立省级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管理系

统和共享服务系统,最终形成“一张底版、一个平台、一套

数据”的山东省三调数据成果,实现全省第三次国土调查成

果的集成管理、应用分析、共享服务和三维展示。山东省第

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主要成果包括:①省级第三次国土调查

数据库成果;②省级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数据库成果;③省级

/1795/ 省级国土调查成果集成管理和共享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三调数据与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数据衔接关联关系;④省级

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与历史土地调查数据时空关联库关系。

省级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集成建库项目的完成,丰富了山东

省自然资源数据中心的数据内容,为三调数据管理系统和共

享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实现了全省调查成果的信息

化管理与共享,也为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决策和自

然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省级第三次国土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统创新打造了B/S端自主化三维国土调查成果

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国土调查数据,扩展现有的各类自然资

源数据,利用自主化空间三维技术,数据的表达方式从二维逐

渐转向三维,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打下基础。系

统综合考虑三调与森林资源“一张图”成果,分析了与国土

调查数据关联的自然资源专业调查数据成果相关信息,凸显

三维空间的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家底特征。共享服

务系统实现了国土调查成果全用户共享,实现了国土调查成

果跨网域应用,实现了国土调查成果多终端建设,提高国土调

查成果的支撑服务能力,构建高效便捷的移动办公新模式,充

分发挥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红利。

/1796/ 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和移动指挥管理系统
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和移动指挥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海南北斗星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海洋渔业的应用

解决方案主要有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和渔政执法下的

移动指挥管理系统。(一)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渔船

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通过集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

星系统、因特网、移动通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

,构建了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网络化的北斗运营服务中心、岸上监控台站、北斗海洋渔

业船载终端等四大部分构成。该系统不仅为海上渔业生产作

/1796/ 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和移动指挥管理系统

业者提供自主导航、遇险求救等安全生产服务,还为海上渔

业生产作业者提供航海通告、海况、渔讯等增值信息服务。

不仅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渔船船位监控、渔船紧急救援指挥

等管理手段,还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渔业政策发布、海上台

风通告等服务。本系统很大的一个优势是能够解决船与船之

间、船与岸上家属之间、船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双向短消息互

通。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能够预防和减少碰撞事故的

发生,并在船舶遇险时进行快速、有效的救助。实现应急指

挥数据综合查询,搜救行动辅助决策,搜救力量联动指挥,

改善、提升渔业部门应急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提高海

上搜救的效率和成功率。(二)移动指挥管理系统渔政执法

船同时安装北斗增强监测接收机、普通型北斗海洋渔业船载

终端等设备,海上渔船安装普通型北斗海洋渔业船载终端,

组成移动指挥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渔政执法船在海上航行

执法下移动指挥管理。通过北斗增强监测接收机可实时接收

远近距离安装有北斗海洋渔业船载终端设备的渔船的位置、

紧急报警信息,实现紧急情况下的遇险搜救及联络。

/1797/ 认知无线电TFH-CDMA系统中的时-频跳序列构造方法
认知无线电TFH-CDMA系统中的时-频跳序列构造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认知无线电TFH-CDMA系统中的时

-频跳序列簇构造方法。其构造过程如下:首先,根据系统当

前可用频点n,构造q个长度为L的最优的跳频序列簇;然后,构

造L个长度为L的直扩序列,使任一的一对跳频序列和直扩序

列成为一个时-频跳序列,构造数量为Lq的时-频跳序列簇;当

系统的可用频点数增加或减少时,构造相应的跳频序列,此时

,重新构造与跳频序列长度相等的直扩序列,从而生成新的时

-频跳序列簇。本发明构造的时-频跳序列簇具有序列数量多

/1797/ 认知无线电TFH-CDMA系统中的时-频跳序列构造方法

、无碰撞区间大和频谱利用率高的优点,可直接应用于基于

认知的TFH-CDMA通信系统中。

/1798/ 基于BLAST算法的多种遗传标记检索技术
基于BLAST算法的多种遗传标记检索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BLAST算法的多种遗传标记检索技术研究”

(2013GABJC034)作为公安部科技强警基础工作专项项目之

一,依托法医遗传学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我国公安机关D

NA数据库应用的实际需求,开展了多种遗传标记检索技术的

研究。其核心技术是在法庭科学DNA比对中引入并优化BLAS

T算法,实现了支持常染色体STR、Y-STR、mtDNA及SNP等多种

生物序列的通用比对与结果筛选,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此项技术成果适用于多种生物信息的相似性检索,可以

/1798/ 基于BLAST算法的多种遗传标记检索技术

辅助公安疑难案件的DNA信息深度研判。今后可以进一步优

化交互界面,提高比对效率,推广应用。

/1799/ 经纬仪光学对点器的检定器
经纬仪光学对点器的检定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院于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先后经方案论证

、误差分析、机械结构设计、加工组装调试等完成了研制经

纬仪光学对点器的检定器。并于2000年3月7日经该省专利服

务中心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

局正式授权经纬仪光学对点器的检定器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

CN2414389,颁证日为2000年11月18日,公告日为2001年1月1

0日。

/1800/ 一种改进的杀菌釜
一种改进的杀菌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以往通常采用卧式高温杀菌釜

,高温蒸汽在锅内分布不均匀,影响杀菌效果,杀菌筐固定尺

寸的盒子构成,高度超过盒子的食物不能得到满足,高度低于

盒子的食物造成空间浪费。水平轨道设计导致推拉杀菌筐都

比较费劲。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灭

菌筐通过滑轮放置在轨道上,整个锅体安置在底座上。在灭

菌架两侧等高位置设有线形缝,金属板插入等高的线形缝隙

内形成盒子结构,金属板上布满了小孔,金属板根据存放食物

/1800/ 一种改进的杀菌釜

的高度选择合适间距插入线性缝形成盒子。从而使杀菌温度

更均匀,降低操作强度。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

型的优点在于,杀菌筐采用可以调节的模式能够根据食物的

高度来设置,改变了传统杀菌筐固定不可调的现状,由于设置

有轮子在搬运移动上省力;在杀菌效果上,能够高温分布均匀

,不存死角,能够充分利用杀菌锅内的空间;由于轨道设置有

较小的坡度,方便工人拖动杀菌筐。提升了产品质量,解决了

产品出现杀菌温度不均匀的问题。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安全,该成果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预

包装食品杀菌等生产线,前景及其广阔。5、应用情况2016年

12月开始应用以来,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总产值2600万元

,新增产值220万元,新增税收10万元,在企业中的应用良好,

为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801/ 基于GPU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基于GPU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采用H

adoop+GPU为核心的大数据技术架构,为目前江西农信首个结

合GPU技术落地的大数据应用探索项目。是以客户信息为基

础进行整合的客户管理平台。通过将各个业务系统的客户信

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客户视图。同时通过对客户贡献情

况进行分析分层,将优质客户提取出来进行管理,实现以客户

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帮助成员行和网点找到客户、挖掘客户

、服务客户、最终实现营销客户、提高客户贡献度和依存度

/1801/ 基于GPU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对接客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商业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1802/ TO252多排矩阵式封装技术的研发
TO252多排矩阵式封装技术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该成果为本

公司自研项目。2、背景:目前国内TO252大部分采用单排或

四排框架生产,生产效率低下、材料的利用率低、产品成品

率低等不足,严重制约了该产品的发展壮大,针对以上问题提

出了本项目的方案,优化设计多排矩阵式引线框架封装技术

来解决目前TO252系列产品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的问题。提

高TO252系列产品的封装效能及成品率关系到产品的市场占

有率和应用范围。TO252多排矩阵式封装,材料利用率由原来

/1802/ TO252多排矩阵式封装技术的研发

的42%提高到了60%,生产效率较之前提升了2倍,并且节约了

封装成本,应用前景广阔。二、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1、技术

原理:TO252多排(8排)矩阵式封装技术的研发是在公司原

有低排引线框架(4排)封装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低排TO252

的封装工艺的局限性,突破多排(8排)矩阵框架设计等技术

难点,优化上芯、压焊、塑封等工艺,形成了一套低成本、高

效率的TO252的8排引线框架封装技术。2、性能指标:塑封

体长度(mm):6.10±0.10;塑封体宽度(mm):6.60&#

177;0.10;塑封体厚度(mm):2.3±0.05;引脚间距(m

m):0.80;安装高度(mm):0.00~0.10;引脚长度(mm):1

.40~1.60。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开发的多排矩阵

式高密度框架排列、管脚交叉设计,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生

产效率;2、开发的双头上芯及快速固化防离层烘烤工艺、引

线框架的胶体锁定结构、散热片防溢料设计、基于框架特殊

设计的塑封技术、切筋成型分离一体技术等,降低了生产成

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生产效率。该产品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稳

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

全性1、技术的成熟程度:我公司TO252多排(8排)矩阵式

封装产品生产工艺稳定,产品封装良率达到99.65%以上,已具

备17200万只的年生产能力。2、适用范围:该项目研发的产

品可用于电源管理器件的封装,如AC/DC开关电源、DC/DC电

源转换器、高压H桥PMW马达驱动器,需求量大,前景广阔。3

、安全性:产品可靠性符合企业标准《QCAG8116可靠性试验

/1802/ TO252多排矩阵式封装技术的研发

作业指导书》要求,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应用情况:截至2015年8底,累计生产6087.44万只,实现

销售收入1357.50万元,利润257.50万元,税金38.24万元。并

解决了28人的就业问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存在的问题:由于TO252框架载体在上芯/压焊过程传

输中会导致个别载体变形,在塑封时产生溢料。为改善此问

题,主要从过程传输控制,以及采用快速固化来减少过程传输

环节,减少框架载体变形几率。

/1803/ 一种光纤耦合有机闪烁纤维脉冲中子探测器
一种光纤耦合有机闪烁纤维脉冲中子探测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耦合有机闪烁纤维脉冲中子探

测器,包括探头和光电转换器,探头包括金属外壳以及位于外

壳中心位置的辐射灵敏单元,外壳上沿束流入射方向设置有

探头入射窗和探头出射窗,它还包括用于连接探头和光电转

换器的传光束;辐射灵敏单元为单层平行排列的有机闪烁纤

维构成的有机闪烁纤维线阵,有机闪烁纤维线阵垂直于束流

入射方向放置且固定于金属外壳的内侧壁上;传光束由多根

集束成缆的石英光纤构成,石英光纤与有机闪烁纤维一对一

/1803/ 一种光纤耦合有机闪烁纤维脉冲中子探测器

耦合;传光束尾端出光面对准光电转换器的入射窗。解决了

现有脉冲中子探测器无法同时满足快时间响应、高n/γ灵敏

度比值、强抗电磁干扰能力以及低低屏蔽要求的技术问题。

具有高n/γ灵敏度比值以及强抗伽马干扰的能力。

/1804/ “电力远程抄表通信装置以及数据汇聚设备”专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电力远程抄表通信装置以及数据汇聚设备”专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远程抄表系统是由计算机中心、通讯网络、数据集

中器、采集器、终端设备(脉冲处理器或监控器、采集头)

和计量表六部分组成,同时包括一套专用的软件系统。实现

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并对计量表准确实时监测,支持分

费率、分时段用量统计和结算以及电力营业计费考核自动化

。无论采用何种抄表系统,在中低压电网这样一个点多、面

广、线路情况复杂多样的环境中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准确传

送是当前进行大面积普及远程抄表系统的一个瓶颈。本次项

/1804/ “电力远程抄表通信装置以及数据汇聚设备”专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课题攻关小组针对上述情况进行重点研发,在对过去运

行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不同通信方式的优缺点提

出将数据先汇聚后发送的方式来采集点能量数据,在实际应

用中一举突破了远程抄表的通信瓶颈,并获得国家专利1项

,取得了具有广泛实用意义的试验效果。采用了新型专利技

术的白云供电局远程抄表系统有别于其他的抄表系统:1.掌

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同于其他与设备商合作

的应用型项目,属于自主发明型项目,科研经费主要来自于

原省公司农电局投资和省科技厅资助;2.采用目前国内比较

先进的低压载波过零传输和专利技术—电力远程抄表系统通

信装置以及数据汇聚设备,具备同行业领先性,已经在白云

供电局使用近四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3.产学

研合作的典范,本项目由白云供电局牵头,通过与贵州大学

、贵州省智能控制研究中心合作进行开发来完成省内重点课

题的攻关,这样的合作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4.为电力远程

抄表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先汇聚后传输的方式来解

决包括农村电网在内的主要配电网电气数据量的采集方法。

/1805/ 多量子阱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线性电光驱动电路芯片
多量子阱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线性电光驱动电路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针对多量子阱空间光调制器的应用需求,研

究基于多量子阱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线性电光驱动电路芯片。

突破项目的瓶颈因素和关键技术,构建基于多量子阱空间光

调制器的非线性电光驱动电路方案,并为所有的空间光调制

器提供一个通用的驱动电路奠定基础。该项目研究的创新点

如下:(1)设计了可编程的软件预处理单元,解决空间光调

制器非线性反射谱线难以直接转换为对应的线性电信号的问

题。该设计思想已授权发明专利。(2)设计了一种倍压输

/1805/ 多量子阱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线性电光驱动电路芯片

出电路,解决大摆幅输出驱动电压的问题。该设计思想已授

权发明专利。(3)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开关网络结构,解决高

分辨率驱动电压带来的像素面积过大的问题。(4)研制出

一款可编程的多量子阱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线性电光驱动电路

芯片。该芯片灰度可达256级。

/1806/ 农业信息处理与开发工作平台
农业信息处理与开发工作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针对农业知识获取、知识归纳、数据建模3

个涉及农业信息技术的关键环节,从数据、界面和服务三个

层面上解决了不同层次的农业知识表示、结构化处理、系统

化归纳、人工模拟等问题,将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栽培措施、

病虫害预测、资源数据、优化决策集成在工作“平台”上,

帮助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快速开发和维护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

农业智能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专家知识,复制专

家群体,提出了用计算机代替专家在田间地头工作,降低农

/1806/ 农业信息处理与开发工作平台

业技术服务过程成本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该成果推广应

用惠及106.12万农户,涉及2400多万亩土地,增收节支13.

1亿元。本成果持续得到国家863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支持。关键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和52项软件著作权;推广应

用分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

003年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选作专题报告,为世界范围内同

类地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成就展;2005年被科技部选

为向全国推荐35项重大成果之一;2007年被国家信息化专家

咨询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信息化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获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议)。

/1807/ 离子通道电流计算的PNP方程的模型和计算上改进的一些研究
离子通道电流计算的PNP方程的模型和计算上改进的一些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离子通道在许多的细胞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PNP模型是一类Poisson方程和Nernst-Planck方程的耦合模

型,它采用完全连续的系统获得通道系统的离子浓度和电势

,是模拟离子通道机制的最有效的模型之一。应用经典的PN

P模型来计算离子通道问题的电流时,与实验数据相比,存在

的问题是模拟计算高电压下的电流时误差很大。为此我们从

PNP的模型和计算两方面着手,寻找减少高电压下电流误差的

方法。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对于一类添加了离子浓

/1807/ 离子通道电流计算的PNP方程的模型和计算上改进的一些研究

度限制项的改进的PNP模型,基于离子通道的不规则网格,设

计了适合该模型的有限元离散,实现了改进的PNP模型在离子

通道领域的数值模拟。以往的相关工作,只有经典PNP模型,

或者只考虑离子尺度效应、没有限制项的改进PNP模型在离

子通道中的数值模拟工作。(2)对于改进的PNP模型,调整

扩散系数、介电常数、通道硬度等参数,计算离子通道的电

流,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现有

的PNP模型计算电流的准确性,减少了高电压下电流的误差。

数值实验表明,对于模拟0.01M溶液中不同电压下的电流,经

典的稳态PNP方程当电压超过200mV时计算结果离生物实验结

果偏离较大,而改进的PNP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生物实验结果更

接近,改进PNP方程对离子通道的电流模拟更为准确。数值模

拟验证了在PNP中添加浓度限制项,可以较大程度上减少PNP

方程数值模拟在高电压下的误差,提高PNP方程数值计算的准

确性。(3)通过超收敛和自适应方法等技术,提高改进PNP

方程的数值计算效率。从数值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不同

的电压下,加入超收敛的有限元方法的迭代次数和CPU时间都

比经典的有限元方法显著减少,这说明超收敛技术在提高改

进PNP方程的计算效率方面发挥了作用。此外,所构造的自适

应有限元方法是建立在对PNP方程的后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

构造出来的,而现有的相关工作都没有对PNP方程的后验误差

估计子的分析工作。在基金的资助下,项目组发表及录用了

期刊论文10篇,其中含SCI期刊4篇,EI期刊1篇,中文核心3篇

/1807/ 离子通道电流计算的PNP方程的模型和计算上改进的一些研究

,发表硕士毕业论文5篇,博士论文1篇。

/1808/ 短信实名技术
短信实名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是由企业自选的。手机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

,深深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基于这种载体而建立的无

线互联网的应用将是一种新的方向。而短信实名技术在这种

市场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手机为信息传输终端,实现了中

国人使用无线互联网过程中,最亟待解决的中文访问无线互

联网和中文搜索功能,利用短信实名技术,手机用户向指定

的特服号码发送中文名称就可以访问无线互联网,同时通过

进一步的研发将实现手机上的无线搜索功能。该产品项目是

/1808/ 短信实名技术

基于名联技术和互联网即时通信技术,建立短信公共信息查

询渠道,利用短信作为查询核心词,首次建立了手机、WAP

、互联网三合一型的搜索引擎,利用无线网络的短信域名对

所属信息进行检索,促进了互联网信息向WAP网信息即时转

化和手机查询信息即时回复的融合,即实现了手机即时获取

互联网信息的技术模式。与传统的手机SP服务相比,该产品

项目将内容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转化为手机能够接受的WAP网

信息,拓宽了互联网的接收终端,提高了信息的流通速度,

在公共信息获取、媒体宣传、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

景。此外,该产品项目的发展还将加速手机制造业的多媒体

化趋势、个人电脑的移动趋势,推动新的SP服务模式发展和

无线通信网、WAP、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本产品的主要技

术性能指标有:(1)手机用户发送中文的名称就可以访问

到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由于中文名称的容易记忆,避免了英

文字母和数字的难以长久记忆,有利于企业巩固自有品牌。

(2)功能更加多样实用,手机用户发一个短信就可以选择

自己喜欢的功能,如:成为会员(免费),产品查询、价格

查询、公司信息查询、产品防伪等。(3)企业注册了自己

的短信实名后,就等于是免费拥有了一个移动和联通统一的

全国通用特服号码(93939),这个号码是所有的企业通用的

号码。创新性体现在:基于名联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

互联网即时通信技术、网络搜索技术而开发的,能够提供一

套能解析转换通信内容、连接通信号码并进行信息回馈的系

/1808/ 短信实名技术

统和方法,实现无线互联网短信寻址技术和web与wap间转换

技术的融合,运用信息分类检索技术实现以手机为终端的中

文无线搜索。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其先进性体现在:(

1)短信和无线互联网的有效结合;(2)短信中文实名形式

访问无线互联网信息;(3)实现与数据库的链接和平台的

整合,访问信息量更加多,功能更加强大;(4)基于手机

的随身携带以及方便性和普及性,增强特色功能,实行客户

定制功能模式;(5)中文上网。目前,短信实名技术已经

基本成熟,并在市场上得到小范围的试用,已有近万家企业

成为该产品的用户,初步的市场反馈良好,产品适用于中小

企业及个体用户,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为项目扩展资金不够充足。本产品获得的奖项有:2006年1

1月获计算机软件产品著作权登记证书;2007年6月获软件产

品登记证书;2007年9月获“信息化影响中国2007年度优秀

产品”的称号。

/1809/ IP路由技术系列规范
IP路由技术系列规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IP路由技术系列规范属于通信网络技术专业领域,

该系列规范是由信息产业部下达的与路由交换技术相关的系

列标准,主要包含路由设备、路由交换设备、路由协议以及

MPLS信令协议等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目前已完成的

项目包括以下标准: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低端路由器。路

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

器。网络接入服务(NAS)测试方法-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

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具有路由功能的以

/1809/ IP路由技术系列规范

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IP组播路由协议。路由协议一致性测

试方法-边界网关协议。(BGP4)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

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多协议标

记交换(MPLS)总体技术要求。MPLS基本功能及性能测试规

范。BGP/MPLSVPN技术规范。BGP/MPLSVPN组网规范。该系列

标准结合我国电信网络的特点,针对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客观、准确的规定了相关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为该类

设备的研制、开发、实现、测试、组网以及应用提供了有力

的支持。目前该系列标准已经完成和使用,并作为通信行业

主管部门和运营商参考的技术标准。在实际应用中,IP路由

技术标准系列文件是我国数据网络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依据

该标准系列,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组织各个检测认证中心

进行了信产部路由设备入网检验工作。同时,在以上文件的

基础上,根据我国的数据网络建设需求,各个运营商制订了

数据网络设备的企业规范。

/1810/ 基于单回路调节器(KMN)的增强型局部操作站
基于单回路调节器(KMN)的增强型局部操作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解决符合SDLC的微机外用芯片MC68454的使用和分

析KMM单回路调节器通信控制码和信息帧格式;研究KMK单回

路调节器的内部数据结构和各类运行参数的存储结构,操作

站支持下位机数量1--50台,通信速率48Kb/S/S--LINK通信电

缆长度<200m,操作站数据1--2台,十类600幅CRT画面.

/1811/ P2P流媒体网络自适应分级传输结构设计方法
P2P流媒体网络自适应分级传输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2P流媒体网络自适应分级传输

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视频文件不同码率分层技术对流

媒体进行分层,根据可提取的层数分割为独立的文件;采用索

引服务器实现节点(Peer)管理,聚类,等级初始化和共享服

务等;通过节点(Peer)选择算法选取网络中的优良节点(

Peer);采用缓存(Buffer)索引管理技术实现异构节点(

Peer)之间的上传和下载服务,并使不同码率的数据在内存

中易于管理。节点(Peer)既可以是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器

/1811/ P2P流媒体网络自适应分级传输结构设计方法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节点(Peer)之间的资源,大大减少服务

器的负载,以更好的质量实现流媒体的实时传输。能满足流

媒体网络传输服务和用户节点(Peer)的实时需求。

/1812/ 基于高速红外采集系统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对GIS设备内部发热实时监测的系统
基于高速红外采集系统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对GIS设备内部发热实时监测的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系统主要开发的GIS站高温度分辨率智能巡检机

器人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室内外GIS站环境中,能够搭载高温

度分辨率热像仪、高清摄像机,在GIS站内,采用激光制导及

视觉识别技术,定时自动从充电点出发,按照设定的路线行走

,在各个监控点采集表计读数、设备工作温度,并实时处理分

析后反馈至客户端软件,并对机器人自身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并反馈。可以实时自动巡检运行设备工作状态、并按预先设

定的预警值发出报警信号,从而使运行人员(或通过值班调

/1812/ 基于高速红外采集系统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对GIS设备内部发热实时监测的系统

度员)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1813/ 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
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本标准是依据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2014年11月20日下发的《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201

5年度吉林省地方标准编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而制定的

,标准计划编号为DBXM125-2015,项目名称为《乘用车后驱动

桥技术条件》。经过标准审查委员会批准,将项目名称《乘

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更改为《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

》。起草单位: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吉林

东光集团有限公司。二、1术语和定义1.1疲劳寿命疲劳寿命

/1813/ 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

来源于材料力学,本标准中引用主要是为了表达零部件所能

达到的使用寿命要求。本标准制订时参考了QC/T534-1999《

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评价指标》、GB/T23929-2009《三轮汽

车和低速货车驱动桥》中关于疲劳寿命的描述。1.2关于后

备系数后备系数来源于QC/T533-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

方法》、QC/T534-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评价指标》中

关于静强度考核的描述。2技术要求2.1密封性根据对驱动桥

工作原理的分析,了解到齿轮及轴承的润滑是通过齿轮油来

实现的,为了满足其得到足够的润滑就要保证驱动桥内齿轮

油的存储量,所以就需要保证驱动桥的密封性,避免驱动桥漏

油。2.2驱动桥噪声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产品的

要求也不断的提升,既要保证足够的动力性但同时更加注重

舒适性,所以驱动桥需要满足客户对噪声的要求。2.4驱动桥

锥齿轮疲劳寿命齿轮是驱动桥动力传递方向改变和动力加减

的主要零件,齿轮的疲劳寿命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所以

需要验证齿轮的疲劳寿命。3试验方法3.1密封试验根据密封

试验要求,将进气管插入驱动桥通气阀孔内,向驱动桥内充气

,直至压力达到80kPa;保压30s后开始测量驱动桥的压力降或

泄漏量,测试时间为30s;泄漏量应不大于500mL或压力下降不

大于1kPa。3.2驱动桥噪声根据整车状态,分为空载噪声和加

载噪声,模拟车辆在不同的转速和载荷下行驶时,驱动桥工作

产生的噪声大小。3.3驱动桥疲劳寿命根据整车参数计算其

加载载荷,按照加载载荷对驱动桥进行加载,考核驱动桥齿轮

/1813/ 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

及其他零部件的疲劳寿命。三、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高速发

展,市场对驱动桥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对驱动桥产品的

行业标准内容不够完善,同时其试验及评价标准过于陈旧,不

能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内、外驱动桥的

发展需要,通过编制驱动桥技术条件,一方面规范驱动桥的产

品试验和评价标准,使行业要求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对驱动桥

产品的质量控制,为驱动桥产业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

更有效保障。通过标准的制定,加快国内驱动桥产业进一步

发展,在批量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吉林东光奥威

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预计2015年驱动桥可实现销售收入1

000万元。四、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一方面有利于规范行

业内产品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要

求。建议将《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作为吉林省地方性

行业推荐性标准批准发布,用于指导吉林省驱动桥产业的研

发和生产活动。五、(一)经济效益《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

条件》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对我省该项产品的生产起

到规范作用。有利于生产企业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促进

产品销售起到积极作用。(二)社会效益通过本标准的制定

,能够保证消费者使用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或避免由产

品损坏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身财产安全损失。(三

)生态效益规定了产品准入的最低门槛要求,避免那些不能

达到标准要求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流向市场,促进生产企业自

/1813/ 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

身品质的提升,减少了由于其产品不能满足顾客要求而带来

的对生态资源的浪费。同时标准采用的材料、方法都是可持

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不使用国家限用、禁用物质,不破坏

生态平衡,以获取生态效益的观念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814/ 微流体囊式阵列多光谱连续探测微小型生化分析系统
微流体囊式阵列多光谱连续探测微小型生化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应用领域:临床生物化学检测通过测定组织、体液

成分提供疾病诊断、病情检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

预防的有用信息。技术指标:测试品种:15种(测肾病等指

标);波长精度:±1nm;波长重复性:0.5nm;探测速

度:20样/小时(不包含化学反应时间);光谱分析范围:

(340nm单点),360-760nm波长分辨率:2nm;透射比重现

性:1%。实现多参量、快速、准确检测,稳定性好、可靠

性高的新一代微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知识产权(专利

/1814/ 微流体囊式阵列多光谱连续探测微小型生化分析系统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属高新技术领域:先进制造技术

;项目技术成熟度:完成了该样机的研制工作;试生产阶段

;应用行业:生物与医药。

/1815/ 内星轮凸轮顶杆式超越离合器
内星轮凸轮顶杆式超越离合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一种内星轮凸轮顶杆式超越离合器,包括从动凸轮

轴,从动凸轮轴外圆周上均布设置有与顶杆数量相同的与从

动凸轮轴旋转方向相一致的由高到低的径向凹槽,啮合滚柱

拨环上设置有啮合孔,啮合滚柱通过啮合孔放入从动凸轮轴

的径向凹槽中,顶杆穿入啮合滚柱拨环上的啮合孔,顶住啮

合滚柱,顶杆另一端顶住与快挡超越离合齿轮保持超越啮合

接触状态的超越离合滚柱,星轮工作面设置在快挡顶杆与快

挡超越离合滚柱接触的端面,该发明能够及时根据行驶阻力

/1815/ 内星轮凸轮顶杆式超越离合器

情况通过手动或自动不切断驱动力分离或啮合,使机车始终

处于平稳状态,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1816/ 全国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全国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成果的关键技术内容、学术内容在中国中医科学

院项目组领导及指导下,选择本院冠心病住院病例及名老中

医治疗住院病例冠心病、名老中医冠心病及失眠症的门诊病

例,针对其利用临床实际数据开展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构建

临床数据采集、管理与利用的技术体系,实现基于临床数据

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⑴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

系统完成软硬件建设,并在全院范围内使用。⑵建立了冠心病

及失眠症的中医临床术语字典。⑶建立冠心病及失眠症中医

/1816/ 全国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临床模板库。⑷建立结构化电子病历与医院药品、检验、检

查信息系统建立接口,并在临床实际应用。⑸采集并提交项目

组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采集的满足研究主题的住院病

例530例及名老中医诊疗冠心病及失眠症门诊病例1099例。

⑹应用数据预处理系统,完成住院病例及名老中医诊疗冠心病

及失眠症门诊病例数据的预处理。⑺建立能展示冠心病及失

眠症的中医临床经验分析挖掘系统。⑻应用临床科研信息共

享系统数据,完成冠心病诊疗方案比较、优化研究及失眠症

有效方药发现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⑼形成熟练

掌握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技术团队,培养技术骨干10余

名,培养研究生15名。⑽建立完备的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研究文

档。⑾总结了共享系统推广应用的模式及经验。2.解决的实

际问题解决了利用临床实际数据开展科学研究的关键技术问

题。在既往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研究中的术语规范应用、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重点病种电子病历模板和电子评价量表

研制、数据汇总、整理加工与共享、数据挖掘模型方法等方

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信息采集的规范化、数据处理流程、

临床经验和疾病诊治规律的分析挖掘和知识发现等方面形成

了适宜的模式与方法。以冠心病住院病例及名老中医治疗冠

心病及失眠症的门诊病例,结合重点病种临床特点和中医药

辨证论治内涵的研究,构建临床数据采集、管理与利用的技

术支撑体系,诊疗知识库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使其具备

临床诊疗信息全程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实现基于临床真

/1816/ 全国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实数据证据的冠心病、失眠症中医辨证论治经验和规律的知

识发现。

/1817/ 大跨径变截面梁桥信息化施工技术
大跨径变截面梁桥信息化施工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E08建筑与结构工程领域。主要科技内

容包含大跨径大断面挂篮智能施工技术、连续梁桥信息化监

测技术、预应力信息化施工技术、曲线桥面异形装饰带安装

技术和桥梁台背信息化回填压实技术等旨在研发了大跨径大

断面悬臂浇筑动态高精度施工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工程

机械由传统的人工控制转变为自动控制、施工的过程旁站监

督转变为系统自动控制加实时远程监控、施工阶段性质量控

制转变为实时动态控制。大跨径变截面桥梁,是一种将桥梁

/1817/ 大跨径变截面梁桥信息化施工技术

桩基、墩柱、桥台以及支座施工完成后,然后采用挂篮进行

悬臂浇筑施工的结构;目前大跨径变截面梁桥正在加快发展

,但是基本都采用传统挂篮施工工艺,具有施工效率低,安全

风险高,施工线形控制难等特点。

/1818/ 一种供水管道泄漏程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一种供水管道泄漏程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供水管道泄漏程度检测方法

及装置,采集供水管道的泄漏信号;基于Wigner-Ville分布对

泄漏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获得泄漏信号对应的时频分布图;对

时频分布图进行单元平均恒虚警处理,获得泄漏信号对应的

二值分布图;将二值分布图输入至预设神经网络,根据预设神

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获得泄漏信号对应的泄漏程度。该方法

及装置通过Wigner-ville分布和单元平均恒虚警处理能够有

效准确地提取有效的泄漏信号,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随机干扰

/1818/ 一种供水管道泄漏程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噪声对泄漏信号检测的影响;同时通过预设神经网络学习泄

漏信号特征,以获得不同泄漏信号对应的泄漏程度,能够有效

地对不同泄漏情况下的泄漏信号进行准确分类,确保了供水

管道泄漏信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819/ 车载污染气体排放通量/分布紫外遥测仪走航分析软件V1.0.0
车载污染气体排放通量/分布紫外遥测仪走航分析软件V1.0.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

交通运输业发展日益加快,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人

类的健康,其中,对污染物的监测是重要前提。二氧化硫是大

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形成工业烟雾,高浓度时使人呼吸困难

;进入大气层后,氧化为硫酸在云中形成酸雨,对建筑、森林

、湖泊、土壤危害大;形成悬浮颗粒物,又称气溶胶,随着人

的呼吸进入肺部,对肺有直接损伤作用。二氧化氮是一种重

要的大气污染物,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多种

/1819/ 车载污染气体排放通量/分布紫外遥测仪走航分析软件V1.0.0

多样,包括:对湿地和陆生植物物种之间竞争与组成变化的

影响,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营养化(由于水

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藻类大量繁殖而导致缺氧)以及增加

水体中有害于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根据市场的

需求,开发移动式的污染气体走航软件可以满足新形势下环

保行业的环境监测、污染防治及监管部门的行业需求。针对

SO2、NO2等环境治理问题我公司开发污染气体走航软件。②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软件集成污染气体差分吸收监测系统

、气象参数监测系统、视屏监控报警系统及GPS定位,数采系

统为一体,并在走航软件平台上能够实现数据统计分析、远

程控制、视频图像监控、报警处理及远程取证,满足环境监

管部门实时性与精细化监管的长效管理需求。本软件提供用

户三个主要功能。首先是数据采集功能,软件与各子设备通

信,实时采集、显示、保存、远程传输设备监测数据,并将设

备状态等信息生成日志文件;其次是系统查询功能,查询相关

信息的历史记录,如仪器状态、报警信息、历史数据查询等

;最后是对相关走航信息和数据结合电子地图以及虚拟地球

技术进行直观显示与分析以及对走航监测污染气体的排放/

输送通量的计算。此外,通过该软件用户还可以对设备进行

远程访问和控制。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可以与气象

仪通讯,实时测量气象五参数,实现实时气象监测。(2)可

以与污染气体差分吸收检测仪通讯,实时监测空气中主要污

染气体NO2和SO2。(3)可展示走航监测污染气体柱浓度变

/1819/ 车载污染气体排放通量/分布紫外遥测仪走航分析软件V1.0.0

化的时间序列图,可展示走航监测污染气体的柱浓度电子地

图,可计算走航监测污染气体的排放/输送通量。(4)可实

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5)可对测量结果进行查询、显

示、打印输出等。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公司

多年来研发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其管理软件,对污染气体及

气象参数进行监测,本软件集成于移动式走航监测系统中,使

用范围更广。本软件基于操作系统平台设计,稳定可靠,可实

时、连续、长期运行。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软件应用

于环境监测领域,主要用于监测SO2、NO2等污染气体浓度和

分布,已在多地环保业务部门使用,系统运行稳定,未发现存

在任何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该项技术未获得奖励。

/1820/ 基于自步学习的SAR图像变化区域检测方法
基于自步学习的SAR图像变化区域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的一种自步学习的合成孔径雷达SAR

图像变化区域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对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的斑点噪声敏感,易造成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部

分纹理信息丢失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1)读

入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2)归一化;(3)构建变化检测

矩阵;(4)选择训练样本集;(5)训练深度信念网络;(6)

构建概率矩阵;(7)更新概率矩阵;(8)获得变化检测图像

。本发明有效利用原始图像的局部信息和深度信念网络的自

/1820/ 基于自步学习的SAR图像变化区域检测方法

学习能力减少了斑点噪声,保留了图像局部信息,提高了变化

检测的精度。

/1821/ 波分复用型量子密码通信设备研制
波分复用型量子密码通信设备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来源于安徽省科技厅重

大专项,课题立项名称为:波分复用型量子密码通信设备研

制,课题立项编号为17030901012。2、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

该课题是在总结公司已有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的基

础上,针对目前实际应用中经典通信一根光纤、量子密钥分

发一根光纤的资源占用过多等问题分等问题,采用非同频信

号滤除和同频信号抑制的设计方式,对系统构架全面设计的

一个全新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解决当前系统中存在

/1821/ 波分复用型量子密码通信设备研制

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简化网络部署,降低网络部署成本,提高

系统在环境适应性和设备兼容性等方面的性能。性能指标:

传输距离≥40km;系统主频率≥50MHz;安全密钥生成率≥2kbps

@5dB。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革新现有量子密码通信解

决方案,研制出波分复用型量子密码通信设备,实现将经典光

通信设备与量子密码通信设备共纤传输,解决了由于铺设专

用量子信道光纤造成的高成本,简化了量子密码网络的部署

,促进了量子密码通信网络建设的步伐。4、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课题围绕波分复用过程的器件提升、

方案优化、工艺改良、打造量子密钥分发与传统光网络的紧

密融合,填补量子密钥分发在传统光传输设备中波分复用的

空表,解决了现有量子密钥分发一根光纤的资源占用过多的

问题。密码机已交付江苏亨通问天量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进行了实际使用,用户报告反馈良好。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

问题该课题的应用,不仅能够在市场成果上获得巨大价值,更

能够为量子密码网络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同时,本

项目的建设也将极大提高我国量子信息应用的研究水平和国

家竞争力。最终伴随量子技术的普及,为国家和公众的信息

安全设置一道无法攻破的屏障。但由于量子通信是个新兴产

业,发展还不完善成熟,更需要我们一步步的去摸索探究。6

、历年获奖情况无。

/1822/ 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台V1.0
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增长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

提高,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需求日益紧迫。然而,目

前大多数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其用人策略较为简单、低效

,而程序却异常繁琐。因此在现阶段,我们设计创建一个以企

业实名认证为基础的多任务企业服务平台,用以建立政府机

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团体和企业间信息互通的桥梁,实现企

业在相关机构业务办理的无纸化,借助此项技术,帮助中小型

企业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面向多任务的

/1822/ 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台V1.0

企业云服务平台,主要通过云服务技术实现,这是基于云计算

理论与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云计算利用云平台上的大量服

务器资源进行大数据的运算,目的是加快运算效率。云计算

以“云”为中心,包含“云”和“端”两部分。“云”提供

虚拟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端”则是能够接入网络的设备,如

台式机、笔记本、手机、pad等。借助此项技术的云服务是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

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服

务通常有以下三种服务模式,即基础设施及服务(IaaS)、

平台及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三种服务模式。

企业云服务平台采用C/S架构,更加便于管理,系统的更新与

升级只需要在服务器上进行就可以。此外,面向多任务的企

业云服务平台的实现,使得企业能够并行开展多个项目,进一

步帮助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将企业、政府机构、

社区服务人员、社区失业人员结合起来,让企业发布的招聘

信息能够直接在社区大屏幕上显示,个人可以通过微信等社

交软件申请职位。同时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其在社区的服务人

员,给社区人员提供就业推荐服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

理服务的同时,为社区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服务平台

。相比于传统的企业服务软件,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

台有以下优点及改进。第一,传统软件用户体验感差,售后服

务难以保证,企业使用成本高。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

台软件完全从企业角度设计软件产品,采用软件在线升级、

/1822/ 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台V1.0

数据云备份等方式,使企业可以令维护使用,降低企业成本。

第二,传统软件靠销售软件产品或在线使用年费、会员费等

附加于使用者之上的费用盈利,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

台软件采用免费策略,靠增值服务维持软件运行。第三,对企

业而言,传统软件价格较高,或者第三方应用提供商服务费用

难以为中小企业所接受,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台对中

小企业而言完全免费,没有后顾之忧。与此同时,面向多任务

的企业云服务平台软件也面临一定的风险。首先,商业模式

易被其他更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复制。但是,根据在本软件的

试运行过程中的测试与数据推论,公司基因做为决定是此类

软件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公司实力很重要,但却不是完

全的决定因素。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台有着很好的前

景和希望改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市场。其次,无法

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影响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台的

发展。而现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系统经济理论(如梅特卡夫法

则、注意力经济、体验经济等理论)证明,只要坚持站在用

户的的立场上,满足企业、服务机构和广大的个人用户的广

泛或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这样的平台本

身价值就会得到快速提升,而且这样的软件运行模式一定会

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

平台将会在未来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为

企业提供服务,为人民搭建平台。目前,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

/1822/ 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务平台V1.0

服务平台实现了企业网上办理用工、退工登记的功能,已经

在和平人社局、西青人社局、开发区人社局、南开人社局得

到广泛应用。截至到2015年4月1日,面向多任务的企业云服

务平台注册企业用户量达到2715家。与此同时,面向多任务

的企业云服务平台手机版正在开发中,采用和PC客户端二位

一体的设计,实现多屏互动,届时个人、企业和人社局之间的

业务交互将更加实时、便捷。我们团体将以天津市的模式为

基点,努力在全国各大城市复制相同的模式,将平台企业数量

提高到二十万级,力求创造企业信息化软件市场的新模式,在

企业软件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1823/ 基于毛细管的全自动核酸微全分析系统的研制
基于毛细管的全自动核酸微全分析系统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计划类别:科技支

撑,项目编号:(2012J4300073)。该成果研发一种生命科

学领域的高科技仪器设备。它涉及生物技术、嵌入式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微流控技术等综合技术。本项目的实施,将

使该仪器设备成为一款便携式、自动化、集成化的高品质产

品。特色在于:1.PCR液滴在95℃和65℃两个恒定温区间往

返运动。由于加热块采用恒温设计,因此不存在温度变化延

迟;2.可以灵活控制循环次数;3.由于反应通道长度较之传统

/1823/ 基于毛细管的全自动核酸微全分析系统的研制

连续流动式PCR大大缩短,表面抑制效应显著降低;4.需要加

热面积减小,便于实现平行反应,增加分析通量;5.PCR液滴往

返运动便于实现实时检测。该成果的创新点在于:1、开发

一种基于毛细管的全自动多通道核酸微全分析系统,可用于

现场核酸提取及PCR扩增反应和荧光激发检测。2、利用聚四

氟乙烯毛细管的疏水特性发展了基于毛细管振荡流PCR液滴

方法,PCR液滴在95℃和65℃两个恒定温区间往返运动,激光

光源在两个温区之间照射液滴激发荧光,由光电倍增管采集

荧光信号进行分析处理。3、由1X8光开关、自聚焦透镜和尾

纤准直器及473nm激光器组成的荧光激发检测模块,能在毫秒

级时间内完成对全部标本快速均衡扫描检测,实现高通量实

时荧光激发和定量检测。经济效益:本项目所广泛应用的基

因工程领域正是处于现代生物医疗,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与

标志性领域。由于生物技术将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开辟广阔的前景,它与计算器

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被列为高科技,

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而生物医疗检测是目前生

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之一,也是成长性最高的产业之一

。世界各生物科技企业瞄准目标,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开发生

物医疗检测设备,迅速投身生物医疗设备市场。毛细管核酸

微全分析系统是一个包含生物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微全分

析技术等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附加值,我们研

制的仪器约为20万人民币,单个样品提取和分析成本在10元

/1823/ 基于毛细管的全自动核酸微全分析系统的研制

人民币以下(含能源、一次性用品和人工成本),这样的价

位在国内很有市场竞争优势。算上耗材的产值利润将会更高

。由于是独家开发的新产品,如果专利保护得当,年利润目标

还可调高。本项目成果转换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农牧渔业、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其

中医药卫生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最先登上的舞台,也是目前

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发展最迅速、潜力也最大的一个

领域。本项目的研发将对本领域和行业的产生强大推动作用

。同时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产品将在食品

,卫生,农牧业等领域充分发挥安全检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

这些行业的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毛细

管核酸微全分析系统将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手段和设备为我

国生物安全和实验室安全提供保障,为人类及动物流行性传

染病防治,应对重大疫情突发事件,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

稳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意义非常重大。

/1824/ 促进融合媒体供给侧改革的传媒大数据分析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促进融合媒体供给侧改革的传媒大数据分析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背景从政治角度来看,主流媒体作为党的喉舌,肩负

着政治导向、舆论宣传的重任,但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

下用户分流,严重影响传播效果,急需建立新的行之有效的宣

传体系。为此习总书记高度重视,14年8月中央颁布了《关于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

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积极运用大

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

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从经济角度来看,16

/1824/ 促进融合媒体供给侧改革的传媒大数据分析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年全国传媒行业营业额4000亿元,是传媒产业大国,却不是传

媒产业强国,精品内容少,有大量内容重复、格调低俗、甚至

无人收看的节目,急需进行供给侧改革。为此16年国家广电

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

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快融合型技术体系建设,建立用户大数

据平台,深入分析用户的群体分布特征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以用户数据、用户画像作为节目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参

考,做到精准生产、精准传播、精准服务。可以说融合媒体

是我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进行产业转型的主战场。从首

都影响力来看,历年北京传媒产业占全国近十分之一的比例

,新形式下急需在“高精尖”上下功夫,强化首都传媒引领作

用。首都汇集了全国传媒界的智库和精英、是最大内容生产

基地,完全有条件创立既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又有我国话语

权的媒体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向全国乃至国外推广应用,输出

核心技术和标准体系,发挥首都政治、文化和科技辐射引领

作用。主要技术创新1、数据采集和回传方面。传统广电各

类终端异构、网络回传困难,仅抽样万分之一用户数据。为

解决全网数据采集回传问题,本项目攻破了能适配各类异构

终端的数据采集关键技术,制定了用户端综合数据采集规范

草案,首次统一了全国广电数据源:在广电特殊星状网中实

现了高可靠安全回传,采100万户数据仅需3台服务器,单台最

大并发数49356,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为国内最高水平。(1

)有线电视大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方面A.三网融合用户终

/1824/ 促进融合媒体供给侧改革的传媒大数据分析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端综合数据采集规范B.有线电视大数据采集方案及采集设备

C.有线电视大数据存储和传输(2)有线电视实时分析处理

方面A.数据预处理B.分析处理可视化2、数据分析和建模方

面。相比PC、移动端个人使用,广电客户端以户为单位收看

且跨屏收视,在数据挖掘与建模方面无先例可循。本项目通

过跨域关联分析刻画用户个人肖像,建立个人肖像全息图,首

次实现了由“户”到“人”,为精准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1)有线电视用户行为分析方面A.用户肖像刻画B.社区聚集

3、数据决策支持和应用方面。目前我国传媒业一直采用国

外的“收视率”评价方法,因其存在数据易造假、导向单一

的固有弊端,制约了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中央巡视广

电总局重点提出的问题。本项目提出有线电视综合决策支持

系统并对其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首创提出

了节目评价“中传指数”的完整体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特

色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对外发布两年获得各界高度认可

,目前已列入广电总局专项和标准体系。(1)有线电视数据

决策支持方面A.有线电视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理论架构B.有线

电视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业务体系(2)应用方面A.个性节目

推荐B.广告精准投放(3)节目评价“中传指数”系统方面

(4)舆情分析方面

/1825/ 基于FPGA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FPGA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主要解决现有多路采集系统的信号采集范围小、采集精度差

的问题。本发明由多路选择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AD转换

器和FPGA数据处理模块组成。FPGA数据处理模块发送地址信

号给多路选择器,同时发送放大倍数信号给可编程增益放大

器,多路选择器根据地址信号选通外界模拟信号进入可编程

增益放大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完成对输入的模拟信号的放

大后,输出给AD转换器,AD转换器对输入模拟信号采样、量化

/1825/ 基于FPGA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成为数字信号,并把该信号送给FPGA数据处理模块,FPGA模块

对输入数据排序、滤波、查表后,送给上位机。本发明具有

信号采集范围广,精度高,扩展采集路数方便的优点,适用于

工业监控、传感网络的信号采集。

/1826/ 无人值守变电站远程视频门禁系统
无人值守变电站远程视频门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廊坊供电公司无人变电站分部点多面广,一些变电

站建在野外交通不便的地方。责任人和各级领导定期到变电

站进行例行检查与巡查等工作,需要携带变电站钥匙或无线

开关门遥控器,很不方便;变电站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开

门无记录,不知是谁开的门,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开的门,很

难追究责任,也无法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查询,难以实现计

算机管理。因此需要一种使变电站视频门控管理工作既实用

又安全可靠的科学方法,以及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和运行安

/1826/ 无人值守变电站远程视频门禁系统

全的科学管理水平。为此,廊坊供电公司结合华北电网有限

公司无人值班站视频、门禁、辅助管理系统的现状,顺应无

人值班站集控管理和智能变电站发展潮流,总结相关先进经

验,提出基于SCADA、视频系统及变电站辅助系统的无人值

班站远程门控视频及环境运行监测平台的主站及站端的解决

方案。技术特色:1)变电站大门作为变电所正常出入的第一

通道,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在变电站视频方面应用了

松下SuperDynamicⅢ(第三代超级动态)技术的智能跟踪摄

像机,实现了人员或车辆进入变电站后视频无丢失效果。2

)在东沽港220kV变电站第一次采用了wifi无线和有线相结合

的视频传输技术,经测试,效果良好,说明先进的无线技术

在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中也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3)该项目

变电站前端采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并采用了本地联动技术

,实现了系统掉网运行,网络恢复后自连接,同时通过补测

可以还原历史记录。4)该项目第一次引入了开关门联动技术

,将视频和门禁有效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变电站综合环

境监控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保证。5)该项目中的空调远程控制

,采用了最新的红外学习技术,解决了传统红外学习应用到

空调中红外码无法学习或红外码学习不全的问题。同时根据

电力标准制定了独有的自动运行模式,取代了空调自身简单

而耗能的自动工作模式。

/1827/ 开放式数控应用软件的开发
开放式数控应用软件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开放式控制器的理论研究完成了对OSACA技术规

范的研究和评价。提出了发展适合我国市场的开放式数控平

台的理论体系框架。开展了基于WindowsNT的全软件开放式

控制器的部分开发和性能测试工作。并在参照OSACA标准规

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开放平台和应用系统。2.开放式数控应

用系统的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开发了CNC软件。全

部软件分为HMC(人机界面)、XMC-I(铣床控制接口)、C

MC-I(车床控制接口)、AC(伺服接口)、PLC功能配置等

/1827/ 开放式数控应用软件的开发

多个模块。通过提供给用户的配置系统,用户可方便的进行

功能的配置(车铣)加工系统的配置(轴数坐标系设定),

GMT代码的自定义机床参数的配置,伺服参数的配置等工作

。3.激光数字化仿形测量和加工系统将数控系统与激光数字

化仿形系统集成形成一体化的激光数字化仿形测量与加工数

控系统,可以由一台控制器快速完成从测量(MEASUREING)

,实体建模(MODELING),加工(MANUFACTUREING)的全部

过程。已于上海第四,第五机床厂联手开发数字化仿形机床

,在机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课题组成员在利用与

欧盟OSACA的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对开放式控制器的技术规

范和实现方法等理论问题作了较深如的研究。2.开发了一套

功能比较完整的高性能可配置的车,铣数控原型系统。该系

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3.开发研制的“基于开放式控制器

的激光数字化仿型测量与加工数控系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经过科技查新确认,该项目达到同类项目的国际先进水平

,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4.在开放式控制器技术和激

光数字化仿型测量技术的技术上,开发的三维实体模型的快

速成型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1828/ 将网页内容下载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将网页内容下载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网页内容下载到手持式电子装置

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预建一图形按钮;2)开启

本地计算机上的浏览器浏览网页内容并显示图形按钮;3)识

别使用者点选的图形按钮从而选取网页内容;4)处理网页内

容;5)下载处理后的网页内容至手持式电子装置。利用本发

明可随时浏览网页内容,及时获取信息。一种将网页内容下

载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

步骤:1)按以下步骤预建一图形按钮:1.1)建立程控码集合

/1828/ 将网页内容下载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1.2)定义图形按钮控制参数;1.3)注册图形按钮至操作系统

中;2)开启本地计算机上的浏览器浏览网页内容并显示图形

按钮;3)识别使用者点选的图形按钮从而选取网页内容;4)按

以下步骤处理网页内容:4.1)针对本地计算机上的网页内容

进行分析判断;4.2)在判断欲下载网页内容不具有文字时,则

转到4.5),否则执行步骤4.3);4.3)随即除去网页内容的控制

符号,只保留纯文字内容;4.4)接着转码处理文字,将编码形

式调至手持式电子装置可以显示的格式,再将此纯文字内容

储存至本地计算机的内存中;4.5)若判断欲下载网页内容不

具有图形文件,则转到4.7),否则执行步骤4.6);4.6)则根据

图形文件的显示尺寸进行缩放以符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显

/1829/ 天津市三农大数据建设工程(一期)
天津市三农大数据建设工程(一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搭建三农大数据平台基础框架,制定标准规范,建立

信息采集平台,采集市、区、乡镇、村四级涉农数据;建立数

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纵向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横向政务

部门之间的涉农数据共享;建立主题分析应用平台,实现5个

领域、24个主题分析应用,研究质量安全和市场信息分析模

型应用;建立领导驾驶舱,为各级领导和业务管理人员提供大

数据应用,同时建立公共服务门户,为生产经营主体和广大农

民、市民提供信息服务。

/1830/ 全数字三分量页岩气压裂测井VSP关键技术研究
全数字三分量页岩气压裂测井VSP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依托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重点项目(201

7JY0006),针对进一步提高岩气压裂裂缝监测精度的问题,

利用现代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方法,设计完成全数字三分量

页岩气压裂测井VSP检波器、采集站、辅助设备及配套软件

,集高精度震动检测、陀螺仪方位检测、检波器方位校正、

井间时间同步、连续采集与自动存储等诸多创新特性为一体

,提高了微震监测原始资料信噪比,同时通过三分量检波器的

方位特征完成采集数据的方位校准,进一步提高了微震事件

/1830/ 全数字三分量页岩气压裂测井VSP关键技术研究

的监测精度。

/1831/ 中置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电驱动自动变速器
中置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电驱动自动变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一种中置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适应传动

传感电驱动自动变速器,包括主驱动电机、变速箱体、变速

主动轴、变速从动轴和换档鼓,还包括自适应传动装置、自

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换档系统;该项目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控

制器根据行驶阻力和驾驶员的意图自动控制控制换档鼓驱动

伺服电机自动加减档,使电流与档位达到最佳匹配;在阻力

发生变化时,根据扭矩—转速变化决定换档动作和换档档位

,使实际的扭矩—转速与电流大小和档位达到最佳匹配,从

/1831/ 中置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电驱动自动变速器

而使驱动电机始终保持良好、稳态和高效运行;该项目还可

根据实际情况可将自动换档切换至手动换档系统,利用换档

开关向控制器输入档位命令并控制驱动电机和换档鼓驱动伺

服电机实现手动换档。电动车由于具有价格便宜、轻便灵活

、节约能源、环保性好和行驶迅速的优点,在城市和农村道

路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该项目的中置式手自一体智能化自

适应传动传感电驱动自动变速器,包括主驱动电机、变速箱

体、变速主动轴、变速从动轴和换档鼓,所述主驱动电机的

变速从动轴与变速主动轴传动配合,变速主动轴通过档位变

速齿轮副将动力输出至变速从动轴,变速器从动轴与车辆轮

毂传动配合,所述换档鼓通过换档拨叉控制换档,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自适应传动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换档系统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自适应传动装置与变速主动轴传

动配合。

/1832/ 网络环境下的战略联盟管理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战略联盟管理模式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编号:7

0072022)。课题组提出了价值网络的概念,明确了价值网络

是主体关系和相互资源之间的联系,界定了效用体系、资源

选择、制度与规则、信息联系、市场格局以及价值活动是构

成价值网络的基本要素;在联盟管理方面,课题组强调了以

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联盟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价值的6I’s

管理模式;通过实证数据检验了联盟管理模式的理论观点。

本成果的创新点、先进性如下。第一:对目前国内外研究进

/1832/ 网络环境下的战略联盟管理模式研究

行扫描,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在战

略了联盟管理研究的核心和突破口在于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

,建立了以价值网络为核心的分析框架;第二:分析了网络

经济条件下,战略联盟内部管理方式问题:在联盟所涉及的

风险管理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环境下合作风险、信任控制

三要素的关系;在联盟的学习和知识管理方面,分析了不同

因素对知识管理的影响,提出了管理组织学习的基本思路;

第三:分析了网络经济环境下的战略联盟管理涉及的战略转

换机制问题,指出静态机制和社会面子机制是影响战略联盟

转换的主要机制;第四:建立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联

盟管理要素数据库以及若干案例。

/1833/ 嘉定区蔬菜病虫害知识库平台
嘉定区蔬菜病虫害知识库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依托上海农科院病虫害资源库基础材料为基础,整

理并建立三农热线蔬菜病虫害知识库平台,运用信息技术中

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将高速网络和

数据库相结合,应用于蔬菜病虫害远程咨询和诊断,帮助农户

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专业农技指导,提高农业生产

便捷性。实现了用户只需点击选择三次即可得到诊断结果的

目标,且使用过程中,用户无需输入任何参数,大大缩减了用

户的学习使用成本。能够在诊断完成后,给出准确的防治措

/1833/ 嘉定区蔬菜病虫害知识库平台

施,对于一些常见病害还给出使用药及药品的补贴店铺,方便

农户购买使用,避免买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从而提高了

农药的使用准确率,避免农药的滥用。很好地融合了在线咨

询和电话咨询功能,从而对自助诊断模块起到了很好地补充

作用,能够在一些极端的、自助诊断无法完成的情况下,通过

这两种方法得到解决。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嘉定区蔬菜病虫害知识库平台的建成,可促进农业信息化发

展,同时为农民提供便利。(1)加强农户对于蔬菜病虫害自

助诊断的时效性与便利性本项目为农户提供了实时、直观的

界面,清晰明了地掌握蔬菜病虫害灾害的症状、范围、程度

及发展趋势等信息。可为农户预防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以及

病虫害发生时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方案,从而减少减

轻蔬菜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2)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了建设投入本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使得农民用户不需要

为了获取相关信息或应用而额外购买相关设备或前往专门机

构,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并且获

取信息的渠道广泛,从而极大提高了普及程度,使得农户自助

诊断并及时发现解决蔬菜病虫害的难题得以解决,提高了农

户对平台的认可程度,提高了农业信息化程度,进而提高了该

系统的推广前景。

/1834/ 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建立可支持市县政府部门之间的跨部门、跨行业的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与更新的分布式地理空间信息

资源数据库和数据发布、共享、交换、服务的软件体系;实

现为市县政府部门提供基于政务网或专网的权威、精确、现

势、快速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共享服务,为企事

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公众地理空间信息

资源服务。基于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建设

成果,面向市县进行深入调研、归纳总结、深度整合和适应

/1834/ 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性研发,研制出面向市县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市县地

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数字台州、数字三门、数字临海以及

数字温岭政务版、数字天台政务版等地方数字城市建设中得

到了部署和应用,在后续的五水共治、地质灾害等领域中进

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研制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可支持市县政府部门之间的跨部门

、跨行业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与更新的分布式地

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数据发布、共享、交换、服务的软

件体系;实现为市县政府部门提供基于政务网或专网的权威

、精确、现势、快速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共享服

务,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公众地

理空间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基于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

共享平台的建设成果,面向市县进行深入调研、归纳总结、

深度整合和适应性研发,研制出面向市县的地理信息公共服

务平台。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数字台州、数字三门

、数字临海以及数字温岭政务版、数字天台政务版等地方数

字城市建设中得到了部署和应用,在后续的五水共治、地质

灾害等领域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县地理信

息公共服务平台在满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般要求的基

础上,具备地理空间数据在线、离线交换等功能。平台所具

备的多级多节点同构服务环境地理信息共享支撑技术,基于

网格索引的服务器端WMTS服务聚合和动态更新技术,基于时

间序列数据存储的海量影像展现和管理等关键技术在国内处

/1834/ 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于领先地位。

/1835/ N6000系列智能温度控制仪
N6000系列智能温度控制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概述N6000系列温控仪是本公司根据用户要求而

设计的具有自整定功能的智能型数字式温度控制仪,该仪表

采用单片机、SMT表面贴装技术、自整定加模糊控制算法、

电磁兼容性设计等先进的技术与工艺。该系列仪表是取代国

内量大面广的指针式电子调节器和模拟式数显表的理想产品

。2、特点采用大显示屏,插入深度70mm,面框尺寸符合IE

C标准。采用接线端子直接与线路板焊接的连接方式,仪表

接线可靠。采用SMT工艺,自整定加模糊控制算法,软硬件

/1835/ N6000系列智能温度控制仪

综合电磁兼容性设计等先进技术与工艺。采用本企业自主专

利权技术。3、面板布局①、(PV)显示器(红)显示测量值

。根据仪表状态显示各类提示符。②、(SP)显示器(绿)

显示给定值。根据仪表状态显示各类参数。②、指示灯自整

定指示灯(AT)(绿),工作输出时闪烁。控制输出灯(0

UT)(绿),工作输出时亮。报警输出灯(ALM)(红),

工作输出时亮。④、功能键参数的调出,参数的修改确认。

⑤、⑥、数字调整键用于调整数字。

/1836/ 环境艺术设计景物三维模拟软件V1.0
环境艺术设计景物三维模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系统融合了三维虚拟现实技术、SQLServer数据库

、VirtoolsMultiuserServer服务器以及环境模型库。三维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数据通信,对设计者请求的数据库内

的数据进行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为了提高系统

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将环境设计中的二维图形信息经过几何

变换呈现出三维模拟效果。

/1837/ 轧辊盲键槽对称度测量装置
轧辊盲键槽对称度测量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辊盲键槽对称度测量装置

,包括量具本体、定位头和百分表,所述量具本体底面为内凹

的圆弧面,在量具本体左右两底端分别活动安装定位头,且该

定位头能转动、左右自由移动并定位,百分表竖直活动安装

在量具本体顶部中间位置,且该百分表能上下自由移动并定

位。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操作,

利用该测量装置进行轧辊盲键槽加工,能够获得较高的对称

度精度。

/1838/ 一种提轨机构自动过铁路线路鱼尾板的控制装置
一种提轨机构自动过铁路线路鱼尾板的控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自研。本发明提供两种鱼尾板检测方式,即检测小

车检测鱼尾板方式和提轨机构检测鱼尾板方式,两种检测方

式都可以在清筛作业过程中,使提轨机构在保持提轨的状态

下自动通过鱼尾板,而无须人工干预,克服了因现有技术的局

限,造成钢轨从提轨钳脱落等不足,提高了清筛机清筛作业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提供两种鱼尾板检测方式,即检测

小车检测鱼尾板方式和提轨机构检测鱼尾板方式,两种检测

方式都可以在清筛作业过程中,使提轨机构在保持提轨的状

/1838/ 一种提轨机构自动过铁路线路鱼尾板的控制装置

态下自动通过鱼尾板,而无须人工干预,克服了因现有技术的

局限,造成钢轨从提轨钳脱落等不足,提高了清筛机清筛作业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种提轨机构自动过铁路线路鱼尾板的

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检测鱼尾板的感应装置;一个用于检

测走行距离的距离测量装置;一个接收感应装置的检测信号

向距离测量装置发出距离测量动作信号,接收距离测量装置

反馈的距离信号与内置的距离数据比较后向提轨机构输出动

作信号的控制器。感应装置装于检测小车或提轨机构,距离

测量装置装于检测小车或主车架。本发明提供两种鱼尾板检

测方式,即检测小车检测鱼尾板方式和提轨机构检测鱼尾板

方式,两种检测方式都可以在清筛作业过程中,使提轨机构在

保持提轨的状态下自动通过鱼尾板,而无须人工干预,克服了

因现有技术的局限,造成钢轨从提轨钳脱落等不足,提高了清

筛机清筛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839/ 汽车轮胎气压温度监测系统
汽车轮胎气压温度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吉祥狗TPMS汽车轮胎气压温度监测系统,具有性能

先进、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该产品可以提供实时监测、

高低压报警、高温报警、漏气报警、有效防止意外爆胎。该

产品有效检测轮胎气压,确保有效避免缺气行驶造成的轮胎

非正常磨损,达到降低油耗,确保车辆最佳操控性能和舒适

状态。该项目是我司自主研发的新科技产品(专利号:ZL2

00620087747.6),是厦门市的重点新产品,并荣获厦门市

科技进步奖及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的立项支持。

/1840/ 双模可扩展自动变速器示教平台设计与研究
双模可扩展自动变速器示教平台设计与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大众01M和本田雅阁MPOA自动变速器为研

究主体,在示教平台上绘制彩色原理图、不同的电磁阀、换

挡执行元件工作表等。原理图上及工作表中布置若干不同颜

色的发光二极管,能够适时显示不同档位时换挡执行元件的

工作情况及动力传递路线,实现分段逐步显示、动力传递的

暂停控制、切换档位后换挡执行元件的改变显示、运动元件

的旋转方向、多行星排参加动力传递时工作情况等。且可根

据档位传递受阻情况,为排除自动变速器实训台故障提供帮

/1840/ 双模可扩展自动变速器示教平台设计与研究

助。本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平台在

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分析上简单易懂,学习者能快速准确地

掌握相关知识,可提高学习者的培训效率,减少企业对新员工

培训以及学校对学生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其次,本平台

对于其他类似产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841/ PDS6100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
PDS6100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PDS6100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由分布式

发电、储能、负荷及自动控制系统与装置构成,是具有自我

控制、保护和管理能力的智能化独立电力系统。在有效解决

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问题的同时,实现多种能源的综合

开发利用,满足对能源的多元化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

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

/1842/ 新一代移动警务的研究与应用
新一代移动警务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来源及背景:在现有从事公安移动警务应用的

厂家中,大多是移动警务平台开发商,其在从事移动应用开发

过程中,往往以平台为门槛限制其他应用开发商的参与,导致

移动警务的应用开发发展缓慢。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

来,苹果公司的AppStore、安卓市场等开放性移动应用平台

在商用过程中大获成果,为移动警务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苏州市公安局在新一代移动警务的研究和应用中,以全新的

建设理念,探索实践全方位突破移动应用发展的瓶颈,首先,

/1842/ 新一代移动警务的研究与应用

顺应了时代技术的发展需要;其次,创造性提出了应用管理的

概念,符合公安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再次,平台开放性的实现

,使众多移动应用开发商为公安业务部门量身定做业务成为

可能,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最后,平台在规划过程

中着重规范体系的建设,从应用开发、应用管理和终端使用

等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指导性规范,保障平台的应用有一

个稳定、健全的基础支撑。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项目以“

开放架构、统一规范”、“有序推进、制度保障”、“立足

实战、便捷实用”和“建双服务、达双满意”的建设思路开

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大量基于实践的应用信息化武装了民

警,平台首先移植了综合查询、路面盘查、单位检查、重点

人员见面等原移动警务的功能模块,并且在移动办公方面集

成了办公平台、局长信箱、市局主页、警信通(内部待办事

项提醒)、通讯录查询等应用,使移动条件下日常办公也初

具雏形。成果应用与推广:1.应用快速形成规模。得益于新

平台开放的服务理念、完善的服务架构和Android操作系统

的通用性,平台自2012年12月份基本成型以来,各应用开发商

基于平台迅速移植原有移动警务的相关应用。2.建设单位趋

于多元。得益于新平台的服务架构,开发公安移动应用的技

术门槛大幅度下降,为了确保加密通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

及其传输性能,市局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针对安全加密通道

的底层服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技术合作和对接,公安部第一

研究所为苏州移动平台定制了新的连接程序,解决了前期在

/1842/ 新一代移动警务的研究与应用

测试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往阻碍应用开发商进入此领域的

加密传输、内外网穿透等技术难题被平台集成为基础服务。

3.应用范围迅速拓展。基于成本考虑,原移动应用主要覆盖

了交通管理和社区管理两大业务,随着新平台的推出,移动应

用的建设周期大幅度缩短,建设成本大幅度下降,除了原有业

务快速向新平台迁移外,其他业务的应用需求快速涌现并被

纳入平台应用开发计划。4.基层参与热情高涨。由于平台具

备了标准数据接口服务、服务共享、应用共享等一系列的新

特性,为一体化应用下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底层的技术支持

,因此,这个平台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基层区县分局的热烈响应

。5.应用管理逐步规范。由于系统提供了完备的后台服务管

理工具,新平台上目前登录的终端、每个终端的历史登录情

况、终端与SIM卡和用户身份的识别绑定、用户的上线访问

日志和业务工作日志、应用程序的下载和使用日志等都一目

了然,科信部门对于整个移动应用的管理不再只是空谈。基

于完备的管理信息,终端注册、用户注册、SIM卡注册、应用

上线注册等流程均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开展,整个移动应用

的建设发展日趋正规化和流程化。项目的关键技术:1.实现

公安专网的移动互联网。本项目以完全开放的架构和不断丰

富的支撑服务,打破了警务通平台原有的技术壁垒,为引入众

多应用开发商提供平台支撑。2.实现了对移动应用数据操作

的日志监控。平台实现了移动应用对公安内网数据访问的监

/1842/ 新一代移动警务的研究与应用

控,包括登陆日志、查询请求、查询结果等,确保数据操作过

程的可监控和审计,为公安数据安全提供技术支撑。3.实现

了对VPN网络通信的监控和维护。平台实现了公安部一所的

VPN网络通信的实时监控,并在网络异常时自动与VPN管理终

端交互,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4.人性化界面。通过人性化

多功能角标,来表达应用状态和其他相关信息,比如:待完成

事项和模块升级提醒等:平台通过发布统一的标准规范,消

息服务就是其中之一,基于该平台各个应用均遵守该标准,这

样民警在平台界面中就可以看到各个应用推送的消息,实现

统一消息提醒。5.光学识别。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服

务,平台可以实现在移动环境下快速拍照识别身份证功能,方

便民警操作。

/1843/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电力无线信息安全检测单兵设备研发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电力无线信息安全检测单兵设备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云南电网在无线安全方面缺少有效的安全测试与检

测手段,本项目形成的单兵检测装备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

基础工具,相关测试方法为测试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于

促进云南电网无线信息安全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内

容如下:(1)电网常用无线通信嗅探与分析:应用相关软

硬件工具,实现对电网使用的门禁卡、无线通信设备进行嗅

探采集,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尝试性的重放、破解,以验

证电网相关无线设备的安全性,形成电力无线安全检测规则

/1843/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电力无线信息安全检测单兵设备研发

库;(2)开展基于无线安全的渗透测试、安全意识测试,检

验员工对待wifi热点、蓝牙的警惕意识,并进行针对性的警

示教育,避免外部恶意攻击者开展钓鱼渗透导致电网遭受相

关损失;(3)根据上述相关成果,提炼开展相关工作所需的

必备软硬件工具,利用系统集成思路,将相关工具进行整合集

成,形成单兵测试装备,利用先进的AR技术实现无线发生点的

具象展示和定向分析,实现现场隐蔽渗透。应用推广情况:

该项目已经完成了设备集成及软件开发,并应用到云南电网

信息化安全建设中,形成了云南电网无线相关指标及演示库

,通过wifi、蓝牙、NFC等方面的场景演示,提升员工信息安

全意识。

/1844/ 阳信县供电公司电网应急指挥系统
阳信县供电公司电网应急指挥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网应急指挥中心汇接了各种电网实时数据及有关

信息,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网络视频会议、中央控制系统、

地方电视接入等实现紧急情况的收集、显示、上报功能,打

造一个有效、有序的应急信息平台。同时,以此平台为支撑

,为电网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处置、信息发布

、联合演练、领导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在开发中,采

用B/S系统结构,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

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采用C++开发音视频编解码服务;

/1844/ 阳信县供电公司电网应急指挥系统

采用J2EE开发WEB服务,降低了开发多层应用的费用和复杂性

,同时提供对现有应用程序集成强有力支持;采用CORBA分布

式技术设计对象接口,解决分布式处理环境(DCE)中,硬件

和软件系统的互连;系统基于TCP/IP及UDP通讯协议开发,TC

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

层,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

求;系统界面简洁、精观,操作灵活、简便。应急指挥系统的

建成应用全面提高了公司电网应急处置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

,建立起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应急指挥

平台。实现了对电网安全的主动保障和现代高科技战略转变

。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要求,产生了可观的效

益。具体分析如下:(1)应急指挥中心的建立和应用促进

了电网运行健全体制、创新机制,全面提升了电网运行应急

管理水平。保证在突发状况下,能及时应对,将产生的损失降

低到最小程度。(2)实现了电网运行信息的综合传递,能够

快速、正确、完整的将电网运行实时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

优化管理决策。运行故障信息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分析

故障、处理故障,防止误判造成事故扩大。(3)通过应急培

训、应急演练,树立了操作人员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态

度,并将对待应急事件的处理态度融入到常态工作中,为确保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

/1845/ 钢结构重型工业厂房CAD软件的开发
钢结构重型工业厂房CAD软件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钢结构重型工业厂房的CAD软件,可以完成重型工

业厂房的模型输入,吊车荷载导算;吊车梁设计;排架计算

;肩梁、牛腿、柱脚、人孔等节点设计;实腹式组合截面和

格构式组合截面柱的施工详图绘制;结构平面、立面布置图

绘制。软件解决了钢结构重型工业厂房设计中的以下关键问

题:(1)模型输入。提供了30多种复杂组合截面类型,这些

截面类型来自于钢结构设计手册和用户的反馈需求,基本满

足大部分工程的需要。截面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输入,并且可

/1845/ 钢结构重型工业厂房CAD软件的开发

以保存为用户截面库,在不同工程中重复使用;提供了吊车

荷载的自动导算和双层吊车的输入,吊车荷载组合由软件自

动完成。(2)根据中国规范进行构件设计和优化。内力分

析完成后,软件根据中国规范的要求,对组合截面柱的整体

强度、稳定性,分肢、缀条的强度,稳定性都进行了校核和

输出。由用户提供备选截面,可以通过截面优化得到用钢量

最小的截面。(3)节点自动设计。内力分析完成后,对于

肩梁、牛腿、柱脚、人孔、以及缀条与分肢的连接由软件根

据设计内力自动完成,设计结果满足规范和相关设计手册的

要求。(4)施工图绘制。可以绘制节点施工图和构件施工

详图,三维模型图,布置图,精确统计钢材用量。目前,国

内外尚没有类似功重型工业厂房一体化CAD软件,国内同类

的钢结构设计软件只能完成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还不能进

行节点设计和施工图绘制;国外的同类软件有的只能进行结

构分析,但是构件设计尚不能完全符合中国规范要求;有的

是详图设计软件,但是不能进行结构设计,截面类型也不丰

富,施工图不符合我国设计单位的设计习惯。开发的钢结构

重型工业厂房CAD软件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从模型输入

,截面优化,内力分析和构件验算,节点设计和施工图绘制

一体化的功。

/1846/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集成与示范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集成与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牲畜饲养
技术详情

  1、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本项目属农业科学领

域的自选项目2、主要科技内容:项目围绕目前生物发酵床

养猪普遍存在的高温季节通风降温效果不好、发酵床发酵效

果不理想、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针对江西夏季高温炎热

、冬季低温寒冷、春季潮湿阴冷的气候特点,自主创新设计

,研发出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负压通风喷雾降温生物发酵

床猪栏舍设计建造技术,同时探索出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生

物发酵床制作、管护和养猪技术。3、技术经济指标:项目

/1846/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集成与示范

新建新型生物发酵床栏舍16栋1.2万平方米养猪,冬季低温季

节栏内温度可达到16-18℃左右,夏季高温季节栏内温度可根

据需要调控在30℃左右,有效解决了生物发酵床养猪普遍存

在的夏天高温季节降温难、栏内外空气不能有效交换的技术

难题,较好地实现高温季节猪栏内温、湿度的可调性,栏舍冬

暖夏凉。试验证明,生物发酵床育肥猪比传统水泥地面栏育

肥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7.35个百分点;饲料报酬提高了6.69

个百分点,省水、省饲料、省劳力,生猪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优于传统猪栏,效果显著。生物发酵床的使用寿命可达4年左

右,能有效消纳、降解猪粪尿中的有机质,无任何粪尿污水向

猪栏外排放,栏舍内外空气清新,无臭味,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可有效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难题,使生物发酵床养猪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4、促进

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项目研究提出的“一种

基于微生物发酵床的负压通风式养猪系统”栏舍设计及自动

喷雾降温系统建筑构造技术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ZL20101

0237967.3)。同时针对江西乃至南方地区高温高湿气候特

点起草制定了《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通过吉安市质

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和审批,于2014年1月作为吉

安市《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DB3608/T016-2014)颁

布实施,使生物发酵床栏舍设计与建设、发酵床制作、管护

和养猪技术规范化。项目研发集成的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达

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是一项能有效解决目前生猪养殖

/1846/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集成与示范

污染问题的实用技术,应在我国生猪规模养殖企业、尤其是

南方地区生猪规模养殖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至2013年五年间。遂川嘉裕牧业公司接待全国各地

业内人士和业务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前来参观、考察、学习生

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人员超过了5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

余份。项目研发集成的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仅在江西省的赣

州市和吉安市推广应用面积就达了65万平方米,出栏生猪约

337万头,实现产值约58.804亿元,净增收益约4.944亿元,项

目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带来巨大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同

时也能为养殖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深远。

/1847/ 校园网数据传输安全性分析研究
校园网数据传输安全性分析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随之而引发的网络安

全问题也日益严峻。目前,保障网络安全的产品类型主要有

病毒查杀软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但由于其各自无

法避免的缺陷,病毒查杀软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并不

能完全保证网络的安全。本课题通过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核心

问题-数据传输、网络流量、网络追踪等几个方面的深入分

析研究,以高校校园网作为实验研究平台,提出了一个基于

数据传输安全性分析的校园网安全监测系统。⑴.网络数据

/1847/ 校园网数据传输安全性分析研究

捕获及分析技术的研究该部分通过捕获网管与网元之间交互

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协议操作的具体细节以及被管对

象的状态等信息,从而准确地定位出问题所在。在目前常用

的开源网络协议分析器的基础上,将SNMP与MIB结合起来进

行协议分析,对解码结果中的变量绑定部分的值做了进一步

的解析。⑵.网络流量监测及性能分析的研究该部分通过对

网络流量的分类统计,可以得出在千兆环境下的校园网网络

性能分析及评估。⑶.网络攻击的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分布

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及体系结构,根据其自身特点-DDo

S攻击所造成的拥塞,其攻击数据常常在分组大小、到达时

间、协议类型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采用了FQ和RED

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防范DDOS攻击的数据包拥塞控制

算法。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网络内容分析的新型安全

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较之通用的网络管理方式,将更加有

效地针对校园网的特性,提高整个校园网的安全管理水平。

/1848/ 生殖健康系列保健产品
生殖健康系列保健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综述本品的研制获得国家科技部“重大基

础研究预研项目”支持。本品通过调整机体性腺内分泌系统

,改善内源性激素分泌水平,达到机体保健功能。二、具体

介绍1、应用领域:可广泛应用于20-60岁女性常见多发的痛

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以及中老年男性

前列腺肿大的康复、保健。2、技术指标:痛经有效率为70

-80%,功能性月经不调有效率为85%;子宫肌瘤有效率为70

%;更年期综合征有效率为95%,男性前列腺肿大有效率为8

/1848/ 生殖健康系列保健产品

5%。3、创新内容:创造性地运用中医药技术改善女性卵巢

功能,实现提高内源性激素分泌水平的目的,从而改善各项

临床症状。4、成熟程度:本系列产品全部由天然植物药材

制成,不含任何添加化学品如激素等,已分别获得保健食品

、食品批号。有各项检测报告及实验数据、研究论文作为技

术支持,并已形成批量生产。5、应用前景:所有中老年女

性均存在更年期综合征等卵巢衰老问题;约50%中青年妇女

存在子宫肌瘤及月经不调问题,保健疗法市场巨大。6、投

资规模:500万元7、合作方式:面议,方式不限。

/1849/ KYX-IC型矿用声光语言报警器
KYX-IC型矿用声光语言报警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属矿用一般型设计,适用于煤矿井下无瓦斯

或煤尘爆炸危险的场合。如井上、井下岔道口、弯道等含不

安全因素的地段做声光、语言报警提示。

/1850/ DSLAM端口性能快速检测装置
DSLAM端口性能快速检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国内大量用户使用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技术接入宽带网。ADSL技术不需用户家庭重新布线,用户

家只需安装一个ADSLMODEM(调制解调器)利用已有电话线

就能实现宽带上网,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全国

已有7000万以上ADSL用户。ADSL用户需经电信公司局端DSL

AM(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设备汇聚和信号解调后才能接

入宽带网,为了把DSLAM串入电话系统,在DSLAM设备安装工

程中,需对电信机房的MDF(线路配线架)进行改造和重新

/1850/ DSLAM端口性能快速检测装置

布线。在DSLAM使用中发现,由于MDF线缆障碍、局端DSLAM

交换机配置问题或DSLAM电路板故障,严重影响了后期ADSL

用户的放装和使用,各电信分公司在运营中都存在大量DLS

AM坏端口。目前在DSLAM工程完毕后,采用的检测方法是手

工逐端口测试,每个DSLAM端口测试时间长达1分钟,且对测

试人员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例如测试一组3000线端口的DSL

AM设备,需50小时才能完成测试,且测试结果无法保存,很

多测试流于形式。本项目研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DSLAM端

口测试速度太慢的难题,提供一套能够用计算机快速检测D

SLAM端口性能参数的装置,迅速查出DSLAM线缆断裂、DSLA

M端口性能不达标等问题,并保存测试结果,效劳提高16倍

,测试方式由人工测试转为计算机测试。该项目已申请国家

发明专利并获授权,已量产。虽然产品自身造价较低,但投

入产出比高,已被广泛应用到江苏电信9个地市分公司的工

程建设和维护中。项目实施后会大幅降低工程建设和维护的

成本,显著缩短用户申请安装ADSL宽带的响应时间,达到早

完工、早投入、早受益的效果,不但更好的为用户提供了电

信宽带服务,而且给电信企业产生了很好的市场盈利效果。

/1851/ SH86295(SS405A) 多媒体主控芯片
SH86295(SS405A) 多媒体主控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一:专利名称—存储装置的坏块管理方法一、

课题来源与背景;NANDFlash(闪存)相较于传统的磁盘介质

,具有擦写次数较少的弱点,也就是经过一定的擦除和写入操

作之后,存储数据的物理单元将会变得不稳定,导致数据出错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所有的NANDFlash存储装置都配有相

应的坏块管理机制,其基本原理为:将NANDFlash以块为基本

单位,划分出一部分作为冗余块,剩下的用来作为有效容量存

储数据;当使用过程中,装置检测到存储数据的块发生损坏时

/1851/ SH86295(SS405A) 多媒体主控芯片

,即从冗余块当中选取一个,替换之前损坏的块,这样就能保

证装置的有效存储,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只有当所有

冗余块都耗尽时,整个存储装置才不能继续使用。显然,冗余

块数量保留的越多,则装置的使用寿命越长,但是相应的用于

有效存储数据的块数也越少,装置的有效容量也越小,因此,

如何在不增加冗余块数量的基础上,提高存储装置使用寿命

有重要意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对于NANDFlash而言

,一个块被定义为坏块,通常并非是整个块中的所有物理单元

都损坏,事实上往往只是某一个页,甚至某个页中一部分物理

单元损坏,因此,该块其实还有很多页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本

课题的技术原理就是提出了一种坏块回收利用的方法,能将

坏块中的完好的页单元利用起来,通过一定的算法管理,重新

组织成新的冗余块加以利用,从而延长了装置使用寿命。实

验表明,采用该技术之后,装置的使用寿命可以增加50%以上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型;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坏块

管理方法,无需通过增加冗余块的数量,即可大幅延长装置的

使用寿命,并且可直接在现有Flash存储装置的坏块管理方法

上加以改进,基本上只要更新固件算法即可,不会导致成本的

增加。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课题的技

术已成熟并已应用于量产芯片,适用于所有NANDFlash应用的

嵌入式系统,对硬件设计没有额外的限制,适用范围广。五、

成果简介本课题的技术已应用于中颖电子SH86295多媒体主

控芯片,现已出货数百万颗,在采用NANDFlash作为存储介质

/1851/ SH86295(SS405A) 多媒体主控芯片

的幼教点读笔和故事机产品中广泛使用。成果二:专利名称

—基于闪存应用的嵌入式系统的程序调试系统及方法一、课

题来源与背景;对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程序的大小,程序存

储的方式是设计者非常关心的问题。随着闪存(Flash)的

发明,出现了一系列采用闪存的数码产品,在这些产品应用中

,程序代码量比较大,考虑到已经使用闪存来存储多媒体文件

或其它用户资料,设计者可以将程序代码也存储在闪存中。

但是由于闪存是页模式读取数据,无法直接用于主控芯片的

程序代码寻址访问,因此在系统的实际设计中,会在主控芯片

内部设计一块RAM作为程序存储器,系统在工作时,先将程序

从闪存中读入主控芯片内部的RAM中再执行即可,考虑到主控

芯片内部无法设计太大的RAM,因此往往采用分段加载的方式

实现。虽然这种设计方式可达到良好的成本优势,但是也因

为程序不是一次性地加载到RAM中执行,在调试程序时,如何

定位程序执行的位置,以及如何定位断点的位置都会很麻烦

,无法实现完整的源代码调试,导致程序调试极其不便。因此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基于闪存应用的嵌入式系统的程序调试

的系统及方法,解决上述代码调试问题。二、技术原理及性

能指标;1.解决解决程序定位问题。设计上增加CodeSegmen

t寄存器,该寄存器记录当前加载到RAM中运行的程序段的段

编号,Host终端通过读CodeSegment寄存器,配合已有的PC指

针寄存器,可以定位程序运行的确切位置,并显示出当前位置

/1851/ SH86295(SS405A) 多媒体主控芯片

对应的程序代码。2.解决断点调试问题。设计上增加Break

pointCodeSegment寄存器,记录所有断点所在的程序段的段

编号,修改断点比较器,在原有的PC与BreakpointPC的比较基

础上,增加CodeSegment与BreakpointCodeSegment的比较,在

断点调试时Host终端即可准确知道具体断点的位置。综合1

、2两点问题的解决,即可实现源码级别的调试。三、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型;本课题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基于闪存应用的

嵌入式系统代码分段加载带来的程序调试不方便的问题,可

实现完整的源代码调试,在降低嵌入式系统成本的同时仍然

保证了开发调试的便利和高效。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本课题的技术已成熟并已应用于量产芯片,适

用于所有闪存应用的嵌入式系统。五、成果简介本课题的技

术已应用于中颖电子SH86295多媒体主控芯片,现已出货数百

万颗,在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幼教点读笔和故事机产品

中广泛使用。

/1852/ Holter动态心电分析软件
Holter动态心电分析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功能:为了能够更好的守护患者的心脏健康,

在给患者佩戴能够实时采集心电数据的设备后,通过Holter

分析软件对患者连续监测记录的心电数据进行分析,较常规

心电的分析相比,holter分析的结果对短暂性心律失常的捕

捉及一过性心肌贫血的检出有独到之处。技术特点:本分析

软件是通过应用Holter技术的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连续监测病

人日常活动状态下体表24h的心电变化,经信息处理分析及回

放打印系统记录的长程心电图,其特点是非创伤性检查,动态

/1852/ Holter动态心电分析软件

的常态下,长时间的连续纪录,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

本holter软件的目标是通过分析长时间的心电数据,定性和

定量分析病人心电变化和日常活动的关系,确定患者是否需

要调整治疗、指导患者康复治疗,并且对于进行药物干预、

介入治疗、搭桥术后的病人,判定疗效、危险分层、预后推

测等有进一步指导意义。

/1853/ 三维气象信息展示及查询系统研究
三维气象信息展示及查询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主要解决气象信息数据在三维数字地球上的显

示、数据查询等问题。系统首先搭建了三维气象地理信息系

统框架,采用WorldWind开源三维GIS平台构建三维气象地理

信息系统,WorldWind通过将遥感影像与SRTM高程数据(航天

飞机雷达地形数据库)叠加生成三维地形,除能实现基本的

地图控制外,还实现了图层选择、测距、测面等功能;实现了

城市天气预报的展示及查询;实现了整点气温、24小时最高

气温、24小时最低气温、1小时降水、3小时降水、6小时降

/1853/ 三维气象信息展示及查询系统研究

水、12小时降水、24小时降水等天气实况的展示及查询;实

现了全省预警信息的展示及查询功能。

/1854/ 多交叉口离线协调的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方法
多交叉口离线协调的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交

叉口离线协调的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方法。背景技术有轨电车

作为中运量的公共交通,在通过交叉口时需要获得信号优先

。现状有轨电车信号优先主要以单点信号优先为主,有轨电

车即将到达交叉口时,通过检测与通信手段向道路交通信号

系统发出请求,在当前交叉口做出调整,有延长绿灯、提前截

止红灯、插入相位等方法,使有轨电车通过。现状突出缺陷

为:1、对社会交通干扰大,侵占冲突方向的时间资源,容易

/1854/ 多交叉口离线协调的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方法

导致其他方向的拥堵。2、容易打破原有的绿波、线协调,造

成沿线、甚至区域社会交通通行效率的下降。3、对有轨电

车的全线通行效果未必最好,因为到了一个交叉口请求并处

理一次,而不考虑后续交叉口,可能导致在第一个交叉口虽然

顺利通过,但后续反而受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

明的有轨电车可以运行在适应自身运行特征的协调信号内,

连续不停车通过多个信号控制交叉口,各协调区间根据各自

的特征制定协调方案,更加灵活、适应性强,提高有轨电车全

线的运行效率。2、通过本发明可使得社会交通同样也能运

行在协调信号内,获得较高的通行效率。3、本发明通过偏向

程度的调整,可以达到有轨电车与社会交通通行时间资源利

益的平衡。4、本发明不仅只有轨电车通过的线上路口实现

协调,同时可与横向交叉道路实现协调,达到区域协调,提高

区域通行效率。

/1855/ 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研究
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体育组织
技术详情

  采用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文献资料调查法、小型

座谈会讨论等方式,对我国西北五省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分述研究。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

,西北五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各民族在其地理分布和生产

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特征。1)新疆民

族传统体育文化区大致可划分为两大区域,即南疆体育文化

区和北疆体育文化区,其分区基本上与天山南北的两大盆地

自然区吻合,天山是南北疆体育文化区的显著界线。在新疆

/1855/ 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的层级结构中表现出了星罗棋布、交叉

融合的主要特点。2)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以环青海湖为

参照大致可划分为东、南、西、北4个区域。青海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区的典型特征是高原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体现了

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不同特点,但高原游牧民族体育文化

在青海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区域。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的

形成的机制主要依赖于青海历史上的移民。3)甘肃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区大致可划分为陇南山地区、陇中黄土区、甘南高

原区和河西荒漠区四大地理区域。甘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

的形成深深地受着地理环境、民族迁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

影响与制约。4)宁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大致可划分为汉族

体育文化区、汉回体育文化过渡区和回族体育文化区。其特

征表现为,宁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集中程度较高,分布规律性

较强,区域间的界线较为明显;文化区内部存在颇多的“文化

孤岛”。宁夏民族传统体育文文化区与历史时期的移民迁移

及聚居状况、宁夏民族的分布、宁夏地形条件等因素有较大

的联系。5)以传统体育项目的分布和开展情况作为文化因子

进行分区,陕西可大致划分为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大的文

化区。从体育项目上看,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差异不

大,但在开展的普遍性上却有不同;西安回民尚武传统则形成

了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内的文化孤岛现象。

/1856/ 一种智能卡安全文件系统的生成方法
一种智能卡安全文件系统的生成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智能卡安全文件系统的生成方法于2017年9月

19日被授权发明专利证书,本发明涉及智能卡和智能卡操作

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卡安全文件系统设计方法与提

高数据存储器空间的利用率问题。实现在满足智能卡文件系

统不同应用功能管理需求,且灵活构建多级目录与任意数量

文件的前提下,增强智能卡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和提高智能卡

数据存储器的利用率。

/1857/ 无线传感器网络上下行异构的路由方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上下行异构的路由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流的特点,提出了上下行

异构的路由方法,各传感器节点建立路由时,其上行路由和

下行路由采用不同的方式;下行路由以广播的方式建立,并

以方向相反的上行路由的路径为下行路由的路径。上行路由

建立,无需广播,只需在一跳范围内进行,时延很小,信息

传送可靠;下行按需路由,开销小,无须维护,简单易于实

现。该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应用领域:近年来,无线

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安全监控

/1857/ 无线传感器网络上下行异构的路由方法

、智能家居、医疗监护、远程抄表、战场侦察等。本专利作

为一种有效的路由方法可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无线自组

网等,对于推进物联网的应用能够发挥支撑作用。创新内容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的路由方法,上行路由和下行路由采用

不同的建立方法,具有应用场合广,网络开销小和易于实现

的特点。成熟程度:中试阶段,已在实际系统中获得应用。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技术合作等。

/1858/ 126kV智能化GIS
126kV智能化GI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是研究126kV智能化GIS。研究内容主要包括G

IS一次本体与传感器一体化设计,以及开关设备控制器、测

控装置、在线状态监测装置(包括SF6气体状态在线监测、

断路器特性在线监测)、电子式互感器(含采集器)、合并

单元、局部放电监测IED、监控后台等智能元件一体化集成

研究、设计与应用。产品具有SF6气体状态在线监测、局部

放电在线监测、操动机构机械特性在线监测、开关程序化操

作和智能联锁保护等功能。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电子、

/1858/ 126kV智能化GIS

信息、通信、控制、智能分析软件等技术,建立GIS所有信息

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的数字化统一应用平台,是智能变

电站的自动运行控制、设备状态检修、分布协同控制、智能

分析决策等高级应用功能实现的基础。随着本项目的完成,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已掌握了

国内最先进的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的集成与应用技术,为国

际先进水平。通过本项目,培育并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西开电气通过实施本项目

新增产值38970万元,新增利润3117万元,新增税收2727万元

,节支总额1600万元。西开电气通过实施本项目已申报专利

4项,其中已授权实用新型1项,已受理发明专利1项;已负责起

草企业智能化GIS标准1项。

/1859/ W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系统
W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

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与前两代的主要

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

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

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

种信息服务,与第二代系统的具有良好兼容性。上海贝尔研

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WCDMAFDD系统,并且自主开发了

3G无线基站系列射频拉远模块。支持3GPP的HSFPA+等高级演

/1859/ W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系统

进,HSDPA64QAM+Dualcell的下行理论速率已经到达42Mbps。

3G无线基站系列射频拉远单元功放效率由原来的25%增长至

40%,极大地降低了先有基站产品的成本及功耗,实现了节能

减排,在建设绿色环保型基站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市

场前景。

/1860/ 梭鱼系列加工产品的开发
梭鱼系列加工产品的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水产品加工
技术详情

  1、梭鱼加工特性的研究:研究梭鱼肉质和营养特

点及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2、腥味快速脱除技术研究:利

用现代高新技术,辅以有机酸、活性酵母等,开发出一种鱼

品快速去腥技术及工艺路线。3、梭鱼软罐头生产工艺和配

方的研究:以养殖梭鱼为原料,筛选并确立梭鱼软罐头的生

产工艺和配方。4、梭鱼方便焙烤新产品的生产工艺和配方

的研究:以养殖梭鱼为原料,研究确立烤梭鱼、梭鱼方便休

闲新产品的生产工艺和配方。5、超市调理鱼片的工艺及保

/1860/ 梭鱼系列加工产品的开发

质期的研究:采用气调包装技术延长保质期。6、梭鱼加工

过程中安全质量控制的研究:采用HACCP质量管理体系对梭

鱼加工过程进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该项目的实施,可逐

步改变我国梭鱼加工的落后状况,提升我国鱼类加工技术层

次,提高我省鱼类加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高了梭

鱼的原料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养民收入。项目加工技术的突

破,对于拓展梭鱼的市场销路,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

展和渔区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该项目用于产业化生产,

可延长产业链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使渔民上岸,有利于渔

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861/ 海心基本建设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海心基本建设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物资管理思想和ISO90

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项目为基础,以采购为中心,以价

格分析为手段,以合同为贯穿其中的线索,统一物资管理模

式,规范物资管理流程,简化物资管理手续,降低物资采购

成本,通过数据管理中心和信息处理平台,进行数据比对和

分析,形成无形而有效的管理压力,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

的支持,全面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它是基于现代企业管理

理论和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辅助企业进行运营管

/1861/ 海心基本建设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理的信息化系统,是实时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

BI)软件。同时具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能够与其他企业管

理软件实现链接。系统采用灵活的组件和插件技术:组件化

、插件化开发技术实现信息系统的柔性化和企业应用集成,

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软件重用—开发文档、数据和功能模块都

可以重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得到空前的改善。采用智能规划

、计划的模型优化技术,引入自主开发的业务流程自定义系

统,使系统更灵活,维护更简便,可扩展性更强。海心基本

建设物资管理系统,涉及建设项目的资源管理、物资计划、

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供应验收、统计分析等内容。系统功

能主要包括信息提醒、价格平台、基础信息设置、工程项目

管理、供应商管理、物资招标管理、合同管理、物资进出场

管理、付款管理、资料查询、报表中心、业务资料管理、知

识管理、权限管理、供应商报价平台等共十五个模块。该项

目适用于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矿山、石化、冶金、化

工、水力、电力、电信、市政、军事、房地产开发等大中型

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工程指挥部等单位的物资设备采

购供应信息化管理。随着国家为抵抗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

需,大规模兴建基础建设项目和铁路行业大规模建设的展开

,建设工程及铁路建设管理体制的调整,形成了以指挥部为

独立系统的建设项目实施单位,致使工程物资采供管理方式

在项目间形成各不相同,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在管理队伍

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数量难以适应大规模建设项目需要的情况

/1861/ 海心基本建设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下,更加大了各种资源的优配共享和监管以及投资质量控制

的难度。而在国内物资管理软件市场现有的产品,主要是以

单纯的物资进、销、存管理为主,不能够提供物资在多项目

间的管理及物资采购价格、供应商、比对分析等功能。可以

说,仅是一个记帐式软件,不能称得上管理系统。该项目是

为了填补基本建设及铁路建设等建设项目,在物资管理信息

化方面的空白。该项目主要是通过对目标客户进行信息化软

件销售、培训、企业组织机构调整、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等高

附加值的服务获得产品的利润。主要获得方式有三种,一是

产品的销售;二是产品的实施和培训;三是产品的维护和升

级。目前该项目产品已在几个大、中型建设企业应用,并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公司正在与中国铁道部物资总公

司商洽,如果顺利该项目很有可能在铁道部所属的物资公司

推广应用。

/1862/ 茴油、肉桂油等精油单离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
茴油、肉桂油等精油单离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项目研究采用结晶分离与减压分馏技术相结合,以

含有茴脑87.73%的茴油为原料,开展茴油单离茴脑与草蒿脑

产品技术研究,得到纯度为99.49%的茴脑产品,98.26%的草蒿

脑产品,总收率大于92%,并实现了年产300吨茴脑的生产规模

/1863/ 基于农村数字电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简称:SMS)
基于农村数字电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简称:SM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国内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只有客户管理功能,

并无财务管理方面的功能,无法满足公司业务经营过程中的

应收、应付、实收、实付等财务处理的需求。所以我公司自

主研发用户管理系统SMS。本用户管理系统基于有线电视网

络数字节目的综合用户管理系统,是为有线电视网数字业务

量身定做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管理对象主要包括数字电视

用户、IC卡、机顶盒、有线电视用户业务、数字电视节目等

,管理范围包括数字电视业务、与银行等系统的接口及与C

/1863/ 基于农村数字电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简称:SMS)

A的接口等。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SMS)是在充分分析广电

运营商数字电视业务运营要求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软件技

术所实现的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多层体系、分

布式用户管理系统,支持多种业务产品管理、多种方式的用

户接入、多种业务产品的授权、多种业务计费模式的统计分

析,并提供标准接口,使得本SMS系统具有优秀的可扩展性

和升级能力。本系统提供了一个底层平台,支持多个CA系统

在同一平台下运行,使得我方的SMS能够同时适合很多厂商

的CA同时运行。

/1864/ 基于四单元的宽带MIMO天线
基于四单元的宽带MIMO天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单元宽带MIMO天线,主要

解决现有MIMO天线带宽较窄,尺寸较大,信道容量较低的问题

,其包括介质基板(2)、金属地板(3)和馈电端口(4),

介质基板上表面设有辐射层(1),辐射层包括对称分布的四

个相同辐射单元(11),每个辐射单元包括馈电线(111)和

单极子(112),单极子由扇形金属贴片(1121)和“L”形

金属贴片(1122)组成,该扇形金属贴片位于“L”形金属贴

片正上方的外侧,且圆心位于馈电线边缘的延长线上,该“L

/1864/ 基于四单元的宽带MIMO天线

”形金属贴片的上端与扇形金属贴片下端相连,下端与馈电

线的上端相连。本发明减小了体积,实现了2.68GHz至4.55G

Hz的工作频段,可用于移动通信中。

/1865/ 基于光电原理的太阳辐射观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基于光电原理的太阳辐射观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测极化分集系统,主要解决了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集系统结构较为复杂且难以实现,具有

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推广应用的问题。该遥测极化分集系

统包括第一A/D采样器,第二A/D采样器,输入端与第一A/D采

样器相连、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多速率信号处理器的第一混频

器,输入端与第一多速率信号处理器相连、输出端连接有差

模环和共模环的第一低通滤波器,输入端与第二A/D采样器相

连、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多速率信号处理器的第二混频器,输

/1865/ 基于光电原理的太阳辐射观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入端与第二多速率信号处理器相连、输出端连接有差模环和

共模环的第二低通滤波器。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结

构简单、便于实施,且性价比较高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

值和推广价值。

/1866/ 宽带毫米波非线性数字校正技术研究
宽带毫米波非线性数字校正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非线性失真模型求逆精度低的难题,提出了基

于多项式反解的高精度非线性求逆方法。该方法中提出了一

种直接提取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模型逆函数的数字预失真方法

,提高宽带应用场景中求取预失真参数的计算精度;对多项式

非线性传递模型的数字预失真代数表达式进行准确推导,把

非线性传递函数求逆问题建模为一元高次方程求根问题;通

过高精度求解此方程,从而获取到了更精确的预失真函数表

达式。考虑到求解该高次方程根的计算复杂度,进一步提出

/1866/ 宽带毫米波非线性数字校正技术研究

简化求逆型预失真方法,构造出可变阶数的高次方程,可以通

过降低方程阶数来降低计算复杂度。并且,该方法可以方便

进行FPGA工程实现与验证。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仿真和实验

结果表明,所提求逆型数字预失真方法能有效抑制宽带功率

放大器非线性失真,降低带外频谱增生。对于20MHz~100MH

z信号,所提方法的ACLR性能优于传统基于MP、GMP和PLUME模

型的间接学习方法至少3dB;对于100MHzLTE-A信号,优于传统

基于MP模型直接求逆预失真方法2.2dB;而简化求逆型预失真

方案在相同信号和ACLR下,计算复杂度较传统基于MP模型直

接求逆预失真方法降低约50%。提出的预失真函数求解过程

引入的计算误差远小于传统方法的误差和功率放大器的建模

误差。因此,采用此方法的系统总体误差集中在功率放大器

的建模误差上,通过降低功率放大器的建模误差就可以提高

系统的性能。针对工程中采样率约束条件,出了欠采样非线

性校正架构方法。主要创新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数字预失真方

法来校正大带宽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降低频谱泄

漏,提高功放转换效率。核心贡献在于:(1)提出一种新型

复合多模型的非线性模型,适用于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

性失真建模;并详细分析了反馈带宽对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建

模和预失真线性化性能的影响。(2)提出一种利用欠采样

信号来校正宽带非线性失真的架构和方法。提出了使用窄带

反馈技术的宽带数字预失真解决方案,在数字域使用线性滤

波器来对反馈信号和非线性模型进行带宽限制,通过调整线

/1866/ 宽带毫米波非线性数字校正技术研究

性滤波器系数,使滤波后模型中非线性分量带宽和反馈信号

带宽小于等于反馈通路带宽,以消除反馈通路带宽的影响,从

而可以从窄带反馈信号中提取出完整带宽的功率放大器非线

性模型以及预失真参数。

/1867/ 区(县)局环保信息管理系统
区(县)局环保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实现基层环保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管理

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公司受天津市和东区环境保护局的委托

,开发完成了《区(县)局环保管理系统》。它是将日趋成

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环保局业务流程相结合,以国内外最

新发展的GIS技术为依托,以日常业务案件经办流程为引导

,以监测采集的数据为主要信息来源,以环境信息数据库为

核心,结合社会经济信息数据库建立具有一定图形处理功能

的政务管理、GIS一体化环境信息系统。具体实施上是在环

/1867/ 区(县)局环保信息管理系统

保局内部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保证数据传输的快速

性,方便各部门协同办公;在外部采用Brower/Server体系

结构,便于远程办公,方便用户;建立政务公开的触摸屏系

统,方便管理人员和社会及时了解和查询国家最新的环保政

策以及法规;建立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

管理系统与GIS的无缝集成。通过分析信息的空间分布,监

测信息的时序变化,比较不同的空间数据集,实现对空间信

息及其它各类信息的标准化管理与信息交换,使大量抽象、

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直观和易于理解,并根据应用目的进

行各种形式的专题表图输出。经过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

所的查新检索,在国内未见与该项目综合特点相符的区(县

)局环保信息管理系统。在鉴定会上,评委专家们也一致认

为该系统的运行使基层环保工作的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

阶,在同类系统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技术领域和应用领

域中都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希望尽快创造条件在区县局基

层环保部门推广应用。用户通过使用也认为该软件,为基层

环保部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操作平台,便于操作使用,系统

运行平稳,数据处理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的软件将

持续的完善与升级,以适应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

/1868/ 一种基于中文句式模板变换的文本隐藏方法
一种基于中文句式模板变换的文本隐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文句式模板变换的文本隐

藏方法,该方法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文本信息进行水印的嵌入

与提取,从而实现对文本信息的隐藏,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电子文档进行预处理;(2)生成水印信息记,并给定

密钥;(3)词性标注模块对步骤(1)生成的无格式文档进

行词性标注,输出句子的词性标记串;(4)组块标注模块对

步骤(3)输出的词性标记串进行化简;(5)加载模板模块

选择句式模板;(6)水印嵌入模块嵌入水印信息;(7)输出

/1868/ 一种基于中文句式模板变换的文本隐藏方法

嵌入水印后的隐藏文本;(8)水印提取模块利用密钥提取隐

藏文本中的水印信息。本方法通过模板改写句子,避开对语

法、语义的复杂理解和处理,使得载体文本更加符合语法、

语义习惯,避免盲目的改写。

/1869/ 基于GIS健康指数的资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基于GIS健康指数的资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引进、学习、消化和吸收“基于电网设

备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在GIS设备的状态和风险

评估管理方面的成熟技术和设备管理理念,对GIS设备的健康

老化模型、故障发生概率模型、风险评估模型及辅助管理策

略进行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广州地区的GIS设备可靠性评估

和风险评估体系。并通过在广州供电局所有110kV及以上等

级GIS设备上的应用,得出广州供电局每一GIS间隔在当前及

未来的健康状态、故障发生概率和运行风险,从而为广州供

/1869/ 基于GIS健康指数的资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电局GIS设备的中长期投资管理策略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与

建议。本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与GIS设备状态

和风险评估相关的数据项目、采集方式及量化标准。由于G

IS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存在地区差异性,不同电力部门

在对GIS设备的试验项目、数据获取、数据管理乃至对评估

结果的要求等各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其评估所需的

数据项目和量化评判标准也应因地制宜。本项目的工作内容

之一就是针对广州供电局自身的生产特点、制定一套适用于

广州供电局乃至广东电网地区110kV及以上GIS设备的数据收

集和量化标准。2.进行GIS设备评估数据的收集、审核和量

化。对GIS设备进行完整的状态和风险评估涉及诸多数据项

目,因此,需要合理整合各个资源,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收集

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方便性。3.GIS设备的状态影响因素与

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分析GIS设备结构紧凑,对绝缘性能的

要求较为严格,其运行状态与风险影响因素涉及绝缘介质、

变电站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供电对象、历史负荷情

况等,如何确认以上各因素对于GIS设备运行的影响情况既是

本课题的一大主题,对于提高GIS设备的管理维护水平大有裨

益,同时也是建立数据评估模型的基本要求。4.GIS设备的数

学评估模型的研究和搭建。依据GIS设备的老化原理、特征

状态量诊断技术及实际工程经验,并综合《广东电网公司设

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等技术,建立适用于广州

供电局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GIS设备的状态和风险评估数学

/1869/ 基于GIS健康指数的资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模型。5.计算GIS设备当前及未来的健康指数、故障概率和

风险。在评估模型完善之后,计算得出表征GIS设备老化状态

的健康指数、表征GIS设备可靠性性能的故障发生概率,并从

电网性能、修复成本、人身安全、环境影响4个方面分别得

出GIS设备当前的风险值。在当前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运用G

IS设备状态老化原理,计算得到GIS设备未来某一特定年份的

健康指数、故障发生概率和风险值。6.开发基于评估系统的

GIS设备辅助决策功能根据评估体系的研究成果,探索针对G

IS设备的辅助决策功能,实现根据GIS设备的评估结果指导广

州供电局110kV及以上GIS设备的差异化检修和中长期投资管

理策略。7.实现评估结果的跨平台数据交换实现评估软件与

运行、维护、检修、调度等多信息系统间的跨平台数据交换

,通过规范各平台数据存储和读取格式,实现了多平台信息管

理系统的数据关联和交换。项目关键技术:1)本项目是国内

首个以资产管理理念为指导的针对GIS的风险预警及预防体

系,它的实施将为广州供电局实现电网设备的资产全生命周

期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2

)建立GIS的状态评估模型与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

析状态变化的规律,实现对其未来状态和风险值的科学预测

。3)在对GIS老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SF6气体成分

指标、试验、运行、缺陷等因素,建立以量化指标(健康指

数)对GIS状态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4)建立设备故障概率

/1869/ 基于GIS健康指数的资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与设备状态(健康指数)之间的关系,结合对故障后果的分

析实现对GIS风险的评估。5)引入经济学理念,通过现值计算

综合分析技改规划的投资需求、风险收益和时间价值,为GI

S技改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6)开发“基于GIS健康指数的资

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实现辅助决策,提出相应的检修建议

,并对已制定的GIS技改规划进行对比验证,为制定最优化的

投资方案提供参考。7)将“基于GIS健康指数的资产管理技

术支撑体系”与广州供电局生产管理系统、广州电网调度集

控自动化系统、企业级资产管理系统、多厂家监测系统进行

可靠关联,实现数据的自动获取(人工录入)、计算评估、

趋势分析、自动报表、网络发布等功能。创新点:1.在GIS

的状态评价模型中,充分考虑了GIS断路器的机械特性老化问

题,不仅引入了GIS断路器的常规开断记录和故障开断记录,

同时也考虑了GIS断路器故障开断时的短路电流,针对断路器

的机械老化分析更加精确、合理。该项目收集并应用了GIS

断路器常规开断情况、故障开断情况以及短路故障电流数据

,结合老化机理与机械寿命评估GIS寿命。2.在状态评价模型

中充分考虑GIS的运行方式、机械机构、温度、日常维护数

据、预试性试验、在线监测等各项数据,建立完善的GIS状态

评价体系。首次在GIS的状态评价中充分考虑SF6气体成分分

析、超高频在线监测、超声波局放带电检测等多种带电检测

手段的测试结果。3.在风险评估模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接线

/1869/ 基于GIS健康指数的资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方式(单母线、双母线及双母线单分段等)下设备故障后果

的区别,从可能的负荷损失、设备修复成本等方面对不同接

线方式下的故障后果分别进行定义和量化,使风险评估模型

更加科学、完善。4.在项目模型中充分引入了GIS设备监造

和交接情况,创新性的给出了设备入网初始健康状态值。5.

开发基于评估模型的评估软件系统,建立GIS评估、运行、维

护、检修、资产管理等多信息系统间的跨平台数据交换,通

过规范各平台数据存储和读取格式,实现了多平台信息管理

系统的数据关联和系统的准实时评估功能。6.开发的智能评

估软件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获取—自动评估—自动生成评估

报告功能,实现了全局设备的快速评估,使得针对全局的状态

评价工作更加高效。对广州供电局110kV以上电压等级GIS进

行状态评价和辅助决策工作。

/1870/ 智能卫星定位器(GPS模块)
智能卫星定位器(GPS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总体描述项目旨在开发满足GPS领域产品研发、制

造、系统工程或科研项目需求的智能卫星定位器(GPS模块)

,在达到高性能的同时减小体积和功耗。特点结构尺寸:2

4×43×8mm;功耗:52mA(跟踪模式)、67uA(睡眠

模式);定位精度:3m(RMS)[2D测试,95%置信概率];接收

灵敏度:-148dBm先进性结构尺寸缩小到现有国内外同类产

品体积二分之一左右,同时明显降低设备功耗;而精度与灵

敏度达到现有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创新性通过采用集成化

/1870/ 智能卫星定位器(GPS模块)

电子电路芯片,多层印制板技术使整个智能卫星定位器(GP

S模块)结构尺寸缩小到现有国内外同类产品体积二分之一左

右,从而更加适合于嵌入式应用。在智能卫星定位器(GPS模

块)内部filter设置节电机构,明显降低设备功耗,延长工

作时间。集成AGPS技术,实现网络发起立即定位、终端发起

立即自定位、终端发起立即定位他人、终端发起连续自定位

及网络发起连续定位的A—GPS接口。产权项目系本公司自主

开发,本公司具有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转化可行性及支撑

条件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各主要技术指标经中国上海测试

中心检测均符合设计标准,且产品已取得良好实际应用效果

/1871/ 机动车驾驶员科目三自动化考试系统
机动车驾驶员科目三自动化考试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采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卫星定位、

惯性导航、数字化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自动评判与人工评

判相结合完成机动车驾驶人实际道路自动化考试。项目在充

分考虑了用户对实际道路考试自动评判和考试管理的实用性

和适应性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多项独创的车辆运动检测技术

,能够精确定位车辆行驶轨迹和判断车辆运行状态。特别是

采用了考试员不上车的道路考试监控模式,由车载设备自动

完成部分评判,同时考试员在后台根据车载视频监控及道路

/1871/ 机动车驾驶员科目三自动化考试系统

视频监控进行人工评判。本系统的目标市场是全国的交管局

和驾考培训中心,市场广阔。

/1872/ 备选烟叶的工业可用性特性评价及相关数据库的建立
备选烟叶的工业可用性特性评价及相关数据库的建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于2006年由云南中烟工业公司立项,项目承担

单位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项目研究起止年限为2006年3月

-2009年6月。项目组以美引品种烟叶为研究对象,围绕美引

新品种烟叶工业可用性特性进行评价,全面采集了美引新品

种感官质量、化学成分、常规烟气成分、物理、光谱等数据

,分析了美引品种烟叶与云南主栽品种烟叶单体质量特征的

共同性和差异性,明确了美引品种烟叶的质量和风格特征;

并以云南主栽品种为背景,进行了配伍性和可加工性研究,

/1872/ 备选烟叶的工业可用性特性评价及相关数据库的建立

系统评价了美引品种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本项目经上述研究

后,达到了科学合理地评价美引品种烟叶工业可用性特性,

为美引品种烟叶的工业验证提供技术服务,也为云南中烟公

司的原料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通过本课题

的研究工作,也有助于从工业的需求角度来评价各品种烟叶

的可用性。总之,完成了项目总体目标。本项目总体研究水

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其中应用香味轮廓法评价单体烟

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项目研究成果为相关烟草企

业实现合理利用美引品种烟叶原料以及从工业的需求角度来

评价其他品种烟叶的可用性等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及科学的研究方法。

/1873/ 分布式医学图像分析与处理平台的研究开发
分布式医学图像分析与处理平台的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研究三维医学影像处理系统、图像存贮与通讯系统

(PACS)和远程分布式医疗系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

布式医学图像分析与处理平台软件,辅助医疗临床诊断,提

高医院诊治水平。主要研究内容:(1)二维影像分析与处

理;(2)三维影像处理与显示;(3)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

(PACS);(4)远程诊断。解决的关键技术:(1)远程诊

断子系统的影像、病例信息和诊断报告采用符合DICOM3.0标

准的网络安全协议传输,有效地保护了病人的私人信息;采

/1873/ 分布式医学图像分析与处理平台的研究开发

用线程池管理技术,解决了远程会诊过程中服务器互斥访问

问题。(2)提出了结合梯度信息和互信息的二维/三维图像

配准算法;改进了LiveWire医学图像分割算法的移动立方体

与表面跟踪相结合的面绘制新方法;采用光线投射跟踪技术

实现了体绘制方法。这些算法和方法具有创新性,有效地提

高了医学影像处理的速度和质量。(3)采用构件技术,面

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易于扩充和修改,能方便和现有的

HIS系统实现连接,便于推广应用。近几年,中国医疗卫生

信息化进程发展很快,可谓需求旺盛、后劲十足。中国有医

院6万多家,县级以上医院1.7万余所,2005年底中国医疗产

业的总体市场价值约为6400亿元。按照《全国卫生信息化发

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规定的1~3%信息化投入比

例的话,摆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个60亿~180亿元的大市场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还规

定:到2010年,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

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

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这为医疗卫生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前

所未有的机遇。虽然医疗卫生领域对其信息化软件需求强烈

,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形成垄断局面,特别是临

床辅助诊断软件。目前正处于大力发展这些软件技术和产品

的大好时机。该成果产品化推进工作进展良好。吉林省前卫

医院于2005年6月引进该软件系统,到2006年6月,该系统已

经为1200多位患者进行了辅助诊断,他们认为“该软件同国

/1873/ 分布式医学图像分析与处理平台的研究开发

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较,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和软件开发技术

,集成了更完善、更丰富的功能”;该软件系统从2006年3

月开始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放射科试用,他们认为:该

软件系统能够满足日常影像数据管理及辅助诊断的要求。希

望我们能够加快软件的正式版发行步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PACS系统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梅河口市妇幼保

健医院最近试用了我们开发的远程会诊系统后也给出了很高

的评价。2004年5月,长春理工大学在吉林省大学科技园成

立了长春长理数字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推进该项目成果

的产品化和市场营销。2006年6月,长春长理数字医疗技术

有限公司同北京思科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销售代理合同,委

托其为北京、华北、西北地区销售代理人,推销“长理分布

式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平台”软件产品,产品售价为每套30万

元。以后,我们将继续依托高校研发优势,深入研究医疗单

位的技术需求,工作将集中在系统的产品化和市场开拓上,

为吉林省的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874/ 智能化在线布(洛)氏硬度试验机
智能化在线布(洛)氏硬度试验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智能化在线布(洛)氏硬度试验机”是莱州华银

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智

能化硬度测试仪器。在线硬度检测转变了传统取样检测,为

生产全过程中的在线直接测试,实现100%工件的硬度检测,为

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

高铁车轮、压力容器、军工等行业急需的在线检测设备。该

项目具有集成性创新,拥有5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2项,

实用新型专利3项,4项专利已授权,另有一项发明专利已经受

/1874/ 智能化在线布(洛)氏硬度试验机

理正在审理过程中。填补了国内空白,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

先进水平。主要创新点是:1、国内首次采用工控机控制系

统,实现了自动夹紧工件、铣削、打压痕和压痕自动测量,具

有智能化工件进出和铣削深度控制功能。满足柱类、盘类、

箱体类等工件在流水线上的硬度检测。实现无人值守,不间

断智能化运行。试验数据自动传入Access数据库并进行打印

记录等;2、采用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工件变形

无法进行洛氏硬度试验的关键问题,实现了硬度试验任选方

向和试验力自动加卸与精密测量;3、采用自主研发的实用新

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硬度计试验力闭环控制,解决了大负荷情

况下主轴与光学机构之间的自动切换,实现了布氏硬度CCD图

像处理,完成自动测量。4、自主研发了“自动寻找测试点”

新技术,该技术有两大功能,第一是:实现了工件在那设备就

到那试验的新理念。解决了以往工件打硬度部位必须送达指

定的特定位置,和由于工件有变形时,定位位置与打硬度位置

发生错位时,打硬度位置无法在特定位置的关键技术问题。

第二是:实现了铣削深度的绝对一致。解决了由于工件变形

和工件定位误差带来的铣削深度的变化,实现了在满足试验

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小的铣削深度并保持一致,本技术正在申

请发明专利。5、自主研发了CCD精密光学测量系统,开发了

多尺度形态学灰度图像边缘识别系统,实现了压痕高精度自

动测量。经国家试验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各项技术指

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本项目配套马钢股份公司高速列

/1874/ 智能化在线布(洛)氏硬度试验机

车车轮重大工程项目、太重集团车轮工程,经使用,效果良好

。本项目技术成熟,项目已经进入中期阶段。

/1875/ ANDROID应用服务云平台与手机阅读
ANDROID应用服务云平台与手机阅读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Android应用服务云平台与手机阅读项目已正式上

线运行,结果表明本平台功能完善,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强

大的功能体系,提升了用户手机阅读体验,实现了手机阅读的

快捷性、简洁性和全面性等预期目标。同时,该平台有效增

强了用户黏性,通过资源集合主导手机阅读项目产业,加强了

运营商的渠道运营。项目包含了电子书发行、内容管理、图

书版权控制、资讯应用生成、老实运营管理、阅读计费等功

能,整合了版权资源整合方、发行方、营销渠道、终端设备

/1875/ ANDROID应用服务云平台与手机阅读

等合作方,形成了完整的价值链,具有良好的替代性市场效应

及新开发市场的特征,其市场适应性不仅表现在市场需求空

间大,用户覆盖面广,而且具有定位低、普及率快的特点,有

着可观的市场利润空间。

/1876/ 高频段轻型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高频段轻型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系统采用频率13GHz以上,跳群复接,可室外及室

内安装,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波集成电路,微组装技术,全

中文网络系统。用于公用、专用通信网络的通信传输,移动

通信的基站间传输。

/1877/ 硒化铅中红外探测器关键技术研发
硒化铅中红外探测器关键技术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非制冷型PbSe红外探测器,响应波长范围覆盖短波

红外(1~3μm)和中波红外(3~5μm),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室温下,与同波段其它探测器相比具有更高的探测率和更

短的响应时间优势。结合热电制冷(TEC)和温度稳定模块

,能进一步提升探测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和信噪比,以满足高

精度分析仪器的需求。PbSe探测器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

括:1.环境及医疗气体分析,如甲烷CH4、水汽H2O、一氧化

碳CO和CO2等;2.工业用非接触点温计;3.火花及火焰探测;4

/1877/ 硒化铅中红外探测器关键技术研发

.红外光谱分析;5.灭火抑爆系统;6.工业流程监控。

/1878/ 多功能一体化高精度桥式传感器检测及标定系统研究及装置
多功能一体化高精度桥式传感器检测及标定系统研究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研制内容:本课题设计一种便携式多功

能桥式传感器校验装置,可以校验全桥应变式、半桥应变式

、电感半桥式、电容半桥式等各类桥式传感器。以提高检定

效率、降低检定成本、满足计量部门现场检定的需要。同时

其派生装置可供生产厂家检测、生产之需要,以及最终用户

现场使用需求。主要研制内容如下:a)以DDS(直接频率合

成)技术为内核的精密交流源b)精密直流源以超高精度基准

电压源为基准源c)采样分辨率可达1ppm,用于检测精密交直

/1878/ 多功能一体化高精度桥式传感器检测及标定系统研究及装置

流源的输出幅值d)ADC采样数字化技术e)匹配放大器可根据

不同的电桥传感器输出设置各种量程,其线性度要求为0.00

1%,稳定度要求同样为0.001%。主要性能指标:功能a)可以

配合外设标准物理量,提高标定的效率。B)输出频率范围:

500Hz100kHz,输出电压幅值的稳定度优于0.01%

/1879/ “数字鄱阳湖”前期研究
“数字鄱阳湖”前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各种以“数字”命

名的不同领域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我国在“数字地球”战

略本土化建设包括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省区”、

“数字城市”、“数字流域”及“数字地球”原型系统等方

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技术成熟,而在我省还未起步。本项

目是对“数字鄱阳湖”工程的前期研究,主要内容是针对当

前“数字地球”、“数字水利”、“数字流域”、“数字湖

泊”、“水利信息化”等与水利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展跟

/1879/ “数字鄱阳湖”前期研究

踪研究,提出“数字鄱阳湖”工程的研究与建设的目标、必

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与建设框架、内容、技术路线、关键技

术以及分期实施的计划、投资概算等。项目将充分论证“数

字鄱阳湖”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跟踪最新技术,针对鄱阳

湖及其流域的现实及未来,打造“数字鄱阳湖”的特色和品

牌,为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高端技术平台。“数

字鄱阳湖”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是鄱阳湖

治理开发、保户、管理的基础和现代化重要标志。工程的建

设实施,将极大地提高鄱阳湖及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

利用与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以及政务办公等方面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1)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防汛减灾的时效

性要求强。通过“数字鄱阳湖”工程建设,洪水预报调度耦

合系统的开发,实现预报、调度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减少中间

交互环节,将为防汛减灾赢得时间,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争取

主动。对于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工作,通过

“数字鄱阳湖”工程建设,也将大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如

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移动水质监测车能及时到达现场采集

数据,将现场化验结果通过高速计算机网络传输到水质监测

中心,经相关模型运算,制定出紧急应对方案。(2)增强决

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防汛减灾系统开发,可以进一步

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合理运用防洪工程体系,制定详尽的抢险

救灾方案,减少洪灾损失。通过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鄱

/1879/ “数字鄱阳湖”前期研究

阳湖泊、河道洪水演进模型,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示

。基于这些信息,就能够制定出科学的人员撤退和工程抢险

方案。同时可降低防洪决策风险。(3)实现信息资源的高

度共享。“数字鄱阳湖”工程的实施,不但丰富了信息的种

类和数量、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而且通过数据中心的建

设,实现了信息的统一管理、组织和高效共享,避免了信息资

源的重复开发,节约投资,经济效益显著。(4)提高水行政

工作质量和效率。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不仅可加快厅属各单

位内部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速度,也打破了地域限制。各单位

都可以广泛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各种行政命令、调

度指令、公文流转速度大大提高,从而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

效率。(5)增强社会参与。数字鄱阳湖网站建设,可为社会

公众了解鄱阳湖及流域提供一个全新的窗口,使社会各界更

加有效地监督水利部门的工作,为促进鄱阳湖的治理、保护

与开发提供公众窗口,增强社会参与。

/1880/ 同砚室内装饰材料管理软件
同砚室内装饰材料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同砚室内装饰材料管理软件V1.0主要功能如下:1

、为装饰材料管理建帐,进行清晰的分项管理。2、库房装饰

材料的流动管理,灵活管理各种材料的业务。3、多种方式的

查询功能,随时核查库房动态情况数据。4、丰富的报表,可

按已设置好的形式多样的帐目、报表格式,随时对装饰材料

各种信息自动汇总统计生成报表,报表可导出到Excel。5、

界面直观,便于操作,通俗易懂。为室内材料设定管理。

/1881/ 好房购房产营销管理APP软件V1.0
好房购房产营销管理APP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好房购房产营销管理APP软件是一款运行在安卓手

机端的房产营销管理软件,,为用户提供安全透明的二手房源

。用户通过软件可查看到正规与真实的二手房源信息,帮助

用户挑到理想的房。为您提供及时、周到和可信赖的带看服

务。好房购房产营销管理APP软件主界面用于展示好房购房

产营销管理功能,,房购房产营销管理APP软件房产分类查询

功能用于查询房产分类信息,好房购房产营销管理APP软件房

源城市选择功能用于选择房源城市信息。

/1882/ 临床研究一体化服务平台-质量管理系统V1.0
临床研究一体化服务平台-质量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临床研究一体化服务平台是由科技部、国家新药创

制计划、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徐汇区政府等

政府部门联合投资,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承建的一个行业

公共服务平台。平台采用国际同行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立足

于高起点,同时兼顾我国目前临床研究的实际情况。围绕临

床研究业务过程的各方面需求,全方位地为我国临床研究机

构提供专业的服务,从而推进我国临床研究行业的信息化进

程,提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为宗旨。临床研究一体化服务平

/1882/ 临床研究一体化服务平台-质量管理系统V1.0

台所有的业务系统均遵循行业标准、行业协议和相关的法律

法规,如FDA的21CFRPart11,CDISC等。国内临床研究机构通

过使用服务平台,能迅速地提升业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化

竞争能力。临床研究一体化服务平台采用SaaS(Softwarea

sService)模式进行部署,客户只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选

择平台应用组件(业务系统)进行组装,构建成个性化的临

床研究应用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临床试验过程中

的质量稽查和质量控制进行管理。质量稽查是系统的独立的

对临床研究的相关行为和档案的检查,来评价临床研究的运

作及其数据的收集、记录、分析和报告是否遵循试验方案,

申办者SOPs,GCP和相关法规要求。质量控制是在质量保证体

系中,为达到临床研究某一质量要求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技术

和实施的行为。质量控制是一连串的过程,发现问题,寻求解

决问题的办法,并最终解决问题。

/1883/ 应用软件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技术的实时库存决策系统研究
应用软件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技术的实时库存决策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最优化问题由来已久,在本项目中,我们拟将部分外

部环境抽象成为某类复杂网络,从中提取网络特性,进行相关

理论的深入研究,设计新型计算理论及其体系结构,能够为自

适应动态规划方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针对该研究课题,

我们在原定方案中列举了三项主要研究内容,即:1)仿真构

建一种接近现实变化的具有马氏特性随机环境网络模型。2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分析该具有马氏特性随机环境网络模型

的空间性等动力学特征,初步构建自适应动态规划模型的理

/1883/ 应用软件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技术的实时库存决策系统研究

论框架,作为指导后续应用研究的依据。3)将网络模型特征

通过知识反馈的自适应动态规划模型及其算法与现今效率较

好的动态规划相关算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统计学比较,并探

讨自适应动态规划模型在组合优化、网络安全、库存决策等

领域的有效应用。围绕以上研究内容,我们分别从理论模型

建立、性能特点的分析和工程实践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

随机环境虚拟构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马氏随机过程的时变

移动对象行为仿真模型构建方法。针对随机路径网、移动对

象速度可变、路径选择随机的复杂随机行为建立了新模型,

能够正确地反映移动对象的随机变化。所开发的时变随机马

氏移动对象行为仿真模型由三部分构成:随机数生成器,Wa

xman改进模型、移动对象游动过程仿真模型,其中,移动对象

游动过程仿真是研究重点。2)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分析该具

有马氏特性随机环境网络模型的空间性等动力学特征,针对

不确定环境因素特征,初步构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

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整个邻域空间信息以避免整个群体在局

部极小值处过收敛,此外,变异操作被应用于学习者群体中,

实现重复解的排除,维持种群多样性。3)最后,在应用领域的

研究方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智能优化算法的多目标数值优

化的研究学习,我们还将研究的智能算法用于雷达图像处理

,进行了相关研究。除此之外,还尝试将规划思想与禁忌搜索

算法结合对作业调度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该项目的主要科

/1883/ 应用软件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技术的实时库存决策系统研究

学发现和创新之处如下:首先,我们构造了一种模仿马氏随

机过程的随机网络动点移动模型。目前在固定网络上的动点

移动模拟实验,大多设定二维路径网固定,对环境变化以及可

移植性的研究较少。动点移动的模拟实验以随机游动研究较

多,更多的是从索引角度出发面向动点定位进行研究,但提供

良好的模拟实验环境的平台设计较少,环境条件多变时无法

模拟随机运动对象在每一时刻的状态信息。构造此模型解决

了现有移动模型无法模拟随机运动对象在每一时刻的状态信

息的问题。其次,我们构建了一种基于邻域搜索的教学优化

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整个邻域空间信息以避免整个群体在局

部极小值处过收敛,此外,变异操作被应用于学习者群体中,

实现重复解的排除,维持种群多样性。在理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基于上述计算模型所开发的各类实际应用系统或软件

,正逐步展现仿真不确定环境下的进化规划计算模型的良好

特性,并预示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经初步总结,研究工作的意

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课题组提出的具有马氏

特性的随机环境模型在电网参数测量、自动竞价系统等自动

化领域产品中得到应用,产生了较为显著地社会效益。(2)

其次,课题组提出的邻域搜索的教学优化算法,在教与学阶段

通过利用局部信息更有效地产生质量更好的解。提出的一种

云并行进化计算模型,更好地实现了系统的自适应性、自组

织性、自修复性和混沌进化机制。(3)提出的二维随机路

/1883/ 应用软件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技术的实时库存决策系统研究

网上的动点移动模拟实验平台在西安市燃料公司的库存决策

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对公司货物的调配存贮发挥了很大作用

。根据公司规划,在今后三年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884/ 中医医案智能采集系统
中医医案智能采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所属行业领域医疗行业软件成果简介本系统对临床

医案和回顾性医案都适用,能够以简便快捷的方式录入复杂

的医案信息,支持体征信息、中医诊断信息、西医诊断信息

、辨证过程、治疗手段、多次复诊等功能;支持音频上传、

图片上传,有利于诊断细节的保留和查阅。系统采用asp.ne

t和android技术开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易操作性。应用

介绍所处研发阶段:已取得部分成果,成果推广。应用领域

和范围:该科技成果主要应用于诊所、医院等医疗机构。应

/1884/ 中医医案智能采集系统

用情况:北京中医医院。技术优势技术创新点:云计算、大

数据分析集成应用于中医医案的采集、分析、标引、管理过

程,形成基于中医电子病历的中医医案智能采集管理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支持体征信息、中医诊断信息、西医诊断信

息、辨证过程、治疗手段、多次复诊等功能;支持音频上传

、图片上传,有利于诊断细节的保留和查阅。自我评价及效

益分析已取得部分成果,成果推广阶段。投资规模500万元,

下一步将进行系统的移动平台化,打造院内院外无缝集成的

中医医案智能采集管理平台,为医生采集、处理、分析、应

用中医医案提供全面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前景良好。合作

方式合作开发联系方式联系人:张德政联系电话:1330117

9533传真:010-62334547电子邮箱:zdzchina@126.com化学

与生物工程学院

/1885/ 全国统一书次号编码系统研究——数字化检索系统标准化
全国统一书次号编码系统研究——数字化检索系统标准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是确立编码系统的唯一性,以之

遴选一套最科学合理的编码系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

现ISBN号(国际标准书号)可作借鉴,尤其是ISBN7……(中

国标准书号)更有参考价值。在分析研究了组区号、出版者

代号、书名号、校验位、图书分类的一级或二级类目及各种

书次号的基础上,发现最能代表某种出版物特征的是“出版

者代号+书名号”,把它称为“出版号”。这两种代码重组后

就是一个恒定的八位数,哪几位数码代表出版社,哪几位数码

/1885/ 全国统一书次号编码系统研究——数字化检索系统标准化

代表书名号,十分清晰。该项技术成熟程度高,与国内外同类

编码系统相比,不仅居于领先地位,适用范围也较广,可在计

算机系统中做标准化的规范使用。

/1886/ 公共交通出行一体化导航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及应用
公共交通出行一体化导航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在已有城市公共交通大规模感知体系基础上,

突破开放式服务架构下的海量交通数据汇聚、处理融合、发

布、共享和交换关键技术,实现分布式海量数据仓库、弹性

计算系统、云存储系统和并行计算执行环境等交通数据开放

服务基础环境;制定数据交换与服务互操作规范,为交通信息

服务提供集成可二次开发、配置与集成的开放式服务接口、

APISDK的开放数据服务平台。研究特大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状

态信息处理模型,和基于出行位置的一体化出行导航服务模

/1886/ 公共交通出行一体化导航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及应用

型,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微观运营状态,支持公交到站时间

预测等实时动态信息服务,形成面向公交、地铁、步行等多

交通方式的一体化、最优化动态出行导航服务。该项目实施

后形成面向公共交通出行服务终端应用,包括出行诱导为特

点的行人导航软件应用,和公交到站为核心服务的“公交来

了”软件及公交电子站牌实体应用。1、行人导航软件行人

导航软件是一款基于地图的为公共交通出行者提供最优出行

线路规划和实时步行诱导的全方位出行服务产品,产品主要

功能包括:根据出发地、目的地和出发时间设计省时、省钱

、省力的换乘方案;整个行程分段地图引导;公交及地铁信息

全面查询,如首末班车时间、发车间隔、站点内设施、站点

周边标志性建筑、地铁站内部枢纽图;道路实时交通信息等

。2、公交电子站牌公交电子站牌服务平台以及关键技术成

果,是国内目前较为先进的成果,是目前国内到站准确率较高

的产品,其应用效果得到了多个城市公交集团的认可。形成

以公交到站服务为核心的终端应用,包括“公交来了”软件

及公交电子站牌实体应用。公交电子站牌运营服务平台和智

能手机终端软件已在河北秦皇岛和安徽阜阳、云南昆明等地

开始投入应用。

/1887/ “互联网+”时空信息智慧感知关键技术与设备系统
“互联网+”时空信息智慧感知关键技术与设备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时空信息是国家资源环境灾害持续监测与管理的关

键,“互联网+”感知是智慧城市、黄金水道和智慧流域等

国家重大工程全域时空信息获取新途径。“互联网+”感知

面临星地跨尺度、多协议和大立体等技术挑战,存在无缝、

快速和自主等技术难题,星地协同时空信息连续感知质量与

效率低下,亟需从理论方法到技术标准的系统创新,抢占新

一轮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制高点。项目组历经十余

年持续攻关,在国家973等项目支持下,率先开展了“互联

/1887/ “互联网+”时空信息智慧感知关键技术与设备系统

网+”时空信息感知模型方法、关键技术及设备平台研究开

发,在时空信息“感-联-知-控”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

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与设备系统,实现了时空无

缝、在线实时和自主按需时空信息智慧感知模式转变,促进

了我国时空信息网络感知技术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发明如下:1、跨尺度无缝感知技术。针对星地感知尺

度差异大的固有矛盾,首次发明了星地协同无缝重建模型和

“SensorWeb2.0”系统(2008R&D100AWARDS,全球每年

仅10%入选),构建了星地协同虚拟对地观测传感网,破解了

时空无缝重建难题,质量比卫星提升了14倍,为资源环境灾

害持续监测提供了新途径。2、多协议离效感知技术。针对

在线快速感知技术瓶颈,率先发明了异构传感器协议池透明

接入方法,提出了虚拟传感器服务网新概念,并发接入效率

比德国52°North提高了28倍,实现了10种协议3种模式

时空信息高效服务。3、大立体自主感知技术。针对自主按

需感知关键难题,首次发明了位置智能感知优化控制技术,

构建了大立体节点最优覆盖、闭环控制和自动聚合感知方法

,应用于方级传感器星地协同布局,覆盖度从站网69%提升到

星地协同85%。4、设备系统与软件平台。率先发明了传感网

观测共享信息模型,提出了“感知即服务”体系框架,牵头

ITU综合感知管现技术体系和3项国际标准制定,实现了4大

系列30余款新型时空信息智慧感知设备和平台GeoSensor研

制及产业化,标志着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产研发成果主导时

/1887/ “互联网+”时空信息智慧感知关键技术与设备系统

空信息感知国际标准制定项目获授权专利46项和软件著作权

61项,制定ITU技术报告1部,出版著作3部,在ESR(IF:7.5

)和RSE等发表105篇SCI和191篇EI论文。项目负责人经WOS关

键词“传感网(SensorWeb)”检索发表SCI论文数70篇(世界

首位),当选为ITU“新技术城市应用”标准组副报告人和《

IETSmartCities》国际杂志标准副主编,牵头“对地观测传

感网与智慧城市”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王家耀

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传感网观测共享信息模型、传

感网时空信息高效服务和“互联网+”智能感知方法等技术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推广了近79万套设备,规模化应用

于5个百万级人口智慧城市、福建省19个城市、长江2328.2

公里航道和21座水库群等,近三年新增运能1200万吨、新增

效益34.71亿元,推动了地理信息服务技术与装备变革,带

动了物联网与地理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在国际上引领了时空

信息智慧感知技术与标准发展。成果曾获2017年湖北省技术

发明一等奖和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1888/ 车辆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车辆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伴随着汽车的迅速增加,城市汽车和停车位之间的

矛盾也日益突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地下停车场和地面多层

停车场等占地小,容量大的场内停车设施越来越多的成为缓

解城市停车压力的主要手段。用户在停车场内停放车辆后,

为了方便取车,一般都会留意停车位附近的一些特征,但是这

类停车场环境相对密闭,空间结构复杂,方向不易辨别,场景

和标志物极其类似,当用户离开较长时间后,返回停车场时,

往往容易在停车场内迷失方向,难以快速地找到自己的车辆

/1888/ 车辆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所以需要一种反向寻车系统引导用户寻找车辆,目前,随着

视频分析或者视频识别方式的飞速发展,随着视频产品成本

的降低,出现了视频车位引导及反向寻车系统,但视频分析方

式容易受到灯光明暗变化、遮挡等的干扰,造成错误识别,导

致空车位指示出错、剩余车位数量不准。为了有效解决以上

问题,本科技成果研究的车辆管理方法主要工作原理是:当

检测到车位已被占用时,获取该车位的第一图像信息;当无法

识别该车位第一图像信息中对应的第一车辆信息时,基于预

设装置确定该车位对应的第一状态信息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

发生变化;当该车位第一状态信息在其预设时间段内没有发

生变化时,将警报信息及其第一图像信息发送至终端。同时

,本科技成果也研发了一种车辆管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实现了能够在无法识别图像信息中的车辆信息时判断

车位的状态信息是否变化,确认该车位还是处于已占用状态

,从而避免了错误识别,能够及时准确得到空车位指示及剩余

车位数量。本科技成果技术已成熟应用于我公司的多场景业

态综合停车场管理平台,将停车场的管理和收费数字化、网

络化,为停车场提供了稳定、安全、可靠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是停车场平台运营模式的开创者,也是目前行业内唯一实现

停车场管理平台SAAS化服务运营的企业。现已成功应用在全

国范围内包括北上广深等的100多个城市,涵盖了机场、酒店

、医院、景区等多种场景,获得了全国各地ETC运营商和停车

场管理商的一致认可。

/1889/ 泰坦DARMS数字档案室软件V1.0
泰坦DARMS数字档案室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泰坦DARMS数字档案室软件是专门为各行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提供档案信息的采集、整理、归档、管理、利用

的应用软件系统。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管理平

台:主要实现档案数据(包括条目和原文)进行数据采集、

整理归档、档案数据管理、检索利用、专题编研、借阅管理

、销毁管理、开放管理、数据统计、查档管理(实现在线进

行实体和电子的借阅申请—审批流程)等功能。(二)利用

平台:主要提供本单位的全体人员查询利用被授权的指定单

/1889/ 泰坦DARMS数字档案室软件V1.0

位或部门、指定分类的数据和本系统的全部开放档案(包括

条目和原文)、申请借阅实体档案和查询非原文开放或未开

放的档案功能。软件的核心关键技术先进性:1、电子文件

的采集实现元数据自动捕捉;2、实现电子文件安全传输与阅

读,防篡改;3、业务上实现三员管理;4、电子文件前端自动

采集与捕获;5、保留痕迹档案鉴定统计。截止2017年,我司

已先后在广西、海南和兰州等地方建设数字档案室,并获得

广泛认可。泰坦数字档案室软件实现实体、电子档案双管理

,通过应用该软件,可以同时对实体和电子档案进行统一安全

管理,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该软件符合国家关于数字

档案室软件系统建设规范,按照GB/T18894和电子文件归档管

理的规定设计开发软件,实现电子文件实时归档和网上移交

接收。

/1890/ SQL解析器
SQL解析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石竹SQL解析器项目致力于研发一个SQL脚本的元数

据自动获取软件产品,用于企业级数据仓库或者数据管理中

心的元数据管理系统中,实现SQL脚本元数据的自动获取。S

QL脚本元数据用于结构化描述ETL和数据处理过程脚本程序

的数据流语义信息,是企业数据仓库系统技术元数据的一部

分,为构建数据仓库系统的数据地图、形成元数据辅助分析

能力提供重要支撑。建设SQL脚本自动解析功能的目的,是为

了确保SQL脚本元数据的及时更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

/1890/ SQL解析器

效率,为各种辅助分析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元数据。SQL脚本自

动解析获取元数据的过程可以分为数据处理日志生成、运行

日志获取、SQL词法语法分析、SQL语义分析生成元数据和S

QL脚本元数据入库五个环节。通过这五个环节的自动处理,

将脚本程序的变化及时传递到应用端,使应用分析的结果能

够反映ETL和数据处理过程的最新情况。

/1891/ 面向新型农村常用救护技能普及研究
面向新型农村常用救护技能普及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研究背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病或遇到意外

伤害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本地区农村人口结构有了较大的改

变。本市外来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约占47.7%,这些人租住

在农村居民的房子,往往分散在各个企业打工,居住环境差、

健康意识不强,意外伤害发生率高。急救知识接受范围相对

狭小,同时也是更需要受到保护的人群。农村中60岁老年人

占15%左右,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急发的概率高。在农村,当

有人突然发病或遇到意外伤害时,大多数目击者除了消极等

/1891/ 面向新型农村常用救护技能普及研究

待急救医生的到来而别无他法。部分目击者因为不了解急救

知识和技能,甚至会造成患者的第二次伤害或加重患者的病

情。农村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极低、创伤死亡率、致残

率极高,因缺乏急救常识导致的悲剧屡见不鲜。农村和社区

往往是急救的首发地,农村现代医疗健康保障体系不完善,需

要强大的急救队伍和正确的急救知识。本课题组成员对宁波

市江北区农村居民急救知识、态度和技能以及知识来源和培

训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对部分农村居民进行了常用

救护技能的培训,分析农村救护技能普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

步提出了对策建议。技术原理:1.选取宁波市江北区庄桥镇

的农村常住人口共1112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对调查对象进行人口学资料、院前急救知信行得分情况的调

查,并将所得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宁波市农村居民院前急救

知识平均得分7.78±2.04;急救态度平均得分19.40

77;0.07;急救行为平均得分26.50±0.10;外来务工人员

知信得分低于本地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参加过院前急

救培训者知信行得分均高于未参加过培训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知信、信行得分呈正相关。研究显示宁波市农村居民

对常见意外事故的院前急救知识掌握较好,对于心肺复苏、

创伤急救等知识掌握不佳;院前急救态度较积极,但对自身急

救能力的评价较低;农村居民院前急救行为不理想,需要广泛

开展院前急救普及培训,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同时还

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施救者。2.对宁波市江北区农

/1891/ 面向新型农村常用救护技能普及研究

村122位居民进行3学时救护技能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对培训前后农村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急救态度、急救行为

得分,以及他们对培训的评价进行调查,并分析所得结果。结

果宁波市农村居民培训后院前急救知识、急救态度、急救行

为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对培训评价满意度高。研究提示常用

救护技能的培训并不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应多种教学方法联

合应用,对急救培训场地、师资设备要求比较高。农村居民

常用救护技能培训需建立长效机制。技术先进性、适用性、

应用情况:本课题立足到宁波市江北区农村,研究的结果能

代表目前宁波市新型农村的现状。对居民急救知识、态度和

技能以及知识来源和培训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对部

分农村居民进行培训。从中分析农村居民应急救护培训体系

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对应的策略,构建一个适合我

国国情、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的农村居民应急救护

培训体系,对救护培训的机构,组织形式、培训方法、保障机

制等进行统一部署,扩大农村应急救护培训的覆盖率,提高了

农村居民的应急救护水平。减少农村居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减少农村居民急危重患者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命质量,确

保生命安全。同时能减少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患者医疗费用

,减少个人、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村

居民应急救护培训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

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也是建立平安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1891/ 面向新型农村常用救护技能普及研究

/1892/ 石油石化企业大型应用开发平台软件4.0
石油石化企业大型应用开发平台软件4.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石油石化大型应用开发平台软件4.0(OMS4.0)是

一套完整的快速开发工具,可以应用到任何的需要开发基于

Web的MIS系统或企业管理系统等系统的行业中(如:石油、

石化、天然气、政府、电力、银行、金融、证券、IT公司等

),真正实现跨行业应用。

/1893/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研究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山西省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监

督办法》规范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职责、范围、审计程序等

方面内容,特申请此课题。该课题于2003年8月提出申请,

2004年6月11日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编号041025-1,项目

负责人刘晔,项目保证单位山西省审计厅,研究工作于200

4年3月正式启动,2005年4月完成。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是一

个新领域。本课题的研究对保障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意

义重大。课题研究以山西省为例,在深入调查、广泛收集、

/1893/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研究

精心论证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社

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管理、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基本理论、

社会保险资金审计、社会救助资金审计、社会福利资金审计

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系统地研究。其中对社会保险资金审计的

依据、方法、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社会保障资

金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审计依据、审计方法、审计

程序等多个具体实际问题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社

会保障制度审计的思路和建议。该课题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

的内涵包括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救济、社会福利等三方面

的内容,同时更要关注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尽快建立一个

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该课题系统探索了我国社会保障

资金审计的组织、技术方法和程序,重点研究了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方面的审计内容、方法与组织,并对

审计目标进行了定位,对审计内容与重点进行了确定。课题

严格遵循《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中有关社会保障

资金审计的规定,保持与法律、法规的一致性,对社会保障

资金审计监督的原则规定更为具体化、程序化,具有可操作

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成果将有助于审计实务工作者明确审计

目标和任务定位,更好地履行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监督职能

,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

业的改革和发展,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该

课题在社保资金管理单位的内部控制评审和用计算机辅助审

计社保资金方面需作进一步研究。

/1894/ 上药牌麝香保心丸生产数据集中监控软件V1.5
上药牌麝香保心丸生产数据集中监控软件V1.5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麝香保心丸,作为国家基本药物、上海市中药标杆

品种,为了保证丸药的圆整度,不让一粒有疑问的丸药流入市

场,确保产品质量的高度均一性,制丸过程不但需要人员反复

筛选,特别是对生产环境的全程监控极其重要,其生产过程的

控制要求是极其严苛的。通过多年的数据积累、比对和分析

,制丸过程中,操作及存储环境的稳定对丸药质量的有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需要有一套软件系统对麝香保心丸生产全过程

,实现实时监控,以便掌握它的变化,以及对丸药质量的影响

/1894/ 上药牌麝香保心丸生产数据集中监控软件V1.5

。正是基于上述初衷,设计了本软件。本软件用于记录上海

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固体车间麝香保心丸生产过程中,丸药放

置在步入式恒温恒湿箱设备中,用于实时记录箱内放置产品

的品名、批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温度、湿度和风速的

实时数据监控以及操作人姓名的记录。并能储存并查询历史

数据。本软件的技术特点有:能实现在线实时记录,离线查

询的功能。温度、湿度超出预定值能自动记录、并触发报警

、停机。本软件配合麝香保心丸步入式恒温恒湿箱设备使用

,具有以下创新性和先进性:1、按照麝香保心产品批号,在

线实时记录麝香保心丸储存、干燥全过程的温度、湿度、风

速等数据;2、按照生产工艺需要,可以设定温度、湿度报警

值,超出报警值即可触发报警,并继而触发停机保护;3、触发

报警后,相应报警信息即时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到预定人员

的手机上,无论上下班,可以得到及时的短信提醒。4、可以

实现按照批号、箱体号,离线查询既往所有批次产品的储存

、干燥全过程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5、对于预设手机

号的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实时查询设备的运行状态

和相应的运行数据。软件投入使用以来,2017年度,已完成2

19批次麝香保心丸的生产使用,运行稳定,成熟,安全有效。

/1895/ 石家庄市强降雨积水风险评估及决策支撑系统
石家庄市强降雨积水风险评估及决策支撑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

硬化面积逐年增加,收水面增加了,渗水面却减少了,原有的

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

且多数城市升级改造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同样强度的降雨

,现在形成的地面径流比以前明显增加,一旦发生强降水,低

洼地带极易造成大量积水,强降雨造成的城市积涝灾害日益

突出,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加

强对城市积涝的快速临近预警和风险预测。本项目通过对石

/1895/ 石家庄市强降雨积水风险评估及决策支撑系统

家庄城市暴雨的特征分析,利用城区区域自动站降雨资料与

城市积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城市暴雨对交通影响进行分

析,针对我市特点,开展城市暴雨风险评估,建立风险等级预

报模型,建立城区防汛应急预案决策支撑系统,为城市防汛提

供支撑。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采用对比观测法、插值

法、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等方法对降水、积水资料进行处理。

2利用天气学、统计学方法对城区历次强降雨特征进行分析

,建立城市强降雨天气指标库。3根据自动站降雨资料,结合

不同区域排水能力和易积水程度分区信息,建立降水-积水风

险等级预测模型。利用数据库技术、可视化软件设计建立城

区防汛调度指挥系统。三、技术的创新性1针对强降雨,建立

了不同道桥积水风险临界指标和基于水分平衡模式的主要道

桥积水风险评估模型。2建立了强降雨雷达回波预警指标,为

强降雨预警打下基础。3建立了集预报预警、雷达回波、积

水风险预报为一体的城区防汛信息共享及决策支撑系统,为

防汛科学调度提供指导。四、技术的成熟度投入业务应用五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适用于城区防汛决策气象服务。六、应

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在石家庄市城区防汛决策指挥调度业务中

应用,本项目主要用指标法进行强降雨积涝预警判断,虽然比

较实用,但是还不够精细,技术含量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深化

。七、获奖情况无

/1896/ 铁路车载异物侵限监测装置
铁路车载异物侵限监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铁路安全十分重要,每年由

于人、动物、落石、树木等异物侵入铁路线路的事经常发生

,严重危及到机车运行安全,每年由此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因此,对于车载异物侵限

检测和预防非常必要,意义重大。“铁路车载异物侵限监测

装置”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它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

上防止由于人、动物、落石、树木等异物侵入铁路线路造成

的安全事故,每年可以为铁路部门避免很多经济损失,以及由

/1896/ 铁路车载异物侵限监测装置

此产生的不良社会问题。因此对于铁路安全运输和社会的和

谐稳定意义非常重大。“铁路车载异物侵限监测装置”主要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光线探测技术,结合了它们的优点

,能够有效的完成用户要求,该产品可以适应于北方高寒地区

,具有很好的防寒、耐高温、抗震动等性能。运用先进的遗

传算法进行图像智能识别和光线信号识别,有效的去除干扰

。运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列车自动减速或停车优化计算,安

全高效的控制车辆,利用物联网技术把所有的装置连成一个

网络形成调度中心,便于监控和管理。“铁路车载异物侵限

监测装置创新点:1、车载监测设备与地面监测设备共同协

作,多方案结合不遗漏任何的障碍点,提高可靠性。2、利用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光线探测技术进行只能监测,特别运动

的物体异常物体,能够有效地直观判断、存储和再现,对于发

生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做出警报。3、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功能

,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视频数据通过采集卡对侵限的障碍物进

行识别并及时报警,同时能够有效去除干扰。该系统的研制

与应用,有利于提高现有的社会交通智能水平,降低事故发生

率,对国内铁路行车作业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同时,该项目

的开发极具扩展和适应能力,还可以应用到汽车、船舶、危

险物品运输车辆定位管理等系统,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定

位监控产品,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

贡献。

/1897/ 银祥协同供应链管理平台
银祥协同供应链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银祥信息化建设以集团猪肉产业链为主线,涵盖种

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食加工、物流配送

等环节,适应集团复杂多组织架构、多层次跨地域管理需求

,构建财务、采购、生产、营销、质量管理信息化集成系统

,实现原料采购、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的

信息共享,保证产业链生产经营管理全程可控。(1)实现多

任务厂业务协同,实现集团信息共享、政策制度与执行;(2

)实现集团层级的库存分析,集团库存计划;(3)实现集团

/1897/ 银祥协同供应链管理平台

集中采购,明确集团与各分子公司的职责,实现公司资源利用

率最大化,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4)实现集团

集中销售,集团可即时了解各分公司销售情况,适实制定、调

整营销策略;(5)实现集团统一配送,提高物流效率。

/1898/ 生态畜牧业大数据管理决策模型与平台研究
生态畜牧业大数据管理决策模型与平台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研究针对高寒草地生态畜牧业决策支持需求,构

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及算法,在载畜量、牧草产量等指标约束

下,进行了高寒草地畜牧业放牧补饲方案的优化设计;构建动

态指派模型,进行了动态轮牧优化方案设计,生成基于消息流

控制的复杂实时网络拓扑,优化了高寒草地畜牧业划区轮牧

方案;结合多目标游牧路线网络规划,采用最大流/最小割算

法,基于网络流模型,构建多因素制约下的游牧路径优化模型

,进行高寒草地畜牧业游牧方案优化;建立了3-3-3的生态畜

/1898/ 生态畜牧业大数据管理决策模型与平台研究

牧业决策支持功能需求体系,面向政府、企业、农牧民等服

务对象,综合考虑草地、牲畜及设施等要素,构建了包含数据

监测、态势分析及预测预警等三类功能的决策支持服务功能

体系,为生态畜牧业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1899/ 中微电信融合计费系统
中微电信融合计费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将传统计费系统与网络融合的转型相匹配,构建-个

精确、灵活支撑的融合计费体系,ZW-BAS2.0中微电信融合计

费系统支持基于会话、事件或者业务进行计费的能力。为了

提供后付费业务,支持离线计费机制,计费系统不会实时地影

响使用服务的计费过程,而预付费业务则需要在线计费的支

持,网络实体需要在允许用户使用业务前咨询在线计费系统

(OCS),OCS负责实时地与用户账户进行交互,控制或者监视

与业务有关的费用.我公司采用这套系统以电信融合计费市

/1899/ 中微电信融合计费系统

场为突破,完成了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性的基于“3G”

技术的电信融合计费系统的研发,填补国内计费领域的技术

空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以计费系统

的模块化、标准化、多样化和系列化为发展目标,为军民用

领域的用户提供了一个高性能、低成本的计费平台。项目产

品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国内多种领域的应

用市场中具备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地位,能满足国内外多方计费市场的需求。同时,该系列产品

的研发成功也可以改变我国依赖进口、成本高、价格昂贵、

关键技术不成熟的现状,大幅度加快计费系统应用在电信、

铁路、航空及加油站联网领域的发展进程,促使总体技术逐

渐成熟并推进市场需求的成熟,最终使整个计费行业趋向完

整和成熟。

/1900/ 基于Bloom Filter的网络数据库加密认证技术研究
基于Bloom Filter的网络数据库加密认证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日益

普及。利用网络数据库系统来实现数据共享,可以使人们的

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但同时也给非正当地获取

数据库中的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何有效地保护数据库

中的敏感数据,已经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在诸多针对

敏感数据的保护方法中,对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是

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在这方面也有了不少的研究成

果。但是,在实现敏感数据的机密性时,大多数研究者没有

/1900/ 基于Bloom Filter的网络数据库加密认证技术研究

考虑它们的完整性。“基于BloomFilter的网络数据库加密

认证技术研究”正是为了同时实现对数据库中敏感数据的机

密性与完整性保护而进行研究与设计的。本研究在研究了网

络数据库相关的安全技术和密码技术在网络数据库加密系统

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基于字段的数

据库加密认证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BloomFilter和计数型

BloomFilter,与较成熟的变密钥字段加密方法相结合,使

用对称加密算法,对不同的数据项生成不同的加密密钥,并

应用hash函数组成的BloomFilter对每一条记录分别生成一

个认证向量和一个辅助更新向量,可有效地完成对数据库中

敏感数据字段的加密和认证,也可抵御已知部分明文/密文

对应信息的攻击,防止对数据库部分字段的篡改或替换攻击

。该方案在保证数据敏感字段机密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还

极大地降低了密文数据库的存储空间,并进一步提高了在密

文数据库中查询和字段更新的效率。本研究基于SQLServer

数据库,运用流行的面向对象开发工具Eclipse在J2EE平台

上实现了基于字段的网络数据库加密认证方案原型系统,系

统采用流行的B/S模式,提供了对数据库中的敏感字段进行

加密处理,在加密数据库上进行记录的插入与查询操作,添

加或删除加密数据库对应的敏感(或非敏感)字段等功能,

有效地完成对数据库中敏感数据字段的加密和认证。本系统

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加密时,使用变密钥生成技术,

对不同的数据项生成不同的加密密钥,并对每一条记录分别

/1900/ 基于Bloom Filter的网络数据库加密认证技术研究

生成一个认证向量和一个辅助更新向量,可有效地完成对数

据库中敏感数据字段的加密和认证。(2)使用BloomFilte

r为每一条记录生成一个认证向量和一个辅助更新向量,从

而可在保证完整性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密文数据库的存储

空间,并提高了在密文数据库中查询和字段更新的效率;(

3)具有对含有敏感数据的数据库中的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

理,在加密数据库上进行查询操作,添加或删除加密数据库

对应的敏感(或非敏感)字段信息等功能。(4)在安全性

方面,本方案基于对称加密技术和安全hash函数的单向性,

对数据库每一条记录的每一个数据项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

保证了敏感字段信息的安全,可抵抗已知部分明文/密文对

应信息的攻击;对每一条记录都配有认证器,可防止对数据

库数据的篡改或替换攻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5)在性

能方面,本方案只需给每条记录配一个认证器,所用存储空

间比同类型方案大大降低;执行查询操作和数据库动态更新

时,采取的hash操作,大大提高了查询操作的速度,提高了

字段更新的效率;(6)本方案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及基于

J2EE的多层体系结构,采用B/S技术,运用先进的Eclipse工

具进行实现,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广开放性、可扩展性和易

移植性。本研究对网络数据库敏感信息的保护工作具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适合各种对敏感数据有保护需求的场合,如商

业交易数据与财务信息、重要的工程数据与关键技术、政府

/1900/ 基于Bloom Filter的网络数据库加密认证技术研究

或军事机密、个人医疗信息等各种涉及敏感数据的应用方面

,便于和现有的网络数据库系统集成,能够为多行业部门的

网络数据库管理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安全服务,具有很强

的实用性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1901/ 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化仓库
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化仓库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应用领域:物流技术将货物以托盘或包装箱为基本

数字化管理单位,即托盘或包装箱上嵌入(粘贴)一个电子

标签,实现大批量货物的精确数字化管理。电子标签在物流

配送中心的应用,是基于数字仓库管理应用软件、计算机网

络技术、现代物流立体高架仓库思想等实现的。仓储管理信

息系统完成货物的收货处理、货物托盘入库处理、仓库管理

、物流调度、货物托盘出库处理、接口服务等,实现仓库管

理实用、高效、先进的设计要求,在实现先进先出管理的基

/1901/ 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化仓库

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仓库管理效率。

/1902/ 基于软件工程的无人机操作应用平台
基于软件工程的无人机操作应用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开发目的:进行无人机操作应用管理面向领域/行

业:软件工程领域主要功能:基于软件工程的无人机操作应

用平台主要是用来进行无人机操作应用管理的平台,软件开

发的功能可以分析无人机操作时产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实

时优化并记录操作。该系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色量身打

造,充分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功能给工作带来的便利。系统界

面功能创新设计,更加清新,洁简。使用灵活,操作简单。技

术特点:物联网软件;本系统采用C/S架构,后台使用spring

/1902/ 基于软件工程的无人机操作应用平台

cloud分布式框架,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可以灵活的进行

分布式部署。

/1903/ EL—100型液位计
EL—100型液位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904/ 基于智能查询的中文海量信息检索系统研究
基于智能查询的中文海量信息检索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将海量的中文汉字信息合理地进行组织,使

之具备智能检索的信息处理机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完整的

基于智能查询的中文汉字检索系统,该系统支持拼音、中文

拼音、偏旁、总笔画数、部首外笔划数、笔顺等多种查询组

合,可以通过汉字查询处理中的任意一项或几项的组合而查

出另外其它所有项,当前数据库中共有汉字25057个。1、设

计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基于智能查询的中文汉字检索系统。通

过对一个几乎包括目前所有汉字的字典系统的创建、检索,

/1904/ 基于智能查询的中文海量信息检索系统研究

来探讨其中的数据的组织、冲突的解决办法以及字典的动态

录入、更新、智能检索等问题的具体实现方法。2、设计并

实现了汉字各要素的生成算法和录入方案。分析了中文电子

字典中汉字的属性特征,设计并实现了汉字各要素的生成算

法和录入方案,将生成的数据保存在汉字数据库中,从而解

决了由于汉字的复杂性使得数据库内容生成困难的问题,节

省了大量的手工操作,并且能够迅速定位到要检索的数据,

通过汉字各要素的生成算法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从而节省

大量的手工操作,且提高了效率。课题具有以下特色:1、

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只要能上网,便不需

要任何设置,即可直接通过浏览器进行查询。汉字信息经多

元化的处理,有汉字、拼音、偏旁、笔划、笔顺等五大类,

每一大类又可以分为多个小类,这些检索方式不仅可以灵活

选用,而且可以以任意方式组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智

能程度和一次命中率。2、系统支持模糊查询,主要体现在

上述五大类,多小类的组合支持。通过组合查询,理论上和

实际操作中,只要存在这样的汉字,用户就一定能通过一种

方式一次性检索到,解决了单一查找系统某些汉字无法查到

的情况。3、支持偏旁模糊查询:如“浳”字,大家很容易

想到按偏旁“氵”来查,但“氵”本身的输入很困难,而在

本系统中,输入“水”,然后选择“模糊查询”选项,即可

找“氵”的汉字;笔划查询:笔划数可以按“(除部首外)

剩余笔划”、“总笔划”方式查找外,还允许有一定的误差

/1904/ 基于智能查询的中文海量信息检索系统研究

,上下浮动一两划(有些笔划很难确定是几划);字根笔顺

查询:可以只输入局部笔顺进行查询,还可以定义局部笔顺

在头部、中间、尾部出现。此外,该系统还能自动支持简繁

处理,对于拼音查询,支持声调,支持中文拼音,还可以进

行组字输入法。

/1905/ 面向自由空间光通信的空间光-光纤耦合接收技术研究
面向自由空间光通信的空间光-光纤耦合接收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SpaceOptics,FSO)是以光

波为载波,在自由空间中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无线通信

方式。它不需要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拓展了光通信的使用范

围。FSO技术作为一项刚刚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将其用于现

代较大的安防工程项目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空间光耦合

技术是一种把光信号耦合进光纤中再进行光电探测过程的接

收方法,可提高FSO设备长期在户外工作的稳定性。为FSO设

备在安防方面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种可靠且高效的接收方法

/1905/ 面向自由空间光通信的空间光-光纤耦合接收技术研究

/1906/ 一种近场通讯天线装置3
一种近场通讯天线装置3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涉及一种短距离无线通

信系统中使用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是在移动电子设备中

构成的天线装置,包括:线圈导体、柔性基板、磁性材料和

外壳导体层。线圈导体是将卷绕中心部作为线圈开口部的环

状或螺旋状线圈,与其依附的柔性基板装配于磁性薄片材料

表面。外壳导体层将线圈导体遮挡分为两个区域:第一区域

为非外壳导体层遮挡部分,即天线实际磁链路耦合部分,该部

分线圈导体采用窄线宽设计或大部分采用窄线宽设计,并且

/1906/ 一种近场通讯天线装置3

使用双导体层并联设计;第二区域为外壳导体层遮挡部分,该

区域线圈导体使用宽线条设计。本发明具有:不破坏移动设

备外壳金属部分结构完整性,占用空间小,高性能的积极效果

/1907/ 开启力测试仪的设计和开发
开启力测试仪的设计和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先设计制造出一台C103型开启力测试仪,经

过质量检测部的使用,提出使用意见,反馈给技术部设计人员

进行整改,最后得到质量检测部的认可,再形成标准。根据公

司检测的实际需要,依据标准又制造了7台C103型开启力测试

仪。现八台C103型开启力测试仪都如期完工,提供给质量检

测部使用,反馈良好。C103型开启力测试仪的技术指标、经

济指标都达到项目要求。项目产品的创新点:1、将易开盖

的开启过程,拆分为两种运动,直线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控

/1907/ 开启力测试仪的设计和开发

制称重传感器的升降,对测量盖进行直线拉启,步进电机通过

同步带传动,使盖体进行翻转运动,两种运动的合成,完成对

易开盖的开启。2、可以按照工艺,在触摸屏上输入任意量程

范围内的立柱升降高度、工作台旋转角度,能满足公司目前

所有易开盖开启力检测要求。项目产品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易开盖开启力测试仪,专利申请号:20142

0603756.0。

/1908/ 基于移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
基于移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移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本项目属于电子信

息领域,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应用项目。智能家居系统融合

了无线网络通信、综合布线、安全防范、自动控制和多媒体

等学科的技术,将家居环境中的电器设备智能化管理,加进传

感网络。网络通信方面的技术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关键

技术。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用户通过网络能够很方便的

对家用电器进行远程控制,终端控制器接受主控制器信号后

,将其进行相应信号转换和编码,产生可以直接控制家用电器

/1908/ 基于移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

的控制信号。智能家庭可以设计出如下情景:会客、休闲、

明亮、全关等;不同场合,弹指之间,灯光瞬息变换;电视空调

一键可控,音响系统也只需一个按键就能按照您的心意开启

,通过情景面板或者移动终端,随时选定不同的音乐,也可以

播放MP3、FM,并可调节音量的大小;灯光和窗帘的角度可以

通过遥控器、触摸屏或者智能手机控制:如每到晚上就自动

关上,天亮时自动打开;灯光亮时窗帘自动拉上;天黑后窗帘

自动关上;发生危险的事情,可以触动紧急按钮报警。当老人

或小孩在家中有意外情况发生时,只需按下无线智能紧急按

钮,您就能随时获取报警信号,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即使您

不在身边,小区安保员也会收到警报,迅速赶到您的家中,让

您在外上班、工作,再无后顾之忧;如果有人在客厅抽烟,就

会自动启动空气净化系统。实现这些智能功能,只需使用情

景面板、智能开关、电动窗帘、窗磁、背景音乐系统、红外

转发器、紧急按钮、温湿照度检测器、烟雾传感、智能插座

等智能电子设备即可方便实现。

/1909/ 触摸按键汽车空调控制器
触摸按键汽车空调控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杭州广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开发的“触摸按键汽车

空调控制器”通过运用CapSense触摸感应技术,人体作为良

好的导体,利用人体的电流和控制器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

容,从而可以通过触摸对空调的温度和风速进行功能的输出

,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在电路板组件上罩装防水塑料罩设

计,避免外界的液体与电路板组件直接接触,提高电路板组件

的防水性能,保证电路板组件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在防水塑

料罩的边缘设置围边结构,有效防止液体从电路板组件的边

/1909/ 触摸按键汽车空调控制器

缘进入,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通过在发光件的上方设置通

光孔的设计,发光件产生的光线能够从透光孔中穿过,这样便

能照亮按键,使得在夜间行车时,驾驶员能够清楚的知道按键

和旋钮的位置。本产品经杭州广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实验中

心对触摸按键汽车空调控制器进行检测(报告编号B202011

0901),符合要求,经用户试用,反应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一、主要研究内容:1.如何实现汽车空调控制器

人体触摸,进行温度和风速功能的输出。2.如何提高汽车空

调控制器的防水性能。3.如何提高空调控制器按键舒适度。

二、主要技术指标:本产品主要相关技术指标及要求如下:

1.通过CapSense来感应人体的触摸,从而来进行相应的空调

控制器的功能输出;2.摆脱了传统的机械结构的传动设计,可

以提高防水等级;3.由于可以减少间隙,所以可以提高防静电

能力;4.可以减少传统按键采集会出现的卡键、异响、间隙

不均匀、擦边、串光等等问题。

/1910/ 数据网X.25规程终端
数据网X.25规程终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终端可以通过公用电话网,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或军用电话网和军用数据交换网提供符合CCITTX.2

5,X.21,T.70,T.61,T.62,T.60

和F.200的国际Teletex通信业务;提供X.2

5分组型终端通信业务;提供X.29PAD型终端通信和

远程检索和远程终端业务;提供电子邮箱业务;提供符合T

.61309个字符和汉字相结合的中西文全屏幕编辑;提

供数据安全功能与接口;提供文电检索和号码簿服务。上述

/1910/ 数据网X.25规程终端

成果能满足规定的战术技术要求,功能与技术关键处于国内

领先地位,整体性能达到8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

/1911/ 通用化控制系统设计验证平台V1.6
通用化控制系统设计验证平台V1.6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来源与背景通用化控制系统设计验证平台是一

套能够进行制导控制系统算法设计和系统验证的综合性仿真

测试平台软件。2、研究目的与意义在飞行器研发过程中,首

先需要测试飞行器的控制算法静态特性,获取其BODE图、时

域响应曲线和频域响应曲线,为控制系统优化和改进提供空

间。通用化控制系统设计验证平台应运而生,搭建实时仿真

环境,配置接口方便用户载入控制模型和算法。软件迅速生

成控制效果,方便用户进行控制系统的分析和改进。3、主要

/1911/ 通用化控制系统设计验证平台V1.6

论点与论据当搭建实时仿真环境,并配置相应的模型配置接

口,可大大提升用户验证设计算法和模型的速度,提高模型设

计的质量和品质。4、创见与创新通用化控制系统设计验证

平台该平台配置多样化的通信接口与外部参研设备进行对接

,配置实时环境进行仿真测试,可快速便捷载入设计算法和系

统模型进行综合化的测试运行。平台配置多样化的交互接口

进行仿真结果查看,用于全面分析确认系统性能,极大的丰富

了控制系统设计验证手段,提升了研发设计效率和产品的可

靠性。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控制系统设计在飞行器

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控制方法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直接决定

了飞行器的研制进度。通用化控制系统设计验证平台极大的

加速了控制系统的研制进度和品质,对飞行器的研制经济效

益影响不可估量。

/1912/ 5E-AC8000等温式全自动量热仪
5E-AC8000等温式全自动量热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量热仪运用压缩机制冷与电热加热的温度控制技

术,自动调整量热仪内外筒温差,使发热量测试结果不受试

验次数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解决了困扰量热仪测试结果

受环境温度变化的难题;该仪器能自动给氧弹充氧、排放废

气、进出测试内筒、识别编号,自动线性校正测温数据,进

一步提高了量热仪的自动化程度,是量热仪更新换代与替代

进口的理想产品,现已完成销售4000多万元。

/1913/ 基于RGB-D数据的个性化手势交互技术研究
基于RGB-D数据的个性化手势交互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手势识别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

应用场景和重要的研究意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RGB-D相机

(如Kinect)的发展,基于RGB-D数据的手势识别研究是当前

手势识别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项目围绕基于RGB-D数据的

个性化手势交互技术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1)研究基

于RGB-D数据的时空特征提取和视觉字典优化;(2)研究基

于RGB-D数据的动态手势定位算法;(3)研究基于RGB-D数据

的深度学习动态手势识别;(4)设计基于RGB-D数据的个性

/1913/ 基于RGB-D数据的个性化手势交互技术研究

化手势交互模型。本项目的特色是从RGB-D数据入手,深入研

究该数据下的手势识别,解决手势识别中的关键问题,并且注

重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兼顾实际应用开发,为人机交互提供有

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1914/ 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
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

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在有源天线三维波束覆盖LTE异构

网络中,宏基站采用内外2波束的3D天线进行覆盖,femtocel

l仍采用传统的全向天线进行热点覆盖,将小区从内到外划分

为3个区域,最里面的区域中的宏用户采用内波束进行覆盖,

最外面的区域采用外波束进行覆盖,中间环状区域采用2个波

束联合处理来提供服务,这样避免干扰,并针对区域中的fem

tocell进行分簇复用,从而提高femtocell用户的总吞吐量,

/1914/ 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

针对宏小区中的用户,提出一种波束优化算法,进行小区中内

外波束的下倾角调整和资源分配,提高了小区边缘宏用户的

吞吐量和小区中宏用户的总吞吐量,改善了边缘用户的吞吐

量性能。

/1915/ 基于偏振调制相衬显微成像技术的微石棉检测仪
基于偏振调制相衬显微成像技术的微石棉检测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制的微石棉检测仪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

通过采购专用旋转器件实现起偏振器的旋转,设计专用的推

拉旋转结构配合相位延迟玻片实现相位的延迟,设计旋转台

面实现特征目标相对起始角度的变化,通过在CCD摄像系统加

入退偏器降低成像系统对光强变换参数的影响,通过分析其

偏振态建立测量参数的穆勒矩阵,通过分析和处理得到特征

样品大量的微观结构信息并分解成不同的光学特征参数,可

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后期大数据系统的建立,即可对样

/1915/ 基于偏振调制相衬显微成像技术的微石棉检测仪

品进行偏振特征的定量分析,从而鉴定微石棉的类型与几何

参量。本项目研究着力于推进产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结合国

内外石棉类产品的控制与禁用要求,提供一种更为便捷、精

准的检测方法与仪器产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带动生物医学

领域的发展,并有利于提升国产显微镜的技术水平与竞争力

。项目实施顺利,并申请两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为整

个广州市的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并提高广州

市乃至广东省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力,对其他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具有良好的促进和示范作用,解

决大量就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有利于促进行业发

展有助于推动国内相关行业技术更新、提升研发水平,并将

有利于研究出性能更优越的相关产品,进而促进国内整个行

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国内近年来也着力于新型高性能仪器仪

表的研究与开发,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成果商品

化过程中,同国外先进产品还存在较大差距,尚未有真正意义

上的商业化产品推出。本项目成果可转换为专用检测仪器,

可广泛用于检测,科研领域,前景广阔。单与国外同类型产品

对比,功能性可满足需求。但客户对品牌认知度相对国外品

牌比较低,往后还需重点加强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本项目

涉及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用技术,如光学显微成像术、

偏光调制相衬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计

算机控制技术等,在光学成像与显微镜制造技术方面我公具

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在人员配备方面不具备相关问题,但由于

/1915/ 基于偏振调制相衬显微成像技术的微石棉检测仪

人员变动,包括高工古成昌由于个人原因离开项目组,导致在

一段时间内光学开发进度缓慢,项目组马上安排李天明进行

电气设计,并由李弥高高工进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能顺利完

成。

/1916/ 农业灌溉远程控制系统的研制
农业灌溉远程控制系统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成果可成为黑龙江省井渠结合灌溉类型

区的农业高效用水、节水节电、及对泵群的远程、基于嵌入

式的自动化控制体系的灌溉模式,对全面提高黑龙江农业灌

溉的节水、高效节能用水,改善、保护区域地下水环境和缓

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技术点如下:1、变

频调节技术在节能灌溉中的应用。针对目前农业节水灌溉工

程中随机取水、节能和水利工程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等问题,基于变频调速技术可使水泵进行“恒压变量”及“

/1916/ 农业灌溉远程控制系统的研制

恒量变压”变频运行的原理,以应用试验为基础,对变频调

速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实现了节

水与节能的技术集成和灌溉效果的改善。2、地下水限量开

采井群无线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实现地下水限量开

采控制、井群集中控制管理、灌水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及井

泵异常保护功能,数据库管理及打印报表功能,将有助于灌

区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1917/ 大中型企业备件供应管理信息系统
大中型企业备件供应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把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技术融入企业设备备

品备件供应各个环节,实行计算机网络开放型管理,把企业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的计划下达、合同管理、价格落实、到货

、入库、出库、库存等,实行网络化管理,网上实时查询,

将传统人工方式管理转向智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主

要技术特点:1、系统采用C/S(客户/服务器)和B/S(浏览

器/服务器)相结合的模式和WindowsNT网络,客户端采用大

型数据库管理开发工具Powerbuilder,服务器端采用SQL-S

/1917/ 大中型企业备件供应管理信息系统

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2、系统采用多级安全防范措施,数

据安全可靠性高,整体方案先进,设计合理。3、系统设计

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性能稳定可靠,可满足不同环境需要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生存发展,就要不断

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成本,而一个大中型企业每年的设备备

件采购供需应多达几个亿,如何才能降低采购成本,合理减

少库存,提高备件利用率,盘活企业流动资金,增强企业的

竞争力。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大型数据库处理网络

技术是最科学先进的手段。这样可以把传统的繁琐手工管理

,暗箱操作,走向简单化、透明化,建立起一个设备计划、

采购价格、订货合控制监督、考核奖惩、领导决策的的闭环

管理体系。使企业设备供应部门“以生产为主,供生产之所

需,急生产之所急,一切为生产”的工作要求得到真正落实

,才能加速企业的发展,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站稳

脚跟,立于永远不败之地。虽然,目前国内外ERP(企业资

源管理)系统不少,但专门针对备品备件管理,并适合我国

目前企业现状的并不多见,而且价格十分昂贵,应用复杂,

因此本系统的推广运行是非常及时的。

/1918/ 仿形多间隔奶冰结合切割成型技术
仿形多间隔奶冰结合切割成型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技术说明仿形多间隔奶冰结合切割成型技术在

国内属于空白技术,该技术对产品配方、产品出料嘴设计均

有特殊要求,通过各方面的创新与配合最终达到多间隔仿形

产品奶冰结合切割成型的目的。二、技术性能指标1、出料

嘴设计1.1出料嘴各单元角度技术设计切割块数较多,且由两

种两种不同状态、不同粘度的料液切割而成,不宜切割成型

,而且极易由于料液状态不同堵塞出料嘴,这就要求各单元格

的角度相对圆滑,尽量减少直角,钝角与锐角的角度相对平缓

/1918/ 仿形多间隔奶冰结合切割成型技术

,以此保证产品成型并降低出料嘴堵塞几率。1.2增加特殊气

流装置由于技术涉及造型特殊,且分隔切割的单元多,容易造

成料液堵塞,增加特殊气流装置,有效地缓解了冻结管路问题

,大大提高产品合格率。1.3凝冻机速度匹配由于技术涉及造

型特殊,且分隔切割的单元多,需使用多台凝冻机生产这就要

求多台凝冻机的出料速度与隧道切割线生产速度必须匹配,

保证每个间隔部分很好的成型,每个部分界限分明,生产过程

中各个关键点得到很好的控制后,产品的出成率大幅度提高

,有效降低不合格品率。2、产品配方设计2.1固形物的确定

奶料与水冰料同时切割成型,由于两种料液干物质相差大不

宜切割成型,通过添加特殊原料的添加保证切割成型。2.2产

品稳定剂的选择影响切割类产品成型的另一大因素为料液经

过凝冻机后的状态,稳定剂的正确使用可以保证料液经过凝

冻机后的状态,多种料液同时切割成型的情况下,使用同一种

稳定剂的料液较易成型,但由于奶料与水冰料底料性质完全

不同,使用同一种稳定剂不可能实现切割需求,故需分别选择

奶料与水冰料的稳定剂并保证两种料液的流动性及料液经过

凝冻机后的状态相同,以保证切割成型。2.3产品膨化率的选

择多种料液同时切割成型的情况下,料液具有相同膨化率较

易成型。但奶料与水冰料同时切割成型无法保证有相同的膨

化率,需通过调整确定两种料液不同的膨化率。2.4产品口感

的合理搭配奶类产品带给消费者绵软的口感,而冰类产品给

消费者带来的是清爽口感,两者口感反差大,同时食用消费者

/1918/ 仿形多间隔奶冰结合切割成型技术

不宜接受,故需通过实验调整使奶料口感偏向清爽,水冰料口

感偏向绵软。设计配方时水冰料、奶料的基础原料、稳定剂

的选择、口感的匹配、膨化率的匹配,都要综合试验,达到预

期的设计要求。

/1919/ “智慧眼”空调系列电控板
“智慧眼”空调系列电控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海尔空调智慧眼系列是空调变频技术与红外光电子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慧眼”根据对人体红外线的感应来

控制空调的运转,可以感应到室内某个区域内是否有人来控

制空调的开关以及室内吹风的风向。除了感人功能外,还能

感应光电,感应温度,可以根据室内光线强弱与房间的温度

来调节空调压缩机的频率,保证温度的稳定,因而非常人性

化。海尔变频智慧眼空调融高科技、人性化、智能化设计于

一体,充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应用前景非

/1919/ “智慧眼”空调系列电控板

常广阔。

/1920/ 锅炉串级协同超低NOx排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锅炉串级协同超低NOx排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我国能源特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

国化石能源仍然占主导,当前约60%的电力来自于燃煤发电,

但火电厂因锅炉烟气中排放的NOx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其达

标或超低排放技术难度也最大,因此,开展燃煤电站锅炉NOx

排放达标与超低排放技术研究对煤炭的高效清洁发电利用、

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

,在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技术攻关等项目的资助下,项目

组针对大中型电站锅炉、各种工业锅炉及炉窑开展了“高效

/1920/ 锅炉串级协同超低NOx排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低氮燃烧与烟气脱硝协同”的超低排放NOx技术研究,经过十

多年的研究探索,突破了超细粉浓缩、SCR催化剂现场再生活

化、自适应SNCR脱硝、宽负荷脱硝及其协同优化等关键技术

,项目主要技术成果包括:(1)超细煤粉浓缩分离与高效低

氮燃烧技术。针对影响锅炉燃烧稳定性、燃烧效率与NOx生

成的制粉乏气处理难题,研发了制粉乏气中超细煤粉浓缩与

分离器成套技术及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锅炉高效低氮燃

烧成套技术。该技术可显著提高锅炉对燃料、负荷变化的适

应性,燃烧稳定性、锅炉燃烧效率,炉膛出口的飞灰含碳量和

NOx生成量可分别降低30%以上。(2)SCR脱硝催化剂现场再

生活化技术。针对烟气SCR脱硝催化剂因失效与中毒使催化

反应活性显著下降及催化剂返厂再生活化成本高、费时费力

且毁损严重等技术难题。课题组研发了现场再生活化SCR脱

硝催化剂关键技术:高效再生活化液、再生活化工艺及成套

设备等。该技术可使脱硝效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极大的节

省了催化剂再生活化的成本、时间与维护工程量。(3)烟

气SNCR脱硝氨气喷射智能自动跟随技术。针对烟气SNCR脱硝

对烟气温度要求严荷(900±50℃),燃料特性与负荷变

化导致反应区烟温变化较大(800℃~1150℃),从而严重影

响SNCR的脱硝效率的技术难题。课题组研发了温度感应智能

跟随式氨喷射技术:自动伸缩摆动氨喷枪装置及其自动优化

系统,在燃料及负荷变化时始终使脱硝还原剂喷射进入最佳

的脱硝反应温度区间。(4)宽负荷高效低能耗烟气SCR脱硝

/1920/ 锅炉串级协同超低NOx排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关键技术。煤种与负荷频繁变化导致SCR反应器入口烟温低

于下限脱硝温度,使脱硝效率严重下降,氨逃逸率增多。为此

研发了烟气/省煤器换热量可调的软硬件控制系统,确保全负

荷工况范围内烟气NOx的超低排放;为克服脱硝系统尿素热解

制氨工艺中高能耗的缺点,研发了锅炉尾部烟道内置式尿素

热解制氨技术,其制氨能耗可下降15~30%。(5)高效低氮

燃烧与烟气脱硝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对于燃烧低挥分煤种的

锅炉,单一低氮燃烧与烟气脱硝难以实现超低NOx排放,需多

种技术协同作用。为此,项目组研究开发出了“锅炉低氮燃

烧+SNCR+SCR联合协同脱硝技术”成套关键技术及其联合脱

硝优化技术。项目研究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专利24项、在

国内外公开发表密切相关学术论文23篇,已形成了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并应用于49家发电企业,实现了电厂N

Ox超低排放(<50mg/Nm3),为燃煤高效清洁发电提供了有

力技术支撑。目前,项目成果应用已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约

10.73亿元,新增利润约8.74亿元,减排NOx排放112万吨,为社

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1/ 基于速率平滑和缓冲区控制的主从式可扩展跨平台多请求流媒体服务器
基于速率平滑和缓冲区控制的主从式可扩展跨平台多请求流媒体服务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性能指标(1)大并发情况下每个客户端的缓冲区

可以根据设定值进行公平地实时反馈自组织控制;(2)速

率平滑功能:与微软系统相比,在同样的客户端,同样的点

播请求下,本系统的发送速率明显平滑;(3)多请求特性

:一套服务器系统能同时支持MediaPlayer、QuickTime和I

PTV机顶盒等多种客户端的请求;(4)跨平台特性:该系统

能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包括Windows、IRIX系统、类UNIX

系统、Linux系统等操作系统平台,和PC、CPCI架构硬件服

/1921/ 基于速率平滑和缓冲区控制的主从式可扩展跨平台多请求流媒体服务器

务器、嵌入式板卡等硬件平台);(5)播放板可扩展和自

主负载均衡特性:该系统能扩展播放板并能在各个硬件设备

和播放板之间自主进行负载均衡;(6)网关UDP穿透特性:

该系统能将UDP媒体数据穿透网关传输到网关后面的流媒体

客户端;(7)支持客户点播平均码率达到瓶颈带宽的70%,

峰值码率可以达到瓶颈带宽的250%。(8)客户端用MediaP

layer、QuickTime或机顶盒等终端点播mpeg-4、ASF等媒体

数据时,服务器单机百兆网卡的情况下支持200个400kbps的

mpeg-4宽带流,3000个20kbps的窄带流;单机千兆网卡的情

况下支持1000个400kbps的mpeg-4宽带流,15000个20kbps的

窄带流;多机系统所支持的并发数基本上为单机系统的线性

叠加;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在同等条件下,缓冲区控制和速

率平滑等部分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代表:MicrosoftMe

diaServer。性能主要体现在:并发数目大,速率更平滑,

播放的视频质量平稳,服务器缓冲区占用空间稳定。成果的

创造性、先进性创造性地采用自主研发的基于反馈的干扰抑

制控制策略;创造性地采用基于小波的速率控制技术(WTS

)来平滑流媒体的发送速率;采用主从式架构,并支持集群

,具有先进性;采用单线程派发技术,具有先进性;支持多

请求,具有先进性;支持多平台,具有先进性;与国际通用

播放器兼容,具有先进性;完全支持国际标准流媒体协议(

RTP,RTSP,SDP,RTCP)、支持大多数编码标准,具有先进

性。

/1922/ 错误系统
错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书首次提出并建立了错误系统,错误结构,系统功

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系统结构变换与系统功能之间的

关系的理论;特别首次提出了关键子系统、主要子系统、重

要子系统;关键结构、主要结构、重要结构;关键要素、主要

要素、重要要素和子系统独立等基本概念。接着讨论系统优

化的理论与方法;第一步,判别系统有无错误;第二步,系统若

有错误,就消除错误;第三步,对无错误系统(或允许错误系

统),这里以含于目的功能中的每一个固有功能为决策(自

/1922/ 错误系统

)变量,以系统希望获得的总体固有功能为目标,以系统的条

件(资源)为约束建立一个规划模型并求解,得到每个固有

功能在系统最优的情况下应具有的功能值或功能应达到的范

围;第三步,依据每个固有功能在系统最优的情况下应具有的

功能值或功能应达到的范围进行基于功能的系统优化。最后

给出了消、避错的“十五、六、三”法。

/1923/ 中美联合人参产品研发中心
中美联合人参产品研发中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由长春市科学技术局资助

,建立“中美联合人参产品研发中心”,利用现代分离分析技

术,对人参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和寡糖进行深

入的研究。完成了人参等药材中的寡糖和多糖的糖含量、糖

醛酸含量、蛋白质含量测定。完成了人参酸性多糖和低聚寡

糖的制备,并利用HPLC、I.R.、LC-MS等技术完成了理化性质

的测定及结构解析。建立了人参皂苷复杂体系液质联用分析

方法,基于此技术,完成了人参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年

/1923/ 中美联合人参产品研发中心

限中化学成分系统研究。并完成了相关产品开发的工艺研究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确定人参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建

立了人参皂苷复杂体系液质联用分析方法。2)完成了人参等

药材中的寡糖和多糖的组分含量测定。3)对人参及炮制产品

中的寡糖和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测定。4)完成了人参酸性多

糖和低聚寡糖的制备,并利用HPLC、I.R.、LC-MS等技术完成

了理化性质的测定及结构解析。5)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完成

了人参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年限中化学成分系统研究

。6)完成了人参系列产品的工艺研究。3、技术的创造性和

先进性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对人参提取物的复杂体系进行分析

研究,可同时定性定量分析多种组分。并对人参中含量较高

、分析难度较大的糖类成分进行了分析。为产品开发提供物

质基础。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完成实验室

阶段的工艺研究,制定了质量标准,可直接进行中试研究。适

用人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无毒安全。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

题目前研究完成实验室试验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没有进

行放大中试生产研究。6、历年获奖情况项目未申请奖励。

/1924/ 基于多跳的复杂网络路径攻击方法
基于多跳的复杂网络路径攻击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跳的复杂网络路径攻击方

法,用于解决现有路径度中心性攻击方法中存在的最大连通

子图大小变化缓慢、攻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实现步骤为:

定义路径中心性公式CPl,指定待攻击网络的路径长度;指定

攻击时的跳数l;获取网络中所有长度为指定路径长度的路径

集合;计算路径集合中各路径指定跳数的路径中心性;对路径

集合中各路径指定跳数的路径中心性最大的路径进行攻击,

得到剩余网络;计算剩余网络最大连通子图大小;获取指定跳

/1924/ 基于多跳的复杂网络路径攻击方法

数下最大连通子图大小随攻击次数的变化;获取不同跳数下

最大连通子图大小随攻击次数的变化。本发明在相同的攻击

次数下能使网络最大连通子图大小剧烈变化,对网络造成更

大的破坏,攻击效果好。

/1925/ 动力学压印反射式光栅的制作方法
动力学压印反射式光栅的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动力学压印反射式光栅的制作方法,

该方法基于传统光刻工艺制作成本随加工精度的提高急剧增

加,传统压印工艺加工速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加工精度有待

提升的要求,合理设计和制造出连续辊压印与刻划技术相结

合的大量程光栅制造工艺。该方法采用电子束制备辊压印光

栅模具,模具表面为平行排列的圆环状凸起微结构。基底采

用三层结构,依次为从上至下金属层、聚合物层以及垫层。

加工过程中,通过压印辊自身的转动及其与基底的相对滑动

/1925/ 动力学压印反射式光栅的制作方法

,批量制造出大量程光栅。

/1926/ 百分点大数据操作系统[简称:BD-OS]
百分点大数据操作系统[简称:BD-O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研究目的本项目属于大数据技术领域,立足国家

自主可控战略需求,针对包括政府在内的各行业在面对海量

多元异构数据缺少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经验进行复杂的大数据

处理及支撑多元化应用等挑战性问题,以大数据技术理论标

准和大数据建模理论为指导,研究多种统计模型、机器学习

模型、数据降维、变量选择和模型评估等关键技术,结合大

数据采集、整合、清洗、处理、应用等大数据相关技术,研

发相应的软件及支撑工具,构建可视化大数据操作平台BD-O

/1926/ 百分点大数据操作系统[简称:BD-OS]

S,完成业务、数据、模型及技术之间的拉通以及全链路的数

据管理和应用,使得大数据操作人员能够简单、自动化的通

过最先进的大数据模型来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为提升大

数据的应用价值做出了贡献。2、项目研究目的:本项目在

党和国家对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战略部署背景下所开展的研

究和开发,通过研制大数据操作系统平台(BD-OS)的设计方

案,依照大数据标准理论框架,对大数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

使用的软件、工具、算法等相关技术进行研发,形成基于最

先进模型算法理论的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标准、专利和

软件系统等,将大数据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实现简单、高效、

可视化、系统化、智能化、全流程大数据管理和应用,从而

更好的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3、主要技术创新点:

1)首款拉通业务、数据、模型和技术的平台级产品,提出了

大数据模型工厂的理论,支持多种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

,同时在数据降维、变量选择和模型评估等理论方面的进行

了重要创新,相关的多篇论文发表在全球顶级的统计学、营

销学期刊上。2)基于高效的大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自主可

控研发了大数据操作系统。构建了统一的可视化大数据操作

平台,实现了包括存储管理、资源管理、任务调度管理,数据

生命周期管理在内的统一资源管理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14,15,16,18)3)项目研制的多项系统软件产品均通过了

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的检测,形成发明专利1项

,软件著作权6项。4、成果产生的价值推动大数据基础设施

/1926/ 百分点大数据操作系统[简称:BD-OS]

建设的自主可控填补了我国在大数据基础设施领域的理论、

技术和产品的多项空白;不到半年时间,不仅在国家广电总局

、速8、OPPO、亿邦动力、成都钧瑶、汤臣倍健、浙江银行

、百米生活等企业级用户中应用,还获得微软、惠普等合作

伙伴的认可和推广。实现销售收入。。。。万,利润。。。

。万,上缴税金。。。。。

/1927/ H-半变分不等式的非线性扰动与分数阶问题
H-半变分不等式的非线性扰动与分数阶问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变分不等式的研究与发展和

凸能量泛函紧密相连,其理论已比较完善和成熟。随着科学

和工程的飞速发展,具有更复杂的H-半变分不等式的非线性

扰动和分数阶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如在机械问题中,应力与应

变之间,位移(或速度)与响应之间常存在非单调关系。这

种单调性的缺失是由相应的超势能函数非凸所致。这就意味

着对某些复杂现象的描述需要采用涉及非凸能量泛函的变分

公式。H-半变分不等式理论是偏微分方程理论的重要分支-

/1927/ H-半变分不等式的非线性扰动与分数阶问题

变分不等式理论的自然推广和发展,它对应于实际问题中的

非单调和可能多值的本构关系,由非凸的所谓超位势所诱导

。H-半变分不等式是以非光滑分析理论为基础,其数学模型

的推导建立在Clarke广义梯度理论之上。分数阶导数则涉及

奇异积分-微分算子。对于如何处理同时具有非局部、非凸

、多值、不可微且在Hadamard意义下不适定的H-半变分不等

式的非线性扰动和分数阶问题,已有的研究方法就显得无能

为力。寻求新的方法处理这类非线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我们所研究的这类问题具有很强的

应用背景,特别是在力学与工程、经济与金融等方面。由于

考虑了非单调不连续多值映射,使得应用的范围更广,对于大

部分力学与工程等实际问题而言更接近真实。从应用的角度

,我们利用描述具体物理现象模型出发,提出了研究分数阶H

-半变分不等式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既有很强的学科

前沿创新基础研究,又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同时也认识

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引起了参加会议学者的广泛兴趣

。据申请者所知,我们将要考虑的问题至今还没得到系统的

解决。分数阶H-半变分不等式问题在已知的文献中还没有明

确的表述和研究。这些方面的许多研究远远没有完成,一些

主要问题仍有待解决。虽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但由于

H-半变分不等式的分数阶问题同时涉及具有非局部、非凸、

多值、不可微且在Hadamard意义下不适定性,传统的方法无

法解决这类问题。又缺乏新的有效的研究手段,进展停滞不

/1927/ H-半变分不等式的非线性扰动与分数阶问题

前。该项目将要得到的结果会是新颖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3、主要论点与论据:建立具有非线性扰动的H-半变分不

等式Cauchy问题、周期问题和反周期问题解的适定性,即解

的存在性、唯一(多解)性和稳定性理论。分数阶发展型H

-半变分不等式解的适定性理论。寻求最有效的求解方法,从

数值计算的角度解决正则化迭代格式的收敛性和计算稳定性

。进行数值模拟,解决几类复杂的力学问题。4、创见与创新

:据申请者所知,分数阶H-半变分不等式问题在已知国内外

的文献中还没有明确的表述和研究。我们研究的H-半变分不

等式的非线性扰动和分数阶问题在国内刚刚起步,在方法上

异于传统,且解决的问题更一般、更深刻,具有前瞻性和很强

的创新性。5、社会经济效益:我们所研究的这类问题具有

很强的应用背景,特别是在力学与工程、经济与金融等方面

。利用描述具体物理现象和经济模型出发,建立其数学模型

,并求解。我们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力学、金融、经济学领域

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具有一定的经济

效益。

/1928/ 基于TD-LTE的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组网研发与应用
基于TD-LTE的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组网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在国家战略层面,我国正在加快信息化发展进程,落

实“宽带中国”发展战略,着力深化宽带网络在民生、行业

等领域的应用。国家交通运输部《2012-2020年中国智能交

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为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出

行服务,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智能交通技术和信息服务产品的研发和集成应用,推动信息

开放、共享的市场化服务。但目前我国车载通信网络存在终

端成本高、用户频繁切换、组网和管理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1928/ 基于TD-LTE的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组网研发与应用

。如何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实现智能灵活的网络管理,以及

确立后向运营模式等是目前车载网络信息服务所必须面临的

严峻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在国家、省科技计划和企

业自设等项目的资助下,对车载通信网络架构进行了关键技

术研究和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1)业内首创车载增强型LTEFI终端,封装了数据缓存、GP

S定位、业务推送和信息发布等业务能力,且支持多种标准,

支持多样化的智能网络管理,构建了新型组网架构下的公交

载具开放应用体系。(2)创新构建了虚拟AC系统架构,业内

率先将NFV技术引入WLAN网络,解决了不同AP之间的用户频繁

切换问题,有效提升了无线接入服务体验,且极大降低业务开

通和集客用户自维护门槛。(3)打造了分场景的WLAN后向

运营体系,通过WLAN底层技术升级实现精确到AP级的场景细

分,通过WLAN运营总线整合原先割裂的认证平台、PORTAL、

网管、AP资源库、内容平台等系统,解决了WLAN后向运营所

需的精准、个性化、自适配等问题。(4)在不同车载应用

场景中,通过自主设计的算法,实现对终端设计的优化:研发

了系列“终端智能感知方案”,解决了载具状态实时检测等

问题,为公交实时到站预测等智能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929/ 微机械-电子系统技术固态角速率陀螺
微机械-电子系统技术固态角速率陀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导弹控制、地质勘探、工业测

控、飞行器稳定控制、捷联惯导、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中测

量角速率的陀螺,由采用微机械-电子系统技术的芯片构成的

敏感电路、信号处理器、主放大器及零偏置控制器、非线性

纠正器、量程扩展器、温漂补偿器、带宽扩展器组成,敏感

电路的输出端经信号处理器接至主放大器的输入端,零偏置

控制器、非线性纠正器、量程扩展器、温漂补偿器和带宽扩

展器相并联,其输出端接至主放大器输入端。产品具有高可

/1929/ 微机械-电子系统技术固态角速率陀螺

靠性和高封装坚固性,并具备自检测功能,能够实现机内检测

,另产品还具有零偏置校准、温漂补偿、宽的测量范围和带

宽及非线性纠正功能,更兼有宽范围的工作温度、体积小、

重量轻和耐高冲击加速度的特点。

/1930/ 虚拟MIMO系统中感知、协作与多载波技术研究
虚拟MIMO系统中感知、协作与多载波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当前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以图片和视频为内容的多

媒体通信得以兴盛,这对数据传输速率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

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因

移动终端尺寸较小、成本及能量有限,对其安装多根天线并

不可行。不同的终端之间通过协作可以形成虚拟天线阵列,

有效抵抗多径衰落,进而提高网络的通信性能。在协作通信

技术逐渐走向实用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涉

及到开放互联模型(OSI)物理层上的中继选择和资源优化

/1930/ 虚拟MIMO系统中感知、协作与多载波技术研究

分配,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上的信道竞争接入策略和网络

层上的高效路由协议设计。本课题分析了最优中继选择协作

通信系统的数据差错概率,考虑中继选择和数据传输信道状

态的相关性,分析了系统的遍历容量。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

推导的正确性,揭示了系统参数设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假

定中继节点之间能够严格同步,考虑信道状态信息的不确定

性,通过构建随机误差模型,设计了基于放大转发机制的鲁棒

的协作波束形成方案,通过把波束指向期望的接收端,有效抑

制了干扰的影响。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分布式节点共享无线

信道,网络中不存在中心控制节点,每个节点都要通过随机竞

争来占用物理信道。为了协调各分布式节点有序地接入物理

信道,有效地减少竞争冲突,通过联合考虑物理层的分布式空

时编码和自适应调制以及MAC层的截短自动请求重传,提出了

适用于无线多跳网络的跨层协作MAC协议,利用网络的无线广

播特性,该协议可以在单个时隙内完成协作数据传输。综合

考虑节点的信道状态及剩余能量信息,在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的前提下,提出了能量高效的跨层协作路由算法,在路由选择

过程中避免了对低能量节点的过度使用,有效延长了网络的

寿命。在无线通信领域,珍贵的频谱在时间和空间上时常处

于空闲状态,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人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技

术。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次用户接入信道前首先感知频谱

的状态,如果该频谱被主用户所占据,次用户则需退避以免对

主用户造成干扰,当频谱空闲时次用户才能接入信道。本课

/1930/ 虚拟MIMO系统中感知、协作与多载波技术研究

题提出在少量噪声样本前提下的基于Kolmogorov-Smirnov检

验的快速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无需主用户信号及信道的先

验信息,只需少量的噪声样本及较短的感知时间即可获得很

好的检测效果。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多载波通信技术

的代表,因其具有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能力和较高的数据

传输速率而被广泛地应用。过高的峰均功率比(PAPR)会导

致OFDM信号发生畸变,进而恶化系统性能。为了降低PAPR,本

课题提出了两种部分传输序列(PTS)方法:基于分组相位

加权的PTS和基于递归相位加权的PTS,这两种方法可以大幅

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不会对系统性能造成任何损失。在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本课题在原来的积累的基础上有

序进行,取得很好的进展。本课题提出了协作通信系统最优

中继选择及协作波束形成方案并分析了系统性能,设计了高

效的跨层协作MAC和路由协议,研究了高效频谱感知方案,提

出了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协作通信

系统频谱及能量效率。课题论文得到学术同行的广泛关注和

引用,为提出下一代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

论基础。但在可重配置和可演化的框架下,有些新衍生的并

有很好的研究潜力的工作刚刚开始,如无架构网络环境下的

无线资源调度技术、跨层优化设计、智能计算方法在MIMO系

统信道盲辨识中的应用等。预定计划内的部分研究成果正在

整理成文,新的研究方向也在积极展开初步工作。

/1931/ 菏泽市农业科技信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菏泽市农业科技信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针对目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

不畅造成农产品竞争力降低和农民收入减少,从而制约农业

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应采

取的对策,结合菏泽市农业信息化的具体情况,规划建设了基

于农资及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种养殖技术信息等的菏泽市

农业科技信息创新服务平台。平台主要包括信息综合处理、

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主要农产品网上销售、农产品价格行

情发布及预测、农作物病虫草害诊断和防治、电子信箱管理

/1931/ 菏泽市农业科技信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等功能,实现了农业资源、生产、经济、科技等各种农业信

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和发布。系统包含十个服务系统,十

一大数据库,构建了市、乡镇、村、涉农部门、农业龙头企

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多级节点互联的全市农业信息化网络

平台。系统基于B/S结构体系,在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

统上开发。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基于真冗余系统成熟的内

容管理技术架构搭建。创新设计了智能专家咨询系统,依据

知识库,通过推理、判断,实现对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生

产指导;设计了“视频专家在线”系统,与各科技服务站实现

视频对接。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农民可以通过视频对话

和专家进行现场交流,直观便捷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

题,为农民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完成了扩展到乡镇

级的气象、名优特新作物、地方农业专家等特色数据库建设

;运用APS技术,实现了价格等信息的自动搜索、采集、发布

。课题组将继续对平台应用过程作更深入的跟踪分析,使系

统平台更加符合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实际。目前在农村,

一方面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进不来,另一方面是农产品卖

出不去,这种因信息渠道不畅诱发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农产品

的竞争力和农民的收入,而且滞后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造

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

化,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小农经济经营的规模,因而造成生产科

技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畅,因此,当前农业的当务之急是加

快信息化基础建设,抓住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

/1931/ 菏泽市农业科技信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的农业科技革命机遇,在农业信息服务、精确农业等现代化

高新技术上有较大的发展。信息化的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

经济时代的基本内容,以互联网、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

革命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生存方式。互

联网的出现与广泛的应用,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一

体化的过程,并促使多个产业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的世纪

如何抓住这次历史性变革的机遇,应对变革的挑战使农业从

弱质变成强质,让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各

级涉农部门的首要问题。构建菏泽市农业科技信息创新服务

平台,可以指导农民朋友发展精准、优质、高效农业,并根据

市场信息引导标准化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

的收入;利用菏泽市农业科技信息创新服务平台,可以增加农

村人口受教育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增加农村剩

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可能性,改善农村的产业、就业

结构,利用菏泽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丰富农村的业

余文化生活,从而逐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932/ 重庆市桑蚕标准体系建设及应用
重庆市桑蚕标准体系建设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建立了适应重庆市蚕桑生产条件的标准体系

并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现代蚕业科技推广应用难题,促进

了蚕桑产业提质增效,为全国蚕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提供了蓝本。一、主要技术内容:该成果围绕蚕桑生产关键

环节,制(修)订重庆市桑蚕技术标准13项,建立3个标准化

示范园区并进行质量效益比较,进而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应用。研发XJ-1A型智能快速评茧仪,已在重庆、四川、云

南等省规模化推广应用。创建智能化蚕茧收购平台,通过互

/1932/ 重庆市桑蚕标准体系建设及应用

联网+与智能终端相融合,实现蚕茧收购信息化、智能化。

二、科技创新点:1.首创重庆市桑蚕标准体系:首次系统性

制修订适合重庆市桑蚕生产特点的标准13项形成标准体系,

4项标准采用的技术为全国领先水平,其中3项标准为全国首

创。创立了适应现代蚕业生产水平的鲜茧评级方法-全茧量

法,该标准正在升格为国家标准。2.创新研发智能快速评茧

仪:首创XJ-1A型智能快速评茧仪,突破了传统的手摸目测

鲜茧检验评级方式,创新蚕茧无损检测和智能化仪器评级新

模式,实现了智能、快速、低耗,达到国内外技术领先水平

。3.创新智能化蚕茧收购平台:以XJ-1A型智能快速评茧仪

为核心技术,创建了全国首个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的蚕茧收

购平台,实现了蚕茧收购的信息化、透明化和规范化,保证

了蚕茧收购检验数据的重现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三、知识

产权:该成果制订发布重庆市地方标准12项,修订1项。获

得了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ZL201310268577.6),实用新型

专利1项(ZL201320382401.9)。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获

得软件著作权1项。四、应用推广及效益:在代表性蚕区建

立3个标准化示范园区应用桑蚕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应用后

,蚕茧平均茧级提高4-5级,平均单产提高了17.5%,蚕茧

质量和产量提高显著。以桑蚕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在

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应用,截止2017年,标准体系已在全

市18个区县、6个蚕种生产单位、206个蚕茧收购站推广应用

,培训技术人员2093人次,覆盖6万余户蚕农,蚕种生产、

/1932/ 重庆市桑蚕标准体系建设及应用

桑蚕饲养、蚕茧收烘普及率分别为100%、80.6%、87.1%

。累计增加经济效益7.7亿元。该成果促进了蚕桑产业的集

约化、规模化发展,为精准扶贫做出了重要贡献。智能快速

评茧仪和智能化蚕茧收购平台已在重庆、四川、云南和海南

等省市应用推广443台(套),提升收购效率83.3%,累计增

加经济效益9590万元。

/1933/ 电器附件产品寿命试验智能化测试系统研究
电器附件产品寿命试验智能化测试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现有的正常操作测试装置(寿命测试装置)具有以

下不足之处:1)不能完全记录产品每次动作的电性能参数;

2)当产品在测试过程中途失效时,可能无法记录到产品在故

障时的电性能参数情况;3)检测人员如需了解产品试验中的

具体状况,只能到实验室目击测试,且持续过程相对漫长。只

进行目击试验而没有同时进行数据采集和保存,则又很难捕

捉到产品性能发生的变化趋势;4)如有企业需要产品寿命试

验完整的测试数据,目前无法提供。伴随“数字质检”、“

/1933/ 电器附件产品寿命试验智能化测试系统研究

智慧质检”建设的不断推进,推动检验检测行业“机器换人

”,如何运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提高效率带来便捷的同时

实现检测机构检测业务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质检人

”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与此同时,随着“浙江制造”地方

标准、质量比对等活动的推行,生产企业和检测人员自身对

开关插座的正常操作测试提出了更高要求,都迫切希望能“

按其需要的次数”提供电性能数据,以利于产品设计的改进

,也希望能在办公场所实时监测试验数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检测效率。本项目着眼于应用“互联

网+检测”的新模式,将传统的实验室设备实现智能改进后,

运用智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设备数据和电性能参数,自动判

定产品是否通过该试验,故障报警等功能,可大大提高检测人

员的设备利用率和办公时效性,其推进结果也将对行业质量

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产品质量事件的频发,更进一步加大了

对检测实验室管理的要求。物联网和智能设备作为新型技术

,将对推动我国实验室检测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智能化

、信息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质检

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对现有

传统的寿命试验装置进行了改造添加硬件,建立测试程序之

间的数据实时通讯接口,并以满足寿命试验装置测试的具体

要求,实时显示并记录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功率、通断

电时间、当前试验次数等参数、并可提示报警、电流通断状

态等,通过计算机进行参数的监控、通过数据库保存和查询

/1933/ 电器附件产品寿命试验智能化测试系统研究

原始数据,且可生成原始数据记录。还能实现产品状态可看

,并可远程查看相关数据。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1.建立电

器附件产品寿命试验智能化测试系统,该装置具有自动采集

、采集速率高、实时性能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工作稳定

可靠,可扩展性强等优点;2.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采用数据

采集卡、PLC、工控机等联网设备,通过搭建软件平台,实现

实时传输试验数据,并可存储、调用、分析相关测试数据;3

.通过通信技术,将测试的电性能参数、样品状态,实时传送

给相关人员,方便在办公场所实时监控,更及时准确的了解试

验状况,提高检测效率;4.有利于提供给企业完整的测试数据

。本项目成果已形成电器附件产品寿命试验智能化测试系统

1套、测试系统研究报告1份、发表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

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件、软件著作权2项等。本项目主要是为

建立电器附件产品寿命试验智能化测试系统,从而达到便于

监控管理、提高时效等目的。且随着产品质量事件的频发,

更进一步加大了对检测实验室管理的要求。物联网和实验室

智能设备管理作为新型技术,也是“数字质检”、“智慧质

检”建设的其中一个方向所在。本项目的实施,实现在线实

时检测和监控,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完善了电器附件中开

关插座产品的检测能力,可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也为政府部

门对相关产品的监管和中国相关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了技术保

障,同样也将为我省市场监管系统培养一批集产品检测和科

/1933/ 电器附件产品寿命试验智能化测试系统研究

学研究于一体的高素质检验检测人才。浙江省作为开关插座

的主要生产基地,该项目研究出的检测设备可在生产企业和

检测技术机构中推广,提升检测结果的可追溯性和统一性,具

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34/ 高频脉冲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及成像技术研究
高频脉冲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及成像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专业技术,项目在分析电磁波在有耗介

质中传播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直达波去除的二维连续有向

小波变换,有关小波滤噪的智能化模块和多次波去除的超分

辨率时频分析,提出了2-D相移插值PSPI偏移成像和Hough变

换的波速提取方法。该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对于推进该行业

对应的探地雷达、生命探测仪等产品的国产化、智能化以及

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35/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力营销业务是供电企业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服务

的基本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国家电网公司提

出了“精益化管理深入推进、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服务质量

可靠优质”的要求,针对营销工作全业务范围的实时监控管

理变得更加迫切。现有的营销系统已无法满足营销业务的快

速发展、数据量的高速增长,无法实现对全业务数据的实时

响应和实时监控,严重阻碍了营销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的发

展。本项目通过深入研究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建设电力营

/1935/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销全业务实时监测管控平台,有效解决业务系统融合、业务

数据贯通以及业务数据的实时响应等监控管理的难题。建立

了一套覆盖电力营销全业务应用的管理平台,监控业务范围

包括:客户服务、业扩报装、计量采集、电量电费、线损管

理、清洁能源和同业对标7个业务主题,业务总览、95598工

单监控、投诉工单监控和用电采集等19个业务子项全业务领

域;实现对国网大连供电公司管辖的379万用电客户、380万

只电能表、37800个台区、3190条10kv线路的全数据范围;从

汇总统计至分项汇总、分类汇总、线路、台区、用户、表记

的全业务贯通的管理。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的研究:(1)

研究基于分布式存储及大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开发基于Cl

oudStack的私有云平台用于存储海量营销数据;(2)提出基

于粗糙集的多特征提取的算法,用于营销海量信息特征提取

,有效解决营销监控工作量大、计算复杂、无定量分析等问

题;(3)开展指标监控体系建设,基于企业业绩和同业对标

指标分解的,涵盖电力营销全业务、多维度、多频度的指标

监控体系;(4)开展高频核心业务消息推送模型研究工作,

在对高频核心业务无影响的情况下,保证系统间实时消息数

据的稳定、准确的传递;(5)研究流式快数据处理技术的应

用,满足系统对实时指标的运算要求;(6)通过应用双模通

信和基于主副电能表选址模式的电能采集方法不断提升采集

成功率,实现线路和台区的日线损监测与分析。项目实现了

对国网大连供电公司管辖的379万用电客户、380万只电能表

/1935/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37800个台区、3190条10kv线路的全覆盖应用,可监控7个

业务主题和19个业务子项的全业务领域,建立了电力营销专

项对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多维度、多频度、全时间

线的监测,能够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干预问题,便

于进行辅助决策应用和异常业务诊断,先后通过电费收缴实

时监控发现邮储代收缴费异常、通过95598受理工单监控发

现线路停电异常等。通过提高需求响应速度,提升各项工作

指标与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快速响应客户需

求,为客户提供可靠优质的服务。

/1936/ 面向中文环境的复杂场景文本定位方法
面向中文环境的复杂场景文本定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面向中文环境的复杂场景文本定位方法,其步

骤包括如下:(1)对分辨率为1600*1200的原始图像进行下

采样,将其转换为分辨率为400*300的图像;(2)对分辨率为

400*300的图像进行彩色边缘提取,并进行灰度化,得到灰度

边缘图像E;(3)对灰度边缘图像E进行自适应二值化,得到

二值边缘图像I:3a)将灰度边缘图像E进行分块,块的大小为

10*10;3b)采用局部阈值T对每一分块进行二值化,T的计算公

式为:T=k1*m+k2*s其中,m为灰度边缘图像E的全局灰度均

/1936/ 面向中文环境的复杂场景文本定位方法

值,s为局部灰度方差,k1和k2分别为全局均值和局部灰度方

差的加权系数;(4)去除二值边缘图像I中长度大于该图像

宽度一半的直线、长度小于50的孤立短线和背景中的噪声点

,然后对其进行形态学处理,将保留下来的边缘连接成块,得

到二值图像C;(5)对二值图像C进行连通区域标记,得到每

个连通区域的位置、长度和宽度信息;然后提取连通域的几

何特征,对几何特征建立级联阈值分类器,去除一部分明显为

非字符的连通区域,得到备选字符连通区域集合;(6)提取

每个备选字符连通区域的纹理特征,将其作为BP分类器的输

入,通过该分类器验证连通区域是否为字符连通区域,如果是

字符连通区域则保留并作为定位的文字区域,否则去除。

/1937/ 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局部网络研究
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局部网络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微机网络是为地方环境管理服务的实用微机

软件系统。其总体结构采用3+微机网络,系统的设计有较

好的性能价格比,便于操作人员掌握。它的核心数据库可以

提供数据共享;模块化的软件结构可以满足多种运行方式,

可以提供自由格式、规范化表格、环境统计图和环境地理图

等多种形式的输出;人机界面友好、直观,经实际使用表明

;系统功能齐全、运行可靠。它为我国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

统的建立提供了范例和经验,为在广大中小城市推广应用奠

/1937/ 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局部网络研究

定了良好基础。

/1938/ 基于云—端计算的手机安全服务平台
基于云—端计算的手机安全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面临各种安全问题,突出的

是手机恶意软件日益增多和垃圾短信屡禁不止。智能手机计

算、存储和电池资源十分有限,再加上新的操作系统、新的

恶意软件利益链以及新的软件传播方式,使得传统PC的恶意

软件处理方法不再适用;而短信文本短也使得传统邮件和网

页过滤技术不能适用。这就导致在解决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

时存在以下技术挑战:1.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海量应用软件中

及时发现恶意软件并形成解决方案;2.如何准确判断垃圾短

/1938/ 基于云—端计算的手机安全服务平台

信,减少漏报和误报;3.如何通过云计算与端计算之间的有效

配合使得手机能够在最小代价下实现安全防护。为解决上述

问题,本项目研发了“基于云-端计算的手机安全服务平台

”,涉及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学

科。本平台研发了基于行为模拟的分布式手机软件实时抓取

系统来获取众多渠道的手机软件;在云端的移动互联网安全

专家系统中,首创基于统计特征的手机软件风险评估算法,并

提出了基于静态分析结果的手机软件启发式动态分析算法来

最大化触发软件中可能隐藏的恶意行为,有效缩短了未知恶

意软件的发现时间;在手机端,发明了基于核的分层映射手机

恶意软件扫描算法对软件进行高效扫描,实现了手机恶意软

件的快速查杀。针对垃圾短信问题,提出了多维度朴素贝叶

斯短信过滤算法,保证了短信过滤的低漏报率和低误报率。

2008年至今推广本成果累计新增直接经济收入21067.81万

元,新增利润470.57万元,新增税收904.92万元。为合作的运

营商带来间接经济效益20亿以上,预计未来五年累计带来的

经济效益将超过50亿元。该平台研发过程中发表论文1篇,提

交相关专利申请6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9项。仅2012年上半

年,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17676款,为所感染的1283万部手机

查杀病毒,避免了潜在的重大经济损失;平均每天过滤垃圾短

信1.7亿条,按1条垃圾短信的查看删除时间为20秒计算,节省

了39,352人天。该平台为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相应

的贡献。

/1939/ 护航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嵌入式软件[简称:AEBS]
护航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嵌入式软件[简称:AEB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产品主要采用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在车辆行驶中,不

断探测前方车辆或障碍物到本车的距离,结合本车速度、相

对车速,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安全行驶状态;当车辆处于非安全

行驶状态时,系统会通过预警主机发出声光报警,提醒驾驶员

谨慎驾驶;当驾驶员未及时采取措施,且危险仍未解除时,系

统会通过制动电机或电磁阀,自动刹车降速,直至危险解除。

/1940/ 一种OLED模组Gamma曲线调节方法及装置
一种OLED模组Gamma曲线调节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企业自选项目。背景:OLED被视为继

LCD、PDP之后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国作为

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也被看做是目前全球最

大的OLED应用市场。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终端需求的不断增加

,市场对OLED面板需求将迅速增长。随着OLED相关技术的发

展和国内外在建产能的增加,OLED产品的市场迅速扩大,OLE

D应用非常广,包括电视、智能手机、智能穿戴、VR、汽车显

示、汽车照明灯等。目前智能手机领域OLED渗透率15%,智

/1940/ 一种OLED模组Gamma曲线调节方法及装置

能穿戴,智能手环,目前中高端智能手表几乎全部采用AMOLE

D显示屏。OLED具有自发光、清晰亮丽、轻薄、响应速度快

、视角宽、低功耗、适用温度范围大、成本低、制造工艺简

单等特点。此外,OLED作为平面光源,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

光源质量、产品特色等方面都具有传统LED照明无法企及的

优势。直觉上,我们会认为明暗的表示应该等间距地对应相

应的亮度,实际上人眼对较黑暗的环境下亮度的敏感程度比

在光亮环境中高出许多,研究发现人眼的感觉近似正比与亮

度的(1/γ)次方,这种人眼感觉与亮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

γ(gamma)曲线。为了更好地使得OLED模组显示效果更符合

人眼视觉曲线,就需要对模组做伽玛(Gamma)校正。色温是

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体现在OLED产品所显示

的颜色特性。把标准黑体加热,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该黑

体颜色开始深红-浅红-橙黄-白-蓝逐渐改变。一般选择色温

为6500K或9300K的基准白作为模组的白场,6500K所对应的色

度坐标为x=0.312,y=0.329。为了使得OLED模组白场呈现

统一的色温,需对模组绑定的IC各绑点进行色温调节。OLED

模组使用的是可发彩色光的发光二极管,不需要背光源也不

需要彩色滤光片,就彩色显示而言,OLED结构相对LCD简单许

多,一直被认为是完美的显示器。但是,OLED显示器却因为金

属电极的结构,容易在外界强光照射的情况下反光,造成暗态

不暗等干扰。为解决外界强光照射造成的干扰问题,目前模

组厂商通常在OLED模组的表面再加上可抗环境光反射的圆偏

/1940/ 一种OLED模组Gamma曲线调节方法及装置

光片。由于偏光片对OLED模组的亮度和色坐标影响很大,为

解决该技术问题,目前模组厂商通常在OLED模组贴完偏光片

以后进行伽马矫正,矫正完即可达到标准,但是如果矫正失败

,整个OLED模组就会报废,偏光片等材料无法回收利用,造成

了物料成本以及时间成本的浪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ED模

组Gamma曲线的调节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提供未贴

偏光片的OLED模组;S2)将该OLED模组未贴偏光片时各目标绑

点的目标亮度值Lv的寄存器值或/和该OLED模组未贴偏光片

时各目标绑点的目标色坐标值X、Y的寄存器值写入到该OLE

D模组中。本发明在贴偏光片前对OLED模组进行亮度和色温

调节,使得贴偏光片后的OLED模组成品点亮即呈现最符合人

眼视觉曲线及特定色温的显示效果,能有效节约偏光片的物

料成本以及贴偏光片的工艺成本,并提升OLED模组产线的Ga

mma调校效率。优点:1)本发明在OLED模组贴偏光片之前做

Gamma调节,可以提前将Gamma调节异常的OLED模组筛选出来

,节约了工艺成本;2)本发明可以极大的提升OLED模组产线的

Gamma调校效率,通过一台标准的贴有偏光片的OLED模组确定

好该OLED模组不贴偏光片时对应的Gamma曲线的寄存器值后

,可以直接将该Gamma曲线的寄存器值烧录到与该OLED模组同

批次的OLED模组中,避免了每一台都需要单独进行Gamma调校

;3)本发明可以提升OLED模组Gamma调节的精确度,可以有效

的减小亮度值和色坐标值的误差。该技术已成熟,稳定的应

/1940/ 一种OLED模组Gamma曲线调节方法及装置

用于产品之上,该技术适用范围为OLED模组检测系统,运行稳

定、安全、可靠。本成果稳定的应用于OLED墨子检测系统,

暂未发现存在问题。

/1941/ 镇痛泵
镇痛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镇痛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镇痛泵,包括药囊和输液接头,药囊通过第一输

液管路连接于输液接头,还包括流量调节器、加药阀和自评

面板;第一输液管路上还并联有第二输液管路;流量调节器连

接于第一输液管路,加药阀连接于第二输液管路;自评面板内

设有加药阀启闭装置,加药阀启闭装置电连接于加药阀。该

镇痛泵利用第一输液管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速给药,同

时利用第二输液管路在患者的操作下进行及时加药。该装置

/1941/ 镇痛泵

于2020年1月7日正式获批为实用新型专利。其构造新颖,给

药方式独特,能有有效缓解疼痛带来的困扰。但偶发给药镇

痛效果并未在患者中予以随访调查,其疗效尚未得到明确证

实。且长期佩戴是否会引起剂量耐受并未进行基础及临床研

究。本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癌痛为患者带来的生理及心理

负担,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给药剂量,既能缓解疼痛,又能减

轻正常剂量下药物的副作用。不但能够避免药物浪费,更能

降低患者及社会的经济支出。

/1942/ 面向大数据的多粒度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
面向大数据的多粒度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针对大数据高效知识发现难题,在9项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研究大数据智能分析中的不精确概

念数学描述困难、数据分析理论模型缺乏、知识发现效率低

下等核心关键科学问题,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⑴首次创立多

粒度空间下不精确概念的粗糙近似算子公理化理论体系,解

决了不精确概念在任意二元关系下的描述难题(代表成果1

、2、3)针对刻画不精确概念缺乏完备公理化理论体系的问

题,基于代数和拓扑方法,首次用构造性方法创立了多粒度近

/1942/ 面向大数据的多粒度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

似算子公理化理论体系;创立了证据粗糙集近似算子模型,破

解了在任意二元关系下近似描述不精确概念的难题。本成果

被国际粒计算先驱Pedrycz教授(IEEEFellow,IEEETSMC、I

S主编)、Pawlak院士(粗糙集创始人)、Skowron教授(F

I主编)等著名学者多次引用和高度评价,被同行学者成功用

于构建泛化粗糙近似模型。⑵首次创建多粒度粗糙计算理论

框架模型与算法,为攻克高效知识发现难题奠定了模型构架

基础(代表成果4、5)根据人脑认知机理,将粗糙集理论从

划分空间拓展到覆盖空间,首次创建不精确概念的多粒度结

构化表示模型,提出不精确概念的多粒度不确定性度量准则

,攻克了在覆盖空间下的不精确概念知识约简与知识发现难

题。本成果被香港Zhang教授(IEEEFellow,JIG主编)等著

名学者多次引用和高度评价;被成功应用于DNA大数据分析,

在RSCTC2010国际知识发现挑战赛中战胜美国、加拿大等国

的224个队,获第一名。⑶首次建立大数据多粒度高效知识发

现计算模型与方法(代表成果6、7、8、9、10)针对动态数

据知识发现效率低下的科学难题,拓展知识发现的单粒度串

行模型,建立渐进式知识发现的大数据多粒度并行计算模型

;提出不精确概念的动态更新策略,通过粒子群优化,解决了

动态数据分析的稳定性问题。本成果被意大利Ciucci教授(

IS副主编)和美国Wu教授(IEEETKDE主编)等著名学者多次

引用和高度评价;被成功应用于商务智能和智能控制,获201

1年全国缩微智能车竞赛第一名。发表SCI/EI论文76/182篇

/1942/ 面向大数据的多粒度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

(含IEEETFS、IS、KBS等本领域国际排名前10%权威期刊论

文15篇);出版专著7部、国际会议文集11部;SCI他引499次

,他引共2326次(10篇代表论文SCI他引123次,他引共280次

);担任国际会议主席25次,作国际/国内会议特邀报告14次

/13次;前两名完成人学术影响力位列全球粗糙集学者的前1

0名(第3、10名,第一完成人列全球华人同行学者第一)[见

第三方评价];第一完成人当选国际粗糙集学会理事长,使我

国在国际学术界同行中的地位和影响得以显著提升。

/1943/ 一种电流传感器的跟踪精度测量方法
一种电流传感器的跟踪精度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传感器的跟踪精度测量方法

,其用于测量磁平衡电流传感器的跟踪精度,包括步骤:(1

)按式S=V/AT获取所述磁平衡电流传感器的开环状态灵敏

度S,其中V为开环状态磁通检测输出电压,AT为开环状态安匝

数;(2)按式ΔAT=ΔU/S获取所述磁平衡电流传感器的跟踪

误差ΔAT,其中ΔU为工作状态磁通检测输出电压;(3)用所述

跟踪误差ΔAT除以所述工作状态下的原边安匝数或副边安匝

数即得到所述磁平衡电流传感器的跟踪精度。该方法不需要

/1943/ 一种电流传感器的跟踪精度测量方法

额外电流源,可以在线测试,对检修和校准在用的电流传感器

十分方便;只需要测量灵敏度V/AT和磁通检测输出电压ΔU,十

分容易测量;降低了难度,避免引入误差,值得推广。

/1944/ 宾馆客房智能控制及管理系统
宾馆客房智能控制及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由遥控器、智能节电板、客房手控器(包括

控制和显示板)、客房控制器主机、通讯中继器、通讯控制

器和客房服务中心计算机几个部分组成。智能节电板只对专

用的,印有规定条码的房卡才视为有效,能区分房间有无客人

,区分是客人还是服务员。手机板的功能是将面板按键的输

入信息以编码的形式发送到主机,另外就是显示当前时间及

状态。主机的功能是接收手机板的输入,实现对台灯、廊灯

、落地灯、电视电源和音响控制及房间的温度控制,并且将

/1944/ 宾馆客房智能控制及管理系统

客房的状态及客人的要求实时通过通讯中继器传送到客房服

务中心计算机。该系统在提高宾馆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同时,

降低运营成本,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该系统完成现场安装

调试,并在梅地亚大酒店、亚洲大酒店、新兴宾馆等多处应

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使用方高度评价。

/1945/ 一种应用于雷达探测系统的超高速数据采集方法的研究
一种应用于雷达探测系统的超高速数据采集方法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研究利用电容的储能特性,通过高速开关阵列来

控制电容阵列的充放电过程,以实现对模拟信号的高速缓存

,然后再进行高速数模变换,解决超高速采样与高分辨模数变

换之间的矛盾,减轻超高速采样中数据传输的压力,降低超高

速模数变换的设计难度和功耗,满足现在雷达等系统对高速

高分辨数据采集的需求,实现了5Gsps的高速高精度(12bit

)采样;采用DRS4高速电容阵列芯片和AD9245高精度模数转

换器,研发出多通道超高速采样电路,实现了多通道5Gsps的

/1945/ 一种应用于雷达探测系统的超高速数据采集方法的研究

高速采样。

/1946/ 大型裂解炉温度与负荷先进控制技术
大型裂解炉温度与负荷先进控制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从工业过程实际应用的要求出发,研究开发基于模

糊逻辑系统的CMAC(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神经网络算法,

并应用此算法和工业过程数据协调与校正技术,开发裂解炉

燃料气热值的软测量技术,对燃料气热值进行在线软测量;

应用先进的过程控制技术、动态超前/滞后补偿技术、人工

智能技术,以及上述开发的基于模糊CMAC神经网络的实时前

馈推断控制系统,研究开发了炉管平均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和

炉管出口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建立了裂解炉稀释蒸汽和原料

/1946/ 大型裂解炉温度与负荷先进控制技术

烃质量流量与其体积流量和一些工艺参数的数学模型,通过

实时测量这些工艺参数,在线计算出原料烃和稀释蒸汽的质

量流量,进而实现了汽/烃质量流量比在线自校正控制;在

裂解炉炉管出口温度均衡控制的基础上,应用非线性控制技

术对裂解炉各组炉管进料量进行总体分解、协调,建立了裂

解炉负荷控制系统,达到了生产总负荷稳定控制的要求。本

项成果的工业应用在国内乙烯工业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可直

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他各类大中型乙烯装置中,推广应用市

场十分广阔。国内全行业乙烯装置应用该成果后,不仅能创

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使国内裂解炉的自动控制水

平上一个很大的台阶,达到同类装置国际领先水平。此外,

该成果中的软测量技术亦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石油化工生产

过程中,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47/ CDMA直放站
CDMA直放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产品功能及应用领域:产品功能:有效解决移动通

信网中盲区和阴影的通信问题。应用领域:公路、隧道、展

览中心、高级酒店、宾馆、商场、写字楼、乡镇等地方,解

决这些地区数字移动通信覆盖问题。技术特点:分集功能,

确保质量;多落点,具有灵活的组网方式;开放的网管系统

,对不同厂家型号的直放站产品实施监控。与国内外同类产

品比较:无线同频和光纤两种传输方式的产品;光纤产品多

落点;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开放的网络接口和国际短消息

/1947/ CDMA直放站

通讯协议。成熟程度:批量生产;新增总投资:4000万元;

新增销售收入:20000万元;主要竞争企业:大唐电信高科

技集团、中兴通信公司。市场简要分析:该公司直放站占有

国内直放站市场的10%;中国联通一期直放站投入9个亿,

在后续三年C网计划中,直放站有很大市场需求量;移动通

信市场潜力巨大,公司计划在3年内进入直放站市场的前3名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频率范围:上行825-835MHz,下行8

70-880MHz;增益范围:40-60dB,下行40-70dB;最大输出

信号:上行0dB,下行40dB;最大输入信号,上行-55dB,下

行<0dB;传输距离:无线同频25km,光纤30dB。

/1948/ 面向公共视频监控的综合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
面向公共视频监控的综合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视频监控设备保障领域。公共安全视频

监控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等九部委发布《关于加

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

出,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的完好率要求达到98%。“三分建

设,七分管理”,公共视频设备的运维保障能力和管理效率决

定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国家安全水平。视频监控“全时可

用、全程可控”对运维保障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依靠人工

/1948/ 面向公共视频监控的综合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

巡查、定时检修等方式显然无法满足现实对视频监控设备接

入率、在线率、完好率、故障排除率的高要求。项目组长期

从事不间断电源的运维工作,近年来重点围绕公共安全视频

监控的综合保障关键技术开展创新研究,攻克了系列难题,研

制了成套智能监控设备,形成了视频运维综合管理体系,并实

现产业化规模应用。技术方案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

用新型专利12件、外观专利3件和软件著作权25项。取得主

要创新成果如下:(1)研制了一种视频监控智能保障终端

,对多传感数据应用自学习算法等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建立基

于故障树的主动恢复算法与控制响应策略,实现80%的故障判

断可缩短到分钟级别,运维成本减少30%以上。(2)发明了

一种电压和电流的采样控制方法,可高效实时地监测与诊断

备用蓄电池的健康度,有利于实现市电与后备电源的控制方

法,而且还获得了多个重要功能模块单元的功率参数,为开展

主动修复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3)研制了姿态变化、撞

击检测和进水检测等多传感器模块,可提前发现与预警箱体

倾斜脱落、进水漏电等突发事件,有利于消除事故隐患,提升

终端应用的安全性。(4)发明了一种箱门铰接机构和可拆

移的设备箱内置安装层架,重构了产品的机械尺寸和内部结

构,优化生产工艺,箱体与箱门衔接稳固,三防能力突出,整体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交付能力。(5)创新性提出在前端

终端开展网络准入安全控制和方法,研发了转发面和控制面

分离技术,实现了在终端就可管控网络流量,对网络流量特征

/1948/ 面向公共视频监控的综合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

信息进行安全绑定和机器学习,可以阻断非法流量入侵,解决

视频数据的安全问题。系统实现了视频监控设备故障早期预

警、自动隔离与修复,有效提升设备高可用率,并优化运维人

员配置,缩短故障修复时间。本项目产品入选2018年福建省

工业和信息化重点新产品推广目录,并多次通过国家安全防

范报警系统质检中心及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质检中心的检

测,通过竞争性招投标方式,推广到新疆、重庆、浙江、广东

、北京、上海等28个省市的500多个雪亮工程、平安城市等

中应用;2020年福建省电子学会组织了专家评审,认为:本项

目技术创新明显,在该领域形成美誉度,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近三年的项目产品累计新增产值近8500万元,新增利润13

00多万元,新增税收266万元,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1949/ 工作任务管控及评价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工作任务管控及评价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持续深化青海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急需

构建一套科学完善、运行高效的省公司本部及二级单位工作

管控和绩效考核体系,力求实现工作效能的最大化,全面实现

“三集五大”建设目标。按照“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

责任、量化考核”的总体要求,为形成有效的引导与激励机

制,大幅提高工作效能,开展省公司本部及二级单位一体化工

作任务管控和评价,通过对工作任务和各类指标的精细化管

理,建立对各项工作任务和各类指标的策划分解、执行管控

/1949/ 工作任务管控及评价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进度反馈、评价考核环节的全过程、全业务闭环管理体系

。严格规范工作计划和任务的策划,实现各项工作任务的策

划分解、执行管控、进度反馈、评价考核四个环节的高效管

理,将全年各项工作分解到月、周,做到可执行、可操作、可

检查、可量化考核。强化部门之间工作协同管控,部门互相

协作、配合的工作任务纳入量化考核体系,提升协同工作管

理力度和执行效率。将各类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大力提

升基础管理水平。建设省公司本部及二级单位工作任务管控

和评价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工作任务管控和评价量

化考核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了科学、公正、透明的绩效量化

考核机制,实现了对以往工作管控和绩效考核由定性向定量

转变的新变革。提升了省公司本部及二级单位各层级管理人

员对各项任务的掌控能力。激励员工奋勇争先、开拓进取、

敢为人先的团队工作精神,持续改进、提升工作效能。为全

面建成“三集五大”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950/ 汽车发动机涨紧器测试仪研制
汽车发动机涨紧器测试仪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汽车发动机涨紧器用于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其功

能是保证汽车发动机在运行中传动链条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以使动力可靠传动至行走等机构,是一个关键部件。涨紧器

是汽车发动机的必须件,需求量大。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产

品的市场和生命,尤其是与知名品牌厂家配套和出口,需要有

高的产品质量和质量检测手段和措施,汽车发动机涨紧器测

试仪的研制,为改善产品性能测试条件,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汽车发动机涨紧器是专用智能化自动检测设备,以PLC为核

/1950/ 汽车发动机涨紧器测试仪研制

心建立测试系统,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实现对

目标信号的检测,放大采集及模数转换电路实现对传感器信

号的获取,步进电机控制及传动机构完成对涨紧器工作控制

,PLC完成对获取数据的处理、分析、显示和产品质量的判断

。推力和反力都采用航空专用的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

和工作稳定性。该测试装置已成功用于生产应用,显著提高

产品质量稳定性及经济效益。

/1951/ 980 nm InGaAs/GaAs亚单层量子点激光器
980 nm InGaAs/GaAs亚单层量子点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用亚单层沉积的方式制备了

出高密度、高品质的InGaAs量子点材料。利用亚单层量子点

材料制备的激光器具有高增益和高的调制宽度等特性,可以

用于激光切割、光纤通讯泵浦源等领域。我们采用亚单层(

SML)沉积方法用分子束外延技术成功生长了InGaAs/GaAs量

子点材料并制备出量子点激光器。采用时间分辨光致发光,

微区光致发光,选择激发光致发光等技术对亚单层量子点和

S-K量子点的载流子动力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探讨影响

/1951/ 980 nm InGaAs/GaAs亚单层量子点激光器

量子点激光器增益特性的物理原因。我们揭示了SML量子点

结构中的局域态和非局域态,并分析了局域的声子模。可以

通过原位退火的方式改变SK量子点中的压电场分布,从而改

善量子点的发光效率。SML量子点激光器比通常的SK量子点

激光器具有更高的性能,不仅是由于SML量子点具有更高的

密度和均匀性,还有一个本征原因。SML量子点中激子辐射

寿命约为90ps,约为SK量子点十分之一,导致SML量子点激

光器具有非常高的模增益。在高品质的SKInGaAs/GaAs量子

点中,我们成功观测到了量子点的室温发光寿命长达5.5ns

,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延长。这是由于SK量子点中在分立

的量子点态和浸润层态之间存在着准连续态,占据这些准连

续态会导致量子点辐射寿命的延长。SK量子点在室温下长的

发光寿命是激光器模增益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在Applied

PhysicsLetters,PhysicalReviewB,Nanotechnology等杂

志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篇。

/1952/ 220kV双回路直线转角塔型开发
220kV双回路直线转角塔型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简要技术说明(1)技术说明220kV双回路双分列

直线转角塔型是采用热轧等肢角钢制造、螺栓组装的空间桁

架结构送电线路支撑物,适用于输电线路规划选线路径在平

行于市政公路、道路、航道、铁塔、轨道交通线路等时出现

连续小转角的情况,对当前送电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

性和实用性。在塔型设计中,在原有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

了节点板卷边以增强端部强度、在保证节点连接强度基础上

简化节点形式等新的设计思路;在基础设计中,针对上海地

/1952/ 220kV双回路直线转角塔型开发

区地下水位较高、软土地基且铁塔基础多遇障碍物等特点,

开发了柔性和刚性两套基础形式,以便于工程的顺利实施。

(2)设计条件导线:双分裂铝包钢芯铝绞线2×630mm

^2(JL/LB1A-630/45),K=3.75;地线:铝包铝绞线(ACS

R/AS-80/47),K=4.5;水平档距:400m;转角:≤5度;2.

应用前景(1)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较合适的设计方案供

选择,有利于减少上海地区转角多,线路走廊多弯曲的情况

。可以在上海地区的输电线路工程中广泛应用,改变以往工

程中以30度转角塔塔型来替代小转角的情况。(2)采用直

线带小转角塔型以后,不但能减少塔材的用钢量,也相应减

少了基础的混凝土量及其材料用量,对减少输电线路工程的

投资有积极的意义。

/1953/ 基于故障物理的航空产品可靠性仿真技术
基于故障物理的航空产品可靠性仿真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故障物理的可靠性仿真技术是一种运用数学建

模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可靠性分析技术。该技术深入研究产

品故障模式与机理,运用概率统计、随机过程等数学理论,

对航空典型附部件产品建立可靠性模型,并借助可靠性仿真

软件对结构进行综合仿真分析,计算可靠性指标。与传统基

于寿命试验数据的可靠性预估技术相比,该技术结合产品的

关键失效模式和故障机理分析,具有将数据与机理相结合的

优点。基于故障物理的航空产品可靠性仿真研发技术,可用

/1953/ 基于故障物理的航空产品可靠性仿真技术

于发现设计中的可靠性薄弱环节,指明潜在故障发生的位置

和原因,指导设计,改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主要包括

5部分内容:(1)设计信息采集;(2)数字样机建模;(

3)应力分析;(4)故障预计;(5)可靠性评估。

/1954/ 基于集群计算的微纳材料性能分析与模拟仿真
基于集群计算的微纳材料性能分析与模拟仿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集群计算的微纳材料性能分析与模拟仿真”

项目是2014年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对外科技合

作)计划项目,编号为:201508030009。项目通过引进台湾

先进的集群计算技术,分析基于无交换机架构的集群计算机

理,研究网络交互的拓扑技术,优化信息流转路径,采用浪潮

NF5280M4服务建立8个节点高性能无交换机集群计算平台,并

完成Linpack测试与应用软件测试。并根据所建立的计算平

台的架构特点,研究在其上进行并行计算的编程模型和编程

/1954/ 基于集群计算的微纳材料性能分析与模拟仿真

方法,完成了基于集群计算的软件开发,网络与系统健康检查

软件与CPMD输入档生成器软件。同时基于“第一原理计算”

,结合微纳材料的分析需求,利用无交换机集群计算平台开展

了碳60(C60)纳米球以及石墨烯的仿真模拟实验并获得了

预期的研究成果。集群计算平台技术指标如下:1、单机配

置指标:1)2U机架式服务器;支持2颗E5-2600v3系列处理器

;板载24个内存插槽,最大可扩展1.5TBDDR4-2133Ecc内存;可

前置25个2.5英寸或12个3.5英寸热插拔SATA/SAS/SSD硬盘,

后端可选4个2.5英寸热插拔SATA/SAS/SSD硬盘;6个PCIE3.0

,支持4个全长全高;集成双千兆以太网控制器,可选双万兆以

太网控制器;独立管理网口;集成系统管理芯片,支持IPMI2.

0、KVMoverIP、虚拟媒体等管理功能;支持两块GPU卡/MIC卡

;上架导轨。数量:12)IntelXeonE5-2660v3(2.6GHz/10c)

/9.6GT/25ML3/2133数量:23)16GECCRegisteredDDR42133内

存数量:84)600G3.5"15KrpmSAS硬盘数量:35)八通道

高性能SASRAID卡(1GB缓存)数量:16)双端口SFP+10Gbps

万兆网卡数量:47)SlimDVD-RW光驱数量:18)1200W1+1冗余

服务器电源数量:12、性能指标:1)计算节点数量:8个;2

)计算峰值:5632Gflops;3)最大计算力:5172Gflops;4)计

算效率:99.43%。项目是广州市首次在高性能计算方面与台

湾地区开展两岸科研合作,引进了台湾在集群计算方面的先

进技术,加强本土在并行计算应用开发方面的技术累积,为将

来在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的应用拓展奠定基础。项目通过将信

/1954/ 基于集群计算的微纳材料性能分析与模拟仿真

息交互的拓扑结构移植到服务器上,构建基于无交换机架构

的计算集群,解决了交换机在集群计算中的效能瓶颈,提高了

信息交互效率,降低了成本和能耗,同时具有更好的扩展性能

。项目研究“第一原理计算”,利用高性能的集群计算能力

实现对微纳材料的性能计算和模拟分析,满足了材料分析过

程中密集计算的要求,提升了材料研究的效率,减少了材料实

验的难度和成本。项目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国内其他微纳

材料领域应用,将大大提高材料研究的效率,降低研发时间与

研发成本,推动超级计算应用模式创新和发展;可积累应用推

广方面的成功经验,下一步将推广应用至广州超算中心,为超

级计算机在广州地区的拓展与发展提供支持。可以弥补目前

广州在超算应用方面的不足。项目目前尚未获奖。

/1955/ 资管服务平台项目
资管服务平台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概述为全面推进《中国建设银行转型发展

规划》的落地实施,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整体规划,以

业务驱动为基础,以业务需求驱动为导向、以数据管制架构

建设为核心的滚动式开发方法,同时满足资管业务发展需要

和外部监管要求,确定了资管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目标。在

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推进工作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总行资产

托管业务部、信息技术管理部等多个部门的业务和技术人员

组成的项目团队,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率先在国内大型商业

/1955/ 资管服务平台项目

银行建立了企业级资产管理服务机制,为中国建设银行建立

了一个切合转型期发展、跨业务的服务平台,可支持转型期

多法人的业务发展,可高效、低成本处理巨量业务,以支持银

行资产管理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二、主要技术特点资管服

务平台基于组件化、微服务的设计思路,将原有的20余个孤

立异构系统整合为了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

了统一的外联服务组件,实现了外部机构和客户的直连接入

和自动化处理;基于服务接口与业务逻辑分离的设计理念,实

现了服务接入和输出的多样性和定制化,满足了客户的差异

化需求;基于技术组件与业务逻辑剥离的原则,自主设计和开

发了公式库、业务流程管理、批量操作编排等技术组件,实

现了业务流程和规则的灵活参数化配置;引入分布式缓存、

云技术、事件驱动、异步任务调度等技术,实现了直通式、

自动化的业务处理,保证了平台的高时效、高可用。1、通过

组件化、微服务设计思路,将20余个孤立异构系统整合为一

个系统;采用同一套底层代码,按照组件化的方式部署,对外

提供服务。2、构建统一的外联服务组件,实现外部机构和客

户直连接入的自动化处理,通过外联服务组件屏蔽了外部机

构和客户的不同而带来的变化,有效减少了系统的开发成本

,并提高了系统直连处理外部数据的效率。外部机构的直连

自动化处理有效减少了以往业务人员手工处理的环节,极大

的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3、基于服务接口与核心业务逻

辑分离的设计理念,通过对于文件格式、消息格式的映射配

/1955/ 资管服务平台项目

置,通过科目格式的可视化配置,通过报告中元数据的配置,

实现了服务接入和输出的多样性和定制化,能够快速的响应

客户的差异化需求。4、基于技术组件与业务逻辑剥离的原

则,自主研发了业务流程管理组件、批量作业编排组件、公

式库组件,实现了业务流程和规则的灵活参数化配置,极大的

缩短了资管服务平台应对资管业务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的响

应时间。5、基于分布式缓存等技术,实现高时效、直通式、

高可用的业务处理功能,降低服务器、数据库、网络的压力

。6、基于异步任务、调度引擎及分录模板、事件驱动设计

核算估值引擎,实现一键估值。三、主要业务特点资管服务

平台着眼于市场、立足于客户,一方面通过对内部业务流程

的优化、风控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升资管服务品质和效率;另

一方面,通过不断自发的系统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以业务需求驱动为导向、以数据管制架构建设为核心的滚

动式开发方法,同时根据我行的资管业务发展需要和外部监

管要求。1、灵活的流程管理,全面支撑组织结构的变化和业

务流程改造重构。按照业务重新梳理适合现代商业银行的组

织结构,支持再造的业务运营流程。2、统一集中的业务管理

,实现资源的共。平台整合全行集中、统一的业务管理,实现

对总分行资管服务业务的系统支撑,替代分行自有业务处理

系统,达到总分行一体的业务的资源、数据共享。3、高度的

自动化,提高系统运作效率提高,降低操作压力。功能实现自

/1955/ 资管服务平台项目

动化、电子化。大幅度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

成本。4、完善的安全控制,降低操作风险。通过数据权限及

岗位设置两方面提升系统安全管理水平。5、便捷的扩展增

值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四、社会经济效益平台自20

15年9月投产以来,自动化程度和处理效率、处理容量的提高

,大大减少手工操作,使业务部门能够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业

务营销。降低运营人力占用,在业务总量不变前提下,全行业

务运营岗位人员由240人降至80~100人。降低运营低值易耗

品支出,极大压缩全行业务纸质凭证单据输出,降低档案管理

压力。1、提高业务服务标准化、专业化水平该平台是中国

建设银行自主研发的系统,实现了全流程、直通式业务处理

,支持短信、邮件、传真多种交互通道,支持快速响应新产品

、新规则,在实现风险管控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

。2、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平台自动化程度和处理效

率、处理容量的提高,大大减少手工操作,使业务部门能够将

更多的人力投入到业务营销。大幅度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实

现实时的信息披露和查询服务。降低运营人力占用。3、提

升了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平台加大了对客户资管业务自助交易

支持,服务渠道包括企业网银、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电话

银行、个人网站、ATM查询、多媒体查询、短信通知、邮件

交互、传真交互、柜面等,形成完整资管业务服务链条,满足

了个人客户服务需求,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

/1956/ 指纹采集器
指纹采集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身份的识别已变

得越来越重要。在各种不同的身份识别方法中,利用活体指

纹来进行身份识别的方法的是一种举世公认的,既简学方便

,又安全可靠的识别方法,它可被广泛地应用在诸如金融、

证券、保险、网络信息服务等行业。以及单位执勤、通道控

制,物业管理等诸多领域,活体指纹采集器是指纹识别系统

的前端设备,是活体指纹身份鉴别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

份之一。该课题系由深圳市北大方正兴园指纹电子有限公司

/1956/ 指纹采集器

自行提出,并自行承担全部的研制任务。该课题中的主要技

术依据有:利用光学全反射提高指纹图象的对比度,利用特

殊的非共轴光学系统来校正因物面倾斜而带来的像面畸变,

在光学系统中的适当位置加入反射镜,既不改变系统的光学

特性,又能使整个系统的体积缩小。

/1957/ 淘宝试客联盟系统
淘宝试客联盟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大多数中小企业拥有的经销

商资源十分有限,同时,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财力、人力去进行

大规模的宣传和促销,尽管网络可以给企业带来海量的信息

和用户,但却很难实现精准营销的目标。通过这一全新的互

联网精准营销模式以及全新的价值服务,为会员提供上千种

最新款式的试用产品。试客联盟是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

用平台和专业的精准营销网站,专注于体验时代新营销模式

的运营和开拓,是一家专业以试用为媒介而进行的网络精准

/1957/ 淘宝试客联盟系统

营销和口碑营销的专业门户网站,试客联盟是通过试用营销

帮助商家打开知名度,为商品打开销路,同时为商家挖掘潜在

客户的一个精准试用营销推广平台。2、技术原理和性能指

标:该项目基于微软ASP.NET(C#NET4.0)+MSSQL架构开发

,性能与安全性先天就比PHP语言好很多,系统主要活动类型

:免费试用、折扣试用、红包试用、拍A发B等众多模式,另

附带收藏/流量优化,推广联盟、安全认证体系、微信公众号

集成、交流论坛、帮助中心、招商等子模块,系统默认内置

20多项增值服务,为商家提升商品曝光率和销量。3、技术的

创造性和先进性该项目除免费试用,折扣试用(购物返利)

,红包试用三大核心功能之外,还有几十项辅助功能,功能强

大。试用活动、收藏流量、商家中心、买家中心、系统控制

面板、会员中心、微信管理。集成自主开发的淘宝和阿里店

铺/宝贝自动收藏和流量客户端软件集成自主开发的全免手

续费自动充值软件(支持支付宝、QQ钱包、微信)集成微信

公众号或打包成APP(安卓和苹果)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目目前已达到同行先进水平,适用范围

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等领域,安全性可靠。ASP.NET(C#)+MS

SQL架构开发,C#是一种最流行、高安全、易维护、跨操作系

统、面向对象的高级强类型开发语言,通常C#和Java是企业

或银行级别指定的开发语言,(天生就比PHP高级多了),出

于安全考虑,我们采用C#语言开发商用的试客系统。5、应用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应用在多家互联网销售企业。6、

/1957/ 淘宝试客联盟系统

成果简介该项目包括APP、移动端、微信公众号和PC端展示

,免费试用体验营销是未来新零售+新营销非常重要的营销方

/1958/ 颂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系统V2.0
颂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系统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背景:《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

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到三通两平台,

其中的两平台就是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

务平台,宏观层面:教育信息化行业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

台有着强烈的宏观需求。,从微观层面:学校、教师、学生

/1958/ 颂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系统V2.0

、家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着强

烈的应用需求。二、研究目的与意义该项目研究的目的以教

师管理子系统为基础,以满足教育管理部门加强教师队伍建

设的需要,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管理。本系统通过网

络信息化手段,实施对教师的学历达标管理、学力提升管理

、进修培训管理、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和进行教育行政干部和

校长培训管理、班主任培训管理等。本系统建立继续教育网

络学习资源库,为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提供全员参与的网上

学习培训信息平台,构建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学习培训、资

料查询及网络互动的现代信息化继续教育机制。网上学习、

培训、检测过程和结果,由系统自动记载生成,为教育管理部

门评价区域、学校、校长、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提供有效数据

。三、创见与创新(1)支持来自各种终端的千万级用户使

用和访问。(2)科学采用云计算技术,适用“大数据”处理

。(3)采用多平台间接口及数据交互技术,满足了平台内及

平台间海量资源、数据的交互。(4)采用Oracle+wcf+显示

层技术,跨平台软硬件及多技术融合技术,支持各类主流终端

访问等。四、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投资拟28万

,达产后年收入达300万,年利税达120万,打造武汉科技文化

融合品牌,提供就业岗位达300余个。存在问题:云盘升级迭

/1959/ 采空区自然发火动态预测方法及可视化软件开发
采空区自然发火动态预测方法及可视化软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利用小型程序升温实验装置及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

台,人为建立理想的实验条件,研究煤的内在氧化自燃特性,

获取实验数据,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结算和计算机模

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煤自燃发火特性参数相关性与数

学模型,采空区自然发火动态预测方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

开发煤自燃发火过程计算机模拟软件平台和采空区煤自然发

火动态预测三维可视化系统软件。

/1960/ 基于数据监测的城市管网监控系统的物联网水表
基于数据监测的城市管网监控系统的物联网水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科学技术要点:本项目应用到水计量产品,涉及

超声波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服务器技术及

互联网技术;2、目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项目的目的是

研制一种时差分辨率达9.25ps,能够地理定位,无线传输用户

用水数据,可上传每10分钟的累计用水量,可同时监测用户用

水的温度、压力、水质TDS、PH值、余氯,实现分区计量的水

表;3、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指标、技术特点)产品特点:1

)轻松安装,使用简单,2)维护方便,信号稳定,3)电力持久,智

/1960/ 基于数据监测的城市管网监控系统的物联网水表

能抄表,4)远程可控,实时预警,5)海量存储,多阶水价6)全面

数据监测,地理定位;7)自主芯片,高精度计算

/1961/ 北大众志-863 CPU系统芯片及网络计算机
北大众志-863 CPU系统芯片及网络计算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北大众志-863CPU系统芯片,采用国际先进工艺(0

.25μm,0.18μm)流片,0.25μm工艺芯片主频为200MHz,0.18μ

m工艺芯片主频为300MHz。北大众志-863CPU系统芯片内部集

成了32位定点微处理器、64位浮点协处理器,以及北桥芯片

、南桥芯片、网卡芯片的核心功能。该芯片已经开始大批量

生产。该芯片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功能最

完整的CPU系统芯片(800万晶体管),该CPU芯片的体系结构

、指令系统、集成电路IP核、芯片的前后端设计、系统软件

/1961/ 北大众志-863 CPU系统芯片及网络计算机

、支撑软件均为自行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962/ 企业数字扁平化管理
企业数字扁平化管理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8101147410
专利授权日期
2022-04-26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1962/ 企业数字扁平化管理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

  企业数字扁平化管理采用创新的软件架构破解了ERP

系统的“信息孤岛”,将企业的生产工艺与信息技术融合为

集成数据,使部门“收集、分析、决策、计划、执行、整改

、考核”的管理职能精简为“执行、整改”,实现企业的扁

平化管理并在转型第一年为企业创造上年度产值3~5%的新

增利润。

  企业数字扁平化管理通过对企业资产信息的集成数据

运维,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劳动生产力,为制造企业管理

软件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种扁平化管理的解决方案,为企业

未来的AI应用奠基了标准化数据基础。

  项目核心创新点:

  本项目提供一种按工艺流程组织生产的企业通用管理

软件,以及通过管理咨询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软件落地模

式。

  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管理咨询在产品工艺分析基础

上,对数据化工艺参数进行不同行业产品资源信息进行数据

标准化,通过识别代码建模组合成标准化集成数据,构成生

产工艺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企业数据化运维,为企业数字设备

运维与AI应用提供了数据标准化的技术保障。

  企业全流程管理,通过售前合同评审,对完成销售合

同所需生产资料与供应方履约资质验证的合同管理、完成生

产所需设备与工装模具的产前预检管理、根据库存生产资料

/1962/ 企业数字扁平化管理

的动态信息,对自制件生产流程中各工序进行预排产的计划

管理。当自制件生产资料齐备时,根据系统的动态信息对生

产流程中各生产工序下达生产计划,系统对该计划的全流程

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动态整改的管理及其

全员数据化绩效考核,及该自制件相关的办公、工艺和财务

的管理。

  合同评审,合同评审是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部

分,数字扁平化管理软件基于标准化集成数据,根据企业当

前的各类资源信息数据,对评审要素进行动态的模拟运算,

有效缩短了销售合同的执行周期并提高合同的履约率。根据

销售合同的物料需求数小时内落实外购件、外协件的采购合

同;在采购合同的基础上,对每个“自制件”生产流程中各

生产工序所涉及的资源需求及其资源现状,进行预检管理与

产能分析和生产预排产;基于采购合同的当前价格对销售合

同中产品销售价格进行动态分析。

  扁平化管理:基于合同评审的以生产工序为单位的生

产计划管理,将各部门的“收集、分析、决策、计划、执行

、整改、考核”管理职能,精简为“执行、整改”。企业从

垂直管理转变为扁平化管理,消除了部门间的“信息孤岛”

,精简冗余人员,通过标准化管理减少企业的内耗,提高企

业的管理效率。

  动态计划管理:软件系统的“分析、决策、计划”管

/1962/ 企业数字扁平化管理

理功能,以合同评审的计划执行结果为依据,对销售合同中

每个产品的自制件生产流程中生产工序及其生产设备所需资

源,进行动态分析与动态决策和动态调整,进行动态的产能

分析与计划管理。

  强化工艺管理:工艺是设计图纸与生产的桥梁,工艺

管理是国内制造业最薄弱的环节。通过对产品生产流程的分

解,将每个自制件所需的资源量化到相关部门和生产岗位,

系统通过生产设备、工装模具、生产计划、执行流程、质量

控制、绩效考核的闭环管理机制,为工艺管理在ISO:质量

管理体系下运行,建立了常态化的保障体系。

  动态整改:系统对下达计划在全流程执行过程中任一

环节因故发生异常,系统即发出警示并启动整改程序,将整

改结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自制件生产流程的生产计划数

、工作时间、质量控制等生产要素的量化设定,将劳动力成

本量化到个人并自动生成薪酬表,实现对全员数据化绩效考

核功能。改变了传统的企业数据统计与工资计算方式,避免

因薪酬计算不当而引发员工对公司的负面情绪。

  财务动态管理:工艺分析将成本控制精准到每一个自

制件的各生产工序,形成对单一产品的动态成本核算,将企

业成本控制从期末成本核算,转为产前的预期成本控制。成

本管理的透明化,维护了财务制度真实性及其合规管理。

/1962/ 企业数字扁平化管理

  项目详细用途:

  项目通过管理咨询、项目实施等配套服务,确保企业

数字扁平化管理模式能与企业的管理现状匹配落地。

  管理咨询,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工艺分析,在对企

业各类资源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同时,对信息属性的真实性与

量化准确性进行审核并对企业的数据质量负责。通过企业资

源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对企业上年度存在的管理问题及其生

存原因进行咨询服务。

  项目实施,企业扁平化管理转型是在管理咨询的资源

信息数字化基础上,企业通过扁平化管理软件在扁平化管理

体系下进行一月的试运营,对数据质量进行验证、检查系统

的智能决策与统一计划管理和过程管理功能与企业的匹配情

况,诊断企业当前的生产瓶颈与生存原因。

  数据员模式,为解决软件公司与用户企业对系统管理

员稳定性的共同痛点,项目公司通过委托高等院校,对数据

员进行横向思维模式的素质培养,并通过学员实习期参与企

业的管理咨询与项目实施,为企业免费推荐经过培养的数据

员操控数字扁平化管理软件,降低企业的项目实施成本。

  预期效益说明:

  预期效益说明:

  软件销售收入(万元):第一年800;第二年2,150;

第三年6,800

/1962/ 企业数字扁平化管理

  软件服务收入(万元):第一年80;第二年232;&#

160;第三年960

  实施企业数(家):  第一年8; 

第二年22;  第三年72

  市场规模:目标客户设定为年产值在4000万元至二亿

元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数据,全国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7,342,000家,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

业1,468,400家,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378,000家。

/1963/ 气象档案信息网络构建初步方案及档案库房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气象档案信息网络构建初步方案及档案库房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规范标准、加强

系统软硬件设施、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注意信息的

安全性,并将现代化技术和科学手段运用于档案库房管理工

作中,促进气象事业现代化的建设顺利进行与发展。技术方

案和进度安排如下:1.实现档案室的温湿度自动记录。2.实

现文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3.数字化原有馆藏的传统载体的

档案,也就是扫描、加工以及处理馆藏的传统载体档案。包

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所有库藏的

/1963/ 气象档案信息网络构建初步方案及档案库房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档案资料,建立完善的电子数据库。4.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的气象档案信息。5.实现接收、传递储存、提供利用气象档

案信息一体化。6.实现高度共享气象档案信息,可以通过网

络在线查阅档案馆开放的档案,超越时间、空间、文件数量

的限制,同时也可以更具不用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1964/ 信息中心网络问责机制和评价方法研究
信息中心网络问责机制和评价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信息中心网络使用内容名字驱动的路由和路由器缓

存数据来解决IP网络存在的流量激增和移动性问题。但从安

全角度,信息中心网络面临诸多威胁,如DDoS攻击、内容污染

攻击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确认攻击责任方,

并对其采取措施。只有解决了问责问题,才能根本上降低攻

击发生概率。信息中心网络的路由、缓存等特点使其他领域

问责机制在此不适用。因此,亟须对信息中心网络问责问题

展开研究。本项目围绕问责机制设计和问责性模型评价两个

/1964/ 信息中心网络问责机制和评价方法研究

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项目将综合运用应用密码学、代数编码

、图论等基础理论,从数据请求和网络服务两个角度设计可

问责安全机制,并使用仿真平台和实验床进行测试验证。项

目也充分权衡问责性与隐私的负相关关系,设计两者同时保

障的机制;项目还采用基于状态的模型方法对问责机制定量

评价,为机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项目成果不仅为解决信息

中心网络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还极大促进其

他领域问责问题研究。

/1965/ 在网络融合发现过程中对网络节点发送方式的优化方法
在网络融合发现过程中对网络节点发送方式的优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移动AdHoc网络网络融合场景

下,网络节点发现过程中对网络节点发送方式的优化方法。

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发送效率不高,发现概率低、发现时间长

的问题。其实现方案为:发送节点将空闲数据时隙划分为若

干个微时隙;发送节点产生第一个复帧的基本方向序列;根据

第一个复帧的基本方向序列,在当前空闲数据时隙的每个微

时隙发送发现包,并判断当前复帧的操作是否完成:若完成

,则继续当前复帧下一个空闲数据时隙的发送操作;否则,判

/1965/ 在网络融合发现过程中对网络节点发送方式的优化方法

断发送节点是否完成所有复帧的操作:如果未完成,则在下

一个复帧继续发送;如果完成,则发送工作结束。本发明提高

了节点发送效率,增大了节点发现概率,减少了节点发现时间

,可用于网络融合。

/1966/ 一种调度时可重构硬件资源的描述方法
一种调度时可重构硬件资源的描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调度时可重构硬件资源的描述方法,先在基于

一维器件构建的可重构计算模型基础上,以资源轴为横轴,以

时间轴为纵轴建立R-T坐标系,可重构硬件任务描述为Ti形成

任务区域,再识别R-T坐标系中正在执行任务的边界,初始时

,R-T坐标系中存在三个边界,一个任务获取资源之后,就会在

R-T坐标系中占用一个矩形区域,进而引入新的边界,这些边

界成为其它待调度任务放置的约束,任务放置时必须至少使

其底边以及左边或右边之一紧靠已经存在的边界,然后由任

/1966/ 一种调度时可重构硬件资源的描述方法

务边界图映射生成对应的边界节点图,再用边界表数据结构

图对边界节点图进行描述,最后实现任务调度,本发明具有信

息记录少,维护程序简单,调度时查找时间短的优点。

/1967/ 高效鹏路客户订单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高效鹏路客户订单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销售订单管理系统,包括:客户资料模块、产品模

块、销售订单模块、应收回啟模块和数据库管理模块,客户

资料模块用于客户基本信息的录入与维护,产品模块用于产

品的库存量管理和销售单价管理,销售订单模块用于新销售

订单录入和往期销售订单管理,所逋应收回款模块用于统计

应收客户、显示应收金额和计算应收到期日,数据库管理模

块用于存储其他各模块的相关数据。销售订单管理系统的技

术服务通过对客户信息、产品信息、销售订单及应收回款的

/1967/ 高效鹏路客户订单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管理,能全面合理的管理企业进销存情况,并能及时跟进应收

,提高回款效率。

/1968/ 集成电路多功能集成分选系统
集成电路多功能集成分选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集成电路多功能集成分选系统能够实现电性能测试

、视觉检测、编带一次性完成的功能,其优点的集成度高、

速度快、生产周期短;采用重力式结构,被测电路的流转动力

为天然重力结合加速装置,可保证整机结构简洁,制造成本大

大下降,运行稳定性较高,维护工作量很小。能够满足现有主

流测试机的直扣需求,可实现高频、大电流等测试需求,通用

性好,结构简单,维护方面,价格上非常具有竞争力,非常适应

于8个PIN及以上管脚数电路的测试和编带生产需求。

/1969/ 乌鲁木齐地区新闻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乌鲁木齐地区新闻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主要完成单位:乌鲁木齐晚报社项目概要:本平台

建设的新闻采编系统主要用于报社新闻采集、加工、稿件传

送、版面制作的流程管理,以及报纸印前生产监控与新闻采

集加工的集成管理。稿件的编辑、审校、签发组版,图片的

扫描、制作、签发,大样的划版、组版、审清样、签大样的

整个生产环节,都可由采编系统来统一管理。该产品综合了

晚报人多年在报业出版业领域的工作经验与成果,采用了最

新的开发技术以及非常友好的可视化界面,同晚报的组版软

/1969/ 乌鲁木齐地区新闻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件飞腾紧密结合,协同工作,在保证易操作性的同时,为用

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流程更加简单安全,丰富了编辑器的

功能,与图片处理流程、信息仓储系统、电子新闻发布系统

融为一体,构成了晚报报业数字资产管理(DAM)系统方案

。项目研究水平:国内先进水平。

/1970/ 车路协同环境下面向主动安全的信息服务
车路协同环境下面向主动安全的信息服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道路运输辅助活动
技术详情

  借助车路协同信息服务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作为提

升道路交通安全和出行效率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

学者、专家、工程实施部门和政府的重视。本成果,基于智

能网联汽车系统,结合车路协同信息服务技术,对提升城市交

叉口道路交通安全的主动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

研究了车路协同环境下危险状态的采集、提取与状态空间形

成方法;接下来,结合安全主体的主客观行为模型,研究了给

定道路交通环境和危险状态下的风险评估机制;随后,结合当

/1970/ 车路协同环境下面向主动安全的信息服务

前的通信环境和交通流态,设计了适合特定风险条件下的通

知消息传播方式;最后,研究了不同风险等级下的主动安全控

制策略。本成果设计了能提升交叉口道路交通安全的一整套

智能网联汽车主动安全信息服务机制,减少了交叉口交通事

故的发生,并最大程度保障了相关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

和行人的出行安全,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从理论研究向实际

应用的快速转化。通过在路政部门及相关产业领域的成功应

用,证明了本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显示了本成果可观的经

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1971/ 基于非可信认知用户协作干扰的安全传输方法
基于非可信认知用户协作干扰的安全传输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可信认知用户协作干扰的

安全传输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时分机

制,分为两个阶段实施。两个阶段分别对应授权用户的第一

跳和第二跳传输。在每一个传输阶段,授权用户占用部分时

隙来传输授权信息并且选择一个认知用户来产生干扰信息以

协助其安全传输;同时此阶段的剩余时隙会分配给认知用户

使用。在本发明中,我们最优的选择两个协作认知用户并分

配其传输时隙以最大化认知用户的传输速率同时保证授权用

/1971/ 基于非可信认知用户协作干扰的安全传输方法

户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证明本发明与传统的单认知用户协作

方案相比,可以提高授权用户的安全中断性能及认知用户的

平均传输速率。

/1972/ 采智企业IT服务运营管理系统V1.0
采智企业IT服务运营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通过对云计算、虚拟化、身份认证、负载均

衡、服务监控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分析,为系统的设计实现提

供技术支持。1、利用VMwarevSphere对IT资源虚拟化,构建

数据中心和基础平台,为后续平台的优化改进、功能扩展、

运营管理系统的实现提供基础;2、通过基于VMwarevRealiz

eAutomation技术,实现IaaS服务的运营管理系统,使多用户

多子系统的云平台运营管理系统对用户统一管理,实现用户

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实现云平台网络虚拟化管理;3、

/1972/ 采智企业IT服务运营管理系统V1.0

为保障云平台运营系统的服务响应和处理能力,在web层、子

系统服务器层,采用多层负载均衡处理模型,为云平台服务提

供分布式处理。

/1973/ 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将智能电能表整机故障分析和元器件级失效

分析技术引入智能电能表的质量监督检测工作中,结合国内

外对于电能表相关可靠性技术以及国家、行业和国网公司技

术标准中针对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检测的全性能试验要求以

及智能电能表现场典型故障原因分析结果,形成一套从可靠

性专业角度出发的智能电能表质量筛查评价方法,并且结合

现场典型故障分析不断完善评价方法的内容,形成智能电能

表质量可靠性提升的闭环技术评价体系,在智能电能表装用

/1973/ 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前的检测中发现智能电能表的影响现场可靠运行的质量问题

,从而避免智能电能表在客户端出现故障而影响用户正常使

用,影响计量计费等影响的事件发生。在国内具有开创性意

义,使实验室不仅能检出问题,且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

能更好的在技术上引导电能表生产企业持续提高智能电能表

质量,并为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起草、修订提供技术依据

/1974/ 超小型车载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超小型车载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超小型车载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应急

通信和实时通信的要求而提出的。为了实现超小型车载移动

卫星通信系统在各种环境下进行的实时通信,我们结合现代

雷达技术将相控阵电扫技术引入卫星通信中,采用空间波束

合成技术,以满足使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技术水平:超小

型车载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的特点是体积小(ф1200×26

0mm),重量轻(50Kg),成本低,机动性好(可安装在越

野车上)。为了实现低轮廓本公司引用了相控阵电扫技术,

/1974/ 超小型车载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利用两个天线实现空间波束合成。从而显著降低天线高度;

为了减轻重量我们采用了微带天线技术,但是微带天线的特

点是带宽窄,效率低,为此我们又采取了空气微带技术和分

量合成技术使微带天线的效率达到了55%,带宽达到500MH

z;在控制方面采用了波束扫描控制等成熟技术使成本大大

降低。

/1975/ 数字化双驱动功率模块研究与应用
数字化双驱动功率模块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为贯彻执行节能降耗、提高家

用空调效率,可采用变频技术。功率模块是空调变频板中的

关键部件,掌握其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国际国内的

功率模块集成度不高,本项目旨在开发集成MCU、整流桥、部

分有源PFC、压缩机IPM和风机IPM的数字化双驱动功率模,提

高空调变频板的性能及可靠性。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创

新设计的数字化双驱动功率模性能指标满足企标要求并高于

国标要求;使得空调电控板元器件数量减少30%以上、体积尺

/1975/ 数字化双驱动功率模块研究与应用

寸减少20%以上;成本降低60元以上。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本项目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创的、国际领先

的、集成MCU、整流桥、部分有源PFC、压缩机IPM和风机IP

M的数字化双驱动功率模,填补国内空白。申请或授权的数字

化双驱动功率模块相关发明专利6项。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已经完成产品小批量试产,经检测

,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且比没有该技术的同类产品安全

性显著提高,可以大范围推广。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数

字化双驱动功率模块的特性参数是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指标

,因此,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由于数字化双

驱动功率模块所要测试的参数种类较多且部分参数难以捕捉

,因此,目前针对数字化双驱动功率模块测试方面的相关研究

很少,关于数字化双驱动功率模块的国家标准还没有颁布,我

们就此立项并依据功率半导体器件测试的国内外标准,对数

字化双驱动功率模块一些主要参数的测试进行研究。对于此

项研究,涉及到的学科领域较多,在技术上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需要不断完善。⑥在2011年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组织的技术鉴

定工作中该技术被评为“国际领先”水平。

/1976/ 一种跨区交直流联网安全稳定协调控制措施实时量化方法
一种跨区交直流联网安全稳定协调控制措施实时量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专利为国家863计划“提升电网安全稳定和运行

效率的柔性控制技术”(2011AA05A119)系列成果之一,属

先进能源技术、电力系统控制领域。我国能源资源与用电需

求在地理上的逆向分布特征,决定了我国电网发展必须走远

距离、大规模输电的道路。大规模、远距离输电格局在解决

大型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消纳等问题的同时,给电网安全稳定

控制带来巨大挑战,依靠传统安全稳定控制,1个容量为8000

MW的直流输电工程闭锁故障后将导致直流送端电网损失600

/1976/ 一种跨区交直流联网安全稳定协调控制措施实时量化方法

0MW的发电、直流受端电网损失5000MW的负荷,且存在因失配

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导致重要交直流输电工程输电

能力受限、清洁能源无法有效消纳,电网运行效率难以有效

发挥。因此,传统的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在提高电网安全稳定

水平、输电能力和运行效率等方面的控制能力有待提升,无

法适应未来特高压交直流大电网复杂的网架结构和多变的运

行方式及不确定的扰动/事故形态,需要寻找能应对复杂大电

网多种问题、替代或减少切负荷等“硬控制”的新的电网安

全稳定控制技术,基于此提出了本专利,也是本专利需要解决

的关键技术问题。本专利根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发展特

点及其新能源消纳的迫切需求,基于高效的跨区交直流协调

控制方案,创新性的提出一种跨区交直流联网安全稳定协调

控制措施实时量化方法。本专利已成功应用于世界上规模最

大的跨区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示范工程中,有效提高了特高

压跨区交直流协调控制能力。本专利针对跨区交直流混联电

网安全稳定运行特征及控制规律,结合合理的分层分级交直

流协调控制系统配置方案和高速可靠的安全稳定控制专用通

信网络,创新性的提出了跨区交直流协调控制措施实时量化

方法,实现基于电网关键状态特征响应变化的安全稳定协调

控制高效可靠运行。本专利的应用对于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

范围内优化配置、缓解华中地区用电紧张局面、解决西北风

电/光伏清洁能源和西南水电窝电问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进一步促进我国电网技术升级以及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1976/ 一种跨区交直流联网安全稳定协调控制措施实时量化方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专利技术成功应用于华中电网,

不基于仿真计算模型、不依赖于特定故障形态协调控制措施

实时量化的关键性难题,大大提高了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的适

应性、灵活性和可靠性,提高特高压交流通道输电能力18%以

上、提高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能力19%。本专利技术已

成功于2014年5月在华中电网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可同时

协调控制9回直流的跨区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示范工程,201

6年又成功推广应用到新建成的酒泉-湖南±800千伏特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晋北-南京±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

电工程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中,后续将进一步推广应用到陕

北-武汉±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为提高电网

安全稳定水平和运行效率、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发挥更大

作用。不仅切实的将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更为保障我国

能源战略实现做出了扎实的贡献。该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特高

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的送受端电网安全稳定防御中,还可以推

广到局部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大规模新能源集中输电

系统、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以及柔性直流电网输电系统的安全

稳定控制领域。

/1977/ 车端网络通讯与信号传输电连接器
车端网络通讯与信号传输电连接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产品是一种使用在列车车辆上的车端网络通讯与

信号传输电连接器,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的重要性相当于人的

神经系统,担负着对车辆运行状况的监视、诊断,并传递控制

所必须的信息;如车辆的空气制动、门、空调和轴温的控制

及检测,车辆重联控制等;目前随着我国列车车辆技术的飞跃

发展,车辆的功能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所需实

现的电路传输越来越复杂;这就对电连接器的小型化、集成

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产品根据客户实现的功能、使用环

/1977/ 车端网络通讯与信号传输电连接器

境及安装要求而进行全新定制设计开发。该电连接器安装在

重庆轻轨运行车辆车端位置,长期在车外强振动的环境下连

续运行,用于各个车厢之间网络通讯与控制系统之间的电气

连接,具有高的可靠性及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是保障列车车

辆正常运行的重要和关键部件。主要创新点1.插头与插座连

接时,采用快速推拉锁紧连接。因该连接器装配位置靠近车

体挡板,连接器的操作空间有限,若使用传统的卡口或螺纹连

接,其操作受限,需要将旁边的连接器取下后,才能操作该连

接器;连接器采用推拉锁紧方式后,操作更高效与安全。2.采

用网络通讯模块与信号接触件集成的方式;连接器将用于网

络通讯的模块,与原信号接触件一起集成在一个连接器内部

,在保证网络通讯性能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了连接器的个数

,节约安装空间;同时也方便了维护检修工作。3.考虑到连接

器芯数较多、又有单独的网络通讯模块(每个模块8针),安

装板制造精度不容易保证各个孔位的位置度;对安装板采用

对称结构设计,插头、插座使用同一安装板,较好的解决了由

制造精度偏差而导致的对插错位问题。4.信号接触件采用定

向装配结构,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克服了安装空间狭窄连

接器外形受限等实际情况,又保证了插合的可靠性。通过以

上的设计方案,满足了客户提出的各种功能要求。主要性能

指标芯数:47芯+4(网络模块)环境温度:-40~+125℃相

对湿度:90%~95%额定电压:220VAC/网络模块50V额定电流

(Max):10A(Φ1.5)、5A(Φ1)绝缘电阻:≥2000MΩ(常

/1977/ 车端网络通讯与信号传输电连接器

态),≥200MΩ(接线)接触电阻:≤2.5mΩ(Φ1.5)、≤5mΩ(

Φ1)耐压:AC2000V/网络模块750V防护等级:IP67重庆市长

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国内跨座式单轨交

通线路—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上已批量使用本产品。目前

该车型已在重庆各条轻轨线路上运行,情况良好。根据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和

国家发改委《轨道车辆产业发展政策》,重庆市长客城市轨

道交通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加快轨道车辆制造步伐,且根据重

庆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到2050年,重庆共需5220辆(节)轻

轨车,其设备投入起码超过400亿元,按每辆售价1000万元计

算,在重庆未来的轨道交通建设中,仅车厢采购就可提供500

多亿元的订单。公司十分重视对产品和公司本身形象的宣传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利用电视、杂志、网络等各种传播途径

并积极参加各种展览会、交易会等多种形式对“永贵”连接

器品牌进行了宣传。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产品制造工艺水平,

扩大生产能力,来满足市场需求。

/1978/ 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单片机操作系统实现方法
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单片机操作系统实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单片机操作系统

实现方法,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代码,使用Keil公司的编译器

进行编译生成二进制执行文件。该方法首先定义了消息结构

类型和消息结构类型的数组作为消息队列;然后设计了消息

存取函数实现消息队列的先进先出功能;最后主函数无限循

环读取消息,并根据消息值调用相应的任务处理函数,待任务

处理函数返回后进行下一次循环。在本单片机软件系统中,

先存入的消息先被执行,实现了抢占式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功

/1978/ 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单片机操作系统实现方法

能。使用本发明设计单片机软件任务,各任务函数仅在接收

到相应的消息后执行相应的程序,执行完成后返回,其他时间

该任务处于暂停状态,此时可以执行其他任务。在设计单片

机软件系统时,可以设计多个任务处理函数来完成不同任务

,也可将复杂的任务分为多个层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实现单片机软件的多任务运行,使编写的代码结构简洁、层

次分明和容易维护,软件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1979/ “乒乓球”辅助交互系统关键模块开发
“乒乓球”辅助交互系统关键模块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横向合作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

括:1.利用微软公司的kinect平台,对乒乓球运动的行为进

行了有效分析,对标准的分阶段运动动作进行实录,并和普通

用户行为进行了有效对比纠正。2.比较研究了wii中乒乓球

运动与kinect的平台上乒乓球运动的差异,为kinect平台二

次开发提出了建议。3.利用动作捕获工具对用户交互行为进

行了定向捕捉,并对运动行为模型进行反馈优化。4.提出了

利用移动平台实现在专业运动员辅助训练的建议,并为后期

/1979/ “乒乓球”辅助交互系统关键模块开发

应用开发提出了科研分析。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

项目负责人:张浩项目组成员:张浩结题时间:2014年6月

20日

/1980/ PCT-1A、1B型电磁反馈式宽带磁探头
PCT-1A、1B型电磁反馈式宽带磁探头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磁探头是一种测量弱磁场的传感器。它具有灵敏

度高,响应频带宽,稳定性能好,信噪比高等特点,主要用

于磁偶源频率测深法,也适用于电偶源频率测深法,音频大

地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等需要测量弱磁场的物探

方法,是提高仪器灵敏度和加大勘探深度的关键部件之一。

该探头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其提高性能的关键是合理选择磁

性材料和参数,提高磁电转换效率,特别是采用带校正网络

的电磁复合反馈系统,使探头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并使其具

/1980/ PCT-1A、1B型电磁反馈式宽带磁探头

有平直的幅频特性。

/1981/ 西宁地区农村信息化科技培训教学网及资源库建设
西宁地区农村信息化科技培训教学网及资源库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构建《农村信息化科技培训教学网》,为新型农民

建成培训、学习信息技术和应用信息技术发布农产品的基地

,使广大新型农民通过“信息化培训教学网”,学习更多的

信息化科学知识。同时为农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快、

准、新”信息服务,扩大信息来源的范围,拓宽信息采集的

渠道,注重服务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用性。加大信息

资源的整合力度,采用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多手段、多层

次传递给农民,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各层次信息资源,农业

/1981/ 西宁地区农村信息化科技培训教学网及资源库建设

网站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强化信息发布工作,采取形式多样

的方法,有效地推进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教学网站经过两

年的测试,运行正常、传输流畅,主题明确,定位准确,界

面友好。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方便、简捷、快速的

信息化学习平台,有效地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发展。该项目

完成的资源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贴近我省实际,采用

成熟的技术处理手段,为西宁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

力的支撑。资源库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图像压缩和存储技术

,利用斑点噪声数学处理方法有效的提升了音视频品质,高

效的压缩比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网络传输提

供了技术保障。整合西宁地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建成西宁

农业科技信息网及后台管理系统,建立信息收集、处理、传

播、应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一个

以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为核心,区(县)乡镇村逐级相连,

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园区、种养殖大户等市场竞争主体为

基层的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

与通讯工具,开发管理系统、采编发系统、视频点播系统、

供求信息发布系统、价格行情分析系统,建立农村信息化教

学网,培育一支从自上而下的强大的信息员队伍,方便、快

捷、最大限度、多手段、多层次地为农民提供“快、准、新

”的信息服务,有效地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1982/ 一种焊接转子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一种焊接转子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残余应力是指工件在不承受外力的情况下,存在于

工件内部并且保持自平衡的应力。焊接转子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焊接过程中的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会导致焊接接头

发生不均匀的塑性变形,最终会在焊接接头区域形成一个残

余应力场。残余应力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转子承载能

力降低、结构稳定性下降、应力腐蚀及使用寿命下降等。因

此全面的了解焊接转子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对于提高电站运

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通常

/1982/ 一种焊接转子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机械法。物理法又称无损测量法,是

根据材料的某些物理性能受应力的影响发生变化的原理,通

过测量材料的某些物理参数的变化计算残余应力的方法。物

理法包括X射线衍射法、中子衍射法、超声波法、磁性法等

。机械测量方法属破坏性测量,也称应力释放法,在释放应力

的同时,用电阻应变片、机械应变仪、栅线、光弹、表面脆

裂涂层等方法测得其相应的弹性应变量,再反推出原有残余

应力的大小。机械法包括小孔法、轮廓法、逐层钻孔法、环

芯法、逐层剥削法、裂纹柔度法等。相比物理法,机械法的

费用低廉,设备相对简单,实用性强,因此得到了更为广泛的

应用。目前国内测量焊接转子通常采用环芯法,也有采用环

切法、X射线衍射法和小孔法等。然而这几种方法只能测量

转子表面的残余应力,不能够测量其内部的残余应力。而且

上述提到的大部分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都只能够测量厚壁工

件的表面残余应力,能够测量厚壁工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方法

目前只有少数几种,这些方法主要有中子衍射法、深孔法、

裂纹柔度法、逐层剥削法、轮廓法、阶梯孔法、局部去除盲

孔法等。在这些方法中,中子衍射法测量所需的设备非常昂

贵,而且不能测量尺寸较大的试样。裂纹柔度法和逐层剥削

法只能测量均匀平面应力状态的残余应力,不适合测量存在

较大梯度的焊接残余应力。而阶梯孔法和深孔法在测量过程

中,需要将测量点周围的材料去除掉,因此只能测量单点残余

应力沿厚底方向的变化,不适合测量一个平面区域内残余应

/1982/ 一种焊接转子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力的梯度变化。而轮廓法只能够测量垂直于测量面的应力二

维应力分布,也就是只能测量焊接转子的环向残余应力,不能

测量其轴向残余应力。局部去除盲孔法能够测量转子内部的

残余应力分布,但是其测量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测工件的变形

情况,以控制因应力释放导致的误差,测量所需设备比较复杂

,测量比较繁琐。此外,这些能够测量厚壁工件内部残余应力

的方法中,除轮廓法之外,其余方法的测量结果均为残余应力

在一条直线上的分布曲线,不能得到整个转子截面上的残余

应力二维分布云图。而残余应力的二维云图能够清楚明了的

表明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让科研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更方便的了解残余应力的分布趋势,寻找高值应力区域,了解

工件的薄弱环节。因此残余应力的二维云图分布是一种比一

维曲线分布更加先进的表示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测量

焊接转子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该方法能够测量焊接转子的

表面和内部残余应力,并能够得到焊接转子在整个截面上双

向残余应力的二维分布云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测量

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将焊接转子测得的残余应力

数据进行插值和图形处理后得到了残余应力在焊接转子截面

上的整体分布,更好地反映了焊接转子残余应力的分布,降低

了测量结果读取的难度。本发明涉及相关专利3篇,相关论文

包括国际期刊论文5篇,国内期刊论文2篇。

/1983/ 恒泰989
恒泰989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恒泰989”是广西恒茂农业

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交系“HS892”与“HS4871”杂交配组

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母本“HS892”是用先达902与丹59

8变异株杂交后作为基础材料,用系谱法经连续株选自交6代

育成的玉米自交系。父本“HS4871”是以苏湾硬粒综合种与

先达901杂交后作为基础材料,用系谱法经连续株选自交6代

育成的玉米自交系。2018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玉2018044号”。二

/1983/ 恒泰989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属生物农业技术领域。技术原理:通

过自主创新育成的玉米自交系配组测交,选育出综合抗性好

、产量高、生育期适宜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推荐参加广西玉

米联合体试验,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熟化品种的高产高

效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促进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1.自

主育成玉米自交系“HS892”与“HS4871”。2.以“HS4871

”为父本与两系不育系“HS892”测交,并复测、株行产比试

验、海南冬繁、试制种、产量比较试验,育成农艺性状好、

杂种优势强的新组合“恒泰989”(参试名GY826),于2016

年参加广西联合体试验。3.2018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

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西全区种植。4.开展高产栽培、

安全制种技术研究,建立技术服务平台,在广西全区大面积推

广应用。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高产稳产:2016年参

加恒茂联合体区域试验春季平均亩产566.5千克,比桂单162

增产12.5%,增产点次100%;秋季平均亩产569千克,比桂单16

2增产8%,增产点次85.7;春秋两季区试平均亩产567.8千克,

比桂单162增产10.2%,增产点次92.9%。2017年参加恒茂联合

体生产试验春季平均亩产559.8千克,比对照平均增产1.6%,

增产点次75%;秋季平均亩产525.6千克,对照种桂单162增产

6.4%,增产点次87.5%;春秋两季生试平均亩产542.7千克,比

对照桂单162增产4.0%。增产点次81.3%。2.综合抗性好:田

间调查大斑病1~3级,平均2级,小斑病1~3级,平均1.6级,纹

枯病2%,粒腐病0.5%,茎腐病0%,锈病1~3级,平均1.8级,青枯

/1983/ 恒泰989

病0.1%,丝黑穗病0%。抗性鉴定结果: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

病,中抗纹枯病、病情指数为42,中抗穗腐病、平均病级4.7

,感南方锈病,中抗茎腐病、发病率为10.3%。四、技术的成

熟度已于2018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可在广西种植

。注意防治小斑病、南方锈病。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本

项目成果“恒泰989”目前仅在小范围内示范种植,尚未大面

积推广应用。要进一步挖掘品种特点和优势,细化市场运作

,加速新品种在西南玉米种植各省推广应用。同时需加强对

优质玉米自交系的配组利用,获得更多更好的中间材料进行

穗型与抗性改良工作,选育更多高产多抗型玉米新品种。六

、历年获奖情况无

/1984/ 丽江市无线电监测系统建立及其应用
丽江市无线电监测系统建立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丽江市无线电监测系统是借助国家大力加强无线电

管理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建成的。该项目实行分期

建设,丽江于2003年从C级站升为B级站。系统建设完成后,在

使用过程中,发现监测站不能远距离指挥调用参数,给工作造

成了一定的不便,为此提出了改进思路并进行逐步解决。通

过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功能,开展常规监测形成丽江电磁环

境资料的史卷。为今后做好无线电事业发展的规划提供科学

依据,开展专门监测迅速排查无线电干扰源、查处非法设台

/1984/ 丽江市无线电监测系统建立及其应用

,消除无用干扰,同时可以开展台(站)建设过程中的电磁兼

容分析,做到合理有效利用频谱资源。使丽江市的无线电管

理依法实现技术监管,从而使空中电波和谐有序,无线电事业

走向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轨道,更好地促进丽江市经济、社

会发展,可靠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安全。

/1985/ 易用型报表设计与数据库管理工具软件——OpenReport/DBTools
易用型报表设计与数据库管理工具软件——OpenReport/DBTool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内容易用型报表设计与数据库管理工具软

件使广大的一般用户也能操作数据库,设计和开发报表软件

,使报表设计与数据库管理工具软件走向普及。易用型报表

设计与数据库管理工具软件是863/CIMS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

产品项目的成果之一,也是95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成果

之一,是863/CIMS应用产品。该产品包含了两大部分:报表

设计工具OpenReport和数据库管理工具OpenDBTools。报表

设计工具包括查询定义工具、格式设计工具和报表打印管理

/1985/ 易用型报表设计与数据库管理工具软件——OpenReport/DBTools

工具等;数据库管理工具包括数据库对象浏览工具、表结构

编辑工具、索引定义工具、视图定义工具、表记录编辑工具

和数据源配置工具等。数据库管理工具为最终用户提供了简

单明了的数据库建立和使用功能,并为报表设计和生成提供

了集成一体化的各种数据环境;报表设计工具将查询、报表

设计、统计分析、统计图形以及打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

高了报表设计工具的利用价值,它代表了报表工具发展的一

种新的趋势。二、主要功能1.报表设计工具OpenReport查

询定义工具格式设计工具报表打印管理工具2.数据库管理

工具OpenDBTools数据库对象浏览工具表结构编辑工具索引

定义工具视图定义工具表操纵工具交互式SQL工具数据源配

置工具三、主要特点①提供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的报表设计

平台,支持用户“所见即所得”地设计报表的格式。在该平

台上用户可以自由地调用查询定义工具和报表预览工具,使

报表数据、格式设计和打印格式三方面互相协调,反复设计

,直至满意为止,可支持用户快速、直观、形象地设计报表。

可根据打印纸的大小不同而自动放大和缩小报表尺寸,使打

印效果与打印机无关。②提供各种报表的“缺省设计“和“

向导型模板设计”,支持用户傻瓜型操作,在模板基础上再设

计自己的报表,方便快捷;同时,设计好的报表格式也可存为

模板,供下次开发使用,提高了报表格式的重用程度。③支持

主机结构或C/S结构的报表应用开发;支持对多种数据库源的

连接,它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可透明地访问多种数据库源(

/1985/ 易用型报表设计与数据库管理工具软件——OpenReport/DBTools

包括Foxpro、Access、SQLServer、Oracle、Sybase、DB2、

Informix、OpenBASE、Cobase等国内外各种主流数据库)。

④支持报表软件的“快速原型”和增量开发,既是报表开发工

具,又是报表维护工具。⑤报表打印管理工具采用树形结构将

不同的报表分类管理,各类报表一目了然,并可以随时对报表

进行打印和打印预览。⑥易用型数据库管理工具不仅可以使

用户直接操作数据库,而且为报表生成软件提供了集成一体

化的数据环境。四、应用环境PC586以上,Windows95/98/NT

/1986/ 插件式多参数监护仪
插件式多参数监护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包括NM-100型病人监护网络和PM-

6000插件式多参监护仪。前者是由北京新兴生物医学工

程研究发展中心和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系

统由多台床旁监护仪及一套中央监护仪监护网络,可连续监

护病人的心电、呼吸、脑电、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整机

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具有极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先进的

双层采色高分辨率显示,主要性能指标和功能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中央机可显示8个床位的生理参数数据及报警信息,

/1986/ 插件式多参数监护仪

可存储32人天的各床位数据及中电图波形等。同深圳万瑞

电子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PM-6000监护仪,采用外插

式模块设计,心电、血压、脉博、血氧饱和度、体温等功能

模块有独立的CPU控制,均可与主机进行通信,数据和控

制命令,软件功能有心率失常分析、ST段分析、自动报警

存储、趋势数据统计分析等。该监护仪模块组合灵活方便,

以满足不同病人的监护需要,一台监护仪可同时监仪多个病

人。

/1987/ 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大型阀门协同定制系统
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大型阀门协同定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研究开发了基于产品平台的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

产品设计系统,建立了蝶阀产品族的数据信息,通过参数驱动

在产品平台基础上快速配置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实

现企业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设计、开发以及数据管理。应

用三维CAD造型软件,实现了蝶阀虚拟设计、装配和运动学分

析,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度,新产品的设计周期缩短了三分

之一。本研究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提高了产品性能,节省

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广阔的

/1987/ 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大型阀门协同定制系统

应用前景,居国内领先水平。

/1988/ 内置多媒体播放的高清DVB-T数模一体化技术平台
内置多媒体播放的高清DVB-T数模一体化技术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内置多媒体播放的高清DVB-T数模一体机技术为商

用/民用平板电视接收机高清DVB-T与内置多媒体播放技术的

应用,可用于1080P60Hz屏的显示,也可用于普通60Hz屏的

显示。具有3D交织处理,运动图像边缘清晰度提高,自动识

别电影模式的3:2PULLDOWN与2:2PULLDOWN,运动画面连贯

;集成度高,其ADC/PLL、MULTI-STANDARDTVVIDEOANDAUDI

O、HDMPEGVIDEODECODER等都在主芯片内;DVB-T,支持串行

、并行外部TS输入,实现DVBSUBTITLE和DIGITALTELETEXT;

/1988/ 内置多媒体播放的高清DVB-T数模一体化技术平台

内部集成HDMIRX,通过外挂芯片可以实现多路HDMI输入功能

;主要性能特点:(1)具有3D解码、10BIT处理和双路10B

ITLVDS输出,使视频效果良好,适合中/大尺寸屏幕显示(

2)具有LSE(锐度提升)、CTI、SCE(可选彩色延伸)、D

CE(动态对比度增强)、NCE(非线性色度增强)、黑延伸

/蓝延伸、数字降噪等图像增强功能;(3)具有全部模拟信

号接收制式,支持DVB-T接收解码;(4)支持I2S输入,内

部集成HDMIRX,通过外挂芯片可以实现多路HDMI输入功能,

并有5段均衡和多种伴音增强功能(可选);(5)可兼容H

D60HZ/FULLHD60HZ等多种规格液晶屏。(6)平台化、模块

化的设计可面向全球市场的多机型扩展。

/1989/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OFDM认知无线电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OFDM认知无线电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首先考虑基于OFDM技术的多信道多用户认知

无线电网络的非凸优化功率控制问题,对算法进行收敛性和

公平性的研究,进一步,研究认知网络中的功率和速率联合控

制问题,对于最优化问题中目标函数关于功率和速率是非光

滑或非凹的情况,将粒子群理论应用到非凸性问题的研究中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衡量一个算法优劣的重要指标,通过对

所求解问题规模的函数分析算法过程得出算法的复杂度。

/1990/ 通信用声表面波器件
通信用声表面波器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六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声表面

波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单位,其研制和开发的适用于GSM、CD

MA制式的通信用声表面波器件、性能优良,可靠性高,一致

性好,是实现移动通信设备小型化、轻便化的重要技术保障

。技术实力和研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的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为美国某公司成功的设计了50多个品种的滤波器

,其先进的设计技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肯定和好评。

/1991/ 毕托巴流量计
毕托巴流量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流量计量广泛用于贸易结算

、工业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节能减排更

是“十一五”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流量测量装置大

多是采用节流方式进行测量,压力损失大,准确度低,已经不

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流量计市场仅新建的大中型企

业年需求量在15万台以上,全国的市场年总需求量在30万台

以上。毕托巴流量计作为传统流量计的替代品,具有测量介

质范围广(风、烟、水、汽、气、油)、耐高温高压、防堵

/1991/ 毕托巴流量计

、耐磨、耐腐蚀、无压力损失、安装简便、无需维护、节能

环保等特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毕托巴流量计是采用皮托管原理提取管道中心流体流速(全

压-静压=动压)再换算成流体体积流量与质量流量的差压式

流量计。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一)每只毕托巴流量

计探头都在高精度风洞或水洞上全量程标定,压力损失极小

,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在流量测量上保持了高准确度、高强

度和大量程比。(二)构造简单、可靠性高、安装方便、无

需维护。(三)介质管道截面形状适用范围广以及测量流量

、介质范围广。对低流速、小流量、大管径测量效果尤佳。

(四)耐高温高压、耐磨防堵、灵敏度高。(五)可以在线

安装和检修。(六)智能化。可由所带数字式仪表直接显示

介质压力、温度、差压、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瞬时热量、

累计热量等可进行远程通讯构成网络便于集中管理,节省成

本,准确度更高。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毕

托巴流量计是具有高精度风洞、水洞实验标定的流量计;提

取中心流速测量流体流量,从根本上解决了风速测量波动、

防堵、耐磨问题的流量计;是国内第一家采用插入式测量高

温高压主蒸汽的流量计。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产品已

经在国内很多企业中得到使用并受到客户一致好评。如鞍山

钢铁公司、河北敬业钢铁、南京钢铁联合公司、大庆油田、

广州石化、上海高桥石化等涉及到石油、石化、钢铁及电力

等各个领域。

/1992/ 移动医疗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级中的应用
移动医疗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级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

法及标准(试行)》为指导,通过对医院移动查房、移动护

理、移动门诊输液、患者移动服务平台、智慧病房、智慧急

救、基于移动医疗的全流程数据追踪与闭环管理、高级医疗

决策支持等移动医疗设施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部署应用,

突破了固移融合技术、数据同步技术、移动应用软件技术、

WiFi无线通信技术等技术难点,实现了以医生工作站为基础

,以电子病例为核心,临床医疗服务的全方位移动化,覆盖临

/1992/ 移动医疗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级中的应用

床医技各个领域的医疗质量环节控制管理,提高了医疗工作

效率和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本项目以国家电子

病历功能应用水平评级五级标准为评价手段,总结移动医疗

在提高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中的应用模式,实现电子病历

应用水平评级中对于“全院信息共享、统一数据管理、全流

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的要求,形成规

范、可复制、易推广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价应用

模式。本项目通过移动医疗的应用研究推动医院信息化整体

水平的提升,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医疗质量

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等具有重要

意义。

/1993/ 昊华集成应用开发平台V1.0
昊华集成应用开发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平台是一个集成化、开放的开发环境。主要是从开

发人员、程序员的角度来完成一个业务的全部资源准备、管

理维护以及相关代码框架的生成。为开发人员开发业务系统

提供标准化业务功能组件。业务功能组件是一个新的概念,

它能够描述一个完整的业务。集成开发平台提供对业务组件

的资源、功能、UI界面的创建、管理与维护功能,以达到统

一平台架构、代码标准化、提高开发效率的目的。平台功能

模块包括:代码生成器的使用,报表配置、图表配置、查询过

/1993/ 昊华集成应用开发平台V1.0

滤器的使用,权限配置等功能。运行环境海量数据处理平台

系统需要Java运行环境Jdk1.8、Hadoop2.6以上的集群环境

中。兼容多种硬件体系,可运行于X86、X64、SPARC、POWER

等硬件体系之上。多种操作系统支持,服务器可以运行于li

nux以及unix操作系统上。多种操作系统支持,客户端可以运

行于windows、linux以及unix操作系统上。核心技术(兼容

HADOOP):完全兼容HADOOP生态圈的各类组件和接口,可以

基于HADOOP提供各类大数据解决方案。多种服务访问接口:

提供标准的JDBC3.0驱动接口,提供DFS数据访问接口,提供W

ebService及HTTPREST数据访问接口。高性能SQL引擎:“SQ

LONHADOOP”查询引擎构建于分布式平台,支持将大型的SQL

查询自动分解到多个查询节点上,查询性能随集群规模线性

增长。解决方案支持:DMHS、DMETL提供完整的大数据采集能

力;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提供数据中心结构化数据资源管理能

力;开放式分析平台提供大数据离线分析能力;数据监控平台

提供大数据实时计算能力;资源目录平台提供全类型的资源

管理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组成数据中心中的大数据平台级解

决方案;ESB平台提供的路由能力包含: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广播、消息拆分、聚合、穿透、发布/订阅等方式,从而增

强了在ESB平台上部署业务逻辑的能力,收敛了因为应用之间

的通信而所需要的融合逻辑能力。路由能力提升了相关通信

系统之间的松耦合性,数据的发送方只负责发送数据,对于数

据接收方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所处位置和运行状态都可

/1993/ 昊华集成应用开发平台V1.0

以不用关心,从而直接地提高了企业内部应用系统对业务的

整体服务能力。

/1994/ 颂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系统V1.0
颂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背景:资

源、社交、本地化和移动整合,将教育信息化带入了“云”

时代。资源服务平台是为教育部门、学校和班级提供资源共

享平台;为师生建立起互动交流、合作教学的信息化平台;与

各类网络、资源库、计算机终端、移动通讯设备等匹配对接

,实现信息传输的载体平台;为教科研人员、教师、学生营建

“快乐工作、学习、生活”的空间平台,实现人、硬件、软

件相融合的生态环境。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1.构

/1994/ 颂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系统V1.0

建多维立体平台,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满足师生“任何地

点、任何时间、任何方式、任何选择”的个性化工作和学习

的需求。2.专注解决课内教与学的问题,适时推送师生最需

用、最实用、最好用的教学资源,“同步”的全方位训练和

“超步”的多方位训练供师生选择。研究意义:1.为师生建

立起互动交流、合作教学的信息化平台,人人参与最优教学

资源推荐,个个参加最难教学质疑解惑,实现教学资源分享、

共享,发挥个性化教学和自主学习的优势,有效提升课堂教学

效率。2.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班级提供管理功能,教育

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学校对教师和各班级的管理、

教师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实现信息化,各项管理信息的“全面

、真实、准确、及时”,使管理效率大大提升。三、创见与

创新(1)多层大并发用户量设计技术,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

登录、统一授权管理等“单点登录”功能,并且支持来自各

种终端的千万级用户使用和访问。(2)海量的教学资源,满

足了平台内及平台间数据的交互。(3)采用大量的分磁技

术,实现快捷、方便适资源查询。四、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

问题该项目拟投资50万,项目稳定应用后年收入达78万,年利

税达24万,助力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打造武汉科技与文化融合

品牌。存在的问题:子模块功能完善

/1995/ 现代商友MBP信息传输管理软件
现代商友MBP信息传输管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特色1.项目的技术性能

水平及竞争优势;本项目应用了B/S架构。实现了远程连接,

信息共享,提高了操作效率的同时,大大的降低了企业运营成

本和架构成本。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较,优势如下:1)平

台性本项目产品通用性强,兼容各种主流数据库,如Oracle、

SQLServer等。2)安全性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应用、数据库

多层次)保证子系统与子系统的连接的稳定、安全;存储信

息的安全性。在复杂网络环境下数据丢包率下降50%。3)标

/1995/ 现代商友MBP信息传输管理软件

准化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异构系统对接的标准化。使得企业

内多个系统间集成的成本下降20%、维护的成本下降40%。4

)灵活性灵活开发,快速部署,使顾问和用户IT把精力集中于

业务,支持动态部署更新。大大缩短项目开发和部署工期,工

期平均缩短约30%。2.产业化攻关目标和具体建设内容:1)建

设目标开发一套符合国内中小型企业使用的信息传输管理系

统。并在此产品基础上构架B/S基础环境以及组建运维团队

。2)建设内容传输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接收数据的一览,接

收数据的详细,接收数据的再检索,错误数据警告,错误数据

下载等。该传输管理系统可以检查各个系统之间传递的数据

,通过下载及数据校对,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1996/ 一种用于不同线阵红外地球敏感器姿态测量的地球模拟器
一种用于不同线阵红外地球敏感器姿态测量的地球模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线阵红外地球敏感器姿

态测量的地球模拟器,主要包括四个地球边界红外辐射模拟

单元、升降单元、四个平移单元、四个姿态模拟单元和系统

控制单元组成。其特征主要在于:地球红外辐射模拟单元通

过调整热板和冷光阑的红外辐射差进行模拟;四个姿态模拟

单元分别带动四个红外辐射模拟单元旋转,模拟红外地球敏

感器不同姿态下运行时看到的地球红外辐射图像,四个平移

单元与升降单元配合运动实现更换单机后红外地球敏感器与

/1996/ 一种用于不同线阵红外地球敏感器姿态测量的地球模拟器

地球模拟器的匹配,为姿轨控分系统进行不同线列阵红外地

球敏感器提供地面测试手段,进而保证红外地球敏感器为卫

星提供高精度的姿态测量。本发明优点在于:模拟器通用性

强、稳定性好,精度高。

/1997/ 高校采暖节能分时段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高校采暖节能分时段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成果鉴

定证书编号:112102210480,豫科鉴委字[2011]第1997号。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洛阳理工学院主要完成人员(按次序)

:章铁钟、李明伟、王磊、布挺、万红光、王宇炎、张玉柱

、郭强、郑玉丽、邵鸿翔、李瑞玉、闫曙亮、李理想、王璇

、段晓明。目前北方高校(含公共机构)的教学楼、实验楼

、食堂、学生公寓的采暖都是采用上供下回垂直单管顺流式

或单管顺流带跨越管的系统型式,外网无变流量控制装置,无

/1997/ 高校采暖节能分时段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人时仍然正常供热,室温过高,开窗放热,造成了供热能量大

量浪费。针对这种现状,本项目组通过努力,研制了“高校采

暖节能分时段温度控制系统”,本研究项目属于控制科学与

技术领域。本项目的创新点:一、提出了“分区分时段温度

控制”的节能控制思想:对北方高校分为生活区、教学区等

,有人时正常供暖,无人时低温运行,既满足了高校的采暖需

求,又达到节能效果;二、设计了高校采暖节能分区分时段温

度控制系统,实现了高校采暖由“手工操作控制总阀门”向

“时间+变流量控制监控管理网络化”的综合自动化模式的

转变;设计了基于PLC的触摸屏,温度控制操作更方便;三、利

用校园网传送温度控制信息,节约了建设成本。本控制系统

实现了分区分时段温度控制,可实现按需供暖。该系统在洛

阳高校使用效果良好,以洛阳理工学院2010年的采暖为例,采

用此种控制设备后,采暖费减少120.8万元,该系统节能约30

%。该控制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此项成果普

及应用以后,将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在效益。

/1998/ 建筑危大工程安全智能监测与预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建筑危大工程安全智能监测与预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由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

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和三江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项目立

足于如何实现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设备

研制、系统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手段,挖掘实时有效的危险性

较大工程安全监控指标,开发危大工程的在线监测平台,能够

进一步推动智慧监控在危大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整合各类危

大工程的安全监控模块,实现施工企业危大工程的平台化管

理,消除施工企业因项目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安全

/1998/ 建筑危大工程安全智能监测与预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隐患。此外,通过多项工程的监测数据成果分析,既可对现行

的规范修编提供数据支撑,又可以形成各类危大工程安全管

理的基本数据库,为新建项目的方案设计提供服务。最终,通

过危大工程施工安全监控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的双重提升,

切实有效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有效促进智慧监控技术在

各类危大工程中的推广应用。主要成果如下:(1)深度挖

掘高支模轴压、倾斜和整体稳定参数之间的数据相关性,建

立实际支撑架搭设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精炼监测点数量,基

于监测参数的在线采集和相关性函数曲线实时绘制,形成高

支模体系临界失稳实时预警的智能化监测方法;(2)基于深

基坑施工过程设计、监测等规范标准要求,结合各深基坑支

护结构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进一步凝炼了满足深基坑安

全监控的智能化监测参数,建立了各监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数学模型,开发了多参数融合的深基坑安全预警系统,实现了

各工况下深基坑安全状态的精准测控;(3)融合上百种传感

器的通信协议,打破各类危大工程数据传输和共享的技术壁

垒,结合相关性分析和边缘计算,突破监测数据单指标控制、

传输周期长和预警滞后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少数监测点联动

反映结构整体状态,形成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毫秒级预警相

应危大工程安全监控系统。(4)研究成果经试点与改进研

发,基于智慧云平台危大工程安全监测与预控技术研发与应

用已日趋成熟,形成了各类危大工程安全监控理论方法和关

键技术。该技术在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与南通大剧院高支模监

/1998/ 建筑危大工程安全智能监测与预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测、钱江世纪城与丝路(西安)前海园项目深基坑监测中均

进行了现场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现场反馈。通过危大工程

安全管理智慧云平台的应用,切实有效地降低了安全生产事

故率,消除了施工企业因项目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

安全隐患,有效促进智慧监控技术在各类危大工程中的推广

应用。项目成果整体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授权国家发明

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期刊论文

5篇。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近二年实现销售收入812万元,利润158万余元。

/1999/ 挂机短信群发官方办理开通系统平台[简称:挂机短信群发官方平台]1.0
挂机短信群发官方办理开通系统平台[简称:挂机短信群发官方平台]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挂机短信群发官方办理开通系统平台是湖南红枫叶

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在近年开发出一款挂机短信APP。主要用

于各大企业宣传自己的公司/产品/业务等。比如公司A给他

的客户B打个电话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但挂掉电话后,对方

可能对公司A的产品/服务等印象并不深刻。这时挂机短信视

频群发APP系统平台就发挥出作用了。在双方挂断电话后,公

司A就会马上发一条短信/视频彩信到对方手机上。有发送速

度快、到达率高、留存度好等特点。既可发送文字信息,也

/1999/ 挂机短信群发官方办理开通系统平台[简称:挂机短信群发官方平台]1.0

可选择用最新视频短信来发送。整个系统具有方便快捷、无

需另外搭载硬件设备、价格实惠等特点。只需要从应用市场

上下载挂机短信视频群发APP系统平台就好。

/2000/ 秦山核电公司设备可靠性数据库系统
秦山核电公司设备可靠性数据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受秦山核电公司委托,机械院

核设备安全与可靠性中心承担了《秦山核电公司设备可靠性

数据库系统(QERDS)》的开发任务。秦山核电公司设备可

靠性数据库系统是为核电厂一级LPSA提供基本的设备可靠性

参数,也为核电厂的系统/部件可靠性评价、RCM、设计修改

、备品备件优化管理等活动提供有用的数据。概率安全评价

(PSA)是目前世界上对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价的公认的最为

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类PSA可以对由确定论安全评价得出的

/2000/ 秦山核电公司设备可靠性数据库系统

研究结果作补充,并且识别电厂设计和运行中的弱点;估计

电厂的风险并与可接受的风险目标值进行比较;分析堆芯损

坏期间的现象,并对电厂在严重事故期间的行为提出看法;

确定附加的安全系统和事故管理措施,为预防严重事故的发

生提供进一步的保护;为电厂特定应用(如技术规格书的优

化)、运行使用(制定维修计划)和应急准备提供输入。设备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评价是对核电站进行系统安全评价的基

础和输入,国外许多核电站均建立了自己电站的设备可靠性

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级的设备可靠性通用数据

库,为进行核电站的安全评价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核电

站较少,运行时间也比较短,PSA工作刚刚起步,建立核电

厂自己的设备可靠性数据库是PSA工作的基础,也是当务之

急。衡量一个电厂PSA的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使用了电厂自

己的特定数据,要想得到电厂自己的特定数据,就一定要制

定一套有效完整的数据采集规程,建立设备可靠性数据库。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建立设备可靠性数据库的目标与要

求:建成一个向国际水平看齐的QERDS,且具有电厂本身特

色;成为电厂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提供

设备可靠性数据和参数;由QERDS给出的可靠性参数与国内

外同类库具有可比性;仔细分析电厂现有的各种数据源,制

定出一套有效、完整的设备可靠性数据采集规程;对于数据

库软件,具有用户界面友好、维护方便、可扩充性强、速度

快、安全、稳定等优点。技术原理:作为核电站PSA(概率

/2000/ 秦山核电公司设备可靠性数据库系统

安全评价)的输入,可靠性数据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目前我

国正在运行的核电站的运行时间较短,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来

自通用数据源的通用数据和本电站的运行数据。通常以国外

同型核电厂或通用数据源的设备可靠性参数作为先验数据,

结合特定核电厂的自身数据进行贝叶斯估计,得到特定核电

厂的后验分布。该项目采用了共因失效参数估计的α因子法

,其数据可直接从QNPP现场的基础数据及事件报告库中获得

。还采用“冲击矢量”技术修正共因事件及独立事件,可方

便的将冲击矢量技术与α因子法接口,并初步建起共因数据

子库的框架和分析流程。完全符合ASME标准高水平要求能力

类ⅢDA-D5的要求。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编写了贝叶斯

估计软件;进行一个设备共因失效分析的案例,从数据采集

开始到取得共因因子的全过程,论证了共因分析方法的可行

性与正确性。该项目是国内首创,并一直与国际组织交流,

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目前先进水平。4、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已经成熟,在其他核电厂已有应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已在电厂投用。

/2001/ FGB-1型辐射式光纤比色温度传感器
FGB-1型辐射式光纤比色温度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传感器采用光纤作为探头和信息传输单元,可检

测结构十分复杂物体表面的温度。由于它利用比色法,基本

上消除了待测体的辐射发射率对测温的影响,反映了测温的

真实性。在探头、低漂移直流放大器、计算外推等方面具有

特色。该传感器的研制精度较高,稳定可靠,为国内辐射测

温提供了新途径。

/2002/ 手自一体化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自动变速发动机
手自一体化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自动变速发动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一种手自一体化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自

动变速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变速箱体、离合器、动力

输入轴、动力输出轴和换档鼓,还包括自适应传动装置和换

档自动控制系统;该项目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控制器根据驾

驶员的意图和行驶阻力自动控制节气门开度调节伺服电机、

离合器驱动伺服电机和换档鼓驱动伺服电机自动加减档,使

节气门开度与档位达到最佳匹配;在阻力发生变化时,根据

实际的扭矩—转速得到最佳的节气门开度和档位匹配;并可

/2002/ 手自一体化智能化自适应传动传感自动变速发动机

根据实际情况可将自动换档切换至手动换档系统,利用换档

开关向控制器输入档位命令并控制离合器驱动伺服电机、换

档鼓驱动伺服电机和节气门开度调节伺服电机实现手动换档

。摩托车包括车轮、车架和动力及传动系统,动力及传动系

统是摩托车的重要装置,装置本身性能以及运行状态直接影

响摩托车的整体性能。该项目的手自一体化智能化自适应传

动传感自动变速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变速箱体、离合

器、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和换档鼓,所述发动机本体通

过离合器将发动机动力输入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通过档

位变速齿轮副将动力输出至动力输出轴,所述换档鼓通过换

档拨叉控制换档,还包括自适应传动装置、换档自动控制系

统和手动换档系统。

/2003/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研究及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以上海迪士尼工程BIM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

,尝试建立建筑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模式,从前期数字化建模,

到中期信息化建造管控,再到后期的虚拟化运维管理,解决未

来项目建设管理的发展需要,形成样板示范,为数字化城市发

展提供宝贵经验。针对施工过程中BIM信息交互过程中的关

键环节,如深化设计、方案管理、进度管理、辅助运维等进

行研究,开发软件系统接口,构建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协

同平台,探索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技术。通过项目管理协

/2003/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研究及应用

同平台的构建,提升集团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力,发挥先进技

术的强大优势,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课题的主要

研究内容是以上海迪士尼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基于BIM技术

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研究BIM协同工作和工程项目的平台化

管理,形成BIM协同工作标准文件,探索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工

程管理模式。课题研究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是在互联网环境

下,融合BIM、计算机、数据库、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集

成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各流程、各专业等管理要素,以网

页的形式传递和共享BIM数据的工程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的

建筑信息模型建立后,施工准备阶段通过项目管理协同平台

传递设计模型和设计方案,可降低深化设计的资源消耗;施工

实施阶段利用项目管理协同平台共享工程进度、质量、安全

方面的可视化资料,使建设单位、质量监管部门、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实现协同工作;竣工验收阶段补充更

新项目BIM模型和构件信息等,辅助业主将项目管理协同平台

转化为运维管理平台。项目管理协同平台通过管理建筑整个

建设周期的数据信息,实现高效率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从

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通

过“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的研发,使得工程项

目参与各方通过网页浏览实现:(1)便利地浏览模型信息

多种模型信息浏览方式,可通过网页、客户端、体验仓方式

浏览;支持多种数字终端,可通过计算机、上网本、手机登录

平台,查阅信息。(2)同步地获取变更内容模型信息数据修

/2003/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研究及应用

改内容,项目其他参与人员同步获取,及时发布。(3)及时

地掌握工程进度工程实际进度在平台上同步展示,计划与实

际对比分析。(4)高效地管理深化设计开发的接口将工具

软件由单机操作改为网络管理,平台工作方式反映深化设计

流程,提高工作效率。(5)严密地监控工作流程工作流程标

准化,构建适合BIM技术发展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6)

完整地交付竣工资料形成三维竣工资料,为运维阶段提供数

据支持。经过研究与应用,已经形成下列课题成果:1、课题

研究成果报告一套;2、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系

统一套;3、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操作细则一份

;4、BIM信息协同管理标准规范一份;5、申请专利六项;6、

发表论文八篇;7、取得市级工法两项。通过推广实行信息化

施工管理BIM技术,在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

管理、成本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优质、高效、低碳的建造要

求。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施工在加快信息流通、规范施工

流程、提高施工效率、确保信息安全、节约建设工期、减少

工程管理成本等多个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BIM技术在

本课题试点项目的全面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集

成化程度,使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成本降低。

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

我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事实上,信息技术

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数据显示,全球建筑业与

/2003/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协同平台研究及应用

制造业年度总产值相仿,但在IT技术投入方面,建筑业尚不及

制造的1/5。投入不足应是导致建筑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生

产效率难以像制造业那样快速提高的原因之一。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曾明确提出,

“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持续发展

的必由之路,是建筑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BIM技

术是对工程设计集成系统和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的信息技术,其先进、简约、绿色的管理方式与理念已成为

新时代建筑业的标志。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施工在加快信

息流通、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确保信息安全、节

约建设工期、减少工程管理成本等多个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广

价值。

/2004/ 一种双向驱动装置、具有该装置的调高器和座椅
一种双向驱动装置、具有该装置的调高器和座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

说,涉及一种双向驱动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

述双向驱动装置的调高器和包括上述调高器的座椅。背景技

术汽车座椅的升降功能可以为不同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乘坐体

验,高度调节器和其它部件一起组成座椅升降机构,高度调节

器用于控制座椅升降功能的实现和保持调整后的座椅高度。

随着环保与节能的要求,市场需求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优

的高度调节器。高度调节器由驱动部分和锁紧核心两个部分

/2004/ 一种双向驱动装置、具有该装置的调高器和座椅

组成。在一种高度调节器的双向驱动结构中,主要包含棘轮

、棘爪、固定壳、驱动板、棘爪复位簧等部件。静态时,在

棘爪复位簧作用下,两个棘爪分别与棘轮啮合,驱动时,驱动

板通过棘爪凸台驱动棘爪,两个处于啮合的棘爪其中一个在

固定壳槽作用下脱离啮合,另外一个保持啮合并带动棘轮转

动,从而带动锁紧核心、输出端转动。然而,上述双向驱动结

构的回程操作时,起啮合传动作用的棘爪在棘爪复位簧作用

下会滑过棘轮齿,在滑动过程中会出现声音,且会影响棘轮的

位置。部分使用者会误认为噪音,乘坐的舒适感也随之下降

,影响使用者的受用体验。一种调高器的双向驱动装置,包括

棘爪、固定盖、阻滞片、用于与调高器手柄连接的驱动板和

用于设置在调高器核心件上的棘轮;所述固定盖用于与所述

调高器核心件在轴向上挤压所述阻滞片,所述驱动板、所述

固定盖均与所述棘轮同转动轴连接;所述阻滞片的非轴心处

与所述棘爪的偏置点铰接,所述棘爪的两侧均设置有棘齿,所

述驱动板铰接于所述棘爪;所述驱动板的驱动转动带动所述

棘爪绕所述偏置点转动并使所述棘爪一侧的棘齿与所述棘轮

啮合;所述驱动板的回程转动带动所述棘爪绕所述偏置点逆

向转动,所述固定盖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驱动板的回程转动

且未回到中间位置时避免所述棘齿与所述棘轮啮合的异形槽

。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驱动装置中,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两个

棘爪改为一个具有双侧棘齿的棘爪,并在固定盖上设置用于

在驱动板回程转动时限制棘爪与棘轮啮合的异形槽,避免棘

/2004/ 一种双向驱动装置、具有该装置的调高器和座椅

爪干扰棘轮的位置,并避免棘爪发出的噪音影响使用者的体

验感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双向驱动装置的调高

器和包括上述调高器的座椅,上述调高器和座椅的使用舒适

感强,用户操作感好。本发明提供的双向驱动装置中,通过将

现有技术中的两个棘爪改为一个具有双侧棘齿的棘爪,并在

固定盖上设置用于在驱动板回程转动时限制棘爪与棘轮啮合

的异形槽,避免棘爪干扰棘轮的位置,并避免棘爪发出的噪音

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双向

驱动装置的调高器和包括上述调高器的座椅,上述调高器和

座椅的使用舒适感强,用户操作感好。

/2005/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平台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信

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彰显。主要表现是城乡之间、区域

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边远山区教育信息化

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现在上学不难,但是上好学,满足人民群

众教育的需要上确实有很大的差距,对云计算的理论知识,以

及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基于云计算的教

育信息化平台的有效性,以及实施中的问题及困难做出相应

研究,最终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如何打

/2005/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平台

破不同系统各自为阵的状态,实现接口统一、数据统一,消除

数据孤岛,构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良性生态,真正实现跨系统

的教育大数据采集和共享,一直是行业的“痛点”所在。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建立教育数据中心,制定统一的数据采

集标准,进行数据采集、编目、分级,实现教育数据分类归档

、授权应用;授权第三方教育信息化系统应用开发商进行二

次开发,并为通过审核的第三方应用系统分配计算资源,从而

实现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平台,以有效促进教

育应用系统市场的繁荣,不断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

水平。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公共

服务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教学视频、电

子档案、实验演示、学情分析等资料部署在云端。宽带网络

所到之处,老师、学生和家长可以方便、充分利用丰富的信

息化教育资源。学生学习不再受地点与时间的限制,任何地

方只要能接入互联网就能畅通无阻的学习与交流。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在教育信息化国家战略的大形

势下,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及教育信息化呈现出融合、开放、

协同、创新、变革的发展态势,信息技术从简单的工具应用

逐渐深度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各项工作中。依

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为基础,全新的创

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涌现,教育信息化已从数字

化时代步入智慧化时代。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教育信息

化成本较高、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

/2006/ 一种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发与密钥建立方法
一种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发与密钥建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网络的密钥预分发和密钥建

立方法,包括:1.1)网络部署前,部署服务器生成密钥池KP,

该密钥池KP包含多个密钥及其密钥标识,密钥池中密钥个数

记为|KP|,|KP|足够大,并假设部署服务器安全;1.2)假

定预设的网络连通度为Pc,网络中的节点数为n,每个节点均

有对应的标识ID,根据经典随机图理论计算节点的度d=(n

-1)*(lnn-ln(-lnPc))/n;1.3)根据节点的度d以及期望

的网络部署后节点的邻居节点数n’,计算相邻节点间两两预

/2006/ 一种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发与密钥建立方法

共享密钥的概率p=d/n’;1.4)部署服务器为节点预分发密

钥;2.1)对密钥的建立;2.2)组密钥的建立。本发明提供了一

种既支持身份鉴别、开销又相对较低且具有很好的抗毁性和

扩展性并能够适用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的密钥预分发和密钥建

立方法。

/2007/ 光子晶体T形功率分配器
光子晶体T形功率分配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光子晶体T形功率分配器,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

光子晶体应用技术。本发明在现有的光子晶体T形功率分配

器的基础上,在所述T形线缺陷的垂直线缺陷和水平线缺陷相

交的位置增加一个介质柱,同时分别去掉T形线缺陷的两个直

角拐弯处顶点位置上距离所增加的介质柱最近的介质柱。还

可以在距离所增加的介质柱一倍晶体周期常数a长度的左右

两边及下边的位置上分别再增加一个介质柱;同时分别去掉

T形线缺陷的两个直角拐弯处距离垂直线缺陷和水平线缺陷

/2007/ 光子晶体T形功率分配器

的交点位置最近的三个介质柱。本发明的优点是改进的T形

光子晶体功率分配器在通带的幅频特性平坦度高,而且降低

了T形功率分配器两个输出端间的相互影响,具有更好的实用

性。

/2008/ 型钢轧钢二级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型钢轧钢二级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型钢轧钢二级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主

要负责轧件的跟踪、各规格钢种的数据存储及数据下发;轧

件的跟踪用于生产人员区分不同规格的钢坯、轧件,避免不

同钢种混合轧制,但是轧件在精整区的跟踪基本无法完成。

定尺率、成材率对于目前市场经济下的产线,各种数据和工

人的工资密切相关,追求定尺率和成材率成为了日常生产中

指标考核的关键参数。此项目可以有效的改善公司现有系统

的数据结构,对现有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方式等方面

/2008/ 型钢轧钢二级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进行扩充。主要性能指标:1、可靠性:由于本系统承担的

是关键的业务,要保证向用户提供不间断的服务,这就要求采

用的计算机系统必须能高可靠、不停顿运行。2、完整性和

可用性:由于本系统功能多样性,数据库、中间件等要能满

足不同功能的需要,所选平台软件的集成具有完整性和高可

用性。3、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设计考虑到资源的合理配

置,使整个系统具有最高的性能/价格比;系统设计中,软、硬

件都以开放式为原则,使用户可以在保护已有投资的基础上

增加有关设备,灵活扩充系统。4、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开

放性表现为:编码规则具有通用性和科学性,对外界有良好

的信息交换能力,对内部有良好的互联与兼容能力,对用户提

供充分的维护扩充能力,系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适应企业

与环境的变化。5、先进性:系统设计要综合考虑技术的发

展趋势和技术的成熟性,在尽量长的时间内保证系统的投资

。6、可管理性:由于系统功能庞大,这必将导致系统在管理

上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在系统设计时,做到数据的集中存储、

集中管理、集中备份。7、可扩展性:由于系统分阶段建设

的需要以及系统的业务量不断地扩展,因此要求在系统建设

初期,必须考虑将来的扩展。

/2009/ XT-A型多媒体控制系统
XT-A型多媒体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上海夏唐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

企业,专业研究开发及生产家庭智能控制系统企业。公司已

开发了XT-A型多媒体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一种涉及家庭多媒

体控制,尤指一种可用于家庭、客厅、小型公司、工厂、技

防系统等家庭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控制系统、遥

控系统、发射系统、接收系统、显示系统、报警系统、语言

通信系统、录音系统、各种通信接口、信号处理系统和外设

电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其包括:遥控器;分控制器模块

/2009/ XT-A型多媒体控制系统

;主控制器模块及副控制器模块四大部分组成;该系统用多

路控制方式处理(分控制器、遥控器、电话、网络等),并

用电流环方法进行数据通信传输。优点是:提供各类强弱电

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组成的家庭多媒体控制系统。使家庭

中各类电器设备可以共享使用,并统一控制,可完善全装饰

房的所有功能及降低成本,使居室更安全,更舒适,更现代

化。该系统配置及组合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

局予以受理,申请专利号:200410018176.6.

/2010/ 贵州省综合气象业务应急供电系统监控管理平台
贵州省综合气象业务应急供电系统监控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对气象服务需

求的进一步提高,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应急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及科学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贵州省大部分县级综合气

象业务应急供电系统由于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存在很多安

全隐患。为了提高贵州省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应急供电系统的

科学化管理,基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智能供电系统[1]、组态

王、GPRS、HTTP通讯、数据库等技术,开发了贵州省综合气

象业务应急供电系统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县级综合气象

/2010/ 贵州省综合气象业务应急供电系统监控管理平台

业务应急供电系统进行网络可视化监控[2-3]及管理等功能

。于2017年2月12日投入到贵州省麻江县气象局业务使用,目

前系统运行稳定,应用效果良好。首先进一步完善了县级综

合气象业务智能供电系统的功能,为综合气象观测、预报、

预警服务提供稳定的供电保障。其二实现了对县级综合气象

业务智能供电系统的远程监控及管理,进一步推进了基层气

象台站气象现代化进程。其三该系统避免了原有供电系统设

计不科学、不合理,人工发电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

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保障气象业务的正常开展。其四该系统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不仅可以用在综合气象业务上,还可运用

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银行、学校、医院等行

业和领域。该系统的投入使用,不仅给综合气象观测、预报

、预警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了稳定、安全的供电

保障,也让综合气象业务人员从气象应急供电保障中解放出

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气象服务工作中去,提高了工

作效率。该系统于2017年8月28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

利受理。

/2011/ 线上阅卷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线上阅卷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提高阅卷数据行业的管理效率降低总体成本提高

竞争能力。线上阅卷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是解决用户关于试卷

扫描、教师阅卷、成绩报表、阅卷数据、考试项目的一系列

问题的软件。系统设置备份或自动备份,远程网络数据传输

加密,保证了数据的完整、安全。用户权限控制严密,有效防

止越权操作。利用各模块的设置对系统进行日常管理、维护

、统计。

/2012/ 国家型式评价试验网络管理研究及系统开发
国家型式评价试验网络管理研究及系统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完成了一国家型式评价监管理系统一套,并上线运

行,按项目任务书实现了以下功能。1、实现了31个省级型评

委托单位在线委托,现有15个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信息在线

填报;2、实现目前9类18种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试验

过程数据的实时填报;3、实现了专家评审任务分配、在线评

审、在线评价等专家评审功能;4、实现了型式评价实验统计

、分析及汇总功能,并能以图表的形式展示。5、实现了各过

程的应用程序级接口功能。

/2013/ 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射频器件及模块产业化
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射频器件及模块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南京国博电子有限公司在

微波器件与电路模块等方面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开发的

射频产品中包括射频控制类产品(开关,衰减器等)、射频

放大器系列(LNA,增益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系列)、多

功能多芯片的模块产品(射频功能模块、功率放大器、功率

开关模块)等。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20

15年,国博公司射频基站和终端方面供货约15000万只,在射

频产品领域中已经成为华为、中兴、大唐等国内知名通信设

/2013/ 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射频器件及模块产业化

备制造厂商的射频集成电路类产品唯一的国内供应商。本项

目的实施推动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自主

的射频器件及模块设计、开发、制造能力,带动了国内射频

集成电路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

-2015年期间,相关的射频集成电路和模块产品产值累计2亿

元。在通信产品国产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4/ 安全传输边界系统
安全传输边界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全球化

,信息共享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数字信息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着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上应用,如电

子政务、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信息的共享离不开数

据传输,对于现在多少的数据总线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总线

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网络正逐步成为人

们工作、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

通用性,网上的多数数据信息对所有人都是公开的,所以网络

/2014/ 安全传输边界系统

上的数据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项目包括第一存储介

质、易失性临时存储器、存储介质读写电路、NFC收发器、

第二存储介质、读写电路、CPU单元、内存、无线或有线网

卡;其中,第一存储介质连接存储介质读写电路,并且存储介

质读写电路的数据输出端口连接易失性临时存储器;NFC收发

器连接存储介质读写电路的使能控制端及数据输入端口;CP

U单元连接第二存储介质的读写电路、内存、无线或有线网

卡,并且CPU单元的串行只读数据端口连接非易失性临时存储

器。本项目在实现物理隔离的基础上,能够在具有令牌的情

况下使相应敏感信息快速、可控、可清除地由CPU访问,使敏

感信息应用更加方便迅速,同时仍然保证了信息拥有高度的

保密性和安全性。

/2015/ 嵌有信息安全管理模块的IC卡智能燃气表1
嵌有信息安全管理模块的IC卡智能燃气表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有信息安全管理模块的IC卡智

能燃气表,其包括信息安全管理模块,所述信息安全管理模块

包括处理器、第一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与FLASH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接入第一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与FLASH存储

器,所述信息安全管理模块通过IC卡读取模块与售气管理系

统进行数据交换时进行身份认证,保证了两者通信的合法性

,IC卡智能燃气表终端主控制器必须通过信息安全管理模块

才能与外部进行通信;利用不同的密钥可实现燃气公司分级

/2015/ 嵌有信息安全管理模块的IC卡智能燃气表1

管理的权限设置,且采用3DES/AES多级加密方式,并可通过信

息安全管理模块上的程序下载口实时升级密钥,避免密钥泄

漏所带来的风险;同时发明可保证能源公司在燃气表控制上

的独立性,且不受外界制约。

/2016/ 光束相位在线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光束相位在线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光束相位在线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装置包括

:沿待测光束的传播方向依次为缩束器、相位板阵列和光斑

探测器,所述的相位板阵列由N块相位分布已知的相位板依次

排列组成,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的相位板阵列和光斑

探测器通过固定支杆固定,所述的光斑探测器的输出端与计

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只需要一个光斑探测器,一块或

者多块已知分布的随机相位板及相应的固定装置,成本远远

低于常见干涉仪,只需要记录一幅衍射光斑,对环境稳定性要

/2016/ 光束相位在线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求低,分辨率大为提高,显著提高CDI算法的收敛速度,增强鲁

棒性,可用于光学元件的高精度检测和波前相位测量,脉冲激

光的波前检测,特别是高功率激光驱动器中波前在线测量。

|Theinventiondisclosesalightbeamphaseon-linemeasur

ingdeviceandmethod.Thedevicecomprisesabeamcontracti

ngdevice,aphaseplatearrayandalightspotdetectorwhich

aresequentiallyarrangedalongthespreaddirectionoflig

htbeamstobetested.Thephaseplatearrayisformedbyseque

ntiallyarrayingNphaseplates,whereinthephasedistribu

tionofthephaseplateshasbeenknown,andNisapositiveint

egerlargerthanone.Thephaseplatearrayandthelightspot

detectorarefixedthroughfixingsupportingrods.Theoutp

utendofthelightspotdetectorisconnectedwiththeinpute

ndofthecomputer.Onlyonelightspotdetector,oneormorer

andomphaseplateswithknowndistributionandacorrespond

ingfixingdeviceareneededbythemeasuringdevice,sothat

costisfarlowerthanthatofacommoninterferometer.Onlyo

nediffractionlightspotneedsrecording,sothatrequirem

entsforenvironmentstabilityarelow,theresolutionrati

oisgreatlyimproved,theconvergencerateoftheCDIalgori

thmiccanberemarkablyimproved,androbustnesscanbeincr

eased.Themeasuringdeviceandmethodcanbeusedforhigh-p

recisiondetectionandwavefrontphasemeasurementofopti

/2016/ 光束相位在线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alelements,thewavefrontdetectionofpulselaser,andes

peciallythewavefronton-linemeasurementinahighpowerl

aserdriver。

/2017/ 二、三维桥梁结构计算分析通用系统-ASBEST’98
二、三维桥梁结构计算分析通用系统-ASBEST’98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ASBEST集空间梁单元与实体块单元于一体。它适用

于板式、肋板式、箱型等截面型式的直、弯、斜、匝道、拱

桥等复杂形状的二、三维桥梁;适用于悬浇、悬拼、整体施

工等多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它的单元截面可由两种不同的材

料构成,如钢、混叠合结构,程序自动将其转换,自动计算单

元截面特性;它允许用户将支座、桩、柱与上部结构连同计

算;可对承台、锚下等构件进行局部分析;它可计算多层结构

,如公、铁两用桥,甚至可用它来分析多层框架结构。

/2018/ 技术转移转让登记查询软件
技术转移转让登记查询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全新构架,完美展示软件

的通用性,在保证最小系统要求的前提,达到最大化的技术转

移转效果展示。本应用方案根据项目需求分析报告,针对实

际状况以及业务调研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的原有业务进

行深入的调研,明确现有流程和需求,进行方案设计。二、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软件使用方法如下:1、点击计算机桌

面的平台快捷方式图标,打开平台的用户登录窗口,用户需要

在窗口的文本框内输入用户名称、登录密码进行登录验证,

/2018/ 技术转移转让登记查询软件

勾选“保存登录信息”按钮可以保存当前账户的登录密码。

2、用户成功登录平台后,打开平台的首页。该界面分为了菜

单栏、工具栏、通知栏等区域。其中菜单栏包括了研发人员

管理、研发技术管理、研发日报管理、技术转让管理、记录

查询管理和数据备份管理等,点击菜单按钮会弹出子菜单列

表,再次点击进入到对应的功能界面。用户还可以通过工具

栏中的功能按钮跳转到相应的界面进行操作,功能按钮包括

了技术资料、研发记录、研发人员、技术转让、数据报表、

系统设置以及密码修改等。通知栏显示的内容是由系统管理

员发出的通知和消息,以时间由近到远的顺序进行列表排列

,双击消息可以查看详情。3、点击“研发人员管理”按钮,

打开公司的研发人员管理窗口,用户可以在此对负责技术研

发的员工信息进行管理,包括了增加、删除、查询、查看和

修改员工信息等。4、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查询条件对项目进

行查找,输入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开始时间、项目结

束时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点击“查询”按钮,得出满足条件

的项目信息。对应项目列表中的项目信息,用户可以对其配

置部门、配置PRP阶段、配置人员,并且能够对其进行修改、

删除操作。5、点击“修改”按钮,弹出项目的修改窗口。用

户需要对项目的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开始时间、项目

结束时间进行修改。点击“修改”按钮完成操作,向系统提

交保存;点击“重置”按钮,清除修改信息,重新进行输入。

6、平台通过技术成果的转让交易来实现技术转让,首先需要

/2018/ 技术转移转让登记查询软件

对研发的新技术的价值进行专业评定,然后对新技术进行报

价。点击“报价管理”按钮,打开系统的技术报价管理窗口

,用户在此对进行技术转让的项目进行管理。7、点击“技术

转让报告”按钮,打开技术研发价值评估报告窗口,用户可以

在此对研发技术进行技术转让的评估价值报告进行填写。8

、点击系统界面上的“协议合同”按钮进行操作,点击按钮

就能进入到对应界面,界面中除了显示出对应的功能和数据

信息,点击其中任意按钮都能进入对应的界面中。9、点击“

数据备份”按钮,打开数据备份窗口,用户在文本框中输入需

要备份的文件或者点击“选择”按钮从计算机中进行选择。

用户还可以通过勾选复选框对备份操作进行设置。三、技术

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技术转移转让登记查询软件对于不同的人

员及用户有不同的要求,管理员可以对相关信息的研发人员

管理、研发过程设定、研发项目设定、配置阶段、配置人员

操作,用户可以查询自己的数据信息。自动创建日志文件(

用户操作日志、系统日志、远程控制日志),便于查询操作

记录。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处于初

期阶段。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暂未应用。六、历年获

奖情况无获奖。

/2019/ 基于eMule的主动式特定信息传播监测方法
基于eMule的主动式特定信息传播监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Mule的主动式特定信息传

播监测方法,从互联网或者服务器上获取eMule资源,对eMul

e资源收集器获取的eMule资源进行分析,得到eMule资源中所

包含的有效信息,采用仿真客户端方法来连接eMule网络,根

据eMule协议和Ed2k或者Kad协议对返回数据包进行分析,获

取该节点的状态信息。由于通过模拟Emule客户端向Emule网

络发送仿真数据包,并对返回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有效地解决

了Emule特定信息传播及其受众的监测问题,为网络安全监管

/2019/ 基于eMule的主动式特定信息传播监测方法

部门提供了受众信息监测与取证手段,同时为网络安全态势

宏观分析和预警预报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2020/ 可见-远红外宽波段光调制反射光谱方法与实验系统
可见-远红外宽波段光调制反射光谱方法与实验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光谱学及其技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少数几种重

要途径之一,是形成关于微观世界量子力学的奠基性方法。

因此,光谱学及其技术的发展一直对不断提升人们关于物质

科学的认识深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有效地认识固体材

料中决定其信息科学技术应用功能优劣的微观机理,人们在

40年前提出了微分光谱概念并引发了微电子和光电子固体材

料光谱分析的变革。但是,这一技术很快地被阻挡在波长为

4微米以内的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几十年来国内外始终未能

/2020/ 可见-远红外宽波段光调制反射光谱方法与实验系统

有效突破。本项研究成果得到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

等项目支持,主要创新性贡献在于:在国际上自主实现微分

光谱的技术突破,建成了基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新型

红外光调制反射光谱实验系统,使得微分光谱概念从技术上

可靠突破4微米波长的制约,扩展到近20微米的远红外波段。

该实验技术及系统有效地包容了我国战略高技术-红外探测

技术急需解决红外光电子材料分析波段,为红外波段光电子

材料研究提供了有效特色实验平台,为国内外多个知名研究

课题组的光谱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提升了国家重

点实验室在红外光谱学方向上的国际地位。获授权2项国家

发明专利,在美国“科学仪器评论”、“应用物理快报”等

国际SCI刊物上发表11篇研究论文,作3次邀请报告,形成积极

影响。成果主要完成人也因此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计划(A类)”。

/2021/ 无线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无线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无线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已经申请发明专利21项,授

权3项,获软件著作权6项,获国家生产许可的密码算法1项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漫游密钥交换认证协议的无

线局域网安全接入方法;2、宽带无线IP网络匿名连接方法

;3、集成多模安全认证接入方法:宽带无线IP网络匿名连

接方法;WLAN网络集成认证体系结构及实现结构层的方法;

宽带无线IP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安全实现方法;WLAN多模安

全认证的接入方法;兼容WAPI和802.11i的认证方案;Mesh

/2021/ 无线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节点移动接入认证协议;宽带无线IP系统移动终端接入方法

;4、密码基础算法:结构简单具有优良的各种伪随机性的

新型流密码生成器--广义自缩序列生成器。通过国家密码管

理局的审批的公钥密码算法SSF42;5、宽带无线IP网络安全

体系结构及安全实现方法;6、无线网络密钥管理:基于无

线Mesh网络群组密钥管理方案;WAPI认证机制中的密钥协商

方法;无线环境下会话密钥安全分发方法;跨安全域的网络

认证和密钥分发方法;7、无线网络的安全快速切换方法:

无线网状网中移动节点位置更新系统和方法,解决移动节点

位置更新问题。无线局域网中的安全快速切换方法,在保证

安全的情况下,实现移动终端在各个网络间快速无缝切换,

当终端发生切换时,只需和新的接入点运行快速切换安全关

联建立协议,不需要重新认证,也不需要预认证;8、无线

网络安全通信模拟仿真方法:无线网络仿真环境中采用虚拟

网卡实现数据通信的方法,解决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领域的

底层数据转发模拟仿真和网络环境模拟仿真问题。网络安全

模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此系统包括虚拟网络模块、攻防动

态链接库、系统控制模块,用于网络安全研究模拟环境和仿

真平台。本研究成果,已经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

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应用前景和推广:目前无线IP网络存

在许多问题:①各种无线IP网络接入技术和产品多元化,同

一设备难以接入多个网络:WLAN、WPAN、WMAN、GPRS、3G/

4G等;②各种安全接入技术并存,移动终端无法自适应接入

/2021/ 无线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不同安全机制的无线网络,异构网络难以安全的互联互通;

③安全机制不完善,不能满足用户对无线网络的安全性需求

。本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①相关专利

和系统已经被多家公司采用,解决无线网络安全问题;②所

开发的无线集成多模安全接入系统可以可以应用在各种无线

路由器、AP、无线网卡等设备上,已经被相关生产厂家采纳

;③该成果促进不同无线网络产业的发展,推动多种无线网

络的互联互通;④该成果相应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制定和

推进国外、国内相应标准的融合。

/2022/ 以太网交换机信号稳定单元电路设计布图
以太网交换机信号稳定单元电路设计布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

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

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

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

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

。本布图设计是以太网交换机信号稳定单元电路设计布图,

采用双极BIPOLAR工艺。双层金属工艺,共包含12层光刻版。

主要包括四个光敏输入端、输入比较和放大部分、冲压电路

/2022/ 以太网交换机信号稳定单元电路设计布图

部分和输出级部分,布图结构如图,该电路有上下对称的两条

支路组成,由同一个稳压电路提供电压,包括放大冲压信号、

比较电路、积分电路等。该芯片所实现的功能为当光敏二极

管入射光亮A+>A-、B+>B-时,V0A、VOB分别输出高电平。

具有接收速度快、处理能力强、带载点数大等特点。

/2023/ 一种实现多角度监控的远程监控终端
一种实现多角度监控的远程监控终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一种实现多角度监控的远程监控终端,属

于监控设备领域。现有技术中,远程监控终端安装后结构相

对固定,难以实现监控角度的调节;现有技术中远程监控终端

监控范围小,难以实现对远程监控终端四周进行监控,所以需

要一种实现多角度监控的远程监控终端以解决上述问题。针

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成果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多角度

监控的远程监控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

实用新型监控范围大,便于操作,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2024/ 对等计算(P2P)数字机顶盒集成平台
对等计算(P2P)数字机顶盒集成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科技部国家863计划,解决了目前IPTV面

临的带宽不足和需要部署大量服务器来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应用领域:IPTV服务和运营。技术指标:板载32MFLASH,

可扩充至128Mbit;数字信号处理:MPEG解码,AVS解码芯片

(符合国家标准);10M/100M自适应高速以太网;内建USB

2.0hostcontrol;支持MICin、Linein输入。创新内容:采

用了p2p理念,解决了传统IPTV发展过程的CS瓶颈问题;通

过Mesh架构,降低了IPTV中需要部署的服务器数量;提高了

/2024/ 对等计算(P2P)数字机顶盒集成平台

带宽利用率,有效降低运营商成本,促进了三网融合。成熟

程度:试生产阶段。应用前景:该产品的软件、硬件平台已

经通过测试,达到市场需求的要求。投资规模:场地和投资

规模要求不高。合作方式:合作开发等。

/2025/ 智能化企业知识行为实时管理系统
智能化企业知识行为实时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哈尔滨市科技型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背景:当今,中国企业正处于“大规

模生产”向“大规模创新”的转换期,因为企业的知识管理

和技术经营能力不足,大量企业无法获得创新本应带来的高

额利润,又不得不承受创新的巨大风险。企业特别是高新技

术企业开始试图利用技术化服务获得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保护关键知识资产、优化知识创造流程的能力和解决方案。

本项目成果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知识管理系统,对企

/2025/ 智能化企业知识行为实时管理系统

业研发设计过程中实时产生的知识碎片和知识行为进行自动

的采集、分析,诊断企业知识流程和知识沉淀效率,为企业的

管理流程优化提供决策支持。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

、技术原理:我们用三个可以被电脑识别的参数来描述一切

SECI的行为:行为主体(具体到哪个人、哪个团队或组织)

;行为类型(SECI);行为主体的变化趋势(成果扩散型、信

息挖掘型)。通过这三个参数的描述,创新项目可以被看成

是随时间不断成长的“行为地图”。这种行为地图如同导航

仪一般,将企业创新过程一步一步记录下来,根据知识管理理

论,清晰地指示了企业在创造过程中有哪些长处、或走了什

么弯路。2、性能指标:完成自动知识库生成、企业内部隐

性知识分享网络平台、沟通分析、创新行为导航仪,保证Hu

man-centered设计;C/S程序运行用户反映时间为:每次操作

反应速度为50毫秒-3秒;B/S程序运行用户反映时间为:每次

操作反应速度为1秒-5秒;软件C/S及嵌入式系统平台程序可

支撑3000人在线使用,同时可支撑800-1200活跃用户的创新

行为分析;完成每日数据自动分析处理,达到半实时组织行为

导航。三、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及成熟度分析理论创新:

本项目采用知识创造的本体转移模型(SECIontologicalsh

iftmodel)将人的日常自然行为以灵活开放的方式进行梳理

引导,并引入知识管理系统。应用创新:依据知识管理核心

理论生成针对不同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最终给企业提供

科学化、系统化的知识技术创新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实现

/2025/ 智能化企业知识行为实时管理系统

系统平台无关性,采用了XMPP协议技术,实时数据挖掘,SECI

Map。本系统创造性的解决了从“知识库管理”到“知识行

为管理”的变革问题;解决了从“信息系统”进化为“知识

系统”问题;解决了从“使用计算机获得资料”到“计算机

主动提供资料”问题。本系统采用了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国际

先进知识管理技术:知识行为分析引擎技术;自2002年以来

,国内外多数大企业实施了以SECI核心理论为基础的知识管

理咨询优化项目。团队骨干研发成果:智能推荐及社交网络

推荐算法的演化;社交网络技术在欧洲和日本已经获得了成

熟的发展和应用,被广泛应用于特定产业的学术交流、知识

共享方面。社交网络技术成熟度较高,无数人们正在应用和

算法上进行着不断的优化和突破。团队的独特创新:沉淀知

识中间态的内容仓库;内容仓库技术(或模式)虽很少应用

于文件系统,但其在代码管理、版本管理上的独特能力已被

国际上很多大型企业的商业智能所认可,技术标准成熟,且运

行稳定。四、应用情况及获奖情况已经应用于哈尔滨工业大

学图书馆、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哈尔滨绿怡工程评价与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金鹿财行等

等,受到一致好评。近两年获得以下荣誉:国家级高新技术

企业、国家双软认证企业、国家及市创新基金立项企业、哈

尔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黑龙江省留学人员择优资助项

目、哈尔滨市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十余项知识产权成果。

/2026/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信用卡申请和自动化审批系统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信用卡申请和自动化审批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该系统通过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了交

通银行快速便捷的互联网发卡平台,实现了银行卡申请、审

核、验证、制卡的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提高了发卡效率实现

在线申请,实时发卡,并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客户体验,促进了

交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2.该系统采用HTML5技术,实现了

前端展示自动适应;网站和内部审批系统之间采用MQ队列技

术,在保证受理前端的大容量访问的同时,有效隔离对后端内

部系统的压力冲击;采用参数化方式,实现了产品的灵活定制

/2026/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信用卡申请和自动化审批系统

和组合;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客户行为分析和风险防范。3

.该系统采用访问控制与授权、用户登陆控制、SQL注入防范

等技术手段,符合系统安全性要求。

/2027/ 光学图像处理
光学图像处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光学图像处理是指用光学方法实现对输入信息的各

种变换或处理,其处理具有并行性和高速实时性的特点,本

方向的研究以光学系统为工具来研究图像信号的处理,主要

展开了光学小波变换、光学图像噪声处理、光学图像多通道

处理等研究。本方向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

后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2028/ 移动存储专用SOC集成电路
移动存储专用SOC集成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是完全由公司自主研发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于2008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部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资金”支持。据iSuppli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移动存储卡

市场年出货量超过7亿个,中国大陆分布着数以百计的移动存

储卡生产厂家。然而在我们公司成功推出移动存储卡主控芯

片之前,国内众多的移动存储卡生产厂家的主控芯片采购全

部是依赖于台湾和国外。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通

/2028/ 移动存储专用SOC集成电路

过通过芯片架构优化、算法优化、版图优化,并采用小线宽

0.13umCMOS工艺设计,提高芯片的集成度,降低芯片的成本。

本项目产品实现的技术指标:1)diesize:4.1mm2;2)静态功

耗电流100uA,动态功耗电流13.6mA;3)SD模式下的读取速度

和写入速度可以达到22.5MB/S最高值;4)支持业界各种主流

的Flash类型。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在技术上实

现了多项创新和突破:1)算法优化、性能优异,通过有效的

数据结构和算法来对Flash的空间使用进行高效的管理;2)支

持最新SD2.0协议和MMC4.4协议;3)支持高数据安全应用;4)

移动终端设备兼容性非常强大,其体现在支持1000多种型号

手机,支持800多种型号的数码相机,支持50多种型号笔记本

等。4、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产品是一款

基于0.13um低漏电CMOS工艺设计的高集成度、高性能、低成

本的大规模数模混合SOC芯片,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属于国

家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重点领域,不存在安全隐患。5、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产品经过两年多的市场推广应用,拥

有稳定的客户群,目前已经累计销售近1000多万颗芯片,实现

销售收入近2597万元,利税达到1033万元。6、历年获奖情况

本项目获得“2011年度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9/ 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核心芯片
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核心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与射频读写器之间利用电磁场感

应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传递,通过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数据

交换和信息处理;可用于电子票证、身份识别、金融、零售

、防伪、防盗、物流跟踪、自动定位、车辆管理、动物管理

、货品管理、医疗管理、生产管理、资产管理、军事管理等

诸多应用领域;推动这些传统领域提升信息安全,改善管理

流程,加速信息传递,实现信息化变革,大大提高社会生产

力。

/2030/ 华夏银行基于SOA理念的全行企业服务总线系统
华夏银行基于SOA理念的全行企业服务总线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内容华夏银行基于SOA理念的全行企业服

务总线系统建设项目,是华夏银行以支持快速发展的业务需

要、前置平台整合、服务整合为目标的前提下实施的一个特

大基础类项目,是华夏银行科技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

服务总线系统定位于为建立全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

,实现全行范围的服务共享,构建全行基于SOA的松耦合的IT

应用体系架构这一目标的企业级服务总线系统,并着眼于成

为全行的标准服务的发布、管理和处理平台。此系统的建立

/2030/ 华夏银行基于SOA理念的全行企业服务总线系统

提高了IT资源的复用度,为华夏银行信息系统的进一步标准

化打下基础。二、技术特点企业服务总线系统的架构设计是

以消息队列管理器为基础,之上构建了接入容器、核心路由

、接出容器、流量控制、流水冲正、配置平台和监控平台等

各大模块。其中接入容器、核心路由与接出容器是企业服务

总线的核心功能模块,实现了交易渠道识别,路由转发的功能

。流量控制的功能是对系统能容纳的并发量的限制,主要包

括令牌的申请和归还。流水冲正主要负责记录服务调用过程

中运行时的数据日志和一些ESB平台中的关键数据流水记录

,并对需要冲正交易发起冲正。配置平台和监控平台都是企

业服务总线系统的辅助功能模块,配置平台是通过BS模式展

现和修改系统的各类系统、交易配置,监控平台是对系统运

行时各类资源、交易的统计和展现。1.异步消息队列技术。

企业级服务总线系统是建立在一个异步消息机制之上的,通

过一个队列管理器管理多个异步消息队列,每个消息队列用

于处理不同容器与容器之间消息的异步交互。应用程序内部

模块间的异步设计极其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同时

也极大降低了因为后台系统堵塞而对其他系统带来的连锁影

响,进而避免了因线程堵塞导致的系统停滞的可能性。2.故

障探测及隔离技术。为了保证应用集群各个节点的有效性,

通讯机利用系统的底层消息机制通过心跳探测各个应用节点

各个业务处理模块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某个节点出现故障

,通讯机通过隔离技术将此节点从集群中分离出去,不再将交

/2030/ 华夏银行基于SOA理念的全行企业服务总线系统

易请求分发到此节点。3.集群同步技术。为了在整个集群上

实现“发布一次且只发布一次”的目标,信息企业服务总线

系统实现了集群同步技术,即集群中各节点之间通过安全通

道实现了信息互联,以保证各节点间功能和服务的一致性。

4.流量控制技术。企业服务总线支持多维度的流量控制技术

,独立运行双活的流控服务器通过预定的多维度的限流阈值

,为每一个接入的交易请求分配交易许可令牌。当出现后台

系统服务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流控服务会把针对此后台的交

易在接入层直接挡回,避免交易在系统中因为占用过多处理

资源而影响企业级服务总线。5.服务发布及控制技术。企业

级服务总线系统的主要功能都是围绕着服务展开的,系统提

供了一整套的服务的建立、发布、上线和运行时管理的所有

功能。尤其是在系统运行时,企业服务总线根据应用需求将

服务类型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划分。服务的级别可以关联到

不同的处理动作,服务级别与处理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规则

配置进行定义,实现功能的灵活定义与扩展。三、自主知识

产权情况华夏银行基于SOA理念的全行企业服务总线系统项

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独立设计并使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华夏

银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四、成果推广应用情况企业服务总

线系统自2012年在我行试点渠道上线,至2012年8月完成全行

系统接入推广,截止目前,企业服务总线系统已经连接27个交

易渠道系统及32个后台服务系统,共有交易接口共5281支,调

/2030/ 华夏银行基于SOA理念的全行企业服务总线系统

用后台服务1617个。日均交易量达到180万笔,峰值交易量达

到265万笔,平均交易响应时间低于40ms,平台CPU使用率、内

存使用率、文件系统使用率等平台性能指标均远远低于预警

阈值。目前系统运行稳定,业务流转正常,上线以来,高可用

性指标达到99.99%以上。华夏银行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极大程

度保证了我行生产环境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其简易的

交易开发配置策略,利于今后快速扩展业务。通过实施企业

服务总线系统项目,提高了我行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了我行

在同业间竞争力。

/2031/ 物联网时代的仪器智能化管理--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管理系统
物联网时代的仪器智能化管理--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我国科技总投入逐年增加,对于科研仪器的投

入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有的管理工作,手工化管理相当

严重,无法自动化控制仪器,数据的采集和相关检测缺乏自动

化过程,而已有的仪器管理系统的开发尚未摆脱传统模式,仪

器管理系统建设与仪器平台建设相对独立,数据信息采集与

交换,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人力帮助。该项目引入“物联网

”概念,结合互联网、应用软件和无线传感技术,对多种不同

仪器进行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测仪器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况

/2031/ 物联网时代的仪器智能化管理--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管理系统

,该项目的深入开展不仅能够去手工化,提高管理效率,同时

全面提升我国实验室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总体水平。大型仪器

协作共享管理系统借鉴工业柔性制造系统技术,采用面向对

象的模块划分的科研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流程自动化解决方

案;采用大电流仪器设备保护装置,可以实时读取仪器开关闭

合状态,实时读取设备电流大小,在保证仪器不断电的情况下

对仪器进行授权,并能监控仪器使用健康状况;该系统适应复

杂的实验室环境,支持多种计费方式和计费标准的计费系统

;利用神经网络智能模式识别技术,根据终端电流变化模式自

动识别仪器使用的工作状态,统计仪器使用有效时间,建立仪

器的健康档案,同时实现实时数据与健康档案的比对,为仪器

体检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管理系统是软

硬件结合产品,在不改装仪器的前提下,实现跨网段跨地域对

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大型共享仪器的自动

化和智能化管理,进行仪器运行状态的自动检测,仪器使用数

据的自动化采集,降低能耗,减少人员投入,避免资产重复购

置和国有资产的无端损坏,全面提升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管理

水平,提高大型仪器利用率,实现智能化管理,带领物联网技

术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在科研领域的应用。本项目产品已经

在天津、北京、上海、山东等多所重点高校使用。本项目的

软件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并通过软件测评,硬件已获得专利

证书。经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查新表明,未见与

本项目相同的文献报道。

/2032/ 雏鹅养殖环境温湿度监测及控制系统构建与示范应用
雏鹅养殖环境温湿度监测及控制系统构建与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与生态监测检测服务
技术详情

  目前,自动化禽舍己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但家禽育雏过程中存在舍内温湿度监测及控制系统缺

乏,温湿度实时监控难度大等问题。本项目将利用ZigBee(

紫蜂协议)无线传输技术,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和通风设备以

及供暖设备等,构建无线监测与控制的网络系统,实现雏鹅养

殖环境温湿度的无线化自动调节。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可精确

调控育雏鹅舍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Zig

bee无线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交换,较无线局域网(简称Wi-Fi

/2032/ 雏鹅养殖环境温湿度监测及控制系统构建与示范应用

)具有连接稳定,抗干扰性强,自动组网,适合大规模组网等

优点。本系统设置有无线路由器、中央处理模块(上位机)

、Zigbee协调控制器、Zigbee终端节点、温湿度传感器、继

电器、供暖设备、除湿设备、加湿设备和通风设备等组成。

本系统由ZigBee终端节点连接温度、湿度等传感器组建网络

,由一个Zigbee协调器控制。当传感器检测到育雏舍空气温

度指标高于或低于设定阈值时,便自动关闭或开启供暖设备

;当传感器检测到育雏舍空气湿度指标高于设定阈值时,便自

动启动风机排气,待采用ZigBee终端节点是为了保证信号的

传输过程稳定可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能被人通过视觉、听觉或者感觉发现,

但无线信号的在日常生活、工作、应用的普及已是不争的事

实,为了避免无线信号的干扰出现丢包,或者信道资源占用过

大,导致传输质量下降,选用了ZigBee终端节点,作为无线协

议的一种具体应用于育鹅舍,是一种优选。

/2033/ 非电信光纤数据传输系统;电视及数据光纤综合传输系统
非电信光纤数据传输系统;电视及数据光纤综合传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203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司结算业务集中处理工程系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司结算业务集中处理工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公司结算业务集中处理工程的建设结合我行对公会

计结算管理的现状和风险控制的要求,需要对现有对公会计

结算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实现提高效率、控制风险和节约资

源的目标,实施业务处理集中,可以极大地推动邮储银行网点

由业务处理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支持营业网点的转型,公司

结算业务集中处理工程已建成一套支持我行战略发展方向的

业务管理模式。

/2035/ 炼铁优化专家系统在济钢350M^3高炉上的应用研究
炼铁优化专家系统在济钢350M^3高炉上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综合炼铁工艺、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工程

三大技术,以高炉“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炼铁目标

和“安全、稳定、顺行、均衡”的操作方针作为建立成套“

多目标系统优化”数学模型的工艺理论依据,创建了描述冶

炼过程非线性变动规律的“变频数理统计”算法,建立了“

样本空间模型”、“系统分析表”和“系统优化图”等数学

模型,数量化地描述了炼铁教科书中没有的或只有定性说明

的重要生产规律。采用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原理设计软件系统

/2035/ 炼铁优化专家系统在济钢350M^3高炉上的应用研究

,实现了高炉冶炼过程优化操作。系统硬件由DCS系统、工

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组成,DCS数据采集系统负

责高炉上料参数、炉体温度、风温、风压等数据采集;工业

控制计算机系统采用Modicon984集散系统,负责高炉生产自

动控制;计算机网络包括以厂部DEC2000为服务器、各职能

科室、厂长室微机为工作站的网络系统,高炉值班室优化站

、操作站通过光缆接入厂部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采用Cli

ent/Server结构,使用SQLSERVERV7.0数据库和DELPHIV4.0

语言开发,总菜单包括12大类功能模块,由38个基本数据库

和80多个工作库,1000多个工艺数据项。该项目为中国冶金

行业向高炉炼铁智能化起到示范作用,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

值。

/2036/ 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系统
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系统是一套无线侦听、数据阻

断防护、数据重组、密罐技术、无线AP定位等多种无线安全

技术相结合的能够对基于IEEE802.11b/g标准的无线局域网

实施监控,并对非法行为进行实时分析、实时传输阻断、自

动报警以及无线AP定位,并遵循Internet相关标准协议的安

全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商业机构

等单位或部门使用的无线局域网实施7×24小时的监控

,当监控发现各种危险行为时,则在报警的同时对各种危险

/2036/ 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系统

行为实施自动阻断,从而保护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商

业机构等单位或部门的信息安全,是高效、安全、易用的新

一代的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系统。利用该系统的核心技术,

还可以从事无线局域网其他安全设备的开发以及无线局域网

各种维护、故障检测等工具软件的开发项目。

/2037/ 甘肃省创新方法公共服务APP软件(ios版)V1.0
甘肃省创新方法公共服务APP软件(ios版)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创新方法是人们在创造发明、科

学研究或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科学思维、

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创新方法涵盖种类众多,已形成

了从研发到产品的创新方法与理论的全覆盖。通过国内外企

业多年的实践应用证明,以TRIZ、QFD等多种创新方法的融合

应用,可有效增加专利数量、提升专利质量、提高新产品开

发效率,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切实从源头上提升企业研发效

率、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创新方法与理论的应用,已成

/2037/ 甘肃省创新方法公共服务APP软件(ios版)V1.0

为衡量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自科技部2008年设立国

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以来,在国家专项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

,全国共建立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32个、培育试点示范企

业1400余家,培养创新方法专业人6000余名,形成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创新方法研究推广应用网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从源头上推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甘肃省科技

发展促进中心是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认定的推广应用服务

基地,自2011年开展创新方法推广以来,围绕覆盖全省创新方

法推广应用体系构建、试点示范企业培育、“创新三师”(

创新工程师、创新培训师、创新咨询师)培养、公共服务平

台建设、高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一定

成效,形成了“服务基地(培训基地)+服务平台+试点(示

范)企业+工作站+创新师资”的甘肃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

服务模式,持续推进创新方法在我省各类创新主体深层次的

推广应用。甘肃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2018年国家专项与省

级财政的支持下,以“务求实效、服务便捷、资源集成、开

放共享”为总体目标,完善开发了甘肃省创新方法公共服务

平台,深耕了“互联网+创新方法”的实践应用,依托甘肃省

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了与之匹配的创新方法公共服

务APP(ios版),该移动客户端的开发弥补了创新方法推广

应用传统手段的不足,进一步提升了创新方法在各类创新主

体的知晓度,有利于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学习应用创新方法,为

创新方法在全省的深层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2.研究目的

/2037/ 甘肃省创新方法公共服务APP软件(ios版)V1.0

与意义创新方法公共服务APP(ios版)利用新媒体技术,多

样化、直观化、图示化呈现和表征创新理论知识,让理论知

识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用大数据技术组织理论学习内容,实

现了多种创新方法与理论知识层次化、立体化、逻辑化和个

性化,客户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理论知识、示范案例等的逐

步扩充,成为各类创新主体思维习惯和操作习惯的理论知识

网络和领域数据库。该移动客户端的开发,旨在吸引更多的

创新人员学习创新理论,为全面推动创新方法工作,增强企业

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发挥重要作用。3.主要论点与

论据在现有传统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较为普遍

的问题,一是创新方法依靠人员实地开展的传统推广应用模

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创新活动的需要,使得创新方法工

作的整体推进受到制约;二是创新方法涵盖的理论、工具众

多,存在培训时间长、耗费精力大、经费支出多等诸多问题

,仅依靠传统的培训模式,难以满足创新人员持续的学习与交

流。因此,通过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配备大量的

发明原理方案库、标准解方案库、科学效应库等,同时在平

台中加入专利查询、功能查询、文献查询等模块,支撑技术

研发人员了解先进领域的创新思路解决技术问题,支撑企业

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新时期支撑创

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指导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

平台,同时为科技管理部门高效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2037/ 甘肃省创新方法公共服务APP软件(ios版)V1.0

,为全面推动我省创新方法工作具有重大意义。4.创见与创

新创新方法公共服务APP(ios版)采用网络技术、知识库技

术、微服务架构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现代设计方法学、语

义处理技术以及图形交互等先进技术,以企业创新技术创新

需求为导向,集成了TRIZ、价值工程、QFD、田口方法、精益

生产等涵盖从技术获取到产品实现全制造链的多种创新方法

,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多种创新思维技法与创新理论学习、

应用实践、创新辅助等系统化服务。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

的问题创新方法公共服务APP(ios版)通过运用多种信息技

术,集成了TRIZ、QFD等多种创新方法,尤其是独创的搜索引

擎,能够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包含多种创新方法知识共享的

创新思维与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传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

模式效率不高、信息不透明、服务碎片化等问题,为切实提

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节本降耗等提供支撑。6.获奖情况该

成果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证书,软著名称:甘肃省创新方法公

共服务APP软件(ISO)V1.0,登记号:2019SR1255164,证书

号:软著登字第4675921号。

/2038/ 视频处理设备、VGA信号切换装置及其方法
视频处理设备、VGA信号切换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
技术详情

  VGA接口是显卡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是显卡上应用

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现有技术应用VGA接口的系统中,需要

一个VGA电缆连接两台设备。但由于一般视频设备具有各种

接口,以接收包括YpbPr、DVI、HDMI、VGA等在内的各种信号

,因设备主板接口的限制,一般只配置一个VGA接口,因此当需

要选择接收更多VGA信号时,现有技术视频设备无法满足此需

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视频处理设备、VGA信号切换装置及其

方法。所述VGA信号切换装置包括第一VGA信号输入端、第二

/2038/ 视频处理设备、VGA信号切换装置及其方法

VGA信号输入端、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一VGA信号输入端和

第二VGA信号输入端,用于在控制下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VGA

信号输入端中的一路VGA信号,并输出所述选中的一路VGA信

号;运放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第二VGA信号输入端是否有输入

场信号,在监测到有输入场信号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选择所

述第二VGA信号输入端的VGA信号并输出,否则控制所述开关

单元选择所述第一VGA信号输入端的VGA信号并输出。本发明

可以扩展VGA信号的输入,使多路VGA信号的选择输入成为可

能本发明属于视频相关领域,扩展了VGA信号的输入,已经应

用在雅图公司的背投产品上,代表性机型为背投电视DP67C,

客户反映良好。

/2039/ 自由空间2×4光桥接器
自由空间2×4光桥接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自由空间2×4光桥接器,有一块准等腰直

角三角形光学玻璃,四分之一波片,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半波

片、第二半波片和第三半波片,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偏振分

束器、第二偏振分束器和第三偏振分束器、具有相同结构的

第一半五角棱镜、第二半五角棱镜、第三半五角棱镜和第四

半五角棱镜组成,将信号激光和本振激光进行链接,产生需要

的相移,以进一步进行光电变换及信号解调和锁相,是相干光

通信系统的关键器件之一。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2039/ 自由空间2×4光桥接器

可靠,损耗小等优点,适用于自由空间激光相干通信,具有小

型化,轻量化,易于集成等特点。

/2040/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不锈钢纤维线千米无断头的预警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不锈钢纤维线千米无断头的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不锈钢纤维线千米无断头的

预警系统”项目(项目编号:3502Z20143037),实施时间为

2014年01月至2015年09月,其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建立气

圈运动规律模型、气圈形态特征和微摩擦力传感器感应的数

据进行叠加,提前判断不锈钢纤维线可能要发生断头的风险

,从而通过电控装置将纱锭停转,并把预警信息发送至操作人

员的操作终端或手机等终端相应设备,通过预警系统及时处

理不正常气圈,可大量减少断头,实现1000米无断头。项目合

/2040/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不锈钢纤维线千米无断头的预警系统

同约定应完成的技术指标:(1)解决现不锈钢纤维线生产

中300-500米断头,提高到1000米无断头,节省了大量的制造

加工成本,提高不锈钢线质量。(2)建立气圈运动模型数据

库,为实现动态设置控制气圈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方案;(3)

为不锈钢线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一套集机械设备

、数据检测、预警控制为一体的可参考的技术措施。

/2041/ 一种直下式白光LED背光源控制方法
一种直下式白光LED背光源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一种直下式白光LED背光源控制方法,该

方法可以控制白光LED灯阵列实现背光的点亮,背光的控制,

通过对视频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将分区区分为边缘分区和非

边缘分区,并对两种分区做不同的处理,在实现基本显示效果

的前提下,突出图像的边缘轮廓,从而改善白光LED背光的显

示效果。一种直下式白光LED背光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开机根据复位值驱动白光LED灯点

亮,使LED阵列输出开机亮度,同时光敏传感器检测单元检测

/2041/ 一种直下式白光LED背光源控制方法

环境亮度,将检测数据发送给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的控

制器件读取视频解码板的视频信号,控制单元的控制器件从

信号编码中解出相应RGB三色的数据及分辨率值,并对视频信

号进行缓存;(3)控制单元的控制器件对视频信号数据进行

边缘检测处理,判断出当前帧图像处于边缘区域的像素所处

的分区,以边缘分区号进行标注,确认非边缘区域像素所处的

分区,以非边缘分区号进行标注,而后对所有的分区号进行缓

存;(4)控制单元的控制器件根据缓存的分区号分别对边缘

分区和非边缘分区进行亮度值处理;如果为边缘分区,则将所

有边缘分区的RGB三色亮度值按照每种颜色分别比较得出每

种颜色的最大值,而后比较边缘分区中RGB亮度的最大值,比

较得出RGB三色的最大值作为所有边缘分区的亮度值基准;如

果为非边缘分区,则统计本分区内RGB三色的亮度值,比较得

出RGB三色亮度的最大值作为本分区亮度值的基准;(5)控

制单元的控制器件将两种分区的亮度值基准进行缓存;(6)

控制单元的控制器件将计算好的驱动信号值输出到LED驱动

芯片中,驱动LED灯点亮。

/2042/ 连续波、飞秒双色双调谐激光器
连续波、飞秒双色双调谐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同时产生连续波及飞秒光脉冲

双色相干光的固体飞秒激光器,在置有激光晶体14的谐振腔

外设置泵浦分束镜1和聚焦透镜2,在谐振腔内设有由扩谱棱

镜13、弥散补偿棱镜9和10、调谐光栏11和12以及飞秒脉冲

输出镜6和连续波输出镜7构成的连续波及飞秒光脉冲双色相

干光分束定向装置。工作中,由泵浦分束镜将泵浦光分为3∶

1两束光,继而由聚焦透镜把两束光耦合进激光晶体,产生激

光发射,两束激光在谐振腔中来回振荡,每振荡一次都由激光

/2042/ 连续波、飞秒双色双调谐激光器

介质取得增益,最后分别经飞秒脉冲输出镜和连续波输出镜

输出飞秒光脉冲和连续波激光。

/2043/ 北京市红十字会999社区健康援助系统
北京市红十字会999社区健康援助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北京市红十字会999社区健康援助系统是在应用蓝

牙技术的基础上综合本企业专利-无线自动呼叫器和多项创

新技术成果,研制的网络和计算机产品中呼叫服务器系统及

应用于医疗、家庭电子消费产品的嵌入式软件,其创新点在

于解决了目前蓝牙技术产品抗干扰性差、传输距离近、信息

安全性等问题,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与该项目相关的项目《急救自动呼

叫系统》被批准为“北京市2000年火炬计划“项目,《社区

/2043/ 北京市红十字会999社区健康援助系统

信息网络数据管理系统》被科技部等五部委批准为“2001年

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应急呼叫及数据通讯管理系统

》被科技部列为“2002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被国家经贸

委批准为“2002年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遥控呼叫

器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该项目产品及软件系统目前正立足于

北京等城市急救中心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产品将用户

、接警中心、救援中心的信息系统形成了一个整体体系,在

用户方有需求时,其资料和数据可通过蓝牙应急呼叫器传送

到接警中心,也可发送到用户家中的其它具有蓝牙装置的设

备,如机顶盒、笔记本电脑、冰箱、电视机等;通过蓝牙呼

叫器传送的信号会在5-8秒内到达接警中心,中心接收后,

迅速通过受理软件进行处理,再通过网络传递到救援中心,

救援中心快速制定实施预案,实施救助服务。该项目解决了

一般呼叫系统的被动式方案,尤其是在北京申奥成功后,本

系统对于北京建立大型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指挥决策

系统,建立高效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具有重要的意

义。目前已有近3000名用户得到本系统项目的服务。

/2044/ 青鸟特约联行业务系统JBSEIS
青鸟特约联行业务系统JBSEI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青鸟特约联行业务系统专为解决区域范围内农村信

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机构间汇路不畅、

异地结算难、汇票支付风险大等问题而设计实现。在四级业

务主体机构间建立TCP/IP网络连接,所有业务及系统管理信

息通过网络传输,以加快资金流通速,提高资金利用率,在省

中心、分中心、清算行设置实时监控系统,随时监控下属机

构的系统状态及业务情况,当且仅当汇票签发行在分中心人

行营业处准备金帐户中有足够存款余额时才可办理汇票签发

/2044/ 青鸟特约联行业务系统JBSEIS

业务,所以每次汇票签发业务必须经所属分中心授权后方可

进行。经分中心授权签发成功的合法汇票信息上传省中心汇

总,解汇行将受理汇票信息上传省中心,经省中心确认后方可

解付。

/2045/ 高重复频率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及频率梳
高重复频率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及频率梳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光学频率梳是很多高端研究的基础科学仪器,例如

原子跃迁频率的精密测量、光钟的频率的测量、精细结构常

数测量、引力波的测量、微重力的测量、系外行星探测、高

精度绝对距离测量、高精度快速傅里叶变换光谱学、光频与

射频之间的转换装置、导航定位、时间频率标准传递等。2

0世纪90年代飞秒激光器的发展以及光子晶体光纤的发明,为

频率梳的研究带来了契机。国外频率梳的研究以Max-Plank

研究所和Colorado大学、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的研究最为著

/2045/ 高重复频率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及频率梳

名。Max-Plank研究所的T.Hansch和Colorado大学的J.Hall

因为在频率梳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光学频率梳中的任意梳齿频率由f(n)=fceo+Nfrep表

示。其中frep(脉冲重复频率)为频率间隔,fceo为初始频

率。而测量和稳定fceo需要将激光脉冲飞光谱展宽成倍频程

带宽。早期的频率梳都基于钛宝石激光器。但是由于其体积

大、功耗高、长期稳定性差和价格高,钛宝石激光器逐渐让

位于小体积、低功耗及低成本的光纤激光器。但飞秒光纤激

光器也有一些缺点,脉冲重复频率低,脉冲宽。在做成激光频

率梳时,脉冲能量低和脉冲宽已经成为直接产生倍频程带宽

进而获得初始频率信号的障碍。本项目致力于解决光纤激光

频率梳中的以上关键问题,发展高重复频率、低脉冲能量频

率梳。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独立研制的重复频率250M

Hz以上的掺镱光纤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脉冲,不经放大直接通

过独立研制的拉锥光子晶体光纤扩谱至倍频程带宽,通过拍

频法获得高信噪比的fceo信号。最后通过电子系统锁定fre

p和fceo信号,形成频率梳。本项目在激光器在理论和实验上

获得了新的突破:在理论上,发展出了色散控制锁模和放大

自相似锁模等新理论和新机制;在实验上,应用这些理论已经

在光纤激光器上实现了750MHz、小于50fs的直接脉冲输出。

高重复频率、nJ能量、小于50fs的脉冲,并在自行研制的拉

锥光子晶体光纤上直接获得了超倍频程带宽。利用这个带宽

,获得了40dB信噪比的fceo信号,并将其锁定在原子钟上,至

/2045/ 高重复频率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及频率梳

此完成新型光纤激光频率梳。本项目研制的新型光纤激光频

率梳与国外的频率梳相比有如下突出优点:1.新技术和新器

件光纤激光器的重复频率最高可达750MHz,因此做成频率梳

测量光学频率时,不需要非常高精度的波长计,降低了辅助设

备的成本;2.直接输出最短光脉冲,使不需要很高脉冲能量就

能在光子晶体光纤中获得倍频程带宽;3.不需要光放大和压

缩,因此减少了放大器带来的放大的自发辐射的噪声,提高了

初始频率信号的信噪比。同时简化了频率梳系统,使其更加

稳定。从应用角度讲,可见光域的频率梳正在发现越来越多

的应用,特别是锶光钟和钙原子光钟的频率都在可见光域,锶

光钟和钙原子光钟的锁定以及由光频到射频的转换需要稳定

的频率梳。另外,类地行星探测则要求覆盖整个可见光域。

因此,研制覆盖整个可见光波段的频率梳成为必要。基于工

作在1030nm波长的掺Yb飞秒光纤激光器的频率梳的初步实验

表明,其扩谱后的光频可直接覆盖500nm至1700nm。无论从科

学应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来看,此项目将创造很大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2046/ 新形势下电信市场开放战略及策略
新形势下电信市场开放战略及策略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一)电信市场开放的新形势与总体战略当前我国电

信市场开放中,一方面存在着被动开放、缺乏规划等问题;另

一方面国家在战略层面对电信市场开放提出要求,技术业务

的发展变革和国际谈判的压力也要求电信市场进一步开放,

同时,开放也要受制于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在这些新形势

下,本研究提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开放,在开放中促进

发展、确保安全的总体战略。并据此提出未来电信市场开放

的策略设计:在宏观层面上,评估各项业务开放建议;在对内

/2046/ 新形势下电信市场开放战略及策略

开放上,研究向民资开放政策;在对外开放上,研究上海自贸

区业务开放策略,同时,提出国际谈判中开放方案;在配套措

施保障上,研究信息安全审查机制的建立。通过这些策略设

计,保障总体开放战略的推动前进。(二)新形势下电信市

场开放的策略设计1、研究并提出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对外资

开放的评估结论和实施建议研究提出开放应坚持的三大原则

和三大评估要素,并得出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互联网资源

协作业务等业务评估结论;从产业、监管、安全影响等角度

,根据各业务特点,分析提出各类业务向外资开放的评估要点

。同时,对照我国现行业务管理要求,明确配套措施。2、研

究电信市场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和移动转售业务的开放主

要内容包括:(1)对移动虚拟运营、宽带接入网、城域网

等进行研究评估。(2)对当前的驻地网市场发展状况进行

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接入网开放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3)在IDC/ISP方面,研究我国IDC/ISP许可证重新发放政策

。(4)在移动转售方面,研究支持出台了《移动通信转售业

务试点方案》、《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申请材料及审查说

明》。3、研究上海自贸区增值电信业务开放的若干重要问

题对国内多方通信业务、国内IP-VPN业务、互联网数据中心

业务和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在上海自贸区开放的几

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四类关键业务的开放建议及理

由,并确定开放实施条件,保证开放政策的落实。4、研究新

形势下国际谈判中电信业务开放策略国际谈判策略研究主要

/2046/ 新形势下电信市场开放战略及策略

由两部分研究组成:第一,研究新形势下WTO规则与多边、双

边谈判策略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WTO跨境服务提供规则

,提出监管方案;(2)研究国际电信业务分类趋势研究;(3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与世贸规则一致性问题;(

4)研究对于云计算等新兴业务WTO规则及发展;(5)研究F

acebook拟诉我国互联网限制措施问题分析;(6)研究支撑

WTO第四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7)信息技术协定(ITA)研

究及我国对策。第二,研究FTA、RCEP谈判国别研究FTA、RC

EP谈判国别研究以中韩、中日间的FTA谈判和中澳、中新、

中印之间的RCEP谈判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自贸区协定中对

方要价,制定我国谈判策略,实现我国谈判诉求,支撑相关自

贸区谈判。5、电信市场开放下通信业信息安全审查机制研

究通过分析通信领域相关的安全审查机制的四种类型,并在

我国信息安全审查机制及保障措施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有

针对性提出对我国通信领域开展信息安全审查工作的政策建

议。

/2047/ 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平台V1.0
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背景:截止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

占比提升至90.1%。2014年9月10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

发了《积极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

》。微信公众平台可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多元化、渠道多样化

发展,进一步完善网上办事大厅的服务功能,让群众及时掌握

不动产登记方面的最新信息。为此,我司决定开发不动产登

记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在在线咨询、在线投诉、在线非税缴

/2047/ 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平台V1.0

费、政策法规、公告公示、办理进度查询、登记信息查询、

合同备案查询、后台管理等功能,以满足公司产品多元化发

展需要。技术创新点:1、通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查询系

统,相关权利人通过实名认证后就可以完成相关登记信息的

查询、校验及打印等操作。对于满足不动产登记信息服务社

会化的要求,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系统

对于各类敏感数据,采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多层

的身份校验机制进行安全控制,防止未授权的使用者查看、

窃取和篡改数据。在数据传输方面,采用双密钥和加密隧道

协议,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有效,保证各类数据能

够及时、高速和安全的传递、交流。

/2048/ 一种具备实时偏振补偿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装置及方法
一种具备实时偏振补偿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装置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具备实时偏振补偿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装置及

方法,该装置由量子密钥发射模块、带旋转电机的1/2波片、

两个带旋转跟踪电机且可旋转360°的全反棱镜组成。

量子密钥发射模块可产生0°、90°、+45°及

-45°的线偏振光,线偏光分别通过全反棱镜、1/2波片

及全反棱镜后,通过全反棱镜的相互角度关系来计算1/2波片

的补偿角度,通过1/2波片实时补偿来产生不改变原线偏光消

光比的光学系统。它适用于对偏振消光比保持度要求较高的

/2048/ 一种具备实时偏振补偿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装置及方法

量子通信光学系统及与偏振相关的领域。

/2049/ 工业机器人视觉机制中的深度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工业机器人视觉机制中的深度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充分深入研究RGBD图像识别建模算法的基

础上,融合先进的特征提取与表示方法,从特征池中完成了特

征筛选,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特征具有稀疏性与唯一性

,能够根据这些关键特征基本复原图像。通过贝叶斯非参数

模型的建模,利用RGBD图像库对模型进行训练,最后测试完成

图像识别。(1)提出了基于SLAM的RGBD图像的缝合与模型

配准算法,构建的3D模型能够准确反映RGBD图像所展示的场

景特点。(2)该项目对RGBD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贝叶

/2049/ 工业机器人视觉机制中的深度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斯非参数模型进行建模构建高效的RGBD的图像识别算法。(

3)提出了基于SWC的模型求解推断算法,在各种数据集上的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求解速度和较精确的求解精

度。

/2050/ 受激拉曼变频用的新型光学晶体材料
受激拉曼变频用的新型光学晶体材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受激拉曼激光光源具有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是拓展

现有激光波段的有效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拓宽商用激光的

使用波段范围。本课题组近十年来针对拉曼变频用的新型拉

曼变频晶体和基频激光晶体材料,开展了新波段、新晶体材

料、新晶体生长工艺的研究,研发出纯的和激活离子掺杂的

大尺寸钨酸锶、钼酸锶、钨酸钆钾等多种受激拉曼与自受激

拉曼优质晶体材料,另外,同时研发出应用于受激拉曼泵浦源

头的大尺寸钨酸盐、硼酸盐、镓酸盐、卤化物等多种优质的

/2050/ 受激拉曼变频用的新型光学晶体材料

、新型的高效和新波段基频激光晶体材料,测试研究了晶体

结构、热特性、光学折射率、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性能

,采用Judd-Ofelt等光谱理论对晶体进行理论计算,得到了包

括J-O强度参数、辐射几率、辐射寿命和荧光分支比等参数

在内的一整套实用的光谱参数,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出各种

激光实验器件,采用半导体LD或氙灯抽运晶体器件,实现了S

rWO4和KGd(WO4)2晶体的受激拉曼及其稀土离子激活晶体

的自受激拉曼瓦级高效激光输出,也实现了稀土离子激活的

NaY(WO4)2、KGd(WO4)2、GdAl3(BO3)4、YAl3(BO3)

4、NaGd(WO4)2、Ca3La2(BO3)4、Ca3Gd2(BO3)4、Ca

4LaO(BO3)3等晶体近红外波段的瓦级高效激光输出,研究

结果证明这些新型的光学晶体有望应用于商用激光的拉曼频

率转换。本项成果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122篇文章,其中

有100篇被SCI收录,他引612次;8篇代表性论文他引55次,在

激光晶体材料相关领域的引用率处于前列。获得授权发明专

利5项。先后为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法国里昂1大学提供了

SrWO4、Nd:SrWO4和Nd:KGd(WO4)2等优质大尺寸晶体器件

,也为长春理工大学提供了优质大尺寸的Nd,Yb:NaY(WO4)

2、Er/Yb:NaY(WO4)2晶体,这些单位利用所提供的晶体进

行了相关的受激拉曼与自受激拉曼等激光实验研究,获得了

良好的结果,在国际SCI收录的核心刊物例如OpticsLetters

,ApplyPhysicalLetters等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而自主发明

的专利“交叉叠加型激光晶体倍频器,ZL200310115261.X”

/2050/ 受激拉曼变频用的新型光学晶体材料

转让与青岛海泰光电有限公司,得益于我们的技术,该公司在

变频与自变频激光晶体及器件方面已经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

创汇。

/2051/ 嵌入式RFID卡识别便携装置及识别方法
嵌入式RFID卡识别便携装置及识别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嵌入式RFID卡识别便携装置及识别方法采用ARM技

术及RFID技术,实现RFID卡的信息传输。系统由ARM实现人

机交换机与RFID读写器组成。可构成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用

于RFID网络管理和门禁、售饭、图书管理、网吧收费等场合

。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环境中,适用于RFID网络管理和门

禁、售饭、图书管理、网吧收费等场合。如:RFID网络管理

;公司内部,企业内部;机构用户网络;公安、金融、政府

各部门;小区网络:学校、医院、住宅小区。故该系统具有

/2051/ 嵌入式RFID卡识别便携装置及识别方法

广泛应用前景。合作方式:技术转让,联办企业,也可协助

校方联系用户,共同承接工程项目。

/2052/ 多功能低温介电温度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多功能低温介电温度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成果是为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研发的技术密

集型精密测试集成设备,专用于电介质材料与器件的介电温

度特性智能测试与数据处理。自主研发集成了系统的核心关

键设备—多气氛四工位样品测试温箱,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

实时测量监控软件。通过四工位样品夹具设计和多路信号切

换模块的设计实现了多个试样在不同气氛环境下(真空环境

、氧化或还原气氛下)的自动化测试;通过软硬件的通信和

协同研发,实现了计算机对实验参数(如测试温度范围、升

/2052/ 多功能低温介电温度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温速度、测试频率、测试电压,试样尺寸等)的控制,增强了

系统测试的实时性和快速性;实现了计算机对介电温度特性

曲线等实验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显示、及对其重要参数

(如介电常数温度系数、介电峰值、损耗峰值等)进行分析

和计算。该套测试系统具有四工位测量夹具、测试温度范围

为-180~250℃,实现了多试样在低温宽温度范围内介电性能

温度特性的智能化测试。此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8篇,包括IF为3.845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PL等;SCI、EI收录

10篇次;参加国际会议并提交论文4篇;授权国家专利2项。

/2053/ 电子产品面板控制芯片
电子产品面板控制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设计是基于国内外市场面板控制芯片还无法

实现加密功能,进行身份识别情况下开展的。该芯片主要应

用于数字电视机顶盒,小家用电器应用广泛,有良好的市场空

间。该项目也顺应省市政策的号召,为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平台。本项目芯片实现对键盘与显示的管理,完成键

盘的扫描、按下键的识别、键盘的去抖动等,以及显示的扫

描与电流驱动功能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发内容:

三线式串行接口、振荡电路、显示扫描电路及大电流的驱动

/2053/ 电子产品面板控制芯片

、键盘扫描、去抖动与加密模块电路等。产品实现以下技术

指标1、工作电压:3V~5.5V;2、位驱动电流:>80mA,最大

250mA;3、段驱动电流:>10mA,最大30mA;4、显示模式:7

段×5位,或8段×4位;5、键扫描:支持7键控制;6

、辉度调节:8级辉度调节;7、封装:SOP16、DIP16、SOP1

8、DIP18,特殊规格根据客户合同进行封装;8、加密:支持

加、解密功能;该项目的创新点在于集LED显示驱动、键盘扫

描、加密于一体,实现了提高目标产品集成度,减化产品外围

电路,降低整机成本,极大限度地降低整机客户的制造成本、

缩小产品控制面板面积和提高整机产品性能,具有显著的实

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前期市场的开拓及生产规模

的扩大,公司将根据变化对已定位的市场做出适当的调从而

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现有主要用户:福建新大陆创

维,长虹等其占市场占有率为50%以上。产品一进入市场,因

其良好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国内晶

圆代工、封测产能紧张。导致产品生产交货期长,代工费用

高,不能满足市场推广销售的需求。本项目于2011年8月获得

发明专利,还获得多项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份;计

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一份;软件产品登记证书一份;集成

电路布图设计登记两项;福州市总工会专利银奖一项。

/2054/ SMB小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开发和应用
SMB小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开发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2055/ 协同办公系统
协同办公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背景:为实现了公文从拟稿、审批、会签、签

发、分发、签收、办理、归档等公文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

提供审批、邮件、公告、文件柜、手机订餐单位内部日常的

使用功能。建设的规划是将规范工作流程,强化了部门之间

、单位之间的协作办公能力,同时平台的架构也提供了业务

对接能力,能够满足单位目前业务系统与办公系统的融合,除

此之外,随之网络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电脑

桌面,办公系统平台中还提供的移动办公功能满足随时随地

/2055/ 协同办公系统

的查看文件,批示文件,发送邮件。建设目标此次建设的目标

就是对办公系统平台使用的注册用户数进行提高,在页面和

易用性上进行提升;移动终端为领导提供随时随地手写批示

公文,快速及时的完成重要文件的批示工作。根据前期用户

需求调研在现有易办公产品上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结合

单位内部的相关业务,在系统平台上实现办公平台具备短信

推送、手机客户端消息推送功能。建设内容协同办公系统实

现一般办公OA的公文、审批、公告、同事录管理、邮件、短

信推送等功能,具备灵活的公文和业务审批工作流程和表单

处理功能。同时可通过移动网络,在移动终端进行业务的处

理,真正实现办公的移动化,摆脱了以往的基于定点办公的局

限性。项目特性易用性拥有全面的应用基础,管理“落地”

必须面向全员,所以,软件也必须能够被全员所接受,被全员

所喜爱。如果易用性不强,这个前提就不存在了,制度落地就

只能是空谈。而任何软件都是需要培训的,不过上网却几乎

人人都会。因此,EOA采用界面友好的B/S移动互联网风格,使

用户在第一眼看到的情况下就能使用基础功能。健壮性具备

超大用户、高并发应用的稳定性。管理“落地”必须面向全

员,所以支撑“落地”的软件也必须能保证全员应用的稳定

性,尤其是针对企业级用户,软件必须具备超大用户、高并发

应用的稳定性,否则,一旦出问题,哪怕是小问题,都可能影响

到现实的组织业务,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大限度提

升软件健壮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这样一来,决定应用并发

/2055/ 协同办公系统

数的并不是软件平台本身,而是硬件和网络速度。开放性,能

够与其它软件系统完成必要的关联性整合应用。管理“落地

”在现实管理中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没有哪一套软件

能够独立的完成所有方面的管理需求,所以,支撑制度“落地

”的软件必须具备全面而广泛的整合性,能够从其它软件系

统中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并完成必要的关联性整合应用。从

技术上看,采用整合性强的技术架构(J2EE)作为底层设计

对软件的整合性会有决定性的帮助。如此,软件就能预留大

量接口,为整合其他系统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同时,现实的

整合经验也必不可少,因为整合应用不光涉及到技术层面,还

包括对管理现实业务的理解、整合实务技巧、整合项目把控

等等实际操作技能要求。严密性,同时实现信息数据上的大

集中与小独立的和谐统一。一个组织,尤其是企业级,从制度

落地的现实需求来看,一方面必须有统一的信息平台,另一方

面,又必须给各个子公司部门相对独立的信息空间。所以,软

件不仅要实现“用户、角色和权限”上的三维管控,还必须

同时实现信息数据上的大集中与小独立的和谐统一,也就是

必须实现“用户、角色、权限+数据”的四维管控。实用性

:80%标准化+20%个性化的绝配。软件功能必须与管理实务

紧密结合,否则药不对症,反而可能有负作用。而且,还必须

能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现实中,组织一方面需要软件

尽最大可能的满足现有需求,另一方面,管理本身也是个不断

/2055/ 协同办公系统

发展的过程,所以,企业又需要软件能够满足发展的需求。

/2056/ 煤矿大型地下井巷工程贯通测量关键技术与应用
煤矿大型地下井巷工程贯通测量关键技术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自选项目。贯通测量,特别是大

型地下巷道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贯通

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与安全

。精确贯通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建设周期,为矿山创造更多效

益。如果贯通过程中发生错误而未能贯通,或贯通相遇点的

偏差值超限,都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甚至造成巷道报废、人

员伤亡等严重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只有科学合理的测量方

案,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及巷道的安全、准确贯通。2.技术

/2056/ 煤矿大型地下井巷工程贯通测量关键技术与应用

原理项目针对煤矿井下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的相关方法和技

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加以应用。项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由于矿区范围较小,公共点一般位

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某一个象限内,因此,坐标转换的平移参

数和尺度参数、旋转参数间的相关性非常大,使转换参数不

稳定,影响转换参数的精度,增加转换模型的误差。为了减少

其影响,提高坐标转换的精度,项目研究了B-W坐标转换模型

,将两个坐标系的原点平移到公共点的重心位置,建立一个过

渡性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使公共点均匀分布其中,以保证转换

参数的求解精度。(2)传统的几何定向方法工作程序复杂

繁琐,占用井筒时间长,联系测量效率低。为了提高联系测量

效率和保证坐标导入精度,项目采用钢丝和陀螺仪联合定向

测量法,以提高联系测量的效率。井下连接测量时,采用钢丝

最大和最小摆幅逆转点观测法,以提高观测精度。跟踪记录

钢丝最大和最小摆幅逆转点处的水平度盘读数,取读数平均

值的中数作为钢丝稳定时水平度盘的读数值。(3)针对井

下长距离巷道贯通精度要求高,测量误差积累大的特点,特别

是井下短边高风速使锤球很难对中,严重影响导线方位控制

。为提高贯通精度,井下控制测量时,采用点下光学对中器进

行精确对中;导线转折角观测时,采用四架法和不等权观测,

在长导线边观测时,采用一次对中2个测回观测,短边和长短

边连接点采用两次对中2个测回观测,同时,每隔一定距离加

测陀螺边,作为导线坚强边,形成多段附合导线。(4)由于

/2056/ 煤矿大型地下井巷工程贯通测量关键技术与应用

矿井下安装有大功率用电设备和高压电缆,以及用于支护巷

道的钢架,导致磁场发生变化,这样会影响陀螺仪的定向精度

。为了提高定向精度,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合理选择陀螺定

向边位置,选择远离大功率用电设备、高压电缆和钢拱架支

护的地方布设陀螺边;二是研究滤波方法,在进行陀螺定向数

据处理时,滤除异常值。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具有

以下先进性和创新性:(1)研究了B-W坐标转换模型,将矿

区GPS观测的WGS84坐标转换为北京54坐标和西安80坐标。提

高了范围较小的矿区坐标转换参数的稳定性和参数转换的精

度。(2)研究了单钢丝与陀螺仪联合联系测量方法和钢丝

最大摆幅与最小摆幅逆转点观测法。简化了几何定向工作程

序,提高了井下连接测量和定向精度。(3)自主研发了点下

光学对中器,实现了点下精确对中,提高了复杂观测条件下的

导线特别是短边导线转折角的观测精度。导线测量时,采用

四架法和不等权水平角观测法,同时,加测陀螺边作为加强边

,形成多段附合导线,减少了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的观测误差

积累,提高了控制测量精度。(4)研究了异常值滤波算法,

减少由于矿井下大功率用电设备和高压电缆产生的磁场变化

对陀螺仪定向的影响,提高了陀螺定向精度。4.应用情况龙

王庄煤矿位于渑池县英豪镇境内,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在井田西翼开凿西风井,西风井建成后,

将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副井进风,西风井回风。为了加

/2056/ 煤矿大型地下井巷工程贯通测量关键技术与应用

快工程进度,西风井开凿与井下总回风大巷掘进同时进行。

为了保证西风井与总回风大巷之间的准确贯通,龙王庄煤业

有限公司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展龙王庄煤矿副井与西风井

贯通测量工程项目。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车集煤矿,

年产原煤300万吨。为满足采矿生产需要,在车集煤矿井田南

翼开凿南2风井,通过下山与南运输大巷进行对向开拓贯通,

贯通距离约7公里。河南理工大学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车集煤矿委托,承担该项贯通测量工程项目。河南正龙煤业

有限公司城郊煤矿为一年产600万吨煤炭的现代化矿井。为

满足生产需要,在井田南翼二水平,布设东翼轨道大巷,分别

通过南翼暗斜井和东南翼轨道下山进行对向开拓贯通,贯通

距离约10.5公里。轨道运输大巷能否准确贯通,直接影响煤

矿南翼深部煤炭的开采。河南省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桥

煤矿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境内,设计服务年限56.6年。为满足

采矿生产需要,在新桥煤矿井田南翼开凿南风井,通过下山与

南运输大巷进行对向开拓贯通,贯通距离约7公里。为了保证

轨道运输大巷的准确贯通,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信息工程中心

受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桥煤矿委托,承担该项贯通测量

工程项目。深井的联系测量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如何改善深

井的联系测量方法,提高坐标导入精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057/ 东方钢铁WEB服务安全调用应用软件
东方钢铁WEB服务安全调用应用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东方钢铁以数字证书技术为基础,研发的WEB服务

安全调用系统,面向应用系统,为WEB服务的提供方和使用

方提供WEB服务安全调用服务。

/2058/ 制药生产全程质控监管软件
制药生产全程质控监管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药智能生产质量信息监管管理系统软件“生命卫

士1号”是参照美国FDA的cGMP(现行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MP(优良自动化生产规范),融合现代尖端数据及信息

处理技术的药品安全生产监控信息系统。该系统运用远程广

域网络技术、高通量流媒体技术、先进办公流程管理技术、

管控一体化流程控制技术、多验证机制安全系统和多任务海

量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制药企业按照cGMP要求建

设的完全达到国际标准的自动流程生产线和质量控制系统,

/2058/ 制药生产全程质控监管软件

实行从原料至成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实现数

字GMP先进制造,同时为国家监管部门实施实时监管提供技

术保障,消除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药品质量事故,最大限度

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

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2059/ 结合透视用于手术切口定位的工具
结合透视用于手术切口定位的工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结合透视用于手术切口定位的工具,包括基底

层、固定在基底层上的标记层和保护层,保护层覆盖在标记

层上,且保护层的周边与基底层的周边固连,在所述工具上设

置有呈平面分布的多个穿通保护层、标记层和基底层的定位

孔;所述基底层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柔性片状体,所述保

护层为透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柔性片状体;所述标记层

由裸眼和X-射线透视下均可见的环绕定位孔的标记环、对应

标记环的标记符号、连接标记环的标记线组成,或由裸眼和

/2059/ 结合透视用于手术切口定位的工具

X-射线透视下均可见的环绕定位孔的标记环、对应标记环的

标记符号组成。

/2060/ 安全信息检索系统研究与应用
安全信息检索系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基于角色的安全管理控制方

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应用系统的资源管理为核心,对

资源的访问实行实时、有效的控制。通过高安全性的信息传

递、灵活的授权方式以及权限细化的管理方法,实现对敏感

信息的安全保护。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是:1.私

密信息的授权检索模型;2.引入时间的授权约束模型;3.

公钥算法高效实现技术;4.对称算法与非对称算法模块优化

技术。该项目的特色和创新点在于:1.隐私保护:对个人私

/2060/ 安全信息检索系统研究与应用

密信息的访问控制,由该信息的拥有者或第三方权威来授权

。2.授权灵活:允许多种授权机制共存,可以通过不同的访

问控制手段来控制对资源的访问。3.匿名请求:通过映射引

擎,可以构造匿名用户的数据库用户身份。4.权限细化:提

供细粒度的权限授予,并引入时间因素。5.高安全性:所

有的数据交换都经过公钥技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访问控

制和机密性。该项目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核心技术全部由

我们自行研制设计,其保密性完全符合国家要求,其保密性

能居国内领先水平。而国外同类密码产品依据国家规定不许

在国内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直接关系国家安全”,而该项

目正是国家网络信息建设的核心技术产品之一,因此它对国

家信息安全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不言

而喻。

/2061/ 伊藤系统和马尔可夫跳变系统的H表示方法与控制
伊藤系统和马尔可夫跳变系统的H表示方法与控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基

金的支持下,对伊藤随机系统和马尔可夫跳变系统的稳定性

、镇定性以及控制器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

随机乘积噪声系统的H表示方法、广义区域稳定性理论和随

机时变系统的无限时域H2/H∞反馈控制策略等一系列突破性

理论和技术,并成功的将这些成果应用于量子系统的跟踪控

制、生物基因调控网络设计、乘数-加速数宏观经济模型、

电网稳定性分析等领域,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Transact

/2061/ 伊藤系统和马尔可夫跳变系统的H表示方法与控制

ionsonAutomaticControl、Automatica、FuzzySetsandSys

tems、IEEETransactionsonFuzzySystems、JournalofGlob

alOptimization、Energy、IETControlTheory&Applicati

ons、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ustandNonlinearContro

l、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trol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

。本项目的重要科学发现如下:1、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伊藤

随机系统的H表示方法,并应用于系统的广义区域稳定性、镇

定性、能观性、能检性以及广义李亚普诺夫方程的解等问题

的研究中;2、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提出了伊藤随机系统有

限时间随机鲁棒镇定的状态反馈设计方法;3、建立了连续和

离散时间含乘积噪声的马尔可夫跳变参数系统的H2/H∞控制

理论;4、针对非线性马尔可夫跳变参数系统,提出了基于强

随机耗散理论的镇定理论,以及状态和输出反馈H∞统一处理

方法。

/2062/ 养殖场实时监控终端软件V1.0
养殖场实时监控终端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甘肃科博科技咨询

有限责任公司自选项目课题背景:酒泉地区位于河西走廊中

段,总面积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耕地保

有量25.79万公顷,酒泉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

、气候干燥,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非常适合饲草等优质农产品

种植,是全国畜牧养殖示范市。2020年,酒泉市畜禽饲养总量

达861万头只,出栏552.6万头只。酒泉当地畜牧业专业养殖

合作社众多,但在监管方面智能化不足,造成过多的人力资源

/2062/ 养殖场实时监控终端软件V1.0

投入,导致养殖户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人力成本过高,增加了养

殖户养殖成本。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目的:本软件

的研究主要目的为了解决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实时监管方面不

足,导致养殖户在监管方面投入过高的人力成本的问题。研

究的意义:通过本软件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户在实时

监管方面的人力投入,同时通过手机实时监控养殖场,避免养

殖户在离开养殖场后对养殖场监管的不足。3、主要论点和

论据专业养殖合作社和规模养殖户通过搭载本软件手机实时

监管养殖场,避免因监管不到位而引发造成的损失,并在一定

程度上,降低人力投入成本。4、创新点养殖户通过实时监控

终端软件在不同地区任意时间实时监控养殖场,实现了随时

随地监控养殖场,能够及时获取养殖场准确、直观的养殖信

息,避免因监控不到位造成的损失,同时本软件为养殖户提供

准确、便捷、高效的服务,减少养殖户劳动成本。5、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软件的推广,针对畜牧养殖业

在实时监控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养殖过程中的整体把控,可以

有效降低当地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以及养殖基地在

实时监控上的人力及经济投入,减少了养殖户在畜牧养殖方

面的经济投入。经济效益:该软件的运营开发有效的解决了

行业内出现的多个问题,在此基础上甘肃科博科技有限责任

公司通过软件运营也可以增加相应的收入,如交易双方之间

的信息费、云储存费等,经济效益可观。

/2063/ 一种胸骨缝合绑带的安装工具
一种胸骨缝合绑带的安装工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胸骨缝合用绑带的安装工具,包括

具有空腔的枪体,设在枪体的枪膛内用于拉近绑带的绑带拉

紧机构,设在枪体枪口处用于剪短绑带的切断机构,结构简单

,在缝合完后将绑带的一端穿过绑带另一端设有的锁孔中,并

且与绑带拉紧机构连接,然后通过绑带的拉紧机构可以一次

将绑带绑紧,在绑紧完成后通过切断机构将多余的绑带剪短

,实现了绑带完成缝合后的拉紧、固定以及剪断绑带多余部

分一次完成,有效的避免了在手术的过程中,空间狭小,通过

/2063/ 一种胸骨缝合绑带的安装工具

人的手将绑带拉紧,造成对固定的胸骨造成错位的风险,同时

减少了拉紧所消耗的力气和时间。

/2064/ 水下高速声通信技术
水下高速声通信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声波是唯一可以进行水下远程信息传输的载体,因

而水下声通信是各类海洋仪器无线数据传输的首选方式,在

海洋资源开发与勘探、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前景。哈工程大学在声矢量水听器水下定向通信、水

下高速的图像通信、实时的语音通信和高可靠的指令传输等

方面的技术研究为国内领先水平。采用扩频通信方式的低功

耗、远程水声通信机,通信距离20公里以上。该技术成熟度

在90%以上,己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遥控和数据回传中。研

/2064/ 水下高速声通信技术

制的数字式、半双工水下对讲机,可在几公里的范围内进行

水下实时语音通信。该系统经过了多次的湖上试验,技术成

熟度80%左右。采用多载波的方式的高速水声通信系统,技

术先进、通信速率可达10kbps,可用于水下的高速数据和图

像传输。该技术经过十余年的研究、试验和改进,成熟度在

80%以上。项目成熟概况:技术成熟,国内先进水平。应用

领域:可以发展为水下的指令通信系统、语音通信系统和数

据通信系统,也可集成为高性能、多功能的水下Modem。

/2065/ 基于特征选择的中医问诊信息提取及其辨证推演方法研究
基于特征选择的中医问诊信息提取及其辨证推演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主要围绕中医问诊信息提取这一目标展开,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探索。本课题主要从事如下三个方面

的研究:(1)中医脾系(慢性胃炎)问诊量表研制及评价

;(2)中医脾系(慢性胃炎)问诊采集程序及数据库建立;

(3)中医脾系(慢性胃炎)症状(体征)的特征选择及证

候模型构建。共发表标注论文24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

6篇。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作品登记1项,培养研究生及本科

生共7名,联合举办国际会议1次,参加国际会议分组报告3次

/2065/ 基于特征选择的中医问诊信息提取及其辨证推演方法研究

,全国性学术会议特邀报告1次。本项目研制了中医脾系(慢

性胃炎)问诊量表,包括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伴随症

状)和既往史,并附望、切诊信息及中西医诊断结论。分为

重点问诊和一般问诊两部分。共包括寒热、汗、头身胸腹、

饮食口味、二便、睡眠、情绪等八个维度,形成共有73个变

量的问诊量表,经评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建立了中医脾系

(慢性胃炎)问诊采集程序及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集并记

录临床脾系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了中医脾系诊断信息数据

库(1841例);运用多标记学习,结合信息学特征选择方法、

随机森林、关联密度、谱聚类等,对常见证候进行特征选择

及证候模型构建。特征选择的结果显示选取20个症状(体征

)时的各证候识别率最高。而且IG方法挑选出的特征最优。

REAL的平均准确率最高为82.0%。对于Coverage,HammingLo

ss和RankingLoss三个指标,REAL方法均最小分别为0.160,0

.142,0.177。基本解决了中医脾系(慢性胃炎)中医信息采

集的规范化,从数据挖掘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医临床证候兼杂

问题。基本建立了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症状特征选择方法,

挖掘出了能有效用于慢性胃炎病证诊断的问诊特征症状群;

此外,还将多标记学习新方法引入到中医证候规范化及客观

化研究中。

/2066/ 无锡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立体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无锡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立体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无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土地利用强度增强,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得到了大发

展。土地概念从平面向立体转变,土地利用从平面利用向立

体利用推进,因而土地测量数据库也需要从平面向立体分层

推进。无锡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管理办法》出台后,

国有土地使用权分层设置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通过建立“

无锡城市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本课题

被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列为2017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旋翼无人

/2066/ 无锡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立体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机航测遥感技术目前主要用于DOM及DEM的快速生产、中小比

例尺地形图生产方面,我们把这项技术运用到大比例尺地籍

图生产上,这在国内是领先的。实践证明,技术路线可行,测

量精度满足需要,在0.05-5.0平方公里范围施测效率最佳。

国内没有专门针对地下空间测量的操作规范,我们针对地下

空间测量的特点,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形成规范的地

下空间测量操作手册,填补国内空白。目前我们的地下空间

测量技术成熟,运用广泛。目前国内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仍然停留在初步的探索阶段。我们升级了Walk数据入库软件

,大大提高了内业编图效率。房产信息挂接技术为今后房地

统一测绘打下基础。无锡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正式上线,

权籍调查系统正式运行,新Walk软件投入使用。运用地下空

间测量技术,中心承担的无锡市火车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

地下空间土地测量获无锡市优质测绘工程二等奖,崇安区云

蝠大楼地下空间测量获无锡市优质测绘工程三等奖,撰写的

论文《无锡市火车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土地测量

技术探讨》获第二届“无锡太湖杯”测绘科技优秀学术论文

三等奖。结合开发研究撰写的论文《不动产管理系统数据整

合研究》发表在《现代测绘》2017年第40卷,获第二届“无

锡太湖杯”测绘科技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论文《基于Walk

Service平台的无锡城市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已

确定在最新一期《现代测绘》上刊发。

/2067/ 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
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
技术详情

  该课题自1979年开始,通过五年来对苗期、幼

林的观测得出:通过种源选择,已选出生长量较大的优良种

源,同时种源间差异有其规律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为早期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不同种源的生长量,抽梢次

数与经纬度相关十分紧密。而优良种源年抽梢次数与生长则

呈显著的正相关,为今后开展马尾松选优提供了一个重要指

标。初步提出将全国参试的六十四个产地划分为三个种源区

,即增产区,平产区,减产区,江西省今后到优良种源区调

/2067/ 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

种,可提高产量20-30%。该试验收集了全国马尾松试

验主要产区种源基因资源,为今后深入开展马尾松试验研究

提供了物质基础。

/2068/ Q-MAP Navigation Server 路径规划服务软件V2.0
Q-MAP Navigation Server 路径规划服务软件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软件是一个用于GIS应用开发的框架软件,用户通

过调用该软件提供的各类事件、对象,可以实现GIS应用中两

点间路径查询的功能。主要功能包括:初始化组件、路径计

算、获取某个路径段信息和关闭连接等。经过测试表明:该

软件可以安装成功,主要功能可以实现,测试过程中运行基本

稳定,软件界面比较规范,中文符合性较好,用户文档描述比

较完整,符合软件产品使用的规范要求。

/2069/ 基于P2P下载技术的宽带媒体中心及其运营系统(MC788H)
基于P2P下载技术的宽带媒体中心及其运营系统(MC788H)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基于P2P下载技术的宽带媒体中心采用高速处理

芯片EM8623L,集成度高,可支持MPEG1/2/4,WMV9,H.264

,VC-1等高清音视频解码技术,最高分辨率可达1920×

;1080P。2、基于P2P下载技术的宽带媒体中心支持硬盘及U

SB2.0等设备的文件管理和播放。3、支持有线网络和802.1

1g无线网络两种方式的网络连接,用户可自由选择接入方式

,摆脱了家庭中网络布线的束缚。4、具有色差分量和HDMI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极大的提高了图像输出质量,满足了

/2069/ 基于P2P下载技术的宽带媒体中心及其运营系统(MC788H)

用户对高清的视觉享受。5、运营系统通过引入第三方内容

运营商,规范了服务供应商(ISP)与客户端程序的通信,降

低骨干网络传输压力和运营成本,提高改良了P2P文件传输

的性能,确保资源下载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6、此产品以

高清优良的画质音质,符合国际潮流的P2P下载技术,丰富

的功能和合理的价格,实现了高清内容网络分发和高清播放

的有效结合,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高清视觉需求,所以有非

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2070/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识别及配电终端开发项目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识别及配电终端开发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新型的配网自动化模式:如何

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必要的功能和性

能,寻求一种适合当地电力生产需要的“性价比”较高、符

合城市电网现况及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能够“统一规划、分

层控制、分步实施”、不致因系统发展或技术进步而“推倒

重来”实用化的新型的配电自动化模式非常有意义,也是实

施县级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正确思路。②技术原理:本项目利

用有源检测法来进行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和定位技术难题的

/2070/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识别及配电终端开发项目

研究,具体有微处理器、Ⅰ段母线电压采集、Ⅱ段母线电压采

集、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采集、开关位置信号采集、

中电阻、真空接触器Ⅰ、真空接触器Ⅱ、控制互锁模块、通信

模块、录波存储模块、人机接口模块等技术开发。故障指示

器可以指示和上报单相接地和短路故障,通过观察故障指示

器状态变化来查找故障区段,目前基于故障指示器的单相接

地故障原理主要有有源检测法和无源检测法,无源检测法主

要依赖电网参数的变化,鉴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自身特点,发

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所产生的故障信号本身较弱,并且受到电

磁干扰和谐波污染,导致获得的信号失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

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时的选择性和准确性,基于有源法的不对

称电流源使故障线路上的负荷电流叠加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

电流信号作为接地故障判据,特征电流流经故障线路、接地

故障点和大地返回不对称电流源,故障指示器可准确检测该

特征信号,解决了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和定位的难题。性能指

标:1)短路和经小电阻接地启动值误差应不大于±10%

。2)短路故障电流最小识别时间范围20ms~40ms。3)就地故

障闪光报警信号每次亮50ms以上,闪烁周期为5s。4)负荷电

流为0A~100A时,测量误差为±3A。5)负荷电流为100A

~600A时,测量误差为±3%。6)上电自动复位时间小于

5min。定时复位时间可设定,设定范围小于48h,最小分辨率

为1min,定时复位时间允许误差不大于±1%。③技术的

创造性:项目产品既可以作为完整的系统独立运行,也可以

/2070/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识别及配电终端开发项目

与电力自动化SCADA系统进行扩展兼容。其主要创新性如下

:1)基于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各配电终端检测并记录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零序电流信号;2)系统

主站接收各配电终端上报的暂态零序电流数据波形,通过判

断相邻配电终端的暂态零序电流信号波形的相似性确定故障

线路和区段;3)兼顾瞬时性接地故障、永久性接地故障、间

隙性接地故障;4)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采用无线同步手段

合成零序电流波形。先进性:本项目产品具有FTU、DTU或微

机测控保护装置的常规的遥测和遥控功能,采用非常规技术

手段来解决整机功耗、通讯能量、自取电源、故障检测、故

障录波、在线监测、大电流冲击、高低温、防护等级、雷击

浪涌、EMC、体积、重量等一系列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它具

有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等电位安装、挂网安全、运行可靠

、清洁环保和免维护等特点。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项目产品

基于可靠性的智能状态检修技术体系,它综合运用先进的故

障检测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和信息

建模等现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技术而研制出来的无线智能传感

监测系统。本项目技术能快速准确的在线检测短路故障、接

地故障、断线、停送电等情况,并将所采集到的故障特征信

息及故障瞬时波形发送到监控中心,系统软件通过数据分析

、告警显示通报、故障统计检索和查询报表,从而引导维护

人员快速准确找到故障点,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维护人员

/2070/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识别及配电终端开发项目

劳动强度,提供一种强有利的手段。同时故障信息可以通过

短信方式发送到供电生产各部门负责人、线路维护人员的手

机上,能有效提高配电线路故障检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

,及时为线路安全性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本项目产品具有FTU、DTU或微机测控保护装置的常规的

遥测和遥控功能,采用非常规技术手段来解决整机功耗、通

讯能量、自取电源、故障检测、故障录波、在线监测、大电

流冲击、高低温、防护等级、雷击浪涌、EMC、体积、重量

等一系列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它具有成本低廉、施工简单

、等电位安装、挂网安全、运行可靠、清洁环保和免维护等

特点。⑤应用情况:本项目产品故障指示器投放市场以来,为

公司带来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省市的供

用电单位的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如国网和

县供电公司购置了200套故障指示器,用于县域内的配网自动

化试点工程;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购置了数千套故障指示器

,用于在线定位短路及单相接地故障点及科技试点研究;国网

辽宁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等单位购置上百套故

障指示器,用于农网的短路及接地故障定位等。产品市场从

长三角经济区逐步发展到珠三角经济区、泛渤海湾经济区、

东北振兴经济区以及中原、西南新兴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开发

区,整个公司的市场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2071/ RFID标签产品数据库系统软件V1.0
RFID标签产品数据库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RFID标签产品数据库是一套专业性行业服务系统,

该系统收集市场主流RFID标签产品及其参数,并基于数据提

供增值服务。本系统的产生背景是RFID标签产品类型的快速

增多和信息的不对称。当前市场上标签供应商众多,标签性

能在不同领域应用效果差异很大。最终用户为了在某行业应

用RFID需要从众多标签中筛选出性能最合适的标签。而标签

的性能筛选工作量相对较大,且需要专业设施设备才能够实

现。此标签产品数据库及服务系统,通过软件系统针对用户

/2071/ RFID标签产品数据库系统软件V1.0

需求汇集相关的产品信息,用于指导系统集成商等电子标签

潜在使用者合理选择和应用标签产品。标签产品数据库及服

务系统平台由两部分组成:1)标签数据库;2)标签选型系统

/2072/ 凹凸画科学教学辅助系统地理篇软件
凹凸画科学教学辅助系统地理篇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每年两会,好多人大代表和委员关于中国应试教育

改革提案历数了中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重教有余,重学

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我国每

年有2500万人参加高考,1.9亿学生在围着高考指挥棒在转

。大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几乎在12年的应试教育中给抹杀掉

,而我国先行的应试教育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实现教

育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基于中国教育现状,政府为教育发展

/2072/ 凹凸画科学教学辅助系统地理篇软件

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电脑

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学校、学生、家长、社会都急切需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

教育产品与服务,这为教育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09年9月计划在河北师范大学附中、石家庄一中、石家庄

二中、衡水中学、张家口一中、宣化一中、沙城中学、清华

大学附中、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北京大学附中、北京师范大

学附中、康保一中、延安中学、西安二十中等全国80个不同

级别高中推广应用。在全国28个省市全面销售预计:高中地

理每套产品的售价为4880元、每个省有1500多所高中,预计

销售量不少于10000套。经济效益约为4880万元。

/2073/ 双核TD-HSPA智能终端基带芯片及解决方案
双核TD-HSPA智能终端基带芯片及解决方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简介本项目采用先进成熟商用的多核处理

器技术,自主研发了双核TD-HSPA智能终端基带芯片,在不显

著增大功耗同时,有效提升了芯片的处理能力。芯片集成了

CP和AP,AP的主频达到1.2GHz,采用40nm工艺流片。芯片内置

自主研发的TD通信加速器和GGE通信加速器;集成双核图形加

速器,高清视频编解码器,最高支持1080p分辨率;支持HDMI1

.4a、USB2.0OTG等多种外设接口;芯片最高支持2000万像素

摄像头。二、关键技术1.双核处理器本项目采用ARM+DSP设

/2073/ 双核TD-HSPA智能终端基带芯片及解决方案

计思路,对于计算复杂,占据系统资源大,主要通过DSP和硬件

加速来实现。对于ARM核,本项目采用最先进成熟商用的双核

处理器技术,这也是本项目开发的关键技术,通过双核处理器

技术在不显著增大功耗同时,有效提升芯片的处理能力。2.

应用处理器与通信处理器的融合平台构建技术为适应新需求

,需要提供单芯片基带解决方案,集成通信处理器与应用处理

器。这就需要在逻辑层次和实现层次上同时发展出通信基带

处理和应用处理融合的通用平台架构,以平台技术应对应用

的变化。3.多处理器核协同调度技术在高复杂度多处理器核

结构的SOC设计中,为解决多处理器核间信息数据交换、调度

、协同工作等技术难题,引入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4.HSDP

A/HSUPA固核技术开发从定点C行为仿真,到随机的功能验证

,保证模块RTL代码和定点C实现比特一致;对TD-HSPA联合检

测通信加速器进行后端实现设计,仿真算子融入系统性能,并

进行结构、功耗和面积优化;搭建FPGA原型系统并与系统联

调,对TD-HSPA联合检测通信加速器加速算子在FPGA系统中的

性能进行测试。5.双卡双待双通技术手机可通过放两张手机

卡,同时接通来自两个通信网络的信号(TD及GSM),且相互

不影响。本特性支持的难点在于手机成本、整机功耗与性能

之间的平衡,现有产品通常是运用两套独立的手机方案来实

现,本课题中基于一颗基带处理芯片实现。6.支持H.264和A

AC+多媒体加速器技术在应用处理器侧,多媒体加速器是重要

的组成部分。终端的多样性和无线环境下受环境影响的数据

/2073/ 双核TD-HSPA智能终端基带芯片及解决方案

误码是支持H.264和AAC+的音视频解码器设计的难点。7.多

核调试技术本项目需要根据应用的情况,将多个核串接在同

一条JTAG链上,同时在上位机的调试软件中需要加入对这样

串接的支持。8.深亚微米下的多电源多钟域的低功耗技术采

用多电源域多时钟域的方法来降低静态漏电流,在芯片睡眠

的情况下将大量的逻辑断电以降低功耗。对于动态功耗,采

用时钟门控、操作域隔离等方式降低芯片的翻转率,以降低

功耗。9.增强型终端省电技术根据对规范的深刻理解,以及

对硬件平台的熟悉掌握,在本项目中对省电管理做进一步优

化,比如缩减寻呼监听、基带处理器按时间片实时在工作/低

功耗模式间切换、优化L1/HLS的协议功能划分等等,可显著

降低终端待机电流和业务电流。三、创新点1.双核应用处理

器,处理器能力更强本项目的芯片主频将达到1.2GHz,将采用

双核架构,通过专业测评软件的测试,整数计算和浮点计算能

力完全达到采用同档次CPU的传统AP+CP芯片组手机方案产品

的处理能力。2.集成应用处理器和通信处理器的SOC的单芯

片解决方案,成本更低本项目的芯片把传统智能手机方案AP

芯片+CP芯片的芯片组形式简化为单颗芯片,基本消除了CP芯

片占用的手机PCB的面积,减少了芯片外围器件数量,降低了

手机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3.最大达到双路1080P编码能力

,提供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芯片集成的编解码器将最大达

到双路1080P编解码能力,配合HDMI1.4a接口,能够直接连接

/2073/ 双核TD-HSPA智能终端基带芯片及解决方案

液晶电视,提供良好的多媒体体验,可应用三网融合业务。4

.双核GPU,提供强大的3D处理能力芯片内置双核图形处理器

,具备3D处理能力,三角形填充率达到35兆/秒,像素填充率达

到550兆像素/秒,与现有主流中低端智能手机方案普遍采用

的单核GPU架构相比,处理能力提高1倍以上。5.TD-HSDPA/H

SUPA固核芯片中TD-HSPA联合检测通信加速器使芯片满足TD

-HSDPA、TD-HSUPA业务指标要求,该加速器算子基于先进的

同频小区联合检测算法,采用新的算法结构。6.单基带芯片

实现双卡双待双通同时接通来自两个通信网络的信号(TD及

GSM),且相互不影响,该功能通常是运用两套独立的手机方

案来实现,本项目中基于一颗基带处理芯片,通过软件功能实

现双卡双待双通功能,相比通常的方案在成本、功耗指标上

都有很大程度提升。四、推广应用情况目前国产手机四大家

“中华酷联”均推出了基于双核TD-HSPA智能终端芯片的产

品,客户量产项目业已上升至27个。该基带芯片首款商用于

酷派8190,此终端一上市即成为千元大屏双核智能机的标杆

,短短三个月销量就突破百万;中兴U930HD支持高达720P的屏

幕;华为G606在中国移动的市场活动中成为5寸双核机的代表

;联想S868t为首款单芯片双卡双待双通手机,开创了市场先

河。五、获奖情况2013年3月联芯科技的“双核A9TD智能终

端基带芯片LC1810”曾获得第七届(2012年度)中国半导体

创新产品和技术评选。

/2074/ JD-1轮轨摩擦学模拟试验机
JD-1轮轨摩擦学模拟试验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模拟任何一类型机车车辆车

轮作用于任何一类型钢轨上的各种工况,研究有关轮轨粘着

、蠕滑、塑性流动、磨损机理、材质匹配、几何形状匹配以

及轮轨接触应力和轮轨磨损变化规律等。该机由主机、液压

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及模拟轨外

廓数控修整装置等部分组成。该机的模拟比为1/4~1/

6,除了单轮单轨模式外,还具有双轮双轨模式。应用该机

已完成了25吨轴重货车轮轨模拟试验研究(包括直线、曲

/2074/ JD-1轮轨摩擦学模拟试验机

线工况)及φ915mm货车轮轨模拟试验研究。

/2075/ 电子设备行业K/3 ERP解决方案
电子设备行业K/3 ERP解决方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行业背景:目前电子设备行业属于“朝阳行业”,

其市场及行业标准正日趋成熟,产品呈低成本、商业化、大

众化趋势,并逐渐注重节能、环保及与国际标准接轨。随着

产业的发展,电子设备行业有望突破单一制造业的范畴,向

服务模式驱动方向发展。行业特点:电子设备属于典型的离

散型制造,该行业在产品、管理及营运方面具有以下主要特

点:产品更新换代快,售后服务要求高,销售配置方案多,

工程变更频率高,国外采购周期长,替代管理难度大,物料

/2075/ 电子设备行业K/3 ERP解决方案

配套问题多,成本降低弹性小。K/3ERP行业解决方案主要特

点:金蝶K/3在全国几十万家客户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结合

电子设备行业上百家企业的成功应用,提炼出了一套符合电

子设备行业特色的、先进的、一体化的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

。金蝶K/3电子设备行业解决方案专门针对电子设备行业的

重点和难点,深度挖掘电子设备行业的需求,充分发挥金蝶

K/3业务流程自定义、国内领先的MPS/MRP和成本管理等优点

,着重完善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

委外管理、仓存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功能,有效解

决了电子设备行业的困惑和难题,是电子设备行业实施信息

化的最佳选择。K/3电子设备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对报价、订

货、发货、出库、退货、开票完整的销售流程的管理,支持

现销、赊销、委托代销、分期收款等多种销售类型,提供客

户管理、客户BOM配置、模拟成本分析、价格及折扣管理、

信用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对企业销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

管理。K/3电子设备行业解决方案的计划管理系统可同时满

足以销定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计划和以预测进行计划生

产相结合等多种计划方式。将市场需求通过高效完整的计划

系统,可快速地分解成可以执行的采购任务、生产任务和委

外加工任务,以物料供应平衡为主、产能平衡为辅两个角度

,保证了市场需求的可执行性,缩短了产品交货周期,保证

了销售、生产、委外和采购的高效运营。K/3电子设备行业

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采购申请、采购订单管理、来料检验、

/2075/ 电子设备行业K/3 ERP解决方案

材料入库、外购结算的整体流程应用,结合供应商供货信息

、供应商价格管理、供应商配额管理以及供应商评估等一系

列功能,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供应商管理平台,从质量、价

格、交期、交货准时率、服务水平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全面

管理。从而通过有价格优势的采购,确保企业的利润,提供

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全过程双向控制和跟踪,实现完善的企

业物资供应信息管理。K/3电子设备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为

企业提供生产任务单确认下达、物料配套检查、投料与领料

、生产检验与汇报、到产品入库、任务单结案全过程管理,

提供生产任务安排、生产投料管理、生产任务变更与改制、

车间物料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协助企业有效监督与控制生

产。K/3电子设备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针对电子设备企业委

外加工业务日益增长的实际状况,能够实现针对委外业务从

厂商选择、业务询价、进度控制、应付加工费管理、发出材

料、回厂成品、检验入库、成本管理等全过程管理。K/3电

子设备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从供应商评估、采购

检验、工序检验、委外工序检验、产品检验、委外加工入库

检验、发货检验、退货检验到样品管理、质量事故处理、生

产批次追溯、客户投诉处理等全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帮助

企业实现质量跟踪,提高产品质量。K/3电子设备行业信息

化解决方案围绕“费用对象化”的基本成本理念,提供了传

统的实际成本制度下的品种法、分批成本法、分步成本法等

/2075/ 电子设备行业K/3 ERP解决方案

成本计算方法。同时针对电子设备行业报废品成本分析困难

的问题,K/3提供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归集和

计算,且提供《废品损失明细表》和《废品损失汇总表》进

行报废品损失的分析。对基础管理较好的企业,系统提供了

标准成本控制体系,同时结合了成本对象、成该项目、费用

要素,实现成本管理中费用的归集、分配和计算,并提供成

本预测、定价决策、成本分析、本量利分析、成本考核等功

能,为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供依据。

/2076/ RFID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RFID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技术背景及概况项目是为某服装制造企业的新

型智能制衣物料配送系统而开发的,原有生产线主要采用条

码的方式来识别和控制生产流程,现在运用最新的RFID(无

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技术来完全替条码系统,使生产线

可以不间断、非接触的识别智能吊架系统成为现实;同时,

系统充分发挥电子标签可在线实时读写电子标签信息的功能

,实现了制衣过程全局动态优化与调度,大大降低了生产线

局部工作台溢出或闲置的几率,使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动态

/2076/ RFID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全局的了解生产过程,使整个流程达到透明化、可视化,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技术特

点1、运用RFID识别技术;2、阅读器频率为13.56MHZ,可同

时外接两个读头;3、RS485通讯波特率9600,网络为1/8Un

itLoad(最大256点);4、系统具有CAN现场总线连接网络

的能力;5、RFID应用系统其他软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

开发。三、市场前景该RFID技术与系统可以广泛运用于制造

业生产线的智能优化控制,如家电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加

工与装配、物流等行业,也可用于电子票证系统、防伪、防

盗、质量检验、食品安全、包装等场合。随着RFID技术逐渐

成熟,电子标签成本的逐步下降,RFID技术与应用的市场将

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预计2008年全球电子标签的年需求将

达到28亿个,全球制造商们在RFID技术和服务上的投入达3

0亿美元。四、效益分析系统通过使用RFID技术后,通常能

提高3.5%~11.5%的生产效率,由于可对电子标签进行实时

在线读写信息(条码系统仅能读),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

生产制造的全过程透明跟踪管理,为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

产成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2077/ 压缩感知指纹认证技术及其应用
压缩感知指纹认证技术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属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随着互联网发展和云

服务的广泛应用,网络化指纹识别将是安全性认证最高效、

最便捷的一种技术手段。不同于指纹模板认证技术,网络化

指纹生成密钥数据源时,存在数据量大、实时性、稳定性、

可再生性以及容易泄露等难题。为此,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支持下,围绕上述国际公认

的技术难题,经过近十年的产学研合作,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

指纹压缩感知的创新性研究。项目引领和推动了指纹认证的

/2077/ 压缩感知指纹认证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化发展,提高了感知指纹的应用技术水平,打破了国内外

基于密码和授权认证的局限性,实现了特征数据作为水印的

通信形式,解决了认证技术要求实时性、高精度和真实性问

题。项目培养研究生11名,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2篇,SCI

/EI收录13篇,获专利5项,软件产品1项,计算机著作权1项。

主要内容有:1)针对指纹的可再生性和数据存储的难题,提

出了压缩感知指纹的新技术,揭示了特征数据的熵关系,研发

了结构性测量矩阵感知水印的加密形式,系统解决了指纹数

据量较大的应用问题。实现的终端感知数据使指纹恢复的精

度>99.98%。2)针对活体指纹存在污浊和噪声问题,研究了

一种超完备字典稀疏图像去噪的实现算法;建立了通过图像

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到统计行为的一种监督模型,解决了

结构性测量矩阵感知脊线边界的应用难题,并应用于DSP处理

器和服务认证系统。当噪声方差等于50时,指纹PSNR均值为

45.26dB,比PCA和SVM方法分别高出10.02dB和6.85dB。3)针

对实时认证的准确性问题,提出了多小波树结构实现指纹数

据分类隐藏存储,CS-minTV水印提取比对的新方法,突破了身

份认证通过加密的单一方式,使服务器端识别精度>99.99%

;同时,发明了树结构高斯分布扩频指纹嵌入的通信技术,使

系统认假率和拒真率均<0.01%。4)针对多指纹解码和指纹

楼宇的网络化管理,提出了数据HPI直接寻址的指令性操作和

优先级作业,实现了嵌入式指纹DSP模块,发明了TNL指纹密码

防盗技术,使指纹用户终端处理时间<1秒。项目开展以来,

/2077/ 压缩感知指纹认证技术及其应用

在国内外首次将压缩感知应用于指纹特征的水印数据建模,

开发了指纹DSP产品,打破了国外对指纹处理的物理层技术封

锁,TNL指纹密码通过了公安部检测中心的检测。指纹信息化

管理技术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认为“项目成果在指纹

水印、指纹图像噪声处理和指纹DSP现场处理方面处于国际

先进水平”。项目通过拥有的核心技术,搭建了佛山市生产

力中心的嵌入式指纹识别公共技术平台,在佛山指点数码公

司生产了TNL指纹密码防盗产品,在佛山星光公司生产了TOP

05SAVC交互式指纹可视对讲产品,在深圳监狱、滨海之家、

佛山、西安等全国39个城市得到了应用,三年累计新增销售

额1.219亿元,新增利润2235万元,新增税收972万元。

/2078/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发射机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发射机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科技内容:OFDM技术作技术为广电和通信标准

的核心,主要用于受外界干扰或者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的

复杂环境。高峰均比是多载波系统最大的缺陷,它极大地影

响了后级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并引起了电磁环境的恶

化。本项目首次系统地研究了OFDM调制系统高峰均比的形成

机理和对功率放大器失真的影响,攻克了对峰均比抑制评估

的多项关键技术,提炼出了从OFDM整体幅值分布角度优化峰

均比抑制技术的最佳分布理论。创新性地进行了针对多载波

/2078/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发射机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

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效率优化,依据多载波信号的幅度、概

率分布与信号在功率放大时失真的关系,有效利用星座图扩

张技术中的约束条件,调整峰均比抑制算法的削波函数和AC

E星座点的分布规律,得到OFDM信号幅度最佳分布状态,对此

种分布的OFDM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时,可以获得最高功放效率

。提出的优化办法无需信号帧结构的变更,OFDM系统的功放

效率可以接近单载波系统的水平,满足特定的信号输出功率

情况下,抵消原发射机两个功放的损耗,可以作为绝大多数多

载波通信标准的首选方案。技术经济指标:1.法国汤姆逊公

司牵头的欧洲优尼卡计划首先在《B21C-CELTICprojectCP4

-004》中发布了最为权威、性能最好峰均比抑制主体的测试

结果。该项目公布的测量结果基于DVB-T2k模式(为保证信

道估计的精度,导频部分的子载波需要保持理想值,因此只有

88%的子载波可以用于峰均比的优化工作),在QPSK调制的发

射机系统获得了2.1dB的IBO增益,同时在接收端获得了0.4d

B的信噪比增益,两者之和的总增益为2.5dB。本项目给出的

优化办法在同等条件下可以获得3dB的IBO增益和接收端0.2

dB的信噪比增益,总增益比汤姆逊公司发布的性能指标高出

0.7dB。2.2004年制定中国数字电视标准时,增加单载波模式

形成多-单载波共用的复杂方案,关键就在于没有解决上述问

题,造成了单-多载波共用的奇怪局面。在实际的OFDM系统中

实施最高功放效率的优化方案,相同频谱效率条件下,单载波

系统仅存在0.4dB的IBO优势,功放效率非常接近单载波系统

/2078/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发射机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

。首次比较圆满的解决了多载波系统高峰均比的问题,进一

步研究表明可供改进的空间已经很小。和未经峰均比处理的

功率放大器相较,经过提出的峰均比抑制优化的OFDM信号进

行功率放大时,功放效率提升15.74%,使得发射机能耗降低2

2.%,输出功率增加16%,而管耗降低40.19%,使得散热所损耗

的电能降低40.19%,放大管和管耗的减少,功率放大器所需的

器件,体积和重量也随之减少,所需成本也随之降低,增加迭

代次数进一步优化处理,相信性能指标还会有一定的增益。

不仅对大功率发射机,该项技术对电池供电的移动设备节能

增效同样意义重大。3.本项目例举的OFDM信号星座图为QPS

K,每个子载波矢量的可移动范围大,峰均比抑制的效果较好

。当星座图为16QAM或更高阶时,星座图内层的子载波是不能

移动的,要达到好的峰均比抑制效果,必须增加可以自由移动

的冗余子载波,采用OCCDF技术在增加4%冗余子载波的情况下

,IBO增益可做到3dB。

/2079/ 汽车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理论与特性仿真研究
汽车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理论与特性仿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Y

2007F72;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40

6035。该项目应用领域主要是车辆工程的减振器设计和特性

仿真。技术原理是利用弹性力学原理、流体力学理论、机械

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减震器阀系参数设计理论和方法,

建立减振器特性仿真模型,开发减震器阀系参数CAD及特性

仿真软件。项目合同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①对减振器阀系

参数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②减振器特性试验值与减振

/2079/ 汽车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理论与特性仿真研究

器特性要求值,偏差小于10%;③减振器特性仿真值与减振

器特性要求值,偏差小于10%;④整车减振器具有良好的减

振效果。项目研究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①建立了减振器阀

系参数设计理论和方法;②减振器特性试验值与减振器特性

要求值逼近,偏差小于6%;③减振器特性仿真值与减振器特

性要求值吻合,偏差小于8%;④整车振动特性明显改善,减

振器与车辆悬架达到了最佳阻尼匹配,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目前,国内、外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和特性仿真,还没有

可靠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大都是首先凭经验确定一个参数值

,然后经过反复试验和修改,最终才确定一个参数设计值。

减振器具有多个阀系参数,且之间相互耦合,很难得到可靠

的设计参数。该项目对一直困扰汽车减振器设计的阀系参数

设计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建立了减振器阀系

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特性仿真模型,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

具有重要突破。建立了节流阀片变形解析计算式、创建了叠

加阀片等效厚度解析计算式和拆分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立阀

系参数曲线拟合优化设计方法和特性仿真分段数学模型。因

此,该项目与国内、外先进同类研究比较,达到了国际先进

水平。项目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表现在:①利用弹性力学原理

对减振器节流阀片变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可用于阀片设计

、计算的弯曲变形解析计算式,可计算阀片在任意半径位置

变形量。②建立了叠加阀片等效厚度计算式,提出了叠加阀

片拆分设计原则和方法。③建立了阀系参数曲线拟合优化设

/2079/ 汽车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理论与特性仿真研究

计方法,可对阀系参数进行优化设计。④建立了减振器特性

分段函数数学模型,可对减振器的外特性、内特性以及阀片

开度进行综合仿真。⑤开发了减振器阀系参数CAD及特性仿真

软件,能直接给出参数设计图纸和特性仿真曲线。该项目研

究成果可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质量,降低返修率,还可以

加快产品开发速度,降低设计和试验费用,因此,该项目对

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同时,该项目研究成果,可以提

高我国对汽车减振器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提高企业在国

际减振器行业的竞争实力,并且可提高产品性能,改善车辆

的乘坐舒适性、操作平顺性和驾驶安全性。因此,该项目具

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内、外减振器

生产厂家迫其需要可靠的设计理论和方法,需要计算机CAD

和特性仿真软件,提高现代化设计水平和质量,加快产品的

开发速度,满足车辆快速发展要求,降低设计和试验费用,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该项目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项目的推广应用还存有宣传不够、软件缺少英文界面版

本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该项目,应加大推广

和宣传工作,同时,应在不断完善阀系参数设计及特性仿真

理论和模型的同时,开发英文界面版本的阀系参数CAD及特

性仿真软件,为在国外推广应用奠定基础。该项目2007年曾

获得“山东省高度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

/2080/ “人-车-环境”交通模拟实验系统的研究开发
“人-车-环境”交通模拟实验系统的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详细科学技术内容如下:1)以OpenGL图形

标准为支撑环境,研究开发了基于图形建模的虚拟场景生成

及驱动引擎、多通道显示技、具有国际标准的Openflight接

口、面向用户的场景生成通用接口以及虚拟场景交互式生成

等核心技术。为驾驶模拟器的研究开发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

础。2)根据虚拟视景生成技术要求,研究了道路交通建模

方法,建立了主要包括道路模型、车辆模型、交通标志模型

、交通设施模型等在内的模型库和纹理库;建立了常用的道

/2080/ “人-车-环境”交通模拟实验系统的研究开发

路交通场景,为驾驶模拟器道路交通视景的快速生成提供了

通用场景库和交互式生成方法。3)为全面地反映汽车的操

纵和运动状态,应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具有多个

自由度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和声响模型,并实现了车辆模型的

实时仿真计算,为道路交通场景的动画驱动提供实时的模拟

器位置和姿态参数。4)应用计算机测控技术,建立了模拟

器驾驶舱操作机构的电传感系统,研制了信息采集和处理软

件,为车辆的动力学模型计算提供了包括转向、制动、离合

器、油门等操纵输入的模拟量,以及变速器、电门开关、启

动开关、转向灯、喇叭等操纵输入的开关量。并实现了驾驶

舱操纵信息的实时采集。5)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TC

P协议把驾驶舱数据采集系统、汽车动力学模型计算、多通

道计算机视景生成、交通模型计算、声响系统、视景投射系

统等通过主控计算机集成控制在一起。建立了模拟器控制和

监视平台,实现了驾驶模拟器的一体化工作。6)建立了三

通道投影系统,将由计算机生成的道路交通视景图像通过投

影仪投射到位于模拟器驾驶舱的前方屏幕上,使驾驶员看到

的道路交通景物在尺寸比例上接近真实的情况。7)以驾驶

模拟器为研究平台,进行了相关的应用实例研究,验证了模

拟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为模拟器今后的应用研究和开发

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应用前景:驾驶模拟器作为道路交通运

输领域一种科学的研究工具,在国际上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

关注。该项目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面向道路交通的大

/2080/ “人-车-环境”交通模拟实验系统的研究开发

型驾驶模拟器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工作。目前研制的驾驶模拟

器在某些领域已达到应用阶段,除可在驾驶培训方面进行应

用外,更重要的是能应用于道路交通问题的研究,如进行设

计公路的虚拟仿真、道路交通事故的微观分析等。今后将使

驾驶模拟实验室建成一个面向社会开放的实验室,并与相关

部门密切合作,使模拟器真正成为研究和解决我省道路交通

问题的科学工具。

/2081/ 金税网络开票--S100U采集器软件(网络版)
金税网络开票--S100U采集器软件(网络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网络发票是通过网络、计算机、中间件、数据库和

密码体系共同结合,实现发票信息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

,提升税务机关对发票的信息化监管水平,测试杜绝虚假发票

,净化社会空气,规范国家经济运作的重要手段。网络发票的

使用对象,不仅包括小规模纳税人等散户,还包括使用卷式发

票的商场超市等零售企业,做身份认证和加密的硬件和软件

需要兼顾这类企业原有的POS系统,因此,开发一款适用于商

场超市局域网内使用的加密装置成为必须。

/2082/ 高能电子辐照加速器束下传输控制系统
高能电子辐照加速器束下传输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0421357

0。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辐照加工业。利用PLC实现高能

电子加速器辐照系统的束下传输控制系统。3.性能指标(写

明合同要求的主要性能和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1)被

辐照物最大长宽850mm,最大高度400mm。(2)根据被辐照

物的高度尺寸自动调整被辐照物与电子辐照加速器扫描窗之

间的距离,以达到最佳吸收率;调整范围可达0~400mm。(

3)根据辐照剂量自动控制传输速度;调速比最大可达D=12

/2082/ 高能电子辐照加速器束下传输控制系统

。(4)不同尺寸的被辐照物自动翻面最快速度达到每件3秒

以下。(5)需要大剂量的被辐照物或实验产品在束下可往

复运行。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目前国外同类系统不具

有工件翻转功能和批量定次辐照功能,该项目成功解决了上

述问题。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①根据被辐照物吸收剂

量要求自动控制传输速度;②实现了不同规格的被辐照物自

动翻面,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③

自动调整被辐照物与电子辐照加速器扫描窗之间的距离,达

到了最佳吸收率。6.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

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随着电子加速器制造技术的进步,电子

加速器辐照装置在世界辐射加工产业中的地位日趋明显。由

于电子加速器射束集中,能量利用率高,生产量大,而且在

停机状态下没有辐射危害,对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因而电

子加速器在辐射加工中的地位日趋显著。辐照传输系统是连

接辐照装置的高放射区和非放射区的纽带,由于它的使用而

使工作人员与辐射源隔开,是最重要的安全措施。基于上述

原因,为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在已有设计开发钴-60源辐照

传输控制系统的经验基础上,开发了高能电子辐照加速器束

下传输控制系统。改进意见:①在主照射区外增加被照射物

体高度检测。②对关键技术进行专利保护。

/2083/ 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和存储被测设备产

生的高速信号。该系统突破了高速模数转换、高速数据传输

、高速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采样速率覆盖100Msps~3Gsp

s,采样精度8bit~16bit,实时存储速度最高2GB/s,系统

采用了模块化与加固技术,提高了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和可维

护性,整体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各种信号采集单元

对外部信号进行采集和模数转换,数字化后的数据通过PXI

e接口传输给PXIe控制器,控制器通过PXIe总线将数据实时

/2083/ 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存储到高速固态存储卡或者高速固态存储磁盘阵列中,在需

要的时候由控制器读出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系统性能指标

:1、信号采集单元基于PXIe4X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卡3Gsp

s(8bit)/500Msps(12bit)/250Msps(14bit)/100Msps(16bit

)多种类型信号采集模块2~6个高速采样通道板载512MB高速

缓存可编程内时钟,内触发支持外时钟和外触发输入各通道

前端有输入过压保护装置Virtex-5LX50T/110T高性能信号处

理核心2、高性能PXIe控制器单元AMD炫龙64位双核处理器2

.3Ghz主频高达4GB/系统带宽,高达1GB/槽带宽1GB双通道6

67MHzDDR2SDRAM10M/100M/1000M以太网接口4个高速USB2.0

接口ExpressCard插槽DVI视频输出GPIB控制器RS232串口、

IEEE1284ECP/EPP并口内部PXI触发总线看门狗计时器3、海

量数据存储单元高速固态存储卡:最高持续读写速度:达到

400MByte/S存储容量:最高256GB高速固态磁盘阵列:最高

持续读写速度:达到1.2GByte/S;存储容量:达到2TB(可

扩展)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雷达、通讯、遥感、测量等需要

对高速信号进行实时记录的领域,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2084/ 高清视频智能合成系统软件V1.0
高清视频智能合成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研究背景视频剪辑合成软件产业链参与主体不

断丰富,产业生态逐渐健壮,视频剪辑合成软件可以加快技术

的商业化进程,降低企业成本,目前剪辑行业分为创新性视频

剪辑软件、创投型视频剪辑软件、品质型视频剪辑软件、产

业型视频剪辑软件和服务型视频剪辑软件,企业主导的为产

业型,与企业业务结合最为紧密,成为了创新研发的主要探索

方向。传统的视频剪辑软件行业市场门槛低、缺乏统一的行

业标准,互联网与视频剪辑软件的结合,缩短了中间的环节,

/2084/ 高清视频智能合成系统软件V1.0

为用户提高了更高性价比的服务。目前视频剪辑软件行业持

续需求火热,资本利好,行业发展长期向好,下游行业交易规

模的增长,为视频的剪辑合成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随

着行业发展,视频剪辑软件行业引入了ERP、OA、EAP等,优化

信息化环节,提高行业效率。二、技术创新及路线产品优势

:制作要求达到了超清(1920*1080),画面排版精致,图像

清晰,色彩饱和,播放流畅,声音清楚,制作精细,吸引力强。

产品实施路线:导入素材--新建合成--编排素材--添加特效

--制作动画--渲染输出三、效益分析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创

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生产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市场销售人员加盟,很好的缓解了社会就业问

题。本项目将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经验积累

等,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研发基地,进而增强企业

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该项目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

效益,还将具有极强的社会效益。

/2085/ 多媒体内容搜索技术研发
多媒体内容搜索技术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研发多媒体内容特征提取技术、跨媒体特征的交叉

关联分析及融合技术、基于特征融合的概念理解与识别技术

等多媒体信息理解与搜索的核心技术;主要针对视频与图像

两种媒体类型,完成多媒体信息搜索系统。采用多模态跨媒

体融合分析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基于内容的搜索,提升多

媒体信息搜索的智能化;面向特定领域(新闻、娱乐等),

充分挖掘领域知识,实现深度的内容搜索,提升多媒体信息

搜索的个性化与专业化。实现多媒体信息理解与搜索的核心

/2085/ 多媒体内容搜索技术研发

技术与个性化搜索引擎的对接,为个性化搜索引擎提供关键

支撑技术,提升个性化搜索引擎的多媒体搜索功能。

/2086/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系列研究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系列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广州管圆线虫病为我国新发传染病之一,近年在我

国、我省时有暴发发生,对人群健康危害较大。本研究围绕

广州管圆线虫病传播中的生物参数难以确定,从而影响该病

的监测与预警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运用现代生物学、分子生

物学等多学科技术,系统地开展了广州管圆线虫病传播特征

、监测技术与诊断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在广州管圆

线虫生活史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学模型;建立了以现代生

物技术为基础的快速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新技术(匀浆法、肺

/2086/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系列研究

检法和多重PCR法);在我省29个县开展了广州管圆线虫自然

疫源地分布调查,调查传播宿主22种,检查各种中间及转续宿

主动物标本11000余份,解剖老鼠4890只,确定我省感染广州

管圆线虫的软体动物中间宿主和鼠类终宿主的分布范围;发

现的铜锈环棱螺、光滑颈蛞蝓、罗氏巨蛞蝓、、黄蛞蝓、双

线大蛞蝓5种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沼水蛙均为国内外文献新

记载;发现螺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冬季最高,春季最低;距离

居民点越近,鼠类与螺蛳、蛞蝓的感染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发现福寿螺不同发育期对广州管圆线虫均易感,确定幼螺(

螺苗、螺仔)和休眠期的福寿螺仍具有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病

的能力;冬季变温环境,不影响休眠期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

虫的生存及易感性。应用PCR技术,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

基因,确定各期虫体的大亚基rRNA基因序列均具有较好的特

异性,对诊断脑脊液中广州管圆线虫残留物有重要意义。用

生理盐水尼龙绢筛法分离广州管圆线虫第1、3期幼虫,研究

成果获得2005年福建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三等奖。在医院开

展症状监测,确定我省暴发流行3起,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56例。主要创新点:①首推用匀浆法直接检测螺体内广州管

圆线虫幼虫,缩短检测时间,虫体活力强,该法于2003年研究

推出,一直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广州管圆线虫调查研究;②创建

“肺检法”,快速检测螺体内幼虫,方法快速、简便,已在全

国大规模的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调查中推广应用;③建立

了用RT-PCR法检测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能检测出

/2086/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系列研究

相当于1条广州管圆线虫3期幼虫感染的螺蛳;④确定我省广州

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范围;⑤发现广州管圆线虫5种新中间

宿主和1种新转续宿主;⑥阐明不同发育期的福寿螺和休眠期

的福寿螺在广州管圆线虫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的广州

管圆线虫溯源、技术,为构建的基于医院症状监测与预警系

统框架提供基础。应用研究成果制定的广州管圆线虫溯源技

术和制定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症状监测与预警试点方案被卫生

部采纳,在全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监测试点中应用。制订的“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标准”,已作为国家卫生行业标准颁布

;共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为全国及本省培

养了一批应对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的应急处置专业人员。

/2087/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平台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当前,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用户

使用信息化应用的重要载体,移动信息化服务已经成长为最

具有市场潜力的信息化服务领域之一。随着移动信息化服务

市场的膨胀,移动终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从传统的移

动通信设备,发展到当前的智能手机本项目在充分调研移动

应用方面对内服务和对外推广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研发了基

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平台,平台选取了代表最新

企业移动应用功能和技术特征的功能服务机制为基本元素,

/2087/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平台

着重于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共性特征和基础机制的开发。移动

互联网让企业的信息化触角伸得更远,本项目的实施让企业

和目标用户之间的互动变得更直接,企业可以更快速的掌握

目标用户的反馈,进而更迅速的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极大

的降低了企业和用户直接的沟通成本。2、技术原理及性能

指标:①实现类微信、基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移动IM通讯功能

,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的终端手机;②实现单人

/群组语音、图片、文本消息的实时沟通;③实现基于企业组

织架构预置群组,企业可以预置部门群,员工开通即可基于群

组沟通;④实现重要消息功能,重要消息强制提醒,重要消息送

达状态实时反馈,已读未读随时掌握;⑤通知公告、公司新闻

、OA待办等消息可以基于App推送,支持手动发布消息和开放

接口方式推送消息;⑥支持多方语音通话功能,能够基于语音

电话发起多人电话会议;⑦支持企业通讯录统一管理,企业员

工不需去维护通讯录即可实时查看最新的同事通讯录;⑧支持

加好友机制,可请求、接受、拒绝加好友及黑名单机制;⑨实

现类微信的服务号扩展体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服务

号的方式进行应用的扩展接入;⑩用户使用APP登录时,同一个

账号只能使用一台设备登录,保证用户的安全性;单服务器支

持在线用户数11.05万人,支持并发操作用户数1.03万人;消

息成功到达率100%。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关

注于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共性特征和基础机制成功研发了移动

互联网企业级应用服务平台EMASP(EnterpriseMobileAppl

/2087/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平台

icationServicePlatform),完成了企业重要信息和事务的

及时推送、在线的企业信息化事务处理、设备/客户端和应

用/服务器两级/双向的企业信息同步、离线方式下企业信息

阅读与事务处理四大功能模块的实现与完善。企业级移动应

用服务平台(EMASP)由三部分组成:位于用户移动设备中

的EMASP客户端;EMASP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中的功能模块组成

。按照功能模块划分,EMASP共分为数据推送、机构管理、用

户管理、信息管理、公众号功能五大功能模块。4、技术的

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

用服务平台为企业用户直接提供移动办公SaaS应用,同时以

PaaS平台集成第三方开发者扩大产品功能覆盖的移动办公软

件,主要为了解决信息传递和反馈不及时的痛点,将多种功能

聚合再统一平台,让办公更加协同有序。5、应用情况:①企

业级移动应用办公服务平台具有不受办公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特点,且聚合了即时通讯、企业社交、协同办公、客户关系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种办公产品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

更加轻松高效地实现内部人员和合作伙伴间的连接,以及与

企业相关的各种办公业务之间的链接。②移动办公平台开始

越来越多的同企业业务系统对接,通过在移动端处理各业务

事项,移动办公平台不仅能够从管理层面带来效率的提升,更

能够从业务层面为企业创造直接的价值。③移动互联网企业

级应用服务平台作为传统办公模式的补充,在原有PC端信息

/2087/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平台

系统的基础上,提供了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交流方式,解决了

传统办公模式信息传递和反馈不及时的痛点。以平台形式聚

合多种SaaS办公软件,并引入第三方开发者拓展自有产品线

,缓解企业办公系统分散化的现状,将多种功能聚合在统一平

台,让办公更加协同有序。此外,移动办公平台采用SaaS服务

模式,按需收取租赁费而非一次性大量投入,减轻了中小企业

在传统办公模式下的成本压力。6、历年获奖情况:无7、成

果简介:本成果研究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平

台技术,在充分调研移动应用方面对内服务和对外推广业务

需求的基础上,研发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平

台,平台选取了代表最新企业移动应用功能和技术特征的功

能服务机制为基本元素,着重于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共性特征

和基础机制的开发。移动互联网让企业的信息化触角伸得更

远,本成果的实施让企业和目标用户之间的互动变得更直接

,企业更快速的掌握目标用户的反馈,进而更迅速的制定针对

性的市场策略,极大的降低了企业和用户直接的沟通成本。

本成果有着很高的对外服务和推广价值,向政店、公安、金

融、交通、物流、电力、工商、中小企业等社会各行各业实

现全面渗透。

/2088/ 一种基于SDN和SDR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
一种基于SDN和SDR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SDN和SDR的异构网络切换方

法,用于解决现有异构网络切换方法中存在的可靠性差和无

线资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设定双重切换阈值;源无线

网络软基站收集无线终端状态信息,并在满足预切换条件下

将信息上报SDN控制器;SDN控制器监控无线网络软基站状态

,联合无线终端状态信息确定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及预

分配无线资源;源无线网络软基站更新无线终端状态信息,并

设定切换时间阈值,在该阈值时间范围内,判断无线终端是否

/2088/ 一种基于SDN和SDR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

满足切换条件,将结果上报SDN控制器;SDN控制器根据上报结

果决定是否下发预分配资源;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按需

求调整网络参数;SDN控制器下发流表,实现异构网络切换。

/2089/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企业信息化平台构建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企业信息化平台构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旨在研究业务流程再造对构建企业信息化的

影响。利用结构方程中的验证因子法和路径分析法进行关键

成功因素的查找和确认,找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立足

于企业本身,采用最理想的规划方法快速的构建信息化平台

。研究中从三个侧面进行,技术方面:重视信息系统规范的

数学模型,并侧重于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行为方法:重视对

群体、组织和社会的作用;社会技术系统方法:不能单一地

从某一视角出发,综合所有学科及观点,有助于解决信息系统

/2089/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企业信息化平台构建

采用单纯技术的作法。

/2090/ 通信综合业务测试仪
通信综合业务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测试仪为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的设备安装、操作

、测试和维护而设计的,也可用于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的设备

生产和验收、通信台站的值勤维护。通信综合业务测试仪由

测试硬件和测试软件组成,测试硬件通过串行口与台式或便

携计算机相连组成测试平台。测试仪具有如下功能特点:1

、设备状态监视和测试维护2、多种业务终端和接口模拟3、

多种业务信令与协议测试4、数据规程与协议分析5、系统呼

通率和导通率测试6、突发误码和连续误码测试测试软件为

/2090/ 通信综合业务测试仪

Windows下的全中文界面,只须简单预选测试项目,测试过

程全部自动完成,并详细显示测试过程、测试状态和测试结

果,测试的主要数据自动存储,亦可打印输出。测试软件同

时提供强大的在线帮助功能,依据在线帮助,工作人员可以

了解相关站型设备的组成、主要工作原理、操作过程、维护

指南等。

/2091/ 10kV铁路电力贯通(自闭)线GPRS远程控制及故障处理系统
10kV铁路电力贯通(自闭)线GPRS远程控制及故障处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10kV电力贯通(自闭)线路承

担着除牵引供电以外所有铁路负荷的供电任务,包括信号系

统、生产、车站、供水系统以及生活等铁路用电负荷,其供

电可靠性不仅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运行,还关系到

很多铁路职能部门的正常工作。铁路供电系统由于其应用的

特殊性,在系统构成和功能上都有一些有别于普通电力系统

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供电可靠性要求

高。铁路供电系统虽然电压等级较低,但对供电可靠性的要

/2091/ 10kV铁路电力贯通(自闭)线GPRS远程控制及故障处理系统

求却非常高。从理论而言,其负荷(行车信号)的供电中断

时间不能超过0.15秒,否则,将会导致所有供电区间的信号

灯变为红灯,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输。根据相关规定,双回路

供电区段不允许两路同时停电,单回路区段故障停电,恢复

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切除故障时间要求极严。(2)系统

接线形式特殊。铁路供电系统的接线就像铁路一样,是一个

沿铁路敷设的单一辐射网,各配(变)电所沿线基本均匀分

布,并且互相连接,构成手拉手供电方式。然而,传统的故

障处理方式却是采用人工二分之一试送法,依次进行试送操

作,直到找到故障点为止。这种查找故障的方式存在以下缺

陷:(1)人力、物力、时间消耗大。(2)对系统和用户冲

击大。(3)对硬件设备使用寿命造成重大损伤。(4)不利

于瞬时性故障的预防。该课题研制的10kV电力贯通(自闭)

线远程控制及故障处理系统结合铁路供电系统各种运行方式

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小波理论,对系统故障时的电流、电压

进行暂态分析,利用VB语言及SQL-SERER数据库平台,基于

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了铁路10KV电力贯通线的远程

控制功能,节省了故障查找时间,并在线路故障时准确的切

除故障区间,恢复非故障区间的安全供电。本次研究的项目

集铁路10kV电力贯通(自闭)线远程监测、控制、线路故障

处理于一体,提高了铁路贯通(自闭)线的运行、检修、维

护的自动化水平。该课题来源于研制者单位生产实际,开发

成功后于2006年下半年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在石太贯通

/2091/ 10kV铁路电力贯通(自闭)线GPRS远程控制及故障处理系统

线太原北-榆次区供电并投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92/ 一种气体钻井冲蚀实验装置
一种气体钻井冲蚀实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石油天然气钻井领域的一种气

体钻井冲蚀实验装置,包括冲蚀介质供给系统、加热系统和

冲蚀系统三部分组成。所述冲蚀介质供给系统由基液罐、截

止阀、计量泵、流量计依序安装,并与供气装置组成;所述

加热系统由电缆伴热管、热电偶温度计、截止阀、取样器依

序连接组成;所述冲蚀系统由冲蚀室和安装在冲蚀室顶部的

冲蚀喷嘴组成。本实用新型可提供模拟各种气体钻井介质的

冲蚀实验;通过温度、压力监测可达到模拟井下高温高压环

/2092/ 一种气体钻井冲蚀实验装置

境的目的;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喷嘴可改变流体冲蚀速率,

更换的冲蚀喷嘴孔径为0.2-5mm;通过调节金属挡板的

倾斜幅度可改变冲蚀角,倾斜幅度为0°-45°。

/2093/ SUN日照分析软件
SUN日照分析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软件设计原理是根据太阳在地球上不同的时间和

地点所产生的日照情况,通过几何和投影关系计算分析,并

把多个时刻结果综合起来形成了各种实用的分析结论。该软

件运行平台采用AutoCAD2000/2002/Map,编程语言采用VC+

+,软件中采用了先进的ObjetARX和非模态对话框技术。该

软件主要功能:单点分析、区域分析、窗户分析、阴影分析

、等时线分析、建筑物位置和高度推算等。并可任意扩充地

理位置,自动确定有效时间,快速构造分析模型。该软件符

/2093/ SUN日照分析软件

合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标准规范要求,可以作为日照定量

分析的技术依据。可用于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

房地产开发等领域。

/2094/ 微振幅低频振动测量装置的研制
微振幅低频振动测量装置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来源于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遵循《20

12-2013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项目立项指南》中有

关新兴产业的微纳米计量标准装置研究和服务于新兴产业的

声学与振动计量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超精密加工、光学仪

器、MEMS技术和超声电机是当前国内外微纳技术研究领域的

热点,但对于振幅微纳米频率若干赫兹的振动的测试计量一

直是制约这些技术进一步提高精度和效率的瓶颈。消除超微

密加工过程中的微幅振动,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艺精度

/2094/ 微振幅低频振动测量装置的研制

。实现微幅振动的准确隔离和消除也要靠微幅振动的计量测

试技术能力作支撑和保证,如何精确地采集和测量振动量是

当前研究的关键。本项目通过构建微振幅低频率振动发生装

置,开发基于象散法的激光微测头的微振幅低频率振动测量

装置,实现MEMS器件、激光、超声电机定子等设备的静态和

动态参数的校准和检测。微振幅低频发生装置利用基于逆压

电效应的微动平台对电压信号的快速响应,通过不同信号驱

动输出不同形态的微小振动,实现装置的频率、振幅、波形

、相位的可视化、数字调节输出,装置可产生(1-100)赫兹

,(0.05-0.5)微米的振动。微振幅低频测量装置基于激光

聚焦式测头和PI纳米定位平台,通过独立地基、气浮隔震平

台、隔震弹簧进行隔震处理,采集激光聚焦式测头信号进行

线性标定,实现了(1-100)赫兹,(0.05-0.5)微米的振动

信号测量。振动信号振幅和频率计算采用傅里叶变换迭代法

,成本低效率高,测量结果与BK公司一致。项目性能指标已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整套装置可发生或

测量(1-100)赫兹,(0.05-0.5)微米的振动信号。振动发

生装置可用于激光测振仪等的量值溯源标定,振动测量装置

可以用来验证精密致动器的性能,上海及华东地区拥有大量

此类仪器,尤其上海身处中国MEMS行业、精密加工制造中心

,有大量进口的精密测振仪和致动器需要定期校准和溯源。

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微振幅低频振动发生装置和测量装置已

在多家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试用,如用于测头0.01mm/s分辨

/2094/ 微振幅低频振动测量装置的研制

力测量和微动平台的动态性能测试。完成建标后,将为客户

提供定期的检测校准服务。

/2095/ 气溶胶抑制矿井瓦斯爆炸的基础研究
气溶胶抑制矿井瓦斯爆炸的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煤炭采选
技术详情

  项目采用实验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相互结

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开展了系列气体爆炸特性测试实验装置

的研制,瓦斯爆炸特性及过程研究、气溶胶类物质的物化特

性研究、系列气溶胶类物质对瓦斯的控爆特性研究、气溶胶

对瓦斯的抑爆机理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并进行了气溶胶类物

质对瓦斯控爆的放大实验等,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

出了利用纳米特性效应的气溶胶类物质进行瓦斯控爆的新思

路。(2)自行研制和改进了四种不同的气体爆炸特性测试

/2095/ 气溶胶抑制矿井瓦斯爆炸的基础研究

实验装置(XKWB-S型、XKWB-C型、XKWB-1型和XKWB-2型),

可对瓦斯抑爆前后爆炸火焰传播规律和压力变化规律进行研

究。(3)首次将具有纳米特性效应的物质如活化水、纳米

SiO2、天然纳米孔结构材料硅藻土等作为气溶胶组份以及与

之相比较的Mg(OH)2、Al(OH)3、ABC超细粉体等作为气

溶胶组份,进行了单组份冷气溶胶抑制瓦斯爆炸的研究,为利

用纳米技术研发高效适用的瓦斯抑爆剂提供了依据。(4)

首次开展了ABC-硅藻土双组份冷气溶胶、KCl-活化水双组份

冷气溶胶、NaCl-活化水双组份冷气溶胶、CO2-Mg(OH)2双

组份冷气溶胶、CO2-ABC双组份冷气溶胶等抑制瓦斯爆炸的

研究,分析了双组份气溶胶对瓦斯爆炸抑制的协同效应,为研

发复配型瓦斯抑爆剂奠定了基础。(5)首次开展了多组分

热气溶胶抑制瓦斯爆炸的研究,得出了气溶胶中的纳米级固

相微粒对瓦斯爆炸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具有优越灭火性

能的热气溶胶灭火剂在矿井瓦斯控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6)基于FLACS专业气体爆炸模拟软件,通过增加热通量

辐射模型,对密闭容器内惰性气体抑爆前后的瓦斯爆炸动态

过程压力场、温度场、气体浓度场、气体速度场的分布特点

及其相互作用特征进行了数值分析。(7)基于稳态法原理

和GAUSSIAN量子化学计算软件,推导出低温下瓦斯爆炸总包

反应速率方程,对低温阶段瓦斯爆炸自由基链式反应进行了

微观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瓦斯爆炸关键自由基,提出

了消除瓦斯爆炸反应过程中的关键自由基HCO、HO2.O是抑爆

/2095/ 气溶胶抑制矿井瓦斯爆炸的基础研究

的核心问题。(8)提出了基于冷却降温的减慢自由基增长

速率,基于阻隔屏障的减弱自由基活性,以及基于纳米活化、

均相抑制、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其性能相似、抗氧

化等消除自由基的综合瓦斯爆炸控制机理,揭示了不同组份

气溶胶类物质抑制瓦斯爆炸的本质。(9)基于外层电子数

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其性能相似原理,提出了Cl、N、P可以代

替瓦斯爆炸过程中的活性基团HO2.OH、HCO进行反应。K、N

、P可以快速夺取CH4爆炸反应的自由基HO2.H、O,生成稳定

产物,起到了消除瓦斯爆炸关键自由基的作用。进而提出了

含有K、Cl、N、P等的抑爆剂将具有显著的瓦斯控爆效能。

基于本课题研究成果,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4篇,其中S

CI、EI、ISTP收录1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

专利2项。项目研究成果为煤矿现场瓦斯爆炸特性的确定以

及爆炸超前防控提供了依据。

/2096/ 数据集中存储系统
数据集中存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数据集中储系统项目,无论在技术先进性、系统的

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及操作的实用性等各方面,都具有国际

领先水平,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整个项目实现

了集团的分布式集中存储、数据库和应用的备份、备份策略

的制定、存储介质的高效率利用和针对备份系统的完善管理

,最终降低数据存储的风险、管理操作简易、提高备份/恢

复的性能。2、充分实现SAN(StorageAreaNetwork)架构下

的存储备份。3、充分实现了以下技术要求:同时实现不同

/2096/ 数据集中存储系统

操作系统软件的自动备份,包括UNIX、Windows、Linux等操

作系统。同时实现对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数据库、数据文件

、数据库表空间的自动备份。自动备份系统主要用于WINNT

的应用文档、数据文件、注册表和UNIX的文件系统、应用系

统及SQLServer、DB2数据库的备份及恢复。根据实际需要,

自动备份系统可以灵活地接入到网络中。自动备份系统应具

有较好的扩展性,包括系统处理能力的扩充、存储容量的扩

充。能够支持打开文件的备份,支持数据库的在线备份。系

统安全机制具有全面的灾难恢复支持。磁带格式统一,支持

电子标签、条形码和磁带存取口。能对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和

口令保护。可以动态增加备份客户机的连接数、存储设备数

等。可以实现存储节点备份,做到“本地备份、集中管理”

。应用前景:VeritasNetbackup是国际成熟备份软件,具有

明显的优越备份管理能力,备份单一系统具有良好性能和稳

定性。同其他软件一样也存在缺陷,面临复杂系统环境时也

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许多

问题。在备份WINNT环境下SAP系统及其应用数据库(DB2)时

,由于系统版本、数据库版本不同,造成备份不稳定。由于

其环境的特殊性,实施方也未遇到此类问题,经多方查证,

多次测试,我们发现需要更改系统、数据库参数,利用脚本

控制应用的启停。成功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SAP

同行业提供范例。国家局一号工程三台服务器之间关系复杂

,三台服务器启动、停止有严格的顺序要求。Veritas软件

/2096/ 数据集中存储系统

自身功能不能满足多应用服务器自动顺序停止,备份完成后

自动按顺序启动服务,做到不需人工干预下的离线备份。实

施方对此也束手无策,项目组成员经过多次论证、反复实验

,结合时间控制,采用事件驱动机制,最终采用事件控制脚

本、脚本控制应用的方法,充分利用IBMAIX操作系统的灵活

性,结合备份软件的强大功能最终满足集团需求。此技术和

想法具有唯一性,为复杂环境下的备份提供参考,丰富了软

件功能,使用更加方便,增加了灵活性。值得在行业内推广

/2097/ 半导体发光芯片光学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半导体发光芯片光学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
应用领域: 电信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201810769241.0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2097/ 半导体发光芯片光学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201910559899.3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2097/ 半导体发光芯片光学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详情

  本研究提出叉排多芯片阵列结构,通过建立叉排阵

列系统中LED芯片直径,芯片之间的距离、排列角度等参数

与系统的阻力系数、Nusselt数、收益因子、品质因数、热

耦合效应等散热性能参数,以系统的平均结温和热流均匀性

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LED集成模块的叉排阵列结

构,降低多芯片器件内部的平均结温,提高多芯片器件内部

的热流均匀度,才能有效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2098/ 电力通信超长距光传输技术优化应用与性能提升
电力通信超长距光传输技术优化应用与性能提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本项目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建设实施优势

,开展电力通信超长距无中继光传输性能提升研究,并在高海

拔地区及应急通信中优化应用,主要包括以下6方面。1.通过

对塔内光中继有源线路放大技术的研究、试验,为特高压交

直流电网建设中超过400km的通信需求,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通过使用低碳环保的风能、太阳能提供电力供应,在

通信线路中间对业务光信号进行光信号的放大,在电力系统

首次实现了10G速率下452km的超长距离光传输。由于可以设

/2098/ 电力通信超长距光传输技术优化应用与性能提升

置多个光放大节点,该种技术可将光信号延长至更远的距离

,可从根本上改变电力光传输系统传统中继方式。2.在现有

遥泵系统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波分复用器,使得探测光以及探

测光的反射光可以穿过远程增益单元,解决现有遥泵系统只

能实现遥泵后光纤故障检测,无法实现在接受端对遥泵前光

纤进行故障检测的问题,从而实现遥泵系统的全光路故障检

测。3.在传统的2.7G长跨距系统UFEC、EDFA-BA、前向RAMA

N、后向RMANA、EDFA-PA的基础上,发射端加入PDM-QPSK调制

,接收端进行数字相干接收,搭建一个2.7G相干光通信系统。

为中、低速相干光传输系统的实用化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和知识储备。4.高海拔、超低损、超耐低温OPGW光缆采用S

MF-28ULL超低损耗光纤及耐超低温纤膏研发定制而成,在-5

5℃低温环境下仍有良好的传输特性,成功应用于翻越唐古拉

山脉、距离长达295km的世界最高海拔超长站距光纤通信系

统。5.提出适用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熔接机型号及配置

参数,和低气压、低氧、低温等条件下光缆熔接的施工工艺

及工器具配置建议。在青藏工程中,成功将超低损光缆接续

后损耗控制在0.184dB/km,达到业界同类先进水平。6.研制

一种将前向纠错模块FEC、功率放大器EDFA-BA、拉曼放大器

FRA、前置功率放大器EDFA-PA、色散补偿模块DCM、网管控

制器在内的光放大模块安装在一个便携式机柜中的光路子系

统装置。安装方便,可灵活移动,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对便携

式设备中的模块进行更换.

/2099/ 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
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其

由电阻R1~R2、二极管D、三极管Q、开关S以及电源B组成;

开关S为重力开关,其串接于电源B的负极端一侧;电阻R1为光

敏电阻,电阻R2为限流电阻,电阻R1和R2串接于电源B的正负

两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开关S连接于电源B的负极,集电

极则通过二极管D连接于电源B的正极,基极连接于电阻R1与

电阻R2的连接点;二极管D为发光二极管,其阳极端连接电源

B的正极,阴极端与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电路

/2099/ 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

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不仅造价低廉,功耗低,而且诱捕效果

好、效率高,同时应用于昆虫诱捕光源装置上安全、可靠、

环保,适于推广与应用。

/2100/ 沿海地区公路预制箱梁“模块化、信息化”施工技术
沿海地区公路预制箱梁“模块化、信息化”施工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对箱梁施工工艺进行“模块化”分解,确定预制

梁场的模块化分区,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各个施工工艺,提高

箱梁的外观质量及生产效率,缩短制梁工期,真正实现箱梁的

集中化、工厂化的生产。(2)预制箱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

所产生的施工信息对于桥梁的后续施工具有指导性意义,在

施工过程中将此类信息进行分类归集,形成预制箱梁信息管

理系统,通过系统可以查询预制箱梁的各类施工信息,为后续

桥梁施工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源。(3)研究采用一种全自动

/2100/ 沿海地区公路预制箱梁“模块化、信息化”施工技术

、信息化的雾化养护系统,通过布置在台座四周的自动喷淋

系统,使箱梁得到全自动、高标准、全方位的养护。(4)利

用BIM技术进行预制小箱梁三维建模,有预见性、针对性的解

决钢筋与波纹管的碰撞冲突问题,减少返工,提高施工效率。

(5)通过现场施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箱梁预制施

工各工序内施工技术进行更新优化,为今后箱梁预制施工提

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101/ 面向未知非线性关联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的自适应动态规划方法
面向未知非线性关联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的自适应动态规划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采用子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结合递归神经网络辨识

未知非线性关联系统模型,并利用关联子系统的参考状态结

合神经网络估计非匹配未知关联项。建立考虑关联项、辨识

误差、参考状态取代误差、干扰等因素的性能指标函数,并

采用评判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估计,研究基于辨识-评判结构的

分散最优控制方法。将故障子系统分解为执行器故障子系统

与传感器故障子系统,兼顾系统鲁棒性与故障敏感性设计鲁

棒自适应阈值发生器;基于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设计故障

/2101/ 面向未知非线性关联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的自适应动态规划方法

观测器,给出保守性更小的使观测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构

造反映各种故障模态的改进性能指标函数,通过系统变换将

容错控制问题转化为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迭代调节问题,

研究面向未知非线性关联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的自适应动态规

划方法。采用数值仿真结合半实物/实物实验的方式验证所

提各方法的有效性。本项目研究不仅可拓展自适应动态规划

理论的应用范围,还可为容错控制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重

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2102/ 红外显微热成像仪关键技术及应用
红外显微热成像仪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云南省科技计划,项

目名称:红外显微热成像系统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编号:20

10AD003。课题背景:红外显微热成像仪是高尖端技术研究

非常重要的一种仪器,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生产红外显微热

成像仪的企业;美、日、欧洲发达国家已实现商业化生产和

应用,但进口此类产品价格奇高,且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垄断和

封锁,高端产品限制向我国出口。该成果产品及其光学组件

关键技术的攻克,突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填补

/2102/ 红外显微热成像仪关键技术及应用

了国内的技术空白。该成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年市场需求在2000台以上。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通过对红

外显微放大镜头的设计、加工、装配技术及红外显微热成像

仪整机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出KMI-320、KMI-640系红外显

微热成像仪和光学放大倍率为0.5×、1×、3

5;、5×、10×的5种非制冷和3种制冷红外显微光

学放大镜头。红外显微热成像仪最高放大倍率可达80倍,最

小空间分辨率达4微米。光学镜头为卡口式互换结构,可实现

不同放大倍率互换。目前可根据订单进行批量生产。红外显

微热成像仪性能指标如下:型号放大倍数分辨率(μm焦距(

mm)景深(m工作波段(μm)测温范围(℃)YF-116×2

08×0.37~10~300YF-348×824×0.0757~1

40~300YF-580×440×0.0457~140~3003.技术的

创造性与先进性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显微热成像

仪;采用模块化设计,形成了红外显微热成像仪系列产品;自

主研发出用于红外显微热成像仪的新型红外硫系玻璃和锗系

新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首次在红外显微镜头中采用非球面

、二元光学元件等新技术,提升了产品的分辨率。项目成果

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

和安全性该成果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技术成熟、安全性

高,成果产品具有适用范围的通用性、适用性、普遍性等诸

多优点,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广阔。在微纳米技术、生化

技术、基因技术、微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高尖端技术领域

/2102/ 红外显微热成像仪关键技术及应用

的热微区分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加强市场开拓及推广应用。6.历年获奖情况

/2103/ 长城飞腾便携式计算机产品
长城飞腾便携式计算机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国产核心技术和基础软硬件平台,自主设计和

开发和产品对提升国内网络信息空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由

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一直非

常严峻。基于国内自主研发的CPU、OS及固件等基础软硬件

平台,研发终端和服务器技术和产品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

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推动实现我国网络信息空间安全发展

的重要工作。本成果由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

称:中国长城)自主研发完成。主要研发内容是基于国产F

/2103/ 长城飞腾便携式计算机产品

T-2000/4处理器进行研究,设计基于国产64位ARM架构的FT-

2000/4处理器的笔记本计算机产品研发,重点突破国产化64

位ARM架构的自主安全便携式计算机设计技术的多项瓶颈。

项目结束后,实现国产化平台便携式计算机产品的自主设计

和生产,形成相应产品的自主设计和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

持续完善其他自主安全产品线,逐步开展基于国产64位ARM架

构的应用系统的适配,按市场需求拓展党政军及关键行业应

用的解决方案。持续提升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我

国信息化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本项目研发的国产自主安全

CPU和OS的产品为基于FT-2000/4的长城便携式计算机主板及

整机。研究成果的主要创造性和先进性包括:飞腾FT-2000

/4平台独有的内存适配技术研究,优化产品内存适配兼容性

差的问题;集成国产CPU、GPU、BIOS、EC、OS、内存及存储

技术;实现单手开合、指纹识别、多点触控、TypeC快充及关

机对外快充等易用功能。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成熟,充分

具备成果转化的条件。相关研究成果和和实现的代码,已成

功应用到基于FT-2000/4的长城笔记本产品,相关产品已完成

工程化阶段的工作,实现了可批量生产。本课题的技术和产

品已在多个行业单位进行销售和应用,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

求,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2104/ 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题来源与背景根据2017年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

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通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

测研究院负责《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校准规范》的起草

工作。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是可以输出三相独立的交流

电压、交流电流、交流功率的仪器。主要用于交流采样装置

、电压变送器、电流变送器、单相和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

无功功率变送器,相位变送器表、功率因数变送器,频率变送

器、指示仪表等的检定和校准。广泛使用在供电公司修试所

/2104/ 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发电厂、铁路、石油、化工、大型厂矿企业和计量检测部

门。因此有必要对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的计量性能进行

评价。目前,国家现在没有相应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JJ

F1284-2011交直流电表检验仪校准规范仅适用于单相多功能

校验仪),为保证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量值的准确可靠

,以填补广西地区对该仪器设备量值溯源依据技术文件的空

白。因此我院特申请制订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地方校准

规范以开展相应的校准工作,满足行政监管需求和客户需求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采用

标准表法的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的校准。2、关于计量

性能要求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交直流功率、功率因数

、相位频率等示值误差参照DL/T1112-2009《交、直流仪表

检验装置检定规程》、JJF1284-2011《交直流电表校验仪校

准规范》的要求。3、关于标准装置对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

装置校准所选用的标准器准确度等级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测量标准(含辅助设备)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U(k=2)应不

大于被校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

/3。4、校准方法采用标准表法测量,在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

装置上设置相应校准点的相应值,待示值稳定后,读取标准表

上的示值,计算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的示值误差。本校

准规范要求的计量性能合理,测量方法科学,具有理论依据和

可行性,制定的校准方法及内容均满足对三相交直流仪表校

准装置量值溯源、确保量值准确可靠的要求。(3)技术的

/2104/ 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创造性与先进性、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三

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校准规范》编写和引用的相关技术文

献均符合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的

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合理,校准方法可行,量值传递关系符合

要求。本规范填补了广西三相交直流仪表校准装置量值溯源

的空白。

/2105/ WJ-2型WEB网站防护系统
WJ-2型WEB网站防护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WJ-2型WEB网站防护系统各项指标均高于目前国内

同类产品的战术技术指标,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

和可靠性指标。应用结果表明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

面:1、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合理,系统完整,功能齐全。战术

技术性能显著,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具备可管理性

和易用性,达到了任务书下达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2、在体

系结构设计中,采用了线速安全过滤、可靠性设计、可扩展

设计及精确流控制等技术,保证了系统的高安全、高性能、

/2105/ WJ-2型WEB网站防护系统

高可靠、高可控和高可扩展性。3、在软件系统设计中,采用

了内核级应用层检测过滤、反向探测、HTTP协议深层分析及

数据流HTTP协议检测等技术,实现了抗HTTP协议层攻击、抗

DDoS攻击、访问控制、状态检测、流量控制、连接数限制及

信息过滤等功能。4、在硬件系统设计中,采用网络处理器+

HostCPU的架构,硬件平台优化程度高,可不受系统资源的限

制,支持更多丰富的功能,达到很高的转发速率。无论是通过

在微码级修改内核还是在CPU中修改高层应用模块,都能做到

升级方便。由于核心代码工作在网络处理器中,保证了核心

代码的不可泄漏,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保护了自主知识产权

/2106/ 光传输系统设备(GFS862光发射机、GGF862光接收机)
光传输系统设备(GFS862光发射机、GGF862光接收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光传输系统是宽带网络的重要设备,具有可靠

性高,传输损耗低,传输距离长、性价比高等特点,因此广

泛应用于中短距离干线传输和多用户分配网络中。2、采用

DFB激光技术。利用光通信技术,将有线电视宽带网络中的

图像、声音、数据信号调制到光信号中,实现远距离,高质

量的传输。主要指标为:射频传输带宽47~862MHZ,叮容纳

77个图像信号和200个以上数据频道;系统链路指标:C/N≥

50dbc,C/CT≥67dbc,C/CSO≥63dbc,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

/2106/ 光传输系统设备(GFS862光发射机、GGF862光接收机)

、创造性的采用DFB分布反馈激光技术,有效地保证了传输

住处的质量,同时拥有两项外观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光纤盘线装置,使该设备具有高的性能,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4、该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成熟

技术,并创造性的加以应用。该设备已广泛用于有线电视宽

带网络系统中,其中磁兼容,安全性要求均达到国家标准要

求。5、该设备自一九九九年投放市场以来,已经在成都普

、锦普宽带有限公司,广东恩平有限广电局,内蒙古扎蓝屯

市广电局获得圆满推广,工作状态均稳定、正常。

/2107/ 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检

测装置包括照明单元、成像单元、控制单元、试纸条和试纸

条承载框,该发明试纸条上的光功率密度较均匀,提高了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Theinventiondisclosesanup-convertin

gphosphorimmunochromatographydetectionapparatusanda

detectionmethod.Thedetectionapparatuscomprisesanill

uminationunit,animagingunit,acontrolunit,ateststrip

andatest-stripbearingframe.Theluminouspowerdensityo

/2107/ 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ftheteststripisrelativelyuniformandthedetectionresu

ltaccuracyisimproved。

/2108/ 足球赛事定价模型与定价策略研究
足球赛事定价模型与定价策略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合理的门票价格首先受到观众支付意愿影响,而观

众的支付意愿又会受到与赛事相关的多种的因素影响,比如

赛事质量、赛事价值、环境、地域、收入、时间、气候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与观众支付意愿关系,是合理定价的依据

。其次,观众购买门票的目的是享受足球赛事所提供的各种

服务,门票价格可以理解为赛事不同特征所提供的享乐服务

价格的总和,这样就可以从赛事价值角度估算相应价格,合理

的价格是两种价格模型结果的综合反映。

/2109/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分析系统开发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分析系统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当今全球化制造的形势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已

经成为促进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方面。面对制造行业快速

发展、企业兼并与重组不断的局面,如何从供应链存在的管

理问题出发,在对供应链管理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和动态监控

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施改善,进而打造出敏捷、精益、绿

色的供应链已成为国内诸多大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管理阻碍。

因此,在理论方法研究、软件技术实现以及大型供应链实践

等方面呈现出迫切需求。本项目以制造型复杂供应链为研究

/2109/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分析系统开发

对象,以供应链快速诊断、优化改善为目的,研究供应链绩

效评价分析技术和供应链关键表征因素智能分析技术,并开

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形成一整套供应链调查、分析、改善、

决策辅助工具。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针对复杂供应链运作

特征和管理特点,研究和开发供应链关键因素智能分析技术

,主要包括:供应链绩效评价分析方法、供应链绩效数据采

集方法、供应链问题关键表征因素分析方法。第二、开发相

应的软件系统,包括供应链数据采集系统、供应链关键因素

智能分析系统、供应链动态绩效监控与预警系统。技术与性

能指标:1、开发供应链数据采集系统,支持供应链多环节

异构数据采集;2、开发供应链关键因素智能分析系统,实

现供应链问题快速诊断。3、开发供应链动态绩效监控与预

警系统,实现供应链运行状况的动态监控。技术创造性与先

进性:1、基于战略-组织-流程-绩效理论的供应链绩效评价

与分析方法研究。2、供应链问题表征因素智能分析。在潍

柴动力2005-2008年期间的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通过本技术

的实施,形成下面成果:1、制造网络成员间关系协同方面

;2、制造网络库存优化控制和仓库布局方面理论和实际共

同说明,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分析技术是一套科学、

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对于提高制造网络的运行效率、增加各

节点企业的利益、节约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牛鞭效应”

所带来的风险、保证制造网络持续稳定的运行等都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

/2110/ 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系统集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照明路

段检测技术于一体,可实现对全市照明的集中控制监测与管

理。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光控和时控技术对接触器进行控制,

可检测到每条路段的亮灯率,可有效控制全夜或半夜灯,可对

供电变压器(电流或电压)线路短或开路等突发事件进行即

时报警。在中央监控室的电脑上可实时地掌握全市照明的实

际情况,在电子地图上能够指明损坏照明的位置及原因。对

各组灯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程监测控制,实现了三遥功能。该

/2110/ 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系统采用五级结构,引入了GIS,使用了自诊断和容错技术,提

高了系统可靠性,保证了稳定且长时间连续运行,软件上采用

数据冗余交叉存储,监测中心决策互换,实现了无人值守的远

程报警处理。

/2111/ 基于Hadoop的移动云存储软件V1.0
基于Hadoop的移动云存储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类(1

204GKCA061),以通过Hadoop构建服务器端的云计算存储环

境。②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大量

出现,用户产生的数据量也呈爆炸式增长,移动设备和个人电

脑的存储能力和运算能力都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A

ndroid作为如今最热门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之一,在Androi

d设备上用户有许多数据产生,但Android设备的存储空间又

相对有限,用户通常需要把大量的数据备份到服务器端,或者

/2111/ 基于Hadoop的移动云存储软件V1.0

把复杂的运算任务提交到服务器端。然而大型服务器的售价

昂贵,很多中小型企业无法负担,但采用云计算技术则有效降

低了其使用成本。③主要论点与论据本成果利用Hadoop构建

一个大容量、快速、透明的云存储环境来保证能够按照移动

终端用户的需求提供存储空间,主要采用了Hadoop这一开源

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构建服务器端的云计算存储环境,从

而可以便捷地添加新的廉价的设备,使得服务器的成本降低

,同时有效地增加了存储空间。④创见与创新(1)实现对移

动智能终端用户存储容量自动化地按需分配,允许计算资源

被有效地划分,当需求变化时可重新分配,以保证用户在网络

环境下,实现随时随地数据存取;(2)服务器的搭建成本低

廉;(3)Android用户可以方便的备份本地文件到服务器端

;(4)操作简单,便于管理。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20

14年,通过本成果试运行为运营商等提供服务,取得了良好的

技术评价。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2112/ 铁塔服役应力测量与安全评价专家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铁塔服役应力测量与安全评价专家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在铁塔应力测量方面,传统的应变电阻方法精度

低、抗干扰能力差,寿命短,信号难以远距离传输,不适合在

恶劣气候下长期使用。近年来,光纤光栅技术正在应力测量

领域兴起,该技术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体积小、精度高、寿

命长、高可靠性、与光纤兼容等优点,埋入待测物体内部或

粘贴于待测物体表面,可实现数字化传感,尤其在无电区以及

恶劣环境下可长期稳定工作。该技术已经在隧道塌方远程长

期监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开发移动式铁塔应力测量装

/2112/ 铁塔服役应力测量与安全评价专家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置。开发适合不同塔材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多通道的光纤光

栅解调模块及程序、光通道切换模块、嵌入式处理系统、光

源系统、电源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移动固定装置等。构成

移动式铁塔应力测量装置。3、典型输电塔静态受力分析与

材料性能测试。对典型铁塔进行有限元模拟,模拟输电塔在

风载荷下的静态受力情况,计算铁塔受力最大部位,确定输电

铁塔应力测量的重点部位。测试典型输电铁塔材料的力学性

能,如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断裂韧性、疲劳性能等。4、输电

铁塔安全与寿命评估方法与专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建立铁

塔服役应力的统计处理方法,编制服役载荷谱,建立铁塔安全

评价方法与寿命评估方法。构建铁塔应力数据库模块、材料

性能数据库模块、安全评价模块、剩余寿命评估模块,集成

为输电铁塔安全与寿命评估专家系统。

/2113/ WGY300型粉状物料动态电子计量装置
WGY300型粉状物料动态电子计量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将粉状物料的密实系数

为相对常量,用计量流动状态下粉状物料的体积来计量其重

量。“首次采用机械正负反馈、变频微振、纵横身挤压恒压

仓、等经济的手段实现了使粉状物料的密实度系数成可计量

的相对常量。成功运用光控电子扫描、电脑运算显示等现代

电子技术准确计量粉状物料的重量。

/2114/ 基于Fisher Vector的图像精细分类方法
基于Fisher Vector的图像精细分类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FisherVector的图像精细分类

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图像精细分类方法中存在分类准确率低

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下步骤:读取图像库数据,得到包含各个

类别的训练图像集和测试图像集;提取训练图像集和测试图

像集中每幅图像的RGB特征;求取关于训练图像集RGB特征描

述的混合高斯参数;求取匹配图像块集的FisherVector特征

矢量;求取训练图像集的最终特征描述和测试图像集的最终

特征描述;利用SVM对训练图像集的最终特征描述进行训练,

/2114/ 基于Fisher Vector的图像精细分类方法

得到分类模型;利用分类模型对测试图像集的最终特征描述

进行分类。本发明具有分类准确率较高的优点,可应用于互

联网通信、交通和公共安全领域。

/2115/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V1.0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我单位承接了数个地区的粮食

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简称“两区划定

”)项目。该项目涉及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保护区的调查测量工作,工作量大且数据处理复杂。为提高

该项目数据处理效率和项目成果质量,特进行了两区划定系

列软件的研发。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系统处理数据以地

块为工作单元,确定“两区”空间位置、面积,并结合实际记

录耕地质量等级(等别)、农业产业现状类型(果园、大棚

/2115/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V1.0

、蔬菜、苗圃、坑塘水面、其他)、权属、永久基本农田、

土地利用现状、承包地、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

道路排灌工程、管护等基本信息。“两区”上图入库:将划

定的“两区”具体地块制成电子地图,整理汇总“两区”划

定各类成果的电子数据和文档,建立、更新“两区”数据库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此次研发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国

土、农业相关部门存量成果数据进行充分对接。有针对性的

优化了应用软件数据成果和存量数据的数据转换流程,极大

地提高了数据采集处理的效率。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研发所使用的ArcGIS地理信息平台和.

Net开发平台,都是经过过市场检验的优秀商业平台,具有稳

定、高效、应用广泛的特点。经过本单位和相关兄弟单位相

应项目的检验,基于这些平台框架开发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成熟

,运行稳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较严重的技术问题。该

系统能够完全胜任两区划定管理工作。五、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该软件参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

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

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库规范(试行)》等相关国家标准和

规定进行研发,经实际测试使用,运行稳定,使用方便,已应用

于数个两区划定项目。但是该软件对各地区特殊业务支持的

还不够全面,对于部分特殊的业务需求需进行专门定制。六

/2115/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V1.0

、历年获奖情况该系统未参与评奖活动。

/2116/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的示范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的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协同平台示范应用项目,是建筑

设计行业BIM技术规模化应用到设计全阶段的平台建设,旨在

提高整合土建、室内、景观、装配式建筑设计等服务,提供

全方位的设计服务,形成一个可以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审图报建、施工交底、现场施工、竣工验收全

过程参与的三维协同平台。项目通过综合运用SSO技术、SO

A技术、Revit开发技术、AutoCAD开发技术、集成管理技术

、分布式文件技术、工作流技术、版本管理技术等多种现代

/2116/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的示范应用

信息技术,同时利用自身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多年的经验和技

术优势,将平台升级与各模块应用的完善及使用单位实际需

求三方进行有机的实践结合,形成了我国唯一BIM与装配式建

筑结合正向一体化设计的平台。本平台的应用及推广将为我

国建筑设计企业如何彻底从二维设计走向三维BIM设计探索

出方向和经验,提升BIM技术在整个建筑行业的应用率,为实

现《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所提出的“到

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

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

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努

力使国内的三维BIM设计能力赶上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基于

BIM技术的三维协同平台示将建筑设计行业中的各部门通过

协同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构建信息化技术模式下的新一代建

筑设计体系,以建筑设计信息化为纽带,通过协同平台连接建

筑业上下其他主体,构建覆盖整个建筑业产业链的信息生态

系统。可有效降低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行业

信息发展质量,增强行业信息共享能力,充分发挥既有资源和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集约化、

应用平台化、服务整体化。

/2117/ 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系统和装置
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系统和装置,

系统中包括一个控制服务器和多个执行服务器,控制服务器

中包括一个调度控制器,各执行服务器中均包括多个任务槽

,每个任务槽均分配有一定的资源;系统运行时,调度控制器

维护两个队列:任务等待队列和任务槽队列,当每接收到一

个任务X时,如果任务槽队列中存在适合处理任务X的任务槽

,则将任务X分配给该任务槽,否则,将任务X加入到任务等待

队列中,当每接收到一个任务槽X主动发送来的任务请求时,

/2117/ 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系统和装置

如果任务等待队列中存在适合任务槽X处理的任务,则将该任

务分配给任务槽X,否则,将任务槽X加入到任务槽队列中。应

用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任务处理效率。

/2118/ 基于2×4 90°光学桥接器的自由空间相干光通信探测装置
基于2×4 90°光学桥接器的自由空间相干光通信探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2×490°光学桥接器的自由空间

相干光通信探测装置。其构成包括可调谐本振激光光源、调

制器、压控振荡器、信号光光源、光滤波器、2×490&

#176;自由空间光学桥接器、第一平衡探测器、第二平衡探

测器、混频器、环路滤波器和信号接收器。本发明通过可调

谐本振激光光源和压控振荡器同时跟踪信号光的相位变化,

压控振荡器反应灵敏,可调谐本振激光光源调谐范围大,两者

结合能够快速跟踪信号光相位变化实现相位锁定;本装置相

/2118/ 基于2×4 90°光学桥接器的自由空间相干光通信探测装置

位误差偏差小,系统精确度高。当发射机发射二进制相移键

控(BPSK)信号时,接收机可以快速的高精度的实现基带信

号解调。

/2119/ 国网公司奖励成果全过程管理及支持决策系统研究与开发
国网公司奖励成果全过程管理及支持决策系统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所属科技领域:国网全系统科技奖励评审及管理

。2.主要内容:项目根据国网公司科技奖励管理体系建设要

求,提出了适应国网公司奖励成果全过程管理的信息系统体

系架构,制定了完整的奖励体系、技术路线、实施方法及标

准规范。(1)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思想和WCF技术,

实现了异构数据的系统集成和数据接口开发。实现国网与国

家、行业科技成果登记、科技评审系统的无缝连接和集成,

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网络管理体系,解决了管理的规范性和标

/2119/ 国网公司奖励成果全过程管理及支持决策系统研究与开发

准统一性难题。(2)设计了国网、网省及地市三层级联的

奖励成果管理架构,开发了成果登记、项目填报、网络评审

、专家信息和奖励查询、决策支持等六大功能模块,构建了

一个网络化、综合化的业务系统,实现了奖励成果的全过程

、闭环式管理。(3)制订了系统三级用户目录命名规范、

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及应用系统统一访问方式,设计并开发了

涵盖身份认证、权限管理、资源访问、目录安全性等管理体

系,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取得安全、系统测评通过报告。(

4)利用中文分词技术和自定义分词词典库构建了国网公司

奖励成果索引库,运用空间向量模型(SVM),实现对项目

疑似相似内容的可量化相似度检测。(5)基于数据仓库、

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模型库、数据库和知识库等,研

发了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对奖励数据处理的定量评价

,为管理决策提供分析依据。3.促进科技进步及推广应用情

况: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国网公司整体评审管理效

率,提升了结果的公平、公正性,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自2007年上线运行以来,为国网公司各单位提供了5年国家

科技进步奖的评审管理工作,得到国网科技部领导、项目管

理人员、参评专家的一致好评。经参评专家的介绍和推介,

该系统目前已应用于湖北、山西等多个省电力公司。

/2120/ 高功率Nd、ND+Cr∶YAP连续激光器
高功率Nd、ND+Cr∶YAP连续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成果主要用作医用激光、激光加工和色心激光

器光泵等。它从理论上分析了正交晶系Nd∶YAP晶体的

热效应、搞清了热效应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发现了泵浦

过程热效应的对称性。提出并解决了高功率Nd∶YAP连

续激光器的设计问题,研制成高功率Nd、Nd+Cr∶Y

AP连续激光器。经鉴定会测试,连续输出功率为162瓦

,器件效率为2.26%,斜率效率为3.16%,输出激

光为线偏振光。该激光器在医疗中具有手术切割、气化和照

/2120/ 高功率Nd、ND+Cr∶YAP连续激光器

射等功能,已在普外科、骨科、泌尿科、口腔科、耳鼻喉科

、妇科、皮肤科等疾患进行了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其线偏

振激光对创伤愈合、止血等有特殊作用。

/2121/ 武汉市环境信息集成平台—武汉市环境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
武汉市环境信息集成平台—武汉市环境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武汉市环境信息集成平台——武汉市环境数据中心

建设项目(一期)(以下简称“项目”)是一个以多个业务

子系统为支撑的环保信息决策支持中心,数据内容涉及环境

质量、污染源、行政处罚、环境公告、城市考核、环境统计

、减排控制、环保应急预案等环保的各个业务领域。数据中

心将来自各个数据库的信息进行集成,从事物的历史和发展

的角度来组织和存储数据,供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并辅助决策

支持,成为决策支持的新型应用领域。项目主要完成四大类

/2121/ 武汉市环境信息集成平台—武汉市环境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

环保数据即污染源数据、环境监测数据、企业违法数据、环

境统计数据的业务梳理与数据规整工作,同时搭建环境数据

中心的初步框架。通过整合现有的《污染源基础数据采集系

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统计管理系统》,

完成污染源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的规整工作;通过建立《环

境质量管理子系统》完成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业务梳理和数

据规整工作;通过建立《行政处罚管理子系统》完成企业环

境违法信息的业务梳理和数据规整工作;通过建立《环境综

合信息平台》,完成环境数据中心数据库的搭建和各类环保

数据的综合查询、分析、应用平台。

/2122/ 超高速大力矩智能电动加载系统
超高速大力矩智能电动加载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技术水平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创造性的

成果表现在突破了三个技术关键:1.快速加载技术对于火工

品作动器,其作动过程非常快,控制过程非常快。在这么短

的时间内要完成二十几个点的加载控制与跟踪,无论对液压

加载和传统的机电加载都是不可实现的。本项目采用直接转

矩控制技术应用于电机的驱动控制,使得电机出力从空载到

满载的上升响应时间不大于5毫秒(实测为3毫秒),从而实

现了加载过程每2毫秒输出一个控制点,解决了火工品高速

/2122/ 超高速大力矩智能电动加载系统

加载实验的困难问题。采用这种方法在国内为首次。2.短时

大力矩异步电机研制由于加载属于力的伺服控制过程,要求

电机的转动惯量要小,同时要求电机的输出力矩要大,这是

一个矛盾的要求。考虑到加载过程的特殊性,其工作时间不

到1秒,所以我们研制了短时大力矩异步电机。之所以用异

步电机,是因为目前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异步电机的应用技

术较为成熟。我们研制的短时大力矩异步电机的力矩为300

Nm,为相同外形尺寸及转动惯量的异步电机的5.5倍。由于

电机有出色的出力表现,使得加载过程有了保证。3.多余力

矩消除技术多余力的问题是任何加载系统都面临的困难问题

,由于多余力的存在,使得加载与预期的力有误差。多余力

的大小一般和加速度成正比。本项目的多余力问题尤为突出

,其原因是由于加载的加速度太大,达2000rad/s2,其多余

力已经达到最大加载力矩值的1.5倍。如果多余力消除不好

,就无从谈起加载精度,也就失去了负载模拟的意义。本项

目在多余力消除问题上采用了以下方法:精确测量转动惯量

;精确测量角加速度;预估加载给定;闭环力矩控制。本成

果可以应用于各种力的加载系统,如:各种飞机的舵机、机

电作动器、电液作动器、特别是对于高速、高性能的伺服作

动系统的研发。它不仅可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领域

,同时也可用于大部分的工业力伺服系统。其应用空间巨大

/2123/ 柴油调和控制优化软件
柴油调和控制优化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内容介绍:炼油厂油品调和是根据预定的配比,使

组分油充分混合,形成成品油。调和配方中各组分的百分比

由成品油的类型和要求确定。由于调和同一种成品油时各组

分的配比具有灵活性和各组分油价格不同,因此,它对炼油

厂的经济效益影响巨大。根据炼油厂要求,我们开发的柴油

调和软件具有下列功能:柴油调和成品油的凝点、冷滤点、

倾点软测量;柴油调和成品油的倾点质量指标预测控制;柴

油调和生产优化;柴油调和生产监控与数据管理。该软件通

/2123/ 柴油调和控制优化软件

过江苏省科技厅专家鉴定,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江苏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124/ Life prediction of OLED for constant-stress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tests using luminance decaying model
Life prediction of OLED for constant-stress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tests using luminance decaying model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随着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凭借高效率、高亮度、宽视角、低功耗、自发光、驱动电压

低、响应速度快、全彩色、易制成超薄大面积、材料轻便等

优势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产业

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逐步进入各个显示领域。虽然理

论和试验上,人们对OLED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进展,而如何快

速准确地实现OLED的寿命预测仍然是研究技术人员与生产企

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亮度作为性能退化指标,电流

/2124/ Life prediction of OLED for constant-stress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tests using luminance decaying model

作为试验应力,通过对OLED开展三组恒定的加速退化试验来

获得样品的亮度衰减数据,采用威布尔函数描述OLED亮度随

时间衰减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LSM)估计出形状参数和尺

度参数,完成了OLED的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加速退化试

验及其模型揭示了OLED亮度衰减规律,亮度衰减公式很好地

拟合了试验数据,拟合值与试验值相比误差较小;基于亮度衰

减模型预测OLED的寿命精度很高,这使得在短时间内快速预

测OLED寿命成为可能,并为工程师在关于可靠寿命的设计与

制造工艺方面提供重要指导。

/2125/ 阳江市地磁场深孔观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阳江市地磁场深孔观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地震地磁场的观测在地震前兆观测领域中是一项重

要的观测手段,地表地磁场的观测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由

于环境干扰,观测数据质量逐年下降,建设维护好一个地磁测

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深孔地磁场强观测

技术系统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阳江是我省地震多发地区

,虽然近几年新增了一些地下流体的观测项目,但从测项分布

密度和学科手段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阳江市委

市政府对深孔地磁场强观测技术系统建设十分重视,把该项

/2125/ 阳江市地磁场深孔观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目纳入了《阳江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阳江市深孔

地磁场强观测技术系统是广东省地震局在完成国家“863”

计划项目子课题基础进行上建设的,利用全向性质子旋进磁

传感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信号测量控制和数据的采集

处理(国家发明专利)解决磁探头和数据采集控制处理这两

项关键技术,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深孔地磁场强观测。该观

测系统首次实现了高干扰背景地区的地磁场强高精度定点观

测,是地磁场总强度观测技术和方法的一项创新(以往的地

磁观测系统无法做到),系统主要创新点:(1)全向性磁传

感器,无需井下定位,并可以有效抑制空间共模电磁干扰。(

2)仪器封装,能在几百米深的井孔中长期正常运行。(3)

高分辨率0.01nT、高精度0.2nT,在质子旋进磁力仪中是最高

的,可与进口的OVERHAUSER地磁仪相媲美。(4)系统造价非

常低,一般只需40~50万元即可,并且无需进行观测环境的维

护和保护。从该项目运行情况分析,验收组认为该项目运行

安全、稳定,各项技术性能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为地震监

测提供了详细的信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在深孔下进行地磁

场观测的先例,通过科技查新报告结果也表明,该项目在国内

外范围内未见有相同技术特点的仪器、论文及成果报道,该

项目的完成填补了地磁观测领域里的一项空白,是一项新技

术,未申报过奖。

/2126/ 基于监控服务的矢量地理数据文件版权保护
基于监控服务的矢量地理数据文件版权保护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项目属于河南省科技厅2011年科技攻关计划

项目,项目编号:112102210198。项目针对矢量地理数据存

储特征以及应用方式,综合运用密码技术、透明加解密技术

、软硬混合认证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构建一种以预防为主

,跟踪、认证为辅的矢量地理数据文件版权保护系统。系统

具有合理的矢量地理数据文件获取及使用模型,系统的核心

环节-监控服务,能实现数据访问过程中的版权认证、实时监

控等功能,为该研究在信息化建设中成熟应用开发打下坚实

/2126/ 基于监控服务的矢量地理数据文件版权保护

基础。本项目可以实现以下主要性能指标:1.通过分析矢量

地理数据的存储特征,系统地研究矢量地理数据面对的各类

应用和攻击方式。研究相应的数据生产模式、发布模式和使

用模式,进而构建多级版权保护策略,在第二代数字版权保护

参考模型的基础上,形成满足多策略的矢量地理数据版权保

护模型。2.提炼出版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监控服

务提供所需信息。主要包括版权标识、授权用户标识、授权

方信息、授权用户信息、数据信息、授权信息、数据密钥等

多项内容。3.分析矢量地理数据文件的存储特征,发现利用

文件头与内容块之间的关联可以实现文件修复操作,研究得

出“文件方式的矢量地理数据加密封装,需要对文件头和内

容块同时进行加密”的结论。根据结论构建出七参数置乱算

法及其逆变换—分离算法,有效的打散、重排矢量地理数据

文件的文件头和内容块信息,实现数据的合理、高效的封装

与快速拆分。4.实现了基于多元空间特征的矢量地理数据版

权认证方法。研究分析对比矢量地理数据几何特征、关系特

征的相似性及抗GIS操作攻击能力,通过提取原始数据中空间

实体的质心和顶点个数,结合计算生成的阈值,在认证时基于

质心计算平均距离和方位角,利用顶点个数进行版权认证。

此种版权认证方法,不会损害原始数据的精度,具有良好的可

扩展性,较好的鲁棒性。5.基于文件过滤驱动的动态数据透

明加解密技术,结合版权信息分离技术,解决了矢量地理数据

文件的访问监控及认证问题,研发了矢量地理数据文件访问

/2126/ 基于监控服务的矢量地理数据文件版权保护

监控系统。

/2127/ 一种制备氢气的主法
一种制备氢气的主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合成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专利研究运用动力学可控制反应速率的构思并能

成功使其实施。克服了传统偏见,因此具有鲜明的创见性。

本研究采用经氯化汞溶液浸泡过的铝片与稀硝酸作用可产生

氢气。因此具有显著的创新性。

/2128/ 昆明公安地理信息综合应用系统
昆明公安地理信息综合应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昆明公安地理信息综合应用系统是依托于昆明市公

安三级网络,围绕建设昆明市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采用

先进的GIS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技术,充分结合警务信息

,使警务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融为一体的信息综合应用系统

。主要技术内容是:警用地理信息标准化;各类与地理信息

系统相关的业务信息的标准化;GPS定位、地址定位等快速

定位;移动目标的跟踪定位;基本地物的显示,包括重点建

筑物的3维显示;警务相关地理信息的检索;网络分析,包

/2128/ 昆明公安地理信息综合应用系统

括出警的最佳和最优路线分析,犯罪嫌疑人逃跑扩散范围分

析;缓冲区分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结合其他警用信

息,实现地理信息到警用信息的关联查询;结合各类相关信

息完成综合应用统计、分析;网络应用;WEB应用。系统于

2004年2月开始在我局试运行,7月,正式在市局信息中心、

110指挥中心、刑侦支队、治安支队、交警支队、禁毒支队

、巡逻特警支队、消防支队、公交治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处

、警卫处等部门进行推广使用。昆明公安地理信息综合应用

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所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强有力

的可视化表现能力,使目前大多数警务数据信息与空间信息

融为了一体,系统通过调控各种警务工作元素在空间的分布

状况和实时运行状况,可以帮助指挥员更好的分析其内在联

系,合理配置和调度资源,从而提高各警务部门快速响应和

协同处理能力。2004年8月,我局利用该系统为新昆明区划

调整涉及的派出所重新堪界,先后出派出所治安辖区图400

0余份,有力保障了区划调整中全市的治安稳定。2004年9月

,我们利用该系统协助市局巡逻特警支队,完成了市区50余

辆巡逻车的布点,为我局快速、科学的运用有限警力资源保

障全市治安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4年10月,为配合昆

明市紧急救援联合演练,我局利用该系统反复制作演练预案

,为最终救援联合演习的顺利进行,做了圆满的保障。在系

统的建设过程中,我局积极参与了由公安部金盾办和公安部

信息标准委员会共同组织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系列标准

/2128/ 昆明公安地理信息综合应用系统

规范起草制定工作。由我局负责起草的《城市警用地理信息

系统建设规范》(标准号GA/T493-2004),和我局主要参与

起草的《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号GA/T491

-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体系》(标准号GA

/Z01-2004)在2004年5月18日由公安部颁布。我局负责起草

的另一项标准《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维护规范》,已完成

了草稿,目前正在进行意见的征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系列标准规范的制定与推广,必定为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

全国公安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129/ 浪涌模拟干扰发生器研制
浪涌模拟干扰发生器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2004年我所承接了国家科技部的“电气电子设备抗

扰度试验仪器装备的开发”项目(项目编号:2004EG119084

),经过努力攻关,完成了高压静电、群脉冲,浪涌以及电

压跌落和变化等抗扰度试验仪器的开发。经权威机构检索对

比,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系列产品是依据

国标GB/T17626族(IEC61000系列族)的相关要求,根据用户

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研制的新型智能组合试验仪,可进行静

电抗扰度、组合波浪涌冲击抗扰度,CCITT浪涌冲击抗扰度

/2129/ 浪涌模拟干扰发生器研制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等多项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K

RM系列抗扰度试验仪采用可编程控器智能化控制,工业人机

界面设定和显示,提高了仪器自身的抗干扰能力,能按照标

准试验要求自动对被试品进行多项抗扰度试验。并能记录2

00组试验数据,仪器设置了RS232通信口,可打印已记录的

试验数据。能满足一般电器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替代同类进口试验仪。该系列仪器具有较稳定的测试精度,

性价比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主

要技术指标:组合波信号发生器(1.2/50μS~8/20μS)开路

试验电压:0.5kV~4.0kV(1±10%)短路输出电流:0.2

5kA~2.0kA电压波形:1.2/50μS电流波形:8/20μS短路输出

电流容差:(1±10%)输出阻抗:2Ω极性:正/负触发相

位:1℃~360℃任意设定间隔时间:1~99s试验次数:1~

999次重复率:每分钟至少一次

/2130/ 深港EPC/RFID技术联合应用研究服务平台
深港EPC/RFID技术联合应用研究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深港EPC/RFID技术联合应用研究服务平台是深圳市

深港创新圈项目。近年来,随着港深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深

港的物流、供应链也将会越来越紧密,向一体化发展。RFI

D技术的发展,RFID产业化业已形成,以及EPC和物联网构架

的提出、并逐渐成熟,RFID技术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EPC

/RFID技术作为提高物流供应链效率的有效手段,在深港一

体化物流供应链中如何有效应用EPC和RFID技术,衔接深港

物流供应链各环节,提高深港物流供应链效率,成为深港供

/2130/ 深港EPC/RFID技术联合应用研究服务平台

应链一体化的现实需求。本项目主要研究解决深港两地如何

利用统一标准的RFID技术实现物流信息在深港两地的无缝对

接和实时共享,提高深港两地物流信息化和运作效率。本项

目完成了深港EPC/RFID技术联合应用的研究,提供了以下成

果:1)《深港EPC/RFID技术联合应用研究》;2)《平台应

用测试系统建设方案》;3)不同厂家读写器与标签之间互

操作性测试的平台。深港EPC/RFID技术联合应用研究服务平

台具有创新性与先进性:1)该项目深入研究了深港一体化

供应链的架构,提出了EPC/RFID技术在深港一体化供应链中

应用的实施方案。2)首次进行了深港EPC/RFID技术联合应

用研究,并针对深港一体化供应链流程图进行了EPC/RFID的

应用测试,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具有创新性。3

)提供了不同厂家读写器与标签之间互操作性测试的平台。

4)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指导实现物流信息在深港两地的无缝

对接和实时共享,提高深港两地物流信息化和运作效率奠定

了基础。

/2131/ 基于智能无线终端的中医药自主学习平台研究
基于智能无线终端的中医药自主学习平台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的来源与背景: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

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种崭新的学习理念和技术逐渐的被吸

收并引进到学习过程中,特别是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智

能终端设备的深入融合,其应用已深入到人们日常工作、学

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如IPAD,智能手机

等以其出众的智能性、便携性、可扩展性得到广大用户的青

睐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用户,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

进行交流、工作和学习。由于突破了传统学习模式时间和空

/2131/ 基于智能无线终端的中医药自主学习平台研究

间上的限制,利用移动信息途径进行自主学习模式对于培养

学习者的探索意识、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作出了突

出的贡献。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开发的基于智能无线

终端的中医药自主学习平台可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

开放的学习、评测环境,及时的反应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

各种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和主动性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提供了可供借

鉴的方法。基于.NET的WebService技术(用来跨平台在服务

器及移动终端传递数据和提供业务接口);基于JAVA的多线

程技术(主要用来提高Android智能设备运行耗时工作的效

率);基于OBJECTIVEC的多线程技术(主要用来提高IOS智能

设备运行耗时工作的效率);智能分辨率匹配技术(用来对

不同分辨率的智能移动设备屏幕进行自适应);数据缓存技

术(主要用来在服务器端进行数据的转码及生成,在移动终

端进行数据的缓存)。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平台

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易操作性和实用性,且激发了教学双方

主体的创造性,既为教师备课、教学研讨提供了便利条件及

教学辅助数据,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积极的途径,使

学生能利用碎片时间检验学习效果和掌握学习技巧,培养了

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

习、测评的积极性。同时,平台具有以下特征网络数据响应

快,降低网络带宽资源的占用:智能移动终端运行流畅,降低

智能移动终端的系统资源占用;可以与现有的题库资源系统

/2131/ 基于智能无线终端的中医药自主学习平台研究

无缝对接,降低不必要的开发成本;系统框架合理,代码阅读

性高,扩展性好,降低系统维护的复杂度及成本、二次开发的

难度及成本。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平

台采用WEBService平台技术、ASP.NET技术、JAVA语言,Obj

ective-C语言、设计模式技术、测评定位技术等关键技术,

广泛应用于软件设计开发领域,已趋于成熟稳定,具有可靠的

安全性。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平台于2016年初基

本建成,目前已进行了中医儿科学、方剂学等课程的试题库

建设,并开展了两个学期的学生自主学习应用及测评,收到了

较好的效果。6、历年获奖情况:无

/2132/ 机械抗混叠光纤水听器的水声滤波机理
机械抗混叠光纤水听器的水声滤波机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属光信息科学中光纤传感领域的前沿研究。

光纤水听器是一种建立在光纤光学、光电子技术、海洋声学

等基础上的新型水声传感器,是现代海军反潜作战及水下兵

器试验的先进检测手段,同时还可用于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

、地震波检测、海洋声学环境监测等领域。近年来,我国自

主研制的光纤水听器阵列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重大研

究相继展开,但一些关键基础物理问题严重制约着光纤水听

器技术和相关水声探测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其中,高频干扰

/2132/ 机械抗混叠光纤水听器的水声滤波机理

引起的信号混叠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有效解决

光纤水听器的高频混叠问题,本成果创新性提出水声低通滤

波方案,对机械抗混叠光纤水听器的水声滤波机理进行了详

细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主要科学发现包括:(1)机械

抗混叠水声低通滤波光纤水听器概念模型;(2)小尺度结

构下的水声低通滤波理论;(3)机械抗混叠光纤水听器的

压力传感模型和设计方法;(4)光纤水听器的宽带信号检

测方法。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同行的公认和高度评价。在O

pticsLetters(SCIIF=3.059)、AppliedOptics(SCIIF=1

.410)、ActaPhysicaSinica(SCIIF=1.003)、《光学学报

》、《中国激光》、InternationalProceedingofAsia-Pac

ificOptical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

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在国际顶级光学期刊OpticsL

etters上发表2篇,使项目完成人成为国际首位在OpticsLe

tters上发表两篇关于光纤水听器的作者。相关研究成果获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8年中国光学

十大重要成果奖”、“首届‘大珩杯’光学期刊优秀论文奖

”等,引文发表在IndianJournalofMarineSciences、Meas

urementScience&Technology、AdvancedMaterialsRes

earch、MicrowaveandOpticalTechnologyLetters、ActaPh

ysicaSinica、ProceedingsofSPIE-TheInternationalSoci

etyforOpticalEngineering、InternationalProceedingof

Asia-PacificOpticalCommunications、《光学学报》、《

/2132/ 机械抗混叠光纤水听器的水声滤波机理

中国激光》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和国际会议上。理论和实验

研究表明,基于本成果建立的小尺度水声滤波理论设计的机

械抗混叠光纤水听器,对高频干扰信号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为有效解决信号混叠问题提供了一条简单经济的技术途径

,对于提高我国现代光电声纳系统的潜艇探测能力具有重要

的意义。本成果建立的小尺度水声滤波理论和模型在水下弱

声放大、各类滤波器设计、潜艇降噪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如发表于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OpticalEngi

neering(ProceedingsofSPIE)的引文“LaserGeneration

ofAcousticWavesinLiquidsUsingaHelmholtzResonancePho

toacousticCell”,利用本项目的理论设计了激光致声的机

械放大器,发表于MeasurementScience&Technology(

SCIIF=1.317)的引文“Investigationonapressure-gradi

entfiberlaserhydrophone”,利用本项目的水声滤波理论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压力梯度光纤激光水听器。

/2133/ 艺点意创大数据分析系统V1.0
艺点意创大数据分析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的:为实现一个大数据的营销综合平台,帮助用

户进行数据分析、营销的操作和管理,处理分析基本的数据

信息,管理基本的数据信息的操作,更好的完成基本的数据信

息的管理和数据信息的操作以及更加完美的服务客户群体,

因此我公司研究开发了艺点意创大数据营销综合平台。核心

技术:1、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

中自动采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

。2、系统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

/2133/ 艺点意创大数据分析系统V1.0

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实现数据有效管理的关键是

数据组织,帮助用户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统计。3、互动推广

功能模块中,用户对已经取得优惠券详情显示优惠券说明及

二维码,未领取的优惠券可查看优惠信息及领取提示。创新

点:1、通过信息采集网络化和数字化,扩大数据采集的覆盖

范围,提高审核工作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最终实现

相关业务工作管理现代化、程序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服务

网络化。2、分布式系统拥有多种通用的物理和逻辑资源,可

以动态的分配任务,分散的物理和逻辑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

实现信息交换。3、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

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

义的测量系统。

/2134/ 结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弱视辅助诊疗系统
结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弱视辅助诊疗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弱视辅

助诊疗系统,计算机用于显示辅助诊疗刺激图形和系统界面

供患者或医生进行操作,图形参数可调的棋盘格作为诊断刺

激源;方波发生器由计算机驱动用以产生锁时方波并输入脑

电采集卡;脑电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用来采集并传递患者脑

电信号;光敏方波电路由棋盘格亮暗变化引发方波,作为校准

信号输入脑电采集卡;在P-VEP的提取中加入了锁时方波信号

以及光敏校准信号,能更加精确地找到P-VEP波形的起点,有

/2134/ 结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弱视辅助诊疗系统

利于进行波形的处理和特征值的计算,利用P-VEP的特征值来

进行刺激图形的筛选,自动变换刺激图形参数并根据P100幅

值延时比来确定最佳的刺激图形,提高治疗效率。

/2135/ 基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课题的研究:1、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花生优质安全栽培管理决策支持的研究

,课题合同号:2006BAD21B04-20,起止时间:2008-2010。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技术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基于知识模

型的甘薯栽培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课题合同号:2006YCX035

,起止时间:2007-2009。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

动基金项目:甘薯地上部三维动态模拟与虚拟生长研究,课

题合同号:2007YBS010,起止时间:2007-2010。立项背景:

/2135/ 基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花生和甘薯是山东省主要的经济作物,花生同时也是重要的

油料作物,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对保障我国食用油脂安全、

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目前花生和甘薯生产中,品种混杂

退化、密度整体不足、施肥比例不当、地下病虫害严重等问

题突出,导致产量提高缓慢,投入产出比低,极大影响了花生

和甘薯生产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系统受气象条件、土壤特

性、品种性状、技术措施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

空变异性、经验性及较低的定量性和规范性,使得农业生产

管理专家难以综合考虑多因子互作、预测作物生产趋势、量

化栽培管理技术,这也是目前限制我国农业生产实现突破性

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基于模型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

持系统,能够提供农业生产过程相关的动态预测(作物生育

及病虫危害等)和精准的管理方案,提高生产技术的时效性

和精准性,加快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化数字农业的升级换代,代

表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目前,小麦、玉米、油菜等大田

作物决策系统已有报道,而花生和甘薯决策系统,特别是基于

模型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未见报道。为此,本项目以提升花

生、甘薯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为落

脚点,以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花生和甘薯生产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在土壤-作物-大气系统框架内,选取有代表性

的品种,在山东花生和甘薯主产区,开展了基于模型的花生和

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本项目属于农业信

息技术研究领域。针对目前花生和甘薯生产上存在品种混杂

/2135/ 基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退化、密度整体不足、施肥比例不当、地下病虫害严重等问

题,以提升花生、甘薯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现代农业信息

技术为手段,在大量单项技术试验、野外数据采集整理的基

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分析、计算机模拟、知识工程和空间数

据分析等现代数据处理方法,研发出相关的集成数据库、专

家知识库、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知识模型及生产管理模

块群,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

支持系统。在临沂等9市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

济和生态效益。(一)创建了花生和甘薯生长模拟模型项目

首先将获取的资料进行科学筛选和分类,并按照统一格式进

行整理、加工,经权威专家审核后录入系统,构建了花生和甘

薯的基础数据库,为建立生长模拟模型做支撑,为决策系统提

供数据能力和资料能力。然后,以花生和甘薯生育指标、环

境因子、技术措施之间的定量化动态关系为主线,利用系统

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定量化描述了花生和甘薯生长

环境因子与产量、生长性状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并依据GRE

ENLAB植物功能-结构模型的原理,基于植株生长单元的划分

及空间结构形态特征分析,创建了花生和甘薯生长模拟模型

。(二)率先研制出花生和甘薯栽培管理知识模型通过对花

生和甘薯栽培研究成果及专家知识归纳总结,采用概念-事

实-规则三级层次的知识构造体系,利用关系数据库构造知

识库。利用知识工程技术对花生和甘薯生长模型中各因子之

/2135/ 基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间的关系进行解析、提炼和综合,并借助系统分析原理和数

学建模技术,研制出花生、甘薯栽培管理知识模型,并将知识

模型与定量遥感技术相融合,实现了知识模型生长指标的动

态修订和校正,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研发

了基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针对花生和甘薯

生产的实际状况,研制开发出春花生高产栽培生产管理模块

、出口花生优质栽培模块、花生计算施肥与精准栽培模块、

花生生理病害诊断与矫正模块、花生主要病虫草害识别与防

治模块、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管理模块以及甘薯生产

管理模块等模块群。在集成生长模拟模型、知识模型及生产

管理模块群基础上,利用软件工程及系统集成方法,研发了基

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定量化描述

了生态环境和农艺措施与花生、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

形成的内在关系和机制,实现了花生、甘薯生长动态预测与

专家管理决策的有机结合。对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粗放、

经验型向现代、精准、智能型转变,提高农业产能和决策效

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技术在山东花生和甘薯主产区

累计推广631.05万亩,年经济效益3.87亿元,累计经济效益1

1.6亿元。获得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项,省级地

方标准3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编著出版著作2部。鉴定委员

会认为,该成果研究技术路线科学先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在花生知识模型与定量遥感融合技术等方面居国际领先

/2135/ 基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2136/ 头戴式消噪声耳机
头戴式消噪声耳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普通耳机消噪能力有限,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下,

还有大量噪声窜入耳内。本品头戴式消噪声耳机,能够有效

地克服这一弱点,将窜入的噪声进一步衰减,消噪量大于1

8分贝,使得噪音几乎被消除干净,留下一个宁静的空间,

并且能保证正常的语音通话,非常适用于飞机、轮船、坦克

、钻探、挖掘等高噪音环境。消噪声耳机是利用声波的叠加

原理进行噪音衰减,是集电声器件、声学结构和电子线路为

一体的综合系统。重点解决:1、选择开发理想的传声器和

/2136/ 头戴式消噪声耳机

受话器。2、精心设计电路的传输特性、稳定性。3、设计合

理的耳机腔体及耳垫结构。4、解决好干扰噪声与有用信号

的区分、工作电压与功耗的关系,严格控制失真度。通过相

关仪器模拟测试和用人耳在不同的典型场所进行反复对比实

验,完善实验结果。第一发明人:李铂颖

/2137/ 基于齿科贴面的高精度设备
基于齿科贴面的高精度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现代美容行业迅速发展,美白牙齿亦是人们热衷追

求的,因此,牙齿贴面技术的产生,很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

需求。但是目前牙齿贴面价格比较昂贵,患者在做牙齿贴面

之前会产生怀疑的心态,或者在做完之后感受不好。数字化

口腔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将彻底颠覆传统的口腔行业,由于种

植导板和正畸导板及牙模的使用,极大的降低了口腔种植、

正畸对医生技术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缩短了学

习曲线。而3D打印等椅旁加工设备的普及,则大大缩短了患

/2137/ 基于齿科贴面的高精度设备

者就诊时间,提高了口腔医疗的效率。未来的数字化口腔2.

0时代,医生诊治将更加便捷,将患者数据采集后由AI辅助和

云端医生制定设计方案,产品方案云端处理后直接传输到诊

所端3D打印设备进行生产,医生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齿科手

术等诊疗。主要性能参数(1)分辨率:2560*1600(2)精

度:0.032mm(3)打印幅面:89.6mm*56mm*100mm该产品的

技术优势:1、贴面设计:在三维牙齿模型数据的牙齿表面

进行贴面设计,并生成可打印的贴面数据,该生产工艺得到的

牙齿贴面为临时贴面,患者可以通过临时贴面感知成品贴面

的效果,对本身牙体不会造成损伤,即不会磨牙。2、工艺制

作简单,成本低,生产的产品精度高,个性化定制设计,临时贴

面具有与成品贴面相同的感官效果。3、相对传统成品加工

速度可减少1/3,具体体现在取得数字模型阶段、制得临时贴

面过程。本项目研制的基于齿科贴面的高精度设备关键技术

研究技术上领先于国内处同类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给用

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价格比同类低、性能

佳,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本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138/ 中国工商银行全球金融市场交易及管理业务系统项目
中国工商银行全球金融市场交易及管理业务系统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国工商银行首次在国内银行业自主研发全球化的

金融市场交易及管理业务系统。该系统通过综合询价流程,

通用产品配置模板,实时资讯获取发布平台,构建了多渠道、

全技术平台的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全面覆盖包括汇率类、利

率类、信用类、商品类等在内的金融市场主流业务产品;同

时以智能服务响应,通用流程配置引擎、多元市场数据处理

器、量化风险分析器等为支撑,实现敞口管理、限额管理、

授权管理、市值评估、业务核算等功能,并提供多语言、多

/2138/ 中国工商银行全球金融市场交易及管理业务系统项目

时区的全球化业务运营支持,构建了全集团6x24小时不间断

交易管理体系。

/2139/ 县公司标准化电子党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县公司标准化电子党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蓬勃发展。如何充分

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推进党建工作,是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

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

各单位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在组织健全、

管理规范、制度完善等方面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公司系统

建成了覆盖各基层单位和本部的宽带局域网,计算机硬件配

置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这些,为县公司标准化电子

党务管理系统建设奠定了管理基础,提供了硬件保障。目前

/2139/ 县公司标准化电子党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县公司标准化电子党务管理系统在各县公司使用并深入推

进,为县公司党建工作管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评价体系

,突破了传统的党建工作管理模式,为县公司党建工作人员

搭建了一个科学规范、简洁实用的工作平台。该项目完成后

产生了五大效果:一是为公司系统各单位提供一个信息化、

网络化工作平台,变分散式管理为集中式、网络式管理,大

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为标准化建设提供便捷的技术支持,

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标准化建设。三是可实现对日常党建工

作的过程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四是实现对党建工作的量化

评价,使党建工作评价做到了“弹性工作,量化管理”。五

是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测试系统,改

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2140/ 电子文献数据库知晓度及普及研究
电子文献数据库知晓度及普及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现场调研法,该项目组对省级辖区教学科研机

构电子文献数据库资源分布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对高校师生和

教学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子数据库的知晓,利用情

况及对个电子数据库的因素,改进意见与建议内容进行了调

研,为国内首次进行的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报告。

/2141/ 交互式三维虚拟校园平台设计与研究
交互式三维虚拟校园平台设计与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在现行的信息化时代,

各院校针对招生就业等方面越来越重视宣传,为了能够很好

的收到效果,寻找好的宣传平台更为重要。虚拟现实技术应

用于学校,就产生了虚拟校园,能够方便真实地展现学校的软

硬件教学资源,为浏览者对校园地理环境的认识提供了极大

的方便。目前许多先进高校的校园网中,校园电子信息化建

设是其最薄弱的环节,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实现了360度在线校

园游览,但大多数都是在2D基础上对图片做了技术整合处理

/2141/ 交互式三维虚拟校园平台设计与研究

,即便是3D虚拟现实,也因受到开发设计平台的限制不能够生

动形象地对校园进行立体化展示。这样不但给学校自身形象

建设拖了后腿,更不利于新生和家长对校园环境有一个快速

全面的了解。同时在教育部下发的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中,也

多次涉及到了虚拟校园,阐明了虚拟校园的地位和作用。同

时也推动和完善了学院计算机领域的相关专业建设,更好的

服务于同学们对数字媒体领域的知识学习。主要论点与论据

:该研究课题目标是设计一款基于琴岛学院的三维虚拟校园

漫游平台。通过该平台对校园进行立体化展示,方便新生和

家长对校园环境有一个快速全面的了解,更好更方便真实地

展现学校的软硬件教学资源。该研究平台利用Maya完成校园

主体建筑和场景对象模型的设计创作,采用当前流行的Unit

y3D对模型对象进行二次开发。可以通过学院官网下载应用

客户端,也可通过网络在线漫游。本项目申请者等人提出一

种利用目前最热的U3D,设计研究的虚拟校园平台。前期使用

PS对采集的素材贴图进程处理;使用3DMAX、MAYA实现地面建

筑和景观建筑的建模,并完成材质制作整理、模型烘焙与导

出FBX;将模型文件导入Unity3D开发平台,在该平台下完成地

形、相机、灯光制作,使用C#和JS编程语言编程,完成灵活交

互控制。运用行走摄像机,动态漫游增加三维实景表现力,3

60度查看校园环境。并能够把该研究平台发布成多个版本,

以满足不同平台的需要,如PC、Android、IOS等。实现完美

形象的立体展示。创见与创新:(1)360度无死角校园漫游

/2141/ 交互式三维虚拟校园平台设计与研究

浏览;游览的空间更广阔,游览过程会更加自由。(2)交互

性更强;实现自动巡航和人工巡航漫游,信息查询浏览,校园

主题建筑的内部游览,不同天气环境的变化。(3)自然环境

立体展示更逼真形象;比如湖水、树木和杂草等具有动态效

果,飞鸟和蝴蝶也会漫步在花园和草丛中。(4)交互语音系

统;充当了导游的角色,让考生和家长等不同用户群体如身临

其境。社会经济效益:在融媒体信息化时代,各大院校在招

生就业等方面越来越重视宣传,为了能够很好的收到效果,寻

找好的宣传平台更为重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学校,就产

生了虚拟校园,能够方便真实地展现院校整体概貌,为浏览者

对校园地理环境的认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许多高校的

校园网中,校园电子信息化建设是其最薄弱的环节,虽然有些

高校已经实现了360街景校园游览或720全景VR导览,但大多

数都是在2D基础上对图片做了技术整合处理,即便是3D虚拟

现实,也因受到开发设计平台的限制不能够生动形象地对校

园进行立体化展示。这样不但给学校自身形象建设拖了后腿

,更不利于新生和家长对校园环境有一个快速全面的了解。

同时在教育部下发的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中,也多次涉及到了

虚拟校园,阐明了虚拟校园的地位和作用。该项目研发产品

的应用就解决了以上问题。该研发产品实现第一人称灵活交

互控制校园漫游。运用行走摄像机,动态漫游增加三维实景

表现力,360度无死角零距离查看校园环境。跨平台发布,能

/2141/ 交互式三维虚拟校园平台设计与研究

够满足不同平台用户的需要,如PC、Android等。因此应用前

景广阔。历年获奖情况:基于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2015年

指导学生参加首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获得铜奖,成果名称为“网络交互式三维虚拟校园平台设计

”。2016年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获得三等奖,成果名称为“三维虚拟校园平台设计”。2017

年,研发团队参加“青岛市城阳区区长杯创新创业大赛”,获

得铜质奖,并获奖金10000元。

/2142/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备专用新型快速开关盲板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备专用新型快速开关盲板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使用的快开盲板进行了长

期的跟踪研究,通过对产品的材料选择、结构优化设计和加

工制造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出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

全可靠、先进合理的高压三瓣卡箍型和压力环型新型快开盲

板,经现场检测和测试表明,该产品的各项指标满足相关法规

标准和油气工程的需要。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1.通过对

复合密封环化学成分和密封结构的研究,解决了高压三瓣卡

箍型快开盲板的高压密封和压力环型快开盲板密封圈低压渗

/2142/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备专用新型快速开关盲板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

漏的技术难题。2.研制出一种泵阀一体的新型三瓣卡箍盲

板专用安全联锁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3.通过优化压

力环型快开盲板的转臂结构,避免连接板与筒体焊接,减少了

变形,保证了密封,减少了装配难度。产品经过中国石油天然

气第八建设公司在实际工程中应用6台,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2143/ 移动云计算中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模型与访问控制方法研究
移动云计算中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模型与访问控制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移动终端由于体积和便携性的要求,其计算能力、

电池和存储资源受限,很难独立完成复杂的计算任务,结合云

服务实现计算迁移,可以有效节省移动端的计算和能量消耗

。为满足异构复杂的移动云计算环境中,大规模云服务发现

和细粒度访问控制的需求,通过引入结构化对等计算架构和

发布订阅机制,构建动态可扩展的基于主动对等架构的云服

务组织模型,将可以避免大集中模式导致的执行瓶颈,方便多

安全域云服务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状态实时更新;引入属性

/2143/ 移动云计算中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模型与访问控制方法研究

基加密算法,将可以针对移动终端实现对云服务访问的细粒

度访问控制;引入SDN技术,在数据层面将可以统一实现对云

服务的QoS控制,改善云服务的发现速度。通过本项目的研究

,突破目前移动云计算中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与访问控制所

面临的挑战,为“互联网+”背景下为移动应用构建大规模、

高性能、安全的云服务共享系统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具

有重要的科学及现实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

基于主动对等架构的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模型。构建动态可

扩展的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模型,引入对等计算和发布订阅

机制,为智能移动终端和云服务提供商在多个安全域的云中

心之间进行大规模服务注册、服务查找、服务访问提供支撑

,实现对云服务状态的主动监测;②面向移动云计算的属性基

加密云服务访问控制方法。属性基加密可以根据用户的属性

来决定是否能够解密得到明文,引入属性基加密技术,配置云

服务对应的访问控制策略,通过管理移动终端的属性,实现对

不同安全域下每个云服务细粒度的访问控制;③基于SDN的云

服务QoS控制和组织模型优化。引入SDN技术,以移动终端访

问云服务为应用,优化SDN控制层面,实现云服务的QoS控制,

改善对云服务的查找和访问速度。④移动云计算中多安全域

云服务组织与访问控制性能评估与原型实现。充分考虑移动

终端计算、能源资源受限和云服务位于不同安全域的特点,

主要从云服务组织与访问控制的资源消耗、服务查找性能和

安全性等角度,建立移动云计算中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与访

/2143/ 移动云计算中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模型与访问控制方法研究

问控制评价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根据移动云计算

中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管理和访问控制的需求,引入对等计

算和发布订阅机制,面向多个安全域的云服务,构建基于主动

对等架构,为智能移动终端和云服务提供商在多个安全域的

云中心之间进行大规模服务注册、服务查找、服务访问建立

高性能的组织模型;引入属性基加密技术,提出适于移动终端

的属性基加密方法并用于云服务的访问控制,实现对于云服

务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在云服务所运行的数据中心网络层面

,引入SDN技术,实现对云服务组织的QoS、访问流量、服务访

问等方面的优化控制,并通过仿真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手段评

价和比较所设计的模型与算法的性能。突破目前移动云计算

中多安全域、高性能、可扩展的云服务组织和移动终端-云

服务双向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技术难题,为“互联网+”背景下

构建大规模移动云服务共享系统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本

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①引入双层混合对等协议和发布

订阅机制,提出一种主动对等架构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模型

并基于Petri网理论完成形式化分析。②针对移动云计算中云

服务访问控制应用的实际,提出属性基加密云服务访问控制

策略,设计适于移动终端执行的属性基加密方法,可满足云服

务商对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对敏感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

③在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模型中引入SDN,能够在网络层实现

云服务QoS控制。设计基于主动对等架构的分布式SDN控制器

/2143/ 移动云计算中多安全域云服务组织模型与访问控制方法研究

,提高了流表的生成速度和控制器的可扩展性。针对移动云

服务发现,建立通信代价优化模型,运用智能算法动态生成流

表,能满足云服务访问流量优化的需求。研究成果部分论文

:(1)He,Qian*;Zhang,Ning;Wei,Yongzhuang;Zhang,Yan

;Lightweightattributebasedencryptionschemeformobile

cloudassistedcyber-physicalsystems,ComputerNetworks

,2018,140:163-173.SCIE,EI。(2)QianHe*;YitingChen

;QingheDong;YongWang;Miningmovingobjectgatheringpat

ternbasedonResilientDistributedDatasetsandR-treeind

ex,Neurocomputing,2019,393:194-202.SCIE,EI。(3)何

倩*;刘鹏;王勇;可撤销动静态属性的车联网属性基加密方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7,(11):2456-2466.EI,(4)何

倩*;李双富;黄焕;徐红;一种海量数据快速聚类算法,北京邮

电大学学报,2020,(03):1-6.E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

)QianHe*;NingZhang;JinshuSu;YongWang;Fastbackupand

recoveryforwebprotectionusingtriggerandblockhashapp

roach,ComputerSystemsSciencs&Engineering,2017,32(

2):137-147.SCIE,EI.

/2144/ 中医药科学数据网格建设与服务应用
中医药科学数据网格建设与服务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医药科学数据网格服务平台研发与数据网格工

程建设”解决了中医药资源分布在全国多类型、多结构、多

节点的复杂数据库的网上资源整合的技术难点,支持在全国

范围内中医药行业数据应用的统一服务管理,实现了满足中

医药及相关行业的数据共享服务。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制

定并实施了在网格环境下中医药数据集成的规范,包括中医

学元数据标准、中医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等语义语法标准,

完成了中医药数据网格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中医药分布式

/2144/ 中医药科学数据网格建设与服务应用

海量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网格服务系统”,实现了基于网格

的数据挖掘算法,并将相关的算法封装为网格服务,支持面

向中医药的高性能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以中药新药发现与

新药设计等实际应用为典型网格应用范例,最大程度地提高

了现有网络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了对中医药科学数据的

利用效率,展示了新一代互联网对于从整体上提高中医药行

业信息资源的整体利用能力和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所将发挥的

重大作用。

/2145/ 计算机机箱减震固定螺丝
计算机机箱减震固定螺丝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计算机机箱内的集成电路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多热量

,为了使热量快速排出,故在机箱内通常设有散热风扇。由于

散热风扇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目前散热风扇较常见的安装

方式是利用刚性的螺钉与风扇架固定连接,并在风扇与风扇

架之间套设橡胶垫圈。通过螺钉和橡胶垫圈配合,可以对散

热风扇起到固定和减震的效果。然而,上述安装方式由于采

用橡胶垫圈进行减震,而橡胶垫圈的形变量相对较小,因而使

得减震效果不佳。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项目产品

/2145/ 计算机机箱减震固定螺丝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计算机机箱减震固定螺丝,

其结构简单合理,减震效果较好。项目产品在结构上进行了

创新。主要包括一体化固定连接的螺帽部和螺柱部,螺柱部

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段,螺帽部和螺柱部均采用塑料制成,螺帽

部的下端面沿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第一减震臂,第一减震臂

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接触部,螺柱部的上端外壁沿周向均匀布

设有若干与第一减震臂一一对应的第二减震臂,第二减震臂

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接触部相抵配合的第二接触部,第一减

震臂与第二减震臂之间形成有减震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项目产品的弹性形变量更大,减震效果更好。本项目产品

结构设置简单合理。

/2146/ 医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研究
医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结构纤细、体积小巧、无毒、

抗电磁干扰的优点,在医疗领域中大型医疗检测仪器使用高

频电流、微波和X射线等具有很强的电磁干扰,在此环境下利

用金属传感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不适用的。例如温度、呼

吸频率、血管压力、脉搏等。经过针对性的结构设计以及封

装的适合医疗领域光纤光栅能够精密测量温度、应变和压力

。1、小型化的温度传感器的封装设计和制作;基于国内现状

,大部分医疗机构、医院采用传统水银温度计、热敏电阻电

/2146/ 医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研究

子温度计对患者体温进行定时人工监测,其缺点是不能及时

、适时对科室全部患者发热情况进行快速和总体的了解,为

了获得精准的数据,采用极抗干扰的光纤,组建局域测温网。

要达到尺寸小,易于表面清洁,抗最大限度的折叠损伤的目的

。2、小型化呼吸频率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在温度测量的基

础上,设计可更换的,能对呼吸频率监测的光纤传感器,使传

感器易于安装在患者体表或组装在患者的衣服上。采用柔性

封装的光纤光栅对呼吸频率进行监测。3、大型医疗设备(

如CT)内部的温度监测在完成测试人体测温系统后,采用绝

缘性和导热性好的复合材料封装光纤光栅,对大型医疗设备

的内部温度的监控。4、编写适于医院使用的数据采集和处

理软件的编写采用Labview软件进行编程,建立测量数据库。

5、制作医疗领域有针对性的传感器探头,便应用于各类人体

生命体征检查或者手术操作中的组织测量。

/2147/ 数据挖掘技术在信息安全审计中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在信息安全审计中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计算机软件应用、信息安全审计、数据

挖掘与分析范畴,主要解决当前云电建设的信息安全审计系

统查询效率低、关联分析功能不足的问题。在对全文检索引

擎的研究以及性能和功能对比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

间戳的分布式索引及检索方法,设计与研发全新的统一安全

信息检索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多源异构安全信息搜索效率。

设计了一系列检索、筛选功能,既能够满足一般情况或取证

场景下的快速、关键字搜索与信息过滤,也支持更加复杂的

/2147/ 数据挖掘技术在信息安全审计中应用研究

面向对象的高级搜索功能,并提供多样化、高度可定制的展

现方式,对信息安全日常监控与审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

时也为用户行为分析奠定了平台基础,能够对广泛时间范围

的安全信息进行检索,弥补了现有安全审计系统的不足。研

究检测用户异常操作行为的模型,对用户操作历史数据进行

预处理并建立供数据挖掘工具所使用的数据仓库,研究、建

立和选择符合云南电网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挖掘需求的数据挖

掘模型和工具,已针对收集的日志信息建立了日志数据清理

、集成与转换的方法模型,明确了用户异常行为分析所需的

数据分类原则与方法,提出了用户操作序列的用户异常行为

检测模型和算法,对数据挖掘模型进行模式验证,通过不同用

户的不同操作,对用户的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及早发现潜在隐

蔽的攻击。最后,将研究成果基于检索平台进行简单的原型

实现。围绕直观、准确、可靠、实用等方面对电力信息安全

态势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技术指标涵盖互动性、全面

性、先进性等方面,并从关注人员角色、业务领域、系统体

系架构等层面来研究电力行业信息安全态势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电力信息安全态势指标模型,通过安全

态势指标表征电网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和外部威胁的情况,并

基于统一安全信息检索平台完成了原型实现和指标固化。通

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已经看到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异常

分析及时在检测内部威胁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可以预见,

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基于数据挖掘的信息分析技术

/2147/ 数据挖掘技术在信息安全审计中应用研究

将会在云南电网内部威胁检测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建立

了适合云南电网CSGII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态势评价指标体

系,较好的解决了云南电网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缺少量化评价

和外网威胁情况描述的准确性问题,为各级人员提供了直观

的安全现状和攻击情况展现。随着指标体系的不断优化,成

果将能有效指导云南电网安全管理人员针对主要安全威胁开

展安全防护工作,也为后续安全防护建设方向给出了决策建

议。

/2148/ 退相干系统中的量子信息传输研究
退相干系统中的量子信息传输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项目基于量子信息学中的

一些基本原理和新概念,以自旋信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超

算符求解,超算符李代数和各种数值方法对开放系统动力学

方程进行求解,进而比较计算量子态传输的保真度与信道量

子态的纠缠度和纯度等,对退相干环境中的量子信息传输问

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重点是退相干对量子隐形传态,量子态

直接传输和信道纠缠稳定性等的影响,目的是寻找用以实现

量子态高保真度和远距离传输的自旋量子信道和对应的最佳

/2148/ 退相干系统中的量子信息传输研究

逻辑操作,给出一些基于信道结构优化和外场调控为主要手

段的退相干抑制方案。

/2149/ 微电子装置防雷系列产品与技术
微电子装置防雷系列产品与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电子

装置的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其耐受冲击过

电压的能力越来越差;全世界每年因雷电造成的电子设备直

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针对上述问题,该项目开发研制出

系列过电压保护器与整套微电子装置防雷接地技术。其中交

流电源过电压保护器残压<1.2kV,具有保护模块状态自诊断

和故障报警及雷击计数功能;直流电源与信号线过电压保护

器残压<2.5倍额定工作电压,对过电压响应速度<100ps。

/2149/ 微电子装置防雷系列产品与技术

上述产品与技术主要用于通信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计

算机及网络中心。一个微波通信站或移动通信站所需上述设

备费约2万元人民币,每年可减少因雷电造成的设备损失费数

十万元,其社会效益更为显著。制造该系列过电压保护器需

厂房200m^2左右,生产设备、试验测试设备共100余万元,无

环境污染问题。投资当年可收回成本。

/2150/ 山区航道岸坡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山区航道岸坡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了山

区航道岸坡失稳机理。包括山区航道水流运动规律,河湾泥

沙起动及岸坡侵蚀机理,恒定流及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附近

的紊动特性及丁坝水毁机理,揭示了河(库)水位上升、下

降及初次蓄水过程中均质、非均质岸坡的崩塌机理。2、提

出山区航道岸坡防护结构设计方法。包括河(库)水位上升

、下降过程中山区航道岸坡浸润线计算修正方法;基于有限

元强度折减法的岩质岸坡滑动面确定方法和基于极限平衡理

/2150/ 山区航道岸坡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论和应力分析的土质岸坡临界滑面理论;山区航道岸坡土体

静动态孔隙水压力、岸坡防护结构静动态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3、发明了山区航道岸坡土体特性测试方法。包括岸坡土

体在周期性饱水作用下的三轴强度及变形、单向压缩变形、

静止侧压力系数的测试方法,岸坡土体的各向异性渗透特性

、管涌临界水力梯度与颗粒流失率、土体相变-本构耦合规

律的测试方法,岸坡松散堆积土体稳定休止角、岸坡土体崩

解性状和水下休止角、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测试方法,岸坡土

体剪切型、拉剪型和压剪型断裂特性测试方法,岸坡土体强

度变形特性原位测试改进方法。4、发明了山区航道岸坡防

护结构。包括山区航道岸坡稳定分析方法和计算分析软件,

山区航道水下岸坡河岸防护新结构(包括岸坡消能结构、桩

群-软体排复合结构、丁坝结构、潜坝结构、软体排结构等

),山区航道水下岸坡水毁监测及修复技术,山区航道水上岸

坡桩-承台-挡墙组合支挡结构。5、发明了防护结构非线性

接触界面特性测试方法。包括土体-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试

验方法,钢-土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方法,墙-土相互作用力测

试方法,钢-砼接触界面力学特性测试方法,考虑剪切带厚度

的钢-土界面剪切特性测试方法。6、提出了山区航道岸坡防

护施工技术。包括山区航道岸坡水下钻孔爆破施工工法,山

区航道岸坡紧邻重要建(构)筑物环境下水下爆破施工工法

,山区航道岸坡水下铺设钢丝石笼网垫施工工法,山区航道岸

坡防护结构扭王字块施工工法和山区航道顺水流沉排施工方

/2150/ 山区航道岸坡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法。

/2151/ 微电脑列车测速雷达
微电脑列车测速雷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微电脑列车测速雷达主要用于铁路工务、工程等线

路养护和施工单位在线路大、中修区段,灾害抢通地点,桥

隧建筑物长期病害等地段监测列车按限制速度运行;还可用

于在曲线区段设置超高时的连续测速及超高值的计算与检算

;也可用于铁路车务部门在车辆进行编组时监测车辆的溜放

速度和联挂速度。当测速雷达波的辐射范围内无移动目标(

无列车通过)时,传感器输出的多普勒频率为零;当发现移

动目标(有列车通过)时,传感器输出与其速度对应的多普

/2151/ 微电脑列车测速雷达

勒频率信号,此信号经前置放大、滤波、二次放大、施密特

整型将其变为TTL的脉冲信号进入单片机,由单片机进行数

字滤波,数据运算处理,实时判断测速开始条件和测速结束

条件,并将其转换为速度值显示在点阵式液晶显示器上。当

满足测速结束条件时,自动计算列车的最高速度、平均速度

、车头速度、车尾速度、通过时长及速度-时间曲线,连同

测速条件(如测速地点、限速值、夹角值、测速日期时间等

)一起存入内存中。当超速时,根据事先设定的打印方式和

报警方式可进行声音报警和打印测速结果。这些数据还可通

过标准232口送入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报表打印、超高

的计算等。本列车测速雷达吸收了目前国内手持式测速雷达

及铁路测速普遍使用的两点式测速仪的优点并充分考虑了铁

路测速的特点和测速条件,如测速准确度、可靠性、安全性

、限速设置、超速部位、测速地点设置、打印方式、报警方

式、列车通过时刻、测速数据的存储量、查询方式、省电及

多种供电方式、仪器的外观及三防性能、操作的方便性等等

;在功能方面,既保留了雷达测速的优点,又吸收了两点式

测速仪的特点,可满足铁路测速的各项技术要求。本列车测

速雷达采用了对强反射波耐受力很好的谐振腔式8毫米波长

测速雷达传感器,有效地减少了对列车测速时或测速过程中

放置不当造成仪器损坏的可能性;在硬件方面,采用了如8

9C58、NVRAM、ADM101、ETPS2015、TLC2432、128×64

点阵液晶、大电流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等新器件,不仅降低了

/2151/ 微电脑列车测速雷达

仪器的功耗、减少了印制板面积,而且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

可靠性;在软件方面,采取了数字滤波、“WDT”、模块化

结构等措施,提高了仪器的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在测速方法方面,采用了软硬件相结合的同步门控测频法

,实现了在同步门内的等精度测频;在仪器的外形设计方面

,采用3DMAX、PICAD等工具软件,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对其

进行了美观化设计。本列车测速雷达的研制使得铁路测速的

技术手段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于保证铁路安全运输具有积极

意义。主要技术指标:1.测速范围:3~250km/h2.测速准确

度:≤1%3.监测距离:≤50m4.内部数据存储量:200组(包括

测速数据和速度-时间曲线)5.可测数据种类:最高速度、

平均速度、车头速度、车尾速度、通过时刻、通过时长、速

度-时间曲线等6.打印机:前面板换纸式40列微型汉字打印

机打印方式:全部打印、超速打印、全部不打、查询打印打

印形式:测速报告单、测速数据报表(需通过计算机)7.限

速设置范围:0~99km/h8.夹角设置范围:0~60°9.超

速报警方式:汉字提示+声音报警10.与计算机连接方式:标

准232口11.使用环境温度:-10℃~+60℃12.使用环境湿度

:相对湿度≤80%。

/2152/ 甚低频地面波广播通讯设备
甚低频地面波广播通讯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技术详情

  该设备由发送机、接地耦合发送网络和终端接收机

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广播通讯等声音信号调制到2

0~300kHz甚低频段一频点,由发送机经接地耦合发送网络

把已调载波发送到地下数米深处,以大地构成环路,通过地

面波的方式向前传送到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接收机从地表空

间或地下获取信号后解调还原为广播通讯信号。该设备的主

要技术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GY31-81、GY32-84。发送机输

出功率400W~800W,载波输出功率能力≥135%,音频输入阻

/2152/ 甚低频地面波广播通讯设备

抗600Ω,失真度1.7%,整机功率效率40%,频响50~7000(

Hz)≤0.2,频率稳定度±2Hz,载波失落≤2%;接收机输

出功率0.5~5W,灵敏度≤1.8mV/m,信噪比40dB,失真度≤2

%。

/2153/ 计算机辅助功能设计软件系统V2.0
计算机辅助功能设计软件系统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功能设计是产品设计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设计

人员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产品的总功能,并将总功能分解为分

功能及功能元,功能与能量、物料、信号三种流组成的网络

结构即为待设计产品的功能结构;确定每个功能元的原理解

,并将所有功能元的原理解合成得到待设计产品的原理解。

产品功能设计的计算机实现,是设计自动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能够为设计者在功能设计中进行决策提供参考。计算机辅

助功能设计软件系统通过功能分解、功能进化、功能建模、

/2153/ 计算机辅助功能设计软件系统V2.0

功能求解和结构组合等过程可以形成多个原理解,为面向功

能的产品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该软件系统体系

结构采用基于组件的系统模型,利用蛛网模型和Fusion法中

的“V”型开发过程进行了原型系统设计,在WindowsXP操作

系统环境下,采用MSⅥsualC++6.O软件开发平台,结合MSAc

cess2000数据库支撑环境开发出基于效应的计算机辅助功能

设计软件系统,软件系统运行环境是Windows98/Me/2000/X

P。

/2154/ 游码式力标准机
游码式力标准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根据杠杆放大的基本原理,改变重力大小和改变力

臂比都可以起到力放大作用。以杠杆式力标准机为例,如果

把传统机型固定杠杆比、改变重力砝码大小和数量加载的方

式变为重力砝码是单一的且质量固定,通过使其沿臂长方向

游动时杠杆比改变,达到加载的目的,则一可以省去实际上

是一静重式力标准机的重力砝码加卸系统;二游码与杠杆可

以不采用柔性连接,减小晃动,游码移动速度可以通过马达

驱动控制,提高加荷速度,加快载荷稳定平衡;三游码移动

/2154/ 游码式力标准机

改变了杠杆比,如果杠杆比足够精确,则工作精度不会比传

统的杠杆机低。如此,有望使这种机器实现高效率、低成本

的目标。即达到传统杠杆机的精度0.01%,叠加机的经济成

本,符合试验标准的加荷速度。此外,由于可以改变杠杆比

,所以对于有规律的误差因素可以通过精确控制杠杆比来补

偿、控制以至消除误差。技术成熟度:很成熟,正在计量检

测部门和传感器生产厂家应用。专利授权号:20081005120

8.0技术优势及创新点:①、通过改变固定质量砝码在杠杆上

的位置,实现对施力对象施加所需要的载荷级数和大小的游

码式标准力源在理论和技术上是可行的。这种标准力源装置

与传统的杠杆式力标准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它具备

传统杠杆式标准力源装置的优点。②、在结构上采用单级杠

杆、增大杠杆比、单块固定质量砝码,从而可以实现简化结

构、缩小体积、降低成本的目标。采用高性能伺服电机驱动

控制,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检测位移,对设备发挥优良工作性

能十分重要。③、设备的工作效率取决于施加载荷时间和杠

杆平衡时间。只要快速移动游码即可以减小加载时间,采用

阻尼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杠杆平衡时间,因而设备能实现

很高的工作效率。④、设备误差有物理上的和结构上的原因

。但是在通过改变游码的位置来控制力值的大小和方向实现

施加载荷的目标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游码的精密位移达到

减小以至消除误差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于已知变化规律的误

差进行补偿。试验证明系统工作精度有可能高于传统的杠杆

/2154/ 游码式力标准机

式力源装置0.01%的水平。⑤、设备的工作过程形象化自动监

控是切实有效可行的。由于上述特点,游码式力源装置将是

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工作装置。目前

技术已应用或提供技术支撑情况:目前该技术已在多家企业

应用,西安瑞佳测量仪器有限公司、郑州驰骋信息技术有限

公司、青岛同乐电子等。合作方式:可商议。

/2155/ 中小型企业竞争与合作数学模型解的研究
中小型企业竞争与合作数学模型解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摘要项目主要围绕锥互补问题开展研究。锥

互补问题是两组决策变量之间满足的一种“互补”关系,是

一类均衡优化问题,是非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

,其核心是研究存在这种互补关系的各种复杂系统及其相应

的解决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最终达到复杂系

统运行的均衡和谐。本项目针对锥互补问题的特点,结合经

典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的研究结果,在锥互补问题解的结构特

征和误差界的理论、设计求解锥互补问题的有效算法和算法

/2155/ 中小型企业竞争与合作数学模型解的研究

的收敛理论的建立以及它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本科生课程

建设等三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项目实施3年中,在国内

外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

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被SCI、EI、CSSCI收录19篇、ISTP

检索会议论文7篇;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

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会

议上交流7次。2.执行项目计划要点及主要研究成果的水平

及创新性概况本项目旨在通过开展对锥互补问题的解集结构

、误差界理论、求解算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基于经典最优化

理论与算法的研究结果,围绕以上目标,首先,建立了不同条

件下锥互补问题解的结构特征和误差界的理论,是对已有相

关结论的推广;其次,基于锥互补问题的误差界,设计求解该

问题的有效算法,并建立算法的收敛理论和数值分析;再次,

在完善不可微最优化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不可微函数的Clar

ke次微分中最优次梯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新的解不可微优

化问题的无导数信赖域方法和无导数锥信赖域方法,并完成

方法的理论性质和数值实验;最后,探讨它在中小企业经营管

理中的应用,相关成果是对锥互补问题的理论与算法这个前

沿领域的重要推动。由于目标明确,组织得力,投入的研究时

间较多,又有良好的研究基础,本项目执行顺利。在其他课题

的共同支持下,超额完成了研究计划,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

创新性成果。三年来,在《J.Optim.TheoryAppl.》、《Jou

rnalofAutomationandComputing》、《JournalofSoftware

/2155/ 中小型企业竞争与合作数学模型解的研究

》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核心论文23篇,其中SCI、EI、C

SSCI检索文章19篇、ISTP检索的会议论文7篇。三年中,课题

组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课题组负责人分别被邀请在2111

年《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andManagement》

会议、《2011FourthInternationalJointConferenceonCom

putationalSciencesandOptimization》会议、2010年的《

3rdInternationalCongressonImageandSignalProcessing》

会议上作口头邀请报告。近2年,研究生在《Bulletinofthe

AustralianMathematicalSociety》、《山东大学学报》等

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已接受的与该项目有关的论文5篇

,其中SCI、EI检索文章2篇。

/2156/ 一种组装式活动岗亭及其快速制作方法
一种组装式活动岗亭及其快速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活动岗亭及其快速制作方

法。组装式活动岗亭的主体和可吊装屋顶通过L型连接板连

接成一体,岗亭主体包括型钢骨架、组合墙体、铝合金门和

铝合金窗,型钢骨架为主要支撑结构,铝合金门通过活动铰链

安置于型钢骨架之上;可吊装屋顶由屋顶骨架、三角形轻质

骨架层、聚氨酯隔热层和不锈钢屋顶板组成,其上预设有圆

形吊环便于组装时吊装屋顶。制作时先将所需的材料按要求

切割完毕运输至现场,搭建型钢骨架并将轻质骨架层安置在

/2156/ 一种组装式活动岗亭及其快速制作方法

其之上,浇筑组合墙体并安置屋顶组合板,然后将屋顶吊装至

岗亭主体之上,用L型连接板将其连接成一体。本发明具有结

构简单实用、可现场快速施工制作、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

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157/ 金华火腿现代化生产技术
金华火腿现代化生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屠宰及肉类加工
技术详情

  该项技术成果大大缩短了金华火腿的生产周期,降

低了劳动强度,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品保持了传统火腿

的特征香气,产品质量和一致性较传统工艺火腿有较大提高

,一级以上火腿达到97﹪以上,建立年产20万只现代化工艺

金华火腿的车间,可以实现年利税1432万元。该技术应用真

正实现了金华火腿的标准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突破了

季节性生产限制,避免了传统工艺经常发生火腿虫害和产品

不卫生等问题,整体提升了我国金华火腿产业的技术水平,

/2157/ 金华火腿现代化生产技术

对我国传统肉制品技术提升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该技

术主要应用于金华火腿的传统工艺改造,不仅可以显著缩短

加工周期、提高产品品质,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

/2158/ 以县级公立医院为核心的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研究
以县级公立医院为核心的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是浙江省医学会课题,背景是分级诊疗是

医疗发展的需要,如何做到以县级公立医院为核心实现信息

化支撑,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①本课题在打造了区域分级诊

疗平台的同时,与省级大型三甲医院联通,当患者有实际需求

是,已实现线上三方实时会诊。②结合区域实际,出台并制定

了城市医院与县区级医院、县区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双向转

诊标准。③结合区域实际,已建设区域慢病管理中心,同时出

台了慢病转诊评分细则,进一步明确转诊规范,加强可操作性

/2158/ 以县级公立医院为核心的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研究

。④将平台建设在区域专网上,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

同时已经扩大互联网医疗的站点,提升医务人员的使用体验

,更方便快捷。⑤制定了规范的数据标准,打通了区域内各医

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患者数据的实时调阅与共享。

/2159/ 大容量骨干通信传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大容量骨干通信传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横向合作项目。该项目分析电力通信网业

务现状及业务需求,研究多种大容量骨干通信网络技术,探索

大容量骨干通信技术,提出骨干网络建设方案,并加以应用部

署。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通信网现有业务及新业

务的流向、带宽要求、通道性能等,并对骨干网络现状进行

分析研究,发现其现有网络结构不合理,网络带宽不满足,设

备管理不规范及服务能力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基于OTN的

智能光网络解决额方案。2.针对现有的生存技术和电力通信

/2159/ 大容量骨干通信传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网络常出现的故障,结合对网络生存性发展的需求,分析了1

+1、1:1等线性保护,T-MPLS环网、通道环等环网保护,节点

保护,P-Cycle保护方案,提出了一种OTN网络的光层和电层保

护与恢复方案。3.研究了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经济性评估,提

出了电力通信网络可用度、网络扩展性的经济性评估指标,

即电力网络使用效能指标,可以为网络经济性评估提供统一

的考量标准,可以为网络演进提供参考。研究单位:北京邮

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赵永利项目

组成员:赵永利,张杰,朱睿杰,马辰,潘莹结题时间:2014年

4月28日

/2160/ GG705型多伺服高速电脑绣花机
GG705型多伺服高速电脑绣花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该产品应用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对绣框驱动电机

进行速度、位置的精确控制,提高了机器速度;采用优化设

计的横梁结构,提高整机刚性,降低了机械振动和噪声,运

用运动轨迹优化的挑线机构,满足了针杆升降时的送线要求

。多伺机服高速机绣品立体感强、色彩自然、图形美观,深

受人们喜爱。多伺服高速机是生产平绣带绳带、缠绕以及其

平绣金片绣品混合的专用设备,适应市场需求高效益、高效

率的生产设备,推向市场后,得到了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

/2160/ GG705型多伺服高速电脑绣花机

市场前景。GG705型系列多伺机服高速机具有绣品质量好,

生产效益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噪音低等优点,经小批

量试销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显著。浙江飞鹰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是电脑绣花

机及专用设备的专业生产企业,为全力推广该新产品,企业

已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以进一步扩

大生产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2161/ Profibus-DP可配置通信适配器VT2P
Profibus-DP可配置通信适配器VT2P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我国企业正在大规模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各级政府推广信息化控

制以来,广大企业认识到现场总线是当今控制领域的一场革

命,是未来自动化技术发展主流,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只是刚

起步,Profibus-DP可配置通信适配器的研究目标是为低压

配电领域、工控领域的主要设备增加Profibus-DP总线接口

,使多台(1~4)设备可以通过该通信适配器连接到Profibu

s-DP总线,进行数据交换。Profibus-DP可配置通信适配器

/2161/ Profibus-DP可配置通信适配器VT2P

是一个协议转换接口,不同的设备,只要符合Modbus协议,

就可通过该可配置通信适配器接入Profibus-DP网络,组成

智能化网络系统,实现高效、实时的数据监控。性能指标如

下:电源电压:DC24V±5%;内部工作电源电压:DC5V

±5%;消耗的电流:<120mA(24V时);与设备通过Mod

bus协议的RTU模式进行数据交换;通信速率:通过上位机软

件配置;与设备的连接方式:1台通信适配器可连接1~4台

相同的设备。该产品在国内首次将Profibus-DP中非周期性

数据交换通信协议用于设备通信,进一步提高了智能配电网

络通信效率。用户可根据需要通过上位机配置软件配置不同

的设备,灵活性强,并且1台适配器可连接1~4台设备,大

大降低了用户的成本,因此推广具有一定的优势。该产品已

通过EMC试验,通过了Profibus-DP一致性认证,因此产品性

能有了可靠的保证。适用于电子技术、低压电器、工业控制

等领域。已在多个项目中获得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162/ 九州传迈动漫设计资源库管理系统V1.0
九州传迈动漫设计资源库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动漫作品的成型需要大量素材资

源,如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对于这些材料如果不加以

统一整合管理在需要使用时就会出现难查找难使用等方面的

问题,会增加制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所以针对这些问题九州

传迈动漫文化有限公司设计开发这款动漫资源管理软件,主

要是用于对收集和制作出来的相关动画资源进行整理和公司

内下载、共享、调取使用的系统。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

系统里包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动画资源,包括了动画、

/2162/ 九州传迈动漫设计资源库管理系统V1.0

视频、图片、音频等,界面设置也相对简单易学易用,操作简

便、安全,主要包括了资源项目管理,例如对动漫资源的收集

、制作、整理。用户管理,包括对使用者的认证和账户信息

、资源信息的管理,资源查询界面可以随时查阅所需要的资

源并进行下载使用。主要是为公司的动画制作提供资源共享

平台,通过对公司内部资源的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实现资源

的共享协作来方便材料的查找和应用,提升设计人员的工作

效率。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系统具有迎合研发公司特

性的资源采集制作部分,将资源按照不同类型分类编号输入

相应表单再提交到数据库,这样使用需要调取资料时就可以

快速的根据文件编号找到自己需要的文件,系统同时设置了

多种检索查询功能,包括:极速检索模式、组合检索模式、

类别检索模式等,还有多种文档展现模式,上百种文档都可以

直接传看。而且对内部设计工作人员提供查看、下载、编辑

等多种功能权限,掌控文件管理权,随时随地轻松分发共享。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系统从研发到

使用技术在不断的完善、成熟,现在可以普遍应用在动漫制

作过程中的资源采集、调取、搜索、使用和内部共享等方面

,只限于公司内部使用,安全性极高。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

题;本应用软件系统现通过九州传迈公司的测试,已经正式应

用于用作对公司动漫资源的收集、管理、下载、共享方面的

工作,目前该系统只供于公司内部设计人员使用,并未发现运

行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系统目前未获得任何奖项。

/2163/ 神经毒气激光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及其样机研制
神经毒气激光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及其样机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完成吸收光谱法可调谐中红外神经毒气在线监测仪

器中所需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可调谐量子级联激光器,

半导体制冷MCT探测器系统的降噪技术,中红外光学望远镜及

光信号接收处理系统,专用计算软件研发,吸收光谱法可调谐

中红外神经毒气在线监测仪器整机。本项目已经开发出一种

“非接触、安全、高速度、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抗干扰能

力强、虚警率低、适用于多种毒剂同时监测的高灵敏度的神

经毒气遥感在线监测仪器”,监控保护我国的重要场所。若

/2163/ 神经毒气激光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及其样机研制

每个大中城市销售一台,就有几十亿的市场规模。目前已经

研制2套样机。

/2164/ 电力电子设备计算机在线检测与诊断系统
电力电子设备计算机在线检测与诊断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测量技术、电力

电子故障诊断技术,对电力是子设备的各种故障过程或异常

运行情况进行有关参数的自动检测、记录、报警、故障诊断

、数据和波形的实时显示、打印等,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加

速故障处理过程减少事故发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系统经

过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的鉴定,1993年度获浙江省科学技术

进步三等奖。已稳定运行三年。

/216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超声波六元传感器阵列定位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超声波六元传感器阵列定位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主要围绕“超声波阵列收发器设计”“高精度

TDOA测距”等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具体如下:1.完成了基

于网络节点测距的无锚节点定位算法;2.提出并实现了一种

基于伪随机码相关的MDS-MAP定位算法;3.开发了基于超声波

阵列的定位演示系统。上述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4篇,获得实

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人。

/2166/ 基于数字预失真技术和自动载波跟踪功能的数字光纤直放站
基于数字预失真技术和自动载波跟踪功能的数字光纤直放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在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何种无线通信的

覆盖区域都将产生弱信号区和盲区,为此提供一种成本低、

架设简单,却具有小型基站功能的经济有效的设备—直放站

是很有必要的。基于数字预失真技术和自动载波跟踪功能的

数字光纤直放站在传统光纤直放站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数

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字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现多载波移动

通信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和大容量、大动态范围的信号覆盖。

设备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可采用链形、星形和环形等多

/2166/ 基于数字预失真技术和自动载波跟踪功能的数字光纤直放站

种拓扑方式进行组网连接,系统组网更加灵活;采用满足CPR

I数字协议标准进行处理和远程监控通信,设备的控制性能更

加稳定;采用数字信号处理,传输距离更远,设备引入噪声得

到了有效的控制;功率配置灵活,可满足基站拉远应用。本产

品在优化第一版基础上,增加了载波跟踪及数字预失真技术

,更好地满足通信运营商的招标指标,其特点主要体现在:1

.集成度高,不同制式采用统一的硬件平台。2.采用数字传输

形式,优化数字中频处理技术,资源利用率更高。3.近端机增

加频点自动跟踪的技术。4.模块下行输出增加数字预失真技

术。5.优化GSM数字光纤直放站的增益修正及数字ALC的功能

,有效解决增益控制。6.优化支持任意节点监控全网状态,更

方便。7.优化组网方式,具备自动时延调整功能,组网更灵活

。8.优化GSM提供上行低噪抑制功能,话务量统计功能,控制

更准确。9.优化智能载波池功能,资源调度更科学。本产品

基于推动电子技术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的软件无线电思想,其

核心技术为数字化中频技术,为目前覆盖产品中技术含量较

高,系统指标较高的新一代产品。随着低成本高性能的FPGA

器件推陈出新,必然节省大量硬件投资,节省新产品开发周期

,适应市场变化,必然促进通信行业科技进步。本产品经黑龙

江移动、河南移动、辽宁移动,重庆移动、江西移动招标使

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2167/ 地震前兆台站数据采集系统软件V1.0
地震前兆台站数据采集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地震前兆观测系统是一个由重力、地磁、地壳形变

、地电和地下流动等多学科、多测项构成的复杂而又庞大的

地震监测系统。观测设备架设在观测台站上获取各类前兆信

息数据,地震前兆台站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所属台站的观测

数据进行统一汇集、存储,可以实现对自动仪器、人工观测

设备的仪器日志和观测数据进行采集和数据入库。通过设备

驱动方式对观测设备进行适配管理,从而用统一的方式处理

仪器业务数据。

/2168/ ZDJ型智能高速制浆站的研发
ZDJ型智能高速制浆站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制浆技术和制浆

设备在隧道、矿井采掘、矿井回填、岩石加固、桥涵地基、

地铁、软地基处理等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

各制浆工艺设备互相分离,占地面积大,制浆过程中容易形成

环境污染,而且传统拌合的制浆方式工作效率低,因此,开发

集成、环保、高效的制浆设备,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上述

问题,河北铸诚工矿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了一种ZDJ型智能高速

制浆站,整套制浆站由两台料仓和一台工作仓构成,制浆罐和

/2168/ ZDJ型智能高速制浆站的研发

储浆罐集成在工作仓内,浆液配比、浆液制备和浆液储存均

在工作仓中完成,集成性和密闭性好,制浆作业时对环境无污

染。制浆罐主要由桶体和循环泵总成组成,采用智能化控制

,自动注水和上料,作业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通过电动机驱动

高速涡轮泵,将浆液从底部成涡流状吸入涡轮泵,经过涡轮泵

后再从桶体顶部喷出,从而产生高速液流,在桶体内形成强烈

涡流,使桶体内的干粉和水充分搅拌均匀,制浆效率高,制浆

液质量好。

/2169/ 舰艇长轴系对中计算模式研究
舰艇长轴系对中计算模式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成果针对长轴系的特点,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式,

即利用位移法(刚性法)结合矩阵法,并利用铁木辛科梁理

论和最小位能原理的轴系对中计算模式,编制了以窗口界面

为支持平台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了轴系的优化对中计算,计

算结果与挪威船级社的计算作了比较,不但结果相近,而且

更符合实际情况。对CODOG动力装置的长轴系对中计算,在

国内首次获得成功,保证了轴系安装质量。该成果达到了国

外同类计算水平,可在同类型船舶轴系计算中推广应用,节

/2169/ 舰艇长轴系对中计算模式研究

约了外汇。

/2170/ 一种光伏供电无线温度变送器
一种光伏供电无线温度变送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在油气生产物联网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的

推动下,万众作为项目的入围厂家之一,严格遵循“油气生产

物联网系统”的要求与标准,实施并研发一款基于Zigbee的

自组网光伏无线温度变送器。光伏供电无线温度变送器,采

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电缆,易于密封,解决了因电缆造成

的影响修井作业,电缆容易折断、设备可靠性差,接口容易进

水等问题;采用太阳能供电,可靠持久;微功耗编程技术,使设

备处于低功耗状态。精密电源管理技术,关闭不用的模块以

/2170/ 一种光伏供电无线温度变送器

节能;允许多组设备近距离同时工作而不会产生干扰。光伏

供电无线温度变送器具有实时采集及采用四位段式液晶就地

显示采集值的功能,实时采集的温度数据通过Zigbee无线发

送,通过按键可以对现场参数进行个性化调整,电量远传和低

电量现场显示,电池电压低于2.8V时显示bett,电池电压低于

2.5V时显示Lbet,便于用户及时更换电池,保证设备的正常使

,能够使用温度标定电阻对其进行零点调整及标定。光伏供

电Zigbee无线温度变送器安装在油水井的管壁上,是用来采

集油井管线内液体温度的设备,负责接收测控主机RTU的指令

,与RTU进行自组网通讯并且通讯间隔由RTU来设定,将测得的

温度数据以及仪表参数以Zigbee无线通信2.4G频段传输给指

定周边的测控主机RTU来进行数据解析,测控主机RTU再经过

以太网将数据展示在服务器上。

/2171/ 北斗双模三通道收发射频芯片
北斗双模三通道收发射频芯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北斗导航独有收发

短报文功能的三通道并行接收北斗一代(RDSS)及二代(R

NSS)B2/B3导航频点信号的低成本、高性能导航卫星通信收

发射频芯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低功耗技术(2)低

噪声技术(3)多通道间的隔离技术(4)高集成度技术(5

)可靠性技术(6)高成品率技术。产品支持区域信号,实现

卫星导航通信领域内射频芯片的国产化、低功耗、低成本和

高性能,打破目前卫星导航通信领域由GPS外资厂商垄断的局

/2171/ 北斗双模三通道收发射频芯片

面,突破卫星导航通信领域对射频芯片高要求的技术瓶颈,提

升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2172/ TE偏振的单脊结构1×5分束光栅
TE偏振的单脊结构1×5分束光栅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用于1550纳米波长的TE偏振的单脊结构1

5;5分束光栅,该光栅的光栅周期为3010~3020纳米,脊宽为

1505~1510纳米,刻蚀深度为2270~2278纳米。当1550纳米

波长的TE偏振光垂直入射时,其透射光将分成等强度的5束光

,其衍射效率大于97%,分束均匀性优于1.5%。本发明TE偏

振的单脊结构1×5分束光栅由电子束直写装置结合微电

子深刻蚀工艺加工而成,取材方便,造价小,能大批量生产,具

有重要的实用前景。

/2173/ HiPAP超短基线水声定位仿真测试装置
HiPAP超短基线水声定位仿真测试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在我国海工船只(平台

)及军用船舶上大量应用,是动力定位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此类系统多为进口装备,现场缺少故障诊断、辅助维

修保障的设备及手段,海上作业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只能依

赖航空或快船投送维修保障技术人员及保障设备甚至中断作

业返航修理,维修时效性、经济性差,甚至可能威胁工程作业

尤其是水下设备及人员的安全。针对该问题,本项目在山东

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经费支持下,通过研究基于多参数海

/2173/ HiPAP超短基线水声定位仿真测试装置

上环境模型的水声定位模拟运行技术、基于检测参数匹配的

逐层映射在线分析技术、基于FSK扩频通信的换能器水声通

信技术等相关技术,最终研制出一套模块化、便携式超短基

线水声定位系统仿真测试装置,该装置集水声定位模拟仿真

、在线参数检测、故障诊断识别等功能为一体,经推广应用

,十分适合于军船、海工船只(平台)等配备超短基线水声

定位系统的平台。本项目解决了海洋工程领域及相关军事作

业船,配备的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缺乏现场故障诊断、辅

助维护保障手段的亟需,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军民各类海工作

业船舶以及深远海能源探测开采平台等,在海上安全作业、

故障排除、保障水下作业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性等方面发

挥效能。因此,本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也具

有重要的军事需求和社会意义。

/2174/ 大数据服务器系统套板的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大数据服务器系统套板的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大数据服务器系统套版的核心

技术攻关及产业化作为支撑及传输海量高速信号的载体系统

,是大数据服务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图1),广泛运用云计算

及互联网等海量大数据处理。Intel最新的量产至强服务器

芯片组平台IntelPurley平台,较上一代服务器芯片组平台G

rantly平台,需具备更多线程和更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迫

切需要研发高质量、低插损、高可靠性大数据服务器系统套

板。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由于大数据服务器板采用高速

/2174/ 大数据服务器系统套板的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材料制造(改性环氧树脂或者改性PPO/PPE),材料各向异性

显著;尺寸大层数多,其中背板层数20层,厚度3.2mm左右,属

于典型的大尺寸、高厚多层板;采用厚铜、高密度布线、0.

1mm/0.1mm及以下的线路设计,导通孔多为高密度大厚径比微

孔(最小孔径可达Ф0.2mm、厚径比最大可达20:1、最小孔

中心距≤0.65mm),从而导致大数据服务器板层间结合力差,

层间涨缩带来的对准度控制困难,易产生翘曲、局部不平整

、缺胶等问题;高密度、高厚径比微孔(20:1)钻削时孔壁

粗糙度大(>75μm)、孔内钻污严重、出现披峰、灯芯、晕

圈等问题;多层高速PCB深孔(厚径比≥20:1)镀铜困难且效

率低下;传输信号线中的插入损耗大,严重影响服务器高速信

号的传输质量;树脂塞孔和填孔的饱满度难以保证,精密的线

路制作难度大;分级分段金手指制造尺寸精度控制严格,制造

难度高等问题,严重制约国产服务器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1)研究大数据服务器套版压合技术,解决溢胶、翘曲、

介质层裂开及涨缩不稳定问题,实现大尺寸板的高精度对位

压合,以及高质量、高稳定、高精度和高均匀性压合制造;。

(2)研究Purley平台印制电路服务器板制造过程中降低插

损值的背钻控深精度技术;研究多层PCB板高厚径比微孔钻削

的二次钻孔对准控制技术以及盲孔加工技术,改善传输信号

表现;(3)研究深孔电镀技术,主要通过对光亮剂/整平剂的

精确控制,避免光亮剂/整平剂在电镀过程中的浓度波动大,

实现高厚径比微孔高质量、高效率镀铜;(4)研究分级分段

/2174/ 大数据服务器系统套板的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金手指卡板制造技术,优化金手指板卡槽加工工艺实现分级

分段金手指卡板卡槽±0.05mm的槽宽要求,获得金手指

卡板最佳加工技术。(5)研究大数据服务器用多层高速PC

B插入损耗控制技术,通过对布线,叠构,线宽补偿,调整走线

设计,以及加工过程的优化,从而准确控制多层高速PCB加工

过程的插入损耗值。(6)研究主板基于传统Dimm模块的上

锡不良,通过将Dimm孔调整为Dimm焊盘,解决了Dimm孔上锡不

良的难题,同时对Dimm焊盘的平整性以及可焊性进行研究,并

对其制造工艺及参数进行优化,寻求Dimm焊盘的最佳加工技

术。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通过对压合参数的调

整,得到大尺寸服务器板的较稳定的尺寸涨缩,较稳定的介质

厚度以及较高的可靠性,解决溢胶、翘曲、介质分层及涨缩

异常等问题,实现大数据服务器板的高质量、高稳定、高精

度和高均匀性压合制造。(2)通过研究背钻对准度及控深

精度技术,改善信号传输质量,避免因孔质量差导致高频信号

传输时强度衰减甚至失真,甚至造成服务器运行过程的可靠

性失效,并研究盲孔加工技术,确保盲孔填孔率以及对准度,

实现高速信号的高质量传输。(3)通过调整优化高厚径比

(厚径比≥20:1)微孔的电镀参数,确保电镀过程中镀液对孔

壁的浸润性,实现大数据服务器板高厚径比微孔高质量、高

效率镀铜。(4)通过研究多层高速HDI板卡的加工技术,实

现分级分段金手指卡板对卡槽的槽宽尺寸公差±0.05m

/2174/ 大数据服务器系统套板的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m的要求,并实现对分级分段金手指蚀刻的精确控制,实现对

信号从主板转接到板卡上的延迟可控。(5)通过对布线,叠

构,线宽补偿,走线设计,以及PCB加工过程的识别,获得大数

据服务器用多层高速PCB插入损耗过程加工控制技术,从而减

小多层高速PCB加工过程中带入的插入损耗。(6)通过对层

压结构以及压合程序的研究,对成品Dimm焊盘的平整性以及

可焊性进行研究,获得Dimm焊盘的最佳加工技术,解决了Dim

m孔上锡不良的难题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大数据服务器套板作为构成云计算大型数据中心的基础,因

此对于高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要求较

高。我司经过对服务器系统套板的技术研究,包括主板,背板

以及板卡的技术特点的分析,加工技术的验证,完成了大数据

服务器系统套板的整套加工技术的产品验证以及批量制造,

形成一套完善的服务器系统套板的加工技术及经验。并应用

于当前的抖音,快手,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国内大型数据

中心及IT企业。因此,在后续重点研究中,将进一步研究大数

据服务器套板印制电路板所使用的覆铜板和半固化片的性能

,并为大数据服务器的升级换代做准备。并通过和国内外不

同材料厂商的合作和研究,共同开发性价比更高的覆铜板和

半固化片,在保证服务器套板的高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

能的前提下,提升大数据服务器套板的整体性能,同时拉动国

内外配套的技术发展,提升自有大陆品牌的竞争力并实现产

/2174/ 大数据服务器系统套板的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业化,为5G及6G的大规模商用打好数据中心的基础。

/2175/ 基于VR-GIS的数字旅游信息系统
基于VR-GIS的数字旅游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太原市科技局科技攻关计划明星专项项目

(批准编号为08121020)为支撑,研究期限为2007年7月至

2009年12月。本项目以旅游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虚

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综合动态地

获取、存储、分析和应用山西省旅游地理信息,构建了一个

多景点、多种媒体展示的旅游信息系统框架,实现了山西省

旅游电子地图的显示和控制、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的查询、

景点的多媒体演示和虚拟漫游等,有较强的扩充性、实用性

/2175/ 基于VR-GIS的数字旅游信息系统

和交互性。主要性能指标:1、电子地图的12级比例尺的快

速切换、流畅的全局和局部漫游。2、旅游景点的文本、图

像、声音及视频展示的同屏同步。3、电子地图中旅游景点

相关信息的查询检索,查全率和查准率均达到95﹪以上。4、

达到逼真的景点虚拟演示效果。系统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将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结

合,构建了一个多景点、多种媒体展示的旅游信息系统框架

,扩充性、实用性、交互性强。(2)采用实时相机标定、

深度反求、虚实影像遮挡处理和虚实光照一致性等虚拟场景

绘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场景感知的真实性和实时性。(3

)提出了跨图层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为系统提供了良好的

智能查询功能。(4)基于开源3D引擎和XML技术使得系统存

储空间小、加载速度快,保证了系统运行流畅。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系统可以直接链接到山西省各

旅游信息网通过网络提供服务,也可制作成多媒体电子地图

软件,还可以在火车站、飞机场、旅行社、宾馆等游客较多

的地方和各旅游景点设立网络终端,建立“旅游信息站”。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还可制作成手持式旅游信息芯片为用

户服务。因此本系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经济效益。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经山西省旅游局使用

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后期将进一步扩充旅游景点数据,加快产品化进程。

/2176/ 基于纳米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方法与系统
基于纳米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方法与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纳米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方法,是将飞秒

激光脉冲按要求进行偏振与强度调整后使其进入由单模光纤

或多模光纤制作且含有纳米光纤波导的超连续谱产生器中,

通过纳米光纤波导形成超连续谱光脉冲后输出。一种基于纳

米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系统,包括飞秒激光器、空间耦合装

置、超连续谱产生器、超连续谱测量装置、偏振与强度调整

器及显微镜,所述超连续谱产生器由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制

作且含有纳米光纤波导,所述空间耦合装置由透镜和放置超

/2176/ 基于纳米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方法与系统

连续谱产生器的三维调节台组成;飞秒激光器、偏振与强度

调整器、透镜、超连续谱产生器和超连续谱测量装置依次设

置在同一光路上,显微镜安装在超连续谱产生器的上方。

/2177/ 一种基于卷径变化预测织机了机的方法
一种基于卷径变化预测织机了机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纺织织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

于卷径变化预测织机了机的方法。纺织生产中,现有的大部

分织布机,没有设置了机自动预测装置,因此在织机的经轴织

造结束前,临近了机时,完全由人工控制何时了机。这种做法

存在以下缺陷:1、若提前了机结束生产,造成尚未织造的经

纱原料浪费;2、当需要结经的机台因了机未及时停机,使得

剩余经纱长度不足而无法结经,导致前道工序重新穿筘以及

织造重新上轴,增加了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低,增加生产成本

/2177/ 一种基于卷径变化预测织机了机的方法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

卷径变化预测织机了机的方法,有效控制经轴了机的准确时

间,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和效果:采用发明的技术方案,织机了机时间简明、准确,由

织机监控系统显示织布机的织轴直径(卷经)大小,织轴轴

心的直径测量是17cm,为固定值,直径数字越大,纱线越长,即

生产周期越长,反之生产周期越短。依据卷径的大小及台日

产量判断织机了机的准确时间,为在机生产产品交货期及后

续产品开台配置提供预警,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

发明采用以上的技术,准确度提高、简化手工操作程序、费

时少,并且由织机监控系统显示织布机的工作信息,进一步控

制经轴了机的准确时间,为现有产品交货期及后续产品开台

配置提供预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此发明专利所

述产品,产品质量高,市场前景应用广泛,目前已经在市场上

得到推广和使用,并为公司创造了很好的销售价值。

/2178/ 一种基于目标尺度的混合图像滤波方法
一种基于目标尺度的混合图像滤波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目标尺度的混合图像滤波方法

,主要用于基于目标尺度的自适应中值滤波与各向异性扩散

的混合图像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被处理图像进

行各向异性扩散,抑制了除脉冲噪声以外的绝大部分噪声;然

后,对扩散后的图像计算它各像素点的目标尺度;最后,利用

计算出的目标尺度对扩散后的图像进行自适应中值滤波,去

除了扩散后剩余的脉冲噪声,得到最终的结果。通过以上方

法,可以实现各种灰度图像的去噪,并能在去噪的同时保持图

/2178/ 一种基于目标尺度的混合图像滤波方法

像的细节。

/2179/ 基于云计算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及居民用能行为研究与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及居民用能行为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大量的基础用电数据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涵盖了用户基础档案、电费缴纳等信

息。目前,营销人员是通过应用各类业务系统开展计量管理

、用电检查、优质服务、电能替代等工作的,缺乏统一的指

引,需要多系统查询,效率较低。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相

关技术,对各类系统的海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挖掘用户

的负荷、电量等数据,全面掌握各用户的用电特点,向工作人

员提供一个宏观的用户用能概况,通过提前的个性化服务,降

/2179/ 基于云计算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及居民用能行为研究与应用

低投诉、增供扩销。本成果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海量用

户用能数据,结合峰时耗电率、负荷率、谷电系数、平电量

占比等用能特征,同时以营销业务应用系统、95598系统中用

户缴费、致电等数据作为辅助,实现客户信用等级信息整合

,并按照居民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行为归类,结合每类用户特

征,深入分析其用电行为,指导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服

务,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2180/ 基于面结构光的复杂形面高效精密三维测量关键技术、设备及应用
基于面结构光的复杂形面高效精密三维测量关键技术、设备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杂形面类零部件(如航空发动机叶片、燃气轮机叶

片、汽轮机叶片、舰船螺旋桨叶片等)关系国民经济、国防

安全和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类零部件在设计制造的全

过程中均需要对其复杂形面进行高效精密的三维测量:在制

造前期,测量得到的三维数据可用于零部件的逆向设计,以

缩短设计周期;在制造过程中,测量得到的三维数据可用于

零部件质量的在线控制,以保证加工精度;在制造后期,可

用于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检测,以提高成品率。由此可见,高

/2180/ 基于面结构光的复杂形面高效精密三维测量关键技术、设备及应用

效精密的三维测量技术和设备是解决复杂形面类零部件设计

制造效率和精度的重要基础工具。在现有的复杂形面三维测

量技术中,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式测量、测量

速度快、测量精度高、便携性好等优势,是目前最为先进的

三维测量技术之一。此技术起源于德国,并在高端制造业中

得到了广泛使用;我国最近十年来在此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结构光三维测量设备,但

在测量精度、测量效率和测量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导致我国的面结构光三维测量设备依然主要依赖进口,价

格昂贵;此外,目前国内外的面结构光三维测量设备主要应

用于工业领域,在其他领域应用较少。因此,研制高精度、

高效率和稳定性强的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与设备,打破国

外技术对我国市场的垄断,并拓宽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与

设备的应用领域,对于提高我国的科学研究和自主设计制造

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项目将面结构光作为复杂形面

三维测量技术的手段,深入研究了其相位计算、系统参数标

定、数据自动拼合与全局误差控制、以及高效计算模式等关

键技术,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采用基于多频外差原理的

绝对相位计算方法,建立了完善的系统非线性响应模型,提

出了一种新的系统非线性响应矫正方法和系统参数标定方法

,保证了所开发的设备能够精确、稳定地测量复杂形面的三

维尺寸数据。(2)针对大型复杂形面多次测量时数据拼合累

积误差大这一难题,提出了基于光束法平差的全局误差控制

/2180/ 基于面结构光的复杂形面高效精密三维测量关键技术、设备及应用

方法,保证了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3)大数据量的密集计

算一直是制约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效率的瓶颈。由于面结构光

三维测量算法固有的复杂性,在不牺牲算法精度与稳定性的

前提下,其时间复杂度难以大幅度降低。针对这一难点,在

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中采用基于GPU加CPU的混合架构,并

提出了一种大规模、细粒度并行计算的高速计算模式,显著

提高了测量速度。(4)自主研制了系列高性能、高可靠的面

结构光三维测量设备,并建立了设备的精度检测标准。基于

以上创新成果,获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

论文85篇(SCI/EI收录44篇);自主研制的面结构光三维测

量设备已销售41台,成功地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

汽轮机的叶片等复杂形面类零部件的三维检测,也在汽车、

铁路、生物医学、文物数字化、教学等领域得到了应用,为

上百家企业进行了三维测量技术服务,据采用本成果的7家

企业统计,截止2011年7月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为3亿

多元。本项目通过了教育部主持的鉴定,以叶声华院士为主

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评价“该项目创新性强,所研发的系列

面结构光三维测量设备在总体性能指标上达到同类设备的国

际先进水平,推动了我国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和设备的发

展,以及在高端制造业、国防工业和其他新兴领域的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81/ 《全国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软件开发与应用
《全国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软件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一个C/S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In

priseDelphi7.0EnterPriseedition编程语言和SQLServer2

000或MSDE数据库技术,终端用户使用Windows98/2000/xp等

操作系统来满足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登记业务及管理的需要

。2007年7月,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在福建举办了该项目的

应用培训工作。截至目前,该软件系统在全国近2500个县级

以上农机监理机构得到成功推广应用。

/2182/ 通行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通行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上海市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办公室承担全市70余万

辆机动车辆养路费、通行费的征收和管理任务,原来采用《

养路费征收管理系统》的软硬件,于1989年在DOS环境下用

Foxbase开发,随着征收形势不断地发展,车辆数明显地增

加,原系统存在多种不适应性:不稳定、数据易丢失、维护

困难、不能实现跨区收费、数据分散、易造成征收政策执行

的不一致性、不能取消人工台帐以及缴费高峰时客户等待时

间长等。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开发一套以集中式数据库为中心

/2182/ 通行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全市联网的征收管理信息系统以充分满足规费征收形势发

展的需要,改变和提高征收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系统

开发研制所包括的技术内容:1.系统的硬件构成本系统采

用集中式数据库管理方式,整体结构以市办为中心的星型结

构网,具体系统结构如下。⑴在中心采用两台IBMH85小型机

和一台7133磁盘阵列搭建成双机热备模式,作为整个系统的

核心业务处理,满足所有收费点的实时缴费业务的需要。在

核心业务主机上配备用于双机的Oracle数据库软件。⑵中心

骨干交换机为1台CISCO4006和1台CISCO3550互为备份,而中

心路由器则采用1台CISCO3662和1台CISCO2661互为备份。远

程通信专线使用电信的帧中继专线通过光纤接入,备份线路

采用了ISDNPRI的光纤,网络设备和数据专线分别使用两套

既使得骨干网的整体交换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避免了单点

故障,核心业务主机与骨干交换机之间也可以进行冗余连接

。⑶在各征收站点,采用一台CISCO2661路由器通过DDN帧中

继主线路和一根ISDNBRI备份线路与计算中心连接,来保证

各收费点与中心的广域网线路连续运作。各征收站点使用P

C机作为客户机。2.系统的软件构成本系统软件采用3层架

构,即后台数据库、前台应用软件、两者之间使用中间件来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集中存放在中心

数据库,各收费管理工作站软件通过网络共享中心数据库。

工作人员通过前台操作软件从中心数据库查询提取需要的车

辆有关信息,完成车辆信息管理、规费征收管理、统计分析

/2182/ 通行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等功能。系统业务管理软件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征收站管理

、业务管理、决策分析、系统管理、票证管理、帐务管理等

各方面内容。主要技术特点及创新点:⑴在收费功能上应能

实现养路费、通行费、铁路道口监护费等诸费种的同时或单

独征收,并预留征收新费种的接口。并达到柜台受理、打印

票据、收款、打印凭证等手续分步办理,实现“流水”作业

法,以增强征收管理的监督机制。⑵放弃人工辅助台帐,采

用集中式数据库技术实现跨区域收费,本地管理,提高管理

效率、丰富管理的手段。⑶系统用户登录采用非接触式ID卡

和密码双因素认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⑷实现动态生成

各类车辆、缴费的数据,并提供征收情况统计分析、票证核

销、财务复核等信息。⑸每天自动生成欠款车辆数据库,与

掌上电脑同步后可为路稽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检查数据。⑹客

户端应用软件通过网络与中心服务器软件版本号对比,若中

心有更新则各客户端将会自动下载更新。⑺根据征收政策设

置管理权限,建立站点、管理科、分管领导逐机级审批制度

,提高征收管理的严密性、统一性和先进性。《通行费征收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本市贷款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

公路养路费、铁路道口监护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现上海市公路

养路费征收管理办公室下设的16个征收站点已全部采用该系

统联网征收,系统在集中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车辆按区域

登记,规费跨区域征收,帐务按区属清分的管理模式。1.

/2182/ 通行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便于对收费业务的统计和分析。管理中心在规定的权限范围

内查阅各征收点的业务详情,便于统计、分析,有利于公路

处、征收办领导制定决策。2.提高系统的可扩充性,能方

便地扩展到网上收费。新系统采用开放性、扩充性较好的软

件平台,在保护现有投资的基础上将可以方便地扩展到网上

收费业务。3.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全国领先的征收

系统,为其它省市树立典范。采用先进的交易中间件和面向

对象软件开发技术,构造技术领先、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

征收管理信息系统,为其它省市树立一个典范,为提高我国

的交通信息化程度做出一定的贡献,并可在全国公路规费征

稽行业推广应用。

/2183/ 冗余式综合对时系统
冗余式综合对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北斗和GPS的冗余式综合对时系统以高速芯片

进行控制,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强、无积累误差,不

受地域、气候等环境条件限制,性价比高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基于北斗和GPS的冗余式综合对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电力

、交通、航空、金融、部队、公安、港务局、通讯、交通管

理、广播电视及国防等需要对时、计时、守时等领域,经济

应用前景和社会进步前景非常乐观,系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

作用。

/2184/ 备件库存结构优化决策支持软件
备件库存结构优化决策支持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备件物品用于支持产品销售后的维护、保养过程。

具有种类繁多、需求波动性大、不确定性高的特点。备件的

管理关系到产品生命周期内的使用效率,客户购买产品后的

使用体验。本软件能够基于历史需求做出合理预测,根据需

求情况合理安排备件库存物品的配置,确定库存备件种类、

备件库存量。该软件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备件种类进行软件

配置,通过内置的优化模块,能够帮助企业在保证服务水平的

前提下切实提高备件库存管理水平,降低库存成本。

/218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铁路智能移动信号专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铁路智能移动信号专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移动设备端实现与

铁路信号维护相关的各种工作,建立远程开放的专家平台为

维修人员提供在线实时技术支持。借鉴之前产品的问题和现

有的先进技术,将铁路信号专业相关的图纸、数据、资料、

台帐等信息经过信息化处理后置入其中,利用GPS可以获取箱

盒等信号设备的位置信息,现场信号工携带该设备时将自己

的位置信息与设备位置信息结合实时反馈到室内,进行自动

人身安全防护,以及与室内管理人员进行视频、音频交互,查

/218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铁路智能移动信号专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询微机监测数据,接收信号专家系统报警信息,为现场信号工

的维修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课题的研究成果使

得即使技术经验不丰富的维护人员也可以通过本系统快速找

到故障点,节约故障处理时间,避免人员素质差异可能造成的

故障延时处理问题。采用了配置管理策略,将易产生分歧变

更的元素抽象出来,形成本系统的配置属性层,这些属性可以

通过网络进行统一管理,以解决不同铁路部门的不同需求,提

高系统的普适性。采用了基于时间戳的定时数据同步算法,

以解决实际铁路工作环境中网络时断时续不稳定的问题,提

高系统的鲁棒性。经使用,该系统设计科学合理,数据格式规

范,操作方便快捷,运行稳定可靠,节电效果明显。经济及社

会效益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186/ 基于城乡医疗资源共享的多功能电子病历和远程诊疗平台
基于城乡医疗资源共享的多功能电子病历和远程诊疗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基于城乡医疗资源共享的电子病历的研究和开

发:基于国际HL7CDA标准,研制面向远程诊疗的电子病历数

据规范和模版,为电子病历数据存储和交换提供标准。二、

基于电子病历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远程诊疗技术平台和应用

平台的研究和开发:1、研制医疗信息系统集成引擎,在各

试点医院集成并整合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患者数据,形成电

子病历数据集,并可基于标准协议传输到远程诊疗数据中心

。2、研发综合性的电子病历视图软件,可对涵盖医疗文书

/2186/ 基于城乡医疗资源共享的多功能电子病历和远程诊疗平台

、图像、生物电信号在内的综合性电子病历进行集中浏览,

并可实现远程诊疗过程中参与多方的操作同步。3、研发远

程诊疗应用系统,整合电子病历视图、现场音视频、医学图

像浏览、三维可视化等系统,完成远程诊疗过程中的音视频

对话、数据浏览、过程记录等服务。4、建成远程诊疗数据

中心。5、建成远程诊疗流程规范,远程诊疗管理规范和应

用平台。三、依托平台和网络系统,建立省、市、县、乡镇

试点医院便利的数据交换平台和统一的接口。四、依托平台

以省医学会为远程诊疗服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省级

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提供覆盖城乡便捷的基本远程诊疗服

务,形成全省远程诊疗流程规范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数据

、现场音视频数据的远程诊疗服务和临床业务指导应用体系

。五、远程诊疗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交换和智能化平台管理,

可通过省(会诊中心和建立在省级医院临床科室的专家中心

)、市、县级医院及下属的社区和农村卫生院开展多层次、

多模式的会诊。

/2187/ XL-1型户用热量表
XL-1型户用热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由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积分仪及电子显示

部分组成,采用焓差法计算热量。主要技术指标:标准流量

:1.5m3/h;始动流量:0.015m3/h;测温范围;2℃-95℃;

温差范围:3K--90K;公称压力:1.6MPa。适用于测量在热

交换环路中热载体(液体)所吸收或转换的热能。该产品在

设计上具有先进性与合理性,除主芯片及温度传感器采用进

口产品外,其余的部件都已国产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在该产品中流量采集有所创新,采用

/2187/ XL-1型户用热量表

了超微功耗数字型霍尔开关技术,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提

高了检测分辨率,便于检测显示。

/2188/ K波段航空通信专用芯片组研究
K波段航空通信专用芯片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成果是自主研发的航空专用高效率、低功耗、

低噪声射频微波芯片组。由于航空通信平台对通信系统的性

能、体积、功耗、供电等都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因此,基

于普通商用芯片搭建的系统已无法满足要求。本项目基于承

担单位前期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积累,研发国内航空通信

平台的专用芯片组,该芯片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指

标,还将大大降低系统整体体积及功耗。项目综合了集成电

路技术、微组装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

/2188/ K波段航空通信专用芯片组研究

,其中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内

领先。项目研发成果将应用于我国军用和民用航空的广阔领

域。航空通信芯片组是航空通信系统和核心,是现代航空电

子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将通信技术、系统设计技

术、网络技术综合在一起,对于飞行安全保障、飞行信息共

享、协同作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集成电路技术、微组装技术

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航空通信平台的性能和可

靠性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航空通信平台的特殊

性,其对系统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

现代航空通信平台中专用微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体

系统的性能、体积、功耗、可靠性等各项指标。我国在航空

通信芯片及航空通信微系统领域的研究起步晚,经验和技术

相比国外差距非常大,开发现设计出适合我国航空通信系统

的航空通信微系统是国家航空航天的一项重大课题。特别是

,随着近年来我国航空系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

快,开展有关航空通信平台专用微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意义重

大且十分迫切。实现高效可靠的航空通信平台,专用芯片与

微系统设计及生产技术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芯

片设计和微组装技术已成为涉及到电子科学、通信技术、材

料科学、微波技术等多个学科和专业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实

现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专用微系统,已成为当前

航空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

/2188/ K波段航空通信专用芯片组研究

价值,还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项目成果针对目前

我国航空通信系统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

于我国航空通信芯片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在联合申报单位

的齐心合力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项目的主要成果:

(1)航空专用射频微波芯片;(2)基于LTCC(低温共烧陶

瓷)的微波多芯片3D互连技术研发;主要关键技术;(1)高

性能、高效率射频微波芯片组射频微波芯片是航空通信系统

中的核心与关键,由于此类芯片设计难度高、所需知识与工

具复杂,国内现有系统中长期、大量进口国外芯片。由于采

购国外芯片均为通用应用所设计,因此,基于这些芯片所搭建

的系统,很难在功能、性能、功耗等方面取得最优。此外,由

于航空通信系统的特殊性,长期大量依赖国外芯片,始终使国

内航空通信系统存在受制于人。项目将基于承担单位前期在

射频微波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技术积累,采用自主设计并拥

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射频微波芯片组进行系统搭建。在射

频微波芯片设计中,采用了增益增强与片上功率合成高功率

放大器,噪声抵消低噪声放大器,低插损射频开关等自有核心

技术。因此,针对本项目产品所研发的射频微波芯片组能够

在功能、性能、功耗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折中,使系统整体性

能及可靠性得到大大提升。(2)高性能LTCC基微波无源器

件无源器件是射频微波系统的关键之一,在传统航空通信系

统中多采用分立无源元器件来进行系统搭建。随着航空通信

/2188/ K波段航空通信专用芯片组研究

系统工作频率的不断提升,所需无源元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

,由于分立无源元器件存在较大的寄生效应,因此,传统基于

分立无源元器件设计的微波电路性能将受到越来越明显地影

响。本项目将基于承担单位前期在LTCC领域的技术积累,采

用基于LTCC工艺进行集成化微波无源器件。基于LTCC工艺的

微波无源器件将直接集成于LTCC基板内部,不会占用额外面

积。与此同时,基于LTCC的无源元器件由于材料高频特性好

、工艺精度高、可生产性强。因此,基于LTCC的系统集成方

案,不仅能够取得出色的性能,还能够大大减小系统体积。(

3)多芯片3D互连由于要满足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

诸多严苛要求,现代航空通信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电子系

统,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在传统的航空通信系统中多谋快

间的互联多采用以印制电路板为母板的平面互联技术。近年

来,随着航空通信系统对功能、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复

杂度急剧上升,如果仍单纯采用基于印制电路板的平面连接

结构进行互连,系统体积将很难满足航空平台的要求。本项

目将基于承担单位前期在微组装领域的技术积累,采用多模

块3D垂直互连技术。该方案能够非常有效降低系统体积。此

外,由于垂直互连结构能够大大降低连线长度,从而能有效减

少连接损耗。

/2189/ Hamilton算子矩阵的谱扰动
Hamilton算子矩阵的谱扰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无穷维Hamilton算子来源于无穷维Hamilton系统,

它是一类重要的算子矩阵。Hamilton算子矩阵的谱理论的研

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主要围绕Hamilton算子矩阵的谱扰

动方面展开研究。一、我们研究了二阶下行元未知缺项算子

矩阵的Wely补和Fredholm补问题,从而得到了下行元未知缺

项算子矩阵的Wely谱和本质谱的扰动。二、研究了无界上三

角算子矩阵的左(右)Browder谱等于对角算子的左(右)

Broweder谱的并集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为应用,给出了无界

/2189/ Hamilton算子矩阵的谱扰动

上三角Hamilton算子矩阵的左(右)Browder谱等于对角算

子的左(右)Browder谱的并集的充分必要条件。三、研究

了Hamilton算子矩阵的局部谱理论,得到了Hamilton算子与

其共轭算子的相似性质。四、引入并研究了Banach空间中的

有界线性算子的(h)性质,它是a-Weyl定理的推广,进而得

到了(h)性质在有限秩和幂零扰动下的稳定性。单值扩张

性是局部谱理论中的重要部分,证明了(h)性质与单值扩张

性之间的关系。五、给出了n阶上三角算子矩阵的Weyl谱和

本质谱的扰动。揭示了上三角算子矩阵的Weyl谱与对角算子

Weyl谱之间的关系。

/2190/ 快速光交换条件下的时隙分配方法
快速光交换条件下的时隙分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光交换条件下的时隙分配方

法,主要解决现有云计算数据中心快速光交换的时隙分配计

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为:1)通过控制器网络的流

量需求,得到流量矩阵;2)利用流量矩阵求出基本状态B0和可

用状态集S;3)使用可用状态集S对应的有限种交换机的状态

,对流量矩阵A进行分解,并求出各交换机状态的持续时间;4

)流量矩阵分解完成后,输出交换机状态和持续时间。本发明

降低了快速光交换条件下时隙分配的计算复杂度,提高了链

/2190/ 快速光交换条件下的时隙分配方法

路利用率,可用于在光电混合和全光数据中心对时隙的分配

/2191/ 鲜奶中碳酸盐的快速检测方法
鲜奶中碳酸盐的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奶中碳酸盐的快速检测方法,

属于食品快速检测领域,该方法可成功应用于鲜奶中碳酸盐

的快速检测。基于酚红显色原理,对于不同掺碳酸盐程度奶

样反应显色区分度好,灵敏度高。本发明使用试剂价格低廉

、操作步骤简单、显色效果好,检测下限为0.05%。试剂贮

存稳定性至少可达半年,且不影响检测灵敏度,适于现场定性

半定量检测。

/2192/ 福建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研究
福建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政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福建省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建设重要

理念和重要思想的先行省份。自2000年我省建设数字福建以

来,电子政务被赋予特殊地位,成为数字福建建设的龙头。长

期以来,我省电子政务始终坚持统一领导、规划先行、先行

先试、统建共享、服务为先、规范运作、社会参与、统一标

准,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福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

有力保障。根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福建省委网

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福建省电子政务

/2192/ 福建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研究

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发改数综〔2018〕265号)

精神,着眼我省电子政务综合试点要求,在数字福建信息化标

准体系基础上,构建符合福建实际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为福

建省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以及全面推进我省电子政务综合

试点工作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2.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

福建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数字福

建信息化标准体系等为参考,规划设计了福建省电子政务标

准体系结构图,包括总体标准、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业务

应用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安全标准、保密标准八个

子体系。3.该标准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为福建省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以及全面推进福建省电子政

务综合试点工作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对提升我省电子政务

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193/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通信业运营数据仓储平台研发及应用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通信业运营数据仓储平台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通信企业大都为满足业务发展

、信息存储、数据共享等需求,建立了内部纷繁复杂的、异

构的多个信息系统。现有各系统间的数据、功能、业务方面

均存在着大量联系,从端到端功能要求来看,实现一个功能流

程往往需要多个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间的信息同步和功能

协同一般采用接口的方式实现,但从实践来看,这种方案体现

出了明显的根据需求被动适应的特点,即一般是根据业务需

要进行两两接口,随着业务的扩展和市场的发展,接口必须不

/2193/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通信业运营数据仓储平台研发及应用

断进行调整,导致系统间的接口越来越复杂。另外,由于缺乏

统一的数据层基础设施,使得企业系统划分的灵活性大大降

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必然使得系统越

来越集中;而下一代网络的融合发展、企业的业务发展也会

越来越复杂,业务服务的敏捷性及系统间关联性不断增加。

综上所述,各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已成为阻碍企业

运营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建立企业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形

成包含客户统一数据视图在内的企业标准数据,实现应用和

数据的分离;保证企业核心业务数据在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

实时交互、保证各系统业务逻辑的一致性;建立有效的数据

质量管控机制,为企业生产运营系统提供标准的、一致的数

据支撑服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技术创新性与先

进性项目针对大型企业多个IT运营系统间网状的数据交互延

迟、业务数据不一致、复杂业务无法敏捷生成、未能支撑细

粒度准实时数据分析等共性与关键问题,提出了以运营数据

仓储为数据中心、以EAI为消息中心的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

企业IT运营支撑体系架构;(2)发明了增大事务并发性的数

据可重复读方法,建立了元数据-消息驱动的数据同步加载机

制;(3)提出了基于工作流引擎和流程化的数据质量管控模

型及机制;(4)构建了新的服务事务处理框架,实现跨系统

数据应用。3、技术成熟度基于项目成果研发的多个软件系

统应用于多个国内外电信企业,推动了电信行业下一代IT支

撑系统的演进及电信企业在全业务时代的转型。另外还可推

/2193/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通信业运营数据仓储平台研发及应用

广到金融、石油、烟草等大型企业,保证企业核心业务数据

在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实时交互和业务逻辑的一致性,有效

提升复杂业务的服务能力。

/2194/ 多步信道预约多址接入协议中分组延迟的修正方法
多步信道预约多址接入协议中分组延迟的修正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步信道预约多址接入协议中分

组延迟的修正方法,为尚未有预约信道时隙与其对应的那些

在发送终端的队列中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寻找与之相对应的

新的预约时隙;发送终端在其维护的信道预约窗中将新近搜

索到的预约时隙标记为已被预约状态;将新近搜索到的预约

时隙在信道预约窗中的位置同其前一个预约时隙所对应的位

置相减,差值作为新产生的退避计数器初值,并将所得初值填

写到相应的退避计数器中;将产生好的退避计数器初值填写

/2194/ 多步信道预约多址接入协议中分组延迟的修正方法

到即将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头信息域中,并将该数据分组发送

出去。本发明在保证了多步信道预约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降

低分组延迟抖动。

/2195/ 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调查研究
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调查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在安徽两个农业县各选择一个乡镇随机选择

12-80岁的常住人口各1000余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2048

名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资料。通过分析,在居民健康理念和

基本知识,健康方式与行为及基本健康技能等方面,学生高于

其他人群,男性优于女性。该项目为政府与相关部门制定我

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健康教育规划及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

动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提供了重要数据。

/2196/ 智慧能耗管理系统
智慧能耗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智慧能耗管理系统是为了提供

生产企业进行能源管理和监测的高效平台,帮助企业响应国

家绿色工厂的政策,提供企业合理分配能源资源依据,进一步

减少能源浪费的情况。该项目为我公司自主选题研发。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系统对接各种能源类型的智能采集

设备,通过网络框架将原始采集数据收集到实时数据库,通过

监控原始数据提供给客户大屏监控,做到设备状态和能源实

时消耗实时监控。之后将原始采集数据进行二次处理,根据

/2196/ 智慧能耗管理系统

不同层级生产组织,提供班、日、月维度的统计消耗量。通

过设置对应的能源价格,计算出对应的能源消耗成本。将这

些关键信息收集,渲染各种统计图表和报表给企业。系统可

以提供同类生产组织的同比、环比,通过直观的数据帮助企

业了解下属组织的生产动态和提升空间。3、技术的创造性

与先进性;通过监控企业的产品产量,结合企业的能源消耗量

,进行比率计算;这样通过产量的变化,判断能源的消耗的合

理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展示数据,建立更加合理精确的

能源计划。将生产操作员的排班信息,能源消耗量和产量结

合,展示这个时间段中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是提供企业进

行生成人员追踪的依据。提供了一系列的辅助手段帮助企业

了解能源的消耗、成本的支出状态,减少人工统计的成本,及

时高效的提供企业生产动态的跟踪服务。通过建设智慧能耗

管理系统,可实现安全生产业务运行联动,解决“信息孤岛”

问题,实现关联数据实时共享,智能数据采集,准确可靠。加

强业务信息管理,通过建立标准化基本信息指标库,确保业务

信息统一规范,通过生产基础数据录入、智能化采集和业务

运行过程记录,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信息资料库。平台提供

灵活的报表生成、数据分析功能,在实现业务信息智能查询

的同时,提供决策基础数据支撑。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智慧能耗管理系统软件覆盖企业安全管理的

全过程,包括安全生产文化、安全生产跟踪以及安全生产管

理等一体化的智慧安全管理软件。1、浏览器访问、模块化

/2196/ 智慧能耗管理系统

设计、实施快速容易。2、灵活的组织向导管理,权限分工明

确。3、实时追踪流程状态,加快沟通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办公消耗,有效减低管理成本,减少无谓资源浪费。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智慧能耗管理系统试用情况良好,系

统分析算法需进一步研发,提高系统智能性。6、历年获奖情

况;智慧能耗管理系统于2020年获得软件著作权证书。

/2197/ 景安云信FIDO认证平台系统
景安云信FIDO认证平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背景:随着我国电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各种信息化产品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其中涉及国家秘

密和商业秘密的数据采集、传输、储存等电信信息化安全工

作的重要环节。北京景安云信科技有限公司顺应时代的潮流

,本着自主可控的、自主研发的精神,及时研发出景安云信F

IDO认证平台系统,为信息安全领域添砖加瓦,解决困扰大家

在身份管理、身份识别领域的难题。景安云信FIDO认证平台

系统是利用了FIDO认证协议的工作原理,让用户可以使用智

/2197/ 景安云信FIDO认证平台系统

能手机指纹采集器、USB令牌等多种方式登录,服务商无需再

维护复杂且成本高昂的认证后台。景安FIDO让用户通过指纹

、语音、虹膜扫描等生物测定身份识别技术实现安全登录(

验证)。2.研究目的与意义:景安云信FIDO认证平台系统,

是针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产业推出的一款支持FIDO标准及多

项生物识别技术的信息安全产品,该系统通过生物识别以及

多因子认证服务可为金融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身份验证和远程

开户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为金融机构在支付、信贷、内控

等领域提供准确灵活的身份认证和管理。3.主要论点与论据

:a)UAF协议和U2F协议是FIDO的两大核心。b)FIDO标准支持

多种硬件设备,如U盘(或U盾)、NFC芯片、TPM(可信赖平

台模块)芯片,以及指纹扫描器、语音识别、脸部识别、虹

膜识别等生物识别硬件。4.创见与创新:a)应用创新:基于

FIDO规范,生物特征可在设备上进行比对,比对完成后只将结

果通过FIDO协议的加密方式传送到服务器端。这样的方式保

障了用户生物特征隐私始终不会泄露。b)技术创新:FIDO改

变目前的主流在线验证的方式(即使用密码作为主要验证手

段),消除或者减弱用户对密码的依赖。5.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为金融机构和高

安全敏感环境提供身份识别、访问控制及管理的解决方案,

全面保护应用和数据的安全。6.社会经济效益:景安云信F

IDO认证平台系统提供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

、不同分公司的分级管理,规范账户和人员的操作和管理,特

/2197/ 景安云信FIDO认证平台系统

别是对多种生物识别技术(虹膜、脸纹、眼纹、指纹、音纹

)和FIDO标准的支持,彻底改变传统用户名及密码的身份认

证方式,使得不用密码或少用密码成为可能,同时也减少了企

业对优盾等安全设备费用支出,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198/ 面向用户体验的室内无线网络技术研发与管理创新及规模应用
面向用户体验的室内无线网络技术研发与管理创新及规模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此项目属于移动通信类应用研究项目。目前,室内

场景下的业务质量已成为衡量移动网络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之一,而室内无线网络的智能规划和管理问题尚未解决;同时

,用户的业务体验始终是网络建设及优化的根本出发点,而用

户主观体验的有效评价仍为运营商长期致力的目标。本项目

以建设室内精品网络、改善用户体验、节省网络成本为目标

,深入网络“建设-评估-优化”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

,对如下内容展开研究:研究内容1:室内网络建设规划阶段

/2198/ 面向用户体验的室内无线网络技术研发与管理创新及规模应用

的智能化网络规划设计平台。创造性的提出中国联通首套室

内无线网络智能规划平台及规划设计算法,填补了国内在室

内网络智能规划设计技术上的空白。研究内容2:室内网络

运维优化阶段面向QoE的精细化质量评价体系。基于对环境

、网络、业务等多域信息的感知,提出中国联通首套室内网

络质量评价体系以及指标关联关系构建方案。研究内容3:

室内网络运维优化阶段面向QoE的差异化性能优化方案。分

析室内场景下多维参数的特殊性及差异性,创新性的提出针

对室内网络所存问题/典型业务的一系列优化方案。研究内

容4:室内网络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程管理平台

。创造性的提出并完成中国联通首套室内无线网络管理平台

以及涉及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规范化方案模板,是国内在

室内无线网络工程管理上的一次有益尝试。该项目坚持技术

创新与应用落地并重。一方面,积极推动技术成果向自主知

识产权创新的转化,围绕上述研究内容已形成包含23项专利

的核心专利群;另一方面,注重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项

目研究成果的技术效果及经济效益已通过在中国联通广东省

现网的规模应用得到证明。所研发的室内无线网络规划/建

设软件平台有效提高了规划设计和工程管理效率,部署三年

内节省建设运维成本约843万元;所提室内无线网络质量评价

体系可提升用户体验与网络质量适配准确度约5%,根据埃森

哲客户满意度与流失率的映射模型可估算出每年可产生间接

效益预计超过3000万。

/2199/ LED视网膜光生物安全检测设备
LED视网膜光生物安全检测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模拟人眼光学结构的自适

应测量,其中包括入射孔径为7mm的模拟入瞳;入射孔径光阑

位于前焦面,模拟人眼对不同距离目标观察时聚集过程中的

入射孔径和视场角始终保持恒定,以及通过光束分离器使二

维光电探测装置和光谱测量装置同时对同一区域进行测试的

成像亮度测量装置,实现光化学损和热辐射损伤的有效辐射

亮度的测量。同时提高了测量速度,真正实现准确评价LED及

其它光源产品的光生物安全性。(1)LED产品的表观光源测

/2199/ LED视网膜光生物安全检测设备

量方法研究LED光源的输出光线为非成像光束,在不同方向观

察,其表观光源的形状和辐射强度均不相同,一般也不存在固

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对应的表观光源的测试评价与普通光源

或激光产品很不一样。而表观光源的尺寸和辐射有效强度是

确定辐射安全允许值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将引入三维亮度成

像方法,通过采用变角光度测量与科学级的高精度数码成像

测量技术,快速测定LED的最大辐射危害的表观光源的形状和

有效辐射亮度。(2)LED产品脉冲扫描特性的测量方法研究

对脉冲辐射LED(称脉冲持续时间(脉宽)T≤0.25s为脉冲辐

射)及其它以扫描方式工作的LED光辐射安全性与其脉冲辐

射特性有关,本研究结合申请者已有研究基础,利用快速扫描

光谱仪和高灵敏度高速光电探测器,实现响应时间为2μs的瞬

态光谱辐射测量。(3)表观有效辐射亮度与视觉响应的实

验研究采用各种光谱分布的LED,波长范围从380nm至780nm分

六种,模拟视场角为0.1度至20度的各种表观光源,通过调节

其辐射亮度,测量视觉刺激时的瞳孔尺寸及进入视网膜的有

效辐射照度。建立LED光辐射的客观辐射亮度和表观有效辐

射亮度的关系,为客观评价LED产品的光辐射允许曝辐值提供

依据。(4)结合人眼生理特性的有效辐射照度测量方法研

究对于皮肤表面或眼睛(角膜等)受到的光辐射危害和单位

时间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有效辐射能量即有效辐射照度有关,

本项目将采用光谱辐射分析仪和光积分器,测量模拟表面上

的光谱辐射照度,从而确定有效的辐射照度值。(5)结合人

/2199/ LED视网膜光生物安全检测设备

眼生理特性的有效辐射亮度测试方法研究与皮肤和眼睛表面

受到的光辐射危害类似,视网膜上受到的光辐射危害与视网

膜上有效辐照度有关。但是我们无法对视网膜上的有效辐射

照度进行测试,而由于视网膜上的有效辐射照度与光源的有

效辐射亮度有关,因此本项目将通过测试目标光源的有效辐

射亮度来评价光辐射对视网膜造成的危害。采用成像法对测

试有效视场角αeff内的平均有效辐射亮度进行测量,光阑孔

径D限制接收的光辐射,光圈F限制接收的视场角,入射的光辐

射由光积分器接收,然后再进行光谱辐射测量分析。本测试

系统面向的客户群体是国内外LED封装、应用产品等产业中

下游制造厂商,以及各类认证检测机构、实验室。随着LED产

品应用的日渐广泛,市场规模将日益扩大。

/22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财务管理子系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财务管理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

区别是由过去的村办村管、村办镇管、农民自主参加为主转

为以县级政府为统筹单位、农民自愿参加、政府财政补助的

形式。为了确保制度顺利实施、规范运作,在经费征缴、基

础数据库建立、费用审核结报、资金管理、查询分析以及各

医疗机构相关配套制度的执行等方面,手工处理方式不可能

实现高效快捷、方便农民群众的目的。因此,只有建立计算

机网络才能实现业务和信息的实时交流,才能实行业务和数

/22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财务管理子系统

据的即时处理,才能使业务操作和业务管理自动化,从而达到

高效、便捷的目的,减少病人往返奔波之苦。在我国,近年来

管理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尤其是如银行和证券等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管理信息系统

更是不可或缺: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也为管理信息系统在

农村合作医疗领域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我国农村合

作医疗三起三落,除体制机制因素外,其应用管理是重要原因

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政府组织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大病统筹为主、农民互助共济,参保农民多、覆盖地域广

,应用管理复杂,依靠手工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建立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的需要,必须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库、通讯

网络等技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2201/ 基于OpenCL的直接多曝光融合并行加速方法
基于OpenCL的直接多曝光融合并行加速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enCL的直接多曝光融合并

行加速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基于CPU+GPU的异构并行架构,利

用GPU强大的浮点计算能力,在OpenCL开发环境下,通过合并

内核、缓存高斯核到常量存储器、缓存复用数据到局部存储

器、增大每个工作项的工作量等方式,缩短了访存和计算时

间,实现了更快速多曝光融合,较传统的串行处理方法,本发

明的方法取得的最大加速比达11.19,有效地减少了多曝光融

合算法运行时间,为多曝光融合算法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有

/2201/ 基于OpenCL的直接多曝光融合并行加速方法

力保障;另外,在空间频率和平均梯度方面,本发明的方法都

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有效解决了电子成像和显示设备动态范

围不足导致的场景细节信息丢失问题。

/2202/ 轨道交通智能检修施工管理系统
轨道交通智能检修施工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南昌轨道交通集团

有限公司招标项目。项目背景:随着南昌地铁1、2号线的建

成投入使用,运营分公司相关工作围绕日常运营业务不断展

开,对于以信息化手段辅助施工和检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成

为提高施工检修管理能力的需求。因此智能检修施工管理软

件是针对运营分公司各项专业业务,将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以

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实现,以达到对一线操作人员业务指导与

规范操作的目标,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同时,将运营分公司

/2202/ 轨道交通智能检修施工管理系统

分散在各部门、各班组的业务数据进行共享、整合,并通过

进一步的数据智能分析与深入挖掘,反映运营各项关键业务

指标,为运营各项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往,以人工形式进

行的地铁施工管理,主要是通过文档、表格等形式进行计划

申报,定期召开施工计划协调会议汇集并调整施工计划,然后

由计划室工作人员手工编排行车通告。各单位提报的施工计

划在审批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为的判断,很难科学合理

地对施工项目进行编排。每项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及相互之

间的制约关系不能同时建立起来,很难有一个全局统筹的控

制。这种管理办法难以排除人为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行

车通告的制作效率及施工作业的执行效率也比较低。随着地

铁的正式运营以及新线路的逐步开通,施工管理工作将日趋

精细和复杂,人工进行的施工管理方法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建设一套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二、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系统基于WEB的B/S架构,支持业界流行

的浏览器。系统开发语言应以Java或.Net为优先,操作系统

可以支持WINDOWS或LINUX。其他支持运行环境如下:支持中

间件:MSIIS/BEAWebLogic/Tomcat等;数据库:Oracle11g企

业以上版或MicrosoftSQLServer2012以上企业版本;编码:

ASCII/Unicode/UTF-8/GB2312/GBK/GBl8030-2000等编码;客

户端浏览器:支持IE8.0及以上版本、Firefox、Chrome等主

流浏览器。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南昌首创实现了管

理系统与生产系统的贯通,智能检修施工管理软件能够实时

/2202/ 轨道交通智能检修施工管理系统

了解FAS系统的控制模式和供电分区的带电状态等,大幅提升

运营期施工调度的安全性;能够利用综合监控的设备报警等

实时生产数据,实现部分重要设备(风机、水泵等)故障自

动触发维修工单等功能,切实提高运营设备检修及故障处理

效率,节约维修成本。四、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施工全

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施工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逐步将传统

人工组织管理方式转变为现代信息化组织调度、自动化监督

控制管理方式,有效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减少人为因素的

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而且在减轻管理人员工作量和工作

强度的同时,提升过程管控能力,极大提高工作效率。2)施工

自动化计划模型建立完善的施I计划填报管理体系,实现施工

计划审批管理信息化、流程管理协同化、冲突检测自动化,

提高施工计划的I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3)施工信息化调度

命令建立完善的调度命令管理机制,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实现调度命令编制、发布、反馈、执行、监督的全过程管

理,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指挥效率,简化工作流程,辅助控制中

心安全高效地指挥调度。4)施工透明化监督控制建立实时透

明的施I组织实施过程监控机制,以施工-览图的形式统-管理

视图、共享过程信息,辅助各级管理者实时监控各项施I作业

的实施进程与安全因素的管控状态,实现集中指挥,统筹控制

。.五、历年获奖情况无六、成果简介本项目形成一整套符

合地铁行业要求、具有多项创新的解决方案,加强业务管理

/2202/ 轨道交通智能检修施工管理系统

水平。实现正线及车场施工计划编制工作电子化、流程化,

请销点标准化、安全冲突检查,统计分析等功能,将施工管理

流程、制度、安全措施等得以全面落地,并进行系统优化,提

高工作效率和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建立施工要素间的安全联

动关系,降低施工安全风险。首创实现了管理系统与生产系

统的贯通,智能检修施工管理软件能够实时了解FAS系统的控

制模式和供电分区的带电状态等,大幅提升运营期施工调度

的安全性;能够利用综合监控的设备报警等实时生产数据,实

现部分重要设备(风机、水泵等)故障自动触发维修工单等

功能,切实提高运营设备检修及故障处理效率;提供便捷的施

工计划申报流程,节约人力成本。提供安全快捷的电子化请

销点流程,提高施工时间利用率。

/2203/ 一种用于云存储系统的文件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一种用于云存储系统的文件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云存储系统的文件数据传输

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数据服务器和服务端;一个服务端运

行的虚拟机监控器根据请求构造封闭计算环境,并向用户客

户端返回封闭计算环境的准入信息:用户自行构造第二密钥

,并将加密的第二密钥传送封闭计算环境,封闭计算环境通过

解密获得第二密钥;再根据第二密钥对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形

成存储于云端的数据;封闭计算环境还能够通过解密获得第

二密钥;再对加密的文件数据进行解密,再根据第一密钥对解

/2203/ 一种用于云存储系统的文件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密的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后传送给用户客户端。利用本发明提

供的技术方案,在文件数据传输整个过程中均为加密状态,且

封闭计算环境可以在封闭状态下对文件数据进行加解密,进

而可以提高用户数据的私密性。

/2204/ 基于可信身份认证(CTID)技术的精准防疫系统CTIDBasedPreciseEpidemicControlSystem
基于可信身份认证(CTID)技术的精准防疫系统CTIDBasedPreciseEpidemicControlSystem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810938151.X
专利授权日期
2021-07-02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2204/ 基于可信身份认证(CTID)技术的精准防疫系统CTIDBasedPreciseEpidemicControlSystem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2020926800.7
专利授权日期
2020-11-20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2204/ 基于可信身份认证(CTID)技术的精准防疫系统CTIDBasedPreciseEpidemicControlSystem
技术详情

  2022年3月,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

点工作分工的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有关部门按职责

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居民身份证电子化,实现通过扫码

办理需要用身份证的服务事项,同时保障好群众信息安全和

隐私。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

建设的指导意见》,依托身份认证国家基础设施、国家人口

基础信息库、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等认证资源,加快完

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持续完善电子证照共

享服务体系,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

本项目产品面向国家防疫需求,结合CTID可信身份认证关键

技术与安全二维码管理系统(SQS),研发针对区域应用的

“一码通行”精准防疫管控系统,既可以有效提升防疫二维

码的通行能力,也可以有效提升了码图的兼容性和和安全性

,还具备提供了快速赋能业务应用场景的能力,为精准防疫

管控提供有效技术产品支撑。技术创新安全二维码加密技术

:采用分段编码标准规范及国密安全算法、数字水印等技术

,对二维码码值和码图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的提升,规避矩

阵二维码的安全漏洞,形成安全二维码。实现数据结构规范

、可拓展;数据具备防窃取、防篡改、防伪造、防抵赖;码

图防伪造、防重构等功能,可有效提升防疫管理水平。运用

数据加密技术:安全二维码管理系统基于国产密钥体系,为

业务应用提供一套数据加密、签名和防伪的交互机制,以二

维码水印图形的形式将业务数据提供给生码应用和验码应用

/2204/ 基于可信身份认证(CTID)技术的精准防疫系统CTIDBasedPreciseEpidemicControlSystem

进行交互离线解码技术:为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端到端的

二维码生验码服务。在验码端可通过专用模组芯片对二维码

防伪信息进行核验与解密,即使在网络不通畅的情况下,依

然能还原出业务数据,完成业务处理,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市场前景及应用领域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新型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大力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

促进社会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

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城市治理现代化。“互联网+”

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简称“CTID平台”)作为公安部组织实

施的国家“互联网+”重大工程,具备法定权威的信任基础

和广泛的行业应用前景。CTID平台作为“互联网+”时代,

实现国家数字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基建工程,尤其在疫情管

控的关键时期,基于可信身份认证技术的精准防疫系统为政

府、企业、高校等提供了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具有巨大市

场潜力。合作方式:技术转让、许可使用、股权投资、合作

创办企业、面谈等合作方式,提供从项目策划至项目运行全

套技术服务。

/2205/ 基于二三位一体化GIS交通应急动态信息管理应用研究
基于二三位一体化GIS交通应急动态信息管理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二三维一体化GIS平台、3G无线通讯、GPS定位

技术,提出了高速公路应急动态信息管理应用的新模式,研发

了二三维GIS交通应急动态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高速公路资

源系统管理,实现了交通事故救援的高效性、及时性,提高了

应急动态信息管理水平。1.提高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针对

我省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系统能够满足山区

、乡镇、野外等检查站所在地区的数据传输和交互,从而保

证将各种交通信息进行融合,从道路交通流、道路气象、道

/2205/ 基于二三位一体化GIS交通应急动态信息管理应用研究

路视频信息中分析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以提高救援能力。

2.提高指挥系统的效率改变了我省高速公路以往的松散式救

援指挥系统为二三维紧密结合的指挥系统,改变了以往救援

工作反复协商,而导致的协作和救援指挥效率不高的局面。

对事故报警进行统一管理,避免重复报警的情况出现,使辖域

内的救援力量及时获取救援信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以

使救援人员对高速公路及其周边环境有直观和清晰的了解,

改变以往那种依靠经验判断到达现场最佳路径的情况出现,

使到达事故现场的时间大大缩短。3.对系统进行优化整合本

系统在管理角度上能够及时对各部门拥有的信息实现共享,

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时可以提高应急效率,使联动机制能够

得到有效实施。在设备配置上,可以加强现有设施的综合利

用能力,可以改变以往救援人员只凭经验调用高速公路沿线

的救援资源的情况,可以首先运用最便捷的资源。在技术上

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中心,避免因报警渠道造成的信息

辗转时间损失、信息准确度下降的情况。

/2206/ 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解决了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应用中的各类技

术难题,已完成读者服务端、馆员工作站、编目服务端、自

助借还、图书整架、智能安全门、ARS定位、ABD自动寻址、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服务等九大子系统的研发,过了宁波市软

件评测与服务中心的评测(NBSTC/CS-BG2014764),申请受

理了2项发明专利,取得了3项软件著作权证、12项实用新型

专利和10项外观设计专利。本项目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6

3.25万元,净利润106.11万元。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

/2206/ 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益,解决了目前基于高频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应用中的

各类技术缺陷,与目前普遍使用的“安全磁条+条形码”技术

图书管理系统相比形成绝对优势,促进高频RFID图书馆管理

系统的成熟和更大范围的应用;带动了高频RFID图书馆管理

系统产业链中包括标签、读写终端供应商等配套企业的共同

发展,做大做强,对高频RFID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

响;本项目作为“智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成功研

发在成本优势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智能

化、数字化,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简化了图书管理的流程

、降低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提升国内图书

馆的档次。目前,全球实现RFID管理的图书馆已达数千家,而

且世界大型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的速度正以每年80%的速率

增长。在国内,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自2006年开始有了

较快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至2014年国内RFID图书馆数量不

断增长,增长率达到98%左右;同时国内正在大力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图书馆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

分,将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可见,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

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207/ 页岩气大数据建模及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制
页岩气大数据建模及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成果将页岩气勘探开发与大数据技术结合,

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页岩气勘探及开发可视化大

数据挖掘系统。系统可以将页岩气勘探及开发中各类复杂的

数据进行标准化,并提供可视化的建模和分析,用户可从大数

据的角度对页岩气的生产、勘探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地研究

分析,从而改进生产流程、提高勘探效率。系统的应用可大

大提高生产效能、节约成本,可广泛应用于页岩气勘探及开

发领域的勘探过程优化、工程科学部署、勘探工作增效、复

/2207/ 页岩气大数据建模及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制

杂储层识别、开发策略改进等,应用前景广阔。

/2208/ 水旱两用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
水旱两用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针对以上问题,山东易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

发生产了一种水旱两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该成果由四大系

统组成:1、行走系统(车桥、变速箱、发动机);2、喷药

系统(药泵、喷嘴、药箱);3、液压系统(各种泵、阀);

4、结构件系统(车架、喷药架等)。该成果的关键技术是

高地隙车桥、变速箱、刹车系统、药架的平衡技术及精准喷

药技术。该成果采用纯机械传动、扭力大,消耗动力小。可

用于水、旱田的打药、撒肥;而且高科、矮科作物均能使用

/2208/ 水旱两用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

。该喷杆喷雾机离地间隙1.25-1.8米,药箱容量600-2000升

,喷幅宽度12-32米,每小时喷药可达150亩以上。从技术上、

工作效率上远远超出国内同类产品。目前,该成果已申请并

受理了1项发明专利;申请并授权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计

算机软件著作权;获得相关荣誉2项。

/2209/ 基于.Net技术的暴雨洪水计算程序构件
基于.Net技术的暴雨洪水计算程序构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

计算规范和《江西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基于当前最流行

的微软编程平台MicrosoftVisualStudio.NET开发出江西省

暴雨推求洪水计算和调洪演算模块。该模块基于面向对象的

标准开发,采用统一的接口标准开发封装成标准dll类(动

态链接文件)。支持其它编程语言如VB、VC,C++、Delphi

等各种程序的二次开发,模型可用于Web程序或单机程序的

开发,并已根据该模块利用B/S结构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出

/2209/ 基于.Net技术的暴雨洪水计算程序构件

江西省暴雨推求洪水计算网站,供全国水利工作者测试使用

。该模型通过分析、比较常用的插值和拟合算法,提出适合

于江西省暴雨推求洪水和调洪演算的数学方法,并根据暴雨

推求洪水和调洪演算计算步骤和方法,推导出瞬时单位线法

、P-Ⅲ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计算方法。暴雨计算模块整合

了《手册》所有的查算表格,如点面折算系数、降雨径流折

算关系表等,并根据相关文献推导出PIII频率曲线模比系数

、纳须瞬时单位线的计算公式。调洪演算模块可以计算有闸

、无闸控制情况下的各种调洪原则,包括考虑到下游有防洪

要求的情况。对用户输入的库容关系线、泄水关系线会自动

排序和曲线平滑度检查,自动读取暴雨计算结果,计算结束

后可输出各时段计算结果,并进行特征值统计,并绘出各种

特征曲线图。程序运行2年多以来,根据网站自动统计,暴

雨洪水计算程序已有1530多座水利工程12800余次计算量,

网页日均点击11次;调洪演算计算程序约680多座水库,57

00次余次的计算量,日均点击6次。目前暴雨推求洪水计算

模型只能用于江西省内水利工程的计算,但由于计算方法是

现行规范推荐的方法,各省不同的多为参数的计算与取值,

因此暴雨推求洪水计算模型作针对性修改即可以用于其它省

份;调洪演算模型可用于全国水利工程的计算。

/2210/ 基于SBD技术的近海渔船优化设计平台开发
基于SBD技术的近海渔船优化设计平台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浙江省渔业捕捞业国内领先。渔业节能与作业安全

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近海渔船船龄逐渐

接近报废年限,加大渔船设计建造扶持力度刻不容缓。由于

我国渔业基础薄,我国渔船的设计和建设水平比较落后,与发

达渔业强国的先进渔船相比,我国的多数渔船吨位小、能耗

高、现代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佳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近海渔

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我国近海渔业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我国

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必须提高现代科学

/2210/ 基于SBD技术的近海渔船优化设计平台开发

技术与近海渔业发展相结合的力度。本项目重点突破渔船船

体几何建模与重构、全局最优化技术、综合集成等关键技术

,结合渔船性能高精度数值预报方法以及现代的水池实验测

试技术,建立以数值评估为特征的渔船船型优化设计平台,推

动渔船船型逆向设计模式的发展,并以阻力性能、耐波性能

最优为主要目标开展实用船型的优化设计。船舶构型设计是

一门复杂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的技术子领域多、技术积淀历

史长、创新的约束条件强,是船舶总体设计中的基础性前提

和核心环节,对船舶综合航行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将CF

D数值评估技术与最优化理论及船体几何重构技术集成起来

,形成了一种源于严谨数理控制、基于知识化的崭新的船型

设计模式,该模式在国际上也称之为SBD(SimulationBased

Design)技术,该技术通过利用CFD技术对设定的优化目标(

船舶水动力性能)进行数值评估,同时利用最优化技术和几

何重构技术对船舶构型设计空间进行探索寻优,最终获得给

定约束条件下的水动力性能最优的船型。

/2211/ 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
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本课题针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对赤潮监测和预警

的重大需求,结合国家赤潮业务化监测计划和863十五期间

取得的赤潮监测技术成果,在渤海湾赤潮监控区,建立了一

个由浮标定点监测、船载快速监测、航空遥感监测、卫星遥

感监测构成的赤潮立体监控系统,通过监测数据传输网络的

建设,构建了数据传输集成系统,建立了监控海区赤潮监测

数据库;发展研究了赤潮监测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评价等

信息产品制作与服务技术,开展了赤潮预警模型研制和预警

/2211/ 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

应用软件模块的集成,建立了多种预警模型综合运用的赤潮

预警系统。通过在渤海湾(天津)赤潮监控区开展运行服务

,获取了监控海区的2005年8月28日-9月12日和2006年6月

1日-8月28日的该海域赤潮相关各要素的状况与动态变化数

据;并实时获取了2006年6月11日和6月26日、8月8日三次赤

潮生消全过程的监测数据。分析确定了该海域赤潮生消过程

中的关键影响要素,研究完善了赤潮预警技术。通过本课题

的实施完成和建立的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能够实

时、连续、准确地完成监控海区的赤潮相关环境要素数据的

收集、数据管理、综合分析与处理,从而监测赤潮监控区的

生态环境状况与动态变化;并能够对监控区赤潮得发生及发

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报,提高了我国赤潮的预警预测服务和赤

潮监控和预警的能力,为我国赤潮监控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

了示范。

/2212/ 赛瓦净压力实时计算软件V1.0
赛瓦净压力实时计算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赛瓦净压力实时计算软件是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

的用于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进行酸化压裂/防砂作业施工过程

中监控的井下作业参数的实时计算程序,它能将现场实时采

集的数据通过该程序内部集成的算法,输出现场施工所需要

的井下作业数据,帮助现场技术人员分析施工状态,指挥现场

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抃跃查找问题

和分析原因。赛瓦净压力实时计算软件支持如下操作:生成

DLL文件供其它软件调用;提供压裂作业地面实时数据接口;

/2212/ 赛瓦净压力实时计算软件V1.0

提供地面管线、井筒参数录入接口;提供液体库、支撑剂库

;提供施工作业流程表录入窗口;显示净压力等井下数据信道

数值;创作目的:实时计算酸化压裂作业井下数据,更加准确

的指导现场施。提前根据井下曲线形态预防砂堵。技术特点

:该计算模块需将现场压裂施工中相关参数实时传递给该软

件才能准确正常运行。该软件能够实时计算净压力、井底压

力、井筒中砂量、入地层砂量、井底砂浓度等井下作业数据

,使现场工作人员更加准确的了解井下作业参数,指导现场施

工。登记软件的主要功能:界面接口参数录入,包括:压裂

井筒相关参数、压裂液体库、支撑剂库;成熟度高,适用于石

油设备领域,安全性好。

/2213/ 用于低浓度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咯态吸附剂
用于低浓度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咯态吸附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创新性和领先性该吸附剂材料对水中有色物质

和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可以达到400mg/g以上。对总磷(TP)、

总氮(TN)和锑(Sb)的吸附容量分别可达10mg/g,15mg/g和4

00μg/g,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种可以同时高效去除COD、TP

、TN和重金属锑的新型吸附材料。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可以

在15分钟内达到吸附平衡,远高于一般吸附剂材料,如目前

常用的活性炭最少需要2小时以上才能达到吸附平衡。本项

目利用低浓度的碱溶液(一般用0.4%-1%)可以很方便在20分

/2213/ 用于低浓度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咯态吸附剂

钟内将吸附于本吸附剂上的有机物质洗脱下来,实现被吸附

物质的脱附过程。经碱液脱附后的吸附剂,在酸溶液(pH=1

))中浸泡30分钟,即可实现吸附剂的再生。本吸附剂最大优

势之一可以重复再生使用70次以上,同类产品只能使用数次

,无法做到长时间多次再生。因此本吸附剂在现有的工业污

水处理提标改造、中水回用、零排放的工艺中技术领先,使

用及再生工艺简单,生产及使用过程所用设备采用国内产的

水处理设备配套即可。应用于工业污水深度处理或新建项目

,一次性投入和运行成本均低于全球同类工艺的20%以上。

/2214/ 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关经济问题研究-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信用风险评估
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关经济问题研究-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信用风险评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该项目在明晰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

上,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四

个方面,建立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进而以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粗糙集和云理

论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估研究、采用改进的模糊聚类

法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级研究;同时,提出了一类基

于VPRS的高新(新兴)技术企业信用风险识别方法。由此可

见,该项目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应用创新、以及较高的实用价

/2214/ 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关经济问题研究-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信用风险评估

值。该项目研究成果经商业银行、风险投资、信用担保等金

融中介机构和有关企业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215/ 一种基于星载图像序列的空间目标检测跟踪方法
一种基于星载图像序列的空间目标检测跟踪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一种基于星载图像序列的空间目标检测跟踪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天基图像序列,采用二维最小

均方滤波器进行背景估计,得到的残差图像作为初步背景抑

制的图像;(2)利用局部差异度度量和形态学顶帽操作结合

产生动态阈值,它用于残余背景杂波的再次滤除并增强目标

;(3)采用连通域分割的方法,将探测器固有噪声区域滤除

;(4)利用空间目标的运动特性采用多帧关联的方法将孤立

的噪声点剔除。此算法流程对于真实天基图像序列的处理结

/2215/ 一种基于星载图像序列的空间目标检测跟踪方法

果表明,其信杂比能够增强45倍左右,对于弱小目标能有效检

测,性能良好,为天基光学遥感探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2216/ 光纤光栅传感装置
光纤光栅传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光纤光栅(或称光纤布喇格光栅,FiberBraggGra

ting-FBG)是目前光纤传感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一大热点。与

常规传感技术相比,光纤传感具有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

重量轻、体积小、绝缘、耐高温、耐腐蚀等众多优异的性能

,越来越受到特殊场合或恶劣环境应用的青睐。光纤光栅传

感器已经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桥梁、矿井、隧道、大坝和

建筑物等)、航空航天、海洋、医学、电力、石油化工等领

域,相关技术越来越成熟。对于光纤光栅传感装置来讲,目

/2216/ 光纤光栅传感装置

前最核心的技术是波长解调技术,同时也占据了整个装置成

本的绝大分量,因此,研究低成本的解调技术具有极其重要

的实际应用价值。现有的几种实用化解调技术包括:(1)光

谱仪或波长计法--光谱仪分辨率高,但极其昂贵;波长计相

对简单,但动态范围一般很有限;(2)滤波器法-如采用边缘

滤波器法、Fabry-Perot可调谐滤波器法、可调谐光纤光栅

滤波器法、声光可调谐滤波器法、半导体滤波器法等;其中

采用FP滤波器法目前已经商用推广;(3)干涉法:利用干涉

仪将波长的漂移量转化成相位变化量进行测量,但由于结构

的复杂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困难;(4)波长可调谐

光源法:采用压电陶瓷(PZT)调制DBR激光器、锁模调制解调

法、环形腔光纤激光器法等。“基于窄带分布反馈式激光器

实现光纤光栅解调”的传感技术为专利技术,采用温度调整

激光器输出波长,通过检测输出波长与光纤光栅反射峰之间

匹配的方式实现传感的监测。本技术具有成本非常低(一般

解调仪成本在几十万,而本技术可以控制在1万以内)的优

势,当然所存在的缺点也包括精度相对低一些;速度也受一

定限制(在秒级);所以适合于不需要太高精度和速度的场

合。应用领域及前景应用领域包括:电力线路温度监测;道

路或建筑物关键点温度监测;压力监测等。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技术指标及成熟程度基本可以实现波长扫描范围5-6

nm;根据光纤光栅灵敏度,监测温度的精度可以达到1-2度

。该技术已经完成实验室方案验证。投资规模主要投入为实

/2216/ 光纤光栅传感装置

用产品的研发,估计研发费用投入在30万左右。合作方式及

条件投资商可以根据投资额度占据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分成。

/2217/ 高功率2微米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高功率2微米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仪器仪表领域。国防安全、特种材料加

工、生物医疗等领域对2微米百瓦级激光需求迫切。欧美发

达国家主导的《瓦森纳协定》规定1瓦以上2微米激光产品及

关键器件对我国实行禁运,国产化2微米高功率激光器开发与

应用迫在眉睫。研究团队十年来紧紧围绕制约2微米激光功

率提升的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提出了突破激光功率输

出上限的新理论,攻克了制约高功率激光产生的3项关键技术

,研制了3种高功率激光关键器件和千瓦级激光系统,远超国

/2217/ 高功率2微米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际禁运激光功率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应用于透明聚

合物加工和医疗设备两个领域,实现国产化装备替代,解决卡

脖子问题。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2微米激光系统功

率提升的新理论。针对高功率2微米激光系统热致非线性不

可控的难题,阐明了激光增益介质内粒子数反转分布对激光

效率、最大输出功率及脉冲形成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机制,建

立了2微米激光系统光场时空演化理论,探明了2微米激光系

统量子亏损热分布对增益材料的损伤机理,提出热场多点匀

化理论,突破了激光输出功率理论上限,为千瓦级2微米激光

输出提供理论支撑。2、形成了高功率2微米激光系统的技术

体系。提出了独特的激光系统量子亏损热管理技术方案,解

决了高功率激光系统过热损伤难题;开发了多路高效光纤高

功率合束技术,突破了千瓦级功率和光束质量协同提升的瓶

颈;开发了高功率光谱窄化及锁定技术,为万瓦级激光系统的

研制提供关键技术路径。3、研制了高功率2微米激光系列关

键器件和千瓦级激光系统。研制了2微米千瓦级光纤光栅、

万瓦级光纤合束器、高效低损泵浦光剥除器3项关键器件,打

破欧美长期技术封锁,填补国内空白;基于以上自主研制器件

,建成了2微米千瓦级(1127瓦)激光系统,研制了500瓦长时

稳定运行的工业级激光器,输出功率远超对华禁运上限指标

。4、研发了2微米激光特种材料加工装备和医学治疗设备。

研发了针对透明聚合物综合处理的2微米光纤激光工业级加

工装备2套,开发了微孔阵列的激光加工、高效环形切割、超

/2217/ 高功率2微米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长焦深打孔、超精密焊接材料加工工艺4项;合作研制了泌尿

结石系列疾病的2微米激光治疗机,以及用于组织精准切割的

激光手术刀。两类装备实现国产化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

项目围绕2微米高功率激光关键技术及应用进行系统性创新

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基金委、科技部及产业化等项目20项,授

权发明专利25件;出版专著2部,发表高水平论文96篇;研制激

光产品8款,打破欧美禁运;建成江苏中红外激光应用技术产

业研究院,孵化科技公司2家,获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

秀企业、2019年度江苏省十大技术转移优秀案例。相关成果

在苏州安洁、苏州迅镭、徐州科诺、长春精仪等8家企业得

到推广应用,近两年取得经济效益7.8亿元。

/2218/ “两个教育”路面文明交通劝导管理系统软件V1.3
“两个教育”路面文明交通劝导管理系统软件V1.3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支持支队或课堂教育点部署,实现交通劝导

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劝导设备管理、警员维护、体验学员管

理、劝导情况抽查审核、劝导情况查询、劝导统计、与互联

网学习教育平台数据交互等功能。监管终端支持与后端平台

对接,提供安全校验、二代身份证读取、人证比对、地点定

位、拍照取证等信息采集方式,分课前签到、课中点名、课

后签退进行教育监督管理。

/2219/ 东方泰瑞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2.0
东方泰瑞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东方泰瑞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2.0程序采

用C#编制,数据库采用SQLServer开发技术。该软件集合了常

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化学品数据库、事故案例数据库、法规

标准数据库等。常用的评价方法分为职业卫生评价、重大危

险源评价、定性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法、事故风险评价

、有毒有害物泄漏扩散等几大类,其中有毒有害物扩散模块

对有毒有害物常用的不同扩散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包括

重气云和非重气云的扩散模拟,化学品数据库由原来1.0版的

/2219/ 东方泰瑞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2.0

2300余种扩充至现在的15800种以上,给出了每种化学品的理

化特性、毒理学性质、消防、应急措施、运输等相关信息,

为安全相关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数据信息。法规标准数据库收

录了安全行业常用的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等文件,事故案

例数据库目前包括各种典型事故案例2800余起,包括事故经

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以及该事故所适用的事故模型。

涉及行业包括石油化工、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建筑、

港口、医药等行业。系统可应用于安全评价行业和安全管理

部门进行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现场监察、事件应急处置等。

可用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学习,企业人员安全教育培

训,项目的风险管理等。

/2220/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柔性企业集成研究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柔性企业集成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柔性虚拟企业集成研究》是2

013年济宁市科技局批准的科技计划(农社类)项目,项目的

研究背景是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当今的企业需要一

个集成的、开放的、面向客户的且具有柔性的IT支持系统,

这需要考虑到应用系统整合问题,要求企业迫切实现各应用

系统的互连问题。项目的研究要解决各个组件的衔接,就必

须对各个应用系统进行总体规划,不仅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

整合,还要进行内外整体信息化建设,选择一个合适的集成平

/2220/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柔性企业集成研究

台,把企业的各个“信息孤岛”有机的集成起来,以达到内外

资源畅通无阻、最佳利用效果。课题的研究能使一个功能强

大的企业资产运作起来就像一个虚拟的单一系统,使原来企

业间分散、孤立的“信息孤岛”通过Internet/Intranet连

接到一起,实现企业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信息处理由事实走

向实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课题成果根据传统的基于工作

流的SOA架构的企业应用集成(EAI)存在柔性差、模型难扩

展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动态化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并

在研究动态工作流、Agent相关技术及分析二者结合的可能

性后,给出了基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虚拟企业集成体系架构

,形式化描述企业集成框架的实施步骤,具体体现在企业中柔

性业务处理和任务协同处理方面,以上成果形成了一份技术

报告,并在EI和中国核心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5篇;研究成果

拟在我市某些企事业单位推广应用。

/2221/ 一种基于分组测试向量之间的近似兼容性压缩方法
一种基于分组测试向量之间的近似兼容性压缩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IC设计中,如何优化设计芯片的面积、降低测试功

耗、节省测试应用时间,从而尽可能减少制造成本始终是主

流设计目标。已提出的各种测试算法所生成的测试集很庞大

,尤其当电路规模巨大时,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是不现实的,

因而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算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和允许的存

储容量下生成测试已成为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为解决该问

题,可考虑降低功耗的情况下生成测试。适应工艺变化的测

试的静态压缩可降低空间需求,动态测试压缩方法在静态压

/2221/ 一种基于分组测试向量之间的近似兼容性压缩方法

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使算法更具灵活性;对于扫描设计

可插入测试点来提高测试压缩效率。一般来说,测试压缩的

目的有两个:尽量减少测试时间和降低空间开销。测试压缩

的方法有两种:静态测试压缩和动态测试压缩。从各技术的

压缩效果来看,基于编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其有效地编码

压缩了预先计算的测试数据,以及通过片上解压器进行解压

,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方案,目前其能达到的压缩效果在所有同

类技术中最好。通过对测试集的研究发现,在不影响故障覆

盖率的情况下,对源测试数据集进行分组之后用基于编码的

测试数据压缩方法,选择合适的代码字,可以提高编码效率,

减少测试数据体积。并且对于压缩后的测试数据集,各测试

向量之间完全不兼容,对不兼容的测试向量之间使用1到2位

的近似兼容的方法,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压缩测试数据集中

各测试向量之间的兼容性,压缩测试数据集中测试向量之间

的不兼容距离用海明距离表示,对海明距离相同的各测试向

量间,采用图着色方法来确定各测试向量间相同颜色的测试

向量即为兼容的。对兼容的测试向量间,运用基于编码的测

试数据压缩技术,选择合适的代码字,也可以提高编码效率,

减少测试数据体积。本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测试向量之

间的近似兼容性压缩方法,应用于对经过基于编码的测试数

据压缩方法压缩后的测试数据进行进一步压缩,首先对压缩

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分组,然后使分组后的不兼容的测试向量

之间能够近似兼容,最后根据兼容的测试向量进一步压缩测

/2221/ 一种基于分组测试向量之间的近似兼容性压缩方法

试数据。本成果的创造性在于先分组后压缩,分组的优势是

将可以将近似相容的向量分成一组,对该组进行数据压缩就

比对全部的测试数据压缩的效果要好的多,既易于压缩又能

达到好的压缩效果。分组的优势就是将共性的一面找出来了

。与传统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无需改变被测试的电路结

构,尤其是电路中扫描链的结构。在对测试数据压缩之后再

考虑分组测试向量间近似兼容性的测试数据压缩,这样可以

根据兼容性的分组测试向量来压缩测试数据,使压缩后的测

试数据更易于压缩,提高了编码效率,减少了测试数据体积。

本技术已完全成熟,可以直接应用于集成电路测试领域,其具

体应用于集成封将流片以后,将本技术应用于封装后的芯片

测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成本。本技术完全安全,

不会对被测电路有任何影响。可以将被测电路当成黑盒测试

,无需了解被测电路的内部结构,要以很好的保护知识产权。

既能保护本技术又能保护被测电路。本技术适用范围较广,

主要为集成电路测试领域。本技术是一种通用的集成电路测

试方法,可以应用于所有集成电路的测试。本技术已在实验

室验证可用,目前还未实际应用,正在找市场。

/2222/ 热电厂生产信息监控系统
热电厂生产信息监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国内已经实施的各类实时监控系统,大部分局限于

过程数据的采集和监视,没有能够与成本控制系统、企业信

息管理等有机结合,出现断层,也就是MES层面功能相对较

弱。结合流程行业的设备、管理等现状,本系统把生产过程

中的实时数据作为企业智能应用数据利用,建立全厂专业级

实时数据库,同时建立实时和历史数据查询系统及数据库维

护系统,为实现经济分析、事故分析功能提供真实可靠的数

据依据;最后将生产现场带至公司管理与决策者的面前。系

/2222/ 热电厂生产信息监控系统

统能利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集全厂的生产过程

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为实现整个流程行业

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及提供高效、准确、及时的管理手

段,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为适应流程行业市场逐步进入

市场经济时代奠定基础。该软件本着技术先进、结构开放、

定位超前、逐步实现的原则开发,推出首先满足青岛大陆公

司实际工程需要,同时面向热电领域系统集成商、已有工程

的复用、子系统设备供货商的组态软件,分阶段开发,逐步

深化。以下技术是本软件的关键技术或技术创新点:DCS接

口技术、实时数据管理技术、COM组件平滑集成技术、安全

容器技术、分布式消息处理技术、实时智能调度技术、虚拟

现实技术、程序编译技术和加密技术。本系统内容包括:开

展流程行业生产实时监控系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解决关

键技术,形成信息化整体技术;数据处理;构建计算机网络

和数据库系统;生产成本控制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热电企业

的监控,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管控一体化。

/2223/ 一种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
一种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局部逐层去除盲孔法

,基于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方法,提出局部逐层去除盲孔法来

测量构件内部残余应力。正反两面局部去除被测构件上一定

深度材料后再采用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该方法为半破坏性

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可以进行多点测量和应力变化剧烈的构

件内部残余应力,且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通过厚板碳钢焊

接残余应力测量试验,表明该方法测量结果比较准确。一种

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采用盲孔法对

/2223/ 一种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

构件进行上下表面焊接残余应力测量;2)将构件一端压紧放

置在水平工作台上,采用位移传感器或者千分表测量构件上

表面或下表面上距焊缝中心100mm?120mm位置几个基准点相

对于水平工作台的位置;3)其次,在构件上表面通过机加工方

法去除局部材料,在构件上表面形成矩形槽,去除材的料深度

至少达到盲孔法钻孔深度;4)再次将构件压紧在水平工作台

的同一位置,测量基准点相对于水平工作台的位置,与去除材

料前的测量结果相减,得到基准点的位移变化量,如果该位移

变化量小于0.01mm,则采用盲孔法在矩形槽上测量残余应力

,如果位移变化量大于0.01mm,则进行第(5)步;5)将构件下

表面去除材料,去除材料区域位置和大小与上表面去除材料

区域一致,去除材料深度至少为盲孔法的钻孔深度,去除材料

后采用步骤4)测量并计算构件上基准点相对于去除材料前的

位移变化量,如果位移变化量得到减小且小于0.01mm,则采用

盲孔法在构件上、下表面矩形槽表面测量残余应力,如果构

件位移变化量大于0.01mm,则继续在下表面矩形槽内去除材

料,直至位移变化量小于0.01mm;6)采用步骤(2)到步骤(

5)在上、下两面矩形槽内逐层去除材料并测量构件不同深

度的残余应力。

/2224/ 四通道电子标签阅读器及其通信方法
四通道电子标签阅读器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新申请发明专利1个(无线巡检机,专利申

请号200520041908.1)。该项申请已于2005年12月14日公开

,公开号为1707526。已经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份(四通

道电子标签阅读器),专利证书号ZL20042003180.7,授权

公告:2005年6月8日以上两项专利比基础专利有多方面的创

新和提升,同基础专利并无雷同之处。研制成功二项产品:

1、四通道电子标签阅读器及远距离有源电子标签;2、SD2

100G无线电子巡更机。本项目为射频识别技术中的高频部分

/2224/ 四通道电子标签阅读器及其通信方法

(2.45GHz),电子标签为远距离主动式(有源)。正如我

们在计划任务书中提到的四个应用领域,需求都很广阔。当

前尤以煤矿矿工井下定位实时监控系统,需求呼声很高。如

采用本产品,可以在监控中心的电脑显示屏上,实时了解矿

工在井下的具体位置,对安全生产有很大意义。当然,要真

正做到在煤矿井下广泛应用,产品的深开发还有一些工作要

做,主要是:1、要功过防爆检测;2、要采用信息的全无线

传递,免布线系统。

/2225/ 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建设
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完成后,园区通过局域网进行信息的传输,可

以大幅度和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

管理水平。实现农业信息畅通,可以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

流通效率。有利于实现市场供需平衡,合理配置农业资源;

有利于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的商品流通;可以

改变传统的育种、生产、加工、管理、科研方式,提高产品

及企业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应用农业专家决

策系统,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增产节约,减少事务性工作及

/2225/ 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建设

盲目性,为病虫害的准确预报与及时防治提供依据,提高管

理决策的准确度和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重点进行黄瓜、

虾、蟹的农业专家系统的示范应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促

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为农民、农

业科技人员和政府部门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农业科

学知识提供重要手段。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可以利用这些媒体,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

动态,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为农村儿童的学习生活提

供了广阔的新天地,具有指导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活动的作

用。到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信息化;基本建成具有国内

领先水平、天津市一流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农业生产全面

应用信息化,形成用农业信息化拉动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

格局;为农业生产领导、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农业

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最

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应用和推广信息化成果,逐步带动

园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带动我区农业生产技术的

发展。促进天津市及津南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226/ 等速驱动轴设计技术软件
等速驱动轴设计技术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等速驱动轴设计技术软件采用VB语言编制并封装,

将以往人工大量重复性的计算工作交由软件完成。有效避免

人工计算错误的问题。通过该软件目前可以计算驱动轴静扭

强度、静扭转刚度、断裂扭矩、疲劳寿命、B10寿命等。并

且该软件引入了计算修正系数,可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对

比,通过大量试验数据调整计算修正系数,提高计算结果的可

信度。

/2227/ 面向大数据的数据中心的集成创新及应用
面向大数据的数据中心的集成创新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大数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蕴含巨大潜在经

济和社会价值。继物联网、云计算后,大数据已成为当前信

息技术产业最受关注的概念之一。2012年3月22日,美国政府

宣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BigDataResearchandDev

elopmentInitiative)”,对大数据的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

,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投资总共超过两亿美元,

这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次重

大科技发展部署。旨在推进从大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中获

/2227/ 面向大数据的数据中心的集成创新及应用

取知识和洞见的能力。该倡议涉及联邦政府的6个部门(美

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美

国能源部(DOE)、美国国防部(DOD)、美国国防部高级研

究计划局(DARPA)、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六个部门)

。这些部门将大力推动和改善与大数据相关的收集、组织和

分析工具及技术。此外,倡议中还透露了多项正在进行中的

联邦政府各部门的大数据计划。种类繁杂、数量庞大的大数

据,为我们更深入、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

律提供了信息基础,其中蕴涵着非常大的潜在价值,如美国印

第安纳大学利用谷歌公司提供的心情分析工具对道琼斯工业

指数变化的预测,从近千万条网民留言中归纳出六种心情,进

而对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变化进行预测,准确率达到87%。除了

经济分析外,在农业、医药卫生、制造业等领域,也有大量成

功应用大数据进行预测的案例。据美国麦肯锡公司预测,大

数据将为美国医疗服务业每年带来3000亿美元的潜在增加值

,为欧洲的公共管理每年带来2500亿欧元的潜在价值,为位置

服务产业带来6000亿美元的潜在年收入。零售商充分利用大

数据可实现运营利润增长60%,制造业充分利用大数据可降低

设备装配成本50%。经合组织(OECD)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还对互联网数据的市场价值进行了估计,佐证了大数据的巨

大潜在价值。当今社会各界处于“大数据”热。IDC最近发

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大数据技术及服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

达31.7%,2016年收入将达238亿美元,其增速约为ICT市场整

/2227/ 面向大数据的数据中心的集成创新及应用

体增速的7倍之多。据预测,2016年我国大数据应用的整体市

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量级,未来将形成全球最大的大数据产

业带。在上述背景下,中兴通讯推出新一代“云化”数据中

心,产品分为集装箱形态“云箱”和室内模块化形态“云层

”两种。技术优势:绿色节能:采用行间空调精准送风,EC

风机变频调速范围20-100%,并密封冷热通道,避免将大部分

冷空气与环境进行热交换,节能效果提升30%以上,PUE最低达

1.19实现单机柜超高密度:传统数据中心每机架的功率通常

在3kW左右,微模块云数据中心每机架功率在6~15KW,最高可

达36KW。高密度设计能够为运营商大大节约土地成本和土建

成本打破业界单一冷却方式:兼容冷冻水、DX直膨及水氟转

换三种模式,室外冷源采用FreeCooling模式,定制高进水温

度工况的行间空调组合,提高供水温度至12度,冷水主机效率

提高15%以上,最大程度的提升整体机房能源使用效率全通用

化模块化结构:全组合式设计、机柜静载高达1500KG、机柜

开孔率80%以上、冷通道顶窗可选自动翻窗设计,业界独创通

过一套通用化物料可实现冷通道封闭、热通道封闭、冷热通

道封闭三种模式配电适应性强效率高:输入电压范围为110

~300V,适应恶劣电网环境,UPS、高压直流效率高达96%和9

8%,超越业界1~3%3D智能化监控:自研ZTEUSapphireiDCIM

监控产品,引入3D引擎技术,用CMDB技术支撑丰富应用,实现

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能效管理与全方位环境

/2227/ 面向大数据的数据中心的集成创新及应用

、动力、安保监控管理。iDCIM可以模拟数据中心任意制冷

工况,以先进3D视图完全洞察基础设施的制冷影响,3D气流仿

真是行业最佳制冷模拟容量方案,比CFD速度快十倍建设周期

短交付快:所有设备均在工厂预制,在现场只需进行安装、

调试,和传统数据中心相比,微模块数据中心交付周期可由1

~2年缩短为2~3个月,安装时间3天,TCO可降低38%。对场地

要求低,仓库、车间、板房均可用作机房,支持防静电架空地

板和普通水泥地面安装。大大节约客户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2228/ RMT5122型汉字化透射型核子密度含水量测定仪
RMT5122型汉字化透射型核子密度含水量测定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所研制的《RMT5122型汉字化透射型核子密

度含水量仪》是属核技术在公路检测应用的高新技术领域,

该项目是湖南省交通厅、省科委下达的科研课题,编号为0

1-953-226。该仪器是通过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来测

量土基的密度和含水量,它不破坏路基,测量迅速准确,能

同时测量并显示湿密度、干密度、绝对含水量、百分含水量

、压实度等参数。该仪器使用低活度放射源,辐射剂量低于

国内外同类产品,它广泛适用于公路、铁路路基、机场跑道

/2228/ RMT5122型汉字化透射型核子密度含水量测定仪

、土坝堤防等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测,可为土建工程施工

质量的检测提供可靠的快速检测手段,该仪器的性能指标已

达到当前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且

具有大屏幕汉字显示,适合中国国情。该仪器从1999年就已

开始推广使用,销售到全国几十个省市自治区,已完成销售

100多台,创利税200多万元。在价格上,我们销售价约为美

国产品在我国的销售价的1/2,并且我们的产品突出了汉字

化显示,直观、明确,易为我国操作者所接受。因此用它替

代进口产品是具有优势的,已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进行大力推

广应用,能够满足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必将取得显著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技术指标为:测量范围:密度

:1120~2740kg/m^3含水量:0~640kg/m^3测量深度:透射

测量:0~300mm表面测量:150~200mm测量误差:密度:&

#177;30kg/m^3含水量:±15kg/m^3。

/2229/ 325MHz高功率连续束射频四极加速器
325MHz高功率连续束射频四极加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为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

裂变能-ADS嬗变系统”中“质子直线加速器”项目下“注入

器IRFQ与中能传输线”课题。C-ADS直线加速器的设计束流

强度为10mA,考虑到RFQ的束流强度一定的可调节性和升级性

,RFQ的设计束流强度选为15mA。设计的注入能量为35keV,设

计输出能量为3.2MeV。RFQ的总长度约为4.7m。较高的束流

传输效率98.7%。单位长度的射频功耗及单位面积的射频功

耗应尽量小。较小的纵向输出束流发射度。比较冗余的水冷

/2229/ 325MHz高功率连续束射频四极加速器

能力。采用4套RF功率耦合器,每套功率耦合器所需要设计馈

入功率小于80kW。开展了RFQ物理设计、RFQ机械设计、RFQ

功率耦合器的物理设计和机械设计;开展了工艺腔的加工和

焊接试验;开展了RFQ调谐器、RFQ端板等辅助件的加工。完

成了RFQ正式腔体、功率耦合器、水冷系统及支架等的制造

;完成了RFQ调谐和测量。最终实现了RFQ加速器的研制,实现

了RFQ的CW运行,满足了质子直线加速器对RFQ输出能量(3.

2MeV)和输出流强(10mA)的要求。成为目前国内外在运行

的束流功率最高(32kW)的CW运行RFQ加速器。在RF功率耦

合器研制、RFQ水冷设计、反射功率控制保护等方面具有创

新性。

/2230/ 便携式毫米波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便携式毫米波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为适应安全反恐、边境巡逻、反走私和低空禁飞等

领域的迫切需求,该项目深入研究了便携式毫米波探测关键

技术,并研制出一种便携式毫米波雷达,填补了国内空白。

便携式毫米波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点如下

:1)研究并实现了一种高线性度宽带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产生技术,研制了8毫米波段高稳定度低相噪信号源;2)研

究了波导宽边斜缝阵列天线技术,研制了一种波导宽边斜缝

非规则布阵天线;3)研究并实现了一种高灵敏度接收与多

/2230/ 便携式毫米波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功能信号处理技术。采用灵敏度频率控制技术压缩接收信号

的动态范围(≥97dB),采用8192点的FFT形成窄带滤波器组

提高了接收机灵敏度(≤-130dBm);采用二维FFT结合杂波

图恒虚警技术检测低速运动目标(0.3m/s),并具有对点频

目标、宽带目标及混合目标进行分类的能力;4)提出一种

适应扇形扫描的航迹处理技术,实现了多种扇扫参数(速度

、扇扫角度、起始点)情况下的边搜索边跟踪功能。在取得

以上技术突破的基础上,为研制便携式毫米波雷达,采用了

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将收发组件与天线进行一体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固态化设计思想,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电磁

兼容性。为降低发射功率,采用线性调频连续波体制。为提

高收发隔离度,采用收发分开的裂缝天线。为减轻天线重量

,采用波导宽边斜缝非规则布阵天线,减少了1/3的波导数

量,且波束指向任意可调。该雷达工作于8毫米波段,主要

特点如下:1)便携性: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功耗低;2)多功能:具有探测、跟踪、目标分类等多种功

能;3)高分辨、高精度:具有很高的距离、速度分辨率和

测距、测速精度,低速运动目标检测能力强;4)良好适应

性:适应城市、郊区、山区、边境等环境。便携式毫米波雷

达已实现外贸出口,创造了三千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该系统

已经应用于重要区域防护、边境巡逻中,组网构成石油管线

、机场监视系统的应用正在开展中。由于本雷达具有结构紧

凑、成本低、精度高、探测灵敏度高的特点,所以具有十分

/2230/ 便携式毫米波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广阔的应用前景。

/2231/ 基于KPI体系事业单位绩效评估定制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基于KPI体系事业单位绩效评估定制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在深入调研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的实际需

求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SH和Bootstrap架构的企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建立了基于MySQL数据库的数

据库表,设计了基于KPI指标体系的通用绩效考核系统应用原

型,实现了一套“基于KPI的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定制系统”

。系统功能齐全,主要功能包括:考核配置人员可以随时定

制自己单位考核指标以及考核指标权重分值等信息;绩效审

核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批量导入一些被考核人员的工作量信

/2231/ 基于KPI体系事业单位绩效评估定制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息;同时可以将工作量进行分类查询与浏览等;单位被考核的

对象即被考核人员可以手工录入工作量等待审核,也可以查

看和修改录入的绩效工作量,也能查看自己的绩效得分情况

等。项目成果可应用于各类规模的企事业单位,为企事业单

位提供一个信息化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案,能为每个单位提供

个性化的符合本单位的考核指标定制服务,帮助更多的企事

业单位转变传统的考核模式,由传统的人工模式转变为个性

、灵活、可重组的网络服务方式。

/2232/ 童车控制器RF模块EMC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童车控制器RF模块EMC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童车控制器是童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RF模块EM

C关键技术研发与运用是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的关键领域。本

项目根据我市童车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其它地

区产业布局情况,从平湖市的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出发,一定

程度提升相关领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和促进相关

产业可持续发展。RF模块装置是童车控制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要满足RTTE认证标准的要求,又要保证发射功率衰减小,

同时满足遥控童车控制范围。

/2233/ FDM打印磁性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FDM打印磁性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突破高添加量磁性复合材料3d打印成型技术。采用

新型的螺杆挤出FDM成型工艺,制备了高磁粉含量的FeSiAl/

PP软磁复合材料,获得了磁粉含量对FeSiAl/PP饱和磁化强度

、品质因子、机械强度的调控规律。发展了高磁粉含量异型

复合磁体的制备方法,打印参数的不同使得软磁复合材料的

性质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实现了宽范围内组分调控对磁性能

的有效调控。在FeSiAl/PP复合软磁体系中,利用螺杆均匀分

散的特性,通过温场调控的辅助均质化作用,避免了传统制备

/2233/ FDM打印磁性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方法中FeSiAl粉易在PP基体中的聚集的问题,实现了高磁导

率、高品质因子软磁复合磁体的制备。

/2234/ 结构光视觉传感步进驱动型轮对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结构光视觉传感步进驱动型轮对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光视觉传感步进驱动型轮对

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该方法以步进驱动系统控制轮对转动

,应用结构光和视觉传感技术,完成铁路车辆轮对几何尺寸

、踏面擦伤和剥离的自动检测。该装置由基座和安装于其上

的龙门架结构、立臂支撑结构组成,上述的基座上安装有步

进电机驱动轮系统和进出轮装置;龙门架上安装有结构光视

觉传感器。该装置可在一个工位上同时完成轮对所有几何参

数的非接触全自动测量,不仅测量精度高,而且运行可靠。

/2235/ 基于不完备信息的随机系统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基于不完备信息的随机系统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随机系统的最优控制理论及其金融工程

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随机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随

机控制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当今控制界最

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申请人在该前沿领域,开展了随机系

统的最优控制、微分博弈、最优滤波等问题的研究,获得了

一系列原创性和系统性的成果。具体如下。(1)针对状态

变量满足倒向随机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率先设计出一类新

型最优滤波器,推出了几类重要随机系统最优控制满足的极

/2235/ 基于不完备信息的随机系统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大值原理,为研究随机系统最优控制,特别是不完备信息下的

相关问题,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提供了关键技术工具。(2

)综合运用随机极大值原理和倒向随机系统最优滤波,提出

了倒向分离新方法,克服了传统分离原理的应用局限,适用于

求解一大类由复杂控制系统驱动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问题

。(3)较早研究了时滞随机系统的平均场最优控制问题,获

得了平均场最优控制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求得了一类时滞

随机系统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的解析解。(4)首次提出

了基于不完备信息的平均场随机系统最优控制问题,运用测

度变换方法,解耦了控制策略和观测信息间的循环依赖,推出

了最优控制满足的极大值原理。(5)较早建立了由非线性

倒向随机系统驱动的微分博弈模型,刻画了金融市场中具有

共同终端目标,但不同效用水平的对手间的复杂博弈行为,提

出了研究微分博弈纳什均衡点的极大值原理方法,彻底求解

了一类最优投资-消费选择问题。(6)提出了研究带Poiss

on跳随机微分博弈问题的极大值原理和动态规划原理方法,

解释了对偶过程、广义哈密顿函数和值函数间的内在关系,

求得了一类带Poisson跳和模型不确定投资组合问题的解析

解,为选择投资决策规避金融风险提供了理论参考。围绕这

些成果先后在控制理论三大国际顶级期刊IEEETrans.Autom

at.Control发表学术论文5篇(长文1篇),在Automatica发

表学术论文1篇,在SIAMJ.ControlOptim.发表学术论文1篇,

在国际权威期刊Syst.ControlLett.等发表学术论文3篇;SC

/2235/ 基于不完备信息的随机系统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I收录10篇。这些成果丰富了随机控制理论的内涵,指导了金

融实务分析,受到了美国科学院Carmona院士、美国IEEE/IF

ACFellowDuncan教授等国际同行专家充分肯定,并引起了较

大反响。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含国家优秀青年基

金1项,结题4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

第十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IEEETrans.Automat.Control

杰出评阅人荣誉称号1次。

/2236/ 5G通信基站GaN功放芯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5G通信基站GaN功放芯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基站用的射频功放管器件,仅华为和中兴通讯每年

的采购量近亿只,采购金额超过100亿元。目前基本依赖进口

。而目前,国外对高性能的氮化镓器件实行对华禁运。因此

,实现以GaN(氮化镓)射频功放管器件为代表的核心器件国

产化,将对我国在未来5G通信竞争中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具

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来源于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

专项项目“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

,课题名称:面向下一代无线通信GaN器件,课题编号:2017

/2236/ 5G通信基站GaN功放芯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ZX01001201,课题起止时间: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课

题已于2021年6月18日通过验收。项目根据5G通信基站GaN功

放芯片产品的特点、关键与和共性攻关需要,通过自主研发

,通过优化工艺平台及攻克关键工艺技术,形成了高迁移率高

均匀性势垒层生长技术、空隙型复合钝化介质技术、高阻G

aN基缓冲层外延结构设计、图形化栅极结构的氮化镓射频器

件等创新点。5G通信基站GaN功放芯片关键技术成果,已应用

于外延,芯片制造工艺、测试、建模和可靠性保障等技术平

台的开发制造工艺过程中,并通过5G组件和系统的应用验证

,已实现了批量供货,满足5G移动通信民用市场成本与性能的

双重竞争目标,实现了以GaN(氮化镓)功放管器件为代表的

核心器件国产化,将对我国在未来5G通信竞争中打破受制于

人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237/ 一种用于面阵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旋转地球模拟器
一种用于面阵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旋转地球模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一种用于面阵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旋转地球

模拟器,该模拟器包括地球红外辐射模拟单元、姿态模拟单

元和系统控制单元。地球红外辐射模拟单元通过调整热板和

冷光阑的红外辐射差进行模拟;并通过更换不同孔径冷光阑

模拟轨道高度的变化;姿态模拟单元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地球

红外辐射模拟单元进行旋转,进行姿态角度变化的模拟;系统

控制单元通过工程计算机及电控箱对地球红外辐射模拟单元

的冷热板温差控制、对姿态模拟单元的步进电机控制和零位

/2237/ 一种用于面阵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旋转地球模拟器

开关控制。从而实现红外地球敏感器装星后在地面上的测试

和标定。本发明优点在于:模拟器的通用性强、稳定性好,

体积小巧轻便。

/2238/ 智慧铁水车载任务处理、分发与执行软件V1.0
智慧铁水车载任务处理、分发与执行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智慧铁水车载任务处理、分发与执行软件主要是用

来进行智慧铁水车载任务处理、分发与执行管理的平台,软

件不仅具有分析及处理铁水车载任务处理、分发与执行的相

关数据信息。软件和技术特点主要功能中设置了任务分发与

执行、任务处理等等一系列相关的功能操作界面。并且软件

实际操作使用中,更能体现此软件功能全面、操作简便的优

势。技术特点:系统安全可靠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功能。并

且软件实际操作使用中,更能体现此软件功能全面、操作简

/2238/ 智慧铁水车载任务处理、分发与执行软件V1.0

便的优势。

/2239/ 码分多址卫星数据通信地球站
码分多址卫星数据通信地球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地球站由双工天线、上变频器、低噪声下变频器

和控制器四部分组成。该系统采用了扩频、码分多址技术;

卷积码、前向纠错技术(CFEC);固态功率放大技术;多计

算机控制与信号处理技术。工作频段:C波段,物理接口,

两路口DEC接口,传输速率:异步:75-19.2kbps,同步:2

400,9600,19200bps,误码率≤10(-7);发射功率:5W,

语音、图像、数据传输。

/2240/ 监察局谈话指挥办案系统
监察局谈话指挥办案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次项目建设的审讯系统是一个覆盖监察局办案工

作区,可实现对讯问、询问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和统一管

理的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以中心管理平台为核

心,实现业务、数据综合管理应用,前端审讯室安装高清视频

监控设备、高保真拾音器、画面合成和刻录设备实现对审讯

过程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功能,形成一套能够适应省院统一

指挥、调度、管理,同时又能够满足本院相对独立的审讯办

案系统。高清数字审讯系统依托IP承载网络构建一个星型结

/2240/ 监察局谈话指挥办案系统

构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清IP审讯系统。系统通过

网络将前端固定式审讯系统、看守所远程提讯系统、便携式

审讯系统接入到后端综合指挥中心,后端通过指挥终端对前

端的讯问过程实现管理和指导。整个系统由审讯室、中心控

制室和中心指挥室组成,中心指挥室可通过语音、文字对审

讯室进行远程讯问指挥,检察院和看守所之间可以实现远程

提讯,中心控制室作为整个办案区的管理核心既负责对前端

的音视频资料统一刻盘管理,又对办案区整体的安全防范负

责,出现异常状况时作为应急指挥中心。

/2241/ 药品检验业务综合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药品检验业务综合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利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对药检所业务

全过程进行管理,抽验药品数据处理,发布药品质量信息等

/2242/ TRS网络信息雷达系统
TRS网络信息雷达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TRS网络信息雷达系统弥补了互联网搜索引擎在专

业需求方面的欠缺,通过聚焦定制采集源和文本智能技术保

证网络信息的实时性和全面性。在垂直搜索、网络舆情监控

、决策支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组织对外部

信息的获取效率,降低信息采集成本,提高组织的快捷反应

效能。目前TRS网络信息雷达系统已经拥有上千家用户,并

包括央网垂直搜索引擎、公安部垂直搜索引擎等多个标杆应

用。

/2243/ 大功率TO封装FP激光器
大功率TO封装FP激光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PON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兴起,对大功率激光器输出

的激光光束是场振幅沿径向作高斯函数衰减变化的高斯光束

;作为受激光辐射,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光束具有良好的

单色性(时间相干性)、方向性(高度的空间相干性)和很

高的相干强度(高亮度),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光

通讯中,半导体激光器是最主要的光源。TO封装的激光器的

工作原理;激光器芯片发出激光光束,光学组件(球透镜或非

球面透镜)收集到部分光束,将这些光束进行会聚,在耦合面

/2243/ 大功率TO封装FP激光器

处会聚成最小光斑,我们称之为耦合焦距点。在该点,光束耦

合进入光纤的效率最高。

/2244/ 集成电路测试生产及服务外包支撑系统研发及应用
集成电路测试生产及服务外包支撑系统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与背景本项目开始于2013年,项目由上

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针对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研究产业

集群协同服务和技术交易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研发集成电路

测试生产及服务外包支撑平台,推动IT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

成技术与金融的有效对接,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本公

司作为国内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开

发了集成电路测试生产及服务外包支撑系统技术,形成了多

项国内首创的发明专利,该技术成果面向芯片测试行业迫切

/2244/ 集成电路测试生产及服务外包支撑系统研发及应用

需要解决的测试生产及服务外包支撑系统技术,打破了国际

垄断,提升了我国芯片测试产业链的整体水平,实现了我国自

主开发的高端集成电路的快速测试外包服务。2、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本成果突破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验证与分析

的关键技术,建设了支撑集群电路产品测试外包的软硬件技

术平台,为集成电路研发生产企业提供测试服务外包。同时

,研究分析了先进芯片测试平台的系统架构,规划设计智能接

口、SmartLinkKit、交互测试等融合创新方案,开拓了灵活

高效的实时测试控制、交互协同、节点查询等“芯片测试云

”服务模式及测试与设计、制造测试外包应用服务,完成构

建基于国际先进测试技术系统融合创新架构平台的测试外包

软硬件技术平台及外包服务体系。本成果的性能指标:(1

)300GB/天的集成电路测试大数据管理、分析、转换、压缩

及共享等功能;(2)关键性能参数的shmoo、margin等性能

扫描测试、sitebysite比对采用分析、BINtoBIN差异控制、

失效Map图叠加分析等工具集成;(3)ATDF与ExcelMap自动

转换、Rawdata与ExcelMap自动转换、ATDF文件合并、ATDF

的测试项数据提取、测试项数据的CP、CPK、产品良率分析

、测试时间分析;(4)SSL-VPN同时登陆数量≥100,PPTP-VP

N接入≥200。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成果的创新点:(

1)测试数据源复杂多样、格式繁杂(STDF、ATDF、Rawdat

a等)归一化,数据自动触发、双重缓冲和压缩存储;(2)基

于集成电路在线测试数据流计算分析框架设计;(3)数据驱

/2244/ 集成电路测试生产及服务外包支撑系统研发及应用

动在线自动测试分析控制软件技术。本成果的关键技术:(

1)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与设计、制造的外包信息接口标

准化技术;(2)测试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实时柔性用户远程

安全接入技术;(3)基于国际先进芯片测试平台的智能接口

、SmartLinkKit、交互测试等融合创新架构技术。4、技术

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成果技术成熟,建立的测

试生产支撑平台完成了高端测试平台融合创新架构设计建设

,围绕“芯-端-云”资源整合,完成“芯片测试云”建设;建

立的测试服务外包共性技术解决了RFSoC、多核处理器、信

息安全SoC、数字音视频、600万门FPGA等先进测试技术,同

时广泛应用于国产CPU、金融IC卡、智能移动终端芯片、3D

集成电路、MEMS芯片等多领域主流芯片;建立的测试外包软

硬件技术平台及外包服务体系为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瑞芯

微、紫光展锐、联芯科技、复旦微等国内主流集成电路公司

150多个产品进行测试开发、测试验证和产业化,实现技术服

务销售收入31396万元。5、应用情况该项成果直接应用于集

成电路产业的各个领域,服务于包括中芯国际、海思半导体

、瑞芯微、锐迪科、联芯科技、复旦微等国内第一流的芯片

设计、制造和应用企业,为150多个产品进行测试开发、测试

验证和产业化。同时利用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特点,将前

沿技术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事业单位,该成果同时应用于国家

科技重大专项,航天航空、国防预研重点项目等技术研发。

/2244/ 集成电路测试生产及服务外包支撑系统研发及应用

同时,课题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

微系统所等紧密合作,加强了产学研用和技术创新团队培养

,课题执行期间,与北京大学建立了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博士研

究生工作站,与复旦大学建立集成电路测试实训基地,课题研

发的技术衔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近期与中长期发展规划,是

我国高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6、历年

获奖情况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0多项部省级

奖励;2010年-2015年公司连续6年获得“上海市大型科学仪

器设施共享服务”先进集体,评为“最具创新力的服务机构

”;“十年中国芯”最佳支撑服务企业;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

十年创新奖;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研发机构联合会2015年

度先进单位”;公司承担完成的“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测

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得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

奖、2014年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8nm集成电路芯片

先进测试技术研究及平台建设”获得2015年浦东新区科技进

步二等奖;获得上海市国资委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奖励,上海解

放日报2015年9月11日专题报道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

创中心-“上海国企科技创新在路上”进行了专题报道;获得

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创新券“优秀服务机构奖”“最佳服务

效益奖”。

/2245/ 一种虹膜图像清晰度判别方法
一种虹膜图像清晰度判别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虹膜图像清晰度判别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

领域。本发明将瞳孔的边缘峰态系数和虹膜的梯度能量作为

支持向量机判断虹膜图像是否清晰的最优分类面的两个参数

。计算瞳孔边缘峰态系数的时候,采用了傅里叶级数来自适

应跟踪瞳孔的边界点,从而保证计算出的边缘峰态系数能真

实反应图像的清晰程度。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对虹膜图片提

取的特征向量进行训练,从而确定最优分类面。在应用中,

当前虹膜图片提取的特征向量位于最优分类面上方(对应最

/2245/ 一种虹膜图像清晰度判别方法

优分类面判别函数值为1)的时候判定图像的清晰度合格;否

则,判定图像质量不合格。本发明在准确确定瞳孔边缘的基

础上采用边缘峰态均值和虹膜梯度能量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2246/ 压气式液位自动显示系统
压气式液位自动显示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国外机车油箱液位仪制作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同

行业的科技水平,不需使用电源,使用安全性高,精度也很高

,同时安装简单,但其成本高,操作复杂,与国内机车兼容性不

高。国内液位仪在成本上较进口产品占优势,大多内部结构

复杂,加工装配繁琐,外形较大,所需安装位置大,具有局限性

,但其在工作时需要压力模片来测定油量,压力模片在工作时

需要用电源进行控制,在电源与油箱接触时容易发生爆炸,安

全性低。由于中国生产的铁路机车配套产品比国外生产的铁

/2246/ 压气式液位自动显示系统

路机车配套产品便宜近一半的价格,所以国外很多企业都打

算从中国购买铁路机车配套产品。目前全球铁路机车以及配

套设备的价格在迅速上涨。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铁路公司

总裁弗拉基米尔近日表示,俄罗斯铁路公司打算从中国购买

铁路机车未来机车油箱液位仪的技术发展趋势是结构更简单

,加工装配更方便,外形更小,安装更灵活。根据气压和油压

的压力差信号来测量油量。本项目是一种主要适用于机车燃

油储量测量指示系统。针对现有压气式液位自动显示系统大

多内部结构复杂,加工装配繁琐,外形较大,所需安装位置大

,具有局限性等缺点,本项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

种结构简单,外形精小的压气式液位自动显示系统。经过对

现有国内外液位仪的技术原理反复对比研究和试验,我们将

原有负责的结构改变为简单结构,内部只用三根聚乙烯四氟

管连接了减压限流阀和压力传感器。在满足大多数压气式液

位自动显示系统各种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改变其内部结构,使

其结构简单,加工装配方便,外形较小,安装灵活。

/2247/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行人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行人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

穷。人们越来越关注“衣食住行”中的“行”。“滴滴打车

”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出行的方式。而无人驾驶技术是人们

以及研究者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无人驾驶又称为自动驾驶

。百度、谷歌、特斯拉等公司都在大力研发无人驾驶。而在

自动驾驶中,核心问题就是行人检测、车辆检测方法。因为

行人检测和车辆检测的好坏是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也是自

动驾驶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必要条件。在高速公路上,汽车

/2247/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行人检测方法

以每小时60到110公里的速度行驶,也就是每秒17到30米。假

设视频采集装置每秒30帧。则每一帧汽车会行驶0.5到1米。

这对检测的实时性以及可靠性要求很高。但是现在的方法有

的有很高的准确率,而检测速度比较慢。有的方法检测速度

快,而准确率比较低。现有的行人检测方法主要包含两个步

骤:(1)生成窗口(2)窗口判别。生成窗口步骤会生成很

多窗口。最简单的生成窗口方法即滑动窗口法。滑动窗口法

穷尽了行人所在的所有位置和大小,这大大增加了该步骤的

时间。生成窗口的质量和速度影响了检测的速度和准确率。

现有的方法生成的窗口大约有1000到2000个窗口,耗时0.2秒

到几秒不等。窗口判别步骤主要是对第一步生成的窗口进行

判别,给出每一个窗口是行人的概率。经典的方法首先提取

图像的特征,如梯度方向直方图(HOG)、二进制局部描述子

(LBP)等。得到这些图像特征之后,再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

(SVM)对这些特征进行训练,训练结束之后会得到模型参数

。由于每一个窗口都要提取特征,然后再进行判别。时间主

要花费在重复地提取特征的过程。从学科上说,行人检测属

于图像识别。而深度学习近几年大大推进了图像识别领域的

发展。微软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基于区

域的卷积神经网络检测方法(FasterRCNN)。FasterRCNN使

用同一个深度模型包含两个网络:候选区域生成网络(Pro

posalNetwork)、检测网络(DetectionNetwork)。Propo

salNetwork负责生成窗口,DetectionNetwork负责判别窗口

/2247/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行人检测方法

。但是,此类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候选区域生成网络和检

测网络在训练过程需要分阶段训练。2.检测网络依然对每一

个窗口进行判别。虽然从特征映射中提取深度特征可以加快

窗口判别的速度,但是此类方法仍旧重复提取特征,再进行判

别。3.目前的生成窗口和窗口判别存在先后顺序。由于其存

在先后顺序,窗口判别一直在等待生成窗口的结果,然后才能

对窗口进行判别。本方法针对现有行人检测过程的缺点,提

出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行人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全

新的检测流程,有效的解决了行人检测速度慢的缺点。由于

该方法的检测过程在检测行人时,网络仅仅前向传播一次,不

需要重复地从特征图中重复地多次提取特征。所以该方法的

检测速度可以达到42幅图像每秒。

/2248/ 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服务平台
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服务平台,包括农产品

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交易、物流配送管理、供应商

及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ASP服务五大系统,功能强大,应

用操作简单。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服务平台,采用了

基于Microsoft.NET框架的WEB程序设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

、动态网页元素技术、权限控制技术等,建设一个面向农业

企业、农场、农业种养植大户、农业协会团体、农业信息化

研发单位、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物流行业等应用群体的综合

/2248/ 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服务平台

性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提供了一个农资

产品和农产品丰富、商家云集、买卖频繁、跨区域的物流电

子交易市场。

/2249/ 带有气压校正装置的土壤测氡仪
带有气压校正装置的土壤测氡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气压校正装置的土壤测氡仪

,由土壤测氡仪及外接的气压校正装置组成;气压校正装置包

括气压传感器、电压/频率变换器、微控制器与输出电路;气

压传感器、电压/频率变换器、微控制器与输出电路顺序连

接;气压传感器输入端通过三通连接器接于土壤测氡仪抽气

筒的进气端;测量仪器中,输出电路接入土壤测氡仪的信号输

入端。土壤测氡仪得到气压测量结果后,根据密封筒内气体

“P·V/T=衡量”的特性,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正。达到

/2249/ 带有气压校正装置的土壤测氡仪

在不同透气性土壤测量结果均准确的目的。

/2250/ 电话自动报警器
电话自动报警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报警器应用于一切装有电话的场所,如家庭住宅

、机关、厂矿等单位。它采用数字储存和声音储存原理及自

动控制原理,它可事先将自己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案情

和所要报达部门的电话号码分别存入记忆,一旦在无人情况

下发生被盗时,报警器便按预定的自动程序开始工作,并通

过电话线路向指定的有关部门迅速准确地发出报警。该报警

器还具有遇忙暂停、稍候继续播报的功能,平时它不和电话

线路并网,遇警后自动接通电话线路。工作时它无声响,便

/2250/ 电话自动报警器

于隐蔽。它与传统的有线报警器和无线报警器相比具有灵敏

度高、可靠性强、安装使用简便的特点。为治安防范和打击

盗窃犯罪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报警手段。

/2251/ 智能化财务信息数据管理系统
智能化财务信息数据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智能化财务信息数据综合管理系统,是一款财务信

息数据管理的综合信息化系统,系统内包含相关的财务数据

,对财务信息进行特定的交互操作,报表数据信息也可以在系

统内进行查看和信息管理,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数据管理。

软件功能:软件结构、系统功能、财务科目、余额装入、转

账分录、权限管理、凭证管理、往来代码、账务核销、账务

报表、核算单位、退出系统。

/2252/ 基于PRIME调制与无线通讯的自适应切换双模载波三相智能电能表的研发
基于PRIME调制与无线通讯的自适应切换双模载波三相智能电能表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载波

通讯成功率低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我们研发了基于PRIM

E调制与无线通讯的自适应切换双模载波三相智能电能表。

项目载波通讯模块采用窄带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

的PRIME技术,该传输频带利用率适应高速率传输,具有很强

的抗信道衰落能力和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很好地抑制码

间干扰,其传输速度较之前的普通窄带载波速度有很大的提

高。项目同时还采用无线组网通信方式,使通信网络与用电

/2252/ 基于PRIME调制与无线通讯的自适应切换双模载波三相智能电能表的研发

环境无关,网络内单一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引起其他节点正常

通信故障,网络稳定可靠,从而保证了载波通讯的实时性。该

电能表是国家电网建设主要产品,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电网建

设的工业用电中。2、性能指标项目根据国网公司标准设计

,技术指标符合:(1)电气参数:起动电流(额定电压下)

:0.4%Ib功耗:电压回路≤1.0W(每相)5.0VA电流回路≤1.

0VA(每相)具有逻辑防潜动功能电压范围:-50%~40%时钟

误差:≤0.5秒/天电池使用时间:>10年掉电数据存贮时间

:>20年准确度等级:1.0级(2)电力载波技术参数:载波

中心频率:270KHz(或120KHz);载波通信带宽:30KHz(或

15KHz);载波通信速率:360bps(或500bps);载波通信距

离:500米(点对点通信距离);载波通信方式:直序列扩频

;载波中继深度:4级;抗干扰能力:采用数字载波通信技术

,抗干扰能力较强;功耗:待机时<1.0W,发送数据时<1.5W

。3、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项目通过查新,基于PRIME调制与

无线通讯的自适应切换双模载波技术在国内是首次应用,属

于国内领先水平。4、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项目的创新性

主要体现在:电能表载波采用以窄带OFDM(正交频分调制解

调)的PRIME技术调制载波通讯为主,以无线通讯为辅助的双

模通讯方式,并且该双模载波模块具有自适应功能,可根据现

场工作环境在通信过程能够相互切换,从而确保了载波通讯

的成功率,这在电能表技术应用中是国内首次。(1)基于P

RIME调制与无线通讯的自适应切换双模载波三相智能电能表

/2252/ 基于PRIME调制与无线通讯的自适应切换双模载波三相智能电能表的研发

,载波通讯模块采用窄带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的

PRIME技术,该传输频带利用率适应高速率传输,具有很强的

抗信道衰落能力和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并能很好地抑制码间

干扰,其传输速度较之前的普通窄带载波速度有很大的提高

。(2)项目同时还采用无线组网通信方式,使通信网络与用

电环境无关,网络内单一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引起其他节点正

常通信故障,网络稳定可靠。

/2253/ 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校验电流互感器的方法
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校验电流互感器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及采用该装

置校验电流互感器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电流互感器校验

方法由于设备庞大而耗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采用

便携式小体积的变频正弦波电流输出试验电源,并根据现场

电流互感器及其回路的寄生参数,实现了被测电流互感器准

确度的校验,从而避免了现有的测试方法中采用大功率调压

器、升流器及其回路补偿用的大容量电感和电容不足,达到

了省时省力的目的。

/2254/ 收容教育所管理信息系统
收容教育所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进一步规范收容教育工作,节约警力,提高效率,

提升被收容教育人员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收教工作

的改革和发展,切实发挥和保持全国一级收容教育所的优势

和领先地位,收教所与北京易通昊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合作开发了《收教所信息管理平台》,且目前已正式投入使

用。该系统利用多层架构MVC的设计模式,使用纯JAVA开发,

采用了B/S结构,且为了与市局“执法办案系统”相衔接,入

口留有数据接口,可以进行无缝对接。可以实现规范收容教

/2254/ 收容教育所管理信息系统

育工作,节约警力,提高效率,提升被收容教育人员数据采集

的质量和数量的作用。2012年5月,《收教所信息管理平台》

正式投入使用。在软件上线投入正常使用后,依托公安通讯

骨干网,实现了所内日常业务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和信息共

享,有效管理和及时交流了各岗位工作的情报资料,使各种管

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加强了对所内业务的

监督和考核,为更好的管理、教育被收教人员、更好的为收

教民警的所内日常工作提供了帮助,为各级领导的监督指导

工作提供了工具,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真正做到

了情报信息主导监管警务工作。

/2255/ 和谐号大功率机车用高可靠性传感器
和谐号大功率机车用高可靠性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机电一体化领域,旨在开展轨道交通领

域新型机车—和谐号机车的电量、压力和速度传感器的国产

化开发及产业化,以满足大量和谐号机车的采购需求,本项

目所包含的传感器有:11种电流传感器、4种电压传感器、

5种速度传感器和15种压力传感器。1.电流、电压传感器主

要通过对机车牵引变流系统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测量信

号送到机车电子控制系统作为反馈,通过控制装置调节牵引

电机电流大小,使电机按规定转速旋转,从而实现对机车的

/2255/ 和谐号大功率机车用高可靠性传感器

调速控制,另外,通过辅助变流系统转换各种电源为机车其

他控制系统供电;2.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总风缸、曲轴

箱、燃油系统、润滑油、冷却系统、空压机等系列管道风压

和油压;3.速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机车的牵引电机转速、

轮轴的转速,同时也可用于机车制动系统,如防滑、防倒溜

的检测和监控;随着机车的高速和重载化,和谐号机车运行

环境更加恶劣严酷,要求可靠运行无故障,对安装于机车上

的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上述

引进机车传感器国产化技术调研和分析,2008年全面开始国

产化开发,项目产品全部通过严酷的第三方试验考核并得到

用户的使用认可,到目前项目产品已累计销售收入1.81亿元

,创造利税4703.8万元。通过项目的国产化,三项发明专利

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振动式真空灌胶台、转入式线圈定位夹

具、磁调制式电压传感器原边线圈绕线机),提高产品质量

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并申报实用新型专利7项。项目产

品专门为和谐号大功率机车研发,采用冗余设计、通过整体

电路设计布置创新设计、对电路采取滤波设计技术、引入屏

蔽设计技术、利用有限源分析产品受力分布、开展电路热设

计分析计算、材料热设计分析技术、智能化信号调理、MEM

S技术、真空充油等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了产品抵抗浪涌

电压能力、安装强度和产品散热效果,使产品具有性能可靠

、使用寿命长,电磁兼容性和抗振动、冲击能力强。项目产

品的平均价格是进口产品的60%,大大降低了铁路交通的运

/2255/ 和谐号大功率机车用高可靠性传感器

行成本,并缩短了用户的采购周期,受到用户的好评。同时

替代了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了外汇。本单位内部新增就业

岗位60~70个。所需外协、外购件近200多种,涉及供应商

10余家,采购金额1800余万元。尤其是为配合本项目产品的

开发和批量生产,扶持宁波周边的塑料注塑企业和金属五金

加工企业,帮助其添置生产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协助改善

工厂管理,督促其提高管理水平,使其分别成长为拥有30余

名员工、600万年产值、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促进了地

区经济的发展。

/2256/ 一种高太赫兹波透过率和低红外光通过率的光学窗口
一种高太赫兹波透过率和低红外光通过率的光学窗口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太赫兹探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太赫

兹波透过率和低红外光通过率的光学窗口及其制备方法。该

光学窗口由顶层向下至底层包含四层结构,第一层为金属网

格结构,第二层为介质薄膜,第三层为窗口衬底,第四层为亚

波长抗反射结构,所述金属网格结构为周期性排列的金属方

块图形,所述亚波长抗反射结构为呈周期矩阵排列的四方柱

体浮雕结构。本发明光学窗口能够在赫兹波段的透过率高于

90%,并且背景红外波段辐射的通过率低于1%,广泛适用于各

/2256/ 一种高太赫兹波透过率和低红外光通过率的光学窗口

种太赫兹探测成像器件的光学窗口。

/2257/ 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监控预警领域的技术研发与试点应用
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监控预警领域的技术研发与试点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为落实国家和国网公司提出的“建立网络安全监测

预警体系”要求,适应未来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在面对大量未

知安全威胁时,亟需利用网络态势感知、大数据分析及预测

技术,大幅提高安全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及快速响应能力。本

项目立足于公司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能力建设需求,从网

络与信息安全监控分析框架、新一代安全监控防护体系、网

络与信息安全监测知识模型、基于场景的威胁检测预警分析

算法四个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攻关,研制形成了网

/2257/ 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监控预警领域的技术研发与试点应用

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平台(S6000),实现了大数据技

术在国网北京电力公司网络安全领域的落地应用。技术创新

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知识推理的安全告警本体描述

方法。2、构建了一种面向事前情景感知的APDR主动防御模

型和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框架。3、研制了面向流计算的复杂

事件实时告警关联分析引擎。4、提出了一种面向宽时域的

内网用户行为自学习和异常检测方法。5、提出了一种类图

像识别的网络流量协议辨识方法。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在国网

系统内率先引入S6000平台,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总部、27个省

公司、物资公司、客服中心、电商公司等直属单位也已部署

应用。依托S6000平台国网北京信通公司开展安全运营工作

,在一带一路峰会保障、十九大保障、中非合作论坛等重大

政治保障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来自互

联网的攻击行为,处置了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恶意病毒攻

击、电子邮件攻击、网络入侵等黑客攻击。并通过自动化智

能分析检测,提升了风险预警、研判与应对的工作效率,实现

安全资产全面监测、安全态势实时感知、安全威胁及时处置

。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在S6000平台试点与建设过程中积累了

大量宝贵经验,平台相关技术框架、告警模型、日志归一化

模型、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治理及监测理念等技术能够

有效指导电力行业建设自己的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具有优秀

的示范带动作用,可快速推广应用。

/2258/ 车辆液力变矩器传动轮的铸造生产技术
车辆液力变矩器传动轮的铸造生产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铁合金冶炼
技术详情

  该技术为原兵器工业部工艺科研成果,已成为我国

第三代主战坦克液力变矩器传动轮的正式生产工艺,可精确

满足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公差和流道表面粗糙度,实测

的传动效率达到87%(设计要求85%),主要技术有模具制造、

冶炼和铸造工艺等,具有工艺简单、投产快、效率高和质量

稳定等特点。转化到汽车等民用产品可实现扭矩的柔性传动

,使车辆启动平稳、乘坐舒适,并可以大大降低噪声和油耗

,是国际上许多高档轿车所采用的传动方式。效益分析在坦

/2258/ 车辆液力变矩器传动轮的铸造生产技术

克制造中,原外购单轮为9000元/件,用该技术生产成本为

800元/件(均不含机械加工),如用于汽车等生产,因生产批

量大,制造要求和难度较低,效益将更为显著。

/225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规模数据挖掘新算法研究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规模数据挖掘新算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利用统计学习理论和方法,对常用的数据挖

掘工具进行改进和提升;并继而采用该改进的数据挖掘算法

对大规模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对于视频数据进行目标

识别和跟踪,其结果可供多媒体环境下的使用者进行使用。

该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针对大

规模数据挖掘传统方法中的高时空复杂性,通过结合采用引

入核心集对样本信息进行聚集、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核心

集样本分布特征进行有效估计、根据核密度估计结果有针对

/225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规模数据挖掘新算法研究

性地缩减训练样本等一系列优化策略来改进、提升算法的性

能,从而获得在基本不牺牲预测精度的同时,明显减少计算复

杂度的良好效果。二、采用基于上述策略的数据挖掘算法,

对多媒体环境下的大规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该改进

的数据挖掘算法对大规模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对于视

频数据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其结果可供多媒体环境下的使

用者进行使用。通过本项目自行设计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可

以对大规模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研究领域提供新的可行途

径和解决办法,其成果有望适用于海量数据的文本、网页挖

掘,图像处理、目标跟踪等研究领域。

/2260/ 浙东引水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浙东引水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与背景:浙东引水工程是解决浙东萧绍宁

舟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大水利工程。是解决环杭州湾地

区水资源平衡、合理调配水资源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任务是引钱塘江水向浙东地区补充工业和农灌等一般用水

,保障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宁波

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和舟山群岛新区等重点地区用水,并兼

顾改善水环境。浙东引水工程由萧山枢纽、曹娥江大闸、曹

娥江至慈溪引水、曹娥江至宁波引水、舟山大陆引水等工程

/2260/ 浙东引水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组成,引水线路总长度294㎞,多年平均引水量8.9亿m3,是浙

江有史以来跨流域最多、跨区域最广和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

。为加强浙东引水工程统一引水调度和管理,协调水资源供

给平衡,改变水情人工观测上报的落后现状以能够更好地掌

握浙东引水沿线地区河网水质水量情况,实现浙东引水沿线

各工程联合调度运行,建设浙东引水水资源调度综合管理系

统势在必行。技术原理:通过对供水区流量、含氯度、水质

的监测和短期引水需求,自动进行引水条件分析和水量平衡

分析,生成水资源调度方案,并通过对引水沿线水量、水质等

多要素的实时数据监测,实时反馈修正调度方案。通过对流

量、闸门开度、泵组运行等数据进行分析,对流量数据结合

闸门开度和泵组运行状态进行校核和处理,针对未开闸门情

况下的流量数据进行零化处理,针对时间段内非零数据,利用

线性回归技术,拟合过程曲线函数,并计算引水量。针对水位

、雨量、水质、水量、工情、视频、闸门控制、三维全景图

等各监测要素、中长期配水计划管理和日常调度管理、应急

调度管理等数据,研究数据的融合集成技术,研发引水调度全

要素综合协同管理平台。性能指标:经过浙江省电子信息产

品检验所对本系统进行了第三方评测,评测结论显示,系统在

文档、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等五个方面,均达到

了《软件产品鉴定测试规范》的要求。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性:1、研究浙东引水水资源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要

素在线监测的水资源多目标日调度动态配置模型以及动态校

/2260/ 浙东引水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正方法;2、研究引水调度有效引水量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

基于关联分析和线性回归技术的数据整合计算方法,用来计

算引水量;3、研究工程运行综合管理平台,建立了浙东引水

水资源调度全要素综合协同管理系统。适用范围、应用情况

及存在问题:本项目研究了水资源调度模型、引水量的计算

方法以及建立了引水调度全要素综合协同管理平台,对于其

他引水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统一引水调度,能够起到很好

的参考与借鉴作用。项目成果能够推广应用于浙东引水工程

沿线的各个管理单位,以及各类需要进行水资源调度的引水

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数据缺失或获取困难,需要进

一步收集数据来源,对水资源调度模型进行进一步完善。

/2261/ 飞机观测资料质量评估方案
飞机观测资料质量评估方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全球飞机观测气象资料是资料同化和大气再分析的

关键输入,也是全球高空气候监测的重要参考数据。面向飞

机观测气象资料质量评估系统建设需求,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完成《飞机观测资料质量评估方案》的研制。《飞机观测资

料质量评估方案》包含了实时质量评估和定期质量评估两部

分,方案涉及的统计算法和评估参数参考了WMO技术规范及E

CMWF、NCEP等数值预报部门相关业务规定。方案详细阐述了

飞机观测气象资料的质量评估指标,以及飞机报黑名单生成

/2261/ 飞机观测资料质量评估方案

方法,基于该算法,可成功甄别出历史飞机报的系统性错误。

2016年10月,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后,应用于全球飞机观测定时

值基础数据集(V2.0)研制,已在CIMISS开发应用。基于该

方案研制的全球飞机观测黑名单已应用于全球大气再分析产

品制作。

/2262/ 超声波热量表
超声波热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概述、技术特点与主要性能指标:该超声波热

量表由流量传感器、Pt1000铂电阻配对温度传感器、积分仪

等部件组成。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进、出口管道内的流体温

度,流量传感器测量流经管道的水流量,由单片机系统构成

的积分器计算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主要性能指标:公称直

径DN15-DN50;环境等级A类;准确度2级;外壳防护等级IP

68。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适用于供热工程热计量。应用条

件:温度测量范围4-95℃、温差范围3-75K、工作压力≤1.6

/2262/ 超声波热量表

MPa。已应用情况:已在辽宁省绥中县文惠苑小区、绥中滨

海经济区贺家新村和孟家新村安装使用,效果良好。效益分

析:经济效益: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年

获利润总额3590万元,上缴税金981.85万元,实现净利润2

693万元,投资回收期3.89年。环境效益:随着全球范围内

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倡导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热量表的推广应用,有助于缓解

资源紧张状况,促进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改

善环境。社会效益:通过安装热计量表,按实际用热量收费

,可节约能源30%-40%,节约取暖费用,减轻用户的经济

负担。推广应用配套条件:《关于印发辽宁省推进供热计量

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建发(2007)55号、《关于在民用建

筑工程中推行供热计量系统的通知》辽建发(2009)18号、《

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建城(2010)14号

、《关于进一步深化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

量及节能改造的通知》财建(2011)12号。执行标准:《热量

表》CJ128-2007、《热能表》JJG225-2001、《户用计量仪

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188-2004。推广计划及措施:推

广计划:首先以辽宁省为主,辐射周边省市,进行布点和搭

建销售网络。推广措施: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产品推介会议

,扩大产品推广力度;通过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为用户提

供周到及时的服务。通过媒体报纸等方式宣传产品,扩大企

业知名度。

/2263/ 面向多体制多频共存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共形天线技术、标准和应用
面向多体制多频共存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共形天线技术、标准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移动通信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具有国际竞争

力主导产业之一。随着LTE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成熟和

应用,特别是基于智能手机和云的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通

信将再次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移动通信终端直接面向移动

通信系统的服务对象,是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顺利与否的决

定因素。终端天线是收发信息的基础,是决定终端性能和通

信体验的核心电子部件。然而,20年来形成的多体制多频率

“长期共存”(2G、3G、WiFi、LTE等)的现状,以及终端空

/2263/ 面向多体制多频共存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共形天线技术、标准和应用

间尺寸小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终端天线面临多方面的重大

技术挑战,成为近年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与传统的单频

天线相比,本项目应用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当今多模移动通信

共存发展的基础,是解决终端信号质量问题和小型化问题的

唯一途径。项目主要创新发明点如下:(1)多体制多频天

线馈电匹配网络技术(2)扁平超小尺寸多个任意既定谐振

频率天线技术(3)终端天线共形化置入狭小终端内部空间

前后空中辐射特性一致性技术。2004年以来,成果应用于信

息产业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珑、华为、中兴

、中国移动、TCL等公司,实现直接效益53余亿元。同时,项

目依据天线辐射限值制定了我国标准2项,完成3GPP等重要国

际标准5项。项目为我国终端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发挥了重要

作用;为我国终端产品进入包括欧美在内的国际市场赢得了

时间并提升了话语权;为中国移动TD网络建设节约了投资;为

整个TD网络的成熟发展做出了贡献;对Vodafone等国外运营

商和终端厂商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2264/ DN15-50远传式热能表检定装置的研究
DN15-50远传式热能表检定装置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居民采暖一般按住宅

面积而不是实际用热量计量收费,导致用户节能意识差,造成

严重的资源浪费。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已

经推行热量表分户计量收费,因此,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

工作方案》明确要求“要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实行供热分户

计量收费”。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国节约2.4亿吨标准煤

,建筑节能要完成1亿吨标准煤,占40%,而分户热计量是建筑

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分户计量收费能够增强

/2264/ DN15-50远传式热能表检定装置的研究

居民的节能意识,调动主观节能的自觉性,使居民作为消费者

在享受明明白白消费权利的同时,也履行了按规定缴费的义

务,实现了自由用热、自主缴费。实行供暖系统分户计量必

须配备一套热量表和温控阀,居民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供热,达

到提高供暖质量、节约供热能源、准确计量、合理收费的效

果。其中热量表是最关键的技术部件,主要由流量计(基表

)、积算仪、流量传感器、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分组成,用

法定的计量单位显示热量,将一对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通

过载热流体的上行管和下行管上,流量计安装在流体入口或

回流管上(流量计安装的位置不同,最终的测量结果也不同

),流量计发岀与流量成正比的脉冲信号,一对温度传感器给

出表示温度高低的模拟信号,而积算仪采集来自三路传感器

的信号,利用积算公式算出热交换系统获得的热量。由此可

见,热量表准确与否,成了分户计量的核心技术问题,决定了

供热企业和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热量表是否准确

需要有一整套流量计量、温度计计量、质量计量、数字显示

技术、温度传感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做支撑,因此,作为第三方

科技中介服务研发机构的山东博泰计量检测有限公司和行业

前沿的丹东贝特自动化工程仪表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研制了

智能化新型热能表检定装置,即DN15-50远传式热能表检定装

置。项目的研发成功必将大大的推动城市供热的分户计量工

作的开展,对合理使用能源、科学社会管理具有良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检定规程

/2264/ DN15-50远传式热能表检定装置的研究

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JJG686-2015《热水表检

定规程》、JJG162-2019《冷水水表检定规程》、JJG1029-

2007《涡街流量计检定规程》,开展对DN15~50远传式热能

表检定装置的研究,项目包括该装置对不同口径的热量表、

自来水表和流量计的量值传递工作,技术参数满足以下指标

:○检定口径:DN15~50○流量范围:0.3~40m3/h○装置扩展

不确定度:质量法:≤0.2%(k=2);标准表法:≤0.3%(k=2

)○电子秤精度:0.02%○标准电磁流量计精度:0.2%○介质温

度:≥55℃○流量稳定性:优于0.2%。

/2265/ 基于PLM的数字化集成及其平台构建技术
基于PLM的数字化集成及其平台构建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研究并应用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元模型构造技术

、基于XML的开放信息集成与动态过程联盟技术、分布式异

构产品数据模型的映射策略和自动转换技术、基于语义网络

的多维视图产品数据组织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

全产品生命周期(PLM)的数字化集成平台,总结提炼了一批

业务和行业构件,并将项目研究成果在多家企业中进行应用

推广。

/2266/ “互联网+”时代的智慧银行建设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智慧银行建设模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息差收窄,传统银行业盈利增速将下降,中国银

行业开始进入高成本时代。而互联网金融也改变了传统的金

融模式,国内外各种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也不断涌现,网络借

贷P2P、众筹等在国内呈爆发式增长。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

展让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压力。为此,本项目全面深入研究

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建设智慧银行,在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

前提下,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更好地服务客户。研究成果

具体如下:1.把智慧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明确新一代的智慧银

/2266/ “互联网+”时代的智慧银行建设模式

行应该具备传统银行的服务能力、面向互联网的金融及非金

融服务能力以及多种创新模式的服务能力。2.创造性的将商

业银行IT体系和互联网思维和建设方法相结合,没有照搬互

联网公司,也没有复制银行原有模式,重新缔造和当今时代相

匹配的智慧银行模式。3.对智慧银行模式进行了实践,在众

多领域实现突破。在传统银行服务能力方面,上海华瑞银行

仅用54天完成了核心系统的投产,创造了中国银行业史上最

快建立自主核心银行系统的记录。面向互联网金融及非金融

服务能力方面,华瑞银行建立两平台三核心,能够实现智慧银

行风险控制、精准营销、快速迭代的特点。在多种创新模式

服务能力方面,上海华瑞银行在社交网络、虚拟货币、社区

金融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

/2267/ 维语化终端与客户端软件系统
维语化终端与客户端软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电信运营商3G业务时代的到来,移动电话给社

会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21世纪伊始,全世界一共只有7亿部

移动电话;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50亿。这不仅仅是数字上

的迅猛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变革。移动电话

也已成为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基本沟通工具。现在手机不仅仅

只是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工具。对很多人而言,手机是他们的

通讯录、日程表、闹钟—他们的手机是多功能的,而人们的

生活也将越来越与手机密不可分。未来将是移动电话的,越

/2267/ 维语化终端与客户端软件系统

来越多的服务和应用将转移到手机上,如移动银行和移动转

账、手机钱包和位置服务等等。然而,国内国外手机厂商对

于维吾尔族语言的终端支持非常不到位,时至今日并没有针

对维吾尔族手机用户深度定制开发的维语手机,本次项目的

“维语化终端与客户端软件系统”是基于多年维语化技术开

发经验配合手机终端开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本项目

主要包括:维语多功能手机客户端平台:它是一个向维吾尔

族手机用户提供的功能集成软件客户端平台。主要功能包括

通过安装维语手机客户端软件,使手机支持维语短彩信收发

,同时在浏览器的文本处理模块中加入维文处理模块,使浏览

器实现了对维文网站的浏览。该客户端还包括,实现支持维

语与汉语互相转换的电子词典,手机报,通讯录备份及恢复等

辅助功能。维语化刷机包及服务:开发了一批维语刷机包,

通过抽取出操作系统核心文件,然后加入维文字库和维文支

持包、及维汉混排引擎,使操作系统核心支持对维文的显示

、混排、编辑、传输等。通过抽取出应用程序中文资源,然

后加入翻译后的维文资源,使应用程序维文化。项目自实施

以来获得了广大维吾尔族手机用户的一致好评。

/2268/ 一种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方法
一种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和方法,属于

信息安全领域。其特征在于它不仅能识别已知的网络攻击,

而且对未知、变种的攻击也同样有效;另外,由于它的自适应

性和动态性,使它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检测出正常行为

与非正常行为之间的转换。本发明可实时应对黑客攻击技术

的变化,能满足一些公司、企业、个人对网络安全的需求,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269/ 博创中小企业综合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博创中小企业综合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企业管理系统不单单是一个系统,更是管理理论和

管理经验的具体化、逻辑化,是管理行为的落地,因为企业管

理软件设计开发的过程,就是研究这个行业中最先进的管理

模式和流程甚至更多被多数企业证明了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律

,这些管理经验已经内涵在管理软件的思想、流程、报表内

容、统计分析项目、管理层级、信息决策中。所以,最有效

的企业管理软件是企业咨询顾问形式的企业管理软件。博创

中小企业综合管理软件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相关、准确、完

/2269/ 博创中小企业综合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整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软件。以模块划分

,分为企业文档管理、财务管理、车间管理、进销存管理、

资产管理、成本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等模块。本项目主要的功能为:1、研究通过数据库管理对

纷杂项目流程进行分类;2、研究通过内部网络将新闻传递以

及流程共享;3、构建面向企业业务流程的制度管理系统;4、

研究待办以及会议纪要等重要事情的提醒栏;5、研究后台对

数据信息的管理,如各类报表。本项目系统软件的研究方法

是由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外协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

、质检管理、设备管理、产品管理、统计报表、办公管理、

系统设置,11个模块进行研究,并且具有如下功能特点:1)按

照系统可行性进行模块的划分,完成整体的设计思路;2)完善

数据库设计(采用SQL数据库进行开发);3)主要采用MVC(

JSP+Servlet+Javabean)设计模式;4)Web标准实现站点推广

、站点展示、用户交流模块;5)JSP及CSS实现站点生成、站

点管理模块,提升用户体验;6)JQuery框架实现用户体验的进

一步提升;7)前后台各层间的整合与协调。本项目软件的核

心技术和创新点:1、采用JSP及CSS技术,实现站点生成、站

点管理模块,达到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2、系统的安全保护

从流程的创建到删除维护整个生命周期,并且能够达到不会

改变员工的正常操作模式;3、系统的安全策略有别于防火墙

、防水墙等“堵”的安全策略,并且能够与防火墙、防病毒

、防水墙等安全产品完全兼容使用;4、采用授权式流程、任

/2269/ 博创中小企业综合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务管理开发技术,能够实现指定到个人的进行任务、流程派

发查阅的功能。

/2270/ 基于智能两票动态授权的智能安全管控平台
基于智能两票动态授权的智能安全管控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

重大。电厂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人员进入工作现场督

查管理不到位,作业环境实时监管缺乏、作业不规范等一系

列因素所引起的,电厂的安全作业问题亟待需要解决。内蒙

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实施了两票管理系统,在生

产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两票管理

系统的顺利运行主要基于人员素质,对于无票作业现象仍无

法根治。而由于无票作业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样难以避免。在

/2270/ 基于智能两票动态授权的智能安全管控平台

此背景下,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内蒙古瑞特优

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基于智能两票动态授权的智

能安全管控平台。该项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

集成了智能两票系统的业务数据流,开发了一体化安全管控

平台,集成了SAP下发的两票信息、缺陷信息、人员信息、K

KS码信息、设备台帐信息、Unity3D的可视化展示内容、门

禁、视频监控硬件信息等全面信息于一体,实现了对现场作

业人员的动态授权、远程视频调用功能,以及出入生产区域

的行为管理与监控,可以有效避免无票作业现象的发生:实

现了实时展示生产现场的两票及缺陷情况,提升了企业的安

全管理水平。

/2271/ 强电场条件下传感器与电气设备集成技术
强电场条件下传感器与电气设备集成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围绕电力物联网应用面临的传感电气融合困难

、网络覆盖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利用较弱等问题,在感知层

方面,提出适合电力复杂电磁电气环境的传感电气集成方法

,研制智能间隔棒、智能终端(安全帽、眼镜等)及各类传

感器,提出适合输变电视频处理需求的、基于多视觉敏感特

征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制相应的算法及软件;在边

缘层方面,提出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标准信息模型与数据动态

压缩处理方法,研制汇聚控制器;在网络层方面,提出轻型可

/2271/ 强电场条件下传感器与电气设备集成技术

重构无线及载波无线融合通信思路,攻克智能路由切换技术

,实现通信接入低成本、广覆盖,研制专用通信芯片、终端及

系统;在应用层方面,提出多业务复用共享的综合数据应用方

法,研发电力物联网数据服务组件。最后基于上述成果,开展

电力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

/2272/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数据集中存储和虚拟化项目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数据集中存储和虚拟化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杨浦公安分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关键的

应用越来越多,重要系统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这些应用系统

大部分是单机运行,原来部署的服务器均为X86平台,数量超

过30台,而且各系统的数据分散存放,没有统一的保存、备份

和策略管理。同时,有些服务器硬件使用超过了5年,硬件故

障的风险日益增加,个别旧的系统和应用无法顺利完整的安

装和迁移到新的服务器上,势必存在隐患威胁。在这样的背

景下,就需要提出一个对现有的服务器和应用做一个整合的

/2272/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数据集中存储和虚拟化项目

解决方案,确保服务器资源的高利用率,提高系统应用的无中

断率水平,使之尽可能的提供安全、高效、连续的应用服务

。分局在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后,在公安网部署数据集中

存储和虚拟化平台。通过杨浦分局数据集中存储和虚拟化项

目的建设,实现了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提升系统应用的

连续性、提供高效先进的数据存储保护平台、形成成熟可扩

展的平台架构、实现灵活高效的部署调整及降低系统建设运

维成本等目标。此次项目采用VMWare+HDSHAM架构技术,属于

业界最成熟最顶尖的技术架构,并采用了云平台基础架构设

计理念,虚拟化平台采用较为成熟的VMWAREVSphere,基于VM

ware以上的功能和HDS高端存储平台,公安系统中相关的业务

系统完全可以运行在虚拟化环境中,尤其是业务连续性要求

较高,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业务系统可以放在虚拟化环境

中去。杨浦公安分局是上海市公安局中第一个采用HDSHAM集

中存储技术的分局,该技术的应用在上海公安行业属于领先

地位,此项目中的整体建设为上海市公安局各大分局信息化

的建设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其中杨浦分局公安网各个应用

系统实现集中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加快了杨浦分局信息化

建设进程,提高系统平台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连续性,值得公

安各业务总队及分县局借鉴并推广使用。

/2273/ 乐凯PVC卡用TV粘贴型磁条
乐凯PVC卡用TV粘贴型磁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乐凯PVC卡用TV粘贴型磁条是在PE

T膜一面涂有磁层和保护层,另一面涂有粘贴层的一种新型

磁条。采用热压工艺把磁条(连同PET膜)直接粘压在PVC卡

上制成磁卡,其技术原理为磁层是产品的基本涂层,赋予了

磁条信息记录功能;保护层是实现产品优良机械特性的关键

涂层,它具有不粘钢板、高光泽、高耐磨、保护磁层的多种

功能;粘贴层实现磁条在设定温度压力下与PVC卡(或PVC膜

)粘合的功能,这种磁条加工工艺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生产。

/2273/ 乐凯PVC卡用TV粘贴型磁条

推广应用前景:PVC卡用TV粘贴型磁条适应国内大部分磁卡

生产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在国内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在乐

凯产品上市以前全部需要进口,国内无该磁条产品生产厂家

。保定乐凯磁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的乐凯PVC卡用TV

粘贴型磁条物理特性、电磁特性和用户加工特性综合性能达

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良好性价比,产品经广

大用户使用后,得到了一致好评,充分满足国内各磁卡厂加

工工艺和设备。2006年乐凯PVC卡用TV粘贴型磁条规模生产

后,很快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今后几年的销量预计每年近5000万米。

/2274/ 移动视频传感装置
移动视频传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针对公路路况评价的问题,采用了机器视觉

传感、3G、GIS和GPS技术,研制了车载路面检测移动视频传

感装置,实现了路况移动视频监测与路面快速检测,提高了道

路巡检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2275/ 智能型转速流量、压力测量系列仪表
智能型转速流量、压力测量系列仪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产品介绍:该系列仪表中SFT型智能转差/转速测量

仪率先由该院自动化室于1989年11月研制成功,并取得专利

。该测量仪采用感应线圈法测量电机转速。传感器置于电机

外壳上,仪表直接显示转速,转差率,同步转速和电网频率

。特别适用潜水电汞,屏蔽电机等封闭式转动轴电机,空调

冰箱压缩机电机的转速测量。测量精度±0.1%。并于

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近年来在上述基础上又相继开发了S

FT-A型智能转速流量测量仪,P-H型能压力扬程测量仪。该

/2275/ 智能型转速流量、压力测量系列仪表

系列仪表与常规仪表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响应快,精度高

,数显直观,一表多用并可连接计算机特点。主要性能指标

:测量范围:转差率的测量范围S=0-15%;转速的测量范围

N=(1-S)×N_0,同步转速测量范围N_0=F_0×60/P

,式中:P-极对数,F_0-电网频率。显示范围:0-9999四位

浮点BCD码显示;测量精度:转速率:±0.1%;转速&

#177;0.1%;流量:±0.1%;压力±0.1%。

/2276/ 新型量子吸蓝光护眼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新型量子吸蓝光护眼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作出重要指示,要

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

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

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

近视防控工作,经国务院同意,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

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

电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

/2276/ 新型量子吸蓝光护眼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施方案》,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带入课堂。经研

究表明,青少年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

近视状态。玩20分钟手机对眼睛的伤害,相当于看80分钟的

投影、47分钟的液晶电视!而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给

眼睛带来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各种显示器中的高能短波蓝光。

蓝光的危害:l导致结构损伤l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

缩甚至死亡l导致黄斑病变和白内障l导致视觉疲劳l聚焦点

偏移导致眼球长期紧张l引发眩光l导致节律紊乱l抑制褪黑

素分泌影响睡眠

/2277/ 健全完善区域和部门警务协作联动机制研究
健全完善区域和部门警务协作联动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对我国警务合作的发展历程和现存问题进行全

面梳理,找出突破各种障碍的路径和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建

立以公安部为主导的,以现有警务协作框架为依托,各区域、

各层级公安机关、警种、政府其他部门、非政府组织共同参

与的多中心、网络状、多层面的协调互动警务协作网络体系

。为新时期公安机关的警务工作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278/ 政策分析及查询系统V1.0
政策分析及查询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项政

策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政策情

况,扩大了政策信息的传播渠道,加强了政策信息的交流;同

时系统使用灵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适用于各项政策信息

的查询,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

、基础管理系统登录页面,依次输入用户帐号和密码信息,之

后点击登录即可成功进入系统。用户可勾选自动登录,方便

下次登录操作。基础管理主要是对系统中的用户和各项参数

/2278/ 政策分析及查询系统V1.0

进行设置管理操作。用户管理页面,可查看用户名称、真实

姓名和性别等信息;并进行增加、删除等操作。2、项目管理

用户可在项目综合查询中对已申报的科技项目信息进行查看

。选中项目,点击查看,可以查看项目的详细情况。可根据需

要对项目进行封存,选择所选项目点击封存,被封存的项目不

允许再推荐及修改。3、区域分析区域分析是对技术领域内

不同区域的保护侧重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其竞争状态和分布

状况。,选择分析条件,主要包括区域趋势分析、区域构成分

析、区域IPC构成和区域申请人构成。系统中各项分析操作

类似。4、政策查询当用户需要对政策信息进行查询时,系统

显示页面,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条件进行查询,也可直

接输入关键字进行查询操作。条件查询中可选择所属行业、

区域、投资金额以及政策体系等各项详细条件。如当用户在

政策体系中选择人才建设,点击提交查询即可查看相应的查

询结果,查询结果显示页面,可查看各项人才建设信息。③技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点击增加,用户即可对所需要添加的

用户姓名、密码等信息进行录入,完成后点击保存,系统显示

的提示信息,则添加用户成功。系统设置中主要包括网络环

境配置、数据源配置和下载配置三部分。网络环境配置页面

,输入地址、端口等信息,完成后点击设置。如果设置正确,

系统会提示连接成功。数据源设置中用户需要选择数据源,

点击设置,系统提示设置数据源成功。下载配置页面,用户可

根据需要设置并发任务数和连接超时的时间,点击设置,系统

/2278/ 政策分析及查询系统V1.0

提示设置成功。2)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多个项目,并导出所

选项目的申报书。选择项目,点击导出申报书即可,也可导出

推荐项目信息表。3)选择区域构成分析,点击下一步,进入以

下页面,勾选具体的区域或全选。点击下一步,即可查看相应

的分析结果。4)任意选择人才建设的信息标题,点击查看详

细,即可查看该条信息的内容详情。政策文件中主要包含了

各种产业发展的通知。选择需要查看的通知标题进行点击,

即可查看该条通知的详细内容。当通知内容中包含相关附件

时,用户可直接点击下载附件,进入以下页面选择附件的存储

位置,确定之后直接点击下载即可。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可以根据其独有的分析管理模式,整合所需的

信息资源,过程中的高效快捷,利于对政策的传播。在整个研

发使用过程中,证明是完全能够实施的方案。并且具有极大

的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现已完

成开发。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经多次长期实际使用,用户

反映效果良好,目前没有发现存在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暂无

/2279/ FCR型预付费控制器
FCR型预付费控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在预付费工商业燃气计量控制仪表领域,率

先采用GPRS或NB-IoT无线远传方式实现远程充值功能,代替

传统的IC卡充值;利用自主开发配套的加密方案对无线远传

通信过程中数据帧进行加解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采用阶梯

调价与远程调价,满足燃气计量管理需要;内嵌低功耗GPRS或

NB-IoT无线模块,实现物联网功能。所测指标符合JB/T2274

-2014《流量显示仪表》和Q/TX43-2018《FCR型预付费控制

器》产品技术的要求,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

/2280/ 物联制造执行过程的主动感知与动态优化方法研究
物联制造执行过程的主动感知与动态优化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物联网被美国商业周刊和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分别列

为21世纪最有影响的21项技术和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

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

业第三次浪潮。随着物联网概念在制造领域的渗透,制造企

业的研制过程已由传统的“黑箱”模式向“三维空间加时间

的多维度、透明化泛在感知”模式发展,这种以信息感知技

术为驱动的制造系统—物联制造系统,有力地推动着制造系

统向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但是,如

/2280/ 物联制造执行过程的主动感知与动态优化方法研究

何结合物联制造的优势特征研究具有制造过程感知方法和具

有快速、高效的优化模型的车间管理方法是目前学术界和制

造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迫切需求。基于上述分析和考虑,

本课题以研究“物联制造执行过程的主动感知与动态优化方

法”为突破口,以“物物互联,感知制造”为导向,聚焦物联

制造执行过程的主动感知与动态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

与其相关的共性方法、优化模型和算法的研究。这正是本课

题提出的初衷与动机。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具有感知

交互能力的智能制造设备建模;制造过程信息主动感知与增

值机理;多源信息驱动的制造过程动态优化方法;原型系统开

发及理论驱动应用的案例研究。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研究,较

好地完成了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制造过程主动感知与动态优化方

法的体系构架;设计了一种具有感知交互能力的智能制造设

备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多源制造信息增值机制与运算模型

;提出了一种实时多源制造信息驱动的生产过程动态优化策

略与方法。本课题在理论、方法方面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对于

物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等提供

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上的借鉴价值,为制造企业更有效地

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为制造系统从现有数

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发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2281/ 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规模商用示范工程
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规模商用示范工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随着网络规模的膨胀和网络应用需求的增长,以IP

v4协议为基础的第一代互联网面临地址空间匮乏、移动性支

持有限、网络安全漏洞多等诸多挑战。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持

续放大,新型网络应用、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长,上海电信开

展了商用IPv6网络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现网部署工作,

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1.创新推出支持多模自适应IPv6的家

庭网关产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实质性演进:在业界率先

制定支持IPv4/v6双栈、DS-Lite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网关

/2281/ 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规模商用示范工程

规范并推出产品,实现了现网规模部署,承载了基于IPv6的上

网业务,有效推动电信网络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2.率先制

定了基于TR069的IPv6管理模型,实现IPv6的远程管理:在业

界率先制定支持针对各种业务模式的IPv6参数模型,提供了

对IPv6业务的远程操控手段,ITMS开发实现了对IPv6业务的

远程管理能力。3.全面设计实现了IPv6业务部署方案及开通

的流程,实现IPv6业务的规模部署:在业界领先制定了覆盖

设备功能验证、现网设备升级、后台数据扩充及同步、现网

IPv6业务开通等方面的完整技术方案及流程,并在现网得到

实际实施。4.实际部署了基于DS-Lite的过渡技术,尝试了网

络向IPv6单栈的主动迁移:在网络中部署了DS-Lite过渡技

术,同时研发了在DS-Lite过渡场景中的认证、地址溯源等关

键技术,验证了网络主动向IPv6迁移的技术,能够实现城域网

汇聚层和核心向IPv6的主动迁移。5.率先实现了WiFi网络、

移动3G网络的双栈升级,全面覆盖多种用户接入方式:率先

实现了基于双栈Portal的认证平台,可以支持IPv4/v6双栈W

iFi用户的接入认证及上网业务。同时,实现了3G移动网络的

双栈化,支持移动终端的双栈上网。6.创新提出了基于轻量

级IPv6的物联网应用模型,建立了未来基于IPv6的端到端物

联网通信模型:研发了基于轻量级IPv6的传感节点设备、物

联网关、应用软件平台。实现了基于IPv6互联网的应用与传

感硬件之间的直接访问,以及传感节点之间的跨IPv6互联网

的访问。经过该项目的实施,完成了IDC机房、4G网络设备、

/2281/ 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规模商用示范工程

IT和IP支撑系统、固网接入设备和城域网核心层等双栈改造

,产生专利12项和论文4篇,为上海市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示范

城市作出了突出贡献。

/2282/ 离散可积系统的怪波解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离散可积系统的怪波解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怪波(Roguewaves,RWs)是发生在海洋里的长期以

来有记录的一种自然现象。怪波又叫畸形波(Freakwave)

,是一种在海洋表面出现的高度很大的波(现更多的称为怪

波或怪潮)。离散可积系统与怪波理论的交叉,将给可积系

统的研究带来新的结果。在离散可积系统的怪波解与产生机

制方面有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1)如何建立离散可积系

统的达布变换;2)如何研究离散可积系统的怪波解与生成机

制。按照项目合同规定,项目组人员完成了项目相关研究内

/2282/ 离散可积系统的怪波解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容,对研究内容1)通过达布变换给出非线性自对偶的网络方

程的退化解,并讨论了方程的动力学行为;2)导数非线性薛定

谔方程的光滑positon解,及其动力学行为变化;3)(2+1)维

的扩展Kadomtsev-Petviashvili方程的精确解的弹性碰撞;

4)给出了空间离散Hirota方程的退化解。进行了研究。本项

目共发表高级别SCI源刊研究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

。圆满完成了技术经济指标。

/2283/ 不稳定化学物质燃爆危险性〖JZ〗计算机预评价程序研究
不稳定化学物质燃爆危险性〖JZ〗计算机预评价程序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2284/ 大连城市一卡通系统
大连城市一卡通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自从2001年7月15日,大连公交一卡通系统正式开通

以来,平稳运行了六年有余。随着系统发卡量的增加,行业应

用也在不断增加。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和系统扩

展需要,于2004年5月,大连明珠公用卡股份有限公司与大连

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大连城市一卡通系统的开

发、研制工作,经过近2年时间的研发,于2005年12月22日系

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在性能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完全能

够满足系统未来5年的发展需要,即发卡量可达到300万张,每

/2284/ 大连城市一卡通系统

日处理消费数据量为300万笔;在扩展性方面也做了很大改进

,能够轻易地扩展到除公交以外的其他行业,并已经扩展到了

城市快轨、“蓝灯”出租车、电影院、药房等多个行业,可

以说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卡通系统。在此基础上

主要研究内容是:1、系统兼容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读写

方式,能读写TYPEA类的CPU卡和M1卡。2、明珠卡的密钥系统

选用建设部的“密钥管理系统”。3、使用两台联想服务器

构成的双节点集群系统。近年来国内的公交IC卡系统纷纷具

有了城市应用的特点,因为公交IC卡发卡量巨大的天然优势

,使得它的应用已经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行业,比如地铁、轮渡

、出租车、药房、电影院、公园收费、超市购物等等,同时

出现了异地结算的应用模式,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分别

形成了以上海和深圳为主体的城市间IC卡消费结算,在国家

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下,作为东北率先使用公交IC卡的城市

大连、沈阳、鞍山等地的异地消费结算也是大势所趋。该项

目能够结合市场要求,在IC卡应用技术上有独特创新,拓展了

城市IC卡应用领域,一卡多用降低了各应用领域IC卡收费成

本。在系统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电子技术、IC卡技术、MIS技

术、互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并成功开发整合了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相关产品。该项目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

进水平。项目实施能够迅速形成产业,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2285/ 复摇车厢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
复摇车厢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生丝复摇车厢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

目是我公司针对生丝复摇时温湿度控制不好而造成丝片回潮

率不稳定,切断次数增多,影响生丝等级的问题而设计研发的

复摇车厢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其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一

是车间加湿设备的提升改造研究,主要研究的是通过车间加

湿设备的提升改造,稳定车间湿度,减少复摇时的切断次数,

提高生丝品质。公司原来是采用在设备边的地面上挖条沟,

进水后用鼓风机吹起潮湿空气进行加湿。此原始的加湿方法

/2285/ 复摇车厢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

存在加湿速度慢,效率低,还会把复摇车厢里的丝条吹移等诸

多弊端。生丝切断指标一直难于提升。公司根据实际情况,

创新改造了车间加湿设备。在车间安装了若干水空调和喷雾

装置。取得了加湿效果好,速度快,不存在吹移丝条的效果。

稳定提升了生丝的切断指标。二是车厢通风和补湿技术的研

究,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控制车厢的温湿度,提高生丝品质。公

司原来是凭温湿度计的测量,根据车厢的温湿度要求,打开或

关闭车厢盖板来实现。但想达到标准很困难,且人工调整速

度慢、误差大。公司创新性在复摇机车厢的中上方空间加装

了带有气孔的方管,并在方管出口处安装了换气扇,通过控制

换气扇的开关来实现空气流通,保证温度调整的准确性。气

候较干燥时,可通过控制电路同时开启换气扇和车间水空调

和喷雾器,这样既控制了车厢温度又控制了车间湿度,相应也

保证了车厢湿度。外界温度高,相对湿度也高时,切断水空调

和喷雾器电路,换气扇正常工作控制了车厢温度,又排出了水

汽,控制了温湿度的平衡。实践表明,生丝切断次数明显减少

,比原来减少3~4次。三是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有了通风和

补湿的机械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电路也是一个关键,其工作好

坏直接影响温湿度的控制。公司创新设计了在车厢内安装温

度继电器和外部控制系统联动的自动控制系统。当车厢温度

高于设定值时,车厢温度继电器动作,从而带动外部控制系统

开启水空调和喷雾器加湿及换气扇降温。当温度低时则关闭

。这样往复动作即可实现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实现了控

/2285/ 复摇车厢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

制精准、品质提升、成本节约的目的复摇车厢温湿度自动控

制技术研发项目于2018年5月正式开始研发,并于2018年7月

完成样品认可,于2018年9月开始进行小批量生产,于2019年

1月进入批量生产,该复摇车厢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的研发成

功,对于生丝制备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显著提

升了生丝的综合性能。因此,该项目的研发与应用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

/2286/ 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研究
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研究》为江西财经大学2

005年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资助金额15

万元。该项目以集成化物流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应用协同

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考察物流系统的运行机理,特别是对集成

化物流系统的管理模式——协同管理,从定性分析和定量描

述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通过建立起用序参量表示的集成化物

流系统的协同管理模型,以求更好地揭示出影响集成化物流

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性因素和系统中各成员企业之间协同运

/2286/ 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研究

作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集成化物流系统的

协同管理框架体系的运行支撑体系提出对策。该项目目前为

在研项目。

/2287/ 三门峡烟农生产业绩评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
三门峡烟农生产业绩评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开发的系统软件主要分成两个大的系统平台—

市公司管理系统平台、各部门和烟站管理系统平台。通过两

大系统平台实现管理的电子化。1.三门峡烟叶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烟站版1.0:该版本质量管理体系软件为原始版本,集“

文件查看”、“质量文件上传”、“烟农管理”、“技术员

考核”、“参数设置”、“数据传递”六大模块为一体,借

此系统可以实现烟叶活动中的所有管理,但此系统的操作需

要一定的技能。2.三门峡烟叶质量管理体系软件烟站版2.0

/2287/ 三门峡烟农生产业绩评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

:该版本为质量管理体系软件的最新版本,分“烟农管理”

、“文件管理”、“数据传递”、“参数配置”四大功能模

块,较之原始版本在系统操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易用性且不失

所有功能,真正的为实现烟叶管理的一体化提供有力的保证

。3.三门峡烟叶质量管理体系软件市公司版1.0:市公司版

质量管理软件特别为市公司研发的,通过该软件可以有效的

对各下属公司、烟站进行管理如: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等。

4.三门峡烟叶质量管理体系软件领导查询系统1.0.0.060版

:领导查询系统特别为各级领导查询烟叶生产所有过程情况

而特别开发的,借助领导查询系统可以让领导随时随地对烟

叶生产情况进行查询,为领导决策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2288/ 煤矿安全监控中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煤矿安全监控中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开发一套煤矿物联网的监控设备

,主要实现煤矿瓦斯和排风量的检测,具有设备体积小,成本

低,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它有利于改善目前矿井

检测系统复杂且实施难度高的缺点,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

高煤矿环境安全。本项目提出的无线监控方法也可以适用于

环境保护、资源探测、食品安全检测等诸多领域,具有良好

的应用前景。

/2289/ 配电网故障自恢复多代理仿真平台V1.0
配电网故障自恢复多代理仿真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多代理技术因其自主性和智能性,在配电网故障检

测和故障恢复方面广泛应用。本软件对主动配电网故障自恢

复多代理系统进行了通信建模和仿真,模拟实际主动配电网

系统中代理间的通信,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主动配电网的故

障定位、隔离与供电恢复,验证了故障自恢复方案的可行性

,实现了故障自恢复多代理系统应用前的模拟验证,从而提高

了主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2290/ 若干信息安全模型描述研究
若干信息安全模型描述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深入研究已有的经典信息安全模型,如BLP模型

、Biba模型、信息流模型等,分析这些信息安全模型的优缺

点,通过引入新的概念,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信息安全的属性,

构造出了新的信息安全模型或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了新的描述

,形成一系列相关成果,介绍如下:1、为了描述RABC模型控

制下的信息流动情况,给出了一个基于角色的新的安全信息

流模型。文中,扩充了客体的概念,使用了RABC的基本原理;

利用客体拥有的角色集合来划分信息的安全类、两个客体的

/2290/ 若干信息安全模型描述研究

角色集合所具有的包涵关系来定义信息流策略。并给出了该

模型的简单应用。刘益和,刘嘉勇.一个基于角色的信息流模

型及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36(5)

:94-97.(EI04538760076)2、通过引入加密算法强度函数

的概念,利用BLP模型的不读上,不写下思想,对加密解密过程

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给出了一个使得信息系统总是安全的

加密条件,既给出了一个加密解密是安全的新描述。刘益和

.加密解密过程的一种新的安全描述[J].计算机应用,2004,

24(11):28-29.3、通过引入数字签名过程的判断函数等

新概念,利用Biba模型思想,对一般的数字签名方案形式化描

述和验证,该模型具有完整性。刘益和.数字签名过程的一个

形式描述和验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

5,33(2):26-28..4、为了准确描述从1E子网流入非1E级

子网的核电站网络的信息流动,我们给出了一个基于核电站

网络安全的新的信息流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将子网密级和客

体密级相结合的二维密级函数的概念,利用该函数值来划分

安全类,用两个客体的函数值定义信息流策略。刘益和.基于

核电站网络安全的信息流模型[J].核动力工程,2005,26(2

):102-104,120(EI05279197007).5、针对P2P环境中访

问控制问题,论文将信任机制、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及用

户兴趣结合进行研究。对此,论文引入了主体、客体的密级

、完整性等级、兴趣值和信誉等级等概念。根据用户对资源

感兴趣的程度并利用已有的访问控制策略思想,定义了新的

/2290/ 若干信息安全模型描述研究

基于兴趣分类、信任和安全等级的P2P访问控制策略。刘益

和.基于兴趣分类、信任和安全等级的P2P访问控制[J].北京

工业大学学报,2010,36(5):674-678.(EI201025130307

99)6、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忽略了主体安全性,无法解决动

态网格,以及多个安全策略共存的特点等问题。通过扩展普

通网络环境的主体概念,定义了对象,安全服务,粒度控制,主

客体分解的概念和组织分类。利用RBAC模型和BLP模型的基

本原理,定义了一些基于网格环境的新的访问控制安全策略

。YiheLIU(刘益和).ResearchonAccessControlBasedGri

dEnvironment[J].JournalofComputationalInformationSy

stems,2010,6(13):4503-4512(EI20110313601298)7、

为了充分描述网格环境下的信息流动情况,论文扩展了一般

网络环境下的主体、客体,利用客体的组织密级、密级、完

整性等级来划分安全类,定义信息流策略,给出了一个基于网

格环境的安全信息流模型。刘益和.一个基于网格环境的安

全信息流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1,38(6):157-160,19

9.8、根据我校信息化应用系统中角色管理中实际应用问题

--二维角色管理的实现,从保障信息安全的角度,给出了一个

基于二维角色管理的安全模型。YiheLiu.ASecurityModelB

asedOnTwo-dimensionalRoleManagement[]].JournalofInf

ormation&ComputationalScience,2011,8(16):3257-3

265(EI20115214650045)9、信息安全信息是指信息的机密

/2290/ 若干信息安全模型描述研究

性等安全属性、信誉等级和可用性的结合,但怎样有机地结

合?论文提出了一组新的机密性与信任机制结合的读写规则

,并对该组读写规则进行了讨论。Yiheliu(刘益和)..Rea

d-WriteRulePropertyResearchoftheCombinedFunctionabo

uttheConfidentialityandReputationGrade[J],Journalof

CommunicationandComputer(美国)2012,9:1021-1024.1

0、针对实际管理问题,阐述了一个对象的组织安全分类和安

全分类与角色设置之间的关系,用于对信息流的安全性进行

分类并定义策略,对象的安全分类是根据角色集的相关信息

来划分的。最后基于提出了网格环境的新的安全信息流模型

。YiheLiu,ShuangZhang,YupingQin.Arole-basedsecurity

informationflowmodelingridenvironment[J].COMPUTERMO

DELLING&NEWTECHNOLOGIES201418(11)578-583(EI:20

150500477783)。

/2291/ 山大电力智能变电站故障录波软件V1.0
山大电力智能变电站故障录波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智能电网建设是各国电力行业的热点,我国提

出了建设“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

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先进可靠、高度集成的设备,通过网络

化通信、标准化信息平台,实现电网运行数据全面采集、自

动运行控制、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功能,达到提高变

电站运行可靠性、减少人工干预、支撑电网实时控制和智能

调节、优化资源利用、电源灵活接入等目标的变电站。智能

/2291/ 山大电力智能变电站故障录波软件V1.0

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遵

循IEC61850标准,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

享和互操作。智能变电站以网络连接取代传统电缆连接,网

络报文成为电压、电流以及开关、保护等的动作信息的主要

载体,是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基础。智能变电站的网络报文数

据有两大特点:一是实时性要求高,每250us就有一组采样值

报文发出,因此要求站内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实时响应特性;二

是数据量大,如安装24个MU的变电站每天的数据量就可达1.

9TB,这对于负责记录和监视报文数据的装置来说是一个巨大

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迫切要求推出新型的面向智能变电

站的微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不但能记录、分析电压电

流等电气量,而且能完整的记录、分析整个智能变电站各智

能单元之间的通信报文,为事故分析提供可靠依据。目前的

智能变电站已有微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普遍存在硬件设

计集成度不高、网络接口处理能力弱、存储容量小、数据存

储速度慢、显示不直观、检索能力差、报文数据无法与录波

数据统一分析等缺陷,严重制约了微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

置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WDGL智能变电站微机电力故障录波

监测装置采用基于64位MIPS64架构的多核多线程网络处理器

,集成网络硬件加速、硬件压缩解压缩、高速消息分发处理

等机制,同时支持8个千兆网口;结构紧凑、易于扩展、充分

保证装置具有强大的数据吞吐及处理能力。实现了高性能、

高可靠性、低功耗、免风扇的整机一体化工业级设计,同时

/2291/ 山大电力智能变电站故障录波软件V1.0

实现故障录波与报文分析记录功能。WDGL智能变电站微机电

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全面贯彻了全国电力行业标准《变电站

通信网络和系统》(DL/T860)、《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

通用技术条件》(DL/T553-2013),和《微机型发电机变压

器组动态记录装置技术条件》(DL/T873-2004),《智能变

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技术条件》(Q/GDW715-2012

)、《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检测规范》(Q

/GDW733-2012)、并结合电力系统用户的最新需求发展,自

主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微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和以往产品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技术特

点。我们对WDGL智能变电站微机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的成

功研制,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是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

,必然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2292/ 基于大型企业集团异构系统的信息分类及代码在线管理系统
基于大型企业集团异构系统的信息分类及代码在线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面向经济决策、经营管理、生产组织、过程

控制等异构信息系统,以信息分类及代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

在线管理为目标,集成多种先进信息技术,实现了编码流程管

理、编码规则管理、代码数据管理、接口管理及系统维护等

功能,为大型企业集团各种异构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管控

一体化,提供了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课题的技术创新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主研发的代码同步引擎技术,实现

了异构系统间代码数据的同步,使不同代码数据在同步过程

/2292/ 基于大型企业集团异构系统的信息分类及代码在线管理系统

中自动匹配到相应系统的对应结构体中;2.自主研发的页面

所需加载技术、反推重构应用视图技术,提高了大数据量下

的数据挖掘及展示性能;3.集成了数据库直联(DBLink)、

MB、SOA、RESTful、规则引擎、解耦的双向接口等技术,开

发了一种基于异构系统的信息分类及代码通用接口平台,实

现了无缝集成。该项目已在攀钢集团成功应用,实现了供应

商、物料、会计科目、人员代码等213类代码在线管理,发布

代码160万余条,已有10余个业务系统的代码数据在线,解决

了大型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由于代码规则和代码数据不一致而

导致的系统和业务无法集成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应用推广前景。该项目

研究成果2011年1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

软件著作权,2012年4月该研究成果经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

究所查新鉴定为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报道,2012年5月经四川省

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为“该项目技术先进,创新性突出,达到

了国内领先水平”。

/2293/ 面向三网融合新型数字家庭的智能终端设备研发及其产业化
面向三网融合新型数字家庭的智能终端设备研发及其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2010年长虹公司级重大项目任务书《

面向三网融合新型数字家庭的智能终端设备研发及其产业化

项目》,项目编号D10/051-00002。该项目系企业自选研究

内容。该项目于2011年被四川省经信委确定为四川省级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资金支持项目,并提供1亿元人民币项

目研发资金支持。2、课题背景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

终端已成为长虹取得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该项目的实施将

是长虹战略升级的重要举措。未来几年长虹将围绕"智

/2293/ 面向三网融合新型数字家庭的智能终端设备研发及其产业化

能终端"和"云服务平台"全面打造长虹智能

生态系统,实现smarttv、smartphone、smarttab、smartb

ox等多种品类产品,全面进军智能领域,加速智能终端战略

拓展,全面打造个人、家庭、办公的智能信息系统。3、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采用双模方案,即ATV(模拟电视)+SMA

RTTV方案,ATV、显示管理、资源管理由ATV模块完成;DTV

、媒体播放、网络、交互等功能由Smart模块完成,以&quo

t;主桌面+应用"的模式实现智能功能,以"应用

+扩展库"或"应用+Service"的方式实现Sm

artTV模块定制功能。采用该项目技术的智能电视产品:1)

、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2)、支持高清3D解码与显示、

2D/3D相互转换、FP格式3D自动识别;3)、安装长虹深度定

制的基于android智能软件平台操作系统-Android版本:4.

0以上;4)、支持DVB-C数字广播解调与解码功能,支持CI/

CA大小卡解密功能;5)、支持语音识别功能,在标准测试环

境下,语音识别率大于93%;6)、具备强大的视频解码能力

;7)、符合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的规定;8)、其他性能指标。

4、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1)、国内首家推出语音自适应识

别技术2)、该项目在国内智能电视行业首次提出并实现虚拟

外设与设备自动协同技术3)、家电行业首家实现3D人体感知

与建模技术4)、家电行业中首家推出基于上下文的智能感知

和推荐技术5)、国内唯一支持大小卡兼容5、技术的成熟程

度公司打造嵌入式软件、IC设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四大

/2293/ 面向三网融合新型数字家庭的智能终端设备研发及其产业化

核心技术能力,建立起嵌入式系统、内容服务技术、新型显

示技术、智能控制与节能环保、创新设计、工程技术六大技

术平台,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6、应用情况该项目中

的所有关键技术已经在A2000、A3000、A4000、A5000、A60

00、A7000、A9000、B6000、B5000、B4500、B4000、B3100

等10多系列30多款智能电视上推广应用。

/2294/ XK-Ⅰ型电话防盗用防窃听保护器
XK-Ⅰ型电话防盗用防窃听保护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成果用于从保护器到电信局程控总机之间的任何

地方;只要并接上电话机,保护器红灯显示即表示有人盗号,

同时可自动禁止使用该电话线路以达到防盗用之目的.如用

户通话时,红灯显示灯亮以示有人窃听,该线路即自动禁止通

话,以达到防窃听.用于市话网用户电话防盗用与除窃听装置

.

/2295/ 易通国际学校管理系统
易通国际学校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易通国际学校管理系统是易通公司在二十多年的国

际学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长达五十年的的软件设计和

开发经验研发而成。易通国际学校管理系统集国际化的学校

管理理念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一体。它将开创国际学校管

理的新模式。易通国际学校管理系统主要处理学校的学生入

学、档案、医疗、食堂和餐饮、班车和课外活动安排、学生

成绩和升学等信息的跟踪管理;学校的财务管理、工资、采

购及费用预算和核算;可进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库存管理

/2295/ 易通国际学校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假期管理和合同管理;学生信息可在校间

进行共享和网络在线查询;系统还可与第三方软件进行集成

,如ISS和SSS。用户可自定义参数来对系统进行配置,以满

足需求。国际学校管理系统将所有管理和操作集成为一体,

管理人员可直接通过局域网和英特网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操作

和了解相关信息。这将大大节约各种资源和提高管理工作效

率。

/2296/ TL-USB88 USB数模转换立体声耳机的研发
TL-USB88 USB数模转换立体声耳机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TL-USB88模数转换立体声耳机是一款高保系列的U

SB耳机。本项目技术的研发符合国家和行业发展的要求,符

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13年)第二部分

支持领域一、电子与信息领域(五)广播电视设备17、信息

设备资源共享关联应用技术与产品”的政策。目前市场上的

耳机产品大多数是模拟技术耳机,本公司研制的TL-USB88模

数转换立体声耳机将音效芯片集成在了耳机内部完成数模信

号转换,集成了USB和负向摆动低失真音频开关功能,无须外

/2296/ TL-USB88 USB数模转换立体声耳机的研发

部控制器件,可自动识别USB信号,避免使用系统启动时带来

的爆破音,采用的新技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代表了耳机的发

展方向,带动了行业的进步。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集成了多

项电声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6项专利。主要性

能指标为:技术性能单位指标频率范围K20-20灵敏度dB120

最大输出功率mW100传输延迟ns/m5.2总谐波失真%≤3头环夹

力N≤5传输速率Mbps25~400主要技术创新点(1)方法创新

该项目产品采用了负电压模拟开关,0V偏置音频开关放大器

,从而避免传统产品使用AC耦合电容在系统启动时带来的爆

破音,提高了音频信号质量。(2)技术创新采用USB和负向

摆动低失真音频开关,无须外部控制器件,可自动识别USB信

号,可以减少成本,扩大使用范围。(3)性能创新内置功率

关断保护功能提高产品可靠性。自主研发,获得六项专利序

号专利名称专利类型专利号进展情况专利范围1一种USB接口

耳机实用新型ZL201120484815.3已授权中国2一种折叠式耳

机实用新型ZL201120484814.9已授权中国3一种多功能耳机

实用新型ZL201120481410.4已授权中国4耳机(一)外观设

计ZL201230114630.3已授权中国5耳机(二)外观设计ZL20

1230114604.0已授权中国6耳机(三)外观设计ZL20123000

97039.1已授权中国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该项目产品成本低和

现有产品相比更加具有竞争力。2010年1月开始进行该产品

的批量生产,生产5万付投入市场后,受到用户普遍欢迎,同时

对存在的不足予以修改,2011年建立生产线,生产10万付,20

/2296/ TL-USB88 USB数模转换立体声耳机的研发

12年生产30万付,累计新增利润687.6万元,提供税收23万元

,解决了30名就业人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97/ VOS信息传输系统
VOS信息传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根据国外某国用户对防空通信系统的通信要求,通

过分布在各地站点(VOP)观察目标,并实时或近实时的通过

HF网络自动上报给中心,实现对相关区域的有效监控。同时

中心(VOC)支持向站点(VOP)下行单播/广播数据,从而支

撑情报下发和网络管理与控制。VOP远端站通过短波收发电

台主要用于向VOC中心站发送传感器探测信息,并接收来自中

心站的指挥、控制信息;VOC中心站通过短波接收机,完成对

10个VOP远端站的情报、状态、控制等信息的接收,同时通过

/2297/ VOS信息传输系统

短波发射机完成VOC对10个VOP远端站态势、指挥、控制等信

息的发送。该项目的目的主要是利用短波电台的自适应选频

、组网功能,建立短波中心站和子站的全天候实时语音、数

据通信。短波中心站采用异频全双工通信模式,子站采用短

波收发信机。该项目的研制对于短波星型网络的构建及频率

的快速选择具有重大意义。

/2298/ 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教学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教学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分布式教学监控管理系统在硬件上是由一台教师机

和多台学生机构成,实现教与学的交互,利用计算机借助于

通信网络对传统的教学环节的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该系统

具体的功能模块包括控制信号通道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授

课演示模块和教学管理模块。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对学生机

可进行监控,掌握学习情况,同时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同教师

进行学习交流。应用对等(P2P)体系结构及一组开放的标

准、协议建立教师机与学生机的通信协议,达到点对点、点

/2298/ 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教学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对多点的通信,从而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教学监控系统将

数字化视频图像记录与多画面图像显示功能结合在一起,为

在不同时间、空间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协同的网络教学,同时

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能够对

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学生能够根据个人需求自

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分

布式的协作学习,给学习提供了更多更新的知识,有利于学

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传统教学环节改革的一

种尝试。

/2299/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2MIMO手机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2MIMO手机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模理论的2MIMO手机天

线及其设计方法。其所设计的天线,包括地板(1)、第一馈

电结构(5)、第二馈电结构(6)、介质基板(9)、第一

馈电端口(10)和第二馈电端口(11),地板印制在介质基

板上表面;地板包括矩形金属覆铜板(2)和两个感性负载(

3,4),这两个感性负载分别与矩形金属覆铜板两个长边相连

,并利用第二感性负载(4)上的缝隙(7)实现高频匹配;第

一馈电结构位于地板长边的中间部分,且与第一馈电端口相

/2299/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2MIMO手机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连,并利用其上面的谐振电路(8)实现低频匹配;第二馈电

结构位于地板短边的边沿部分且与第二馈电端口相连。本发

明的天线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性能良好,可用于现代无线通

信系统。

/2300/ 基于结构学习和素描特性推理网络的SAR图像分割方法
基于结构学习和素描特性推理网络的SAR图像分割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学习和素描特性推理网

络的SAR图像分割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分割SAR图像不准

确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根据SAR图像的素描模型,提取

素描图;2.根据SAR图像的素描图,得到区域图,并将区域图映

射到SAR图像中,得到SAR图像的混合像素子空间、结构像素

子空间和匀质像素子空间;3.对混合像素子空间进行特征学

习;4.构造素描特性推理网络并对混合像素子空间进行分割

;5.对结构像素子空间和匀质像素子空间依次进行相应的分

/2300/ 基于结构学习和素描特性推理网络的SAR图像分割方法

割;6.合并各个像素空间的分割结果,得到最终分割结果。本

发明提高了SAR图像分割的准确性,可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

图像的目标检测与识别。

/2301/ 基于数字全息的微光学元件测量系统
基于数字全息的微光学元件测量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微光学元件(包括微透镜、微非球面镜、及其相应

阵列)广泛用于现代通讯、军事应用、空间技术、汽车行业

、环境监测、超精加工、信息处理、生物医学、材料及娱乐

消费等众多领域中,因此,针对微光学元件的制造与检测技术

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微光学元件及阵列的尺寸

很小,许多传统的用于常规光学元件检测的方法已经不适用

微光学元件的检测,因此课题在陕西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

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基于数字全息的微光学元件测量系统

/2301/ 基于数字全息的微光学元件测量系统

”的相关研究,并通过数字全息理论分析、全息像再现特点

以及数字全息测量软件的开发,成功研制了一套用于微光学

元件测量的数字全息测量实验装置,其中主的研究工作如下

:(1)数字全息理论分析及再现算法研究通过全息记录和

全息再现过程的分析,获得物光、参考光和全息像的物理表

达形式,从而进一步理论分析菲涅尔变换法、角谱法和卷积

法这三种数字全息重建算法,作为相位重建算法选择的依据

。(2)再现参数对再现像的影响分析从微光学元件显微成

像的角度出发,提高数字全息的成像分辨率和改善再现像质

量是研究的首要任务。课题从成像数值孔径、滤波频率、再

现距离以及物参夹角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再现参数对再现像的

影响。(3)数字全息总体测量方案设计及软件开发根据数

字全息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数字全息的微光学元件总体测

量方案,最终确定系统所选激光器为波长为632.8的光纤耦合

激光器,其测量视场为,所选用CCD相机的像素为1280×

960pixels,像元大小为4.65μm×4.65μm,实现了实验装

置的搭建与调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数字全息测量软件,并针

对宽度4.800μm、高度380nm的微结构进行数字全息测试的实

验验证。通过实验分析与软件测试,发现基于数字全息的微

光学元件测量实验装置可以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1)纵

向分辨率:5nm;(2)垂直测量范围:台阶测量不超过半个

波长;(3)横向分辨率:优于0.5μm;(4)视场范围:根据

样品选配显微物镜;(5)工作距离:根据样品选配显微物镜

/2301/ 基于数字全息的微光学元件测量系统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开展,发现课题研究过程中具有以

下两点创新:(1)通过国际合作,使数字全息重建算法得到

了优化,并自主开发了数字全息测量软件;(2)通过器件采

购及设计加工,基本上完成了原理型样机的开发,得到了初步

的实验结果。同时,课题组共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3件;发表

相关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5篇;获陕西省创

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培养本科生7名;初

步具备了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条件,并成功在相关企业试用。

数字全息主要用于微小物体的形貌检测、微形变分析以及生

物细胞形态测量等多个领域。它可以直接对物体进行实时观

测,略去了传统测量的扫描步骤,由于显微物镜的放大作用,

待测件的任意截面的像也会被放大一定的倍数,此时被观察

的视场更大,再现像的复振幅分布也更清晰。所以它比较适

用于对MEMS微器件的外部轮廓实时检测,精确度比较高。在

日常生活中必要时也会应用到医学上,比如检查和治疗人体

内部器官的病变时,这种技术就会体现出其独到的优势。在

现阶段,国内尚没有类似数字全息显微测试系统的产品;国外

仅瑞士LynceeTec公司的系列全息显微在售,由于瑞士所生产

的数字全息显微镜处于垄断地位,其最低配售价都超过150万

元,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难以接受,本项目的进一步产业化必

将改变这一现状。

/2302/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总体思路:以建设“数字矿山”为目标,建设一个

能实现企业信息采集、处理、共享和发布的集成化应用平台

,为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访问各种信息资源的入口,可以通

过这个入口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操作不同应用,实现

协同工作。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决策数据。实现对

办公自动化、公司财务整合、物资供应管理、仓储库存管理

、销售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设备管理规范化

、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生产工艺自动化、视频音频等进行

/2302/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控制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总体管理目标。为

企业设计满足全球市场化需求的整体应用框架,在实现企业

内部数据挖掘、流程信息化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系统的建设应以大型数据库为基础,以完整的电子商务平

台为中心,建立数据集成、信息共享、数据挖掘、决策分析

四个层次,通过集成接口实现系统的开放性。采用最新的系

统软件环境和技术,同时考虑各种平台之间的兼容性,可以

在应用基础层面上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和兼容性。结合本系统

并发用户数量大、业务数据集中处理,以及长期的投资收益

情况,系统整体采用多层应用体系结构。系统中使用了不同

多层技术的组合来完成所有的应用功能需求:1、客户端成

为真正的“零客户”:客户端机器不需要与数据库服务器直

接连接,不需要安装数据库连接程序,使得客户端应用在I

nternet上运行成为可能。2、系统的可扩展性增强:当发现

因系统的客户端增加导致业务处理的速度变慢时,可以再增

加一台中间层服务器挂接到原系统上就可以改善性能。3、

系统可维护性增强:由于采用三层结构,把业务逻辑放到中

间层服务器上,客户端变成了展示和编辑数据的外壳。那么

当业务发生变化时只需要修改中间层的程序即可,不需要重

新安装客户端的程序。4、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改善:我们

可以把提供敏感商业秘密数据服务的业务逻辑放到专门的中

间层服务器上进行特殊的管理,最终客户端没有直接的访问

数据库的手段,便于对数据库的保护。5、信息系统集成简单

/2302/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应用程序客户端只需将对数据库请求

提交给中间层即可。所有的逻辑运算以及与数据库系统的交

互是一对一地进行,特别是采用的J2EE架构本身就是一种非

常开放的体系,同时提供了许多开发的标准的技术来为系统

间应用的集成提供支持,为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便利性和广阔空间。6、应用系统操作统一、简单,

易于实施推广:可以跨越几乎所有的平台,任何平台上只要

安装一个浏览器,就可以访问中间服务器。使用中间服务器

连接数据库的产品,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原有数据库的内容,

开发者只需做服务器端的开发,而在客户端只需安装一个通

用的浏览器即可。技术方案:在功能内部按照从抽象到具体

的顺序进行多层功能封装,并结合独立开发模型,从而使业

务功能划分为数据层、信息层、对象层、功能层、组织层、

流程层等六个层次,并对每一个层次进行有效的流程时间控

制、数据权限控制、行为权限控制,对其协作模式、流转条

件、过程监控模式、信息表现方式、信息传递方式、信息合

并方式、流程自动启动、流程合并模式等进行综合设计。其

中:流程层:负责启动和控制业务流程的执行、监控和查询

统计。组织层:维护企业的组织机构、角色模型,管理和分

配人力资源。功能层:通过功能对象和界面展现完成各项具

体的工作任务。对象层:各功能对象彼此自治,又相互协作

,处理业务逻辑。信息层:负责数据的展现、修改判定,报

/2302/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表生成,一般性的统计分析等。数据层:负责与数据库的交

互,向其他层次提供基础数据、规则约束等。系统开发平台

1、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3作为网络操作系统,是.Ne

t架构提出以来最重要、最基础性的产品,是作为高性能、

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网络操作系统或服务器操作系统,尤其

是日趋复杂的企业应用和Internet应用,对其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2、数据库管理系统MSSQLServer2000,在核心的数据

库引擎方面有了大幅的提高,具有高稳定性与扩展性,多重

数据库的建置(Multi-Instance)、AWE内存管理、使用者自

行定义的函数(User-definedfunction)等。在资料仓储的技

术上,SQLServer2000提供的AnalysisService将整合SQLSe

rver7.0内的OLAPService与更先进的资料采撷(DataMining

)技术。除此之外,SQLServer2000也支持XML,您可以轻易

地将数据库中的资料转换成XML文件,或是将XML文件的资料

直接送进SQLServer2000的数据库。3、开发语言JAVAJAVA语

言是一种纯面向对象的语言,具有以下的特性。与数据库服

务器的结合性;与企业现有网络的配合性;开发Web页面的

难易程度;安全性;稳定性;可重复利用性;支持分布式;

易学性;建壮(无指针、垃圾收集、界限判断)性;中性结

构(与平台无关);可移植性(严谨);快速的解释型机构

;高性能;多线程。4、中间件中间件采用IBM的Websphere

。WebSphere已经完成了从单一的Web应用服务器到完整的电

/2302/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子商务平台的转变,在此平台上WebSphere提供了一系列基

于统一的基础平台、完全基于开放标准的相关产品组件。I

BM为WebSphere平台定义了一种崭新的模式金字塔结构模式

,提供动态的商务协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

5、系统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是保证整个网络稳定

、高效运行的基础。通过加强管理规避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系

统安全威胁;对于由系统本身存在技术安全问题,应该侧重

于通过技术手段完善。安全保护包括病毒防范、网络访问控

制和防火墙、数据通讯安全、系统备份方案。成立项目组,

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制定工程方案,建立岗位目标责任

制,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积极广泛的与矿山企业交

流,收集汇总、分析企业特点。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等为理论基础,以网络协同环境的思想、体系与方法为对象

,在采用先进的软件项目工程管理的模式下设计系统框架建

模并最终实现系统开发、测试和应用推广。实施效果:1、

有效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扩大企业竞争范围。计

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新图纸设计和

生产成本,还大幅度降低了对现有图纸进行修改或增加新内

容的成本,减少了许多繁杂的辅助环节,缩短了测绘编录、

成图时间,而且制图的精度大大提高,美观正规。由于柔性

制造技术对库存管理具有替代效应,使信息化企业减少了库

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

/2302/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成本

优势。2、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信息的流动创造了商机;

新思路的效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市场的机会,

使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

了企业把握市场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将需求变化及时反映

到决策层,促进企业针对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3、提

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

信息交换,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

活、快捷、广域和开放,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

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

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与管理

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

,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

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创新点:1、WEB软件平台随着计算机技

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系统,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企业级

的应用不再满足于单机系统和简单的客户/服务器系统,而

是向着三层和多层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环境不断迈进。在分布

式环境中,无论是硬件平台还是软件平台都不可能做到统一

。大规模的应用软件通常要求在软硬件各不相同的分布式网

络上运行,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应用能够运行在这种异构平台

上的软件,迫切需要一种基于标准的、独立于计算机硬件以

/2302/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及操作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作为其IT基础架构平台核心

的平台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之上,支持应用软件

开发和运行的系统软件,它能够使应用软件相对独立于计算

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为当今的大型分布式应用搭起了一

个标准的平台,把大中型企业分散的系统和技术组合在一起

,实现大中型企业应用软件系统的集成。中间件是基础软件

的一大类,属于可复用软件的范畴。顾名思义,中间件处于

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中间件在操作系统

、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

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

、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IBMWebSphere作为W

ebSphere作为其IT基础架构平台的核心,能够帮助企业轻松

实现业务的整合。WebSphere基于开放标准,能够实现动态

的灵活性。并且它在对企业现有资产的再利用方面,具有无

可比拟的能力,可以使企业降低一半的业务整合成本。而W

ebSpherePortal软件作为主导产品,是实现企业资讯整合的

第一步。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迎合技术潮流的下一代门户,

提供了动态信息、应用的安全接入,将使企业协作更有效率

,使企业员工可以轻松的个性化定制以及与其他人共享信息

。它还支持多种流行的设备,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

何有线或无线设备。并将企业的应用、人员、信息与流程有

机地结合起来。门户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领域之一,其重要价

/2302/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值在于它是企业现有的与新的投资的集成节点。它使用户能

够与人、内容、应用和流程等进行个性化的、安全的、单点

式的互动交流。WebSphere平台的设计出发点:①给所有的用

户提供通过任何客户端设备访问个性化的内容的能力。②集

成并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以最大化企业业务运营的灵活性。

③创建、连接和管理任何应用系统。2、灵活定义工作流随着

黄金矿山营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其业务类别已经不再局限

于单层次营销,业务处理也要求进行过程重组,要求为相关

业务部门、厂商和客户提供最短时最优的服务,及时和准确

地响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这要求应用系统实现业务类别自定

义,业务流程和分配的资源可图形化的自定义,以及对于复

杂的业务规则、逻辑规则、资源分配规则(如时限)进行自

定义。在业务过程各个步骤中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

(如人、财、物、时),使得流程整体最优。要监督、控制

每种业务的流转情况,及时了解和发现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进行预警和分析。并可以对于资源的利用分析优化

,从而进行工作质量考核以及流程优化。本系统开发的工作

流系统作为系统支撑平台,能够和财务系统以及其他业务系

统紧密集成,充分迎合了此方面的需求。其体系结构参考如

下:工作流引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整个工作流系统的

信息传递和流程调度;过程定义工具(ProcessDefinition

Tools)用于描述和分析工作流过程定义,在过程设计时使

/2302/ 黄金矿山立体多层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用,也可以当作业务过程重组(BPR)的工具。工作流客户

应用(WorkflowClientApplications)和工作流管理系统通

讯。工作流客户应用使用工作项列表(WorkItemList),系

统通过工作项列表把工作项(WorkItem)提供给用户,用户

从工作项列表中选择一个工作项来执行某个任务。工作流管

理和监控工具(Administration&MonitoringTools)用

于记录每个工作流运行的状态、检测出存在的瓶颈、设置参

数和处理异常情况。基于具有丰富语义表达功能的建模方法

,具有清晰性、一致性、易表达性和扩充性。能足以表达步

骤、循环、分支、条件、路径选择、任务分配、时间、调度

和约束条件。能够定义控制流、数据流、资源流,并且能够

定义策略来处理这些流的中断。3、资产闭环管理对于黄金

矿山行业中的生产、设备、财务等部门,设备管理是重要的

资产管理。对于资产管理必须实现全过程管理,包括资产的

库存、需求计划、购置计划、采购、出入新库、出入资产库

、资产装拆、修校、校验、报废等全部生命周期。对于资产

全过程管理的管理方式采用业务驱动的方式,每种业务办理

采用闭环处理,完成资产生命周期的某一个阶段,掌握和优

化企业资源的利用,监控业务质量。采用流程化管理的方式

资产管理的所涉及的业务是十分必要的。本系统对于

/2303/ 软件资产管理体系研究与分析
软件资产管理体系研究与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软件资产管理体系研究与分析,是企业认识到软件

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产物,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

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并且是企业资产及投资的重要组

成部分后,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在“集团化管控、一体化管理”的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企业

资源集约化管理及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而提出的一项专题研

究。本次研究严格遵循ISO/IEC20000、ISO/IEC19770-1、P

as55-1:2008等国际标准、行业ITIL最佳实践,符合国资委

/2303/ 软件资产管理体系研究与分析

和国家版权局关于软件资产管理的要求,借鉴国家软件资产

管理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以资源集约化、软件资产全生命

周期管理为指导思想,结合南方电网的实际对公司软件资产

管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并完成如下内容:1)软件资产

管理研究报告:分析明确公司软件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

题及与国家软件资产管理标杆企业存在的差距,借鉴国家标

杆企业软件资产管理的先进经验及国内外先进软件资产管理

理念,确定了公司软件资产管理模式,明确软件资产管理对象

、管理内容、管理流程及推进步骤,为公司软件资产管理工

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指明了方向。2)软件资产管理业务规

范:分析公司现有软件资产类别、许可、编码等特点,结合

南方电网信息编码相关规范,制定软件资产管理业务规范,输

出软件资产编码规范及软件资产数据字典,为软件资产的统

一标识,资产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3)软件

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及业务表单:梳理软件资产全生命周期管

理中涉及到的关键业务流程及业务表单,为软件资产的规范

化、流程化管理提供依据。4)软件资产管理业务体系框架模

型设计:梳理明确软件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各业务环节、

各业务环节间的关系及各业务环节与外部业务间的关系,明

确各业务环节的工作要求、内容及业务对象,设计软件资产

管理业务体系框架模型。5)软件资产管理业务指导建议书:

结合公司实际,明确及细化软件资产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

及管理方法,以业务指导的形式促进软件资产管理行为的规

/2303/ 软件资产管理体系研究与分析

范化和标准化。

/2304/ 基于物理层增强安全的未来无线通信传输技术研究
基于物理层增强安全的未来无线通信传输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研究开发先期研究(二期,“基于

物理层增强安全的未来无线通信传输技术研究”保障网络空

间安全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物理层安全技术是一种

新型的无线通信安全机制,“基于物理层增强安全的未来无

线通信传输技术研究”课题组将安全和通信深度融合,针对

5G异构网络、快速和密集接入的高安全需求,采取通信可靠

与安全兼顾的总体思路,从安全加密传输、接入认证、密钥

/2304/ 基于物理层增强安全的未来无线通信传输技术研究

分发和恶意节点防御四个方面开展了研究。课题在研究5G安

全体系架构基础上,提出多种安全体制共存、具有多级安全

能力的5G安全体系架构和模型,研究了5G异构网络的安全机

制;充分利用5G物理层大规模MIMO技术,提出了基于物理层b

eam-forming加密技术的5G增强安全传输措施:开展了“无

条件”安全加密技术在5G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就基于物

理层加密的“跨层”加密机制展开了研究;进行物理特征指

纹的轻量级的认证体系和和恶意节点防御技术研究,并与经

典安全结合研究了“跨层”认证机制,探索异构网络的快速

接入认证;在5G应用场景下,提出了基于密钥一致性确认的抗

主动干扰密码分发新方法。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完成了5G的

安全验证试验系统开发,搭建了可重构的5组实验验证平台,

验证了关键技术的安全性、接入实时性和实现复杂度评价。

合法通信用户BER达到时,非法接收者BER趋于0.5,认证成功

率99.96%,恶意移动端(节点)识别成功率98.18%,物理层密

钥分发成功率99.85%。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从全新的角度提出

了解决5G无线通信安全的新措施和方法,课题所取得的突破

性进展可以应用于5G的增强型移动宽带和大规模物联网通信

场景,解决5G下的大容量密集接入、异构网络接入、高效的

数据安全转发和高安全服务需求,为低功率的传感器节点或

终端节点提供轻量级的高效安全解决措施。为我国未来5G网

络的安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305/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资产的全过程管理为主线,以

信息化系统为手段,从优化资产的流程管理入手,结合会计

与税法等法规制度对资产管理的要求,建立了报批方便、流

程快捷、账目清晰、责任明确的资产全方位管理模式,对资

产的计划申请、合同签订、采购分配、入库、领用、维修、

调拨、转让、盘点、内部租赁、租赁结算、报废、处置、残

值回收等各项资产活动进行流程控制,实现了资产动态变化

的实时监控与准确反映,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管理

/2305/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依据,有效地解决了资产管理中对“实物”生命周期的精细

化管理,改变了原有资产管理只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忽视其

他低价值资产管理;重视生产用资产管理,忽视非生产用资

产管理;以及忽视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各类低价值电子类办

公资产的无序购置、管理不善等不良习惯。通过透明化、一

站式的管理手段解决了原资产管理的信息“孤岛”现象,实

现了全部实物资产的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保管使用等多方

位的数据共享,堵塞了管理漏洞,实现了资产全方位、全过

程控制,全寿命周期的管理。

/2306/ 感知矿山联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感知矿山联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为解决我国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实施十多年来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矿业大学提出了感知矿

山物联网的总体规划,从“三个感知”的角度来将感知矿山

应用具体化。制定的感知矿山物联网总体规划于2010年11月

14日通过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专家论证。

在此基础上,中国矿业大学和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于2012年联合申报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矿井工

业智能化作业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2306/ 感知矿山联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为20012BAH12B00,承担的课题编号为20012BAH12B

01),并获得资助。为配合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以及示

范应用,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山西霍尔辛赫煤

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于2012年7月23日签订了“

山煤集团感知矿山(霍尔辛赫)国家示范工程(一期)”技

术服务合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简要技术说明:感知矿

山联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以三个感知为重点,对煤矿安全信

息感知采集技术、煤矿信息融合、识别与协同技术、煤矿传

感网控制技术、煤矿传感网络安全生产、预警、灾后重构再

生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形成完备的基于自有技术的矿

山物联网体系。主要性能指标:(1)感知矿山信息集成交

换平台性能指标实时点数100,000;主动路由≤1ms;运行连续

性7×24;数据更新速率≤100ms;短信发送丢失1/10,000

;配置管理支持运行中管理。(2)无线感知网络性能指标支

持802.11b/g协议;工作频率在2.4GHz;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

ps;支持SNMP;支持时间同步协议SNTP。(3)智能矿灯性能

指标1)供电电源a)供电电源:磷酸铁锂电池;b)矿灯电池容

量:5Ah;c)额定工作电压:3.2V;d)电池寿命:充放电循环

次数≥1000次;f)热催化元件使用寿命:大于1年。2)无线性

能参数a)工作频率:2.412GHz~2.497GHz;b)发射场强:典

型值9dBm;c)接收灵敏度:典型值-90dbm11MbpsQPSK,8%PER

;d)无线位速率:11Mbps;e)通讯协议:IEEE802.11b/g;f)调

制方式:DSSS(直接序列扩频);g)通讯距离:不小于100米

/2306/ 感知矿山联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与接入点通讯范围内无遮挡物);h)待机时间:≤5s。3)

瓦斯监测性能参数a)响应时间:<20S;b)检测范围:0~4%

CH4;c)报警范围:0.50~2.50%CH4范围可调,出厂默认设置

1.00%CH4;d)报警误差:0.01%CH4;e)报警方式:声、光报警

;4)温度监测性能参数a)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40)

℃;b)基本误差:显示误差≤±2.5%(F.S);输出误差≤

±2.5%(F.S);5)加速度传感器性能参数a)加速度传感

器测试范围-2g~+2g;b)精度:4mg/LSB;6)定位精度:误差

<5m7)报警方式:本信息矿灯预存三条报警信息,通过按键

选择其一向上位机发送报警信息;8)短消息:在发生矿难时

,本信息矿灯可以接收到调度室发送过来的避灾路线,能够实

现存储3条最近接收到的避灾路线;9)实时时钟显示:按照2

4小时制,显示实时时间“小时”与“分钟”;10)显示方式:

液晶显示,精确到0.01;11)最大照度:≥1500lx12)点灯时间

:<20S;13)机械指标:a)灯头尺寸(mm):?70×75;

b)电池箱及主机箱尺寸(mm):120×51×100;c)

头灯线长度:1.4m;d)整机重量:0.70Kg(4)感知矿山信息

联动系统性能指标支持智能终端个数:10万个;支持输入信

息长度:18个字;短信处理速度:>2000条/s技术的创造性

与先进性:1、建立了基于WIFI无线网络系统,实现了异构数

据的统一接入、消息即时区域转发和联动反应。2、自主研

制了具有感知井下人员标识及周围环境信息、人员行为状态

/2306/ 感知矿山联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并与地面调度室实时通信的智能矿灯。3、建立了基于“S

mallWorld”的井下电网管理系统,实现了井下配电网络“一

张图”集成化管理。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技术自201

2年12月运行以来,网络运行良好,各系统功能正常,实现了人

员环境感知、设备工况感知、视频监控以及无轨胶轮车精确

定位,极大地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但是还存在

运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有待进一步完善;系统操作人员技

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扥问题。

/2307/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YHJZ-2008的研发与应用软件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YHJZ-2008的研发与应用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建筑交通与水利专业。

主要技术内容:发明的建筑加固设计软件,解决了繁琐复杂

的传统手算加固设计,应用delphi7.0技术开发出7个加固施

工技术的计算,独创的自动生成计算书的技术解决了手算的

技术难题,显著改善软件计算的高效性能,该指标达到了国

际同类加固设计软件的最高水平;已开发的7个系列的加固

设计模块运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技术经济指标:软件包

括了加固施工技术的计算模式:1)外粘钢板加固;2)碳纤

/2307/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YHJZ-2008的研发与应用软件

维加固;3)增大截面加固;4)外粘型钢加固;5)钢绞线

网片加固;6)植筋锚固;7)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以上计算

模块针对了工程中最典型的构件加固类型,其设计过程依据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基本要求,软件操作简捷,用户

只需输入该构件的内力和基本信息,软件将自动生成计算书

。该软件整个运算过程简洁、快速、高效。在建筑结构加固

设计软件领域占有约国内市场的23%份额,率先开发出自动

生成计算书这一国内仅有、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产品。应用

推广情况:应用领域:土木房屋建筑、水利堤坝、市政路桥

、港口航道等。应用单位:住建局、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公司

、建筑企事业单位、设计院。将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应用于

建筑结构加固领域,结合工程构件模型库、七大加固方法,

利用科学计算,有效解决建筑结构加固领域长期依赖工程经

验施工,造成的过度加固、超量加固、加固失衡等问题,促

使建筑行业减少浪费,实现建筑结构加固成本最优化。提升

建筑加固设计的运算水平,促进建筑软件设计的发展,围绕

实现建筑加固设计软件设计由低端向高端、“大”国向“强

”国转变的战略目标,提升建筑结构加固设计软件行业核心

竞争力,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加固设计软件产业化。促

进建筑加固设计软件产业链的协调发展,该软件的不断发展

带动中国建筑加固行业的技术进步,该软件占结构设计师的

传统手算时间成本的5%左右,该项目对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具

/2307/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YHJZ-2008的研发与应用软件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08/ TD-SCDMA增强型光纤射频拉远设备(RRU)
TD-SCDMA增强型光纤射频拉远设备(RRU)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TD-SCDMA是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简称3G)

技术标准,并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接受成为三个国际3G标

准之一。本项目产品是TD-SCDMA基站系统的远端射频设备,

是TD-SCDMA网络建设的必备设备。本项目创新性采取基带拉

远方式,利用光纤代替射频电缆,降低工程施工难度、降低建

网运营成本、提高组网灵活性,满足国家大力倡导创建“绿

色节能”社会的需求。本项目获得武汉市重大科技产业化专

项支持(项目编号:200810111008),于2011年4月通过武汉

/2308/ TD-SCDMA增强型光纤射频拉远设备(RRU)

市科技局验收。本项目利用基带拉远技术,仅用一根光纤即

可实现射频远端单元(RRU)和基带单元(BBU)之间连接。

RRU下行链路将接收到的BBU的基带信号进行成形滤波、削峰

、数字预失真等处理后变频到中频,然后通过模拟方式进一

步变频到射频,通过功放后发射;RRU的上行链路则将接收的

终端信号经过选频放大后变频到中频和基带,再通过光接口

传给BBU。主要性能指标为:频率范围:2010~2025MHz;频

率误差:≤±0.05ppm;输出功率:1W/2W/5W/12W/20W;载

波数:支持单载波、三载波、六载波、九载波;天线数:支

持单天线、六天线、八天线;传输接口:数字光纤接口,符合

YD/T1855-2009标准。本项目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共申请专

利16件(其中已获授权专利12件)。1、突破了数字预失真

处理(DPD)和峰值因数衰减(CFR)两项专用技术,成功把

TD-SCDMA功率放大器效率提高到30﹪以上。2、采用软件无线

电平台结构,为产品开发提供一个成熟的共用硬件平台,兼容

多种3G制式,可平滑升级到LTE制式,具备兼容性强、后续升

级维护成本低等优点。3、自主开发出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

产品的自动化测试,较人工测试效率提高了85﹪,降低了生产

成本30﹪。本项目产品通过相关测试,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主

要性能指标优于当前同类设备的水平。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湖

北武汉地铁2号线、上海世博场馆、云南昆明新国际机场等

诸多重大项目。设备质量稳定,系统工作状态良好,在移动网

络优化覆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项目实施顺利,项目逐

/2308/ TD-SCDMA增强型光纤射频拉远设备(RRU)

渐显现出预期的效益。随着网络建设的深入展开,必然会带

来更广泛的应用。

/2309/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现场定量信息采集移动平台推广应用项目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现场定量信息采集移动平台推广应用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完成了基于GIS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

测关键技术的成果集成、ISurvey智能调查助手软件平台移

植与技术提取、无人机航摄信息提取及熟化;研发了现场快

速绘图技术、现场面积体积测量技术、无人机信息提取技术

;集成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现场定量信息采集移动平台”

系统。该项目示范、应用效果良好。成果的关键技术或创新

点:1.ISurvey智能调查助手软件平台移植。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开发,实现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信息现场

/2309/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现场定量信息采集移动平台推广应用项目

采集,具有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信息业务数据采集、生产

建设项目空间图斑现场勾绘、离线地图存储和外部信息采集

设备集成4个功能。2.基于GIS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关键技术成果集成。通过GPS、遥感地图、激光测距仪等手

段或方式实现对生产建设项目轮廓进行现场勾绘,并完成长

度、面积等测量。3.无人机航摄与信息提取技术熟化。通过

无人机航摄,获取生产建设项目现场正射校正影响、DEM数据

,基于面向对象的自动解译技术,获取生产建设项目现场扰动

图斑、监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情况。4.完成小流域石漠

化监测示范应用:云南省富源县雨汪小流域、云南省沾益县

偏山河小流域、贵州省兴义县拢岸小流域、贵州省关岭县落

拉河小流域。完成小流域水土流失定量监督监测示范应用:

贵州省安龙县免底河小流域、贵州省盘县珠东项目大槽子小

流域、贵州省兴仁县大山项目区大土典型小流域。小流域综

合治理工程监督监测示范应用:广东省五华县乌陂河小流域

、福建省长汀县朱溪河小流域、云南省尖山河小流域。完成

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示范应用:广东省江

门市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新建铁路

贵阳至广州线、深圳抽水蓄能电站。与传统方法相比,通过

该项技术成果的应用,能够节约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成本

约2000元/Km2,同时该技术平台成熟并形成产品,经济效益显

著。该项目在2017年至2018年全国推广应用中实现了235.9

0万Km2国土面积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全覆盖,大幅降低了人为

/2309/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现场定量信息采集移动平台推广应用项目

水土流失的发生及危害,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2310/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业务应用的研究及实践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业务应用的研究及实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电力通信语音交换技术领域。主要内容

及特点:本项目通过对软交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分析

员工目前通信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结合广东电力通信专网现

状,系统提出了电力软交换网络建设的总体方案,并在保障

网络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提供了关键技术措施。该项目多

项技术属于在国内首次采用,分别为:1.首次提出了利用传

输E1专线方式建立备用信令和媒体链路方案,解决了远端I

P媒体网关与呼叫控制器之间信令互通可靠性的问题。2.首

/2310/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业务应用的研究及实践

次通过在网管服务器集成LDAP目录服务器方式,实现了统一

企业通讯录,并可推送至电话终端界面,实现了号码自动更

新及中文拼音查询功能。3.运用CTI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

首次实现电话终端与PC客户端捆绑,实现了点击拨号、通话

记录及即时状态呈现等功能。4.针对目前广东电网办公自动

化系统(OA)客户端开发出专用的插件,在电力通信专网首

次实现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客户端收发电子。应用

情况:本项目开展基于软交换的高级业务应用方面研究及试

用,实现了企业通讯录、一号通、点击拨号、通话记录、电

子传真及语音邮箱等高级业务功能,有效解决目前企业员工

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加快了信息传递,大大提高了沟通效

率。这对广东电网、乃至南方电网建设软交换网络,如何开

展高级业务应用等有重要参考价值,提高了各电网公司/电

厂公司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高效、科技的南方

电网形象。

/2311/ 高效物流后台管理系统V1.0
高效物流后台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了让客户随时随地掌握快递包裹的运输状态信息

,及时快捷地收取货物,而且要在目的地的签收过程中减少快

递员的工作量,设计一种基于移动电信网络GSM/GPRS信息技

术来发送短消息的系统,硬件结构采用微型控制器和sim900

模块相结合,解析了控制Sim900模块的软件函数。分析表明

:这种各级运输站点扫描并及时发送短消息的办法,实现了

包裹在运输、投递、签收整个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与高效率

作业,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2312/ 一种多任务软件看门狗的实现方法
一种多任务软件看门狗的实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多任务软件看门狗的实现方

法,所述多任务软件看门狗由每个任务的软件看门狗子程序

,以及多任务软件看门狗喂狗子程序构成;每个任务的软件看

门狗子程序主要负责该任务软件看门狗的初始化,并在主循

环中更新该任务软件看门狗的计数器;多任务软件看门狗喂

狗子程序则在每个系统时钟周期内检查每个任务的软件看门

狗是否已超时,只要某个任务的软件看门狗超时,就通过硬件

看门狗完成对系统的复位。实现了多任务软件看门狗,保证

/2312/ 一种多任务软件看门狗的实现方法

了系统不会因为外部强干扰导致系统死机。

/2313/ 区间轨道电路室外综合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
区间轨道电路室外综合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是铁路专用信号微机监测设备,

可作为电务维护管理的辅助工具,实现对信号设备运用状态

的实时监测、故障报警预警、以及设备状态的记录及回放,

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对提高信号设备的运用质

量,加强行车安全分析,防止隐性事故发生等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然而,现有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点都集中在

室内,对室外设备的实时监测却是个空白。室外信号综合监

测系统实现了对室外信号设备的实时监测,并通过既有的信

/2313/ 区间轨道电路室外综合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

号电缆将室外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室内,从室内就可以直接观

察到各个区间室外设备的参数,可以大大压缩故障处理时间

,降低室外信号设备的维护工作量。室外信号综合监测系统

是现有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对室外设备监测的重要补充部分,

既可以自成独立系统,也可以融合到现有信号微机监测系统

/2314/ 杉木大径级材培育技术研究
杉木大径级材培育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项目选用杉木优良无性系和实生苗,并用于营造林

;选择立地指数大于16的杉木林分作为大径材培育对象,通过

抚育间伐调整林分密度和空间结构;杉木主伐年龄为30年以

上,主伐平均胸径达26cm及其以上;主伐前3~4次间伐,前三

次间伐强度分别为:20%~25%;25%~30%和20%~25%。结果

表明:无性系杉木生长优于实生苗杉木林,能提前实现大径

材培育。

/2315/ 瓦斯数据现场总线传输技术
瓦斯数据现场总线传输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采用现场总线形式,实现井下瓦斯传感器与

井上计算机直接相连,井上计算机按照通讯协议采集数据、

存入数据库中,并实时显示在井上计算机上。所用传感器为

本院生产的GJC4甲烷传感器。项目创新点为通过植入记忆芯

片,实现了甲烷测量探头标定数据的存储和单独调校。根据

我国实际情况,我单位开发井下瓦斯数据采集系统,瓦斯传

感器中内置小型单片机,体积小,功能强,使用简单方便,

具有自动校准功能,延长了黑白元件使用寿命,加快了数据

/2315/ 瓦斯数据现场总线传输技术

的处理速度,缩短了响应时间,采用RS-485总现形式,增加

了传输的距离,提高了稳定性。井下瓦斯数据现场总线系统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更完善了别的系统的缺点,实现了①设

备的控制画面显示此软件的功能,点击相应功能按钮,可实

现在现场总线上对所有的瓦斯传感器数据的采集或对某一台

瓦斯传感器进行单独控制。②对现场总线上所有的瓦斯传感

器进行检测,把有故障的传感器反映到上位机上。③实时报

警处理对系统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判断,发出报警信号,并

按技术要求进行处理并自动进行相应的设备控制。④对现场

总线上所有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

库中,可进行历史查询等功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

机日益广泛的应用,现在一个系统往往由多台计算机组成,

需要解决多站、远距离通信的问题。使用RS-485总线,一对

双绞线就能实现多站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设备简单、价

格低廉、能进行长距离通信的优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16/ 燃气表计数器耐久性测试用高速离线装置
燃气表计数器耐久性测试用高速离线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表计数器耐久性测试用高速

离线装置,它包括:大磁环组件、小磁环组件、被测计数器

、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电机、驱动盘、电机机架

;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机架上,所述电机机架固定在

所述壳体内;所述伺服电机连接驱动盘;所述驱动盘连接大磁

环组件;所述大磁环组件连接小磁环组件;所述小磁环组件连

接被测计数器。本发明克服了以机芯作为动力的需要源源不

断气源、输出转速小、无法反向转动的三大不足,只需电源

/2316/ 燃气表计数器耐久性测试用高速离线装置

便可实现燃气表计数器耐久性的正反转测试。

/2317/ 适用于数字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的数字水印系统研究及产业化
适用于数字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的数字水印系统研究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数字集成电路中芯核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是一个

新兴的研究领域。本课题主要内容包括:1.设计一种基于二

维混沌映射思想的电路安全结构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

芯核电路版权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混沌映射模型中良

好的安全敏感特性,解决了电路安全性较弱和功耗开销较高

等问题。2.针对芯核电路版权保护系统中存在的版权信息认

证困难等问题,利用非对称加密思想的优势,建立电路版权保

护的安全检测模型;3.通过研究零知识证明协议和隐私内容

/2317/ 适用于数字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的数字水印系统研究及产业化

实时自恢复机制来提高整个水印系统的安全性能,最终设计

了一种具有实时保护和检测功能的水印盲取证方案。4.根据

芯核电路结构中设计功耗成本开销过高的特点,在先进的FP

GA试验平台上,对基于FPGA平台的芯核电路版权保护原型系

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2318/ 手控轮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手控轮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一种手控轮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

油器,包括供油器本体、设置在供油器本体上的节气门及进

油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该项目采用相对独立、结构紧凑且

动作灵敏的轮式的油针升程检测传动传感装置,使传感元件

能够不受发动机高温的影响,精确采集化油器油针的开度,

避免出现信号错乱的现象,电控单元ECU根据油针升程机构

升程位置信号,结合其它参数信号,控制节气门开度,并用

节气门开度机构上位置传感器信号,校验捡测节气门开度是

/2318/ 手控轮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否所需的开度,使节气门开度与油针升程之间达到最佳匹配

和控制;从而达到理论空燃比所需可燃混合气体,使发动机

功率目标(负荷、转速)与油针升程与节气门开度及档位实

现最佳匹配和控制。该项目提供一种手控轮式传动传感精细

微调智能供油器,针对传来的行车信号调节控制供油量的大

小,满足驾驶所需的转矩和车速的同时,能够根据供油量的

大小调节节气门开度,控制良好的空燃比;该开度信号结合

另外的机动车行驶参数信号,决定换档动作和换档档位,使

实际的扭矩—转速、油针升程与节气门开度及档位达到最佳

匹配,使发动机在最佳效率区和最佳转速状态下工作,从而

使发动机始终保持良好、稳态和高效运行,满足发动机所需

控制的目标功率的同时节约燃油并降低排放;并且,传感元

件能够不受发动机高温的影响,精确采集化油器油针的开度

,避免出现信号错乱的现象,同时,简化结构,降低安装和

拆卸难度。

/2319/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研制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我单位从08年承担格列齐特缓释片的研发,已经完

成格列齐特缓释片的产业化研究和市场的开拓工作,实现了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规模化生产,已经达到格列齐特缓释片体

外在2小时的释放度均在17%~31%、4小时释放度均在35%~

55%、12小时释放度均为75%以上的技术指标。有关物质:邻

格列齐特峰面积<0.2%、其他单一峰面积含量<0.5%、各杂

质峰面积之和<1.0%、含量为标示量的97.0%~103.0%。体

内:受试制剂的单剂量和多剂量格列齐特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2319/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研制

分别为98.9±12.2%和101.9%±9.2%的技术指标。

技术创新点:格列齐特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将药物与

可蚀解性高分子材料混合后制成的一类固体无孔型骨架制剂

,使药物在体内迅速吸收,达到作用部位与受体结合的有效

治疗浓度,并且患者只需每日服用一次,就可以较好地控制

一天内的餐后血糖。应用情况:该品种已于2006年5月获得

生产批件,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S01175),在本

次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已面向全国销售,

并得到市场认可,得到医患的好评。该药起效迅速,作用强

大,安全可靠。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原料供应充足,产品

成本相对较低,自项目实施以来已经实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

济效益。

/2320/ 横流放电CWCO2 激光器特性的模拟计算和机理研究
横流放电CWCO2 激光器特性的模拟计算和机理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2321/ 光纤传感网在油气领域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
光纤传感网在油气领域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成果来源于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

项(项目编号:2011ZHZX1A0107)“光纤传感网络在海洋油

气和矿山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针对国内油

气生产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光纤传感技术在油气井动态数

据监测及海上平台安全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为油井生产过

程控制提供数据保证,对提高油井采收率有重要意义。研究

内容包括:采用光纤光栅、光纤珐-珀腔、分布反馈光纤激

光器等传感技术,研制了井下光纤温度、压力、流量与含水

/2321/ 光纤传感网在油气领域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

率测试传感器及解调系统,并研发了光纤传感器下井装备及

工艺,形成一套井下光纤温度、压力、流量与含水率等多参

数智能油井监测系统。同时研发了光纤激光型水声检波器及

阵列解调系统,解决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和井下微弱水声信号

检测难题。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发了海上石油平台安

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导管架的健康状况,防止海上平台的意

外事故的发生。通过企业进行产品转化、市场推广,先后在

胜利油田、中海油等单位建设示范工程19个,获得了油田专

家的高度认可。项目所取得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国外油井下应用的光纤监测系统指标相当,但我们具有价

格优势。而在国内,虽有部分单位从事油井井下光纤温度、

压力、声波、流量和含水率等测试技术研究,但大多只是部

分研究,不成系统,还停留在实验室中,下井工艺不成熟,还不

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本项目技术可以在不中断油井生产

的情况下进行多点的压力、温度、流量和含水率在线监测,

对于发展我国的智能油井产业,提升油井的采油率、缓解我

国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完成技术指标:①温度传感

器技术指标:量程0-350℃,分辨力0.1℃,精度±0.5℃

;②压力传感器技术指标:量程0-100Mpa,分辨力0.001MPa,精

度±0.2Mpa,最高工作温度220℃;③分布式温度技术指标

:量程0-250℃,分辨力0.5℃,精度±2℃,距离0~8km,

空间分辨力0.5m,空间定位精度±2m;④水声检测技术指

标:频率响应10-1000Hz,等效噪声声压57.8μPa/(√Hz)@1

/2321/ 光纤传感网在油气领域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

kHz,动态范围120dB,单光纤阵列元数8;⑤光纤流量计技术指

标:量程5-40m3/h,精度±5%;⑥加速度传感器技术指标

:频率响应1-400Hz,灵敏度0.1mg,动态范围100dB。

/2322/ P80-Ⅰ型彩电回扫变压器加速寿命试验设备
P80-Ⅰ型彩电回扫变压器加速寿命试验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用于彩电回扫变压器的加速寿命试验,亦可用

于相关参数的测量与试验。有很宽的兼容性,能覆盖国内7

4cm规格及以下所有规格的回扫变压器的试验与测量,有很

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数据准确、稳定,重复性好,操作安

全、方便。主要技术指标:+B电压90~180V±1%,阳

极电压15KV~36KV±3%,阳极电流0~1600μA±3%

,行电流0~1000mA±5%,低电压Ⅰ0~200MA±5%,

低压Ⅱ0~500MA±5%。产品具有独特的阳极电流调节方

/2322/ P80-Ⅰ型彩电回扫变压器加速寿命试验设备

式,电子负载,高可靠的高压分压器等优点。

/2323/ 新一代移动通信云网管系统开发与应用
新一代移动通信云网管系统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电信网络管理系统建设

的发展,各地逐渐实现了从网络到应用的集中共享建设模式

,而随之带来的是相应的资源利用、数据安全、业务需求多

样性及管理的复杂性等问题。而将云计算架构应用于网络管

理系统平台建设,能有效地整合IT资源,解决上述问题。平台

的研发工作将借助于国家大力发展”无线城市“契机,实现

WLAN网管软件架构的平台化和相关技术的标准化,完善产业

链,创造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

/2323/ 新一代移动通信云网管系统开发与应用

划,而且对于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广东、以及落实建设”以

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现代信息产业服务体系和战略型

新兴产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因此该项目由

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立项批准,由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

限公司承建。2、技术原理及技术指标:对服务器及相关配

置完成软件部署,对系统管理、配置管理、任务管理、故障

管理、网络管理及报表管理等模块系统进行各级功能调试,

测试结果合格。实现了通过云网管平台对直放站和室内分布

系统设备进行情况的监控,对重要地区无线网络环境进行监

控。3、项目的创造性和先进性:本项目研究了虚拟化、云

计算的服务化和GIS应用等关键技术,基于开放式云计算架构

开发了移动通信云无线覆盖网管系统,实现了对直放站、干

线放大器、网络监测仪、RRU和POI等无线覆盖设备进行监控

管理。4、项目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成果移

动直放站综合网管系统工程通过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

限公司的检测,并在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共申请了发明专利3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件,获得软

件著作权8项,并形成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企业标

准《直放站云网管平台》。5、存在问题:项目的推广应用

前景与我国高端通信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需要大量投入,市

产品愈加成熟,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生产力。且成果在国内市

场成熟后,也将逐渐发展其他国家的市场,需要积累技术和应

用经验,以顺利开拓国际市场,取得更为显著的市场业绩。

/2324/ RCM9K核心模块
RCM9K核心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基于自主设计的多层PCB板,集成大多数嵌入

式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最常用且制作工艺最复杂的通用

部分,构成嵌入式核心模块;PCB周围设置高密度接插件用以

引出各种接口信号,在此基础上,应用产品开发商可以方便地

通过制作扩展底板来对软硬件进行扩充;模块ROM内加载嵌入

式OS内核,加上我们提供的SDK库函数和C语言开发环境,再配

上包括各种外围扩展接口电路的开发评估板,降低应用软件

开发成本和周期。

/2325/ 低功耗自适应矿井提升设备无线通讯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低功耗自适应矿井提升设备无线通讯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研究了一套基于高速远距离低功耗无线通讯设备,

该系统基于工业以太网总线结构,融合了视频、语音及数据

传输,实现了井筒内主要设施的视频监视,安全广播和双向语

音通讯,以及状态监测与远程控制。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

设计了多频波束赋形自适应天线,该天线涵盖1.5GHz-2.7GH

z多个工作频段,通过组阵天线增益高达20dB,天线的辐射波

束可以根据主副罐笼的位置自适应调整,实现了天轮、地面

和立井井筒内无盲区无线覆盖和高效率远距离通信。2.开发

/2325/ 低功耗自适应矿井提升设备无线通讯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了低功耗无线收发装置,安装在罐笼上的无线通讯装置可以

随着罐笼的上下运行,以及与地面接收分站的距离远近不断

调整发射功率,发射机信号功率调节范围可达30dB,最小发射

功率1mW,最大发射功率1W,从而大大降低了罐笼上无线收发

设备的功耗,增加了罐笼上的蓄电池使用时间。3.研究了回

声抵消自适应滤波器算法,该算法实现了地面控制室与罐笼

内高质量的全双工通话,回声抵消幅度可达60分贝以上。4.

开发了应用于立井提升设备的多数据融合无线综合通讯监测

软件系统,系统设备与罐笼运行时间和运行动作进行联动,地

面调度室与罐笼实现了拨打电话、视频监控、安全广播、罐

笼蓄电池与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监测等功能。技术指标

有:无线信号覆盖了整个井筒区域,巷道内无线通讯距离超

过2公里,无线信号接入与传输速率可达300M,无线收发设备

功耗小于3W,与国内外相比,自适应天线覆盖范围更大,无线

通讯距离显著提高,无线通讯设备的功耗显著降低。依托本

项目申请并授权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2项,软件著作权1

项。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在同发东周窑煤

矿副立井与井下回风巷道得到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

井提升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了巷道内传感器数据

无线传输的距离,保护了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大的

社会效益。同时,提升了生产企业检修效率,减少了维护人员

数量,降低了维护工作量,为企业节约成本40万元/

/2326/ 四方精创电子证件区块链统一认证移动端软件V1.0
四方精创电子证件区块链统一认证移动端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子证件区块链统一认证移动端软件是一款用户在

线向入驻了平台的权威机构部门申领个人相关证件,用户又

分享证件给商户,商户最后验证证件真实性的软件。1、区块

链电子证件更加方便高效且节约能源,最重要的是安全。2、

省时又省力,保证传统事物证件不遗失,信息不外泄。3、用

户申领的证件是向权威机构申领的,故真实有效,加入平台的

商户都会承认该证件的有效性。4、用户所有申领的证件平

台数据库和服务器不做证件的存储,而是存储在用户的app端

/2326/ 四方精创电子证件区块链统一认证移动端软件V1.0

,若更换手机或遗失pdf证件数据,则重新申领证件即可。5、

用户可以选择性披露相关证件上的信息给商户,确保用户隐

私得到保护。

/2327/ 省级信息与网络一体化值班平台
省级信息与网络一体化值班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整合现有各类业务监控系统,建立了统一的

信息与网络一体化运行监控平台。为业务人员便捷、实时、

清晰的提供了全省观测与信息网络业务的详细运行状况,实

现信息网络业务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并提供气象信息业务

全流程展示,提升了信息监控业务的集约化和可视化;2.项目

集成应用多媒体交换和语音通信技术,建立了统一的业务事

件短信告警和语音通知平台。支持配置策略、系统参数,及

时发现业务系统故障和隐患,实现对异常状况的自动判断并

/2327/ 省级信息与网络一体化值班平台

通过短信告警和语音通知平台按优先级、分层次实时通知值

班人员、保障人员和管理人员,减少值班人员的工作量,提高

了业务故障通知的自动化;3.项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建立了

手机客户端处理APP平台。将实时业务监测信息与移动客户

端应用服务相结合,利用移动APP客户端的消息推送应用,实

时从数据和设备两个方面获取可视化性能数据,不受时空限

制实时受理业务事件,提升了业务故障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4.发表3篇科技论文,分别为:《基于IMS的气象信息传

输智能语音通知系统设计与实现》发表于《气象科技》201

5年第6期;《省际共享运行监控系统数据库设计与优化》参

加“2015年长江流域中下游大气探测、通信与信息技术交流

会”获三等奖;《省级气象通信业务智能告警通知系统设计

》参加“2016年长江流域中下游大气探测、通信与信息技术

交流会”获一等奖。

/2328/ 互联网+高精度称量控制仪的研制
互联网+高精度称量控制仪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发的JH458高精度称量控制仪表实现了高

精度的物料称量,其称量控制仪的灵敏度可达0.25μV/d,而且

能够完成物料的自适应称量,提高了定量自动电子秤的称量

精度和稳定性;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现场设备的互连、互

操作性,在实现物料精确称量的同时减少人工作业的强度。

JH458称量控制仪研制成功后已经在50多套设备上应用,同时

改造了宁波韵升、包头韵升、赣州炬磁、包头金蒙汇等老客

户的原有设备,控制仪备件销售近50套,实现销售额260多万

/2328/ 互联网+高精度称量控制仪的研制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共申请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

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4篇。

/2329/ “和家庭”业务体系创新与实践
“和家庭”业务体系创新与实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中国移动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家庭市场,将

相关分散的业务平台统一整合,并依托中国移动已有的庞大

用户群体,提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端管云”演进路线,以宽

带和4G网络为核心,通过家庭业务开放平台的建设以及“魔

百盒”家庭系列终端产品研发,建立起内容通向用户的渠道

,使中国移动的网络价值向合作伙伴与用户两端延伸,通过内

容引入、能力开放、运营合作打造了以人为本、整合资源、

提升效率的家庭业务生态圈。项目的实施为“互联网+电信

/2329/ “和家庭”业务体系创新与实践

行业”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在

电信领域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其主要成果有:(1)开

放的OTT业务支撑体系丰富家庭业务内容:面向合作伙伴开

放网络、认证、计费等运营商的基础能力,以互联网电视为

切入点,实现了对视频、游戏、教育等业务的接入,涵盖了民

生、娱乐、安防、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2)自研魔百盒

终端打造家庭门户:通过自主研发的“魔百盒”机顶盒终端

、以及手机、Pad、电脑,为用户打造多屏体验一致的家庭门

户。实现了各业务在家庭门户上的统一展现。(3)打造家

庭业务生态圈,构建家庭业务云:通过家庭业务开放平台+魔

百盒终端所打造的开放体系,积极引入移动自有(含基地)

业务及合作方业务,所有业务一站式接入,打造开放、合作、

共赢的家庭业务生态体系。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提炼出与本

项目相关的专利11篇,其中已授权5篇,涵盖了项目的主要创

新点。本项目于2013年下半年正式建成上线,首先在江苏省

全面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后集团公司以

江苏公司在家庭方面的创新成果为样本,在2013年12月召开

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和家庭”品牌。2014年集团公

司委托江苏公司进行全网家庭业务的运营,目前“和家庭”

业务正处于面向全国的推广阶段。同时,“和家庭”业务也

在面向集团客户市场进行推广。截止2015年7月,“和家庭”

业务通过引入中国移动各基地的优势内容,并与与互联网电

视牌照方及其他第三方合作,为家庭用户提供的服务涵盖视

/2329/ “和家庭”业务体系创新与实践

频、音乐、游戏、动漫、健康、教育、电商、旅游、智能家

居等各个方面。其中引入互联网电视牌照方百视通、银河、

未来电视的内容达到40万小时;游戏基地落地的电视游戏5大

类116款,包括云游戏;其他中国移动基地业务包括咪咕音乐

、卡拉OK、和视界视频、动漫、电商Mo生活、冲浪快讯等。

合作引入网易公开课、义方教育、新东方等教育资源,东方

财付通、每日瑜伽等生活信息服务内容,京东、淘宝等电商

资源,途牛等旅游资源。江苏公司自主研发的健康守护、手

机看家、虚拟养老、家庭云相册、家庭云存储等业务也已上

线。截止2015年7月,仅江苏公司发展的家庭V网用户已超过

2600万,“和家庭”业务用户已超过500万,2014年总收入达

到114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2330/ 计算机遥感图象处理系统
计算机遥感图象处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自治区“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九三年列

为国家科委资助项目。成果名为CRIPS.V.1.2系统。本系统

是在UNIX工作站的X-WINdOW环境下开发的,用户界面和图

形界面采用C语言,部分算法采用FORTRAN语言。在国内首次

将遥感图像常用算法与功能集成于一个小型系统中。它包含

了所有遥感图像计算机处理的常用手段,共有51个软件包和

12个开发工具,集应用与二次开发于一个软件包。优点:1

、图象显示功能支持八位帧缓冲的显示卡,并提供了四种有

/2330/ 计算机遥感图象处理系统

限色显示算法。2、在做几何校正时地形图上控制点的坐标

使用了北京坐标系下的高斯坐标,大大减少了查图的工作量

。3、提供了丰富的图像格式与转换功能。

/2331/ 文献数据库与检索刊物一体化的新模式——用WS文本文件进行刊物编辑和建库
文献数据库与检索刊物一体化的新模式——用WS文本文件进行刊物编辑和建库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文献数据库与检索刊物一体化的新模式,是刊库结

合技术的一种创新。该系统通过开发的应用程序,把文字处

理软件(WS软件)、数据库软件(MICroCDS/ISIS软件)和

“科印”排版软件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扬长避短,解决了刊

库结合技术,无须填写工作单而直接输入文摘索引刊物正文

,提高数据录入效率2—3倍,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该系统功

能强,操作简便,改善了出版物和数据库的质量,便于实现标

准化和与国际上交流。

/2332/ 金算盘云大大移动平台系统V1.0
金算盘云大大移动平台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金算盘云大大移动平台是完全由金算盘软件有限公

司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其通过金算盘企业管理云大大移动

平台的强大功能和个性化定制能力,实现了其应用的快速开

发和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早在2006年就已经获得中国管理

软件十大自主品牌厂商的殊荣,又在2007年度中国IT应用十

大自主品牌厂商。目前,其产品与服务已经成功得到超过数

万家用户青睐,给金算盘带来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

以预测金算盘云大大移动平台的不断完善,必将实现金算盘

/2332/ 金算盘云大大移动平台系统V1.0

跨越式大发展。云大大移动平台软件研发中使用了金算盘o

penfire套件技术架构。openfire云大大移动平台它是一个

基于配置的系统,通过配置可以实现快速定制;将带动软件行

业的移动管理软件制造商实现大规模定制,实现新的作业方

式。一方面,openfire云大大移动平台提供插件体系,实现软

件功能的即插即用、以及经过大量使用验证的公共业务对象

,能极大提高开发效率,促进软件的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o

penfire云大大移动平台提供灵活扩展机制,以及强大的二次

开发工具,可以深层次、方便地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实现定

制化生产。为国产移动管理软件供应商提供大规模个性化定

制的示范,带动软件行业的发展.云大大移动平台通过对工作

流程管理,信息及时沟通,客户精准管理,数据汇总分析等功

能,帮助企业打造最科学的、最高绩效的销售团队。不光能

帮助管理者更清楚的了解销售的工作状态和进度,更能在第

一时间获取客户进度和项目进展,并及时予以指导,提高了签

单率业绩自然就会相应增加。良好的业务管理可以促进企业

管理软件的应用价值,也可以使得基于云大大移动平台开发

的软件更具柔性和协同能力,并具有更好利用已有信息化资

源的整合能力,在面对国际化竞争时民族软件可以利用协同

优势维持已有市场,并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

/2333/ WGT-1微光探测器
WGT-1微光探测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2334/ 一种大规模通信网络IP资源冲突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一种大规模通信网络IP资源冲突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

一种大规模通信网络IP资源冲突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背

景技术传统的通信网络基于IP技术体制,采用分布式路由计

算方法,完成路由的计算和数据的转发。路由计算的基础是

网络中不能出现相同或相互覆盖的IP地址(段),除非IP地

址(段)之间有相互隶属关系,否则将导致网络中的路由计

算错误,通信不能正常进行。在大规模通信网络的构建过程

中,由于规划、参数配置、操作等过程中不当,网络中经常出

/2334/ 一种大规模通信网络IP资源冲突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现IP地址(段)相同或相互覆盖的情况,导致网络通信不正

常。同时在通信节点的互连接口上,IP地址不在同一个网段

、路由协议参数不匹配、MAC地址冲突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

也会导致通信不能正常进行。目前没有相应的软件化检测手

段,全靠人工排查,导致检查冲突非常困难。发明内容本发明

提供了一种大规模通信网络IP资源冲突检测方法、系统和设

备。

/2335/ 长输管线全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抗地质灾害能力与安全性研究(面上)
长输管线全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抗地质灾害能力与安全性研究(面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针对长输管线用大型全焊

接球阀系列产品及配套管线系统,在所配套管线(X80)不产

生临界屈服极限前提下,研究大型全焊接球阀系列产品及配

套管线系统抵抗地质灾害(地陷、泥石流、洪灾、地震等)

的能力,以及分析设计、验证试验、安全性评价方法,探讨大

型全焊接球阀系列产品抵抗地质灾害安全性指标规范的制定

,为长输管线阀门国产化及长输管线的工程建设和安全稳定

运行提供理论与试验验证依据。2、重点实施的研究内容(

/2335/ 长输管线全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抗地质灾害能力与安全性研究(面上)

1)全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抵抗外载荷结构特性研究;(2)

地质灾害地陷、泥石流、洪灾、地震灾害特性研究;(3)全

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抵抗弯矩载荷、轴向载荷、内压载荷静

力学综合应力特征研究;(4)全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抵抗周

期性低频地震载荷动力学综合应力特征研究;(5)基于有限

元全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抵抗地质灾害分析计算方法研究及

应用;(6)全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抵抗地质灾害外载荷应力

特征评价分析方法研究;(7)全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抵抗外

载荷能力、安全性评价、优化设计方法研究;3、取得的成果

成效(1)项目研究提出了一种地震载荷确定方法,通过地震

波三要素分析计算获得其反应谱,根据反应谱可检索PEER地

震动数据库获取与天然地震波对应的加速度时间历程载荷曲

线或者通过imqkegr软件合成人工地震波的加速度时间历程

载荷曲线。(2)在地质灾害(滑坡、地陷、地震波)载荷

作用下,对全焊接球阀及管配系统施加滑坡地陷静力学载荷

、地震时间历程的地震动加速度载荷,进行了有限元结构静

力学、动力学结构应力分析计算研究,依据ASMEQME-1、ASM

E第III卷、JB/T4732等标准设计分析计算评价规范,对其结

构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进行结构安全性评价,评价表明:全焊

接球阀及管配系统受相应地质灾害载荷时,结构薄弱环节出

现在阀体与管配的连接部位。(3)该项目完成了项目计划

任务合同书约定的研究内容,形成科技报告4份,发表学术论

文5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其中毕业2人

/2336/ 高速异步时分交换电路
高速异步时分交换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高速异步时分交换电路主要适应于SDH系统中集成

电路芯片内部交换网络结构设计范围,属于SDH宽带通信技术

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存储器读写访问的特殊结构处理将时分

交换电路中的异步数据fifo缓冲器和交换数据存储器两块功

能独立的存储器合并为一块且能够完成两块存储器的功能,

从而简化电路设计复杂度,减小芯片使用面积,降低系统电路

功耗和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该发明可用于解决多路高速

SDH时分交换电路结构设计。

/2337/ 摩托车数字智能传动传感自动控制系统
摩托车数字智能传动传感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摩托车制造
技术详情

  该系统由数字智能传动传感器,燃油空气同步变量

分层分控双喷装置、电子加速踏板、转向、刹车等多种传感

器组成。在传动系中感知发动机驱动力和车辆行驶阻力以及

转速等数据,自动检测出车辆在启动、怠速和各种负荷交变

瞬间各种参数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子信号,传送给ECU,

ECU结合加速踏板传感器的速度需求信号,根据发动机特性

曲线和部分特性曲线模型,自检查、自校对、自修正,匹配

实际工况所需的各种空燃比,实现准时、定量、分层精确喷

/2337/ 摩托车数字智能传动传感自动控制系统

射燃油与空气。

/2338/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

展,传统产业自动化改造的市场需求及自动化应用水平,若干

年内中国PLC和PAC市场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PLC的逻辑控

制功能扩展向多功能平台的应用将会助推这种增长。然而目

前,我国PLC和PAC市场的95%以上被国外产品占领,国内PLC

生产厂约三十家,但全部为专用PLC,或小型PLC,同时国内至

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PAC产品,根本无法和国外企厂家抗衡,

还有一部分是以仿制、来件组装或“贴牌”方式生产。PLC

/2338/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和基于PLC的PAC是装备制造业及其装备配套自动化的核心部

件,是保障工业装备安全可靠、稳定工作、满载运行、高效

经济而不可或缺的控制装置与控制装备,并日渐成为制约我

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可编程自动化控制

器和系统(PAC和PAS)是新一代(或称第四代)的PLC与PC

S,PAC的功能特性体现了PLC的未来发展方向,杭州优稳自动

化系统有限公司承担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可编程自动化控制

器”(立项代码:12C26213302948),本项目研发的可编程

自动化控制器的最大规模1024点数字量或512点模拟量,系统

最大规模32768点数字量或16384模拟量。主要完成的研究工

作包括:(1)完成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各硬件功能模件或

模块的设计实现,达到符合IEC61131-2国际标准3级的抗干扰

性与环境适应性要求;(2)通过故障-安全的硬件模块与软

件功能容错技术研究,实现控制模块容错机制设计与控制运

算引擎的开发研制;MTBF达到200000小时;(3)实现控制器

与系统模件/模块/功能电路的综合诊断、故障隔离与在线修

复,支持硬件自动配置与在线诊断;(4)完成符合IEC61131

-3国际标准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及仿真调试软件,支持梯形图

LD(LadderDiagram)、功能块图FBD(FunctionalBlockDi

agram)、顺控语言SFC、结构化文本ST与指令表IL;(5)完

成包括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图形监控、控制编程、设

备驱动等功能的控制工程集成软件平台;集成逻辑控制、连

续控制、顺序控制、运动控制为一体,支持控制策略的在线

/2338/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组态与在线调试,支持算法的单周期与单步调试;支持基于装

备对象模型的装备控制算法的封装、继承、派生、重用。本

项目掌握了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的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实现系列硬件模块与软件平台的产品

开发,解决了系统可靠性、编程友好性、制造稳定性难题,并

通过提供装备基础元件库与典型装备基础算法库,提高工业

装备和工业过程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效率。项目主要有如下

创新点:①在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的硬件架构设计中,采用开

放式模块化结构,整合硬件模块与端子板等附件,便于安装实

施与工程维护;采用智能调理、通用输入、在线校正、故障

隔离技术,设计实现智能I/O模块,便于使用维护,并降低控制

模块处理负荷。2)在可靠性设计中,提出并实现双重化、三

重化硬件冗余表决机制与运算节奏同步算法,无需用户编程

,实现主辅控制模块的无扰切换,确定性切换时间在5ms~50

ms;提出基于硬件冗余与故障-安全的I/O模块自诊断与自恢

复机制,实现支持点点隔离、点点配电、点点在线更换的模

拟量混合输入输出模块,显著提高控制器硬件的可靠性与可

用性。②在遵循IEC61131-3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国际标准

的前提下,提出基于算法块封装、数据驱动与事件触发的分

布式算法调度技术,集成逻辑控制、运动控制与过程控制于

一体,开发过程支持图形化编程(功能块图FBD、梯形图LD、

顺控语言SFC)与文本编程(结构文本ST、指令表IL)及多

/2338/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语言混合编程的集成开发环境,支持控制算法的封装、继承

、派生、复用,实现控制算法的在线组态与离线/在线调试,

提高编程效率,较传统编程模式工作量节约约80%。③在可编

程自动化控制器的开发平台设计中,提出集通道故障、采样

偏差、量程超限、网络状态等的实时数据质量戳,保证实时

数据的可靠性与可信度;开发实现Modbus、ProfibusDP网络

驱动硬件模块,通过开放规范的OPC客户端与服务器接口,采

用透明网络管理技术实现与第三方设备的数据通讯,构建网

络化工程对象实时数据库,实现系统数据与外部设备数据的

全局一致与统一接口,满足工业数据多实时性、多语义性、

多时空性、多尺度性的信息集成与接口开放要求。本项目的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的设计开发,技术指标与功能达到当前

国际主流产品水平,符合工业控制系统的相关国际或国家标

准,通过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技术水平到达国际先进,国内领

先水平。本项目在执行期内的获得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

利1项,软件著作权6项。本项目产品推广应用200余套,实现

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2339/ 曲面和平面上嵌入图的k共振性研究
曲面和平面上嵌入图的k共振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匹配理论是图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图的一个匹配是

指图中的一个独立边集,如果图中一个独立边集覆盖了图的

所有顶点,则此匹配称为此图的一个完美匹配。匹配理论主

要研究匹配计数,最大匹配数,完美匹配存在的充分与必要条

件以及完美匹配的计数等问题。Wolf奖得主Lovász和

M.Plummer发表了图的匹配理论专著。著名的组合学专家W.

T.Tuttle给出了图有完美匹配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为了研

究有机分子的性质,19世纪Kekulé提出了价键结构。他

/2339/ 曲面和平面上嵌入图的k共振性研究

将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碳原子和碳碳键抽象出来构成有机分子

的骨架图,将碳碳双键看作匹配边。在有机化学中,一个完美

匹配也就被称为是一个Kekulé结构。它的性质与有机

化合物的电子性质,如分子稳定性,芳香性等,的研究密切的

联系,所以对完美匹配开展研究对研究化学分子的许多性质

都有重要意义。关于分子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Kekul

é结构的数目。E.Clar首先发现,如果在一个分子对应

的多环系统中找不到Kekulé结构,则这样的分子是不存

在的。此外,人们发现苯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随Kekulé结

构的数目的增加而加强。因此完美匹配也是有机分子研究的

一个重要概念。在匹配基础上定义的共振性是有机化学中的

重要研究工具,在决定多环共轭碳氢化合物的稳定性和芳香

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概念来源于Clar芳香六隅体理

论和Radic共轭圈模型。共轭圈是本身带有一个Kekulé

;结构的圈,即匹配边和非匹配边交替出现。共轭圈是一对匹

配作对称差的结果。通过共轭圈模型,可以从一个分子骨架

图的一个Kekulé结构得到其它所有的Kekulé结构

。Clar从实验出发提出来的芳香六隅体理论中用到了这种思

想。通过Klein的一些研究工作发现,共轭圈模型在量子化学

原理方面有很强的基础。就如我们所熟知的Hükel的分

子轨道(MO)模型,它是作为一种量子化学模型出现的。与

其说它是由薛定谔方程描绘的电子间的复杂作用,不如说是

分子拓扑的推论。因此,作为分子拓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339/ 曲面和平面上嵌入图的k共振性研究

,对各类分子图的共轭圈的研究有着强大的化学背景,对量子

化学的研究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若从一个分子骨架图

中任意去掉不多于个不交环,剩下的图仍有完美匹配,则此图

被称为是-共振的。Kekulé结构和共振性在研究分子的

结构和性质中有重要作用。平面方格子图是平面上由方格子

拼凑而成的图。这类图由于它的特殊结构而越来越受到数学

研究者和化学研究者的关注。若在一个图中去掉一个边割,

每个连通分支至少包含个顶点,则称此边割为-限制边割。我

们主要取得两个方面的进展:第一,我们给出了极大共振的

平面格子图的类型和具体结构。并发现,在平面格子图中,若

它们是4-共振的则一定是极大共振的,且4是最小的满足此性

质的自然数。第二,讨论了图的连通性及其与图的结构关系

。我们刻画了包含5-限制边割的图。此外,我们在给定图的

度序列的条件下,讨论了图的限制边联通性;给出了图的最优

限制连通性在图的度和参数上的一个界。

/2340/ 三峡升船机仿真系统研究
三峡升船机仿真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于

2013年立项开展“三峡升船机通航与运行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研究内容。该项目分解为“三峡升船机标准船型尺度

及技术要求研究”、“枢纽运行对升船机运行安全的影响与

对策研究”、“三峡升船机运行维护保障技术研究”、“三

峡升船机和船闸联合调度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三峡升船

机实船试验技术要求研究”五个课题,本成果“三峡升船机

船舶安全检测及预警系统研究”作为“三峡升船机运行维护

/2340/ 三峡升船机仿真系统研究

保障技术研究”的一个专题,由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承担。

项目采用调查研究、资料收集、专家咨询、需求分析、技术

方案制订、运行模拟仿真、测试验证等方法,开展了三峡升

船机运行仿真系统研究,通过分析三峡升船机机械、液压、

电气等设备故障的触发条件和安全PLC系统的控制逻辑,运用

工业组态、基于OPC的动态数据交换等技术,通过软件方式模

拟三峡升船机主要故障触发信号和运行干扰信号,实现升船

机运行故障模拟和故障处置研究,该仿真系统研发为升船机

运行控制优化和安全运行研究提供模拟测试平台,从而提高

升船机的运行保障能力。同时该系统还能对运行人员进行操

作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术能力。以软件仿真方式,模拟三峡

升船机的运行操作、传感检测、机构执行等运行控制过程,

研发了国内首套具备运行工艺流程仿真、运行操作仿真、故

障(事故)处置研究功能的升船机运行仿真系统,同时,该系

统具有自定义流程功能,可为三峡升船机运行工艺流程优化

研究提供模拟测试平台。三峡升船机运行仿真系统的开发,

可为三峡升船机运行工艺流程优化、故障(事故)处置提供

模拟测试平台,提高三峡升船机运行效率,保障运行安全,提

高故障(事故)处置水平。同时,可利用该系统开展运行操

作、故障处置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术水平。另外,通过该系

统的开发,促进了三峡升船机运行控制系统的优化完善,其经

济效益显著。由于三峡升船机处于试通航阶段,运行工艺流

程尚需进一步完善优化,三峡升船机设备设施在运行中故障

/2340/ 三峡升船机仿真系统研究

问题时有发生,建议相关运行单位与科研单位进一步加大科

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力度,对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跟

踪,提高项目的可推广性和实践意义。同时项目组将进行进

一步的深入研究,完善项目所涉及到的技术和理论,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提高其推广应用价值。

/2341/ 高阶色散方程及广义非线性扰动色散方程的行波分支与定性分析
高阶色散方程及广义非线性扰动色散方程的行波分支与定性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在物理学、流体力学、生态学

和生物学、密码学等诸多领域内均存在大量的非线性数学问

题,这些问题在数学理论上往往是通过一些非线性抛物方程

(组)、非线性波方程(组)及差分方程来描述.具有尖峰

孤立子解的非线性色散波方程来源于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对

它们的研究不仅在数学方法和理论上有意义,而且在物理和

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意义.特别在对孤立子的研究方面,不

仅为实验所证实,而且还找到了实际应用,如光孤子不改变其

/2341/ 高阶色散方程及广义非线性扰动色散方程的行波分支与定性分析

波形、速度,故光纤孤子通信具有失真小、保密性好等优点

.数学上,目前已发现一大类非线性演化方程有孤子解,并发

展了求解这类方程的许多有用的方法,如反散射法与数值方

法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高阶非线

性色散方程行波解的定性分析及精确求解问题,非线性色散

方程的对称分支问题,行波系统向量场轨线的动力学行为及

奇异线对奇异孤子的影响问题等.上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不

仅从理论上会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

义。2.由多个非线性方程耦合而得的偏微分方程组广泛存在

于生物学、电化学、通信等工程领域中,此类偏微分方程组

往往具有强耦合性和非线性性,故较难求得其精确解,对此类

偏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差分方程解的个数在分组密码差分分析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计算分组密码轮函数的差分方程的解的个数可获得分

组密码算法的差分分布表,进而确定该密码算法抵御差分分

析的能力,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对分组密码领域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深入研究非线

性波方程的孤子的定性行为和求解,将在理论上对传统非线

性波方程的研究方法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有效的数值计算方

法解决具有强耦合性和非线性性的偏微分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以及差分方程解的个数将为工程技术中一些关键问题的分析

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定性分析手段。三、创新点1.研究并

解决了关于“高阶色散方程及广义非线性扰动色散方程的动

/2341/ 高阶色散方程及广义非线性扰动色散方程的行波分支与定性分析

力学行为、精确解及解的性质”问题。2.研究并解决了关于

“具有强耦合性和非线性性的偏微分方程组的后验误差估计

”问题。3.研究并解决了关于“差分方程解的情况对变体B

ISON算法差分安全性的影响”问题。

/2342/ 数字旋光仪
数字旋光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一种应用软件替代大量硬件,用于测试分

析溶液含量、纯度的数字旋光仪。它是以颜色传感芯片取代

人工观察、模拟量输出的光电倍增管获取偏振光分光光度数

字讯号,用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旋转取代模拟伺服系统计算

旋光角度,用液晶显示替代刻度示数或光电计数LED示数的

。本数字旋光仪与现市场上自动数显旋光仪有本质区别。市

场预测:该仪器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科研与教学行

业,主要测量旋光物质(如糖、尿、酒石酸)含量、纯度、糖

/2342/ 数字旋光仪

度等。基于该仪器首次应用全球最新推出的并能直接与单片

机接口的数字颜色芯片,其性能与指标远远高于现时通用的

也是现时最先进的自动数显旋光仪,产品完善后有望出口;

暂且立足于国内市场预测,我国目前约有4万用户,年更新

量约3千台。发明专利的实施能独占市场。投资效益分析:

以-个30~50人科技型小企业年产销1000台计算,可创产值

600~800万元,年利税450万元以上。合作方式:投资方付

-定入门费后合作开发或独家转让。

/2343/ 基于IPv6和SDN的数据转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IPv6和SDN的数据转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所研究的一种支持IPv4和IPv6协议转换的SDN

网络设备可提供大量的可与现有IPv4地址互相访问的IPv6地

址,以解决现阶段IPv4地址资源紧缺的问题。整个系统由路

由子系统和互联子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路由子系统会根据

收到的跨网通信数据包源目的IP地址在SDN网络中选择一条

连接两个网络的路径。这样对于连接到SDN网络的IPv4和IP

v6网络而言,相当于连接到一个中心路由器,而互联子系统相

当于一个互联网管,其会为IPv4与IPv6网络间的数据通信在

/2343/ 基于IPv6和SDN的数据转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SDN网络中选择一条经过互联网关设备的路径。

/2344/ 双模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双模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人脸识别方法。主要解决现

有识别方法对人脸图像的纹理有很大依赖性的问题。其实现

过程是:划分测试和训练图像集,对训练图像进行学习获得

特征脸子空间和主动表观模型;将测试和训练图像投影到特

征脸子空间得到纹理模型,并计算测试和训练图像纹理模型

的距离;根据主动表观模型自动搜索测试和训练图像特征点

,构造形状模型,将图编辑距离作为测试和训练图像形状模型

之间的距离;两种距离的加权融合用于确定测试图像的身份

/2344/ 双模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信息。本发明方法与基于纹理或结构信息的识别方法相比,

对于表情、光照、尺度有变化的人脸图像,尤其对于在光照

变化下获取的人脸图像具有识别率更高的优点,可用于在多

种因素影响下进行身份验证。

/2345/ 腾讯RTX企业即时通信软件V3.2.0
腾讯RTX企业即时通信软件V3.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RTX系统软件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数据

传输主要采用TCP及UDP协议,采用了128位的对称加密算法

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第三方截获数据后也无法得知数据的

内容。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全部通过服务器中转,增加了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RTX客户端兼容WIN98以上操

作系统,服务器端兼容NT以上操作系统,具备严格的安全操

作权限机制和良好的保密措施,系统运行是不会出现异常死

机或内存溢出的问题。单服务器可支撑近9000用户,通过服

/2345/ 腾讯RTX企业即时通信软件V3.2.0

务器互连可支持10万用户。主要功能包括即时消息、文件传

送、语音视频、网络会议、SMS应用等,适合任何网络环境

下的(LAN或者WAN)的实时协同办公。

/2346/ 无线接入网多制式融合(SingleRAN)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无线接入网多制式融合(SingleRAN)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无线移动通信在2G语音时代,有GSM、CD-MA两大技

术体制,在向3G与B3G移动宽带系统演进的过程中,面临着

GSM、UMTS/HSPA、CD-MA/EV-DO、TD-SCDMA、WiMAX、LTE多

种技术体制并存,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线,对运营商来

说,都是至少两种技术体制长期并存的局面。每种制式不同

的设备,不同的网络,这种传统模式从建网到运维都给运营

商带来巨大的挑战。华为公司针对这些挑战,坚持自主创新

之路,在业界第一个研发出无线接入网多制式融合(Single

/2346/ 无线接入网多制式融合(SingleRAN)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RAN)解决方案,使华为从行业跟随者成为行业领导者,打

破了欧美技术与市场的双垄断,实现技术与市场双领先。通

过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频处理系列芯片,率先实现软件无线电

的产业化,研发出可扩展、可长期演进的基站、控制器平台

,实现多种制式之间的深度融合,频谱、传输等资源充分共

享。研发过程中,突破大量关键技术,取得多项重要创新。

主要创新有:高性能数字中频算法、多制式处理芯片组、高

效率大带宽功放、双平面交换、纳秒级数据交换技术、TDM

overPacket、多时钟融合、CPRI虚拟通道复用技术以及CPR

Ibit级带宽动态调整技术、频谱压缩以及动态共享技术等。

迄今已获授权发明专利81项,累计向标准会议输出提案近2

00篇,是3GPPMSR(MultiStandardRadio,多模基站)标准

化工作的领导者。SingleRAN解决了移动宽带产业发展的瓶

颈,对运营商来说,SingleRAN使得技术选择和向未来演进

的风险几乎不再存在,投资会得到最大化的保护,推动了产

业的迅猛发展。SingleRAN推出市场后,以先进理念和领先

技术,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获得全球各大运营商的充分认可和

信任,引领了移动宽带领域的业界趋势。2010~2012年Sin

gleRAN统一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新增销售额超过1300亿元,

新增利润超过240亿元,新增税收超过25亿元。截至2012年

第三季度,华为已在全球部署了超过150张SingleRAN商用网

络,规模进入欧洲、北美、拉美、亚太、独联体、中东北非

等市场。所有这些网络均已具备支持LTE的能力,其中超过

/2346/ 无线接入网多制式融合(SingleRAN)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120家运营商宣布已经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其LTE业务(即华

为已与运营商签订超过120个LTE商用合同)。所有这些网络

均已具备向前演进到LTE的能力,其中超过50家运营商宣布

已经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其LTE业务。

/2347/ 中国银行柜员前端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项目
中国银行柜员前端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中国银行核心银行系统的逻辑集中,柜员前端

系统采用全新的部署架构同步完成了整合,全辖境内外一万

余网点十余万终端均部署Windows操作系统,为了提升柜员终

端安全水平,降低系统漏洞、病毒以及人为攻击风险,所有柜

员终端均通过组策略进行高度定制,分行运维人员缺乏手段

了解辖内终端运行情况,所有涉及分行终端的投产配合工作

主要通过管理调度手段实现,效率低下,成功率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改善柜员前端运维工作现状,加强总分行有效联动,提

/2347/ 中国银行柜员前端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项目

升分行运维管理水平,中国银行开发了“柜员前端一体化运

维管理平台”,从总分行前端支持流程、终端状态管理、终

端监控、应急处理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建立分行运维人员集

中运维管理门户,旨在提升十余万台终端运维管理效率,加强

对生产终端的监控,提供分行丰富、完善的运维报表,做好终

端出现异常时的快速应急,实现分行端运维工作的标准化和

自动化。中国银行柜员前端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后台采用数

据采集、平台管理以及分行执行三层架构,实现总、分行分

级部署,平台具有运行稳定性高,可扩展性强,部署升级便捷

等特点,有效支撑十余万台柜员终端的管理工作。具体技术

特点如下:1.该平台日志审计功能完善,在运行期间执行任

何操作均记录日志并传送到服务器以备查询,能够满足运维

管理安全审计方面的要求。2.该平台与生产AD(ActiveDir

ectory)系统、SCCM(SystemCenterConfigurationManage

rment)配置管理系统以及柜员前端后台交易数据库进行信

息同步,通过部署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为分行运维人员提

供多样化分行终端设备资产信息、终端登录信息、终端防病

毒更新状态信息、终端应用及系统软件推送信息、柜员登录

信息、分行交易量、分行服务器性能监控等个性化报表。3

.该平台采用多线程技术,极大提高了各个功能的执行效率,

减少工作人员等待时间。已终端例如连通性批量检查为例,

20000台终端只需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一次检查;4.针对后台

与网点在故障场景下交互困难的现状,通过开发WEB服务进行

/2347/ 中国银行柜员前端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项目

消息维护,在分行定制终端开发Windows服务进行消息播放,

实现后台管理员与最终用户的消息传递,仅30秒内即可完成

11万台终端的消息推送。该平台推广后,极大提升了中行柜

员前端的运维效率,降低了总分行运维人员的运维成本,仅以

年度投产工作为例,经评估,可节省86万人天分行配合工作量

,节约2800余万元电力消耗,取得较大经济社会效益。

/2348/ 英塔燃气管网信息管理软件 V1.1
英塔燃气管网信息管理软件 V1.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软件是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的燃气管网的管理信息

系统,采用多层计算结构,扩大传统的客户/服务器和两层计

算模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管网的

拓扑结构,再结合对象的属性数据,自动生成管网逻辑网络。

一方面能对燃气管网设施数据进行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极大

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能改善管网设施的使用

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适应燃气管网业务管理

需求,使之达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网络化、空间可视化,促

/2348/ 英塔燃气管网信息管理软件 V1.1

进信息服务。

/2349/ 自聚焦型光学电流互感器
自聚焦型光学电流互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聚焦型光学电流互感器,包括光

源1、准直器2、起偏器3、环形集磁器5、光纤耦合器8、单

模保偏光纤9、检偏器10和信号探测与处理系统11,其特征在

于:在环形集磁器开口7位置安放传感头4,所述的传感头采

用磁光玻璃或晶体,加工型状为长方体,所述集磁器开口7的

宽度为5mm到10mm,必须大于传感头4的宽度。有益效果是:

提高了传感系统的灵敏度;由于光线在传感头中传播时不与

界面接触,偏振光的光强没有损耗,因此也克服了现有光学玻

/2349/ 自聚焦型光学电流互感器

璃型电流互感器中输出光强信号弱,信噪比差的缺点;避免了

现有技术中采用双光源的做法,降低了传感系统的成本。

/2350/ 健康科普教育系列读物
健康科普教育系列读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食品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蚌埠市科技局重点项目。随着经济的快速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保健已成为百姓生活

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面临着传染病、慢性病、肿

瘤、伤害和精神心理等疾病与卫生问题的多重威胁,它们的

发生和发展与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或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这些卫生问题尚缺少生物学预防手段和治愈方法,因此

,在生活中加强自我防护观念、无病防病就显得极为重要。

每个人都想健康长寿,但健康却常离课题组而去,由于缺乏

/2350/ 健康科普教育系列读物

正确的防治理念,使课题组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健康代

价,甚至生命,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

的内容《健康科普教育系列读物》系列丛书着眼于医学领域

、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课题组积极开展普及科普知识,传

播科学的健康理念和行为,进行了有创造性的工作。该套丛

书包括《高血压与冠心病病人必读》、《脑血管疾病病人必

读》、《肿瘤病人必读》、《糖尿病病人必读》、《慢性肝

炎病人必读》、《慢性肾病及尿毒症病人必读》、《胃炎及

消化性溃疡病人必读》、《围生期保健必读》、《养育健康

宝宝-婴幼儿家长必读》、《口腔科病人必读》、《咽喉疾

病病人必读》、《眼科病人必读》共12本书。其内容综合了

发达国家防治慢性疾病的先进思路与方法,又融入了中国专

家多年的临床经验与科研成果。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常见

病、多发病的常见病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常用检查、

预防措施、自我护理、社会生活、康复等方面的内容,目的

是帮助大众增加对各常见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纠正不正确的

认识,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其中《肿瘤病人必读》通俗地

介绍了癌症防治方面的有关知识,重点在于早期发现、早期

诊断、早期治疗,并积极推崇合理应用综合性、规范化治疗

技术;《围生期保健必读》介绍了孕前、孕期、分娩期和产

褥期的相关保健知识,旨在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实现安全

分娩和优生优育。《养育健康宝宝-婴幼儿家长必读》介绍

了小儿生长发育、科学养育、儿童期保健、儿科常见病等方

/2350/ 健康科普教育系列读物

面的知识,满足了家长对科学育儿知识和儿童医学保健知识

的需求。全套系列读物内容丰富,条理分明,通俗易懂,贴

近大众生活。创新手法及表现形式该套丛书以文字或图片为

载体,是一套专业性科普读物。创新及表现形式为1.实用

性强通过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同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

来,选择读者希望获得的医学专业知识、营养保健、自我保

健和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确定贴近生活、实用为主的教育

内容,作品内容充实全面。2.可读性强虽然是医学专业性科

普读物,但注意将专门知识通俗化,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

出,避开医学术语,力求文字浅显易懂,同时图文并茂,增

加读物的吸引力。3.科学性强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倡导科学

方法,把成熟的、切实可行的知识,介绍给读者,改变人们

的知识、态度、行为,继而帮助选择恰当的生活方式,具有

较强的科学性。4.适用性强在内容编写上,不仅可作为一般

群众的科普宣传材料,也可为临床患者在诊治中提供具体指

导,并作为临床或社区医务人员的参考资料。尤其创新了编

写理念、编写形式。该套丛书不仅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播,也

注重大众健康意识、健康理念的培养,从而提升大众预防保

健意识、自我观察、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等健康管理能力。

为了达到通俗易懂的编写目的,全套丛书以以病人常见的疑

问为线索,以问答形式,详实地解答了常见病的预防、治疗

和康复中的各种问题。内容浅显易懂、避开深奥的医学术语

/2350/ 健康科普教育系列读物

,便于百姓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技巧,并配以大量图

片,图文并茂,增加读物的吸引力,是一套大众读得懂、学

得会、用得上的预防保健用书。发行、受众及社会效应该套

丛书发行1万册。一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学校、医学院校附属

医院、社区人群等领域,具有较强实用性和指导性,经过学

校教学、社区实践教学和临床实践检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具有原创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所突破,在安徽省内同

专业领域具有领先水平。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指导推广作用

,取得较高认同度,在省内产生积极影响。,研究成果《健

康教育系列丛书》作为在校学生的辅助教材、医院开展病人

健康教育的指导丛书、医疗护理保健领域的继续教育指导丛

书,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对推动蚌埠市医疗卫生保健领

域的科技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011年健康科普教育系

列读物于获得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2351/ 可调F-P干涉仪极间距的在线监控系统
可调F-P干涉仪极间距的在线监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使F-P干涉仪的间距稳定度保持在15nm/h以

内,幅度调制效应的调制深度始终优于4%,能够很好地满足幅

度调制效应补偿装置的技术要求。

/2352/ 浙江省水稻卫星遥感估产运行系统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浙江省水稻卫星遥感估产运行系统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卫星通话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农作物卫星遥感估产是一个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的极其复杂的高新技术应用开发过程。研制水稻卫星遥感估

产信息系统有许多特殊困难,成为国际性难题。中国研制该

系统具有国内外的重大意义,国家“六五”至“九五”计划

,经20年的攻关研究,没有解决估产成本与基本精度之间的矛

盾而未成功,该项研究解决了。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能业务

化运行的水稻卫星遥感估产系统。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多项技术集成和遥感定量化技术应用研究具有独到的贡

/2352/ 浙江省水稻卫星遥感估产运行系统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献。

/2353/ 基于ASP的并发系统CSP模型验证研究
基于ASP的并发系统CSP模型验证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现有CSP模型检测工具不能在验证工具的一次

运行中验证多个性质、也不能动态评估系统模型改变对已验

证性质的影响、更不能增量式地验证系统性质的特点,在分

析现有CSP模型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基于ASP的

并发系统CSP模型验证框架。基于对CSP语义的分析,我们提

出了适用于CSP进程模型验证的基于关键迹的CSP进程语义,

给出了该语义的递归计算方法;基于CSP、LTL/CTL公式和AS

P程序语义,本项目建立并实现了CSP进程及时态逻辑公式到

/2353/ 基于ASP的并发系统CSP模型验证研究

ASP规则的转换技术,基于与性质对应的ASP规则可实现验证

信息的共享;基于ASP程序语义理论,证明了验证方法的正确

性;开发了基于关键迹语义的CSP模型检测原型系统,案例研

究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ASP支撑原因分析技术,在待

验证性质不满足时产生反例,以及在系统模型改变时,分析对

已验证性质的影响;基于CSP进程和ASP程序间的语义联系,开

发了并发系统CSP模型的调试辅助技术;并基于ASP知识库技

术初步探讨了实现系统性质增量式验证的关键技术。项目提

出的基于ASP的并发系统CSP模型验证技术基本具备了以上特

征,为未来开发新的CSP模型检测工具提供了一些基础。此外

,在本课题的支持下对硬件的可靠性验证、web服务软件的构

造等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探讨,获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2354/ 彩色视频的多维矩阵模型及其变换压缩编码器
彩色视频的多维矩阵模型及其变换压缩编码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彩色图像

与视频的多维矩阵表示数学模型,以及多维矩阵DCT变换理

论,全面去除了图像与视频中各种冗余信息并实现高效压缩

编码。首次建立了音视频序列的多维矩阵表示模型,将音频

数据嵌入视频多维矩阵数据中,解决了高压缩比下的音视频

同步问题。基于FPGA、DSP、嵌入式CPU设计并开发了多路音

视频编解码器和网络多路音视频服务器,彻底解决了多路音

视频网络同步难题。首次构建了时空多维矩阵数据结构、多

/2354/ 彩色视频的多维矩阵模型及其变换压缩编码器

引擎互关联逻辑结构、多特征交互检索模型,并设计和开发

了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库检索系统。多路音视频服务器主

要技术指标:多路音视频(NTSC/PAL)输入;多维矩阵DCT

视频压缩模式;音频ADPCM并嵌入视频矩阵中,网络接口为

100M网络接口;RS232(DB9);压缩比>200:1,信噪比>

30dB;网络延时<100ms;网络终端后自动监测恢复等功能

,支持运动检测、支持比特率控制和VBR/CBR。多媒体数据

库检索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查准率90%,查全率88%,支持基

于音频的视频检索,基于视频的音频检索,基于文本汉字的

音频(视频)检索。该项科研成果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和长春

兴达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春多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

作,产业化的产品视频服务器、视频编码器和多媒体视频检

索系统,在电子政务、银行、邮政、电信、宾馆等全国50多

个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成功应用,为音视频网络通信和存储提

供了更有效的技术实现途径;成果在网络协同工作、平安城

市网络监控、军事、电子政务等领域还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2355/ 上海金定价交易系统
上海金定价交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内黄金、铂金、白银等贵金属交易

市场的蓬勃发展和面向国际市场的逐步开放,对上海黄金交

易所(以下简称为“上金所”)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

要求。为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面向外部合作会员、

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产品服务,面向内部管理进一步

提升业务需求响应速度、降低系统运营及运维难度,经研究

决定,对上海金定价交易系统进行开发建设。上海金定价交

易系统上线后,形成了有效的国内黄金基准价,并不断的扩大

/2355/ 上海金定价交易系统

国际影响力,成为国内国际重要的金融指标之一。上海金定

价交易系统是提供给市场参与者的,按照以价询量、数量撮

合的集中交易方式,在达到市场量价相对平衡后,最终形成上

海金人民币基准价的交易平台。随着国内黄金、铂金、白银

等贵金属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和面向国际市场的逐步开放,

系统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到了兼容新的业务需求,可面向外部

合作会员、客户提供更多高效的产品服务。技术上,系统充

分考虑了系统性能、运行环境和安全性等诸方面的约束,进

行合适的设计与开发,使系统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

用性、高可扩展性、高可管理性五大重要特征。降低系统运

营及运维难度,有效保障系统运行安全。

/2356/ 一种光学零件几何参数非接触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一种光学零件几何参数非接触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一种几何量的非接触光学测量领域,具

体是一种光学零件几何参数非接触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本发明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速度慢,测量动态范围小,成本

昂贵,不适用于在线快速测量的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

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零件几何参

数非接触测量方法:对平行光进行电扫描光开关的调制,形

成环带状平行光,经锥透镜(螺纹透镜)会聚实现不同距离

的会聚点,利用会聚点瞄准并识别光学零件的表面,从而实现

/2356/ 一种光学零件几何参数非接触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对光学零件几何厚度、移动距离以及光学透镜中心高的测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成本低,稳定性好,快速在线测量,

可以实现比光谱扫描类仪器大写的测量动态范围,同时仪器

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2357/ 核桃种植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分析管理系统
核桃种植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分析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核桃是世界重要坚果,位列四大干果之首,是中国重

要的经济林树种.核桃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好的

医疗保健功能,核桃种植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分析管理系统深

入理论研究,研发加工机械,注重大众产品,开发高档精品,打

开国际市场等.随着核桃种植业的发展,在生产大众化产品,

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开发高档次精品,中国核桃加工业将有着

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大的发展空间。

/2358/ 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决策系统研究
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决策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由吉林省

高速公路管理局承担,联合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武汉理

工大学协作完成的吉林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②研究目的与

意义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在交通运输部大力倡导发展四个

交通的要求下,为了更好的解决对高速公路路网资源管理、

建立合理的养护维修方案,保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科学

准确评价路网状态以及合理的分配养护资金等问题,提升路

网信息智能化管理水平的要求下立项的。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2358/ 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决策系统研究

课题以理论研究建立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评价、预测、决策

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适用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的智能决策系统,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路面性能评价评价

的计算方法基于物元法、PQI法,为路段的评价提供依据。通

过理想点法建立路段排序的计算方法,为路段的维修迫切程

度提供参考。2、利用与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了未

来年份各指标的值,为路面指标的变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

决策方案,效益计算与资金分配提供依据。3、利用马尔科夫

转移矩阵思想,结合决策树的取值分布,计算未来年份的养护

需求,并根据理想点排序的结果,对基年与未来年份的路面维

修养护决策进行分配与路段聚类,为养护维修方案的制定提

供依据4、建立了基于专家知识与市场信息的维修材料库与

维修决策方案库,对维修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依据全寿命周期

成本的思想,根据维修养护成本与效益的构成,建立工程造价

数据库与成本效益计算系统,方便决策者科学地选择合理最

佳方案。5、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决策系统,分为地

理信息系统、高速公路基础信息管理系统、高速公路养护管

理系统、高速公路路况综合评定系统、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

理智能决策系统,五部分子系统组成。系统基于B/S模式,用

户的数据读取、存储以及程序的使用全通过服务器集中管理

,通过管理员设定不同的使用限权登录后使用相关的功能模

块。安全程度较高。1)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平台以地理信息

系统(GIS)为基础平台,为数据的查询与路网管理提供基础

/2358/ 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决策系统研究

服务信息,同时通过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连接功能实现图

形数据展示功能。。2)高速公路基础信息管理系统:高速公

路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路网资源的综合管理,系统数据

内容包括:路线信息,如里程桩号、超高段落、曲线长;路面

结构信息,如结构形式、结构层厚度;路基信息,路基防护、

排水数据;桥涵、隧道信息,如上、下部构造;交通安全设施

,如指路标志部署位置;前方景观信息,可直观的对路网资管

进行实时查看。3)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高速公路养护管

理系统主要包括:常规养护任务体系、自检自查、日常养护

报表系统、防汛工程管理、除雪防滑管理、路面检测与评价

、养护设备管理、路产管理、大中修信息管理模块等功能。

4)高速公路路况综合评定系统:高速公路路况综合评定系统

,实现对历年路面检测数据的集中管理,系统具有从检测设备

快速数据导入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系统还具有报

表输出、数据查询、给定任意评价单元进行评价计算功能,

系统还提供了多种的数据图表展示功能。5)高速公路路面养

护管理智能决策系统: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智能决策系统

,为养护管理决策者提供路面指标变化预测分析、养护维修

需求、资金分配等决策数据,系统分为计算模型库、标准参

数库、养护决策报告生成系统三部分。(1)计算模型库,系

统提供的计算模型有:路面状况评价计算;维修优先排序;预

测模型计算;决策分配模型计算;养护方案比选模型计算;路

/2358/ 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决策系统研究

网维修排序计算模型。(2)标准参数库:该部分数据为模

型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包括评价标准、决策标准等。6、基于

WebGIS的高速公路养护数字化移动管理平台,以服务器平台

数据库内容为基础,以安卓系统为开发平台,建立了基础信息

查询、病害调查上报、信息交流以及WebGIS地理信息四部分

子系统,为养护管理现场办公及信息查询提供了便利。④创见

与创新1、完成了基于地理信息(GIS)平台的吉林省高速公

路基础信息数据库与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使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工作更加数据化、科学化、信息化。2、在国内外

首次开发了基于WebGIS的高速公路养护数字化移动管理平台

,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灵活、便捷、快速的

管理模式。3、基于物元法、PQI法、理想点法,建立了评价

指标数据库及路段排序的计算方法,为路段的评价提供依据

。4、利用灰色预测、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决策树、取值分

布及理想点排序等理论,建立了适合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

的预测、决策方法,为养护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⑤社

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系统的开发在吉林省高速公路养护

工程中成功应用,提高了养护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优化了路

面养护维修工程的资金利用水平,使公路养护管理更加客观

化、多元化、科学化,项目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实

用性,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359/ JSQ-4000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
JSQ-4000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SQ-4000为全数字程控交换机,总体结构采用全分

散控制与交换方式,双CPU分担工作,话务处理能力强,全部数

字逻辑电路采用国际上最新FPGA技术和ASI技术,硬件集成度

高。软件采用了开放式模块化设计,易于升级和维护。

/2360/ 一种提取手机碎片文件和被删除文件的系统和方法
一种提取手机碎片文件和被删除文件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手机碎片文件和被删除文件

的系统,包括手机端、设备端、存储介质,所述设备端表面设

有接口1、接口2、人工操作平台,手机端通过数据线与接口

1连接,存储介质通过数据线与接口2连接。还公开了基于该

系统的方法,1)打开手机文件;2)分析表结构定义特征;3)获

取B-TREE树结构;4)标注所有页;5)三路并行处理:a.获取正

常页数据,b.页内数据标注,c.生成数据特征码;6)匹配并重

组碎片文件;7)提取碎片文件。本发明采用位图算法找到数

/2360/ 一种提取手机碎片文件和被删除文件的系统和方法

据库中碎片数据,将碎片数据完整的重组为有用的信息文件

,减少个人和公司因数据丢失带来的损失,提取有力的电子证

据,降低司法机关侦破案件的难度。可以自动提取与人工修

改相结合的方式生成匹配文件降低提取过程中错误的产生。

/2361/ 面向复杂场景的跨时空多模态感知技术及应用
面向复杂场景的跨时空多模态感知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视频感知技术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

成为保障公共安全、实现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然而,监控视频场景复杂多变,目标细节清晰获取仍受限于光

照条件、目标尺度、遮挡重叠、跨视角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经过多年的攻关,本项目突破了夜间视频“认不准”、高清

视频“传不动”、大规模视频分析“用不好”的关键技术,

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基于多光谱融合的极低照度成像

技术。基于双图像传感器融合技术,采用了基于运动判别的

/2361/ 面向复杂场景的跨时空多模态感知技术及应用

时空域联合降噪方法,同时兼顾纹理区域和运动区域降噪问

题;发现了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亮度互补特性,建立了基于波

段响应特性的自适应分层融合模型,实现了异源图像在不同

频率层纹理信息优势互补。本创新点实现了0.0002Lux条件

下彩色成像,解决了极低照度下视频清晰获取问题。2.结合

体拓扑线定位和时间特征聚合的小目标检测方法。提出了人

体拓扑轴线标定和检测定位的新方法,抑制了背景像素噪声

并适应场景中不同尺度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随

机场的修正方法,解决了行人遮挡严重情况下误匹配问题。

构建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帧间特征传递模型,利用时间维

度信息弥补单帧检测行人特征损失。在公开数据集CALTECH

上测试,与最新方法相比,本创新点获得了最佳检测性能,小

目标检测误差率降低20%以上。3.基于智能分析的视频压缩

技术。提出了基于背景模型的预测编码方法,将背景图像作

为参考帧,大幅降低空域预测编码率,提高运动目标周围的编

码压缩性能;提出了背景区域噪声抑制方法,通过区分背景图

像与前景目标,采用分层编码策略;采用长周期码率控制方法

,实现基于时间段改变的自适应码率分配机制。本创新点与

H.264、H.265压缩标准相比,白天码率分别降低了83%和63.

7%,夜间码率降低明显。4.跨时空多源数据关联技术。提出

了基于目标深度特征对物体描述的方法,采用多任务学习、

多标签图像分类等方法,提高了目标再识别准确性;提出了基

于MAC信息与目标属性融合的点、线、面多维度信息关联技

/2361/ 面向复杂场景的跨时空多模态感知技术及应用

术,构建了目标关联强度、轨迹相似度、轨迹热力图等时空

约束方法,并基于时空分布优化模型。本创新点实现了大规

模视频数据中目标快速检索和定位。本项目技术已经广泛应

用于西安市雪亮工程、南昌市天网工程等重大工程和城市建

设,形成272.46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效益和54.14亿元以上的

新增利润,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相关成果已在本领域重要国

际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

/2362/ 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及产业技术推进实施策略
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及产业技术推进实施策略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1、项目研究背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世

界发展格局面临深刻变革调整。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

技术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复苏并重塑国家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

引擎。我国物联网在2009年起步发展之初,社会各界对物联

网的概念和范围并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对物联网发展的

长期性、艰巨性等也缺乏理解,在我国部分地区和一些领域

出现了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态势。若不加以正确引导,会

对物联网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

/2362/ 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及产业技术推进实施策略

网的发展,要求就物联网技术产业与应用发展从国家战略层

面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措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院(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是国内较早开展体系化

物联网研究的单位,先后受中国工程院、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委托,对物

联网开展了国内外的全面调研和系统性研究,形成了我国物

联网发展战略与策略系列研究报告。2、项目研究内容和成

果本项目首次系统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推动物联网发

展的战略部署,从国家层面论证了发展物联网的重要性和战

略意义,分析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提

出了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具体包括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优

先安排的重点应用领域;国家与区域产业的培育与布局;国家

在物联网领域创新力量的组织;国家科技与产业化项目的资

源合理配置等。本项目重点解决了几方面问题:一是澄清了

概念,确立了物联网的网络架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标

准体系、标识资源体系和国际治理体系等,明确了物联网的

战略定位。首次定义了“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

用和网络延伸”以及物联网的核心要素,归纳提出了“物联

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明确了物联

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二是明确

了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从技术和标准、产业、应用方面勾

画了“十二五”期间以及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和路线图,提出

了“需求牵引、重点跨越”的原则。通过物联网应用带动技

/2362/ 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及产业技术推进实施策略

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培育和打造技术创新链与产业生态链。

三是明确了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从全局性和顶层设计的角

度提出了重点任务,提出我国在工业、农业、物流、电网、

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医疗、安全等应用领域的重点任务和

发展方向,部署了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的突破方向。四是系

统提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保障、

建立部际联系会议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扶持、优化发展空间

布局、建立市场环境、系统推进立法、加快人才培养、加强

国际合作等角度提出了政策保障措施建议。项目研究成果形

成了系列研究报告:1)《中国物联网和相关产业“十二五”

战略研究报告》:通过工程院提交给了发改委和相关部委2

)《物联网及其在重要领域的应用总报告》:提交给工程院

,并通过工程院提交了相关部委3)《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的

战略和策略》:通过国家信息化专家委提交给了国家信息化

领导小组4)《我国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实施策略》:

提交给了工信部3、项目应用推广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提交了

工程院,并通过工程院提交给了相关部委,主要观点被发改委

、工信部、科技部等物联网主管部门采纳,为我国“十二五

”物联网战略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本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通

过国家信息化专家委提交给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为国家

准确把脉物联网发展动向,推动物联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直接支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

/2362/ 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及产业技术推进实施策略

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关于印

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3

]1718号)的出台。我院作为国家物联网指导意见的支撑单

位、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总体支撑单位,主要研究观点已经

被这两项指导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采纳。本项目的

研究成果还体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信息产业“十二

五”发展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文件中。

基于本项目的研究观点,我院编制了《2012年中国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白皮书-物联网产业》,指导了物联网产业的战略

布局。基于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我院发布了《物联网白皮书

(2011)》,进行了知识共享。白皮书全面地对物联网的内

涵、关键要素、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资源体系进行了澄清

,分析并归纳了物联网发展的整体特点和亮点,探寻了物联网

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后续我院持续对

物联网开展研究,又发布了《物联网白皮书》2014版。白皮

书内容被众多业界人士、机构和企业引用。

/2363/ 地面遥测终端组网
地面遥测终端组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遥测终端组网,包括汇

集总站、汇集分站和至少一个遥测终端,每个遥测终端都包

括两个遥测机,两个遥测机分为一个主遥测机和一个副遥测

机,主遥测机和副遥测机都各自通过一个中继器无线连接汇

集分站,且主遥测机采用的中继器和副遥测机采用的中继器

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的汇集分站通过无线连接汇集总站。本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遥测终端包括两个遥测机

,平时只使用一个遥测机,当该遥测机出现故障时,则启动另

/2363/ 地面遥测终端组网

一个遥测机,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不间断测量。

/2364/ 银行间市场自动化测试平台
银行间市场自动化测试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中国银行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为进一步保障

现有业务的顺利开展及推进新业务的创新,中国外汇交易中

心对业务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

提交更高质量的版本。为了应对快速迭代和高质量发展的要

求,银行间市场自动化测试平台(简称CFETSAutoMan)引入

底座+插件的设计模式,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GUI)、接口

、数据库、文件、构件、移动端的自动化测试服务,平台提

供可视化的用例开发界面,用户只需要根据业务关键字组织

/2364/ 银行间市场自动化测试平台

测试步骤,创建测试用例、场景和任务,即可执行测试自动化

用例、生成并查看测试报告,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该平台

在实现了自动化测试通用功能之外,还对标交易中心的特点

,定制化实现了与《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JR/T0065-2

019)和《银行间市场业务数据交换协议》(JR∕T0066-201

9)的兼容,和消息中间件(DEP&DSP)的兼容,以及前端所

使用的银行间市场统一终端框架(CUT)技术的兼容,提高自

动化测试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该项目自上线以来安全稳定运

行,性能情况良好,在多个核心系统开展实施,并累计节约24

1人月工作量,累计发现超100个缺陷。

/2365/ 电力视频监控系统V1.0
电力视频监控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电力视频监控系统V1.0,本成果设计了集摇视系统

、安全保卫系统、消防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动力监测系统

五大功能子系统于一体的电力综合视频数据监控系统,该系

统融合了网络视频和数据采集两大主要功能,系统通过一套

综合智能控制系统集中管理,做到集中监控、存储和管理,便

于应急指挥,摆脱了传统系统相互独立、各自应用的非智能

化模式。

/2366/ 小麦生产控制系统(Ⅰ)——小麦生产管理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小麦生产控制系统(Ⅰ)——小麦生产管理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2367/ LC短波预选滤波器
LC短波预选滤波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涉及一种LC短波预选滤波器,该电路输入端

选择器电路分别与2~3MHz七阶椭圆滤波器、3~5MHz七阶椭

圆滤波器、5~8MHz七阶椭圆滤波器、8~13MHz七阶椭圆滤

波器、13~20MHz七阶椭圆滤波器、20~30MHz七阶椭圆滤波

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LC短波预选滤波器具有优

良的性能指标,插损小于1dBm、带外抑制度达50dB以上,矩形

系数高,价格低廉。在成本低廉的情况下,实现了优越的性能

指标。

/2368/ 吉林省公路指路标志信息分级系统研究
吉林省公路指路标志信息分级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来源:《吉林省公路指路标志信

息分级系统研究》来源于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研究项目(

合同编号2009-1-17)。背景:2009年,吉林省高速公路经过

多年建设,形成了高速公路网络骨架。截止2011年,吉林省高

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了2000公里。预计“十二五”末期,全

省县(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800公里。随着路网逐

步扩大,车流量不断增加,车速逐渐提高,路网呈现层次立体

化、结构复杂化、公路网与城市道路网无缝化和一体化发展

/2368/ 吉林省公路指路标志信息分级系统研究

特征。对于四通八达、安全舒适的高速公路,管理问题越来

越突出,尤其在指路标志设置和信息选取上存在很多不如人

意的地方,驾驶人员行车难度相应增大。在新交通环境下,为

公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满足不同出行目的驾驶需求,对

指路标志信息提出了新要求。进入陌生公路及沿线路网的驾

驶者,指路标志能否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其正确选

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抵达目的地十分重要。尽管目前

路网内指路标志都遵照国标规定实施,但吉林省高速公路指

路标志依旧存在设置不合理、连续性差、系统性考虑欠缺等

问题。基于此,未能恰当的设置指路标志,不仅会导致路网功

能不能充分发挥,还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综上,课题组根

据吉林省公路指路标志信息的特征,最终形成了《吉林省公

路指路标志信息分级系统研究》报告。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

标;技术原理: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项目组以吉林省

公路指路标志信息分级为研究目的,以路网为研究对象,专题

研究了指路标志信息层次划分和信息量确定。在国家公路网

路名编号规则基础上,分析了省干线公路、普通县乡公路、

农村公路、旅游道路等各条路线和相关路网的功能、关系,

选取指路标志信息,形成了吉林省公路指路标志信息分级规

则。性能指标:(1)吉林省公路编号的分级标准;(2)吉

林省目的地名称信息的分级标准;(3)吉林省距离信息的分

级标准。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在高速公路指路标

志信息的设置中,应尽量采用内容简明、含义明确的数字化

/2368/ 吉林省公路指路标志信息分级系统研究

信息,以为驾驶人员的安全行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便于其

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程,避免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从而有效地保障行车安全和畅通,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2)指路标志信息设置时,应充分利用国、省、县乡道和

专用公路编号、各级高速公路编号等数字化信息,以最大限

度地提供沿线信息,方便用户使用。(3)指路标志信息保持

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易读性原则,,数字化信息的确定

基准点具有唯一性,避免引起误解。保证各类指路标志提供

的信息与驾驶人员的预期值保持吻合。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

用范围和安全性;指路标志主要是预告路线名、地点、方向

等,标志系统将给绝大部分驾驶员带来便捷,使公路指路牌具

有更好的方向性,提高驾驶员的识别能力,便于驾驶员识别。

即使是完全不熟悉公路网络的外地司机,只要掌握主要地点

信息或者道路信息其中之一,就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

,不致于发生错向行驶。驾驶员也不用担心对新标志不熟悉

,只要掌握新标志的规律,就可以方便的畅行。⑤应用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应用吉林省公路指路标志信息分级规则,将有效

促进交通流在路网之间合理分配和各级道路功能的充分发挥

,有利于提高指路标志信息系统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为吉林省

公路指路标志信息合理性布设提供分级依据。⑥历年获奖情

况。2007.12草炭土地区公路建设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

技一等奖个人证书2004.6~2008.6公路隧道太阳能照明系统

/2368/ 吉林省公路指路标志信息分级系统研究

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个人证书2005.1~2007.1季冻区

软土路基沉降研究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

/2369/ 高压电气设备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高压电气设备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其他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高压电气设备的接头运行温度很难实现在线监测,

因为这些部位都具有裸露的高压。对于通常的温度测量方法

,因为无法解决高压绝缘的问题而不能使用。本系统基于无

线射频传感器技术实现了温度在线监测,构建了一种无线测

温系统,不仅满足了高压电气设备的温度在线监测需求,而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价比。

/2370/ 三维动作捕捉虚拟动画软件V1.0
三维动作捕捉虚拟动画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研发背景现在的数字电影及动漫的制作过

程中大都采用了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技术,传统方法

通过穿着在演员身上的传感器或标记点记录捕捉真实动作信

息,然后将这些动作还原并渲染至相应的虚拟形象身上,得到

对应的虚拟动画效果。但是这种技术还存在相应的缺点:一

方面是专业的动作捕捉系统价格昂贵,不适于大范围落地商

用,而且对表演场地的光照、反射情况有严格的要求,定标过

程也较为繁琐。这无疑制约了它在体感交互式游戏上的应用

/2370/ 三维动作捕捉虚拟动画软件V1.0

,也阻碍了普通用户的体验。另外,虽然它可以捕捉实时运动

,但还需要人工干预进行后期处理(标记点的识别、跟踪、

重建)才能将这些数据应用到动画角色模型上去,后期的动

画渲染工作量较大。故立项新技术的开发,提高操作性及提

高效率。二、项目创新点1.可以有效的减少动画制作的成本

,提升普通用户的可操作性。2.提高了动画的产出效率,可作

为一种媒体创建工具来进行特效演示,Demo的实时生成以及

动画和电影的快速制作,也可作为短视频应用中的交互式滤

镜,虚拟现实体感游戏的辅助等,有利于动作捕捉技术大范围

落地商用与推广。3.改善了在制作建筑效果图包括三维场景

时,人物与配景包括场景的颜色常常需要在Photoshop中增加

并调整。三、效益分析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

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市场销售人员加盟,很好的缓解了社会就业问题。本项目将

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经验积累等,逐步形成

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研发基地,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

力和发展。该项目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将

具有极强的社会效益。

/2371/ 面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
面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以数据传输为目的

的IP网络在流量扩展性、QoE保障以及移动性方面面临无法

克服的问题。网络迫切需要从传输通道向融合存储和计算的

智能网络转变。面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SOFIA)

以服务为中心,建立融合存储、计算和传输的网络。SOFIA以

服务标识和网络标识为两类主要标识。服务标识唯一标识具

备相同功能的进程及其处理的对象,与网络拓扑无关;网络标

识唯一标识服务的在网络中的位置,网络标识是可选的。SO

/2371/ 面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

FIA使用服务标识和网络标识混合路由机制:服务请求以服

务标识驱动,实现服务标识和网络标识的晚绑定,以及服务的

灵活处理;当通信双端网络标识确定后,以网络标识驱动路由

,实现数据传输在网络拓扑中的短路径传输。SOFIA网络通过

一系列优化技术提高服务性能,包括:(1)基于最短路径树

的网络内资源最优分配算法,有效降低骨干网流量;(2)服

务智能传输算法,显著降低了服务流完成时间;(3)分布式

实时服务流迁移算法,大幅降低了服务流迁移完成时间。SO

FIA提升了对多播、多路径和多宿主等网络基本功能的支持

/2372/ 一种LED显示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一种LED显示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显示背板,背光模组及显

示装置,包括背板本体和设置在背板本体上的若干LED芯片,

所述LED芯片包括芯片本体,设置在芯片本体的第一电极和第

二电极,所述背板本华西上设置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电极凹

槽,所述电极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接触电极,所述背板本体上设

置有第二接触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触电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二接触电极相连接,其中,相邻的所述电

极凹槽两两之间设置有间隔槽。所述电极凹槽两两之间设置

/2372/ 一种LED显示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有间隔槽,所述电极凹槽与间隔槽之间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接触电极设置在电极凹槽内部,确保LE

D芯片上的电极与LED显示背板上的接触电极之间的准确位,

防止了LED芯片焊接偏移。

/2373/ 神华新街能源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平台
神华新街能源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整个系统基于微软最新的.NET技术,采用B/S和

C/S架构,协同管理模式,为公司构架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平

台,面向企业级的业务应用,系统稳定,扩展性强,并能更好的

支持互联网应用。参与使用平台的人员既有本单位,也有外

单位,采用这种架构既未降低系统内对数据的高效操作,也可

让外部人员在网络中按自身的权限自由轻松地获得所需的信

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与现行使用的工程造价定额预

算软件无缝对接,以造价管理系统平台(C/S)为基础,与神

/2373/ 神华新街能源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平台

机妙算造价软件无缝链接,对工程的概算、预算、结算进行

编制和审核。(3)通过项目管理功能,使项目造价管理从初

设概算的审查、审批,预算审查、审批,变更、签证预算的审

批、结算的审批等全过程在造价信息平台上有历史记载,始

终处于公开、透明、阳光状态。无论是新建、在建还是竣工

结算的项目,都可以从造价管理系统中查阅每个阶段的报表

和动态管理信息,并能分类汇总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同类数据

。在不同阶段对项目的权限不同,如竣工结算的项目在归档

后只能查阅、导出或打印信息,不能对其进行其他修改性操

作,保证项目的所有数据都真实性、永久性地保存在系统平

台中。(4)每项单位工程批准预算、结算达到批转概算的

一定比例来控制项目图标的颜色,亮灯颜色直观显示报警功

能,警示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使实际发生投资额始终处于与

投资控制目标的动态比较过程中,便于管理者及时制订控制

措施,使投资控制目标处于受控状态。(5)导入验工计价数

据,通过系统功能自动生成验工计价审核表单,超过设定付款

比例的的数据,数据的文字颜色自动显示相应的红色或黄色

,建立“验工计价”预警机制,即当累计“验工计价”达到批

准预算的一定比例时(如设定90%时黄灯预警、100%时红灯

)报警,进而控制进度款不会超付。(6)通过项目的历史送

审、审核、审批数据,自动形成相应的考核数据库,按人名、

部门、时间等条件对考核数据库进行操作,分类汇总输出考

核所需的数据信息,实现对设计院设计考核、变更考核;实现

/2373/ 神华新街能源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平台

对各级预算审批人员预算质量的考核;实现对部门或单位的

考核。(7)实现事件状态跟踪及个人工作“提醒”功能。

登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后,自动进入当前待办事件

和最新消息,提醒个人当前未处理业务和已办业务的状态,同

时显示邮箱内未读信件,达到对个人工作的提醒功能。(8)

通过建立“造价手册”模块管理功能,每个项目的相关造价

指标信息自动发送到造价手册库,实现造价指标积累。自动

生成项目指标、单位工程造价指标,反映相应技术特征。(

9)建立价格库模块,并与预算软件定额库链接使用,实现对

设备、工器具、材料的价格管理,指定专人统一制定和维护

软件定额库,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有制定、修改和增加当期

的操作权限,而一般编制人员无权修改,需按价格库中规定数

值进行报价,建立报价体系的统一、客观。(10)可自动生

成各类报表,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的数据需求,并以柱状、饼状

、折线、表格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为了方便查询报表和输

出报表,在报表的导出和打印过程中,支持有条件的过滤报表

和自定义表格。

/2374/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应用研究与开发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应用研究与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应用研究与开发》是西

安市科技局立项的高校院所人才服务企业工程项目(20170

79CG/RC042(XAKD003)),本项目对车辆识别、车辆追踪、

车牌定位、及车牌字符识别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实现了车辆

的智能识别与自动化管理,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车辆出入方

便、快捷、安全。主要解决技术有:运动车辆识别技术;车

辆追踪技术;车牌定位技术;自动车牌识别技术等。通过引入

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建立车辆识别模型,能够检

/2374/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应用研究与开发

测和校正单个图像中的多个变形车牌,并将其进行光学字符

识别(OCR)以获得最终车牌识别结果。研发的智能车牌识

别软件系统具有软件触发、视频流检测等多种图片抓拍模式

,全天候正常工作,对环境依赖性低,适应现场的气候及光照

条件,实现了复杂场景下的车辆识别与检测。本项目发表SC

I收录论文2篇;获软件著作权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

/2375/ 山羊绒品质分析与技术特征指标研究
山羊绒品质分析与技术特征指标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狩猎和捕捉动物
技术详情

  项目进行了我国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内

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内蒙古白绒山羊(二狼山型

)、乌珠穆沁绒山羊、罕山绒山羊、新疆白绒山羊、青海绒

山羊、辽宁绒山羊共8种主要绒山羊的品种分布及其数量、

质量状况和生存状况调查。项目针对上述我国主要绒山羊品

种生产的山羊绒品质状态,分品种、分性别、分部位对外观

形态(扫描电镜)细度、长度、净绒量、白度、单纤维断裂

强力、纤维形态变异率等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建立山羊绒技

/2375/ 山羊绒品质分析与技术特征指标研究

术指标数据库和纤维外观形态图谱集,作为质量鉴别的基础

依据。项目根据我国主要品种山羊绒品质技术特征指标提出

山羊绒国际标准的方向、重点和国际标准草案建议稿。

/2376/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媒体信息分类方法及装置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媒体信息分类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媒体信息分

类方法及装置,属于神经网络领域。所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

的媒体信息分类方法包括:获取待分类的媒体信息,所述媒

体信息为视频;从所述视频中选取帧图像,组成目标图像集;

将所述目标图像集输入媒体信息分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根

据所述媒体信息分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确定所

述媒体信息的关系类型,包括:该模型对目标图像集中的帧

图像进行分类,统计数量最多的分类结果作为视频的分类结

/2376/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媒体信息分类方法及装置

果。本发明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对视频媒体信息进行自

动分类,有效提高视频媒体的有效专向投放推送。

/2377/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受郑州瑞能电气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河南工

业大学主持完成。现行的人工抄表操作虽然容易实现和管理

,但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效率低下,工作人员数

量需求大,工作量多,完成的任务有限,错误率高等,使用户或

电力公司遭受巨大的损失;难以监控,对偷电漏电现象,很难

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监控、取证;同时对于电力企业部门,也

希望新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他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抄表难、

收费难、准确性和及时性得不到可靠保障的问题,实现电力

/2377/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企业的减员增效,降低用电成本,缓解抄表人员的劳动强度,

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抄表误差,从而实现既方便用户、又提

高公用事业部门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智能电网用电信息

采集技术就是在技术与管理两方面函待进步、改革的迫切需

求下应运而生的,伴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日益受到关

注。技术的创新点如下:1.嵌入式LINUX系统在ARM平台上的

构建。本系统集中器基于高速嵌入式处理器AT91SAM9261B,

嵌入式LINUX系统在其平台上的构建包括Bootloader移植、

内核编译、根文件系统构建、OS内核下载和开发板环境变量

的配置;2.GPRS技术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研究了GPRS技术及其网络结构,研究了GPRS网络采用的安

全策略,然后根据系统需求确定了整体设计方案并制定了通

讯规约;3.复合通信技术。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或者无线通

信的复合通信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复合方式,需根据实际情

况统筹考虑。4.自适应组网技术。实现了基于meshnetwork

构架的自适应无线网络,自动路由,无路由级数限制。组网过

程自动完成,现场无需人工设置参数。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

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经过多方的努力,现在已经有了一

定的用户数量并得到了用户的好评。该系统已经过试用,取

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78/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由快递系统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由快递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由快递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汇集

快递用户和多家快递公司的自由快递平台,它帮助聚集中小

快递企业,帮其接收快递任务,分配市场资源,发挥快递行业

优势,以达到快递的快捷便利的目的,同时为快递用户选择最

实惠可行的快递方式,也保障了快递寄件人的利益。大大缓

解了现有快递行业存在的弊端,促进快递行业发展,尽可能的

利用了物流、快递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这套系统加以应

用可以为快递行业现状解决的问题是:1、各中小快递公司

/2378/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由快递系统

自由联合,充分发掘利用物流、快递资源。2、用小件物品的

随时性、低成本的特点,解决目前快递行业成本高、快递慢

和爆仓等问题。3、通过支付体系建议信用体系的建立:建

立起一套信用保障体系,在货品保值、支付交易方面形成强

有力的约束,通过信用的评定,在运营过程中建立并加强了信

用等级的建立,强化信用监管,对违信企业及消费者投诉集中

的单位实施信用约束,降低信用评级,促进了社会信任体系的

建立和加强。4、通过为中小快递企业提供一种新型的自由

快递模式,防止行业垄断,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本系统是一种

全新的汇集快递用户和多家快递公司的自由快递平台,旨在

打造投递速度快,发件便捷,节能环保的新型快递服务品牌;

有效解决快递不快,爆仓及舒缓快递企业成本过高的系列问

题。主要针对的客户为中小快递企业。

/2379/ 深圳市可信二维码综合服务平台 V1.0
深圳市可信二维码综合服务平台 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深圳市可信二维码综合服务平台V1.0可为已进行商

品二维码申请及备案的企业展示二维码备案信息,根据企业

提供的产品信息在信息平台上生成企业二维码标识、产品信

息可信二维码标识及详细产品信息介绍,公众可在该平台上

查询到相关产品的二维码信息。该平台以标准化的编码数据

结构为企业、个人生成可信二维码标识,可有效提高企业二

维码的公信力,具有安全性好、信息容量大、防伪等特点。

可供企业展示的数据信息包括:商品名称、商品条码号、品

/2379/ 深圳市可信二维码综合服务平台 V1.0

牌、商品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次号、产地、企业名称

、产品种类、商品参考价格、净含量、QS号、生产许可证号

、执行标准、成分、配料、产品说明、URL、企业地址,企业

联系方式等。图片内容包括:品牌Logo、商品图片、食品生

产许可证书、卫生许可证等。深圳市可信二维码综合服务平

台分为后台管理及前台信息查询,后台管理系统可添加、修

改、管理企业的商品二维码备案信息,前台信息查询展示地

址为www.szgS1.org首页左侧的“可信二维码查询”。该平

台便于物品编码管理机构对商品二维码备案进行系统管理。

/2380/ OCS-140吨电子天车秤
OCS-140吨电子天车秤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OCS-140吨电子天车秤是首钢计控室和首昌大和电

子衡器有限公司共同研制,自94年11月安装调试投运使用,

性能稳定可靠,维护量小。该秤设计合理采用自限位式的传

感器定滑轮箱整体承重的结构。经测试达到国家计量检定规

程中A级秤准确度的技术仪器适应恶劣环境,综合性能达到

了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创直接经济效益60万元。

/2381/ 家兔腹泻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家兔腹泻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主要技术内容:系统地调查了重庆地区的家兔

腹泻病。研究了幼兔肠球虫病发病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落结

构的变化。建立了家兔腹泻病原菌的快速检验与诊断新方法

。构建了家兔腹泻病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成果在重庆地区

示范推广。(二)技术创新点:1、重庆地区家兔腹泻病因调

查取得突破性对重庆地区家兔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球

虫和致病菌是引起家兔腹泻最主要的病原。其中穿孔艾美尔

球虫、中型艾美尔球虫和盲肠艾美尔球虫等引起的腹泻占7

/2381/ 家兔腹泻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5%;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占14%;而由饲料、病毒感染与应激等因素引起的腹泻率较

低。2、阐明了幼兔肠球虫病发病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落结

构变化规律明确肠型球虫病诱发的幼兔胀气腹泻是重庆地区

兔腹泻的主要类型。球虫感染幼兔后破坏肠粘膜,导致盲肠

中肠杆菌科Escherichia-Shigella属菌急剧增加,微生物群

落丰度和多样性显著性降低,但不会影响盲肠中分解纤维素

菌群的量。3、建立了家兔腹泻病原菌快速检测与诊断新方

法分离保存了诱发家兔腹泻的致病菌120株,构建了家兔腹

泻病原菌资源库1个。首次建立了兔细菌性腹泻4重PCR检测

方法1个,特异性达100%,灵敏度达103cfu/mL。4、构建了

家兔腹泻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敏感药物治疗幼兔胀气腹

泻、仔兔黄尿病和其他的兔腹泻技术。筛选在兔肠道定植力

强、促进黏膜绒毛生长的益生菌,推广了微生态制剂防腹泻

技术。通过体内外实验获得广谱抗兔病原菌的抗菌肽1种,

建立了活性重组抗菌肽的制备方法1套。针对养殖配套设备

缺点,发明了漏缝兔食槽、饮水式给药装置、兔场手动刮粪

器、自泊水式厌氧培养罐4件,均获专利授权。集成防腹泻

技术、养殖设备、规范免疫与消毒等的家兔腹泻防控技术体

系。(三)知识产权:研发防控家兔腹泻技术3项、配套养殖

设备4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获

重庆市成果登记1项。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

,国际会议论文1篇。出版著作1部。(四)应用推广及效益:

/2381/ 家兔腹泻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重庆地区30多个规模化兔场示范。推广专利试制品手动刮

粪器306个、兔食槽2640个、饮水式给药装置1250个,微生

态制剂0.54吨。集成推广兔笼/塑料漏粪底板5140个/张、铜

质饮水器5640个、减压式饮水箱8个、喷雾消毒机3个。累计

推广肉兔超2000万只,获利润0.496亿元。技术培训46期,

培训人员2414人次,取得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382/ 防汛防旱移动式应急指挥通信系统
防汛防旱移动式应急指挥通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系统以机动车为载体,针对移动指挥特性的需求

,集成多种通信手段,提供泛在的数据感知、传输和共享功能

,配置单兵图传,开发了车载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建成了国内

首个防汛防旱移动式应急指挥所。系统集信息采集、实景监

控、远程会商、辅助决策、指挥调度为一体,作为固定指挥

中心的有效延伸,充分发挥省、市系统互连、资源共享、统

一调度优势,切实提高了防汛防旱应急指挥能力。

/2383/ 指付通指纹支付系统软件V001
指付通指纹支付系统软件V00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利用指纹生物识别技术、指纹支付网络运营平

台、指纹支付系统(含指纹支付业务系统)搭建成指纹支付运

营网络系统平台。该项目为优秀的指纹识别技术、防伪的光

学指纹采集技术和先进、安全的支付系统平台和软件。

/2384/ 一种模糊预测控制的城轨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一种模糊预测控制的城轨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模糊预测控制的城轨列车制动控制系统”安

全可靠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功能保证了系统运行效率和资源

供给,基于面向对象的系统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多种个性化要

求,用来对一种模糊预测控制的城轨列车制动控制进行综合

管理。软件能够对运行过程中的中间数据进行碎片化整理和

优化,软件的后台数据库采用MySQL,并采用哈希MD5算法进行

数据库加密处理,极大完善了一种模糊预测控制的城轨列车

制动控制系统安全性和用户服务效能。

/2385/ 新型智能采集故障识别
新型智能采集故障识别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国家电网自2010年起实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到

2017年基本建成,整个智能电表及其配套投资额高达几百亿

,并且现场已在运行的智能设备终端有几亿个,并且大多数省

网公司都是以集中器->采集器->电能表;或者集中器->电

能表这两种架构,而且集中器也以I型集中器为主,为了保证

设备的高效、稳定的运行,现场运维主要以设备更换为主,故

障检测及检修为辅,导致大量可再次使用的设备被替换,造成

了巨大的浪费,本司基于上述原因研发了新型的新型智能采

/2385/ 新型智能采集故障识别

集故障识别模块,可以快速的识别I型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

单/三相电能表本地通信模块及SIM卡的相关故障,帮助现场

运维人员排除相关模块故障干扰,提高现场运维人员检修效

率。现场运维人员在得到这些信息后,可以快速的定位解决

相关问题,再通过蓝牙通讯配合掌机设备将工单完成情况实

时提交主站。本项目的采集外设识别模块主要通过电力线载

波技术,在电力线上实现数据的传输,实现集中器本地通信模

块与表的本地通信模块的通信达到检测模块是否正常的目的

;并且该项目内部自带了一个全网通的上网模块,可以实现对

SIM卡功能的检测,可以实现对现有用电信息采集设备SIM卡

检测的全覆盖。采集外设识别模块采用逆变器升压原理,可

以在无外部220V电源的基础上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与多相线

的检测功能,并且内置4000mAh以上的可充电锂电池,可以保

证设备连续正常工作8小时以上。项目经浙江省科技信息研

究院查新,经分析比较,1)研制具有微小带载能力的微型逆变

器,研发基于逆变技术和分相检测技术的载波模块简单检测

方法;2)开发以ARMCortex-M4(LPC54606芯片)为内核的Sm

artAlly2.0操作系统;3)设计采用软时钟+硬时钟的实时时钟

模块,设计采用静态文件系统+动态文件系统的文件系统模块

;未见述及。项目相关技术已受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各1件。

/2386/ 一种检测风机安全链运行可靠性的方法
一种检测风机安全链运行可靠性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涉及一种检测风机安全链运行可靠性的方法

,包括在风机控制器中设定安全链检测间隔时间,判断风力发

电机组的状态是发电状态或者紧急停机状态,由于该检测是

在小风条件下进行,即使某个叶片的安全链系统失效,也不会

对风机造成危险。本发明无需增加任何生产成本,只需要通

过修改风机软件控制方法,就可以大大提高风力发电机组在

大风等恶劣环境下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尤其是目前国际国内

主流的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组在恶劣风速条件下的安全性。

/2387/ 基于SOA&BPM的证券金融投资者营销与服务平台--FCRM
基于SOA&BPM的证券金融投资者营销与服务平台--FCRM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顶点“基于SOA&BPM的证券金融投资者营销与服务

平台—FCRM”(以下简称FCRM)FCRM是基于SOA和BPM构建的

CRM,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

是一种业务驱动的IT架构方式,支持对业务进行整合,使其成

为一种相互联系、可重用的业务任务或者服务。通过在不同

的应用和信息资源之间建立联系,SOA能够帮助客户提高业务

流程的灵活性,增强企业底层的IT基础架构,并重用现有的I

T投资。因此,选择SOA架构作为现有营销业务系统集成平台

/2387/ 基于SOA&BPM的证券金融投资者营销与服务平台--FCRM

的架构,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营销工作方面已有的业务

系统,还能够对现有的营销业务系统进行优化和集成,为今后

营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而业务流程管理

(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BPM)是流程自动化和信息

系统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业务流程管理就是为了实现

企业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利用资源和信息将输

入转换为输出,从而达到预定业务成果所执行的一系列具有

一定逻辑关系的业务活动的过程。BPM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技

术、工作流技术、企业应用集成和SOA架构等全新的信息系

统开发技术,能够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管

理,并支持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其核心思想是为企业内及企

业间的各种业务提供一个统一的建模、执行和监控的环境。

FCRM通过采用SOA框架,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间的耦

合,从而提高可重用性。通过采用BPM,实现了工作流程的自

动化和多个企业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

/2388/ 食品药品检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食品药品检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食品药品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在全国

食品药检行业中首创将ELN(电子化实验室记事本)与SDMS

(科学数据管理)相互集成,采用级联的方式解决检测仪器

数据的产生、保存、解析、筛选、调用、计算、呈现问题;

实现了串口仪器和色谱仪器的数据自动采集;建立了多种接

口模式的数据导入导出机制;创建了适用药品检验的标准测

试方法和样品模板;实现了所有业务类型及全部原始数据的

信息化管理,实现无纸化检测工作流程,并共享平台资源。项

/2388/ 食品药品检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目符合国际ISO/IEC17025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这些

技术创新均为在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和集成实现

。该系统于2011年5月在成都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全面正式

上线,全部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洁净检测业务

等均在LIMS上运行。创建了食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

抗生素、生化、化妆品、保健食品、洁净检测等43大类、4

128个样品模板。同时,该系统已在广西、苏州等食品药品检

测机构投入业务运行和应用。

/2389/ 水面蒸发与散热系数研究——全国通用公式
水面蒸发与散热系数研究——全国通用公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提出的蒸发系数公式,统一了自由对流强迫

对流的蒸发机理,天然水体与受热水体的水面蒸发规律。首

次利用环境参数可控风洞直接探求蒸发规律;发现并纠正了

前人对某些蒸发规律的错误结论。根据新的蒸发系数,提出

了更符合实际的水面散热系数计算公式。该成果所提出的通

用公式,是目前国际上尚无基于如此广泛试验基地及风洞试

验系统的公式。

/239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全链条指纹数据存证方法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全链条指纹数据存证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信息化底层支撑技术

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全链条指纹数据存证方法

。背景技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

安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依

然严峻,《小康》杂志举行的“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

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评比中,食品安全问题连续多年位列社

会关注度第一。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政府的监管能力,进

行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技术手段

/239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全链条指纹数据存证方法

,但是受限于食品供应链环节的分割、政府监管环节的行政

职责划分以及各方利益诉求点的不同等问题,由食品提供方

至食品消费方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直接导致

了“市场失灵”,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现

阶段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信息横纵集成的方式,在

原有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信息间的关联和利用,但是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时效性差。信息集成的效用发挥都在

信息消费之后产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信息的不对称;2.成很

高,效率低。现有的信息集成方式一般都是全信息的集成,信

息冗余度较高,成本较大,消费者的最终体验度不强;3.信息

公信力差,共享度低。食品安全信息参与主体众多,进行集成

的过程中存在着客观和主观的错误,群众对食品批露信息的

认可度不高,而且不能有效的在参与主体之间传递。发明内

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全链条指纹数

据存证方法,提升交易前存证的时效性,同时,基于区块链的

不可篡改特性,保证食品全链条信息的无篡改,提升信息的公

信力,并可以在各参与方间有效的共享。本发明所采用的技

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可实现食品指纹信息(关键摘要信息)的可双向追溯存证;

2.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从技术上保证了食品安全过程信息

的公信力,无需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背书。3.食品安全指纹信

息的存证体系可消除“市场失灵”问题,对构建数字时代下

的食品安全格局产生巨大推动意义。

/2391/ 射频导纳物位仪
射频导纳物位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射频导纳物位仪就是一种利用射频电波

来测量物位参数的仪表,它是电容式物位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它能减小或消除由被测导电介质电极挂料所引起的测量误

差,从而提高电容式物位计的测量准确度。该仪表由信号调

整板、信号测量板、电源板和外壳等组成,采用二线制24V

标准电源供电,4-20mA恒流源输出,响应时间可调。该物位

仪电路主要包括:标准信号发生电路、测量电桥电路、电桥

输出信号放大电路、输出信号调整电路、4-20mA恒流输出电

/2391/ 射频导纳物位仪

路、斩波脉冲发生电路、测量信号斩波电路,电源电路等组

成。市场预测:该产品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行业,适用于固

体、液体物位测量,市场应用范围较广,设备单台成本约5

00元,市场售价约2000元。10人的企业,年售量可达2000台

,年销售额可达4000万元。投资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约5

0万元,包括:技术转让费10万元,生产设备30万元,其他

10万元。投资回收期一年。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可根据用

户需求对产品技术升级。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通过淮

安市科技局鉴定,2010年申报淮安市科技进步奖。

/2392/ 15-30 Gb/s高速并行光接收模块
15-30 Gb/s高速并行光接收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研制了高速并行光接收模块用的1×12高速光

探测器阵列,在850nm波段的响应度达到0.5A/W;光探测器的

接收速率达到2.5Gb/s。研制了高速并行光接收模块用的1&

#215;12高速并行光接收放大电路阵列,工作速率达到2.5Gb

/s。分析和研究了并行光接收模块的整体封装方式和封装工

艺,提出了一种利用倒装焊设备进行光探测器阵列与列阵光

纤之间进行无源对准的耦合方案,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对准夹

具和对准部件,利用精密插针和插孔的精确配合对准实现了

/2392/ 15-30 Gb/s高速并行光接收模块

可支持热插拔的列阵光纤耦合方法。研制出具有12个接收通

道,每个通道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5Gb/s,总接收传速率可以

达到30Gb/s的高速并行光接收模块。现已在此基础上申请国

家发明专利3项,正积极筹备技术转让及小批量生产。

/2393/ 天源迪科统一消息推送平台软件 (简称:DIC-UCCP)V1.0
天源迪科统一消息推送平台软件 (简称:DIC-UCCP)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电信运营商客户服务标

准的不断推进,各类短信、彩信、邮件、网页推送提醒种类

不断完善、增加,为了防止对客户的过度打搅,避免同类提醒

重复发送,并对发送信息进行优先级等管理,需要建设统一消

息推送平台,从而实现对客户接触信息进行归口管理和发送

,并对客户接触信息执行进行统一监控、统计,不断提升客户

接触信息的统一管理水平。1、统一服务标准:整合现有用

户提醒服务功能,形成统一的推送通道产品。2、统一服务接

/2393/ 天源迪科统一消息推送平台软件 (简称:DIC-UCCP)V1.0

口: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入服务接口,便于周边系统数据的统

一割接与管控。3、建立提醒数据中心:将数据提取与用户

提醒信息与业务系统处理逻辑分离,减轻了源数据生成系统

压力。4、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渠道个性化提醒服

务定制功能,避免用户过渡打扰,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5、

建立统一接触信息管控平台,信息处理、推送、查录、报表

等应用。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统一消息推送平台通过

多种接触方式统一管控周边系统向用户推送相关接触信息,

形成一种集约化管控模式,通过个性化提醒定制服务满足用

户要求,避免用户过渡打扰。性能指标:分布式集群部署环

境下,信息处理效率为5000条/秒,如果性能要求更高可横向

扩展设备提升整体效率。技术成熟:前台应用完全基于J2E

E或WEB服务、采用ESB的思路来构建整体架构,各个服务通过

注册,一个流量包含多个服务,一个流下面的服务实现统一的

接口,流下面可动态注册一个或多个服务,可按需要进行配置

,一个线程可顺序处理一个或多个流。可靠性:通过多节点

集群互备,在单个组件出现故障情况下,提供组件自动切换恢

复功能,保障了系统高可靠性及不间断运行。3、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智能调度识别:通过个性化规则支撑紧急事件插

队及优先级处理机制,并对异常事件进行智能识别和处理,同

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能力,提升客户感知及满意度

,降低了用户投诉率。高并发处理能力:系统通过各个独立

的组件构建,组件分别部署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根据源信息

/2393/ 天源迪科统一消息推送平台软件 (简称:DIC-UCCP)V1.0

规则、数据均摊横向扩展、集群部署等方式确保整个系统的

高并发处理能力。多网关负载均衡:通过按权重均衡推送降

低网关负荷,减少对无线通讯侧影响,通过故障转移方式保障

信息及时推送及成功率。单点故障容错:通过多节点集群互

备,在单个组件出现故障情况下,提供组件自动切换恢复功能

,保障了系统高可靠性及7*24小时不间断运行。4、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高安全性:对用户登录认证采

用短信认证,敏感信息采用MD5加密传输存储。高可靠性:系

统基于分布式架构、负载均衡和双机热备等方式进行部署,

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可用性:支持集群、热备

方式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跨平台支持: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多种平台操作系统。适用范

围:统一消息推送平台软件产品适用于电信运营商,如中国

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及其它互联网行业。5、应用情

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平台已在四川电信、甘肃电信、陕西

电信、湖北电信、青海电信、西藏电信、广东电信、湖南电

信、安徽电信上线商用,对用户接触信息进行了有效集中管

控,降低了用户投诉率,提升了用户感知。目前四川电信已对

电信内外部40多个系统的用户接触信息出入进行了统一管控

,月信息处理量在4亿级以上,并提供信息统一查录入口供10

000号客服进行用户答疑。在四川电信、甘肃电信、陕西电

信、湖北电信、青海电信、西藏电信、广东电信、湖南电信

/2393/ 天源迪科统一消息推送平台软件 (简称:DIC-UCCP)V1.0

、安徽电信上线使用统一消息推送平台软件1.0版本以来,均

没有收到客户投诉或重大问题事故,系统已经完全支撑起运

营商与用户层面信息接触的窗口。6、历年获奖情况。暂时

无。

/2394/ 光纤及GPRS通信模式在电力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
光纤及GPRS通信模式在电力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光纤及GPRS通信模式在电力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是

蓬莱市供电公司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各种电力通信模式的基础

上,结合国内外现有设备的技术和功能特点,融合进自己的

创新理念,通过反复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自行开发的一种

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两种通信模式相结合的新方案。光纤及

GPRS通信模式在电力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是电力通信应用科

技领域的理想方案。通过对现有通信设备的功能扩展,充分

利用电力设备现有资源,为其具有故障自动诊断、自动隔离

/2394/ 光纤及GPRS通信模式在电力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

、和自动供电恢复能力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当光环网的任

何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自愈功能便能自动做本端环回,从

而保障整个通信网络不中断。GPRS各模块相互独立,彼此故

障互不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通信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经有关

部门的检测和用户的使用情况表明,光纤及GPRS通信模式方

案原理科学、水平先进、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光纤及G

PRS通信模式是利用现有受控设备,在不改变采样回路和一

次结线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该方案显著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

的可靠性,达到了电力系统的实际要求,性能先进。此项技

术的使用将为供电企业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施节省大量开资

,深受用户的欢迎,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显著。公司将以保证质量为基础,强化员工质量意

识和创新理念,以科技革新为先导,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提

高科技含量。创造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95/ DWG格式数据的版权保护方法及DWG格式数据生产方法
DWG格式数据的版权保护方法及DWG格式数据生产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本项目属于软件技术服务类项目

、属于数字版权保护领域。简要背景矢量数据是设计单位的

核心财富,随着数字CAD平台普及、磁盘存储量的提升及宽带

速度提升,数据瞬间失窃随时可能发生,高技术人员因此身败

名裂,企业甚至国家遭受巨创。在当前版权保护法律不够健

全,如何保护设计成果,就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传统思维类

似于上锁的概念,要么对底层的二进制数据进行加密,要么对

成品数据上锁,保护的力度和成本各异,但一旦破解就直接有

/2395/ DWG格式数据的版权保护方法及DWG格式数据生产方法

可能丧失版权,因此版权保护在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被破解

后的版权回溯问题。主要技术内容项目结合数据生产过程,

以生命体概念为指引,构建立体交叉版权保护模式,弥补底层

二进制(分子)到成品(生命)间版权信息的融入与保护,

构建生命+盔甲+城池三重保护模式,实现版权信息的一体化

保护和法律回溯。主要创新点1.实现了基于点线文本的版权

信息融入技术设计文件最底层元素为点、线、文本,类似于

DNA中碱基、脱氧核糖、磷酸,进行点线设计的时将底层元素

的命名、几何设计、信息扩展等融入版权,实现最底层元素

的版权信息融合。2.完成了版权、图层、色彩及扩展信息一

体化版权融入技术图层信息、色彩信息等属于几何信息,在

设计图层名称、色表都可以将版权信息直接融入,此外增加

元素扩展属性,融合版权和几何信息,实现了底层数据、几何

特征及扩展信息多维版权信息交融交叉的版权保护。3.完成

了基于以上版权保护措施的符号库设计方法符号库是单位版

权体现的核心手段,以以上方法构建单位独特符号库,实现基

于底层模式和几何属性有机结合的特有版权符号库,实现即

视化版权追溯,确保版权保护取证的便捷和有效。而且该技

术通过个性化设置,使得数据破解成本远高于数据本身的价

值且不具有普遍性,不会对采用类似技术的其他单位数据产

生威胁,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适用性。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直

接服务于南方系列等主流测绘平台,已经应用于十余家国内

知名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按照全国地形图市场预计,该平

/2395/ DWG格式数据的版权保护方法及DWG格式数据生产方法

台间接社会经济效益超过50亿,有效保护了生产单位的核心

利益。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推广应用、效益情况该方案

保证数据自生产初始到成品所有过程几何特性、图层信息、

扩展属性等皆与版权相关,在其中某一个环节数据被破坏依

然可以通过其他信息恢复,实现了版权信息的一体化多源保

护。项目的社会意义巨大,在国防安全、国民版权意识的建

设领域具有积极推进作用,是对数字设计产品版权保护的有

益补充。

/2396/ 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研究
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吉林省各类自动气象站布点超过1000个,传感

器数量大大增加,给计量检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为了使

温、湿度传感器的检定实现批量化、集约化,设计一套多路

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的技术原理包

括两方面。第一是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的研制

。对硬件电路各模块进行选型、设计、焊接及整体测试。第

二是上位机数据处理终端软件的开发。该多路温、湿度传感

器检测系统可对Pt100铂电阻和多种型号温、湿度传感器进

/2396/ 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研究

行检定,并可生成国家气象局要求的温、湿度检定记录表。

温度及地温(通道)测量范围:-50℃~+80℃,准确度:≤&

#177;0.1℃,分辨率:±0.1℃。湿度(通道)测量范围

:0%RH~100%RH,准确度:≤±1%RH,分辨率:±1%

RH。技术的创新性: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可实

现40路地温传感器、10路温度传感器和10路湿度传感器的数

据自动采集与实时显示。开发的上位机数据处理终端软件可

自动完成各通道多次采集的数据加权平均值计算和平均数值

与标准值误差计算,以及最终生成国家气象局要求的温、湿

度检定记录表。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现场,均可安全使用。

适用范围、安全性、成熟度: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

装置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现场,均可安全使用。已经投入业

务使用2年。存在不足: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的设计方面做得

不够精细,在以后的研究中对多路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

的软硬件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完善。

/2397/ 犊牛健康饲养关键技术
犊牛健康饲养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2010年天津市科委下达的天津市科技计划

项目健康养殖与安全种植专项,项目类别:开发类,合同编号

:10ZCKFNC01500。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承担完成。项目

研究了犊牛五阶段精细饲养关键技术;根据犊牛瘤胃发育特

点及犊牛不同阶段纤维供给模式的研究,研制了各阶段犊牛

饲料,包括代乳粉、开食料、断奶过渡料、生长料,并进行了

犊牛饲养及屠宰试验;调研了天津市奶牛场犊牛饮水质量现

状,研究了饮水处理剂对犊牛饮水质量、饮水量、腹泻率的

/2397/ 犊牛健康饲养关键技术

影响。项目建立了犊牛健康饲养技术体系,犊牛40日龄早期

断奶,0~6月龄日增重达到782.2克,腹泻率为3.89%,成活率

96.31%,4月龄建立瘤胃纤毛虫区系,6月龄转群时相同品种整

齐度达到92.91%(体重变异系数±7.09%);在天津地区

16个奶牛场6000余头犊牛进行了试验应用,获经济效益355.

9万元。项目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2项;发表论文

10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会议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培养硕

士研究生1名。

/2398/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四川旅游公共安全服务平台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四川旅游公共安全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与人民

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旅游公共安全问题

的频发与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

因素,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基于多源异构数据

融合的四川旅游公共安全服务平台”构建了四川省旅游公共

安全服务系统,是国内外首次建设并成功应用的旅游公共安

全服务平台,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系统:(1)自主研

发了面向社会资源接入与整合的多源异构数据采集中间件,

/2398/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四川旅游公共安全服务平台

解决如何融合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企业、不同群体的

各种旅游公共安全相关数据。(2)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不对

称样本动态分析与预测模型的旅游安全前期中期预测预警技

术,实现了旅游公共安全问题,前期、中期的预测预警与景区

游客时空分流。(3)针对旅游公共安全服务,研发了高精度

、低功耗、小型化北斗定位设备,率先使用于游客的安全服

务。(4)提出并建立了旅游安全及旅游信息的地方标准,推

动了旅游公共安全信息的集成应用。本平台建成后,对四川

省旅游产业、对全国旅游产业的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起到

了关键支撑与引领示范作用:(1)本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

,多源融合,在国内外首次建成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旅

游公共安全服务平台,成功应用了社会资源整合与接入、动

态预警预测、北斗通信定位等多种技术,全面提升了四川旅

游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出并建立了旅游安全及旅游信息的地

方标准,推动了旅游公共安全信息的集成应用,做到了游前有

提示,游中有警示,意外有救援,全程有保障。(2)在国际国

内率先建成并成功应用面向公众的旅游安全服务系统,开启

了旅游产业以安全为核心的重要理念。众所周知,四川旅游

在2008年大地震遭受了严重影响,国内国外游客对四川旅游

安全缺乏信心。本系统的建成与推广应用,强力塑造了“四

川旅游安全”的形象,支撑了灾后四川旅游的快速恢复与高

速发展。国家旅游局以四川旅游公共安全服务的实践经验与

创新成果为蓝本,在2015全国旅游大会上首次提出关于我国

/2398/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四川旅游公共安全服务平台

旅游业发展实施的5大目标中,安全就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之一

。本项目的研制与应用过程中,获得国家发明8项,实用新型

专利7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计3项,已获得

软件著作权13项,出版专著10本;发表相关科技论文8篇,制定

四川省旅游行业标准3个。社会经济效益情况:(1)本项目

直接产生的销售合同金额为:5.92508亿元人民币(截止到

2014年)。(2)旅游经济持续高位增长。全年实现旅游总

收入4891亿元,同比增长26.1%,首次实现一年增收1000亿元

,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3)旅游对全省经济

的贡献不断提升。全省旅游实现增加值2225.9亿元,占GDP的

比重为7.8%,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占服务业

比重达到21.2%,比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旅游支柱产业地

位进一步强化,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4)2013、

2014年,四川省旅游业对GDP的贡献都超过了10%。2014年四

川省旅游业对全省GDP的贡献充2013年的11.09%上升到15.1

4%,提升了4.05个百分点。(5)本项目的实施满足了人民群

众对旅游公共安全服务的需求,塑造了“四川旅游安全”的

良好形象,提升了四川旅游的国际竞争力。2014年度成都游

客满意度居全国第4位。(6)以旅游公共安全保障为核心,

带动未来10年四川在旅游安全、旅游信息系统方面投资达到

6.5亿元,全国10年计划投资84.67亿元建设旅游安全、旅游

信息系统。

/2399/ 智慧景区导游讲解系统
智慧景区导游讲解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系统以打造“智慧景区”为建设目标,以智能手

机终端为搭载平台,提供面向游客的导游讲解服务。系统利

用GPS获取游客位置信息,一旦捕捉到游客进入了三个主景区

范围,系统自动切换运行各主景区智能导游讲解系统。主景

区导游讲解系统软件须安装到配置GPS功能的智能手机、PD

A等移动设备上,直接与游客进行信息交互,为用户提供丰富

的景区讲解服务。该系统为游客提供自由行、热门推荐线路

及自定义景点等多种灵活的导游方式,兼顾乘坐景区观光车

/2399/ 智慧景区导游讲解系统

、步行及自驾等多种出行方式的导游服务。游客只需要一部

通常的智能手机,就能享受包括景区资讯查询、地图浏览、

游览路径选择、路径导航、景点自动讲解、周边信息查询与

引导、轨迹记录与位置上传、一键报警、团队服务、景区服

务投诉与评价等便捷服务。本项目目前处于产业化阶段,前

期已经在常熟尚湖景区、南京玄武湖景区、南京钟山风景区

成功投入应用。项目联系人:龙毅

/2400/ 配电系统电力系统仿真与分析软件V1.0
配电系统电力系统仿真与分析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于面向对象的计算机可视化编程技术融合了网络拓

扑、数据处理等相关领域技术。与传统的面向过程编程方式

相比,可视化编程应用较少的代码,就可以实现界面的设计,

且界面的设计仅通过拖拽编辑好的工具箱里对应的控件就可

以实现电力系统电气接线图的绘制、SVG电网模型的解析、

数据信息的录入与存储等,供操作人员实时监控。利用Vb.n

et实现可视化技术,该软件可以提高程序的可移植性、可隐

藏性,同时可以节省存储空间。仿真软件虽然功能强大但是

/2400/ 配电系统电力系统仿真与分析软件V1.0

综合性较强,往往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仿真板块,并且操作复杂

,对于专门针对电力系统某一研究方向的人来说,大部分功能

都是闲置的。

/2401/ 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下有效利用病案信息的研究
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下有效利用病案信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突破难题:对我院数字化病案管理实施现状进行分

析,对数字化病案管理的应用效果及病案信息利用情况进行

评价。解决当前病案资料保存、科研利用、信息安全、数据

共享等诸多方面问题;统一、完整的病案信息管理体系,能够

更安全、更高效、更合理地利用病案信息,显著提高病案管

理的工作效率。将数字影像病案与电子病案系统成功进行集

成,完成数字影像病案向电子病案的过渡,为今后提高病案管

理水平和病案信息的利用率、扩大病案信息服务范围、节约

/2401/ 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下有效利用病案信息的研究

医院成本做准备。1、优化数字化管理平台,节约影像病案制

作费用。随着HIS系统的不断完善及相关电子签名的认可,同

时遵循勤俭办院的方针政策,医院领导提出优化影像病案数

字化管理平台,寻找影像病案制作的替代方案、节约资金。

即纸质病历影像翻拍系统仅制作必须翻拍的纸质病历,HIS系

统自动转换不需要翻拍的电子病历为影像病案,通过影像病

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成一份完整的数字影像病案。2、提高

病案信息的利用率,保障纸质病案的安全。纸质病历影像化

是解决当前病案资料保存、科研教学利用、信息安全、数据

共享等诸多方面问题一种实用、有效的方式,能够更安全、

更高效、更合理地利用病案信息资源,显著提高医院医疗业

务、医学统计和医院病案信息共享管理的工作效率。

/2402/ 无线通信基站三维可视化管理与信号分析技术开发和应用
无线通信基站三维可视化管理与信号分析技术开发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公安无线电台站管理系统是基于上级部门统

一提供的管理系统,仅仅以网页及表格的形式对基站数据进

行管理,通信基站所涉及的数据特点是基站量大而且与空间

地理位置的关系十分密切,无法直观的管理无线电基站的地

理空间,信号覆盖情况等信息,随着公安系统使用的通信基站

不断的增设、扩展,如何将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直观地在地

图上进行分析,如何使管理人员脱离枯燥的数据文字报表,得

到宏观决策的有力支持,为此,对通信基站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2402/ 无线通信基站三维可视化管理与信号分析技术开发和应用

和信号分析系统的开发研究就显得日益迫切,需建立一套无

线电台站三维管理系统,将无线基站在三维地图的基础上进

行展示、定位、管理、规划、分析,以提高对无线电基站信

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针对上述关注焦点,本课

题研究的“无线通信基站三维可视化管理与信号分析技术开

发与应用”项目将针对通信传输、基站分布及运行情况,利

用现代GIS地理信息技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直观地在地图上

进行展示和分析,并最终达到能够在系统中模拟真实的三维

空间环境,立体展现各个基站的相关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能

够进行高级的基站架设选址、信号覆盖、信号强度分析等辅

助决策支持,通过搭建网络资源管理平台,使管理者在办公室

即可掌握所管理的设施现状及资源配备情况,更好的服务于

基站管理部门的信息保障工作,创造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实施能促进广西和全国公安机关350兆无线模拟和

数字集群通信的应用和发展,为下一步数字集群建设提供有

力的辅助手段,创造较好的社会效益。

/2403/ 制造系统的协同优化方法
制造系统的协同优化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为应用基础研

究。现代制造系统存在工艺、系统和调度等多阶段、产品、

订单和资源等多要素、利用率、效率和交付率等多目标三个

显著特点,为实现制造系统更高的运行性能,亟需突破制造系

统的协同优化方法。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

等项目的支持下,针对该问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

了多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形成了一个完

整的、系统的学术体系。主要包括:1、针对制造系统多过

/2403/ 制造系统的协同优化方法

程和多要素协同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制造系统模

型,揭示了制造系统的复杂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行为,为设计制

造系统的协同规划与运行优化方法提供模型基础。2、针对

制造系统的工艺规划与生产调度的协同优化问题,提出了基

于多智能体协同的并行集成式工艺规划方法、揭示了工艺规

划与生产调度之间的复杂协同关系,构建了集成多工艺路线

的调度模型,提出了面向多目标优化的多种智能调度算法。

3、针对制造系统的工艺与系统协同规划问题,以双边装配线

为对象,设计了“基于时间传递函数”的双边装配线任务分

配方法,集成考虑工艺对系统规划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工位枚

举的启发式装配线平衡算法。4、针对制造系统的生产与物

流协同调度问题,以晶圆制造物流系统为对象,提出了集成考

虑加工系统性能的晶圆物料运输系统调度模型,设计了一种

基于遗传规划的复合启发式调度规则生产方法,实现了动态

随机情形下晶圆物料运输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调度。项目出版

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授权8项;软件著作权授权30项;发表SC

I论文58篇;10篇代表性论文,SCIE他引223次,GoogleSchola

r他引445次。引文作者包括法国法约尔研究所主任、Inter

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期刊主编Alexandr

eDolgui、印度国家工程院Fellow、国际期刊“Internatio

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副主编ManojKumarTiw

ari、英国利物浦敏捷制造与企业中心主任、先进技术研究

院负责人DavidZhang、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副教务长、美国工

/2403/ 制造系统的协同优化方法

业工程师协会高级成员SaeedZolfaghari等著名学者。国际

同行认为“项目组第一个综述了多目标技术在FJSP问题中的

应用,且第一个在MOFJSP问题中使用了组合多目标优化方法

”、“提出的多智能体协同模型十分有效”、“敏捷制造尚

无明确理论体系,本文开创性的讨论了其中可重用性、可重

配置性和可量测性等理想特性”、“填充了可重入制造系统

和多代理协同调度间的研究空白”。项目研究成果目前已经

成功应用于中国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

公司等企业,通过在航天、电子制造业目前推行数字化生产

线建设、开发系统规划、工艺设计和计划调度等软件系统,

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了行业的技术

进步。

/2404/ 光端机
光端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光端机产品系高科技产品,其技术含量高,属《深圳

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的通信类产品。在光通信领域里,

光端机是五大产品中重要的关键性产品。我公司研发的数据

视频类光端机,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多路复用和波分复用技

术,可将多路多种信息在单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典型产品为

GF42M1/W--四路视频信号和一路双向数据信号。其带宽为5

HZ-10MHZ、工作波长为850NM-1310NM、信噪比为60DB(最小

值DB)、工作温度。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的标

/2404/ 光端机

准,且更适合国内市场对其的要求。主要适用于智能大厦、

智能住宅小区及校园网络系统,大型厂矿、企业,道路和机场

监控等。

/2405/ 突破核心技术的MEMS传感系统及产业化
突破核心技术的MEMS传感系统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背景:传感技术是关于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的

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的综合性技术,是构成现代信息技术

和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支柱之一,更是物联网不可或缺的前端

技术。与传统电子机械系统相比,MEMS器件具有体积小、重

量轻、功耗低、成本低、功能强大、性能优异等优点;在许

多传统器件无法满足需求的领域有着巨大的新增市场潜力。

尽快将科研成果、中试或已经小批量生产的技术推向大规模

产业化阶段,发现并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深层次技术和市场

/2405/ 突破核心技术的MEMS传感系统及产业化

发展问题,将能够在我国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MEMS产

业。因此,加快我国MEMS产业化进程是实现创新社会,获得核

心竞争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MEMS产业化

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所在。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

跟踪精度和跟踪速度优于SEP及EKF等算法2、动作还原流畅

(25帧/秒)3、体积小于40mmx40mmx40mm4、采样频率大于

100赫兹5、微惯导测量范围是,加速度:-3G-+3G;角速度:

-150。/s-+150。/s;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1)建立微惯

性器件失配误差模型,为快速最大后验算法提供原始误差模

型微型惯性器件(微机电陀螺和加速度计)是微惯导系统组

成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人体运动重构系统的精度和算法

的准确程度。(2)研究基于Givens旋转的快速最大后验跟

踪算法。主要研究多节点微惯导系统初始状态校准和连续跟

踪,消除传感器原始漂移误差,多节点个体差异引起的系统误

差和外界无关信息带来的扰动等。(3)研究开发多节点微

惯导运动感知系统验证算法精度微型惯性组合单元(MIMU)

设计与实现。研究具有多通道ADC(包含三维加速度、三维

角速度和三维磁场的测量)模数转换功能、数据采集功能、

数据存储功能、数据无线传输功能的微控制系统电路设计实

现。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mems传感器系统从研

究开发到试产、大量生产、直到产生效益短的需1-2年,长的

则需要6-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期间,情况可能发生难以

预测的变化,如果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或者出更新更先

/2405/ 突破核心技术的MEMS传感系统及产业化

进的产品来替代,则前期的研究开发投资就会成为无效益的

投资,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在创业之前,我们的团队已经用了

1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研究开发到试产的阶段,在研发的过程

中我们得到了来自香港医药和保健设备制造协会超过30家企

业的需求建议,并得到了他们的资助,他们大部分表示在产品

中使用我们开发技术。香港科技园也有超过5家集成电路和

传感器相关企业对我们的MEMS传感器表示出强烈的兴趣。可

以说我们的项目是在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

的结果。MEMS产品覆盖面广、品种多样,既有传感器也有执

行器,涉及光、机、电、生物、化工等多个领域交叉,从工业

控制、日常消费到汽车电子、交通物流的各种产品中都能见

到它的身影,是物联网信息获取的重要一端。团队研发、生

产的MEMS产品体现出了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特点,包括光读出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阵列(FPA)芯片、压力传感器、

石油勘探加速度传感器、消费电子用微陀螺、红外传感器、

MEMS光衰减器、流量传感器、硅基麦克风、集成温湿度传感

器和MEMS风速传感器、化学气体传感器、加速度计、生化微

探针阵列、集成MEMS气敏传感器的电子标签(RFID)芯片等

。这些都是目前MEMS产品市场中相对成熟、成长性良好的产

品,并且均具有相当的市场规模,据权威市场调研公司预测2

012年全球微电机系统(MEMS)市场将扩展到120亿美元。美

国AlexanderResources调查公司预测,到2015年,物联网将带

/2405/ 突破核心技术的MEMS传感系统及产业化

来75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MEMS传感器就是物联网的核心器

件之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对半导体MEMS传感器特别是惯

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磁传感器产生巨大需求,并最终

促进半导体传感器市场的繁荣发展。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新产品经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主要技术指标达到

申报要求,经用户使用,反应良好。无任何问题。

/2406/ HLCD9928P/TSd(LCD)数字录音主叫号码显示电话机
HLCD9928P/TSd(LCD)数字录音主叫号码显示电话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数字录音主叫号码显示电话机采用全数字式录音,

可存储14~17分钟的语言留言,有中文语音报时功能,外出时

可密码遥控家中电话机及监听室内状况,可进行双向录音。

新留言监听和来电监听,采用双音多频(DTMF)和频移键控

(FSK)兼容并自动检测,可显示主叫号码及英文姓名和日期

,并具有存储(可达60组字录音和主叫号码显示两大功能完美

地结合于一体。

/2407/ 闪电定位监测资料处理软件
闪电定位监测资料处理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闪电定位监测资料处理系统主要功能为监测闪电活

动、分析闪电活动特征、对闪电活动进行预警预报。在系统

架构上,为了高效使用硬件系统资源,提升系统稳定运行能

力,闪电定位监测资料处理系统开发为4个运行子模块(闪

电定位资料监测模块、数据特征分析模块、雷电临近预警模

块和预警结果评估模块)和系统总控模块。

/2408/ 新型低功耗远程控制电路
新型低功耗远程控制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中高档机电组件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在长距离、有线远程控制当中,功耗是一个必须克

服的难点。功耗的增加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如果功耗大

,随着控制节点增多,线路损耗成倍增长,造成浪费。而且会

限制控制节点数量。因此,远程控制电路的功耗在整个系统

设计中,尤其是在采用集中供电、节点众多的系统中显得十

分重要。降低功耗不光能够大大节约电能,还能简化电源部

分的设计,甚至可以用于手持设备上面使用,这些都已经越来

越成为未来产品的设计方向了。产品研发成功,可以快速占

/2408/ 新型低功耗远程控制电路

领市场,满足用户需求,有较大的市场应用空间。本成果应用

该技术于远程路灯控制产品当中,需要兼容客户特殊需求的

,开发出成熟产品。该成果能够降低控制电路功耗,耗电<5

mA,实现电气隔离,隔离电压>2500V,隔离端输出信号完整,

高低电平满足要求:低<0.8V;高>1.5V。本成果具有宽电

压范围输入(3~36V)、低功率消耗控制电路,降低控制电

路功耗,耗电<5mA,实现高频率应用,PWM和PFM均适用等核心

技术。并且本成果具有隔离端输出信号完整,高低电平满足

要求:低<0.8V;高>1.5V的创新点。本产品以创新的技术

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新的发明电路,达到低功耗远程PWM控制

的功能。电路巧妙的使用有源和无源半导体器件,构建出一

个适用于宽电压输入、具有隔离功能的、新型低功耗控制功

能电路。该电路将被应用在远程PWM控制精确调光LED恒流电

源当中。

/2409/ 普适计算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
普适计算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成果的支撑平台具有分层体系结构,把普适计算

环境涉及的复杂软硬件环境从硬件到软件划分为硬件设备层

、互联协作层、普适资源管理层、系统层、人机交互层和应

用层等包含普适计算关键技术的几个层次,各层分别解决了

泛在设备的固件级的通用接口、泛在设备的自发协作互联、

普适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普适计算环境统一操作与支撑系统

以及多模态便捷交互界面管理等普适计算的共性关键技术,

同时,为了发挥整体平台以及各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支撑作

/2409/ 普适计算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

用,开展了与普通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互联的数字

家居、路网中的个人信息服务和数字医疗三个领域的重点应

用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本成果的各项关键

技术可以单独应用,也可按照整体支撑平台方式应用。泛在

设备的固件通用接口对底层硬件服务进行封装和抽象,通过

通用接口规范和固件扩展运行时服务规范,使普适计算环境

下的泛在设备具备开放式的硬件无关的泛在互联能力,支持

根据资源限制在不同运行级别工作的泛在设备在固件层次上

的服务感知和互联,支持手机、移动互联设备、Netbook、瘦

客户机等4类常用嵌入式设备,支持IRDA、RF等多种通讯方式

,运行级别不少于3级,轻量级模式下代码映像不大于100K。

泛在设备的自发协作互联建立了泛在设备互联的统一规范与

标准,实现泛在设备自发互联和动态协作,为上层服务提供设

备间无缝的资源共享和协同环境,支持802.3、802.11a/b/g

/n、UWB和HD-PLC等多种网络协议,支持xDSL、xPON等多种联

网接入方式,支持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可发现IGRS设备

并进交互。普适资源管理把普适计算环境下各种计算式服务

与可接入至信息空间的实物(硬件)统一定义为“普适资源

”,提出面向服务迁移的组件层状态管理、动态终端管理和

服务主动发现与协作机制,实现了普适服务的主动性、迁移

性,支持20种以上的情境知识定义和描述能力和至少4种数据

查询类型,可支持4类主流移动设备和3种主流操作系统环境

,兼容OSGI、SCA国际规范和DPWS设备接入。普适计算环境统

/2409/ 普适计算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

一操作与支撑系统采用融合可扩展分布式组件和服务技术,

构建了普适计算环境统一操作与支撑平台;提出了兼容国际

OSGi标准的R-OSGi+规范,实现了服务控制与数据传输优化、

协议兼容和动态扩展,可支持普适环境统一操作和虚实环境

交互模拟仿真,支持ARM、X86和WSN,跨Windows和Linux操作

系统,支持5种常见网络。多模态便捷交互界管理采用统一规

范的形式化跨模态的交互原语,提出了多模态接口融合算法

,构建了普适计算应用下多模态交互界面的便捷管理框架,可

动态管理交互模态和设计最佳多模态交互路径,为上层应用

提供引擎和工具支持。多模态输入融合及冲突判定的推理算

法融合过程延迟小于30毫秒,一次多模态输入识别率大于90

%,二次识别率大于98%。信息互联的数字家居、路网中的个

人信息服务和数字医疗的应用推广,验证了本成果平台和关

键技术体系,同时促进了产业发展。信息互联的数字家居基

于完整的家居环境,配置网络、计算、存储、音视频、安防

、家庭保健等设备,整合并提升了数字家居、智能保健看护

、智能家电等概念,完成计算机、多媒体机顶盒和家庭网关

协同互联的信息设备解决方案,支持IGRS标准和普适计算交

互子系统的互操作;路网中的个人信息服务针对车内用户,开

发、集成支持无缝互联、自主协作的车载信息数字设备,在

智能车上集成10种以上传感器,支持车载电脑、智能手机、

上网本、IGRS信息终端等互联协作,支持至少20种路网情境

/2409/ 普适计算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

信息采集推理及使用,门户支持至少8种个性化信息,支持IE

、Firefox以及IEMobile浏览器访问,车车间虚拟多媒体空间

支持媒体共享、视野共享、多人游戏,动态车路况一体化协

同信息服务,小区信息服务支持至少2种无线方式并支持位置

、时间、用户身份偏好等感知的信息呈现,支持车载电脑与

智能手机,个人信息服务终端实现8种以上的个人随身信息服

务,支持2种以上手机操作系统;数字医疗应用主要面向居家

、社区、医院和移动环境,完成了包括远程医疗、家庭健康

监测网络、社区健康自助监测一体机、数字手术室、数字巡

诊车等产品,形成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410/ 指纹-静脉识别产品
指纹-静脉识别产品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指纹识别产品哈尔滨工程大学模式识别与智

能系统研究所研发的指纹柜式考勤机,最佳识别率和24小时

运转的超强稳定性,后台管理功能强大。我所研发的指纹考

生身份认证系统5年来一直应用在全省国家级考试中,如四

六级英语考试、工程硕士考试、体育艺术特长生等。指纹社

保退休人员身份认证系统/驾驶员身份管理/计算机使用人员

身份识别等系统也在哈市多个重要部门得到长期应用。(二

)手背静脉识别系统本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

/2410/ 指纹-静脉识别产品

是静脉采集装置;第二部分是识别系统的软件实现。第一部

分是静脉采集装置如图1,主要组成包括光源、红外感光摄

像头、以及usb触发开关。红外光源主要提供一定波段的红

外光,照射手背的表面,同过红外感光摄像头成像然后通过

usb接口传到计算机。Usb触发开关的主要完成人机自动交互

的功能。第二部分是识别系统的软件实现如图2,主要包括

usb接口应用程序开发、静脉图像的前期处理和后期处理算

法的开发。Usb接口应用程序开发主要完成静脉图像的自动

接收和人机的自动交互;静脉图像的前期处理主要完成静脉

图像的增强、归一化、分割。静脉图像的后期处理主要完成

对前期处理后的静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及分类。项目成熟

情况:产品成熟。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大型企业、商场、

酒店以及各类考试的身份验证等。

/2411/ 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红外温场在线检测系统
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红外温场在线检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采用非制冷红外探测技术,可针对目标物进

行实时在线热辐射场得检测。并通过定点测温实现实时温度

场的标定。对采集的热辐射场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保存

。该系统具有14bit的数据深度可实现85mk的温度分辨。探

测分辨率为320*240.红外热辐射相应波段为8~14um。该系

统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对目标物的热辐射场的探测。并通过数

据分析与处理,将目标物的热辐射状态进行可视化处理。

/2412/ XK-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软件
XK-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XK-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是基

于windows9x/2000/XP操作系统的视窗软件,应用于化学分析

仪器-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该软件具有操作界面简洁

,与用户交互简单明了;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数据存储安全、

可靠,数据处理功能强大,测量数据实时上图并自动储存,运

行稳定,无需担心因断电等意外而导致测量数据丢失等功能

。《XK-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应用软件通过

标准串行口与主机采用实时“握手”通讯方式,保证了通讯

/2412/ XK-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软件

正常,避免了通信中断及主机“死机”等现象。《XK-AFS系

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研究:

1、数据工作站页面设计:页面简洁:参数设置、标准测量

、样品测量、指标测量。2、数据工作站数学模型建立:标

准测量计算方式及标准曲线的拟合方式。3、数据工作站系

统设计:软件结构、工作流程、功能架构。4、数据工作站

图标设计:通用图标和专用图标。《XK-AFS系列原子荧光光

度计数据工作站》应用软件结构主要包括系统设置、参数设

置、样品设置、样品测量、报表管理、仪器自检、帮助系统

。完成设置各种化学分析的测量条件及化学分析方法、检测

分析仪器性能及指标;控制测量过程的各种参数设置、数据

存储及样品测量曲线、标准溶液曲线的建立及曲线实时显示

;完成测量数据结果导出、编辑、打印:打印输出分析报告

、误差报告等测量原始数据;对主机和操作错误给予提示等

功能。此外软件还拥有强大的帮助系统:分析方法指南、仪

器操作指南、软件操作指南,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灵活,并具

有操作提示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不同的化学

分析方法。可驱动外部设备:双蠕动泵断续流动进样系统、

单蠕动泵断续流动进样系统、注射泵+蠕动泵断续流动进样

系统、自动进样系统的全部工作条件。软件兼容性及通用性

:《XK-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软件通过条件

设置可以控制多种型号的主机:单通道、双通道、三通道、

四通道原子荧光光度计以及其它的原子荧光类化学分析仪器

/2412/ XK-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软件

。软件的可扩展性:《AFS9918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

作站》软件还可用于半成品的调试,优化了半成品调试工艺

,确保了半成品合格率及半成品技术指标的一致性,进一步确

保成品技术指标的一致及稳定性;使用《AFS9918系列原子荧

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软件缩短了半成品调试时间,提高了

生产效率。为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安全性:《XK-AFS系列

原子荧光光度计数据工作站》应用软件为绿色软件,安装时

,双击安装程序的可执行文件,输入所要安装的路径,安装程

序只将操作软件复制到指定目录,同时建立桌面和开始程序

栏中的快捷方式,不会产生其它“垃圾”文件。项目于2018

年11月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软著登字第3231

432,登记号:2018SR902337。填补了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

院有限公司在软件开发知识产权上的空白。

/2413/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模型的互联网用户评论分析技术支持服务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模型的互联网用户评论分析技术支持服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横向合作项目。为了更高效地获取用户对

产品的反馈、理解并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权衡用户需求重要

度、提出产品改进建议、比较产品与竞争对手各项指标的差

异,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项目对基于海量在线评

论数据的客户需求特征提取、评论有用性分析、需求权重分

析、在线声誉分析等进行了重点研究。该项目针对手机终端

,基于京东、淘宝、天猫、新浪微博四大平台进行了在线评

论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建立了短文本主题构建模型,完成了

/2413/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模型的互联网用户评论分析技术支持服务

需求特征抽取和情感分析;通过科学规范方法建立了评论有

用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需求权重的产品特征改

进方案;建立了美誉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完成了竞品的分析

比较。该项目研究改变了传统的线下问卷调研及人工整理数

据的用户反馈获取方式,降低了用户反馈的获取成本,量化了

产品的特征改进因素,对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黏性

、提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有积极的效果;为在线评论数据的

分析和利用开辟了新的思路;为系统承载“获取用户反馈->

分析用户需求->指导产品改进”全流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手机终

端,将电商平台和微博平台的在线用户评论数据作为数据源

,提出了在线评论的去重去噪方法、短文本主题构建模型和

情感分析方法、不同平台的数据融合方法等一系列数据采集

和预处理方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利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2.提出了量化的数据评论有用性特征体系,并通过分析手机

终端产品设计师的专业意见建立了评论有用性分析模型,对

于其他类似产品的分析有很强的参考价值。3.提出基于SVM

和联合分析法的客户需求权重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

了基于KANO模型的产品特征改进算法,对于从产品设计师角

度理解用户需求和改进产品特征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和视角

。4.提出了综合产品美誉度和产品知名度双维度的产品在线

声誉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完成了若干款手机的对比分析

,为竞品的综合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实现手段。5.完成

/2413/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模型的互联网用户评论分析技术支持服务

了属性提取及情感分析方法、评论有用性分析模型、需求权

重分析模型、产品在线声誉分析模型几大核心算法的代码实

现及原型验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算法优化,为后续的技术

应用和落地提供了参考。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软件学院项目负责人:齐佳音项目组成员:齐佳音,傅

湘玲,孙鹏飞,李晶,吴国仕,靳健,张镇平,陈曼仪,曾丹,陈露

,许可,全湘溶结题时间:2014年12月

/2414/ 高速公路可视化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可视化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来源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依托安

徽省蚌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以地理信息技术为

基础,建立动态交互公路GIS图形信息平台,结合CAD绘图技术

,展示公路路线、沿线地形、桥涵等构造物及沿线设施;利用

成熟的监控技术,建立业务处理平台,形成高速公路建设过程

中的全方位的新一代的集成化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利用

互联网技术将承包商、监理单位、业主及管理部门相互之间

信息通过网络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并以此出发,先

/2414/ 高速公路可视化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技术研究

后拓展到岳武高速、溧广高速、滁马高速等全省多条高速公

路建设项目管理,逐步集成安徽省交控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平

台,有力促进我省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

高度。本项目完成了高速公路可视化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信息

化平台开发,主要包括计量、变更、图文、合同、计划、物

资、能耗等25个子系统,实现了多业务系统精准协同办公和

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本项目研究成果采用

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工程管理多元异构数据采集和融合;通过

自主研发的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项目智能化预警管理;基于

移动计算技术,实现了工程施工现场实时精细化管理;集成二

维码及电子签名技术,保障了平台运营安全。相关研究成果

可为今后我国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及

管理决策参考。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其创造性,先进性主

要体现如下:(1)以公路工程单元为主轴覆盖工程建设全

寿命期,实现多业务系统精准协同办公;(2)基于设计与施

工数据,构建二维地图与网络实态地图可视化平台;(3)利

用物联网技术采集工程的全方位数据信息,实现项目智能化

预警管理;(4)采用二维码加强数据识别及防伪保防;(5)

通过电子签名保障电子报表有效流转及利用。研究成果应用

于已建成通车的蚌淮高速、岳武高速、溧广高速、滁马高速

、合徐南大修、阜新阜王互通、扬绩鸿门互通、合芜试刀山

应急工程,通过应用不断改进完善后继续推广应用于合宁改

扩建路口应急工程、狸宣高速、池桥接线等在建高速公路项

/2414/ 高速公路可视化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技术研究

目,并且在广东省佛山一环西拓、佛江北、佛清从、广佛肇

等高速得到良好推广。该系统形成了以可视化管理平台为基

础的多业务系统并存并联的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整体解决方

案应用管理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工程管理多元异构

数据采集和融合;通过自主研发的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项目

智能化预警管理;基于移动计算技术,实现了工程施工现场实

时精细化管理;集成二维码及电子签名技术,保障了平台运营

安全。实现了多业务系统精确协同办公和工程建设项目全寿

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极大的满足了各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信息

化的需求,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本项目研究成果不

仅可在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也可以推广至

全国,进一步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类似公路工程建设的信息

化管理中,应用前景广泛。

/2415/ 浙江中图宠物自动识别管理信息系统
浙江中图宠物自动识别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畜牧兽医局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动物识别与信息管理领域;宠物

被纳入系统管理之初,由兽医为每头待管理的宠物注射一个

带有唯一编号的RFID芯片,该芯片将作为宠物的电子身份证

,在宠物管理的各环节提供对宠物的身份标识。在宠物挂载

RFID芯片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覆盖宠物注册、免疫、检疫

、医疗、迁移、注销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平台。以动物卫生防

疫部门作为信息监控中心,在宠物生命周期中的各环节(特

/2415/ 浙江中图宠物自动识别管理信息系统

别是检验、检疫环节)用阅读器读取宠物标识,确认宠物身

份后,采用无线或有线等方式将该环节信息传回信息监控中

心进行记录、分析、跟踪和监控。以类似的方式,可以为畜

牧兽医卫生监督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宠物主人、宠物医院

、宠物商店等用户提供宠物的检疫、免疫信息和数据,并提

供贯穿全过程的宠物信息追溯和跟踪能力。(3)性能指标针

对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宠物注册、迁移、过户、注销、遗失

招领、查询统计、公告发布等管理功能;针对畜牧兽医卫生

监督部门:提供对宠物疫苗管理、疫苗接种、检疫、查询统

计、新闻发布等免疫检疫相关功能;针对宠物主人:提供宠

物免疫/检疫历史查询、宠物病历查询、医院信息查询、宠

物配对等实用功能;针对宠物医院:提供宠物门诊、宠物病

历查询、广告发布、在线咨询等功能;针对宠物商店:提供

商品发布、广告发布等功能。(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近

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将RFID技术应用于宠物识别和管理领

域,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用于宠物识别的芯片和阅读器的

设计和生产被几家国外生产商垄断。国内目前尚没有能够生

产宠物芯片和阅读器的厂家。同时,也正因为基于RFID的宠

物管理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故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的基于R

FID电子标签的动物防病、检疫、追溯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更少。(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目

前国内将RFID用于宠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浙江中图公司

承担的该项目是浙江省第一个将RFID应用于宠物管理领域的

/2415/ 浙江中图宠物自动识别管理信息系统

成功范例,具有良好的创新性。项目中涉及的多项关键技术

,如阅读器制造技术、芯片装载技术等技术,以及基于RFI

D电子标签的动物防病、检疫、追溯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等软

件技术均有良好创新性。

/2416/ 路轨精磨机智能控制系统
路轨精磨机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路轨是铁路、地铁列车运行的基础。路轨的平整度

直接影响列车的振动和平稳,直接影响列车提速的最高运行

速度和钢轨的使用寿命。为保证路轨长轨的要求平整度,在

每两短轨焊接接长中,对焊瘤都需要调直、打磨、检测和修

正。打磨控制是决定精磨质量的关键因素。受中铁一局集团

新运工程公司的委托,项目组在企业引进瑞士NENCKIAG公司

精磨机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路轨精磨机智能控

制系统”并投入配套使用。“路轨精磨机智能控制系统”采

/2416/ 路轨精磨机智能控制系统

用磨头电机反馈电流的相关性判别路轨焊瘤打磨特征参数,

通过状态逻辑智能算法的转移,运用伺服技术的变频控制实

现对两轴交流电机的路轨仿形和位置控制。整个控制系统使

精磨机达最大磨削深度为0.5mm,最小磨削量为0.01mm,最

大磨削长度为900mm,在120°范围内最小仿形系统角度

为1°。本项目的研发,在技术上,采用了电流相关判

断法,消除了机腔内部工作环境对传感器检测效果的影响;

采用状态逻辑智能算法,有效实施了两轴仿形和位置的坐标

控制;采用伺服技术和变频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体

现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整个系统的研发已申请了发明专利

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引进技术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应

用中取得了突破,极大地提高了国产化的能力。该系统研发

成功,自2008年6月投入武汉铁路局长轨基地与MMA-14精磨

设备配套使用,运行良好,截止2009年4月已加工钢轨1058

.74公里,实现产值近亿元,为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

有力保障。

/2417/ 牙髓荧光测试仪
牙髓荧光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经过临床上测试,牙髓荧光测试仪其最终能够通过

荧光来检查牙髓活力状况,只是目前一期在目前阶段还有一

小部分测试数据不稳定,如果有时间和经费能够做进一步的

研究,对探头作进一步改造,相信效果会更好。牙髓荧光测试

仪是每个牙科医院和牙科诊所必备的设备,属于一种非接触

式测试仪器,对病人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具备很好市场开发

前景。

/2418/ 电子束焊机焊缝示教寻迹方法及系统
电子束焊机焊缝示教寻迹方法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电子束焊机是一种性能卓越的焊接设备,但该种设

备需要在真空环境中工作,这给焊接过程的观察、监控带来

了极大的不便。目前电子束焊机一般都是通过观察、摄像头

等手段监控焊接过程,这种光学观察系统虽然观察直观、操

作简便、但对焊缝的精确示教寻迹却存在较大的缺陷:光学

观察系统的视差依靠人为经验矫正,缺乏可量化的判断参数

,主观随机性大;光学观察系统易被污染,影响观察清晰度;需

要通过电子束在焊件上“打点”的方式判断电子束斑与焊缝

/2418/ 电子束焊机焊缝示教寻迹方法及系统

的重合度,“打点”对焊件表面构成一定损伤,不宜对精密焊

件进行“打点”。随着电子束焊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通

过光学观察系统以人为经验定位焊缝的方法将被淘汰,需要

建立一套可量化参数的定位焊缝的方法,以便快速、精确地

对焊缝进行示教寻迹。针对这一现象,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

束焊机焊缝示教寻迹方法及系统,其原理是通过移动工作台

或偏扫电源,使得电子束斑点移动轨迹与焊缝轨迹交叉,当电

子束斑点落在焊缝上时,二次电子信号值Ie明显突然变小。

检测二次电子信号值Ie明显突然变小区域所对应的位置坐标

中点,即视为焊缝截面中线位置。根据上述原理定位特征点

坐标。本发明可以快速、精确地对焊缝进行示教寻迹,以避

免人为经验定位焊缝的方法所存在的精度不高的问题,有效

提高了电子束焊缝示教寻迹的精确度。

/2419/ 一种三通道大功率驱动LED驱动控制电路
一种三通道大功率驱动LED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半导体发光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成果简介:本项目请求保护一种三通道大功率驱动

LED驱动控制电路,包括110kv直流输入电源、第一驱动支路

、第二驱动支路、第三驱动支路及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支

路、第二驱动支路、第三驱动支路之间并联连接,所述第一

驱动支路包括第一输入滤波单元、第一UCK变换单元、第一

恒流控制单元、第一LED负载及第一调光单元,所述110kv直

流输入电源经过第一输入滤波单元滤波后输入第一BUCK变换

单元进行降压变换;所述第一BUCK变换单元降压变换后的电

/2419/ 一种三通道大功率驱动LED驱动控制电路

压经过第一恒流控制单元恒流控制传输给第一LED负载,所述

第一BUCK变换单元、第一恒流控制单元还通过第一调光单元

与控制器相连通,控制器触发第一LED负载进行通断开关。本

装置能使大功率LED灯均匀发光。

/2420/ 时滞神经网络稳定性与分岔及其应用
时滞神经网络稳定性与分岔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卫星通话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研究和试验发展
技术详情

  计算智能由于其特有的启发式特征,可以对复杂问

题进行优化求解,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金融贸易、医疗诊

断等诸多领域。人工神经网络作为计算智能的一种重要方法

,能够克服传统计算方法对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方面的缺陷

。人工神经网络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本身的动力

学属性。该项目对时滞神经网络的稳定性与分岔及其应用开

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科学价值的研究成

果,主要包括:率先将区间连接权值和非对称连接权值分别

/2420/ 时滞神经网络稳定性与分岔及其应用

引入到双向联想记忆(BAM)神经网络和Cohen-Grossberg神经

网络中,深入地分析了网络平衡点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

性,有效地解决了神经网络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难以确定参数

精确值而存在误差区间的问题,并为这两类神经网络的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VLSI)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创新性地

建立了脉冲切换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线性化方法、Lyapuno

v-Krasovskii泛函并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从理论上研

究了该模型的稳定性,为神经网络应用于脉冲条件下联想记

忆和工程中的优化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普遍存

在的切换系统的建模、优化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了研

究系统参数如何影响时滞神经网络动力学的问题,率先将中

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化形式理论应用到时滞神经网络模型,深

入研究了产生Hopf分岔和余维2分岔的潜在机理。从理论上

给出了时滞神经网络存在各种极限环的条件,为极限环应用

到储存复杂的联想记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成功地将细

胞神经网络的多稳定性理论应用到噪声图像的边缘提取中,

将神经网络的混沌同步应用到保密通信中,以及将二层前馈

离散神经网络的同步应用到安全密钥交换算法的设计中。该

项目从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间发表神经网络稳定性与分岔

及其应用方面SCI论文128篇(SCI他引3921次),其中IEEET

ransactions系列论文18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出版

专著2部,编辑国际会议论文专辑9部,反映出相关研究工作

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该项目为依托,在人才培养方面

/2420/ 时滞神经网络稳定性与分岔及其应用

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组成员中1人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

称号,1人入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入选重庆市领军

人才,1人获得巴渝学者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1人获得重庆市青年科技奖;研究团队入选重

庆市高校创新团队,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学术

影响力。

/2421/ 全国水文抗旱业务系统
全国水文抗旱业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社会公益类项目,涉及水文学、气象学

、地学、信息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融合的技术研究与示范。

旱情监测是国家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支撑,随着抗旱工作的

不断深入发展,面临着旱情信息管理分散,未能实现信息系统

的互联互通及数据的共享等问题,目前,在水利系统内尚未形

成完善的集旱情综合监视与分析、旱情信息管理与使用统一

的系统。因此,开发旱情信息服务系统,深入利用现有水利信

息资源,紧密结合防汛抗旱工作的实际需要,将多学科紧密结

/2421/ 全国水文抗旱业务系统

合,实时信息与历史数据相结合,集水文墒情信息收集、处理

、管理、应用为一体,显得至关重要。旱情信息服务系统具

有业务产品的自动制作、实时查询、统计汇总以及动态展示

等功能;同时,旱情信息实时动态监测、大数据分析及预测能

力,能够满足日常水文干旱监视、分析工作的需求。基于旱

情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详细总结了运用的相关关键技术,为

类似系统提供借鉴和参考。本项目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

1)海量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关键技术(2)多源数据无缝集

成关键技术(3)多用户、分布式规模应用关键技术全国水

文抗旱业务系统通过不断的完善与使用,逐步建成了稳定可

靠和高度自动化的业务运行系统,做到了研究试验、技术开

发和业务应用的平稳衔接。同时,系统深化了防汛抗旱数据

使用的便捷化、形象化、标准化水平,确保了数据的有效利

用,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全国水文抗旱业务系统很好的满足了日常业务工作需要,

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提升防汛抗旱应急管理能力和

决策水平,为管理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具有良

好的社会效益。

/2422/ 汽配人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V2.0
汽配人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

ment)系统是企业营销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它将企业市场管

理、销售管理、服务管理三个领域应用三位一体化,帮助企

业提升整体营销管理竞争力、提高销售工作效率、提高服务

满意度顾客忠诚度。汽配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依据汽车

汽配行业特点,开发的一套专门服务于汽车汽配企业的CRM管

理系统,规范企业的客户管理与流程控制,提升汽车汽配企业

的管理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对于客户的

/2422/ 汽配人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V2.0

服务请求和服务投诉,受理人员可以直接将处理的情况记录

在案,以便该客户再次投诉时有历史的记录做参考。基本信

息:记录类型(包括:指派、处理、回访、重新受理、关闭

投诉)、记录主题、受理人员、记录时间、受理记录指派:

指派人员处理:开始时间、结功能描述:客户资料是系统的

灵魂所在,此模块用来对客户资料进行管理。需要记录的信

息:基本资料:客户编码、客户名称、法人代表、地址、邮

编、电话1、电话2、传真、电子邮件、网址、登记时间、下

次联系时间、跟踪曲线、所属人员;详细资料:客户等级、

客户来源、客户类型、所属行业、客户状态、客户性质、区

域、省份、城市、开户行、银行帐号、税号、信用、积分、

备注;主要功能点:1、列表显示客户2、添加客户资料3、修

改客户资料4、删除客户资料5、查看客户资料汽车汽配服务

行业

/2423/ 基于语义Web的中药数据库集成框架研究
基于语义Web的中药数据库集成框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积月累并不断涌现

大量内容丰富、种类各异的数据,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

构化数据并存的混合型数据具有海量、异构、个性化、复杂

的特点。当前应用中,对信息个性化增值服务方面存在广泛

需求。本项目基于我所构建的中药相关数据库,分析数据库

集成信息与结构,筛选确定可关联集成信息,将已存、分布、

自治、异构的数据库系统连接起来,抽取信息形成规范化数

据模型,提出数据库与数据模型之间映射的数据集成方法,建

/2423/ 基于语义Web的中药数据库集成框架研究

立基于语义web的中药数据库集成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确定相关集成数据库;2、形成面向中药领域的规范化

数据模型研究;3、建立基于语义web的中药数据库集成框架

/2424/ 雪灾监测与粗评估系统
雪灾监测与粗评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关键技术:雪灾监测与粗评估系统集多种功能于一

体,既能进行NOAA/FY1-C极轨卫星的单轨浏览与局地数据提

取,也能对局地数据进行云/雪判识与图像处理。在该基础

上,还可以叠加地表类型,计算三种不同覆盖程度的草地的

积雪覆盖面积,结合其它有关资料,对雪灾做出评估与分析

。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两个:一是积雪识别,特别是积雪

与云的区分;二是雪灾的与评估与分析。雪灾监测与粗评估

系统是建立在中国及周边地区中国陆地范围雪情监测系统的

/2424/ 雪灾监测与粗评估系统

基础上。为了充分利用遥感手段进行积雪监测研究,该项目

从云雪光谱特征研究入手,开展了多光谱云雪判识技术研究

,在区域积雪监测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利用AVHRR资料进

行积雪监测的改进的多光谱云雪判识方法,并且建立了中国

及周边地区中国陆地范围雪情监测系统。系统每旬计算得到

一幅雪情监测图,从而该项目可以充分了解全国积雪分布概

况,对亮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雪灾高发区给予重视,以

便及时发现可能成灾的地区。自1996年12月系统业务运行以

来,在每年积雪和雪灾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积雪变

化和雪灾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NOAA卫星,根据云/雪

在AVHRR5个通道的光谱特征分析,该项目采用多通道门槛值

方法进行云/雪区分。FY1-CMVISR探测仪有10个探测通道,

其中6通道在近红外窗区,研究表明云/雪光谱特征在此通道

有明显的差异,是云/雪判识的理想通道。该项目主要采用

积雪指数NDSI来区分云/雪。为准确监测牧区雪灾,该系统

收集和建立全国地表类型数据库。通过地表类型与积雪信息

叠加,可以粗略标识牧区,可以计算高、中、低三种不同覆

盖程度的草地的积雪覆盖面积,结合积雪持续时间,常规雪

深等资料,对雪灾进行评估分析。1.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及取

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雪灾监测与粗评估系统于今年6

月才趋于完善,但是本着边研究边服务的原则,从1996年冬

季开始就对有关部门进行了积雪和雪灾监测服务。雪灾监测

与粗评估系统是建立在中国及周边地区中国陆地范围雪情监

/2424/ 雪灾监测与粗评估系统

测业务系统的基础上的,该系统自1996年12月投入业务运行

以来,每旬都向国务院秘书局、国家科委等发送中国陆地范

围雪情监测图。通过对每旬中国陆地范围雪情监测图的分析

,该项目可以了解各地积雪分布状况,对亮度较高、持续时

间较长的雪灾高发区给予重视,以便及时发现可能成灾的地

区。同时卫星遥感获得的积雪图像,还可以为灾后救援工作

提供有利的依据,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当有雪灾发生时,在

卫星资料允许的情况下,该项目都及时地处理出原分辨率积

雪图像,并对雪灾的发展变化进行准实时监测,及时向有关

部门和受灾地区发送积雪覆盖图像和灾情分析报告。2.成果

推广应用前景:中国是冬季雪灾多发区,由于季节性降雪的

影响,每年冬春季内蒙古、东北、新疆和青南藏北等地区都

有不同程度的雪灾发生,而且内蒙古、青南藏北和川西地区

是雪灾多发区,素有三年一小灾,五年一中灾十年一大灾之

说,尤其青南藏北地区,历来是雪灾遥感的重点监测区。例

如,1995-1996年度初冬,自10月22日第一场大雪开始,由

于多次降雪和低温导致了青南藏北和川西地区的雪灾,使该

地区交通中断,牧民转场途中受阻,致使玉树州11.27万牧

民、270余万牲畜全部受灾,死亡牲畜达108万头,死亡率高

达40%,直接经济损失约1.62亿元。雪灾监测与粗评估系统

,可以实时监测各地区积雪分布和变化,结合天气实况,以

及各地区降雪和温度的状况,分析确定雪灾的发生,监测雪

/2424/ 雪灾监测与粗评估系统

灾的发展,及时为防灾救灾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雪灾监测

与粗评估系统在广大牧区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2425/ 移动视频汇报接待系统
移动视频汇报接待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一种无线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由视频汇报

发射车和视频接收车组成,可以在发射和接收车均处在高速

移动的状态下实现音视频的实时数字化传输(发射及接收车

时速可达上百公里),发射车能够实时播出由汇报人员口述

的汇报材料,也可以播放事先编辑的各种视频介绍资料以及

上车前刚刚录制的视频,供一个车队数辆或数十辆接收车实

时接收收看。本项目的技术基础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在模拟电视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地面传输只能采用固定

/2425/ 移动视频汇报接待系统

发射、固定接收的形式。数字电视技术出现以后,由于数字

技术能够克服信号在移动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多径反射的影响

,因而能够实现发射或者接收在移动状态下传输电视信号,

其中的一种应用便是移动视频汇报接收系统。在这种应用中

,移动发射车将视音频信号在车内数字化,经国际标准的M

PEGII压缩编码后,再经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

电视标准调制、变频和放大发射出来。移动接收车收到发射

车的信号后,经过信道解调、信源解码解出视音频图像。目

前,本项目系统已在广东、深圳、无锡、江阴、常州等省市

政府部门应用。

/2426/ 交通运输行业密钥管理与安全认证体系应用研究
交通运输行业密钥管理与安全认证体系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

术作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在构建交通运输网络信任体系实

现快速认证、身份鉴别和行为抗抵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也是保障行业应用信息安全、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的

需要。本项目通过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深入

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密钥管理与安全认证体系

框架,提出了交通运输行业密钥管理和安全认证应用总体规

划,初步形成了交通运输行业密钥管理与安全认证服务体系

/2426/ 交通运输行业密钥管理与安全认证体系应用研究

。研究成果在国内相关行业密码技术应用方面居领先地位,

对于运用密码技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2427/ 无线多跳网络实时多媒体传输系统
无线多跳网络实时多媒体传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系统能够应用在公共服务和公共行政管理两个方

面。它促进了一些新产业的发展,如基于无线多跳网络的多

媒体通信终端设备产业和无线接入设备产业的发展;其次,对

于传统产业来说,围棋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信息平台,企业和

用户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信息。该系统设计

的成本较低,硬件设备采用价格低廉的DSP设计板,因此将带

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2428/ 全集成微流控芯片体液DNA分析系统的研制
全集成微流控芯片体液DNA分析系统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全集成微流控芯片体液DNA分析系统由微流控

芯片体液DNA分析仪、功能化微流控芯片和体液DNA分析试剂

盒三部分组成。该系统将常规DNA分析过程中DNA纯化、聚合

酶链反应(PCR)、电泳(CE)分离和检测等基本过程集成

在微流控芯片上完成,显示了微流控芯片技术所具有的不同

操作单元灵活组合和规模集成的特点。经现场检测,控温精

度、检出限和检测范围等指标均达到或优于任务目标。仪器

设计合理,性能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实际应用价值。

/2428/ 全集成微流控芯片体液DNA分析系统的研制

二、以体液样品(全血)为对象,以乙肝病毒DNA诊断为实

例,证明了全集成微流控芯片体液DNA分析系统的可行性及

可靠性。仪器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快

速、样品用量小、运行成本低廉等特点,对医学、生物和药

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在该项

目的执行过程中,创新性地发展了功能化微流控芯片(填充

式SPE芯片,集成控温元件的PCR芯片、阵列式PCR芯片、DN

A电泳芯片、集成式PCR-CE芯片等)的设计与制作工艺,解

决了芯片电泳平台、光学检测系统、芯片控温系统和操作系

统的关键技术。

/2429/ GPS车辆信息服务系统
GPS车辆信息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GPS车辆信息服务系统是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

司自行研制开发的系统软件,其目的是实现对移动车辆的指

挥、管理和调度,达到规范化业务流程,减轻劳动强度,提

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以及满足车辆调度、监控、

防盗、报警、求助的需要。该软件系统包括通信网关软件包

、总控软件包、GPS监控软件包以及车台协议转换软件包兼

容各种平台车台。该软件系统的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在

上海市公安车辆调度监控系统、河南全省邮政车辆监控系统

/2429/ GPS车辆信息服务系统

、江西全省GPS公众服务系统、上海保安押运公司车辆调度

监控系统等工程实施中得以验证和提高,能确保系统的稳定

、高效、可靠的运行。为很好的满足各种移动目标的信息服

务,本系统采用了最新的GPS导航全球定位技术、现代通信

技术(包括专用通信系统、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等)、GI

S地理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它使用GPS系统来计算

车的位置;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传输数据;利用GIS地理信息

技术显示移动目标的准确位置和相关信息,为受控车辆提供

管理、调度、救生、咨询等服务,保证用户和车辆的安全;

为集团用户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本系统的

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载设备的接收天线接收导航卫星发

出的定位信号,经接收机解调处理,从中提取卫星星历,距

离和距离变化率,时钟调正,大气校正参量等参数,然后解

算出车辆所处的大地经纬度坐标,再将经纬度坐标通过无线

通信系统传送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服务程序将经纬度坐

标换算成该地区地方平面坐标,并由监控程序在具有相同坐

标系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移动车辆的当前位置。如此连续地

接收、显示,就真实地再现了移动车辆的动态位置。同时车

载设备可将车辆的状态信息(如:紧急报警、被盗)及时传

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将控制信号发

送给GPS车载设备,对受控车辆进行直接的控制操作。整个

运行过程在一定协议的管理下完成。

/2430/ 康泰宝特种营养液
康泰宝特种营养液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特种器件
应用领域: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技术详情

  康泰宝特种营养液系以泥鳅为主要原料,辅以绞股

蓝、红枣、山楂等药食两用中药,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营

养保健食品,经测定每100ml含蛋白质31克,绞股蓝皂甙2克

,以及大量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各种质量指

标均符合Q-HEAH003-93标准,口感适中,气味芳香。动物实

验表明,该品能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提高血

色素,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对免疫功能低下及肝炎、肿瘤

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是肝炎、肿瘤等

/2430/ 康泰宝特种营养液

慢性消耗性疾病良好的辅助治疗用品,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

进水平。

/2431/ Atiyah-Singer指标理论及其应用
Atiyah-Singer指标理论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卫星通话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究内容为Atiyah-Singer指标理论及其应

用。Atiyah-Singer1963年证明的指标定理是二十世纪数学

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一方面统一了在此之前数学中一系列

著名定理如Riemann-Roch定理、Hirzebruch符号差定理、G

auss-Bonnet-陈定理等,另一方面是在分析、几何和拓扑之

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该定理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围绕其证

明发展起来的各种方法及其在数学其他分支中的应用和渗透

,对二十世纪后半叶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tiya

/2431/ Atiyah-Singer指标理论及其应用

h-Singer指标理论现已成为核心数学的基本理论,而且由于

与理论物理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该理论

在物理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研究的重点将放在指标理

论中出现的一系列几何不变量如eta不变量、解析挠率、行

列式线丛、Quillen度量等方面,着重研究它们对几何、拓

扑以及数学物理中有关问题的应用。

/2432/ 基于创新方法的企业系统创新全流程平台搭建
基于创新方法的企业系统创新全流程平台搭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围绕企业创新的实际情况,通过走访、调研企业一

线员工的技术创新需求,结合四川省创新方法多年推广应用

经验,针对企业技术人员创新过程中“缺平台”、“少工具

”、“欠辅导”、“工作忙、常出差无时间创新”等问题,

把涉及企业产品创意、生产、决策的全流程创新过程综合考

虑,构建了基于创新方法的“企业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提供

创新方法基础理论、创新方法工具、知识搜索、团队协作等

平台功能模块,同时平台提供创新方法专家、技术专家、信

/2432/ 基于创新方法的企业系统创新全流程平台搭建

息服务机构的专业辅导,共同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和支

撑。另外,项目还对企业复杂产品的内嵌式创新方法应用模

式、创新方法融入企业创新体系、多知识融合的复杂产品系

统创新设计方法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和方案。

/2433/ 视频自动分割软件V1.0
视频自动分割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不断

发展,人们对移动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兼顾碎片时间

的合理利用,短视频依靠时长短、数据流量少、即用即走的

优势持续吸引大量用户。相较于传统的图文表现形式,短视

频的主要特点是能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在短时间内形成

相对强烈的感官刺激,同时制作门槛低,拥有较强的社交属性

。开发视频自动分割软件,用来进行视频自动分割处理,软件

简单易用、通俗易懂,提供视频教程,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快速

/2433/ 视频自动分割软件V1.0

上手。该系统简化界面,用户可以更精确、高效地查看信息

。软件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支持全键盘操作。软件基于移

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协助视频制作处理,拥有CPU

i5-8500硬件环境,显卡显存容量6GB,双核机身。系统包括添

加图片素材、素材整理、后期制作、视频捕获、编辑、画面

合成、项目区间、预览界面、工具栏、音频管理、轨道设置

、字体设置、动画。软件自带抓图取图工具,能够设置好具

体的图片来源,记录好之后,能够可直接获取图片。在主界面

中,点击添加音乐素材可以调出音乐添加功能操作栏,在操作

项目中,能够根据喜好进行选择适合的配乐。在素材整理界

面中,主要是对数据库中已存在的一些视频音频文件进行相

关的处理,防止数据库中数据过多造成混乱。在后期界面制

作中,能够进行视频内容的而相关制作,该功能能够实现几乎

所有的与视频相关操作内容,其中包括三项主要功能,捕获,

编辑,和分享。视频捕获可以将需要编辑的素材导入到素材

库中,素材捕获好了之后,可以进行编辑。画面合成该功能是

选择已经存在的视频进行相对应的操作,是导入功能,同时能

够选择系统中存在的文件进行相对应的导入操作。在项目区

间界面可以显示选择的项目的时间和一些属性的地方,在这

个地方,我们能对选择的素材进行一些属性编辑。预览界面

可以进行视频预览,能够将录制好的视频进行在此处播放查

看效果。工具栏属于编辑部分的核心,在编辑的整个流程都

是围绕工具栏部分的时间轴来进行编辑。音频管理可以进行

/2433/ 视频自动分割软件V1.0

相对应的音频设置。经过项目组的努力,取得了软件著作权

《视频自动分割软件V1.0》,登记号2020SR1713580。

/2434/ 车辆监控综合管理系统
车辆监控综合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公用移动通

信网、GIS电子地图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自主研发的车辆

监控综合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车辆定位、调度指挥、信息

发布、档案管理等功能的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用途:应用于

以车辆监控指挥、调度、管理为项目的各行业。

/2435/ 时域相位恢复全光纤激光脉冲弱相位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时域相位恢复全光纤激光脉冲弱相位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时域相位恢复全光纤激光脉冲弱相位测量装置

和测量方法,装置构成包括:沿待测激光脉冲输入方向是光

纤分束器,该光纤分束器将待测激光脉冲分为强、弱两束光

,沿强光束方向依次是可调光纤延时器、高速光纤相位调制

器、色散光纤和示波器,沿弱光束方向依次是高速PIN光电管

、任意波形发生器、电信号放大器,该电信号放大器的输出

端接所述的高速光纤相位调制器的调制输入端。本发明利用

全光纤结构对激光脉冲进行相位调制与色散传输,具有结构

/2435/ 时域相位恢复全光纤激光脉冲弱相位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紧凑、简单灵活的特点,并且不同于其它激光脉冲相位测量

方式,本发明可以测量具有弱相位的皮秒或者纳秒激光脉冲

,适用于高重复频率以及低重复频率情况下。

/2436/ 一种直流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
一种直流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直流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

现有的直流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的技

术。其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另行架设网络,只要有直流电力

线,就能进行数据传输。如何提高通讯信号(即高频载波信

号)的传输效率,一直是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发展中的热点

和难点问题。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

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包括多个直流电力线载波通讯模块,每

个直流电力线载波通讯模块都包括收发单元和耦合单元;收

/2436/ 一种直流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

发单元包括调制电路和解调电路;耦合单元包括LC并联谐振

网络、隔直电容、耦合变压器、电阻和开关,其中:所述电

阻与所述开关串联后再并联在耦合变压器一侧的绕组上;所

述绕组并联在调制电路的输出侧和解调电路的输入侧;所述

开关在耦合单元发送高频载波信号时断开,接收高频载波信

号时闭合;耦合变压器另一侧的绕组串联隔直电容后再接入

LC并联谐振网络;所述LC并联谐振网络中的电感接入直流电

力线,LC并联谐振网络的Q值不低于预设值且其谐振点在载波

频率处。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在发送通讯

信号时,断开开关,由于高Q值的LC并联谐振网络在载波频段

处的等效阻抗很大,所以调制电路输出的高频载波信号基本

上将全部叠加到直流功率信号上。在接收通讯信号时,只要

电阻的阻值选的很小,就可以在闭合开关后将耦合变压器一

侧等效阻抗钳位为所述电阻阻值,远远小于LC并联谐振网络

的阻抗,所以直流电力线上传输来的高频载波信号基本上将

全部被送入调制电路中完成解调,而且所述电阻阻值很小所

以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功率损耗。可见,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高

频载波信号的发送/接收效率。本技术被授予专利权,具有实

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本项目所研发技术目前较成熟,适用于电力线载波通讯

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流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

安全性高,使用范围广,该专利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在我司主销

组串机型和1500V新型组串量产产品上应用,并正在集中式光

/2436/ 一种直流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

伏逆变器及单相小功率光伏逆变器,以及其他在研产品上应

用,已经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在公司内推广应用。除了广泛地

应用于上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风能变流器

产品和储能变流器产品。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

目前已应用于多项实际工程,由于本专利方法在我司大量产

品中已经成熟应用,加上通过实际电站现场检验,我们也发现

行业中越来越多的逆变器采用了相似设计思路,越来越多的

厂家也在多电平的应用上投入了更多的前沿研究工作,这表

明本专利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行业发展方向。目前

尚无出现明显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已获得实用新

型专利。

/2437/ 综合业务收银管理应用平台V1.0
综合业务收银管理应用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收银业务信息管理;收银账户

信息管理;收银员信息管理;收银记录管理。技术特点:使用

JSON数据格式进行数据传输,简化数据格式,提高数据传输效

率,减轻网络传输压力。通过收银系统可以前台点餐后台就

能快速收到订单,并提醒厨师开始准备,相比人工记忆订单,

通过收银系统不仅不会漏单,而且可以通过分析当天订单、

菜品销售数据为第二天采购提供依据。性能稳定,简单易用

,能无缝兼容市面上绝大多数不同厂家的设备,是门店提升运

/2437/ 综合业务收银管理应用平台V1.0

营效率的必备软件。

/2438/ 全固态蓝光皮秒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全固态蓝光皮秒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全固态皮秒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

、输出稳定、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在工业加工、农业、

生命科学、通信、医学、激光光谱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

用前景。以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全固态皮秒激光器的

泵浦源,采用端面泵浦形式泵浦Nd:YAG晶体,用可饱和吸收镜

(SESAM)腔内连续锁模,获得波长为946nm的皮秒脉冲激光

输出。全固态Nd:YAG皮秒激光器平均输出功率达到800mW,脉

冲宽度约为12ps,重复频率为92MHz,输出光束质量Mx<1.13

/2438/ 全固态蓝光皮秒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5,My<1.142。使用LBOI类角度相位匹配腔外倍频,进而产生

波长为473nm的蓝光皮秒脉冲输出,蓝光皮秒激光的平均输出

功率约为60mW。

/2439/ 智能家电控制电缆连接器
智能家电控制电缆连接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现有家电控制电缆连接器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由于

温度传感器工作环境特殊,温度传感器壳体极易脱落,壳体易

进水导致失效,存在火灾、人体触电等安全隐患。公司“智

能家电控制电缆连接器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针对以上问题

进行技术攻关:(1)智能家电控制电缆连接器中设置温度

检测元件,当负载过大插头发热时,不再有电流通过,避免了

插头烧坏或起火引起火灾。还增加了漏电保护功能,充分利

用了脱扣器的断开功能,使用更加安全可靠。(2)带有温度

/2439/ 智能家电控制电缆连接器

传感器的连接器集成,含有热敏电阻、线缆,PVC绝缘保护层

将热敏电阻、绝缘隔断及线缆密封其中,通过结构改进,无需

使用环氧树脂密封,也能完全解决现有温度传感连接器总成

的传感器壳体容易脱落和课题内进水失效的问题,其耐拉力

可以提高到200N,耐沸水可达4000小时,比目前行业标准提高

10倍,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3)主动多功能漏电保护连接

器总成,彻底颠覆了目前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光敏电

阻检测是否漏电,漏电后马上使用执行装置断开电源。彻底

避免了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基本特点:透光性能、柔韧性

能好;阻燃性能好;防水性能好;压接性能好;氖泡(LED)亮

度稳定性好、寿命长。应用范围:用于家用电器、电子部件

,商用电器、玩具等的电源、加热、保温等的指示及预警。

(4)智能家电控制电缆防接器中的防电墙报警器应用了防

电墙(即水电阻衰减隔离法)技术,当电热水器通电工作时

,加热内胆的水即使有电,也会在通过“隔电墙”时被水本身

的电阻衰减掉而达到将电隔离的目的,使热水器进出水两端

达到几乎为零的电压和0.02mA/kw以下的极微弱电流,大大优

于国标0.25mA/kw的标准。防电墙是采用防电墙技术不仅可

以阻隔电热水器本身可能产生的漏电,也可以阻隔因地线带

电或水管带电而对淋浴者带来的安全威胁。热水器采用“隔

电墙”技术可以充分保证人的洗浴安全。公司此项研究,目

前国内唯一。智能家电控制电缆连接器主要包含:报警器总

成、带有温度传感器的连接器集成、主动多功能漏电保护连

/2439/ 智能家电控制电缆连接器

接器总成。公司的智能家电控制电缆连接器产品分为电线电

缆和电光源两类。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C

C认证、UL认证,知识产权贯标认证。获得了青岛市专精特新

产品认定,拥有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3

0项,其中授权11项;软件著作权4项。公司产品技术水平国内

领先,产品遍布整个智能家电领域,并辐射到电器配件领域及

制冷行业、汽车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等。电领域,并辐射到

电器配件领域及制冷行业、汽车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等。在

防电墙、漏电保护集成细分市场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2440/ 激光准直中性铬原子束空间分布三维全貌分析
激光准直中性铬原子束空间分布三维全貌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在激光场操纵中性原子沉积纳米光栅结构技术中,

中性原子束的准直程度对最终纳米光栅的沉积结果有着巨大

的影响,即原子束的准直度将直接决定着所形成的纳米光栅

沉积条纹的优劣。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

激光驻波场势阱对于原子的束缚能力有限,只有那些沿着激

光驻波场方向运动速度较小的原子才能被该驻波场所束缚,

故此要求原子束的发散角尽可能要小,即原子束的准直度要

高,这样才能保证原子能被激光场所“捕陷”,从而按照特定

/2440/ 激光准直中性铬原子束空间分布三维全貌分析

的分布沉积在基板上;第二,原子束的准直程度还将直接决定

着纳米光栅沉积条纹的质量。随着原子束发散角的增加,即

随着原子束准直度的降低,沉积条纹的宽度将会迅速增加,导

致条纹质量恶化,故此亦必须保证原子束的发散角要小。而

实际沉积过程中所采用的中性原子束为热原子束,具有较大

的发散角度,为此必须寻找相应的方法,使得中性原子束的发

散角减小从而获得高准直度的中性原子束,以满足原子沉积

制作纳米光栅过程的需求。目前实现中性原子束准直的基本

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机械准直孔来实现原子束的准直,虽然

该种方法比较简便、易实施,但是它会造成原子通量的大量

损失,导致后续原子沉积时间的加长;二是基于激光准直场与

中性原子的相互作用,利用激光冷却方式实现原子束的准直

,该方法不仅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中性原子束的发散角,提高原

子束的准直度,同时还会增加原子的空间密度分布,以利于后

续的原子沉积,故此分析和研究中性原子束的激光准直具有

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项目的研究,完成了如下

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究了激光准直场与真实状态中性

原子相互作用的机理并分析了中性铬原子在激光准直场中的

运动特性,建立了激光准直场耗散力作用下中性铬原子运动

轨迹和原子束空间分布的三维仿真模型;(2)基于四阶龙格

算法实现了多普勒、亚多普勒效应作用下中性铬原子空间运

动轨迹的三维仿真;(3)以中性原子三维运动轨迹的实现为

基础,利用累积算法分析了中性铬原子束空间三维分布全貌

/2440/ 激光准直中性铬原子束空间分布三维全貌分析

特征,并获得了中性原子束空间三维分布全貌信息;(4)分

析了激光准直场参数对中性铬原子空间三维分布状态的影响

,对仿真结果进行了优化分析,获得了中性原子束空间分布的

最佳准直场参数选择。

/2441/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AT24B1.3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AT24B1.3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产品关键技术:1、研发了一种中心管式全介质自

承式光缆,实现大跨距应用(500m以上),大大减少了ADSS光

缆的制造成本和施工成本,为山区、乡镇和农村等地区光纤

到户的普及提供了低成本线缆解决方法。2、自主研发了大

余长单芯束管的制造工艺,余长可控制在2.0~2.5‰,且光纤

拉伸应变满足用户的要求,同时满足施工时的拉力要求和长

期运行的拉力要求。3、通过色环、着色一次成型制造工艺

的研发,实现了光纤打色环和着色的一次成型。本产品实现

/2441/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AT24B1.3

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技术指标计划指标完成指标光纤衰

减指标1310nm≤0.355dB/km0.331dB/km1550nm≤0.215dB/km0

.192dB/km光缆最大允许使用张力(MAT)力值4000N4000N光

纤应变应≤0.05%0.003%光纤附加衰减≤0.03dB0.004dB/km光

缆年平均运行张力(EDS)力值2500N2500N光纤应变应≤0.0

1%,0.003%光纤附加衰减≤0.03dB0.009dB/km压扁力值压力2

200N2200N衰减温度特性-40℃-+65℃各点恒温24h,相对20℃

衰减变化不大于0.05dB/km40℃-60℃,光纤附加衰减均小于

0.05dB/km

/2442/ 网络大数据敏捷计算与精准服务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网络大数据敏捷计算与精准服务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信息技术领域。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

汇融合引发了数据的迅猛增长,在“十三五”规划中,大数据

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它正对各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本项目

针对企业在智能化和信息化过程中,涉及的大数据管理、计

算与服务等方面的棘手问题,重点依托国家863计划、国家科

技支撑计划等项目,以先进的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理论方法

体系为驱动,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和全方位的集成示范应用

,形成了涵盖大数据规范组织与知识管理、敏捷近似计算、

/2442/ 网络大数据敏捷计算与精准服务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精准信息推荐以及深层主题发现与趋势预测等在内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突破了企业大数据从来源、管理到

应用全生命周期所面临的技术瓶颈。具体来说,项目主要创

新成果如下:1、大数据多模态个性化信息推荐:针对现有

推荐系统存在的冷启动、泛化能力差和个性化不足等难题,

首次揭示了文本和图片联合空间下大规模物品的分布式表征

机理,进而发明了融合attention机制和深层神经网络的多模

态信息推荐模型,并最终研发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推荐过

程建模技术来最大化推荐的全局收益。2、大数据近似计算

与敏捷分析:突破了用户使用SQL/HiveQL困难的技术瓶颈,

实现基于自然语言接口的交互式查询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

,首次发明了计算精度与时间代价平衡的大数据聚集分析和

多目标查询技术。3、大数据组织、存储与知识管理:针对

企业非结构化大数据存储效率低下难题,提出了压缩3-NSB树

的极小路径存储方法来显著降低空间开销,同时,集成研发了

4种知识图谱优化技术来解决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可信度和

质量问题,并首次发明了基于知识图谱的词嵌入深度学习方

法来大幅度提高词语分布式表征的语义准确度。4、大数据

深层主题发现与趋势预测:独创一种面向不同应用的深度信

息识别框架,攻克了不同应用下大数据信息识别模型不统一

的难题,同时,首次发明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深层主题检测技术

来解决现有方法在捕获数据语义信息和自动确定主题数量等

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融合知识图谱和模糊隐

/2442/ 网络大数据敏捷计算与精准服务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马尔可夫模型的主题演化趋势精准预测方法。项目已获授权

发明专利25项,受理发明专利16项,获软件著作权24项,主编

或参编国家/地方技术标准规范11部,发表学术论文132篇,S

CI/EI检索117篇,GoogleScholar总他引1200余次,4篇论文先

后获得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作国际会议特邀报告9次,出版

专著3部,成果得到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学者的引用和正面

评价。经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

进,部分居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在上海、北京、广东、

江苏等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关事

业单位以及中小型企业的4000余项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近三年,项目直接新增产值8.7亿元,并创造间接经济效益

5.9亿元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项目成果在国家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战略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443/ 基于WebGIS的市域土地出让价格监测系统
基于WebGIS的市域土地出让价格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对城市土地公开出让市场的价格水平以及趋势进行

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够合理把握城市地价水平,科学确定土

地出让起始价格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长期以来,传统出

让土地市场价格评估工作主要都是通过收集城市土地市场的

成交数据、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数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规

模数据;不仅需要收集研究周期的各类数据,还要收集前一研

究周期乃至上年同期的各类数据。然后是在各类数据的整理

统计成果基础上,结合土地市场的影响因素,从多个角度剖析

/2443/ 基于WebGIS的市域土地出让价格监测系统

土地市场的运行情况,并结合城市土地市场环境因素的横向

对比,推导出分析报告结论。在这个数据整理过程费时费力

,本系统基于WebGIS技术构建的出让土地监测系统,在将出让

的地块转换成空间数据录入后,实现出让地块价格的可视化

查询及分析等,对多时间,多空间上的城市出让土地价格变化

进行监测,对未来城市出让土地价格变动做出科学预测,为出

让土地价格评估工作提供决策辅助依据,大大减少人力物力

投入。

/2444/ DG XMACII交叉多极阵列声波发射电子线路及探头研制
DG XMACII交叉多极阵列声波发射电子线路及探头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针对EXCELL2000地面系统技术特点,完成对EXCEL

L2000型地面采集系统的优化,采用把原地面系统易出现故

障的部分去掉,研制出一套更加稳定的采集系统并能够和地

面系统通过互联技术形成一套国产化的双采集系统,做到两

套系统相互配合使用。对数据通讯分析、数据处理单元和接

口板电路的衔接、编写分析软件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确保

优化改进原EXCELL2000型地面采集系统能够恢复其检测采集

能力;自行设计脉码转换接口控制板,具有遥传脉码传送处

/2444/ DG XMACII交叉多极阵列声波发射电子线路及探头研制

理,替代原地面系统D4TG检测核磁仪器需要伽马仪器检测的

繁琐方法,降低了现场检测核磁仪器的难度,实现了DGMP信

号采集和数字化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研究技术,用这种方法

实现MODEM板和CPU板之间处理性能更加稳定可靠,数据采集

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其功能较过去有大大的增强,检测速度

也有很大的提高;分析DGMP数据采集新系统与改造后的工作

站互联的技术,形成了同时对各道核磁通道数据进行采集处

理方法,完成对哈里伯顿井下仪器控制、数据资料的采集工

作,实现新旧地面系统互联成为一套双采集系统,其技术性

能达到国外EXCELL2000-INSITE地面采集系统技术要求。仪

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①应用windowsxp工作平台地面系统

设置;②地面采集系统满足哈里伯顿常规和先进的成像井下

仪器配接的要求;③适应温度:0~50℃;湿度<90%;④电源

:110Vac60HZ;⑤震动力:5g10~60HZ。

/2445/ 一种哈达玛变换成像光谱仪的辐射度绝对定标方法
一种哈达玛变换成像光谱仪的辐射度绝对定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哈达玛变换成像光谱仪的辐射度绝

对定标方法,包括积分球光源、均匀衰减片、可沿与光轴垂

直方向平移的电动平移台、哈达玛变换光谱仪、光谱辐射度

计、主控计算机、暗箱;哈达玛变换光谱仪和光谱辐射度计

分别固定在电动平移台上且位于电动平移台的平移方向两端

;电动主控计算机可控制电动平移台的平移;电动主控计算机

与哈达玛变换光谱仪和光谱辐射度计分别连接用于采集哈达

玛变换光谱仪和光谱辐射度计的输出数据;积分球光源出射

/2445/ 一种哈达玛变换成像光谱仪的辐射度绝对定标方法

的光经过衰减片后可垂直入射至哈达玛变换光谱仪或者光谱

辐射度计。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针对无前置狭缝型哈达玛变换

光谱仪辐射度定标方法缺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定标方法简

单,效率高。

/2446/ 谐振式矿浆密度(浓度)在线分析仪的研究
谐振式矿浆密度(浓度)在线分析仪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直管谐振式矿浆浓度(密度)在线检测仪。谐

振管被电磁激励振动,振动频率经过不同密度的矿浆后产生

衰减,通过压拾振器检测衰减后的振动频率,再利用频率与浆

液体的密度函数关系推算出浆液体的密度,可替代传统的放

射性同位素源浓度(密度)计和超声波浓度(密度)计。2

、采用自适应防雷接口适配器技术、小波变化降噪技术、数

字锁相环频率跟踪技术和嵌入式系统。传感器具有优异的防

雷特性、选频特性、良好的频率跟踪特性和优异的软件处理

/2446/ 谐振式矿浆密度(浓度)在线分析仪的研究

能力,克服了感应雷、噪声、压力、管道振动及流速变化产

生的干扰,仪器稳定性、自适应能力和拓展能力强;3、采用

自变径和异径多通管方式安装。自变径安装技术使传感器始

终小于需测量工艺管径安装,仪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异

径多通管方式使传感器缩入管路侧开部分,降低仪表传感器

磨损,避免了管道压力损失和能源浪费。

/2447/ TJ型电子水处理器
TJ型电子水处理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技术简要说明:TJ型电子水处理器是由筒体与电

控器组成。筒体主要由电极及外壳构成:外壳有足够的强度

以承受水压,上有观察窗、电极引出端等附件;电控器采用

低压稳恒电场和电磁场,电路由零电流谐振电路组成,并构

成双环控制,参数调整容易,性能稳定可靠;电极是由贵金

属材料制造。2.技术原理:该项目直接施加小于36V的安全

电压于水体上,产生较高的电场对水进行处理,电场改变水

分子的形态,从而改变CaCO_3的结晶过程,产生松散文石,

/2447/ TJ型电子水处理器

通过排污去除,达到除垢的目的。水处理器筒体的下端为入

水口,上端为出水口,水从处理器下端流入,自上端流出,

再进入需控制水垢和菌藻的水循环系统,水处理器电气控制

箱供给低压直流电并辅以电磁场,取代传统的化学和离子交

换方法,达到防垢、除垢、杀菌灭藻、防腐的目的。杀菌灭

藻:改变电场强度,影响细菌、藻类的生理代谢,如基因表

达程序、酶活性等,导致细菌死亡;加入电场破坏细胞膜上

的离子通道,影响细菌、藻类的生命,达到杀菌灭藻的效果

;加入电场溶解氧得到活化,产生O^(2-)、-OH、H_2O_2、

1O_2等活性氧O^(2-)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H是羟基自由

基、H_2O_2是过氧化氢,1O_2是单线态氧)。活性氧自由基

可损伤生物大分子造成微生物机体损伤,同时增加微生物机

体膜脂过氧化,加速衰老。防垢除垢:降低水分子的聚合度

,增加水的水合能力和溶垢能力。使水中含盐类离子如Ca^

(2+)、Mg^(2+)在电场引力作用下,排列发生变化,难于向

容器壁积聚,从而防止水垢生成;水中悬浮粒子及胶体处理

后脱稳絮凝而趋于沉淀析出,沉淀被水流冲走或排污去除,

使水得到净化。水中电场产生的活性氧参与结晶过程,加速

胶体脱稳;对于已结垢系统,活性氧破坏垢分子的电子结合

力,使坚硬的老垢变为疏松软垢,成碎屑脱落,达到除垢的

目的。防腐蚀: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活性氧在新管壁上生成

氧化被膜,微生物腐蚀和沉积腐蚀被抑制。功能:杀菌、灭

藻、防垢、除垢、防止设备管道腐蚀。应用领域:广泛应用

/2447/ TJ型电子水处理器

于各行业的热交换系统、空调系统、热水锅炉等系统,诸如

建筑、化工、电力、制药、石油、交通、宾馆、写字楼、发

电厂等。3.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输出电压:<36V(2)

输出功率:<100W(3)除垢阻垢率:>85%(4)杀菌率:

>95%(5)灭藻率:>95%(6)腐蚀率:<0.125mm/a4.应

用前景:该项目采用低压稳恒电场和电磁场处理循环水,在

设计及工艺上采用零电流谐振电路,并构成双环,使性能稳

定可靠调整容易;筒状电极使电场分布均匀合理。本技术具

有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居国内电子水处理器技术领先

地位,世界同类技术先进水平。经过该处理器处理后的水,

其物理性质发生改变,水中成垢盐类不但不会结垢,以免在

热容器壁上吸附聚结成坚实的垢层,而且成絮状沉淀在底部

易于排除;同时处理后的水可使已形成的老垢溶解、龟裂、

脱落,并具有损伤生物大分子、使微生物膜过氧化、破坏歧

化酶等作用,因而不再有细菌藻类繁殖生存的条件;水经电

子处理后可使Fe_2O_3变成Fe_3O_4,同时,外加电流阴极保

护,具有保护金属表面不继续腐蚀的功能。该项技术彻底改

变了传统的化学方法和离子交换水处理方法的现状,克服了

有腐蚀、环境污染及投入运行费用高等缺点,具有高科技、

高效率、安全性好、简便、环保、节能、功效长等优点,是

技术先进的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本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化

工、冶金、钢铁、橡胶、轻纺、电力、电子、制药、石油、

/2447/ TJ型电子水处理器

能源、交通、铁路、印染、酿酒、市政、宾馆、写字楼、发

电厂等行业的热交换系统、空调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热

水锅炉等系统,节能环保,市场需求量巨大。鉴定委员会依

据鉴定大纲的要求,对长春同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TJ型电

子水处理器”项目组提供的技术文件进行了认真审查,听取

了相应报告,并参观了成果样机,全体委员经过充分讨论,

一致认为:1.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图样齐全、完整、正确、统

一,符合标准要求。2.采用自己的专利技术(专利:00253

108.9)创造性地把低压电场和电磁场结合在一起,在场能

利用上获得突破;控制器采用零电流谐振电路;结构上创造

性地采用筒状电极,使电场分布更均匀。这些关键技术的采

用使样机设备性能稳定、可靠,参数调整方便,利于维修。

3.样机经吉林省质检院检测,各项技术性能符合有关标准要

求,各项数据准确可靠,予以确认。4.样机经过用户使用考

核,证明满足用户对水处理的技术要求,在防垢除垢、杀菌

灭藻、防腐蚀等方面效果好。5.该成果完成了长科合字200

0039号合同规定的指标。综上所述,该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

平,在主要关键技术及稳定性、可靠性等主要指标上,达到

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其不足之处就是样机控制器应

使异常声音报警更明显。

/2448/ 无穷维动力系统定性分析
无穷维动力系统定性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获奖年度:2001。获奖等级:一等。科技奖励级别

:四川科技进步奖。成果简介:该项目建立了四个子系统及

二个支撑平台,即:用于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技术信息系

统TIS、以MRP-Ⅱ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关键零部件

制造自动化系统(MAS)、质量管理信息系统(QIS)以及企

业Intranet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按CIM原理完成信息

集成。攻关完成相距45公里的无线网络连接满足图形、文件

、声像的传送;主导产品全部采用CAD、CAPP技术,关键零

/2448/ 无穷维动力系统定性分析

部件实现CAD/CAPP/CAE/CAM的信息和功能集成,MRP-Ⅱ在19

个主要仓库及部分主机生产分厂推广应用。目前与国外合作

生产的产品图纸由网上传递,复杂产品在三维实体建模、有

限元分析、数控自动编程、仿真模拟加工的成功应用,缩短

制造周期35%,加快了技术创新,提高了对市场快速反应能

力,取得了显著效益。

/2449/ 基于电子汽车衡的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
基于电子汽车衡的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电子汽车衡的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是在结

合多年计量和装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电子称重

技术、自动化检测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的具有国际先

进水平的料仓定量装车控制系统。主要用于解决料仓装车效

率低、装车精度差、装车过程繁琐、自动化及信息化管理程

度低等问题,能够使汽车装车速度提高3~4倍,提高了运输汽

车利用率,有效避免了车辆在厂内周转造成的交通堵塞,同时

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处理和信息化管理。产品的应用在提高装

/2449/ 基于电子汽车衡的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

车效率的同时避免了车辆的超载、欠载情况,积极响应国家

政策。

/2450/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隐匿路由及其评价验证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隐匿路由及其评价验证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面向国防或商业

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隐匿路由协议及其评价验证方法

。项目内容包括:安全路由隐匿通信技术、安全路由随机选

取及维护策略、安全选路参数的实时获取、更新和评价方法

、以及安全隐匿路由的形式化分析与仿真验证。安全隐匿路

由的研究从抵制被动攻击、尽可能地防御主动攻击以及联合

攻击的指导思想出发,将路由安全性及匿名性作为重要的安

全目标,在采用密钥管理技术和匿名技术对抗被动攻击和网

/2450/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隐匿路由及其评价验证技术

外主动攻击的同时,对入网节点的拜占庭行为特征及其联合

攻击行为特征进行提取量化,研究并设计基于节点行为的路

由安全策略及防御措施,保证数据安全及时可靠隐匿地传输

。项目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初试阶段。应用领域:国防或

商业领域无线安全传输领域。

/2451/ 宁夏电力数据库审计系统
宁夏电力数据库审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针对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库安全防护需求,采

用了数据库在线日志分析技术,制定了审计策略;采取审计

信息索引和实体数据分别存储的技术方案,运用模糊检索技

术实现了快速异常定位;通过反向操作恢复数据能够提供精

确修补功能,实现了全方位的数据库操作监控、事件回放、

故障修复和报表展现等功能,并能够对审计数据进行挖掘,

能够提供数据库操作实时统计和分析,增强了数据库安全管

理手段,该系统应用于电力营销等多个应用系统安全防护。

/2451/ 宁夏电力数据库审计系统

提高了运营数据的监控和审计质量。

/2452/ 钢板号喷码字符识别技术
钢板号喷码字符识别技术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2110120186.4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2452/ 钢板号喷码字符识别技术
技术详情

  钢板在冷线处理时由于行车的中断式操作,打乱了

二级系统的实时跟踪策略,而钢板本身喷印的字符成为了确

定钢板的唯一标识。通过在钢板行进辊道两侧分别布置监控

相机,将相机采集到的图像经过保存、旋转、畸变矫正等处

理后,进行字符区域的提取,通过字符识别模型实现多行字

符和单行字符的识别,并分析出字符中隐藏的钢板号、规格

、尺寸等信息。系统实时与二级通讯,获取辊道状态信息并

发送识别板号信息发送到二级,用于跟踪钢板信息。字符识

别不仅包括数字识别也包括字母以及非标准字符的识别,同

时支持手写字符识别的功能。字符模型采用鲁棒自我矫正式

设计,大大增加了字符识别的准确性。识别到的钢板号信息

通过上传,再次与二级计划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核对,减少了

错误识别的概率,可以达到人工检测的准确度,增加了自动

化能力。

/2453/ MILOS500/CAWS600/ZQZ系列自动站气压传感器通用互换可行性研究
MILOS500/CAWS600/ZQZ系列自动站气压传感器通用互换可行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通过研究,解决PTB220气压传感器在三种不同厂家

、不同型号的自动站采集器上互换通用工作的问题,以解决

由于气压传感器备件不足而导致MILOS500型自动气象站提前

退役的问题。PTB220型气压传感器能够完全替代已停产的P

TB201A气压传感器在MILOS500型自动站工作,有相应的实施

观测资料作为论证依据,完成系统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完

成投入业务试运行测试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2454/ 白及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白及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卫星通话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专利是由广西自然科学自然

基金“濒危药用植物白芨菌根作用发生机制的生理生态研究

”(项目批准号为:2015GXNSFDA139012)的经费资助而完

成的专利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独立承担。二

、背景技术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较大的一个

科,包含许多珍稀名贵的药用植物和花卉,如铁皮石斛、金线

莲、白芨等,还是植物界进化程度高且与真菌有着密切联系

的特殊生态类群。无论是兰科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2454/ 白及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还是植株形成都离不开菌根真菌,兰科菌根在兰科药用和观

赏类植物的保护、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中显得尤为重要。但

是,由于大多数兰科植物处于濒危状态,所有兰科植物的野生

种都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

iononInternationalTradeinEndangeredSpecies,CITES),

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因此,如何在生产中有效地

利用菌根真菌,已成为兰科植物大规模人工栽培、引种驯化

和资源再生及保护的关键限制性因子。兰科植物种子细小如

尘,也称为“灰尘种子”,其种子海量,每一颗成熟的果实包

含数万粒以上可利用的种子,但在自然条件下,种子很难萌发

,只有受到适宜的真菌侵染后才完成萌发。因此,筛选并利用

能够促进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的真菌,是实现兰科植物大田栽

培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白芨Bletillastriata为兰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其花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还是目前我国濒危

紧缺的中药材,其根茎中富含药用成分白芨胶质,具有治疗肺

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作

用,疗效确切,经济价值很高。但由于自身特殊的生理特点及

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其资源几近枯竭。因此,如何实现

白芨资源的保护与资源再生,是一个重要而急切的课题。目

前白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根茎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传统的

根茎分株繁殖速度慢,生长周期长,效率低,种苗成本高,很难

满足大面积的栽培需求;而组织培养生产的无菌试管苗生长

缓慢、移栽成活率低、抗逆性差、易感染病原菌。从目前情

/2454/ 白及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况看,白芨繁殖困难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导致野生白

芨资源几近枯竭,市场供不应求,严重限制了白芨临床用药和

工业生产的需求。根据兰科菌根的特点,我们从野生白芨根

中分离培养获得了1株优良的菌根真菌(GCMCCNO.11104);

通过与白芨种子共生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这株真菌在室内试

验和田间试验中,均能够促进白芨种子萌发,萌发率分别达到

98%和80%以上,与不加菌的空白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

平。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关于这株优良菌根真菌及其在

白芨种子田间萌发的应用报道。本技术应用于白芨的育苗及

栽培生产,对于提高白芨药材的质量和产量,保护白芨资源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三、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

一种白及菌根真菌,白及菌根真菌为蜡壳菌目(Sebacinale

ssp.)菌根真菌菌株YY-51,白及菌根真菌于2015年7月31日

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

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

物研究所,保藏号为GCMCCNO.11104。本发明中白及菌根真菌

菌丝体与白及种子制作成白及种子和白及菌根真菌的共生混

合体后能够促进白及种子萌发,且萌发率能达到98%。四、

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为授权的专利,暂未获得任何的奖项。

/2455/ 冷凝式供热锅炉应用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究
冷凝式供热锅炉应用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使用燃气供热锅炉,可以大大改善城市空气品质,但

目前我国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较高,浪费了大量的优质

能源。为此,降低燃气锅炉排烟温度,提高燃气锅炉效率,降

低运行费用,对我国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利用脉动热管

回收冷凝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包括显热和潜热,同时在回收烟

气余热过程中,凝结水可吸收部分有害气体而减少有害气体

排放量。根据冷凝式锅炉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燃料种类

及其成分对其热效率极限值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了其

/2455/ 冷凝式供热锅炉应用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究

燃用代表性燃料时热效率的极限值。针对我国冷凝式燃气供

热锅炉及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太阳能与冷凝式燃气锅炉联合

供热系统等几种供热系统图,并对基于电加热器、普通燃气

锅炉和冷凝式燃气锅炉为热源的三种供热系统进行了案例对

比分析,得出能耗费用比值为83:44:39,相应的环境评价值分

别为:53.3、76.9、83.9。针对现有公共浴室热回收系统中

存在废热回收成本较高、维护较复杂以及回收效率不高等,

提出了由有脉动热管换热器、冷凝式热水锅炉、供水水泵和

高位热水箱等组成的公共浴室热水供应系统,不仅能有效地

回收公共浴室排水中的热量,提高整个热水供应装置的总体

效率,还能减少余热回收装置的维护难度,同时整个热水供应

系统初投资与运行成本也较低。采用冷凝方式回收烟气余热

,可大幅度提高热效率,但目前用于冷凝热回收的换热器材料

价格较高成本,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研发适宜冷凝式锅

炉热回收换热器使用的低价材料对其推广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2456/ 智能网络远传水表的研制
智能网络远传水表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基本原理:智能网络远传水表是采用网络通信技术

设计的一种新型水表,它突破了传统机械水表的使用概念,

将计算机管理终端与用户水表联成网络,完成数据的双向传

输,达到自动抄表、自动水费结算和动态监测用水情况的目

的,使管理部门的抄表、收费、水资源调配的效率大大提高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供水行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给我国住

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网络构成:智能网络

远传水表分电话网和专线网两种类型,其主要构成单元是发

/2456/ 智能网络远传水表的研制

信水表和抄表站。发信水表负责将用水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抄表站则负责信号采集、数据处理以及与管理终端计算机的

通信。新产品完成的功能:大范围自动抄表自动水费结算高

峰用水监测新产品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a、发信水表:(1

)信号类型:开关量(2)输出引线:四芯电缆(3)使用温度:

0.3~40℃(4)流量特性:符合GB/T778-1996b、抄表站:(1

)供电电源:M型(电话网)AC220V,N型(专线网)DC或AC

9~20V。(2)功耗:市电供电期间<0.2W,电池供电期间<

1mW。(3)停电后自备电池可维持工作时间:不小于48小时,

之后转入睡眠状态。(4)工作温度:-10~45℃(5)输入信号

标准:电平信号(3~15V)、开关信号均可,脉冲信号高电

平和低电平维持时间>4s,(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修改)(

6)站地址范围:1~254,可管理用户水表6096户。(7)可利

用电话网组网,实现大范围的水表自动抄取工作。C、抄表

软件(1)实现远程抄表、数据存档。(2)实现水费自动结算、

非法用户报警。(3)数据库可进行二次开发。该产品解决了

磁指针退磁对发信水表信号的影响;在信号采集站内部加入

了软件滤波技术,提高了计量数据的可靠性;具备实时抄表

和动态监测功能;电话网络抄表系统成功地实现了抄表信号

与振铃信号的识别;管理软件可进行数据库二次开发等技术

问题,因此基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内类似产品相比,技术优势

明显。属国内领先水平。

/2457/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三维实景野外编录填图系统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三维实景野外编录填图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地质野外勘测数

据进行计算机地质建模、模拟和分析的系统,其公开了一种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三维实景野外编录填图系统,解决传统技

术中无法实现数据快速分析的问题。本发明中的水电水利工

程地质三维实景野外编录填图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

统,其中硬件系统包括航摄影像采集设备、图形工作站、电

脑终端和便携式陆摄影像采集设备,软件系统包括地形场景

构建子系统、地质编录数据子系统、地质绘制数据子系统、

/2457/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三维实景野外编录填图系统

三维可视化与分析子系统、工程地质数据管理和交换子系统

。本发明针对工程地质野外编录需求提供了快速分析、快速

建模的功能,为工程地质野外编录作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

、三维可视化的解决方案。

/2458/ 一种集成高品质多媒体音响的通信控制终端及系统
一种集成高品质多媒体音响的通信控制终端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企业自立项目2、应用领域:主要应

用在酒店通讯多媒体领域3、技术原理:基于总线技术设计

一款高品质多媒体音响的通信控制终端及系统。充电模块电

源分端口管理,支持快充和智能充电接口。音响模块采用新

型功放芯片,高低音立体环绕,蓝牙单独制作,可同时连接两

个设备。电话模块比特自行集成芯片,低功耗,多功能,无线

充电支持Qi标准协议。各模块之间通过嵌入式总线连接,可

自由组装拆卸,为生产及安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4、性能指

/2458/ 一种集成高品质多媒体音响的通信控制终端及系统

标:支持QC2.0快充,最高充电功率可达18W。具备Qi无线充

电,充电功率达到10W。无绳话机无线发射功率:17dbm蓝牙

支持CLASS1/CLASS2/CLASS3最大可调8dBm:蓝牙灵敏度-80

dBm<+/-0.1%BERPOE供电支持802.3AF,功率可达13W5、成果

的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性:(1)模块化设计,放弃

传统电话机固有的外观、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生产方便

,针对客户对不同功能的需求对各模块进行自由组合和搭配

、拆装更换方便;(2)话机一键通号码可以通过手持式编程

器一键编程,克服传统电话机一键通号码需要客户一个一个

设置的方式,节省酒店人力成本;(3)采用多功能集成总线

技术,将电话机、音响、收音机、蓝牙、充电等功能整合在

一起,解决酒店配置相关设施带来的成本高,客房内部拥挤等

问题。各模块之间可自由组装,内部通过总线互通,不论模块

多少,都能实现相互通信功能。先进性:(1)高度健全性和

可靠性:无绳通信采用DECT6.0技术,是世界领先的数字通信

无线标准,具有最佳语音质量及高度的反窃听保护。(2)无

线充电:采用电磁感应技术的无线充电功能,可以给苹果、

三星等支持Qi标准的智能手机充电,无需插拔,即放即充。(

3)亮度智能感应:采用传感器技术通过对光电传感器的数

据分析判断可见光的强度从而自动调节显示的亮度,更加人

性化。、(4)全触摸按键技术:采用电容式触摸技术,按键

与机身一体化,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克服实体

按键容易物理损坏的问题,防水抗污性好。实用性:(1)低

/2458/ 一种集成高品质多媒体音响的通信控制终端及系统

功耗:整个通信系统采用低功耗芯片,待机功耗低,节能降排

。(2)低成本:模块化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避

免浪费式设计,需要什么功能添加什么功能,真正做到了物尽

其用,成本压缩到最合理。(3)拆装便捷:模块化设计,可

随时增加或者删除模块,旋转即开,方便简单。6、推广应用

的范围、条件和前景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酒店

业也有飞速的发展。随着快速发展存在的一些隐形问题也逐

渐暴漏出来。根据《中国酒店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

咨询报告》分析,中国酒店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着科技应用不

足以及成本过高的现状,不管是在酒店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管

理方面,都需要开源节流,降低经营成本,从而赢得市场的竞

争。利用科学进步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节约运行费用、

增强酒店的竞争力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酒店追

求科技、绿色和人文文化的必然途径。比特多媒体音响及通

信控制终端,借助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采用模块化

组合,嵌入式总线技术,开发出了该产品。该项目的建设,也

为酒店行业实现绿色科技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促进了酒店行

业智能化、人文化的发展。通过一年的市场推广,产品已经

得到万豪、喜来登等酒店管理集团的认可,切实解决了酒店

目前经营的困扰,并在单体酒店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

和市场价值,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推广,必将获得更多酒店的认

可和采用,市场前景广阔。7、存在的问题暂无。

/2459/ 汽车及零部件产品CCC认证标准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
汽车及零部件产品CCC认证标准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同一型式是指某一车辆产品的系统和部件,对应某

一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其特性不低于另一车型的系

统或部件;而后者已经完成实际检测,证明符合该强制性标准

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于车辆整车产品,已经完成实际检验的

车型为基础车型);为此,对应该项强制性标准,前者相对于

后者,为同一型式,不必再进行实际检验。本项目以汽车及零

部件产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并研究其CCC认证所要求的全部强

制性检测标准的视同要求,编制形成汽车及零部件产品CCC认

/2459/ 汽车及零部件产品CCC认证标准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

证标准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以便在保证认证有效性的同

时,减少认证试验项目,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认证效率。

/2460/ 智慧政务大脑平台
智慧政务大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互联网时代,要求政务服务向科技靠拢,从全方位、

多角度感知群众需求,事无巨细的以“想群众之所想”作为

办事准则,融入群众的生活。智慧政务大脑实现互联网与政

务服务深度融合,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府服务

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智

慧政务大脑平台有如下创新点:(1)云数一体化数据采集

需要前置机技术,产品可以做到前置机的资源需求、规划、

开通、回收、监控全部信息化。(2)全结构多数据源支持

/2460/ 智慧政务大脑平台

平台支持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大数据数据源的数据

采集,可以实现全结构数据源的数据采集。(3)大数据操作

系统以hadoop大数据生态产品家族为核心,实现了离线计算

、实时计算相关平台能力。(4)多云化管理可兼容管理业

界主流的云计算产品,并自主研发U-sphere云管理软件,整合

集成端到端监控,自动化运维等功能模块。(5)实时监控,

快速提醒提供个人工作台、大屏等多种实施监控方式,并将

工单流程实现即时提醒,实现工单处理零等待。(6)分布式

文件系统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管理所有非结构化资源。智慧

政务大脑自发布以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子产品投入

上市后广受业界好评,取得客户高度认可。子产品数据融通

平台,2017年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地成功上线,为“互联网

+政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2018年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信

息通信与大数据应用创新优秀成果奖”。

/2461/ 三维公众便民服务平台V2.0
三维公众便民服务平台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数字化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为让广大市民群众切实享受到

信息化所带来的快速、便捷的各项服务,我公司研发建立了

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商务服务于一体的三维公众便民服务

平台。2.研究目的与意义:为了实现“数字城市”建设,提

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百姓满意度,同时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

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搭建一个利民、便民的公众网络服务

平台。达到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

/2461/ 三维公众便民服务平台V2.0

制的目的。3.主要论点与论据:该项目由本公司自主研究开

发,项目开发采用项目经理负责下的小组协调机制进行,测试

部门对各模块进行总测试,后交由项目部联系客户进行实地

部署测试,具体试用情况总结沟通后反馈研发小组,进行后续

完善开发,直到达到客户需求指标,全面推广应用。4.创建与

创新:三维公众便民服务平台系统包括首页、办事中心、社

区服务中心、查询中心、信访大厅、呼叫中心、百姓生活、

三维商城8个模块。并通过这些服务模块提供各方面服务内

容,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政府、企业、社会提供的优

质便民服务。创新性提出“一网三页(三维数字公众服务网

-政府网页、企业网页、市民网页)”的全新模式,实现分层

、分类管理与服务。实行市、区、部门、街道、社区和楼院

的六级分层服务管理模式,建成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实现社

会服务与管理一体化。5.社会经济效益:解决了如何以最小

的投入,发挥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跳出传

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采取“政

府主导、技术支持、企业运作”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

政府的直接投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通过政

府制定的标准化带动产业化发展。6.历年获奖情况:无

/2462/ 基于Wi-Fi无线通讯技术的智能抄表研究和应用
基于Wi-Fi无线通讯技术的智能抄表研究和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本项目采用Wi-Fi无线通讯技术、电

能采集与计量技术,研制出一套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智能

抄表装置。Wi-Fi无线通讯技术是实现本项目的技术关键,

因些需对它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首先需使用先进仪器设备

(如高频率的频谱分析仪)对无线信道的频谱进行研究,以

便在电路设计中采用相应的抗干扰技术,提高无线通讯的覆

盖半径。其次要研究适合Wi-Fi无线通讯的纠错编码技术,

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最后研究高频电路的设计技术(由于

/2462/ 基于Wi-Fi无线通讯技术的智能抄表研究和应用

工作频率上的不同,高频电路与低频电路的设计思想差别很

大),以便从硬件上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通过上述研

究研制出符合本项目要求的基于Wi-Fi无线通讯技术的通信

模块,为整个项目的完成奠定基础。整套无线智能抄表装置

包括电能量采集终端和无线抄表机两种设备。电能量采集终

端安装在电表附近,它按预设参数的要求通过脉冲接口或4

85接口采集、计量并存储若干个电表(安装位置相对集中)

的电能数据,抄表员在抄表时可用无线抄表机通过Wi-Fi无

线接口与电能量采集终端通信,一次性采集多个电表的电能

数据,从而大大减少了抄表工作量,而且在抄表的同时,电

能量采集终端进行抄表登记,其结果可作为抄表员抄表到位

考核的依据。

/2463/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

因此誉衡药业一直以来把新品种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

重。为此,组建了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

心,建立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新产品开发平台。工程技术中

心主要协调完成以下产品开发工作:①新产品开发调研;②新

产品批文购买;③新产品临床试验;④新产品注册;⑤新产品开发

费用;⑥新产品审批;⑦新产品研发。我公司工程技术中心在研

究品种上主要针对①中药、化药注射剂一类新药,创制属于中

/2463/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自己的医药品牌;②国外应用疗效好价格高、国内没有的仿

制药,解决老百姓用药难、用药贵的根本问题;③对已有品种

进行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做到让药品质量更加

稳定,药品成本价格更为低廉,做老百姓真正用得起的放心药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工程技术中心项目执行期

间,完成了注射用左亚叶酸、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等9个品种

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取得成果如下:(1)培养、

引进专业药学人才3人;(2)项目执行期组织进行《药品研

究开发与评价》、《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等10场培训;(

3)购置实验仪器约合人民币132.88万元;(4)合计立项研

究10个品种;(5)项目执行期获得药品注册受理通知书11件

;(6)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国际专利授权1项,科技成果5

项。我公司工程技术中心的组建可以服务于企业的新产品开

发、有利于现有品种工艺技术改造和质量标准提高。同时可

以更好地凝集社会资源,引进新思路和新技术,吸纳有才之士

,带动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2464/ 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大数据安全存储及应用系统
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大数据安全存储及应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的背景与意义本项目基于Hadoop云存储平

台,融合了工业大数据挖掘技术,完成软硬件全国产的一体化

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工业化应用的产业化。项目突破了工

业大数据安全存储领域的核心技术,集成工业大数据完整性

校验、属性加密、视频分析、邮件过滤四大功能,可面向智

能制造领域提供安全保护,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2、主要内

容(1)工业大数据安全存储及应用通用系统(2)与服务器

硬件设备配套的应用系统(3)面向各种工业应用的定制化

/2464/ 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大数据安全存储及应用系统

系统

/2465/ 智能感知及分析的关键技术
智能感知及分析的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从传感器角度出发,涉及到声音与振动、磁场测量

、光电、离子探测等。

  从技术角度,涉及到前端硬件开发、控制程序开发(

MCU编程)、信号提取和解析算法研究及系统集成应用技术

  1、高精度测量是感知的前提技术;

  2、智能感知是物联网技术及元宇宙;

  3、信号分析注重传统路线与AI,面向工程及问题解

/2465/ 智能感知及分析的关键技术

决。

/2466/ 景中软件保护&运营系统
景中软件保护&运营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景中软件保护&运营系统》是为中小型软件运营

商设计的一套完整的应用软件运营方案,除了实现软件加密

、产品激活和用户注册等基本功能外,还提供面向软件供应

商的软件代理服务,面向分销商的软件使用许可管理系统,以

及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软件集成系统。教育资源大厅中的软

件主要包括公司开发的:《快乐数学》学生版和教师版、《

虚拟班级及题库测评系统》、《华杯赛试题精讲》等教育软

件。

/2467/ 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输出端的冷却装置
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输出端的冷却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输出端冷却装置,包

括一金属套管,该金属套管由结构相同的具有冷却液腔的第

一半金属套管和第二半金属套管并合而成,在第一半金属套

管和第二半金属套管的并合表面设有供双层光纤的头部紧密

嵌套的光纤槽,所述的第一半金属套管设有冷却液进管,第

二半金属套管有冷却液出管,所述的第一半金属套管和第二

半金属套管之间有冷却液通道,所述的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

出管与一冷却液源相连。本发明是适合于对高功率双包层光

/2467/ 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输出端的冷却装置

纤激光器和双包层光纤放大器输出端制冷,可防止热沉积对

光纤输出端面造成永久性损伤,改善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

输出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实用

、制冷效果好的特点。

/2468/ 超声波热量表
超声波热量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概述、技术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该超声波热

量表由超声流量传感器、Pt1000铂电阻配对温度传感器和积

分仪(计算器)等部件构成,根据超声波时差法,通过流量传

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流量、供回水温差的测量,并经积

分仪计算,实现供暖耗热量的计量。该超声波热量表具有以

下特点:1、采用自主研发超声波换能器,使用超薄(4丝)高

弹不锈钢(316L)密封罩密封,发出的声波信号稳定,抗干扰

能力强,提高了流量计量准确性。2、将反射板装置安装在

/2468/ 超声波热量表

测量管的轴线上,声道布置合理,流量计量精度高。主要性

能指标:公称直径DN15-DN50,准确度2级、3级,温度测量

范围4℃-95℃。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适用于民用建筑采暖

供热系统的分户热计量。应用条件:环境温度-25℃-55℃、

最大工作压力≤1.6MPa、压力损失≤25kPa(常用流量范围)。

已应用情况:自2009年投产以来,已在陕西西安、河南、黑

龙江、内蒙古等地区试用共4200多块,经过几个采暖季使用

,性能稳定,效果良好。效益分析:经济效益:设备投资3

00万元、土建投资400万元、其它328万元,合计1028万元。

销售量10万只/年,产品售价580元/只。环境效益:从能源

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

、用经济杠杆来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推动全

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

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供热计量改革已

成为当前深化供热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可以取得良好的社

会效益。首先,通过供热计量实时监测开发商建筑节能效果

,可提高节能建筑达标率;其次,通过对热能生产、输送、

交换分段进行热计量,建立有效的能耗监测系统,提高热源

、热网和换热站的效率,提高热能综合效率20%以上。第三

,通过对用户的热计量收费,可以提高居民节能意识,解决

当室温偏高开窗散热的浪费现象,促进用户自主调温节能。

推广应用配套条件:《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关于城镇供

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执行标准:《热量表》

/2468/ 超声波热量表

CJ128-2007、《热能表》JJG225-2001。推广计划及措施:

推广计划:今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吉林长春、北京分别建

立了销售办事处和发展经销商。明年在西北的新疆、内蒙、

甘肃、西安等地区相继建立多处办事处和经销代理机构。通

过今明两年的努力,15个省市地区都有公司的网点,2013年

销售量将达到10万台以上推广措施:增加售后服务力量,提

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

/2469/ 自动测试技术在移动应用安全、性能测试中的研究及应用
自动测试技术在移动应用安全、性能测试中的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本项目围绕自动测试技术在移动应用安全、性能测

试中的研究及应用为目标,结合云南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安全

管理现状及移动应用业务现状进行调研,对目前主流的IOS和

Android移动测试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传统web

系统安全测试和性能测试的测试技术和标准,并引入OWASPm

obiletop10等相关测试理论;研究移动app的安全测试和性能

测试技术,通过结合云南电网业务的实际需求,构建移动App

安全和性能测试平台环境,进行多种应用场景的测试验证。

/2469/ 自动测试技术在移动应用安全、性能测试中的研究及应用

通过对移动App安全测试和性能测试的相关技术理论研究,明

确移动App测试技术在云南电网的应用可行性并通过移动测

试平台环境搭建和移动应用场景的测试,明确云南电网移动

App测试平台环境及未来部署实施方向,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

,对云南电网及南网的移动App测试管理和技术发展都有一定

的贡献。主要建设内容为完成移动应用安全及性能需求梳理

及测试规范制定,综合利用自动化测试技术、可信环境检测

技术,完成移动应用安全及性能自动化测试平台的构建,实现

移动应用安全、性能自动化检测功能,尽早发现移动应用安

全隐患和性能问题;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并支持远程导出测试

报告;对app测试结果进行安全评级,提高企业移动app质量,

提升企业移动应用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基础测试技术、移动

app安全及性能测试规范研究,结合云南电网公司移动app的

现状,完成了安全和性能测试工具的集成和测试平台的搭建

,选取行业内外的多款app进行测试,通过和阿里聚安全等知

名安全测试厂商的测试对比分析,验证了项目建设成果的有

效性。有效的促进和提高了云南电网公司移动应用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项目建设共形成《云南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安全及

性能需求分析报告》1份,《云南电网公司移动APP安全测试

规范》1份,《云南电网公司移动APP性能测试规范》1份,《

移动应用安全及性能自动化测试平台系统需求分析报告》1

份,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移动应用安全及性能自动化

测试平台1套,受理发明专利1项,受理软件著作权1项。

/2470/ SOI/40nm工艺的射频模型库完善和PDK质量确证关键技术
SOI/40nm工艺的射频模型库完善和PDK质量确证关键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面向上海成熟的SOICMOS和40纳米标准CMOS

工艺射频应用,针对SOI工艺大信号模型缺失、先进工艺射频

模型库不完善,缺失PDKQA用关键技术匮乏等问题,研究完善

针对射频应用的基础元器件模型库,开发出可支持PDKQA的射

频电路设计技术,为PDKQA服务环境的建立提供关键技术和成

果支持。从而完善相应的模型库、提高相应的PDK质量,打通

上海“IC设计与芯片制造”相关射频芯片产业链,推动企业

快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做大做强上海IC产业。本项

/2470/ SOI/40nm工艺的射频模型库完善和PDK质量确证关键技术

目自2014年6月30日开始,至2016年6月30日结题,历时两年,

进展顺利,任务书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均已完成。主要成果

如下:(1)发展出基于有限电路设计即可达到对射频工艺

模型库确证的技术以及PDK质量确证的技术流程,应用于SMI

C40nm工艺PDK质量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工艺基础元器件/结构

性能、模型库质量和对等工艺相当,部分小尺寸电感、MOM电

容等的模型有提升空间;PDK自身对于后仿真的支持和对等工

艺相比尚有一定差异,有提升空间,主要验证结果已经提交给

工厂作为参考;(2)基于PSP模型、开发出可替代商用SOIM

OSFET大信号模型PSPSOI模型,采用提出的SOIMOSFET模型,开

发出本土0.13umSOI射频工艺大信号模型库1套,模型库频率

精度20GHz,达到和国际上已经研发出的PSPSOI模型同等仿真

精度。项目开发中针对SOIMOSFET器件衬底寄生难以提取的

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容管衬底参数提取结果、建立MOSF

ET器件衬底寄生网络的模型参数提取方法,提交申请发明专

利1项目。针对RFSOIMOSFET建模建库的技术,以及参数提取

方法,运用于北京博达微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中科院内部、在

华虹宏力0.13umSOI工艺的PDK开发中,获得良好应用。项目

执行期间,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

/2471/ 可视吸痰仪
可视吸痰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2009年度重庆市科

技攻关计划项目资助,题目“可视吸痰仪”,编号:CSTC200

9AB5218。立项背景:本项目发现在某些临床状态下,病人不

能自主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手术麻醉病人,昏迷病人,气

管切开病人,老年咳痰困难病人等,须人工辅助吸痰,以保持

呼吸道的畅通,以防发生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吸痰是临床

上甚为重要的一种常用治疗技术,但现有的吸痰技术存在许

多缺陷:例如常规吸痰采用单通道吸痰管,主要凭操作者的

/2471/ 可视吸痰仪

主观感觉和经验,盲目插管进行吸痰,这可能会导致气管粘膜

损伤、吸痰不彻底和吸痰时间延长。本项目组结合前期医疗

仪器的研制经验,拟进行微型光纤成像系统的研制,将现用的

光纤进行改制,使其成像光纤直径在1-2mm内,能满足放入可

视吸痰管内,观察腔内可放入微型成像光纤,提供吸痰过程中

气道的图像显示,提高吸痰效率及减少气道损伤。二、研究

目的和意义本项目主要研制符合临床标准的可视吸痰管和在

吸痰过程能提供气道实时图像并与可视吸痰管匹配的可视系

统,通过临床试验及并进行小规模临床推广,产生经济效益5

00万元,为新产品的大规模开发作好技术储备。同时本项目

不改变现有的吸痰技术操作要求,增加吸痰的准确性和减少

现有吸痰对气道粘膜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三、主要论点

和论据吸痰技术是临床上甚为重要的一种常用治疗技术,但

现有的吸痰技术存在许多缺陷:常规吸痰采用单通道吸痰管

,主要凭操作者的主观感觉和经验,盲目插管进行吸痰,这可

能会导致气管粘膜损伤、吸痰不彻底和吸痰时间延长。且其

吸痰过程中的负压,还可导致肺泡塌陷,患者也可能因吸痰诱

发刺激性咳嗽或吸痰过程中供氧不足出现低氧血症、心律失

常,甚至生命危险。四、成果的创见与创新本项目将临床常

用的盲目、凭经验吸痰改为可视吸痰,不增加吸痰成本和吸

痰操作的技术要求。不改变现有的吸痰技术操作要求,增加

吸痰的准确性和减少现有吸痰对气道粘膜的损伤,提高治疗

效果。五、社会经济效益与存在的问题“可视吸痰仪”为具

/2471/ 可视吸痰仪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医疗器械,获得生产批文后将首先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应用,按每例病人每次吸痰

收费10元计,每天吸痰500~1000人次,每年可为医院实现15

0~300万元的经济效益。进行仪器生产及销售后将实现更大

的经济效益。六、获奖情况本项目已获得2项国家实用新型

专利(NO:ZL200720188729.1及NO:ZL20102054792.5)及发

明专利1项(201310252316.5)。

/2472/ 手控筒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手控筒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属于一种手控筒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

油器,包括供油器本体、设置在供油器本体上的节气门及进

油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该项目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相对独立

的油针升程检测装置,使传感元件能够不受发动机高温的影

响,精确采集化油器油针的开度,避免出现信号错乱的现象

,电控单元ECU根据油针升程机构升程位置信号,结合其它

参数信号,控制节气门开度,并用节气门开度机构上位置传

感器信号,校验捡测节气门开度是否所需的开度,避免出现

/2472/ 手控筒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信号错乱、掉步和失控,使节气门开度与油针升程之间达到

最佳匹配和控制;从而达到理论空燃比所需可燃混合气体,

使发动机功率目标(负荷、转速)与油针升程与节气门开度

及档位实现最佳匹配和控制。需要对发动机供油器系统进行

改进,针对传来的行车信号调节控制供油量的大小,满足驾

驶所需的转矩和车速的同时,能够根据供油量的大小调节节

气门开度,控制良好的空燃比;该开度信号结合另外的机动

车行驶参数信号,决定换档动作和换档档位,使实际的扭矩

—转速、油针升程与节气门开度及档位达到最佳匹配,使发

动机在最佳效率区和最佳转速状态下工作,从而使发动机始

终保持良好、稳态和高效运行,满足发动机所需控制的目标

功率的同时节约燃油并降低排放;并且,传感元件能够不受

发动机高温的影响,精确采集化油器油针的开度,避免出现

信号错乱的现象,同时,简化结构,降低安装和拆卸难度。

/2473/ PLDV-JSP-1型信息处理器
PLDV-JSP-1型信息处理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2474/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研究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本研究系湖南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

目,课题编号:202002-3。本项目采用“病证结合”的规范

化研究模式,对2型糖尿病从文献资料的调研、流行病学调

查分析入手,将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归纳为阴虚热盛证、气

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阴阳两虚五种基本证

型。血瘀证为最常见的兼夹证。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

,制订出2型糖尿病中西医诊疗方案。本方案从流行病学、

中西医诊断标准、中西医治疗方案、并发症治疗、调护、疗

/2474/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研究

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中医证候的辨证标准及遣方

用药原则为本方案的重点。在2所大学的三所附属医院对诊

疗方案进行了临床观察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方案

根据循证医学及回顾性研究的资料制订,并尽可能得通过咨

询汇集专家的共识意见,使方案更具科学性。本方案为国内

首次制订,希冀能为2型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起到切实

的指导作用。文献调研研究中,本项目组对来源于期刊、著

作、教材的502篇文献按基础与临床分类进行了调研。根据

文献调研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及征询的11位专家意见

,制订了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方案内中医证候

诊断标准对每一证型的主症、次症、兼夹证及诊断均制订了

规范化标准,并制订了包括中药内服治疗、中成药治疗的规

范化的标准治疗方案及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为评价2型糖尿

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同时在3家省级“三甲”医院进行2

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研究。结果在164例临床观察病例中

,方案治疗组92例在临床疗效,FPG、PPG、GHbAlc3项实验检

测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

照组72例。提示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

的临床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临床2型糖尿病的治

疗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与指导意义,具有推广价值。主要性

能指标:(1)完成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文献调研、流

行病学调查,经统计分析,归纳出了2型糖尿病的临床常见

中医证型及临床用药规律。(2)结合西医治疗,制订了2型

/2474/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研究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更进一步完善了临床诊疗标准

。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国内,有关中医诊疗方案的研究报

道较多,但有关2型糖尿病,在广泛文献研究及流行病学调

查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包括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标准的中西医诊疗方案未见报道。近年

来,部分研究者就2型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及治疗发表过相关

论文,并开展过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性

,均未能形成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本。主要创新点

:1.在深入的文献调研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基础上,制订

了“2型糖尿病中西医诊疗方案”的规范化文本,并在3家医

院进行临床观察对该方案进行了临床评价。该方案为国内首

次制订。2.“病证结合”的规范化研究模式。中医辨证与

西医分型病名之间的结合,为更进一步规范化中医诊疗方案

,增强方案的临床可操作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规范化研究模

式。该方案的形成,将对规范和提高2型糖尿病的中医诊疗

提供一套实用、有效的临床诊疗规范,对提高该病的临床疗

效、节约卫生资源有着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2475/ 一种精车内孔定位工具
一种精车内孔定位工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精车内孔定位工具,适用于两端内孔有高的同

轴度要求的加工。现有加工工艺需对工件进行多次找正和夹

紧,此工艺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

,设计了一种精车内孔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其由法兰盘、定

位轴、紧固螺栓、弹簧垫圈、厚螺母、压板、螺母组成,其

中定位轴的端面与法兰盘端面连接,定位轴与法兰盘通过弹

簧垫圈和紧固螺栓连接为一体,法兰盘的内锥圆与机床主轴

的外锥圆连接为一体固定在机床主轴头上。使用时将工件内

/2475/ 一种精车内孔定位工具

孔套在定位轴的外圆,拧紧螺母使压板压紧工件后即可加工

。本工装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能满足生产要求。

/2476/ 用于射孔点火控制电路的信号检测处理电路2
用于射孔点火控制电路的信号检测处理电路2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射孔点火控制电路的信号检

测处理电路,包括:R4、R11、R13、C3与Q6组成一个放大电

路,由Q6的集电极输出,U1的5脚与Q6的集电极相连,U1的1脚

接所述宽范围输入稳压电源电路输出的5V电源,8脚接缆芯,

7脚接R3的一端和Q5的栅极,R3的另一端接所述宽范围输入稳

压电源电路输出的5V电源,R12的一端接所述宽范围输入稳压

电源电路输出的10V电源,另一端接Q5漏极、D11阴极、C6一

端以及Q4的栅极,Q5的源极接D11阳极、C6另一端以及Q4源极

/2476/ 用于射孔点火控制电路的信号检测处理电路2

并接缆芯。本发明实现了地址查询和点火的双重功能,从而

实现了对特定地址的井下点火控制电路进行点火的目的。

/2477/ 基于Internet平台的代码信息数据库全文检索技术开发应用及其集中式赋码模式试验
基于Internet平台的代码信息数据库全文检索技术开发应用及其集中式赋码模式试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组织机构代码全文检索技术开发应用项目研发的代

码信息检索系统采用了基于文字信息的搜索引擎,实现了对

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快速全文检索。其独特的文件管理技术

是其成功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关键点,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研发了采用倒排文件索引技术的引擎,二是研发了高

效的数据存储结构。代码信息检索系统采用的全文数据库由

三个文件组成,它把每个检索词通过散列函数生成一个唯一

码存在其中一个倒排文件中,查找时一次到位。试验表明,

/2477/ 基于Internet平台的代码信息数据库全文检索技术开发应用及其集中式赋码模式试验

在同一机器上处理同样的数据对象,其检索响应速度要比一

般关系型数据库检索快一个数量级(10倍)以上。在百万以

上记录数量级情况下,检索响应速度只需几分之一秒的时间

。系统良好的词的切分正确率在确保代码信息全文检索具有

高度的查准率的同时还兼顾了高度的查全率。代码信息检索

系统全文数据库记录中的字段有7种不同类型,它们是词组

、整数、数值、正文、日期、时间和字串,字段个数不受限

制。除正文、字串数据类型外,其他类型字段可下分子字段

。正文类型字段下分段落,段落之中又分句子,句子之中又

分词。字段中的段落数,段落中的句子数,句子中的词的个

数也没有限制。所有这些子字段、段落、句子、词在数据库

中都会自动赋以编号,以便需要时能按位置进行准确查找。

除字串数据类型外,其余6种类型的字段信息也可以进行倒

排,以便快速查找。代码信息检索系统不仅支持布尔检索、

位置检索、加权检索、模糊检索、二次检索(渐进检索)、

间接检索、浏览字段等多种操作运算,还支持词表检索功能

,不但能找到含有检索词的信息,还能找到与之相同概念的

同义词信息,以及概念更上一层的广义词和概念更专指的狭

义词等信息。目前,代码信息检索系统以代码信息共享平台

的方式正在为国家的政府部门、行业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各级

单位提供组织机构信息检索查询服务。最高人民法院系统的

3300多个各级人民法院,通过使用代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了对有关涉案单位的信息进行查找和核对,完善了涉案单位

/2477/ 基于Internet平台的代码信息数据库全文检索技术开发应用及其集中式赋码模式试验

的信息来源,提高了办案效率;最高人民检察院系统的350

0多个各级人民检察院,利用代码信息共享平台协助反贪污

贿赂部门对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

职务犯罪进行立案侦查等工作;国家建设部340多个地市以

上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使用代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对住

房公积金申领单位的有效查找和统计,完善了对住房公积金

申领单位信息的有效管理,增强了公积金发放的管理力度;

国家和地方税务局的70多个税务征管部门通过使用代码信息

共享平台协助查找逃税企业的信息,对及时发现企业的偷税

漏税行为、打击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中国证

监会、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委的有关部门和单位,中

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通过

使用代码信息共享平台,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代码

信息共享平台为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将组织机构企业法人信

息应用于职能业务管理中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国组织机构

代码管理中心通过网站方式向社会提供准确、实时的企业法

人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信息查询,为确认企业身份提供了

一个权威的信息平台,为企业间开展商务活动提供了依据。

随着代码信息检索系统功能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系统性能的

不断提高,以代码信息检索系统为基础的代码信息共享平台

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2478/ 深圳市水务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
深圳市水务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解决深圳市水务信息技术标准化问题,促进水务

信息化建设,根据深圳市水务信息环“十五”规划,结合深

圳市水务信息技术标准化近期实际情况,并切实考虑行业标

准及技术,管理等条件成熟情况,深圳市水务局从资金中安

排投资计划,通过招标方式择优挑选合作单位编制近期急需

的深圳市水务信息技术标准(包括术语、信息分类及编码、

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储存、信息安全、地理信息

7大类,共12个标准单本),初步形成了深圳市水务信息化

/2478/ 深圳市水务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近期内可以满足深圳水务

信息建设标准化的需要“体系”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国家、行

业和地方现行标准化管理体制的要求,遵照制定标准的相关

标准,重视标准的适用性、实用性、先进性,并考虑了标准

的体系性、扩展性需要,保持与行业、国家、国际化标准的

一致、兼容,符合地方标准的规定。“体系”的编制密切结

合深圳市水务信息化的实际,着重考虑了深圳市水务信息系

统之间与相关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采集、储存、交换

、共享及安全可靠的需要。有行业标准的尽量依照行业标准

进行延伸,行业现有标准不能满足深圳水务需求的,另行制

定满足实际、特殊需要的标准。体现了地方标准的地方需要

和特殊性。当今信息化技术标准与信息技术基本同步发展和

变化,作为单独,局部的网络、信息技术领域或环节上,国

家和信息产业部已有成熟和核实标准可循,但结合水利行业

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就很不够,工作现状难以满足水利信息化

的迫切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深圳市水务信息化技术标准的

编制以权米那性,体系性和要求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在全面

建设地方水利信息化技术标准方面尚属首创,可供其它地区

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编写方略上,着重从关

键技术的层面上和视角上描述需要规范,统一的内容,避免

应用上各不相同的需求和技术上复杂繁多的细节,赵忠明确

了要规范化的环节、内容。技术上,尽量采用被实际应用检

验是成熟可靠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并做到与传统的

/2478/ 深圳市水务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

水利技术规范有机结合,与实际情况密切结合,与已有应用

系统的合理衔接。目前,深圳市水务局正在就“体系”正式

作为地方标准向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再深圳市水务

局信息办的努力下,深圳市水务电子政务系统、三防通信信

息系统等应用系统正在按“体系”的要求规范新建设的内容

/2479/ 金刚石中固态自旋比特读取保真度的提高
金刚石中固态自旋比特读取保真度的提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氮-空位(NV)色心是金刚石材料中的一种发光缺

陷,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NV色心的电子

自旋的光学初始化和探测是其得到应用的重要基础,然而研

究人员对其初始化和读取过程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对其中的

物理过程还没有完全认识。近年来的实验发现,NV色心在激

光泵浦下会出现电荷态转换,这个过程会降低NV色心自旋初

始化保真度,并影响NV色心自旋读取过程。在本项目中,我们

系统性研究NV色心自旋光学读取过程,提高其自旋读取保真

/2479/ 金刚石中固态自旋比特读取保真度的提高

度。一方面通过对电荷态转换的研究,探索电荷态转换可能

导致的自旋退极化和荧光反常饱和现象,在此基础上调控电

荷态转换,减小电荷态转换对NV色心自旋初始化和读取过程

的影响。另外,我们研究了NV色心中具有自旋选择性的系际

跃迁,控制系际跃迁速率,提高NV色心自旋读取保真度。在此

基础上,我们演示了NV色心高保真度的量子操控和高灵敏度

的量子测量。

/2480/ 海信高清机芯标准平台开发及应用
海信高清机芯标准平台开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海信高清机芯标准平台通过HDTV-ready预留显示接

口,外接高清机顶盒,可以收看未来的高清晰度电(1080/

50I)信号,并通过+B电压切换,确保高清状态的几何失真

校正。通过VGA输入端子,可以显示640×480的计算机

信号。相对数码100、逐行彩电成本增加不多,但是大大延

长了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且具有兼容未来高清晰度电视的显

示接口,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2481/ A+K平衡流量计
A+K平衡流量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A+K平衡流量计关键特点是:通过多孔圆盘节流整

流器,能巧妙实现流体平衡测量,明显减少涡流的形成、降低

死区效果、减少流体动能的损失,降低涡流带来的取压点信

号波动。平衡流量计具有精度高、量程比宽、直管段短、压

损小、长期稳定、耐脏污、测量范围宽、适用性广等优点,

极高的性价比。在这些特点之外,平衡流量计的节能性也是

关键特征之一。流量计作为一个测量单元,本身也是一个耗

能元件。流量计的运行成本包括测量精度成本和介质输送成

/2481/ A+K平衡流量计

本,测量精度成本是因计量不准确造成的贸易结算损失,对于

贵重介质而言,精度成本十分重要;介质输送过程中消耗的能

量,主要以测量元件造成的永久压力损失为标志,就液体等贵

重介质而言,运行输送成本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平衡流量

计精度可作计量级仪表使用;直管段少,能节省工艺管道材料

和施工费用;长期稳定性好,长期运行无边缘磨损,大大延长

检定周期,节省检定费用。平衡流量计在国内被应用在天然

气、炼油、气体行业、化工、钢铁、有色冶炼、发电等大行

业。而且应用领域还在不断的拓展中。综上所述,A+K平衡流

量计的推广和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非常巨大。

/2482/ 紫外光线性光源及图像读取装置
紫外光线性光源及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由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公开了

一种紫外光线性光源及图像读取装置。其中,紫外光线性光

源包括:导光体,具有光入射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以及

发光体,设置在所述光入射面处。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

有技术中紫外光光源使用紫外LED数量多的问题,进而达到了

降低紫外光光源成本的效果,是一种具有紫外信息识别功能

的图像读取装置。

/2483/ 基于PC的智能热敏腕带条码打印机
基于PC的智能热敏腕带条码打印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物联网应用软件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基于PC的智能热敏腕带条码打印机技术创

新项目,由控制电路板、电动马达、传感器(感应介质类型

)、打印头、相应的齿轮、传动轴及打印腕带构成,再配以

使用输出电源适配器,使用USB数据线与电脑进行通信,通过

PC端程序实现打印机运行智能控制,现场打印腕带,并用内置

的搭扣带在人手腕上,实现腕带的唯一性,主要用于医疗系统

病人腕带识别,此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移动护士工作站,娱

乐场馆场所售票、人员入场识别控制,POS端系统,银行系统

/2483/ 基于PC的智能热敏腕带条码打印机

等等技术指标项目参数分辨率300dpi(118点/cm)最大打印

宽度45mm驱动程序Windowsdriver,(WIN98/XP/2000)打印

速度2-5ips可选(120mm/s最大)电源交流100-240V,直流2

4V,2.9A操作温度5~40℃(41~104℉),25~85%湿度(非凝

结)项目创新点如下:(1)热敏腕带的制作技术和打印技

术应用创新,实现腕带识别信息的打印;(2)带加热点的固

定打印头及打印点阵技术创新,实现热敏纸的任意位置打印

(3)腕带专用打印软件及智能控制创新,实现一维二维条码

生成和编辑、提供多种语言环境,实现与腕带及标签锁定,且

可接入内网调用数据库信息,实现打印机运行智能控制。本

项目打印机已申请并受理4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递交PCT

申请;15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2项发明及15项实用新型专利

已授权.项目产品经TUV实验室、SGS实验室、赛宝实验室检

定,产品已获得CE,FCC,CB,CCC,C-tick,SASO等安规认证,产

品以上项目包括最大打印宽度、驱动程序、打印速度、电源

、操作温度等全部符合技术指标及安规测试要求。项目技术

获得花都区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2484/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来源及背景:为适应打击犯罪的新形势并

符合刑诉法的要求,维护司法公正和检验鉴定公信力,规范检

验鉴定工作,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坚持科技强警,着眼于当

前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资质认定与司法鉴定机构实验室认

可的工作要求,主动发现质量管理潜在的风险,提前预防和改

进相结合,创新工作方法,自主设计研发《司法鉴定/法庭科

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

标:管理平台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将“互联网+”、物联网

/2484/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管理技术与检验鉴定实务、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完美结合,

实现质量控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建立可追溯的动态信息

链,控制与反馈的即时性,确保检验鉴定的质量。主要技术性

能指标有:1)满足多元化功能需求;2)全面控制与即时反馈

;3)全程有效溯源;4)保证独立检验鉴定;5)操作简单、及时

,自动化程度高;6)安全与保密;7)辅助决策。3、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管理平台的建成使用,将彻底解决困扰技术部

门管理的问题,保证鉴定质量和维护体系正常运行,与认定、

认可标准接轨,实现“有程序可依照、有记录可追溯、有岗

位可追责、有结果可溯源”的管理要求。符合国家法律、行

业标准及认定、认可要求,实现对鉴定过程中涉及的人、机

、料、法、环各环节工作的严格控制,能够节约人力资源,减

少经济损耗,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工作差错,提升管

理水平和鉴定质量,提高鉴定机构社会形象。4、技术的成熟

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管理平台有技术领先、集成度高

、紧贴实战、创新性强、操作便捷等特点。适用于检察、公

安、司法等多部门,适用于部、省、市、县多层面的综合管

理要求,有助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在技术管理水平和

鉴定质量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鉴定机构的公信力。5、应用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管理平台已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目前

运行稳定可靠。已推广至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威海市公

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刑警大队

进行小规模使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出具的鉴定文书

/2484/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均作为案件处理的证据采纳,切实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485/ 工程设计三维CAD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工程
工程设计三维CAD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工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在体现工程行业特色的基

础上,加强与省市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集成,集

成资源,促进推广应用体系的建设,已在2008北京奥运会主

体育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新

航站楼等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范围涵盖建筑、装修、结构、设备、园林、概预算、施

工管理、古建设计、日照分析等多个专业,伴随正版化趋势

,社会效益愈加明显,在园林、规划、古建、日照分析、结

/2485/ 工程设计三维CAD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工程

构空间分析、施工技术等领域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2486/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互联网信息服务
技术详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技术创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过程的整体性和复杂

性,使得企业单纯依靠自身实力很难跟上技术与市场发展的

步伐,对外部组织的依赖程度和交换需求越发强烈。其中,企

业与大学的合作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之

一。通过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创新,可以使双方各自的优势资

源得到充分的互补和共享,进而形成更大的优势,推动合作创

新的持续开展。目前,建立和发展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已经成

/2486/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

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基于这样的机

遇和要求,探讨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

究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

中国校企合作创新的发展现状,对推动中国校企合作创新活

动的发展,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校企合作创新

网络的理论基础与结构模式分析从开放式创新角度出发,结

合现有关于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理论成果,首先对校企合作

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总结,包括校企合作创新的影

响要素与动力模式、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节点连

接链、生命周期等;与此同时,通过与传统校企合作结构模式

的对比,构建了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模

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2)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

机制的理论分析结合机制的定义,界定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

运行机制的内涵,并构建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运行模型;其

次,设计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包括信任机制、学

习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五个部分,为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的微观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分析

思路。(3)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机制分析首先在总

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研究变量的关系并根据

分析结果提出关系假设,并根据前文对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

征维度、组织学习、企业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

的讨论,提出本章研究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

/2486/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

归分析对河南省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与知识转移绩

效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概念模型提

出的假设。(4)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分析首先对校

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校企合作

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层次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从网络节点角

度、过程论角度以及结构角度对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

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其学习机制的研究框架;此外,构建校

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概念模型,并运用变量分类回归和

逐步回归两种方法对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对实证研究结

果进行分析。(5)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耦合机制分

析首先界定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耦合机制的内涵;其

次,研究校企合作创新网络成员间知识集成的影响因素,并分

析了SECI、IIE及过程模式三种耦合模式;再次,设计校企合

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的技术支撑机制、信任机制、学习机制

、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及知识产权归属六种耦合机制

,构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耦合机制理论模型,并以河

南省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路径分析方法对

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得到最终的路径图。最后对每种

耦合机制对知识集成绩效的直接效果值、间接效果值以及总

效果值进行了深入分析。(6)对策与建议提出几点对我国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建构与发展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考,包括校

企合作创新网络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未来发展形态与发展

/2486/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

路径等多个方面。同时,凝练出一些有关校企合作创新网络

发展的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论题。

/2487/ 一种基于空间和灰度特征的粗精二级纸张计数方法
一种基于空间和灰度特征的粗精二级纸张计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空间和灰度特征的二级纸张计数方法,通

过将采集到的一叠纸张图像,首先将图像灰度化,然后用Hou

gh变化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倾斜校正,然后对纸张图像进行纵

向投影后得到投影曲线图,利用模糊阈值的方法对投影曲线

图进行处理,并且判定波峰和波谷特征中性质较好的一组,根

据处理后的曲线的波峰或者波谷的数量对纸张进行计数,得

到这叠纸张的初步数量。针对纸张在排列放置时存在纸张粘

连,而用粗计数方法无法检测出纸张数量,根据纸张粘连处灰

/2487/ 一种基于空间和灰度特征的粗精二级纸张计数方法

度和宽度异常变化的特征设计分类方法。分别计算纸张宽度

和投影曲线波谷点与投影曲线均值的灰度差,然后计算投影

曲线平均灰度差与纸张平均宽度,用纸张宽度和灰度差构成

二维特征向量;最后用K-means聚类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判

断纸张粘连数量。

/2488/ 基于互动电视的跨机顶盒游戏平台开发
基于互动电视的跨机顶盒游戏平台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能够支持主流设备厂商的机顶盒。2.通过电视

机来提供教育与游戏结合的数字娱乐内容。3.支持1080P高

清数字电视标准以及各种音效系统。4.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苗苗智慧王国》益智游戏内容。

/2489/ 高速数字视频信号的防泄漏装置及方法
高速数字视频信号的防泄漏装置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

FPGA的高速数字视频信号的防泄漏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

防泄漏装置通过如下步骤实现防止视频信息泄漏:防泄漏装

置通过随机函数发生器生成一个随机序列;防泄漏装置确定

视频像素序列中决定视频清晰度的像素数据重要位;保留决

定视频清晰度的像素数据重要位,将其余的像素点位依次与

随机序列中的随机数进行替换,生成随机置乱的视频数据;显

示上述随机置乱后的视频信号。以便在计算机显示器工作的

/2489/ 高速数字视频信号的防泄漏装置及方法

同时,即可保证视频信息显示清晰,又能防止视频信息泄漏。

/2490/ TW2250新型高效数字功放
TW2250新型高效数字功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中的电子信

息/广播电视技术产品/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领域,主要

用于功率放大,可用于会议室和演出场所的有源音箱、专业

功放、调音台等。产品采用国内普通的电阻、电容和二、三

极管替代国外数字功放集成芯片,通过自激振荡方式产生一

高频载波,把音频信号加载在高频载波上,再进行开关式放大

,最后通过LC滤波把音频信号放大还原,同时通过调整载波频

率(至少大于200KHz)使信号工作于高速开关状况,提高功

/2490/ TW2250新型高效数字功放

放效率,整体性能达到国外数字集成芯片功放效果,并且稳定

性好,成本低,采购方便,改变现在音响行业受制于国外几家

公司集成芯片垄断的现状,有利于国内外音响行业的发展。

/2491/ 一种光电经纬仪垂直角高精度补偿方法
一种光电经纬仪垂直角高精度补偿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角度补偿的电子全站仪、电子经

纬仪等的垂直角高精度补偿方法。提供一种垂直角高精度补

偿数学模型,在平行于经纬仪横轴和视准轴方向分别安置电

子水准器,将经纬仪的竖轴倾斜角度用经纬仪横轴方向和视

准轴方向的倾斜角来表征,横轴方向和视准轴方向的倾斜角

为相应方向上电子水准器的测量输出,并作为矩阵元建立经

纬仪竖轴倾斜时的初始矩阵,将经纬仪测角的旋转过程以相

应的矩阵表示,最后得到有竖轴倾斜误差存在时,经纬仪垂直

/2491/ 一种光电经纬仪垂直角高精度补偿方法

角的真实测量模型值。同现有技术相比的优越性在于,所提

出的是一种通过坐标变换建立的精确的数学模型,并将新模

型运用于经纬仪垂直角的高精度测量中,因此补偿精度更高

,误差补偿范围更大,且易于实施。

/2492/ 基于小波变换和共空间模式EEG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基于小波变换和共空间模式EEG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该项目建立了基于ICA和Choi-Williams分析方法相

结合的预处理降噪方法,将EEG信号中的噪声信号以独立分量

的形式表示,并通过Choi-Williams分布定量确定具体噪声分

量,同时结合所采集的16导联EEG信号数据,对EEG信号进行I

CA分解,利用Choi-Williams分布确定出了眼电信号和工频干

扰分量,滤除干扰还原了EEG信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波

包子带能量以及基于小波包子带的共空间模式EEG信号特征

提取方法,该方法在统筹考虑频率特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多

/2492/ 基于小波变换和共空间模式EEG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个导联信号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从而可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

分类。通过该方法设计开发了一款脑电波注意力信号采集设

备,通过采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脑电信号,对学生的状态进行

感知、分析、特征提取、识别等,对学生的行为、认知和情

绪状态进行分析和量化,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并对教育过程进

行研判;并用此设备开发了注意力脑控赛车,将注意力参数转

化为小车速度值从而控制小车的前进加速、减速和停止,注

意力越集中,小车跑的越快,帮助激发体验者应激能力,提高

注意力水平。

/2493/ 牧区压缩饲料生产试验(科技新成果)
牧区压缩饲料生产试验(科技新成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饲料加工
技术详情
/2494/ 音节切分与汉语声韵母分离软件
音节切分与汉语声韵母分离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软件主要有以下一些功能:(1)进行语音信号

的音节切分;(2)将切分后的语音信号按最优频率匹配法

进行清音和浊音的分离处理。这是本软件的核心模块,我们

采用最优频率匹配法进行语音信号清音与浊音的合理分离,

以便提取各种特征音素,获得这些音素之间的量化组合关系

;(3)将原始数据和所有信号分离处理结果数据存入数据

库;(4)进行数据的检索、查询和显示。本软件在语音学

研究、语音合成、信号去噪、增强和美化处理方面具有良好

/2494/ 音节切分与汉语声韵母分离软件

的应用前景。

/2495/ JTY-GD-EI6012N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JTY-GD-EI6012N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公司的EI6012使用的MCU在

同类产品中价格较高,与其他企业产品相比没有成本竞争优

势,需要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根据工程应用中可能出现线路布

设不规范情况提高探测器的抗干扰性能。并考虑产品进入家

庭住宅后客户提出的探测器本身报警发声功能、GB4715征求

意见稿的要求,预留相应功能。本产品的研发适应市场需求

,丰富公司产品系列,提高竞争力。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

项目的实施将提供一种符合满足国标满足国标GB4715-2005

/2495/ JTY-GD-EI6012N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要求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具有一个双色报警/监视状态指示灯,配接火灾报警控制器使

用。两总线无极性,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通信,上传采集数

据和状态信息。2.1.1电路设计方案主要由总线接口电路、

SOC集成电路、红外发光电路、信号接收放大电路、发声电

路及指示灯电路组成。1)总线接口电路在总线输入端S+、S

-加入两个1的限流电阻以防止总线输入高电压损坏后续电路

,两个限流后并联TVS管防浪涌。采用两个双二极管构成总线

无极性电路。2)红外发光电路SOC集成电路内部内部集成两

路电流源,可以直接驱动红外发射管工作,并且输出电流可通

过软件调节。4)信号接收放大电路信号接收部分将光电流信

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在经过CPU内部集成运放两级放大74倍后

内部输出至CPU的模拟输入口。CPU控制前后向红外发光管周

期发光,在无烟的状态下接收管只能接收到很弱的红外光,当

有烟雾进入时,由于散射作用使接受光信号增强,接收管会随

着光信号增强电流变大,通过接收放大电路把电流信号转化

为电压信号并进行两级放大,经放大后的电信号由CPU进行A

/D实时转换。当超过设定判据时,CPU通过总线返回报警信号

。5)发声电路由两路NPN三级管驱动控制蜂鸣器工作。其中

一路控制蜂鸣器发声,另一路控制声压级渐变。此部分为预

留电路。2)SOC集成电路SOC集成电路内部集成了5VLDO稳压

电路、解码电路和回码电路。由SOC集成电路2脚输出+5V电

压,对地并联220uF和100n滤波电容。由于内部稳压电路输出

/2495/ JTY-GD-EI6012N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不了大电流给红外发射管,故使用220uF大电容瞬间输出大电

流。2.1.2结构设计方案:采用JTY-GD-EI6012点型光电感烟

火灾探测器全套结构件进行研制。探测器顶置导光柱,火警

指示灯360度可视,旋转可拆卸式顶盖设计,方便现场调试维

护。全扣合式结构,安装使用方便。2.1.3软件设计方案:开

发软件平台为eUIDEII,软件采用C语言设计。本软件的主程

序,实现对该程序的总体控制。包含对时钟、定时器的设置

,初始化端口、寄存器,读写EEPROM信息,各输入端口的状态

检测及输出端口的设置,检测传感器故障、火警、平均值、

地址信息。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关键技术:探测器与公

司现有控制器配接的兼容性。解决途径:采集了不同智能部

件和控制器通信时的波形。软件上,按照智能部件和控制器

通信协议编写通信软件,严格设置回码的时间控制,保证和其

他智能部件兼容不发生冲突。设置比较器不同的高低电平门

限进行测试,确定最佳的高低电平门限。在硬件上,在总线接

口电路输出增加对地电阻,保证总线电平拉低时及时拉低。

接满负载智能部件,接长线进行长期稳定性测试。技术创新

点:采用了定制的SOC集成电路传统的感烟探测器由MCU加外

围电路组成,如LDO稳压路、运算放大电路、红外发射驱动电

路、总线通信电路。故传统的探测器从电路实现形式上较为

复杂,采用了大量元器件,这样造成生产不便和较高的成本。

本产品采用与其他公司合作定制的SOC集成电路,电路内部集

/2495/ JTY-GD-EI6012N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成了LDO、运放、总线电路。不仅电路设计简单,同时降低了

产品的成本,节省了公司的开销,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④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火灾作为一种失去控制的

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其发生的初期一般均会释放出烟雾颗粒

,通常烟雾的出现比火焰和高温都要早。针对烟颗粒是火灾

早期最为重要的火灾参量之一,各种感烟探测器技术随之不

断出现。从最初期的离子感烟探测器到光电感烟探测器,感

烟火灾探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据统计,我国目

前每年建筑中新安装的火灾探测器,其中约80%为感烟探测器

,正占据着统治市场的地位。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

情况: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强制规定

了感烟探测器的安装使用场所,同时随着中国房地产的发展

,感烟探测器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范围和市场需求。本项目

由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每年的发货量

超百万只。存在问题:无。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2496/ 江西省乡村林场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建档、森林资源方案
江西省乡村林场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建档、森林资源方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三项工作细则符合我省乡、村林场的生产实际,

对查清、查准乡、村林场的森林资源现状,及时掌握乡、村

林场的资源消长变化,提高科学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

义。三项工作细则通过四个县(区)447个乡村林场,经营面

积64万亩的实践,成效明显.

/2497/ OLED驱动IC开发
OLED驱动IC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国内外AMOLED显示屏正处于发展初期,如不进

行AMOLED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将会措施第三代平板显示发

展战略商机,对社会效益的影响将不可估量。本项目的成功

可望在AMOLED驱动IC和驱动处理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突破国

外公司对我说过AMOLED关键技术进行的封锁,克服制约我国

新一代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同时为国家节约大量

的外汇。

/2498/ 基于北斗系统下的地矿远程专家指挥系统研究
基于北斗系统下的地矿远程专家指挥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北斗系统下的地矿远程专家指挥系统研究”

项目是《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办公室关于下达中原地

矿云建设项目2017年度工作任务的通知》(豫色地矿办〔2

017〕19号)批准的重点项目,由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

第七地质大队承担。项目编号为zd2017-01-07,工作周期20

17年3月~2018年3月。本次工作完成的主要科研工作量为:

系统预研阶段的调查工作12次、系统研发阶段的器材购置及

软件开发2项、系统调试阶段的外业试验5次、技术交流、改

/2498/ 基于北斗系统下的地矿远程专家指挥系统研究

进和推广阶段会议5次以及研究报告1套。本次工作取得的主

要成果:1.研制出北斗智能终端样机、指挥系统及智能终端

APP一套。2.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预研发阶段的调研工作

,项目的软硬件方案得到了落实。最终实现了项目2017年度

要求的所有功能,具体包括:移动智能终端方面:实现地图

图层显示管理和地图的基础操作;实现遥感影像图的切片加

载显示、实时定位位置回传;接收指挥中心推送的地质图;实

现图片、视频等信息的采集并上传至指挥中心的功能;实现

文字、语音、图片、小视频等通信传输功能。监控指挥中心

方面:实现地图的放缩、漫游等基础操作;实现人员定位、

历史轨迹查询、播放等功能;实现查询历史信息等功能;实现

文字、语音等通信功能;能够接收终端发送的采集视频、图

片信息;实现影像、地质图的叠加显示功能;实现推送地质图

至智能终端的功能。3.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地质项目的质量

监管、地质野外实时数据采集,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表现

在不仅能够提高野外地质工作效率,增加质量监控,减少由于

技术人员原因而造成的返工事件,更能够提高专家的主观能

动性,增加专家与野外作业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野外工作质

量。

/2499/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第四版(MICAPS4)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第四版(MICAPS4)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国气象局2007年发布了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

统(MICAPS)第3版,在中国气象局各级业务部门业务中广泛

应用,是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11年获

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着气象数据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MICAPS3自2010年起就开始面临严峻的性能和存储压力,主要

表现在海量气象数据解析、访问缓慢,高分辨率模式产品、

稠密自动站数据显示效率低下,集合预报产品及新型观测数

据难以应用,MICAPS3系统框架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为解

/2499/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第四版(MICAPS4)

决上述问题,中国气象局于2013年启动了MICAPS4的开发工作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第四版(MICAPS4)为自主知

识产权的新型预报业务系统,解决了气象大数据的高效处理

、存储、快速检索以及高效分析显示和应用,该系统采用“

SOA+微内核”技术,实现MICAPS系统框架的更新换代,提升系

统二次开发的支持能力;研发了海量气象数据实时流式解析

技术,建立了气象业务大数据实时数据环境,集合预报处理时

效提高两个小时以上,实现数据到达即可访问,数据检索性能

比原系统提升两个数量级以上,面对数百人并发访问时,可提

供10毫秒量级的高性能响应;研发高效图形渲染引擎,发挥G

PU硬件渲染能力,优化气象数据的显示效率与效果,图形绘制

效率比MICAPS3提高10倍以上;开发和集成多种气象数据分析

和客观预报算法,提升数据的智能应用能力和业务流程的智

能化程度,基于分布式计算技术,提高模式时序分析、交互式

模式探空、剖面分析等功能模块效率,开发短临、台风海洋

一体化和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等专业版本,提高专业预报制

作效率。该系统技术成熟,适用于中国气象局各级天气预报

核心业务,也可在民航、水利、海洋等相关行业及国外气象

部门应用,能够满足气象核心业务应用的安全需求。MICAPS

4已在全国气象业务部门推广应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已在国家

气象中心及湖北、云南、安徽、湖南、重庆、福建、内蒙古

、新疆、天津、山东等多个省份成功部署,数据环境国家和

省级两级部署,取代原来国家、省、市、县四级部署方式,极

/2499/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第四版(MICAPS4)

大减轻了系统部署和本地化难度,减轻了市县级系统日常维

护的工作量,在业务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MICAPS4及其专业版本为各级台站的气象预报服务提供强有

力的支持,为统一全国天气预报工作平台,实现预报平台开发

集约化、天气预报业务的规范化和流程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500/ 煤矿井下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技术与装备
煤矿井下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技术与装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技术属于煤矿井下钻孔轨迹随

钻测量技术领域,与传统有线随钻测量技术相比,具有不需要

通缆钻杆,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与泥浆脉冲无线随钻测

量技术相比,具有与钻井液无关、适用大多数钻杆、传输可

靠和传输速率快等优点。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技术采用电偶

极子在地层和钻柱上激发出低频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其

系统由孔口设备和孔中设备组成,孔中设备包含测量模块、

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天线和电池组;孔口设备包含发送模

/2500/ 煤矿井下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技术与装备

块、接收模块和处理显示模块;孔中接收模块接收到孔口指

令后,启动测量模块进行姿态测量,所测数据由发送模块进行

调制、放大后,经天线耦合辐射到钻杆、地层中,孔口的接收

模块在接收到数据后交由处理显示模块进行处理、显示,实

时调整钻进姿态,指导钻进。本成果的性能指标如下:1.测

量精度(绝对误差):方位角:1.2°(测量范围:0&

#176;~360°)倾角:0.2°(测量范围:-90

76;~90°)工具面向角:1.2°(测量范围:0&#

176;~360°)2.传输距离:>500米3.传输速率:50b

ps本成果的创新性如下:1.首次开发出基于噪声频谱、幅度

变化的智能调制、解调技术,有效抑制了噪声干扰,使接收灵

敏度提高到1μV;2.首次开发出基于动静状态、压力检测的智

能电源管理系统,采用震动、压力等识别技术判别钻进、停

钻两个状态,给孔中系统供电、断电,能最大限度节电,在同

等电池容量情况下延长探管的有效工作时间5倍以上;3.首次

研制出基于复合结构设计的大间距、高强度绝缘天线,其绝

缘间距为40cm,扭矩不小于10000Nom,绝缘电阻在DC500V条件

下不小于500MΩ,提高了天线辐射效率;4.首次研制出矿用本

安型中深孔定向钻进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成套设备。

/2501/ 商用密码测评技术研究应用与商用密码测评技术平台
商用密码测评技术研究应用与商用密码测评技术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对密码测评的技术进行基础性研究,确定主要的

技术架构。2、研究商用密码测评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研

究出实现思路。3、商用密码检测管理原型系统模块设计研

究,提出解决方案。商用密码测评实现方法研究;商用密码检

测关键技术研究;商用密码检测管理原型系统模块设计研究

。4、本项目为湖南在商用密码测评技术研究及管理填补了

空白。5、开发完成了商用密码检测数据管理平台,建成统一

指挥、功能齐全、协同有序、运转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的基

/2501/ 商用密码测评技术研究应用与商用密码测评技术平台

本架构,为商用密码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有效管理的

工具。

/2502/ 祥维《神魔变》游戏软件V1.0
祥维《神魔变》游戏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产品主要规格,型号及技术指标本产品是基于浏览

器应用的网络游戏软件产品,浏览器端采用FlashAS3开发,服

务器端采用Java5开发,通过socket方式进行通讯,单服务器

支持3000人以上的并发访问。产品主要功能及用途本产品是

魔幻题材的即时战斗类角色扮演网页游戏,具有非常丰富的

系统功能,主要有:即时战斗功能:玩家可以随时随地的参

与战斗,不用切换画面,操作更真实流畅。在线聊天功能:可

以选择世界、地图、区域、队伍、公会、密语频道进行聊天

/2502/ 祥维《神魔变》游戏软件V1.0

交流。幻兽系统功能:包括幻兽升级、幻兽强化、幻兽化形

、幻兽融合、幻兽技能等。坐骑系统功能:包括坐骑锻造、

坐骑喂养、坐骑战斗、双人坐骑等。羽翼系统功能:包括羽

翼强化、羽翼锻造等。装备系统功能:包括装备熔炼、装备

打孔/镶嵌、装备分解、神器锻造等。合成系统功能:玩家

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合成新的物品、装备、宝石等职业技能功

能:包括4大职业。任务系统功能:包括主线任务、支线任

务、日常任务、任务追踪等。公会系统功能:包括公会资源

、公会升级、公会任务、公会建设、公会管理、公会技能等

。军衔系统功能:玩家通过各种系统获得声望值,累计声望

值后可提升军衔,获得军衔奖励。内置挂机功能:根据玩家

设置自动打怪、拾取物品、补充药品等。自动寻路功能:自

动引导玩家到目的地,方便玩家操作。军魂系统功能:根据

军衔等级可以学习不同的军魂技能,能够提高玩家的能力。

转生系统功能:玩家达到100级后可以进行转生,获得额外的

属性点和技能点加成。称号系统功能:玩家通过自己的努力

可以获得各种称号。产品主要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如何在浏览

器环境中实现高交互、高实时、高并发的即时战斗类游戏一

直是行业内公认的难题,截止本产品面世时,国内市场上仅有

不超过10款的同类游戏软件,并且成功的案例仅有2到3款。

本产品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AS3和Java5开发技术,并采用了

高效的图像压缩技术、流式资源下载、异步网络通讯技术,

克服了上述的难题,使得产品突破了浏览器的性能瓶颈和网

/2502/ 祥维《神魔变》游戏软件V1.0

络带宽限制,在浏览器环境中实现了完美的游戏效果。本产

品还进行了若干的技术创新。使用了自主开发的DIY字节网

络通讯引擎和RPC引擎,使得网络带宽占用比同类产品降低1

倍以上,传输速度提高1倍以上。使用了自主开发的统一资源

管理器,使得各种资源文件能自动的进行加密/解密、压缩/

解压缩,大大的提高的软件的安全性和下载速度。

/2503/ 基于识别档案影像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识别档案影像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成果主要内容基于识别档案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就

是将原始纸张档案通过扫描,自动识别档案主要信息,减少

人为处理扫描过程干预,便于存储及管理。该系统广泛运用

在医院、公安、企业、事业等单位,减少原始纸张档案存储

空间和降低对原始纸张档案的调阅频率,有利于通过计算机

网络进行流转,方便办事效率。将各种类型的纸质档案转化

成影像资料保存起来,避免纸质档案人为或自然的破坏。该

系统能够实现如下功能:档案扫描过程识别;档案自动分类

/2503/ 基于识别档案影像信息管理系统

;图像编辑,如系统提供常规的图象处理功能,如旋转、反

色、剪切、复制、粘贴等;系统提供自动纠偏功能。去除噪

声、毛刺以及字符修补功能;自动滤除空白页的功能;PDF

分发机制。应用范围企业、事业等单位资料存储、管理和调

阅。市场与经济效益预测大量节省存储空间(减少98%空间

占用),减少库房占用;节省人工,查询自动化可以节省大

量查询管理人员;档案安全备份,满足长期保存要求需要,

储存条件不高,一般办公室条件即可。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2504/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系统主要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有关土地管理问题

的具体办公业务以及日常的办公管理业务,采用B/S结构,客

户端零维护,实现了国土资源部门电子政务的一站式门户站

点。该系统适合地市、县区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用,前景

可观。

/2505/ 基于软探针的数字家庭业务质量监测平台研发
基于软探针的数字家庭业务质量监测平台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秉承中国移动“

关键技术能力内化”的战略规划,率先提出中国移动宽带电

视机顶盒的软探针自研技术方案,历时2年自主研究完成了机

顶盒软探针中间件的开发工作,发布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机

顶盒软探针技术规范》和机顶盒软探针中间件,成功申请了

3项技术专利,为浙江移动节省相关维护费用800万元/年,若

在全国推广,可为中国移动节省维护费用1.95亿元/年。本项

目围绕家庭网络管理的“网络可视化、用户可区分、业务可

/2505/ 基于软探针的数字家庭业务质量监测平台研发

识别、终端可管控”的目标,实现了对宽带电视业务的深度

质量监测,能够实施监测评估数字家庭业务质量,支撑装维人

员快速定位、定界故障,推动业务平台和网络性能的优化,从

而改善和提高家庭用户的体验质量和装维工作效率,适合全

国推广。

/2506/ 基于TD-LTE关键技术的用户感知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基于TD-LTE关键技术的用户感知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2、课题背

景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如何高效利用手中有限的网络资源

,与移动终端用户体验之间做出最优化的平衡,已经成为全世

界运营商越来越难实现的目标。随着3G/LTE无线网络的逐步

商用,我们发现无线服务已经从传统的语音快速向多元化的

数据业务转变,传统的移动网络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为用

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从2G/3G的发展过程看出,目前反映网

络性能指标的KPI并不能够反映网络真正的用户感知。相对

/2506/ 基于TD-LTE关键技术的用户感知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于2G/3G相关产业来说,TD-LTE与实际业务终端用户感知密切

配合的网优测试工具、测试解决方案仍然需要完善,因此,迫

切需要对网络规划优化解决方案提供更为深入的研发、创新

产品。一个较为全面的、支持多种技术以及用户友好界面的

反映用户感知环境的解决方案,在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运

维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端到端用户感知模型的建设

能够很好的延续传统网络优化工具的操作习惯外,还应是一

个开放的、可升级的和灵活的技术信息系统以及用户体验感

知平台分析系统,运营商能够通过分析系统结论,并非常容易

的和其他IT系统相集成,提高生产力和缩短交付等待的时间

。TD-LTE无线网络只有在端到端之间的建立起正确的用户感

知模型,才能满足下一代通信网络的需求,才能够保证通信网

络质量的提升和高效运行。3、技术原理为正确反映移动通

信终端用户对通信网络的真实感受情况,需要对移动通信的

用户感知进行建模分析,正确合理的数学模型能大大提高分

析的准确性。基于此,本项目针对TD-LTE业务需求建立正确

的用户感知模型,利用数学理论对用户感知行为进行分析与

处理。通过项目的研究,构建了基于TD-LTE关键技术的用户

感知模型,通过将底层指标进行分析处理,汇聚成为不同的关

键性能指标KPI;在KPI指标向关键质量指标KQI进行映射时,

将功能相似的几个KPI指标进行聚合映射;最后由KQI指标映

射至技术因素侧,以性能指标PI-关键性能指标KPI-关键质量

指标KQI-技术因素映射层次图呈现;进而映射至QoE。然后根

/2506/ 基于TD-LTE关键技术的用户感知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据所建立的模型,通过相关算法进行用户感知评测。从而可

以正确反映移动通信终端用户对通信网络的真实感受情况。

为运营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支撑。4、

创造性和先进性本项目研究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影响用户

体验质量的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提取关键性能指标和关

键质量指标,分类整理以用户投诉形式进行呈现的非技术因

素,分别映射到技术因素侧对应的关键质量指标,并在一定评

估周期、一定评估范围内计算技术因素侧关键质量指标相对

于用户体验质量的权重值以及非技术因素侧的用户投诉率,

将二者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关键质量指标新的权重值。通过

该用户感知模型及评估方法,更加准确地反映了用户体验质

量,并且在计算关键质量指标KQI的新权重值时,仅需要进行

一次评估,在后续计算中,根据用户投诉率来动态改变KQI指

标的新权重值,大大减少了工作量。5、适用范围及应用情况

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为了在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竞争激烈的

环境中处于有利位置,一直致力于通信新技术的研究,重视自

主创新。2012年立项的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基于

TD-LTE关键技术的用户感知模型的建立与研究》,对TD-LTE

的课题进行全面而充分的研究,掌握最新的TD-LTE协议标准

,结合工程实际,形成一系列对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方

面的工程技术文档。通过建立的模型及相关算法的计算结果

,可以正确反映移动通信终端用户对通信网络的真实感受情

/2506/ 基于TD-LTE关键技术的用户感知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况,能够更好地指导网络优化工作,避免了优化工作中的复杂

性和盲目性,切实提升用户感知,为运营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

服务质量提供了更好的支撑。目前,该研究成果在西部地区

得到推广应用,效果明显。6、获奖情况该评估方法已经获得

发明专利授权。同时,还在国内各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

论文。

/2507/ 核桃油的制取工艺
核桃油的制取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技术详情

  郧西县是核桃产业大县,随着核桃基地的扩张,培育

、扶强核桃产业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化加工转化增值问题凸

显出来。核桃油集核桃之精华,是一种珍贵的营养保健油,主

要面向高端消费群体和出口,市场非常巨大,前景极其光明。

湖北五龙河食品有限公司基于上述产业发展需求和产品开发

需求应运而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使传统工艺与现

代机械设备和化验检测仪器结合起来应用?公司提出并决定

开展《核桃油的制取工艺》研究。技术原理:秉承和发展公

/2507/ 核桃油的制取工艺

元1637年《天工开物》所记载的“火炒、石碾、笼蒸、龙须

打围、木榨撞击”中华宝贵的传统榨油工艺遗产,借鉴“液

压压榨法”基本原理,应用现代机械设备和化验检测手段,制

取核桃油。主要性能指标:澄清透明,无异味;棕榈酸6.0~

10.0;棕榈油酸%:0.1-0.5;硬脂酸%:2.0~6.0;油酸%:11

.5~25.0;亚油酸%:50.0~69.0;亚麻酸%:6.5~18.0;色泽

(罗维朋比色槽25.4mm)≤黄30红4.0;水份及挥发物/%≤0.1

0;不溶性杂质%≤0.05;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克服了生仁压

榨法和溶剂萃取法所表现出的呈香水平低、部分营养指标破

坏、二次污染的弊端,既保证核桃油自然呈香特性与稳定性

,又提高出油率和生产效率。整个工艺中没有添加任何化学

药品,整个生产工艺追求细节过程控制,崇尚自然,使生产出

的核桃油独具纯天然特质,“纯正原味,绿色天然,香气浓郁

、色泽金黄”,是食用油中难得的佳品。根据目前的产品质

量、市场信息反馈及顾客满意度调查得出的结果证明:“核

桃油的制取工艺”技术是成熟的,具有广适性和安全性。《

核桃油的制取工艺》已自主开发生产产品进行转化,产品主

要销往十堰、武汉、北京、广州、西安等地区。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宣传力度不够,产销量还不大。2014年,“天河情”

核桃油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荣获美丽湖北?一县一品

示范企业;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工程

示范加工企业、十堰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2507/ 核桃油的制取工艺

“天河情”核桃油荣获“第九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

/2508/ MPV平台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
MPV平台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汽车整车制造
技术详情

  MPV平台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是

郑州日产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市场需求在公司已

定型的帅客C16A系列MPV平台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拓

展产品系列而开发的纯电动乘用车车型,该项目的实施符合

汽车产业政策和河南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该项目主要采用

先进技术简要说明如下:(1)该MPV平台纯电动乘用车采用

高功率集成化DCDC/充电一体机及高压线缆,高度集成化结构

布置更紧凑,充电功率高达6.6KW,充电效率大大提高;(2)

/2508/ MPV平台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

电池带加热功能,可在低温环境下通过控制使电池温度达到

安全工作温度后再开始工作,降低电池的安全隐患也提高了

电池的使用寿命;(3)自主开发VCU整车控制器,硬件采用双

芯片设计,软件采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制动能量的

回收方式提高续航里程,实现较高的能量效率。该项目产业

化目标为年产1000台,项目达产时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

税2千万元,利润1千万元。同时提高整车舒适性、经济型、

安全性,充电效率大大提高,先进的电池带加热功能使北方地

区在冬天也能正常使用,扩大了新能源车的销售区域,提高了

整车产品的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09/ 纵向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
纵向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纵向数据大量产生于生物、医药、经济、社会研究

领域,是一类非常常见的数据。研究纵向数据的统计推断的

方法和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并且该领域是

目前统计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成果是在完成两个相关的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基础上积累而成。本成果在以下四个方

面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在纵向数据的非参数、变参数模型的

渐近有效估计获得了国际先进的结论;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

纵向数据的统计推断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论文发表在

/2509/ 纵向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

国际顶级期刊;在纵数据的均值协方差联合描写的统计推断

方法和理论获得了重要结果;在纵数据的稳健统计推断方法

的已经方面获得公认的成果。该研究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

中SCI论文29篇(其中包括国际顶级期刊4篇),被他日引用

近百次。

/2510/ 农电智能管理信息系统
农电智能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农电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由河南省新安县电业公司组

织开发,系统由电量遥测采集系统、用户负荷管理系统、低

压集中抄表系统、配变监测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是集信息

采集、数据、备份、WEB、接口等服务于一体的系统。可广

泛应用在农电的综合管理上。系统整体由三个部分构成:第

一部分是由安装在现场的表计与终端组成,通过终端实现对

表计设备的数据采集,为系统提供最基础的数据。第二部分

是前置机部分,它为系统提供通讯通道、规约处理、数据计

/2510/ 农电智能管理信息系统

算等数据处理功能;它由多台前置机采集工作站组成,每台采

集工作站负责将各地区的终端数据通过GPRS或TCP/IP方式的

通讯通道采集回主站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第三部分是服务

器端,系统分为档案管理、随时抄表、报警管理、数据浏览

、系统管理、负荷控制、负荷管理、系统信息、统计管理、

终端维护、日志维护、一次接线图、WEB查询等几大功能模

块。设置,还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手段对用户实施远程跳闸。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系统具有响应时间短、实时性强、数据

采集准确无误等特点。系统的年可用率≥99.9﹪(采用双机热

备份方式)主服务器CPU平均负荷:≤40﹪画面响应时间:≤3

秒用户工作站CPU负荷率:≤25﹪系统故障恢复时间:≤30分钟

采集热备切换时间:≤1分钟系统终端安装容量:≥10000台数

据库服务器双机热备切换时间:≤5分钟主站与GPS时钟同步

:≤1秒/天用户接入时间:≤30秒信息发布更新时间:≤60秒

准实时监控数据周期处理时间:≤5秒网络负荷率(不考虑其

它系统):≤10﹪

/2511/ ZXF118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
ZXF118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ZXF118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固定电话用户通

过平台发送短消息、信息订阅、信息点播、收发电子邮件、

简单电子商务、信息发布、信息采集等功能,平台与信息电

话之间采用FSK、DTMF调制技术实现模拟电话线上的短信息

传送;系统具有数据网、信令网、本地网多种灵活的组网方

式,可以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基于本地网、省网、全国网的运

营组网;支持多种计费方式,可灵活调整资费策略,并能与

电信计费营业系统连接;系统提供通过网关与移动短消息平

/2511/ ZXF118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

台、联通短消息平台、PHS短消息平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

供商的连接;系统提供功能强大的虚拟ICP业务开发工具,

快速实现各种新业务的开发;系统容量大,可靠性高。ZXF

118从2001年10月以来,已经应用于:中国电信江苏、上海

、湖北、深圳、云南、广西、贵州、陕西等省市;中国网通

辽宁、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市;中国铁通北京、沈阳、重

庆、广州四城市;泰国TT&T,香港新电信,并在土耳其

、埃及电信进行了试验局测试,在国内固网短信平台建设中

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从2001年10月到2002年11月,实

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512/ 广发银行数据价值循环体系建设项目
广发银行数据价值循环体系建设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内容广发银行数据价值循环体系基于数据

中台和数据运营机制建设,通过“看用评治”的自循环运作

,促进数据资产盘点,打造全行级数据资产统一门户、数据使

用评价反馈平台,线上化的闭环数据治理,并通过建设数据开

发平台等基础平台,实现平台化赋能自主研发。“看”主要

是通过数据地图查看数据资产,例如表结构、指标元数据、

数据血缘等;“用”是基于各类数据平台和专业系统,对数据

进行加工、分析,并应用在经营决策、营销风控、监管报送

/2512/ 广发银行数据价值循环体系建设项目

等各类场景,再通过洞察、应用、跟踪、优化形成应用的内

循环;同时,通过平台赋能,让各研发条线、业务和分行,自主

完成数据开发、分析、建模、报表加工等;“评”是对数据

资产和数据使用进行评价,包含主观的用户反馈和客观的使

用统计情况,从而发现数据问题和数据热点;“治”则包括数

据标准、数据安全、数据检核规则、数据问题治理等,实现

治理的线上闭环跟踪,并把数据治理组件与数据开发相集成

,实现对数据质量的技术“强”管控。在功能落地上,“看评

治”主要是基于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开展数据资产管理相关工

作,“用”主要是以数据开发、数据分析等基础平台和各业

务领域的专业系统为抓手,深化落地各业务领域的数据应用

。通过“看用评治”数据价值循环体系,构建良性的数据生

态圈,有机整合数据和平台,深化业务科技融合机制,沉淀数

据资产,推动平台建设,培养数字化人才,提升数据服务能力

,驱动业务创新。二、项目技术特点广发银行数据价值循环

体系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在“看”的方面构

建了全行数据资产统一门户,在“用”的方面提供平台化赋

能,在“评”的方面提供数据使用评价反馈,在“治”的方面

实现线上化闭环治理,并结合NLP、知识图谱等技术提升资产

盘点、血缘视图展现和数据治理的效率。1、全行级数据资

产统一门户基于全行数据资产盘点,构建全行级数据资产统

一门户,提供表结构、指标元数据、数据交换信息、数据血

缘、数据服务接口等各类数据资产和全文搜索、资产目录、

/2512/ 广发银行数据价值循环体系建设项目

数据画像、血缘视图等功能,满足科技、业务、数据分析人

员等全行各类用户查看数据资产的需求。并在全局数据资产

搜索和指标元数据重复度评估中引入NLP技术,在全局血缘视

图中引入知识图谱技术,以提高使用效率和体验。2、平台化

赋能在租户授权、资源隔离的基础上,打造组件化、可视化

的数据开发平台、数据分析平台、人工智能平台和报表服务

平台等平台化、低门槛的数据研发系统,结合开发规范和管

理机制,赋能各研发团队、业务部门和分行,自主完成数据加

工、分析、建模和报表加工等工作,在扩大数据研发人员规

模的同时,也让更多懂业务逻辑的人参与数据研发,减少调研

时间,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质量。3、指标保鲜打通数据

资产管理平台与数据开发平台的指标管理功能,通过技术手

段实现指标“先登记、再开发”的管控要求,保证数据资产

管理平台上登记的指标口径与开发的一致性,从而实现指标

的保鲜。4、数据使用统计和评价通过加强用户触点埋点,包

括对客的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和对内的CRM、报表平台等系

统,实现客观的数据使用评价,结合数据资产平台论坛和社区

的主观评价,共同实现数据使用评价,发现数据问题和数据热

点。5、线上化闭环数据治理基于PDCA的数据治理闭环流程

,实现数据分级分类的字段级打标、检验规则管理和数据质

量管理的线上化。还通过数据开发平台的数据治理组件,例

如数据血缘组件,把数据治理融入研发过程,减少事后的治理

/2512/ 广发银行数据价值循环体系建设项目

工作,降低治理难度。6、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数据治理

效率正在探索通过NLP技术,实现系统自动分级分类打标(字

段级)、数据标准梳理和强制贯标;使用低耦合、高性能的

模板引擎FreeMarker生成表结构DDL,降低DDL生成的功能逻

辑复杂度及维护成本;使用了内存缓存技术,解决IO的读写瓶

颈、跨网络的加载数据IO延迟、分布式锁上的资源争夺,以

提速高频的数据检索。

/2513/ 开放空间气体平均浓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开放空间气体平均浓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开放空间气体平均浓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该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控制器、光纤耦合

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光电探测器、光学收发天线、单模光

纤以及数据处理单元;利用光腔衰荡技术,分别测量位于待测

气体吸收光谱峰值处波长的激光与位于吸收光谱范围外波长

的激光的腔衰荡时间,计算得到气体的吸收系数,再利用气体

吸收系数与吸收截面和浓度的关系,计算求得气体的绝对浓

度;同时,通过测量衰荡脉冲的时间间隔计算得到探测距离;

/2513/ 开放空间气体平均浓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已知开放空间内气体的积分浓度与探测距离计算得到气体的

平均浓度;该方法具有测量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2514/ 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短距离无线技术及产品开发
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短距离无线技术及产品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与韩国信息通信大学、韩国

建国大学共同建设“中韩(重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中心

”,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与技术,研制了环境监控(温

湿度、烟雾、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传感器网络产品,

并在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环境与能源监控等方面形成独

具特色的应用;研发人员作为ISO/IECJTC1传感器网络标准

研究组成员参加了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ISO/IEC13420的制订

;并获准承办“第二届中国传感器网络学术会议(CWSN&am

/2514/ 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短距离无线技术及产品开发

p;acute;2008)”与“中韩传感器网络学术会议”。开发了

用于煤矿安全、智能家居的家庭网关、智能终端节点等设备

,可用于灯光、家电控制,异常报警,远程监护,一键紧急

求救,远程抄表等智能家庭、社区服务领域。

/2515/ 新一代无线通信TD-LTE系统自适应资源分配软件产品研发
新一代无线通信TD-LTE系统自适应资源分配软件产品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

IMO)解码转发(DF)与放大转发(AF)中继网络多中继多

用户场景下的频谱效率优化问题,建立了针对载波分配、功

率分配、中继选择、载波配对以及传输模式选择进行联合优

化的数学模型。对4G中的OFDM系统资源调度问题,提出了把

KKT条件与进化算法有机结合的两步法来处理该资源调度问

题,并取得了好的效果。2.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第四代移动

通信技术(4G)在国内的商用,4G用户规模以及业务类型不

/2515/ 新一代无线通信TD-LTE系统自适应资源分配软件产品研发

断增长,导致无线通信网络面临越来越大的数据需求方面的

压力,这使得原本有限的无线资源变得更加紧缺。主要表现

在:1)无线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不高;2)TD-LTE系统时隙资源

配比不够灵活;3)无线资源分配过程能耗较高。3.主要论点

与论据(1)研究能充分提高各种无线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系

统能耗的自适应资源分配问题的建模方法和数学模型。针对

TD-LTE的特点,将时间资源考虑到TD-LTE的资源调度中来,对

多小区多用户的时隙、子载波、比特、功率分配,充分考虑

交叉时隙干扰、同频干扰、用户公平性,建立能充分利用各

种资源,尽可能提高系统传输性能的模型,为科学、自适应资

源分配奠定理论基础。(2)研究解空间的压缩方法。在TD

-LTE系统中,每个小区可分的子载波数量至少512条,子载波

共有7种帧结构,每个小区的用户数通常大于30个,不同小区

之间的用户存在同频干扰和交叉时隙干扰,并且每个子载波

分配的功率是连续变量。由于无线信道变化很快,如果基站

要实时调度这些资源,必须研究压缩解空间的方法,以降低问

题的复杂性。(3)研究针对这类带约束的混合整数规划问

题所用进化算法的编码、解码技术。上述优化问题有的变量

取整数值(如:用户采用的子载波、子载波的帧结构等),

有的变量在某个区间上连续取值(如:子载波的功率大小等

),因而是个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对这类问题使用经典的优

化算法求解并不理想,进化算法是求解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

的方法,但是需要针对这类问题研究进化算法的编码、解码

/2515/ 新一代无线通信TD-LTE系统自适应资源分配软件产品研发

技术。(4)研究处理约束的有效方法。对带约束的混合整

数规划问题,其约束很难处理,需要研究处理约束的有效方法

。(5)探索求解这类带约束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的快速混

合进化算法。通常进化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弱,收敛速度慢,而

利用目标函数的梯度信息能大大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但是

只能针对连续变量才能实施,如果能把目标函数的梯度信息

与进化算法有机结合起来设计混合进化算法,将会有效地处

理这类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极大提高算法的收敛性能。(6)

在研究高效算法的基础上,开发出研究地区(广州市)新一

代无线通信TD-LTE系统自适应资源分配计算机软件。4.创建

与创新(1)建模方法充分利用TD-LTE系统包括时间在内的

各种资源,充分考虑系统频谱利用率、交叉时隙干扰以及系

统能耗等,使建立的模型更有利于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本

项目将时间资源考虑到TD-LTE的资源分配问题中,从帧结构

的角度入手,引入相邻小区交叉时隙干扰和同频干扰,利用香

农公式来建立模型,在准确性和简单性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最

终建立能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数学模型。(2)将非线性规

划中的KKT条件和进化算法有机结合设计求解这类约束混合

整数规划的快速混合进化算法。本项目针对研究问题的模型

是混合整数规划,将子载波和时隙分配作为种群,同时采用K

KT条件求解出每种子载波分配方案对应的极大化系统速率和

功率分配方案,使功率分配和载波、时隙配置信息互相交换

/2515/ 新一代无线通信TD-LTE系统自适应资源分配软件产品研发

,把KKT条件与进化算法有机的融合为一体,能有效的处理这

类混合整数规划问题。(3)本软件内嵌了消除交叉时隙干

扰模块。在该模块中,通过从TD-LTE系统帧结构的入手,分析

出不同的两种帧结构所对应的小区间交叉时隙干扰,并通过

数学公式对交叉时隙干扰进行了刻画。通过该模块,本软件

可以大幅降低小区间交叉时隙干扰,明显提高小区边缘用户

服务质量。5.社会效益,存在的问题在对该问题深入研究基

础上开发的新一代TD-LTE系统无线资源分配软件,能够有效

提高频谱利用率,较低交叉时隙干扰,进而提高系统传输速率

,降低系统能耗。于此同时,广州市的TD-LTE网络建设走在全

国的前列,无线通信产业在广州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的

比重。本软件的开发对于进一步提高广州市无线通信产业的

领先地位,促进广州市无线通信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6.历年获奖情况(1)项目现已申请了5项发明

专利,其中3项已授权:(2)已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软著名

称:TD-LTE多小区时隙资源自动分配系统V1.0,登记号:20

17SR696945,登记时间:2017年12月15日。(3)项目已发表

论文14篇,其中SCI4篇,EI9篇。

/2516/ 一种长大公路隧道风机群效率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一种长大公路隧道风机群效率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大公路隧道风机群效率优化控

制系统,包括隧道内设置的车辆检测器、cO检测器、VI检测

器以及风速风向检测器;设置于隧道通风竖井内的轴流排风

机、轴流送风机以及悬挂在隧道拱顶的射流风机;其中每台

轴流风机安装一台通用型变频器,每台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

均安装有可编程控制器,将其中一台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站

,其余的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从站,主站与从站之间通过通讯线

连接;主站将车辆检测器、CO检测器、VI检测器及风速风向

/2516/ 一种长大公路隧道风机群效率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传送到隧道监控中心计算

机主控系统;主控系统设有计算隧道需风量和升压力的软件

以及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群效率优化控制程序。

/2517/ 高端蠕墨铸铁件蠕化率超声波在线机器人自动检测系统
高端蠕墨铸铁件蠕化率超声波在线机器人自动检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蠕墨铸铁是国际上公认的生产高性能柴油发动机的

首选材料。蠕化率是评价蠕墨铸铁件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指

标之一。蠕化率的检测常采用快速金相法和超声波法:快速

金相法检测铸件本体的过程繁琐、效率低,难以实现在线快

速检测;超声波法可实现在线快速检测,但到目前为止,未有

超声波法蠕化率自动检测装备的报道。本项目以哈尔滨科德

威冶金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经过深入调研,以超声波法为基

本原理,在对超声波检测法影响因素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

/2517/ 高端蠕墨铸铁件蠕化率超声波在线机器人自动检测系统

超声声速-蠕化率在线检测用数学模型,开发高端蠕墨铸铁件

蠕化率超声波在线机器人自动检测系统。本项目设备可自动

将工件定位并夹紧,定位精度为0.5mm。龙门与刀具升降装置

采用伺服电机检测动态位置,运动检测精度为0.1mm。刀具进

给装置精度为0.005mm,采用双刀结构,检测位置两侧同时加

工。刀具外部设有封闭式的罩体,用以阻挡切削下的铁屑飞

溅。配置铁屑收集装置,可以将加工过程的铁屑集中收集。

刀头采用风冷,用以控制刀具切削温度并延长刀具寿命。设

置有超声波探头,检测面加工完成后超声波探头会自动移动

至检测面上。本项目对蠕墨铸铁超声检测影响因素进行详细

(分别对表面粗糙度、平面平行度、探头与检测面垂直度、

耦合剂的种类、耦合剂层厚度、铸件基体组织这六个方面)

的试验研究,阐明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蠕化率-超

声波声速的在线检测用数学模型。国内外首次将超声波检测

蠕化率以全自动机器人系统形式,应用于现场实际生产的设

备。本项目已形成实际设备并且应用于生产现场,适用本设

备及方法适用于所有蠕墨铸铁铸件,本项目设备已销售给潍

柴动力,并在生产线应用;该设备效率一般、无法识别工件型

号。

/2518/ 一种Zigbee接入的电动轮椅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一种Zigbee接入的电动轮椅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gbee接入的电动轮椅控制器及

控制方法,控制器包括主控制板、数据采集板、电机控制盒

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主控制板连接并通信,数据

采集板与主控制板连接,电机控制盒与主控制板连接。控制

方法如下:(1)采集参数;(2)建立控制模型;(3)建立

无线通信;(4)执行控制指令:将步骤(1)中采集的参数

输入到步骤(2)中获得的控制模型中获得电动轮椅的运动

参数;步骤(3)将电动轮椅的运动参数传递给无线传感网络

/2518/ 一种Zigbee接入的电动轮椅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无线传感网络发出的语义指令控制电动轮椅的运动。该控

制器设计方法降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运算负担,经

济有效并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电动轮椅的要求。

/2519/ 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网络优化整合技术体系与规范研究
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网络优化整合技术体系与规范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分析了上海市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网络现状,完

成了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网络优化方案研究及监测与监管联动

机制研究,形成了满足多目标需求的《上海市土壤及地下水

环境监测网络优化整合方案》(征求意见稿)、《上海市土

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

求意见稿)和《上海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工业园区周

边土壤环境监督性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2520/ 用于透析器复用机上的容量腔
用于透析器复用机上的容量腔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透析器复用机上的容量

腔,主要包括固定座、电子感应秤、腔体、进液接头、出液

接头、排气接头及浮子,腔体由螺栓固定于固定座上,固定座

底部连接有电子感应秤。腔体下端一侧安装有出液接头,进

液接头和排气接头对称分布在腔体上端两侧。浮子安装于腔

体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廉,

适用于透析器复用机上液体准确储存。

/2521/ 五莲县耕地分级评价及地力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五莲县耕地分级评价及地力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粮食生产是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

地。利用最新科技提升耕地质量,实现现代农业生产高效发

展,利国利民。五莲县农业农村局成立课题组,立项开展“五

莲县耕地分级评价及地力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旨在

利用分子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深入系统掌握县域耕

地的基础信息,并探索耕地地力提升方法,为后继农业科技工

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和试验借鉴。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项目着

/2521/ 五莲县耕地分级评价及地力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力解决县域耕地质量基础信息陈旧问题。采用先进的耕地质

量评价工作方法,满足现代智能信息型设备和技术对基础信

息化数据的需求。通过耕地资源管理信息数据库和地力提升

技术推广,实现科学施肥。五莲县作为一个山区县,具有山区

农业开发的典型性。项目实践的理论经验和探索的试验方法

,对山区农业开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项目成果在全县推

广应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减轻施加化肥与环境保护

间的矛盾,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障农

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主要论点与论据项目整体按照农

业工程理论,系统地集成土壤样品分析、耕地分级评价与分

析、耕地地力提升试验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

等环节技术。其中,土壤样品分析环节完成土壤大中微量营

养元素状况分析、土壤主要物理性状分析等;耕地地力评价

与分析环节完成耕地地力等级确认、各等级耕地地力评价,

利用这两个环节的基础数据和成果图,构建起耕地资源管理

信息系统数据库。基于耕地资源信息,针对生产需求,展开耕

地地力提升技术研究,包括区域耕地地力问题分析、耕地地

力提升试验(山区生姜钾素梯度试验、氮肥基追比对滴管冬

小麦干物质转运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试验、增施钼肥条件

下不同密度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并配套改

良耕地机具研究,建立一套系统化、数字化的耕地地力管理

和提升工程体系。四、创见与创新1.土壤样品分析研究方面

。项目首次系统完成本地区全部耕地布点的详细调查和16项

/2521/ 五莲县耕地分级评价及地力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的检测分析,达到分子水平;全面掌握全县

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耕地的养分状况。五莲县地属山区,项

目开展的耕地质量检测分析工作和研究,对山区农业开发具

有借鉴作用。2.耕地地力评价与分析研究方面。首次根据县

域耕地土样调查和检测结果,采用系统聚类方法、DELPHI法

选取评价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因素权重

,对县域耕地质量作出等级划分。对比早年纸质数据和现在

检测数据,分析耕地质量历年动态,实践性、针对性地分析出

各个等级耕地特点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后续耕地改良试

验寻找方向。3.耕地地力提升技术研究方面。①山区生姜钾

素梯度试验,试验得到,本地区生姜生产的最高效钾素施加量

和效益最大化的施加量。②氮肥基追比对滴管冬小麦干物质

转运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试验,试验得出,4:6的滴灌基追

比,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群体数量、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及小

麦对氮素的有效利用。③增施钼肥条件下不同密度对花生光

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发现,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增施

钼肥对花生叶片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增施钼肥

使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增高。这3个试验,都针对当前地区农

业发展需求和耕地质量评价分析中发现问题的探索、解决。

4.改良耕地机具研究方面。一种土壤优化改良用装置实现及

时调节施肥沟间距的有益效果;一种土壤喷淋修复装置能够

同时完成翻耕喷淋两步操作,L形喷液管可转动到箱体上端,

/2521/ 五莲县耕地分级评价及地力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防止L形喷液管折断。对农机具的这几处改良,针对现实需求

,设计巧妙实用性强,生产中推广应用。五、社会经济效益1

.经济效益:项目成果共推广应用约7万亩农作物,其中生姜

面积5000亩、花生面积5万亩、果菜茶面积1.7万亩,近3年累

计获得新增利润1.89亿元,每年新增利润约6000多万元。改

良的农机具实现土壤翻耕和消毒,有效防止病虫害,每年减少

农作物经济损失7%~8%。2.社会效益:培训储备耕地评价分

析方面的农业技术人员,对今后地区农业工作具有深远影响

;构建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推动地区土壤肥料工

作信息化进程;项目创新性、实践性地开展系列耕地地力试

验和农机具改良,引领地区农业创新工作。项目注重产业扶

贫,向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无偿技术服务。3.生态效益:

提升肥料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项目开展的耕地质量信息、

耕地地力提升试验等工作,是测土配方和滴灌农业工程技术

的基础,有利于调整施肥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

用量,降低化肥对生态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六、

存在问题在项目技术推广应用中,课题组注意到耕地资源管

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应用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尤其应当针

对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等当前广泛推广的农业工程技术,

开发出一整套信息数据获取、配置和应用程序,是今后课题

组的一项工作内容。

/2522/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小型风光互补路灯远程控制研究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小型风光互补路灯远程控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物联网应用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风光互补发电系

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测和控制路灯运行状态的方案;研究

风光互补系统中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

PPT)方法;风光互补路灯功率预测;基于蓄电池储能监测的

风光发电单体路灯负载分组匹配(切换)控制策略。2、研

究目标研究对比现有的众多无线传感网络类型,构建一种能

够稳定、经济的实现风光互补路灯远程控制的无线传输网络

。针对现有风光互补功率预测的不足,对现有预测算法就行

/2522/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小型风光互补路灯远程控制研究

修正和改进,提高预测准确性。针对小型风光互补路灯偶有

缺电的情况,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出一种能够自动配置

负载比例、保障亮灯率的解决方案。3、完成情况完成了基

于无线传感的风光互补路灯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从介绍风

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路灯系统的基本原理

开始,研究太阳能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研究了风光互补路灯

的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并对能量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合

理选择无线传输网络类型,设计了风光互补路灯系统远程监

控系统,实现了实时远程监测和控制路灯运行状态。

/2523/ 基于2D材料的超短脉冲红外激光技术研究
基于2D材料的超短脉冲红外激光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于多项关于超快1-3微米激光技术研究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背景是因为近年来超快激光在光

谱学、工业、科研以及环境检测监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和大

量需求。项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基于新型二维(2D)材料实

现1-3微米超快激光输出,获得高峰值功率的激光光源,并将

此光源应用于实际需求中,特别是针对寒区特点实现高精度

多种气体检测。项目主要开展了新型2D材料薄膜制备,并应

用新型2D材料薄膜开展了固体/光纤被动调Q和被动锁模激光

/2523/ 基于2D材料的超短脉冲红外激光技术研究

性能研究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的创新如下:首次基于主被动

调Q技术研究Tm,Ho:YAP激光输出性能,实现了高效主被动调

Q运转2微米固体脉冲激光输出;基于新型2D材料开展超快固

体激光输出性能研究,实现了微秒、ns和ps脉冲激光输出;基

于新型2D材料开展光纤超快激光输出,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

低于200fs的超快1.5微米光纤激光输出;基于所研制的超快

固体激光开展了气体检测技术研究,实现了多种气体测量精

度低的难题。

/2524/ U350 TD-SCDMA/GSM双模双待机技术
U350 TD-SCDMA/GSM双模双待机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TD-SCDMA技术由TDIA组织,大唐移动、中兴通讯等

主要国家重点科技通讯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我国要摆脱在二

代系统上的技术被动就必须在TD-SCDMA技术上有所突破,并

根据技术发展方向适时推出符合实际的产品,推动技术的产

业化,真正实现从技术到商品的转换。第三代移动通讯是从

第二代移动通讯基础上演变而来,在3G技术完全达到商用前

期和实际网络运营前期,面对TD-SCDMA和GSM双网共存的现

实,如何实现最大利用TD-SCDMA和GSM资源,实现从2G到3G

/2524/ U350 TD-SCDMA/GSM双模双待机技术

的平滑切换是3G技术成熟和商用的关键,该项目属于TDSCD

MA3G双模终端范畴,通过该项目可以成功研发出商用的TD-

SCDMA/GSM双模双待手机,验证TD-SCDMA/GSM真正意义上

的双模双待机技术,并完成从GSM到TD-SCDMA技术的平滑过

渡,从用户体验看,该项目通过和系统设备的结合,实现了

语音在3G和2G网络上的平滑迁移。双模双待机功能,可以使

手机在TD-SCDMA和GSM两个网络同时驻留,互相独立工作,

同时在线,并能够同时建立TD-SCDMA和GSM两个模式的通话

模式,用户基于其实现平滑的通话切换。同时用户可以跟进

个人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网络资源。在TD-SCDMA网络建设前期

,TD网络系统的覆盖必然存在较多的盲区,如何解决在网络

盲区语音终端的问题,该项目通过TD-SCDMA->GSM语音平滑

迁移技术实现了使用双模双待终端在建立TD-SCDMA语音通话

后,当移动到TD-SCDMA网络小区边缘时,TD-SCDMARNC根据

双模双待手机的无线测量报告判决是否不存在符合网络内切

换条件而只存在GSM邻区的状态,如满足此条件,TD-SCDMA

接入网和核心网将启动平滑迁移算法,双模双待手机跟进网

络配置实现语音业务从原来的TD-SCDMA小区切换到GSM目标

小区上。在整个切换过程中,系统和终端配合工作,终端主

要完成切换能力上报、激活捆绑号码补充业务、识别切换呼

叫、切换语音模拟输出、拆除原始TD链路等任务。切换过程

中,终端的MMI不会有任何提示,完全是自动过程,使用者

不会感到任何断续,语音连贯。该项目的重要意义:1、符

/2524/ U350 TD-SCDMA/GSM双模双待机技术

合移动运营商对3G网络的部署和平滑过渡需求,并维持和扩

大了移动用户群: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北京移动等省公司都

分别表示欢迎双模双待机的实际使用效果,原因在于原来G

SM的用户如果需要体验TD,只需要从移动公司获取TD-SCDM

AUSIM卡就同时拥有了两个号码且保持原有移动接入号码不

变。而双模单待手机必须使用复合USIM卡,也就是用户需要

换卡、换号,这样用户接受新事物的风险加大,意愿变弱。

2、双模双待语音平滑迁移(自动切换)是TD-SCDMA网络建

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求。在TD-SCDMA终端到达TD-SCDMA网

络覆盖边缘,如果能够实现自动切换保证话音业务无意识的

不间断,将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从而也提高了TD-

SCDMA整体网络的形象,它与双待单待机的语音自动切换同

样都是必须的功能。3、中兴通讯通过研发TD-SCDMA终端技

术和语音平滑迁移技术,已经实现了从系统到终端到服务的

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技术、运营、计费等方面。TD-SCDMA到

GSM的语音平滑迁移可以作为一个补充业务提供给用户,同

时可以演化出多种用户套餐,有利于提高移动运营商的ARP

U。4、最大成本降低网络建设最低:GSM现网不需要升级或

任何修改,TD-SCDMARNC、MSC、HLR做少量的协议兼容性修

改,加上支持平滑迁移的双模双待终端就可以实现完整的3

G和2G网络的正常部署,有平滑迁移能力的终端同时也支持

在不支持平滑迁移的网络中正常的业务接入。5、语音平滑

/2524/ U350 TD-SCDMA/GSM双模双待机技术

迁移(自动切换)技术实现的质量非常高,用户不会感觉到

平滑迁移的存在。

/252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测试技术项目来自

国防科工委军转民技术开发专项6大研究内容之一,随着通

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蜂窝通信系统在我国移动通信领域

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EMC问题也日益突出。该项目从我国

通信行业的实际出发,针对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及其

辅助设备的EMC,按照YD1032标准、并兼顾欧洲的EN系列标

准、FCC的相关标准研制一套手机电磁兼容测试系统,对移

动通信系统中的GSM、DCS、WCDMA、PCS以及TD-SCDMA制式的

/252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手持便携式终端产品电磁兼容性进行测试,为手机制造商提

供完整的手机电磁兼容性测试手段和解决方案。本项目对移

动通信的辐射杂散骚扰、辐射连续骚扰以及辐射康扰读测试

等测试项进行设计,配置综合测试仪、音频分析仪,测量接

收机等高端设备,完成移动通信的辐射、抗扰,移动通信设

备敏感度自动监测等。本项目测试设备应用广泛,市场前景

看好,随着TD-SCDMA系统的上市,即将带来更好的发展。按

每年20套,每套700万计算,可实现年销售14000万收入,利

润率30%以上。要求合作者及投资者具有一定的移动通讯背

景,最好具有电磁兼容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我国3C认证,

具有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

/2526/ 不同多维评估体系在COPD严重程度评估中应用的比较
不同多维评估体系在COPD严重程度评估中应用的比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课题为天津市卫计委科技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

号:2014KY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世界上四

大死亡原因之一,中国是COPD发病最严重的地方。当前对于

COP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肺功能检查,但肺功能检查

存在个体差异,不能良好评估患者病情。随着影像学技术的

发展,胸部CT检查可以更直接更客观的反应肺部的真实情况

,血清KL-6是近两年来新发现的肺损伤指标,两者在COPD的诊

断方面均有意义。临床上有很多的多维评价体系对COPD严重

/2526/ 不同多维评估体系在COPD严重程度评估中应用的比较

程度,死亡风险及急性发作方面进行评估,如BODE指数及ADO

指数在COPD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有十分重要意义。本

研究将胸部影像学与血清学指标结合来比较BODE指数和ADO

指数这两种多维评估体系在COPD评估方面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为临床对COPD严重程度评估找到一种简便易行准确的多维

评估体系。本研究本研究将COPD患者血清KL-6指标与患者胸

部CT影像学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发现两者具有相关性;本研

究对CODP患者分别进行BODE分组和ADO分组,分别通过胸部C

T评估及血清学KL-6指标来综合评价两种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真实性,结果发现BODE分组在临床应用中更能真实反应患

者病情严重程度。

/2527/ “每周一图”地图服务
“每周一图”地图服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工作背景“每周一图”,即按照社会公众的切实

需求,想公众之所想、绘公众之所需,每周推出一张版面简洁

、内容指向性强的专题地图,通过地图把各种便民信息呈现

给公众,把地理文化知识传递给市民,用地图宣传城市文化。

“每周一图”是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创新开展的

一项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工作。从2013年8月29日开始,按照每

周发布一张专题地图的频率和模式,在传统的“天地图”平

台之外,通过各大纸媒、网媒、广播电视、自媒体和在重庆

/2527/ “每周一图”地图服务

市政府网开设专栏,向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开创了地

理信息公众服务的新模式。2.技术创新创新点1:提出和构

建了一套全新的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内容体系,让地理信息公

众服务更接地气,推出了价值更高、内涵更丰富的地理信息

产品与服务,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创

新点2:建立了一套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下立体化的地理信

息公众服务传播体系,突破了传统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重产品

、轻传播的公众服务模式,实现了地理信息对公众受众的广

泛、快速、精准到达和覆盖。创新点3:创新提出了地理文

化产业的概念,围绕“地理信息+文化”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内

涵进行了有效外延。在通过“每周一图”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尤其是地理知识服务、地理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公众对文化

产品、文化服务的强烈需求,促使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拓展地

理信息服务内涵、发展地理文化产业、满足公众地理文化需

求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思路。对海量地理信息进行进一步

的分析与加工,提炼附加值更好的地理知识、地理文化,围绕

“地理信息+文化”,扩展产业链条,以地理文化产品和服务

的形式呈现给社会公众,促进地理信息消费,推动地理信息产

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3.应用情况2019年度本项目的成

果主要是45期的每周一图系列专题便民地图(见《2019年每

周一图汇总》),受到中国自然资源报、重庆日报、大渝网

、华龙网、重庆电视台、重庆交通广播、重庆文艺广播等媒

体的直接报道200余次,其他媒体转载和间接报道超过1000次

/2527/ “每周一图”地图服务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如依照当下热点话题,在国庆推出

的《2019重庆国庆自驾游地图》(每周一图2019年第36期)

、立秋时分推出的《重庆贴秋膘地图》(每周一图2019年第

37期)、电影《少年的你》上映期间推出的《少年的你地图

》(每周一图2019年第39期)等,为市民提供了应时应景的

出行、游玩指南,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热捧,有的

地图甚至在朋友圈“刷屏”。相比传统的综合性强的地图产

品,“每周一图”以其“专题性、快捷性、便民性”等特点

,并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和传播手段,发布到市民手中,指向性

强、提供的信息丰富完善准确,极具实用性,受到市民的热烈

欢迎。

/2528/ 人机联作系统在深南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人机联作系统在深南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究充分利用人机联作的优势对深南三维区

从构造,储层,油层,油藏多方法多层次进行了分析研究,不仅

取得了丰富了的地质成果,而且研究方法具有先进性和开拓

性,台4断块新增探明储量100万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252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照明能效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照明能效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

纲要的重点工作是:1、“建立全国城市照明信息监管系统

,进一步提高城市照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2、“建立

健全城市照明节能评价系统”3、“加强城市照明能耗管理

的监督考核”目前我国路灯管理系统多数未实现配电电量的

监测,已实现的也只是监测总电量。配电存在设施量变化及

多种节电手段共同作用时,还难以分析总节电量是由哪种节

电手段产生的。不能够统计出每种节电手段的节约电量,量

/252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照明能效管理系统

化评估每种节电手段的效果。(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实

现了对电能数据的实时监测、电量预警、用电数据统计、节

电情况统计、节电设备工作情况监测、数据可视化、能耗分

析、异常报警等功能。(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设

计开发的“城市照明能效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多支路不能

节能方式采集到的电能数据,分析并自动生成节电率;能够按

月自动生成箱变节电设备的运行评估报告;能够设置不同的

表计型号和采集数据模型;能够支持本地存储并实现断点续

传功能;能够支持远程升级功能等。能够为路灯EMC(合同能

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填补了城市照明信息监管系统和节

能评价系统的空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四)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以及应用情况该项目在常州市区

多个箱变安装运行,持续运行多个月,运行良好。(五)历年

获奖情况1、常州东经120景观塔,2014中照奖一等奖2、常州

一路两区工程,2011中照奖三等奖3、常州三河三国工程,20

11年中照奖三等奖4、常州红梅公园,2008年中照奖二等奖5

、常州高架一期工程2010年金杯奖

/2530/ 可视激光绝对编码技术研究及在电子经纬仪上的应用
可视激光绝对编码技术研究及在电子经纬仪上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技术说明可视激光绝对编码电子经纬仪采用伪

随机码作为度盘的编码方式,用相关原理进行角度测量,可

有效的排除单个CCD像元本身的各种影响,提高读数的稳定

性和准确性。从设计指标来看,与国际同类产品相近,属国

内首创。从测角原理看,与当前国际先进产品的度盘编码方

式、工作原理都不相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视激光绝对

编码电子经纬仪除可直接观察照射到目标上的激光点外,还

可通过望远镜目视观察,在视场中可看到清晰的激光束光斑

/2530/ 可视激光绝对编码技术研究及在电子经纬仪上的应用

和所观测的目标,且望远镜视准轴与激光束光斑同轴同焦。

指向激光功率调节范围大,约为0.03mw-1mw,可适应不同环

境使用,根据环境光的强弱,通过调节电位器,可保证在视

场中始终可看到清晰的激光束光斑和观测目标。激光指向部

分与仪器共用一个电池盒组。开机后,激光指向开关可任意

开、关与调节。2、应用前景a.在可视激光绝对编码电子经

纬仪应用绝对编码测角系统:开机后不必初始化(即不必纵

转望远镜过零即可立即工作),关机后再开机仍然显示原来

的测角数据。B.在可视激光绝对编码电子经纬仪上应用可视

激光技术:通过望远镜目视观察,在视场中可看到清晰的激

光束光斑和所观测的目标。C.可视激光绝对编码电子经纬仪

实现角度测量自动扫描、自动改正仪器轴系误差、自动归化

计算等功能。可视激光绝对编码电子经纬仪是基础设施建设

中必备的测量工具,可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城市三、四等三角

控制测量及铁路、公路、桥梁、水利、矿山等工程测量,也

可用于建筑与大型设备的安装,应用于地籍测量、地形测量

和多种工程测量,因此可以说几乎每个测绘单位都需要装备

电子经纬仪。

/2531/ 能源监控和能效管理系统软件
能源监控和能效管理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基于国家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

关于印发《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建设工作方

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7〕1711号)及《重点用能单位

节能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2018〕15号)的要求,地

方政府及更多服务机构纷纷响应,为推动企业的能耗在线数

据的采集及汇总,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故研发

能源监控和能效管理系统软件。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

术原理:基于行业标准监控和管理技术运用现代化的安全网

/2531/ 能源监控和能效管理系统软件

络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数据库及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及数字

化运行和调度技术,实现企业内部能源监控和能效管理,同时

对第三方异构系统无缝集成技术。性能指标:1)能源实时监

控。实时采集用能状态,及时掌握能耗信息。2)成品成本分

析。从能源类别,消耗方式等维度分析各种成品能耗。3)能

源优化管理。依据能效,成本分析,实现能效及成本量化考核

。4)优化运行控制。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效率,科学配置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5)能耗统计分析。实时多维度量化能耗,能

效情况。6)能源绩效管理。合理调度能源,满足生产需求,避

免能源浪费。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根据企业能源管理

与能源成本控制需求,采集各类能耗数据,动态实时监测各单

位耗能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全方位多维度统计计算能效

值及能源成本;实现实时预警,量化考核,通过科学的精细化

能源管理手段,集中调度能源供需平衡,深入挖掘节能潜力,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在能源管理、运行决策支持、预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和持续经济运行

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一批集成有现代数据分析技术、预测评

价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调度决策最优化技术等的能源管理

系统将应运而生。优化能源介质的传输、合理安排能源介质

的转换、综合生产需要和经济要求的能源分配、动态评估能

源系统的运行状态,是解决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

的必然要求。建立企业能源系统调度决策最优化模型是达到

/2531/ 能源监控和能效管理系统软件

上述要求的有效手段。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企业前期

能源规划不规范,现场存在很大的线路混乱,仪表失真等情况

,其中能源工艺系统的复杂性等问题,使在线能源平衡调度工

作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2532/ 抗振满管式涡街流量变送器
抗振满管式涡街流量变送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涡街流量计是利用卡门涡街原理制造的一种新型流

量仪表,具有量程比宽(10-30:1)、精度高(1%)、安装简单

(无引压和附属设备)、坚固耐用(无可动部件)和标定的K系

数不受介质、密度影响等一系列优点,适应各种单项、满管

液体、气体和蒸汽的测量及贸易结算,尤其对蒸汽测量具有

突出优势。由于采用独特的差动技术,配合隔离、屏蔽、滤

波措施,克服了同类产品抗震性差、噪声大、小信号数据紊

乱等问题。在所有新型流量计中适应面最宽,价格便宜。应

/2532/ 抗振满管式涡街流量变送器

用范围: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及城市

供热、供气、给排水等行业的流量计量。生产条件主要设备

:机械加工设备。转让方式:技术服务转让费:面议。

/2533/ 华为Gbit光纤到门(FTTD)超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发与创新
华为Gbit光纤到门(FTTD)超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发与创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华为自主研发和创新的SingleFAN超宽带接入解决

方案,全球已规模部署超过2亿线(全球每3个用户就有1户使

用华为SingleFAN接入),多年来全球市场份额保持第一,超

过第二名阿尔卡特朗讯10%以上。FTTD(FibertotheDoor,光

纤到门)作为SingleFAN中的重要解决方案,在组网架构、核

心技术多个领域都有突破性创新,项目综合优势主要如下:

1.业界首创超宽带高效入户解决方案:FTTD(FibertotheD

oor,光纤到门)解决方案包括MA5650系列产品,通过线路技

/2533/ 华为Gbit光纤到门(FTTD)超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发与创新

术创新、工程实施技术创新及运维部署技术创新,实现利用

家庭已有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太网线、电力线等媒介,提

供百兆到千兆的超高带宽接入,解决运营商在FTTH/FTTB建设

中无法入户、部署慢、投资大等难题,满足运营商高效提供

宽带接入的需求。随着高清视频及云业务的应用,百兆以上

的超宽带接入成为宽带网络发展趋势;业界现有FTTx解决方

案中,传统的光纤到楼FTTB(FibertotheBuilding)存在带

宽提供能力不足、取电与接地等造成的站点环境限制等布放

难题;光纤入户FTTH(FibertotheHome)则面临入户改造难

、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等困扰。如何充分利用家庭已有

铜线资源,克服现有FTTH/B方案部署难题,并达到与FTTH入户

等同带宽,成为传统电信运营商宽带网络建设的迫切需求。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和工程验证,华为突破性地提出了FTTD

光纤到门(Fiber-to-the-Door)解决方案,该方案扬长避短

,结合FTTH与FTTB的优点,创造性地解决了FTTH与FTTB超高带

宽和高效入户的挑战。FTTD光纤到门解决方案将光纤接入设

备部署到离用户最近的户外位置,如用户门前、弱电井,利用

已有的电话双绞线、有线同轴电缆、以太网线、电力线等多

种介质实现入户,解决了光纤入户的难题;并通过先进的VDS

L2/Vectoring/G.fast技术提供百兆到千兆的接入带宽。在

工程实施方面,FTTD解决方案引入反向供电、免接地、免配

置等新技术,真正实现了即插即用、现场“零配置”;在业务

发放、运维管理上采用与FTTH相同的模式,可重用FTTH的OS

/2533/ 华为Gbit光纤到门(FTTD)超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发与创新

S系统,无需复杂的设备匹配工作。2.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知识

产权:华为FTTD(FibertotheDoor,光纤到门)解决方案,利

用现有电话双绞线,通过先进的VDSL2+Vectoring/G.fast技

术,完成了在铜缆上传输百兆—>千兆的挑战,比业界领先一

年半以上(GigaDSL千兆接入其他友商还未发布),具有自主

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提高了民族自主产品竞争力,填补了宽

带填补了宽带接入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促进我国信息产业

的健康发展,支撑国家信息安全;该项目提交了大量专利(核

心专利30项)和标准文稿(仅Vector+G.fast的技术文稿提

案70篇,采纳45篇)在此基础上华为主导了ITU-T的G.987(

XG-PON)、G.993.5(Vector)和G.fast,FSAN的NG-PON2、

IEEE802.3av(10GEPON)等国际标准,并掌握诸多标准基础

专利,极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上的竞争力。以稳定

的产品质量和独创性的技术优势,在与全球知名电信设备供

应商的竞争中,屡屡以品牌和技术取胜。在国际上树立了中

国企业的高科技形象,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企业“低成本、低

质量”竞争的偏见。3.获得全球主流运营商/行业分析师高

度认可:FTTD作为SingleFAN超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的重要组

成方案,成功支撑各国的国家宽带战略,在全球规模部署。获

得法国电信(FT)、德国电信(DT)、英国电信(BT)、西

班牙电信(Telefonica)、意大利电信(TI)、瑞士电信(

Swisscom)、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全球100多

/2533/ 华为Gbit光纤到门(FTTD)超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发与创新

家主流运营商的认可,并在人民日报,电信行业分析师中广泛

报道,树立了FTTD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

/2534/ 基于新型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
基于新型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新型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

”为2006年浙江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由杭州自动化技术研

究院有限公司承担,2007年9月通过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主持的验收。目前,国内电脑绣花机行业的发展是快速的,

却又是不平衡的,总体上看是生产能力过剩,可过剩的却是

低档次低价位的机器,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品质、高技术含

量的电脑绣花机数量不多,特别是运算处理能力够强、机头

运行速度大于800转/分以上的稳定可靠的电脑控制系统极少

/2534/ 基于新型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

。该成果所研制开发的系统其主要的系统框架是基于嵌入式

微处理器的高速计算能力来构建的,从实际应用上来说,微

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机械执行同电控系统的一体化程度以及

控制系统解析计算机花型设计CAD软件所设计的花型文件的

准确性是整个项目研发、调试的关键技术点。在该项目的研

发中选用了32位的优化RISC指令集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工业

级嵌入式处理器作为计算核心,并且采用新型花型文件解析

技术及机头驱动控制技术,成功开发出了机头运行速度可达

1000转/分以上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

了应用。验收委员会的主要验收意见如下:该系统基于嵌入

式ARM9处理器和DSP芯片,移植了实时操作系统RT-Linux,

运用双CPU协同工作,使用优化的RISC指令集以及FIFO双口

RAM高速交换数据,并采用了新型花型文件解析技术、自测

试技术和机头驱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多机头(20头以上)电

脑绣花机的平绣、飞绣、晶片绣等功能,提高了运行速度及

系统的可靠性。系统通过浙江省电子产品检验所的检验,所

测指标符合企业标准,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较好的

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验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完成了

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2535/ 基于移动终端可广泛易嵌入微浏览器—UCWEB
基于移动终端可广泛易嵌入微浏览器—UCWEB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在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上完整、快捷、经

济地使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为研究背景,开展了基于“客户

端—服务器”架构的移动终端浏览器技术平台的研究和开发

,以加速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整合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内优

势资源,打造开放性的业务承载平台,促进产业的整体发展;

同时积极利用科技创新成果,积极进入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在

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地位,获得世界范围内信息资源

的控制权。本项目自主研发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2535/ 基于移动终端可广泛易嵌入微浏览器—UCWEB

的各项技术,完整地解决了浏览器在各种不同移动终端的适

配问题、对Web、WAP等多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支持问题和

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数据流量压缩和访问加速问题。根据移

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环境的特性将本项目技术平台的各功能模

块部署在浏览器客户端和云计算构架服务平台上,由云端针

对不同的终端特性将各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数据进行解析、

压缩、缓存等处理后发送到浏览器客户端,由浏览器客户端

将这些数据解压后进行适配显示,使得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快

捷、经济地使用各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在终端自动适配技

术、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支持平台、数据压缩和加速技术方面

取得了多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在同行业内取得领先地位

。自主研发了由多操作系统适配技术、智能排版及显示技术

和多网络环境自动适配技术等组成的移动终端自动适配技术

平台,实现了浏览器与不同硬件环境、不同操作系统、不同

网络接入方式的手机终端的全面自动适配,在手机系统、机

型适配数量上行业第一,在排版效果、手机硬件、网络适配

技术上据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研发了由智能浏览及其安全应

用技术、音视频播放技术、Flash技术、云下载技术、信息

推送技术和手机定位引擎技术等组成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支

持平台,实现了多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移动终端信息化及

平台性整合,使得原本在传统手机浏览器上无法支持的互联

网应用和服务能够完整运行,是目前支持互联网应用和服务

最丰富的移动浏览器应用和服务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效

/2535/ 基于移动终端可广泛易嵌入微浏览器—UCWEB

压缩算法,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实现了互联网应用

和服务的数据压缩和加速,减少了传输数据,大幅降低了用户

数据流量费用,提高了访问效率,节省了社会资源,相关参数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本项目在性能指标方面同国内、国际同

行业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相关参数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自主研发的数据压缩技术,经过压缩处理的数据减少了超过

80%的数据流量,其压缩效率比业内普遍采用的GZIP压缩算法

高出30%。网页展现速度最快达到2秒,页面初始展现速度比

NOKIA自带浏览器提高3倍以上;页面完全展现速度比NOKIA自

带浏览器提高7倍以上,比IE手机浏览器提高2倍以上。研发

的海量并发分布式服务器集群计算技术,提高了对并发请求

的处理能力,缩短了响应时间,增强了系统承载海量并发用户

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服务器并发支持200万用户同时在线操

作,服务器平均每事务处理效率小于2.0秒(包含实时向第三

方内容网站提取页面和图片等数据所需的时间),系统容量

达到2亿用户级别,海量用户存储数据总量达2000TB。各项指

标均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在操作系统适配数量、支持机型数

量以及自动网络选择方案等方面均超过国外著名第三方手机

浏览器OperaMini。可支持网页浏览、搜索、电子商务、音

视频播放、Flash游戏等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同比Ope

raMini等同行业产品,在安全支付、Flash游戏、本地论坛模

式等多项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

/2536/ 基于BIM的盾构法隧道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BIM的盾构法隧道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目标是从隧道施工各个角度,各个方面

对隧道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材料、安全、设备四个方面进

行数字化隧道工程体系的设计与实现。在质量上,希望能对

隧道施工现场所有材料、设备进行监控,使得质量管控人员

能智能的追溯、追踪质量上出现的任何问题;在安全方面,希

望能对隧道施工现场一些出现危险源的地方能第一时间发现

危险状况,能第一时间对施工人员采取出相应安全保护措施

,提前让施工人员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项目质

/2536/ 基于BIM的盾构法隧道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量管理上,希望能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所有材料、设备、人

员、进度、质量监控动态化、项目管理的协同化和项目信息

展现的多样化。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系统基于现代物联网

技术、BIM技术、信息技术等,面向轨道交通施工的信息管理

需求,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物资的实时管理,增强工程质量

、安全、物资管理的可追溯性,实时掌控项目工料机计划及

实际耗用分析,强调多子系统联动校验分析,项目风险节点及

时发现及预警,项目运行综合数据远程智能展现。其主要包

括如下子系统:(1)数字化安全管理系统(门禁管理子系

统,视频管理子系统,人员定位子系统)(2)数字化管片管

理系统(3)数字化物资管理系统(4)BIM集成管理系统本

项目以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11标工程为应用对象,该项目地

处徐汇区滨江开发区,主要包括龙华站~浦江南浦站区间隧

道和浦江南浦站~大木桥路站区间隧道推进工程及旁通道2

座、泵站1座。其中龙华站~浦江南浦站区间隧道长1021m,

浦江南浦站~大木桥路站区间隧道长1220m,隧道顶埋深16.

31~23.66m,区间最小转弯半径380m。本工程通过基于BIM的

隧道施工过程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对隧道整体施工质

量及安全风险防范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

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537/ VCN智模变进制无扰动计算技术
VCN智模变进制无扰动计算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VCN智模变进制无扰动计算技术”成果,创新拓展

了传统恒进数(FCN,FixedCarryingNumbers)理论计算技术

。变进数(VCN,VariableCarryingNumbers)计算技术规则

即变进制(VCR,VariableCarryingRules)中可以模糊动态

地嵌入人工智能(AI)特性,从而实现了一种科学的、机器

的、智能的高频运算过程中可以无溢出(无上溢/无下溢,这

就象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传说济公和尚随身携带的那只酒葫

芦:无论有多少坛美酒也装它不满,无论有多大烈日风吹也

/2537/ VCN智模变进制无扰动计算技术

蒸它不空…)和无扰动(数值运算误差为零或可以逼近为零

)数值计算技术,以破解诸多要求精准数值运算之NP问题(

如给定值N之求最大素数Max(p)、数值加密和闰年/闰月/

闰秒等之科学计算)。目前全世界,基于FCN/FCR(恒进制:

FixedCarryingRules)刻板性与计算机CPU字长(对数据处

理二进制位数)有限性造就了天然的、无以消除的、数值运

算结果的溢出和扰动已成不争事实。如1/3=0.333·&#

183;·,5/3=1.666···,e=2.71·

··,π=3.1415926···等,出现有

限位循环体的无限数和无限位非循环体的无限数,是造成数

值运算扰动之实质根源。本成果是唯一完全有效解决数值运

算溢出和扰动问题之科学方法。

/2538/ 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培训网络
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培训网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福建省重点项目(2002H047),是福建省

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培训网络的科技项目,该项目在福建省制

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就“十五”期间福

建省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基本情况调研、提供相关国内外技

术动态、提出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建议、以及为设区市

、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项目组为我

省多个地级市以及其科技管理部门提出多项技术项目建议和

调研报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举办培

/2538/ 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培训网络

训和技术服务,为我省经济建设提供帮助。

/2539/ 易拓科技 GStor 安全存储器(ExcelStor GStor Plus 安全硬盘、ExcelStor GSMS安全移动硬盘、ExcelStor PF单向式多网过滤卡)
易拓科技 GStor 安全存储器(ExcelStor GStor Plus 安全硬盘、ExcelStor GSMS安全移动硬盘、ExcelStor PF单向式多网过滤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背景当今高度信息化时代,伴随电脑和互联

网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的

同时,病毒感染、黑客侵入、非法浏览与篡改等对信息安全

的危害让人防不胜防,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成为关乎国家安全

、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保存在硬盘中一些重要数据信息一

旦丢失、被篡改或遭窃取将是无法挽回的,给信息的拥有者

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信息系统中,硬盘作为存储

信息数据的设备,也是保护数据的最后一道防线,安全硬盘

/2539/ 易拓科技 GStor 安全存储器(ExcelStor GStor Plus 安全硬盘、ExcelStor GSMS安全移动硬盘、ExcelStor PF单向式多网过滤卡)

的出现乃是众望所归。该项目Gstor采用硬盘电路板上的特

有芯片在硬件级别上实现加密与备份还原功能,在此之前的

硬盘,数据安全性主要依靠来自外部的软件支持,也正是如

此,一旦受到黑客入侵,软件很容易被破解,使得硬盘内存

放的数据丢失或者毁坏。2.易拓科技的研发基础易拓科技隶

属于中国长城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自主研发、生产硬盘驱

动器的世界级厂商,我们具备建立国内领先的安全硬盘技术

研发的实际能力:具有长城硬盘及关键组件磁头、盘基片、

SMT加工,计算机、服务器等硬盘应用的硬盘上下游产业链

基础,享有配套优势、具有强大的研发队伍的人才优势以及

实施重大项目的经济实力。3.市场需求及应用情况根据预测

,仅我国到2005年将需要1800万台安全计算机,除传统的计

算机市场。还有诸如硬盘在消费类电子的应用等,近几年硬

盘正以两位数(12.2%)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应用领域广

泛,政府机关,财务金融系统,军队,研究所,学校,企业

,家庭用户等。Gstor安全存储器量产以来,产品主要在国

外市场销售使用,如东南亚,欧洲,韩国等地,国内市场方

面,在长城电脑、神州电脑等多家计算机产品上应用,成为

安全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学校、网吧等公用计算机

平台上的使用除实现其安全、加密保护等功能外,数据恢复

给计算机管理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客户反馈其性能稳定,加

密还原保护效果良好,使用方面,深受用户好评。

/2540/ 虚拟现实头盔显示器(HMD)光学系统的研究开发
虚拟现实头盔显示器(HMD)光学系统的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VR)中头盔显示器

(HMD)的光学系统设计和制造技术。对于该光学系统我们

开发出多款产品(包括:单颗非球面透镜,组合透镜组,菲涅

尔透镜以及菲涅尔透镜组)以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对于单

颗非球面透镜和组合透镜组,设计上兼顾成本考虑的同时做

到中心厚度小、重量轻,并且成像质量较为理想。此类系统

的特点在于结构相对简单,生产加工难度较小、成本较低;但

这类系统存在着口径无法做大(若口径做大光学系统的重量

/2540/ 虚拟现实头盔显示器(HMD)光学系统的研究开发

和体积均会大幅增加,不适用于头戴系统),限制了系统的视

场,使得佩戴者的视觉冲击和沉浸感受受到很大的限制。菲

涅尔透镜的应用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光学系统,由于加工技术

及光学材料的限制,显示设备中光学系统的口径无法做大的

问题。当使用菲涅尔透镜后,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显示设

备的口径可以大幅提高,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视野,使其同人眼

自然状态下的视野相同,以得到更加接近现实的视觉体验。

传统的菲涅尔透镜是同心圆环状,环带工作面是平面。最新

设计可以使每个工作面具有准确的非球面轮廓,避免了由沟

槽宽度引起的对聚焦精度的限制。同时,同心圆环式可以设

计成阿基米德螺线式,更适合金刚石车削加工,能够降低对机

床的精度要求,并可以提高加工效率。改善光学设计,提高光

学性能和可加工性,是菲涅尔透镜发展的基本方向。

/2541/ 正余弦插值与数字化电子设备
正余弦插值与数字化电子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正余弦细分器利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全硬件实

现,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采用了高速AD采样电路,采样输入

的正余弦信号。通过CD相信号到AB相信号的切换,方便了与

有CD相的编码器的配合使用。当通过比较器把一周期的正余

弦信号转换成一周期的脉冲信号时,会发生信号延迟的现象

,正余弦细分器内部通过算法修正了正余弦信号经过比较器

后的延迟现象,可编程逻辑器件内部实现插值算法来提高编

码器输出信号的分辨率,插入值的分辨精度可以由用户自由

/2541/ 正余弦插值与数字化电子设备

设定拥有32、64、128、256、512、1024、2048、4096等设

置档。为了在800ns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操作过程

,正余弦细分器内部采用特殊查找表逻辑,从而实现单周期

快速查表算法。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单片机来实现加密算

法,提高产品的保密性。正余弦细分器拥有两种输出模式可

供选择:在脉冲输出模式时,正余弦细分器内部进行补偿算

法不断修正脉冲的输出,从而使脉冲输出拥有更高的稳定性

和准确性;支持绝对值协议输出,在绝对值输出时,由于输

出的直接是绝对增量位置值,不受接收端采样时钟的限制,

所以可大大提高输入正余弦信号的频率,最高可达600KHZ。

/2542/ 编码协作通信中降低中断率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
编码协作通信中降低中断率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领域的编码协作通信中降

低中断率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功率平均分配

方法下系统中断率较高的问题。其功率优化步骤为:目的节

点收到来自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信息后,分别估计源节点至

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以及中继节点至目的节点的信道统计

信息;随后,目的节点以中断率最小为目标,根据估计的信道

统计信息由功率优化分配公式计算出功率优化分配系数,并

利用反馈信道将功率分配信息发送给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源

/2542/ 编码协作通信中降低中断率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

节点和中继节点收到反馈到的消息,分别以分配到的功率发

送信息。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编码协作通信的中断率,计算

功率分配系数的方法复杂度较低,可用于编码协作通信系统

中降低系统中断率,保证通信质量。

/2543/ 基于大数据的放心消费应用系统
基于大数据的放心消费应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大数据的放心消费应用系统,主要利用工商局

12315投诉举报数据积极建立和完善由四大指数为支柱的消

费维权指数体系,包括:消费维权指数、行政区域消费维权

指数、事件类型消费维权指数、消费维权企业指数。消费维

权指数采用剔除异常值、移动平均、负向指标正向化、主成

分分析等方法步骤计算。通过连续跟踪监测,可以得出一段

时间的指数变化曲线,从而对于把握市场秩序变化特征,加强

市场监管执法,加强消费教育引导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价

/2543/ 基于大数据的放心消费应用系统

值。行政区域消费维权指数基于投诉率、投诉企业户均投诉

量、投诉处理率、挽回损失比例等基本指标,采用剔除异常

值、负向指标正向化、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合成行政区域消费

维权指数。事件类型消费维权指数基于投诉率、投诉企业户

均投诉量、投诉处理率、挽回损失比例等基本指标,采用剔

除异常值、负向指标正向化、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合成事件类

型消费维权指数。消费维权企业指数基于投诉率、投诉处理

率、挽回损失比例等基本指标,采用剔除异常值、负向指标

正向化、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合成消费维权企业指数。

/2544/ 民用建筑供热负荷的神经网络预测
民用建筑供热负荷的神经网络预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分析了供热系统负荷变化的各种扰量,提出利用人

工神经网络对供热负荷进行预测的方法。对神经网络预测的

可行性、方法的事实内容及输入输出变量的选择,网络连接

方法的选择等进行了讨论。在进一步对供热负荷特性研究的

基础上,可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其进行切实可行的预测。

/2545/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设备可靠性技术开发与应用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设备可靠性技术开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设备的可靠性对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核电对各运行电厂近五年来的停机事

件进行统计,发现其中由于设备问题引起的停堆停机事件占

到总事件的87%。为此,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紧密结合

数字核电的先进理念,提出研究开发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设备

可靠性管理系统,聚焦电厂设备可靠性技术的开发,为电厂设

备可靠性管理提升保驾护航。研究目的:中国核电设备可靠

性管理系统(简称ERDB),定位于设备可靠性的有关信息集

/2545/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设备可靠性技术开发与应用

成,管理和技术分析的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可将关键、

重要设备寿命周期内的各类动态数据整合并进行标准化、知

识化、结构化的处理,结合行业基础数据库资料,实现设备可

靠性指标的实时计算、设备状态的智能监督、系统/设备的

健康评价,从而为设备可靠性的提升和持续优化提供依据。

成果内容和创新点:本项目开发了适合中国核电乃至可在行

业届推广应用的设备可靠性管理系统。实现了核电厂设备分

级管理、系统监督及健康评价管理、设备性能监督管理、电

厂预防性维修大纲管理等功能。项目主要的创新点:构建了

基于多元数据融合与深度挖掘的核电可靠性数据库,实现可

靠性静态数据库、动态数据外部资料数据库,首次实现了中

国核电可靠性数据资产的集中管理与高度共享。构建了基于

海量数据融合与智能感知的集团级可靠性监测平台,实现覆

盖全电站重要、关键系统和设备监测,并利用工业互联网的

信息技术实现监测报警与现状问题的精准衔接,同时构建了

基于核电常规岛电力系统及设备性能模型,弥补了现有阈值

判断方法的误报缺陷。成果应用:该成果为电厂提供了一套

完整的设备可靠性管理平台、工具和方法;为电厂设备可靠

性管理标准化建设及持续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依据,该

成果目前已在秦山核电9台机组成功上线运行,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该成果在中国核电其它的运行电

厂也进行了推广应用,可以快速实现成果的复制和应用推广

,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546/ MHW-450型防爆红外测温仪
MHW-450型防爆红外测温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2547/ 都安县现代气象业务一键式服务系统
都安县现代气象业务一键式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系统采用B/S结构搭建,前台为业务平台操作界面,

后台负责数据转换处理及分析入库等,符合现行多用户登录

、集中式管理的要求。系统主要包含实况监测子系统、预报

服务子系统、为农服务子系统、产品审核子系统、服务监控

子系统、系统管理以及一键式信息发布共七个功能模块。通

过系统开发,实现实况监控、数据查询、产品制作加工、审

核、发布、管理等工作智能化、自动化取缔人工方式的现状

,达到气象预警、预报服务及时、准确、高效的目的,不断提

/2547/ 都安县现代气象业务一键式服务系统

高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防灾减灾

服务。

/2548/ 深井分层注水测试仪及配套绘解研究
深井分层注水测试仪及配套绘解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为解决华北油田分注井剖面测试问题开展了深井分

层注水测试仪及配套绘解研究。该仪器采用涡轮测量流速的

方法来测量分层注水量。当液体推动涡轮转动时产生电信号

,经电缆传至地面进行记录处理,可定量解释出各层吸水量

。该仪器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采用霍尔集成器件,适应

性强,集流效果好,室内标定精度较高,结构简单。主要技

术指标:使用最高温度150℃,最高压力60MPa,精度±

;1.5%,连续工作时间≤8h。

/2549/ 掌纹认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掌纹认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很多场合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

在电子商务、公安司法、安防监控等领域中往往使用具有便

携、可靠性等优点的生物特征作为识别方式。掌纹识别这一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其他生物特征信息更丰富,定位更精

度,识别精度远高于人脸识别。在大规模生物特征数据中,为

了提高存储和传输效率,需要对生物特征图像进行压缩。同

时由于掌纹生物特征也面临着信息安全方面的潜在隐患,在

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时,必须解决其不可更新性和隐私泄露

/2549/ 掌纹认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问题。本项目围绕掌纹图像安全存储和可撤销掌纹特征模板

识别算法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与成果为:

1、完成了适合掌纹图像的无损压缩与加密方法。项目分析

了主流的无损图像压缩算法,包括JPEG、JPEG2000、LJPEG,

CALIC和JPEG-LS等方法,针对香港理工大学掌纹数据库进行

比较测试,JPEG-LS方法由于其压缩效率和运算速度适合于无

损掌纹图像压缩。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针对对掌纹图像压

缩和加密的方法,将JPEG-LS编码系统进行改进,增加基于非

线性动力学滤波器的安全系统,去除图像的冗余,降低了图像

加密对压缩的影响。2、完成了基于对偶复小波变换的掌纹

图像识别算法。对偶复小波变换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变换

后的图像仍然能够较好的保持原有的图像特征。该算法能很

好的表示低分辨率掌纹图像的方向线特征,从而提高了特征

提取能力,通过在掌纹图像库上测试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3、完成了基于Gabor滤波器的可撤销掌纹识别算法。使用G

abor滤波器与经过预处理的掌纹图像卷积,然后将滤波得到

的模板与混沌矩阵进行随机比较,得到可撤销的二值模板,最

后根据计算模板之间的汉明距离归类匹配。该算法实现了模

板的安全加密保护,同时能够提高识别能力。通过掌纹数据

库验证得出,算法实现了零等错误率,因此错误接受率和错误

拒绝率可以不随对方的增加而各自保持为零,认证系统可以

同时获得很好的安全性和易用性。该方法可以实现较好的操

作特性曲线以及类内和类间匹配分数的完全区分。掌纹生物

/2549/ 掌纹认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特征在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利

于推动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更具有

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成果可推广应用在电子商务用

户身份鉴别与保护、警用鉴定等方面。

/2550/ XE/XEM高精度电磁流量计
XE/XEM高精度电磁流量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为了中国的电磁流量计产品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我公司电磁流量计对市场的适应能

力,独立研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XE/XEM高精度

的电磁流量计,使我国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具有重大意

义。产品特点及主要性能、技术指标:1.口径范围:DN10~

DN3800;2.基本误差:0.5%Rd(可选0.25%);3.供电:

低压16.8~31.2VDC,高压85~253VAC;4.环境温度变化影

响量:≤0.1%/10℃;5.电极绝缘电阻:≥200MΩ;6.传感器

/2550/ XE/XEM高精度电磁流量计

外壳防护等级:IP68;7.防爆等级:ExemdibⅡCT3~6、Exe

mibⅡCT3~6、Exem(ib)ⅡCT6;8.通信功能:RS485、HART

、PROFIBUSDP、PROFIBUSPA、FoundationFieldbus、ASCⅡ协

议;该项目经查新,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国际权威的ARC咨询集团的研究表明,由于水资

源供需不平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中国政府将在供水、污水处理方面计划投资220亿美元,电

磁流量计在上述行业中面临着爆炸性的需求。另外,随着我

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电磁流量计应用重点的冶金、矿山

、造纸、制药、食品等行业在未来仍将保持增长的趋势,除

了大量的新建项目外,众多老企业由于以前的工业自动化水

平低,由于生产效率要求的提高,以及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

高,企业对技术升级的要求十分迫切。综合来看,电磁流量

计市场将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保持10%以上的年增幅。

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551/ 上海房管系统科技成果查询及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上海房管系统科技成果查询及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未来五年,是上海建设成为“四个中心”的重要时

期,也是住房发展方式、重点和结构实现新突破的重要阶段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实现房管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

路。房管行业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等诸多挑战,需要依靠科技

创新加以引导和解决。技术含量高、适用性强的科研成果,

将为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和技术支撑。如何管理

、利用好这些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是当前亟需解

决的问题。借助信息化手段、结合行业特点,将先进的管理

/2551/ 上海房管系统科技成果查询及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理念融入房管事业,是全面提升房管行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

径。目前,房管系统科技成果与档案的管理主要依赖于Exce

l、Word等简单的办公软件,以及传统纸质文档,管理中难以

及时有效的掌握最新的科研情况;各类档案比较分散,查询统

计工作量浩大;科技成果与档案的共享和再利用,存在一定的

困难,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课题组通过对房管行业

科技成果档案管理现状的调研,研究适用于房管行业的科技

成果查询、档案管理系统,并以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为

初步构建上海房管系统科技成果查询及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课题组通过行业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整理房管行业

科技发展实际状况,全面了解、消化、并吸收现有的房管科

技成果的管理模式;根据行业特点、发展方向,将房管行业科

技成果按照应用方向、技术领域、依托科研项目来源等进行

科学分类。以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的科技工作为例,初

步构建房管系统科技成果查询及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对科技

成果、科技档案、科技人才等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整合、

优化和规范日常管理流程。通过该平台,科技项目负责人可

方便的对负责的项目进行全面管理,为项目分配合适的资源

,确保项目执行并跟踪项目的成果,同时便于科技管理部门及

时掌握科研项目的总体情况,从而提升科研能力及效率;通过

该平台,各类科技项目及取得的成果一目了然,有助于对未来

行业的科技发展做出合理预测和正确决策,全面提升房管行

业科技管理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552/ 基于参数相关性的软件系统状态评估方法
基于参数相关性的软件系统状态评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参数相关性的软件系统状态评估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步骤1、确定软件系统的状态参数;步骤2、确定状

态参数类型,其中,软件系统性能随状态参数值增加而增加的

状态参数为正相关参数,软件系统性能随状态参数值增加而

降低的状态参数为负相关参数;步骤3、采集当前软件系统中

所有状态参数的值,获得每个状态参数的测量值;步骤4、根

据状态参数的类型、正常值、测量值对每个状态参数进行评

分;步骤5、计算所有状态参数得分总和,判定当前软件系统

/2552/ 基于参数相关性的软件系统状态评估方法

的系统状态。本发明不仅提供了软件系统状态评估方法,还

利用样本数据的正常值和系统性能的相关性评分确定系统状

态,可以提高系统状态评估时的精确度,可以降低系统状态评

估的误差。

/2553/ 数字卫星接收机DVT-6018系列
数字卫星接收机DVT-6018系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DVT-6018系列机顶盒将数字卫星电视信号转换为标

准的PAL/NTSC制式的模拟电视信号。并在模拟电视机上显示

。DVT-6018系列机顶盒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字电视广播接

收前端、MPEG解码、视音频和图形处理、CPU控制与处理、

存储器以及各种接口电路等。数字电视广播接收前端包括调

谐器和QPSK解调器,该部分可以从射频信号中解调出MPEG传

输流;MPEG解码部分包括解复用、解扰引擎和MPEG解压缩,

其输出为MPEG视音频基本流以及数据静荷。视音频和图形处

/2553/ 数字卫星接收机DVT-6018系列

理部分完成视音频的PAL/NTSC编码以及图形处理功能(包括

音、视频的显示同步)。CPU与存储器模块用来存储和运行

软件系统,并对各个模块进行控制。同时系统还提供了丰富

的外部接口,包括RS232、视音频输出、SCART等接口。性能

指标:调谐器输入频率范围:950MHz~2150MHz;输入信号电

平:-25dBm~-65dBm射频阻抗:75oHm;输入频率:55MHz/8

MHz/(在5Msps之下);高频头电压直流:13.5/18.5V±

5%;最大电流:0.5ALNBToneSwitch,22KHz±2KHz,0.6V

pp±0.2VDiSEqCControlVersion1.0,ToneburstA/B解调

:QPSK符号率2~45Msps/SCPC,MCPC视频解码,解码格式:

MPEG-2MP@ML,输出制式:PAL:720×576;NTSC:704

15;488屏幕高宽比4:3、16:9.主要功能和特性完全符合DVB

-S/MPEG-2标准;全兼容通用高频头:950~2150MHz;QPSK

调制,符号率支持2~45MS/s;高保真立体声输出;800个可

编辑的电视节目和200个可编辑的广播节目;一个RS-232C通

讯接口;支持13/18V、22KHz、0/12V开关;SCPC/MCPC,C/K

U波段兼容;支持S-VHS视频输出;自动前向纠错;NTSC/PA

L自动识别;支持DiSEqC1.0。

/2554/ 伸缩式环形炼钢炉炉内摄像装置
伸缩式环形炼钢炉炉内摄像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现有技术中,可伸缩的炉内摄像装置是用于观察环

形炼钢炉炉内冶炼状况的重要设备,其主要结构包括固定于

精炼炉炉体的机架、支撑于机架的汽缸、滑动支撑于机架滑

槽板并连接于汽缸活塞杆的滑块、连接于滑块并位于机架底

侧的移动角架、固定于移动角架的带有护筒的摄像机构、固

定于机架前端板的保护套筒及其复合于前端板、保护套筒的

冷却水套,移动的摄像机构前端衔接于保护套筒内侧。此外

,保护套筒还设有隔离烟尘的气流引入接口和封闭保护套筒

/2554/ 伸缩式环形炼钢炉炉内摄像装置

内端口的由封板、钢丝拉绳、换向滑轮及复位弹簧构成的保

护套筒内端口封闭机构,其中钢丝拉绳连接于滑块。上述可

伸缩的炉内摄像装置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汽缸的气动控制机

构不能适应精炼炉周围烟尘、振动等较恶劣的工作环境,时

常发生因气源混入杂质导致的气路阻塞,造成摄像机构意外

退出等不稳定现象。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可伸缩的炉

内摄像装置的气动控制机构不能适应精炼炉周围烟尘、振动

等较恶劣工作环境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伸缩式环形炼钢

炉炉内摄像装置。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伸缩式环形炼钢炉炉内

摄像装置,由机架、滑槽板、滑块、移动角架、带有护筒的

摄像机构、机架前端板、保护套筒及其气流引入接口和保护

套筒内端口封闭机构所组成,其机架设有电机及其减速器,减

速器输出轴传动连接于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构成的

链条传动机构,滑块与链条的一链节相固定,对应滑块移动区

间两端的机架分别设有切断电机电源的行程开关。本炉内摄

像装置采用电机及其减速器为动力源、采用链条传动机构驱

使摄像机构作伸缩运动,具有控制结构较气动控制结构简单

、在高温强粉尘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的突出优点。本项目已

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820075690.7

。2010年被认定为天津市自主创新产品。

/2555/ 生物信息计算理论及应用
生物信息计算理论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生物信息计算是一个涉及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数

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是最近十几年的新兴课题,也是当

前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以及计算分子生物学的热门课题。

生物序列分析是生物信息计算的基础,传统生物序列分析的

基础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核酸序列或蛋白质序列进行比对,

所有比较相似性的序列比对算法都是建立在字符串的比对上

,其共同特点是给出插入、删除、替换的距离函数,通过计算

结构之间的距离来比较相似性,最后再用一个回溯技术来确

/2555/ 生物信息计算理论及应用

定最优比对。尽管很多的算法看上去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这

些方法缺乏合适的理论模型而更多带有主观色彩,存在选取

罚分函数的随意性,而选取罚分函数的好坏直接影响相似性

分值;比对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一直没有达到令人满意

的效果,特别是多重序列比对,目前尚缺乏快速而又十分有效

的算法.另外这些方法都忽略了组成基的化学性质和化学结

构,而且难以在统计学上估计其置信区间。鉴于上述序列比

对方法的局限性,依据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各种数学工具已被

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序列的数学建模和分析,并取得了一系列

重要结果,有力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总的来说,现有模

型大致存在如下几个缺陷和问题:算法复杂度高;图形表示

的退化性;信息单一;缺乏生物学意义;知识表达能力较弱。

尽管当前的模型存在着上述的问题,但它们的运用也取得了

较好的结果。课题组综合运用数学化的形式方法、系统生物

学方法和信息学方法构建生物数据分析模型,在DNA数据描述

与分析、RNA二级结构比较与分析、蛋白质数据表征与应用

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会为我们理解

遗传编码的含义成为可能。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本成果

的创见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数据描述是DNA

数据分析的关键。为此,课题组根据DNA双螺旋结构特点,利

用三维码思想设计映射,实现DNA数据三维空间的可视化;根

据密码子编译蛋白质的偏好性,设计密码子非重叠表示,通过

可调控参数,实现DNA数据的高维描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

/2555/ 生物信息计算理论及应用

率;通过对数值刻画方法与描述模型的同步研究,发现描述模

型的模式与数值刻画有很强的相关性,提出基于“零模式”

的DNA数据数值刻画方法,避免不同模式变化带来的DNA数据

数值刻画的影响。2)在RNA功能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和阐明新

的microRNA功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组根据RNA结构组

件特点,设计结构单元和系统,首创实现RNA二级结构线性化

解码方法,简化后的RNA线性表示方法具有简单、有效且便于

计算等特点。首次在家蚕基因组中鉴定了46个保守的家蚕m

icroRNAs和21个新的microRNAs,分析了46个家蚕microRNA的

547个靶标基因及其功能,这为系统的发掘和阐明microRNA在

家蚕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项目组还构建

了家蚕RNAs谱,识别了mir-2/mir-13族的新成员mir-2b。3)

蛋白质数据表征是蛋白质结构功能预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

一个环节。课题组通过几何中心和转动惯量矩阵表征蛋白质

结构,对于其旋转运动实现“定量”分析,发现蛋白质序列、

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根据重要的遗传和进化功能区域将

蛋白质数据约化为多组小数据,运用多元约化策略综合统计

分析各类约化数据的位置分布,避免了预测中单一因素、单

一层面的缺陷。4)针对序列中重要的遗传和进化功能片段,

项目组设计多元统计模型,实现在不同层次用不同尺度描述

序列中特殊的组成成分和伪周期模式,并判断给定数据与模

型的理论能否达到同步,从而识别过高表达的序列片段。IE

/2555/ 生物信息计算理论及应用

EE并行处理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席、悉尼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特

聘教授Zomaya教授出版书籍引用了项目组的整篇工作,作为

生物数据挖掘中新的组合和信息统计方法的典范示例。

/2556/ MEMS红外光源的研发中试,汽车工业用压力传感器产业化,及微纳米技术产业化工艺平台开发与建设
MEMS红外光源的研发中试,汽车工业用压力传感器产业化,及微纳米技术产业化工艺平台开发与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MEMS红外光源: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红外

光源采用硅体微机械加工技术开发制造。光源使用绝缘体上

硅(SOI)晶片以简化制造工艺,以多晶硅材料为电阻加热

发光薄膜,通过微米量级发光层实现高调制频率(不低于4

0Hz)。器件具有体积小(3毫米×3毫米×0.5毫米

),功耗低(0.5~1.5W),发射效率高(百分之十二)和

长寿命特点(不低于3年)。该光源的研制将填补国内空白

,并与国际同类产品具有同等的工作特性,但有利的成本价

/2556/ MEMS红外光源的研发中试,汽车工业用压力传感器产业化,及微纳米技术产业化工艺平台开发与建设

格竞争力。MEMS红外光源在大气环境检测、食品和药品检测

、红外目标识别和认证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2、工业压力

传感器:高精度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利用掺杂硅电阻压

敏特性原理,使用基片湿法刻蚀的微机械加工成腔方法,并

采用硅-硅键合技术制造实现微压力传感器,实现了传感器

高灵敏度(12~18mV/V)、低非线性度(≤0.2%FS)、高过

载能力(5X),并实现了测量负压的能力,特别是实现了硅

差压传感器。该技术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并填补了国内同

类产品产业化空白。产品具有优良温度特性,功耗底,耐强

冲击和长寿命。在汽车轮胎压力传感、机油压力传感、液体

和气体压力传感等领域的应用。3、MEMS器件产业化工艺平

台: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2000年开始建设,

2006年建成,总资产1.7亿。中心拥有3800平方米的大楼,

内拥有100级、1000级、10000级共计660平方米的工艺洁净

室,各种高纯供气系统、18MΩ纯水系统、三废处理系统、防

震工作台以及配套的研究和设计室等。工艺线总计有80多台

各种微机电工艺设备,拥有从制版、光刻、扩散、镀膜、刻

蚀到抛光、键合等各种工艺设备,同时中心还配备各种材料

和器件质量检测设备,可以完成从薄膜制备到测试分析的一

系列研究。目前中心有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工程技

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25余人。中心目标是为厦门微纳米

技术产业。如,汽车电子MEMS、MEMS生物芯片、MEMS通讯器

件、MEMS传感器件等提供一个可用于产业化的工艺平台,为

/2556/ MEMS红外光源的研发中试,汽车工业用压力传感器产业化,及微纳米技术产业化工艺平台开发与建设

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和产业化服务。

/2557/ 一种解决柔性IP网络技术体系网段冲突的方法
一种解决柔性IP网络技术体系网段冲突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柔性IP网络技术体系网段冲突

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移动节点通过对在扩展网络域

所获得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信息的分析,得到扩展网络域所

在的网段;2)移动节点通过对自己基本网络域地址和子网掩

码信息的分析,得到基本网络域所在的网段,比较两个网段是

否冲突;3)如果网段存在冲突,调整路由表;如果不存在冲突

,保持移动节点原来的路由信息;4)移动节点判断是否调整过

路由表;5)如果调整过路由表,对路由表进行恢复;如果未调

/2557/ 一种解决柔性IP网络技术体系网段冲突的方法

整,保持移动节点原来的路由信息。本发明可保证移动节点

的基本网络域和扩展网络域存在网段冲突时,使移动节点仍

然能够正常访问基本网络域的主机或其他移动节点。

/2558/ 特种草食畜禽品种的引进
特种草食畜禽品种的引进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用特种器件
应用领域: 牲畜饲养
技术详情

  丽佳鹅是从丹麦引进的优良品种,其最大的特点是

生长速度快。引进丽佳鹅对改良和丰富我市良种鹅品种资源

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我所从福建引进丽佳鹅进行适应性饲

养观察,2003年市科技局下达了“特色草食畜禽品种的引进

”项目,要求我所引进和推广丽佳鹅,利用丽佳鹅改良我市

当地品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引进丽佳鹅,摸清其种

质特性和生产性能;2、建立核心群,加强丽佳鹅的开发利

用;3、建立无公害肉鹅生产基地。我们通过饲养观察了解

/2558/ 特种草食畜禽品种的引进

了丽佳鹅种质特性,根据测定分析掌握了丽佳鹅的生长性能

、体尺状况及繁殖性能。在建立核心群,保持丽佳鹅生产性

能的基础上开展杂交试验,为配套系建立奠定了基础。从而

确定了丽川太组合和丽长组合的后代生长速度符合目前市场

的基本要求,而且川太母鹅和长白鹅母鹅产蛋率均达到70枚

以上,是目前较理想的配套组合。我们通过采取合理选择场

地、合理配制饲料日粮、创造优越的饲养环境、科学的卫生

防疫措施等技术措施,建立了无公害肉鹅生产基地。经过4

年的努力,我们在摸清丽佳鹅种质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基础上

,建立了20个丽佳鹅家系,形成了2个丽佳鹅品系。通过品

种间杂交试验,建立了2个可供推广应用的杂交配套系,并

在浦口区永宁镇建立了第二种鹅场,浦口区永宁镇肉鹅基地

通过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通过生产观察和研究

总结写出了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

/2559/ 引滦工程水草生长机理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
引滦工程水草生长机理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引滦入津工程水体动力特性对水域纳污和自净

能力的影响。2、充分发挥引滦入津工程调度上的优势,建

立一套综合反映富营养化发生、发展,包括营养盐和水流流

态等的临界判别指标体系,建立水质水量统一调度模型,以

期遏止富营养化的发展态势。3、研究引滦入津工程两座水

库内菹草以及藻类的生长规律。并调研两座水库应用生物—

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富营养化防治的可行性。本项目研究的总

体目标是:给出水量水质的统一调度模型,在调度上采取措

/2559/ 引滦工程水草生长机理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

施,破坏水草和藻类爆发的条件,改善城市供水水质,确保

城市供水安全。探讨富营养化的发生机理,调研水库水草以

及藻类的发生规律;建立于桥水库水质水量统一调度模型;

建立富营养化发生的临界判别指标体系。本项目预期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将为引滦入津工程两座水库进行藻类控制和富营

养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改善水库水质,降低藻类爆发

造成的危害,确保天津市的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源

水质的改善会降低自来水厂的制水成本,提高自来水水质,

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

益、良好的环境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2560/ 用于智能涡轮流量计的嵌入式软件V1.0
用于智能涡轮流量计的嵌入式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在计量领域中,流体流量的检

测与控制是各行各业加强物料管理、能源管理,进行物资交

接、财务结算、经济核算、效益分析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

监控生产过程,使其保护优质、高效、安全、平稳运行和改

善环境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计量就是眼睛,计量

就是金钱,计量就是效益。现代企业对流量计量的要求越来

越高,主要反映在满足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和自动化水

平的程度等方面,计量的准确可靠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

/2560/ 用于智能涡轮流量计的嵌入式软件V1.0

注。智能涡轮流量计是一种速度式仪表。它具有压力损失小

、精确度高、始动流量低、抗振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

石油、化工、冶金、科研等领域的计量、控制系统等场合。

为实现满足市场对涡轮流量计高精度、支持远程抄表功能、

液晶显示、用户按键、掉电不丢失、数据存储可靠、使用寿

命长等功能的需求,特进行此次设计研发。二、主要技术内

容与创新性本软件是用于用于智能涡轮流量计的嵌入式软件

加入补偿算法,计算出精确的流量值。并且该软件支持远程

抄表功能、液晶显示、用户按键、掉电不丢失、数据存储可

靠等功能。为了延长流量计的使用寿命,软件中加入了低功

耗算法。上述技术特点使得该智能涡轮流量计成为新一代高

精度、高可靠性的精密计量仪表。软件整体设计技术内容:

智能涡轮流量计的嵌入式软件先进行初始化,包括RCC、PWR

、GPIO、定时器的初始化。初始化结束后,设置缓存区初值

,包括累计流量初值、当前累计流量单位设置值,当前瞬时流

量单位设置值、脉冲/频率输出的标志位等。初值设置完以

后,进行一次流量采集、温度采集和压力采集,将当前的瞬时

流量值转换为4-20mA数值、脉冲/频率输出数值。数据处理

完毕后,将当前的瞬时流量值、累计流量值、4-20mA数值、

脉冲/频率输出数值、温度值、压力值显示在液晶屏上。执

行完上述指令以后,微控制器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再刷新显示

。三、技术的成熟程度与应用情况目前通过应用此技术的产

品小规模的生产与使用结果上来看,产品稳定可靠,实现了以

/2560/ 用于智能涡轮流量计的嵌入式软件V1.0

下几项主要功能:采集流量数据、压力数据、温度数据,并

采用压力补偿算法、温度补偿算法计算出当前的流量值;根

据按键指令,在显示屏上显示当前的菜单信息,例如瞬时流量

、累计流量、报警信息等,同时,按键也可以设置流量计的参

数;智能涡轮流量计定时往EEPROM存储流量计数据,实现用户

数据掉电不丢失;与外部用户设备的通讯接口支持4-20mA接

口、485接口、频率输出接口、脉冲输出接口、上/下限报警

输出接口。解决传统仪表在实际使用中的多项问题,节省人

力物力。同时,用户反馈使用效果良好。

/2561/ 同步器自动生产线齿毂内花键大径检测装置
同步器自动生产线齿毂内花键大径检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在立板的顶部固定定位板,该定位板与立板相垂直

,在立板的后方固定设置底板,底板与立板相垂直;在底板与

定位板之间设置支柱,支柱的上端伸入定位板的后端,支柱与

定位板紧配合,支柱的下端伸入底板中,支柱与底板紧配合,

且支柱垂直于底板;在定位板前部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顶板

,顶板平行于定位板,顶板上安装伺服电缸,伺服电缸的背面

设置光栅尺,伺服电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顶板,并通过压

力传感器与旋转气缸的缸体连接,旋转气缸的输出轴竖直向

/2561/ 同步器自动生产线齿毂内花键大径检测装置

下伸出,并与旋转模的上端同轴连接,旋转模的下端向下穿过

定位板,在定位板前部的正下方设置待料垫板,待料垫板与定

位板相平行,待料垫板顶面的中部设置塞规,塞规位于旋转模

的正下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先将待检测的齿毂工件从下

往上装入旋转模中,控制旋转气缸动作,使旋转气缸的输出轴

带动旋转模转动一定角度,旋转模将齿毂工具夹紧,接着控制

伺服电缸的输出轴向下伸出,使旋转气缸、旋转模以及齿毂

工件一起向下运动,若塞规能够完全进入齿毂工件中,则该齿

毂工件的内花键大径符合要求。如果塞规不能进入齿毂工件

中,或者进入齿毂工件困难,会产生较大的阻力,使压力传感

器受到的压力超过设定值,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控制系

统进行报警,表示该齿毂工件的内花键大径不符合要求。本

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整个检测过

程无须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光栅

尺用于检测旋转模上下移动的距离是否到位,以确保齿毂工

件检测的准确性。立板、定位板、顶板、底板和支柱等构成

机架,机架造型简单,机架的构件之间连接牢靠,并且整个机

架的稳定性好,不仅有利于伺服电缸、旋转气缸、压力传感

器、旋转模等部件布置,而且在伺服电缸及旋转气缸运作时

不会发生摇晃。

/2562/ 双源全双工网络中面向时延服务质量保障的资源分配方法
双源全双工网络中面向时延服务质量保障的资源分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面向应急需求,研究通信网络时延与容

量优化关键技术。自2013年起,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陕西省政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等单位的支持,属于无线通信与网络领域的前沿课题。为了

满足应急场景中日益增长的用户数量及其应急业务时延需求

差异性的不断增大,亟待突破传统应急通信的时延限制并实

现应急区域(灾区等与外界隔绝区域)与外界的大容量通信

。项目组围绕应急通信网络中有限资源下差异性时延需求统

/2562/ 双源全双工网络中面向时延服务质量保障的资源分配方法

计性管控、基于弹性概率门限的时延统计性降低技术及面向

异构多源业务的时延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经过多年攻关,有力地解决了传统的公平性时延管控与应急

通信业务高差异性优先级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以拓展带宽

为基础的容量优化与应急通信突发高效特殊需求之间的矛盾

等问题。项目取得的主要创新技术成果包括:1.针对应急通

信业务突发且用户无规律等挑战,揭示了时延服务质量需求

与资源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面向多源异构业务的差

异性时延服务质量保障模型,设计了面向时延服务质量保障

的有效频谱效率与有效功率效率统一模型,为面向时延服务

质量保障的应急通信网络提供了统一的衡量准则;2.针对应

急通信业务的差异性时延需求且优先级非公平等问题,提出

了基于弹性概率门限的时延统计性降低技术,将公平性时延

硬门限需求映射为差异性时延软门限需求,显著降低差异性

、区域性应急业务的时延;3.应急通信网络带宽资源紧缺,需

要提升频谱效率以提高应急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针对同频

段中存在的双源业务,提出了面向双源全双工通信的异构服

务质量保障技术,有力地保障了应急通信网络差异化业务的

容量需求。本项目形成的技术在国内外一流期刊、会议上发

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二区SCI文章及CCF-A类会

议21篇,出版著作1部。被包括三十多位欧美科学院、工程院

院士、IEEEFellow在内的世界各国学者正面引用和肯定。G

oogle引用1900余次,SCI他引500余次。本项目技术成果申请

/2562/ 双源全双工网络中面向时延服务质量保障的资源分配方法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9项,其中2项应用于山东香农软件科技

有限公司“信息通信智能安全管控”设备,有力地提升了山

东国家电网系统网络设备自动巡检及网络设备质量智能检测

能力,新增销售额18890万元,新增利润2162万元;应用于国网

淄博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为公司建设的山东省国网信

通应急一体化管控平台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提升了公司

建设网络的竞争力和用户体验,验证了关键技术的优异性能

。项目技术成果已为构建低时延应急通信网络提供关键理论

与技术支撑。

/2563/ 一种油田油水井酸化作实时数据监测软件V1.0
一种油田油水井酸化作实时数据监测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酸化作业实时数据监测软

件。酸化又称酸处理,是油层改造、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

一,它是将酸液注入到地层中,依靠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使

酸液与油层岩石中的粘土矿物、碳酸盐岩类等成分发生化学

作用来提高油层的渗透性,改善油、气、水的流动状况,从而

增加油、气井的产量或注水井注入量的工艺方法,在酸化之

前常常需要将酸液与水在混合罐中按比例混合配成酸溶液。

酸化是目前油田开发后期增产增注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酸

/2563/ 一种油田油水井酸化作实时数据监测软件V1.0

化施工的特点主要是野外作业,施工流动性大,施工现场缺乏

必要的过程监测仪器,酸化施工过程只是按照酸化施工设计

要求把酸液注入到井下,现场施工中各种技术参数的采集是

由施工指挥人员根据泵压、排量、档位及以及酸罐内液体容

积的变化,人工记录各项施工参数,导致录取的参数偏差较大

,尤其是施工排量、施工压力、施工液量无法进行实时监测

,对地层的吸收情况无法准确及时判断,造成酸化施工有效率

下降。本项目技术思路:本系统针对酸化施工作业的特点,

建立以酸化施工作业现场为数据采集点,酸化施工队为数据

处理中心,施工现场联系实时监测、记录施工过程的流量、

压力等参数,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生产曲线,分析

处理数据,为生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本项目主要技术内容

:(1)现场配套一次计量仪表包括高压电磁流量阀、压力

传感器、用于采集施工中的液量、流量、压力等数据,并根

据需要可以方便的扩展其他数据的采集,实施显示各种施工

参数。(2)现场监测仪器通过对一次计量仪表采集的数据

现场显示,以中文菜单用到组态操作,能以丰富的图文数据显

示测量过程和结果,配以大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传统纸笔

。(3)系统可接受多达16路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并根据用

户生产需求设定要求完成从信号采集、生产曲线记录、追忆

到传递的全过程。(4)数据传输系统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与

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记录数据的集中管理。数据传输

器材采用USB接口存储器做为外存储,以增强数据传输的可靠

/2563/ 一种油田油水井酸化作实时数据监测软件V1.0

性和方便性。(5)数据接收系统将接收到USB接口外存储的

实时数据直接与计算机USB接口连接,将数据传输至管理计算

机。(6)数据处理系统,在生产数据管理计算机上安装专用

的CRS数据处理软件,将数据存储器采集的数据回放到计算机

上,可以显示生产实时监测过程历史记录曲线、生产报表等

(7)为方便生产数据的传输,系统能直接与带有RS232串行

口的打印机连接,实现瞬时流量测量值、累计流量、压力等

数据的定时打印和即时打印,以及追忆曲线即历史数据的打

印。2019年通过对长庆油田油水井酸化现场5口井酸化施工

过程的实时监测与仪器调试,各项参数录取正常,实验过程各

项仪器仪表、数据采集与处理运行正常,计量误差控制在5%

以内。

/2564/ 油气集输工艺计算软件
油气集输工艺计算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

司开展的“油气集输工艺计算软件编制研究”,针对长庆油

田地面设计,总结并收集油气集输设计典型计算公式,基于V

isualBasic6.0开发平台,完成了油气集输工艺软件主要模块

编制,主要包括基本参数录用、站场工艺计算(油气站场、

注水工艺等)、管道工艺计算(最小起输量、管道传热系数

、管道强度校核、管道轴向稳定校核等)、工艺设备计算(

换热器面积、加热炉燃料计算、泵功率计算等)等。二、技

/2564/ 油气集输工艺计算软件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油气集输工艺计算软件的编制在满足设

计工作者可视化完成设计任务的基础上,以降低设计计算时

间、快速完成设计计算书和站场设备选型为目标,对集输工

艺计算参数优化选择以及计算结果、设备选型等进行优化的

技术研究同时为油气集输工艺软件扩展以及实际应用打下基

础。主要经济指标:1、方便、友好的可视化设计计算软件

界面。2、丰富的油气集输工艺计算模块。3、可视化数据库

计算参数选择模式。4、图片便捷式船坞窗口。5、自动生成

Txt版设计计算书。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首次集

成了具有长庆特色的油气集输工艺计算模块。根据长庆特地

渗透油田地面设计经验,综合了油田地面基本参数计算、站

场工艺计算(注水工艺计算)、管道工艺计算、工艺设备计

算等。(2)首次实现了工艺计算的计算机程序化和可视化

。并将设计中重要的工艺计算环节实现了可视化计算界面,

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友好的可视化设计计算软件界面。(3

)针对用户在设计环节中计算书的需求,首次实现了通过软

件快速输出计算结果以及自动输出TXT版计算书功能,使用户

更加方便的保存结果及进行计算书的文本编辑。四、技术的

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油气集输工艺计算软件》能

够精确进行以下计算:①基本参数、管径计算、反算流速、

壁厚、粘度计算、粘度转换等;②油气站场(热力计算、水力

计算)、注水工艺、防火堤高度;③最小起输量、最大输送距

离、管道强度校核等;④换热器面积、加热炉燃料估算、沉降

/2564/ 油气集输工艺计算软件

罐计算等。主要应用国内油气田地面规划设计,该软件运行

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010年该软件在西安

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开始应用,已在姬二十二转

、姬二十三转施工图设计中得到应用,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

计算准确率和工作效率。2011年将扩大应用范围。通过使用

《油气集输工艺计算软件》,相比传统的手工计算,站场工艺

计算平均用时4.55h降低至1h,从而达到减少工作量,缩短设

计周期。2011年6月,《油气集输工艺计算软件V1.0》获得《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11SR034784)。

六、历年获奖情况2011年4月获得陕西省2011年度工程建设

(勘察设计)优秀QC二等奖;2012年3月获得企业内部优秀设

计二等奖;2012年3月获得长庆油田集团公司优秀设计二等奖

;2012年2月获得企业内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565/ 城市交通智能路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城市交通智能路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现有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由于管理与服务技术不先进

。使得其最终的运行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1)交

通信息协调性差。现有系统仅依赖交通信息采集设备所得到

的孤立点信息,未能实现感知手段的协同和感知信息的聚合

,从而难以提供实时路网全局状态。(2)交通控制应变性弱

。现有系统多为基于路口单点和经验规则的静态控制,还未

形成有效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化控制方案,难以提供

自适应地动态控制,达到路网实时调控的目的。交通控制与

/2565/ 城市交通智能路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交通信息融合性低。一方面缺少路网信息支持的交通控制,

难以获得路网整体控制效益;另一方面因为缺少控制信息,

导致交通信息服务难以达到路网流量平衡优化的预期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该项目以交通控制的多尺度、交通信息感知

与处理的高并发、控制与信息的深融合为目标,构建了城市

交通协同监控与实肘服务一体化理论模型、关键技术与运行

系统,力求在现有路网资源条件下,通过突破融合信息感知

、并发处理决策、协同智能控制和实时信息服务等技术瓶颈

,实现城市变通智能路网的可测、可管、可控、可用,最终

达到路网整体控制效益的协调优化。项目成果通过教育部主

持的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前期成果获得2007年

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实现时

空多尺度的交通控制出发,针对路网流量平衡优化问题,提

出了面向路网的交通流量动态平衡的协调控制模型与算法,

以提升交通路网的平衡通行能力;(2)提出了交通状态在线

协同的自适应监控模型,解决了单路口多摄像头同步协同平

路口间多摄像头异步协同问题,建立了基于视频信号的交通

状态协同监测与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3)提出了分布式

计算环境下,面向交通多源数据的负裁均衡算法,构建了交

通数据并发分析的分布式支撑系统;(4)提出了分布式计算

环境的路网交通态势的推演仿真模型,提供控制策略优化与

信息服务决策。在上述关键技术创新基础上。项目研发了道

路交通自适应控制信号机、协同监测视频系统与一体化交通

/2565/ 城市交通智能路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协同监控与实时服务平台。上述核心创新点层次有序、互为

依托,形成了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系统性的城市智能交通协

同监控与实时服务解决方案。项目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

8项;软件著作权29项;发表SCl、EI索引论文71篇,Googl

eScholar他引317次。项目成果服务于北京奥运、上海世博

、深圳大运会、公共变通、市民出行和交通管理,已在上海

、北京、天津、江苏、四川、新疆等全国20个省、市、自治

区100余个大中型城市的2000余项工程项目中开展了应用,

有效地缓解了道路交通拥挤,提高了城市路网交通运行效率

。项目成果在上海进行的性能综合测试表明:“该成果与国

内普追引进使用的澳洲SCATS系统相比,路网通行能力增加

5%,平均车速提高3%。道路通畅时间增加7%。”从2010年1

月至2012年12月,项目成果的应用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

7亿元。

/2566/ 一种成像光谱仪的杂光抑制方法
一种成像光谱仪的杂光抑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是一种成像光谱仪的杂光抑制方法。该方法

针对基于集成滤光片分光且采用分色片进行谱段分离的成像

光谱仪。分色片在系统视场光阑附近,分A、B区镀分色膜,入

射光谱覆盖λa1~λb4。λab是双通道分界波长;λac、λbc分别

是反射表面和透射表面薄膜分界线对应的波长。A区域λa1~

λa3反射,λb1~λb3透射,反射光谱下降沿在λac之后,透射光

谱上升沿在λab之前;B区域λa2~λa4反射,λb2~λb4透射,反

射光谱下降沿在λab之后,透射光谱上升沿在λbc之前。经集

/2566/ 一种成像光谱仪的杂光抑制方法

成滤光片后,反射通道为λa1~λab,透射通道为λab~λb4。本

发明对于集成滤光片分光的成像光谱仪,解决了普通分色片

过渡区有带内杂光且光学效率低的问题,也降低了分光薄膜

的研制难度。

/2567/ “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
“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系统是在大型数据库平台上,针对“公司十农户”

这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特殊要求而研制开发的一个应用管

理系统,该系统从公司向养殖户高价赊账放养到高价成品回

收、宰杀到结算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养殖

业务管理、帐务管理、分析报表制作、数据引入引出、系统

维护管理等功能。系统采用C/S(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具有巨大的数据容量和快捷的响应速度以及高度的数据安全

性。

/2568/ 廊坊供电公司配网信息管理平台
廊坊供电公司配网信息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立项情况:(项目由来和计划文号)计划外项

目,自行立项2、研制起止时间:2008-04至2008-12-193、

关键技术及其性能指标:1)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形成一

个窗口对外的门户系统,真正发挥多信息系统协同工作的优

势,实现生产的全面管理。2)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安

全构架设计,让系统建模和系统应用分离,确保系统应用的

安全稳定3)采用系统建模方式,用户自建业务系统,通过

平台的自定义工具实现流程、工作表单等的随时更改,确保

/2568/ 廊坊供电公司配网信息管理平台

系统与业务的紧密关联,实现“积木”式建设。4)按照“

梳理工作流程--推出业务角色--固化工作流程--角色业务权

限分配--角色视窗定制”的设计理念进行系统开发,实现角

色的任务接受和任务派发明确,实现角色对公司机构设置的

自适应性。5)首次实现了配网SCADA/配网GIS/配电工作管

理/GPS抢修车管理/电力智能巡检等系统的一体化,实现了

高度的数据共享和有机的融合。4、 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1)配网信息管理平台综合了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各项动态运

行和静态台帐信息,包括配网管理信息系统、GIS系统、智

能巡检系统和抢修车服务系统。该平台同时集合了配网调度

SCADA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远程抄表系统中的变压器负荷

信息、ECM系统中数据转换后的线损信息、业扩报装信息和

客户服务系统的抢修单传递信息。2)配网管理信息系统中

的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做到业务时间节点控制,质量全程监

控,分角色定制工作任务,对整个配电网的运行信息、台帐

实时展现,设定合理工作期限,自动记录完成时限,完善业

务考核机制。同时建立起一整套配网管理工作制度,作为流

程畅通、节点合理、考核有力的保障机制。5、测试情况及

结论:1)配网工作管理系统的流程设置科学,传递正确,

监督到位,各项表单设置合理,功能完善,实现良好。2)

系统各流程查询方便快捷,配网各项台帐信息完备,表单权

限设置符合流程实际。该系统和其他系统数据传递正常,实

现重要信息数据的综合显示。3)能够实现各项业务的自动

/2568/ 廊坊供电公司配网信息管理平台

监督、分析上报功能。4)智能巡检系统能够实现GPS巡视、

条码巡视。5)抢修车的实时锁定功能能够剧中实时显示抢

修车辆位置,回放抢修车辆的轨迹及时间。6、应用情况及

效果:廊坊配网信息管理平台自2008年10月20日正式上线运

行,在配网系统内全面实施,覆盖到了配网生产运行的巡视

、检修、工程、方式、定值管理等各个方面,同时延伸到客

户抢修管理、线损管理、业扩工程等领域。通过配电工作管

理系统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流程控制体系,通过设定各项任务

周期和工作期限,实现工作任务的自动建立、流转、追踪、

监管、考核。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实现了配网管

理的无纸化办公、高效的档案管理、流程化作业、周期任务

自动下达,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配网实时运行状态

显示、网架结构实时更新、业务流程规范高效、台帐档案清

晰完备、设备状况档案跟踪、智能巡视监督、信息最大化共

享,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为基层人员提供

高效的工作平台。实现配网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实现对

配网各项业务流程全过程监督监管,最大限度地为配网管理

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为高质量的客户服务提供后台支持,

为建设“坚强型、灵活式、现代化”的配网奠定坚实的基础

。8、查新报告结论:本次检索查到了关于配网信息系统的

相关文献,相关文献分别介绍了配电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

调度/配电/集控/GIS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实现。经过分析比较

/2568/ 廊坊供电公司配网信息管理平台

,认为本项目与相关文献的不同是以工作管理系统为核心,

GIS系统、智能巡检系统、抢修车管理系统为支撑,和ECM系

统、客服系统、远超系统、配网调度系统信息交互,实现配

网业务的综合智能化管理。9、推广应用前景:该平台集中

了配网管理中的主要业务数据信息,覆盖了配网运行管理的

主要业务流程,实现了实现与相关业务系统ECM系统、客服

系统、远超系统、SCADA系统的数据交换。该平台以配网工

作管理系统为核心,以GIS系统、智能巡检系统和抢修车系

统为支撑的集合性信息交互管理平台,该系统的积木式开发

思想、控制模式、设计思想和管理模式等具有宝贵的借鉴意

义,可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他供电公司,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

/2569/ 一种采用双DDS在中频模拟射频信号频率动态的方法
一种采用双DDS在中频模拟射频信号频率动态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采用双DDS在中频模拟射频信号频率动态的方

法,将卫星发射信号中伪码与载波的多普勒频率特性简化为

用于产生伪码码钟时钟信号的第一DDS的输出信号频率与用

于产生调制载波时钟信号的第二DDS的输出信号频率的线性

比例关系。第一DDS的输出信号频率和第二DDS的输出信号频

率可以通过频率控制字进行同步控制,动态模拟应用对象伪

码码钟与载波的频率多普勒。第一DDS的输出信号送至扩频

发射机产生发射伪码,并利用发射伪码对信息数据扩频调制

/2569/ 一种采用双DDS在中频模拟射频信号频率动态的方法

后得到基带扩频信号。第二DDS的输出信号倍频后产生中频

载波信号。采用中频载波信号对基带扩频信号进行直接调制

,得到含有所要求的伪码和载波频率动态的中频信号。

/2570/ 城建工程项目在线管理平台
城建工程项目在线管理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开发目的:协助用户进行城建工程项目在线管理。

面向领域/行业:建筑行业。主要功能:城建工程项目在线管

理平台是一款用来对城建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平台,系统提

供的功能包括:城建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查询等,该系统可扩

展性强:以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数据表、统计报表、介绍权

限、业务流程等都可自定义,可根据需要随时扩展调整,用途

广泛、适应性强。技术特点:信息安全软件;安全性强,便于

维护,兼容性高,可靠性、扩展性强等特点。

/2571/ 中国农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中国农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

是就业的聚水池、创业的主战场、创新的大基地。为了支持

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国发2009

-36号文,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

意见。我们作为国有大行,有责任和义务支持中小企业的发

展、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实行和中小企业的共享共赢。中

小企业服务平台是中国农业银行在充分调研中小企业客户日

常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以“伴您成长”为宗旨,体现了以客户

/2571/ 中国农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特点设

计,旨在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出发,将金融服务深入企业内部

管理服务中,为广大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员工薪资管理、费用

报销管理、企业财资管理、金融信息资讯和银企互动等一体

化服务的独立完整的企业管理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

发展,使我们金融企业更深层次的拓展客户服务内容和服务

模式成为可能。本系统就是对中国农业银行基本服务的延伸

和业务的创新;是建立在中国农业银行企业网银、个人网银

基础上,实现中小企业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平台。为拓展中小

企业客户、丰富中国农业银行客户服务手段、提高客户忠诚

和促进中小企业客户的发展实现共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系

统充分考虑到全国不同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不均衡,需求差异

性大的特点,采用了集中分散的技术架构。既满足统一的账

务交易控制和安全控制,又能快速满足各地不同功能需求的

特点。同时系统基于中国农业银行EBF基础电子银行框架开

发,实现四层逻辑架构,并与此同时考虑到客户多样化需求特

点,采用了SOA设计,实现了产品功能的重构,使系统具有较好

的功能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基于SaaS服务理念设计,

满足了广大中小企业客户软件应用的技术开发和运维的无关

性要求,使企业投资少、见效快,为广大中小企业客户信息化

提供了解决方案。本系统方便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结算,同时

提供了应收款和应付款的到期提醒和企业现金流报告等一系

列综合功能,可以提高企业对现金流的把控能力,提高企业的

/2571/ 中国农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资金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中小企业和中国农业银行之间

信息的透明度,为银行更加准确的把握企业的资信状况提供

了依据,为迫切需要资金支持的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及

时的金融贷款支持,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本系统自投

产应用以来后,运行情况良好,增强了银行和企业的粘联度,

凸显了中国农业银行“与广大客户共创价值”的核心理念,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572/ 刑侦部门多角度机动车辆车型识别系统
刑侦部门多角度机动车辆车型识别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刑侦部门多角度机动车辆车型识别系统”系201

6年上海市公安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发,由上海市公安局刑事

侦查总队主持研究建设的科研项目。该项目是集计算机技术

、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应用数学以及生物视觉等学科的综

合应用于一体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的一

个热点,尽管从事该项技术研究人的很多,但由于技术的瓶颈

和研究方向上的偏差,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清正面的车辆

识别,于刑侦部门的应用过于狭隘;对于大量案件中涉及到的

/2572/ 刑侦部门多角度机动车辆车型识别系统

使用套牌、假牌、无牌方式作案车辆,以及海量的非高清、

非正面的图像视频无能为力。本项目从刑侦破案中面临的具

体场景出发,应用如今方兴未艾的DEEPLEARNING和模式识别

技术,利用了实验数据以及真实场景数据验证了该方向的可

行性,并在非高清复杂真实场景中获得了第一置信度平均89

.3%以上、前五置信度97%以上的较高成绩,并在此基础上建

立了一个车型识别系统,可支持共计11种车辆类型、3700多

种车辆子品牌、10种车辆颜色的车型识别,囊括了目前上海

市内95%以上售价30万以内较易涉案车型。可实现特定变角

度下车型识别的功能。该项目首创的“侧向变角度”车型识

别应用方向,前一前五置信度相结合的应用模式,以及其在非

高清复杂的场景应用,在国内均属首次,打造了新信息时代高

技术含量的刑侦方向专属应用。其技术先进性和应用创新性

在项目验收中已获得了专家们“做实事、科技强警”的交口

称赞,相信不久的将来“刑侦部门多角度机动车辆车型识别

系统”将作为视频侦查人员梦寐以求的工具利器,为公安刑

侦工作带来新的破案增长。

/2573/ D-QIS电子病历与医疗质量控制系统软件 V2.0
D-QIS电子病历与医疗质量控制系统软件 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临床医疗信息管理、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

治疗系统,为医院提高质量控制、降低医疗差错、控制医疗

费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系统由强大的医学知识库作为支持

,解决了医生工作站与HIS系统接口关键技术,为医院信息管

理系统从以财务结算为中心向以医疗为中心转移提供了解决

方案。本项目已纳入Intel产品列,获得Intel从技术构架、

推广渠道直至资金资助的支持。本项目采用Linux、Postgr

e开源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并与服务器集成为“一体化”系统

/2573/ D-QIS电子病历与医疗质量控制系统软件 V2.0

,具有“一键恢复”功能,大幅度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系

统抗病毒和故障恢复功能,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2574/ 支气管内环境微型无创压力、温度监测系统
支气管内环境微型无创压力、温度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背景技术]在急性肺损伤(以SARS为代表)早期出

现肺内和气道内温度的变化,且随病程动态演变。因而监测

气道内温度的变化对于急性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病程观察具

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温度监测装置不能够直接测定气道局

部的温度及其动态变化。此外,呼吸力学的监测可反映胸肺

的弹性特性和流量阻力特性,对观察呼吸系统阻力的演变和

肺实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有重要帮助,而现有技术中的

呼吸力学监测装置位于呼吸机内,通过很长的螺纹管、气管

/2574/ 支气管内环境微型无创压力、温度监测系统

导管与患者相连,严重影响对于呼吸力学参数的准确判断和

合理调整。气道内直接监测压力变化能够更加快速,灵敏地

监测机械通气引起的气道压力变化;调整最佳PEEP值。[发

明内容]支气管内环境微型无创压力温度监测系统,主体由

气管导管构成,气管导管前端管壁中设有微型温度、压力监

测装置。微型温度、压力监测装置由微型温度探头和微型压

力探头连接构成,微型压力探头体部嵌合在气管导管管壁中

,头部设在气管导管内侧,微型温度探头嵌合在气管导管管

壁中,头部设在气管导管外侧,微型温度探头的外侧表面覆

盖封装膜,膜周边与气管导管外侧面连接,微型温度压力监

测装置上接有导线,导线埋设在气管导管管壁内并从气管导

管尾端引出与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连接。微型温度

、压力监测装置随气管导管一并置入人体气管,可避免额外

附加损伤。温度探头可直接测定中心温度,同时压力监测探

头可直接测定气道内压力并反应动态变化。[本发明的优点

]微型温度探头和微型压力探头随插入的气管导管一并置入

人体气管,可以避免监测装置本身带来的额外附加损伤。同

时由于插管位置比较深,可充分发挥功能残气量的缓冲作用

,避免了由于通气造成的温度波动;此外,微型温度探头和

微型压力探头直接整合在气管导管的管壁内,对气管导管管

径截面积的影响小,不会增加通气的气道阻力。[本发明与

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一种支气

管内环境微型无创压力温度监测系统利用微传感器技术,可

/2574/ 支气管内环境微型无创压力、温度监测系统

以实现对中心温度的动态、连续和实时测定;能够实现局部

气道内温度的动态、连续和实时测定。能够监测气管内甚至

支气管内的压力变化,避免了监测呼吸机环路和气道近端压

力所造成的压力衰减和误差,对于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可以实现动态、连续和实时监测。本

监测装置对气管导管管径截面积的影响小。

/2575/ 生产线设备安全监测智能管理软件V1.0
生产线设备安全监测智能管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4.0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工业智能制造热潮席卷

神州大地,成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最重要的举

措。其中,智能工厂(SmartFactory)作为智能制造重要的

实践领域,已引起了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

重视。然而目前部分机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较低,

依旧需要过多人力物力进行手工操作,工厂厂区规模较大,生

产及管理部门复杂,在众多的生产车间、特殊室外场所和职

能部门难以实现安全可靠地现场监控和统一生产指挥调度。

/2575/ 生产线设备安全监测智能管理软件V1.0

针对上述问题,湖南湖工电气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自主研发

出了生产线设备安全监测智能管理软件V1.0,并与2019年11

月28日成功申请并获得相关软件著作权,相信在未来,生产线

设备安全监测智能管理软件V1.0所涉及的相关技术能够给众

多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建设服务,为各大企业迈进智能生产

时代奠定坚实的数字化、信息化基础。本软件以完整性管理

为指引,多维度构建设备管理树,支持多状态管理,管理对象

多元化;自动形成设备履历档案,为实现设备管理智能统计分

析提供数据基础;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将设备状态预警管理和

闭环受控管理,支持检维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备件进销存与维

修周期计划进行数据关联,逐步降低备件最低储备量;建立与

生产保障为目标的分析与管理体系,支持企业正常生产以及

在制品合理率的提升。

/2576/ CMOS毫米波太赫兹源与探测关键芯片设计及应用
CMOS毫米波太赫兹源与探测关键芯片设计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毫米波太赫兹源与探测芯片能够被应用于物体成像

、卫星通信和雷达探测等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

领域,是欧美国家对国内高端芯片限制与禁运的重点对象,研

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毫米波太赫兹源与探测芯片具有极其重要

的价值和意义。相较GaAs和InP工艺,CMOS工艺应用面广、量

大、成本低,但其衬底损耗高、器件电子迁移率低,此特性增

加了器件损耗、限制了电路频率,使毫米波及以上频段的电

路设计具有很大挑战性。该项目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

/2576/ CMOS毫米波太赫兹源与探测关键芯片设计及应用

科学基金等资助下经过13年努力,围绕源与探测关键芯片开

展了无源器件精准建模与设计、高输出功率振荡器和高灵敏

探测器研究,取得创新成果如下:(1)发明了高平衡度巴伦

与低损耗多频段片上天线。面向半导体工艺厂家缺乏对毫米

波太赫兹频段无源器件的模型支持,采用电磁场全波数值分

析方法对巴伦、互连传输线和片上天线建立了毫米波太赫兹

频段精确的模型,并提出屏蔽栅技术提高巴伦平衡度与片上

天线增益。突破毫米波太赫兹器件模型失效的技术瓶颈,有

效提升了电路设计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巴伦平衡度比原先提

升1dB,天线增益改善3dB。(2)发明了高输出功率的振荡器

电路。针对毫米波频段传统CMOS振荡器输出功率低的问题,

设计了基于谐波振荡结构的栅极互连电感技术和有源分布式

辐射环单元电路。同时,采用等效电容阵列与衬底电压控制

频率调谐技术减小了振荡器的尺寸,突破了CMOS晶体管截止

频率的限制瓶颈,改进了相位噪声,提高了输出功率与调谐范

围。振荡器的输出功率由原先低于0.1mW提升至1mW。(3)

发明了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与高灵敏探测器电路。针对硅基阻

性衬底引入的噪声问题,为放大器设计了适用于低噪声的宽

带匹配网络,解决了噪声与带宽之间的矛盾。发明了单片多

频段探测器芯片,提出将电磁波的极化分解技术融入外差混

频模式以构建太赫兹探测器的新思路。设计了基于空间正交

极化片上天线的外差混频结构,突破硅基电路大噪声、低响

应的局限,实现同时获取信号幅值、相位与极化信息的高灵

/2576/ CMOS毫米波太赫兹源与探测关键芯片设计及应用

敏探测。探测器响应度由910V/W提升到56.5kV/W。项目针对

发射源和雷达探测系统的前端模组,发明研制了基于CMOS工

艺的高性能巴伦、片上天线、振荡器、混频器等源与探测关

键芯片,解决了在30GHz-1THz频段器件传统模型失效的问题

,并对电路结构进行了改进,有效提升了芯片流片的成功率和

性能指标,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系列芯片的研究成果形

成12项发明专利授权、9项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权、4项软件著

作权。与南京砺行微电子、无锡中微爱芯电子等企业技术合

作并成果转化,产生效益6000多万元。巴伦与片上天线精准

建模、多频段高灵敏探测器设计技术与振荡器高输出功率设

计技术为毫米波太赫兹前端系统关键电路的研制奠定了理论

和技术基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577/ 基于语义驱动及自然人机交互的三维场景构建系统
基于语义驱动及自然人机交互的三维场景构建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依托国基金(61872439),运用本体语义相

关理论与方法,研制完成了基于语义驱动及自然人机交互的

三维场景构建系统,该系统通过基于空间语义关系的基元模

型库构建方法、基于语义驱动的三维动画场景建模方法、三

维动画场景知识模板构建及重用方法显著提高了三维场景构

建的准确性、规范性、简易性和可重用性,通过手部骨骼建

模技术和基于自然手势的人机交互技术提升了人与三维场景

交互的逼真性和有效性,为影视动画、游戏仿真、虚拟现实

/2577/ 基于语义驱动及自然人机交互的三维场景构建系统

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2578/ 浙商银行全银行产品定制及计息引擎
浙商银行全银行产品定制及计息引擎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浙商银行全银行产品定制及计息引擎是根据浙商银

行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按照”小核心,大外延“的核心业务系

统组件化改造方法,参考了业界主流核心业务系统的设计思

想和模型,吸收了同业系统建设的先进经验,引进了市场上成

熟的基础系统软件,基于企业级面向服务的基础平台进行实

现。系统构建了基本的产品与合约组件,支持产品设计、产

品定价和合约管理。通过采用元数据与规则引擎技术,支持

全银行产品,在产品管理与定价方面具备比新一代银行核心

/2578/ 浙商银行全银行产品定制及计息引擎

系统更为灵活的定制能力,除具备在已有的元件、规则下快

速、灵活定制产品的能力之外,还支持在业务层面新增元件

、规则而不需调整代码,减少了开发、测试与投产工作量,加

快产品的创新速度,有效提高我行产品快速响应能力。该系

统的建设也大大减轻了业务部门前期需求梳理的工作量和业

务模型定义的难度,可以随时按需配置,便捷设计开发。

/257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成果对4/6GHz频段固定业务的国内卫星通

信地球站中的终端设备提出了技术要求,它包含频分多路复

用终端设备和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两个标准。该成果在科研

、生产、使用、教育单位的设备引进、建站施工、技术改造

、操作维护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了我国卫星通信事

业的迅速发展。

/2580/ 大空间三维坐标校准技术研究
大空间三维坐标校准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大空间三维坐标校准技术研究”项目来源于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周期2017年1月至

2018年7月。本项目针对大尺寸计量领域中,因缺少大空间的

坐标标准,激光跟踪仪、室内空间测量定位系统等便携式大

尺寸坐标测量仪器均基于标准长度法测试仪器的各子系统及

整体准确度,无法直接验证仪器的坐标测量结果的问题开展

研究。本项目研制一种空间坐标校准装置,其由标志稳定、

清晰,具有足够准确度的一组标志点构成,标志点由38.1mm靶

/2580/ 大空间三维坐标校准技术研究

座及靶球构成,标志点的坐标值采用激光多边测量校准,采用

多维不确定度传播律评定坐标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并采用遗

传算法设计激光多边测量的布局以优化标志点坐标精度。综

上,15m×4m×3m和10m×10m×3m范围内坐

标测量不确定度优于15μm。基于空间坐标校准装置,本项目

研究了便携式大尺寸坐标测量仪器坐标校准的一般方法,采

用加权坐标转换模型,统一空间坐标校准装置及待校准仪器

的坐标系,减小因坐标系统一引入的不确定度;开发专用软件

模块,自动实现坐标校准及不确定度评定。并撰写《室内空

间测量定位系统坐标校准规范(草稿)》。此外,本项目研

究一种机器人绝对位姿测量方法,其以激光跟踪仪为标准器

,通过测量机器人末端固定的4个靶点测量机器人绝对位姿,

其中机器人的坐标系采用多位姿约束的非线性优化算法标定

。本项目研制的空间坐标校准装置在结构上具有空间易扩展

的优点;标志点可兼容多种靶标,满足多种大尺寸坐标测量仪

器使用;激光多边测量确保标志点的坐标值直接溯源至激光

干涉。经水平检索,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同类研究相当,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的成熟度处于中级阶段,所研制的空

间坐标校准装置可用于便携式大尺寸坐标测量仪器的坐标校

准,已在激光跟踪仪及室内测量定位系统上进行试用,为激光

跟踪仪的现场应用及wMPS系统的性能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支撑。所研究的机器人绝对位姿测量方法可用于机器人位姿

特性检测及补偿,已在航空制孔机器人的位姿检测中应用,为

/2580/ 大空间三维坐标校准技术研究

该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581/ 高性能集成化射频MEMS谐振器件测试系统v1.0
高性能集成化射频MEMS谐振器件测试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铜陵日科电子有限责

任公司技术背景:射频MEMS谐振器件是基于半导体微纳加工

技术制备的高性能、集成化硅基时钟器件,具有高性能、低

功耗、低成本、可与IC集成等优势。是对石英产品的升级换

代,正以120%的年增长率,逐渐取代石英晶体振荡器。②技术

原理及性能指标高性能集成化射频MEMS谐振器件测试系统V

1.0各软件模块详细设计如下:(1)信号源模块。该模块主

要是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在前面板设置相应的的参数,启动

/2581/ 高性能集成化射频MEMS谐振器件测试系统v1.0

VSG,发射扫频信号。(2)信号采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利

用VSA采集传感器反射的回波信号。(3)信号处理与分析模

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回波信号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处理及分析

,从原始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进行后续处理。该模块的

主要功能包括:滤波、拟合、寻找谐振点以及计算谐振频率

等。(4)数据显示模块。根据信号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将回

波信号,谐振频率变换曲线,以及谐振参数显示在前面板界面

。(5)数据存储及回放模块。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一些数据

需要被存储为文件,开发人员可以打开存储文件将某一时刻

的数据显示出来,可以观察到某一时刻的采集波形,监测到其

变化趋势。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系统的创造性和先进

性体现在: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多样,用法便捷,对于数据的

整理归集准确,简化了数据查询程序,大大节省了查询时间。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系统经实验证明技术

程度成熟可靠,安全性高。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系统技

术木目前已投入应用,系统性能稳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

大降低了生产成本。⑥历年获奖情况公司2011年被评为国家

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通过复审)。2015年被认定为市“专

、精、特、新”企业,2016年3月被认定为市级工业园(孵化

器),2016年10月被铜陵市中小企业信用中心授予三星级诚

信企业荣誉称号。2016年12月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企

业孵化器。2017年11月被认定为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2018年3月被认定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2018年11月被

/2581/ 高性能集成化射频MEMS谐振器件测试系统v1.0

认定为安徽省智能工厂,2018年11月被认定为安徽工业精品

/2582/ 中小企业域名智能管理平台V1.0
中小企业域名智能管理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小企业域名智能管理平台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

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

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DNS是具

有树型结构的名字空间,核心功能是完成域名到IP地址的转

换,使用TCP和UDP端口53。平台接入展示接入类型、子服务

名/接入协议、协议端口、域名。接入类型:服务支持应用

接入及设备接入。子服务名/接入协议:应用接入/设备接入

的子服务名/接入协议。协议端口:应用或设备接入使用的

/2582/ 中小企业域名智能管理平台V1.0

协议端口信息。域名:应用或设备接入的域名信息。

/2583/ UWB室内定位系统
UWB室内定位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超宽带(UWB)技术凭借其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定

位精度高等优点,为高危复杂现场人员的高精度室内定位提

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2584/ 数字化仿形系统
数字化仿形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将已通过技术鉴定、填补国内空白的研究成果,通

过进一步中试,形成小批量生产、有较完整的产品设计规范

和技术文档的数字化仿形系统。进一步解决仿形效率和精度

的矛盾;实现零件的测量、建模与加工一体化。项目完成后

,主要技术指标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仿形速度:2

000毫米份、仿形加工精度:0.04毫米。

/2585/ 基于居民互动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云平台
基于居民互动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审

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作

为“四梁八柱”支撑支柱之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被提高到

了新的历史水平。其后,卫生部又先后颁布了《健康档案基

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建设指南》、《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

方案》、《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国家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规范》等一系列的标准与指导意见。在加强我国

/2585/ 基于居民互动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云平台

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和信息标准化基础上,重点推动以建立标

准化、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

生信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之

间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区域

卫生协同服务模式,促进解决社会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

”等问题。二、研究目的与意义建设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

的医疗卫生信息云平台,协同整合区域内各级医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HIS(医院信息系统)、RI

S(放射信息系统)、PACS(影像归档与传输系统)、LIS(

实验室信息系统)、CHSS(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等系统,消

除卫生垂直线条“烟囱”,共享区域公共卫生业务数据,实现

健康档案一体化调阅、双向转诊、网上诊疗查询、预约、短

信健康提醒等健康服务。建立医疗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

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

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三、研究内容与成果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集成和数据转

换层系统集成和数据转换层基于HL7标准、SOA架构和ESB技

术,参照开放的架构,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无缝连接各个

独立的医疗信息子系统。2、云计算平台层云计算平台层主

要研究健康档案在云计算中心存储、共享、查询,承担了居

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存储和数据交换,也是各健康档案信息的

提供者。平台还包括了公共卫生支撑数据的存储(如卫生资

源、知识方法库、教育资料及其他公共卫生方面的信息资源

/2585/ 基于居民互动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云平台

)。这些信息是业务数据交换、决策分析数据提取、信息对

外发布服务的基础。3、区域医疗云应用层基于云计算平台

提供的服务,研究开发面向不同用户,不同场景的区域医疗应

用,这些应用组成云计算应用层。取得的成果包括:获得计

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软件产品登记3项。四、创新点1、区域

医疗信息共享与应用集成平台,实现区域不同医疗机构内及

相互间系统的信息共享与应用集成。2、区域数据爬虫,通过

灵活的规则可主动从任何类型的医疗卫生行业信息系统中采

集信息,而无需强制替换或修改现有的信息系统。3、智能数

据标准转换引擎。4、区域医疗云平台,采用健康档案云存储

、居民主索引以及区域医疗业务支撑系统实现硬件设备云计

算虚拟化云存储等关键技术。五、社会经济效益区域医疗云

平台的建设,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它可以托管多种不同的应用,根据需要动态的部署、配置和

回收计算机资源,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给广大的前端用户

提供共享的计算资源和服务,在需要时重新平衡资源分配,云

计算作为技术手段,能够解决业务难题,降低TCO,并提高资源

利用率。医疗云平台的建设,将能够极大地提升医院的服务

能力,不仅方便医院内部的信息沟通,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医生

尽快对病人确诊,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满足百姓的健康需求

。与此同时,区域医疗云平台的建设研究,将为我国医疗信息

化领域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提高软件国产化水平。也会

/2585/ 基于居民互动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云平台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卫生事业发展,有力的

支持了卫生事业。本项目的建设开发,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解

决约24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项目建成后3年内,预计销售收

入达到6073万元,利润额达到1662万元,累计税金493万元。

/2586/ 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 OFDM信号循环前缀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法
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 OFDM信号循环前缀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OFDM信号循

环前缀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法,包括:待定位节点对接收信号

进行采样得到采样信号;构建相关窗,并通过滑动相关窗获取

对数似然函数的最大值,得到OFDM符号的起始位置;根据OFD

M符号的起始位置,计算其互相关值;根据对数距离路径损耗

模型,计算待定位节点与锚节点之间的距离;根据自适应距离

修正算法,估计出待定位节点的坐标。本发明降低了极低信

噪比和复杂多径信道环境下系统的定位误差,提高了系统的

/2586/ 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 OFDM信号循环前缀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法

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2587/ 基于全寿命周期评价的建筑节能定量评估标准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研究
基于全寿命周期评价的建筑节能定量评估标准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成果来源于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基于全寿

命周期评价的建筑节能定量评估标准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研

究》。建筑耗能己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

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从建造过程至运行管理阶段的能耗约

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如果再加上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

能耗,则与建筑相关的能耗会占到46.7%。作为耗能大户,建

筑耗能将是我国开展节能交易市场的大势所趋。本成果应用

综合寿命周期分析方法,基于全寿命周期评价和建筑节能定

/2587/ 基于全寿命周期评价的建筑节能定量评估标准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研究

量评估方法,构建了基于全寿命周期评估的建筑清单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建筑节能全生寿命周期评估软件,为建

筑全寿命周期节能定量评估提供相应工具。本课题研究主要

基于生命周期评估方法,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基于

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量评估与环境

排放分析方法和节能量评估模型与环境排放分析模式;(2)

运用实际调研和文献调研的方法,搜集建材、能源、交通、

施工、维护及拆除阶段主要过程的数据,构建适用于建筑全

生命周期节能量评估与环境排放分析方法的核算参数数据库

;(3)基于.NET框架和SQLServer数据库进行设计与开发了

相应的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节能量与环境影响评估软件1套。

本课题在如下4个方面具有创新:(1)采用全寿命周期评价

方法,创新建筑节能定量评估理论和方法,客观、全面评价建

筑的节能效果。仅仅通过建筑运行中的能量消耗,进行节能

建筑的评估过于片面,特别是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建筑废弃

物的处理环节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也很大,采用全寿命周期评

估方法可以全面分析建筑定量评估。(2)注重实地调研,提

高节能量测算的准确性。(3)将节能量定量化和节能量交

易以及节能合同管理模式相结合,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效果

。(4)开发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节能量评估软件、填补

国内空白。可以拓宽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加快研究成果的

市场化速度。本成果基于全寿命周期评价的建筑节能定量评

估方法和标准,借鉴国际节能效果测量和验证标准,确定建筑

/2587/ 基于全寿命周期评价的建筑节能定量评估标准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研究

节能量的计算方法,结合建筑全寿命周期各阶段能耗清单,设

计建筑在同一寿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能源消耗、资源利用和

污染物排放等计算模型,调研和整理了我国目前主要的建筑

原材料、基础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施工过程、建筑运行维

护过程以及建筑拆解过程,编制了建筑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

全寿命周期能耗和环境排放清单,构建了基础建筑过程的能

耗和环境排放数据库。基于.NET框架和SQLServer数据库进

行设计与开发了相应的建筑物全寿命周期节能量与环境影响

评估软件,并结合以上软件开展具体的案例分析。

/2588/ 核工业遥操作电随动机械手
核工业遥操作电随动机械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属于核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自核工业诞生

之日起,世界各国对核工业机器人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美、法

、俄等国家相继开发了技术成熟的核工业机械手,而我国在

这一领域技术还十分落后。该项目紧抓制约国内核工业机器

人开发中,因高放射性环境带来的电子器件应用限制、使用

环境酸雾腐蚀与酸液冲洗等问题,自主创新发明动力集成外

置、全齿轮耦合传动的核工业遥操作电随动机械手。通过攻

克末端刚度建模与结构轻量化优化、传动链耦合运动学建模

/2588/ 核工业遥操作电随动机械手

与特殊空间分析、无传感力反馈遥操作控制、多关节重力和

摩擦力补偿、预摆复位和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通过动力贯

穿与复杂多齿轮耦合传动、重力与负载解算、全齿轮传动数

学建模,实现高放环境下多轴机械手无传感双向力反馈、空

间任意位置平衡和高可靠精确控制。基于特殊的结构与控制

优化设计,该机械手具备如下技术特点:结构轻巧响应快,具

备力反馈与力补偿功能,可进行预摆与示教操作,具备路径规

划等自动化功能,可耐受极高的辐射剂量和酸雾环境。该项

目的成功研制摆脱了我国长期以来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填

补了我国电随动手空白,提升我国核工业国际竞争力,保障后

处理重大工程的稳定运行与军品的顺利生产。目前已被国家

重大专项工程(R项目、Z项目等)实际采用,深受业主单位

好评。在后续退役、三废处理等核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通过研制开发,目前已经具备年产50~100套的生产能

力,形成了销售额1.5亿;根据国内核工业后处理产业发展需

求,未来将新增5亿以上的产值。

/2589/ 基于NGB网络的TVOS智慧家庭网关(智慧社区)应用示范
基于NGB网络的TVOS智慧家庭网关(智慧社区)应用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本项目面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研制集网络互联、

媒体中心、家庭物联管控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家庭网关,适应

未来千兆入户的宽带网络发展趋势,以TVOS为基础,开展家庭

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研制,实现智慧社区服务的

交互体验创新,形成智慧家庭技术发展路线,并开展规模部署

,大力推进以智慧家庭为核心的信息消费新模式的形成和智

慧社区应用模式创新。

/2590/ 基于MES的钢铁行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研制
基于MES的钢铁行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MES的钢铁行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是湖南

创博龙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大学等高校产学研的

技术结晶,拥有7项核心关键技术,新获得专利1项和1项计算

机软件著作权、申请授理专利1项,项目符合与国家和我省战

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导向,属于《关于征集2013年战略性

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通知》中的科

技攻关类项目。基于MES的钢铁行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项目

实施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购置研发、生产、配置测试设备40台

/2590/ 基于MES的钢铁行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研制

(套),建立研发中心、配置测试中心、营销中心和技术支

持体系,利用自主研发的硬件模拟平台,基于网络化计量基础

,遵循物流管理理念,综合运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射频技术

、多路视频技术、实时语音通讯技术、红外定位技术、防干

扰监控技术、嵌入式等技术,集成图像、声音、数据、现场

设备等信息数据,实时监控各计量点与计量监控中心,实现物

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提高计量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信息

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新一代基于MES的钢铁行业计量管理

信息系统。系统产品主要包括计量监控中心、计量终端、数

据采集、物流管理、验配管理、进出门管理、计量调度、实

时监控、视频监控、决策分析等功能。项目整体技术水平将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的计量管理信息

系统业务,项目已成功应用于鞍山钢铁、阳春钢铁、济南钢

铁、湘潭钢铁等十几个大型钢铁企业。基于MES的钢铁行业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项目技术方案是利用自主研发的硬件

模拟平台,基于网络化计量基础,遵循物流管理理念,综合运

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射频技术、多路视频技术、实时语音

通讯技术、红外定位技术、防干扰监控技术、嵌入式等技术

,集成图像、声音、数据、现场设备等信息数据,实时监控各

计量点与计量监控中心,实现物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提高

计量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新一

代基于MES的钢铁行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包括计

量监控中心、计量终端、数据采集、物流管理、验配管理、

/2590/ 基于MES的钢铁行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研制

进出门管理、计量调度、实时监控、视频监控、决策分析等

功能。

/2591/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为了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

的软硬件设施及国际互联网络环境,构建广西软件与信息服

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发挥广西的区位及人力资源优势

,开展对区内外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并形成外包企业群及相

关产业,扩大与东盟各国间的经济贸易特别是IT业务往来,为

广西软件产业的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广西壮族自治区计算

中心承担了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软件与信息

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设。二、技术原理及性能

/2591/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指标技术原理:1、服务平台以网站为主要表现形式,建立国

内外相关软件与信息服务的信息数据库,详细介绍了外包产

业的新闻、相关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情况、成果、

科研情况、新产品及新技术。2、建立实用的信息服务平台

,提供政策法规报道国内、区内、东盟相关软件与信息服务

外包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人才供求和外包论坛等服务板块

。3、通过引进与网上集成手段收集知识资源库,如:国内、

区内、东盟相关外包政策、软件外包知识、软件与信息服务

外包相关书籍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相关资料等。4、提供会

员制权限管理功能。门户网站的基本信息资源的一部分以共

享方式通过互联网供社会公众浏览。详细数据库信息只面向

个人会员与单位会员提供。5、提供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功

能。个人会员与单位会员通过服务平台可以接发外包服务。

性能指标:平台由门户网站与后台管理系统形成,门户网站

包含外包资讯、外包政策、接包信息、发包信息、资源下载

、外包论坛、人才供求共七个一级栏目,后台管理系统包含

外包资讯、外包政策、接发包信息等数据库;数据库信息量

达5208条;建立统一的权限控制机制,提供灵活的角色、组、

成员的用户级权限管理,按级别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

;平台信息查询平均响应时间≤0.3秒。三、技术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如下:1、利用Ajax技术,实现

网页的交互式应用。2、采用ASP.NET的技术具有跨语言、跨

平台、安全以及对开放互联网标准和协议的支持。3、采用

/2591/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层架构的方式,将显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有机结合

。4、基于Portal思想,以多层B/S结构为基础的平台搭建技

术,以及为了增强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的基于中间件的开发

技术;5、有效保护系统资源免受黑客攻击的基于VPN的远程

安全访问技术。集成上述关键技术建设面向互联网的软件与

信息服务外包平台,既是技术创新,也是内容创新和服务创新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新

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梯次转移中,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成为

现代服务业和软件产业新的增长点,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

。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成为各国提升本国现代服

务业和软件产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中国-

东盟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我区的软

件外包行业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平台系统为会员提供软件

与信息的外包服务及人才的供求发布,让会员能及时得到最

新的外包信息及其人才信息,提高软件外包行业的竞争力。

系统汇集了人才资源、外包知识资源,同时每天提供及时的

行业新闻及外包资讯。在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的同时,提

高了行业的竞争力。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平台投入

应用以来,企业注册会员148家,个人注册会员110人,取得了

一定的点击量和良好的会员基础。2009年9月和2010年11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算中心下属企业南宁海蓝数据有限公司

与永鸿国际运输有限公司(越南企业)先后签订了价值40万

/2591/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和45万美元的软件代理销售合同,实现软件出口。截至2011

年底,项目合计结汇45万美元。存在的问题有:世界经济及

国外外包市场的现状导致平台推广具有一定的难度;信息资

源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信息服务成效的关键因素。

/2592/ 以标准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一体化融合
以标准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一体化融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面对国网“三集五大”、自身战略要求以及标准化

深入执行要求,四川公司必须超越既有标准化框架,寻求从标

准化工作向运营管理模式的升级转型,即立足标准化基石,搭

建更为科学前瞻、宏观全局的管理框架(包括运营模式、管

控体系、组织架构、标准流程和企业文化五大要素),最终

迈向卓越运营。以标准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一体化融合”

项目以市场价值、效率价值和协同价值为主线,对四川公司

现有管理体系(管控体系、组织架构、标准流程和企业文化

/2592/ 以标准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一体化融合

)进行全方位诊断。基于不同市场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国内外

领先企业研究,设计体现电网行业特征的适合四川公司的一

体化管理体系(管控体系、组织架构、标准流程和企业文化

),以凸显市场价值、效率价值和协同价值。

/2593/ 兰州大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兰州大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基于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及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投入和重视,结合兰州大学及甘

肃省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兰州大学提出以高性能校

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

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研究新型信息化整体平台的建设

方法及相关技术,建设高水平的服务驱动型高校信息化整体

平台--“云上兰大”平台,并基于就该平台开发可以实际运

行使用的各类信息系统。兰州大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是学校

/2593/ 兰州大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基于“云上兰大”平

台,以学校综合业务管理为需求,涵盖了学校值班管理,每周

值班管理,校领导接待日,中层领导寒暑假值班安排,值班统

计等业务过程,为学校、学院、人员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综

合业务管理平台,解决了节假日值班安排,寒暑假假期领导值

班,学校领导的日程安排系统化,方便学校人员的使用问题,

系统符合国家标准,可按需调整,且系统扩展性强,可根据学

校实际需要情况进行系统定制升级。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系统是基于Spring框架开发的管理系统。Spring是分层的

JavaSE/EEfull-stack轻量级开源框架,以IoC(InverseofC

ontrol,控制反转)和AOP(AspectOrientedProgramming,面

向切面编程)为内核,使用基本的JavaBean完成由EJB完成的

工作,取代了EJB臃肿和低效的开发模式。通常服务器端采用

三层体系架构,分别为表现层(web)、业务逻辑层(servi

ce)、持久层(dao)。对每一层都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表现

层提供了与Struts2框架的整合,在业务逻辑层可以管理事务

和记录日志等,在持久层可以整合Hibernate和JdbcTemplat

e等技术。根据不同的功能被划分成了多个模块,大体可分为

DataAccess/Integration、Web、AOP、Aspects、Messagin

g、Instrumentation、CoreContainer和Test。Web模块建立

在SpringContext基础之上,它提供了Servlet监听器的Cont

ext和Web应用的上下文。对现有的Web框架,如JSF、Tapest

ry、Structs等,提供了集成。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系

/2593/ 兰州大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统基于学校信息数据库,可进行学校值班管理,自动排班,生

成值班表,值班日期管理,校领导日程管理,整理汇总等等。

通过实际值班安排,使得值班流程改进得更加全面,统计结果

更加精准,能更为有效的支撑会学校值班工作;通过各个子系

统,建立一个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

将学校值班所有流程进行一体化实现、快速、高效地完成值

班制度制定,值班安排,生成值班安排,领导日程管理等基本

服务。系统预留人员值班信息交互接口,可与其他应用系统

进行接入和数据交换。系统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

AVA技术进行开发。将软件系统自下而上划分为数据层、业

务逻辑层和表示层。层与层之间是一种弱耦合的结构,依赖

是自上而下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

任何影响。系统开发采用的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是一种完全

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着重于开发构成应用程

序“业务对象”的可重复使用的组件。该技术在异构分布环

境下为不同机器上的应用提供了互操作性,并无缝地集成了

多种对象系统,当需要实现新的需求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个新

的组件,这些特点使得面向组件的开发降低了项目长期维护

的成本。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系统基于J

2EE技术进行开发,可以运行于包括Linux、Unix、Windows等

市面上主流的高安全性操作系统。系统以高校人员值班管理

,日程管理需求为蓝本,同时考虑未来综合管理的方向,可广

/2593/ 兰州大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泛使用于各高等学校。系统开发基于的“云上兰大”平台是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标准、相互配套”的原则

进行建设,采用先进的“平台化”建设思想,充分考虑整体和

局部的利益,坚持近期目标与长期智慧校园建设目标相结合

。在认证授权、信息保密、数据完整性及审计等方面做了周

密的设计,包括利用密码技术,确保涉密信息在产生、存储、

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的保密;建立数据完整性检验机制,保证收

发双方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信息被非授权修改,以及记录应用

日志,对事件进行分析,并提供预警信息;另外利用数据库的

备份功能将建设的平台和系统数据备份到指定的服务器或存

储系统上。⑤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云上兰大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已在兰州大学推广应用,目前运行状况

良好。便捷、智能、精准、人性化的服务获得了学校领导,

教职工的良好反馈,提升了学校的值班管理水平,方便学校安

排人员值班,为兰州大学智慧校园的办公工作奠定了基础。

存在的问题:无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2594/ e网通融合网络设备
e网通融合网络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e网通融合网络产品是一种采用嵌入式技术创造性

地将多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融合于一体设计成的“

多机合一”的网络设备。本产品的相关项目是4项国家863和

1项国家973重大专项成果,曾2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获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获其它奖项。共有41项专利,其中

发明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7项,商标3项,软件产品登记11项

。拥有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公安部、中国人

民解放军信息中心等部位的许可证等4项证书。特点:1、通

/2594/ e网通融合网络设备

过融合模式的核心思想,在单芯片中,对多种业务的数据报只

做一次打包解包,解决细化模式设备中需要多次重复打包解

包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速度。2、通过多项国际

领先的专利方法,完善SoC设计。3、通过多项软件设计,来解

决BSP、系统、应用及管理等系统集成问题。本项目具有操

作方便、体积小、速度快和价格低等优势。其应用领域相当

广泛,可以深入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其目标客户市场是:1

、对于安全及知识产权敏感的特殊客户,例如政府机关、事

业单位、军队、保密单位等。2、对于价格敏感的广大普通

客户,例如网吧、中小学校园网、中小企业等。由于目前基

于融合模式的网络设备只有我们拥有知识产权,而且也只有

我们在生产,目前销售前景较好,在市场上已占有市场一定的

份额,由于网络设备应用广泛,因此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2595/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司法协同平台项目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司法协同平台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杭州银行与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合作开

发,通过区块链开放的技术架构,凝聚共识的治理机制以及市

场化的运营方式打造一个开放平台。通过该平台打通金融机

构与各方的系统,实现数据的自主流通,减少市场经济活动的

信任成本,构建一种新型的协作模式,促进业务发展。项目建

设核心完成以下三个目标:1.打造区块链开放平台。建成适

用于金融业务的区块链开放平台,为试点金融科技创新业务

打好基础。2.试点在线贷款存、管、诉一站式服务。联合一

/2595/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司法协同平台项目

家商业银行进行实际金融业务应用落地。一方面通过实际场

景形成业务闭环,另一方面通过真实案例发掘平台价值。3.

探索创新协作模式。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平台的开放

能力,接入更多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模式和应用场景,构建

共创共赢的金融生态。项目主要技术特点包括:1.采用开放

许可链设计,兼顾业务透明和效率浙江省金融区块链开放平

台底层是开放许可链,是平台的信息存储层和基础。链内由

授权的共识节点、接入节点和见证节点三类。其中,共识节

点负责将底层开放许可链的数据打包,目前主要由中钞区块

链技术研究院维护,后续引入有公信力的企业、政府单位作

为共识节点。普通合作方则通过在本地架设见证节点或使用

云端的接入节点开展业务。接入节点和见证节点都拥有完整

的共享账本数据,对于记账节点的记账数据进行验证和监督

。这种开放许可链结构通过控制共识节点数量保证了共识算

法的速度,同时又能支持数量广泛的合作。2.提供自研中间

件,提高平台易用性降低接入成本平台的中间层是各类结构

化组件,主要作用一是起到读取链外信息传输至链上。二是

通过智能合约对存证数据进行结构化分类并给予可编程的操

作接口,使得这些数据在面临具体的业务背景时可以相互关

联和相互作用。中间件组件提供了交互友好的方式,便于业

务方访问区块链网络。3.采用分层加密设计,提升隐私保护

能力每个业务系统都会包含链上和链下部分,链上只存储必

要的公开流通信息,通过算法进行数据脱敏,保障业务的共识

/2595/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司法协同平台项目

。业务本身的原始数据还是保留在链下业务子系统中。通过

摘要算法、签名算法和数字身份保障链上、链下数据的一一

对应,做到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不可抵赖性。通过这种

分层的设计模式即保障用户的数据隐私又做到数据的有效共

识和流通。本项目主要业务特点包括:1、金融业务数据存

证。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司法协同平台通过区块链底层技术实

现完成证据的存证、取证和验证。2、法律服务多样性支持

。系统在法律服务类型可拓展支持在线诉讼、支付令、赋强

公正、仲裁等多种法律服务(目前系统支持杭州互联网法院

在线诉讼)。3、数据标准化接入。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司法

协同平台提供标准化业务接口,形成字段要求、流程要求和

合规要求标准,统一接入方案。4、监管科技。随着业务量的

提升,数据量的不断累积,可以实现多元数据分析模型,为法

律服务机构、监管机构提供在线化的数据支持,通过相关业

务发生的时间、金额、地点、贷款期限、利率变化、还款连

续性等相关指标的分析,可以定位出发生逾期风险和产生不

良资产的时间点,更有利于法律服务机构、国家审判机关和

监管机构对业务进行事前、事中监控和监管。5、全流程在

线化。平台支持司法服务在线申请、进度同步,从数据存证

到司法处置全流程线上完成。项目实现的成果包括:1、实

现司法处置全流程在线化银行端通过存证、取证功能,将违

约信贷业务数据生成法律服务申请,在线诉讼起诉状实现在

/2595/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司法协同平台项目

线生成,模板化、傻瓜式编辑,直接通过系统对接传输,全程

无纸化处理。在法律服务机构和司法审判机关接受相关申请

后,通过自有系统,完成相关证据的核验,直接进入受理阶段

。2、简化金融与司法对接模式,实现跨行业合作新模式金融

机构与法律服务机构、司法审判机关间系统间不再需要全量

信息互通,避免隐私泄露、数据泄露问题;在合作方式上,保

全和取证解耦合,实现了金融与司法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异步

协作。在数据对接层面,金融机构自定义数据字段写入内容

、写入格式,可自建业务模板,在保证法律服务机构、司法审

判机关可受理的前提下,系统兼顾通用性与定制性。3、形成

跨领域跨行业平台,为监管信息化打下基础随着基于区块链

的金融司法协同平台的业务量、案件数量的累积,实现多元

数据分析模型,为法律服务机构、司法审判机关、监管机构

提供在线化的数据支持,在可见的未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前沿科技,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司法协同平台将探索出全

信息化监管新模式。4、制定统一的证据存证数据标准通过

司法处置流程和银行业务流程对照与结合,梳理出了用户身

份、信贷协议、放款记录、还款记录、催收记录等几条核心

证据,建立了违约信贷业务的整体追溯存证体系和标准,通过

标准的建立,进一步简化了金融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司法

审判机构的接入过程。

/2596/ 艾特标牌数字化加工控制系统软件V1.0
艾特标牌数字化加工控制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数字化

技术应用到标牌制造生产中,能够帮助标牌工业人员快速、

准确地完成许多工作,有效缩短标牌制造周期。为适应现代

人的生活需求,必须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数字化是当

今世界制造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征。新兴的知识经济、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迅猛发展的IT技术加快了制造业的现代化

与数字化进程,制造业数字化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制造业

数字化就是将IT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

/2596/ 艾特标牌数字化加工控制系统软件V1.0

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

新、协作关系的刨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数字

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

的网络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采用了产品模型数字化技术,可以建立数字化产品造型,

并利用数字仿真、实验检测、干涉检验、CAE分析、虚拟制

造等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分析,从而改进和完善设计方案,提高

产品开发的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2.采用接触式模拟测量技

术,接触式模拟测量因其测量精度较高,技术成熟,成本低廉

的优势,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接触式模拟测量技术利用仿

形仪作为检测和反馈元件,实时控制机床运动,使仿形指始终

保持规定的偏移量并沿着模型表面作跟踪扫描运动。③技术

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从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导入加工

数据和工艺系统,然后操作工人按照排好的生产计划严格按

照要求生产,并做好相关记录(产能和效率),保证生产有序

的进行。2.数据的光顺处理,在标牌的测量过程中,由于机床

和仿形仪的振动,使得采集的个别数据不能准确表达模型。

因此,有必要对采样点剔除粗大误差,进行光顺处理。3.采用

仿形加工技术,仿形加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自由复杂曲面

的加工上。有的标牌是不规则的复杂曲面立体。本系统采用

三维仿形仪,可以快速地对标牌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④技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的研发采用了产品

模型数字化技术和接触式模拟测量技术,研发出了一种标牌

/2596/ 艾特标牌数字化加工控制系统软件V1.0

数字化加工控制系统,实现标牌的数字化加工及控制。具有

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增强设计能力的特点。

成熟度高、试用范围广。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技

术已运用到标牌的加工过程中,实践证明,此数字化加工控制

系统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标牌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其数

据化处理和数字化加工的结合,提高了标牌精细程度,保证质

量符合标准,产品优质率达98%以上。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2597/ 一种适合于对数正态湍流信道的增强型光空间调制方法
一种适合于对数正态湍流信道的增强型光空间调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于背景本发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大气激光通信中增强型广义空间调制技术的研究(编号

:61861026)实施完成。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本发明提出

了一种激活激光器数目可变的增强型光空间调制方法。其目

标在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PPM调制的特点,在保证系统误码

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该方法的具体步

骤如下:(1)在发送端,对二进制信息比特流进行空间域和

信号域映射,将其转换成三类不同的空间调制信号;(2)将

/2597/ 一种适合于对数正态湍流信道的增强型光空间调制方法

调制后的信号经光学发送天线、大气信道和光学接收天线后

由探测器接收,激活激光器序号的组合与调制符号可通过最

大似然检测准则估计得到,再经解映射后即可恢复出原始比

特信息;(3)然后计算发送符号与其估计值之间的成对错误

概率和汉明距离,利用联合界技术获得了增强型光空间调制

系统误码率的理论上界;3.技术的创新型与先进性通过每次

激活一个或两个激光器的不同索引组合来增大空间域映射,

并利用脉冲位置调制(PPM)的特点在三类不同索引组合上

映射不同的PPM调制符号,构建了一种激活激光器数目可变的

增强型光空间调制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

率,在此基础上引入编码技术进一步优化了系统的误码率性

能,该方案充分利用空间域资源不仅大大提升了系统的传输

速率和频谱效率,而且还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计算复杂度,更

适合于高速率、大容量、低能耗的大气激光通信。4.技术的

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成果的研究内容属于科学前

沿理论和技术领域,在保证传输速率不变的条件下,引入编码

技术和增大探测器数目均可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并且随着

重复映射比特数和探测器数目的增多,系统性能的改善量会

随之增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选择何种方式改善系统性能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5.应用情况及存在

问题本发明涉及无线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针对对数正态

湍流信道提出了一种激活激光器数目可变的增强型光空间调

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光空间调制的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6.

/2597/ 一种适合于对数正态湍流信道的增强型光空间调制方法

历年获奖情况无。

/2598/ 光电测控仪器设备产业化项目
光电测控仪器设备产业化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光电测控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经纬仪、测角仪及航空

航天相机等,是一种高端精密的光学仪器设备。项目于200

6年申报专利两项,其中一项已获授权。“一种具有昼夜都

能应用的夜明份划板”专利已授权;“一种高透过率超硬三

防保护膜玻璃”专利已受理。光机电联调技术是独有的核心

技术,自行设计大口径平行光管和检测架,为大口径产品装

调工作得以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光电测控仪器设备市场处于

迅速膨胀状态。其中电视测角仪、航空航天相机等产品将以

/2598/ 光电测控仪器设备产业化项目

产能决定市场需求量。2006年已完成光电测控仪器设备的小

批量生产,部分产品可实现批产并广泛装备部队。

/2599/ 小温星智能体温监测系统[简称:小温星管理平台]V1.0
小温星智能体温监测系统[简称:小温星管理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用于监测佩戴测温手环用户的体温,对其进行体温

预警,提供解决方案。当设备就在附近的时候,可以通过蓝牙

扫描获取体温数据,若设备在其他地方,但是附近有获取体温

数据的基站,用户也能实时收到体温数据,可以分享给亲朋好

友,对佩戴者进行关注,体温有异常的时候将及时通知关注者

。可以查看体温历史,对其进行分析,提供建议。也可以收到

测温设备的告警通知,如设备故障,电量过低,佩戴情况通知

。企业用户还可以对基站进行管理。查看所有的设备测温情

/2599/ 小温星智能体温监测系统[简称:小温星管理平台]V1.0

况,获取本企业下所有基站的信息,比如是否在线,是否故障

/2600/ TRS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系统
TRS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TRS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系统是为满足2008年5月1日

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而自主研发的

一套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已经在国务院办公厅和多个部委

及省市系统成功应用,系统采用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建

设模式,满足不同机构的信息公开服务需求,该系统采用了

先进的元数据自动提取和信息自动分类等技术。目前正在全

面推广,根据政府的发令,到乡一级的五级政府要全部实施

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2601/ 客流仿真分析与自动排班系统
客流仿真分析与自动排班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客流仿真分析与自动排班系统,从减少乘客等公交

的时长和降低乘坐拥挤度两个重要的服务指标出发,采用模

拟仿真的方法充分研究客流特性并制作时刻表,通过数学算

法与辅助工具相结合的排班方式大副降低公交排班的成本,

使车辆、司机、公里等生产资源的投入更加科学合理,提升

公交企业的社会效益、管理效益、经济效益。该系统适用参

与公交运营相关的部门分析客流总量、时间、空间特性;适

用于决策部门确定发车高峰时间、高峰发班率、高峰出车率

/2601/ 客流仿真分析与自动排班系统

、公里投入、车辆司机投入等;适用于计划编制人员快速编

制符合客流需求,同时又能满足考核要求的排班计划,同时安

排好车辆和司机等生产资源保证计划执行;适用于考核部门

,对计划执行的结果进行细化考核。该系统是国内首家从客

流分析、时刻表制定、车辆排班、司机排班、计划发布、执

行考核全链条数字化,运力与运量精准匹配,排班算法上有配

套可视化的工具,综合考虑的问题,如间隔、高峰发班率、是

否可执行等都可直接快速判断,另外有配套的快速调整工具

,高效精准地实现快速调整的目的。目前该系统已在郑州公

交、深圳西部公交、兰州公交、南昌公交等十几个城市上线

并产生较好的效果。其中郑州公交应用该系统荣膺城市公共

交通创新评选“十大创新奖”,在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

小城市分会(2019-2020)上,被选为“绿色出行行动计划”

战略合作品牌。

/2602/ 光电编码器模式转换装置
光电编码器模式转换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光电编码器模式转换装置是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赵继印教授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属于

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微机电技术

产品。主要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的机械角度高精度测量和绝

对位置检测,是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专用配套仪器设备。光

电编码器模式转换装置是一种集数字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

术和显示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针对应用光电编码器高

精度角度测量和保持位置信息的技术要求,采用信号缓冲模

/2602/ 光电编码器模式转换装置

块和鉴相模块检测角度的相位信息,由微处理器、码盘线数

预置模块和机械零点校正模块控制串并转换和计数,由长线

驱动器输出并行数据信号,实现了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到绝对

式光电编码器的模式和功能转换。同时提供掉电存储保护、

机械零点自动校正、码盘线数自动预置和数据显示等功能,

解决了应用光电编码器同时进行机械角度的高精度测量和绝

对位置检测的难题。该仪器具有转换精度高、实时性好和使

用方便等优点。光电编码器模式转换装置的核心技术和整体

设计均已申报国家专利保护。光电编码器模式转换装置经检

测部门检验其主要技术指标均保持了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精

度,并实现了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功能,该仪器填补了国内

外的技术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产品市场空间巨大

,实施后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603/ CAD中非多项式样条理论与几何算法研究
CAD中非多项式样条理论与几何算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CAD中非多项式样条理论与几何算法研究》主要

研究了新的用于CAD几何造型的样条方法以及新的用于几何

建模和几何处理的高效算法。主要得到如下几方面研究成果

:1.包含多项式和双曲函数或多项式与三角函数的混合形式

均匀B样条的一般构造方法。发现混合形式B样条基函数的积

分定义公式,利用积分方法可以得到任意阶均匀B样条基函数

从而得到相应混合形式B样条曲线。这一结果从理论上解决

了以前只能通过解方程得到三次混合B样条的局限,也为构造

/2603/ CAD中非多项式样条理论与几何算法研究

其它混合形式B样条曲线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2.非均匀混

合型B样条基函数的一般构造方法和具有重节点的混合B样条

的构造。利用加权积分的方法可以构造非均匀混合型B样条

的基函数,均匀混合B样条和非均匀多项式B样条皆是非均匀

混合B样条的特例。利用重节点技术定义了混合型Bezier基

函数和C-Bezier曲线。混合型B样条曲线曲面和混合型Bezi

er曲线曲面与多项式型B样条和Bezier曲线曲面一样具有B网

结构和良好性质。这种曲线曲面表达式无需有理形式可精确

表示椭圆、悬链面等曲线曲面形式。3.证明了混合B样条基

是B基,从而从理论上澄清了混合B样条曲线的保形性质。利

用复数表示,将多项式B样条,双曲B样条和三角B样条统一表

示起来。统一形式的混合样条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具有不同几

何特征的曲线曲面。统一表示形式也为几何造型算法设计带

来了极大的方便。4.通过定义一种新的能量函数,研究得到

圆弧样条光顺构造和拟合的线性算法。该算法可有效克服圆

弧样条对噪声敏感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针对任意参数曲线进

行圆弧插补和逼近的高效算法。该算法无需整体优化可在允

许误差范围内得到段数较少的逼近圆弧样条。5.研究了基于

法向估计的新的曲线曲面插值细分格式,从理论上对该细分

格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几何建模和处理中的应用。这

种细分方法突破传统依赖参数化的细分方法,从内在几何量

出发构造曲线曲面模型,为非线性细分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研究了T样条体的定义并基于T样条体表示给出了一种几何

/2603/ CAD中非多项式样条理论与几何算法研究

变形算法。这种算法利用自适应构造包围盒可对复杂物体进

行有效编辑。上述研究从发表以来得到学术界同行的关注和

重视,10篇代表论文被他人引用200多次。

/2604/ 昊华业务流程管理平台V1.0
昊华业务流程管理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平台是一个完全基于业务化思想实现的SOA流程平

台,负责对业务流程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业务流程的设

计建模、测试与调试、部署、运行、监控、管理。平台提供

了灵活的工作任务分派策略、业务流程版本管理策略、丰富

的流程模式、灵活的组织模型等特性,使得它能够从容应对

复杂的中国特色流程模式和人工流程的处理。平台采取了多

种方式以保证流程引擎高效稳定的运行,满足大型流程应用

建设需求,比如良好的事件驱动式系统架构、优化的BPS数据

/2604/ 昊华业务流程管理平台V1.0

库、历史数据与运行数据分离、集群高速缓存等等。业务流

程定制选件提供基于WEB的业务化流程设计和调整能力,支持

流程建设阶段完全业务化的分析建模,以及流程维护阶段敏

捷的业务化流程变更,从而极大提高业务人员参与流程建设

的能力,加快流程响应业务变化的速度。BPS组件BPS由以下

七部分产品组件组成:BPS流程引擎、BPSAPI和构件库、BP

S流程设计建模工具、BPS引擎治理工具、BPS流程管理监控

台、BPS流程客户端和BPS业务流程定制。3BPS原理及机制B

PS参考模型工作流参考模型确定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本架

构。该架构是开发工作流软件时应当采纳的系统模型,当然

,一个工作流管理系统也可以不遵循这个模型标准,或只实现

这个模型的一部分,但事实证明,这个模型结构是目前最为合

理的。BPS的参考体系架构图如下:

/2605/ 复杂体育场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复杂体育场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以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项目为载体,总结出

一套完整的复杂体育场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并完善相关的

施工工艺,通过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1、形成了复杂

体育场馆钢结构智能建造技术。总结了大型钢构件安拆施工

中存在的高空组装、焊接工作量大等问题,研发了基于数字

化控制系统的钢结构超大型液压同步整体提升技术,有效克

服了场地限制及大型机械覆盖盲区等因素制约,实现了狭小

场地大吨位钢构件整体一次提升;深入开展了虚拟仿真计算

/2605/ 复杂体育场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仿真数据分析和实测数据分析的研究,研发了大跨度钢网

架支撑胎架卸载技术,实现了主动精确控制卸载量,有效避免

了支撑胎架因支座及结构力学状态变化的不确定性和惯性卸

载所造成的结构破坏和安全隐患;研发了一种可应用于大型

场馆钢结构吸音垂片吊顶安装施工的水平移动吊篮,取代了

传统满堂支撑架搭设的操作平台,减少了大量措施材料、机

械以及劳动力的投入,解决了高空吸音垂片施工空间占用大

、施工工期长的难题,经科技查新检索该技术为国内首创。

2、形成了体育场馆复杂造型围护结构智能建造技术。深入

开展了3D扫描技术和逆向建模技术在外立面幕墙施工中的应

用研究,实现了双曲面外幕墙的高精确度空间定位,形成了应

力持续变化下的双曲面玻璃幕墙下料综合建造技术,保证了

测量放样的准确性和双曲面玻璃幕墙下料的精确度。通过对

大量复杂不规则结构的分析,引入了有限元分析的思路,将任

意空间混凝土结构划分为有限个单元空间四面体的集合,而

每个单元空间四面体能有效满足测量精度及模板支撑的要求

,从而形成了连续空间四面体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突破了任

意不规则结构在测量控制和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上的瓶颈。3

、开发了一套基于MIIA技术的模块化装配式机房快速建造技

术。系统研究了基于模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智能化建造

和装配式安装的机电机房施工工艺,通过采用BIM技术结合工

厂自动化生产,形成了基于MIIA技术的模块化装配式机房快

速建造技术,有效提升了机电机房施工效率,实现了施工精细

/2605/ 复杂体育场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化管理,建成了福建省首例MIIA装配式制冷机房并开展了推

广应用。4、开发了一套用于福建地区台风实时风速生成的

模拟程序,有效应用于台风下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施工阶

段实时风荷载受力分析。

/2606/ 一种小型化多制式光线路终端光模块
一种小型化多制式光线路终端光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小型化多制式光线路终端光模块”成果属于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该项目面向

国家宽带战略“提速降费”宗旨,针对GPON向10GGPON升级过

程中所需要的共存光模块进行研究,完成了小型化10GCombo

PONOLT光模块的开发。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小型化四

通道BOSA光路设计实现GPON与XG(S)-PONOLT的4波长光路

共存。通过小角度滤光片的使用,实现了保护带仅有10nm的

1260~1280nm的XG(S)-PON接收与1290~1330nm的GPON接

/2606/ 一种小型化多制式光线路终端光模块

收的分光;采用局部平行光路设计,提升GPON与XG(S)-PON

接收波长之间的隔离度(>30dB);采用平行光耦合技术,提

高了发射端的耦合效率,功率指标满足链路预算D1/D2;为系

统节省了WDM1r,实现了系统的高密度集成,具有小型化、低

功耗、便于维护的优点。(2)模块电隔离结构设计提升了

光模块的EMC性能;BOSA采用三段式陶瓷绝缘电隔离结构,搭

配绝缘石墨膜的装配方式,解决了BOSA装配过程中圆方管体

与外壳导通的问题,实现了模块的整体电隔离,提升了模块的

RE、ESD与CE性能,同时提升了光模块的散热性能。(3)双

通道RSSI设计实现了GPON与XG(S)-PON上行接收的突发接

收监控;创新片选设计,兼容现有10GPON存储器架构,实现GP

ON与XG(S)-PON接收端的突发监控;创新软件轮询算法,规

避了两个Trigger时序上的竞争风险;创新高精度模拟RSSI采

样保持电路设计,实现OLT光模块在300ns光包内监控精度达

±1dB。(4)自适应速率选择功能实现了多路上行接收

光的速率自适应接收;采用串联谐振电路设计,搭配光模块的

压制处理功能,自适应XG-PON与XGS-PON的接收数据,灵活设

置速率选择判决谐振点,提升了GPON与XG(S)-PON两路接收

波长之间隔离度。(5)自主设计研发电路方案采用小型化

可插拔模块封装,解决光电串扰及电串扰问题;采用自主开发

压铸结构件,提升光模块的温度性能。(6)小型化ComboPO

NOLT光模块功能产品化研究开发了小型化XFP/SFP+非对称和

对称模式的OLT光模块,实现了GPON与XG(S)-PON的共存和

/2606/ 一种小型化多制式光线路终端光模块

模块产业化。该项目研究成果的实施,提高了GPON向XG(S)

-PON升级过程中的光纤和光通信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光通

信设备的运维成本,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607/ 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研究项目
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研究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项目概要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随着特高压、大容量、超大系统电网的逐渐形成,对

电网安全、稳定、可靠、控制、信息交互等提出了更高更迫

切的要求。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智能变电站的重点在于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功

能。随着设备信息的数字化、通信规约的标准化、计算机网

络化的发展,以及基于IEC61850标准化信息平台的智能自动

/2607/ 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研究项目

化系统和智能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设备在线监测等数

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智能变电站的高级应用创造了条件

。智能变电站只有实施和发展了高级应用功能,才有别于常

规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才能真正成为智能电网中的智能

节点,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针对750k

V西安南变电站的智能变电站的需求和特点,结合以往工程经

验、运行需求、现有技术水平、未来技术的发展状况,本着

“技术适度超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对智能变电

站的高级应用功能分别进行研究和论述。2、研究成果与结

论750kV西安南变电站研究了顺序控制功能、保护状态控制

和管理功能、智能告警及事故信息综合分析决策功能、经济

运行与优化控制功能、智能巡检功能、状态检修功能研究等

内容。1)支持一键式顺控的智能操作票生成和管理系统充分

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强大的图形化界面功能和资深运行人员丰

富的运行经验,根据运行方式安排和电网实际运行情况正确

编写各种类型的操作票,运行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鼠标操作

就可开出操作票,具有智能生成操作步骤、单步生成操作步

骤及典型操作票自定义维护功能,开完票后可进行模拟预演

,具有方便的操作员培训功能,在生成操作票和预演培训过程

中提供防误判断功能,有严格的防误措施,能够发现错误的和

不合理的操作,从而减少误操作导致的电网效益的损失。2)

保护管理功能实现了对保护信息的监视、管理、设置和分析

,能够实现远方召唤保护装置的运行参数,监视保护装置运行

/2607/ 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研究项目

状态、运行定值、定值区号、压板状态,远方在线切换定值

区、修改定值、在线投切软压板,远方复归微机保护信号。

对保护装置的动作报告、告警事件、压板变化、故障信息进

行实时告警。接收装置的故障录波文件,进行故障分析,形成

故障分析报告。3)VQC应用通过调节主编的分接头和投切补

偿器,控制变电站内主变的目标侧母线电压和目标侧无功的

大小在预先设定的合理范围之内。控制逻辑判别完全基于实

时数据,有严格的异常闭锁机制和灵活的投切机制,针对一年

中不同的时间段可设置多套定值。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可以

通过设备健康度实现对电网的智能调度。变压器经济运行控

制系统可以根据设备健康度的变化来调整合适的变压器经济

运行方式,最终实现变压器运行方式的最优化,这不仅符合智

能电网的发展战略,还对未来的智能调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4)通过研究变电站智能告警技术,利用变电站完整的站

内故障告警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将诊断结果通过信息直传上

送至调度主站,配合远程调阅功能,实现对变电站站内故障实

施准确故障诊断和远方监控,提高变电站站内故障告警信息

利用效率。5)智能巡检系统可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路线进行设

备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实时显示当前巡检设备的铭牌信息、

在线避雷器数据、设备厂家信息及检修记录等,在视频巡检

过程中,系统亦启动视频智能分析,如发现设备异常,系统立

刻发出报警,在巡检结束后,系统自动将巡检记录供监控人员

/2607/ 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研究项目

查看。系统可实现变电站电气设备自动巡检、智能分析及远

程报警功能,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及维护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实现电气设备的可视化监控调度,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管

理水平。6)设备监测状态检修功能主要包括监测预警、故障

诊断、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功能,状态检修可

以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工作,节约工时和费用,使检修工作更加

科学化。

/2608/ 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数据均衡方法
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数据均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数据均衡方

法。以解决现有联合信道跟踪与最大似然均衡方法在流星通

信中难以实现的问题。其技术原理是:由信道参数的初估矢

量,对接收到的基带畸变信号进行均衡处理,输出判决数据,

以恢复出原始的发送信号。具体步骤为:根据信道参数的初

估矢量h<SUB>o</SUB>和接收信号d<SUB>k</SUB>(

k=1,2…),求出信道参数估计矢量h(μ<SUB>k</SUB>

);由该矢量算出接收信号所有状态的路径分支度量增量λ<

/2608/ 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数据均衡方法

SUB>N</SUB>(μ<SUB>k</SUB>→μ<SUB>k+1</SUB

>),进而求出各状态的路径分支度量Г(μ<SUB>k+1</S

UB>),并找出具有最小分支度量的状态μ<SUB>k+1</SU

B><SUP>min</SUP>;根据路径分支度量Г(μ<SUB>k+

1</SUB>)和实时状态删移门限Th<SUB>k+1</SUB><

SUP>max</SUP>对状态进行删移,然后对状态μ<SUB>k+

1</SUB><SUP>min</SUP>进行路径回溯,输出该时刻相

应的判决信号s′<SUB>(k+1)-δ</SUB>。本发明降低了

运算复杂度和存储空间,实现了流星通信信号的快速处理和

高质量数据接收,可用于流星通信。

/2609/ 梯度折射率透镜生产制造工艺
梯度折射率透镜生产制造工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梯度折射率透镜(GRIN)又称自聚焦透镜,是折射

率呈径向渐变的柱状透镜,属于现代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

科----梯度折射率光学(GRINOptics)材料的一种微小透镜,

LensArray(梯度折射率透镜数组器件)是利用透镜的共轭成

像原理,将参数相同的许多透镜排成线数组的综合成像器件

。LensArray是近几年来开发、并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的新

型光学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像质量好、共轭距

离短、并使光学系统结构简化等特点,已成为光纤通讯无源

/2609/ 梯度折射率透镜生产制造工艺

器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器件,被用于超细型内窥镜、扫描仪

、复印机、传真机、条形码识别、电子白板机等领域的光学

系统中。建立一条年产75万片梯度折射率透生产线,主要研

究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生产制造工艺,使其产业化。主要研究

内容:①、解决不同掩膜间图形不重叠难题;②、刻蚀只在垂

直方向进行,没有横向刻蚀,掩膜边缘不应侵蚀;③、精确

控制位相级的高度和大小,通常应优于百分之一。技术指标

(定量):数值孔径NA0.44~050;折射率1.6098~1.6132;

材料透过4mm~5mm93%~94%;插入损耗0.2db。

/2610/ 一种双闪烁体补偿型脉冲X射线探测装置
一种双闪烁体补偿型脉冲X射线探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闪烁体补偿型脉冲X射线探测装

置,它包括中空的金属外壳、设置在金属外壳两相对端的入

射窗和出射窗、探测部件以及光电探测器,探测部件设置在

金属外壳、入射窗和出射窗围成的空腔内,光电探测器通过

金属外壳上设置的孔与空腔连通,探测部件包括无机薄膜闪

烁体和有机薄膜闪烁体,无机薄膜闪烁体设置在入射窗内侧

,有机薄膜闪烁体设置在出射窗内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

探测装置探测灵敏度不稳定、无法满足射线强度绝对测量的

/2610/ 一种双闪烁体补偿型脉冲X射线探测装置

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灵敏度响应平坦,且具有较快的

时间响应,可用于该能量段脉冲X射线辐射场强度的绝对测量

/2611/ 一种抗空蚀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法
一种抗空蚀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一种抗空蚀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法,获得

原始叶轮的周向XY平面上的前盖板二维翼型骨线、中间二维

翼型骨线以及后盖板二维翼型骨线,并参数化后,构建叶轮优

化参数,构建变化后的骨线,再将其三维化得到的变化后的前

盖板三维翼型型线、中间三维翼型型线以及后盖板三维翼型

型线,输入到几何造型软件中,形成变化后的叶轮三维形状,

在单流道网格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水利性能测算,以多目标遗

传算法NSGA-II遗传算法为优化工具,对离心泵叶轮参数进行

/2611/ 一种抗空蚀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法

多目标优化设计,选取水利性能最佳的一组叶轮参数作为优

化后的叶轮参数;本发明方法优化参数构建科学,优化过程自

动化程度高,优化后离心泵叶轮叶片效率,空化空蚀性能优良

/2612/ 图片采集及分发系统
图片采集及分发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协助摄影家及摄影记者完成图片采集及分享的功能

,该系统分为移动端和服务器平台端,移动端用来采集图片,

美化图片,该采集软件具备给图片录音的功能,可以有效的进

行现场直播和新闻报道,服务器端支撑大数据的基础,可以进

行海量图片的存储及分发。服务器端包含运营后台,运营人

员通过运营后台对图片进行推荐、编辑、整合等操作,最终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看到编辑、整理后的新闻以及精美图片

/2613/ VOD炉外精炼生产指导软件系统的研制
VOD炉外精炼生产指导软件系统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将实现特种钢冶炼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缩短冶炼时间,降低气体消耗,减少初吹的次数,延长炉体的

寿命,从而降低冶炼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软件系统经过实

际工程项目应用,不远改进完善,从而使得VOD炉外精炼工艺

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该项目由很

大的市场需求和推广应用前景,将会产生很大的直接和间接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614/ 掺铥碲酸盐玻璃双包层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掺铥碲酸盐玻璃双包层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掺铥碲酸盐玻璃双包层光纤及其制备方法。用

作纤芯的掺铥碲酸盐玻璃组成范围以摩尔百分比计:TeO2:

40~90mol%,WO3:5~40mol%,Nb2O5:0~5mol%,BaO:0~5mol

%,La2O3:0~14.9mol%,GeO2:0~20mol%,R2O:0~5mol%(R=

Li,Na,K),P2O5:0~5mol%,Tm2O3:0.1~5mol%。利用熔融法

制备纤芯、内包层和外包层玻璃,采用管棒法制备光纤预制

棒,在合适的拉丝工艺下通过两次拉制,得到双包层碲酸盐玻

璃光纤。在1.3μm处的损耗<2.9dB/m。本发明的双包层碲酸

/2614/ 掺铥碲酸盐玻璃双包层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盐玻璃光纤具有很好的抗析晶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软

化温度较高,热膨胀系数较一般碲酸盐玻璃低,符合单模传输

条件。实验证明该光纤可以在800nm商用激光二极管泵浦下

实现瓦级~2微米激光输出,激光谱半宽(FWHM)达到~15n

m。

/2615/ 一种便于清洁的液位计
一种便于清洁的液位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液位计,包括上

下端通过旁通管与被测量液体容器连通的透明测量管,所述

测量管内放有能浮于液体表面的浮子;所述测量管上下端的

旁通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并且测量管上下端分别开有进水

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

连,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具有上述结构

的液位计,增加了冲洗装置,使得无需将液位计拆卸就可以对

测量管内部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清洁效率,节约了检修维

/2615/ 一种便于清洁的液位计

护的时间。

/2616/ 基于数据融合应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
基于数据融合应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数据融合应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是由西

安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完成。项目整体采用SOA架构

设计,广泛使用大数据融合技术,通过梳理分析规划数据与现

状数据之间的对应、演化关系,建设项目与规划指标、年度

计划指标配置关系,开发了集规划科行政管理和日常工作于

一体的“图文表档”综合应用监管系统。项目主要功能分为

以下三部分:1.基于数据融合应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

监管平台:从规划监管、业务办理角度出发,提供业务办理

/2616/ 基于数据融合应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

过程中的“图文表档”一体化查询的规划指标分析、用地剩

余规模分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办理、年度计划指标使用与

统计台账等功能,是规划科各项业务办理的主要工作环境。

2.基于数据融合应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数据库管理工

具:从规划调整与规划修改方案为出发点,提供调整或修改

方案的多方案管理、调整地块的占压分析功能、调出地块的

查询选择功能、图形的打印等功能,是规划调整的重要辅助

手段。3.基于数据融合应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监管平

台(移动版):从项目野外选址对图形的浏览、分析需求出

发,提供业务人员在野外选址时,能够便捷的查询使用地块的

规划情况、现状情况、征地片区综合价情况、耕地分等定级

情况等信息,提高项目选址的成功率,提升办公效率。

/2617/ 基于Terminal滑模的机车牵引力总量控制方法
基于Terminal滑模的机车牵引力总量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erminal滑模的机车牵引力

总量控制方法,旨在解决重载机车在轮对发生粘着故障时,现

有粘着控制技术无法避免牵引力在动态调整过程中大幅损失

的问题;通过充分利用各轴动力冗余,进行动力再分配,以达

到最优化利用机车所能产生的牵引力,在可调的有限时间内

维持机车牵引力与粘着故障前保持恒定。因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滑模面上运动时具有比鲁棒性更优越的不变性,加之算法

简单,易于工程实现。本发明采取基于Terminal滑模的牵引

/2617/ 基于Terminal滑模的机车牵引力总量控制方法

力总量控制方法,弥补了现有粘着控制技术的不足。

/2618/ 卫星数据通信接收站
卫星数据通信接收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WSD-1卫星数据通信接收站是广播式卫星数据通信

网中的一个接收站,它由天线系统、低噪声下变频器和室内

处理器三部分组成,可用于接收新闻资料,商品金融信息,

气象资料,产品信息的计算机数据传输,以及电传、文字和

图片传真等业务。合作方式:开发国内外市场。

/2619/ J2EE技术及其实现
J2EE技术及其实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文介绍了java2平台企业版(J2EE)的13种核心

技术:JDBC、JNDI、EJBs、RMI、JSP、JAVAservlets、XML

、JMS、JAVAIDL、JTS、JTA,JAVAMAIL和JAF。通过讲述如

何简化应用开发,希望使读者对J2EE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了

联系实际,基于Weblogic应用服务器(来自BEASYSTEM公司

的一种广为应用的产品)环境介绍J2EE的这些技术。

/2620/ BT225400-CA数据链测向接收处理设备
BT225400-CA数据链测向接收处理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BT225400-CA数据链测向接收处理设备采用自主研

发的五信道接收机,五单元单层天线阵结构和快速分离中低

频接插件,可通过3G、GPRS、LAN、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方式

组网监测;采用数字式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通过宽带高速信

号处理卡和信号相位误差消除算法,实现了快速测向、引导

测向、守候式测向等功能。该产品采用嵌入式平台设计和高

速DSP,针对跳频信号检测进行系统优化,系统测向响应时间

≤1ms;采用模块化结构,满足车载机动需要,具有较好的可靠

/2620/ BT225400-CA数据链测向接收处理设备

性、可维护性。

/2621/ 基于Java的软件开发进度管理平台V1.0
基于Java的软件开发进度管理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开发目的:为用户提供一个软件开发进度的管理平

台面向领域:专业服务主要功能:基于Java的软件开发进度

管理平台可以帮助开发者实时掌控开发的进度,直观地看到

自己的软件开发速度以及预估完成时间,帮助开发者安排自

己的开发日程,管理软件开发的资源,防止出现因为各开发人

员进度不协调导致的错误。技术特点:实用性强,数据实时

性强,可移植性强。

/2622/ 面向ERP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信息系统研究
面向ERP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信息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信息管理领域。

首先通过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与PIS(Pro

jectInformationSystem)之间交互的信息需求分析,研究

了两者之间交换和共享的信息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E

RP环境下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信息的形成及流程,从而提

出了ERP环境下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

、功能模型和体系结构,同时,研究了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

目信息系统与ERP集成的关键技术,包括面向ERP的研制项目

/2622/ 面向ERP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信息系统研究

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获取、WBS在ERP环境下研制项目信息共

享中的作用、基于WBS的项目文档信息编码与集成结构、基

于功能的PIS与ERP集成等,最后,设计并开发了ERP环境下

PIS系统。课题针对面向ERP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信息系

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这些探讨具有自己的见解和创

新,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成果显著。另外,本

课题所开发的新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弥补了国内项目管理

软件功能较弱的缺陷,这对于我国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实践具

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623/ 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连锁供应链管理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连锁供应链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超高频RFID技术的远距离快速批量读写

、唯一标识与防伪防盗的特性,构建一个针对复转单品的完

整的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供应链系统,从OEM生产、到货点数

、自动分拣、入库上架、拣货待发、出库装车、库存盘点、

渠道管理、退货补货等全流程进行追踪管理,实现货物的批

量快速收发操作,记录单件货物在物流与商品流通环节的属

性变化,从而达到高效运转、即时追溯的目的,以帮助服装企

业优化仓储物流作业流程,落实渠道监管政策、促进产品销

/2623/ 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连锁供应链管理系统

售。本项目所建立的系统采用RFID对服装进行智能化管理,

系统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电子

标签快速初始化技术;RFID快速收发货通道、防盗门型通道

等设备的创新设计研发;基于SOA架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

;完善的防窜货智能化管理流程;高效出入库管理流程;节约

化销售与防盗管理系统设计;优化的RFID中间件技术;对VIP

客户的有效管理。目前公司拥有关于该项目的实用新型专利

有一项,名称为“超高频RFID智能商品防盗通道”;同时有一

项软件著权正在申请中。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实施可行性,首

先,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本项目采用了多项现有成熟技术,比

如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技术、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管理技术

、超高频RFID技术;在前期研究中,本项目也已经攻克了众多

关键技术问题,比如SOA分层模型与消息通讯技术、RFID中间

件技术、超高频RFID屏蔽型硬件设备集成等。本项目的研究

和实施,将在项目实施期前后就能较快实现成果转化,并在国

内带动服装行业应用RFID技术于物流或者连锁供应链管理的

快速发展。

/2624/ 数据驱动的全行级主动防御平台
数据驱动的全行级主动防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数据驱动全行级主动防御平台项目(以下简称“项

目”)是农发行为实现对全行的安全风险的总体控制、总分

行风控一致而自主建设的新一代网络安全防控工具,主要涵

盖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建模、算法分析、自动

化编排以及移动应用等技术领域,贯穿流量采集、容器安全

、云安全、情报汇聚、异常检测、行为检测、日志存储等安

全运营领域。

/2625/ 森林防火综合业务通讯网络
森林防火综合业务通讯网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林业
技术详情

  完现对林区的全面视频图像监控;完成对视频图像

监控点的温度、湿度、风速的数据采集遥测,完成了防火指

挥与林区之间的移运通讯,现场图像传送、实现防火救灾的

调度指挥,林木生长、植被覆盖等状况的辅助助调。森林病

虫害辅助调查。建立林区的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G

PS电子地图防火指挥系统。采要业局防火指挥部为中心站,

XX为中继站、XX个防火区为主站,部分移动站为子站的网络

结构。防火指挥中心站:防火指挥部中心站是该网络的指挥

/2625/ 森林防火综合业务通讯网络

中心,也是信息的主要节点。功能与任务:可完中心站与各

主站、子站、移动站之间的电话会议,实现面对在的指挥调

度,对各站点实施全面的监控管理,及时提供防火信息预防

火等级。火灾发生时,根据各站点传回的图像等信息判定火

势,提供最佳灭火方案,平时上中心站的计算机完成对上行

信号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重量图案资料的分析研究、

存储等多项任务。中心站信息容量为,下行线路(即由移动

站子站、主站、向中心站传送,以下同)32路图象、32路话

音、30路温度、湿度、风速数据数据。该项目已成功用于崂

山森林防火监控工程中,并在实际事故中发挥了作用。今后

将不断地完善和增加该网络的功能。更好地为有这方面需求

的用户服务。

/2626/ 职业健康监护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
职业健康监护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的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工人

体检率明显上升;随着劳动就业、职业病诊断鉴定及工伤保

险支付管理的完善,作业工人健康意识、维权意识加强,因此

,如何提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效率、确保数据真实,并长期保

存体检数据成为迫切需要。本研究侧重开发应用简单、快捷

、适用的职业健康体检网络系统,提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效

率。采用Oracleqi数据库,将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所有体

检相关部门电脑联网,开发职业健康体检系统;并建立劳动者

/2626/ 职业健康监护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

、用人单位及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档案,生成职业健康监护各

类报表,建立职业健康监护网络管理系统。经过4年多的开发

与应用,实现了各部门体检数据网络传输,简化了体检流程,

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职业健康监护效率。经过多家技术

服务机构4年的运行,发现本系统是简单、快捷、适用的职业

健康监护管理系统,功能强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适合地

(市)级以上职业健康监护部门采用。

/2627/ 无线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
无线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应用将为无线通信市场提供一

种全新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手段,对于解决无线频谱枯竭问

题,提升电信运营的业务和服务水平,促进电信产业健康发展

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的产业化必将带动无线光通

信上游光器件下游光系统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在国家“宽带

中国”建设的推动下,“十二五”期间国家宽带网络基础设

施累计将投入16000亿元,其中宽带接入网投资5700亿元。无

线激光通信系统作为信息的宽带接入技术,据初步预计可占

/2627/ 无线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

有数亿元市场份额。项目产品在矿井、加油站、保密安全通

信、军事应用等特殊应用场合的应用也必将产生巨大经济效

益。

/2628/ 一种新型MEMS离心式陀螺
一种新型MEMS离心式陀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MEMS离心式陀螺技术,属

于惯性测量领域。该陀螺的四个质量块环形均布在中心锚点

7四周,且各质量块和中心锚点7均通过弹性梁6连接;相邻的

各质量块之间通过两根平行的弧形解耦梁7相连;各质量块4

各布有一组活动梳齿8,并与相应的固定梳齿9形成梳齿电容

。当外界有角速度输入时,MEMS离心式陀螺由于离心力而发

生位移,通过检测这个位移就可推算出外界输入的角速度的

大小。与其它的MEMS陀螺相比,本陀螺无需驱动,利用自身的

/2628/ 一种新型MEMS离心式陀螺

惯性运动即可实现对角速度的检测,因此降低了能量的消耗

;因此没有驱动,布朗噪声会大大降低,零偏稳定性会大大提

高;同时可以消除MEMS振动式陀螺的正交耦合误差,提高了精

度。

/2629/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研究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为电力技术经济领域的新技术研究项目,20

08年3月,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委托,委托中明确

提出研究利用工程量清单市场价格编制估概预算的研究要求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按要求开

展了新的造价管理体系研究工作。2008年以前,随着社会各

方面对投资控制关注度的加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方面

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1.缺乏必要的电力工程造

价管理办法,电力工程造价未实现闭环管理,工程实际造价突

/2629/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研究

破国家核准的现象时有发生;2.电力工程造价采用静态管理

方式,难以适应投资方和业主对造价管理的要求,实际工程中

建筑、安装工程合同价和概算价之间偏差较大;3.概算编制

方法与施工招标、施工管理不一致,导致了业主在设计期和

施工期的造价管理困难。本项目进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下的电力工程造价体系研究工作,在调研国内十几个发电和

电网项目后,提出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编制了工程量清

单市场综合参考单价,提出了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估概算编

制办法、工程量清单编制办法,测算了部分安装工程装置性

材料综合单价,分析了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成

果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适应了电力工程市场发展的要求

,可以实现快速反应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了可

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概算的准确度,更好的发挥其控

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作用。2009年8月,国家能源局领导在听

取了电规总院关于本项目研究的汇报后,肯定了项目的各项

研究成果,建议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试点项目。2009年

11月,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要求开展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概

算编制办法试点工作,选取试点项目为:华能左权电厂新建

工程、华能南通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国电汉川电厂二期工程

、甘肃天水750kV输变电工程、云南思茅500kV输变电工程。

2010年9月召开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概算编制试点工作总

结会议。会议认为,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

模式是国际通行做法,是建设工程市场行为规范化、法制化

/2629/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研究

的一项改革性措施,是我国工程计价模式与国际接轨的一项

具体举措。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造价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快

速反应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维护工

程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力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工程

量清单计价模式概算编制办法实现了概算与工程招标的有机

结合,满足了投资方对费用管理的要求,降低了项目单位对投

资控制的难度。2010年9月以后,项目研究成果在工程中得到

了进一步的应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于2012年进行了后续研

究工作,形成了研究报告《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电力

工程概算编制办法与结算和审计相统一研究》。工程量清单

模式的概算编制办法等研究成果也已成为2013年正式实施行

业标准《火力发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导则》(DL/T546

4-2013)和《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导则》(DL/T5

467-2013)的重要章节。

/2630/ 被动式超低能耗计算软件PHES(山东版)研发
被动式超低能耗计算软件PHES(山东版)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被动能耗软件PHES构建于AutoCAD平台之上,以自定

义对象为核心技术,把已有的建筑设计电子文档转换为可以

认知的节能几何模型,同时也提供了新建几何模型和修改几

何模型的功能;软件支持房间功能、设备参数、围护结构构

造定义、窗外遮阳,以及建筑边界条件等热工参数的设置,在

此基础形成完整的建筑热工计算分析模型。软件采用山东省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导向节能评估,可以对居住建筑

进行节能分析,计算设计建筑物的各种能耗;检查设计建筑物

/2630/ 被动式超低能耗计算软件PHES(山东版)研发

的规定性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判断设计建筑物是否达到

被动式超低能耗要求的设计水平;完成节能设计后,将节能设

计结果和结论直接输出word格式的《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提交给审图单位进行节能专项审查。

/2631/ 基于小框架迭代最大似然重建算法的彩色能谱CT
基于小框架迭代最大似然重建算法的彩色能谱CT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自1971第一台CT问世,距今已有40多年,在这40多年

中,CT技术和临床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最初的头部专用C

T到以全身CT检查为主的体部CT,从非螺旋CT到以CT血管成像

检查为主的螺旋CT(1989年),从单排CT到以CT的心脏冠脉

成像检查为主的多排CT(1998年),再从多排CT到以多参数

为主的双管能量CT(2008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自2013年开始,各大CT生产家开始侧重研发能谱CT,主要两大

类型:第一类:硬件更新升级,对相应的高压发生器、球管

/2631/ 基于小框架迭代最大似然重建算法的彩色能谱CT

、探测器、数据采集等各系统进行适当升级;第二类:保持

现有硬件功能,重点对数据采集、软件开发、运算方式进行

革命性改革,达到取长补短,完成能谱CT的成像功能。前者投

入资金巨大,研发周期超长,效果不稳定;后者投入资金少,性

价比高。与传统CT成像技术相比,CT能谱成像的空间分辨率

和时间分辦率更高:同时CT能谱成像可以减少硬化伪影和容

积效应,可以提供对比噪声比最佳的能谱图像及碘基图像,强

化碘对比剂的显示,从而避免小病灶的遗漏和误诊,提高小病

处和多发病灶的检出率。识别强化这是物质分离的一个重要

应用方向。由于常规CT固有的硬化效应会造成CT值偏移或C

T值不准确,使病灶中有无真正强化很难分辨,据统计,常规C

T中10%-15%的小病灶因无法明确是否有含碘对比剂的强化

,而不得不进行更多的轴助检查如PETCT或MR),以排除发生恶

性肿瘤的可能性。能谱成像中选择水和碘配对,其物质密度

图像则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应用碘密度图可以敏感地识别

病灶中的含碘对比剂,从而提供有无强化的确诊信息。能谱

技术利用组织在不同能量X线下吸收的差异性,帮助我们去发

现相应的征象,进而体现其在肿瘤的检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及

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本项目研发的彩色能谱CT技术利用基于

小框架的迭代最大似然重建算法的新技术,通过新的软件方

法,能够利用通用CT能量集成单次扫描数据,实现了光电效应

图像、康普顿散射图像、根据不同KeV值合成的单能量图像

、彩色能谱图像的重建,实现了新的创新突破。这些图像可

/2631/ 基于小框架迭代最大似然重建算法的彩色能谱CT

以展现患者各个部位各个组织的多种不同影像,可以为临床

医师提供更加丰富的临床图像信息,可以为病症的诊断起到

重要的作用,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彩色诊断图像。本

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基于小框架的重建算法。小框架是近年来

从小波理论发展而来,其根本思想起源于压缩感知。为了得

到能谱信息,物体的每一个点都设两个未知量,一个为光电效

应吸收系数,另一个为康普顿散射吸收系数。因此,如果一个

物体被离散化为个重建点,我们一共就有个未知量需要重建

。这是常规黑白CT重建未知量的两倍。本项目的重建算法为

对这个未知量进行一个最大似然率的一个迭代算法。其中心

特点是在每一步迭代过程中,我们将数据转换成小框架领域

的数据,实施有效降维与优化。在小框架领域进行处理之后

,再返回数据领域。这个思想在图像处理中近年来有许多重

要的应用。由于我们的能谱词重建是一个非线性问题,本项

目也是小框架思想第一次成功地运用到了非线性问题之上。

重建得到的光电吸收和康普顿散射图像的尺寸均为512*512

像素,图像切片层厚可调节范围在0.5mm至5mm之间。根据得

到的两光电吸收和康普顿散射图像合成指定能量下的keV图

像,给定的能量范围在40keV至120keV之间。本能谱CT软件重

建技术能够利用通用CT从能量集成单次扫描数据中重建出光

电效应图像、康普顿散射图像、根据不同KeV值合成的单能

量图像、彩色合成图像。这些图像可以展现患者各个部位各

/2631/ 基于小框架迭代最大似然重建算法的彩色能谱CT

个组织的不同影像,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丰富的临床图

像信息,可以为病症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四种一套的

临床医学图像也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加直观的诊断信息。尤其

是合成彩色CT图像,在当今大众对彩色照片、彩色电影、彩

色电视、彩色屏幕显示视为习惯的情况下,会为患者和家属

带来更亲切的医疗体验。这也为有关医院提高病人满意度提

供支持。能谱CT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能够减少金属伪影,这

是能谱算法的自然优势。另外,普通通用CT在重建头颅影像

时,均会出现靠近颅骨的脑组织变暗的伪影,为此普通CT重建

程序均额外增加补偿调整。我们的能谱CT影像没有这类颅骨

伪影。本项目采用基于小框架的迭代最大似然重建算法的新

技术,通过新的软件方法,实现了从能量集成通用CT单次扫描

数据重建出光电效应图像新的创新突破。成果已成功应用到

山西运城第一医院、福建闽东医院等多家临床医院,运行稳

定可靠,取得了初步的经济、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2632/ 企业级客户信息整合系统
企业级客户信息整合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及背景ECIF项目是近年来国内金融行

业越来越多以客户为中心开展营销的模式取代既往以产品为

中心模式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同时随着各大金融企业的内部

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各个产品线的客户信息相互冗余,又

找不到一份核心完整权威的客户数据源,为开展针对性的营

销带来了阻碍,同时系统间关于数据的同步是一件非常复杂

的工作。ECIF实现了主要各个系统中的客户信息的整合;加

强客户的识别能力,建立客户的归并和拆分机制,满足系统

/2632/ 企业级客户信息整合系统

作为企业客户信息单一视图的需要;通过系统客户营销服务

、签约、开户等应用流程整合的支持,为更多的系统提供客

户信息的共享,为最终建立全方位的企业级客户单一视图奠

定基础。2、技术原理及应用领域此系统使用了海量存储数

据群集、应用群集等架构,在技术上充分使用了响应分派技

术、智能调度、智能测试,为企业提供了客户信息的实时动

态单一视图。在应用业务分析方面,采用了特有的客户归并

、相似客户分析、升降级算法,并为客户归属和客户效益分

析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来源。可以广泛应用于客户基础信息整

合、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分析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应用提

供基础数据信息。3、性能指标一般交易在一秒左右完成,

复杂的查询交易根据框架控制的超时要求在60秒内完成,以

目前的系统处理情况看,完全可以满足性能的要求。在30个

进程并发处理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单进程每分钟处理1000笔

,而这时的cpu占用平均为45%左右,峰值为70%;内存平

均free4G左右,最低3G;IO平均不到10G/s;wait不超过30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目前国内研制本系统的厂家

不多,比如高伟达公司。这些公司都参与开发过含有客户信

息整合功能的系统,但这些系统都是以管理客户信息作为设

计核心,并没能在企业应用方面做到信息的一致性,并不具

备完全的单一视图功能。目前这些公司都还没有开发出能与

东南融通竞争的新一代产品,但他们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东

南融通预测该项目推广后在市场的占有份额大约10%,全国

/2632/ 企业级客户信息整合系统

范围内各银行建设此类系统的投资额每年大约4亿元人民币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产品的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

领先水平,创新点在于将采用了智能测试引擎、事件触发机

制下的自动作业调度、控制系统、请求响应分派技术,国内

未检出具有智能测试引擎,能自动处理XML、FML、BIN、TE

XT多种报文,并根据报文规则文件自动生成测试数据、请求

响应分派技术、事件触发机制下的自动作业调度、控制系统

,支持任意N种任务间运行时的互斥和同步技术特点的银行

企业级客户信息整合系统之文献报道。本系统已应用于建行

、兴业等金融机构及其他行业的相关产品中,经客户使用后

认为:ECIF实现了各应用系统间客户信息和账户基本信息的

交换与实时同步,同时满足了客户信息的唯一性、正确性和

时效性,特别为本行呼叫中心上线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在

系统的应用中,整合了东南融通公司在客户信息管理方面的

先进经验,在业务流程重组、大数据量操作的机制方面,广

泛的采纳了公司方给予的建议和技术帮助,系统运行稳定可

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6、作用意义ECIF系统

融入到业务流程中,在业务流程中控制、管理客户信息,从

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和数据质量的问题,及时为业务提供服

务。企业级客户信息整合系统(EnterpriseCustomerInform

ationFacility,简称ECIF)意义如下:1)本系统是银行重大

战略性基础系统,系统目标是整合商业银行全行现有业务系

/2632/ 企业级客户信息整合系统

统中所有的客户信息,实时保留客户的最新信息,为各应用

系统以联机交易的方式提供实时的、完整的、共享的、一致

的客户信息,建立企业级的客户信息单一视图,在银行全行

范围内为客户信息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服务;2)本系统为银行

全行从“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向“以客户为中心”的

业务流程整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3)本系统能够在银行全行

范围内进行黑名单客户的扫描,提供疑似黑名单客户的数据

分析等重要监控功能,对提高银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4)系统能丰富银行电子一体化签约中高柜的签约服务项目,

实现客户在网点柜面可办理信用卡约定还款账户签约、变更

账户(可视同签约处理)及终止签约的业务,从而提高客户

满意度,为客户提供一致的银行服务体验;5)系统提高客户

信息采集质量,提高客户信息的全行共享和利用,从而提升

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6)系统增强了对个人客户贡献度分析

系统的支持,银行全行能在此系统客户贡献度分析的基础上

实现对优质客户的筛选,以提高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7)软

件产业是高附加值、无污染的产业,发展软件产业、改善产

业结构,对国家的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7、应用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本系统已应用于建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

,系统上线后运行稳定、可靠,满足客户的要求,发挥了预

期的功效,得到了客户的好评。而我司也不断地对本产品进

行升级,以在更大范围内地满足客户需求。

/2633/ 多语种数据深度抓取和精准分析技术研究及其在国际科技前沿知识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多语种数据深度抓取和精准分析技术研究及其在国际科技前沿知识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采用Hadoop技术构建基于多语种数据深度抓

取和精准分析技术的国际科技前沿知识服务平台平台,基于

Nutch与语义分析的多源数据分布式采集与融合技术,设计了

面向多来源、多通道数据的分布式、可扩展的定向采集体系

架构,解决海量多数据的采集和快速处理问题,提出了基于S

torm和Kafka的指标数据实时计算;可定制化的失败重发和滤

重机制,确保在复杂网络情况下数据的高可用性。国际科技

前沿知识服务以MapReduce处理框架为基础,研究了实时检索

/2633/ 多语种数据深度抓取和精准分析技术研究及其在国际科技前沿知识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索引与分布式挖掘技术,并且提出了基于基于分层式HBas

e非主键索引的查询模型和方法,提高数据查询访问的效率。

研究了基于语义的链式数据检索方法,加快数据的在线处理

能力。提供了基于多模态、多维度、可扩展的动态服务交易

模型,平台采用模组化平台架构,弹性管控集群资源。基于插

件式的函数模型封装,提供统一配置模板、定义规则驱动数

据计算。支持开放的数据服务和访问接口,支持不同类型平

台的互接入以及访问服务平台的安全管理机制。在数据处理

方面,基于MapReduce技术研究了大规模数据挖掘方法,提出

了并行关联规则算法、并行分类算法、基于马尔科夫逻辑网

络的跨语种实体匹配算法和基于并行IB的多语种文本聚类算

法,实现了快速响应复杂查询与深度分析,响应时间小于1秒

的目标。最后,为方便用户访问网络数据挖掘与分析平台,本

功能模块提供多种方式的接口和访问方式,如以API的方式直

接为用户程序提供接口,以WebService的方式或消息队列的

形式方便用户程序获取格式化的结果数据,以B/S或C/S的方

式为初级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界面等。经过两年来的研发工

作,项目达到项目任务书中所要求的技术指标。为验证本项

目所开发的基于多语种数据深度抓取和精准分析技术的国际

科技前沿知识服务平台,我们研发了相应的示范应用。该应

用为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将融合政府

、社会等标准统计数据以及从互联网根据用户需求采集数据

,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平台对融合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

/2633/ 多语种数据深度抓取和精准分析技术研究及其在国际科技前沿知识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科学院及企事业单位的用户提供可定制的知识服务。该系统

可以满足用户专业化、集成化和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需求,为

用户提供知识动态协调构建、能力智慧管理、资源按需使用

、过程智能控制多语种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实现了复杂结

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常规、广度及深度分析、

知识服务竞争力分析、知识创新预测性分析等高附加值服务

/2634/ WDU溯源企业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V1.0
WDU溯源企业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WDU溯源企业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是一款针对企业

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加强企业流通环节监管,维

护市场秩序,保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该系统,是企业更加富有人性化,营造和谐的政企氛围。

WDU溯源企业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是一款针对企业大数据统

计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加强企业流通环节监管,维护市场秩

序,保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该系

统,是企业更加富有人性化,营造和谐的政企氛围。WDU溯源

/2634/ WDU溯源企业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V1.0

企业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是一款针对企业大数据统计分析系

统,通过该系统加强企业流通环节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证

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该系统,是企

业更加富有人性化,营造和谐的政企氛围。WDU溯源企业大数

据统计分析系统是一款针对企业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通过

该系统加强企业流通环节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安全,保

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该系统,是企业更加富

有人性化,营造和谐的政企氛围。WDU溯源企业大数据统计分

析系统是一款针对企业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加

强企业流通环节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安全,保障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该系统,是企业更加富有人性化

,营造和谐的政企氛围。

/2635/ 基于手性超构体的圆极化天线阵列
基于手性超构体的圆极化天线阵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圆极化微带天线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

能力强的优点在无线通信中被广泛运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

展,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天线的各项指

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众多学者围绕如何实现高增益、宽

带宽、小型化的圆极化微带天线展开研究,但对拓宽轴比波

束带宽的研究较少。本科研成果旨在实现提升天线增益的基

础上拓宽轴比波束带宽,将可以对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

进行差分吸收的手性超构体与圆极化天线阵列结合。利用手

/2635/ 基于手性超构体的圆极化天线阵列

性超构体对两种极化的差分吸收来对天线的交叉极化进行吸

收从而拓宽天线的轴比带宽,此外,手性超构体背面的金属

可以增强反射从而提升增益。

/263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智能模块在远程抄表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智能模块在远程抄表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来源:国内各类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由于参数

性能参差不齐,且功耗偏高、智能化程度较低。如果仅仅满

足基本的通信功能,无法适应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此

千嘉立项开发基于物联网应用的无线智能模块。2、技术原

理:该无线智能模块包括二部分,一是无线收发电路,其职责

是将数字信息调制在高频无线信号传送出去和将接收到的高

频无线信号解调成数字信息。二是运行于单片机内部的嵌入

式软件,也称软件协议栈(NetworkStack)。首先它必须要

/263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智能模块在远程抄表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处理节点间的无线链接通信质量的频繁变化和环境因数对无

线通讯造成的干扰,还包括对无线射频芯片的控制,优化和调

整;二是要有很强的路由算法和数据加解密能力,确保信息可

靠安全高效地通过各种网络拓扑(星状/网状等等)从源节

点(如果现有,可以通过成百上千路由节点)发送到目标节

点。确保通讯的实时性要求。具有对网络自组织,自恢复的

能力。3、创造性与先进性:1)无线模块通过系统优化设计

,采用模块休眠唤醒技术,具有更低功耗的特点。与国内同类

产品比较,本项目在接收与发射状态下的功耗不相上下,但对

模块的休眠进行了比较严格控制,一般的休眠电流都小于1u

A,安装在传感器上后,若采用普通5号干电池,电池寿命可延

长至2年。2)模块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特性,在电路设计中采用

多层布板设计,避免了走线间的干扰,把屏蔽盖加装在模块上

,提高了电路整体的EMC,保障了系统间的应用。3)提出基于

负载均衡的自组网路由改进算法,提高了抄表系统中数据的

无线传输可靠性。4)采用分散密钥交换协议,提高了抄表系

统中的数据传输安全性。5)无线模块性能满足470M~510M范

围内的指标,增益平坦度在±1dB,这样就能保障模块在

40M的频带范围内功率不突变,提高通信可靠性。6)采用在无

线模块的表层镀介质膜的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环境

适应性。4、技术成熟度:公司运行十几年来,拥有成熟的计

量技术、远传技术、无线微功率及无线路由技术和智能阀门

技术。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在公司多项产品中应

/263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智能模块在远程抄表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用该技术,针对现有不足,将进一步加强设计和优化,增强无

线智能模块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

/2637/ 网上业务大厅分支机构开通用户激活
网上业务大厅分支机构开通用户激活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商品条码网上业务大厅应用试点,中国物品编码中

心深圳分中心联系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激活网上业务大厅

账户,使其了解网上业务大厅便捷渠道的开通,从而提高企业

办事效率,提升编码中心的机构形象,完成6000家系统成员用

户的激活,逐步实现“互联网+商品条码服务”网上渠道100

%全覆盖,并且创新网上服务模式,推进实体大厅与网上服务

平台融合发展。

/2638/ 光敏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金属管帽型光敏传感器特征:高性能、耐高热、耐

高湿、耐高压;用途:锅炉的安全监视:分析仪器;监视装

置;各种产业用的设备;恶劣环境下使用的设备。光谱波长

近似可见光的光电元件,其密封构造确保高性能。根据顾客

各种不同用途提供相应规格。环氧树脂封装型光敏传感器特

征:轻薄、高性能用途:照明用开关;照度计;自动亮灭器

。集轻薄、可靠、多用途于一身,该封装适应各种季节使用

。可提供标准、耐热(X)、特殊等满足各种需求的系列规

/2638/ 光敏传感器

格。

/2639/ 手自一体化发动机自适应传动传感电控自动变速装置
手自一体化发动机自适应传动传感电控自动变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项目公开了一种手自一体化发动机自适应传动传

感电控自动变速装置,包括变速箱体、离合器、动力输入轴

、动力输出轴和换档鼓,还包括自适应传动装置、换档自动

控制系统和手动换档系统;该项目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控制

器根据阻力矩自动控制离合器驱动伺服电机和换档鼓驱动伺

服电机自动加减档;在阻力发生变化时,得出扭矩数值,并

由转速传感器检测到输出轴的转速数值,根据扭矩—转速变

化决定换档动作和换档档位,实现了通过扭矩—转速变化和

/2639/ 手自一体化发动机自适应传动传感电控自动变速装置

节气门开度决定自动换档并满足复杂道路条件下使用要求;

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将自动换档切换至手动换档系统,利用

换档开关向控制器输入档位命令并控制离合器驱动伺服电机

和换档鼓驱动伺服电机实现手动换档。

/2640/ 变容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深圳深爱半导体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变容二极管系

列产品是深爱公司依靠自身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基础,完全自

主研发的用于通讯、视频和音频消费电子产品应用领域的半

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参量放大、谐振、混频和检波等电子

线路。深爱公司研发技术人员通过对变容二极管的分析,根

据自身的生产工艺技术情况,探索、设计出制造方案和工艺

控制参数,成功制造出电容-电压(C-V)曲线理想、反向耐压

良好、漏电流小、品质因数优良(串联电阻低)的变容二极

/2640/ 变容二极管

管系列产品。通过对生产、销售情况评估,深爱公司变容二

极管系列产品的经济效益高于公司常规产品的水平,同时可

改善公司的产品结构,可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产品通过了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的产品参数性能

检测,通过生产实践和用户使用,该系列产品性能可靠,质

量稳定,深得用户好评。

/2641/ 南京市房产GIS决策支持系统
南京市房产GIS决策支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近年来,而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求决策部门需要分析

、统计当前的房产数据及时掌控第一手数据资料,但以往的

数据统计方式表现形式单一,数据分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数据统计结果不是精确。从宏观角度来看,缺少一个系统可

以全面、直观、详细、专业的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为

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建立基于GIS的房产决策支持系统

就显得十分必要。项目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一)主要关键技

术包括1.基于服务总线(ESB)的系统集成架构2.基于网络

/2641/ 南京市房产GIS决策支持系统

的人机交互模型和数据钻取模型3.时空尺度自适的点模式分

析GeoHash生成算法(二)主要指标1.系统具有实用性、先

进性、高效性、规范性、动态与可扩充性、稳定性、安全性

、开放性等特性,并能够依托于己建成的南京市“数字房产

”共享平台,保护南京市住建委原有投资。2.完善房产业务

信息的空间形式化表达,完善地理空间数据对业务数据的约

束。3.利用现有的房产GIS数据与业务数据及住建委内部高

速网络,实现WEB方式下的对房产各类数据的查询、统计及综

合分析功能,为决策者和决策部门及时提供房产行业的最新

数据、辅助领导决策。4.实现对全南京市范围内的房产概况

、房地产市场、住房保障、物业管理、房屋安全管理、房屋

拆迁管理的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项目技术特点:(1)采

用房产动态专题制图数据模型,实现了房产交易、白蚁防治

等专题信息的实时生成和动态展现,丰富系统用户体验。(

2)采用基于房产数据的时空数据钻取模型,实现了业务数据

空间、时间、属性特征的紧密关联,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基

于数据—信息—知识的认知模型构件,解决的房产数据展现

和交互的数据组织模型。产数据快速时空特征的快速聚类分

析,优化了空间数据存储模式,满足了规模化数据实时空间分

析的要求,提高系统实时响应的效率。(4)应用地理编码技

术,采用融合地理位置和空间相关性的位置地理编码规则,大

幅提高了数据空间分析的检索效率。(5)针对己有异构数

据库系统的数据集成整合,采用分布式异构数据的整合方法

/2641/ 南京市房产GIS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房产中心数据库,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房产业务数

据实时共享,对多种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及业务数据进行一

体化集成管理。(6)基于SOA架构,采用REST+RIA实现技术

,建立了房产地理信息融享数据模型,规范REST服务接口,解

决异构数据平台在GIS应用中的集成共享,实现房产业务数据

资源的可视化管理。项目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系统采用REST+RIA技术架构,建立了系统层次模型,将各

层次间解祸,技术成熟,系统稳定。向爵,通过CA加密、SSL等

手段,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系统主要应用于房地产行业,适

用于全国地市一级房产管理部门。有助于提高地市一级房产

管理的科学性、透明度,方便百姓,同时充分满足政府提出的

“权利阳光”、“e路保障”、征收补偿管理的需要。应用

情况:项目于2012年4月研发完毕并进行试运行,通过系统能

够分析、监测南京市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经济

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人才公寓建设。通过系统

分析,辅助决策功能,辅助领导基本完成全市危旧房改造工作

,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监管,系统应用可以确定征收拆迁的范围

,快速、精确、高效地测算城建项目俞期征收拆迁费用,为补

偿决定下达等征收拆迁程序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城建资金的

使用效率。系统将全市物业小区纳入地图管理,通过GIS展示

手段,在地图上通过颜色标识出每个物业小区维修资金的缴

纳情况、使用情况等,实现对物业维修资金使用审核、统计

/2641/ 南京市房产GIS决策支持系统

、物业维修资金续筹等事项的管理。通过对地铁三号线沿线

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摸清了沿线房屋的现状和分布情况

进行评估,基于GIS系统建立了沿线房屋信息数据库,提出了

建设过程中应关注和重点关注对象及防治处理措施。为地铁

三号线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

前系统运行正常,效果良好,设计合理,能满足使用需求。

/2642/ 西安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研究
西安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是改革从效

率优先向兼顾公平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建立打破城镇

、农村户籍限制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从制度上消

除了城镇和农村的二元差异,保证了社会公平的实现,为此将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由于涉及城乡差异,不

同医保政策标准差异,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需要深入研究

和定量测算,才能保证基金平衡。本项目研究从西安市医疗

保险市级统筹的总体,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及各不同利益主体

/2642/ 西安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研究

,以及微观层次的实际病例数据三个层次出发,分析了不同利

益主体的行为选择及相互作用对医疗费用收支的影响,得到

了以下成果,并在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得以应用。二、

主要内容1、课题从西安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总体出发,分

析了不同地区的人口、年龄、发病类型、发病率,以及支付

标准等多种因素,研究了不同筹资水平相对应的统筹基金起

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支付限额,对医疗保险基金平衡做了相

应的测算,并预测了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医疗费用的支出,为西

安市顺利实现统一的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提供科学测算基础和

决策依据。2、本课题按照整合资源,制度衔接的原则,根据

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及各不同利益主体的划分,构建了系统动

力学模型,并以此分析了各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相互

作用以及影响医疗费用收支的各种因素,对市级统筹下医保

分配医疗资源和控制医保基金支出进行了仿真和变量调控,

为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科学管理提供了清晰的传导途径,使医

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在缓解我市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实际中获

得有效的解决方法。3、实际病例数据。项目研究对市社会

医疗保险基金中心胆囊炎、高血压等病种样本数据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医疗保险基金制定单病种付费标准提

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此外以不同等级医院为单位,采用常

均值折扣贝叶斯模型和保险精算的风险模型对统筹基金损失

分布及总损失进行了估计,为医疗保险基金网络化条件下及

时对各医院医疗费用支出作出合理估计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

/2642/ 西安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研究

效地管理方法。三、先进点与创新性(1)项目研究涉及医

疗卫生管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统计精算、复杂系统理

论和数据挖掘技术,多学科交叉是其特色之一。(2)从系统

角度构建网络关系模型和博弈模型,综合研究医疗保险市级

统筹的基金平衡问题具有独创思路。(3)将数据挖掘技术

、统计精算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医疗保险病例数据处理的定量

研究推进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知识管理,在国内具有创新性。

四、应用情况本项目研究分别从西安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

总体,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及各不同利益主体,以及微观层次的

实际病例数据三个层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不同利益主体

的行为选择及相互作用和影响医疗费用收支的各种因素,在

此基础上实现了医疗保险基金医疗费用支出的预测。该课题

研究完成了合同目标,对协助西安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顺利完成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任务有极大地推进作用。具体

应用情况表现为:(1)应用灰色理论模型对西安市现阶段

职工平均工资和平均医疗费用进行了测算,统筹基金未来收

支情况测算的结果表明职工医保市级统筹方案在运行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保障能力,医保中心以此为依据调控付费标准,制

定相应的待遇水平。(2)通过对西安市医疗保险就医流向

不合理与过度医疗问题的深入分析,以患者、社区医院、大

医院以及整个社会效益为基础构建的医疗保险的系统动力学

模型讨论了各Agent的利益追求以及彼此之间通信机制,对医

/2642/ 西安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研究

保分配医疗资源和控制医保基金支出进行了仿真和变量调控

,为解决我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了清晰的传导途

径,也为医保中心调控就医行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解决

过渡医疗起到重要作用。(3)项目研究对市社会医疗保险

基金中心胆囊炎、高血压等病种样本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分

析和数据挖掘,为医疗保险基金制定单病种付费标准提供了

科学管理的决策依据。根据不同等级医院的样本数据,采用

常均值折扣贝叶斯模型和保险精算的风险模型对统筹基金损

失分布及总损失进行的估计得到了较为精确地估计结果。上

述研究为医疗保险基金网络化条件下的科学管理和数据处理

提供了有效地管理方法并得以应用。医疗保险的市级统筹是

我市当前需要落实的紧要任务,也是促进西安市城乡协调发

展,适应市场经济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城乡

经济社会协调落发展,减少分配不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具有重要意义。城乡大范围统筹层次的实现,可提高制度化

解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实现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利于保障资

金统一调度,有利于一个地区居民的负担公平;统筹层次提高

后,通过建立地区间基金平衡调节机制,以化解地区间因人口

转移带来的基金结构性失衡,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效率。

/2643/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校园信息服务平台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校园信息服务平台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来源于2012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名称为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校园信息服务平台研究”,由广东省科

学技术厅批准立项,类型为应用技术类,编号为2012B040305

008,财政资助经费5万元,自筹经费5万元。项目在移动互联

网和云计算技术高速发展之初,探索了如何利用智能终端和

4G网络技术实现数字化校园移动应用的问题。项目在整合传

统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校园信息服

务平台的基础框架,研发平台的服务端系统和安装在用户智

/2643/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校园信息服务平台研究

能终端上的客户端程序,解决适用于智能终端的接入控制、

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信息安全和运行维护等技术问题。项

目实现了移动场景下校园网故障维护服务,为普及移动校园

信息服务提供了基础框架和示范案例。在项目开展期间,本

项目团队主要成员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技

术原理上,利用云计算技术、虚拟化技术、移动互联网通信

技术、数字签名技术、Android客户端开发技术、JSON通信

协议和J2EE和MVC开发技术,构造一个能够为校园移动应用提

供信息服务的平台和一个能够实现移动环境下校园网运维业

务处理的示范性移动应用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在校园云

服务体系架构之中,依托云数据中心供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

源,在整合现有校园数字化资源的基础上,利用3G、4G和校园

无线网等移动网络对各种客户端应用供基于JSON协议的安全

的接口通信服务,实现接入控制、身份认证、数字签名、信

息加密等关键技术。其技术性能指标主要包括:(1)客户

端UI反应速度:操作后反应速度小于1秒,无明显延迟感觉。

(2)网络特性与访问速度:校园网内数据的传递和接收总耗

时平均在1秒之内,最大不超过3秒;兼容3G、WLAN和GPRS移动

互联网;适应电信网、联通网和教育网,确保本应用的高实时

性和高可用性。(3)客户端操作系统:支持一个主流的移动

终端操作系统。(4)服务器负载能力、可靠性和拓展性:每

台物理服务器支持1千并发请求、使用虚拟化集群技术实现

负载均衡和冗余,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按需增加和

/2643/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校园信息服务平台研究

动态调配资源数量。(5)数据加密与隐私:数据在智能终端

以外以安全的加密形式传输和存储。(6)接口标准:支持主

流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以标准的通信协议进行连接。本项目的

创新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校园的

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基础框架,属于结构创新。该框架能够将

传统信息化业务拓展到移动场景,符合实际需要并解决了服

务端平台负载能力限制的问题。(2)基于JSON通信协议,实

现了适用于校园移动网络环境的交互机制。交互机制使用数

字签名和混合加密技术实现客户端与平台安全通信策略,利

用身份认证实现终端授权,另外通过校园网多出口反向代理

加速技术,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快速交

互。(3)应用创新:首次将校园网络管理业务迁移到移动

智能终端上,实现应用广度和应用深度的创新。对比传统处

理模式,移动应用模式加快了业务流转速度,实现了在故障现

场便捷进行各种信息查询和故障处理操作,显著提高了服务

质量和效率。经过实践证明,项目探索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已

经广泛应用于校园信息化场景,技术成熟且具有安全和高可

用等特征。项目所实现系统于2013年6月开始在暨南大学上

线试运行,共发布了1.0版、1.1版和1.1.1版三个版本,在45

人的校园网运维团队中推广试用。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达

到了解决移动环境下的校园网故障处理问题的目标。截止2

013年12月20日,下载安装量超过300次,日均登录次数30,日

/2643/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校园信息服务平台研究

均处理业务数75次,业务涉及校园网用户超过5000户,日志系

统记录的操作数超过7万条。

/2644/ 位置可调激光准直探测装置
位置可调激光准直探测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位置可调激光探测装置,包括滑动部分、准直

部分、二维移动部分和激光探测部分,滑动部分包括底座、

导轨、滑块;准直部分包括底板、升降杆架、支撑杆、光阑

座、可变光阑;二维移动部分包括底板、升降台、平移台;激

光探测部分包括对准台、激光探测器,激光探测器可为光纤

耦合器、光束质量分析仪、能量计探头。本发明该装置具有

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定位方便的优点,并且能够根据实验

情况进行灵活调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2645/ 广东省气象灾情信息共享平台
广东省气象灾情信息共享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省拥有一个灾情统计分析系统,通过各级气象部

门上传灾情情报,及时反映在该平台上。提供网站查询(ht

tp://10.148.8.101:8080)。开发、推广气象灾情信息共

享平台将对我省的灾情汇报规范统一,灾情及时反馈,灾情统

计分析等起到作用。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依托已运行的的业

务网平台,已将气象灾情信息数据统计平台融入现有的业务

网。在开发团队方面,包括了探测数据中心、气象台、气候

中心以及减灾处的管理人员,其中高工4名,认证系统分析师

/2645/ 广东省气象灾情信息共享平台

1名,工程师多名。在运行机制方面,利用已建设成的省-市-

县三级宽带网络,可以担负该平台的传输运行,服务端在省局

机房。探测数据中心负责日常系统维护。

/2646/ 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用户技术系统
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用户技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建立一套基于Internet网和网格技术等高新技术集

成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用户技术系统,实现对各类地震安

全信息的有效应用和服务。

/2647/ 基于GPRS的车载GPS系统产业化
基于GPRS的车载GPS系统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技术要点:GPS产品将GPRS、GSM、SMS和Inte

rnet等完美结合在一起,是基于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和Int

ernet的新一代GPS产品,主要用于汽车的定位、跟踪和防盗

反劫服务以及现代物流监管等。应用系统由卫星定位和GPR

S网络智能数传终端、数字化智能车控器、文字通讯调度台

、车载语音电话手柄组成。本系列产品对外可以提供多种标

准化的通信接口,能兼容多种独立外设,如各类PDA、手提

电脑、掌上电脑、商务通等设备。市场预测:2000年,我国

/2647/ 基于GPRS的车载GPS系统产业化

轿车保有量为630.2万辆。在未来十年内将保持稳步增长,

预计2010年达到2461.1万辆。但由于社会治安状况的现实性

,轿车被盗、被抢事件时有发生。车载GPS定位报警服务系

统可将轿车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每套车载GPS系统以3000元

(中档价位)计算,全国市场额近189亿元。公司产品自20

03年6月试销以来已完成了300余万元的销售额,在北京、山

东、云南、湖南、广西、陕西、浙江等省市建立了固定的销

售渠道和完善的销售网络。投资效益分析:总投资3000万元

,需招商1500万元。主要用于产品开发及市场试销。第二阶

段(发展期):2004年1月~2006年12月,达到年产量1000

0套,两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实

现税前利润为3000万元。第三阶段(规模经营期):2007年

1月~2008年12月,达到年产量15000套,两年实现销售收入

9000万元,总成本为4500万元,实现税前利润为4500万元。

项目引进资金的回收期为两年,投资回报率为10%~15%左右

。知识产权等:以下成果均已进行著作权登记并且通过了国

家公安部和中国赛宝实验室的检测认证:1、基于GPRS技术

GPS产品;2、基于GPRS技术无线报警器;3、无线网络开发

软件平台;4、协同式GPRS网络通信调度平台;5、高精度G

IS系统;6、GPS监控系统。合作方式:风险投资、融资合作

等系列合作方式。

/2648/ 美和易思云计算教学科研平台[简称:云计算平台]V1.0
美和易思云计算教学科研平台[简称:云计算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美和易思在线教育平台。(2)应用

领域和技术原理:《美和易思在线教育平台》采用ASP.NET

MVC、Ajax、WF、GIS、视频点播和直播等核心技术,在页面

视图层运用脚本技术生成页面,大大减轻服务器压力,提升高

峰期的并发数,从而增强系统稳定性;客户端页面与服务器交

互采用全Ajax技术,交互响应迅速,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数据统计模块采用图表+报表两个维度进行数据展示,其中报

表采用微软报表控件详实的展示业务数据;图表采用EChart

/2648/ 美和易思云计算教学科研平台[简称:云计算平台]V1.0

插件,多种图表类型的搭配,满足不同数据的展示需求,有利

于报表数据的个性化呈现;视频播放采用第三方的API调用或

者二次开发,使之服务于我司关于讲师进行在线直播、点播

业务。(3)性能指标(写明合同要求的主要性能和实际达

到的性能指标):在Windows7/Windowsl0及以上版本的计算

机系统应用平台上,整套平台基于.NETFramework构架下的B

/S模式的综合信息管理仿真系统来实现业务逻辑的操作与应

用,客户端不需安装任何软件,只要有能上网的浏览器就可以

了。(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1.快速响应:采用IS脚

本生成页面,全Ajax交互,快速响应,减轻服务器压力,保障系

统高性能。2.业务流程化:采用WF工作流框架,严格标准化

实施咨询业务流程。3.个性化图表:采用EChart图表插件,

多维度、多类型展示报表数据。(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

性。实现显示与业务逻辑分离,模块设计采用“高内聚、低

耦合”的设计思想,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较高安全性和较好

稳定性等特点。(6)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获得美和易思在线教育平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

推广:通过本项目的推广运用,在与高等职院校企合作过程

中,帮助高校领导管控学校讲师、讲师管控好学生学习并能

实时监控教学成果,规范管理院校学术团队,提升工作效率,

扩大招生规模。同时也为公司校企合作业务创造了良好效益

和口碑,为实现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出卓越贡献。

/2649/ 面向企业管理数字化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约束理论的ERP系统及示范应用
面向企业管理数字化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约束理论的ERP系统及示范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课题是北京市科委支持的项目,课题以RS10ERP为

原型,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先进制造理论进行开发。该项

目成果的先进性:1.全面支持集团企业不同管控模式,特别

是分布式多公司(事业部)集团管控模式,在国内属首创。

2.针对大型复杂按订单设计的ETO生产计划管理,应用约束理

论,通过网络计划、关键资源排序、订单承诺实现了传统项

目管理与ERP系统的有效集成,解决了长期困扰这类企业管理

信息化的技术难题。3.修造管理系统MRO,填补了国内空白,

/2649/ 面向企业管理数字化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约束理论的ERP系统及示范应用

实现了与新造、配件生产的有机集成。4.准时生产、外协管

理的增强,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主要技术指标:1.系统支

持集中和分布式的集团管控模式,包括集团财务、集团营销

、集团采购、集团生产管理、集团工程数据管理等。2.系统

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客户关系管理

CRM、修造管理MRO、项目管理PM、企业信息门户EIP等丰富

内容,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责任流四为一体的管

理。社会效益:我国大型复杂单件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始终

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该项目解决了按订单设计ETO这种生

产类型的集团企业(如电站设备、重型机械、造船)管理信

息化的问题,为这类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行

业影响力: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在15家企业成功应用,获

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650/ 基于领域本体与技术规范的多代理分布式智能教学系统互操作模型研究
基于领域本体与技术规范的多代理分布式智能教学系统互操作模型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目前规范化智能教学系统缺乏面向机器推理的

领域知识与智能教学系统中语义精度不高,以及为适应当今

网络教学大规模化的发展趋势,研究了如何从知识模式、语

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与运行模式等多方面,对传统与规范

化智能教学系统模型进行突破与改良,全面实现了项目的预

定目标。首先,研究了通过领域本体扩展SCORM规范面向学生

的课件知识模型,通过增设一个基于本体、面向机器、推理

可判定的领域知识框架及其学科专家模型,给出了构建重量

/2650/ 基于领域本体与技术规范的多代理分布式智能教学系统互操作模型研究

级、规范化智能教学领域本体的方法,设计出了基于领域本

体的受限自然语言接口、自动问答、内容自动生成等智能教

学功能模型,发表了一篇高水平的SSCI学术论文、申请了五

个相关发明专利并获得了二个发明专利授权、成功开发了二

个SCORM规范的OWL本体软件。其次,深入研究了基于领域本

体与通用语义词典的中英文词语相似度及智能教学系统中的

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智能教学系统中语义精度与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水平,发表了一篇高水平的SCI论文、二篇

EI期刊论文、7篇中文核心论文及二篇会议论文,获得了三个

软件著作权。再者,通过引入多服务代理,为基于本体的智能

教学模型,设计了一个可动态平衡服务器集群负载的多代理

分布式运行模式,申请了二个相关发明专利。最后,本项目的

研究成果表明,在e-Learning教学系统中,基于领域本体、语

义计算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可以形成多种智能教学功能模

型的,而且教学的规范化、智能化与大规模化是可以相互包

容并整合成一个整体的,从而可为今后国际远程教育技术规

范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2014.1-2014.12:按照项目的年度

研究计划,完成了基于本体的领域知识通用框架的详细设计

;同时完成了《计算机常识》中英双语领域本体的构建,并对

领域知识通用框架进行了测试;初步探索了基于领域本体的

智能教学系统的功能、原理与运行模式。设计实现了一个基

于领域本体的计算机常识智能问答教学系统,设计实现了一

个基于领域本体的主观题自动阅卷系统,深入研究了汉语词

/2650/ 基于领域本体与技术规范的多代理分布式智能教学系统互操作模型研究

语语义相似度算法,为本项目后期的智能教学系统中的自然

语言处理储备了相关技术,本年度申请了二个发明专利,《中

文信息学报》录用论文一篇。项目组成员参加了第十届国际

高级数据挖掘与应用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与交流了本项目

的四论文成果。2015.1-2015.12:按照项目的年度研究计划

,完成了智能代理功能的完整划分,确定了智能代理完整的结

构模型;完成了知识推理机与教学推理机模型的设计,以及受

限自然语言问答模型的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

的分布式学习内容互操作模型,可以应用于在互联网环境下

、以领域本体为知识库的智能型分布式学习内容的设计与智

能教学系统的开发,实现基于领域本体的学习内容在不同的

智能型教学系统间的移动与共享;深入研究了自然语言处理

技术与中英文词语语义相似度算法;发表了二篇EI期刊论文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一篇中文核心论文被录用,申请了

发明专利三个。2016.1-2016.12:按照项目的年度研究计划

,完成了基于服务器集群的多代理分布式运行模式的详细设

计;实现对SCORM规范的全面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与SC

ORM规范的智能内容对象互操作模型,其核心是在ADL的SCO内

容对象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本体的可共享、可

自动推理的智能内容对象(ICO),并完成了该模型的SSCI期

刊论文初稿。按照课题所提方案,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领域

本体与SCORM规范的智能教学系统、一个网络课堂教学系统

/2650/ 基于领域本体与技术规范的多代理分布式智能教学系统互操作模型研究

及二门智能教学课程(基于词性、句法和词典的比喻修辞句

自动分析与判定,基于本体的计算机常识问答系统),继续深

入研究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英文词语语义相似度与文本

相似度算法,完成核心期刊论文7篇,其中发表三篇、录用四

篇,申请了一个发明专利,获得一个软件著作权,参加了二个

国际学术会议。2017.1-2017.12:全面完成了目标模型智能

、性能与可互操作性等指标的测试及与同类系统的对比实验

,对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信息集成并实现了

对外共享,发表了一篇SCI论文、一篇SSCI论文、三篇中文核

心期刊论文,申请了三个发明专利,获得了三个发明专利授权

、五个软件著作权,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

/2651/ 高频射孔数据采集仪
高频射孔数据采集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频射孔数据采集仪,包括

连接杆、存储测试电路板、连接台、保温套和连接件,所述

存储测试电路板和连接台设置在保温套内,存储测试电路板

设置在连接台上,连接杆一端与保温套内的连接台固定连接

,另一端位于保温套外,保温套和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连接杆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分别用于测周向加速度、轴

向加速度、径向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台上设置有温

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可以测试高温高压条件下射孔爆炸冲

/2651/ 高频射孔数据采集仪

击下管柱过载及非对称加载下动态响应参数,解决了常规井

下测试无法测量爆炸冲击加载下射孔段管柱动态响应及复杂

非对称响应的难题。

/2652/ 通用汽油机数字智能传动传感自动控制系统
通用汽油机数字智能传动传感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设备制造业
技术详情

  该系统由数字智能传动传感器/装置或电流传感器

,燃油空气同步变量分层分控双喷装置、发动机曲轴转速、

点火位置、氧、水温等多种传感器组成。自适应连续线性自

动检测出通机在启动、怠速和各种负荷交变瞬间及过渡性等

各种参数变化,自匹配实际工况所需的各种空燃比,实现准

时、定量、分层精确喷射燃油与空气。加大利用气流的压差

和惯性扫气,减少废气,增加新鲜工质,提高压缩比,降低

爆震程度。年销售量达3000万台,按市场占有率的8%配置计

/2652/ 通用汽油机数字智能传动传感自动控制系统

算,可实现年产量240万台,年销售额7.2亿元,可实现年利

润7200万元。

/2653/ 多阶段分解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方法
多阶段分解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多阶段分解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1)对回波信号进行第一次滤波;2)对回波信号同时

进行空域和时域降维;3)对降维后的回波信号再进行滤波,并

计算滤波后回波信号的剩余杂波功率;4)将计算出的剩余杂

波功率与第一次滤波后的杂波功率进行比较,如果该剩余杂

波功率远小于第一次滤波后的杂波功率,则进行步骤6),反之

进行步骤5);5)重复步骤2)~步骤4),直到剩余杂波功率远小

于第一次滤波后的杂波功率为止;6)对降维后的滤波信号进

/2653/ 多阶段分解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方法

行目标检测。

/2654/ S波段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算误差研究
S波段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算误差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使用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噪声对零滞后

相关系数及差分反射率因子的影响和订正效果。结果表明:

当SNR小于20.0dB时,偏振参量和的稳定性变差,数据不可用

;噪声订正后,数据可用的SNR阈值减小为17.0dB。2.分析了

经过噪声订正后的和之间的关系,并和雨滴谱反演结果及理

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广州雷达较雨滴谱反演值和理论

值均偏小,观测值存在系统偏差。3.结合广东的气候特征,对

偏振量系统误差估计的微雨滴法的指数进行了调整,基于此

/2654/ S波段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算误差研究

方法分析了、初始相位的系统误差随方位角的变化。结果表

明:系统误差随方位角在-0.29-0.22dB之间波动,剔除遮挡

后的平均偏差为-0.09dB,与实测值和雨滴谱反演值及理论值

对比偏小的结论一致,但偏差大小有区别;同时,随方位角有

4°左右的波动。分析还发现、系统误差有随时间波动

的特征。

/2655/ 一种处理太赫兹或者红外图像的方法
一种处理太赫兹或者红外图像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太赫兹或者红外图像

的方法,包括:获取太赫兹或者红外图像的一帧图像数据;对

该帧图像数据进行线性拉伸处理,获得线性拉伸图像数据;对

该帧图像数据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获得直方图均衡化图

像数据;用线性拉伸图像数据和直方图均衡化图像数据计算

获得合成图像数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用线性拉伸

处理获得的线性拉伸图像数据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获得的直

方图均衡化图像数据合成获得合成图像数据,使得合成图像

/2655/ 一种处理太赫兹或者红外图像的方法

数据即能够在高动态范围下也表现图像细节,也避免了直方

图均衡化之后图像过渡曝光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2656/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高密度封装产业化工艺研究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高密度封装产业化工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1.任务来源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高密度封装产业化工艺研究是福建闽航电子有限公司承

担的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开展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高密度封装外壳的工艺研究,合同编号为:2002H014。2.

研究的目的及成果特点陶瓷无引线片式载体CLCC型谱系列产

品在研制开发中涉及的关键工艺技术是:孔壁金属化、大版

印刷、大版压痕、大版一次烧成、多工位装配钎焊、大版电

镀和成品分离技术。为今后开发系列载体产品提供工艺、技

/2656/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高密度封装产业化工艺研究

术支持平台。本专题研究的重点:通过大规模集成电路(L

SI)高密度陶瓷封装产业化,以开展代表品种CLCC24的工艺

研究,基本解决了陶瓷基座结构和版图的设计技术;模具设

计和制造工艺技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实施技术;可靠性设

计和制造工艺技术;生瓷流延技术和流延片预稳定技术;阵

列精细定位和印刷工艺技术;阵列层村工艺技术;压痕工艺

技术;阵列排胶烧结技术;钎焊工艺技术;镀涂技术。3.主

要技术指标:3.1绝缘电阻:≥1×10^9Ω;3.2引线电阻

:≤0.2Ω;3.3气密性:1×10^(-3)Pa·m^3/s;3.

4高温考核:T=450℃t=2分钟。二、应用前景:为了更进一

步提高信息、通讯、家电、笔记本电脑、摄像一体型VTR、

手机的精度、速度、可靠性,降低其重量和体积,向轻、薄

、短、小方向发展,用陶瓷片式无引线载体CLCC外壳封装的

集成电路、SAW、TCXO、OCXO、LPXO等产品,无论是军事武

器装备,还是民用产品都迅速广泛应用起来。由于我们国家

政策倾向,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基本能满足要求,国产

用于声表面波滤波器和晶体振荡器的晶片,几年所用于封装

这些产品的陶瓷无引线片式载体CLCC外壳全部依赖进口,严

重制约了军事装备对部队的武装需求和民品产品国产化,批

量化需求。因此,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高密度封装产业化代

表产品的工艺研究取得的工艺技术突破,对我们国家的社会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

史意义。

/2657/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平台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浙江政务服务网是浙江省深化

政府自身改革的总抓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浙江政务服务网的地图服务栏目、政务信息资源报送系统

离不开地理空间数据,需要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提供保障服

务。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

局的直属单位,承担本项目的软件研发工作。二、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浙江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系统基于浙江省地理

空间数据交换平台提供的优质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和技术,采

/2657/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平台

用“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测绘校核”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

,建立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校核、发布、更新的完整业

务流,采用最新的Web前后端技术实现各子系统功能;移动采

集系统针对政务地理信息资源信息现场采集确认的业务需求

,充分融入移动智能终端、3G/4G网络、移动定位服务、照片

拍摄等综合技术,实现内外业一体化的政务地理信息(位置

、图片等属性信息)的便捷采集、报送,及时、有效地推进

专业部门内信息的快速采集和上报;地图栏目(含移动端)

建设采用最新的Web技术,集成jquery、Leaflet、openLaye

rs、MUI等框架,在线调用电子地图(矢量、影像)、地名地

址检索服务,并引进成熟的第三方产品作为在线服务支撑(

驾车导航、实时路况等),综合采用GPS、WIFI辅助定位技术

、移动电子地图等技术,将多源、多尺度、多类型的地理信

息资源进行有机组织,实现基于空间位置的政务地理信息资

源的专题展示和查询。项目充分利用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平台

基础设施服务基础,采用分布式(负载均衡)架构,在分工协

作采集、测绘校核、平台并发访问、可靠性等方面都达到了

预期目标,具体技术指标如下:(1)标准统一:由人民政府

制定统一的采集标准和规范。(2)灵活定制:在统一的标

准和云平台下,各级人民政府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

划分专业部门采集更新职责。(3)资源集中:通过云平台

采集的数据资源,实时存储于统一的云数据库中。(4)现势

性高,更新周期短:通过云平台使的专业部门能够专注于自

/2657/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平台

身业务,一旦业务数据发生新增、变更、消亡时,可及时通过

平台进行采集和更新,同时也能及时获取、分享其他专业部

门协作采集成果。(5)数据质量:能够充分发挥各级测绘

部门在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地理信息公共服

务平台、地理国情普查等建设成果、技术和人才队伍上的优

势,提升数据质量。(6)动态可扩展性:在云计算体系和云

平台中,可以根据采集更新需要,动态增加采集图层、云服务

器及云存储资源,提高“云”的处理能力。(7)并发访问和

性能:支持100M带宽环境下增、删、改、查操作的响应时间

不超过1秒;支持同时在线数大于1000用户,并发用户数大于

500,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支撑云环境,以应对更

多的并发量。(8)用户易用性:兼容主流和公众常用的浏

览器,包括IE8及其以上版本、谷歌浏、火狐、QQ浏览器、3

60浏览器等,支持Android、iOS等不同版本的移动智能手机

。(9)安全可靠性:保证平台运行网络和硬件环境,7*24小

时稳定运行;从CSRF跨站请求、跨站攻击、版本号泄漏、Xs

s跨站脚本攻击漏洞、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安全验证、SQL注

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扫描和堵漏。三、技术创造性

与先进性项目成果技术先进、标准统一、流程规范、功能完

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可定制性强。具有如下创新:(

1)提出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测绘校核”的组织模式

,建成覆盖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纵

/2657/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平台

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采集、交换和共享网络。(2)提出了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在线分工协作采集方法,实现了省、市、

县三级协作采集和协同位置校核。(3)提出了基于有限状

态机的政务地理信息过程控制技术,支持政务地理信息要素

全生命周期内的状态转移与采集更新过程、行为联系。项目

理念先进,在体制机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创新,社

会经济效益明显,对推动政务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具有重要意

义,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协同采集与更新方面具有

国际领先水平。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

目通过建立全省统一的基于空间位置的政务地理信息采集共

享平台和报送机制,提供一站式信息采集服务,使得各部门只

需关注自身的业务数据建设,可以盘活数据资源,减少政府部

门类似系统的重复建设、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信息利用率和

时效性,技术成熟,产生了直接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应用于全省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采集与共享。五、应用情况

目前,该成果已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等11个地

级市及下辖90余个区县得到了全面应用,促进了省市县三级

联动的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发布和共享机制的形成。六

、历年获奖情况项目目前荣获2017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政务地理信

息资源采集授权管理系统、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报送系统、政

务地理信息移动采集系统V1.0等5项软件著作权,一种基于瓦

/2657/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平台

片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1项实用新型专利。

/2658/ 智能售餐控制系统
智能售餐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传统的售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

代人们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适应

现代社会智能化的售餐系统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本

系统涉及控制以及计算机通信领域,该系统通过人机交换界

面获得顾客的需求信息,并通过通信系统进行反馈给商家,该

系统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将顾客的购餐

的大量信息输入系统,系统可以根据顾客的喜好分析出哪种

餐饮食品最受顾客喜爱。商家可以据此为依据为顾客提高适

/2658/ 智能售餐控制系统

合的产品,这样就实现了顾客与商家的良好沟通,可以大大提

高传统售餐系统的售卖率。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系统采

用多种技术结合。PLC控制、人机界面设计、大数据分析。

通过良好的人机界面进行信息交互,而系统内部由PLC进行控

制,对于数据的收集,采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利用神经网络

和机器学习,对历史数据分析来得出结果,对顾客的喜好食物

进行准确预测。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设计采用了智能

化的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与传统的售餐系统相比更加人性化

,能够为顾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④技术的成熟程度本技术

发明成熟可靠,适用于各种餐饮售餐环节。⑤应用情况及存在

问题本发明已经在餐饮相关领域应用。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2659/ 负荷传感器疲劳失效分析及其优化研究
负荷传感器疲劳失效分析及其优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研制出一台量程为500kN、加载频率为3Hz的

疲劳试验机,实现负荷传感器的疲劳试验的快速、稳定加卸

载,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通过对常用的传感器弹性体材

料40CrNiMoA的材料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柱式传感器和轮辐

式传感器弹性体结构模型,对其应力、应变特性进行理论分

析计算,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力学分析,研究其材料、

结构及疲劳特性。在研制成功的疲劳试验机上对柱式、轮辐

式、桥式、S-型和悬臂梁式五种负荷传感器进行疲劳试验,

/2659/ 负荷传感器疲劳失效分析及其优化研究

研究疲劳试验特性中载荷的幅值、载荷的循环次数对负荷传

感器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在应变式负荷传感器的设计中,

在灵敏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宜降低传感器的额定应变,从而

获得计量性能更稳定的传感器。传感器重复性和线性受外部

循环加载影响较大,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重复性和线性较先

出现性能指标超差,使传感器降级;而滞后、蠕变和蠕变恢复

对外部循环加载并不敏感,基本不会随外部加载次数的增加

而出现较大的变化。相对轮辐式传感器,柱式传感器拥有更

好的稳定性,抗疲劳能力更好,更耐用。在对稳定性要求较高

的工况条件下,宜采用柱式应变式传感器。在额定负荷内,载

荷的幅值的大小对负荷传感器的性能影响很小,但超载疲劳

试验对传感器性能影响大,尤其是传感器疲劳失效速度远高

于额定负荷,因此传感器使用时应尽可能的在额定负荷内使

用。疲劳加压循环次数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改善负荷传感器

的滞后、重复性、线性误差。因此负荷传感器在一定的使用

年限内,其性能指标逐渐变好。

/2660/ 互联网+分析决策研究
互联网+分析决策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提出:各级政府充分利用互

联网及其应用平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政

策制定的响应速度,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作为与民生工作紧密相关的政府

决策部门,也需要积极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构建基

于互联网模式的公共决策支持系统是全国各级人力社保部门

都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实地访谈相

/2660/ 互联网+分析决策研究

结合的方法,对构建天津市人力社保决策支持系统进行系统

研究。访谈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人力社保决策支持主要依

靠人力社保局政策研究室、法规处和综合计划处等3个局内

设机构的理论和统计数据支持:及医疗保险研究会、劳动保

障学会等3个局属事业单位的项目研究支持。基于理论研究

和访谈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数据、人力社保

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天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

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方案,即整合现有信息系统构建数据

仓库,并辅之以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人力社保决策提

供基于大数据的政策支持。此外,本研究对天津市人力社保

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即有计划、有

步骤的逐步建立人力社保的数据仓库、模型库和方法库:建

立政策效果模拟和评价的机制:建立公众参与的公众决策机

制:全面建设医保诚信制度,从根本上降低决策风险。

/2661/ 一种利用公钥密码技术的密钥分配及其公钥在线更新方法
一种利用公钥密码技术的密钥分配及其公钥在线更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公钥密码技术的密钥分配及其

公钥在线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实体产生

一对临时公私钥对;2)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

密钥;3)利用本地存储的密钥分配中心的公钥进行签名验证

;4)第二实体产生一对临时公私钥对;5)构成密钥响应消息返

回给第二实体;6)利用本地存储的密钥分配中心的公钥进行

签名验证;7)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使用通信会话密钥作为会

话密钥进行保密通信。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安全地为每对实体

/2661/ 一种利用公钥密码技术的密钥分配及其公钥在线更新方法

分发通信密钥,使密钥具有PFS属性,降低系统密钥管理复杂

度的密钥分配方法,同时支持可信第三方——密钥分配中心

的公钥在线更新功能。

/2662/ 大数据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其教育发展服务应用示范
大数据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其教育发展服务应用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2014年立项,分别与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华南师范大学联合申报的产学研合

作领域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总共投入经费425.99万元,其中

省级投入100万元财政资金,企业投入325.99万元自筹资金。

大数据正在实现人类工作、生活与思维的大变革,其“威力

”也强烈地冲击着整个教育系统,正在成为推动教育系统创

新与变革的颠覆性力量。目前,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大

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技术开发上仍

/2662/ 大数据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其教育发展服务应用示范

需加强,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便于教育数据的采

集;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对教育数据的挖掘能力、分析能力

以及对有价值数据的提取能力。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

究试图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研发一种大数据处理平台并进行教

育示范作用,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分析与测评服务。2.技

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研究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

究法、调查研究法、德尔菲法、快速原型法等。性能指标:

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的应用服务平台框架,实现数据采集、

整合、分析和挖掘等功能,实现为用户提供数据支持、测评

与咨询等服务。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多源异构

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大数据融合技术;(2)基于

异构同步大数据复制的高效实时大数据灾备技术;(3)大数

据的云端并行实时分析、挖掘处理及平台服务云化技术;(

4)课堂教学及在线学习的行为模型构建及教育决策支持模

型构建。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团队

由我公司多名研发工程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家3名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家3名组成,技术成熟,适用于教

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产品属于软件产品,环保安全。5.应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产出新产品“教育发展云服务

应用平台”。平台采用先推出应用的方案,目前教师在线学

习平台、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教学过程分析系统得到了较大

范围的推广,其中,教师在线学习平台应用的地区覆盖了全广

东省10个地级市以上;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已在肇庆市普遍应

/2662/ 大数据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其教育发展服务应用示范

用;教学过程分析系统不但有广东省的用户,还有省外的用户

。这些系统经过1年左右的使用后,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而通

过测评工具的分析挖掘,为这些用户提供了测评及咨询服务

,获得了用户的一定认可。智慧校园平台和智慧课堂系统的

应用相对慢一些,目前智慧校园平台,已在四会市部分学校应

用;智慧课堂系统,已选择一所学校进行试点应用,这两个系

统的应用面小一些,相应的采集到的数据量也会少一些。为

了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云服务应用平台的应用,已与肇庆市

端州区人民政府、肇庆市封开县教育局建立了共建智慧教育

应用示范区/县的合作协议,本研究的成果将作为推广内容之

一进行示范应用研究。在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发

现不足,研究提取用户的新需求,以持续完善平台的建设。本

平台很好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成长,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学校及教师对平台

提供的培训及服务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本平台符合各市教师

专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为各市教育信息化作出一定贡献。

/2663/ 管线数据处理系统v2.0
管线数据处理系统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直以来,我国从未大规模开展过城市地下管线普

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网密布,但城市地下管网

缺乏有效管理,地下管线数据资料匮乏、准确性差,国内排水

不畅城市内涝、燃气管道爆炸等多类灾害频发。2014年国务

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

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在全国范围内开

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住房建设

厅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

/2663/ 管线数据处理系统v2.0

(陕建发[2015]9号),根据要求,陕西省各市政府纷纷下发

《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开展城市地下

管线普查工作。由此对地下管线数据获取、处理、成图及建

库软件系统提出了很高的应用需求,现有的地下管线探测工

程工艺、数据处理软件在通用性、建库、图库一体化等方面

已不能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受渭南市人民政府、延安

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单位承担了两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为圆

满达成渭南市、延安市人民政府对管线普查工作的要求,我

单位立项开展了“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数据自动化处理研究

”。项目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开展探地雷达对不同材

质、不同管径的地下管线探测研究,以建立使用探地雷达进

行管线探测,弥补管线探测仪在探测方面尤其是非金属管线

方面的不足,以提高管线探测成果的可靠性与翔实性;研究制

定高效、切实可行的市级管线普查技术方案及普查相关标准

与规范,用于规范、指导地下管线普查数据生产,建立符合标

准的数据成果;研究开发出高效一体化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

管线数据处理建库系统;进行三维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为

地下管线普查成果最终应用、分析与决策提供方便的技术与

手段支撑。项目创新点如下:一、使用MALA探地雷达研究探

讨使用高频电磁波脉冲来进行不同材质、不同埋深不同管径

的地下管线探测理论与方法,建立知识模型与研究结论,用于

帮助解决管线普查过程中难以查明的地下管线,尤其是非金

属地下管线。通过知识模型于研究结论,在实际普查工作中

/2663/ 管线数据处理系统v2.0

予以应用,探明了很多使用常规方法和实地调查无法解决的

疑难问题,保障了地下管线探查成果的正确性、翔实性。二

、在本项目应用过程中,研究形成了市级城市地下管线普查

项目专业技术设计、总计普查技术规程、数据库建设技术规

定等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在这些标准指导下,高效地获取了

大量的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建成了规范统一,标准严谨的管线

数据库,有力地帮助渭南市、延安市人民政府推动完成了地

下管线普查工作。制定的市级管线普查技术体系在渭南市、

延安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可保障全市地

下管网数据的集中管理、即时交换、共建共享等,后续可继

续指导县级城市开展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工作。三、研究开

发了基于ARCGIS系统的管线数据处理建库系统软件用于管线

普查生产中的数据录入、图形显示、管线图编辑、检查及建

库等。研发成果已取得软件著作权。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体现如下:项目研究成果在地下管线普查项目中的应用,对

渭南市、延安市地下管线的全面普查、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

立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两市城市发展历史上尚属首

次,对于两市城市架构以及规划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全面掌握了地下综合管线现状,准确把握城市地下管网构造

,将地下管线资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更高效;整合了各行业

和权属单位的管线信息数据,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城市综合管

线管理信息系统,能直观、快速、全面管理各项管线业务;综

/2663/ 管线数据处理系统v2.0

合管线信息系统集成了各类地理数据及业务数据,可为管道

隐患管理、事故应急处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避免了由于

各市县管线普查与数据管理方式不同而造成的重复建设工作

,有效节约各市县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项目科研

成果强有力地支撑了延安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和渭南市地下

管线普查工程,为两项目分别获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

程金奖和银奖提供了技术保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得到了两市人民政府的一致好评。

/2664/ 漆面视觉检测图像分析软件
漆面视觉检测图像分析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这是一种菲特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研制开发的漆面视

觉检测图像分析软件。连接相机选择显示器后进行相应操作

。此软件系统可以进行视觉监控,视觉监控下的子功能包含

了视觉监控、采集图像等,这些子功能集成在视觉监控功能

菜单中,用户通过视觉监控、采集图像等子功能实现漆面视

觉检测操作。她的特点在于通过视觉检测、数据采集等,还

能进行相应的分析矫正。

/2665/ 变面积型电容式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变面积型电容式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面积型电容式横向加速度传感器

及制备方法。该加速度传感器至少包括:由相互电性隔离的

第一基底、第二基底及第三基底键合成的三层层叠结构,其

中,第二基底包括可动质量块、围绕可动质量块的边框、连

接可动质量块及边框的弹性梁、处于可动质量块两表面的多

个第二栅状电极、设于所述可动质量块的防过载结构等;第

一基底的多个第一栅状电极与第二基底的多个第二栅状电极

分别对应成电容结构,第三基底的多个第三栅状电极与第二

/2665/ 变面积型电容式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基底的多个第二栅状电极分别对应成电容结构,并且此两组

电容形成差分电容结构。本发明的优点包括灵敏度高、线性

度好,且可基于需要来设计不同梁形状,故能制备不同灵敏度

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灵活性大。

/2666/ 共聚焦显微镜在微小角膜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共聚焦显微镜在微小角膜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角膜异物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对于直径大

于1mm的异物易于发现并剔出,而直径小于1mm的异物,特别是

与角膜组织颜色接近的微小异物则难以发现。角膜异物在厂

矿企业及农村人群中多发,且随着我市工业化的发展,城乡个

体企业及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很多企业安全防护设施

不够健全,且从业者多为外来务工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来我院就诊的角膜异物患者逐年增加。角膜异物常可引起不

同程度的角膜损伤甚至影响视力。部分患者有自行取异物或

/2666/ 共聚焦显微镜在微小角膜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在小诊所取异物史,这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如发现、治疗

不及时,存留的异物极易引起角膜感染,局部角膜组织溶解,

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异物对角膜组织损害程度及视力的

影响与异物的性质、大小、数目、位置、进入的深度、停留

时间的长短、摘出异物的操作因素等有关。无论何种角膜异

物都应及早剔除。对于大于1mm的角膜异物,特别是磁性异物

或深色异物,如煤屑等,很容易分辨,且容易摘出。而对于小

于1mm的微小异物,特别是灰白色、白色与角膜组织浸润后颜

色接近的微小异物,如:木刺、玻璃屑、不明金属屑,以及没

有明确外伤史者,很难明确诊断,如不仔细询问病史并详细检

查,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目前,对于角膜异物的诊断及治疗

临床上主要依靠裂隙灯显微镜,然而对于≤1mm异物诊断中存

在放大倍数受限,容易漏诊和误诊,尽管临床报道借助荧光素

染色,但角膜异物的确诊依然存在不足;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

新型光学显微镜,相对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检查,它不

但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数等优点,且能在三维空间,实时

、具体条件下对角膜组织各层进行无损伤的光学断层扫描成

像,使用的激光源是波长670nm的二极管激光器,最大的优点

是激光光源的穿透力强,不仅能对透明角膜成像,而且对水肿

,浑浊的角膜组织以及周边不透明组织,如角膜缘,结膜杯状

细胞和结膜滤过泡(青光眼术后)等均能进行清晰成像,在

筛查角膜异物及可疑角膜异物病例中,可以清楚观察到角膜

组织中异物的形态、大小、位置,及早发现直径在1mm或<1

/2666/ 共聚焦显微镜在微小角膜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mm的微小角膜异物,为患者做出早期诊断,避免因治疗不及时

、存留的异物引起角膜感染,局部角膜组织溶解,甚至穿孔等

严重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667/ 基于机器鱼的水域自适应监测网络
基于机器鱼的水域自适应监测网络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以水域监测为应用背景,能耗敏感的机器鱼物联网

为移动感知平台,基于水域特征,设计一种水域监测点优化策

略,能在较短时间内对所监测的水域确定最优的监测点。以

尾鳍摆动式机器鱼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上,建立尾鳍摆动式机器鱼运动能耗模型。基于该运动能耗

模型,构建一个能量有效的运动控制器。根据这些监测点,考

虑水流的影响,设计一种低功耗的监测任务规划方法,从而构

建一种水域自适应监测网络,从而实现水域监测系统的自动

/2667/ 基于机器鱼的水域自适应监测网络

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

/2668/ 广西建工智慧工地云平台V2.0
广西建工智慧工地云平台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为促进建设行业与信息化的充

分结合,公司坚定不移做大做强集中采购业务、大力推进建

筑材料智能化加工配送基地等,其中,通过“智慧工地”构建

“大数据”平台基础服务支撑属于公司重点推进项目之一。

2.0版平台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

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管理的安全性、交互

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形成智慧制造品牌,增

加平台附加值,打造具有智慧制造特色的智能化、精细化的

/2668/ 广西建工智慧工地云平台V2.0

智慧工地平台。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2.0平台重新构造

新的基础平台,主要解决大量终端设备的接入问题,升级平台

基础板块,提升底层平台的性能和扩展性;升级平台业务板块

,新增客户急需的功能板块;升级设备功能,新增客户所需的

功能;同时规范平台设备的接入标准,拟定配套的管理制度,

建立项目应用的等级标准。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打造

符合广西地方政府管理需求,符合广西建工集团工地管理的

监管平台,实现线下业务移植线上。打造智慧工地服务平台

,服务的对象包括监管单位、施工单位、工人、租赁公司、

特种设备等。平台使各方信息沟通更舒畅,流程更便捷,提高

用户体验及数据的准确性。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

安全性:本技术已经进入了推广使用阶段,实际建筑施工企

业都在使用,平台有完整的多维度风险控制授信模型体系。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现已正式投入使用,截止目前,智

慧工地产品累计销售1053.4万元,共计231个工地项目。本年

度新装:395台人员实名制设备、422台塔机安全监控设备,

530台升降安全监控设备,视频监控809路。截至目前,智慧工

地平台已有:112270个劳务人员,950台塔机安全监控,1192

台升降机安全监控。应用良好,未发现问题。6.历年获奖情

况:已获软件著作权。7.成果简介:本产品所有系列拥有完

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公司独立完成设计工作,在系统架构,风

险控制,数据安全都符合国家标准。使用价值比国内的同类

型产品高,性能优越并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

/2669/ 陕西省政务云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框架研究
陕西省政务云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框架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陕西省政务云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框架研究》是基

于云计算的省级政务云平台顶层设计,属于信息化领域电子

政务技术的一次变革。《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明

确提出开展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

计试点工作,全面研究云计算对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发

展的作用。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10年5月决定开展《陕

西省政务云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框架研究》。《陕西省政务云

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框架研究》围绕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业务、

/2669/ 陕西省政务云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框架研究

服务和数据资源的梳理,结合FEA方法和云计算技术,重点开

展了业务模型(BRM)、服务构件模型(SRM)、技术模型(

TRM)、数据资源模型(DRM)、部署架构模型(IRM)、业

务展现受理交付模型(ARM)和绩效模型(PRM)等内容的研

究,形成了由七个参考模型和两个保障组成的陕西省电子政

务公共平台的顶层设计参考模型。结合参考模型从系统架构

、基础设施、软件服务、信息安全共十三个方面开展了陕西

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提出了由省、市两级政

务云公共平台和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构成的信息化基础资

源共享与服务体系,实现“网络覆盖到村、基础资源共享、

业务与承载分离、三级平台五级服务”的目标。同时开展云

计算环境下的虚拟化主机安全防护研究,利用加解密引擎池

技术、云服务网管技术、虚拟主机安全防护技术以及虚拟主

机标识技术等,实现对云计算下虚拟主机的全面化和动态化

防护。陕西省信息化领导小组2012年4月初步确定了基于电

子政务公共平台的综合业务应用总体框架,批准《陕西省政

务云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框架研究》在教育厅、工信厅、计生

委、体育局、信访局5家省级试点单位及4市6县(咸阳、渭

南、延安、榆林4市和凤县、合阳、安塞、神木、勉县、镇

安6县)开始陆续实施,各试点单位在完成部门业务梳理工作

及综合业务应用设计框架工作后,全面展开综合业务应用推

广工作。目前《陕西省政务云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框架研究》

已经在陕西省内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

/2670/ Cinrad雷达基数据网络化存储与图形化接口
Cinrad雷达基数据网络化存储与图形化接口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主要成果项目以甘肃省气象局科研项目2014-

02号《天气雷达数据网络化存储与在线浏览预警系统》为基

础,进行升级改造和再研究。项目紧紧围绕雷达数据的网络

化存储、全国雷达数据的兼容、强回波预警、回波分析、在

线浏览下载等功能,开发了针对性很强的功能模块,高效准确

的解决了业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目前《天气雷达数据网络

化存储与在线浏览预警系统》已升级为VER2.0版。1、雷达

数据的网络化存储。实时对雷达基数据、PUP产品等资料压

/2670/ Cinrad雷达基数据网络化存储与图形化接口

缩后存储于数据库中,将文件性数据转化为网络化数据,解决

了复杂数据结构的文件,在数据库中以内存流压缩存取的技

术难题,为后续在线浏览和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天气

雷达基数据解析入库系统》。该系统运行于保存雷达基数据

的用户终端上。主要实现对历史和实时雷达基数据的检索、

识别、解析、压缩、上传、入库及数据管理等功能。该系统

在后台自动运行,实现了对雷达基数据的自动入库和网络化

存储。——《天气雷达PUP产品接收入库系统》。该系统运

行于接收雷达PUP产品的用户终端上。PUP软件通过“其它猎

人”功能,将接收到的产品转化为GIF图形产品,该系统对PU

P图形产品进行分类、压缩、分发、上传,实现了对PUP产品

的自动入库和网络化存储。2、多型号雷达格式的兼容。系

统采用统一的接口,对不同厂家的雷达数据进行统一识别,并

将图形化数据向用户展示,解决了不同厂家、型号雷达数据

同一浏览器的兼容问题。3、雷达数据的在线查询、浏览、

分析、下载。研发了《天气雷达数据网络化存储与在线浏览

系统》。该系统运行于任意用户终端上,主要实现雷达基数

据和PUP产品的在。该查询、浏览、下载、回波统计分析、

回波的层间动画、同层动画等功能。是该项目的核心应用。

基数据通过层间动画,同层动画等的显示,帮助预报员很好的

掌握雷达回波的演变规率及强度变化,有效回波统计分析功

能,使预报员能清楚的掌握雷达观测区域强回波的位置及强

度变化,为短临预报提供第一手资料。强回波的自动预警。

/2670/ Cinrad雷达基数据网络化存储与图形化接口

对大于某个临界值的回波(35DBZ)进行预警,使预报员机务

人员能及时发现强回波信息,为气象防灾减灾及联报联防提

供有力支持。(二)项目创新性1、实现了雷达数据的网络

化存储,改变了目前全国雷达数据的存储模式。系统以雷达

基数据和雷达PUP产品作为数据源,通过一套完善的后台入库

系统,将文件数据压缩后存储于数据库中,将大数据变为小数

据,将文件性数据转化为网络化数据,实现了雷达数据的网络

化存储,改变了目前全国雷达数据的存储模式,为用户查询使

用和下载提供便利,实现了雷达数据的处处online。2、系统

兼容性好,实现了数据格式的all-in-one。系统对我国主流

的雷达系统CC、CD、CCJ、CA、CB,SC、SB、SA等的数据格式

均进行了解析,兼容我国所有参加雷达拼图的雷达系统,通用

性好,实现了数据格式的all-in-one,已具备向全国推广的能

力。3、系统支持压缩格式数据文件。系统支持BZIP压缩格

式(.BZ2的基数据类型),与全国雷达基数据上传的压缩格

式完全兼容。通用性大大提高。4、支持敏视达RPG软件转化

后的基数据格式。使功能更加完善,填补了同类软件的缺限

。5、完善的数据下载功能。系统为数据下载提供了更多支

持,根据用户需求可以按长文件名下载,原始文件名下载,按

压缩格式下载,按原始格式下载等。6、数据库自动生成及多

数据源支持。后台数据库能自动生成,简化了复杂的安装和

配置过程;数据库系统采用分布式布署,支持多数据源,可将

/2670/ Cinrad雷达基数据网络化存储与图形化接口

不同地域上的数据库服务器整合在一起集中访问。既适合基

层台站单站使用,也适合省级、国家级多站使用。7、回波显

示功能强大。系统提供了基数据的层间动画、同层动画、回

波图的漫游缩放、距离量程的调整以及有效回波分析等功能

。弥补了现有软件的缺限,为预报服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

持。8、完全面向对象开发。将各类雷达数据高度抽象,建立

了负责访问各类雷达数据的“雷达数据类(TCinradBaseDa

ta)”,对各类算法进行高度抽象,建立了负责解析地图的“

地图类(TCinradMap)”,建立了负责图形化雷达回波、地

图、经纬等信息的“绘图类(TCinradDraw)”等。完全按

照“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思想设计,为后续功能完善和扩

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2671/ 非线性、随机及网络化系统的控制和滤波
非线性、随机及网络化系统的控制和滤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起于2002年,历经近10年,先后得到8项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本项目对非线性、随机和网络化系统

的分析及设计的研究是系统与控制领域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内

容,也是控制技术成功应用的重要依据。本项目通过提出新

的概念、寻求新的分析工具、改善已有设计方法,对T-S模

型非线性、随机系统和网络化系统的控制和滤波问题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如下:1.对不确定多

输入非线性系统,引入自适应模糊近似器来学习未知动态,

/2671/ 非线性、随机及网络化系统的控制和滤波

同时改进反推技术使其能对辅助向量系统进行递推设计,通

过对一系列相关的辅助系统的递推设计得到了这类系统的鲁

棒自适应控制器,保证了闭环系统全局一致最终有界,并使

得系统输出能够指数收敛于给定的任意小的范围。2.利用模

糊基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引入新变量及利用系统参量分离

技术和子系统关联信息,给出了当前关于T-S模型非线性系

统的H∞控制和滤波的保守性最小的设计结果。3.利用随机分

析方法,建立了关于信息不完整动态系统H∞滤波设计的结果

;通过引入附加积分变量,建立了适用于随机系统的积分不

等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滤波器。4.提出了序列约束最小二乘

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数字滤波器的minimax设计问题;建立了

频率响应误差和相位误差约束滤波器设计模型,用相位误差

控制群延迟误差的S形上界函数法,解决了低延迟滤波器的

优化设计问题。5.对线性网络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时变网络诱

发型传输滞后及数据丢包现象,通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时变

网络诱发型滞后上下界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给出

了用非线性矩阵不等式表示的H∞控制器存在的具有较小保守

性的滞后相关型充分条件。本课题组共出版学术专著2部,

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其中SCI引用500余次,此数据通

过SCI检索获得。项目成果拓广和推进了该领域理论基础、

方法与应用的发展,达到了国际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学

术影响,有望在航空航天、复杂工业过程及电力系统等实际

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

/2672/ 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
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用于指导西安市交通行

业今后5~10年信息化工作,特别是信息化平台、网络、软

件开发、人才培养、推广普及等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

造、提升传统交通运输业,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2673/ LTE通信网络集中监控管理体系关键技术与现网规模应用
LTE通信网络集中监控管理体系关键技术与现网规模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LTE通信网络集中监控管理体系关键技术与现网规

模应用是围绕4G信息通信网络架构建立形成的网络集中监控

管理体系,以提升4G通信网络服务客户感知、保障通信网络

承载能力、形成卓越网络掌控力。通过统筹全网先进技术能

力、充分发掘优化手段构建LTE通信网络集中监控管理体系

,该体系贯穿渗透了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线网、交换网、传输

网、业务网等全业务流程,实现了设备告警接入、性能指标

上报、故障实时通知、故障智能预处理、工单自动派发、排

/2673/ LTE通信网络集中监控管理体系关键技术与现网规模应用

障闭环管理的全流程管控。故障管理系统通过接收全专业、

多形态故障、性能、资源数据,通过内存计算、增量处理环

节对性能数据分析处理,以阈值为门限,主动生成性能告警,

与故障告警一起经过告警分析、解析环节,与全专业资源数

据关联,以完善补充告警数据信息,产生归一化、标准化告警

数据。对于紧急或重大告警,系统将会接收到超量告警数据

(即:告警风暴),系统将实时监控告警量接收处理速率,满

足设定的阈值,既确认告警风暴来袭,实时通知监控人员;并

开启告警风暴处理模式,同时通过负载均衡分配机制,采用增

加多进程、多线程手段,增大对告警的处理量;优化处理告警

种类,对重要故障告警,进行正常分析、解析处理,对非重要

故障告警进行缓存,待告警风暴处理完成后在进行延时处理

(告警抑制)。对标准化后的告警数据,先进行多专业告警

关联,关联后的告警数据,可以最终确定故障点及原因。由于

设备、线路等升级、老化、更换等必要日常维护工作,需要

提前对相关设备、线路进行工程预约,抑制由于工程维护导

致误报故障。对于故障监控人员,可以通过实时系统操作,对

标准化告警,在各个处理环节(工程标注、告警派单抑制、

告警关联等)进行人工干预,已达到告警处理的精准、精细

化处理。通过工程预约操作判断,筛选过滤出真实的故障告

警,对于符合告警标题、告警延续时间等关键条件的故障告

警,将相关告警信息,发送给EOMS工单接口,派发故障工单。

本项目取得相关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已受理3项),软

/2673/ LTE通信网络集中监控管理体系关键技术与现网规模应用

件著作权4项(亿阳综合分析系统软件V2.0、亿阳话务网管

告警监控软件V2.5、亿阳性能集中化场景监控系统软件V2.

0、亿阳移动行业电子运维管理系统软件V4.1),学术论文1

0篇(《电信科学》2篇、《JournalofDigitalInformation

Management》1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

版)》1篇、《中国电信业》1篇、《通信企业管理》1篇、

《电信快报》1篇、《信息与通信技术》、《网络新媒体技

术》1篇、《自动化博览》1篇)。该项目涉及的LTE通信网

络集中监控管理体系关键技术成果均已转化工程系统部署山

西全省11个地市,实现了关键技术成果向实际LTE通信网络运

维生产的有效转化,进一步提升了LTE通信网络的运维能力、

网络客户服务能力、网络通信保障能力。

/2674/ 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
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技术研究和软件系统开发完成了相关应用系统

的建设任务。(1)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各类科技业务

系统,对我省各类科技业务从申报一评审一认定一绩效全过

程实施管理,实现科学技术评审、奖励工作的管理,同时加大

对企业的服务力度,整合科技系统服务内容,建立全省统一的

网上服务体系。(2)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对科技

计划各类项目申请、评审、立项、执行、中期检查、验收的

全过程进行网上痕迹化管理;建立统一的专家库,实行统一注

/2674/ 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

册、及时更新;建立统一的信用管理,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和评

价标准,对单位和个人信用情况进行全过程记录和评级;建立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系统,全程公示经费申请、拔付、使用、

结余、审计等有关情况,提升科技经费管理水平和信息协同

共享能力。(3)创新资源服务系统。整合我省科技创新的

各类基础数据库和服务资源,如科技奖励、科技成果、专利

、科技人才、科技报告等,在此基础上,面向企业、社会和科

技管理部门,提供科技文献检索、实验动物查询、大型仪器

使用、中介机构查找科技资讯检索、科技查新服务、科技评

估服务、科技招投标服务等开放式服务。(4)数据管理与

监测平台。建立科技系统统一的统计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

研究科技统计数据内容和标准,实现各类科技数据的在线填

报、校验、审核等功能。做到底层数据的“一次报送、多方

共享”,避免不同口径、不同制度的重复报送,提高统计数据

的质量和时效性,减少统计周期,增强科技统计数据对各级政

府的决策支持。(5)移动互联应用。以公共服务云应用为

基础,整合微信平台,搭建科技微门户应用,建立提供政府公

共服务的移动互联平台。(6)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二次开

发。根据科技服务数据和信息的内容及分布情况,引入地理

信息系统,构建浙江科技创新数据地图。

/2675/ 大跨及高层结构随机振动智能磁流变半主动控制理论与方法
大跨及高层结构随机振动智能磁流变半主动控制理论与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成果对采用智能流变阻尼器的大跨斜拉桥拉索随

机振动的半主动控制、采用智能磁流变调谐液柱阻尼器的单

体及多体耦合高层建筑随机振动的半主动控制、采用智能磁

流变弹性体的楼上设施(振动敏感设备)微米级随机微振动

的半主动控制,提供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

数值分析、模型实验和实际工程应用进行了验证。主要发现

点如下:(1)采用智能流变阻尼器的大跨斜拉桥拉索随机

振动半主动控制本发现点首先提出了分别基于Bouc-Wen微分

/2675/ 大跨及高层结构随机振动智能磁流变半主动控制理论与方法

模型和杜哈梅滞回算子的拉索-阻尼器非线性滞回系统的建

模方法和参数识别方法,并通过了实验验证;提出了采用智能

磁流变阻尼器的斜拉索振动状态微分反馈控制和神经控制的

半主动控制理论与方法,并在洞庭湖大桥风雨振控制和椒江

二桥台风致拉索振动控制中得以引用和验证。(2)采用智

能磁流变调谐液柱阻尼器的单体及多体耦合高层建筑结构随

机振动半主动控制本发现点首先对采用智能磁流变调谐液柱

阻尼器的单体高层结构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模拟为受控、随

机、耗散的多自由度哈密顿系统,通过统计线性化方法和动

态规划原理获得准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率,并进一步通过变分

原理获得半主动最优控制率,通过分析发现,所提出的半主动

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远优于被动控制。针对相邻高层建筑,

提出了多体耦合高层建筑结构随机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通

过随机平均法和动态规划方程获得了最优耦合控制率,并通

过数值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随机最优耦合半主动控制方法

的有效性。(3)采用智能磁流变弹性体的楼上设施(振动

敏感设备)微米级随机微振动半主动控制本发现点分别对随

机激励下的具有磁流变弹性体核芯和上附质量块的智能三文

治复合梁和智能三文治复合板的振动,通过频率依赖复模量

和随机速度谱分析方法,基于1/3倍频谱,对智能复合结构进

行参数优化,数值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半主动控制方法对振动

敏感设备的随机微振动控制效果显著。本成果发展了大跨及

高层结构智能磁流变半主动控制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地震

/2675/ 大跨及高层结构随机振动智能磁流变半主动控制理论与方法

、强风、环境振动等所致的斜拉索、高层建筑结构以及楼上

设施(振动敏感设备)的随机振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676/ 磁吸附机床热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磁吸附机床热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目前,公知的测温装置,一般的组合形式是以通信电

缆连接手持显示装置和温度测量端来实现测温的。温度测量

端采集温度信号,通过通信电缆,传输到显示装置上。显示装

置上的按键控制电子显示屏显示,从而达到温度信息直观的

效果。但是,日常使用中,通信线缆意外拉扯,可能会造成通

信不良或通信中断,而无意触碰按键可能会造成显示异常,给

温度测量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另外的测温装置,采用无线探

测,对比颜色而得到温度信息,误差较大。本技术要解决的技

/2676/ 磁吸附机床热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小型化无线磁吸附机床热测温装

置及测温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无线探测测温不准、有线测

温通过线缆连接测量端、显示控制端所带来的不便的问题。

一种磁吸附机床热测温装置,包括壳体、测温模块、控制模

块,所述测温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测温模块前端设有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壳体上设置的通孔伸出壳体外

,同侧壳体上还设置有磁吸附单元,壳体内部设置有挡板,测

温模块后端通过弹簧与挡板连接。控制单元与温度传感器相

连接,用于处理测温模块的电信号,磁吸附单元用于将装置吸

附到被测物体表面。本技术提出的磁吸附机床热测温装置通

过设置磁吸附单元避免了人工手持温度测量端带来的不便,

使测温装置具有更广的测温范围;通过将控制模块设置于密

闭的壳体内部,增强了测温装置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无线收

发、声光报警等方式,使测温装置不需与显示控制终端有线

连接;通过一体化模块实现了测温装置的一体化、小型化,便

于携带使用;通过设置GPS单元,使使用者能通过无线控制端

对多个测温装置进行精准定位,同时对大范围的多个测温点

进行测温。该技术已在机床热特性实验中得到了应用,并基

于此方法获得的机床热性值建立了机床空间热误差补偿方法

,开发了集成于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机床热误差补偿模块,得

到了推广应用,技术成熟。对于机床热特性分析及热实验数

据采集过程非常复杂,特别是温升与温降对机床变形的影响

是不一致的,所以在温度布点、温度补偿建模等方面需要准

/2676/ 磁吸附机床热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确数据来源,否则对补偿精度影响较大。

/2677/ 七台河市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项目
七台河市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依据国土资源部相关技术要求,按照七台河市国土

资源信息化总体规划要求,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和现

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全面清理和整理不

动产登记历史资料,遵循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在数据整合建库

技术规范的指导下,对市辖区不动产登记机构保存的土地、

房屋、林地、草原等方面的存量登记数据进行整合,建立关

联关系,建成覆盖全市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后基本形

成标准统一、内容全面、覆盖全市、时序清晰、相互关联、

/2677/ 七台河市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项目

布局合理、实时更新的不动产登记数据资源体系,完成不动

产登记存量数据库的整合建设。为不动产登记和信息共享查

询服务提供支撑,实现国土资源部要求的登记机构、登记依

据、登记簿册和信息平台的“四统一”。

/2678/ 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体系建设
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体系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黑龙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在省科技厅的大力

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省、市(地)

、县(区)三级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经”,以行业、高校、

高新区等中心为“纬”,布局合理,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全

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体系。随着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

建设步伐的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的增长,多数生产力促

进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手段的不足日益显现,特别是占80

%的县(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同时在业务开展上,各生产

/2678/ 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体系建设

力促进中心缺乏相互协作的机制,沟通渠道不畅通,没有真正

形成一个有效的服务体系。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

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的“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

中介服务体系”的要求。2010年,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

建设工作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业务能力、服务手段等诸

多方面入手,重点加强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载体和服

务手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

服务体系,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自我生存

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截至2012年底

,我省共有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1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

12家。

/2679/ 西固电厂IIT-140/165-130/15-2型汽轮机热力试验计算软件研制
西固电厂IIT-140/165-130/15-2型汽轮机热力试验计算软件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针对西固电厂改建工程IIT-140/165-130

/15-2型供热机组整套试运结束后的热力试验,编制热力试

验计算程序。该程序主要包括界面和实用程序两部分,其中

实用程序是该程序编制的核心部分,包括数据处理和计算方

法;而界面部分主要的工作是改善人机对话的方便性和通用

性。该程序在现场的应用中有以下优点:可满足现场热力试

验计算的要求,在不同工况下能够准确计算9、10号机组的

热耗及相对内效率等经济指标。解决了人工计算工作效率低

/2679/ 西固电厂IIT-140/165-130/15-2型汽轮机热力试验计算软件研制

,工作量大,耗时长,试验结果不能及时反映机组当时的实

际状况,对现场指导性不强等问题;同时该程序界面编制向

Windows界面的标准靠拢,操作方法更加简便,易于掌握,

适应了当前软件的发展潮流,具有按用户要求的显示、打印

、保存功能。该项目获甘肃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680/ AISPBP支持公用事业帐单缴付的应用中间件系统V1.1
AISPBP支持公用事业帐单缴付的应用中间件系统V1.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AISPBP是应用中间件系统,采用了三层体系结构,

分为:应用层、公共事业组件层和连接层,实现了异构系统

(水、电话、电力、燃气、银行等系统)之间互联的封装,

并且为各种不同的系统的集成提供了一个集成的框架;业务

组件层提供了实现快速的应用集成的预置组件,使基于AIS

PBP二次开发的应用系统过程便捷、快速、可靠。AISPBP具

有以下技术特点:1、采用构件技术进行开发,能够有效地

提高功能组件的复用性,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成性能,提

/2680/ AISPBP支持公用事业帐单缴付的应用中间件系统V1.1

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以及系统的质量。2、具有网络连接封

装性,连接中间件通过封装实现网络无关的功能,采用了通

信短连接、通信长连接等方式实现了有关的封装。3、可以

支持大用户量与实时性处理,中间件系统对于接入端的服务

请求通过中间件提供的高速数据通道进行相应处理,同时系

统中与数据库无关的业务逻辑处理任务也由中间件完成,保

持了整个系统稳定的工作状态。4、AISPBP在有关的交易处

理中将需要保证交易完整性的操作放在中间件的专用处理中

,其交易数据的完整性由中间件负责保证,不仅能保证对一

个数据源的交易完整性操作,而且对各数据的事务完整性操

作同样能够保证。5、AISPBP系统能够运行于目前各种主流

的操作系统之上,并能够在目前各种主流的数据库产品的支

持下工作,具有良好的移植性。6、AISPBP基于国际技术标

准,采用国际公认的工业标准研制开发,能够与其它系统进

行良好的互联。7、AISPBP中预留有关业务中间件的扩展及

修改接口,已保证系统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

扩展与调整。8、AISPBP具备高可用性,能够做到7*24小时

不间断服务。AISPBP的应用前景1、加快传统企业的信息化

改造。2、提高传统企业的经济效益。3、改变传统企业的服

务模式和盈利能力。4、为诚信商业环境的建设提供资信记

录。

/2681/ 中国工商银行分布式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中国工商银行分布式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金融业务高速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正经

历着颠覆性的变革,业务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业务模式迭代频

繁,业务范围和内涵不断丰富。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传统集

中式IT架构在弹性扩容和创新效率上存在不足。为此,工商

银行着手探索一条既要保证核心业务的安全可靠,又要满足

新兴业务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快速发展的IT架构转型

道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信息系统建

设方面,工商银行一直走在中国银行业前列,从2015年开始工

/2681/ 中国工商银行分布式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商银行启动了IT架构转型工程,2017年明确了通过建设“新

一代信息系统”推动“智慧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提出“

全面推进IT架构转型”的建设目标。IT架构转型其中一项重

要内容就是要加快分布式架构的使用。工商银行立足自身实

际,以“开放性、高容量、易扩展、成本可控、安全稳定、

便捷研发”为主要目标,通过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目前已建

成面向联机业务、基于开放平台的企业级分布式技术体系。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工商银行差异化、有选择的逐步开展集

中式系统的分布式架构改造工作,将业务快速增长、业务需

求旺盛、个性化和创新要求高的应用功能迁移至开放平台,

有效的支撑了我行金融业务的快速创新,推动了我行金融产

品服务能力的提升。工行银行分布式技术体系的建成,构建

起开源、自主可控的科技生态体系,在实现应用系统解耦的

同时,以服务方式快速响应业务创新,满足业务对高容量、高

并发、高可用的需求,形成对开放服务、场景共建以及价值

链对外延伸的支撑能力,加速技术能力向业务价值转化,不断

增强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全面提升了我行在金融业的核心竞

争力,并带动同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2682/ 基于DSC的高速电子储纬器控制系统
基于DSC的高速电子储纬器控制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基于

DSC的高速电子储纬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储纬器计数纬

纱圈数,当接收到传感器的引纬控制信号时,快速驱动电磁针

抬起,按原先设定的引纬长度释放一定圈数的纬纱。一次引

纬结束,释放电磁针,继续存储纬纱,就这样不断循环地存储

和释放纬纱。在这一过程中,采用变频控制的储纬电机全自

动调速以实现引纬的连续性。该控制的关键问题是,要求储

纬器准确无误地计算纬纱圈数,实现电磁什动作的精确性。

/2682/ 基于DSC的高速电子储纬器控制系统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的研究整个基于DSC的高速电子储纬

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dsPIC30F30l1、电源子系统

与织机通讯子系统、纬纱探测传感器子系统、储纬电机变频

调速子系统、纬纱制动(WBS)子系统以及电磁针驱动子系

统构成。电源模块为控制系统提供各种可靠的工作电压,为

DSC及其他集成电路提供+5VDC和+15VDC,为储纬电机和电磁

针提供+80VDC的驱动电压。通讯模块实现储纬器与织机、参

数设置终端之间的通讯。传感器模块的功能是完成检测纱线

信号,并将信号进行放大等一系列的处理过程。电机调速模

块实现储纬电机的自动变频调速,纬纱制动(WBS)模块的功

能在引纬结束时驱动WBS电机使制动元件对高速纱线进行制

动,以减小纱线的瞬间张力。电磁针模块完成电磁针抬起和

落下动作的控制。(3)传感器子系统设计的研究传感器子

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纱线探测信号的检测及信号的滤波、放

大等信号处理。储纬器存储纬纱时,利用安装在储纱鼓上方

的两个光电传感器探测纱线的存储量,通过控制器控制两个

光电传感器发出红外光探测纱线,光电传感器将接收到的信

号送给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处理后送入主控制器DSC。主

控制器根据这些信号决定是否驱动光电管发光,同时作为电

磁针驱动的决策依据和电机速度控制的反馈信号。(4)电

机调速子系统设计的研究储纬电机要实现自动调速,以适应

间歇的引纬运动。通过变频控制电机速度,将织机的间断的

引纬运动转变为储纬电机的连续的存纱、放纱运动,从而也

/2682/ 基于DSC的高速电子储纬器控制系统

就均衡了纱线的张力,达到控制纬纱张力的目的。主回路为

“交一直一交”的逆变电路,380VAC经过变压器降压,再通过

整流电路处理后变为驱动电机的80VDC电源。控制电路如图

3中所示,本研究采用三半桥驱动电路,每一相驱动电路都是

相同的,图中为其中一相的情况。半桥驱动芯片采用FAN784

2,该半桥式MOSFET栅极驱动器的高端悬浮通道通过自举可工

作于200V,高低端栅极驱动均具有350mA/650mA典型值的输出

/吸收驱动能力,还具有欠电压封锁功能,可控延迟时间小于

50ns。主控制器DSC的脉宽调制(PWM)高低电平作为FAN78

42的输入控制信号,按照一定的算法对DSC进行软件编程,可

以输出合适的PWM波形。产品的技术指标(1)速度响应达1

0HZ;(2)系统由静止到达额定转速3600RPM只需要350ms;(

3)可在100US之内反馈纱线在储纱装置上的数量。二、推广

应用前景与措施随着织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无梭织机的

人纬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高速度已经超过3000m/min。在织

造过程中控制纬纱张力的恒定将直接关系到织物质量和织造

效率的提高。而在高速引纬的条件下,对张力的控制显得更

为必要。因此,使用性能优异的基于DSC的高速电子储纬器控

制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喷气织机作为元梭织机的一种,其基

于DSC的高速电子储纬器控制系统具有存储纬纱、均衡张力

以及定长纬纱三大功能。因此,本公司在消化吸收国外喷射

织机储纬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快对定长储纬器核心技术

/2682/ 基于DSC的高速电子储纬器控制系统

的研究,研发了用于喷射织机的基于DSC的基于DSC的高速电

子储纬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本产品采用“变频器+电动机

+存储纬纱量传感器”的形式,它的特点是储纬电机在织造过

程中始终处于连续转动状态,从而可以稳定纬纱张力。在幅

宽一定时,由变频器驱动电机改变电机转速以适应机不同转

速。并且,移动传感器可以调整纬纱存储量,传感器控制的信

号控制储纬器的开停,这种形式应用较为广泛。随着基于DS

C的高速电子储纬器控制系统的研发、市场化进程加速,具有

性价比优势的球阀在未来市场将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

/2683/ TCL 神典e777开放嵌入式多媒体终端手机
TCL 神典e777开放嵌入式多媒体终端手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该项目融合移动通信、计算机技术

以及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技术,采用超强的220MHZ多媒体嵌

入式处理器,利用ADI公司的GPRS手机散件级解决方案,以

及先进的智能手机平台,构建强大的应用系统功能。主要实

现语音手机、提供移动数据业务、无线上网、随身PC、多媒

体播放、动态摄像等功能。包含多项最新移动通信技术:彩

信,JAVA,数码相机等。全散件级设计、生产,独立外观、

结构设计,软件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前景:该项目的成功积

/2683/ TCL 神典e777开放嵌入式多媒体终端手机

极推动了后续产品和各种增值服务的研发合作步伐,将企业

自主研制与开发产品的经验、信心和决心,以及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项目的实施是TCL移动

通信在多媒体智能手机技术上实现突破的里程碑,有力地推

进了TCL移动走向世界,实现技术国际化的步伐,为公司可

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在研发核心竞争力上奠定了基础。同

时也积极推进了中国移动通信企业与洋品牌角逐的实力,真

正树立起中国手机的新形象,带动了一大批产业链中中下游

企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财富,产生了良好的社

会效益。另外从经济效益以及满足市场需求来讲,由于产品

功能强大、应用丰富、价位适中,性价比较高,外加TCL移

动手机产品一贯精湛、个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外观设计

和强大的功能特点,该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

青睐,赢得了手机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该项目的完成,丰

富了产品线,也将为推动公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的战略实施

起到积极的作用。

/2684/ 基于战略、结构、能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证分析
基于战略、结构、能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证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组负责人学术研究成果已在运营管理、供应链

管理国外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Operationsand

ProductionManag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

onEconomics,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IEEETransacti

onsonEngineeringManagement,IndustrialMarketingManag

ement、IndustrialManagement&DataSystems上发表七篇学

术论文,并完成十余篇高质量工作论文,目前正在Journalof

OperationsManagement,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Int

/2684/ 基于战略、结构、能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证分析

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ProductionPl

anning&Control,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E:Logisti

csandTransportationReview,IEEETransactionsonEnginee

ringManagement等供应链管理领域国际权威期刊进行各个阶

段的审稿、修改中。此外,还发表了一篇英文著作章节。Ed

wardElgarPublishers出版的《HandbookonSustainableSup

plyChains》一书中的第十章“TheInterplayofGreenMarke

tingandSustainableSupplyChainManagement”。

/2685/ 硅基纳米周期波导微腔的传感特性研究
硅基纳米周期波导微腔的传感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传感技术是获取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各种重要信息的

主要途径与手段,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它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点,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其

它类型的传感器相比,集成光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微型

化、高选择性、抗电磁干扰、性能稳定、低成本、对待测物

的耗费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生物传感应用,因此备受广泛关

注。以电子工业中半导体硅材料为衬底,目前已经发展起多

种类型的集成光学传感器,通过使用成熟的CMOS加工工艺,制

/2685/ 硅基纳米周期波导微腔的传感特性研究

作这些传感单元的成本可大大降低。目前研究的硅基折射率

型传感器具有通用性和无需标记(label-free)的特点,应

用最为广泛,主要包括干涉型和谐振型两类。干涉型结构简

单,但是尺寸较大,灵敏度相对较低,并需消耗大量的待测物

质。谐振型的光学结构通过光学微腔、慢光效应和表面波增

强光场与待测物质的相互作用,可大幅度地减小器件尺寸和

待测物的消耗。以微环为代表的侧向耦合光学微腔传感器,

其检测极限主要取决于微腔的品质因子Q,而微环的本征Q值

正比于环的半径,这与减小器件尺寸实现多通道集成的需求

相矛盾。本项目提出采用结构极其紧凑的高Q低V周期波导微

腔作为传感单元,基于成熟的SOI平台设计和制作传感器件。

项目综合分析和讨论了硅平台下设计和制作这类周期波导微

腔传感器的关键问题,利用此类微腔尺寸极小、Q值极高和V

值超低的特性,有望发展和实现廉价的片上传感单元和阵列

/2686/ 特种设备地址和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特种设备地址和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项目计划编号

:2009QK340。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可以应用于特种设

备领域相关单位(如监管部门、检验机构、使用单位、维修

保养单位和制造单位等)准确定位、可靠查找和自动识别特

种设备;应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测量特种设备定位坐标(经

度和纬度),应用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标识和识别特种设备

身份,应用远程移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上传和下载特种设备

信息,应用数码摄像技术采集和保存特种设备信息,应用电子

/2686/ 特种设备地址和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地图和互联网技术编制特种设备电子地图等。3、性能指标

本项目集成应用全球卫星定位、超高频射频识别、远程移动

无线数据传输、数码摄像、电子地图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

探索建立特种设备物联网管理系统,实现特种设备安装地址

和身份的自动识别等功能。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国内

、外相关机构还在沿用传统的人工识别和手工记录等技术手

段,还没有将全球卫星定位、超高频射频识别、远程移动无

线数据传输、数码摄像、电子地图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集成

应用于特种设备领域。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集成手持

读写器、智能手机和电脑设备,编制《特种设备自动识别定

位系统(手持读写器版)》和《特种设备导航系统(智能手

机版)》等应用软件,组成《特种设备地址和身份自动识别

定位系统》。在超高频射频识别手持读写器上集成全球卫星

定位模块、远程移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数码摄像头等模块

。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测量特种设备定位坐标,用超高频射

频识别技术标识和识别特种设备身份,用远程移动无线数据

传输技术传输特种设备信息,用数码摄像技术采集和保存特

种设备信息,用电子地图和互联网技术编制特种设备电子地

图,结合物联网技术建立特种设备物联网管理系统,综合开发

利用特种设备数据库,在国内未见文献报道。6、作用意义(

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全球定位坐标能准确表达特种设

备安装地址,电子标签将全国唯一的注册代码附着在特种设

备本体上,能可靠快捷地自动识别特种设备,电子地图综合开

/2686/ 特种设备地址和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利用特种设备数据库,提供管理决策依据,提升管理信息化

水平。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

改进意见应用于特种设备的监管、检验、维修保养和使用管

理等领域。应用该成果需要购置手持读写器及其应用软件、

在原有特种设备数据库基础上增加字段或中间接口数据库,

组织操作培训。系统一次性投资不太高,一般单位均能承受

;应用该成果能实现“物网相联”、发现以往被忽略的违法

行为,直接减少管理漏洞和责任风险。该系统可能需要根据

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作适应性修改。

/2687/ 基于产品设计的结构建模平台V1.0
基于产品设计的结构建模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公开了一种软件反馈意见系统,它包括:意见输入单

元,用户将意见输入用户客户端意见栏;意见接受单元,用于

定期接受终端对用户在客户端意见栏输入的信息,获得用户

反馈的意见;意见整理单元,用于将收集的用户意见分类处理

,便于统计人员统计各类问题的比重,再经由专门技术人员审

计解决问题;意见解决单元,用于发布统一信息到各客户端,

提示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软件更新提醒,提供的软件反馈

意见系统简单实用,反馈及时,可以使软件有效地提出更新方

/2687/ 基于产品设计的结构建模平台V1.0

案,以适应用户的需求,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采用功能化

的结构设计,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设计层次适中,用户

友好超方便使用..一种软件反馈意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 意见输入单元,用户将意见输入用户客户端意见栏;

意见接受单元,用于定期接受终端对用户在客户端意见栏输

入的信息,获得用户反馈的意见; 意见整理单元,用于将收

集的用户意见分类处理,便于统计人员统计各类问题的比重

,再经由专门技术人员审计解决问题; 意见解决单元,用于

发布统一信息到各客户端,提示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软件

更新提醒。

/2688/ 温室草莓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研究
温室草莓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技术说明:近年来,我国草莓高效种植规模发

展迅速,设施草莓种植经济效益高,但草莓“连作障碍”现象

尤为突出。鉴于目前国内外除了轮作、化学药剂处理之外,

还没有解决温室草莓连作障害的有效办法,农民迫切希望能

够研究出无需轮作、无公害、安全可靠的办法来解决重茬障

害问题。本研究采用土壤微生物、太阳能和土壤肥力三个方

面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草莓连作障害问题。主要研究内容

及获得的关键技术如下:(1)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

/2688/ 温室草莓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研究

霉菌等13种菌进行复配,研制开发出复合微生物菌剂,分次施

用有效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再建,获得了发明专利一项。

(2)利用微生物和高温的协同作用创建了克服温室草莓重

茬障碍的“微生物+太阳能”方法,能增加土壤肥力,分解前

茬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构建适宜的土

壤生态环境。(3)建立了“微生物+太阳能法”的操作规程

。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采用“微生物+太阳能法”,温室

草莓重茬栽培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此方法平均每亩产

量在2401kg左右,产值大约为72030元左右,除去使用成本13

50元,实际产值约70680元。其经济效益是非重茬栽培的112

%,每亩增收7680元;比“化学药剂+太阳能法”处理提高经济

效益20%,每亩增收14450元;比“太阳能法”提高经济效益3

0%,每亩增收18960元;比常规重茬栽培提高经济效益43%,每

亩增收27180元。

/2689/ 中国工商银行基于数据仓库的精准营销管理系统
中国工商银行基于数据仓库的精准营销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中国工商银行基于数据仓库的精准营销管理系统以

“ONEBANK(银行一体化)”的经营理念和“客户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为指导,建立全行统一的营销管理平台,实现了基

于大数据的客户特征挖掘和共享、营销目标客户全面分析和

精准定位、全渠道营销全流程闭环管理等功能,提升了客户

营销与服务管理水平,有效支持新产品的推广和客户差异化

服务,为工商银行提升整体营销能力、深化精细管理、优化

资源配置和转变经营机制提供支持和保障。

/2690/ 新疆油田稠油密闭集输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疆油田稠油密闭集输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植物油加工
技术详情

  新疆油田年产环烷基稠油400万吨,是国防军工和国

家重大工程建设的稀缺原材料。该类资源油藏埋深浅,油藏

条件下以固态赋存,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和SAGD方式进行开发

,其采出液具有温度高、携汽量大、携砂严重、H2S含量高等

特点,传统集输流程存在蒸汽、伴生气无组织排放和热能利

用率低等问题,不能满足安全、环保及可持续开发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近7年的研究攻关和现场试验,发明了稠

油热采密闭集输工艺技术体系和核心装备,建成国内首个全

/2690/ 新疆油田稠油密闭集输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流程密闭的整装稠油油田,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

单项技术国际领先,为国内外同类油藏绿色、高效开发树立

了典范。本项目形成的创新性成果包括:(1)首次揭示了

超稠油吞吐开发生产规律,解决了稠油吞吐开发长期采用开

式集输流程导致的生产规律认识困难的问题;发明了基于“

多相复杂流体循环冷却”的吞吐开发密闭接转技术,和传统

工艺相比,传热高效区拓宽3倍,换热效率提高20%以上,硫化

氢分离效率高,解决了后端集输系统中硫化氢安全隐患问题

,在国内外吞吐开发领域首次实现密闭集输。(2)发明了稠

油SAGD开发全程高温无动力密闭集输技术,解决了油、气、

汽、水、砂多相流共存的复杂工况下的密闭集输的世界级难

题,系统密闭率100%,集输温度较常规工艺提高近100℃,便于

热能集中回收和梯级利用,热能综合利用率同比提升20个百

分点,研制了涵盖采油井场到处理站全流程的密闭集输装备

。(3)针对稠油伴生气温度高、硫化氢含量高、热值低、

含液态烃和饱和水、气量波动大等特点,创新了稠油复杂伴

生气脱硫工艺技术,硫化氢脱除率超过99.85%,处理成本较国

内外同类技术降低50%以上,实现了稠油复杂伴生气高效处理

和资源化利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在新疆风城油田和重油开发

公司进行了工业化应用,建成了中石油首个超稠油密闭集输

示范基地,核心技术覆盖产能490万吨,实现了全油田全流程

密闭集输,大幅提高了热能的综合利用率,明显改善了油田周

边环境空气质量。截止2019年12月,累计节能56.8万吨标煤

/2690/ 新疆油田稠油密闭集输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减排并回收蒸汽凝结水550万吨,减排轻烃6.84万吨,创效1

0.5亿元,为国家的“绿水青山”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

社会效益显著。根据新疆油田“十四五”规划,稠油长期稳

产400万吨。本项目研究成果创新形成的新疆浅层稠油热采

密闭集输工艺体系,技术成熟配套,应用安全可靠,可以在新

疆油田全面推广应用,为今后新疆油田稠油绿色、高效和可

持续开发提供有力保障。近期还将应用于加拿大、哈萨克斯

坦、委内瑞拉等稠油生产国家,中石油海外稠油矿权约139亿

吨,项目应用前景广阔。该研究成果获2020年度新疆油田公

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691/ 全流程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
全流程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所属行业领域冶金产品质量分析与信息化建设成果

简介本系统总体目标是通过以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为基础、以

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手段,对各产线的产品和过程实施过程质

量信息采集、过程质量追溯、质量分析、在线质量判定、质

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内容。通过质量分析,了解当前产品的

质量情况;通过过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

过程质量改进,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从而不断提高顾客

满意度和企业持续竞争力。本系统由两大应用平台构成。在

/2691/ 全流程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

线应用平台:主要针对各个工序提供工艺参数的采集、质量

监控、质量预警、分析与诊断功能,其主要用户是现场的质

检人员、工艺技术人员等,强调系统处理的实时性。离线应

用平台:为高级分析与应用,强调全流程质量数据整合分析

,对全过程工艺参数、质量目标、质量检验与判定结果等进

行追溯与分析,解决多工序产品制造工艺制度设定、技术规

范监理、产品质量判定等问题,也解决质量异常时的责任界

定与划分问题。应用介绍所处研发阶段:成果推广/成熟技

术和产品。应用领域和范围:本监测系统可应用于冶金、石

化、电力等行业中全流程的生产过程数据与质量信息的采集

,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实现生产过程的监控,提高

产品质量。应用情况:2015年3月份,该系统在涟源钢铁集团

成功上线,实现了从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退火-横纵

切全流程的数据采集和质量分析功能,有效提高了数据收集

的便利性,为及时进行质量判定和定位质量异议提供了数据

支持,并通过数据分析手段实现了质量分析、预测、监控与

诊断,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技术优势技术创新

点:1、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集成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克服了

多个过程控制系统存在的数据采集和存储的差异性,实现了

从L0级到L3级数据的完整采集和匹配。2、采用了C/S(客户

机/服务器)与B/S(浏览器/服务器)两种模式,使用户可以

通过多个客户端模式同时对现场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

3、提供了多种生产过程数据和产品质量信息采集、分析、

/2691/ 全流程质量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

监控和诊断的功能。主要技术指标:(1)实现以每秒为单

位的全流程生产过程数据的完整匹配。(2)系统操作的实

时响应时间为6秒钟。自我评价及效益分析自我评价:本成

果目前可以实现钢铁生产过程从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

-退火-横纵切全流程的数据采集和质量分析功能。在实际应

用中,系统运行稳定,克服了各个生产工序数据孤岛的困扰,

减少了传统数据获取过程中人工沟通的时间,只需通过系统

授权,即可为不同人员提供获取数据的权限,从而提高了工作

效率。此外,系统还提供了多种数据监控与分析方法,一旦产

品质量出现问题,可及时定位异常工序,避免大规模质量异常

的出现,降低批次差异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效益分

析: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尤其是对汽车板等高端钢铁产

品质量要求的稳步提升,冶金企业面临着提高产品质量和降

低生产成本的双重压力。本成果将为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

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将可带来巨大的

经济效益。合作方式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合作

(()面议()联系方式联系人:黎敏联系电话:010-6233

2329传真:010-62332329电子邮箱:limin@ustb.edu.cn

/2692/ DBB8系列多功能矿用隔爆型电度表箱
DBB8系列多功能矿用隔爆型电度表箱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产品研究内容:1)、项目新开发了智能控制软

件,利用软件可根据不同应用环境设定电压电流等参数,在显

示屏上可实现电度量直读功能,使用便利,直观性好。并设计

有复费率功能、电量计量功能、通讯功能等,拓展了电度表

的使用功能。2)、电度表箱采用基于DSP技术的高性能运算

和控制芯片,设计有RS485标准通讯接口,具有结构紧凑、体

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

性高、通信协议兼容、安装接线简单、使用方便、实现远程

/2692/ DBB8系列多功能矿用隔爆型电度表箱

网络抄表功能等特点。3)、开发了一种挤光成型推刀装置,

对防爆壳体通孔待加工通孔内壁挤压,使内壁发生晶格扭曲

、位错与孪晶,提高强度及硬度,获得预期表面挤光成型效果

。4)、开发了方壳螺杆式开门结构,抽屉式芯架,使结构紧凑

,防爆壳体整体抛丸处理,外壳表面喷塑,造型美观大方。2、

产品要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1)、介电强度(主电路相间):

4.2kV;2)、介电强度(控制线路对地):2kV;3)、绝缘电阻

(主电路相间):≥100MΩ;4)、绝缘电阻(控制线路对地)

:≥20MΩ;5)、接线端子温升:≤65K。

/2693/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CANWeb产品及技术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CANWeb产品及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50万元
技术领域: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网络应用技术、风能
应用领域: 电力生产、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设计:CANWeb亮点

及市场:

      非冗余的现场总线一般只

能用于非重要的现场信号的采集,在有控制输出(DO/AO)或

有重要的信号测点需采集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国家标准

都有严格的冗余配置现场总线及供电的设计要求及对应的严

格测试验收规定;

      与常规DCS(PLC)比较,

/2693/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CANWeb产品及技术

控制系统使用冗余CANWeb现场总线可使工程费用减少60%,

工程工作量减少80%,并能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CANWeb现场总线自2015年推出以

来,作为用户控制器的远程现场总线IO模块,大概已有近2

500个节点的使用案例,销售发票可证明,用户有:

     谏壁电厂、南宁电厂、方家庄电

厂等的远程温度数据采集系统(DAS)应用;

     南京科远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也在

大量采购8DI8DO模块;

     在新疆、内蒙古煤化工行业也大

量使用;

     

     可在设备分散、有高可靠通信要

求的控制系统项目中推广,如:电力,电网,新能源(太阳

能、风电、储能)、矿业、设施农业、环保、楼宇控制、交

通、水处理、轨道、大型船舶等行业,推广冗余现场总线系

统;

     发电行业推广,尽管CANWeb现场

总线比ProfibusDP总线优点多多,估计在火电厂主机推广比

较难,可先在电厂温度采集、除尘、输煤等辅机中推广;

     在已有RS485通信的应用行业推

广,价格类似,性能提高;

/2693/ 高可靠行业FCS双冗余现场总线CANWeb产品及技术

     在已有的ProfibusDP通信的应用

行业推广,价格大幅降低,性能提高;

     

      冗余CANWeb现场总线网络

拓扑结构简单,设备也仅有网关、光纤中继及纯电中继3种

模块,与常规DCS比较,使用CANWeb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CS)的控制室电子间会增加一个集中光纤配线柜,其他控

制柜数量可减少2/3,IO卡件至少减少90%。

      电缆电缆桥架减少90%以

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主要采用光纤及少量屏蔽双绞线做为

通信线,可以较大程度上节约电缆、电缆桥架等安装材料,

相应减少了90%以上施工工程量。

     与ProfibusDP比较,CANWeb网络

拓扑结构简单,布线施工方便,CANWeb总线网络设备的价格

为Profibus_DP总线网络设备价格的10~20%;CANWeb节点设

备(仪表)价格一般为DP从站设备价格的50%~75%;DP(PA

)总线系统不是完全冗余的现场总线,CANWeb是全面支持冗

余通信的现场总线,接线配线更简单;不同于DP大包轮询问

答通信,CANWeb是触发小包通信,检测到节点信号变化满足

发送条件即发送,实时性更好,通信负载小,通信失败率低

;另外CANWeb节点设备的调试及参数配置通过笔记本电脑的

Web浏览器就可以完成,不需要软件及昂贵的调试设备。

/2694/ 不确定混合数据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
不确定混合数据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推荐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

以来,一直在互联网的众多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随着移动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移动页面展现的信息越来越需要

精准地符合每个用户的个体化需求;另一方面媒体的碎片化

、文化的多样性,也带给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这

些因素推动着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形成。无可争辩,在个性化

推荐系统中大量地存在着使用不确定混合数据的情况,而经

典的推荐系统忽略了这些混合数据所起的作用。因此,如何

/2694/ 不确定混合数据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

借助模糊量词来处理不完整的内容数据,如何将用户对产品

的模糊需求等知识获取、表示、融合与集成起来,建立能够

更好地实现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就显得异常必要。

项目依托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确定混合数据环境下

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18JR3RM238)(2018.07-2020.06)

”,对不确定混合数据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进行了研究。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本项目在已有个性化推荐系统理论的

基础上,融入粗糙集模型和模糊矩阵理论的研究结果,集成应

用模糊多值逻辑推理,建立不确定混合数据环境下的个性化

推荐系统模型,分析不确定混合数据环境下大量信息和多源

异构数据的重要性、相关性、一致性,进行模糊推荐算法和

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完善了推荐系统理论。不但有利于加

强我院分析类教学团队的建设,而且可以为陇东学院数学与

统计学院应用数学硕士点的申报提供方向支撑。3.主要论点

与论据:积极开展模糊线性系统求解方法的讨论和模糊线性

系统扰动技术的研究;探讨模糊矩阵分解技术和模糊相似度

度量方法;分析不确定混合数据环境下大量信息和多源异构

数据的重要性、相关性、一致性,进行模糊推荐系统的性能

评价指标研究,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布的直觉模糊集间的

散度测度并研究了相关性质,将其结果直接应用到多属性决

策和电商推荐系统中。具体成果为:一是丰富和完善了模糊

分析学理论特别是模糊线性系统的求解理论、模糊图理论、

模糊映射和模糊数值函数的性质和应用。二是进一步研究了

/2694/ 不确定混合数据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

微分方程解理论,重点讨论了Schodinger-choquard方程稳定

驻波的存在性、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和一

类半线性抛物方程解的长时间行为。三是给出不确定混合数

据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主要给出了一

种新的基于-分布的直觉模糊集间的散度测度并研究了相关

性质,并与直觉模糊集散度测度公理化定义进行了比较;将其

结果直接应用到多属性决策和电商推荐系统中,并通过算例

验证了其可行性。4.创建与创新:在本专业核心及以上刊物

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2篇,CSCD检索1

篇,北大核心刊物7篇。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学者多次引用。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所得结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

值,发表论文已在国内外得到引用。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

糊数学与系统委员会常务理事、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我校特聘教授巩增泰的带领下,于2018年9月,依托该项目已

组建成立了“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团队”科研团队,

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科研和教学人才。由

于团队成员主要是来自数学专业,没有涉及到信息专业,所有

的研究都是基于数学理论和逻辑的,不能将研究的结果直接

去编程应用到具体的电商平台中,这是本项目的不足,也是将

来工作的一个重点。6.历年获奖情况:无。

/2695/ 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
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本系统通过安

装在仓库储位上的电子标签及控制系统,实现仓储综合管理

,包括引导拣货人员正确、快速、轻松地完成拣货管理,货

品入库管理,仓库盘点管理等等。本系统具有仓储管理的基

本功能,主要特色体现在通过电子标签降低拣货错误率、加

快拣货速度、提升捡货作业效率,实现所谓的“盲拣”。本

系统具有开放式接口,能够与ERP、SCM、MES等系统有效集

成。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增强企

/2695/ 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

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本系统适合于中小部件或物品的仓储管

理,在食品、药品、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

景。

/2696/ 基于大数据和云应用的智慧农牧业云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大数据和云应用的智慧农牧业云平台构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开发的基于大数据和云应用的智慧农牧业云

平台顺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新变化,同时采用移动终端应用

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支撑下的内蒙古农牧

通小程序涵盖内蒙古农牧业生产全领域的专家库和知识库,

同时拥有行业资讯和成果转化模块,系统通过实时推送和一

对一专家连线可以随时随地解决农牧民在栽培、养殖、虫害

、病害等方面的生产问题,真正成为了农牧民身边的农业专

家,有效解决农牧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

/2696/ 基于大数据和云应用的智慧农牧业云平台构建研究

,通过对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数据的分析将最新的品种和技

术带到基层,提高农牧民科学种植、养殖知识水平,促进优质

农牧业品种、技术走进田间棚舍,助力精准扶贫、提高农牧

民生产收入和生活水平。

/2697/ 基于机器人的数字相控阵天线近场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机器人的数字相控阵天线近场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传统的天线平面近场测量系统建立在固定轨道的平

面扫描架基础上,其探头采样精度取决于固定轨道的机械精

度。这类测试系统建设周期较长,成本高,且只能在微波暗室

内使用,不能兼顾平面、柱面以及球面近场测试,功能单一,

灵活性差。工业机器人手臂具有三维运动能力,通过解决其

高精度智能定位控制等技术,将机器人手臂作为近场扫描系

统,可以调测任意外形的天线。机器人测量系统还可移动到

载体平台进行现场校准和测试,对大型雷达等电子设备现场

/2697/ 基于机器人的数字相控阵天线近场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维护具有重要价值。本项目以工业机器人为扫描装置,结合

同步采集设备及射频仪表,辅以高效电磁场算法及控制软件

,实现具有数据自纠错能力、平台可移动的柔性测量系统,用

于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校准与测量。在国防科工局军品保障条

件重大项目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项目支持下,本项目针对

相控阵天线系统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机器人的相控阵智能

化测量系统设计方法,突破了机器人智能控制、数据校正、

方向图反演、阵面诊断等关键技术,解决了相控阵天线内外

场的实时、高效、快速等近场测量难题,率先在国内研制了

首套机器人面向相控阵的智能近场测量系统,该系统满足国

内天线测量规范和IEEE天线近场测量推荐实施标准。主要创

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待测天线形面自适应扫描

的三维近场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近场扫描模

式,解决了激光传感辅助坐标系变换与轨迹生成、多路信号

同步协同控制以及多种体制的相控阵天线信号采集和处理等

技术难题,实现了平面、柱面、球面以及任意曲面的相控阵

天线近场高效测量。(2)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散射模型的

测试探头天线主截面方向图修正方法,建立了栅格化参数变

换和函数递推加权等全局寻优与局部寻优相结合的算法模型

,解决了全扫描空域方向图的精确测量问题,实现了天线方向

图快速、精确反演,方向图测量与计算效率呈数量级提高。

(3)提出了数字相控阵天线近场测量实时纠错、容错方法

,解决了相控阵天线的不间断测试的难题,提高了数字相控阵

/2697/ 基于机器人的数字相控阵天线近场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天线测试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测试效率。(4)提出了

快速迭代傅里叶变换、差分进化、模拟退火算法等相结合的

数字波束形成方法,建立了一套数字相控阵天线近场测试数

据处理系统。本项目将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数字相控阵天线测

试,系统精度和应用效果优于同类别国外系统,属于国内首创

,已用于本所军品相控阵天线测试共计31台套,产值约6830万

元;同时,为14所、38所、607所、8511所,中科大,诺基亚公

司、南京宏睿普林等单位提供了技术服务,完成共计1000万

元的天线测试对外技术服务合同。《中国军转民》、《科技

政务》、《新浪新闻》等刊物和网站均对本项目的科研成果

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该系统既能用于测量军

事领域的数字雷达天线,又能测量民用的5G基站天线。2019

年由中电14所、国防科技大学及东南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体制先进,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项目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产生

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2698/ 板栗种子质量安全溯源调查管理系统V1.0
板栗种子质量安全溯源调查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课题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创新

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贫困地区木本粮油产业科技扶贫示

范”(合同编号:桂科AA17204058)所属课题“桂西北板栗

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合同编号:桂科AA17204058-

3)。课题结合桂西北地区板栗种植的不同的立地及气候条

件,在已审认定的优良板栗品种基础上进行比试试验,筛选更

加适宜河池、百色地区生长的栽培品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优良板栗品种。我区板栗栽种历史久、栽植大,但是

/2698/ 板栗种子质量安全溯源调查管理系统V1.0

仅有部分地方种,未有任何品系通过地方审认定,板栗良种选

育工作几近空白,良种严重缺乏,引发栗农收入减少、种植积

极性降低的问题,课题以广西丰富的板栗种源为基础,充分挖

掘地方优良品种。板栗种子质量安全溯源调查管理系统是一

款板栗种子质量安全溯源调查APP系统,提供板栗种子质量安

全溯源查询服务,让用户可以放心购买板栗种子产品,系统主

要功能包括溯源统计、追溯记录、资讯等。软件富含导航式

的界面,所见及所想,高效强大的查询工具,帮助用户快速找

到所需要的资料。该系统对板栗种子来源的有效整理和记录

,提高了板栗种植栽培的合理性和成功率,对促进板栗产业快

速发展,推动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

显。该系统是首个针对经济林树种板栗种子质量安全溯源调

查管理系统。

/2699/ A3-S彩电机芯(CS127型54厘米彩色电视机)
A3-S彩电机芯(CS127型54厘米彩色电视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A3-S彩电机芯采用CAD设计,为单板一体化机芯,

电路设计简单,具有成本低、功能全、通用性强等特点。多

制式有PAL、NTSC、SECAM等17种,能满足绝大多数国家的制

式要求。该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功能价格比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700/ 机器学习中的核理论、方法与应用
机器学习中的核理论、方法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对于数据的处理及智能化需求

日益增多,机器学习理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器学习中的核

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项目

团队围绕机器学习核理论方法与应用深入开展了原创性研究

工作,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关

注、广泛引用及好评。具体创新成果如下:1、创立了全新

的非平行超平面支持向量机(NonparallelHyperplaneSVM,

NPSVM)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与标准的支持向量机方法相比

/2700/ 机器学习中的核理论、方法与应用

,具有更好的推广能力,同时保留了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具

有稀疏性等优点。随后开发了半监督学习、噪音数据学习、

领域知识学习等扩展模型。2、以最优化理论与方法为出发

点,把先验知识与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本项目建立了

基于知识驱动的核理论新方法体系。该体系主要以先验知识

的嵌入为切入点,给出了基于先验知识的多个有效机器学习

算法。特别地,基于统计上两类错误在信用卡客户分类中的

实践,利用线性核构建多目标多约束水平线性规划分类算法

,实现了对两类错误的有效平衡和控制。3、基于具体问题的

结构,设计了高效的子问题求解算法。主要包括:1)在设计

算法并行化策略的同时,我们着重研究了实现上的加速技巧

;2)提出了解决大规模数据的半监督学习新方法;3)基于具体

问题的结构,设计高效的子问题求解算法;4)提出了解决大规

模数据的半监督学习新方法。本项目10篇代表性论著被他引

共计228次,其中SCI他引200次。代表性论著3和4被美国ISI

WebofScience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列为领域学科前百分之一

(Top1%)的高引用论文(HighlyCitedPapers)。代表性论

著2曾列为ESI高被引论文。多篇论文在信息科学领域被SCI

引用数排名位列对应发表年度以来发表的全部论文被引用数

的全球前千分之一(Top0.1%):代表性论著3被SCI他引42

次,获得计算机领域国际著名期刊《PatternRecognition》

国际学术委员会评选出的年度最佳论文学术奖,该奖近10年

来首次由中国学者获得。代表性论著4和5入选了NeuralNet

/2700/ 机器学习中的核理论、方法与应用

work期刊评选的近五年高被引论文排名榜,排名:6,24。

/2701/ 采用创新软件技术,变革宽带页面传统链路分光推送模式
采用创新软件技术,变革宽带页面传统链路分光推送模式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Push技术(信息推送技术)作为面对所有宽带上网

用户的第三代浏览器的核心技术,是当前各大网络公司技术

竞争的焦点。主要将网上的信息源或信息制作商获取信息,

通过固定的频道向用户发送信息的新型的信息传播系统。目

前正成为当前互联网最热门的技术,将深刻地改变互联网络

的传播方式,并对信息采集、加工、传递、利用和控制产生

重大影响。宽带信息推送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共享数据库、

业务逻辑、和信息门户、系统管理。特点:1.此项技术在全

/2701/ 采用创新软件技术,变革宽带页面传统链路分光推送模式

国推送系统中属于首创,适合其他省份快速复制该技术。2.

采用软件技术,替换传统硬件分光器实现页面推送模式。3.

软件技术模式比传统硬件模式具备更广阔的运用范围。应用

推广情况:1.实现全省全网用户的推送,推送成功率和精确

率达100%。2.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拉动宽带业务发展用户

量。3.直接节约建设投资2685万元,节约每年滚动扩容投资

1170万元。4.减少了维护人员,有效节约机房空间占用、耗

电量、网络端口等资源。

/2702/ 杨梅种植防病虫害整治管理软件V1.0
杨梅种植防病虫害整治管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国农业生产中,植物病虫害对生产的影响尤为突

出,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农业结构的调整,病虫害的发生呈现出

种类多,频率高,危害大等特点,因此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于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而言,因此上升为一个急需解决的

问题。病虫害预警系统的出现和应用,可以实现害虫远程实

时监测,有效提高病虫害监测水平和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帮

助农业从业者和农民朋友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减轻损失,夺取

丰收。1、根据用户管理需求,该系统可划分为由数据输入输

/2702/ 杨梅种植防病虫害整治管理软件V1.0

出、信息查询、专家知识库、专家远程诊断、预警发布、原

信息查询、原病虫趋势图、系统管理、修改用户信息等组成

9个模块。2、该系统在进行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随时进行园

区数据查看。其中,系统可通过提前的设定,将检测的参数进

行远程传输。用户可通过对设备自动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分

析,并且进行后续计划制定等实用功能。1、数据信息采集全

自动化。通过仪器自动采集病虫害发生的地点、时间、温湿

度、光照等信息。照片上传到系统后,系统将照片数据采集

地点自动生成分布图。从地图上可一目了然地了解病虫害发

生分布。2、专家决策系统。构建杨梅病虫害防治知识库和

推理规则,采用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来研发杨梅病虫害防

治专家系统。将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系统相结合,建立基于

模糊神经网络的农作物虫情预测模型。3、视屏图像处理。

视频监控图像处理技术依赖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运用图像处

理算法,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摄像机拍摄的视

频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实现对场景中目标定位、识别和

跟踪。1、本系统结合3S技术解决杨梅种植的位置信息和属

性信息,为杨梅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与杨梅病虫害预测预报

服务平台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另外包括构建数据库,存储

项目示范区自动采集和人工采集的气象数据、生物数据、地

理信息(GIS)数据和病虫害防治专家知识库等。2、专家模

块基于预测模型对杨梅病虫害发生的时间、程度、空间位置

分布的预测结果,自动决策分析,并根据气象数据和田间病虫

/2702/ 杨梅种植防病虫害整治管理软件V1.0

害发生情况实际调查,发布杨梅病害预测预报结果及专家系

统提供的预防对策。最后以病虫趋势图的形式对数据进行展

示,包括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基础信息等,形象、直观地展示有

害生物发生分布区域。3、此软件系统可用于帮助农业工作

者通过网页即可联合数据输入输出、信息查询、专家知识库

、专家远程诊断、预警发布等模块,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

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帮助农业工作者智能管

理农田。目前杨梅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监测站点数量一

般较少,监测的数据非常有限。因此,利用有限的病虫害监测

数据,展现病虫害的整体空间分布情况及其时空变化,迫切需

要建立符合病虫害发展规律的空间插值模型。利用插值模型

内查出其他区域病虫害数据,展示病虫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及病虫情的传递速度,实现病虫害的监测预警。

/2703/ OCS控制装置及组态软件在氯乙烯转化扣精馏过程中的应用
OCS控制装置及组态软件在氯乙烯转化扣精馏过程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OCS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适用于中小规模生产过

程,具有直接数据采集和并行分布控制功能的过程计算机控

制系统。其控制装置由PC总线工业控制机,智能调节器或可

编程控制器组在,采用完全并行分布式控制结构及标准硬件

功能模块方式,具有可靠性高,构成灵活和完全控制和特点

。OCS组态软件采用实时多任务管理内核下的多层体系结构

和标准功能模块化形式,实现了在无编程环境下通过填写组

态表格完全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具有开发效率高、通用性强

/2703/ OCS控制装置及组态软件在氯乙烯转化扣精馏过程中的应用

等重要意义。该系统在氯乙烯转化和精馏过程中的应用;控

制效率良好,已长期安全运行十四个月。在提高质量、增加

产量、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年净增利税706.27万

元。成果水平达到国内先OCS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氯乙烯转化

及精馏过程控制的应用,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焕发企业生

机,并强市场竞争能力种推广微机应用方面都产生良好社会

效益。

/2704/ 基于云技术的智能化室内场景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云技术的智能化室内场景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和趋势越来越显著,已成为当今

科技发展的热点。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照明灯具、控制面板

和相关的传感器是在生活工作或环境中安装数量最多和使用

最频繁的器件设备,因此可以说智能照明系统是智能家居系

统的基础和核心子系统,采用一套具有开放性、能互联互通

的国际标准技术协议作为本地照明系统的组网技术,极具必

要性。现在智能系统已经进入物联网化,远程智能控制是系

/2704/ 基于云技术的智能化室内场景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统研究的必然方向,基于云平台技术的大数据系统,可以较好

地为智能控制系统的远程客户提供服务,同时降低了系统的

维护费用,有利于系统的应用推广。形成一套具备开放性接

口和云平台服务功能的智能场景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包

括以下本地组网设备系统和三套应用软件的研制。本项目研

发的关键技术在于:智能云平台实现与本地组网设备系统的

远程连接、监控及运维管理,包括:1)云平台实现对智能设

备运作的远程监控;2)记录本地网络设备的每一个历史操作

、指令、设备的触发事件和状态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和行为预测;3)面向设备用户和授权设备维护服务

商分别提供设备运维服务和数据信息。本地组网设备系统由

照明子系统和其他智能家电设备组网构成,系统功能包括:

1)系统能独立运作并保持与云端数据的同步,照明系统支持

独立寻址和分组控制,支持亮度和色温调控。2)支持手控、

声控及移动终端控制。3)支持曾经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的模

式切换。本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本地智能照明组网DALI系统

设备系统,完成了DALI系统设备管理及监控软件的研制,完成

了智能照明移动终端APP软件的研制,完成了智能云平台服务

软件的研制。项目已经取得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项目研

制的系统产品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在国内和香港地区得到

推广应用,取得了项目预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时

间有限,目前项目形成的研究成果仍处于小批量产业化的阶

段,其技术的稳定性、功能及技术服务的完善性仍有待进一

/2704/ 基于云技术的智能化室内场景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步的应用反馈,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本项目形成的技术

和产品由于与云平台技术、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

,需要有时间培养客户的应用习惯。因此,项目后续还需经历

长期不懈的深入开发,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研究的产业化,创

造可持续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2705/ 基于移动信息服务的中文问答式检索系统
基于移动信息服务的中文问答式检索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移动式信息服务的中文问答式检索系统是广州

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是由广州市德山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完成开发,实现了产品的

生产和销售。本系统将计算机问答检索技术与移动通信应用

完美结合,综合运用问题处理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答案生

成技术、元搜索技术、知识库生成技术,在关键技术的应用

上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开发出基于移动通信平台的中文

问答式检索系统;移动设备用户基于B/S+C/S+短信息的查询

/2705/ 基于移动信息服务的中文问答式检索系统

方式,向系统发出查询请求,系统在搜索的基础上对搜索到

的结果进行信息加工,根据用户的问题提取出用户真正需要

的答案。本系统与传统WAP搜索引擎相比,在查询的准确性

、查询速度、数据流量、提问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系统可

应用在企业、政府、移动信息服务提供商或其他有自动问答

信息服务需求的单位和个人,用于移动搜索、自动客服问答

、银行自动问答系统和各类咨询查询等。

/2706/ 易调节的气体密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易调节的气体密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易调节的气体密度测量系统,包括格林棱镜、

透镜、直角反射棱镜、可调节光学镜架、水平导轨、CCD,本

发明能够有效的测量气体密度的分布,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高

效,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本发明利用光束进入直角反射棱

镜后平行于原光束出射的特点,实现调节直角反射棱镜时,只

有一个维度上对光束产生影响,从而降低系统调节的复杂性

。本发明可用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领域,特别是等离

子体尾波场加速电子机制中,探测等离子体通道的形成以及

/2706/ 易调节的气体密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气体密度的分布。

/2707/ 智辆一体化车号识别系统V1.0
智辆一体化车号识别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将原有的车号识别系统进一步精简改进,设计成为

一体化产品。方便了安装及管理。为客户节省了大量成本。

1、将各种设备集成后精简,精简掉不需要的零部件。2、保

持产品的稳定型,增加了大量新型元器件。3、重新制作了系

统软件,界面更简单易懂,更加符合客户要求。4、重新设计

了外观及标识。可以使得产品安装更加简易。5、按照客户

要求新增了4项功能性设计。符合铁路发展趋势。

/2708/ 基于FPGA的线性调频信号实现方法
基于FPGA的线性调频信号实现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调频信号的实现方法,主要

解决现有方法功能单一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向FPGA发送

串口命令,选择在FPGA中已经设置好的不同工作模式,产生一

路数据;将一路数据分成四路;将四路数据作为频率控制字用

累加器进行频率累加;将频率累加的结果作为相位控制字进

行相位累加;将相位累加结果作为波形存储器的寻址地址,对

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正弦波形的幅值进行寻址;使用FPGA中IP

核中的LVDS模块,将四路寻址结果进行并串转换;将并串转换

/2708/ 基于FPGA的线性调频信号实现方法

的结果经过DA转换,最终得到线性调频信号的模拟波形。本

发明能够产生不同参数的线性调频信号,且采样率高达960M

,可作为信号源使用。

/2709/ 高速公路涉路作业安全智能预警系统及应用研究
高速公路涉路作业安全智能预警系统及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研究项目应用领域为公路养护安全作业防护。主

要内容(1)省内外高速公路涉路作业安全智能预警技术调

研分析及预警系统总体方案研究。使研发的安全智能预警系

统既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又满足现场环境要求

。(2)研发可移动智能涉路作业安全预警装置相关软硬件

。确定方案的核心技术。即:智能预警主机通过标准接口与

测速仪(含车流量检测功能)、视频监控设备、显示屏、声

光报警设备与监控中心的通信模块连接,完成可移动的涉路

/2709/ 高速公路涉路作业安全智能预警系统及应用研究

作业智能安全预警系统。作业区前方和途中设置:①前方装

置发布涉路作业内容、起讫时间、限速要求等信息,提示途

经作业区周边车辆减速和当前途经的限速要求;②途中装置采

集过往车辆的减速信息,与内置安全预警车速参数比对,发现

超速情况,显示屏实时显示超速车辆的牌照号码,驱动声光报

警予以提示,并记录并予以显示超速车辆的牌照信息;③按行

业标准要求设置发光警示标志;④首末两级预警单元中加置车

流量检测功能,采集过往车流量信息,用无线通信方式将信息

传送监测平台,由编制的拥堵判据软件自动判断道路的通畅

情况。(3)涉路作业安全管控预警软件研发及与监控平台

兼容性研究。研发涉路作业安全管控预警软件,加强作业区

管理,并将信息接入已建的高速公路监控平台,统一管理。①

涉路作业前,事先将制定的安全布设方案与管控预警系统布

置图对照;②对照相关标准,应用涉路作业安全管控预警系统

,检查采用的安全保通方案、现有信息发布设施利用方案、

应急预案、人员着装和到位情况、夜间作业安全设施布设。

③引入先进算法,开展适用性研究。基于设置约束条件的模拟

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确定涉路作业区对公路拥堵影响和发

生交通拥堵阈值,完成涉路作业对道路拥堵的仿真研究,利于

合理选择作业区周边交通疏导方案,减少交通混乱和安全事

故,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完成《高速公路涉路作业安全智能

预警系统技术应用框架》编写。

/2710/ 基于COBIT的投资项目库信息化建设研究
基于COBIT的投资项目库信息化建设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为了加强省市级政府投

资项目的使用管理,规范重大投资项目库招投标参与人员的

行为,也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

践,本项目旨在建立起与国情和投资项目库制度相符的投资

项目库领导体系。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课题项目的研

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标,阐述了研究基本思路和

主要内容,以及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二部分为信息系

统管理控制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在管理控制理论和信息系

/2710/ 基于COBIT的投资项目库信息化建设研究

统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投资项目库信息化的有别

于企业的特殊性,提出了构建投资项目库信息化管理控制框

架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投资项目库信息化的预算控制。根

据投资项目库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投入资金有效

监督的情况,用全面预算的观点对投资项目库信息化建设进

行预算管理,在事前对建设阶段和投资额度进行合理规划,在

事中按照事前编制的预算进行有效地执行,在事后对建设中

偏离预算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激

励和惩罚措施,以促使工作人员在今后的相关建设中更加合

理的制定和执行预算。第四部分为投资项目库信息化的资源

控制,针对投资项目库信息资源管理控制成果非常匮乏的现

状,研究建立一套结合投资项目库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具有

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投资项目库信息资源管理控制框架。主

要内容有:投资项目库信息化资源控制现状、相关的理论研

究及投资项目库信息资源管理控制的框架等。第五部分为投

资项目库信息化的运行控制。借鉴国内外通用的信息安全管

理COBIT框架,课题组根据对部分市级投资项目库部门的实地

走访和调查获得的信息,结合投资项目库信息化建设实际,为

投资项目库信息化的运行设计了三步骤:即建立安全管理目

标、成立安全管理部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投资项目库信

息安全管理操作指南。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建议。对课题项目

研究进行全面总结,阐述了主要观点和结论。同时,也指出了

本课题项目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的不足。

/2711/ 生物分叉网络的输运特性
生物分叉网络的输运特性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诸如血管网络和支气管树以及

神经网络等生物分叉网络的几何和拓扑结构都表现出自相似

的分形标度行为,因此本项目根据分形几何理论,结合理论分

析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生物分叉网络的输运特性。首

先,分析生物分叉网络的统计标度律,建立了生物分叉网络的

分形几何模型;其次,根据生物分叉网络的输运特性及其空间

限制条件对分叉网络进行了优化,根据体积限定下的阻力最

小化的优化原则对Murray定律进行了物理解释和进一步的推

/2711/ 生物分叉网络的输运特性

广,详细讨论了分叉网络的最优化直径比和长度比以及分叉

角度等参数;最后,对生物分叉网络的传导性标度律和非线性

输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生物分叉网络的传热传质

特性。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生物分叉系统的工作

机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生理疾病的物理治疗以

及分叉网络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项目发表SCI收录

论文2篇,EI收录论文1篇,主编电子专著1部,获得2010年度高

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

人)。

/2712/ 建筑采暖热计量装置在线核查方法研究开发
建筑采暖热计量装置在线核查方法研究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哈尔滨市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科研项

目(哈墙改建节科2012-01)。2应用领域和技术说明本课题

致力于对热计量装置实施在线核查的技术方法研究,主要应

用于供热计量管理领域中,以解决运行中热计量数据有效性

的辨识技术难题。大量供热现场调研及实验研究证实,经实

验室检定合格的热量表,受现场安装、运行条件以及仪表稳

定性等诸多因素影响,其计量特性易发生偏离,从而出现热计

量数据失真问题。应用本课题创建的在线核查技术,可在运

/2712/ 建筑采暖热计量装置在线核查方法研究开发

行条件下对热量表测量误差等特性是否在预期的允许范围内

进行检查核对,确保热计量数据有效。在大量实验研究及理

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用普通标准尺寸弯头及便携式超声波

流量计进行热量表流量在线核查、利用便携式恒温槽对温差

传感器进行等温法在线核查的方法,构建了弯管流量(热量

)核查系统;确定了热量表在安装运行条件下热态流量测量

误差的分散性变化趋势、便携式超声流量计和弯管流量(热

量)核查系统在供热管线的流量测量能力。建立了热量表测

量结果在线核查允许范围数学模型;在线测量结果测量不确

定度分析数学模型;提出了热量表热量值在线测量结果的现

场修正方法及不确定度分析数学模型、制定了热量表温差传

感器等温法在线核查结果允许范围。编制了热计量装置在线

核查操作技术规程,以满足2级、3级运行中热量表的分量法

及总量法在线核查的任务要求;部分成果在行业标准CJJ/T2

23-2014《供热计量系统运行技术规程》中关于热量表运行

核查技术部分得到了具体应用。成果达到了预期技术指标。

在热态运行条件下,由普通标准尺寸90度弯头制备的弯管传

感器的流量系数不确定度为1.5%;弯管流量(热量)核查系

统经实流标定后可实现2%的热水管道流量测量准确度;经几

何法标定,可实现3%的热水管道流量测量准确度。便携式超

声波流量计通用热态流量测量不确定度为4%。3.成果的创造

性及作用意义课题组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热计量在线核查的操

作理念,首创了“建筑采暖热计量装置在线核查方法”,是我

/2712/ 建筑采暖热计量装置在线核查方法研究开发

国供热计量管理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是实验室计量检

定的延伸和有力补充,是保证数据可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

要环节。研究成果为强化热计量数据有效性、实现热计量收

费可持续、推动城市供热领域向节能降耗和精细化管理方向

转变提供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撑。对热计量在线检测及工程实

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2713/ 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服务平台V1.0
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服务平台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与背景为开发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数据

库及协同配置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广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

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高新

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2012年国家科技部下达了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

”(课题编号:2012BAH25F0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应

用门户系统(Portlet),集成采用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研发

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以用户管理为纽带,把服务于高新

/2713/ 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服务平台V1.0

产业集群的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包括科

技文献、知识产权服务软件工具、协同工作系统等统一集成

到通用门户之下,设计建立“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服务平台”

门户网站,使平台具备信息资源深度加工、统计、分析、转

化交易、预警等功能,实现内外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整合,解决

现有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优化问题;实现一套资源,多套面向应

用的信息门户服务和特色信息服务。1.采用包括反向代理等

在内的综合资源整合技术,将资源分散、功能单一的多个系

统集成整合,建成了综合性、多功能的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服

务平台,利用一套系统开展面向多种应用需求的科技服务,实

现了科技资源的协同配置。2.建立了基于威客模式的科技服

务交易平台。通过将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资源集成到平台下

,并将科技文献、科技咨询等9大类线上科技服务产品化,实

现了科技服务产品的在线交易、资源协同配置。3.运用“互

联网+”建立基于威客模式的科技服务新模式。课题将“互

联网+”这种新形态导入科技服务业,基于威客模式搭建了一

个集科技服务供需对接、线上交易的公共服务平台,并针对

高新区不同产业企业的发展特点和各个环节的需求,实行全

程服务策略,采用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服务覆盖不

但从企业初创期、产品技术研发期,而且到企业成长、壮大

期全程,使服务机构在助力企业成长中得收益,形成可持续运

营的服务模式,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

范围和安全性本课题已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名称:科技资源

/2713/ 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服务平台V1.0

协同配置服务平台,登记号:2015SR031871。课题实施将资

源分散、功能单一的多个平台集成整合搭建了科技资源协同

配置服务平台,并应用于服务广西四个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

业集群,开展基于平台的“新专利、新技术、新成果、新产

品、新方法”等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服务3639项、高新技术企

业孵化培育服务152项、科技金融服务56项,有效解决了企业

技术创新和科技融资的瓶颈问题,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提高

了科技服务资源的产出效益。课题实施将“互联网+”这种

新形态导入科技服务业,推动互联网与科技服务业融合,是未

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采用

全新的威客模式,按照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原则,集成研发了

“科技资源协同配置服务平台”门户网站(科宝网),搭建

了一个科技服务供需对接、线上交易平台,让供需双方在平

台上快速便捷地达成交易,实现科技服务现代化、产业化,顺

应了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前景。

/2714/ 光刻机能量传感器的性能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光刻机能量传感器的性能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光刻机能量传感器的性能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装置由光源、起偏器、分束镜、测量光衰减片、转动控制

器、待测能量传感器、参考光衰减片、参考能量传感器、多

功能信号处理卡和计算机组成,该测量装置可分别对光刻机

能量传感器的重复性、能量线性度和频率线性度进行高精度

测量;本发明具有测量方法简单、易实现,成本低的特点。

/2715/ GE210型高精度伺服拷贝高速整经机
GE210型高精度伺服拷贝高速整经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GE210型高精度伺服拷贝高速整经机集光、机、电

、气为一体,采用全新智能化人机界面控制、气动贮纱装置

、盘头智能识别、无级调节张力罗拉、新颖盘头托架及纱架

,使整经机达到功能齐全、张力均匀、高速稳定、结构紧凑

、省时省力、智能识别、实时调节、维修简便等效果。本产

品适用于棉、绦长丝、低弹丝、粘胶丝、棉纱、晴纶纱等短

纤纱,适用于经编制造业的前道工序。在同等质量、性能的

前提下,本产品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本

/2715/ GE210型高精度伺服拷贝高速整经机

产品结构部件均属国内首创,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性能指

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机型的水平。

/2716/ 耐高温光纤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耐高温光纤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安徽省2015年第一批科

技计划项目,项目名称:“耐高温光纤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1501021039,研制周期:2015年1月至2017年

3月。我国现阶段稠油油藏开采的主要方式是注蒸汽开采。

注蒸汽开采技术是利用稠油特殊的粘-温关系,向油层中注入

高温度的蒸汽,降低原油的粘度,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能力,

起到开采稠油和增产的作用。在稠油热采中为了合理注汽采

油,对井下温度、压力监测是分析注采效果,调配注汽参数,

/2716/ 耐高温光纤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井下测温测压仪只能在某

一时间测量某个位置点的温度或者压力,要测试整个井筒的

连续温度压力变化只能将点式传感器来回移动,这样破坏了

井内环境平衡,并且要实现多点测量只能安装多个点式传感

器,增大了安装难度和经济费用。耐高温光纤传感器技术是

稠油热采井下温度压力测量的新技术,耐高温光纤传感器监

测系统利用拉曼散射原理和布拉格光纤光栅研制而成,只需

在蒸汽井内敷设两根高温光纤就可提供整个井筒的连续温度

、压力变化,具有耐高温高压、防爆、施工简单、安全性高

等特点,突破了传统传感器热平衡时间长、响应速度慢、无

法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对井下的温度、压力场分布进行长期监

测等缺点。光纤传感器应用在稠油开采过程中的温度、压力

监测时,自身也要突破高温监测信噪比差、解调算法调整、

高温传感光缆结构设计、压力传感器封装结构设计等问题。

耐高温光纤传感器监测系统可为油井温度压力监测和安全生

产提供科学依据,为分析油层加热面积、油井温度压力变化

、合理的焖井时间及焖井结束后加热半径等提供重要的监测

信息。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产品主要运用了光纤光栅技术

原理和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原理。通过关键工艺难点的解决

,保证了耐高温光纤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能够完全满足技术

合同和用户的要求。实际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所示:温度监

测部分技术指标:监测距离:0~6.23km测温范围:0~350

℃测温精度:±1.9℃定位精度:1.5m测量时间:11s压

/2716/ 耐高温光纤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力传感器技术指标:量程:0~25MPa分辨率:0.55%FS响应

时间:6s工作温度:0~250℃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利

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温度信号进行小

波去噪处理,具体步骤包括小波基的选取、去噪层数的选择

和去噪阈值的设置,小波去噪方法能够在原有的信号处理基

础上大大增加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精度,而且不增

加系统的成本。2)耐高温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薄壁圆筒结构

设计,通过薄壁圆筒在油压的状态下轴向伸长的特点,轴向粘

贴的光纤光栅感知该伸长量来检测压力的大小。薄壁圆筒结

构一方面可以获得大的量程,满足稠油井下高压强的监测需

求,另一方面薄壁圆筒结构光纤光栅封装简便,提高了耐高温

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工程化应用的可靠性。④技术的成熟程

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我所通过对耐高温光纤传感器关键技

术研究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试验和探索,研制出

符合合同光学性能、环境性能要求的耐高温光纤传感器。耐

高温光纤传感器具有监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耐高温高压

等特点,特别适合用于稠油热采井下温度、压力监测。耐高

温光纤传感器可为油井温度压力监测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

据,为分析油层加热面积、油井温度压力变化、合理的焖井

时间及焖井结束后加热半径等提供重要的监测信息。⑤应用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研制的耐高温光纤传感系统在大量

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基础上,针对稠油热采特点形成了以高温

/2716/ 耐高温光纤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传感光缆及地面解调仪为主的一整套完整测试系统。耐高温

光纤传感系统分别在河南井楼、新庄,辽河油田冷家井获得

成功应用,对以上各生产井下的温度和压力24小时不间断监

测,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能够满足测井的要求,达到预期

目标。在运行期间,通过不间断温度压力监控,获取了第一手

油层资料,为及时调整生产参数、提高稠油产量起到了十分

重要的作用。稠油热采温度压力监测属于高温高压监测范畴

,稠油井下温度高达350℃,传统电传感器无法在高温、高压

环境下对井下的温度场、压力场分布进行长期监测。耐高温

光纤传感技术是稠油热采井下温度压力测量的新技术,耐高

温光纤传感技术只需在蒸汽井内敷设一根高温光缆就可提供

整个井筒的连续温度压力变化,具有耐高温高压、防爆、施

工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耐高温光纤传感系统自应用到河

南井楼、新庄,辽河油田冷家井以来,系统工作稳定,设备运

行正常,该系统对掌握油井参数状况,解决井下长期温度监测

稳定性问题,对不断认识油藏信息,及时调整开发方案,提高

油田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⑥历年获奖情况;暂无。

/2717/ MCM客户服务系统
MCM客户服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一个通信企业为用户提供的是

服务,而不仅仅是通信网络。建设客户服务系统不仅可以改

善服务,还可以规范业务管理,统一品牌形象,降低运营成

本,发掘潜在的增值业务。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MCM客户

服务系统运行于UNIX主机和Windows环境下,采用电信网技

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处理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建设

,构成了公司业务支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

广大用户,是企业业务系统与客户之间的窗口,部分取代了

/2717/ MCM客户服务系统

营业窗口的功能,同时还具备普通营业窗口无法完成的新功

能:它可以为客户提供多种接入手段,包括电话、传真、I

NTERNET等,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信息查询、业务办

理等。主要技术指标:客户服务热线接通率应大于85%,客

户一次拨打成功率应达到98%话务处理能力至少达到200KBH

CC具有友好操作性的GUI界面系统能够7×24小时不间断

稳定的工作;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大于10000小时,可用性大

于99.99%;系统响应时间:<3秒;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系统采用组件构造的游览器应用模式,以客户联络管理为

核心,支持动态的业务定制与界面定制,整体启用电子工单

工作流管理模式,提供闭环服务、动态监控、实时告警。从

应用软件设计原则上来说,MCM客户服务系统的规范性、开

放性、先进性和扩展性、安全可靠性、易用性,为邮电通信

行业的服务种类更优,质量更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④技术

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MCM客户服务系统是成熟

稳定的系统平台,是基于电信级系统设计,软件可处理大用

户数、大业务量、性能优越、组网方式灵活,集成语音、传

真、数据、WEB、EMAIL、视频、短信等多媒体接入。呼叫接

入平台、业务控制平台、业务应用平台相对独立,平台接口

标准化,为客服容量和客服业务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系

统分为数据传输处理、数据统计分析、业务交换、业务生成

、人工受理、自动受理、WEB受理、触摸屏受理、传真信函

接待受理、信息采编、自动回复、后台处理、质检、监督检

/2717/ MCM客户服务系统

查、管理维护、监控等多个模块。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MCM客户服务系统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福建联通全省

客户服务中心项目,湖南联通全省客户服务中心项目,青海

联通全省客户服务中心项目,无锡联通综合客户服务与增值

业务系统。系统在各地开通以来,在用户中树立了MCM良好

的信誉。该系统一改以往客服中心服务热线接通率低、功能

弱的局面,以其强大的功能,先进的个性化服务,全国范围

内的互联互通,使联通1001热线服务深入到每个联通用户,

并成为联通市场促销的好帮手。用户欠费情况逐渐减少,用

户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投诉量明显下降。目前系统的增值服

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宽。

/2718/ 具有软件自主管理技术的3.75G智能终端产业化
具有软件自主管理技术的3.75G智能终端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产品为具备自主管理技术的3.75G智能终端,可广

泛适用于公开市场以及行业市场。使用自主管理技术,可以

使得智能终端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与管理服务平台进行联

络,自动检测系统运行状态。其技术指标已经完成,具体指标

如下:1、用户访问总量达到1000万次,收发总数据大于1TB

,同时能够支持的移动设备终端达到100万台以上;2、系统基

本频段:基站发射,移动台接收:2110-2170MHz;基站接收、

移动台发射:1920-1980MHz;3、频率误差:≤1×10-7,

/2718/ 具有软件自主管理技术的3.75G智能终端产业化

矢量误差<17.5%;4、标称比特误码率:误码率≤0.1%;5、无

线灵敏度电平:要求-106.7dBm;6、最大输出功率:21dBm~

25dBm,最小输出功率:≤-50dBm;7、占宽比<5MHz,峰值码域

误差<-15dB。该项目技术创新点主要有:1.并行支持多种

类产品的软件更新服务本系统可以支持多种类多数量产品的

软件更新服务。移动设备终端会定时查询服务端,根据移动

终端的产品类别、产品型号和产品配置,在服务端软件更新

库内部自动选择和匹配对应的软件更新,如果发现服务端发

布了对应产品的软件更新,就会提示用户有新软件发布,等待

用户确认之后就会自动更新软件。2.支持软件下载断点续传

因为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此移动终端

的数据链接可靠性也比较低;同时因为在移动过程中移动设

备的IP地址也会发生变化,很有必要支持软件更新数据下载

的断点续传功能,如果本次下载失败,将会在下次下载时从上

次下载结束的数据区域开始下载,一来可以缩短下载软件的

时间,而来可以节省费用。3.支持移动设备端软件的自主管

理通过采用智能化的软件模块版本控制、发布系统,可以对

移动终端软件版本号和服务端软件更新库版本号动态匹配,

移动终端可以实时获取软件更新状态,移动终端根据这两方

面的信息就可以对自身软件状态进行动态评估,根据实际需

要提示用户软件更新的必要性和软件更新的具体内容,以及

软件更新后改善、增加和改变的功能,增强用户的实际体验

。4.支持用户体验的反馈和分析按照云计算标准平台规划设

/2718/ 具有软件自主管理技术的3.75G智能终端产业化

计的用户满意度调查搜集、统计和分析系统进一步提炼用户

对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满意度、需求和缺陷等信息,一方面

可以指导移动设备软件的更新计划和安排,另一方面可以对

今后移动设备终端的设计研发提供指导和帮助,还可以和移

动设备最终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对移动设备终端用户提供

全方位服务。该项目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平台方面关于移动

终端设备和服务端的功能、性能的调整和优化已经完成对移

动终端设备和服务端的功能、性能的全面测试验证,并可以

根据产品规格定义并利用已经构建好的移动终端设备软件自

主管理服务平台,设计移动终端产品软件、硬件和结构,因此

,技术上的风险已经解决。

/2719/ 有限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构建技术研究
有限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构建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技术说明有限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构建技术研究是

根据当前万维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现状自选

的课题。该课题研制了一个以有限词语集合为描述对象的汉

语框架语义知识库(ChineseFrameNet,简称CFN),并尝试

用语义Web(SemanticWeb)标记语言表示了该语义知识库的

各种资源。该课题的研究结果为扩展领域的汉语框架语义知

识库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和样本,为语义Web应用提供一部计

算机可读、可理解的语义词典,为实现语义Web中的语义知

/2719/ 有限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构建技术研究

识共享以及智能化、个性化的Web服务提供基础资源。具体

技术如下: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构建:(1)经验主义方法

:从真实语料和汉语词语语义实际出发,确定词语所属的框

架和所支配的框架元素。(2)“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

构建思路:参照伯克利FrameNet工程的已有研究结果,通过

对比英汉两种语言词汇语义系统的异同,构建汉语词汇语义

知识库。(3)人机交互的工作方式:开发汉语框架语义知

识库管理系统,提高标注的一致性;使用软件工具,自动抽

出词元标注报告;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框架库、句子库和

词元库进行统一管理。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的语义Web语言

表示技术:用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

记语言)标记CFN数据库的文档内容;用RDF(ResourceDes

cription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描述CFN词汇语义资源

,其基本结构是“主体-谓词-客体”三元组;用OWL(We

bOntologyLanguage,Web本体标记语言)描述汉语框架语义

知识库的体系结构。推广应用前景(1)对于自然语言处理

研究人员来说,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有以下用途:a)用于词

义排歧的研究: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提供了词语在单个义项

上的搭配信息,而不是整个词位的搭配信息;b)用于机器翻

译: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可以为双语词典编纂提供基础,以

揭示在共有框架下的不同语言的意义和句法表现上的异同;

c)用于信息抽取: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的句子库提供了高精

度的基础数据,可以以此建立信息抽取模型;d)用于问答系

/2719/ 有限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构建技术研究

统: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数据可以帮助识别用户问题和文章

中的答案之间的框架语义关系。(2)对于语义Web、智能化

信息服务等的研究和开发人员来说,CFN用语义Web标记语言

进行表示,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为实现智能化的检索、查

询和服务提供机器可读、可理解的资源;可以作为智能搜索

引擎、智能信息代理、智能交易代理等Web服务的关键资源

和技术模块。(3)对于词典编纂人员来说,汉语框架语义

知识库提供了新的词典编写平台:CFN全面描述了词语的句

法语义组合性质,而且提供可靠的标注句子;在编写的过程

中形成一整套便利的工具软件,这些软件也可以为其他词典

编纂工作使用。(4)对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来说,汉语框

架语义知识库是已有词典的理想的补充,它总结了词语的句

法语义性质,并用例句说明,这可以作为编辑教材和训练材

料的理想资源;它有真实的上下文例证,显示了词语的具体

用法,由词到短语的构造能力,等等。

/2720/ 向量(多目标)优化中的集值与变分分析
向量(多目标)优化中的集值与变分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向量(多目标)优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当今国际

运筹学中最优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向量优化问题与数理

经济、网络经济、决策和对策理论以及非线性科学中的许多

现实问题存在密切关联,具有强烈而丰富的实际背景。向量

优化研究涉及与集值和变分分析、非光滑和非线性分析等现

代数学理论之间的交叉、融合,且其自身发展也需要新的理

论、方法和工具,从而有可能衍生出新的数学研究方向,具有

重要的研究意义。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利用

/2720/ 向量(多目标)优化中的集值与变分分析

集值和变分分析、非线性和非光滑分析等现代数学理论、工

具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向量优化领域的若干前沿理论与方

法,主要在七个方面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1.借助标量化方

法建立了集值映射的极大极小不等式和向量变分不等式以及

向量平衡问题解的存在性重要结果;2.提出集值映射新的一

阶和高阶导数概念,建立了集值优化问题解的一阶和高阶必

要和充分最优性条件;3.建立了集值映射相依和上相依导数

的具体运算法则以及向量值优化问题解的微分性和灵敏性结

果;4.建立了扰动向量变分不等式和扰动向量平衡问题在解

映射是一般集值映射条件下的上、下半连续性和Holder连续

性结果;5.建立了向量值函数和集值映射的Ekeland变分原理

和它的稳定性结果,同时作为应用,研究了向量和集值优化问

题的适定性;6.建立了带约束优化问题的非线性Lagrangian

零对偶间隙理论、精确罚函数方法及其相关方法;7.建立了

带约束的优化问题、变分不等式问题以及平衡问题的适定性

结果。本项目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推动了向量最优化和非线

性规划学科分支的发展,在SIAMJ.Optim.,Math.Oper.Res.,

J.GlobalOptim.,EuropeanJ.Oper.Res.,NonlinearAnal.,J

.Optim.TheoryAppl.,J.Math.Anal.Appl.等国际SCI重要期

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8篇,SCI他引总数974次,由Springer出

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SCI他引81次,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

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被广泛引用。该研究成果不仅具有

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经济决策、

/2720/ 向量(多目标)优化中的集值与变分分析

金融管理、系统工程等领域中大量存在的多指标网络系统均

衡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721/ 多源异构科研数据共享平台
多源异构科研数据共享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2014年登记了软件著作权,软件名称:科研数据共

享系统V1.0,登记号:2014SRBJ0411,软件主要功能和技术特

点如下:主要功能:1.以B/S模式提供数据共享系统。2.系

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研究。3.支撑科研项目数据表结构的

自动建表。4.数据表中数据导入、导出,在线增、删、改。

5.数据发布、共享、检索。6.提供各级用户管理权限。7.数

据管理人员可以设置数据共享范围。8.不同的课题组数据默

认只能本课题组管理查阅。技术特点:1.在线数据表管理机

/2721/ 多源异构科研数据共享平台

制;2.数据库兼容性管理策略;3.数据库可扩展性策略。

/2722/ 轨道交通应急通讯公铁两用保障车的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轨道交通应急通讯公铁两用保障车的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研制了一款轨道交通应急通讯公铁两用保障车,实

现大铁路无公网信号隧道、峡谷山沟及地铁的事故抢险救援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铁两用车新型走行部及道路转换系

统研究;现场高保真音视频采集及高速无线数字传输技术研

究;轨道交通应急通讯公铁两用保障整车集成技术及试验研

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公铁两用车走行部及道路转换系统

,可以实现公铁两用车在公路道路条件及铁路轨条件相互快

速转换。具体内容如下:1)导向架研发:设计开发了公铁两

/2722/ 轨道交通应急通讯公铁两用保障车的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用车前导向架、后导向架、导向装置结构、举升装置、前举

升装置、后举升装置和前车车轴,对设计的各个部件和结构

进行了强度分析。2)导向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研发:设计开发

了导向机构液压控制系统、导向机构液压站、液压导向系统

的控制系统。3)导向轮研发:设计开发了公铁两用车导向的

轮踏面、导向轮的尺寸、导向轮车轴、导向轮承载钢架、导

向轮弹簧减振装置、导向轮防脱轨装置。设计并在公铁车上

集成了V3版无信号区域应急抢险可视化系统、液晶显示窗口

处理、4G/5G路由器修改组装、应急照明补光。具体内容如

下:1)高速无线数据传输距离:≥5000m(可视);高速无线

数据传输带宽:300Mbps;空气激光数字通信传输距离:≥50

00m(可视);空气激光数字通信带宽:MAX1000Mbps(可视

)。2)高清数字视频摄像机:传感器COMS、像素200万、星

光级;骨导拾音器:灵敏度40V/mm,频率范围8Hz~2200Hz。进

行了轨道上音视频采集及传输技术试验,走行部及道路转换

系统在某铁路专线上较好地完成了试应用。

/2723/ 降水粒子图像采集装置
降水粒子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可以自动采集降水粒子图像的装置,由摄像装

置、温控装置、防护罩、光源、摄像端箱体、控制模块、电

源模块、背景箱体、Y形支架和计算机构成。电源模块为摄

像装置、温控装置、光源和控制模块供电,计算机连接控制

模块和摄像装置,控制模块连接温控装置和光源。摄像装置

和温控装置位于防护罩内,防护罩和光源安装在摄像端箱体

上。控制模块通过执行计算机发送的指令控制温控装置和光

源,温控装置用于调节防护罩内的环境温度,满足摄像装置

/2723/ 降水粒子图像采集装置

正常运行的需求。光源用于照射由摄像装置、摄像端箱体和

背景箱体确定的采样区域。摄像装置对采样区域进行数字成

像,并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有无降水粒子

的检测,对有降水粒子的图像进行存储和显示。本实用新型

能够在降水粒子自然运动的状态下自动获取其清晰的数字图

像,为降水粒子特征的分析和降水类型的判别提供有效的图

像数据。

/2724/ 面向北京数字奥运的无线移动IPv6接入示范网络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
面向北京数字奥运的无线移动IPv6接入示范网络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移动IPv6示范网络;支持移动漫游

的有线无线统一接入的AAA结构和技术;QOS保障技术;IPv

6和IPv4的高性能转换技术;IPv6信息过滤系统;在Window

s下支持IPv6的具有Email功能的浏览器;支持IPv6的多媒体

便携式通信终端。应用前景:本项目各项成果中,支持移动

漫游的多媒体综合会晤业务系统和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

在成果转化和推广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具有较为

广阔的时常前景。

/2725/ 流量智能测控系统
流量智能测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是2002年水利厅的科研计划。该项目采用合

适的调速和控制技术,利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光栅编码测

距技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自动定位控制技术、缆道测流

技术、单片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联机测控处理等

综合技术,提高流量测验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对缆道电机的

无级变速控制,铅鱼可以零速度启动,可灵活均匀地控制运

行速度,止动灵敏,消除惯性影响;具有弧度修正功能,自

动识别主索各段弧度系数,并自动加以率定、显示;系统能

/2725/ 流量智能测控系统

按照程序设定自动实现对测流铅鱼的前进、后退、上升、下

降的位置测量、显示。到达垂线及测点后自动停车、智能测

流。电脑自动识别水面信号、流速信号、河底信号的真伪,

自主选定测流历时,有效缩短测流时间,并自动记录、计算

。将所有数据自动采集到数据库,直接生成测次流量报表,

最终完成智能测流;在紧急情况下可人工测流,人工干预,

人工置数、水下信号的采集、发射和准确接收解码。水下信

号是流量计算的关键,水深、转数全根据水下信号来确定,

因此,测流精度很大程度上是受水下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影响

。在本系统中,水下设备由一密封仓室与一采样传输板及接

口、供电部分组成,该部分主要功能是准确辨别入/出水电

位信号、准确识别触底与流速信号、正确编码控制DTMF信号

,该部分均用CMOS电路组成,元器件均采用贴片元件,具有

使用电压范围宽(5V-12V),极其省电,抗干扰能力强,

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水下信号接收部分是由输入电路

、滤波电路、解码电路、控制显示与信息传输部分组成。水

下信号接收部分主要作用:高灵敏高可靠接收采样传输器发

送的DTMF信令,准确解码滤波数据处理传送给计算机,正确

显示信息。控制软件,首先计算机根据水面宽按照《河流流

量测验规范》(GB50179-93)要求自动生成垂线数据,计算

机向单片机发送指令控制水平方向变频器启动,带动电动机

驱动铅鱼(流速仪)前进,同时水平方向增量光电编码器输

出A、B两路编码脉冲,送计算机判别方向并计数。当铅鱼(

/2725/ 流量智能测控系统

流速仪)运行到某一垂线位置时,计算机向单片机发送指令

控制水平方向变频器停止运行,向单片机发送指令控制垂直

方向变频器启动带动电动机驱动铅鱼(流速仪)向下运动,

到达水面后,水深计数器清零,铅鱼(流速仪)继续向下运

动,水深计数器开始计数。铅鱼(流速仪)在水平方向和垂

直方向移动的同时,显示屏上显示起点距及水深。铅鱼(流

速仪)到达水底后,水深计数器停止计数。此时水深计数器

值为实际水深,计算机根据水深确定选用几点法测流,并提

升流速仪到相应水深处停车,然后开始测流。这一点流速测

完后,相对水深、流速仪转数、测流历时、流速等数据在计

算机显示器上显示出来,计算机控制流速仪移向下一个测速

点或垂线,直到全部测完为止。在整个过程中计算机与单片

机之间的通信是一直在进行的,由计算机发出指令通过单片

机控制相应的设备,不同设备的状态参数由单片机采集后传

送给计算机进行显示、存储。在测流过程中,有时受特殊因

素的影响,需要舍弃某一条垂线,或临时增加一条垂线,我

们在程序中作了处理,可以通过功能选择实现。测流结束后

,计算机将实测的各项数据存储或通过打印机输出符合规范

要求的测深、测速记载及流量计算表。

/2726/ 大型科学计算及仿真支撑平台SimuWorks
大型科学计算及仿真支撑平台SimuWorks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Simuworks是为大型科学计算、复杂系统动态特性

建模研究、过程仿真培训、系统优化设计与调试、故障诊断

与专家系统等,提供通用的、一体化的、全过程支撑的,基

于微机环境的可视化开发与运行支撑平台。本软件采用了动

态内存机器码生成技术、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

的图形化建模方法,在仿真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它主要

用于能源、电力、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经济等研究

领域,既可用于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也可用于实际工程项

/2726/ 大型科学计算及仿真支撑平台SimuWorks

目。Simuworks由仿真引擎SimuEngine、图形化建模工具Si

muBuilder、模块资源管理器SimuManager等三个子系统组成

/2727/ 新一代内网安全综合防护系统
新一代内网安全综合防护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技术创新性及项目完成时主要技术指标(1)

项目的技术创新性(1.1)针对IPv4与IPv6并存的混合网络

安全保障技术。研究IPv4/IPv6并存的混合网络环境下的安

全保障技术,研制开发一种适用于IPv4/IPv6混合网络环境下

的网络边界控制安全网关,该网关兼具异构网络访问控制能

力、IPv4-IPv6协议翻译转换能力和高速网络报文复杂的处

理计算能力,拥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和极高的可靠性。(1.

2)单一系统融合多种防护功能,提供安全周期模型全过程支

/2727/ 新一代内网安全综合防护系统

持。本项目通过统一感知、统一分析、统一控制和统一配置

管理的方式,实现了边界保护、入侵检测、入侵防护、网络

行为监控、安全审计与信息资产保护等多重安全保障功能的

有机融合。消除防护功能间的冲突,实现协同防护。实现防

范外部攻击与内部安全保障兼顾,保障能力更强。部署和管

理维护更加简便。本项目提供安全周期模型中,保障需求分

析、安全策略制定、检测、响应、评估各阶段所需要的自动

或半自动的工具化支持。每个阶段的操作都有上一个阶段的

信息提供决策支持,以保证过程之间的自然过渡。系统也可

根据实时状态以及评估结果,自动化的对系统进行部分调整

,弥补已确定存在的潜在危险。极大地降低了进行安全保障

系统管理、维护的难度,同时提升了实时响应能力,为正确处

置安全事件提供支持。在本项目中,从横向上,安全保护技术

从网络边界渗透到子网、安全域,并进一步延伸到主机,成为

一个有机的、立体的安全防范体系;从纵向上,可以在网络层

、传输层、应用层等层次上进行检查。系统支持对网络及被

保护信息资产划分不同保障级别的安全域。通过对不同授信

等级和保障强度的安全域的合理设置,可以构建保障力度梯

度增强的层次化深度防御体系。通过协同响应以及根据检测

和评估结果动态调整防御策略,实现主动防御功能。(1.3)

实现基于安全域逻辑边界的分布式边界保护技术。本项目中

将采用网络数据报文截获检查进而实现访问控制的网络边界

保护机制与信息到达终端后的流向(是否跨越了安全域)与

/2727/ 新一代内网安全综合防护系统

行为(是否对其他安全域造成威胁)检查、控制相结合的主

机系统内安全域逻辑边界保护机制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防

火墙技术的局限,解决防火墙技术难以应付的activeconten

t、P2P应用等带来的安全问题。(2)技术指标本项目完成

时,拟实现以下技术指标:研发新一代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系

统(ELEX-NLCP)产品并通过江苏省软件产品测评中心测评

;产品能够实现实现IPv4-IPv6混合网络下的终端综合防御功

能,该系统不仅能够针对内网网络及主机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同时还能协调内网和网络边界上的攻击预警机制,在提供异

构网络环境下良好的网络适应性的同时实现一个整体协同监

控体系;产品能够负载内网内部最多500个终端同时在线运行

;探针实时命令响应速度在2秒以内、基于策略的自动响应速

度在0.01秒以内;获得2项发明专利(含受理)、2项相关的

软件产品著作权、2项软件产品登记证。

/2728/ 鱼类栖息地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法及装置
鱼类栖息地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水产养殖
技术详情

  自选项目鱼类栖息地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

法及装置,依照权利要求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鱼类栖息地

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法及装置,依照权利要求书,达

到国内领先水平。鱼类栖息地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

法及装置,依照权利要求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鱼类栖息地

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法及装置,依照权利要求书,达

到国内领先水平。鱼类栖息地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

法及装置,技术领先,应用成熟。鱼类栖息地流速适宜性曲线

/2728/ 鱼类栖息地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法及装置

确定的实验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先,应用成熟。鱼类栖息地流

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先,应用成熟。

鱼类栖息地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法及装置,技术领

先,应用成熟。鱼类栖息地流速适宜性曲线确定的实验方法

及装置,技术领先,应用成熟。成熟应用

/2729/ 译畅汉泰跨语言在线交流平台软件V1.0
译畅汉泰跨语言在线交流平台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为了提供用户一个在线翻译和

提交翻译订单的平台,提高译员的翻译工作的效率,提升翻译

质量;同时接收客户订单,为广大客户解决东盟语言翻译的问

题。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译畅协同翻译云平台是一款提

供用户一个在线翻译和提交翻译订单的平台,在系统所拥有

的翻译知识和语料库的支持下,提高译员的翻译工作的效率

,提升翻译质量;同时接收客户订单,为广大客户解决东盟语

言翻译的问题。功能:1、词典2、句库3、知识点搜索4、重

/2729/ 译畅汉泰跨语言在线交流平台软件V1.0

复检测5、术语识别6、翻译订单7、生词本实现了在已有的

大数据语料库中进行词典查询、句子查询、知识点查询等操

作。平台还提供汉语-英语、汉语-越南语、汉语-泰语、汉

语-马来语、汉语-印尼语、汉语-缅甸语、汉语-老挝语等七

种语言与汉语的双向翻译工作。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云平台提供汉语-英语、汉语-越南语、汉语-泰语、汉语-马

来语、汉语-印尼语、汉语-缅甸语、汉语-老挝语等七种语

言与汉语的双向翻译工作。云平台不仅功能强大,而且易懂

、易学、易用,是东盟多国语言翻译的最佳选择。四、技术

的成熟程度,使用范围和安全性译畅协同翻译云平台提供词

典/句库/知识点搜索、重复检测、术语识别、翻译订单和生

词本五大功能。实现了在已有的大数据语料库中进行词典查

询、句子查询、知识点查询等操作,同时提供材料信息重复

检测和术语识别的功能,辅助用户分析文字材料。翻译客户

可通过平台提交翻译订单,将享受到专业快捷的翻译服务。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弱规范、非规范化文本的翻

译问题。互联网是产生语言文本最多的地方,而互联网上使

用的语言文本具有口语化、社交化等诸多新的特征,弱规范

甚至不规范的现象比较严重。而目前的机器翻译系统几乎都

是面向规范文本的,如何提高非规范文本的处理能力和翻译

效果,是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2、双语资源缺乏问题。在实

际应用中,为了实现高性能的多语言自动翻译,通常会遇到双

语资源缺乏这样的瓶颈问题。尤其对于东南亚语言与汉语之

/2729/ 译畅汉泰跨语言在线交流平台软件V1.0

间的翻译,大多数泰汉双语的电子文本和知识库规模都比较

小,双语数据更少,而且缺乏相应的语言基础处理工具。3、

某些泰语或者中文的专业术语无法精准的翻译还需继续扩充

术语词库,提高翻译准确性;4、应用创新问题。机器翻译目

前的使用方式还比较单一,多作为独立的系统。实际上,机器

翻译系统可以在很多应用领域发挥作用,或者与其他应用系

统相结合。由此预测,机器翻译系统的产业化创新之路可能

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新热点。六、历年获奖情况

/2730/ 韦兰胶发酵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
韦兰胶发酵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韦兰胶与其他几种商品微生物胶相比,具有粘度更

高,高盐条件下具特殊的稳定性,抗高温性突出优点,赋予该

非牛顿流体具备良好的剪切稀化作用及优良的流变性能。韦

兰胶的剪切稀化作用及其优良的流变性能,使它能够作为增

稠剂、悬浮剂、乳化剂、稳定剂、润滑剂、成膜剂和粘合剂

应用于工农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混凝土、石油、食品、

油墨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通过韦兰胶高产选

育、发酵工艺优化与专用发酵设备的研发,建立了成熟的韦

/2730/ 韦兰胶发酵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

兰胶工业发酵生产技术。韦兰胶发酵能力达到18.0g/L,提取

收率达到90%以上,1%水溶液粘度≥3000mPa.s。经检测,韦兰

胶产品达到Q/SZK002-2010标准要求。

/2731/ 成都市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实证研究
成都市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实证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国家行政机构
技术详情

  本课题以成都市龙泉驿区、金牛区、武侯区、高新

区及双流区的劳动争议及其处理机制的运作为样本,运用实

证研究的方法,调查每个区年劳动争议发生总量,经过调解、

仲裁、诉讼解决的比例,对每种解决纠纷机制的运作方式、

效果进行实地考察,找出争议机制的运作存在的真正问题并

对其深层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制度层面影响争议解决的

关键要素。

/2732/ 银联商务基于“支付+”的金融级服务云项目
银联商务基于“支付+”的金融级服务云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子商务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背景从政策方面来看,银监会在2016年的

时候就提出了指导意见,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

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

比例不低于60%。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加快云计算发展,不

仅仅是银联商务提升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也是银联商务面向“综合支付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实现跨

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银联商务根据自身的整体战略目标和

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在广泛汲取国内外同业成功经验的同时

/2732/ 银联商务基于“支付+”的金融级服务云项目

,结合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特点及监管要求,启动和实施了银

联商务金融云项目。二、简要技术说明银联商务基于“支付

+”的金融级服务云平台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虚拟化

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

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

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等先进的商业

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参照中国人

民银行发布的《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技术架构》(JR/

T0166--2018)、《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安全技术要求

》(JR/T0167-2018)、《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容灾》

(JR/T0168--2018)金融行业标准规范,银联商务金融云已

达到容灾能力5级要求,可用性等关键指标RTO≤30分钟、RPO

≈0,每年非计划服务中断时间不超过1小时,系统可用性达到

99.99%。银联商务金融云包含的关键技术主要分为如下几部

分:1、基于SDN的虚拟化网络构建银联商务在OpenStack基

础之上,引入国内外最先进理论,结合自身的最佳实践经验,

通过核心技术OpenFlow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

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

加智能,为核心网络及应用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基于

金融云的一体化安全体系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

信息保障技术框架,根据系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业务特性

及应用重点,银商云采用了层次化与区域化相结合的安全体

系设计方法,帮助构建一套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节约成本

/2732/ 银联商务基于“支付+”的金融级服务云项目

、持续运行的安全纵深防御体系。根据上述设计思路,安全

体系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下五个步骤进行:安全域设计、安全

保障体系框架设计、确定安全域安全要求、态势评估现状、

安全技术解决方案设计。3、支持分布式事务的分布式数据

库系统以MySQLInnoDB为基础组件,对MySQLInnoDB进行定制

化革新研发;以XA协议为基础协议,同时在系统内实时计算全

局一致性版本,使得分布式MySQL集群,既支持分布式事务AC

ID属性,同时又支持snapshotread,有效减少了锁冲突,大幅

提升了混合读写性能。4、适配TMMI的统一运维监控平台银

联商务金融云运维管理系统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多年的运

维经验,紧扣企业运维需求,定制研发便捷的管理产品,对运

维需求各个击破,应用于金融云系统,保证系统稳定运行。5

、多云协同管理云共管是当前时代下云计算的一个明显、广

泛的趋势,银商金融云提前布局,重点打造公司战略规划中多

地多节点金融云的协同管理能力,支持多云统一管理、跨平

台的云资源调度和编排及统一监控和运维。三、应用情况2

018年5月,银联商务基于“支付+”的金融级服务云平台投产

。项目上线以来,已显著降低银联商务IT运营综合成本,提升

合作商户业务竞争力,助力“支付+”于各行业场景的快速落

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公司内

部成本节约显著。在基础环境建设方面,云占用机柜为传统

架构的1/5,每年为公司节省近亿元机房建设与维护成本。在

/2732/ 银联商务基于“支付+”的金融级服务云项目

网络成本方面,采用万兆网口代替千兆网口,节省了更多的光

纤资源,同时达到更高的宽带水平。并且通过设备单元的减

少,解决以往数据中心紧绷的散热与电力供应问题。公司外

部业务收益颇丰。截至2018年11月底,银联商务金融云平台

已向近400家国内大型企业客户提供SaaS服务,共承载200余

个云应用、服务超过860万终端。2、社会效益金融云的建设

,融合了我司优良的基础设施能力、遍布全国的市场网络能

力、上下游渠道整合能力。金融云作为基础服务和应用服务

能力输出的载体,具有国内领先标准和规格,并满足金融行业

服务标准要求。其安全性、规范性、易用性得到了内外部用

户的一致认可。四、历年获奖情况2018年11月入选上海市经

济信息化委2018上海市云计算应用示范项目。

/2733/ 半电波暗室电磁场适用性研究
半电波暗室电磁场适用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半电波暗室电磁场适用性

研究》课题,2011年经浙江检验检疫局审批立项,任务编号:

ZK201111,该课题于2012年12月完成,课题结论在浙江检验检

疫局技术中心机电分院以及兄弟科研院所进行交流与运用,

效果良好获得承认。本课题由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

院研制完成,承担项目分析、测试、比对、统计、论文撰写

等工作。2.立项目的2009年我局投资700WRMB组建了一座具

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m法半电波暗室及配备了相应精密仪器,

/2733/ 半电波暗室电磁场适用性研究

进一步提升了我局的科研技术水平,也为我局走入世界一流

实验室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3m和10m法半电波暗室能够在

一定条件下替换使用,及我局目前的软硬件的条件,展开关于

3m与10m法半电波暗室电磁场适用性研究与分析,目的在于提

高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基础,精通EMC(电磁兼容)原理,同时

也系统的比对分析我局3m法半电波暗室同10m法半电波暗室

的系统误差和精度,对整个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及业务水平有

实质性的提升。3m与10m法半电波暗室电磁场适用性研究与

分析,系统的论述了半电波暗室的基本原理,电磁场的场分布

,被测量在3m和10m半电波暗室表现的特性,同时运用试验数

据来验证理论分析。其意义在于,能够详细的系统的专业的

针对3m和10m法半电波暗室电磁场进行比对分析,更具有针对

性,更易于理解与接受,对于目前国际上3m与10m法半电波暗

室共存的现状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对于同行业的实验数据的

比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3.达到的目标1.对半电

波暗室原理进行研究。重点是分别对3m与10m法半电波暗室

进行分析,并对被测量进行研究。主要频段:30MHz~1000M

Hz,其中会涉及到1GHz以上的频段。2.对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中场的原理进行研究。对近场和远场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重

点在于近场和远场的边界条件。3.分析天线对测试场分布的

影响。重点30M-1000MHz天线,其中也会涉及1G~18GHz的喇

叭天线。4.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理论分析。重点是把电磁场与

微波理论融入到电波暗室,得到理论上的系统误差,然后通过

/2733/ 半电波暗室电磁场适用性研究

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最终目标:全面掌握3m和10m法半电波

暗室场的分布,计算出相应两种暗室之间数据转换存在的系

统误差。4.解决的技术难题1.对电波暗室的结构进行拆分式

分析,设计到材料学、化学、微波通信,以及电路与系统和计

算机科学等学科。2.对于麦克斯韦方程进行简化分析,需要

对方程有透彻的理解与认识,通过简化方程来分析出远场和

近场理论。3.通过梳状波发生器进行比对测试,需要写出测

试规范与细则,避免引入人为误差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

差。4.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应引入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计算,通

过实测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5.主要创新点1.采用麦克斯韦

方程进行简化分析远场和近场理论。2.针对我们是检验检疫

系统,对仪器遵循的是操作性使用,忽略了其设计理念,该课

题从电波暗室结构拆分式分析,对各个部件进行拆分式性能

分析得出结论。通过此课题可以让检验检疫工程师能更好的

应用仪器进行测试分析,对测试产品能从实质性上分析测试

结论,提高了检验检疫工程师队伍的技术能力,对外展现更高

技术水平的一面。3.该课题对EMC部门有着重大的影响,使得

每一位测试工程师都能从更专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形成一

个良好的风气,面对一台高精密仪器会从原理上一步一步进

行拆分,然后逐步进行分析,对问题的解读能力更加透彻。4

.该课题同时完成的电波暗室之间的测试比对方案,为以后电

波暗室之间的性能比对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这个比对方案在

/2733/ 半电波暗室电磁场适用性研究

兄弟院所已经得到应用。5.该课题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应用

了大量的电磁兼容基本理论与计算公式,使得每一位工程师

对电磁兼容技术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电磁兼容组整

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避免了以前被动的接收数据。

6.研究成果a)论文发表在课题研发期间在全国中心核心期刊

发表论文4篇,《抗干扰器件在电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环

境技术,2013.6)《多步骤短过程器具的电磁兼容测量探讨

》(制造业自动化,第34卷,2012.3)《家用电器中常用抗干

扰器件的分析与应用》(苏州机电检验科技,2012.3)《浅

析辐射骚扰场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江南大学学报,20

11.9)

/2734/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计划名称:2

004年西藏作物种质保存与数据库建设2005年西藏作物种质

资源保存与数据库建设2006年现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生活力测

定与种质更新2007年农作物种质资源繁种更新(自立)2.应

用领域和技术原理2.1应用领域农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保护2.2技术原理种质更新与贮藏技术和信息技术3.性能指

标(写明合同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

3.1合同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3.1.12004年,编制西藏农作物

/2734/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种质资源主要性状信息系统,建成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

库;录入农作物种质资源7000份,其中大麦种质资源3500份

,小麦资源3200份,杂粮作物(油菜、豆类等)300份,每

份资源含15个主要性状。3.1.22005年3316份农作物种质资

源农艺性状鉴定,录入3316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其中大麦1

284份、小麦1157份、豌豆839份、蚕豆29份、扁豆16份,每

份资源含15个主要性状。进一步丰富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3.1.32006年,1000份种质资源生活力测定;农作物种质

资源繁种更新与入库保存2000份;品质鉴定200份,编写《

西藏农作物质资源目录》。3.1.42007年,农作物种质资源

繁种更新1000份,入库保存1000份;其中大麦809份,小麦

660份,燕麦2份,每份资源含15个主要性状,建成西藏农作

物种质资源数据库。4年,繁种更新2000份,农艺性状鉴定

3316份,生活力测定1000份,品质鉴定200份,录入农作物

种质资源10316份,15.474万个主要性状数据。3.2实际达到

的性能指标3.2.12004年,繁种、鉴定荞麦68份;豌豆资源

10份;小麦资源451份;大麦资源456份;合计985份。入库

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8157份,超项目合同指标1157份;其中

大麦资源3107份;小麦4567份;豌豆300份;扁豆16份;荞

麦68份;油菜99份。编写出《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录》。

编制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主要性状信息系统,进一步丰富了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3.2.22005年,繁种、鉴定32

89份,其中大麦1248份,小麦1157份,豌豆839份、蚕豆29

/2734/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份,扁豆16份。入库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285份,其中大麦

资源511份;小麦82份;豌豆666份;扁豆16份;蚕豆10份。

充实、完善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录入农作物种质资源1285份

,每份资源含15个主要性状。3.2.32006年,1000份种质资

源生活力测定;其中大麦600份,小麦400份。农作物种质资

源繁种更新2017份,入库保存1871;品质鉴定200份,编写

出大麦、小麦、油菜、荞麦、豌豆、扁豆等6种作物种质资

源目录(待出版)。3.2.42007年,农作物种质资源繁种更

新983份,其中大麦606份,小麦375份,燕麦2份每份资源含

33个主要性状,入库983份。4年,繁种更新7274份,入库5

834份;农艺性状鉴定7274份,品质鉴定200份,生活力测定

1000份。录入种质资源8750份,性状数据18万个,妥善保存

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份,建成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

库。生活力测定和品质鉴定性状完成项目合同指标,其余指

标均超额完成了合同下达的实际指标。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

比较4.1邱建军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

)发表了文章:西藏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通过对

西藏种养业种质资源情况、保护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系

统分析,并梳理了西藏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思

路和重点建设内容。结果表明,西藏种养业种质资源具有自

身的特色和优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

在品种退化、混杂严重,经营体制尚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

/2734/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良种繁育任务重、推广普及难度大等问题;下一步应着重

围绕提高种养业良种生产能力、质量水平和增强农牧产品市

场竞争力的发展目标,建立具有西藏特色的新型良种繁育体

系,重点完善农作物、畜禽、水产三大良种工程;同时提出

了保障措施。包括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多元投入,确保建

设资金到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育种水平:加大扶持重点

良种企业,推动良种产业化;深化改革,加强良种管理。(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253-257)。4.2马得泉(中国

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发表了文章:西藏近缘野

生大麦遗传资源综合评价。作物种质资源评价意在为我国农

业的长远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为农作物育种贮备种质。

近14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就西藏近缘野生大麦的分类

研究,农艺性状,抗逆性,抗病性,适应性,品质,休眠期

等鉴定与筛选,遗传性状分析与利用等方面的重要进展予以

综述报道。(西藏科技.1999(2).-8-11,4)4.3刘健宏(福

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发表了文章:

基于Internet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研究。为实现福建

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甘蔗、枇杷和龙眼等优势研究品种种质

资源数据的共享,我们采用动态web数据库的策略,执行浏

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作物

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

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共建、信息共享。(农业网络信

/2734/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息.2006(12)-18-82,99)4.4龙腾芳(中南大学信息学院)

,杜雄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发表了文章:作物

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以VisualFoxPr

o5.0forWindows为主导设计语言,建立新型作物种质资源数

据库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并以棉花为例建立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目前国内最大的棉花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同时针对不

同棉花生态区制定出棉花品质的优良评价标准,开发出一套

完整的棉花优良种质分析评价程序.(计算机工程.2005,31

(9)-225-227)4.5张贤珍等发表了文章:国家农作物种质资

源数据库系统。(作物品种资源.1991(2)-1-2)4.6陈伟英

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发表了文章:甘肃

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查询系统的建立。在对引进的中

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CGRIS)进行分析、研究的基

础上,依据甘肃省农科院1984年编著的《甘肃省农作物品种

资源目录》和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编著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信

息处理规范》标准,对甘肃省保存的5787份小麦品种种质性

状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标准化处理;并结合我省种质管

理的实际情况,对CGRIS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扩展和属性改动

,初步建成了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查询系统。(

甘肃农业科技.2003(4).-22-25)4.7严洪冬等(黑龙江省农

科院育种所)发表了文章:黑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的建立。利用VisualFoxpro6.0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软件开发

/2734/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系统,结合我省品种资源库的种质保存实际情况,对保存的

小麦、水稻、玉米等十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别建立管理系统

,实现对种质资源的保存、信息检索查询和应用,为农作物

育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1).-21-

22)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在海拔365

0米以上范围内,国内外未在这一区域,开展农作物种质资

源繁种、更新、保存、农艺性状和品质鉴定及贮藏技术研究

。该项目的实施,开展了这一区域农作物种质资源繁种、更

新、保存、性状鉴定等研究。在海拔3650米以上范围内,自

然库存条件下,开展研究种子贮藏技术,形成了高海拔地区

种子贮藏技术,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份,保存年

限10~15年,而国外在种质资源保存上采用先进的设备和高

昂的费用进行保存,长期保存年限仅为20年。编写出大麦、

小麦、油菜、荞麦、豌豆、扁豆等6种作物种质资源目录(

待出版)。在海拔3650米以上范围内,国内外未在这一区域

,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该项目的实施,在这一区域

建立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了这一区域农作物种质

资源性状数据化、永久化和科学化管理,步入了国家种质资

源信息化行列。5.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5.1在西藏海拔36

50米区域内,初步明确了自然库存条件下,妥善、安全保存

农作物种质资源期限为10~15年。5.2繁种、更新农作物种

质资源7274份,入库5834份,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2

/2734/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份。编写出大麦、小麦、油菜、荞麦、豌豆、扁豆等6种作

物种质资源目录(待出版)。5.3完成7种作物7274份资源农

艺性状鉴定,生活力测定1000份,品质鉴定200份;编写出

大麦、小麦、油菜等作物品种资源目录,获得各种作物单项

或几项性状优异种质资源350份;向中国农科院、上海植物

基因中心、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单位提供研究材料3

450份。5.4建成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在微机上首次

建成了拥有18万个数据项的大容量,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

农作物种质信息系统,该库集中了西藏4个地市20余名科技

人员4年攻关的工作结果,并使西藏分散无序的种质资源,

变成可供随时查找的信息,是西藏目前种质信息量最大的数

据库,该库的建成使西藏作物种质信息进入现代化管理的阶

段,使西藏跨入了我国种质信息管理的行列。5.52007年11

月29日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查新得如下结论

该项目所述在海拔3650米以上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

相关研究,内容包括: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保存、农艺性

状及品质鉴定、生活力测定、贮藏技术研究、自然库存条件

下种子活性保存年限、建成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等

,除该项目外,国内未见文献报道。6.作用意义(直接经济

效益和社会意义)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繁种更新和妥善保存

,避免了许多濒危种质资源的灭绝,所保存的种质资源将造

福子孙后代,具有重大的长远的利益,其深远意义怎么估量

/2734/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都不会过高。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鉴定,明确西藏种质

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途径,实现了有针对性地为作物育种

提供亲本,有效地缩短作物育种年限,提高育种科研效益。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具有性状数据化、交流信息化

、保存规模化、检索(查询)便捷化,实现了种质资源保存

管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从而减少了人工检测,查询等大量

劳动,既节省大量开支,又可减少污染,费省效宏,必然对

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新特作物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若与

国内外种质数据库联网,对实现更大区域的资源共享,增进

区内外和国际交流,提高研究水平,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

意义,其间接经济效益难以估量。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

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7.1推广应用的范围西藏

海拔3600~4000米主要河谷农区。7.2条件7.2.1库存条件:

自然条件下通风、干燥良好;防鼠防盗。7.2.2入库种子的

条件:种子净度、纯度要达到100%,发芽率达到95%以上;

种子含水量在14%以下。7.2.3定期对种子生活力进行测定,

若发芽率降低到60%以下,就必须进行种子更新。7.2.4在种

质资源繁种更新中,对常异花和异花授粉作物,要做好隔离

工作,以防串粉混杂,确保种性。7.2.5供种与利用后,需

进行繁种,以保证其种量。7.2.6海拔:西藏海拔3600~40

00米主要河谷农区。7.3前景7.3.1种质生活力测定与繁种更

新,可长期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7.3.2为西藏作物育

/2734/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

种和国家生物技术研究长期提供物质基础;7.3.3种质资源

数据库的建立,对提高育种效率,加强资源保护与利用,及

促进和拓展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在国内外交流与协作,具有

十分重大的意义。7.4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西藏种质资源

信息系统,只建成了数据的存输子系统,截至目前为止,未

建立种质资源交换子系统;在资源鉴定中,为开展抗病抗逆

性等研究,因此,在种质资源数据库中,需要尽快建成种质

资源交换子系统,开展农作物抗病抗逆性等研究。

/2735/ 胶体量子点声表面波呼吸传感技术
胶体量子点声表面波呼吸传感技术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转让方式: 普通许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710493812.8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2735/ 胶体量子点声表面波呼吸传感技术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CN201811507309.4
专利授权日期
-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是否申请中未授权
未授权
/2735/ 胶体量子点声表面波呼吸传感技术
技术详情

  该技术具有室温工作、无线无源、便携以及易组网

等特性,声表面波器件从质量吸附和电学信号两个方面同时

进行检测更能有效的保证检测的精度和抗干扰性。主要体现

在声表面波器件本身的质量加载效应对声波信号的影响以及

压电衬底与敏感材料形成的波导耦合对电学信号的检测,通

过差分算法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增强气体传感器的抗干扰

性。器件与工作原理:胶体量子点具有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可

调的优势可以针对多种呼吸标志物进行特异性设计以提高检

测精度,通过改变表面配体,加上声表面波对传感器表面质

量负载高度敏感的特点,可实现对N02气体的高精度检测。

目前针对N02气体进行初步的实验证明了该技术表面调控的

有效性及较好的气体选择性,为进一步呼吸传感的工作提供

实验和理论参考依据。

/2736/ 鸿得利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鸿得利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鸿得利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

RP)主要包括9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基础资料管理子系统

、销售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B

OM管理子系统、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应收账款管理子系统

、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和会计总账管理子系统。该资源计划

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1.利用当今较为先进和成熟的计算

机信息技术,建立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实现公

司范围内信息和数据的综合管理、调度和共享;2.建成的信

/2736/ 鸿得利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息系统应集中体现及时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决策性等现代

化信息管理的先进理念,确保数据在系统内有序而顺畅地流

转与交互,实现系统各项能模块的综合集成,让公司的管理者

对公司中所发生的业务能准确掌握、及时的跟踪和有效的控

制,并对于相关的数据能够进行统一收集、汇总及分析,实现

为公司的DSS(决策分析系统)提供可靠、有效、综合的基

础数据;3.公司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对企业中大量的、

动态的、复杂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处理,

对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先计划、事中控制、事后

反馈,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公司资源、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

用、增强企业应变能力、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

目的,使公司管理真正由经验管理进入到科学管理,使公司的

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应用前景:1.在有效整合公司内部各种资源,理顺各种工作

流程,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向企业外部延伸,逐步

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2.通过预期上线OA系统、CRM系

统、PDM系统等软件系统的使用,实现下属各级经营主体的外

部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和管理,减少各种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

采购、销售成本,实现集团利润的大幅增长。3.通过预期的

引入“BI”系统相等交易门户的建立,实现由单一“信息门

户”向“信息门户”与“管理门户”有机结合的重要转变,

完成公司的信息化系统管理运营的建设。

/2737/ GPS卫星定位移动目标监控系统
GPS卫星定位移动目标监控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系统是结合GPS定位技术开发的针对移动目标的

监控系统。该系统容量大,覆盖面广,组网灵活,功能齐全

,适应性强,并和7050系列电脑联网报警系统有机结合,形

成一套实用、完整的安全防范体系,可随时监控移动目标(

如值勤人员、车辆及船舶等)的状态。已在山西、陕西等省

建立了该系统,运转良好。

/2738/ 老河口市主城区动态信息服务建设
老河口市主城区动态信息服务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老河口市主城区动态信息服务建设项目利用多期高

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及无人机遥感影像,采取时序遥感影像

叠加比对分析手段,得到多期疑似违法增建、改建的建筑物

图斑,对老河口市违法建筑的动态信息进行了监测,其查证图

斑作为查处依据极大地提升了老河口市相关部门对于违章建

筑的查违效率和效果。项目完成了老河口市全域本底信息数

据建设和7期影像处理及图斑监测,累计获取影像2823平方公

里,监测总面积466平方公里,查证图斑1800余处,为当地政府

/2738/ 老河口市主城区动态信息服务建设

直接挽回拆迁补偿损失达上千万元。本项目通过高分辨率遥

感影像获取及正射影像制作生产、时序遥感影像智能分析,

依托已建成的老河口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进行本底数据库设计

与变化信息展示,将疑似的违章建筑位置迅速找出,能够服务

和支持老河口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和大数据中心对于违章建筑

的查证查处。利用自主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和核查移动端,

将待核查的违章建筑信息实时发送到执法人员的终端上,该

终端利用北斗位置服务芯片能够帮助执法人员迅速定位、导

航到待查证的建筑,从而在短时间内准确、高效地摸清违法

建筑现状和数量,高效地收集数据、锁定现状,避免了数据不

实不准,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管理执法局的查违工作效率。老

河口市主城区动态信息服务项目的成功建设与应用,在违法

建筑的信息化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使得其违建势头得到

一定遏制。项目帮助老河口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对违法建筑的

发现、取证、处置形成了一套高效率、低成本的流程方案;

提升了城市管理执法局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加速推进了其信

息服务工作现代化的进程;提升了老河口市大数据中心、自

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建设局等单位的卫星遥感影像供给

水平和处理能力,为动态变化监测、应急测绘保障、云平台

数据更新等做好了技术储备。

/2739/ 家电企业互联网协同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家电企业互联网协同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互联网,面向物联网,项目全面梳理了家电制造

运营流程,研究了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传统运营模式

,提出了家电企业网络协同制造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研究了

网络协同制造的云计算技术、智能化协同制造技术、智能化

协同交易技术、物联网信息技术、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等,

并通过对平板电视、空调、SMT、模塑、钣金等数字化生产

线试点进行改造示范,实现家电产品的大规模和个性化定制

的并行制造、精益制造、准时制造、敏捷制造、按需制造的

/2739/ 家电企业互联网协同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生产目标。本项目的云服务平台是在云计算提供的IaaS(基

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

)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在云服务提供方面,根据协同制造

平台需要建设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客

户关系管理服务等。在SaaS(应用服务)层建立或打通企业

已有IT架构,建立支撑协同制造的三大云架构系统平台:协同

研发平台、协同制造平台、协同交易平台;在Paas(平台管

理)层通用管理服务建设上,建立大数据分析等服务管理;在

Iaas(资源汇聚)层对生产和设计相关的软硬件资源进行虚

拟化,最终构建面向家电产品制造的云服务支撑平台。项目

研究并完成的关键技术:1)感知集成:基于多模态、高精度

感知节点及其网络,实现物理环境信息的全面透彻感知,实现

感知节点以及目标位置信息的精确采集;采用频谱智能感知

和认知无线电技术,实现异构无线网络的高效通信;采用自组

织网络通信技术,以自适应环境以及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实

现感知网络的鲁棒和高可扩展传输。2)网络深度融合:突破

封闭、局域的工业控制回路限制,根据不同任务的不同实时

性能需求,在开放网络环境(如Intranet)下,采用基于时间

/时间驱动/优先级混合的任务调度机制,实现工业生产全过

程的实时反馈与控制,以及传统工业控制回路与开放型控制

网络的高效协作。结合测试设备能实现全自动测试模式。3

)资源高度优化:针对数据采集网络的多模融合特征、海量

原始数据与开放型控制网络的寻源优势,建立分布式计算,将

/2739/ 家电企业互联网协同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分散的计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并平衡计

算负载,实现计算资源在制造领域信息物理系统的感知、传

输和控制三个环节中的最优分配。项目的创新性主要在以下

方面:1)制造协同化项目研发的协同制造技术,适应了多样

化的产品形态,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制造企业内部和异地制造

工厂涉及到制造的多个流程环节打通,进行数据集合与应用

,实现协同制造。2)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一体化技术项目研

发的制造执行MES系统通过设备联网与数采技术,支持多协议

、多设备的标准化集成数据采集,实现将电视制造过程的设

计、研发、测试、运输等的各类大数据进行归集、分析。3

)形成工业级微服务组件应用基于电视机智能制造,深度挖掘

数据价值与用户行为分析,开发了工业微服务组件应用,如异

常管理数字化组件,可解决异常频发、管理链条长的问题;设

备智能管家组件,解决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的问题等等

。4)形成家电行业数字化平台解决方案开发的协同制造平台

集成了制造端到端的应用解决方案,实现了设备、人员、物

料等资源要素的横向网络化集成,同时打通了由设计研发到

生产制造的纵向集成。目标任务方面:1)前后端生产协同通

过项目的事实,目前已建立了覆盖电视、冰箱、空调、钣金

、注塑等30条以上生产线及150台以上设备,全部接入协同制

造网络的物料管理系统并进行制造资源管理和业务协同。2

)制造效率提升通过订单的数字化车间管理平台,提高计划组

/2739/ 家电企业互联网协同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织的准确性,人效提升20%以上,产品的准时交付率提升至99

%以上;3)生产成本下降通过生产制造的实时数据采集,产品

的单位制造成本降低5%~15%。本项目通过研究建立智能家电

产品协同制造云服务平台,通过在家电产品设计、生产、仓

储和物流等环节的实际应用示范,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制

造领域领域的广泛应用。项目重点解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与家电生产、仓储和物流等系统的有机集

成以及这些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等问题,并在长虹公司

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生产环节具体实施,为“互联网+”技术在

设计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提升了企业

的生产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和活力。

/2740/ 基于居民健康卡的数字认证系统
基于居民健康卡的数字认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发展中的一项全新的系统

创新工程,是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志性成果,在医疗卫生服务活

动中用于居民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区

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信息载体,是全体城乡

居民唯一的、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卡,关乎百姓、关乎民生

。在居民健康卡中植入第三方数字证书,通过数字认证技术

实现虚拟和现实实体之间的绑定,解决了在网络空间中实体

的身份认证和行为确认问题,是确定网络主体、认定网络行

/2740/ 基于居民健康卡的数字认证系统

为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居民健康卡COS进行改造,在卫生系统

的容器中增加数字证书应用系统虚拟设备,在该设备中可创

建多个应用,每个应用又可以划分成多个容器,在各个容器中

植人数字证书和算法密钥.在个性化过程中绑定公钥和居民

真实身份,基于可靠签名及认证技术来保障健康卡在使用过

程中的信息安全,在确保居民健康卡保持其各项功能不减,标

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都不变的前提下,开展数字证

书植入的技术改造和应用测试工作,目前已成功实现数字证

书的植入和基于数字证书的各项密码运算功能,推动医疗卫

生行业居民健康卡的使用将为个人证书的规模发放和大规模

应用提供了现实保障。植入数字证书的居民健康卡的应用,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各种电子商务活动和电子政务活动的

飞速发展,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例如:发送安全电

子邮件、访问安全站点、网上招标投标、网上签约、网上订

购、安全网上公文传送、网上缴费、网上缴税、网上炒股、

网上购物和网上报关等等。1、技术特点(1)基于自主知识

产权的基础应用平台开发其开发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

化基础应用平台来具体实现。在提高应用系统开发效率、规

范应用系统开发管理、降低应用总体拥有成本的同时,增强

了应用系统的扩展能力,全面实现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互

联互通。(3)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本项目的建设,涉及的部门

、机构众多,业务关联密切,信息资源共享要求程度高,因此

特别关注了数据资源的规划与设计,实现了对健康档案、电

/2740/ 基于居民健康卡的数字认证系统

子病历、各类业务数据、应用数据及综合管理数据的存储、

管理及应用,同时实现了对于卫生信息查询、统计与分析的

数据支持。(4)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严密一是居民健康卡采

用密钥安全技术,实行全国统一的分级密钥管理体系。二是

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强化了居民健康

卡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三是个人可以设置

居民健康卡用户口令,授权读取内部信息。四是居民健康卡

应用过程中采用CA证书进行认证,保障读写数据人员的身份

真实可靠。五是居民健康卡信息必须由专门终端机具读取和

写入,并与医疗机构应用系统进行后台绑定。六是居民健康

卡个人信息的使用,按照国家个人隐私保护有关规定执行。

2、技术创新点(1)适合卫生计生业务需求的信息共享交换

接口技术基于安全的接入与认证服务,实现在大数据量、多

数据源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访问各种主流数据库,利用区域

卫生信息平台从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异构数据源获取信息,

通过ETL技术实现数据抽取、清洗、转化、整合和比对,建设

全省统一集成、规范的卫生计生数据资源中心,为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的监管与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2)数据大

集中模式下健康卡的有效性验证辽宁省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

系统采用省级大集中模式部署,各地市与机构统一进行使用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居民健康卡地市级验证平台,有效解

决了数据大集中模式下健康卡的有效性验证难题,为国内同

/2740/ 基于居民健康卡的数字认证系统

类项目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借鉴。A分担省级服务器的访问负

担,由于居民健康卡的主要业务是产生在居民用卡上,居民在

持卡就医的时候,每次都需要对健康卡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全

省所有的健康卡如果同时访问省厅的服务器,会对服务器产

生很大的压力,地市级验证平台可以有效的分担这种压力,降

低服务器由于访问量过大所产生的风险;B能够有效预防当网

络线路出现问题的时候,各地市健康卡业务能够有效运转,确

保健康卡能够获得有效的验证功能。C核心数据库对外屏蔽

,各个医疗机构不与省级核心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而只是通

过各地市的验证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这样降低了核心数据

库对外暴漏的机会,能够更好地保障数据安全。(3)电子认

证服务基础设施在符合卫生部电子认证服务相关规范和居民

健康卡标准规范的基,础之上,结合CA应用系统和居民健康卡

等技术,利用居民健康卡本身的业务特点,同时加入电子认证

功能,健康卡使用者可通过个人数字证书的唯一性实现电子

业务流的可靠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签名验证系统和时间戳

技术保证了后期对个人数字签名司法取证的技术可能。最终

在满足医疗业务数据信息安全需求的同时,助推医疗业务无

纸化进程。

/2741/ 应用特殊相干调制解调载波信号的通信方法
应用特殊相干调制解调载波信号的通信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相干解调的通信方法,其应用

的调制载波信号是由对应的解调载波信号经特殊逆变换得到

的、且两者是相互正交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将上述特殊逆变

换方法的研究结果应用于通信中,提供一种应用特殊相干调

制解调载波信号的全新的通信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应用特殊

相干调制解调载波信号的通信方法,包括在发送端利用调制

载波信号将输入信号转换为适于信道传输的信号形式,在接

收端利用与调制载波信号正交的解调载波信号将接收的信号

/2741/ 应用特殊相干调制解调载波信号的通信方法

转换为原始信号,其特征是:所述调制载波信号是由所述解

调载波信号经特殊逆变换得到的、且两者之间相互正交。

/2742/ 无线电监测管理一体化平台软件V1.0
无线电监测管理一体化平台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无线电监测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依托国家

无线电监测中心的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技术架构构建的

应用系统,通过采用面向服务(SOA)的架构,将监测软件各

项功能进行“一体化”封装,以模块化、标准化服务形式实

现频谱监测各项功能。实现自动化的监测、测向、信号分析

工作流程,实现全面、快速、主动、智能化的信号捕获、自

动处理,完成连贯的监测任务下发、任务启动、数据汇总、

上报等工作,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深度挖掘,全面提

/2742/ 无线电监测管理一体化平台软件V1.0

升无线电监测的业务能力。

/2743/ 凯云协同管理软件集成开发系统(简称:凯云开发系统)
凯云协同管理软件集成开发系统(简称:凯云开发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凯云协同管理软件集成开发系统基于微软.NET开发

技术和模型驱动架构(MDA),针对企业级应用系统需求复

杂、业务多变、分散部署等特点,以业务和管理为中心,以

业务模型驱动的方式实现免源代码编写,并利用智能客户端

及Web服务等技术实现的协同管理软件开发和应用模式,是

一个可视化的集成协同管理软件开发和运行支撑平台。通过

应用凯云开发系统,能大幅降低软件开发复杂度,简化软件

开发过程,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质量及用户满意度,降低总

/2743/ 凯云协同管理软件集成开发系统(简称:凯云开发系统)

体成本。其创新点在于:一、突破现有模型化业务基础软件

平台的实现方案,提出了一种既支持模型驱动开发过程又支

持模型可执行(ExecutableModel)的软件技术方案;二、

采用XPDL(XMLProcessDefinitionLanguage)作为工作流业

务逻辑活动的建模语言,提出了从XPDL到业务模型的转换映

射规则,并对MDA模型进行了扩展,实现了从工作流模型直

接到平台业务模型的自动转换;三、以对象管理组织(OMG

)的元对象设施MOF(Meta-ObjectFacility)模型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具有精确语义的可执行元模型,实现了模型的可

执行。该软件于2008年12月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适用范

围:企事业单位信息化部门、专业软件或科技公司。通过科

技查新结果如下:未发现与课题特征完全相同报道,在本检

索范围内,该课题具有新颖性。

/2744/ 采用Zigbee微无线蜂窝技术的物联网热能表及能源管理系统
采用Zigbee微无线蜂窝技术的物联网热能表及能源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供热系统产、供、销的自动化

管理。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听取用户建议,使本项目的出发

点更接近于用户需求,课题组组建以我公司人员为主,并聘请

有关专家教授为顾问,按照市场调研、制定方案,专家组评审

,方案完善与确定的顺序执行;然后,要实现热量表的物联网

网络通信功能,热量表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接入互联网,无线

通信方式采用具有低功耗的zigebee无线通信模式,连接到具

有物联网功能的集抄器并通过集抄器连接互联网,以达到热

/2744/ 采用Zigbee微无线蜂窝技术的物联网热能表及能源管理系统

量表的物联网功能;另外,热量表与互联网不仅仅是信息的交

互,更重要的是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对其用热的个性化控制,因

此热表须具有热量调节能力,热量表自带电磁锁闭阀,可通过

调节供水流量调节热量,用户可通过互联网访问能源管理系

统,根据个性需求设定用热方案,系统将自动按用热需求调节

相应用户的电磁锁闭阀改变其用热功率。通过热量表物联网

功能,用户可以在网上缴费系统实现供热续费功能;再次,由

于供热企业与热用户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及控制,供热企业可

根据热需求设定供热控制,使热的供需平衡得以实现,从而减

少热浪费,提高热使用率,最终实现节能减排;最后,完善本系

统,并进行技术推广,推动供热系统的深入改革。

/2745/ 机载电荷耦合相机图像数据的光纤传输和整理方法
机载电荷耦合相机图像数据的光纤传输和整理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CCD相机图像数据的光纤传输和整理方法,其

步骤结合CCD成像光纤传输电路进行,以串并/并串转换电路

实施点对点光纤传输,8B/10B编码电路使得光纤传输出错时

能进行检测和恢复,用逻辑可编程器件产生帧同步、字同步

信号及其它时序控制信号,并在每帧数据上加上同步头和序

列号,将CCD图像数据打包后传输并在接收端恢复成一帧一

帧的数据,使用光纤收发模块进行电光/光电转换组成光纤

链路。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线阵和面阵CCD图像数据的光纤传

/2745/ 机载电荷耦合相机图像数据的光纤传输和整理方法

输和计算机采集。

/2746/ 双路下变频转换控制电路
双路下变频转换控制电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卫星电视的接收是通过抛物线天线把卫星下传的高

频信号聚焦到高频头的馈源腔内,由高频探针把电波转为电

信号,在高频头内经过低噪声放大后,用降频器把射频信号转

换为中频信号,再通过电缆把中频信号传送到室内接收机内

,由接收机内的谐调器和解码器把电视信号复原,以供电视机

进行收视。为了提高传播效率,卫星下传的高频信号多为复

合偏波信号。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接收器的高频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卫星电视接收机的高频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

/2746/ 双路下变频转换控制电路

双路输出高频头的双路下变频转换控制电路。本发明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各种构造的双路输出高频头的双路下

变频转换控制电路。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路下变频

转换控制电路,包括放大单元、第一下变频转换电路、第二

下变频转换电路、偏波切换控制逻辑电路、第一偏波控制信

号检测器和第二偏波控制信号检测器,其中:放大单元包括

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偏

波信号输入端、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下变频转换电路的输入端

;第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偏波信号输入端、输出端连

接至第二下变频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第一下变频转换电路包

括第一高频放大器、第二高频放大器、第一混频器、第一本

地振荡器、第一本振频率控制信号检测器和第一中频放大器

;第二下变频转换电路包括第三高频放大器、第四高频放大

器、第二混频器、第二本地振荡器、第二本振频率控制信号

检测器和第二中频放大器;第一、第二高频放大器的输入端

分别连接至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第四高频放大器的

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第三高频放

大器的输出端共同连接至第一混频器的输入端,第二、第四

高频放大器的输出端共同连接至第二混频器的输入端,第一

、第二混频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第二中频放大器的

输入端,第一中频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路中频信号输出

端,第二中频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路中频信号输出端;第

一、第二本振频率控制信号检测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

/2746/ 双路下变频转换控制电路

第二音频信号和极化信号的复合输入端,第一、第二本振频

率控制信号检测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本地振荡器

的输入端,第一、第二本地振荡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

第二混频器的本振信号输入端;第一、第二偏波控制信号检

测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音频信号和极化信号的复

合输入端,第一、第二偏波控制信号检测器的输出端分别对

应连接至偏波切换控制逻辑电路的第一、第二极化信号输入

端,偏波切换控制逻辑电路的偏波切换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偏波切换控制的外部输入信号端。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

的双路下变频转换控制电路,其在电路中设置有偏波切换控

制的外部输入信号端和偏波切换控制逻辑电路,偏波切换控

制逻辑电路具有偏波切换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极化信号输

入端和第二极化信号输入端。偏波切换控制逻辑电路的输出

端有四个,分别用于控制偏波切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

四高频放大器。当偏波切换控制的外部输入信号端处于某一

状态时,双路下变频器的RFin1的端作为V偏波的输入端、双

路下变频器的RFin2端作为H偏波的输入端,而当外部切换端

处于另一种状态时,双路下变频器的RFin1端作为H偏波的输

入端、双路下变频器的RFin2端则作为V偏波信号的输入端使

用。本发明适用于包括L字构造和I字构造的各种不同构造的

高频头,增加高频头构造设计的自由度。

/2747/ 同轴流量放大复合型传感转向器
同轴流量放大复合型传感转向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用于收获机械、拖拉机、农业工程机械等该项

目是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计

划项目(编号:创新基金项目03C26221100819、国家重点新

产品项目2005ED297001)。研制的同轴流量放大复合型传感

转向器产品是集负荷传感器与流量放大器两种功能于一体的

,形成大排量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器。具有放大线性好、转

动力矩小、转向灵敏、平稳、安全可靠,结构紧凑、效率高

、体积小、便于安装和维修、成本低等优点,可替代进口。

/2747/ 同轴流量放大复合型传感转向器

1、负荷传感器与流量放大器两种功能一体化。创新点表现

在:该项目产品同轴流量放大复合型传感转向器集普通型负

荷传感转向器和流量放大器两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转向器,

使紧凑、体积小、价格低、能耗少、效率高、安装布置方便

及便于维修等。2、方向盘转速与放大流量线性化,降低转

向振摆。避免了车在转向时发生振摆,使转向更加平稳、安

全可靠。3、放大线性结构优化,实现转向平稳。该产品的

技术先进、经济实用,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产品的水平。该

产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主要技术装备拖拉机、联合

收割机、农业工程机械的关键部位,为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

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促进了转向器行业的技术

进步。应用本项成果,我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批

量生产,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的

发展,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采取了很多

优先发展农业的措施,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机械

化,需要大批的农业技术装备,特别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农业工程机械等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而流量放大负荷传

感转向器是这些设备的最关键的部件,是提高这些设备使用

安全可靠的保证;根据“十五”发展规划到2005年我国大中

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农业工程机械年产销量已达15万台

,到“十五”产销量将达到30多万台。该项目产品已应用在

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如一拖集团的60~100马力拖拉机、中收

集团、沃得集团及湖州等联合收割机及农业工程的开沟机和

/2747/ 同轴流量放大复合型传感转向器

挖掘机等,已在国内二十余省市的大中型联合收割机及农业

工程机械上应用。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国际市场,因该产品与

国外先进产品技术相当,但性价比远优于国外产品,价格仅

为国外产品的1/3,所以在国际市场有极强的竞争力,逐步

进入国外市场。

/2748/ 一种皮带测速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一种皮带测速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带测速方法、系统、设备及计

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皮带运输机运输的物料

的影像文件;进一步,使用实例分割模型对影像文件中的物料

进行分类和定位,确定目标物料;进一步,确定目标物料移动

的像素距离和移动时间;进一步,根据像素距离计算目标物料

在移动时间内移动的实际距离;进一步,根据目标物料在移动

时间内移动的实际距离计算目标物料移动的实际速度,将目

标物料移动的实际速度确定为皮带的运行速度。从而可以简

/2748/ 一种皮带测速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便而准确的获得皮带的传送速度。

/2749/ 宽带无线中继网络的协同网络编码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宽带无线中继网络的协同网络编码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该课题为教育部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课题(批准号:NCET-10-0262)。该课题针对无线中继传输

谱效率低这一难题,提出了蜂窝移动场景下的协同网络编码

方案,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给出了不同天线配置和中继模

式的网络编码理论性能,设计了高分集度和高频谱利用率的

多天线网络编码方法,给出了协同网络编码抗小区间干扰方

法。此外,基于无线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进

行了协同通信理论技术的研究工作,针对异构无线网络基于

/2749/ 宽带无线中继网络的协同网络编码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核心网融合存在时延长和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协同的

异构无线接入网融合方案,给出了不同无线信道条件和协作

配置时异构协作通信的信息理论容量限,揭示了用户数、中

继节点数和叠加码对异构协同信息理论性能影响,提出了分

层多级联合无线处理方法。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

通信工程学院课题负责人:彭木根课题组成员:彭木根,李

勇,梁栋,赵中原结题时间:2014年6月

/2750/ 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跨层设计与资源优化
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跨层设计与资源优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前,无线网

络通信业务正从单一的低速话音业务逐步转向各种多媒体数

据业务、高速图像传输业务等。为了支持这些具有不同QoS

参数要求的业务,需要彻底改变原先固定不变的协议分层框

架,以大幅度提高系统的各项性能。因此,无线网络的跨层

设计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

内外研究机构所关注,跨层设计的关键理论与技术就是自适

应机制,它打破了原有的独立结构分层,成为一个无层概念

/2750/ 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跨层设计与资源优化

的动态分配链,以期获得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传输

网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跨层联合设计是一个非

常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简单的跨两个层的设计,如自适应编

码调制(AMC)和HARQ、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它同样包括针

对跨高层的设计,如结合网络层的路由协议,调整物理层和

链路层对应参数以达到最大的系统吞吐量或者期望的QoS。

目前对跨层的研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所有层综合考虑联合

设计,这也是本项目的最终目标。目前,国内外对跨层设计

的研究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主流,top-down型

和bottom-up型。第一种研究方法是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来

最大化系统的某个QoS(QualityofSerⅥce)。因为几乎所有

的源变量都集中在系统的低层,而系统的QoS是高层中的一

个反应系统性能的量,所以称之为top-down。第二种研究方

法和第一种完全相反,它是从高层向低层传递信息,通过设

定QoS从而通过协议子高层到低层来最小化源变量。本项目

采用了由低层到高层的方法,从联合物理层与MAC层的简单

跨层设计方案入手,逐步扩展到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

即由联合两层分析逐步延伸到联合多层分析。重点研究了基

于链路自适应编码调制的HARQ技术、LDPC码在跨层设计中的

应用、MIMO-OFDM系统的编解码技术、保证时延的功率分配

策略、基于虚拟MIMO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设计及联合

物理层和应用层的无线资源分配策略等。该项目所研究内容

以理论创新为基础,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

/2750/ 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跨层设计与资源优化

和应用价值。

/2751/ 基于分布式私有云平台的渠道智能化升级实践
基于分布式私有云平台的渠道智能化升级实践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以线上线下渠道高度融合为标志性特点的新零售

背景下,银行业同时面临金融科技、利率市场化和客户行为

变化的多重挑战叠加,物理网点作为四川农信运营服务体系

的核心着力点和前沿阵地,是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落脚点、是

联结客户的窗口、是价值创造的关键部门。自四川农信全面

启动首轮网点转型以来,四川农信统一了形象标识,巩固了“

三基”工作,基本解决了内部基本管理和服务理念问题,但客

户体验较差、操作风险较高、运营成本偏高、网均产能偏低

/2751/ 基于分布式私有云平台的渠道智能化升级实践

的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加快推进智慧银行网点建设,调整网点

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方式,走小型化、轻型化、

智能化发展道路。通过基于分布式私有云平台的渠道智能化

升级实践实现六大业务目标:一是身份识别智能化。通过采

用人脸识别技术,落实客户、柜员身份核实问题。二是业务

办理场景化。通过整合柜面前端系统,实现单点登录。通过

流程再造重构,实现业务办理场景化。通过引入智慧柜员机

等智能机具,改变传统业务服务模式。三是业务凭证无纸化

。通过柜外清设备、签字印章、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软硬

件的支持,实现业务办理无纸化。四是渠道终端协同化。通

过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解决“两张网”的信息交互和系统互

动问题,通过统一行内行外设备接入标准,解决机具设备间数

据共享、统一信息发布以及新型设备的兼容性问题。五是营

销风控数据化。通过大数据运用,为精准营销和风险监测防

控提供数据支撑。六是运营管理工具化。按照案例特征化、

特征指标化、指标模型化的思路,建立运营监测指标模型,包

括业务量指标、员工履职指标、现金重空指标、差错指标、

反洗钱监测指标等进行集中运营监测。支持日常运营线上管

理,实现省级、行(社)级对不同纬度的信息管理,如柜员基

础信息、违规积分、轮岗、现场和非现场检查、重要账户核

对等,通过构建管理驾驶舱,为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2752/ 基于安全文件系统外壳和应用程序访问控制的防水墙系统
基于安全文件系统外壳和应用程序访问控制的防水墙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用来加强信息系统内部安全的重要工具,

它处于内部网络中,是一个内网监控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内

部主机的安全状况。其着重点是用技术手段强化内部信息的

安全管理,利用底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审计跟踪等技术

手段对内网信息实施安全保护,使之不被非法或违规的窥探

、外传、破坏、拷贝、删除,从本质上阻止了机密信息泄漏

事件的发生。并对内网用户的一举一动都进行自动监控,并

记录到相应的日志文件之中。本项目形成的产品主要使用领

/2752/ 基于安全文件系统外壳和应用程序访问控制的防水墙系统

域面向种类制造业、金融机构、知识性企、事业单位等。

/2753/ 基于PMDA的嵌入式软件过程改进支撑平台研究
基于PMDA的嵌入式软件过程改进支撑平台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深入研究了过程驱动模型架构PMDA(ProcessM

odelDrivenArchitecture)。并且针对软件过程改进领域,

将软件过程模型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抽象模型、具体化模型和

可执行模型。2、针对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参照DO-

178C等标准,采用SPEM建模规范,开发软件过程模型建模工具

描述、抽象建立企业无关过程模型EIPM(EnterpriseIndep

endentProcessModel)。3、根据软件开发组织的实际情况

,在已建立的EIPM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定制,并添加具体执行资

/2753/ 基于PMDA的嵌入式软件过程改进支撑平台研究

源,诸如人、财、物资源、时间资源等,应用软件过程模型建

模工具,描述、创建企业相关抽象过程模型ESAPM(Enterpr

iseSpecificAbstractProcessModel)和企业相关具体化过

程模型ESEPM(EnterpriseSpecificEmbodiedProcessModel

),开发软件过程模型执行环境用以执行ESEPM,并监控执行

过程、汇总执行数据。4、在ESEPM的执行过程中,研究开发

支持涉及到项目管理领域很多的具体应用支持工具,诸如项

目追踪、需求管理、风险管理、规模估算、项目度量、评审

管理等以及他们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通过采用REST风格架

构体系,以及TwitterBootstrap、jQuery、Fat-Free框架,设

计实现了一套基于PMDA的嵌入式软件过程改进辅助工具平台

系统。该平台系统使用严格的前后端分离的MVC开发模式,在

服务器端使用轻量级的Fat-Free开发框架,并且通过Phinx进

行PHP的数据库管理,PHPComposer进行依赖包管理。在浏览

器端使用jQuery以及TwitterBootstrap开发框架。除此之外

,在个人手机端使用原生的Androidapi进行开发。在该平台

系统中,逐步提供大量的软件过程改进辅助工具,辅助用户规

范、改进其自身及所在组织的软件开发过程。目前已经实现

了“项目即时沟通工具”、“软件规模功能点估算工具”、

“项目计划管理工具”、“项目进展管理工具”“软件需求

管理工具”、“软件项目进度监控工具”、“个人项目时间

记录工具”、“需求管理工具”、“测试管理工具”、“团

队管理工具”等十个工具的原型。

/2754/ 无间互联资料仓库管理软件V1.0
无间互联资料仓库管理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资料仓库系统协助企业更高效地管理企业知识的整

个生命周期:从创建、修改、存储、查询和反复使用;对存

储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统一存储管理,通过无限级目录的阅

读、写入、管理三权分治的权限设置机制实现资料的共享范

围控制;实现对所有文件一次性检索。通过专题管理建立映

射文档目录或特定文档的方式重复利用资料数据,通过智能

数据挖掘与识别技术实现专题资料的快速编制,实现专题内

容随资料仓库数据更新而更新,同时也实现资料仓库中同一

/2754/ 无间互联资料仓库管理软件V1.0

文档的多处复用。整个系统以资料仓库为基础进行文档统一

、规范的管理,专题管理为提升,映射共享资料,采用先进的

技术手段,保证文档的唯一性,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2755/ 基于动态实时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变电站设备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基于动态实时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变电站设备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项目主要内容该项目属于电气工程学科,项目

实施是在玉溪供电局220kV江川变电站的厂站内挑选合适的

位置,分别安装2套全数字动态双通道红外热像仪,采用360&

#176;×n云台固定安装方式,配合光纤传输,将所有实时

监控到的数据传输到变电站的监控室。系统的工作分为两种

主要方式,第一种为巡视,用于发现变电站常规的电流制热缺

陷;第二种为详细观察,用于发现变电站由于电压制热所引发

的缺陷。系统配合报警功能,令变电站工作人员能随时监控

/2755/ 基于动态实时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变电站设备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到变电站设备的工作状况与潜在故障,并对重点设备的温度

变化趋势进行监控,同时帮助工作人员制作工作报告。该设

备的安装,将全面覆盖220kV主变设备及10kV设备区域,同时

,可预留出其他安装点,用于移动式工作探头的安装。二、项

目特点该系统是红外测温技术与可见光结合,可以自动报警

,并可以智能分析,无需人工手动调节,实现准确、快速的发

现变电站缺陷。并且全部采用基于千兆网的网络传输方案,

对所有的数据,特别是红外热像仪的包含全部16位温度数据

的视频流,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监控室,实现自动测量温度与

分析温度等功能。三、项目应用推广情况玉溪供电局江川变

电站这套红外远程图像检测系统的安装,以智能化、全天候

的管理手段,达到预防江川变电站电力设备的故障。随着这

套红外远程图像监测系统的安装,基本实现了江川变电站电

力设备的智能监控,降低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预防效率

,确保了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随着这套设备的安装,也改

变了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工作人员目前已可根据红

外远程图像监测系统的报警信息,有针对性的详细检查某个

变电站设备,这样,检测目标得以明确,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得

到了充分的保障。通过该项目实施,减少了设备缺陷隐患,提

高了变电站重要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可以有效降低因设备强

迫停运后电力中断给社会及民众带来的经济损失。

/2756/ 视频通信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及应用
视频通信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移动视频

等大数据量的业务成为主体,如何提升无线网络对于视频业

务的支持能力,已成为该领域最具挑战的前沿研究课题。传

统方法仅仅从传输技术的角度提高频谱利用率,已遭遇“边

际效应”的制约,提升空间有限。该项目从分析人类视觉感

知的本质特征入手,将媒体计算引入通信系统,使其具有记忆

能力,进而析取少量变化的、未知的信息编码传输,从根本上

降低视频业务对网络带宽需求的压力。主要技术发明点有:

/2756/ 视频通信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及应用

1.视频数据的结构化表征方法。借鉴人类视觉感知机理,提

出层级式“知识塔”结构的表征模型,从底层像素分层提取

图像中所蕴含的结构信息,构建中层特征和上层语义描述。

提出基于贝叶斯统计的结构化表征计算方法,利用概率图模

型描述层级表征结构之间的统计相关性,确定分层方法;利用

非参贝叶斯学习确定每层表征单元的个数和大小,表征单元

的个数依据图像内容类别自适应可变,表征单元的大小依据

纹理的复杂度自适应可变。2.视频显著性内容预测方法。

基于眼动仪实验,构建大规模视频关注点数据库,发现视频压

缩域的分割深度、信息分布、运动矢量三个特征与人眼真实

关注区域具有强相关性。提出基于HEVC域特征的视频显著性

预测方法,从HEVC码流中提取上述三个基本特征,计算获得它

们在时域和空域的差异作为新特征,并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

进行特征融合,实现视频显著性内容预测。第三方测试表明

,所获得的显著性预测图更加贴近人眼关注区域,性能达到国

际最好水平。3.基于先验知识的分层编码与重建方法。将

结构化先验信数据引入视频处理,建立基于先验知识的分层

编码新框架。提出基于“知识塔”结构的分层编码方法,基

于知识塔分割,学习构建先验的模型层、形状层、背景层特

征,析取特征参数编码传输。建立计算复杂度-率-感知失真

优化模型,将传统面向服务质量的通信优化转变为面向用户

体验质量的通信优化,相关技术提案被国际标准采纳。第三

方测试表明,在同等用户体验下,视频通信的码率指标优于国

/2756/ 视频通信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及应用

内外报道的最好水平。

/2757/ 六都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分布式AVC系统软件 V2.0
六都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分布式AVC系统软件 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2758/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是光纤

传感技术的具体应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采用光纤传感技

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实施方案,集传感光

信号和激发光功率传输与被测量传感为一体,充分发挥光纤

系统、微电子电路与计算机兼容的优势,实现多参数和多功

能测量,可对被测物内部的应变、温度实时检测。2.主要技

术内容及特点:光纤光栅的反射或透射峰的波长与光栅的折

射率调制周期以及纤芯折射率有关,而外界温度或应变的变

/2758/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化会影响光纤光栅的折射率调制周期和纤芯折射率从而引起

光纤光栅的反射或透射峰波长的变化,这是光纤光栅的基本

工作原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主要内容包括:光纤光栅的

封装技术、光纤光栅的解调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解调系统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具有如下的特点:(1)抗电磁干扰:

一般电磁辐射的频率比光波低许多,所以在光纤中传输的光

信号不受电磁干扰;(2)电绝缘性好:光纤自身就是石英,

为绝缘体,而且光波在其中传输无需电源驱动,因此适合于

在易燃易爆的石油、气体、化工等生产中使用;(3)耐久性

好:由于石英本身就是耐腐蚀材料,化学性能极其稳定,因

此适合在高温、化学侵蚀等恶劣环境中使用;(4)质量轻,

体积小,对结构影响小,几何形状可塑性高,易于布置;(

5)可以实现点测量、分布式测量;(6)传输损耗小:可以实

现信号的多路传输,便于进行远距离遥控监测;(7)测量范

围大:可测量0-15000με;(8)灵敏度高,精度高,频带宽,

信噪比高。3.技术经济指标:为该单位创造经济效益约300

万元,为应用单位创造经济效益约2750万元。产品主要性能

指标为:测量范围:0-15000με;准确度:0.195%;零点漂

移:0.008%FS/H;响应时间:0.2s;分辨率:0.2%;4.知识

产权授权情况: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已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

利授权(ZL201220206601.4、ZL201220206500.7),两项发明

专利已受理(201210142512.2、201210142438.4)。5.应用推

广情况:该项目已于“XXX无损检测系统”、“数字阵列ST

/2758/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C路侧单元RSU”、“世博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宁夏

太阳山30兆瓦光伏电站”、“内蒙古通辽风场”、“中海油

管线腐蚀检测”、“大庆油田温度液位监测系统”等项目中

得到成功应用,满足使用要求。6.促进科技进步作用、意义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业、船舶航运业、

电力工业、石油化工业、民用工程结构、医学、核工业等行

业。综上所述,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技术近年来层出不穷,

充分地显示了它的优势,然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仍然处在迅

速发展的阶段。可以预见随着产品的商品化和性能的不断提

高,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必将在传感领域呈现出巨大的活力

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759/ 微弱脉冲光信号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微弱脉冲光信号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微弱脉冲光信号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该装置

包括高灵敏度光电倍增管、前置放大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

器和计算机,所述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划分为高速A/D单

元、自动阈值设置单元、单光子甄别输出单元、自适应脉宽

匹配滤波单元、脉冲提取与定位输出单元和解调单元,所述

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软件实现单光子甄别与通信信号

处理。该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可以解决在不同应用场合、背

景噪声和脉冲畸变下的脉冲光信号检测和提取的难题,基于

/2759/ 微弱脉冲光信号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高速DSP芯片,成本低,集成度高,具有一定的智能、灵敏

度高、抗造能力强、误码率低、结构简单和重量轻,可用于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中脉冲位置调制微弱脉冲光信号的检测。

/2760/ 基于植被指数的林地变更自动检测软件V1.0
基于植被指数的林地变更自动检测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遥感

信息测绘院自主立项完成的科技成果。在林地变化监测项目

工作中,现有的监测手段仍然是以传统的人工图斑勾绘为主

,使用该方式得到的林地变化信息数据良莠不齐,生产效率低

下。为此,提出了开发一款能自动对遥感影像进行林地识别

并提取林地变化信息的软件,以提高林地变化监测工作的数

据生产效率。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基于植被指数的林地

变更自动检测软件使用了当前较为主流的分类后的变化检测

/2760/ 基于植被指数的林地变更自动检测软件V1.0

方法,大致思路是对两期遥感影像分别做分类,然后对比分类

结果结合植被指数分析得到变化的部分。其中分类的精度对

变化检测的结果影像很大,因此分类算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

关键。通过多次实验测试,无论是对高分辨率影像还是低分

辨率影像处理,监督分类都比非监督分类效果更好。监督分

类算法中比较常用的算法有最小距离分类、最大似然分类、

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从实现的难易程度,分类效果

和处理速度方面考虑,最大似然是该软件首选的分类算法。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软件结合多种算法的特点,优化

互补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阈值分割算法可以区分植被和非植被;最大似然分类算法可

以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识别出不同地物;而决策树算法可以

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充分考虑NDVI差值以及类别变化等信息

,最终得到林地变化信息。相比使用单一算法得到的结果精

度更高,稳定性更好。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软件经过大量的测试研究,在林地变化监测试生产项目

中得到应用并不断改进,技术已经成熟。主要用于高分辨率

遥感影像的林地变化信息提取,快速发现和分析发生变化的

林区。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软件已经用于林地变化

监测试生产项目中得到应用,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出变化的林

地,并提取出变化范围。存在的问题是,该软件在对容易将植

被覆盖度较高的耕地识别成林地;影像质量不好时(有云、

有阴影),软件自动提取的变化范围与实际范围有偏差。

/2761/ TGR-IC快速测井自然伽马测井仪
TGR-IC快速测井自然伽马测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自然伽马测井仪使用闪烁体探测器测量地层的自然

伽马射线,获得地层的放射性总量。放射性核素能自发的发

生衰变,并释放出α、β和γ射线。其中γ射线的穿透力较强,

能穿透几十厘米的地层、套管及仪器外壳,是放射性测井探

测的主要对象。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形成电子对

、康普顿散射和光电效应三种方式。自然伽马测井仪使用的

闪烁体探测器利用伽马射线与NaI晶体的原子相互作用激发

出光子,光子再经过光电倍增管捕获、放大形成电流脉冲,

/2761/ TGR-IC快速测井自然伽马测井仪

经后续电路处理后实现放射性强度的测量。不同性质的地层

物质,其放射性丰度不同,释放的伽马射线强度也相应的有

强弱差别。自然伽马测井仪通过对地层伽马射线的测量,区

分地层物质的岩性,估算泥质含量,区分不同的地层。测量

范围:0API~2000API;测量精度:±6﹪(测速600m/h,

时间常数4s,放射性本底80API条件下);仪器稳定度:

77;3﹪;测量速度:≤600m/h;探测深度:300mm;纵向分辨

率:600mm;输出方式:12Vpp/30μs正脉冲;可靠性:一次

测井成功率不小于95﹪;工作温度范围:-25℃~+175℃;

最大承受压力:140MPa;冲击:50g三维(11ms);振动:

5g三维(10Hz~60Hz)。电缆测井系统是获得地下地质信息

的重要技术措施,在石油、煤矿等地质勘探领域应用普遍。

自然伽马测井仪是电缆测井系统中的重要仪器之一,获得的

地层伽马射线总量资料是重要的地质评价资料之一。在完井

测量中,自然伽马测井仪既能与常规仪器进行组合测井,又

能与特殊测试项目的仪器组合测井,用途广泛。

/2762/ 智慧电力监控管理系统V1.0
智慧电力监控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智慧电力监控管理系统,是搭建在互联网上,对电力

的使用进行在线监控,通过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对电力进行

实时监控,通过监控管理在变配电监控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可

以帮助企业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变配电过程中

异常的反应速度。该系统界面设计清晰易懂,便于操作,并有

账户安全设置,保障每个用户的权益、保障每个账号的安全

使用。

/2763/ 定点药店扫码付款应用系统
定点药店扫码付款应用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了有效解决定点零售药店运营管理规范和医疗保

险管理机构有效监管规范的难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在

原有医疗保险支付系统无缝融合医保扫码付功能,确保医疗

保险基金的合法合规管理,提升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水平。医

保扫码付是指药店销售系统与医保支付系统间通过二维码扫

描设备进行销售药品信息及开单信息的实时数据摆渡,药店

销售系统开单并生成二维码,医保支付系统扫二维码完成医

保支付结算及票据打印。

/2764/ 遥感卫星一号长寿命高可靠数管计算机
遥感卫星一号长寿命高可靠数管计算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遥感卫星一号长寿命高可靠数管计算机由中国航

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五O九研究所下达研制任务书

。遥感卫星一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

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2.该数管计算机是数管系统的核心

单机,包括数管计算机CTU、远置单元RTU。负责完成整星工

程遥测数据采集、组帧,间接遥控和注数指令分发,整星程

控等任务,其中CTU计算机主要完成GPS接收、遥控注数、生

成DPSK波形、产生星上时基等功能;RTU计算机主要完成固

/2764/ 遥感卫星一号长寿命高可靠数管计算机

存指令发送、数传密钥发送、整星程控等功能。单机性能指

标:CTU、RTU均为:双机冗余,主备机安装在同一个机箱内

冷备份。CTU、RTU内存均为:ROM:32KWSRAM:64KW缓存RA

M:512KWCPU:BX1750ACTU时基精度:优于1×10^(-7)

CTU功耗;9.438WCTU重量:10.7KgRTU功耗:4.547WRTU重量

:11.945kg环境适应性能:-10℃~+45℃单机能够正常工作

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与任务书完全一致。3.成果的创造性与

先进性A)采用了双机冷备份冗余结构设计,软硬件抗辐射加

固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等技术,使计算机实现了长寿命、高可

靠的目标,可靠度评估值达到了0.994以上。B)在星载计算

机中首次采用数字方式DPSKIP核设计,简化了电路,提高了

可靠性和信号调制质量。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核设

计,在FPGA上实现了防止误发程控指令、EDAC纠错等模块的

功能,增加了SRAM软件刷新的背景任务,简化了系统设计,

减小了单机的体积、重量、功耗。C)在国内星载计算机中,

首次使用Ada高级语言,采用了多任务处理方式,实现了遥

感卫星一号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功能,提高了星载计算机的软

件水平。4.遥感卫星一号数管计算机正样单机通过了正样阶

段各项试验、基地测试等试验,结果各项指标满足任务书要

求,单机性能稳定。在轨运行一年半,经受了空间恶劣环境

的考验,技术性能均能满足要求,具有高可靠性,实现了遥

感卫星一号的长寿命、高可靠运行。5.应用情况:2006年4

月正样卫星成功发射后,数管计算机在轨运行正常,各项技

/2764/ 遥感卫星一号长寿命高可靠数管计算机

术指标满足要求,较好地实现了预定任务。

/2765/ 智能安防系统分区布撤防信号自动产生装置
智能安防系统分区布撤防信号自动产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安全保护服务
技术详情

  一种智能安防系统分区布撤防信号自动产生装置,

包括室外操作定位模块、室内操作定位模块、反锁信号产生

模块、布撤防控制器模块,能够在开启或者反锁房门时,自动

产生包括第一分区布防信号、第二分区布防信号、撤防信号

在内的智能安防系统分区布撤防信号。所述自动产生的分区

布撤防信号可以作为智能安防系统的布防、撤防信号,或者

是与其他布防、撤防控制手段一起,实现智能安防系统的布

防与撤防;所述装置可以单独用于产生自动布撤防信号,也可

/2765/ 智能安防系统分区布撤防信号自动产生装置

以将其功能嵌入智能安防系统的防盗报警主控制器,作为防

盗报警主控制器中的一个功能模块。

/2766/ Heisenberg群的代数与几何性质研究
Heisenberg群的代数与几何性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Heisenberg群是Kaplan最先引进的概念,这是一类

有重要意义的二阶幂零李群。Heisenberg群的研究备受许多

学者的关注。其研究遍及几何,分析,代数等领域,涉及数学

的众多分支。从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来看,关于Heisenberg群

的研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近些年来

,许多学者在李群、黎曼几何和其它数学领域对Heisenberg

型群做了许多的研究,例如,A.Itoranyi刻化了Heisenberg群

作为流形时,其上的左不变齐性度量,还证明了Heisenberg型

/2766/ Heisenberg群的代数与几何性质研究

群总是存在这种左不变齐性度量等等。但从代数学和开折理

论的视角对Heisenberg群上的子流的性质的研究还很少,通

过该项目的支撑,项目组进一步研究了一些具有某些代数结

构的子流形的代数与几何性质。一、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项

目主要研究了一些子流形的代数和几何性质,由于这些子流

形具有很好的代数结构,因此以代数理论为工具研究某些微

分子流形,项目组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从奇点理论的视角考

察了3维Heisenberg群上曲线的对偶关系,从而刻划了一些子

流行的不变量。并取得了以下成果:共发表B类核心论文2篇

,省级论文1篇,其他论文2篇,出版著作1部1、苗佳晶,刘海明

,论文,Heisenberg群上球面曲线的渐屈线的奇点,数学的实

践与认识(B类核心),2018年第19期;2、刘海明,苗佳晶,论

文,四维AntideSitter空间中类空曲面的null超曲面的奇点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B类核心),2018年第18期;3、刘海明

,苗佳晶著,著作,勒让德对偶子流形的奇异性质研究。西安

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4、刘海明,苗佳晶,裴东河,论

文,CurvesandsurfacesofspacelikecurvesaccordingtoBis

hopframeandtheirsingularities,J.NonlinearSci.Appl.(

国际期刊)5、葛礼霞,季丹丹,刘海明,论文,脉冲多时滞差

分方程的振动性,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省级),2018年第2

期。二、项目的创新之处项目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了若

干重要子流形的代数与几何性质,利用代数方法发现了一些

新的代数不变量,利用这些不变量可以很好的刻画一些子流

/2766/ Heisenberg群的代数与几何性质研究

形的代数与几何性质。这些成果发表了B类论文2篇,省级论

文1篇,其他论文1篇,出版著作1部。

/2767/ 佳盟数字化审讯监控指挥管理软件V6.0
佳盟数字化审讯监控指挥管理软件V6.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加快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是贯

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最高人民检察院《高检办发第119

号》通知要求以及省市两级检察院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

是实现检察院跨越式发展,争创模范检察院目标的重要保证

。上海佳盟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几年前,利用网络技术、

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等,实现了《佳盟图文

通信询问指挥软件》、《佳盟检察机关示证信息管理软件》

、《佳盟数字化侦查指挥监控管理软件V4.0/V5.0》、《佳

/2767/ 佳盟数字化审讯监控指挥管理软件V6.0

盟电子笔录管理软件V3.0》以及关联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技术上较为成熟,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目前检察机关、

纪委、公安机关、海关缉私等的内部网络应用十分普及,从

省、市、区县的专线网络基本已建设完成,办案办公软件也

已逐步应用,各部门都配备了专门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

产品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

理:本项目研发设计的是为实现人民检察院、纪委、公安、

海关缉私等远程音视频的监控指挥、协同办案,提供一个“

多级远程数字化审讯监控与协同指挥集成系统”,利用对现

场音视频信号的采集、数字化处理和网络传输,来实现用户

对整个办案及监控指挥的管理全过程。开发过程结合网络信

息化安全及现代化信息管理理论,采用H.264视频编码技术、

DSP摄像机技术,以及成熟的流媒体传输工具。同时在产品实

现上,为用户提供一些核心的组件以及流程控制工具,以XML

、Web及网络目录服务(LDAP)为核心实现技术,采用组件开

发技术,支持分布式应用,运用.NET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实施。

项目充分地利用XML机制,在技术手段上,严格地将逻辑上的

代码与物理上的界面进行了严格的分离,克服了传统的C/S客

户应用和B/S应用界面上界面和代码不可分离的缺陷,从而能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客户化界面的不断要求。主要技术指

标:系统满足高检院、纪委、公安、海关缉私颁布的相关规

范要求;系统可扩展多级互联互通;支持最多16画面同屏实时

监控;监视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标准”评定不低于4级;系

/2767/ 佳盟数字化审讯监控指挥管理软件V6.0

统监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4级;复合视频信号幅度:1Vp-

p±0.3Vp-p;支持同步双光盘刻录;单张光盘刻录时间可

达12小时;录像模式:实时连续录像、定时录像、报警录像

;可定位到秒进行录像检索回放;实现询问监控和指挥一体化

,形成省级院、地市级院、区县级院多级远程审讯监控协同

指挥的互联互通;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双光盘刻录;远程实时

监控;讯问监控(远程)指挥;数据加密、电子笔录、远程监

察录像。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设计创新:采用了XML和

WebSerⅥces等技术;2.理论创新: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化

信息管理理论、检察/公安/纪委等机关的数据和计算机软件

技术;3.应用创新:适用于检察/公安/纪委等用户。中国科

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结论是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并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批

量生产经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测试,软件满足高检院实现新

型跨区域远程数字化审讯、监控、指挥的要求。能够提供强

劲的系统功能,灵活方便的管理与维护运行稳定,界面规范,

中文符合性较好。产品适用于检察机关、公安、纪委、海关

缉私系统等用户。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产品的应用,可

帮助检察、公安、纪委、海关缉私建立起安全高效的多级侦

查指挥系统,有力地推动了检察、公安、纪委等机关信息系

统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对于提高检察机关、公安、纪委等系

统打击职务犯罪,充分发挥侦查取证、法律监督的职能,具有

/2767/ 佳盟数字化审讯监控指挥管理软件V6.0

重大意义。

/2768/ 基于横向剪切干涉结构的光学元件面形的测量方法
基于横向剪切干涉结构的光学元件面形的测量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横向剪切干涉结构的成像系统像差的测量

方法,测量系统包括光源、针孔掩模、剪切光栅、双窗口掩

模、光电探测器和计算机,测量时将待测成像系统置于所述

的针孔掩模和剪切光栅之间,测量步骤如下:①获取x方向和

y方向的横向剪切干涉图;②获取x方向和y方向的差分波前;③

利用模式法重建波前,获取区域法重建的初始值;④利用区域

法重建波前,获得待测成像系统像差。本发明在不增加测量

次数的基础上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的成像系统像差的横向剪

/2768/ 基于横向剪切干涉结构的光学元件面形的测量方法

切法测量,并且测量精度对剪切量的变化不敏感,即波前测量

误差不随剪切量的增大而明显增大。

/2769/ 一种利用平板式动态汽车衡不停车治理超载的系统
一种利用平板式动态汽车衡不停车治理超载的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态汽车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

用于平板式动态汽车衡的三向限位稳定装置。包括动态汽车

衡主体、汽车衡称台、三向限位稳定组件、阴极防护组件和

弹簧,动态汽车衡主体的顶端外壁上安装有汽车衡称台,汽车

衡称台的底端两侧外壁上设置有三向限位稳定组件;汽车衡

称台的底端两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底端中

部内壁上贯通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连接竖杆,且连

接竖杆的顶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顶限位块;该实用新型三向

/2769/ 一种利用平板式动态汽车衡不停车治理超载的系统

限位稳定组件的设置,能实现汽车衡称台上下、前后、左右

三方向摆动幅度的限位,且能方便的进行各方向摆动幅度的

调节,其中阴极防护组件的设置,能对动态汽车衡整体钢结构

进行阴极保护,能很好的避免腐蚀。

/2770/ 城市排水预警系统
城市排水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从构建城市排水预警系统的需求出发,将区

域规划、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等诸因素进行综合的系统分析,

实时采集河道、管网的信息,构建泵站设施,建立排水系统,

以寻求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最优方案。本项目采用计算机能

力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用户对建设区域数据的交互

;服务端采用ajax技术,数据交换统一用JSON技术传输,网络

传输量变小,使客户端反应时间缩短;用c#编写业务逻辑,是

服务端运行更加安全稳定;根据控制预案,实现泵站的实时控

/2770/ 城市排水预警系统

制;采用MySQL数据库保存数据,是数据便于使用和查询。该

项目集测绘与控制于一体,形成综合管理控制平台,把多个管

理部门的工作集于一体,改变规划思维方式,避免条块分割造

成的浪费,促进城市规划从源头做起,数据分析结果应用调水

、排水,使整个工作系统化、规范化:1、实现区域智慧协调

,便于统一指挥、调度,调度室即指挥中心;2、有利于促进部

门整合,节省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提高效益;3、促进规划先

行,城市建设布局放在首位,建设规划超前的城市结构,从根

本上预防特大降雨;4、采用多网合一的协调控制,有效预防

特大降雨引发的城区内涝,为区域乃至整个城市改造提供示

范效应。

/2771/ 仓储物流条形码管理系统
仓储物流条形码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任务来源

:客户提出任务需求。(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领

域:仓储物流企业;技术原理:智能手持终端通过采用无线

网络TCP/IP的Socket协议,将采集数据实时发送至RF服务器

处理或从RF服务器实时接受反馈处理后的数据,RF服务器与

ERP系统通过WebService技术接口进行数据实时通讯;(3)

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小于等于2秒;更新处理时间;小于

等于5秒;查询时间;小于等于30秒;(4)与国内外同类技

/2771/ 仓储物流条形码管理系统

术比较:此系统是采用条码技术、智能手持终端应用技术和

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的系统;(5)成果的创造性、先

进性:是第一个将条码技术应用于航空航材管理方面的系统

;(6)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本系统采

用条码技术和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实时准确地采集仓库的货

品信息数据,及时追踪货品的流向和位置,明确责任人,杜

绝货品丢失,减少库存浪费;系统操作简便,降低劳动强度

,节省人力;系统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纸单操作方式,真正做

到了仓库账目与库存实物的实时准确对应,极大地提高了仓

库管理的效率。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

的日益临近,国内企业大多都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尽管

国内一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专卖店,形成

了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而且部分实施了ERP企业资源

管理系统,但在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许多

不足,尤其在仓储模式的建立和仓储管理方面仍停留在人工

操作管理阶段。落后的仓储管理模式和设施对于企业日益增

长的货物配送需求愈发难以适应,因此,应用先进的计算机

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实现仓库管理的自动化已经成

为一种必然。现阶段,在仓库系统的内部,企业一般依赖于

一个非自动化的、以纸张文件为基础的系统来记录、追踪进

出的货物,以人为记忆实施仓库内部的管理。对于整个仓储

区而言,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劳动效率低下,人力资

源严重浪费。同时随着货物数量的增加以及出入库频率的剧

/2771/ 仓储物流条形码管理系统

增,这种模式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运行工作效率。而现有已

经建立的计算机管理的仓储系统,随着商品流通的加剧,也

难以满足仓储管理实时性的要求。无线通讯网络的解决方案

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无线通信技术在解决了仓储

管理操作人员的流动性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

。因此,我们设计、开发了无线实时仓储管理系统。

/2772/ q-特殊函数的机器证明与计算方法研究
q-特殊函数的机器证明与计算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我们着重研究了q-级数和正交多项式的机械化证明

与计算,它们在组合数学和量子理论中有重要应用。我们给

出了一种求线性算子方程超几何级数解的系统方法,该方法

适用于著名的Askey-Wilsonscheme中几乎所有的的正交多项

式,为正交多项式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给出了线性

差分方程有理函数解的最优分母上界,新的上界提高了计算

效率;给出了Zeilberger算法的扩展算法,并用于涉及正交

多项式的多种计算,在证明含有Bernoulli数和Euler数的等

/2772/ q-特殊函数的机器证明与计算方法研究

式方面也有重要应用;还利用Abel引理证明和推导出多个含

有广义调和数与q超几何项的恒等式。

/2773/ 极端台址环境下光学红外望远镜关键组件的特性研究
极端台址环境下光学红外望远镜关键组件的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优良的天文台址往往处于一些特殊的环境下,低温

低压的南极内陆就是一个极端环境下优秀台址的典型,是在

地面开展大视场、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观测的最佳台址。因

此研究发展极端台址环境下高分辨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的

关键技术非常重要且急迫,这将为我国南极天文台的建设,开

展大视场高分辨观测奠定基础,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西藏高

原的优良台址设备研制及空间望远镜的研制中。本课题的研

究内容包括大口径光学镜面的防霜技术;望远镜的热分析和

/2773/ 极端台址环境下光学红外望远镜关键组件的特性研究

光学质量控制;极端环境对望远镜驱动和传动系统的影响以

及对整个精密跟踪系统的影响分析。这些技术涉及到热力学

,材料学,电气控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是解决望远镜在极端

环境下能否观测,能否高分辨成像,能否在长期无人值守的情

况下可靠运行,能否实现既定科学目标的关键。

/2774/ 高斯反射镜平凹腔腔镜热变形时激光模式研究
高斯反射镜平凹腔腔镜热变形时激光模式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在激光器中光学谐振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影

响着光束的质量、模式等激光的重要参量。CO2激光器应用

非常广泛,如工业上用在焊接、切割、打孔等方面。横流CO

2激光器多采用平凹腔或者折叠形的平凹腔。使用均匀反射

率腔镜的传统平凹腔,模式鉴别能力差,多为多横模运转,输

出的激光光束质量不高,在工业上应用时,加工工艺受到限制

。因此,通过改善谐振腔结构从而提高光束质量是CO2激光器

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使用高斯反射率平面输出镜,能有效

/2774/ 高斯反射镜平凹腔腔镜热变形时激光模式研究

改善平凹腔的模式选择能力,同时能增大腔内激光模式的体

积。但由于反射镜会吸收部分激光能量,从而导致在激光器

运转过程中,反射镜的镜面受热变形,从而影响激光的输出质

量和激光器的运转情况。因此,对反射镜受热变形时激光模

式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对激光器的设计和制造是有重要意

义的。首先介绍了高斯反射镜在谐振腔中应用的情况、谐振

腔模式的求解方法和用边界元素法把高斯镜平凹腔腔镜未变

形和变形时的自再现模的衍射积分方程转化为有限阶的矩阵

方程的方法。重点对高斯镜平凹腔在腔镜未变形和受热发生

高斯分布的变形时,编制计算机程序(在编制计算机程序时

,对已有文献结果进行模拟计算,可得到和文献同样的结果,

说明编制的计算机程序是可靠的。)数值计算了激光场模式

的场强、相位分布和模式本征值。并得出激光模式的场强、

相位分布和模式本征值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对于方形高

斯镜平凹腔,有以下规律:腔镜受热变形引起激光场模式的

改变,但当变形量较小时,激光场的镜面光斑增大,也就说明

模体积增大,同时仍然保持好的近场、相位和远场分布,是有

利于激光器输出高质量的光束的。当镜面变形量较大时光场

分布才开始发生畸变,光束质量开始下降。从基模的本征值

的变化看,在一定的变形范围内,本征值下降不多,说明一定

的变形量对激光损耗影响不大,从而使激光的输出功率比较

稳定。所以,高斯镜平凹腔在腔镜发生高斯状变形的情况下

,仍能比较好地输高质量的激光。高斯反射率镜平凹腔在反

/2774/ 高斯反射镜平凹腔腔镜热变形时激光模式研究

射镜发生变形时有抑制激光场模式畸变的作用,也有抑制远

场光斑畸变的能力,使输出的激光束保持较高的质量,并有良

好的聚焦特性。并且这种抑制光斑畸变的能力随着反射率的

膜斑半径(ω)的减小而增强。同时随高斯反射膜膜斑半径

的减小,腔的损耗增加。对于圆形高斯镜平凹腔,有以下规律

:在腔镜未出现变形的理想情况下,平面输出镜腔内表面上

光场振幅分布呈现光场振幅分布是拉盖尔—高斯光束基模分

布。ω的减小,光场振幅分布范围变大,但同时也可看出,光场

振幅分布半径随ω的变化是非线性的,ω越小,光场振幅分布半

径将越快的随ω的减小而增加。表明,在ω较大时,对增加光场

振幅分布范围效果不显著,也就对增加激光介质利用率效果

不显著。光场振幅分布半径不受中心振幅反射率(F0)变化

的影响,说明改变F0数值,对增加光场半径无作用。当反射率

膜斑半径变化时,透射光场分布在ω较小时呈现中心凹陷的分

布特征,然后随着ω的增大,光束从中心凹陷变成平顶进而变

成拉盖尔—高斯光束基模分布。表明反射率膜斑半径和中心

反射率对输出光束横面形状有影响,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平顶光束,有利于激光的应用。但当F0=1.0时,由于镜中心无

透射,故无论在什么ω值情况下,透射光场中心这幅强度为0,

不会出现平顶光束的情况和拉盖尔—高斯光束基模分布的情

况。ω越小,光束的远场分布越集中,光束发散角越小,但远场

分布随ω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在ω较大时,远场分布随变化缓慢

/2774/ 高斯反射镜平凹腔腔镜热变形时激光模式研究

,当ω较小时,远场分布随ω变化加快,表明在ω较小时,对远场

分布的控制作用更显著。F0数值不影响远场分布随的变化规

律,但F0数值较大时,会在光束的远场分布主峰周围,产生环

形旁瓣,降低光束的聚焦特性。另外,当F0=1.0时,减小了远

场分布范围随ω的变化,ω的变化引起的远场分布范围的改变

基本可以忽略。腔镜受热变形引起激光场模式的改变,但当

变形量较小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镜面激光场的振幅分布范

围增大,也就说明模体积增大,但镜面光场振幅仍保持高斯—

拉盖尔光束基模特征、相位由平面慢慢凸起,远场分布变化

不明显。当变形量较大时,光场分布开始发生畸变。从激光

场模式本征值的变化看,在一定的变形范围内,本征值下降不

多,说明一定的变形量对激光损耗影响不大,也能使激光稳定

输出。所以,圆形高斯镜平凹腔输出镜发生不大的高斯状变

形的情况下,仍有维持输出高质量激光束的能力。

/2775/ 常州市标准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常州市标准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当前国内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强调法制

化、规范化、程序化、效能化。为适应规划依法行政和提高

服务效能的需要,常州市规划局立足规划管理的全过程,针对

不同项目类型,进一步将审批内容、审批流程和时限要求标

准化,制订相应的管理审查标准、电子报建标准和电子数据

标准,把常州市标准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作为技术平

台保障,来实现规划管理的公开、规范和高效。常州市标准

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由常州市规划局和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

/2775/ 常州市标准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中心共同开发完成,系统主要的关键技术如下:(1)集

成的数据管理:常州市标准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集成的

数据管理模式,通过建立面向整个规划业务的数据模型,将空

间数据、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各

类数据内部和各类数据间的关系。为在集成的框架下实现图

文一体的业务以及不同业务间的功能调用和数据交换共享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2)共享的平台框架:基于SOA的规划业

务框架体系,将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封装为不同的引擎,以W

eb服务方式提供统一的接口规范,支持不同的应用模式提高

了软件产品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使构成规划信息化体系

的各个应用系统更好的协同工作月_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3)分布的应用模块:这些应用模块构成常州市规划局各类

业务子系统的基础部分,应用模块主要包括规划业务审批、

电了报建、规划管理一张图、红线绘制、档案管理等。这些

应用模块通过各种不同的组件进行构建,各应用模块有其专

用的组件,也可以共享其他应用模块的组件。(4)单一的登

录门户:常州市标准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腾讯通RTX将

不同的业务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单点登录各业务了系统

间是松散耦合的结构,不会因为某个业务子系统的个别内部

原因,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单一的门户还可以根据不同用

户的特点,定制个性化的界面,在同一系统中完成用户角色的

全部业务和功能。项目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1)建立

了规划管理标准体系框架:规划管理标准分为规划业务的受

/2775/ 常州市标准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理材料标准、审查内容标准、办理流程标准、审批时间标准

和电了数据标准五大类;审查内容标准在所有管理环节节点

上,分解为详细的规划管理要素标准;立足规划管理全过程对

规划管理标准进行系统化重组和优化,形成了有机、统一的

标准框架体系。(2)建立了规划空间要素审查标准:项目

探索了规划空间要素审查标准化,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

·施工图审查等环节中大量基于空间要素的审查内容细

分为两类审查标准:一是“可计量的数字”标准,二是“严

谨的格式文字”标准。数字和文字的标准共同组成了空间要

素审查表。在空间要素审查表中,习等控规、规划条件等管

理要素从空间中提取并转化为可计量化的数字,将审查内容

标准格式化井转化为严卜笔可描述的语两,辅以空间计算与

分析功能,实现人工审查与计算机自动审查相结合、软约束

与硬约束相结介、公众愈见与审批决策相结合的空问要素市

查模式。(3)建众了集成开放的城乡规划管理技术平台;平

台可对受理材料标准、审查内容标准、办理流程标准、审批

时间标准和电了数据标滩进行独立配置和灵活定制,减少了

业务流程修改的工作量;平台同时集成了以插件形式独之存

在的电子报建、绩效考核、电子档案、规划一张图、空间要

素审查等工具和功能,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此外

,项目以应用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导向,建立了规范的标准化项

目分类体系,设计开发了规划管理标准化电子手册,编写了《

/2775/ 常州市标准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常州市规划管理标准》、《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要素分类与

代码》、《一书两证附件材料分类与编码规则》,规划管理

标准体系覆盖了从规划条件拟定、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

一书两证办理、到批后管理、竣工核实等全过程的规划管理

业务,对其他城市开展标准化规划管理工作具有借鉴和示范

作用。目前,系统的推广应用情况良好,不但常州市规划局的

各类规划管理业务实现了标准化运行!推广到常州市规划局

武进分局和新北分局应用,逐步实现一体化运行的模式。

/2776/ 基于三维GIS的多源数据交互验证系统
基于三维GIS的多源数据交互验证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建立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多源气象资料交互验

证系统,通过GIS直观地显示了全网观测设备的分布和覆盖情

况,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实时运行状态、各类综合观测数据

、数据质控等在GIS平台上的共享显示;结合各类探测设备下

垫面地理特征,对我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自动站进行分类

、分级显示,实现不同应用范围的气象资料快速查找,以提高

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应用水平;为区域自动站运行监控异常

信息判读和空间分析提供了结合下垫面情况的分析,提高区

/2776/ 基于三维GIS的多源数据交互验证系统

域自动站观测资料歧义数据的分析能力;开展单站实时地面

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试验,提高自动站质量控制算法精

准度;基于雷达—自动站开展降水数据的相互验证,提高自动

站设备故障发现能力;用户使用浏览器直接访问GIS平台的各

种应用,通过简单操作就可进行数据浏览分析和信息检索等

,一方面能够为装备保障人员实时监控气象设备运行状况提

供辅助决策,另一方面通过三维GIS平台快速获取立体、直观

、精细的全省三维地理信息、气象站网布局信息和气象数据

展示信息,对我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布局优化有着积极的作

用。

/2777/ 智慧校园安全综合管理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智慧校园安全综合管理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的来源和背景2017年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上正式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校园安全法》的提案。校园

安全已成为目前各校园安全管理平台、教育主管部门共同面

临的重大课题,然而近期发生在各地的校园安全事故也为各

界敲响了警钟。目前社会各界对当前的校园是否能够提供可

靠的保障监管手段提出了广泛的质疑。目前,现有的安防是

单纯的依靠人力物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校的需求,常常面

临很多突发情况是现有手段无法处理的,一些安全漏洞常常

/2777/ 智慧校园安全综合管理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容易被忽视。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将人防、物防、技防、

心防相结合,制定恰当的机制进行防范、应对和干预,达到责

任明确,一岗双责,预防为主,追责清晰,家校共管,群防群治

的目的。智慧校园安全综合管理云平台是以“互联网+”的

思路,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结合人防、

物防、技防、心防等多种防范形式,以学生轨迹为导向,对校

园安全进行360度全覆盖的综合防护与管理平台。2、技术原

理和性能指标2.1技术原理1)利用“互联网+校园”,结合人

防、物防、技防、心防的理念,对校园安全进行综合的防护

、管理;2)首次应用通过L℃alHttpProt℃olListening的We

b站点调用本地程序的方法开发了校园安全云平台;3)利用外

围中间件技术手段,实现了广泛的第三方软硬件设备的热插

拔接入,集成校园安全综合管理云平台;4)基于综合集成一体

化技术,打造一套立体式全量校园安全防护、监管平台;5)利

用计算机神经网络与大数据物联网结合,模拟生物应激反应

神经过程,实现对校园安全隐患的应激处理。2.2性能指标研

究分析出了346项隐患排查点;使用web站点调用本地程序的

响应时间缩短到0.2秒;外围中间件支持129款软硬件设备的

接入;能够最大防护和监管3万所学校;应激处理将安全问题

响应处理时间到了0.6秒。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创造性

:项目利用计算机神经网络与大数据物联网结合,模拟生物

应激反应神经过程,实现了对校园安全隐患的应激处理。利

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校园安全进

/2777/ 智慧校园安全综合管理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行了全覆盖综合防护与管理。先进性:项目以人防、物防、

技防、心防为理论研究成果,将校园安全有关方纳入校园安

全管理体系,实现了校园安全防护。4、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智

慧校园安全综合管理云平台项目的推广能够全面提升中小学

幼儿园校园安保整体水平,大大减少校园事故发生率。一是

解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关系到生命和财产安全,涉及到千家

万户,影响到校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二是实现了针对校

园安全隐患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平台,真正从孩子的“人防

”“物防”“技防”“心防”的角度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解

决中小学生安全的社会问题。5、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目

前校园安全平台物防传感器设备整体受国内外和自身研发的

技术限制,在参数模型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不断完善

,这需要校园安全平台云控中心的校园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不

断的对新技术进行建模和研发,进一步的提升其对校园安全

平台的提升作用;在校园安全平台智能化方面,校园安全平台

云控中心的深度人工智能学习中心,需要依据校园安全的运

行数据和理论数据模型不断的对深度人工智能引擎进行训练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智能化方面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

和时代的发展,校园安全的理论研究会逐步的深化,校园安全

平台云控中心的校园安全理论研究院,需要一边实践国内外

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一边研究结合自身特点和符合本地化

的校园安全理论,为促进校园安全平台的完善和进步提供重

/2777/ 智慧校园安全综合管理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要的理论依据。

/2778/ YTG商超智能收银系统V2.1
YTG商超智能收银系统V2.1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多功能收银机、线上、线下订单处理一台机器完

成。2.手持机与系统结合,可以对大批量的进销存进行快捷

方便的管理。给商户日常运营提供极大的便利。3.打通商品

销售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同商品、同库存、同价格,确

保消费体验。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提升门店效率,线下

门店与线上网店互补导流。解决门店商品与网店商品不一致

导致顾客消费体验差、满意度低的问题。

/2779/ 基于CISC微处理器的32位整数乘法器
基于CISC微处理器的32位整数乘法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十二位整数乘法器,属于计算

机微处理器设计领域。它包括4-2压缩器,其特点是所述的4

-2压缩器是三级4-2压缩器阵列,显示该乘法器可以完成有符

号或者是无符号32位乘法运算,将被乘数经过符号扩展之后

,使用基于4的布斯编码,通过被乘数寄存器生成16个部分积

;采用三级流水,分批次返回计算结果,第二拍返回结果的低

32位部分,第三拍返回结果的高32位部分,结果总线32位;由

三条微指令或者两条微指令控制完成一次乘法运算。由于采

/2779/ 基于CISC微处理器的32位整数乘法器

用三级4~2压缩器阵列设计,使用微指令来控制,满足不同时

机的各种乘法操作;对有符号无符号32位操作数基4的布斯编

码部分积的生成从17个简化为16个,简化了乘法器的结构,降

低了乘法延时。

/2780/ 一种投影仪散热风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一种投影仪散热风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一种投影仪散热风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

法,包括控制单元、风扇、投影仪、温度传感器、调速器和

遥控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投影仪通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

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

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扇和所述调速器的信号输

入端连接,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单元无线通讯连接。本发

明通过设置调速器,低于自动控制时风扇转速值可通过手动

调整方式强制降低风扇转速,可降低系统噪音,定义的安全值

/2780/ 一种投影仪散热风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可保证系统安全,风扇转速越高越有利于系统散热,将档位最

高风扇转速值设定为风扇的安全转速,有利于保护风扇;本发

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灵活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2781/ 图度Talk企业即时通信软件V2.2
图度Talk企业即时通信软件V2.2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融合邮箱与论坛特性的任务管理工具在云端平台存

储在云端服务器中,直接在浏览器上操作,可实现零软、硬件

成本投入,克服地域办公障碍,适应各类项目工作组查进度,

布任务,提建议等,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操作。管理可视

化凭借出色的界面,让各种各样的任务流程一目了然地显示

在您的图度上,让您更高效地掌握企业信息,实现管理上的透

明化与可视化。系统易操作性图度平台首创采用贴合用户习

惯的邮箱界面,任务充当邮件的角色,再加上傻瓜式的文字提

/2781/ 图度Talk企业即时通信软件V2.2

示,让用户一瞬间就能学会如何使用。管理扁平化图度实现

了企业扁平化管理,便于管理者能够多维度地对任务进行监

控跟踪、偏差分析和补救措施等,解决了层级结构复杂而不

便管理的难题。

/2782/ 个人资源学习空间系统V1.0
个人资源学习空间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属于公司自有课题,基于学生在课前、课中

、课后对学习资源的需求,给用户量身订制了一个属于自己

的资源库管理系统。系统可提供给用户进行自己资源的上传

,并给资源赋予完善的资料说明和属性,打造自己优质的教学

资源库;可查找其他用户的公共资源,并加以收藏和购买。个

人资源学习空间界面:分为个人资源管理、我的收藏、我的

购买三个模块,用户可以对自己上传、收藏及购买的课程/课

件进行管理。该系统需要集成在大洋开学吧教育云平台进行

/2782/ 个人资源学习空间系统V1.0

整体销售,具有一定的市场短板。

/2783/ 开放大水口防拉丝注射单咀----单个咀
开放大水口防拉丝注射单咀----单个咀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技术详情

  一、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此开放大水

口防拉丝注射单咀是由优质2316模具钢,通过精密数控车床

,枪钻,铣床加工,以及三维测量仪、测高仪、深度千分尺、

外径千分尺、带表卡尺等精密检查设备检测合格后,再投入

市场使用。防拉丝注射单咀加热均匀,注塑稳定,且带有料柄

注塑装置,法兰部分喷防锈剂,喷咀表面雕刻规格型号印迹,

使用特定防震包装箱,性价比高。1.主要研究内容(1)热咀

由单咀本体、咀芯、BUSH套、加热器、感温线组成,加热恒

/2783/ 开放大水口防拉丝注射单咀----单个咀

定,内孔光滑,具有一定硬度,耐磨蚀性;(2)针对现有技术

的不足,此开放大水口防拉丝注射单咀通过技术改造,解决当

前大多塑胶产品采用热流道大水口注塑过程中料柄难断裂,

易产生拉丝问题;(3)开放大水口防拉丝注射单咀由单咀本

体、咀芯、BUSH套、加热器、感温线组成,本体内液体流动

方向前段设置咀芯,咀芯前紧密配合BUSH套,塑胶在开放大水

口防拉丝注射单咀内保持熔融状态,而不会变质,流动通顺,

断料切口干净,不会产生拉丝现象;此外本体上设置有槽,感

温线放置在槽中,加热时控温准确。2.主要技术参数(1)钢

材:2316模具钢(2)型号:16,20,30,40(3)注塑范围:

0~20g,0~300g,0~800g,0~1500g(4)法圆尺寸:Φ5~2

0mm(5)法兰喷剂:防锈剂(6)咀芯与热咀连接方式:滑

配连接(7)加热方式:恒温加热(8)加热器与热咀传热:

感温线(10)锭子固定方式:磁力固定二、推广应用前景与

措施随着热流道技术的日渐推广应用,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

具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采用热流道技术模具具有诸多优点

,因此,热流道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发展较快,许多塑料模具厂

所生产的模具50%以上采用的热流道技术,甚至80%以上,效果

十分明显。热流道在国内也已用于生产,但总体不足10%,这

个差距相当巨大,这意味着这个行业有着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存在。目前中国市场塑胶产品的成型中注塑已经占有非常重

要位置,而注塑主要分为冷流道和热流道。热流道有针阀和

开放两种形式,其中开放式包括点进胶和大水口进胶,而大水

/2783/ 开放大水口防拉丝注射单咀----单个咀

口进胶时,产品上会形成一个冷料柄,在断料时会出现热咀前

端和料柄难以拉断的现象,即是拉丝现象。针对现有技术的

不足,解决的技术问题,我司提供开放大水口防拉丝注射单咀

—单个咀。此进胶多头咀是由优质2316模具钢,通过精密数

控车床,枪钻,铣床加工,以及三维测量仪、测高仪、深度千

分尺、外径千分尺、带表卡尺等精密检查设备检测合格后,

再投入市场使用。此开放大水口防拉丝注射单咀,加热均匀

,注塑稳定,法兰部分喷防锈剂,喷咀表面雕刻规格型号印迹

,使用特定防震包装箱,性价比高。此开放大水口防拉丝注射

单咀由单咀本体、咀芯、BUSH套、加热器、感温线组成,加

热恒定,内孔光滑,具有一定硬度,耐磨蚀性。因此,本项目的

成功实施,将与全国热流道模具行业同行们进行新的探索。

我国是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热流道技术在中国的逐渐推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具向

欧美公司的出口量快速增长引起的。在欧美国家,注塑生产

主要依赖于热流道技术,没有使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很难出

口,这就促进了国内模具厂家对热流道技术的应用。在国内

,模具企业一般采用较简单的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只

有少数企业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针阀式热流道装置,热

流道的采用率不到10%,与国外50%~80%的采用率相比,存在

很大的差距。因此,热流道模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784/ 光纤传感地层分层沉降仪关键技术研究
光纤传感地层分层沉降仪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华东地区的煤矿井壁破裂,其主要原因是第四

系厚松散层的失水沉降所致。本项目从松散层的沉降变形监

测入手,提出了松散层沉降的应变量计算模型,研制出光纤光

栅沉降仪及其配套设备,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松散层不

同层位的多点应变,系统研究了光纤光栅沉降仪进行松散层

沉降监测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用光纤传感器

监测不同层位的“应变量”,可以得出松散层失水沉降量,由

此得出区域地层压缩量;也可以用这一监测值分析松散层的

/2784/ 光纤传感地层分层沉降仪关键技术研究

水位降情况,还可以通过它和水位降反过来求解松散层的压

缩模量,获得地质特征。构建了松散层应变监测的“光纤光

栅—胶结层—封装材料—水泥砂浆—松散层”应变传递力学

模型,研究钻孔埋入式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检测的应变传递

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给出了钻孔光纤传感的应变传递表达式

,讨论了钻孔半径对应变传递的影响。光纤光栅沉降仪由光

纤光栅传感器、光通路、光纤光栅解调仪、服务器、3G传输

和客户端6部分组成,软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解

调、数据处理、数据上传、数据下载和故障诊断7个部分。

光纤光栅沉降仪选用玻璃纤维封装光纤Bragg光栅应变传感

器和不锈钢光纤Bragg光栅温度传感器作为感知元件,传感光

栅波长带宽为8~9nm,传感点位大于20个。研究了钻孔施工

工艺及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埋入方法,就钻孔光纤光栅传感

器植入、注浆及施工过程对光纤Bragg光栅传感特性影响等

内容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了10架次的平面

应力相似模型试验,48个水泥砂浆试件的力学性能试验,2架

次的松散层渗流试验。在兖州矿区的鲍店煤矿布置传感点2

4个和东滩煤矿布置传感点32个的光纤光栅沉降仪各1套,长

期监测松散层沉降,初步得出了2个煤矿松散层沉降的发展规

律和可能的沉降最大层位。深入研究松散层在注水过程中的

松散层应变状态,及与注水量、水位变化的规律,开展了济三

煤矿的松散层地面注水效果的长期监测。工程实践表明,注

水量每增加1000m3松散层应变平均增大1.715,年注水13万m

/2784/ 光纤传感地层分层沉降仪关键技术研究

3,每孔流量3.79~6.00m3/h,可以维持地层不出现沉降;兖州

矿区松散层中111m处的地层温度分别为18.281℃,平均地温

梯度为4.407℃/100m。项目的研究改变了长期以来松散层沉

降用“水位降”这一指标的表征现状,其成果对掌握地层沉

降过程、指导地层注水具有重要意义。

/2785/ 具有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的飞秒脉冲的产生装置
具有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的飞秒脉冲的产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具有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的飞秒脉冲的产

生装置,包括第一掺镱皮秒激光器和第二掺镱皮秒激光器,在

所述的第二掺镱皮秒激光器的激光输出方向依次是分束片、

凸透镜、充有惰性气体的空心光纤装置、凹面镜和啁啾镜组

,所述的第一掺镱皮秒激光器输出的激光经反射镜在所述的

分束片与所述的第二掺镱皮秒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合束,经所

述的凸透镜、充有惰性气体的空心光纤装置、凹面镜和啁啾

镜组输出具有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的飞秒脉冲。本发明

/2785/ 具有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的飞秒脉冲的产生装置

装置具有抗时间抖动的稳健性,能产生具有高峰值功率、高

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的光束质量得到改善和优化的飞秒脉

冲,有利于强场物理的相关研究。

/2786/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门户系统V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门户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和背景课题来源:自选课题今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

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列为与土地、人才、资本、技术同等重

要的五大关键生产要素。2019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

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改

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厅发〔2019〕141号)文件。为贯

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区公共数

据开放利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

/2786/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门户系统V1.0

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公共数据资源价值,充分释放数据红利

。结合广西公共数据开放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研发广西壮

族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门户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开放数据

目录管理、API目录管理、数据开放利用应用成果展示、开

放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展示、开放数据供需系统等功能,提供

开放数据目录查询、数据下载和数据调用等,应用覆盖自治

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数据资源。该门户系统是支撑

广西公共数据开放的统一平台。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一)技术原理1.系统采用J2EE技术体系和“平台+应用”架

构设计系统基于J2EE技术体系架构,采用B/S结构开发,具有

跨平台、通用性、高效性和可移植性特点。同时为实现系统

灵活扩展和快速开发,采用“平台+应用”的逻辑架构设计。

2.系统采用WebSite框架技术构建系统展示页面基于jsp技术

(FreeMarker模板下基于ftl),FreeMarker底层使用java语

言实现。WebSite框架提供后台数据渲染规范,以及前端页面

提供的布局、主体内容展示、页面片段加载等页面展现规范

,实现对门户复杂页面的统一管理。3.系统采用分层设计,提

高系统和数据安全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展示层,

层次清楚,低耦合,各层必须通过接口才能接入并进行参数校

验,保证数据操作安全。4.系统采用统一门户技术设计使用

统一门户技术,将开放门户用户管理系统与全区统一认证登

录平台集成,实现系统单点登录和个性化开放门户展现。(

二)性能指标1.支持用户名+密码、CA证书等进行用户身份

/2786/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门户系统V1.0

认证;2.支持最大用户数≥10000;3.峰值在线用户数≥1000;4

.系统登录、退出时间<1秒;5.简单查询<2秒;6.综合查询

时间<4秒;7.综合事务处理时间<4秒;8.文件数据交换性能

>5MB/s。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课题研究和系统研

发中突破以下关键技术。1.创新应用WebSite框架技术构建

数据开放门户系统采用WebSite框架进行设计,页面编写基于

jsp技术(FreeMarker模板下基于ftl),FreeMarker底层使

用java语言实现,通过WebSite框架提供的后台数据渲染规范

,前端页面提供布局、主体内容展示、页面片段加载等页面

展现规范,实现平台网站对繁复页面的统一管理。2.可视化

数据展示系统采用可视化展示工具,对开放数据进行可视化

展示,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关联关系图、关联图

谱、雷达图、标签云图等类型展现。3.自动化接口生成技术

创新采用自动化接口生成技术,系统为数据集类型的目录,自

动生成分页查询接口、数据总量查询接口,提高系统开发效

率,提升用户体验感。4.热门智能推荐创新采用智能推荐算

法。系统通过算法,实现智能推荐热门目录、接口,展示热点

数据。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成果

已于2020年3月开展应用示范,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

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系统处于国内同类系统先进水平。该技

术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公共数据开放目录管理、API接口管理

、开放数据下载、开放数据接口调用等,实现公共开放数据

/2786/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门户系统V1.0

开放利用管理。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应用情况

2020年3月开展示范应用,覆盖自治区、市、县(市、城区)

、乡镇、村五级政务部门,包含目录查询、数据下载、数据

接口调用、数据申请等模块,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操作简

便、安全可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一是应用覆盖广。覆盖

自治区、市、县(市、城区)、乡镇、村五级政务部门和公

共企事业单位。二是系统功能强大、实用。实现开放目录查

询、数据下载、接口调用等功能,同时与广西政务数据共享

交换平台对接、数据共享。三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

汇聚115个部门(单位)公共开放数据、挂接1276个公共数

据开放目录、5140万条结构化可机器读取的库表开放数据,

涉及信用服务、医疗卫生、社保就业、公共安全、交通运输

、教育文化、市场监管等22个重点领域,应用效果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1)系统存在少许BUG,通过示范应用,不断

优化和修正程序BUG,提高系统稳定性。(2)新一代信息技

术,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通过

不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

/2787/ 基于单探测器的偏振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
基于单探测器的偏振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单探测器的偏振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

统,包括低相干光源、第一准直器、起偏器、迈克尔逊干涉

仪、偏振分束器、第二准直器、第一光纤、第三准直器、第

四准直器、第二光纤、第五准直器、光栅、柱面透镜和探测

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一探测器,简化了系统结构,避免了两

个探测器采集信号时存在的时间不同步问题,同时本实用新

型中两路光都以最高衍射效率的入射角度照射到光栅上,衍

射效率的提高增大了系统的信噪比,提高了图像质量。

/2788/ 新型近红外Yb:Lu3Ga5O12激光晶体的研制
新型近红外Yb:Lu3Ga5O12激光晶体的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探索了一种晶体-Yb:Lu3Ga5O12(Yb:LuGG),过

去的报道证明了其具有优异的机械和物化性能,是一种潜在

的激光晶体。在本项目中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晶体生长方

法-光学浮区法,它可以实现高温生长和区域熔化等优点,有

效的解决了提拉法生长此类单晶的难点(高熔点和氧化镓的

挥发问题),从而利于获得高质量单晶。采用光学浮区法来

制备Yb:LuGG单晶,通过不断优化生长工艺参数,解决晶体的

生长缺陷和开裂问题,生长了高质量单晶;对晶体加工处理,

/2788/ 新型近红外Yb:Lu3Ga5O12激光晶体的研制

表征其热学、光谱以及脉冲激光性能,系统评估了其作为脉

冲激光材料的应用前景。

/2789/ 电网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及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海南电网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电网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及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海南电网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属于管理科学中的标准化管理范畴,通过研

究、建立、实施电网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规范企业技术标准

管理,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

,对纳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进行采集、分类、检索、

传递、利用,使企业科技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取技术标准信

息,为电网企业建设、生产、运营、科研、管理服务,促进

企业技术进步,使企业技术管理得到全面加强,提高电网安

全、优质、经济运行水平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获得较高

/2789/ 电网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及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海南电网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较强的技术经济竞争力。本项目的特点是管理学(含标准

化学)、信息技术、情报检索科学三位一体,综合运用上述

三方面学科技术进行项目研究和实施工作。围绕电网企业方

针目标,根据电网企业特点、涉及专业、工作流程和技术要

求等,选择企业需要执行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和企业标准,运用标准化学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对所选

标准进行分类,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运用情

报检索科学,采集各类技术标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标准化

信息管理系统,将技术标准体系移植到管理系统中,对体系

中的技术标准进行增加、删除、更新等动态管理,实现技术

标准网上发布、查询、利用等功能。本项目的关键技术与创

新点:①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覆盖电网企业生产管理全过程

的企业标准体系。②建立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功能强大

的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③运用情报检索手段,采取各类标准

全文信息。本项已应用于海南电网的技术标准管理中,利用

该项目成果建立了海南电网公司层面的技术标准体系,采集

2877条企业需要执行的各类标准纳入体系相关类目中,并建

立了相应的标准全文数据库。项目的应用,为技术标准的规

范化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平

台成为海南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的权威发布平台,结束了标准

执行混乱的局面,系统提供的标准增加、删除、更新等功能

,使标准化管理人员能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动态管理,保证

各项标准现行有效。公司系统科技人员,可通过标准化信息

/2789/ 电网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及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海南电网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管理系统直观地了解省公司技术体系表,方便、快捷地查找

到所需的技术标准。项目在应用过程中,受到网公司、省公

司和基层单位的好评。

/2790/ 高灵敏度α辐射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灵敏度α辐射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环境中α辐射水平不仅是评价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水

平的重要参量,同时也可以反映天然α辐射体的来源,并进一

步解决铀资源和非放射性矿产勘查、找水、地震预测等地质

资源及地质工程问题。因此,对α辐射探测技术的研究一直是

环境领域和核地球物理领域长期关注的学术热点问题。项目

组展开科技攻关,围绕环境中α辐射的探测技术及其在资源与

环境中应用的问题,以大气中人工α辐射和天然α辐射为探测

对象,开发了高灵敏度α辐射探测仪器,将研究成果在地质勘

/2790/ 高灵敏度α辐射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探、环境调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项目在研究过程

中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空界面氡场及其辐射

环境效应研究”(编号40374051)和“地震氡异常机理研究

”(编号41074093),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子题“成都

经经济区城市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编号2003142

00015)等项目的资助,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提出了

地-空界面新的边界条件,建立了非稳态氡浓度数理方程,较

准确地描述了非稳态条件下土壤和空气中氡浓度的时、空分

布,以及土壤和空气中氡浓度受土壤结构、温度、气压等变

化的扰动规律,为资源勘查、找水和环境氡评价中氡异常的

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依据。2、首次将蒙特卡罗

模拟方法应用到氡子体的γ能谱和光子相对注量率研究,建立

了地-空界面氡子体伽玛光子输运的随机抽样模型,开发了蒙

特卡罗模拟软件,成功地预测了地-空界面上氡子体放出的天

然伽玛射线能谱分布,为研究和预测地-空界面氡浓度的分布

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3、开展了单轴压力下岩石氡析出的

瞬态响应研究,可以在“小时”或“天”的时间尺度范围内

正演或反演孕震区内水中氡浓度监测曲线,进而了解监测点

附近岩石孔隙度的变化,尤其是岩石的碎裂情况。该研究成

果对地震氡异常的形成机理和地震氡异常形态研究提供重要

的科学依据。4、首次提出了泵吸式瞬时测氡的气压校正技

术和自动换片式结构,开发了气压校正型土壤瞬时测氡仪和

自动换片式瞬时测氡仪。5、在国内率先提出采用大容量气

/2790/ 高灵敏度α辐射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球作为氡气收集室和自动换气式仪器结构,开发了自动换气

式气球测氡仪。6、在国内首先将CAN总线引入氡测量设备中

,建成“原位、无源扩散式采样”连续测氡网,开发了多点多

参数土壤连续监测系统。7、研制了复位型电荷灵敏放大器

,开发了具有专利技术的数字化核信号能谱处理器,在国内首

次采用多道能量甄别和α/β比值法剥谱的方法实现了人工放

射性气溶胶监测,开发了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8、在全国2

0多个省区150余家单位开展了α辐射探测技术及仪器装备在

矿产资源勘探、找水、地震预测和环境放射性调查等领域的

应用研究,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获得直接经济效益近1000万

元,间接效益上亿元,社会效益明显。本项目已获得专利7项

,公开发表论文45篇,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2人,形成了具有竞

争力的核辐射探测与利用的学术技术团队。本项目研发的系

列测氡仪、γ能谱仪、辐射仪和剂量仪等已实现商品化生产

/2791/ “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终端与核心器件的研制及其产业化
“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终端与核心器件的研制及其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卫星传输服务
技术详情

  通过项目实施单位的联合攻关,突破“北斗二代“

RNSS核心技术基带处理算法,研制“北斗二代“RDSS关键器

件-天线和射频模块,在此基础上,发挥我省原有“北斗“终

端和GPS终端生产厂家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研制各类“北斗二

代“RNSS/GPS双模终端和小型化、低成本的北斗二代RDSS终

端,为下一步“北斗二代“核心器件基带信号处理ASIC研发

奠定坚实基础。另外,还通过“数字福建“工程信息应用平

台,以大型示范工程为带动力,推广“北斗二代“系统的行业

/2791/ “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终端与核心器件的研制及其产业化

应用,着力建设有影响、有显示度、能广泛推广、有市场导

向作用的典型的应用示范工程与系统,为卫星导航应用产业

当前推动和长远可持续发展形成共享资源的共用平台与支撑

体系,引导与推进“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应用完整产业链建

设,促进我省卫星定位产业的深入发展。

/2792/ 基于网络流量分析的地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
基于网络流量分析的地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地区舆情可以视为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舆情的初始

形态,如果处置不当将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管控

地区舆情,需要准确获取区域内舆情信息,并实时分析预测舆

情演化。因此,本课题在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舆

情信息收集汇总方面,优化并行云节点间通信和信息汇总表

示过程,提出高效的分布式地区舆情信息收集机制;(2)在

舆情演化模型方面,给出了流式地区网络舆情发现与演化分

析机制。本课题研究并实现了适用于万维网舆情信息及其下

/2792/ 基于网络流量分析的地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

网络流量的分布式信息收集框架、舆情演化模型分析机制,

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地区舆情分析与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项目资助发表核心论文3篇,待发表2篇。培养硕士生6名,

其中3名已经取得硕士学位,3名在读。

/2793/ 自动化SMD贴片支架定位装置
自动化SMD贴片支架定位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及背景SMD:它是SurfaceMountedDev

ices的缩写,意为:表面贴装器件,它是SMT(SurfaceMount

Technology中文:表面黏著技术)元器件中的一种。SMD贴

片支架定位装置在SMD封装设备上十分重要,传统的SMD贴片

定位装置体积大,零件多,自动化程度低,不利于设备维护、

保养。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明公开了自动化SMD贴片

支架定位装置,它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中央的运输通道

、位于运输通道内的用于运输SMD贴片支架的传动机构、用

/2793/ 自动化SMD贴片支架定位装置

于限制SMD贴片支架位置的限位机构、用于将SMD贴片支架夹

紧的夹紧机构、用于将SMD贴片支架顶起的抬升机构和用于

在被顶起过程中支撑并压紧SMD贴片支架的浮动压紧机构,限

位机构位于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夹紧机构和浮动压紧机构位

于传动机构的一侧,抬升机构位于传动机构的中央底部。本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自动化定位SMD贴

片支架,提高了工作效率,模块化设计节省了占地空间,也便

于各个机构的维护和保养。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①自动

化SMD贴片支架定位机构中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维护保养方

便。②自动化SMD贴片支架定位检测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

的SMD贴片支架,通过位移调节机构即可实现方便适应不同的

尺寸不同技术要求的工件贴片,大大提高了机构的通用性。

③自动化SMD贴片支架定位检测装置通过产品定位机构,可以

实现SMD贴片支架在机构的的精确定位,并且在产品顶升的过

程中,通过设置下拉缓冲弹簧,实现对产品的柔性顶升定位,

保护产品不受损伤。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自动化SMD贴片支架定位装置通过传动机构、抬升机构、夹

紧机构、浮动压紧机构、限位机构实现了自动化定位SMD贴

片支架,提高了工作效率,模块化设计节省了占地空间,也便

于各个机构的维护和保养。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目前,本

项技术已经成功运用到我公司的全自动点胶机系列设备中,

并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暂未发现问题。6、获奖情况无7、

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目前自动化SMD贴片支架定位装置已

/2793/ 自动化SMD贴片支架定位装置

经成功运用在我司全自动点胶机系列设备中,给公司带来了

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大大提升的点胶机设备的品质,满足

了点胶机设备国产化需求,避免客户长期依赖进口设备的局

面,并将会创造很大的社会效益。

/2794/ 用于爆炸物探测的生化传感器及检测装置开发
用于爆炸物探测的生化传感器及检测装置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项目提出背景当前国际国内恐怖主义、黑恶势

力活动频繁,使用爆炸物案件频发,如何有效的防止这类案件

的发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研制出能够及时发现爆炸物的

科学仪器设备是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当今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航空港口、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人

员流动量巨大,同时恐怖分子所携带的爆炸物隐蔽性越来越

高,要快速准确地检查出爆炸物,必须研制一种高效的、能够

快速准确的侦测系统。该种探测系统国外对我国禁运,因此

/2794/ 用于爆炸物探测的生化传感器及检测装置开发

必须由我国自主研发。2、项目的目的、意义研究一种实时

、可重复、响应快、分辨率高、工作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的

针对TNT、硝胺、黑索金、奥克托今等炸药探测的生物化学

传感器及探测设备。在我国,对爆炸物检测系统的研究相对

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在

技术上不够成熟。目前应用主要是引进国外产品,很少有自

主研发生产的爆炸物探测设备。目前使用的进口和国产设备

也存在体积大、搬运和使用不方便、价格昂贵等问题。经过

调研和近几年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国内需要开发一种小型的

痕量便携式爆炸物探测的设备。本项目针对国内对于爆炸物

探测仪器的需求,研究和开发基于生化传感器的爆炸物探测

系统,项目的研发成功将对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提高我国安

全防范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应用

于反恐以及侦察、扫雷、救援、防生化、军工生产等军事用

途。本课题将分子印迹技术与压电传感器结合,制备出一种

可快速、高校效的检测炸药的检测装置。3.主要论点与创新

压电生物传感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的适用对象宽,可用

于液相、气相和液/固界面等的研究,测定灵敏度高,可检测

低至pg-ng级质量或pmol/L-nmol/L级浓度,需样量可小至?g

或?L级,除具有质量效应外,还具有更多的如粘度、电导率、

流变特性等非质量效应,与分子印迹结合使其表面具备特异

性,这两个新兴技术的结合将对各个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是

难以估量的。在本项目中,改进了传统的分子印迹技术,采用

/2794/ 用于爆炸物探测的生化传感器及检测装置开发

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聚合物,使检测更高效、灵敏。应用在

炸药检测中,得到非常好的效果。4.存在问题1)选用的石英

晶体本身频率不稳定。2)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在压电传感器

电极上的方法,决定了传感器的灵敏性。在本课题中采用的

直接包埋法对压电传感器的灵敏性有一定影响。5.社会经济

效益目前国内的爆炸物检测很多依靠进口,本项目的开发成

功将减少对国外产品的依赖,也可减少外汇支出。本项目开

发的产品性价比高,每套成本5000元,售价2万元,预计年需求

2万台,批量生产可创造量好的经济效益。本项目可用于机场

、车站、码头、超市、影院、医院、学校等场合,预计国内

年需求2万台,也可以出口国外,因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

项目开发的产品属于电子信息产品,项目完成后通过中试后

可以进行产业化生产,产业化投入50-100万元,50个电子装配

工人,技术人员15人,月产2000台。

/2795/ 基于车联网的车辆智能运行管理系统软件V1.0
基于车联网的车辆智能运行管理系统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车辆智能运行管理系统基于车联网技术,通过车载

智能终端获取车辆的实时状态,结合车辆的任务运行状态,由

前端业务系统、后台服务系统、移动应用终端、车载智能后

视镜实现车辆的全方位的智能管理,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系统主要包含车辆资源管理、实时监控管理、实时调度管理

、成本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功能涵盖车辆全生

命周期跟踪。

/2796/ 高影响天气智能探测方法及决策服务信息平台构建
高影响天气智能探测方法及决策服务信息平台构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气象服务
技术详情

  一、项目研发背景高影响天气是指对社会、经济和

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天气现象与事件,每年全球范围内发生

的暴雨、高温、雷电、暴雪、干旱、冰雹等高影响天气事件

对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我国恰好是

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为各种各样的气象自然灾

害,我国人民的生活生产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国家

相关部门将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

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

/2796/ 高影响天气智能探测方法及决策服务信息平台构建

中的监测预报先导作用、预警发布枢纽作用、风险管理支撑

作用、应急救援保障作用、统筹管理职能作用”。实现防灾

减灾救灾,气象数据探测是基础,监测预警是关键,决策服务

是重点,因此,本项目围绕着高影响天气要素数据的探测处理

、高影响天气事件的监测预警、高影天气决策服务等方面开

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二、成果研究内容本

成果主要技术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气溶胶-云微物理过

程相互作用,开发了一套气溶胶采集、分析和去除装置;(2

)综合X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的参量及环境温度参数,基于

模糊逻辑算法对典型雷暴单体内水成物粒子进行了识别;(

3)对雷暴云的电荷结构以及闪电活动进行了模拟,在电耦合

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LPI闪电潜势指数,以此估算了闪电密度

和发生的潜势,指示闪电活动强度和落区;(4)在电耦合WR

F中尺度模式Morrison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中引入了详细的气

溶胶活化方案,讨论气溶胶作为云凝结核对闪电活动影响;(

5)将分档云模式微物理方案耦合到WRF中尺度数值模式中,

并研究了气溶胶作为云凝结核和冰核对地形云和降水影响;

(6)基于多种方法模型及算法,开发了高影响天气智能决策

服务信息平台。本成果主要创新点包括:(1)创新建立雷

暴微物理过程和电过程识别模型,由此实现对雷暴天气的预

测;(2)将详细分档云模式微物理方案耦合到WRF中尺度数

值模式中,创新建立人工核影响地形云微物理和降水过程的

模型;(3)独创一种基于高压电场吸附细粒子原理的核模态

/2796/ 高影响天气智能探测方法及决策服务信息平台构建

和爱根核模态气溶胶探测方法,开发了气溶胶采集、分析和

去除装置,以及双偏振天气雷达ZDR在线标定装置;(4)基于

大数据、SOA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创新的高影响天气智能决

策服务信息平台。三、产品功能、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该项

目主要研究了大气气溶胶对雷暴云和降水的影响,发现了雷

暴云和降水的产生和发展机理,建立了雷电活动的直接预报

和间接预报模型,以及人工降水效果分析模型,提出了雷暴预

警和人工降水效果分析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服务化封装

;提出了大气气溶胶探测、采集片清洗、双偏振雷达ZDR在线

标定和雷暴云粒子识别方法,并开发了对应的装置;基于面向

服务的架构,开发了高影响天气决策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具有

高影响天气要素数据探测处理、数据存储、监测预警、智能

决策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了雷达、卫星、高空、地面站

、气溶胶等多源气象数据的自动融合及系统综合集成,对外

提供准确、及时的雷暴和人影智能服务。该成果中的大气气

溶胶采集装置可以实现24小时的长期观测,并且由于这种采

集不需人工更换膜片,更适用于飞艇或者无人机对低层大气

气溶胶的采集;该装置当电场达到10KV时,对大气气溶胶(核

模态和爱根模态气溶胶)的采集效率可以达到93%;当电场大

于20KV时,对大气气溶胶(核模态和爱根模态气溶胶)的采

集效率可以达到100%,完全满足了采集大气气溶胶的需求。

四、已经取得的专利情况目前,本项目产品已经获得发明专

/2796/ 高影响天气智能探测方法及决策服务信息平台构建

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4件

/2797/ 基于改良自然场景统计模型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基于改良自然场景统计模型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良自然场景统计模型的无

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主要解决计算机对噪声图像的评价

与人眼感知不符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给定包含多种类

型噪声图像的训练集,提取其中每幅噪声图像的特征;2.根据

训练集中噪声图像的特征、噪声类型及主观质量值,采用支

持向量机分别训练分类和回归模型;3.计算测试图像的特征

;4.根据分类模型和测试图像的特征,计算测试图像属于各种

噪声类型的概率;5.根据回归模型和测试图像的特征,计算测

/2797/ 基于改良自然场景统计模型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试图像属于各种噪声类型时的质量值;6.计算测试图像最终

的质量值;7.根据质量值得出测试图像的质量评价。本发明

的评价结果与人眼感知一致,可用于对自然图像、遥感图像

的质量准确鉴别。

/2798/ JN-FDR2002分界开关控制器嵌入式软件
JN-FDR2002分界开关控制器嵌入式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JN-FDR2002分界开关控制器在10kV架空配电线路T

接的用户内部发生故障时,如故障在其进线段,或故障虽发生

在用户进线开关内侧但其保护动作时限与变电站出线开关保

护配合不当时,均会造成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掉闸。如果故

障性质是永久的,变电站重合不成功,则一个中压用户界内的

事故将使整条配电线路停电,这种在配电网中常见的波及事

故,对社会将造成恶劣影响。智能用户分界开关是解决上述

波及事故的理想设备,该设备安装于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责

/2798/ JN-FDR2002分界开关控制器嵌入式软件

任分界点处,可以实现自动切除单相接地故障和自动隔离相

间短路故障。确保非故障用户的用电安全。智能用户分界开

关控制器是专门用于分界开关本体的智能控制。实现保护控

制功能和通信功能,控制器与开关本体通过控制电缆和航空

接插件进行电气连接,实现其保护及自动监控功能。该产品

广泛适用于城乡10kV架空配电线路用户。

/2799/ 涡街流量计
涡街流量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涡街的流量计具有1.不同常规的β值;2.灵

敏度和范围度都比较好;3.介决了效流电荷输出波形的调

制度;4.敏感元件内部无填充料;5.信号头的特殊封装

接头;6.好的抗振结构设计;7.本质安全防爆电路设计

。成果属国内领先,达到同类产品的当前国际水平。

/2800/ WDT-500型点对多点无线通信系统数字中继站
WDT-500型点对多点无线通信系统数字中继站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WDT-500型点对多点无线通信系统数字中继站总体

设计方案采用平台化设计、系统兼容性设计和模块化设计。

采用了自主开发的FPGA大规模集成和表面贴装工艺,具有体

积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了独特的时钟调整技术,

解决了TDMA方式的中继问题。在中继接收方向实现了多方向

性中继,有效地解决了WDT-500系统处长通信距离,分散用

户的接入问题,完善了系统的通信能力。产品具有一定的市

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2801/ 吉贝克柜面风险监测软件
吉贝克柜面风险监测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系统是一个事中风险预警和事后稽核的风险监测

系统。主要用户为会计稽核中心风险监测人员和事后稽核人

员、会计部门各级领导、清算中心、和各营业网点会计主管

等。事中风险预警的系统目标是对可能有风险的业务进行即

时的风险预警提示,督促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可疑风险业务检

查,信息反馈,风险排除,差错确认等流程。事后稽核主要为

稽核人员建立,用于对营业网点业务人员业务处理的凭证要

式规范性、账务处理正确性、即时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的

/2801/ 吉贝克柜面风险监测软件

规范的工作流程。另外,还有统计报表、参数配置、系统管

理、规则管理等功能。

/2802/ NATI0N7128视频脑电图仪软件
NATI0N7128视频脑电图仪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核心技术:1、算法模型的建立2、帧同步方式记录

和回放视频信号创新点:1、帧同步方式记录和回放视频信

号,保证波形和图像的完全同步;2、采用MPEG-4格式进行图

像压缩,压缩质量可调节。

/2803/ 嵌入式便携播放器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嵌入式便携播放器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针对PC机使用方法所具有的种种不足(便携

性,安全性,易维护性)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案,解决了以

上问题,在软硬件方面重新设计了一种具备文档播放功能的

便携式播放器系统,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内置2个USB

-HOST端口,可以直接连接USB海量存储设备以及USB人机交

互设备。为了扩展用户所能够使用的USB端口,本产品内置

了一个USB-HUB,为设备扩展了2个USB-HOST输入端口。该U

SB-HUB利用FPAG中多余的逻辑门电路来实现。2.应用层软

/2803/ 嵌入式便携播放器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件所支持的文件类型兼容于通用台式PC机所编辑的Office文

件所支持的文件格式兼容涵盖会议演示环境下经常使用到的

文件:其中包括兼容通用PC机上所编辑的Office文件(Word

,Excel,PowerPoint)、AdobePDF文件、图像文件(BMP,J

PG,GIF)、声音文件(WAV,MP3,WMA)、动画文件(MPEG1/2

/4,MJPEG)等等。目前在市场上并未见到不进行格式转换就

直接播放普通Office文件的这类文档播放器。所以本产品在

这方面具备一定的领先性。3.利用了FPGA的高速运算能力,

实现了改进的Bayer抖动算法,对输出图像进行色彩增强,

消除了低数据带宽下的色块效应。同时还利用FPGA对输出的

数字图像进行变换,包括帧率智能提升,帧间预测插值分辨

率提升等等。4.兼容VESA标准的输出通过FPGA芯片内部的

专业算法对输出图像进行色彩增强,消除色块效应。末级的

智能自适应帧速率调整以及输出PLL能够精确对输出的点时

钟、行同步、场同步进行定位,确保输出正确,符合VESA标

准的各个分辨率。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连接各种USB存储

设备,进行兼容性测试。测试内容包括:USB移动硬盘,US

B外置光驱,USB外置软驱,USB闪存盘(闪盘),USB多功能读

卡器。检查各个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被识别,识别时间不得大

于30秒。2、采用示波器测试输出VGA信号的行频场频幅度等

各项指标应符合VESA要求。3、测试不同分区方式、不同文

件夹、不同文件格式的读取与兼容特性。推广应用前景:该

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在会议、教学、展出、演示系统等领域,

/2803/ 嵌入式便携播放器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主要用途为通过产品上的USB接口,读取USB大容量存储设备

内所存储的Office文件(Word,Excel,PowerPoint)、PDF文

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动画文件等,并将其进行对应的

解码操作,最终通过输出面板上的VGA接口送出与PC机兼容

的信号,可以在显示器上察看,也可以通过投影在大屏幕上

显示,便于交流和讲解。应用在教学领域内,由于本产品相

对于普通电脑具有成本低、便捷性较好的特点,可以极大程

度方便教师们的教学,推进教学电子化的进程。此外,该产

品还应用于会议室等领域,目前主要应用在政府部门和金融

、电信行业、海关、交通、林业、家庭等不同行业或场所也

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应用量也呈现明显的大幅上升趋势。

以教育行业为例,目前每年对媒体教室建设以及需求量在1

0万间以上,而且随着教育部远程教育项目实施,需求量呈

逐年增加趋势,如果采用本播放器,可以节约大量的教育经

费。一套播放器的成本按照每套平均500元,就我国市场而

言,按照每年生产、销售10000套计算,年产值500万元,毛

利润按40%计算可达200万元,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

前景。

/2804/ 电梯限速器校验仪的技术应用及评价
电梯限速器校验仪的技术应用及评价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近几年,由于研发的多种类型电梯限速器测试仪具

有携带和测量不方便的缺点,便携式电梯速度测试仪也只能

测量出限速器的电气动作速度,EC-900限速器校验仪虽然所

配备的附件中有带磁座的微动开关,且该微动开关能用于限

速器机械动作时的信号反馈,但该微动开关捕捉到的机械动

作反馈信号己经是过了峰值(最大值)以后减速时的值,原

因是机械传动过程需要时间,等到微动开关捕捉到的机械动

作状态己经是滞后了,往往测量出的值比限速器电气动作速

/2804/ 电梯限速器校验仪的技术应用及评价

度值还小,因此该值是不可信的。针对限速器校验工作和检

验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规范电梯限速器校验工作,加强限速

器检验质量管理,完善限速器校验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统一的

限速器校验标准和推广电梯限速器校验仪的技术应用及评价

刻不容缓。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一)限速器校验内容及规

范得到完善本研究可完善限速器校验内容及规范,对《电梯

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中限速器校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

方法进行深化和补充,针对特殊难点场所的校验工作提供方

案,并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明确相

关的评定的标准等。(二)先进校验技术得到应用本研究可

采用更为先进的限速器校验仪器(型号DTX-V1.0),其轻巧

简便,易于操作、多样化的测量和记录功能的特点可提高限

速器校验的效率,并减轻校验人员的负担,提高校验结果的可

靠性。(三)校验规范标准化,提高检验效率及有效性本研

究将限速器校验技术进行提炼和细化,明确检验人员、设备

的要求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检验组的组建,确定检验记录

、报告的格式,并形成可操作性的文件,方便校验人员使用,

大大提高校验的效率。二、研究的创新点(一)将限速器校

验的检验内容和检验方法进行深化和补充,限速器校验内容

及规范得到完善;(二)将型号为DTX-V1.0限速器校验的先

进技术应用于限速器校验,先进校验技术得到应用;(三)将

限速器校验技术进行细化和提炼,提高限速器校验的效率及

有效性。三、主要成果(一)编制限速器校验工艺一套(包

/2804/ 电梯限速器校验仪的技术应用及评价

括:编制《DTX-V1.0型电梯限速器校验仪操作规程》,制定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模板);(二)发表2篇国内学术论文;

(三)提交研究报告1份。四、主要性能指标符合GB7588-2

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如下要求:(一)操纵

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的动作应发生在速度至少等于额定速度

的115%。但应小于下列各值:a)对于除了不可脱落滚柱式

以外的瞬时式安全钳为0.8(m/s);b)对于不可脱落滚柱式

瞬时式安全钳为1(m/s);c)对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m/s

的渐进式安全钳为1.5(m/s);d)对于额定速度大于1m/s的

渐进式安全钳为1.25v+0.25/v(m/s)。(二)对重安全钳

的限速器动作速度应大于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但

不得超过10%。(三)触发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的限速器

,其动作速度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上限不得超过轿

厢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的110%。

/2805/ 棱镜扩束器装调仪及装调方法
棱镜扩束器装调仪及装调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棱镜扩束器装调仪及装调方法,棱镜扩束器装

调仪由光源、载物台、精密转台、支柱、二维行程平台、第

一直角曲杆、指示光源、第二直角曲杆、滤光片、光电探测

器和电脑组成。采用本发明棱镜扩束器装调仪及装调方法,

可精确地标定棱镜扩束器各棱镜的入射角度,获得准确的扩

束倍率。通过监测装调过程中棱镜的俯仰,有效地保证了各

棱镜间的平行,从而有助于降低应用棱镜扩束器时产生的损

耗。本发明可精确的装调棱镜扩束器。

/2806/ 一种周边半孔型印刷电路板
一种周边半孔型印刷电路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的一种周边

半孔型印刷电路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周边均开设有半孔,

所述半孔周边设置有注脚连接孔,所述半孔两侧均设置有元

件孔,所述本体外壁设置有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外壁

设置有散热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周边设置有半孔,方便

本体的固定和拆卸,同时又不影响印刷电路板电路的布局,通

过在半孔的周边设置注脚连接孔,方便注脚之间的连接,保证

印刷电路板和其他电路的连接,通过元件孔的设置,方便元件

/2806/ 一种周边半孔型印刷电路板

的固定,同时又能通过元件的固定保证印刷电路板的稳定,通

过散热片的设置,使印刷电路板所发出的热量能够被及时的

导出,减少热量对印刷电路板的损害。

/2807/ 超低杂散光光栅光谱仪
超低杂散光光栅光谱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现有市场上造价低的光栅光谱仪

的杂散光非常多,导致测量准确度不高;精确度高的光栅光谱

仪价格昂贵、体积较大且维护难,限制了其大规模的使用。

因此,一种尺寸小、分辨率相对较高且价格低廉的光栅光谱

仪非常具有市场价值。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超低杂散光光

栅光谱仪,包括入射狭缝、准直镜座、准直镜、光栅座、光

栅、会聚镜座、会聚镜和CCD探测器,所述准直镜座和会聚镜

座均具有迎光面,光束通过所述入射狭缝到达所述准直镜经

/2807/ 超低杂散光光栅光谱仪

过一次反射变成平行光再进入所述光栅进行色散后到达所述

会聚镜,再经所述会聚镜二次反射形成细小的会聚的色散线

状光束被所述CCD探测器接收,其中,所述准直镜座和会聚镜

座的迎光面设置为斜面,在所述CCD探测器的前端入口处还安

装有立体光阑,所述立体光阑具有大、小两个端口,其中,所

述立体光阑的小端口作为被会聚光束的入射口,大端口连接

所述CCD探测器的前端入口。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一种

超低杂散光光栅光谱仪可以有效抑制杂散光的反射或散射,

使得在CCD探测器上的背景噪声最小化。当光束到达所述准

直镜座和会聚镜座的迎光面时,由于迎光面是斜向设置使得

杂散光到达时会向其他方向进行反射或散射;二次反射形成

的光线到达立体光阑的小端口时,由于其开口尺寸与被会聚

光束的截面尺寸大小一致,使得只有被会聚光束可以充满立

体光阑的入射口,杂散光不能进入立体光阑,从而使得所述C

CD探测器接收的杂散光几乎为零。这种超低杂散光光栅光谱

仪结构简单,设计精巧,杂散光超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

价值。一种测量精度高的光栅光谱仪。包括入射狭缝、准直

镜座、准直镜、光栅座、光栅、会聚镜座、会聚镜、CCD探

测器,所述准直镜座和会聚镜座上分布安装有准直镜和会聚

镜,所述准直镜和会聚镜均具有迎光面,光束通过所述入射狭

缝到达所述准直镜经过一次反射变成平行光再进入所述光栅

色散后到达所述会聚镜,再经会聚镜的二次反射形成细小的

会聚的色散线状光束被所述CCD探测器接收。由于误差的存

/2807/ 超低杂散光光栅光谱仪

在,使得所述入射狭缝不可能与所述准直镜完全匹配。当光

束经过准直镜时,总有一部分光会照射到准直镜外的准直镜

座上,成为杂散光。这些杂散光会在光谱仪内经过多次反射

或散射,大大影响到测量的精确度。因此利用光学原理,本发

明将准直镜座的迎光面设置为斜面,即倾斜的角度与原光法

线的夹角大于九十度,其斜面所在的表面可以为平面(即表

面平整光滑)或圆锥曲面(即表面为弯曲),迎光面倾斜一

定角度后,当杂散光照到此斜面后,会向其他方向进行反射或

散射,而不会直接或间接被反射进CCD探测器形成杂散光影响

测量。同理,由于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杂散光通过光栅到达

会聚镜座,因此,将会聚镜座的迎光面做成像准直镜座的迎光

面一样,表面为一倾斜的平面或圆锥曲面,这样,又可以将将

此杂散光的大部分反射或散射到其他地方,以防止其进入CC

D探测器影响测量,进一步提高精确度。传统的光栅光谱仪在

光束通过会聚镜反射后直接进入CCD探测器,使得光束中的杂

散光直接进入CCD探测器,形成背景噪声影响精确度。因此,

本发明在会聚镜座和CCD探测器之间设置一立体光阑,以阻挡

杂散光的进入。同时,由光学知识可知,会聚光束与杂散光的

截面尺寸不同,因此,将立体光阑的形状设置为为一个端口小

、一个端口大具有大、小两个端口的扁口喇叭状。小端口开

口尺寸的大小与所在位置的被会聚光束的截面尺寸大小一致

,作为被会聚光束的入射口,使得被会聚光束充满立体光阑的

/2807/ 超低杂散光光栅光谱仪

入射口,而杂散光不能进入;大端口开口尺寸与CCD探测器前

端入口相配合,其尺寸基本一致;立体光阑的周围密封,四周

涂黑,且表面设计为不光滑形状,便于吸附杂散光,这样前述

的被会聚光线会全部进入CCD探测器内。④技术的成熟程度,

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超低杂散光光栅光谱仪结构简单,设计精

巧,具有杂散光超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果

,能够广泛应用于光谱测量,稳定性好。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

问题:本产品目前已应用于我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运用情

况良好。⑥历年获奖情况;2017年10月31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

局下发的发明专利证书。⑦成果简介;了一种超低杂散光光栅

光谱仪,包括入射狭缝、准直镜座、准直镜、光栅座、光栅

、会聚镜座、会聚镜、CCD探测器,所述准直镜座、光栅座和

会聚镜座均具有迎光面,其中,所述准直镜座和会聚镜座的迎

光面斜向设置,在所述CCD探测器的前端入口处还安装有立体

光阑,所述立体光阑具有大、小两个端口,其中,所述立体光

阑的小端口作为被会聚光束的入射口,大端口连接所述CCD探

测器的前端入口。本发明解决了光栅光谱仪杂散光多的问题

,杂散光超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2808/ 花街语音视频聊天交友系统[简称:花街]V1.0
花街语音视频聊天交友系统[简称:花街]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产品在技术上实现了集成创新。创作目的:快

速搭建随机视频聊天交友平台;主要功能:基础功能:自启

动摄像头、附近交友、动态(类似朋友圈)、短视频、IM消

息(文字聊天)、一键登陆(微信、qq)、互动打赏、美颜

滤镜(已内置)。特色功能:速配(轮流展示主播实时视频

);安卓用户长久在线、苹果用户永久在线、代理系统;用途

:运营视频交友平台;技术特点:采用Java语言编写,前后端

分离,原生开发。涉及的技术框架及程序语言:Java:Spri

/2808/ 花街语音视频聊天交友系统[简称:花街]V1.0

ngMVC使用ApacheDBCP连接池mina技术springevnetwebsock

et;Android:自写框架;iOS:Objective-C。

/2809/ 工业及CT断层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
工业及CT断层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成果概述:工业CT断层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是

由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室在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等

方面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商品化、实用化的

要求开发的一套集数据采集、数据格式转换、二维图像处理

、面绘制、体绘制、图像分割、图像配准、三维虚拟切割和

三维测量等功能于一身的软件系统。二、技术特点二维图像

处理:包括断层切片浏览、二维图像滤波等功能;图像分割

:将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分割提取出来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

/2809/ 工业及CT断层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

测量;三维重建及面绘制:对分割结果进行等值面提取,重

建出感兴趣对象的三维表面构造;三维测量和切片重组:提

供多种工具对三维重建所得模型进行长度、角度等几何信息

的测量,同时提供切片重组工具,可即时重构出任意方向和

位置的断面图像;体绘制:采用体绘制算法直接对加载的体

数据进行绘制。

/2810/ 中国农业银行报价引擎及交易系统
中国农业银行报价引擎及交易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平板显示器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背景中国农业银行报价引擎及交易系统(

简称PETS)投产前,中国农业银行资金交易业务主要在国际

业务结算系统(BIBS系统)中处理,分行通过自动交易系统

(AD系统)向总行平盘,以实现敞口转移功能,但两系统间缺

乏有效的连接,无法支持牌价和敞口的实时、自动管理,难以

实现我行资金统一管理,也难以满足监管报表自动生成的要

求。同时,非自动化的系统导致分支行各层级的交易及后台

人员众多,占用了过多的人力、物力,不符合我行面向客户的

/2810/ 中国农业银行报价引擎及交易系统

流程化银行建设的要求。另外,随着集中式国际结算业务系

统(GTS)等系统的建设,原BIBS系统中的国际结算功能等逐

步分离,经办行人员将同时面对多个系统处理业务问题,增加

了操作环节和操作风险,也增加行内科技部门对系统改造和

运维的压力。随着资金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

不断变化,这种系统分离、中间处理环节过多、无法实现数

据共享的状况已经逐步成为制约我行资金业务发展的瓶颈,

影响了我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

流程银行的目标以及进一步拓宽我行在外汇资金交易领域的

广阔市场,报价引擎与交易系统应运而生。二、系统技术架

构报价引擎及交易系统是为促进资金交易业务发展、满足业

务与管理的需要,以整合、重构现有业务流程为基础,以“双

引擎一中心”为建设思想,由农业银行倾力打造的全新的、

功能全面、性能优越、具有较强通用性和前瞻性的资金交易

业务、管理综合平台。该系统实现了总行单点统一实时外汇

报价、全行货币买卖集中式交易、行内各关联系统直通连接

、各级行报表自动生成等多个目标,系统数据集中、架构开

放、核心稳定、应用灵活,实现了多币种、多分支结构一体

化核算,网络化、集约化运营以及全方位交易监控,从源头上

彻底解决总分行在牌价、交易、敞口等方面的数据贯通和汇

总问题,构建一流的功能完备、性能稳定的资金交易业务、

管理综合性平台,丰富和拓展了资金交易业务功能和交易渠

道。整个系统应用包括报价系统和交易系统。报价系统方面

/2810/ 中国农业银行报价引擎及交易系统

包括报价统一接入、报价处理、报价发布、报价监控四个部

分;交易系统包括渠道接入、系统内业务处理、系统间数据

交换三个部分。三、系统关键技术特点1.外汇业务数据全行

集中模式PETS实现了外汇资金业务数据的全行集中,并通过

采用CICS集群、WAS集群、网络数据压缩、智能缓存等多项

技术来满足全行数十万用户访问系统的性能要求。2.松耦合

的应用体系架构设计系统采用松耦合、灵活的应用体系架构

设计,集成了ATBS平台、WEB页面、CICS交易、WebServer服

务、报表分析、外汇资金业务数据综合查询和分析等资金业

务相关应用和服务,通过系统统一门户用户即能访问所有服

务,无需多次登录,同时各种资金业务应用在物理部署是分离

的,便于将来扩展,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3.资金业务全品

种、全流程的参数化配置系统采用工作流引擎,实现了法人

、集团客户的外汇资金业务全品种、全流程的网上作业。C

ICS与工作流引擎结合,通过自定义的参数设置,实现了可定

制的灵活的流程处理,并在流程中进行了严格的审批权和授

信控制,同时加入了黑红名单、风险客户清单等风险控制校

验,最终在保障外汇资金业务审批流程标准化的同时,保持了

一定的灵活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适应性。4.业务办理流程一

体化系统通过与账务系统、客户信息系统、敞口管理系统等

系统的实时和批量相结合的数据交互,在多个系统间实现了

外汇资金业务流程整合、业务办理无缝连接及客户、评级和

/2810/ 中国农业银行报价引擎及交易系统

账务资金的跨系统共享;通过对业务功能进行了全面扩充,实

现了外汇资金业务的全品种管理,实现了从交割前检查、账

务分析、审批、业务监管等业务的一体化流程管理。5.插件

式接入价源系统采用插件式报价源接入适配器技术,支持Re

uters、DeutscheBank和UBS等多种报价源接口协议,每个报

价源适配器将各自接入的不同协议报价数据转换成报价源管

理子系统内部统一的接口协议数据,并汇流到报价数据总线

。6.数据流驱动报价风险控制系统通过通讯中间件技术,实

现了基于数据流驱动的集中式报价风险控制与监控体系,采

用优化的报价时空模型、多源报价筛选策略,以及基于数学

统计模型的风险评估技术,有效地控制和处理报价市场风险

与管理风险。四、系统适用范围及推广情况报价引擎及交易

系统目前已完成全国推广,系统总体运行平稳,业务开展顺利

,各项功能得到验证。五、系统应用情况系统大幅提高了全

行外汇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对客服务水平,减少外包风险和运

营成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推行报价引擎及交易系统

,加强精细化管理,既适应了股改深化进程,对我行实行公司

治理结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农业银行电子化建

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外汇交易业务实现了完美结合,适

应当前外汇、结售汇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不

断变化,提升了农行的品牌形象。

/2811/ 一种用于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的系统
一种用于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的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传

输的系统,传感器模块包括:使用RJ45传输数据的传感器模

块、使用RS485接口传输数据的传感器模块、使用ZigBee传

输数据的传感器模块、使用WiFi传输数据的传感器模块;接

入节点模块包括:ZigBee及串口接收模块、3G发送模块、大

功率WiFi中继器模块、第一以太网交换机模块、第一光交换

机模块;汇聚节点模块包括:3G接收模块、大功率WiFi接入

点模块、第二以太网交换机模块、第二光交换机模块;本发

/2811/ 一种用于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的系统

明的有益效果是各类不同通讯接口的传感器数据传输及传统

的传输距离没有限制,且能够对传感器进行视频监控。

/2812/ 可调节位相型光瞳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
可调节位相型光瞳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可调节单晶位相型光瞳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本

发明大大简化了位相型光瞳滤波器的制作,而且降低了位相

型光瞳滤波器的成本。该单晶位相型光瞳滤波器还具有位相

差的调节功能。

/2813/ 基于轻量化代理的网络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
基于轻量化代理的网络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迁移到

云计算环境,云计算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产生了守护云计算安

全的新场景需求。然而,对于云安全场景,传统的安全解决方

案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因为以虚拟化为基础的云计算环境的

网络边界变得更加模糊,而传统安全产品往往部署在网络边

界上,无法应对针对虚拟化云主机的新攻击手段,无法适应大

规模集群虚拟化系统的统一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要求。本项

目从云安全的新场景需求出发,基于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

/2813/ 基于轻量化代理的网络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

CWPP)技术理念,结合轻量化代理技术、安全大数据分析和

AI威胁检测技术,研发了多层次联动的云工作负载智能纵深

防御平台。平台主要包括主机安全监测与响应模块-云眼,W

EB应用防火墙模块-云御,网页防篡改模块-云固,网络安全态

势感知模块-啸天,漏洞管理和修复模块-云网,以及公有云和

私有云管理模块-云磐和云垒。平台基于Agent底层技术,部

署在操作系统层,可以适用于物理机、公有云、私有云、混

合云等多种环境,部署方式灵活、防护层面丰富。项目具有

以下创新点:1.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基于运行时间占比,运用

SIGCONT和SIGSTOP信号对进程进行唤醒和休眠的CPU利用率

控制技术,能够限定Agent进程单核CPU资源占用的最大阈值

,由此获得轻量化和弹性自适应能力,解决了安全产品工作期

间资源占用大,容易在业务高峰期对业务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技术达到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可实现Agent在单核CPU

条件普通状态下CPU占用率<1%;峰值状态下CPU占用率<10

%。2.在国内率先采用非入侵式的基于一级索引RowKey的高

性能复杂条件HBase查询引擎,以HBase的RowKey的一级索引

优势为基础,对扫描过程中获取的RowKey与比较器中需要查

询分片的位置、分片的预期值进行字节比较,能够在保证高

性能的同时实现HBase多条件细粒度的过滤查询分析,解决了

多Filter的组合过滤需要进行多次数据扫描且速度缓慢、组

合麻烦、效率低下等问题。3.在国内率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

和xgboost相结合的php-webshell检测技术,研发出机器学习

/2813/ 基于轻量化代理的网络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

webshell检测引擎,能够捕获混淆、变形、加密、无特征可

提取的webshell,解决了规则引擎面对复杂多变的webshell

时规则维护困难,容易被绕过等问题。该引擎将webshell查

杀率提高到96.5%以上的新水平,达到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

。本项目目前已取得发明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11件。本项目

产品已批量生产和销售,广受用户认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平台守护着超过500万(云)服务器

、300万网站和近70万企业用户的安全,日均拦截超过4亿次

攻击,在(云)服务器安全市场占有率第一。平台在2017-2

019年分别实现营收2290.83万元、3202.06万元、3876.31万

元,经济效益明显,且稳步增长,2020年预计实现营收达8000

万元。现已服务于中交建、国投集团、招商局集团、象屿集

团等大型央企国企数十家,也守护着能源、电力、建筑、互

联网、金融等各行业客户的云上资产。同时与AWS、阿里云

、腾讯云等近10家主流云厂商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云安

全生态,提升网络空间安全防护水平和科学应对网络安全威

胁的能力,保障民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秩序的健康

有序发展。

/2814/ GWI PR2plus高级存折打印机
GWI PR2plus高级存折打印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GWIPR2plus高级存折打印机是一款功能齐全、高精

度的存折打印机。GWIPR2plus高级存折打印机的打印头采用

了更新的技术,移动速度更快,出针频率更高,寿命更长。

该款高级存折打印机主要技术指标:1、打印头为24针菱形

排列打印头,采用旋钮固定,PTC热保护。针径0.25mm,寿

命大于4亿点;2、打印方式为点阵式打印,双向逻辑选距;

3、处理器采用RenesasH8SX/165032位CISCuP高性能CPU;4

、字符打印速度打印速度超高速高速草稿汉字(5CPI字符/

/2814/ GWI PR2plus高级存折打印机

秒)280255190ASCII(10CPI字符/秒)560510372图形打印

速度:最高2232点/秒或36.9英寸/秒5、打印机程控节能设

计,使打印机在一段时间(可预先设置为10sec、3min、15

min等)的不活跃期后自动进入低能耗状态(功耗小于4W)

;6、打印机高精度双面双向彩色扫描功能,支持正面、背

面、双面,按指定方向(向前/向后)以200、300、600等多

种精度的黑白、灰度、24bit真彩等多种颜色模式扫描,支

持TWAIN协议;7、打印机多分区定位扫描功能,支持对扫描

页面分区(最多支持9个分区)另行扫描,便于用户快速获

取指定区域图像后通过OCR软件识别所需的关键信息;8、打

印机程控脉冲发光检纸设计,由内置于ASIC中的PWM电路驱

动发光组件,实现了256级精度检纸;9、完备的纸张处理方

式,可对单页纸、多层复写纸、存折、支票、证照等介质自

动纠偏、自动对边、自动调整打印厚度;10、打印机光学识

别齿孔连续纸设计,通过光敏组件检测纸边齿孔的方法,打

印机能识别出各种不同规格的连续纸。精确实现对连续纸与

单页纸这两种类型纸张,在换页、退纸及可打印区域处理上

的分类输出;11、复写能力:1+6层;12、最大打印厚度:

2.0mm13、打印头易损针低损耗设计,通过统计典型字符打

印输出的情况,获取打印头负荷最大的针号,设计在较低打

印质量输出情况时,使用邻近的4颗针和负荷最少的针(第

1、24针)轮流替换此高负荷针输出,以达到打印头各针均

衡使用效果;14、打印控制指令兼容OLIVETTIPR2、PR40、

/2814/ GWI PR2plus高级存折打印机

IBMProPrinterII、X24、OKI5330SC、EPSON1600K等多种指

令集;15、打印机内置GB18030宋体、GB2312黑体汉字字库

,以及PC、ISO、OLIVETTI等56种国际西文字符集,同时具

备完整的金融货币符号;16、打印字符间距:支持10、12、

13.3、15、16.6、17.1、18、20、30CPI等字符间距;17、

打印字符属性:支持上、下划线,上、下标、粗体、反白、

中空、网底、斜体、旋转、阴影、倍高、倍宽等组合属性的

汉字和西文打印;18、换行间距:1/5",1/6",

1/8",n/180",n/216",n/240"可调

行间距;19、通讯接口:具备RS232串口,CentronicsIEEE

1284并口,USB2.0高速端口;20、打印机通讯多端口自由切

换设计,可允许打印机连接所有通讯端口共享打印,配合对

应端口通讯协议,有序地管理竞发通讯请求,并确保通讯数

据完整;21、打印机在线管理平台设计,允许设备管理人员

使用终端设备通过统一的图形化界面,由RS232串口或USB口

连接,对打印机进行参数设置、固件/字库/BOOT下载升级、

维护信息读写、功能模块演示等高效的管理应用。

/2815/ 细胞感知营养物质与能量的分子机制
细胞感知营养物质与能量的分子机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技术详情

  代谢型疾病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肥胖症

已成为一种广泛的流行病(pandemic)。随着我国经济的高

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

重大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和肥胖症等发生率大幅增

加,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营养感应信号通

路及节点蛋白质的异常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在这些疾病发生

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营养感应蛋白质机器的重要作用

在于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感应机体的能量状态、多种营养分

/2815/ 细胞感知营养物质与能量的分子机制

子以及大量代谢产物和代谢中间产物的浓度变化,对机体的

代谢进行适当的调节然而,人们对细胞如何感知营养物质和

能量状态并进而调控代谢进程的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近年

来,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依托国家重大科学研

究计划项目(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2011CB910800

,389万,2011.1-2015.12)、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肿

瘤生长和抑制相关信号转导的调控,31221065,600万,2013-

201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Axin/TNKS/Kif

3a的多蛋白复合体调控葡萄糖转运的机制,31130016,300万

元,2012-2016)等的支持,以细胞代谢稳态调控为研究核心

,针对细胞对营养物质与能量的感知机制以及代谢紊乱相关

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

果。首先,他们揭示了生长因子缺乏诱导细胞启动自噬的分

子机制,阐明了营养代谢依赖于生长因子这一重要生物学规

律的内在作用机理,证明了蛋白质乙酰化在细胞自噬调控中

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开发特异性针对生长因子相关的细胞自

噬并用于治疗代谢相关疾病的药物。研究成果于2012年4月

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Science上,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

大进展”,被Faculty1000推荐为必读文章,被ScienceSigna

ling杂志推荐为Editor’sChoice文章。他们还发现细胞感

应葡萄糖和能量水平,通过调节代谢调控枢纽蛋白质AMPK和

mTOR的活性来切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以维持细胞代谢稳态

的机制,在CellMetabolism上发表了2篇论文(2013,2014)

/2815/ 细胞感知营养物质与能量的分子机制

,被国际AMPK研究领域的的鼻祖及领军人物D.GrahameHardi

e誉为是范式转换(paradigmshift)的工作,被科技日报以

标题为“我科学家发现细胞’饥饿’信号传导机制”头条报

道。其他同行学者也认为该研究发现了饥饿相关的信号转导

通路,是寻求治疗肥胖症、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

重要里程碑。同时,他们还阐明了细胞通过感应外界营养利

用相关信号,通过代谢调控的枢纽蛋白AXIN、RHOBTB3和ULK

1实现对葡萄糖吸收和葡萄糖代谢的流向和流量的调控,以维

持胞内的能量与氧化还原稳态的详细机制。这些研究在Cel

lResearch杂志发表了2篇文章,在MolecularCell发表了1篇

文章,为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

依据。

/2816/ 高保密性智能卡网络体系
高保密性智能卡网络体系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2004年,在由宁波市科技创业

中心组织的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活动中,我公司接待了来

自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袁毅老师和几位在读

博士,期间谈及他们从事的研究的语音识别和语意理解等项

目以及我公司从事的智能卡读写设备的开发等工作,双方的

合作项目就是《高保密性智能卡网络体系》。该体系主要结

合声学研究所在语音识别和语意理解等最新成果和三博科技

在非接触式智能卡方面积累的开发经验,开发出适合大型的

/2816/ 高保密性智能卡网络体系

保密性要求较高的涉及军工、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的的一套

平台,该平台可以作为单位的ERP系统的补充部分或独立工

作,它既可以使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使用智能卡进行身份识

别和电子支付功能,同时也支持门岗保安人员使用语音识别

系统进行人员查找、自动进行资料分类整理等功能。②技术

原理:本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最底层技术支撑层:由各项先

进且成熟的信息技术组成,其中包括声学所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语音识别技术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还有一些在各个领

域已经应用的技术,非接触式智能卡识别技术,是第二代身

份证采集的技术,IP电话技术等。中间层是一个通用和开放

的平台:工作是规范和制定调用各种技术的通用软件接口,

作用是在技术支撑层和应用系统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制

定了包括服务器语音识别接口规范,自然语言理解接口规范

,智能卡刷卡机通讯接口规范,考勤库和日程库接口规范,

IP电话通讯接口规范,目录服务接口规范,这些制定的开放

规范屏蔽了各种技术的实现细节,应用系统人员可以简单地

利用这些接口开发出不同的应用系统,最上面一层是应用系

统层:是利用接口规范搭建起来的各种应用系统。包括门禁

子系统,考勤子系统,日程子系统,电话子系统,办公业务

管理子系统,电话号码查询子系统,晚会抽奖子系统,会议

注册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

造性主要表现在将多项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糅合在

一起,使得该系统应用更加方便,开放程度更高,安全性更

/2816/ 高保密性智能卡网络体系

好。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本系统仍

然处于测试和完善阶段,本系统主要适用于对保密性要求比

较高的科研单位、军工部门等等。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应用,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系

统整体测试和新的应用模块的开发和标准化。

/2817/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智能信息系统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智能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转让方式: 转让、普通许可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技术应用汇总在不同领域成果

  1、研制低成本高质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背静

脉图像采集设备,构造安全认证的理论框架,进行各种情况

下手背静脉数据库的采集工作,开发了手背静脉图像采集硬

件,完成了手背静脉识别系统;

  2、人像比对系统,实现流动人口的电子化管理,用

于人员的身份管理;

/2817/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智能信息系统

  3、智能视频分析系统,选择在室外交通场景、室内

、校园内架设多个摄像机,已实现对异常行为的监控;

/2818/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控制投影仪的控制

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中包括所要控制的投影仪的标识编码;所

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查找与所述标识编码对应的投影

仪;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投影仪;所述投影

仪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控制。

/2819/ 量子纠缠态的等价分类,可分性,纠缠度及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量子纠缠态的等价分类,可分性,纠缠度及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量子纠缠理论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本项目的主要成果有:1)首次利用PPT和重排

的方法,给出了双量子和三量子系统纠缠度量的解析下界,该

下界对于某些特殊量子态是下确界,一般情形还可以作为量

子态可分的必要判据。对一类高维量子混合态,我们首次给

出了它们纠缠度的明确解析表达式。2)给出了秩为二的、任

意维数、任意多量子系统的密度矩阵可分的、可操作的充分

必要判据。对于一般的任意维数、任意多量子系统的密度矩

/2819/ 量子纠缠态的等价分类,可分性,纠缠度及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阵,我们给出了它们PPT的正则表示,得到了一系列可分性判

据。3)给出了一组实验检测多量子比特量子态的纠缠性质的

Bell不等式,它可以检测出通常Bell不等式不能检测的量子

纠缠态,并且指数地减少了实验工作量。对于三量子比特情

形,我们首次构造了一组进一步的Bell不等式,它可以从实验

上明确区分完全纠缠,完全和部分可分的所有可能量子纠缠

状态。4)对几类双量子系统的混合态、三量子比特的混合态

、及任意维多量子系统纯态,分别算出了一组局域幺正变换

的不变量,由此给出了两个这一类的密度矩阵,在局域幺正变

换下等价的充分必要判据。5)首次给出了当纠缠源是非最大

纠缠的混合态时,未知量子态传送的最佳协议,解析地计算出

了最佳保真度,并且给出了实现这种协议的具体物理操作中

的么正变换。本项目发表SCI论文40余篇,包括Phys.Rev.Le

tt.2篇,Phys.Rev.A(RapidCommun.)3篇,Phys.Rev.A4篇,

Phys.Lett.A8篇以及其它国际一流和权威期刊等。部分结果

被国际同行认为是极有价值的工作,是对量子纠缠理论的重

要贡献。部分工作还被量子信息的权威专家在其综述论文中

以专门的章节和篇幅加以介绍和阐述。所发明的方法为许多

后续工作沿用和跟踪发展,所证明结果为相关理论和实验研

究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根据。论文工作已被SCI引用

200多次。

/2820/ 基于无线通讯式测控闭锁逻辑智能校验仪
基于无线通讯式测控闭锁逻辑智能校验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成果用于变电站测控装置闭锁逻辑现场校验

工作,可减轻检修人员现场调试工作强度,提升现场设备检修

、维护应急工作效率,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

。保障电网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本项目成果有利于先进自

动化技术,减少变电站闭锁逻辑校验工作的人数,提升班组人

员劳动效率,促进检修工作合理化,精益化。本项目成果有效

提升班组成员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对管理制度、管理

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将带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电

/2820/ 基于无线通讯式测控闭锁逻辑智能校验仪

力企业基层班组管理水平。

/2821/ 省级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资源管理及监控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省级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资源管理及监控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为了实现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的转

变,电网企业的信息通信系统建设方式需要从分散式建设转

变为集中式建设。在省级电网的集中建设过程中,服务器,存

储设备,网络基础设施等信息设备,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库,中

间件等软件,逐渐集中到省公司进行统一建设管理。电网企

业信息通信部门运维的信息通信系统和相应的信息通信设备

数量巨大,且持续迅猛增长,这样的形势让管理任务变得异常

艰苦,因此需通过各种手段提前控制系统作业风险。电力信

/2821/ 省级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资源管理及监控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息通信网作为电网企业的第二张“实体网”,是保障电网安

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核心

技术手段。通过建设省级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资源管理及监控

平台,实现信息通信系统集约化调度、精益化检修、敏捷化

服务、可视化监控。该项目基于多层异构环境下的信息通信

综合监管技术,构建了集资源管理、数据采集、运行分析、

实时监控、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横向集成、纵向贯通

的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解决了电网企业信息通信管理技术

支撑手段综合性不强、业务分析不便、故障诊断困难、风险

预警缺失、可视化不足等问题。公共基础应用为其他应用功

能提供基础的、公共的配置管理,是系统各类应用集中、统

一运行和用户定制化的基础;实时监视与资源管理类应用是

通信管理的基础专业应用,完成面向网络、设备、业务的动

静态数据管理,并为上层应用提供基础组件;运行管理是面向

各类通信管理人员的直接支撑应用,覆盖日常办公、维护、

调度、实施、统计、规划等各类工作,是系统的主要应用模

块;综合展示应用则是将系统数据信息和图形进行综合的统

计、组合、展示,为信息通信专业管理层及公司管理层提供

综合展示。基于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模型和地理图层技术,实

现信息系统不同颗粒度的智能监控;基于聚合优选策略的告

警压缩归并算法,实现故障及时报警、精准定位与动态展示

;基于FLEX的图形数据客户端缓存技术,解决矢量图形应用中

读取大量图形数据对服务器和网络造成较大压力的难题;基

/2821/ 省级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资源管理及监控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于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资源相关性多级承载式自动成图方法和

综合性跨网多保护的电力通信业务可靠性分析方法,将信息

通信网构规划为光环网、传输网、业务网、主机存储网、信

息系统网、安全网六个层级的网络模型,实现信息通信资源

横、纵两个维度的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全面提升信息通信

全程全网故障定位处理能力和全流程闭环管理能力。省级电

网企业信息通信资源管理及监控平台经过几年不断建设,确

保了信息通信各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项目成果成功地应

用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及所属14个供电公司和10个直

属单位,已接入网管数量31套,覆盖1700多座通信站,22000台

套设备,112套应用系统,57000个用户,并推广到北京、吉林

等多个省级电网企业。

/2822/ 一种端到端通信密钥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一种端到端通信密钥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端到端通信密钥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发送源节点NSource发送第一密钥通告分组给核心交换设

备SWCenter;2)核心交换设备SWCenter收到第一密钥通告分

组后,构造第二密钥通告分组给目的节点NDestination;3)目

的节点NDestination收到第二密钥通告分组后,构造第二密

钥通告响应分组给核心交换设备SWCenter;4)核心交换设备

SWCenter收到第二密钥通告响应分组后,构造第一密钥通告

响应分组给发送源节点NSource;5)发送源节点NSource接收

/2822/ 一种端到端通信密钥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第一密钥通告响应分组,建立端到端的通信密钥。本发明提

供了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端到端通信密钥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2823/ 基于存储接口路径优化的iSCSI磁盘阵列
基于存储接口路径优化的iSCSI磁盘阵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简要技术说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信

息化进程不断深入,数据密集型应用纷纷涌现,所有这些都

给信息存储带来极大的挑战。研制具有高性能、大容量、高

可靠性的存储设备与系统已经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I

SCSI存储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了在I

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具有硬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扩

充性强,数据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它的出现让小型企业也可

以组建自己的数据存储系统,让大中型企业也能在投入少量

/2823/ 基于存储接口路径优化的iSCSI磁盘阵列

的资金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存储空间。据IDC统计显示,近

年来iSCSI存储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到了211%,预计到2009年

全球iSCSI存储市场将达到26.5亿美元。因此,华工科技产

业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展了“基于存储接口

路径优化的iSCSI磁盘阵列”项目的研究工作,并成功的研

制出了基于存储接口路径优化的iSCSI磁盘阵列产品。基于

存储接口路径优化的iSCSI磁盘阵列对外提供通用的iSCSI标

准接口,作为大容量、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

各种存储应用领域。例如可以以DAS(DirectAttachedStora

ge)的形式作为服务器的直接存储设备,也可以利用这种磁

盘阵列组建IPSAN,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存储服务。该成果在

磁盘阵列主机通道iSCSI目标器与存储设备间采用BIO(Bloc

kI/O)接口方式,既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实现统一的

访问接口,降低系统实现的复杂度,又可以缩短I/O访问路

径,实现快捷的I/O访问。跟传统的iSCSI目标器实现技术比

较,BIO(BlockI/O)接口方式避免了实现复杂的专用存储接

口,减少了数据内存拷贝,缩短了I/O路径,减低了系统开

销。基于BIO(BlockI/O)接口方式,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基于

iSCSI技术的缓存调度策略。经测试证明,采用BIO接口方式

的磁盘阵列在读写性能上较传统的采用FileI/O接口方式的

磁盘阵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顺序读请求,平均I

/O数传率提高了10~45%,对于随机读请求,平均I/O数传率

则提高了67~118%;对于顺序写请求,平均I/O数传率与采

/2823/ 基于存储接口路径优化的iSCSI磁盘阵列

用FileI/O方式的基本相当,但在请求块大小为256KB时,采

用BIO方式则提高了25%,对于随机写请求,平均I/O数传率

则提高了3~10倍。该成果还实现了基于Web方式的拖拉式R

AID配置管理和基于图形界面的系统状态主动实施监控技术

,这些技术的运用使得新研制的iSCSI磁盘阵列具有良好的

操作界面,方便用户使用与管理。基于存储接口路径优化的

iSCSI磁盘阵列的主要创新点及其先进性在于:(1)实现了i

SCSI目标器与存储块设备的统一接口,屏蔽了底层存储设备

的复杂多样性,既简化了系统实现的复杂度,又方便了用户

操作。(2)避免了通过文件系统访问存储设备,减少数据存

储过程中的内存拷贝,优化了I/O路径,提高了存储的I/O性

能。(3)采用基于Web的拖拉式RAID配置管理,方便用户管理

与使用。(4)采用基于图形界面的系统状态主动实施监控,

降低了因系统设备故障而造成数据丢失的风险。(5)实现了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读写独立的缓存管理调度策略,提高了磁

盘阵列的I/O响应时间。基于存储接口路径优化的iSCSI磁盘

阵列在其内部实现了iSCSI目标器与存储设备的BIO访问接口

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为缩短数据存储I/O路径、优化

数据存取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与界面友好的配置

管理程序和监控程序相结合,研制出的磁盘阵列具有高性能

、高可靠性和良好的易用易管理性。该磁盘阵列的研制成果

,使我国自主研发的磁盘阵列存储产品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

/2823/ 基于存储接口路径优化的iSCSI磁盘阵列

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推广应用前

景:iSCSI存储市场在2005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据IDC统

计预测,未来几年,iSCSI将成为存储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

域,预计在2005年到2009年其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21%,20

09年将达到26.5亿美元的规模。在国内,去年前三季度存储

市场持续走高,整体市场销售额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23.8%

,但本土存储厂商的市场份额只有15%,这其中还包括相当

一部分的OEM产品。巨大的存储市场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对

民族存储产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存数据集型的应用

日益增多和企业对数据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用户对存储产

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易用可管理性的要求越来越

高,这就要求存储企业具有丰厚的技术资本。华工科技有限

责任公司以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

技术依托,拥有厚实的技术积累。所研制的完全自主知识版

权的iSCSI磁盘阵列具有高可靠性、易用易管理性,特别是

通过采用优化的存储接口路进技术,使产品在技术上达到了

国际先进性,具有良好的性能优势,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为抢占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所研制的磁盘阵

列可广泛应用于电信、医疗、教育、科研、企业数据中心等

领域,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将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824/ 移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V1.0著作权登记证书
移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V1.0著作权登记证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项目概况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长远

发展出发,消除贫困、修复生态、保障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

展,政府从抵御自然灾害、改善生活条件、脱贫致富,统筹城

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保障生态发展的角度,提出了

移民搬迁的总体思想。但由于移民工程建设周期长,安置形

式多样,因此移民工程信息化建设成为各省市迫切需求。陕

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移民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

对移民户搬迁对象、安置项目信息、搬迁资金筹措等进行管

/2824/ 移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V1.0著作权登记证书

理,促进移民搬迁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达到对移民搬迁

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对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在全面、客观、翔

实的数据基础上,提供移民工作管理决策依据,为各级领导决

策服务;为政府留下一套详实、可靠的移民工程历史档案库

;建立一个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监督平台。二、研究的目的

及意义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二维地理信息与移民基本信息

相结合,使管理者可以通过地形地貌直观展示移民户分布情

况,同时将信息收据,查询集中在统一操作平台上完成。高度

整合的一体化方式协助高级管理者宏观上把握移民工程整体

情况,微观上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移民工程管理系统的建

立,促进我国移民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三、项目实施情况

:2011年1月-2011年3月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分析2011年3月

-2011年4月进行需求分析2011年4月-2011年7月代码编写20

11年7月-2011年9月软件测试2011年10月-进行产品推广四、

项目创新点:移民搬迁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性工作,也没有相

类似工程可借鉴,陕通信息项目负责人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到

移民搬迁公司、县级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系统调研,同时聘请

专家和陕西省工信厅对系统建设的职能和功能进行界定,经

陕西省工信厅确认整个系统部署在陕西省政务外网和内网上

。本项目采用电子影像档案系统把纸质的移民资料、工程项

目资料、财政资金票据等资料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同时结

合二维、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来展现移民搬迁分布情况、移民

安置情况、地质灾害分析等技术融合在一个项目里面,在大

/2824/ 移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V1.0著作权登记证书

数据的传输上面采用了专业的数据传输中间件来保证数据的

完整性和可靠性,该项目的实施为陕通信息拓展其它综合应

用难度高的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五、客户价值:1.经济效

益移民搬迁信息化提高了移民搬迁工程管理水平、管理效率

以及信息化建设所引起管理机构管理流程的优化等,由此而

节约了人员成本,时间成本等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信息化

还可带来如下间接经济效益:1)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

通过经过科学校验稽核,准确数据的录入,实时的,全方位的

数据比对,分析,从而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移民搬迁工程

进展情况,对下一阶段移民搬迁工程管理工作决策的及时准

确。2)大量及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使决策更科学化在

对移民搬迁工程信息化项目业务需求分析得基础上,通过大

量及灵活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合理的数据逻辑,物理模型构建

,从而使数据分析更具客观性,减少人为经验值影响,使决策

更科学化。3)使信息流通结构更趋合理移民搬迁项目组的员

工对项目离散管理,缺乏集中的管控方式,无论对项目本身还

是对搬迁移民的人员资料的管理都缺乏流程性,容易出现管

理混乱等情况。通过移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所有工作人员

以“移民信息数据库、项目信息数据库”等核心数据库为工

作的依据,实时量化分析和统计移安置工作、项目建设工作

的进展,使信息流通结构更趋合情理,有利于省、市、县三级

搬迁安置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协调。2.社会效益信息化建设

/2824/ 移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V1.0著作权登记证书

必将促进移民搬迁工程的顺利进行,加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

条件,消除贫困、修复生态、保障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保障生态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从而增加陕南经济的活

力,带动陕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起

到促进作用。六、企业价值1.人才培养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公司融合了一支精诚合作、团结进取的优秀研发团队。通过

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充分发挥了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作用

,提高了研发能力和水平,造就了一支创新型研发人才队伍。

建立了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办法,以公司制定的新产品开发计

划为基础,以公司新产品开发目标和经营目标为导向,年终结

合目标责任制要求进行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最终确

定其报酬,并设立薪资奖励、职务晋升和特殊业绩奖励等多

种奖励机制,稳定了技术人员队伍,为公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2.企业投资回报预测该产品已在陕南移民中成功应用

,目前已与陕南移民公司签约合同额797万,该项目后续还有

二期、三期工程,初步预计陕西省市场潜力有800万元-1500

万元左右,其次该项目的信息系统至少维持10年之久,每年可

获得系统维护费用及数据资源建设费用共200万元,8年可带

来1600万元的收入。本产品在外省进行推广前景不可估量。

/2825/ 压缩感知云水印关键技术研究
压缩感知云水印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数字内容安全已成为云计算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

焦点问题。本项目技术成果针对云环境下数字媒体内容安全

的应用急需,深入研究基于云水印的媒体版权保护、传播可

控性机制以及内容认证的关键技术。研究范围涉及基本理论

与方法、算法与关键技术、原型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压缩

感知云水印数字媒体内容安全的理论与方法;压缩感知云水

印的加密算法、多媒体版权标识方法与技术、多媒体的认证

方法和技术;基于内容的脆弱/半脆弱云水印图像/视频内容

/2825/ 压缩感知云水印关键技术研究

盗版追踪原型系统。通过研究,解决云环境下数字媒体内容

云水印加密、数字媒体的版权标识、数字媒体的内容认证等

若干科学技术问题;解决云环境下数据内容存储、访问和服

务中若干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安全性关键技术。项目成果为云

环境下数据内容安全技术的存储、服务及其应用提供技术基

础。主要技术成果内容介绍如下:(1)研究基于内容的脆

弱/半脆弱云水印,解决云平台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问题。

云服务提供商是用户数据的物理拥有者,对于不经常访问的

数据或存档的数据,用户不可避免会担心数据是否存在以及

是否被篡改。为了避免在灾难发生时带来的服务中断,用户

数据通常在云服务器上备份多份,用户按备份数支付费用,同

时担心是否享受了相应的备份服务。云水印技术对消息与加

密进行同步运算,第三方审计者能对存储在服务器群上的数

据通过云水印进行完整性验证,并对存储在服务器上的备份

数额进行验证,进而保障用户数据的完整性与可用性。(2)

通过研究构造压缩感知测量矩阵,建立云存储平台的安全性

访问控制策略。在云存储环境中,云服务提供商管理着多个

用户及其资源,当用户跨边界访问其他资源时,需要在边界设

置认证服务,对访问共享资源的用户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管

理。基于属性的水印加密技术通过控制用户对密钥的获取权

限来实现访问控制的目的,权威机构分配给用户的私钥与属

性集合相关,而水印则与属性方程相关,当且仅当属性与水印

匹配时,用户才可以成功解密密文,进而同时保障数据的机密

/2825/ 压缩感知云水印关键技术研究

性与访问控制的灵活性。(3)基于CS云水印数据特性,研究

安全性多方计算的理论架构。主要按以下两部分展开:1)结

合云计算环境下的云水印实际应用需求,在真实协议/理想协

议安全框架下,建立云水印多方计算抗击相互勾结的恶意参

与方的安全模型,并基于现有方案,构造该模型下的云水印多

方计算;2)探索压缩感知CS理论下云水印通用多方计算之间

更一般的构造关系或可归约性,从而,通过CS数据的利用,直

接实现对任意云水印多方计算的外包。(4)开源云计算平

台的基础建设。云计算服务旨在通过无限的带宽(Infinit

eBandwidth)、无限的容量(InfiniteCapacity)和无限的

处理能力(InfiniteProcessingCapability),提供“Anyt

ime,Anywhere,Anything”式服务,即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

实现任意数据的访问。本项目拟比较现有主流的开源云计算

平台,对各平台特征与性能进行比较,从而为本项目搭建云计

算平台提供依据。目前主流的开源云计算平台包括:1)Abi

quo公司的abiCloud,abiNtense和abiData,可以用来架构和

开发公有私有混合云,以及云应用等的基础设施;2)Eucalyp

tus开源云计算平台是AmazonEC2的一个开源实现,它与商业

服务接口兼容;3)10genMongoDB开源高性能存储平台,可用于

创建私有云;4)ElasticComputingPlatform(ECP)是一个可

编程的虚拟云架构,ECP平台可以简化在云架构中发布应用的

操作;5)Nimbus由网格中间件Globus提供,VirtualWorkspac

/2825/ 压缩感知云水印关键技术研究

e演化而来,与Eucalyptus一样提供EC2的类似功能和接口。

本项目搭建开源云计算平台,实验验证关键密码技术在云平

台的可行性与先进性,进而推进广东省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与信息服务支持能力提高。

/2826/ 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
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评价采用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事故树分析法、

DNV公司SAFETY软件、管道风险分析等,尤其是采用世界上

先进的DNV公司SAFETY软件,对管道泄漏可能造成的各种破

坏后果进行模拟计算,同时参照美国W.KentMuhibaver的管

线风险管理手册进行风险评价。后两种评价方法是在上海市

和国内首次应用,定量评价了管道泄漏后造成的破坏后果以

及管道的安全可靠性。这对输油、输气管道以及含其他危险

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的风险评价都有重要的作用。评价报告

/2826/ 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

所用的评价方法及在分析、评价基础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对工程建设和今后运行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2827/ “互联网+”智能矿山安全监管可靠保障机制研究及应用示范
“互联网+”智能矿山安全监管可靠保障机制研究及应用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成果来源与背景成果来源:青海省科技厅科技

成果转化项目,项目编号:2016-SF-130。“安全重于一切,

必须时时以安全为主”---这是贯穿于矿山企业整个生产、

管理过程中至高无上的准条。随着国家对矿山安全的重视程

度不断加强,矿山企业在各种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方面的投

入逐年加大,对保证矿山的安全和正常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但这些信息化系统由于各系统功能单一、系统间相互隔

离,安全生产信息采集未能全覆盖,使得企业在生产与安全管

/2827/ “互联网+”智能矿山安全监管可靠保障机制研究及应用示范

理上无法实现效能的最大化,难以发挥系统间的协同作用,使

得矿难发生时无法实现各系统间有效的应急指挥调度,从而

影响智慧矿山在减灾方面的能力,这已成为矿业信息化发展

的瓶颈问题。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成果旨在通过结合时空

关联性理论和不确定性计算模型等的可靠性技术、量化评估

方法在矿山信息化中的深度运用,确保系统能够在常态或异

常的应急矿山信息监测中及时可靠地传输相关监测信息,提

高矿井安全水平监控和预警能力,有效地实现预防与及时发

现处理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互联网+”智慧矿山安

全监管可靠性保障机制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开展,为推动矿业

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

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课题开展了“

互联网+”智慧矿山安全监管可靠性保障机制研究及应用示

范研究。主要研究适合煤矿井下细长狭窄地理特点的物联网

节点可靠拓扑部署方案,实现监测区域的全覆盖;用户行为认

证机制和可信性评估机制,有效评估智慧矿山感知节点行为

的可信性;复杂障碍空间中基于移动对象运动规律的时空位

置关系和不确定轨迹预测,实现位置准确感知;基于“互联网

+”的矿山综合信息传输有效性保障机制,基于贝叶斯网络模

型的预测、预警,以及基于SPSS的噪声与员工不安全行为关

系的安全监管机制研究等,优化监测系统的的可靠性和信息

传输的实时性;实现“互联网+”的矿山防灾减灾综合信息管

/2827/ “互联网+”智能矿山安全监管可靠保障机制研究及应用示范

控平台的示范应用。主要的性能指标包含:(1)适合煤矿

井下细长狭窄地理特点的物联网节点可靠拓扑部署方案。(

2)基于不确定计算模型的智慧矿山感知节点行为的可信性

评估方法和决策级融合机制。(3)基于位置感知的应急自

救通信机制。(4)基于“互联网+”的矿山综合信息传输可

靠性和实时性保障机制。(5)构建“互联网+”的矿山防灾

减灾综合信息管控示范平台。4、创造性与先进性(1)适合

煤矿井下细长狭窄地理特点的物联网节点可靠拓扑部署方案

和权重均衡优化的Web用户行为的可信性评估机制和技术是

目前研究中的最新成果。(2)基于复杂区域的时空关系图

模型给出的基于移动对象运动规律的不确定的位置感知和轨

迹预测方法是目前研究中的最新成果。(3)多条件下基于

贝叶斯网络的环境参数预测分析模型、基于SPSS的噪声与员

工不安全行为关系的安全监管机制及其优化策略等是目前研

究中的最新成果。(4)“互联网+”的矿山防灾减灾综合信

息管控示范平台的示范应用是本项目的一个创新点。课题完

成的项目成果在研究技术上达到了国际上同等成果先进和国

内同等成果领先水平。5、成熟程度,适用范围本课题成果有

效地考虑矿山井下环境和物联网节点部署的不确定性特征和

计算环境的制约问题,结合时空关联性理论和不确定性计算

模型等,深度研究了矿井下细长狭窄地理特点的物联网节点

可靠拓扑部署方案、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矿山感知节点行为

/2827/ “互联网+”智能矿山安全监管可靠保障机制研究及应用示范

的可信性评估方法和决策级融合机制、基于时空关联性的网

关节点的故障诊断和基于位置感知的应急自救通信机制、基

于“互联网+”的矿山综合信息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保障机

制等。其研究成果可以有效的应用在“互联网+”的矿山防

灾减灾综合信息管控系统中,为实现智慧技术、智慧管理、

智慧监控、智慧服务等为重要内容的环境监测发展的新模式

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6、取得的成

果及存在问题本课题在“互联网+”智慧矿山安全监管可靠

性保障机制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4篇(

SCI检索2篇,EI、ISTP检索5篇,核心期刊4篇);申请国家发

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和该领域尚

需深入探索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进一步

从物联网性能、可靠性以及成本、节点能耗等方面实现多目

标优化等方面进行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危险源远程实时监测系

统的可靠性保障机制与量化分析,以便更有层次地表示和管

理信息监控系统的智能控制和预测等。(2)考虑天气、人

为等客观因素对复杂障碍空间的不确定轨迹预测技术的影响

,进一步提高推理的准确度和算法的可靠性等方面还需进一

步拓展研究。(3)本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处

理海量、多维、动态信息的不确定性计算模型理论和物联网

传输的可靠性保障机制是我们进一步的工作目标。

/2828/ 西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研究与平台建设
西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研究与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研究、开发简要内容:调研西藏大型科学仪器

设备现状,研究建设西藏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开发建

设西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在农业领域开展大型仪

器设备共享服务示范。项目已达到最终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

:研究西藏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撰写完成《西藏大型仪

器设备使用现状报告》;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大型科学仪器

设备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绩效评价与后补助奖励办法(建议稿

)1份,《西藏自治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

/2828/ 西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研究与平台建设

法(建议稿)》1份,《西藏自治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

法(建议稿)》1份,发表论文1篇。研建成“西藏大型仪器

沈北服务平台”1套,,软件技术文档1套;获得“西藏大型科

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V1.0”软件著作权1个(软件著作权证

书号:软著登字第2087705号;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7SR5

0421)。举办了“西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示范应用

培训班暨共享机制研讨会”,8家科研教育机构共15人参加培

训,22人参加研讨会;承办了“西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

台应用培训班”,全区26家科研、教育机构、企业共57人参

加了培训。

/2829/ 三网融合接入与IPTV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三网融合接入与IPTV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1)广电的无源光网络技术设备(EPON)结合无源

同轴以太网设备(EOC)可提供100M到10G的带宽,并与现有

的计算机网无缝连接,该模式是实现“三网融合”的最佳技

术途径。我们主要研制了YTOLT、YTONU等GEPON和EPON设备

,这些设备是基于IEEE802.3ah协议的,且符合中国电信的标

准。它们能够实现光信号和Ethernet信号、GigabitEthern

et信号的互相转化。设备之间的最大输出距离是20Km,它们

还具有室内型及野外型规格,具有多种规格的以太网输出口

/2829/ 三网融合接入与IPTV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数,还支持网管和双电源热备份功能。另外,还研制了YTHN/

C2008、YTMN/C2006等EOC设备。这些EoC设备可以在同轴电

缆传送标准CATV信号的同时,也传送以太网信号。它们符合

HomePlug产业标准,支持一点对多点,56/128-bitAES数据加

密。每个同轴最多可以支持4个频道,每个频道实现速率大于

200Mbps。(2)研制YTTB-C2010系列的数字机顶盒。该系列

的机顶盒内嵌中文二级字库,支持GB2312及UNICODE字库,支

持多半音系统和网络搜索、断电记忆、图像PAL/NTSC制式自

动识别、强制转换等功能。(3)在YTTB-C2010系列的数字

机顶盒上开发了一套基于P2P技术的IPTV系统(包括直播、

点播、视频监控等)。该系统的特点在于节点之间采用P2P

技术进行数据分发,避免了流量过大情况下造成的单点失效

问题,同时也充分利用了闲置的边缘网络资源。(4)对基于

P2P的IPTV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围绕信任机制、激

励机制、安全认证机制、访问控制机制等几个方面展开。(

5)研制了三网融合下的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无论

用户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终端(PC、PDA、智能手机等)

对室内外有摄像头覆盖的区域进行监控,还可以方便交警对

关键路段的交通流量进行监控。(6)在对交通监控、室内

监控、IPTV直播点播、可视电话等领域实现了集成创新的较

大规模应用。

/2830/ 国家电子教材服务支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电子教材服务支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从国家层面整体推进电子教材服务支撑系统的建设

,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其中的关键难点在于科学和高效的课

程开发技术、系统化的服务支撑系统建设,以及科学而可行

的政策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与革新能够真正在产业中获得成

功,关键环节是如何进行应用推广。本项目将国家教材服务

支撑系统的创新与扩散作为整体,开展宏观发展战略、适用

性等在内的技术扩散政策研究,为国家整体推进个性化电子

教材技术应用推广提供决策支持、基础性保障和教学支持服

/2830/ 国家电子教材服务支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务。本项目根据国家大规模实施电子教材建设与应用工程的

需要,确立了电子教材开发技术、支撑环境、基于技术扩散

的政策研究三方面的国家电子教材服务支撑系统关键技术研

究项目,该项目对国家未来三年的试点给予重要支撑。

/2831/ 0399D53091单向器
0399D53091单向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安全保密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0399D53091单向器是康灵集团有限公司专为博世汽

车零部件公司配套开发的新产品。该产品采用全冷挤加工成

型生产工艺,质量稳定,表面光洁度高、耐久久性强。深受客

户认可,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主要成果转化:(1)齿轮

轴和传动件同轴的研究;(2)导向台阶防溢技术的研究;(

3)齿轮轴传动件冷压精密技术的研究。产品主要技术性能

指标:(1)输出轴轴向间隙:0.1~0.6mm;(2)单向器反

向打滑力矩:0.7~1.1N.m;(3)正向扭矩:≥700N.m;(4)

/2831/ 0399D53091单向器

储备间隙:3.1mm±0.3mm;(5)耐久性试验≥40000次;

产品创新点1、现有的起动机单向器齿轮和传动件接触面的

同轴是靠滚柱间接实现同轴;由于同轴度控制精度低;工作磨

损加大,单向器容易提前失效;在单方向受力会产生偏心力,

只能靠单个滚柱承接过载力,有可能滚柱会脆裂,可靠性差。

改进了的单向器结构:齿轮轴和传动件的同轴保证不再是完

全依靠滚柱,而是利用了固定了的传动件内孔装配保证,装配

间隙0.12以内,既不影响齿轮的旋转,又限制了偏心。2、而

且导向的阶梯台阶可防止型腔内润滑脂分散溢出。如果出现

单方向受力,其中的偏心力主要靠已经固定了的传动件阶梯

孔承接,不再是滚柱完全承接过载力,保护了滚柱不会出现过

载造成脆裂。3、加工齿轮轴和传动件是用冷挤压精密一次

成形,材料利用率高,组织性能好,产品的疲劳寿命高。单向

器驱动齿轮与轴分体结构设计技术研究;采用全冷挤加工成

型输出轴工艺技术,减少了单向器成本、重量,提高了减速式

单向器工作的可靠性。

/2832/ 基于MFC框架的医学图像分割系统
基于MFC框架的医学图像分割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任务来源于2016度国家重点研发技术增材制造与

激光制造重点专项“骨与关节个性化植入假体增材制造关键

技术的研发及临床应用”(项目编号为2016YFB1101300)子

课题“适应临床诊疗的个性化假体设计与分析专用软件的开

发”(课题编号2016YFB101301)。医学图像分割是对人体

器官组织进行功能分析以及诊断治疗的基础,对于提取病变

组织周围的信息,辅助医生进行病情分析以及三维重建等提

供很好的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先进医疗影像技术的快速

/2832/ 基于MFC框架的医学图像分割系统

发展以及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图像分

割算法研究的必要性。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许

多新的理论被引入到了图像分割领域,如神经网络、小波理

论、偏微分方程、模糊集理论、图论、主动轮廓模型等新兴

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新思想、新方法也陆续被引入

到医学图像分割领域用以解决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目

前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自动分割的医学图像分

割技术,但这些方法仍停留在实验阶段,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得

到应用。究其原因,仍是由医学图像本身的多样性、低对比

度以及噪声等特性所决定的。医学图像成像方式(CT、MRI

、PET等)不同,人体组织器官在形状结构上存在差异,这些

因素都给医学图像的分割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因此,研究一

种实用的分割方法取代目前临床上主观性较强的半自动化分

割方法是当前医学图像分割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本软件利

用MFC单文档框架,结合开源工具包DCMTK,读取DICOM文件,并

利用开源CxImage图像处理库将图像格式转换成Windows支持

的位图格式,并进行显示。实现DICOM文件读取、显示、,图

像分割功能。本软件以图论框架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标记

自动生成的GraphCuts算法。算法以阈值分割、形态学分割

为预处理分割算法,获取图像前景背景标记点,并将标记点和

原始图像作为图切割算法的输入,结合最大流/最小割算法获

取初始分割结果。针对分割错误的位置或区域,引入人工手

动标记,再次迭代GraphCuts算法,得到最终分割结果。软件

/2832/ 基于MFC框架的医学图像分割系统

系统按照功能来进行模块化的设计,界面简单,易于用户操作

。此外,采用这种模块化方式的成本较低,修改程序也比较方

便,除了能够使操作人员很容易上手外,也能使开发人员和设

计人员很清楚的明白各个部分的功能。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

计算机辅助骨科诊断治疗,软件运行状态良好,底层开放,程

序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添加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开发和拓

展新功能。目前应用状况良好,未发现有其他问题。

/2833/ 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图像复原及现场绘图软件
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图像复原及现场绘图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来源及背景基层现场勘查工作以现场拍照、固

定、取证为主,其中主要问题就是拍照时图像容易变形,导致

现场提取的物证无法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力。为解决实战中的

图像变形问题,项目组于2013年研发了《刑侦痕迹图像复原

及鉴定系统》,该项成果将标准牌放到被拍摄物体所在平面

,通过将变形的标准牌复原成原始标准牌进行整张照片的还

原。该技术简便易行,但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标准牌本身起到

比例尺的作用,对现场会造成一定的干扰;二是标准牌在复原

/2833/ 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图像复原及现场绘图软件

过程中起到转换中介的作用,对测量的精度会产生一定的影

响。基于以上问题,项目组研发了基于激光测距原理进行图

像复原的技术。通过激光测得所需数据,实现三维空间与二

维成像平面上像素点的一一对应,完成图像转换和畸变矫正

,进而绘制现场平面图,全面及时地固定原始现场。主要研究

内容项目组针对现场勘查拍照容易产生畸变、无法全面反映

现场情况以及现场勘查人员负担较重等问题,将激光测距技

术与现场拍照相结合,开发了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图像复原

及现场绘图软件,能够完成现场全景图片拍摄、数据测量、

矢量图制作等现场记录工作,实现了激光测距、图像复原、

现场绘图等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提升了现场勘查整体质量

和效率。主要包括建立完整的物理模型、编制图像复原软件

、研发现场绘图软件以及相机镜头的畸变矫正及激光测距仪

的调试等内容。取得成果及主要用途、功能项目组将光电测

距仪组成激光测距模块,并研发了图像复原软件和现场绘图

软件。激光测距模块安装在相机的热靴上,运用本项成果进

行现场勘查时,首先应进行基于激光测距的现场拍照,然后将

照片和测距信息导入图像复原和现场绘图软件进行处理,该

项成果主要作用是将带有透视变形和径向畸变的照片转换为

垂直视角的俯视图,复原后的照片可以应用到现场绘图和司

法鉴定中。具体功能:三维测距是可以通过对物证所处平面

进行拍照,测量平面内任意两点的距离;图像拼接是对照片进

行图像复原后,可将两幅乃至多幅处于同一平面的照片进行

/2833/ 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图像复原及现场绘图软件

拼接;快速绘图是绘制现场平面图时,技术人员可以迅速画出

现场草图,软件会自动识别成对应的图例;联动现勘是经过图

像复原的照片可以直接作为物证照片传到现场勘验信息系统

中,直接发挥作用。应用情况及适用范围目前,“基于激光测

距原理的图像复原和现场绘图软件”这一科技成果已经全面

推向实战应用,在多家单位进行了试用,受到了试用单位的一

致好评,其中铁西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和和平区公安分局技

术室出具了应用报告。该项成果专门针对基层刑事技术工作

的痛点进行优化,以勘查效率提高、法律效力提升为导向,将

现场勘查向数字化、流程化、便携化的发展方向推进,同时

也具备广域化、无损化、便携化等发展方向。关键技术及原

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项目组采用了三个测距仪组成激光测

距模块,建立了标准牌的物理模型。无论相机处于任何拍摄

角度,都可以通过测距模块抓取到被拍摄物体所处平面,进而

进行图像复原。标准牌模型建立后,项目组探索进行成像模

型的优化,将相机镜头径向畸变矫正与透视变形矫正结合,简

化工作流程。在理想情况下,空间三维坐标转换到图像像素

坐标的针孔模型。但实际情况中需要考虑径向畸变,径向畸

变使像点产生径向位置的偏差,分为正向畸变和负向畸变,正

向畸变称为枕形畸变,负向畸变称为桶形畸变;特点是由镜头

的形状缺陷所造成的畸变,关于相机主光轴对称。在考虑径

向畸变的前提下,空间三维坐标点经过透视投影变换,转换到

/2833/ 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图像复原及现场绘图软件

图像平面坐标算法。主要性能指标:1.物证照片图像复原误

差≦1%;2.现场照片图像复原误差≦2%;3.可以绘制各类建筑物

的平面图、立体图,建立室内、室外等各类物品的二维及三

维图库,图库数量8000幅以上;4.激光测距的有效距离应≧20

米。技术成熟性本项目采用的图像复原技术在已有成果中使

用多年,激光测距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已经广泛应用。

/2834/ 语义Web语言及支撑软件技术研究
语义Web语言及支撑软件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的主要科技内容包括:语义Web语言的理论

基础;面向语义Web的本体匹配方法;数据库与Web本体的映

射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语义Web动力学模型;基于语义的

Web信息检索模型与算法;语义Web支撑软件技术基础。语言

是语义Web的核心,支撑软件是使得语义Web构想成为现实并

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本项目在语义Web语言及支撑软

件技术的以上六个科技内容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理论、方法与

技术,对促进语义Web的形成、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

/2834/ 语义Web语言及支撑软件技术研究

价值。本项目在五年内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发表69篇

学术论文,取得1项发明专利和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表

论文的期刊包括《IEEETrans.CircuitsSyst.-I》、《IEEE

Trans.NeuralNetworks》、《JournalofComputerandSyste

mSciences》、《Information&SoftwareTechnology》

、《JournalofWebSemantics》和《SoftComputing》等高水

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会议包括国际万维网会议(WWW)

、国际语义Web会议(ISWC)、国际Web智能会议(WI)和亚

洲语义Web会议(ASWC)等高水平学术会议。本项目成果具

有较高的学术界公认度: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43篇、被EI

收录37篇、被ISTP收录14篇;SCI引用次数为515,他引次数

394,单篇他引次数最高达40次;论文发表刊物的最高SCI影

响因子为2.620;有1篇论文获“南京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

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005-2006年度),1篇论文获2003

年国际机器学习与控制论大会“OutstandingPaperAward”

,1篇论文被SCI权威机构Thomson-ISIR评为“NewHotPaper

s”,1篇论文自发表至今一直被ScienceDirect列入《Jour

nalofWebSemantics》期刊的“Top25HottestArticles”,

并在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位列第1位。项目组还积极

参与语义Web有关的国际标准制定,本项目组提出的关于We

b资源描述框架(RDF)和Web本体语言(OWL)的多个评论意

见被W3C有关工作组所采纳,并体现在W3C制定的最终技术规

范中。项目组还积极参与语义Web有关的国际竞赛,本项目

/2834/ 语义Web语言及支撑软件技术研究

开发的Falcon-AO系统在连续两年的国际本体匹配竞赛中,

被评为最佳本体匹配工具;在国际语义Web挑战杯赛中,本

项目组提交的DynamicView系统名列前茅。同行专家对本项

目两个支撑基金项目的结题和验收评价均为“优”,其中,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项目验收

委员会认为:“项目组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法与技术,相关研

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语义Web语言和本体匹配方法

方面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第三届国际语义Web

大会主席FrankvanHarmelen教授对本项目组及其成果给予了

高度评价,他认为本项目团队“是国际上最耀眼,也是中国

研究机构中最成功的团队之一,具备国际竞争水平”,他还

认为本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相当优异,在众多极具竞争性

的会议中屡屡入围,包括多年的ISWC会议和WWW会议,这些

会议的论文录用率均低于20%”。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提高我国在网络软件中的国际核心竞争

力,对江苏省打造软件强省战略将产生积极作用,对国民经

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将产生重要影响。

/2835/ 电光调制激光测距方法及其装置
电光调制激光测距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该研究组研究了一种电光调制激光测距方法及其装

置,该方法是利用激光的偏振特性作为信息载体来进行激光

测距。利用单轴晶体的横向电光效应,配合偏振分光器和偏

振检偏器,在单轴晶体上平行光轴方向施加半波电压时,利

用扭转线偏振方向90度的特性,提取出一个激光往返待测距

离所需时间t为脉宽的光脉冲。该发明克服了现有测距方法

由光电转换过程和电路系统本身引入的误差。改发明结构简

单易行,操作方便,不受环境影响,抗干扰能力强,测量距

/2835/ 电光调制激光测距方法及其装置

离范围广,最近可测几米的距离,在激光器能量较高的情况

下,最远可测10千米的距离。测量精度高,可达到厘米级的

测量精度。

/2836/ DPS-A01仓储物流计算机智能控制和分拣系统
DPS-A01仓储物流计算机智能控制和分拣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DPS-A01仓储物流计算机智能控制和分拣系统”

是我公司自主研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包括仓储物流计算

机实时智能控制子系统、物流仓储管理软件子系统、接口子

系统和物流分拣硬件(电子标签)子系统等。目前,随着物

流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的仓储物流管理水平正在成为整个

物流行业(包括制造业)的瓶颈。有仓储就需要管理和分拣

,要想高效地管理和分拣就需要我们的产品——“DPS-A01仓

储物流计算机智能控制和分拣系统”。我们开发的这套系统

/2836/ DPS-A01仓储物流计算机智能控制和分拣系统

包含包括仓储物流计算机实时智能控制子系统、物流仓储管

理软件子系统、接口子系统和物流分拣硬件(电子标签)子

系统等,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837/ 四川花椒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四川花椒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项目以科研院所-大学-公司合作模式,集成创新了

红花椒采收技术由手工采收提升到智能采收技术,红花椒烘

干技术靠天气晒干提升为智能烘干技术这一技术解决了贫困

地区边远山区花椒颜色与品质问题,创新完善了青花椒“以

采代剪”技术,提升为决“电动果枝采剪”技术,改变了国内

传统的手工采摘方法,推广面积达660万亩。这一技术解决了

因采收过早过晚对花椒商品价值的影响。花椒枝干循环利用

技术解决了花椒采收中花椒枝杆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花椒增

/2837/ 四川花椒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香技术的研究试验解决了挑选了汉源花椒在加工油炸最佳时

间30s油温控制在170c0,香味麻味最佳,这一技术研究解决花

椒油炸因温度过高过低造成花椒品质差的问题。藤椒扦插育

苗试验研究,填补了藤繁无扦插繁育方式的空白。解决了播

繁育过程中因空壳多出苗量少的问题;刺朝仓椒嫁接育苗试

验研究,解决了无刺花椒种子繁育见效慢的问题。椒油超声

波生产技术改进与提升藤椒出油效率,提高出油率20%,节约

出油时间2小时。花椒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研究解决了花椒枝

叶果加工利用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经过研究集成将花椒枝

干加工为肥料、开发加工花椒果为麻香嘴品牌花椒酱,藤椒

油,3600藤椒油;蜀香牌麻辣香肠调味料,一种麻辣水煮火锅

鱼调味料等系列产品6个。该项目获得了发明专利1项,企业

标准2项,论文3篇。

/2838/ 嵌入式MPEG-2编解码器
嵌入式MPEG-2编解码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产品采用嵌入式设计方案,系统稳定性高;采用

MPEG-1或MPEG-2视频压缩技术,图像清晰,画质可达VCD或

DVD效果;支持多任务工作方式,图像存储、监看、远程控

制可同步进行;支持G.703(E1专网)和TCP/IP(以太网)

通讯协议;支持远程和本地云台控制;支持远距离传输;1

U标准机箱,可上标准机架。该项目已于2001年底通过江苏

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2002年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部入网测试

论证证书,已广泛用于会议电视终端设备、远程监控图像传

/2838/ 嵌入式MPEG-2编解码器

输等方面。

/2839/ 档案微机管理系统
档案微机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该系统采用了OA理论、MIS理论、预策学理论

、软件工程技术、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多窗口技术、对比图

形技术等先进方法,在设计上采用了分库管理、多级密码等

高安全保护措施。其主要特点是:1.采用多级汉字菜单驱

动,用户使用方便;2.采用模块化层次结构,易于修改和

扩充;3.以IBMPC/XT微机和CCDOS为支持环

境,易于普遍推广;4.系统保护采用模块化设计,操作方

便灵活,安全性强;5.在数据携带、保护模块、借阅管理

/2839/ 档案微机管理系统

、预测与统计图形功能等方面在档案系统设计中具有独到之

处。该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840/ TGC数字控制器应用软件[简称:TGCS]V3.0
TGC数字控制器应用软件[简称:TGCS]V3.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TGCS是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

系列数字控制器TGC的应用软件平台,主要用于TGC中DSP的图

形化软件开发、编译、下载以及运行时的状态监控。TGCS中

的“T”是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TRIED的首

字母,“G”是英文“general”(通用)的首字母,“C”是

英文“controller”(控制器)的首字母,“S”是英文“s

oftware”(软件)的首字母。TGCS软件适用于电气传动、

工业现场自动控制、电气设备及电源设备制造等需要数字信

/2840/ TGC数字控制器应用软件[简称:TGCS]V3.0

号处理器(DSP)的场合,用于以图形化方式给天津电气科学

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通用数字控制器(TGC)中的数字信

号处理器(DSP)编程、代码的编译、代码下载及DSP程序的

运行状态监控。TGCS是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上运行的以图

形化方式给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编程的应用程序,用于为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通用数字控制器(TGC

)中的DSP编程、编译产生运行代码、下载和监控DSP的运行

。使用TGCS的人员根据具体任务需要,从功能块库中任意调

用标准功能块、自由连接和设置参数,组成功能包,若干功能

包构成整套TGC控制系统的应用程序,编译下载到TGC控制器

的DSP中,使TGC控制器完成各种复杂的实时控制任务。

/2841/ 内置MP3、USB接口GPRS手机
内置MP3、USB接口GPRS手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随着通讯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

需求一种功能超前、技术领先的手机是部分成功商务人士所

追求的,为满足这一部分人士的需求,开发人员结合市场特

点专门研制一款具有内置MP3、USB接口、GPRS、WAP、MIDI

和弦音乐、FM收音机、外置摄像头集于一体的双屏彩屏手机

。并且考虑到广大用户的健康安全,我们公司特意开发了这

款具有抗菌能力手机,它能对空气中飘浮的大肠杆菌、霉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杀抑率可达99.9%,并且对人体没有

/2841/ 内置MP3、USB接口GPRS手机

副作用。二、应用领域本产品GPRSClass10,GSM900MHz/DC

S1800MHz蜂窝移动电话。主要用于GPRS/GSM移动通信,适用

于国内外中青年消费群体。三、产品介绍1、抗菌外壳。2、

GPRS——10级网速,通过专有的数据线,电脑可以实现无线

上网。3、无线上网——采用WAP1.2.1浏览器,手机可以单

键直接上网,使得数据和文件传输速度更为快捷。4、内置

QQ——可以随时在线,沟通更便捷。5、FM收音机——内置

的收音机可以搜索多达32个频道,并可以存储5个频道。可

以实现快速搜索、自动找台、循环搜索的功能。6、4KSTN—

—内屏为4096色的STN彩色屏幕,可以生动体现画面的细节

。7、短信群发——可以同时选择12个号码,一次发送12条

短信。节省时间。8、多功能电话本——手机内可以存储30

0笔电话,且每个姓名下有三种存储方式,可以从提供的七

项条目内进行选择,非常适用于现代人的使用。9、大容量

短信存储——手机内可以存储100条短信。使用户不错过任

何信息。10、32和弦音乐技术——采用MIDI合成芯片,可以

模拟自然界的声音。11、内置MP3——可以从网上随时下载

MP3音乐,并可以作为手机铃声。支持30分钟的录音功能。

12、USB接口——32M内存,配备专用的电缆。重要信息随身

带。四、产品结构该型号移动电话采用折叠式外观,其上前

壳独特的椭圆形设计,内屏幕是4KSTN彩屏。五、性能指标

产品型号:彩智星8000制式:GSM900MHz/DCS1800MHzGPRSc

lass10标准:Phase2+尺寸:83×44×23.9mm重量

/2841/ 内置MP3、USB接口GPRS手机

:78g(含标准电池)LCD:128×128象素待机时间:1

00-200小时通话时间:150-240min标准电池:600mAh六、成

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1、采用大面积拉丝金属设计;2、采用

七色炫彩灯;3、采用短信群发;4、采用GPRS;5、采用移

动QQ;6、采用防火墙。七、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该产品

与其同类产品相比,功能超前技术领先,在当前国际同类产

品中处于有竞争力的地位,对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

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该产品自5月份上市以来迅速得到各

界人士的喜爱,销量逐渐上升,订单不断。

/2842/ 基于物联网通信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综合监测技术开发研究
基于物联网通信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综合监测技术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开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系

统一套,系统包含故障监测装置、通信系统、后台监测系统

三大部分。故障监测装置逐级连续安装于输电线路杆塔,连

续记录杆塔的雷击故障、闪络故障、地质倾斜及振动的状态

数据;数据通过通信系统以无线接力通讯方式上传采集的数

据,最终数据全部传输至后台监测系统,由监测系统对数据进

行统计和分析,显示输电线路杆塔运行状态。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唯一ID编码的数据采集传感器安装于输电杆塔

/2842/ 基于物联网通信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综合监测技术开发研究

上,可直接采集输电杆塔的故障信息,实现绝对的故障定位;

(2)系统通信采集物联网通信技术,在检查到故障信息或接

到远程命令,将自动将故障信息向下传递到下一级故障监测

装置,下一级单元将自动继续下传;整个传递不依赖于任何通

信网络,保证地无通信网络地段信息的及时上传。(3)系统

中的故障监测装置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可保证系统的

连续长时间运行。本项目开发的输电线路故障监测系统被安

装在云南电网公司保山供电局的220kV朝黄I回线,共故障监

测装置20个和1套通讯管理系统。系统自2013年11月1日投运

以来,可将输电杆塔雷击信息、闪络信息、倾斜信息及振动

信息上传至保山局内的后台监测系统,经系统分析,220kV朝

黄I回线运行状态正常,避免了大量的人工巡线工作,为线路

的正常运行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2843/ 航天器图像分解传输方法
航天器图像分解传输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航天器图像分解传输方法,是将航天器上的高分辨

图像分解成若干不重叠的、含原图像整体信息的子图像,用

不同的编码加密方式处理合成后进行传输,传输中误码对整

体图像影响不大。地面根据对图像质量有不同需求的K类用

户进行数据分发,做到不同用户所收到的图像质量不一样:

高授权等级用户得到的图像质量高,低授权等级用户得到的

图像质量低。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不用常规的图像压缩方

式而取得一定的压缩效果,大大降低了航天器上处理传输设

/2843/ 航天器图像分解传输方法

备的复杂度,同时地面图像处理恢复设备的复杂度不变,既提

高了航天器图像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又能实现不同质量图

像的按需分发。

/2844/ 坦瑞数字健康支撑平台软件(DomainOperationPlatform)V2.0
坦瑞数字健康支撑平台软件(DomainOperationPlatform)V2.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医疗行业信息化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

上实现了医院内部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目前的主要挑战在于

如何实现医疗信息的规模互联,即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数

据、信息、知识的共享;如何让日益普及的数字医疗设备与

信息系统有效集成。然而,在当前的IT技术框架下如果试图

实现上述需求,其复杂性和成本将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呈现非

线性快速增长。因此IT业正在寻求更新的征服复杂性的规模

互联技术,减少“信息孤岛”。上海坦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844/ 坦瑞数字健康支撑平台软件(DomainOperationPlatform)V2.0

的DomainOperatingPlatform(简称为DOP)的是一个新的软

件系统理念,也是一集前沿技术的总称。这一技术可以突破

目前严重阻滞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技术瓶颈,削弱由于医

疗知识和信息表达的复杂性导致的技术壁垒,减低非标准化

发展导致的居高不下的行业发展成本,降低中小开发企业投

资临床医学信息产业风险,大幅度削减用户高昂的运行、维

护及升级换代成本。DOP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两大类:1、与

领域(Domain)信息、知识及数据建模有关的关键技术——

数字化医院DOP的二阶建模技术;MDT及数据DNA技术,基于

MDT的信息标准化平台技术。2、作为复杂领域的系统运行、

开发及集成平台的DOP所涉及的一系列前沿技术。独立于底

层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微内核系统技术;On-DemandAgents配

置和部署技术;大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及容错结构技术;P

B水平海量数据中心整合技术;系统虚拟技术(Virtualiza

tion)整合平台;分布式共享对象(DSO)群集(Clusteri

ng)技术。主要性能指标:DOP运行环境2.0可以在不同的服

务器上稳定运行,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2000小时;支持d

sh(DOPshell)及图形用户界面的DOP系统管理;系统状态

、Agent运行状态、服务调用状态的基本监测功能;EHR(基

于MDT和DDT模板)服务功能组件;DICOM影像功能组件;支

持2种不同系统配置的DOP数据中心。技术创造性:1、在架

构上,突破了原有软件的纵向分割的格局;2、在DOP中集成

了各类国际医学标准,用于管理医学知识和概念;3、提供

/2844/ 坦瑞数字健康支撑平台软件(DomainOperationPlatform)V2.0

了基于二阶建模理论的建模工具,相对彻底的解决了这一领

导数据复杂性的问题;4、通过映射技术,可以低成本的实

现规模互联并集成原有的旧系统;5、为标准化建设提供了

软件工具。先进性:DOP是理念创新,是针对复杂系统复杂

性的一种新的战略思维,将对像医疗卫生这样的知识密集和

信息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代表了系统软件

多样化(DiversityofSystemSoftware)的突破性进展。DO

P不是一种单一技术,围绕几个首创的核心技术,DOP的技术

创新且包括对新兴技术的二次创新,对前沿技术的有效整合

。DOP目前已基本成熟,由于MDT的二阶建摸方式,在数据传

输保存的过程中有结构性安全性。成果的主体将面向全国各

级医疗单位开展应用,而其衍生产品还将应用于医学教育单

位或部门。目前,该项目成果正在推广期,存在问题是,需

要软件用户逐步接纳新的软件理念。

/2845/ 椭圆边界爆破解的唯一性与渐近行为
椭圆边界爆破解的唯一性与渐近行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椭圆边界爆破解的唯

一性与渐近行为》得到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

助金额为3万,批准编号:145RJZA214。偏微分方程是数学科

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他在很多自然科学领域如生物

数学,物理学,化学,航空航海等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具有奇

异边界条件的椭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以及边界渐近行为的

研究,是椭圆方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边界条件的奇

异性,吸引了大量的数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但是该领域还

/2845/ 椭圆边界爆破解的唯一性与渐近行为

有很多悬而未决的课题,特别是边界爆破解的唯一性和渐近

行为的刻画等。本项目就着重研究边界爆破解的边界渐近行

为和解的唯一性,着重考察权函数的衰减速率对边界爆破解

渐近行为的影响。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由于边界爆破解

自身的特殊性,对该问题的研究最有效的方法是上下解方法

。从而本项目将主要应用爆破上下解的方法研究边界爆破解

解的相关性质。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的主要工

作是一方面给出了边界爆破解的显式表示,使得我们对解的

渐近行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主要结果给出了当非

线性项是正规变化函数和快速变化函数时解的统一处理方式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目的研究成果

,可以使用于更广泛的p-laplace方程奇异解的研究,具有广

泛性和实用性。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主要致力

于单个方程奇异解的相关研究,但是对方程组的研究还不够

深入,下一阶段将继续对方程组的情形进行系统分研究。

/2846/ 一种多孔介质中气体扩散系数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一种多孔介质中气体扩散系数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介质中气体扩散系数的测试

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夹持器、气体采样系统、围压泵

、压力平衡系统、气体供应系统、气体色谱分析仪和真空泵

组成,所述夹持器两端均连接气体采样系统的进口端,气体采

样系统的出口端连接气体色谱分析仪和真空泵,夹持器两端

分别连接气体供应系统,还连接围压泵和压力平衡系统;夹持

器由壳体、试样桥、试样腔室、堵头组成,壳体内有围压腔

,试样桥位于夹持器中心,试样腔室存放多孔介质试样。该方

/2846/ 一种多孔介质中气体扩散系数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法排除了测试过程中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透流和气体取样

时的压力波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有效降低取样管线中气体

残留对测试结果的干扰。本发明原理可靠,操作简便,提高了

所测扩散系数的准确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847/ 一种新型精密密度测试仪
一种新型精密密度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技术特点:1. 精度高,可以达到0.1%精度;2.

成本低;3. 可以直接显示密度值,测定效率高。应用范围

:各种固态物质密度测定,可以应用于物质鉴定、致密性分

析等。市场前景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该设备,但人们在矿物开

采、物质鉴定以及材料致密性研究中非常急需快速、高精度

密度测试设备,因此该设备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另外,该

产品投资少,见效快,非常适合小型投资。

/2848/ 调度电网操作防误智能告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调度电网操作防误智能告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日益提

高,对电网调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操作过程中,不允

许操作失误,使得调度员的工作量工作压力增大,工作时,

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总是担心自己的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迫切要求建设一套系统,该系统对调度员的操作合法性、

合理性预先进行模拟和培训,正确的操作顺序生成可执行的

操作票,从而提高操作员操作时的信心;另外实际操作时,

系统按照电网结构和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再次进行防误判断和

/2848/ 调度电网操作防误智能告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校核,操作合理时,下发控制命令;否则系统给出报警提示

,拒绝下发控制命令;目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为项目的

应用提供了技术手段。以计算机和调度员防误软件为工作平

台(简称防误主机),接收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断路器、隔离

开关、接地开关、接地线位置等信息,并将设备状态(一次

系统接线图)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防误主机在数据库中

保存有调度防误规则库、电网调度网络图、接线形式、设备

类型等数据。当调度员在防误主机上通过一次系统接线图进

行模拟操作时,依照调度运行规程及倒闸操作的防误要求,

系统使用调度防误规则库及电网网络拓扑分析等对模拟预演

操作进行防误逻辑分析判断,若符合防误规则,则通过;若

违反防误规则,则对该项操作做告警提示,提示用户重新检

查操作项内容。该项目为调度员操作电网提供模拟操作演示

平台,减少误操作产生的可能性。调度微机防误系统的应用

,减轻调度值班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

,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保证电网操作的可靠性。

/2849/ 结构响应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可靠性评定
结构响应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可靠性评定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成果是针对目前国内外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海

量的测量数据,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数据,进而对大型结构

的工作状态与安全性评定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展开的技术攻关

,得到的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推广性和应用价值。该成果不

仅可以有效地处理房屋、桥梁等土木结构的动力响应信号,

进而进行结构性能评估;而且可以用于水利部门的大坝、海

洋钻井平台与海底输油管道、航空航天器的健康状况检测与

损伤探测;此外,也可以用于大型机械设备与精密设备的信

/2849/ 结构响应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可靠性评定

号处理与故障诊断。丰富、完善土木、水利结构的动力响应

信号处理技术,提高对结构健康状况评估及损伤检测的识别

与评估精度,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

益。

/2850/ 一种适合组呼系统的组播密钥协商方法及系统
一种适合组呼系统的组播密钥协商方法及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适合组呼系统的组播密钥协商

方法及系统,所述适合组呼系统的组播密钥协商系统包括用

户终端UT以及基站BS;基站BS向用户终端UT发送组播密钥通

告分组;用户终端UT收到组播密钥通告分组后,对组播密钥通

告分组中的业务组密钥申请列表解密得到业务组的组播密钥

,构建组播密钥确认分组发送给基站BS;本发明适合SCDMA宽

带接入技术的组呼系统的组播密钥协商方法及系统,在SCDM

A现有方案中并没有对组呼系统的组播密钥的协商方法进行

/2850/ 一种适合组呼系统的组播密钥协商方法及系统

描述,是提供安全的组播密钥协商的方法和系统,保证利用组

播开展的组呼业务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2851/ 基于异构监控数据的智能流计算统一分析平台
基于异构监控数据的智能流计算统一分析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我行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系统加入到整体

业务服务体系中。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各应用间存在复杂的

关联,也存技术实现上的差异。如何确保整体的服务质量,如

何发现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如何利用服务体系产生的信息并

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服务体验,这些成为企业级监控平台(EM

ON)的主要目标。EMON平台希望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相关

技术,对现有系统最小化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对软件服务体系

的整体监控,实时对服务的质量进行管控,并支持以监控数据

/2851/ 基于异构监控数据的智能流计算统一分析平台

为基础的各类业务增值,并实现智能化的包括监控、管理、

分析、驱动的四为一体的基础平台。

/2852/ 面向制造业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面向制造业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2010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

目招标东莞专项,立项编号:201120510104。②技术原理及性

能指标制造业中的”人、机、料、法、环“是构成制造工厂

的重要元素,物联网能够解决5种要素相互的交互和数据采集

,业务流程信息化能够形成整体闭环;在技术实现上,通过RF

ID识别装置实现关键环节的数据采集,如CAM/CNC/CMM/EDM/

SCM等环节,通过RFID电子标签实现关键载体的标识,如电极

/模具/仓库货架/运转车辆/容器/人员/成品等;通过物联网

/2852/ 面向制造业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中间件实现硬件和控制层的多元异构数据采集,同时和业务

层进行分割;通过对供应链、制造过程、仓库、物流等环节

的信息化系统开发,实现底层数据和上层业务的交互,通过云

平台实现跨车间、工厂、行业的工艺数据共享和业务综合处

理,关键点有:RFID识别装置开发、RFID电子标签设计和开

发、物联网制造业软硬件信息系统综合应用。③技术的创造

性与先进性本项目针对制造/物流物联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实施,实现开环式行业应用网络系统,其创新点可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1、开环应用:本项目除开发针对制造企业的过

程监控、制造执行系统和内部物流系统外,还涉及物流行业

的仓储管理、车队管理等应用系统等系统;本项目涵盖了制

造/物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间通过有效的数据交互

和支撑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造/物流产业网络。充分验

证了物联网、云计算、通信网和信息网在整个制造/物流产

业内落地的各项技术和应用。本项目在目前制造/物流应用

和技术很少涉及的多企业数据交互、支撑体系、运营平台等

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应用系统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影

响力都是以前系统所未有的。可以为制造/物流产业的发展

提供经验和方向。2、过程精细化管理:本项目通过物联网

技术实现了对制造要素的有效监控,能够有效监控制造和物

流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状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

和实时性。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解决了因信息不

精确而导致的制造过程生产效率较低、供应链库存量大采购

/2852/ 面向制造业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周期长等传统制造过程中的问题。3、多技术融合:本项目

通过物联网技术、云技术、通信技术、GPS/GIS等多技术融

合实现了对制造业过程信息的动态管理,并使制造过程信息

能在各个系统之间共享。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

性;项目以开放、协作、培育、引进的方针推动技术实力的

不断提升,通过宣传、示范、互惠、服务等策略促进成果转

化和项目的推广。1、项目从点-线-面实现产业化:在致胜

、宇龙两个龙头企业示范应用;在东莞电子信息和电气机械

1604家企业应用推广;在珠三角上万家制造企业应用推广。

2、继续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的协同创新战略;应用牵引的技

术开发创新战略;以人为本的人才创新战略;引进和消化吸收

的国际化创新战略;网络搜索引擎推广。3、多方项目推广:

政府、企业联盟、行业协会推介;会展推介;网络搜索引擎推

广。前景:东莞市规模以上八大支柱制造产业总产值达372

8.72亿元,但产业附加值较低,迫切需要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

结合,实现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东莞市物流产业需求十分突出

,相关物流企业1062家,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供应链,进行现

代物流管理是必然选择;珠三角是我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

一,占全国近1/10的区域GDP,占全国近1/3的出口总额需要物

流业支持。传统制造业和物流业结合的需求为物联网应用带

来广阔的市场前景。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开展期间

,各单位存在对项目开展的时间、空间以及前期准备上的不

/2852/ 面向制造业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同步,研发单位各方沟通交流是摆在项目实施面前的一个重

要障碍。针对以上状况,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家单位召

开了多次项目实施筹备会议,以确定项目分工、计划项目进

度,讨论项目启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对于前期准备工作

不充分的单位给予协调支持,保证各单位快速地进入项目研

发状态。此外,项目领导小组发起组织了单位间的前期拜访

调研工作,使得技术人员对合作单位的情况能够深入了解,制

定出项目的最佳技术方案。建议在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

各单位能够将技术交流持续进行,并且常规化、形式多样化

,通过面谈、电联、电话会议等方式,保障技术研发中的问题

能够及时调动各方资源得到解决。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2853/ 无线传感网的高能效数据采集分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无线传感网的高能效数据采集分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无线传感网作为物联网最基础的一层,其有限的能

量、低效率的传输一直限制了广泛应用。传感网的生存时间

、能效受数据采集分发协议、无线传输、能量使用策略、业

务应用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单独优化一项无法实现系统

全局的最优。本项目综合考虑无线传感网的建模、编码、协

作等技术,研究了数据采集分发系统的能效问题。主要研究

内容有:基于小世界理论,刻画了无线传感网的拓扑结构特

性,构建了传感网的分簇、簇头选取等通用模型,能够减少节

/2853/ 无线传感网的高能效数据采集分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点能耗,从而提升系统能效;编码方面,提出了基于极大距离

可分码(maximumdistanceseparablecode)的缓存方案,能

够有效减少节点传输信息的能量,并针对节点的功率分配和

预编码方案进行设计实现了容量的最大化;考虑到协作可进

一步减少能耗,项目分别提出了能量协作和信息协作的定价

激励机制,提升了节点协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系统的协作成

功率增大。项目的成果可为无线传感网的部署和分析提供理

论分析方法,相关能效优化方案可提高物联网的能效。

/2854/ 基于SOA的协同办公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基于SOA的协同办公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企业管理中,纸质填写传递或电子邮件传达日程

信息等传统办公方式,造成在信息传递和内部协调上浪费很

多时间和精力成本,且没有规范的流程容易造成管理混乱,而

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由于部门不同、功能不同,造成分散多

样、操作繁琐、不易统观的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信息

化平台核心架构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基于SOA(service-ori

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协同办公系统

的研究和开发。基于SOA的协同办公系统,采用了XML、.Net

/2854/ 基于SOA的协同办公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等主流技术以及面向服务的技术架构,凭借SOA松散耦合、复

用性强的特性,使得企业各个系统的集成变为可能,系统将企

业管理中传统分散的企业信息门户、协同应用、工作流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公文管理、计划管理、会议管理等进行整

合集成到一个集中的应用环境中,形成办公系统的统一协同

工作管理体系,系统覆盖了公司的职能部门、直属事业部以

及所有独立子公司,囊括日常办公、项目管理、人力资源、

科研课题、审批流程以及财务经费六大方面管理内容,包括

信息门户、个人办公、行政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七大功能模块,这将在很大程度上

克服和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和限制,全面提高

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增强了企业员工之间的协同,降低了项

目总体协作成本,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该课题研究

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基于SOA协同办公系统集

成应用环境(2)基于SOA协同办公的安全认证与控制管理体

系(3)协同办公综合管理架构模型(4)支撑定制业务流程

系统的可视化建模工具(5)协同办公管理门户该课题研究

成果技术应用与软件产品商品化后,将大大提升大型跨区域

企事业单位协同办公水平以及标准化、流程化企业管理和资

源共享方面的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社会、经济效益明显,预

计年产值100万以上。

/2855/ 新型户外通信基站一体化智能机房
新型户外通信基站一体化智能机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新型户外通信基站一体化智能机房采用了模块化设

计、远程管控、智能热交换等技术,解决了目前机房占地面

积大、温控能耗大、站点快速部署能力差等难题,降低能耗

,节约运营商组网和运维成本。在没有机房的户外恶劣环境

条件下使用,一定程度上替代机房和房舱。在运营商要求不

使用空调的场合下,弥补房舱的不足,降能耗、延长交流电停

电后的电池工作时间。作为保证通讯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内

环境的机柜,具有通用化性能,能为GSM接入网及CDMA各产线

/2855/ 新型户外通信基站一体化智能机房

共同应用;支持所有标准化的GSM、CDMA、WCDMA、WCDMA200

0、TD-SCDMA、WIMAX、LTE的基础;具有可靠的技术性能指标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成为一个与

国际标准接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突出

的企业。新型户外通信基站一体化智能机房的核心技术全部

沿用BTSV2,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目前公司

拥有专利59项,其中发明创造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4项,外

观专利9项。项目取得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

利28项,外观设计9项。产品通过了信息产业部邮电工业产品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经用户使用,反应良好。截止20

12年底,中兴新拥有总资产67亿元,近三年累计纳税2.7亿元

,银行资产信用等级达AAA级。公司通过技术研究节约人力物

力,提高了生产能力,年生产能力达到6.5亿元,年生产能力增

加18%;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产品已进入或预期进入美国、瑞

士、埃及、塞埔路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

增加了10.42%,利润增长了4.6%,税收增加了40%;目前已经生

产智能化网络机柜20余款,其中批量化机柜达7款,其中自我

研发机柜项目3个,客户定制化批量生产4个,完全可以满足市

场要求。

/2856/ 2.5G bit/s SDH光传输设备
2.5G bit/s SDH光传输设备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未来的网络将会是语音网、数据网和有线电视网高

度统一的融合网络。该设备是一款容量较大的基于2.5G的多

业务传送平台。设备采用全新的体系架构,开放式体系,形成

以交叉卡为核心的综合交换和接入平台,STM-1/STM-4/STM1

6等速率一体化设计,既可提供TDM业务传送、也可以接入IP

业务,也可以接入ATM业务,提供统一的多业务传送平台。设

备可应用于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等各公共电信运营商宽

带城域网会聚层,也可应用于电力等专网传输网和宽带城网

/2856/ 2.5G bit/s SDH光传输设备

核心层或会聚层。

/2857/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化特种设备建模与仿真分析平台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化特种设备建模与仿真分析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所开发的仿真云平台系统集虚拟现实技术、计

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于一体

的高科技产品。可以应用于特种机电设备的仿真分析工作中

,利用少量的工作站及软件设备,能够为特种设备行业的安全

作业和规范管理做出贡献,间接为起重机安全作业保驾护航

、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主要研

究以下工作:①将仿真工具整合成“企业云”中在线计算资

源;②封装仿真调用接口,提供实时在线的仿真计算服务;③建

/2857/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化特种设备建模与仿真分析平台

立有限元分析工作分工及模型整合平台;④实现特种设备生命

周期管理;⑤特种设备“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相融合。项目

建立了一个能提高工作站及有限元软件使用率、能异地调用

的特种设备仿真、分析的云平台。本云平台可以解决软、硬

件设备不足的部门对仿真计算的需求;可以为特种设备使用

部门管理、访问安全监控数据提供方便;同时也可以开放到

单位外租借给其它企业使用。取得以下成果:①基于云计算

的网络化特种设备建模与仿真分析平台1套;②课题研究分析

报告1份;③已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6篇;④发明专

利1项;⑤与企业共建云平台实验室1个。

/2858/ 多功能智能语言翻译控制服务软件V1.0
多功能智能语言翻译控制服务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多功能智能语言翻译控制服务软件,是一款中英文

多语言翻译器,提供阿拉伯语,德语,俄语,法语,韩语,荷兰语

,葡萄牙语,日语,泰语,文言文,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与中英

文之间的在线互译,能自动检测您输入文字的语种,并实现极

速翻译,让翻译变得简单容易。该软件包含语言翻译控制和

信息区域共享模块,语言翻译控制模块用于为使用者提供不

同语言的翻译,对语言进行接收,转化,识别和播报,信息区域

共享模块用于当前区域所有信息的收集和汇总,通过语言翻

/2858/ 多功能智能语言翻译控制服务软件V1.0

译模块接收后存储在存储模块中。可提供的服务包括:笔译

服务、口译服务、擅长领域介绍、项目翻译、段落翻译、文

句翻译等。

/2859/ 干涉型光谱成像仪仿真方法
干涉型光谱成像仪仿真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涉型光谱成像仪仿真方法,该方

法包括:1)空间调制光谱成像仪的入瞳辐亮度进入前置镜成

像仿真;2)干涉分光成像仿真;3)探测器响应仿真;4)调制传

递函数仿真;5)系统随机噪声仿真;6)探测器噪声仿真;7)光

谱复原将干涉信息转化成光谱信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真

度高、可广泛应用的干涉型光谱成像仪仿真方法。

/2860/ 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景观智能化设计软件V1.0
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景观智能化设计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嵌入式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设计软件为景观智能化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设计

软件是一款基于AutoCAD2000-2010平台二次开发的园林设计

、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场地绿化、工厂总图设计的CAD类

型的软件,具有有良好的延续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开放

性。该软件基于AutoCAD2004~2014,是一款严格遵循国家标

准和行业设计规范,贴合专业设计思路和作业习惯,对提高设

计效率、规范设计成果具有相当明显作用,在帮助园林设计

师在良好的办公环境下进行设计!系统包括:三维地理空间

/2860/ 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景观智能化设计软件V1.0

生成系统、地球同步时钟系统、天气环境系统、三维景观与

场景构建编辑系统、数据管理查询和定位系统、导览交互系

统、沉浸式显示模块,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面向景观和环境

艺术设计可视化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平台。

/2861/ 杭州“数字兴农”声像资料采集系统建设
杭州“数字兴农”声像资料采集系统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杭州“数字兴农”声像资料采集系统建设主要由农

业视频信息拍摄和农业声像资源管理两部分组成。其中农业

视频信息拍摄部分是对杭州市与农业相关的农业新闻、农业

科技、农事节庆活动、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特色农产品

、村镇整治、农村文化等各类资源进行拍摄、收集、剪辑、

整理;农业声像资源管理部分是在前期农业素材资料积累的

基础上,对农业视频素材进行资源化管理,完成声像资料的规

范化上载、统一格式归档、资料检索、下载等功能。主要是

/2861/ 杭州“数字兴农”声像资料采集系统建设

建立一套完整的集农业视频资料拍摄、归档、质量审查、素

材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农业声像资料管理系统,对涉及杭州农

业的农业新闻、农业科技、农事节庆活动、风情小镇建设、

特色农产品、村镇整治、农村文化等各类素材资源实现有效

数字化管理,为各类农业电视宣传提供检索、调用等功能,并

实现数字网络化管理。

/2862/ 应用三维扫描进行盾构成型隧道断面测量BIM技术研究
应用三维扫描进行盾构成型隧道断面测量BIM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2.0.1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盾构成型隧道进行三维

扫描,得到整个盾构成型隧道的三维点云数据,点云上的每一

个点都具有相应的空间三维坐标,细致的反映出成型隧道的

位置,大小。2.0.2依据管片设计图和隧道线路图构建出相应

的盾构隧道建筑信息模型,以三维模型的方式展示设计内容

,直观整体的体现出盾构隧道的设计效果。2.0.3在扫描出的

盾构成型隧道点云中按照设计规范能提取出断面点,会得到

更多的的断面点数据,更有利于分析数据。2.0.4结合三维扫

/2862/ 应用三维扫描进行盾构成型隧道断面测量BIM技术研究

描技术和BIM应用技术,通过建立三维盾构隧道模型,经过与

实测成型隧道进行碰撞对比,分析出隧道偏差量,以不同的颜

色代表误差大小直观的看到整个隧道的建造情况。2.0.5通

过信息化的技术,把盾构成型隧道的断面数据存储于模型中

,能在浏览模型时能调用相应的断面数据,更有利于施工信息

的管理。

/2863/ 一种车辆车厢体积测量的支撑平台
一种车辆车厢体积测量的支撑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课题的背景车辆货物的体积测量,在交通治超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积测量可查出非法改装车辆;在收货计

量领域,体积测量可防止掺水作弊;在装载防超领域,可避免

装货量少了或多了。在现有技术中,多数工矿企业的货物都

通过卡车运输,并采用计重称量收购时,存在种种弊端:供应

商刻意掺水,提高计重的重量,导致收购成本增加;虽然增加

了含水检测环节以去除水分,但该环节毕竟主要靠人工操作

,由此带来的职业道德问题令人防不胜防,抽样、化验过程成

/2863/ 一种车辆车厢体积测量的支撑平台

为腐败现象高发区;为消除计重收购带来的诸多弊病,该行业

早已有企业尝试采用体积测量方式收购代替计重收购,即按

体积收购。目前全国只有极少数几家企业采用体积测量方式

替称量计重,而这极少数的几家企业又全部采用的是人工量

方的方式,即用人工来测量体积。人工量方虽能避免一些计

重收购带来的问题,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测量机构搭建困难,测量过程较为复杂、操作不便,需要花

费工程技术人员大量的时间,而且测量准确度也不是很高,比

较容易出现测量误差,其结果其实并不尽如人意,所以难以得

到推广,与此同时,目前的车辆车厢体积快速测量方式是测量

结构不动,车辆动,车辆在测量结构上行走时进行测量,这样

测量的测量方式虽然比较方便,测量速度快,但测量过程中车

辆行走的速度不易控制,有时候需要重复多次测量,车辆行走

时或快或慢都会导致极大的测量误差。2、技术原理与适用

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车厢体积测量的支

撑平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平台能够实现精准测量车辆

车厢的体积,而且误差小,操作容易,其在测量过程比较简单

、操作方便、便捷灵活。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平台够实现快速

、精准测量车辆车厢内货物的体积,激光扫描仪通过多维扫

描车辆车厢内货物的体积并输出测量信息,而且误差小,测量

成本低,测量支架的设计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施工灵活

、安全性高,行走机构在槽型直线导轨上往返运动的行程容

易控制,而且摩擦小,抖动也小。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机构可要

/2863/ 一种车辆车厢体积测量的支撑平台

适用于板材厂、造纸厂等行业在收购木片等时的汽车承载货

物的体积测量,也适用于煤炭、粮食、沙石等类似行业用卡

车装载散货时的体积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无需对车辆的堆

头进行整形,由行走机构移动时带动激光扫描仪进行测量扫

描,各测量结构之间的空间距离偏差较小,测量时抖动小,所

测量到的数据误差也较小,整个测量支架可以全天候运行不

受风雨影响,占地面积小,可以在原有的地磅上进行搭建。

/2864/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2865/ 一种基于AOS编码的数据传输方法
一种基于AOS编码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基于AOS编码的数据传输方法,基于CCSDS建议

的AOS格式编排设计标准,将AOS格式编排的VCDU数据区进行

可分段使用的设计,并编写成VHDL硬件逻辑描述语言,下载到

可编程器件FPGA中,由FPGA及FIFO等硬件实现对SAR数据流的

AOS格式编排处理和输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对VCDU数

据单元区分段的方法,在处理当前AOS格式编排帧时,由于输

入数据的逆程时间短而提前出现新的正程数据的情况,格式

编排的尾部有效数据区可以继续将其写入,提高了此帧的有

/2865/ 一种基于AOS编码的数据传输方法

效数据传输效率,大量减少了数据不满帧现象,尤其适合前后

输入数据的正程、逆程大范围变化的情况;本发明有效抑制

AOS格式编排帧内填充有效数据的不满帧现象,保证AOS格式

编排效率,使得数据处理速度始终工作在较平稳状态;本发明

可适应输入数据正程、逆程的任意变化,防止格式编排出错

/2866/ 模糊与随机环境下的粗糙集理论与知识获取
模糊与随机环境下的粗糙集理论与知识获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对随机与模糊环境下的粗糙集理论进行研究,并系

统研究各种复杂环境下信息系统的知识获取方法,对所获知

识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为海量数据的信息获取提供新的有效

方法。所研究的问题不仅对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而且在生物医学工程、金融工程、管理科学研

究、工程技术、商业等广泛领域有重要而直接的应用价值。

/2867/ 一种扭力检测报警模块
一种扭力检测报警模块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来源与背景:传统力矩检测是通过机械结构来实现

的,但是只能对过载情况作出机械动作,这样的结构不够准确

,且可操作性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电机电流检测模块

将扭力转换为电流信号,准确性大大提高,但是不能对过载情

况实时报警,警示性不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可发出扭力过载信号、实时检测的扭力检测报警模

块,尤其适合电动执行机构中的扭力检测报警。本实例的工

作过程:当执行机器电机运转时,力矩检测模块通过互感器

/2867/ 一种扭力检测报警模块

检测电机W相中的电流大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递给报

警模块,通过调节可调电阻R17设定标准值,当检测到的信号

超过标准值时,即发出报警信号,二极管D5闪烁,当执行器小

于标准值时,停止报警,二极管D5不再闪烁。本实用新型具有

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可发出报警信号,有助于工作人员进

行调整,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和人员的安全;具有结构简单,

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2868/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误差分析与应对措施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误差分析与应对措施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肥西站2014年1月~

2017年7月称重式和翻斗式降水传感器自动观测的降水量资

料进行统计,分析逐日、逐过程、逐月、不同降水等级时的

差异。2、人工实测值与称重、翻斗式观测值的差异分析。

3、探讨差异原因,提出减小误差的对策措施:1)称重式降水

传感器捕捉微量降水的能力低于翻斗式,一个过程中最初的

降水数据输出总是落后的。2)称重与翻斗观测值相关系数为

0.997096。日、过程和月降水量平均绝对差值分别为-0.7m

/2868/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误差分析与应对措施

m、-1.9mm、-7.6mm,在0~10mm时两者的差异较小,10mm以上

降水时,差异较大。称重与人工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为0.3m

m,相关系数为0.9747。误差主要集中在很小的范围内,数据

具有一定的可用性。3)中雨量级时两者差异最大,平均相对

差异为-9.0%,而小雨量级时差异最小,平均绝对差异为-0.2

mm。翻斗式存在一个较大的正偏差。4、差异原因:测量原

理不同、安装高度和位置不同、风场变形导致的误差、倒空

沾湿误差、蒸发误差等。

/2869/ 金鹏智慧城市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
金鹏智慧城市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智慧城市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实现可视化展现,城

市的交通、经济、环保、安防等各方面的信息,综合政府政

务、城管信息、安全监控、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基础设施

管理等。综合信息分析展现与智慧城市运营管理,通过互联

网、政务外网、物联网,无线移动网为决策者提供网络融合

、信息互联、数据共享、业务融合的可视化监控、指挥、调

度等。

/2870/ 钻井参数仪软件【简称:SK-2Z16]】V1.0
钻井参数仪软件【简称:SK-2Z16]】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钻井参数仪软件配合相应的硬件系统,能够满足安

全优质钻井的需要,具有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适合于各种

类型钻机/修井机。钻井、修井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人们

对钻井工程认识的提高和对钻井技术的重视,对仪表的智能

化需求也相应提高。钻井参数仪软件则可以满足有关专业人

员对井场的监督和决策的需求,同时对科学、高效、安全地

钻井、修井、保护油气层、预防工程事故、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钻井成本、收集井史资料起着重要的作用。钻井参数仪

/2870/ 钻井参数仪软件【简称:SK-2Z16]】V1.0

软件可直接测量63个通道的传感器数据,并可派生出近60个

参数,所有参数及相应的曲线能通过触摸屏进行自定义、任

意选择显示。钻井参数仪软件不仅为司钻提供了可视化界面

,还提供了人机对话接口,司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参

数、报警门限等进行配置、修改。钻井参数仪软件为钻井、

修井过程的监测、完井后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

强大的功能提高了现场钻井司钻和技术员的工作效率。另外

,配备的标准化接口也为第三方实时或脱机数据处理软件提

供了准确,及时的数据源。其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保证了它

是一款通用的,可扩展的、开放的钻修井参数仪软件。

/2871/ 生物特征识别安全U盘
生物特征识别安全U盘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所属领域:数据安全与计算机安全二.主要内

容及特点:“生物特征识别安全U盘”是一种技术领先的高

安全、高可靠、实用性强的安全U盘,可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

高的政府部门、机关和企业等单位的办公自动化,提供转储

数据的安全性,有效地杜绝普通移动存储介质存在的泄密隐

患。本项目设计的安全U盘由USB接口与控制电路、指纹传感

器、安全控制芯片、Flash存储器以及外围电路组成,共同完

成与主机通信、身份认证、密钥保存、数据加密及存储等功

/2871/ 生物特征识别安全U盘

能。其中USB接口与控制电路主要完成与主机USB接口的通讯

工作;指纹传感器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传递给安全控制芯

片;安全控制芯片中存储有执行用户指令的固件程序,主要完

成指纹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读写、数据加密等。本项目将活

体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安全存储设备的身份认证中,能有效

地杜绝采用指模复制方式进行欺骗的行为,确保数据无法被

窃取和篡改;设计了独立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使

得目前基于Windows文件系统的木马和病毒无法对其感染,防

范了“摆渡”木马和计算机病毒的攻击;设计了新型的访问

控制方案,实现了设备在内外网计算机上的可控接入;采用了

多种软件自我保护技术,可有效地防止安全存储设备软件被

反编译、调试和破解,提高了设备的可生存性。该设备通过

了以西安微电子研究所沈绪榜院士为主任委员、由西北工业

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炮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等

单位共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的技术鉴定。鉴定委

员会一致认为“该设备设计先进、功能齐全、操作方便、运

行可靠。整体性能居国内领先水平。该成果具有通用性,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三.应用推广情况:“生物识别安全U

盘”已于2010年6月开始,在武警福建总队机要处和湖南总队

机要处等多家单位进行了试用,为武警部队的办公自动化办

公提供文件数据的保存、传递等功能,有效地防范了移动存

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由于具有技术先进、性能

稳定、操作简便的优点,该设备很受使用单位欢迎,具有广阔

/2871/ 生物特征识别安全U盘

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很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2872/ 局域无线时间同步系统研究
局域无线时间同步系统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是局域时统系统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局域

无线时间同步系统用于机场、车站、地铁、办公楼宇等,局

域内多终端时钟的校时同步。项目实现的技术创新包括:多

授时源授时、433MHz无线同步信号传输、基于分层结构的无

线时间同步控制、可接收无线校时,具有指针位置反馈的终

端时钟、上位机实时监控和GSM短信故障报警等。相关技术

已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注册1项。“基

于433MHz无线信号传输”在授时信号中短距离室内传输技术

/2872/ 局域无线时间同步系统研究

领域,其技术先进性优于国内外现有的有线传输技术,极大降

低了局域时间同步系统的建设成本、维修维护成本;“实时

监控和GSM短信息报警系统”与现有的人工监控方法和上位

机软件监控技术相比较,可实现自动监控,自动报警等功能,

完全可以取代人工巡检和上位机人工监控两种方式,节省了

大量的人力和成本,实现了无人管理,自动运行的模式;“基

于分层结构的无线时间同步系统”在驱动控制和校时控制结

构原理上组成冗余并行互补的结构,与行业现有技术相比,可

靠性大幅高。经济效益方面:主要用于机场、地铁、车站、

港口、楼宇等公共设施的局域时间同步系统,市场年需求量

超过100套,按每套平均50台终端子钟的建设规模,市场规模

超过1亿。按10%市场占有率保守估算,项目应用后,可实现销

售1000万元以上,利税超过200万元。系统中新技术集成应用

和基于分层结构的局域无线时间同步控制,从设计结构上构

成冗余互补型可靠性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局域时间同步系统

的可靠性,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问题。该系

统是行业现有技术的升级换代,用无线校时技术替代了行业

内现有有线校时技术,免除布线工程,可大幅度降低公共局域

时间同步系统施工工程难度与工程量;降低建设成本和维修

维护成本。因此,本研究成果不论对新建公共设施局域时间

同步系统,还是对现有公共设施时间系统升级改造,都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

/2873/ 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
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技术详情

  1、项目完成的主要内容:(实现功能、解决的问

题等)数据仓库及决策支持系统在2008年作为广东电网公司

的试点建设项目,搭建了数据仓库平台,建立了一套企业内

部统一、综合、全面的数据资源体系和多层次、多维度、灵

活的决策分析环境,为各项业务分析和全局综合分析提供支

撑,为促进我局的经营管理、业务发展、战略决策水平迈上

新台阶贡献了力量。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在吸

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朝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拓展,开展企

/2873/ 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

业级驾驶舱建设,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实现

广州供电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目前系统功能覆盖了数据抽

取、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分析应用、

数据服务等方面,应用主题方面覆盖了生产、营销、物流、

项目管理、经营、人力、综合、行政办公等领域。通过基于

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进一步体现数据的最大价值,

提高统一平台信息资产的管理和应用水平,把数据集中带来

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从而真正实现经营模式向

“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为综合经营业务创新和管理决策

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广州供电局的核心竞争力。2、项目采

用的关键技术:1: 优化分析模型,对驾驶舱业务进行完整

支撑(1)构建业务覆盖面广的分析模型完善并扩建以营销

、生产、项目管理、物资、人员、经营、综合管理、行政办

公等八大个主题域为核心的广东电网公司数据仓库模型的构

建,并通过企业驾驶舱的构建实现数据模型从理论到实践的

转变。(2)强化面向集成的特点,建立集成的分析模型在

模型设计上,以行业应用为出发点,面向网省公司的应用,

我们采用了四个统一——统一的电力运行设备、统一的电力

客户、统一的人员、统一项目,强化模型的集成特性。(3

)针对查询分析进行优化的星型模型设计通过在DW及DM层建

立星形的分析模型,建立由维度及指标组织起来的事实表,

提高查询访问的效率,OLAP的模型设计方式有利于对于统计

分析的展开。2: 通过编码对应,初步实现数据整合利用信

/2873/ 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

息集成平台的跨系统编码对应表,以及根据各业务系统内的

编码规则,建立数据仓库的跨系统对象的编码对应机制,并

在ETL过程中完成跨系统数据整合的工作。3: 完善数据质

量管理体系、提高数据质量建设了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在数

据ETL过程中实现了对问题数据提取,并且扩展了数据仓库

的ETL流程以实现对跨系统数据质量比对的工作需求.通过该

平台固化供电企业内部的数据质量处理流程,使得每一条问

题数据从提取、确认、修改、验证工作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4: 高效直观的应用分析技术(1)系统操作简单、直观,

界面风格统一、美观进入驾驶舱页面就像进入汽车驾驶舱一

样,展现在面前的通过各种各样的图形界面展现企业中各种

经济指标的具体数据,例如: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等,这

样管理者就能够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到了企业中关键指标的

具体情况。(2)与KPI指标体系相结合的驾驶舱以KPI指标

体系为理论基础,既复用了KPI系统的建设成果,也使得驾

驶舱有了坚实的企业指标体系基础,又促进和丰富了企业指

标体系的应用。(3)采用多维度钻取分析技术由于与数据

仓库相结合,具备了钻取明细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使

得分析更详尽,并可以延伸基于数据仓库的多维分析。正因

为具备了数据基础,从而使得驾驶舱不仅仅是普通的指标展

现告警型驾驶舱,而是分析型的驾驶舱。(4)灵活使用界

面集成,共享开发成果为了方便各级领导及业务专员使用驾

/2873/ 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

驶舱系统,提供了EIP系统访问及业务系统嵌入访问多种访

问方式,既丰富了各业务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又提高驾驶

舱那个实用化水平,减少重复建设。5: 数据安全保障为保

证指标数据安全性,一方面通过权限控制,通过统一认证的

用户,且对数据的查看授权粒度达到用户-指标,用户-菜单

项的控制级别。需要访问驾驶舱数据,需要经过统一认证及

驾驶舱平台双重控制,从而保证了数据不被非法访问。3、

应用情况在广东电网公司创先要求的指引下,广州局开展了

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

舱建设实现了生产、营销、物流、项目管理、经营、人力、

综合、行政办公等领域的驾驶舱建设,共实现了8大模块,

38个主题,75个分析。分析应用除了驾驶舱本身的页面外,

还嵌入到EIP、营销、物资、工程、配网生产等5个业务系统

,既促进驾驶舱分析的应用,也丰富了业务系统本身。本期

项目建设在吸收数据仓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朝深度和广度

两个方向拓展,开展企业级驾驶舱建设,实现广州供电局信

息化水平的提升,通过企业驾驶舱应用建设,为各级管理人

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本期驾驶舱建设着重业务覆盖度、分

析主题的丰富、模型设计的对业务的覆盖程度方面作了提升

。数据仓库的主题模型中已包括营销、人员行为、KPI支撑

、电网规划的辅助决策支持。本期项目分析模型已将提升到

对生产、营销、物流、项目管理、经营、人力、综合、行政

/2873/ 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

办公等业务全面的支撑。另外还从业务操作直观、美观角度

提升对业务支持,进入驾驶舱页面就像进入汽车驾驶舱一样

,展现在面前的将是各种各样的图形界面,例如仪表盘等。

与汽车驾驶舱不同的是这些图形所反映出来的不再是汽车性

能及油量的情况,而是企业中各种经济指标的具体数据,例

如: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等,这样管理者就能够更直观、

全面地了解到了企业中关键指标的具体情况,从而方便快速

地做出下一步决策。通过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驾驶舱建设,

进一步体现数据的最大价值,提高统一平台信息资产的管理

和应用水平,把数据集中带来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

势,从而真正实现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为

综合经营业务创新和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广州供电

局的核心竞争力。广州供电局数据仓库二期建设的设计开发

扩展了数据仓库分析应用的方式、扩展了业务覆盖领域、扩

展了数据仓库数据源,对于推广辅助决策应用、提高信息化

程度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下一步的高级挖掘应用打下基础

/2874/ 一种钻井平台全数字发电与模拟传动接口控制方法
一种钻井平台全数字发电与模拟传动接口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自主课题。2、

背景:目前,电动钻机数字发电与数字传动系统之间的控制

,或模拟发电与模拟传动之间的控制,都有成熟的控制技术,

如:电动钻机数字发电计算的功率限制信号,与数字传动系

统的负荷限制信号类型完全一致,直接接入即可限制有效;模

拟发电系统输出的功率限制控制信号,输入模拟传动系统信

号完全匹配,直接接入即可限制有效。而数字发电与模拟传

动之间没有很好的控制方法。钻井平台全数字发电系统运行

/2874/ 一种钻井平台全数字发电与模拟传动接口控制方法

时,参与系统控制的数据采集与转换的速度、以及发电闭环

控制的运算速度,与钻井平台模拟传动系统运行时速度外环

电流内环的双闭环系统的运算速度存在差异。二、技术原理

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钻井平台电动钻机全数字发电与

模拟传动接口控制方法,包括多台柴油发电机组,每一台柴油

发电机组由机组本体和全数字发电系统组成,每一柴油发电

机组设有一接口电路I,接口电路I包括有功模块和转换模块

,有功模块的输入端接有两路检测柴油发电机组的电压、电

流等信号,经计算得出机组有功功率、输出电流信号至转换

模块,该信号经转换模块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至接口电路II

,接口电路II对每台机组接口电路I中转换模块输入的电压信

号取最大值,经逻辑运算后得出一功率限制控制信号,该信号

分别输入各模拟传动系统进行各柴油发电机组功率限制协调

控制。2、性能指标:气候:海洋温度:-20℃~+45℃相对

湿度:<90%(+20℃时)倾斜:≤22.5°摇摆:≤22.5&

#176;防护等级:IP20系统电压:AC600V或AC690V(50Hz/6

0Hz),DC24V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1、技术的创造性:

本发明使全数字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与模拟传动控制系统

之间的关联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目前石油钻机控制系统

改造中数字发电与模拟传动间的控制问题简化,本发明通过

实时性的检测电路对发电机组有功功率、电流进行快速采集

,得到满足接口电路要求的信号,各发电机组的接口电路I对

检测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计算出反应本机组有功功率、电流

/2874/ 一种钻井平台全数字发电与模拟传动接口控制方法

的控制信号。各机组控制信号的综合与处理,处理后的信号

进入接口电路II通过功率限制单元的运算得出与模拟传动系

统完全匹配的控制信号,输入传动系统。输入传动系统的功

率限制信号按照设定的要求限制功率。实现发电系统超负荷

时的功率限制,保护柴油发电机组运行安全可靠,使传统的控

制方式有所改进和提升,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技术的先进性:该成果采用接口电路II与两种系统特性

的匹配,接口电路II运算速度满足模拟传动对实时性的要求

,控制器件选择与参数整定与模拟传动电位匹配,从并网机组

端检测的信号经接口电路I运算输入接口电路II,在接口电路

II中经过运算与变换,得到模拟传动系统的限制值信号输出

信号投入模拟传动系统控制时其电位和实时性均能满足要求

;在功率限制投入的全过程中数字发电与模拟传动系统都能

平稳过渡,并能正常运行,满足钻井工况的要求。四、技术的

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1、技术的成熟度:该成果应用

的软件、硬件技术均为行业内广泛使用的成熟、可靠技术,

其创造性在于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经过巧妙构思、精心策

划、严谨设计、精确加工、海量实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创新性新技术。该成果已经在国内外10余套石油钻机电

控系统中应用,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报告详实、效率极高

,受到各方用户一致好评、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了

产品的附加值,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证明

/2874/ 一种钻井平台全数字发电与模拟传动接口控制方法

该技术已经很成熟,可以广泛推广应用。2、适用范围:该成

果是基于石油钻机电控系统,属于石油钻机电控系统技术领

域,具体涉及钻井平台全数字发电与模拟传动接口控制。3、

安全性:该成果的安全性考虑贯穿于成果的构思、策划、设

计、加工、调试、应用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对安全策略

及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性评估及安全测试,通过安全性评估和

安全测试之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最终通过整体安全性评

估和安全测试,所以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应用实践证明

,该成果在使用中安全、可靠、稳定。五、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1、应用情况:该成果已经在国内外10余套钻井平台

石油钻机电控系统中应用,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报告详实

、效率极高,受到各方用户一致好评、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

量、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2、存在的问题:该成果在使用过程中暂未发现问题。

六、获奖情况无。

/2875/ 一种信号无损连接与互通系统
一种信号无损连接与互通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

增长,对我国民航空域交通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

民航已经开展了ADS-B应用监测系统工程、军航工程等项目

,并决定在未来几年内开放3000米以下空域,决定将ADS-B技

术作为我国航空监视系统发展的重点,应用该技术已经成为

中国航空监视系统发展的趋势,与传统雷达监视技术相比,该

技术具有使用成本低、精度误差小、监视能力强等明显优势

,对于高密度飞行区域的空中交通服务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

/2875/ 一种信号无损连接与互通系统

景。采用卫星技术、数据链开发技术、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完

成了ads-b系统功能的研发工作,使系统达到了对空域内航空

器的监控的效果。系统对航空器的定位精度高,信息刷新率

高,准确性高,系统工作稳定性强,功耗低,成本低,可达到智

能空中交通管理的效果,对于航迹分析、防撞系统构建、管

制员的空中交通状态认知和安全性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明显

的提升作用。Ads-b系统正样样机目前已完全符合最新的rt

cad0-260b标准的ads-b1090es数据链协议,能够截获其覆盖

空域范围内所有航空器播发的1090es报文。系统采用紧凑位

置报告(cpr)算法及微波变频技术完成1090es报文的发送

与接收。在外场进行系统测试过程中,能够接收空域内实际

飞机信息,达到预期技术指标,项目产品已批量生产,累计完

成销售90套,取得销售收入900万元,利税360万元。

/2876/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云平台及设计管理系统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云平台及设计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重庆卢浮印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光

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学共同努力下,

项目经过2013~2016年近3年的研究探索和2015~2018年2年多

的推广应用,在基于VR技术的建筑设计成套技术上取得重大

突破,自主研发了VR建筑设计平台Smart+,有效地解决了“建

筑空间的直接体验”、“VR建筑模型创建”、“VR建筑模型

渲染”、“VR建筑模型资源库的调用”等建筑设计和资源管

理问题,取得了系统性成果和广泛的公益应用,主要内容和创

/2876/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云平台及设计管理系统

新点有:1.率先在国内自主研发了基于VR的建筑设计集成技

术,该技术支持建筑设计模型多源数据的一键上传和虚拟漫

游的转换,实现了建筑设计方案1:1的沉浸式体验,大幅度提

高了建筑师设计表达、与业主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效率。2.率

先在国内自主研发了基于VR的云端高效渲染技术,该技术实

现了用户远程上传建筑模型,在云端完成模型实时渲染,大幅

降低了建筑模型渲染所需的时间和硬件要求。3.自主研发了

云端建筑设计管理和项目管理平台技术,建立了国内最大规

模的线上VR建筑模型资源库(模型数量近10万),实现了对

建筑设计资源和场景的全方位智能管理,大幅提高了设计资

源分类管理及应用的效率。本成果形成的VR建筑设计平台S

mart+,获软件著作权4项,免费向超过14万名注册用户开放,

完成的VR建筑设计项目超过17万个。Smart+每转化一次VR建

筑设计项目,相较于传统其他VR场景创建技术而言,能够节约

90%的时间,费用却是传统技术的1/10。按照依托Smart+累计

实施的17万个项目估算,Smart+为行业创造的潜在经济价值

可达17亿元。此外,凭借Smart+的技术与成本优势,项目成果

已成功转化为教学资源,被多所高校采用。本项目是典型的

社会公益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877/ 卵母细胞采集系统
卵母细胞采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简要技术说明卵母细胞采集系统主要由卵母细胞

采集钢针、手柄、吸引导管、导管袖、硅胶塞、真空导管、

内圆锥接头等组成。操作过程中,将接头连接到负压吸引机

上;硅胶塞连接到试管上;将钢针穿刺进女性卵巢,靠近成

熟的卵母细胞,在负压吸引机的吸引下,卵母细胞经过采集

钢针、吸引导管进入与硅胶塞相连的试管中,达到收集卵母

细胞的目的。2.应用前景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竞争的压力越来

越高,环境污染程度也逐渐增加,这导致了大量的夫妻丧失

/2877/ 卵母细胞采集系统

了生育能力。大部分不孕不育夫妇会选择试管婴儿技术来帮

助自己生育,这促使试管婴儿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我国试

管婴儿耗材自1978年至今全靠进口,仅有的国内一家产品因

质量不好、无证而无人使用。卫生部一再号召辅助生殖耗材

要国产化,现在应抢抓机遇尽快国产化。我公司研制的卵母

细胞采集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降低了产品价格,减轻了

病人的负担,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旦投放市

场,将使更多患者受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878/ 公安辅助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公安辅助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及要求辅警是受公安机关直接领导、

协助人民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对辅警队伍的管理一直停留在

传统的用工管理和人事管理模式阶段,严重制约着辅警队伍

职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进程。为破解发展难题,本

文从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出发,基于公安机关辅警队伍

管理的现状,尝试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构建辅警

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研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在不

/2878/ 公安辅助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断更新,传统的辅警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些传统

的公安人事管理模式也显得落后了,例如数据量少不全,功能

简单、与组织、人事部门缺乏衔接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建

设数据规范、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新的公安人事管理信息

系统,为人事工作提供更先进的管理手段。“公安辅助人员

信息管理系统”就是顺应新时期公安人事管理工作需要的产

物。二.项目的主要特点(创造性和先进性)及技术原理:

以公安辅助人员信息管理的具体需求为依据,完成公安辅助

人员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和框架设计,实现公安队伍管理工

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特点和技术原理如下:1.系统以jav

aEE技术框架为理论依据;2.设计上采用B/S模式;3.运用JSP

技术制作用户接口层页面;4.使用Servlet技术实现控制层的

系统调用流程;5.以JavaBean技术实现模型层的业务逻辑;6

.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三.系统的主

要性能1.系统构建在Windows平台上,采用B/S的模式。2.软

件各个模块之间尽量松耦合,通过接口通讯,只要接口不变,

在修改底层跟数据库通讯的代码的时候,就不会影响到业务

层跟表现层。3.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方便了管理人员对用

户进行权限的组织管理。

/2879/ 多功能批量坐标正反算和投影换带计算软件V1.0
多功能批量坐标正反算和投影换带计算软件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由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立项,由广西有

色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完成,进行技术协作、参与项目开发

。项目实施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计划经费为18

0万元人民币。本项目由从事测绘工作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和编程经验的生产人员开发,消除了常见商用软件在使用过

程中开发与使用不融合的矛盾。本软件是一款批量高斯投影

正反算和批量换带计算程序,包含高斯投影坐标正算(BL->

xy)、高斯投影坐标反算(xy->BL)、高斯投影坐标换带

/2879/ 多功能批量坐标正反算和投影换带计算软件V1.0

计算、高斯投影坐标转UTM坐标、UTM坐标转高斯投影坐标、

大地坐标(BLH)转空间直角坐标(XYZ)、空间直角坐标(

XYZ)转大地坐标(BLH)等7个功能模块。软件自动判别坐

标点,对坐标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得到所需坐标。很好的促进

了测绘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生产人员的测绘知识学习与自动

化处理技术的提高也有帮助。工程测量项目虽然具有多样性

特点,但是一些经典的测绘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是可持续发

展的,所以本项目不仅适用于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使用

,也适用于广大的工程测量生产单位使用,它的推广将为所有

用户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软件贴近

生产,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测绘生

产效率,为测绘单位创造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

统计,本项目为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南宁天脉测绘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节约

成本提高效率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已超过360万元。

本项目把国家和行业规范要求及生产本单位的作业习惯融入

到软件开发技术当中,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要求,便利了测绘单

位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本项目的实施也为测绘单位自行开

发好的综合测绘软件提供了成功范例,具有较好的示范效益

和技术推广效应。

/2880/ 基于大数据的银行创新业务系统技术研发及应用
基于大数据的银行创新业务系统技术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公司依据在金融信息化软件开

发和数据服务的多年技术积累,从国内银行业的实际需求出

发,开展“基于大数据的银行创新业务系统技术研发及应用

”,并获得安徽省科技厅2016年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本项目通过对基于大数

据的银行IT架构和大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等技术的

研发,设计行之有效的银行大数据业务系统技术方案,满足银

行新兴业务大数据应用需要。采用Flume框架来实现数据采

/2880/ 基于大数据的银行创新业务系统技术研发及应用

集;采取ApacheKafka框架作为消息中间件来作为数据采集和

数据分析之间的缓冲;利用HBASE对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

据做数据管理;通过分布式计算(MapReduce)来实现对分布

式并行任务处理的程序支持;采取ApacheStorm框架来做实时

数据分析;安全方案采用基于Hadoop架构设计;采用Sqoop技

术的数据流改造方案,对原有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性能指

标:每个流计算响应时间:2.5s;查询速度:0.03ms/条;故

障恢复成功率:100%;存储容量:满足大于1000TB存储要求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创造性的将大数据技

术(大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等)应用于银行创新业

务系统,并设计行之有效的银行大数据业务系统技术方案,满

足了银行新兴业务大数据应用需要。项目技术成果申请/获

得的发明专利有:一种用于金融管理网络系统的数据库备份

与恢复方法、一种用于ABS风险控制的非线性规划数据筛选

方法、一种用于金融安防环境的移动终端与网关服务器传输

方法。(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研发周

期内,公司将取得的大数据技术研究成果集成应用于银行创

新业务系统,开发了“理财资产管理系统”、“资金交易管

理系统”、“资管信用评级系统”等应用系统,系统上线运

行以来,稳定可靠,各项主要性能指标均满足客户要求,证明

其技术是成熟的。(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项目研

发成果已实现产业化转化,相关系统和产品已在光大银行、

中信银行、江西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得以应用,并得

/2880/ 基于大数据的银行创新业务系统技术研发及应用

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881/ 科技期刊XML一体化融合出版平台
科技期刊XML一体化融合出版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是学术期刊论文出版大国,但期刊出版的现代

化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内学术期刊影响力更是远

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此造成每年至少上百亿美元的论文版

面费外流,同时国家更要花巨额的经费来购买国际学术论文

数据库来支撑科学研究。面对如此惨痛的现状,习近平总书

记在2016年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号召全体科研工作者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术

期刊影响力提升,需要解决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上的两个核心

/2881/ 科技期刊XML一体化融合出版平台

问题(其中实现生产流程改造的“XML结构化排版”是“芯

片”问题,实现期刊论文发布与传播的“融合出版平台”是

“操作系统”问题)。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仁和软件”)响应国家号召,依托自身强大的技术

实力与行业理解能力,启动“XML结构化排版”与“融合出版

平台”自主研发,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及研发团队,创新性的研

究解决方案并潜心研发应用,并同步投入实际商业应用。通

过行业需求深挖掘与技术应用潜心研发,目前仁和软件的产

品与服务,已正式全面投入实际商业应用,成为中国学术期刊

数字出版方向“一匹黑马”,遥遥领先于国内学术期刊数字

出版服务市场,现已稳定应用于包括中国科学院各研究院所

主办学术刊物、北京大学等各大高校学报,以及各学会/协会

主办刊物在内的国内1000多家优秀学术期刊以及国外40多本

优秀学术期刊。结合研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和方法突破创新

,仁和软件申请了20多项软件著作权以及15项发明专利等自

主知识产权。基于优秀的产品与服务,仁和软件也获得了非

常好的业绩口碑,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

根教授在内的多名专家领导为我们的产品服务撰写了系统使

用报告。公司产品服务还先后荣获2016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

电总局优秀服务商推荐名录,2017年度中国出版协会数字出

版创新奖、2018年度中国出版协会出版融合创新奖、2018年

度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新贡献奖、2019年度中国出版协

会出版融合创新奖、2019年“中关村科技创新百强企业”、

/2881/ 科技期刊XML一体化融合出版平台

2019第九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创新技术奖、“创客昌平2

019”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等众多荣誉,并获得北京市昌平区

科委重点研发项目支助奖励。

/2882/ “第二调度”调度自动化系统完善建设
“第二调度”调度自动化系统完善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第二调度”采用独立设置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

实现了曲靖地调与“第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相互隔离,不

但免除了对运行中的曲靖地调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带来

的影响,还消除了两个系统在数据层、交互层、应用层等之

间不必要的相互影响,同时不仅明确了各自系统的运行、运

用、维护界面,还提高了曲靖地调与“第二调度”自动化系

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独立设置“第二调度”调

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在建设投资上比原来在曲靖地调调度自

/2882/ “第二调度”调度自动化系统完善建设

动化主站系统上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投资预算要少(原地调主

站系统改造费用预算为301.5万元),同时可避免因曲靖地

调调度自动化系统更新改造时而造成部分硬件设备的重复投

资。“第二调度”系统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OPEN-3000调

度自动化系统的系统平台及SCADA基础软件系统。该系统采

用了较现有中调OPEN-2000调度自动化系统更为先进的设计

架构,遵循IEC61970CIM/CIS(公用信息模型/组件接口协议

)和IEC61968等最新的国际标准,建设标准高,起点高,充

分考虑了备调系统的服务年限。同时,根据适用原则进行了

系统建设,备调系统采用单服务器,单前置配置,有效控制

了建设成本。“第二调度”系统实现了省调与“第二调度”

调度自动化系统自动数据交换与同步,大大减少了投运后系

统维护工作量。“第二调度”系统数据采集分为三种方式进

行实现,实现了异源数据的辨识及报警。云南电力“第二调

度”主站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为调度员提供了全面准确的

电网运行数据,为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必不

可少的技术支持手段。该项目在异地建设第二套省调调度自

动化系统,使省调调度员可以在调度功能丧失时,在备用调

度临时担任调度职责,避免发生因调度系统的瘫痪,造成电

网运行的无法维持。为调度员提供了第二个对电网执行调度

的场合,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

运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883/ 海表观测资料质量评估方案
海表观测资料质量评估方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针对全球海表观测资料特点,借鉴国外气象观测资

料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相关方法,研制了针对全球海表观测资

料“数据量”,“数据质量”及“数据偏差”等内容的质量

评估指标,能够实现对实时和历史资料的质量评估;同时可借

助数值模式产品,针对观测资料进行定期评估,便于对需要考

察时段的数据质量进行追踪。2016年9月,《海表观测资料质

量评估方案》通过专家论证,2016年12月方案提供CIMISS开

发应用,应用于实时业务。

/2884/ 护理部对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
护理部对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护理部对护理单元绩效评估信息化管理的研究成果

:建立与医院现有HIS系统相连接的绩效评估信息化管理平

台,评台有护理单元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和工作效益组成。

通过护理单元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和信息平台的建立使护理

单元绩效评估由原来的单一项目的评估变为多个项目及包含

分级项目的综合评估,更具完整性;与医院HIS联网建成的信

息软件,使工作量数据更具准确性、可靠性;绩效评估信息系

统操作的便捷性,降低了管理和运行成本。通过护理单元绩

/2884/ 护理部对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

效评估的信息化管理,完善了护理人力配置、护理人员奖金

分配等机制,调动了护理单元及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护

理单元绩效的信息化平台,使各级护理管理者更好地把握护

理质量及护理人员水平、能力的动态,及时发现及纠正偏差

,从而促进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2885/ 基于高密度立体封装的W波段相控阵TR模块研究
基于高密度立体封装的W波段相控阵TR模块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该项目开展了W波段高密度/低插损互连传输技术研

究、基于SoC射频芯片的W波段小型化/低成本/高密度模块封

装技术研究,以及W波段相控阵TR模块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

研究成果通过第三方测试达到的指标为:1)工作频率为W波

段92GHz~94GHz,2)工作带宽≥2GHz,3)单通道发射功率为77

3mW~814mW,4)接收噪声系数≤7.9dB,5)移相/衰减为电调,达

到任务合同书规定的指标要求。

/2886/ 一种基于整数编码的猴群优化算法的飞机着陆跑道选择方法
一种基于整数编码的猴群优化算法的飞机着陆跑道选择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发明专利成果来源于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元启发式荧光粒子群优化算法与理论分析研

究(61463007);复杂自适应系统演化的多目标嵌套萤火虫

群算法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应用研究(61563008)的资助。飞

机着陆跑道选择问题是一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该问题的求

解是一NP-Hard问题,一直是组合优化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已提出了许多优化求解方法,常用的

方法,如遗传算法、散射算法、仿生算法等优化方法。这些

/2886/ 一种基于整数编码的猴群优化算法的飞机着陆跑道选择方法

方法在求解飞机着陆跑道选择问题取得一些成功。随着航空

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场飞机架次的剧增,如何在有限个数

的跑道上科学、合理、高效地调度飞机的起降,这是一极为

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明

基于仿生猴群的行为机理,模拟其行为机理,建立其数学优化

模型,提出了一种更加科学有效,不会陷入局部最优。使得总

的时间延迟误差最小的基于整数编码的猴群优化算法的飞机

着陆跑道选择方法。与目前已有的GA、SS、BA、GLS相比,实

验结果表明,基于整数编码的猴群优化算法的飞机着陆跑道

选择方法为最优。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成果“一种基

于整数编码的猴群优化算法的飞机着陆跑道选择方法”于2

017年10月31日,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4105

52659.8).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目前

处于实验阶段,该发明成果对机场飞机着陆的科学调度有着

指导意义和极大的参考价值。适用于民航机场飞机起降系统

等调度系统。该方法稍加改进也可应用于优化高铁、火车、

汽车等运输任务繁忙的各大车站、码头等车辆调度系统,较

大地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为企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技术目前处于计算机

系统研发调试阶段,其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扩充。⑥成果简

介要向社会公开面向社会公开。

/2887/ 激光相干合束装置
激光相干合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系统稳定实用,可以进行多

台激光器扩展,输出光束通过调节直角棱镜达到腔外光程相

等效果,通过多台激光器输出多束相干激光的合束可获得高

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

/2888/ 中欧班列运营组织系统研究——基于宁波“铁大大网”的成功案例
中欧班列运营组织系统研究——基于宁波“铁大大网”的成功案例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以“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

民心相通”五通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是

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新谋篇

布局,而中欧班列的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的优化,是实现五通

的重要内容。本课题旨在:(1)通过对现有中欧各班列的

系统考察和全面分析,在总结现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分

析诸如:渝新欧班列、义新欧、汉新欧、苏满欧班列、郑新

欧、合新欧、哈欧线、沈满欧等所存在的内部过度竟争,各

/2888/ 中欧班列运营组织系统研究——基于宁波“铁大大网”的成功案例

自为政的无序状态,提出系统整合现有各条班列,形成统一的

中欧班列总体框架和发展思路,努力打造“中国品牌”和“

中国标准”;同时,综合分析中欧班列在通关效率、运输组织

、品牌建设、对外议价、市场化运作、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现

有发展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一带一路”建

设和向西开放格局,研究提出中欧班列运营组织的发展思路

、优化方法、重点任务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2

)以现有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为基础,

在系统考察和全面分析我国铁路网的枢纽中心和编组站的设

置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基础上,提出优化中欧班列营运的计

划调度、运营组织的具体方式和路径,从而提升中欧班的运

输效率。(3)通过系统分析和全面解剖业已运行多年的“

宁波铁大大网”和“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

纽港”的成功经验,构筑起以铁路枢纽中心的EDI为核心,以

各铁路编组站的信息化为支撑的线上线下互动的中欧班列运

营的新型组织模式,从而为构建铁路运输的“中国价格”和

“中国指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促

进铁路运输集拼方式的优化,大幅度降低铁路物流的运输成

本,提高国际竟争力。

/2889/ 支持策略空间动态扩展的接纳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支持策略空间动态扩展的接纳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策略空间动态扩展的接纳控

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接纳控制方法不能随着

新用户业务出现,网络状态变化动态扩展策略空间及安全性

可靠性差的问题。其系统包括:用户业务信息提取模块、网

络信息提取模块、策略库和接纳控制模块。其控制方法包括

:从信息流和网络中提取流信息和网络运行状态信息,并从

该信息中提取策略空间属性值;生成策略空间属性矢量和策

略空间结构;将策略空间属性矢量与策略空间结构比较,检查

/2889/ 支持策略空间动态扩展的接纳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二者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匹配策略输出结果,同时若策略得

到更新将新策略存储进策略库,如果不一致,改变属性值或改

变策略属性以动态扩展策略空间,重复此步骤。本发明可用

于军事通信网和IP交换网。

/2890/ 智能识别的图片、特征码、结构化数据分布式汇聚及转发技术的研究
智能识别的图片、特征码、结构化数据分布式汇聚及转发技术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数字内容服务
技术详情

  随着安防行业技术不断提升,城市前端智能摄像机

的建设逐步增多,产生了各种智能识别的图片、特征码和结

构化数据,需要将整个城市的智能数据逐级汇聚并按需稳定

地转发给各个应用系统,为智慧公安的各个系统提供实时的

基础数据支持。在上海市公安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

由市公安局科技处承担的《智能识别图片、特征码、结构化

数据分布式汇聚及转发技术的研究》科研项目,实现了依托

最新GA/T1400规范的要求,充分结合“智慧公安”建设成果

/2890/ 智能识别的图片、特征码、结构化数据分布式汇聚及转发技术的研究

,实现智能数据“统一接入,统一分发,统一存储”的总体目

标,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唯一性、统一性及完整性,为智慧公

安的各个系统提供实时的智能数据支撑能力。该项目研究成

果包括如下内容:1.形成一套智能识别的图片、特征码、结

构化数据汇聚及转发的技术研究的设计方案。2.开发一套智

能识别的图片、特征码、结构化数据分布式汇聚及转发软件

。该科研项目采用服务集群、分布式架构、断点续传、过滤

策略等技术手段来完成课题设定的目标。在上海公安“神经

元”感知网搭建一套智能汇聚转发系统及相关服务,简称“

汇聚中心”。在各个分局及业务单位搭建分节点,建立一个

分布式的汇聚转发服务体系,实现智能识别的图片、特征码

、结构化数据汇聚及转发,为全市智能识别数据进行统一管

理,统一调度,统一共享的服务。主要技术特点及创新点包括

:1、支持服务的水平扩展随着全局智能识别体系的规划和

布局,在采集层面会有更多类别、更大体量的智能数据需要

接入,在应用层面会有更多场景、更为丰富的业务应用需要

智能数据的支撑,所以本项目的研究需要支持服务的水平扩

展,以支撑不断增加的数据接入、汇聚和转发的需求。本研

究采用分布式架构,搭建汇聚转发服务的集群,以满足大数据

量的收发及高并发数据请求。同时具有稳定的伸缩特性,在

技术和性能上充分确保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可根据实际接入量进行横向扩容,增加节点,扩大服务集

群,达到横向扩容的可持续性支撑能力。2、支持多个上级系

/2890/ 智能识别的图片、特征码、结构化数据分布式汇聚及转发技术的研究

统提供多目标分发能力,在系统开发中需满足可添加多个上

级系统,可对接多系统进行数据的转发,该项技术解决点对点

单一数据传输模式,实现一个数据源,多个目的地的数据分发

能力,支持GA/T1400、DataHub、Kafka、ElasticSearch等多

种分发模式。3、支持对分发数据按照类型、区域、点位进

行过滤的策略根据应用需求、用户权限、安全机制等多种因

素的考量,需要对分发的数据进行准确和实时的分发过滤。

基于预设的筛选条件,运用智能的过滤机制及流程体系,实现

对应用系统进行多种数据转发过滤。可按区域类型、点位类

型、数据类型等条件,组合成多重过滤策略,实现面向多变需

求的灵活配置。4、支持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同时转发研究

中需要解决应用系统的故障及传输链路所形成的数据断流后

的数据丢失问题,支持在断流期间的缓存数据和修复后正常

采集的数据进行同时分发及上传,每条数据都有相应的时间

记录,形成可追溯记录集。5、支持前端设备的认证注册网络

设备身份认证是保护内部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安全机制,

因此须对接入设备和系统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本项目提供

了标准的设备注册认证机制,进行有效的认证和准入,再进行

数据的接入和分发。本项目的科研成果《智能识别的图片、

特征码、结构化数据分布式汇聚及转发软件》在上海市公安

局和部分分局进行了试点应用。应用期间,系统运行稳定,能

够统一采集分布在试点辖区内的各个智能设备和系统产生的

/2890/ 智能识别的图片、特征码、结构化数据分布式汇聚及转发技术的研究

智能数据,实时转发给分局应用系统,满足了实战应用的安全

性和时效性需求;同时,智能数据分发到市局的智能数据汇聚

中心,实现上云,符合了市局信息系统考核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要求。本科研项目为上海公共安全智能识别体系的规划和建

设提供了技术储备,对后续智能识别系统项目建设具有较大

的技术参考价值。在知识产权方面,正在向国家版权局申请

软件著作权;由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进行了软件成果鉴定测

试,并出具了软件成果鉴定测试报告;正在进行专利申请的材

料准备。

/2891/ 基于SAP的现代袜业多系统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实施与推广应用
基于SAP的现代袜业多系统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实施与推广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为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立项起止时间为

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2012年1月15日通过了浙江省省级科

技专家的验收、鉴定和评审。项目成果完成单位为:浙江师

范大学、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

院。随着梦娜袜业集团化的发展,原有信息化平台已经不能

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梦娜袜业开始计划实施基

于SAPERP与PDA条码技术的现代袜业多系统一体化综合信息

平台建设项目。本项目选用SAPERP为核心软件,基于SOA架构

/2891/ 基于SAP的现代袜业多系统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实施与推广应用

的多层框架模型,构建了基于SAP的现代袜业多系统一体化综

合信息平台及SAPERP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实现高扩展性、松

散耦合、支持有机业务、柔性的企业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实

现SAPERP系统在梦娜袜业的全面上线,覆盖所有部门、车间

、子公司和分公司。同时,将二维条码和无线PDA技术应用在

袜业的仓储管理及质量追溯管理中,对袜子的生产过程、质

量检验、质量追溯、产品出入库和盘点等操作进行全面的监

控和管理,并与GPS/GIS物流配送监控系统集成。系统主要模

块: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物料管理(MM)、

生产管理(PP)、销售与分析(SD)、HR模块、OA,邮件及

全面整合等。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安全性好,具有可重构性

。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共性技术示范特征明

显、通用性强、可扩展性和推广性好,且与多种其他信息应

用系统具有良好接口、集成性和兼容性。项目已成功实施,

技术、经济指标均已达到项目计划任务书要求。不仅为梦娜

袜业搭建起一个现代袜业信息化平台,提升了企业的标准化

、规范化管理水平,而且为国内袜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

应用示范和经验积累,对同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有着直接

的借鉴作用。项目已申请并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项,获

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企业对市场具有

敏捷的反应能力,减少了企业中人为损失和浪费,大大提高了

企业的现代管理集成度。实现从上游供应商到生产、销售、

财务及人力资源等各模块业务的优化与整合,使公司管理规

/2891/ 基于SAP的现代袜业多系统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实施与推广应用

范化、标准化、提高了管理时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2892/ SMA传感驱动性能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SMA传感驱动性能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1)系统研究和测试了形状记忆合金丝材的传感性

能,发现纯马氏体和纯奥氏体NiTi丝的应变传感特性,明确

了NiTi超弹性丝的大应变和电特性可用作结构健康监测的应

变传感元件;(2)对NiTi丝材和Cu基SMA螺旋弹簧的驱动性能

进行了研究,为驱动元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3)基于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冲击动力学理论,通过低速冲击试验,

研究了基于超弹性丝的结构冲击响应监测技术;(4)利用Ni

Ti超弹性丝传感性能,研究了复合材料结构强度监测技术,

/2892/ SMA传感驱动性能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为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应力和应变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5)研制了用于多参数动态性能试验的冲击试验机,完成

了SMA信号调理与放大仪,从而构建了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

实验系统。研究内容丰富,理论与系统性强,实验数据翔实

,在充分的实验研究基础上作出的研究结论正确可信。基于

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材料电特性和大应变特性的复合材料结

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具有鲜明特色和创新性。基于SMA传感

驱动性能的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可实现对结构运行

状态的在线监测,对保证重要工程的结构安全意义重大。

/2893/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试评估系统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试评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针对涉密系统的特性,从基础理论、流程、

测评方法论、量化标准、系统实现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主要

创新点:一、测评体系研究二、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三、测

评项目的量化评估技术四、工具研制从目前情况看来,该项

目作为基本工具在上海市党委系统网(市公务网)骨干网及

首批试运行单位安全保密测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

国电子政务的启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保密市场,以上海为

例,单公务网就有19个区县、376个接入点,由于涉密信息

/2893/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试评估系统

系统的特殊性,本测试评估系统一经推出,将带来安全产品

、安全保密测评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单单安全保密测评一

项,假设一家单位需2-3万元的测评费用,仅在上海市公务

网就可以有将近1,000万元的效益。该系统在全国推广后,

预计超过2个亿的市场。

/2894/ 基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慢性病随访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
基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慢性病随访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一、任务来源项目来源为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

年行动计划慢病重点学科项目(15GWZK0801),为解决本市

社区慢性病随访效率低下及数据质量不佳的现状。二、技术

原理本项目开展基于AI语音技术的慢性病患者随访信息采集

和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实现智能化慢性病随访管理

技术支撑下的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1、标准话术的研

制即研制标准统一的问答语言。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规范》、《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规范-慢性病综合防

/2894/ 基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慢性病随访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

治(2017年版)》中慢性病随访内容,包含个人信息确认、

症状监测、合并症发病、生活方式监测、服药监测、体征监

测、健康教育服务。内容规范、逻辑合理、问法精准、时长

适宜、智能跳转、选词通俗、语言自然,并针对异常指标形

成不同健康建议。2、AI语音随访工作流程的建立AI语音随

访工作流程包括制定拨叫名单和计划、电话呼叫、智能语音

随访问答、信息采集、识别和存储。首先确定拨打对象名单

,根据相关疾病因素分组并呼叫。电话接通后按照标准话术

进行提问,同时通过语音技术处理分析受访对象的回答,最后

结构化存储随访数据。3、AI语音随访平台的开发平台包括

:1)名单管理模块:导入和生成拨叫名单表,包含拨叫对象

基本信息和标签。2)计划制定模块:根据患者信息制定随访

计划。3)随访拨打模块:按照随访计划,采用相应话术进行

AI电话随访,记录拨打采集情况。4)语音处理模块:对采集

内容进行语音处理获得多种形式的随访数据并进行结构化储

存和统计分析。4、建立AI监测预警后的社区精准管理新模

式,开发配套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块在原有随访基础上,形成A

I语音随访工作新流程。由AI随访对管理对象进行监测,发现

病情变化后对社区医生发出预警,医生对异常对象给予针对

性干预。在原有社区慢病管理工作系统中,编制功能模块业

务数据标准和系统功能规范,构建与AI语音随访服务配套的

社区慢性病管理功能,包括拨打计划生成、名单列表推送、

语音随访数据接口共享、语音随访表单暂存和信息补充、异

/2894/ 基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慢性病随访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

常提醒等。实现医疗数据整合,并在门诊随访时弹出或生成

提醒,为制定精准干预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依据,进一步提

升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成效。三、性能指标日呼叫量:单条

电话线路达100个/天呼叫成功率:79.5%信息采集率:73.7

%完整信息采集率:43.2%识别准确性:90.2%平均随访时长

:高血压随访约4分钟、糖尿病随访约3分钟,糖尿病合并高

血压随访约5分钟。四、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项目对研究

成果进行知识产权申报,已取得高血压标准化话术版权(沪

作登字-2020-A01840034)、电话随访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

权(2019SR1169013),慢性病人语音随访方法、管理系统以

及语音随访平台专利正在受理中(202011363463.6)。1、

形成了社区适宜的慢性病随访标准话术随访标准话术的内容

规范全面、逻辑合理,时长适宜、选词通俗、语言自然。设

置健康建议衔接过渡、智能跳转、询问周期等,提高患者满

意度、依从性,提高采集率。2、建立以AI语音技术为支撑的

语音随访平台,首次应用于大范围慢性病人群验证,验证结果

表明效果良好建立语音随访平台,通过声纹识别、语义识别

、音频转码、音频降噪以及语音合成处理等多技术综合应用

,实现信息自动采集上传、结果结构化识别存储、自动汇总

分析,大幅提高慢性病随访信息采集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管理

服务水平。本项目率先在上海一定规模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

随访中应用,全面评估AI随访技术的采集效率、质量及人群

/2894/ 基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慢性病随访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

满意度,验证结果表明显著优于常规随访管理。3、建立了人

工智能语音技术的社区应用场景,形成了AI监测异常后的社

区精准管理新模式建立基于AI语音技术的社区慢性病应用场

景,在原有的工作流程中整合新技术应用,完成在社区大规模

人群中的应用。与社区慢病管理系统协同工作,实现数据共

享,形成AI监测异常后的社区精准管理新模式,将健康服务重

心转移至病情变化的管理,促进管理服务精准化供给,提升慢

性病防治水平和成效。五、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本研究

采用AI语音技术应用于社区慢性病随访,解决了现有人工随

访低效低质的问题。开发了基于智能语音随访技术的随访信

息采集平台,实现了高质量、规范化、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实

现与已有慢病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建立了AI监测预警后的社

区精准管理新模式;推动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随访服务的智

能化、规范化、均质化、精准化;切实提高慢性病随访的质

量、效率和效果。六、应用情况本项目实施以来,两次试点

已证实能极大地提高社区随访效率及数据质量,目前我市已

有五区开展应用,共计随访近五万人次,接通率达70%。在打

浦、罗店、奉浦建立示范点,组织各省市、本市卫生机构共

100余人参观学习。项目获得版权、著作权等多项成果并申

报专利。本项目成果被《健康上海行动计划(2019-2030)

》等政策采纳。本次AI语音技术的应用探索了新技术与慢性

病防治领域融合的新模式,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2895/ 天津市规划政务系统[简称:政务系统]1.0
天津市规划政务系统[简称:政务系统]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天津市规划局机关党务、

业务、政务等管理已经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在局管

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局内使用的政务办公系统开发完

成于2002年,主要肩负了天津市规划局对外以及内部各项公

文业务分流转办理和局内各项事务的管理工作。随着规划局

的机构改革,规划局的业务管理的范围、内容、要求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创建服务型政府、强化素质工程建设

”的要求,管理将“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迅速适应职能

/2895/ 天津市规划政务系统[简称:政务系统]1.0

转变,提高全系统的宏观管理水平,切实实现由重具体事务

性微观管理向重运行形势分析与预测、整体全局性宏观管理

转变;由重中心城区管理向重市域全面系统管理转变;由重

事前许可、审批的无限管理向重事中、事后监管的有限管理

转变;由重项目审批管理向重规划与计划管理、政策法规建

设转变;由重职权导向型管理向全面依法行政管理转变”。

通过几年的努力,局在公文办理、公文流转、事务管理等多

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公文管理、任

务事项管理、信访办理的流程和相应的督办机制,从而对局

内的政务办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设想,原有的政务系统

在功能上和性能上都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新形式下的办公需求

,再加上目前事权下沉的大形式的推动,区局联网一体化办

公已是大势所趋。我局已实现至市内六区处、规划院、园区

处、海河处等下属单位的网络互联。通过我局电子政务专网

,局下属单位可以方便快捷的加入到市局电子政务的工作当

中来,彻底改变单一手工办件的落后局面,提高工作效率。

/2896/ 光纤光栅刻写系统V1.0
光纤光栅刻写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软件主要实现不同类型光栅的刻写功能,主要包

括登录界面和主界面两部分,登录界面起到保护主界面的功

能,避免非工作人员进行不合理操作,且能够实现修改密码的

功能。主界面实现了均匀光栅、切趾光栅、啁啾光栅和相移

切趾光栅的刻写。基于labview编写的该软件系统,易于操作

,且此软件系统刻写的光栅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达到或者高

于市场上的参数指标,能够为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897/ AVS优化编解码软件
AVS优化编解码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AVS优化编解码软件是面向DSP、x86等主流平台的

、通用的、优化视频编解码器,编码器产生的码流符合我国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编解码标准(GB/T20090.2),解码

器可通过标准一致性测试。其中的编码软件,在编码效率上

比AVS参考编码器RM52j_r1性能提高1dB,与视频编解码标准

H.264的参考编码器JM10.1性能相当。其解码软件可以主流

PC平台上达到D1的实时解码。该编解码软件特别适合于视频

监控应用、视频会议应用,相应的编码算法及代码实现已做

/2897/ AVS优化编解码软件

相关优化,符合监控系统的性能要求。通过向相关企业的技

术转移,在视频监控、视频会议、数字电视等领域得到广泛

应用。该成果的产业化具有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潜力在,而

且可以有效地避免日后的知识产权争议,对国内自主知识产

权的数字视频产业有很大推动。

/2898/ 半刚性基层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研究
半刚性基层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简要的技术说明: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主要有三

大系统:拌和楼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及网络系统。

(1)拌和楼数据采集系统数据的采集分为两种情况①工控机

系统中存在数据库,可通过对数据库的监测来实现拌和站数

据的采集。②工控机系统中不存在数据库,可以通过单片机对

配料系统的称重传感器的数据读取来实现拌和站数据的采集

过程。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佳方案,并且,在将来也

可能遇到新的情况,都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性价比

/2898/ 半刚性基层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研究

最高的方案,但是数据的上传的数据采用统一的标准,而相关

的数据解析可以在接收端根据配置进行处理,保证系统的可

适应性,可扩展性,可升级性。(2)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

系统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基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规范》的设计计算系统根据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成

果,开发基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设计计算软

件系统。本软件系统将统筹考虑目标配合比集料比例、料仓

实际出料比例等,最终论证地确定出生产配合比集料比例,确

保最大程度上减少溢料等料现象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

浪费现象。②稳定土混合料级配的实时监控计算机实时处理

从拌和楼采集的料仓比例及料仓筛分结果,用级配图(而不

是枯燥的数据)显示稳定土混合料级配情况并作出评价。用

图示的方式直观、简单,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均可以根据级配

图直观地分析级配是否符合要求,软件也将对每盘稳定土混

合料的级配做出评价。③稳定土混合料级配实时统计分析软

件将以图表的形式直观显示包括此时的稳定土混合料级配分

析统计结果,并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评价。④专家系统首先,

专家系统对生产的所有稳定土混合料质量作出客观评价。其

次,当稳定土混合料级配达不到设计要求,专家系统会提示拌

和设备操作人员或试验检测人员处理解决方案。(3)网络

系统通过网络将以上数据处理结果实时传送给项目管理人员

,供及时准确地做出处理决策2.应用前景及措施该课题的研

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在唐廊高速公路天津段一期工程和京秦高

/2898/ 半刚性基层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研究

速公路天津段工程,监测并评价半刚性基层混合料的质量(

包括级配,含水率等),实时统计并评价整个工程已拌混合料

的总体质量。系统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混合料的质量问题,降

低了材料浪费,提高拌合站半刚性混合料的生产效率。综合

考虑,每天的材料浪费可由原来的1%降至0.05%。该系统提高

了半刚性基层混合料质量检测效率,级配、含水率控制严格

,提高了混合料质量,保证了路面工程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

命,按推迟2年进修大中修,可节省费用40万元/公里,大大节

约了建设和养护资金。总之,该项目成果应用于各等级公路

的新建及维修工程质量控制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应用前景

广阔。

/2899/ 一种准循环LDPC码的逐块构造方法
一种准循环LDPC码的逐块构造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循环LDPC码的逐块构造方法,

本发明逐块构造准循环LDPC码校验矩阵中的每个块矩阵,采

用一定的约束条件,使得当前构造的块矩阵与已有的块矩阵

之间不存在长度为4和6的环,最终构造出最小环长为8的(3

,L)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一种准循环LDPC码的逐块构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a.当给定块矩阵的阶数p来构造准循环

LDPC码时,第一步,初始化计数器K=0;第二步,对于给定的阶

数p,从伽罗华域GF(p)中随机选取L个整数作为校验矩阵H

/2899/ 一种准循环LDPC码的逐块构造方法

第一行块矩阵的移位阶数p0,j;第三步,顺序的逐块构造校验

矩阵H中剩余的2L个块矩阵,行间顺序为先第二行后第三行,

行内顺序为从左至右,在构造每个块矩阵的时候,不直接构造

每个块矩阵的移位阶数pi

/2900/ 刮痧技术操作国家标准
刮痧技术操作国家标准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技术详情

  刮痧技术是中医针灸经穴体表疗法的代表之一,是

中医外治法典范,应用广泛,开展刮痧技术操作规范的标准研

究具有重要的行业引领作用。我所课题组围绕影响疗效的刮

痧方法和补泻手法等关键技术和参数,制订国家标准《刮痧

技术操作规范》,规范刮痧临床操作。围绕刮痧保健服务,从

职业准入的理论、技能和保健适宜人群等,制订国家职业标

准《保健刮痧师》《中医刮痧师》,促进民众创业与就业。

制订ISO/TC249“刮痧器具”国际标准,促进国际交流与贸易

/2900/ 刮痧技术操作国家标准

。针对刮痧适宜的22个病症的保健操作技术,制订中华中医

药学会颁布《中医刮痧》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2901/ 钢筋混凝土梁轴向预埋炮孔及拆除爆破方法
钢筋混凝土梁轴向预埋炮孔及拆除爆破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
技术详情

  为自选课题一种钢筋混凝土梁轴向预埋炮孔及拆除

爆破方法,它采取在梁轴向预埋管形成炮孔,并在炮孔中采用

连续或不连续装药、在炮孔的全长布置导爆索和切断箍筋等

技术手段,避免了钻孔作业、减少了炮孔和雷管数量,减少了

炸药和雷管的消耗,提高钢筋混凝土的破碎效果,减轻了爆破

对环境的破坏。本发明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预

埋炮孔的布置方式和爆破作业方法上,为首创,比垂直预埋孔

节约管道30%左右;采用先穿过牵引绳线,在拖拽炸药进孔的

/2901/ 钢筋混凝土梁轴向预埋炮孔及拆除爆破方法

装药方法,实现在两端弯曲的炮孔顺利装药。比垂直预埋孔

拆除爆破技术,节约成本10%,比其他拆除方法,节约成本20-

40%。已经成功在基坑支撑梁拆除爆破工程中得到应用,属于

低环境影响技术。该技术也能在永久建筑物中得到应用。已

经成功应用于武汉东西湖立方时空基坑支撑梁拆除爆破等8

个工程,在永久建筑中的应用,由于涉及国家标准的修改,还

需深入研究和论证。

/2902/ 浅埋煤层大采高顶板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
浅埋煤层大采高顶板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我国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应用广泛,大采高将导

致顶板冒落带上升,能够形成铰接结构的关键层层位上移,导

致顶板结构形态变异,支架稳定性下降。由于对浅埋煤层大

采高工作面顶板结构认识不清,支架选型和顶板控制具有盲

目性,大采高顶板结构理论是神东矿区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

题。课题通过大量实测和实地调查,掌握了浅埋煤层大采高

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基本规律,发现了直接顶与采高比为确定

关键层层位的新指标,为后续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

/2902/ 浅埋煤层大采高顶板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

过对4m至7m不同大采高的物理模拟和数值计算,揭示了浅埋

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的顶板关键层结构形态和运动特征,提出

了等效直接顶的概念和分类,建立了基于等效直接顶的大采

高工作面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建立了大采高煤壁片帮的柱条

模型,揭示了大采高煤壁片帮机理;分析了顶板结构的稳定性

,建立了“大采高支架-围岩”关系,提出了支架阻力计算公

式,为浅埋煤层大采高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支护控制提供科

学基础。

/2903/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共享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共享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任务来源:项目来源于嘉应学院《多源异构数据交

换共享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自选项目,项目时间从2013年

5月至2018年5月。应用领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业。技术原理:关键技术1:多源数据交换共享关键技术

设计与实现。研究了当前政务大数据技术瓶颈,开发了面向

结构化数据的多源数据“政务数据中台”利用数据交换将原

有业务系统流程所需要的办理前置数据、办理必填数据建立

元数据模型进行归类;在数据仓库中建立相关维度的数据集

/2903/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共享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在数据中间件中建立数据流转、交换过程;利用数据接口重

构应用系统WEB页面、APP和小程序等,实现业务系统剥离与

服务流程再造。关键技术2:异构数据交换共享关键技术设

计与实现。针对企业智能化控制,提出了面向工业机器人企

业生产的异构数据“企业数据中台”,该技术可将前端摄像

头、图像采集卡等设备采集的图像传输至计算节点,将计算

节点的目标跟踪计算结果返回给控制系统或管理系统,完成

异构数据并发调度。关键技术3:数据交换共享人工智能技

术设计与实现。提出了面向交换数据学习的“智能中台”,

将交换数据中控制数据与生产控制效果进行学习,如多关节

工业机器人各关节控制角度和生产控制效果的并行学习,并

通过数据交换实现多机器人共享学习,优化系统控制。性能

指标:实现了结构化数据的清洗、规则控制、质量保证和数

据聚合。实现超过100个数据库的并行数据共享交换传输。

支持MSSQLServer、MySQL、Oracle、MongoDB等主流数据库

。实现对异构数据进行并发共享交换。实现目标跟踪图像处

理前端、计算节点和工业机器人控制的异构数据传输交换。

实现超过100路摄像头的多线程并发处理。实现对交换过程

和交换结果进行机器学习。支持大规模机器人控制。国内外

同类技术的比较:面向结构化数据的多源数据“政务数据中

台”。实现了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功能,在政务信息化建设领

域中,建立数据中台进行跨数据源调度,解决了政务系统跨部

门办理业务多个“前台”、多系统“后台”数据无法打通等

/2903/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共享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关键问题,为政务信息化实现业务剥离与服务流程再造。在

交换过程中完成结构化数据中脏数据清洗、交换共享规则控

制、数据质量保障、数据聚合等功能,提高了数据汇聚效率

和质量,并实现加密通道传输和强权限控制,保障数据交换的

安全性。面向工业机器人企业生产的异构数据“企业数据中

台”。实现了企业生产异构数据的交换共享处理,在工业机

器人辅助生产领域,解决了目标跟踪图像处理前端、计算节

点与企业生产、控制数据与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关键问题。

异构数据交换解决了前端多节点并发处理,采用影子机制进

行双线程冗余保障,保障生产环境数据交换的稳定性。面向

交换数据学习的“智能中台”。通过数据交换共享机器学习

,实现控制和管理的效果提升,解决了多台工业机器人分组学

习效果慢、进度差等关键问题。通过对结构数据的交换、共

享规则行为进行学习,充分挖掘数据间的关联性,建立关联性

模型,优化共享规则;对数据清洗行为学习中加入人工智能分

析,提高数据关联质量;通过对异构数据共享操作行为进行学

习,保证数据安全性。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设计并实现

了多源数据交换引擎,针对多源数据并发处理环境,实现了多

数据源数据交换。设计开发了基于元数据目录管理模型的数

据交换框架,建立了目录管理系统、数据主题仓库、数据组

合流程引擎,实现基于数据元的流程再造。设计了数据节点

共享交换机制,建立了交换节点管理、交换桥接管理、交换

/2903/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共享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权限管理、交换接口管理的交换机制,满足政务系统复杂的

网络环境。研发了数据节点传输保障机制,包括了保证传输

完整性的验证机制、保证传输链路的影子机制、保障传输数

据防篡改的签名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异构数据交换引擎,对

接前端视频采集设备、计算节点、控制节点和后端管理系统

。设计开发了基于多种视频传输协议的实时视频流传输系统

。研发了异构文件传输系统,嵌入了防篡改签名机制,保证文

件的可靠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交换智能学习

系统,实现对交换过程和交换结果进行机器学习。技术的成

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技术经过5年的沉淀已经较

为成熟,其中多源数据交换技术已实际应用于支撑梅州市政

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已正常无故障运行超过2年。异构数

据交换是近年来企业信息化的热门方向,异构数据交换技术

在机器人控制和企业数据交换中应用扩展性较好。成果技术

安全性较好,达到安全等级保护等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应用

情况:成果以多源异构数据交换共享软件产品和服务形式在

政务数据交换、数字化校园、中国制造2025自动化应用等政

务、企业信息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在梅州市“

一门式”“一网式”网上办事大厅、嘉应学院数字化校园等

实际项目应用,已转化成果12项,合同金额2238万元,其中直

接软件产品转化1741万元。历年获奖情况:成果早期应用项

目曾获得梅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904/ 物联网运营系统及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
物联网运营系统及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运营系统及向用户提供服

务的方法。该物联网运营系统包括:物联网终端设备提供商

、感知网络服务提供商、物联网监测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

及设备提供商、传统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物联网服务提供商

、统一业务提供门户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该运营系统,通

过按区域部署边缘服务器,将内容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再提交

给服务提供中心,来分担服务提供中心的负载;通过边缘服务

器直接为用户提供高实时性的服务,来避免现有服务方式中

/2904/ 物联网运营系统及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

服务提供中心提供服务时所带来的高延时;通过将感知网络

的监测信息提供给传统服务,增强服务方式扩展性。本发明

有效地减小服务提供中心的负载,加快实时性服务的响应速

度,增强物联网服务方式的扩展性。

/2905/ 智慧物业管理系统V1.0
智慧物业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物业管理系统是现代居住小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物业管理系统可以提升小区的管理水平,使小区的

日常管理更加方便。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与现代的管理思想

相结合,建立现代的智能小区是物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以提

高物业管理的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确保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为目标。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是面向业主及物业企业用户的云

服务平台,具有:手机消息推送、业主手机报修、费项手机

查询、社区电子商务、邻里之间论坛等功能。

/2906/ 面向泛在服务环境的分布协同支撑技术研究及应用
面向泛在服务环境的分布协同支撑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近年来,随着新型计算设备(如移动设备、多核处

理设备)及现代网络技术(如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的不

断发展,计算资源不断丰富,分布式计算环境不断变迁。一

方面,硬件设备的发展导致计算资源种类不断丰富,并逐步

向异构化方向发展,单体设备之间计算能力的差异愈显明显

。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资源共享环境发生巨大变

化,并逐步向分散化、移动化、自主化演变。计算环境的变

迁也促成了分布式计算模式的演变,并呈现出一些新的技术

/2906/ 面向泛在服务环境的分布协同支撑技术研究及应用

特征,如有线与无线的结合、异构设备间的互操作、服务的

移动性与动态性。因此,如何面向新型分布式计算环境,建

立有效的分布式资源管理机制,构建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

为分布式服务协同提供基础支撑,建立泛在的服务环境,成

为新型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业界

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我们面向泛在服务环

境,以构建有效的资源共享环境为目标,对分布计算的协同

支撑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以保证高质量可靠的网络通

信以及异构网络实体实现互连互通为目标,我们研究了异构

网络的融合、可靠的数据传输以及无线网络的可信保障机制

等;以提高资源聚合能力、优化资源使用效率为目标,我们

研究了网络拓扑管理与优化、信息查找与服务优化机制、自

适应资源管理优化策略等;以提高可信赖的服务组合为目标

,基于情境感知,我们研究了服务协同机制、服务路径的选

择和部署策略等;此外,我们还分别以实时流服务和电力调

度自动化为新型分布式环境下的关键应用和领域应用,对分

布协同支撑技术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转化。基

于上述研究,该成果在2006-2010年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高水

平论文,包括国际刊物TDPS、TVT等,国际会议ICNP、Info

com、ICDCS、ICPP、ICC等(其中一篇获得ICC2009国际会议

最佳论文奖),登记软件著作权、申请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

利多项,承担国家863目标导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多项科研项目。本课题的科研成果本身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2906/ 面向泛在服务环境的分布协同支撑技术研究及应用

可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商业、娱乐以及日常工作、生活

等多方面,此外还可以进一步集成其它应用系统,从而带来

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

产化进程,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2907/ ZigBee无线通信射频识别应用HDI板
ZigBee无线通信射频识别应用HDI板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1、主要技术创新点1)密集的线路到图形设计方案

。2)小尺寸的信号过孔。3)可靠性性极佳的盲孔填平技术。

2、主要技术解决方案ZigBee无线通信射频识别应用HDI板的

核心技术是实现小尺寸通盲孔和密集线路制作,同时还有在

保证质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以降低产品

成本。我司针对本产品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1)自动化的线

路优化设计2)小尺寸钻头参数优化3)专用的盲孔填孔设备

/2908/ 基于大数据的集装箱枢纽港智能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基于大数据的集装箱枢纽港智能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以“上海港+长江干线港口+长三角内支线港口

”整体构架、整体设计、整体建设的体系化思路,以信息化

为手段,打造上海港供应量相关方的业务协同,建立起了江海

联运、港城联动的水路和陆路集疏运智能服务平台,整体优

化了上海港国际航运枢纽港集疏运体系的国际领先新模式,

具有典型示范效应:一是建立开放共享的港口生态圈发展的

新理念,加大港口信息资源的开放程度,并立足港口物流链的

整体优化;二是建立基于港口网络的供应链高效协作的新模

/2908/ 基于大数据的集装箱枢纽港智能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式,打造港口物流信息网络,建立建立起了江海联运、港城联

动供应链协作新模式,发挥港口网络效应;三是建立港口企业

合作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形成区域一体化、跨区域联盟化的

港口发展模式;四是建立港口智能化运营的新功能,提升港口

生产调度效率,智能洞察潜在风险;五是建立港航信息资源互

联网互通新标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是

向行业和国际推广的重要基础。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建

立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作业计划、作业状态、电子单证等电

子数据在港口物流链要素之间的在线共享,信息交换共享范

围覆盖长江干线、长三角内支线17个码头公司,实现经上海

港进出长江的集装箱物流信息全程可视化及一站式查询,将

船、箱、货、港动态信息由碎片式服务向一站式服务和柔性

服务的转变。2、研发了基于混合启发式算法的集装箱码头

资源资源调度系统,构建成本和效率关联指标体系和分析系

统,并以成本和效率系统大数据为基础,构建集装箱码头资源

策划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泊位策划和自动匹配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3、通过建立外集卡和港口之间的统一信息共享和业

务交互平台,帮助码头放及作业集卡科学合理安排机械及运

输任务,充分发挥枢纽港路集疏运的功能,上海港各港区集卡

进港提箱作业全过程平均时间由原先的45分钟缩短至30分钟

/2909/ 全国城市成年人心理健康监测指标优化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全国城市成年人心理健康监测指标优化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目前存在在推广应用中如何使评价工作加速有效的

问题,尤其对大范围健康普查工作而言。因为该项目任务只

限于完成优化量表及评价方法,而对实际操作中数据处理、

结果评价的计算机程序化问题需要做后续研究。所以要在普

查中推广使用还需编制相结合,才能在大范围健康普查工作

中推广使用还需要编制计算机应用软件、使笔纸测试、机上

测试结果与计算机程序处理相结合,才能在大范围健康普查

工作中更利于操作使用。另外参考长摸也需要在推广中得到

/2909/ 全国城市成年人心理健康监测指标优化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进一步修订。

/2910/ 适用于短波电台网络性能测试的业务模拟装置和方法
适用于短波电台网络性能测试的业务模拟装置和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短波电台组网的数据通信应用与日俱增,因此对于

整个短波电台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及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没

有手段和措施从整个网络层面上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就不能

向上层应用系统提出详细的设计要求规范,无法量化其对应

用系统的支持能力。本发明属于短波电台数据通信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短波电台网络性能测试的业务模拟装置

和方法,所述业务模拟装置包括:信息处理单元,人机交互单

元,接口单元,时钟单元和供电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包含ARM处

/2910/ 适用于短波电台网络性能测试的业务模拟装置和方法

理器、RAM芯片和FLASH芯片;人机交互单元包含按键和显示

屏;接口单元包含接口驱动电路、LAN接口和RS232接口;时钟

单元包含天线和定位模块;供电单元包含AC/DC开关电源和稳

压电路,该业务模拟装置能够模拟产生业务数据,并通过业务

数据加载、业务数据采集、以及业务汇总和分析,得到短波

电台网络的总体性能指标,为短波电台网络系统的评估、研

制、生产提供重要的协助测试手段。

/2911/ 参与式方法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参与式方法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中德林业技术合作“在使用土地和

森林中发展和贯彻参与式方法”(PAAF)项目2、研究的目的

与意义:现行的林业工程往往只是林业的角度考虑,忽视综

合发展的理念,在实施林业工程时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

不够,或者立项时考虑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实施过程

中不够公平、透明,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很好地落实,

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不高,达不到立项时的预期效果。参与式

是以发展主体为主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决策,各负其责,

/2911/ 参与式方法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分享利益的一种方法,强调发展主体积极地、全面地介入发

展过程或发展项目中有关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等过

程。把参与式方法应用于林业工程有益于促进林业工程,将

使其更加可持续,功效更显著。3、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1)该成果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参与式方法,综合了国外专家

、国内专家、省县两级实施工程的技术人员以及实施工程的

农民的意见,形成了适用的技术成果。2)形成了可以指导实

施林业工程的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程序。3)形成了针对重点

林业工程(退耕还林、三北和防沙治沙工程)的参与式工作程

序。从任务申请到编制县实施计划和作业设计再到签订合同

和实施直到检查验收都给出了详细而系统的参与式工作方法

。4)针对现行林业工程的具体情况,形成了可以灵活指导林

业工程的参与式方法在林业工程中应用指南。指南在现状分

析、信息交流、培训、监测4个关键活动提供了可以灵活应

用的参与式工具。4、成果的作用:该研究提出的可以指导

实施林业工程的参与式技术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林业工程

的实施,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克服现行工程中的一些困难,促

使工程健康发展,提高工程实施质量,使工程更加可持续,

成果更加巩固,更好地发挥预期的效果。

/2912/ 一种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和节点鉴别方法
一种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和节点鉴别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和节点鉴别方

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密钥预分发:网络部署前,部

署服务器将用于建立节点间安全连接的通信密钥预分发给所

有节点;2、密钥建立:网络部署后,节点间建立用于进行安

全连接的对密钥,包括以下步骤:1)共享密钥的建立:在存

在共享密钥的邻居节点间建立对密钥;2)路径密钥的建立:

在没有共享密钥但存在多跳安全连接的节点间建立对密钥;

3、节点身份鉴别:在节点间正式通信前,进行身份鉴别以确

/2912/ 一种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和节点鉴别方法

定对方身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本发明能够有效抵抗窃听、

篡改和重放等针对网络通信的攻击,可实现节点间的保密通

信,能够有效节约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资源,延长传感器网络的

使用寿命。

/2913/ 宁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所得税政策实施情况评价研究
宁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所得税政策实施情况评价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通过调查问卷、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对

宁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的主要做法、取得

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在对相关省区政策

落实的做法与经验借鉴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跨部门合作和信

息共享机制,加大多种政策的结合,探索中介服务机制和网上

申报,建立政府购买中介服务模式,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

政策享受的便捷性等对策建议。项目首次对全区加计扣除政

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评价,首次通过税务部门建立

/2913/ 宁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所得税政策实施情况评价研究

了我区企业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的数据统计路径,并对20

10-2014年统计数据进行了核算汇总,为政府部门准确把握政

策落实情况提供了依据。

/2914/ VS远程交互式教学授课分析与评价系统[简称:VS交互式教学授课系统]V1.0
VS远程交互式教学授课分析与评价系统[简称:VS交互式教学授课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教学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

的的基本途径。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

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

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

出某种资格证明。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制定教学细目标,

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目标进行教学;

在考核学生过程中,对照目标进行考核。这就是根据已定教

学细目标为标准的绝对评价。这种取绝对标准的评价不仅对

/2914/ VS远程交互式教学授课分析与评价系统[简称:VS交互式教学授课系统]V1.0

教师来说具有追求价值,而且对学生来说又具有学习价值。

当然,判断一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时,除了用绝对评价外,还需

要用相对评价,这就是把某个学生放到全市乃至全国的学生

总体中,看其所处的相对地位。这种取相对标准的评价,对于

选拔优秀生、淘汰差生是需要的;对教师了解学生间的差异

情况也是有利的。2、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飞

速发展为校园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产业时代,以往的教学评价

分析工作将得到彻底的改革和规范。因为过去传统的教学评

价与分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膨胀的校园信息管理剧增的客观

要需求,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评价及分析方式—计算机评价

分析。利用教学评价系统,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

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以数

据库管理系统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向校内各部门、

各教职工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的信息查询,实现数据共享

,满足学校各种管理的需要。以此来缓解手工评价及分析的

压力,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教学评价及分析方式

,这对促进学校建设有积极的意义。根据现在的教学评价及

分析系统的实现功能和应用技术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点:

1)系统普遍性能较差,工作效率低数据库陈旧,系统结构不完

善,严重阻碍了教学评价及分析工作的开展。2)系统自动恢

复性能较差,当出现错误时不能迅速恢复。3)系统内部结构

单一,只能处理较少的评价及分析工作,而且登陆人数有限,

不能满足大量用户同时登录使用。4)系统查询功能单一。5

/2914/ VS远程交互式教学授课分析与评价系统[简称:VS交互式教学授课系统]V1.0

)系统操作复杂,操作费时方法落后,影响教学评价分析工作

的效率。3、主要论点与论据学生评教:登录后系统自动出

现学生班级和授课老师对应关系,可选择不同的授课教师进

行评价和提建议。教师自评:教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自

我评估和提出建议或意见。考评组:考评组可以选择不同的

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和提出教学建议。管理员模块:自动进行

评分数汇总、自动生成教师评价报表、锁定数据、增加用户

和用户校验等。4、创见与创新(1)系统登录:进入登录界

面,用户需要使用正确的用户帐号和密码之后才能使用本系

统。新用户需要注册才能登入(2)管理员管理:可以添加、

修改用户名和密码:查看教师的评分结果(3)学生管理模块

:对教师进行理论课评价、实验课评价和试卷评价以及对学

院部门的评价。(4)教师管理模块:对其他同行老师进行理

论课评价、实验课评价和考试试卷评价(5)督导管理模块

:对教师进行理论课评价、实验课评价和试卷评价以及对学

院部门的评价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1)方便快捷

地对教学督导过程进行管理以往的教学督导听课过程都需要

督导组将听课课程、时间、地点、课程教师等所听课程信息

,记录在纸质文档中交给教学督导室处理分析。使用该系统

后可以方便实时的査看全校各个院校各个专业的听课信息。

通过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获得课程信息和教师信息,轻松

地查阅相关评价记录(2)系统全面地对课堂教学作出评价

/2914/ VS远程交互式教学授课分析与评价系统[简称:VS交互式教学授课系统]V1.0

VS远程交互式教学授课分析与评价系统综合了督导、学生、

领导对教师讲课情况的评价,并采取不同评价权重进行打分

,同时还可以图像化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教师在讲课方面提高

的程度。用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做出科学的

评价。另外教学督导听课评价是对某一节课,不同内容不同

时间不同督导教师从不同方面的全面评价。而原来传统的资

料数据,只是日常教学听课督导工作的记录,若是要进行某个

教师、某个学院甚至全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或分析,往往限

于数据的繁杂无序、无全面的历史归纳记录,而无法开展教

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开发可以较全面、历史、系统地对

教师个体、全校课堂教学质量作出发展性的数据分析,提高

了学校的日常教学督导管理服务工作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学

校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分析依据(3)快速

高效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以往学校教学监督室要对

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成长情况进行分析时往往需要花费较长

的时间进行整理,分析、汇总、核对。而且还可能存在某些

数据分析的偏差问题,而采用此系统后,只要进行简单的选择

性点击就可以直接从历史数据中即刻分析出每位教师的教学

成长曲线,用直观的图形化方式来即时显示。还可以迅速查

看某个学院(部)、某个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较好教师的排名

情况以及每位教师的历史性教学评价和教学成长轨迹

/2915/ 条码小达人境外条码备案查询系统 V1.0
条码小达人境外条码备案查询系统 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物联网应用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条码小达人境外条码备案查询系统用于境外商品条

码的注册登记和资料上传,支持资料添加、删除、查询、修

改,批量上传和多附件上传等功能。该系统添加、修改、上

传的附件能体现在“条码小达人”手机app的境外条码查询

结果中,使消费者能够直观地查询相关境外条码的详细备案

信息,增强境外条码备案的公信力。同时,也便于物品编码管

理机构对境外条码备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2916/ 知识产权交易系统软件
知识产权交易系统软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知识产权交易系统软件是我司

按用户的要求,在商讨了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司多年从

事软件信息化和开发的经验,而开发的全新系统方案。具有

知识产权交易信息、交易数据动态管理、委托高级设置、交

易端出入、交易点单列表等功能。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软件使用方法如下:1、操作人员点击软件的快捷图标,系

统进入登录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的用户名选择用户名,

也可以自行输入,在选择登录的日期,操作人员在此界面可以

/2916/ 知识产权交易系统软件

修改密码,点击修改密码就可以完成,操作人员在此界面还可

以删除用户,点击用户名,点击删除用户即可。2、操作人员

点击系统登录,系统进入登录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进行的

登录,登录软件,进入相应的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可以看

到相应的系信息。操作人员可在本页面查看相应的系统主界

面信息。操作人员根据需要点击相应的功能按钮进行相关操

作。此时可看到系统主界面相关内容操作人员在此界面可以

看到相应的功能按钮,操作人员点击相应的按钮,系统进入相

应的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进行操作。操作人员点击未成

交查询,系统进入相应的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进行相应操

作,操作人员点击订货查询,系统进入相应的界面界面,操作

人员在此界面进行相应的订货的信息查询,操作人员点击点

击相应的资金查询,系统进入相应的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

进行相应的操作。3、操作人员点击系统登录,系统进入登录

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进行的登录,登录软件,进入相应的

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可以看到相应的系信息。操作人员

可在本页面查看相应的系统主界面信息。操作人员根据需要

点击相应的功能按钮进行相关操作。此时可看到系统主界面

相关内容操作人员在此界面可以看到相应的交易的信息,操

作人员点击相应的按钮,系统进入相应的界面,操作人员在此

界面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在此界面可以看到知识产权交易的

商编号和相应知识产权交易商名称和安全系数和知识产权订

单状态和拍卖状态,操作人员在完成相应的操作点击返回按

/2916/ 知识产权交易系统软件

钮。4、操作人员点击系统登录,系统进入登录界面,操作人

员在此界面进行的登录,登录软件,进入相应的界面,操作人

员在此界面可以看到相应的系信息。操作人员可在本页面查

看相应的系统主界面信息。操作人员根据需要点击相应的功

能按钮进行相关操作。此时可看到系统主界面相关内容操作

人员在此界面输入相应的账号和相应的资金密码以及相应的

银行的账号,操作人员点击划转系统进入相应的界面,操作人

员在此界面进行相应的操作,操作人员点击重填,系统进入相

应的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进行相应的操作。5、知识产权

交易服务器设置操作人员可在本页面查看相应的系统主界面

信息。操作人员根据需要点击相应的功能按钮进行相关操作

。此时可看到系统主界面相关内容操作人员点击相应的按钮

,系统进入相应的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进行相应的操作,

操作人员点击配置,系统进入相应的界面,操作人员在此界面

进行相应的操作。操作人员点击代理设置,系统进入相应的

界面,操作人员点击应用,系统进入相应的界面。6、交易数

据动态管理操作人员可在本页面查看相应的系统主界面信息

。操作人员根据需要点击相应的功能按钮进行相关操作。此

时可看到系统相应的界面相关内容操作人员在此界面进行相

应点击按钮,系统弹出相应的下拉菜单,操作人员在此界面进

行相应的选择,操作人员在选择相应的时间,然后在结束的时

间操作人员在完成相应的操作点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刷新

/2916/ 知识产权交易系统软件

此界面信息。操作人员在此界面可以看到相应的信息,编号

和相应的用户的姓名,以及相应的事件的类型,是否正常。7

、知识产权交易快速委托操作人员可在本页面查看相应的系

统主界面信息。操作人员根据需要点击相应的功能按钮进行

相关操作。此时可看到系统相应的界面相关内容操作人员在

此界面进行相应的操作,操作人员在完成相应的操作点击确

定按钮,系统自动保存相应的界面的信息,操作人员您点击取

消,系统自动自动取消此界面的信息的操作。三、技术的创

造性与先进性本系统可集中管理,亦可分散管理。可以设置

多台管理主机(安装并运行主控程序的计算机),支持多人

在不同的主机上同时进行全功能操作;SQLServer关系数据库

引擎支持当今苛刻的数据处理环境所需的功能。四、技术的

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处于初期阶段。五、应用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暂未应用。六、历年获奖情况无获奖。

/2917/ 基于随机投影的超宽带模拟信号并行采样系统
基于随机投影的超宽带模拟信号并行采样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投影的超宽带模拟信号

的并行采样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同类系统实现复杂、不适用

处理普遍的超宽带信号问题。本系统主要由函数产生模块、

并行采样模块和线性运算模块组成。其中,函数产生模块采

用伪随机序列产生模块产生一组伪随机序列输入给并行采样

模块;并行采样模块实现将输入超宽带模拟信号在完备的伪

随机空间上进行投影运算,并得到数字投影系数信号输出给

线性运算模块;线性运算模块采用M输入M输出的线性结构,将

/2917/ 基于随机投影的超宽带模拟信号并行采样系统

并行采样模块的输出投影系数信号转化为并行的数字采样信

号后输出。本发明具有电路运算复杂度低,便于实现及适用

范围广的优点。可用于对模拟超宽带信号进行数字化采样处

理。

/2918/ 采用智能光网络技术组建核心层通信网
采用智能光网络技术组建核心层通信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大连供电公司原有SDH环结构的网络,对网络规划

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且网络的发展也存在叠加的浪费。在网

络保护上,环网能容忍一次断纤,但对于多次断纤就无能为

力。对于业务的调度,节点之间业务的传递需要绕行,业务

时延随网络规模扩大而增大,且需占用穿通站点的线路容量

和交叉资源,网络利用率降低。近年来,以智能光网络技术

为基础的新一代传输网络的建设逐渐成为通信领域的关注热

点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SON(AutomaticSwitchedOptica

/2918/ 采用智能光网络技术组建核心层通信网

lNetwork)的MESH网格网结构能提供多路由的保护能力,可

以在多处同时断纤时,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ASON可以

比较容易地制定和实施多种业务安全策略,提升对电力重要

业务的通讯保障能力;在电层处理方面,对端到端业务调度

、抗多点失效、提升管理效率等都能突出其技术优越性。因

此,该项目采用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进行大连供电干

线通信网络优化。该项目合理运用ASON技术,建设高可靠、

宽带宽、响应快、智能化的通信传输网络。实现了传统SDH

系统做不到的网络智能特性,增强了业务支持能力、提高了

网络控制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用度,提升维护自动化

水平、降低维护难度、网络网络带宽合理利用,网络可平滑

演进和灵活升级,为电网提供更加优质可靠安全的通信服务

。此项目基本体现了目前国际通信网建设的先进水平。该项

目可为其它地区核心层网络构建、中心机房搬迁工作提供实

践借鉴依据。

/2919/ 基于对等模式的新型网络计算基础理论研究
基于对等模式的新型网络计算基础理论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对等模式的新型网络计算通过聚集海量、分布

、动态、自主的节点资源,聚合出巨大的应用带宽和服务能

力或构造出延时约束的消息传递路径,可大幅度提升网络服

务的扩展性。自本世纪初以来,基于对等模式的新型网络计

算就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它不仅是大规模

互联网服务的组织基础,还成为构建高效可扩展的视频流媒

体应用、社交网络、传感器网络、电信业务控制网络等众多

服务领域的核心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基于对等

/2919/ 基于对等模式的新型网络计算基础理论研究

模式的大规模服务仍存在扩展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佳、内

容定位较慢等诸多问题的限制,制约了对等网络模式的进一

步大规模应用。针对对等网络计算模式的基础理论相对薄弱

、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瓶颈技术有待突破的现状,在过去十

年间,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从基于对

等模式的新型网络计算的拓扑组织机理、服务调度模式和内

容管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实践

,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1.揭示了大规模覆盖网络之间的

负载不均、资源空闲的现象,提出了覆盖网络协作优化的拓

扑组织模式;并分析了大规模流媒体服务所具有的延迟敏感

、带宽需求大、节点地域临近的特性,提出了树状—网状结

构结合的流媒体直播服务拓扑和环形组织结构的流媒体点播

服务拓扑。2.揭示了对等网络流媒体服务调度问题的用户实

时动态性特征和突发拥塞瓶颈现象,提出了优先级相关的事

件驱动型数据调度算法;提出了针对热门内容和高峰时段的

对等网络用户突发拥塞控制算法。3.揭示了大规模对等系统

内容分布的兴趣局部性特性;提出了面向分布式集合运算的

布隆滤波优化理论;提出了多维分布式哈希表及索引剪枝算

法;提出了难度感知的对等搜索协议。项目出版专著1部,10

篇代表性论文总他引749次,单篇最高他引345次。引文作者

包括:剑桥大学的英国皇家学会Fellow、皇家工程院Fello

w、ACMFellow、IEEEFellow、IETFellow,JonCrowcroft教授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亨利?萨穆埃利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计

/2919/ 基于对等模式的新型网络计算基础理论研究

算机科学教授、ACMFellow、互联网的开创者之一,Leonard

Kleinrock教授;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系

副主任、ACMSIGMultimedia主席,KlaraNahrstedt教授;加州

大学戴维斯分校计算机科学系DistinguishedProfessor、I

EEEFellow,BiswanathMukherjee教授;加拿大Ryerson大学电

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IEEEFellow、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LingGuan教授;纽约大学的ACM和IEEEFellow,KeithW.Ross教

授等著名学者。成果的创新性及对调度优化领域的贡献得到

了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国际同行认为“首次引入了inter

-overlay的优化概念”、“PPLIVE系统被广泛认为应用了A

nySee系统所提出的Inter-overlay的优化机制”、“充分利

用了布隆滤波进行DHT多维查询”、“发现和研究用户突发

拥塞(FlashCrowds)难题的一系列代表性工作”。项目实

施期间,共获得了1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共培养了1名全国

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篇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

文获得者及2篇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

;相关技术成果在知名企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2920/ 康恒危险品运输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康恒危险品运输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通过对康恒危险品鉴定系统的持续应用,该系统所

显现出的重要作用也日趋明显,效果初步体现,主要表现:1

)提供全面的危险品检测业务流程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全面

的危险品检测业务流程信息化解决方案,及全国统一的数据

业务处理及信息共享平台。提供运输分类识别业务的危险品

检测解决方案,满足ISO17025和ISO17020的基本要求。实现

了总公司及各分公司客户之间的数据的高度集中和信息资源

的充分共享,解决现有的交换,转换问题。2)建立了符合国家

/2920/ 康恒危险品运输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标准的质量体系认证标准建立了总公司及各分公司信息化标

准体系,符合国家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的质量体系认证标准

。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及流程可控的坚定检测流程。通过光学

水印技术及条码方位技术监理报告书防伪机制。康恒公司申

请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康恒危险品运输检测管理

信息系统V1.0》于2009年4月通过原始取得的方式,获得了产

品登记证书和著作权证书。完成一项著作权登记,登记号为

2009SR014525。

/2921/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D2D通信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方法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D2D通信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网

络编码的D2D通信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方法,对于每一个备选

中继节点进行最优功率分配;选出其中可以使D2D链路信道容

量最大的中继节点作为最佳中继节点。本发明将网络编码、

中继技术和D2D通信相结合,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提高混合网络

的频谱利用率,解决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问题;针对蜂窝用户

作为双向中继节点的系统场景,在终端直通链路发射总功率

一定的前提下,对终端直通链路上的节点进行了最优功率分

/2921/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D2D通信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方法

配,选出了最佳中继节点,相比于其他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算

法,可以使终端直通链路信道容量达到最大。

/2922/ 数字智能传动传感三轮摩托车
数字智能传动传感三轮摩托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摩托车制造
技术详情

  该车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具有超时代风格。采用

数字智能传动传感技术、包容包络传动链及相关齿轮、数字

智能电动车辆控制方法及控制器等近二十项专利技术,在传

动终端驱动轮中央处,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传动传感装置检

测出各种不同工况,以及各种工况之间的过渡性变化的动态

扭矩和转速信号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采用神经网络和模糊

技术,依据加速踏板传感器传递的驾驶员速度需求信号,对

车辆进行准确恰当的智能自动控制,降低油耗10~20%,达

/2922/ 数字智能传动传感三轮摩托车

到高效节能低排放的目的。

/2923/ 气象数据标准化服务及平台设计
气象数据标准化服务及平台设计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各类技术标准和仪器、设备的标准统一化,大大推

进了气象科学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界,WMO将气象标准化工

作纳入其“质量管理”工作内容,努力寻求建立一套有针对

性的质量管理框架。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及各地气象部门

纷纷着手建立健全气象标准化工作。气象资料服务是面向公

众的一个服务窗口,关系着气象资料的准确性和气象部门的

权威性。安徽省气象信息中心职能之一就是资料服务,资料

服务的用户数据多,资料量大。但是前期没有一套完整的标

/2923/ 气象数据标准化服务及平台设计

准化规范,资料服务流程不明确,服务文档不规范,无法实现

管理者对资料服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通过该项目完成管理

办法编制,包括《气象资料服务分级清单》、《气象资料服

务管理办法》及一整套资料服务流程设计。利用面向服务的

SOA架构技术,实现多个模块功能复用的标准化服务平台开发

和业务应用。

/2924/ 数据多维安全隐蔽传输机制与通道构建技术研究
数据多维安全隐蔽传输机制与通道构建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项目面向基于互联网的高安全数据传输平台构建,

从敏感数据安全交换需求和威胁分析入手,构建了面向大规

模、多样化数据的多维安全传输模型。开展了动态可重构密

码、同态密码、零知识证明、安全多方计算等新型密码技术

研究,以密码保护手段为基础,融合多通道分片传输、多宿主

分布式存储、智能化动态重构等手段,构建抗溯源、抗追踪

、防泄漏的多维安全传输体系。开展了支持信息安全交换、

平台快速构建、资源按需调配的信息传输平台总体技术方案

/2924/ 数据多维安全隐蔽传输机制与通道构建技术研究

设计,将系统按照功能群、部署位置等要素进行分解,明确系

统组成、子系统交互和接口设计,为系统构建提供顶层设计

。开展了平台基础性密码协议设计,包括基于零知识证明的

匿名认证协议、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路由安全转发协议、基

于“一文一密”的消息传输协议等,为高安全信息传输平台

提供协议方案。

/2925/ 具有轨道角动量的单光子在随机介质中传输的数值分析
具有轨道角动量的单光子在随机介质中传输的数值分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主要内容:研究了具有螺旋形相位结构光束的轨道

角动量,并对携带有轨道角动量的典型光场在空间传输过程

中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这种光场中具有确定

的轨道角动量的单个光子的传输特性,在量子信息论的基础

上,结合高阶椭圆HG光束单光子轨道角动量的特点,对其在随

机介质中传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主要成果:利用

单光子轨道角动量态作为信息载体实现光量子通信,研究了

单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量子通信方案。研究了单球粒子在在

/2925/ 具有轨道角动量的单光子在随机介质中传输的数值分析

轴条件下对具有轨道角动量高斯波束入射的散射问题。在目

前已有的数据编码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具有轨道角动量光

束及其通过计算全息图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无衍射光束的传

输特性,提出一种空间光通信的编码以及解码方法。研究成

果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在国内外相关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和影

响,经济社会效益,光学涡旋作为一种特殊的光场结构,从概

念的提出,系统的研究,到理论上取得突破,并在实践中得到

应用只有数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研究者证实了光学涡旋中

的光子具有确定的轨道角动量,在实验中实现了角动量角粒

子的传递,对光学涡旋束缚粒子做了定量分析和实验研究,研

究了其在自由空间和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还发现了一

些与光学涡旋有关的新颖现象,近年来已在激光光学,激粒波

导,生物医学,原子光学和分子光学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

用。光轨道角动量编码相对于传统的二进制编码能够有效地

提高数据传输密度和速率,将具有轨道角动量光子作为信息

载体实现光量子通信,可有效地增加通信过程中两光子远距

离传输纠缠度,可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容量以及数据的传

输速率。目前,具有轨道角动量光束实现光通信还主要集中

在自由空间光通信方面,但是随着对有轨道角动量光束控制

研究的深入,还可以用于光纤通信。带有角动量的光束的应

用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得更为广泛,具有巨大的应用前

景。

/2926/ 用于量子通信系统的基矢自动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用于量子通信系统的基矢自动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系统的基矢自动调

节装置及调节方法,该系统主要应用于量子通信中实现对基

矢调节的自动控制,并适用于需要基矢调节的各种激光通信

系统中。本系统中引入一种特定的称为基矢的正交二维坐标

系作为判断光子偏振态的标准,并且整个通信系统中用于判

断信号光偏振状态的坐标系一致。基矢自动调节系统可以解

决信号光在量子通信中由于跟踪时望远镜方位变化而产生偏

振方向变化的问题,从而保证接收端在特定的基矢标准下能

/2926/ 用于量子通信系统的基矢自动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正确检测出信号光的偏振状态,保证空间尺度量子通信自由

顺利的运行。

/2927/ 煤层气高压解吸仪装置
煤层气高压解吸仪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本发明是一种煤层气高压解吸仪的装置。目前,煤

层气高压等温吸附仪利用粉煤试样测试煤层气等温吸附参数

;煤层气解吸测试普遍使用常压解吸设备,对钻井煤芯进行煤

层气含量及吸附时间等参数的测定。本发明包括自动控温水

浴装置、不锈钢机械装置、影像及压力数据采集系统三大部

分,所述的不锈钢机械装置包括集气缸、样品缸、调气缸、

支架及高压管道和阀门;缸体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缸体位于

自动控温水浴装置中,支架与吊机连接。本发明能有效模拟

/2927/ 煤层气高压解吸仪装置

储层环境,排采工作制度;实现了高压条件下气-固两相到气

-液-固三相体系的转换,高压注水条件下的解吸、集气和测

量过程,可以有效观测煤层气的解吸过程,测试解吸压力、解

吸量、损失气量等多个参数。

/2928/ 双gamma衰落湍流信道下大气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双gamma衰落湍流信道下大气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基于项目研究,完成了双gamma湍流信道下大气信道

传输特性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无线光通信大气影响

形式及机理分析理论,研究成果促进本领域的技术发展,为无

线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参考,为完善

我国通信事业,加快我国未来通信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1)湍流效应及大气信道模型。当激光在湍流大气中传播时

,大气湍流造成的折射率起伏导致激光波阵面的畸变,破坏了

激光的相干性,而相干性的退化将严重削弱激光的光学质量

/2928/ 双gamma衰落湍流信道下大气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因其光线的随机漂移、激光能量在光束截面上重新分布(

畸变、展宽、破碎等)、激光实际传播路径长度的起伏,给

通讯信号引进了噪声,激光束的随机漂移给光通讯的接收带

来了困难,亟待解决。项目研究了大气信道衰减特性对自由

空间光通信的影响,包括大气吸收、散射等;分析了湍流效应

的物理成因及影响机理;研究了大气对光波的吸收特性,寻找

到了适合FSO通信应用的“大气窗口”;采用统计理论方法,

通过建立结构函数,概率分布,频谱特性等参数模型,建立了

大气信道传输模型,包括大气衰减模型和大气湍流模型。分

析了对数正态分布,双Gamma分布和负指数分布模型的特性及

适用范围。其中,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最为常用,在弱湍流区,

该模型能很好的符合实验数据,但是强湍流区,对数正态分布

模型与实验数据有较大的偏差,并且在尾部尤为明显,这将直

接影响最佳接收判决门限的选择和误码率的分析。给出对数

正态分布与Gamma-Gamma分布结果,解释了Gamma-Gamma模型

对大气湍流描述的宽适用性,得出了双Gamma分布模型适用湍

流范围较广,验证了对数正态分布只是适用于弱湍流情况,负

指数分布仅适合于强湍流条件。(2)FSO-OFDM系统。在分

析无线激光通信(FSO)存在两种主要的大气信道问题的基

础上,针对激光大气信道问题尤其是在复杂湍流环境下的频

率选择性衰落问题和多径效应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频分复

用(OFDM)的湍流效应抑制方法。研究了OFDM信号数学模型

,完成基于OFDM调制技术改进FSO系统的方案设计,搭建了FS

/2928/ 双gamma衰落湍流信道下大气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O-OFDM基带模型,构建了无线光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并基

于该模型研究了该系统的基带模型以及信号的多载波调制与

解调方法;此外,实验研究了FSO-OFDM调制对信号星座图和眼

图的影响,验证了FSO-OFDM实现点对点通信的可行性,分析了

无线激光信道对光OFDM信号的影响,获得系统误码率值,验证

了FSO-OFDM系统具有较好的抗码间串扰的性能,其误码率低

于单载波调制系统。结果表明:1)FSO-OFDM系统误码率低于

单载波QPSK系统误码率;码间串扰对FSO-OFDM调制系统的影

响低于对单载波QPSK调制系统的影响;2)无线激光信道对光

OFDM信号传输存在一定影响,由于大气衰减和大气湍流的作

用,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这种影响愈加明显。(3)光OFDM信

道估计。无线光OFDM信道主要受灰尘、雨雪、雾等粒子散射

的影响,大气信道不像有线信道那样固定并可预期,而是具有

较大的随机性,导致信号经过大气信道后会产生失真,时延也

会影响OFDM符号,依靠提高发射功率抑制光信号的衰减影响

效果也不明显。研究了基于LS、MMSE等的无线光OFDM信道估

计及信道分配的常用算法,以及FSO-OFDM信道估计中的内插

算法,具体分析了基于LMS的半盲信道估计算法对系统性能的

改善率,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其进行验证,给出了一个OFD

M符号上所有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对真实信道值的跟踪曲线

,还对系统误码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未采用信道估计系统和

采用LMS信道估计系统的误码率曲线,结果表明,经过LMS信道

/2928/ 双gamma衰落湍流信道下大气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估计后系统误码率可得到大约2dB的改善。

/2929/ 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银行ATM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及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银行ATM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银行ATM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及

应用是于2013年立项的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研发

项目,目前,已取得该项目相关知识产权33项,其中专利17项

,软件著作权16项。项目基于融合的设计理念,融合系统、技

术、设备和网络,集海量报警与视频信息采集、智能分析、

精准处理于一体、可视化展现,采用开放的技术框架,通过对

报警系统、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进行系统融合、资源

共享和功能联动,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等各种资源和手段

/2929/ 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银行ATM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及应用

的有效整合,达到信息共享、资源调度、闭环管理的高度统

一、灵活运转和及时有效。为用户提供一个合规、专业、技

术先进的银行ATM报警与监控联网产品、运营服务及其他相

关服务。而今,声迅电子将报警与监控技术与ATM的需求紧密

结合,已经完成覆盖全行业的报警与监控联网系统。技术原

理与性能指标:项目包括前端ATM监控报联网警信息采集子

系统和后端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银行ATM报警与监控联网平

台两部分。1、产品概况本系统采用了大量的技术改进,各项

功能、性能、指标比前一代均具有大幅度提升,可帮助运营

部门明显地提高服务质量;接警延迟2秒内,减少10倍;IP报警

不存在占线问题;复核率达到100%;复核与接警同步,复核速

度提高10倍以上;减少了对讲呼叫的时间5倍以上;完整的事

件存储提高了事后分析的可靠性;IP在线监测提高了核心设

备运行状态监测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前端报警分级和过滤策

略、中心分类分级分坐席处置策略提高了处置效率,降低了

误报;增加了多种音视频智能分析的风险探测手段,提高了探

测能力;增加了实时智能视频质量诊断,提高了故障高发设备

的探测能力;大幅提高了网络适应性;减少了因服务中心接警

电话号码、IP变动带来的指向变更时间;远程硬复位、控制

、设置、升级提高了远程处置的能力,节省了派遣现场的时

间和费用开销;全IP可使用同一路由,节约支付给电信运营商

的网络费用开销;全IP云平台,平台中心、坐席均可虚拟化,

可实现大区甚至全国级联。2、关键技术与创新点智能视频

/2929/ 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银行ATM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及应用

分析识别技术,24小时实时分析,实现预警报警一体化。ATM

机异常声音检测技术系统。视频质量诊断方法报警大数据分

析技术3、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所在公司成立

于1994年,是国内领先的安防服务运营商,拥有国内第一张全

省范围的银行ATM机报警与监控运营服务网,在重庆、湖南、

江苏、天津、广州、南昌等地有分支机构,积累了丰富的金

融安防服务经验。公司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以银行ATM报警

与监控联网技术为基础,历经四代,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新一

代基银行ATM报警与监控联网系统,向用户及客户提供合规、

专业、技术先进的银行ATM报警与监控联网产品、运营服务

及其他相关服务。本技术产品应用聚焦于金融行业的监控报

警运营服务业务、轨道交通行和邮政快递业的安检及服务业

务、党政行业平安城市和视频信息惠民业务等三个行业。依

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项目产品通过了公安部

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所检项目的检验

结果符合相关标准的有关要求,检验均合格。本技术自研制

以来,已在北京、广州、天津、湖南、重庆等多地银行ATM报

警运营服务进行应用,产品质量稳定,成品率高,为100%,没有

接到质量不合格或者客户投诉的事项。4、应用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项目已在北京市21家银行的ATM机、自助行和营业网

点的提供报警与监控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7157.8万元。同时

,项目还应用于“北京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

/2929/ 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银行ATM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及应用

网应用建设项目”中,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平安城市

”、“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互联网+”等国

家重大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对其建设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运行至今,目前在北京ATM报警与监控服务市场占有率高于

40%,在打击针对金融单位的刑事犯罪中起着巨大作用,大大

降低了公安部门不核警出警的程度,协助公安机关侦破刑事

案件十余起。项目实施从技术上弥补治安人防的不足,提高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报警与监控联网系

统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群众安全的作用,确保行业安全生产

和城市安全运行,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5、

历年获奖情况项目产品2015年08月01日获得北京市新技术新

产品(服务)认定。同时,面向公共安全和平安城市建设对

安防的技术需求,公司开展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被北京市

科委评为安防大数据处理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930/ KT8000系列自动测试平台
KT8000系列自动测试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优势特点:KT8000系列平台基于北京康拓科技开发

总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APCI总线架构,具有强抗冲击和振动

性、开放性、模块化、易扩展的结构特点;系统配置的软件

平台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特别是实时数据库的引入,增强

了后台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实时性,并实现了长时间海量数据

实时处理与存储,系统还提供了时间同步与跳时功能。主要

性能参数:实时操作系统,控制周期达到1毫秒,实时性强

;组态软件,控制策略模块化,支持在线修改及实时下装策

/2930/ KT8000系列自动测试平台

略;实时数据库技术,实现海量数据在高速网络中的实时存

储;基于多层网络架构,高度网络化,多种通讯方式,扩展

方便;集成通用设备,通用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强;海

量数据高速采集、存储与管理;提供数据分析工作站,具有

在线、离线数据查询分析功能;数据浏览方便灵活,具有多

种数据监视,分析形式;具备系统设备的时间同步和跳时功

能;支持地面闭环试验;具有自检、自闭路功能,实现测试

自动化、管理无纸化;系统设备采用交流电源与蓄电池双重

热备份供电;接口采用多种隔离方式,保证星上设备安全;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专利与获奖情况:已申报8项专利:

其中3项获得证书,5项正在审核。3项获得证书的如下:1.

一种基于工业组态软件的航天器测试设备专利号:ZL20072

0190807.12.一种数控恒流源专利号:ZL200720190515.83.

一种网络化测试设备专利号:ZL200720190542.5应用领域:

已成功为:嫦娥、资源等卫星提供上百套地面测试设备,除

了在航天测试领域的应用外,还适用于航空、船舶、汽车等

军工和民用行业的测试、仿真、数据分析与处理,具有广阔

的市场前景。

/2931/ 核磁共振波谱仪系列之三——核磁共振成像探头
核磁共振波谱仪系列之三——核磁共振成像探头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本核磁共振成像探头是一种特定频率的

核磁共振成像探头,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调节操作方法方便

,适用于激光增强极化气体[129]Xe的核磁共振成像。它包括

一个定径管、护筒、支架以及LC高频振荡回路,其特征是,线

圈是马鞍型线圈对称绕在定径管一端,圈与圈之间距离均匀

,固定电容器与可调电容器均匀排列在定径管另一端,线圈首

尾相连,固定电容器与可调电容器并联,再与线圈两抽头并联

,组成高频振荡回路,该回路的一端与同轴电缆的芯线之间接

/2931/ 核磁共振波谱仪系列之三——核磁共振成像探头

入可调电容器,该回路的另一端与电缆的屏蔽线相连组成匹

配回路。该成果于199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应用领域和市场

预测:与核磁共振成像仪配套使用,能够扩展核磁共振成像

仪的功能,适用于激光增强极化气体[129]Xe的核磁共振成像

。对于多孔材料,固体表面,人或者动物的肺及气管等相关疾

病的成像研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在科研和教育等领域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合作方式:面议。

/2932/ 福建省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研究
福建省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电信
技术详情

  1、研究论著--《福建省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研究

报告》本研究根据《福建省加快物联网发展行动方案(201

3-2015年)》精神,结合我国及福建省物联网发展现状,并结

合我国及福建省物联网对标准化的实际需求,提出福建省物

联网应用标准体系的总体考虑,设计福建省在工业、农业、

节能环保、商贸流通等九大重要领域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

为福建省和海西经济区物联网应用发展提供标准化规划蓝图

和技术支撑。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框架,旨在有目的、有目

/2932/ 福建省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研究

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联系紧密、相互协调、层次分

明、构成合理、相互支持、满足应用需求的系列标准并贯彻

实施,全面推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支撑我省物联网产业的

发展和创新,为智慧城市群建设奠定基础。2、福建省物联网

应用标准体系本标准体系是福建省物联网应用标准制修订计

划的依据和基础。本标准体系给出了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框

架、标准明细表及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同时,对“建议制定

”标准进行汇总。标准明细表涵盖物联网发展的各级标准有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重要的联盟

标准与协会标准,以及重要的企业标准。其中,地方标准主要

是福建省地方标准,是我省和海西经济区的特色体现。标准

的状态共有3种:现行、制定中、建议制定。通过“制定中

”与“建议制定“的标准,可以明确近期物联网标准化主攻

方向。应用层标准以福建省地方标准为主,充分体现我省和

海西经济区优势和区域特色。为便于使用者的查询,应用层

的标准基本按专业领域收集,保持了专业标准子集的相对完

整。3、发表相关论文两篇在课题研究期间,对本课题进行多

方位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两篇:《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

框架研究》发表于《标准科学》(CN11-5811/T)2014年第

2期;《物联网标准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发表于《电子技术

与软件工程》(CN10-1108/TP)2014年第5期。在课题研究

期间,对本课题进行多方位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两篇:《

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发表于《标准科学》(CN1

/2932/ 福建省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研究

1-5811/T)2014年第2期;《物联网标准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发表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CN10-1108/TP)2014年

第5期。

/2933/ 银行收缴假币信息分析研判关键技术研究
银行收缴假币信息分析研判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密码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项目来源及背景:近年来假币案件不断出现,对国

家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随着科学和信

息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作假技术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不断

出现一些具有新特征的假币。掌握涉案假币的信息对于公安

机关打击假币犯罪有很大的帮助。收缴假人民币工作是银行

基础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金融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保护人民币正常流通、有效支持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银

行收缴假币信息是公安机关假币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有效

/2933/ 银行收缴假币信息分析研判关键技术研究

收集和分析这部分假币信息对打击假币犯罪工作有着重要意

义。应用情况:1、推出规范化数据采集格式表2种,采用通

用数据项的数据库表结构,建立了银行收缴假币信息库,采集

入库高质量的银行收缴假币信息约459万条。2、银行收缴假

币信息上报和管理平台已经建设完成,同已有的假币犯罪信

息系统进行了良好的集成,已通过国家级软件测试,并正式上

线运行,成为唯一一个融合全国公安、银行收缴假币数据的

信息平台。3、建立了一套银行收缴假人民币信息的分析预

警方法。

/2934/ 大型机电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
大型机电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大型机电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是以远程监控系统

为基础,远程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分布式远程诊断体系,它通

过设在监控中心的计算机对分布在现场的具有网络通信功能

的异地设备(机电设备或其它设备)进行远程监视与操作,

它对实时运行的异地设备的状态信号、运行数据、异常情况

实行远程动态监控,实现故障预告和故障分析。远程监控是

一种基于广域网(Internet、公共电讯网PSTN或无线通讯网

络等其它网络)技术,集合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

/2934/ 大型机电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

技术、数据库技术及专家知识系统的综合性系统,它的主要

功能包括远程设备监测及控制、远程安装调试、远程故障诊

断、远程培训与咨询,远程服务等。我国目前在机电工业,

尤其是装备工业存在着机强电弱的现象,实现远程故障诊断

和远程监控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可以使企业为

客户提供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优质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

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也为制造商对已销售设备进

行跟踪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在装备工业,可推广应用于印刷

包装行业,重矿行业,机床行业,通用机械行业和发电设备

等行业。

/2935/ 卓尔加密计算机
卓尔加密计算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SQY07磁盘加密系统及加密安全计算机、安全移动

存储系统:产品是计算机加密领域的创新技术,属国内首创

,其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获国家密码科技进步二等

奖,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列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专项项目。项目产品利用公司SQY07磁盘加密

系统、网络物理隔离系统、双因子认证技术,将三项技术集

成,适应当今急需的信息安全产品,开发的加密安全计算机

及安全网络终端产品。自主设计专用的加密集成电路和生产

/2935/ 卓尔加密计算机

安全计算机主板,自行组装加密安全计算机,开发生产出具

有采用全硬件手段对计算机信息存储全过程进行严格加解密

,与网络连接时对计算机进行硬件隔离保护以及对用户进行

双因子身份认证功能的高安全性的加密安全计算机及安全网

络终端产品。属国内首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

内领先水平。

/2936/ 供电企业综合业务拓扑图形平台系统
供电企业综合业务拓扑图形平台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在目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图形以其直观性、可

以描述复杂的逻辑关系等特点越来越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

技术环节,并且已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但是,GIS系统

是专业的图形系统应用,图形软件(例如Mapinfo、Arcinf

o等软件)一般都是数百万的投资,还包括电子地图的采购

和维护,投资大,实施周期长,系统环境要求较高,在一些

非专业的图形化系统中,其实同样存在着对图形操作的业务

需求,而在这方面的处理,则很少有成型技术可以直接购买

/2936/ 供电企业综合业务拓扑图形平台系统

或者采用。鉴于以上分析,在公司有关领导的总体安排下,

我们经过了详细的方案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以及各种技术的比

较,于2004年3月至2004年11月期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开发了供电企业综合业务拓扑图形平台系统,并且在各专业

系统开发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针对供电企业的行业

特性,平台本身提供了包括通讯专业、远动专业、调度专业

、变电专业、送电专业等在内的大量图形接口和功能。具有

如下特点:提供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平台本身采用技术先

进的多层结构设计、提供多种外部接口、支持规则和拓扑关

系、已实现多种业务应用系统、良好的兼容性(对C/S结构

和多层体系结构)。整个图形平台采用了多种目前流行的开

发技术。对外接口部分中图形编辑和权限部分采用VisualC

++6开发,调用MetalDraw提供的API并进行了适当的封装,

响应WINDOWS消息部分采用VisualC++6开发,采用动态连接

库DLL进行接口调用,接受JAVA类调用的部分采用JBuilder

6开发的JAVA类技术实现,响应WEB请求部分采用VisualBas

ic6开发的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的。在拓扑图形平台不断完

善的过程中,基于该平台开发了大量关于图形管理方面的子

系统,所有的开发工具与平台之间均可以无缝连接,高效进

行图形处理工作,所以该平台具有良好开放性和强大处理功

能。

/2937/ 河南电力系统风速分布及监测预警系统
河南电力系统风速分布及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的主要成果包括:1.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酒杯

塔—拉门塔—导地线—绝缘子耦合模型,详细分析了6塔5档

系统强风作用下塔线耦合作用,为杆塔优化、输电线路防灾

提供了技术依据;2.建立河南电网风速监测实时预警系统,

为优化输电线路运行方式,减少电网事故决策提供依据。基

于塔线耦合作用原理提出了瞬时风速报警模式;完善在线装

置配件,提高安装工艺;并对杆塔不同高度的风速进行研究

,为塔线耦合计算提供了真实的边界条件。3.根据风对输电

/2937/ 河南电力系统风速分布及监测预警系统

线路的影响,首次提出并绘制了电力风向玫瑰图,包括夏季

玫瑰图和冬季玫瑰图,为线路的规划、设计、运行改造提供

指导。4.根据收集到的历史气象资料,绘制了最大风速分布

图、平均风速分布图、极大风速分布图和方向玫瑰图,并绘

制了风速风压分布图编制依据及实施细则,对河南电网防风

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该项目作为河南电网优化运行决策

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已应用于省网部分地区,为提出有效

防止现有输电线路发生风倒塔的技术措施、方法和管理办法

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实时性强、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

特点;能及时获取风情信息,为电网优化运行提供了科学、

可靠的数据。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该系统对河南电网安全运

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我国未来的风电发展也具有

一定的参考和示范作用。该项目获河南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

进步一等奖。

/2938/ 东海区海洋观测数据传输网网络安全监控平台
东海区海洋观测数据传输网网络安全监控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海洋数据存在数据量大、来源广、不可重复观测等

特点,海洋数据的实时接收及数据质量是所有海洋科学研究

的基石。在东海区,观测数据传输依托于东海区海洋数据传

输网(以下简称“传输网”)实现。该网络覆盖地域广,节

点众多,数据采取逐级传输的方式,传输过程较为复杂。为了

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稳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网内节点设

备的状态进行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十分必要。根据东分局对传

输网网络安全的要求,本课题通过对网络异常的自动化监控

/2938/ 东海区海洋观测数据传输网网络安全监控平台

为东海区海洋观测数据的流转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传输环境

。东海区海洋观测数据传输网网络安全监控平台集成监控和

控制功能,实现监控显示及异常情况处理等功能。该系统显

示传输网内各节点所辖设备状态、采用图像和声音两种方式

实现异常告警、记录异常处理过程、对异常情况和处理日志

进行查询分析及报表生成等功能。该系统采用imc插件及We

bService技术同步imc系统的异常数据,并更新异常显示页面

,同时触发语音报警。本系统采用三级用户管理机制,不同级

别的用户享有不同的异常查看范围及异常处理权限。三级用

户从上至下分别分为一级用户(东海预报中心)、二级用户

(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及各中心站)和三级用户(各中心站

下属海洋站)。系统设有严格的异常处理规则,规范了异常

报备及处理管理;合理有效的统计分析功能模块有助于帮助

管理层快速清晰地掌握各节点的网络及硬件情况。该平台采

用的底层监控软件(imc)和WebService技术成熟,可应用于

海区各节点对自身和所辖节点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控。系

统目前已在东海预报中心投入试验运行近1年,为值班人员及

时发现和排查故障起到辅助作用。

/2939/ DIGITAL系列口腔医疗图像数字传感器的研发
DIGITAL系列口腔医疗图像数字传感器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我国目前口腔医疗器械厂家大

多只能生产低档牙科设备及其配套器械,此类设备自动化程

度不高。这种状况影响了我国口腔医疗器械的市场竞争力,

也限制了国内的口腔医疗器械向高尖端方向发展。在口腔医

疗器械的配套的辅助诊疗软件方面,国外已有相对完善的口

腔诊疗信息管理库软件和一些口腔内窥镜和X光牙片的辅助

诊疗的图像处理软件,如美国PCA公司生产牙椅专用的DEXIS

口腔X光数字成像系统。国内厂家的口腔诊疗信息管理库软

/2939/ DIGITAL系列口腔医疗图像数字传感器的研发

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我国公安局第一研究所设计的OD

IS-I口腔数字成像系统具有病例数据库管理、图像采集、管

理和处理等功能。但是对比国外产品,我国在口腔医疗器械

的技术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并发生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

高端口腔医疗器械是国内口腔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迫切任务

。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的基础是图像数字传感器,口腔数字

化至少需要必不可少的基础数字化器械:口腔内窥镜、数字

X光传感器。长期以来,这些数字传感器的核心技术由三至四

家国外专业公司(SIEMENS,KODAK等)垄断,价格昂贵,难以

普及。数字传感器这一核心关键技术研制的滞后严重阻碍了

口腔数字化的发展。因此,本项目对口腔医疗图像数字传感

器这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研发,产品完全替代进口,将带动民

族医疗产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此情况,我公司自主研制DIGI

TAL系列口腔图像数字传感器,其设计技术指标将到达国际水

平,但目标价格仅是三分之一左右,将有望成为我国所有口腔

诊所的标准配置。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数字化管理系统是通

过计算机对各类X光片以及摄影图片的采集,包括牙片、全景

、断层、CT,方便各类医疗资料的存储和取用,提高与患者的

实时交流,实现远程诊断。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的基础是图

像数字传感器,口腔数字化至少需要必不可少的基础数学化

器械,如口腔内窥镜和数字X光传感器。但是,这些数字传感

器的核心技术由三到四家国外专业公司垄断,价格昂贵,难以

普及。因此本项目对口腔医疗图像数字传感器这项关键核心

/2939/ DIGITAL系列口腔医疗图像数字传感器的研发

技术进行研发。我公司研制的DIGITAL系列口腔图像数字化

传感器基于对图像传感器和CCD芯片及相关调制解调外围电

路研究,同时利用成像片的灰度特征和多角度的图像信息,综

合计算出目标体的有限元数字模型,从而给利用计算机组合

虚拟三维数字化图形打下基础,实现三维口腔图像技术全产

业链国产化。三、主要论点与论据1、基于芯片级的口腔图

像、图像色彩的技术;CCD芯片及相关调制解调电路研究,完

成口腔图像传感器的工艺和产业化生产。2、研究目标体在

X射线不同强度下的生物学图像技术;利用成像片的灰度特征

和多角度的图像信息,综合计算出目标体的有限元数字模型

;从而给利用计算机组合虚拟三维数字化图形打下基础。3、

CCD芯片与镜头的耦合方式及微镜头的设计技术;对传感器的

光学结构进行系统分析,设计新型的单镜片微镜头,采用直接

耦合方式,以满足本项目要求的体积小、像素高的传感器特

性。4、X光传感器成像单元结构设计和不垂直射线的滤波技

术。微光锥过滤器设计,降低散射光,再耦合到图像传感器,

才能获得较高的图像传输比。四、创见与创新1、本项目是

国内目前唯一提出完整解决方案的超小超薄型口腔数字图像

传感器。(1)基于芯片级的口腔图像、图像色彩的研究;(

2)内窥镜CCD芯片与镜头的耦合方式及微镜头的设计;2、国

内首次针对口腔作为目标体,进行在X射线下组织生物学成像

特征研究。3、设计国内目前最薄的10μmX射线闪烁体和30μ

/2939/ DIGITAL系列口腔医疗图像数字传感器的研发

m的X射线过滤微光锥。五、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产品为国内

领先技术,未来几年牙科设备的规模继续扩大,将面临良好的

市场前景。项目的推进将加快数字化管理引入牙科临床的进

程,全面提高社区医疗诊断质量及投资成本,共同实现f惠民

工程”和f医疗进入社区”的政府目标,便利于患者,让利于

百姓。产品的市场定位为高端产品,国内市场以沿海城市及

公共信息化平台较健全的县市级的口腔医院和口腔诊所为主

如广东、浙江、四川、上海、北京等,在做稳国内市场的同

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如欧美市场、中东市场等。力争在2到

3年内占领国内10%左右份额,国际市场的3%以上份额。

/2940/ 基于AVS编码的IPTV机顶盒研发及产业化
基于AVS编码的IPTV机顶盒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生产的IPTV机顶盒是基于中国自主音视频编

码标准—AVS开发的新一代全高清IPTV终端产品,它集网络电

视、高清电影播放、数字电视播录、网络游戏、网络电话等

多种功能和应用于一身,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

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产品。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

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它既不同

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经典的数字电视。它是

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设备。真正实现三网一机,一机一网多

/2940/ 基于AVS编码的IPTV机顶盒研发及产业化

用,是家庭的多媒体娱乐和网络通讯中心。

/2941/ 利用遥感信息建立冷季载畜量计算模型的研究
利用遥感信息建立冷季载畜量计算模型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利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天然草场牧草产量技术已趋

于成熟,全区各盟市气象部门均可利用该课题成果开展冷季

载畜量预报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呼盟、阿盟等气象部门已

利用本项目开展了冷季载畜量预报服务业务。可为草原生态

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2942/ 无线安全审计系统
无线安全审计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技术详情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2G/3G/4G)和移动互联网行业

的蓬勃发展,通信数据量爆发增长,新型业务存出不穷,随着

而来的移动信息安全问题不断涌现,现有的安全审计技术手

段已经跟不上网络应用发展和创新。运营商和政府监管部门

迫切需要相关技术和手段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分析和审

计。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汉虹旭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技术特点,于2013年完成无线

安全审计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无线安全审计系统”。该

/2942/ 无线安全审计系统

系统通过采集记录2G/3G无线网络用户上网数据,分析识别不

良或者非法网络行为和内容,实现无线安全监督和管理,维护

无线网络安全。该系统已通过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检测中心

检测,并取得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许可证号XKC3

7693)。“无线安全审计系统”是武汉虹旭公司自主研发出

的一款新型产品,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系统创新

点包括:(1)实现10G的大流量数据接入及基于用户会话分

发的负载均衡技术。(2)掌握2G/3G移动通信中切换、漫游

原理,实现多信令关联、信令与业务数据的有效关联技术。

(3)通过标准端口、深度包检测和模糊匹配、深度逆向分

析等技术实现了对移动互联网新型业务的识别。(4)实现

大数据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分布式存储。(5)解决产品在

低成本环境下海量数据快速查询的难题,提供分布式查询和

检索等基础组件服务。在系统研发过程中,武汉虹旭公司已

申请发明专利5项。目前,“无线安全审计系统”已在全国1

3个省市实现销售,广泛应用于运营商和政府监管部门。截至

2014年底,武汉虹旭公司通过该产品的销售共取得销售收入

7576万元,利润1840万元,上缴税金1068万元。项目的实施对

维护各地无线网络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和打击防范网络违法

犯罪方面成效显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943/ 2400100G401-T03后驱动桥总成
2400100G401-T03后驱动桥总成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1.1用途:2400100G401-T03后驱动桥总成是为重庆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高端微型客车(长安欧诺)后

桥。欧诺客车是针对政府机关,中小企业和私营业主代步、

商务和人员接送的乘用化微客。满足用户高承载、低噪音、

低油耗以及舒适性的要求。1.2结构特征:2400100G401-T0

3后驱动桥总成采用三段冲压焊接整体式后桥壳的下置纵置

平行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悬臂式主齿支撑单级准双曲面齿

轮主减速器,对称式双普通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总成,630

/2943/ 2400100G401-T03后驱动桥总成

8深沟球工程塑料保持架轴承半浮式支撑半轴的结构。后桥

通过钢板弹簧与车架相连,通过半轴连接盘与制动器、制动

鼓、车轮相连;凸缘与传动轴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动力的传递

。为了满足现代用户需求,对后桥的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

1、该后桥的桥壳半轴套管采用规格尺寸为Ф70X5的20#冷拔

无缝钢管,中段采用5mm厚510L大梁钢材,增强了后桥壳体

总成的刚度和强度;2、该后桥的主传动齿轮采用了准双曲

面齿轮优化设计,使得齿轮运转更平稳,振动噪音更低;3

、该后桥半轴采用正火后中频淬火的处理工艺,使得半轴内

部组织更精细,大大提高了半轴的扭转疲劳强度。

/2944/ 学生体质监测若干指标的质疑与重构研究
学生体质监测若干指标的质疑与重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医院
技术详情

  本研究针对当今学生体质监测指标的科学性和代表

性程度,选取了肺活量、台阶试验与握力三个指标进行研究

,探究这些指标与人体心肺功能、有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具

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指导意义。通过研究,课题组发现:1)最

大随意通气量比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更适合作为测试学

生肺功能水平的指标。2)12min跑的成绩可作为反映心肺功

能的间接指标,其有效性优于1000m跑、800m跑和台阶试验指

数。3)小学和中学学生背肌力的有效性相对握力和腿肌力较

/2944/ 学生体质监测若干指标的质疑与重构研究

高,建议用它替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握力指标来监

测学生的力量素质。此次研究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指标测定的选择和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家教育部体育

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的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

测试指标中,已经取消台阶试验的测定,其肌肉力量测定也由

之前的握力测试改成了引体向上(男)和仰卧起坐(女),

充分体现了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课题组研究

主要成果论文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且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

结果学术交流会多次,均获得奖励。具体情况如下:发表论

文:1)蒋炳宪,汤长发,饶平等.中学男生心血管功能评价指

标研究.2)伍鸿鹰,汤长发,罗荣保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罗荣保,汤长发,刘文锋

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终身体育.4)罗荣保,汤长发

,王良保等.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部分指

标的质疑.5)陈锐,汤长发.普通大学生最大摄氧量间接测试

法的比较研究.获奖情况:1)《体适能的监测与训练及其机

理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3年1月,证书号:

20122028-Z3-212-R01.2)《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有氧能力和肌

肉力量监测指标的有效性研究》,中华人名共和国第九届大

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2012年.3)《学生体质

监测若干指标的质疑与重构》,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

科学大会,一等奖,2010年.硕士论文:1)彭志伟.简易肌肉力

量指标检测力量素质的有效性研究.2)伍鸿鹰.中学男生体质

/2944/ 学生体质监测若干指标的质疑与重构研究

监测若干指标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研究.3)梁小文.中学男

生握力有效性及等速肌力的研究.4)陶霞.10~12岁小学生握

力有效性及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5)陈锐.普通大学生最大

摄氧量间接测试法的比较研究.6)常永玲.大学生有氧能力监

测指标的比较研究.7)杨秀英.大学男生体质监测若干指标与

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研究.8)刘丽云.大学女生体质监测若干

指标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2945/ 襄网科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V1.0
襄网科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企业管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一直以来,其它传统软件厂商的CRM(客户关系管理

系统)都为大型生产型企业设计,看似强大,功能确实足够多

,但非常的复杂难用,看着头晕,而且大部分功能小团队根本

用不上,不经过培训基本没法用,甚至培训完了还是不会用,

操作体验差,被业务员抵制,而且价格相当昂贵,部署成本极

高,让创业型的销售团队望而却步。所以现在很多销售人员

还停留在把客户及相关信息记录在本子上、Excel中甚至自

己的大脑中的情况,过些时就忘记,对客户的历史跟进情况也

/2945/ 襄网科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V1.0

全然不知,查询不便,缺乏对客户的了解与关怀,团队中每个

人自己存自己的,主管人员无法掌控,资料不能同步,及不利

于团队协作,可以想像得到,销售业绩能好吗?客户能不大量

流失吗?而襄网科技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的,它定位

业务型的销售团队,设计上力求简单实用为主,将核心功能做

到极致,砍掉其它对小销售团队来讲无用的功能,力求做到无

须培训,一看就懂,大大降低使用门槛。且价格相当便宜,只

有其它传统厂商的十分之一不到,可弹性扩展。使处于创业

中的销售团队完全可以接受。不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即可享

受到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便捷与业绩的提升襄网科技客户关系

管理系统采用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基于云计算,简单方

便,随时随地只要有网络就能使用,不需要部署硬件与软件,

数据定时全量备份,实时增量备份,让您全无后顾之忧。基于

大型云计算平台,使得襄网科技的服务稳定性为99.9%,数据

可靠性为99.999%现在很多销售人员还停留在把客户及相关

信息记录在本子上、Excel中甚至自己的大脑中的情况,过些

时就忘记,对客户的历史跟进情况也全然不知,查询不便,缺

乏对客户的了解与关怀,团队中每个人自己存自己的,主管人

员无法掌控,资料不能同步,及不利于团队协作,可以想像得

到,销售业绩能好吗?客户能不大量流失吗?而襄网科技正

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的,它定位业务型的销售团队,设计

上力求简单实用为主,将核心功能做到极致,砍掉其它对小销

售团队来讲无用的功能,力求做到无须培训,一看就懂,大大

/2945/ 襄网科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V1.0

降低使用门槛。且价格相当便宜,只有其它传统厂商的十分

之一不到,可弹性扩展。使处于创业中的销售团队完全可以

接受。襄网科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突出特点:简单、易上

手:我们设计力求实用为主,基本稍微适应一下就会用,不需

要培训。够用、好用:为小团队设计,功能够用就好,不至于

让人看着头晕。优秀的使用体验:以用户体验至上的思想来

设计,注重每一个细节,力求完美。快速的客服响应:遇到任

何问题,您都可以快速联系到我们,Bug则通常在被发现几分

钟到几个小时内就能解决。每天都在进步:我们以互联网产

品的快速迭代的方式来开发,几乎每天都会有更新。目前主

要客户群体为,各行业的大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暂未发

现问题。

/2946/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MODEM片上系统研制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MODEM片上系统研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本项目主要研究实现单片电力线载波通信MODEN的

关键电路设计技术。采用先进的CMOS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

技术和EDA技术,以及片上系统芯片结构、设计技术和方法,

对实现高性能电力线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电力线载波通信MOD

EN的关键电路进行设计和仿真验证,解决在单一芯片上实现

高性能电力线数据发送和接收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关键技术

。完成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系统级设计。系统级设

计的内容包括:确定系统级结构,确定数据传输算法、确保

/2946/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MODEM片上系统研制

物理层数据传输的性能符合指标要求。通过对电力线载波调

制解调技术和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的理解,进行收发器

的体系结构设计,完成系统结构定义和模块划分,提出关键的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实现单片电力线载波通信数据发送和

接收功能。(2)实现了一种基于LS与FEC迭代的OFDM系统信

道估计的算法。该信道估计方法利用前向纠错码的性能来修

正信道估计的结果,以降低误码率。通过matlab试验仿真证

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信道估计的性能。(3)研究了信道

编解码原理及算法,完成了信道编解码模块设计,并通过Qua

rtus软件对模块进行了仿真验证。(4)通过对OFDM系统调

制解调技术、IFFT等算法的研究,完成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设

计,并通过Quartus软件对模块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正确。

(5)内置数据转换(D/A)及模数转换(A/D),简化与模拟

前端电路的接口;内置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内置自动

纠错编/解码器。(6)工作频段9KHZ-500KHZ,符合国家标准

及欧洲EN50065标准。传输速率:9600比特/秒

/2947/ HT3310型闸泵公共信息远传单元
HT3310型闸泵公共信息远传单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闸泵公共信息远传系统作为各分单元与上位机通讯

的网桥,以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先进工业控制方式为手段

,单元化为特点,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目标,严格遵循国际、国

内水利及自动化产品设计规范和标准,综合利用成熟可靠的

传感、电子和通信技术,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用户可定制

性、可扩展性。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实时工情信息查询、报警

信息查询、水情信息采集以及数据转发等。主要技术性能指

标:安全性:在工作状态下,设备能采取安全措施,保证数据

/2947/ HT3310型闸泵公共信息远传单元

的丢失、防止误操作。电气敏感性: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设

备进行各项电气敏感性的性能试验,设备的额定电压拉偏至

最大允许偏差,设备功能检测正常。实时性:闸门控制响应

时间:≤2S;故障报警显示时间:≤1S;故障保护响应时间:≤

1S;执行命令到受试产品回复显示时间≤3S。故障或时间产生

到画面提示时间:≤2S。机械敏感性:设备振动和自由落体

状态下,各个功能及性能都正常。

/2948/ 物联网电子称
物联网电子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一、技术领域本产品涉及物联网领域。二、背景技

术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就是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

和基础依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

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

、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

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

/2948/ 物联网电子称

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的一种网络。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

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

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在物联网被广泛研

究和应用的今天,如何将其应用在生活中任何可以被应用的

方面,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称量体重,并将每次称量体重的数纪

录下来,以保持或控制自己身体的重量,但是每次纪录都是用

手输入手机或者电脑中,次数少的人们没有感觉,但是时间久

了之后人们会厌烦这种方法。三、产品研发内容本产品的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自动将称量的体重

传到手机或电脑中的物联网电子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四、技术方案物联网电子称的电子称主体由重

量感应器、重量处理板、信号处理板、数据处理板和无线传

输模块组成;所述的重量感应器与重量处理板相连,重量处理

板与信号处理板相连,信号处理板与数据处理板相连,数据处

理板与无线传输模块相连;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网络的形

式与网关相连,网关通过无线网络的形式与外部网络相连。

外部网络包括手机运营商的网络、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

。五、总结与现有产品相比,本产品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

们使用物联网电子称可以不用手动输入每次自己称量体重的

数值,而是物联网电子称直接将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

直接发送到用户的手机或者电脑,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2949/ 土地登记二维条码与短信服务开发项目
土地登记二维条码与短信服务开发项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土地证书防伪与信息二维码验证。通过在土地证上

打印二维码,验证时利用二维电子扫描抢或手机扫描二维条

码,直接读取对应土地登记信息,与土地证上的信息进行比对

,查验内容是否被变更涂改,同时根据土地证主要信息自动生

成校验码,用于验证二维条码里所包含的信息是否被修改。

二维条码和校验码,起到了逐级印证的作用,二维条码中包含

土地证主要信息印证土地证的内容,校验码起到印证二维条

码的作用,从而保证土地证信息的完整和真实,实现土地证查

/2949/ 土地登记二维条码与短信服务开发项目

询唯一性。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二维条码自动生成并打印在证

书上。二维条码的打印、识别和验证都是由系统自动完成,

规避人为违规操作。业务办理自动通知与信息短信查询。在

证书打印的过程中,自动生成短信内容并发送,即时通知使用

权人领证,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尊敬的客户,您在临淄国

土资源局办理的土地变更业务已经完成,请带本人身份证到

行政审批大厅6号窗口领取相应土地证(淄国用2012第E000

01号))。同时,所有的使用权人可以通过发送土地证号以

查验土地证是否被抵押和查封。系统接收到客户发来短信,

经自动分析,如果仅包含证号,则自动反馈土地证的抵押、查

封信息。如果包含使用权人、证号等信息,则自动反馈土地

证更为详细的信息。通过这个功能,可以有效避免违法违纪

行为。在系统设计基础上开发了初始原型,并且按照证书所

有人以及工作人员的意见不断修改,最终完成了土地登记二

维条码与短信服务系统并在2012年2月份正式启用,使用至今

,能够很好利用短信通知土地权利人及时领取土地登记证,通

知补交土地登记缺项业务资料及办理短信查询业务,给服务

对象提供了更便捷、更高质量、更人性化的服务,得到了服

务对象和社会的认可。同时,运用科技手段,做到了从程序上

防止办证过程中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彻底消除了岗位风险,解

决了工作中被动监督、多头监督等问题。这一经验做法,也

得到了新华社山东分社、国土资源导报、齐鲁晚报、淄博日

报、淄博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

/2949/ 土地登记二维条码与短信服务开发项目

树立了临淄国土资源分局干事创业、热情服务的良好社会形

象。现已在全市国土系统推广使用,使用效果良好。下一步

还要在土地的土地报批、土地的出让及档案管理等领域推广

使用。

/2950/ 基于INTRANET/INTERNET平台的高校招生录取“无纸化”管理系统
基于INTRANET/INTERNET平台的高校招生录取“无纸化”管理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基于INTRANET/INTERNET平台的高校招生录取“无

纸化”管理系统经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应

用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领域,实现录取过程的“无纸化”管

理和异地远程录取,是中国高校招生手段现代化的一次重大

突破。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功能俱全、自动化程度高

,是在全国首次实现高校录取“无纸化”管理的应用系统,

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

了人为干扰,充分体现了高校招生的公正公平性原则;减少

/2950/ 基于INTRANET/INTERNET平台的高校招生录取“无纸化”管理系统

了人员投入,节约了经费开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951/ 租赁业务核心系统
租赁业务核心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租赁业务核心系统顺应租赁业务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以客户为中心、面向市场营销,以项目管理为基础、业务流

程为主线、面向风险控制、保障业务协同,支撑业务模式及

产品创新,辅助决策分析、持续进行管理改进。满足公司及

代理机构各类租赁业务的录入、审批、投放、管理、回收、

统计、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充分考虑企业信息平台的整体性

、动态性、成长性,基于SOA架构整个系统,采用J2EE、工作

流(独立的工作流产品)、构件化、WEB2.0等技术,从用户

/2951/ 租赁业务核心系统

使用、业务交互、技术框架、应用支撑、数据存储及数据交

换六个方面建设一体化B/S应用系统。在充分了解用户业务

子领域的基础之上,在应用架构角度划分为:能力层、操作

层、策略层及决策层。客户管理、租赁物管理、合同管理、

账户管理、额度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管理、认证授权管理

、档案管理、流程管理、各类规则模型管理、参数管理、内

容服务管理、批处理服务、绩效管理等内容采用构件进行设

计开发,满足了将来系统维护及新系统建设复用的需要。另

外,在操作层利用工作流技术,实现了流程的灵活配置,集成

策略层各类策略,满足操作性智能管理的需要,通过流程自动

化,有效地集成人、过程及信息,有效避免操作性风险。在策

略层采用规则引擎、脚本语言等技术,采用业务人员可理解

、编辑、管理的领域语言,支撑业务处理策略的变更,快速应

对对业务创新、风险管控。租赁业务核心系统实现多处技术

创新,具体包括:架构方面:基于层次化组件模式的J2EE平

台已经成为企业级商业分布式网络计算的事实标准,基于J2

EE标准开发的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性,能够运行在

任何主流的平台之上,且能方便的与基于其他技术平台开发

的应用(如.NET)进行集成和交互。根据融资租赁业务系统

应用的特点,我们采用遵循J2EE平台标准的B/S方式,采用SO

A的思想来构建本系统。系统采用中创软件面向金融领域应

用框架,利用四星研发的ASP应用服务平台和DSP数据传输平

台,遵循JEE标准,采用Struts+Spring框架和构件化技术,实

/2951/ 租赁业务核心系统

现模块化集成,降低子系统间、模块间、不同层次间的耦合

度,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能力。系统间通过标准

的WebService和XML报文进行交互,提高系统间交互的灵活性

。性能方面:自行研发了xcom-batch批处理框架,实现了基

于高并发的可视化批处理平台。利用该框架模型:使程序员

专注于业务处理,让该框架管理流程,明确了分离批处理的执

行环境和应用,提供了核心的共通的接口,提供了开箱即用(

outofthebox)的简单的默认的核心执行接口,框架中所有存

在的核心服务可以很容易的被替换和扩展,不影响基础层的

使用。集成方面:在于财务系统集成方面,自行研发了leas

e-account可视化、配置化记账管理平台,实现了记账体系的

配置化,可适用于与各种财务系统的集成,该平台是一个独立

的子系统,适用于租赁行业,包括后台管理和记账接口两部分

,能够独立的运行于相关环境,并且解决实际需求。

/2952/ 基于PK体系的智慧零售终端研制及应用
基于PK体系的智慧零售终端研制及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本项目“基于PK体系的智慧零售终端研制及应用”

为自选课题,由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与中电数科科技有

限公司联合研制,项目研制起止时间为2019.03-2021.04。项

目开发了一套基于PK体系的智能控制系统,以飞腾处理器为

处理核心,适配银河麒麟操作系统。PK智慧零售智能控制系

统由基于PK的主控制器和驱动子系统两部分组成。整机由大

门、螺纹锁、取货口、地脚、天线、人脸识别摄像头预留口

、触摸显示器、刷卡器预留口、福马轮、货道、光电检测板

/2952/ 基于PK体系的智慧零售终端研制及应用

、取货斗、喇叭、PKS控制主机、压缩机、电控箱组成。主

要研究内容包括PK智慧零售智能控制系统、PK智慧零售终端

安卓APK适配、PK智慧零售终端图形中间件、PK智慧零售终

端商品销售系统四个关键技术部分。项目主要技术特征和创

新性如下:1.首次提出了基于飞腾处理器及芯片级可信技术

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安全、可信的交易保障,为

智慧零售产业安全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全国产化自主可控的

替代方案。2.在智慧零售终端中实现了麒麟系统Kydroid平

台与安卓APK(安装包)的成功适配,解决了安卓应用程序在

Kydroid平台下驱动外设的难题,有效拓展了国产CPU平台与

操作系统的应用方案与适用领域。3.开发了基于异步通信控

制策略的图显系统,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下显示设备或智能

显示终端上的实时图形图像输出,提升了智慧零售终端的界

面实时响应效力,为智慧零售终端基于图像的多元化功能拓

展提供了技术基础。4.研制出了国际首款基于PK体系(飞腾

/PhytiumCPU+麒麟/Kylin操作系统)的智慧零售终端产品,

形成了PK体系国产化平台在智慧零售领域的首个示范应用。

本项目开发的智慧零售终端,实现了柜体内商品的无人化销

售,可完成商品选择、商品计价、结算支付、商品出货、库

存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售后管理及故障检测等环节

,销售环节无人干预。项目取得2项软件著作权:1、基于PK

体系的智慧零售终端购物软件(2021SR0618863);2、基于

PK体系的智慧零售终端超管系统软件(2021SR0618864)。

/2953/ 图像信息学与实用化研究(中科院)
图像信息学与实用化研究(中科院)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以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为导向和动力的技术研

究和发展机制,开展医学影像信息学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和系

统的研究,完成高性能集成化医学影像系统(HI-PACS)和

影像信息应用系统的研究,并及时在相关的医院应用,缩短

其技术成果走向市场的周期,探索在新的市场经济中研究、

应用、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此期间,发展起来的应用

系统应在医院临床上获得应用,并争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

立1~2家医学信息技术公司。项目的研究内容及其关键技术

/2953/ 图像信息学与实用化研究(中科院)

:(1)研究医学图像海量网络存贮技术,以及中短期在线

存贮与海量近在线式离线存贮策略实施方法问题;(2)研

究并建立高速影像信息通讯与应用网络测试及评价系统;(

3)研究和实现基于Internet技术的三层结构RIS系统;(4

)研制基于宽带网络通讯的高分辨率、大容体图像快速显示

系统;(5)研究PACS和RIS模块化集成方法,解决医学多媒

体信息管理及其信息融合处理显示技术等。

/2954/ 叙永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建设
叙永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建设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构建以叙永县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机

构协同搭配的县级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在全县90个贫困村分

别协助建立村级科技扶贫平台,运行维护“四川省科技扶贫

在线”叙永平台,建立叙永县科技扶贫专家库和信息员库。

/2955/ 水泥回转窑综合能耗智能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
水泥回转窑综合能耗智能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系统由硬件系统和综合能耗智能监控应用软件两大

部分组成,项目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智能控制技

术、信息化技术于一体,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结合企业能源

管理模式,开发无缝接入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平

台,实现综合能耗基础数据采集。开发由人机界面、数据通

信、数据管理、综合能耗计算、综合能耗专家评估、辅助模

块等组成的综合能耗智能监控应用软件,实现物料平衡、热

平衡和综合能耗计算、监测、分析、评估和管理,实时提供

/2955/ 水泥回转窑综合能耗智能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

准确、可靠、科学的水泥回转窑综合能耗量化指标和评估信

息。

/2956/ 电力线通道三维重建
电力线通道三维重建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转让方式: 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立体视觉深度图三维重建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的

研究热点,同一场景的多幅(大于等于两幅)的视点图像,

运用多视图的立体匹配算法获取视差图,进而获取深度图。

而深度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由于其能够记录场景中物体

距离摄像机的距离,可以用以测量、三维重建、以及虚拟视

点的合成等,特别适合用于电力线通道目标的三维重建分析

。团队人员自主研发的程序已经仿真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现在团队正在打造电力通道三维可视化商用软件,目前

/2956/ 电力线通道三维重建

进展取得良好。

/2957/ 甘肃省自动站保障与查询可视化平台
甘肃省自动站保障与查询可视化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目前的业务应用中,自动站的数据主要用于业务研

究和辅助预报,缺少一个公众可访问查看实时天气情况的平

台。因此,研发甘肃省自动气象站查询与保障可视化平台,通

过曲线图、柱状图等图形化等方式来实时显示当前气象要素

,让公众能更直观真实的了解气象信息,对于防灾减灾和提升

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自动站的装备保障

及数据“深加工”工作,提高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并做好

数据的多元化应用,对满足日益增长的公众气象需求至关重

/2957/ 甘肃省自动站保障与查询可视化平台

要。但现有的自动站查询软件基于自建的数据库,随着自动

站点的增加,数据处理量成倍增多,导致数据库不能及时响应

,服务器死机和自动站故障造成的数据缺测情况时有发生,业

务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当地的雨量、气温信息,影响了气象服

务效果。所以研发一个集装备保障与数据“深加工”于一体

的功能集约、可视化水平高的自动站应用平台势在必行。基

于CIMISS的全省气象站查询与保障可视化平台,采用B/S架构

,基于全省地理信息数据,运用C#、JAVA、ASP.NET、JavaSc

ript、CSS等技术研发,同时利用AJAX技术,浏览器端只需与

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即可实现网页的异步更新,平台响

应速度快,图形化显示快捷,运行稳定。平台主要实现了如下

功能:1.实现全省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山洪沟、地质

灾害隐患点等信息的地图叠加网页化显示功能。用户可直接

在地图上点击某个行政区域进入相应市县进行细化操作,也

可以直接在全省地图上点击站点图标进行数据查询。2.实现

气象要素多元图形化显示功能。自动显示当前自动气象站实

时气象要素信息(风速、风向仪表盘显示,气温、气压、降

水量等信息柱状图显示,过去24小时气象要素曲线图显示及

市州行政区内其它自动站实时监测信息列表显示),用户也

可以自由选择省内其它任意站点进行查询。3.实现全省各市

县级自动气象站年月日数据查询功能。根据用户所选台站自

动列表显示该站点各气象要素数据。4.基于百度地图API接

口,在地图上直观显示各市州所辖所有区域站。用户单击任

/2957/ 甘肃省自动站保障与查询可视化平台

意一区域站图标即自动显示该站点信息及气象要素监测信息

,双击显示该区域站过去24h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图。5.提供

全省以市州为单位的所有气象站点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包括

极值查询、国家站整点数据查询、多站点定时资料查询、单

站点任意时段资料查询及多站点统计汇总功能,查询结果列

表显示,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各要素排序查看。6.利用克里金

插值法实现气温、降水量等气象信息色斑图自动绘制显示功

能,方便用户查询及使用。7.实现站点自动质控功能。当气

象站点异常时,根据气象站点故障初步自动判别技术,平台在

地图上自动进行颜色区分、图标闪烁及弹窗报警,并提供相

应的故障解决方案,便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护。

/2958/ 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
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背景1.项目来源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

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人们对自动火灾检测系统

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系统的成功,取决于烟雾、气体、温

度等物理量的准确和快速检测,因为这些物理量可提供火灾

初期的快速、可靠的报警信号。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火灾烟

雾检测器,大致有离子式烟雾检测器、吸气式烟雾检测器、

二极管式光电烟雾检测器、反射光式烟雾检测器、图像对单

点式模拟检测器等。这些烟雾检测器在检测烟雾时各有优缺

/2958/ 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

点。特别是在大空间场合中主要遇到以下问题:(1)发射

与接收距离远,信号变得非常微弱,噪声的影响非常大,使

有用信号淹没在噪声中;(2)接收信号除与接收距离有关

外,还与接收、发射平面之间的角度密切相关,点对点式的

检测器对准困难,很难长期稳定的工作;(3)对于整个空

间的监测比较困难,点对点式检测器无法进行整个立体空间

监测,只能对某条直线检测,无法绘制出烟雾浓度变化的二

维图形,对研究烟雾的空间运动会带来一定困难;(4)对

信噪比小的接收信号,仅设一个阈值判断有烟、无烟或烟的

大小,可靠性差。顺应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结合我公司多

年的技术开发优势,经过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山西盛华电

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发了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该传感

器由于技术的先进性,现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

00920350226.9。2.国内外研究现状80年代以来,国内各大

宾馆、饭店、商场、百货公司等相继从英、美、日等国引进

和国内研制、销售的火灾报警器,主要关键部件是用Am-24

1材料制成源片所组成的双源双电离室烟雾传感器,它与感

温、光电和气敏式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

使用寿命长。国内也有生产带静音功能的烟雾报警器厂家:

义乌安德电子.。“烟雾报警器”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

一台用于检测烟雾的感应传感器,二是一只声音非常响亮的

电子扬声器,一旦发生危险可以及时警醒人们。而要维持烟

雾报警器的正常运行,只需要一块9伏特的电池就可以了。

/2958/ 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

当今,世界上使用得最为普遍的烟雾报警器当属光电式烟雾

报警器和电离式烟雾报警器。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

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

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

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探讨家

庭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对策,对于预防家庭火灾,减少火灾损

失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城市家庭里,许多人因不懂家庭安全

常识引起火灾事故,使好端端的幸福家庭转眼间毁于一旦,

有的导致家破人亡,而且一旦发生居民家庭火灾,处置不当

、报警迟缓,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人们应

该积极了解家庭火灾的主要起因,掌握防止发生火灾的知识

和万一发生火灾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及时消除。而现今国家

对矿上防火防爆要求也相当高,而本公司生产的紫外新型烟

雾传感器,计划采用新型紫外光敏感元件,利用单片机采集

并处理信号,将烟雾浓度还原成电信号,并实现声光报警。

该传感器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好,可有效监测火灾烟雾的情

况,并将监测结构通过计算机联网传输,实现远距离监测。

深紫外探测器应用于短距离空中目标的追踪打击,特别针对

敌机向日飞行逃逸过程中出现的日光干扰问题,有较好的性

能表现。民用市场产品主要用于医用消毒定量计,UV胶照射

箱控制仪,防晒类化妆品测试仪。用紫外光测量烟雾浓度的

技术在煤炭领域尚属首次,是创新项目,且具有良好的经济

/2958/ 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

效益和社会效益。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用紫外光测量烟

雾浓度技术,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使用寿命长、成本

低的优点,是用于煤炭领域井下现场监测烟雾浓度传感装置

的替代产品。3.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

利用近紫外波段UVA-1210光电传感器实现烟雾浓度的检测。

UVA-1210是一个近紫外波光电传感器,可见光范围不响应,

输出电流与紫外指数呈线性关系。一改传统的红外光感应和

离子感应方式,确保了监测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该原理原

本用于已经成功用于中长距离空中目标的真假鉴别,以及应

用于短距离空中目标的追踪打击,特别针对敌机向日飞行逃

逸过程中出现的日光干扰问题,有较好的性能表现。在民用

市场产品方面,已经成功用于医用消毒定量计,UV胶照射箱

控制仪,防晒类化妆品测试仪等领域。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

检测烟雾颗粒的浓度,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可能性。当前国

内煤炭领域的烟雾传感器主要采用红外光感应原理和电离感

应原理,响应时间长,灵敏度差,技术落后。采用紫外光感

应原理测量,是新型技术,该原理原本用于应用于中长距离

空中目标的真假鉴别,以及应用于短距离空中目标的追踪打

击,特别针对敌机向日飞行逃逸过程中出现的日光干扰问题

,有较好的性能表现。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检测烟雾颗粒的

浓度,可大大改善原有测量技术的弊病,而且硬件成本不是

太高,是首选的烟雾浓度测量原理。二、项目工作情况1、

/2958/ 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

实施概况项目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料收集及行

业调查。通过各种途径我们收集到美国、欧盟、澳大利亚、

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资料,并对这些资料

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研究相关资料的同时,为了对紫外新

型烟雾传感器市场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我们作了大量的市

场调研,并于2009年1月10日召开了设计方案评审会,3月2

7日正式签署下达计划任务书。第二阶段设计定型阶段。20

09年3月~2009年10月根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项目组在大

量的实验基础上,重点实验整机能效、稳定性、可靠性等课

题,正式确定设计方案。8月15日完成功能样机2台,确定了

最后结构方案和电控方案;10月20日完成首批3台正样机的

试制工作。第三阶段产品送检阶段。从09年11月30日至10年

3月1日2台紫外新型烟雾传感器分别在公司检测站和售后服

务中心做长期运行试验,未发现质量问题;在产品的整个研

制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多处设计不完善的地方,项目组都进行

了及时的处理。2010年6月成功通过型式试验,3台正样机送

交检测机构做煤安认证检测。2、技术突破及技术创新点当

前国内煤炭领域的烟雾传感器主要采用红外光感应原理和电

离感应原理,响应时间长,灵敏度差,技术落后。采用紫外

光感应原理测量,是新型技术,该原理原本用于应用于中长

距离空中目标的真假鉴别,以及应用于短距离空中目标的追

踪打击,特别针对敌机向日飞行逃逸过程中出现的日光干扰

/2958/ 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

问题,有较好的性能表现。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检测烟雾颗

粒的浓度,可大大改善原有测量技术的弊病,而且硬件成本

不是太高,是首选的烟雾浓度测量原理。三、推广价值及应

用前景1、目前已产生的效益本公司生产的紫外新型烟雾传

感装置采用专利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结合市场反馈信息

,最终定型的3台正样机已送交检测机构做煤安认证检测,

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效益。2、应用前景、市场前景分析当

前,能源的需求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数,我国是典型的贫

油多煤的国家,煤炭生产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煤矿安

全生产、监测监控及人员管理是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是

煤矿安全生产的保证和前提。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煤矿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煤矿安全人员管理系统都是自成一体

的,彼此从系统角度毫不关联;但煤矿安全生产本身要求各

系统应该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可靠地预测和保证煤矿的安全

生产;所以研发新一代“紫外新型烟雾传感器”是现阶段我

国煤矿安全系统的方向!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应采用国际先

进的电子、信息方面的新技术,开拓新的思路,拓展系统的

应用面。煤炭工业是山西的主导产业,依靠煤炭但不能依赖

煤炭这应是山西煤炭工业的战略方针。山西煤矿数量之多,

矿井规模差异之大,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矿井,又有落后的、

低水平、低素质、安全无保障的近2000个小煤矿,严重制约

和影响了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应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2958/ 紫外新型烟雾传感装置

而本公司生产的紫外新型烟雾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

性强的特点,针对煤矿井下现场煤尘大、风速高的情况,这

种传感器可明显改善当前各种烟雾传感器使用效果不好的局

面,是煤炭行业监测烟雾的替代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本机尚存在以下问题,需今后尽

快完善,解决好:加强研发和实验,达到准确反映烟雾浓度

的效果,根据需求开发不同量程的烟雾传感装置。

/2959/ 三维达曼阵列产生器
三维达曼阵列产生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三维达曼阵列产生器,特点是其构成包括沿入

射的均匀强度激光平面波前进方向依次的二维达曼光栅、由

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组成的共焦透镜组、入射光瞳、达曼波

带片和消像差聚焦物镜,所述的二维达曼光栅是M×N的

达曼光栅,所述的达曼波带片是1×Q达曼波带片,在所述

的聚焦物镜的焦斑的一定范围内产生沿轴向和横向扩展的M

×N×Q的三维激光聚焦焦斑阵列。这种三维的激光

聚焦光斑沿轴向和横向间隔均匀,在空间上呈规则的“晶格

/2959/ 三维达曼阵列产生器

”排布,并且各聚焦光斑强度相等。本发明产生的激光聚焦

焦斑三维达曼阵列可以广泛应用于三维激光微纳加工包括三

维光子晶体的制作、激光并行粒子及细胞捕获以及三维检测

等方面。

/2960/ 客户服务行为洞察分析研究
客户服务行为洞察分析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该项目为横向合作项目。该项目以2013年中国电信

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及市场经营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以“一

去两化”为指引,应用穿测体验、竞品分析和具体量化数据

分析等方法来洞察客户日常各类服务行为,为以月为单位根

据中国电信每月工作重点与电信集团客服部协同选定每期的

服务分析主题,并根据电信客户生命周期制定穿测体验计划

穿测体验来发现客户对网络、资费、产品/业务、渠道、促

销活动等方面真实需要,从而提升客户服务感知。该项目的

/2960/ 客户服务行为洞察分析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洞察客户在网络、资费套餐、产品/

业务、渠道、促销等方面的客户需求及行为习惯,如不同价

值用户登陆电子渠道行为模式,追踪客户不满意的原因;不满

意客户的日常投诉及报障行为,对不满意客户进行预警分析

等。2.深入研究移动互联网下,不同客户群在电子账单、提

醒定制等服务方式的渠道偏好,分析客户在移动互联网下的

投诉、缴费、办理/变更等服务行为特征,诊断定位目前中国

电信移动互联网服务运营存在问题,为进一步优化提升移动

互联网服务运营策略提供用户行为数据支撑基础。3.围绕中

国电信八大产品基地创新业务,结合31省公司相关客户ARPU

、流量等消费和咨询、办理、投诉等服务行为数据,洞察分

析客户在创新业务和传统业务服务行为模式,为进一步优化

和完善产品基地与31省公司无缝服务提供相关数据基础。研

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项目负责人:吕廷杰项

目组成员:吕廷杰,石文华,张晓航,谢雪梅,唐玲淑,游怡,朱

雅萌结题时间:2014年3月25日

/2961/ 基于MEMS工艺的新型车用转速传感器芯片的研发
基于MEMS工艺的新型车用转速传感器芯片的研发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制造
技术详情

  车用转速传感器是影响汽车安全和性能的重要部件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普通转速传感器存在误差大、耐用性

差等缺点,而高端汽车需要的转速传感器基本依赖进口。GM

R传感器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可集成磁敏感技术,精确度比

普通传感器高2个数量级。欧美国家已经形成该类传感器的

产业化,并应于手机、汽车甚至军工等高端领域。我国基本

处于空白。该项目的目标是研制高精度的GMR车速传感器芯

片,将产品移植到工业流程,形成一定小规模的生产能力。本

/2961/ 基于MEMS工艺的新型车用转速传感器芯片的研发

成果是针对目前国内外汽车ABS系统设计的一款新型的基于

巨磁阻效应(GMR)的MEMS转速测量芯片。成果定位于“结

合国际领先的电子自旋理论,利用高端的MEMS研发线,实现高

精度巨磁阻量子传感器的研发”,研发重点是GMR转速传感器

芯片的设计、制作及制备工艺的改进,结合IC技术,同时考虑

产品的耐高温、抗振动、抗干扰等特性,形成产品化的车轮

转速传感器芯片,来代替进口产品。该类传感器属于国际上

最为高端的芯片,灵敏度比现有产品提高至少1个数量级,可

以精确到mm级,能够实现精确测速和准确定位,还拥有体积小

、易于产业化等特点,除应用于汽车外,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控

制系统的转速检测。本成果研制的转速传感器芯片磁阻变化

率为7.0%~12%,性能满足高端巨磁阻传感器的要求。具体

参数如下:传感器尺寸:小于8mm×8mm,达到了1.5mm&

#215;1.2mm;工作饱和磁场:100Oe;响应频率:10Hz~5kHz

;供电电压:DC3.7V;最大功耗:0.08mW;项目执行期间发表

科技论文3篇,形成省级新产品1项,制定企业标准1项。

/2962/ 海量天体光谱数据分析与产品发布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海量天体光谱数据分析与产品发布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随着大型望远镜建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欧美及中国

竞相展开大规模的光谱巡天。然而,海量巡天光谱的处理、

分析和发布无法依赖传统的方式进行。而天文学的研究范式

也随之变为以科学目标为驱动的大数据研究模式。完善的海

量天体光谱数据自动处理系统的缺乏成为制约大科学研究的

瓶颈。这套系统的建立需要解决天文数据所特有的复杂背景

下的目标数据提取、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索引、稀疏特征的

压缩与提取、非线性的物理参数回归等问题。建立一套海量

/2962/ 海量天体光谱数据分析与产品发布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光谱分析和发布系统成为实现大规模光谱巡天科学目标的“

必需”。为此,我们研发了这套海量光谱分析和数据发布系

统,成功地应用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上,满

足了这台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巡天望远镜所需的大数据

光谱分析和发布的需求。这套系统包括对天体光谱原始CCD

图像处理、光谱分析,参数测量以及数据管理发布等几大分

系统。整个系统的数据流以数据库为核心,利用计算机软硬

件技术将流水线和交互式质量控制平台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

套基于Spark的并行化处理环境。该系统中创新性地研发了

新颖的减天光技术、宇宙射线图像识别技术、基于特征的非

监督模版构造技术、非线性內插的参数测量技术,以及无缝

的数据融合与分发技术等。基于以上独创性的天文光谱数据

处理新技术,CCD原始图像处理分系统实现了暗夜天光发射线

处理残留1%、亮夜3%的优异性能,首次实现光纤光谱二维图

像的宇宙线检测和扣除。光谱分析分系统对低分辨率光谱数

据达到了96%的识别率,恒星参数测量分系统提供了稳定高精

度的参数测量星表,其中恒星表面有效温度Teff测量精度13

0K,表面有效重力logg测量精度为0.22dex,金属丰度[Fe/H]

测量精度0.12dex。到2019年10月LAMOSTDR5向国际发布光谱

数据902万条,534万条恒星光谱物理测量参数星表。这套系

统运行以来,成功地处理和分析了数以千万计的天体光谱并

精确地测量了天体的参数,对全世界公开发布了世界上最大

/2962/ 海量天体光谱数据分析与产品发布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的光谱库和天体参数表。目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比利

时、丹麦等国家和地区的141所科研机构和大学的937位专业

用户正在利用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使我国在银河系研究

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媒体对这些成果

多次进行报道。北京的单位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

范大学等以LAMOST发布的光谱数据为依托,承担了科技部97

3、重点研发,国家基金委重大、重点等科研项目。在科研应

用之外,以这些天文数据作为标准数据集举办了数据挖掘算

法等各种竞赛,在培养人工智能等科技人才方面产生了良好

的社会效益。

/2963/ 面向用户的情境感知云计算工作流建模研究
面向用户的情境感知云计算工作流建模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课题来源和背景:本项目来源于甘肃省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面向用户的情境感知云计算工作流建模研究,项目

编号:1208RJZA278)。云计算工作流采用随需应变的服务

使用模式,在一定程度简化了科学家进行科学计算的复杂度

。然而现有云计算工作流领域缺乏一种能够有效地表达和建

模用户信息的机制,这也是工作流系统在云计算环境下迫切

需要解决的应用基础性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旨在

通过利用情境感知建模理论、提高云计算工作流系统的动态

/2963/ 面向用户的情境感知云计算工作流建模研究

建模能力和系统效率,是一个应用基础类研究项目。本项目

的相关研究成果,让科学家受益于统一地、标准化的云计算

工作流的建模过程,并且使得他们更加易于在云计算环境下

开展科学计算和实验,推动甘肃省云计算领域相关基础理论

研究工作的发展。成果与创新点:本项目以云计算环境下开

展大规模科学计算的要求为中心,深入解析云计算工作流模

型的动态性和情境感知特征,从建立统一的云计算工作流的

情境表达机制、增量扩充的云计算工作流的知识库、云计算

工作流系统的概念模型和实现框架等三方面,系统研究了云

计算工作流系统的情境模型和示范应用。1.系统提出和验证

了云计算工作流系统的情境表达模型。统一的情境表达模型

,促进了科学家之间的知识、推理过程以及实验过程中产生

的情境信息得以统一地表达和共享。阐明了云计算环境下科

学家搜索、设计、执行和发布云计算工作流各阶段的情境信

息,以及由结果分析阶段触发的迭代的生命周期。2.设计并

实现了UCCloudFlow情境感知云计算工作流系统。UCCloudF

low系统框架包括概念框架和实现框架两部分。概念框架使

得“面向用户的情境”这一概念成为CloudFlow多层模型中

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实现每个层次之间的实例化过程

。实现框架方面,设计了面向用户的云计算工作流界面环境

和描述语言,从而满足了云计算虚拟化平台的实验要求。3.

经过长时间实验研究,通过一个化学领域的示范应用来验证

系统的有效性。本项目将采用“抗禽流感病毒H5N1虚拟筛选

/2963/ 面向用户的情境感知云计算工作流建模研究

研究”示范应用来评价系统的概念框架和实现框架,并通过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双重评价方案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产学研和国

际合作,推动了甘肃省在云计算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主要

完成人邀请了中法软件协会会长HaiwuHe研究员和澳大利亚

墨尔本中国博士沙龙秘书长刘晓博士访问兰州国家级新区。

考察期间,代表团与兰州新区管委会就法国、澳大利亚云计

算企业与兰州新区云计算产业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

交流,并签署合作意向书。获奖情况:主要完成人于2014年

11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IBM中国优秀教师

奖教金”。成果简介:第一,主要完成人已表云计算领域论

文6篇(其中3篇EI索引),并全部基金标示。第二,主要完成

人已主办云计算工作流领域的国际会议或研讨会2次(第一

届CBPM国际研讨会,2013年10月28日,法国安纳西;第二届CC

BPM国际研讨会,2014年8月27日,北京)。第三,主要完成人

已签订国际科研合作协议2项(法国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LI

P6计算机实验室PatrickBrezillon教授,以及法国里昂高等

师范学院的HaiwuHe研究员)第四,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教

育部春晖计划科研项目1项等。

/2964/ RMT5102型深层核子密度含水量测定仪
RMT5102型深层核子密度含水量测定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音响、光盘技术
应用领域: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RMT-5102型深层核子密度含水量测定仪是一种散

射型插入型的核子密度含水量仪,它不破坏土基,测量迅速

准确,功能齐全,能同时直接得出密度、绝对含水量、百分

比含水量、干密度、压实度等各个参量,能一次显示全部结

果,显示直观,并能储存100个点的测量数据,具有打印机

接口。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路基、机场跑道、土坝堤防

等土建工程施工现场作深层压实度的检测,为公路施工质量

检测提供了又一种快速的检测仪器。

/2965/ 提高激光信噪比的装置
提高激光信噪比的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提高激光信噪比的装置,其构成为:光束行进

方向依次固定第一偏振控制器,起偏器,1X2端口的分束器

,入射光束经过1X2端口的分束器后分成两束光,一束作为

监控,另一束经过非线性双折射介质,第二偏振控制器,检

偏器输出。本发明具有调节简单,结构紧凑,信噪比提高1

04和可实现全光纤化的特点。

/2966/ 创图三维网页系统开发软件Webmax
创图三维网页系统开发软件Webmax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基础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上海创图VGSWeb3D技术的出现,使得在浏览器中可

以方便而高效的浏览3D内容,但是对于web3D项目开发来说

,效率还很低,尤其是当需要实现复杂交互的时候,创图三

维网页系统开发软件Webmax项目就是为了解决Web3D项目开

发而推出的一个制作平台。Webmax软件底层采用上海创图V

GS专利技术,通过提供的插件可以将第三方建模软件3dsma

x的建模数据导出为自定义格式,数据导入webmax软件后,

可以进行二次编辑,主要包括三维元素的修改、三维场景的

/2966/ 创图三维网页系统开发软件Webmax

高级渲染及编辑、二维界面的编辑、在三维场景中的二维交

互脚本的编写,最后可发布为一种网络格式,通过webmax提

供的网页插件可以在浏览器中实现三维内容的展示和互动,

实现了3D场景从网页制作到网页浏览的整体解决方案。此项

目实施后达到的性能指标如下:1.实现120:1的三维化数字

内容文件压缩比。2.实现在三维图像处理能力方面运算速度

达到2200万个多边形/秒。3.实现在最普通性能的电脑环境

下(Pentium3500MHZ,Intel80825集成显示卡,128M内存)

,也可以流畅地运行三维化平台展示系统。4.实现低于100

k的浏览器三维可视化插件。5.可视化多维信息查询响应时

间在0.1秒。6.支持多浏览器系统(InternetExplorer、Fir

efox、Google)。7.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X、Y、Z三方向矢量

坐标来描述并保存,具有三维空间的实质特性。8.Webmax提

供的3DSMax输出器接口,允许用户将3DSMax中制作的高质量

烘焙贴图、多维材质直接输出,达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9

.友好简洁的操作界面,支持JavaScript网页编程接口,并

提供了强大的函数库,为用户开发各种复杂的交互应用提供

了实现方法。10.提供了3DSMax模型的输出和导入接口。We

bmax是国内第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网页虚拟互动软

件技术,作为网上世博会国内唯一技术提供商,利用该平台

承担网上世博中国馆、网上世博重庆馆、网上世博云南馆、

网上世博汽车馆、网上世博气象馆等一系列场馆的开发和支

持服务,同时也结合教育、旅游、消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

/2966/ 创图三维网页系统开发软件Webmax

点项目的开展。该软件通过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的成果技术

鉴定测试,并获得软件著作权“WebMax三维网页系统开发软

件”,软著登记号:2007SR03497,同时进行了软件产品登

记,登记号为:沪DGY-2010-1176。

/2967/ 一种检测非球面透镜透射波面的系统
一种检测非球面透镜透射波面的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用于非球面透镜透射波面检测的非干涉装置,

其构成包括:一个空间光调制器或正弦条纹发生装置、一个

聚光镜、一个分光镜、4个孔径光阑、2个投射显微物镜(用

于条纹投射)、2个成像显微物镜(用于被被测物调制后的

条纹成像)、待测非球面透镜和参考球面透镜(或平面相位

物体)、2个筒镜和2个CCD以及一台计算机。在该装置中,光

路a和光路b在光学平板两侧对称放置,2个CCD与计算机连接

,可同步成像。通过调节空间光调制器产生不同周期的条纹

/2967/ 一种检测非球面透镜透射波面的系统

图,并采用空间相移法或多频时间序列法进行相位解包裹处

理,得到被测非球面透射波面的相位,进而获得被测非球面透

镜的透射波面的斜率信息,对波面斜率进行积分可恢复透射

波面。本实验装置将相移法与条纹投射法相结合,在可不采

用激光干涉的条件下利用条纹图直接对非球面透镜进行透射

波检测,该装置可快速实现包括非球面镜片在内的透射物体

相位及波面检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中

,利用激光器发射的激光,照射到被测非球面透镜表面并通过

其中心,形成畸变后的波面,并采用积分方法获得其斜率,通

过对斜率进行积分,获得最终变形的波面信息,该方法可以同

时获得表面缺陷和透射波面信息,并能实现同步测量,比同类

的非球面测量用效率高,速度快,同时实现无损测量。

/2968/ MERSI数据在太湖蓝藻监测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MERSI数据在太湖蓝藻监测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通过分析FY3/MERSI数据的时空分辨率、波段设

置、光谱响应函数、数据质量以及数据的时效性和可延续性

,得出MERSI数据可作为太湖蓝藻监测业务的数据源。2.阐明

了在太湖监测业务中开展大气校正工作的必要性,并基于ME

RSI数据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太湖蓝藻水华监测的大气校正方

案,该方案具有准确度高,数据易获取等特点,适用于太湖蓝

藻水华遥感监测业务。3.从目视效果、反射率值和NDVI值

三个方面分析了大气校正效果,得出:(1)大气校正后,有

/2968/ MERSI数据在太湖蓝藻监测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蓝藻水华的湖面与无藻湖面区分度更明显;(2)大气校正对

MERSI各通道的反射率值都有改变,整体减少,其中蓝光波段

减少最显著,达88%,说明MERSI接收到的反射辐射有一大部分

都是来自于大气的干扰信息;(3)大气校正使图像信息量更

丰富,NDVI标准差增大,增大了有藻像元和无藻像元之间的差

值,突出了蓝藻水华信息。在业务应用中大气校正有助于提

高了蓝藻水华的判识能力和精确地蓝藻水华覆盖度等级划分

/2969/ IP网络业务性能测试仪
IP网络业务性能测试仪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制造
技术详情

  (1)任务来源:该项目来源于“江苏省教育厅产

业化”项目,项目编号:JH02-020。(2)应用领域和技术

原理:该项目主要用于研究支持VoIP、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

IP网络服务质量测试分析与IP网络监测优化相关技术,研究

IP网络服务质量的评估体系与测试、监测、优化技术,主要

包括IP网络的传输特性、语音质量和业务可用性指标的测试

、监测和优化;实现功能测试、业务测试、性能测试、操作

维护测试、协议测试、第三方业务能力测试;及时掌握网络

/2969/ IP网络业务性能测试仪

的运行状态和服务质量,采取有效的网络优化措施,提高网

络的运行效率,为网络资源调整和设计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该项目通过对多媒体IP通信网络的QoS体系结构的深入研究

,建立了其一整套的测试评估体系结构和测试分层模型,并

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多媒体IP通信网络的测试评估指标体系

。总体的产品架构是由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所组成,硬件平

台主要是自主研发的高速网络数据测试采集卡,适用于千兆

和百兆网络环境;软件平台主要采用了通信网络协议建模和

协议分析技术,运用Petri网和SDL语言来建立上层的通信网

络和协议测试模型,依照所建立的测试指标体系和评估分层

模型,从IP网络传输特性、语音质量和上层的业务可用性三

个层面进行服务质量的测试分析。IP多媒体通信网络通用服

务质量测试仪为IP多媒体通信网络提供了完善、有效的专家

级网络维护分析工具,可以对IP电话业务的话务量和接通率

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IP电话网络的运行状态和服

务质量的详细数据,为网络资源调整和设计规划提供科学、

量化的依据。(3)性能指标提供对H.323的协议信令解码分

析实时跟踪每次VoIP呼叫的全过程,并记录呼叫的详细信息

能够测试分析VoIP语音的时延、抖动、丢包率指标能够对语

音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估准确测试VoIP业务的接通率、话务

量等指标能够对协议的一致性、业务的互联互通进行测试丢

包率:100M以太网环境下,丢包率不高于百万分之一呼叫差

错率:VoIP业务呼叫差错率不高于十万分之一时戳位数:6

/2969/ IP网络业务性能测试仪

4位时戳精度:50ns(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国内外针

对VoIP网络服务质量的测试技术多侧重于对呼叫信令参数、

原始协议数据的获取、呈现和简单分析,无法做到深入的数

据分析,实时的专家智能告警,连续不间断的测试。优化分

析的内容也仅限于网络运维,应用面较窄,自动化和智能化

的程度不高。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较,IP多媒体通信网络

通用服务质量测试仪具备如下特点:强大的专家智能分析功

能:精准定位网络的服务质量劣化现象,智能分析故障的产

生原因,并提供专家级的故障处理和优化分析建议;自动化

的智能告警功能:能够实时发现定位多媒体IP通信网络中的

发生的故障和服务质量劣化现象,自动进行告警,并给出告

警的专家级分析建议;分布式远程测试分析功能:实现了分

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远程测试优化功能,对通信网络进行全

程全网的测试分析;信息挖掘提取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多

个层面、不同维度的深入挖掘和关联分析,提取出关于业务

构成、用户群构成、用户群行为特征、网间互联互通、用户

感知质量等关键信息。测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7×24

小时连续监测VoIP网络的运作状态,而不是传统的“出现问

题再挂表测试”;(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提出了IP

网络QoS的体系结构理论模型,建立了针对IP网络服务质量

的测试评估分层模型及其体系;以多媒体IP业务的服务质量

测试、监测和优化为关键切入点,开发了IP多媒体通信网络

/2969/ IP网络业务性能测试仪

通用服务质量测试仪;评估分析用户对网络的感知质量和业

务的服务质量,为网络维护和性能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从网

络业务层面到承载网层面的全程测试、监测和优化,通过系

统的专家告警功能自动、智能地发现网络故障,并提供科学

的故障分析和优化建议。该项目在产品化推广应用后,可以

为运营商维护VoIP网络和设备提供完善、有效的网络测试手

段,为设备制造商提供性能测试分析评估的手段,对IP电话

业务的话务量和接通率进行统计分析,方便、及时地掌握I

P电话网络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服务质量QoS的详细数据,为

网络资源调整和容量规划提供依据。该项目在研制成功至今

的两年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下表。年份销售量销

售收入(万元)200314500~1000200410200~500中国联通

公司的IP电话网不仅是国内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的IP电话运

营网络,在五期建设完成后,总共有2500台IP电话网关,分

布在全国约360多个城市。加上吉通、网通、移动和电信以

及铁通的网关设备,估计全国约有5000~6000台网关。按每

10台网关配置一台测试设备,每台测试设备价格约20~30万

,现有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有1亿人民币。考虑到IP电话市

场的发展情况和各大运营商的投资计划,现有IP电话网络还

将陆续扩容,下一代软交换网络也将必然提供IP电话业务,

未来3年内整个市场容量约为1.5~2.0亿人民币。该项目产

品按每台价格约为20万元计算,根据该项目的市场需求及投

/2969/ IP网络业务性能测试仪

资后的生产开发能力,保守估计,该项目批量投产后5年内

的经济效益预测如下表所示,可见,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

资回报十分可观。随着多媒体通信网络的发展,越来越需要

将网络测试上升为对网络的监测,IP多媒体通信网络通用服

务质量测试仪也需要从对服务质量的测试上升到对服务质量

的监测、优化和管理层面,从而更好地来调整网络的服务质

量,提升用户的主观感知服务质量,使得网络效益最大化。

/2970/ 高精度GPS动态处理软件-DDKIN
高精度GPS动态处理软件-DDKIN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DDKin具有模糊度在航解算功能,可用于GPS航空摄

影测量和大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填补国内空白,有着巨大的

潜在市场。DDKin已用于中越边境航飞、海南省航飞、阳逻

电厂水下地形测量。

/2971/ 影视宣传片拍摄制作流程管理系统V1.0
影视宣传片拍摄制作流程管理系统V1.0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主要进行影视宣传片拍摄制作流程管理面向领域行

业:拍摄制作主要功能:影视宣传片拍摄制作流程管理系统

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影视宣传片拍摄制作流程管理的系统,该

系统采用移动终端设计技术,便于用户随时随地的进行宣传

片的拍摄及相关的操作管理,软件界面简洁美观,功能操作全

面,具有快捷,安全,方便等特点。技术特点:app;B/S结构,

兼容各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QLServer、MySQL操作

简单方便快捷,功能实用,增加了界面的交互性。

/2972/ 网络视频编码器多维尺度码率控制方法
网络视频编码器多维尺度码率控制方法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计算机制造
技术详情

  网络视频编码器多维尺度码率控制方法,输入视频

序列包含宏块条、图像帧或图像组的图像控制单元按照时间

域、空间域、时域变换、空间域变换、时空域变换分割为不

同尺度的集合空间,码率控制单元根据互联网、移动通信网

或广播网的多元异构网络信道传输带宽的时变状态、缓冲区

充溢度、多接入终端的资源及处理能力,进行集合空间分割

的可变比特率编码,以匹配当前的视频编码器资源、网络传

输码率、接收端及解码器处理能力,视频解码器根据接收码

/2972/ 网络视频编码器多维尺度码率控制方法

流插入的语法标识,进行相应的多维相关尺度图像重构,显

示图像序列。应用前景:输出的数据流可以在确保良好主观

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扩展度,充分结合当前传统

的视频编码器。

/2973/ 确定燃气具燃烧特性的测试实验装置
确定燃气具燃烧特性的测试实验装置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技术详情

  一种确定燃气具燃烧特性的测试实验装置,由原料

气体供应装置Ⅰ、支管路气体流量计量与控制装置Ⅱ、管路切

断装置Ⅲ、放散装置Ⅳ、混合燃气管路稳压装置Ⅴ、压力计量

与反馈装置Ⅵ、阻火装置Ⅶ、终端燃气具燃烧器及测试装置Ⅷ

、烟气分析和数据处理装置Ⅸ、数据转换装置Ⅹ和工控机Ⅺ组

成。该系统可通过动态、高精度的自动配气装置和燃烧特性

测试控制软件系统,随机的、按照既定要求或程序、配制合

适组分的试验气或界限气;通过燃烧测试控制系统得到燃具

/2973/ 确定燃气具燃烧特性的测试实验装置

的不同极限燃烧工况,根据测得的各极限工况所对应的各路

燃气或原料气的具体组分,计算出混合燃气的燃烧特性参数

,根据相应燃烧特性参数形成各种燃烧特性曲线及基准气点

位,以此描述燃气具的燃烧性能。

/2974/ 《荷花国际登录12年及品种图鉴》专著编撰出版
《荷花国际登录12年及品种图鉴》专著编撰出版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认证授权技术
应用领域: 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技术详情

  (一)文献收集及考证:大量收集荷花相关文献,包

括分类、并对相关信息和论断进行批判性考证,去伪存真,为

编书所用。(二)荷花比较形态学观察:对荷花的部分形态

学进行补充观察,完善荷花生物学知识的描述,如叶脉数及变

异幅度,叶脉数同品种间的关系;幼嫩钱叶颜色、叶片长宽比

、叶柄孔数目及其规律、同品种的关系;花色、钱叶颜色、

内果皮颜色之间的关系;莲子形态特征同品种间的关系等。

(三)栽培试验:选取部分优良品种用不同容器栽培,观察

/2974/ 《荷花国际登录12年及品种图鉴》专著编撰出版

品种植株大小的可塑性,回答大型荷花种在小型容器中是否

表现为小型,哪些品种具有明显的可塑性等问题。研究结果

为推广利用提供实践参考。(四)编撰出版“荷花引种栽培

育种及国际登录实践指导”。出版专著一本:《荷花登录1

2年及品种图鉴》。

/2975/ 康赛物联网海量数据清洗与整合服务平台
康赛物联网海量数据清洗与整合服务平台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1、课题来源与背景物联网已经成为第三次信息化

浪潮的主流领域,各个国家都开始投入资源到物联网的研究

和建设之中,我国工信部也提出了物联网发展战略。本公司

独立研发的海量数据清洗与整合服务平台是基于我国物联网

建设的特点以及需要而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物联网建

设的发展。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本项目应用

于物联网领域,以政府机关单位、银行系统、商业大楼、移

动设备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城市内,城市间的信息管理及沟通

/2975/ 康赛物联网海量数据清洗与整合服务平台

便利为服务目标,实现了对于社会物联网上信息的记录、共

享、规范化使用、跨域使用奠定了基础。并且对于国家对于

各个行业所采集的信息来进行数据清洗与整合服务提供了方

便、快捷的途径。对于采集不同结构的数据为目的而组成的

物联网,可以完整地享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服务,并且软件的运

营、维护与升级都由软件运营商完成,不需要用户的干预。

本平台的设计,在业务上采用SOA这种松耦合、跨平台的设计

架构,并利用多线程处理原理实现XML加速模块,对于物联网

上的异构数据的清洗,采用独特的UDB树算法,最终构建了应

用于物联网领域的数据清洗与整合服务平台的设计。技术指

标:1)利用J2EE做技术架构,能够胜任在windows、linux等

操作系统之下的多系统跨平台特性;2)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在

峰值情况下,服务器CPU占用率≤50﹪;3)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处

理要求,单个节点能够支持至少500个流程的并发处理,支持

分布式协同节点的集群及节点之间的海量数据流转、传输与

共享,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4)系统7×24小时稳定运行,

故障率≤0.1﹪;5)实时响应用户指令,指令响应时间≤0.5s;6)

对于XML文件的解析速度,单线程处理XML数据,1G容量,解析

时间T≤40s;7)对于1G容量的数据生成UDB树的时间T≤30s。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针对物联网数据结构特点,构建UD

B(Uniform-DelicateB-Tree)树,实现对物联网数据进行结

构化重构并存储;实现了海量数据清洗与集成过程中的基于

数据快照和数据摘要的增量抽取算法,每次仅修改变化的数

/2975/ 康赛物联网海量数据清洗与整合服务平台

据,大大增强了数据清洗效率;充分利用当今计算机多处理器

、多核心处理器以及大内存的优势,实现了“多核分片XML并

行解析器(MCPXMLParser)”,大大提高XML格式数据访问速

率和处理效率。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经过

测试,本平台技术成熟度相比国内其他同类产品高,适用于物

联网上的政府单位、银行系统、物流公司以及商业大厦等。

本平台设计严密,用户数据安全度高。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

问题本平台的基本架构得到了充分的测试,具有良好的运行

性能。但在功能需求上,还需要进一步的与社会各个行业内

部实际的服务需求为依据,进行适度的修改,并且,对于一些

不常见的数据格式,本系统平台的处理效率略低于对于常见

数据格式的处理效率,需要对数据清洗模块进行适度的改进

。在现在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实现更加贴合用户要求的

、覆盖社会各个行业的、完善的海量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

6、历年获奖情况1)康赛统一信息门户、康赛共享数据库管

理系统软件、康赛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软件获“成都名优产品

证书”;2)康赛共享数据管理系统、康赛统一信息门户、康

赛企业级数据清洗和整合、康赛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软件获“

成都市自主创新产品”称号;3)基于用户偏好的数据清洗与

灾备系统获“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称号;4)“企业级

的数据清洗与整合系统”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97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信一缆通"系统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信一缆通"系统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
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技术
应用领域: 软件开发
技术详情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电力、通信、

广电、给排水、燃气等众多管线,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生命线

,同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实际需求和相关建设规范,

由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有限公司、厦门矿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北杭建设工程有限

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适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应用的城市综合

管廊“安信一缆通”系统,实现地面、管廊内全程无缝连接

/297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信一缆通"系统

状态。通过城市综合管廊“安信一缆通”系统项目的建设,

不仅实现了对综合管廊环境、人员的实时管理,为安全生产

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保障,而且有效减少了各类系统信号

传输线缆的重复建设,为城市综合管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

建提供了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根据国家有关城市综合管廊

建设规范的要求,目前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的湖边水库地下

综合管廊项目虽然具有规范的管线布设,完善的消防系统、

通风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部分入侵报警系统等,但根据实

际运行和维护情况,提升管廊公司对管廊的管理水平,在管廊

内还需引入即时通信系统,实现管廊内人员与人员之间,管廊

内人员与地面之间的随时通信;引入人员跟踪定位系统,实现

地面监控中心实时掌握管廊内作业人员、维护人员、巡查人

员位置;引入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实时检测管廊内有毒有害气

体浓度,防止危险事故发生;引入管道爆裂监控系统,实时监

控管道运行情况;引入井盖检测系统,实时检测井盖的开启/

关闭状态,一旦井盖被非法打开,启动即时报警;引入基于GI

S、BIM等地理信息技术的3D软件平台,直观、动态显示管廊

内实际运行情况,实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联动;引入物联

网、互联网等相关先进技术将湖边水库建设成为智慧管廊,

并与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使智慧管廊成为智慧城市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无线中继通信的综合管廊“安信

一缆通”系统实现了在一根电缆上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

,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内的众多系统积木式搭载在一根电缆

/297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信一缆通"系统

上,实现城市综合管廊安全监控的信息化建设。在湖边水库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引入“综合管廊’安信一缆通’系统”,

实现管廊内的即时语音通信、人员跟踪定位、环境监测监控

、电子巡更维护、设备控制、信息发布和系统联动建设,不

仅可以提高湖边水库综合管廊智能化程度和管廊的日常管理

、运维效率,同时也可为别的管廊建设提供示范作用。